卍续藏第 61 册 No. 1162 净土资粮全集
No. 1162-A 净土资粮全集(前集)
桐邑净业弟子 庄广还 辑
西方净土图(一名极乐世界亦云安养亦云安乐亦云清泰亦云妙意总名净土)
No. 1162-B 附中峰大师怀净土诗(详见往生章略举尊宿中)
七重密覆真珠网 三级平铺玛瑙阶
安养导师悲愿切 遥伸金臂接人来
藕池无日不华开 四色光明映宝台
金臂遥伸垂念切 众生何事不思来
七重行树影交加 昼夜开敷白藕华
佛手自来遮不得 众生何事觅无涯
鹦鹉频伽绕树鸣 好音和雅正堪听
殷勤不断缘何事 曲为劳生昧己灵
六时不断雨天华 风味新奇孰有加
清旦满盛衣裓里 归来重献佛袈裟
世界何缘称极乐 只因众苦不能侵
道人若要寻归路 但向尘中了自心
十万余程不隔尘 休将迷悟自疏亲
刹那念尽恒沙佛 便是莲华国里人
No. 1162-C 附西斋禅师怀净土诗(讳梵琦字楚石详见往生集)
将参法会礼金仙 渐逐香风出宝莲
红肉髻光流不尽 紫金身相照无边
重重烟树垂平地 一一华台接远天
诸佛界中希有事 了如明镜现吾前
遥指家乡落日边 一条归路直如弦
空中韵奏般般乐 水上华开朵朵莲
杂树枝茎成百宝 群居服食胜诸天
吾师有愿当垂接 不枉翘勤五十年
一朵莲含一圣胎 一生功就一华开
称身璎珞随心现 盈器酥酡逐念来
金殿有光含日月 玉楼无地着尘埃
法王为我谭真谛 直得虚空笑满腮
池上藕华花上人 佛光来照紫金身
更闻妙法除心垢 尽救迷情出苦轮
举步遍游尘点国 利生终满涅槃因
娑婆界上光阴短 极乐知经几劫春
放下身心佛身前 寻常盈耳法音宣
风柯但奏无生曲 日观长开不夜天
行趁玉阶云冉冉 坐依珠树月娟娟
凡夫到此皆成圣 不历僧祇大果圆
珠王宫殿玉园林 坐卧经行地是金
舍利时时宣妙响 频伽历历奏仙音
返闻顿悟无生理 常住周圆不动心
触目皆为清净土 来从旷劫到如今
一寸光阴一寸金 劝君念佛早回心
直饶凤阁龙楼贵 难免鸡皮鹤发侵
鼎内香烟初未散 空中法驾已遥临
尘尘刹刹虽清净 独有弥陀愿力深
(还)谨按二师之诗虽多。不过称赞劝勉二义。今所述者虽七首。二义备矣。如中峰之前五首。所以赞净土之胜。第六首。勉人以了自心。何以了自心。非念佛不能也。故第七首劝人以念佛。如西斋之前五首。亦赞净土之胜。第六首。勉人以悟无生。何以悟无生。非念佛不能也。故第七首劝人以念佛。此还纂述二诗之意也。俾净业之士。功课之余。咏叹淫佚。意洽义融。有不手舞而足蹈者乎。往生资粮。造端于此矣。
No. 1162-D 净土资粮全集序
庄居士集古今净土经论。择要语类编之。而间附以己意。既成帙。踵门而告予曰。兹净土资粮全集也。说者谓净土著述。简册相望。盖箧有余资。囊有余粮矣。复何藉此。予曰不然。今夫游万里外。未闻厌资粮之多者。是故旅途而遭困乏。则文钱斗金。粒米廪粟。况夫以百千劫未归之穷子。适十万亿难至之宝邦。何嫌乎功德法财之殷且富。披舆图。问道路之频烦耶。殊乡僻邑。购一经一论。不胜其艰。使是编广布。人得而读之。一代时教。粗知其大端矣。虽然。不挟文钱。不赍粒米。如一念顷。生极乐国。世宁无是人乎。如是人前。说如是编。诚为赘语。苟不尽然。是编与净土诸书并行。安知其无补云。
大明万历岁次甲午春正月吉旦云栖袾宏识
(还)谨按不挟文钱不赍粒米之说。或者疑之。谓五台居士。则曰顿渐二门。皆必藉于资粮。今莲师所云不侔。何也。予曰。莲师所指。上智之人也。上智之资粮。生知安行者也。岂复藉于此集乎。今曰挟。曰赍。是有执持力守之意。学知利行事也。岂可以语上智乎。故曰不挟文钱。不赍粒米。非真无资粮之谓。读者不以辞害意可也。
No. 1162-E 净土资粮全集序
归元直指云。欲生净土。须办资粮。夫净土一途。诚出世捷径。
释迦慈尊。最大方便。特为拈出。反覆嘱示。不啻三令五申。而古来万圣千贤。赞叹垂训。如出一口。末教众生。欲超生死。舍净土之外。更觅何处往生哉。第净土之游。穷子岂能垂橐徒往。虽有顿渐二门。皆必藉于资粮。一念顿生者。譬诸大局干人。万斛之装。咄嗟可办。渐机之士。譬诸材力绵寡。斗储升积。假以岁月。世鲜上智。资粮殆不可不预讲也。资粮者何。曰信。曰愿。曰行。是已。此三者。能于二六时中预办。则出门随用随足。虽历恒河沙刹土。亦无艰难困苦。况十万亿之净土耶。吾友莲池禅师。得佛心印。弘法东南。所接学人。不论根器利钝。俱孜孜以净土为言。而其高足庄居士。恐枵腹西行者。势难前进。乃手集一书。而三刻之。特为渐机同志设大缘法。其终刻者。名曰净土资粮全集。盖取归元直指之意而广演之也。余观其大较。不出所谓信向愿力戒行三者。而搜稽往事。博采格言。比之厚积富藏。几于千斯仓。万斯箱矣。慕乐邦者。循此以往。何安养之不可得哉。慨自唯心净土之旨不明于世。好异者。往往右禅那而薄往生。莲池禅师既导其迷津。居士此录。𣸪资其利涉。隐然西方圣人度尽众生。方登正觉之遗意也。净名经谓法施大于财施。居士以往生法作资粮。广施法界。即用三千大千七宝布施。功德宁复过此。盖不持善承莲池师之志。而亦深报
释迦慈尊之恩矣。有事净土者。尚无忘居士嘉惠之心乎。居士名广还。字复真。端雅有道之士也。
明万历岁次乙未春三月十日当湖五台居士陆光祖识
No. 1162-F 净土资粮全集自叙
天下事。有定于命。而几非在我者。不可以幸致。有出于天。而作不由人者。不可以强求。识此而予之终身可知。予之得师为不偶矣。予少承儒业。未几以母疾学医。二者兼之。殆二十余载。奈数奇不偶。四十无闻。犹夫人也。遂弃其所学。而从事于玄。卒之口诀无传。几成奇疾。乃喟然曰。独不能为天地间一间人乎。遂构小园。栽花垒石。日吟咏偃息于其间。每见花荣花悴。倏尔成空。因悟盈虚消息。物理然也。吾独非物乎。他日亦当如是。即毁园闭户。习静求禅。取金刚诸经而诵之。至万历乙酉。泛舟武林。旅遇一翁。见予作佛语。遽问曰。子学佛。谁所师。对曰未也。乃曰吾闻云栖有
莲池禅师者。声称洽乎于兹。有年矣。盍往师之。且柳宗元与李睦州服气书。不可不读。言讫别去。莫知其为谁也。予叹曰。服气书。予少时所读。今为𡨥公之霍光传矣。其教我甚殷。乌容负。遂徒步云栖。扣关谒
师。师欣然摄纳。教以净业。授以五戒。名以广还。温温若素相知者。临别请益。
师曰。释典充栋。何以教子。约而言之。见性其体也。度生其用也。文殊谓修行莫如念佛。正今日之急务。子其勉之。还敬受而归。日课阿弥陀佛五万声。不遑暇食。未半期而此心寂然。恍若有得。因思执此以往。见性无难。但生何以度。忽记金刚经有曰。以七宝布施。不若以四句偈等为人解脱。其福胜彼。言法施愈于财施明矣。还不自揣。遂阅净土经论。掇其要语。分门别类。始以往生定其趋。次以起信回其向。又以誓愿决其志。乃以斋戒成其德。日课达其材。终以兼禅诣其极。分为六卷。名曰净土资粮。既梓行矣。复加补辑。更名全集。就正于
师。师曰。非此无以度生。遂重为之校。因乞一言弁诸首。
师唯唯。更授以菩萨戒而归。中道俯而思。仰而嘘。忽忽如丧神守。舟人怪之。中有一客问予曰奚自。予曰自云栖。因具道前缘。客曰。得受戒。则念佛不虚。见性之道也。正资粮。则法施有具。度生之端也。二者足以自慰。而先生似有隐忧。何居。予曰。吾追忆往时。始以儒而兼以医。继以玄。而又更以闲。一无成而𩯭丝矣。设使当时舍此数端。而早以学释。则今日之造就。殆未可量。顾不为此而为彼。老大徒伤悲耳。客笑曰。先生误矣。非儒无以识佛之理。非医无以达佛之心。非玄无以肇佛之寂。非闲无以筑佛之基。先生殆藉是数者以学释。不以为幸。而反以为悲。何也。虽然。未也。设使儒而用世。则爵禄縻其身。医而大行。则货利溺其志。玄得口诀。则他岐迷其往。闲不反观。则草木同其腐。求为净土之资粮。乌可得哉。先生以此数者启佛之机。而终不以此数者为佛之障。其殆定于命而不移于我。由于天而不参以人者乎。先生殆有出世之缘。而非强求幸致者也。予起谢曰。客所言。诚为确论。但知其一。未知其二。予之终身经历。命矣天矣。今之以教立命而不委于命。尽人合天而不任于天者。伊谁之功。噫其资粮之全集乎。非
莲师之启迪。何以有此。然而究其所以。亦莫非命也。天也。不然。曩时之旅邸邂逅。指教殷勤。若或遣之以告予者。岂无故哉。于是而知吾之得
师为不偶。吾之见性度生为有受。而非若服气书之云云矣。昔河汾王氏有言曰。通于夫子受罔极之恩。还于
莲师亦云。客瞿然曰。予鄙人。不足以及此。先生可谓知本矣。请叙其说以识。
大明万历岁次庚子春正月谷旦菩萨戒弟子八十翁复真庄广还谨识
No. 1162-G 募刻净土资粮全集疏
佛道为出世间法。尚矣。然尽大藏中法门。无如修西方之径捷者。故庐山远祖。历代名师。洪源浚流。其来已久。迨今末法。邪说横行。或妄称三教之祖。或伪造五部之书。或密授十六字经。或秘传七个字佛。或身中运气存神而号公案。或闇夜闻声见物而作奇徴。或本无悟入。而诳说禅宗。或拨无因果。而诽谤正法。千科万径。莫可具陈。诚有如莲池禅师所云者。师于是惧佛法之将衰。为中流之砥柱。主张净土。开刹云栖。声称洽乎于兹。三十余年矣。但师教虽共由于通邑大都。而或间隔于殊乡僻地。虽流行于丛林兰若。而或阻滞于闾巷村居。师盖有不胜其悯者。还虽不材。忝列弟子。斯道污隆。与有责焉。固知涓滴无补于江河。亦以借光可破诸幽暗。遂忘固陋。辑此资粮。集群经之要言。会诸师之确论。分门别类。比事属辞。既正于师。复辨诸友。稿凡三易。全集乃成。诚往生之捷法。出世之要典也。若藏诸箧而不广其传。固非普度众生之意。专于己而不兼乎众。又非善与人同之心。重兴锓梓之工。再循募缘之例。或多助。或寡助。既同植往生之胜因。或出家。或在家。必同证往生之胜果。盖以资粮一具。众善攸归。上可以隆出世之佛法。下可以遏邪说之横流。远可以续庐山之正传。近可以广云栖之声教。皆一善念为之造端也。具此功德。往生何疑。所谓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者。古人之言。岂欺我哉。噫。四方清信士女。当知予言之非妄矣。尚其图之。
大明万历岁次己亥秋八月吉旦庄广还谨疏
(还)谨按莲师伪造五部之说。或者疑之。谓五部之书为罗教。罗号悟空老人。既曰悟空。是得金刚般若之义。而以为伪造。何也。予曰。汝独不闻僧肇之论乎。论云。性空者。谓诸法实相也。实相者。言不有不无。不有不无者。不如有见常见之有。邪见断见之无耳。若以有为有。则以无为无。有既不有。则无无也。夫不存无以观法者。可谓识法实相矣。今五部之书。虽不若有见常见之有。不免堕于邪见断见之无。与诸法实相。邪正悬隔。般若之义。果如是乎。谓之伪造非耶。今人多宗是书。殆未明乎此耳。
净土资粮全集目录前集西方净土图(附怀净土诗一十四首)资粮全集序(三篇自叙一篇)募刻资粮全集疏资粮全集目录纂辑资粮大意卷之一净土往生章(有图)三圣因地篇愿偈摄生篇诸圣同归篇三九往生篇往生胜相篇往生胜果篇卷之二净土起信章(有图)大阿弥陀经疑城胎生分净土指归论十种信心龙舒王居士净土起信文永明寿禅师戒人勿轻净土文丞相郑清之劝修净土文云栖莲池禅师净土疑辩附论因果篇总论因果论十业善报论十业恶报卷之三净土誓愿章(有图)论净业人宜发愿西方愿文论发愿人宜发誓西文誓文卷之四净土斋戒章(有图)总论斋戒持斋篇总论持斋持斋四事图论不食肉论不饮酒论不淫欲论不食五辛短斋图说持戒篇总论持戒身三业图说论不杀生(附放生)论不偷盗(附弭盗)论不邪淫(俱有回向文)口四业图说论不妄言(有𢌞向文摄下三业)论不绮语论不两舌论不恶口意三业图说论不贪欲论不嗔恨论不邪见(俱有𢌞向文)意三业二偈附十业自考图式卷之五净土日课章(有图)六时对越篇佛说阿弥陀经往生真言赞佛偈(念佛随愿)回向文(礼佛随愿)六时念佛篇论念佛正因论念佛持法论念佛胜利论临终念佛六时观想篇论一心三观论观想白毫论十六观想论帝网无尽观论临睡观想(并愿文)附情想篇附六斋日加课篇(兼十斋日)礼三宝法三祝愿法回向十业戒持诵大乘经典卷之六净土兼禅章(有图二)论净土禅宗豫行篇正修篇摄心念佛法数息念佛法参究念佛法实相念佛法调和篇(附六种料拣)明宗篇上明宗篇下附御魔法后集净土资粮全集后序(一篇自叙一篇)净土资粮全集䟦直音略训(全卷)复真居士像图复真居士像赞复真居士像记复真居士像说复真四偈
目录(终)
No. 1162-H 纂辑资粮全集大意归元直指曰。欲生净土。须办资粮。何谓资粮。信愿行三字也。三字具足。净土必生。今此书有往生章。起信章。信也。誓愿章。愿也。斋戒章。日课章。兼禅章。行也。三者已备。故曰净土资粮。噫。未能自利。先欲利人者。菩萨发心。故不忍独善其身。心怀兼利也。兼利之道。弘法为先。此资粮之所以作欤。或问君子明道不计功。今开卷未睹资粮之说。而先阅往生之图。无乃启其计功之心乎。曰不然。智者大师云。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道。又云。由因感果。应先因而后果。今教门引物为便。故皆先果而后因。由此二说观之。则是图之作。乃教化度脱之初机。潜孚默导之微权也。计功云乎哉。古云知止而后有定。故先之以净土往生。知止矣。而无信心。则佛法如海。其何能入。故继之以起信。向善矣。而无决定心。能不退转乎。故继之以誓愿。既决定矣。而不能动心忍性。何以修行。故继之以斋戒。既斋戒矣。而无程规。何所从事乎。故继之以日课。又不有所谓最上乘。而为修行第一义者乎。此明心见性之功。所当顾諟而不可须臾离者也。故以兼禅篇终焉。或问兼禅见性篇。既为修行第一义。何不冠于卷首。而乃置于卷末乎。曰。法华经已言之矣。经云初说三乘。引导众生。然后但以大乘而度脱之。若骤语以心性之说。则捍格不入。有不骇而逃焉者几希矣。噫。其窃取法华之意乎。经文本不当去取。但此书既别类分门。则纂辑不得不寻章摘句。势使之然也。或云昔昭明分金刚经为分数。尚婴重罪。今子杂引诸经。支离甚矣。罪当何如。予曰不然。昭明之得罪。分柝全经故耳。今予之引经语。即金刚经所谓以四句偈等。为人解说之意。于全经固无损也。何罪之有。况莲师诸圣同归篇。亦杂引诸经者。岂莲师不足法欤。或人色赧而退。或问净土经论甚多。子所引证。不过数部数集而已。恐所遗者尚多也。予曰。子独不闻黄檗之言乎。言今人只欲多知多解。广求文义。唤作修行。不知知解不消。翻成壅塞。尽向生灭中取。真如之中。都无此事。三乘学道人。俱是此样。予恐净业之士亦罹此病。故不敢泛及耳。经论之后。间附己意。非敢于续貂。盖以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初学读之。恐不知其旨趣。故以己意时发扬之。所以启初学。非敢为高明者道也。或问考证之设。皆人所共知者。似亦为赘。曰不然。初学者经论未谙。检阅甚难。此书本为便初学。非为老师宿儒也。何得为赘。或问明宗篇多隐语。既为初学。何不发明。宁非缺典耶。予曰。达观禅师不云乎。才涉唇吻。便落意思。尽是死门。终非活路。若之何发明之。或人有省。乃喟然曰。吾诚门外汉也。或问前有往生图矣。后复有必生图。岂不为赘。予曰。不然。前之往生图。所以欣动行人之心。欲生彼净土。须办此净业。俾其慕果修因。如谚之所谓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之意也。后之必生图。所以赞美行人之功。既办此净业。必生彼净土。是谓修因证果。如经之所谓舟筏具。而速登彼岸者是也。其往生虽同。立义则异。乌得为赘。经典顶格书之。古今传论。则低一字。而肤说又低一字。乃士希贤。贤希圣。虽位殊品列。思齐义也。又如父而子。子而孙。实交参共济。圆融义也。
净土资粮全集(前集终)
No. 1162
净土资粮全集卷之一
古杭云栖寺莲池禅师 袾宏 校正
[橘-矛+隹]李桐邑净业弟子 庄广还 辑
净土往生章(西方净土极乐世界也)
考证 疏钞云。十方世界。皆有净土。何为独示西方。良由心无二用。功戒杂施。上都仪云。归命三宝。要指方立相。住心取境。以凡夫系心。尚乃不得。况离相耶。故偏指西方者。定趋向故。西方偏指极乐者。不止于无苦有乐。如随愿往生经云。佛国无量。专求极乐者何。一以因胜。十念为因。即得往生故。一以缘胜。四十八愿。普度众生故。
三圣因地篇
阿弥陀佛因地
悲华经曰。往昔有转轮王。名无诤念。王四天下。王有大臣。名曰宝海。生一子。出家成佛。号宝藏如来。王请佛供养。佛入三昧。放大光明。现十方世界。或净或秽。王白佛言。何故世界有净有不净。佛言。菩萨以愿力故。取清净土。复有菩萨以愿力故。取不净国。王言我今发愿。愿成佛时。国中无三恶道。皆真金色。种种庄严。佛告王言。汝于西方。过一恒河沙阿僧祗劫。是时世界。转名安乐。汝当作佛号无量寿如来。
考证
四天下
即四洲也。
菩萨愿力
悲华经曰。往昔劫中。有转轮王。名无诤念。大臣宝海。为善知识。同于宝藏佛所。发菩提心。轮王发愿云。我作佛时。在于清净安乐世界。摄受一切众生。大臣发愿云。我作佛时。在于五浊苦恼世界。脱度一切众生。无诤念王者阿弥陀佛是也。宝海大臣者。释迦牟尼佛是也。以此君臣道合。名为折摄二门○净土或问曰。两土圣人。示居净秽。以折摄二门调服众生。此以秽。以苦。以促。以多魔恼而折之。俾知所厌。彼以净。以乐。以延。以不退转而摄之。俾知所欣。即厌且欣。可以知化道之相关也。
不净国
即今五浊恶世也。
阿僧祗劫
阿。无也。僧祗数也。言无数劫也○佛祖统纪要略曰。初阎浮提。人八万四千岁。身长八丈四尺。凡过百岁。身减一寸。如是减至十岁。身长一尺。则减劫极耳。以后复入增劫。凡过百年。命增一岁。身增一寸。如是增至八万四千岁。身长八丈四尺。则增劫之极也。如是一减一增。共计一千六百万年。名一辘轳劫。今当第九减劫。今人只可六尺。寿六十也。一辘轳劫满。遇小三灾。刀兵。瘟疫。凶荒也。至二十辘转满。则坏劫到来。遇大三灾水火风起。大地天宫俱坏。大灾之后。入成劫。凡十方三世一切世界。皆悉具此四种相劫。谓成住坏空也。成而即住。住而续坏。坏而又空。空而又成。八十辘轳。总计一十三万四千四百万年。为始终之极数。此名小劫。旷大劫来。世界成坏。不可尽穷者也。
鼓音王经曰。过去劫中。有国名妙喜。王名憍尸迦。祖父清泰国王。父月上转轮王。母殊胜妙颜。生三子。长曰月明。次曰憍尸迦。三曰帝众。时有一佛出世。名曰世自在王。憍尸迦心发道意。弃舍国位。投佛出家。号曰法藏比丘。广发四十八愿。若不尔者。誓不成佛。是时大地震动。天雨妙华。空中同声赞言决定成佛。
考证 疏钞云。阿弥陀佛因地。不但如上二因。有多种因。一。法华经。大通智胜如来时。十六王子出家。常乐说是法华经。后悉成佛。第九王子。今阿弥陀佛是。二。大乘方等总持经云。无垢焰称起王如来时。有净比丘。总持诸经。十四亿部。随众生愿乐。广为说法。彼比丘者。今阿弥陀佛是。三。贤劫经云。云雷吼如来时。有王子。名净福报众音。供养彼佛。彼王子者。今阿弥陀佛是。四彼经又云。金龙决光佛时。有法师名无限量宝音行。力弘经法。彼法师者。今阿弥陀佛是。五。观佛三昧第九经云。空王佛时。有四比丘。烦恼覆心。空中教令观佛。遂得念佛三昧。彼第三比丘。今阿弥陀佛是。六。如幻三摩地无量印法门经云。狮子游戏金光如来时。有国王名胜威。尊重供养彼佛。修禅定行。彼国王者。今阿弥陀佛是。七。一向出生菩萨经云。昔有太子。闻此微妙法门。奉持精进。复教化八千万亿人。得不退转。彼太子者。今阿弥陀佛是。已上略举数端。若其多劫多因。亦应无量。
大阿弥陀经曰。佛言。尔时法藏比丘发斯弘誓。于是住真实慧。勇猛精进。修习无量功德以庄严其国。功德圆满。威神炽盛。方得成就所愿而入佛位。
考证 龙舒净土文曰。法藏发此愿已。乃精进以了生死。次入菩萨地。了生死者。乃生死自如也。入菩萨地者。内则修慧。外则修福也。修慧者。使慧性日广于一日。至成佛时。则慧性含虚空世界。无所不知。无所不见也。修福者。乃托生于一切众生中。同其形体。同其言语。以设教化。夫设化众生者。无非得福也。得福而不受用。故其福愈积而愈大。福大则威神大。是以威神无所不可。方得成就所愿而入佛位。
佛说阿弥陀经曰。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疏云。万里百城。为参知识。梯山航海。云礼道场。岂可万德如来。现在说法。漠然不顾。甘堕城东。是则名为可怜悯者。
考证 钞云。万里者。僧问大随。劫火洞然。未审这个坏不坏。答云。坏。僧云。恁么则随他去也。答云。随他去。僧疑不决。往还万里。广参知识。始得大悟。百城者。善财南游百一十城。参五十三善知识。引此以况阿弥陀佛。是最上知识也。梯山航海。如峨嵋普陀等。引此以况西方极乐世界。是最胜道场也。然古之䟦涉。盖为亲炙圣贤。今日奔驰。祇是遥瞻影像。而且备经险阻。不惮劬劳。何得现在慈尊。舍之不往。城东老母。与佛同生而不见佛。非此之流耶。过未之佛。势所难逢。现在空过。故可怜悯。
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因地
悲华经曰。尔时宝藏如来。复告第一不眴太子(即前转轮王太子也)。今当号汝为观世音。无量寿佛般涅槃后。当成佛道。号普光功德山王如来。又告第二尼摩太子。次当作佛。号善住功德宝王如来。汝以愿力取清净土。复号汝为大势至。
考证
涅槃
正讹集曰。梵语涅槃。此云寂灭。寂灭者。生灭既灭。寂灭现前。盖是无生无灭。无去无来。真常独露。苦乐双亡。故曰寂灭为乐。六祖云。无上大涅槃。圆明常寂照。正明照之极。何世人乃错认为死耶。唯是化缘既毕。示同凡灭。使知万物无常。莫生贪着耳○肇论曰。涅槃之为道也。寂寥虚旷。不可以形名得。微妙无相。不可以有心知。超群有以幽升。量太虚而永久。经论曰。涅槃非有。亦复非无。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寻夫经论之作。岂虚构哉。果有其所以不有。故不可得而有。有其所以不无。故不可得而无耳。何者。本之有境。则五阴永灭。推之无乡。而幽灵不竭。幽灵不竭。则抱一湛然。五阴永灭。则万累多捐。万累多捐。故与道通洞。抱一湛然。故神而无功。神而无功。故至功常存。与道通洞。故冲而不改。冲而不改。故不可为有。至功常存。故不可为无。斯乃希夷之境。太玄之乡。而欲以有无语其神道者。不亦邈哉。
大阿弥陀经曰。佛言。彼佛至般泥洹时。观世音菩萨乃当作佛。掌握化权。教化度脱十方世界诸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之类。皆令得泥洹之道。转相教化度脱。一如大师阿弥陀佛。无有穷极。复住无央数劫。乃般泥洹。其次大势至作佛。掌握化权。教化度脱。一如阿弥陀佛。经历劫数。永无般泥洹时。
考证
泥洹
肇论曰。泥洹涅槃。此二名前后异出。盖是楚夏不同耳。云涅槃。音正也。梵语泥洹涅槃者。秦言无为。亦名灭度。无为者。取乎虚无寂寞。妙绝于有为。灭度者。言其大患永灭。超度四流○涅槃泥洹。有加般字者。何也。即金刚经所谓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般即入也。又瑞应经云。安那般那。华言出息入息。观此。而般之为入。又可知矣。
常氏法起䟦大弥陀经。略曰。现在会中二法王子。于彼佛土。智慧威神。德业辉光。最为第一。入则坐侍正论。出则扬化他方。于彼刹中。不失现在。次补佛处。相继出兴。到此。则安乐旧号。转而为众宝善集庄严矣。约其依报住处。盖在彼界第四兜率天宫。而此书之所未及言者。
愿偈摄生篇
摄生七愿(见大阿弥陀经四十八愿分)第一愿。我作佛时。我刹中无妇女。无央数世界诸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之类。来生我刹者。皆于七宝水池。莲华中化生。不得是愿。终不作佛。第二十三愿。我作佛时。名号闻于十方无央数世界。诸佛各于大众中称我功德。及国土之胜。诸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之类。闻我名号。乃慈心喜悦者。皆令来生我国。不得是愿。终不作佛。第二十五愿。我作佛时。光明照诸无央数世界。幽冥之处皆当大明。诸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见我光明。莫不慈心作善。皆令来生我国。不得是愿。终不作佛。第二十七愿。我作佛时。十方无央数世界。诸天人民。有发菩提心。奉持斋戒。行六波罗蜜。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刹。临寿终时。与我大众现其人前。引至来生。作不退转地菩萨。不得是愿。终不作佛。第二十八愿。我作佛时。无央数世界。诸天人民。闻我名号。烧香散华。然灯悬缯。饭食沙门。起立塔寺。斋戒清净。益作诸善。一心系念于我。虽止于一昼夜不绝。亦必生我刹。不得是愿。终不作佛。第二十九愿。我作佛时。十方无央数世界。诸天人民。至心信乐。欲生我刹。十声念我名号。必遂来生。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不得是愿。终不作佛。第三十愿。我作佛时。十方无央数世界。诸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之类。前世作恶。闻我名号。即忏悔为善。奉持经戒。愿生我刹。寿终皆不经三恶道。径遂来生。一切所欲。无不如意。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愿后说偈
略云。我至成佛时。名声超十方。人天欣得闻。俱来生我刹。我以智慧光。广照无央界。除灭诸有情。贪嗔烦恼暗。地狱鬼畜生。亦生我刹中。
(还)谨按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固皆所以度众生。唯此七愿。乃所以摄引往生者故特表章之耳。
莲师疏钞 众生没于苦趣。佛援之。如垂手深渊。众生背觉合尘。佛念之。如倚门望子。援之虽殷。念之虽切。深沉不起。远逝无还。是孤佛愿也。可慨也夫。
考证
莲华化生
莲师疏云。是莲华者。乃卸凡壳之玄宫。安慧命之神宅。修净土者。若礼佛时。当想己身在莲华中作礼。佛在莲华中受我礼敬。若念佛时。当想己身在莲华中结跏趺坐。佛在莲华中接引于我。然后一心持名。昔有二僧。作莲华开合想。遂得往生。况复加之一心持名。而有不生者乎。
蜎飞蠕动
龙舒净土文曰。蜎飞。微细飞虫也。蠕动。微细蛆虫也。若此者。佛尚化度。况于人乎。故人一念皈依。遂生其国。无足疑也○或问虫类佛何能度之。答。泥洹经云。佛在世时。迦罗池中有一泥蛤。闻佛说法。即从池起。隐草根下。听闻佛法。有牧牛人。前诣佛所。以杖插地。误伤蛤死。即生忉利天宫。乃自述其生天之故。由此观之。则泥蛤之上生。仗佛力也。蜎飞蠕动之类。独不能仗佛力以往生乎。
六波罗蜜
法界次第初门曰。此西土之言。今略出三翻。一云事究竟。一云到彼岸。一云度无极○一。檀波罗蜜。檀那。秦言布施。若内有信心。外有福田。有财物。三事和合时。心生舍法。能破悭贪。是为檀布施。有二种。一财施。一法施也○二。尸罗波罗蜜。尸罗。秦言好行善道。不自放逸。是名尸罗。或受戒行善。或不受戒行善。皆名尸罗○三。羼提波罗蜜。秦言忍辱。内心能安外所辱境。故名忍辱。有二种。一者生忍。二者法忍。生忍有二种。一于恭敬供养中。能忍不着。不生憍逸。二于嗔骂打害中。能忍不生嗔恨怨恼。法忍有二种。一非心法。谓忍寒热风雨饥渴老病死等。二心法。谓忍恚忧愁疑淫欲憍慢诸邪见等○四。毗黎耶波罗蜜。毗黎耶。秦言精进。勤行善法。不自放逸。谓之精进。有二种。一者身精进。勤行善法。行道礼诵讲说劝助开化。二者心精进。勤行善道。心心相续。复次。勤修施戒善法。是为身精进。勤行忍辱禅定智慧。是为心精进○五。禅波罗蜜。禅。秦言思惟修。一切摄心系念。学诸三昧。皆名思惟修也。有三种。一者世间禅。即是凡夫所行禅。二者出世间禅。亦名二乘共禅。三者出世间上上禅。亦名不共禅。不与凡夫二乘共也○六。般若波罗蜜。般若。秦言智慧。照了一切诸法皆不可得。而能通达一切无碍。名为智慧。有三种。一者声闻智慧。二者辟支佛智慧。三者佛智慧○菩萨以质直清净心。行三种施。故名为檀。若于檀中能具五种心者。是时布施名波罗蜜。何等为五。一者知施实相。布施时。施人受人及财物三事。皆空不可得。入实相正观。以无所舍法。而随他有所须者。能舍不吝。是为知施实相。二者起慈悲心。若菩萨虽知实相无所有。而起大慈大悲。欲因此施与一切乐。拔一切苦。是为起慈悲心。三者发愿。愿施时。愿因此施得无上佛果。不求凡夫二乘果报。是为发愿。四者回向。随所施时。回此施功德。向萨婆若。及施一切众生。是为回向。五者具足方便。所谓能于布施一法。旋转通达一切佛法。遍修诸行。是为具足方便。菩萨若于施时。具此五种心者。因中说果。亦名事究竟。亦名到彼岸。亦名度无极也。余五波罗蜜所知实相。各以类推。余四心。类如檀中分别○问何名六度。曰。檀破饿鬼。尸救地狱。忍济畜生。进拔修罗。禅静人中。慧照天众。发隐曰。檀属饿鬼者。悭贪独食。不肯施故。尸属地狱者。十恶五逆。不持戒故。忍属畜生者。强弱吞噬。不能忍故。进属修罗者。贡高自负。不修进故。乃至人习攀缘。失定意故。天迷欲乐。丧慧心故。菩萨故各以此六者分度之也。故曰六度○戒疏发隐曰。问。六度满相。行所难行。功德如斯。云何属小。谓之偏菩萨。答。此是事六度。渐行渐满。有齐限故。尸毗割肉饲鹰。施而至身分血肉。施斯极矣。普明视死如归。以全其信。舍身不舍戒。戒斯极矣。羼提仙人忍支解。心不动摇。忍斯极矣。大施太子以失珠故。抒海欲干。心无退倦。进斯极矣。尚阇黎入定。而鹊巢顶上。出定乃知。禅斯极矣。劬嫔均分阎浮提城邑山川为七分。诸国息争。智巧方便而至于此。慧斯极矣。然不出因果生灭之法。故属偏属小也。
唯除五逆
或谓观经言五逆得生。唯除五逆。则济度功狭矣。不知唯除五逆下。有诽谤正法四字。五逆而兼谤法。乃在所除。虽具五逆。不谤法者。未必不生也。良由谤则不信。不信不生故。所谓疑则华不开是也。观经不言谤法。如兼谤者亦不生矣○五逆者。弑父。弑母。弑阿罗汉。出佛身血。皆属身业。破羯磨转法轮僧。属语业。
忏悔愿生
问蜎飞蠕动之类。何能忏悔愿生。莲师云。性在含灵。不可思议。安期畜类终无觉心。如蛤之生天。鹏之敬律。虎之弭耳避地。蟒之垂泪革心。海鱼之再世而兴崇法门。飞鸟之次生而还为弟子。如斯之类。枚举曷胜。由此观之。乌知蜎飞蠕动之类。不能忏悔愿生乎。
诸圣同归篇(见莲师往生集)
择生极乐
观无量寿佛经云。尔时韦提希。号泣。白佛言。世尊。愿为我广说无忧恼处。我当往生。不乐阎浮浊恶世也。于是世尊。放眉间光。遍照十方世界。诸佛国土。皆于中现。时韦提希见已。向佛言。是诸佛土。虽复清净。皆有光明。我今唯愿生于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
考证
韦提希
见第五卷十六观想注。
往生无数
大无量寿佛经云。弥勒白佛言。于此界。有几菩萨往生极乐。佛告弥勒。于此世界。有六十二亿不退菩萨。往生彼国。小行菩萨。不可称计。不但此国。他方佛土。如远照佛刹。有八十亿菩萨皆当往生。乃至十方佛刹。往生者甚多无数。我若具说。一劫犹未能尽。
莲师赞(后同)曰。此界他方。往生无量。净土何以容之。噫。沧海尚纳百川。虚空犹含万象。而无边刹海。不出普贤一毛孔中。然则净土针锋之地。而容无尽之往生。不亦恢恢乎有余𥙿哉。
考证 钞云。他方世界。第一光远照佛所。有八十亿菩萨。皆当往生。第二宝藏佛所。有九十亿。第三无量音佛所。有二百二十亿。展转至十四佛刹。以及无量佛刹。往生者不可复计○净名经云。维摩丈室。容八万四千师子之座。今此净土。十方往生。犹如雨点。皆生七宝池中。曾无窄隘。即净名义。
面见弥陀
观佛三昧经。佛记文殊当生极乐。文殊发愿偈云。愿我命终时。灭除诸障碍。面见弥陀佛。往生安乐刹。生彼佛国已。满足我大愿。阿弥陀如来。现前授我记。
十愿求生
华严经普贤菩萨发十种大愿。普为法界众生求生净土。偈云。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又云。彼佛众会咸清净。我时于胜莲华生。亲睹如来无量光。现前授我菩提记。
赞曰。文殊七佛之祖。普贤万行攸宗。而净土往生。谆谆如出一口。娑婆良弼。即安养亲臣。明亦甚矣。外净土而不愿往生。谬哉。
考证
七佛
法宝坛经曰。过去庄严劫。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今贤劫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文佛。是为七佛。
十愿
即行愿品十愿。
偈论净土
天亲菩萨。天竺人。广造诸论。升兜率内院。礼觐弥勒。复着无量寿论。及净土偈。五门修法。普劝往生。
请佛形仪(见感通传)
天竺鸡头摩寺。五通菩萨。以神力往安乐国。见阿弥陀佛。陈云。娑婆众生。愿生净土。无佛形仪。请垂降许。佛言汝应先行。寻当现彼。五通还。圣仪已至。一佛五十菩萨。各坐莲华。在树叶上。遂取叶。传写流布。
造论起信
马鸣菩萨。西天第十二祖。尝着起信论。后明求生净土。最为切要。
考证 西天竺二十八祖。第一祖摩诃迦叶。乃至第二十八祖菩提达磨。
龙树记生
楞伽经云。大慧汝当知。善逝涅槃后。未来世当有持于我法者。大名德比丘。厥号为龙树。能破有无宗。世间中显我无上大乘法。得初欢喜地。往生安乐国。
考证
善逝
如来十号之第五号也。
欢喜地
华严十地之初地也。
集善往生
大悲经曰。佛言。我灭度后。北天竺国有比丘。名祁婆迦。修习无量种种最胜菩提善根。已而命终。生于西方。过百千亿世界无量寿国。于彼佛所种诸善根。后当作佛。号无垢光。
得忍往生
菩萨持地经云。佛言。时摩差竭。得不起法忍。五百清信士。二十五清信女。皆得不退转地。寿终俱生无量寿佛清净国。
赞曰。求生西方。为欲悟无生忍。登不退地也。已得忍。已得不退。而复求生。菩萨之乐近如来乃如此。今具缚凡夫。忍力未充。退缘无限。而不刻心净土。谓之何哉。是则名为可怜悯者。
考证
无生忍
仁王经五忍。一伏忍。十信也。二信忍。十住也。三顺忍。十行也。四无生忍。十地也。五寂灭忍。妙觉也○王龙舒曰。往生净土者。必证无生法忍。无生法忍者。了生死也。了生死者。虽入生死界中。此一性已不昧矣。一性既不昧。何由而为恶乎。论其理。固无坠堕。况又仗佛力。坠堕必无。是以生净土者。非徒长生不老。又生死自如也。
第二大愿
菩萨内戒经云。菩萨有三愿。其第二愿。愿我命终。往生阿弥陀佛前。
念佛灭罪
大智度论云。有诸菩萨。自言谤大般若。堕恶道。历无量劫。虽修余行。不能灭罪。后遇知识。教念阿弥陀佛。乃得灭障。超生净土。
赞曰。至心念佛一声。灭八十亿劫重罪。此其明徴乎。所以者何。至心故也。若匪至心。罪则不灭。毋曰圣训之无稽哉。
胜会书名
长芦赜禅师。遵远祖遗范。建莲华胜会。普劝念佛。一夕梦一人乌巾白衣。风貌清美。揖而曰。欲入公莲华胜会。乞书一名。赜问何名。答曰普慧。书已又云。家兄普贤。亦乞并书。赜觉而检华严离世间品。有二菩萨名。遂以为会首云。
赞曰。凡僧结社。古圣书名。甚哉净土之非小缘也。良由事出真诚。则冥通灵应。一有伪焉。人世自好者不屑。而况古圣乎。今之所谓佛会者。赜公见之。当为太息矣。
略举尊宿(此篇兴云栖勒修西方章合并故比往生集为多耳)
庐山远法师。豁悟般若深旨。号东方护法菩萨。而六时念佛。三睹圣像。往生净土。
天台智者大师。妙悟法华一家教观。万代宗祖。而生即面西。辩十种疑。疏十六观。极谈净土。
百丈海禅师。马祖传道嫡子。万世丛林大宗。其立法。祈祷病僧。化送亡僧。悉归净土。
清凉国师。绍华严祖位。称文殊后身。而指示弥陀即卢舍那。亦疏观经。弘扬净土。
黄龙新禅师。参觉老得旨。继席黄龙。宗风大振。而切意净业。有劝念佛文行世。令人发哀起信。
永明寿禅师。得无碍辩材。柱石宗门。而作四料简。偏赞西方。上上品生。敬及冥府。
真歇了禅师。嗣丹霞淳公。洞下一宗。至师大显。后卓庵补陀。庵名孤绝。专意西方。有净土说以劝四众。
慈受深禅师。得法于长芦信公。专修净土。谓修行捷径。无越净邦。建西方道场。苦口劝众。翕然化之。
石芝晓法师。嗣月堂询公。洞彻教部。以净业化人。尝集大藏诸书。有乐邦文类行世。
寂堂元禅师。学禅于密庵杰公。笃行念佛三昧。感金甲神自天而降。梦红莲花从地而出。由是十洲莲宗大行。
圆照本禅师。道续天衣。宗弘雪窦。法雷振地。师表两朝。而净业兼修。华开上品。两僧神游乐国。亲见标名。
中峰本禅师。得法于高峰妙公。人仰之如山斗。有怀净土诗百首。盛传于世。
王以宁侍制。自称弥陀弟子。
晁悦之翰林。答赵子昂书。称西方净土。是真语实语。
陈瓘侍制。作延庆寺净土院记。极赞念佛。
优昙宗主。庐山东林善法堂也。着莲宗宝鉴。奉旨板行。为净土中兴云。
赞曰。始远师。终优昙。略纪历代尊宿。无不奉行净土者。呜呼盛哉。
总论
天如禅师。谓今人鄙视净土。非鄙愚夫愚妇也。是鄙文殊普贤马鸣龙树也。吾故集群经以实其说。或者犹疑菩萨道大。似已不必求生。噫。自非位登妙觉。虽等地大圣。不能一日离佛。况其下者乎。盖尝譬之。爵弥尊。则觐主弥密。彼荷担挟锄之辈。侣渔樵以自足。绝望于九重。而嚣嚣然曰。明主之不足亲也。可哂也夫。
考证
等地妙觉
发隐曰。地者。住持佛智。荷负众生。名地。等觉者有二义。一云与佛无间。一云犹去一等。今兼之。言虽齐等。未极于妙。犹稍隔一等也。妙觉者。朗然大觉。妙智穷源。无明习尽。翛然无累。寂而常照。名妙觉也。
三九往生篇
三辈往生
大阿弥陀经曰。佛言十方世界诸天人民。有至心欲生阿弥陀佛刹者。别有三辈。其上辈者。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心无贪慕。持守经戒。行六波罗蜜。修菩萨业。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修诸功德。是人则于梦中见佛。及诸菩萨声闻。其命欲终时。佛与圣众。悉来迎致。即于七宝水池。莲华中化生。为不退转地菩萨。智慧威力。神通自在。所居七宝宫宇。在于空中。去佛所为近。是为上辈生者。其中辈者。虽不能往作沙门。大修功德。常信受佛语。深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此佛随力修善。奉持斋戒。起立塔像。饭食沙门。悬缯然灯。散华烧香。以此回向。愿生其刹。命欲终时。佛亦化现其身。光明相好。与诸大众在其人前。即得往生。亦住不退转地。功德智慧。次于上辈生者。其下辈者。不能作诸功德。不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每日十声念佛。愿生其刹。命欲终时。亦梦见此佛。遂得往生。所居七宝宫宇。惟在于地。去佛所为远。功德智慧。又次于中辈生者。
考证 莲师疏云。王氏大本。去取旧文。亦有未尽如三辈往生。魏译皆曰发菩提心。而王氏唯中辈发菩提心。下曰不发。上竟不言。则高下失次。且文中多善根。全在发菩提心。而三辈不同。同一发心。正往生要旨。乃反略之。故云未尽。
九品往生(详见观无量寿佛经)
赞佛偈有云。四十八愿度众生。九品咸令登彼岸。
上品上生(大智律师元照颂)
三心圆发 谛理深明 金台随往 即证无生
上品中生
达诸法空 了无惊动 有愿即生 不必读诵
上品下生
但发道心 未穷妙理 到彼开明 获菩提记
中品上生
诸戒久持 往生如愿 闻说苦空 得阿罗汉
中品中生
一日一夜 奉戒愿求 莲开见佛 即预圣流
中品下生
孝友仁慈 知识开悟 遇二菩萨 闻法得度
下品上生
平生积恶 死遇良师 一称佛号 生宝莲池
下品中生
毁戒业深 狱火俱至 闻法回心 众圣迎去
下品下生
十恶五逆 临终苦逼 教称十念 莲华金色
考证
三辈九品
钞云。三辈九品。以心分事理。事理亦复各分胜劣。后得往生。如其本因而为品位也。九品者。观经所云上三品。有生彼即得百千陀罗尼门者。有经一小劫。得无生忍者。有经三小劫。得百法明门。住欢喜地者。配前。则双得事理一心而有深浅。故成三品。例上辈也。中之三品。有生彼国。即得阿罗汉者。有生彼半劫。得阿罗汉者。有生彼一劫。得阿罗汉者。配前。则事盈理歉。亦以深浅。故成三品。例中辈也。下之三品。有往生彼国。经十小劫。得入初地者。有经于六劫。莲华乃开。发无上道心者。有十二大劫。发菩提心者。配前则有事无理。亦以深浅。故成三品。例下辈也。孤山谓大本三辈。止齐观经六品。以三辈纯明善行。不及恶人也。灵芝判三辈止对上品。诸说稍异。草庵辅正解曰。天台以九品同三辈者。乃约位次相同。不约行因。孤山灵芝唯约行因。则齐中上。取义各不同耳。克实而论。则烦恼不异菩提。三九正相配合。又何疑焉。
三心
见上品上生观章。
下品往生
净土或问曰。逆恶得生者。观经疏云。以念佛除灭罪障故。佘详之有三义。一者虽以少时心力。而其力猛利。是心勇决。名为大心。以舍身事急故。如人入阵。不惜身命。名为犍人也。二者亦是宿种今熟。以宿善业强故。临终得遇知识。十念功成也。三者若非宿种则其念佛之时。必有重悔。故永明曰。善恶无定。因缘体空。迹有升沉。事分优劣。真金一两。胜百两之叠华。爝火微光。爇万仞之𧂐草○龙舒净土文曰。下品往生者。譬如铁石虽重。赖舟舡力。可以渡江。一针虽轻。不赖舟舡。江不可渡。盖谓人有重罪。仗佛力者。可生净土。罪恶虽轻。不仗佛力。亦不得生。又如平生不善。一日招安。遂为良民。仗佛力而消罪恶者。亦复如是。切勿疑也。有罪恶念佛而不可以往生。但起见佛得道。还度一切冤亲之心。则无不生也。
往生胜相篇
见往生集。各举二三事以例其余耳。非曰止于此也。
(还)谨按阿弥陀佛愿后之偈。则佛之所度者。岂特三辈九品而已哉。但恐世人障重惑深。不愿往生耳。若肯至心发愿。黾勉精修。则是篇不为虚文矣。今略开十相。而以往迹证之。庶乎观者知所回向云。
标名金地
宋可久居明州。常诵法华。愿生净土。元祐八年坐化。越三日。还谓人曰。吾见净土境。与经符契。莲华台上。皆标合生者名。一金台标成都府广教院勋公。一标明州孙十二郎。一标可久。一银台。标明州徐道姑。言讫。复化去。五年徐道姑亡。异香满室。十二年孙十二郎亡。天乐迎空。皆如久所云。
(还)谨按往生之事。人多疑焉。今观可久。不亦信而有徴乎。较之冥府提额者。又为捷径矣。
考证
冥府提额
宋江公望。官谏议。蔬食清修。述念佛方便文。以劝道俗。有子早亡。托梦云。大人修道。功业已成。冥府有金字额云。严州府江公望。身居言责。志慕苦空。躬事薰修。心无爱染。动静不违佛法。语默时契宗风。名已脱乎阎浮。身必归于净土。宣和末。一旦无疾。面西而化。
投种莲胎
宋荆王夫人王氏。与婢妾精修净业。一妾忽无疾而逝。俄而夫人梦与亡妾同游宝池。见红白莲华或荣或悴。夫人问何以如此。妾云。此皆世间发念修西方人也。才发一念。池内便发莲华一朵。若愿心精进。则华日日敷荣。以至大如车轮。若念心退转。则华日日萎悴。以至殒灭。次见一人坐莲华上。夫人问何人。妾云杨杰也。又见一人坐于华上。妾云此马圩也。又望见一金坛。金碧照耀。妾云。此夫人化生处也。夫人既觉。访问杨马所在。则杰已亡。而圩无恙。是知精进不退者。虽身在娑婆之内。其神识已在净土矣。夫人于是弥加精进。年八十一。立化。
龙舒居士曰。或者疑云。此间念佛。西方七宝池中。如何便生莲华一朵。予告曰。此不难知也。譬如大明镜。凡有物来。便见其形。镜何容心哉。以其(明而)自然耳。阿弥陀佛国中。清净明洁。自然照见十方世界。犹如明镜。睹其面像。故此间念佛。七宝池自然生莲华一朵。无足疑也。
(还)谨按夫人梦中之说。或疑其未真。殊不知有道者之梦。非世人之梦幻也。况以法照之华台。宗本之华丽。合而观之。夫人之言。益可信矣。岂曰幻妄云乎哉。
考证
华台
唐法照。忆文殊无如念佛之言。乃一心念佛。忽见梵僧佛陀波利。谓曰。汝华台已就。后三年华开矣。至期。端坐而逝。
华丽
宋宗本。住慈净寺。密修净业。雷峰才法师。神游净土。见一华殊丽。问之。曰。待净慈本禅师耳。
三圣接引
晋慧远。住庐山东林。三十年迹不入俗。刻志西方。太元十九年。七月晦夕。于般若台。方从定起。见阿弥陀佛身满虚空。圆光之中。无量化佛。观音势至。左右侍立。佛言。我以本愿力。故来安慰汝。汝七日后。当生我国。至期。端坐入寂。
宗镜录曰。问。心外有他佛来迎。云何证自心是佛。答。一是如来慈悲。本愿功德种子。增上缘力。令曾与佛有缘众生。念佛修观。集诸福智。种种万善功德力。以为因缘。则自心感现佛身来迎。不是佛实遣化身而来迎接。佛身湛然常寂。无有去来。众生自心变化。有来有去。是知净业纯熟。自睹佛身。恶果将成。心现地狱。
(还)谨按远师东林三十载。净业已久。宜佛之接引也。傥无远师之久。何以致佛之迎。曰不然。僧炫九十。始回心念佛。明瞻晚岁。方克志安养。俱感三圣来迎。又奚在久近乎。顾人之所修何如耳。
考证
九十回心
唐僧炫。年九十。遇道绰禅师。得闻净土。始回心念佛。日礼千拜。一心无怠。后有疾。告弟子曰。阿弥陀佛授我香衣。观音势至。示我宝手。吾其行矣。言讫而逝。
晚岁克志
唐明瞻。晚岁克志安养。或讥其迟暮。曰。十念功成。犹得见佛。吾何虑乎。后因疾。遽曰。佛来矣。竦身合掌而化。
金台迎往
晋慧恭。酆城人。与慧兰僧光等同学。兰光先化去。后恭病笃。誓心安养。念不少间。见阿弥陀佛以金台来迎。恭乘其上。又见兰等于台上光明中告曰。长者受生。已居上品。吾等不胜喜慰。恭欣然奋迅而逝。他如怀玉之以银台而易以金台。又甚异矣。
莲师赞曰。或谓银台至而复隐。金台誓而重来。何得果报无凭。由人拣择。通曰。此正所谓万法由心。随感而应者也。且火车已现。十念而得往生。天众来迎。矢心而归净土。善恶圣凡之相隔。尚可转业须臾。况金银几希间耶。
考证
易金台
唐怀玉。台州人。诵弥陀经三十万遍。日课佛号五万声。天宝元年。见佛菩萨满虚空。一人持银台来迎。玉曰。吾一生念佛誓取金台。何为不然。众圣随隐。玉弥加精进。三七日后。向擎台者来云。师以精进。得升上品。宜趺坐以俟。三日已后。谓弟子曰。吾升上品。金台至矣。含笑而逝。太守假公以偈赞曰。我师一念登初地。佛国笙歌两度来。唯有门前古槐树。枝低只为挂金台。
天乐迎空
唐元子才。居润州观音寺。诵弥陀经。念佛。夜闻空中乐音。似有人云。粗乐已过。细乐续来。君当行矣。念佛而化。
(还)谨按天乐之迎也。或旋环顶上。见而知之。或嘹喨空中。闻而知之。而此则似有人言。又不止于寻常之闻见也。非神灵之翊赞而何哉。噫。精诚之极。一至此欤。
考证
旋环顶上
唐道昂。志结西方。愿生安养。至八月朔日。无所患。问斋时至未。即升高座。举目高视。见西方香华伎乐。充塞如云。飞涌而来。旋环顶上。举众皆见。昂即于高座而逝。
嘹喨空中
宋晤恩。遍诲人以西方净业。雍熙二年。八月朔日。端坐而化。人闻管弦铃铎之音。嘹喨空中。渐久渐远。自西而去。
幡盖布列
元鄞县周婆。精修净土。既而微疾。邻人夜见幢幡宝盖来入其家。黎明。婆合掌念佛逝矣。
(还)谨按幡盖之至。或梦于净严尼。或见于弟子护。固难悉数。要之大丈夫当如此矣。孰谓周婆以妇人而有是哉。噫。男儿可不自强耶。
考证
净严尼
晋慧䖍。投山阴嘉祥寺。苦身率众。后𥨊疾。属想安养。祈诚观音。北寺有净严尼者。宿德笃行。夜梦观音从西郭门入。幢幡华盖。七宝庄严。尼惊问大士何往。答云。往嘉祥迎䖍公耳。䖍虽疾。神色如常。泊然而化。
僧护
唐智钦。专习禅业。求生净土。弟子僧护。夜半见庭前光。问谁秉炬。空中声曰。来迎钦禅师耳。护急启空。见佛身光明。幡华宝盖满虚空中。钦随佛。冉冉而去。
光明照耀
隋法智。晚岁精勤念佛。一日忽辞道俗云。某生西方去也。中夜无疾而化。时有金色光明。照数百里。江上渔人。谓是天晓。迟迟方明。始知智之往生云。
(还)谨按光明有二。一者佛光摄引往生。如法智之金光数百里。如道喻之光明满室。是也。二者身心莹彻所致。如法祥之镜光。严公之月光。是也。是虽光有大小。但身心未抵于莹彻。则佛光决难以摄生。二者之成功一也。往生者。勿以镜光月光为少。而以百里满室为多欤。
考证
光明满室
隋道喻。居开觉寺。念佛日夜不废。后佛来迎。光明满室。遂坐而化。
镜光
唐法祥。三十年修安养之业。因疾。弟子见房西壁。有光若镜。现净土相。频伽鼓翼。乃倏然而化。
月光
宋有严。平生笃修净业。建中靖国元年。跏趺而化。塔上有光如月。三夕而隐。
异香旋绕
唐大行。晚岁入大藏陈愿。随手取卷。得弥陀经。昼夜咏诵。至三七日。睹琉璃地上。佛及二大士现身。后一年。琉璃地复现。即日而终。异香经旬。肉身不坏。
莲师赞曰。慧永僧炫。异香七日。行今浃旬。孰非梵行之芬芳也哉。至僧济以圣师指示而生净土。临终。留龛溽暑。体发异香。梵行之精坚极矣。
考证
慧永
晋慧永。河南人。驻锡庐山西林。绝志尘嚣。标心安养。后义熙十年示疾。谓众曰。佛来迎我。言讫而化。异香七日方灭。
僧炫
见前三圣接引○及近。七日异香不散。
僧济
晋僧济。入庐山。从远公学。后疾笃。远遗烛一枝。曰。汝可运心安养。济执烛凭几。停想无乱。又集众讽净土经。明夕忽起立。如有所见。谓傍人曰。吾行矣。右胁而逝。时方炎暑。三日而体不变。异香郁然。
化鸟呈祥
隋智舜入庐山。踵远法师净业。大业初。即示疾。见鹦鹉孔雀念佛法僧。出微妙音。告弟子曰。我今日往生矣。安然而逝。
莲师赞曰。智舜见鹦鹉孔雀。法祥弟子。又见频伽鼓翼。不见佛而见众鸟何耶。经云。是诸众鸟。皆阿弥陀佛变化所作。故知正报依报。皆净土相也。幸无疑焉。
考证 法祥法祥见前光明照耀下。
妙华显瑞
宋宗利。居新城碧沼。修念佛三昧。后忽谓弟子曰。吾见碧莲华遍满空中。三日复曰。佛来矣。奄然而化。
(还)谨按见莲华者甚众。犹疑想念所致也。他如道绰之天花下散。僧睿之榻前金莲。太公之棺上莲华。众皆见之。想念云乎哉。近有[橘-矛+隹]李陶氏棺生青莲五华。又甚奇矣。
考证
道绰
唐道绰。并州人。笃志净土。六时礼敬不缺。念佛日以七万为限。贞观二年。四月初八日。归寂。闻而赴者。见化佛住空。天花下散焉。
僧睿
晋僧睿。冀州人。预庐山莲社。宋元嘉十六年。合掌而化。众见睿榻前。一金莲华。倏尔而隐。五色香烟。从其房出。
太公
大明莲华太公者。越人。昼夜念佛不绝。命终之后。棺上忽生莲华一枝。亲里惊叹。因号莲华太公云。
陶氏
大明万历二十三年事也。
往生胜果篇
大阿弥陀经曰。佛言。无央数世界。诸天人民。往生阿弥陀佛刹者。皆于七宝池。莲华中化生。自然长大。亦无乳养之者。皆食自然之食。其容貌形色。端正净好。固非世人所比。亦非天人可比。皆受清虚自然之身。无极之寿。
净土十易(见净土指归)一常得见佛二常闻法音三圣贤会集四远离魔事五不受轮回六永离恶道七胜缘助道八寿命无量九入正定聚十一生行满
考证
净土十易
慈云云。五浊得道为难。净土修行则易。今以净土十易拣示之○净土指归。一。常得见佛。无量寿佛成道已来。经十大劫。常住不灭故。二。常闻法音。佛及菩萨。树林水鸟。常宣法故。三。圣贤集会。观音势至。为其胜友。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故。四。远离魔事。虽有天魔。皆护佛法。令修行人。速成就故。五。不受轮回。莲华化生。无复轮转生死苦趣故。六。永离恶道。彼佛国土。无三恶道。名字尚不闻故。七。胜缘助道。琼楼玉殿。珍衣美馔。皆为助道之资具故。八。寿命无量。众生寿量。与佛齐等。人天凡夫尽其智力莫知其数故。九。入正定聚。众生生者。皆是阿鞞䟦致。无退转故。十。一生行满。常随佛学。一生当得无上菩提故。
生净土三十种益(见教乘法数)一往生佛土二得大法乐三亲近诸佛四游十方供佛五亲闻佛说六(福慧资粮速得圆满)七速证菩提八(诸天人等同会一处)九无退转十无量行愿增进十一珍禽说法十二风树乐音十三水演苦空十四乐奏妙音十五四十八愿十六真金色身十七形无丑陋十八具足六通十九常住定聚二十无诸不善二十一寿命长远二十二衣食自然二十三唯受众乐二十四三十二相二十五实无女人二十六无有小乘二十七离于八难二十八得三法忍二十九身常有光三十得那罗延力
考证
往生佛土
大阿弥陀经云。我作佛时。凡生我刹。欲往他方设化众生。修菩萨行。供养诸佛。即自在往生。
十方供佛
大阿弥陀经云。佛言。阿弥陀佛刹中诸菩萨。承佛威神。遍至十方无量世界。供养诸佛。随心所欲。华香伎乐。衣盖𣄛幡。无数供养之具。自然化现在前。辄以奉佛。听受经法。喜悦无量。既供养已。忽然轻举。还至本刹。犹为未食之前。
亲闻佛说
无量寿佛经云。见诸佛所出音声。皆演妙法。与十二部经合。
福慧资粮
龙舒净土文曰。人不可不兼修福慧。种种利物。皆行方便。作一切善。戒一切恶。所谓修福也。知因果。识罪福。观释氏书。内明性理。观儒家书。外明世道。所谓修慧也。修福得富贵。修慧得明了。二者皆不修。愚痴而穷困。故偈云。修福不修慧。象身挂璎珞。修慧不修福。罗汉应供薄。必不得已。宁使慧胜于福。则知罪福而戒慎。故无坠堕。若福胜于慧。则因受福而作恶。故有坠堕。偈云。兼修福与慧。又复念弥陀。九品莲华里。第一更何疑。
诸天人等同会一处
大阿弥陀经云。佛言阿弥佛刹中。皆诸菩萨声闻诸上善人。皆洞视彻听。遥相瞻见。遥相闻语声。皆求善道者。其面目皆端正净好。无有丑陋。其材性皆智慧勇犍。无复庸愚。其所欲言。皆预相知意。心所存念。无非道德。形于言说。无非正事。皆相爱敬。无或憎嫉。皆相顺序。无或差池。动合礼义。穆若弟兄。言语诚实。转相教令。钦悦承受。不相违戾。神气和静。体力轻清。世人如此。诸天可知矣。
无退转
十疑论云。有五因缘。能令不退。一者。阿弥陀佛大悲愿力摄持。故不退。二者。佛光常照菩提心常增长。故不退。三者。水鸟树林。风声乐响。皆说苦空。闻者常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故不退。四者。彼国纯诸菩萨以为良友。无恶缘境外无鬼神邪魔。内无三毒等。烦恼毕竟不起。故不退。五者。但生彼国。则寿命永劫。与菩萨佛等。故不退也。又古人云。不愿生净土则已。愿生则无不生不生。则已生则定不退转。
珍禽说法
无量寿佛经云。如意珠王。涌出金色微妙光明。其光化为百宝色鸟。和鸣哀雅。常赞念佛念法念僧。
风树乐音
大阿弥陀经云。阿弥陀佛刹中。自然微风徐动。吹诸宝树。或作音乐。或作法音。吹诸宝华成异香。散诸菩萨声闻大众之上○佛言世间有万种音乐。不如诸天一音之美百千万倍。诸天万种音乐。不如阿弥陀佛刹中。诸七宝树一音之美百千万倍。
水演苦空
无量寿佛经云。摩尼水流注花间。寻树上下。其声微妙。演说苦空无常无我之音。
四十八愿
文长难以尽述。当于大阿弥陀经考之。
真金色身形无丑陋
大阿弥陀经云。我作佛时。我刹中人。虽有诸天与众人之异。而其形容皆一类金色。面目端正净好。无复丑异。
具足六通
初门曰。一天眼通。见六道众生死此生彼。及见世间种种形色。二天耳通。能闻六道众生语言。及世间种种音声。三知佗心通。能知六道众生心及教法。种种所缘念事。四宿命通。知自过去一世二世百千万世。乃至八万大劫宿命。及所作之事。五身如意通。有二种。一者飞行速到。山障无碍。二能转变自身他身。及世间所有。随意自在。六漏尽通。能发见思真智。则三漏永尽。
常住定聚
妙宗钞云。此土博地凡夫属邪定聚。发心修行。未得不退者。属不定聚。已得不退者。属正定聚。若生安养。不论高下。五逆罪人临终十念。得往生者。亦得不退。故云皆正定聚。
无诸不善
大阿弥陀经云。我作佛时。我刹中人皆不闻不善之名。况有其实。又云。我作佛时。我刹中人。尽无淫泆嗔怒愚痴之心。
寿命长远
大阿弥陀经云。佛言。悉令十方无央数世界诸天人民。皆作缘觉声闻。共坐禅一心。合其智慧为一智慧。以计数彼刹中诸菩萨声闻。及诸天世人寿命。几千亿万劫。无有能知者。彼佛寿命。浩渺无穷。谁能信知。惟佛知耳。
衣食自然
大阿弥陀经云。我作佛时。我刹中人欲食时。七宝钵中百味饮食。化现在前。所欲衣服。随念即至。不假裁缝捣染浣濯。
三十二相
初门曰。如来现此相。使见者爱敬。知有胜德可崇耳。一。足下安平如奁底。二。足下千辐轮相。三。手足指长胜余人。四。手足柔软。胜余身分。五。手足指合缦网胜余人。六。足跟具足满好。七。足趺高好。根相称。八。如伊尼延鹿王腨纤好。九。立。手摩膝。十。阴藏相如马蝗。十一。身纵广等。十二。一一毛孔生青色柔软。十三。毛上向。青色柔软右旋。十四。金色光。其相微妙。十五。身光面光各一丈。十六。皮肤薄细滑。不受尘水。不停蚊蚋。十七。两足下两手两肩项中七处满。十八两腋下满。十九。身上如师子二十。身端直。二十一。肩圆好。二十二。四十齿俱足。二十三。齿白净。齐密而根深。二十四。身最白而大。二十五。颊车如师子。二十六。咽中津液。得味中上味。二十七。舌大薄。覆面至发际。二十八。梵音深远。如迦陵频伽声。二十九。眼色如金精。三十。眼𥇒如牛王。三十一。眉间白毛相如兜罗绵。三十二。顶肉髻成。
实无女人
大阿弥陀经云。第二愿。我作佛时。我刹中无妇女。又云。我作佛时。十方无央数世界。有女人闻我名号。喜悦信乐。发菩提心。厌恶女身。寿终之后。其身不复为女。由此观之。往生者岂复有女人乎。
离于八难
佛祖统纪要略曰。八难者。以恶逆故。堕地狱。以悭贪故。堕饿鬼趣。愚痴故。堕畜生趣。顽嚚故。生北俱芦洲。憍慢故。生在佛前。懒惰故。生在佛后。谤法故。盲聋喑哑。阐提故。世智聪明。难处虽多。八者为最。
得三法忍
大阿弥陀经曰。彼刹世人。见道场宝树。高一千六百由旬。一切众宝。自然合成。华果敷荣。作无量百千殊丽之色。彼刹诸天人世人。见此树者。得三法忍。一者音响忍。二者柔顺忍。三者无生法忍。
得那罗延力
大阿弥陀经曰。第三十□愿。我作佛时。我刹中菩萨。得金刚那罗延力○那罗延。此云坚固。
阿弥陀经曰。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土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
生净土二十四种乐事(见教乘法数)一栏楯遮防二宝网罗空三树荫通衢四七宝浴池五八水澄清六下见金沙七阶际光明八楼台凌空九四莲华香十黄金为地十一八音常奏十二昼夜雨华十三清晨䇿励十四严持妙华十五供养他方十六经行本国十七众鸟和鸣十八六时闻法十九存念三宝二十无三恶道二十一有佛变化二十二树摇罗网二十三千国同声二十四声闻发心
考证
栏楯遮防
钞云。此土栏楯。一防物损。二示美观。彼土虽牛羊绝牧。玩好无心。而万行功德之所庄严。任运成就也。
宝网罗空
大阿弥陀经曰。佛言阿弥陀佛刹中。有无量宝网弥覆其刹。皆以金银真珠。百千杂宝。奇妙珍异。庄严校饰。周匝四面。垂以宝网。光色晃曜。尽极严丽。又有自然德风徐动。吹诸宝网。及诸宝树。演发无量微妙法音。流布万种清雅德香。其有闻者。尘劳垢恶。自然不生。风触其身皆得快乐。
七宝浴池
大阿弥陀经曰。佛言阿弥陀佛刹中。诸菩萨声闻诸上善人。若七宝池中澡雪形体。意欲令水没足。水即没足。欲令至腰。水即至腰。欲令至腋。至颈。水亦如是。淋灌其身。悉如其意。调和冷暖。无不顺适。开神悦体。涤荡情虑。清明澄洁。莹若无形。各出浴已。各坐于一莲华之上。各往进修。有在地。有在虚空。讲经诵经说经听经。各随其质而有所得。未得四果者。因得四果未得不退转地菩萨。得不退转是水不但以可浴为功。又能利益于既浴之后也。
八水澄清
钞云。八功德者。一澄净。谓澄渟洁净。离污浊故。二清冷。谓清湛凉冷。无烦热故。三甘美。谓甘旨美妙。具至味故。四轻软。谓轻扬柔软。可上下故。五润泽。谓津润滑泽。不枯涩故。六安和。谓安静和缓。绝迅泛故。七除饥渴。谓水仅止渴。今兼疗饥。有胜力故。八长养诸根。谓增长养育身心内外故。问甘美轻软除饥长根。此方所无。则诚然矣。凡水悉皆清冷润泽。何彼水以二者独称功德。答。此水虽亦清冷。逢日则炎。遇火则沸。彼纵劫火临之。清冷自如。终不炎沸故。此水虽亦润泽。日晒则干。火逼则涸。彼纵劫火临之。润泽自如。终不干涸故。
楼台凌空
钞云。重屋曰楼。岑楼曰阁。大阿弥陀经云。我作佛时。我刹中自地以上。至于虚空。皆有宅宇宫殿楼阁。悉以无量杂宝。百千种香。而共合成。严饰奇妙。殊胜超绝。又云。是诸楼阁。有随意高大。浮于空中若云气者。有不能随意高大。止在地上者。以求道时。德有厚薄所致。
四莲花香
疏云。大如车轮。言其形也。大小无定。不可局以人世常所御车而为限量。由其因地。念佛功德胜劣。机感自致耳。微妙香洁。言其德也。详见疏钞。文长不述。是莲华者。往诣之国。号曰莲邦。同修之人。号曰莲社。约禅诵之期。号曰莲漏。定趋向之极。号曰莲宗。重其事也。
八音常奏
大阿弥陀经云。四天王天。及诸天人。百千音乐以供养佛。清畅嘹喨。微妙明雅。一切音声所不能及。观经云。无量诸天作天伎乐。又有乐器悬处虚空。如天宝幢。不鼓自鸣。常奏而无间歇者。世乐须人。有作有辍。天乐自鸣。故云常奏也。
昼夜雨华
钞云。彼国无日月。常明不昏。昼夜无辨。唯以华开鸟鸣而为昼。华合鸟栖而为夜也。天华从天而下。树华随风四散。华堕地积厚四寸。极目明丽。芳香无比。及至小萎。自然乱风吹去。
供养他方
疏云。此言天所雨华。众生持取供佛。供毕返国。犹在食前。以神足故○华严经云。八住菩萨。一刹那顷游行无数世界。则今之神足。岂易及哉。
经行本国
疏云。返已而食。食已而行。徜徉自适也。钞云。世人食已。非奔走尘务。则增长睡魔。本国饭食经行。解脱之风。逍遥之状。可想见也。
六时闻法
大阿弥陀经云。我刹中。随其志愿所欲闻法。皆自然得闻。
树摇罗网
无量寿佛经曰。观宝树者。作七重行树想。一一树高八千由旬。其诸宝树。妙真珠网弥覆其上。有七重网。行行相当。叶叶相次。于众叶间生诸妙华。华上自然有七宝果。
千国同声
灵芝云。佛说阿弥陀经。六方诸佛同赞。非千国同声乎。
(还)谨按胜果之说。经举其网。传张其目。所谓指其掌者是也。噫。观净土之易。可以知娑婆之难矣。观净土之乐。可以知娑婆之苦矣。观净土之益。可以知娑婆之损矣。修净业者。游折摄之门。尚不发欣厌之念。亦独何哉。
考证
娑婆十难
净土指归曰。一。不常值佛。二。不闻说法。三恶友牵缠。四。群魔恼乱。五。轮回不息。六。难逃恶趣。七。尘缘障道。八。寿命短促。九。修行退失。十。尘劫难成○所谓修行退失者。此土修行。断见思惑。方能不退初心。行人未免退堕。故云。鱼子。庵罗华。菩萨初发心。三事因中多。及其结果少。所谓尘劫难成者。如大通佛世。闻法之徒。退大执小。经尘点劫。住声闻地。虽涉长时。未成大道故。
娑婆八苦
佛言六道轮回。受苦无量。六道之中。惟人天最为乐道。而人有八苦。生居胎狱。老厌龙钟。病受痛痾。死悲分散。爱则欲合偏离。冤则欲逃偏遇。求则欲得偏失。乃至五阴炽盛。总成上七。名八苦也。其难苦如此。损当何如哉。
欣厌
莲师疏云。若据平等法门。非垢非净。则欣厌无地。折摄何施。但今生死凡夫。迷心逐境。备历轮回。甘心忍受。曾无一念省发。求愿出离。而复遮其欣厌。欲令直悟自心。是犹田蛙井鲋。不与之水。而反责以冲霄。祇益沉沦。于事何济。于是无苦乐中。示苦示乐。苦以折伏。乐以摄受。折则激其顽迷。而令起厌离。摄则扬其懈怠。而俾生欣乐。然后久在泥涂。始嫌秽污。乍闻净妙。浚起愿求。此大火聚。彼清凉池。炎烧众生。不得不避此而趋彼矣。方便度生。法自应尔。生彼国已。见佛闻法。得无生忍。方悟此心本来平等○净土指归曰。欣净厌秽。取舍未忘。岂圣人以二见之道化人耶。曰。经不云乎。虽知诸佛国及与众生空。而常修净土。教化诸群生。盖炽然欣厌。而不见有欣厌之相。斯为得矣。
净土资粮全集卷之一
卍续藏第 61 册 No. 1162 净土资粮全集
净土资粮全集卷之二
古杭云栖寺莲池禅师 袾宏 校正
[橘-矛+隹]李桐邑净业弟子 庄广还 辑
净土起信章
大阿弥陀经疑城胎生分
佛告弥勒。汝见彼刹有胎生否。对云。见胎生者。何因缘故。彼刹而有胎生。佛言。若有众生修诸功德。愿生彼刹。后有悔心。亦复疑惑。不信有彼佛刹。不信有往生者。亦不信布施作善。后世得福。其人虽尔。续有念心。暂信暂不信。志意犹豫。无所专据。临命终时。佛乃化现其身。令彼目见。口虽不能言。其心即喜。乃悔。不免作诸善以悔过。故其过差少。亦生彼刹。惟不能前至佛所。方入其刹边地。见七宝城。即入其中。于莲华中生。受身自然长大。饮食亦皆自然。其快乐如忉利天人。唯于城中。经五百岁不得见佛。不闻经法不见菩萨声闻圣众。无由供养于佛。修习菩萨功德。以此为苦。示其小谪。是故彼刹名为胎生。当知生疑惑者。失大利益。若有众生。信受经法。奉持斋戒。作诸功德。至心回向。命终。即于七宝池莲华中生。跏趺而坐。须臾之间。身相光明。智慧威神。如诸菩萨。安得名为胎生。他方诸大菩萨。发心欲见阿弥陀佛。及诸菩萨声闻。恭敬供养。命终。往于极乐世界。七宝池。莲华中化生。自然即时见佛。安得名为胎生。
(还)谨按净业之人。自古虽有暂信暂疑者。而末法之中。殆又甚焉。何哉。良以净土法门。经论昭然。观者乌得不信。及闻六祖愚人愿东愿西之说。黄檗黄叶止啼之喻。天衣去则实不去之言。杨次公将错就错之颂。又乌得不疑。信于彼而疑于此。二者所以相持而无专据也。殊不知六祖三师。实为得道者。岂一无所为。而直为是谤经背圣之谈。以启万世之疑乎。故莲师于六祖之说。详为之辨。天衣之言。深为之解。于杨次公之颂。则曰蕴藉不少。盖有独观其深者。胡今人不逆其志而徒泥其词。遂以为诋诃净土。岂其然乎。虽然。六祖三师。可信可疑。姑置弗论。独永明净土文。有希从昔贤。恭禀佛来。定不谬误之语。旨哉斯言。足为定论。更无可疑者。傥犹未释然。吾将西向合掌曰。疑城之设。正为是人。
考证
胎生
莲池疏云。问。下品之外。复有胎生。为实有否。答。表信力不坚故。实无胎生。如刹帝利。其子犯法。幽之内宫。处以华观。玩好珍奇。服御丰备。但锁其两足。不得自在。此胎生喻也。若深自悔责。求离本处。即得往诣无量寿佛所。又菩萨处胎经云。西方去此有懈慢界。国土七宝。其乐无比。发意欲生弥陀佛国。而染著于此。不能前进。亦疑城边地类也。如是皆由信不切故。
经论昭然
疏云。经之专谈净土者。如观无量寿佛经。鼓音王经。后出阿弥陀偈经。大小阿弥陀经是也。复有诸经。虽不专谈净土。其中劝赞往生。如华严行愿品。以此十愿导归极乐。是也。如法华则云。诵斯经者。当生极乐世界。是也。又如观佛三昧。十住断结诸经。带说净土。层叠非一。是也。其余赞咏净土。为论。如十疑宝王等。为文。如龙舒无尽等。为集。如决疑指归等。为录。如净土自信等。为传。如净土略传等。为偈。如径路修行等。为赋。如神栖安养等。为诗。如诸家怀净土等。所有言辞。不可胜载。由此观之。净土乌得不信哉。
六祖
钞云。坛经曰。东方人造恶。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恶。念佛求生何国。又云。愚人愿东愿西。后人执此。遂疑六祖说无西方。故为四辩。一曰为门不同。盖晋宋而下。竞以禅观相高。直指单传之意。几于晦塞。于时达磨始倡。诸祖继兴。惟欲大明此道。而此道无佛无众生。今西方者。正开示众生趣向佛故。此道举心即错。动念即乖。今西方者。正教人起心念佛故。此道心境俱寂。今西方者。正以佛国为境。发心求生故。是虽理无二致。而门庭施设不同。随时逐机。法自应尔。假使才弘直指。复赞西方。则直指之意。终无由明矣。故六祖与净土诸师。易地则皆然也。二曰。似毁实赞。盖六祖东西之说。祇是劝人要须实心为善。空愿无益。何曾说无西方。正经中必以多善根得生彼国之谓也。恶得云毁。三曰。不为初机盖六祖自云。吾戒定慧。接最上乘人。今初心下凡。以秋毫世智藐视西方。妄说般若。非徒无益而又害之。故坛经者。慎勿示之初机。苟投非器。便落狂魔。诚可叹惜。四曰。记录有讹。盖坛经又言西方去此十万八千里。是错以五天竺为极乐也。五竺震旦。同为娑婆秽土。何须分别愿东愿西。而极乐自去此娑婆十万亿土。盖坛经皆学人记录宁保无讹。古谓尽信书。不如无书者。此也。况西方千佛所赞。今乃疑千佛之言。信一祖之语。佛尚不足信。况于祖乎。则智者当为世人决疑起信。弘赞流通。即是报佛深恩。如其违背圣言。故为魔说。其罪可胜言哉。
黄檗断际禅师
黄檗心要曰。如来所说。皆为化人。如将黄叶为金。止小儿啼。决定不实。又云。净土佛事皆成业。乃名佛障。障汝心故。盖由师传直指。与六祖同方。正莲师所谓为门不同。与前坛经均一义也。又何足疑哉。
天衣怀禅师
师语弟子云。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不观诸净土或问赞佛偈乎。心包太虚。量周沙界。盖以十方虚空。无量无边。被我心量都卢包了。看来十万亿国。在我心中。心无界限。去至何所。状其易秽而净。似有所往。岂曰从此向彼。如世间经城过邑之往耶。故曰。去则实不去。
杨次公
公将化。有颂云。将错就错。西方极乐。盖以唯心净土。自性阿弥。恐修净业者。但知西方之有净土阿弥。而不知吾心之净土。自性之阿弥。故言此以警之。非谓修净土之错也。故莲师谓次公参禅悟性。而复归净土。将错就错之言。蕴藉不少。
净土指归论十种信心
欲了生死。修行净业。当发十种信心。念念不忘。决生净土。一信佛所说法。金口诚言。真实不虚。二信凡夫在迷。识神不灭。六趣循环不息。三信此土修行。未得道果。不免轮回。四信未出轮回。虽生天上。不免堕落。五信极乐世界众生生者永无退转。六信众生发愿。愿生净土。决定往生。七信一称佛名。能灭八十一劫生死重罪。八信念佛之人。阿弥陀佛神通光明。摄取不舍。九信念佛之人。十方世界恒沙诸佛。同以神力时常护念。十信既生净土寿命无量。一生当得无上菩提。于此十种。不能深信。生疑惑者。虽念佛而不得往生矣。
考证
决生净土
归元直指曰。昔有明琛能画蛇。作常山蛇势。及为蛇论。生身变作蛇。李伯时画马。作打辊马势。活现马形。验此二事。显明念佛定成佛。一心信净土。必生净土矣。
龙舒净土起信文
佛与菩萨。悯念众生沉沦苦海。无由得出。故自以誓愿威力。招诱人生净土。人唯恐不信耳。若信心肯往。虽有罪恶。亦无不生。盖不慈悲不足为佛。不济度众生。不足为佛。不有大威力。不足为佛。为其慈悲。故见众生沉于苦海而欲济度。为其有大威力。故能遂济度之心。成济度之功。此所以为佛也。经云。大医王能治一切病。不能治命尽之人。佛能度一切众生。不能度不信之人。盖信者一念也。若人在生。时心念要去。身则随去。心念要住。身则随住。是身常随念。然犹有念欲去。而身被牵系者。身坏时。唯一念而已。一念到处。则无不到。是以一念生净土。则必生净土。况佛与菩萨。又招引人往生乎。
考证
不信之人
宗镜录曰。不信之人。千佛不能救。如华严经中说信为手。如人有手。至于宝所。随意采取。若当无手。空无所获。如是入佛去者。有信心手。随意采取道法之宝。若无信心。空无所得。
招引往生
西资钞云。得生净土。是假他力。弥陀愿摄。释迦劝赞。诸佛护念。如彼大海。既得巨舟。仍有良导。加以便风。必速到彼岸也。若无信心。不肯登舟。迟留恶国者。谁之过欤。
又
人骤闻净土之景象。多不信之。无足怪也。盖拘于目前所见。遂谓目前所不见者。亦如此而已。故处此娑婆浊世。不信其有清净佛土。所以生长于胞胎。不知彼有莲华之化生。寿不过百年。不知彼有河沙之寿数。衣食必由于营作。不知彼有自然之衣食。快乐常杂于忧恼。不知彼有纯一之快乐。然则佛之言。不可以目前所不见而不信也。况佛切戒人以妄语。必不自妄语以诳人。世人妄语者。非以规利则以避害。佛无求于世。何规利之有。佛视死生如刀斫虚空。何避害之有。是佛无所用其妄语也。世间中人以上者。犹不肯妄语以丧其行止。况佛乎。故先贤云。佛言不信。何言可信。昔有以忠臣为奸党者。刻之于石。天雷击之。今以金宝彩色。镌刻装绘。以为轮藏。贮佛之言。供以香华。严以神龙。使其言之妄。则又甚于奸党之碑。何为历千百岁而天雷不击之哉。以其言之诚也。是净土之说。更无可疑者。况自古及今。修此者感应甚多。尤不可以不信者也。
考证
雷击石碑
宋徽宗时。蔡京以元祐党人司马光等二十余人。为奸邪。刻于石碑。而禁锢之。立之端门。而天雷击仆焉。
又
此世界中。人生皆如水泡。生灭不常。幸而至七十者。古来犹稀。人只见眼前老者。不思不待(老而)去者多矣。况世间无非是苦。但不思省。故不觉知。不称意时。固为苦矣。如或称意。亦无多时。或自己大限。忽然而至。平生罪恶。不止于食肉衣丝。不思则已。思之诚可畏也。自少至老。自生至死积累既多。缠绵坚固。无由解脱。闭眼之后。不免随业(缘去)杳杳冥冥。知在何处。或堕地狱。受诸极苦。或为畜生。受人宰杀。或生饿鬼。饥火烧身。或入修罗。嗔恨所迫。虽有善业。得生天上人间。受尽福报。依旧轮回。漂流汩没。无有出期。唯有西方净土。最为超脱轮回之捷径。色身难得。趁康健时。办此大事。当常作念云。吾曾自无始已来。轮回六道。不曾知此法门。故不得出离。今日知之。岂可不即时下手。年高者固当勉力。年少者亦不可因循。命终往生极乐世界。回视死入阴府。见阎王受恐怖者。不可同年而语矣。
考证
随业缘去
王居士曰。神者。我也。形者。我所舍也。我有去来。故舍有成坏。且神之来也。何自而来哉。盖随业缘而来。神之去也。何自而去哉。盖随业缘而去。业缘者何哉。其所作者。人间之业。神则随之而生于人间。所作者。天上之业。神则随之而生于天上。若作阿修罗之业。神则随之而生于阿修罗。若作三恶道之业神则随之。而生于三恶道。是轮回六趣。无有出期。然则神者。自无始以来。投胎易壳。不得久留于一所。所以然者何哉。以吾所造之业。非久而不尽者。故神之舍于业也。业尽则形坏。形坏。则神无所舍。又随吾今世所造之业而往矣。譬如人造屋宇。必居其中。人造饮食。必享其味。故造如是业。必受如是报。盖自然之理也。然则吾今世所为。岂可以不慎哉。欲直脱轮回。永离苦恼者。无如西方净土。故不可以不修也○净土指归曰。善恶二轮。苦乐二报。皆三业所造。四缘所生。若一念心嗔恚邪淫。即地狱业。悭贪不施。即饿鬼业。愚痴暗蔽。即畜生业。我慢贡高。即修罗业。坚持五戒。即人业。精修十善。即天业。证悟人空。即声闻业。知缘性离。即缘觉业。六度齐修。即菩萨业。真慈平等。即佛业。
又
譬如人入大城中。必先觅安下处。却出干事。抵暮昏黑。则有投宿之地。觅安下处者。修净土之谓也。抵暮昏黑者。大限到来之谓也。有投宿之地者。生莲华中。不落恶趣之谓也。又如春月远行。先须备雨具。骤雨忽至。则无淋漓狼狈之患。先备雨具者。修净土之谓也。骤雨忽至者。大命将尽之谓也。无淋漓狼狈之患者。不至沉沦恶趣。受诸苦恼之谓也。且先觅安下处者。不害其干事。先备雨具者。不害其远行。是修净土者。皆不妨一切世务。人何为而不修乎。
又
世有专于参禅者。云唯心净土。岂复更有净土。自性阿弥。不必更见阿弥。此言似是而非也。何则。西方净土。有理有迹。论其理。则能净其心。故一切皆净。诚为唯心净土矣。论其迹。则实有极乐世界。佛丁宁详复言之。岂妄语哉。又或信有净土。而泥唯心之说。乃谓西方不足生者。谓参禅悟性。超越佛祖。阿弥不足见者。皆失之矣。何则。此言其高。窃恐不易到。彼西方净土。无贪无恋。无嗔无痴。吾心能无贪无恋。无嗔无痴乎。彼西方净土。思衣得衣。思食得食。欲静则静。欲去则去。吾思衣而无衣。则寒恼其心。思食而无食。则饥恼其心。欲静而不得静。则群动恼其心。欲去而不得去。则击累恼其心。是所谓唯心净土者。诚不易得也。彼阿弥陀佛。福重山海。力挈天地。变地狱为莲华。易于反掌。观无尽之世界。如在目前。吾之福力。尚不能自为。常恐宿业深重。坠于地狱。况乃变作莲华乎。隔壁之事犹不能知。况乃见无尽世界乎。是所谓自性阿弥者。诚不易到也。然则吾心可以为净土。而猝未能为净土。吾性可以为阿弥。而猝未能为阿弥。乌得忽净土而不修。舍阿弥而不欲见乎。故修西方。见佛而得道则甚易。若止在此世界。欲参禅悟性。超越佛祖为甚难。况修净土者。不碍于参禅。何参禅者。必薄净土而不为也。由此言之。唯心净土。自性阿弥者。大而不要。高而不切。修未到者。误人多矣。不若脚踏实地。持诵修行。则人人必生净土。径脱轮回。与虚言无实者。天地相远矣。
又曰。参禅大悟。遂脱生死轮回。固为上矣。然至此者。百无二三。若修西方。则直出轮回。而生死自如。万不漏一。若不修西方。不免随业缘去。虽如青草堂。戒禅师。真如喆。惠古。皆汩没轮回。诚可畏也。
考证
唯心净土
净土指归曰。欲达唯心净土。先了诸法互融。世人不解。遂执方寸之心为净土。以经中佛说国土庄严。悉是表显。皆无实法。自招谤法之咎。须知心外无法。故曰唯心。经云。如百千灯光照一室。其光遍满。无坏无杂。十方诸佛。九界众生。色心依正。至于一尘一毛。随举一法。皆百千灯中之一灯也。行人一念如在东一灯。弥陀净土。如在西一灯。以其光遍满故。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心外无土。土外无心。此即事之理。唯心净土也。以无坏无杂故。此灯彼灯。不相混乱。心自是心。佛自是佛。净土自是净土。即此土众生。念彼土之佛。而求往生。此即理之事。西方净土也。虽分事理。实非两途。若局于西方。而不达唯心。则得事失理。虽未能称理。佛神力故。亦得往生。虽居下品。亦无退转。若局自心。而不求西方。则事理俱失。以不求生。故不得往生。此失事也。以不知心外无法故。定执此方寸为心。昧心法圆融之旨。此失理也。
青草堂
龙舒净土文云。宋时青草堂。年九十余。有曾家妇人。常为斋供。及布施衣物。和尚感其恩。乃言老僧与夫人作儿子。一日此妇生子。使人看青草堂。已坐化矣。所生子。即曾鲁公也。以前世为僧。尝修福慧。故少年登高科。其后作宰相。虽然如此。亦误矣。不生西方。见佛了生死。乃念区区恩惠。为人作子。则不脱贪爱。永在轮回。失计甚矣。
戒禅师
又云。五祖戒禅师。乃东坡前身。此亦大误也。若前为僧。参禅兼修西方。则必往生净土。何至生此世界。多受苦恼哉。闻东坡南行。唯带阿弥陀佛一轴。人问其故。答云。此轼生西方公据也。东坡至此。方为得计。亦以宿植善根。明达过人。方悟此理也。
真如喆
又云。有喆老者。坐禅四十年不睡。精苦如此。若修西方。必作不退转地菩萨。即生死自如矣。不知修此。乃生大富贵处。一生多受苦恼。可哀也哉。或云。喆老之精修。今生多受忧苦。何也。答云。佛言假令百千劫。所作业不忘。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永嘉大师亦云。了则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还宿债。喆老若生西方。则宿债不须还也。
惠古
又云。有惠古长老。亦名行尊宿也。死而生于宰相家。后生登高科。世固以为荣矣。然亦甚失计也。何则。楞伽经谓世间修行人。如澄浊水。澄之虽清。未去浊脚。搅之复浊。古老之谓也。如生西方。见佛得道。复来生此世间。则刷去浊脚。纯为清水。虽搅之不复浊矣。今生富贵家。后生登高科。譬如大象入泥。一步深如一步。奈之何哉。故虽名行尊宿。亦不可不修西方。古老足以鉴矣。
汩没
列子云。与赍俱入。与汩俱出○赍。水脐也。从上入下而没。汩。水泡也。从下泛上而出。故云汩没。
又
按楞严经云。有十种仙。皆寿千万载。数尽复入轮回。为不曾了得真性。故与六道众生。同名七趣。是皆轮回中人也。世人学仙者。万不得一。纵使得之。亦不免轮回。为著于形神而不能舍去也。且形神者。乃真性中所现之妄想。非为真实。故寒山诗云。饶汝得仙人。恰似守尸鬼。非若佛家之生死自如。而无所拘也。近自数百年来。学仙者岂止千万。终皆死亡。埋于下土。欲求长生。莫如净土。生净土者。寿数无量。其为长生也大矣。不知修此法门。而学神仙。岂不惑哉。或云。净土乃闭眼后事。有何证验。答云。净土传备载感应。岂无证验哉。况神仙者。有所得。则秘而不传。佛法门唯恐传之不广。是其慈悲广大。未易测量。非神仙之可比也。
(还)谨按往生集云。后魏昙鸾。从陶隐居得仙。经十卷。欣然自得。以为神仙必可致也。后遇僧菩提留支。问云。佛道有长生乎。能却老为不死乎。支云。长生不死。吾佛道也。遂以十六观经与之。汝可诵此。三界无复生。六道无复往。盈虚消息。祸福成败。无得而至。其为寿也。有劫石焉。有河沙焉。沙石之数有限。寿量之数无穷。此吾金仙氏之长生也。弯深信之。遂焚仙经而专修观经。虽寒暑之变。疾病之来。亦不懈怠。一日令弟子高声念阿弥陀佛。西向叩头而亡。是时僧俗同闻管弦丝竹之声。从西而来。良久乃止。莲师赞曰。黄冠者恒言曰。释氏有死。神仙长生。今支公谓佛有长生。仙无长生。此论痛快简当。高出千古。鸾法师舍伪归真。如脱敝屣。岂非宿有正因者哉。不特此也。又按明宗集云。吕洞宾初参黄龙。言下顿契。乃作偈曰。弃却瓢囊摵碎琴。如今不恋汞中金。自从一见黄龙后。始觉从前错用心。呜呼。洞宾已得仙道者。而其言尚如此。则仙道之不如佛道。益可知矣。而今人犹不能舍仙求佛。如鸾法师焉。谓之何哉。
考证
金仙氏
或问。释迦佛成道记云。金轮作王。注云。金轮王统治四天下。由是凌虚。周游四天。一切国土。见金轮飞至。皆自臣伏。以此得名金仙。然欤。否欤。答。恐不重在此。还以法身金刚不坏。故名金仙。虽然。诸佛皆金刚不坏者。何独以金仙归之释迦佛。或者有取于金轮。亦未可知也。
三界六道
三界者。自阿鼻大地狱。至他化自在天。皆名欲界。以有情欲也。上有色界。止有色身。无男女之形。又上有无色界。亦无色身。止有魂识如鬼神。总名三界也○须弥山四傍。谓之四天王天。又上。则谓之帝释天。又上云层四重天。总名欲界也。又上云层十八重天。总名色界也。又上空层四重天。总名无色界也。诸天详于后○龙舒居士曰。欲明六道。先明十二缘。
十二缘
初门曰。一念心起。即具十二因缘。出大集经中○又曰。因缘者。十二法展转能感果。故名因。互相由藉而有。谓之缘也。因缘相续。则生死往还无际。若知无明。不起取有。则三界二十五有。生死俱息。是为出世之要术也。
十二缘之图
因情生此十二缘。造成三界六道轮回之业。不得断绝。往西方。则情灭而性现。故永劫无轮回。
初门。
一无明
因眼见色而生爱心。即是无明。
二行
为爱造业。即名为行。
三识
至心专念。故名为识。
四名色
识其色行。是名名色。
五六入
六处生贪。是名六入。
六触
因入求爱。名之为触。
七受
贪着心。名之为受。
八爱
缠绵不舍。名之为爱。
九取
求是等法。名之为取。
十有
如是法生。是名为有。
十一生
次第不断。名之为生。
十二老死
次第断故。名之为死。
龙舒居士曰。无明。谓暗昧真性。行。谓动作。识。谓魂识。名。谓受想行识。色。谓色身。六入。谓六根。触。谓触六根者。因暗昧真性故。不能寂然不动。乃生魂识。因有名色。遂有六入。因六入。故有触。因触。故受。因受。故爱。因爱。故取。因取。故常有之。因此复受生。因生。故有老死。相牵不断。故名十二缘。
三界六道之图
有十二缘之业。造成三界六道轮回之报。不得解脱。生西方。则业断而报空。故永无坠堕。
六道
又名六趣。趣者到也。言我所作之业。运到彼处也。
一地狱道
四教仪曰。又名泥犁。而言地狱者。此处在地之下。谓八寒八热等大狱。各有眷属。其中最苦者。随其作业。各有轻重。经劫数等。其最重者。一日之中。八万四千生死。经劫无量。作上品十恶五逆者。感此道身○佛祖统纪曰。四洲地狱者。南洲有正有边。东西洲有边无正。北洲边正俱无。正狱在地下二万由旬。边者。在地上铁围山间。三洲人造业。皆来南洲正狱。及东西南洲边狱。受其苦报。又云。地狱有三种。热狱八。受烧恼苦。寒狱八。受寒冻苦。三边狱。受别业报。名轻系。亦名孤独○五无间狱。在热地狱第八者是也。造十恶五逆。堕此狱耳。趣苦无间。舍身生报故。受苦无间。中无乐故。时无间。定一劫故。命无间。中不绝故。形无间。一人多人皆满故。
二畜生道
四教仪曰。此道遍诸处。披毛戴角。鳞甲羽毛。四足多足。有足无足。水陆空行。互相吞𣊟。受苦无穷。作中品十恶五逆者。感此道身○僧肇曰。痴慢遍重。多堕畜生。
三饿鬼道
四教仪曰。此道亦遍诸处。有福德者。作山林冢庙神。无福德者。居不净处不得饮食。常受鞭打。填河塞海。受苦无量。作下品五逆十恶。感此道身。华严疏曰。有三种。重者。饥火节烂。不闻水浆之名。中者。伺求荡涤脓血粪秽。轻者。时薄一饱。僧肇曰。悭贪无福。多堕饿鬼。
四阿修罗道
四教仪曰。此翻无酒。或在海岸海底。宫殿严饰。常好战斗。在因之时。怀猜忌心。虽行五常。欲胜他故。作下品十善。感此道身○法数云。有四类。鬼畜人天也。鬼者。居大海边。胎生。天中降德贬坠。人趣摄。畜者。居大海边。卵生。护法乘通行空。鬼趣摄。人者。为人慢强无德。湿生。下劣生海水心。畜趣摄。天者。居半须弥山岩窟。化生。执得世界力无畏。天趣摄。
五人道
四教仪曰。四洲不同。东弗婆提。寿二百五十岁。南阎浮提。寿一百岁。西瞿耶尼。寿五百岁。北郁单越。寿一千岁。命无中夭。圣人不生其中。皆苦乐相间。在因之时。行五常五戒。行中品十善。感此道身○长水云。人四生者。毗舍佉母。卵生三十二子。胎生者。常人也。湿生。即奈女从庵罗树湿气而生。化生。即劫初之人。二禅福将尽。下生赡部州。是也。旁生具四者。如地行罗刹。及鬼子母。皆是胎生。故知有胎生鬼。余皆化生也。
六天道
二十八天不同。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无色界四天也。初欲界六天者。一四王天。居须弥山腹。二忉利天。居须弥山顶。自有三十三天。盖四方各有八天。四八三十二天。帝释善法堂天。总帅三十二天。共三十三天。总名忉利天也。已上二天。单修上品十善。得生其中。三夜摩天。四兜率天。五化乐天。六他化自在天。已上四天。空居。修上品十善。兼坐禅未到定。得生其中。次色界十八天者。分为四禅。初禅三天。梵众。梵辅。大梵也。二禅三天。少光。无量光。光音也。三禅三天。少净。无量净。遍净也。四禅九天。无云。福生。广果。已上三天。凡夫住处。修上品十善坐禅者。得生其中。无想天。外道所居。无烦。无热。善见。善现。色究竟。已上五天。第三果居处。上之九天离欲初散。未出色笼。故名色界。坐得禅定。故得禅名。三无色界四天者。空处。识处。无所有处。非非想处。已上四天。只有四阴。而无色蕴。故得名也。上来所释。从地狱至非非想天。虽然苦乐不同。未免生而复死。死已还生。故名生死。
劫石
佛祖统纪曰。兜率铢衣拂青石○注云。石广一由旬。厚半由旬。兜率天人过百年。以六铢衣一拂。至石消尽。乃为一大劫。非辘轳小劫也。
河沙
恒河沙。恒河。亦云殑伽河。阿耨达池。四面各出一河。东银牛口。出殑伽河。南北西各出水流入海。惟恒河沙。极细而多。故以此喻寿数之多也。
永明寿禅师戒人勿轻净土文
设问曰。但见性悟道。便超生死。何用系念彼佛。求生净土。答曰。真修行人。应自审察。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今存龟鉴以破多惑。诸仁者当观自己行解。见性悟道。受如来记。绍祖师位。能如马鸣龙树否。得无碍辩才。证法华三昧。能如天台智者否。宗说皆通。行解兼修。能如忠国师否。此诸大士。皆明垂言教。深劝往生。盖是自利利他。岂肯误人自误。况大雄赞叹。金口丁宁。希从昔贤。恭禀佛来。定不谬误也。仍往生传所载。古今高士事迹。显著非一。宜观览以自照知。又当自度。临命终时。生死去住。定得自在否。自无始来。恶业重障。定不现前。此一报身。定脱轮回否。三途恶道。异类中行。出没自由。定无苦恼否。天上人间。十方世界。随意寄托。定无滞碍否。若也了了。自信得及。何善如之。若其未也。莫以一时贡高。却致永劫沉沦。自失善利。将复谁尤。呜呼哀哉。何嗟及矣。
考证
贡高
净名经曰。我心憍慢者。为现大力士。消伏诸贡高。令住无上道○僧肇曰。慢心自高。如山峰不停水。菩萨现力士伏贡高心。然后润以法水。
丞相郑清之劝修净土文
人皆谓修净土不如禅教律。余独谓禅教律法门。莫如修净土。夫真净明妙。虚彻灵通。凡在智愚。皆具此性。根尘幻境。相与沦胥。生死轮回。穷劫不断。故释氏以禅教律假说方便。使之从门而入。俱得超悟。惟无量寿佛独出一门。曰修行净土。如单方治病。简要直截。一念之专。即到彼岸。不问缁白。皆可奉行。但知为化愚俗浅近之说。其实则成佛道捷径之途。今之学佛者。不过禅教律。究竟圆顿莫如禅。非利根上器。神领意解者。则未免堕顽空之失。研究三乘莫如教。非得鱼忘筌。因指见月者。则未免钻故纸之病。护善遮恶莫如律。非身心清净。表里一如。则未免自缠缚之苦。总而观之。论其所入。则禅教律。要其所归。则戒定慧。不由禅教律而得戒定慧者。其唯净土之一门乎。方念佛时。口诵心惟。诸恶莫作。岂非戒。系念净境。幻尘俱灭。岂非定。念实无念。心华湛然。岂非慧。人能屏除万虑。一意西方。则不施棒喝。而悟圆顿机。不阅大藏经。而得正法眼。不持四威仪中。而得大自在。不垢不净。无缠无脱。当是时也。孰为戒定慧。孰为禅教律。我心佛心。一无差别。此修净土之极致也。八功德水。金莲华台。又何必疑哉。
考证
禅教律不如修净土
莲师疏云。禅教律三宗。无不求生净土。禅如永明。以宗门柱石。而上上品生。圆照以独秉单传。而标名莲境。教如僧睿。弘辅什师。而莲华出榻。四明中兴台教。而西向坐亡。律如灵芝。生事毗尼。而死生安养。清照大阐律学。而说偈西归。若广举之。不可胜数。以此观之。三宗之不如修净土可知矣。
因指见月
楞严经曰。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应当看月。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惟忘失月轮。人忘其指。何以故。以所标指为明月故。岂惟忘指。亦复不识明之与暗。何以故。即以指体为月明性。明暗二性无所了故。
钻故纸
神赞禅师。一日在窗下看经。蜂子投纸窗求出。师有偈曰。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大痴。百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
得鱼忘筌
筌捕鱼竹器。
不施棒喝
明宗集曰。慈明禅师示众。以拄杖击禅床一下。云。大众还会么。不见道。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持。诸方达道者。咸言上上机。且道祖师禅。有甚长处。若向言中取则。误赚后人。直饶棒下承当。孤负先圣。万法本闲。惟人自闹○善华严。问诸禅者曰。尝闻禅宗一喝。能转凡成圣。今一喝。若能入吾宗五教。是为正宗。若不能。是为邪说。继成禅师振声喝一喝。问善曰。闻么。曰闻。师曰。汝既闻此一喝。是有。能入小乘教。须臾又问曰。汝闻么。曰不闻。师曰。既不闻。适来一喝。是无。能入始教。遂顾善曰。我初一喝。汝既道有。喝久声消。汝复道无。道无。则元初实有。道有。则而今实无。不有不无。能入终教。我有一喝之时。有非是有。因无故有。无一喝之时。无非是无。因有故无。即有即无。能入顿教。须知我此一喝。不作一喝用。有无不及。情解俱忘。道有之时。纤尘不立。道无之时。横遍虚空。即此一喝。入百千万亿喝。百千万亿喝。入此一喝。是谓能入圆教○观此二事。则德山棒。临济喝。皆可类推矣。
戒定慧
法宝坛经曰。六祖谓志诚曰。汝师说戒定慧行相如何。诚曰。秀大师说。诸恶莫作。名为戒。诸善奉行。名为慧。自静其意。名为定。祖曰。汝师戒定慧。接大乘人。吾戒定慧。接最上乘人。吾所说法。不离自性。离体说法。名为相法。自性常迷。须知一切万法。皆从自性起用。是真戒定慧法。偈曰。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不增不减自金刚。身去身来本三昧○永嘉集曰。戒中三。应须具。一摄律仪戒。谓断一切恶。二摄善法戒。谓修一切善。三饶益有情戒。谓誓度一切众生。定中三。应须别。一安住定。谓妙性天然。本自非动。二引起定。谓澄心寂泊。发莹增明。三办事定。谓水凝清。万像斯鉴。慧中三。应须别。一人空慧。谓了阴非我。即阴中无我。如龟毛兔角。二法空慧。谓了阴等诸法。缘假非实。如境像水月。三空空慧。谓了境智俱空。是空亦空○此说与秀师同意。但人非上智。当以此二说为始。
正法眼
明宗集曰。世尊拈花。迦叶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付与迦叶○或问何以谓之正法眼。明宗集曰。人眼内不可容一物。金屑虽贵。入即为害。行人之心。亦犹夫眼。不可一有所著也。若最上乘。则心无所著矣。故谓之正法眼。
莲池禅师净土疑辩
或问净土之说。盖表法耳。智人宜直悟禅宗。而今只管赞说净土。将非执着事相。不明理性。答。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晓得此意。禅宗净土。殊途同归。子之所疑。当下冰释。昔人于此。递互阐扬。不一而足。如中峰大师。道禅者。净土之禅。净土者。禅之净土。而修之者。必贵一门深入。此数语。尤万世不易之定论也。故大势至菩萨。得念佛三昧。而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普贤菩萨。入华严不思议解脱。而曰愿命终时生安乐刹。是二大士。一侍娑婆教主。一侍安养导师。宜应各立门户。而乃和会圆融。两不相碍。此皆人所尝闻习知。那得尚执偏见。且尔云。净土表法者。岂不以净心即是净土。岂复更有七宝世界。则亦将谓善心即是天堂。岂复更有夜摩忉利。恶心即是地狱。岂复更有刀剑镬汤。愚痴即是畜生。岂复更有披毛戴角等耶。又尔喜谈理性。厌说事相。都缘要显我是高僧。怕人说我不通理性。噫。若真是理性洞明。便知事外无理。相外无性。本自交彻。何须定要舍事求理。离相觅性。况土分四种。汝谓只有寂光真土。更无实报庄严等土乎。若一味说无相话以图高妙。则心为净土之说。新学后生。看得两本经论。便能言之。何足为难。且汝既心净土净。随处净土。吾试问汝。还肯就犬豕马牛。同槽而饮啖否。还肯入丘冢。与臭腐尸骸同睡眠否。还肯洗摩饲哺伽摩罗疾。脓血屎尿诸恶疾人。积月累年否。于斯数者欢喜安隐。略不介意。许汝说高山平地总西方。其或外为忍勉。内起疑嫌。则是净秽之境未空。憎爱之情尚在。而乃开口高谈大圣人过量境界。拨无佛国。蔑视往生。可谓欺天诳人。甘心自昧。苦哉苦哉。又汝若有大量力。有大誓愿。愿于生死海。头出头没。行菩萨行。更无畏怯。则净土之生。吾不汝强。如或虑此土境风浩大。作主不得。虑诸佛出世难值。修学无由。虑忍力未固。不能于三界险处。度脱众生。虑尽此报身。未能永断生死。不忍后有。虑后有既在。舍身受身。前路茫茫。未知攸往。则弃净土而不生。其失非细。此净土法门。似浅而深。似近而远。似难而易。似易而难。他日汝当自知。今但谛信。速宜谨言。毋恣口业。自祻祻人。贻苦报于无穷也。
考证
土分四种
净土或问曰。先圣有云。唯此一心。具四种土。一曰。凡圣同居。二曰。方便有余。三曰。实报无障碍。四曰。常寂光也○一凡圣同居者。自分二类。初曰同居秽。次曰同居净。初同居秽者。娑婆之类是也。居其中者。有凡有圣。而凡圣各二。凡居二者。一恶众生。即四趣也。二善众生。即人天也。圣居二者。一实圣。即四果。辟支。通教。六地。则十住。圆。十信。后心。通惑虽尽。报身犹在。皆名实也。二权圣。谓方便实报寂光土中。法身菩萨。及妙觉佛。谓有缘应生同居。皆是权也。是等与凡共住。故云凡圣同居。四趣共住。故云秽土也。次同居净。且如极乐国。虽果报殊胜。非余可比。然亦凡圣同居。何以故。虽无四趣。而有人天。以生彼土者。未必悉是得道之人。如经云。犯重罪者。临终念佛往生。故知虽具惑染。亦得居也。圣居类前可知。但以无四恶趣。故名为净○二方便有余土者。二乘三种菩萨。证方便道者之所居也。何则。若修二观。断通惑。尽尘沙别惑。无明未断。舍分段身。而生界外。受法性身。即有变易。所居之土。名有余者。无明未断也。名方便者。方便行人之所居也。故释论云。出三界外有净土。声闻辟支佛出生其中。受法性身。非分段生也○实报无障碍土者。无有二乘。纯诸法身菩萨所居。破无明。显法性。得真实果。而无明未尽。润无漏业。受法性报身。亦名果报国。仁王经云。三贤十圣住果报。是也。以观实相。法真无漏。所得果报。故名为实。修因无定。色心无碍。故名实报无障碍土。华严名因陀罗网世界。是也○四常寂光土者。妙觉极智。所照如如法界之理。名之为国。亦名法性土。但真如佛性。非身非土。而说身土。离身无土。离土无身。名其土者。一法二义。普贤现毗卢遮那住处。名常寂光○前二土是应。即应佛所居。第三亦应亦报。即报佛所居。第四但是真净非应。般若名秘密藏。诸佛如来所游居处。真常究竟。极为净土。由是观之。所谓微尘国土者。唯吾心中之土也。
附因果篇(王龙舒云人有不信因果从而不信净土故以此篇附之起信)
总论因果
大阿弥陀经曰。天地之间。五道昭明。业报相生转相承受。美恶惨毒。皆自当之。孰使如是。理之自然。善人行善。从乐入乐。从明入明。恶人行恶。从苦入苦。从暗入暗。世人昧此。恶道不绝。尸转其中。世世累劫。无由出离。是为大患。痛不可言唯修净土。直得超去。
宗镜录曰。起一念虑知之心。随善恶而行十道。一。火涂道。二。血涂道。三。刀涂道。四。阿修罗道。五。人道。六。天道。七。魔罗道。八。尼乾道。九。色无色道。十。二乘道。前九种心。是生死。如蚕自缚。后一种心。是涅槃。如獐独跳。虽得自脱。未具佛法。皆由妄心。迷此真境。
考证
五道
六道中去阿修罗。即为五道○宗铙录曰。五道由心。心体常净。虽遍五道。不受彼色。则沦五趣而不坠矣。
十道
宗镜录曰。一者其心念念专贪嗔痴。摄之不还。拔之不出。日增月累。起上品十恶。如五扇提罗者。此发地狱之心。行火涂道。二。若其心念念欲多眷属。如海吞流。如火焚薪。起中品十恶。如调达诱众者。此发畜生心。行血涂道。三。若其心念念欲得名闻。四远八方。称扬钦咏。内无实德。虚比圣贤。起下品十恶。如摩犍提者。此发鬼心。行刀涂道。四。若其心念念常欲胜彼。不耐下人。轻他珍己。如鸱高飞下视。而外扬仁义礼智信。起下品善心。行阿修罗道。五。若其心念念欣世间乐。安其臭身。悦其痴心。此起中品善心。行于人道。六。若其心念念知三恶苦多。人间苦乐相间。天上纯乐。为天上乐。折伏粗心。此上品善心。行于天道。七。若其心念念欲大威势。身口意才有所作。一切弭从。此发欲界主心。行魔罗道。八。若其心念念欲得利智辩聪。高才勇哲。鉴达六合。十方颙颙。此发智心。行尼乾道。九。若其心念念五尘六欲。外乐盖微。三禅之乐。犹如石泉。其乐内重。此发梵心。行色无色道。十。若其心念念知善恶轮环。凡夫耽湎。圣贤所呵。破恶犹净慧。净慧由净禅。净禅由净戒。尚此三法。如饥如渴。此发无漏心。行二乘道○五扇提罗。摩犍提。皆外道人也。魔罗道。尼乾道。皆外道名也。外道有九师。九十五种。此类是欤○调达。即诱阿阇世太子囚执父王。欲行篡逆者也。
楞严经曰。造十习因。受六交报。十习因者。一者淫习。二者贪习。三者慢习。四者嗔习。五者诈习。六者诳习。七者怨习。八者见习。九者枉习。十者讼习。六交报者。一者见报。二者闻报。三者嗅报。四者味报。五者触报。六者思报。此六识造业。所招恶报。从六根出。各各招引恶果。临终神识堕无间狱。见受明暗二苦相。闻受开闭二苦相。嗅受通塞二苦相。味受吸吐二苦相。触受合离二苦相。思受不觉觉知二苦相。一一受苦无量。
宗镜录曰。十习因既作。六交报宁亡。皆是一念恶觉心。生颠倒想。起对境作因成之假随情运相续之心。不以智眼正观。遂陷凡夫业道。虽则一期狥意。罔思万劫沉身。
考证
十习
楞严经云。十方如来。色目行淫。同名欲火。菩萨见欲。如避火坑。色目多求。同名贪水。菩萨见贪。如避瘴海。色目我慢。名饮痴水。菩萨见慢。如避巨海。色目瞋恚。名利刀剑。菩萨见瞋。如避诛戮。色目奸伪。同名谗贼。菩萨见诈。如畏豺虎。色目欺诳。同名劫杀。菩萨见诳。如避蛇虺。色目怨家。名违害鬼。菩萨见怨。如饮酖酒。色目恶见。同名见坑。菩萨见诸虚妄偏执。如入毒壑。色目怨谤。同名谗虎。菩萨见狂。如遭霹雳。讼习交諠。发于覆藏。同名阴贼。菩萨观覆。如戴高山。履于巨海。
万劫沉身
发隐曰。佛过瓜田。顾阿难言。爪上之土。大地之土。孰为多少。阿难对言。爪土至微。大地无尽。佛言得人身者。如爪上之土。失人身者。如大地之土。又须达为佛营立精舍。蚁子在地。佛告须达。此蚁毗婆尸佛时。已在此地。今经七佛。恒受蚁身。尚未能脱。由此观之。人身难得如爪上土。宁不信然。所以者何。经云。五戒坚持。方得人身。五戒不持。人天路绝。持戒难。则人身不易明矣。况作十习因。又甚于五戒之不持。临终堕无间狱。受六交报。又不止于人身之难得而已。万劫沉身。不亦宜乎。
(还)谨按十道所以广五道之未备。十习所以补十业之未周。是如因愈繁。则果愈密。业愈重。则报愈深。然则净业之士。勿以五道无依。十业无犯。而遽自足也哉。唯能观心实相。则万缘俱寂。万法俱忘。无道无业。何戒何犯。所谓不可思议之功德在是矣。惜乎凡夫贪着其事。此佛菩萨所以丁宁告戒也。噫。其可忽诸。
龙舒净土文曰。人有不信因果。从而不信净土者。夫因果乌可以不信乎。经云。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若不信此语。何不以目前事观之。人生所以有贫富。有贵贱。有苦乐劳逸。有荣辱寿夭。其祸福种种不同。虽曰天命。天岂私于人哉。盖以人前生所为不同。故今生受报亦不同。而天特主之耳。是以此身谓之报身。报身者。报我前世所为。故生此身也。天何容心哉。世间官府。犹不以赏罚无故而加于人。况天地造化。岂以祸福无故而加于人乎。是知前世所为有善恶。故以祸福而报之也。以其不能纯乎善。故不得纯受福报。乃有富贵而苦夭者。有贫贱而乐寿者。有荣宠而悴辱者。其为果报。各随其所为。纤毫不差。故云。种桃得桃。种李得李。未有种麻而得豆。种粟而得黍者。惟种时少。收获时多。故作善恶时甚小。受祸福之报甚大。故云。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人生为善恶。果报还如此。盖造化自然之理也。
又曰。人有见目前善恶未有报者。而遂以因果为不足信。殆不知善恶未有报者。非无报也。但迟速耳。佛尝谓阿难云。人有今世为善。死堕地狱者何。今世之善未熟。前世之恶已熟也。今世为恶。死生天堂者何。今世之恶未熟。前世之善已熟也。熟处先受报。譬如欠债。急处先还。左氏谓栾武子(名书)。有德可以庇其子。故其子黡。虽为恶而可以免祻。黡子盈为善。而黡之恶乃累之。故盈虽善及于难。止于世间目前可见者言之。善恶之报尚有如此者。况隔世乎。岂可以目前未见果报。而遂不信因果。因以不信净土也。
(还)谨按此文。前论因果之常。后论因果之变。今人于其常者。忽之而不信。于其变者。藉之以为口实焉。宜其恣行十恶而弗顾也。哀哉。
考证
一粒万颗
藏经云。昔有恶生王游观林苑。见一金猫入西南地。遣人发掘。获一铜盆。盛金钱。渐至五里。皆是金钱。王见奇事。应当问佛。佛即答言。是王宿生福报。昔毗婆尸佛时。有一比丘。于大道衢安钵。而作是言。若复有人。能舍财宝入此钵中。当来大富。有一樵人得三文钱。闻此语已。生欢喜心。诚心发愿。舍入钵中。去舍五里。转加欢喜。时樵人。今王是也。缘施三钱。福报获五里金钱。又得国王位。受福无尽○宗镜录云。如阿那律。供辟支佛之一食。后盖空器而百味具足。获金人而用尽还生。又如金色王。施辟支佛一饭。后满阎浮提。于七日内。唯雨七宝。一切人民。贫穷永断。由此三事观之。余可类推矣。所谓种一粒。收万颗。斯言讵不信乎。
晋栾氏
左传。晋栾盈被愬出奔。过周。辞于行人曰。昔陪臣书。能输力于王室。王施惠焉。其子黡。不能保任其父之劳。大君若不弃书之力。亡臣犹有所逃。若弃书之力。思黡之罪。臣戮余矣。将归死于尉氏矣○盈奔齐。齐人纳诸曲沃。其令尹胥午。伏之而觞曲沃人。午言曰。今日得栾孺子何如。对曰。得之而为之死。犹不死也。皆叹有泣者○由是观之。则武子之德。与黡之恶。可概见矣。黡之汰侈嗜酒。又何足言哉。至于盈之善足以感人。其或泣或叹者。又可徴也。然则武子之德。足以庇黡。黡之恶。所以累盈。不从可知乎。
小因果说曰。有修桥人。有毁桥人。此天堂地狱之小因也。有坐轿人。有荷轿人。此天堂地狱之小果也。触类长之。皆可见矣。常如是存心以修净土。上品上生。复何疑哉。
宗镜录曰。玉食锦袍。鹑衣藜藿。席门金屋。千驷一瓢。皆因最初一念而造。心迹才现。果报难逃。以过去善恶为因。现今苦乐为果。丝毫匪滥。孰能免之。犹响之随声。影之随形。必然之理也。唯除悟道。定力所排。若处世幻之中。焉有能脱之者。经偈云。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忘。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则才命论云。贫者无立锥之地。刁彝则田逾千顷。饿者无担石之储。李衡则木号千奴。无礼必毙。跖何事而独寿。行善则吉。托何事而早终。
考证
才命论
史记云。孙叔敖尽忠于国。及自没。其子无立锥之地○汉书云。刁彝官尚书郎。不修德行。有田万顷奴婢千人○魏志云。华歆效官清贫。家无担石之储○晋书云。李衡植橘千株。号为木奴千头○庄子云。盗跖从者九千。横行天下。侵暴诸侯。而享寿考○论语疏云。项托七岁为孔子师。而早夭焉。
慈心功德录曰。佛言善恶报应有二种。一者果报。今生作善恶业。来世受苦乐报也。二者花报。今生作善恶业。今生即受苦乐报也。
(还)谨按果报。人所难知者。故冥然罔觉。花报。人所目睹者。而亦悍然不顾焉。谓之何哉。噫。可悲也夫。
论十业善报
净名经曰。十善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命不中夭。大富。梵行。所言诚谛。常以软语。眷属不离。善和诤讼。言必饶益。不嫉不恚。正见众生。来生其国。
僧肇曰。命不中夭。不杀报也。大富。不盗报也。梵行。不淫报也。所言诚谛。不妄语报也。常以软语。不恶口报也。眷属不离。善和诤讼。不两舌报也。言必饶益。不绮语报也。恚嫉邪见。心患之尤者。故别立三善。
(还)谨按恚嫉邪见。失不贪欲。必阙文也。肇云别立三善。其义未详。或曰。三业不行。邪变三善。未知是否。
论十业恶报
楞严经曰。佛谓想爱女色。心结不离。故有淫欲。则诸世间。父母子孙相生不绝。是等则以欲贪为本。食爱血味。心滋不止。故有食肉。则诸世间卵化湿胎。随力强弱。递相吞食。是等则以杀贪为本。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食余众生。亦复如是。死死生生。互来相啖。恶业俱生。穷未来际。若此。则以盗贪为本。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因缘。穷百千劫。常在缠缚。此杀盗淫三者为之根本。以是因缘。恶业果报。相续不已。
华严经曰。杀生之罪。能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短命。二者多病。偷盗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贫穷。二者共财不得自在。邪淫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妻不贞良。二者不得随意眷属。
慈心功德录曰。因果录云。杀生有三种恶报。一者正报。受三涂身。二者余报。若生人中。多病横死。三者冤报。若所杀众生。在毒虫中。必遭其螫。在人中。必遭其杀。
又曰。问。昔有众生常在刀山剑树之上。支节断坏痛毒辛酸。何罪所致。佛言。以前世宰杀为业。故获斯报。昔有众生。尝被牛头以铁叉。叉入镬中煮之令烂。还即吹活。而复煮之。何罪所致。佛言。前世屠杀众生。汤灌燖毛。故获斯报。
龙舒居士净土文曰。唐张钟馗。杀鸡为业。忽见一人着绯。驱群鸡来啄目四畔。两目流血。受大痛苦。又唐张善和。杀牛为业。临终。见牛数头。作人言云。汝杀我。善和大恐。告妻云。便入地狱也(虽有僧劝念阿弥陀佛。即便往生。此宿有善业所致。不可观为常法)水忏云。二戒偷。众生作贼。常在雪山。寒风所吹。皮肉剥裂。
律仪要略云。经载一沙弥。盗常住果七枚。一沙弥。盗众生饼数番。一沙弥。盗众生。石蜜少许。俱堕地狱。故经云。宁就断手。不取非财。噫。可不戒欤。
楞严载宝莲香比丘尼。私行淫欲。自言淫欲非杀非偷。无有罪报。遂感身出猛火。生陷地狱。故经云。淫欲而生。不如贞洁而死。噫。可不戒欤(上身三业恶报)。
华严经曰。妄言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多被诽谤。二者为他所诳。两舌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眷属乖离。二者亲族敝恶。恶口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常闻恶声。二者言多争讼。绮语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言无人受。二者语不明了。
化书口业诗云。人生口业报非轻。莫把邪言作课程。妄言以虚为实事。绮辞增百作千名。血从砭石流无已。罪积阴司贯已盈。犁舌不须求地狱。眼前公案甚分明。
考证 本传云。龟城之民。祝期生。有口才。人小有过恶。则既传扬之。又增饰之。以无为有。以一为十。以疑似为端的。以偶然为故犯。以不得已为优为。以错误为情实。至于面折之。众辱之。所习既久。不知其非。中年得舌黄之疾。使人砭刺出血。一岁之间。疾五七作。每作。出血一二升。率以为常。一日与其徒。语鬼神奠酹之事。皆诃骂之。忽自以手探舌出。以爪犁之。涎血淋漓。如屠猪狗。观者千百。乃自宣其过曰。人之口业不可作也。如此月余。舌枯。遂不能食而死。
律仪要略曰。经载沙弥轻笑一老比丘。读经声如狗吠。而老比丘者。是阿罗汉。因教沙弥急忏。仅免地狱。犹堕狗身。恶言一句。为害至此。故经云。夫士处世。斧在口中。所以斩身。由其恶言。噫。可不戒欤。
四十二章经曰。佛言。有愚人。闻佛道守大仁慈。以恶来。以善往。故来骂佛。佛默然不答。愍其狂愚使然。骂止。问曰。子以礼从人。其人不纳。其礼如何。曰持归。今子骂我。我亦不纳。子自持归。祻子身矣。
(还)谨按沙弥之事。则经言岂不信然。噫。以恶口加人。其祻如此。以妄言绮语两舌加人。其罪如之何哉。夫恶口加人。人所明知。犹知所避。以妄言绮语两舌加人。人所不觉。其中人必深。而祻之不从末减可知矣(上口四业恶报)。
华严经曰。贪欲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心不知足。二者多欲无厌。嗔恚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长被他人求其长短。二者常被他人之所恼害。邪见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生邪见家。二者其心谄曲。
龙舒净土文曰。有官员二人。求梦于二相庙中。以问前程。其夜一人。梦见有人持簿一扇。揭开版云。此汝同来官人前程也。视之。乃自小官排至宰相。仍有勾者。问勾之者何也。答云。此官人爱财。世间不义取一项。此间勾一项。若急改过。尚可作监司。其人闻。更不敢妄取财。其后果至监司。又何仙姑时。有一主簿家。忽有天书降。不识字画。往问仙姑。仙姑言。主簿受金十两。折禄五年。以此观之。不义之财。诚可畏也。
又曰。昔有二僧同修行。一人作福而多嗔。一僧常戒之。不从。后多嗔者死。戒之者。附客舟至江上䢼亭。其庙神甚灵。能与人言。谓戒之者曰。我是汝同修行僧。以多嗔故。堕于此为神。有人施绢十疋。可为我作追荐。次于洪州西山上见我。僧如其言。果于西山上。见死蟒一条。长一二里。嗔恨之报如此。
吕氏集云。昔有一人。与吕公同访一僧。其僧适卧床上。见一小蛇。从僧顶门出。顷之。复入顶门中。问。何为有此蛇。吕公答云。此人必性毒多嗔恨者。毒气已化成此蛇。身殁之后。其为蛇无疑矣(上意三业恶报)。
(还)谨按上士修行。善无不为。恶无不去。虽不昧因果。于因果奚容心哉。今净名之善报。所以为求福者告也。华严之恶报。所以为惧祻者告也。其皆中下之信士乎。至于小人。则以不信之心横于中。无忌惮之行肆于外。拨因果而排罪福。善报不能为之劝。恶报不能为之惩。吾末如之何也已。噫。可慨也夫。
考证
不昧因果
明宗集曰。百丈禅师时。有一老人随众听法。众退。唯老人不去。师问汝是何人。曰。某非人也。于过去迦叶佛时。曾在此山。因学人问大修行人。还落因果也无。某云。不落因果。遂五百生堕野狐身。今请和尚代一转语。贵脱野狐身。师曰。汝问。老人曰。大修行还落因果也无。师曰。不昧因果。老人于言下大悟。遂脱野狐身。
净土资粮全集卷之二
卍续藏第 61 册 No. 1162 净土资粮全集
净土资粮全集卷之三
古杭云栖寺莲池禅师 袾宏 校正
[橘-矛+隹]李桐邑净业弟子 庄广还 辑
净土誓愿章
论修净业人宜发愿(梵网经有不发愿戒)
归元直指曰。慈照宗主云。有行无愿。其行必孤。有愿无行。其愿必虚。无愿无行。空住阎浮。有愿有行。直入无为。此乃佛祖修净业之根本也。何以故。理由智导。行由愿兴。行愿得均。理智兼备。夫愿者。乐也。欲也。欲生西方净土。乐见阿弥陀佛。必须发愿。乃得往生。若无愿心。善根沉没。华严经云。不发大愿。魔所摄持。一切佛事。从大愿起。欲成无上道。故须得愿波罗蜜。所以普贤广无边愿海。弥陀有六八愿门。是知十方诸佛。上古先贤。皆因愿力成就菩提。
考证 阿含经云。须弥山南有天下。名阎浮提。其土有大树。名阎浮。此树下有阎浮那檀金聚。以此胜金出树下。故因以名树名洲○新娑婆论。又名赡部。其土南狭北广。此土有大树。名赡部。其叶上广下狭。地形象之。故名赡部。
经曰。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我今发心。不为自求人天福报。声闻缘觉。乃至权乘诸位菩萨。惟依最上乘发菩提心。愿与法界众生。一时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还)谨按此经。乃发愿之大纲。后愿文。备诸节目耳。纲以立其体。目以达其用。发愿其庶几哉。
考证
三归
初门曰。归依佛者。归以返还为义。返邪师。还事正师。故名归。依者凭也。归依佛者。终不更归依其余诸外天神也。归依法者。返邪法。还修正法。凭佛所说。得出三涂及三界生死。归依僧者。返九十五种邪行之侣。归心出家三乘正行之伴。及出三界生死○发隐曰。按折伏罗汉经云。忉利天子。寿终当受猪身。诣佛求救。佛教归命佛法僧。于七日七夜。精勤三归。得免猪胎。为长者子。又木槵子经云。佛告琉璃王。穿木槵子称三宝。当断结业。得无上果。故知三宝。一切众生归依处也。
人天福报
经云。人天路上。作福为先。广修善事。是名作福。必有福报也。
声闻
四教仪与发隐相参○声闻位分二。曰凡。曰圣。凡有二。外凡内凡。身居有漏。圣道未生。皆号曰凡。外凡则未见法性。尚在理外。内凡则渐见法性。心游理内故也。外凡中。自分三。初。五停心。多贪不净观。多嗔慈悲观。多散数息观。愚痴因缘观。多障念佛观。二。别想念处。即四念处。身念不净。受念是苦。心念无常。法念无我也。三。总相念处。念身不净。亦念身是苦。身无常。身无我。受心法皆然也。已上三科名外凡。内凡四者。谓暖。顶。忍。世第一。暖者。从总相念生暖善根。具观四谛。修十六行。发相似解。伏烦恼惑。得佛法气分。如钻木先热。将春先和。名曰暖也。顶者。用观同前。转更明朗。如登高远视。名曰顶也。忍者。堪忍。又忍可义。分下中上。下忍遍视八谛。修三十二行。中忍渐减。乃至上忍。惟有一行三刹那在。名曰忍也。世第一者。从上忍二刹那心。一刹那尽。余一刹那犹在忍。更一刹那心尽。即入世第一。有漏名世。世间最胜。名第一也。此四位为内凡。此七方便。入圣之阶。过此。则圣位教义。圣位分三。一。见道。初果。二。修道。二果三果。三。无学道。四果。一。须陀洹。此云预流。此位断三界八十八使见惑。见真谛。故名为见道。二。斯陀含。此云一来。此位断欲界九品思中。断六品思尽。后三品犹在。故更一来。三。阿那含。此云不来。此位断欲界残思尽。进断上八地思。此二位名修道。四。阿罗汉。此云无学。此位断见思俱尽。子缚已断。果缚犹在。名有余涅槃。此名无学道。声闻如此○永嘉集曰。因声教而悟解。故号声闻。原其所修。四谛而为本行。见苦常怀厌离。断集恒畏其生。证灭独契无为。修道惟论自度。大誓之心未普。设化之道无施。六和之敬空然。三界之慈靡运。因乖万行。果阙圆常。六度未修。非小何类。如是。则声闻之道也。
缘觉
华严疏曰。辟支。此云缘觉。又云独觉。独但自悟。缘依教悟也。独觉自分二类。其利根者曰麟喻。喻麟之独出无佛世。见物变易。自觉无生。其钝根者曰部行。亦出无佛世。部党而行。师徒训化也。缘觉依佛教。观十二缘。作流转还灭二观法者也○四教仪曰。缘觉值佛出世。禀十二因缘教。与前四谛开合之异耳。谓无明。行。爱。取。有。此之五支。合为集谛。七支为苦谛也。缘觉先观集谛。所谓明缘行。行缘识。乃至生缘老死。此则生起。若灭观者。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灭。则老死灭。因观十二缘。觉真谛理。故言缘觉。又言独觉。两名不同。行位无别。此人断三界。与声闻同。独觉发真无漏。功德力大。能侵除习气。声闻但断正使。不侵除习气。故缘觉居声闻之上○永嘉集曰。缘散而体真。故名缘觉。原其所习。十二因缘而为本行。观无明而即空。达诸行而无作。二因既非其业。五果之报何酬。爱取有以无疵。老死亦何所累。心唯善寂。意玩清虚。独宿孤峰。观缘散灭。利他不普。自益未圆。于下有余。于上不足。两非其类。位处中央。如此。辟支佛道也。
菩萨
四教仪曰。从初发心。缘四谛观。发四弘誓○初门曰。四弘誓者。一未度者令度。言未度苦谛。令度苦谛。苦者生死也。生死有二种。一。分段生死。谓六道众生。有形质分段之成坏。二。变易生死。谓罗汉。辟支。及大力菩萨。三种得意生身。虽无分段之粗报。犹有细微因转果移。变易生成之所迁也。若一切未度二种生死苦者。菩萨发心。愿令得度。即众生无边誓愿度也。二。未解者令解。言未解集谛。令解集谛。集者。即是烦恼润业。能招聚生死。亦有二种。一。四住地烦恼。润分段生死业。能招集烦恼生死苦果也。二。无明住地烦恼。润变易生死业。能招集变易生死苦果也。若一切未解此二种集者。菩萨发心。愿令得解。即烦恼无尽誓愿断也。三。未安者令安。言未安道谛。令安道谛。即是能通涅槃之正助道也。亦有二种。一。偏缘真谛。修正助道。此道但得至小乘尽苦涅槃。二。正缘中道实相。修正助道。此道能到大乘大般涅槃。若一切未安此二种道者。菩萨发心。愿令得安。即法门无量誓愿学也。四。未涅槃者。令得涅槃。言未得灭谛。令得灭谛。灭谛者。即是业烦恼灭。生死苦果灭也。亦有二种。一。分段生死业。四住地烦恼灭。则分段生死苦果灭。即二乘所得灭谛也。一。变易生死业。无明住地烦恼灭。即变易生死苦果灭。诸佛及大菩萨。所得不共。究竟灭谛也。若一切未得此二种灭谛者。菩萨发心。愿令得灭。即佛道无上誓愿成也。既已发心。须行行填愿。于三阿僧祇修六度行。百劫种相好○永嘉集曰。如其心无所缘。而能利物。慈悲至大。爱见不拘。人法俱空。故名菩萨。原其所修六度而为正因。行施。则尽命倾财。持戒。则吉罗无犯。忍辱。则深明非我。割截何伤。精进。则勤求至道。刹那无间。禅那。则身心寂泊。安般希微。智慧。则了知缘起。自性无生。广修万行。等观群方。下及谛缘。上该不共。大誓之心普被。四摄之道通收。悲智双运。福慧两严。超越二乘。独居其上。如是。则大乘之道也○权乘诸位菩萨。即二乘。声闻未得圆证者。非大乘菩萨也。
最上乘
黄檗心要曰。如来欲说一乘真法。则众生不信。没于苦海。若都不说。则堕悭贪。不为众生溥舍妙道。遂设方便。说三乘法。乘有大小。得有浅深。皆非本性。故云惟有一乘道。余二则非真。然终不能显一心法。故召迦叶。别付一心。离言说法。此一枝令别行。若契悟者。便至佛道矣○宗镜录曰。众盲触象。各言己得见象。其触牙者。言象形如莱菔。触耳者。言象形如箕。触鼻者。言象形如杵。触蹄者。言象形如臼。触腹者。言象形如床。众相之外。更无别象。但非象之全体。不可以言见象也。欲见象之全体者。其唯明眼之人乎。今声闻之四谛。缘觉之十二缘。菩萨之六度。虽皆佛法。终非佛道之全。不可以言佛也欲得佛之全体者。其唯最上乘乎。
发菩提心
华严经曰。发菩提心者。发大悲心。普救一切众生故。发大慈心。等祐一切世间故。发安乐心。令一切众生灭诸苦故。发饶益心。令一切众生离恶法故。发哀愍心。有怖畏者咸守护故。发无碍心。舍离一切诸障碍故。发广大心。一切法界咸遍满故。发无边心。等虚空界。无不往故。发宽博心。悉见一切诸如来故。发智慧心。普入一切智慧海故。是名发菩提心○宗镜录曰。海中有宝。名曰宝藏。普现海中庄严事。菩提心宝。亦复如是。普现一切智海诸庄严事。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莲师疏云。阿者。此云无。耨多罗。此云上。三藐。此云正等。三菩提。此云正觉。言无上正等正觉也。钞云。究竟极果。对下而言。名之曰无上。正观真谛。对邪而言。名之曰正。等观俗谛。对偏而言。名之曰等。亦名曰遍。觉者灵明自心。正觉者。兼上正等二义。言此觉者。是无上正等之正觉也。良以蠢动含灵。皆有佛性则菩提者。佛与众生本来无二。无明所覆。遂成迷妄。是则邪觉。不名为正。声闻辟支。止破见思。虽得菩提其道未中。是则偏觉。不名为等。一切菩萨。已尽尘沙。未尽无明。虽得正等菩提。佛道犹远。不名无上。惟佛一人。妄尽觉满。如望夜月更无有觉过于此者。名无上正等正觉也○维摩经曰。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寂灭是也。菩提灭诸相故。不观是菩提。离诸缘故。不行是菩提。无忆念故。断是菩提。舍诸见故。离是菩提。离诸妄想故。障是菩提。障诸愿故。不入是菩提。无贪着故。顺是菩提。顺于如来故。住是菩提。住法性故。至是菩提。至实际故。不二是菩提。离意法故。等是菩提。等虚空故。无为是菩提。无生住灭故。知是菩提。了众生心行故。不会是菩提。诸入不会故。不合是菩提。离烦恼习故。无处是菩提。无形色故。假名是菩提。名字空故。如化是菩提。无取舍故。无是菩提。常自静故。善寂是菩提。性清静故。无取是菩提。离攀缘故。无异是菩提。诸法等故。无比是菩提。无所谕故。微妙是菩提。诸法难知故○僧肇曰。道之极者。称曰菩提。盖是正觉无相之真智乎。
○附四谛
初门曰。谛以审实为义。此四谛法门。正为声闻人。从闻生解。故必藉教诠理。今明教理不虚。故云审实也○一。苦谛。苦以逼恼为义。一切有为心行。常为无常患累之所逼恼。故名苦谛。二。集谛者。集以招聚为义。若心与结业相应。未来定能招聚生死之苦。故名集谛。三灭谛者。灭以灭无为义。结业既尽。则无生死之患累。故名为灭。若发见思无漏真明。而断结者。则三界九十八使俱灭。以烦恼结使灭。故三界业亦灭。若三界业烦恼灭者。即是灭谛。有余涅槃也。因灭故果灭。舍此报身时。后世苦果。永不相续。名入无余涅槃。真灭度也。四。道谛者。道以能通为义。正道及助道。是二相扶。能通至涅槃。故名为道正道实观三十七品。三解脱门。缘理慧行。名为正道。助道者。得解观中。种种诸对治法。及诸禅定。皆为助道。审定不虚。即是道谛○四教仪云。四谛之中。分世出世间。前二谛为世间因果。苦因集果也。后二谛为出世间因果。灭果道因也。问。何故世出世前果后因耶。答。声闻根钝。知苦断集。慕果修因。是故然也○合七法为三十七品。一。四念处。二。四正勤。三。四如意足。四。五根。五。五力。六。七觉分。七。八正道也。一。四念处者。一身念处二受念处。三心念处。四法念处也。二。四正勤者。一。已生恶法为除断。一心勤精进。二。未生恶法不令生。一心勤精进。三。未生善法为生。一心勤精进。四。已生善法增长。一心勤精进。三。四如意足者。一。欲如意足。二。精进如意足。三。心如意足。四。思惟如意足也。下四五六七。俱见阿弥陀经考证三解脱门者。见修禅章明宗篇考证。
西方愿文
(莲池禅师撰)
稽首西方安乐国 接引众生大导师
我今发愿愿往生 惟愿慈悲哀摄受
弟子(某甲众等)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求于诸佛。一乘无上菩提道故。专心持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期生净土。又以业重福轻。障深慧浅。染心易炽。净德难成。今于佛前。翘勤五体。披沥一心。投诚忏悔。我及众生。旷劫至今。迷本净心。纵贪嗔痴。染秽三业。无量无边所作罪垢。无量无边所结冤业。愿悉消灭。从于今日。立深誓愿。远离恶法。誓不更造。勤修圣道。誓不退隋。誓成正觉。誓度众生。阿弥陀佛以慈悲愿力。当证知我。当哀愍我。当加被我。愿禅观之中。梦𥧌之际。得见阿弥陀佛金色之身。得历阿弥陀佛宝严之土。得蒙阿弥陀佛。甘露灌顶。光明照身。手摩我头。衣覆我体。使我宿障自除。善根增长。疾空烦恼。顿破无明。圆觉妙心。廓然开悟。寂光真境。常得现前。至于临欲命终。预知时至。身无一切病苦厄难。心无一切贪恋迷惑。诸根悦豫。正念分明。舍报安详。如入禅定。阿弥陀佛。与观音势至诸圣贤众。放光接引。垂手提携。楼阁幢幡。异香天乐。西方圣境。昭示目前。令诸众生。见者闻者。欢喜感叹。发菩提心。我于尔时。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顷。生极乐国。七宝池内。胜莲华中。华开见佛。见诸菩萨。闻妙法音。获无生忍。于须臾间承事诸佛。亲蒙授记得授记已。三身四智。五眼六通。无量百千陀罗尼门。一切功德。皆悉成就。然后不违安养。回入娑婆。分身无数。遍十方刹。以不可思议自在神力种种方便。度脱众生。咸令离染。还得净心。同生西方。入不退地。如是大愿。世界无尽。众生无尽。业及烦恼。一切无尽。我愿无尽。愿今礼佛发愿。修持功德。回施有情。四恩总报。三有齐资。法界众生。同圆种智。
考证
四恩
父母。师长。国王。施主。
三有
欲有。色有。无色有。即三界之因果不忘。故名为有也。
五体
二肘。二膝。及额也。
忏悔
坛经曰。忏悔者。忏其前非。从前所有恶业。愚迷憍诳嫉妒等罪。悉皆尽忏。永不复起。是名为忏。悔者。悔其后过。从今已后。所有恶业。愚迷憍诳嫉妒等罪。今已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作。是名为悔。故称忏悔。凡夫愚迷。只知忏其前𠎝。不知悔其后过。以不悔故。前𠎝不灭。后过又生。何名忏悔○发隐曰。冥祥记云。沙门慧达。于地府见观世音菩萨。言沙门白衣。见身为过。及宿世罪。种种恶业。能于众中尽自发露。勤诚忏悔罪即消灭。观此。则知忏悔功德。不可胜量。菩萨于幽显中。皆教人悔罪也○宗镜录曰。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则直了无生之心。当处解脱。此大忏悔也。故云断惑忏罪。比余渐教。如㲲花千斤。不如真金一两○四教仪论忏悔有二。一事忏。二理忏。今坛经发隐所论。事忏也。宗镜所言。理忏也。未悟其理者。事为急矣。
手摩衣覆
法华经云。若有受持读诵法华经者。当知是人。为释迦牟尼手摩其头。衣之所覆○往生集云。晋刘遗民于定中。见阿弥陀佛手摩其头。引袈裟覆之。
三身
法数曰。法身如月之体。报身如月之光。应身如月之影○如来三身者。毗卢遮那。此云遍一切处。法身也。卢舍那。此云净满。报身也。释迦牟尼。此云能仁寂默。化身也○黄檗曰。佛有三身。法身说自性虚通法。报身说一切清净法。化身说六度万行法。法身说法。不可以言语音声形相文字而求。无所说。无所证。自性虚通而已。故曰无法可说。是名说法。报身化身。皆随机感现。所说法。亦随事应为摄化。皆非真法。故曰。报化非真佛也。
四智
证道歌云。三身四智体中圆。注云。四智者。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也。束四智为三身者。以成所作智妙观察智为化身。平等性智为报身。圆镜智为法身也。
五眼
金刚经有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肉眼者。照见胎卵湿化色身起灭因缘也。天眼者。照见诸天宫殿。云雨明暗。五星二曜旋复因缘也。慧眼者。照见众生慧性深浅。上品下生。轮回托荫因缘也。法眼者。照见法身遍充三界。无形无相。尽虚空遍法界因缘也。佛眼者。照见佛光普照。无障无碍。圆满十方。寻光见体。知有涅槃国土也。若上根上智之人。能识此五者因缘。即名大乘菩萨。
六通
天眼。天耳。他心。宿命。漏尽。身得如意。详见一卷往生胜果篇○正讹集曰。道与通自别。眼彻视。耳彻听者。通也。入色界。眼不受色惑。入声界。耳不受声惑者。道也。如以通而已矣。则神亦有通。鬼亦有通。妖亦有通。与道何涉。认通为道。遂至堕魔罗境。生外道种。可勿慎诸。
回入娑婆
赜禅师曰。若位居不退。果证无生。在欲。无欲居尘。出尘方能兴无缘慈。运同体悲。回入尘劳。和光五浊。其有浅闻单慧。或与少善相应。便谓永出四流。高超十地。诋诃净土。耽恋娑婆。掩目空归。宛然流浪。并肩牛马。接武泥犁。不知自是何人。拟此大权菩萨。由此观之。则回入娑婆。未可易言也。
法界
出三界者。不受轮回生死。四种圣人。诸佛菩萨缘觉声闻是也。四圣得意生身。于三界内外。无住无不住。总而言之。有十法界。在人用心不同。各循行业。诸趣摄之。
十法界之图
诸佛(修六度万行三心圆发得证法身)
菩萨(修次第观行六度行得成大乘菩萨)
缘觉(修体法空观十二因缘行道成缘觉)
声闻(修祈法空观依四谛行道成阿罗汉)
诸天(修上品十善兼修禅定故得生天道)
人伦(修中品十善五戒五常故得为人伦)
修罗(修下品十善五常欲胜他故为修罗)
饿鬼(作下等十恶正作能悔故为饿鬼道)
畜生(作中等十恶作已能悔故为之畜生)
地狱(作上等十恶作已不能悔故堕地狱)
天如祖师十法界图解○天如祖师升座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惟心造。世出世间。圣凡境界。只此一偈。包括无余。所言法界者。有四圣六凡。合成为十界。是十法界。本无自体。本无自性。亦无自种亦无自根。皆惟一心之所造也。所言心者。如大虚空。本来清净。不知何故而言法界惟心造哉。原夫此心。虽曰不变。而亦随缘。以其随缘。故曰能造。随缘者。或因一念瞥生。或因外境相触。故曰因缘。才有因缘。便成法界譬如水体本净。遭遇风触。则波浪随生。故曰水能造波。波因水而有也。心能造法界法界因心而有也。然则一乘任运。万德庄严者。诸佛之法界也。圆修六度。总摄万行者。菩萨之法界也。见局因缘。证偏空理者。缘觉之法界也。功成四谛。归小涅槃者。声闻之法界也。广修戒善作有漏因者。天道之法界也。爱染不息。杂诸善缘者。人道之法界也。钝执胜心。常怀嗔斗者。修罗之法界也。爱见为根。悭贪为业者。饿鬼之法界也。欲贪不息。痴想横生者。畜生之法界也。造十习因。受六交报者。地狱之法界也。若广而论之。有种种之法界。皆由此心随缘变造。若能一心不生。了悟了证。则种种法界。随其所了而空也。是故十习既断。六交不生。地狱之心了也。欲贪既断。痴想不生。畜生之心了也。爱见既断。悭贪不生。饿鬼之心了也。胜心既断。嗔斗不生。修罗之心了也。爱染既断。正念现前人道之心了也。舍有漏因。修无漏业。天道之心了也。不执四谛。不守真空。声闻之心了也。不局因缘。回心入大。缘觉之心了也。六度功成。顿超地位。菩萨之心了也。圆满菩提。归无所得。诸佛之心了也今我了心于六凡法界之中。必已了悟无疑矣。且道四望法界之中。所了之心。落在甚么界。喝一喝。下座○纂灵记云。一人死至地狱门。遇地藏菩萨授以一偈。若人欲了知三句。谓之曰。诵得此偈能破地狱苦。故知若观此心。不惟破地狱界乃至十法界一时破。
论发愿人宜发誓(梵网经有不发誓戒)
戒疏发隐曰。期其志而必到者。愿为之先导也。坚其愿而不退者。誓为之后驱也。故疏称誓为愿中勇烈意。吾愿虽发。若无大誓。安克有终。
楞严经曰。若我灭度后。其有比丘。发心决定修三摩地。能于如来形像前。身然一灯。烧一指节。爇一香炷。我说是人。虽未即明无上觉路。是人于法已决定心。
莲池禅师曰。烧身烧臂。大乘经中屡开。此得忍大士所为。非初心境界也。求生西方者若能用然臂之精䖍勇猛。以治其恶习。则所然亦多矣。古云善学柳下惠。不其然欤。
(还)谨按诸佛菩萨。皆有誓愿以为究竟之地。今人生于浊世而求最上乘。不可无决定心。欲发决定心。不可无誓愿。予故不效诸经(然臂)之事。而学佛菩萨誓愿之规。其以学柳下惠者。而学莲师欤。
考证
宜发誓
阿含经云。比丘不发誓者。终不成佛道。誓愿之福。不可称计。得至甘露灭尽之处。故愿后必须发誓也。○发隐曰。问愿多期望之语。誓类咒咀之词。修行本拟出离。云何动称地狱。答。誓愿中之勇烈意也。咒呾。怨中之毒害意也。柰何以愿为怨。以勇烈为毒害乎。世有魔师。教授魔种。闭门塞窦。险语以坚其信根。恶咀以闭其外问。终身蔽锢。累劫牢笼。而莫之能出也。哀哉。
善学柳下惠
鲁男子独处一室邻妇之屋。夜为风雨所败。求寄宿。男子闭门不纳。妇曰。汝独不闻柳下惠之覆寒女乎。男子曰。在柳下惠则可。在我则不可。以我之不可。学柳下惠之可。故曰。善学柳下惠。
西方誓文
(弟子广还撰)
弟子(某)谨于(某)年(某)月(某)日。发愿修持净业。立誓于
佛菩萨之前曰。弟子(某)修持净业。愿依最上乘发菩提心。愿比然臂事。发决定心。奉持斋戒。遵行日课。圆通宗法。必期如西方愿文而后已。否则情随事迁。终致退转。空过一生。轮回永劫可不痛哉。自今已后。若违初愿。不加精进者。是则欺诳十方
如来。必受谴罚。若得往生。见
佛闻法。了证无生法忍。成就一切功德。而自利自足。不普度法界众生者。亦同前誓。惟
佛昭明。尚其鉴之。
又诣
三洲感应护法韦䭾尊天之前(先赞后誓)。
赞曰。韦䭾天将。菩萨化身。永护法佛誓弘深。宝杵镇魔军。功德难论。祈祷赴凡忱。
誓曰(誓与前同)。
考证
三洲
长阿含经云。须弥山南。名阎浮提。又云赡部。须弥山东。名弗于逮。又名弗菩提。又名东胜神。须弥山西。名瞿耶尼。又名瞿陀尼。又名西牛货。须弥山北。名北俱芦。又名郁单越。四洲而曰三洲感应。何也。佛祖统纪云。北洲佛不出生。故不闻佛法。既无佛法。则韦䭾不往矣。故止言三洲也。考经四方皆有佛。何言北洲无佛法。曰。北洲无佛。只言娑婆世界耳。极言四方。有无量四天下。故言有佛。
韦䭾尊天
一百十七世。世世为童真。其所作功德浩大。不能尽述。宝华琉璃光佛时成道。名普眼菩萨。释迦如来会上成道。名童真菩萨。手持金刚宝杵。重八万四千斤。发大誓愿。若金刚宝杵坏。即破童真身。佛佛出世。拥护佛法。不见僧尼之过。顶戴凤翅兜鍪。足穿黑履。身着黄金锁甲○智论云。护世四天王。各有八将军。周四天下。护助出家人。韦将军于三十二将中。最存弘护。比丘道力微者。为魔所惑。韦将军恓惶奔赴。应机剪除。
净土资粮全集卷之三
卍续藏第 61 册 No. 1162 净土资粮全集
净土资粮全集卷之四
古杭云栖寺莲池禅师 袾宏 校正
[橘-矛+隹]李桐邑净业弟子 庄广还 辑
净土斋戒章
总论斋戒
大阿弥陀经曰。我作佛时。诸天人民有发菩提心。奉持斋戒。行六波罗蜜。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刹。临寿终时。我与大众现其人前。引至来生。作不退转地菩萨。
龙舒净土文曰。全持斋戒。又礼佛念佛。读诵大乘经典。解第一义。以此回向。愿生西方。必上品上生。所谓斋者何哉。不食肉。不饮酒。不淫欲。不食五辛。所谓戒者何哉。杀生。偷盗。邪淫。是为身三业。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是为口四业。贪欲。嗔恨。邪见。是为意三业。总为十戒。能持而不犯。是为十善。若犯而不持。是为十恶。全持十戒。固上品上生。若止持五戒而修净土。亦中品上生也。
考证
菩提心
见第三卷誓愿章。
六波罗蜜
见第一卷愿偈摄生篇。
读诵大乘经典
净土指归曰。大乘经典者。诸佛所师。佛果菩提。皆从中出。观经三种净业。并上品上生。皆言读诵大乘。为往生之行。即法华华严般若涅盘等。专谈净土。诸大乘经。修净业人。当受持读诵。仗大乘法力。决取往生○发隐曰。读诵者。外假熏闻。内资理观。非文字口耳之谓也。或偏耽卷帙。不复禅思。占𠌫终身。空数他宝。是故善星比丘。诵十二部经。提菩达多。诵六万法聚。而此二人。不修方便道中真佛性。观四念处等。起大逆罪。俱入地狱。此又读诵者所当知也○六祖曰。口诵心行。是转经。口诵心不行。自是被经转。读诵者可不知此乎。
持斋篇
总论持斋
(还)谨按经云。佛言一日持斋。有六十万岁粮。复有五福。虽然。持斋必尽其道而后可也。如佛之日中食者。道矣。过中食者道乎。如断际禅师所谓智食者。道矣。恣情取味而为识食者。道乎。智者大师。所谓净命者。道矣。邪因缘自活而为邪命者。道乎。去其非道以尽道。而复以无欲之人持之。则诗所谓受禄于天。自求多福者。其在是乎。
考证
五福
少病。身安。少淫。少睡。生天。知宿命。
日中食
僧祇云。十念为一瞬。日影过一瞬。非日中食。此言不过中食。又云午时过一发。非食时。又宗助谓食。时者辰时也○律仪要略曰。诸天早食。佛午食。畜生午后食。鬼夜食。僧宜学佛不过午食。饿鬼闻碗钵声。则咽中火起。故午食尚宜寂静。况过午乎。昔有高僧。闻邻房僧午后举㸑。不觉涕泣。悲佛法之衰残也。今人体弱多病。欲数数食者。或不能持此戒。故古人称晚食为药石。取疗病之意也。必也知违佛制。生大惭愧。不多食。不安意食。庶几可耳。如或不然。得罪弥重。噫。可不戒欤。
智食识食
断际禅师曰。四大之身。肌疮为患。随顺给养不生贪着。谓之智食。恣情取味。妄生分别。唯求适口。不生厌离。谓之识食。
净命邪命
发隐曰。一。深山草果。二常行乞食。三。檀越送供。四。随大众食。以此活命。无所染污。故曰净命。一。方口食。谓干谒四方。二。维口食。谓种种术数。三。仰口食。谓仰观星宿。四。下口食。谓栽植田园。皆邪命自活也。至于戒经所谓贩卖男女色。以咒助邪。以药伤人。以鹰畋猎。当有大过矣。岂止于邪命哉○智论云。邪命五种。皆为利养故。一。诈现奇特。二自说功能。三。占相吉凶。四。高声现威。五。称说所得供养。以动人心。邪因缘活命。是为邪命。
受禄多福
大雅假乐之诗曰。显显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又大雅文王之诗曰。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持斋之图
龙舒净土文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此二者皆造业之所。杀生以资口腹。淫欲以丧天真。非造罪而何。况二者更相助发。因美饮食。则血气盛。血气盛。则淫欲多。淫欲多。则反损血气。血气损。则又赖饮食以滋补。是二者更相造罪也。若欲省口腹。必先节淫欲。若能节淫欲。即可省口腹。此乃安身延年之道。果了得此二者。在生何由有疾病夭折。身后何由有地狱畜生。修净土者。不可不戒此。
(还)谨按持斋而曰不淫欲。似乎不类。及观龙舒之文。始知欲持斋者。不可不绝欲也。噫。古人之立法。岂徒然哉。
戒疏发隐曰。尽理而言。存心染污。意食辛也。出言丑恶。口食辛也。躬行鄙陋。身食辛也。惨刻之心。意食肉也。凶残之语。口食肉也。毒害之事。身食肉也。妄织纷纭。丧其灵鉴。意饮酒也。谬言颠倒。淆于辨别。口饮酒也。冥行舛错。乖乎义理。身饮酒也。极而言之。甘小道之秽杂。而失大乘法身清净之香。皆食辛也。饱二乘之独善。而舍大乘法喜兼利之味。皆食肉也。醉声闻之愚法。而昧大乘多闻明达之智。皆饮酒也。但初心菩萨。宜先事戒。而后及理。所以者何。理戒深玄。苟非其人。执理废事。为害滋广。今即事即理。即偏即圆。睟盘具列。存乎其人焉耳。
(还)谨按发隐尽理之说。兼通乎三业。而不拘拘于口腹之微。极言其悖道。而不𤨏𤨏于饮食之末。莲师之得于梵网者。渊乎深哉。
考证
法喜
阿弥陀经钞云。阿含唯识等。说出世五食。一禅悦。二愿。三念。四解脱。五法喜。谓禅定资神。轻安适悦。即为食义。愿力持法。法身增长。即为食义。念力明记。圣道现前。即为食义。解脱除障。居然资益。即为食义。法喜内充。极喜乐故。即为食义。皆自性真如无尽之理。而为食也。
睟盘
性理通书云。睟盘示儿。今人生儿及期。则以众物聚于盘中。随儿自取。名曰睟盘也。
论不食肉
梵网经曰。若佛子故食肉。一切众生肉不得食。夫食肉者。断大慈悲佛性种子。一切众生。见而舍去。是故一切菩萨。不得食一切众生肉。食肉得无量罪。
戒疏发隐曰。见而舍去。如鸥去海翁之机。鸽摇罗汉之影。微细如斯。重可知矣。问。经称食肉之人。入于山林。虎狼狮子皆来集会。今云一切众生见而舍去者何。答。舍去者。惊其杀心而远离也。来集者。臭其同气而相求也。或去或来。皆恶因缘也。一切菩萨者。从初发心以至位满。皆不得食肉也。今人有得少知见。便谓逆行无碍。恣意食啖。厥罪可胜言哉。问。蚕之害亦惨矣。梵网经制食肉。不制衣帛者何。答。文互见故。煮茧断命。十重杀中摄。镬汤缫车。杀具中摄。为利资身。邪命自活中摄。而首楞严经亦禁绵绢。是知僧号衲子。士称布衣。无待论矣。若夫王臣。则恶衣服。美黻冕。自有古人之成训在。
考证
海翁机
子书云。有人每日至海边。与群鸥相狎。其父闻之。谓其子曰。明日可取一鸥来看。子曰诺。明日至海边。群鸥旋飞不下矣。
罗汉影
佛与舍利弗同立。有鹰逐鸽。就舍利弗影中。鹰不敢下。鸽犹战栗不已。过佛影中。遂不战栗。佛大慈故也。
位满
智者大师说曰。别教阶位五十二。第一外凡。十信。第二内凡。习种性。十住。第三性种性。十行。第四道种性。十回向。第五圣种性。十地。第六等觉地。邻真极圣。众学之顶也。第七妙觉地。了了见性。称妙觉也。
恶衣服
论语子曰。禹。吾无间然矣。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
梵网
十重中。第一杀戒。四十八轻中。第十畜杀众生具戒。第二十九。邪命自活戒。当于本经考之。
楞伽经曰。佛告大慧菩萨。有无量因缘不应食肉。谓众生从本已来。展转因缘。常为六亲。以亲想故。不应食肉。不净气分所生长故。不应食肉。众生闻气。悉生恐怖故。不应食肉。令修行者慈心不生故。不应食肉。凡愚所嗜。臭秽不净。无善名称故。不应食肉。令诸咒术不成就故。不应食肉。以杀生见形起识。深味着故。不应食肉。诸天所弃故。不应食肉。令口气臭故。不应食肉。夜多恶梦故。不应食肉。虎狼闻香故。不应食肉。令人饮食无节量故。不应食肉。令修行者不生厌离故。不应食肉。我常设言。凡所饮食。作食子肉想。作服药想故。不应食肉。佛复说偈。略云。为利杀众生。以财网诸肉。二俱是恶业。死堕叫呼狱。是故不应食。酒肉葱韭蒜。悉为圣道障。食肉无慈悲。永背正解脱。是故不应食。
龙舒净土文曰。人能断肉。固为上也。如不能断。且食三净肉。而减省。食若兼味。且去其一。如两餐皆肉。且一餐以素。人生禄料有数。若此自可延寿。语曰。世上欲无刀兵劫。须是众生不食肉。斯言可不畏哉。
(还)谨按梵网特举其重。楞伽兼及其余。食肉之禁严矣。而王居士乃为三净。及减省之说。得非与请损日攘者同与。曰不然。攘鸡是一人之小恶。可以顿革。而曰请损。是有养恶之意。食肉乃世俗之积弊。可以渐化。而欲遽止。不免有捍格之愆。是故鲁人猎较。孔子亦猎较。岂其得已哉。居士之意亦犹是耳。虽然。观其延寿之说。是寓夫潜消默夺之微权。刀兵之语。是动其恐惧修省之要术。居士之为世虑者。何其深且远耶。
考证
禄料有数
前定录。唐晋公韩滉之在中书也。召一吏。久而后至。公怒。吏曰。某不幸。兼属阴司。公曰。既属阴司。有何所主。吏曰。某所主。三品已上食料。若然。明日我食当以何食。吏曰。机不可[泄-(戈-、)+丈]。乞疏以纸。过后为验。明日公被召入。适遇大官进食。糕糜一器。上以其半赐晋公。退而腹胀。医饮以橘皮汤。视吏所疏。皆如其言。公复问人间之食。皆有籍耶。吏对曰。三品已上。日支。五品已上。有权者旬支。无则月支。六品至一命皆季支。其不食禄者年支耳。故知饮食有分。丰俭无差。所以龙舒又云。人生受用之数有限。限尽则早终耳。斯言岂不信夫。
日攘
孟子曰。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何如。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猎较
猎者夺禽兽以祭。谓之猎较。鲁国非礼之俗也。未可顿格。故孟子曰。鲁人猎较。孔子亦猎较。
楞严经曰。阿难。我令比丘食五净肉。此肉皆我神力化生。本无命根。汝婆罗门。地多蒸湿。加以砂石。草莱不生。我以大悲神力所加。假名为肉。汝得其味。柰何如来灭度之后。食众生肉。名为释子。
(还)谨按先佛悬记之言。则今世之三净五净。不当食明矣。柰何惮于蔬素者。往往以三净五净借口。而言佛有方便之门。何其谬哉。不特此也。昔六祖食肉边之菜。韬光晦迹故耳。今世之贪着其味者。往往食肉边之菜。曰此祖师之成法也。噫。可哂也夫。
考证
三净五净
不见杀。不闻杀。不疑为我杀。名曰三净。加自死鸟残。名曰五净。
婆罗门
此西域俗种也。什曰。广学问求邪道。自恃智慧。骄慢自在。名婆罗门。
肉边菜
坛经曰。惠能至曹溪。又被恶人寻逐。乃于四会县避难猎人队中。每至饭时。以菜寄煮肉𩝄。或问。则对曰。但吃肉边菜耳。
论不饮酒
梵网经曰。若佛子故饮酒。而酒生过失无量。若自身手过酒器与人饮酒者。五百世无手。何况自饮。亦不得教一切人饮。及一切众生饮酒。一切酒不得饮。若故自饮。教人饮者。犯轻垢罪。
戒疏发隐曰。过失无量者。非但三十六失。大论又明三十五失。律中又明十过。更细推之。其为过失。不可胜举。具降龙之力。伏地无知。蹈攘鸡之非。诸戒丧尽。乃至威雄炮烙。而牛饮灭宗。功着澶渊。而漏言失事。过之生也宁有量乎。问。沉湎之流。理应无手。云何过器。便获斯殃。且如君父之寿。臣子称觞。岂得以诚敬之心。反招恶劣之报。答。凡言罪者。皆为有菩萨戒者言也。已受菩萨大戒。当行菩萨大道。发大心。证大果。乃所以寿吾君亲。而杯酒之敬。敬之小者也。然而无手之报。非此类所感。彼感报者。盖是执持痴器。酙酌痴药。奖诱痴人。成就痴业耳。岂比称觞君父。虽不名大敬。终不失为诚敬之心乎。无手之报。加于此等。则忠臣孝子。必有愤惋而不平者。吾故表而出之。他如末利饮酒。以女人而有丈夫之作。见机行权。正大士之体也。安可以常法拘之。如无末利之心。妄希末利之迹。获罪如律。害莫大焉。慎之慎之。
考证
五百世无手
发隐曰。有五五百。一五百。在咸糟地狱。二五百。在沸屎。三五百。在曲蛆虫。四五百。在蝇蚋。五五百。在痴熟无知虫。今之五百。或是最后。与人痴药。故生痴熟虫中也。无手者。不是尽是人中无手。如蛇蚓鳅鳝之属。无手之报也。
一切酒
又云。酒有多种。一谷造。二果造。如甘蔗葡萄枣等。三药造。诸香树华叶等。又乳热者亦可作酒。诸酒醉人。力有强弱耳。
饮酒三十六失
不孝父母。轻慢长友。不敬三宝。不信经法。诽谤沙门。讦露人罪。恒说妄语。诬人恶事。传言两舌。恶口伤人。生病之根。争斗之本。恶名流布。人所憎嫌。排斥圣贤。怨黩天地。废忘事业。破散家财。恒无惭愧。不知羞耻。无故捶打奴仆。横杀众生。奸淫他妻。偷人财物。疏远善人。狎近恶友。常怀恚怒。日夜忧愁。牵东引西。持南着北。倒沟卧路。堕车坠马。逢河落水。持灯失火。暑月热亡。寒天冻死。
三十五失
出智论。始于现生虚乏。终于来世愚痴。
十过
律中又明十过。一颜色恶。乃至十。身坏命终堕三恶道。
具降龙之力
莎伽陀尊者。善降恶龙。后饮酒卧地上。佛过见之。语弟子曰。此人今能降虾蟆否。
蹈攘鸡之非
一五戒女。因醉。攘邻鸡。杀而食之。邻人诘之。又妄言不见。一饮而诸戒尽破。
牛饮灭宗
商纣暴虐。为炮烙之刑。又作酒池肉林。一鼓而牛饮者三千人。卒至灭亡。
功着澶渊
宋真宗时。契丹入𡨥。𡨥准力劝帝亲征。帝从之。北行渡河。六军皆呼万岁。契丹气夺。受盟澶渊而归○尝闻之师曰。因酒而漏言失事。此𡨥公之常态。如欲去丁谓。而反为丁谓所挤。此漏言之一事也。
末利
波斯匿王夫人末利。受菩萨戒。因王欲杀厨官。置酒宴王。相共劝饮为解。厨官遂得不死。夫人诣佛。首罪。佛言。如斯犯戒。利莫大焉。见机行权。正大士之体也。
高峰师云。酒乃杀戒体之毒药。障正念之痴云。伐善种之斧斤。滋业火之薪草。启烦恼趣。闭功德门。古今君臣士庶。未有不因而丧乱者。书中有禹恶旨酒之格言。俗典尚尔。况吾佛教中。以戒定慧三学。圆修顿悟。其心安丧乱之本不除。寂灭之道难证者矣。此言五根本戒。
(还)谨按酒以防乱。是固然矣。其气秽恶。不在五辛之下。故当绝之。岂止于防乱而已哉。昔陶渊明欲与莲社。竟以无酒而去。噫。哲人犹尔。况其下乎。修行者。当以经律自持。以渊明为戒。亦庶几矣。若曰。惟酒无量不及乱。此儒家之禁戒耳。必如文忠终身不醉。思远醉胜醒人。维摩居士入酒肆能持其志。而后。可以语此。况秽恶之气。岂修净业者之所宜哉。禁绝为上。慎勿以此借口。经云。宁饮洋铜。慎无犯酒。可不戒与。
考证
戒定慧
见第二卷郑青之文考证。
论不淫欲
楞严经曰。佛告阿难。如是众生。入三摩地。要先严持清净戒律。永断淫心。不餐酒肉。若不断淫及与杀生。出三界者无有是处。当观淫欲犹如毒蛇。如见怨贼。先持声闻四弃八弃。执身不动。后行菩萨清净律仪。执心不起。禁戒成就。则于世永无相生相杀之业。偷劫不行。无相负累。亦于世间不还宿债。是清净人修三摩地。父母肉眼。不须天眼。自然观见十方世界。睹佛闻法。亲奉圣旨。得大神通。游十方界。宿命清净。得无艰险。是则名为第一增进修行渐次。
永嘉集曰。凡于女色。心无染着。凡夫颠倒。为欲所醉。沉荒迷乱。不知其过。如捉华茎。不悟毒蛇。智人观之。毒蛇之口。熊豹之手。猛火热铁不以为喻。铜柱铁床。焦背烂肠。血肉糜溃。痛彻心髓。作如是观。惟苦无乐。
四十二章经曰。佛言。人有患淫情不止。踞斧刃上以自除其阴。谓之曰。断阴不如断心。心为功曹。若止功曹。从者都息。邪心不止。断阴何益。
(还)谨按普门品曰。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何也。盖以心存恭敬。则邪心自息。亦自然之理耳。然则前二经。一云执心。一云断心者。其真离欲之方乎。
考证
三摩地
即三摩钵提也。圆觉经论禅定三种。一曰。奢摩他。惟取极静而得定者。二曰。三摩钵提。观诸幻化而修定者。三曰禅那。离前二相而悟静圆觉者也。
四弃
比丘四弃。杀盗淫妄。
八弃
比丘尼八弃。杀。盗。淫。妄。与男身触。染心男。覆他重罪。随举大僧供给衣食。
起信论曰。应观世间一切有身。悉皆不净。贪爱之心自然不起。阿含经。说有国王嗜欲无厌。有一比丘。以偈谏曰。目为眵泪窟。鼻是秽涕囊。口为涎唾器。腹是屎尿仓。但王无慧目。为色所眈荒。贫道见之恶。出家修道场。
永嘉集曰。革囊盛粪。脓血之聚。外假香涂。内唯臭秽。不净流溢。虫蛆住处。鲍肆厕孔。亦所不及。
(还)谨按此二说。亦离欲之一法也。故悉达太子往雪山之夜。净居天人。彰侍御之丑容。九孔流液。蛆虫可厌。所以坚太子修道之志也。与前说正同。故并存之。以为多欲者告。
考证
不净观
袁氏遣欲篇云。学者欲习不净观。当先观人初死之时。言词惆怅。气味莙蒿。息出不还。身冷无知。四大无主。妄识何往。观想亲切。可惊可畏。爱欲自然淡薄。悲智自然增明。从此而修。有九想焉。一膀胀想。二破坏想。三血涂想。四脓烂想。五青瘀想。六虫啖想。七断散想。八白骨想。九焚烧想。但将吾所爱之人。以上九想观之。乃知言笑欢娱。尽属假合。清温细软。究竟归空。即我此身。后亦当尔。有何可爱而贪着哉。破欲除贪。莫此为尚矣○比丘之偈。永嘉之言。生前之不净也。遣欲之篇。死后之不净也。合而观之。嗜欲者可以自戢矣。
论不食五辛
梵网经曰。若佛子不得食五辛。大蒜。茖葱。慈葱。兰葱。兴渠。是五辛。一切食中不得食。若故食者。犯轻垢罪。
戒疏发隐曰。身子登厕。灰土洗净。如法精严。外道感化。有病食辛。若能如是。亦奚不可。律云。有病食辛。当处别室。荤气已绝。方得诣佛。问。饮酒昏神。食肉害物。其过宜矣。五辛于神不昏。于物无害。经开五失。不己过乎。答。食辛虽不害物。其究亦能昏神。良以秽浊之气。助发欲心。辛烈之味。增长恚性。欲恚覆心。顿忘明觉。非昏而何。故宜戒也。
楞严经曰。佛告阿难。是诸众生。求三摩提。当断五种辛菜。熟食发淫。生啖增恚。是食辛之人。虽能宣说十二部经。十方天仙。嫌其臭秽。咸皆远离。诸饿鬼等。因彼食次。䑛其唇吻。常与鬼住。福德日销。长无利益。是食辛人修三摩地。菩萨天仙。十方善人。不来守护。大力魔王。得其方便。现作佛身来为说法。非毁禁戒。赞淫怒痴。命终自为魔王眷属。魔福尽。堕无间狱。修菩提者。永断五辛。是名为第三增进修行渐次。
(还)谨按五辛臭秽。绝之宜矣。至沙弥十戒。又有香涂身之禁。何哉。曰。涂身以香。为己非为佛也。香之涂身。固在所禁矣。至隋尼大明。入室念佛。口含沉香。竟得往生。又何哉。曰。口含沉香。为佛非为己也。噫。一念之差。千里之谬。香云乎哉。
考证
五辛
大蒜是胡葱。茖葱是韭。慈葱是家葱。兰葱是小蒜。兴渠是蒠蒺。生熟皆臭。梵网经注云。兴渠此地无。气如阿魏。楞严会解云。兴渠形如萝卜。出地臭秽。此土无。发隐曰。蒠是芜菁。至法数。以胡荽注兴渠之下。且云梵网。今观梵网注。并无胡荽之语。乃知其谬也。今人以胡荽为不当食。盖本于此。
食辛五失
一生过。二天远。三鬼近。四福消。五魔集。
附短斋图说
梵网经(不敬好时)戒曰。若佛子以恶心故。自身谤三宝。诈现亲附。口便说空。行在有中。经理白衣。为白衣通致男女。交会淫色。作诸缚着。于六斋日。年三长斋月。作杀生劫盗。破斋犯戒者。犯轻垢罪。
戒疏曰。三斋六斋。尽是鬼神得力之日。此日宜修善福过余日。而今于好时亏慢。更加一戒。
戒疏发隐曰。恶心者。在三宝中不生好心。假现亲从。实怀毁谤。发言。则口口谈空。素履。则时时行有。交通白衣。不耻秽业。此等犯戒之人。于诸好时。应当瞥起惭惶。稍自修戢。而复慢不加意。作杀盗重罪。更犯轻罪。譬如犯死刑人。别有余恶。法不容贷。复加捶楚也。故加一戒。又此戒。本在家所持。出家尽寿持斋。何分月日。
考证
好时
戒疏谓六斋三长斋等。发隐曰。等者。等取余好时。如佛示生。成道。欢喜自恣等○阿弥陀佛示生。十一月十七日○释迦牟尼佛示生。四月初八日。成道。十二月初八日○观世音菩萨示生。二月十九日。成道。六月二十九日○大势至菩萨示生。九月二十三日○因众僧自恣。诸佛欢喜。即七月十五日也。
破斋
戒疏曰。破斋者。谓非时食等。优婆塞戒云。六斋日。三斋月。受八戒持斋。在家菩萨。应行此事○戒疏曰。八戒。大小乘皆有。小乘八戒。即斋法。大乘八戒。谓地持中八重。发隐曰。八重者。杀盗淫妄。毁恼嗔谤。为八重○受八戒持斋者。即沙弥十戒中。第九非时食为持斋。以前有八戒。故云。
宾主盘桓曰。尝阅大藏经曰。帝释天王。每岁来毗沙门天王。巡狩四部之洲。按察善恶。正月则于南赡部。二月则于西牛货。三月则于北俱芦。四月则于东胜神。余月有八。复历者殆至载焉。暨乎岁终。以人间善恶悉上天帝。帝览其善。则锡之以祥。恶即降之以殃。然则传记莅官上任。宰割施犒。皆避正五九。厥有自与。
每月有六斋日十斋日共止十日耳。
佛祖统纪要略曰。帝释升座。左右各十六天王随坐。又有持国天王。增长天王。广目天王。多闻天王。依四门坐。是名护世四天王。以世间善恶奏闻帝释。及诸天王。月八日。二十三日。大臣遍行天下。十四日。二十九日。四王太子行。十五日。三十日。四王自行。观察善恶。
(还)谨按三斋六斋之意。为天王之巡察故耳。夫以巡察而持斋。余日则肆焉无忌。非所谓掩其不善以着其善者乎。况华严经云。人生有二天人随之。一名同生。一名同名。人之举意发言动步。无不知之。天王之巡察。未必非二天人之所告也。假使四天王可欺。二天人其可欺乎。或问如子所论。则古人立短斋之法。岂以欺罔教天下后世之人与。曰不然。人情难与虑始。可与乐成。卒欲变肥甘之习。以从事于蔬素。是犹挽江河而超山岳也。人谁与我。故立短斋之法者。欲其由暂以至久。由勉以至安。由短斋以至于长斋。非谓其可以终身行之而不易也。况智者大师。谓此日宜修善福过于余日。不曰余日可以不持斋也。若持短斋者。而曰我能是。是亦足矣。是岂古人立法之意哉。
考证
二天人
药师经。有诸众生。为种种患害之所困厄。然彼自身卧在本处。见琰魔使。引其神识。至于琰魔法王之前。然诸有情。有俱生神。随其所作。若罪若福。皆具书之。尽持授与。琰魔法王随其罪。福而处断之。由是而观。俱生神。即二天人也。于法王之前尚不肯隐。况于四天王而有不尽告者乎。噫。四天王其可欺乎。
持戒篇
总论持戒
(还)谨按发隐云。持戒者。既受之后。服之在膺。履之在躬。如执至宝而临深渊。如秉明烛而入大闇。是谓持也。若带浮囊之海客。被草系之比丘。亦云可矣。然则持戒一事。其修行之要法乎。盖戒而不斋。犹不失为君子。斋而不戒。不免为小人。未有小人而可以成佛道者。故为要法也。然则龙舒居士。何不言五戒。十戒。二百五十戒。五十八戒。而独以华严十业为戒者何。盖以身口意。为诸戒之本源。培其本而枝自茂。澄其源而流自清。其龙舒居士之意与。予故从其说而表章之。以见欲受诸戒者。当始于十业戒也。
考证
带浮囊
浮囊。如带而中空。入水不溺者。客持以渡海。罗刹从乞。毅然不许。乃至乞半。乞一丝。毫皆悉不与。喻持戒者。在生死海中。遇烦恼罗刹。欲坏我戒一微尘许。不可得也。
草系比丘
诸比丘为贼所劫掠。恐其追获。以草系之。佛制比丘曾不坏生草。由此安坐不敢动作。王过见之。乃得解什。如是持戒。所谓宁有戒死。不无戒生也。
五戒
出家五众。在家二众。所同戒者也。一杀生。二偷盗。三邪淫。四妄语。五不饮酒食肉。凡受诸戒者。必始于此○经云。五戒坚持。方得人身。五戒不持。人天路绝。
十戒
沙弥十戒也。一不杀。二不盗。三不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食肉。六不着华鬘缨络。香油涂身。七不歌舞。娼妓不往观听。八不坐高广大床。九不非时食。十不捉持生像金银宝物等也。
二百五十戒
比丘戒也。四波罗夷法。此梵语。华言弃。犯此罪者。永弃佛法之外。又云极恶。有三义。一退没义。道果丧失。二不共住义。不得与说戒羯磨僧中共住。三堕落义。身后当堕地狱○十三僧伽婆尸沙法。华言僧残。犯此戒。如人被他斫残。命虽未尽。形已残坏。少有可救之理。僧为作法。除此等之罪。一不定法。比丘犯非法语罪。或以波罗夷法治之。或以僧伽婆尸法治之。或以波逸提法治之○三十尼萨耆婆逸提法。尼萨耆。华言舍。谓因财物等。犯贪慢心。令舍入僧用故波逸提。华言堕。谓不舍。当堕地狱○九十波逸提法○四波逻提提舍尼法。波罗提提舍尼。华言向彼悔。僧祇律云。此罪应对众发露○一百众学法。善见律云。突吉罗。华言恶作。谓身口所作之恶也。四分律本云。梵语。名式又迦罗也。华言应当学。谓此戒难持易把。常须念学此戒。故不列罪名。但云应当学○七灭诤法。谓有诤事起。即应除灭。
五十八戒
梵网经菩萨戒也。一杀。二盗。三淫。四妄语。五酤酒。六说四众过。七自赞毁他。八悭惜加毁。九瞋心不受悔。十谤三宝。是为十重戒。一不敬师友。二饮酒。三食肉。四食五辛。五不教悔罪。六不供给请法。七懈怠不听法。八背大向小。九不看病。十畜杀众生具。十一国使。十二贩卖。十三谤毁。十四放火焚烧。十五僻教。十六为利到说。十七恃势乞求。十八无解作师。十九两舌。二十不行放救。二十一瞋打报仇。二十二憍慢不请法。二十三憍慢僻说。二十四不习学佛。二十五不善知众。二十六独受利养。二十七受别请。二十八别请僧。二十九邪命自活。三十不敬好时。三十一不行救赎。三十二损害众生。三十三邪业觉观。三十四暂念小乘。三十五不发愿。三十六不发誓。三十七冒难游行。三十八乖尊卑次序。三十九不修福慧。四十拣择受戒。四十一为利作师。四十二为恶人说戒。四十三无惭受施。四十四不供养经典。四十五不化众生。四十六说法不如法。四十七非法制限。四十八破法。是为四十八轻戒。
总论诸戒
菩萨善戒经云。菩萨先当具足学优婆塞戒。沙弥戒。比丘戒。若言不具优婆塞戒。得沙弥戒者。无有是处。不具沙弥戒。得比丘戒者。无有是处。不具如是三种戒。得菩萨戒者。无有是处○发隐曰。在家与出家。体制自别。在家者。必受五戒。方得受菩萨戒。出家剃染者。必受沙弥戒。方得受比丘戒。必受比丘戒者。方得受菩萨戒○优婆塞戒。即五戒也。
龙舒净土文曰。人生善恶。不过身口意三业。三业俱恶。是为纯黑业。所以入地狱。若三业俱善。则为纯白业。乃生天堂。修净土者。常能善此三业。必上品上生。
(还)谨按语云。君子循天理。故日进于高明。小人狥人欲。故日究于污下。即三业善而生天堂。三业恶而入地狱之谓也。噫。欲三业之有善而无恶。岂易易哉。邵子云。无口过易。无身过难。无身过易。无心过难。修净业者。不忽于易而益加勉。更思其难。而不畏其难。则三业何不善之有。
净土指归曰。观经修十善业。是圆顿行。乃出世间上上十善。感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成佛之因也(前言三业举其纲此言十善业张其目其实一也)。
(还)谨按指归又曰。上品十善。有成声闻乘者。有成独觉乘者。有成菩萨广大行者。有发十力四无所畏。一切佛法皆得成就者。十善是一。发心智解有异。故不同耳。然则修净业者。可不以观经之圆顿自勉。而以往生自期也哉。
考证
声闻缘觉菩萨
俱见誓愿章注。
十力
初门曰。欲明诸佛所得自行化他法门。故说十力也。一是处非处力。二业智力。三定力。四根力。五欲力。六性力。七至处道力。八宿命力。九天眼力。十漏尽力。此十通名力者。即诸佛所得如实智用。通达一切。了了分明。无能坏。无能胜。故名力也。
四无所畏
次十力而辨四无所畏者。诸佛十力之智内充。明了决定。故对外缘而无所恐也。一。一切智无所畏。二。漏尽无所畏。三说障道无所畏。四说尽苦道无所畏。此四通名无所畏者。于大众中。广说自他智断。既决定无失。则无微致恐惧之相。故称无所畏也。
身三业杀生偷盗邪淫
(还)谨按杀生不止于食肉而已。偷盗不止于贪欲而已。邪淫不止于淫欲而已。不唯为十业之首。亦为诸戒之首。盖以是为大恶而不容逭也。然则持净戒者。可不以是为急务也哉。
宗镜录曰。谛观杀盗淫。从一心上起。当处便寂。何须更断烦恼。是以但了一心。自然万境如幻。心既无形。法何有相。
(还)谨按此说。探本之论也。华严经于诸戒。皆归于一性。非宗镜之所本乎。不惟身三业为然。十业皆然。不惟十业皆然。诸戒皆然。若不探其本。而徒事其末。何戒之能持乎。净土指归。谓观经修十善(业是圆顿行者此之谓也)。
论不杀生
华严经曰。性自远离一切杀生。菩萨不畜刀杖。不怀怨恨。仁恕具足。于一切众生有命者。常思利益慈念之心。是诸菩萨。尚不恶心恼诸众生。何况故以重意而行杀害。
梵网经曰。佛言。若佛子。若自杀。教人杀。方便杀。赞叹杀。见作随喜。乃至咒杀。杀因。杀缘。杀法。杀业。乃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杀。是菩萨应起常住慈悲心。孝顺心。方便救护一切众生。而反自恣心快意杀生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戒疏曰。开遮异者。大士见机得杀。声闻虽见机。不许杀。发隐曰。见机得杀者。见有当杀机宜。则行杀无害。如杀一人而救多人。断色身而全慧命。乃大士之洪规。非声闻力量所及。故菩萨开。声闻遮也。问。沙门专慈悲之业。王臣主生杀之权。有罪不诛。何以为国。答。有罪而杀。杀何犯焉。虞舜之诛四凶。周公之戮二逆。即斯义也。况复断死必为流涕。三覆然后行刑。是乃即杀成慈。法既不废。恩亦何伤。国政佛心。两无碍矣。问。人可见机。物应无论。是以太牢享帝。大烹养贤。云何王臣制杀畜类。答人惟犯恶而服上刑。物诚何罪而就死地。且享祀克诚。不妨禴祭。孔甘蔬水。岂必牲牷。宴享用牲。盖佛法未入中国之权教耳。执权教而为常法。可乎。故梁武帝面为牺牲。乃祀先之礼既成。又杀牲之戒不破。万世之良法也。而昧者非之。问。牛羊犬豕。可无杀矣。豺狼当道。虎豹食人。将如之何。答。猛兽怀德而渡河。鳄鱼感诚而远徙。果能如是。安用杀为。其或不然。捕蝗斩蛟。除害为民。等国常刑。应所不禁。
考证
因缘法业
发隐曰。一念本起杀心为因。多种助成其杀为缘。杀中资具方则为法。正作用成就杀事为业○余戒因缘法业。类推之。
波罗夷罪
见上二百五十戒注。
四凶
左传。昔帝鸿氏有不才子。谓之浑敦少皞氏有不才子。谓之穷奇。颛顼氏有不才子。谓之梼杌。此三族也。世济其凶。尧不能去。缙云氏有不才子。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谓之饕餮。舜臣尧。流四凶族。投诸四裔以御魑魉。是以尧崩而天下如一。同心戴舜以为天子。
二逆
周武王既诛商纣。周公使管叔监殷。蔡叔相之。管叔以殷叛。周公诛管叔。而放蔡叔。
禴祭
易曰。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禴祭实受其福○禴祭。祭之薄者。
蔬水
论语。子曰。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猛兽渡河
汉武帝时。王霸为颖川太守。虎北渡河。盖德政所致。
鳄鱼远徙
唐宪宗时。韩愈为潮州刺史。时鳄鱼为害。公作文祭之。鳄鱼远徙而去。
永嘉集曰。水陆空行。一切含识。命无大小。等心爱护。蠢动蜎飞。勿令毁损。衣食由来。长养栽种。垦土掘地。汤煮蚕蛾。成熟施为。损伤物命。令他受死。资给自身。但畏饥寒。不观死苦。杀他活己。痛哉可伤。
楞严经曰。阿难。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杀。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杀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杀。必落神道。上品之人。为大力鬼。中品。则为飞行夜叉。诸鬼帅等。下品当为地行罗刹。彼诸鬼神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鬼神。炽盛世间。自言食肉得菩提路。汝等当知。是食肉人。纵得心开。似三摩地。皆大罗刹。报终。必沉生死苦海。非佛弟子。如是之人。相杀相吞相食未已。云何是人得出三界。汝教世人修三摩地。次断杀生。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二决定清净明诲(以断淫为第一)。若不断杀。修禅定者。譬如有人自塞其耳。高声大叫。求人不闻。此等谓欲隐弥露。清净比丘。及诸菩萨。于岐路行。不蹋生草。况以手拔。云何大悲。取诸众生血肉充食。若诸比丘。不服东方丝绵绢帛。及此土靴履裘毳。乳酪醍醐。如是比丘。于世真脱。酬还宿债。不游三界。何以故。服其身分。皆为彼缘。如人食其地中百谷。足不离地。必使身心二涂。于诸众生。不服不食。我说是人。真解脱者。
考证
大力鬼
法数曰。大力思有八部。乾闼婆。毗舍阇。东天王所领。鸠盘茶。薜荔多。南天王所领。诸龙众。富单那。西天王所领。夜叉。罗刹。北天王所领○又别有八部。一。提婆。此云天。天然自然。乐胜人胜。即三界二十八天也。二。那迦。此云龙。守天宫殿。持地注雨等龙也。三。夜叉。此云勇。健。亦名暴恶。有三种。一在地。二在空飞行。三在天。守城池门阁等也。四。乾闼婆。此云香阴。不啖酒肉。唯香资身。是天幢侧乐神也。五。阿修罗。此云无端正。又云无酒。在因之时。虽行五常。欲胜他故也。详上卷六道中。六。迦楼罗。此云金翅。两翅相去三百三十六万里。头有如意珠。以龙为食也。七。紧那罗。此云疑人。非人似人。而头有角。亦天之伎神也。八。摩睺罗伽。此云大腹行。大蟒蛇腹行者也○天龙八部。八龙王也。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各有四王。摩睺罗伽。有无量百千种王为首。
高峰师云。杀生非杀生也。即杀佛杀父杀母杀自己也。一切众生。本来成佛。非杀佛而何。父母生形之本。我于无量劫。轮回出没。禀形传气。如恒河沙。形生之本。充塞三界。飞摇蠢蠕。水陆空行。莫不皆是。非杀父母而何。以果报言之。我今杀他。他后杀我。因缘会时。果报定无差。非杀自己而何。乃至蚊蚋蚤虱。诸微细虫。莫不皆有佛性。若故杀者。是断慈悲种也。
龙舒净土文曰。杀生为五戒之首。亦为十戒之首。亦为比丘二百五十戒之首。亦为菩萨五十八戒之首。是不杀则大善。杀则为大恶。若能持此不杀戒以修净土。已不在下品生矣。
考证
不杀则大善
月藏云。不杀则为十功德。一。于一切众生得无所畏。二。于众得大慈心。三断恶习业。四。少病。五。长命。六。非人所护。七。无恶梦。八。无怨恨。九。不畏恶道。十。命终生善道。
杀则为大恶
智度论。杀有十恶。一。心常怀毒。世世不绝。二。众生憎恶。眼不欲见。三。常怀恶念。思惟恶事。四。众生见者如见蛇虎。五。邻时心怖。觉亦不安。六。常为恶梦。七。命终之时。狂怖畏死。八。种短命恶业因缘。九。身坏命终。堕泥犁中。十。若得为人。常短寿命。故当戒也。
莲池禅师戒杀文曰。世人食肉。咸谓理所应然。乃恣意杀生。广积冤业。相习成俗。不自觉知。昔人有言。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者。是也。计其迷执。略有七条。开列如左。余可类推云。一曰。生日不宜杀生。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己身始诞之辰。乃父母垂亡之日也。是日也。正宜戒杀持斋。广行善事。庶使先亡考妣。蚤获超升。见在椿萱。增延福寿。何得顿忘母难。杀害生灵。上贻累于亲。下不利于己。此举世习行而不觉其非。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者。一也。二曰。生子不宜杀生。凡人无子则悲。有子则喜。不思一切禽畜。亦各爱其子。庆我子生。令他子死。于心安乎。夫婴孩始生不为积福。而反杀生造业。亦太愚矣。此举世习行而不觉其非。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者二也。三曰。祭先不宜杀生。亡者忌辰。及春秋祭扫。俱当戒杀以资冥福。杀生以祭。徒增业耳。夫八珍罗于前。安能起九泉之遗骨。而使之食乎。无益而有害。智者不为矣。此举世习行而不觉其非。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者三也。四曰。婚礼不宜杀生。世间婚礼。自问名纳采。以至成婚。杀生不知其几。夫婚者。生人之始也。生之始而行杀。理既逆矣。又婚礼吉礼也。吉日而用凶事。不亦惨乎。此举世习行而不觉其非。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者四也。五曰。燕客不宜杀生。良辰美景。贤主嘉宾。蔬食菜羔。不妨清致。何须广杀生命。穷极肥甘。笙歌厌饫于杯盘。宰割冤号于砧兀。嗟乎。有人心者宁不悲乎。此举世习行而不觉其非。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者五也。六曰。祈禳不宜杀生。世人有疾。杀生祀神。以祈福祐。不思己之祀神。欲免死而求生也。杀他命而延我命。逆天悖理莫甚于此矣。夫正直者为神。神其有私乎。命不可延。而杀业具在。种种淫祀。亦复类是。此举世习行而不觉其非。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者六也。七曰。营生不宜杀生。世人为衣食故。或畋猎。或渔捕。或屠牛羊猪犬等。以资生计。而我观不作此业者。亦衣亦食。未必其冻馁而死也。杀生营生。神理所殛。以杀昌𥙿。百无一人。种地狱之深因。受来生之恶报。莫斯为甚矣。此举世习行而不觉其非。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者七也。
(还)谨按贾生为其主痛哭流涕。义固然耳。莲师所告者。越人也。不谈笑以道之。而亦为之痛哭流涕者何哉。盖其恻怛慈爱之心。诚于中而形于外。视人之杀。如己杀之。故其见乎词者。悲凄激烈。而不能若是恝也。今人读斯文而不能已于杀者。不惟自丧其良心。其有负于吾师之激劝者。不已多乎。
考证
贾生
汉文帝时。洛阳少年贾谊。上治安䇿云。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
越人
孟子曰。有人于此。越人弯弓而射之。则己谈笑而道之。无他。疏之也。其兄弯弓而射之。则己垂涕泣而道之。无他。戚之也。
振曰。不杀。非止躬不操刃。指不调羔。即遇物而萌一欲杀心。或闻杀而不恻怵。见杀而不拥护。皆杀机未断也。推此杀机。胸紏枳棘。性畜戈矛。近杀一身。远杀天下。故色授魂与而空其髓。此以花箭杀也。掇蜂拾尘而肆其词。此以舌锋杀也。垢首攘臂而逞其毒。此以嗔火杀也。明攘掩窃而穷其橐。此以贪刃杀也。杀机之为害大矣。修净行者。以慧剑断机心。殚吾悲愿。脱彼苦际。在世。则并生天壤。报满。则同生净国。岂不乐哉。
回向文(见袁民功课录。但彼𢌞向十方三世诸佛。持诵准提咒。而此则一心皈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耳。后三文俱同)
稽首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稽首三洲感应护法韦䭾尊天。窃唯圣人爱物。天地好生。养兹不忍之心。便是为仁之本。弟子(某)遵佛明诲。不敢杀生。但蠢动含灵。皆为物命。凡愚业重。动辄相残。纵从今不杀一生。念已往难酬万命。特念阿弥佛若干声。仗兹佛力。使我弟子自今以往。慈悲双运。禁戒独严。从前受害之生。悉从超度。众生嗜杀之罪。咸与消除。户户持斋。现世断刀兵之惨。人人戒杀。地狱空冤对之门。愿佛慈悲。哀怜摄受。愿韦䭾怜悯。为作证明。令恶缘消散。善事圆成。净因日增。往生如愿(末二句新增)。
考证
悉从超度
龙舒净土文祝云。弟子某。谨为此南阎浮提今日所杀所食之众生。念诵南无西方云云。阿弥陀佛。一百二十遍。仰惟如来大慈大悲。以某念诵如来名号。一声一如来。度一众生。尽其念诵之数。亦复如是。尽度生于极乐世界。礼拜。
刀兵
语云。世上欲无刀兵劫。除非众生不食肉。
冤对
佛印禅师戒杀文曰。只知恣性纵无明。不惧阴司毫发记。命才终。冤对至。面睹阎王争敢讳。从头一一报无差。炉炭镬汤何处避。
(还)谨按回向。不止于佛前礼诵而已。须于行住坐卧。一切处所。念兹在兹。庶无违犯。斯为真回向矣。若止于佛前礼诵。则与其进。不与其退。回向云乎哉。持戒之士。尚其勉之。
考证
与其进
论语。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注云。与其进见而为善。不与其退而为不善也。
附放生
慈心功德录曰。或云。持斋不食肉。胜如放生。答云。不食肉者。但能绝杀缘。仅免一己过。而无济物之功佛所以教人持斋。正欲其增慈悲心。今之斋者。虽不食肉。亦不肯放生。是名无慈悲人也。嗟乎。终年食素。曾无济物之功。一旦舍财。便有放生之德。昔我佛尚割身肉以贷鸽。为弟子者。不能舍幻财以赎命。岂有成佛之因哉。
莲池禅师放生文曰。盖闻世间至重者生命。天下至惨者杀伤。是故逢擒则奔。虮虱犹如避死。将雨而徙。蝼蚁尚且贪生。何乃网于山。罟于渊。多方掩取。曲而钩。直而矢。百计搜罗。使其胆落魂飞。母离子散。或囚笼槛。则如处囹圄。或被刀砧。则同临剐戮。怜儿之鹿。䑛疮痕而寸断柔肠。畏死之猿。望弓影而双垂悲泪。恃我强而凌彼弱。理恐非宜。食他肉。而补己身。心将安忍。由是旻天垂悯。古圣行仁。解网著于成汤。畜鱼兴于子产。圣哉流水。润枯槁以囊泉。悲矣释迦。代危亡而割肉。天台智者。凿放生之池。大树仙人。护栖身之乌。赎鱼虾而得度。寿禅师之遗爱犹存。救龙子而传方。孙真人之慈风未泯。一活蚁也。沙弥易短命为长年。书生易卑名为上第。一放龟也。毛宝以临危而脱难。孔愉以微职而封侯。屈师纵鲤于元村。寿增一纪。隋侯济蛇于齐野。珠报千金。拯已溺之蝇。酒匠之死刑免矣。舍将烹之鳖。厨婢之笃疾瘳焉。贸死命于屠家。张提刑魂超天界。易余生于钓艇。李景文毒解丹砂。孙良嗣解矰𪿎之危。卜葬而羽虫交助。潘县令设江湖之禁。去任而水族悲号。信老免愚民之牲。祥符甘雨。曹溪守猎人之网。道播神州。雀解衔珠报恩。狐能临井授术。乃至残躯得命。垂白壁以闻经。难地求生。现黄衣而入梦。施皆有报。事匪无徴。载在简编。昭乎耳目。普愿随所见物。发慈悲心。捐不坚财。行方便事。或恩周多命。则大积阴功。若惠及一虫。亦何非善事。苟日增而月累。自行广而福崇。慈满人寰。名通天府。荡空冤障。多祉萃于今生。培渍善根。余庆及于他世。傥更助称佛号。加讽经文。为其回向西方。令彼永离恶道。则存心愈大。植德弥深。道业资之速成。莲台生其胜品矣。
考证
断肠
许真君少时好猎。一日射中一鹿。鹿母为䑛疮痕。良久不活。鹿母亦死。真君剖其腹而视之。肠寸寸断。盖为怜子死。悲伤过甚。至于肠断。真君大恨悔过。折弓矢。入山修道。成仙。
垂泪
楚王与养由基出猎。遇猿令射之。猿望见由基。即泪下。知其必死而悲泣也。
解网
商王成汤。出遇猎人布四面网。汤王为解三面。只留其一。祝曰。不用命者。乃入吾网。
畜鱼
有馈生鱼于郑子产。不食。畜之池中。
囊泉
金光明经云。流水长者子。出见十千游鱼困涸水中。将毙。用象囊水。倾注得全。复为说法。鱼命过。皆生天上。
割肉
释迦牟尼佛昔为菩萨时。遇鹰逐鸽。鸽投身避难。鹰语菩萨。尔欲拯鸽。柰何令我饥死。菩萨问鹰。尔须何食。答。食肉。菩萨割臂肉偿之。鹰欲肉与鸽等。菩萨割肉。弥割弥轻。至肉将尽。不能等鸽。鹰问生悔恨否。菩萨答。吾无悔恨。若此语不虚。当令吾肉生长如故。发是愿已。生长如故。鹰化天帝身。空中礼拜赞叹。
凿池
天台智者大师。讳智顗。尝凿池。劝一切人放生。
护鸟
古有仙人。尝坐一大树下。思禅入定。有鸟栖其怀中。恐惊鸟故。跏趺不动。候鸟别栖。然后出定。
赎鱼虾
永明寿禅师。初为余杭库吏。屡以库钱买鱼虾等物放生。后坐监守自盗。当弃市。吴越王颇知其放生也。谕行刑者。观其词色以覆。师面无戚容。人怪之。师曰。吾以库钱买放生命。莫知其数。死径往西方。不亦乐乎。王闻而释之。乃出家为僧。师涅槃后。有僧入冥。见阎王礼一僧像。问之。则永明师已生西方上品。阎王敬其德。故时时礼拜耳。
救龙子
孙真人未仙时。遇村童摛一蛇。困惫将死。真人买放水中。后默坐间。一青衣来请。随而赴之。至一宫府。王者延之上坐。曰。小儿昨者出游。非先生则死矣。出种种珍宝为谢。真人不受。王逐出玉笈三十六方。真人由是医术弥精。
活蚁
昔有沙弥侍一尊宿。尊宿知其命尽。令还家省母。嘱云。七日当返。欲其终于家也。七日返。师怪之。入三昧勘其事。乃还家时。见群蚁困水中。作桥渡之。蚁得不死。由此高寿○宋郊宋祁兄弟也。俱应试。郊尝见群蚁为水所浸。编竹桥渡之。蚁得不死。时有胡僧睹其面。惊曰。公似曾活数百万命者。郊以活蚁对。僧曰是已。公弟当大魁多士。然公亦不出弟下。后唱名。祈果首选。朝廷谓不可以弟先兄。改祁第十。以郊为第一也。
放龟
毛宝微时。路遇人携一龟。买而放之。后为将。战败赴水。觉水中有物承足。遂得不溺。及登岸。观承足者。前所放龟也○孔愉。本一卑官。亦曾放龟。龟浮水中。频回首望愉。然后长逝。后愉以功当侯。铸印时。印上龟钮。其首回顾。更铸如旧。铸者大怪。以告愉。愉忽忆放龟之时。龟首回顾。恍然悟封侯者。放龟之报也。
纵鲤
屈师于元村。遇一赤鲤。买放之。后梦龙王延至宫中。谓曰。君本寿终。以君救龙。寿增一纪。
济蛇
隋侯将往齐国。路见一蛇。困于砂碛。首有血出。以杖挑入水中而去。后回至蛇所。蛇𠷢一珠向侯。侯不敢取。夜梦见脚踏一蛇。惊觉。乃得双珠焉。
拯蝇
一酒匠。见蝇投酒瓮。取放干地。以灰壅之。蝇得活。如此日久。放蝇数多。后为盗逼。无能自白。狱将成。主刑者援笔欲判决。蝇辄集笔尖。挥去复集。判之莫得。因疑其冤。详诘之。则诬也。呼盗一讯而服。遂得释归。
舍鳖
程氏夫妇性嗜鳖。嘱婢修事。主暂出外。婢念欲释之。吾甘受捶挞耳。遂放池中。主回索鳖。遂遭痛打。后婢感疫将死。家人舁至水阁。夜忽有物从池中出。负湿泥涂婢身。疾乃苏愈。主怪不死。诘之。具以实对。主不信。至夜潜窥。则向所失鳖也。阖门惊叹。永不食鳖。
魂超天界
张提刑常诣屠家以钱赎物放之。后临终。语家人云。吾以放生故。天宫来迎。当上生矣。安然而逝。
毒解丹砂
李景文常就渔人货其获。仍放水中。景文素服丹砂。热积成疽。药莫能疗。昏𥧌似群鱼濡沫其毒。清凉快人。疾遂得瘥矣。
解矰𥐊之危
孙良嗣遇禽鸟被获。辄买纵之。后死欲葬。贫莫能措。有鸟数百。衔泥叠垒。观者惊叹。以为慈感所致。
设江湖之禁
县令潘公。禁百姓不得入江湖渔捕。后去任。水中大作号呼之声。如丧考妣。人共闻之。莫不叹其异也。
免牲
信大师遇时亢旱。民杀牲请雨。师悯其愚。谓曰。汝能勿用牲。吾为汝请。民𠃔之。师乃精诚以祷。甘雨骤降。远近多感化者。
守网
六祖既佩黄梅心印。以俗服隐猎人中。令守网。祖瞰其亡也。獐兔之类。可放者辄放之。如是十六年。后坐曹溪道场。广度群品。灯分五宗。泽垂万世焉。
雀衔环
杨宝幼时。见黄雀为枭鸟所搏。堕地复为蝼蚁所困。取而畜之笥中。给以黄花。痊乃放去。夜梦黄衣童子拜谢。赠玉环四枚。曰王母使者。荷君济命。愿君子孙洁白。位列三公。亦如此环矣。后四世贵显。
狐临井
一僧闻黄精能驻年。欲试之。置黄精于枯井。诱人入井。覆以磨盘。其人在井惶迫无计。忽一狐临井。语其人言。君无忧。当教汝术。我狐之通天者。穴于冢上。卧其下。目注穴中。久之则飞出。仙经所谓神能飞形者是也。君其注视磨盘之孔乎。吾昔为猎夫所获。赖君赎命。故来报恩耳。幸勿忽也。人用其计。旬余飞出。僧大喜。以为黄精之验。乃别众。负黄精入井。约一月余开视。至期开视之。则死矣。
白壁闻经
莲师曰。予挂庵一庵。有人摛蜈蚣数条。以竹弓弓其首尾。予赎放之。余俱半死。唯一全活。急走而去。后共一友夜坐。壁有蜈蚣焉。以木尺徒傍极力敲振。驱之使去。竟不去。予曰。昔所放。得非尔耶。尔其来谢予耶。果尔。当为尔说法。尔谛听毋动。乃告之曰。一切有情。唯心所造。心狠者化为虎狼。心毒者化为蛇蝎。尔除毒心。此形可脱也。言毕令去。则不待驱逐。徐徐出窗外。友人在坐。惊叹希有。时隆庆四年事也。
黄衣入梦
杭州湖墅干氏者。有邻家被盗。女送[(乏-之+虫)*善]鱼十尾。为母问安。畜瓮中。亡之矣。一夕梦黄衣尖帽者十人。长跪乞命。觉而疑之。卜诸术人。曰。当有生命求放耳。遍索室内。则瓮有巨鳝在焉。数之正十。大惊放之。时万历九年事也。
不坚财
谓水得漂。火得焚。官得取。盗得劫。危脆无常。非坚物故。又曰幻财。
名通天府
或谓穹苍渺邈。何得相通。不知天王以六斋之日。巡狩人间。无善不知。无恶不察。又行十善。则天胜。人行十恶。修罗胜。故天帝时时欲人为善。一人为善。则飞天神王。报达天京。经有明文。非臆说也。
放生祝愿
放生已。对佛像前。至心礼拜。白言弟子(某)。一心皈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我遵先佛明诲。今行放生。已得若干。以此功德。愿我罪业消除。冤愆解释。所修善根。日益增长。命终之际。身心安隐。正念分明。蒙佛接引。生极乐国七宝池内莲华之中。华开见佛。得无生忍。具足佛慧。以大神力。凡我所放一切生命。以及十方无尽有情。尽得度脱。成无上道。愿
佛慈悲。哀怜摄受。发愿已。念佛或百声。或千声。万声。随意多少。
放生咒
佛言。水中有微细虫类。凡眼不能见者。故律中教人以囊滤水。方饮。若人能书护生陀罗尼。沉于河井。及盛水器中。并为诵咒。念佛名号七遍。其虫皆生善趣。今书陀罗尼于后。
唵嚩悉波罗摩尼莎诃
𡵉[(留-刀)-田][丮-(举-与)+(└@夕)]㐳[丫/一][几@〡][丮-(举-与)+(一/ㄠ)][丮-(举-与)+((ㄠ-、)*ㄟ)][丮-(举-与)+(ㄓ-凵+└)]
南无欢喜庄严诸王佛
南无宝髻如来
(还)谨按佛慈之所及。不特水中微虫而已。佛又言灯烛焰上。有一等微细众生。吞其光以为命。吹之即死。故佛教人勿吹灯烛。恐损其命。由此推之。天下岂有不爱护之众生也哉。故嵩禅师云。至微众生。人所不能见者。惟佛慈能及之。此佛慈所以弥纶十方而无间也。
论不偷盗
华严经曰。性不偷盗。菩萨于自资财。常知止足。于他慈恕。不欲侵损。若物属他。起他物想。终不于此而生盗心。乃至草叶。不与不取。何况其余资生之具。
钞曰。终不盗心者。应言盗心取也。若无盗心。虽知他物。或暂用取。或同意取。或拟令他知。皆非盗也。
梵网经曰。若佛子自盗。教人盗。方便盗。咒盗。盗因。盗缘。盗法。盗业。乃至鬼神。有主。劫贼物。一切财物。一针一草。不得故盗。菩萨应生佛性孝顺心。慈悲心。常助一切人生福生乐。而反更盗人财物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考证
方便盗咒盗
盗前方便。窬墙发钥之类是也。咒盗者。有恶咒师。能以咒术取彼物也。缺随喜赞叹者。盗谋必须密议。赞叹随喜事希。故略之也。
乃至鬼神
乃至者。从重至轻。一鬼神物。二但系有主物。三劫贼物。四一切物也。
高峰师云。一切物无贵贱。无大小。人不与之。起心故取。是偷盗也。从上佛祖。为求道业。洞观诸相空寂。至若头目髓脑。悉皆舍与。而况身外浮幻财帛。视如游尘。虽强使我取。亦取亦不可取。而况自取。或路行遇他人所遗之物。不以目视。何况手捉。以至钱财物货。隐匿官税。不行输纳。同名偷盗。为贪着所使。既贪心不灭。则舍离世间福德种也。
(还)谨按管宁华歆为友。尝共园锄菜。见地有金。宁麾锄不顾。歆则捉而掷之。人以是知其优劣。今世之人。匿税不输者众矣。求如华歆者尚不能得。况如管宁乎。噫。宜净业之难修也。可慨夫。
考证
宁歆优劣
后汉时。公孙度威行海外。管宁避乱归之。乃庐山谷。每见度。语唯经典。不及世事。由是度安其贤。民化其德。终身不仕而卒。歆则仕于曹操。弑逆与同焉。
楞严经曰。阿难。又复六道众生。其心不偷。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偷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偷。必落邪道。上品精灵。中品妖魅。下品邪人。诸魔所著。彼等群邪。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炽盛世间。潜匿奸欺。称善知识。各各自谓已得上人法。詃惑无识。恐令失心。所过之处。其家耗散。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舍贪。成菩提道。云何贼人假我衣服。裨贩如来。造种种业。皆言佛法。由是疑误无量众生堕无间狱(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后断偷盗。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三决定清净明诲。若不断偷修禅定者。譬如有人。水灌漏卮。欲求其满。纵经尘劫。终无平复。
考证
上品精灵
宗镜录云。夫神何耶。精极而灵者也。春秋传云。其用物弘矣。其取精多矣。用物弘而取精多。是亦偷盗之类也。有不精极而灵者乎。至于精绝而灵竭。必堕恶道矣。
回向文(见袁氏功课录)
稽首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稽首三洲感应护法韦䭾尊天。窃唯人生百行。廉洁为先。哲人常畏夫四知。往圣每严夫一介。弟子(某)遵佛明诲。不敢偷盗。但充义至精。省身难尽。暂隳小节。辄误平生。所得未及毫毛。所丧已逾山岳。特念阿弥陀佛若干声。仗兹佛力。使我弟子自今以后。耻心益烈。清德弥高。辞受协宜。冰檗励节。睹吾面而鄙夫易虑。闻吾名而贪士兴廉。八埏尽守清规。百世永师让德。愿佛慈悲。哀怜摄受。愿韦䭾怜悯。为作证明。使恶缘消散。善事圆成。净因日增。往生如愿。
考证
四知
后汉杨震。为太尉时。或遗之金。震却之。其人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地知。尔知我知。何谓无知。卒不受。
一介
孟子曰。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
充义
孟子曰。是充类至义之尽也。
鄙夫
论语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兴廉
孟子曰。闻伯夷之风者。贪夫廉。
八埏
八方也。
附弭盗篇
(莲池禅师撰)
九月望日。众僧说戒。有出众长跪。自陈其过曰。某犯偷盗。视之。则含虚居士也。予曰。居士素循谨奉法。焉得有此。居士曰。非然也。眼盗色。耳盗声。鼻盗香。舌盗味。乃至意之盗法也。皆取非其有者也。谓之非盗可乎。惟愿慈悲。为我忏罪。予曰。天下之言盗者有二。我往彼而取之者。窃盗也。物自来而取之者。攘盗也。居士试思之。眼之盗色也。其诸眼至于色。取色而归之眼与。曰。眼未尝至于色也。其诸色至于眼。眼随而取之与。曰。色未尝至于眼也。如是。则非窃非攘也。曷为盗。居士曰。眼不至色。色不至眼。而为之媒者。识也。如青黄等遇之眼。而揽之乎识田。是故识为盗。予曰。是则是矣。然证盗者必出其赃。是青黄等。今且取而出之。居士曰。青黄虽不可得。而静言思之。宛然如在于心目。故曰识为盗。予曰。是则是矣。既得其赃。当治其盗。色有青黄。盗色之识。青与黄与。居士曰。色本自无。从缘而有。体性空寂。谁睹青黄。予曰。能盗之识既无。所盗之色何有。两处非实。安得名盗乎。反覆穷之。盗不可得。而子将奚忏。居士怃然曰。快哉斯论。不忏之忏。真忏也。上士行之。斯其宜矣。中下之士。如之何则可。予曰。盗之入人室也。必瞰其睡眠。境之入人心也。必乘其昏昧。未有室主惺惺。而盗肆其志者。未有心王历历。而境得其便者。曰。大盗至。劫而取之。又焉在其不睡眠也。予乃为之颂曰。君明臣良。纲举目张。炼彼貔貅。固其金汤。敌国䆮谋。外夷来王。虽有巨盗。乌乎不亡。居士载拜稽首曰。请事斯语。以为弭盗之良方。
(还)谨按偷盗不同。有有形之盗。有无形之盗。前三经所论者。有形之盗也。莲师所论者。无形之盗也。有形之盗。其罪有限。无形之盗。其祻无穷。况有形之盗。易于禁止。无形之盗。难于遏绝。今人纵能禁止其有形之罪。孰能遏绝乎无穷之祻哉。噫。不惟不能遏绝而已也。认贼为子。人人皆然。是可叹也已。
考证
颂曰
心为一身之主。犹君也。耳目之类。各有所司。犹臣也。心不蔽于欲。则君明矣。君明而百司有不退听者乎。由是目不惑于色。耳不惑于声。六贼俱为之消亡矣。吾之家宝。又孰能劫而取之也。其与国之君明臣良。则政平事理。兵强守固。而巨盗不能乘其便者。不事异而理同欤。故曰。不忏之忏。真忏也。
纲举目张
言大小政事。皆无废坠也。
貔貅
如貔如貅。言兵之强也。
金汤
金城汤池。言守之固也。
论不邪淫
华严经曰。性不邪淫。菩萨于自妻知足。不求他妻。于他妻妾。他所护女。亲族媒定。及为法所护。尚不生于贪染之心。何况从事。况于非道。
梵网经曰。若佛子自淫。教人淫。乃至一切女人。不得故淫。淫因。淫缘。淫法。淫业。乃至畜生女。诸天鬼神女。及非道行淫。而菩萨应生孝顺心。救度一切众生。净法与人。而反更起一切人淫。不择畜生。乃至母女姊妹六亲行淫。无慈悲心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戒疏发隐曰。梵网不发誓戒。首誓欲染者。良以身生于欲。欲成于女。浚恩爱海。牢生死根。无过女色矣。故首誓之。宁将此身。受烈火焰中焚烧之苦。大坑阱中陷没之苦。刀剑山头刺割之苦。万苦交攒。吾宁忍之。终不忍违背圣经。共诸女人作不净行。良以红炉白刃。坏色身于一时。花箭蜜锋。沉慧命于万劫。苦中较苦。苦有重轻。宁忍此而不为彼。誓要决绝至极之语也。昔有坐禅比丘。庶可免此矣。学人诵戒至此。尚其寒心切骨而力持之。
(还)谨按净名经云。维摩诘示有妻子。常修梵行。则正淫虽不制而自制矣。况邪淫哉。在家修行者。仅制邪淫。亦云末矣。而况邪淫之不能免也。噫。
考证
邪淫
戒疏曰。五众邪正俱制。二众但制邪淫。然自妻非道非处。产后乳儿妊娠等。皆以为邪淫○出家五众。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女子出家未落发者也。在家二众。优婆塞。优婆夷。
孝顺心
发隐曰。观众生皆我父母。息灭邪心。是名孝顺心也。
净法与人
鸠摩罗什曰。外国有一女人。身体金色。有长者子。名达慕多罗。以千两金要入竹林。同载而去。文殊师利。于中道变为白衣。身着宝衣。衣甚严好。女人见之。贪心内发。文殊言。欲得衣者。当发菩提心。女曰。何等为菩提心。答曰。汝身是也。女曰。云何是。答曰。菩提性空。汝身亦空。以此故是。此女曾在迦叶佛所。宿植善根。本修智慧。闻是说。即得无生法忍。还与长者子入竹林。自现身死。膀胀臭烂。长者子见已。甚大怖畏。往诣佛所。佛为说法。亦得法忍。由此观之。净法与人。此类是也。
坐禅比丘
发隐曰。昔有坐禅比丘。魔化美女。说偈诱惑。比丘答曰。无羞敝恶人。说此不净语。水漂火焚之。不欲见闻汝。魔叹曰。海水可竭。须弥可倾。彼上人者。秉志坚贞。坚贞者。勇烈也。
楞严经曰。阿难。若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诸魔。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中。多此魔民。炽盛世间。广行贪淫。为善知识。令诸众生落爱见坑。失菩提路。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淫心。是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若不断淫。名禅定者。如蒸砂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祇名热砂。何以故。此非饭本。砂石成故。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轮转三涂。必不能出。如来涅槃。何路修证。必使淫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于佛菩提。斯可希冀。
(还)谨按楞严止曰淫心。而不曰邪淫。何也。盖淫心者。邪淫之本。华严梵网则伐其枝。而楞严则拔其本矣。本有不拔。则萌蘖旋生。虽斧斤日寻焉。亦何益之有哉。
考证
爱见坑
初门曰。论烦恼根本。不出见爱○一见烦恼者。邪心观理。名之为见。若于假实之理。情迷而倒想邪求。邪见偏理。妄执为实。通名为见。见烦恼者。谓五利使。见谛所断八十八使。六十二见等也○二爱烦恼者。贪染之心。名之为爱。若于假实二事情迷。随心所对。一切事境。染着缠绵。通名为爱。爱烦恼者。谓五钝使。思惟所断十使及所断结流爱扼缠盖缠等也○八十八使。利钝十使。俱见下卷念佛篇。
第一清净明诲
淫戒也。发隐曰。淫者生死之原。声闻不起大悲。惟怖生死。故淫先。杀者慈悲之敌。大士不怖生死。大悲普度。故杀先也○予问师云。楞严乃大乘经典。何以声问为诲。莲师答曰。佛适有感于摩登伽之事。故以淫为先耳。虽然。淫杀俱为重戒。先后不必论也。
回向文(见袁氏功课录)
稽首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稽首三洲感应护法韦䭾尊天。窃惟丧德丧名。皆由于色。损福损寿。无过于淫。故守身必断夫情尘。而戒行尤严于衽席。弟子某遵佛明诲。不敢邪淫。但爱波易染。每对境以平沉。欲戒曾持。或临岐而堕落。一思败轨。几负刺心。特念阿弥陀佛若干声。仗兹佛力。使我弟子。自今以后。定性如澄潭之月。应色如过树之风。观臭秽于革囊。不受骷髅之热诳。悟毒蛇于花茎。永抛恩爱之深缠。化起于闺门。礼传于薄海。男外女内。家家成有别之风。夫唱妇随。世世守无邪之训。愿佛慈悲。哀怜摄受。愿韦䭾怜悯。为作证明。令恶缘消散。善事圆成。净因日增。往生如愿。
口四业图
(还)谨按口业虽四。其要在于谨言。能谨则不妄发。而口之所以离四过也。否则不伤于易。则伤于烦。而四业难乎免矣。故易系寡辞。语记欲讷。老云守中。良有以夫。
考证
伤易伤烦
言箴曰。伤易则诞。伤烦则支。
寡辞
易系辞曰。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
欲讷
论语。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守中
老子曰。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论不妄言
华严经曰。性不妄言。菩萨常作实语。真语。时语。乃至梦中。亦不忍作覆藏之语。无心欲作。何况故犯。
疏曰。违想背心。名之曰妄。钞云。设违于境。若顺于心。不名妄故。
梵网经曰。若佛子自妄语。教人妄语。方便妄语。妄语因。妄语缘。妄语法。妄语业。乃至不见言见。见言不见。身心妄语。而菩萨常生正语正见。亦生一切众生正语正见。而反更起一切众生邪语邪见邪业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戒疏发隐曰。外正语。内正见。合上身心。是不敢道非。凡不敢道圣。皆正语正见也。
考证
见言不见
发隐云。问。佛见兔入而言不见。是妄语否。答云。为救兔故。前杀戒所谓无所违犯。生多功德者是也○兔入而言不见。是违于境。为救兔故。是顺于心也。
楞严经曰。如是世界六道众生。虽则身心无杀盗淫。三行已圆。若大妄语。即三摩提不得清净。成爱见魔。失如来种。所谓未得谓得。未证言证。或求尊胜第一。谓前人言。我今已得。求彼礼忏。贪其供养。惑乱众生。成大妄语。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复断除诸大妄语。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四决定清净明诲。若不断其大妄语者。如刻人粪为旃檀形。欲求香气。无有是处。若诸比丘。心如直弦。一切真实。入三摩地。永无魔事。我印是人。成就菩萨无上知觉。
律仪要略曰。妄言。谓以是为非。以非为是。见言不见。不见言见。虚妄不实等。若凡夫自言证圣。名大妄语。其罪极重。除为救他急难。方便权语。余俱不可。
高峰禅师云。无量劫来。却昧自己。迷己逐物。引起虚妄。内则妄认四大为己。由妄认故。乃有妄缘。二妄相因而生妄语。以我一言之妄。误引他人百种之非。无边欺诳。隐覆其中。害物害人。不可胜纪。无形之患。莫甚于斯。故不妄语者。即真实种也。真实种既断。佛道从何而得焉。外有方便妄语者。护善遮恶。为利他故。不名犯戒。
振曰。口四业中。惟妄言易生而难除。何也。世人习染成妄。妄想纷飞。发为妄言。种种。不一。凡形于诗歌。著于赋颂。托于碑铭序记。而援引迁就。背理失真者。妄也。自智其计。而以其失穷之。自勇其断。而以其敌怒之者。妄也。未信而强言以䀨之。未合而甘言以钩之者。妄也。以便绝取胜。以巧佞媒悦者。妄也。以奇丽饰听闻。以谑浪洽情况者。妄也。闻一密论。不能容受。而轻泄人前者。妄也。闻人小过。不为隐庇。而饰成大罪者妄也。外言入捆。内言出捆。内外掩覆而偏曲不公者。妄也。事在彼而言此。事在此而言彼。言在(事前事后)而不当机中窾者。妄也。见闻未广。而遽立议以褒贬古今。涉世未深。而喜随俗以校量是非者。妄也。毋妄则诚矣。诚则妄想潜消。妄缘自断。中无隐情。外无愧辞。金石可贯。鬼神可格。矧如来光彻十方。有不引之登净域乎。昔无业禅(师设)讲汾阳。凡学者致问。必答之曰毋妄想。夫妄想乃妄言之根。修净行者。亟宜勇猛绝之。
回向文
(见袁氏功课录此文阙大妄语及绮语两舌恶口意今皆补之)。
稽首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稽首三洲感应护法韦䭾尊天。窃唯白圭易玷。良驷难追。三缄犹虑招尤。半句能销现福。弟子(某)遵佛明诲。不敢妄言。然浮气欲收而常肆。微言思慎而屡讹。非特敢于欺人。抑亦熟于味已。特念阿弥陀佛若干声。仗兹佛力。使我弟子自今已后。修未证于有余。勿以无余而自赞。心尚居于有漏。勿以无漏而自扬。修词立诚。启口见德。华言丽语。不形于齿唇。斗遘热恼。不腾于颊辅。上可以对天地。下可以质鬼神。小可以孚豚鱼。大可以格众庶。轻浮者尚实。矫伪者献忱。凡兹含齿之徒。尽洽由衷之化。愿佛慈悲。哀怜摄受。愿韦䭾怜悯。为作证明。令恶缘消散。善事圆成。净因日增。往生如愿。
(还)谨按诸戒中。止有妄言者何。律仪要略云。妄言有四。绮语两舌恶口。皆妄言类也。信乎戒口业者。当以妄言为首务。所谓口离四过者。不外此而得之矣。
考证
白圭易玷
诗白圭之篇曰。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
良驷难追
论语。子贡曰。驷不及舌。
三缄
家语。孔子观周太庙。有金人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毋多言。多言多败。
半句
语云。半句非言。折尽平生之福。
有余无余
发隐曰。将尽习气者。菩萨也。名有余涅槃。除习已尽者。如来也。名无余涅槃。
无漏
净土或问云。以观实相。发真无漏。故名为实○实者。实圣也。
修词立诚
易系辞曰。君子修词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孚豚鱼
易曰。中孚。豚鱼吉○言至信可感豚鱼也。
由衷
春秋胡传曰。大道隐而家天下。然后有诰誓。忠信薄而人心疑。然后有诅盟。盟诅烦而约剂乱。然后有交质子。其末至于交质子。犹有不信者焉。故左传曰。信不由衷。质无益也○质音致。
论不绮语
华严经曰。性不绮语。菩萨当乐思审语。时语。实语。义语。法语。顺道理语。巧调伏语。随时筹量决是语。定菩萨乃至嬉笑。尚恒思审。何况故出散乱之言。
律仪要略曰。绮语。谓妆饰华词丽语浮靡惑人等。
(还)谨按罗绮本于散乱之丝。既其既成。则有华丽之美。然则以散乱之言为绮语者。原其始也。以华词丽语为绮语者。要其终也。
论不两舌
华严经曰。性不两舌。菩萨于诸众生。无离间心。无恼害心。不将此语为破彼故。而向彼说。不将彼语为破此故。而向此说。未破者不令破。已破者不增长。不喜离间。不说离间语。若实若不实。梵网经两舌戒曰。若佛子以恶心故。见持戒比丘手捉香罏。行菩萨行。而斗遘两头。谤欺贤人无恶不造者。犯轻垢罪。
戒疏发隐曰。谤彼贤人为造恶。斗遘两头。纵实亦犯。况今是虚语乎。此戒不但是斗遘比丘。推之。则谗乱人君臣。离间人骨肉者。皆是类也。始知洛党蜀党。非程苏之本意。而犹议圆悟高庵为党者。夫党之事。世之君子不为。而况明道如二老者耶。盖斗遘自是一时徒众耳。于二老何与哉。
(还)谨按虞书曰。予违汝弼。汝无面从。退有后言。亦两舌之类也。呜呼。良朋相遇。犹以两舌告戒。况常人乎。
考证
三党
通鉴。宋哲宗时。群贤不能以类相从。遂有洛党蜀党朔党之语。洛党以程颐为首。而朱光庭等为辅。蜀党以苏轼为首。而吕陶等为辅。朔党以刘挚为首。而辅之者尤众。各为党比以相訾议。
圆悟高庵
或问莲师。圆悟高庵。分曹树党。两家各统门徒。二老安得无与。答云。蔺相如尚忍私仇。刘元城不失和气。彼圆悟高庵。继祖传灯。代拂扬化。犹有这个在。何名那伴人。是将以丹朱泆游。而罪帝尧无义方。冉求聚敛。而讥孔子非善教。是将以六群乱德。二众分河。而谓释迦未免好胜否耶。
论不恶口
华严经曰。性不恶口。所谓毒害语。粗犷语。苦他语。令他瞋恨语。鄙恶语。庸贱语。嗔忿语。如火烧心语。怨结语。热恼语。不可乐闻语。能坏自身他身语。如是等语。菩萨悉皆舍离。常作润泽语。柔软语。悦意语。可乐闻语。善入人心语。风雅典则语。身心踊悦语。
龙舒净土文曰。所谓恶口者。乃恶怒之口。唯言语不温和耳。今人所谓恶口。直为秽语矣。恶口果报。固已不佳。若秽语。则地狱畜生之报也。世人多不知此。乃以恶口秽语为常。奉劝世人。力以戒此。
(还)谨按润泽以下等语。与绮语相似。何以辨之。曰诚与不诚而已。润泽等语。出于由衷者也。绮语浮词。腾于颊辅者也。
意三业
(还)谨按此三业。不曰心而曰意。何也。盖意者。心之所发也。于发动之初而知戒谨焉。则易为力矣。此慎独之功不可已也。否则涓涓不止。将成江河。萌蘖不摧。将寻斧柯。欲心之勉于三业也。不亦难哉。故曰。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考证
慎独
中庸曰。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注云。言幽暗之中。细微之事。迹虽未形。而几则已动。人虽不知。而己独知之。是以君子尤加谨焉。所以遏人欲于将萌。而不使其潜滋暗长于隐微之中。以至离道之远也。
宗镜录曰。念念之中。恒起三毒。即当劫尽三灾。三毒贪为首。三灾火为首。以不思议止观。观此毒。一念贪心无有起处。即是一唾火而灭。了念成智。即是一吹世界而成。
(还)谨按龙舒文云。有淫女得道。文殊问云。如何见十八界。答云。如见劫火烧诸世界。虽不言三毒。实与宗镜同旨。嗟夫。以女人尚有慨世之心。何今之修行者。纵情之习重。观心之道微。甘于自焚。自溺。自飘。而莫悟也。可哀也哉。
考证
三毒
贪嗔痴也。坛经曰。诸天自性内照。三毒即除。
三灾
火水风也。佛祖统纪云。二十辘轳劫满。遇大三灾。大地天宫俱坏。
不思议止观
以自性实相。或止或观也。此法不可思议。
十八界
龙舒文曰。谓六根六尘六识。因有此种种。故生无量事。造无量恶业。是故如劫火烧诸世界。
论不贪欲
华严经曰。性不贪欲。菩萨于他财物。他所资用。不生贪心。不愿不求。
佛遗教经曰。汝等比丘。当知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恼亦多。少欲之人。无求无欲。则无此患。直尔少欲。尚应修习。何况少欲能生诸功德。少欲之人。则无谄曲以求人意。亦复不为诸根所牵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所忧畏。触事有余。常无不足。有少欲者。则有涅槃。是名少欲。
高峰师云。是三界轮回之根本也。观此四大幻身。本自无生。以爱染不忘。缠缚轮转。故教中谓当知轮回。爱为根本。由有诸欲助发爱性。是知能令生死相续。
又曰。汝等比丘。诸欲脱诸苦恼。尝观知止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为知足者之所怜悯。是名知足。楞严经曰。若诸比丘。衣钵之余。分寸不畜。乞食余分。施饿众生。不将如来不了义说。回为己解以误初学。佛印是人得真三昧。
又曰。十方如来。色目多求。同名贪水。菩萨见贪。如避瘴海。
(还)谨按楞严经。论杀。则以杀贪为本。论盗。则以盗贪为本。论淫。则以欲贪为本。是杀盗淫皆由于贪也。此特举其大者耳。贪之为害。岂止于是而已哉信乎如水之无物不受。目之为贪水。宜也。呜呼。修行者。欲堤防于方寸之间。勿沦胥于瘴海之恶。将何如而可哉亦曰少欲知足而已。
考证
如来不了义
楞严会解曰。经言衣钵之余。分寸不畜。阿含经称所畜物。可以资身进道。萨婆多论。许百物各可畜一。皆不了义也。
宗镜录曰。若于贪起正思。了贪无自性。则于贪得解脱。若于贪起邪想。迷贪生执着。则于贪被系缚。系缚解脱。遂成真俗二门。于真俗二门。则收尽染净诸法。贪之一法既尔。于嗔痴等。八万四千尘劳亦然。
(还)谨按少欲知足。固可以止贪。若昧于自性。则多欲无厌者。莫知其所终也。然则宗镜之说。其可少乎哉。
回向文
(庄芳林撰)
稽首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稽首三洲感应护法韦䭾尊天。窃唯性灵莹彻。原无芬垢于皇初。意想逐驰。遂同物交于尘世。是以经垂窒欲之戒。传昭寡欲之方。弟子某遵佛明诲。不敢贪欲。但习染已深。恐几微之犹累。欲根未净。每幽独之潜萌。盖好利本出于常情且见得实难于思义。况男女之际。尤人之大欲存焉。而可不戒乎哉。特念阿弥陀佛若干声仗兹佛力。使我弟子自今以后。属厌同君子之心。甘节守先圣之训。知止知足澄湛如清水之珠。不愿不求。凝净如却尘之褥。秉衷纯白。人人仰仁让之风。厥志清明。在在格贪戾之习。愿佛慈悲。哀怜摄受。愿韦䭾怜悯。为作证明。令恶意消散。善念圆成。净因日增。往生如愿。
考证
皇初
人之初生。维皇降衷。即天命之性也。所谓观心实相者。观此而已。心即性也。
窒欲
易曰。君子以惩忿窒欲。
寡欲
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
属厌
左传曰。愿以小人之腹。为君子之心。属厌而已。
甘节
易曰。甘节亨○此言无过不及。节之善者。故曰甘节。至若不节之嗟。是为不及。苦节贞凶。则为太过矣。
清水珠
中峰师云。西天有宝。名曰清珠。以此珠投入浊水中一寸。则一寸之浊水自清。自尺至丈莫不皆然。
却尘褥
杜阳编云。唐元载宠姬蘖瑶瑛。有却尘褥。言是却尘之兽毛所为也。
仁让贪戾
大学曰。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
论不嗔恨
华严经曰。菩萨永舍嗔恨。于一切众生。恒起慈悲心。利益心。哀愍心。欢喜心。和顺心摄受心。永舍嗔恨热恼。常思顺行仁慈祐益。
梵网经曰。若佛子自嗔。教人嗔。嗔因。嗔缘。嗔法。嗔业。而菩萨应生一切众生善根无诤之事。常生慈悲孝顺心。而反更于一切众生中。乃至于非众生中。以恶口骂辱。加以手打。及以刀杖。意犹不息。前人求悔。善言忏谢。犹嗔不解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戒疏发隐曰。霜之雪之。昊天非害物也。所以培生育之原。责之治之。圣人非害人也。所以辟自新之路。嗔心纵而不休。众生隔而不接。岂大士之体乎。
考证
非众生
非众生有二。一真化对。谓变幻化作者是也。二圣凡对。则诸佛圣人是也。
佛遗教经曰。汝等比丘。若有人来节节支解。当自摄心。毋令嗔恨。亦当护口。勿出恶言。若纵毒心。则自妨道。失功德利。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所以者。嗔恚之害。则破诸善法。坏好名闻。今世后世人不喜见。当知嗔心甚于猛火。常当防护。勿令得入。劫功德贼。无过嗔恚。白衣非行道人。无法自制。嗔犹可恕。出家行道无欲之人。而怀嗔恨。甚不可也。譬如清冷云中。霹雳起火。非所应也。
龙舒居士习慈说曰。观世音菩萨。谓万善皆生于慈。老子言三宝。以慈为首。儒家言五常。先之以仁。人有多嗔怒者。盖不思此意。未言害物造业。先自损气伤和。人若能到慈仁之境。方知嗔怒不佳。当其在嗔怒中。则不自知其苦。正如行荆棘中。及习成慈仁。则如入大厦安居矣。此不可以言尽。但当嗔怒时习之。久久自有可喜。凡待贫下。御仆妾。诋忤己者。易致嗔怒。尤当戒谨。盖彼亦人也。但以薄福而事我。岂可恣其情性。而造恶业哉。如一切众生。为大罪恶。亦勿生嗔。以污吾清冷之心。念彼以愚痴故耳。当生怜悯之心。如是以修净土。其圆熟善根甚矣。
(还)谨按华严疏云。百万障门。嗔毒最重。除嗔之外。更遍推求。无有一恶如嗔之重者。是故目之为刀剑。名之为猛火。非过喻也。程明道定性书。有云。夫人之情。易发而难制者。惟怒为甚。第能以怒时遽忘其怒。而观理之是非。亦可以见外诱之不足恶。而于道亦思过半矣。此正习慈仁者之所当知也。
考证
习慈
袁氏广爱篇曰。世人与众不和。初生为嗔嗔渐增长。思量执着。住在心中。名为恨。此恨既积。欲损于他。名为恼。惟一慈心。能除嗔恨恼三事。以是知慈心功德无量也。慈有三等。众生缘慈。法缘慈。无缘慈也。不利益一人。而求利益无数无边之人。是为众生缘慈。老者不独思安其身。而兼思安其心。使之得受性真之乐。朋友少者皆然。此为法缘慈。若无缘慈惟圣人有之。盖圣人不住有为。亦不住无为。老则愿安。而我亦不知其安。朋友少者皆然。所谓无缘慈力赴群机也。
回向文
(庄芳林撰)
稽首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稽首三洲感应护法韦䭾尊天。窃唯嗔为毒海。恨入疠门。故圣人大远怨之方。贤哲弘不校之度。弟子某遵佛明诲。不敢嗔恨。但人已异视。则嫉妒易生。习气未除。则忿恚旋作。不和于众。初生为嗔。执着在中。积久为恨。败道损德。皆原于此。特念阿弥陀佛若干声。仗兹佛力。使我弟子。自今以后。勃志已平。永作沾泥之絮热心遂释。常为春泮之冰。横逆如虚舟之撼前。怨仇如飘瓦之堕体。与物无兢。悉谐大道之和平。举世无诤。共由大通之熙皞愿佛慈悲。哀怜摄受。愿韦䭾怜悯。为作证明。令恶缘消散。善念圆成。净因日增。往生如愿。
考证
虚舟
列子云。方舟济于河。有虚舟来触舟。虽有褊心之人不怒。
飘瓦
庄子云。虽有忮心。不怨飘瓦。
远怨
胡传曰。春秋善解分。贵远怨。
不校
论语云。犯而不校。
论不邪见
华严经曰。菩萨又离邪见。住于正道。不行占卜。不取恶戒。心见正直。无诳无谄。于佛法僧。起决定信。
永嘉集曰。邪见因缘。能生万恶。正观因缘。能生万善。当知心是万法之根本也。云何邪见。无明不了。妄执为我。因有我故。便有我所。因有我所。故起于断常六十二见。见思相续。九十八使。三界生死。轮回不息。当知邪见。众恶之本。是故智者制而不随。云何正观。无为寂灭。至极微妙。绝相离名。心言路绝。当知正观。还源之要也。是故智者。正观因缘。万惑斯遣。境智双忘。心源净矣。
(还)谨按邪见即痴也。忘其正观。颠倒妄想。固为痴之大者。至于事之理有不可为。势有不容为。力有不能为。时有不暇为。事有不必为。而思欲为之。何莫而非痴也哉。噫。人能于佛法僧而决定信。则正观成而心源净。必无是矣。惜乎凡夫之不能也。悲夫。
考证 初门曰。拨正因果。僻信求福。皆名邪见○钞曰。拨无因果。是深厚邪见。占卜等。是浅近邪见也。
恶戒
发隐曰。十六恶律仪者。一屠儿。二魁刽。三养猪羊。四捕鱼。五猎师。六网鸟。七捕蛇。八养鸡。九咒龙。十作贼。十一捕贼。十二狱吏。十三淫女家。十四酤酒家。十五洗染家。十六压油家。此谓显恶。人易见也。九十五种外道邪见者。或持牛马。啖水草故。或持鸡犬。甘食秽故。或事火。奉火为师。如迦叶事火龙故。或服风。吸外气故。或翘脚。自谓精进故。或五热炙身。或坐薪燔体。自谓苦尽得乐故。或投崖。自谓舍秽躯。得净身故。乃至涂灰卧棘裸形等事。不可悉数。降而末代。或服水斋。自谓涤除五浊故。或复饿七。自谓空寂四大故。或复赤脚隆冬。囊发盛夏。自谓寒暑不侵故。此谓隐恶。似善实恶。人所难见也。上二恶戒。虽运心长短。稍有优劣。皆名恶戒。
六十二见
钞云。以断常二见为本。而色等五阴。各具四句。四五二十。三世迭之。则成六十。加本断常。成六十二。
九十八使
见下卷念佛正因中。
回向文
(庄芳林撰)
稽首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稽首三洲感应护法韦䭾尊天。窃思吾分以外。即毫末而非宜。性所不存。纵可为而匪事。故君子常存正见。圣人示无邪思。弟子某遵佛明诲。不敢邪见。然游思不已。即为妄心。妄想不休。便为邪见。颠倒偏僻。憧憧之念乱其空。謟诳痴迷。役役之衷挠吾定。浅近邪见。犹云不可。深厚邪见。夫岂宜哉。特念阿弥陀佛若干声。仗兹佛力。使我弟子自今以后。皈依三宝。决定无疑。见性如大明之昼。而群妄自消。明心等大路之由。而诸蹊不蹈。一切违于正直者。悉皆涤除。稍有涉于私曲者。永加消灭。戒欺求慊。吾衷俨幽独之盟。过化存神。举世入无邪之境。愿佛慈悲。哀怜摄受。愿韦䭾怜悯。为作证明。令恶缘消散。善念圆成。净因日增。往生如愿。
考证
毫末
扬氏曰。圣人所为。本分之外。不加毫末。
憧憧
易曰。憧憧往来。朋从尔思○言私意之杂沓往来于胸中也。
戒欺求慊
大学云。所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慊○今无邪见。则自慊而不自欺矣。唯慎独者能之。
过化存神
孟子曰。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今无邪见。则所存者神。举世无邪。则所过者化矣。
意三业二偈
洞山禅师曰。贪嗔痴。大无知。赖我今朝识得伊。行便打。坐便捶。分付心王仔细推。无量劫来不解脱。问你三人知不知。
神鼎禅师曰。贪嗔痴。实无知。十二时中任从伊。行即往。坐即随。分付心王拟何为。无量劫来元解脱。何须更问知不知。
(还)谨按前一偈。与神秀所云时时频拂拭免使惹尘埃同意。后一偈。与六祖所云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同意。安勉不同。高下可知矣。虽然。天下不皆六祖神鼎也。下学上达。当自洞山神秀始。
考证
六祖神秀二偈
坛经曰。五祖唤诸门人。汝等各去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来。神秀呈一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祖曰。汝未见性。时六祖在碓坊。闻之。作一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五祖知悟本性。即付衣钵。
附破戒人能改勿拒论(见莲社释疑论)
或问。破戒之人可容入社否。师云。社中之友不求无过。唯求改过。若求无过。孰无过焉。古云唯佛一人持净戒。其余多是破戒者。自思我等与释迦如来同为凡夫。世尊则精勤改过。成佛已经多劫。我等无惭无愧。略无改过之心。乃尔轮转三涂。出入生死。恒受苦恼。无由解脱。故我今者立社。唯求知识痛为救正。改过为先。入社之后行无所改。然后摈之。三昧海经云。佛为父王说。昔有四比。丘犯律为耻。将无所怙。忽闻空中声曰。汝之所犯谓无救者不然也。空王如来虽复涅槃。形像尚在。汝可入塔一观宝相眉间白毫。比丘随之泣泪言曰。佛像尚尔。况佛真容乎。举身投地如大山崩。今于四方皆成正觉。东方阿閦佛。南方宝相佛。西方无量寿佛。北方微妙声佛。是四改过比丘已成佛矣。今我社中岂有改过人不容入者。古云过则勿惮改。又曰恶人斋戒可祀上帝。我第忧不能改尔。破戒何疑。
(还)谨按持戒篇。严以立法。改过论恕以待人。盖法不严则忘其警惧之心。待不恕则绝其自新之路。二者兼之。佛道之所以为慈悲乎。而人之终于暴弃者。吾未如之何也已。
十业自考图
尝谓修行者。当以斋戒为首务。今人或能持斋。而不能持戒。何也。盖持斋虽难。而持戒尤难。如身口意十业。又为诸戒之首。故立自考之法。然自考者。须于每
释迦佛前。以昼之所为。焚香白之而后可。何以故。倘有违犯。惭愧曷胜。惕励战兢。临深履薄。则恶日消而善日长。故自考有益。苟或不然。肆行无忌。非僻自甘。惭愧不生。悔心沉没。则善日消而恶日长。虽自考亦为徒矣。然则净业之士。志于考戒者。可不知所先务哉。柰何今之修行者。不唯不知持戒之有法。抑且不知何戒之当持。虽终身斋素。止为世间之善因。恶业罔除。难冀出世之胜果。噫。是则名为可怜悯者。思之。 月 杀生 偷盗 邪淫 妄言 绮语 两舌 恶口 贪欲 嗔恨 邪见 初一 初二 初三 初四 初五 初六 初七 初八 初九 初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 廿一 廿二 廿三 廿四 廿五 廿六 廿七 廿八 廿九 三十 凡犯之重者╳犯之轻者、(一犯一记)不犯者空白
每日至夜。以昼之所为。焚香白佛。若十业无犯。是无所愧矣。当益加勉。若十业有犯。即发惭愧心。即当对
佛忏悔。又诣
护法神前忏悔。誓不更作。庶几其可。若犯而不悔。不惟自欺。是欺佛也。是欺神也。噫。己可欺。神佛其可欺乎。不特此也。又至每月朔望日。诣
阿弥陀佛前。礼诵十业回向文(𢌞向文见前各条下诵一篇礼一拜)。夫回向文。吾之言也。焚香白佛。吾之行也。白佛而上无愧于佛。是行顾言矣。回向而上不欺于佛。是言顾行矣。言顾行。行顾言。离垢其庶几乎。凡我同志。尚其勉之。
净土资粮全集卷之四
卍续藏第 61 册 No. 1162 净土资粮全集
净土资粮全集卷之五
古杭云栖寺莲池禅师 袾宏 校正
[橘-矛+隹]李桐邑净业弟子 庄广还 辑
净土日课章
六时对越篇(事冗者二时三时亦得)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二称三拜)
佛说阿弥陀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叶。摩诃迦旃延。摩诃俱絺罗。离婆多。周利槃陀伽。难陀。阿难陀。罗睺罗。憍梵波提。宾头罗颇罗堕。迦留陀夷。摩诃劫宾那。薄拘罗。阿㝹楼䭾。如是等诸大弟子。并诸菩萨摩诃萨文殊师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萨。干陀诃提菩萨。常精进菩萨。与如是等诸大菩萨。及释提桓因等。无量诸天大众俱。
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是故彼国名为极乐。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池底纯以金沙布地。四边阶道。金银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楼阁。亦以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而严饰之。池中莲花。大如车轮。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洁。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又舍利弗。彼佛国土。常作天乐。黄金为地。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其土众生。常以青旦。各以衣械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饭食经行。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复次舍利弗。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是诸众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其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其土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舍利弗。汝勿谓此鸟。实是罪报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国土。无三恶道。舍利弗。其佛国土。尚无恶道之名。何况有实。是诸众鸟。皆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舍利弗。彼佛国土。微风吹动诸宝行树。及宝罗网。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闻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舍利弗。其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舍利弗。于汝意云何。彼佛何故号阿弥陀。舍利弗。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
又舍利弗。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弥陀。舍利弗。阿弥陀佛成佛已来。于今十劫。
又舍利弗。彼佛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皆阿罗汉。非是算数之所能知。诸菩萨众亦复如是。舍利弗。彼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䟦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祇说。
舍利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舍利弗。如我今者。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东方亦有阿閦鞞佛。须弥相佛。大须弥佛。须弥光佛。妙音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南方世界。有日月灯佛。名闻光佛。大𦦨肩佛。须弥灯佛。无量精进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西方世界。有无量寿佛。无量相佛。无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宝相佛。净光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北方世界。有𦦨肩佛。最胜音佛。难沮佛。日生佛。网明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下方世界。有师子佛。名闻佛。名光佛。达磨佛法幢佛。持法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上方世界。有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香光佛。大𦦨肩佛。杂色宝华严身佛。娑罗树王佛。宝华德佛。见一切义佛。如须弥山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于汝意云何。何故名为一切诸佛所护念经。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舍利弗。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
舍利弗。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是故舍利弗。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舍利弗。如我今者称赞诸佛不可思议功德。彼诸佛等。亦称赞我不可思议功德。而作是言。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希有之事。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舍利弗。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佛说此经已。舍利弗及诸比丘。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闻佛所说。欢喜信受。作礼而去。
佛说阿弥陀经
考证
对越
诗清庙之章曰。对越在天。骏奔走在庙○今佛前礼诵。故以对越名篇。
佛说阿弥陀经
莲师疏云。此经本名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今名是什师改定。自有二义。一者佛摄无尽义故。二者彼佛人所乐闻故。
如是我闻
妙宗钞云。言是事如是。我闻异外道之不禀佛。我亲承于佛也○太论经云。佛将涅槃。阿难问佛。一切经首。当安何语。佛答曰。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某国土。与某大众。非独我法如是。三世诸佛经初亦然。
佛
佛亦名薄伽梵。具六义。一自在。二炽盛。三端严。四名称。五吉祥。六尊贵。旧婆伽梵。讹也○妙宗钞云。佛者。一切智异外道。慈悲异二乘。平等异小菩萨。究竟觉异诸因位。四种分别○莲师疏云。佛者梵语。此云觉者。备三觉故。自觉异凡夫。觉他异二乘。觉满异菩萨。三觉俱圆。故云觉也。
舍卫国
梵语亦云室罗筏悉底。波斯匿王所居之国。
祗树
祗者。匿王太子祗陀也。树是祗陀太子所施。故云祗树。
给孤独园
舍卫国有一长者。名曰须达多。常施孤独贫人。故云给孤独。长者尝侧金布地。与太子买此园。建精舍。请佛说法。
与大比丘僧
比音鼻。此云乞士。谓上乞法于诸佛。以明己之真性。下乞食于世人。以为世人多种福德。又云含三义。乞士。破恶。怖魔○莲师钞云。乞食资身。乞法资心。怖魔者。出家离欲。趋向无生。魔失党与。生怖畏故。破恶者。能破烦恼。九十八使。悉皆断绝故○僧者梵语。具云僧伽。此云众和合。
千二百五十人
䟽云。三迦叶弟子共一千。目犍连。舍利。二人弟子。共二百五十人。合成故○此众并先事外道。勤苦累劫。一无所得。才遇佛。即得上果。故感恩德为常随众。
大阿罗汉
含三义。一应供。为人天福田。乞士果也。二杀贼。断烦恼尽。破恶果也。三无生。不受后有。怖魔果也。
长老
疏云。长老者。德长腊老。又德腊具一亦通称长老。钞云。腊者。出家一岁为一腊。
舍利弗
疏云。梵语舍利。此云鹙鹭。梵语弗。此云子。故云鹙子。亦云身子○其母名舍利。以其眼黑白分明。转动流利如之。故连母为名。智慧第一。
目犍连
钞云。目犍连。姓也。名拘律陀。拘律陀者树名。祷树神而生。因以为名。神通第一。
迦叶
疏云。此云大龟氏。钞云。先世学道。有灵龟负图而出。因以为姓。名毕钵罗。亦树也。头陀第一。
迦旃延
疏云。迦旃延。姓也。南天竺婆罗门族也。此云文释。论议第一○什曰。善解契经者也。
拘絺罗
疏云。此云大膝。从状得名。舍利弗舅氏。答问第一。
离婆多
疏云。此云星宿。无倒乱第一。钞云。星宿者。从星乞子而生。因以为名。无倒乱者。心正故不颠倒。心定故不散乱。
周利槃陀伽
疏云。此云继道○其母省亲。生于路傍。资性鲁钝。唯诵半偈。久之忽悟。垢净惑除。得阿罗汉。
难陀
此云善欢喜。佛之亲弟也。
阿难陀
此云庆喜。白饭王之子。佛之堂弟也。佛成道日生。举国欣庆。因立佳名。其多闻第一。
罗睺罗
疏云。此云覆障。密行第一。钞云。覆障者。本阿修罗名。能以手障日月。故名覆障。障有二义。一云佛为所障。不即出家。一云六年在胎。已自被障也。积行而人不知。惟佛能知。故曰密行第一。
憍梵波提
疏云。此云牛呞。受天供养第一○宿生为牛。食已转噍。余报未尽。故受此名。常居天上。诸天敬奉。故云受天供第一。
宾头罗颇罗堕
疏云。上三字。此云不动。名也。下三字。此云利根。姓也。钞云。其族凡十八。称名在先。别其余也。
迦留陀夷
疏云。此云黑光。钞云。其黑色光耀异常故。
劫宾那
疏云。此云房宿。知星宿第一。钞云。不假玑衡。通晓天象也。
薄拘罗
疏云。此云善容。寿命第一。钞云。颜貌端正。故曰善容。寿年百有六十。由昔持不杀戒也。
阿㝹楼䭾
钞云。昔于饥世。以稷饭施辟支佛。九十一劫资用充足。所求如意。遂得天眼第一。
菩萨摩诃萨
菩萨者梵语。菩提萨埵。此云觉有情。同佛所证曰觉。无明未尽曰有情。摩诃萨。此云大道心众生。菩萨摩诃萨。犹云菩萨中大菩萨也。
文殊师利
此云妙德。以微妙三德。同佛所证故。钞云。亦云曼殊室利。三德。信行智也。
法王子
疏云。入法正位。故名法王子。又云。以法化人。故名法王子。
阿逸多
疏云。此云无能胜。即弥勒佛也。钞云。慈氏。姓也。阿逸多。名也。
干陀诃提
疏云。此云不休息。钞云。自利精进。利他精进也。
常精进菩萨
钞云。此二菩萨。名殊而德一者也。
释提桓因
疏云。此云能天主。忉利天王也。
无量诸天大众
欲色界中诸梵天王。护世四王等也。兼四众八部。故言大众俱。
极乐
梵语须摩提。此云安乐。亦名安养。亦名清泰。亦名妙意。名虽小殊。皆极乐义。以五浊轻重而分净秽。娑婆五浊重。故兼四恶趣。轮回不息。安养五浊轻。惟有人天。皆得不退。故名极乐。四土之中。此是同居土。尽理言之。唯究竟寂光。是真极乐。
阿弥陀
梵语也。此云无量。阿。无也。弥陀。量也。无量光佛。无量寿佛。
众苦诸乐
疏云。众苦者。诸经论开。有三苦八苦一十苦。又约二种生死。则变易亦苦。况其余者。以苦事非一。故曰众苦也。诸乐者。如经所陈。二种清净庄严。亦以乐事非一。故曰诸乐也。
七重栏楯
疏云。栏楯围于树外。罗网覆于树上。重重相间。其数有七也。钞云。横曰栏。直曰楯。
四宝
疏云。七宝前四也。
八功德水
疏云。一澄净。二清冷。三甘美。四轻软。五润泽。六安和。七除饥渴。八长养诸根。具八种功德。利益众生也。
上有楼阁
观经云。众宝国土。一一界上。有五百亿宝楼。大本云。其讲堂精舍宫殿楼观。皆七宝庄严。自然化成者也。又大本云。是诸楼阁。有随意高大。浮于空中若云气者。有不能随意高大。止在地上者。以求道时。德有厚薄所致。
池中莲华
青色者。名优钵罗华。黄色者。名拘勿头华。赤色者。名波罗摩华。白色者。名芬陀利华。观经云。一一池中有六十亿七宝莲华。则非止四色。一一莲华。团围正等十二由旬。非止如车轮也。大本云。随机所见。优劣不同耳。
昼夜六时
钞云。此土日月循环。绕须弥而分昼夜。彼国既无须弥。又无日月。常明不昏。昼夜无辨。唯以花开鸟鸣而为昼。花合鸟栖而为夜也。
曼陀罗华
疏云。此天华名也。此云适意。亦名白华。
舍利
此云春莺。亦云鹙鹭。
迦陵频伽
此云妙音。出雪山。在壳时。其音已超众鸟。
共命
钞云。雪山有二头鸟。一曰迦娄嗏。一云优波迦娄嗏。是也。今刻绘作人身二首。恐非。
和雅音
钞云。和则听者躁心什。雅则听者欲心平。由瑟缺于和。郑声背于雅。鸟兼二美。
五根
疏云。一信。二进。三念。四定。五慧。能生圣道。故名为根。
五力
疏云。即前五根。增长具有大力。故名为力。
七菩提分
疏云。即七觉支。一择法。二精进。三喜。四除。五舍。六定。七念。七念者。修出世道时。善能觉了。常使定慧均平。若心沉没。当念用择进喜三支。察而起之。若心浮动。当念用除舍定三支。摄而伏之。念念调和。使中适故。
八圣道分
疏云。亦名八正道。谓一正见。二正思惟。三正语。四正业。五正命。六正精进。七正念。八正定。
光明无量
疏云。光明有二。一者智光。二者身光。复有二义。一者常光。二者放光。又光所因复有二义。一是万德所成。一是本愿所致。钞云。十方诸佛顶中光明。有照一里二里者。如是渐远。有照二百万里者。有照一世界。二世界。如是渐远。有照二百万世界者。唯阿弥陀佛光明。照十方世界。无有穷尽。故号无量光佛。疏云。大本及观经题。皆止云无量寿。不言光者。何义。盖以金光金体。不相离故。言寿。则光在其中矣。
成佛十劫
钞云。今依唐译云。十大劫亦应无量。如法华中。众疑世尊成佛未久。云何旷劫菩萨。是所教化。佛言我实成佛以来。无量无边劫。则弥陀成佛。其可量乎。
阿鞞䟦致
此云不退转。又云阿唯越致。法华经云。是诸菩萨。皆阿唯越致。转不退法轮。
一生补处
疏云。补处者。止此一生。次补佛位。即等觉菩萨也。钞云。止此一生者。此土修行。舍身受身。千生万生。未有穷已。乃至证三果者。犹尚有生。阿罗汉地。方断后有。不得成佛。今此唯余一生。次即补佛。前如护明。后如慈氏。
善根福德
疏云。欲生彼国。须多善多福。今持名。乃善中之善。福中之福。正所谓发菩提心。而为生彼国之大因缘也。问。以持名为多善根福德。此经之外。别有证据否。答。历历可证。善根者。如大悲经。大庄严经论。华严第十四回向。皆以称名为善根。而今经持名。正回向无上菩提之善根也。以阿弥陀佛。即无上菩提故。是则善中之善。名多善也。证福德者。如大品般若经。称扬诸佛功德经。增一阿含经。及智论。皆以持名为福德之明证也。亦有二义。一者弥陀乃万德名号。一名才举。万德齐圆。不期于福。福已备故。二者以持念力。自然诸恶不作。众善奉行。以之修福。福易集故。是则福中之福。名多福也。又引宝积十九经。双显持名为多善多福之明证。诸经皆以文长不述。当于弥陀经疏钞考之。
一心不乱
疏云。一心不乱。言执持之极也。是为一经中之要旨。详后念佛持法中考证○疏云。一心不乱下。有加二十一字。今所不用。以文义不安。盖上有执持名号四字。不可更着专持名号一句。上下重复。不成文义故。
我见是利
钞云。此土修行。多劫升沉。不能解脱。今以称名往生。遂登不退。较其利害。明若指掌。利即诸乐。害即众苦。故当欣厌。
阿閦鞞佛
疏云。此。云不动。法身不动故。
须弥相佛
须弥。此云妙高。佛相如之。妙则三德圆融。高则迥出因位。
大须弥佛
佛德高大如须弥。超过众生。
须弥光佛
疏云。佛光广照。犹如须弥映蔽诸山。
妙音佛
疏云。法音圆妙。说法称机故。
日月灯佛
日月灯。表佛三智。
名闻光佛
疏云。名称普闻。如光远照。
大𦦨肩佛
疏云。肩表二智。𦦨喻照耀。钞云。二智者。权智照事。实智照理。
须弥灯佛
疏云。须弥为灯。照四天下。佛光照亦如是故。
无量精进佛
自利利人。未尝休息。
无量寿佛
灵芝云。同名甚多。决非法藏所成之弥陀也。以是本佛。不应自赞故。慈恩云。设若弥陀自赞。于理何妨。谓称赞此法门。令众生深信。非自伐也。
无量相佛
疏云。相好无尽故。
无量幢佛
疏云。功德高显。喻之如幢。极其高显。名无量也。
大光佛
相好殊特。如宝可贵。
净光佛
净表法身。光表应化。
焰肩佛
双照真俗。如肩发𦦨。
最胜音佛
梵音深妙。超胜一切。
难沮佛
佛德坚密。不可沮坏。
日生佛
如日初生。无幽不照。
网明佛
智明如网。遍覆十界。
师子佛
如师子王。摧伏群兽。
名闻佛
名称普闻无量世界。
名光佛
名如日光。遍照一切。
达磨佛
疏云。此云法。钞云。法者轨持义。以法轨持己德。成己法身。以法轨持他身。令诸众生皆证法身故。
法幢佛
法相如幢。高出群有。
持法佛
疏云。有二义。一者执中名持。不堕有无。善持中道妙法。二者执守名持。持此妙法。疏通三世。使不断绝。
梵音佛
疏云。佛音清净。无杂染故。
宿王佛
如月为宿王。众星所拱。
香上佛
疏云。佛圣中圣。如香中香。最上无比。
香光佛
疏云。其香发光。如断智二德故。断德者。香能辟恶。有灭秽义。智德者。光能破暗。有智慧义。
大𦦨肩佛
大照发光。双照二边。
杂色宝华严身佛
善行因华。如实庄严法性之身。
娑罗树王佛
娑罗。此云坚固。喻法身无变易故。
宝华德佛
四德如宝。如华开敷。
见一切义佛
洞达诸法甚深义趣。
如须弥山佛
如妙高山。众圣中尊。
恒河沙数诸佛
恒河。亦云殑伽河。在中天竺无热池侧。其沙至细。与水同流。喻佛之多也。
广长舌
如来三十二相云。舌大薄。覆面至发际。今云覆大千者。极言舌相之广长也○表无虚妄。无量劫来。口离四过。故感此相也。
三千大千世界
俱舍颂云。四大洲日月。须弥卢欲。梵世各一千。名一小千界。此小千千倍。名为中千。此中千千倍。名为大千。皆同一成坏。为万亿四天下。总为一佛土。
说诚实言
净土或问云。释迦见在世时。为弟子说弥陀经。预知末法众生。少能信向。故引六方佛出广长舌。以起其信。以破其疑也。
不可思议
想心不能及为不可思。情识名言不能及为不可议。
护念
护。为覆护。不使魔娆。念。谓忆念。不令退失。
称赞诸佛
释迦称赞阿弥陀佛。今言称赞诸佛者。以佛佛体同。是故称赞弥陀。即是称赞诸佛。
亦称赞我
弥陀亦同诸佛称诸释迦也。
五浊
楞严经云。譬如清水。投之沙土。土失流碍。水亡清洁。汩然浑浊。汝浊五重。亦复如是○略解云。人寿二万岁时。即入劫浊。四浊增剧。聚在此时。瞋恚增剧。刀兵起。贪欲增剧。饥馑起。愚愔增剧。疾疫起。三灾起故。烦恼倍隆。诸见转炽。众浊交凑。见浊者。身见。边见。邪见。见取。戒取五利使。乃至六十二见等也。烦恼浊者。贪嗔痴慢疑五钝使。乃至八百烦恼等是也。众生浊者。搅五阴见慢果报。立此假名。命浊者。刹那生灭。催年促寿命也○宗镜录曰。居此浊乱之时。遮障增剧。境飘识焰。烧尽善根。业动心风。吹残白法。着瞋魑魅之鬼趣。堕痴罗刹之网中。为贪爱王之拘留。被魔怨王之驱役。孰能顿悟。效此圆修。
天人阿修罗等
略解云。别举三善道者。多受化之机故也。天谓梵释欲色等天。阿修罗。此云非天。富乐同天而多謟诳。无天行故。等者。等于八部鬼神。见第四卷大力鬼注。
难信之法
疏云。净土法门。一切世间之所难信。佛以恶世得道。复于恶世说此法以度众生。又难中难也。难信有十。详见钞中。
(还)谨按此考证。势难博采。略举其要耳。欲悉其义。当于弥陀经疏钞考之。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
南无阿弥多婆夜(一)哆他伽哆夜(二)哆地夜他(三)阿弥利都婆毗(四)阿弥利哆(五)悉耽婆毗(六)阿弥利哆(七)毗伽兰帝(八)阿弥利哆(九)毗伽兰哆(十)伽弥腻(十一)伽伽那(十二)枳哆伽利(十三)莎婆诃(十四)
考证
往生咒
龙舒净土文曰。诵此咒者。阿弥陀佛常住其顶。不令冤家为害。现世安稳。命终任意往生。或者疑云。无量众生念此真言。佛岂能一一遍住其顶乎。曰。亦自然耳。譬如天上一日。普现一切水中。岂不自然哉。
陀罗尼
此云总持。谓持善不失。持恶不生○成佛心要云。自古诸师。皆说陀罗尼。因位圣贤不能晓解。但信而持之。灭障成德。又云。陀罗尼。是如来秘密心印。岂可以凡夫妄情筹量。不须强释。惟宜谛而信之耳。
曩谟
又云柰麻。即南无也。上俱取声不取字。此翻皈命。或翻恭敬。
南无阿弥陀多婆夜
净土指归云。此云皈命无量寿。
哆他伽哆夜
此云如来。
哆地夜多
此云。即说咒曰。以下方是密语○哆字与带字同音。方得其正。地字读作逮字○略解云咒。是梵语。中国之人持诵。不经师授。讹谬实多。此咒载养字函。书者节句差误。后人沿袭。遂失其正。龙舒净土文。乐邦文类等。不原其所以。执之为是。而反以正为误。谬之甚矣今依正本。刊印行矣○莲师亦以略解句读为是。疏云。诸本句读稍异。今依古本。经咒相联。正显密圆通义。兼持。则双美毕具。单举。亦交摄不遗。故曰。圆通。若专持佛名号。尤胜持咒。详见疏钞。
赞佛偈
阿弥陀佛真金色 相好端严无等伦
白毫宛转五须弥 绀目澄清四大海
光中化佛无数亿 化菩萨众亦无边
四十八愿度众生 九品咸令登彼岸
南无西生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五百声或三百声)
南无观世音菩萨(十声)
南无大势至菩萨(十声)
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十声)
考证 净土指归曰。业报差别经曰。高声念佛诵经。有十种功德。一能排睡魔。二天魔惊怖。三声遍十方。四三涂息苦。五外声不入。六令心不散。七勇猛精进。八诸佛欢喜。九三昧现前。十往生净土。又大集十藏经云。小念见小佛。大念见大佛。释云。大念者。大声念佛也。小念者。小声念佛也。奉劝世人。励声念佛。三昧易成。小声念佛。遂多驰散。学者方知。非常人能晓也○念佛持珠手法当结佛印见造像经可考。
回向文(见龙舒净土文 若欲全备念西方愿文见誓愿章)
(众某等)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愿以净光照我。慈誓摄我。我今为脱娑婆苦报。求生净土。满菩提愿。发至诚心。修行净业。愿以礼念如来圣号。讽经诵咒。众善功德。投入如来誓愿海中。承佛慈力。诸罪消灭。净因增长。我若临欲命终。自知时至。身无痛苦。心无贪恋。意不颠倒。如入禅定。佛及圣众。手持金台。异香天乐。来迎接我。如一念顷。生极乐国。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即证无生。广度有情。同归净土。惟愿如来特垂救济。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考证 净名经曰。志常安住。方便回向。僧什曰。万善无常。随意所成。故须方便回向佛道。如瓶沙王被系在狱。狱孔中遥见佛于山上往来。心大欢喜。应生兜率天。在路中。闻毗沙门天王食香。自以饥饿而死。心甚乐着。我今当往生彼食处。即时于毗沙门楼上化生。小既回向。大亦宜然。人之回向净土者。有不生净土哉○宗镜录曰。经云。佛言有三种回向。何等为三。谓过去空。当来空。现在空。无有回向者。亦无回向法。亦无回向处。作是回向时。三处皆清净。以此清净功德。与一切众生。共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作是回向。无有凡夫及凡夫法。乃至亦无有佛。及回向者。何以故。法性无缘。不生不灭。无所住故。愚按忏悔有理有事。今回向亦然。龙舒之文。事回向也。宗镜之说。理回向也。二者固不可偏废。但下学而未能上达者。事回向尤不可缺矣。
般若
宗镜录曰。万行皆由般若成立。若万善无般若。空成有满因。不契无为果。故知般若。是险恶境中之导师。迷闇室中之明炬。生死海中之智楫。烦恼病中之良医。碎邪山之大风。破魔军之猛将。照幽涂之赫日。警昏识之迅雷。扶愚盲之金鎞。沃渴爱之甘露。截爱网之慧力。济贫乏之宝珠。若般若不明。万行虚设。
南无阿弥陀佛(一称一拜四十八拜或二十四拜)
南无观世音菩萨(三称三拜)
南无大势至菩萨(三称三拜)
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三称三拜)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一拜)
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藏经。智慧如海(一拜)
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和南圣众)
晨昏二课毕诣释迦佛前称云。
南无娑婆教主大慈大悲释迦牟尼佛(三称三拜)。
考证
娑婆
此翻能忍。言此土众生。能忍三毒诸烦恼故。又真谛三藏翻为忍土。谓劫初梵王名忍。为世界主也。
大慈大悲
初门曰。佛住大慈心中。以大慈善根力故。能实与一切众生世间乐。及出世间乐。故云慈能与乐。若四无量中慈。唯心念与乐。而众生实未得乐。故不名大也○佛住大悲心中。以大悲善根力故。能实拔一切众生世间苦。分段生死苦。及变易生死苦。故云悲能拔苦。前四无量中悲。虽心念救苦。而众生实未得脱苦。故不名大也。
释迦牟尼
华严注云。此翻能仁寂默。能仁。姓也。寂默。字也。昔有轮王姓甘蔗氏。听四妃之𧮂。摈四太子。至雪山。自立城居。以德怀人。父王悔忆。遣使往召。辞过不还。乃三叹我子释迦。因此命氏。此说与折疑论不同。未知孰是○本行经云。诸释种立性憍慢。及见太子。悉皆默然。王曰。宜字牟尼。故名○妙明折疑论曰。汉西数万里。有国曰迦维罗。王姓释迦。父名净饭。太夫人曰摩耶。佛本居兜率天宫。以先佛迦叶般涅槃后。佛补处。名曰护名。实以三祇位满。万德果圆。宿念未周。示同生灭。驾日轮香象。托荫王宫。以太夫人摩耶为母。以周昭王甲寅二十四年四月八日。毗兰园中。右胁而生。即能纵行七步。目顾四方。一手指天。一手指地。曰天上地下。惟吾独尊。具三十二种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年十九。壬辰二月八日。呼车匿鞁朱骔。游看四门。逢僧了法。不乐王宫。亟欲修心。迨夜之央。净居天人报曰。太子可出宫。今正是时。于是跨犍陟。仆车匿。天人捧驾。飞空而去。投身雪岭之上。趺坐盘石。静思六年。遂成佛果○颂曰。十九逾城六苦行。五岁历三十城。说法度生五十年。是则共当八十寿○又梵网经云。悉达七岁家出家。三十成道。发隐曰。大藏经谱。文各稍殊。而疏主于斯。又无明释。七岁三十。义极难辨。然则竟谁从乎。曰十九出家。六年成道。兹为近。吾从众○佛至周定王癸酉年。二月十五日入涅槃○佛有正法。有像法。有末法。正法住世五百年。始于周定王甲戌年。终于周贞定王癸巳年。像法住世一千年。始于贞定王甲午年。终于梁元帝癸酉年。末法住世一万年。始于甲戌。至癸丑满一万年。月光菩萨出此方。说法度生。满五十二年入涅槃。
又诣护法神前云。
南无三洲感应护法韦䭾尊天(三称三拜)。
考证(详见誓愿章)
(还)谨按前课如经咒等项。回向等文。忏悔等法。随人志愿加入。不必拘此。他如龙舒居士。所谓行持十念于一茶之顷。为事(烦务)冗者之权教耳。否则大简恐无以摄人之心。又如永明禅师。课定一百八事于一日之间。唯年富力强者可则效耳。否则言难适所以阻人之进。善于修行者。当自酌之。
考证
自酌
成道记云。佛在日。有长者子名亿耳。投佛出家。日夕精勤苦行。久无所证。佛问曰。汝在家日能弹琴耶。答。能。佛问弦太急太缓时如何。答。声不成曲。又问弦得中时如何。答。曲韵方成。佛云。我法中。出家求道者亦如是。太急则疲倦。太缓则懈怠。得中。则其道成矣。亿耳奉教。不月余。证阿罗汉果。由是观之。则功课之烦简。当自酌明矣。
六时念佛篇
论念佛正因
大阿弥陀经曰。第二十七愿。我作佛时。诸天人民至心信乐。欲生我刹。十声念我名号。必遂来生。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还)谨按王居士谓佛自开念诵法门。此可证矣。他如文殊菩萨。则曰。诸修行门。无如念佛。大势至菩萨。则曰。我以念佛心。入无生忍。及观历代诸师。亦多以念佛三昧往生。至有日课五六七万者。胡今人之见念佛。𠷣之以为愚。何其谬哉。
考证
文殊劝念佛
往生集曰。唐法照尝于钵内见五色云。有梵刹曰大圣竹林寺。后诣五台。见异光。果得竹林寺。入讲堂。则文殊在西。普贤在东。照作礼问曰。末代凡夫。未审修何法门。文殊告曰。诸修行门。无如念佛。我以念佛。得一切种智。又问。当云何念。曰此世界西有阿弥陀佛。彼愿力不可思议。汝当继念。毋令断绝。决定往生。
念佛三昧
大势至云。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般舟经云。佛云修念佛三昧。得生我国。往生集中。载诸师修念佛三昧往生者。不可枚举○华严疏云。师子筋为琴弦。一奏。众弦皆绝。人修念佛三昧。诸烦恼皆灭。
日课五六七万
往生集云。唐怀王。日课佛号五万声。天宝元年化去○唐宝相。日课佛号六万声。亦化云○唐道绰。念佛以七万为限。贞观二年化去。
莲宗宝鉴曰。盖闻恒河沙数众如来。弥陀第一。十方微尘诸佛刹。极乐是归。至理本祗唯心。初门必由因地。欲超生死。以净土为归趣之方。将证涅槃。故念佛为正心之要。先明落处。乃望果以修因。渐履玄途。是从因而至果。故知集群贤而结社。有其旨焉。专念佛而劝人。兴其教也。是以一念兴而万灵知。信心生而诸佛现。才称宝号。已投种于莲胎。一发菩提。即标名于金地。嗟乎。识昏障重。信寡疑多。贬净业为权乘。𠷣持诵为粗行。岂非耽溺火宅。自甘永劫之沉迷。悖悷慈亲。深痛一生之虚丧。须信非凭他力。截惑业以无由。不遇此门。脱生死而无路。誓同诸佛。敢效前修。劝勉后贤。深崇此道。
考证
惑业
初门曰。见思两道。惑障不同。欲明见思二惑。先明十使。十使者何。五利使。五钝使也。五钝使者。一贪欲使。二嗔恚使。三无明使。迷惑不了之心。名为无明。四慢使。自恃轻他之心曰慢。五疑使。迷心乖理。犹豫不决。曰疑。五利使者。六身见使。若于名色阴入界中。妄计为身。名为身见。七边见使。执边之心。于四边不了。随见一边为实。余边悉为妄语。名为边见。八邪见使。邪心取理。故名邪见。九见取使。于非真胜法中。谬见涅槃。生心而取。故曰见取。十戒取使。于非戒中谬以为戒。所以进行。故曰戒取○见思二惑。共九十八使○见谛惑。欲界三十二使。苦谛下共有十使。集谛下有七使。除身见边见戒取。灭谛下有十使。亦除身见边见戒取。道地有八使。但除身见边见。故欲界四行下。合有三十二使○见谛惑。色界二十八使。苦谛下有九使。除嗔。集谛下有六使。除嗔身见边见戒取。道谛下有七使。亦除嗔及身见边见。故色界四行。合有二十八使○见谛惑。无色界二十八使。苦谛下有九使。集谛下有六使。灭谛下有六使。道谛下有七使。若取若除。皆如色界中分别。故无色四行下。合有二十八使。共八十八使也○思惟惑。欲界四使。一贪。二嗔。三痴。四慢。此四使从斯陀含向入修道断。乃至阿那含果。九品方尽○思惟惑。色界三使。一贪。二痴。三慢。此二使。并是阿罗汉向用修道智断也○思惟惑。无色界三使。一贪。二痴。三慢○共有十使。合前见谛惑为九十八使。
赜禅师净土文曰。夫以念为念。以生为生者。常见之所失也。以无念为无念。以无生为无生者。邪见之所惑也。念而无念。生而无生者。第一义谛也。是以实际理地不受一尘。则上无诸佛之可念。下无净土之可生。佛事门中不舍一法。则总摄诸根。盖有念佛三昧。还源要术。示开往生一门。所以终日念佛而不乖于无念。炽然往生而不乖于无生。故能凡圣各住自位。而感应道交。东西不相往来。而神迁净域。此不可得而致诘也。
莲池禅师曰。念佛有三义。信。愿。行。是已。信谓信生佛不二。众生念佛。定得往生。究竟成佛故。如经所云。汝等皆当信受我语是也。愿谓信非徒信。如子忆母。瞻依向慕。欲往生故。如经所云应当发愿。生彼国土是也。行谓愿非虚愿。常行精进。念念相续。无有间断故。如经所云。执持名号。一心不乱。是也。此之三事。号为资粮。资粮不充。罔克前进。
(还)谨按资粮一部。止信愿行三义。所包甚广。今念佛乃资粮之一事。而亦以三义贯之。所该何甚狭也。噫。资粮为修行之要法。而念佛又资粮之要法。诗不云乎。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资粮之信愿行。切也。琢也。念佛之信愿行。磋也。磨也。已精而益精。已密而益密。其念佛之资粮欤。
又曰。唯此念佛法门。三辈九品。悉皆度脱。彻上则三心圆发。直入无生。彻下。则十念成功。亦生彼国。所谓不离一法。巧被诸根。豪杰无下抑之羞。庸愚有仰攀之益。无机不收。有情皆摄者也。
又曰。念佛一路。即是入理妙门。圆契五宗。弘该诸教。精微莫测。广大无穷。钝根者。得之而疾免苦轮。利根者。逢之而直超彼岸。似粗而细。若易而难。普愿深思。慎勿忽也○问念佛法门。既在五停。盖是小乘。非菩萨道。答。不净数息。皆具偏圆。不曰有圆教念佛乎。思之。
(还)谨按古今禅师称赞念佛法门。不可胜载。聊具二三。念佛之为正因可知矣。
考证
圆契五宗
天台五宗。曰临济。曰沩仰。曰曹洞。曰法眼。曰云门。临济痛快。沩仰谨严。曹洞细密。法眼详明。云门高古。此其大概耳。
弘该诸教
成佛心要云。显教者。谓大乘始教有二。一法相宗。谓深密佛地等数十本经。瑜伽唯识等数百卷论。说一切法皆是唯识。了二空真理。修六度万行。趣大乘佛果。于中多谈法相之义。二无相宗。谓诸部般若等千余卷经。中百门等数本论文。说一切法。本来是空。无始迷情。妄认为有。欲证菩提。以为所得。修习万行。于中多谈无相空义。斯之两宗。皆是大乘初门。故名曰始。始者初也。三。一乘终教。谓法华涅槃等四十余部经。实性佛性等十余论。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从本已来。灵明不昧。了了常知。无始迷倒。不自觉悟。欲成佛果。先须了悟自家佛性。后方称性修习。本有无量妙行。多谈法性。是大乘尽理之教。故名曰终。终者尽也。四。一乘顿教。谓楞伽思益经文。达磨所传禅宗。说一切妄想本空。真心本净。元无烦恼。本是菩提。惟谈真性。不依位次成佛。故名曰顿。五。不思议圆教。谓华严一经。十地一论。全说毗卢法界普贤行海。于中所有。若事若理。若因若果。一具一切。重重无尽。总含诸教。无法不收。称性自在。无障无碍。迥殊偏说。故名为圆。此之五教。前者是浅是权。后者是深是实○注云。今且据对待而论。前四是权。后圆是实。若缺前四教。亦非圆畅。若五教俱传。偏圆共赞。逗根方足。
外凡五停
见誓愿章考证。
念佛持法
疏云。持有数种。一者明持。谓出声称念。二者默持。谓无声密念。三者半明半默持。谓微动唇舌念。咒家名金刚持是也。又或记数持。或不记数持。随便皆可。此言常时念佛持法。若佛前功课。自当高声念诵。见前对越篇考证。自当记数念佛。其持珠手法现造像经可考之。
佛说阿弥陀经曰。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莲师疏曰。弥陀名号。是标念境。执持一心。是明念法。一日七日。是克念期。非境。则法无所施。非法。则境为虚立。非期。则虽境胜法强。懈怠因循。功不速建。三事具故。能令净业决定成就。
考证
执持
执者。闻斯受之。勇猛果决。不摇夺故。持者。受斯守之。常永贞固。不遗忘故。若单言持。各分事理。忆念无间。是谓事持。体究无间。是谓理持。
疏云。一心不乱言执持之极也。是为一经要旨。心者。拣口诵而心不念也。一者。拣心虽念而念不一也。不乱者。拣念虽一而有时乎不一也。一心不乱。净业之能事毕矣。
考证
一心
疏云。一心不乱。而事理各别。初事一心者。如前忆念。信力成就。名事一心。钞云。忆念者。闻佛名号。常忆常念。以心缘历。字字分明。前句后句。相续不断。行住坐卧。唯此一念。不为贪嗔烦恼诸念之所杂乱者。是也。事上即得。理上未彻。唯得信力。未见道故。名事一心也○疏云。理一心者。如前体究。获自本心。故名理一心。于中复二。一者。了知能念所念。更非二物。唯一心故。二者。非有非无。非亦有亦无。非非有非无。离于四句。唯一心故。此纯理观。不专事相。观力成就。名理一心。钞云。体究者。闻佛名号。不唯忆念。即念反观。体察究审。鞠其根源。体究之极。于自本心。忽然契合。中二义者。初即如智不二。能念心外。无有佛为我所念。是智外无如。所念佛外。无有心能念于佛。是如外无智。非如非智。故唯一心。二则寂照难思。若言其有。则能念之心。本体自空。所念之佛。了不可得。若言其无。则能念之心。灵灵不昧。所念之佛。历历分明。若言亦有亦无。则有念无念俱泯。若言非有非无。则有念无念俱存。非有则常寂。非无则常照。非双亦。非双非。则不寂不照。而照而寂。言思路绝。无可名状。故唯一心。斯则能所情消。有无见尽。清净本然之体。更有何法而杂乱。以见谛故。名理一心也。
现在其前
疏云。但能一心不乱。命终之时。佛必现前。以自力佛力。感应道交。自力者。人命终时。平生善恶。自然现前。如十恶五逆。地狱现前。悭贪嫉妒。饿鬼现前。乃至五戒十善。人天现前。今专念佛。一心不乱。则净念成就。清净心中。宁不佛现前乎。楞严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是也。佛力者。经中所谓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是也。若依般若。则自力复二。一者念力。二者本有佛性力。兼以佛摄取力。乃成三力。本有如舟船。念佛如帆楫。佛摄取如便风。三事周圆。必登彼岸矣。
心不颠倒
疏云。以一心不乱。故不颠倒。以不颠倒故。不生他处。即得者。言其速也。钞云。颠倒者。由其平日随顺妄想。不修正念。心多散乱。将舍暖触之时。一生所作。俱现于前。心神惶怖。动止挥霍。应入地狱者。刀山剑树。视作园林。应堕畜生者。马腹驴胎。认为堂宇。就令作善。合为人天。未免憎爱父母。乃至小圣初心。犹不能正知出入。皆所谓颠倒也。乘此颠倒。三界七趣。随业受生。今既一心不乱。则内凝正念。外感佛迎。舍此报身。竟生彼国。如佛言随其心净。则佛土净。又言一切国土。唯想所持。净想成就。必得往生。固无疑也。速者。不经中阴。不隔时日。如观经所谓如弹指顷。生极乐国也。
净土或问曰。世网中人。若是痛念无常。用心真切者。不问苦乐逆顺。静闹闲忙。一任万缘交扰。八面应酬。与他念佛。两不相妨。不见古人道。朝也阿弥陀。暮也阿弥陀。假饶忙似箭。不离阿弥陀。每日或念三万声。一万声。三千声。一千声。定为日课。不容一日放过。又有忙冗之极。顷刻无间者。每日晨朝十念。积久功成。亦不虚废。念佛之外。或念经礼佛。忏悔发愿。种种结缘。种种作福。随力布施。修诸善功以助之。如此。非惟决定往生。亦必增高品位矣。
又曰。念佛者。或专缘三十二相。系心得定。开目闭目。常得见佛。或但专称口号。执持不散。亦于现身而得见佛。称佛之法。必须制心。不令散乱。念念相续。系缘佛号。口中声声唤阿弥陀佛。以心缘历。字字分明。称佛名时。无多少。并须一心一意。心口相续。如此。方得一念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若不然者。灭罪良难。善道和尚有专修无间之说。专修者。谓众生障重。境细心粗。识飏神飞。观难(成就)是以大圣悲怜。直劝专称名号。止由称名易故。若能念念相续。毕命为期。百即百生。何以故。无外杂缘。得正念故。若舍真终。而终杂业以求生者。百中希得一二。乃由杂缘乱动。失正念故也。观其专修无间之说。要紧只在念念相续。故孤山有云。不可等闲发愿。散乱称名。永明亦云。直须一心皈命。尽报精修。念佛发愿之时。恳苦翘诚。无诸异念。如就刑戮。怨贼所追。水火所迫。一心求救。愿脱苦轮。速证无生。广度含识。绍隆三宝。誓报四恩。如斯志诚。方不虚弃。如或言行不称。信愿轻微。无念念相续之心。有数数间断之意。恃其懈怠。临终望生。但为业障所遮。恐难值其善友。风火逼迫。正念不成。何以故。如今是因。临终是果。应须因实。果则不虚故也。
莲池禅师曰。孔子言终食造次颠沛不违仁。此不违工夫。虽是不易到。然作而不止。乃成自然。况久久行持。忽地有个省处。则苦乐逆顺。道在其中。所谓咳唾掉臂。无不是祖师西来意。念佛者。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还)谨按净土或问(前一段所)云。申明事一心也。而理在其中矣。后一段所云。申明理一心也。而事在其中矣。至于莲师所云。则一心圆融。浑然纯熟。及其成功则一也。而事理不必辨矣。呜呼。念佛至此。尚何遗法之有哉。
莲池禅师曰。或问今见世人念佛者多。生西方成佛者少。何也。答。此有三故。一者。口虽念佛。心中不善。以此不得往生。奉劝世人。既是念佛。便要依佛所说。要积德修福。要孝顺父母。要忠事君王。要兄弟相爱。要夫妇相敬。要至诚信实。要柔和忍耐。要公平正直。要阴骘方便。要慈愍一切。不杀害生命。不凌辱下人。不欺压小民。但有不好心起。着力念佛。定要念退这不好心。如此才是念佛的人。定得成佛。二者。口虽念佛。心中胡思乱想。以此不得往生。奉劝世人。念佛之时。按定心猿意马。字字分明。心心照管。如亲在西方。面对弥陀。不敢散乱。如此才是念佛的人。定得成佛。三者口虽念佛。心中只愿求生富贵。或说我等凡夫。料得西方无有我分。止图来世不失人身。此则不合佛心。佛指引你生西方。你却自不愿。以此不得往生。奉劝世人。凡念佛者。决意求生西方。休得疑惑。如天宫富贵。福尽也要堕落。何况人间富贵。能有几时。若说你是凡天。西方无分。则圣贤多是凡夫做。安知你不生西方也。便可发广大心。立坚固志。誓愿往生。见佛闻法。得无上果。广度众生。如此才是念佛的人。定得成佛。
考证
孝顺父母
观孝名为戒之经。则修诸德行。以孝顺父母为先。观为善阴骘之书。则作诸善事。以阴骘方便为首。故以二者考证之○宝藏经云。孝顺父母。天主帝释在汝家中。又能行孝。大梵尊天在汝家中。又能尽孝。释迦文佛在汝家中。睒魔菩萨。亲服患愈。慈心童子。火轮速灭。即其灵应。发隐曰。善事父母。谓奉养无方。服勤有道。孝之始也。帝释临焉。又能行者。凡是孝道。无不举行。孝之中也。梵王临焉。又能尽者。现生父母。前生父母。历生父母。无不酬答。孝之终也。释迦临焉。天能听卑。佛遍一切。简在冥加。理有之也。故𦖠魔割目救父。而沉痾愈于一朝。慈心发愿代苦。而火轮消于顷刻。至行动天。真诚感佛。正犹是耳。恐世不信。说云何天佛得在你家。故引二事以证之也。
阴骘方便
龙舒曰。大观间。有一官员。其父已故。一日出外。见其父乘马。前行。不顾其子。其子乃呼曰。我与父。生为父子。何无一言以教我。其父曰。学葛繁。问葛何人。曰。世闻人。遂访问所在。其时为镇江大守。乃性见之。言其故。且问葛何以见重于幽冥如此。答云予始者日行一利人事。其次行二事三事。或至十事。于今四十年。未尝一日废。问何以利人。葛指座间脚踏子云。若此物置之不正。则蹙人足。予为正之。亦利人事也。又若人渴者。能饮以一杯水。亦利人事也。唯随事而行之。上自卿相。下至乞丐。皆可以行。唯在乎久而不废耳。其子拜而退。葛后以高寿坐化而去。葛兼修净业。以是回向。后有僧神游净土。见葛在焉。由是观之。则阴骘方便者。可即小以𠵴大矣。
论念佛胜利
宾主盘桓曰。持念佛名。为有二种殊胜利益故。内则令念者觉斯无量寿。即可解脱此有限生死之身。外则实有彼佛愿力。以接引念佛者临终往生净土。
(还)谨按此二种。乃胜利之纲领。后之四方便。十利益。诸感应。特其节目耳。虽十利益有接引之说。实无归重之意也。故表章之。
莲池禅师疏曰。念佛一门。最为方便。略陈有四。一。不值佛出世常得见佛方便。二。不断惑业。得出轮回方便。三。不修余行。得波罗密方便。四。不经多劫。得疾解脱方便。
考证 钞云。得常见佛者。起信论云。有初学是法。其心怯弱。以娑婆不常值佛。惧谓信心难就。如来有胜方便。摄护信心。谓专意念佛。即生佛土。常见于佛。如修多罗说专念西方阿弥陀佛。即得往生。终无有退。此经则七日一心。佛现在前是也。故知灵山已过。龙华未来。无佛世中而得见佛。是名最胜第一方便。得出轮回者。由惑起业。由业感报。往来六道轮转无穷。依余法修。直至惑尽。始得出离。而托质世间。升沉未保。唯兹念佛。带惑往生。以己念力。及佛摄受大神力故。一生彼国。即超三界。不受轮转。经云。众生生者。皆是阿鞞䟦致是也。是为最胜第二方便。得波罗蜜者诸菩萨众。有恒河沙劫中修六度万行。未能满足。而今一心念佛。万缘自舍。即布施波罗蜜。一心念佛。诸恶自止。即持戒波罗蜜。一心念佛。心自柔软。即忍辱波罗蜜。一心念佛。永不退堕。即精进波罗蜜。一心念佛。余想不主。即禅定波罗蜜。一心念佛。正念分明。即般若波罗蜜。推而极之。不出一心。万行具足。如大本法藏愿云。若我成佛。国中有情。不获神通自在波罗蜜多。不取正觉。是为第三最胜方便。得疾解脱者。智论云。有诸菩萨。自念谤大般若。堕恶道中。历无量劫。虽修余行。不能灭罪。后遇知识。教念阿弥陀佛。乃得灭罪。超生净土。又十住断结经云。是时座中有四亿众。自知死此生彼牵连不断。欲为之源。乐生无欲国土。佛言西方有佛。名曰无量寿。其土清净。无淫怒痴。莲华化生。汝当生彼。故大本云菩萨欲令众生速疾安住无上菩提者。应当起精进力。听此法门。古谓欲得一生取办。便于是法留心。是名最胜第四方便。
净土或问曰。经中道受持佛名者。现世当获十种利益。一者。常得一切诸天大力神隐形守获。二者。常得一切菩萨常随(守获三者)常得诸佛昼夜护念。阿弥陀佛常放光明。摄受此人。四者。一切恶鬼皆不能害。一切蛇龙毒药悉不能中。五者。水火冤贼。刀箭牢狱。横死枉生。悉皆不受。六者。先所作业。悉皆消灭。所杀冤命。彼蒙解脱。更无执对。七者。夜梦正直。或复梦见阿弥陀佛胜妙色相。八者。心常欢喜。颜色光泽。气力充盛。所作吉利。九者。常为一切世间人民恭敬供养。欢喜礼拜。犹如敬佛。十者。命终之时。心无怖畏。正念见前。得见阿弥陀佛及诸圣众。接引往生净土。如此十种利益。经文具载。乃佛口之所宣也。既是现生皆有利益。然则世出世间。要紧法门。无如念佛者矣。
(还)谨按龙舒净土文。叙念佛现世感应一卷。不可不知。有念佛荐亡如张继祖者。有念佛却鬼如陈企者。有念佛脱难如邵希文者。有念佛安𥨊如刘仲慧者。有念佛屋不压死如瞽妇者。有念佛而风疾不作如王居士者。有念佛而痁疾遂愈如李子清者。有念佛眼明如阮嫂者。有念佛痼疾皆愈如梁氏女者。有念佛治病得愈如秀州僧者。有念佛孙儿免难如乡老者。有见杀生念佛得福如郑邻者。由此推之。念佛胜利。奚啻十种而已哉。
考证
念佛荐亡
龙舒王居士曰。予尝与张继祖言西方事。继祖信之。其乳母死。多为念阿弥佛追荐。一夕梦乳母来谢而别去。此念佛追荐之效也。
念佛却鬼
予同郡陈企。尝妄杀人。后见鬼现。企畏惧。急念阿弥陀佛。鬼不敢近。企念佛不已。鬼遂不现。后常念佛。临终坐化。
念佛脱难
晋江邵希希文为士人时。梦至一官府。人皆称安抚。行至前。见一官员问云。汝知汝未及第因否。对曰不知。引希文去。见一大镬煮蛤蜊。见希文。及作人言。叫其姓名。希文遂念阿弥陀佛。方念一声。蛤蜊皆变作黄雀飞去。希文后果乃第。至安抚使。以此见杀生阻人前程不可不戒。又见佛力广大。不可不敬也。
念佛安𥨊
予旧相识刘仲慧。以夜梦多恐惧。予劝以念阿弥陀佛。仲慧志诚高声念百八遍。当夜遂安𥨊。次日如前念诵。自此皆得安𥨊。
念佛屋不压死
有一老妇双瞽。令小儿牵行。常念阿弥陀佛。一日息于旧屋之下。忽倾倒。小儿走出。老妇在下。乃有二木相住。护于老妇之上。得不死。
念佛风疾不作
王居士于金山借阿弥陀。佛经。欲校勘刻板广传。举笔之时。右手有风。其指自掉。写字不便。乃举指念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数声。祷除风疾。以成就此经。祷毕。指遂不掉。以至终帙无恙。以此见佛菩萨只在目前。但人信心不至耳。
念佛愈痁
官员李子清。久苦痁疾予乃授以一方。临发时。专念阿弥陀佛。子清从之。其日遂愈八分。次日复如是遂全愈。子清由是笃信佛理。
念佛明眼
予同郡有阮嫂。患两目将盲。常念阿弥陀佛。遂得开明。此予亲见之。
念佛愈痼疾
梁氏女双目俱盲。念阿弥陀佛三年。系念不绝。双目开明。又冯氏夫人念佛。久病自愈。
念佛治病
秀州一僧。常念阿弥陀佛。为人治病。常得全愈。
念佛儿孙免难
予乡村间有一老人。每有事。必合掌至额。念阿弥陀佛。其孙儿方二三岁。因随母至田野。忽失之。后数日。人告云。在溪外。果寻得之。其足迹遍于滩上。其溪甚深。不知此儿何缘过彼。又且久而无恙。人以为其祖志诚念佛所感。
念佛得福
饶州军典郑邻。死至阴府。以误来放还。阎罗王告云。汝还人间。见人杀生。但念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彼得受生。汝亦得福。以此推之。足以见念阿弥陀佛。可荐㧞亡者。可增延福寿。亦无灾难。不特往生西方而已。
论临终念佛
龙舒净土文曰。凡一切命终。欲生净土。须是不得怕死。但当放下身心。莫生恋着。凡遇有病。便念无常。一心待死。叮嘱家人。病重之时。凡来我前。为我念佛。不得说家中长短之事。不得哭泣嗟叹。惑乱心神。失其正念。但一时同声念佛。待气尽了。方可哀泣。才有丝毫恋世间心。便成挂碍。不得解脱。若明晓净土之人。频来䇿励。极为大幸。若依此者。决定超生即无疑也。
净土或问曰。一生造恶。临终念佛。带业得生。然则我于生前。且做世间事业。直待临终。然后念佛。可乎。答曰。苦哉苦哉何其愚谬之甚也。向所谓逆恶凡夫。临终念佛者。乃是宿有善根福德因缘。方遇知识。方得念佛。此等侥幸。万万中一人。汝将谓人人临终有此侥幸哉。岂不见群疑论云。世间有十种人。临终不得念佛。一者。善友未必相遇。故无劝念之理。二者。业苦缠身。不遑念佛。三者。或偏(风失)语。不能称佛。四者。狂乱失心。注想难成。五者。或遭水火。不暇至诚。六者。遭遇豺狼。无复善友。七者。临终恶友。破坏信心。八者。饱食过度。昏迷致死。九者。军阵战斗。奄忽而亡。十者。忽堕高岩。伤坏性命。如此十种。寻常有之。或宿缘所招。或现业所感。忽尔现前。不容回避便须随业受报。向三途八难中。受苦受罪。直饶你无此恶缘。只是好病而死。亦未免风刀解体。四大分离。病苦逼迫。忙怖张惶。念佛不得了也。更饶你无病而死。又或世缘未了。世念未休。贪生怖死。扰乱胸怀。若是俗人。又兼家私未明。更有后事未办。妻啼子哭。百种忧煎。念佛不得了也。更饶你未死以前。只有些少病痛在身。忍疼忍苦。叫唤呻吟。问药求医。祷祈忏悔。杂念纷飞。念佛不得了也。更饶你未病以前。只是年纪老大。衰相现前。因顿龙钟。愁叹忧恼。只向个衰老身上左右安排。念佛不得了也。更饶你未老以前。正是少壮之日。正好念佛之时。稍或狂心未歇。俗务相关。东攀西缘。胡思乱想。业识茫茫。念佛不得了也。更饶你清闲自在。有志修行。稍于世相之中。照不破。放不下。把不定。坐不断。忽然些子境界现前。一个主人。随他颠倒。念佛不得了也。你看他老病之时。少壮清闲之日。稍有一事在心。早是念佛不得。况待临终时哉。何况你更道且做世间事业。且世间事业。如梦如幻。如影如响。那一件有实效。那一件替得生死。纵饶你广造伽蓝。多增常住。攀求名位。结交官豪。你将谓多做好事。殊不知犯了如来不体道本。广造伽蓝等戒。岂不见道有为之功。多诸过咎。天堂未就。地狱先成。生死未明。皆为苦本。眼光落地。受苦之时。方知平生所作。尽是枷上添枷。锁上添锁。失却人身。万劫难复。铁汉闻之。也须泪落。祖师如此苦口劝人。曾许你且做事业。待临终方念佛乎。又不见死心禅师道。世间之人。财宝如山。妻妾满前。日夜欢乐。他岂不要长生在世。争柰前程有限。暗里相催。符到奉行。不容滞住。且据诸人眼见耳闻。强壮后生。死却多少。世人多云。待老来方念佛。好教你知。黄泉路上无老少。能有几人待得到老。少年夭死者多矣。古人云。莫待老来方念佛。孤坟多是少年人。又云。自从早年索妻养儿。经营家计。受尽万千辛苦。忽然三寸气断。未免一旦皆休。若是孝顺儿孙。犹是记忆爹娘。若是不肖之子。父母方死。骨头未冷。作挞财产。恣意作乐。以此较之。着甚么急。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与儿孙作马牛。古德如此苦口劝人。曾许你且做事业。待临终方念佛乎。当思人生在世。能有几时。趁此未老未病之时。抖擞身心。拨去世事。得一日光景。念一日佛名。得一时功夫。修一时净业。由他临命终时。好死恶死。我之盘缠。预办了也。我之前程。稳稳当当了也若不如此。后悔难追。思之思之。
(还)谨按天如以老来方念佛之言。悯念众生。惟恐其无及。可谓吃紧为人矣。不知今人多以尘俗终其身。老而不念者。恒十之八九也。呜呼。其有负于古德者。不亦多乎。
六时观想篇
论一心三观
净土指归曰。三观者。一念即空即假即中也。恢扬肇自于如来。妙悟近推于智者。所谓空者。一切皆空。三观悉泯。荡相之用也假者。一切皆假。三观悉明。立法之功也。中者。一切皆中。三观悉是绝待之体也。是则终日荡相而诸法皆成。终日立法而纤尘必尽。终日绝待而三谛炽然。故般若谈空。入十法门得显。维摩立法。三界见爱皆忘。法华一乘。世间之相常住。皆由三观相即。致令诸法无遗。故三即非三。一即非一。非次第而入。非并列而观。不可以有无求。不可以中边取。三一圆融。修性冥泯。岂识心之所测。何言说之能诠。故强示云不可思议之妙观也。故龙树云。除诸法实相。余皆魔事。迦叶云。未闻大涅槃前。皆是邪见。大矣哉一心三观之妙宗也。
净土境观要门曰。且如照此白毫。即是我心。心外无法。法法叵得是空。其相宛然是假。假即是境。空即是观。了了通达。不为境所染。亡假也。了了通达。不为智所净。亡空也非染非净。境观双绝。能所顿亡。即是中道。何有前后耶。颂曰。
境为妙假观为空 境观双亡便是中
亡照何曾有前后 一心融绝了无踪
又曰。问。净土依正。在十万亿刹外。何云惟心净土。本性弥陀。又经云。阿弥陀佛去此不远耶。答。此义须约三谛三观说之。其疑方解。何者。就不失自体东西宛尔边。何妨在十万亿刹之外。即妙假也。就同一性体。不隔毫厘边。即妙空也。就不一不异。二相亡泯。即妙中也。亦是一即一切。故不妨远。一切即一。故不妨近。非一非一切。故不远不近。小弥陀偏云其远。十六观经偏语其近。既其远近双照。必远近双寂。是则远近非近非远。生即无生。无生即生。非生非不生。今人偏执一边。不能圆解。故十疑论云。今人闻生便作生解。闻不生便作不生解。正堕此责也。悲夫。
考证
三谛三观
宗泐曰。观即般若妙智。以此妙智观有为法。无非妙境。妙境者。一境三谛也。妙智者。一心三观也。三观者。空假中也。三谛者。真俗中也。即观有为之法。离性离相之谓空。无法不具之谓假。非空非假之谓中。谛者。审实不虚之谓。全谛发观。以观照谛。谛既即一而三。观岂前后而照。
生即无生无生即生
净土或问曰。余以性相二字释之。妙真如性。本自无生。因缘和合乃有生相。以其性能现相。故曰无生即生。以其相由性现。故曰生即无生也。如此。则知净土之生。唯心所生。无生而生。理何乖焉。
观想白毫法
龙舒净土文曰。斋戒洁己。清心静虑。面西安坐。闭目默然。观想阿弥陀佛真金色身。在西方七宝池中大莲华上。身长丈六。两眉中间。有白毫一条。八棱中空。右旋转五遭。光明照耀金色身面。次停心注想于白毫。更不得妄有分毫他念。当令闭目开目。悉皆见之。盖欲念念不忘也。如此久久。念心成熟。自然感应。见佛全身。此法最为上。谓心想佛时。此心即是佛。又过于口念也。身后必上品上生。唐启芳圆果二人。作观想法。只五月。自觉身到净土。见佛闻法。
考证 或问舍日观而遽作毫相之观。疑于故紊观经次序矣。莲池禅师答曰。不观日轮而观毫相。是自有说。良以观门虽广也。而标大主。则言佛便周。佛相虽多也。而表中道。则惟毫是统。盖为夫乐简便而厌烦剧者设也。似乎越次。实则无伤。
十六观想法(节要)
观无量寿佛经。略曰。时韦提希白佛言世尊。是诸佛土虽复清净。我乐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惟愿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尔时世尊告韦提希。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善思念之。如来今者为未来世一切众生。为烦恼贼之所害者。说清净业。善哉韦提希。快问此事。今者教韦提希。及未来世一切众生。观于西方极乐世界。见彼国土极妙乐事。心欢喜故。应时即得无生法忍。汝是凡夫。心想羸劣。未得天眼。不能远观诸佛。如来有异方便。令汝得见阿弥陀佛极乐世界。云何得见。汝及众生。应当专心系念一处。想于西方。
考证
总论十六观
净土指归曰。初观落日此有二意。一令观日。心不驰散。二令心想。正向西方。次观清水。复想成冰。良以彼土琉璃为地。此地难想。冰想若成。宝地可见。次观彼国地树池楼。至楼若成。宝土皆现。故名总观。已上观依报竟。次观正报。既欲观佛。佛必坐座。故先观华座。又真佛难观。要须观像。像观若成。真佛可见。八万相好。但观毫相如五须弥。此想若成。八万皆观。次观观音势至真实色身。次修普观。先想己身生于彼土。次观三圣来入我心。初修杂观。观彼佛身。胜劣化用。能大能小。皆全法界。已上七观。观正报。次观三辈往生。令舍中下。修习上品。观与经合。名为正观。见相乖经。是发魔事。故名邪观。
韦提希
无量寿佛经略云。王舍大城有太子。名阿阇世。执父王频娑婆罗。幽闭室内。国太夫人韦提希。密以桃浆上王。太子闻之。将母闭置深宫。韦提希悲泣。向佛礼佛。佛遂从耆阇崛山没。于王宫出。告韦提希以三种净业。乃得生极乐国土。为说十六观法○说云。阿阇世何故举此逆事。为彰此界极恶。亲所生子。犹尚违害。即欲令人厌弃。同欣净土。调达。阇世。频婆。韦提。皆是大权。现逆现顺。利益众生也。
孝养父母
净土指归曰。赜禅师作劝孝文。前言孝养甘旨为世间之孝。后言劝父母修净土为出世之孝。世间之孝。一世而止。出世之孝。无时而尽。能使父母生净土。莫大之孝。父母现在。而子不以此劝勉。他日徒尔伤心。多为厚礼。亦何益哉。观经前后两说孝养父母为净业。即此意也。
十善业
身除三邪。口离四过。意断三业。为十善业。
烦恼贼
说云。损慧命。伤法身。故名为贼。
具足众戒
说云。道俗备受者。
第一日观
凡作想者。当正坐西向。专想日没时。状如悬鼓。闭目开目。皆令明了。名为初观。
第二水观
次作水想。见水澄清。当起冰想。见冰映彻。作琉璃想。
第三地观
此想成已。见琉璃地。内外映彻。下有金刚七宝金幢。擎琉璃地。其幢八方。八棱具足。百宝所成。有千光明映琉璃地。地上以黄金绳杂厕间错。以七宝界。分齐分明。一一宝中。其光如华。又如星月悬处虚空。成光明台。楼阁千万。于台两边。各有百亿华幢。无量乐器。以为庄严。八种清风。从光明出。鼓此乐器。演说苦空无常无我之音。如此想者。名为粗见极乐世界。
考证
八种清风
说云。彼处实无时节。谓除上下。余四方四维。故云八风○钞云。彼八风。不同此土令物生长及以衰落。但鼓自然之乐。演乎妙法之音耳。
第四树想
次观宝树。作七重行树想。一一树高八千由旬七宝华叶。无不具足。作异宝色。妙真珠网弥覆树上。有七重网。一一网间。有妙华宫殿。诸天童子自然在中。此诸宝树。生诸妙华。作阎浮檀金色。涌生诸果如帝释瓶。有大光明。化作幢幡宝盖。是宝盖中。映现三千大千世界。十方佛国。是为树想。
考证
阎浮檀金
阎浮。具云染部捺陀。此是西域河名。近阎浮捺陀树。其金出河中。即此河因树立称。金由河得名。又楞严会解云。阎浮檀树果汁入水。沙石成上等金。故名阎浮檀金。
帝释瓶
帝释。此云能主。言其能为天主也○有人常供奉天。其人贫穷。天愍之。自现身而问之曰。汝求何等。答云。我求富贵。天与一器。名曰德瓶。而语之曰。所须之物。从此瓶出。其人应意所欲无不得。今以妙华涌出诸果。如彼德瓶出种种物。故以为喻。
十方佛国
宗镜录曰。娑婆世界释迦牟尼如来。栴檀世界。金刚光明如来。妙香世界。宝光明如来。莲华世界。宝光明如来。妙金世界。寂静光如来。妙喜世界。不动如来。善住世界。师子如来。镜光明世界。月觉如来。宝师子庄严世界。毗卢遮那如来○经云。或有国土。七宝合成。或有国土。如自在天宫。或有国土。如玻璃镜。或有国土。纯是莲华○佛国无量。此略言之耳。
第五池观
极乐国土有八池水。七宝所成。其宝柔软。从如意珠王生。分为十四支。一一支作七宝色。黄金为渠。渠下皆以杂金刚以为底沙。一一水中有七宝莲花。其摩尼水流注华间。寻树上下。其声微妙。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诸波罗密。复有赞叹诸佛相好者。如意珠王涌出金色光明。其光化为百宝色鸟。和鸣哀雅。常赞念佛念法念僧。是为八功德水想。
考证 经云。其摩尼水流注华间寻树上下。钞云。论其宝水。称适人情。自然上树。然后流下。故上生经明兜率宫有水游梁间。与此同也。
摩尼珠
此翻离垢。言此宝光净不为垢所染。又翻如意珠。
第六总观
众宝国土。一一界上。有五百亿宝楼。其楼阁中。有无量诸天作天妓乐。又有乐器悬处虚空。不鼓自鸣。此众音中。皆说念佛念法念僧。此想成已。名为粗见极乐世界宝树宝地宝池。是为总观想。
第七座观
欲观彼佛。当起想念。于七宝池上。作莲华想。其莲华有八万四千叶。一一叶间有百亿摩尼珠王以为映饰。放千光明。遍覆地上。释迦毗楞伽宝以为其台。此莲华台上有四柱宝幢。幢上宝幔。有五亿微妙宝珠以为映饰。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遍其佛土。随意变现。施作佛事。是为佛座想。如此妙华。是本法藏比丘愿力所成。若欲念彼佛者。当先作此华座想。
考证
释迦毗楞伽宝
此云能胜。
八万四千光
相及随形好及光明。皆八万四千者。因障显德。故成此数。佛居凡地。具于八万四千尘劳。皆见实相理智。故能示现相好光明。故云八万四千。
第八像观
想彼佛者。先当想像。如阎浮檀金色。坐彼华上。见像坐已。见宝地宝池宝树行列。诸天宝幔弥覆其上。复当更作一大莲华在佛左边。观世音菩萨像坐左华座。复作一大莲华在佛右边。大势至菩萨像坐右华座。亦作金色如前。此想成时。佛菩萨像皆放金色光。照诸宝树。一一树下亦有三莲华。各有一佛二菩萨。遍满彼国。是为像想。
第九佛观
次当更观无量寿佛。身相光明如阎浮檀金色。佛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眉间白毫。右旋宛转如五须弥山。佛眼如四大海水。青白分明。身诸毛孔。演出光明如须弥山。彼佛圆光中。其相好光明。及与化佛。不可具说。以观佛身故。亦见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取众生。
考证
那由他
万亿也。
由旬
此云限量。大八十里。中六十里。下四十里。如今之驿程。
无缘慈
释论云。慈有三种。一众生缘。无心攀援一切众生。而于众生自然现益。如涅槃经。我实不往。慈善根力。能令众生见如来。二法缘者。无心观法。而于诸法自然普照。如日照物。无所分别。三者无缘。无心观理。而于平等第一义中。自然安住。以无缘慈摄诸众生。辨佛心相也○此说与前不嗔恨条下所解三慈各别。并存之以备参考。
第十观音观
次当观观世音菩萨。身长八十万亿那由他由旬。身紫金色。顶有肉髻。项有圆光。有无数化佛化菩萨以为侍者。举身光中。五道众生。一切色相。皆于中现。顶上毗楞伽摩尼宝以为天冠。天冠中有一立化佛。高二十五由旬。手掌作五百亿杂莲华色。一一色有八万四千光。普照一切。以此宝手接引众生。其余身相。众好具足。如佛无异。唯顶上肉髻。及无见顶相。不及世尊。是为观观世音。
考证
肉髻天冠
身相既多。先观肉髻。次观天冠。以此二者表示观音也。
顶相
佛三十二相云。顶肉髻成。乃知佛虽有肉髻。而不见肉髻之顶相也。
第十一势至观
次观大势至菩萨。身量大小。亦如观世音。举身光明作紫金色。有缘众生皆悉得见但见此菩萨一毛孔光。即见此十方无量诸佛净妙光明。是故号此菩萨名无边光。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离三涂。得无上力。是故名大势至。顶上肉髻上有一宝瓶。盛诸光明。普见佛事。余诸身相。如观音无异。是为观大势至。
第十二普往生观
见此事已。当起自心生于西方极乐世界。于莲华中结跏趺坐。作莲华合想开想。莲华开时。有五百色光来照身想。眼目开想。见佛菩萨满虚空中。水鸟树林。及与诸佛所出音声。皆演妙法。与十二部经合。是为普观想。
第十三杂观
阿弥陀佛或现大身满虚空中。或现小身丈六八尺。所现之形。皆真金色。圆光化佛。及宝莲华。如上所说。观世音大势至。身同众生。但观首相。此二菩萨助阿弥陀佛普照一切。是为杂想观。
考证
但观首相
观音头上天冠中有一立化佛。势至头上有宝瓶。盛诸光明。以此为别也。
第十四上品上生观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上品上生者。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此三心者。必生彼国。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何等为三。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发愿。愿生彼国。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生彼国时。此人精进勇猛故。阿弥陀如来。与观世音大势至。无数化佛。百千比丘。声闻大众。无量诸天。七宝宫殿。观世音菩萨。执金刚台。与大势至菩萨至行者前。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与诸菩萨授手迎接。观世音大势至。与无数菩萨。赞叹行者。劝进其心。行者见已。欢喜踊跃。自见其身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顷。往生彼国。生彼国已。见佛色身。众相具足。见诸菩萨。色相具足。光明宝林。演说妙法。闻已。即悟无生法忍。经须臾间。历事诸佛。遍十方界。于诸佛前。次第受记。还至彼国。得无量百千陀罗尼门。是名上品上生者。
(还)谨按先贤云。学莫先于立志。是故有志者事竟成。然则修净业者。可不以上品上生自期。而以中下自足乎。予故止录此篇。不及余品。亦厚望众生之意也。能立其志者。尚其勖之。
考证
三心
净土指归曰。善导和尚云。身礼拜彼佛。口称念彼佛。意观察彼佛。三业真实。名至诚心。以真实信心。知自身具足烦恼。流转三界。信知弥陀本愿。下至十念得生。无有一念疑心。故名深心。凡所作为一切善相。悉皆回向往生。故名回向发愿心○说云。佛果高深。以心往求。故名深心。此说尤明切。
六念
初门曰。一念佛。若遭恐怖及众障难之时。应当念佛。是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神无量。如是念。恐怖障难即除○二念法。若恐怖障难之时。应当念法。佛法巧出。得今世果。无热恼。不待时能到善处。通达无碍○三念僧。僧佛弟子众。具足五分法身。中有四双八辈三乘得果。应受供养礼事。世界无上福田○四念戒。戒是遮诸恶。安隐住处。是中戒有三种。所谓律仪戒。定共戒。道共戒。律仪能除身口诸恶。定共能遮烦恼觉。道共能破无明。得慧解脱○五念舍。有二种。一者舍施舍。二者舍烦恼舍。舍施舍能舍。大功德。舍烦恼舍。因此得智慧。涅槃○六念天。谓四天王天。乃至他化自在。复有四种天。一名天。二生天。三净天。四生净天。如是得果报清净。利安一切○妙宗钞云。前三念天。后三念自。戒施是自因。生天是自果也。
帝网无尽观法
成佛心要曰。普贤行海。虽汗浩无涯。今就观行。略示其一。曰帝网无尽观。于中略示五门。一礼敬门。二供养门。三忏悔门。四发愿门。五持诵门。
初礼敬门者。谓想尽虚空。遍法界。尘尘刹刹。帝网无尽三宝前。各有帝网无尽自身。每一一身。各礼帝网无尽三宝。更想此一门。尽未来际。无有休歇。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以下四门准此类推。
考证
帝网
发隐曰。大梵天王。赤珠罗网。红光互射。宝色交辉。文彩千重。不相障阂也○宗镜录曰。帝网从喻得名。若就法立。应名重现无尽门。释曰。重重无尽者。即是一法皆含真如心性无尽之理。所以互遍重重。
礼敬
或坐中作观想。晨昏礼佛。暂时敛念。入此观门。功德无尽。或想遍法界。纯是毗卢佛等。每一尊前。自想一身礼。更若难入。先想十尊。习之稍熟。渐渐百尊千尊。乃至无尽。下准此门习之。
供养
每一一身。各出帝网无尽供具。所谓香华。灯烛。衣服。饮食。幢幡。伞盖。璎珞云。楼阁云等。
忏悔
每一一身。尽皆至诚忏悔帝网无尽罪障。所谓自从无始。迄至今身。所造五逆十恶等罪。烦恼所知等障。
发愿
每一一身。各发帝网无尽愿。所谓无边众生誓愿度。无边烦恼誓愿断。无边佛法誓愿学。无边福智誓愿集。无上菩提誓愿成。并自心所乐善愿。尽总发之。
持诵
每一一身。各有帝网无尽真言。教法。诸佛菩萨名号。
(还)谨按疏云。若不习帝网等观。终不能得无碍佛果。今有小根。闻此法门。却媟繁乱。由此言之。帝网无尽观法不可缺明矣。
善导大师劝修净土入观临睡发愿文(见净土指归及莲师集录)
修净土者。凡入观与睡时。应先起立。合掌。一心向西。十称四圣名号毕。即发愿言。弟子现是生死凡夫。罪业深重。轮回六道。不能出离。今遇善知识。得闻弥陀名号。本愿功德。一心称念。愿生净土。愿佛哀怜。摄受接引。弟子某。不识弥陀世尊身相光明。愿佛菩萨示现身相。及国土庄严等事。令我了了得见。说是语已。一心正念。即便入观。及睡。不得杂语。不得杂想。或于正发愿时。见诸瑞相。或于观中得见。或于梦中得见。此法近来大灵验。精进行之。方信不虚。
考证 莲池禅师曰。善导大师。古称阿弥陀佛化身。今此愿文。修净土人所宜深信。慎勿以暂时无验。而辄废坠。务在久远行持。必于净土功不唐捐也。
附情想论
楞严经曰。一切众生。实本真净。因诸爱染。发起妄情。情积不休。能生爱水。是故众生心忆珍羞。口中出水。心忆前人。目中泪盈。贪求财宝。心发爱涎。举体光润。心着行淫。男女二根。自然流液。诸爱虽别。流结自同。润湿不升。自然坠下。众生因诸渴仰。发明虚想。想积不休。能生胜气。是故众生心持禁戒。举身轻清。心持咒印。顾盻雄毅。心欲生天。梦想飞举。心存佛国。圣境冥现。事善知识。自轻身命。诸想虽别。轻举是同。飞动不流。自然超越。阿难。纯想即飞。必生天上。若飞心中兼福兼慧。及与净愿。自然心开。见十方佛。一切净土。随愿往生。情少想多。轻举非远。即为飞仙。大力鬼王。飞行夜叉。地行罗刹。游于四天。所去无碍。其中若有善愿。护持我法。是等亲往如来座下。情想均等。不飞不坠。生于人间。情多想少。流入横生。重为毛群。轻为羽族。七情三想。流下水轮。生于火际。身为饿鬼。常被焚烧。水能害己。无食无饮。经百千劫。九情一想。下同火轮。轻生有间。重生无间。二种地狱。纯情。即流入阿鼻狱。
龙舒净土文曰。喜怒好恶嗜欲。皆情也。养情为恶。纵情为贼。节情为善。灭情为圣。甘其饮食。美其衣服。大其居处。若此之类。谓之养情。饮食若流。衣服尽饰。居处无厌。若此之类。谓之纵情。犯之不校。触之不怒。伤之不怨。是为折情。犯之触之伤之如空。反生怜悯愚痴之心。是为灭情。
(还)谨按净土文。今世之人。皆养情纵情者也。虽游心净土。亦无益矣。而况不知有净土也。噫。安得灭情折情者。而共语观想之法也哉。
○六斋日加课法(兼十斋日)
朔日晨起焚香法(见袁氏功课录余日俱同)
持香长跪。一心观此香烟。变为珍珠璎珞。香台宝楼。天衣妙乐。异果华云。种种供具。供养十方三宝。观毕。插香佛前。拜伏念云。愿此香华云。以为光明台。供养佛菩萨。普及于一切。
礼三宝(礼拜随愿)
稽首圆满遍知觉。寂静平等本真源。相好严特非有无。慧光普照微尘刹。一心敬礼十方三世。尽虚空。遍法界。微尘刹土中。一切常住佛宝。两足尊。此界他方。人间天上。法报真身。舍利形像。一一塔庙。
稽首湛然真妙法。甚深十二修多罗。非文非字非言宣。一音随类皆明了。一心敬礼十方三世。尽虚空。遍法界。微尘刹土中。一切常住法宝。离欲尊。天上人间。龙宫海藏。十二部经。一切圣典。
稽首清净诸贤圣。十方和合应真僧。执持禁戒无有违。振锡携瓶利含识。一心敬礼十方三世。尽虚空。遍法界。微尘刹土中。一切常住僧宝。众中尊。宝刹净土。岩阿石室。诸大菩萨。缘觉声闻。一切贤圣。
考证
三宝
归元直指曰。三宝有三种。一曰。同体三宝。谓真如之理。自性开觉。名佛宝。德用轨则。自性正直。名法宝。动无违诤。自性清净。名僧宝。二曰。出世三宝。谓法报化身。随类应现。是为佛宝。六度铨旨。四谛缘生。名为法宝。十圣三贤。五果四向。名为僧宝。三曰。世间住持三宝。谓泥龛塑像。名为佛宝。黄卷赤轴。名为法宝。剃发染衣。名为僧宝。皈依者。罪灭河沙。瞻仰者。福增无量。若不敬世间三宝。即同体出世三宝何所得哉。
礼佛
礼佛时。虽不得能拜之身。及所拜之佛。须作帝网无尽观。一一尘中有一切佛。一一佛前有我身。语云。一拜永除千劫罪。乃真实不虚。
两足尊
佛以福慧兼修。两足尊。谓福慧两足也。福慧详见第一卷往生胜果篇考证。
舍利
成道记云。碎金刚之胜身。为舍利之遗骨。注云。佛虽示灭度。而留舍利流布人间。令瞻奉供养。发心生善。
十二部经
大乘九部。无譬喻。因缘。议论。
小乘九部。无方广。受记。无问自说。
焚香三拜祝云(连后共三段见龙舒净土文略加删削)
弟子(某)。谨为一切众生然香敬礼。尽虚空界。上自诸天。天帝天人。日月星辰。南斗北斗。司中司命。风师雨师。一切主造化灵神。下自地祇。大岳溟海。群山众水。一切主造化灵神。中及人间。一切掌祸福灵神。普同敬礼。乞成就一切善愿。以济度无量无边众生。先愿(某)见今处世。无一切疾病灾难等事。道心坚固。终始不渝。佛法精进。身心弥笃。临命终时。一月豫知其期。化佛菩萨来迎。西方境界。尽现空中。迟迟而久。众人皆见(某)。即如入禅定。安然化去。遂见阿弥陀佛。证无生法忍。了六神通。不出此间一岁。即来此间教化众生。渐渐变此南阎浮提。尽娑娑世界。以至十方无量世界。皆为清净极乐世界(三拜)。
又焚香三拜祝云
弟子(某)。感谢天地覆载。日月星辰照临。造化生成。神灵卫祐。父母产育。君臣护庇。师尊教诲。恩地提挈。及衣食来处。及受用处。及使令处。一切有恩力于己者。普同敬礼。又为此等众生。谢覆载照临生成卫护之恩(某)。谨为此等众生。念南无释迦牟尼佛一百八遍。以种无上善根。念南无阿弥陀佛一百八遍。以结无上善缘。愿此等众生。修持佛法。脱离苦海。即变此南阎浮提为极乐世界(礼拜)。
又焚香三拜祝云
弟子(某)。谨为平生所食之肉之众生。所衣绵帛之蚕。念诵南无西方极乐世界三十六万亿(云云)阿弥陀佛。一百八遍。仰唯如来大慈大悲。特展神威。一如此众生。自舍身命与(某)者。乞为念诵。资荐其身。定拔济生于极乐世界。俟(某)生极乐世界。见佛闻法。证六神通。来此南阎浮提化度众生之时。此等众生。皆随逐而来。共化众生。同升佛道(礼拜)。
右礼三宝。三祝愿。于六斋十斋日内。随人志愿行持。
初一日十五日斋佛 至夜蒙山施食(此为在家修行者而言。若出家者每夜行持不必言矣)。
十五日三十日持诵梵网经(此二日诵戒经古制也。若未受菩萨戒者不必诵)礼诵回向十业文(在第四卷各条下)余有七日随人志愿持诵大乘经典(如华严经法华经心经金刚经楞严楞伽圆觉等经)或持往生真言(多寡随愿)。
右各加于行持本课之外。
净土资粮全集卷之五
卍续藏第 61 册 No. 1162 净土资粮全集
净土资粮全集卷之六
古杭云栖寺莲池禅师 袾宏 校正
[橘-矛+隹]李桐邑净业弟子 庄广还 辑
净土兼禅章
论净土禅宗
(还)谨按永明禅师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言二者之贵于相兼也。柰何中峰大师又云。禅与净土。理虽一而功不可并施。修之者贵于一门深入。则二者似又不可得兼矣。将如之何而可。噫。不观诸莲池禅师之言乎。师云兼之义二。足蹑两舡之兼。诚为不可。圆通不碍之兼。何不可之有。由此言之。净土兼禅之说。不待辨而自明矣。况石机禅师著莲社释疑论。有净土为先之说。夫既以净土为先。则必以参禅为后。今虽曰相兼。但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又何疑于中峰功不并施之说乎。
莲社释疑论曰。或云参禅第一。或云念佛为先。毕竟如何用心。两无一失。答。参禅欲了生死。念佛亦欲了生死。生死不了。二者虚名。盖生死者。即我今要参禅念佛之心耳。若能了知。何法不备。禅宗觅心无处。即登祖位。莲宗心佛两忘。亦跻上品。以此证之。二宗何别。但莲宗行人。恐在娑婆。佛难值故。境强观浅。仍被流转。故此发愿。亲近弥陀。如孩子近母。则无汤火之虞。禅宗亦发愿。愿生中国。正信出家。但恐力微耳。若有力。如阿难云。五浊恶世誓先入。地藏云。地狱未空。誓不成佛。苟具此力。何必往生。但愧我等。幸逢圣教。稍有一知半解。终是力微。若不求生净土。亲近弥陀。如彼孩子。一失汤火。则难救矣。可不求生净土为先耶。
豫行篇(见袁氏坐禅要诀)
修禅之法。行住坐卧。总当调心。但卧多则昏沉。立多则疲极。行多则纷动。其心难调。坐无此过。所以多用耳。然人日用。不得常坐。或职业相羁。或众缘相绊。必欲静坐。遂致蹉跎。学者须随时调习此心。勿令放逸。亦有三法。一系缘收心。二借事炼心。三随处养心。何谓系缘收心。唐人诗云。月到上方诸品静。心持半偈万缘空。自俗人言之。心无一物。万缘始空。今云心持半偈万缘空。此理最可玩索。盖常人之心。必有所系。系之一处。渐束渐纯。半偈染神万妄俱息。故云。系心一处。无事不办。究实论之。即念佛持咒。及参话头之类。皆是妄念。然借此一妄。以息群妄。大有便益。学者知此日用间。一心不乱。专持佛号。行住坐卧。绵绵密密。无丝毫间断。由是而应事接物。一切众缘。种种差别。而提撕运用。总属此心。吾参祖师活公案。不参凡夫死公案。又何间断之有。何谓借事炼心。常人之心。私意盘结。欲情浓厚。须随事磨炼。难忍处须忍。难舍处须舍。难行处须行。难受处须受。如旧不能忍。今日忍一分。明日又进一分。久久炼习。胸中廓然。此是现前真实功夫也。古语云。静处养气。闹处炼神。金不得火炼。则杂类不尽。心不得事炼。则私意不除。最当努力。勿当面蹉过。何谓随处养心。坐禅者。调和气息。收敛元神。只要心定心细心间耳。今不得坐。须于动中习存。应中习止。立则如斋。手足端严。切勿摇动。行则徐徐举足。步与心应。言则安和简默。勿使躁妄。一切运用。皆务端详闲泰。勿使有疾言遽色。虽不坐。而时时细密。时时安定矣。如此收心。定力易成。此随时方便也。
正修篇
(还)谨按天台以止观为禅要。故以止观为正修。净业以念佛为禅要。故以念佛为正修。所谓圆通不碍之兼。此之谓也。虽然。前章有念佛持法矣。此篇不亦赘乎。曰。前之念佛。所主在日课。中下乘事也。此之念佛。所主在兼禅。最上乘事也。设使日课之念佛而皆能摄心。则虽中下乘之因。实成最上乘之果。是篇诚为赘矣。苟不尽然。则桑榆之收。犹可救东隅之失。是篇其容己乎。
论摄心念佛(见净土玄门㨗要)
欲修净业者。可于净室置一床坐。却将从前无明烦恼等事。尽情放下。沐浴更衣。向佛菩萨像前忏悔。事毕上床。须要端身正坐。闭目定息。微微动口。默念六字佛三五七声。或十声便止。默念默计南无阿弥陀佛一。南无阿弥陀佛二。南无阿弥陀佛三。从四至百。又依前从一至百。默念默计。或计五六十声。妄情忽起。或见色闻声。或意逐攀缘。皆是正念不切。使佛声间断。数目不清。不至于百。是莫作数。或是三回五次。念不至百。定莫作数。或至九十九声。唯少一声。亦莫作数。直要佛声数目。历历分明。方可作百之总数。计数之法。不可缘于外境。如念珠。及他物计数之类。总数别数。皆计于心中。或计一百。乃至一万。数目分明。若无间断。此是净业相继也。既有如是工夫。切不可生欢喜。若三回五次。数不至百。亦不可生烦恼。若坐久。佛声间断。数目不清。缓缓下地。或掐数珠。或出声持念。随意自在。行住坐卧。随时随处。念佛或出声。或不出声。都不相妨。只要心念无令间断。自觉事务稍定。还复上床。依前默念默计。此是日间动静念佛底节次。至于晨昏二时。必须向佛菩萨像前忏悔。复于床上依前摄心。坐至夜深。身心倦怠。和衣歇息。欲脱衣时。必留衬衣。若欲歇时。须默念佛。不用计数。念至睡着。觉来抖擞精神。端身正坐。依前默念默计。若乃佛声断绝。数目不清。身心烦恼。缓缓下床。或礼拜。或径行。一心念佛。逍遥片时。还复上床。摄心端坐如前。默念默计。此是摄心念佛底样子也。
论数息念佛(莲宗宝鉴亦不尽同)
大集经贤护品曰。求无上菩提者。应修念佛禅三昧。偈曰。若人专念弥陀佛。号曰无上深妙禅。至心想像见佛时。即是不生不灭法。坐禅三昧经云。菩萨坐禅。不念一切。惟念一佛。即得三昧。初机修习。未免昏散二病。须假对治。人天宝鉴云。凡修禅定。即入静室。正身端坐。数出入息。从一数至十。从十数至百。从百数至千万。此身兀然。此心寂然。与虚空等。不烦禁止。如是久之。一心自住。不出不入。时觉此心。从百毛孔中八万四千。云蒸雾起。无始已来。诸病自除。诸障自灭。自然明悟。譬如盲人忽然有眼。尔时见彻。不用寻人指路也。今此摄心念佛。欲得速成三昧。对治昏散之法数。息最要。凡欲坐时。先想己身在圆光中。默观鼻端。想出入息。每一息。默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声。方便调息。不缓不急。心息相依。随其出入。行住坐卧。皆可行之。勿令间断。常自密密行持。乃至深入禅定。息念两忘。即此身心与虚空等。久久纯熟。心眼开通。三昧忽尔现前。即是唯心净土。
论参究念佛(见沈氏集录上司)
念佛之人。欲要参禅见性。须要于净室正身端坐。扫除缘累。截断情尘。瞠开眼睛。外不着境。内不住定。回光返照。内外俱寂然。密举念南无阿弥陀佛三五声。回光自看云。佛即是心。心是何物。不得作有。不得作无。只今举的这一念。从何处起。觑破这一念。复又觑破这觑破的是谁。参究良久。又举南无阿弥陀佛。又如是觑。如是参。急切做工夫。勿令间断。惺惺不𥧌。如鸡抱卵。不拘四威仪中。亦如是举。如是看。如是参。忽于闻声见色时。行住坐卧处。豁然大悟。亲见本性弥陀。内外身心。一时透脱。尽乾坤大地。是个西方。万象森罗。无非自己。盖参禅乃寂照无为之法。不是尘世中说得的事。要在放下。澄心静虑。方许少分相应。不须别举话头。但持一个阿弥陀佛。自参自念。久久自有所得。
论实相念佛
宗镜录曰。何等名为诸法实相。所谓诸法毕竟空无所有。以是毕竟空无所有法念佛。诸想不生。空寂无性。灭诸觉观。是名实相念佛。
考证 实相念佛。即一心不乱。即念佛三昧也。名虽异而实则同。一心不乱。已见于念佛持法矣。今以念佛三昧之说。录于左○三昧者。梵语。华言正定○莲社释疑论曰。或问楞严经云。念性元生灭。又云。以生灭因而求佛乘不生不灭。无有是处。然则念佛不能契彼无生明矣。答。经不云乎。无所念心。修念佛三昧。夫无所念心。即般若也。般若之体。如大火聚。撄之即烧。所以触有有败。触空空坏。岂生灭而能预哉。苟以是心念佛。则无生道于此显然矣。云何不契无生耶。能知此者。方明念佛三昧○西方合论曰。一切修行法门。言空即断。言有即常。未为究竟。唯此念佛三昧。即念而净。净非是无。即净而念。念非是有。达净无依。即是念体。了念本离。即是净用。是故非净外有念。能念于净。若净外有念。念即有所。所非净故。非念外有净。能入诸念。若念外有净。净即有二。二非净故○中峰有诗云。心中有佛将心念。念到心空佛亦忘。此之谓也。
(还)谨按摄心念佛。念佛之始事也。实相念佛。念佛之终事也。二者固不可偏废。至于参究数息二法。唯人量用。何以故。参究所以明吾真心。数息所以对治昏散。若已悟真心。既不昏散。则二法可不用故耳。
调和篇(见止观禅要)
(每日功课之余。申酉相交之际。刻期止静。此云栖之程规也。然止静非坐不可。故以调和之法继之)。
夫行者初学坐禅。先须善调五事。必须和适则三昧易生。有所不调。多诸妨难。善根难发。一调食者。食若过饱。则气急身满。百脉不通。令心闭塞。坐念不安。食若过少。则身羸心悬。意虑不固。此二者皆非得定之道。若食秽触之物。令人心识昏迷。若食不宜之物。则动宿病。使四大违反。此为修定之功。须深慎之也。二调睡眠者。夫眠是无明惑覆。不可纵之。若其眠𥧌过多。非唯废修圣法。亦复丧夫功夫。而能令心暗昧。善根沉没。当觉悟无常。调伏睡眠。令神气清白。念心明净。如是乃可栖心圣境。三昧现前。故经云。初夜后夜。亦勿有废。令一生空过。无所得也。三调身。四调息。五调心。此三者应合用。不得别说。但有初中后方法不同。是则入住出相有异也。夫初欲入禅调身者。行人欲入三昧。调身之宜。若在定外。行住进止。动静运为。须悉详审。若所作粗犷。则气息随粗。以气粗故。则心散难录。兼复坐时烦愦。心不怡怡。身在定外。亦须用意。逆作方便。后入禅时。须善安身得所。初至绳床。即须先安坐处。每令安隐。久久无妨。次当正脚。若半跏坐。以左脚置右脚上。牵来近身。令左脚指与右䏶齐。右脚指与左䏶齐。若欲全跏。即正右脚。置左脚上。次解宽衣带周正。不令坐时脱落。次当安手。以左手掌置右手上。重累手相对。顿置左脚上。牵来近身。当心而安。次当正身。先当挺动其身。并诸支节。作七八反。如似按摩法。勿令手足差异。如是已。则端直。令脊骨勿曲勿耸。次正头颈。令鼻与脐相对。不偏不斜。不低不昂。平面正住。次当口吐浊气。吐气之法。开口放气。不可令粗急。以之绵绵恣气而出。想身分中百脉不通处。放息随气而出。闭口。鼻纳清气。如是至三。若身息调和。但一亦足。次当闭口。唇齿才相拄着。舌向上腭。次当闭眼。才令断外光而已。当端身正坐。犹如奠石。无得身手四肢切尔摇动。是为初入禅定调身之法。举要言之。不宽不急。是身调相。四。次入禅调息法者。息有四种相。一风。二喘。三气。四息。前三为不调相。后一为调相。云何为风相。坐时。则鼻中息出入觉有声。是风也。云何为喘相。坐时息虽无声。而出入觉滞不通。是喘相也。云何为气相。坐时息虽无声。亦不结滞。而出入不细。是气相也。云何息相。不声。不结。不粗。出入绵绵。若亡若存。心神安隐。情抱悦豫。此息相也。守风则散。守喘则结。守气则劳。守息即定。坐时有风喘气三相。是名不调。而用心者。复为心患。心亦难定。若欲调之。当依三法。一者下着安心。二者宽放身体。三者想气遍毛孔出入。通同无障。若细其心。令息微微然。息调。则众患不生。其心易定。是名行者初入定时调息方法。举要言之。不涩不滑。是息调相也。五。初入定时调心者有三义。一入。二住。三出。初入有二义。一者调伏乱想。不令越逸。二者当令沉浮宽急得所。何者为沉相。若坐时。心中昏愔。无所记录。头好低垂。是为沉相。尔时当系念鼻端。令心住在缘中。无分散意。此可治沈。何等为浮相。若坐时。心好飘动。心亦不安。念外异缘。此是浮相。尔时宜安心向下。系缘脐中。制诸乱念。心即定住。则心易安静。举要言之。不浮不沉。是心调相。其定心亦有宽急之相。定心急病相者。由坐中摄心系念。因此入定。是故上向。胸臆急痛。当宽放其心。想气皆下流。患自瘥矣。若心宽病相者。觉心志散漫。身好逶迤。或口中流涎。或时暗晦。尔时应当敛身急念。令心住缘中。身体相持。以此为治。心有涩滑之相。推之可知。是为初入定调心方法。夫入定本是从粗入细。是以身既为粗。息居其中。心最为细静。调粗就细。令心安静。此则入定初方便也。是名初入定调三事也。二。住坐中调三事者。行人当于一坐之时。随时长短。或经一时。或至二三时。摄念用心。是中须善识身息心三事调不调相。若坐时向虽调身竟。其身或宽或急。或偏或曲。或低或昂。身不端直。觉已随正。令其安隐。中无宽急。平直正住。复次。一坐之中。身虽调和而气不调和相者。如上所说。或风或喘。或复气急。身中胀满。当用前法。随而治之。每令息道绵绵。如有如无。次一坐中。身息虽调。而心或浮沉宽急不定。尔时若觉。当用前法。调令中适。此三事的无前后。随不调者而调适之。令一坐之中。三事调适。无相乖越。和融不二。此则能除宿患。妨障不生。定道可克。三。出时调三事者。行人若坐禅将竟。欲出定时。应前放心异缘。开口放气。想从百脉随意而散。然后微微动身。初动肩膊。及手头颈。次动二足。悉令柔软。次以手遍摩诸毛孔。令摩手令暖以掩两眼。然后开之。待身热稍歇。方可随意出入。若不尔者。坐或得住。心出既顿促。则细法未散。住在身中。烦躁不安。是故心欲出定。每须在意。此为出定调身息心方法。以从细出粗故。是名善入住出。
(还)谨按调心之法。虽具于右矣。又如永嘉之六种料拣。不可不知。故录于左。
永嘉集曰。六种料拣者。一识病。二识药。三识对治。四识过生。五识是非。六识正助。第一病者有二种。一缘虑。二无记。缘虑者。善恶二种也。虽复差殊。皆非解脱。是故总名缘虑。无记者。虽不缘善恶等事。然俱非真心。但是昏性。此二种名为病。第二药者。亦有二种。一寂寂。二惺惺。寂寂。谓不念外境善恶等事。惺惺。谓不生昏住无记等相。此二种名为药。第三对治者。以寂寂治缘虑。以惺惺治昏住。用此二药。对破二病。故名对治。第四过生者。谓寂寂久生昏住。惺惺久生缘虑。因药发病。故曰过生。第五识是非者。寂寂不惺惺。此乃昏住。惺惺不寂寂。此乃缘虑。不惺惺。不寂寂。此乃非但缘虑。亦乃入昏而住。亦寂寂亦惺惺。非但历历。兼复寂寂。此乃还源之妙性也。此四句者。前三句非。后一句是。故云识是非也。第六正助者。以惺惺为正。以寂寂为助。此之二事。体不相离。犹如病者。因杖而行。以行为正。以杖为助。修心之人。亦复如是。
明宗篇上(前三篇。论修禅之事。此二篇论修禅之理。事理合一。可与说禅矣。虽然。此二篇乃禅宗之玄谈。非净业之实事。似非所急者。但净业既熟。舍妄归真。则此理不可不预究也故并录之)
楞伽经曰。第一义谛者。但唯是心。种种外相。悉皆无有。彼愚夫执着恶见。欺诳自他。不能明见一切诸法如实处。大慧。一切诸法如实者。谓能了达唯心所现。
宗镜录曰。本静禅师云。汝莫执心。此心皆同前尘而有。如镜中像。无体可得。若执实有者。则失本源。常无自性。圆觉经云。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楞伽经云。不了心及缘。则生二妄想。了心及境界。妄想则不生。维摩经云。法非见闻觉知。且引三经。证斯真实。
华严经云。游心法界如虚空。则知诸佛之境界。法界即中也。虚空即空也。心佛即假也。三种即佛境也。是为观心。
今宗镜所论。非是法相立有。亦非破相归空。但约性宗圆教以明正理。即以真如不变。不碍随缘。是其圆义。若法相宗。一向说有真有妄。若破相宗。一向说非真非妄。此二门。各着一边。俱可思议。今此圆宗。空有二门俱存。又不违碍。此乃不可思议。若定说有无二门。皆可思议。今以不染而染。则不变随缘。染而不染。则随缘不变。实不可以有无思。亦不可为真妄惑。斯乃不思议之宗趣。非情识之所知。
万法从缘。无自体耳。体而无自。故名性空。性之既空。虽缘会而非有。缘之既会。虽性空而不无。是以缘会之有。有而非有。性空之空。无而不无。何者。会则性空。故言非有。空则缘会。故曰非无。非有非无。何独言语道断。亦乃心行处灭也。如是。则名体既空。言思自绝。可谓万机泯迹。独明真心矣。
真如者。遣妄曰真。显理曰如。观和尚拂此义云。无法非真。何有妄可遣耶。则真非真矣。无法不如。何称理可显耶。故如非如矣。斯则无遣无立。为非安立之真如矣。此释甚妙。故信心铭云。良由取舍。所以不如。立即是取。遣即是舍。今无遣无立。道自玄会矣(上俱宗镜录)。
肇论曰。心亦不有。亦不无。不有者不若有心之有。不无者。不若无心之无。何者。有心。则众庶是也。无心。则太虚是也。众庶止于妄想。太虚绝于灵照。岂可止于妄想。绝于灵照。标其神道而语圣心者乎。是以圣心不有。不可谓之无。圣心不无。不可谓之有。不有。故心想都灭。不无。故理无不契。理无不契。故万德斯弘。心想都灭。故功成非我。所以应化无方。未尝有为。寂然不动。未尝无为。经云。心无所行。无所不行。信矣。
黄檗心要曰。诸佛与一切众生。唯是一心。更无别法。此心无始已来。不曾生。不曾灭。无形无相。超过一切限量名言。踪迹对待。当体便是。动念即乖。犹如虚空。无有边际。不可测量。唯此一心即是佛。
莲池禅师曰。灵明洞彻。湛寂常恒。非浊非清。无背无向。大哉真体。不可得而思议者。其唯自性欤。
(还)谨按莲师又云。言性有二。兼无情分中。谓之法性。独有情分中。谓之佛性。今云自性。且指佛性而言也。由此观之。已上诸篇所言者。法性也。法性与佛性一而二二而一者也论性其无余蕴矣乎。
考证 传云。灵者灵觉。明者明显。日月虽明。不得称灵。今惟至明之中。神解不测。明不足以尽之。故曰灵明。彻者。通也。洞者。彻之极也。日月虽遍。不照覆盆。是彻而未彻今此灵明。辉天地。透金石。四维上下。曾无障碍。盖洞然之彻。靡所不彻。非对隔说通之彻。云洞彻也。湛者不染。寂者不摇。大地虽寂。不得称湛。今惟至寂之中。莹净无滓。寂不足以尽之。故云湛寂。恒者久也。常者。恒之极也。大地难逃坏劫。是恒而未恒。今此湛寂。推之无始。引之无终。亘古亘今曾无变动。盖常然之恒。无恒不恒。非对暂说久之恒。云常恒也。非浊者。云有。则不受一尘。非清者。云无。则不舍一法无背者。纵之则无所从去。无向者。迎之则无所从来。言即此灵明湛寂。不可以清浊向背求也。举清浊向背。意该善恶。圣凡。有无生灭。增减。一异等大哉二句。赞词。大者当体得名。具遍常二义。以横满十方。竖极三际。更无有法可与为比。非对小言大之大也。真者不妄。以三界虚伪。唯此真实。所谓非幻不灭。不可破坏。故云真也。体者。尽万法不出一心之体。体该相用。总而名之。曰真体也。不可思议者。上明而复寂。寂而复明。清浊不形。向背莫得。则心言路绝。无容思议者矣。不可思者。法无相想。思则乱生。经云。汝暂举心。尘劳先起。是也。又法无相想思亦徒劳。经云。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及。是也。故曰。心欲缘而虑亡也。不可议者。所谓理圆言偏。言不能尽。经云。一一身。具无量口。一一口。出无量音。如善天女穷劫而说终。莫尽。是也。故曰。口欲谈而词丧也。故用此四字。总结前文。盖是至极之名也。末句结归。言如是不可思议者。当是何物。唯自性乃尔。
龙舒净土文真性说曰。金刚经十七段。其大意。不过言真性皆无所有。如虚空然。此虚空谓之顽空。顽空者。直无所有。而真性虽如虚空。而其中则有。故曰。真空不空。顽空则可以作。可以坏。若此地实。掘去一尺土。则有一尺空。掘去一丈土。则有一丈空。是顽空可以作也。若此器本空。以物置之。则实矣。此室本空。以物置之。则实矣。是顽空可以坏也。若真性之空。则不可作。不可坏。本来含虚空世界。乌可作乎。无始以来至于今日。未尝变动。乌可坏乎。真性中俱无所有。无得而比。故不得已而以顽空比之。是般若心经云。是诸法空相。谓诸法皆空之相。乃真性也。终之以空中无色。以至无智亦无得。谓真性中皆无所有如顽空中皆无所有也。既皆无有。然有一切众生者。乃真性中所现之妄缘耳。大概言之。真性如镜。一切有生者如影。是真性中所现之影也。影有去来。而镜常自若。众生有生有灭。而真性常自若。生灭既除。真性乃现。盖生灭者妄也。真性者真也。故楞严经曰。诸妄消亡。不真何待。此性上自诸佛。下至蠢动含灵。初无有异。其异者皆妄也。
又妄想说曰。楞严经第一卷。佛与阿难七次论心。终之以寻常所谓心者乃妄想耳。非真心也。真心即性也。圆觉经谓众生妄认六种尘缘为自性相。是寻常所谓心者。乃六种尘缘之影耳。谓此心本无。惟因外有六种尘缘。故内现此心。若外因有色。内则起爱色之心。外因有声。内则起爱声之心。外因有香味触法。内则起爱香味触法之心。盖真性如镜。六种尘缘如形。此心如影。若外无六尘。则内亦无此心矣。此心岂不为六种尘缘之影乎。形来则影现。形去则影灭。而性镜则常自若。故金刚经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此三心皆妄想心也。故有过去未来现在。若真心。则无始已来。未尝变动。乌有过去未来现在者乎。不可得者。谓无也。此三心皆随时灭坏。故云不可得。
(还)谨按法性佛性。其性未始不一。而或真或妄。其机未始不同。故以龙舒之说总结之。
考证
七次论心
楞严经云。佛问阿难。汝心何在。答。在身内。如是七问七答。佛皆破其妄所。意在显真。身内身外潜伏根里开合明暗随合处有一切无著中间
已上略举其目当于本经详考之。
明宗篇下
(还)谨按已上真妄之说。可谓明切矣。特其所以守真舍妄者。则未之详也。故列之如左。
心经曰。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在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
考证
观自在菩萨
宗泐曰。观自在者。能修般若之菩萨也。般若波罗蜜多者。菩萨所修之法也。菩萨用般若观慧照了自心清净圆融无碍。故称自在。此自行也。复念世间受苦众生。令其修习此法。离苦得乐。无不自在。此化他也行者修行此深般若者。实相般若也。非初心浅智。者所能观。故云深也。时者。菩萨修行波若时也。
五蕴皆空
龙舒净土文曰。五蕴。谓色受想行识也。色谓色身。受谓受用。想谓思想。行谓所行。识谓辨识。此五者蕴积不散。以壅蔽真性。故谓之蕴。又谓之五阴。谓阴暗真性也。一切苦厄。皆从五者生。若能照见色身为空。则不泥于色身而畏死亡。是度过此一种苦厄也。照见受用为空。则不泥于受用而贪奉养又度过此一种苦厄也。照见思想为空。则不泥于思想。而意乃无所着。又度过此一种苦厄也。照见所行为空。则不泥于所行。而可以息迹。是又度过此一种苦厄也。照见辨识为空。则不泥于辨识。而可以坐忘。是又度过此一种苦厄也。故照见五蕴皆空。则度过一切苦厄。此五者皆不是真实。乃真性中所现之妄缘。若六根。六尘。六识。十二缘。四谛。皆此类也。
色空
林氏曰。色。色也。夫既得而色之则亦可得而空之空。空。也夫。既得而空之。则亦可得而色之。此乃尘生尘灭。对侍之义。殆非吾之真心实地也。而吾之真心实地。本无色也。夫谁得而空之。本无空也。夫谁得而色之。色空都空。生灭多灭。此乃色空生灭之不到处也。故谓之真空。谓之真心实地。
金刚经曰。应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昧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考证
应生清净心
宗泐曰。如来告善现云。为菩萨者。应如是生清净心。乃非取而取。如维摩经云。随其心净。则佛土净。斯之谓也。若于六尘生着。不名清净。故又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坛经云。五祖与惠能讲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能于是大悟。见性。
又曰。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考证
不取于相
宗泐曰。如如者。法身之理也。无去无来。故云不动。一切有为法者一切。世间生灭之法也。虚假不实。故梦幻泡影露电为喻。应作如是观者观即般若妙智。以此妙智。观有为法。如梦幻等。能观既是妙智。所观无非妙境。妙境者。一观三谛。真俗中也。妙智者。一心三观。空假中也。即观有为之法。离性离想之谓空。无法不具之谓假。非空非假之谓中。谛者。审实不虚之谓。全谛发观。以观照谛。谛既即一而三。观岂前后而照。故云如是观也○林氏曰。色有色相。空有空相。而如如不动。我之真心实地。一切之现成也。真心实地。岂落于色空。尘生尘灭之二相耶。此说虽不言三观。其实一也。
圆觉经曰。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云何无明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华。空实无华。病者妄执故。由此妄有轮回生死。故名无明。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是故说名轮转生死。善男子。如来因地修圆觉者。知是空华。即无轮转。亦无自心受彼生死。非作故无。本性无故。
宗镜录曰。一翳在目。千华乱空。一妄在心。恒沙生灭。翳除华尽。妄灭证真。
楞严经曰。佛言阿难。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宗镜录曰。欲塞烦恼之窟穴。截生死之根株。但能内观一念无生。则空华三界。如风卷烟。幻影六尘。如汤沃雪。廓然无际。唯一真心矣。
考证
常住真心
成佛心要曰。顿教一心者。谓绝待一心。本来清净。华严经云。法性本空寂。无取亦无见。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盖令诸众生反妄归真。了达色身。山河大地。世间诸法。全是一味妙明真心。即绝待真心也。
又曰。诸众生从无始来。循诸色声。逐念流转。曾不见悟性净妙常。不循所常。逐诸生灭。由是生生杂染流转若弃生灭。守于真常。常光现前。根尘识心。应时销落。想相为尘。识情为垢。二俱远离。则汝法眼应时清明。云何不成无上知觉。
宗镜录曰。一。心生灭门二。心真如门。生灭门者。只如三界循环。斯皆妄识。四生盘泊。并是惑心。荣辱迅譬石光。古今驶过拍鞠。此则生灭门也。真如门者。只如摩罗净识。湛若太虚。佛性明珠。皎同朗月。隐显虽异。肤内更明。染净缘分。法身澄止。此则真如门也。
考证 楞伽经论识有二。一曰藏识。又谓之真识。属于诸佛。即后第九阿摩罗识是也。一曰事识。又谓之六识。又谓之波浪识。属于众生。即后六识。第七末那识。所谓根尘识心者此也○宗镜录曰。识有八种。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意识。七末那识。八阿赖耶识。此八种识。具三能变。一异熟能变。即第八识多异熟性故。二。思量能变。即第七识恒审思量故。三了别能变。即前六识了境粗相故○又曰。第八识。广容周遍。为万法根原。故称第一微细体性。此体不可说。微妙最难知。周遍法界而无住心。任持一切而不现相。又云。此阿赖耶识。即是真心。不守真性。随染净缘。不合而合。能含藏一切真俗境界。此约有和合义边说。若不和合义者。即变常不变。故号真如又云。第八识。以任运之缘。合恒常之道。不为垢法之所染。宁为净法之所治。非生死之所羁。岂涅槃之能寂。是以称为识主。故号心王。尔后因一念无明。起七识波浪。又云。异熟。因有漏善不善业为异熟。异。谓是别异。属因。熟。谓成熟。属果。异因居过去。熟果即现在○末那识是染法。障碍圣道。隐蔽真心○六识者。法数曰。眼识玄黄不真。耳识苦乐异音。鼻识观气旋光。舌识掉说邪正。身识随机现仪。意识缘虑旋空。谓之六识○又藏论九识品云。第九阿摩罗识。释阿摩罗有二种。一者所缘即是真如。二者本觉即真如智。此二并以真如为体。染净无染○总论云。前六分别事识。是名取境心。第七现识。是名无明熏妄心。第八藏识。是名心清净。第九真识。是名体性不改。要之第七识是妄。第九识是真。第八识。可真可妄。然而真妄俱隐而未形。故曰心清净。修心者能力持之。即第九识矣。
法宝坛经曰。我此法门。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住者。人之本性。于世间善恶好丑。乃至冤之与亲。言语触刺欺争之时。并将为空。不思酬害。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后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是以无住为本。外离一切相。名为无相。能离于相。即法体清净。此是以无相为体。于诸境上心不染。曰无念。迷人于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见。一切尘劳妄想。从此而生。故立无念为宗。善知识。真如自性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性常自在。故云。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考证
无念为宗
成佛心要曰。若念起时。常起觉心。故七祖云。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修行妙门。惟在于此。又云。拟心即差动念便乖。但栖心无寄。理自玄会。又古德云。实相言思断。真如绝见闻。此是安心处。异学徒云云。此但任其本性自然。更不起新生慧解。故贤首云。若起心作凡行圣行。非是真行。不作一切行。行心无寄。是名大行。
又曰。若欲成就种智。须达一相三昧。一行三昧。若于一切处而不住相。于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若于一切处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成净土。此名一行三昧。若具二三昧。如地有种。含藏长养。成熟其实。一相一行。亦复如是。承吾旨决获菩提。依吾行者。定证妙果。
师弟子玄䇿。问禅者智隍曰。汝在此作甚么。隍云入定。䇿云。定有出入。即非大定。隍云。六祖以何为禅定。䇿云我师所说。妙湛圆寂。体用如如。五阴本空。六尘非有。不出不入。不定不乱。禅性无住。离住禅寂。禅性无生离生禅想。心如虚空。亦无虚空之量。隍闻是说。径来谒师。具述前缘。师云。诚如所言。汝但心如虚空。不着空见。应用无碍。动静无心。凡圣情忘。能所俱泯性相如如。无不定时也。隍于是大悟。
宗镜录曰出要之术。唯有观心。观心得悟。一切俱了。是故智者先当观心。返观自心。欺诳不实。如幻如化。躁扰不住。无始无明。历劫流浪。不知何由得出。若能如是观心过患。又推诸境。境无自性。由见而有。不见即无。又推见处。见无自性。由心有动。不动即无。又推动心。动无自性。独由不觉。觉则动无。又推不觉。无有根本。直是无始虚习。念念自迷。无念真心。一无所有。若能观心。知心无起。即得随入真如门。当知所有。皆是虚妄心念而生。真妄由心。更无别旨。
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及成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云何二种。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二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释曰。此二种根本。即真妄二心。
归宗顺旨。则理事双消。心境俱亡。定慧齐泯如永嘉集云。以奢摩他故。虽寂而常照。以毗婆舍那故。虽照而常寂。以优毕叉故。非照而非寂。照而常寂。故说俗而即真。寂而常照。故说真而即俗。非寂而非照。故杜口于毗耶。斯则不唯言语道断。亦乃心行处灭。
考证
奢摩地
此云止。又云定。
毗婆舍那
此云观。又云慧观约因修。慧在果证。
优毕叉
此云舍亦云平等。舍。谓舍于二边。边非中道。等。谓等于定慧。
若求真断妄。似弃影劳形。若依妄即真。似处阴灭影。无心于忘照。则万累都捐。若任运以寂知。则众行爰起。放旷任其去住。静鉴觉其源流。语默不失玄微。动静未离法界。
若未入宗镜。不了自心。总多闻习诵。俱不成就。如善星受持读诵十二部经。获得四禅。不达无生。反堕地狱。又如阿难多闻。不明实相。遭淫席所缚。为文殊所呵。应须先入正宗。后修福智。如琉璃之含宝月。似摩尼之置高幢方得通透无瑕。能雨众宝。自他兼利。岂虚构哉(上俱宗镜)。
明宗集曰。四祖谓法融禅师曰。夫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功德。总在心源。一切戒定慧门。神通变化。悉是具足。不离汝心。一切烦恼业障。本来自空。一切因果。皆如梦幻。无三界可出。无菩提可求。人与非人。性相平等。大道虚旷。绝思绝虑。如是之法。汝今已得。与佛何殊。更无别法。
法真禅师曰。此性本来清净。具足万德。但以染净二缘而有差别。故诸佛悟之。一向净用而成觉道。凡夫迷之。一向染用。没溺轮回。其体不二。故般若云。无二无别分。无别无二故。
僧问如何是大乘顿悟法要。师曰。汝等先歇诸缘。休息万事。善与不善。世出世间。一切诸法。莫记忆。莫缘念。放舍身心。令其自在。心如木石。无所辨别。心无所行。心地若空。慧日自见。如云开日出相似。自然具足神通妙用。是解脱人。
考证
解脱
初门曰。解脱即是涅槃。门。谓能通。此解脱三法。能通行者。得入涅槃。故名解脱门也○一。空解脱门。云何名空解脱门。观诸法无我我所故空。所以者何。诸法从因缘和合生。无有作者。无有受者。如能通达者。是名空解脱门。二。无相碍解脱门。云何名无相碍解脱门。观男女相。一异相等。是相中求实皆不可得。故无相。所以者何。若诸法无我我所故空。空故无男女。无一异等法。我我所名字是异。以是故男女一异等相。实不可得。如能通达者。是为无相解脱门。二无作解脱门。云何名无作解脱门。若知一切法无相。即都无所作。故名无作。所以者何。若于法有所得者。即于三界而有所求。因是造作三有之业。今一切相皆不可得故。则于三界无所愿求。不造一切三有生死之业。无业故无报。是为无作解脱门。
宗镜录曰。有无不住。即于诸法悉皆解脱。以一切法不出有无故。是知解脱之中。无有文字。无生死。无烦恼。无阴界。无众生。无忧喜。无苦乐。无系缚。无往来。无是非。无得失。乃至无菩提。无涅槃。无真如。无解脱。以要言之。一切世出世间诸法。悉皆一无有。故楞严经云。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故真解脱者。名曰虚无。虚无。即是如来。如来解脱。无二无别。
德韶国师曰。如来一大藏经。卷卷皆说佛理。句句尽言佛心。因甚么得不会去。若一向织络言教。意识解会。上座经尘沙劫。亦不能得彻。此唤作颠倒知见识心活计。并无得力处。此盖为跟下不明。若究尽诸佛法源。河沙大藏。一时现前。不欠丝毫。不剩丝毫。诸佛时常出世。时常说法度人。未曾间歇。乃至猿啼鸟叫。草木丛林。常助上座发机。未有一时不为上座。有如是奇持处。
智依禅师曰。尽十方世界。无一微尘许法。与汝作见闻觉知。还信么。然须如此。也须悟始得。莫将为等闲。不见道。单明自己。不悟目前。此人祇具一只眼。还会么。
考证
一只眼
宗镜录云。参玄之士。须具二眼。一己眼明宗。二智眼辨惑。所以禅宗有祇具一眼之说。理孤事寡。终不圆通。只翼单轮。岂能飞运。
白云守端禅师曰。莫谓无心云是道。无心又隔一重关。
子璇从洪敏法师。讲至动静二相。了然不生。有省。谓敏曰。敲空击水。尚落筌蹄。举目扬眉。已成拟议。去此二途。方契斯旨。
长芦林禅师拈拄杖曰。其宗也离心意识。其旨也超去来今。离心意识。故品万类不见差殊。超去来今。故尽十方更无渗漏。当头不犯。彻底无依。悟向朕兆未生已前。用在功勋不犯之处。平常活计。不用踌躇。拟议之间。即没交涉。
承古禅师曰。夫出家者。为无为法。无为法中无利益。无功德。近来出家人。贪着福慧。与道全乖。若为福慧。须至明心。若要达道。无汝用心处。所以常劝人莫学佛法。但自休心。利根者。画时解脱。钝根者。或三五年。远不过十年。若不悟去者。老僧与汝入拔舌地狱。
白兆圭禅师曰。穷天地。亘古今。只是当人一个自性。于是中间更无他物。诸人每日行时行着。坐时坐着。卧时卧着。祇对言语时。满口道着。以至扬眉瞬目。嗔喜爱憎。寂然游嬉。未始间断。因甚么不肯承当。自家歇去。良由无量劫来。爱欲情重。生死路长。背觉合尘。自生疑惑。譬如空中飞鸟。不知空是家乡。水里游鱼。忘却水为性命。何得自抑。却问傍人。大似捧饭称饥。临河叫渴。诸人要得休去。各请立地。定着精神。一念回光。豁然自照。何异空中红日。独运无私。盘里明珠。不拨自转。然虽如是。祇为初机。向上机关。未曾踏着。且道怎么生是向上机关。良久曰。仰面看天不见天。
宝华鉴禅师曰。参禅别无奇特。祇要当人命根断。疑情脱。千眼顿开。如大海洋底。辊一轮赫日。上升天门。照破四天之下。万别千差。一时了明。便能握金刚王宝剑。七纵八横。受用自在。岂不快哉。其或见谛不真。影响仿佛。寻言逐句。受人指呼。何年得快活去。不知屏息尘缘。竖起脊梁骨。着须精彩。究教七穿八穴。百了千当。向水边林下。长养圣胎。亦不枉受人天供养。
张拙秀才偈曰。光明寂照遍河沙。凡圣含灵共我家。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断除烦恼重增病。趋向真如亦是邪。随顺世缘无挂碍。涅槃生死等空华。
慧可问达磨祖师曰。我心未宁。乞师与安。祖师曰。将心来与汝安。可良久曰。觅心了不可得。祖师曰。我与汝安心竟。
考证 宗镜录曰。二祖求此妄心不得。初祖所以传衣。阿难执此妄心。二祖所以呵斥。
楚南禅师曰。诸子设使解得三世佛教。如瓶注水。及得百千三昧。不如一念修无漏道。免被人天四果系绊。时有僧问无漏道如何。曰。未有阇黎时体取。曰。未有某甲时。教谁体取。曰。体者亦无。
道垣禅师曰。古人云。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且怎么生是心空。不是那里闭目冷坐是心空。此正是意识想解。上座要会心空么。但且识心。便见心空。三世体空。且不是木头也。所以古人道。心空得见法王。还见法王么。
中际遵禅师曰。八万四千深法门。门门有路超乾坤。如何个个踏不着。祗为蜈蚣太多脚。不唯多脚亦多口。针嘴铁舌徒增丑。拈锤竖拂泥洗泥。扬眉瞬目笼中鸡。要知佛祖不到处。门掩落花春鸟啼。
真净禅师曰。洞山门下无佛法与人。祇有一口剑。凡是来者。一一斩断。使伊性命不存。见闻俱泯。却向父母未生前。与伊相见。
法泰禅师曰。达得人空法空。未称祖师家风。体得全用全照。亦非衲僧要妙。直须打破牢关。识取向上一窍。如何是向上一窍。春寒料峭。冻杀年少。
考证
人空法空
人空。即众生空也○初门曰。生法二空。空以无有为义。无此生法二有。故名为空。一。众生空。若观生死苦果。但见名色阴入界实法。从因缘生。新新生灭。是实法中空。无我人众生寿者等十六知见。如龟毛兔角。毕竟不可得。是为众生空也。二。法空。若观生死苦果。非但我人众生寿者十六知见等空。如龟毛兔角不可得。是中名色阴入界异法。一一分别。推析破坏。乃至微尘刹那。分分细检。皆悉空无所有。即名法空。是为声闻人经名法空相。若摩诃衍中辨法空者。诸法如梦幻。本来自空。不以推析破坏故空也。
佛鉴禅师曰。至道无难。唯嫌拣择。桃花红。李花白。谁道融融祇一色。燕子语。黄莺鸣。谁道关关祇一声。不透祖师关棙子。空认山河作眼睛。
善胜悟禅师曰。扬声止响。不知声是响根。弄影逃形。不知形为影本。以法问法。不知法本非法。以心传心。不知心本无心。知心如幻。了法非法。知法如梦。心法不实。莫慢追求。梦幻空华。何劳把捉。到这里。三世诸佛一大藏教。祖师言句。天下老和尚露布葛藤。尽使不着。何以故。太平本是将军致。不许将军见太平。
崇信禅师居天皇寺。一日问师曰。某自到来不蒙指示心要。皇曰。汝擎茶来。吾为汝受。汝行食来。吾为汝接。汝和南时。吾便低首。何处不指示心要。师低首良久。皇曰。见则直下便见。拟思即差。师当下开解。复问如何保任。皇曰。任性逍遥。随缘放旷。但尽凡心。别无圣解。
从谂禅师问南泉曰。如何是道。泉曰。平常心是道。僧问如何是平常心。师曰。要眠即眠。要坐即坐。曰。学人不会。师曰。热则取凉。寒则取火。
华严慧禅师曰。妄心无处即菩提。
神赞禅师曰。灵光独耀。迥脱根尘。本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南台守安禅师曰。南台静坐一炉香。终日凝然万虑忘。不是息心除妄想。都缘无事可思量。
晦堂禅师曰。愚人除境不忘心。智者忘心不除境。不知心境本如如。触目遇缘无障碍。
考证 洞山云。世间尘事乱如毛。不向空门何处消。若待境缘除荡尽。古人那得喻芭蕉○上俱明宗集。
僧肇(宝藏论离微体净品)略曰。其入离。其出微。知入离。外尘无所依。知出微。内心无所为。内心无所为。诸见不能移。外尘无所依。万有不能羁(万有不能羁。想虑不乘驰)诸见不能移。寂灭不思议。可谓本净体自离微也。夫妄有所欲者。不观其离。妄有所作者。不观其微。不观其微者。即内生恶见。不观其离者。即外起风尘。外起风尘。故外为魔境所乱。内起恶见。故内为邪见所惑。既内外缘生。真一宗隐。
(还)谨按诸经传。虽显密不同。其为禅理则一而已矣。所谓最上乘者。不在是乎。中下之士。多以礼诵终身者。殆未闻乎此也。噫此黄檗之所深悯。而谓净土成业为佛障者。其指此类也夫。
黄檗心要曰。凡人临欲终时。但观五蕴皆空。四大无我。真心无相。不去不来。湛然圆湛。心意一如。但能如是。直下顿了。不为三世所拘系。便是出世人也。切不得有分毫趋向。若见善相。诸佛来迎。亦无心随去。若见恶相。种种现前。亦无心怖畏。但自忘心。同于法界。便得自在。此即是要节也。
(还)谨按此说。为不修净土者发也。不修净土。则平日不想西方。而今有所趋向。皆魔境也。平日不念阿弥陀佛。而今有所显现。皆魔相也。故曰。不可分毫趋向。不可有心随去。若修净土者。临终一心往生。乌得不趋向。待佛接引。乌得不随去哉。余恐此说疑误净业之人。故书此以告。
附御魔法
菩萨所问经曰。譬如有孔隙处。风入其中。摇动于物。有往来相。菩萨亦尔。若心有间隙。心则动摇。以摇动故。魔则得便。是故菩萨守护于心。不令间隙。则诸相圆满。相圆满故。则空性圆满。是为菩萨超魔法门。
(振)曰。昔有禅师静坐。见有人擎尸哀号。师即取斧奋斫。不期自斫。又有一师坐禅。见一豕奔突来前。师即拽鼻唱叫。人见师自拽。此皆内心起见。遂感外魔来入。故万动皆摇。悉成魔业。一念不起。尽灭诸境。学者直挺金刚剑。高竖降魔旗。毋令诸魔乘隙而入也。
傅奥法师云。内有恶业。则外感邪魔。若内起善心。则外值诸佛。斯则善恶在己。而由人乎哉。是以西施爱江。嫫母嫌镜。实为痴也。故起信论云。或有众生无善根力。则为诸魔外道鬼神之所惑乱。当念唯心。境界则灭。终不为恼。故云。心正可以辟邪。如日月正当天。草木无邪影。
莲池禅师疏曰。末世修行。多诸障难。一亏正见。即陷群邪。彼佛愿力威神。加被行人。大光明中。不遭魔事。能为护念。直至道场。故知泽图辟邪怪。宝镜遁妖。正念分明。无能娆者。
考证 疏云。多诸障难者。行人于禅观中。击发阴魔。如楞严开五十种。皆云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故知正见稍亏。邪魔遂炽。今念佛者。以佛大愿摄受。大力匡持。威莫敢干。神不可测。虽有魔事。行将自消。经云。念佛之人。有四十里光明烛身。魔不能犯。以佛常护念故。从今发心。直至道场。自始至终。吉无不利。良由正念分明。纵魔来着。易识易遣。非比耽静着空。中无主宰。逢魔不觉。遂至入心者也。泽图宝镜者。有神兽名白泽。能人言。辨万物之情。诸邪望影而避。故曰。家有白泽之图。必无如是妖怪。又山精野魅。能变形种种。诳惑于人。而不能变镜中之形。喻念佛者。正念现前。智照精明。一切天魔心魔。不得便故。
又云。问临终佛现。亦有魔否。答。古谓无魔。脱或有之。贵在辨识。
考证 钞云。今谓念佛者。必无魔事。然亦有宿障深厚。或不善用心。容有魔起。固未可定。须预辨识。如经论行人见佛。辨之有二。一。不与修多罗合者。是为魔事。二。不与本所修合者。是为魔事。所以然者。以单修禅人。本所修因。唯心无境。故外有佛现悉置不论。以果不协因故。今念佛人。一生忆佛。临终见佛。因果相符。何得概为魔事。若或未能了决。但如前辨别察识而已。
止观禅要曰。行者觉知魔事。却法有二。一者修止却之。凡见一切诸恶魔境。不忧不怖。不取不舍。息心寂然。彼自当灭。二者修观却之。若见种种魔境。用止不去。即当返观能见之心。不见处所。彼何所恼。如是观时。寻当谢灭。若迟迟不去。但当正心。勿生惧想。不惜躯命。正念不动。知魔界如。即佛界如。则魔界无所舍。佛界无所取。佛法自当现前。魔境自当销灭。愚人不了心生惊怖。及起贪着。因是心乱。失定发狂。非魔所为也。若诸魔或经年月不去。但当端心正念。当诵大乘方等诸经。治魔咒默念。诵之。存念三宝。若出禅定。亦当诵咒自防。及诵波罗提木叉。邪不干正。久久自灭矣。
王氏曰。静中境界。甚有多般。皆由自己识神所化。因静而引诱心君。岂不闻古人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心若不动。见如不见。体用虚空。无处捉摸。自然消散。无境可魔。无物可坏也。
(还)谨按楞严论阴魔百种。法数论魔军十种。止观净名各论魔四种。虽曰因静而得。要皆平日之魔业相为感召也。噫。御魔者当预为之所矣。
考证
御魔法
宗镜录曰。坐禅时见诸魔事起。但了一心。境界自灭。可谓降魔妙术矣。
文殊菩萨降魔偈
归依西方阿弥陀佛。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弥陀佛。
波罗提木叉
发隐曰。此云保解脱。保卫三业得解脱也。亦云别解脱。持一事。得一解脱。别别不同故。
百种魔
楞严经论色受想行识五阴之魔。各二十种。共百种也○初门曰。此为阴者。以阴覆为义。能覆出世真明之慧。而增长生死。集散不绝。故名为阴。一。色阴。有形质碍之法。名为色。色有十四种。所谓四大五根五尘。并是色法也。二。受阴。领纳所缘名为受。受有六种。谓六触因缘生六受。但境既有违顺。非违非顺之别。故六受亦各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之异也。三。想阴。能取所领之缘相名为想。想有六种。所谓领六尘之相为想也。四。行阴。造作之心。能趣于果。名为行。行有六种。大品经中说有六思。思即是行。谓于六想之后。各起不善业善业之二业也。五。识阴。了别所缘之境为识。识有六种。即是六识。
十种魔军
法数曰。一贪欲。二忧愁。三饥渴。四渴爱。五睡眠。六怖畏。七疑悔。八嗔恚。九利养。十自高慢。是为十种魔军。
止观四魔
止观禅要云。魔有四种。一烦恼魔。二阴入界魔。三死魔。四鬼神魔。上三种。皆是世间之事。及随人自心所生。鬼神魔。相有三种。一者精魅。十二时兽变化。作种种形色。恼惑行人。各当其时而来。二者堆剔鬼。亦作种种异相。来恼行人。三者魔恼。是魔多化作三种五尘境界相。来破善心。一作违情事。则可畏五尘。二作顺情事。则可爱五尘。三作非违非顺事。则平等五尘。动乱人心。令失禅定也○大集经云。断集谛。是降烦恼魔。知苦谛。是降阴魔。修道谛。是降天魔。证灭谛。是降死魔。但彼云鬼神魔。此云天魔。天魔尚能降之。况鬼神乎。
净名四魔
一欲魔。二身魔。三死魔。四天魔。什曰。得无生忍。烦恼永断。故降欲魔。得法身。则更不得身。故降身魔。无身则无死。故降死魔。无三魔。则波旬不得其便。故降天魔。什又曰。波旬。秦言杀者。常欲断人慧命。故名杀者。亦名恶中恶魔王最甚也。
净土资粮全集卷之六(终)
No. 1162-I 净土资粮全集(后集) 净土资粮全集后序
复真居士未艾年。遂厌人间事。修出世间法。因禀教于
莲池上人。得如来正印。一念皈依净土。既稀龄矣。每睹其乡人。邪修诡证。忘以大乘为名。至混真理。心切悯之。于是衍其师说。作净土资粮全集。振咸英而惊瓦缶。揭日月而摈磷萤。将令邪魔外道顿省前非。同趣极乐。此之用心。傥亦
接引导师慈悲无量之心欤。盖桐邑于嘉禾。最为僻壤。不若通都大邑。多有十方圣贤。络绎往来。故其居人不闻正法。而易为异说所动。众盲火坑。此居士所深悯也。是书出将桐之人𢥠然悔。翕然趋乎。经云。为人说法竟。己事已毕。居士其有是乎。虽然余闻修持净土之法。悟与未悟。皆所当遵。故大菩萨如马鸣龙树。大善知识如慧远永明。斤斤自度。忉忉度他。历有明徴。同跻胜果。信苦海之舟航。化邦之公据也。直利桐人已哉。是序。
万历岁次癸巳秋九月吉盐官古印居士仇云凤和南撰
No. 1162-J 净土资粮全集后序
余三刻资粮。与昔人之居室略相似。初刻者始有而合。再刻者少有而完。终刻者富有而美。然则是三刻也。始有少有者。果劣于富有。而富有者。果优于始有少有乎。是不然。观于华严纶贯之言而可知矣。彼云佛道贵圆融。而圆融有二义。一者因该果海。二者果彻因源。如始有少有者。以最上乘之理。详著于三乘之后。是谓果彻因源。富有者。于三乘之中。而遍具最上乘之理。是谓因该果海。其为圆融则一也。尚何优劣之有哉。是虽文有详略词有精粗。修净业者。苟能会其圆融之义。而不贵于多见多闻。则虽始有少有。均为适道之资。所谓最上乘者。不外此而得之矣。若徒侈其文。夸其词。而乏体会力行之功。则虽富有者。不免于空数他宝。于最上乘竟何俾哉。故曰。三刻无优劣。顾人所修何如耳。若昧圆融之义。而妄有取舍于其间。多见其识之陋矣。唯善学者当自知之。
万历岁次戊戌冬十月吉旦复真居士庄广还识
No. 1162-K 净土资粮全集䟦
(男)闻净土著述。简册相望。而
大人犹惓惓于资粮全集者。何也。盖学人之纂辑。博采非难。而摘要为难。摘要非难。而兼备为难。惟兹众生。品类不一。其根利者。直透玄机。其根钝者。须由渐次。非可概而论也。故摘要者。必本末兼资。贤愚咸获而后可。如黄檗心要等书。排斥诸法。而大阐厥宗。于探玄剧懿者得矣。然语上而遗下。在中下者无仰攀之益。如中峰三时系念等书。专修净业。而礼诵有方。于循序渐进者得矣。然语粗而遗精。在上智者有下抑之羞。以是而称全书。未也。唯是资粮之集也。观日课诸篇。则中下乘之事。是心要等所未备也。而可为下学者之渐门。诵兼禅之章。则最上乘之理。是系念等所未及也。而可为上达者之顿悟。合上下。贯精粗无所不备。无所不该。如睟盘示儿。任其意之所取。随其力之所及。而利钝者咸有获焉。可谓全书矣。可谓全书矣。岂徒以傍搜博采而后谓之全集也哉。吾知净土著述。通之人人而可行。推之世世而无弊者。必是其选也。是为䟦。
男芳林稽首和南书
No. 1162-L 直音略训
净业弟子 沈广近 考订
前集
裓
(音革衣衽也)。
刹那
(上绰下奴须臾也)。
杂
(与杂同)。
璎珞
(上英下落身饰也)。
酥酡
(上疏下徒牛酥酒也)。
涅槃
(上业下盘佛示寂也)。
娟
(音捐)。
箧
(音怯藏书匣也)。
购
(音垢与赎同)。
拈
(音严揭示也)。
啻
(音翅不止如是)。
枵
(音嚣虚也)。
咄
(音得咨语也)。
砥
(音底砥柱也)。
锓
(音侵梓刻也)。
捍
(音汗阻格)。
[橘-矛+隹]
(音醉)。
偈
(音忌颂也)。
檗
(音柏黄檗也)。
吻
(音刎口角也)。
剞劂
(上其下掘梓匠)。
第一卷
梵
(音犯西域名)。
迦
(加音)。
伽
(笳音)。
眴
(音愃目摇也)。
蛸
(音消飞虫也)。
蠕
(音需虫行貌)。
讹
(音俄差讹也)。
悭
(音刊吝也)。
羼
(音斩忍辱也)。
恚
(于避切恨怒也)。
般若
(上百下喏智慧也)。
噬
(音逝咬也)。
阎
(音严王名地名)。
赜
(音责烦也)。
昙
(音潭释姓瞿昙)。
嚣
(音熇自得貌)。
哂
(音审微笑也)。
担
(音檐负荷也)。
翛
(音消飞羽貌)。
殒
(音𠃔灭也)。
圩
(音于人名)。
幻
(音患幻化惑也)。
炫
(音眩人名)。
翊
(音弋辅卫也)。
鄞
(音唫县名)。
幢
(音床幢幡也)。
龛
(音鼾棺类)。
榻
(音塔床也)。
跏趺
(上加下夫坐法也)。
歘
(许勿切暴起也)。
楯
(音循栏干也)。
痴
(与痴同)。
嚚
(音银语声顽嚚也)。
喑
(音阴声哑也)。
第二卷
辊
(音滚)。
汩
(音骨汩没也)。
趁
(春去声赶趁也)。
喆
(与哲同人名)。
刷
(音说刷印也)。
汞
(烘上声水银也)。
啖
(音但食也)。
筌
(音千捕鱼竹器)。
殑
(音擎掣缩也)。
镬
(胡郭切鼎釜)。
饲哺
(上慈下步与食也)。
诋诃
(上抵下呵谛诽也)。
镌
(音煎刻也)。
第三卷
耨
(乃豆切)。
翘
(音乔首望)。
沥
(音立)。
愍
(音悯)。
𥧌
(音妹目闭)。
灌
(音贯)。
爇
(如劣切)。
炷
(音注)。
第四卷
舛
(音喘乖舛)。
错
(仓各切乖误)。
睟
(音燧)。
啖
(音淡)。
黻
(音弗)。
攘
(音瀼物自来而取)。
较
(音觉)。
藉
(音谢)。
韬
(音滔藏也)。
湎
(音免沉沉淫佚)。
愤惋
(上忿下宛)。
髓
(音洗骨髓)。
踞
(音句)。
眵
(充支切眼眵)。
屎
(音矢粪也)。
尿
(鸟去声小便与溺同)。
丑
(音丑)。
茖
(音格切山葱也)。
厕
(音次坑厕也)。
瞥
(音撇暂见)。
贷
(音态借也)。
犒
(音靠赏赐)。
挽
(还上声)。
戮
(音六杀也)。
禴
(音狭薄祭)。
牺牲
(上希下生)。
鳄
(音谔食人鱼也一生百卵及成形有为蛇为龟蛟者)。
蠢
(春上声)。
蹋
(摊入声)。
毳
(音翠细毛褥)。
饫
(于据切食过多)。
玷
(音斟)。
囹圄
(上令下语狱也)。
剐
(音寡割也)。
贸
(音茂)。
滤
(音利)。
𦦨
(眼去声火焰也)。
詃
(音艳诱也)。
卮
(音支酒器)。
赃
(音庄贼赃)。
瞰
(悭去声窥视)。
弭
(音米)。
抛
(披交切掷也)。
缄
(古咸切束箧也)。
讹
(音娥谬也)。
斗遘
(上闻同下古候切)。
犷
(钩猛切犬不可附也)。
颊
(音荚面旁)。
窒
(贞入吉)。
撼
(音岸)。
憧
(音冲意不定也)。
栾
(音鸾)。
黡
(音演)。
馗
(音夔)。
䢼
(音恭)。
蟒
(模朗切大蛇)。
耽
(下含切耳大垂也又乐也)。
泐
(音勒法师名宗泐)。
讦
(音决攻人阴私)。
澶
(音专池名)。
饕餮
(上叨下铁)。
薜荔
(上敞下利)。
喉
(音侯)。
闼
(音塔)。
颛顼
(上专下勖)。
梼杌
(上桃下兀)。
魑
(音[蜎-月+虫])。
䑛
(音底)。
顗
(尼上声谨庄貌)。
惫
(满拜切病也)。
脆
(音翠)。
刽
(古会切)。
惹
(蛇上声)。
绮
(虚彼切缯)。
惨
(参上声忧心)。
第五卷
犍
(音干似豹人首一目)。
叶
(音摄)。
絺
(丑饥切细葛)。
㝹
(音耨)。
匝
(子合切周遍也)。
䭾
(音徒)。
算
(算同)。
閦
(音搐)。
鞞
(音皮)。
绀
(干去声)。
悖悷
(上背下戾)。
钝
(音遁)。
闹
(奴教切不静也)。
扰
(饶上声)。
飏
(音恙)。
骘
(音质阴骘)。
解脱
(上[捔*羊]下夺)。
痁
(始廉切)。
励
(音利)。
挞
(音榻)。
抖擞
(上斗下叟)。
羸
(音雷瘦也)。
演
(音奄习也)。
软
(同软)。
勖
(音畜)。
刹
(初辖切幡柱也沙门得法者建幡)。
液
(音溢津液也)。
毅
(音义)。
湿
(音湿)。
第六卷
羁
(音鸡绊也留也)。
撕
(音西警觉也)。
掏
(音箬)。
瞠
(音堂)。
觑
(音砌)。
涩
(音色)。
逶迤
(上于危切下移)。
剩
(音郑余也)。
渗
(参去声)。
踌躇
(上筹下迟)。
竖
(音乳)。
窍
(巧去声隙穴也)。
棙
(音利)。
噍
(才笑切嚼也)。
惉懘
(上尺沾切下滞意不和)。
剧
(音桀甚也)。
阗
(音田)。
鞁
(皮彼切)。
兜鍪
(上当候切下音牟)。
沩
(俱为切水名)。
掉
(音调)。
崛
(音愈)。
捺
(音纳)。
塑
(音素)。
剔
(他秋切解骨也)。
汇
(音猬类也)。
摭
(音蔗)。
髯
(音然须也)。
洒
(音洒)。
镭
(同刘)。
幡
(音翻)。
恂
(音苟)。
皈
(音归)。
后集
缶
(音负瓦器)。
磷
(音邻鬼火)。
绎
(音亦治丝也)。
𢥠
(音爽)。
錍
(音𢍉)。
键
(音楗)。
氎
(音叠)。
囤
(于影切)。
骊
(音禽杂色马)。
牝牡
(上颦下亩雌雄也)。
直音略训(终)
No. 1162-M 复真居士像赞
厚重简默 东鲁流风 云栖一晤
针芥相逢 潜心安养 复此真空
莲宗要语 辑梓流通 永永法施
利他何穷 必世后仁 正法绍隆
移风易俗 不愧儒宗
万历戊戌净业居士 沈广近 和南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