卍续藏第 63 册 No. 1238 宝镜三昧原宗辨谬说
No. 1238
宝镜三昧原宗辨谬说
洞下衡南大义山沙门 净讷 述
世尊凡为说法。或先举喻。次举法。或先举法。次举喻。谓之法喻相参。以晓未悟。此古今说法之恒规也。云岩宝镜三昧。建章二十六句。广举大法为案。恐人以文害义。故引婴儿喻作证。所谓如世婴儿。五相完具。不去不来。不起不住。婆婆和和。有句无句。下复举重离一喻曰。如离六爻。偏正回互。叠而为三。变尽成五。此谓以喻合喻。使人了了无疑。云岩惟取重离一卦为喻。此外并无干涉。故曰叠而为三。变尽成五。所云三叠五变。是法数。非卦数。是藉卦之阴阳二爻。以明偏正回互之义。以叠三喻三德。变五喻五位。五本乎三。三本乎一。合上婴儿喻。虽有五相。而具于一人。恐人于此起三五异见。乃重说二喻曰。如荎草味。如金刚杵。草虽五味。具于一枚。杵虽三相。具于一事。前后四喻皆以总摄别。以体摄用。谆谆发明三德五位。悉本乎一心。故断章取义。专取重离为喻。即事显理。以彰正偏妙叶之旨。何得浪谈易理。认婉喻为正解乎。或曰。何谓三德。曰法身。般若。解脱。是也。何谓五位。曰正中偏。偏中正。正中来。兼中至。兼中到。此洞山之建立也。以至五位君臣。五位功勋。五位王子。皆原此尔立。名异而体同。其所本者。亦从大教住行向地等妙发来。故举五则摄尽一切差别无余也。
或曰。三德于重离。如何分配。曰初叠即重离初爻二爻二。二叠即三爻四爻二。三叠即五爻六爻二。每一叠取阴阳两爻为喻。在卦乃乘承比应。是世间之道。在法乃体用回互。是出世间之道。故借喻以显其法也。
如初叠卦义两爻一阳一阴。首得干之初九。为少阳而居阳位。取乾元善长之本。以喻初住之根本智。无一法当情。所谓正位也。次得坤之六二。为少阴而居阴位。取敬以直内义。以方外之德用。喻初住之普贤行。涉大功勋。所谓偏位也。智行互参。直透过五十二位而回入妙有。五位一贯。故初成般若德也。
如二叠卦义两爻纯阳。初得干之九三。为太阳而居阳位。次得干之九四。为老阳而居阴位。刚柔互彻。理事合明。故于法喻大智。已满大行。已圆成等正觉。故次成法身德也。
如三叠卦义两爻一阴一阳。首得坤之六五。为太阴而居太阳之位。次得干之上九。为老阳而居老阴之位。其动而无动。静而无静。动静恒如。非离非即。故于法喻五位。佛果已毕。隐胜现劣。随类化身。非凡而凡。非圣而圣。生佛二习。悉皆融化。故末成解脱德也。
或曰。五位于重离五变。如何分配。曰即以六爻。从下至上。而互成五变也。每一变用上下二爻阴阳交彻。以喻偏正回互之旨。首以初爻之少阳。比二爻之少阴。为一变
此云岩所引。重离一卦。观爻相。有如此回互之妙。乃拈来为喻。初以六爻分三叠。以象三德。次以六爻分五变。以象五位。不动本卦。而三五之体用回互。位位本自天然。有如伏羲神禹。见河洛二图。阴阳法数。遂援数以穷理。堪为儒宗。兼可通于释宗。作人天之眼目也。若觉范之非理变卦。非理配法。其违戾儒佛之旨。遗害于千古之后。滔滔而莫之返。可不痛乎。
辩谬诸条不录。莫大义以明。则诸谬自消矣。兹更录诸师建立宗旨大意数条观之。则不堕邪谬矣。
第一云岩如离六爻偏正回互者。此单取爻
第二洞山价祖。根正偏。复建五位功勋者。盖恐学人坐着正偏。遂以干慧为足。则道果难臻。故于各位下。建立功勋。以明五位进修浅深之旨。其于正中偏下。立向位者。谓念念趋向根本不动智佛。始得其正。则知初位以趋向。为功勋也。于偏中正下。立奉位者。谓五十二位阶级。念念奉重佛果为宗。始得佛果圆满。故以奉重。为功勋也。于正中来下。立功位者。谓乘前五十二位有修有证之功。而至妙觉无修无证之果。故独以大功。为功勋也。于兼中至下。立共功者。谓道后普贤行。乃摄化无余。必须感应道交。方堪受化。所谓宾主交光。真俗一致。故以共功。为功勋也。于兼中到下。立功功位者。谓前四位。是有为无为之道。通属自利利他边事。而心佛众生。不能泯迹。于此位。乃得心佛众生同归实际。是以智遣智。浑合如如。故曰功功也。
第三曹山寂祖。又根功勋。而立五位君臣者。此明正偏五位尊卑主伴之德相也。故于正中偏下。立君视臣。是喻从体起用之德相也。于偏中正下。立臣奉君。是喻摄用归体之德相也。于正中来下。立君位居中。是喻因果一如。理事互融之德相也。于兼中至下。立臣位。是喻道后普贤大行纯是利他。为冥应群生之德相也。于兼中到下。立君臣道合。是喻凡圣同泯。正符华严六相之坏相也。
第四石霜诸祖。又根正偏功勋君臣之制。而立五位王子者。此单明五位权实二智之差别也。五位皆以生为言者。显二智之发生也。五位皆以王为言者。显尊卑自在之义也。五位皆以子为言者。显智种嗣息之义也。盖物物有智。常被五蕴八识所覆。必值佛祖启迪。乃能开发。从始至终。权实不同。故应五位次第建立。始尽万法源底。于初位下。立为诞生王子者。谓即根本无明。而成不动之智。此智向者隐覆。今乃初发。是根本智。故喻为诞生也。于第二位下。立为朝生者。是从真际。起大功勋。破九界无明。起十度大行。已涉有为。是差别智。故喻为朝生也。前位是夜半正明。此位是天晓不露。故名回互。于第三位下。立为末生者。是功位已满。即补处位。唯此最后一生。即便八相成道。是后得智。故喻为末生也。于第四位下。立为化生者。是道后普贤行。乃冥应群机之种智。而变化莫测。故直云化生也。于第五位下。立为内生者。是摄前四位。齐至法界。而法界量灭。同归实际。是一真法界大寂灭忍。当生亦不生。故喻如内生也。
以上四种建立同异之旨。总不外始祖重离六爻一喻。所谓叠三成五天然自成之妙。是显自性因果一周。与华严六相义。无二无别。故余已悉于辩谬之中。毫无可惑。今复见以曹山君臣五位之图。前后移置者。故再为详明之。如谓正中之君位。可移置于初位。第四臣位。可移置于二位。第一君视臣。可移置于第三位。第二臣奉君。可移置于第四位。将复谓云岩正位之正中来。洞山正位之功位。石霜正位之末生王子。皆可移在初位乎。三种正位。断不可移。则知三家先后各二位。皆不可移。明矣。若明此四种建立必不可移。即知云岩重离六爻之喻讵容损益丝毫。而吾于辩谬集中。所详三叠五变之义。彰明较著。复何疑哉。即以先代君臣五位黑白间错之图式。参对重离奇偶阴阳之爻象。与正偏功勋王子三种建立之法式。位位贴体。参合无不相符。如以日照日。至此则知石门所撰。巽兑中孚大过之卦义。内绍外绍之王种义。大慧所注。宰相将军庶民之子。黑处说白。白处说黑。回互之义。岂不大相刺谬也哉。诸家随声逐响。而宗其说。大似谤佛谤祖。慎之慎之。
宝镜三昧原宗辨谬说(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