卍续藏第 55 册 No. 0888 唯识开蒙问答
No. 888-A 重刻唯识开蒙䟦语
如来以五味四悉。化导众生。虽教网万殊。而要其旨趣。不越性相两宗。相得性融。不涉支离之病。性随相显。终无儱侗之虞。故门庭虽至于分河。而并照还同于日月。粤自慈氏秉瞿昙之嘱。而天亲挈其枢。奘师得戒贤之传。而慈恩鬯其秘。圆成妙理。昭揭支那。逮时运迁讹。古疏湮没。一线未坠。赖有开蒙二卷。亦复久失流通。人罕寓目。于是雪航楫公发心募刻。兼请灵源惠兄会其科。际五陈君校其谬。而募赀监梓者。则王元建。王汝止。扬次弁等力也。刻既成。嘱余纪其始末。以告后之阅者。共生难遭殷重之想。坚修妙圆识心三昧。他日龙华会上。端必以此为受记正因耳。
旹
崇祯庚午孟春之吉比丘大真识于古延寿院
唯识开蒙目缘卷上问答题目立三支量唐梵番译成唯识义能所成义唯识义利述记卷次论疏作释墨字诠表题目之义科疏钞序判教顿渐所被机宜论之宗体藏乘收摄论兴何年科判三分能敬三业造论之缘外宗我法小乘我法八十八使润惑生数执障二义我法二义何名世间何名圣教八转声义二种我法二我之义相见同别四师心分八识二执火人喻义五位唯识八识得名八识了境四师说异因果能变八识门义八识业招八缘三境三境熏种三境二类八具三量八具三性八具九缘八识界地八具心所八能所熏得种子名八缘假实新熏本有八识五受八识所依因缘义别开导差别八识断舍七二师异第七所系第七染净心所立名王所取相心所位数遍行五义别境五义善十一义染净相番根本六义十惑俱分十惑界系二十随惑不定心所王所一异识变唯识分位唯识八俱不俱八识一异卷下六种无为三科百法五位三性因果之义四相之义四食之义四分之义五位八谛有无对色戒有三种自相共相八缘假实问三境义三境熏种二种无明成漏之义善等三性南山量义四缘之义五果之义十因五果福等三业三种习气惑业苦三十二支名二种生死量果之义四变句义三界九地世界名义人仙名义天君正义轮王有四阿修罗义地狱名义神是畜义四生名报在胎五位四生具缘果趣具生定不定报诸论差别五心轮名四断名义三宝名义三乘通号大乘五位一资粮位二加行位三见道位四修习位五究竟位四转依果二空名义三身名义十号名义薄伽六义诸佛别名三业化义小乘五位一资粮位二加行位三通达位四修习位五无学位二无我义四句百非杂录问难八部名义四相五衰三教同异
唯识开蒙目次(终)
No. 888
唯识开蒙问答卷上
宣授怀益路义台寺住持宗法圆明通济大师 云峰 集
问答题目
问。云何唯识。
答。心外无法。故曰唯识。
难曰。山河大地六尘境界。分明在外。何言心外无法邪。
答曰。山河等者。心相分也。实不在外。
问。何理知之。
答。相见俱依。自证起故。
请说所以。
答。谓心体者。名自证分。自证体上有二功用。一能缘用谓之见分。二所缘用谓之相分。摄用归体。唯一自证分。此山河等是心相分故不在外。
问。有如何者。请喻示之。
答曰。如蜗牛头幻生二角。出则似二。缩则一头。
立三支量
问。法喻虽齐。意犹未决。以何方便使人信极。
答。三藏大师制恶见中特伸比量。立六尘境皆不离心。量云。真故极成色是有法。定不离眼识宗。自许初三摄眼所不摄故因。犹如眼识喻。合云。诸自许初三摄眼所不摄故者。皆不离眼识。同喻如眼识。异喻如眼根。真故极成色。自许初三摄眼所不摄故。定不离眼识。
请示后五。
答。如立声云。真故极成声。定不离耳识宗。自许二三摄耳所不摄故因。如耳识喻。乃至第六云真故极成法。定不离意识宗。自许六三摄意所不摄故因。犹如意识喻。既六尘等皆不离识。心外无法其理明矣。若汝跳得出这个圈圚。许汝不信唯心。若跳不出应须敬信唯心法门。如或不信埋没自己。生死时长。奈汝波吒。
问。立色等境不离自心。于宗因中更置真故等言。何所以邪。
答。各有所防。外人出过。
请细示法。
答。因明疏云。凡因明法能所立中。若有简别便无过失。若自比量。以自许言简。显自许之言。无他随一等过。若他比量。汝执等言简。无违宗等失。若共比量。以真故言简。无自教等失。随其所应各有标简。此比量中有所简别。故无诸过。
问。且真故言。简何过也。
答。简世间相违。
问。世间有几。
答。有二世间。
何者为二。
答。一学者世间。二非学者世间。
请别简之。
答。言真故者。明依胜义。不依世俗。故不违于非学者世间文。显依大乘殊胜义立。非依小乘。亦不违于阿含等教。色离识有。亦不违于小乘学者世间之失。
问。真故已知。极成简何。
答。简自他不极成者。
请示。
答。疏云诸小乘说最后身菩萨染污诸色。一切佛有漏之色。若立为唯识。便有一分自所别不成。亦有一分违宗之失。此是他法。自不许者。
问。何者自法他不许邪。
答。疏云大乘宗说十方佛色。及佛无漏色。他小乘宗不许有故。立为唯识。有他一分所别不成。其此二因。皆有随一一分所依不成。说极成言为简于此。今者立二所余两家共许诸色为唯识故。
问。因云初三摄者。何为初三。
答。显十八界六三之中初三所摄。不尔。便有不定违宗。若不言初三摄。但言眼所不摄故。便有不定。排不定云。言极成之色。为如眼识眼所不摄故定不离眼识。为如五三眼所不摄。极成之色定离眼识。若许五三眼所不摄故亦不离识。便违自宗。为拣此过言初三摄。
问。眼所不摄复拣何过。
答。疏云此眼所不摄言。亦拣不定。为不言眼所不摄。但言初三摄故。作不定云。言极成之色。为如眼识初三摄故定不离眼识。为如眼根初三摄故非定不离眼识。
问。言非定不离眼识者。何不言定离眼识邪。
答。疏云由大乘师说彼眼根。非定一向离识。故此不定云非定不离眼识。不得说言定离眼识。
问。自许之言。拣何过邪。
答。疏云为遮有法差别相违过。故言自许。非显极成之色初三摄眼所不摄。他所不成。唯自所许。且寄在因中防彼过故。
请示行相。
答。疏云谓真故极成色是有法自相。定离眼识色非定离眼识色是有法差别。立者意许是不离眼识色。外人遂作有法差别相违言。汝立不离眼识色。举得同喻眼识却非是不离眼识色。阙第二相。一向难同归异。因于异转。阙第三相。既然双阙。因家后二相一向翻成歒者宗。能令立者宗成相违。不改先因。立能违量。(同伸一有法云)真故极成色。(后陈定相翻云)非是不离眼识色。此翻前陈意许也。(不改先因云)初三摄眼所不摄故。(番异作同云)犹如眼识。为遮此过。故言自许。与彼能违量上作不定言。极成之色为如眼识初三摄眼所不摄故非是不离眼识色。为如自许他方佛等色初三摄眼所不摄故是不离眼识色。若因不言自许即不得以他方佛色而为不定。此言便有随一过。汝能违量既有此过。非真能破。凡显他过。必无自非。成真能立。必无似故。明前所立无有有法差别相违。故言自许。外人见说山河大地唯是一心。来敌之云。无情成佛。我终不信。
今问彼云。汝依何意便云无情不得成佛。
彼答之云。无情不会修行。所以不得成佛。
应问彼云何者是修行。
彼答之云。六度万行。入禅作观。说法度生。此是修行。
应更问云。如是修行。八识之中何识能耳。
答。唯第六识。
问。余七何非。
答。第八唯无记。前五虽通善。一向无观智。第七唯执我。故修行者唯第六识。
应问彼曰。余七成佛否。
答曰成佛。
难曰。余七不修行。如何得成佛。
先顺例云。余七不修行。余七得成佛。无情不修行。无情应成佛。却翻例云。无情不修行无情不成佛。余七不修行余七不成佛。应立量云。余七是有法。应不成佛宗。不修行故因。如无情喻。无情是有法。应成佛宗。不修行故因。如余七喻。彼来救云。余七虽无观智不能修行。六修行时。为助伴故。亦得成佛。
问。如何助伴。
答。六修行时眼观善色。耳闻善声等。助成心事名为助伴。应例彼云。六修行时。无情亦为助伴。且如布施象马车乘国城妻子七宝等物。岂非无情为助伴乎。量云。余七是有法。不得成佛宗。修行助伴故因。如无情喻。无情是有法。应得成佛。修行助伴故。如余七。彼复救云。余七虽不修行。是有情故亦得成佛。
难曰。若尔。阐提之人亦不修行。是有情故。应得成佛。
量云。阐提是有法。应得成佛。虽不修行是有情故。如余七识。彼又救云。心法有缘虑。所以得成佛。无情无缘虑。是故不成佛。
难曰。阐提心法有缘虑。亦应得成佛。
量云。阐提心是有法。应得成佛。有缘虑故。如大乘心。大乘心是有法。不得成佛。有缘虑故。如阐提心。彼又救云。佛有觉受。方得成佛。无情无觉受。如何得成佛。
难曰。佛身有觉受。汝云得成佛。佛身发毛爪齿无觉受。应亦不成佛。
量云。佛身中发毛爪齿是有法。应不成佛。无觉受故。如无情。无情是有法。应成佛。无觉受故。如佛身中发毛爪齿。
应问彼云。心心所中何法是观智之体。
答。定慧是。
难曰。定慧观智体。定慧得成佛。余非观智体。余应不成佛。
量云。余心心所是有法。不得成佛。非观智体故。如无情。无情是有法。应得成佛。非观智体故。如余心心所。
又问彼云。心心所法四分合成。何故内三分得成佛。相分不成佛。
量云。内三分是有法。不得成佛。心四分中随一摄故。如相分。相分是有法。应得成佛。心四分随一摄故。如内三分。彼便救云。相分是外无情。故不得成佛。
难云。若相分是外无情故不得成佛者。佛位应无依报。佛既无依报。人天亦应无依报。
量云。人无是有法。应无依报。相分是外无情故。如佛位。佛位是有法。应有依报。相分是外无情故。如人天。彼又救云。人天依报。我今现见。佛位依报。我不曾见。所以无佛土。
难云。佛土不曾见。汝言无佛土。汝之祖先。汝亦不曾见。汝应无祖先。
量云。汝之祖先是有法。应是无。汝不曾见故。如佛土。佛土是有法。亦应有。汝不曾见故。如汝祖先。彼又救云。眼前现见。方是其有。眼不现见者皆是无。
难云。汝在此中眼不现见北京。亦应无北京。
量云。北京是有法。亦应不有。此中眼不现见故。如佛土。佛土是有法。亦应是有。此中眼不现见故。如北京。应谕彼云。教说舍无常色获得常色。又云根根尘尘遍周沙界。常色尘尘是无情么。自受用土是无情么。华藏世界是无情么。何得对面蹉过赤讳白赖也。细思细思。况无情者。只是自己休昧。敌人至此。可谓弓折箭尽矣。何故无理可伸。无言可对耶。盖以截断意根摒。却咽喉。上天无路。入地无门。致使目睁而不收。气丧而不扬。精神减却十分。豪气全无半点。噫。惭惶铜面具。𡬡耐镴枪头。真可谓长蛇阵前弓稍扑地。落马中伤。尘埃满面。秤锤拶到秤稍头。忽然落地翻斤斗。早知今日事。悔不慎当初。啼得血流无用处。不如缄口过残春。既然如是应生信敬。努力进修。速出轮回。如或未然。强项之罪弥天。更造弥天罪犯。甘泽虽广。不滋无根之木。千佛出世。也不奈你何。裴相国云。鬼神沉幽愁之苦。鸟兽怀獝狘之悲。修罗方嗔。诸天正乐。可以整心虑。趣菩提。唯人道为能尔。人而不为。吾莫如之何也已矣。护法论云。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思之思之。
唐梵番译
问。云何名为成唯识论。
答。此论成立唯识。名成唯识论。
问。唐言唯等。梵语云何。
答。梵云毗若底。识也。么怛喇多。唯也。悉底。成也。奢萨怛罗。论也。应云识唯成论。
问。云何今名成唯识论。唐言梵语。次第不同。
答。彼方先所后能。此方先能后所。是以唐梵次序不同。
问。云何西方名为梵语。
答。梵天之语。故曰梵语。
问其所以。
答。每劫初时。梵王亲下。以自梵语教导世间。云梵语也。
问。云何此土呼作唐言。
答。此唯识论。唐时翻译。故号唐言。
问。何名翻译。
答。普润大师云。谓翻梵天之语。转成汉地之言。故曰翻译。
问。彼此言音有异。能所先后不同。若顺此则违彼。顺彼则违此。如何翻译。
答。但随此方令人易解。义理相符。如是翻译。
问。此以何据。
答。普润云。言音虽异。义则大同。宋僧传云。如翻锦绣。背面俱华。但左右不同尔。
问。译者何义。
答。普润云。译之言易也。谓以其所有。易其所无。故以此方之经。而显彼土之法。
问。周礼掌四方之语。各有其官。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今通西方之语不云鞮。却言译者何也。
答。盖汉时多是北方。而译官兼善西方语。摩腾始至。因而称译也。
问。自汉至隋。皆指西域以为胡国。何方梵语也。
答。唐有彦琮法师独分故云。葱岭已西。并属梵种。铁门之左。皆曰胡乡。
问。云何名梵。
答。劫初廓然。光音天人。降为人祖。宣流梵音。故名梵也。
问。何以知之。
答。西域记云。详其文字。梵天所制。原始垂则。四十七言。遇物合成。随事转用。凭此而知。
问。既一天所制。如何五印语有不同。
答。记云流演枝派。其源渐广。因地随人。微有改易。语其大较。未异本源。而中印土特为详正。
问。五印土言。源远流长。讹则皆讹。何唯中印土独为正也。
答。其中印者。阎浮之心。想天初降。必中国乎。故西域记云。辞调和雅。与天同音。气韵清亮。为人轨则。普润大师设或问云。玄奘三藏义净法师。西游梵国。东译华言。指其古翻证曰旧讹。岂可初地龙树论梵音而不亲。三贤罗什。译秦言而未正。既皆讹谬。安得感通。泽及古今。福资幽显。普润云。今试译曰。秦楚之国。笔聿名殊。殷夏之时。文质体别。况五印之别国。千载之日遥。时移俗化。言变名迁。遂致梁唐之新传乃殊。秦晋之旧译有异。苟能晓义。何必封言。譬犹设筌罤之虽异。得鱼兔之安殊。
问。既翻彼言而为此语。何故经中颇从梵语何也。
答。唐奘法师。论五种不翻。一秘密故。如陀罗尼。二含多义故。如薄伽梵。三无敌对故。如阎浮树。中夏实无此木。四顺古译故。如阿耨菩提。非不可翻。而摩腾以来常存梵音。五生善故。如般若尊重。智慧轻贱。
成唯识义
问。成者何义。
答。安立之义。
何以知之。
答。准枢要云。安教立理。名之为成。
问。唯者何义。
答。唯具三义。
何者。
答。一拣持义。二决定义。三显胜义。
问。拣持何谓。
答。拣谓拣去。持谓持取。
问。拣去何者。持取何法。
答。拣去遍计。持取依圆。
问。何故如此。
答。遍计假而除之。依圆实而存之。
问何谓决定。
答。真中有俗。俗内有真。识表之中。此二决定。
问。为唯尔耶。更有余说。
答。开题之中有四决定。一者相应。二者能所变。三者能所依。四者理事。
问。复有说否。
答。有说。广略。广唯八识。略唯三变。
问。显胜义。显于何胜。
答。唯显心王。胜于心所。
问。心所既劣。应不有之。
答。举胜摄劣。亦兼心所。
问。何须心所。
答。如言王来。非无臣从。
问。识者何义。
答。了别之义。
问。了别于何。
答。八识各了。自分境故。
问。上来答意何所凭据。
答。疏序中云。成乃能之称。以安立为功。唯识所成之名。以拣了为义。
问。尝闻唯字遮无。识言表有。为当遮无何者。表有何法。
答。遮无外境。表有内心。
问。遮无外者。莫是遮其无。却是表有外境么。
答。不然。遮有令无。名遮无外境也。
问。何以知然。
答。疏云唯遮境有。识拣心空。即其义也。
问。遮有拣空。意旨如何。
答。唯遮境有。恐执有者丧其真。识拣心空。恐执空者乖其实。
问。丧真乖实。其过者何。
答。晦斯空有。长溺二边。
问。不滞二边。其理云何。
答。悟彼有空。高履中道。
问。行其中道。为极则否。
答。未必。
问。何以故。
答。若执依圆。还同遍计。
问。不依此岸。不着彼岸。不住中流。是此义否。
答是。
问。如性宗云。二边纯莫立。中道不须安。同此义否。
答。同。
如禅宗云。有佛处不得住。无佛处急走过。三千里外逢人。不得错举。似此义否。
答。似。
又云恁么也不得。不恁么也不得。恁么不恁么总不得。此亦似否。
答。亦似。
问。相似之理。
答。皆是正不立玄。偏不附物。何不相似。问禅教是同是别。万松和尚有答此问云。同田曰富。分贝曰贫。又问。禅教何胜何劣。万松答曰。索另者先穷。又万松请益后录。举洞山问隐山宾主相去几何。隐曰。长江水上波。万松曰。正与法界观中海波喻合。或问。恁么则禅不出教意。万松曰。向道教还出得禅意么。或曰。禅教相去几何。万松曰。恰道长江水上波。何得忘却。
问。禅是佛心。教是佛语。焉得同也。
答。佛心传佛语。佛语说佛心。焉得不同。
问。禅要用到。教止说到理何得齐。
答。用则用到说底。说则说到用底。理何不齐。
问宗门中云。说取行不得底。行取说不得底。此何等语也。
答。是此等语也。
问。何理是此。
答。说到行不得底。始是能说。行到说不得底。始是能行。正相符顺。
问。宗说不通。有何过也。
答。说不通宗。有日被云笼之谤。宗不通说。有蛇入竹筒之讥也。
问。毕竟如何。
答。直得宗说俱明。始是通方衲子。此约诠门。若废诠门。举念则天地悬殊。况动这两片唇皮。
能所成义(附 唯识义利)
问。论题四字。何字能所。
答。论字唯能成。唯识唯所成。成字通能所。
○问。成立唯识。有何义利。
答。我佛法中以心为宗。凡夫外道背觉合尘。驰流生死。菩萨改之故造此论。成立唯识。令归本源。解脱生死。所以成立。
问。以何方便。得归本源。
答。有五观门。令自观心归本源故。
问。五观者何。
答。其初观者。名遣虚存实。
问。何虚遣去。何实存留。
答。遣遍计虚。存依圆实。
问。存遣何意。
答。遣虚破有。存实破空。合观空有。而遣空有。双遣有空。而归中道。
问。所遣无时。便为中道。为不尔也。
答。所遣有空若无。能遣空有不存。
问。不存能遣其故何也。
答。有空空有。相待观成。纯有纯空。谁之空有。如病既除。何用药为。
问。如禅宗云。念起即觉。念灭觉灭。合此义否。
答合。
又云。眼前无阇黎。此间无老僧。此亦合否。
答。亦合。
问。相合义。
答。俱是遣能所。何理不相合。
问。能所俱遣。何所攸归。
答。此之怖心。仍是有执。若证真观。非有非空。
问。真非有空。其理者何。
答。法无分别。性离言故。
问。双观空有。方得证入。有说观空。得证真者。复何义也。
答。观遍计空而为其门。证入真性。真体非空。
问。凭何以知。
答。清凉疏云。妙有得之不有。真空得之不空。
问。前存实有拣别否。
答。第二观云。舍滥留纯。
问。谁滥谁而舍之。何法纯而留之。
答。内境滥外。舍不称唯。心体既纯。留说唯识。
问。所留之纯。有是非否。
答。第三观云。摄末归本。
问。何为末而摄之。谁是本而归之。
答。摄相见末。归自证本。
问。相见为末。何理知之。
答。相见俱依自证起故。
问。依起如何。
答。护法正义。如蜗牛头生二角。
问。心心所法四分合成。王所皆有本之与末。合俱谁本。
答。第四观云。隐劣显胜。
问。而隐何劣。显何胜。
答。心所劣而不彰。心王胜而故显。
问。识言所表。具有理事。取舍于何。
答。第五观云。遣相证性。
问。何以故也。
答。事为相用。遣而不取。理为性体。应求作证。从粗至细。有此五重。归本源心。成立唯识。其理在兹。
问。禅宗云。皮毛脱落尽。唯有一真实。符此义否。
答。符。
问。论者何义。
答。教诫学徒。决择性相。激扬宗极。藻义攸归。垂范后昆。名之为论。
述记卷次
问。述记何义。
答。述谓叙述。记有三义。记忆。记别。记录。疏主谦词。
问。凭何知谦。
答。凭下疏云。作故名造。今新起故叙理名述。先来有故。明非自作。知是谦逊。
问。卷者何义。
答。舒卷有规。目之为卷。
问。有卷有舒。何但名卷。
答。多分卷故。
问。有方册者。何亦名卷。
答。仿此彰名。
问。何名第一。
答。第者次也。一者极也。首也。疏有十轴。此居极首。故名第一。
论疏作释
问。论疏题目。当作何释。
答。若成目能成。成属论字。唯识之成。或成唯识之论。作依主释。或论体之上。有能成之用。以用随体。成即是论。作持业释。若成目所成。成属唯识。唯识即成。或所成即唯识。作持业释。
问。论字唯能。唯识唯所。论有本末。何论能成。
答。本末皆能。若本论为能成。佛经唯识为所成。若末论为能成。本论唯识为所成。
问。能成所成皆有教理。此当何句。
答。当以教成理之句。
何以故。
答。论是其教。唯识是理故。
问。疏论相望。作释如何。
答。是成唯识论之述记。述记之卷第一卷之第一。
墨字诠表
问。墨书之字。有诠表否。
答。无。
问。何故无诠。
答。墨书非字。但属书分。
问。何名书分。
答。墨书划画。谓之书分。
问。何知书分非字。
答。西域记云。为显诸字制造书分故。
问。字者何义。
答。刊定之义。
问。刊定于何。
答。五音清浊之声。目之为字。字尚无诠。况书分乎。
难曰。若墨书分无诠表者。目系观书解其义理。何云无诠。
答。墨止令应清浊字。集字成名。方诠诸法自性也。集名成句。始诠诸法差别之义。观书解义其理在此。
问。理犹未晓。请细释之。
答。如集诸行二字。成其一名。诠多有为之法。又集无常二字。复成一名。诠生灭义。集此二名成一句云。诸行无常。诠一切有为之法皆有生灭。此是观书解义之道理。应难外云。若形书墨字有诠表者。不识字人亦观其书。何不解义。
题目之义
问。题目何义。
答。说文曰。题者额也。甘露疏云。该文曰题。照义曰目。群焰钞云。题者提也。即提举也。提举一轴之文义也。目即名目。是提举一轴之名目也。亦题亦目故。又题是该义。该括一部之文。目是𥋛义。照𥋛一轴之义。题及目也。又题即标题。目即名目。又题谓题头。目谓眼目。从喻为名。
科疏钞序
问。科者何义。
答。开题之中。略述七义。一分齐。二条类。三决定。四次第。五疏通。六该括。七刊定。
问。疏者何义。
答。疏通解释为义。
问。钞者何义。
答。录略不备之义。
问。序者何义。
答。叙也。叙述一部之文义。又头绪也。如茧得绪。绪尽一茧之丝。经得其序。序尽一经之义。
判教顿渐
问。何时教教有三时。谓空有中。此论当何。
答。当第三时。中道之教。
问。何理知之。
答。唯遮境有。识拣心空。离有无边。正处中道。
问。总判三藏。为几种教。
答。大判为三。谓有空中三时之教。
问。三名。云有何名有。云空何名空。云中何名中。
答。有蕴等法名之为有。空蕴等法名之为空。不空不有名之为中。
问。不空不有者不空何法。不有于何。
答。不空依圆。不有遍计。名不空有。乃中道也。
问。有空中次第之理。
答。为凡夫等皆执有我。故于初时以法破我。于第二时以空破法。于第三时双破有空。如是次第。
问。破之大义。
答。为执蕴等作一合相我。便破之云。汝一身中质碍是色。领纳是受。施设名言是想。造作是行。了别是识。何者是我。故小根闻此所说。悟无我理。却执蕴等法是实有。故第二时破法执云。彼蕴等从缘幻有。生必灭故。都无自性。故中根闻此所说。悟我及法一切皆空。落于空见。故第三时双破之云。彼所执者实我实法。遍计是无。所不执者。依他圆成。有而不无。故离有空而归中道。破意如此。
问。约何义理定判为三。
答。由机不同。教遂三时亦异。盖随机故判为三也。
问。若以从浅至深。大由小起。可说三时。复有一类大不由小起。顿悟大乘。随闻皆了。何用三时。
答。由大作二门收摄。一。一时门。收顿悟人。二。三时门。收渐悟人。乃大由小起之者。
问。何故顿悟随文皆了。
答。彼顿机者顿入。第三解融通故。所以随闻会归中道。
问。随闻皆了为中道理。
答。若闻有者。谓有依圆。若闻空者。谓空遍计。皆归中道。名随闻了。
问。三时中若有一人。于有空中次第悟入。又复若有三时之机。同在一会闻有等教。此如何判。
答。有二门义。一竖望。正为门收一人者。二横论。正被门收多人者。
问。竖望之人理无疑难。其横论者。三机同会。合依何机。判作何教。
答。于此复有兼正之义。依正所被。判作彼教。不依兼判。
请示一途。
答。如初时说阿含等经。正被小机。随正所判为有教。
问。阿含会下。大乘之机为归何处。若归后时。机教相背失。教初机后故。若从初时。以大居小失。
答。有隐显两从。隐从初时。无机教相背失。显从后时。无以大居小失。深密小机。仿此说之。
问。如第一时说华严经。又且如何。
答。正被大机。故将机教。显从后时。隐从初时。
问。小机归何。若归后时。以小归大。若只初时。教后机初。亦是相背。
答。以兼从正。隐从后时。机教不背。不说显从在初时中。何以故。在本时故不须说从。大闻遗教。亦仿此说。
问。何故大闻阿含。从机不从教。大闻华严。机教皆从。俱在初时而听教故。
答。有一体异体义。一体而将机从之。异体而机教并从。
问。谁望谁说。一体异体。
答。将教望时。说体一异。且如初时。是有时分。阿含经亦是有教。时教同有。是为一体。一者同也。是故但将大机隐显从之。如华严经是中道教。与初有时是其异体。是故总将机教隐显从之。故云一体。而将机从之。异体而机数并从也。
因问顿渐不同。何名顿教法门。
答。不立阶级。一念不生。即名为佛。
问。与三祇教一何相违。
答。不相违背。
问。何不相违。
答。彼约性说。又约久修。此约相说。又说初修。若约性者。一念亦无。若约相说。三祇仍近。若久修者。修至顿处。若初修者。当至顿处。
问。凭何教证。敢作是说。
答。圆觉经云。当知如是众生已曾供养百千万亿恒河沙诸佛及大菩萨。植众德本。圭峰科为验果知因。凭此而说。
问。彼说依顿教修。如运通而行。依渐教修。如蛙步而行。此理如何。
答。顿即性也。渐即相也。彼如通者。乃入见已后。称性而修。诚如运通。此如步者。从初发心。见道已前。未证性故。实如蛙步。
问。顿渐悬殊何不相违。
答。依相修者。毕须证性。称性修者。必从相入。必然之道。何违之有。
疑云。如六祖等。于现身中大彻大悟。未见修习。此等岂非天然顿机也。
答。盖此等者。多劫修进积功至此。触缘而悟非不曾修。何以故。为佛弟子。未有无因而得果者。若不尔者。尽是自然外道之徒。不可与言。
所被机宜
问。所被之机。依瑜伽论。有五种性。谓菩萨。缘觉。声闻。不定。无种。此论被何。
答。唯被菩萨。及不定中趣佛果者。
问。若唯尔者。如何称为普为之教也。
答。此约正被。约兼名普。
论之宗体
问。此论以何为宗。
答。唯识为宗。
何以故。
答。识有非空。境无非有。以为宗故。
问。以何为体。
答。护法正义。实能所诠文义为体。
问。凭何教理。
答。二十论云。展转增上力。二识成决定。
问。论有宗论释论。此论是何。
答。此宗论也。
问。所以者何。
答。正凭六经。横该大藏。明唯识理。故为宗论。
问。何非释论。
答。不单解释别一本经。故非释论。
藏乘收摄
问。教有三藏。一素呾囕经藏。二毗奈耶律藏。三阿毗达摩论藏。此于何摄。
答。此当第三对法藏摄。
问。乘摄。教说一乘。或三乘。谓菩萨缘觉声闻。或说五乘。加人与天。此何乘收。
答。正是一乘。三中菩萨。五内第一。
论兴何年
问。论兴何年。
答。诸部说异。今依大乘佛圆寂后。九百年中。天亲造颂。亲胜。火辩。同时造释。千一百年后。余八论师。相次造释。各成十卷。故卷有百。三藏翻后揉成十卷。
问。论主何人。本末论主。通有几人。
答。天亲一人为本论主。十大论师为末论主。谓亲胜。火辩。护法。德慧。安慧。难陀。净月。胜友。陈那。智月。
科判三分
问。科判本末。云此部论。大段有几。
答。经皆三分。序正流通。论亦有三。初稽首一颂。名宗前敬叙分。次三十颂。及释论首末。名依教广成分。后己依一颂。名释结施愿分。其依教广成。当余经正宗分也。
问。正宗分大判有几。
答。有三种三科。一略广位三科。二境行果三科。三相性位三科。
问。广略位。
答。初一颂半。略答外难。略标识相。次二十三颂半。广明识相。显前颂意。后有五颂。明修行之位次。
问。境行果。
答。前二十五颂。明唯识境。次有四颂。明唯识行。后有一颂。明唯识果。
问。性相位。
答。前二十四颂。明唯识相。第二十五颂。明唯识性。后有五颂。明唯识位。
能敬三业
问。稽首何义。
答。稽者至也。首头也。以头至地。故云稽首。
问。礼者三业皆敬。以首至地。此唯身业。何得尽敬。
答。既举动身。语意必有。
何以故。
答。若无心口。何得动身。故动身时。必有语意也。
问。能敬三业。以何为体。
答。身语二业。动发胜思。唯善性者。以为其体。
问。意业以何。
答。审决二思。亦唯善者。
问。三业敬者。各何所为。
答。欲显如来天眼。以身业礼。有天耳故。以语业礼。有他心故。以意业礼。
问。各何所求。
答。身礼者。神通轮因。神境通因。语礼者。记心轮因。他必通因。意礼者。教诫轮因。漏尽通因。
问。何故语因。却得心果。意得语果。
答。由心口相应。语不虚妄。令他谛信。自心所欲。故语招心果。意得语果。
问。所体。
答。有同体别体。住持三宝。取体各异。
问。同体者。
答。法界为体。
问。既一法界。何义分三。
答。一真体上。有觉照为佛。有轨持为法。有和合为僧。
问。别体者。
答。谓法报化三身名佛。三乘教理行果名法。五果四向。十地三贤名僧。
问。住持者。
答。雕龛塑像名佛。黄卷赤轴名法。圆顶方袍名僧。
问。稽首唯识性者。一言唯识。性通其相。何偏敬性。
答。唯无漏故。唯真谛故。法实性故。圣所证故。迷悟依故。所以偏敬。
问。性是法。满净是佛。分净是僧。何故法在佛先。
答。师资相因。法先佛后。
问。何故以法得为佛师。
答。诸佛所师。所谓法也。般若云。一切诸佛从此经出。所以法为佛师也。
问。说佛法僧何所以。
答。显说相因。佛先法后。
问。何故论初须敬三宝。
答。最吉祥故。真福田故。有大力故。起希求故。故须敬之。
问。僧者和合义。麟角喻圣。独独而出。无众和合。何得名僧。
答。部行缘觉之种类故。或具理和。得名僧宝。
问。何故但敬三宝。非余天等。
答。性调善故。具方便故。有大悲故。不喜财利故。所以偏敬。
造论之缘
问。何缘造论。
答。有多二缘。一者令法久住。二者济诸含识。一由自利。二由利他。一由智德。二由恩德。一生大智。二生大悲。具多二缘。所以造论。
外宗我法
问。摧邪显正。谓之大智。所摧之邪。何者是也。
答。外道小乘迷谬之执。是所摧邪。
问。所显正。
答。大乘中道唯识法门。是所显正。
问。所摧之邪迷谬之义。
答。于二空理外道不解。名之为迷。小乘邪解名之为谬。
问。二空理。
答。我法本空。都无自性。名二空理。
问。执何为义。
答。执蕴等法为其实我。
问。我者何义。
答。自在主宰。割截之义。
问。何者法执。
答。执蕴等法心外实有。
问。外道所执我有几种。
答。总有三种。一同太虚空我。谓胜论作者。数论受者我。二量小极微我。谓兽主遍出二宗所计。潜转身中有自在用。三卷舒不定我。谓无惭外道尼虔子。计随身大小有卷舒故。此名六师三计。余九十种不出此三。
问。外道所执法有几种。
答。有一十三种大外道宗各计不同。
问。十三者何。
答。一有数论师计二十五谛。谓冥性谛。大谛。我慢谛。五唯量。五大。五知根。五作业根。心平等根。第二十五我知。即神我也。此一非法。属前我执。即受者我也。二有胜论师计六句义。谓一实。二德。三业。四大有。五和合。六同异。三有计大自在天。是一。是实。是遍。是常。能生诸法。有七种外道。谓执梵王。执时。执方。执本际。执自然。执虚空。执我。如此七种计。执皆是常。能生诸法。十二有二声论。一待缘生。二待缘显。二宗计声体皆是常。十三有顺世外道。谓计四是常是实。能生有情。死归四大。
小乘我法
问。小乘所执我有几。
答。有三种。一即蕴我。二离蕴我。三非即离我。
问。计之行相。
答。谓色是我。色是我璎珞等。
问。谁之所计。
答。即离二我。正量经部二宗所计。非即离我。犊子部计。正量部等。亦作此计。
问。小乘所执法有其几。
答。有七十五。色有十一。不相应行十四。无为有三。心所有四十六。心法唯一。为七十五。
问。色十一。
答。有对前十后一无对。
问。有对十。
答。五根五尘。为十有对。
问。此有对色。从何而有。
答。极微所成。
问。能所成计执同异。
答。经部师计能成极微是实。所成根等是假。以实从假。眼缘粗色。不缘极微。萨婆多计能所皆实。
问。无对色。
答。谓法处无表。
问。此对无对计。执同异。
答。有对无对。小乘皆执离识实有。
问。不相应何十四法。
答。一得。二非得。三同分。四命根。五无心定。六灭尽定。七无想报。八生。九住。十异。十一无常。十二名身。十三句身。十四文身。
问。此计执。
菩萨婆多计不与色心相应。皆是实有。
问。无为三。
一虚空。二择灭。三非择灭。
问。计执。
答。萨婆多计离色心等。实有自体。
问。心所法何四十六。
答。大地有十。大善地十。大烦恼地六。大不善地二。小烦恼地十。不定地八。为四十六。
问。大地何十。
答。一受。二想。三思。四触。五欲。六慧。七念。八作意。九胜解。十三摩地。
问。大善地。
答。一信。二不放逸。三轻安。四行舍。五惭。六愧。七无贪。八无嗔。九不害。十勤。
问。大烦恼地。
答。一痴。二放逸。三懈怠。四不信。五惛沈。六掉举。
问。大不善地。
答。一无惭。二无愧。
问。小烦恼地。
答。一忿。二覆。三悭。四嫉。五恼。六害。七恨。八謟。九诳。十憍。
问。不定地。
答。一贪。二嗔。三慢。四疑。五睡眠。六恶作。七寻。八伺。
问。小乘执法。理在不疑。既悟我空。何有执我。
答。此说宗徒。非预圣者。至如我等。宗大乘教。岂能皆悟法空理也。
八十八使
问。八十八使。
答。将十烦恼。于三界中。各四谛下。约具不具。说八十八。
问。十烦恼。
答。一贪。二嗔。三痴。四慢。五疑。将第六不正见一法。开之为五。一身见。二边。三邪。四见取。五戒禁取。成十烦恼。
问。请合八十八使。
答。俱舍颂云。苦下具一切。集灭离三见。道除于二见。上界不行恚。且释颂。苦下具一切者。十烦恼也。集灭离三见者。除身及边。戒禁取。道除于二见者。除身边二见。上界不行恚者。谓上二界各四谛下。皆无有嗔。
请合其数。
答。谓苦下十。集灭各七有十四。合苦下十。成二十四。兼道谛八。成三十二。上二界中于八谛不。各除一嗔。有七八五十六。并前三十二。成八十八。
问。八十八使。何烦恼也。
答。是分别。是发业。
何以故。
答。俱生不判谛。此既判归四谛。知是分别。
问。俱生既不判谛。如何分别。
答。分品类故。三界九地。每地九品。有八十一。
问。法体多少。
答。即十烦恼。其俱生者。微细难明。故分品类。
问。何知俱生。
答。分别不分品故。此既分品。知是俱生。
问。何故分别不分品也。
答。粗故易知。不消细分。判归四谛。已见头数。
问。何故俱生不判谛也。
答。由细难明。故须细分。如世米粟一合。有六千数。须以六粟为一圭。十圭为一撮。十撮为一勺。十勺为一合。方知其数。
润惑生数
问。润生烦恼三界九地。性等差别所润生数。
答。欲界九品。具不善性。及有覆性。共润七生。谓独也二。共也二。独也一。共也一。独也半。共也半。为七生。若上二界定力摄伏。唯有覆性。不多润生。
问。独也等。
答。上上品独润二生。上中品上下品共润二生。中上品独润一生。中中品中下品共润一生。下上品独润半生。下中品下下品共润半生。故云尔。
执障二义
问。执者何义。
答。封着之义。谓同时一聚心心所法。封闭人法。坚着不舍。名之为执。
问障者何义。
答。覆碍之义。谓覆蔽真心。碍智不起。名之为障。
问。执有我法。障有几种。
答。总有二种。谓烦恼所知二障。
问。烦恼何义。
答。扰也乱也。扰乱有情故名烦恼也。
问。此烦恼障作何释。
答。烦恼即障持业释。
问。所知障几。
答。智所知境。名所知。被此染法障所知境。令智不知。名所知障。
问。此作何释。
答。所知之障。
作依主释。何非持业。
答。所知不是障。被障障所知。故非持业。
问。二障头数是同是别。
答。同是根随二十六惑。
问。既同根随。何称二障。
答。由贪上有扰恼用。名烦恼障。有覆盖用。名所知障。
问。下劣受等。能障上定。亦所知摄。岂唯根随。
答。由同障事。名所知障。
问。烦恼障何。
答。障大涅槃。令诸有情。流转生死。
问。所知障何。
答。障大菩提。令诸有情。不得大觉。
问。既障菩提。何不名能知障。
答。据理亦得。
问。执之与障。是同是别。
答。根稍有异。何以故。我法二执为障根本。生余障类。
问。执生障时。为通为别。
答。别。谓我执为根。生诸烦恼。法执为根。余障得生。
问。此二障染有殊否。
答。有分别者。名之为粗。有俱生者。名之为细。
问。何名分别。
答。强思计度而生起故。
问。何名俱生。
答。与身俱生。任运起故。
问。分别俱生。先断于何。
答。分别之障先断。于见道一时顿断。俱生之障修道位中分分渐断。至金刚心时方能断尽。
问。断此二障于大小乘差别如何。
答。二乘唯断烦恼障。大乘双断。
问。此二障染以何方便能断。
答。见前先伏。入见方断。其断伏道三乘有异。如后三乘五位中辨。
我法二执
问。我者。主宰义。法者。轨持义。何得名执。
答。凡夫执法心外实有。又执此法有实主宰。名我法执。我法之执。心得境名。
问。我法二执谁宽谁狭。
答。法宽。我狭。
问。为甚如此。
答。迷人必迷其法。迷法未必迷人。
问。何以故。
答。能持自体。皆名为法。有常一用。方名为我。
问。何者执法非执人者。
答。如二乘圣。我执已断。法执犹有。即其事也。
世间圣教
问。何名世间。
答。堕在世中。名为世间。
问。世者何义。
答。有四义。谓可破坏。有对治。隐真理。性有漏。名为世也。
问。何名圣教。
答。圣所说教。名为圣教。
问。圣者何义。
答。圣正也。以道正人。目之为圣。又云与理相应。于事无壅。名为圣也。
八转声义
问。八转声何也。
答。体。业。具。为。从。属。依。呼。名八转声。
问。立此何义。
答。收摄之故。有实体者皆。体声摄。有作用者。皆业声摄。为由具者。皆具摄。因由所以。皆为声摄。相从就者。皆从摄。有系属者。皆属摄。为所依者。或于向者。皆依摄。有呼召者。皆呼声摄。
二种我法
问。假我法有几种。
答。有二种。谓世间我法。圣教我法。
问。何名为世间我法。圣教我法。
答。世间人执。名世间我法。圣教施设。名圣教我法。
问。此二我法。何故名假。
答。世间我法无体。无体随情。名之为假。圣教我法。有体强设。名之为假。
问。何义名为无体随情。
答。本无实体。妄情所执。名无体随情。
问。何义名为有体强设。
答。法本无名。随缘施设。强名我法。名有体强设。
问。颂云。由假说我法。疏有二解。请示大纲。
答。初解言说由。后解我法由。
问。言说由。
答。言说与我法为由。由言说故有假我法。
问。我法由。
答。我法与言说为由。由有我法。方起言说。
问。言说由者。因何便能起得言说。说彼我法。
答。由妄情故执着我法。依此便起假我法言。方有所诠假我假法。此名说担情我法也。何以故。先有执情。次起言说。后有我法。言说在中。名说担情我法也。此世间者。若圣教我法云说担证得及我法。
问。我法由者。因何便有我法依之起说。
答。由证得故。强名施设假我假法。后起言说。此是假我假法。此名我法担证说也。先有证得。施设为我法。后起言说此依圣教。若世间者。应云我法担情说。
问。此上二解。上颂如何。且答前解。言说由者。长行问在有字之上。颂家答在说字之上。名言说由。若后解者。长行问在说字之上。颂家答在假字之上。名我法由也。请示法之。
答曰。前解问云。若唯有识云何世间。及诸圣教。说有我法。颂答之云。由假说我法。此是问在有字之上。答在说字之上也。若后解者。长行问云。若唯有识。云何世间及诸圣教说有我法。颂家答云。由假说我法。此是问在说字之上。答在假字之上。
问。无实我法。假依何立。
答。依识所变相见分立。何须此实。
问。依识变立假所以。
答。执相见分。心外实有。此名假法。有实主宰。名为假我。其依识变立假我法。所以然也。
问。相见识所变。相见名唯识。我法依所变。我法应唯识。
答。相见识亲变。相见是唯识。我法依所变。心外非唯识。
问。我法非识变。我法非唯识。真如非识变。真如非唯识。
答。真如识实性。何非是唯识。
二我之义
问。何者世间我种种相。
答。谓我有情。意生。摩纳缚迦。养育者。数取趣。命者。生者。知者。见者。外道别执作者。受者。神我等也。
问。何者世间法种种相。
答。胜论六句。数论二十五谛等。已如前说。
问。何者圣教我种种相。
答。预流等人。三贤十地。三乘五性。二十五有。
问。何者圣教法种种相。
答。蕴处界等。缘起根谛。善巧等法。
问。世间我法。率已妄情。圣教我法。有何益用。
答。有四缘故。一言说易故。二顺世间故。三能除无我怖故。四有自他染净信解事业等故。有此益用。圣说我法。
问。相见二分是依他性。何故说为我法相也。
答。执二为实。有实主宰。是我法相。此是世间我法。何以故。以无依有故。
问。何非圣教我法。
答。若圣教者。义于依体故。
问何但相见不证自证。为我法也。
答。若护法说。据实亦证。
问。亦证自证。何故不说。
答。有三义故。一二执遍我。执不依自证起故。二共许遍故。三小皆不许有自证分故。三义已说。若证自证。即能缘摄。见分中收。所以不说证自证分。
难护法云。相见识所变。相见名唯识。自证不言变。应非是唯识。
答。此骑牛觅牛问也。何以故。自证即是识体。自是能变。何直所变方名唯识。况识种识所变。内二更互变也。
问。若执真如以为实法。宁非染依。
答。真如离言。与能计识。非一非异。故非染依。
问。莫定尔否。
答。疏执亦得。
问。谁人执见以为我者。
答。数论师执思为我。犊子部等执我能见。此非执见以为我乎。
相见同别
问。护法相见。或同别种。何解为胜。
答。疏自断云。别种为胜。
问。何以故。
答。虑非虑别。性或不同。故别种胜。
问。相别有种。何名唯识。
答。不离识故。由识变时相方生故。故名唯识。
四师心分
问。心心所法。四分合成。莫定尔否。
答。有假心所。无自证者。此四分家尚有是说。况四宗义多少不同也。
问四宗何。
答。安一。难二。陈三。护四。
问。不同理。
答。安慧一分。约唯识门。难陀二分。约心境门。陈那三分。约体用门。护法四分。约量果门。
问。四宗既异。孰是孰非。
答。据义不同。皆不违理。
毕竟几分。须有定数。如人有四支。言三则不尽。言五则数虚。
答。胜义法门。非如尔举。盖有此义。必有此理。有此用者。必有此能。若义尽。则其理亦尽。若义不尽。理必不尽。用能亦然。宜深思之。
八识二执
问。我法二执。何识执何。
答。安慧护法二宗有异。
问。安慧宗。
答。有漏八识。皆有其执。何以故有。漏皆执故。
问八既皆执。于我法二。有差别否。
答有。谓五八唯法。七唯人。六识二执甚分明。
问。何故如此。
答。安慧二执不俱。所以七我恒行。法执无容第六间断。故有二执。五八行浅既是有漏。故唯法也。
问。护法宗。
答。五八行浅。一向无执。六七二识。二执俱生。
问。何故二执。却得俱起。
答。我执必依法执起故。所以俱生。
问。其理如何。
答以先执法而为实有。后方执有依受等用。故须同时。
问。我必依法。其犹何者。
答。如无皮。毛不立。无地。草不生等。
问。护法云我法二执。必然俱起。我所执。何不俱生。
答。我法二执。犹如泥依土成。故必俱时。我我所执。犹如王臣。王臣体别。尊卑异处。
火人喻义
问。相见说为似我法者。为当似谁。
答。以内似外。以有似无。约此说似。
问。外境既无。何有所似。不可牛毛反以龟毛也。
答。外境虽无。谈情是有。约情执实。故为所似也。
外举喻难云。如有真火。说似火人。真火既无。人何所似。
大乘答曰。汝之真火已破成非。何劳再举。况我已说。以内似外。以有似无。谈汝执情。外境实有。故为所似。
问。又约何义。说实我法。
答。前不云乎。谈情是实。名实我法。
问。我法本无。何由执有。
答。由无明力。妄执实有。如患梦力。以无见有。
问。凭何以知。
答。觉爱论云。如人目有翳。见毛月等事。
五位唯识
问。若唯有识。五位百法。是何称也。
答。五法事理。皆不离识。故曰唯有识矣。
问。五位唯识。
答。一自性唯识。二相应唯识。三所变。四分位。五实性。
问。自性唯识。
答。别有八识者为三变。若初能变。唯第八者。次唯第七。三通前六。
问。初能变。第八识者。谁是第八。
答。异熟识也。
问。异熟何义。
答。有三义。谓变异而熟。异时而熟。异类而熟。具此三义。故名异熟。
问。变异而熟。
答。种变异时。果方熟故。
问。异时而熟。
答。造因果熟。定异时故。
问。异类而熟。
答。因通善恶。果唯无记。因果性异。名异类熟。
问。异熟之名。作何释也。
答。若异字属因。熟字属果。因果不同。作相违释。异及熟也。或异之熟。若异字属果。异即是熟。
问。或异熟望识。作何释也。
答。若异熟属现。异熟即识。若异熟属种。异熟之识。
问。第八有几种名。
答。有三。一阿赖邪。此云藏。二阿陀那。云执持。三名毗播迦。云异熟。
问。何义立三。
答。三位立。一我爱执藏位。从无始来至无人执。二善恶业果位。亦从无始至无法执。三相续执持位。从无始际至尽未来。
问。第二能变。
答。即第七思量识也。
问。思量何义。
答。思谓思虑。量谓量度。故曰思量。
问。虑度于何。
答。虑度第八见分为自内我。思量即识。
问。第三能变。
答。即通前六名了别境识。
问。何名了别。
答。了谓了达。别谓分别。
问。前五识岂有分别也。
答。虽无计度分别。亦具随念分别故。
问。凭何而说。了达分别。
答。开题末云分别了达之根本。故论言唯识。
八识得名
问。经言一心。论云唯识。何意不同。
答。心意识三。体一名异。随云皆得。
问。既然一体有何义路。于三能变各立一名。第八名心。七意。六识。
答。约偏胜立。
问。请示偏胜。
答。若约缘虑名心。或积集名心。八识皆名心。若集起名心。第八独名心。何以故。集诸种子起现行故。若等无间名意。或思虑名意。八识皆名意。若恒审思量。第七独名意。何以故。恒常审虑第八见分为自内我故。若了别名识。八识皆名识。若了别粗境名为识。前六独名识。
问。何以故。
答。了别六尘粗显境故。
问。八何义名眼识。等。
答。三义不同。前六从依得名。第七相应立号。第八功能受称。
问。从依得名。
答。依眼之识名为眼识。乃至依意之识名为意识。六识皆从所依之根。以立其名。
问。为唯尔邪。
答。具有五义。谓依。发。属。助。如也。依于根。根所发。属于根。助于根。如于根。具此五义名眼等识。
问。请示一途。
答。依眼之识。眼所发识。属眼之识。助眼之识。如眼之识。名为眼识。余五准此。
问。识依眼等名眼识。若识缘色等应名色识邪。
答曰。亦得。何以故。顺识意故。
问。如何是顺。
答。识者缘虑。缘虑色等。此是顺识。
问。既顺识义。何不依立。
答。未自在位。眼唯缘色且无相滥。若自在位。诸根互用。一根发识。缘一切境名何境识。有此混滥。不依境立。但可依根。立无过难。
问。如何一根发识缘一切境。
答。且如眼根能发耳识。缘诸声境。发余准说。余根亦尔。古云。耳处能作鼻处佛事等。即此义也。
问。相应立号者。
答。第七由与四惑相应。号曰末那。此云染污。
问。四惑者何。
答。谓我。痴。见。慢。爱。谓之四惑。
问。功能受称者。
答。第八由具三藏义故。名为赖邪。
问。三藏名。
答。能。所。执。是名三藏。谓持种义边。名为能藏。受熏义边。名为所藏。七执为我。名为执藏。
问。意犹未了。请喻示之。
答。能藏之义。如山藏人。山为能藏(如人能持)。人为所藏(如所持种)。所藏之义。如人藏山。人为能藏之者(如所熏种)。山为所藏之处(如受重者即第八识)。执藏之义。大师解云。是我爱执所摄藏也。如人藏物。
八识了境
问。八识各了何等境。
答。眼了色乃至意了法。七缘第八。八缘三类。
问。眼了色。
答。青黄等色。乃颜色之色也。非质碍之色。若质碍色。有对皆是。
问。声有径直。及曲屈声。耳缘何者。
答。缘径直声。
问。不缘曲屈。
答。曲屈是假。分别变者。方可缘之。耳因缘变。所以不缘。
问。何名因缘变。分别变也。
答。因缘变者。唯是现量。任运缘境。分别变者。通比非量。耳唯现量。故唯缘实。
问。谁缘曲屈。
答。唯意缘。
问。何以故。
答。曲屈之声。带名句文。有能诠用。故唯意缘。
问香。
答。谓俱生香。和合变异香。可意香。不可意香等。
问味。
答。常说五味等是。
问触。
答。冷暖涩滑。轻重痛痒。身所领者。谓之触境。
问。香味触多。鼻舌身识。各缘几种。
答。各自俱缘。皆实无假。所以皆缘。
问。法尘境。
答。过未有无落谢等境。皆名为法。别得总名。
问。七缘第八。
答。第七恒执第八见分为自内我。故名七缘第八。
问。八缘三类。
答。谓种子。根身。及器世间。是为三类。
问。何为种子。
答。第八自证分上一分生现功能。谓之种子。
问。种子义。
答。能生义边。名之为种。如谷麦子。能生芽茎。名为种子。此能亦尔。能生现行。故亦名种。从喻得名也。
难曰。因中见分。不向内缘。见缘种者。种依自证。岂非内缘也。
答。但缘种子。不缘自证。
问。如何能得恁么自在。
答。如鹅饮乳。水乳既和。但饮其乳。不受其水。功能如是有分限故。
难云。虽如此说。仍向里缘。何得能免内缘之失。
答。见所缘者。皆相分摄。相不是内。属外分故。
徴云。争奈依自证何。
答。所依自证固是内分。能依相分。不名为内。
难曰。相见俱依自证而起。相既属外。见应亦外也。如蜗牛二角。皆依头生。二角相望。一何偏外。
答。此内外者。非如隔壁之内外也。但约义理之内外也。见为心分。义说为内。相为境分。义说为外。称实非外。
问。是外何过。
答。心外有法。理乖唯识。成外道见。
问。何名根身。
答。有根之身。名为根身。
问。器世间。
答。有情所依。世界如器。名器世间。
问。第八缘此三类境时。有差别否。
答有。
问。差别相。
答。第八之境有执有受。执有二义。一摄为自体。二持令不坏。受有二义。一领以为境。二令生觉受。
问。说此何意。
答。八缘种时。具执二义。摄为自体。持令不坏。具受一义。领以为境。八缘根身。四义皆是。加令生觉受。缘器世间。于执受中。各具一义。受一义者。但领以为境。执一义者。但持令不坏。是故八缘三类境时。有此差别。
四师异说
问。七缘八见。为定尔否。
答。有四师异。谓难陀王所火辩相见。安慧种现护缘见。
问。难陀缘王所。
答。论云。一难陀解七缘第八心王与所。如次执为我及我所。火辨难云。圣说此识缘藏识故。曾无处说缘触等故。故彼所说理不应然。火辨意云。应缘见相。如次执为我及我所。
问。何以故。
答。见相俱以识为体故。故缘见相。安慧难云。亦不应理。何以故。汝言缘相。五色根境非识蕴故。又难七同五亦缘外故。又难应如第六缘共境故。又难生无色者应无我所。何以故。无色界中无色相故。
问。汝安慧七缘八何。
答。应缘种现。如次执为我及我所。
问。何理缘种。执为我所。
答。种是第八识上功能。不违圣教。缘第八识。护法难云。有义。前说皆不应理。何以故。安慧缘种。色等种子非识蕴收。又总难云。第七我见任运一类恒相续生。何容别执有我我所。例难云。莫有一心别执断常得俱转故。护法申正义。应知第七唯缘第八见分。何以故。第八见分无始时来一类相续。似常一故。唯执为我。定无我所。前师难云。汝说第七不执我所。大论何说。第七末那我我所执恒相应故。护法会云。论乘语势。说我所言。
问。何谓语势。
答。顺文便故。言稳易故。此是语势。
问。请示顺易。
答。如说弟时。便言兄弟。此稳易之谓也。
故结叹云。若作此说。善顺教理。且问顺教。
答。多处唯言有我见故。此是顺教。
问。顺理者。
答。我我所执不俱起故。此是顺理。
问。我我所执。何为不俱。
答。我我所执。犹如王臣。我正如王。所正如臣。既执为我。决不是所。如正面南。何却朝北。故知不俱。
问。护法正义。第八见分似常一故。七唯缘见。难云。岂八自证不似常一。
答。内二沉隐。七无分别所以不缘。
问。八相非隐。何故不缘。
答。七不缘外。相属外分。所以不缘。
问。七依第八。四分依何。
答。唯依自证。何以故。是识体故。
因果能变
问。此三能变有差别否。
答。有因能变。有果能变。
问。因能变。
答。谓二因习气。一等流习气。二异熟习气。
问。果能变。
答。谓前二因所生现果。
问。因能变义。
答。谓二因种子转变生果。名因能变。
问。果能变义。
答。即前二因所生现果。其自证分能变现生相见二分。名果能变。
八识门义
问。初变识有几门解。
答。有十二门。一自相门(初阿赖耶识)。二果相门(异熟)。三因相门(一切种)。四不可知门(不可知)。五所缘门(执受处)。六行相门(了)。七相应门(常与至相应)。八受俱门(唯舍受)。九三性门(是无覆无记)。十心所例王门(触等亦如是)。十一因果法喻门(恒转如瀑流)。十二伏断位次门(阿罗汉位舍)。
问。答第七门义。
问。解二能变。有几门义。
答。有十门。一释名门(次第末那)。二所依门(依彼)。三所缘门(缘彼)。四体性门(思量为性)。五行相门(思量为相)。六染俱门(四烦至爱)。七余相应门(及余等俱)。八三性门(有覆记摄)。九界系门(随所生所繁)。十伏断门(阿至无有)。
问。答前六门义。
问。解三能变有几门义。
答。有九门。一差别门(次第至六种)。二体性门(了别为性)。三行相门(了别为相)。四三性门(善不俱非)。五心所相应(此心所至不定)。六受俱门(皆三受相应)。七共依门(依止至随缘现)。八俱转门(或俱或不俱如波涛依水)。九起灭分位门(意识常至闷绝)。
八识业招
问。八识何识是业招。
答。第八识全。前六一分。
问。何者非业招。
答。第七识全。前六一分善不善性。
问。招非招理大纲之意。
答。无记之法。如干尘土。不能相握自成一聚。故须直用善恶业力。如水胶等。和彼干土无记之法。令成器聚。其善恶法。如木石等。自成器聚。不假他力。故非业招。
问。八识何识其能造业。
答。唯第六识善恶性者。前五一分善恶亦能。
问。何识非造。
答。七八非造。前五一分无记亦非。
问。八识何者是总业招。是总报主。
答。唯第八识。
问。何者别报。是别业招。
答。唯前六识一分无记。及器世间。亦别业招。仍名依报。无记心等及根身等。皆名正报。亦别业招。
问。何故第八偏名总报。
答。是善恶趣。一报之主。偏名总报。
问。何名别报。
答。寿夭贵贱好丑等是。
问。八识几间几续。
答。七八相续。前六间断。
问。第八不续。有何过也。
答。是总报主。若间断时。便非情摄。
难。七非报主。如何亦续。
答。随所生所系。有第八时。便有第七。所以亦续。
问。何故有八须有第七。
答。七八一俱依。更互为因故。恒审思量我无我相。知不间断。
难。第七因中转成无漏。何非间断。
答。漏与无漏。前望后念。互相续引。体非间断。
问。前六识间断行相。
答。如闭目时。不能观色。或闷绝位。耳不闻声等。岂非间断。
问。第六识间断之相。
答。五位无心。皆是间断。
何者五位。
答。一灭尽定。二无想定。三无想报。四极重睡眠。五无心闷绝。
问。八识因中几通无漏。
答。六七二识因中转。前五第八果中圆。
问。何故六七因中转也。
答。地上第六入无漏观。转成无漏。
问。第七无观。何成无漏。
答。第六无漏入双空观。碍下第七二执不行。所以第七亦成无漏。
问。第六入观。何关第七。
答。七为六根。根识相依。安危事同。
问。五八何故唯果中圆。
答。前五第八。一转永转。所以因中不通无漏。
问。为甚如此。
答。八是报主。因行未满。不得无漏。若成无漏。便名为佛。何称因中。
问。前五非主。何理因中不成无漏。
答。前五色根。是第八相分。内分未转。相亦有漏。
问。五根有漏。关五识何。
答。前不云乎。根识相依。安危事同。何早忘之。
问。七八一俱依。七成无漏。八何不成。根识相依。安危事同故。
答。七赖六方成无漏。无力自成。何能成八。譬如羸人。仗他人力。自方得起。岂能行他。
难云。安危事同。怎么生说。
答。具三义故。安危事同。不具三义。不必皆同。且问三义。一不共根。二必俱根。三同境根。前五根识具此三义。所以事同。今七八识根识相望。是共根。不必俱。不同境。所以安危事不必同。
难曰。七望第六亦是共。不必俱。不同境。何却事同。
答。六有观道。可违第七。所以事同。七无观道。无违八力。不应齐责。
问。无漏第七能断惑否。
答不断。
问。何故不断。
答。双空第六。断二执已。方才引起无漏第七。何断之有。
问。无漏第七还证理否。
答曰证理。有本智故。
问。无漏第七得外缘否。
答曰外缘。无漏融通故。
问。六七缘八。从质所生一分相分。八自缘否。
答曰不缘。
问。为甚不缘。
答。是六七相。
问。八何不缘。设缘何失。
答。心外取法。
问。见是能缘。得自缘否。
答曰不得。譬如指端不能自触。刀不自割。岂得自缘。
难。指刀是色。有其形质。安得例心无形质物。
答。虽无形色。能所缘分。自有分限。力止如此。
问。说屈头缘。又作么生。
答。彼说无漏。有漏不得。
难。若无漏见。得自缘者。刀应自割。不限力能不止如此。
答。有漏生涩。可说分限。诚如刀指。无漏融通。何得责齐。
问。云何融通。能越常情。
答。尔之徴责。其犹蟭螟不信鲲鹏也。
八缘三境
问。三境之中各几。
答。前五第八。唯一性境。第七末那。唯一带质。第六通三。
问。五八何唯性境。
答唯任运缘。得境自相。故唯性境。
问。七何唯带质。
答。以心缘心。真带质故。
问。六何通三。
答。五俱意识。不作解时。得境自相。是其性境。缘心心所。是带质尘。缘无体法。是独影境。
问。无漏八识各具几境。
答。皆缘三境。
问。何故皆通。
答。皆缘假实。故通三境。
问。无漏六七缘有漏心。是何境也。
答。是独影境。何以故。相从见生。不从质起故。
问。若尔。何故灯说无漏第七。缘有漏第八。是带质邪。
答。灯是设解。非正义也。
问。何知是设。
答。从质起者。一分相分。与能缘见无漏无异。何名亲相。故知非正。独影无疑。
难云。假饶相分。教从质起。既是无漏心家相分。何得有漏。
答。相既无漏。知从见生。故是独影。
问。无漏之心唯是现量。缘漏等时。何非性境。
答。夫性境者。从实种生。有实体用。能缘之心。得彼自相。名为性境。漏相既假。故非性境。
问。若如此说。应是不约能缘证知说三境邪。
答是。
问。何以故。
答。既说三境。何关心事。只约境体。假之与实。配归三境。
问。有漏五八。缘于无漏定果色时。是何境邪。
答。是性境。
难。漏无漏异。何成性境。
答。有漏第八。托无漏质。为增上缘。从自漏种生自亲相。故是性境。
问。相与本质。要极相似。凡圣悬殊。岂得相似。
答。菩萨定果。本欲济物。变令相粗。故得相似如有弥猴。能知佛心。佛变粗心。令弥猴知。定果亦尔。
问。此漏缘无漏。何故不同无漏缘漏。是独影境。却是性境邪。
答。有漏五八。是因缘变。不能缘假。故非独影。不同无漏。能缘假故。
问。无漏之心。既能缘假。莫应却是分别变么。
答。彼是凡夫不思议境。轮回之心。能卜度乎。切忌钻龟打瓦。
问。七缘八真带质境。中间相分两头生。是何性也。
答。从见生者。随能缘见。是有覆性。从质生者。是无覆性。三性第六缘心心所。仿此说之。仍于两头。相各随性。
三境熏种
问。前五性境熏几种。
答。善恶前五熏三个种。能缘见种。所缘相种。所托质种。
问。第六三境。各熏几种。
答。亦说善恶。性境亦三。独影唯一。谓见分种。质有二。见质二种。
问。独影何故唯一见种。
答。相分是假。故无相种。又不托质。复无质种。故唯见种。
问。带质何故唯无相种。
答。从两头生。假不能熏。
问。带质境为是谁辨。
答。设尔何失。
难曰。若用相辨。无记又假。不能熏种。若以见辨。犯性决定。见通善恶及有覆性。办无覆种。故犯性决定。
答。能缘见是善恶有覆。见与相力。相自办种。无记相办。不犯性决。见与相力。不犯能熏。二难齐说。
问。此义幽奥。喻如何者。
答。如木人凿穴。合云本质如木。相分如凿。能缘见分如执凿人。穴如种子。法合云。木人执凿而凿本。穴属于木。穴在木上。故见助相而办种。种属于质。种在第八故。
问。相分是假。与力何益。且如龟毛怎生与力。
答。此之相分。不同无法。从实质起。终有实用。实用办种。亦复何疑。
问。喻如何者。得有实用。能办自体。
答。如水之波。波从水起。不无湿用。故能润物。
问。既有实用。何却名假。
答。所缘之见。见本非相。说相为假。相依见生。不无缘用。合云如水非波。说波为假。波依水起。不无湿用。故虽是假。仍有实用也。应总结云。说波是假。波能润物。说相是假。相能熏种。正相符顺。又解。相名假者。聚集假也。聚集见质。二能缘用。合成一相。所成相分虽假。能成见质是实。是故相分有能熏用。譬如瓶盆。四大所成。所成瓶虽假。能成四大是实。是故瓶盆能有盛贮之用。此正如彼。何消异云。
三境二类
问。何故说有第一类性境。第二类性境也。
答。第一类者。从实种生。有实体用。能缘之心。得彼自相。第二类都无前义。只约相分。从质义边。说为性境。由假说故。名第二类。
问。何故说真带质。以带质也。
答。真带质者。以心缘心。中间相分从两头生。连带生起。名真带质。似带质者。以心缘色。中间相分唯从见分一头生。变带生起。名似带质。亦是假说。
问。此真似二。有如何者。
答。真者如灯照灯。能照所照俱有光明。二灯合成。如能所缘二心中间。二能缘用合成一相。似带质者。如灯照壁。壁本无光。中间光明唯是能照一灯之光。如所缘色无能缘用。中间相分唯说见分一头而生。
问。何者是其有质独影。无质独影也。
答。无质者。能缘之心缘假法时。以其相分唯是能缘见分之上虑度而生。独有影像。都无本质。名无质独影也。有质者。虽有本质。以其相分不从质起。独由见生。名有质独影。如无漏心缘有漏法。即其事也。此非假说。
问。带质相是假。是假能熏种。独影相是假。是假亦能熏。
答。独影相无质。所以不能熏。如空中华。唯病眼生。不能结果。带质相有质。所以能熏种。如泥依土。人力运用。能成其器。
问。性境熏三种。第八是性境。何故不熏种。
答。境义。熏义。殊不相干。何故取为难。
问。不干理。
答。得境自相者。谓之性境。具能熏四义者。谓之能熏。八得境自相。第八是性境。不具能熏义。何得能熏种。
问。八不能熏。自种何来。
答。六七缘八时。质种是八种。前五缘色等。质种是八相。
问。八是所缘。为作具熏。无记第六。不为他所缘。自又无胜用。种从何生。
答。既无新熏。理唯用本有种。若尔。唯本无新。应同护月不正义也。
答。护法正义。合理为正。本无刚说。何得成正。如护法宗。上品无漏。唯本无新。岂非正义。虽有转齐所齐无新。有凭枢说善染第六。缘自过去无记心时。说为带质。所熏质种。生无记六。今会彼云。彼说作门也。若实辨体。岂由说作欤。
八具三量
问。八识于三量中各具几。
答。五八唯现。第七唯非。六三。
问。何故五八唯一现量。
答。不作分别。冥证境故。
问。六通三。
答。五俱意识不作解时。是其现量。若独散意度境无谬。谓之比量。比度不着。谓之非量。
问。七何唯非。
答。恒执八见为自内我。见本非我。故唯非量。
八具三性
问。八识之中三性各几。
答。八唯无覆。前六通三。七唯有覆。
问。唯无覆之理。
答。是所熏故。
问。何故所熏。要唯无覆。
答。如熏义说。
问。唯有覆。
答。有四惑覆。故是有覆。说有覆义。如三性门。
问。既四惑俱。何不成恶。
答。四惑非是唯不善性。第七又无强思计度。所以不成不善性也。
问。前六识通三性义。
答。若以信等善所俱起。是其善性。若以嗔等恶所俱起。是不善性也。与遍计等无记所俱。是无记性。
问。前五与六皆通三性。五六何别。
答。五无计度。与六不同。
问。既无计度。何不同七。
答。五六相须。有随念分别。又与唯恶嗔等俱起。故成不善。
问。其五六相须之理。
答。五由六而方生。六由五而明了。前五与六为明了门。六与五为分别依。是相须理。
八具九缘
问。八识各具几缘而生。
答。颂曰。眼识九缘生。耳识唯从八。鼻舌身三七。后三五三四。若加等无间。从头各增一。
问。九缘者何。
答。空。明。根。境。作意。分别。染净。根本。种子。此是九缘。
问。何者是空。
答。谓根境相离中间无碍空隙之空也。
问。明缘。
答。乃灯日等照烛之明也。
问根。
答。乃发识之根也。
问境。
答。乃八识所缘之境也。
问作意。
答。乃遍行五中警觉令心生者也。
问分别。
答乃第六识也。
问。何故第六。得名分别。
答。六是分别依故。
问染净。
答。即第七是染净依故。
问根本。
答。即八是前七之根本故。
问。第八何故与七为根本。
答。谓根本者。生之由也。如水生波。水是生波之由始也。所谓根本者也。
此说凭何。
答。凭海波喻。
问种子。
答。乃生现识之习气也。
问。眼九为定尔否。
答。肉眼定九。天眼或有不藉空明。
问。耳八。九除何一。
答。唯除明缘。
问。何故除明。
答。暗中闻声。何假明缘。
问。何不除空。
答。眼耳二识。离中取境。若境与根中间不空。相逼附者。不能见闻。所以不除空缘。
问。鼻舌身三七。于九缘中。除去何二。
答除空明二。
问。其何所以。
答。鼻舌身三。合中知境。暗中亦能。香味触境。不假明缘。若根与境。中间空隙不相合者。即身不觉触。舌不知味。鼻不闻香。故须除空。
问。何理得知眼耳二识。是离中取。鼻舌身三。合中知。
答。知处不知处异。坏根不坏根别。
问。知处等义。
答。眼知色境在何方处。或东西等。耳识知声。从何方来。鼻舌身三不知境从何方所来。是故知来处者。表为离知。不知处者。表是合取也。
问。坏根之义。
答。若粗色入眼中。即坏其目。大声附耳即使人聋。此是坏根。
问。不坏者。
答。香臭入鼻。酸咸上舌。寒暑着身。三根宛然。分明照境。即知不坏。是故以知不知。及坏不坏。表知离取合知之理。
问。后三五三四。
答。六五。七三。八四。
问。第六何五。
答。谓根。境。作意。根本。种子。
问。何无分别。
答。是六自体。
何无染净。
答。根缘便是。
何不除根。
答。取染净也。二和生识。故取根境。不取染净。
问。第七何三。
答。谓根。作意。种子。
问。何无根本及与境缘。
答。依彼转缘。彼根本与境即是根缘。
问。第八何四。
答。比七加境。
问。谁为八根。
答。是第七。
问。为甚。
答。七八一俱依故。
问。加等无间者。
答。乃各识前念已灭之识。即开辟处所引后令生。中间无隔者也。
问。八识生时何须此缘。
答。自己一识前念不去。后念不生。故识生时须用此缘。
问。何故前念不灭后念不生邪。
答。前念自体占自路故。自何得生。
问。教他二识。并生何失。
答。且如一人同念。并生二第八识。成二有情。岂有此理。故须前念灭已。后念方生。况有为法无二念住。实约此义。说不并生。
八识界地
问。八识界地分别云何。
答。鼻舌二识。一界一地。眼耳身三。二界二地。六七八通三界九地。
问。何故鼻舌唯一界一地。
答。初禅鼻舌境无缘。故唯一界地也。
问。眼耳身三二界二地。
答。上界眼耳身三识。应用当时借下天。故二界地也。
问。何故鼻舌二识一界一地。
答。为上界无段食故。
问其所以。
答。段食以香味触三尘为体。既无段食。无香味境。鼻舌不生。
问。何以故。
答。根境二和识方得生。既𨷂境缘。识焉得生。是故鼻舌二识唯一界地。古云。鼻舌二识境无缘也。
问。何故段食唯欲界有。
答。有三欲处。名为欲界。谓饮食。睡眠。淫欲。上界俱无三欲。是故段食唯欲界有。
问。何故眼耳身三通二界地。
答。初禅离生喜乐地。有寻有伺通初禅有。二禅唯伺无寻。𨷂一不生。三禅无寻无伺。双𨷂不起。
问。何故无寻伺。二识不生也。
答。寻伺乃发识之作具。是增上缘。既𨷂一缘。故识不起。古云。为无寻伺识不起。
问。何故二禅已去。渐无寻伺。
答。寻乃发言之粗法。是所厌故。欲生上者。厌下苦粗障。忻上净妙离。即其意也。愚疑借识。乖唯识乎。敢问之云。上地无识。便言借识。上地无色。何不借色。彼答之云。色是所厌。不云借色。
例云。识亦所厌。何偏言借。
答。色是隔界。不得言借。识是同界。何妨言借。
难云。色是隔界。不得言借。识亦隔界。何偏得借。
答。识是同界。色是异界。不应相例。
问。既是同界。何故有识无识浑不同也。
答。由寻伺有无。故浑不同。
愚云。既无寻伺。所厌明矣。何用借为。
答。识强经厌。境不经厌。故借识缘。何不得乎。
例无色界识不经厌。有识无色。亦应借色。令识缘之。不亦可乎。
答。色既所厌。缘他则么。
难云。识既所厌。借他则么。
彼救之云。虽上下地有识无识有少不同。同一界故。是故下地之识得缘上地之境。何以故。所托之质是一第八亲相分故。
难云。恁么则上地下地应得互缘。何须说借。既说借识。明不互缘。
又质虽是一。能托是别。何以故。下地识相非上地识相。故不互相缘。其理明矣。
又问。彼心心所法四分合成。上借下识。唯借内三。甚违此理。
彼例之云。如无色界亦唯内三。应违此理。今答之云。无色色经厌。所以唯内三。色界色法不经厌。何由色不起。汝今借下识。生时下识自有相相随。何成下识缘上相。
又问彼云。识是所厌。仍说借识。色是所厌。亦说借色。有何不可。
答。色属下界。识属上界。理乖唯识。故不借色。
难云。识属下地。境属上地。乖唯识么。真可谓贪观天上月。失却手中桡。
外云。古来说借识。敢违古人乎。向道今人不敢违古人。古人敢违唯识乎。有云。借识力不可判故。愚闻五力不可判。谓佛法定通业。未闻借识力不可判。虽云五力不可判。未闻有乖唯识者。愚情短拙。再问英贤。
八具心所
问。六位心所。
答。有五十一。
问。八识各与几所相应。
答。前五识三十四所。第六识全五十一所。第七与十八相应。八唯五所相应。
问。前五何三十四。
答。颂云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嗔痴。
问。七何十八。
答。颂云八大遍行别境慧。贪痴我见慢相随。
问。八何五。
答。谓遍行五。
问。果位八识。各与几俱。
答。八识皆与二十一俱。
问。何二十一。
答。遍行五。别境五。善十一。
八能所熏
问。能所熏中八识。谁能谁所。
答。前七皆能熏。八独所熏。
问。前七三性皆能熏邪。有不能者。
答。除无记。𨷂有胜用。不能熏种。其余善恶。及有覆性。尽皆能熏。
问。何故第八独为所熏。
答。所熏四义。唯第八具。所以八独为所熏。
问。何名所熏四义。
答。一坚住性。二无记性。三可熏性。四与能熏和合。
问。坚住何义。
答。从无始之始。至究竟之终。一类相续。为坚住性。
问。第七亦尔何非所熏。
答。有第二义。恶无记性。七亦有覆。故非所熏。
问。何故无记偏为所熏。
答。如中庸物。自非香臭。可受余熏也。
问。八俱五所。具前二义。应为所熏。
答。第三义拣要可熏性。
问。可熏何义。
答自在之义。五所非自在。不可受其熏。
问。他人第八具前三义。应受其熏。
答。有第四义。要与能熏和合。他八望自既不和合。不受其熏。
问。和合何义。
答。能熏所熏。同时同处。故名和合。已上四义。唯第八具。所以八王。独为所熏也。
问。何故前七皆是能熏。
答。亦具四义。故皆能熏。
问。何名四义。
答。一有生灭。二有胜用。三有增减。四与所熏和合。
问。有生灭何便能熏。
答。有能生长之作用故。是为能熏。
问。无记色心皆有生灭。应皆能熏。
答。有第二义。要有胜用。
问。何者胜用。
答。善恶有覆强胜之力。名为胜用。
问。佛位善法既是强胜。何非能熏。
答。有第三义。要有增减。
问。有增减者。何等义也。
答。损益之义。佛无损益。故非能熏。疏喻说云。应刚即刚。合柔即柔。能成办事。
问。他身前七。具前三义。应能熏自。
答。第四要与所熏和合。
问。能熏前七皆有王所。莫同第八唯王非所么。
答。王所皆能。
问。前七心所何故同王亦能熏也。
答。四义具故。
问。第八心所何不同王亦所熏邪。
答。适来已拣。𨷂自在义。所以非所。
难曰。心所不自在。心所非所熏。心所不自在。心所非能熏。答已具义不具义故。何烦再问。我问前义岂可重繁。
答。为因据有力。心所亦能熏。心所有力故。受熏须报主。心所非能熏。所非报主故。
难曰。为因言有力。心所便能熏。为果应有力。心所亦所熏。
答。为果无力。又过失多。所以心所非是所熏。
问。何知无力及有过失。
答。既有过失。知是无力。
问。过失者何。
答。顿生六果。是为过失。
问。何故便能顿生六果。
答。若第八识王所一聚。六皆受熏。凡一能熏。熏六个种。后遇缘时。六种顿生六个现行。
问。设生六果。何便是过。
答。如一有情。顿生六个第八现行。成六有情。故是大过。
问。一设成六何成大过。
答。圣教所说。其众生界无有增减。既违圣教。又无此理。故成大过也。
难。能熏第七一聚王所有十八法。缘第八时齐熏一十八个质种。何无顿生十八果失。
答。能熏虽多。一处受熏。唯生一果。如一麦中有多面尘。共生一芽。此亦如彼。应法合云。麦壳一而面尘众。共生一芽。持处一而种子多。同生一果。其或麦粒成多。目系而藂苞竟秀。若也受熏非一。何疑而众果齐生。
得种子名
问。能熏所熏。皆具四义。熏成种子。具几义也。
答。论云。然种子义。略有六种。
问。六者何。
答。一刹那灭。二果俱有。三恒随转。四性决定。五待众缘。六引自果。
问。刹那灭者何也。
答。显是有为有转变义。于转变位能取与果。方成种子。
问。刹义拣去何法。不得名种。
答。拣无为法。及长时四相。并外道常我。
难。若刹那灭为种子者。应前念种。望后念现。或曰一念。自他相望。皆与为种。
答。第二义拣。要果俱有。
问。果俱有何义。
答。与自现果。俱时现有。方成种子。即与果俱。即拣前后。及相离法。
问。种因生现。要与现果俱时而有。方得名种。现因熏种。亦与种果俱时而有。应亦名种。
答。有第三义。要恒随转。
问。恒是何义。
答。谓要长时相续。其性一类。方名种子。遮彼转识现熏种时。虽一念与种果俱有。非恒随转。
问。其能熏现。与所熏种。何非恒随。
答。间断之识。三性互起。非长相续。一类而转。故能熏现不得名种。
难曰。若尔。第七不间。应得名种。
答。漏无漏间。不得名种。
难。若云一类。如何说有有寿尽相。
答。约生果有限名有寿尽相。种体非断。
问。若恒随转。得名种子。应善等种。生染等现。
答。四性决定。遮彼异性为自类因。
问。性决何义能遮彼也。
答。谓随能熏善恶无记。决定无杂。生各性果。名性决定。
难。若异性因不名种子。如何说有因通善恶。果唯无记也。
答。增上缘。此说因缘。
问。若自性因生自性果。应此性因一时顿生此性多果。
答。五待众缘。遮彼顿生多此性果。
问。待缘何意。
答。要须等待众缘和合。方起现行。始成种子。
问。众缘者何。
答。亲因缘。增上缘。等无间缘。所缘缘。此名众缘。
问。何种待何缘。
答。心种待四缘。色种待二缘。谓因缘。增上缘。
问。谁说一因顿生多果。
答。谓有外道执自然等顿生多果。
问。若同性待缘生一性果。应善色种。生善心果。余性准难。
答。六引自果。谓要别色及别心等。各自引生自色心果。方成种子。
问。色心互生是谁所执。
答。谓有外道计一因能生一切诸果。是故遮之。
问。无性第七具前五义。应名种子。
答。𨷂果俱有。第八现识虽具恒随。亦𨷂果俱。
难云。种子生现行。因种与果俱。种子引种子。因应与果俱。何理不同也。
答。种望现果是异类。体不相违。许同时。种望种果是同类。自体相违时须异。
问。何理同类便说相违。异类不违耶。
答。如子望母。子不是母。是异类故。同时俱有。母自望母。名为同类。故于一时无二身并。
问。谷麦等子。亦能生茎。名种子否。
答。依世俗说。假名种子。实是现行。
问。何故非种。
答。色种无质碍。麦种有质碍。故非种子。若种引种。是自体故不同时。
难云。见分缘于见。自体同时缘。种子生于种。自体同时生。
答。见分缘于见。二用得同时。种子生于种。二体不得并。
问。并生何失。
答。有无穷失。
问。无穷理。
答。如一种子。同念并生自一种子。所生种子当念又生。如是展转同念并生无穷种子。岂有此理。
问。教他无穷。何须障他。
答。不是障他。实无此理。如父果必以能生子。岂有同念父自生父也。
问。种引种。现引现。不同时。种生现。现熏种。却同时。请细敷演有异之理。
答。种引种。现引现。约刹那四相前后相引。乃横说故不同也。种生现。现熏种。约头上脚下生茎结子。乃竖说故。却同时也。是故不同。
问。种生现。现生种。如父生子。子复生孙。是亲因缘。殊无疑滞。其种引种。何理说为亲因缘也。
答。前念既灭。后念已生。即前念体亲引后念。知是亲因缘。譬如辊弹。前辊至后。后弹即是前弹之体。岂不亲也。其种现相生。别办体者。尚说为亲。此种引种。前念后念。即是一体。岂不至亲也。
问。其现引现亦是前念亲引后念。应是因缘。何故却说为真等流也。
答。疏出已有种子生故。
问。疏意如何。
答。前念种子。生起头上前念现行。其种辊至第二念时。还生头上第二念现。故知后念现行。不是前念现行亲生。如戴华人向前行时。其华不曾自向前行。随人向前也。思之思之。
问。三类亲因缘。四类真等流。请以喻释不同之理。
答。种生现。如炷生焰。现熏种。如焰生燋炷。种引种。如炷前后自相引生。现引现。如𦦨前后自家相引。其义稍难。
又复问云。何故前三名亲因缘。第四只名真等流也。
答。炷亲生焰。焰亲生燋。此之易见。炷引炷者。其炷脚下。更无有物能生炷者。即知前炷亲引后炷。此亦名亲。其焰引焰。脚下已有前后灯炷而生焰故。即知后焰非前亲引。故非因缘。只是等流。止是相似名真流。不是亲生。故非因缘。翻云。若前后焰自亲引生。何故炷尽焰便随灭。固是前焰不能亲生也。
八缘假实
问。因位八识于假实境。何识缘假。何识缘实。
答。五八唯缘实。第七唯缘假。第六缘假实。
问。五八唯缘实理。
答。五八识唯因缘变。无分别变。唯现量。唯性境。故所缘境是实非假。
问。第七境唯假所以。
答。唯带质境。唯是非量。故所缘境唯假非实。
问。第六识假实之由。
答。通二变。通三量三境。是故所缘境。通其假实也。
问。佛果位。
答。八识通缘假之与实。何以故。一法不知。非遍知故。
新熏本有
问。一言种子。有差别否。
答。有新熏种。有本有种。
问。有异说否。
答有。难陀唯新。护月唯本。护法正义。新本合论。
问。上品无漏。唯本无新。如何合论是正义也。
答。有则理有。无则理无。故为正义。若约转齐转灭。亦有新本合论之理。仍所齐中上皆是本有。
问。难陀护月。各有理教。胡为不正。
答。互为不尽理。故为不正。
问。互为不尽处。
答。若唯新熏无本有者。上品无漏。无记第八。此上二类无新熏理。又无本有。从何种生。唯新熏者。不尽此理。若唯本有无新熏者。前七王所具能熏义。何缘不熏。举例难云。如水既湿。何不润物。若不润者。恁么则火应不烧。地应不载。风应不动。此例无边。为大失也。是故新本合论即知正也。
八识五受
问。受有五种。苦乐忧喜舍。八识各与何受相应。
答。七八唯舍受。前五唯苦乐。第六二师异。若意地有苦师。第六通五受。若意地无苦师。第六唯三受。忧喜舍为三。除苦乐二也。
问。五受义。
答。逼悦身者。名苦乐受。逼悦心者。名忧喜受。不逼不悦。名为舍受。
问。第六二师。何师为正。
答。若约极苦乐处。心亦苦乐。意地有苦。颇为尽理。
问。何处名为极苦处也。
答。无间地狱也。
问。极乐何处。
答。是第三禅。名离喜妙乐地故。若意无苦乐。可名极乐。
八识所依
问。八识各有几重所依。
答。五四六有二。七八一俱依。
问五四。
答。一五色根为同境依。二第六识为分别依。三第七识为染净依。四第八识为根本依。
问。六有二。
答。一第七为俱有依。二第八为根本依。
问。七八一俱依。
答。七八更互为俱有依。
问。八识止此。复有依否。
答。八识生时复各三依。一因缘依。二增上缘依。三等无间缘依。
问。八识生时。何须直用因缘依也。
答。离因缘种必不生故。所以生时须用此依。
问。增上缘依。
答。离俱有根心等不转。故须此也。
问。等无间。
答。离开导依必不得转。故亦须用。
问。因缘依。取体是何。
答。谓色心等诸法种子。论云。诸有为法皆托此依。离此因缘必不生故。
问。俱有依体。
答。谓内六根六处是也。
问。开导依体。
答。谓前灭意。此等无间名为意也。
因缘差别
问。因缘依有差别否。
答有。小乘经部。因果异时。何以故。种坏芽生故。若大乘正义。因果同时。
问。定同时也。
答。有少不同。若种生现。现熏种。因果同时。若种引种。现引现。因果异时。
问。种引种。凭何得知异时。
答。瑜伽论说。亦与后念自性为因缘故。知是异时也。
问。种引种异时之理。
答。约细四相念念迁灭。前灭为因。后生为果。如前已说。
问。种现相生同时之义。
答。脚下种子生头上现。如子生茎。现行头上办所熏种。如茎结实。故定同时。亦如前说。
问。俱有依差别之理。
答。有四师。前三不正。其正义者。乃五四。六有二。七八一俱依。如前问答。
开导差别
问。开导依有差别否。
答。有三师故。谓难陀。安慧。护法。三师有异。
问。三师不同。大意如何。
答。难陀安慧八识相望。互为开导。护法八识各自开导。此大意也。
问。难陀安慧互开既同。取理同否。
答。不同。难陀以相续为理。相续之者。与间断者为开导依。安慧有力为理。以有方者。与无力者。为开导依。
问。护法菩萨既迥不同。以何为理。
答。三义为理。一有缘法。二要为主。三能作等无间缘。
问。立理既然。开导如何。
答。八识各自类为开导。非互相望。
问。粗知大纲。请举难陀之文。
答。论云有义。五识自他前后不相续故。以第六识所引生故。唯第六识为开导依。第六意识自相续故。亦由五识所引生故。以前六识为开导依。第七八识自相续故。不假他识所引生故。但以自类为开导依。次安慧师难难陀曰。汝言前五自他不续。唯用第六为开导依者。未自在位。可如汝说。若自在位。宁不相续。又难。若率尔遇境。可不相续。等流五识岂不相续。又难。若非胜境。有不相续。处增盛境。何不相续。
问。何名增盛之境。
答。如炎热地狱。
问。增盛境宁见相续。
答。猛火炽燃。逼夺身心。经一劫等。烧煮不绝。此五识身。理必相续。难前五已。难第六云。五俱意识。自前后引。何假前五。为开导依。又难。无心等位第六既断。七八恒续。何不用彼为开导依。又例难云。若六用前自类为依。五识自类何不许邪。彼既不尔。此云何然。难第七云。平等性智相应末那初起。必由第六引生。亦应用彼为开导依。难第八云。镜智俱第八净识。必由第六方便引生。亦应八用六七为依。既难破前。申自义云。应说五识。前六识内随用何识为开导依。即知前五有六重依也。第六意识用前自类。或七八识为开导依。明知第六有三重依也。第七末那用前自类。或第六识为开导依。七有二重。阿陀那识用前自类。及第六七为开导依。八有三重。护法菩萨总非前曰。有义。此说亦不应理。总非前已。立自义云。开导依者。谓有缘法。为主。能作等无间缘。
问。立三义者。其故何也。
答。各有所拣。
问。初义拣何。
答。有字拣于不相应行。由彼无体。故有字拣。缘字拣色及无为法。彼非能缘。故缘字拣。拣彼意者。要有所缘。及有力者。能引生故。
问。为主拣何。
答。拣心所法。彼非主故。要是其主。及有力者。方可为依。
能所无间。其义拣何。
答。拣前二师异类之识。为自识依。及拣自类后念之识。不与前念自识为依。等无间缘。即唯自类。及自前念也。
问。此中能作等无间缘。与四缘中等无间缘是同是别。
答。是别。
问。请料简之。
答。有是开导依。必是等无间缘。有是等无间缘。非开导依。此宽彼狭。故云别也。
问。何类是等无间缘非开导依者。
答。谓前念灭自类心所。是前灭后生等而开导。不自在故。非是所依。
问。开导依名属目何义。
答。此于后生心心所法开辟引导。名开导依。
问。何故拣色及不相应。
答。皆无力故。
问。何拣无为。
答。无前后故。难前师云。纵云若此与彼无俱起义。说此于彼有开导力。夺云。一身八识既容俱起。如何异类为开导依。
问。此难何意。
答曰。意云八识相望。他现生处。不障我路。何用他识与自开导。又难。若自八识互为开导。一身八识应不俱起。前师答云。不俱何失。难云。便同小乘心不并生。前师云。我既不尔。汝云何然。申自义云。是故八识。各唯自类为开导依。深契教理。何以故。自类必无俱起义故。应外难云。此识彼识是异类俱起。相望非开导。此心彼所。亦异类俱起。心非心所依。举论答云。虽心心所异类并生。而互相应。和合似一。定俱生灭。事业必同。故一开导时余亦开导。具此五义。是故心与心所。心所与心。展转亦得作等无间缘。诸识不然。不应为例。此释诸识相应难也。外又难云。心王心所虽异类相望。互作无间缘。缘义既无差违。依亦应等。论答之云。然诸心所非开导依。何以故。于所引生无主义故。疏释之云。依是主义。心所非依。缘是由义。心所亦尔。此释心所成依难也。著名沙门而来难云。如我所见。前念一法引后自一。名之为等。汝前一法。引后一聚。何待名等。论答之云。若心心所等无间缘各唯自类。其七八识初转依时。相应信等此缘便阙。此释应各为缘难也。
问。云何便阙。
答。七八有漏。无有信等。无漏信等。谁为此缘。难云。设此缘阙。亦何伤理。论答之云。则违圣说诸心心所皆四缘生。何以故。阙此一缘。唯三缘故。外又难云。六从无心出有心时。何不七八为六依。论答之云。无心睡眠闷绝等位。意识独断。而后起时。彼开导依即前自类。
问。何故不用七八为依。
论又答云。彼先灭时。已于今识为开导故。何烦异类为开导依。
问。心既久灭。何得为依。
论答云。无自类心于中为隔。名无间故。何不得为。此释后起由他难也。前师难云。佛地论等。皆云诸识互相引生。汝何翻解。论答云。然圣教中说前六识互相引起。或七八依六七生。皆依殊胜增上缘说。非等无间缘。故不相违。此释诸教相违难也。既无违难。结正义云。故自类依。深契教理。
问。开导依名。作何释也。
答。依字是通。通三依故。谓因缘依。俱有依。开导依。开导二字是别。唯此一依。以别拣通。开导之依。拣非二依。通别依主。又开导是总。总通王所。所亦开导。然非为依。依字是别。唯局心王。总别依主。是开导家之依。拣开导中非依者。即心所也。若开谓开辟。导谓导引。二皆是用。依同一体。亦开亦导。同依持业也。又依体之上有开导用。以用堕体。开导即依。体用持业。
难持业云。开导二字。通其王所。依之一字。唯是心王。今作持业者。岂无以宽即狭之过也。
答。即一分故。无此过咎。
举例难云。所知障者。所知二字。通一百法。障之一字。唯二十六惑。彼名何不作持业释。即一分也。
答。所知二字。不通一百法。唯七十四。无二十六惑。
问。何以故无。
答。二十六惑为障之时。未为所知。为所知时。已不为障。既为障时。不为所知。是故障非所知也。为所知时。已不为障。即所知非障也。所以左右不成持业。
问。何义为障之时不为所知等也。
答。所知障者。障智不生。智既不生。谁是能知。知是其障。故障非所知。若智已生。障是智家所知之境。障却不能障其知也。所以云云。为障之时不为所知等也。
问。古云所知不是障。被障障所知。据此所说。二十六惑只为能障。不为所知也。
答是。
问。何故却说通一百法。
答。约智已生。说通百法。智未生时。被障障之。
问。若尔。应云被障障能知。何云障所知也。
答。障所知境。令智不知。名障所知。其实亦障能知之智也。又解。被障障所知者。不望能知。据此所说。亦无百法。何以故。二十六惑既为能障。明非所知。智若生时。惑已亡故。所知于何。
问。何故皆说通一百法。惑已亡故。
答。惑虽已亡。其惑名状。智亦能知。故说所知通百法来。
问。泛言但将开导来解依。不将所知来解障。其义者何。
答。本说心王为开导依。由开导依。三义之中为有缘法。作等无间缘。此之二义。通其心所。仍来非是开导家依。故云但将开导来解依也。
问。何故心所非开导依也。
答。不自在故不得为依。
问。不将所知来解障。
答。本说烦恼为能障法。智所知境是所障法。今名所知障者。能障烦恼。从所障所知境以彰名。其所知二字。非正谈故。所以道不将所知来解障也。古云所知不是障。被障障所知。正相符顺。故所知之障。开导即依。此之谓欤。
八识断舍
问。八识断舍。各至何位。
答。有漏第八。直至成佛解脱道时。方弃舍之。第七我执。三乘见后。或行不行。大乘八地后永不行。我执种子。直至三乘金刚心断。第七法执。大乘地上。或行不行。直至大乘金刚心断。有漏第六。入三空观。五位无心。悉皆不行。若二障种。大乘金刚一时断尽。若我执种。二乘金刚亦一时尽。其前五识。根遇违缘。五位无心。亦皆不行。若说有漏。直至大乘解脱道时。与第八识一时同舍。其无漏七八。成佛已后。尽未来际。无漏前六入灭尽定。亦皆不行。
七二师异
问。有漏第七。几位不起。
答。有三位。谓三乘无学。法空智生。及灭尽定。
问。何知尔也。
答。本颂云。阿罗汉灭定。出世道无有。是以知尔。
问。此三位中。无第七者。有异说否。
答有。安护二说不同。若安慧说。染净俱无。故说灭定灭六尽七。若护法说。唯无染七。故说灭定灭六净七。
问。安凭何说无净七。
答。由说七唯人执。对法等说三位无故。显扬不说净位有故。摄论不说为净依故。凭此教理三位无体。
问。护凭何却说净七。
答。解脱经说。出世末那。故知有净。护难安曰。汝说三位。无第七识。彼时第六应无所依。安质曰。对法何说三位无七。护会曰。说无染七。名无第七。非无净七。安难曰。教明说无。何理敢违。护例云。如说四位无阿赖邪。非无八体。七亦应尔。
第七所系
问。颂云第七云。随所生所系。其义云何。
答。随第八生。彼地所系。
问。为何如此。
答。第七任运恒缘自地藏识为我。故是随八所生。彼地所系也。又解。或为彼地烦恼系缚名所系。
第七染净
问。第七染净。其位有几。
答。有三位。一补特伽罗我见相应位。二法我见相应位。三平等性智相应位。
问。人我见相应位。在何至何。
答。一切有漏皆是此位。但成无漏。便非此位。
问法我见。
答。谓法空智不现前时皆法我位。
问。平等智相应之位。
答。但法空智现在前时便是此位。
心所立名
问。依云何义。立心所名。
答。有三义。一恒依心起。二与心相应。三系属于心。具此三义。名为心所。
问。云何名恒依心起。
答。要心为依。方得生故。
问。与心相应。
答。触等恒与心相应故名心所。既云与心相应。心不与心自相应故。心非心所。何以故。他性相应非自性故。
问。与心相应其义有几。
答。有四义。谓时同。依同。所缘同。事同。色等望心。不具此义。色非心所。
问。系属于心。
答。触等看与何心生时。便属彼心之触等故。既云系属于心。心王不自系属于心。故非心所。
王所取相
问。心心所法同聚缘境。取相同不。
答。不同。心王唯缘境之总相。心所通缘总别二相。
问。何故如此。
答。助成心事名心所故。如画师资作模填彩。应示总缘通总别喻。答如科差者。一州总降多少钱粮。诸县先要知总数已。方知我县合著厘毫。应法合云。心王唯缘总相。犹一州而总降钱粮。心所总别通缘相。诸县而别知厘毫数。
问。应说心所。各所了者。别相是何。
答。作意了此未所了相。触了可意不可等相。受了苦乐忧喜等相。想了言说因相。思了正因等相。欲了可乐事相。胜解亦了决定事相。念亦能了惯习事相。定慧同了得失事相。此是心所了别相处。
心所位数
问。心所位数多少。
答。总有六位。数五十一。
问。何位有几。
答。遍行有五。别境五。善十一。根本六。随烦恼二十。不定四。故位有六。数五十一。
问。以何义故名为遍行。
答。遍四一切。心得行故。名曰遍行。
问。四一切何。
答。遍三性故。遍八识故。遍九地故。遍一切时。名四一切。
问。何名别境。
答。别别缘境而得生故。名为别境。
云何名善。
答。唯善心中可得生故。贤良佳美。吉祥义故。
问。根本烦恼。
答。性是根本。烦恼摄故。能生随惑之根本故。
问。随烦恼。
答。谓是烦恼等流性故。
问。云何不定。
答。性地时俱皆不定。
遍行五义
问。遍行五。
答。一作意。二触。三受。四想。五思。
问。云何作意。
答。引心令趣自境。
问。何名触。
答。令心心所触一境故。
问受。
答。能领纳顺违中境。令心等起欢戚舍相。
问想。
答。想能安立自境分齐故。
问思。
答。令心取正因等相。造作善等。
别境五义
问。别境五。
答。一欲。二胜解。三念。四三摩地。五慧。
问。云何为欲。
答。于所乐境希望为性。勤依为业。
问。何者名为所乐之境。
答。有三解。一可忻境。二所求境。三所欲观。名为所乐。第三解正。
问。云何胜解。
答。于决定境印持为性。不可引转为业。
问。云何名念。
答。于曾习境令心明记不忘为性。定依为业。
问。云何曰定。
答。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为性。智依为业。
问。云何为慧。
答。于所观境拣择为性。断疑为业。
善十一义
问。善十一。
答。颂云。善谓信惭愧。无贪等三根。勤安不放逸。行舍及不害。
问。云何为信。
答。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为性。对治不信乐善为业。
问。实深忍。
答。谓于诸法实事理中深信忍故。
问。德深乐。
答。谓于三宝真净德中。深信乐故。
问。能深欲。
答。谓于一切世出世善。深信有力。能得能成。起希望故。
问。净心为性。
答。此性澄清。能净心等。如水清珠。能清浊水。
问。与惭等何别。
答。此净为相。不同惭等。彼各有相。不滥惭等。
问。云何为惭。
答。依自法力。崇重贤善为性。对治无惭止息恶行为业。
问。自法力。
答。自谓自身。法谓教法。谓作是言。我如是身。解如是法。敢作诸恶也。
问。云何为愧。
答。依世间力。轻拒暴恶为性。对治无愧。止息恶行为业。
问世间力。
答。世人讥呵。名世间力。
问。轻拒暴恶。
答。轻有恶者而不亲。拒恶法业而不作。
问。云何无贪。
答。于有有具无著为性。对治贪着。作善为业。
问有有具。
答。有谓三有之果。有具三有之因。
问。云何无嗔。
答。于苦苦具无恚为性。对治嗔恚。作善为业。
问苦苦具。
答。谓三苦。苦具。苦因。
问。云何无痴。
答。于诸事理明解为性。对治愚痴。作善为业。
问。云何为勤。
答勤谓精进。于善恶品。修断事中。勇悍为性。对治懈怠。满善为业。
问。勤与精进。为是一邪异邪。
答异。勤通三性。精进唯善。
问。既异何云勤谓精进。属目为一邪。
答。谓属一分是善性者。
问。善恶修断。
答。于善品修。恶品断。
问。勇捍义。
答。勇曰外进。捍者坚牢。勇而无怯。悍而无惧。
问满善义。
答。圆了善事。名为满善。是故三根名为作善。此名满善。能满彼故。
问。百法信后便精进。此三根后方说精进。其意何也。
答。百法因依次第。唯识立依次第。故不同也。
问。因依者何。
答。信为欲依。欲为勤依。是故信后便说勤也。
问。立依次第。
答。根依精进立舍等三。所依四法理须合说。此三根后。方说精进。
问。云何轻安。
答。远离粗重。调畅身心。堪任为性。对治惛沉。转依为业。名轻安者。离重名轻。调畅名安。言堪任者。有所堪可。有所任受。言转依者。令所依身心去粗重。得安隐故。
问不放逸。
答。精进三根于所修断防修为性。对治放逸。成满一切世出世间善事为业。
问防修义。
答。于所断恶防令不起。所修善法修令增长。名为防修。
问。精进三根。
答。此不放逸。即四法上防修功能。非别有体。
问。信等亦有防修功能。何不依立。
答余六比四。势用微劣。故不依立。
问。偏何微劣。
答。非善根故。非遍䇿故。
问。云何行舍。
答。精进三根。令心平等正直。无功用住为性。对治掉举。静住为业。
问行舍名。
答。行蕴中舍。拣受蕴舍。故名行舍。
问。令心等义。
答。由舍令心离沉掉时。初心平等。次心正直。后无功用。
问。何故行舍同不放逸。亦即四法。
答离彼四法。无相用故。
问。何知无别。
答。若能令静。即四法故。若所令静。即心等故。
问。既即四法故。何须别立。
答。若不别立。隐此能故。
问。云何不害。
答。于诸有情。不为损恼。无嗔为性。能对治害。悲愍为业。
问。无嗔为性。
答。即无嗔上不损恼用。假立不害。
染净相番
问。染心所法有二十六。善唯十一。其故何也。
答。净胜染劣。少敌多故。
问。此善十一几假几实。
答。前八是实。后三是假。照前自知。
根本六义
问。根本烦恼。其相云何。
答。颂曰。烦恼谓贪嗔痴慢疑恶见。
问。百法中痴居慢后。此居嗔后。何不同也。
答。百法慢后。显通利钝。此明三根。故在嗔后。
问。谁是利钝。
答。痴利慢钝。
问。云何为贪。
答。于有有具染着为性。能障无贪。生苦为业。
问生苦义。
答。谓由爱力。取蕴生故。
问。云何为嗔。
答。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嗔。不安恶行所依为业。
问。不安义。
答。心怀憎恚。多住苦故。所以不安。
问。云何为痴。
答。于诸理事。迷暗为性。能障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
问。杂染所依。
答。谓由无明。起痴邪定贪等烦恼随烦恼业。能招后生杂染法故。
问。云何为慢。
答。恃己于他。高举为性。能障不慢。生苦为业。
问。云何生苦。
答。谓若有慢。于德有德心不谦下。由此生死轮转无穷。受诸苦故。
问。慢有其几。
答。七体九类。
问。七体者何。
答。谓单。过。慢。增。邪。我。卑。
问。云何单慢。
答。于劣计己胜。于等计己等。称境为单。不敬为慢。虽理本等。恃己评他。故为慢也。
问。云何过慢。
答。于胜计己等。于等计己胜。单加一等。故成过慢。
问。云何慢过慢。
答。于胜计己胜。单上加二。名慢过慢。
问。何名增上。
答。未得谓己有得。计劣为多。为增上慢。
问。云何邪慢。
答。自全无德。谓己有德。
问。云何我慢。
答。于自执我称量高举。
问卑劣慢。
答。谓于多胜。计己少劣。
问。于胜计劣。此应是谦。何得成慢。
答。如自恃云。汝虽胜我。终不汝敬。故是此慢。
问。九类者何。
答。谓于我胜。等。劣。有胜。等。劣。无胜。等。劣。于胜。等。劣下。计此九句。随意配之。是何慢类。
问。请示一途。
答。如于胜。计我胜。是慢过慢类。于胜计我等。是过慢类。于胜计我劣。是卑慢类。
问。更示于等。
答。于等计我胜。过慢类。于等计我等。单慢类。
问。再示于劣。
答。于劣计我胜。单慢类。
问。计有胜等。
答。于胜计有胜。慢过慢类。于胜计有等。过慢类。于胜计有劣。卑慢类。于等计有胜。过慢类。于等计有等。单慢类。
问。计无胜等。
答。于胜计无胜。单慢类。于胜计无等。卑慢类。于胜计无劣。此有两类。若下无劣计等。过慢类。若下无劣计胜。慢过慢类。若于等计无胜。单慢类。于等计无劣。此亦二类。若下无劣计等。单慢类。若无劣计胜。过慢类。
问。于计二字。何属自他。
答。于字属他。计字属自。
问。何以故。
答。于犹向也。向他胜劣。计自胜劣故。仿此作法。自易见矣。
问。云何为疑。
答。于诸谛理。犹豫为性。能障不疑。善品为业。
问障善品。
答。谓犹豫者。善不生故。
问。云何恶见。
于诸谛理。颠倒推度。染慧为性。能障善见。招苦为业。谓恶见者。多受苦故。
问。恶见有几。
答。有五见。谓身。边。邪。见取。戒禁取。
十惑俱分
问。六根本中。恶见分五。总别为十。几俱分也。
答。六通俱生。十分别。疑后二见唯分别。
问。十烦恼何性摄。
答。嗔唯不善。余九皆通有覆不善。
十惑界系
问。十惑界系。此十各何界系。
答。嗔唯欲界。余通三界。
二十随惑
问。二十随惑其相云何。
答。颂曰。随烦恼谓忿。恨覆恼嫉悭。謟诳与害憍。无惭及无愧。掉举与昏沉。不信并懈怠。放逸及失念。散乱不正知。
问名。
答。随其烦恼分位差别。等流性故。名随烦恼。
问。分位差别者。
答。谓忿等十。及失念。不正知。放逸。此十三法。是根本家差别分位。
问。等流性者。
答。谓无惭。无愧。掉举。昏沉。散乱。不信。懈怠。此之七法。虽别有体。是根本家等流性故。
问。此七法既别有体。何名等流。
答。根本为因。此得生故。名为等流。
问。此随复有差别义否。
答。其类有三。谓大中小。
问。谁为小等。
答。谓忿等前十。名为小随。无惭无愧。二为中随。掉等后八为大随。
问。约何名小中大。
答。约其三义无者名小。具一名中。三义名大。
问。三义者何。
答。一自类俱起。二遍染二性。三遍诸染心。
问。请总示法。自类俱等。
答。忿等十法。各别起故。自类不俱。阙初意。唯是不善。阙第二义遍染二性。染二性者。不善有覆。既阙有覆。故知不遍一切染心。阙第三义。此之十法。三义皆无名小。
问中随者。
答。无惭愧二。自类俱起具初义。既唯不善。如小随十亦阙后二。前云具一名中随也。
问大者。
答。掉等八法。自类俱起。具初义。通不善及有覆性。具第二义。既具二性。通染二性。便具第三遍诸染心。既具三义。名之为大。结成颂曰。自类俱二性。遍一切染心。小无中有初。大随具三义。
问。云何为忿。
答。依对现前不饶益境。愤发为性。能障不忿。执仗为业。
问。何为执仗。
答。仗谓器仗。谓怀忿者。多发暴恶身表业故。
问。前云忿等一十三法。是根本家差别分位。此忿一法。是谁分位。
答。嗔一分故。
问。何知嗔分。
答。离嗔无别忿相用故。
问。云何为恨。
答。由忿为先。怀恶不舍结冤为性。能障不恨。热恼为业。
问热恼业。
答。谓结恨者。不能含忍。恒热恼故。亦嗔一分。
问。云何为覆。
答。于自作罪。恐失利誉。隐藏为性。能障不覆。悔恼为业。
问悔恼业。
答。谓覆罪者。后必悔恼不安隐故。
问。覆是何分。
答。若依正义。贪痴二分。
问。何知尔也。
答。若不惧当苦覆自罪者。是痴分也。若恐失利誉覆自罪者。是贪分也。
问。云何为恼。
答。忿恨为先。追触暴恶。狠戾为性。能障不恼。蛆螫为业。
问。追触等义。
答。谓追往恶。触现违缘。心便狼戾。多发嚣暴㐫鄙粗言。蛆螫他故。此亦嗔分。
问。云何为嫉。
答。殉自名利。不耐他荣。妒忌为性。能障不嫉。忧戚为业。
问忧戚义。
答。谓嫉者。闻见他荣。深怀忧戚。不安隐故。亦是嗔分。
问。云何为悭。
答。耽着法财。不能惠舍。秘吝为性。能障不悭。鄙畜为业。
问不舍等。
答。谓悭吝者。心多鄙涩。畜积财法。不能舍故。此属贪分。
问。云何为诳。
答。为获利誉。矫现有德。诡诈为性。能障不诳。邪命为业。
问矫现等。
答。谓矫诳者。心怀异谋。□现不实邪命事故。此贪痴分。
问。云何为謟。
答。谓圆他故。矫设异仪。謟曲为性。能障不謟。教诲为业。
问冈他等义。
答。谓謟曲者。为冈冒他。曲顺时宜。矫设方便。为取他意。或藏己失。不任师友正教诲故。亦贪痴分。
问。云何为害。
答。于诸有情。心无悲慜。损恼为性。能障不害。逼恼为业。
问逼恼义。
答。谓有害者。逼恼他故。嗔一分摄。
问。害与嗔差别之义。
答。害障不害。正障于悲。嗔障无嗔。正障于慈。又嗔能断命。害但损他。故别也。
问。云何为憍。
答。于自盛事。深生染着。醉傲为性。能障不憍。染依为业。
问染依义。
答。谓憍醉者。生长一切杂染法故。此贪分也。
问为不憍。
答。即无贪也。
问。云何无惭。
答。不顾自法。轻拒贤善法性。能障碍惭。生长恶行为业。
问不顾等。
答。谓于自为无所顾者。轻拒贤善。不耻过恶。障惭生长诸恶行故。
问。云何无愧。
答。不顾世间。崇重暴恶为性。能障碍愧。生长恶行为业。
问。不顾世间等义。
答。谓于世间无所顾者。崇重暴恶。不耻过罪。障愧生长诸恶行故。
问。云何掉举。
答。令心于境不寂静为性。能障行舍奢摩他为业。
问。云何惛沉。
答。令心于境无堪任为性。能障轻安毗钵舍那为业。
问。惛沉与痴。行相何别。
答。谓痴于境迷暗为性。正障无痴。而非瞢重。惛沉于境瞢重为相。正障轻安。而非迷暗。故二不同。
问。云何不信。
答。于实德能。不忍乐欲。心秽为性。能障净心。堕依为业。
问堕依业。
答。不信之者。多懈怠故。
问。不信行相。
答。于实德能。不忍乐欲。
问。若于染法起忍乐欲。是不信否。
答。彼即是欲。非是不信。
问。云何懈怠。
答。于善恶品修断事中懒堕为性。能障精进。增染为业。
问增染义。
答。谓懈怠者。滋长染故。
问。善事懒堕。名为懈怠。恶事䇿勤。名为何也。
答。亦是懈怠。
问。云何亦是懈怠。
答。退善法故。亦名懈怠。
问。无记䇿勤。为是何也。
答。是欲胜解。
问。云何放逸。
答。于染净品。不能防修。纵荡为性。障不放逸。增恶损善所依为业。
问。此放逸以何为体。
答。懈怠三根。不能防修染净等法。总名放逸。离上四法。别无体性。
问。彼慢疑等。亦有此能。何不依立。此放逸耶。
答。慢等方四势用微劣。故不依立。
问。此之四法。偏何胜余慢疑等也。
答。障三善根。障遍䇿故。余无此能故不胜。
问。云何失念。
答。于诸所缘。不能明记为性。能障正念。散乱所依为业。
问。散乱所依。
答。谓失念者。心散乱故。此失念者。念痴一分。
问。云何散乱。
答。于诸所缘。令心流荡为性。能障正定。恶慧所依为业。
问。恶慧所依。
答。谓散乱者。发恶慧故。
问。散乱掉举。二相何别。
答。散乱令心易缘。掉举令心易解。是二别相。
问。云何不正知。
答。于所观境谬解为性。能障正知。毁犯为业。
问毁犯业。
答。不正知者。多毁犯故。此不正知。慧痴一分故。
不定心所
问不定四。其相云何。
答。颂曰。不定谓悔眠。寻伺二各二。
问。此四何故立不定名。
答。由不同前五位心所。定遍八识三性界地。此之四法。皆不定故。不立定名。
问。颂单言悔。长行属云。悔谓恶作。莫悔与恶作。是一法邪。
答。恶作是因。悔是其体。以体即因。故论属云。悔谓恶作也。
问。体之与因是别之理。
答。恶作是因。悔体是果。
问。何以故知。
答。先恶所作业。后方追悔故。此是别理也。
问。恁么则因果既别。何敢即之。
答。谓百法门下列云恶作。今颂云悔。论属意云。此颂悔者。即是百法门下恶作者也。非谓即之令成一法也。
问。体业是何。
答。恶所作业。追悔为性。障止为业。
问所障止。
答。即奢摩他。能止住心。故名为止。
问。云何为眠。
答。令身不自在。心极暗昧。轻略为性。障观为业。
问。何者名观。
答。毗钵舍那。摄境从心。名之为观。取体即慧。
问。此眠者。能令身心不自在等。其无心眠。如何能令。
答。从有心眠。
问至无心。
答。从能引说。名之为眠。其实无心。不名睡眠。
问。何以故。
答。眠是心所。有能令用。彼既无体。岂有令用。故不名眠。
问。云何为寻。
答。寻谓寻求。令心忽遽。于意言境。粗转为性。
问。云何为伺。
答。伺谓伺察。令心忽遽。于意言境。细转为性。
问二业用。
答。寻伺俱以安不安住身心分位所依为业。
问意言境。
答。意所取境。多依名言。名意言境。
问。寻伺二为假为实。
答。并用思慧一分为体。
问。争知并用。
答。若令心安。即是思分。令心不安。即是慧分。
问。何理如此。
答。思者徐而细故。慧者急而粗故。
问。若如是者。令安则用思无慧。不安则用慧无思。何云并用。
答。通照大师释。有兼有正。若正用思。急慧随思。能令心安。若正用慧。徐思随慧。亦令不安。若如是说。不违并用。
王所一异
问。心与心所。是一是异。
答设尔等。
难云。若是异者。如何教说唯有识也。若是一者。如何又说与心相应。何以故。他性相应。非自性故。
答。俗谛是异。真谛非异。
问一异理。
答。若约俗谛。尊卑迥然。王所不同。若约真谛。一能缘性。或二空理。乃至废铨。宁分王所。
问。八王相望。约真谛说。亦应无异。
答。理固同然。宁分彼此。
问。何以知之。
答。仁王疏说性源相源。若相源者。前七皆归一第八识。
问何以故。
答。渊深七浪。楞伽说故。若性源者。诸法皆归一真如故。
问。喻如何者。
答。如水与波。若俗谛说。停水非波。波非停水。又此一波。非彼多波。若真谛说。唯是一水。湿性何异。
难曰。如此说成用别体同。合不正义。
答。彼不正者。体一用别。此正义家。各分体用。
问。请说各分。不违真俗之理。
答。东波西波。各全水体。各全波用。若依俗谛。其东水波。非西水波。若依真谛。东西波水。一个湿性。岂东湿性。别如西湿。况湿无东西。人自分为东西故。
问。设心心所。迥然各别。不与会同有何过。
答。便违圣说。真中有俗。俗中有真。识表之中。此二决定。无真无俗。谁之真俗。岂有此理。
问。教他元然。又且如何。
答。真是俗法之本源故。傥若无真。俗依何有。若无俗者。汝之真性。对谁说真。既相待立。必不相离。必然之道。何疑之有。
又俗谛中心心所法。迥然各异者。一人身中有五十九。成多有情。
答。第八识是其相源。唯依第八立一有情。是总报主。一命根故。
识变唯识
问。已明自性唯识。三变八识。又明相应唯识。六位心所。识变唯识。应当明之。
答。初问山河大地。显然在外。何唯一心。更无余法。今广之云。谓十一色法。皆识所变也。言十一者。五根六尘也。
问五根色。
答。一眼等五色根也。
问六色尘。
答。六色与十一法处所摄色。此六尘也。
问。五根中眼者何义。
答。照瞩之义。梵云斫刍。此翻行尽。眼能行尽诸色境故。
问。眼根是色。又见诸色。二色何别。
答。根色之色。质碍之色。眼所见色。颜色之色。
问。云何为耳。
答。能闻之义。梵云莎噜多罗成缕多。此翻能闻声故。
问。云何为鼻。
答。能嗅之义。梵云伽罗尼羯罗拏。此云能嗅。嗅香臭故。
问。云何为舌。
答。能[尝-旨+甘]之义。梵云䑛若时吃缚。此翻能[尝-旨+甘]。瑜伽论云。能除饥渴。数发言论。表彰呼召。谓之舌也。
问。云何名身。
答。积聚依心二义名身。谓聚大造。诸根依心。梵云伽耶。此翻为积因。
问。何故眼耳立通。鼻舌身三不立通也。
答。眼耳二识。离中取境。离障用增。所以立通。鼻舌身三。合中取境。离障用微。故不立通。
又问。六尘之中。如何名色。
答。方处示现。名之为色。此颜色之色也。对眼识故。此颜色别名也。质碍之色。色总名也。
问。颜色有几。
答。有二十五。谓青黄赤白。长短方圆。粗细高下。若正不正。光影明暗。烟尘云雾。迥色表色。空一显色。
问。声者何义。
答。可闻之义。有十二种。谓可意声。不可意声。俱相违声。因执受大种声。因不执受大种声。因俱大种声。世间所共成声。成所引声。遍计所执声。圣言量所摄声。非圣言量所摄声。向声。此为十二。
问。香义数有几。
答。可嗅之义。香有六种。谓好香。恶香。平等香。俱生香。和合香。变异香。此为六种。
问味义数。
答。可[尝-旨+甘]之义。有十二种。谓苦酸甘辛咸淡。可意。不可意。俱。相违。俱生味。变易味。是为十二。
问触义数。
答。可触之义。有二十六。谓地水火风。轻重涩滑。缓急冷暖。硬软饥渴饱力。劣闷痒粘。老病死瘦。是也。初四是实。余者皆依四大假立。
问。余触皆假。身识何缘。
答。即实缘故。
问。既即实缘。何知轻等。
答。五俱意识分别轻等。
问。法尘义数。
答。可缘之义。此有五种。谓极迥色。极略色。定果色。受所引色。遍计所执色。是为五种。
问。何者名为极迥色也。
答。㭊所碍色。至极微处。名极迥色。
何名极略色也。
答。㭊俱碍色。至极微处。名极略色。
问。何名俱碍所碍。
答。如根色等。名为俱碍。如明暗等名所碍。
问定果色。
答。解脱定。亦鱼米肉山威仪身等。
问。受所引色。
答谓律不律仪。殊胜思种。所立无表。
问。遍计所执色。
答。谓第六识虚妄计度所变根尘。无实作用。名遍计色。
问。余四名色。有可拟宜。其受所引。何亦名色。
答。从所防发善恶之色。以立色名。
问。色尘之触。与遍行之触。是同是别。
答。此触尘触。所缘色法。彼遍行触。能缘心法。触尘触数。泛如是说。
分位唯识
问。分位唯识有几种。
答。有二十四种。谓一得等。
问。何名分位。
答。依前三法。一分一位。假立得等名为分位。
问。既依前三。何但名为识分位也。
答。识为主故。名识分位。
问。何义名为不相应行。
答。行有二种。谓相应。不相应。此拣非彼。名不相应行。
问。何者名为相应行也。
答。心所法是。
问。得者何义。
答。包获成就。不失之义。
问。其事何者。
答。色心生起。未灭坏来。此不失相。便名为得。
问。云何为命根。
答。依业所引第八种上连持色心不断功能。假立命根。
问。众同分。
答。类相似故。名众同分。有人法别。法同分者。如心同分。色同分等。人同分者。如天同分。人同分。三乘五性。依人法类。假立同分。
问异生性。
答。二障种上一分功能。能令趣类差别不同。名异生性。
问无想定。
答。想等不行。名为无想。令身安和。故亦名定。
问。想等心聚。悉皆不行。何故但名无想也。
答。想灭为首。名无想定。
问。如何想偏为首。
答。谓此外道。厌想如病。欣求无想。以为微妙。立此无想。
问灭尽定。
答。令不恒行心心所灭。及染第七恒行心聚。皆悉灭尽。
问。无想灭尽。差别如何。
答。修无想定。作出离想。修灭尽定。作止息想。又无想唯凡。灭尽唯圣。是二差别。
问。此二定。依何建立。
答。厌心种上。遮碍转识不生功能。建立此定。
问无想报。
答。由修彼定。感彼天果。名无想报。
问。何者名身。
答。能诠自性。单谓之名。二名已上。方名名身。
问。云何句身。
答。诠差别义目之为句。一句非身。多句成身。
问。云何文身。
答。文即是字。为名句依。多文名身。有说带诠名文。如经书字不带诠者。只名为字。如字母类。及等韵字。
问。云何为生。
答。先无今有。名之为生。
问。云何为住。
答。有位暂停。名之为住。
问。云何为老。
答。住别前后。衰变名老。
问。云何无常。
答。今有后无。名为无常。死之异名。有说生死。合为无常。今唯据死。
问。云何流转。
答。因果不断。相续前后。故曰流转。
问。云何定异。
答。善恶因果。互相差别。名为定异。
问。云何相应。
答。因果事业。和合而起。谓之相应。
问。此之总名不相应行。如何却有相应也。
答。总名不相应行。如前已说拣于相应行之心所法。此相应者。乃前三法上事业和合。谓之相应。有何相滥。
问。云何势速。
答。谓有为法。游行迅疾。故曰势速。飞行运奔。皆此所摄。
问。云何次第。
答。编列有序。令不紊乱尊卑上下。左右前后。有规矩者。皆此摄也。
问。云何为时。
答。过现未来。成住坏空。四季三际。年月日夜。六时十二。随方制立时分名时。
问。云何为方。
答。色处分齐。人法所依名方。或十方上下。六合四极。亦随方制。
问。云何为数。
答。度量诸法。名之为数。或一十百千。至不可转。因此应辨。五经随函。说有三数。十十而迁者。为其下数。百百而迁者。谓之中数。倍倍而迁者。谓上数。愚见观之。倍倍迁者。最为尽理。何以故。无虚阙故。若十十迁十十为百。数且不阙。若十百为千。阙九十百。何也。既十十为百。合百百为千也。若倍千者。十千为百。百百为千。千千为万。万万为亿等。最为实数。无虚阙也。
问。和合性。
答。谓有诸法。不相乖反。名和合性。
问。不和合性。
答。谓于诸法相乖反故。名不和合性。前如相顺因。此如相违因。
问。此二十四。前三分位。未知何法。是何分位。
答。总而言之。命根一法。唯心分位。第八心种连持功能故。异生性一。唯所分位。二障种上令别功能。二无心定。无想异熟。王所上假。王所灭已。名无想等。余一十九种。通色及心与心所法。三上假立。略示一二。如众同分。有色同分。心同分。所同分。又如势速。色心心所。迁灭不停。又如定异。色不是心。心不是所。善因恶果定不互感等。余仿此说。
八俱不俱
问。一身八识。长俱转耶。有不俱时。
答。七八二识。长恒俱转。若第六起。有三俱转。余随缘合。有四五六七。至八俱转。小乘来。
问。一身同时多识俱转。如何说彼是一有情。
大乘答云。然立有情。依命根第八种子。或异熟第八现行。彼俱恒时唯有一故。大乘难曰。汝小乘宗。依识多少立有情者。汝无心位。应非有情。
小乘质曰。汝大乘宗。依一第八立有情者。何用多识。
大乘释曰。依用立多。如浪与像依一起多。故依一心。多识俱转。
八识一异
问。八识相望。定一定异。
答。内返徴云。定一何失。
外难内曰。若定一者。行相所缘相应何异。能所熏等何以不同。见一灭时。余不灭故。知非定一也。
内又徴曰。定异何过。
外难云。若定异者。非因果性。非如水波。非如幻事。亦非定异。
内答之曰。八识相望。不定一异。
外又徴曰。何故不定。
内释曰。真俗道理。须如此故。
外难曰。何以知之。内引订曰。如伽陀说。心意识八种。俗故相有别。真故相无别。相所相无故。
泛问。八识相望。既非一异。四真俗中。当何真俗。
答。当第二俗。第一真也。
问。何理知当第二俗也。
答。第二俗者。随事差别。乃三科等是有别。
唯识开蒙问答卷上
卍续藏第 55 册 No. 0888 唯识开蒙问答
唯识开蒙问答卷下
宣授怀益路义台寺住持宗法圆明通济大师 云峰 集
六种无为
问。第一真谛义。
答。体用显现蕴等三科也。
问。云何名为实性唯识也。
答。是前四法。真实性故。
问。既是四位真实之性。何故偏云识实性也。
答。六位心所识家相应。十一色法。识家所缘。不相应行是识分位。识是其体。是故总云识实性。
问。此识实性有几数也。
答。有六种。一虚空等。
问。何故此六。通名无为。
答。为之言作。前九十四有生灭法。皆有造作。称之曰为。今此六法寂寞冲虚。湛然常住。无所造作。故曰无为。
问。虚空无为其义云何。
答。谓于真谛。离诸障碍。犹如虚空。豁虚离碍。从喻立名。
问。择灭无为。
答。择谓拣择。灭谓断灭。由无漏智。断诸障染。所显真理。立择灭名。
问非择灭。
答。一真法界。本性清净。不由择力。断灭所显。或有为法。缘阙不生。所显真理。约上二义。不因择灭。云非择灭。
问。不动无为。
答。离前三定至第四禅。离其三灾。出于八患。无喜乐等。动摇身心所显真理。从能显名。故曰不动。
问。想受灭无为。
答。无所有处。想受不行。所显真理。名想受灭。
问。真如无为。
答。真拣于妄。如拣于倒。遍计依他。如次应知。非妄非倒。故曰真如。无作曰无为。
三科百法
问。如前五位百法。于五蕴中。何蕴摄何。
答。颂曰。色摄十一全。受想各当一。七十三行蕴。八王识蕴收。无为无积聚。不向蕴门摄。
问。色摄十一全。
答。五根六尘。皆属色蕴。故云色摄十一全。
问。受想各当一。
答。遍行中受自当受蕴。想当想蕴。名各当一。
问。积聚名蕴一受一想。何得成蕴。
答。八识相应有八受想。聚八受想故成二蕴。
问。七十三行蕴。
答。五十一心所二十四不相应。总有七十五法。除受想二。有七十三。此等皆是迁流造作。故行蕴摄。行者迁流造作之义。
问。八王识蕴收。
答。八识心王皆是识故。皆识蕴收也。
问。无为非积聚。不向蕴门摄。
答。蕴积聚义。有为之法。可以积聚。色有形质。非色有分限。今无为法。既无形分。何所积聚。故非蕴摄。是故五蕴。摄前九十四法。
问十二处。
答。眼等六根。色等六尘。是也。
问。此十二处。如何收摄五位法也。
答。颂曰。根尘各五处。十色随自名。八王意处收。八十二皆法。
问根尘各五处。十色随自名。
答六根尘中除意法二。前十法中。五根当五处。五尘当五处。十色随自名者。随自眼名。便当眼处。乃至触名。便当触处。名十色随自名也。
问八王意处收。
答。八识心王。皆在第六意根摄也。
问八十二皆法。
答。一百法中。除前十色。及八心王。此十八外。有八十二。皆在第十一法尘处收也。
问何以故。
答。除前十八所收已外。选甚有为无为。假之与实。皆是意识所缘法尘境也。
问。十八界。
答。六根六尘六识。成十八界也。
问。十八界收摄百法。
答。颂曰。根尘各五界。十色随自名。八王归七心。八十二皆法。
问。根尘各五界。十色随自名。
答。五根五尘。各当五界。为十色界。名体相当。云随自名。
问八王归七心。
答。六识界及意根界。名七心界。前六心王。当六心界。七八二识。皆归第七意根界收。总名八王归七心也。法界同法处。不须再问。
五位三性
问。遍计依他圆成。此五位法。何法何性。
答。遍计不摄此五位法。
问。何故不摄。
答。遍计性者。是增益相无实体故。
问。此遍计性。何识能计。
答。唯第六识。
问。何唯第六。
答。四句料拣。即知非余。一。遍而非计。谓第八。二。计而非遍。有漏第七。三。非遍非计。有漏前五。四。亦遍亦计。有漏第六。故唯第六。有此遍计。
问。几法是依他性。
答。除六无为。余九十四。藉因托缘。皆依他摄。
问。九十四法。通其假实。何皆依他。
答。非体假。故皆依他。
问。非无体假。是何假也。
答。分位假。
问。假有几种。当知何法是分位假。
答。假有三种。一聚集假。瓶盆有情。聚集四大五蕴成故。二相续假三世因果。多法多时立一假法。如昔者鹿王。今我身是。三分位假。不相应是。依前三法分位立故。
问。几法是圆成性也。
答。六无为是。
问。何知六是圆成实性。
答。所证所显。从喻从诠。本性缘阙。照前自见。
问。何谓圆成。
答。二空所显。圆满成就。诸法实性。名圆成实。
问。圆成有几种。
答。有二种。谓无为圆成。离倒圆成。
问。前相摄者。是何圆成。
答。无为圆成。
问。何为离倒圆成。
答。三乘因果位中。无漏心品。佛果位中。依正二报。威仪定果。灭后舍利。但无漏者。无为之法。皆是离倒圆成摄也。
因果之义
问。佛宗因果。有何义理。
答。说因果者。离断常边。契中道故。
问。因果二字。如何能离断常二边。
答。有因故非常。有果故非断。
问。因果之道。须三世相续不断。方成因果。过去为因。现在为果。又现因未果。大乘过未无体。现唯一念。如何得成因果相续。
答。观现在法。有酬前因。假说现在为前因之果。观现在法。有引后用。假说现为后果之因。故将现在一念之法。说成因果相续不断。
问。过未无体。何得相续。
答。前因正灭。后果正生。如秤两头。低昂时等。相续明矣。
四相之义
问。名四相。
答。生住异灭。
问。此之四相。有差别否。
答。有二种。谓刹那。一期。
问。刹那乃细。
答。谓生住异灭。刹那刹那。迁灭不停。名刹那四相也。
问。请示行相。
答有为之法。因缘力故。本无今有。有位名生。生位暂停。即说为住。住别前后。复立异名。暂有还无。无乃名灭。此之四相皆约念念而说。
问。一期四相。
答。约人物等。从生至灭。长短时节一期之间。说此四相名一期也。其行相者。且如一人初有名生。后无名灭。生已相似相续名住。即此相续转变名异。此皆长时说一期也。
问云。灭相是无。如何与有得为相也。
答。表此后无。为相何失。不是能令有法成无。止是名后方名无也。
难云。无法既得为相。龟毛应亦为相。
答。龟毛本无何须立相。灭相令无。故立为相。不同龟毛。
四食之义
问。食何义。
答。资益义。
问。凭何以知。
答。论云此四能持有情身命。令不断坏。故名为食。以此而知是资益义。
问。论云此四。其相者何。
答。段食。思食。触意食。识食。此为四也。
问段食意。
答。段谓分段。一分一段。可饮啜故。
问。此段食以何为体。
答。谓香味触三尘为体。
问。色声二尘。何不为体。
答。眼耳二识。离中取境。色声二尘。不与根合。不能资得诸根大种。故不为体。鼻舌身三。合中取境。境与根合。故能资得诸大种。所以三尘偏为食体。
问。段食以何为相。
答。变坏为相。谓香味触变之时。方能资长诸根大种。
问触食何。
答。有漏触数。才触境时。资生喜乐。称益于身。能为食事。
问。触遍八识。何识为食。
答。意识偏胜。
问意思食。
答。欲俱思数。希可爱境。能为食事。
问。欲何非食。
答。思虑益根。非欲能故。
问请举思虑为食之事。
答如悬沙疗饥。望梅止渴。此皆由思资益根大。即其事也。
问。思亦遍行。八识皆具。何识思是。
答。亦第六胜。
问识食义。
答。由前三食。势分力故。识能资养诸根大种。方为食事。
问。何识为食。
答。第八偏胜。
问。八何偏胜。
答。执持相故。
问。此之四食。于三界中何界具何。
答。段唯欲界。余三通三界。
问。何故段唯欲界具。
答。顺益胜故。
问。触与意思三界八识。有差别否。
答。若前六识。相应触思。三界之中。随识有无。如眼耳二识。一界一地等。若七八者。三界随识常恒而有。
四分之义
问。心心所法。四分合成。何名四分。
答。谓相。见。自证。证自证。是名四分。
问。定四耶。为有异说。
答。有四师。如前已说。若义圆成。护法菩萨。
五位八谛
问。真俗八谛。于我法等五位。各何谛摄。
答。我法唯俗。真如唯真。其余中间。通真俗二。
问。何以知之。
答。四谛章云。初一唯俗。后一唯真。中间三法。通其真俗。
问。初一谓谁。
答。军林瓶车。即当我法。
问。后一者何。
答。一实真如。
问。谁是中三。
答。一三科五蕴。二四谛因果。三二空真理。
问。中间三法何理通二。
答。对前为真。望后为俗。所以通二。
问。此等五法。如何配摄。真俗八谛。
答。中间三法。配初军林。名俗四谛。配后一真。名真四谛。
问。初一何理。唯俗非真。
答。我法虚妄。无所劣过。故唯是俗。
问。后一何理。唯真非俗。
答。胜义胜义。不可施设。废诠谈旨。无所胜过。故唯是真。
问。四俗谛。名义相摄。
答一假名无实谛。谓军林瓶车。二随事差别谛。蕴处界等。三方便安立谛。苦集等。四法假名非安立谛。二空真理。
问。四谛义。
答。一体用显现谛。当第二俗。蕴处等法。二因果差别谛。当第三俗。苦等四谛。三依真显实谛。当第四俗。二空真如。四废诠谈旨谛。一实真如。
问谛何义。
答实也。不虚之义。
问。我法无体。焉得名实。
答有如实有。无如实无。有无不虚。目之为实。
有无对色(此等合在识变后安)
问。色总有几。
答。有二。谓有对无对色也。
问。十一色中。何者是何。
答。前之十种有对。第十一名无对色。
问对者。何义。
答。对。碍也。二色相对。互相窒碍。如本与石。互相系时。体不相过。五对碍住。名有对义。
问。对碍名色者。其第十一法处摄色。既无对碍何得名色。
答。体虽无对。皆从对色以立其名。
问。从对色立名之义。
答。极迥色。以假想观。析远迥等至极微时。名极迥色也。
问极略色。
答。亦假想观。析须弥等俱碍之色。至极微处。名极略色。
问得名理。
答。迥及有对是对眼色。析此至极。名极迥略。此二皆从所析粗色。以得色名。
问。空一显色。如何名色。
答。显色之空。名空一显色。从所显色。以得其名。
问。遍计所执色。
答。执色为实从所得色。以得其名。
问。受所引色。
答。从所防所发善恶之色。得其色名。
问。无对色。对何识境。
答。唯第六识。何以故。对意根故。假想观故。故唯意缘。
问。无表色名。
答。受所引色。又名无表。
问。其义何也。
答。对表得名。
问。表何义。
答。有所表示。故名有表。
问。表示相。
答。由动发胜思。发动身语。恭敬乞愿。令知所为。名为有表。
问。无表何义。
答。防发功能。自他不知。无表示相。名为无表。
问。表色以何为体。
答。身表色者。屈伸等是。语表色者。意相应思。从所发动。名为表色。
问。无表色以何为体。
答。受戒之后。思种之上。防恶发善功能为体。
问。思有多种。谓审虑。决定。动发胜。何思种上有此功能。
答。于三思中取上品者。初念所熏种上。有此功能。
问。何以故。
答。初念所熏。为无表依故。
问。何唯初念所熏之种。为无表依。余后念种。不立为依。皆上品故。
答。如世皇储。立一余非。
问。防发功能。从何时有。
答。从第三番羯磨竟时防发功能任运增长。从彼时有。
问。此功能何时萎歇。
答。犯舍已后。乃成佛时。可尔萎歇。
问。成佛已后。如何萎歇。
答。如瓶满。更不受添。所以歇矣。
问。佛戒不萎。有何过也。
答。应有前佛。胜于后佛。
问。胜后何失。
答。应非果满。
问。无表之戒。如来知否。
答。说尔等。
难曰。若知无表。应名有表。苦不知者。佛非遍知。
答。由遍知故知。非表知故知。二难俱释。
戒有三种
问。戒有几种。
答。总有三种。谓别解脱戒。定俱戒。道俱戒。
问。别解脱名。
答。从师受者。别别防非。名别解脱。
问定俱名。
答。入定之时。便有一分防发功能。名定俱戒。
问。道俱戒。
答。圣道起时。亦能防发。
问。何名圣道。
答。无漏之智。名为圣道。
问。此等戒法。以何为体。
答。别解脱戒。思种为体。
问。皆说防发功能为戒。何故却取思及种子。
答。既出体性。须取功能。所依实体。
问。何故前说身恭语词。表色为体耶。
答。前出表无表色之体。今出表无表戒之体。何相违有。
问。定道俱戒。既依现思。应自表知。何名无表。
答。现思之上。防发功能。岂得自知。
问。佛戒萎歇。佛应无戒。
答。防发功能。虽不增长。戒体仍存。难佛位之中。无所防发。
何用戒为。
答。如君子带剑。亦何伤理。
自相共相
问。何者名自相共相。
答。言说不及。谓之自相。及故名共。难若言说不及谓之自相。
何故说名诠自性。
答。名所诠者。在言自相。唯局一法。谓之自性。乃共相中之自性也。今自相者。乃离言之自相也。
问。请示自相。
答举其火。烧热为性。唯身根者现量证知。其烧热性。言说不及。
徴。何理知之。言说不及。
反曰。若言说及。说火之时。口应被烧。既不烧口。明说不及。
外难。若说不及者。唤火之时。何不得水。
答。俗习假名。共呼召故。故论云。名无得物之功。物无当名之兆。返成。若不尔者。不解火名之人。何不应声与火。顺成。苦火自性。不以他人火触身时皆同觉热。何有言说。明知自相。言说不及。
问。共相何义。
答。一类之法。共有此相名为共相。
问。请示法。
答。如言火时。一切诸火。皆在所言。知炉中火。点灯火等。乃至火之极微。言说及者。皆名共相。
问。何以故。
答。贯通多法。不局一事故。
问前之自相。何量之境。
答。前不云乎现量证知。
问。何以故。
答。不作解缘。得自相故。
问。共相何境。
答。比量之境。
问。何以故。
答。作情等解。不称本法故。
问。凭何以知。
答。论云假智及诠。俱不得真。唯于诸法共相而转。
问。缘共相心不称本法。应是法执。
答。此称影像。若法执心不称影像。
问。不称本法。是非量否。
答。随所度境。不谬解故。非量谬解。
八缘假实
问。因位八识。于假实境。何。
答。五八唯缘实。七唯缘假。六通假实。
问六缘实。
答。五俱意识。未作解时。
问大假。
答。五俱意识。作解已后。及独头意。此仍分二。若独散意。唯假非实。若定意识。一分通实。
问佛果位。
答。八识通缘假之与实。
问三境义
问。三境义。
答。颂云性境不随心。独影唯从见。带质通情本。性种等随应。
问。性境不随心。
答。有三不随。谓性。系种。所缘之境。不随能缘之心。是一性一界一种。
难。性不随。无记前五。及第八识。缘五尘时其能所缘。皆无记性。云何性不随也。
答。同义即有。随义即无。
问。随义即无。同义如何。
答。如弟同兄性。不是随兄。
难。系不随。如当界现第八。缘当界种第八。岂非系随。
答。亦即同义即有。随义无。
难。种不随。内二分相缘。自证缘见。此能所缘。皆同种性。种何不随。
答。亦同非随。
问。独影唯存见。
答。此之影像。自无实体。唯存见分。虑度而生。名唯存见。
问。独影义。
答。独有影像。都无本质。故名独影。
难。有质独影。又如何也。
答。此类影像。虽有本质。不从质起。独由见生。亦名独影。
问。何故如此。
答。自他相缘。漏与无漏上下界地。此能所缘。即尔悬隔。托质不着。不名带质。不得自性。又非性境。故知此影。唯从见生。
问。带质通情本。
答。情。谓见分。本。谓本质。此之相分。连带见质两头生起。故云带质。
问。以心缘心真带质。是何心缘何心。
答。七缘八。六缘诸心心所。
问。以心缘心。如灯照灯。两头有光。成中间相。可名带质。若似带质。以心缘色。如灯照壁。壁既无光。其中间相。唯从见生。应名独影。何成带质。
答。既名似带质。约义说乎。
问何知约义。
答。如说独散意识。缘于当界过未根尘。说为三境。称实独影。义说余二。
问。以何义知。实是独影。
答。过未无体。境无自性。岂是性境。既无质体。何名带质。独有影像。相从见生。独影无疑。
问。何义说为第二性境。
答。约此影像。虽现无质。会当须有。托曾当质趄此影像。约此义说。第二性境。
问。约何义路。说似带质。
答。拟曾当质。说此相分从一头生。为似带质。
问。何知此二。约义非实。
答。过末无体。岂有所托。实本质也。故知义说。
问。三境之体。相质取何。
答。设尔等。
难。若取本质。无质独影内二相缘。自证缘见。正智缘如。皆无本质。何为境体。若取相分。内二相缘。自证缘见。本智缘如皆无相分。用何为体。
答。若依正义。唯取所缘。为三境体。免前诸过。
三境熏种
问。性境熏几个种。
答。见影质三。
问。带质境。
答。见质二种。
问。何无相种。
答。相两头生。假故无种。
问。何无余二。
答。无质无质种。相假无相种。
问。有质独影。何无质种。
答。自他界地。漏与无漏。质既在他。能熏所薰。不相和合。故无质种。
问。既有本质。何不名为带质境邪。
答。自他等隔。所以此影不从质起。约由见生。但名独影。
二种无明
问。无明有几。
答。大数有二。谓不共无明。相应无明。二中复分。
问。不共中复有几。
答。有三种。一独行不共。二相应不共。三恒行不共。
问。独行不共。
答。不与相应者共。
问。恒行不共。
答。不与间断者共。
问。何者是为恒行不共。
答。第七俱者。名为恒行。不与第六间断者共。名为不共。此类名为恒行不共。
问。何者独行不共。
答。不与贪等俱者。名独行不共。此又有二。谓是主独行。非主独行。
问。何名主独行。
答。不与忿等小十俱者。名为是主。
问。何以故。
答。忿等十法。自类不俱。各自为主。此之无明。既然不与是主者俱。独自行时。自便为主。是故名为是主独行。
问。何名非主独行。
答。与念等俱。名为非主。
问。此之无明。各何时断。
答。是主独行唯见所断。非主无明。通见修断。
成漏之义
问。善与无记自体非染。由何成漏。
答。由与第七烦恼俱起。互相增益。故成有漏。所以道成。漏由漏俱善等由七漏。
难曰。二乘无学有漏之法。既非漏俱。如何成漏。
答。由从有漏旧种生起。故是有漏。
善等三性
问。云何名善。
答。自体及果俱可爱乐。名之为善。
问。不善。
答。反善可知。
问。云何无记。
答。无爱非爱果可记别。故名无记。
难曰。疏解二世顺益。方名为善。谓前世益今世。今世益后世。俱得乐果者。无为无漏无前后际。何故名善。
答。此世他世。违越生死。有证得故。所以名善。
问。人天乐果。亦是顺益。何非善也。
答。唯顺益现世。故是无记。
问不善。
答。翻善可知。
问。前六三性。为俱不但。
答。有二师解后。师义正。容许俱起。
难。五识三性容俱起者。五俱意识。于一念中应具三性。
答。随偏住者。同彼性也。
南山量义
小外难曰。若说一切唯心造者。何故此无山处。心想不成。彼有山处。想不能无。
答曰。如在梦中。无山之处。却见有山。纵若梦心却想令无。亦不能无。有却见无。想不能无。
问。何以故。
答。迷妄颠倒。幻业力故。梦境亦如望外。
曰。梦境是假。觉境是实。何得相例。
答。梦既是假。觉安得实。
问。何以故。
答。觉时执实之心。诚如梦昧之心。觉心梦心。皆妄执故。
外难。若觉时境。亦如梦境。不离识者。何得梦境。皆知唯心。觉时之境。不知唯识也。
答。如梦未觉。不能自知梦境唯心。要至觉时。方知唯识。如觉时之境未真。觉位不能自知觉境唯心。至真觉位。方知唯识。
问。何知尔也。
答。如来说为生死长夜。未得真觉。恒处梦中。
外问。若唯有识。何缘世尊说十二处。
答。为入我空。说六二法。
外问。佛既说色等。即应是实有。
答。由破一合实我相故。说色等法。非说实有。
问。为执实我。说色等破。执色等实。复说何破。
答。为破法执复说唯识破色等实。
外难云。破我说色。色等即空。破色说识识性亦空。
答。识性不空。
问。何偏不空。
答。非所执故。
问。若执识实复说何破。
答。执识实有。即是法执。至如唯识。亦是法故。
问。何以故。
答。若执依圆是有。还同遍计是无。故是法执。即法空破。
问。非所执识。何须存也。
答。有为无为名为有。我及我所名为无。故非所执。本法不无。
问。说无此识。有何不可。
答。若无此识便无俗谛。俗谛若无。真谛亦无。
问。何为如此。
答。真俗相待。而建立故。
问。设无真俗。复何过也。
答。拨无二谛。是恶取空。诸佛说为不可治者。外。
问。大乘色等分明现量证知宁拨为无。
大乘答云。现量所证幻有非无。汝执实有。是遍计无。
难曰。外色非实有。可非内识境。他心既实有。宁非自所缘。
答。是自识境。仍疏非亲。
外曰。既有异境。何名唯识。
大乘责曰。奇哉固执。触处生疑。岂唯识言。唯局一人一法无余。
外曰如何。
答。识言总显一切有情。各有八识。六位心所。所变相见。分位差别。及彼空理所显真如。
问。既五位别。何名唯识。
答曰。医卜未出门。又早闲病发。才不责云。奇哉固执。触处生疑也。
问。请明五位皆唯识理。
答。识自相故。识相应故。识所缘故。识分位故。识实性故。如是诸法。皆不离识故。名唯识。今后牢记。更不复云。
四缘之义
问。现量之境。何缘是幻。非实有也。
答。从缘幻生。故非实有。
问。何故缘生便不是实。
答。既从缘生。亦从缘灭。故幻非实。
问幻生缘。
答。心法四缘生。色法二缘长。
问。心法四缘。
答。谓因缘。增上。所缘缘。等无间缘。
问。色法二缘。
答。谓因缘。增上。
问因缘义。
答。谓有为法。亲办自果。谓之因缘。
问。此体有几。
答。一种二现。唯此二法。
问。此二望果。皆因缘也。
答。三类亲因缘。四类真等流。
问。三类亲因缘。
答。谓种引种。种生现现熏种。
问。四类真等流。
答。三因缘上。加现引现。亲非亲义。如前已辩。
问。等无间缘。
答。八现行识。及彼心所前聚。于后自类无间等而开导。令后定生。
问。等者何义。
答。能引所引。力齐名等。谓一引一聚。一聚酬一。一聚引一。一酬一聚。一引一法。一法酬一。一聚引一聚。一聚酬一聚。类有不等。力须齐等。
问无间义。
答。能所相望。于其中间。无自类隔。名为无间。
问缘何义。
答。显非色等。
问。三性三量三界九地因果漏等。此等自识。互相引生。是此缘否。
答是。
问。何故皆是。
答。只约前后无自类隔。名等无间。何碍漏等。
问所缘缘。
答。谓若有法是带己相。心或相应。所虑所托。
问。有法何义。
答。表是依他。非无体法。
问。何须依他。
答。要有力用牵能缘识。
问。是带己相。
答。带谓挟带。相谓体相。相分。己即是相。
难曰。有法为缘。生能照心。心带有法己相。名所缘缘。面质为缘。生镜中像。镜带面质己相。面质应是镜所缘缘。
答。要心或相应。所虑所托。镜非心心所。面非镜所虑。是故面质。非是镜家所缘缘也。
问。此缘有几。
答。有其二种。一亲。二疏。
问。亲所缘缘。
答。若与能缘体不相离是见分等。内所虑托。应知彼是亲所缘缘。
问。疏所缘缘。
答。若与能缘体虽相离。为质能起内所虑托。应知彼是疏所缘缘。
问。亲疏二缘。定有体否。
答。亲缘定有。疏缘或无。
问。何故。
答。有不仗质。心亦生故。
问。谁是不仗质。
答。第八亲相。内二相缘。自证缘见。本智缘如。第六缘无。
问。何者仗质。
答。自第八识。缘他身土。前七除六缘无之外余皆有质。
问增上缘。
答。谓若有法。有胜势用能于余法。或顺或违。
问。有胜势用。
答。是为缘义。但不障碍便是力用。
问。或顺或违。
答。显与违顺俱能为缘。
问。法有四相。与何为缘。
答。与后生法。及后异法。非前灭法。
问。何故不与灭法为缘。
答。大乘灭不待因。
问。灭不待因之理。
答。有为之法。念念迁灭。何须待因。
问。请示一法。
答。且如人身随业力生已。念念前灭后生。长至壮年。渐渐衰朽。至业力尽。后念不续。便是死位。岂待因灭。
疑云。此之业力。岂非灭因。
答。业是生因。生力既尽。故归灭路。岂是业灭。
难曰。如霜降时。青色便灭。此霜岂非青色灭因。
答。霜止隔令后青不生。非灭前青。何以故。目系无霜。亦有黄叶。明知前青。不待灭因。
请出所以。
答。青色念念前灭后生。霜若不降。后青续生。其霜既降。后青不续。
问。顺违义。
答。只如此霜。顺后黄色。为相顺因。与后青色为相违因。
问。何故有云相违之处。不为因。为因之处。不相违。
答。约相顺因。作如是说。
问。既有相违因。灭应待因邪。
答。违后不生。名相违因。非违前灭。
问。何以故。
答。前自迁灭。不假违故。
问。据此之说。即前三因。皆是此因。不顺即违故。
答。是。
问。何以故。
答。有是前三因。皆是增上缘。有是增上缘。非是前三缘。增上缘宽。前三狭故。
五果之义
问。前之四缘。各得何果。
答。果总有五。谓异熟果等。因通善恶。果唯无记。为异熟果。此异类而熟。
问所招。
答。论云谓有漏善恶业所招自身异熟。及异熟生无记。
问异熟生。
答。若单言异熟。不摄别报。言异熟生。总别皆是。
问等流果。
答。谓习善等所引同类。或似先因。后果随转。
问等流名。
答。因果相似名等。是彼类故名流。
问。以先业后果随转。
答。且如杀生。得短命报。此假等流。
问。何故名假。
答。性不同故。名之为假。
问。假等流名。
答。果似先因。名为等(长短相似故)。是彼类故名为流(杀他命损自寿)。性不同故名为假(因前六不善之业。促第八无记之寿)。
问。此假等流实是何果。
答。实增上果(有力增上故)。
问离系果。
答。谓无漏道。断障所证。善无为法。
问离系名。
答。由离障染系縳之法。证得此果。名离系果。
问士用果。
答。谓诸作者。假诸作具所办事业。
问士用名。
答。士谓士夫。用谓作用。此人士用。
问法士用。
答。因法为作者。缘法为作具。如士夫用从喻彰名。
问增上果。
答。增胜殊上。名为增上。有力无力。如增上缘。已说其相。
十因五果
问。前之五果。依何处得。
答。习气依处。得异熟果。随顺依处。得等流果。真见依处。得离系果。士用依处。得士用果。所余依处。得增上果。
问。习气依处等言。复是何也。
答。由前四缘。依十五处。立为十因。故说五果。依何处得。
问。亦应叙彼依何依处。建立何因。
答。一语依处。立随说因。二领受依处。立观待因。三习气依处。立牵引因。四有润种子依处。立生起因。五无间依处。六境果依处。七根依处。八作用依处。九士用依处。十真见依处。依此六处。立摄受因。十一随顺依处。立引发因。十二差别依处。立定异因。十三和合依处。立同事因。十四障碍依处。立相违因。十五不障碍等处。立不相违因。
福等三业
问。颂言。由诸业习气。其业有几。
答。有三种。谓福。非福。不动。
问福业。
答。即有漏善思为体。疏解福者。殊胜之义。自体及果。俱可爱乐。相殊胜故。名为福业。
问非福业。
答。自体及果。俱不可爱乐。相鄙劣故。名非福业。
问不动业。
答。不可改转义。其业多少住一境性。不移动故。名不动业。即上二界定地之业。
问不动名。
答。以定能令住一境故。
问。既上二界。应是福业。何名不动。
答。约前殊胜立不动名。
三种习气
问。习气有几。
答。亦有三。一名言习气。二我执。三有支。
问。习气名。
答。由业气分。熏习所成。故名习气。
问名言习气。
答。因名起种。名名言习气。
问。名言有几。
答有二种。一表义。二显境。
问表义名言。
答。谓能诠义音声差别。
问。显境名言。
答。即能了境心心所法。
问。声能表义。心能显境。何意用此立习气名。
答。随二名言。所熏成种。作有为法各别因缘。名此习气。
问。我执习气。
答。谓虚妄执我我所种。
问。我是遍计。何得种也。
答。因执蕴等为我之时熏蕴等种。名我执习气。
问。何义别立我执习气。
答。由我执种。能令自他有差别故。别立之也。
问。有支习气。
答。谓招三界异熟业种。
问有支名。
答。随善恶有所熏成种。令异熟果善恶趣别。名有支习气。
问。此三习气于四缘中。是何缘也。
答。名言习气。是亲因缘。我执有支是。增上缘。
问有支业所招。可是增上缘我执相分种。亲生本识见。应是亲因缘。云何亦增上。
答。令自他别故。成增上。
问。泛说散布名言。及业种子。其犹何也。
答。名言如散土。业种若泥团。
问。法喻之理。
答。水和散土。而作泥团。业招名言。而为业种。
问。法喻之验。
答。泥团不散之际。水力能焉。异熟未萎已来。业力如是。
问。三种业当何习气。
答。有支习气。
问。颂言二取习气。三中当何。
答。我执名言二习气也。
问。何名二取。
答。取我我所。及取名言而熏成故。皆说名取。
问。取者何义。
答。取谓着义。
惑业苦三
问。生死相续。由惑业苦。何者名惑。
答。发业润生烦恼名惑。
问。何名为业。
答。能惑后有。名之为业。
何者名苦。
答。业所引生苦果名苦。
问。惑业苦三。摄十二支。其相云何。
答。颂云。爱取无明惑。行有二名业。除五余七支。一一皆名苦。
十二支名
问。十二支名。
答。谓无明等。
问无明体。
答行蕴中痴。
问行支体。
答。身语意思。
问识支体。
答。第八种识。
问。名色支体。
答。四蕴名名。色蕴名色。
问六处体。
答。谓内六处。即六根是。
问触支体。
答。第八触全。前六异熟。除第七触。唯有覆故。
问受支体。
答。谓遍行受。
问爱支体。
答。谓三界贪。
问取支体。
答。通取烦恼。
问有支体。
答。取识等五。及行支种。
问。何以故。
答。爱取润已。转名有故。
问。生支体。
答。识等五现。
问。老死支体。
答。生支变灭。即老死支。
问。十二支粗分几类。
答。略摄为四。一能引支。二所引支。三能生支。四所生支。
问。能引支何。
答。谓无明行。
问所引支。
答。识等五种。
问。能所引义。
答。无明发行。招识等五。是能引义。识等是彼所引发故。
问能生支。
答。谓爱取有。
问。何谓能生。
答。近当来生老死故。
问所生支。
答。谓生老死。是爱取有近所生故。
问。生老死体。皆识等现。约何分二。
答。谓从中有本有未衰。皆生支摄。衰变为老。命终为死。
问。何故老死。不别立支。
答。老无定老。附死立支。
问。无定老之义。
答。人畜类等。有夭亡者。天上无老。
问。五衰相。岂非老耶。
答。亦有无者。
二种生死
问。常言生死有差别否。
答。有二。一分段。二变易。
问。分段者何。
答。谓诸有漏。善不善业。由烦恼障助缘势力。所感三界粗异熟果。
问。分段义。
答。随因缘力。寿命短长有定齐限。故名分段。
问。变易者何。
答。谓诸无漏。有分别业。由所知障助缘势力。所感殊胜细异熟果。
问变易义。
答。由悲愿力。改转身命。无定齐限。故名变异。缘云。改粗身为细质。易短寿作长年。
问。既改粗为细。易短为长。何名生死。
答。觉知势尽名为死。入定还资谓之生。
量果之义
问。护法四分。约量果说。其义云何。
答。心缘境时。须有所量。能量。量果。之行相故。如尺量物。有解数人。
问。谁如物等。
答。所量如物。能量。如尺。量果。如解数人。
问。应示行相。
答。第三疏钞。解量果义。因果二位亲疏合论。因四皆同。果位诸说。重数不定。
问。请示因四。
答。一相分为所量。见分为能量。自证为量果。二见分为所量。自证为能量。证自证为量果。三自证为所量。证自证为能量。所量即量果。四证自证为所量。自证为能量。所量即量果。
问果位者。
答。二师不同。初师唯约亲缘为理。果但六重。谓加相分为所量。内二分为能量。二重通前因四。即成六重。
问。尝闻云已得者亲得。亲得者影得。内二因中不曾缘相。果位始缘。何名亲缘为理也。
答。今内二分所缘之相。本是一识之相分故。不须重变影像缘之。故缘见缘相。
问。后师通亲疏理。
答。约自不自缘。进退复二。初依三缘三。共有九重。复依三缘四。有十二重。
问九重者。
答。依内三分。缘余三分。谓见缘相。见缘自证。见缘证自证。此是依一缘三也。又自证缘相。缘见。缘证自证。此是依二缘三也。又证自证缘相。缘见缘自证。此是依三缘三也。故有九重。
问。依三缘四。
答。加内三分。自缘自三。搭前九重。为十二重。
问。此量果义。唯尔数邪。
答。此约分分说遍知义。故唯尔数。若约法法说遍知者。乃有无数。
问。如何无数。
答。无量诸法。皆所量故。何非无数。
问。何谓相分。不为能量。
答。相分理无能缘用故。
问。何理无用。
答。相唯境分。非心分故。现山河等。初无缘虑。
问。何为见分。不为量果。
答见通比非。不得为果。
问。非量全谬。可不为果。比量无谬。何非量果。
答。既然比度。不亲证知。何得为果。是故现得为比果。比不为现果也。
问。因见通比非。不得为量果。果见唯现量。应得为量果。
答。因见类故。唯缘用故。非证用故。不得为果。
问。宁知见分无证用也。
答。内二立证名。此唯名为见。见者缘虑义。证者证解义。佛见虽现。非证解故。不为量果。
问。依三缘四之家。内三自缘。应刀自割。指端自触。焉有此理也。
答。前不云乎。亲得者影得。既变影缘。自知非自割。
四变句义
问。四变句义。
答。谓共中共。共中不共。不共中共。不共中不共。为四变句。
问。共中共者。
答。如人类中无主山河。招。种。变。用。四义共故。名共中共。
问。共中不共。
答。有主田宅。他虽共变。不得共用。
问何以故。
答。不得为主。用不胜故。名共中不共。
问。不共中共。
答。浮尘根是。自识亲依。他亦疏用。此义名为不共中共。
问。不共中不共。
答。即胜义根。唯自识依。非他依用。
问。共中共者。且如多人。共变一山。我山非彼。各自唯识。一处多山。何不相碍。
答。招种变用。四义既共。故一处似一。各不相碍。
问招等义。
答。共业招。共种生。共变。共用。名四义共。
问。其多人山。共在一处。各不相碍。喻如何者。使信得及。
答。譬如多灯。共在一室。和杂似一。光各自遍。各自系属。仍不相碍。共中共境。如一灯光。
问争知各属。
答。如置多灯。人影亦多。
问。何知各遍。
答。除去一灯。余光尚遍。无不遍处。故知各遍。各自系属。各不相碍。
问。众人一山。共业不碍。一人多山。何却相碍。
答。虽一人境。多种别生。所以相碍。
问。何以故。
答。非共中共故。众人一山。相似业招。随顺业转。名共中共。故不相碍。
问。多人共招。木之与石。何却相碍。
答。互相碍者。但自心上木之与石。非自与他互相碍也。
问此理趣。
答。多人山等。虽在一处。仍各自人。见各自山。不互相见。
问。何不互见。
答。若互见者。心外取法。然各自山。各第八相。各八生时。各相随生。各八灭时。各相随灭。故不互见。三界唯心其义明矣。
问。共中共相。实各自变。月藏何说一切共变。
难月藏云。若如尔说。应凡与圣。互相变也。难圣变秽。假变不遮。若实变者。秽种已亡。如何变秽。难凡变净。如何凡夫。见灵鹫山。仍是丘陵。即知凡夫不变净境。
又难月藏。若互变者应无坏却。常有变故。
月藏质云。若不互变。劫初将坏。无有情时。谁人变器。正义答云。劫初如受胎。将坏如残果。
问。正义家既不互变。成坏胎残。有情未生。是谁变也。
答成坏之劫。受胎残果。皆有情业。何须生已。方能变也。
问。如一境应四心。天见宝严池。人见为清水。鬼见为猛火。鱼见为窟宅。此等之类。当何变句。
答不共中不共。如一类中。说胜义根。招种变用。皆不共故。
问。胜义一身。此等多身。例何得齐。
答。一类之中。一身望多身。异类之中。一类望多类故。
三界九地
问。三界九地。
答。三界者。谓欲色无色。九地者。谓五趣杂居。离生喜乐。定生喜乐。离喜妙乐。舍念清净。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非想处地。
问。三界与九地相摄如何。
答。五趣杂居欲界全。离生喜乐。摄色初禅。定生喜乐。摄二禅。离喜妙乐。摄三禅。舍念清净摄四禅。无色界即后四地。
问。欲界处有几。
答。天处有六。人傍鬼狱。同在地处。
问色界。
答。有十八处。
问无色界。
答四处。
问。欲界天处何六。
答。谓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
问地处何。
答谓四大洲。东胜身。南赡部。西牛货。北俱卢。
问。日月星天。属何天摄。
答。四王天。
问。此四王天。居止何处。
答。须弥上半有四层级。在上层级。
问。下三级是何者居。
答。坚首天。持鬘天。恒憍天。皆四天王所领之天。
问。四王名。
答。东护国。南增长。西广目。北多闻。
问。诸天处空居地居。
答。四王忉利名地居天。其余诸天皆名空居。
问。何故下二偏名地居。
答。四王天住须弥层级。忉利居须弥顶。在地上住。故名地居。余皆虚空中住。故名空居。
问。色界十八。
答。初二三各三。四禅有九天。
问。初禅何三。
答。梵众。梵辅。大梵天。
问。二禅三天。
答。少光。无量光。极光天。
问。三禅三天。
答。少净。无量净。遍净天。
问。四禅九天。
答。无云。福生。广果。无想。无烦。无热。善现。善见。色究竟天。
问。欲界义。
答。由三欲故名欲界。谓饮食。睡眠。情爱。
问。色界义。
答。有妙色身。故名色界。
问。无色义。
答。彼无形色。故得此名。
问定散地。
答。欲界名散。上二名定。
问何以故。
答。散善业招。定业感故。
问凡圣天。
答。色界上五。名五净居。圣人所居。其余皆凡。
问内外道。
答。无想一天。外道所居。余皆内道凡圣之天。
问。三界九地。类聚差别。
答。依二十五有。差别建立。颂曰。四洲四恶趣。四空并四禅。无想与净居。梵王六欲天。
问。诸天相状。
答。四王忉利。有忿怒相。上皆善相。
问。男女差别。
答。欲界六天。皆有男女。上界一类。无男女别。
问王臣等。
答。初禅已下皆有王臣。二禅已上。皆无王臣。
问喜乐等。
答。三禅已下。皆有喜乐。四禅并无。唯舍受故。
问三灾等。
答。初禅有火灾。二禅水灾。三禅风灾。四禅已上。离三灾绝八患故。
问形器等。
答。下二皆有身形器界。无色皆无。唯有四蕴心心所法。
问。何故有说。鹙子灭时。无色诸天。泪下如雨。
答。彼定果色不遮。亦有其业招色。说无色无。
世界名义
问。云何名为世界。
答。楞严经云。世为迁流。界为方位。故三际为世。十方为界。
问。世界有差别否。
答。有二种。一众生世界是正报。二器世界即依报。
问。众生世界。有差别否。
答。有二说。一曰十界。四圣。六凡。为十界。四圣。声闻。缘觉。菩萨。及佛。六凡。即六道也。二曰三界。欲色无色是也。
问。器世界形状若何。
答。如茶磨形。周匝有轮围山。中间有须弥卢二山。其间四海环绕。其状如此。
问。器世界。依何而住。
答。依金轮住。金依水。水依风。风依空。
问。空依何有。
答。依迷妄心。
问。妄心依何。
答。妄依真心。
问。真心依何。
答。真无所依。
问。何故无依。
答。是一切法之本源故。
问。此凭何说。
答。楞严经云。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想澄成国土。知觉乃众生。凭此而说。
问。此世界外。有世界否。
答有。俱舍颂云。四大洲日月。须弥卢欲天。梵释各一千。此名小千界。此小千千倍说名一中千。中千倍大千。皆同一成坏。
问。此三千界。其广如此。其高若何。
答。小千界者。量等初禅。其高量至彼。中千等二禅。大千等三禅。其高各至彼。
问。颂言同一成坏。其成坏时。有差别否。
答。成从上成。坏从下坏。
问。坏时差别。
答。谓初火灾。坏至初禅。次水灾。坏至二禅。后风灾。坏至三禅。劫章颂云。风灾能坏第三禅。第四静虑无能坏。
问。此大千界外。又复如何。
答。十方世界。犹如网孔。实无有尽。
人仙名义
问。人者何义。
答。法苑云。人忍也。于世违顺。情能安忍。目之曰人。又人仁也。周礼仁有六德。郑氏注曰。爱人及物曰仁。上下相亲曰仁。贵贤亲亲曰仁。煞身成人曰仁。善恶含忍曰仁。好生恶杀曰仁。
问。仙者何义。
答。仙迁也。迁入山也。故字从人傍山。释名曰。老而不死曰仙。乃神仙也。
天君王义
问。天者何义。
答。外教释云。上玄也。说文曰颠也。至高无上名天。尔雅曰。春苍夏昊。秋旻冬上天。内教释云。神用光洁自在。具此三义。目之为天。
问。君者何义。
答。韩诗外传曰。君穷也。能穷天下万物。而除其害者。谓之君也。班固曰。其君天下也。炎之如日。威之如神。𣷉之如海。养之如春犹草木之植山林。鸟鱼之毓川泽。参天地而施化。岂云人事之厚薄者。
问。王者何义。
答。白虎通曰。王往也。天下所归往也。洪范云。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
问。帝王何义。
答。德象天地称帝。仁义所生称王。帝王略论云。夫帝王者。必立德立功。可大可久。经之以仁义。纬之以文武。深根固蒂。贻厥子孙。一言一行。以为轨范。垂之万代。为不可易。普润曰。帝力可以镇万邦。王威可以伏兆庶。
问。皇者何义。
答。白虎通曰。皇者天之总。美大之称也。煌。煌人莫违。故为皇也。
问。何名天子。
答。金光明经云。以天护故。复称天子。王肃云。王者虽号称帝。而不称天帝。而曰天子。乃天之子。子之与父。尊卑相去远矣。汉制天子称皇帝。其嫡嗣称皇太子。诸侯之嫡嗣。称为世子。
四转论王
问。何名转轮王。
答。由轮旋转。威伏一切。名转轮王。
问。轮王有几。
答。施说足论。说有四种。金银铜铁。轮应有别。如其次第胜上中下。逆次能王领一二三四大洲故。
问。其轮宝自何而有。
答。契经言。若王生在刹帝利种。绍灌顶位。于十五日。受斋戒时。沐浴身首。升高台殿。臣僚辅翼。东方忽有金轮宝现。其轮千辐。具足毂辋。众相圆净。如巧匠成。舒妙光明。来应王所。此王定是金转轮王。余三亦尔。
问。四轮王威定诸方。有差别否答有。谓金轮者。诸小国王。各自来迎。作如是言。我等国土。宽广丰饶。安隐富乐。多诸人众。惟愿天王。亲无教来。我等皆是天王翼从。若银轮王自往彼土。威严近至。彼方臣伏。若铜轮王。至彼国已。宣威布德。彼方推胜。若铁轮王。亦至彼国。现威列阵。克胜便止。
问。铁轮王者。乃资粮位。前上品十善菩萨所得。既云克胜。宁无伤害。
答。一切轮王。皆无伤害。令伏得胜。各安其所。劝化令修十善业道。故轮王殁。定得生天。慈恩云。金轮风望顺化。银轮遣使方降。铜轮振威乃伏。铁轮奋戈始定。
阿修罗义
问。何名阿修罗。
答。旧阿须伦。阿须罗。阿苏罗。新云阿素洛。翻云非天。净名疏云。此神果报最胜。邻次诸天。而非天也。旧翻无端正。男丑女美。名无端正。
问。神变如何。
答。华严经云。如罗睺阿修罗王。本身长七百由旬。化形长十六万八千由旬。于大海中。出其半身。与须弥山而正齐等。
问。阿修罗趣类住处。
答。楞严经云。复有四种阿修罗类。若于鬼道。以护(法力)成通入空。此阿修罗从卵而生。鬼趣所摄。若于天中。降德贬坠。其所卜居。邻于日月。此阿修罗。从胎而出。人趣所摄。有阿修罗。执持世界。力洞无畏。能与梵王。及天帝释。四天争权。此阿修罗。因变化有。天趣所摄。别有一分下劣阿修罗。生大海心。沉水穴中。旦游虚空。暮归水宿。此阿修罗。因湿气有。畜生趣摄。
问。修罗与天。胜劣几何。
答。起世经云。修罗宫殿。城郭器用。降地居天一等。亦有婚姻男女法式。略如人间。
问。何因感得。
答。此阿修罗。在因之时。怀猜忌心。虽行五常。欲胜他故。下品十善。感此道身。
问。有说五道。除阿修罗。未知可否。
答。普润说云。观诸经文。应有六道。
问。何以故。
答。以恶有上中下故。有三恶道。善有上中下。亦有三善道。若不尔者。恶有三报。而善唯二。是事相违。若有六道。于义无违。
地狱名义
问。何名地狱。
答。地下有狱。名为地狱。
问。地狱名类。
答。然此地狱。有大有小。大有其八。小有十六。
问大八者。
答。一等活。二黑绳。三众合。四叫唤。五大叫唤。六热。七大热。八阿鼻。
问。十六小者。
答。八寒八热是也。言八热者。一炭坑。二沸屎。三烧林。四剑林。五刀道。六刺林。七咸河。八铜橛。
问八寒者。
答。一頞浮陀。二泥罗浮陀。三阿罗罗。四阿波波。五睺睺。六沤波罗。七波头摩。八摩诃波头摩。
问地狱因。
答。造作上品五逆十恶。感此道身。
问寿量。
答。人中万八千岁。为地狱一昼夜。若等活狱。寿五百岁。乃至无间寿一中劫。更有近边孤独。其寿不定。处亦不定。
问。此三恶道。云何又说为三途。
答。解脱经云。地狱名火途。饿鬼名刀途。傍生名血途。途有二义。一谓途炭。取残害义。二谓途道。取所趣义。
神鬼畜义
问。云何名神。
答。光明疏云。神能也。大力者能移山填。海。小力者能隐显变化。
问。云何名鬼。
答。婆沙论云。鬼畏也(虚怯多畏)又威也。能令人畏其威也。又希求名鬼。谓彼饿鬼。恒从他人希求饮食。以活其命。
问。鬼与神是同是别。
答。净名疏云。皆鬼道也。
问。鬼有其几。
答粗分三品。细分九类。
问。三品者何。
答。正理论说。一无财。谓不得饮食。二少财。少得饮食。三多财。多得饮食。
问。九类者何。
答。于三品中。复各有三。无财三者。一炬口鬼。火炬炎炽。常从口出。二针咽。腹大如山。咽如针孔。三臭口。口中腐臭。自恶受苦。
问少财三。
答。一针毛。毛利如针。行便自刺。二臭毛。毛利而臭。三大臞。咽垂大瘿自抉啖脓。
问多财三。
答。一得弃。常得祭祀所弃食故。二得失。常得巷陌所遗食故。三势力。夜叉罗刹毗舍阇等。所受富乐。类于人天。
问。鬼神住处。
答。正理论云。本琰魔界从此展转散趣余方。长阿含云。一切人民。所居舍宅街巷市肆。及丘冢间。
问。鬼名状。
答。皆随所依。即以为名。依人名人。乃至草木殊形异状。其相不定。
问。寿量。
答。人间一月。鬼为一日。乘此日月成岁。寿五百年。
问鬼恶因。
答。谄诳心。造作下品五逆十恶。感此道身。
问。如上内教。作如是说。未知儒宗。鬼神名义。
答。郑玄云。圣人之精气谓之神。贤人之精气谓之鬼。尸子云。天神曰灵。地神曰祇。人神曰鬼。鬼归也。故古人以死人为归人。
问。傍生之名。其义云何。
答。婆沙论云。其形傍故。其行亦傍。故名傍生。
问。何名为畜生。
答。婆沙云。畜谓畜养。秉性愚痴。不能自立。为他畜养。故名畜生。
问。何名六畜。
答。礼记注云。牛羊犬马豕鸡。谓之六畜。
问。龙者何义。
答。五音集韵云。通也。和也。宠也。说文云。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小能大。能长能短。春分而登天。秋分而入地。
问。何名狮子。
答。略大论云。方颊大骨。头大眼长。眉高而广。口鼻方大。双耳高上。髦发光润。上身广大。修脊细腰。其腹不现。长尾利爪。其口安立。以身大力(云云)。
问。云何名象。
答。异物志云。身倍数牛。目不逾豕。鼻为口役。望头若尾。驯良承教。后言则跪。素牙玉洁。载籍所美。服重致远。
问。傍生因果。
答。久蕴愚情。夫沉慧性。资种植于田野。受驱䇿于身疆。
问。状类。
答锦臆翠毛。飞腾碧汉。金鳞頳尾。游泳清波形分万殊。类遍五道。
四生名义
问。四生名。
答。谓胎卵湿化。
问四生义。
答。从胎脏出名胎生。从卵壳出。谓之卵生。藉湿气成。故曰湿生。无而歘有称为化生。
问趣缘。
答。俱舍颂曰。倒心趣欲境湿化染香处。
问。倒心趣欲境。
答胎卵二生。于中有位起颠倒心。驰趣欲境。随所受合。结生相续。
问颠倒心。
答。谓趣生者。若男于母作妻想。若女于父作夫想。
问。湿化染香处。
答。湿生染香。化生染处。
问。湿生染香。
答。湿生嗅知生处香气。便生爱染。随所爱合。而便结生。
问。化生染处。
答。化生随业。见当生处。染着结生。
问。趣生中有形状品类。
答。恶业中有如黑羺光。伏面而行。善业中有如白衣光。天趣者上。人趣者旁。俱舍颂云。天首上三横。地狱头归下。
在胎五位
问。在胎五位。
答。一羯喇蓝。翻名杂秽。在初七日。二頞部昙。此翻疱。在二七日。三名闭尸。此云凝结。在三七日。四名建南。此云凝厚。在四七日。五钵罗赊伽。此云形。在五七日。六发毛爪位。七具根位。后渐增长。至十月时。圆满而生。
四生具缘
问。四生各具几缘而生。
答。总四因缘。各藉不等。其四缘者。一业思。二卵壳。三胎脏。四润湿。各所具者。卵四。胎三。湿二。化一。胎三除壳。二连胎。化唯业思。
界趣具生
问。三界诸趣。各具几生。
答。俱舍颂云。鬼通胎化二。人旁具四生。地狱及诸天。一一皆化生。
定不定报
问。业所招报。为定受否。
答曰。定受。
难曰。若尔。何故论说。有顺不定受也。
答曰。唯云不定。不云不受。故须定受。经云。无有地方所。脱之不受报。
问。若定受者。何云入见者。名抵债。圣人抵而不受恶总报故。
答曰。说定受者。约凡夫人。若圣人者。三乘无学。善亦不受。况恶报乎。
问曰。何知善亦不受。
答。阿罗汉者。应不受复有故。佛解脱道。舍有漏种现故。即知善恶俱不受也。
难曰。若亦不受善果报者。二乘即已。若大乘者。舍无常色。获得常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此岂非是善果报也。
答曰。说不受者。有漏善根。不说无漏。
问。此以何证。
答。华严经云。有业报佛。即是报身。此其证也。
难。若受无漏善果报者。因何因中行行之时。每度要与三轮体空。云不望得果。一何相违。因果不相照故。
答曰。云不望者。要事与理合。理与事冥。恐著于相。成有漏因。云不望果。此报身者。乃无得而得。是真得也。无果之果。乃真果也。故古德云。有心用处还应错。无意求时却宛然。又云如虫蓹木。偶尔成文。即其义也。
问。若有得之得。有果之果。何以非真。
答。事不契理。心有分限。故果有尽。所以非真。
问。无漏五蕴。既是有为生灭之法。何偏名真。
答。无粗四相。所以名真。难。有细四相。亦是生灭。何偏名真。
答。虽细四相。念念迁灭。乃尽未来。念念相续。永无断灭。故得名真。
问。何故无断。
答。事既契理。理既无限。业亦无尽。故无断灭。
问。何故有心求之不得真果。
答。真者不堕诸数。心言路绝。若言果者。堕诸数故。若有所得。落心言故。其真理者。非得非非得。非果非不果。故著有无。或住中间。俱不得真也。
诸论差别
问。前云论说不定等言。何论说几。
答曰。瑜伽论说有二种业。谓顺定受。顺不定受。唯识论说。有其四种。谓顺现生后不定受。
问。两论二四。数既不同。有相违否。
答。其唯识论。数虽有四。唯定不定。止于定中分为前三。后一同彼。故无相违。
问。顺等名义。
答。谓上上品善不善业。极殊胜故。现身便受。名顺现受。中庸之业。稍降上者。次生便受。名顺生受。又稍劣中等者。二生已后。皆名顺后。其下品等。由微劣故。如人负债。急者先偿。排遣在后。名顺不定。
问。此等因何。有胜劣也。
答。由能造心有胜劣故。所造亦尔。
问。排在后者。时节不定其报如何。
答。由此瑜伽。有四句简。谓时定报不定。报定时不定。时报俱定。时报俱不定。
问彼论四句。与彼二业。及唯识四。识。与相配。
答。瑜伽。时定报不定。报定时不定。通唯识四。即彼顺不定受。时报俱定者。唯识前三。即彼顺定受。时报俱不定者。唯识第四。同彼论后。顺不定受。
问。此时与报。及定不定。其犹何也。请喻示之。
答。时定报不定者。如论稼实。秋间决收。是时定也。未知成否是报不定。报定时不定者。如守牌僧。僧次已定。是报定也。知何时有。是时不定。时报俱定者。如现任官。此时现受报故。时报俱不定者。如未入选。何时坐。是时不定。未委得何官。是报不定。
问。此顺现等。为别报邪。为总报也。
答。唯顺现业。是其别报。余皆总报。
问顺现者。何非总报。
答。唯现身上。增损福寿。不改趣类。故是别报。
问。如现变蛇。转女成男者。总邪别邪。
答全身变已。方名总报。有少未变。犹属别报。
问。何以故。
答。此趣彼趣。此类彼类。迥然不同业类全异。方名总报。有少同异。乃是别报。
五心轮名
问。五心轮名。
答。谓率尔心。寻求心。决定心。染净心。等流心。
问。此五心何时起何。
答。但闻语时。前后次第。应起即起。
问。请示一途。
答。诸行无常。四字之时。若专法者。七心集现。解其义理。若散乱者。十二心现。
问。七心轮。
答如闻诸字时。有率尔寻求二心。复闻行字时。有决定心。又闻无字时。复起寻求。后闻常字。遂起决定染净等流成七心转。
问十二心。
答。四字皆有率尔寻求。成其八心。行字加决定。通前成九。常字又加决定染净等流三心。搭前九心。成十二心。
四断名义
问四断义。
答。一自性断。二相应断。三离缚断。四不生断。
问。自性义。
答。根随等惑。无漏智生。断彼自体。名目性断。
问。相应断义。
答。前七心王。遍行别境通染性者。断彼相应染法之时。其遍别等。亦得断名。名相应断。
问。离缚断义。
答。善无记法。由断能缚染心所以。亦得断名。名离缚断。
问。不生断义。
答。八难果法。入见道后。永不生故。名不生断。
问。四断作释。
答。自性即断所。相应之断能。离缚之断。不生即断。
三宝名义
问。何名佛义。
答福田论曰功成妙智道登圆觉名之曰佛。
问。云何名法。
答。玄理幽微正教精诚目之为法。
问。何故名僧。
答。禁戒守真。威仪出俗。故谓之僧。
问。何得名宝。
答。皆是四生导首。六趣舟航。故得名宝。无机子。
问。涅槃经云。诸佛所师谓法也。则应立教。举法为初。何缘垂训。佛居先邪。
释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佛有演法之功。法无自显之力。犹如伏藏。藉人指出。故初称佛然后示法。
三乘通号
问。何名为声闻乘。
答。知苦常怀厌离。断集永息润生。证灭高契无为。修道唯求自度。此之所谓声闻乘也。
问。何名缘觉也。
答。观无明是妄。始知诸行为幻源。断二因之牵绕。灭五果之缠缚。此之所谓缘觉乘也。
问。何名菩萨乘。
答。等观一子。普济群萌。秉四弘之誓心。运六度之梵行。此谓菩萨乘也。
大乘五位
问。如是所成唯识相性。谁于几位。如何悟入。
答。谓具大乘二种种性。各于五位渐次悟入。何谓大乘二种种性。一本性住种性。二习所成种性。
问。本性住种性。
答。谓无始来。依附本识。法尔所得。无漏法因。
问。何者名为具本性人。
答外凡人是。
问。何名外凡。
答。虽具此性。未发坚固大菩提心。名外凡位。
问。习所成性。
答。谓闻法界等流法已。闻所成等熏习所成。
问。此何等人名习性。
答。内凡人是。
问。何名内凡。
答。此性定在发心已后。约初入劫。名内凡位。
问。云何入劫。
答。为发心后。修十千劫。方入十信。言入劫者。乃三僧祇之初首。名为入劫。
问。具此二性。当几类人。
答。定性菩萨。二乘回心。
问。二乘五果。回心向大。望顿悟人。至初入劫。修习劫数。同别多少。
答。下从初果。上至五果。回心向大。至入劫位。乃经八。六。四。二万十千劫。至资粮初。顿悟发心。亦十千劫。至资粮初。
问。何故五果劫少。初果劫多。
答。烦恼有无。修证少多故。
问。略于五位。
答。一资粮。二加行。三见道。四修习。五究竟。
问。渐次悟入。
答于识相性。资位中。能深信解。至加行位。能渐伏除。所取能取。引发真见。至见道位。如实通达。修习位中。如所见理。数数修习。伏断余障。至究竟位。出障圆明尽未来际。化有情类。复令悟入唯识相性此名渐次悟入。
一资粮位
问资粮名。
答。资谓资益。粮谓津粮。从此积集福智津粮。资益己身。远趣大果。故名资粮。
问。又何名为顺解脱分。
答。为有情故。勤求究竟大解脱果。由此亦名顺解脱分。资粮自利之名。顺分利他之号。
问。此资粮位。当修何行。
答。谓修大乘顺解脱分。
问。从何而何是资粮位。
答。从发深固大菩提心。乃至未起顺决择识。齐此皆是资粮位摄。
问。此资粮位。有几行位。
答。有四十心。谓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
问。此位由何。于唯识义能深信解。
答。因四胜力。谓内因力。善友力。作意力。资粮力。
问。何者因力。
答。大乘多闻熏习相续。
问。善友力。
答。逢事诸佛。出现于世。
间作意力。
答。一向决定胜解。名作意力。
问资粮力。
答。由三力积集无间。名资量力。
问。此位伏除何障染法。
答。少能伏除取二取现。
问何故少能。不能多也。
答。多住外门。修菩萨行。所以少能。
问。何名外门。
答。散心名外。
问何知如此。
答。本论颂云。于二取随眠。犹未能伏灭。故唯能伏取二取现。
问。散心修者。华严何说十住菩萨现八相等。岂非定力。
答。既云多住外门。即知少能入定。是故能现。
问。福智资粮。何者是福是智。
答。前五度福。第六度智。
问。此位中断修之相。
答。有三种练磨心。除四处障。
问三练磨。
答。一菩提广大屈。引佗况己练。二万行难修屈。省己增修练。三转依难修屈。引粗况妙练。
问四处障。
答。一离二乘作意障。二诸疑离疑障。三离闻思我我所执障。四断除分别缘似我法义境障。
二加行位
问加行名。
答。加功用行。名为加行。近见道故。立加行名。
问。此又何名顺决择分。
答。欣远之心。不如始业。且求见道名顺决择分。见道之智名决择故。
问。不如始业。
答。非属力劣。行合如此。是知涅槃。不越于此。故且求近。云不如始。
问始业。
答。始初发心。一至远求大涅槃。故。
问。此位行业。
答。即修大乘顺决择分。便是行业。
难曰。近见道故。名加行者。资粮远见道。无加行义。
答。若加功用行。而行资粮。亦名加行。若近见道加功。四善独名加行。故对法说。有资粮皆加行。有加行非资粮。
问。资益己身之粮。加行不名资粮。加功用行求果。资粮不名加行。
答。资粮远望大果。最初独名资粮。加功万行。加功资粮。亦名加行。
问。加功而行万行。资粮得名加行。加行亦望大果。加行亦名资粮。
答。初位发心最猛。四善不名资粮。万行加力方行。初位亦名加行。
问。初位心猛。独名资粮。四善近见。独名加行。
答曰可尔。若加功行万行。初位名加行。若近见名加行。初位不得名。
问。若果资粮。四善亦得名资粮否。
答曰。不尔。若如尔。
难。见道亦是果之资粮应名资粮。恁么。则如何即得。
答。从增立名。但可名见道。不得名资粮。
难曰。从增立名。见非资粮。既是从增立名。资粮亦非加行。
答。固知如是。所以五道立名不同互不相滥。
问。加行位所修之法。
答有四位。四能发。四所发。四能观。四所观。
问四位。
答。谓暖。顶。忍。世第一。
问四能发。
答明得定明增定。印顺定。无间定。
问四所发。
答。下四寻思观。上四寻四观。下如实智观。上如实智观。
问所观四。
答。名空。义空。名义自性空。名义差别空。
问能观四。
答即前寻思如实四观是也。
问。依何位。入何定。发何智。观何法。
答。初依暖位。入明得定。发下寻思观。创观所取名义。自性差别皆空。
问。何由得空。
答。观所取四。皆自心变。皆假施设。实不可得。不空而何。
问第二位。
答。次依顶位。入明增定。发上寻思观。重观所取名等四法。实不可得。唯自心变。
问第三位。
答。复依忍位。入印顺定。发下如实智观。印前所取四法是空。顺后能取之识。亦是其空。印前顺后。名印顺定。
问。何义顺后能取亦空。
答。既无实境。离能取识。宁有实识。离所取空。
问何以故。
答。所取能取。相待立故。
问。此忍有几。
答。有下中上。下忍印无所取。中忍即无能取。
问第四位。
答依世第一位。入无间定。发上如实智观。印二取空。伏除二障。俱生分别。
又问。初位何义名暖。
答。至初获道火前相。名之为暖。
问明得名。
答。至此初获慧日前相。名明得定。
问寻思名。
答。寻思名等。假有实无。名曰寻思。
问。名义二法。何故别别而观。名自性。义自性。名差别。义差别。合而观之。
答。名文与义能所相异。故别寻求。名义自性。及二差别。二二合同。故合思察。
问第二位。何义名顶。
答。寻思位极。立以顶名。
问明增名。
答。明相转增。名明增定。
问。何故顶位。重观四法。
答。初伏难故。所以重观。
问。第三位何义名忍。
答。忍境识空。故名为忍。忍者印也。顺也。
问。印顺定。
答。印前顺后。立印顺名。
问四如实智名。
答。如实遍知此四离识及识非有。名如实智。
问第四位世第一名。
答。有漏位极。名世第一。
问无间定名。
答。从此无间。必入见道。立无间名。
问。颂云。现前立少物。何为少物。
答。心上变如。名为少物。
问。颂云以有所得故。所得者何。
答。带相观心。名有所得。即前少物也。此名相缚。
三见道位
问通达名。
答。谓无漏智。体会真如。故名通达。
问见道名。
答。初照理故。亦名见道。
问。此之见道。有差别否。
答。有真见道。相见道。
问。真相见道。有差别否。
答。有。若一心真见道。三心相见道。若三心真见道。十六心相见道。
问。云何一心真见道也。
答。谓根本智。实证二空真理。实断分别惑智二障。虽多刹那。事方究竟。总说一心。
问。三心相见道。
答。一内遣有情假缘智。二内遣诸法假缘智。三遍遣一切有情诸法假缘智。
问。何故此名相见道。
答。以真见道。不别缘故。今则别缘是相见道。
问。三心真见道。
答。前三心说为真见。
问。复约何理。却说为真。
答。以相见道。缘四谛故。今不缘彼。为真见道。
问。十六心相见道。
答。谓苦集灭道。四谛之下。各有四心。故成十六。
问。四心者何。
答。苦法智忍。苦法智。苦类智忍。苦类智。余三谛准。
问。此十六心。有差别否。
答。有二种。有能所取十六心。有上下谛境十六心。
问。能所取十六心。
答。法智法忍。缘于真如。其真如者。是智所取。类忍类智。缘智见分。其见分者。是能取智。名能所取十六心也。
问。上下谛境十六心。
答。法智法忍。缘下界如。类忍类智。缘上界如。名上下谛境十六心也。
问。何故如此。
答。下界入见。现前名法。上界名类。
问。示能所取。
答。且苦法智忍缘如。仿真见道中。无间道见分断苦谛惑。苦法智缘真如。仿真见道中。解脱道见分证苦谛下理。苦类智忍缘前能仿之心见分。仿第一心无间道自证缘见。苦类智缘前见。仿第二心解脱道自证缘见。集灭道三。仿此作法。
问。请示上下。
答。苦法智忍缘欲界如。仿无间道见分断欲界惑。苦法智缘欲界如。仿解脱道见分证欲界理。苦类智忍缘上二界如。仿无间道见分断上界惑。苦类智缘上界如。仿解脱道见分证上界理。余三谛准。
问。三心相见道。
答。内遣有情假缘智。仿无间道见分断我执。内遣诸法假缘智。仿无间道见分断法执。此二别缘。名之为法。遍遣有情诸法假缘智。仿解脱道二空见分证二空理。此一总缘。名之为类。
问。又如何理。此三名真。
答。若三名真。不说仿法。乃根本智别断总证。
问。一心真见道。
答。双空智起。无间道中。双断二障。解脱道时。双证二空。
问。二种十六。皆小乘法。菩萨何作。
答。此约菩萨修作说之。
问。何故修彼。
答。降伏二乘故修。成遍知故。
问。此通达位之分齐。
答。于十地中。每地有三。谓入住出。此通达位。当其初地入心也。住出二心属修道故。
问。何故见道。偏时促也。
答。明来暗谢。智起惑亡。一念尚无。何怪时促。
问。既无一心。何当入心。
答。约相见道。多时排布。事方究竟。说当入心。若真见道。岂属三际也。
四修习位(附 五究竟位)
问修习名。
答。修谓修理。习谓习学。有为无为功德法故。名为修习。
问修行位。差别之相。
答。大分有二。初十地因。后转依果。
问十地因。
答。十地皆具加行。无间。解脱胜进。四道之因。
问十地名。
答。一极喜。二离垢。三发光。四焰慧。五难胜。六现前。七远行。八不动。九善慧。十法云。
问。初地何义。名为极喜。
答。初获圣性。具证二空。能益自他。生大喜故。名极喜地。
问。初地中修习何行。
答。施行三。谓财。无畏。法施。
问断何障。
答。异生性障。及断二愚。一执着我法愚。二恶趣杂染愚。
问证何理。
答。遍行真如。
问二地离垢之名。
答。具净尸罗。远离能起微细毁犯烦恼垢故。名离垢地。
问修何行。
答。戒行三。谓律仪。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
问。断何障愚。
答。断邪行障。微细误犯愚。种种业趣愚。
问证何理。
答。证最胜真如。
问。三何名发光。
答。成就胜定。大法总持。能发无边妙慧光故。名发光地。
问所修行。
答。忍行三。谓耐冤害忍。安受苦忍。谛察法忍。
问所断。
答。阇钝障。及欲贪愚。闻持陀罗尼愚。
问所证。
答。胜流真如。
问。四地焰慧之名。
答。安住最胜菩提分法。烧烦恼薪。慧焰增故。
问所修。
答。三精进。谓披甲。摄善。饶益精进。
问障愚。
答。断微细烦恼现行障。等至爱愚。法爱愚。
问所证。
答。摄受真如。
问五难胜。
答。真俗两智。行相互违。合令相应。极难胜故。
问行。
答。三静虑。安住。引发静虑。办事静虑。
问断。
答。断二乘般涅槃障。纯作意背生死愚。向涅槃愚。
问证。
答。无别真如。
问六现前。
答。住缘起智。引无分别最胜般若。令现前故。
问修。
答。般若三。生空。法空。俱空般若。
问断。
答。断粗现行障。现观察流转愚。相多现行愚。
问证。
答。染净真如。
问七远行。
答。至无相住功用后边。出过世间二乘道故。
问修。
答。方便二。谓回向善巧。拔济善巧。
问断。
答微细现行障。微细现行愚。纯作意求无相愚。
问证。
答。无染净真如。
问八不动。
答。无分别智。任运相续。相用烦恼不能动故。
问修。
答。愿二。谓求菩提愿。利乐有情愿。
问断。
答。断无相中作加行障。无相作功用愚。相自在愚。
问证。
答。不增减真如。
问九善慧。
答。成就微妙。四无碍解。能遍十方。善说法故。
问修。
答。力二。谓思择力。修习力。
问断。
答。断利陀门中不欲行障。辩慧陀罗尼自在愚。辩才自在愚。
问证。
答。所依真如。
问。十法云地。
答。大法智云。含众德水蔽如空粗重。充满法身故。
问修。
答智二。谓爱用法乐智。成熟有情智。
问断。
答。断诸法中未得自在障。及大神通愚。悟入微细秘密愚。
问证。
答。证业自在所依真如。
问。何名等觉。
答。十地满心。金刚喻定。现在前时。名等觉位。
问。此金刚心。断何障愚。
答。此无间道。断微细所知烦恼障。于境微细着愚。极微细碍愚。齐此名因修道后边。
○问。妙觉名。
答。前念金刚心时。名无间道。断尽一切微细二障。至第二念。弃舍四事。名解脱道。证莲华相好功德。获三种身。故名妙觉。齐此名果究竟位。初十地因竟。
四转依果
问。转依果。
答。转依有四。一能转道。二所转依。三所转舍。四所转得。然此转依。通因及果。
问能转道。
答。此复有二。一能伏道。二能断道。
问能伏道。
答。有漏无漏。加行根本后得三智。能伏二障。名为伏道也。
问能断道。
答。谓无分别根后二智。断迷理事根随惑。故名能断道。
问所转依。
答。此亦有二。一持种依。二迷悟依。
问持种依。
答。谓第八识持染净种为所依故。名持种依。
问迷悟依。
答。谓真如法。能为迷悟之根本故。名迷悟依。
问所转舍。
答。此又有二。一所断舍。二所弃舍。
问所断舍。
答。谓二障种。每遇何地无间道时。彼便灭故。名所断舍。
问所弃舍。
答。谓有漏善。异熟无记。劣无漏。变易身。取要只是有漏种现。劣无漏种现。至此最后解脱道时。尽弃舍之。名四事也。
问所转得。
答。谓四涅槃。
问。一自性清净涅槃。
答本性无染谓之清净。本性寂然。故曰涅槃。
问。二有余依涅槃。
答。如来之身。有余乐依。无漏之身。非苦依故。名有余依。不同二乘有余苦依。身有属故。
问。何知无苦。
答。舍无常色。获得常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故知无苦。有余乐依。
问蕴虽无漏。不无迁灭。何名涅槃。非寂静故。
答。能招染尽。故名涅槃。
问无余依。
答。烦恼既尽。余依亦灭。名无余依。众苦永寂。名为涅槃。无余苦依。
问无住处。
答。生死涅槃。二皆不住。名无住处。用而常寂。故名涅槃。
问所转得。
答。谓四智菩提。何谓四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
问。转八识成四智。何故名为所生得也。
答。转灭有漏八识之时。从无漏种生起四智。名所生得。
问。转何识生何智。
答。转前五。得成所作。六妙观察。七平等性。八大圆镜智。
问。转识成智。智者别境中慧。岂不转王成心所也。
答。称实转王得王。转所得所。
问。云何转八识成四智。
答。据转强得强。云转识成智。
问。请说道理。
答。因中识强智劣。果位智强识劣。故云转强得强。
问。为甚如此。
答。因中烦恼增故。境界胜故。所以识强智劣。果位烦恼无故。境界空故。所以智强识劣。
问。据此八识。皆有转理。何故前七偏名转识。第八不尔。
答。第八一转永转。转后更不间断。故非转识。
问。前五同八一转永转。何名转识。
答。前五因位三性间转。亦名转识。
问。第七一性。应非转识。
答。八地已去。有漏无漏间转而起。亦名转识。
问。无性第七。不通无漏。何名转识。
答。三界相望。粗细转易。亦名转识。
问。第八三界以粗细易。应名转识。
答。第七我执渐增转暗。八无此理。故非转识。
二无我义
问。二空名义。
答。生法二种无体名空。空即彼无。无别空体。
问。二空理。
答。二空所显。名二空理。
问。旧云人空。或云我空。今言生空。何义不同。
答。若云人空。不该余趣。
问。我该余趣。何不从之。
答。有执外法。以为我者。但名生执。通该内外。
问。何须空二。
答。二执若在。二空真理。无由得显。故须空之。
问。真如之理。非有非空。心言路绝。何得云空。
答。从能显门。说为二空。
问。以何方便显二空理。
答。智缘空起。为所由门。所以得显。
问。有如何者。请喻晓之。
答。生法二执。如两闭门。加行之智。如开门者。二空真理。如门中物。根本之智。如取物人。
二身名义(附 十号名义 薄伽六义 诸佛别名 三业化义)
问。解脱道所获三身。
答。一自性身。二受用身。三变化身。
问。自性身体。
答。谓诸如来真净法界。
问。有何义趣。亦名法身。
答。诸功德法所依止故。普润大师云。轨持为法。依止名身。凭何以知。光明疏云。法名可轨。诸佛轨之。而得成佛。摩诃衍云。湛湛绝虑。寂寂名断。能为色相。作所依止。凭此而知。
问。寂寂名断。安曰法身。
答。法实无名。为机诠辩。召寂寂体。强称法身。
问。湛湛之体。当同虚空。
答。凡所有相。皆是非相。觉五音如谷响。智实无声。了万物如梦形。见皆非色。空有不二。中道照然。不可闻无。谓空断绝。
问受用身。
答。有二种。一自受用。二佗受用。
问自受用。
答。恒自受用大乘法乐。
问。何义故名为报身。
答。三无数劫。修所得故。名为报身。唯此是实。后皆应身。普润云。报谓果报。三祇修因所得果故。身者。依止相续二义名身。
问依止义。
答。有为功德所依止故。
问相续义。
答。尽未来际无断尽故。
问。其果报者何教所明。
答。摩诃衍云。具胜妙因。受极乐果。远离苦相故名为报。
问。依止相续义何所出。
答。唯识论云。所趣无边。真实功德。相续湛然。尽未来际。此其出也。
问佗受用。
答。令佗受用大乘法乐。此有十重。被十地机之所现故。
问变化身。
答。无而歘有谓之变化。聚化五蕴。名之为身。
问。化身数类。
答有三类。一大化身。二小化身。三随类化。
问大化身。
答。千丈大化。王大千界。被地前机。
问小化身。
答。丈六金身。王一四天下。三乘凡夫。是所被机。
问随类化。
答。猿中现猿。鹿中现鹿。名随类化。
问。拘尸罗现三尺身。城东老母指掌所现。此当何类。
答。据被人类。属小化身。据非丈六。属随类化。再问能者。
问。法身所依。
答。依法性土。
问。唯一法性。宁分身土。
答。能依义边。名之为身。所依义边。名之为土。
问报身体。
答。四智菩提。无漏五蕴。
问报土体。
答。无漏色蕴。
问能所依。
答。根根尘尘。遍周沙界。情器有异。情为能依属报身。器为所依属报土也。此实报土。
问他报土。
答。随所被机。胜劣大小。悉皆不同。然唯净土。
问变化土。
答。亦随所被。大凡小圣。各随业力。所见不同。
问。何唯三身。不增不减。
答。普润云。万虑沉迷。居三道而流转。十方超悟。证三身以圆通。故无增减。
问。既一有情成佛之时。何却三身。
答。实唯一佛。约三义故。而说三身。
问三义何。
答。一体用。二权实。三理事。
问体用。
答。智与体冥。能起大用。自报上冥法性体。谓之真身。他用不赴机缘用谓之应身。
问权实。
答。权谓权暂。实谓实录。以施权故。从胜起劣。三佛唯明。以显实故。从劣归胜。秪是一身。
问理事。
答。佛本无身。随顺世间而论三身。仰观至理本实无形。俯随物机。迹垂化事。
○问。十号之名。
答。一仿同先迹。号如来。二堪为福田。号应供。三遍知法界。号正遍知。四果显因德。号明行足。五妙往菩提。号善逝。六达伪通真。号世间解。七摄化从道。号无上士。调御丈夫。八应机受法。号天人师。九觉悟归真。号佛。十三界独尊。号世尊。
问。十号之义。
答。无虚妄故。名如来。良福田故。名应供。知法界故。名正遍知。具三明故。名明行足。不还来故。名为善逝。知众生国土。名世间解。无与等故。名无上士。调他心故。名调御丈夫。为众生眼故。名天人师。知三聚故。名之为佛。具兹十德。名世间尊。
问。诸教皆列有十一数其故何也。
答。据前所解世尊名。云具兹十德。名世间尊。则应世尊是总名。何以知也。普润大师云。涅槃疏说阿含及成论。合无上士与调御丈夫为一号。故至世尊云一数。涅槃及大论。开此二号。而辅行云。大论合者。此文误也。据辅行意世尊是总。
问。准药师经。数唯有十。仍第二应正等觉。与十薄伽梵。不同旧译。却无世尊。其故何也。
试卜之云。莫第二号。应正等觉一名。将应供与正遍知为一号也。然不敢妄出所以。
问。何故第十特异旧翻。
卜云。莫薄伽梵中第六尊贵。当世尊号。
问无定断。
答。辅行尚云学者详之。我何人哉。
○问。六德。
答。自在。炽盛。端严。名称。吉祥。尊贵。永不系属诸恼恼故。具自在义。猛𦦨智火所烧炼故。具炽盛义。妙三十二大士相等所庄饰故。具端严义。一切殊胜功德圆满无不知故。具名称义。一切世间亲近供养咸称赞故。具吉祥义。一切功德常起方便利益。安乐一切有情无懈废故。具尊贵义。颂曰自在炽盛与端严。名称吉祥及尊贵。如是六德义圆满。是故彰名薄伽梵。
○问。古云。佛佛齐法法道齐者。如翻释迦以为能仁。莫应余佛非能仁也。阿弥陀云无量寿者。余佛莫应有寿量邪。其余佛名。随义准难。
答曰。法苑章云。但以逐机设化。随世建立。显名。则功能虽殊。显义。乃力用齐等。方知三世无量之名。具显诸佛无量之德。
○问。尝闻四事不可化。佛地何故说三乘化。
答。无上觉者。神力难思。故能化现无形质法。
问。三乘化义。
答。据手镜云。准佛地论。说三业化。身语各三。意但有二。又准彼论。非身相应身业化中。说现无边种种佛身。非身相应语业化中。即无佛身。由此。指微。显轮。各说不同。
问。指微说相应之言。训作何义。
答。相似义。要相貌相似。法体相似。
问。与谁相似。
答。与自相似者。名自身相应化。与佗相应者。名佗相应化。阙一二者皆名非身相应化。
且问自身相应者。
答。如大小化身。皆具相好。名相貌相似。具化五蕴。名法体相似。此皆与自相似。名自身相应身业化也。此身发语。有化心等。名自身相应语业化也。
问佗身者。
答。如观世音。化万回相貌。法体与人类相似。名佗身相应身业化。万回发语。及有心等。名佗身相应语意化也。
问。非身相应。
答。如化佛身无根心等。虽相貌相似。阙法体相似。一类化树林等。二义俱阙。皆名非身相应身业化。若无心佛发语。树林说法。名非身相应语业化。
问。何无非身相应意业化也。
答。既作树等是无情类。故无意化。
问。既然化为佛身。何无根心也。
一有根心者。却属前类自身相应意业化也。
问。显轮相应。训作何意。
答。相近义。身类同义。具自二义者。名自身相应化。具佗二义者。名佗身相应化。阙一或二。名非身相应化。手镜云。准轮钞说。言相应者。亦有二义。一要相近。二身类同。如自受用身。现三类化身。身类同。又相近。名自身相应化也。如化佗身。与佗身同。及佗相近。名佗身相应化也。二义阙一。名非身化。如化身佛。复现诸佛。虽身类同。无相近义。如自受用。现人猿等虽具相近。阙身类同。又如化佛。化人物等。二义俱阙。此上皆是非身相应化也。愚疑此说云。佗身化中。与佗身同。及佗相近者。既与佗身相近。何须直用自受用化。又非身化中一类。自受用身。化人猿等。与佗身相应化。一向全同。何成二化。又非身土中。无此自受化人一类。既有此疑。愚试云。显轮二义。有兼有正。相近义正。唯自相近。身同义兼。亦自身同。若于兼正二义皆具。名自身化。若具正阙兼者。名化身化。若具兼阙正。或俱阙者。名非身化。
依此问云。何者自身相应身业化也。
答。如自受用化。三类化。与自相近。自身类同。兼正二义皆具。名自身相应身业化也。
问。自身相应语意化。
答。即此前身。发言说法。有化心等。是自身相应语意化。
问。佗身相应化。
答。如自受用化佗人身。唯具相近阙身类同。具正阙兼。名佗身相应化。
问。非身相应化。
答。如化身佛复现诸佛。具身类同。阙相近义。具兼阙正。又化身佛现人物等。二义俱阙。皆是非身相应化也。
问。指微钞主。何为如此。
答。谓顺佛地。意化但二。故非身中无意业化。又顺非身相应身业化中。现无边佛。是故说现无根心佛。又顺非身相应语业化中。无现佛身。故说树林演法。水声谈空。
问。何故显轮特与相违。
答。显轮会云。佛地非身语业化中无佛身者。但彼论略。亦合有之。又会意业但有二者。且约其心不可孤现。及土木等不可有心。云但有二。其实亦三。既非身中有现佛身。何无根心。
问。指微何说佛无根心。
答。只为指微。要法体相似。说非身者。要不相似。若有根心。不成非身。故说无心。
小乘五位
问。声闻因果位次如何。
答。亦有五位。谓资及学也。
问。谁人修此。
答。定性声闻。一分不定。
问不定。
答。有一人具三乘性。有具声闻菩萨二性。有人声闻缘觉二性。此等皆得修声闻行。名一分不定。
一资粮位
问。何时立此资粮之初。
答。虽有三慧。心未决定。名外凡位。发决定心。名内凡位。从此内凡立位之初。
问。资位修何观行。
答有三。一五停心。二别相念。三总相念。
问。五停心观名。
答。五处停住于心。名五停心观。
问五者何。
答。一多贪众生。作不净观。二多嗔众生。作慈悲观。三多痴众生。作十二因缘观。四着我者。作界分别观。五多寻思者。作想息念观。
问不净观。
答。想自及佗。青淤虫食。骨锁等类。
问。别相念观。
答。身受心法。四各别想。名别相念。
问。如何别观。
答。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如是别别观。
问总相念。
答。总观四法。皆是苦空无常无我。名总相念。
问慈悲观。
答。乃锦被七翻章也。
问。十二因缘观。
答。观十二支缘生。迁变无常。苦空无我。假和合故。轮回不息。
问。界分别观。
答。谓观地坚。水湿。火暖。风动。空虚。识了。皆具显示无常苦空无我。
问数息观。
答。有六行相。一数。随。止。观。还。净。
问。资粮等名。
答。同大乘说。
问。资粮位后际齐何。
答。七贤前三名资粮位。
二加行位
问加行位。
答。七贤后四。谓暖及第一。名加行位。
问暖名。
答。如人钻火。初暖生故。
问。暖修何观。
答。创观四谛十六行相。每谛有四。谓苦。无常。空。无我。集。因。生。缘。灭。净。妙。离。道。如。行。出。上下具观三十二行。下三品善。
问顶名。
答。可动法中最殊胜故。如人之顶。
问观行。
答。亦即观前三十二行。中三品善。
问。何故重观。
答。为成熟故。
问忍名。
答。印可谛理。名之为忍。
问。此忍有几。
答。下中上三。
问下忍。
答。印可于前三十二行。
问中忍。
答。别作七周减缘。二十四周减行。
问上忍。
答。唯一刹那。重观欲界苦谛下一缘。
问。世第一名。
答。有漏道中最第一故。
问观行。
答。亦一刹那。重观欲苦一缘。
问。与忍同一刹那重观欲界苦谛一缘。二有何别。
答。但胜劣异。
问异所以。
答。色界善业。总有九品。下三品善。属暖位摄。中三品善顶摄。上下上中。忍摄。上上品善。世第一摄。故云但胜劣异。
问。忍有三忍。与二品善。如何配摄。
答。上下品。下中二忍。上中品善。上忍摄也。
三通达位
问通达位。
答。苦法智忍。苦法智等。十六心中。前十五心无间。名预流向。第十六心解脱道时。立预流果。
问。此位齐何。分见修别。
答。有二行相。一正住果。未断修惑。皆属见道。二进修时。即属修道。
四修习位
问修习位。
答。此有后三果向不同。若于欲界修惑之中。断至六品。其六无间。五解脱道。名一来向。第六解脱。名一来果。若断后三。三无间道。二解脱时。名不还向。至后第三解脱。立不还果。又若断至上八地中七十二品。其七十二。无间解脱二道之中。至七十二无间道时。名阿罗汉向。从初果中正住果后。进修已来。齐此无间道时。是修道位。最后边际。
五无学位(附 二无我义)
问无学位。
答。谓第七十二解脱道时。证五分法身。立阿罗汉果。
问。五分法身。
答。谓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
问无学名。
答。五分能摄十无学法。名为无学。
问。十无学法。
答正语。正业。正命。正念。正定。正见。正思惟。正精。进。正解脱。正智。
问。十无学法。与五分法身。如何相摄。
答。正语。正业。正命是戒。正念。正定是定。正见。正思惟。正精进是慧。正解脱。正智。是解脱知见。
问。何罗汉名。
答。此翻应。应有三义。一应永害烦恼。二不受后有。三受人天供。
○问。其二无我。百法摄否。
答。摄尔何失。
难云。若言摄者。何法摄也。若云不摄。何言千法万法不离百法。
答曰不摄。
问。恁么。则摄法不尽也。
返问彼云。汝欲摄者。其二无我。为是心耶。所耶。色耶。不相应耶。无为耶。若云是者。五位是何。若云非。不摄明。
问云。争奈摄法不尽。
释云。一切者。不出五位。是心等者。无不摄之。名摄法尽。今二无我。既非五法。故不摄之也。
问。何知非法。
答。百法初云。何等一切法。云何为无我。既一切法后。别问无我。即知非法。
问。若言非法者。应无我理。不离四句。堕百非中。
答。遮尔是法。我云非法。据实。非法。非非法。
问。何以故。
答。若是法者。堕是边故。若非法者。堕非边故。若言非法亦非法者。堕两头故。若言非法。非非法者。堕中间故。
问。如是者。亦非不摄。汝何定尔。云不摄也。
答。且遮尔摄。我言不摄。其实非摄。非不摄。非亦摄亦不摄。非非摄非不摄。
问。何以故也。
答。离四句。绝百非故。又解。前五位法。表诠立名。心表缘虑。色表质碍。此二无我。遮诠立号。遮五位法。皆非实我。皆非实法。其表诠者。既有所表摄所表法。其遮诠者。既遮我法。何所摄也。又解。若将旨就诠。在百法摄。六无为是。堕诸数故。若废诠谈旨。二无我是。不堕诸数。何摄之有。
问。争知不堕。
答。既不立名。既知不堕。
问云。补特伽罗无我。云法无我。此岂非名。
答。既云无我。与谁为名。名诠于谁。谁为自性。即知非名。
问。何知废诠。
答。既知无人无法。废诠明矣。
问。若不摄者。离百法外。应是别有。
答。虽云不摄。仍上百法。不即离等。
问。何知尔也。
答。古云即不即门中不即。离不离门中不离。一不一门中不一。异不异门中不异等。
问。此说何凭。
答古德云。凡属对待。皆谓之不了义。瑜伽大论。既是大乘了义之教。理极显然。故无我理。直须孤迥。圆陀陀。不与诸尘作对。万法为侣。始得。若不如是。终非了义。
四句百非
问。常言离四句绝百非。四句者何。
答。但举一对。或举一字。便成四句。且如有无一对。作四句者。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便是四句也。
问。如何百非。
答。既凡作四句。有本末三世。已起未起。积成百句。皆。非得真。故云百非。
问。请示法之。
答。其真实理。若云有。是增益谤。若云无。是损减谤。若云亦有亦无。是相违谤。若云非有非无。是戏论谤。此是本四句也。复此四句。每句有四。且有中四句者。有有。有无。有亦有亦无。有非有非无。复无中四句者。无有。无无。无亦有亦无。无非有非无。亦有亦无中四句者。亦有亦无有。亦有亦无无。亦有亦无亦有亦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又非有非无中四句者。非有非无有。非有非无无。非有非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非有非无。此每四句。四四成十六句也。三世皆有此十六句。成四十八。此四十八。皆有已起未起。成九十六。搭本四句。成一百句。
问。请有无外。别示一途。
答。且如上。下。亦上亦下。非上非下。
问。请示一字者。
答。如言青。非青。亦青亦非青。非青非非青。但举一字。便对非此也。
问。何故随举一切。皆得作之。
答。其真理者。一切皆非故也。故古人云。若要直截会。一切总不是。
问。何故万松和尚别此语云。若要委细会。法法无不是也。
答。历代宗师一时救弊。其意不等。前师为救坐着今时。云总不是。万松为救坐着那边。云无不是。其实住著者。皆不是。不住著者。无不是。
问。何以故。
答。佛法以无住为本故。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即其意也。愚意且尔。更问能者。
杂录问难
怀州秀长老。于汴梁和讲主处。累致问难。今录之云。
一日秀举仁讲生。问孝严老师云。胜鬘夫人。赞佛之时。顿现三身。法身无相。如何得见知。云。汝如何说。
和云。性相禅宗皆有此。相宗答云。见化身时。即见法报。何以故。三身不相离故。盖报身者。修所得故。法身者。报实性故。化身者。报所现故。岂得相离。既不相离。故见一身。即是见三也。性宗答云。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此岂非是见法身也。禅宗答云。渠无国土。何处逢渠。此亦是见法身之理。
一日又问。华严经说。佛有百亿十千名。何故燃灯。授善慧记云。汝当作佛。号释迦牟尼。既立一名。余名皆废。如何会释。
和云。佛一音中普说多名。百亿十千诸众生类。各随所乐。各别闻名。何以故。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故一音之教。孰不知也。
问。既为法王。于法自在。何不以色为心。以心为色也。
答。若相宗说。相见俱依自证起故。色相既从心自证生。归种位时。即是自证。是故色即是心。心即是色。喻如蜗牛头出角。出则似角。缩则是头。色心相即。正与此同。若性宗说。理外无事。事外无理。理事不二。故色即心。心即色也。若禅宗说。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此例甚多。和云。据上所问。其意太局。应将五位更互为问。其理方尽。且心与所互相即者。所与心王一能缘性。不即而何。其不相应心之分位。岂非即心。其无为者。心之实性。理即定然。其五位法。虽互相即。仍不杂乱。五位宛然。心色等别。虽为无为心色不同。仍即一心。若如此者。于法自在。说得成么。
又问。言言见谛。句句朝宗。且如药师经说。悭贪嫉妒。牛马驼驴。此等之语。如何见谛朝宗。
答云。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粗言细语。随心生灭。心外无余。何非见谛。岂不朝宗。故云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又云细语及粗言。皆明第一义。或云麻三斤。干屎橛。羊便干处卧。驴便湿处尿。此例更甚。
又问。教说宗门。不出名句文。可笑之甚。
答曰。辄云可笑。盖亦未之思也。谓禅不在名句文。亦不离名句文。何也。岂禅外条然别有名句文。名句文外条然别有禅也。若条然者。外道见也。
设若难云。如灵云见桃花。香严童子闻香。药王药上[尝-旨+甘]药。云门伤足。须菩提晏坐。帝释散华。此等岂有名句文也。
答。此等正在所未之思也。盖名句文者。岂止声上。于六尘上皆立名等。见桃华者。色尘上立名句文。闻香悟者。香尘上立。[尝-旨+甘]药味尘。损足触尘。散华法尘上立也。未学教者。焉知此理。若毁教乘。不尽善者。盖自不知耳。仍亦罪有所归。十方轮转地狱。金口亲宣。敢不敬耶。止不过打葛藤云。犹有这筒在。向道我早侯白。你更侯黑。诸祖亦云。阎老子未放汝在。切忌切忌。莫探头太过。莫妄称。莫误喜。如人饮水。则可知也。
问。药师经序云。王者禳灾。转祸为福。岂庶民等不得禳也。
答。举胜摄劣。理之常然。岂令为文之者。一一叨叨耶。序末亦云。十二药叉。念佛恩而护国。七千眷属。承经力以利民。况前半联云。病士求救。应死更生。通得庶民么。不尔思也。何得对面蹉过。
问。古云。秘密不可翻译。何故有处。却言唵字。是清净法身等耶。
答。显密圆通。有二门义。一不可说门。固不可翻。二少分功德门。亦可翻之。其翻者。约少分门也。
问。佛向观音。问六字咒。佛若不知。云何名佛。
答。权实宁知。其若文殊不能出女子定。罔明能出之。虽一真见时无别。乃入处四门有异。何足怪哉。其或显咒功深。示问何伤。
问。宗门之中。开口拂迹。教中不然。此是劣于禅也。
答。据申此问。敢保和尚。未闲教意在。教不云乎。以法破我。以空破有。以中破空。仍云。若执依圆是有。还同遍计是无。又云。不依此岸。不着彼岸。不住中流。此云二边纯莫立。中道不须安。又云。离四句。绝百非。寻思路绝。名言道断。口欲谈而辞丧。心将缘而虑息。一不一门中不一。异不异门中不异。即不即门中不即。离不离门中不离。废诠谈旨。理固非言。此例无边。何云不拂。当知所问。以用试验某甲。所谓顽铜若作黄金货。只得谩佗无眼人。
八部名义(附 天神居处)
问。云何名为天龙八部。
答。拣四天王八部。云天龙八部也。翻译名义云。一天。二龙。三夜叉。四干𨷂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睺罗伽。
问。何故唯佛八部参随。其余天等无八部随。
答。原夫佛垂化也。道济百灵。法传世也。慈育万有。三乘贤圣。既肃尔以归投。八部鬼神。故森然而翊卫。余无此德。故无八部。
问。云何名天。
答。梵语提婆。此云天。法华疏云。天者天然自然。胜乐胜身。胜论云。清净光洁。最胜最尊。故名为天。
问。云何名龙。
答。梵那伽。此云龙。又有多种。泛说龙者。乃兴云致雨。益世间者。
问。何名夜叉。
答。此云勇健。亦云暴恶。旧云阅叉。新云药叉。释云。秦言贵人。亦言轻健。能飞腾空中。
问乾闼婆。
答。此云香阴。不啖洒肉。唯香资阴。名曰香阴。或云寻香。天乐神也。
问阿修罗。
答。旧云无端正。新云非天。如本章记。
问迦楼罗。
答。此云金翅。翅翮金色。或云妙翅。不唯金色故也。
问紧那罗。
答。此云疑神。释曰。人非人。似人。而头有角。人见之言人耶。非人耶。因以名之。亦天伎神。小不及乾闼婆。新云歌神。是诸天丝竹之神也。
问。摩睺罗。
答。此云大腹行。释曰地龙。肇曰大蟒。
问。何故诸经八部。末云人非人等。
答。天台云。此乃总结八部数尔。
问。前言天者最胜最尊。对谁为最。
答。对余五趣。
问。何故尊胜。
答。由因胜故。
问。何理知之。
答。普润云。苟非最胜之因。岂生最胜之处。
问最胜因。
答。谓十善。身语意行。此十善业。
问。如何为胜。
答。由其三业防止过非。有顺理义。以兹十善。运出五道名天乘。即为最胜。
问。天有地居空居。天何理尔也。
答。因有散善定善。果有地居空居。
问。何以故。
答。由禅定力不依于地。无定力者。不得空居。定轻安故。
问。泛说欲天散善业招。云何亦有空居天也。
答。若单修习。上品十善。乃生欲界下二地居。此是一向纯散善也。若修十善。坐未至定。乃生上四空居天也。此后空居。皆定善招。
问何以故。
答。未至定者。尚自空居。况根本定因。
问。何名未至。
答。其由未入根本定故。名为未至。
问。未至定行相如何。
答。如止观云。端坐摄身。调和气息。泯然澄静。身如云影。虚豁清静。而犹见有身心之相。是则名为欲界定也。从此已后。忽然不见。欲界定中。身首衣服床卧等事。犹如虚空。回向安隐。如是名为未至定相。
问。何须不见欲界定中身首等也。
答。身是事障。事障未来。障去身空。未来得发。故须不见欲定身等。是为欲界六天因果。
问。欲界散善。疑犹未息。
答。无根本定。故曰散善。由空居故。须修未至。
问。何故天有欲无欲。
答。若修根本四禅。离欲粗散。则生色界。故无欲也。
问。何故天有色无色。
答。若厌色笼。修四空定。生四空天。名无色界。故名无色。
问。四王天居处等次。
答。光明疏云。居须弥之半。乃上升之元首也。
问疏所凭。
答。俱舍颂。妙高层有四。相去各十千。傍出十六千。八四二千量。坚首及持鬘。常憍大王众。如次居四级。亦住余七山。
问。东方天王。
答。大论云。提多罗咤。秦言治国。主乾闼婆。及毗舍阇。光明疏云。提头赖咤。此云持国。又安民。居须弥东。黄金埵。南方。大论云。毗琉璃。秦言增长。主鸠槃茶。及薜荔多。光明疏云。南琉璃埵。王名毗留勒叉。亦翻免离。西方。大论云。毗留波叉。秦言杂语。主诸龙。及富楼多。光明疏云。白银埵。王名毗留博叉。翻非好报。又恶眼。亦广目。北方。大论。毗沙门。秦言多闻。主夜叉。及罗刹。光明疏云。北水埵。索隐云。福德之名。闻四方故。亦普闻。
问忉利天。
答。梵音讹略。正言多罗夜登陵舍。此云三十三。君臣合之。有三十三。
问居处。
答。俱舍颂曰。妙高顶八万。三十三天居。四角有四峰。金刚手所住。中宫名善现。周万逾缮那。高一半金城。中有殊胜殿。周千逾缮那。
问夜摩天。
答。此云善时分。亦妙善。新云须焰摩。此云时分。时时唱快乐故。或云受五欲境。知时分故。
问兜率陀。
答。此云妙足。新云睹史陀。此云知足。受于五欲。知止足故。佛地论名喜足。最后身菩萨。于中教化多修喜足故。
问化乐天。
答。大论须涅密咜。或尼摩罗。秦言化乐。自化五尘。而自误乐。楞严名乐变化。
问。佗化自在。
答。大论婆舍䟦提夺。佗所化而自娱乐。名佗化自在。亦名化应声。别行疏云。是欲界顶。假佗所化。以成自乐。即魔王也。
问梵天。
答。经音义云。梵云迦夷。此言净身。净名疏。此云离欲。或云净行。法华疏。亦称高净。
问。何故初禅有王臣异。已上无也。
答。二禅已上。无言语法故。不立王法。
问。何故璎珞。禅禅皆有梵王。
答。修无量心。报胜为王。无统御也。
问。净名疏。说梵王是娑婆世界主。又何义也。
答。初禅有觉观言语。则有主领。故作世主。
问。云何梵王。名中间禅。
答。在初禅二禅。二楹之中。名中间禅。
问少光天。
答。于二禅中。光最少故。
问。无量光。
答。光明转增。无限量故。
问光音。
答。口绝言音。光当语故。
问少净天。
答。意地乐受。离喜贪故。少分清净。名曰少净。
问无量净。
答净胜于前。不可量故。
问遍净。
答。乐受最胜净周普故。
问无云天。
答。下之三禅。皆依云住。至此四禅。方在空居。此初一天。别得总名。独名无云。
问。至此四禅。方名空居。何故前欲。除下二天皆名空居也。
答。前言空居。不履地故。此言空居。云气亦无。方曰空居。取意不同。故无违也。
问福生天。
答。具胜福力。方得往生。
问广果。
答。异生果报。此最胜故。
问无想。
答。心想不行。故名无想。
问无烦。
答。无见思烦恼杂故。
问无热。
答。意乐调柔。离热恼故。
问善见。
答。定障渐微。见极明故。
问善现。
答。形色转胜。善能变现。
问色究竟。
答。色法最极。是究竟处。
问。又何此五名那含。
答。无烦等天。那含所居。呼此五天。名五那含。
问空处天。
答。禅门云。此定最初离三种色。心缘虚空。既与无色相应。名虚空定。
问识处天。
答。舍空缘识。以识为处。正从所缘之处受名。
问。无所有处。
答。禅门名不用处。修此定时。不用一切内外境界。外境名空。内境名心。舍此二境。因初修时。名不用处。
问。非有想非无想。
答。有解。前观识处是有想。后不用处是无想。今准除上有无二想。名非有想非无想也。有解。约凡夫说。言非有想。约佛法中。说非无想。合而论之。言非有等。
四相五衰
问。人间四相。天上五衰。
答。俱舍说有大小五衰。小五衰者。一衣服严具。出不爱声。二自身光明。忽然昧劣。三于沐浴时。水滴着身。四本性嚣驰。令滞一境。五眼本自寂。今数瞬动。此五衰现。非定命终。遇胜善缘。犹可转故。大五衰。一身染尘埃。二华冠萎悴。三两腋汗出。四臭气入身。五不乐本座。此现当死。
问摩醯首罗。
答。大论云大自在。正名摩诃莫醯伊湿伐罗。八臂三眼。骑白牛。大千界主。
问日天子。
答。梵语苏利耶。此云日神。日者。说文云实也。太阳之精。
问月天子。
答。梵语苏摩。此云月神。释名云月。缺也。谓满而复缺也。淮南子云。月太阴之精。
问。何故月轮。初后时缺。
答。涅槃云。月性常圆。实无增减。因须弥山。故有盈亏。俱舍云。近日自影覆。故见月轮亏。施设足云。以月宫殿。行近日轮。光所侵照余边影故。自覆月轮。故于尔时。见不圆满。
因问执金刚神。
答。梵云䟦阇罗波腻。此云金刚。手执金刚杵。故以立名。
问因缘。
答。正法念经。昔有国王夫人生千子。欲试当来成佛次第。故拘留孙探得第一。释迦第四。乃至楼至第一千筹。第二夫人。生其二子。一愿为梵王。请千兄转法轮。次愿为金刚神。护千兄教。世传楼至非也。经唯一人。今状于伽蓝之门。而为二像。应愿无方。多亦无舛。出索隐记。
问。龙有几种。
答。别行疏云有四种。一守天宫殿。持令不落(人间屋上作龙象之尔)。二兴云致雨。益人间者。三地龙。决江开渎。四伏藏龙。守转轮王大福人藏。
问。此教。说外教说几。
答。广雅云。有鳞。曰蛟龙。有翼。曰鹰龙。有角。曰虬龙。无角。曰螭龙。未升天。曰蟠龙。
问。以何因缘堕龙中。
答。骂意经云。有四因缘。一多施。二嗔恚。三轻偒(以鼓切)。四自贡高。
问。降澍大雨。自何而有。
答。华严经云。不从身出。不从心出。无有积集。而非不见。但以龙王心念力故。霈然洪注。
问。夜叉有几。
答有三。一在地。二空。三天。
问。何缘三类不同。
答。若地夜叉。但以财施。故不能飞空。天夜叉。以车马施。故能飞行。
问。天夜叉。居何天。
答。肇曰。居下二天。守天城池。门阁等处。
问。乾闼婆居何。
答。在须弥南。金刚窟住。释曰。十宝山中。
问。非天上住。何云天乐神也。
答。天欲作乐之时。此神身中有异相出。然后上天。
问。迦楼罗身几许。
答。两翅相去三百三十六万里。颈有如意珠。
问。何以为食。
答。以龙为食。
问。何知。
答。俱舍颂云。化生金翅鸟。能食四生龙。
问。摩睺罗。何因堕此。
答。毁戒邪谄。多嗔少施。贪嗜酒肉。由戒缓故。堕鬼神中。由多嗔故。虫入其身。而唼食之。
问。天乘自十善为因。人乘有几。
答。法云大师云。若无善因。奚感美报。
问善因。
答。谓五戒也。一不杀戒。常念有情。皆惜身命。恕己愍彼。以慎伤暴。二不盗。不与私取。是为偷盗。义既非宜。故止攘窃。三不邪淫。女有三护。法亦禁约。守礼自防。故止罗欲。四不妄语。覆实言虚。诳佗欺自。端心质直。所说诚实。五不饮酒。惛神乱性。酒毒颇甚。增长愚痴。故令绝饮。
问。原佛五戒。本化人伦。与儒五常。其义同异。
答。不异。谓不杀即仁等。
问。义即相当。有所凭否。
答。梵摩喻经云。为清信士。守仁不杀。知足不盗。贞洁不淫。执信不欺。尽孝不醉。当以意解勿执名别。
问。五戒何义。得人乘名。
答。由兹五戒。超出三途。取运载义。以立乘名。
三教同异
问。释道儒皆云教。其义同否。
答。景德大师云。三教立名。义意各异。且儒宗教者。元命苞云。教之为言效也。上行之。下效之。此以下所法效名教。道名教者。老子云。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此寄教名。而显无为也。释名教者。四教义云。说能诠理。转化物心。故言教也。
问转化义。
答有三。一转恶为善。二转迷成解。三转凡成圣。
问所诠理。
答。藏通二教。诠真谛理。别圆二教。诠中道理。
问。何故如此。
答。良以如来依理而立言。遂令群生修之而证理。故佛圣教。是出世法。不可妄同世教之名。
问。所诠中道。为是何法。
答。普润自说。属真如门。此乃对事拣理之谓也。若即事说理。理性无体。全依无明。无明无体。全依法性。就此相即之义。则法性为所诠理。由兹教理。是吾宗之纪纲。故寄人乘。辨梗概也。
唯识开蒙问答卷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