卍续藏第 74 册 No. 1467 礼念弥陀道场忏法
No. 1467-A 重刊礼念弥陀道场忏法序
余观古今论念佛往生者。多夸自力。所谓唯心净土不往而往。自性弥陀不成而成之类也。窃意斯论似轻佛力也。夫佛也者。其体明净。无幽不烛。或有人虽不知佛之所以为佛。但随人言称南无佛。其人已于如来妙观察智中。成就佛地正因之谓莲生瑶池矣。譬如游鱼吞钩。虽不知钩之所以为钩其鱼。已入钩者之手矣。故知佛之一字即觉海之一钩也。
大都大天源延圣寺高丽三藏法师旋公。久默斯要。偶观金时王子成所撰弥陀忏法。其开诱之术。与公兼济之心。若合符契。仍损己资。委其同志比丘祖柏。旁募众缘。鸠工入梓。以传诸远。俾余为之序引。余曰未曾有也。佛有八万四千相好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何如吾三藏公以文字般若。摄取众生。其光亘于万古盛大。俾见者闻者。同登不退转地。永祝圣人金刚无量寿域。可谓能下觉海之一钩者也。
旹至顺三年七月 日
大都大觉住持日本国沙门至道序
No. 1467-B 弥陀忏赞
奉政大夫翰林修撰同知制诰赵秉文撰
极乐居士王庆之集净土因缘为忏文。闲闲居士稽首赞曰。未曾有也。昔有达官事一道人。谨甚亲友。或劝之曰。公聪明特达。何至作此阘冗事。公谢不敏。劝者愈力。公曰。若等果以余为聪明特达。而复事彼是。必有质于我者矣。弥陀净土诸经称赞者不一。历代名士归依者甚众。可以无疑矣。至于太白乐天东坡山谷。皆知尊向。其亦可谓聪明特达者非耶。宿植善根者。不待余言而了。不然。如小儿观戏。随长者笑可也。更或未然。但观此忏。思过半矣。乃敬而为之赞曰。
众生见佛 秪是一心 佛度众生
不离大愿 心犹镜然 交光涉入
愿犹地然 有种即生 汝且观此
诸大幻师 阳燧取日 方诸承月
本无去来 缘有彼此 当知净土
亦复如是 又如二人 出门相背
一人适燕 一人适越 乃至终身
各不相值 苟为相求 万里咫尺
佛爱众生 如母忆子 子若逃逝
虽忆何为 子若念母 决定见母
我观弥陀 作慈母想
为佛长子 一切菩萨 是我眷属
无量法财 随意充足 孰有智者
甘受贫苦 舍极乐土 恋阎浮提
发心还家 须知道路 极乐居士
是汝导师 当知此忏 诸资粮具
稽首十力 为我证明 敬告佛子
当作此观
No. 1467-C 弥陀忏序
儒林郎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结兼夔王府
文学记室参军武骑尉赐绯鱼袋李纯甫撰
天地之中。凡有血气。皆有斗心。更相啖食。其苦无量。幸而为人。差似乐者。僻在蛮夷。亦相屠害。与苦相应。又幸而生于中国。其乐颇胜。试考于古史。兵饥疫疠。苦相居多。又幸而老于治世。诚可乐也。其困穷微贱疲羸残废之属。犹有不胜其苦者。至于大幸富足贵豪康强聪慧之徒。其乐为何如哉。或嗜欲未满其志。或忧患遽及于身。尚且不免悲思惊叹。有自以为苦者。佛说众生世界为苦趣。此真实语也。故学佛者先修苦行。经无数劫。求寂灭乐。未得少分。然则何以疾度此苦厄。径至乐地耶。佛大慈悲。开方便门云。此西方有无量寿佛国。名极乐。众生起一念信心。持彼佛名号。即得往生。同无量寿。更无老病死者。神通智慧。与无数劫修行者。等无有异。故名极乐。此又真实语也。自佛教东行。阴修密证者。不可胜数。但昧者不知耳。近读极乐居士结集西方净土忏文法门。乃学佛者之捷径。属予赞叹。故亦以真实语识之。
崇庆二年中春望日序
启运弥陀道场忏法一心
归命十方三世一切诸佛
No. 1467
礼念弥陀道场忏法卷第一
极乐居士王 子成 集并序
(立此弥陀忏法者。广则恐其文繁。略则虑其义阙。如常礼念应赴。只读大字。若推本末因缘。须寻小注。庶得广略两存自他俱益。一帙十卷。例皆仿此)。
原夫释迦大觉出慈旨。以叮咛赞彼弥陀运悲心而广博发四十八之誓愿。愿愿度生。开一十六之观门。门门摄化。救提溺者。越苦海之迅航。指导迷人。出轮回之捷径。高超三界。迥出四流。十方接引诸群生。九品护持。如一子。又闻古今善士缁素名人感应尤多。往生非一。方抱圆顶。宜追慧远之高风。儒履道冠。可慕遗民之雅范。启芳怀玉。寿终而化佛迎归。张抗吴琼。命尽而金仙引去。善和具屠牛之业。尚往玉池。仲举负害命之怨。亦生金地。慈光照处。地狱为之崩隤。圣号持时。天魔为之悚惧。不思议佛力。无障碍神通。一声灭八十亿劫罪𠎝。一念获八十亿劫功德。是以世尊观彼方之缘会。在此界之有情。特开往生一门。教入念佛三昧。日修片时之少善。后为万劫之资粮。现世则白业顿增。恶缘渐息。人敬而神祐。祸去而福来梁氏女目盲而重明。冯夫人身病而复差。邵希文神游而脱难。刘慧仲梦魇而无惊。此乃身前之效也。临终则免赴黄泉。更无黑业。缓则一日至于七日。急则十声至于一声。面睹白玉毫。身乘紫金座。阎王不敢召。化佛自来迎。直归极乐之乡。永别幽冥之路。范婆瞻圣像于户外。昙鉴得运华于瓶中。乌长王天乐盈空。隋文后异香满空。此乃往生之徴也。过世则名除鬼簿。位列佛阶。丘冢现祥。辉骨骸为舍利。抛阎浮之短景。居安养之长年。化生菡萏。华中托质。芙蓉池内势至观音为其胜友。马鸣龙树结作法朋。虽名往生凡夫。便是不退佛子。前唐善导垂语向五云堂中。后魏昙鸾现形于七宝舫内。此乃身后之验也。寿尽临终之感应传广。聊陈生前身后之祯祥。文繁略载。凡夫心劣。用自力以难成。法藏愿强。仗他威而易就。自他二利。悲智两全。幸当末法之时。此教大弘之际。今则愚将管见。强发毫端。颇依梁武忏之规仪。粗阐弥陀教之功德。千佛备列。众圣全彰。十方调御共力消殃。三世如来同缘忏罪。削阿鼻之恐怖。说净土之庄严。三涂路上教个个回程。九品池边使人人进步。流通十卷忏法。度脱三世众生。经云。梵语阿弥陀。此云无量寿。或云无量光。梵语须摩提。此云极乐国。或云安乐刹。若受持读诵为过去者。救拔恶趣。为现在者。增福消灾。为未来者。教修净土。广于三界。偏及四生。或行十恶业。见闻则雾散。若犯五无间。礼念则云消。引一切有情化生。度无量众生成佛。蒙此忏力。受彼佛恩。西方净土一译。往生无上菩提。两手分付。请威加护偈曰。
集此弥陀礼念忏 欲于浊世救群生
同超三界出轮回 尽令离苦生极乐
自恩福薄智慧浅 凡愚学寡文荒疏
发挥净土赞弥陀 捧土培山蠡酌海
忏法广大才轻微 惭恐不契诸佛心
我今清净身口意 焚香哀请道场中
仰告三世与十方 弥陀净土诸三宝
惟愿不舍大慈悲 神通法力冥加护
愿赐观音甘露辩 下笔盈轴如智觉
上契诸圣下契机 集成忏法度有情
众生见闻喜信受 流通传布遍十方
广度一切众生界 尽未来际恒无尽
若有十恶无间罪 遇此忏法灭无余
现在皆具五功能 过去咸蒙八解脱
临终悉愿往西方 共睹弥陀成佛道
启请三宝
今日道场幽显大众。仰启三身四智圆明十号之尊。八藏五乘微妙一真之教。悲增智增之菩萨。有学无学之应真。遍法界之龙天。尽虚空之贤圣。伏冀不舍慈悲之愿。惟垂照鉴之心。今(日夜)建净土道场。示群生归向。陈斯胜会。露以丹诚。盖以(某甲)等(某甲字请各自称名。后皆例此)三界受身循环。岂离于六道。一云乘质漂流。未出于四生人间八苦。交煎天上。五衰共恼。不有大慈悲父。孰开真解脱门。欲修九品之真归。须忏多生之恶业。而况圆明妙体。本唯一心。虚幻浮生。妄为众罪。罪唯妄起。随恶缘而乃成。妄以真除。因善念而得灭。幸望同业大众。各收异念攀缘。尽出苦轮。同生乐国。今依释迦遗教礼忏法门。召请圣贤。愿垂感降。南无一心奉请灵山不灭鹤树常存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南无一心奉请光明普照寿命难思四十八愿阿弥陀佛南无一心奉请一生兜率三会龙华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南无一心奉请五峰圣主七祖佛师大圣文殊师利菩萨南无一心奉请如来长子法界愿王大圣普贤菩萨南无一心奉请普门示现愿力弘深大圣观世音菩萨南无一心奉请念佛三昧摄化众生大圣大势至菩萨南无一心奉请菩提高广大智宏深清净大海众菩萨南无一心奉请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诸佛(一拜)南无一心奉请十方尽虚空界一切尊法(一拜)南无一心奉请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贤圣(一拜)
又复一心奉请十方尽虚空界一切三宝无量贤圣(一拜)。
今日道场幽显大众。已请三宝。处沥丹诚。披露积𠎝。愿求礼忏。(某甲)等志心归投西方净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归依西方三宝第一决疑生信第二引教比证第三往生传录第四极乐庄严第五礼忏罪障第六发菩提心第七发愿往生第八求生行门第九总为礼佛第十自庆第十一普皆回向第十二嘱累流通第十三
○归依西方三宝第一
(夫归依西方三宝者。我佛随根授道。应物现形。广演修多罗。偏赞弥陀国。因缘际会。感应道交。凡心专想于西方。真身定降于瞻部。其犹叶公画龙而龙现。子晋吹凤而凤来。盖凡圣以交通。由志诚之冥会。是以慈恩首称十胜。智者明辨十疑。太白子瞻共说劝生之偈。乐天子厚因述愿往之文。优昙花之一开。不知几劫。浮木孔之相值。何啻千生。获利尤多。用功极鲜。是以六方共赞。十刹同宣。主胜愿强。缘深悲重。欲知净土求生路。当入弥陀礼忏门)。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宜各人人摄心谛听。今为怜愍一切众生无明覆心迷于净土。恋着三界不求往生。六道轮回漂流生死。为斯颠倒无信凡夫。集诸经论。教修往生西方净土极乐世界度生道场礼忏法门。良为凡夫垢重贪爱昏迷。造罪恣情。不怖泥犁痛苦长劫。平生放逸。但嗜奢华。不知修进。临终苦逼。方始归依。纵欲处诚。注心何地。荒忙失志。无法可凭。甘入三涂。可悲可愍。无依无怙。无趣无归。今乃遣愚昧者。起信求生。令智慧者决疑悟道。所有我等无始至今。不信归依西方三宝。不求厌离浊世五烧。不了自心起惑造业。或五逆十恶破斋犯戒。具诸不善。生死轮回。至于今日。皆因从昔以来不觉不知不闻不见。不亲师友。不逢经教。不识因果。妄起毁谤。自作教他。见作随喜。业障所使。都无信受。一切种种障难因缘。阻往生行。断成佛种。堕失圣胎。漂沉恶趣。未来生死无有尽期。不得往生。不得解脱。皆因我等罪业牵缠愚迷颠倒。不信阿弥陀佛。不信往生净土。身口意业侮慢诃毁。或时见闻。心则轻笑。见人礼念。恶心毁谤。破他善事不肯劝修。恼乱行者。赞叹邪师。设尔信者进退犹豫。无决定心。身在道场。心缘世务。口谈净土。意恋阎浮。虽手掐念珠。而心怀毒恶。外境则违顺繁兴。内心则爱憎迭起。唯有虚言。全无实行。善未积于毫𨤲。恶已成于山岳。不仗三归。难除五怖。如是等罪无量无边。求哀礼忏。愿乞除灭。相与志心。等一痛切。五体投地。归依世间大慈悲父。志心归命西方净土极乐世界一切佛宝(一拜)志心归命西方净土极乐世界一切法宝(一拜)志心归命西方净土极乐世界一切僧宝(一拜)
西方诸三宝 我等与众生 志心归命礼
愿生安乐国
又复归依如是西方净土极乐世界一切三宝无量贤圣(一拜)。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重加志诚。一心谛听。无量寿经云。弥勒菩萨白佛言。世尊。于此娑婆世界。有几不退菩萨。生无量寿佛国。佛告弥勒。于此世界。有六十七亿不退菩萨。往生彼国。一一菩萨已曾供养诸佛。次如弥勒者也。诸小行菩萨及修习少功德者不可称计。皆当往生。不但我刹诸菩萨往生。十方世界无量佛国。其往生者甚多无数。像法决疑经说。佛灭度后。正法五百年。持戒坚固。像法一千年。禅定坚固。末法一万年。念佛坚固。准法王本记释迦碑文。已有二千余年。入末法来数百余载。故知正是众生念佛坚固。弥陀度生时缘已至。如经所说。此界众生。我等大众。根缘成熟。机感相应。遇斯忏法。往生无量。是知念佛福生。礼忏罪灭。求生净土。万无遗一。宜各谛信佛言。厌离娑婆。忻求极乐。相与志心。五体投地。归依世间大慈悲文。归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诸佛(一拜)归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尊法(一拜)归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贤圣(一拜)
愿共诸众生 往生安乐国 志心归命礼
西方弥陀佛
又复归依如是十方尽虚空界一切三宝无量贤圣(一拜)。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无量寿经云。娑婆世界共争不急之事。于此剧恶极苦之中。勤身营务。以自给活。无尊无卑。无贫无富。少长男女共忧钱财。有无同然。忧思适等。并营愁苦。思念积虑。为心走使。无有安时。心常念恶。口常言恶。身常行恶。曾无一善。不信先圣诸佛经法。不信行道可得度世。不信死后神明更生。不信作善得善为恶得恶。心中闭塞。意不开解。大命将终。悔惧交至。不预修善。临终方悔。悔之于后。将何及乎。如是世人难可具尽。故自然三涂无量苦恼。展转其中。世世累劫无有出期。难得解脱。痛不可言。是为五大恶五痛五烧。勤苦如是。譬如大火焚烧人身。汝今诸天人民及后世人。得佛经语。当熟思之。能于其中。端心正行。斋戒清净。一日一夜。胜在无量寿国为善百岁。所以者何。彼佛国土无为自然。皆积众善。无毛发之恶。佛言。我哀愍汝等诸天人民。甚于父母念子。今我于此世作佛。降化五恶。消除五痛。绝灭五烧。宜各人人志诚遵奉。相与志心。五体投地。归依世间大慈悲父。归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诸佛(一拜)归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尊法(一拜)归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贤圣(一拜)
愿共诸众生 往生安乐国 志心归命礼
西方弥陀佛
又复归依如是十方尽虚空界一切三宝无量贤圣(一拜)。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前略明厌离娑婆五痛五烧过患已竟。次乃忻求极乐。三归三宝。志诚谛听。陀罗尼杂集经云。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西方安乐世界。今现有佛。号阿弥陀。若有四众。能正受持彼佛名号。以此功德。临欲终时。阿弥陀佛即与大众。往此人所。令其得见。见已寻生庆悦。倍增功德。以是因缘。所生之处。永离胞胎秽欲之形。纯处鲜妙宝莲华中。自然化生。具大神通。光明赫弈。尔时恒沙诸佛。皆共赞彼安乐世界(下文偈略经广例皆仿此)。
佛教于阿难 西方礼三宝 彼此遥见闻
无量寿经说
(无量寿经云。佛告阿难。汝起。更整衣服。合掌恭敬。礼无量寿佛十方国土诸佛如来。常共称扬赞叹彼佛无著无碍。于是阿难起整衣服。正身西向。恭敬合掌。五体投地。礼无量寿佛。白言。世尊。愿见彼佛安乐国土及诸菩萨声闻之众。说是语已。即时无量寿佛放大光明。普照一切诸佛世界等。尔时阿难即见无量寿佛威德巍巍。如须弥山王。高出一切诸世界上。相好光明靡不照曜。此会四众一时悉见。彼见此土亦复如是。尔时佛告阿难及慈氏菩萨。汝见彼国从地已上。至净居天。其中所有微妙严净。自然之物。为悉见不。阿难对曰。唯然已见。汝宁复闻。无量寿佛大音宣布一切世界。化众生不。阿难对曰。唯然已闻。彼国人民乘百千由旬七宝宫殿。无所障碍。遍至十方供养诸佛。汝等复见不。对曰已见。云云(出服字号))。
夫人韦提希 引导未来人 求生极乐国
十六观经说
(观无量寿经云。时韦提希见佛世尊。自绝璎珞。举身投地。号泣向佛。白言。世尊。唯愿世尊。为我广说无忧恼处。我当往生。不乐阎浮提浊恶世也。此浊恶世。地狱饿鬼畜生盈满。多不善聚。愿我未来不闻恶声。不见恶人。今向世尊。五体投地。求哀忏悔。惟愿佛日教我观于清净业处。尔时世尊放眉间光。其光金色。遍照十方无量世界。还住佛顶。化为金台。如须弥山。十方诸佛净妙国土。皆于中现。或有国土。七宝合成。复有国土。纯是莲华。复有国土。如自在天宫。复有国土如玻璃镜。十方国土皆于中现。有如是等无量诸佛国土。严显可观。令韦提希见。时韦提希白佛言。世尊。是诸佛土。虽复清净皆有光明。我今乐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唯愿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时无量寿佛住立空中。观音势至侍立左右。尔时韦提希见无量寿佛已。接足作礼。白佛言。世尊。我今因佛神力故。得见无量寿佛及二菩萨及彼国土。若佛灭后。诸众生等。浊恶不善。五苦所逼。云何当见阿弥陀佛极乐世界。佛言。善哉。快问此事。阿难汝当受持。广为多众。宣说佛语。如来今者。教韦提希及未来世一切众生。观于西方极乐世界。以佛力故。当得见彼清净佛国。如执明镜自见面像。见彼国土极妙乐事。心欢喜故。应时即得无生法忍。佛告韦提希。汝是凡夫。心想羸劣。未得天眼。不能远观。诸佛如来有异方便。令汝得见。佛告韦提希。汝及众生。应当专心系念一处。想于西方。云何作想。凡作想者。一切众生自非生盲。有目之徒皆见日没。当起想念。正坐西向。谛观于日。令心坚住。专想不移。见日欲没。状如悬鼓。既见日已。闭目开目。皆令明了。是为日想。名曰初观。次作水观地观树观。乃至下品第十六观。广如经说。尔时世尊说是语时。韦提希与五百侍女。闻佛所说。应时即见极乐世界广长之相。得见佛身及二菩萨。心生欢喜。叹未曾有。豁然大悟。逮无生法忍。五百侍女发菩提心。愿生彼国。世尊悉记。皆当往生。行此三昧者。现身得见无量寿佛及二大士。但闻佛名二菩萨名。除无量劫生死之罪。何况忆念。若念佛者。当知此人是人中芬陀利华。观音势至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出岂字号))。
造恶中夭人 念佛或供养 复增其寿命
决定王经说
(大乘圣无量寿决定光明王如来经云。佛告妙吉祥菩萨言。今此阎浮提世界中人。寿命百岁。于中多有造诸恶业。而复中夭。妙吉祥菩萨。若有众生。得见此经。功德殊胜。及闻名号。如其短命之人。志心书写受持读诵供养礼拜。如是之人。复增寿命。满于百岁。若能持念一百八遍。如此短命众生。复增寿命。或但闻其名号。志心信受遵崇之者。是人亦得增益寿命(出刻字号))。
恐怖县官者 念二菩萨名 解脱恐怖厄
弥陀大经说
(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云。佛言。世间人民。善男子善女人。若有急难恐怖县官事者。但自归命是盖楼亘菩萨摩诃那钵菩萨所。无不得解脱者(出服字号))。
昔有四亿众 愿生无欲国 同时见净土
断结经中说
(十住断结经云。尔时世尊。放觉华定意三昧光明。有四亿众。见此瑞色。各生患厌。心自思惟。夫生有死。皆由因缘。死此生彼。牵连不断。染欲为源。斯由贪爱。我等愿生无欲国土。乃得修此觉意三昧。是时世尊知来会者心中所念。而告之曰。西方去此。无数佛土。有佛名无量寿。其土清净。无淫怒痴。悉同一心。皆由莲华中生。不因父母情欲而生。纯是童男。亦无女人。无大小便。以禅[脱]法乐为食。无想念识。共相敬念。如父如母。欲生彼者。可发誓愿。时四亿众即于座上。同心发愿。求生彼土。尔时世尊即[于]觉意三昧光明。照彼国土如来世尊及化生菩萨。其国广[传]。众宝杂厕。无三恶道八难之苦。见彼国已。此四亿人随其形寿。皆得同时生彼国土(出能字号))。
众生念弥陀 菩萨常卫护 鬼神不得便
往生经中说
(礼忏仪十往生经云。若有众生念阿弥陀佛。愿往生者。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萨。卫护行者。若行若住。若坐若卧。若昼若夜。一切时一切处。不令恶鬼恶神得其便也(出丁字号))。
有善相童女 厌浊礼西方 佛力化为男
经律异相说
(经律异相云。佛在舍卫国。时有长者女名善信。年始十五。为人慈孝。智慧[传]达。少小常有大愿。不乐世俗之事。坐自思念。万物无常。当归于死。年寿万载亦皆当死。天地当坏。何况人身。死后魂神当入恶道。酷毒勤苦。独当受之。本从何出。忽有瞋恚恐怖愁忧。或时欢喜。有此无常之事。不见来时去至何所。是辈往来无休无息。念我父母诸家兄弟中外亲属。不知罪福贪欲无厌。我年三五。以许他男。诸家兄弟饭食酒肉。受取疋帛。令我身当往受患难。物质缚结不可得离。当如之何。为此生老。不如及我。今日清净。当发上愿。求觅安隐长乐宫殿。可以自娱。不宜染浊没于三涂。不睹光明。长与苦俱。便正一心自誓。持我身命自当有神有灵。知我心诚。尔时天神现于虚空。语善信言。若当自归西方安隐清净法国。且当先向十方礼拜。慈心敬意。念必达也。已便不现。尔时善信踊跃欢喜。便自澡浴。烧香散华。向十方礼。叉手自思念一切人。即有天神。于虚空中言。汝当正心向于西方说此一颂。以是赞叹阿弥陀佛。如神所来。尔时佛与大众。飞到善信家。于佛前化身为男)。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相与志心。五体投地。归依世间大慈悲父。南无教主释迦牟尼佛南无西方阿弥陀佛南无当来弥勒佛南无维卫佛南无式弃佛南无随叶佛南无拘留秦佛南无拘邪含佛南无迦叶佛南无善德佛南无无忧德佛南无栴檀德佛南无宝施佛南无无量明佛南无华德佛南无相德佛南无三乘行佛南无广众德佛南无明德佛南无金刚不坏佛南无宝光佛南无龙尊王佛南无精进军佛南无精进喜佛南无宝火佛南无宝月光佛南无现无愚佛南无宝月佛南无无垢佛南无离垢佛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南无普贤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又复归依如是十方尽虚空界一切三宝无量贤圣(一拜)。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愿弟子(某甲)等。从今已去。至坐道场。厌离娑婆五痛五烧。忻求极乐三归三宝。随愿往生西方净土。发愿已。归命礼西方净土一切三宝。
礼念弥陀道场忏法卷第一
阘
(音塔)。
冗
(而泷切)。
思过
(上去)。
燧
(音遂)。
适
(音释)。
苟
(音狗)。
夔
(音逵)。
僻
(普击切)。
疫
(音役)。
疠
(音例)。
不胜
(音升。举也。下准此)。
嗜
(音视)。
遽
(其据切急也)。
迅
(音信)。
航
(胡郎切)。
缁
(音之)。
抗
(音航)。
隤
(杜回切)。
悚
(息拱切)。
魇
(音靥)。
菡
(胡感切)。
萏
(徒感切)。
舫
(音放)。
培
(音裴)。
蠡
(音螺)。
宏
(户萌切)。
啻
(施智切)。
侮
(音武。慢也)。
犹豫
(上余救切)。
迭
(徒结切)。
剧
(奇逆切)。
弈
(音亦)。
唯然
(上以水切。诺也)。
中夭
(上去。下于兆切)。
酷
(苦沃切)。
卍续藏第 74 册 No. 1467 礼念弥陀道场忏法
礼念弥陀道场忏法卷第二
○决疑生信第二
(嗟夫众生疑多学寡。障重福轻。如无开导之文。岂解求生之法。今则假施问答。权设主宾。为决疑情。令生谛信耳)。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前归依西方三宝已竟。次乃决疑生信。普为众生。无始至今。种种疑惑。各各在心。所以不肯求生净土。纵欲求生。不知法门。多修杂善人天有漏华报因果。不出轮回。受其生死。苦恼无量。为此四众。今于诸圣教中。采摭众生种种疑惑。一一释之。称赞疏云。因则唯修一日七日。果则永得阿鞞䟦致。如是境界。骇人耳目。若佛在日。或正法中。众生福胜。信智深厚。闻佛一说。谛信无疑。奈以像末法中有情福劣信智浅薄。闻如是法。便生疑谤。故释迦世尊说此经时。即有十方十殑伽沙诸佛如来。现大神变。发诚谛言。证我世尊所说非谬。仍自今有无信之人。闻修西方净土业者。拨之为邪谤法之𠎝。云何不怖。凡是三宝弟子。应须谛信佛语。如为臣者必信王言。若为子者必信父训。若其不信。岂得名为忠臣孝子。若四众等以佛为师。不信佛语。便非佛子。乃是魔民。如是之人。深可怖畏。而诸众生所以不能深信经语有此疑者。皆由无明惑故。妄起颠倒。因疑惑故。堕三恶道。悔何所及。大众当依佛语。如教修行。不得疑惑。所有我等无始至今。一切疑惑重罪业障。若不忏除。无由往生。宜各人人如救头然。求哀礼忏。速令清净未作之罪。不敢更作。相与志心。五体投地。归依世间大慈悲父。南无教主释迦牟尼佛南无世自在王佛南无西方阿弥陀佛南无十殑伽河沙数俱𦙁佛南无东方现在一切诸佛南无不动佛南无山幢佛南无大山佛南无山光佛南无妙幢佛
如是等佛。如殑伽河沙。住在东方。自佛净土。各各示现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周匝围绕。说诚谛言。汝等有情皆应信受。如是称赞不可思议佛土功德一切诸佛摄受法门。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南无普贤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又复归依如是十方尽虚空界一切三宝无量贤圣(一拜)。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宜加用心。摄耳谛听。疑障消除。身心解脱。愿离三涂。求生九品。过去生死。劫石难量。未来轮回。芥城何尽。惟愿三心励志。十念成功。此方生缘既谢。彼界妙境即现。祥云后捧。净侣前迎。刹那顷即得往生。僧祇劫常居安养。今则决疑生信。次第开陈问曰。称赞疏云。如何口念心思即得往生西方净土。答曰。心则缘佛境界。忆持不忘。口则称佛名号。分明不乱。如是心口内外相应。若念一句阿弥陀佛。能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成就八十亿劫殊胜功德。一句尚尔。何况十句百句千句万句。如是一日一月一年一生。行住坐卧。昼夜精勤。何罪垢而不消亡。何功德而不增长。何因不生极乐国。何缘不见弥陀佛。譬如婴儿。或有所怖。发声号呼。唤其父母。父母慈悲。闻子唤声。诸事且置。急来救护。今时五浊恶世众生。常被生老病死三涂等苦之所逼切。既觉知已。即生惊怖。以真实心。高声称念彼佛名号。以求救护。阿弥陀佛有天耳通。必定远见。有也心通。必定远知。佛之慈悲不同人间痴爱。父母等视。众生犹如一子。决定亲来。垂慈接引。所以然者。良以西方无量寿佛愿力深重。常以光明名号。摄化众生。我等佛子。今既与佛本愿相应。理必如是。勿生疑虑。若诸众生以志诚心。一念十念。一日七日。承佛愿力。皆得往生。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当起勇猛心殷重心志诚心决定心不退转心。五体投地。归依世间大慈悲父。南无教主释迦牟尼佛南无西方阿弥陀佛南无当来弥勒佛南无勇施佛南无清净佛南无清净施佛南无娑留那佛南无水天佛南无坚德佛南无栴檀功德佛南无无量菊光佛南无光德佛南无无忧德佛南无那罗延佛南无功德华佛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南无普贤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又复归依如是十方尽虚空界一切三宝无量贤圣(一拜)。
问曰。决疑集云。但见性悟道。复超生死。何须系念。彼佛求生化方耶。
答曰。通昧他心圣凡安测知。非正遍授记应难。真修行人当自审察。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诸仁者当观自己行解。见性悟道。受如来记。绍祖师位。能如马鸣龙树。不得无碍辩才。证法华三时。能如天台智者。不宗说皆通行解兼备。能如忠国师寿禅。不此诸大士。皆明垂言教。深劝往生。盖是自利利他。岂肯误人自误。况大雄赞叹。金口叮咛。希从昔贤。仰禀佛来。定不谬误。又当自忖量。临命终时。生死去住。定得自在。不自无始来恶业重障。定不现前。不此一报身定脱轮回。不天上人间。十方世界随意寄托。定无滞碍。不若也了了自信得及。何善如之。若其未然。莫以一时贡高却致。永劫沉坠。自失善利。将复尤谁。呜呼哀哉。何嗟及矣。古德云。有为虽伪弃之。则功行不成。无为虽真趣之。则圣果难克。刹那悟道。要须长劫炼磨。顿悟一心。必假圆修万行。诚哉是言也。今则末世悠悠之徒。学寡疑多。妄肆臆说。自误误人。所谓可怜愍者。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相与志心。五体投地。归命世间大慈悲父。南无教主释迦牟尼佛南无西方阿弥陀佛南无当来弥勒佛南无莲华光游戏神通佛南无财功德佛南无德念佛南无善名功德佛南无红焰幢王佛南无游步功德佛南无宝华游步佛南无宝莲华善住娑罗树王佛南无斗战胜佛南无善游步佛南无周匝庄严功德佛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南无普贤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又复归依如是十方尽虚空界一切三宝无量贤圣(一拜)。
问曰
十方皆净土 云何独指西
答曰
愿强教主胜 诸经共赞推
(十疑论第四云。问曰。等是念佛。求生一佛净土。何不十方佛土中随念一佛。何须偏念西方阿弥陀佛。答曰。凡夫无智。不敢自专之。用佛语故。偏念阿弥陀佛。云何用佛语。云释迦大师一代圣教。处处唯劝众生专心偏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如无量寿观经等。七十六种因缘。殷勤指授。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其余诸佛一切净土。虽一经两经略劝往生。未若弥陀佛国处处经论劝令往生。是故偏念也。如随愿往生经云。普广菩萨问佛。十方悉有净土。世尊何故偏赞西方弥陀净土。专遣往生。佛告普广。阎浮众生心多浊乱。为此偏赞西方一佛净土。使诸众生专心一境。易得往生。若总念一切佛者。念佛境宽。则心散漫。三昧难成。故不得往生。又求一佛功德与一切佛功德无异。以同一佛法性故。为此念阿弥陀佛。即念一切佛。生一净土。即生一切净土。故华严经云。一切诸佛身。即是一佛身。一心一智慧力无畏亦然。又云。譬如净满月。普应一切水。影像虽无量。本月未曾二。如是无碍智成就等正觉。应现一切刹佛。身无有二)。
问曰
自疑宿业重 十念功德微
答曰
千年万株木 一火变成灰
(十疑论第八。问曰。众生无始以来。造无量业。今生一形。不逢善知识。又复作一切罪。无恶不造。云何临终十念成就即得往生。出过三界结业之事。云何可通。答曰。众生无始以来。善恶业种。多少强弱。并不得知。但能临终遇善知识。十念成就者。皆是宿善业强。始得遇善知识。十念成就。若恶业多者。善知识尚不能逢。何可论十念成就。又汝以无始以来恶业为重。十念为轻者。今以道理三种。校量轻重不定不在时节久近多少。云何为三。一者在心。二者在缘。三者在决定。在心者。造罪之时。从自虚妄颠倒生。念佛者从善知识。闻说阿弥陀佛真实功德名号。生一虚一实。岂得相比。譬如万年暗室。日光暂至。而暗顿灭。岂以久来之暗。不能灭耶。在缘者。造罪之时。从虚妄痴暗。心缘虚妄。境界颠倒。生念佛之心。从闻佛清净真实功德名号。缘无上菩提心。生一真一伪。岂得相比。譬如有人被毒箭中。箭深毒碜。伤肌破骨。一闻灭除药鼓。即箭出毒除。岂以箭深毒碜而不肯出也。在决定者。造罪之时。以有间心。有后心也。念佛之时。以无间心。无后心。遂即舍命。善心猛利。是以即生。譬如十围之索千夫不制。童子挥剑。须臾两分。又如千年积柴。一豆火焚。少时即尽。又如有人一生已来修十善业。应得生天。临终之时。起一念邪见。即堕阿鼻地狱。恶业虚妄。以猛利故。尚能排一生之善业。令堕恶道。岂况临终猛心念佛。真实无间。善业不能排无始恶业。得生净土。无有是处。又云。一念念佛。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为念佛时。心猛利故。伏灭恶业。决定得生。不须疑也。上古相传。判十念成就。作别时意者。此定不可。又那先经云。国王问那先沙门言。人在世间。作恶至百岁。临终时念佛。死后得生佛国。我不信是语。那先答曰。如持百枚大石置于船上。因船故不没人。虽有本恶。一时念佛。不入泥犁中。其小名没者。不置船上。如人作恶。不知念佛便入泥犁中。又何疑也)。
问曰
具缚凡夫辈 焉能生彼池
答曰
自力经多劫 佛威顷刻时
(十疑论第五。问曰。具缚凡夫恶业厚重。一切烦恼。一毫未断。西方净土。出过三界。具缚凡夫云何得生。答曰。有二种缘。一者自力。二者他力。故十住婆沙论云。于此世界修道有二种。一者难行道。二者易行道。难行道者。在于五浊恶世。于无量佛时。求阿鞞䟦致。甚难可得。此难无数尘沙。说不可尽。略述其五。一者外道相似善。乱菩萨法。二者无赖恶人破他胜德。三者颠倒善果能坏梵行。四者声闻自利。障于大慈。五者唯有自力。无他力持。譬如跛人步行。一曰不过数里。极大辛苦。谓自力也。易行道者。谓信佛语教。修念佛三昧。愿生净土。乘阿弥陀愿力摄持。决定得生。如人水路行。藉船力故。须臾即至千万里。谓他力也。若言具缚凡夫。不得生者。同跛人义也。论又云。劣夫从轮王。一日周行四天下。非是自力。轮王力也。今则举自心之信。足登释迦之教船。展方便之轻帆。安精进之正[木*(刀/巴)]。从众圣引迎之路。乘弥陀愿力之风。泛念佛三昧之法流。到极乐净方之彼岸矣)。
问曰
天宫乐不少 何须坚劝西
答曰
五衰并十劣 不是久长时
(慈恩通赞云。问曰。慈氏天宫快乐不少。胜侣颇多。何须坚劝往生西方。答曰。若论兜率。即胜人间。乃并西方。全成微劣。胜劣既异。彼此各殊。劝生西方。舍劣求胜也。胜劣有异者。净土十胜。天宫十劣。净土十胜者。一化主所居胜。二所化命长胜。三国非界系胜。四净方无欲胜。五女子不居胜。六修行不退胜。七净方非秽胜。八国土庄严胜。九念佛摄情胜。十十念往生胜。天宫十劣者。一所居国土劣。二所化寿促劣。三界系摄属劣。四彼天有欲劣。五男女杂居劣。六修行有退劣。七秽方非净劣。八国土庄严劣。九善念摄情劣。十修行劳苦劣。又虽寿四千岁。己命欲终时。有五衰相现。一则头上华萎。一则腋下污出。三则起坐不定。四则气力衰微。诸天勉。其眷属。五则多诸掉举。有斯十劣五衰。所以劝生彼国。又问曰。诸天妙乐。寿劫长远。足得修行。人中积善。亦自超越。乃至于修罗龙鬼三涂恶趣。正可㧞苦。利生何必。专务求生极乐耶。答曰。欲界诸天耽着妙乐。醉于放酒。视东忘西。贪迷放逸者多。发心修善者少。福尽即堕。如箭射空。色界诸天虽独行无交。而未尽形累。无色界天亦不出轮回。经中判为难地。傅大士云。饶经八万劫终。是落空亡。又楞严经说。十种仙类别得生理。寿千万岁。休止深山。或大海岛。绝于人境。报尽还来。散入诸趣。唯有净土一门侣圣贤。于刹那超三界。而常乐故。云国非界系胜也(出寂照集))。
问曰
兜率祈生好 内院更无回
答曰
谁如师子觉 外院尚耽迷
(十疑论第七云。问曰。弥勒菩萨一生补处即得成佛。上品十善得生彼处。见弥勒菩萨。何须求生西方。答曰。求生兜率。理若相似。若约比校。大有优劣。先论二种。一者纵持十善。恐不得生。何以得知。弥勒上生经云。行众三昧。深入正受。方始得生。更无方便接引之义。不如弥陀本愿力光明力。但有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二者如释迦佛。在世之时。大有众生。见佛不得圣果者。如恒河沙弥勒出世亦尔。大有不得圣果者。未如弥陀净土但生彼国已悉得无生法忍。未有一人退落三界。为生死业缚也。又闻西国传云。有三菩萨修兜率。一名无著。二名世亲。三名师子觉。约云。先生兜率。见弥勒者。即来相报。师子觉先亡。数年无报。次世亲亡。三年乃来报云。天宫日长。我生兜率。礼弥勒佛。听其说法。即来相报。已三年也。问师子觉如何。云生兜率外院。恋着天乐。即不曾见佛。且以菩萨而修兜率。犹有恋着。不见佛者。此轮回根本。是知兜率难修有坠。非比西方易修无坠也。又白莲集先师赞毁疑第四云。问曰。慈恩法师千佛一数。制上生经䟽赞。内院云。生天宫有七易。生净土有十难。圣师所说必不误人。未审如何和会。答曰。尔只知慈恩上生疏。不知慈恩通赞疏。彼通赞疏云。净土有十胜。天宫有十劣。却劝人求生净土。圣师制述岂自相违。盖为演教随机各示方便。此与世尊亲说弥陀等经劝生西方。又说上生经。劝生内院。意旨何异耶。众生机缘不同。佛土摄受亦异。譬如有人生缘在南。具舟欲往吴越。治装问程。智者应酬所问。岂可却赞陆地之便。称秦蜀之利哉。如此则只增惑乱。不应利益。通方达士随愿知归。浅见狐疑。强生矛楯。所谓醍醐上昧。为世所珍。遇斯等人。翻成毒药。普劝后人。勿以管见窥天蠡心测海。疑谤佛土。自结苦因。深诫之哉。深诫之哉。又即司空大师念佛三昧仪云。兴宗皇帝御书问曰。西方极乐世界。今世凡夫合求生不。余忝对曰。夫人居浮世。如客寄旅亭。设得尽百年。亦如经一瞬。根被六尘外坌。识遭三火内焚。况无实乐可贪。纵有虚华何恋。是故西贤东哲继武联踪。考考厌处于尘寰。念念忻趣于佛境。或上祈慈氏。愿往天宫。西祷弥陀。求生净土。皆超凡之㨗径。俱入圣之要门。若就彼境以论。则一处见异。报化双彰。或约自心面辨。则二义说殊。易难两具。非此兜率定化定易。非彼净土定报定难。谓兜率经中说有他方来会诸大菩萨住天冠中故。若欲求生化兜率天。[则]有七易。若欲求生报兜率天。则具多难。以兜率天通报通化故。求生者有易有难。西方净土亦有二种。一化净土。经许凡夫二乘生故。二报净土。论说女人二乘无故。若欲求生报佛净土。准上生经疏。则有十难。若欲求生化佛净土。准诸经说。还有十易。一弥陀愿重得生易。(经诸经)二极乐不逆得生易。(无量寿经)三十方诸佛摄受易。(称赞净土经)四东方一佛助成易。(药师本愿经)五二大圣者来迎易。(无量寿经)六八大菩萨引去易。(亦药师经)七奉行十愿得生易。(华严经行愿品)八书写一经得生易。(决定光明经)九散善回向得生易。(大宝积经)十少时念佛得生易。(十六观经)以极乐上通报通化故。求生者有易有难。今我皇帝陛下。生在人中。获居王位。将今世果。验前世因。必已曾发大菩提心。必已曾修大菩萨行。虽境强情逸。时时应有于亏违。而信逼志坚。念念常思其善利。早年已曾分受菩萨戒。今岁再曾全受近住戒。兼常念八菩萨。亦恒持大悲心。又于诸处广作善利。建寺即经。斋僧作福。若直求生报佛净土。是则实难。若只求生西方化土愿见化身无量寿佛。理甚相应。不为越分。以经疏说。若受佛戒。经于一日乃至七日。供佛筵僧。起塔建寺。书经造像念八菩萨。持大悲心。回向愿生。西方极乐世界。一切皆得。如愿往生。生已即得见无量寿佛及八菩萨。于无上道。更不退转。更不复堕三恶道中。其间苦恼一切并无。富贵庄严不可胜说。唯愿专信勤持。无得怀疑。拟进拟退。(自余凡庶例此知之))。
问曰
弥勒龙华会 逢期亦出离
答曰
五十六万载 终是下生迟
(念佛镜。问曰。当来弥勒下生之时。三会说法。度诸众生。得阿罗汉果。何以不愿求生。云何求生弥陀净土。答曰。弥勒未下生来。不可待得。何以得知。上生经中所说。释迦牟尼佛入涅槃后。经五十六亿七千万年。然始下生。又下生经云。海水减至三千由旬。弥勒乃出。准法王本记。释迦涅槃已来。始有二千余年。全未拟来。不可候待。众生命短。恐沈苦海。多劫受殃。不值弥勒。今阿弥陀佛现在说法。住极乐世界。广度众生。归依西方。早证道果矣)。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相与志心。五体投地。归依世间大慈悲父。南无教主释迦牟尼佛南无西方阿弥陀佛南无当来弥勒佛南无普光佛南无普明佛南无普净佛南无多摩罗跋栴檀香佛南无栴檀光佛南无摩尼幢佛南无欢喜藏摩尼宝积佛南无一切世间乐见上大精进佛南无摩尼幢灯光佛南无慧炬照佛南无海德光明佛南无金刚牢强普散金光佛南无大强精进勇猛佛南无大悲光佛南无慈力王佛南无慈藏佛南无栴檀窟庄严胜佛南无贤善首佛南无善意佛南无广庄严王佛南无金刚华佛南无宝盖照空自在王佛南无空虚宝华光佛南无琉璃庄严王佛南无普现色身光佛南无不动智光佛南无降伏诸魔王佛南无才光明佛南无智慧胜佛南无弥勒仙光佛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南无普贤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又复归依如是十方尽虚空界一切三宝无量贤圣(一拜)。
问曰
厌苦生极乐 岂是有慈悲
答曰
欲得治他病 先须还自医
(十疑论第一云。问曰。诸佛菩萨以大悲为业。若欲救度众生。只应愿生三界。于五浊三涂中。救苦众生。因何求生净土。自安其身。舍离众生。则是无大慈悲。专为自利。障菩提道。天台智者答曰。菩萨有二种。一者久修行菩萨道。得无生忍者。实当所责。二者未得已还。及初发心凡夫。凡夫菩萨者。要须常不离佛忍力成就。方堪处三界内。于恶世中。救苦众生。故智度论云。具缚凡夫有大悲心。愿生恶世。救苦众生者。无有是处。何以故。恶世界烦恼。自强无忍力。心随境转。声色所缚。自堕三涂焉。能救众生。假令得生人中。得作国王大臣富贵自在。纵遇善知识。不肯信用。贪迷放逸。广造众罪。乘此恶业。一入三涂。经无量劫。从地狱出。受贪贱身。若不逢善知识。还堕地狱。如此轮回。至于今日。故维摩经云。自疾不能救。岂能救诸疾人。又智度论云。譬如二人各有亲眷为水所溺。一人情急。直入水救。为无方便。彼此俱没。一人有方便。往取船筏。乘之救接。悉得脱水溺之难。新发意菩萨亦复如是。未得忍力。不能救众生。为此常须近佛。得无生忍已。方能救众生。如得船者也)。
问曰
临终佛现处 邪正如何知
答曰
天魔不敢现 是佛更休疑
(白莲集云。问曰。善境现时。其事不定。或邪或正。临终现时。如何辨明。苟若不识。如何去取。答曰。念佛往生之人。得诸佛护念。故魔不敢现。现者定是佛境故。称扬诸佛功德经云。若有得闻无量寿如来名者。一心信乐。持讽诵念。其人当得无量之福。永当远离三涂之厄。临命终时。一心信乐。念不忘舍。阿弥陀佛将诸比丘往人前。魔终不能毁坏斯等正觉之心。所以者何。其佛世尊兴立大悲。誓度一切无量众生。亦复护持十方世界一切众生)。
问曰
无量人将化 弥陀岂遍知
答曰
如月处虚空 处处蒙光辉
(龙舒文云。问曰。修行精进者。临终之时。佛与菩萨来迎。且如十方世界。有无量众生精进焉。能皆知期。而往迎乎。答曰。佛身如月。影现众水。水清而现。故无前后去来。故古人云。大愿圣人从净土来。来实无来。深心凡夫。往净土去。去实无去。彼不来此。此不往彼。而凡圣会遇。两得交际。弥陀光明如大圆月。遍现十方。水清而静。则月现金体。月非趣水而遽来。水浊而动。则月无定光。月非舍水而遽去。在水则有清浊动静。在月则无取舍去来矣)。
问曰
西方十万亿 路远恐难归
答曰
梦魂游万里 何况仗佛威
(十疑论第九云。问曰。西方去此十万亿佛刹。凡丈劣弱。云何可到。答曰。为对凡夫肉眼生死心量说耳。西方去此十万亿佛刹。但使众生净土业成者。临终在定之心。即是净土受生之心。动念即生净土。所以观经云。弥陀佛国去此不远。又业力不可思议。一念即生彼。不须愁远。又如人梦。身虽在床。而心意识遍至他方。一切世界如平生不异也。生净亦亦尔。动念即生。不须疑也。又弥陀钞。间曰。观经云。西方不远。且西方去此十万亿佛刹。今云不远者何也。答曰。有二义。一往生不远。观经云。如弹指顷即得往生彼国。二相迎不远。经云。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又远近相对信念。即近不信。即远也)。
问曰
若负杀生债 冤业岂能离
答曰
往生成佛后 同度更无疑
(龙舒文云。问曰。人平生为恶。杀害众生。苦虚人民。临死念佛。亦得往生。其所杀所害之众生。怀冤枉之心。何时而可解乎。答曰。生净土得道之后。皆能度脱一切怨亲。岂不胜怨怨相报彼此无出期者乎)。
问曰
临终十念往 何假预修持
答曰
人生有寿夭 十横恐难知
(慈恩通赞云。问曰。临终作善。便得往生。何假预前修诸胜业。答曰。人生寿夭。难测短长。或即病困昏迷。或即非时奄逝。既阙生前之善。难逃后世之殃。预作善缘。恐防斯咎。群疑论云。十种命终。不得念佛。一则善友未必相遇。二则或疾苦缠身。不遑念佛。三或偏风失语。不得称名。四或狂乱失心。注想难克。五或俄逢水火。不暇志诚。六或辄遇豺狼。无其善友。七或临终恶友坏彼信心。八或饱食过多。昏迷致命。九或军作。斗战。奄尔轮回。十或忽堕高岩。伤中身命。如此不得待临终十念也)。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相与志心。五体投地。归依世间大慈悲父。南无教主释迦牟尼佛南无西方阿弥陀佛南无当来弥勒南无世净光佛南无善寂月音妙尊智王佛南无龙种上尊王佛南无日月光佛南无日月珠光佛南无慧幡胜王佛南无师子吼自在力王佛南无妙音胜佛南无常光幢南无观世灯佛南无慧威灯王佛南无法胜王佛南无须弥光佛南无须曼那华光佛南无优昙钵罗华殊胜佛南无大慧力王佛南无阿閦毗欢喜光佛南无无量音声王佛南无山海慧自在通王佛南无大通光佛南无才光佛南无金海光佛南无一切法常满王佛南无宝海佛南无宝英佛南无宝成佛南无宝光佛南无宝幢幡佛南无宝光明佛南无阿閦佛南无大光明佛南无无量音佛南无大名称佛南无得天安隐佛南无正音声佛南无无限净佛南无月音佛南无无限名称佛南无月光佛南无无垢光佛南无净光佛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南无普贤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又复归依如是十方尽虚空界一切三宝无量贤圣(一拜)。
问曰
莲苞住胎日 苦乐定难知
答曰
如在夜摩天 妙乐不思议
(白莲集云。问曰未审花中受苦受乐耶。答曰。花中住处。如忉利天夜摩天所受快乐故。宝积经第十八云。譬如三十三天夜摩天等。八百由旬。或五百由旬。宫殿之内。游戏欢乐。我见极乐世界人住胎者。如夜摩天处于宫殿)。
问曰
智者心是佛 愚人爱往西
答曰
根缘有利钝 演教各随机
(寂照集云。问曰。六祖坛经云。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真佛。西方愿东。东方愿西。悟人在处一种。志公云。智者知心是佛。愚人爱往西方。若果是真正法门。何故二大士排遣。答曰。佛说法有隐显。教有权实。人根有利钝。祖师有抑扬。譬如受疾不同。处方还异。今有病热发黄。方大狂乱。有善医者。必以寒药治之。岂可却赞乳石桂附有除寒起废之功耶。有偏见人。闻寒药有治热之功。遂云乳石桂附永不可用。岂不谬哉。祖师单传心印。志公方赞大乘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佛法双亡。不立文字。当时人尚未信受。岂可又教人念佛求生也。圆机达士固自无疑。求法初心定生犹豫。但得意忘言。融通了解。自无矛楯也)。
问曰
无想是泥洹 有想即为痴
答曰
谁留十六观 佛语敢生疑
(白莲集云。问曰。般舟经云。是我心作佛。是我心见佛。心有想为痴。无想是泥洹。今起想想佛。岂不为痴耶。答曰。机差教别。圣意难思。遮表多门。文旨非一。或就理遮。情随有想。而皆非或简境对治。约行须明违顺。顺即善净之想。违即恶染之想。若净想想善。则善境现。若染想想恶。则恶境现。故方等贤护经云。恶欲想女。梦见于女。善欲想佛。梦见于佛。令谓二想同名。则善恶天隔。不可闻想。一概厌之。若苟厌之。则违佛谤法。违佛则非为佛子谤法则入十方泥犁。可不慎乎。况此观行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一切凡夫成圣。元胎安得轻易而不遵哉)。
问曰
女人论中说 不许生莲池
答曰
莲池才到者 转女化男儿
(白莲集云。问曰。论士女人及根缺不生。此云何通。答曰。此界女人求者得生。生彼国时。转为男子)。
问曰
亦有修行者 不乐见阿弥
答曰
宿无缘种故 障重有何疑
(白莲集云。问曰。亦有人不乐生极乐者何也。答曰。宿无缘种故。执见分别故。不乐也)。
问曰
设如不信敬 毁谤有何非
答曰
阻他求生者 多劫堕泥犁
(大乘忏悔仪第三卷云。问曰。设尔不信。有何过失。答曰。称扬诸佛功德经云。其有不信。赞叹称扬阿弥陀佛名号功德。而毁谤者。是人命终。具足五劫。堕阿鼻狱。具受众苦。又作饿鬼百千万劫。乃至畜生百千万劫。常为刀等之所害也。(出得字号)又大弥陀经云。其有人民。男子女人闻阿弥陀佛声不信。有者不信经语。不信有比丘僧。心生狐疑。都无所信者。皆故从恶道中。来生愚痴。不解宿命。殃恶未尽。尚未当度脱。故心中狐疑。不信向耳。又甘露疏云。徴验传说。大历年中。衡州有一夫。曰张瑗。以谤毁故。病而身烂。每至日晚。见金刚力士身长三丈许。着大坑中。受极苦恼。经于数旬。作牛吼声。舌堕而卒。瑗有兄弟数人。为喜其谤。总皆身烂舌堕。相次而终。此类甚多。不能具述。经传所说深可怖畏)。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相与志心。五体投地。归依世间大慈悲父。南无教主释迦牟尼佛南无西方阿弥陀佛南无当来弥勒佛南无日光佛南无无量宝佛南无莲华最尊佛南无身尊佛南无金光佛南无梵自在王佛南无金光明佛南无金海佛南无龙自在王佛南无一切花香自在王佛南无树王佛南无勇猛执持牢仗弃舍战斗佛南无内丰珠光佛南无无量香光佛南无师子响佛南无大强精进勇力佛南无过去坚住佛南无鼓音王佛南无日月英佛南无超出众华佛南无世灯明佛南无休多易宁佛南无宝轮佛南无常灭度佛南无净觉佛南无无量宝华明佛南无须弥步佛南无宝莲华佛南无一切众宝普集佛南无法轮众宝普集丰盈佛南无树王丰长佛南无围绕特尊德净佛南无无垢光佛南无日光佛敬礼过去无数劫诸佛大师海德如来敬礼无量无边尽虚空界无生法身菩萨 无漏色身菩萨 发心菩萨 无边身菩萨敬礼兴正法马鸣菩萨敬礼与像法龙树菩萨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南无普贤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又复归依如是十方尽虚空界一切三宝无量贤圣(一拜)。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如上问答。已经开示。疑障消除。心意泰然。已信之后。更不再疑。从今已去。至于往生。愿弟子(某甲)等。承是忏悔。所生功德。速生净土。同成佛果。受无尽乐。
礼念弥陀道场忏法卷第二
骇
(使楷切)。
励
(音例)。
跛
(布火切)。
[木*(刀/巴)]
(徒可切)。
瞬
(音舜)。
处三
(上音杵下居止也。准此)。
奄
(音掩)。
遑
(音皇)。
豺
(音柴)。
伤中
(下去)。
楯
(食尹切)。
卍续藏第 74 册 No. 1467 礼念弥陀道场忏法
礼念弥陀道场忏法卷第三
○引教比证第三
(夫引教比证者。集佛祖语要。采诸子文章。削去繁芜。撮其精粹。一言㨗径便出轮回。六字法门直超生死。依凭圣教。方免沉沦耳)。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前已决疑生信。释然冰泮。今复引教比证。拂遣余惑。又复无始以来至于今日。积恶如恒沙。造罪满大地。舍身与受身。不觉亦不知。如是种种罪垢。因缘无量无边。今日发露。愿乞除灭。水忏略云。先当兴五种心。以为方便。然后此罪乃可得灭。何等为五。一者惭愧。二者恐怖。三者厌离。四者怨亲平等。五者观罪性空。第一惭愧者。自思我与释迦如来同为凡夫。而今世尊成佛以来。已经尔所尘沙劫数。我等相与耽染六尘。轮回生死。无有出期。此实世间可惭可愧。第二恐怖者。既是凡夫身口意业。常与罪相应。以是因缘。命终之后。当堕地狱畜生饿鬼三涂恶道。受无量苦。如是实为可恐可怖。第三厌离者。相与常观。生死之中。犹如车轮。生老病死八苦交前。无时暂息。此身众苦所集。一切皆是不净。何有智者。当乐此身生死。既有种种恶法。甚可厌离。第四怨亲平等者。于一切众生。起慈悲心。无彼我想。何以尔者。若见怨异于亲。即是分别。以分别故。起诸憎爱。因违顺缘。造诸恶业。恶业成熟。故得苦果。他以怨来。己须亲应。于含毒者。报之以恩。应作是观。我昔恼君。君今怒我。我之宿罪。纵使杀身。亦合甘心。而况怒耶。假饶前世无罪。今辄怨憎。横见欺陵。应当思忖。彼有智者。欲令成就忍波罗蜜。是我思师。云何遭遇。但应仰报。岂敢怀违。若无智者。乃是悲田。如母闻子返骂之时。母转欢心。但更抚摩。曾无愠色。愍其痴小。唯与深恩。今亦如斯。彼盖烦恼内攻迷体。密使性未狂。歇力不自由。以此悲心。但垂拔救。岂合念咎。思以为仇。若起违心。与痴何异。人欲强者。推以为强。人欲高者。推以为高。岂有违顺憎爱于其间哉。怨亲平等矣。第五观罪性空者。无有体相。从因缘生。颠倒而有。既从因缘而生。则从因缘而灭。从因缘而生者。狎近恶友。造作不善。从因缘而灭者。即是今日洗心忏悔。是故经言。此罪性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故知此罪本从空生。六根本净。四大元空。物我皆亡。将何为苦。欲除妄本。须见灵源。故了性空。是真灭罪。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从于今日。乃至往生。观罪性空。悉无障碍。相与志心。等一痛切。五体投地。归依世间大慈悲父。南无教主释迦牟尼佛南无世自在王佛南无西方阿弥陀佛南无二十五俱胝佛南无南方现在一切诸佛南无日月光佛南无名称光佛南无大光蕴佛南无迷卢光佛南无无边精进佛
如是等佛。如殑伽沙。住在南方。广舌称赞佛土功德摄受法门。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南无普贤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又复归依如是十方尽虚空界一切三宝无量贤圣(一拜)。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各各志诚。善摄心听。古今佛祖劝修西方无尽法门。
释迦教主 偏赞法门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贤护经云。假使有人以七宝满十方微尘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复以衣服饮食四事供养一切众生。皆令得至阿罗汉果。其福多不。贤护白言。世尊。其福甚多。佛告贤护。不如有人劝令称念一声阿弥陀佛功德。即过于彼。劝他既尔。何况自念。一声尚尔。何况多耶。又陀罗尼集经云。若四部众将持七宝满世界中布施十方一切诸佛。不如有人以一钱一香一华好心供养阿弥陀佛。作此功德者。一切诸佛及诸菩萨金刚天等皆悉欢喜。死生阿弥陀佛国。若人然灯供养阿弥陀佛。命终生彼佛国。即得天眼。彻见十方一切世界。陀罗尼集经云。若转轮王十万岁中满四天下七宝布施十方诸佛。不如有人一弹指顷坐禅以平等心怜愍一切众生。念阿弥陀佛功德。死生彼国。救阿难焰口陀罗尼经云。诸佛子等若闻阿弥陀如来名号。能令汝等往生西方极乐净土莲华化生。得不退地。药师经云。若净信男女有能受持八方斋戒。或经一年。或经三月。以此善根。愿生西方极乐世界。有未定者。若能闻我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临命终时。有八菩萨。乘神通来。示其道路。即于西方极乐世界宝莲华中自然化生。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相与志心。五体投地。归依世间大慈悲父。南无教主释迦牟尼佛南无西方阿弥陀佛南无当来弥勒佛南无梵天佛南无不退转轮成首佛南无大兴光王佛南无法种尊佛南无日月灯明佛南无须弥佛南无大须弥佛南无超出须弥佛南无香像佛南无围绕香熏佛南无净光佛南无香自在王佛南无大集佛南无香光明佛南无大光佛南无无量光明佛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南无普贤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南无佛陀南无达摩南无僧伽
又复归依如是西方尽虚空界一切三宝无量贤圣(一拜)。
马鸣论主 起信法门
大乘起信论云。如修多罗说。若人专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修善根。回向愿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常见佛故。终无有退。若观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习。毕竟得生。住正定故。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相与志心。五体投地。归依世间大慈悲父。南无教主释迦牟尼佛南无西方阿弥陀佛南无当来弥勒佛南无开光明佛南无月灯光佛南无月光佛南无日月光明佛南无火光明佛南无集音佛南无最威仪佛南无光明尊佛南无莲华军佛南无莲华响佛南无多宝佛南无师子吼佛南无师子音佛南无精进军佛南无金刚踊跃佛南无度一切禅绝众疑佛南无宝大侍从佛南无无忧佛南无地力持勇佛南无最踊跃佛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南无普贤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又复归依如是十方尽虚空界一切三宝无量贤圣(一拜)。
坦渊记主 甘露法门
甘露疏记第一云。念佛求生净土者。与初心泛修余善者。优劣不同。泛修余善者。唯依自力。要经多劫修行不退。方获圣果。则甚为难。念佛求生净土者。依阿弥陀佛愿力。摄持不舍。则少有退堕。甚为易也。譬如二人皆欲渡海往诣宝山。一人则种植树木。待以为船欲使树成。甚为久远。多诸障难。不能得渡。自力泛修余善者。亦复如是。一人则于海岸上。遇大商主有大船舶。以柔软语。告大商主。怜愍听许。即时登船。不历久远。得至宝所。依阿弥陀愿力。摄持念佛。求生净土者。亦复如是。又云。从昔无量劫来。常受苦恼。一一众生。一劫之中。所积身骨。如王舍城毗富楼山。所饮乳汁。如四大海水。身所出血。多四大海水。父母等命终。哭泣所出目泪。多四海水。沉生旷劫。不遇觉王。且佛出中天舍卫。三亿人不见不闻。震旦一方不知不觉。三涂八难障重难逢。诸佛希出世。处难无缘值。虽生不值佛。而庆遇此经。
慈觉长老 语录法门
(劝化文云。盖以初心入道忍力未淳须托净缘。以为增上。何则娑婆国土释迦已灭。弥勒未生。极乐世界彼二上人亲为胜友。娑婆国土诸魔竟作恼乱行人。极乐世界大光明中。决无魔事。娑婆国土邪声杂乱。女色妖淫。极乐世界水鸟树林。咸宣妙法。正报清净。无实女人。然则修行缘具无。若西方浅信之人。横生疑谤。窃尝论之。此方之人无不厌俗舍之喧烦。慕兰若之寂静。故有舍家出家。则殷勤赞叹。而娑婆众苦何止俗舍之喧烦。极乐优游岂直兰若之寂静。知出家为美。而不愿往生。其惑一也。万里辛勤。远求知识者。盖以发明大事。决择死生。而弥陀世尊色心业胜。愿力弘深。一演圆音。无不明契。愿参知识。而不欲见佛。其惑二也。丛林广众皆乐栖迟。少众道场不欲依附。而极乐世界一生补处。其数甚多。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既欲亲近丛林。而不慕清净海众。其惑三也。此方之人。上寿不过百岁。而童痴老耄。疾病相仍。昏沉睡眠。常居太半。菩萨犹昏隔阴。声闻尚昧出胎。则尺璧寸阴。十丧其九。而未登不退。可谓寒心。西方之人。寿命无量。一托莲苞。更无死苦。相续无间。直至菩提。所以便获阿惟越致。佛阶决定。可期流转。娑婆促景。迷于净土长年。其惑四也。若乃位居不退。果证无生。在欲无欲。居尘不尘。方能兴无缘慈。运同体悲。回入尘劳。和光五浊。其有浅闻单慧。或与少善相应。便为迥出四流。高超十地。抵诃净土。耽恋娑婆。掩目归空。宛然流浪。并肩牛马。接武泥犁。不知自是何人。拟比大权菩萨。其惑五也。故经云。应当发愿。愿生彼国。则不信诸佛诚言。不愿往生净土。岂不甚迷哉。古德云。念佛一门有七种胜。一词少易行胜。二念缘佛境胜。三离难获安胜。四称名灭罪胜。五持念获福胜。六果感见佛胜。七亲迎往生胜。弥陀十胜。一能满所求胜。二亲迎往生胜。三蒙光超世胜。四闻名得法胜。五闻名转质胜。六闻名修敬胜。七闻名证果胜。八闻名受生胜。九闻名具德胜。十闻名不退胜。净土十胜。一生值三宝胜。二速得胜法胜。三生得身相胜。四无恶唯善胜。五无苦纯乐胜。六所须随念胜。七寿命长远胜。八修行不退胜。九国非界系胜。十国土庄严胜。往生十胜。一经说易生胜。二时但少修胜。三圣众护念胜。四光明摄受胜。五乘佛愿力胜。六化主亲迎胜。七诸佛证明胜。八能灭众罪胜。九众经共赞胜。十法灭独行胜。又往生十易。一信解发心得生易。二随修少善得生易。三凡修一观得生易。四慈光愿摄得生易。五诸教赞劝得生易。六诸佛赞劝得生易。七众圣加护得生易。八二圣化摄得生易。九念灭众罪得生易。十临终圣迎得生易)。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如上所说。佛祖大慈悲心。垂语劝生念佛法门。我等应当相与志心。五体投地。归依世间大慈悲父。南无教主释迦牟尼佛南无西方阿弥陀佛南无当来弥勒佛南无自在王佛南无无量音佛南无定光明佛南无宝光明佛南无宝盖照空佛南无妙宝佛南无谛幢佛南无梵幢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殊胜佛南无集音佛南无金刚步精进佛南无自在王神通佛南无宝火佛南无净月幢称光明佛南无妙乐佛南无无量幢幡佛南无无量幡佛南无大光普遍佛南无宝幢佛南无净光佛南无宝王佛南无树根华王佛南无维卫庄严佛南无开华菩萨佛南无见无恐惧佛南无一乘度佛南无德内丰严王佛南无金刚坚强消伏坏散佛南无宝火佛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南无普贤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又复归依如是十方尽虚空界一切三宝无量贤圣(一拜)。
香山居士 誓愿法门
(白莲集云。香山居士。白居易。字乐天。作画西方帧记。誓愿云。弟子居易。焚香稽首。跪于佛前。起慈悲心。发弘誓愿。愿此功德。回施一切众生。有如我老者。如我病者。愿皆离苦得乐。断恶修善。不越南部。便睹西方。白毫大光应念来感。青莲上品随愿往生。从现在身。尽未来际。常得亲近。而供养也。欲重宣此愿。而偈赞云)。
(极乐世界清净土 无诸恶道及众苦 愿如老身病苦者 同生无量寿佛所)
唐李太白 赞序法门
(白莲集云。唐李白。字太白。作金泥画西方净土变相。并序云。我佛金天之西日没之所去。中华十万亿刹有极乐世界焉。彼国之佛身长六十万亿由旬。眉间白毫向右宛转。如五须弥山。目光。清白。若四海水。端坐说法。湛然长存。沼明金沙。岸列珍树。罗网弥覆。栏楯周帐。砗磲琉璃为楼殿之饰玻玛璃瑙耀阶砌之荣。皆诸佛所证。无虚言者。若已发愿。求及发愿。若已当生来及当生。精念七日必生其国。功德罔极。灼然难名。赞曰)。
(向西日没处 遥瞻大悲颜 目净四海水 身光紫金山 勤金必往生 是故称极乐
珠网珍宝树 天花散香阁 图画了在眼 愿托彼道场 以此功德海 冥佑为舟梁
八十亿劫罪 如风扫轻霜 庶观无量寿 长睹玉毫光)
东坡居士 偈颂法门
(白莲集云。东坡居士。苏轼。字子瞻。赞阿弥陀颂曰)。
(佛以大圆觉 充塞恒沙界 我以颠倒想 出没生死中 云何以一念 得往生净土
我造无始业 本从一念生 既从一念生 还从一念灭 生灭灭尽处 则我与佛同
如投水海中 如风中鼓橐 虽有大圣智 亦不能分别 愿我先父母 与一切众生
在处为西方 所遇皆极乐 人人无量寿 无往亦无来)
杨无为子 序赞法门
(决疑集。无为子杨杰。字次公。作序云。华严解脱长者云。知一切佛。犹如影像。自心如水。彼诸如来不来至此。我不往彼。我若欲见安乐世界阿弥陀如来。随意即是。知众生注念。定见弥陀。弥陀来迎。极乐不远。乃称性实言。非权教也。净土无欲池欲界也。其国地居非色界也。生有形相。非无色界也。一切众生未寤正觉。处大梦中。六道升沈。未尝休止。诸天虽乐。报尽相衰。修罗方瞋。战争玄胜。傍生飞走。啖食相残。鬼神幽阴。饥渴困逼。地狱长夜。痛苦号呼。得生人趣。固已为幸。然而生老病死众苦萦缠。唯是净方更无诸苦。莲苞托质。无生苦也。寒暑不迁。无老苦也。寿命无量。无死苦也。无父母妻子。无爱别离也。上善人聚。无怨憎会也。华裓香食。弥宝受用。无求不得。无穷苦也。观照空寂。无蕴苦也。悲惠有情。欲生则生。不住寂灭。非二乘也。智照生死。则不退转。非凡夫也。若生彼土。则无诸恼。不闻知者。固可哀怜。亦有善士。发三种不信心。不求生者。尤可嗟惜。一曰。吾当超佛越祖净土不足生也。二曰。处处皆净土。西方不必生也。三曰。极乐圣域。我辈凡夫不能生也。夫行海无尽。普贤愿见弥陀佛国虽空。维摩常修净土。十方如来有广舌之赞。十方菩萨有同往之心。试自忖量。孰与诸圣。谓不足生者。何自欺哉。至如龙猛祖师也。楞伽经有预记之文。天亲教宗也。无量论有求生之偈。彼皆上哲。精进往生。谓不必生者。何自慢哉。火车可灭。舟名不沈。现华报者。观甚于张[旭-日+百]。十念而超胜处。入地狱者。莫速于雄俊。再苏而证妙因。世人愆尤未必。若此谓不能生者。何自弃哉。般舟三昧经云。䟦陀和菩萨诸问释迦佛。未来众生云何得见十方诸佛。佛教令念阿弥陀佛。即见十方一切诸佛。又大宝积经云。若他方众生闻无量寿如来名号。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欢喜爱乐。所有善根。回向愿生无量寿国者。随愿皆生。得不退转。此皆佛言也。不信佛言。何言可信。不生净土。何土可生。自欺自谩。自弃己灵。流入轮回。是谁之咎)。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相与志心。五体投地。归依世间大慈悲父。南无教主释迦牟尼佛南无西方阿弥陀佛南无当来弥勒佛南无宝月光明佛南无贤最佛南无宝莲华步佛南无坏魔罗网独步佛南无师子吼力佛南无悲精进佛南无金宝光明佛南无无量尊丰佛南无无量尊离垢王佛南无德首佛南无无数精进兴丰佛南无无言胜佛南无无愚丰佛南无月英丰佛南无无异光丰佛南无逆空光明佛南无最清净无量幡佛南无好谛住唯王佛南无成就一切诸刹丰佛南无净慧德丰佛南无净轮幡佛南无琉璃光最丰佛南无宝德步佛南无最清净德宝佛南无度宝光明塔佛南无无量惭愧金最丰佛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南无普贤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又复归依如是十方尽虚空界一切三宝无量贤圣(一拜)。
孝祥状元 序引法门
(状元张待制。作龙舒净土文序云。阿弥陀佛如来。以大愿力。摄受群品。系念甚简。证果甚速。或者疑之余。尝为之言。阿弥陀佛即汝性是。极乐国土即汝心是。众生背觉合尘。沦于七趣。立我与佛。天地悬隔。佛为是故。慈悲方便。开示悟入。现诸无量如幼三昧。庄严其国。备极华好。后以辩智而为演说。令诸众生欢喜爱乐。于日用中能发一念。念彼如来。欲生其国。即此一念清净坚固。还性所有。与佛无异。当念是时。不起于坐。阿弥陀佛极乐国土皆悉现前。如是修习。乃至纯熟。幻身坏时。此性不坏。金莲华台由性种生。往生其中。如归吾庐。诸佛菩萨即我眷属。性无异故。自相亲爱。友人龙舒王虚中。端静简洁。博通群书。训传六经诸子数十万言。一旦指之曰。是皆业习。非究竟法。吾其惟西方之归。自是精进。唯佛是念。年且六十。布衣蔬茹。重趼千里。以是教人。风雨寒暑。弗遑暇恤。间居曰课。千拜夜分。乃寝面目。奕奕有光。望之者言。其净土文。凡修习法门。与感验章。着具有颠。末将求信道者。锓木传焉。委余序其书。故为之题其端云。虚中名日休。十月旦历阳张孝祥序)。
龙舒虚中 净土法门 店邸雨具 劝预求生
(龙舒净土文略云。譬如入大城中必先觅安下处。却出干事。柢暮昏黑。则有投宿之地。先觅安下处者。修净土之谓也。抵暮昏黑者。大限到来之谓也。有投宿之地。生莲华中。不落恶趣之谓也。又如春月远行。先备雨具。骤雨忽至。则无淋滴狼狈之患。先备雨具者。修净土之谓也。骤雨忽至者。大命将尽之谓也。无淋滴狼狈之患者。不至沈论恶趣受诸苦恼之谓也。且先觅安下处者。不害其干事。先备雨具者。不害其行远涂。是修净土者。皆不妨一切世务人。何为而不修乎。予一相识。平生多杀鱼之罪。晚年得疾。有似中风。予怜其罪恶疾苦。乃往见之。劝念弥陀。坚不肯念。但与予说杂话。岂非为恶业所障疾病所昏。已不能回。心念。善闭眼之后。将奈之何。故修此者。宜急早回首也。世间昼必有夜。寒必有暑。人所共知。不可隐者。若曰生必有死。人乃讳之。不肯说出。何大蔽也。盖不知所谓我者初不曾死。唯业缘尽而去年。故不可不修净土以求莲华中生。而受清虚之身无极之寿。以脱一切生死苦恼也)。
佛示阿难 劝凡求生
(龙舒云。大阿弥陀经。释迦佛。一日容颜异常。侍者阿难怪而问之。佛言。善哉所问者。胜于供养一天下声闻缘觉及布施诸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之类。虽至累劫。犹百千万倍。不可以及。所以者何。以诸天帝王人民乃至蜎飞蠕动之类。皆因汝所问。而得度脱之道。以此观之。是释迦佛初欲说阿弥陀佛之时。其存于心。而形于色者。已异于平日。则阿弥陀佛所以感诸佛者。固以非常。况于感一切众生者乎。及阿难问而告之。则为诸天帝王人民。以至蜎飞蠕动之类。皆因汝所问而得度脱之道。是上自诸天。下至蠕动。皆同在三界之内。故不出轮回。是以未为得度脱者。阿弥陀大愿力无所不度。故皆度脱之也。观其初发愿偈云。我至成佛时。名声超十方。人天忻得闻。俱来生我刹。地狱鬼畜生。亦生我刹中。是则凡在三界。六道轮回之内者。无所不度。是以此经云。阿弥陀佛现在西方极乐世界。又在十方世界。教化无央数。诸天人民以至蜎飞𧑮动之数。莫不得过度解脱者。蜎飞谓微细飞虫也。𧑮动谓微细蛆虫也。若此者佛尚化度。况于人乎。是其所以广度众生。无有穷极。而人一念归依。遂生其国。无足疑也)。
现禾俱益 劝俗求生
(净土之说。多见于日用之间。而其余功。乃见于身后。不知者止。以为身后之事而已。殊不知大有益于生前也何则佛之所以训人者。无非善。与儒教之所以训人。何以异哉。唯其名有不同耳。故其以净土为心。则见于日用之间者。意之所念。口之所言。身之所为。无适而非善。善则为君子为大贤。现世则人敬之神佑之。福禄可增。寿命可延。由是言之。则从佛之言。而以净土为心者。孰谓无益于生前乎。其次为业缘所夺。而不能专心志。于此苟有志焉者。亦恶缘自此而省。善缘可以自此而增。恶缘省而不已。终必至于绝其恶。善缘增而不已。终必至于纯乎。善恶既绝矣。善既纯矣。非为君子而何。非为大贤而何。由是言之。则从佛之言。而以净土为心者。孰谓无益。于生前乎。又其次不知礼义之所在。不知刑罚之可畏。唯气力之为尚。唯势利之为趋。苟知以净土为心。则亦必知省己而自咎。所谓虽不能皆合于礼义。亦必近于礼义矣。虽不能尽超乎刑罚。亦必远于刑罚矣。渐可以脱小人之域。而终为君子之归。庸人称知佛理者。世人目为善人。此其效也。由是言之。则从佛之言。而以净土为心者。孰谓无益于生前乎。或曰。从孔子之言。而以儒教为心。岂不益于生前。何必净土哉。曰此世间法耳。非出世间法。世间法则不出于轮回。出世间法则直脱轮回之外。净土既益于生前。又益于身后者。以其兼出世间法故也)。
因少果多 劝众求生
(修持法门有九品。人人皆可以修。虽罪恶之人。佛亦不弃。回心向善则为善矣。故此十念法门。人皆可以通行。譬如久为暗室。一灯照之。则明矣。故虽杀牛屠马之人。放下屠刀。亦可以修者不难。亦不妨一切俗事。故在官不妨职业。在士不妨修读。在商贾不妨贩卖。在农人不妨耕种。在公门不妨干事。在僧不妨禅诵。凡一切所为。皆不相妨。故曰其修持功夫见于早辰一茶之顷耳。遂可以为万万劫不坏之资人。何为而不修乎。今有贩物者。一钱而得两钱之息。则必自喜。以为得息之多矣。行路者一日而及。两日之程亦必自喜。以为及程之多矣。是于外物小有所得。而知其喜也。或两钱而得一钱之价。必忧之。以为丧本。两日而及一日之程。亦必忧之。以为费日。是于外物小有所失。而知其忧也。何于吾身之光阴有限。则泪没以过其失大矣。而不以为忧。于净土之因缘难遇。幸而知之。其得大矣。而不以为喜。是徒见小得小失。而知其忧喜。及得失之大者。则不能知。何不思之甚也。况不费时刻。用力甚少。而收切有不可尽言者。何为而不修乎。此而不修。可痛惜哉。可痛惜哉)。
比校优劣 劝迷求生
(人骤闻净土之景像。多不信之无足怪也。盖拘于目前所见遂。可谓目前所不见者亦如此而已。且如陋巷粪壤之居者。安知有广夏之清净。小器藜藿之食者。安知有食前之方丈弊箧锱铢之蓄者。安知有天府之充溢。故处娑婆浊世。不信有清净佛土。所以生长于胞胎。不知彼有莲华之化生。寿不过百年。不知彼有河沙之寿数。衣食必由于营作。不知彼有自然之衣食。快乐常杂于忧恼。不知彼有纯一之快乐。然则佛之所言。不可以目前所不见而不信也。况佛切诫。人以妄语。必不自妄语。以诳人。世人妄语者。非以规利则避害。佛无所求于世。何规利之有。佛视生死。如刀斫虚。空何避害之有。是佛无所用其妄语也。世间中人已上者。犹不肯妄语。以丧其行。止况佛乎。其言可信。无足疑也)。
双明十戒 劝儒求生
(儒者或以释氏之徒无戒行。故轻其教。而因以不信净土。是不然。岂可以道士不肖而轻老子。士人不肖而轻孔子。智者尚不以人废言。况可以其徒而轻其教乎。释氏之教。有世间法。有出世间法。其世间法与吾儒同者。不可以缕数。姑举其大者言之。释氏可以考考训世人者。无非诫恶劝善。而吾儒何尝不诫恶劝善哉。且以目前言之。佛以杀生偷盗邪淫为身三业。而孔子言。胜残去杀。诗人言。文王德及鸟兽昆虫。是岂不诫杀哉。盗固不在所言矣。孔子言。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诗人刺不好德而悦美色。是岂不诫邪淫哉。佛以妄言绮语两舌恶口为口四业孔子谓。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岂不诫妄言也。谓巧言令色鲜矣仁。岂不诫绮语也。书称。尔无面从。退有后言。岂不诫两舌也。恶口谓之。恶怒之声尚未至于秽语。荀子谓。伤人之言深于矛戟。见未尝不诫恶怒之口也。佛又以贪嗔痴为意三业。孔子谓。见得思义。是则诫贪矣。谓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是则诫嗔矣。谓困而不学民斯为下。是则诫痴矣。由此言之。儒释未尝不同也。其不同者。唯儒家止于世间法。释氏又有出世间法。儒家止于世间法。故独言一世。而归之于天。释氏又有出世间法。故知累世而见众生业缘之本末。此其所不同耳。欲知释氏之所长。须看楞严楞伽圆觉无盖障菩萨所问经。及晓金刚经之理。未能如是。而遂非之。则孔子所谓不知而作之者。可不诫哉。诚如是则释氏为可信矣。其言净土。乌可以不信哉。所谓出世间法。净土尤其要者。不可以不勀也)。
勤修须断 劝执求生
(世有专于执著者云。唯心净土。岂复更有净土。自性弥陀。不必更见弥陀。此言似之而非也。何则西方净土有理有迹。论其理。则能净其心。故一切皆净。诚为唯心净土矣。论其迹。则实有极乐世界。佛叮咛详复言之。岂妄语哉。人人可以成佛。所谓自性弥陀者。固不妄矣。然卒未能至此。譬如哀材可以雕刻物象。极其华丽。必加以雕刻之功。然后能成不可。遽指良材。而遂谓物象之华丽也。是所谓唯心净土而无复更有净土。自性弥陀不必更见弥陀者。非也。又或信有净土。而泥唯心之说。乃谓西方不足生者。皆失之矣何则此言甚高。且恐不易到。古人云。见道方修道。又云。单轮不运。只翼不飞。又解行相应。名之曰祖。圭峰云。佛本是而勤。修惑元无。而须断祖。师云若有纤毫习漏不尽。未免衔铁负鞍。偿他去在。然吾心可以为净土。而卒未能为净土。吾性可以为阿弥。而卒未能为阿弥。乌得忽净土。而不修舍阿弥。而不欲见乎。大阿弥陀经云。十方有无量菩萨往生阿弥陀国。彼菩萨尚欲往生。我何人哉。不欲生彼。是果胜于诸菩萨乎)。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自白居易。至王虚中。先世名儒。皆有赞叹西方法门。我辈应当相与志心。五体投地。归依世间大慈悲父。南无教主释迦牟尼佛南无西方阿弥陀佛南无当来弥勒佛南无莲华尊丰佛南无净宝兴丰佛南无电灯幡王佛南无法空灯佛南无一切众德成佛南无贤幡幢王佛南无一切宝致色持佛南无断疑拔欲除冥佛南无意无恐惧威毛不竖佛南无师子佛南无名苾远闻佛南无法名号佛南无奉法佛南无法幢佛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南无普贤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又复归依如是十方尽虚空界一切三宝无量贤圣(一拜)。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色身难保。趁康健时。办此大事。应常作念云。吾曹自无始以来。轮回六道。不曾知此法门。故不得出离。今日知之。岂可不即时下手。年高者固当勉力。年少者不可因循。三教同修。九流共往。命终往生极乐世界。回视死入阴府。受恐怖者。不可同年而语矣。以大慈悲。救护六道一切众生。从今已去。至于往生。愿弟子(某甲)等。承是忏悔贪嗔痴等一切烦恼。深识三界。犹如牢狱。四大毒蛇。五阴怨贼。拔疑惑根。断无明源。正向涅槃。不休不息。十波罗蜜。常得现前。忏悔已。志心敬礼。常住三宝。
礼念弥陀道场忏法卷第三
粹
(虽遂切)。
泮
(音判)。
愠
(于问切)。
八分
(下上)。
舶
(音白)。
耄
(音冒)。
抵
(音底)。
谪
(音摘)。
轼
(音式)。
橐
(音托)。
裓
(古德切)。
馗
(音逵)。
庐
(音闾)。
茹
(音汝)。
趼
(音茧)。
恤
(音戌)。
奕
(音亦)。
锓
(音侵)。
邸
(音底)。
干
(古案切)。
骤
(锄祐切)。
漓
(吕支切)。
狈
(音贝)。
蜎
(音渊)。
蠕
(音软)。
壤
(如两切)。
锱
(音之)。
铢
(音殊)。
孜
(音兹)。
戟
(居逆切)。
卍续藏第 74 册 No. 1467 礼念弥陀道场忏法
礼念弥陀道场忏法卷第四
○往生传录第四
(夫往生传录者。伏为三灾劫。近五浊时。临入地狱者如牛毛。生莲池者若麟角。是以释迦调御遗圣教于阎浮。弥陀世尊度众生于末法。故得慈光愿摄佛力难思。有愿必迎。无机不被。我等宿生何幸得遇斯门欲报佛恩。辄集忏法。援引往生事迹。非敢攻乎异端。依凭传记明文。寔谓述而不作。欲知安养路。先看往生人)。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前已引教比证。次明往生传录。是以博来教典。该括古今。开释疑情。迳超信地。若登彼岸。舟固可忘。来者问津。斯言勿忽。无辄悔堕。误认疑城。欲求往生。先应礼忏。救拔我等。无始至今。罪障消灭。相与志心。等一痛切。五体投地。归依世间大慈悲父。南无教主释迦牟尼佛南无世自在王佛南无西方阿弥陀佛南无三十六俱胝佛南无西方现在一切诸佛南无无量寿佛南无无量蕴佛南无无量光佛南无无量幢佛南无大自在佛南无大光佛南无光焰佛南无大宝幢佛南无放光佛
如是等佛。如殑伽沙。住在西方。广长舌赞佛土功德摄受法门。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南无普贤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又复归依如是十方尽虚空界一切三宝无量贤圣(一拜)。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善根心耳。一一谛听。定意散心。作观念佛。一日七朝。一声十念。依经修持。见闻随喜。尽得往生。极乐世界各如本传。
庐山远公 结社往生
(梁高僧傅第六云。东晋僧惠远法师。雁门人。居庐山。与刘遗民等僧俗百二十三人。结为莲社。以修净土。谓他日生莲华中也。遗民著文赞颂。感一仙人乘云听法空中。或奏清呗。声御长风。法师澄心观想。初十年。三睹圣相。而远公沉厚不言。后七月。远又见阿弥陀佛身满虚空圆光之中。有诸化佛。观音势至侍立在右。又见水流。光明分十四支。一一支水流注上下。自然演说苦空无常无我妙法。如十六观经所说。佛告远曰。我以本愿力故。来安慰汝。后七日。当生我国。见僧佛䭾耶舍及慧持昙顺住佛之侧。向前揖远曰。法师之志在吾先。何来之迟也。远自见分明。乃与其徒言之。且曰。始吾居此。幸于净土。三睹圣相。今复见之。吾生净土决矣。次日寝疾。至七日。圣众遥迎。寂然而化。时义熙十二年八月六日也。同会一百二十三人前后皆生净土。具列碑文)。
晋阙公则 报现往生
(高僧传云。东晋阙公则。远公白莲社中人。已亡友人。于东京白马寺作忌曰。林木殿宇皆作金色。空中有声云。我是阙公则。所祈往生极乐宝国今已遂矣。故来相报。言讫不现)。
天台智者 三昧往生
(往生传云。天台智者。释智顗。字德安。颖川人。开皇十七年。帝请授菩萨戒。还山一心在定。他日由定起。谓弟子智越曰。吾之幻质。且夕云灭。汝于石城。严持香花。俟吾以谢此报身。及顗至施床。西向专念。弥陀佛与二菩萨。及于净土化佛与菩萨来相遮护。又命侍者。读无量寿经。一心静听经竟。乃顾大众。合掌赞曰。四十八愿庄严净土。花池宝树易到无人。火车相现。一念改悔者。尚得往生。况戒定熏修。圣行道力。实不。唐捐。岂不生耶。又嘱弟子。多然香烛。又挹三衣钵杖。置于身侧。有欲进斋食者。师曰。能无攀缘。即真斋矣。又索香汤。漱净舌根。说十如四不生十法界三观四智四无量六波罗蜜等法。僧有问其所证。师曰。吾不领众。必净六根。为他损己。退归五品位耳。又曰。人命将终。闻钟磬声。增其正念汝宜鸣磬。以增吾念。即见弥陀观音势至圣众幡花来迎。于弥陀像前。端坐终焉。弟子等迎归佛陇嵓。大业元年九月。炀帝遣使。入山设忌。斋集僧。开石室。唯见空榻而已)。
后魏昙鸾 神异往生
(往生传云。后魏壁谷僧昙鸾。初自陶隐居。得仙经十卷。鸾忻然自得。以为神仙必可致也。后遇僧菩提留支。问云。佛道有长生乎。能却老为不死乎。支云。长生不死。吾佛道也。遂以十六观经与之云。汝可诵此。则三界无复生。六道无复往。其为寿也。有劫石焉。有河沙焉。沙石之数有限。寿量之数无穷。此吾金仙氏之长生也。鸾深信之。遂焚仙经。而专修观经。虽寒暑之变疾病之来。亦不懈怠。魏主怜其志尚。又嘉其自行化他流传甚广。号为神鸾。一日告弟子云。地狱诸苦不可以不惧。九品净业不可以不修。因令弟子高声念阿弥陀佛。鸾向西闭目。叩头而亡。是时僧俗同闻弦管之声从西而来。良久乃止。至唐贞观三年四月八日。道俗集其寺。为如来降生之日。且见鸾法师于空中乘七宝船。指道绰曰。汝于净土。堂宇已成。但唯报命未尽耳。复见化佛菩萨飘飘在空。众乃惊叹。大生信服。虽无种众。阐提亦所服之)。
前唐少康 放光往生
(往生传下卷。睦州释少康。贞之初至洛下白马寺。见殿中文字累放光明。探取之。乃善导西方化导文也。康曰。若于净土有缘。当使此文再发光明。言未已。光乃闪烁。遂至长安善导影堂。大陈蔫献。善导于空中曰。汝依吾事。利乐有情。则汝之功。同生安养。又逢一僧谓曰。汝欲化人。当往新定。言讫遂隐。新定今严州也。至彼人尚无识者。康乃乞钱。诱小儿与之。约曰。阿弥陀佛是汝本师。能念一声。与汝一钱。小儿务得其钱。随声念之。后月余小儿念佛求钱者众。康乃云。念佛十声。乃与尔钱。小儿从之。如此一年。无长少贵贱。凡见康者。则称阿弥陀佛。以故念佛之人。盈于道路。后康于乌龙山。建净土。道场。康外座令人面西。康先唱阿弥陀佛。次众人。和之。康唱。时众见一佛从其口出。连唱十声。则有十佛。若联珠状。康云。汝见佛。不如见佛者。决生净土。其礼佛人数千。亦有竟不见者。后嘱众人。当于安养。起增边心。于阎浮提。起厌离心。又云。汝等此时能见光明。真我弟子。遂放异光。数道而亡)。
启芳圆果 闻钟往生
(往生传云。唐初州僧启芳圆果二法师。精心观想净土。后五月。于观想中。同觉身临七宝大池。间有大宝帐。身入其中。见观音势至坐二大宝莲华。下有莲华。弥满千万。见阿弥陀佛。从西来坐一最大莲华。迭出光明。相照芳等。礼佛问云。阎浮众生依经教念佛得生此不。佛云。如念我名。皆生我国。无有一人念而不生者。又闻。释迦佛与文殊菩萨。称赞净土。其前又有大殿。殿有三道宝阶。第一道纯白衣。第二道僧俗相半。第三道唯僧无俗。佛指之谓。芳等云。此皆南阎浮提念佛众生。遂生于此。汝宜自勉。芳果既寤。历与其徒言。后五月二人无病。遽闻钟声。他人不闻。芳果云钟声乃我事。顷刻二人同终)。
台州怀玉 金台往生
(往生传云。怀玉丹丘人。注想净业。近四十年。天宝元年。玉念佛间。忽见西方圣众。数若恒沙。中有一人。手擎银台前以示玉。玉曰。如玉者。本望金台。何为银台耶。台乃隐。人亦隐。于是弥加精苦。至三七日。向之擎台者。复来告云。法师以精苦故。得升上品。又云。上品往生必先见佛。可趺坐以俟佛。来未旋踵间。异光照室。又三日。异光再发玉曰。若闻异香。我报身即尽。次日书偈云。清净皎洁无尘垢。莲华化生为父母。我经十劫修道。来出示阎浮厌众苦。一生苦行超十劫。愿离娑婆归净土。偈毕。香气。四来弟子有见佛与二菩萨共乘金台。傍千百化佛自西而下迎玉。玉恭敬合掌。含笑长归)。
相州道昂 乐西往生
(续高僧传第二十卷云。唐相州寒陵山释道昴。未详姓氏。志结西方。愿生安养。后自如命极。预于春首。告诸有缘。至八月初。当来取别。未测其言也。期月既临。一无所患。斋时即升高座。身含奇相。炉发异香。援引四众。授菩萨戒。词理要切。闻者寒心。于时七众围绕。昂目高视。乃见天众缤纷。弦管繁杂。空中有清音远彻。告于众曰。兜率天乐。下迎昂公。昂曰。天道乃生死根本。由来非愿。我常祈心净土。如何此诚不从遂耶。言讫。便睹天乐上腾。须臾还灭。便见西方香华伎乐充塞如团云。飞涌而来。旋环顶上。举众皆见。昂曰。大众好住。今西方灵相来迎。事须闻往。言讫。但见香炉坠手。于高座上。端然而终。即贞观七年八月也)。
隋二沙弥 同时往生
(往生传云。隋并州文水县开化寺。有二沙弥。其少者语其长者言。兄作净土业。莫闲过日。其长从之。同念阿弥陀佛。才经五年。其长沙弥先死。往生净土。见阿弥陀佛。坐百宝莲华。作紫金色。既瞻礼已。不胜忻庆。即白佛言。弟子有一小同学。今在阎浮提中。同作行业不委。得生此土以不。世尊报言。汝本无心。念吾名号。是彼教汝。汝既得生。彼何疑矣。放汝还去。勤行净业。正念我名。三年已后。共彼同来。遂即还活。小沙弥闻。悲喜流泪。不舍昼夜。专心念佛。既至三年。二沙弥心眼开明。即见弥陀与诸圣来迎。大地震动。又见天花遍满虚空。此二沙弥见已。忽然无病。一时命终。同往净土。大业十二年也)。
明州可久 报信往生
(往生传云。明州僧可久。常诵法华经。故号久法华。平生修净土业。元祐八年。八十一坐化。三日却还。说净土事。兴十六观经所说一同。见莲华台。皆标合生者姓名。一紫金台标云。大宋城都府广教院熏法华。已坐其中。又以金台标云。明州孙十二郎。合生其中。又一金台标云。久法华。又一银台标云。明州徐道姑。语讫复化。去五年。徐道姑卒。异香满室。又十二年。孙十二郎卒。天乐盈空)。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如上所说。僧众往生。今为僧者。当自念云。我为出家人。了达生死。乃本分事不应。如此汩没尘俗。一日大限到来。有何倚赖。虽作世善。不免轮回。如修净土。速脱生死。面见弥陀。方是出家事毕。又转以化人。以己为名僧。必信从其言。所为利益无有穷已。必上品往生。相与志心。五体投地。归依世间大慈悲父。南无教主释迦牟尼佛南无西方阿弥陀佛南无当来弥勒佛南无拘楼孙佛南无拘那含牟尼佛南无迦叶佛南无师子佛南无明炎佛南无牟尼佛南无妙华佛南无华氏佛南无善宿佛南无导师佛南无大臂佛南无大力佛南无宿王佛南无修药佛南无名相佛南无大明佛南无炎肩佛南无照曜佛南无日藏佛南无月氏佛南无众炎佛南无善明佛南无无忧佛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南无普贤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又复归依如是十方尽虚空界一切三宝无量贤圣(一拜)。
长安净真 授记往生
(往生传云。唐长安尼净真。住积善寺。衲衣乞食。一生无嗔。诵金刚经十万遍。专精念佛。显庆五年七月染疾。语弟子曰。五日内。十度见阿弥陀佛观音势至菩萨。僧众不可称数。如来放光。照吾身及室内。咸皆洞明。又两度见极乐国土庄严之事。宝楼阁池。杂色莲华。开敷水上。金沙德水。诸天童子游戏池中。闻殊香芬郁。亦见紫金台。闻天音乐。千万诸佛皆真金色。与吾授记。当得作佛。吾得上品往生。言讫。跏趺而逝。光照一寺)。
丹阳道瑗 佛现往生
(往生传云。刘宋丹阳尼道瑗。少聪悟。成戒之后。研味三藏。尤得其要。大造佛像。以广福业。又造金无量寿像一躯。愿凭其福。接置西方。明年夏四月十一日。像于眉间。大放光明。照寺内尽。如金色。于金色中。无量寿佛与瑗记曰。汝舍此报。必遂依我。当善护持。勿生疑慢。瑗得其记。弥增感悦。于其月望日。就其像前。端坐入灭)。
洛阳悟性 中品往生
(往生传云。尼悟性。浴阳人。于衡州。遇照阇梨。发愿念佛。因大历六年入庐山。忽病。闻空中音乐。尼曰。我得中品上生。见同念佛人。西方尽有莲华也。身皆金色。时年二十四)。
尼大明月 闻香往生
(往生传云。汾州平遥度脱寺。名尼大明月师。玄中寺绰禅师。学念佛三昧。以为真极。每欲称念阿弥陀佛。必换净衣。口含沉香。烧众名香。熏所居室。三年不断。临终举寺。咸睹圣众。奇光光中。闻沉水香。寻卒)。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如上所说。尼众往生。今为尼者。当发愿云。常奉三归。恒除五障。又能精心观想。不久见佛。此报身尽。必定往生。相与志心。五体投地。归依世间大慈悲父。南无教主释迦牟尼佛南无西方阿弥陀佛南无当来弥勒佛南无提沙佛南无明耀佛南无持髻佛南无功德明佛南无示义佛南无灯曜佛南无兴盛佛南无药师佛南无善濡佛南无白毫佛南无坚固佛南无福威德佛南无不可坏佛南无德相佛南无罗睺佛南无众主佛南无梵声佛南无坚际佛南无不高佛南无作明佛南无大山佛南无金刚佛南无将众佛南无无作佛南无珍宝佛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南无普贤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又复归依如是十方尽虚空界一切三宝无量贤圣(一拜)。
乌长国王 见佛往生
(往生传云。乌长国王。万机之暇。谓群臣曰。朕为人主。不免生老病死无常之苦。六趣轮𢌞。谁分贵贱。闻西方佛国。誓愿栖神。于是日夜。精勤念佛行道。广行布施。利乐众生。每日设一百僧斋。王与后妃。亲手行食。时请名僧。咨扣妙法。三十余年。精专无替。一日宫中见弥陀佛西方圣众来迎。祥瑞不一。端坐示灭。神色怡悦)。
学士张抗 持课往生
(往生传云。晋翰林学士张抗平生积善。信重佛门。誓课大悲心十万遍。愿生西方。课毕。年遇六十。忽寝疾。唯念阿弥陀佛。谓家人云。西方净土。元只在堂屋西间之内。阿弥陀佛座莲华上。翁儿在莲华池。金池地上。礼佛嬉戏。言讫。念佛而亡。翁儿乃孙子名。方三二岁而亡矣)。
晋刘遗民 摩顶往生
(往生传云。东晋逸士。刘程之。字仲思。号遗民。依远公共修净土。专坐禅。作观想法。方半岁。即于定中。见佛光照耀。又地皆金色。居山十五年。末年又于想念佛中。见阿弥陀佛身紫金色毫散照。垂手下接。以临其室。程之慰幸。悲泣自阵曰。安得如来为我摩顶。以衣覆我。佛乃为摩其顶。引袈裟以覆之。他日想念。又见身入七宝大池。莲华清白相间。其水湛湛。如无边岸。中有一佛。顶有圆光。𦚾有卍字。指池水曰。八功德水。汝可饮之。程之饮水。甘美盈口。乃还犹觉。异香发于毛孔。乃曰。净土之缘至矣。庐阜诸僧皆来会。程之对佛像。焚香再拜。祝曰。我以释迦遗教。故知有阿弥陀佛。此香当先供养释迦如来。次供养阿弥陀佛。复供养法华会中佛菩萨众。以至十方佛菩萨众。愿令一切有情。俱生净土。祝毕。与众话别。面西端坐。敛手气绝。年五十九)。
信士牧乡 执幡往生
(往生传云。唐信士郑牧卿。荣阳人。举家奉佛。母及姊妹同祈净方。至开元二十一年。因疾困笃。有医人及同道者。咸劝喻谓。且进鱼肉。以救羸躯。痊复之后。修持净戒。不亦可乎。牧卿曰。噫如此浮生。纵因荤秽而得痊乎。终归磨灭。不奉佛禁。而惜微命何为。确然不许。遂严佛事。手执幡脚香炉。一心称念阿弥陀佛。复作是言。丈夫一心不退。愿往西方。奄然长往。异香充庭。邻里共知。舅氏梦宝池花敷。见牧卿合掌趋上。时当五十九)。
京兆房翥 劝化往生
(弥陀感应圆云。唐房翥。京兆人。暴死至阴府。见阎罗王。王曰。据案簿君。曾劝一老人念佛。已生净土。君承此福。亦合生净土。故来相见。翥曰。先许金刚经万卷。巡礼五台。未欲往生。王曰。诵经巡礼。固为好事。不如早生净土。王知意不可夺。乃放还。以此知劝人修者。非徒往生。又感动幽冥也)。
宋郡希文 神游脱难
(龙舒文云。镇江郡彪。字希文。为士人时。梦至一官府。人皆称安抚。彪自喜曰。岂非予及第后作安抚乎。行至前见一宫员。问曰。汝知汝未及第。因不对曰。不知令引彪去。看见一大镬煮蛤蜊。见彪乃作人声。叩彪姓名。彪遂念阿弥陀佛。方念一声。蛤蜊皆变作黄雀飞去。彪后果及第。至安抚使。以此见杀生阻人前程。不可不诫。又见佛力广大。不可不诫。又见佛力广大。不可不敬。官职自有。定分不可苟求)。
参军仲回 问疑往生
(往生传云。王仲回。光州司士参军也。无为郡人。因陈本郡。圬垾水利。大司农得其实请。朝廷推恩。乃有是命。其为往信厚。未尝与人校短长。天衣怀禅师住鑯佛道场时。亦尝诸问。而乡里以善人称之。既而信向净土。但未具深心耳。至元祐初。问余曰。经典多教。念弥陀生净土。祖师则云。心即是净土。不用更生西方。其不同何耶。答曰。实际理地。无佛无众生。无乐无苦。无寿无夭。又何净秽之有。岂得更以生不生为心耶。此理夺事也。然而处此界者。是众生乎。是佛乎。若是佛境界。则非众生。又何苦乐寿夭净秽之有哉。试自忖思。或未出众生之境。则安可不信教典。志心念弥陀。而求生净土哉。净则非秽。乐则无苦。寿则无夭矣。于无念中起念。于无生中求生。此以事夺理也。故维摩经云。虽知诸佛国及与众生空。而常修净土。教化于群生。又问如何得念不间断。答曰。一信之后。更不再疑。即是不间断也。司士忻跃而去。至二年十二月旦之夕。余守丹阳郡。忽梦司士云。向蒙指示净土。今已得生。特来相谢。乃再拜而去。翌日召丹徒。令阵安止语其梦。盖陈令深信净土故也。后数日。得司士之子进士术。哀计乃知信。然又闻司士未亡七日已前。预知时至。与乡旧为别。余弟仵亦在坐。屡有见谢之语。然则司士决生净土矣。元祐四年四月八日。无为扬杰述)。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如上所说。男众往生。今为士丈夫。当自念云。光阴迅速。幻身难保。不如每朝以顷刻之暇。修西方法门。现世可以消灾。身后更无苦趣。若发大菩提心。转以化人。其为福报。岂易量耶。身后必得往生。相与志心。五体投地。归依世间大慈悲父。南无教主释迦牟尼佛南无西方呵弥陀佛南无当来弥勒佛南无七佛南无十方十佛南无三十五佛南无五十三佛南无百七十佛南无庄严劫千佛南无贤劫千佛南无星宿劫千佛南无十方菩萨南无十二菩萨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南无普贤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又复归依如是十方尽虚空界一切三宝无量贤圣(一拜)。
随文皇后 异香往生
(往生徴验传云。隋文帝后。虽居王宫。深厌女质。常诵阿弥陀佛。至临终时。异香满室。从空而至。文帝问阇提三藏。是何祥瑞。答曰。西方有佛。号阿弥陀。皇后。业高。神生彼国。况圣教分明。无致疑矣)。
荆王夫人 立化往生
(龙舒文云。荆王夫人。元祐间。与婢妾精修西方。唯一妾懈怠。夫人斥去。其妾悔悟。精进久之。谓他妾云。吾今夜当生西方。是夜异香满室。无疾而终。明日同事之妾。告夫人云。昨夜梦。化去之妾。托致起居云。夫人训责我修西方。今以获往生。感德无量。夫人云。使我亦梦。乃可信耳。其夜夫人梦见。亡妾叙谢如前。夫人云。西方可到不。妾云可到。但从妾行。夫人随之。见池溏广大红白莲华大小相间。或荣或悴。种种不同。夫人问云。何以如此。妾云。此皆世间发念修西方人也。才发一念。池内便生莲华一朵。若愿心精进。则华日日敷荣。以至大如车轮。若愿心退转。则华日日萎悴。以至殒灭。次见一人坐莲华上。其衣飘扬散去。宝冠璎珞庄严其身。夫人问云。何人也。妾云扬杰也。又见一人坐于华上。妾云马玗也。夫人云。我当生何处。妾引行数里。许遥望见一金坛。金碧照曜。妾云此夫人化生处。乃上品上生。夫人既觉。防问杨马所在。杰已亡。而玗无恙。是知精进不退者。虽身在娑婆之内。其神已在净土矣。后夫人于生日。秉炉焚香。望观音阁。而立子孙方具献寿之仪。已立化矣)。
夫人冯氏 病差往生
(龙舒文云。冯氏夫人。名法信。赠少师讳询之女。适陈宣使。陈思敬少多疾。及嫁疾尤甚。医者以为不可疗。往见慈受深禅师。问愈疾之方。深教以持斋诵佛。夫人尽去荤血。及庄饰之奉。衣扫塔服。专以西方为念。行坐语默。动静皆西方也。刹那之次。念秋毫之善。酌水献华。诵经行道。一以为西方之津粮。十年间无惰容。心安体健。神气昌旺。人皆尊向之。一日忽书偈云。随缘任业许多年。枉作老牛为耕田。打叠身心早归去。免教鼻孔受人穿。族党怪之。夫人云。行即西归。何怪之有。乃卧疾。微有喘息。忽矍然而起云。吾神游净土。面礼弥陀。观音左愿。势至右盻。百千万亿清净佛子。稽首庆我来生其国。若宫殿林沼。光明神丽。与华严经及十六观经所说一同。明日安然化去。家人闻妙香芬馥。不类人间。及三日茶毗。举户如生)。
观音县君 侍女往生
(龙舒文云。观音县君。姓吴氏。其夫都官员外郎吕宏。亦悟佛理。夫妇各斋戒清修。吴氏有二侍女。亦绝荤血。勤力助为胜业。其一颇好禅理。既病。犹怡然笑话而逝。如委脱然。其一奉戒克苦。或终月不食。但日饮吴氏所咒观音净水一盏而已。忽见金莲捧足者三。数日见其膝。又数日见其身。又数日见其面目。其中乃阿弥陀佛。左右则观音势至也。又悉见其堂殿国界皎如指掌。晓然知其为净土。问其详。则云。彼皆清净男子。经行游乐。无女人也。又问。彼佛如何说法。云我得天耳。故但见问答指顾。而不能闻所说也。如是者三年。未尝一瞬不在目前。忽感疾。自言。往生乃终。吴氏事观音有灵感。每于净室。列置瓶缶数十。以水注满。手持杨枝诵咒。必见观音放光入瓶缶中。病苦者饮水辄愈。所咒水积岁不坏。大寒不冻。世号观音县君)。
信女梁氏 目明往生
(往生传云。唐清信女。梁氏。括州人也。宿殃所钟。双目无见。遇僧劝令念佛。一闻教诲。系心相续。三年之后。两目洞开。无复纤翳。所患既痊。勤苦弥切。至贞观三年二月中。不豫。自知报尽。临终之时。合村共见阿弥陀佛与诸大士幡华降迎。遂终于世)。
温文静妻 辞亲往生
(往生传云。唐并州晋阳县温文静妻。先患半身不遂。寝卧床枕。其夫告曰。终朝卧地。何不念佛。其妻问曰。念何佛。夫曰。念阿弥陀佛。妻奉教而念。二年之中。精志不绝。罪障消殄。彼佛现前。金光洞彻。备睹圣妙之事。于是极怀悲愧。谢其夫曰。长病多时。恼乱不少。蒙教念佛。感应殊异。后日报终。当往生彼国。请告父母兄弟诸亲。设斋取别。文静初未信之。试集亲宾。一依请请。斋讫。信女辞曰。今随佛后。往生西方。惟愿父母亲属。勤心念佛。于后生来。念佛一门功德不可思议。言罢。即正坐西向。自称佛号。举家齐念。见佛来迎。寂然而终)。
姚范行婆 佛候往生
(往生传云。姚行婆。上都人。贞观年中。因范行婆劝念阿弥陀佛。临终时见佛来迎。乃曰。未与范行娑别。请佛暂驻相待。佛处。虚空。候范行婆至。手执香炉。奄然而逝)。
世子童女 劝母往生
(法苑珠林云。童安。宋朝魏世子。梁郡人。父子三人俱修西方。唯妻不修。安年十四死。后七日。却回启母曰。儿往西方。父兄及己。已有莲华。后当化生。唯母独无。儿今暂归相报。至后母依儿教。曰念弥陀。四人尽得往生安养矣)。
今日大众如上所说。女众往生。今为女众。当自念云。据佛所言。欲心重者受妇女身。已非善业。若不自省。更加嫉妒。贪欲业缘转深。果报可畏。若能回心忏悔。绝其非念。仁慈以待婢妾。温和以礼上下。常念阿弥陀佛。定生极乐世界。若转化亲戚及婢妾。其福报无穷。必上品生。相与志心。五体投地。归依世间大慈悲父。南无教主释迦牟尼佛南无西方阿弥陀佛南无当来弥勒佛
又复归依十方尽虚空界无量形像优填王金像。栴檀像。阿育王铜像。吴中石像。师子国王像。诸国土中七宝像。真珠像。摩尼宝像。紫磨上色阎浮檀金像。
又复归依十方如来一切发塔。齿塔。牙塔。爪塔。顶骨塔。一切身中诸舍利塔。袈裟塔。匙钵塔。澡瓶塔。锡杖塔。如是等为佛事者。
又复归依诸佛生处塔。得道塔。转法轮塔。般涅槃塔。多宝佛塔。阿育王所造八万四千塔。天上塔。人间塔。龙王宫中一切宝塔。
又复。归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诸佛归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尊法归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贤圣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南无普贤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又复归依如是十方尽虚空界一切三宝无量贤圣(一拜)。
犯戒雄俊 暴亡往生
(往生徴验传云。唐释雄俊。城都人。善讲说。无戒行。所得施利。非法而用。又曾还俗。入军营杀戮。逃难再入僧中。大历年中。忽死。见阎罗王。判入地狱。俊高声曰。雄俊若入地狱。三世诸佛即成妄语。观经云。下品生者。造五逆罪。临终十念。尚得往生。俊虽造罪。不作五逆。若论念佛。不知其数。言讫往生西方。乘台而去)。
贩鸡钟馗 念佛往生
(往生传云。张钟馗。同洲人。贩鸡为业。永徽元年临终。见宅南群鸡集。忽见一人着绯皂。帻驱鸡唱言。啄啄。其鸡四交。上啄两眼。出血在床。至苦时。值普光寺僧导令。铺圣像。念阿弥陀佛。忽闻异香。奄然而逝)。
屠牛善和 十念往生
(往生传云。唐张善和。杀牛为业。临终见牛数头作人言。云汝杀我。善和大恐。告妻云。急请僧来救我。僧至云。十六观经说。若人临终。地狱相现。志心十称南无阿弥陀佛。即得往生净土。善和不暇取香炉。即以左手擎火。右手捻香。面西专切念佛。未满十声。乃云。我见阿弥陀佛从西而来。与我宝座。言讫而终)。
冤鬼仲举 急念往生
(龙舒文云。仲举。姓陈。又名仙龙。舒郡望江人也。尝妄杀人。后见鬼现仙。畏惧急急。念阿弥陀佛。鬼不敢近。仲举念佛不已。鬼遂不现。后常念佛。临终坐化。后半年。附本家孙女名妙光云。我因念弥陀。已生极乐世界。举动言语。一如平生。亲戚相知。皆来看至。两三日。家人云。惜乎你在生时。不曾传得。喜神供养。仲举遂现。俨然如平生。唯面带少颜。盖西方长生不老。其头如佛之螺髻。望江人周宪叔。于王日休处。言之)。
瘤病吴琼 一声往生
(又临安府仁和吴琼。先为僧。后还俗。前后两娶。生二子。屠沽无所不为。常与人作厨。子每杀鸡鸭等物命以手持起叨云。阿弥陀佛子好脱此身去。遂杀之。连称佛数声。每切肉时。一面切肉。一面念阿弥陀佛。常念不辍。教村中人。念经修忏。及劝人念阿弥陀佛。后眼上生瘤。如鸡子大。乃忧怖。造一草庵。分散其妻子。昼夜念佛修忏。绍兴二十三年秋。告村中人云。琼来戌时去也。人皆笑之。将用碗钵锅子尽与人。次日晚。报诸道友。行婆云。琼去时将至尽来。与琼高声念佛。相助将布衫。当酒饮了。即写颂云。似酒皆空。问甚禅宗。今日珍重。明月清风。端坐合掌。念佛叨一声。佛来即化去)。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如上所说。造恶行凶。冤业病苦。亦得往生。劝罪恶人。当自念云。我平生罪恶既多。一旦暝目之后。将如之何。须急忏悔回心。念阿弥陀佛。发大愿云。愿我见佛。得道之后。尽度从生。以来所害众生。皆生净土。相与志心。等一痛切。五体投地。归依世间大慈悲父。南无教主释迦牟尼佛南无西方阿弥陀佛南无当来弥勒佛南无华日佛南无军力佛南无华光佛南无仁爱佛南无大威德佛南无梵王佛南无量明佛南无龙德佛南无坚步佛南无不虚见佛南无精进德佛南无善守佛南无欢喜佛南无不退佛南无师子相佛南无胜知佛南无法氏佛南无喜王佛南无妙御佛南无爱作佛南无德臂佛南无香象佛南无观视佛南无云音佛南无善思佛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南无普贤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又复归依如是十方尽虚空界一切三宝无量贤圣(一拜)。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如上往生传中所说人等。已离秽土。俱趣净方。孕七宝池。舍脆胎苦。不历三祗。便成佛道。今欲速超生死。得涅槃常乐。无出往生一门矣。
礼念弥陀道场忏法卷第四
麟
(音邻)。
呗
(音贝)。
揖
(伊入切)。
顗
(音蚁)。
颖
(余顷切)。
俟
(床史切)。
施床
(上式支切设也)。
捐
(音缘)。
挹
(音邑)。
炀
(音样)。
榻
(音塔)。
绰
(昌约切)。
探
(音贪取也)。
寤
(音悟)。
踵
(之陇切)。
昂
(五刚切)。
援
(音园)。
姑卒
(下子律切)。
郁
(于六切)。
𩬞
(音鬘)。
濡
(音儒)。
替
(音剃)。
怡
(为支切)。
嬉
(许其切)。
阜
(扶九切)。
荣
(音萤)。
噫
(于其切)。
荤
(音熏)。
确
(苦角切)。
翥
(章庶切)。
彪
(悲幽切)。
蛤
(音合)。
蜊
(音利)。
圬
(音乌)。
垾
(音𢍉)。
翌
(于计切)。
讣
(音赴)。
仵
(音五)。
斥
(音尺)。
萎
(于为切)。
悴
(秦醉切)。
殒
(于敏切)。
玕
(音盂)。
恙
(音样)。
衣扫
(上去着也)。
旺
(于放切)。
喘
(音舛)。
矍
(居缚切)。
盻
(匹苋切)。
蜕
(音税)。
缶
(方负切)。
括
(古活切)。
系心
(上音计)。
驻
(音注)。
戮
(音六)。
帻
(音责)。
仙
(呼烟切)。
瘤
(音溜)。
娶
(音趣)。
辍
卍续藏第 74 册 No. 1467 礼念弥陀道场忏法
礼念弥陀道场忏法卷第五
○极乐庄严第五
今日道场同乘大众。前已广明往生传录。次应随喜极乐庄严胜妙境界。宜应发起欣乐趣向之心。求愿往生。且初生净土。已得超升。始见弥陀。永无退转。速悟无生法忍。顿捐有漏凡情。喜乐难思寿命。无量诸佛世界。有无边极乐庄严为第一。相与志心。等一痛切。五体投地。归依世间大慈悲父。南无教主释迦牟尼佛南无世自在王佛南无西方阿弥陀佛南无四十四俱胝佛南无北方现在一切诸佛南无无量光严通达觉慧佛南无无量天鼓震大妙音佛南无大蕴佛南无光纲佛南无娑罗帝王佛
如是等佛。如殑伽沙。住在北方。广长舌赞佛土功德摄受法门。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南无普贤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又复归依如是十方尽虚空界一切三宝无量贤圣(一拜)。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志心谛听。西方净土微妙庄严。如经所说。次第开陈。
法藏誓愿 修因庄严
(无量寿经云。佛告阿难。乃往过去。无央数劫。有佛名世自在王如来。十号具足。时有国王。闻佛说法。发无上道。意弃国捐王。行作沙门。号曰法藏。才高智勇。与世超绝。白佛言。我发无上道。意愿说法。我等修行。令我于世速成正觉。㧞诸生死勤苦之本。时世自在王佛。为说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天人善恶国土粗妙。法藏比丘闻已。修行五劫。于世自在王如来前。超发四十八殊胜大愿)。
四十八愿 愿力庄严
恶趣无名愿
(一者。若我成佛。国土有地狱饿鬼畜生名者。我终不取正觉)。
无堕恶道愿
(二者。若我成佛。国中众生有堕三恶道者。我终不取正觉)。
同真金色愿
(三者。若我成佛。国中有情。若不皆同真金色者。我终不取正觉)。
形貌无差愿
(四者。若我成佛。国土有情。形㒵差别。有好丑者。不取正觉)。
成就宿命愿
(五者。若我成佛。国土有情不得宿命。不知亿那由他百千劫事者。不取正觉)。
生获天眼愿
(六者。若我成佛。国土有情若无天限。不见亿那由他百千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生获天耳愿
(七者。若我成佛。国中有情不获天耳。不闻亿那由他百千诸佛说法者。不取正觉)。
普知心行愿
(八者。若我成佛。国土有情无他心智。不知亿那由他百千佛国有情心行者。不取正觉)。
神足超越愿
(九者。若我成佛。国土有情不获神通。于一念顷。不能超过亿佛刹土者。不取正觉)。
净无我想愿
(十者。若我成佛。国中有情起少分我我所想者。不取正觉)。
决定正觉愿
(十一者。若我成佛。国土有情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者。不取正觉)。
光明普照愿
(十二者。若我成佛。国土有情光明有限。不照邪由他百千亿佛刹者。不取正觉)。
寿量无穷愿
(十三者。若我成佛。国土有情不寿量无限。乃至算数劫者。不取正觉)。
声闻无数愿
(十四者。若我成佛。国中声闻无有能知其数。若有知者。不取正觉)。
众生长寿愿
(十五者。若我成佛。国土有情不寿量无限齐者。不取正觉。除愿力受生)。
皆获善名愿
(十六者。若我成佛。国土有情有不善名者。不取正觉)。
诸佛称赞愿
(十七者。若我成佛。彼无量刹中无数诸佛不共称赞我国者。不取正觉)。
十念往生愿
(十八者。若我成佛。余刹有情闻我名已。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除五无间诽谤正法及毁圣人)。
临终现前愿
(十九者。若我成佛。余刹有情发菩提心。愿生极乐。临终我当现其人前。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回向皆生愿
(二十者。若我成佛。余刹有情闻说我名。善根回向。愿生我国。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具足妙相愿
(二十一者。若我成佛。国中菩萨皆不具三十二相者。不取正觉)。
咸阶补处愿
(二十二者。若我成佛。国中菩萨咸悉位阶。一生补处。行普贤道。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晨供他方愿
(二十三者。若我成佛。国中菩萨晨朝供养他方无数诸佛。食前还至本国。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所须满足愿
(二十四者。若我成佛。国中菩萨所须种种供具。于诸佛所。植诸善根。不圆满者。不取正觉)。
善入本智愿
(二十五者。若我成佛。国中菩萨不善顺入一切智者。不取正觉)。
那罗延力愿
(二十六者。若我成佛。国中菩萨若无那罗延坚固力者。不取正觉)。
庄严无量愿
(二十七者。若我成佛。国中诸庄严具。若有能知。及总宣说者。不取正觉)。
宝树悉知愿
(二十八者。若我成佛。国中无量众色宝树诸菩萨众不了知者。不取正觉)。
获胜辩才愿
(二十九者。若我成佛。国土众生不获得胜辩才者。不取正觉)。
大辩无边愿
(三十者。若我成佛。国中菩萨若不成就无边辩才者。不取正觉)。
国净普照愿
(三十一者。若我成佛。国土光净。普照佛刹。如明镜中现其面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无量胜音愿
(三十二者。若我成佛。国界之内。有无量音。殊胜超世。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蒙光安乐愿
(三十三者。若我成佛。十方众生蒙我光。所照烛者。身心安乐。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成就总持愿
(三十四者。若我成佛。十方菩萨闻我名者。若不得陀罗尼者。不取正觉)。
永离女身愿
(三十五者。若我成佛。诸佛土中若有女人。闻我名已。得清净信。发菩提心。来生不拾女人身者。不取正觉)。
闻名至果愿
(三十六者。若我成佛。诸佛土中菩萨闻我名已。若不修行至菩提者。不取正觉)。
天人敬礼愿
(三十七者。若我成佛。十方菩萨闻我名已。发清净心。一切天人不敬礼者。不取正觉)。
须衣随念愿
(三十八者。若我成佛。国中众生所须衣服。应念即至。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才生心净愿
(三十九者。若我成佛。诸众生类才生我国。若不皆获心净安乐如罗汉者。不取正觉)。
树现佛刹愿
(四十者。若我成佛。国中群生欲见诸佛净国。于宝树间。悉皆出现。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无诸根缺愿
(四十一者。若我成佛。余刹众生闻我名已。诸根有缺。德用非广者。不取正觉)。
现证等持愿
(四十二者。若我成佛。余刹菩萨闻我名已。若不现证三摩地者。不取正觉)。
闻生豪贵愿
(四十三者。若我成佛。余刹菩萨闻我名已。寿终不生豪贵家者。不取正觉)。
具足善根愿
(四十四者。若我成佛。余刹菩萨闻我名已。若不修行其善根者。不取正觉)。
供佛坚固愿
(四十五者。若我成佛。余刹菩萨闻我名已。供养诸佛。乃至菩提有退转者。不取正觉)。
欲闻自闻愿
(四十六者。若我成佛。国中菩萨所欲闻法。自然得闻。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菩提无退愿
(四十七者。若我成佛。余刹菩萨闻我名已。于菩提心。有退转者。不取正觉)。
现获忍地愿
(四十八者。若我成佛。余刹菩萨闻我名已。不获忍地于诸佛法现证不退转者。不取正觉)。
(佛告阿难。往昔法藏比丘者。今西方极乐世界无量寿佛是。国土严好。寿命无量。眷属不可思议。一切皆是因中所发大愿之所成就)。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如经所说。四十八愿修因庄严。相与志心。五体投地。归依世间大慈悲父。南无教主释迦牟尼佛南无西方阿弥陀佛南无当来弥勒佛南无善意佛南无离垢佛南无月相佛南无大名佛南无珠髻佛南无威猛佛南无师子步佛南无德树佛南无观释佛南无慧聚佛南无安住佛南无有意佛南无鸯伽陀佛南无无量意佛南无妙色佛南无多智佛南无光明佛南无坚戒佛南无吉祥佛南无宝相佛南无莲华佛南无那罗延佛南无安乐佛南无智积佛南无德敬佛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南无普贤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又复归依如是十方尽虚空界一切三宝无量贤圣(一拜)。
弥陀名号 寿光庄严
(弥陀经云。佛告长老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舍利弗。彼佛何故号阿弥陀。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弥陀。阿弥陀佛成佛已来。于今十劫。彼佛有无量声闻弟子。皆阿罗汉。非是算数之所能出。岂知诸菩萨众亦复如是。彼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字号)。
三大士观 宝像庄严
(观经云。想彼佛者。先当想像。闭目开目。见一宝像。如阎浮檀金色。坐彼华上。见像坐已。心眼得开。了了分明。见极乐国七宝庄严宝地宝池宝树行列。诸天宝幢弥覆其上。众宝罗网。满虚空中。见如此事。极令明了。如观掌中。见此事已。复当更作一大莲华在佛左边。如前莲华。等无有异。复作一大莲华。在佛右边。想观世音菩萨像。生左华座。亦作金色。如前无异想。一大势至菩萨坐右华座。此想成时。佛菩萨像皆放光明。其光金色。照诸宝树。一一树下亦有三莲华。诸莲华上各一佛二菩萨像。遍满彼国。此想成时。行者当闻水流。光明及诸宝树凫雁鸳鸯皆说法法。出定入定。恒闻妙法。行者所闻。出定之时。忆持不舍。与修多罗合。若不合者。名为粗想。见极乐世界。是为像想)。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如上所说。弥陀名号。宝像庄严。相与志心。五体投地。归依世间大慈悲父。南无教主释迦牟尼佛南无西方阿弥陀佛南无当来弥勒佛南无梵德佛南无宝积佛南无华天佛南无善思议佛南无法自在佛南无名闻意佛南无乐说聚佛南无金刚相佛南无求利益佛南无游戏神通佛南无离闇佛南无名天佛南无弥楼相佛南无众明佛南无宝藏佛南无极高行佛南无提沙佛南无珠角佛南无德赞佛南无日月明佛南无星宿佛南无日明佛南无师子相佛南无违蓝王佛南无福藏佛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南无普贤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又复归依如是十方尽虚空界一切三宝无量贤圣(一拜)。
弥陀国土 极乐庄严
今日大众。重复志诚。一心谛听。大阿弥陀经云。阿弥陀佛作佛以来。凡十小劫。所居国土名须摩提。正在西方。去是阎浮提地界。千亿万须弥山佛国。其国地皆自然七宝。一者白银宝。二者黄金宝。三者水晶宝。四者琉璃宝。五者珊瑚宝。六者琥珀宝。七者砗磲宝。为地旷荡。甚大无极。各自焜煌参明。极自软好甚妹。无比诸八方上下众宝中。精自然合。会化生耳。其宝皆第六天上之宝也。其国无大小海水江河山林溪谷。无有幽冥之处。亦无春夏秋冬。亦无大寒大热。常和调中适甚。快善无比。皆有自然万种之物。百味饭食。意欲有所得。自然在前。所不用者。即自然化去。即皆随意。国中悉诸菩萨罗汉。无有妇女。女人往生。即化成男子。皆面目端正。净洁绝好。悉同一色。无有偏丑恶者也。皆才猛黠慧。衣自然之衣。心中所念道德。其欲语言。皆豫相知。意所念言。常说正事。所语辄说经道。终不说他余之恶语。其语言音。如三百钟声。皆相敬爱。无相嫉憎。如兄如弟。皆心净洁。无所贪慕。自知前世所从。来生亿万劫时。宿命善恶存亡。现在却知无极佛言。八方上下无央数佛国。诸天人民。及蜎飞蠕动之类。生阿弥陀佛国者。皆于七宝水池莲华中化生。便自然长大。亦无乳养之者。皆食自然之饮食。其身体亦非世间人之身体。亦非天上人之身体。皆积众善之德。悉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其殊好无比。佛言。所居七宝舍宅。有在虚空中者。有在地者。有欲令舍宅最高者。舍宅即高中。有欲令最大在虚空中。皆自然随意。中有殊不能令舍宅随意者。皆是前世求道时。不慈心精进耳。佛言。诸菩萨罗汉悉皆洞视彻听。见知八方上下去来现在之事。复知无数天上天下人民及蜎飞蠕动之类。心意所念善恶。口所欲言。皆知当何岁何劫得度脱。得人道往生阿弥陀佛国。知当作菩萨罗汉皆缘知之。佛言。八方上下无央数诸天人民蜎飞蠕动之类。其生阿弥陀国。当作佛者。不可复胜数。诸作罗汉。得泥洹道者。亦无央数。不可复计。阿弥陀佛为诸菩萨罗汉说经时。都悉大会。讲堂上诸菩萨罗汉及诸天人民无央数。都不可复计。皆飞到佛所。为佛作礼。却坐听经。其佛广说道智大经。皆悉闻知。莫不欢喜踊跃。心开解者。即四方自然乱风起吹七宝树。作五音声。七宝树华覆盖其国。皆在虚空中。下其华之香遍国中。皆散佛及菩萨罗汉上。华堕地皆厚四寸。小萎即乱风吹。萎华自然去。如是四反。佛言。我第二弟子摩诃目乾连。于诸佛国菩萨阿罗汉中。最为无比。飞行进止。智慧勇猛。洞视彻听。知八方上下去来现在之事。百千亿万倍。共合为一智慧。当令在阿弥陀佛国中罗汉边。其德尚复不及百千亿万倍。佛言。第一四王天。第二忉利天上。至二十八天上。诸天人皆持天上万种自然之物。百种杂色。华香缯彩。劫波育氎衣。万种伎乐。转倍好相胜。各持来下。为阿弥陀佛。作礼供佛。及菩萨阿罗汉诸天人皆复大作伎乐。当是之时。快乐不可言。诸天更相开。避后来者。转复供养如前。乃至其作菩萨者。皆欲令悉作佛。作佛已。转复教授八方上下诸天人民及蜎飞蠕动之类。皆复欲令作佛。作佛已。复教授诸无央数天人氏蜎飞蠕动之类。皆令得泥洹道去。诸可教授弟子者。展转复相教授。转相度脱。至令得四果辟支佛道。转相度脱。皆得泥洹之道。不可复计。劫终无般泥洹时。佛言。我说阿弥陀佛功德国土快善尽夜一劫。尚复未竟。我但为汝曹小说之耳。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如大经说。弥陀国土极乐庄严。相与志心。五体投地。归依世间大慈悲父。南无教主释迦牟尼佛南无西方阿弥陀佛南无当来弥勒佛南无见有边佛南无电明佛南无金山佛南无师子德佛南无胜相佛南无明赞佛南无坚精进佛南无具足赞佛南无离畏佛南无应天佛南无大灯佛南无世明佛南无妙香佛南无持上功德佛南无离暗佛南无宝赞佛南无师子颜佛南无灭过佛南无持甘露佛南无人月佛南无喜见佛南无严庄佛南无珠明佛南无山顶佛南无名相佛南无法称佛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南无普贤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又复归依如是十方尽虚空界一切三宝无量贤圣(一拜)。
宝河清净 德水庄严
(大宝积经云。佛告阿难。彼极乐国无诸山海。而有诸河。八功德水𤀹流恒激。出徴妙音。譬若诸天四千伎乐。安乐世界其声普闻。有诸名华。㳂流而下。和风微动。出种种香。居两岸边。多栴檀树。修条密叶。交覆于河。结实开华。芳晖可玩乐。群生游。随意往来。或有涉河。濯流嬉戏。感诸天水。善顺物宣。深浅寒温。曲从人好。阿难。大河之下。地布金沙。有诸天香。世无能喻。随风散馥。杂水流芬。彼国人众。或时游览。同华河滨。激流之响。虽获天耳。终竟不闻。或有愿闻。即随领悟。百千万种佛法僧声。所有众生。或已生。或现生。或当生皆得诸妙色身。形貌端正。神通自在。福力具足。受用种种宫殿园林衣服饮食香华璎珞。随意所须。悉皆如意。如是饮食。即同食已。色力增长。而无便秽)。
宝殿如意 楼阁庄严
(又经云。若诸有情所须宫殿楼阁。随所乐欲。高下长短。广狭方圆。及诸床座。妙衣敷上。以种种宝而庄饰之。于诸众生前。自然出现。人皆自谓各处其宫)。
昼夜长远 时分庄严
(校量佛刹功德经云。不可思议光王菩萨白众言。汝诸佛子。今当谛听。此娑婆世界满一大劫。校量时分。是彼西方极乐世界无量寿佛刹一昼夜)。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如经所说。宝河清净。昼夜长远。无量庄严。相与志心。五体投地。归依世间大慈悲父。南无教主释迦牟尼佛南无西方阿弥陀佛南无当来弥勒佛南无定义佛南无施愿佛南无宝众佛南无众王佛南无游步佛南无安隐佛南无法差别佛南无上尊佛南无极高德佛南无上师子音佛南无乐戏佛南无龙明佛南无华山佛南无龙喜佛南无香自在佛南无大名佛南无天力佛南无德须佛南无龙手佛南无善行意佛南无因庄严佛南无智胜佛南无量月佛南无宝语佛南无日明佛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南无普贤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又复归依如是十方尽虚空界一切三宝无量贤圣(一拜)。
二十四乐 净土庄严
(安国钞云。所言极乐者。有二十四乐。一栏楯遮防乐。二宝网罗空乐。三树阴通衢乐。四七宝浴池乐。五八水澄漪乐。六下见金沙乐。七阶际光明乐。八楼台陵空乐。九四莲华香乐。十黄金为地乐。十一八音常奏乐。十二昼夜两华乐。十三清晨策励乐。十四严持妙华乐。十五供养他方乐。十六经行本国乐。十七众禽和鸣乐。十八六时闻法乐。十九存念三宝乐。二十无三恶道乐。二十一有佛变化乐。二十二树摇罗网乐。二十三千国同声乐。二十四声闻发心乐)。
三十种益 功德庄严
(群疑论云。西方净土有三十种益。一受用清净佛土益。二得大法乐益。三亲近佛寿益。四游历十方供佛益。五游诸佛所闻法授记益。六福慧资粮疾得圆满益。七速证无上正等菩提益。八诸天人等同集一会益。九常无退转益。十无量行愿念念增进益。十一鹦鹉舍利宣扬法音益。十二清风动树如众乐益。十三摩尼水漩宣说苦空益。十四诸乐音声奏众妙音益。十五四十八愿永绝三涂益。十六真金色身益。十七形无丑陋益。十八具足五通益。十九常住定聚益。二十无诸不善益。二十一寿命长远益。二十二衣食自然益。二十三唯受众乐益。二十四三十二相益。二十五无实女人益。二十六无有小乘益。二十七离于八难益。二十八得三法忍益。二十九身有常光益。三十得那罗延身益。如上略述。法利无边。圣境非虚。真谈匪谬)。
今日道场同乘大众。如上所说。一切庄严。相与志心。五体投地。归依世间大慈悲父。南无教主释迦牟尼佛南无西方阿弥陀佛南无当来弥勒佛南无定意佛南无无量形佛南无照明佛南无宝相佛南无断疑佛南无善明佛南无不虚步佛南无觉悟佛南无华相佛南无山主王佛南无大威德佛南无遍见佛南无无量名佛南无宝天佛南无住义佛南无满意佛南无上赞佛南无无忧佛南无无垢佛南无梵天佛南无华明佛南无身差别佛南无法明佛南无尽见佛南无德净佛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南无普贤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又复归依如是十方尽虚空界一切三宝无量贤圣(一拜)。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如经所说。极乐庄严。不可思议。胜妙境界。十方净土。诸天王宫。无能比者。是故我等与一切众生。愿往彼国。同得受用一切庄严。无尽快乐。永得清净。长辞四趣。面奉弥陀。亲承授记。六度四等。无不备行。具四辩才。得佛十力。相好严身。神通无碍。入金刚心成等正觉。
礼念弥陀道场忏法卷第五
凫
(音扶)。
焜
(音魂)。
煜
(音皇)。
黠
(胡八切)。
衣自
(上去)。
缯
(疾陵切)。
氎
(音叠)。
浚
(音峻)。
㳂
(音缘)。
萃
(音悴)。
漪
(音衣)。
卍续藏第 74 册 No. 1467 礼念弥陀道场忏法
礼念弥陀道场忏法卷第六
○礼忏罪障第六
(夫礼忏罪障者。礼谓礼佛。忏谓忏罪。真性本空。曾无一物。妄心既作。遂有万端。罪起之源。于斯为最。由是三毒。内发十恶。外彰举足。尽是无明。触目皆成有漏十二支。而因缘不断。十八界而生灭无穷。生天上而每遇五衰。处人间而常遭八苦。无逾六趣。难出四生。俱处轮回。未蒙解脱。欲成净果。须忏业因。信悲相接。则何罪不除。凡圣交通。则何障不遣。欲入往生之路。须归礼忏之门。罪障既以消除。身心必然。清净六门冷落。悉亡久翳之尘。一性圆明。定发本来之照。但得雪消去。自然春到来)。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前以广明极乐庄严胜妙乐事。随喜已竟。喜跃无量。叹未曾有。今乃将陈发露略启二门。先忏自身。后代父母。且自身者。一心既运。三宝复归。各运虔诚。求哀发露。我等佛子自从无始旷大劫来。无明覆心。迷自佛智。妄惑造业。生死转回。背佛法僧。随恶师友。眼根着色。为恩爱奴。不睹如来法身周遍。耳贪声境。残害无穷。不闻如来圆音妙法。鼻贪香气。结使是生。功德妙香不能嗅觉。舌贪众味。餐啖众生。妄言绮语。恶口两舌。毁谤三宝。陵辱尊亲。岂餐如来甚深法味。身根着触。耽染无穷。昼夜荒迷。不知止足。备造诸恶。行杀盗染。诸佛慈光不能照嘱。意根着法。触境攀缘。念念常生贪嗔邪见。一切诸恶从意根生。宁知如来甚深法界。六根三业。备造诸罪。展转无穷。备障众善。不能发起大菩提心。不能修行一切善法。长夜受苦。无有厌心。如是等愆。唯佛知觉。念悉礼忏。永断相续。又此罪障从颠倒生。无有定实。本唯空寂。唯愿西方阿弥陀佛。慧日垂光。消我身心业惑霜露。慈风普振。摧重业山。法水长流。洗我心垢。惟愿我等及与父母。速达心本。永灭罪根。法界众生同得清净。
又复归依如是十方尽虚空界一切三宝无量贤圣(一拜)。
今日大众伏为自身断除无量怨结罪障。等一痛切五体投地。归依世间大慈悲父。南无教主释迦牟尼佛南无西方阿弥陀佛南无当来弥勒佛南无月面佛南无宝灯佛南无宝相佛南无上名佛南无作名佛南无无量音佛佛南违蓝佛南无师子身佛南无明意佛南无无能胜佛南无功德品佛南无月相佛南无得势佛南无无边行佛南无闲华佛南无净垢佛南无见一切义佛南无勇力佛南无富足佛南无福德佛南无随时佛南无广意佛南无功德敬佛南无善寂灭佛南无财天佛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南无普贤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又复归依如是十方尽虚空界一切三宝无量贤圣(一拜)。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重复志诚。求哀忏悔。众等应思。父母在昔人中。因其爱子之私。以召危身之祸罪。因我积祸。乃及亲俯首三思。良增悲恸。今伸归命。泣血求哀。庶凭三宝之威。以灭双亲之罪。相与痛切五体投地。含悲哽噎。雨泪交流。弟子(某甲)等奉为无始劫来至于今日法界父母眷属亲缘。今对弥陀及十方三宝。志心思念。我之父母。昔因痴爱。保惜我身。如经所说。怀耽守护。就湿回干。咽苦吐甘。乳哺养育。乃至究竟怜愍。造无限罪。欺贤诬圣。给我衣食。杀害生灵。滋我口腹。愚迷颠倒。痴爱缠绵。致使命终。沉沦恶道。皆因我身。昔时负累。是故我今身代父母。从始至今所有杀生偷盗不净邪淫妄言绮语恶口两舌及贪嗔痴十恶炽然。无罪不造。随顺邪师。不信三宝。或破五戒八戒十戒乃至具足。阐提拨无因果。诽谤大乘方等经典。破人善事。无慈愍心。不肯欢进同梵行者。乃至杀父杀母。杀和尚阿阇利。出佛身血。破羯磨转法轮僧。杀阿罗汉。破塔坏寺。残毁经像。驱役僧徒。或令罢道侵损。玄用现前十方三宝财物。不净说法。污梵行人。如是普于三宝师长父母法界众生边。造种种罪。自作教他。见作。随喜重重。重重无尽。无尽遍周法界。充塞虚空。今对阿弥陀佛。皆悉忏悔。惟愿阿弥陀佛威神力故。如汤消冰。应念化成无上智觉。又复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怜愍有情。放净光明。摄取不舍。所居极乐众宝庄严。菩萨往生。永不退转。修行无间。直至菩提。本师释迦牟尼及十方诸佛。殷勤劝赞。一念乃至十念。一日乃至七日。称名系念。决定往生。我等愚迷不信不顺。或时闻已。心则轻笑。见念佛人。恶心毁破。设有信者。无决定心。业缘深重。世务牵缠。身在道场。心缘世谛。口谈极乐。意恋娑婆。于念佛时。心多散动。三种净业片善无成。十六观心一事不彻。虽为出家。不修僧行。唯贪利养。毁戒破斋。诳惑众生。妄称师匠。非法说法。法说非法。未得谓得。未证谓证。口口说空。步步行有。无惭无愧。不觉不知。如斯等罪。无量无边。愿乞除灭。又有众生。不信出家是解脱道。深着五欲。不乐往生。不修梵行。佯作善人。念珠在手。毒恶存心。恣骋无明。坚牢斗诤。横起是非。不分邪正。明附恶友。恼乱行人。陷己陷他。为地狱种。魔彼魔此。障净土生。如是等罪。无量无边。愿乞除灭。临命终时。或遭横死。墙崩屋倒。树折岩摧。水火漂焚。虫伤兽啮。刀兵遽至。毒药暴伤。卒病临身。不遑念佛。或缠绵重病。苦迫身心。宛转号呼。难安正念。或无善友。助发净因。由是种种罪障因缘。临命终时。不得见佛。不得往生。流转娑婆五浊恶世。三涂八难随业受生。五痛五烧最为极苦。未来生死无有尽期。或堕胎生金锁之难。五百岁中不得见佛。此皆从昔已来。不信阿弥陀佛。不信往生净土。身口意业轻慢毁谤。以是因缘。虽复发心。多诸障难。我今稽首阿弥陀佛。惟愿天眼天耳他心。大慈大悲。哀愍摄受。听我忏悔。令我父母及法界众生。报障。业障。烦恼障。不信佛言障。不乐修行障。五浊恶世障。边地疑城障。不闻三宝障。凡是往生一毫之障。悉愿消除。一切清净。正信现前。不疑不退。决定往生极乐世界。速成正觉。转大法轮。圆满普贤广大行。愿忏悔已。归命礼阿弥陀佛。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今复普为一切四生六道无量有情。自他父母。或在家出家。无始至今造诸罪业。障往生路。障净土生。一切罪障。愿乞除灭。相与志心。等一痛切五体投地。归依世间大慈悲父。南无教主释迦牟尼佛南无西方阿弥陀佛南无当来弥勒佛南无净断疑佛南无无量持佛南无妙乐佛南无不负佛南无无住佛南无得叉迦佛南无众首佛南无世光佛南无多德佛南无弗沙佛南无无边威德佛南无义意佛南无药王佛南无断恶佛南无无热佛南无善调佛南无名德佛南无华德佛南无勇德佛南无金刚军佛南无大德佛南无寂灭意佛南无香象佛南无那罗延佛南无善住佛南无无所负佛南无月相佛南无电相佛南无恭敬佛南无威德守佛南无智日佛南无上利佛南无须弥顶佛南无治怨贼佛南无莲华佛南无应赞佛南无知次佛南无离憍佛南无那罗达佛南无常乐佛南无不少国佛南无天名佛南无见有边佛南无甚良佛南无多功德佛南无宝月佛南无师子相佛南无乐禅佛南无无所少佛南无游戏佛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南无普贤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又复归依如是十方尽虚空界一切三宝无量贤圣(一拜)。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某甲)等。又以无始已来。至于今日。轮转六道。受四生身。或男或女。非男非女。遍一切处。起无量罪。或为大身众生。更相食啖。或为细身众生。更相食啖。以强陵弱。有如是等相食杀业。无量无边障菩提心。障菩提愿。障菩提行。障净土生。今日忏悔。愿乞除灭。(某甲)等自无始已来。至于今日。于六道中。受四生身。于其中间。所起罪恶。无穷无尽。如是等罪。唯有十方三世诸佛大地菩萨。尽知尽见。如诸佛菩萨。所知所见。罪恶多少。今日志诚稽颡求哀。惭愧忏悔。已作之罪愿尽消灭。未作之罪不敢复作。仰愿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以大悲心。受(某甲)等今日忏悔。以大悲水。洗(某甲)等能障菩提一切罪垢。毕竟清净。令得往生西方净土。相与志心。归依世间大慈悲父。南无教主释迦牟尼佛南无世自在王佛南无西方阿弥陀佛南无三十五尊忏悔佛南无金刚不坏佛南无宝光佛南无龙尊王佛南无精进军佛南无精进喜佛南无宝炎佛南无宝月光佛南无不空见佛南无宝月佛南无无垢佛南无离垢佛南无勇施佛南无清净佛南无清净施佛南无娑留那佛南无水天佛南无坚德佛南无栴檀功德佛南无光明吉祥佛南无光德佛南无无忧德佛南无那罗延佛南无功德华佛南无莲华光游戏神通佛南无才功德佛南无德念佛南无善名称功德佛南无帝幢王佛南无善游步功德佛南无斗战胜佛南无善游步佛南无周匝庄严功德佛南无宝莲华游步佛南无宝莲华善住娑罗树王佛南无一十二尊忏悔佛南无宝胜藏佛南无宝光王火𦦨照佛南无一切香华自在力王佛南无百亿河沙决定佛南无振威德佛南无金刚坚强消伏坏散佛南无宝光月殿妙音尊王佛南无欢喜藏摩尼宝积佛(佛名下注语准上不须读)南无无尽香胜王佛
(若有众生。持念此佛名者。即得超越无量劫生死之罪。当得宿命智)。南无师子月佛
(若有众生。闻此佛名。生生之处。常得远离畜生之身。灭除无量劫生死之罪)。南无欢喜庄严珠王佛
(若有四众。闻此佛名。五体投地。归依顶礼。即得超越五百万亿阿僧祇劫生死之罪)。南无帝宝幢摩尼胜光佛
(若有四众。闻此佛名。归依顶礼。超越五百万亿劫生死之罪)。南无东方解脱主世界虚空功德清净微尘等目端正功德相光明华波头摩琉璃光宝体香最上香供养讫种种庄严顶髻无量无边日月光明愿力庄严变化庄严法界出生无障碍王如来阿罗诃三藐三佛陀(一拜)
(此一佛名号。出五千五百佛名经第一尊佛名也。经云。若有人犯四重五逆诽谤三宝。及犯四波罗夷。是人罪重。假使阎浮提地碎为微尘。一一微尘成于一劫。是人有若干劫数罪。若能称念此一佛名号八十二字。一遍礼一拜者。如上等罪悉皆消灭)。南无西方净土极乐世界三十六万亿一十一万九千五百同名同号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此上佛号。名曰弥陀。大课宝王论云。释迦佛在世时。有翁婆二人。用谷一㪷记数。念阿弥陀佛。愿生西方佛云。我别有方便。令汝念佛。一声得多谷之数。乃教念上佛名。尝以净谷挍之。六百万粟为一㪷。六千万粟为一硕。六亿为十硕。六十亿为百硕。六百亿粟为千硕。六千亿粟为万硕。六万亿粟为十万硕。此佛名数乃是六十万硕。令一合九勺九抄。令一百粒之数。令于一声之中。可敌半劫之功。以此教二老人。则其功德甚大。能灭无量劫罪。出决疑集)。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南无普贤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归命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诸佛(一拜)归命十方尽虚空界一切尊法(一拜)归命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贤圣(一拜)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至心归命礼西方弥陀佛。
又复归依如是十方尽虚空界一切三宝无量贤圣(一拜)。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以今忏悔。清净礼念三宝功德因缘。愿四生六道一切众生。始从今日。至于往生。以佛神力。随心自在。当成正觉。转大法轮。还度有情。同生净土。忏悔已。志心敬礼西方一切常住三宝。
○发菩提心第七
(夫发菩提心者。趣真户牖。立圣阶基。古佛因此而成。先觉由斯而证。众行初首。诸心本源。冠五位之权舆。贮三乘之囊橐。或致弥伽之敬。以初心弗。异于终心。或推罗汉之前。盖小果难同于大果。无尽功德不可称量者矣)。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相与自他礼忏。罪障已竟。身心清净。堪任发起大菩提心。乃可求生净土宜各志诚。欢喜踊跃。归依世间大慈悲父。南无教主释迦牟尼佛南无世自在王佛南无西方阿弥陀佛南无五十五俱胝佛南无下方现在一切诸佛南无示现一切妙法正理常放火王胜德光佛南无师子佛南无名称佛南无誉光佛南无正法佛南无妙法佛南无法幢佛南无功德友佛南无功德号佛
如是等佛如殑伽沙住在下方广长舌赞佛土功德摄受法门。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南无普贤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又复归依如是十方尽虚空界一切三宝无量贤圣(一拜)。
今日大众将发大心。略启三门。一辨抑扬二兴胜行三陈正愿
(初复分二 初称扬彼土 二呵斥此方)
初称扬彼土者。弥陀经云。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土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名曰极乐。次呵斥此方者。娑婆秽土。五趣杂居。内焚燎于三毒。外煎熬于八苦。脆如坯器。危若火宅。揽四缘而聚立因。四相以迁移。今日大众。发求生西方菩提心者。欲忻净土七珍。先厌阎浮四相。聊陈依正庄严。略辨抑扬旨趣。各各志心。五体投地。归依世间大慈悲父。南无教主释迦牟尼佛南无西方阿弥陀佛南无当来弥勒佛南无德宝佛南无应名称佛南无华身佛南无大音声佛南无辨才赞佛南佛金刚珠佛南无无量寿佛南无珠庄严佛南无大王佛南无德高行佛南无高名佛南无百光佛南无喜悦佛南无龙步佛南无意愿佛南无宝月佛南无灭己佛南无喜王佛南无调御佛南无喜自在王佛南无宝髻佛南无离山佛南无宝藏佛南无月面佛南无威德寂灭佛南无爱相佛南无多天佛南无须炎摩佛南无天威佛南无宝众佛南无宝步佛南无师子分佛南无极高行佛南无人王佛南无善意佛南无世明佛南无宝威德佛南无德乘佛南无觉想佛南无喜庄严佛南无香济佛南无香象佛南无众炎佛南无慈相佛南无妙香佛南无坚铠佛南无威德猛佛南无珠铠佛南无仁贤佛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南无普贤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又复归依如是十方尽虚空界一切三宝无量贤圣(一拜)。
第二兴胜行者。略陈二种。或偏修一行。或具行八法。且初者。经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二日。乃至七日。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现在其前。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即斯一行。通具三心。一直心。正念真如法故(以每念知念。法性身即心即佛。真法身故)。二深心。乐修一切诸善行故(捡防身口。益自益他。心行六度。总摄三归。明记在怀。俱称为念)。三大悲心。救拔一切众生苦故(申念佛心。救济三苦八苦诸众生故)。一行精进三心具足。二具行八法者。维摩经云。成就八法行。无疮疣。生于净土。谓饶益众生。而不望报代。一切众生受诸苦恼。所作功德。尽以施之。等心众生。谦下无碍。于诸菩萨。视之如佛。所未闻经。闻之不疑。不与声闻。而相违背。不嫉彼供。不高己利。而于其中。调伏其心。常省己过。不讼彼短。恒以一心。求诸功德。即此八因。通收五愿。既识往生之行。不离五愿三心。人各虔诚同宜。偈曰。
仰启尽十方 无量无边界 一切佛菩萨
我从今已往 求生极乐国 誓发菩提心
有情无边誓愿度 福智无边誓愿集
佛法无边誓愿学 如来无边誓愿侍
无上菩提誓愿成
复次离相修行者。依言滞相。增生死之系缚。舍事归真。证涅槃之常乐。况欲神栖净土。必须心了真空。若能触目见灵源。即此尘缘为净刹。偈曰。
今所发觉心 远离诸性相 蕴处及界等
能取所取执 诸法悉无我 平等如虚空
自心本不生 空性圆寂故 如诸佛菩萨
发大菩提心 我亦如是发 是故志心礼
今日大众。往生胜行。念佛为先。八因具足。五愿修成。欲了唯心净土。须依离相菩提。相与志心。五体投地。归依世间大慈悲父。南无教主释迦牟尼佛南无西方阿弥陀佛南无当来弥勒佛南无善逝月佛南无梵自在王佛南无师子月佛南无福威德佛南无正生佛南无无胜佛南无日观佛南无宝名佛南无大精进佛南无山光王佛南无施明佛南无电德佛南无德聚王佛南无供养名佛南无法赞佛南无宝语佛南无救命佛南无善戒佛南无善众佛南无定意佛南无喜胜王佛南无师子光佛南无破有闇佛南无照明佛南无上名佛南无慧利王佛南无珠月光佛南无威光王佛南无不破论佛南无光明王佛南无珠轮佛南无世师佛南无吉手佛南无善月佛南无宝严佛南无罗睺守佛南无乐菩提佛南无等光佛南无至寂灭佛南无世最胜佛南无无忧佛南无十势力佛南无喜力王佛南无得势力佛南无得势佛南无大势力佛南无功德藏佛南无真行佛南无上安佛南无提沙佛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南无普贤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又复归依如是十方尽虚空界一切三宝无量贤圣(一拜)。
第三陈正愿者。愿乘此受戒念佛功德。临命终时。无诸障难。七日已前。预知时至。心不颠倒。身无痛苦。遇善知识。教称佛名。愿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放大光明。授手迎接。自见其身。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顷。往生彼国。到彼土已。见佛闻法。悟无生忍。究竟至于不退转地。愿与法界众生。一时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惟愿阿弥陀佛慈悲证明。
愿以此功德 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
同生极乐国
今日大众。发起觉心。陈其正愿。临终决定。往生乐国。相与志心。五体投地。归依世间大慈悲父。南无教主释迦牟尼佛南无西方阿弥陀佛南无当来弥勒佛南无大光佛南无电明佛南无广德佛南无珍宝佛南无福德明佛南无造铠佛南无成手佛南无善华佛南无集宝佛南无大海智佛南无持地德佛南无义意猛佛南无善思惟佛南无德轮佛南无宝火佛南无利益佛南无世月佛南无美音佛南无梵相佛南无众师首佛南无师子行佛南无难施佛南无应供佛南无明威德佛南无大光王佛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南无普贤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又复归依如是十方尽虚空界一切三宝无量贤圣(一拜)。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已发大菩提心。所生功德。六度四等。日夜增明。四无碍辩。乐说无尽。得八自在。具六神通。三昧总持。应念现前。百福庄严。无不具足。当成佛道。还度众生。
礼念弥陀道场忏法卷六
嗅
(许救切)。
瞩
(音烛)。
哺
(音脯)。
诬
(音无)。
啮
(五结切)。
燎
(音了)。
脆
(此芮切)。
疣
(音尤)。
铠
(苦亥切)。
卍续藏第 74 册 No. 1467 礼念弥陀道场忏法
礼念弥陀道场忏法卷第七
○发愿往生第八
(夫发愿往生者。顺释迦偏赞之言。应法藏度生之愿。临终之际。感圣众。以来迎。往生之时。蒙弥陀而接引。托质七珍池内。化生九品莲中。寿量难穷。身光无数获七辩之智。具六通之威。菩萨为邻。声闻作伴。我等如是。众生亦然。俓挺铁石。心同归金色界。唯此愿王独不舍。刹那引导入莲池)。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相与发起大菩提心竟。我等应知。从今已去。生如来家。为法王子。预清净众。继往生人。是故复应修学菩提行愿。如阿弥陀佛最初因中。为法藏比丘。所发四十八愿。又如普贤文殊广大行愿。亦如十方三世诸大菩萨所有行愿。我亦如是次第修学。惟愿我等同生净土。五体投地。归依世间大慈悲父。南无教主释迦牟尼佛南无世自在王佛南无西方阿弥陀佛南无六十六俱胝佛南无上方现在一切诸佛南无梵音佛南无宿王佛南无香光佛南无如红莲华胜德佛南无示现一切义利佛
如是等佛。如殑伽沙。住在上方。广长舌赞佛土功德摄受法门。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南无普贤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又复归依如是十方尽虚空界一切三宝无量贤圣(一拜)。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志心发愿。愿(某甲)等普及四恩三有法界众生。从今已去。安住第一义谛。修佛净业正因。孝养父母。奉侍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以志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称佛名号。赞佛光明。观佛依正十六妙境。念佛本起四十八愿。筹量三辈。深入五门。随顺三种菩提门。信受十方诸佛教。或以散心定心。修散善定善。依经起行。毕命为期。惟愿阿弥陀佛圣力冥加。神通显益。令我等凝神觉路。暗蹈大方。进止威仪。不离见佛。如执明镜。自见面像。及于梦中。常见彼国众妙乐事。慰悦我心。令生增进。哀愍覆护。法种增长。承佛威神。远离魔事。又复无量劫来业惑尘劳。皆为梵行。善根功德。同入大因。积集诸缘。并用回向。临命终时。无诸障难。七日已前。预知时至。身无痛苦。心不颠倒。身心安乐。如入禅定。遇善知识。教称十念。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放大光明。授手迎接。自见其身。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顷。往生彼国。生彼国已。见佛色身。众相具足。见诸菩萨。众相具足。光明宝林。演说妙法。闻已即悟无生法忍。身真金色。等无差别。三十二相。六通自在。具大辩才。演一切智。那罗延身。寿命无量。供养如意。妙服自然。不闻恶名。不着身见。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住正定聚。恒不退还。究竟至于一生补处。受用清净大乘法乐。昼夜六时。供养阿弥陀佛。每日清旦。奉事十方如来。闻法授记。得陀罗尼。化身自在。周遍十方。无佛国中。成等正觉。极重苦处。游戏神通。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对现色身。昼夜说法。无有休息。念念中令不可说不可说众生发菩提心。念念中令不可说不可说众生住普贤行。福慧资粮。悉得圆满。同成无上正等菩提。各各庄严净土。各各摄化众生。如阿弥陀佛。等无有异。惟愿阿弥陀佛。慈悲证明。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愿诸众生。悉具菩萨清净佛土。欢化悭嫉。悉度众恶。八难之处。摄诸诤讼。瞋恚之人。勤行众善。摄懈怠者。定意神通。摄诸乱想。已发愿竟。相与志心。五体投地。归依世间大慈悲父。南无教主释迦牟尼佛南无西方阿弥陀佛南无当来弥勒佛南无宝名佛南无众清净佛南无无边名佛南无不虚光佛南无圣天佛南无智王佛南无金刚众佛南无善障佛南无建慈佛南无华国佛南无法意佛南无风行佛南无善思名佛南无多明佛南无蜜众佛南无功德守佛南无利意佛南无无惧佛南无坚观佛南无住法佛南无珠足佛南无解脱德佛南无妙身佛南无善高佛南无普德佛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南无普贤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又复归依如是十方尽虚空界一切三宝无量贤圣(一拜)。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各自发如是愿。寻众恶所起。皆缘六根。六根是为众祸之本。虽为祸本。亦能修集无量福业。故胜鬘经言。守护六根。净身口意。以此义证生善之本。故于六根发大誓愿。
初发眼根愿
愿今日道场同业大众。广及十方四生六道一切众生。从今已去。乃至往生。愿眼常不见娑婆世界一切众恶不善之色。愿眼常见西方阿弥陀佛阎浮檀金色八万四千随形相好光明。观音势至紫金色身。清净海众端正微妙。三十二相极乐国土。无量庄严清净之色。常见一切众生。往生净土。得无生忍。现前授记。欢喜之色。已发眼根愿竟。相与志心。五体投地。归依世间大慈悲父。南无教主释迦牟尼佛南无西方阿弥陀佛南无当来弥勒佛南无妙知佛南无梵财佛南无实音佛南无正智佛南无力得佛南无师子意佛南无华相佛南无积智佛南无华齿佛南无功德藏佛南无名宝佛南无希有名佛南无上戒佛南无无畏佛南无一切天佛南无梵寿佛南无日明佛南无乐智佛南无宝天佛南无珠藏佛南无德流布佛南无智王佛南无无缚佛南无坚法佛南无天德佛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南无普贤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又复归依如是十方尽虚空界一切三宝无量贤圣(一拜)。
次发耳根愿
又愿今日道场同业大众。广及十方四生六道一切众生从今日去。乃至往生。愿耳不闻娑婆世界诸恶不善之声。愿耳常闻西方阿弥陀佛于七宝讲堂广宣妙法。自然风起。吹诸宝树。及宝罗网。微妙音声。如百千种乐。种种奇禽演畅五根五力七觉分八圣道之声。常闻一切众生往生净土弥陀赞言善哉善哉。是人不久成佛之声。已发耳根愿竟。相与志心。五体投地。归依世间大慈悲父。南无教主释迦牟尼佛南无西方阿弥陀佛南无当来弥勒佛南无梵牟尼佛南无安详行佛南无勤精进佛南无炎肩佛南无大威德佛南无薝卜华佛南无欢喜佛南无善众佛南无帝幢佛南无大爱佛南无须蔓色佛南无众妙佛南无可乐佛南无善定义佛南无牛王佛南无妙臂佛南无大车佛南无满愿佛南无德光佛南无宝音佛南无金刚军佛南无富贵佛南无势力行佛南无师子力佛南无净目佛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南无普贤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又复妇依如是十方尽虚空界一切三宝无量贤圣(一拜)。
次发鼻根愿
又愿今日道场同业大众。广及十方四生六道一切众生从今已去。乃至往生。愿鼻不闻娑婆世界诸恶不善之气。愿鼻常闻极乐国土于晨朝时和风微动钵昙摩华。𤘽物头华。及天雨曼陀罗华。其气普熏周遍国界之香。已发鼻根愿竟。相与志心。五体投地。归依世间大慈悲父。南无教主释迦牟尼佛南无西方阿弥陀佛南无当来弥勒佛南无迦叶佛南无净意佛南无知次第佛南无威猛德佛南无大光明佛南无日光曜佛南无净藏佛南无分别威佛南无无损佛南无蜜日佛南无月光佛南无持明佛南无善寂行佛南无不动佛南无大请佛南无德法佛南无庄严王佛南无高出佛南无炎炽佛南无华德佛南无宝严佛南无上善佛南无宝上佛南无利慧佛南无严土佛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南无普贤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又复归依如是十方尽虚空界一切三宝无量贤圣(一拜)。
次发舌根愿
又愿今日道场同业大众。广及十方四生六道一切众生。从今已去。乃至往生。愿舌恒不尝娑婆世界诸恶不善之味。愿舌恒尝极乐世界宝器。随意而至。百味饮食自然盈满。虽有此食。实无食者。自然饱足。无所味着之味。已发舌根愿竟。相与志心。五体投地。归依世间大慈悲父。南无教主释迦牟尼佛南无西方阿弥陀佛南无当来弥勒佛南无海德佛南无梵相佛南无月盖佛南无多炎佛南无违篮王佛南无智称佛南无觉想佛南无功德光佛南无声流布佛南南满月佛南无华光佛南无善戒佛南无灯王佛南无电光佛南无光王佛南无光明佛南无是足赞佛南无华藏佛南无弗沙佛南无日端严佛南无净善佛南无威猛军佛南无福威德佛南无力行佛南无罗睺天佛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南无普贤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又复归依如是十方尽虚空界一切三宝无量贤圣(一拜)。
次发身根愿
又愿今日道场同业大众。广及十方四生六道一切众生。从今已去。乃至往生。愿身不觉娑婆世界诸恶不善一切诸触。愿身常觉极乐世界宫殿楼阁微风触身。安和调适。犹如比丘得灭尽定。清净宝地。八功德水。清明澄洁。洗灌其身。荡除四垢之触。常觉一切众生往生净土。不寒不热。不饥不渴。飞行自在。与诸菩萨听法之触。已发身根愿竟。相与志心。五体投地。归依世间大慈悲父。南无教主释迦牟尼佛南无智聚佛南无调御佛南无如王佛南无华相佛南无罗睺罗佛南无大药佛南无宿王佛南无华王佛南无德手佛南无得叉迦佛南无流布王佛南无日光佛南无德藏佛南无妙音佛南无德主佛南无金刚众佛南无慧顶佛南无善住佛南无意行佛南无梵音佛南无师子佛南无雷音佛南无通相佛南无安隐佛南无慧阴佛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南无普贤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又复归依如是十方尽虚空界一切三宝无量贤圣(一拜)。
次发意根愿
又愿今日道场同业大众。广及十方四生六道一切众生。从今已去。乃至往生。愿意常知娑婆世界贪欲瞋恚愚痴为患。常知身杀盗染妄言绮语两舌恶口为患。常知杀父害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众。谤佛法僧。不信因果。是无间罪。常知人死更生报应之法。常知远恶知识。亲近善友。常知咨受九十六种邪师。为非常。知三漏五盖十缠之法是障。常知三涂可畏生死酷剧苦报之处。愿己常知极乐国土清净海众。无我所心。无染着心。无忿恨心。无厌怠心。胜心深心定心。爱乐法心。灭诸烦恼离恶趣心。常知一切菩萨所行。具足成就无量功德。得深禅定。究竟一乘之心。已发意根愿竟。相与志心。五体投地。归依世间大慈悲父。南无教主释迦牟尼佛南无西方阿弥陀佛南无当来弥勒佛南无梵王佛南无大牛王佛南无利陀目佛南无龙德佛南无宝相佛南无庄严佛南无不没音佛南无华持佛南无音德佛南无师子佛南无庄严辞佛南无勇智佛南无华积佛南无华开佛南无力行佛南无德积佛南无上形色佛南无明曜佛南无月灯佛南无威德王佛南无菩提王佛南无无尽佛南无菩提眼佛南无身充满佛南无慧国佛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南无普贤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又复归依如是十方尽虚空界一切三宝无量贤圣(一拜)。
次发口愿
又愿今日道场同业大众。广及十方四生六道一切众生。从今已去。娑婆世界。乃至往生。口常不毁呰三宝。不谤弘通经人。说其过恶。不言作善。不得乐报。作恶不得苦果。不言人死断灭不复更生。不说无益损他人事。不说外道所造经书。不教人作十恶业。不教人作五逆业。不称扬人恶。不言俗间好戏笑事。常发善言。不劝人造罪。不断人造福。愿口常念阿弥陀佛观音势至清净大海众菩萨。愿常教人建立弥陀佛像。修诸供养。求生净土。如救头然。愿口常教一切众生往生净土。以无碍智。演说佛法。具诸辩才。已发口愿竟。相与志心。五体投地。归依世间大慈悲父。南无教主释迦牟尼佛南无西方阿弥陀佛南无当来弥勒佛南无最上佛南无清凉照佛南无慧德佛南无妙音佛南无导师佛南无无碍藏佛南无上施佛南无大尊佛南无知力势佛南无大炎佛南无帝王佛南无制力佛南无威德佛南无善明佛南无名闻佛南无端严佛南无无尘垢佛南无威仪佛南无师子军佛南无天王佛南无名声佛南无殊胜佛南无大藏佛南无福德光佛南无梵闻佛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南无普贤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又复归依如是十方尽虚空界一切三宝无量贤圣(一拜)。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重复志诚赞佛。偈云。
阿弥陀佛真金色 相好端严无等伦
白毫宛转五须弥 绀目澄清四大海
光中化佛无亿数 化菩萨众亦无边
四十八愿度众生 九品咸令登彼岸
重复志诚归依西方阿弥陀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度人无量。拔生死苦。以今礼忏清净赞佛功德因缘。愿四生六道一切众生。从今已去。至于命终。以佛神力。随心自在。同生极乐。共见弥陀。皆成佛道。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菩萨行愿品云。又复是人临命终时。最后刹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象马车乘。珍宝伏藏。如是一切无复相随。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到已即见阿弥陀佛。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观自在菩萨弥勒菩萨等。此诸菩萨色相端严。功德具足。所共围绕。其人自见生莲华中。蒙佛授记。得授记已。经于无数百千万亿那由他劫。普于十方不可说不可说世界。以智慧力。随众生心。而为利益。不久当坐菩提道场。降伏魔军。成等正觉。转妙法轮。能令佛刹极微尘数世界众生。发菩提心。随其根性。教化成熟。乃至尽未来劫海。广能利益一切众生。善男子。彼诸众生若闻若信此大愿王。受持读诵。广为人说。所有功德。除佛世尊。余无知者。是故汝等闻此愿王。莫生疑念。应当谛受。受已能读。读已能诵。诵已能持。乃至书写。广为人说。是诸人等。于一念中。所有行愿皆得成就。所获福聚无量无边。能于烦恼大苦海中。拔救众生。令其出离。皆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又如普贤菩萨所发愿王已。相与志心。五体投地。归依世间大慈悲父。南无教主释迦牟尼佛南无西方阿弥陀佛南无当来弥勒佛南无灯王佛南无智顶佛南无上天佛南无地王佛南无至解脱佛南无金髻佛南无罗睺日佛南无莫能胜佛南无牟尼净佛南无善光佛南无金齐佛南无众德天王佛南无法盖佛南无德臂佛南无鸯伽陀佛南无美妙慧佛南无微意佛南无诸威德佛南无师子发佛南无解脱相佛南无威相佛南无断流佛南无慧藏佛南无知聚佛南无无碍赞佛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南无普贤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又复归依如是十方尽虚空界一切三宝无量贤圣(一拜)。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所发誓愿。悉同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诸佛大菩萨众所有誓愿。不可穷尽。我今誓愿。亦复如是。广大如法性。究竟如虚空。穷未来际。尽一切劫。众生不可尽。我愿不可尽。世界不可尽。我愿不可尽。虚空不可尽。我愿不可尽。法性不可尽。我愿不可尽。涅槃不可尽。我愿不可尽。佛出世不可尽。我愿不可尽。诸佛知慧不可尽。我愿不可尽。心缘不可尽。我愿不可尽。起智不可尽。我愿不可尽。世间道种法道种智慧道种不可尽。我愿不可尽。若十种可尽。我愿乃可尽。乃至虚空世界尽。众生及业烦恼尽。如是一切无尽时。我愿究竟恒无尽。发如是大愿已。相与志心。五体投地。归依世间大慈悲父。南无教主释迦牟尼佛南无西方阿弥陀佛南无当来弥勒佛南无宝聚佛南无善音佛南无山王相佛南无法顶佛南无解脱德佛南无善端严佛南无吉身佛南无爱语佛南无师子利佛南无和楼那佛南无师子法佛南无法力佛南无爱乐佛南无赞不动佛南无众明王佛南无觉悟众生佛南无妙眼佛南无意住义佛南无光照佛南无香德佛南无令喜佛南无不虚行佛南无灭恚佛南无上色佛南无善步佛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南无普贤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又复归依如是十方尽虚空界一切三宝无量贤圣(一拜)。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愿俱舍恶道。常生净土。财施无尽。法施无尽。福德无尽。安乐无尽。寿命无尽。智慧无尽。四无量心。六波罗蜜。常得现前。四无碍辩。六神通力。如意自在。常得见佛闻深法。行菩萨道。勇猛精进。不休不息。乃至进修。当成佛道。广能度脱一切众生。
礼念弥陀道场忏法卷第七
卍续藏第 74 册 No. 1467 礼念弥陀道场忏法
礼念弥陀道场忏法卷第八
○求生行门第九
(夫求生行门者。念有五门。修有四方。此方白业。将熟彼土。红莲已生。盖观利钝之机。广说顿渐之教。初则量力修进。忖己功夫。乘闲暇之时。取幽静之处。或踵九品之轨。则或依三辈之规绳。或有良缘而结社。或无胜侣则孤修。须求同志深究佛乘。勿与余人空谈世务。只宜杜绝人事。屏弃尘缘。无义不言。非时不出。布衣蔬饭。护戒持斋。行愿回向。于西方事理。专修于净土。若依此法。决得往生。阎浮精进不多时。极乐逍遥无量劫)。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相与发起往生大愿已竟。次应渐依求生行门。如法修进。是以有愿无行。其愿必虚。有行无愿。其行必孤。要须行愿相符。福智相资。必得往生。疾成圣道。志意虔诚。五体投地。归依世间大慈悲父。南无教主释迦牟尼佛南无世自在王佛南无西方阿弥陀佛南无七十七俱胝佛南无东南方现在一切诸佛南无最上广大云雷音王佛如是等佛如殑伽沙住在东南方广长舌赞佛土功德摄受法门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南无普贤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又复归依如是十方尽虚空界一切三宝无量贤圣(一拜)。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若欲劝人求生净土。安心起行。作业修因。定得往生。今于诸经集成众行。奉劝人人。随其广略。依经修行。尽获胜果。颂曰。
初修每日晨朝时 合掌面西持圣号
各念十声复顶礼 龙舒净土文内说
(龙舒文超脱轮回㨗径图略云。大藏十余经言。西方净土事。人皆莲华中生。衣食化成。长生不老。其修行法门有九品。今节出众人可通行者。□阿弥陀佛有大誓愿云。我作佛时。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十声念我名号。而不生者。我不作佛。现世可以消灾解怨。增福保寿。每朝合掌。向西顶礼。念曰。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已上名念十声。复顶礼。次念大慈菩萨赞佛。忏罪回向发愿一遍)。
(十方三世佛 阿弥陀第一 九品度众生 威德无穷极 我今大归依 忏悔三业罪
凡有诸福善 至心用回向 愿同念佛人 尽生极乐国 见佛了生死 如佛度一切)
(复顶礼而退。此偈大有威力。能灭一切罪。长一切福教人念得福报。至诚如是。必中品生。更加精进。转以化人。使更相劝化。则上品生。罪恶人修。亦下品生。此间念佛。西方七宝池生莲华一朵。标其姓名。他日于其中托生。比阴府记姓名。待其命尽。来追者大不同矣)。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善摄心耳。渴仰谛听。天亲论曰。若有愿生彼国者。劝修五念门。五门若具。定得往生。何者为五。一者身业礼拜门。所谓一心专志。恭敬合掌。香华供养。礼拜彼阿弥陀佛。礼即专礼彼佛。毕命为期。不杂余礼故。二者口业赞叹门。所谓专臆赞叹彼佛身相光明。一切圣众。自相光明。及彼国中。一切宝庄严光明等故。三者意业臆念观察门。所谓专意念观彼佛。及一切圣众身相光明国土庄严等。如观经说。唯除睡时。恒忆恒念。恒想恒观。此事等故。四者作愿门。所谓专心若昼若夜。一切时一切处。三业四仪所作功德。不问初中后。皆须真实心中发愿。愿生彼国故。五者回向门。所谓专心自作善根。及一切三乘五道。一一凡圣。等所作善根。深生随喜。如诸佛菩萨所作随喜。我亦如是随喜。以此随喜善根。及己所作善根。皆悉与众生共之。回向彼国故。又到彼国已。得六神通。回入生死。教化众生。彻穷后际。心无厌足。乃至成佛。亦名回向门。五门既具。定得往生。随起业行。不问多少。皆名真实业也。
(大亲论云。观行四修法。用策三心。五念之行。速得往生。何者为四。一者恭敬修。恭敬礼拜彼佛一切圣众故。名恭敬修。毕命为期。誓不中止。即是常时修准甘露。疏云。恭敬修复有五种。一敬有缘圣主。行住坐卧。及便秽等。皆获西方。二敬有缘像教。设弥陀像。及持其教。三敬有缘师友。恭敬亲近故。四敬同学人。即同修净业者。玄相劝益故。五常敬三宝。是彼生胜缘故如此敬修。决定往生。二者无余修。所谓专称彼佛名。专想专礼。赞彼佛及一切圣众等。不杂余业。故名无余修。毕命为期誓不中止。即是常时修。三者无间修。所谓相续恭敬礼拜。称名赞叹。忆念观察。回向发愿。心心相续。不以余业来间。故名无间修。又不以贪嗔烦恼来间。随犯随忏。不令隔念隔时隔日。常便清净。亦名无间修。毕命为期。誓不中止。即是常时修。四者回向修。谓菩萨已免生死。所作善法。回求佛果。即是自利。教化众生。尽未来际。即是利他。然今时众生。悉烦恼系缚。未免恶道生死等苦。随缘起行。一切善根且速回愿。往生弥陀佛国。到彼国已。更无所畏。如上四修。自然任运自利利他无不具足)。
一行三昧求生门 独处空闲舍乱意
系心专念见弥陀 文殊般若如是说
(文殊般若云。欲明一行三昧。唯劝独处空闲。舍诸乱意。系心一佛。不观相貌。专称名字。即于念中。得见彼阿弥陀佛。及一切佛等。问曰。何故不令作观。直遣专称名字耶。答曰。乃由众生或业障。重观难成。就是以大圣悲怜。直劝专称名字。正由称名。易故相续。即生问曰。专称一佛。何故现多。此岂非邪正相交一多杂现耶。答曰。诸佛大悲等故。弥陀愿力深故。问曰。一切诸佛。三身同证。悲智果圆。亦应无二。随方礼念。课称一佛。亦应得生。何故偏叹西方专。礼念等有何义也。答曰。诸佛所证。平等是一。若以行愿来收。非无因缘。然弥陀世尊。本发深重誓愿。愿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以佛愿力。易得往生。是故释迦及以诸佛。劝向西方。为别异耳。亦非是称念余佛。不能除障灭罪也)。
齐戒观想弥陀佛 观音势至二大士
身生净土坐莲华 十六观经如是说
(十六观经修持法门略云。斋戒洁已。清心净虑。面西安坐。闭目默然。观想阿弥陀佛真金色身。在西方七宝池中大莲华上坐。其身长丈六。两眉中间。向上有白毫右旋转。光明照曜。紫金色身。以停心注想于白毫。更不得妄有分毫他念当令闭目开目。悉皆见之。盖欲念念不妄也。如此久久念心成熟。自然感应。见佛。全身。此法最上。谓心想佛时。此心即是佛。又过于口念也。次观想观世音菩萨身紫金色。手掌白莲华。其天冠中。有一立化佛。次观想大势至菩萨身紫金色。其天冠肉髻上。有一宝瓶。次想自身生于西方极乐世界。于莲华中。结跏趺坐。作莲华合想。开想见佛菩萨满虚空中)。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诚心谛听。称赞净土摄受经疏云。念佛法门有二种。谓心及口。心为念体。口为念相。心念则深而难。口念则浅而易。皆是往生西方正行。随其根器。有上下故。今略指陈心口法或。即为二门。且心念者。于寂静处。随六时中。供养礼赞。行道毕已。出道场来。到所止处。若欲入观念佛之事。若坐若立。正面西向。一心合掌。十称阿弥陀佛观音势至诸菩萨众大悲名已。发是愿言。弟子现是生死凡夫。罪障深重。轮回六道。若不可言。今日遭遇真善知识。得闻弥陀本愿名号。虽复称念。冀得往生。奈以不识阿弥陀佛身相光明及观音势至二大菩萨。愿佛不舍本弘誓愿。慈悲摄受。令弟子见。或欲卧眠。亦发此愿。而于梦中。时得见之。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普为一切求生行者。相与志心。五体投地。归依世间大慈悲父。南无教主释迦牟尼佛南无西方阿弥陀佛南无当来弥勒佛南无大音赞佛南无净愿佛南无日天佛南无乐慧佛南无摄身佛南无威德势佛南无刹利佛南无得乘佛南无上金佛南无解脱髻佛南无乐法佛南无往行佛南无舍憍慢佛南无智藏佛南无梵行佛南无栴檀佛南无无忧名佛南无端严身佛南无相国佛南无莲华佛南无无边德佛南无天光佛南无慧华佛南无频头摩佛南无知富佛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南无普贤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又复归依如是十方尽虚空界一切三宝无量贤圣(一拜)。
三辈求生门
舍家弃爱作沙门 发菩提心修功德
佛与大众现其前 即得住生安养国
(无量寿经云。佛告阿难。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凡有三辈。上辈者。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修诸功德。愿生彼国。临寿终时。无量寿佛。与诸大众。现其人前。即随彼佛。往生其国。便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住不退地。智慧勇猛。神通自在。是故阿难。其有众生。欲于今世见无量寿佛。应应无上菩提之心修诸功德。愿生彼国)。
随缘修善持齐戒 悬缯散华然灯香
身随化佛生彼国 住不退转如上辈
(佛告阿难。其中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志心愿生彼国。虽不能行作沙门大修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多少修善奉持斋戒。起立塔像。饭食沙门。悬绘然灯。散华然香。以此回向。愿生彼国。其人临终。无量寿佛化现其身。光明相好。具如真佛。与诸大众。现其人前。即随化佛。往生其国。住不退转。功德智慧。次如上辈者也)。
若人十念或一念 欢喜信乐不疑惑
临终梦佛亦往生 功德次如中辈者
(佛告阿难。其下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志心。欲生彼国。假使不能作诸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意。乃至十念。念无量寿佛。愿生其国。若闻深法。欢喜信乐。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于彼佛。以志诚心。愿生其国此人临终。梦见彼佛。亦得往生。功德智慧。次如中辈者也)。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如佛所说。无量寿经教修三辈。求生行门。相与志心。五体投地。归依世间大慈悲父。南无教主释迦牟尼佛南无西方阿弥陀佛南无当来弥勒佛南无梵财佛南无宝手佛南无净根佛南无具足论佛南无上论佛南无弗沙佛南无提沙佛南无有日佛南无出泥佛南无得智佛南无谟罗佛南无上吉佛南无法乐佛南无求胜佛南无知慧佛南无善圣佛南无纲光佛南无琉璃藏佛南无名闻佛南无利寂佛南无教化佛南无日明佛南无善明佛南无众德上明佛南无宝德佛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南无普贤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又复归依如是十方尽虚空界一切三宝无量贤圣(一拜)。
九品求生门
志诚深心回向愿 不杀具戒诵大乘
修行六念化佛迎 是名上品上生者
(观无量寿经云。阿难及韦提希。上品上生者。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得往生。何等为三。一者志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何等为三。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发愿。愿生彼国。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彼国此人。精进勇猛。故阿弥陀如来。与观世音大势至。无数化佛。百千比丘。声闻大众。无量诸天。七宝宫殿。观世音菩萨。执金刚台。与大势至菩萨至行者前。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与诸菩萨授手迎接。观音势至。与无数菩萨。赞叹行者。劝进其心。行者见已。欢喜踊跃自见其身。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项。往生彼国。生彼国已。见佛色身。众相具足。见诸菩萨色相具足。光明宝林。演说妙法。闻已即悟。无生法忍。经须臾间。历事诸佛。遍十方界。于诸佛前。次第授记。还到本国。得无量百千陀罗尼门。是名上品上生者)。
不必受持方等经 解第一义明因果
紫金台上见全身 是名上品中生者
(经云。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若解义趣。于第一义心不惊动。深信因果。不谤大乘。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行此行者。命欲终时。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至无量大众眷属围绕。持紫金台。至行者前。赞言法子。汝行大乘。解第一义。是故我今来迎接汝。与千化佛。一时授手。行者自见坐紫金台。合掌叉手赞叹诸佛。如一念顷。即生彼国。七宝池中。此紫金台。如大宝华。经宿则开。行者身作紫磨金色。足下亦有七宝莲华。佛及菩萨俱时放光。照行者身。目即开明。因前宿习普闻众声纯说甚深第一义谛。即下金台。礼佛合掌。赞叹世尊。经于七日。应时即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应时即能飞行。遍至十方。历事诸佛。于诸佛所。修诸三昧。经一小劫。得无生忍。现前授记。是名上品中生者)。
深信因果奉大乘 但发无上菩提意
闻法位登十地初 是名上品下生者
(经云。亦信因果。不谤大乘。发无上道。心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行者命欲终时。阿弥陀佛及观音势至。与诸眷属。持紫金莲华。化作五百佛。来迎此人。五百化佛一时授手。赞言法子。汝今清净。发无上道心我来迎汝。见此事时。即自见身坐金莲华。坐已华合。随世尊后。即得往生七宝池中。一日一夜莲华。分开。七日之中。乃得见佛。虽见佛身。于众相好。心不明了。于三七日。复乃了了。闻众音声。皆演妙法。游历十方。供养诸佛。于诸佛前。闻甚深法。经三小劫。得百法明门。住欢喜地。是名上品下生者。是名上辈生想。名第十四观)。
受持五戒八戒齐 修行诸戒回向愿
见佛闻法证无学 是名中品上生者
(经云。若有众生。受持五戒。持八斋戒。修行诸戒。不造五逆。无诸过患。以此善根。回向愿生极乐世界。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比丘眷属围绕。放金色光。至其人所。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赞叹出家。得离众苦。行者见已。心大欢喜。自见己身坐莲华台。长跪合掌。为佛作礼。未举头项。即得往生极乐世界。莲华寻开。当华敷时。闻众音声。赞叹四谛。应时即得阿罗汉道。三明六通。具八解脱。是名中品上生者)。
若人至心一日夜 持戒持齐无破缺
闻法即得须陀洹 是名中品中生者
(经云。若有众生。若一日一夜受持八戒斋。若一日一夜持沙弥戒。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仪无缺。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戒香熏修。如此行者。命欲终时。见阿弥陀佛。与诸眷属。放金色光。持七宝莲华。至行者前。行者自闻空中有声赞言。善男子。如汝善人。随顺三世诸佛教故。我来迎汝。行者自见坐莲华上。莲华即合。生于西方极乐世界。在宝池中。经于七日。莲华乃敷华既敷已。开目合掌。赞叹世尊。闻法欢喜。得须陀洹。经半劫已。成阿罗汉。是名中品中生者)。
孝养父母行仁慈 临终复遇善知识
化生一劫证无学 是名中品下生者
(经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养父母。行世仁慈。此人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其广说阿弥陀佛国土乐事。亦说法藏比丘四十八愿。闻此事已。寻即命终。譬如壮士屈伸臂顷。即生西方极乐世界。生经七日。遇观世音大势至。闻法欢喜。过一小劫。成阿罗汉。是名中品下生者。是名中辈生想。名第十五观)。
若人虽不谤尊经 造众恶业无惭愧
化生十劫十地初 是名下品上生者
(经云。或有众生。作众恶业。虽不诽谤方等经典。如此愚人多造恶法。无有惭愧。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大乘十二部经首题名字。以闻如是诸经名故除却千劫极重恶业。智者复教合掌叉手。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除五十亿劫生死之罪。尔时彼佛即遣化佛化观世音化大势至行者前。赞言善男子。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作是语已。行者即见化佛光明。遍满其室。见已欢喜。即便命终。乘宝莲华。随化佛后。生宝池中。经七七日。莲华乃敷。时观世音大势至放大光明。住其人前。为说甚深十二部经。闻已信解。发无上道心。经十小劫。具百法明门。得入初地。是名下品上生者)。
若有众生犯众戒 盗取僧祇三宝物
念佛忽托宝莲中 是名下品中生者
(经云。若有众生。毁犯五戒。及具足戒。如此愚人偷僧祇物。盗现前僧物。不净说法。无有惭愧。以诸恶业而自庄严。如此罪人。以恶业故。应堕地狱。命欲终时。地狱众火一时俱至。遇善知识。以大慈悲。为说阿弥陀佛十方威德。广赞彼佛光明神力。亦赞戒定慧解脱知见。此人闻已。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地狱猛火化为清凉风。吹诸天华。华上皆有化佛菩萨。迎接此人。如一念顷。即得往生七宝池中。莲华之内。经于六劫。莲华乃敷。观世音大势至以梵音声。安慰彼人。为说大乘甚深经典。闻此法已。应时即发无上道心。是名下品中生者)。
若作五逆十恶业 应堕地狱受诸苦
临终念佛亦超升 是名下品下生者
(经云。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不善业。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如此恶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此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佛者。应称无量寿佛。如此志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于莲华中。满十二大劫。莲华方开观世音大势至以大悲音声。为其广说诸法实相。除灭罪法。闻已欢喜。应时即发菩提之心。是名下品下生者。是名下辈生想。名第十六观)。
今日大众。如佛所说十六观经。劝修九品。求生行门。相与志心。五体投地。归依世间大慈悲父。南无教主释迦牟尼佛南无西方阿弥陀佛南无当来弥勒佛南无人月佛南无罗睺佛南无甘露明佛南无妙意佛南无炎明佛南无一切主佛南无乐智佛南无山王佛南无寂灭佛南无德聚佛南无天王佛南无妙音声佛南无妙华佛南无住义佛南无功德威聚佛南无智无等佛南无甘露音佛南无善守佛南无利慧佛南无思解脱义佛南无音胜佛南无梨陀行佛南无善义佛南无无过佛南无行善佛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南无普贤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又复归依如是十方尽虚空界一切三宝无量贤圣(一拜)。
礼念弥陀道场忏法卷第八
卍续藏第 74 册 No. 1467 礼念弥陀道场忏法
礼念弥陀道场忏法卷第九
○求生行门之余
若人端坐正西向 九十日中常念佛
能成三昧生佛前 文殊般若如是说
若人专念一方佛 或行或坐七七日
见身见佛即往生 大集经中如是说
十日十夜求齐戒 悬缯幡盖然香灯
系念不断得住生 无量寿经如是说
十日十夜六时中 五体礼念不断绝
现见彼佛即往生 鼓音王经如是说
一日二日若七日 执持名号心不乱
佛现其前即往生 阿弥陀经如是说
今日大众。如经所说。求生行门。相与至心。五体投地。归依世间大慈悲父。南无教主释迦牟尼佛南无西方阿弥陀佛南无当来弥勒佛南无华藏佛南无妙光佛南无乐说佛南无善济佛南无众王佛南无离畏佛南无辩才日佛南无名闻佛南无宝月明佛南无上意佛南无无畏佛南无大见佛南无梵音佛南无善音佛南无慧济佛南无无等意佛南无金刚军佛南无菩提意佛南无树王佛南无槃陀音佛南无福德力佛南无势德佛南无圣爱佛南无势行佛南无琥珀佛南无雷音云佛南无善爱目佛南无善智佛南无具足佛南无德积佛南佛大音佛南无法相佛南无智音佛南无虚空佛南无祠音佛南无慧音差别佛南无功德光佛南无圣王佛南无众意佛南无辩才轮佛南无善寂佛南无月面佛南无日名佛南无无垢佛南无功德集佛南无华德相佛南无辩才国佛南无宝施佛南无爱月佛南无不高佛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南无普贤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又复归依如是十方尽虚空界一切三宝无量贤圣(一拜)。
若人闻彼阿弥陀 一日持念至二日
系念现前即往生 般舟经中如是说
昼夜一日称佛名 殷勤精进不断绝
展转相劝同往生 大悲经中如是说
一日一夜悬缯盖 专念往生心不断
卧中梦佛即往生 无量寿经如是说
今日大众。如经所说。求生行门。相与志心。五体投地。归依世间大慈悲父。南无教主释迦牟尼佛南无西方阿弥陀佛南无当来弥勒佛南无师子力佛南无自在王佛南无无量净佛南无等定佛南无不坏佛南无灭垢佛南无不失方便佛南无无娆佛南无妙面佛南无智制住佛南无法师王佛南无大人佛南无深意佛南无无量佛南无法力佛南无世供养佛南无华光佛南无三世供佛南无应日藏佛南无天供养佛南无上知人佛南无真髻佛南无信甘露佛南无金刚佛南无坚固佛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南无普贤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又复归依如是十方尽虚空界一切三宝无量贤圣(一拜)。
住大乘者清净心 十念念彼无量寿
临终梦佛定往生 大宝积经如是说
五逆地狱众火现 值善知识发猛心
十念称佛即往生 十六观经如是说
若有欢喜爱乐心 下至十念即往生
若不尔者不成佛 四十八愿如是说
今日大众。如经所说。求生行门。相与志心。五体投地。归依世间大慈悲父。南无教主释迦牟尼佛南无西方阿弥陀佛南无当来弥勒佛南无宝扇明佛南无梨陀步佛南无随日佛南无清净佛南无明力佛南无功德聚佛南无具足眼佛南无师子行佛南无高出佛南无华施佛南无珠明佛南无莲华佛南无爱智佛南无槃陀严佛南无不虚行佛南无生法佛南无相好佛南无思惟乐佛南无乐解脱佛南无知道理佛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南无普贤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又复归依如是十方尽虚空界一切三宝无量贤圣(一拜)。
诸有闻名生志心 一念回向即往生
唯除五逆谤正法 无量寿经如是说
临终不能观及念 但能生意知有佛
此人气绝即往生 大法鼓经如是说
若人念佛生疑惑 住在疑城五百年
犹胜天宫无退坠 弥陀大经如是说
(大弥陀经云。佛言。其人作是以后。若复中悔心意狐疑不信作善。后世当得其福。不信往生阿弥陀佛国。其人虽尔续得往生。其人寿命。病欲终时。阿弥陀佛即令其人于卧止梦中。见阿弥陀佛土。心大欢喜。意自念言。我悔不知益作诸善。今当往生阿弥陀佛国。其人但念。口不能复言。即自悔过者。疑若减少。悔无所及。其人命终。即生阿弥陀佛国。不能得前至。便道见二千里。七宝城中。心独欢喜。便止其中。亦复于七宝浴池莲华中化生。即自然受身长大。其城如第二忉利天上。自然之物。其人亦复于城中五百才。竟乃得出。至阿弥陀佛所。心中大喜。其人听经。心不开解。意不欢乐。智慧不明。知经复少。所居舍宅在地。不能令舍宅随意高大。在虚空中。复去阿弥陀佛大远。不能得近。其人久久。亦当智慧开解。知经勇猛。心当欢喜。次如上等一辈也。所以者何。皆坐前世宿命。求道时。中悔狐疑。暂信暂不信。不信作善。得其福德。皆自然得之耳)。
今日大众。大经所说。求生行门。相与志心。五体投地。归依世间大慈悲父。南无教主释迦牟尼佛南无西方阿弥陀佛南无当来弥勒佛南无多闻海佛南无持华佛南无不随世佛南无喜众佛南无孔雀音佛南无不退没佛南无断有爱垢佛南无威仪济佛南无诸天流布佛南无宝步佛南无华手佛南无威德佛南无破怨贼佛南无富多闻佛南无妙国佛南无华明佛南无师子知佛南无月出佛南无灭闇佛南无无动佛南无次第行佛南无福德灯佛南无音声治佛南无憍昙佛南无势力佛南无身心住佛南无善月佛南无觉意华佛南无上吉佛南无善威德佛南无知力德佛南无善灯佛南无坚行佛南无天音佛南无安乐佛南无日面佛南无乐解脱佛南无戒明佛南无住戒佛南无无垢佛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南无普贤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又复归依如是十方尽虚空界一切三宝无量贤圣(一拜)。
今日大众。甘露疏云。善言慰论。令心欢喜者。四分律云。为病人说法。令其欢喜。十诵律云。应随病者。先所习学。而赞叹之。不得毁呰。退本善心。随愿住生经云。佛告普广菩萨四辈弟子。临终之日。愿生十方佛刹者。先当洗浴身体。着鲜洁衣。烧众名香。悬缯幡盖。歌赞三宝。读诵尊经。为病人说。因缘譬谕。善巧言词。微妙经义。苦空非实。四大假合。随心所愿。无不获果。言心缘佛像者。若无苦心明者。令缘真佛身相相好光明等。若为苦逼心乱者。设像令缘。口称佛号。准西域祇园寺图云。寺西北角。日光没处。为无常院。若有病者。安置在中。堂号无常。多生厌世。去者极众。尽生西方。其堂内安一弥陀佛像。金薄涂之。面向果方。当置病人。在像前坐。若无力者。令病人卧。面向西方。观佛相好。其像手中。系一五色彩幡。令病人手执幡。脚作往生净土之意。像前烧香散华。供养不绝。生病人善心。言属称十念。声声相续令高声称念。藉声束心。使心不散。故大集经大庄严论皆说高声念佛有十种功德。一能排睡眠。二天魔惊怖。三声遍十方。四三涂息苦。五外声不入。六念心不散。七勇猛精进。八诸佛欢喜。九三昧现前。十往生净土。然念通四仪。约胜劣为上下。谓以行住坐为上。唯卧为下。又沐浴新衣。盥漱焚香。息缘静坐。对佛合掌。念持为上。反此为下。又定念为上。散念为下。又有二种。一未终时念。或定或散。容可涉缘。二临终时念。须屏绝诸缘。一心专注。若心境差违。别为误失。故苾十念也。
今日道场幽显大众。善摄心耳。志诚谛听。经教略云。于其象生。若堕地狱三涂等趣。有一罪人。在世之日。曾读弥陀往生经教。稍知宿命因缘果报。睹此光明。心中默念。我等受苦。皆因前世造诸罪业。招此苦报。于三涂中。经无数载。冥冥长夜。应无此光。必是西方极乐阿弥陀佛。所放光明。救度于我。遂谓众曰。我等生世。恶业深重。不知经教。不识正法。信邪倒见。欺罔幽明。故受此苦。无由出离。我等幸遇。获瞻此光。可随吾念。弥陀圣号。恳切志诚。愿离此苦。一切罪人闻是语已。瞻礼光明。应声齐念南无阿弥陀佛。如是志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冥官狱吏不能禁止。牛头狱卒变成善人。须臾之间。枷锁能脱。弥陀接引。乘空而去。皆得往生西方净土。又大经云。彼佛光明有十二号。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对光佛。焰王光佛。清净光佛。欢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断光佛。难思光佛。无称光佛。超日月光佛。彼佛光明。照十方圆。无所障碍。若有像生。遇斯光者。三垢消灭。身心柔软。欢喜踊跃。善心生焉。若在三涂勤苦之处。见此光明。皆得休息。寿终之后。皆蒙解脱。
今日道场幽显大众。重复志诚。一心谛听。弥陀经教直诀略云。若有众生。新亡旧化。已堕地狱饿鬼傍生三涂等趣。恶业深重。不遇佛光。或有一人。高声唱言。语诸罪人。勿得恐怖。我忆宿命。在人间时。曾读弥陀度生经教往生净土直诀法门。分明广说。若人临终合掌向西。志心苾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法门。一声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十声能灭八百亿劫生死重罪。纵有千劫生死重罪。十念具足。灭尽无余。弥陀决定。将诸圣众。亲来迎接。若不如愿。誓不成佛。又于因中。为法藏比丘。初发愿偈曰。我至成佛时。名声超十方。人天忻得闻。俱来生我刹。地狱鬼畜生。亦生我刹中。昔者法藏成佛已竟。号阿弥陀。酬愿度生。今正是时。我等命终。现堕三涂。惟愿西方阿弥陀佛。天眼见我。天耳闻我。他心知我。大慈大悲。不违本愿。接引我等。离苦得乐。速生净土。佛语可凭。必无妄说。于是罪人。为苦所逼。发勇猛心。雨泪交流。异口同音。齐声苾念。南无阿弥陀佛。具足十声。又复礼拜未举头顷。弥陀现前。一切罪人。枷锁解脱。蒙佛愿力。随化佛后。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无量寿庄严经上卷说。阿弥陀佛。昔发誓言。证得菩提。所居佛刹。具足无量。不可思议功德庄严。所有一切众生。及琰魔罗界。三恶道中。地狱饿鬼畜生。皆生我刹。受我法化。乃至一生。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普皆奉为若幽若显求生行者。等一痛切。相与志心。五体投地。归依世间大慈悲父。南无教主释迦牟尼佛南无西方阿弥陀佛南无当来弥勒佛南无坚出佛南无安阇那佛南无增益佛南无香明佛南无违蓝明佛南无念王佛南无蜜钵佛南无无碍相佛南无信戒佛南无至妙道佛南无乐实佛南无明法佛南无具威德佛南无至寂灭佛南无上慈佛南无大慈佛南无甘露主佛南无弥楼明佛南无圣赞佛南无广照佛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南无普贤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又复归依如是十方尽虚空界一切三宝无量贤圣(一拜)。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求生行门所生功德。惟愿阿鼻䥫城。即时破坏。悉为净土。无恶道名。其余地狱。一切苦具转为乐缘。刀山釰树变为宝林。镬汤炉炭化成涂香。牛头狱卒皆起慈悲。无有恶念。地狱众生得离苦果。不造业因。等受安乐。如第三禅。一时俱发无上道心。速归极乐。更愿四生六道一生众生。念恶道苦。发菩提心。同生净土。当成正觉。
○总为礼佛第十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前说求生行门。自利已竟。次总礼佛。专乃利他。夫总为礼佛者。普贤十愿礼敬为先。天亲四修归依为首。故我世尊慈悲愿重。喜舍心增。标指西方。劝修净业。显寿光之无量。明依正之难思。余经尽而独留。广舌覆而同赞。故得人天共仰。凡圣同归。盖以利自利他。益存益亡。运菩萨心。严诸佛土。固宜勇猛。代为一切。若幽若显。六趣四生。无量有情。相与志心。五体投地。归依世间大慈悲父。一心敬礼过去久远劫中 南无定光佛 南无日光佛 南无月光佛 南无栴檀香佛一心敬礼娑婆教主释迦牟尼佛一心敬礼世自在王佛一心敬礼西方阿弥陀佛一心敬礼助成往生药师琉璃光佛一心敬礼六方诸佛一心敬礼东方世界 南无阿閦鞞佛 南无须弥相佛 南无大须弥佛 南无须弥光佛 南无妙音佛一心敬礼南方世界 南无日月灯佛 南无名闻光佛 南无大焰肩佛 南无须弥灯佛 南无无量精进佛一心敬礼西方世界 南无无量寿佛 南无无量相佛 南无无量幢佛 南无大光佛 南无大明佛 南无宝相佛 南无净光佛一心敬礼北方世界 南无𦦨肩佛 南无最胜音佛 南无难阻佛 南无日生佛 南无网明佛一心敬礼下方世界 南无师子佛 南无名闻佛 南无名光佛 南无达摩佛 南无法幢佛 南无持法佛一心敬礼上方世界 南无梵音佛 南无宿王佛 南无香上佛 南无香光佛 南无大𦦨肩佛 南无杂色宝华严身佛 南无娑罗树王佛 南无宝华德佛 南无见一切义佛 南无如须弥山佛
如是等六方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一心敬礼极乐世界 文殊师利菩萨 普贤菩萨一心敬礼极乐世界 观世音菩萨 大势至菩萨 弥勒菩萨一心敬礼极乐世界一生补处诸大菩萨一心敬礼极乐世界 马鸣菩萨 龙树菩萨一心敬礼极乐世界阿鞞䟦致菩萨一心敬礼极乐世界新发道意及十方来生净土一切清净大海众菩萨一心敬礼极乐世界。长老舍利弗。摩诃目揵连。摩诃迦叶等。诸大声闻。一切贤圣一心敬礼。梵释四王。金刚天等。诸护法众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以今忏悔发心礼佛功德。普愿十方尽虚空界一切天主。一切诸天梵王帝释。护世四天王。日月星辰。主方主火。主稼主林等。各及眷属。又愿难陀龙王。䟦难陀龙王等。又愿阿修罗王。各及眷属。又愿人道一切人王。臣民将帅。及其眷属。又愿十方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及其眷属。又愿阎罗王界。一切地狱。饿鬼道。畜生道。一切众生。及其眷属。又愿十方尽虚空界。穷未来际。若大若小。一切众生。及其眷属。以今礼佛功德因缘。皆令获得三业清净。发菩提心。证解脱道。(某甲)等仰承阿弥陀佛大誓愿力。诸大菩萨一切贤圣修行愿力。无量无尽智慧力。功德力。自在神通力。覆护众生力。安慰众生力。尽诸天诸仙漏力。摄化一切善根力。救拔地狱众生力。救度一切饿鬼力。免脱一切畜生力。令诸众生。得如是愿。(某甲)等始自归依三宝。终至礼佛。功德善根胜因。令诸众生。得如所愿。(某甲)等又承三世诸佛西方阿弥陀佛大慈悲力。十方诸佛大慈心力。六方诸佛大悲心力。三十五佛灭烦恼力。五十三佛降伏魔力。百七十佛度众生力。千佛摄受诸众生力。九十九俱胝佛成就力。观音普贤流通忏法力。令诸众生。得如所愿。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如是普为十方法界四生六道。或圣或凡。若幽若显。一切眷属。无量众生。总为礼佛。相与志心。五体投地。归依世间大慈悲父。南无教主释迦牟尼佛佛无西方阿弥陀佛南无当来弥勒佛南无威德佛南无见明佛南无善行报佛南无善喜佛南无无忧佛南无宝明佛南无威仪佛南无乐福德佛南无功德海佛南无尽相佛南无断魔佛南无尽魔佛南无过衰道佛南无不坏意佛南无水王佛南无净魔佛南无众上王佛南无爱明佛南无菩提相佛南无智明佛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南无普贤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又复归依如是十方尽虚空界一切三宝无量贤圣(一拜)。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相与志诚。五体投地。奉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志心回向。从今已去。至坐道场。一切罪障皆得清净。一切烦恼皆得断除。一切功德皆得圆满。随愿往生西方净土。菩提行愿皆独处(下昌与切)系(音计)悉成就。福慧资粮皆悉具足。四无量心六波罗蜜常得现前。四无碍智六神通力。如意自在。住首楞严三昧。得金刚身。不舍本誓。还度众生。同生净土。皆成佛道。
礼念弥陀道场忏法卷第九
娆
(奴了切)。
中悔
(上去下上)。
谕
(音喻)。
呰
(将此切)。
鲜洁
(上音仙)。
厉
(力世切)。
盥
(音灌)。
屏
(音饼)。
卍续藏第 74 册 No. 1467 礼念弥陀道场忏法
礼念弥陀道场忏法卷第十
○自庆第十一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前乃总为礼佛已竟。与诸众生。俱蒙解脱。过去者已得往生。见在者当得往生。未来者依此修行。亦得往生。今者宜应自庆。众等踊跃。相与志心。五体投地。归依世间大慈悲父。南无教主释迦牟尼佛南无世自在王佛南无西方阿弥陀佛南无八十四俱胝佛南无西南方现在一切诸佛南无最上日光名称功德佛
如是等佛如殑伽沙住在西南方广长舌赞佛土功德摄受法门。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南无普贤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又复归依如是十方尽虚空界一切三宝无量贤圣(一拜)。
今日大众。若知自庆者。则复应须修出世心。何者自庆。佛言。地狱难免。我等相与已得免离此苦。是一自庆。饿鬼难脱。我等相与已得远离痛切。是二自庆。畜生难舍。相与已得不受其报。是三自庆。生在边地。不知仁义。相与已得共住中国。道法流行。亲承妙旨。是四自庆。生长寿天。不知植福。相与已得更复树因。是五自庆。人身难得。一失不返。相与已得。各获人身。是六自庆。六根不具。不预善根。相与清净。得深法门。是七自庆。世智辩聪。返成为难。相与一心归凭正法。是八自庆。佛言。见佛为难。相与已得。瞻对尊像。是九自庆。佛言。闻法复难。相与已得。餐服甘露。是十自庆。佛言。出家为难。相与已得。辞亲割爱。归向入道。是十一自庆。佛言。自利者易。利他为难。相与今日一拜一礼。普为十方。是十二自庆。佛言。捍劳忍苦为难。相与今日各自翘勤。有所为作。不为自身。是十三自庆。佛言。读诵为难。我等大众同得读诵。是十四自庆。坐禅为难。而今见有息心定意者。是十五自庆。相与志心。踊跃欢喜。五体投地。归依世间大慈悲父。南无教主释迦牟尼佛南无西方阿弥陀佛南无当来弥勒佛南无善寂佛南无梵命佛南无知喜佛南无神相佛南无如众王佛南无持地佛南无爱日佛南无罗睺月佛南无华明佛南无药师佛南无持势力佛南无福德明佛南无喜明佛南无好音佛南无法自在佛南无梵音佛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南无普贤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又复归依如是十方尽虚空界一切三宝无量贤圣(一拜)。
今日大众。如上所说。一十五种。是在世间。求生净土。修因之庆。次复应知。一十五种。是出世间。往生净土之庆。人各志诚。摄心谛听。佛言。此教难遇。难信难知。今遇此教。易信易知。是十六自庆。佛言。前生不遇此教。所以不出三界六道生死轮回。是十七自庆。佛言。众生浊恶。障重福薄。虽有此教。迷而不知。知而不行。今遇此教。能知能行。是十八自庆。佛言。不知此教。多修杂善。无决定心。不出轮回。今遇此教。专修一行。决出轮回。是十九自庆。佛言。无善根人。临命终时。多见恶境。或值恶缘。不闻经法。罪业牵缠。哀号恐怖。入于地狱。求救无门。今蒙此教。临命终时。值遇善缘。及逢善友。教修此法。广为演说西方净土善相胜法。一一指陈。其心欢喜。发愿往生。或闻善友。教称十念。或自念十声南无阿弥陀佛。连连称念。具足十声。恶境便灭。善境现前。其人自见阿弥陀佛观音势至清净海众。亲来迎接。身坐莲台。或乘莲华。身随佛后。往生净土。是二十自庆。生净土已。九品四色。七宝莲池。自然化生。成清净身。离胎胞质。是二十一自庆。生净土已。身真金色。具三十二相。形貌端严。无诸丑陋。是二十二自庆。生净土已。具六神通。飞空自在。游历十方。作大佛事。是二十三自庆。生净土已。寿命无量。与佛齐等。更无中夭。是二十四自庆。生净土已。衣食随念。宫殿逐身。自然快乐。七宝庄严。一切具足。无求不得。是二十五自庆。生净土已。具无碍辩才。得八万四千陀罗尼门。智慧明了。无不通达。是二十六自庆。生净土已。与大菩萨观音势至。为其胜友。无怨憎会。是二十七自庆。生净土已。六时闻法。悟无生忍。是二十八自庆。生净土已。更无退转。直至成佛。是二十九自庆。忍力成就。乘大愿船。却来三界。遍历十方。生死海中。复度众生。往生净土。同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三十自庆。相与志心。踊跃欢喜。五体投地。归依世间大慈悲父。南无教主释迦牟尼佛南无西方阿弥陀佛南无当来弥勒佛南无善业佛南无意无谬佛南无大施佛南无名赞佛南无众相佛南无德流布佛南无世自在佛南无德树佛南无灭痴佛南无无量佛南无善月佛南无无边辩相佛南无梨陀法佛南无应供养佛南无度忧佛南无乐安佛南无世意佛南无爱身佛南无妙足佛南无优钵罗佛南无华缨佛南无无边辩光佛南无信圣佛南无德精进佛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南无普贤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又复归依如是十方尽虚空界一切三宝无量贤圣(一拜)。
今日大众。如是自庆。因缘无量。非复弱辞所能宣尽。凡人处世。苦多乐少。况今相与有此大庆。皆是十方三宝威力。阿弥陀佛大愿之力。宜各志心。怀思恩德。欢喜踊跃。奉为。
国王。父母师长。上中下座。信施檀越。善恶知识。天龙八部。太山府君。五道大神。一切鬼神。琰魔王界。十八狱王。并诸眷属。广及十方。三界六道。无穷无尽。含情抱识。有佛性者。五体投地。志诚归依十方三世尽虚空界一切三宝。西方阿弥陀佛。愿以慈悲心。同加摄受。以不思议力。覆护极接。令三界六道一切众生。从今已去。越生死海。往极乐国。行愿早圆。俱登十地。入金刚心。成等正觉。
○普皆回向第十二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前以自庆已竟。次乃普皆回向所修西方忏法。回向法界众生。同成无上菩提。共证真如实际。相与志心。五体投地。归依世间父慈悲父。南无教主释迦牟尼佛南无世自在王佛南无西方阿弥陀佛南无九十九俱胝佛南无西北方现在一切诸佛南无无量功德火王光明佛
如是等佛如殑伽沙住在西北方广长舌赞佛土功德摄受法门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南无普贤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又复归依如是十方尽虚空界一切三宝无量贤圣(一拜)。
今日大众。普为十方。尽法界一切众生。以此修集礼念弥陀忏法。一切善根功德胜因。惟愿西方净土阿弥陀佛。慈悲证明。普皆回向。宜各人人。等一志心。
稽首归依大导师 十方三世诸如来
今集弥陀礼忏法 救度生死爱河人
八万行中诠要行 显示西方净土门
自劝劝他生彼国 愿佛慈悲力加护
稽首归依无量寿 彼国他方大悲主
闻名渴仰遥顶礼 愿共自他亲奉侍
广引诸经赞净土 教令念佛往西方
今日大众。如上所说。普为法界众生。修集弥陀忏法功德。普皆回向已。相与志心。五体投地。归依世间大慈悲父。南无教主释迦牟尼佛南无西方阿弥陀佛南无当来弥勒佛南无真实佛南无天主佛南无高音佛南无信净佛南无婆耆罗陀佛南无福德音佛南无炎炽佛南无无边德佛南无聚成佛南无师子游佛南无不动佛南无信清净佛南无行明佛南无龙音佛南无持轮佛南无财成佛南无世爱佛南无法名佛南无无量宝名佛南无云相佛南无慧道佛南无妙香佛南无虚空音佛南无虚空佛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南无普贤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又复归依如是十方尽虚空界一切三宝无量贤圣(一拜)。
今日大众。如普贤行愿所发回向。偈曰。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愿我临欲命终时 尽除一切诸障碍
面见彼佛阿弥陀 即得往生安乐刹
我既往生彼国已 现前成就此大愿
一切圆满尽无余 利乐一切众生界
彼佛众会咸清净 我时于胜莲华生
亲睹如来无量光 现前授我菩提记
蒙彼如来授记已 化身无数百俱胝
智力广大遍十方 普利一切众生界
我此普贤殊胜行 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 速往无量光佛刹
今日大众。如上普贤所说回向已。相与志心。五体投地。归依世间大慈悲父。南无教主释迦牟尼佛南无西方阿弥陀佛南无当来弥勒佛南无天王佛南无珠净佛南无善财佛南无灯炎佛南无宝音佛南无人主王佛南无罗睺守佛南无安隐佛南无师子意佛南无宝名闻佛南无得利佛南无遍见佛南无世华佛南无高顶佛南无无偏辩才佛南无差别知见佛南无师子牙佛南无梨陀步佛南无福德佛南无法灯盖佛南无目揵连佛南无无忧国佛南无意思佛南无乐菩提佛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南无普贤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又复归依如是十方尽虚空界一切三宝无量贤圣(一拜)。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愿弟子等。承是修集忏法回向。所生功德。仰愿当今皇帝皇家眷属。从今已去。至坐道场。护持佛法。如萨陀波伦。大悲灭罪。如虚空藏。能远听法。如琉璃光。善解难法。如无垢藏。又愿(某甲)等所生父母。历劫亲缘。从今已去。至坐道场。散形空界。如无边身。具十功德。如高贵德王。闻法欢喜。犹如无畏。神通勇猛。如大势至。又愿(某甲)等和尚阿阇梨同学眷属。上中下座。一切知识。从今已去。至于道场。各得无畏。如师子王。影向大化。犹如宝积。闻声救苦。如观世音。善能咨问。如大迦叶。又愿(某甲)等出家在家信施檀越。善恶知识。各及眷属。从今已去。至于道场。解诸危厄。犹如救脱。相㒵端严。犹如文殊。能舍业障。如弃阴盖。设最后供。等于纯陀。又愿诸天诸仙。护世四王。聪明正直。天地虚空。主善罚恶。守护持咒。五方龙王。龙神八部。幽显灵祇。各及眷属。从今已去。至于道场。大慈覆护。如何逸多。精进护法。如不休息。远证读诵。犹如普贤。为法焚身。犹如药王。又愿十方一切怨亲。及悲怨亲。四生六道。一切众生。各及眷属。从今已去。至于道场。心无爱染。如离意女。微妙巧说。如胜鬘夫人。能行精进。如释迦文。所有善愿。等无量寿。所有威神。如诸天王。不可思议。如维摩诘。一切功德。各各成就。无量佛土。悉具庄严。仰愿十方尽虚空界。无量诸佛。诸大菩萨。一切贤圣。以慈悲心。同加摄受。救护拯接。所愿圆满。信心坚固。德业日远。慈育四生。等如一子。令诸众生。得四无量心。具六波罗蜜。应念见佛。皆如胜鬘。一切行愿。毕竟成就。等与如来。俱登正觉。
○嘱累流通第十三
(夫嘱累流通者。续弥陀之慧命。传佛祖之心灯。法藉缘兴。道由人显。弥陀教内。嘱累重宣。净土经中。流通广演。今则佛曰已远。末法时临。以忏法嘱累于十方。仗佛力流通于万古。更冀龙天密佑。贤圣冥加。俾进道而无魔。令修行而有赖。人天同庆。水陆咸忻。更相欢化于无穷。递玄弘扬于不朽。或闻或见。尽往西方。若受若持。咸归极乐。愿希劫海传无尽。共助弥陀作指南)。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前以普皆回向已竟。次应嘱累流通。仰愿十方三世一切圣贤。梵释四王。金刚天等。护法神众。令此忏法。尽未来际。流通不绝。广度群生。多所饶益。自行劝他。见闻随喜。乃至书写。读诵受持。同得往生西方净土。是故我等五体投地。归依世间大慈悲父。南无教主释迦牟尼佛南无世自在王佛南无西方阿弥陀佛南无东北方现在一切诸佛南无无数百千俱𦙁广慧佛
如是等佛。如殑伽沙。住东北方。自佛净土。及十方佛。各各示现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周匝围绕。说诚谛言。汝等有情。皆应信受。如是称赞不可思议佛土功德一切诸佛摄受法门。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南无普贤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南无护持国界梵释四王天龙八部诸贤圣众归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诸佛(一拜)归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尊法(一拜)归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贤圣(一拜)
愿共诸众生 往生安乐国 志心归命礼
西方弥陀佛
又复归依如是十方尽虚空界一切三宝无量贤圣(一拜)。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重复志诚。嘱累流通。仰启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菩萨。护法神王。以本愿力。誓度众生。摄受众生。无穷无尽。同善知识。无分别想。愿一切众生。知如来恩。亲近供养。愿诸菩萨。慈悲哀念。令诸众生。不违其教。悉能受持。无有懈息。得无碍乘。究竟自在。始自归依三宝。终至嘱累流通。所有造忏功德。悉以回施法界众生。仰愿弥陀世尊。及十方诸佛。现为我证。令我所愿。皆得成就。愿诸众生。俱生净土。闻法悟道。功德智慧。悉皆具足。与诸菩萨。等无有异。入金刚心。成等正觉。相与志心。五体投地。归依世间大慈悲父。南无教主释迦牟尼佛南无西方阿弥陀佛南无当来弥勒佛南无法天敬佛南无断势力佛南无极势力佛南无慧华佛南无坚音佛南无安乐佛南无妙义佛南无爱净佛南无惭愧颜佛南无妙髻佛南无欲乐佛南无楼志佛南无无量无边尽虚空界 无生法身菩萨 无漏色身菩萨 发心菩萨南无兴正法马鸣菩萨南无兴像法龙树菩萨南无十方尽虚空界 无边身菩萨 师子游戏菩萨 师子奋迅菩萨 师子幡菩萨 师子作菩萨 坚勇精进菩萨 金刚慧菩萨 弃阴盖菩萨 寂根菩萨 慧上菩萨 常不离世菩萨 药王菩萨 药上菩萨 虚空藏菩萨 金刚藏菩萨 常精进菩萨 不休息菩萨 妙音菩萨 妙德菩萨 宝月菩萨 月光菩萨 萨陀波伦菩萨 超三界菩萨 大准提菩萨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南无普贤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又复归依如是十方尽虚空界一切三宝无量贤圣(一拜)。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今此念佛礼忏往生法门。过去诸菩萨已修。已生安乐国。未来诸菩萨当修。当生安乐国。现在诸菩萨今修。今生安乐国。我等有幸。亦修此法。相与如是三世菩萨。同共集会。游履极乐清净佛土。受用最胜广大法乐。弥陀经钞云。劝一人念佛。即是成就一众生往生。一众生往生。即是成就一众生成佛。一众生成佛已即度无量众生成佛。无量众生成佛已。转度无穷众生成佛。其未来诸佛出世善因。皆由此始。是以修集弥陀礼忏法门。成就众生。往生净土。成佛捷径。出世要津。无量功德。盖非小补。今则剖开宝藏。指出衣珠。分付有缘。普同受用。顶礼奉辞。一切和南。三乘圣众。礼念弥陀忏法已竟。
愿以此功德 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
当生极乐国 同见无量寿 皆共成佛道
回兹有作之功。上助
无为之化。伏愿
当今皇帝万岁。
天眷文武千秋。
圣日并佛日常明。
金轮与法轮双运。风调雨顺。岁稔时康。万国欢忻。四边宁静。十方抱识。同为极乐之化生。法界含灵共作弥陀之海众。仰惟
大觉俯赐
证明。谨忏。
礼念弥陀道场忏法卷第十(终)
捍
(音旱)
No. 1467-D
前龟山朗公。早蜕名缰。今善讲且诚孝(免)。益敬之。乙卯春仲。来谓(免)曰。吾以大忏。愿为兼善。盖末流入佛。捷迳止此而已。至顺间。三藏顺庵寓燕时。板其忏本。徒安旻天寺庶广印行自火于辛丑。恨其湮没。幸因师干事重刊。喜而相之。子将以一语著于末(免)。曰。何敢赘焉。公微笑而去。比再来。方请䟦。辞未之已。乃引徴聊激信佛者。昔罗僧发徴居西孔寺。令世一开士。期万日修净土业。及期。果与二千檀家共西迈。所谓万人同得去。明矣夫。古今不二。而人法亦一也。但信之深浅。念之勤怠。有不同耳。苟能于佛深信勤念者。根尘洁而法器成。故临终十念。佛必来迎。其言净土甚易往。信哉。公可斯语而后复继之曰。今板既讫功。文寿其传。而使览者。有所感焉。更相力劝而念之至。为家净土而人弥陀。则公之愿偿矣。师之事毕矣(免)。于是乎。乃敬书。以助大忏之弘阐。此亦寿福
君国之一道也。
仓龙丙辰仲春朔日岩遁朴(免)妥夫书
No. 1467-E 弥陀道场忏法跋
成化四年秋九月日
大上王奄弃群臣。我
殿下哀慕罔极。印成弥陀忏法。转于
殡侧。臣切闻
大雄氏曰。西方有无量寿佛国。名极乐。一念信心。即得往生。受诸快乐。而此忏法。伏诸佛之威神。忏多生之宿障。直指往生迳路。实为成佛阶除。所谓西方净土一诀往生。无上菩提两手分付者矣。我大行王。夙植德本。洞达真乘。其尊崇
三宝。诞扬玄化十方
佛天所共证明。岂但一念信心而已哉。
超生净界。顿证佛果也。无疑矣。推其极尽。十方界莫不均沾利益。同成无上正果也。然后已焉。呜呼岂易量哉。
通政大夫礼曹参议臣 李克墩 谨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