卍续藏第 54 册 No. 0866 肇论疏


  肇论疏目次卷上涅槃无名论义记上表上秦主姚兴演开宗第一折窍体第一演位体第二折徴出第二演超境第三折几玄第三演妙存第四折难差第四演辨差第五折责异第五演会异第六折诘渐第六演明渐第七折几动第七演动寂第八折穷源第八演通古第九折考得第九演玄得第十不真空论卷中般若无知论义私记下辩体相第一般若翻不翻第二般若无知第三释文第四(有九问答)隐士刘遗民书问无知论肇法师答刘隐士书物不迁论

  肇论疏目次(终)

  No. 866

  肇论疏卷上

  目有余无余泥曰止取无余。又道行译音。泥洹是无为灭度。泥曰是灭讫尽也。古净名法供养品云佛般泥洹曰。今经云诸佛灭度。正谓无余为泥曰。放光经云。泥洹泥曰此二名间出也。

  表上秦王姚主者。姚。舜姓也。造论后作序奉上秦王姚主也。表是表送于王也。序有七义。一叹王德。二涅槃下叹所述涅槃。三肇以下自谦。四而陛下叹王论。五能圣下依王论作论。六论未下出异义。七今演下结作论奉上也。

  初叹王德者。末代述涅槃论疏释僧肇者。安师传云。自魏晋沙门依师为姓。故姓各不同。而法师以为大师之本莫尊卑释迦。乃以释命氏。后得增一阿含。果称四河入海无复河名。四姓以为沙门皆称释种。既悬与经符。遂为永息之。涅槃泥洹泥曰。即此论云楚夏(中花州曰夏。南越都曰楚)不同而涅槃音正(观师大亮师亦述此义也)。然须真天子问经云。于泥洹行不槃泥洹。于泥曰行不槃泥曰。招提意。泥洹通。作必有所依。故佛灭度后造论必先归敬三宝也。今肇师依王作论传行于世。是以先陈王德。有三科。一引古。二正叹。三证今也。

  先今引古言而不用。言叹者。将叹大人不敢专辄。故依古人成言以冠章首也。老子云。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侯王得一以为天下镇。而今云三者为明三文故也。既述古言。释此一义。三解不同。王弼云。一数之始。物之极也。各是一物之所以为主。故外篇天地云。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也。郭象释云。一两有之初至妙者也。一之所起起于至一。非起于无也。河上公云。一。无也。道之子也。果简文序云。一。空也。木有木空名有名空。故舛通自生者之也。若论内义。即是因缘无住为一也。

  第二科伏惟下正叹。有四双八句。伏惟陛下者。此是总句。汉杂事云。汉有天下号也。天下号曰皇帝。自称曰朕。臣称之曰陛下。蔡邕曰。天子尊贵。不敢斥言。故呼陛下。近类足下。初两双四句叹体用及境智。后两双四句叹知机及作论也。睿哲钦明。道与神会。此二句叹体用。睿哲钦明此句叹体(系词云。古之聪明德圣人常睿知武有此六不衰之也)。睿。圣也彻也。喆者哲字。

  (丁列反智)钦(敬也。美也。亦大㒵也。亦想也)。道与神会此句叹用也。道谓所修道品。与心神契会无二也。神(神也引。神所反。无所不在。不可以方测知。故曰神也。亦幽明不测谓之神之也)妙契环中。理无不统者。此二句第二双。此二句举境叹智。环中为境。妙契是智(庄子云。是非反覆相寻无穷。故谓之环中。环中空矣。今以是非为环。而得其中者。无是非者)。若论内义。非环中空为中。若以环中空虚为中者。空有异体也。上二句明所修道品与心神无二。此二句明所修道与境无二也。是非为环。无是非为中。环即俗。中即是真。言妙契真俗也。既会真俗。环无不会。故云理无不统也。亦可上句为真。下句为俗也。

  游刃万机下后两双四句。叹知机及作论。此句正叹照机之智。游刃万机者。庄子养生云。庖丁为文惠君解牛而刀刃若新发。于所用之刀十九年。所解数千矣。形彼节者有间。刀刃无享。入有间。怪怪必有余地。以喻知机养生全之也。弘道终日。此句明不废道。终日万即而不废道也。依被仓生。垂文作则者。第二双。正叹作论。依被仓生。此句明所为圣人之德。衣被万物与依附也。所以加也。衣音于被反。被扶之也。仓生者。兵府为库。谷府为仓。仓。藏也。释论云。谷仓喻身也。行者身业因缘结实入仓。因缘熟便得人身。仓中麻麦等即是身中种种不净也。农夫开仓即见种种子异。如惠眼开见身仓不净也。腹藏谷谓之仓生也。垂文作则。此句正明作论。手自作文为垂也。为后世轨是作则义也。

  第三科。域中下证今。正结叹王德也。四大谓通天地有此四。言大者。万物虽富莫大天地。故火劫烧燃天地创判。天地既分中有其人。人中之大莫过王。故云三大也。道为通生万物。故是最大。故云域中有四大也。道域异者。王弼云。凡物名有秤。无非其极。言道无有。一有所由。所由然后谓之道。然则道是秤之大。不若无秤之大也。无名不可得而称谓之。域。域限也。居封也。若论内义。此四皆在毕竟空中。无住为本。故言域中有四大也。此云一者。数之一也。

  第二义叹涅槃理。有二科。一叹用。二眇莽下叹体。此云涅槃道者。果地涅槃为道也。道与神会之道。以所修道品为道也。弘道终日之道。凡是因果境智有无等为道也。三乘之所归者。举行叹理。可二义释。一云三乘虽殊皆归一乘道。一云三乘皆证无为。无为无二故云所归也。方等之渊府者。举教叹理。渊是水之深处。众鱼之所聚也。府。椋也。财贿之所藏也。亦为官所聚居曰府也。亦二义释。一云行因教起。果从行立。故云聚会处也。一云教中明果地万德。故云渊府也。二叹体。眇莽者。目远望目眇。目无精曰[瞄-田+奔]。远法师云。眇[瞄-田+奔]无明。犹促夜之有旦。似𥧌而不觉也。庄子云。眇[瞄-田+奔]。𡱝碎之谓也。乘群碎驰万物。故能出处常通而无滞狭之地。视之不见形曰夷。听之不闻响曰希。然即眇[瞄-田+奔]希夷。明境智绝也。此云域者。以有为之域异上毕竟空域。即是有无两域义。幽致虚玄者。言心行灭也。

  第三义自谦。有二科。一出受学处。二余下明自谦。就受学处有三段。初明自庆。次出受学处。后明所受学谓也。

  猥蒙国恩者。明其自庆。此句庆被王命。猥之言再。一命出家。二命生肇睿等与什师助定经论。故云再蒙也。

  闲居学肆者。此句庆预学徒。郑玄云。敷陈孝理必处讲堂。两人侍以还谓之闲居。三人侍谓之居茵也。王肃云。曾子独侍。闲而陈孝。故云闲居。居。处也。

  次。在什公门下。正出受学处。十有余载者。夏年曰岁。岁。起也。起。限也。殷年曰载。载谓生载物也。周岁曰年。年。进也。孰新而进也。今在什门下。以虚衿得实。故云载也。

  后虽众经殊致下。明所受学。理言殊致者。明经旨不一也。胜趣非一者。般若无相。法花同归。各是胜趣。如云诸经之王也。虽胜趣非一。而宗学者涅槃是也。第二科。但肇才下自谦。有三段。初自谦。次明造论之由。后叹师背世也。才闇识短者。才。能也。识谓宿彼修习智也。诲。教也喻也。犹怀漠漠。玉篇云。漠漠。犹成就之㒵也。又定也。静寂也。泊也。静安之㒵也。言才闇识短。一无所获也。

  次愚竭不已下。出造论之渐。今于师边竭愚未尽。而义宗有本。亦如似有解。然未示高名胜建先兴之处。故自未决也。后不幸以下。叹师背世。若在什师。敢有是非决处。师既背世。咨参无所也。远生下句。以依王论辄拟十翼翊也。

  第四义叹王论。有二科。一叹王论。二自非下教同大士。正叹中有三段。初明体用者不害言声。次明论宗。后结明无相也。

  圣德不孤者。论语云。德不孤必有邻。又文言曰。坤释第爻云。君子解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之也。言陛下与什师德邻。故云不孤也。

  目击道存者。庄子云。见所见而来。闻所闻而去。仲尼云。若夫人者。目击而道存。目裁往而达心也。子路曰。孔子欲见子雪也久矣。今见之而不可言何。仲尼曰。若夫人者。目击而道存。不可以容声矣。自裁士意已达故之也。

  次故能下明论宗。传云。秦王姚兴。道味玄深。游心佛法。托志大乘。乃着通三世论。永定因果。王公下并服厥风。其中当山公显。安城侯嵩。作信业缘预众次矣之也。振理敷于教。谓之振玄风。亦可佛教为玄风也。夫建立生死皆因爱欲。爱欲既亡生死永绝。名为涅槃也。

  潜神玄汉者。易云。潜龙勿用。言圣人即拟无名。无名之圣。圣未有功。迹非所拟知也。潜。深也。泛也。藏也。上也。思也。察发之也。玄者[穴/俱]嘿无有也。

  虚空合其德者。生死无所有为涅槃。如万物无所有为虚空。故云合德也。后既名涅槃下。结无相。如文可见也。

  第二科。自非道参下。同大士。有三段。初举二大士合王。次现得度悟。后明来世轨也。

  为法城堑者。文殊为释迦祖师。今为弟子。相成教法。如妨非为城水流无罪土为堑也。大教卷致更显。明释迦法灭。弥勒出世。更显是也。

  次寻玩下明现得悟也岂直下明来世轨也。

  第五义依王论作论。有二科。一造论所由。二辄作下正出所作论也。造论所由有三段。初就理教明所由。次就愚智二人明所由。后引类作论也。理教者。圣旨幽玄。此句明王论之理深也。理微言约。此句明理上之教昧也。次不可以下。就愚智二人明所由也。先进高士即是智人。言提即是愚人。离骚云。焉呼小子。未知臧否。𨓿面命之。言提耳讽谏为要也。

  后庶拟下。引类作论之意。十翼者。一解云。一曰彖。彖折也。次折卦中诸义。二曰象。象以法象为义。尽卦所拟法即谓之为象。三文言。四系辞。五况卦。六序卦。七杂卦。唯有七。多而谓十。祖者。以仲尼之七成先圣之三。三者伏羲卦。文王卦辞。元亨利贞是也。周文辞。初九潜龙勿用是也。十名生于仲尼。故云十翼之也。

  岂贪丰文图以弘显幽旨者。结造论之由也。

  第二科。辄作下正出所作论。有三段。对上三段。从初至托证成喻。对上理教。明作论。次仰述下至远当。对上曰如人述论也。神心者。大王神心也。今穷究心虑。未足远当。后聊以拟仪下对上引类结所作论也。玄门者。老子云。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庄子云。入出而不见其形。谓之天门。门有四义。一教为理门。以教诠理。二境为智门。因境生智。三权为实门。开方便门示真实相。四三解脱为涅槃门。亦如十地为佛果门也。玄是[穴/俱]嘿绝相之理。门是遍生不壅之义也。

  第六义弹异家。有二科。一述王论。二实如下明损益肇师辞也。述王论有三段。初出异解云云。

  次吾当下就情弹。后依理破也。就情弹者。王论云。殊太迳庭。逍遥云。肩吾问于连舛曰。吾闻实于接与。大而无当。往而不反。吾惊怖焉。太有迳庭。不近人情。而其言谓何哉。𦵧姑射山有神人居焉。肥[序-予+(土/用)]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立以抂而不信也。言圣人抚机未贪。即如射香燃之时也。而惑者不得信。谓迳庭直往不付人情者也。

  后若无圣人知无者谁。正是依理破也。

  第二科。实如明语下。肇师对上明损益。有三段。亦对上三段。初依随顺释对上异家。次违情明损对就情弹。后顺随明益对依随破也。

  恍惚窈[穴/俱]其中有精者。老子云。恍乎惚乎其中有精。东宫云。无象而为象。以恍惚为致也。窈[穴/俱]者。理之深远无极难见㒵也。注云。窈[穴/俱]者可无也。其中有精。精。此举外说者。心反[穴/俱]极。穷理尽性是谓之精。是以东宫云。异于大虚谓之而况内理教也。

  次顷诸学士下。违情明损。躇踌。行不进之㒵。怏怏。心不服之状也。

  后幸遇下。顺随明益也。叩关之畴者。睿师大品序云。究摩罗什师。惠心风悟。遗风振响。秦王扣其虚关。匠伯陈其渊致。末法中兴将始于此之也。

  蔚蹬玄室者。远师云。名冠入室。迹并绝尘也。贤人为升堂。圣人为入室是也。蔚。于贵反。草木盛㒵也。支道林与高丽道人书云。炳蔚中士。既其日立曜也。徐广云。室。实也。物实其中。法轮再转者。教譬法轮。以三义释。一调伏众生。如王金轮能伏四方。二灭烦恼贼。如王金轮勇凶恶人。三转下成上。如王轮自下升上也。若论轮体。境智悉为轮体。转者如说而行谓之轮。以释迦为二。故云再也。云映者。远法师云。至道映于当年。

  第七义总结作论。有三科。一今演论下明论宗。第二科。疾扶下明取舍。今不取廓然无圣。唯取至人。排于方外也。第三科。条牒下奉上也。如左者。我之所谓如下所云。左。下也。承御法也。奉也。从也。传也。

  ○演开宗第一

  十演九折。正辨论体。即是十释九难。故远法师云。九折三难也。演。广也。弘也。近也。亦水门也。非渐出曰演。今渐开宗故云演也。折是屈折义。亦弃财之言。亦曲也。折之以取中之。更折以成偏。故睿法师中论序云。折之以中道之也。

  开宗大意言趣难像。是以先述什师三粗佛见文意。庐山远法师问曰。佛于法身中为菩萨说法。法身菩萨乃能见。如此即有四大五根。与色身有何差别。又经云。法身无来无去。无有起灭。与泥洹同像。云何可见而复讲说经。什师答曰。佛法身者同于变化。即四大五根。然经云。法身有三种。一者法身实相无来无去。同于泥洹无为无作。二者妙行法性身。真为法身。犹如日视遍法界光明。悉照无量国土。说法音声当周十方。十地菩萨乃得闻法。三者从是法身方便化现。随众生类若干差别。同若日光。如首楞严经。灯明佛寿七百阿僧祇。即是释迦无有异也。今谓开宗之意。正辨妙行法性生身之涅槃。此妙行生身佛无来无去。即是法身实相也。

  开宗有四义。一依名释义。即玄义中第二简名也。二余尝下。正辨涅槃无名义。即玄义中第三无名也。三经曰下。引经论释义。四然则下。经用也。以所申经。目能说人。故云无名曰也。

  依名释义有二科。一释涅槃名义。二明余无余也。释名者。翻为灭度。亦名无为是也。释义者。无为取于虚无寂漠之义。虚者虚心。无者无形。智灭为寂。安静为漠。斯即虚心无形智灭安静者。是释妙无义也。妙绝有为者。释其非有。亦无三相所为。故言妙绝有为也。灭度亦是妙无。大患为果。四流为因。因果累尽也。四流。欲流.有流.见流.无明流。斯即以永灭释灭。以超度义如是。光宅云。灭则重无。度则系有。义通人法也。

  斯盖下。举譬双释无为灭度义也。

  镜像之所归者。举用释义。绝秤之幽宅者。就体释绝相也。以体用二义释譬。一者体云毕竟空。谓如镜也。像即生死。故经云。如镜中像也。何者。理本清净。净如明镜。以初无明心。迷毕竟空。起业涅槃。构造生死。业风既息。即心无为。心既无为。超度三有。如波自息为清净水也。问。若尔。水清始出。答。清水动波。风息归清。然水动成浊。无别本清。若浊清并有。堕真宗义也。二者如镜中像。来无所出。去无所至。内合亦尔。三界火宅八苦烧燃。今此火宅本自不燃。今得涅槃亦无灭相。如镜像无去来相也。斯即言灭度者。言其非是灭。非谓是灭度。言无为者。言其非是有。非谓是无为。名无得物之功。物无当名之实。相名实无当。归于绝宅也。

  第二科。明余无余。此即略标感应义也。良是出处之异名应物之假名。易云。君子之道出处语嘿不违其中。其迹虽异。道同即应。故云。居而龙见渊。嘿而雷声虚。桑注云。出即天子。处即人民。俱以[券-刀+(恭-共)]然而自得。非为而得之也。今义亦尔。本迹虽殊。有余无余俱是假号。何即本迹虽异。同无名相。假名相说。故远师云。玄不同方。迹绝两[穴/俱]。今明三义。一俱就迹明余无余。二就法身妙有妙无弁余无余。三本迹合论。此云出即有余。处即无余也。经论说假有三种三假。一因成假。相续相待。此直论万法相假而成。不关此中也。大品说三假。一法假。二受假。三名假。所以说此三假者。佛命善吉转教自陈其意云。般若洞达无相。则无菩萨可教。亦无般若可说。云何教菩萨使其行波若耶。佛答。波若但有名字。菩萨亦但有名字。是名字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所言菩萨行般若者。但是三假施设耳。上云所归幽宅。从用归体。今余无余。从体起用。用不自用。由体故用。体不自体。由用故体。体用虽殊归于无二。亦可出入相对也。

  第二义。正辨涅槃无名。上依名释义正释妙无。此中兼辨妙有。有二科。一无形相故心行灭。二然即下举人证。初科有三段。初明心相多忘。次以虚空譬无三世。后辨异虚空也。寂寥空旷四字。明无形相也。微妙无相四字。证心行灭也。

  次超群有下。以虚空譬至人。形容永超生死。故云超也。

  非明亦非闇下。故云幽升也。欲譬其相久又同虚空也。

  随之下三句。明非三世。次一句。明无三相也。随之不见。故无过去。迎之不见。故无未来。六趣不摄。故无现在也。力负者。三相也。庄子云。无力之力莫大于变化。而凡人不知。将思深藏难至深至。同而无敢禁其化变者。故藏而有之者不能制其遁。无藏而任化者变不能变。故云力负无以化其体也。

  后漠漭下辨异。虚空漠漭无为若亡。恍忽无形若在。五目即五眼也。分耳为二。谓天与人也。[穴/俱][穴/俱]窈窈。谁见谁哓。庄子云。视乎无色[穴/俱][穴/俱]。听乎无声窈窈。[穴/俱][穴/俱]之中独见晓焉。无声中独闻和焉。窈。深也。弥沦者。即毕竟空。深之又深。穷其原也。靡所不在者。遍在诸物义也。东廓子问庄子曰。道恶乎在。答无所不在。东廓子曰。斯而可。庄子曰任蝼蚁。曰何其下。曰在瓦壁。何其俞甚乎。曰在屎溺。东廓子不应。庄子云。夫子之问也。问不及质也。无为无处而问所在。故不及质之也。斯即形名绝。心知灭。见闻亡。而云不无其道。可谓出有无之外矣。

  第二科。然下举人证。上直弁法相。言相两绝。今举人法而证也。法者言智有无四法也。凡欲立言谈理。莫过此四。言即失绝言。知即反心灭。此云之者是至义也。言知论用。有无就体也。次举四人证。故寄至极于四圣。表理绝相也。斯乃有言于无言未若无言于无言。所以杜口而雨花也。

  释迦掩室于摩竭者。释论第七卷云。佛得道后五十七日寂不说法。自言我法甚深难解。一切众生缚着世法无能解者。不如嘿嘿然入涅槃也。杜口者。净名经入不二法门品。众圣菩萨问维摩。维摩默然不答也。是唱无说者。佛命善吉传教。自陈其意云。般若洞达无相。无菩萨可教。亦无般若可说。云何使其行耶。佛答。般若但有名字。菩萨但有名字。此名字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但三假施设耳。绝视听而雨花者。散花品云。帝释及四天王作是念。时遍于虚空中化成花台。须菩提心念。是所散花从心树生。非树生花。释帝桓因语须菩提。是花非生花。亦非意生花。须菩提言憍尸迦非。但是花不生。色色不生。乃至波若亦不生。又不坏假名而说诸法。所以明花不生者。上幻听品云。众生如幻。听法者亦如幻。众生如化。听法者亦如化。乃至涅槃亦如幻如梦。是幻梦涅槃不二别。如是人无闻无听无知无证。欲证此义。故以散花品证无生无说也。所以须嘿者。言意是有所言所意者。即故求之于言意之表。无意之城即是语嘿两教也。上以言表无相。是立教之本意。今以无言表无相。是嘿教之诠理。语嘿虽殊。所表无二也。今明涅槃。非但遣其有言有名。若以无言为无名。无名即为名。然即名与无名相与而有。相与而无。兴言即[穴/俱]。废言即寂。寂与不寂归乎无极。上即举法明无相。下即举人证无言。此是人法相对。亦语嘿相对也。

  斯盖下。排于上士。何者。上士受道以神。中士受道以知。下士受道以耳故。

  第三义引经证。释所以绝。即有三科。一引经证。上云无形故心行灭。及虚空喻义。文云证者。谓证得之证也。

  第二科。论曰下以论释经也。中论涅槃品云。若涅槃是有。不应名无不受。若无是涅槃。云何名不受。是故知涅槃。非有亦非无也。

  第三科。果有下双释经论意。此中先立有章门。何者下正释。释之中。初三双六句。就体释有无。次两双四句。约用弁非有无也。本是推扸义。本末有境乃得涅槃。既得涅槃五阴永灭。故不可言有。即是有之所无。无有物也。推之无乡而妙智不竭。故不可言无。即是无之所有。又万德炳然。此一双两句释义也。

  幽灵不竭抱一湛然。傅释上句。是妙有也。五阴永灭万累都损。遂释上句。是妙无也。此一双两句释妙有妙无也。万累都损故与道通洞。明物空智空。结不一不异也。

  神而无功常存下两双四句。约用弁。此句正弁智用也。道通洞故冲而不改。此句举物空以结智用也。冲。虚也。深也。清也。下两句结智用非有无之。庄子注云。未曾有谢生于自然者。而必欣赖于针名。故理至即迹灭。以至理为一神而无功者也。体故有用。用故有体。体用虽殊。归乎无二也。第四义结修成用。有三科。一从初至伯焉而泰。结境智相绝也。暨。其冀反。训至也。泊。依也。舟所依处也。

  第二科。九流下结。其初用四禅四空欲界为九流。又九流者。外书有六家九流。一阴阳家。四时之顺不可失。二儒家。于初之有不可失。三墨家。弹本节用不可废。四法家。君臣亦不可改。五名家。正名实不可不察。六道家。七纵横家。即上诳而弃其信。八杂家。兼儒墨而无不贯。九农家。劝耕桑足求食之业。所谓九流之哉矣。

  第三科。斯乃下。戒劝也。希夷之境太玄之乡者。劝道必也此也。而欲下。戒勿恶取空也。搒。方莽反。之方域谓毕竟空为方域。境也。神道谓体毕竟空之智也。

  ○折窍体第一

  窍。实也。亦研窍也。汉书陈平传云。稻麦食其没。又衔辙云。甲之剥。其曰实。窍。定实也。

  此中难意。上开宗中有四义。第一依名释义中余无余义作难也。什师论云。此妙行生身佛有二种。一常住法身如虚空等。第二十住菩萨得神通未作佛时具足佛十力等。以大智力广度众生不作佛。如普贤文殊等名为佛。名寿量佛。此中两难。初就学佛作有余难。后就学佛报谢归于无为作无余难也。文有三义。一以名定实申经意。二请诫下各难余无余。三然即下双难也。以名定实者。夫名号在法。秤谓在言。不自起必因可名之实。名谓释迦。号谓十力等德也。反本者。就本为无余。神道者。据迹为有余也。

  第二义别难有二科。一有余难。二无余难。初有余难。如来大觉法身初建者。义开断惑。三家不同。一云。金刚时断惑尽。种智不断。但无常报身未谢。故云学佛。大亮师.爱师.旻师与文等同用此说也。二云。唯佛时惑尽。故云佛智所断。即儒师.宗师.藏师等所用也。三云。金刚终时惑尽。佛智为解脱。证得常住。瑶师.诞师.云师等皆用此说也。地论师有两说。一云。金刚心断烦恼涅槃鄣都尽。佛智断智障尽。一云。金刚心时智障涅槃障都尽也。此三义中未知肇师适用何义也。什师注维摩经菩萨入不二法门云。实相慧要尽法性然后乃止。今此一文二家诤之。一家执此文云。不道佛尽法性。故知金刚尽也。一家云。尽法性者唯佛是也。又婆沙出顿悟者说云。金刚心时顿断众惑。而释道安师游疑略云。萨云若者。言其得一。于金刚惠一时成一切智。无知也无不知。今此论云。曜萨云以幽烛。斯即金刚之惠无幽不烛。即种智满。种智既满惑无不尽。即惑尽义也。而报未尽。故是无常也。生法师亦云。断惑实是金刚。而佛智有功。犹圣王由治。

  下理民而秤治归王。大论云。成佛有二种。一实行。二权迹。实行者。菩萨坐树下入第十地名为法云。譬如大云澍雨连下。无间心自然生无量无边清净佛法。念念无量。放眉间光降伏魔怨。十方诸佛庆其功勋。圣放眉间光从菩萨顶入。十地功德变为佛惠。断一切涅槃。习得无碍解脱。十力大惠一切佛法也。权迹者。住是十地中以方便力。此中更说第十地。所谓菩萨行六度以方便力故。过干惠地乃至菩萨地。住于佛地。佛地即是第十地。故十地经第十地云。十方诸佛光明入菩萨顶时。名为得职入诸佛界。具佛十力。当堕佛数也。今此中难意俱就修成.应化二种法身为双难也。本即法身。初建迹即树王成道。本渗八解之清。迹浴尼连禅河。本憩七觉之林。迹坐菩提树下。下皆例之思。

  结僧那至溺丧。明本地发心智也(僧那翻为弘誓)。结弘誓于初心。如成山于初[竺-二+遗]也。

  仰攀玄根俯极溺丧者。即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也。溺丧者。丧谓云失乡而殊奔者也。远师云。然极溺俗相。说相拔幽根于重劫也。

  三域下。明学佛出世拟化之用也。三域谓三界。大方谓涅槃。一缘应现大千谓之大方也。开八正之平路。即是教也。坦众庶之夷途者。谓平等说无境也。驰六通之神骥。即是权智也。乘五衍之安车者。谓五乘人秤机如安车也。出生入死与物移者。庄子云。至人无死生。但排前返化之理而行于天下。穷化母之始物下至永伦大虚。还就金刚本地。终照周义也。物无名时为始。有名即为母。言穷真谛用也。玄枢者。枢是制动之主。门户扉枢。庄子云。是非莫得其偶。任之道枢也。言极俗谛用也。廓灵宇于无疆者。金刚心报谓之灵宇。什师实相论引往生品云。犹处玄廓之境者。若以犹独处玄廓为本。来化众生此复何咎。如四大河水从池流出。到诸方域尔乃得用。诸佛法身止如如也。当其独绝玄廓之中。人不蒙益。从真身化无量身。一切众生尔乃得益也。虚室曰廓。庄子云。不可内于虚台。虚台者心也。离骚云。闭空于之孤子。住宇居也。实而无处者宇也。天地之间曰宇。人心曰宇也。曜萨云以幽烛者。以金刚惠无幽不烛。智用万境。惑尽于此也。

  将绝眹于九止者。金刚报谢即入无余。九止即九众生居也。

  而有余缘未尽下。结难。若于缘未尽。到金刚报。住寿无量。报身交谢。故云业报犹魄圣智尚存也。旧云。魄即人神明。魄即是人形体。郊特牲云。体魄即降知气于上。又云。魂气归天。形魄归于地。又制旨曰。精气为魂。浊气为魂。又月生三日谓之魄。故知是魄者谓之是形器者也云尔。

  经曰下。以经证有余。难智断双结也。

  无余者下。第二科。正难无余也。大意如法花云终归于空言。归空者乃是归于[穴/俱]真无相涅槃。非是灰身灭智为归空也。何者。文云超然与群有永分。浑尔与大虚同体。又[穴/俱][穴/俱]长往莫知所之。故智非是昔灭。乃是金刚报谢归于[穴/俱]真涅槃也。形智两軨修途无息也。在足曰桎(之曰反)。在手曰梏(古酷反)。无趾语老聃曰。孔丘于至人未胜。何宾宾以学久为也。不知以此为桎梏耶。

  经曰下。以经证无余难。亦可据迹也。

  第三义。双结两难。有三科。一然即至轨辙。立宗结难。陈立教之大意。明其用大也。典。经也。诰。告法也。轨辙转。𨅊。徒列反。车一迹音轨。

  第二科。而曰下。举上开宗反难无用也。[声-耳+(歹*尹)]。尸角反。[歹*(((巨-匚)@十)/(丁-一))]外坚之掩䨱。易云。县象着明莫大而日月。霄。私进反。近夫赤气。字应作宵。耳弁宫商。目别紫素也。

  第三科。子徒知下。即上开宗。亦论旨难解。依教求宗。寄怀无所也。

  朗大明于[穴/俱]室奏玄向于无闻者。远师云。欲辟重[穴/俱]于幽室。必开户牖以通其照。[穴/俱][穴/俱]玄夜。幽𥨊无期。玄音发咏而大道宣流也。

  ○演位体第二

  不言立体而言位者。易云。所居曰位也。初上为位。一标位其城后九。又无名。名莫道。适为立。只一口之一。云位体之也。上据本迹难余无余。答本迹相即。感应是受。明丈六即真也。

  文有三义。一总答。二放光下明真应。三惑者下别答两难也。

  总答有三科。一牒宗。二𫎐难。三申宗。牒宗可见。

  第二科。而存下。𫎐难。秤谓出于名号器象生于物形故之。易云。在天为象。在地成形。象是发[髟/?/(人*人)]之义。日月星辰其理幽昧。故在天为象。山川单体质逼着。故在地成形者之也。以名题目。未尽无方。如言方不题圆。云柱不目梁也。品象物形尽于方圆。非方即圆非圆即乃方。焉得名形拟彼绝名乎。

  第三科。申宗。有二段。初申权迹。后申宗本。从初至妙术。申权教意。权宗中初就所化明余无余。亦是下就化主明余无余也。绝言幽致即是妙无。环中妙术即是妙有。但是权教言余无余。未亦是真本妙有妙无。故云未也。

  后子独下。引经申本也。法身无三世。过六情。越三界。又无在无不在。无在故不在方。无不在故不离方。又欲言有都无相无名。欲言无都修备应万形。故云非有为非无为也。注云。佛者何也。盖穷理尽性大觉之秤也。至道灵玄。妙绝常坏。心不可以智知。形不可以象得。非无而不可为有。即是妙无。同万物之为而居不为之城。处言数之内止无言之乡。非有而不可为无。即是妙有。寂漠灵旷物莫能得。不知所以名。环谓之觉。以此观者乃名见佛。以他观者非见佛以也。

  第二义。明真应相。即有三科。一明感应。二其物下明真应相即。三其治下忘怀用也。明感应有三段。初就法譬明应体。次出感应用。后以譬释也。

  佛灵空者。空无等遍在诸物。佛亦如此。如虚空无异也。谁云虚空有去来而云无去无来者。约物而言。何者。法从空出还归于空。法虽出入空无异前也。应缘而现无有方所者。合譬也。应虽去来。体无异前。此是应之体用也。

  次段。然即下。明感应用。寂者照。漠者静。安虚者虚心。无者无形也。导而弗先者。释无竞义。必教虽八万而不导先者。感而后应者。释无执义。形虽八殊随感而应也。

  后段譬犹下。喻其应用。上以虚空喻体。今须向镜譬其应用。来无所出。去无所至。恍焉若存。忽焉若亡。斯即无声何有向。无形何有缘。庄子云。大人之教。若形之于影。声之于向。有问而应之。尽其怀为天下配。家乎无向。行乎无方。圣人用心如镜之。影动而体寂。影隐而形彰。故云出幽入[穴/俱]。反化无常。庄子云。圣人之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彼不为福先。不为福始。感而后应。迫而后动。不得得而后起。去智与知。顺天下之理者也。

  第二科明真应相。即有三段。初明应迹。次明法身。后明相即也。言其物者。以丈六为物也。何者。凡言物者。自我之外者云物也。丈六亦是法身之外。故是物矣。因应而作者。丈六因应而起也。生名有余。灭名无余。正明应迹也。

  次然即下。明法身义。有余无余本起法身。既无名相有何不名。所谓中道法身是也。后是以下真应相即。有二双八句。是以者。名非上之调也。居方等四句以应即真也。源夫下四句以真即应初二句举非也。果以下二句以真即应也。

  第三科。明忘怀用。有三段。初明忘怀用。次证菩提深广。后结涅槃出有无外也。忘怀中有三双六句。初二句章门。次两句释施行也。教也。与也。后两句归功。为莫之大乃反于小成者。大教废。小教作。能大故能小。小成者。如儒墨形名之徒也。夫大道隐而小道成。故曰小成也。施莫之广归于无名之者。无为之道为通生万物而不持。显其功也。次经曰下。以忘怀故菩提深广。初句标绝。次高广相对。次渊深相对。后大小相容也。故谓之道者。后然即下。结涅槃出有无外也。旧解感应三家不同。第一。光宅云。法身理绝言外。德超数表。故易云。寂不动感而遂通。遂通之用本由慈悲。故迦叶摄论云。法本自无。唯心缘起。若论法空不言其真。但就心神名真如理。设论万法无相。还以心真如为体。又无始来心识异。无情等生便解性。此心解性无当解义。善恶等别但由客尘。八识不同而心解性不转。如水界清浊不同而水性不改。亦如真金作钏作环而金性不改也。此解性与八识为一为异。答。体无异故。一句八识。是义为波若所治。解性不为波若所治。故犹如鹅唼乳。是以所修万行薰此解性。此解性无尽。至佛果时为应身功德。亦智惠所依止处。以真如为其体也。又所修万行与真如[穴/俱]会。故七卷经云。如如如如智。一云。解性即真如理也。请问开善义。真谛是顽法。有心是解知。知无知相与[穴/俱]合者。如黑木白木[穴/俱]附无际。终无合义。又问摄论义。就心神论真如。亦就心神言波若者。斯皆俱辨心神之道。而言真如为境。是所[穴/俱]。波若若为知。是能[穴/俱]。此一心体有能所者。此亦难解。又若修成果不为法身者。三性举体不应为三无性也。今谓两释犹有能所。即有所得。[穴/俱]义未穷。故有所得有二种。一以智得。境有所得。二以名得实。名法相当。是有所得也。[穴/俱]者泯然。能所无间。故云[穴/俱]也。支道琳法师以泯为[穴/俱]。睿师亦以泯然为[穴/俱]也。今意亦然。以[穴/俱]为[穴/俱]。心泯成中。智泯无相。若对上两释者。心变为理。智转为境。境空心寂。大道无二。如此有何境而可会。有何智而能[穴/俱]。能所泯寂。得而无得。名无所得。即是大[穴/俱]矣。故大论云。实相波若者。若实证真智。理智相泯。理与智合。融同无三相。无相何有境智之殊因果之别也。若不变为理。如境而解。犹有能所。堕有所得义也。心转为理而云佛性涅槃者。就诠为论耳。何者。昔是凡夫。于今成悟乃名为佛。而此中果非迷非悟。悟无相名中道果。如论云。非愚非智名体波若。若尔。非真非俗之中。非迷非悟正果。云何异耶。解者云。两中是一。就诠为异。何无迷悟。就心不论外法。故此外法约真俗以论中。而此心法亦就真俗。何异木石而是心法。昔迷今悟。故此心法约迷悟以弁中。迷时为因名正性。悟时为果名正果。此中道果即是体[穴/俱]。何就心神论其[穴/俱]义。故有能所。今有所得即是用[穴/俱]也。文有三段。初就体冥明不出不在。次而即下。诸佛经云。如是大慈悲。今为何可在。又法花云。世尊大恩。怜愍教化。利益我等。怜愍则悲。利益即慈。而善恶两用。感此慈悲二德。善有增随。随便感慈。恶有感义。超即致悲。凡作善恶常感慈悲。而必藉外缘见色闻声。故以常感为始见闻为终。始者曩劫。善恶久相关感。终者时熟。今晨兴今时即应。然而过去善恶正为感体。而念生佛现者。此语其终不谈其始。若论感应义有二途。并有虚实。感有二实。一开实本。二得实益。应有二实。一以实为本。二实能利益。应有一虚。实无法起亦无形声而使物见闻。故名为虚。感有一虚。谬计形声语言是实。心非实解。故目为虚也。第二庄严云。圣人降应为生善法。众生作善苻于圣心。泛尔通论感通三世。实求实义正取二世。宿善业起现在时。有能感力。今虽过去而感力不亡。如习因生习果。虽有二世而以现在正为感体。招应亦尔。若就三点论其应用。以智照几诸异迹。今取应用正是智能。于四德中正是我用。八自在我是般若用故也。照几降迹非体真之智也。若论法起可作两释。圣人智力自在无方。实自无法。今见有法。如纯陀品。如金翅鸟及见己影。影是有法。为法身所见。故知实有舍利法起也。第三开善义云。[穴/俱]相感召为感。[梿-车+(乞-乙+小)]机不差秤之为应。若括囊为谈。即三世善都有感义。穷寻其旨唯未来善。何者。过去现在善体已生。因力既足。何假圣应。正是未来而假缘。乃至故圣为缘发生此善。窍论感体唯未来善。故易云。几者动之微。吉之先现者也。若论应用。法身无色而现色身。故知应现是法身迹也。法身有显丈六用也。故不同虚义。而无别法起。以不同影起也。今即不然。注云。心生于有心。像出于有形。今论感应。善二途感。一者有所得心善。感丈六身。名为傍感。二者正感。以中道心感中道法身。名为正感也。而就傍感。义有多途。以过去善为几。故法花云。我等宿福庆。今得值世尊。亦以现在善为几。故胜鬘云。即生此念时。佛于空中现。又以未来善有已感义。故云。今虽无益。作后世因。亦恶有感义。故云。以病增故。求觅良医。以三世善通感。故经云。我久安立。汝先世已开觉。今复极受。汝本来生亦然。而今义宗丈六无当。即是法身。而云感法身名为正感者。例如一柱以对心偏。名为偏柱。对中道心。名中道柱。若于应体以无当为体。而对偏心现丈六身。即是偏对。应中道心。应无当身。即是正应。若谓其位。六地以还有无俱偏。七地已上有无不偏也。生法师云。感应有缘。或同生苦处共于悲愍。或因爱欲共于结缚。或因善法还于开道。故有心而应也。埵法师盛说无缘。引卢舍那为证。一切诸佛身。同一卢舍那。但于迹中异。故彼此不同耳。今即两取。若有所得心即有缘感。以无所得心即无缘感。故无心而应。如铜山崩钟铃应。今义例上可知。真应相即。解者不同。摄论云。化佛但是色声。无论其智。既法与智相即为一也。若开善义。解丈六是法身用。异于二家。故体用相即为一也。今即不尔。丈六无当即是法身。如注云。夫圣人空洞无像。应物故形。形无当体。况长短之有恒。群生万形果报不同。是以应之不同耳。取其长短是众生之心。本其无当即法身之真。岂曰体用异处真应两行。然后辨其丈六即真者哉。斯即于见未曾所见。未曾有无相为法身。符同为应身。故云心生于有心。像出于有形。心非我生。故日用不勤。像非我出。故金流不然也。此中即开二义。一本迹义。二随内外义。本迹者。非本无以垂迹。非迹无以显本。本迹虽殊。无朕一也。内外者。就感应各明四句感四者。一理外感理内。二理内感理外。如十地大士见丈六法身也。三理内感理内。四理外感理外也。应中四句反取即是耳。斯即四句无当感应体也。

  第三义别答两难。有三科。一难家所执是或者情。二意谓下别答两难。三觌者下非其难意也。言惑情者。睹反谓有。见感谓无。只是惑情。未足拟其玄道也。

  第二科。意谓下别答。有二段。一有无相即。答无余难。二经曰法身下。约法身般若真应相即。答有余难也。若以义论皆得通。若但下别结。故云别示。答无余难有四阶。一有无虽异旨趣无二。二何即下。引佛与经释上无有。三亡不为无下。释上经意相即表理。四子乃下。释答无余难也。寂泊无兆者。所泊之处寂然无朕也。隐显同源者。非本无以垂迹。非迹无以显本。本迹虽殊。不思议一。即是同源也。存不为有亡不为无者。释上生下。同源故显而不有。隐而不无也。二何即下。引佛与经释上有无即有无相即义。初引佛言证存不为有。以有即无也。从经曰下。引两经证亡不为无。以无即有也。

  三亡不为无虽无而有下。两双四句。一结释上经意相即表理。此句牒上句云。以无即有也。存不为有虽有而无。此句牒上佛言。以有即无。此一双两句释相即也。虽无而有所谓非有下。一双两句。以有无表非有非无。然即下。所表非有非无之理。今所云无余涅槃也。

  四子乃下。结答无余。如文也。二答有余难。有四阶。一就法身波若明应之体相。二万几顿赴下。明法身波若忘怀用。三然即下。就法身波若明丈六即真。四所以下。结答有余难也。上总答以虚空譬辨应之体。今以二点明应之相。法身无像应物以形者。注云。法身者虚空身也。无生而无不生。无形而无不形。即无当法身。随其心水净秽不同而法身无当。如水现月应物以形也。波若无知对缘而照者。注云。无相真惠。无知而无不知。无为而无不为。即无知般若随其境界照境不同。而波若无知。如镜现色对缘而照也。大品云。以空无偏。故神通周遍。此就二点以明其本也。

  二万几顿赴下。明忘怀用。至不干其虑。释波若用。神虑即是波若知也。动若行云止犹谷神者。释法身用。至人无心玄被。唯感之从。若不系之云。随风之东西。故动若行云也。止若谷神者。谷神。中央之无也。老子曰。无形无影。无逆无造。处处早不动。守静不衰。而不见其形。故云止若谷神者也。岂有下。就云谷结明无心心。情异者。庄子注云。是非为情。无是无非。情将无寄乎。法师云。心缘法生。有用有实。情附心起。有用无实。非虚情无以忘计。无心家即情无不附。此二相资。轮转三有无极者也。既无心于动静者。举心无相。释遣像形也。去来不以像下两句。明法身般若忘怀故不违诸相。即是无相不违相也。

  三然即下。就法身波若明丈六即真。有三双六句。初两句立章门。心生于有心者。于尧即治天下。百姓皆托我有也。次明形非我出。故金流不燋。下两句别释也。此句法身即丈六。何者。至人推理任在。故世不然。为悉既在天而天。即在火为火。火岂能烧乎。心非我生故日用不勤者。波若即丈六。何者。圣人无心。以万物心为心。故几现不同。我体善生不劳我用。现非我现。用非我用。我无劳矣。故日用不勤也。云云自彼于我何有者。感应双结。何者。感虽云云。三千不同。论其应照。无异寂然之地。四所以下。结答有余难。智周结般若。形死结法身也。八极者。一东北仓明。二东方开明。三东南阳明。四南方暑明。五西南自门。六西方阊阖。七西北幽都。八北方寒门。是论八极也。益不可盈者。注而不满。论境生而智不增也。损不可亏者。酌而不竭。论境智而不智。释智周义。庄子云。益之而不加益也。损之而不加损。圣人之所保之也。宁可下。释法身形无义也。疠。役病。八方并天为九。云中逵。如云我今背病也。天冠。寺名也。

  第二科而觌者下。非其难意。觌秉执规矩而拟大方者。以无规有规拟仪至人也。拔玄根于虚坏者。远法师云。世号知沈根可移之于冲根也。

  ○折徴出第二

  尔雅曰。贤士隐山。王徴犹验也。明也者。徴之令出也。又一成者之也。今所明涅槃。出有无外。徴召有无之内也。开宗中云。涅槃独申有无之表。今难此意。文有二义。一明有无二法摄一切法磬无不尽。何处有有无之。若有妙道字。二而论下。正设难也。

  夫浑源判创万有参分者。浑。下昆反。水原流浑周一㒵也。据说而言有大易大初大始太素者。未见气也。总气形质三而名混沦。混沦者。万物浑原而未相离也。视之不见听之不闻修之不得也。易曰。有易大[示*通]是其二仪。太极亦云太一。亦云无一。一即太极。二而二仪。如无秤取其有之所极谓之太极也。清者上为天。浊者疑为地。流为江海。结为岳。受天地清气为天。欲云创判也。参分者。随参也。亦三也。三文世既立。万有参分。此言无者只是偏无。极似粗泪而难宗降于主。其宜然矣。化母所育者。言道所出物即非有也。幽即鬼道。显即人事。恢。大也。诡。居为反。诈一青。谪。古穴反。小也。怪。古怀反。异也。正是连字成训也。凡物事太者可怪曰恢诡。小者可怪曰谪怪者之矣也。

  经曰下。引证涅槃为数灭无为。

  第二义。正设难。有三段。初领上语。次请穷下。正作有无两关。后总而下。结也。总而括者。上云有无二法摄一切法故。总括诸法莫出有无也。即而究之者。结虽妙非无等也。而曰下。双唱六解。

  ○演超境第二

  问家道理不过有无。今明出有无外。故云超境也。此义明佛果二谛摄不摄。略出四解。第一。光宅云。相成招果。不即空不异空。故即体虚。假真解感果。体不即空。不即空故实而非假。但妙有真常。非二谛摄。至如三无为。龟毛兔角等。此非俗有。何即空。第二。庄严云。名相假有。此四义中得云佛果。名相有而不之假。故非二谛。第三。开善云。佛果是相续假。是相待假。既云二假。非俗如何。但有粗妙耳。第四。埵法师云。妙绝于有无之域。玄越于名数之表。故佛非二谛。今明二谛。自有四阶。然二谛之名非至极之体。但弁法相非有非无。故先破执然后显示中道。故借名显相以表之。四阶者。一有无二谛。二因缘二谛。三生死涅槃相对二谛。四佛果二谛也。有无二谛者。亦名偏有偏无对凡性心所谓二谛。何者。假名众生有名用体。名为俗谛。名用体空。名为真谛。因缘二谛者。对于圣心所明二谛。因缘和合假名众生。万法相假名为俗谛。因缘无处本自不生。名为真谛。相待二谛者。生死有无名为俗谛。佛果涅槃名真谛。何者。俗是俗情。凡是有无。万法阶是倒情也所作。故名俗谛。佛果涅槃永绝有无。超出生死。今对生死为俗。涅槃名真谛也。就佛果明二谛者。广修万行得佛菩提。行因得果是因缘果。名为俗谛。佛果万德一圆。一相无相。因果相绝。名第一义谛。凡言因缘即有四种。一和合因缘。二相续因缘。三相待因缘。四境智因缘。是故从此因缘生法皆名世谛。因缘无当即无所得第一义谛。故此佛果二谛所摄。中论偈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无。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此四种二谛配四论者。第三第四二即涅槃无知所申之理。第一第二两阶二谛即不迁.不真所明理也。文有三义。一述难。二何即下。释难家有无义。三论称下。申宗。初述难者。有无之数法无不该者。如难家云。经曰下。证俗谛有无也。

  第二义。何即下。述释有有无。有无所以称有者。即释有者有于无句也。无有所以称无者。即释无者无于有句也。然即下。重释有无假。其犹高下相倾。未足拟其幽玄涅槃。故成论破云。如虎吟子。若急即伤。若缓即失。过犹不知。二俱有过。若定说无是为过。若定说有是咎不知。故经云应舍二边也。

  第三义。论秤下。第三真谛更申上宗出有无意。此忘言绝域。岂有一有而可称乎。故旧云。肇师义唯真无俗。正谓此矣。第四阶佛果二谛。即涅槃.无知两论释其义也。经曰下。释所引三无为也。数缘无为。明其非有非无。故即无相无为也。

  ○折几玄第三

  支道琳师物有玄几论云。物有几玄于未兆。易云。玄几者。物动之微。吉之先出也。注解背无向有有而未见。又几谓几开。制动之王者之也。若论内义。是可生理。言几玄者。是[穴/俱]嘿无所有而有可生理者。为当以有无得。为当离有无得。文有二义。第一义。蹈即离两关。难其得义。第二义。然后下。牒论所明理。以圣不虚反。仍请闻妙旨也。云不出有无不在有无者。超境可云借出以云即不在义。又云岂曰有无外而可秤哉者。即不出义。

  ○演妙存第四

  涅槃之道不在有无而不出有无。然即[穴/俱]真妙道存乎即真。故曰妙存也。

  文有二义。一正难。遣其闻义。二净名下。正说[穴/俱]义也。正中有三段。初遣名相。理即可说。次经曰下。引经证理无相。遣其闻义。后虽然下。心戒听。无心而受无听而听者。书云。大士受道以神。中士受道以心。下士受道以耳之。以神听者通无生。以心听者知内情。以耳听者闻外声也。注云。无说岂曰不言。谓能无其所说也。无闻岂曰无听。谓能无所闻也。无其所说。故终日说而未尝说。无其所闻。故终日闻而未尝闻也。吾当以下述言许答也。

  第二正说[穴/俱]义。有二科。一依经立宗。二然即下。正弁[穴/俱]义也。立宗者。净名曰。不离烦恼而得涅槃。就烦恼法明不出不在。注释烦恼真性即是涅槃。惠力强者观烦恼性即入涅槃。不待断而入也。又不出魔界而入佛界。就邪法立不出不在。注释佛性魔性本不殊。为舍邪而正乎。此即明理不殊。故是不出不在义也。

  第二科然即下。正弁[穴/俱]义。招提判经文唯说同无生。如实际无正明文广说[穴/俱]义。若如惠仰经说。亦非[穴/俱]非不[穴/俱]。此止有言也。今先出异解。开善云。心法本无。今乃始有。此心研修。[穴/俱]彼万物之真谛。心是有法。境是真谛。心[穴/俱]真谛境。境无境相。智无智相。境智无二即[穴/俱]真无相。而云唯智是照。境即[穴/俱]会也。约用冥明不出不在。后然即下。遣能所泯境智也。然即玄道在乎妙悟者。初就体冥。此中有两种四句。结二句并十句也。初四句弁[穴/俱]齐即义。言玄道者。即迷弁中。以其未显谓之玄道。解悟此理妙于迷昧。故云妙悟。迷时中道于今即显。迷中在解。谓之为存。一句也。

  妙悟在于即真者。妙悟之智体自成真。非别有真。以智即真也。今谓即义有二。一两物相即。二举体成真为即也。如开善义。善心[穴/俱]境。不即成真者反难开善二谛相即义。俗亦不应举体成真。若俗举体成真者。今亦心法反成中境。此复何妙。若犹不许。即非大道。无二句也。

  即真即有无齐观者。体即成真。真即中道。中道即有无齐观。观者异于万法中道。故云观。三句也。

  齐观即彼己莫二者。上云齐观即如。有智惠能齐前境。故释之。彼即境也。己即智也。理无有无之相。观无彼己之解。故注云。观生于缘。离缘故无观。可谓[穴/俱]中观。亦名平等观。亦名第一义观。亦名中道观。亦名即体观。四句也。

  所以下四句。证成前义。天地与我同根者。无二中道为根。万物与我一体者。以是非为一体。此二句也。故注云。第一道理无不极乎。若虚空无升降之殊也。同即非复有无者。同亦二义。一两物不异为同。二举体反成为同。如十迕金融成一圆。既同此理。体非有无。三句也。异即乖于会通者。若我与理异。乖于中道会通之义。四句也。

  所以下两句。就体[穴/俱]结不出不在以答问也。同非有无即不在矣。异乖会通即不出矣。次段就用[穴/俱]弁不出不在。二谛为用[穴/俱]。此二谛即是用[穴/俱]。如两物相即为即。若就用[穴/俱]论相即义。亦不当四句。一亦不即。异亦不即。即亦不即。离亦不即也。就此有四阶。一总标[穴/俱]会。夫至人虚心[穴/俱]照理无不统者也。二从怀六合至其神岂虚明。照俗[穴/俱]有即异物[穴/俱]也。天地四方为六合。圣照无尽。谓言有余照俗也。方寸者心也。虚心照物智。其心常虚也。[穴/俱]有也。三从至能妙契自然。照真[穴/俱]空也。隐而未明谓之玄根。为万物本谓之立根。为学之本谓之玄道。今即显出谓之拔也。物虽群动而照即空。谓之静心照真也。天地之平。道德之极。圣人所休。谓之恬惔。言不着也。圣人神静为天地鉴。谓之渊嘿也。理无人作。故曰自然。[穴/俱]契无二。谓之妙契[穴/俱]空也。有言肇师是有所得义。既有渊嘿之解。有所契自然。岂非有所得乎。今谓不然。可二义释。若论体[穴/俱]。久绝能所是无所得。论其用[穴/俱]。境智相会是有所得。有所得无所得归于无二。即大无所得也。四所以下。就用[穴/俱]结不出不在以答问也。处有不有居无不无者。[穴/俱]俗而不为俗。契真而不为真也。居无不无故于无处有者。释上非真也。居有不有故于有处无者。释上非俗也。始注云。在有不舍无。在无不舍有。处有常修空。修空当万化也。引一本证上不出不在。居无不无故能不出于有不无于无故者。此明居无不出有也。处有不有故能不出于无不有于有故者。此明居有不出无也。处于有无而不在有无者。此句双结不在也。若言处于有无而不在有无者。即可对语不在有无而不出有无。上已明不出。故此句阙也。

  后段泯境智。今言不出不在。如有境智以遣境智归于无二。正是开善䆩无相义。法无有无之相。圣无有无之智者。境无境相。智无智相也。圣无有无之智无心于内者。智相绝于内也。法无有无之相即无数于外者。境用相绝于外也。于外无数于内无心者。遣内外也。此彼寂灭物我[穴/俱]一者。境智泯能所。一归于无二。故注云。观生于缘。离缘故无观也。泊尔无朕乃曰涅槃者。指言有在也。理既如此。岂可徴在有无而可责出有无耶。

  ○折难差第四

  上已明果。此下四折难三乘行。理既无二。悟不应异。故曰难差也。

  文有三义。一就理领宗。六境者。六尘也。穷理尽性者。穷万物理。尽心神性。

  第二义。放光曰下。就行作两关难。初就小乘难三乘差别。次就大乘明三位不同也。初获无生者。肇师执小顿悟。七地始悟无生。又三乘得道有声闻义。第三义答。涅槃一也下。双结两难。众经殊言何以取正。

  ○演弁差第五

  理虽无二。约理教悟异。故曰弁差也。

  文有三义。一述经意。二而难下答。三夫以下结答也。大道无二。而随根性于一说三。然其所证无为无二也。法流汉地贤者不少。今言盛者。支道林.竺僧弼.竺法汰.释道安.鸠摩罗什等。皆无三六说。唯竺道生执大顿悟云。无量三乘有因三乘。肇师.㻔师等执小顿悟。非但无小行得道。其登地以上六地以还亦非真理。即不言有菩萨而无声闻也。开善曾用此义。会稽东山寺名法花山寺。从此出于兴皇寺讲导有声闻义。上入堂言业靳都亭头。业靳者谓语事也。都亭契头有寺名灵喜寺。开善曾在彼寺道有声闻。与学士论志。上虽不在彼而云知其事尔者也。明三乘同观义。都喜宾奉法要云。二乘着无以舍有。大乘同志以即真。此明同观义。远法师执异观为问。什师以同观为答。即同观之说与肇师不异也。而不迁论云。声闻闻无常以成道。缘觉觉缘离以悟真者。此是从诠为言也。但乐小功德。厌畏生死。即为声闻。乐独善寂。少多济物。即为缘觉。志安生死。不求自出。名为菩萨。即七地以上过于二乘。此不须论。今六地以下与三乘同。同尔许空智断见思义尽。俱出火宅。更不受三界。出火宅义也。故释论云。罗汉出三界。于净土中闻法花经。具足佛道。此明罗汉生中间净土也。于义必须中间出者。二乘改小学大多用其功。若上受变易。都无声教受悟。良难报身亲承质也。

  第二义正答难。此中但答三乘差难三位不同问。第八章中自当释也。此以人三三无为非无为有三者。以人约法故有三无为也。放光曰下。引证及譬。文可解。如来结习都尽声闻结习未尽者。什师实相论云。大乘中论结有二。一凡夫结使三界所系。二诸菩萨闻法实相义。三界结使唯有甚深佛法爱慢无明等等细微之结受法身也。深着佛身不借身命也。无明者。于深法中不能达通也。慢者。得是深法不在无生忍。或起高心。我于凡夫闻殊异之法。以人不识。此言残气。是残气不生三界。唯受法身教化。众生具足佛道也。譬释可见也。

  第三义。夫以下结答。根性不同故升降不一。而无为无二。然即教虽不一致归宁异。

  ○折责异第五

  就人法异为难。故曰责异之也。法即无为。人是能体无为者也。若所证无为无二。能证之人亦应无差。若言无为无异异自我者。即失三乘得道义也。

  文有三义。领宗定义。

  第二义。请问下。正作两关。若一。不应言异自我耳。若异。即失冥会之道也。

  第三义。然即下。结。一亦无三者。以法即人。法既无三。人亦无三。异亦无三者。若人法异。即人虽有三。无为无三。然即三乘之人。非因无为而有差别也。

  ○演会异第六

  三乘不一。而俱证无为而为一。故云会异之也。无为即乘。乘即无为。人法恒即而未尽无为。故有三名。文有三义。一引古况释证人法不异。二譬喻下。以譬合释。三。然即下。归宗结答也。夫止此而此适彼而彼者。理无彼此。唯反所适也。所以同于得者得亦得之。同于失者失亦失之者。无为无形成济万物。故得其道者与道同体。失其道者亦同体。我适无为下。人法为即也。

  第二义。初出鸟譬。然即下。牒譬合释可释。

  第三义。然即下。归宗结答。法有二种。一无为法。二乘法。乘法者智也。无患虽同而有高下之飞者。譬也。无为虽一而有深浅之贤者。合也。举乘法有三也。无为乘也者。有无法相即也。乘即我也者。以乘法而即人也。此非我异无为者。以人即无为法也。以未成无为故者。举人有三明无为不一也。

  ○折诘渐第六

  诘。治也。问其罪也。责也。让也。渐也。近也。此中难意。执顿悟义难三乘无为有浅深及位有上下。而顿悟者两解不同。第一。竺道生法师大顿悟云。夫秤顿者。明理不可分。悟语照极。以不二之悟。苻不分之理。理智惠释谓之顿悟。见解名悟。闻解名信。信解非真。悟发信谢。理数自然。如果就自零。悟不自生。必籍信渐。用信伪惑。悟以断结。悟境停照。信成万品。故十地四果盖是圣人提理。今近使夫者自强不见闻。信从教生。设非信是。义同市虎。答曰。信实解当[穴/俱]。由说主所谬。圣圣相传。信教冥符。出苦累亡。岂同市虎难。旧云。空若渐见。若言佛性亦渐见。若言佛性平等非渐见者。空亦如是。岂得渐见。故知诸佛乃能悟耳。用此义者。什师注云。树王成道。小乘以卅四心成道。大乘中唯一念确然大悟具一切智也。第二小顿悟者。支道琳师云。七地始见无生。弥天释道安师云。大乘初无漏惠称摩诃波若。即是七地。远师云。二乘未得无有。始于七地方能得也。㻔法师云。三界诸结。七地初得无生。一时顿断。为菩萨见谛也。肇法师亦同小顿悟义。何者。即二谛是用。无二为体。二谛是筌。不二为之中。而六地以还有无不并无二之理。心未全一。故未悟理也。若七地以上有无双涉。始名理悟。释论第四十九卷云。舍有二种。一舍结行施。二舍结得道。此以舍结为舍。与第二舍结作因缘。至七地乃能舍结中代名德。执小顿悟者执此文。又十住论第一卷末初地不嗔。云是菩萨结未断故。多行善心少于瞋恨。今谓处文明七地方断。此文复说初地未断。龙树所说正自始之。此中难意。二乘三界结尽即齐七地。俱应理悟。文有二义。第一义。举结尽无为。无为无二。何说三人理无余翳。第二义。经曰下。证智无差。又曰下。证境无二。既下。结难也。

  ○演明渐第七

  理无阶差其实然矣。责令顿尽。义不然之。

  文有三义。一引经释譬。二举事况理。三引证答难也。箭譬智。的喻境。兽况人。河合法。即境智人河合法即境法也。三乘济缘起合兽河。鉴四济无为合箭的。然其下。结不一也。

  第二义。夫群下。举事况理。正使舍利之智富那之辨莫窥有崖之事。况无岸主玄之理一悟顿尽乎。远师云。非夫圣近善诱。孰窥其非。夫穷神冥应。孰岸其极也。

  第三义。书不下。引证答难。为学日益者。务欲进学益其日也。为道日损者。欲反无为弥损有为也。损之至于无损者。穷损有为而无不为。夫群生封深。不可顿舍阶级。渐遣以无遣。讫此答无为无二难也。经喻萤日者。即大品经习应品。日喻菩萨智。萤喻声闻智。此答者无差难。

  ○折几动第七

  七地法身进修三位。心智未寂故有微动。几者动之微者之也。上难差中引儒童时据大乘为难。其今未释故须更难。非别起也。判法身位。三家不同。第一。摄论云。地前卅心见思及习都尽。初地以上断迷理无明。故分证法身也。第二。梁时三大法师并云。八地为法身位。七地未合也。第三。什师肇师等并云。七地入法身位。心智寂灭。而云进修三位者。理未穷故。有进趣之功。若有进趣之功。动请未息。云何心智寂灭。故有几动也。

  文有三义。一引经释心智寂灭。二而后下。正难。三既以下。举文义结难也。法身以上入无为境者。六住已下以未全一。在有即舍空。在空即舍有。未能以平等真心有无双涉。七地以上二行俱寂。心不可以像得。故心智寂灭也。

  第二义。而后下。正难。既以取舍为情。心智未绝也。

  第三义。既以下。文义乖难定文乖殊致者。违经绝言之文。乖彼悟理之旨也。南喻闇进修三位也。谢康乐灵运弁宗述生师顿悟云。南为圣也。北为遇也。背北向南。非停北之谓。然向南可以至南。背北非是停北。非是停北故运可去矣。可以至南故悟可得矣。释惠观师执渐悟以会斯譬云。发出嵩洛。南形衡去山百里仿佛云岭路在嵩朝岑严游践。今发心而向南。九阶为仿佛。十住为见岑。大举为游践。若以足言之。向南而未至。以眼言之。即有见而未明。但弁宗者得其足以为五度度。况渐悟者取其眼以为波若之向南之行。而所取之义殊。犹不龟之能而所用之功异之也。

  ○演动寂第八

  法身大士体实相空。以智寂灭而形充八极。逾动逾寂。故曰动寂者之也。

  文有三义。一动寂无二。二道行下。明无相万行。三儒童下。明不住道也。经秤圣人无为而无不为者。大乘观空但见诸法唯空唯无。故曰无为也。无为观行不证因果。不舍生死。被万物功德曰藏。故无所不为也。无为故虽动而寂。无所不为故虽寂而动者。动静相即。如不起寂灭道场而现身七处八会。又身周十方而不离本土。即是二智方便。非二乘所见也。

  虽寂下。就二乘明同异。亦可以境为物。就境空明其同异。虽寂而动物莫能一者。智有应会之用。境即不尔。故物莫能一也。虽动而寂物莫二者。境空心寂体相无二。故云莫二也。若尔。七地已上如冥义。若论体冥。七地以上有方不生灭。故不得言若论用冥七地即能。故什师云。冥心真境即十地能冥。因其宜也。又注云。得无生法忍。即于法无取无得。心相永灭。故无所得也。

  物莫能二故下。结动静为无为相即也。若判惠者。四宗不同。一㻔师云。六地以还名道惠。七地以上名道种惠。二。𠗦师云。初地至七地名道惠。八地名道种惠。三。亮师云。初地即能空有并照名道种惠。四。什师肇师等。七地名道种惠也。明地体不同。㻔师以空惠为地体。诸功德为治地。乘一解一。行为地体。今意无相万行悉为地体也。七地习气尽。如舍利弗神力去花不能全者。注云。着与不着在心不在花。此分别心即是习气。既入七地是法身位。即花不着。故七地习气尽也。

  第二义。明无相万行。有二科。一心为行本。故先以二义释心无相。二明所起行损也。二义者。一就偏有偏无释心非有非无。有心即惑情。无心即偏无。偏无即是小乘灭心定也。岂可惑情偏无而标法身耶。

  二是以心不有。心不有下。就因缘有无释心非有非无。何者。凡行起非毕竟空也。注云。欲言其无万行斯修。万行斯修虽无而有。不可谓言无也。欲言其有无相无名。无相无名虽有而无。不可谓之有也。言有不乖无。言无不乖有。有无虽异。其致无二也。

  第二科。不有下。明无相行。有三双六句。因缘境界即是万行因之而起。故初两句冥二谛。故心无相也。不有故心相都灭。此句冥真之智。如不无。故理无不契。此句冥有之解也。理无不契下两句。明所起忘怀行也。所以应化下两句。明其并观。故注云。虽达法相而能不证。处有常修空。修空常万化也。经曰下。证上三双。义出有之。

  第三义。明不住道。有二科。一就空有行明不住道。二是以下。据为无为明不住道也。初有四阶。一。昔我下。举非。二。今以下。行有不住有。三。空行下。证空不住空。远师问。取证云何异。什师答。证欲令易解。故云取证。佛为须菩提说菩萨欲入三解脱门。先反愿不作证。今时学行时非是证时。如王子虽未有职。见小职位终不贪着。知当有大职。菩萨亦如是。四。然即下。就心行结不住道。故注云。冥空存德。彼我两济。济。成也。

  第二科。是以贤下。据为无为明不住。有四阶。一。引四经证成前义。所以重证者。上结难云文乖殊致。今云圣旨虚空殊文同弁。教虽万差所明理同。无以教异而异于理也。二。岂可下。简异二乘。二乘观空。以寂为寂。在有为有。以苦为苦也。三。菩萨下。正结有为无为不住道也。住尽不尽平等法门者。尽即涅槃。不尽即生死。以大悲故住于生死。以波若故住于涅槃。故云住平等法门也。不尽有为不住无为者。注云。有为虽伪。舍之大乘不成。无为虽实。住之惠心不明。是以菩萨不尽有为。故德无不就。不住无为。故道无不䨱。此二无碍门。菩萨弘道之爱。佛事无方之所。由四转譬贬之苍颉。注云。迷者指东为西方也。

  ○折穷源第八

  此下四番明本始涅槃是众生所归之源。故云穷源者之也。前章明万行。今问所得果。文有二义。一。若行因人得。涅槃始有。有始有终。

  第二义。而终下。引经结难。若无始终。非复众生得涅槃也。

  ○演通古第九

  今于始有乃通于古。故云通古也。佛果有二。一实相中道果。二万行修成果。今言通古。是万行修成果。若论本始。中道果为本有。修成果为始有。文有三义。一明理圣无异。遣其本始之义。二。所以下。体理人法非三世。此义正是开善本有义也。三。然即下。正结非本非始义也。初有三段。初失至人唯圣人乎。总标圣人以万物为体。次。何即下。正明理圣无异。证非始有。理既本有。契理之圣宁可始终乎。后。天帝曰下。离境无智。即境而求智也。见缘为见佛者。离境无别智。故见缘即见佛。何者。若见十二因缘。为成佛之性。即是见法。若见成佛之法。即是见佛义也。此证理圣无异义也。

  第二义。体理人法明非三世。有三科。一。就人明非三世。二。经曰下。就法证其无边。三。以知下。归于无二。初有二段。初明三世智戢玄几于未兆者。戢。侧立反。聚也。易。不难也。𣫍也。藏兵训也。物虽未有。理必玄有。可生之理而形体未现。谓之未兆者。未来也。可生理聚照未来。谓之[肯*戈]也。藏冥运于既化者。有物冥运入于过去。谓之既化。既化者。过去也。反化之理照过去。谓之藏。如总六合以镜心者。理照万象。如镜无心照物也。

  后段一去来虽照三世。体无异相。何者。上会万物以成己者。惑谓物有三世。佛亦宜然。故云一去来以成体而遍三世。故云古今通。始终同也。穷本极末莫与之二者。穷本即理始极有。不得两种涅槃。而体无二。故云莫二也。亦冥真有。两冥无异。故云莫二。浩然大均乃曰涅槃者。结言有在也。

  第二科。经曰下至无边以断两法。证其无边。即二经是也。

  第三科。以智下。遣得归于无二。

  第三义。然即下。结答无始终。初结物我无二。次结无始终。后。天曰以下。况上舍利弗嘿不答者。表理无久近也。

  ○折𦒱得第九

  𦒱。据也。引也。若众生得涅槃者。即徴之得。城谓之𦒱得也。

  文有二义。一作两关难。二结难。两关者。初关以昔难。今经云五阴都尽喻如灯灭。今日所云独在三有之外。具非众生得涅槃也。后关。果若有得下。以今疑昔也。

  第二义。结难。若不止五即不都尽。结后关。五若都尽者。结前关也。

  ○演玄得第十

  难家张两关以𦒱得。今旨遣有所得心以辨正果。故云玄果之也。注云。菩萨空即是涅槃。玄得涅槃者但是果名。而今始显。非今始成。祇菩萨性空。今显性空中大道无二。得非始得。故云玄得。亦上云。通古是无所得中有所得。今云玄得。有所得中无所得也。

  文有三义。一立宗。二褒贬二且谈下辨无所得。三然即下总结此论大意。初有三段。初立宗遣情。夫真由离起。伪因着生也。着故有得离故无名者。此遣情谓。凡言得者。非有即是无。非无即是有。封此有无。即有所得。既离有无。即无有无之可得。故云着故有得。离故无名也。

  次段。是以下。明人法不相离则之言法。是以以真为法者。人亦同真。离有离无。以伪法者。人亦同伪。著有着无也。

  后段。子以下。丧贬同真伪者谁乎。子以著有着无故存得为得。吾离有离无故得在无得耳。

  第二义。且谈下。辨无所得。有三阶。一。就迷辨中则是理性。故云菩萨空即是涅槃。故不可离。即空而悟涅槃也。亦名本有。既云本有。得非始得。得者未得名之为得。若尔。谁独本非涅槃而今得也耶。

  二。何者下。正辨果性。就悟辨中即是正果。名名始有。而此始有非今始成。祇涅槃性空如显今日。故始而非始。得而无得耳。道者异于玄也。妙尽有无常数也。融冶二仪涤荡万有者。融大明也。平等正果。天不为高。地不为下。万有虽殊。归之无异也。均天人则是融冶二仪。一同异是涤荡万有也。内视下。就见闻返照。照无能所也。未尝无。结本有理性也。未尝有。结始有果性也。本有始有理性正果。平等大道归于无二也。

  三。经曰。举人法一异证理无得也。涅槃非众生亦不异众生者。众生即空中道名涅槃。故名非众生也。而离众生更无别空。故云不离也。果德虽多不过智断。初。引净名证断无得无。法本不起今即无灭。义即是理灭也。然则下。遣情。云众生者非众生。可作两释。一云。言众生者。本无众生相。谁能得者。一云。非众生者。木石也。涅槃例解。次。引放光证智无得。文相显然也。得者谓之得也。独不然也。此句者遣情也。今实相涅槃既云正果。修成涅槃应名缘果。虽云心识对缘果名正因。若对中道正性皆名缘因也。然则正果缘果。正因缘因。更果因果。可作四句遣其性谓也。一句。对正果名正因。故注云。平等大道以无行为因。无上正觉以无得为果。对缘果名缘因。故注云。劳尘众生即成佛道。更无异人成佛。又云。以顺万行故得佛果。故是佛种也。二句。缘因亦为正果之因。正因亦为缘果之因。何则。非众生无以成中道果。非正因无有修成之义。三句。缘正非正。正缘非缘。四句。非正非缘。第一大道无有两正。大无所得也。

  第三义。结论。大意有三段。初。以四句结境智无所得。然则下四句也。次段至能下。结难理用。囊括终古导达群方者。通三世遍万有。易自括囊无咎无誉。以多容为用。括。结也。结之者。不受括也。亦不贵贤士隐。上不受命。下不施令。有似囊括之。

  亭毒苍生。疏而不漏者。汪哉洋哉何莫由之者。远师云。汪之焉莫得其量。洋之焉莫其盛之也。引梵证理。深得而不失。谓之成就也。

  后段。然则下。结论用者。上十演开释。莫过境智因果。故初四句结境智无得。次辨理用。此下四句结论用。后因果结宗也。因则三乘为宗。果则涅槃为致。此中初二句结因。后二句结果。三乘之路开者。上云三乘众生俱越妄想。无为岂异。异自我也。因教悟道。此言不虚也。真伪之路辨者。若论正行实在七地。而之得者。如提见瓦石。故简真伪也。玄圣之道存者。此下明果。上云玄道存乎妙悟者是也。无名之致显者。圣德虽多。今论涅槃无名是也。

  无名论义记上

  不真空论

  若如两不释意。此亦并俗。何则。上明不迁。正就今昔以明不迁。今明不真之文。亦就俗法以明不真。故文云。欲言真有。有非真生。又诸法假号不真。譬如幻化人。非无幻化人。幻化非真人也。而上不迁论。正对执教之人以明有诸法不动不迁。今明不真。直就万法以明即空之真。此不真空名。所作两释。一云。世法不真。体性自空。一云。俗法浮伪。遣伪之空亦非真空。名不真空。若以俗空名不真者。般若之空应名真空。故无知论云。真波若者清净如空。又云。真谛何也。涅槃道是。今即简异真空。故以不真立言。若以圣智对之。亦名真空也。

  文有二义。一。明论所由。二。顷尔下。正辨论体。夫至虚无生者。有非真生所以为空。空故所以无生。故云至虚无生。正释不真空义也。盖是波若玄鉴之妙趣者。此乃举智释境。与玄一体。即自照谓之玄鉴也。有物之宗极者。若对圣智名为真空。故此万法以此为体。故云宗极也。何能契神于有无间者。唯至人特达独空之中。故云间也。上云非圣非理。非理非圣。此之论也。此是表宗耳。

  是以下。明所由。有三科。一。举至人叹不真空。二。就顺物叹应化用。三。就万物结明所由也。通神心于无穷穷所不能滞者。通道理之无穷。故是非不能为寻也。声色所不能制者。五色令人目冥。五音令人耳聋。此声色之所不能制也。岂不以下。举物空释所以不制也。

  第二科。是以乘下。就顺物叹用。乘真心以履顺无滞而不通者。体真之心履顺物性。故滞惑之物无不通其情也。至人观仲气以化众生。过化之徒无不适其性也。一者物之始。至妙有一而未形也。适者秤也。无滞而不通者。夫与物冥者为能无待而常通。作但自通而已。夫顺有滞者。同劳于大道。是以凡圣虽殊。至于各得其性即不能殊也。故能混杂致纯者。睹之无色。听之无声。捣之无形。此三不可得。故名混而为一也。至人与反化为一。而常游独。故云杂也。纯者不[虚*予]其神。百行周举。万返参备而不[虚*予]。故云致纯也。所遇顺适即触物而一者。无物不同。唯化所适。故所化为一也。

  第三科。如此下。就万物及无二理结理难。解明造论所由。从初至虽像而非像。就因缘空万物一异明造论所由。然即下。无二大道幽隐难解。所以造论也。

  第二义。顷尔下。正弁论体。有五科。一。弁理者不同。二。夫以物下。就万物明不真。三。放光曰下。就二谛明不真。四。童子下。就因缘有无明不真空。五。夫以名下。遣名物劝学也。众论各异而同适不二。以异端而同趣。岂不以泾渭乎。上言教异旨同者。就教为论也。此云性异莫同者。就情而言也。第一解心无者。竺法温法师心无论云。夫有。有形者也。无。无像者也。有像不可言无。无形不可言有。而经秤色无者。但内正其心。不空外色。但内停其心令不想外色。即色想废矣。第二解即色者。支道琳法师即色论云。吾以为即色是空。非色灭空。此斯言至矣。何者。夫色之性。色虽色而空。如知不自知。虽知恒寂也。彼明一切诸法无有自性。所以故空。不无空此不自之色。可以为有。只己色不自。所以空为真耳。第三解本无者。弥天释道安法师本无论云。明本无者。秤如来兴世以本无弘教。故方等深经皆云五阴本无。本无之论由来尚矣。须得彼义为是本无。明如来兴世只以本无化物。若能苟解无本。即思异息矣。但不能悟诸法本来是无。所以名本无为真。末有为俗耳。卢山远法师本无义云。因缘之所有者。本无之所无。本无之所无者。谓之本无。本无与法性同实而异名也。性异于无者。察于性也。无异于性者。察于无也。察性者不知知无。除无者不知性知性。知性无性者其唯无除也。破三家说。如文解也。

  第二科。夫以物下。就万物以明不真。有三段。初。就名物明真谛。次。依论明不真。后。依人证不真即空也。初段有二阶。一。标是非。夫以物物于物即所物而可物者。举不也。以物物非物虽物而非物者。标是也。二。是以下。就名物明所表真。是以物不即名而就实者。物无当名。即是物之实义。名不即物而履真者。名无得物。即是名之真义也。物无当名。名无得物。名物无当即是真实真谛义。然即下。明名物所表真谛绝名教也。

  次段。摩诃衍下。依论明不真空义。有二阶。一。依二论标中道。释之有三双六句。并结真谛。寻夫下。弹旧义。二。诚以下也。即物顺通故物莫之逆者。此句明相不违无相。即物之真遍达万法。无有一法逆此真谛也。即伪即真故性莫之易者。此句明无相不违相。既顺通万物即伪即真。故不断烦恼而得涅槃也。性莫之易者。虽无而有。物莫之逆。故虽有而无。此第三双以有无表非有非无也。此下正结不真空义也。

  后段。故经下。以人证不真空。有二阶。一。以境智证。色之性空非色败空者。依经证色境即空。次。以明圣人下。以至人智证即空之义。二。以致证引𥦆疾证不真之说。引超日证即空之教。然即下。通会之也。

  第三科。放光曰下。就二谛明不真空。有三段。初。就真俗明不二。次。明有无相即。后。正结不真有不真空也。上云诸法即空似无二谛。故初立二谛真伪明得无得。次。言真下。归于无二也。真谛无成无得俗谛故有成得者。依经立二谛。明得无得也。夫成得即是无得之伪号者。其功可见。其德可秤。与成得义。而真谛无成无得。于中成得。即为伪法也。无成得即是有得之真名者。真谛无成得。常是无为而无不为。无不为故无不得。故言有得之真名。此两句真俗相对明真伪也。真名故虽得而非得者。万物得其真而不知所以得。故得而无得也。伪号故虽伪而非无者。依真起伪故不得而得。此两句真俗相对明得不得。亦名忘不忘也。言真未尝有。言伪未尝无。二言未始一。二理未尝殊者。遣真俗明不二。有不自有由无故有。无不自无因有故无。有无相待二不相会。故云二言未始一也。有无所表大道无二。故云二理未尝殊也。故经下。引经证所表无异也。此经云直辨真谛以明非有俗谛以明非无者。一往直论真谛以表非有。俗谛以表非无。虽是二。所表无二。此即竖论也。若再往。真谛亦表非无。俗谛亦表非有。何者。由真故俗。俗是真俗。由俗故真。真是俗真。故俗真表非无。真俗故俗表非有。此是横论也。竖横虽殊。俱是无所得二谛也。

  次段。然即下。有无相即。有二节。初明不有不无。后以不有不无相即非有非无也。

  后段。结不真空。虽明无而非无。无者不绝虚。此句结无非真无。绝虚空无也。虽有而非有。有者非真有。此句结非真有也。真有者偏有也。若有不即真无不夷迹者。若言有非偏真。言无亦非断灭。

  第四科。童子下。就因缘明不真空。有三段。初。就教理非定有无明不真空。次。约因缘有无表非有非无。后。释因缘结不真空也。初段有章门与释。章门有二。说法不有亦不无者。境界章门。注云。自有即不有。自无即不无。以因缘故诸法生者。性有亦不由缘。性无亦不由缘。以非性有性无。故因缘生也。

  二。转法轮下。言教章门。注云。法轮常净犹若虚空。圣人无知至若虚空故。经曰。说而无说。亦所说法轮既不当有无。能说之教言而无当也。

  何者下。先释言教章门。从初至常见为得。言偏有无即堕断常也。次。物非无故至常见不得。释非也。然即理非有无。故所说言教言而无当。是论真谛之教也。下举道行。以心无相证教无当也。

  中论云下。释境界章门。初从因缘故不有不无者。即上云说法不有亦不无以因缘故诸法生义也。故四谛品云。众缘所生法。我说即是无。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所以然者下。正释性有性无。夫有若真有下。先释性有。譬彼真无下。类释性无也。若有不能自有下。破性有。明因缘有。有非真有也。不无者下。破性无。明因缘无。缘无非真无。若一向无即法不得起。如虚空无。不能与无也。夫缘起故不无者。非如性无。故不可谓之无也。若尔。非有但非真有。无亦非真。故不真有不真无。以明不真空义。次段摩诃衍论下。以因缘有无表非有非无俱是因缘。文可见。假有以明非无借无以辨非有者。上明真俗以表理。今以假义明表理。若论理体并绝四句。而非论无以显理。故以假义略示。表相假者不自义。何者。无自故。假他故。故非无。又若有云何假。若无云何假。然即义不即有无不离有无也。此中假有表中道非无。借无表中道非有。若反䨱言。假有表非有。假无表非无。故云理一秤二。论虽有二。所表不异也。

  后段然即下。正结因缘。何即下。明不真义。欲言其有有非真生者。若相对立句。俱就有无明不真义。而今但就有边言不真者。惑情多滞有边。故就有明不真耳。若就无言之。欲言其无。无无真形。欲言其有。无相无形。不即有。非真非实无也。下引幻化人譬上不真有。故中论观业品云。如佛反化人。更作反化人。如初反化人。是名为作者。反人所作。是即名为业。皆如幻与梦。如炎亦如向。

  第五科。以名求物下。遣名物以劝学。上来谈论皆依名物。今若不遣义犹未周。故遣名物以观学。有三段。初。以名实无当类空万物。次。以彼此无定类遣万法。后。引证结劝也。物同非物故无当名之实者。名是谁名而有得物之物。名物无故。功实亦无也。

  次段。性观下。现见彼此无定。证成名实无当之义也。既悟彼此类空万法也。

  后段。是以成具下。引证结劝。以成具证名实无当。以园林申彼此无定说也。是以圣人下。举圣智以劝学。故经云下。引经证理。理为有之本。然即下。就境智以劝学者也。

  不真空论竟

  肇论疏上

  此疏惠达师撰(云云)未详之。

  康永三年闰二月廿九日以尊良上人之本重挍点之。

  (件本云)文永三年五月四日于光明山东谷往生院以东南院御本写了。本字极草之间。老眼难见解。定多其谬欤。后学正之。    三论宗智舜(春秋六十八)

  (写本记云)神龟三年正月七日写竟。

  宝龟二年(年次辛亥)四月二十七日  沙弥慈晋

  贞和四年谈肇论了。

  仙光院肇论述义中多引惠达言。其文悉合。此疏惠达撰无疑者哉。
卍续藏第 54 册 No. 0866 肇论疏


  般若无知论义私记卷中

  ○辨体相第一

  释论云。问曰。波若是何等法。答。有人言。无漏惠相是波若。一切惠中第一故也。复有人言。有漏惠是波若。何以故。菩萨至道树下乃断结。只虽有大智惠。诸烦恼未断故。复有人言。从初发意乃至道树下。于其中间所有智惠是名波若。成佛时转名萨婆若。有人言。有漏无漏智惠总名波若。观菩萨行佛道是无漏。未断结使边是有漏。有人言。波若无漏无为。不可见无对。有人言。波若不可得相。若有若无。若常若无常。乃至非法非非法。无取无舍。不生不灭等四句。适过所著。譬如火炎四边不可触。有人言。上说皆是实。复有人言。最后者为实无过失。非常非无常乃至非生灭非不生灭。如是甚深般若云不取波若相。若取波若相是为住法位。今显然当略说波若有四解。第一。毗昙义。无漏惠释为正体。兼取相从则为五别。一自性波若。则无漏惠也。二共有波若。惠不孤立。如假戒定念等此因而生。故云共有也。三方便波若。见道之前有七方便。故云方便。四境界波若。四谛真法能生圣惠。故以四谛为境界波若。五文字波若。理不自显必假文言。故指言说为文字波若也。第二解。波若有二。一真修波若。显真成用。二缘修波若。假藉修行除妄想也。第三解。波若二种。一实相波若。二观照波若。言实相者。无相真境当体。非智而能生智惠。故云实相也。第四。江南诸师。解有二种。一真波若。即是定惠。二有中诸智。相从波若也。凡说波若莫过此也。今依此论。波若有二种。一真波若。亦名实相波若。亦名体波若。则无二正观实相中道能所俱寂。亦名中道观。亦名平等观。亦名可观。亦名体观。亦名第一义观。始体[穴/俱]义也。二用波若。境智对。如境而智名用波若。故释论四十二卷云。波若二种。一者体波若。不愚不智。二者智惠。为破愚痴故名智惠也。今意说彼皆是皆非。故求那法师偈云。诸论各异端。修行理无二。偏执有是非。达者无违诤。修行于众妙。今我不宣说。为起妄相故。欺诳诸世间。又大品偈云。波若是一法。佛说种种名。随诸众生力。为之立异名。又安法师波若略云。夫波若之为经也。文句累叠。义理重复。或难同而答异。或殊问而报同。难同而答异者。所由之途同。会通之致别。殊问而报同者。发源之𨒬别。终合乎一归也。今一往对诸前解。则波若以不住无得为宗。言不住者。非住漏无漏非空非实。只此不住则是无得。故睿法师序云。启重玄门以不住为始。归三惠以无得为终。又摩诃衍论云。有二种法印。一不住。二不可得。又有二种。一者但空。二者不可得空。行但空者堕二乘。行不可得空。空亦不可得。即无所堕。此不可得空即波若空也。

  ○波若翻不翻第二

  今依大论略辨。其论七十卷品云。波若空实相。甚深极重。智惠轻薄不秤。论以三义。一智惠少。波若多。二波若利益多。智惠利益少。故不秤。三波若不可知。智惠可知。故不秤也。今意此文以二义解。一用。二体。用者。境能生智。智从境发。是以境智名为波若。故经曰。说智及智处。皆名为波若。此境智今秤波若。则智惠偏名不可得翻也。言体者。实相之理。体绝能所。智泯成中。能所俱绝。理智相泯。无二实相。以波若名。名实相波若。既云甚深。则能名之不可谓极重。是以极重波若之名。以智惠名不可得翻也。境智合秤波若。即境智名不摄。故不可翻。若言别波若。则以智惠名翻。是以论题翻为智度也。非但般若有翻不翻。一切万德例皆如此也。言涅槃亦有体用。如波若义合明用涅槃亦从境得。能所合秤名为涅槃。此境智合秤涅槃即不可翻。若别涅槃则以灭度之名翻之为矣。体涅槃例此也。菩提法身佛性解脱。体用两释义皆例尔。但龙树菩萨举一隅而知余者。故举般若所表义端耳。若说波若义有多种。而大品玄记依论释义。寻之可得。今不重烦也。

  ○波若无知第三

  夫智随境照。境有阶级不同。故举境明得智。有四种波若无知。一有无二谛则理外境。二因缘二谛则理内境。就此二境得波若无知。三据实相波若得智无知。四约体用得智无知也。有无二谛得智无知者。世人俗谛皆是倒情。不称圣智。所照始妄而知。故云知也。然倒情所作即体自空。无境可知。圣智何知。故云无知。此义凡夫理外境界。则圣人知否此二中也。二以因缘有无得知无知者。因缘有无即是倒情。不作㒹倒也。世谛对于圣心则因缘无当。名因缘二谛。是以虽有不有。虽无不无。虽有不有故知而无知。虽无不无故无知而知。各就有无二边得智无知。故云智也。三就实相波若明波若无知者。如无知论云。真波若者清净如空。此则研修成真。缘智俱寂。境智两泯。泯然一中。故大论云。若实证真智于泯理。与智令融同无三。于无相何有境智两殊。此得无知也。又大论云。无戏论之垢浊。故名毕竟清净。以清净故能遍照一切五种法藏。所谓过去未来现在无为及不可说。又论云。体波若者。不愚不智。此是就体辨波若无知也。四约体用得波若无知者。用则上二种二谛。照是用波若也。体则第三义也。今以体用合波若无知者。用不自用。由体故用。知不自知。因体成智。故名知而无知也。体不自体。因修成体。故名无知而知也。今就境明四种波若无知。而就圣智为论。一无不当。则无所得义也。故论偈云。波若是一法。佛说种种名。随诸众生力。为之立异名也。

  ○释文第四

  文义有三。一。作论之由。二。放光云下。辨波若无知。三。问答辨宗。初有三段。初。标宗。次。叹师。后。余以下。明作论之由也。标宗者。夫波若虚玄。盖是三乘之宗极。诚真一无差也。上云涅槃是翻。波若为智。今辨智用。直举因果。故举三乘以标宗。即会因缘。而果中波若二无差别。则会果义。故以诚真一异宗极一因以为标宗也。

  次。然异下。叹师。上论序叹至令传于世。今则叹师将明承有本。必非专轻也。而叹师兼王。故文为二也。

  异端之论纷然久矣。什师译十八部云。文殊师利问经曰。佛灭度后。佛法若为得住。佛同有二百廿年。令法久住。初二部者。一摩诃僧祇。此云大众。老少同会共出律藏。二体毗履。此云老宿。淳老宿人同会共出律部。文云。我入涅槃后一百岁。此二部当起。从摩诃僧祇出七部。并本成八。从体毗履出十一。并本十二。故偈云。摩诃僧祇部。分别出有七。体毗履十一。是从廿部。十八及本二。皆从大乘出。无是亦无非。我说未来起。此分别异部僧论。什法师于长安大寺逍遥楼中撰集。又什师未至汉地。数论同异未能辨正。唯什师译大乘经论及成实论并三百余卷。为世轨则者也。有天竺沙门鸠摩罗什者。传云。世为国相。苻喜云。什是天竺婆罗鸠摩罗炎之子。其母须陀洹。什初诞生圆光一寻。独出𨵁浮。幼而㑺□。辨惠如神。其父鸠摩罗炎弃位出家。母龟兹王女亦出家。什又随母。生七岁入道。即诵毗昙。无幽不畅。至年九岁随母至罽宾国。遇名德盘头达多。则𦋺宾王之从弟也。受杂.中.长二阿含。送彻于王集诸外道共论政。叹道折伏。举国以崇师为礼。日给鹅腊一双。面各三斗。苏六斗。年是外国之上供。什并不顾。母将什至月氏山。此有一罗汉。见而异之。谓其母曰。若至卅五不破戒者。当兴佛法。度人无数。与优婆掘无异。若成不合。正可才明法师而已。至勒沙国住二年讫。有三藏沙门谓其王曰。此沙弥不可轻。宜开法门。有二种益。一国为沙门耻其不逮。必见勉与。二龟兹国王必谓什我国。而彼尊之。是尊我也。即设大会请什升堂座说转法轮经。龟兹国王果遣重使酬其亲好也。什昔与受小乘而于此国得中.百二论及十二门。自云。如人不识金。以鍮石为金也。又随母进到温宿国。则是龟兹之北界。龟兹王躬往温宿迎什还国。至年廿受戒。后于故宫得放光。始披读。魔来[莽-犬+敞]文。寻志俞坚。魔退字现。其智力所感皆此类也。时苻坚潜蹄关中。有外国前部王及龟兹王弟并来朝坚。至建元十二年太史奏云。有星见外国分野。当有大德智人。坚曰。朕闻西域有鸠摩罗什。襄阳有沙门道安。将非此耶。即遣使求善善王等。说坚请兵。则苻坚遣吕光将兵七万。伐龟兹获什。光既获什。未测其量。乃凡人。戏之。强妻以龟兹王女。什距而不受。光曰。道士之操不逾先父。何所固辞。乃余以淳酒。遂戏异节。会坚伐晋。兵败关中。又叛为姚苌所害。不见什而亡。则吕光遂窃号凉州。秤年大平。留什不遣。及姚苌潜有关中。亦关其高名。要清。而姚苌卒。其子姚而袭位。三年。逍遥园中䓗反为美薤。谓智人入应国也。于时西凉州吕隆为主。兴遣兵伐吕隆。方得迎什入关。以弘始三年至长安。兴推诚崇以为国师。请什于西明阁逍遥园及长安大寺译出众经。凡三百余卷。又为姚兴着实相二卷。并注维摩。出言成章无所拇改。以晋义熙末卒于长安。依外国焚身。唯舌不烧。后外国沙门来者云。罗什所译十出不一分。少践大方下。叹内神。此句事理两释。事则游历诸方。理即早悟诸论也。研机斯趣者。易曰。易者圣人之所极深而研机也。诸理之始也。远法师毗昙序云。有出家开士字曰法胜。渊识远鉴。极深研几。龙潜赤泽独有其人也。独㧞于言像之表。妙得于希微之境者。内拖深智如上所云。传云。杯废山丘在彭城。闻什在长安。叹曰。吾与此子戏别三百年。沓而未期。迟有遇于来生者之也。齐异学于迦夷扬淳风于东扇者。此下叹几。法菀云。龙树迦夷之作。宣敌于有道之时。童寿逍遥之典。遂兴济济之国。龙树传云。龙树入于龙宫。七宝发函。九十日中读方等。得无生忍。龙还送于南天竺。大知佛法。摧伏外道。度明摩诃衍。作优婆提舍十万偈。又庄严佛道论五千偈。大慈方便论五千偈。造无畏论十万偈。中论五百偈出其中。令摩诃衍论大行天竺也。又睿法师大品序云。什师慈心风悟超抵。特诣龙树遗风。领兴于此世。又肇师为论序云。出家大士厥名提婆。擅出迦夷为法城堑。于时异端竞起。邪辨逼真。远拯沉沦。故作此论。防正闲邪。大明于宗极者矣。斯则龙树.提婆齐异学之妙典。随几扬东风至长安也。将风烛殊方匿曜凉土者。自西凉州来至长安也。道不虚应应必有由者。明几教相秤也。

  岁次寿星者。辰谓寿星也。天之度数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以廿八宿当此。轸星十七度。角星十二度。秋星九度。七星十五度。自轸十二度至氐四度曰寿星。于辰在辰卅度。秦乘八国之谋者。若若王等请兵七万往伐龟兹也。亦乘八国举兵诤佛舍利也。北天之运者。本是天竺而运数至此。物几然矣。大秦下。兼叹王。契百王者。将兵率徒皆秤诸王之会心也。德洽千载之下者。正法五百岁。像法千岁。末法万岁。今王与什师共会像季。德洽末代。故云千载下也。故睿师大品序云。末法中兴将始于此乎。又安师大品序。欲以千岁之上微言。使传令百王之末俗也。时乃下。出于时时事。生睿肇等。五百众之上首也。躬执秦文者。秦王躬揽旧经验其得失。什手执胡本口宣秦言。与义业沙门五百人详其义。一日审其文中。然后书之。累劫者。末法中少劫也。

  后段。余以下。正明造论所由。短识乏才而预嘉会。义承有本必非虚构也。然圣下。叹波若深。则所由理也。狂言者。谈理之言也。逍遥之与连升。犹言同其义之也。为试罔像下。引类。罔像者。黄帝于赤水而登昆仑之亦。所遗之珠罔像得之。帝曰。然则罔像者可得真闻者之耶也。试论者。廓象云。至理无言。言与则类。故云试寄而言也。

  第二义。正辨波若无知。有三科。一。标章门。二。何者下。释。三。是以波若下。结劝也。章门中有三段。初。举放光标波若无相。凡有佛佛生灭无相。何有生灭也。次。举道行标波若无知。欲辨波若无知。而方无所知。不见者。明境非所知。故无能知也。后。此辨下。题疑略释。初。疑上两经。果有下。略释上二经言。然则般若无相无知。是波若相。是波若知也。

  第二科。释章门。此中先释无知章门。然则物下。释无相章门也。释无知中有二。初。举凡圣相对释知无知。二是以圣人下。释体用两照二种波若也。此言何者。乃总题上两章门。夫有所知则有所不知者。此举凡境对于凡知。辨知无知。此是横论知无知。何者。夫生相。相生于封。有相有封。知生其中。若存于所知则有不知。故有知处有不知处。则是横论也。亦如青相非黄相。黄相非青相。青名生于相。青知于名相。境智相当一豪不差。旷劫故传未曾相离。岂复有知不知名相。岂复名相而不生知。故云有所知则有所不知也。

  次举圣智辨境。圣心无知故无不知者。此是竖论知无知。何者。圣知对境。境无言相。如一木柱。饿鬼见火。诸天为金。人中见木。他土为空。故注云。无当之柱乃曰真柱。岂贵诸相。尔乃为真。既云无当。知何由生。知若无生。知不名知名曰无知。故庄子云。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又青不自青。假缘而成。既缘而成。必须众缘。故毗昙云。一法生时。万法不障为所作因。是以一青一切因缘。一青知一切智。故中论因缘品。广略因缘中。求果不可得。故云。圣人无知。无所不知。不知之知乃曰一切智。引经证也。

  是以下。就体用两照释般若无知。此中先就实相体波若明虚心实照。后然则下。就修成用释虚心实照也。虚其心实其照者。双牒两种般若无知。老子云。虚其心实其腹。注释。心怀智而腹怀食也。今意亦然。虚有无心而实无智。今无智名照者。申云照云。神凝智灭。心冥如寂。无智不者。强谓之照。何者。心法研修于今成悟。而此悟智众相皆绝。如上[穴/俱]义中说。故终日知而未曾智也。

  故能下。就体照明波若无知也。嘿曜韬光。音叩弓裳。四字明体绝能知相也。嘿曜者。曜谓内明。嘿其内明也。韬光者。光谓外光。韬其外光也。虚心玄鉴四字。明其自体照也。虚心者。除有无之心也。玄鉴者。举体成真与玄一体。即自照。鉴。石冲反。取明水也。万物取于其明谓之鉴也。则不愚义。闭智塞听四字。体绝所知相。故闭塞也。独觉[穴/俱][穴/俱]四字。异于境空也。物无以谓之。独异于境空。谓之觉也。[穴/俱][穴/俱]者。不者义也。释论云。体波若者。不愚不智。信可然矣。斯则嘿曜韬光𨳲智塞听八字。遣自体境智也。虚心玄鉴独觉[穴/俱][穴/俱]八字。辨体相不愚不智也。此就体波若明波若无知也。

  后。然则下。就修成用。明波若无知。则释虚心实照义也。将辨波若无过应会照几。故就照几应会辨波若用也。此中先以三双六句明知照应会即用。次所以下。结忘怀用也。初两句。明从体起用。智有穷鉴而无知相。如镜无心也。会通万物无心而应。如钟铃应也。

  次。神无虑故下两句。会机照境。不与世间同则不在义也。虽事外两句。还同世事则不出义也。未始无事者。与物[穴/俱]者。群物所不能离。故未尝无事也。神虽世表者。心虽绝[穴/俱]而现子于三千之域也。次。所以下。结应智两用而忘其功。仰求佛道俯拯弱丧。顺物应接而无穷尽也。亦隐几无不察。理至即迹灭。故无照功也。斯则下。明境智相会之义。结无知也。

  然其为物下。释无相章门。此中先总标非有非无。次。何者下。体用相即。释非有非无。此言为物者。非是为物之物。直言圣体为物也。照实而不有。心虚而不无。圣智常存而不可以有无论之明矣。次。何者下。三双六句。体用相即释虚心实照也。初双两句。就体明于有无。次第二双。圣以之故下两句。释体用相即。初句异于木石而性是虚知。故虚而不失照也。下句无相无名故照而不无虚也。后。第三双。照不失虚故下两句。就物明同异。浑而不渝者。略例云。乱而不能惑。及而不能渝。非天下之至迹也。今谓圣智与物浑同不俱反。故云混而不渝。渝。反易也。云动而接粗者。言其和光异于物也。

  第三科。是以圣智下。结劝。此中先结后劝也。结者明智用无度之义。结无相也。次。引两经明从体起用。如铜山崩钟铃应。故云无心意而现行也。放光曰。不动者。如花严云。从佛智惠海。出生于十地等。故云不动而立诸法也。此所以下。结体用无二。亦名本迹无二也。是以波若下。劝。初劝境智忘。故万动下。劝动静一。相无相一。斯则下。复宗。结无知无相义也。

  第三义。问答辨宗。有九难九答。第一难。就照境应会用作两关问。有三科。一。立章门。二。物物斯照故下。释。三。既知下。结难。夫圣人真心独朗物物斯照。立境智章门。应接无方动与事会。立应会章门。第二科。物物斯照下。释有三双六句。初两句。明能知能会。次会不失几故下两句。明所会所知。后有知于可知故下两句。举境难无知。知非无知。举境难忘会。会非虚也。

  第三科。既知结难。初直反具言。若云下。正结难。随偏斯可下。重结难也。

  答有三科。举用略答。二。子意下。就体释答。三。是以下。约用结释。夫圣人功高而不仁者。仁是造立设化。有思有为也。天地任自然之道。无为无放。而万物自相治理。故曰不仁也。圣人仁过于天地。故功高二仪。对上应会用也。明逾日月而弥昏者。对上知用。如日月能照而无辨功。圣人辨之以示物。故云逾其明也。而不初其照如弥昏。所谓明道若昧也。后。岂曰下。简异二乘。小乘入灭尽定。心若死灰形如枯木。今不同此也。后。诚以下。明异于凡也。

  第二科。子意下。就体释。有二段。初。[贝*令]难如文。后段。何者下。正释有三阶。一。就真波若绝知无知相。二。若有下。简异旧义。三。经曰下。简异惑智也。真波若清净如空者。若论真体波若。心自成真。缘者俱寂。境空心寂无二无差。故清净如空。如空者。如物无之空。不异本空。心泯成中。其义亦尔也。故大论云。无戏论之垢浊。故名毕竟清净。以清净故能遍照一切五种法藏。所谓过去未来现在无为及不可说也。第四十照明品释之云。以四句释之。一句。智生于境。体自成真。有何前境而有体知。故曰无知。第二句。见亦例此。无境故无能见。云无见也。此二句就体真波若绝境智有以释难。第三句。作是作起。屋应无应。故无作。第四句。若有几缘则有应会之用。以无缘故无会几之用也。此两句就体真波若泯应会以答难。故波若论云。真如法界中。佛度众生也。斯知下。结答非难也。二。若有下。简异旧。此若有知性空而秤净者。简异平等空也。若以所知下。简异境空也。三。然经云下。简异惑智。法无知将无者。将。非也。今云知者惑取之谓也。真波若中本无惑取。云何名知耶。岂唯无智下。弹他义。支道林云。智即空之无知。惑即空之无知。俱无知相。而云圣心冥有而知诸法。故名为知。若尔。知与无知两用各陈也。此大文应云。岂唯无知名无知。知自无知也。亦可释伏难云。若无惑取。取名无知者。科无惑知。故名无知。知非波若无知也。释云。非但体波若中无惑取。故名无知也。真波若体性知无知性。故云知自无知也。

  第三科。是以下。约用结释。初。举用波若释境知秤之义。所以下。释几会无差。寂泊下。结知无知也。

  第二约名难。有二科。一。申立名言名实相当。二。论云下。正难。难中先领上宗。谓下正难知无知各当其实也。则名教之所通者。理上之教也。立名之本意者。教下之实也。然致下。结今。论者云。以知无知一于圣心。将失立名之旨也。若知得于圣心下三句。并咎也。

  答有二科。一。正答。二。今诚下。辨于上难意。于无知名无知。于知名知。不可知上无知共一种圣心也。今就真波若述言教之道。若论真波若并绝六句。故名下之实非言所言也。言虽不言下。明实上之教无相也。是以圣人终日言而无言。不言非都不言。言而无当也。故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也。

  第二科。今试下。辨知无知相。答难家一于圣心句也。此中烦粹。言趣难解。今分文句。义趣可见。有五双十句并结也。初双。微妙无相不可为有。用之弥勤不可为无。此二句直就本地之体本地之用明不有不无。无物不照故如勤也。第二双。不可为无故圣智存焉。不可为有故名教绝焉。此二句就本体用不有不无以明有无故也。第三双。是以言知非为知欲以通其鉴。不知非不知欲以辨其相。辨其相故不为无。通鉴不为有。此二句以上句知无知即如有如无也。第五双。非有故知而无知。非无故无知而知。此二句以上句如有非知非无即非无知。归于无二也。后。是以下。知与无知相即。结于圣心无异也。

  第三。据境难知无知。亦名以缘求知难。境是非知。知是能知。以所责能。知唯是知。非无知矣。答。难家求执正是旧义。真俗二理本性常然。今即不同。义有四途。一。境先知后。如难家执。二。知先境后。如大经云。如盐性咸。然咸异物。修空三昧亦复如是。不空之法悉令空寂。三。境智俱有俱无。如文言。知与所知相与而有相与而无义。四。境智非先非后。无知谁为境。无境谁为智。则境智因缘无当之义。今破难家旧义。有二科。一。就缘非缘立二章门。二。夫知下。破释也。以缘求知知非知者。汝谓以缘求智智则知矣。今则不然。大品经问相品云。不缘色生识。是名不见色者。略破缘立非缘章门。释论解此文云。波若不见色等诸法故。示世间色等法虚诳故。不见不谓不生缘色识。乃至不生缘一切种智。识是名。不见色等法也。又云。五阴清净故至所知则缘。立缘智章门。第三科。破释。先破释第二章门。有二段。初。就相待破以缘求智。明知自非知。后。以相缘并知无知正释其问。初有四双八句正破智。初双。知与所知相与而有。相与而无。此二句就相待门立境智有无。何者。凡论因缘有四种。一和合因缘。二相续因缘。三相待明缘非缘。何者。取相名知。所取名缘。圣无取相。所取非缘。故云真智。何由知所以然下。正释。有四阶。正破缘。一从初至故真。明境智相生。破上难家真谛为缘义。二。真谛曰下。直就真谛得明非缘义。三。是以下。就能所明非缘非知。四。而子下。题难结答也。夫所知非所知。所知生于知。此二句由智故境也。次。所知生于知。知亦生于所知。此二句由境故知也。后。知所知既相生下两双四句。正破难家真谛为缘义也。末。引中观证缘非真也。二。真谛曰下。直就真谛乃非缘义。非缘故无物。从缘而生者。真既非缘。故无有知。物以真为缘而生智也。而云难言真境生知。名真为缘。故经曰下。证有法从缘。明真非缘也。三。是以下。就能所非缘非知。从初至知智何不举智忘相。得明所非非缘。次然非下。举真谛无相明能知非知。四。非知。而子下。题难结答也。

  第四取不取难。此中因前语先定。若无知下。作两关问。可见也。

  答。先发两关。次就理释。知则不取故能不取而知者。心随缘转故。故取从相生。法无定相故。从取生心因缘。四。境智因缘。此中不明境智因缘。知不自知由境故知。境不自境由智故境。有则俱有无则俱无。第二双。相与而无故物莫之有。相与而有故物莫之无。此二句就上境智。明境非先有智非先无。何者。相与而无故无智。智非先无故智物莫之无也。莫是莫先义也。第三双。物莫之无。故为缘之所起。物莫之有。故缘所不能生。此二句。就上非先有非先无。明俱有俱无。何者。智非先无。故有境则有智。因境以云智。故为缘之所起。境非先有。故无智则无境。无知不云境。故缘所不能生也。第四双。缘所不能生。故照缘而非智。为缘之所起。智缘相因以生。此二句。就缘弁知无知。何者。所生法无。故照缘而非智。能生缘非无。故因境以生智。一解境无相故无。智从缘起故知生也。故中论燃品云。若法因待成。是法还成待。今则无因待。亦无所成法。后段。是以下。结上生下正答问。何者。难家以缘求智。智则知矣。今答知与无知俱就缘弁。故知与无知生于所知耳。何者下。释第一非缘章门。明境非因缘以答问也。此中先就凡圣二智取名。此得相名智。圣心玄通穷理尽相。故无取相而无不知也。

  第五更难不取义。圣心不物于物故无惑取者。圣心不取相相。故无惑取。理宗然矣。虽无惑取。若不取可是。于是无当。于理无当。谁得圣心而云不无知耶。

  答。然无是无当者。此是顺答。实为所力。故云然也。四人对柱。是非反覆。相㝵无穷。圣人无是非而能应是非。故物无不当。物无不是也。次。物无不是故下。乃忘怀用。是非无穷得其中两。荡然无怀也。故经曰下。证忘怀用。见无见相也。

  第六境智难。以境空故无是可是。而不无是于无是也。舍有相故名波若无知。若以无相为境有何妨乎。

  答有二科。一。非难。二。是以下。释不舍有无义。圣人无以者。易云。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质。质。空也。今则反取圣人无以见天下之空。何者下。释其非。义如譬文也。中论破六种品云。是无相之法。一切处无有。于无相法中。相则无所住。第二科。是以下。释不在有无而不舍有无也。和光者。圣不独显。合物不𥪰也。同尘者。圣不独卑。全所贱也。寂然而无泊尔有。则有无一体也。

  第七智随境生灭难。先就灭应为难。应生智生。应灭智灭。然则下。正乃智有兴废。若先出异解。地论云。一时顿得十力。次第现在前。解者云。一时顿得种智而境生智现。境灭智废。随境生灭。智有兴废也。摄论云。应化二身无常故。云何诸佛以常住为法。何者。应佛为地上菩萨说法。而菩萨根性不同。故应身亦种种说法。若应法常住。则不得有种种相㒵也。化身化二乘凡夫。若化身常住则不得现六道差别。以差别不同。故知无常。彭城惠嵩师言佛无常。有舌烂之咎。是以后人作九世境。三达智。照通无常难。二作悬镜高堂譬也。今此论以虚空为譬。以体用两释。用中先乃凡圣相对。生灭不者。生灭者生灭心也。圣人无心生灭焉住起矣。云心者何那。或于所生。有形必有影。有相必有心。无形则无影。无相故无心。但凡夫见法有生灭。故心有生灭。圣人悟法无生。则知无生灭。此举境无生明心无生灭也。然非无心但是无心之心者。乃忘怀用。与物俱化也。在有不有在无不无。亦在有为有在空为空。在生为生在灭为灭。与物俱化故物不能及其体。死生不渝其身。故有无不当其心。故云无心之心耳。又非不应但是不应之应者。住境令变。无法不可。无物不然。常以不为为之。是以应会信若四时者。圣人无物不顺。无形不载。而驰万物。验若四时也。次。就体释质直。以虚无为体者。体喻虚空。意有三义。一。质直谓圣人不矜其身也。二。虚是物之极也。凡物起于虚。复归于虚。喻灭应言体也。三。虚言为物温适弗能恍舍石无能害。喻体无生灭也。

  第八问凡圣同异。若圣知无知故无生灭者。或知即空。亦无生灭。两有既无同。两空亦应不失。答有于二科。一。两空同异。二。是以下。两有一异。初有三段。就空明同异。次。就体用明同异。后。就人明同异也。就空明同异者。波若空异异真谛空。有三义。一。事理两释。理者。圣知之无名无知者。无是无相之者。云无相之知也。惑知之知名知无者。是有相之知。云知即空也。事者。无知是无处之知。圣人无知而无所不知故也。知无是有处之智。惑知有所不知。故有知处有不知处也。二。有折无。明异夫圣心。虚静者。虚。极也。静。真也。既至极真。无知可空。故非谓智空也。或智有知至非曰无知者。惑智有相。有相可空。故曰智空。非谓空知也。三。就但以明异。无知即般若之无者。是无所有空也。知无即真谛之无者。是有所无空也。次。是以下。就体用明同异。言用则同而异者。忘怀用同。而有功无功异。此句但就用明同异也。言寂则异而同者。境智体异而无相义同。此句但就体明同异也。同故无心于彼此异故不异于照功者。双体用同异也。

  后段是以下。约人同异。辨同者同于异者。欲辨众圣之所同。则同境智之所异也。一云则同凡境之所异焉。辨异者异于同者。欲辨众圣之所异。则异境智之所同也。一云即异凡境之所同也。斯不可得下。明不一异也。何者下。举境智释人同异。从内有至不能同用。就用明异也。从内虽至不能异寂。但就体明同也。

  第二科。两有一异。上以般若与真谛异。三义即明同异。今万有一异诚以不异于异。故异而不异。此文亦三义释。一。以无当为一。二。相待为一。三。性分齐。亦名是非齐也。如凫鹤等事也。经曰。以教证同异。又曰。以行证无二。

  第九用言问。上就体用明同异。今问般若中有体用之异也。答。初明用寂一异。次明明昧一。后明动静一也。成具曰。证用寂。动静不异也。密迹曰。证明昧一也。斯即下。结成此论文义。今寻此文可知。非但论因般若也。

  无知论义竟

  ○隐士刘遗民书问无知论

  远法师与弟子数阳见虚峰清净静足以息心。乃住龙泉精舍。此处无水。远师乃十八游历名山。乃至寻以杖扣地曰。若此中可得栖止。当使朽壤抽泉。言毕清净成流。寻阳苦旱。远诣池侧读海龙王经。大蛇忽出腾空。大雨有润其年年。就号为龙泉寺。率众行道昏晓不绝。远闻天竺有佛影。是佛昔化毒龙所留之影。志愿瞻睹。会有西域道士叙其光相。乃背岳临水营𥮵龛室。妙笇𦘕工淡彩图像。色疑积空悬似烟雾。光晖相映暖。若隐而显。寂而有动。又乃于精舍无量寿前建斋立誓。共期西方。令㔁逸士著文畅旨。加复外国众僧感秤汉地有大乘道人。每至烧香礼拜。辄向东稽首献心虚岳。远闻罗什入关遣书通好(云云)。其后封书问道。送表构请。所谓隔面目怀者也。依此。遗民复与肇师时有往还之问也。

  牒有二义。一。因直相问陈彼此之旨。二。去年下。正问所疑。

  顷餐徽问者。徽。善也。法也。五音不当。妙回也。示之也。伫。徒吕反。恩望也。余绪并正住。心企想之也。泽。水草二交会。又水钟处也。楚泽云云梦并云里外。瘵。侧感反。身弊也。苓怀。支道林云。起苓悟旨。又表也。正是捕鱼之荃也。易系云。乾坤唯是演灵之蹄荃之者也。镜心者。支道林云。子淡五心。似若未镜之类之也。行李者。有言因李行使故云行李。或云行李当为史因。行史使声之误也。而李义多之种也。过半之思者。易系云。知者观其彖辞则有过半之悟也。追德多品而被过半者。上智下愚九品相对不移其字。中人处品数之半可上可下。故今立教本为中人。中人以上可以悟上过半之义也。恂恂穆穆者。恂。私句反。训信也。一训恂恂。书云。恂恂业业。相互而用。然则勖进无惓。唯此为业之㒵也。铭至者。勒其功迹述义。郑道子与远师书云。夙兴之诚日月而至也。干干宵夕。易云。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者之也。

  第二义。有二科。一。叹无知论。二。然夫下。正问。才运清俊者。先叹肇师内才也。俊。姊嵈反。秀等也。允。䛹印反。诚诚也。推涉下。叹文圣通也。正也。婉。回也。美也。亦顺从也。婉而成章者。回备无强而成而竟也。真可谓下。叹论利用也。

  第二。然夫下。正问。有二段。一。明问之由。二。正问也。所由有三阶。一。约理教明起难之端。二。意谓下。叹论请释。评论谓之㘿也。三。论序下。领宗。无知论有十释九难。从初至建立诸法。领第一章也。异于人者。题第二章也。又云用即寂寂即用。标第十章也。夫圣心[穴/俱]寂下。领旨。故述道理必然。初二句领体也。不疾而疾不徐而徐者。易云。不疾而速不行而至也。义释绝应而恒应。不为而有为。远师云。法身独还。不疾而速也。不疾不徐为体。而疾徐是用也。故其运物下。述其应用也。体用及应。为前难之本也。

  第二段。但今谈下。正问有三双六关。第一双。就体用问[穴/俱]义。第二双。就应用照境问有无。第三双。就当是问忘用也。于高论之旨欲求圣心之异者。先腾众疑以为问端。即是三章中道也。第一问中。先定。次难。后结也。为谓穷虚极数妙尽冥苻者。此一关言有冥义。穷虚知之性。穷有无之数。妙智尽累。以冥理阶耶。为将心体自然虚伯独感者。此一关言无冥义。无物理可冥𦺴。心神自寂虚伯独感(感微美也)耶。若穷虚下。正难。若穷虚智性尽有无数。而以妙智与物理冥苻者。虽云寂照。故有能所。若有能所即有定惠之体。即此就用冥令堕于旧义也。下就体冥以答此关也。若心体自然虚伯独感。则群数之应固已几于息者。此则就体冥以堕卢山义也。下就波若无知以答此关也。卢山中诸人问曰。众经明空。其辞虽多方。不固各异。统归宜同。而独秤法性何耶。答。明极之谓也。明极则神功周尽。圣智几乎息。问。然则体法性者将为哉。答。唯冥其极而已。远师法性论成后二章。始得什师所译大品经以为明验。证成前义。云法性者名涅槃。不可坏。不可戏论。性名本分种。如黄石中有金性。白石中有银性。譬如金刚在山顶。渐渐穿下至金刚地际乃止。诸法亦如是。种种别异。到自性乃止。亦如众流会归于海。合为一味。是名法性也。夫心数下。结两关。心数既玄而孤运其照。结后关也。神停化表而惠明独存。结前关也。当有深证。请释也。

  第二双。疑者下。就应用照境作两关问有无。先腾众疑以为问端。抚。安也。披也。持也。众生几应披而会之。故云抚会也。远师云。抚之有会。功弗由晨也。应几睹变之智者。变现之智为物所睹。谓之睹变之智。物情谓变现之智不可为无也。谓宜下。正问。此中先定后正问也。为当唯照无相者。此是定句。则因上虚伯独感云唯照无相。无照几之智耶。为当感睹其变者。亦因上以几感圣物睹其返化身耶。易云。圣人作而万物睹。若睹其返。则异乎无相者。正问也。若唯无相。则无会可抚。下。请释也。

  第三双。论云下。就当是两关问忘怀。此中举论欲显疑处则是定句也。次。夫无当下。正难。从初至真是。明理必如此也。次。有下。正难上语。后。若谓下。结难请释也。下以遣情答此关也。悟惑异者。或谓当悟即非常是。悟或虽殊。当是即同矣。固亦下。请释也。此三难从深至浅。论至日下。结难论及人如一。

  ○又肇法师答刘隐士书

  文有二义。一。受住或陈彼此之宜。二。生上人下。正答所问。今惠明道人至者。上云因惠明道人北游表通其情。故云至也。疹。来陈反。热病也。服像虽殊妙期不二者。道俗乖。所求无二也。嘉遁者。遁谓隐遁也。易曰嘉遁。又遁世而无也。又位不当圣者。服圣遁肥。服膺高轨者。上云论至日共在远法师亦好相领得。既胜人经目必当胜轨也。亦受住或及问为胜轨也。领公远举乃是千载之津者。经流江东。多有未修禅法。未闻律藏。远师恍其道缺。乃令法净.法领等远寻众经。逾越沙雪广岁方反。皆获胡本也。什师翻经。如无知论初所云也。禅师于官寺教习禅道者。传云。佛䭾䟦陀罗。此云觉贤。本姓释氏。加维罗卫人。甘露饭王之苗𧜟也。小以学禅驰名。当以与僧伽达多共游𦋺宾。达多虽服其才明而未测其人。后于客室闭空禅。忽贤来敬。问何来。答云渐至兜率致敬弥勒。言讫即隐。后敬心科问。方知得不还果。秦国沙门知严惠[(上/脊)*殳]西至𦋺宾。要请苦至。贤远愍而许。于是步骤三载。路迳六国。顷之至青州东莱郡。闻什有长安。即往从之。什大欣。共论法。于什每有疑。必共咨。次又支法领于于阗得花严前分三万八千偈。未得宣译。请贤为译。沙门法业.惠严等为余人。诠定文旨。故道场寺犹花严堂焉。又僧祇律请贤为译。凡十五部。为七十卷。究其幽旨。又贤在长安大知禅业。四方乐集者并闻风而至集者也。夙夕匪懈者。安法师毗昙序云。颇杂辞义。龙蛇同渊。遂今更夙夕匪懈。卅六日而得尽定也。邕邕肃肃者。恭敬也。邕邕。和乐也。出律藏本末精悉者。秦弘始六年弗若多罗诵胡本。什师译为晋文。三分得二而多罗忘年。缘昙摩流支至。又诵胡本文。什读译都竟。本五十八卷。最后一后诵遂其要改名善诵。及罗什叶世早。摩罗又住石涧寺。开为六十一卷。后一诵改为比尼诵。故二名存焉。上云三藏即其人者。毗婆沙法师者。名毗摩耶舍。此云法明。欲游方授道。逾历名封。耶舍善诵比婆沙律。人感号为大比婆娑。有天竺沙门乃昙摩捗。来入关中。同气相求。宛然若旧。因共出舍利弗比昙。以伪秦弘始九年至十六年翻译方竟。凡廿二卷。伪太子姚照乃道标为之作序也。佛陀耶舍。此云觉明。为人赤发。善诵比婆沙。既为什师之师。亦秤大比婆娑。先诵昙无德。伪司隶校尉姚爽令出之。即以弘始十二年译出四分律卅卷并长阿含等。上云比婆娑二人。即是者也。而恨不得同斯法者。上云而不得与斯人同时。即人法相答对也。

  第二义。正答。对上为二科。一。叹刘遗及文集。二。来问婉切下。正答也。兴寄者。兴谓引类。寄谓寄事也。扣。苦舌反。击也。牵马也。特也。诚也。举也。以午年下。因领公南逮维摩诘也。

  第二科。正答。有三段。一。述。二。疏云下。正答三问。三。夫言迹之兴下。少许文答难竟。遣言迹观忘怀也。第一段述来问婉切难以郢人。余西反。南郡江邻悬人是也。庄子送[廿/(夕*?)/土]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泥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咒-几+卓)*斤]之。匠石斧成风听独[利-禾+(咒-几+合)]之。泥尽而鼻不伤。郢人不失容仪。宋元君闻召匠石尝试之。匠石言之。臣即尝能为之。然臣质死之久矣。臣复不敢为功。斯譬之也。疏秤圣下。正牒问家领意可以忘怀也。

  第二段。疏云谈者下。别答三双即为三。第一。答初难两关。此中有三阶。初。牒问家两关。二。意谓下。反反关定体。两关虽殊归于无二也。三。何者下。别释两关也。先答初关难云。寂照之名故是定惠之体者也。存名即存体也。今就体冥并遣名体。有三双六句。初二句遣体。次二句遣名。后二句反责。此三双并据问为言者。难前领宗云理极同无。虽处有名之中而远与无名同。今就同义以答其问也。夫至人玄心嘿照理极同无者。二句遣体。此即初句。玄是冥嘿无有也。嘿。寂也。极中也。穷也。至也。致尽也。心玄照寂与物理同极。故云玄心嘿照理极同无也。既云为同同无不极者。第二句。同有二义。相似为同。二泯成一为同。若言定惠体者。惠是能得。境即所得。名有所得。故名定惠。如物似为同。今即所能泯同。境智融同为一。境非所得。智非所知。泯成一如。同无所得。既同无所得。理极莫过。故同无不极。何有定惠是能同而名体耶。何有下二句。遣名。初句可缘。次句定惠之名非同外之缘者。假说境智。智名定惠。即有能所。岂非同外也。若秤生下二句。反责秤生同内。有秤非同者。若定惠之名生于同内者。既云定惠。即非与无名同也。若定惠名生同外者。定惠之名即非至人之因也。此就体冥以义问也。

  夫圣心虚下。答第二关。难家所执是庐山义。今处题彼。此言法性者明极之谓。明极即神功同尽。唯冥其极。圣智几于息矣。故难云虚伯独感群数几于息也。庐山远师既为世不推。故答此问分。文有三重。一。就迷悟辨故无知。二。而今谈下。随境辨故无知。三。请诰下。遣言表理。

  第一重有二阶。一。总答。如文可祇。二。且心之有下。就迷悟辨知无知。此中初明有无为迷悟本。何者下。明迷悟为有无本也。有无为迷悟本。有两双四句。一只辨为五也。夫心之有也以其有有。此一句明理外有也。凡情以有为有即心生于有。故云心有生于有有。名理外有也。有既理外。外有生心。名理外心也。有自不有。故圣心不有有。此一句名理内有也。理外性有。有自不有。圣能虚心。达有非有。名理内有。有既理内。内有生心。名理内心。此明圣心不在有也。

  有有故有无。第二双。此一句明理外无也。心之无也以一生。无无应有。此句而关也。无有既无。无无无故。圣心不有无。此一句明理内无也。内无生心。名理内心。此明圣心不在无也。不有不无其神乃虚。此一双俱结理内也。非有非无结理内境。其神乃虚结理内心也。亦可三双六句并结也。初夫心下至圣心不有有。一双也。有有至无无。第二双也。无无至有无。第三双也。或谓理外理内境自恒别。今谓不然。理外偏以成理。内心境界亦尔。外反成内也。何者。下迷悟为有无本。此中先明迷为有无。后明悟为尽有无本也。有也无也心之影向者。即大梦义。此须别记。今但明迷悟为有无本。何者。初心迷理昏或无故。即旧义界外无明。而心是缘悟。不同木石。心虽迷不能不缘。执有执无。即是旧义界内四住也。五住既俱。三界斯起。此师迷理之影向也。故什师注云。以无明隔实相智惠。三业㒹倒。所以有身也。以无知鄣明成影。即三有身也。如熟眠时都不觉知。而心是知性。不同抚法。无明虽重不能及。今非心是意识潜行。言虎言鬼能即不言。梦虎岂非熟眠之影向乎。但应尔迷理名为无明。眠中异知即是梦法。故注云。众生长[窱-(ㄆ/木)+(吣-口)]非言莫晓。故至十地如觉大梦。什师注云。生死大梦中但觉群生。未知生死是为大梦。故以重梦晓知法相故梦耳。言也像也影向之所攀者。此是大梦中法。还明于生义也。何者。所言影向即三有果报。既有果报有言有像。既有言像还不影向之所不攀缘。既有攀缘即㒹倒并起。故注云。攀缘谓妄想微动攀缘言像等诸法也。什师注几神微动即心有所属。所属即是言像等法也。远师亦云。微涉动境成此颓势。又宝性论云。依邪念风轮起业烦恼水聚。依烦恼水聚生阴界入世间也。

  次有无既废下。明梦觉义。即悟为尽有无本。正答第二关。即是用冥。此中既就冥义答虚伯独感。次就本迹明波若无知。答群数息义也。有无既废即无影向者。明梦觉之义。废。弃也。忘有无。既忘即无攀缘之心。若判其位。七地以上绝有无心不织生死也。影向既沦言像莫测者。妄想既亡三界永绝。如影没于镜。向既止于谷。言像之路莫测也。言像莫测道绝群方。此句明化道绝也。道绝群方故能穷灵极数。此句明金刚心智周或绝也。体未是佛而能如佛。故云能也。穷灵极数乃曰妙尽至本于无奇。此句明金刚报谢归乎无二中道佛果也。次夫无奇下。就本迹答群数息义。从初至数以应之两句。直明真应。次数以应之至道超名外两句。就真应明动静。次道超外至因谓之有两句。就真应明有无。次谓之有者至彼何然哉。偏既应迹。明有非有也。后故经曰下。引经证波若无知。结答上问。岂可谓虚伯独感数应㒵乎。

  第二重。而今谈下。随境辨知无知。有二师。一以言空异堕于偏见。对上有云谈者疑于高论之旨也。二何者下。释也。寻大方而徴隅者。以有无为隔。出疑者之过也。老子云。大方无隅。而今以隅召之也。怀前识以表玄。东宗云。前识谓圣人以功被物。乃云道之花。非道之实。道之实者离于言数也。如今见应以表法身也。二。何者下。释。此中先明境。次随境明智无也。物性常一者。以毕竟空立一切法。故以无住为万物性。即不二中也。不可而物然非不物者。立章门。可物即名。于异陈者假俗非无。即是即无。释俗谛也。不物。即物即真者。似有非有。即释真谛义尔。常一为体。二谛为用也。次。是以下。随境明无。故有五双十句。圣人不物于物非不物于物者。此句直辨照境之相。至人任物而照。不逆于境。以中心为体。庄子云。圣人由而照之于天之也。不物于物物非有也。不非物于物物非无也。此两句举圣智就凡圣境。即辨释非有非无也。非有所以不取。非无所以不舍。此两句就境非有非无释知不取不舍也。不舍故妙存即真。不取故名相靡因。此两句结冥真无相也。名相靡因非有知也。妙存即真非无知。此两句举冥无相遣智无知。归于无二也。故曰下。引经证随境辨智无知。此攀缘下。况答上明也。

  第三重。请诘下。遣言表理。有三师。一反释。亦是非相对也。智之生也极于相内者。智生于相。相生于封。有相智生其中也。法本无相圣智何知者。异于世知秤无知也。世秤无知者。异于木石秤为知也。二。且无知下。就智体遣知无知。无知生于知。知无故无知亦无也。无有知也谓之非有。无无知也谓之非无。此句所遣知无知。即非有非无也。所以虚不失照照不失虚。此句明忘怀也。泊尔永寂下。体非阂碍。故不能使生有无也。此中明义。上十释九难义无异途。故安法师波若略云。夫波若之为经也。文句累叠。义理重复。或难同而答异。或殊问而报同。难同而答异者。所由之途同。会通之致别。殊问而报同者。发源之迳别。终合乎一归也。三。故经曰下。遣言表理。从初至不可说示人。表理绝相。何则下。明取言教方法不当有无。亦名遣言也。今非有之言即不当有无。如注云。无常者。言其非是常。非谓是无常。言其常者。言其非是无常。非谓是常。凡是圣人言教莫不如此。然即下。释一上义。亦名表理也。释上者。言非有非是无。非无非是有也。表理者。言非有表非非有。言非无表非非无。斯即言有表非有。言非有表非非有。言无表非无。言非无表非非无。并六句也。六句中阙初句者。但表波若绝相。终日说波若而无说无当。故略示表理之相。故中论涅槃品云。若有无成者。非有非无亦成。是故涅槃非非有非非无。是以下。人证理绝。有謶下。劝之。南伯子蔡问女偶曰。子恶乎闻之。曰闻诸副墨子。副墨子闻洛诵孙。洛诵孙闻胆明。胆明闻之聂许。聂许闻之需役。需役闻之于讴。讴闻之玄冥。玄冥闻之参寥。参寥闻之疑始也。夫阶名以至无者。毕得无相名表。故虽玄冥犹未极。又推寄于参寥。玄之又玄也。故自然之理积习而成者。盖阶近以至远。研粗以至精。故乃七重而后乃无之。名相重而后疑无是始之也。答第一难两关竟。

  最是义要。明四种波若无知。还结上宗。一。就真波若明波若无知。故论云。体波若者不愚不智。就体波若答第一关即是其义。二。就用波若明波若无知。冥真之知。冥俗之知。各就二知明波若无知。答第二关有三意。即第一意也。彼文就迷悟及真应明知无知。今明因缘真俗二智俱有真应故也。三。随境明波若无知。彼就物不物明二谛对性有无明知无知。照真秤无知。照俗为知。四。遣用就体明波若无知。即遣言表理中意也。

  后三种波若无知。答第二关大意也。大品偈云。波若是一法。佛说种种名。随诸众生力。为之立异名。答第二难有三阶。一。贬难。二。经曰下。别答两关。三。是以下。双结两关。贬难中先领难意。谈者下。出情。然则下。即即真之义犹未领也。

  第三师别答两关。初明色空不异答初关。次故知下。答后关。今空色不异答初关者。上虽因虚伯独感云圣人唯照无相不见生死有耶。就此先引经文明色空不异。若如来旨下。先取彼意令随旧义。是以经云下。释色非色义。色非自色。故以非字令非其色。若都非色即如大虚。何故非字令非之耶。若色即空故非色者。即是色空不异之义。次。故知下。明真应无二。以答后关。变即无相无相即变者。所现丈六即体无相。即是本法身。岂舍丈六而求法身无相乎。俱几情不同。执迹成异。故为物所睹。反现之知不可为无耳。寻之经籍推之圣意。无真伪殊心。空有异照也。何者。即或境以中心。故无真伪异。即因缘以照虚。故无空有异。亦并答初关也。第三师。是以下。双结两关。初明有无相即结两关。后恐谈者下。劝取舍也。从初至无相之旨。正结答两关。次。造有下。向有无心不异。次。未尝下。明心非有无也。故曰下。引证。不动等觉建立诸法者。不动冥真之智而能照几现迹。令诸众生立诸善法。何谓返现之智异无相之照乎。如花严云。从佛智惠海。出生于十地。此文旧解不同。一解因佛得解。二解有果故行因。三解渐会佛境。四总因果知。又胜鬘云。如阿耨达池出四大河。因于八地。摄受正法。出生四乘因果之也。今于此解经亦同亦不同。但言无耳。又不动等觉现诸应迹生诸善法也。后恐谈下。更举难情劝取舍也。若能舍己心于封内寻玄几于事外者。就心劝取舍也。齐万有于一虚晓至虚之非无者。举境劝忘怀。当言下。举人以结答也。与物推移者。推前变动之理而行天下。乘运抚化者。乘万几之运披应化之道也。

  又云无是下。答第三难。有二师。一先与后夺。二遣情谓也。所以与夺者。上二难皆堕或情。故先与后夺也。先领难意。若能无心下。述与。但恐下。还夺也。今解三论者。以正法为是当。故夺此执也。若如难家真是可是至当者。即舍一取一。未忘是非。生生奔𥪰。孰与止之。庄子云。丘也与汝皆梦也。帚谓汝梦亦梦也。方其梦。不知其梦。梦中又与其梦。即无以异于悟。又若彼我俱有是非者。无以止之。若同乎汝止之。既与汝同何以止之。若我同者止之。既与我同何能止之。使异乎我与汝者止之。异即何能止之。使同我与汝者止之。同即何能止之。能即生生奔𥪰。无能是止者之也。

  第二阶。是以至人下。遣情谓。初明动静无二。名体无二。寂寥虚旷者。谓言语断心行灭也。后恐是当之生下。遣是非情。述理无言也。然者是也。不然者非是也。理自不然。何足为然。而言真是可是耶。

  夫言迹下。正答。中有三段之第三段。遣言迹述理无言迹。何者。上虽答难。若执言拟理已差。故动忘荃取旨也。拟心已差乃有言者。轮扁语桓公曰。徐即甘而不固。疾即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于手应于心。口不能言也。有敏存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子。臣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犹死㔁轮。古之人亦与不可传。故死而已也。然则事无粗细。当理无言者一也。

  物不迁论

  上明佛果。此下二论明生死因果相对。上则辨果。此则论因。又境智相对。上已明智此复辨境。今此二论先观俗入真。故不迁明俗。不真明真也。今不言迁而云不迁者。立教本意只为中根执无常教者说。故云中人未分于存亡。下士抚掌而不领。何者。如来说法去常故说无常。非谓是无常。去住故说不住。非谓是不住。然即理反常心之境。教有非常之说也。而少心者造极不同听心异。闻无常分取流动。闻不住即取生灭。因缘着偏。乖之弥远。故立不迁破除内执。斯盖反其常情乃合于道。故以不迁立言也。

  文有二义。一。明造论。二。道行云下。正辨论体。

  夫生死交谢寒暑迭迁者。生死之变犹冬夏而时行也。有物流动人之常情者。唯有法流动不及无为者。中人以下皆共知之。此是标宗也。

  今即下。正明造论所由。有二科。一。立宗。二。或者下。正明所由。立宗中有三段。初。依经立宗。次。破。后。结也。今即谓之不然者。总反惑情。何者下。依经立宗也。次。寻夫下。破旧义也。寻夫不动之作。岂释动以求静。必求静于诸动者。正破旧义。彼云不迁者。赖于续假。转前作后名为动法。若许实法即无动转。故法与时俱。时与法俱。转变后法还舒于前。名为不动。此即释动以求静也。过去法来不来有三说。第一云。过去虽灭而曾为因。故相续行者成就此因。因非转来。在于现附也。第二云。因体有为。当时即灭。而善恶功用湛然常在也。第三云。善恶功用随心转来。来至现在者也。今于三宗亦同不同。但言而无当。取汝言赖续故动者。为当前法续后。为当后法接前。若前法续后。前时未有。后云未有。何续。若后法接前。后起前已谢。何处接。动亦例然。今即不然。求是推求。以三时求动。动相不可得。故云求静于诸动。下句可解。后段。然即动静未始异者。结宗也。

  第二科。而惑者下。明所由。有三段。初。明辨理者不同。而或者不同句。亦可属上。亦牵于下。次。明道相反。后。明所为人也。真言滞于竞辨者。佛言无当而滞于偏执也。宗途屈于好异者。理无二途而屈于是非。即是于谛义也。所以求那法师偈云。诸论各异端。修行理无二。偏执有是非。达者无违诤也。次。何者下。明道俗相反。教亦相违。谈真即逆俗顺俗即违真者。俗。习也。言真之教违于俗。顺俗之教反于道也。违真故下。明行亦反也。后段。缘使中人下。明所为中人未分于存忘者。疑于有道若存。疑于无道若亡也。下士抚掌而弗唇者。异己所见。其乖常情。对牛鼓簧。非彼能觉。故大笑而弗唇也。动静之际之。庄生云。雁木之间犹未免有累。故竟不处。今肇师亦尔。处迁不迁之间。设投处犹未免偏。竟不处也。此释造论意之也。

  第二。道行下。正辨论体。有五科。一。依经论立宗。二。伤夫下。破去来明不迁。三。噫圣人下。徴教。四。是以睹下。约愚智二人明取教得失。五。是以如来下。明因果无失以观觉。初科有三段。初。依经论标宗。次。就二人释经论意。后。明趣无二也。非常之说常情难悟。故以引标不迁教。此经语可作两释。一。诸法本来不生故无去来。二。以假异明无去来。然推假异即离无当。即是本来不生之义。复引中观标动静无二也。次段就二人释。先释中观意。以昔物不至今故动而非静者。人情所谓本时无法。今有名现。而现法流入过去更不迁今。故动而非静也。我之所谓静者。亦昔物不至今。静而非动者。同事异悟。已过之法更不来今。昔物自在昔。即静而非动也。静而非动以其不来者。即释经语。已之法更不来今。以知昔物不来于今也。动而非静以其不住者。流入过去无去。刹那并于现。以知不住也。一义是眠生时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也。后段。然即下。明旨趣无二。动静所趣未曾异执。见未尝同也。逆之所谓塞顺之所谓通者。偏执即逆塞。忘怀即顺通。然即理无动静而取动静者。论于或若即动静而无动静者。契会无二矣。

  第二科。伤夫下。破去来明不迁。有三段。初。伤凡情表不迁。次。破去来明不迁。后。引外圣证不迁也。伤夫人情之或久矣。目对真而莫觉者。若圣智对。五目莫见其形。斯乃道远乎哉。迷情即是因缘。道远乎哉。因缘即是中。故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而凡夫肉眼冥然不知。如对牛鼓簧。彼非所悟也。既知往物既不来今物何往者。已过之法更不来今。今不住法亦不移时也。次。何则下。破去来。即释道行意。此中先就向物以四句明无去来也。初两句立有无义。于今尝有下两句。正明向物无去来也。覆而求今今亦不往者。应有四句。求今物于今于今未尝无。责今物于向于向未尝有。于向未尝有以知物不去。于今未尝无以知物不来也。是为下。举今昔两物结明不迁也。后段。仲尼下。引外圣证不迁教。所谓外内虽殊所明理同是也。有何物而可动者。经中观意也。然即下。齐万物而结不迁也。释论云。光风动尘野马之中如野马者也。

  第三科。噫下。徴教。有三段。初。举无常教以徴今说。次。人情不同教非一轨。后。引外圣证无常教同也。人命速于川流者。举仲尼教也。是以下。三乘证果执无常教也。齐万物而非化岂寻化以阶道者。证教非谬也。覆寻圣言微隐难测者。正徴今记。䨱者䨱无常教。寻不迁意。结理难解也。若动而静似去而留。可以神会者。推于大士。非中下所知也。次段。是以下。明人执不同。教非一轨。有三阶。一。明去住两教之意。二。正出两教。三。两教一会也。言去不必去闲人之常想者。言无常不必无常。但防计常之想也。秤住不必住释人之不住者。言不迁不必是不迁。但解计往之想。后住字当为往也。若用住字释者。常字亦不可以计常之常。应以常情而释之耳。二。成具下。正出经。成具明无常教。摩诃衍明不迁教也。三。斯皆下。两教一会。是以下。释意。三双六句。言常而不住。秤去而不迁者。此二句劝取教莫偏也。不迁故虽往而静。不住故虽静而往者。此二句明教意相通也。虽静而往故往而弗迁。虽往而静故静而弗留者。此二句明物无动静也。后段。然即下。引外圣证无常教。同庄生如上所云也。仲尼临川云人命逝速如斯也。

  第四科。是以睹下。约愚智二人取教得失。有二段。初。明为二人起教不同。次。明取教得失。后。反常合道。初段有二阶。一。明二人。二。明起教也。不同人所见得明者。下不及上也。何者下。出二人。邻人是或。梵为智者。从初至形随。是出惑情。以梵志下。正出其事也。吾犹昔人非昔人者。可作两释。一云。吾岂昔人乎。非昔人也。一云。犹。若也。吾若昔人。非昔人也。一息一得。向息非今息。昨日之人于今化矣。而愚者窃然。以为昔人常存。此不朽物化也。二。明起教不同。是以如来因群生以辨惑者。教起无端。病除是贵。故此句出病。明起教所由也。乘莫二之真心下。正明起教不一也。不迁为俗而云不迁为真者。谓情为俗。即反常为真故也。后段。而徴下。正明得失。有二阶。一。因教着偏。闻不迁即昔物可至今者。凡人所谓时年虽移。人之质体古今不异。如以指进薪火传不灭。而不知指火与薪俱谢也。听流动即谓流入过去。而不知支火非今火也。今即正破。既云古今。古即在于古。今即在于今。而云迁者何也。二。是以下。劝着不迁教。言住不必住。古今常存。以其不动者。言所谓住。不必是住。言其非动。非谓是住。即不住之住。古今不动也。一云。从彼至此乃是住义。古不至今何处有住。古不至今故无住者。今亦不往于古。言其不动。又住是对动之言。无动故无住也。秤去不必去。不从今至古。以其不来者。言去不必是去。言其非来。非谓是去。即不去之去。古今不住也。一云从今至古乃是去义。今不至古。何处有去。今不至古故无去者。古亦不来于今。言其不来。又去是对来之言。无来故无去也。不来故下。结不迁。然即下。会教也。后段。是以人下。反常合道。有三阶。一。反其常情及合于道。故云人所谓住我即言去也。求那偈云。诸论各异端。修行理无二。偏执有是非。达者无违诤。故去来虽殊其旨无二也。正言似反谁当信者。通理无言。言因病起。相治之力无非相反。故河上云。正直之言世人不知。以为反言也。二。何者下。就二人释反常义。人即求古于今谓其不住者。凡情求古于今。今而无古。以古物不住也。吾即求今于古知其不去者。吾即求今于古。古而无今。以知今物不去也。下释就文可见也。然下。齐万物。四象者。老子云。大象者四象之母也。不炎不寒不温不凉。言若执之即天下往。今即四像谓炎温寒凉加风驰之速也。旋机电卷者。尚书云。旋机玉衡以齐七政。牢。天文之器也。如今运天图也。例略云。故处旋玑以观大运。见天地之运未足怪之者也。

  第五科。是以如来下。举因果以劝学。有三段。初。举果劝因不灭。次。举因劝果必生。后。劝齐万物。功流万世至弥固。此是举果也。从成山至初步。譬因不灭也。功不可杇故在昔而不化者。以功业不灭证不迁之致也。故下。引经证果不灭也。次段。何者。举因劝果必生也。果不俱因因因而果者。立两章门。因因而果因不昔灭者。释因不灭也。果不俱因因不来今者。释因不来。斯即不灭不来。果义得生。正不迁之致也。复何惑下。劝无惑也。后段。然即。结宗劝学也。

  不迁论

  肇论疏卷下   晋书

  康永三年二月五日写之。 同十七日点之毕。 此疏惠达法师撰云云。未详之。

  (写本云)文永三年七月廿日于光明山东谷往生院敬奉书写了。

  愿以此写功。自他开惠眼。 三论宗智舜(春秋六十八)。

  (东南院 写本奥记云)神龟三年岁次乙丑十一月。

  宝龟二年年次辛亥四月卅日沙弥慈晋(云云)。

  文永三年八月廿七日校合之。次加谬点了。写本之文字不法之间。极难见解。后来之士寻正本可正之耳。

  贞和四年五月谈肇论了。而述义中引惠达释。皆符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