卍续藏第 48 册 No. 0799 百法论显幽钞


  No. 799

  百法论显幽钞卷第一末

  见等。二身见者。即烦恼所知。各有身见。故此地不行也。由斯四地。说断一愚。一等至爱愚。即是此中定爱俱者。即定同时起贪着等至。故障他四地也。爱着定是菩萨缚也。二法爱愚者。即是此中法爱俱执着身实者。名法爱也。是所知障也。此修道惑弁愚者。皆是所知障。弁非烦恼也。爱者是贪也。断却此二愚。即入四地也。

  自下第五难胜地断二乘般涅障者。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猒生死。乐趣涅槃。即同二乘之人。猒苦忻寂。即障他五地无著差别道。能证所证。名无差别故。所名差别。真如能证智名无差别道。即观生死与涅槃。更无有差别。何有忻猒耶。即见有生死是妄。今既知生死本无。即涅槃也。即所知蛇即是麻也。可思。入五地时。此下我障便能永断。此五地观生死涅槃。皆悉平等。更无差别也。若第四地中。智同声闻。作四谛观。亦猒生死。速趣涅槃。入五地时。便能永断故。由斯五地。说断二愚。及彼粗重。一纯作意皆生死愚。即是猒生死苦也。二纯作意向涅槃愚。即此欣涅槃也。此二愚。即是猒苦欣寂。入五地。便能永断也。

  自下第六现前地者。断粗相现行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俱生一分者。即唯所知障之地。故要断之。以前四地。执四谛下所证理。有染净故。苦集是流转因果名染。灭道是还灭因果名净。以见有染净因果。名粗相也。世亲摄论云。亦名粗相现行障。与唯识同也。以望第六地说故。名粗相也。以七地名细也。入六地时。便能永断。即四谛观因果。有二染二净。此六地所证真如。名无染净真如也。能证亦名无染净智。以非安立故。由斯六地。说断二愚及彼粗重。一现观察流转愚。即是此中执有染净。即诸行流转染分摄故。观苦集是是染流转因果障。执有染也。障六地故。二相多现行愚。即观还灭之道。是净相故。即见有多粗㒵故。正障六地无染净真如智。亦名无染净智也。此地更不观四谛是染是净。本来清净。毕竟不可得也。

  自下第七远行中。断细相现行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以执有生灭。细相现行者。即是有相也。以六地有相少也。彼障七地妙无相观。八七地时。便能永断。由前六地。作缘起观。观流转还灭。所执有生灭微细相故。故名为障。以七地纯无相观。障此无相故。所证真如。名种种法无差别真如。能证智。名妙无相智。入此地时。细相之障。便永断故。由斯七地。说断二愚及彼粗重。一细相现行愚。即障中执生者。犹取流转细生相故。即苦集谛也。二纯作意求无相愚。即是障中执有灭者。犹执还灭细灭相。于无相作意勤求。不能于空门中。起诸胜行故。今此地中。既除此障。能于无相门中。不专勤求。乃于空中。起有胜行。所言空者。即无相空理。即于真俗二谛。双起行故。即于真观中。便能起得俗观。俗观中即起得真观。即于无相空观中。便起殊胜行也。所以十地论云。七地中。即空方便智。发起有中殊胜行也。于此地中。断此二愚也。

  自下第八不动地中。断无相中作加行障。即谓所智障中俱生一分。令无相观不任运故。以有加行智故。世亲摄论云。于无相作加行。义同唯识也。以前五地。有相观多。无相观少。以观心劣故。于第六地。有相观少。无相观多。由观染净平等真如。多住无相。第七地中。断细相生灭相故。纯无相观相续故。即有加行道也。与八地别。由无相中有加行故。未能任运。入无相观不自在故。未能现身土。如是加行障。第八地无功用故。若入八地。便能永断。故得二自在也。八地已前。入灭定时。即定前意乐系发也。亦现相土。未名自在。不能任运。即入八地时。无意乐系发加行心故。即起无边化身也。故八地现相者。任运现变金银珠宝等也。所现国土。或大或小。皆得也。即相土皆自在故。名得二自在也。由斯八地。说断二愚及彼粗重。一于无相作功用愚。二于相不自在愚。即令于相中不得自在。故相土亦不自在也。以有此愚障也。八地已上。纯无漏道任运起故。三界烦恼永不行故。第七识中。细所知障。犹可现起也。以生空智果不违彼故。断此二愚。已得无加行道。相用及土。皆得自在也。

  自下第九善慧地中。断利他门中不欲行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于利乐有情事中。不欲勤行。故乐修自利也。彼障九地四无碍解。十地论云。不能善利益众生故。世亲摄论云。于饶益有情。不能行故。大意同也。以八地中。得无相行。耽着择灭。不肯进修。耽寂灭酒。于有情不见有众生相。不度众生也。又不见有佛菩提相。不求菩提。是故诸佛叱劝。方能进修。佛言。善男子。修行道既至三僧祇劫。府临成佛。如何滞着无相。汝情昔本愿。愿度无边众生。誓愿求菩提。汝如何滞无相。即佛劝已。方能进求。断第九入心利他中。不欲行障。以障四无碍解。四无碍解者。一法无碍。二词。三义。四辨才也。可知。入九地时。便能断此利他中不欲行障也。由斯九地。说断二愚及彼粗重。一于无量所说法。无量名句文。后后慧辨陀罗尼自在愚。二辨才自在愚。将四无碍解所障法。此二愚是能障也。前第一愚。障前三无碍解。第二辨才自在愚。障辨才无碍解。且第一愚障前三无碍解者。即于无量所说法陀罗尼自在者。即障义无碍解也。即于所诠义中总持自在。于一义中现一切义也。二者于无量名句文陀罗尼自在者。障法无碍解也。以对能诠总持自在。于一名句文而现一切名句文也。三者于后后慧并陀罗尼自在者。障词无碍解也。即于言音展转训释总持自在。于音声中。而现一切音声。即诸方言音。一切众生音声。出现之也。此愚若断尽时。即起得三无碍解也。第二愚障辨才无碍解者。二辨才自在愚。此无明为障此辨才无碍解。故名辨才自在愚。令此辨才不自在故以有辨才无碍解故。即能善达机宜。巧为他说甚深法故。即是四辨七辨也。言四辨七辨者。四无碍解智。今云四无滞智也。道理亦同也。即四无滞以无漏后得智为体。于义无碍解。一分通本智故也。四辨中第一法无碍解者。解教是能诠故。即名句文。于此无滞故。一切名句文皆晓故。二义无碍解。即是解一切所诠理故皆无滞也。所诠中有真理。是本智诠故。三词无碍解。即解诸方言音。四生六道音声。皆无滞故。词即是声也。问。此与法无碍解。何别耶。答。亦别。前法是假名句文。后词无碍解。是声即实也。故有别也。四辨才无碍者。即为众生说法。问。此言说法。即与前法无碍何别。答。亦别。前约意解法故。即不言说也。今约能说。不约所说法故。即辨才无滞中更分七辨。七辨者。一[木*(└@庚)]辨。说言即言无塞讷故。塞者涩也。吃者重也。此菩萨说法不涩不重。故名[木*(└@庚)]辨也。二迅辨。悬河津论不迟讷故。即表菩萨说法流速也。三应辨者。即应时应机不增减故。应时者。即众生根熟时。应根者。即三根差别。皆应根而说也。言不增者。众生宜闻少法。即少说。宜闻小乘。即说小乘也。不减者。众生乐多。即多说。乐大乘。即说大乘法也。四无疏谬辨者。所说契理。名无疏也。不邪错故。名无谬也。五无断尽辨。相续连还名无断也。终无竭故名无尽也。六凡所演说丰义味辨。一一句言。多理事故。即言少理多。是菩萨辨。凡夫说法。言多理少故。七一切世间最上妙辨具足。甚深如雷。清彻远闻。依智度论说。有五种音声。从佛口出。一甚深如雷。雷一震。即百草生芽。蛰虫开户。令佛音声如雷。三乘圣道互生。一切众生启生死户。一者清彻远闻。二者悦乐。即经云悦可众心也。三者入心敬爱。四者谛了易解。谛者真实也。了者了达了悟。即是巧说诸法也。五者听者无猒。行相可知也。此愚障四无碍解故。即第九障摄也。此愚即得四辨七辨也。

  自下第十法云地中。断于诸法中未得自在障者。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命于诸法不得自在。即是情执。执诸法有实自性。是法执。即于大法不自在也。彼障十地大法智云。及所含藏所起事业。大法智者。即是缘真如之智。譬如大云故名大法智云也。及所含藏者。即是百千陁罗尼门。百千三摩地门。诸功德法也。即大法智云。含众德水。充满身故。即所含藏诸功德法所起事业。即诸大神通也。此十地诸功德法未自在者。皆由此障也。入十地时。便能永断也。由斯十地。说断二愚及彼粗重。一者神通愚。即是此障中所起事业也。二悟入微细秘密愚。即是此障中大法智云。及所含藏法也。如障应思之也。微细秘密者。即是所障微细妙境智功德也。即第十地出心中障者。即此十地于法虽得自在。而有余障。未名最极。谓有俱生微细所知障及任运烦恼种。金刚喻定现在前时。彼皆顿断入如来地。虽十法得自在。亦未名佛也。此法极微细二障。要至金刚心。方断尽此障也。即于第十地出心中。开此障也。以论文无别第十一障名也。但佛地有二愚名也。论云。由斯佛地说断二愚。及彼粗重。一于一切所知境极微细着愚。即是此障中。微细所知障也。二极微细碍愚。即是此障中。一切任运烦恼障种也。所以集论云。菩萨得菩提时。顿断烦恼及所知障。成大阿罗汉。及成如来。证大涅槃大菩提故也。上来十地。有断十一重障。治二十二愚者。总是辨辟昏衢也。此是他受用身。辟他昏衢也。问曰。此皆是十地菩萨。自起无漏智。自断惑。如何言佛能辟昏衢也。答曰。理实是自断。但假佛说无漏教法。为增上缘。令彼断障故。亦名辟他昏衢也。问曰。何智能辟。答曰通于四断也。若据实义。唯妙观察智辟也。问曰。十地断障。皆起二道否。答曰。皆起二道也。无间道断种现。解脱道断粗重习气也。问曰。十地入心皆言断障。住出心中。岂无惑障耶。答曰。准对法等。住出有障。即每地有三心。皆有障断也。即成三十重障也。即每心断惑皆起二道。即三十无间道三十解脱道也。即每言断障者。但所知障。若烦恼障。十地中现行伏也。烦恼习气。即每地解脱道断也。问曰。三十重障多少时断尽。答曰。荐福云。每地三心各一僧祇。即十地有三十僧祇。方断尽也。问曰。地前一僧祇。初地至七地。第二僧祇。八地至十地。第三僧祇。因圆果满。如何言三十僧祇。答曰。梵云阿僧祇劫。此云无数时。言三无数劫成佛者。此约大无数时也。此言三十僧祗者。约小无数时也。上来总是辨辟昏衢义也。即是第二两句叹报身讫也。

  自下第三有两句叹化身者。分二。初一句出现世间。第二句辨说应机霏法等也。上句大千但说器世间也。第二句百亿但有情也。前句出现于大千。第二句泽闰百亿众生也。不尔即无别也。疏云叆慈云至百亿者。言叆者。是云盛之貌也。云兴之貌也。慈者大慈悲也。即意业化也。言云者是喻。即喻如来身业化也。而者助句词也。诱者引也。又诱也秀也。秀是出也。即引出有情。令离苦海。以如来有悲决定。即从本智。流出后得智。后得智中。有大悲故。现化身也。即化彼三乘五性人。即大千界有情。皆能化得。大千是所化境也。即叆慈云者。即如难陀龙王。欲降甘雨。先布慈云。七日已来令众生知。意定不损物。滋闰百草。然后降注于雨。即此龙喻如来自爱用身。云喻化身也。云中所含注雨。即闰一切有情。即化身说法。闰三乘之人也。云从龙。雨从云。云喻化身。从慈悲心起。故云慈云也。即依心有身。依身有口。依慈心起化身。依化身方说法。即依龙有云。依云有雨。即法报二身。似龙起慈悲化身故。又慈者。意业化。云者。即是身业化也。霏法雨者。即语业化也。又叆慈云者。即经云叆叇垂布者。义在兹也。云者。有其七德。一含雨德。二光明德。三警觉德。四众喜德。五掩日德。六清凉德。七普遍德。故经云慧云合闰也。如慈心龙王起云含雨。经七日不下。待农夫作了。方始下雨也。喻佛慈悲云。内含其万德。待众生机熟。应机器而宣扬也。即三七日是也。二者电光晃曜。喻佛化道明也。三雷声远震者。即警觉群生。即违者。即生恐怖也。即喻佛出兴诸魔恐怖也。四者令众悦豫者。即众喜。云兴当荫覆。即喻众生见佛。生欣仰心故。五者日光掩蔽者。即喻除烦恼之日。即华严经说掩邪见日也。六者地上清凉。喻众生于生死热池。得涅槃清凉也。本日照地热。热地烧着众生。今掩邪见日。即于生死。便得清凉。即真如是地也。七叆叇垂布如可承揽者。叆者昧也。叇者黑也。即云兴盛之㒵也如可承揽者。喻佛降灵作大模轨。慈悲感。令生欣乐。当得作佛也。承揽者。可得之㒵也。霏者细雨之㒵也。即佛地经云。起三业化等法者。是法体也。雨者。是喻也。即化身佛说三乘四谛十二因缘六度等。或八万四千法门方便之法。由如细雨。滋长一切有情道芽增长。犹如细雨泽润百草等。泽者润也。百亿者。即所化众生也。大千者。器世间也。有说大千百亿是属对。亦无别义。即未祥之。此化身大千界化诸有情。名霏法雨而津百亿也。即法华经云。其雨普等四方俱下者。即喻四生也。流注无量率土充洽。即如来所流之教。普闰百亿有情也。从五俱轮说四谛。即渐渐说。乃至六度即霏也。问曰。此百亿是何佛化境。答曰。是大化身所化境也。小化身但化一四洲。一四洲者。即是一国也。问曰。如何得知。答曰。梵网经云。我今卢舍那。方坐莲华台。周币千华上。复现千释迦。一华百亿国。一国一释迦。各坐菩提树。一时成佛道。言周币千华上复现千释迦者。即是大化身也。言一华百亿国一国一释迦者。即是小化身也。即大千界者。即是百亿四天下。百亿须弥山日月等。故知小化唯化一四州也。此千华座。是第一重。他受用身所生莲座也。又言百亿者。总有四类。一者十万为亿。有百亿也。即大化境也。上来总是依文辨也。上来有二。初玄辨三身。二依文配属。总是辨第二所归敬境也。上来有二。初辨能归敬仪。二辨所归敬境。总是第一总叹三身劝修归敬说也。

  自下第二众生无感应尽还凉者。分三段。初然以二字。是结前生后。二者怀生莫感歼我法雄者。是辨应尽之因由也。三者于是息唱金河韬光鹤树者。是辨如来入灭时处也。三段不同。且第一结前生后者。然者。是结前也。问曰。如何然是结前。以是生后耶。答曰。谓前叹三身皆是常住。我今亦许。故然也。然者。是许可之词也。前言三身常住理然也。问曰。我等如何不见佛身耶。答曰下。是生后之文也。以怀生莫感者。前来三身虽常住。为众生无感故。所以佛不出现也。即是生后之文。佛身实是常住故。即佛言吾身即是常身法身也。但是如来方便示灭。即法华经云。实在而言灭。以常见我故。而生憍恣心。但是众生无感故。如来入灭也。此生后也。言怀生者。即怀者含义。即怀含情识而生。故名怀生也。亦是怀含生死法。故名怀生也。众生第八自证分中。怀惑业故。以二障惑业发业闰生。故名怀生也。又怀者。即异生众生有情之异名也。即怀烦恼而生。名怀生。此有十种名。一者名类生。二名藏生。三名群生。四名怀生。五名苍生。六名众生。七名含生。八名异生。九缘生。十有情。故有十种名也。言莫者无也。感者应也。即怀生无感也。以众生不感如来出世。故名莫感。又感者。如人家家和合稔等。名感应也。今感者。众生善根成就。即感佛出世。名感应。既众生善根未熟。不感佛出世。故言无感也。问曰。虽众生无感。但知出世何矣。答曰。有二义。一佛本出世。即为教化根熟有情。既众生根未熟。说佛出世。众生不发心。既化有情不得。既无利益故。出世何益。故众生无感。佛不出世也。二若众生无感。佛但出世。即众生于佛生猒。即反堕众生故。所以经云。不能生难遭之想等。以佛慈悲恐反堕众生故。所以示相入灭也。问曰佛出世谓何善根成熟即出世。答曰。但谓三乘顺解脱分。顺释分。无漏善根成就也。不为人天善根成就即出世也。故名怀生莫感也。问曰。三乘顺解脱分善。顺决释分善。与人天善。一种是有漏。如何唯为顺解脱分善。顺决择分善根熟者出世。答曰。人天善根。但求人天世间有漏果也。即顺生死故。以三乘顺解脱决择分善。能求出利解脱无漏果故。即顺无漏也。是故佛祖。为无漏善根成熟者出世也。今既无解脱善根成熟者。佛不出世也。故言怀生莫感也。问曰。忧波菊多。化得无量人。皆得圣果。如何佛不出世耶。答。谓有一类众生发愿。愿于佛正法中成圣果。所以灭度后正法中。无量众生圣果也。此一分有情。于佛无缘故。佛不出世。故言怀生莫感也。言歼者。尽也。即是示相同二乘。入无余依涅槃。更无身智。故名尽也。我者。即是慈恩和上自称言我。法雄者。即佛也。三界独尊。智慧威猛。故名法雄也。故经云大雄猛世尊也。上来总是应尽之因由也。

  自下第三正辨如来入灭之时处者。问曰。于何时何处入灭耶。答曰。正辨时处者有二。一云周穆王壬申之岁。二云穆王五十二岁癸酉之年二月十五日。即于第二解正也。前壬申第二癸酉教一年也。即二月十五日夜半子时入灭也。处者。即于中印土俱尸那城西。去五里余。有金沙河。此河南北流。河西边有沙罗林中入灭处也。故言入灭时处也。故疏云息唱金河韬光鹤树者。言息唱者。息者。止也休也。唱者。转唱也。以众生无感故。佛入灭休说法也。故言息唱也。依荼毗分中说。如来于其中夜。寂然无声。故言息唱也。言金河者以河中多有金沙。故名金河也。涅槃经云。阿利罗拔提河边。入涅槃也。即梵云阿梨罗拔提河。此云金砂河也。问曰。如来于此河边入涅槃。有何意趣。答曰。有所表故。即河中有金。其河中水念念迁流。其金砂无不流故。水念念流者。喻众生有烦恼。流浪生死。如水不住。其身中清净佛性。即喻河中金砂也。本无去来故。金生丽水。东俗所传。提河有金。西土咸悉。即生死如河流不竭故。涅槃如金。可宝重故。即表生死中而有涅槃也。如砂不流也。故有所表矣。佛于河边入灭也。故言息唱金河也。言韬光者。韬者。藏也隐也。光者。如来常光一寻。即金色光也。圆光等是也。又佛说法时。皆放光明也。又涅槃经云。从面门放种种光。从入灭后。更不放光。故言韬光也。又言韬光者。即入灭时。欲荼毗时。有一罗汉。名迦叶。从山中来。于门徒家。乞一千张白叠。盛如来金色身着。以金色身在彼白叠中藏隐。故名韬光也。言鹤树者。即是娑罗双树。佛入灭时。变为白色。似鹤树也。即金河西边。有四双树。佛于此林中。北首面西。入涅槃也。即入灭时。时此四树。便𤍜声。变为白色也。四树元青翠。不变也。即东边有二树。青者名常树。变白者名无常树。南边二树。青者名乐树。变白色者名无乐树。西边有二树。青名我树。变白者名无我树。北边有二树。青者名净树。变白者名无净树。问曰。如何八个树。四个变白。四个不变耶。答曰。此无常无乐无我无净白色者。表如来示相入灭也。四个青者。是常乐我净不变。表如来常住。故云吾今此身即是常身法身。言鹤树者。约变白者得名也。此上第二正辨如来入灭时处讫也。

  自下第三辨圣教相承法犹一味者。于中分四。初辨年代。二辨能传教人。三辨所传教法。四答外难。

  第一辨年代者。疏云佛圆寂后百岁已前者。言佛者。西方名佛陀。即是梵语也。唐言翻略为觉义。即略却陀义也。觉者。是佛也。此亦念佛者。以言佛者。生善也。若言觉者。以呼之不生善也。若准诸经梵本。皆称本师。名为薄伽梵。佛教安置。此一言含诸功德故。即摄得六义也。自在等六德故。翻译之主。意存省略。随前生善故。名为佛也。若约义解。即是觉义。觉义有三义故。名为佛陀。若阙一义。佛陀义不成也。问曰。言觉义者。唯佛名觉。为复因中亦名觉义。答曰。因中亦有觉也。以阙少故。不名佛也。唯佛具三觉故。一自觉。二觉他。三觉行圆满。具三觉义。方名佛也。一自觉者。即简一切异生。异生从无始至今。常处生死长夜。被无明所覆。不自觉知。复被生死所盲。障其慧眼。不见圣道。不自觉知。是故佛自觉者。简凡夫也。二觉他者。即简二乘。唯自觉不觉他。以唯自利故。问曰。凡夫不自觉。凡夫不名佛。二乘既自觉。二乘得名佛。答曰。二乘自觉亦觉他。二乘许可得名佛。二乘唯是自利摄。不能觉他。非佛摄。以二乘猒苦忻寂之行。故无利他行也。问曰。若约自觉亦觉他。二乘自利不名佛。十地菩萨具二利。自觉觉他。应名佛。答曰。十地菩萨具二觉。自利利他。理是佛。十地觉行未圆满。十地菩萨不名佛。以等觉菩萨。犹有微细俱生所知障。未断尽故。即未圆满。唯是解脱道中妙觉如来。具三觉义故。方名佛也。佛地论云。具一切智一切种智。如睡梦觉。如莲花开。言一切智者。是根本智。能自开觉。即如睡梦觉。一切种智。即能开觉一切有情。如莲花开也。是后得也。一切智者。即观空智。唯理唯真。无分别故。一切种智者。即观有智。是事是俗智也。如睡梦觉者。如者似也。即似梦觉也。如人作梦。见种种境。执为实事。不知是梦。后梦觉已。知之梦境皆空。今本智亦尔。前未起觉智时。在有漏。即执世间诸境为实。今得无漏本智证真理。故知妄境皆空。今即生死为梦也。如莲华开者。即后得种智。似莲华开。莲华开时。香气远。种智生时。拔济众生。得出离。似莲秀也。或云。如莲华开者。即华开以见华。华者是子也。种智生时。化众生。已得果故。如华开见台也。问曰。如何名一切种智耶。答。种者类也。即一切众生根性。若干种类。此智能知一切种类差别。故得名也。即觉义者。正是唐言也。今随方生善。故言佛。新翻经。皆言佛薄伽梵。为简外道薄伽梵故。所以置佛言也。今云佛者。有十义胜故。一者觉胜天鼓。天鼓无思成自事。天鼓有四德。一者能觉诸天。怨来言来。怨去言去。佛即不尔。能令众生觉三毒烦恼。若烦恼生令知生。若灭知灭也。二者天鼓能护诸天众。能破修罗。佛名不尔。能护群品。能破四魔。三者天鼓能令诸天受五欲乐。佛名不尔。能令众生受出世乐。四者天鼓能令诸天生贪着。佛名不尔。能令众生生出世心。不贪着故。二者佛不由他悟。唯由无师智觉一切法。即是自开觉智也。以居果位。更不由他。故名无师。或智性名自然智。相名无师。能觉一切也。三者断二无知。即断烦恼所知障也。四者已过眠梦。凡夫眠而不梦。长在无明窟。烦恼成之也。二乘亦眠亦梦。有无明故。亦是法执忘智故。佛不眠不梦。无无明。已舍忘执故。五者犹如莲花。日光所触。莲华即开。十地行圆。佛智自发。六者性净无染。有五义不染。一体无相故。譬如烟雾不能染空。二是能对治故。譬如热䥫不停蚊虻。三非处所故。譬如大石非空而住。四不转变故。譬如白玉涅不淄。五忘不能染真。譬如幻刀不能斫石。具上五义。故名性净无染也。七者具足三身。八者三事涅槃。即具足三德也。九具三宝性。即同体三宝也。十者自知令他知。以智力照真如境。名自知。复以悲力说十二分教令他知。具此十义。故不举余也。即妙觉中。如睡梦觉。如莲华开。虽诸惑障。圆显法身。即妙觉独名为佛。因中不尔也。觉义者。正是唐言也。今言佛者。即不翻也。以佛生善故不翻之。但言佛也。言圆寂者。梵云波利呢缚喃。此云圆寂。波利名圆。呢缚喃名寂。圆寂者。圆谓圆满。寂谓寂静。虽烦恼障。得真胜义。名寂静。故名圆寂。圆者遍义。简诸法自相。自相以局自体故不遍。非圆也。此圆者。遍一切处。唯一味故。寂者简有为法。有为法非寂也。以有生灭故。即简共相法也。或有为法四相。非寂也。今言圆寂者。是涅槃义也。旧云泥丸者。不善翻译也。即傍辨涅槃义也。问曰。涅槃有几种。答曰。有四种涅槃也。问。四种者何。答。一自性清净涅槃。二有余依。三无余依。四无住处。即因此傍解涅槃义也。略以七门分别。一释名。二出体。三约人。四约障。五与大般涅槃相摄。六与六无为相摄。七问答分别。

  且释名者。一自性清净涅槃者。谓无如来本性清净。虽有容尘覆之。而不能染。故名自性涅槃。在凡夫一切有情清净佛性。即是本来自性涅槃也。若在无情。名法性。此自性涅槃。在异生身。平等平等也。即不假断障所显也。以本来涅槃故。即唯识论云。一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谓一切法相真如理。虽有客尘。而本性净。具无数量微妙功德。无生无灭。湛若虚空。一切有情平等共有。与一切法不一不异。虽一切相一切分别。寻思路绝。名言道断。唯真圣者自内所证。其性本寂。故名涅槃。即入三乘见道。即证自性涅槃也。自性净净即涅槃。持业释也。以遍一切皆是真如。与彼为性也。即青青翠竹。尽是真如等也。故言不一不异也。虽一切相。绝诸戏论。超过寻思。名言道断。口欲谈而词丧。心欲缘而虑忘。虽四句绝百非。唯将得本智内证故。涅槃经说。本来而有。自不晓悟迷。处轮回生死。此性犹如贫女宅内真金之藏。家人大小无有知者。时有异人。善知方便。于此贫女家中。掘出真金之藏。贫女见已心生欢喜。生奇特想。敬重此人。善男子。众生佛性。亦复如是。此是涅槃经文。解云。一切众生不能得见真如性故。如彼贫女不知金藏也。今能普晓示一切众生佛性者。即是如来也。贫女即是一切愚迷众生也。真金藏者。即是佛性也。意云。但众生迷悟差别。其佛性本来平等而有也。即法华经云示佛知见。即将此性。晓示三根。令悟勤修行故。即得证入也。故经云。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故。本来自性清净。故名涅槃也。二有余依涅槃者。余苦依未尽。故名有余依。谓断烦恼障尽。余苦依在。名有余依。此约二乘出烦恼障。虽苦依身苦。而障永寂。故名涅槃也。以离缚法故名涅槃。故唯识论云。有余依涅槃。谓即真如出烦恼障。虽有微苦所依未灭。而障永寂。故名涅槃也。有余依之涅槃。依士释也。三无余依者。谓断烦恼障尽。又苦依分段身已亡。故名无余依。以二乘化火焚身。入无余依界。故名无余依涅槃。无余依即涅槃。持业释也。即离二种缠故。名无余依。烦恼既尽。苦依亦亡。离喧烦恼。故名涅槃也。故论云。三无余依涅槃。谓即真如出生死苦。烦恼既尽。余依亦灭。众苦永寂。故名涅槃。四无住处涅槃者。谓初地菩萨。分断所知障。分证得无住处涅槃也。问曰。何名无住处。答曰。谓证二空理。便获得悲智。有智故。不住生死。有悲故。不住涅槃。故名无住处涅槃。即真如体无有住处故。无住处即涅槃。持业释也。若悲智同依一理。故名无住处之涅槃。即同依释也。又无住是悲智。涅槃是所证理。将所证涅槃。就能证悲智。说名无住处涅槃。即依士释。此非二乘得此无住处涅槃。以二乘不能出所知障故。所以不得此涅槃也。问曰。佛位即言有悲不住涅槃。此菩萨有悲不住何涅槃耶。答曰。顿悟不住自性涅槃。无觉渐悟不住有余依涅槃也。故论云。住处涅槃。谓即真如出所知障。大悲般若。常所辅翼。由斯不住生死涅槃。利乐有情。穷未来际。用而常寂。故名涅槃也。上来第一释名讫也。

  自下第二出体者。一自性清净涅槃。以在缠出缠真如为体。谓一切有情。虽有惑障缠扰。其身中清净之性常有。故即凡夫身中自性涅槃。即取在缠真如为体。若二乘无觉十地菩萨已去。取出缠真如为体。即有余无余体。即自性也。二有余依涅槃。即取出缠生空真如为体。谓二乘无学。烦恼断尽。故名出缠。显得生空真如。故涅槃但以出缠真如为体。三无余依涅槃。亦以出缠生空真如为体。若约大乘。亦有法空真如为体。问曰。有余无余。皆以出缠生空真如为体。二涅槃有何异也。答曰。有余依涅槃。断烦恼障尽。名出缠真如为体。即出一重缠。无余依有二一出烦恼缠。二出苦依分段身缠。以出两重缠故。名无余依。所以有余无余有差别也。四无住处涅槃。以出缠二空真如为体。以断分别二障尽。分显得涅槃。名出缠也。问。此言出缠。佛位可尔。菩萨烦恼在。如何名出缠。答。初地已出分别二障。亦名出缠。若俱生未出。即半出即半不出也。此后三涅槃。非在缠真知为体。但以出缠真如为体。即是择灭真如为体。若约体无别。但约用即三涅槃有异也。问。如何自性涅槃通在缠。后三涅槃唯出缠。答曰。自性涅槃。不要断灭显故。本来清净。故通在缠真如为体。后三涅槃。唯是断烦恼尽方显故。所以唯出缠真如为体也。

  自下第三约人辨者。自性涅槃。一切凡圣皆有此涅槃。无有有情不具此涅槃者。即一切有情。凡之与圣。皆有初一。由此经云。一切有情平等共有本有涅槃。若约证得。即三乘见道初证得故。二有余依者。佛位得也。二乘无学亦证得此涅槃。若凡夫二乘有觉。皆未证得后三涅槃也。即二乘有觉。与一切凡夫。有初一也。二乘无学。具前菩提也。唯佛世尊独具四涅槃也。三无余依涅槃。二乘无学证得也。二乘无学中。若是趣寂入无余依者。即得此无余依。若不定性回心。即不得此涅槃也。以灰身灭智故。十地菩萨有余皆不得。以得初也。佛位有极成也。第四无住处涅槃。十地分得。余二乘皆不得无住处涅槃也。以无悲智故。若至佛位中。四涅槃皆全得。故论云。一切有情皆有初一。二乘无学容有前三。唯我世尊可言具四。容者不定。若不入无余依者。即有前二也。

  自下第四约障辨者。障有四。一烦恼。二者烦恼障中余苦依分段果报障。三所知障。四所知中有变易报障。此有六位。辨四涅槃。一凡夫并前三果人烦恼障位内。唯有自性涅槃。以此烦恼未断尽故。二者二乘无学。断第一烦恼障。得有余依并自性二涅槃也。此说未入灭者。三者二乘无学。断却第二烦恼障。苦依分段尽。得无余依。并前二得三涅槃也。四者顿悟菩萨。断却第三所知障。分得无住处涅槃。并前自性涅槃也。五者渐悟有学回心。同顿悟说也。若无学回心。至初地。断所知障。得三种涅槃也。即自性有余无住处也。六者佛位断却第四变易障尽。四种皆得也。

  自下第五与大般涅槃相摄者。问曰。前来说四涅槃。大槃涅槃。即四涅槃中何涅槃相摄。答曰。虽四涅槃不同。若至佛果。总名大般涅槃也。此解大般涅槃有二。一者于真如上。义说三德涅槃。二者正辨三德涅槃。且第一于真如上义说三德涅槃者。即真如体上。三义具故。成大般涅槃也。即是摩诃般若解脱法身。即谓真如体。即是圆觉智。故名无上菩提也。即智名为摩诃般若也。即是大智故。真如体即是觉性也。即依真如上。亦有智义也。以能与大智为所依故。即所依处亦名智也。问曰。以何知之。答曰。大智度论云。说智及智处。皆名为般若。即真如是智所依处故。又解深蜜经云。菩萨菩萨断。皆名为菩萨。意云。即智起时。断或显法身。法身名断德故。此是真如上。义说为大般涅槃也。问曰。如何真如上义说名法身。答曰。此真如至果名法身者。极成也。不是义说之。即此法身出所知障尽处。显得实如。名法身也。故胜䰓经云。在缠名如来藏。出缠名法身。二乘不断所知障。不显法空理。故非法身也。但是离烦恼障解脱处。显得解脱身。非法身也。非功德法所依止故。此佛位具二义。名法身。一离缚法故。名解脱身。二离所知障。名法身也。问曰。如何真如体上。义说名解脱。答曰。以真如体上众苦都寂。亦性本无染名解脱。故在二乘虽无烦恼。未离分别所知。障故不名真解脱也。未圆满故。即果位真如出缠显得。与无为万法依止。名法身也。即真如一体。具此三德涅槃也。故此三德。名大般涅槃也。第二别辨大般涅槃者。即涅槃第二卷说。要三事具足。名大般涅槃者。能证二空之智。法身所证二空理。解脱者。即是由智证理障尽所得假择灭体故。即异于前解也。即性相差别也。即摩诃般若是能证。解脱即是所断惑尽处。名解脱也。所证理名法身也。即此三法定非前后也。即涅槃经云。大般涅槃。要三事具足。名大涅槃也。即摩诃般若。是梵语。此云大智也。法身是所证理也。解脱者。是智证法身时。二障皆尽离缚。义名解脱也。如西方伊字。三点成伊字也。即三点不纵不横。不一不异。此三德大般涅槃亦尔也。不纵者。非上下累也。言不横者。即不前后也。言不一者。即三义差别。不异者。体差别也。智正起时。即是显法身。法身正显。同时离缚。故得解脱。三法定同时也。更无前后故。即两点在上。即是智及离缚也。一点在下。即所显法身也。即如倒品字也。即大般涅槃不纵不横。不一不异。即理智说。名不一不也。若摄相归性。名不异也。又伊字即三点。虽纵不横乃相离。今涅槃三法体不相离。又喻之如虚空。是法身。日光为般若。空中闇尽处。名解脱。亦不前后故。问。伊字如倒品。摩醯首罗目。即一点在上。二点在下。即与伊字不同。如何皆喻三事涅槃。何者为是。何者不是耶。答。即各据一义。且如伊字。两点在上。一点在下者。即能依所依解。下之之一点一是法身。为所依故。上之两点是摩诃般若及解脱。俱是能依。故在上也。第二如摩醯首罗者。即是能证所证解。上之一目。似摩诃般若。即能证也。下之二目。似解脱及法身。即是所证也。解脱虽是择灭。亦是所证故。大意但取不纵不横义。西方伊字。三点不相离。相离者即伊字不成。即似此也。又解脱者。即由能证智证法身时。二障灭尽。更无缚法。即假说名择灭。即是解脱也。即此三事涅槃。名秘密之藏也。故言不纵不横不一不异。唯佛得有三德涅槃。至果位皆名大般涅槃也。非如小乘解。此三法体别有其三。亦前后别得也。将此四涅槃。与三德涅槃。更分别不可说定异也。问。此三德何是假实。答曰。智与法身是实。解脱是假。以离缚义。假名解脱也。

  自下第六将四涅槃与六无为相摄者。此门意。四涅槃六无为中。何无为摄。且自性菩提。六无为真如无为摄。若有余无余。即择灭无为摄。以断缚得故。若无住处涅槃。有两师解。第一师解云。无住处涅槃。断所知障。所知障覆法空理。但断此障。证得真如。故于真如中收。不是择灭摄也。问曰。此无住处涅槃。亦是断障得。所知灭处。亦是真择力。简择灭故。如何非择灭摄。答曰。定非择灭摄择。灭者。是断烦恼障缚法。离生死缚。此所无住处涅槃。断所知障得。以所知障。不招生死。非缚法故显真如。但是非择灭摄也。难曰。烦恼障障有余无余涅槃。断烦恼。得择灭涅槃。此所知障。亦障无住涅槃。如何断彼。不是择灭摄也。答曰。此所知障不招生死。非缚故。断此障时。不是择灭摄也。即所显得无住处涅槃。是大悲般若。补翼真如。不着生死涅槃。故名无住处涅槃。不是断缚所显故。非择灭摄也。问曰。有何教据。答曰。唯识论云。诸无为中初后。即真如中二择灭摄。此四涅槃应作四句分别者。一唯涅槃非择灭者。即是自性涅槃。无住处涅槃。二唯择灭非涅槃者。即前三果人。断烦恼障。三亦择灭亦涅槃者。即是有余无余涅槃也。四非择灭非涅槃者。即一切有漏有为色法等是也。此是第一师义讫也。第二师云。无住处涅槃亦择灭摄也。由真择力灭障得故。其无漏慧断烦恼障。故名择灭。无漏慧断所知障尽。亦名择灭也。即感生死烦恼断。名择灭。所知障亦名灭。得无住处涅槃。故知择灭摄也。是故唯识论第十说云。四圆寂诸无为中。初一即真如。后三择灭摄也。

  自下第七问答分别门者。问曰。如何前三果人是有学。不分得有余依涅槃。初地有学。即如何分得无住处涅槃耶。答曰。有余依涅槃。据全断尽。方得有余依。所以前三果不得也。若大乘。初地分得无住处涅槃。以有悲智故。即许分得也。问曰。佛位如何有有余依涅槃。若言佛有有余依者。即应佛有苦依身未尽也。若言佛有无余依涅槃者。即应佛身智俱灭。如何能现他化身耶。所以论云。如何善誓有有余依。答曰。有二解。一云。佛位义说有四涅槃。即非有有余依也。又有余依。但是示现有也。即现有苦依身。如背痛等也。无余依者。即双林示灭。化火焚身。身智俱灭。即示现有无余依涅槃也。二云。佛有四涅槃宝也。从金刚无间道后。舍一切惑障。变易生死一切习气尽。名无余依涅槃也。以无苦依故。名无余依也。即佛身是学妙色身。名有余依也。即舍无常色。获得常色也。即先得无余依。后得有余依也。即显有前后。其实齐立也。问曰。四涅槃何名无上涅槃。答曰。但取无余涅槃。名无上涅槃也。问曰。二乘亦有无余。如何不名无上耶。答曰。二乘身智都寂。不能举动施为。但名下劣涅槃也。佛果无余。形对二乘立也。名无上涅槃也。以能炽然起身智用而常寂。故名涅槃也。以小乘无余涅槃无身智故。不名无上。今说果无余涅槃名无上。问曰。佛唯说无余涅槃名无上。为复亦说三涅槃名无上。答。若至佛果。四种涅槃。总名大般涅槃。总名无上。问。自性菩提佛果有。果中自性说无上。一切众生有自性。自性涅槃名无上。答曰。虽有自性。惑染覆故。不得名无上。若如是者。初果断惑亦显。应得名无上。答。初果不证有余依。所以非无上。问。无学已证有余依。应名无上。答。是苦依身故。不名无上。唯佛乐依。故说名无上。问。二乘无余无苦依。应名无上。答。二乘无余无作用。复无身智。故不同。佛无余有作用有身智。故若无上。问。佛果无余总无身。所言无上。今既有身。云何名无上。答无余必竟总无身。二乘无余不无上佛果。无余是有余。所以名无上。问。佛果有余无余既参杂。何名无上。答。有余无余并然别。在彼二乘不无上。佛果即无却是有。有无不碍说无上。问。无住涅槃。菩萨亦有。何不名无上。答。是分得不同果位全故。所以不名无上。即小乘入无余依。唯有清净法界。无其身智。故名下劣也。一性宗云。虽即身智似灭。即第八无不灭。即隐在真如藏中。后时出无余涅槃。受变易身。修大乘行也。或入无余依时。便入变易身。八六四万劫。至大乘十信初位也。五性宗云。入无余者。是定性声闻也。即灰身灭智。同大虚空一切皆无也。以佛言不受后有我生已尽等。以因亡果亦丧也。若言入无余后却起生者。应更受后有身。即违佛语也。一性难云。汝五性宗。不许入无余后受变易者。即如何舍利弗。受记作佛。如何化火焚身耶。即无身智。华光佛身从何而有也。若不许受变易者。即受记者虚言也。五性答云。舍利弗化火烧身。但焚化身也。非焚实身。实身受变后时成佛何爽。一性云。若入无余涅槃。身智俱灭者即有情界减也。如何世尊言有情界从无始不增减耶。既不许有情界减者。即五性入无余灰身灭智义不成也。即一性宗自结云。佛言灰身灭智者。但是诃责之言也。即有情界又不减也。此承前古解。两宗无平文也。若据愚见。有似一性宗胜也。亦未敢祥究也。可知。问曰。在灭定位以无心。如何化火耶。答曰。欲入定时。先发愿。愿住定多少时节。承先愿已满。火从定中起焚身。若无愿力。定中不死也事须出定散心中死也。问曰。四涅槃中何假实。答曰。自性涅槃是实。后三是假。依真如立也。自涅槃即真如是也。是实无过也。上来辨涅槃义有七门。总是解圆寂义讫。总是第三辨年代讫也。

  自下第二辨能传教人。即是异人挺生。群圣间出。是也。且辨异人者。即是能传教之人也。即异人挺生。总叹五人德也。异人者。即是奇异之人也。越于凡常人。故名异。异者。即五常教中说人为五常之首。即人义礼智信。人为首也。人者是五义。即温良恭俭让等。此五人虽人义同。越于常人。故名异人也。即是非常之人。异常故名异也。言挺者。即挺特而生。即出现之义。切韵解挺训出也。言群圣者。即五人皆圣。故名群圣也。又群者众也。即简异凡夫。此五人无非是圣也。即有多圣人出现。名群圣也。言间出者。间谓间隔。即邻次相间而出也。问。此五人各相去年代多少时。答曰。此五人共有一百年出。难曰。若千年一圣出。五百年一贤出。可言间出。既若共有一百年。如何言间出耶。答。此圣人出虽同一百。以各居一国出。名间出。或五人邻次间隔而生。名为间出。又五人相继不断。名群圣。时不同故。名间出也。言五人者。一迦叶。二阿难。三末田地。四商那和修。五忧婆菊多。

  且第一大迦叶波者。梵云摩诃迦叶。此云大饮光。此人身上金色光。为能吞饮日月之光。又云少欲知足也。此大迦叶。不是忧楼频蠡迦叶等三人。此大迦叶。少欲知足。常行头陀行也。在灵山修行次。忽然见光明等。天雨四花。大地振动。迦叶见此异相。便入定观。乃见大师在林中入般涅槃也。火急便至涅槃会上来。颜㒵惨然。中路逢着外道。外道手儛足蹈。报迦叶言。瞿昙在日。教法如火。瞿昙灭后。教法如烟。不久即灭也。迦叶闻之。转更悲惨。至涅槃会。乃见世尊。被诸王等及大弟子荼毗焚烧。迦叶闷绝。良久乃苏。即焚烧不着。迦叶绕金棺行道发愿。请世尊付乐教法世尊不现身即双足。足者足迹。意在迦叶属付教法也。迦叶见世尊现足。深得世尊意。世尊便从心化出火自焚烧焚烧已。又从心府藏化出香乳。流至四边。遂灭其火。收得八硕七升舍利。诸国王等战诤取舍利供养。迦叶言不应战诤。但各分取供养。即迦叶语叶语诸国学言。此供养作福之事。是俗人应为。佛弟子等。应须结集圣教。若不结集三藏圣教。圣教不久即灭。恐中他外道言故。事须结集也。作此语已。诸天子等请迦叶。结集法藏。广利众生。即是六欲天子等请也。遂说偈请。偈云。耆年欲恚慢已除。其形喻若紫金柱。上下端严妙无比。眼目清净如莲花。又诸大阿罗汉语迦叶言。尊者知时。今法船欲破。法城欲颓。法海竭。法幢倒。愿大慈悲。早结集法藏。即迦叶亦恐诸大阿罗汉入灭去。遂交弟子作神通。至妙高山顶击犍槌。犍槌中有声。遍大千界。声中有言。有是佛弟子者。不应入灭久住。罗汉闻已。皆来结集。即召得万余人。凡圣相计。迦叶语诸罗汉言。若日久求化遣日。即恐外道结难。且务对之。如何更结集得耶。为阇王是王舍城国主。遂请为外护主致养事。王遂许之。王言。我即受尊者之言。我亦有请。若尊者入涅槃时。即与我相报。迦叶亦之也。遂将诸罗汉。于毕钵罗窟内。结集法藏。即付法传云。置四高座。此窟在摩竭陀。此云无毒害国。国人有过。皆遣出国。于此国正中有城。名上茅城也。梵云矩奢揭罗补罗城。唐言上茅城。摩竭陀国之正中。古先王所都之处。多出胜上吉茅草。因以为名也。崇中四围。以为外郭。西通狭俓。即小路也。北辟山门。辟者开也。其城东西长。南北狭。周一百五十里。内宫子城周四十余里。羯尼迦树。遍诸道路。花含殊馥。殊馥者香也。色烂黄金。暮春之月。林皆金色。此树唐言无敌对。即不翻也。或云怀树也。宫城北外有一窣堵波。是提婆达多。与未生怨王为亲友。放护财醉象。欲害如来。如来指端出五师子。醉象降伏处。次此东北有窣堵波。是舍利子逢马胜比丘。得初果处。次此不远有大深坑。是室利菊多。此云胜密。火坑毒饮饭欲害佛处。次宫城东北行十四五里。至姞吉栗陀罗矩吒山。唐言鹫峰接北山之阳。孤标特起。既栖鹫鸟。又类高台。空翠相映。浓淡分色。佛成道后四十余年。多居此山。广说脱妙法。西边山名毗富罗山也。城北有迦兰竹园。西五六里近南山有大竹林。中有大石窟。名毕钵罗。在七叶岩间。于此窟中结集。迦叶将诸罗汉至窟中。欲结集。遂见大众中有凡夫者。遂简去之。唯取圣者。就圣者中。又简去有学。唯取无学。无学中又简去慧解脱者。唯取俱解脱罗汉。三明六通具八解脱者。有说千人者。亦有说唯简得五百人俱解脱罗汉。其时阿难是有学被简出也。窟内唯是俱解者。窟外唯是有学及凡夫。亦有千余人。阿难被简出。便向林中习定。修行断惑。于一念中。起上上智。断却三界俱生烦恼尽。得八根本定。一念得俱解脱大阿罗汉。遂却击窟门。中来迦叶言。汝是有学。如何击门也。阿难言。我已得无学。迦叶言。既得无学。即户钥中入来。阿难遂化神通而入窟内。由来结集。窟外诸大众凡圣等。还结集诸藏。即于先结集也。窟内在后结集。迦叶为上座。忽然不见憍梵波提。遂遣一人。至妙高山顶尸利园中。唤憍梵波提。憍梵波提巳世尊入灭不来。遂化三道定果水。水结偈云。憍梵波提头面礼。尊者迦叶紫金身。象王既去象子随。大师入灭我随灭。便化火焚身也。即迦叶见憍梵波提不来。遂便结集。先请忧波离。为首座。结集如来一代时律藏。次是阿难结集经论二藏也。即此窟外大众于先结集了。窟内却在后也。窟内便内便是上座部。窟外是大众部。即大迦叶为教主也。

  问曰。同时有大罗汉。如何迦叶偏为教主。兼阿难等。答曰。此等皆是佛在日以玄记也。即传中说也。即迦叶为散主。经二十年。广作佛事。宣法藏。度脱有缘。及同梵行。化缘将毕。即自思惟。我今年迈。深可厌患世间。今涅槃时至。遍礼舍利。于四塔八塔前礼也。将入涅槃。即教法付与谁人。谁人堪受付嘱。即命阿难。佛已记之。即依受付嘱也。阿难恐迦叶入涅槃。不离左右。曾不舍离。后于余时。告阿难曰。汝独入城乞饭。我亦当随往。尔时迦叶着衣持钵。入王舍城。便作念云。阿阇世王。本与我为约。若涅槃时必来相见。我今当往问阇王。既到王门。守门人语言。王正睡次。新有严命。我若睡之时。不许奏事。若警王觉。罪我无限。迦叶具陈上事。而语门人曰。王若觉已。为我申意。大迦叶欲入涅槃。故来辞王。遇王消息。不敢惊敕旨。语门人讫而去。即往鸡足山也。阇王于梦见屋梁折。忽惊觉已。心生惶怖。门人遂来。白王言。迦叶欲入涅槃。来与王别。值王睡次。不见而去。王闻语已。发声大哭。闷绝躄地。良乃星。我何薄福。垢障深重。诸圣涅槃。不睹一人。遂往竹园。所礼阿难足。问其处所。阿难云。尊者在鸡足山去也。即阇王严驾。与阿难同往鸡足山。山有三峰。由如仰鸡足也。即尊者未入山时。遂发三愿。一愿我入此山中。三峰即合掩蔽我身。二愿阇王与阿难来。愿此三峰却开。令彼得见我身。若不见我身。恐彼二人终于此处。三者愿我将此如来金兰袈裟及钵盂。待弥勒慈尊下生。生将此衣钵。奉上慈尊。发三愿已即入山中。三峰掩合为一。诸天雨花。遍覆迦叶身。阇王与阿难至。三峰却开。见迦叶俨然而坐即以种种供养。供养已具知教法付嘱阿难。阇王欲将香木焚烧迦叶。阿难语王曰。此尊者入灭尽定。持僧梨衣。待弥勒。定力任持。假使劫火亦不能烧。况是世间火而能烧也。王闻已焚烧心息。尽情供养已。与阿难却下鸡足。三峰还合为一也。即婆娑一百四十五云。释迦灭后。经五十七俱知六十百千岁。慈氏如来应正等觉。迦叶从山而出。而出作礼慈尊。以僧伽梨衣。跪上慈氏。尔时弥勒受僧伽梨衣。三会度人。广宣妙法。广如婆沙说也。上来辨第一教主讫也。

  次第二教主者。即是阿难。即阇王见阿难受付嘱已。即告阿难。大迦叶入涅槃。我亦不见。如来入灭我又不睹。若尊者入涅槃时。事须与我相报。王与阿难为约已。即却归入城。即阿难广说法藏。弥布世间。利乐众生及同梵行。任持教法。命不断绝。经二十年。行至一竹园所。见有一比丘错习伽陀云。若人生百岁。不见水老涸。不如生一日。而得睹见之。阿难忽然闻见。惨然悲叹。世间眼灭。何期今日颠倒忘言。阿难遂与正此偈云。汝所习者。不是佛偈。汝当谛听。与汝宣佛偈。偈云。若人生百岁。不解生灭法。不如生一日。而得解了之。比丘闻已。说于本师。尊者阿难。示我此偈。本师云。阿难老迈。智慧衰劣。言多错也。不可信之。汝即依前习我偈。却至竹林习旧偈。阿难重闻旧偈。即却问比丘云。我语汝。如何不依我之说偈。比丘云。我师言。阿难以昏昧。不堪为师范。俱依旧习也。阿难闻此语已。即自叹言。此小比丘由不依我教。我住世何益。不如早入涅槃。即阿难无弟子受付嘱也。世间甚难久住。吾师同梵行。皆悉入灭。遂作念已。为阇王先与我为约。我当辞去。遂行至王宫。告守门人曰。阿难尊者在门外。将欲涅槃。故来相别。门人答曰。王今睡。不敢警动。忽若觉已。罪我非轻。阿难云。王若觉时。与我传意。阇王梦中。梦见伞盖落。忽惊觉。门人奏王。具陈阿难之语。王闻闷绝。良久乃醒。发声号哭。而作是言。呜呼怪哉。世间眼灭。三界苦恼。谁当拔济。一切众生永沉生死也。王问门人。阿难于何处入涅槃。门人答言。不知即竹林所有。竹林神白王。尊者阿难。向毗舍离国。入涅槃去也。阇王闻已。即严驾四兵。往恒河侧。即见阿难。至恒河中流。王言。何期三界明灯已弃我而去。唯愿尊者不须涅槃。其时毗舍离城神。即报毗舍离国言。尊者降阿难。于我国内入涅槃。即恒河神又请。阿难淹然不语。于时大地六种震动。天雨四花。即雪山中有五百仙人。见其异相。至阿难所。难化水为金地。为仙人说法。时仙皆得道果。其五百罗汉。皆欲先般涅槃。即阿难念曰。佛记。健驮罗国。当有比丘。名末田。亦名末田底迦也。与商那和修。同时受付嘱法藏。即恒河中龙王。请阿难。在河中入涅槃。空中帝释又言。唯愿尊者向我宫中入涅槃。阿难进退不为四王。遂化火焚身入涅槃。分为四分也。即四王各收一分供养也。此辨第二教主化缘。化缘毕也。

  从次辨第三教主者。即是末田地者。是旧译也。若名末田底迦者。为正。即末田地。此云金地。以阿难化水。为金地时。以得果故。名金地。二云末田底迦。此云金头。以头发似金色故。名金头也。即阿难云。世尊付法与迦叶。付法与我。我付嘱与汝末田地。即双付二人也问曰。此二人是同时。如何末田地先为第三教主。答曰。为约位次。即商那和修。合为第三教主也。谓商那和修。与忧波菊多有缘。合为弟子。以忧波菊多。为第五教主故。所以将第三商那和修。为第四教主。亦无失也。问曰。此末田在何处往化。答曰如来在日。将诸比丘。飞腾游行。至于迦湿弥罗国。佛告诸比丘等。当知于我灭后五十年中。有大罗汉。名末田底迦。化于此地。造五百伽蓝。即是佛悬记此人也。即末田地闻佛玄记之。即我今得道以了。心生欢喜。即往彼处大龙池中去。即末田地。先从他龙王边乞。其龙王大忿嗔。与此尊者觉神力。即尊者是大阿罗汉。作十八变现大神道。以龙王是业通故。即龙王堕附也。即龙三见尊者威力雄猛。大地振勤。其龙王问尊者云。乞大池应不得。若乞少分。我应得。尊者云。我欲此处造一精舍。流行法藏也。以如来玄记。我于此地中王化。造立精舍。亦不乞多。即要一座具地。或一膝地。不定也。其龙王闻已即许也。如是尊者。即展座具时。水即渐渐缩少。座即渐渐展大。乃至造得五百伽蓝。池唯于西南角。留少分水。周圆十五里也。龙王于此西南角居也。此池后造五百所伽蓝。经一千年。既有精舍。众僧须得净人供给。乃于诸国贸易。即此净人后经多时。僧众转少。净人转多。即净人相扶为王。邻国皆言为之奴国。梵云乞利罗。此云买。诸国皆轻之。不相交往。后时罗汉。即于此国。化火焚身。入般涅槃。即是罗罽宾国。或云迦湿弥罗国是也。此辨第三教主也。

  自下第四辨商那和修者。亦云胎衣。是旧译也。若新翻者。即梵云商诺迦缚蹉。此云草衣。此尊者过去久远时。曾为假客。入海求珠。逢一和上。是辟支佛。身着草衣。即此商主。以衣奉施此佛。并供养。遂发愿云。愿我当来似此和上。还着草衣。愿我所事和上。即胜于此和上。倍万倍。即阿难是也。发愿已。至后身时。与胎衣俱生。随身长。出家之时。变为着草衣。故云胎衣也。后至涅槃时。留此衣。以表法也。即传云此衣若损时法亦渐灭也。即唐三藏从西方来。见此衣以损也。将知佛渐似灭也。故云衣有所表。即商那和修受阿难付嘱。即班宣法藏。广度有缘也。即佛玄记云。摩竭陀国有长者。名曰菊提。菊提有三子。最少之子。于我正法。当得圣果也。其尊者商那和修。即记得佛玄记。后时将千徒弟。至彼长者家。与菊提长者为门徒。后时更去。即徒弟渐渐少。更经后时。尊者独自一身。至菊提家。即长者问曰。前度有众多弟子。如今如何独自一身来。尊者答曰。弟子舍我而去。便问长者云。能与我为弟子否。即意不在取长者身。意在第三子也。此菊提长者无子息。长者云。我不能与尊者为弟子。我未离财色故。若后时有子息。即与尊者为弟子也。尊者见许子便去。后时长者生得子。名阿难陀菊多。尊者便从长者乞。长者不肯。我家业广大。要此子贸易也。若更有第二子。必与尊者。尊者见许许遂去。后时有第二子。名阿叔毕菊多。尊者亦从乞。长者亦不肯。我第二子知外。第一子知内。若有第三子。即一任将去。尊者遂去。后时长者有第三子。名优波菊多。尊者从长者乞。彼亦不肯。尊者即衫理教化此第三子。汝经已为白心多。力里心彼。问曰。何是白心黑心耶。尊者答曰。饶益人是白心。不饶益人是白心不饶益人是黑心。菊多答曰。我唯黑心多。尊者言。汝应黑白二石子。益人者。置一白石子。损人者。置一黑石子。乃至后时。唯有纯白石子。尊者便谓说法。此菊多便于言下。得证初果。以黑心者。是贪嗔痴等。白心者。是信等十一法也。即尊者白四羯磨。乃得第四果也。既化得弟子。自亦不入涅槃。于一山中。领诸徒弟。于此山中修行也。

  自下第五教主。即是优波菊多。既受付嘱已。广宣法藏。度脱有缘。利益群生。若有夫妻二人相爱者。化得获得圣果者。以折细草为筹。筹长四寸。在一石室。从广一丈六尺。或云三丈者。不定也。折筹满室。后时涅槃。取焚身得足。每度说法。皆有得圣之者。后时说法。座下多人。不证道果。菊多作念。我说法时。无有不得圣果者。今此众中与我无缘者。应是吾师方能化得也。即商那和修于山中。遥知菊多忆念。便作神通。至菊多所。其菊多不在。既至已。即于绳床上坐。其菊多弟子。见发爪长利。不知是大阿罗汉。遂作骂。你是何方老僧。坐我和上绳床。即便推挽。由如须弥山。终不能动。遂报菊多。菊多云。应是我大师至彼。果如所言。即以头面而作礼。问讯起居。诸弟子由自憍慢不息。虽即我师作礼。未必道德胜于我师也。即知诸弟子慢心未除。安坐之次。即于指端。放五百道神光。或有云五百道香乳。亦不定也。商那和修。即告菊多曰。汝知此瑞相从何禅定而发。菊多见已。即入定中。尽其神力。了不能知。乃白和上云。我尽神力。不能知此神变。师云。汝应不知。以世尊三昧神通大迦叶不知。迦叶三昧阿难不能知。乃至我有神通三昧。汝不能知。此是龙奋迅三昧。今付与汝。汝当受付。于是诸弟子等憍慢心悉除。言下皆证得圣果。商那和修。即于此处入于涅槃。菊多乃收舍利。起塔供养。于后菊多说法之时。座下无有不获圣果者。广化有缘。时人号为无相好佛。后于一时说法之次。天魔作念。此是大阿罗汉。善化有缘。我有徒。皆悉属他。我作神通。或变为女人。或作同类。或雨七宝等。当娆恼菊多。命说法不得知。后时菊多于说法处。听法之人。都无一人证得圣果者。菊多云。应是天魔恼我徒众。即入定观之。见有天魔恼我徒众。不令证果。又彼将头冠。安在菊多头上。在大众中而儛弄之。天魔既尔。即彼菊多将三死尸。即狗猿猴蛇等。化为璎珞。语波旬云。汝之天魔既尔。即彼菊多汝奉我头冠。我今与汝与汝璎珞。波旬为之是实。而纳受之。遂被菊多安着头上。却伏本形嗅秽无堪。波旬神力。上天入地。种种施为不能除之。即上告梵王云。此是十力弟子所变化。我终不能除之。汝却至菊多所。求哀忏悔。命知此三尸。余皆不得。波旬却至彼处忏谢。菊多许之。告波旬曰。我闻汝善能许现如来相如来相好。我为不见世尊。汝与我现世尊相好。威仪须一相似。我与去却。波旬云。我与尊者现身。尊者不得礼拜。波旬入林中。现如来身。紫磨金色长丈六帝释引前。梵王随后。八部四众。悉皆围绕。菊多不觉礼拜。又语波旬曰。汝自今已后。与我发二种愿。我与汝除之。一有说法者。不令恼乱。二有坐禅修道。不得乱彼身心。波旬云。我能依此奉行。至今所有修行人。不敢恼乱。恼乱时即菊多二十三死。第五师付教法讫。上来五师。相计共有一百年。是故疏云。百岁已前有五师。皆是其异之人。异于凡夫。故名异人。挺生群圣间出也。上来总是第二能传教人也。

  自下第三辨所传教法者。疏云。淳源尚挹真轨犹同者。解云。即辨法也。即是如来正真教法。更无邪谬。由如佛在日无异。故名真轨犹同。言淳者。有二解。一云。淳者是无杂之义。即法花经云纯一无杂也。二云。不是无杂之义。疏中是此淳字。以享从水故。非是无杂义。此淳字是精也。亦是清也。即训为清也。源者始也。水之初出。名为源。意说此五人传法一味也。即真正教法名清源也。若有杂乱者。即名浊也。解源者。亦有二解。一云。真如名源。即本源。一切万法。皆从真如中流出故。二云。佛金口所说十二分教。即本来皆从佛口所生也。金口为本源也。亦如水出初源也。言尚者。犹也近也。挹者酌也。又挹者是亲得之貌也。意云。此五人所传教法。尚犹湛寂。即挹者不恻也。意云。百年已前。五人传教。不异如来在日。亲见佛之正法之本源相似。故言挹也。言真。是实也正也。即真实正法。故名真也。轨者。即轨则也。轨范也。言由者因也。所由也。意云。此五师传教。一依真实之理。与佛所说之教。更无有异。故言真轨犹同。上来第三辨所传教法。

  自下第四释外难者。疏云。虽众圣住持叶如在之化者。外难云。若佛在日。唯佛一人说教。即可言教一味。今既有五人传教。即是各各不同。如何言教法一味。即真轨犹同义不成也。下正答者。疏云虽众圣住持叶如在之化。虽者。即义兼得失也。意云。虽五人不同。以见解所付法皆淳正故。亦是许可之词也。众圣即五人也。或有解云。众圣者。即五百罗汉是众也。今且取五人名众圣也。言住持者。即任持佛法也。即是正法中住持之人。又住持者。无有毁犯也。故云住持也。言叶者。和合也同也。意在前解。以五人虽异。以见解和合也。或与佛在教法和同也。一味无乖反。故名和也。如者似也。即如世尊说。更无异故。即似彼佛在日法。故名如在之化也。即此众圣住持佛法。皆似佛在之所化也。上来第四释通外离说。上来四段不同。总是大文第三圣教相承法犹一味讫也。

  自下第四辨邪徒竞起异见繁兴者。分三。初一句总辨教异。二者举喻。三正陈。异见者。疏云。邪徒乱彻。至亏其实。是也。三段不同。又科此疏文为二者。邪徒竞起异见繁兴者。分二。初法喻总辨教异。二者别显异执。疏云。邪徒已下。是且第一法喻总辨。分二初法后喻。且法者。自后法乖一味是也。

  且第一总辨教法异者。即依宗论说法乖一味也。言自后者。自者从也。后者是百岁已后。即自从百年已后。异见乖觉也。百年已前五师传教。皆不乖觉一味也。乖者背也。或云诤也。但取背义。即背我淳正法。故名背。背是乖也。自从优婆菊多后。百年已后。二百年初。诸弟子等乖背异见。不同佛在日法一味也。二百年初。即乖他一味也。问曰。佛在日说大小教等。是不一也。如何言一味法。答曰。然即教法多种。为佛说法之时具其五德。故名一味也。一者。难化能化德。二者。断疑纳也。三者人天尊敬。四者法不虚设。设必有益。五者。能伏邪徒。有此五义。故名一味法也。二百年初。乖此一味法故。问曰。是何传教乖一味也。答曰。即大天说偈。是最初乖一味法也。即自述情怀。任言说偈。是故名乖背圣言教也。即宗论云。薄伽梵涅槃后百有余年。去圣时淹。如日久没。慈恩造宗轮论疏云。如来灭后一百年外。摩竭陀国苏摩城有王。名无忧。无忧是阿阇世王子。时佛法初分诤也。问曰。大天是何人。答曰。西方有末土罗国商主之子。即此商主取一少妻。后生一子。颜容端正。名曰大天。后时商主将诸财宝。行诸他方贸易。即他方遇其反乱被隔。多时不归。大天长大。遂染于母。后时父既归来。大天恐事彰露。与母同情。遂杀其父也。复恐人知。遂将将母。远至摩竭陀国波吒厘城。即父在之日。即家中常供养罗汉。是门徒也。即此罗汉后因行脚。偶至大天家中。大天见已。恐说他恶事。方便请至家中。杀却罗汉。已作此恶事。天不祐之。后时贫穷。与人庸力。母与人私通。大天知已。并母亦杀也。即造三业罪。由不断善根。深生忧悔。自思惟。我先如是罪𠎝。作何方计。即得灭除此罪也。为此逆。即此人善根不断也。自言。我闻沙门有灭罪法。即往鸡园寺中。问灭罪法。至寺门里已。一比丘经行次。念一伽他云。若人造重罪。修善得灭除。彼能照世间。如日出云翳。闻此偈已。即诣比丘所云。我意乐出家。是若圣人。即观根受道。观此大天有三逆罪。不肯度之。巡房问圣者。皆亦不肯与出家。末后有一凡夫僧。不问事由。即与剃发。大天为性聪明。不久之间。诵持三藏圣教。皆悉通达。言词清切。并能化道。后时国王数数请入宫内供养。兼请说法。遂为国师焉。有云。与王妃交通。后至伽蓝。不正思惟作大妄语。我得阿罗汉果。于后梦中。漏失不净染衣。命弟子洗浣。弟子云。我闻罗汉诸漏已尽。如何和尚更有漏失不净。即问师云。如何罗汉更有此事。即大天妄答云。汝知之。漏有二种。一者烦恼漏。罗汉永除。二者不净之漏。罗汉由有。即如大小便痢㖒唾等是也。我此漏失。亦是天魔挠我。方有此不净。是第一事也。又与诸弟子等。次第受记别。汝得初果已。次者得第二果。乃至得第四果。次第记之。诸弟子等心生疑惑。遂问师言。我闻。证罗汉。一切自知。我等如今悉不知也。大天答言。汝等知之。无知者有二。一者染污无知。罗汉已断。二者不染污无知。由有。故汝有不染污无知。即法执疑。即不妨有也。是第二事也。又诸弟子等后时问曰。师言我等得阿罗汉果。即合无疑。疑生分别。入见即除。我如何于三宝四谛由生疑惑。大天答言。疑有二种。一者理疑。圣人已断。二者事疑。由有。罗汉疑黑赤盐之类。疑是甲虫也。是第三事。又于后时。弟子问言。诸经说言。阿罗汉有慧眼。于自解脱。能自证知。云何但由化入证知。令他而都无自证知。我是无学。即合度自家。都不知耶。大天答云。罗汉有二。一者钝根。一切皆不知。要令他度。二者利根。即自知。利根之中。犹有不知者。如舍利弗大目揵连等。是智慧第一。佛未与受记时。皆不自知。由不知何时成佛。佛与受起。然后乃知。是第四事也。又后时大天自思惟。造众恶罪。忧惶所逼。失声唱言。苦哉苦哉。诸弟子等闻已。至明朝。问师言。我闻大师昨夜唱苦哉苦哉。如无学人所作已办。因何唱苦哉。大天答曰。汝亦何怪。我今年老迈。数入圣道不得。要假声呼。方乃得见前。我为慜众生故。呼圣道也。所以不觉唱言苦哉。是第五事也。记有此五种妄语。后于白月十五日。众僧布萨时。次当大天念戒。念戒已了。即将前五事。自为一偈。众中座上说偈云。无学漏失因魔挠。无知疑惑由他度。圣道不现假声呼。此是如来真净教。若约宗轮论中。偈云。余所诱无知。疑预他令入。道因声故起。是名真佛教。若翻第四句云。汝言非佛教。义亦同前。既结此偈。为诸圣者。有学无学。多闻持戒修净虑。闻彼所说。无不惊呵。咄哉愚人。宁作是语。于三藏教中。曾所未闻。呵叱大天。翻第四句。是汝谁言非佛教。因此遂有诤生。至明不休息。僧寺众无有安者。一切道俗悉之。后经多日。纷诤不息。国王知已。严驾就寺中。为殄其事。即谁是谁非。大天白王。戒经中说。若灭谛法。应取多人语。即用多人语。于是众中。得圣者少。凡者多。圣者即为一朋。凡者为一朋。王敕令行黑白二筹。筹多者为是。少即非。于是圣者把白筹者少。凡僧黑筹多。有圣教云。魔王来为把黑筹故。所以多也。因此两朋便分二部。一大众部。二上座部。王闻上座部人少为非。无忧王即生嗔怒。诸圣者闻遂出国。遂造漏船。于恒河中。当欲溺杀。诸圣者知已。已得圣者。借与未得者神通。至恒河中。护牙借字相扶接。而自飞腾如雁行。西北而去。或变似鸽。或为雁。望加湿弥罗国而去。无忧见之。审知圣者所言不谬。遂发一使。往彼国。请诸圣者。却还本国。圣者悉皆不肯。王就彼国。遂造五百伽蓝。名为鸽园寺。大天于后因行。遇相师云。此人却后七日当死。大天闻已。即告诸弟子。我于后七日。当般涅槃。乃至后时以白狗粪焚烧也。即二部初分。因此而起。梵云摩诃僧祇。此云大众也。梵云体毗理。此云上座。即大天五事。是分部之因也。即上分大众上座二部也。依文殊问经云。摩诃僧祇部。分别说有七。体毗理十一。是谓二十部。十八并本二。皆从大乘出。无是亦无非。我说未来记。即大众部中分出七部。上座分出十一部。且解偈云。摩诃僧祇部分别说有七。即第二句。体毗理十一者。分出十一部。是为二十部也。十八并本二者。大众分出七。上座分出十一。即十八也。并本二。即二十部也。言皆从大乘出者。即无有小乘。不从大乘而分出。大乘是本。二乘是末也。言无是亦无非者。即所立之义。各各自执自义毁也。故名无是也。二十部皆是佛真语故。名亦无非也。言我说未来记。佛言。我灭后百年内。法一味。犹未诤起。于一百年外。诸部纷起。名未来记也。若依宗轮论。大众部中分出八。并本部成九。上座分出十部。并本即十一也。前依文殊问经。并本有八。即无说假部也。然大众部凡多圣小。所以二百年内。数有乖诤。于此时内。意义情见不同。遂分出三部。一者一说部。即世出间。皆说为一假名。故名一说也。即如唤火时。不烧口等。等取余法。即名无得物之功。二者说出世部。此部主意。明世间之法从颠倒生。今出世法非颠倒起。灭道二体。皆真实有。可依凭故。名说出世也。三者鸡胤部。即古仙贪欲。染彼母鸡。胤嗣相传。因名鸡胤。此部唯弘对法。不弘经律。经律是世间方便教故。出家讲经。必起憍慢。憍慢起故。不得解脱。唯有对法。是正理也。后至二百年欲满。更分出一部。名多闻部。此师广学三藏圣教。深悟佛言。从形名。名多闻部。后不经年月。更分一部。名说假部。于二百年满。有出家外道。舍本邪教。归佛正法。亦名大天。于大众部中住。重详前义大天五事。有可不可。因兹乖诤。分为三部。一制多山部。即大天所住制多。此云灵庙。即安置圣灵之庙处也。故从山彰名。二西山住部。三北山住部。此二部既与此大天不和。因慈任在山西北也。从处立名也。如是分出八部也。并本即九也。上座部至三百年初。一味和合。此部于前二百年。殊无异诤。至三百年初。迦多衍尼子。于上座部出家。先弘对法上座。后弘经律。既乖本旨。遂有兴诤。即分出说一切有部。即有为无为。虽真俗差别。皆是实有。三世等实有故。次于有部中。分出一部。名犊子部。即古仙染犊生子。故以为名。次于犊子部中。分出四部。一法上部。律主之号。有法可上。或可有法出众人之上。或善能说法名法上。或是部主之名也。二者贤胄部。贤谓部主之名。胄谓苗𧜟之义。即是罗汉之苗也。三者正量部者。楷定义。即量量无邪谬。目之为正。此部所立。皆深法义。楷定无邪。故称正量也。四者密林山部。部近山林。林郁密故。以为名也。次于有部中。更分出一部。名化地部。部主本是国主。化治土地。后时出家学道。却归自国中王化。故名化地也。又于化地部中。分出一部。名法藏部。亦名法密部。此师含受正法。如藏密。从人立名也。次从三百年末。从有部中。更分出一部。名饮光。饮光是婆罗门姓。上古有仙。身有金色。映蔽饮光。名为饮光。部主是彼之胤。从本立名也。次从四百年初。从有部。更分出一部。名经量部。也师唯依经为量。不言律论。即经量部师也。并本部成十一部也。本部即名雪转。亦名雪山。即上座本弘经教。不弘对法。辟于义理。上座移入雪山。从处为名也。二从喻为名者。上座渐次而行。如雪因风飘流。渐次而下。似雪相似。故以为名也。问。前一说部亦是说假。说假部亦是说假。二部何别。答曰。一说部即说一切法。皆有假名。不说体亦是假。此说假部。不论体用因果。一切皆假。故有别也。故部主从自见解。立名说假也。上来多段不同。总是依宗轮。辨法乖一味也。

  从第二举喻者。即下三句疏文是也。水乳两和。是依涅槃经也。彼经云。牧牛女构得乳。初时乳纯一味。有人吃着。众病皆除。后经多时。乳中添水。命乳淡薄。虽即淡薄。由胜于水。饮之亦得病差。此喻佛灭后三百年中。教分多部。虽教法淡薄。由胜外道教千万倍也。但依之修行。皆得圣果。故云破戒恶行诸比丘。由胜精进诸外道。次依文殊问经。及四分律。即譬折黄金是也。即彼经云。佛在之日。佛言。我灭度后。二百年初已来。我诸圣弟子。灭分五部。或分二十部等。其舍利弗见佛说。便问佛言。世尊灭后二百年。分二十部等。遣后代弟子。依何部修行。即得圣果。何部是佛正法也。佛答云。譬如一修金杖。分为五段二十段等。何段是真金。舍利弗答云。皆是真金。世尊言。我灭度后。虽分五部二十部等。皆是正教法。但依之修行。皆得获果。是故疏云。譬折黄金是也。下第三句文疏。依俱舍论客偈。犹分白叠者。即是人受二万岁时。迦叶佛父王讫栗枳王。夜作十梦等。白佛言。我作十种恶梦。有何灾也。莫是有恶人侵我境云。佛答言。此事不关王事。此记未来人受百岁时。有佛出世。号释迦牟佛。佛灭度后二百年已来。诸圣弟子。分佛教成二十部也。问曰。何者是十梦。答曰。有一偈云。谓大象及井麨。栴檀妙园林。小象二猕猴。广坚依斗诤。第一梦者。即梦见一大象。于一室中。无门户立。有其窗。象从窗出。全身却出。犹有尾。被窗碍出不得。此记释迦弟子。割爱辞亲。而求出家。身虽出家。心由贪著名利。不能修行。如象全身出。尾犹不出相似也。第二梦见一口井。具八功德水。有人渴。看此水而不饮。即井逐渴人。渴人走。都不回顾。此记释迦诸弟子道俗等。身受众苦。不能听佛法。即僧将经法。就俗家转念等。俗人之意。目不睹也。人虽有渴。而不饮之也。第三梦见有人将一升真珠。博一升麨。麨犹自不肯博也。此记释迦遗法弟子。将佛圣言。就俗人家。博他财帛。财帛犹不肯博也。第四梦见将一尺栴檀木。博一尺凡木。凡木犹不肯博也。此记释迦遗法弟子。将圣教。博他俗书等。俗书等犹不肯也。第五梦见一妙园林花果茂盛。有一群贼。一时来残害尽。此记释迦遗法弟子。小乘二十部。互相非斥。残佛教也。第六梦见众多小象。逐出大象。大象与他出也。此记释迦遗法弟子。破戒恶行结伴侣。逐出有德清净比丘也。第子梦见一猕猴极劣。众猕猴共扶为王。将四大海水灌顶已立王也。此记释迦遗法弟子。自身破戒造事。即相扶为尊德为师也。第八又梦见一猕猴身涂不净。汤突余者。此记释迦遗法弟子。破戒恶行者。兼谤清净比丘也。此第八者。合是第七梦也。摄时错也。第九梦见一张白叠。价直无量。极殊妙也。即二十人共诤分此衣。衣由不破。此记释迦弟子。共诤如来教法。分为二十部也。虽衣依同分多部。部皆是佛正法。依之修行。皆得获圣果也。此是广坚衣也。第十梦见多人互相征伐。此表遗法弟子。各傥自宗。互相非斥。以为斗诤。是故疏云犹分白叠者。是第九梦也。上来总是举喻也。

  自下第三正陈异见中。分二。初通辨邪徒者。疏云。邪徒乱彻。正法陵夷也。别明情执。且第一邪徒乱彻者。不正曰邪。和杂秽乱。徒者徒傥也。彻者疏也。即正教大乘之迹也。即正教大乘之文。车踪曰辙。如来教法由如车踪道路。更无邪僻也。外道等教。三德六句二十五谛虚空实我等。如下广明外道五师三计等也。此邪徒者。即外道也。或总是小乘乱彻者。即将二十部互相见不同。乱我佛教。即是邪徒也。亦将小乘为邪徒也。本来一味正教。便异见纷诤也。乱正法之彻迹也。如春秋云。齐鲁二国交战。齐军大败退。其鲁军即欲逐之。鲁军有一人。名曹刿。曹刿云。鲁军且住。恐齐军是诈伏兵。使人望者。若齐军车马踪横。干戈倒载。即是真败。使人望车。乃见踪横。方知实败退也。今被小乘外道等。𥪰兴异见。乱我佛真正之教也。故云邪徒乱彻也。言正法陵夷者。即是我如来所说之教名正法也。高峻曰陵也。夷者。平坦之㒵也。尔雅云。大埠曰陵。夷者平也。即谓诸小乘外道等。摧坏我正真之教。平平若是。又诸小乘师云。诸大乘经非佛说也。即小乘谤大乘言非佛说者。正是邪徒也。即使正法之山平坦也。故名正法陵夷也。上来第一通辨邪徒也。

  自下别明情执。分二。初明小乘情执。二明大乘情执。且第一辨小乘情执者。疏云色心假实异其宗者。即是执假执实。异于正法之本宗也。如一说部。执色心皆是假有。名为执假也。即世出世世间一切法。皆唯有一假名也。又犊子部师。执我法俱有也。即于有部中分出。所以情见执一切皆是我法实有也。小乘三世有。与有宗别也。执一切皆实。三科法门。三世法。皆是实也。或计肉抟为心精灵。四大等成五根皆是。即此二十部护执不同。色心等假实不同。乖正法故。名异其宗者。异中道宗也。疏云有无之说亏其实者。亏者少也。即觉天经部一意。问曰。何名有无之说。答。即或执外境如识非无。是增益也。或执内心如境非有。是损减。名无也。问曰。如何名实法。答。不空不有。即唯遮境。有识简心空菩萨。执唯有一个意是有。余者即假。皆是无。皆亏大乘八识五十一心所法也。若执无者。即是青辨。即从四百年后。至八百年已来。空宗大乘大行。空教即执一切皆空也。不简遍计圆成依他。皆是空。即内果皆空也。青辨造掌珍论。同时有五个论师。名五日出。即五天一时生。中印土是龙树。东印土是马鸣。南印土是提婆。西印土是室利罗多。北印土是鸠摩罗多。即五日出也。大弘空宗。即青辨掌珍论中。作比量。破菩萨涅槃皆立。即彼论偈云。真性有为空。如幻缘生假。无为无有实。不起似空华。如青辨宗八部般若经。故以般若经。说一切皆空也。以青辨。不了如来隐有谈空教。便执一切皆空者。是青辨恶趣空也。如来般若经中。言一切皆空者是真空。不空是妙有故。即此经意。说心外境空也。亦不说依圆亦空也。青辨不知佛意。便执一切空。二转依果亦是空。即青辨第一比量云。真性有为是有法。空空故宗。因云云缘生故。同喻云犹如幻事。幻事是缘生。幻事是空。真性有为是缘生。亦是空也。即此似比量。乃有过也。即因中有所依不成过。喻上有一分所立不成过。一分是能立不成过。言因无所依不成者。前陈有法。意通通两宗共许。青辨既立性空有为以为有法者。言一分前陈有法者。即护法不许有缘生之因。依彼转故。是一分所依不成。言喻上有一分能立不成者。因言缘生。表是缘生及余三缘。故致生字。幻事之喻。但假合起。非因缘有。何有生字。故于因上合言缘成。言一分所立不成者。幻事之喻。通贯两宗。护法幻事非空非有。所立空宗。于彼不转。即于喻上半有半无。故是一分所立不成也。第二量土涅槃是有法。定是空宗。因云不起故。同喻如空华等。定是定即护人宗中空。如我宗中。且不空也。汝应言青辨自许宗空者。方简他宗也。既不简他宗。即他不极成过也。汝又言是缘生者。是不如何言空耶。既若犯多种过。即比量不成。故知菩萨非空也。若是空者。汝青辨菩萨修行求于何果。又一切众生修行归趣何法也。若一切众生有所归敬处。是可求果。故遍知计是无。依圆是有。涅槃是圆成。四智是依他也。具有能所证。即有凡圣生死。亦有菩萨。涅槃。即知三性中唯遮遍计是也。故知佛法正道理者。即苦集是染因果。灭道是净因果。二转依果。非空非有。妙理中道。故离二边也。离心外妄计有。故名不有。离青辨恶趣空。故名不无也。即不无邪契中道。诸有智者。应顺修学。舍彼生死轮回之业。无上觉也。即乍可执有如须弥。不可执空如芥子。何以即执空者。滞其空边。诸佛说为不可治者。此上即是大乘异师乱辙讫也。上来最是大门第四邪徒竟起异见繁兴讫也。

  自下第五启彼中道方陈邪论者。分为五段。一者解论主之名。即疏云爰有大士厥号天亲。是也。二叹德者。疏云嗣至圣之玄风绍法王之令轨。是也。三者明述作之意。疏云郁造斯论五法合成者。是也。四者正显中道。除执二边至异执。是也。五者总结深意。遮彼迷情。今更科后二。第四破执归中。第五总结深意也。疏云文邃理博难可详焉者。是也。五段不同。

  且第一明造论之人。即爰下二句是也。言爰者。于也粤也。即爰粤也。大士者。即褒赞之词。亦是简异二乘。非大士也。以求大果大行大涅槃故。名大士也。即大菩萨之士。名大士也。有云。但合言正士也。合名大士。大士者是佛也。以无上事故。名大士也。若行大行求大菩提之事。名大士。理亦然也。大士通因果。若无上士者。唯局果。解云。十下作一。是士字也。十者数之终也。一者数之始也。此菩萨解行即有始有终。故名士也。此是以字解也。即不如前解也。即当九百年中出世也。言厥者其也。号者德号也。如人初生至二十已来。方得为名也。若国家与官。于国有忠。于家尽节。即众人与作名称号也。于国有忠。与立其号也。如张燕公是也。即此天亲。于佛法尽忠。即造论解经。接引众生。皆能入佛法。获圣果故。世人因此菩萨造论。令一切善芽增长。即菩萨与众生为之出世父。即立号也。号曰天亲。或名世亲。即是唐梵各不同也。言世亲者。是唐言也。梵云筏苏盘豆。此云世亲。梵云拔苏盘豆。此云天亲。旧云婆搜盘豆者。非也。亦云。世所亲近。名世亲也。或云。于天神边乞得。故名天亲。问曰。何名天亲。答曰。为父母无子息。恐后绝嗣。遂于天神边乞得。西方多有人。事天神也。即是自在天也。从所乞处得名。名曰天亲。即于经部出家。学经部义。闇破有宗。造俱舍论。却潜破有部宗也。后时有新有部师。名新萨婆多。见天亲潜破有部宗。即新萨婆多造四十卷论。破俱舍。名俱舍扑。即俱舍论。即马驮著于五天逐之。天亲遂走。问曰。何天亲却走。答曰。天亲言以无人监故。长去十五里。后时新萨多患疾。便遣弟子。将四十卷论。呈似天亲见详之。乃见道理善顺俱舍。与立名目。名顺正理论也。此天亲前后造五百部小乘论。皆谤毁大乘经典。言非佛。以无著是兄。既知见已。便劝令修大乘行。其天亲不肯回心。后时无著我有小疾。令弟子往唤天亲。于天亲所宿处。无著弟子。于高楼上。念华严经十地品偈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闻此偈已。遂发大乘心。修大乘行。后时思惟。我已前谤毁大乘经论。后必当入地狱。我先毁方等经。都由此舌。我今为悔此过。应须截舌。方得谢边也。即自执刀。欲截其舌。去无著所三由旬。遥知欲自截舌。即现神通。以手遮刀。语天亲言。汝不须截舌。夫人因地而倒。还须因地而起。昔日将舌谤大乘经典。如今应将此舌。赞大乘经。即谢过也。天亲受教。后时造五百部大乘论。赞叹大乘。广破小乘。即此百法论。是一数也。西方千部论师者。天亲是也。即初回心时。造摄大乘论也。最后造俱舍论也。即慈恩和上叹云。晦孤明于俱舍。孤明□大乘明慧也。示同尘而说有。即示现依小乘也。解慧缚于摄论。慧缚者。即小乘慧名为慧缚。今弃之。故名解也。表纵圣以谈空。鉴冷智周穷神尽睿。即疏主厥号天亲。是辨能造论之人也。

  第二叹德者。两句疏文。嗣至圣之玄风。绍法王之命轨者。嗣者继嗣也。如人家养儿。即继嗣先家。此天亲亦尔。继嗣世尊也。言至圣者。有三解。一云。天亲继嗣无著菩萨。无著菩萨是初地也。以天亲因无著发心。又是无著之弟也。是燸顶之高士。枢要云。位居明阴。道邻极喜。即天亲继嗣无著菩萨。无著是至圣也。二云天亲但继嗣弥勒。以依瑜伽论为主。故云至圣也。以当来成佛故。云至圣也。三云但继嗣佛也。既不继嗣余人。至者极边之义。又圣法王是至圣也。此方尽理。玄者妙也。风者风范。即此玄风者。是如来教法。天亲能继嗣佛正法。故云嗣至圣之玄风。言绍者。继绍也。法王者。即是佛也。问曰。言至圣。如何后更言法王。答曰。但是文家属对。亦无别义。至圣即是法王也。以于法得自在。自在者。是王也。故继经言。已于法得自在。是故稽首此法王也。命者隔也。命是正也。轨为轨则。途彻规隔之义。即天亲皆能绍继。故云绍法王之命轨也。

  第三正明述作之意者。疏云郁造斯论五法合成者。正明造论因由也。郁者。兴也盛也。造者。作也述也。斯者。此也。即是天亲兴作此论也。问曰。世尊在日。说法有不了之教。即更要天亲造论。化诸有情。佛在日说法。皆是了教。如何菩萨更造论耶。答曰。菩萨造论。有深意趣。问曰。有何意趣耶。答曰。有四意故造斯论。一者为严显佛经故。所以造论。以佛经甚深微妙难了知故。菩萨造论解经。解经义显现也。二者为摧邪显正。所以造论。慈恩云。风飞三量。即外道靡其雅宗既避。正法得显也。三者令法久住。菩萨所以造论。以论解经。正法显现。后代流行。命不断故。四者利乐有情。所以造论。命众生除邪。正见解生。依教修行。出离生死轮回。受法乐也。故名利乐有情。天亲慈悲有此四意。所以造论也。虽有四意。意在严显佛经。若不造论解经。经中奥义难晓也。造论解经意。有五喻。一者如见莲华未开。见虽生喜。不如开已香气纷馥。如来说教。义意深隐。见虽生喜。不如造论释之。命义显现。二者如见金铤。见虽生喜。不如锻炼为庄严具。菩萨造论释经。亦复如是。三者如见美馔。见虽生喜。不如食已知其美味。造论释经亦复如是。四者如得庆书。见虽生喜。不如披览知其庆事。造论释经亦复如是。五者如见他财宝。见虽生喜。不如摄为己财。菩萨造论释经。亦复如是。诸经教义。深意难知。造论释经。如前五喻四意也。下有三师解造论意。各各不同。一安慧。二火辨。三护法。

  且第一安慧菩萨明天亲造论意者。问曰。菩萨造论。有何意趣。安慧答曰。有三意故。一者令有情生正解。二者令有情断二重障救。三者令有情得二胜果故。此初也。即令有情生正解者。以一切异生诸外道小乘等。有迷谬故。不生正解。问曰。何以一流之人不生正解耶。答曰。谓异生愚痴故。执我法故。于二空理全不解了。故名为迷也。问曰。如何名谬。答曰。如二乘空宗青辨等一类名谬也。谓二乘执心外实变故。是增益边。此二乘名为愚也。以不正解故。若青辨等。执恶趣空。拨无因果。依他圆成亦空。是损减边。即二乘青辨。总名谬也。即合此二乘凡夫青辨。总名迷谬也。今天亲造论者。谓于二空。有迷谬者。生正解故。即令迷者生解。谬者正解也。问曰。何名二空。答曰。即是生法二空也。今说二空者。即是人我法我即空也。以本无我法之体故。此言空者。不是离二执有空。但是二执即空也。以本无我法之体故。此言空者。不是离二执有空。但是二执即空。更无别体。即智缘空起。为所由履门。于空门中。显得真如。名二空理。理体非空也。即言空者。离心外遍计执有。故名空也言难空者。即真如体是妙有。即真空妙有。正遮二边也。如下文广解之。即梵云舜若。此云空也。若名舜若多。即是空性也。即于二空所显。得实理故。即二空之性。依事释也。有人解云。真如空者。不尽理也。此是第一令迷谬者。生正解也。所以唯识论云。今造此论。为于二空有迷谬者。生正解故。上来第一总令有情生解。所以造论也。

  从此第二令有情断障故。所以造论。既若于二空生解故。即能断二重障也。言重障者。有其四义。故名重障也。一者此重障由如金刚。难可断故。即世间一切色法皆可断。唯有金刚难也。此重障如似金刚难可断也。二者有此烦恼所知重故。难越生死故。有此重障。难越四流也。三者厌溺有情□四生故也。四者坠有情轮没三界。谓此重障。发业闰生无休息故。有此四义。故名重障也。若证二空。彼障断也。即唯识论云。生解为断二重障。由我法执。二障令生。若证二空。彼障断也。即天亲造论。谓令有情断二障故。所以造论也。自第三令有情因果。所以造论也。问曰。得何果也。答曰。得二胜果。二胜果者。即是菩提也。问曰。如何名胜果。答曰。胜谓殊胜。果谓酬因。即三劫行因。得顺益果也。此是殊胜之果。以因胜故。果亦胜也。因果相摄。二乘得二果。非极圆满。故非胜果也。究竟二果。过出于二乘十地。故名胜果也。故唯识论云。断障谓得二胜果故。问曰。言断障者。是何障。有何行相。得二胜果。答曰。即唯识论云。由断续生烦恼障故。证真解脱。由断碍解所知障故。得大菩萨也。问曰。如何烦恼障名续生。答。瑜伽五十九云。一切烦恼皆能续生。即俱生分别也。能发业闰生。令三界生死不绝。故名续生。地前通分别。地上唯俱生。名续生也。以闰十王果报故。即烦恼正是缚法。无始有情不得解脱。皆由烦恼缚也。今既断却续生烦恼障。即离缚故。得真解脱身。亦名法身。问曰。断所知障。得法身。如何言断烦恼得也。答曰。此约胜所障故。断烦恼。得真解脱身。即此法身。亦解脱。亦法身也。以二空齐显故。今偏说者。即烦恼也。问曰。如何所知障名碍解。答曰。以所知不是障。障所知境。故得名也。四涅槃名所知。智下名能知。又智下是解心也。即此法执。能障所知境殊胜智故。名所知障。所知之障。依主释也。即断此障。得大菩提也。即安慧菩萨解云。天亲菩萨有此三种利益故。即令生心解。令断障。令得果故。所以造论也。

  自下第二明火辨菩萨义者。此意即令有情证唯识性故。所以造论也。即令外道。舍邪归正。即谓外道开显此论。亦谓二乘开显此论。令舍小归大也。皆令证达二空故。证得唯识性。以外道数论等。执三德六句二十五谛等。小乘执法实。离心外有故。菩萨造论。令一类达二空者。证唯识理也。问曰。外道邪执。如何令他达二空理也。答曰。谓此外道。无始有无明所盲。不知正理。便执邪解。虚空等我皆由无明。起惑造业。即不共无明亲迷谛理相应无知。与九同迷。不正知故。所以邪执。菩萨慈悲。故造论□三意四道理。破此外道邪执。令归正见也。即此论开示外道故。令达二空者。不执神我也。即证唯识理也。二谓内道小乘执故。所以造论也。前谓外道开显此论。文后谓内道小乘。演示此义。以小乘执有故。是法执未了法空也。今示此文故。达二空理也。即小乘外道邪智执我法故。示令知故。故知天亲造论。令有情生正智。达空证理故。问曰。作此解莫是胸今耶。答曰。圣教正理有定量故。即唯识论第一云。又为开示谬执我法。迷唯识。令达二空。于唯识理。如实知故也。上来第二明火辨菩萨义讫也。

  自下第三明护法义者。即天亲造论。为破邪执故。所以造论。故唯识论云。复有迷谬唯识理者。或执外境如识非无。或执内识如境非有。或执诸法用别体同。或执离心无别心所。为遮此等种种异执。令于唯识深妙理中得如实解。故造斯论也。解此护法意。与前摧邪显正意同也。即青辨菩萨言。俗谛门中。心境俱有。若胜义门中。心境俱空。或执心法如外境无也。若是萨婆多师。或执外境如识非无也。天亲造论意。破二边空有二执故。所以造论也。即前百法论。遣青辨等执空也。后言二无我者。意遣萨婆多有执故。造斯论也。即是辨第三时教。非空非有教也。上来三师。解天亲造论之意也。是故疏云郁造斯论也。即言五法合成者。即五位法也。问曰。天亲是𤏙顶之位。是地前。如何造百法。百法是初地菩萨造耶。答曰。初地菩萨达百法明门也。天亲菩萨。但述而不作也。总是辨述作之意也。

  第四辨正显中道除执二边者。或云第四破执归中也。疏云。启有空之两门。辟二边之异执。言启者。开有空之两门。是者有门。即百法。能启彼空见情执故。空门是二无我。启心外实有法故。天亲造论。前陈百法。即启彼青辨恶趣空执故。以青辨一向执空。第二时大行空教故。今说一百法妙有。故破青辨妄执空也。后言二无我。是空门。即破萨婆多执三世实有也。皆言极微成有三得得。着心外实有也。此二无我遮有执也。即非有非空中道大乘之教。是佛灭后至九百年中。说此百法也。谓遮二边。以前二时着边故。第一时教是有教。世尊密意说有者。是依圆有也。说唯识不空也。萨婆多师不得佛意。便妄执心外实者。滞着边也。第二说空者。意破执有也。即唯说八部般若。一向谈空。即佛密意说空者。但是遍计是空。亦不言依圆是空也。青辨等类不得佛意。便妄执若色若心因果。菩提涅槃。一切皆空也。即滞损减边也。世尊于第三时中。谈非空有教。双遮二边等。即华严楞伽厚严法华经等是。百法唯识。是天亲说。言遍计是空。依圆是有也。问曰。天亲是地前菩萨。何不自修行。如何造论。启他有空二门也。斯有何意。答曰。有二意。一为生大智故。二生大悲心故。又诸有情起大恩德。即观诸有情无始时来。迷覆真性。谬执我法。由斯妄执或障。具生三业轮回无。由出离。随情执起。逐意见生。执空者。迷理事而都无。玩有者。言我法而皆实。是以菩萨出世。制此微诠。错彩镂金文华理䆳。故令恶趣之辈。比知善恶。而不无执性之流。悟缘生而幻有。所以前明百法。为遣执空。后述我无。令除有执。有此因由。方陈雅论。故疏云启有空之两门也。言辟者除也。即将百法。辟青辨空见也。又能除执空之流也。将二无我。除二乘等有见也。将此百法二无我。辟二边也。上来辨正显中道。除执二边讫也。

  从次第五总结深意。疏云文邃理博难可详焉者。言邃者。深邃也。理者。道理也。博者。广博也。即深邃道理广博故。难可详焉。焉者语助也。切韵解也。此总结也。上来有五章门。总是大门第五启彼中道。方陈雅论也。

  自下大门第六略题目简异余文者。于中分三。初总题目。二别解题。三总结。从首称下至简一分之别目者。是总解也。二从大用遮诠下。至号之为数已来。是别解也。三总结者。疏故云大乘下。至略录名数也。三段不同。

  且第一总解题目者。于中分二。初总解上之七字。二总解下之八字。此初也。疏云。首称大至旌一部之通名者。首者。头也初也始也。称者。知若作称。则宣扬美事也。此上依切韵解也。人更解亦说也。即解此七字。有三句疏文。分二。初一句标题目。下二句正释也。且标题目者。言首者。如前解也。即下二句释上一句也。即首称大乘百法明门论者。总宏纲之极唱。旌一部之通名者。即宏纲之极唱也。总者收束义。举此七字。百法义皆收尽也。极者。切韵解者极拣。拣即是妙也。宏者大也。纲者网也。亦是大也。应言宏即是纲也。由如鱼网上安大绳名为纲也。但举其纲。网目齐整。但举论题七字。下五位百法自然齐整也。故云举网题纲。众网皆张。提裘举领。万毛皆整。极唱者。首唱也。初说也。即总包之义也。表此大乘法。是至极之法。故云极唱。唱者说也。即首唱初标七字。唱一部之极首也。裘网虽多。藉纲领而得正。一百法虽多。将此七字。目下一百法。故如纲也。言旌者。即是□旗也。如旗引前表后。有五十军也。即大军欲发。旌旗必先。已有旌节。表知有节度使大军也。即先举七字。后表大乘等下百法也。是五位百法之旌节也。是故旌一部一部之通名也。

  二者总解下之八字者。疏后云。本事分中略录名数者。即八字也。将下二句。释上一句也。问曰。复土本事分中略录者是何。答曰。是纂义类之鸿猷也又云本事分中略录名数者。是简一分之别目也。言纂者。合集之义。类者众类。心心所等。又五类法也。鸿者大也。如秋深九目[弓*哀]雁随阳。大者曰鸿。小者雁。今言鸿者。取其大义。猷者。道也通也尽也法也。意说。百法论。录彼瑜伽本事分中大意皆尽。故云纂义类之鸿猷也。即纂义类之大法也。简一分之别目者。简者择义。应作此拣字。此拣训为纯也。一分者。是彼论中一分之义。别目者。为天亲菩萨。于本事分中。集彼类之法。成此百法论。故云别目。上来总解题目讫。

  第二别解题目者。分二。初别释大等七字。二者别解大等七字。言大用遮者。即呼大事等八字中初也。疏大用遮诠立号道目之为论。巳字之时。但有遮诠。无他表诠。但遮小乘也。此但名大。是何大。为是大人。为是大法。为是大天等。但有大义。能遮小故。如呼火时遮不是火。亦无自表义也。即火者是何火。是萤火。但有火义。遮义如火。亦有表者。即呼将热火来。此亦无遮表也。火者不自表。但遮。若更表者。应须双言大乘也。亦遮表也。若有人作四句者。将热火者。是唯表者非也。何异前言何异前言火时即但有遮非表。后言热火。其便唯表也。若言唯表者。第二句中即不言火也。以火是遮义也。故须热火。是遮表义。可尔。即不必事。须作四句。若言句四隔定者。即应于二谛上。亦须有四句也可知。今言大时。但遮小。更双言大乘。即有遮表义。若疏中单言大字。但是遮诠也。非表诠立号也。据实亦有表诠。以有乘字故。言乘者。运载得名也。如船车有运动之用。今此大乘。有运载众生。到彼岸之用。故名为乘。故疏云。乘者运载得名也。疏云。百法以解体用双陈至能所兼举者。此有三解。一章敬云。百者是体。法是用。明者是能慧。门者是所缘境。故言百法体用双陈。明门能所兼举也。荐福难云。前所言百法。是所缘境。今门又是所缘。其一论题。有两重所缘之失也。即有量言之过。又解云。百法是所缘境。有其体用。明是慧体。门是慧上无权之用。亦不犯重解之过也。又解云。百者是数义。不须说体用。但一百个法上。有体有用。何以即法上。有时自体。故名体。有生解之义。是用。即百法体用双陈也。明门能兼举者。即明是慧。是能缘。门者是慧所游履门。即百法便是所游履门。即是所缘。即无别慧。于百法上游履时。有无权之义。名所缘也。门即是百法。持业释也。门是慧所游履。故是用。百法即是体也。将百法。为所游履门。亦无量重所缘之过也。此解为胜。亦顺疏文。以疏文中明门以能所兼举故。若真解云。慧是体。门是慧上用者。非也。何以即慧为能游履。亦可将门又是能游履哉。分明说明门能所者。即明是能缘。门是所缘。即百法境是门也。下解论之一字者。疏云。循环至目之为论者。分二。一辨论之义用。上二句是。二辨论体者。下二句是。论者。是往来之义。往反名循环。研者磨也。窍者实也。即循环研窍道理。方得究畅真宗也。究者穷究也。畅者通也。即穷究通畅命真诠显。

  第二辨论体者。疏云。梵云摩怛理迦。此翻为本母。是本母是妙慧。由此妙慧。圆满福智。能生长诸法。故名本母也。又妙慧者。有多方便。究本穷源。作用简择。能生智解。故云本母也。又此本母是论。论推寻性相。却生得妙慧也。妙慧生已解。能破精后生论也。因论而有问答。问答而生智。故云论是智之母也。故云目之为论。上来别解上之七字讫。

  下别解下之八字者。分四。一属当本事分。二解略录二字。三解名。四别解数。且第一者。疏云本事分者。即瑜伽本分也。有二解。一云对法本事分也。二云是瑜伽本事分。以天亲远习弥勒。取瑜伽本分也。即瑜伽五分中。第一分是本地分。第五是摄事分。即摄末归本。取瑜伽也。此上属本事分也。

  第二解略录二字。分二段一者叙广文之意。二者释略录之义。三者结广略之文。三段□□。且第一叙广文之意者。疏云良以彼论文广义丰。至辄难晓悟。意云。瑜伽论中。文既广博义繁丰。若拟于瑜伽。掬寻道理。不可晓悟也。若以逐波澜欲者火之源。皆难可得。彼亦尔。若一百卷瑜伽中。讨寻此五位法。不可晓悟也。辄者。切韵训为专也。第二正释略录之义者。疏答云。乃甄集宗要。成斯雅论。甄者简也。集者纂集也。要者节要。即纂集要节之文。此百法也。亦非全取彼文也。言广文委属他部至故□□录者。即瑜伽论名为他部。一切能诠教繁文。属其瑜伽说广解也。切韵。属者与烛同音。属付也。若口边作。即属托也。问曰。如何不将广文。成此百法。答曰。疏云。略论抑不繁词也。抑者强也。若切韵解者。抑按也。亦是抑压□□此百法无繁文也。以将广论之中能诠所诠□成此百法论。故名略录也。

  第三别辨名者。疏云表诠呼召称之曰名者。即名诠自性。句诠差别。文即是字。为二所依也。但取文能诠自性。问曰。声名句文。亦能表诠得一切法。如何但说其名。不说余二。答曰。名诠自性。举此名摄取余二也。若取声取字。即太狭也。若取句者。即太宽也。今取名。非宽非狭。即处其中。但取名也。

  第四别解数者。疏云。有所度量。号之为数。□□有分限可知。多少可度量故。故称数也。上来第二别题说。上来有二。初总解题目。二别解题目。两□不同。总是正解题目讫。从此第□□□□□。故云大乘百法明门论。上来六门不同。□□□□序讫也。

  百法显幽抄卷第一末
卍续藏第 48 册 No. 0799 百法论显幽钞


  百法论显幽钞卷二末

  皆是唯识也。又若言无唯识者。即无俗谛。俗谛是依他唯识体故。俗谛既无。真谛亦不可得。以真俗二谛互相依故。若有为既无。无为亦遣也。若言真谛俗谛皆空者。即一切皆泯也。即诸佛说为不可治者。应知诸法有空不空。离有无边。正处中道也。上辨唯识成空难说也。

  自下第五色相非心难者。难云。若诸色处。亦识为体者。即应识亦如色相。一类不断相续而转。既若心即有间转。色相等即实。山河大地世间现见。目击道存。心外实色。如何言唯识即心外。山河不曾间断。能缘心。即有时起。有时不起。即色等。即一类坚住故。何成唯识。意云。心有生灭。境即不随心生灭。如何成唯识也。下论主答者。由诸有情。从无始时来。妄作相续解。名言熏习种子。在第八识中。由彼熏习势力。此山河大地等起。相续而转。第八所变。山河大地是第八相分。名不离心。故知唯识无境也。山河若望第六识。即六识间断。山河相续。此望第八识说。是第八亲所变相分故。若有情灭时。彼山河一重相分。随彼人灭也。故知一切不离能变心。故知无境唯识理成也。

  自下第六亲量违宗者。难云。色等外境五尘境等。即五识分明现量缘证。是现量所得。实有外境。即大小乘极成。如何论主令拨为无言唯有识耶。即因明论有三量。是楷定有无。若比非二量。由心比度起执。如似现量法是实有。五尘等法。即五八识。现所证故。若言无外实境。如何有比现量心也。有现量心时。现证外境。外境既无。即现量心应亦无也。现今证外实境。应知不唯有识。即现量境是性境。性境不随心者。明知是心外实境也。下论主答者。论云。现量证时。不执为外。后意分别。妄生外别。妄生外想。此是依自宗正义答也。意云。即五识及同时意同缘境时。俱现量得时。不执为外也。以得法自相体也。即境非现量缘时。无计度故。若后念独头意识生时。便妄执。似外境相现。作分别心。相像似外境。但妄作解也。其实无外境也。现量照自体故。是五识相分也。以识所变故。亦说自相分。是不离识也。若言外有境者。即是计度妄执。情有理无也。约妄情执心故。即有我法实境。今约实理说者。即离心外更无有境也。唯内心所变。若执计心外实法者。说非有不称故。但是随情妄有。亦不离妄心也。亦名唯识。若妄心之时。外境忽无。如眼中有翳。妄见有蝇等。若是五俱意识。不作外境解也。小乘师云。我不问论主意识分别有外实色等。如何论主自难自答耶。与我问意不相当也。我问论主。五识现证外实境有耶。论主答云。此答前解五识。不执为外。意识执现。是前来答汝难讫也。今说五识所缘相分。似外境有。即体非实外境。但显正义也。答小乘难讫也。意云。五识缘境不作解得法自相。故名唯识也。第二念作心外实有。不随心解。即不离中。故谈唯识也。

  自下第七梦觉相违难者。外人难云。言梦中是唯识。梦境无实。以觉后心。了知梦中都无实境。不离梦心。是唯识。即将以梦中无境。名唯识者。为喻例觉时心。亦如梦境。是唯识者。即何故世间人现觉时。不知现境。是唯识耶。但是觉后反缘梦不离梦心。故名唯识。即不知自觉后境是唯识。以见有实境。是心外实有故。明知觉后不自知是唯识者。如何论主一切皆是唯识也。下论主答者有二。先举极成为喻。二者正答。且举喻答者。即梦中境有者。要觉后及后方知是唯识。即论云。如梦未觉不能自知。要至觉时。方能追觉。觉时境色应知亦尔。解云。正举喻者。如梦未觉。正作梦时。总不自知是梦。即执为实境。若后觉时。方知前来作梦时。梦境都无。皆是唯识。即要至觉时。方知梦是唯识也。举喻可解。二正答者。论云。未得真觉常处梦中。故佛说为生死长夜。由斯未了色境唯识。解曰。意云。觉时境色亦如梦中之境。自不知是梦是唯识。便执为实有外境。亦不知现觉时是梦也。要至真觉时。方知无始至今。皆是梦境。皆是唯识也。二十唯识颂云。未觉不能如梦所见非有。即谓未得真觉。常不能自知。至得无漏真觉之时。亦能追忆生死长夜之梦境。即觉知他一切凡夫皆是梦境。境亦非有。一切皆唯识也。问曰。如何知生死是梦。答曰。未得真觉。常处生死梦中。故佛说为生死长夜。惛如梦也。由斯道理。未了色等境是唯识也。上来答梦觉相违难讫也。

  自下第八外取他心难者。外人难云。论主前来立色境是无。已极成讫也。以外色境实无。我亦不论也。若他心既是实有。宁非自识所缘也。此意令自心亲缘着他心。此中若缘者。他心者即唯识义不成。以心外取他心故。若缘他心不著者。何故有境而不缘着。即何名他心智也。二十唯识亦有此难。彼云。若不能了知他心者。何名他心智。若能缘著者。即唯识应不成也。下论主答者。谁说他非自识境。我许他心是自识之境。所以有他心智。我但不说他心。是自心亲所缘故。自心亲缘着他即不得。但变影缘他心。亦得名他心智故。所以唯识得成也。此缘他心时。亦非如手等亲执其物。亦不似他钳甲物等。亦非如五根亲照境体。此识缘境时。但似镜照物。但得其影。不缘着质。故他实心是他心唯识所收。他人五根五尘。是他人唯识摄也。五识所缘相分外质。是第八识相分。唯识极成也。即见相二分。是自证分上用。与自识分不即不离也。缘他心时作他心解。即缘着他心影像也。唯识得成也。

  自下第九异境非唯影难者。外人难云。唯识之义。但离心之外更无有物。既若有他心所变境有实者。即异于自心所变境。何名唯识。是他人身实色根等。不是自身所变之境。何成唯识。以自心外有他实色故。下论主答。并毁责者。论云。奇哉故执触处生疑。岂唯识教但说一识。意云。岂唯言唯汝一识。更无余人识也。外人又问曰。若不唯一人识者。行相如何。论主答者。论云。汝应谛听。若唯一识。宁有十方凡圣尊卑因果等别。谁人说法。谓谁人说法也。何法何求。故唯识言有深意趣。意云。即反难外人意也。若唯有一人之识者。宁有十方凡圣尊卑因果差别。又宁有他人色之与心等别。若唯佛一人者。佛谓谁人说法。以无众生故。亦应无佛。即无善知识。即何所求也。故唯识言有深意趣也。外人问。意趣如何。答曰。即解本宗意者。即一切有情。各各有八识。遍行等六位心所。各各自体分。及所变相见二分。及色心分位。二十四不相应等。六无为。二无我理所显真如。以空为为门显真如也。所以许有八识自体者。是识自相。故名唯识。许有心所者。即识相应。故名唯识。许有色故。是前王所所变也。余二位可解。言唯者。遮外境有。言识者。简识亦空也。即离有无故成唯识也。若如是知唯识教意。便能无倒善备资粮。速入法空。识无上觉。救拔含识生死轮回。非令拨无恶趣空者。违背教理。能成是事。故定应信一切唯识也。上来总答前违理难讫也。九难外更有一难。即是外境既成无忘应不起难者。外人难云。若无心外实所缘境。由何而生种种分别。分别者即八识也。若无外境。八识因何而起。论主答。第八识内有一切种子。以有种子故。诸法从种生也。既生现行时。有增上力。能牵诸识起。故知识起。不离内心所变之境。故知一切唯识理成。虽言唯识。亦有因由。然始得生。得生之由。即四缘也。既有四缘牵发力用。分别识起。于义何乖。此答外境既成无忘不起难讫也。即一切皆唯识。即五位之中。居第一位。己心最胜故。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前来广成立讫也。若唐三藏。成立唯识。作比量者。真故极成色。是有法。定不离于眼识。宗中法。因云。初三摄眼所不摄故。同喻如眼识。言真故。即简世间相违过。以唯识是佛法胜义甚深义。即世所不知也。言极成者。简不极成色。不极成色。是小乘不共有者。如小乘有者如小乘说。佛是有漏色。最后身菩萨是染污色。但取今一切有漏共者说也。问曰。何名初三。答。十八界。即眼根界眼识界色境界。此是初三。乃至最后意界意识界法界。后三也。都有六。今三也。今且成一切色。不离眼识故。言眼所不摄故。即此色境不是眼根摄也。喻如眼识。眼识非是眼根摄也。即眼识不离眼识体。今色境不是眼根摄。亦不离眼识也。问。云何眼识不离眼识耶。答。眼识见分不离自证分也。问。若尔小乘不知有自证。如何言见分不离自证。答。对小乘。但言不离识体。色亦不离识。此无过也。此共比量也。若不言初三摄。但言眼所不摄故。便有不定过也。言极成之色。为如眼识。是眼所不摄。定不离眼识。为如复五三眼所不摄。定离于眼识。故知应言初三摄者。简不定过也。又若不言眼所不摄。但言初三所摄故。更作不定过。为如眼识初三摄。定不离眼识。为如眼根初三所摄。离于眼识耶。故知初三摄眼所不摄故。眼识无过也。下新罗顺璟法师。是三藏弟子。归本国已。即破三藏比量。作决定相违过也。量云。真故极成色。是有法。定离于眼识有故宗。因云。自许初三摄眼识不摄故。同喻如眼根。即寄此比量。与慈恩来。请为解释。慈恩云。若自比即以他比以破。若共比即以共比破。若将自破共比者。即不解因明道理也。今言自许初三摄眼识不摄者。此因便有随一不成也。以大乘自宗不许眼识不摄也。所以疏云。谓初第一心即是法。至持业释也。此是成立唯识讫也。

  自下依疏文辨心法者。有六段文。如疏中。于中分二。且第一义解心者。分为二。初正释二义。二者翻前文者。疏云。或初集起下。是且第一正释二义中。且解第一义。中分三。初立义分。二属当分。三解释分。问曰。如何名为心。疏答曰。一集起名心。此是立义分也。二者问曰。有八种识。何识名心。疏答曰。唯属当分也。三者问曰。第八识名心。有何功能。独名为心。疏答云。集诸种子起现行故。此是解释分。即下二句。解上集起二字也。

  言集诸种子者。解上集字也。言起现行故。解上起字也。故名集起名心也。言唯属第八集诸种子起现行者。此破经部师义也。即经部师云。我无第八识。但有前六识中。互相持种。以六识不俱起。如眼识起时。即眼识中。持余五识种子。及诸色种子。若耳识起时。即眼识灭已。余五识种子也种子等。即在耳识中持也。乃至第六意识起时。余五识种子在意识中持。以六个识定不俱起故。六识中随一识起。能持种子。

  从次护法破前师者。分二。先破前师。二申自义。且破经部师者。汝经部师。将前六识。互持种子者。不应正理。以阙四义故。前六不能持种也。一者前六阙常义。二者阙遍义。三者阙一类无记义。四者阙坚住义。即此四义一一各作比量。破前六不能持种也。但将一个喻四个因。第一量云。汝前六识。是有法。应不能持种故。宗中法。因云。非常相续故。同喻如电光。电光非常相续。电光即不能持种。汝前六识无常相续义。亦不能持种也。第二量者。量云。汝前六识。是有法。应不能持种故。宗中法。因。六个识不遍三界故。同喻如电光。反覆可知。经部师云。此有过也。以因有不定过。论主言。不遍三界者。为如将第六识遍三界。证六识持种。为如复将前五识不遍三界。证六识不能持种耶。即论主将非一类无记为因。即此量无过也。量云。汝前六识是有法。应不能持种。宗中法。因。非一类无记故。同喻如汝宗过行等。反覆可知。若不言汝宗简者。即大乘宗第八识相应遍行为不定过也。将他经部宗遍行。遍行是六识相应者。皆通三性也。以非一类故。第四量云。汝前六识。是有法。不能持种。宗中法。因云。不坚住故。同喻如电光。反覆可知。经部师被破已。便转救云。将识类亦能持种。论主云。识类者。亦非成正类。以圣人识是凡夫识之流类。凡夫识是圣人识之流类。不圣人识变凡夫识熏者。即应圣人识便通有漏不善性。应圣人却成凡夫耶。又凡夫识变他圣人识熏者。即应凡夫识便成无漏。应凡夫便是圣人耶。以是识类互相持种故。若不尔者。如何将识类持种耶。故知须有第八识持种子。以具四义故。

  申正义者。即唯取第八识持种子也。所以疏云。唯属第八集诸种子。起现行故。此识能聚集诸法种子。复能起诸法现行故。唯取第八识名心也。如仓库等能集一切财物故。此第八识亦尔。即梵云质多。此名为心也。

  言集诸种子者。即第八识中有色心种子。人天五趣种子。三界种子。无漏种子。三乘种子等。有无量无边种子。故名集诸种子也。

  言起现行者。即三界五趣有漏无漏一切色心等现行。皆从第八识生起。故名起现行也。即第八识是能集起。前七种子是所集起。现行所起也。即取能集起名心也。

  问曰。第八识具四分。取何分名心也。答曰。四分中唯取自证分名心也。问曰。夫言一切唯识者。即四分皆成唯识。如何四分中除三分不名。答曰。相分是色。见分是用。证自证是后边。故知唯取自证分名也。能含藏一切种子。故名心也。即自证分能集诸种子。复能起诸法现行。即令种子不散。是自证分功能也。从无始至今。更无间断。持诸种子。即第八识有集起义名心。以与种子力。令生现行。复是依持生起二因。故名心也。即第八识是集起名心可知。

  从此第二义解者。疏文亦有三段。即第一立义分者。问曰。何名为心。疏答云。积集名心。二属当分者。问曰。八识中何者心识。疏答云。属前七转。三解释分者。问。前七有何功能积集名心。答曰。疏云能熏积集诸法种故。即前七识现行。能熏得一切种子。即前七现行多法共集。故名积集。即前七识能积集。种子在第八识积多无量故。是前七功能。能积集故可知。如眼缘色时。意识同缘。即是二识共积集。得色种子。即是二识共熏种子。此共熏时。种子名所积集。也识现行。名为能积集也。余耳识等亦尔。即取前七现行名心。以能积集得诸法种子。即现行头上持种子。故得名心。问曰。前解集起者。即种子能起现。今解如何种子不能起现行。答曰。前据第八识中旧种子生故名起现行。今说七识现行头上新熏种子。未能生现行故。问曰。七识现行如何名心。答曰。七识现行如禾茎也。头上新种子如禾邃。邃从茎而生。即禾茎名为心。即前七识能熏得种子。在第八识中。即是七现行功能也。问曰。第八识种子因何而有。答曰。因他前七现行能积集得也。即前七现行名心也。问曰。约何教据说前七识名心。答曰。亦无教据。但是疏主约道理解之。此非正理也。此或是治法师义。即前七识上但有能重义。无积集义。七识现行头上。但有刹那持种子功能。后念即落在第八识自证分中持。即是第八功能。如何言前七识功能。熏便是积集义。

  第二翻释前文中。又分为二。初正释前义。二重段两文者。疏云此上二解下。是也。且第一正释前义二。前义中先第一义者。分二。初属当。二解释。且初属当。疏云。或初集起义属前七转是。二解释。现行共集下是。释云。言集者。即前七识多亲行各熏得种子名集。问曰。如何名共集。答曰。如眼识缘色时。即意识为共集也。共集种子也。问曰。第六与五识共造一事业者名共集。此是明了意识也。与五同缘。若是第七缘第八见分。既七不与六因缘。如何名共集。答曰。申七为依。六方得转。即第六与第七。亦名共集者。此亦不然。如入二无心定。前六俱灭。唯第七净分能熏种。即何成共集。此同明了意识与五同缘。共熏集种也。或与心所同缘共集者。亦得名共集。无失也。即七识现皆名共集也。以熏种子。取中间现行名心也。又解云。前七现行但说集起。即前七识各熏得种子。故名集起。即刹那后落在第八识中。即前七识无积集义。积集义是第八识自证分故。但说集义。属前七转也。问曰。何名转识。答。改转不定。三性易脱。故名转也。问曰。前六通三性。即三性不定名转易。如似第七识不通二性。唯是有覆性。不同前六三性易脱。应非转摄。答曰。虽有覆性。以因中易脱者。即名转识。即十地位中。第七识漏无漏易脱不定。亦名转识也。难曰。若尔者。即无种性人第七。定不通无漏。何名转识耶。答曰。此有二解。一云无始有不共无明轻。若至今即无明二障渐重。即轻重有异。亦名转易也。二者生欲界。二执无明即粗重。生上二界。即二执渐细轻重。亦名转易也。于中有九品。九品粗细有异故。亦名转易也。从方所解者。将王就所解。以有掉散二。易解易缘。名转易也。问。第七初地成无漏。即名转识。第八果位成无漏。应名转识。答曰。果中第八一向无漏。不名转易。因中第七漏无漏间杂。故名转识。难曰。前五识果中一向无漏。应不名转识。答。今但取因中易脱者。方名转易。前六三性易脱。第七漏无漏易脱。五变易脱。三境易脱。三量易脱。有多易脱故。即前七皆名转识也。即前七转识共集。并自同时心所共集义。得成共集熏种子也。但名集起。不名积集也。

  从此第二翻释第二义者。疏云。后积集名心。唯属第八含藏。积集诸法种故。即第八自证分中有无量旧种子。皆在第八中持。故名为积也。更能集得无量新种子。故名集也。更有集起之义。能起得一切色心现行。色心现行。从第八识自证分中生起故。名为起也。故积集之义。唯属第八识。问曰。有何行相。即第八独名积集。独名为心。答曰。疏云。含藏积集诸法种故。自证分能含藏得一切种子故。从无始至今。持种受熏。故名积集。诸法种者。即是三界种子。五趣种子。有漏无漏种子。三界五趣种子。三乘五性种子。色心等种子。名诸法种。皆在第八识中持故。含藏积集诸法种。故。积集之义局狭。以属第八识故。若集起义宽通。通八识。通种现。皆有集起之义。若积集集起是第八自证分故。复是总报主也。即第八具二义名心。一积集义。二集起义。积集集起解心者。唯第八识独名为心也。此为正义。唯识论云。能遍任持世出世间诸法种子故。是含藏义也。即自证是能持能积集。一切种子是所持所积集也。即荐福非疏主云。第八识无始相续。受熏持种。可名为心。今前七现行。但有刹那持种子义。后念即落在第八识中也。即前七现行何得名心耶。故知。唯第八独为名。前七非也。

  从此第二段两文者。疏云。此上二解至应思者。言二解者。即前七亦有能所二集。七现名能。新种子名所也。第八识上亦有能所二集。第八现行名能。识中种子名所。今但取二解中现行是能集名心。不取种子名心也。即七现亦名心。以皆是心王摄故。第八极成。即八个识现行。皆名为心。故名应思也。于中第八现行有似胜也。问曰。种子何非心。答。心者缘虑。种无缘虑故。亦是就胜而说。且言取能集现行心故。问。与第三义何别。第三亦是缘虑名心。答。第三唯取缘虑心。此中但说能集之义。故不相违也。

  第三义者。疏云。二缘虑名心者。梵云质多。此云心也。俱能缘虑自分境者。即八识各能缘得自分所缘境故。通八识说。故名俱能缘也。问曰。何名缘虑。答。缘谓能缘。虑谓思虑。或云审虑筹虑。故名缘虑。荐福云。缘虑名心者。解心通名也。问。八识各缘自分境。行相如何。答曰。说前五转识唯缘五尘。是自分境。除诸根互用及佛位也。第六缘十八界为自分境。及三世法。即一切法。有法无法。或出世间法。皆是第六识自分境也。第七识缘第八见分为自分境。若无漏时。遍缘不遮。今且有漏。唯缘第八见分。为自分境也。

  第八识欲界系者。即缘欲界根身器世间。种子通缘三界。为自分境也。若色界系者。即缘色界根身器世间。种子亦通缘三界也。若无色界系者。即第八识唯缘三界种子。为自分境也。即不简三性有漏种子。为自分境也。若圣护月菩萨解者。即许一界第八识。缘异界现行。为自分境。若护法。第八但缘异界种子。不缘异界现行。因中第八不隔界变。约定通之力即不决定。若约业果。决定不缘异界现行法也。即三界种子通缘为自分境。唯有无漏种子不缘也。

  问曰。有何行相。不许缘无漏种子。答。有三义故。所以不缘也。一者第八是有漏。正是无漏法对治识故。二者体性异故。三者不相顺故。即但而不缘。四分中依自证而住。问曰。第八识既不变缘无漏种子。即何成唯识。答曰。但有依持义持。令不散故。不离识故。亦名唯识也。举喻如赤眼人把火也。亦如人顶上带物。虽不见。以顶持之。若第六即缘得无漏种子也。问曰。六八二识一种是有漏。如何第六即缘得无漏种子也。第八即不缘。答曰。第六识即疏缘。亲缘即非也。第八识缘种子时。不许变影。事须亲缘。即不许缘无漏种子也。问曰。既不缘无漏种子。亦得名相分摄否。答曰。演秘有二解。一者无漏种子。与第八相违。不为相分也。二者因中无漏种子。是果中相分之流类。是相分摄故。亦名为相分也。若据濮阳。后义为善。问曰。器世间与他人扶尘。许第八隔界缘否。答。若依定通力。即许变缘。若业力即不许变。言力者有五力。一者大愿力。二者定力。三者通力。四者法威德力。五者业力。

  且就业力中第八变器界者。问曰。第八变者。亦通异界器等变耶。答曰。此有三师解。一者月藏。二者难陀。三者护法。且月藏论师解云。即此器世。是一切有情。上至诸佛。下至蕉具等。即三界有情。皆能变得此欲界。为自分境也。即此师意。许一界第八识通变缘三界器世间等。即引教者。立世经云。一切有情业增上力。共所变起故。即一切诸佛等。皆能共变此欲界。为自分境也。

  第二难陀论师。难前师者。有三难也。一者圣人应变秽难。二者凡夫应变净难。三者无因变下难。且第一圣人应变秽难者。若言诸佛菩萨变此欲界为自分境者。即诸佛菩萨应实变此杂秽境耶。若假变者。我亦许也。若实变即不然。诸佛杂秽种子久已亡故。此第一难也。第二凡夫应变净难者。破云。诸异生等。应实变他方此界诸净妙土。若佛菩萨菩萨。神力加备等。我亦不遮。若说业力者。即有漏净土外法异生不应实变。不能受用故。第三无因变下难者。上二界有情不生下界来。但实变下界为自分境者。作何而用以欲界粗鄙恶。如色界梵王许变下界器世者。即不[怡-台+恶]梵王受用。梵王若下来此界。升化梵王。不得由如粗罗中成火。不能碍得梵王。既若不碍梵王受用变为何用。亦无因由故。实变者。亦不许汝也。即色界有情生无色界。去不下生欲界。来变欲界者。复何所用。故知现居者及当生者。异熟识变为此界也。问曰。若尔者。何故。经云一切业增上力者同变此界。答曰。经依少分说也。业同者。即是当生业同者变也。不是一□三界等皆变也。即取上界当生者变也。难陀意取现居者。变即取当界现在有情变。亦不言傍欲界变也。言当生者。即取上二界有情。变下欲界也。故知。现居及当生者变也。

  第三护法宗分二。初破前师。二者申自义。且第一破前师者。难云。若言现居有情变者。即器将坏时既无现居。及当生者。谓异熟识变为界。此世界欲坏由何更有生者。现居有情又总已无也。此欲界临欲坏时。都无有有情。谓人第八识变为此界。为自分境也。又难云。谓诸异生生无色界。预变无用也。此生有顶寿八万劫。不妨此界数成坏。即变之何用耶。可知。

  第二申正义者。言现居者变及当生变及器若坏时。即取傍化三千欲界。第八变为此界也。以此界无有情故。言当生变者。即取器欲成时。上界有情临欲生欲界来。一念舍上二界身命时。从中有身一刹那间能变。此界亦不是上界有情变下界也。以刹那中有属欲界系故。若是上界身命者。即是上界系。以隔界故不变此界。故为自分境也。若欲坏此世界时。此世界已无有情。又无有情当生者。此界由末坏。即但取傍三千界有情。异熟识变令系住故。若初或世界时。由未有生来者。亦取傍三千界有情。变为此界。

  问曰。未有生来者。世界如何得成。答曰。但是傍欲界有情业增上力。变此世界得成以遥受也。若是坏时即是当界有情共有坏业种子。感世界坏也。问曰。若言有情有坏业种子生现即坏者。即傍欲界有情未有坏业种子生现。亦变此世界时。应彼傍界有情亦有共坏业种子耶。若言有者。即应一切傍欲界应同时坏尽耶。即不尔者。如何将傍欲界有情不坏业者。变此坏世界耶。答曰。不然。以有所随顺。能随顺故。此界现居有情有共业坏种子故。即是所随灭也。傍欲界异熟是能随顺。能随顺亦亡也。不是他方有情亦有坏业故。若是此界初成时。即是傍欲界有情当生者。业增上力感此界得成也。即第二师难云。瑜伽论说。当生者变。如何不取上二界有情耶。答曰。言一切者。但约少分一切也。如一切人见国王。但是一城之内有少分人见。也不可见。言一切者。便将为大地有情。皆见此国王耶。即瑜伽论言一切者。但约决定。当生此界来者。不约不生来者说也。故知当生者。即一念中有身即第八识顿变此界为自分境也。即八识皆缘自所变之境故。疏主俱能缘虑自分境故。上来总是第三义讫也。

  自下第四义者。疏云四或名为识了别义者。问。何名为识。答曰。识者了别境为义。即八识见分。能了别于自境。故如眼识了别也。为境耳了别声为境。乃至第八识了别。三亦以了别为义。问曰。见分能了别见分名识。自证不了别。外境自证应非识。答曰。自证是体见分是用。用不离体。即自证见分皆名识也。即了别以解识。八识通名识。若了别粗境以解识前六独名识也。所以唯识论云。了境为性相。善不善俱非也。又言能了诸境相。是说名为识也。可知。

  第五义者。疏云或名为意等无间故。即前念八识与后念八识。为依止故。即前念八识名意也。前若不灭后因何生。依前灭后方得生故。前念八识有依止用。名为意也。于中无自体为间隔。故名无间也。问曰。大乘过未无体。如何取等无间名意。如何不取第七名意。答曰。此谓顺小乘宗作此解也。以小乘取前念六识与后六识为依止故。名为意。以不信有第七意故。若大乘意者。具二义名意。一者思量。二者无间。具二义名意也。不同小乘唯取过去为意也。此名意者。是依止义解意也。如似第七与第六为依止义。故名意。即此无间意者。是通名意也。若等无间以解意八识通名意。若思量以解意者。即第七独名意。可知。问曰。第八如何名等无间。答。即刹那相引其实无断。若约能引业说引第八异趣生。似有断其实不断。

  第六义者。即解心意识三别也。疏云六或第八名心。第七名意。前六名识。此中分二。初正解心意识差别义。二者引教证成。从由此入楞伽下是也。且第一正解心意识差别者。此是约胜别名。各别立号也。第八积集起以解心。第八独名心。第七思量以解意。第七独名意。前六了别粗以解识。前六独名识也。若说通名者。前来解讫也。即是了别以解识。八识通名识等。无间解意。八识通通名意。缘虑以解心。八识通名心也。可知。此第六义是正辨别名也。即第八具二义。独名心。一者积集集起者。缘虑也。第七名意具二义。一思量。二等无间。前六名识者。亦具二义。一者了别以解识。二者别别粗境义。即各具二义。约胜杂名即心意识三差别也。问曰。前六识如何名粗。答。具四义故名粗也。一者易知故。即婴儿之属皆知有之。二者共许有故。即三乘皆共许有也。三者行相粗故。即了别行显现也。四者所缘粗故。即五尘境也。今依疏文。即是第四义故以了别粗境。故名识也。问曰。第六通十八界如同前五名粗也。答曰。若缘十八界理合不名粗。亦与前五同。缘五尘粗境。亦名为粗。即前六识名了别粗境。俱名为识也。即三法各据胜义得名也。第八积集集起义独胜。故第七思量义独胜。前六了别粗境义独胜。即三种得名差别也。正解差别讫也。第二引教者。问曰。言三种各约胜彰名心意识。有何教据耶。答曰。疏云由此入楞伽经至是说名为识也。又瑜伽识六十三云。虽此识皆名心意识。而随义胜。第八名心。第七名意。前六名识。问曰。□释中何释也。答曰。疏此心一字。全无六释也。可知。上来六义解心也。

  自下第三释心所者分五段。一者解心所义者。疏云第二心所亦有三义。至系属于心者。是也。二者释心所名者。疏云如属我物至名心所有。是也。三者举喻。疏云如𦘕师资作摸填彩者。是也。四者法合者。疏云心所缘总别相如次应知。是也。五者六释相摄者。疏云此心所言至依主二释。是也。五段不同。

  且第一解心所义者。即此心所定具三义。方名心所。疏文分二。初标三义。二正释三义。

  且标者。疏云第二心所亦有三义。可思。

  第二正释三义者。不具三义者不名心所。问曰。触等与心不即异即名心所。无为还不即异应名心所。常与心俱起触等即名为心所。无为亦□与心为性。应名为心所。以无为与心不即不离。故何妨亦名心所。将第一义简。疏云一恒依心起简无为法。无为法虽与心不即不离。即不常依心起。即无为是心之所依。夫为心所者。即心所是能依。既若无为与八为所依。定非心所无为。不恒依心起无为。无为无相湛。若虚空更有何义。言有起耶。不可说无为有其起义也。即第一义恒依心起简无为也。问曰。若尔者即色不相应依心起。即取色不相应名心。答曰。将第二义简之。疏云。二与心相应。即定与心相应故。方名心所。色不相应。不可说与心相应也。今言心所与心相应者。又须具四义故。方名相应。问曰。四义者何。一者时同。二者所依根同。三者所缘同。四者体事等。具此四义。方名相应也。问曰。将前念心所。望后念心王。应名相应者。须时同定须同刹那起。名定俱生灭也。前后念时不同。不名相应。难云。若尔言定同时起名相应者。即第六识亦与前五亦同时起。即应第六与前五互为心所耶。以同时故。答曰。将第二义。简须所依。同以五识。依五色根。第六依第七。意根即所依不同。不名为相应也。即心所与心王。定同一所依根者。方相应。难云。若言所依同即前五与第六亦同。依第七识亦是所依同。如何不互为心所相应耶。答曰。今言所依同者。须是不共所依根同。今第七与五识是共依根。即第六不与前五识相应也。即前五以五色根。为不共根。第七是第六识不共所依根。即约不共所依根者。方名根相应也。难曰。若言所依根同即名相应者。今六八识同依第七意根。亦是所依根。同应六八王为心所。名相应故。答曰。将第三义简须同所缘境。即所缘同者。方名相应。以第六识与第八不定。同所缘故。以第六识遍缘一切法。第八识即唯缘三境行相差别。皆不相应故。有说。六七是依同难者。即亦得即六七识。虽依亦同。第七依第八依第六依第八。即是疏依是共依根故。设取不如将六八名依同也。所简之中所缘不同故。不名相应也。亦不取第六。七同依第八识。即境不同也。将第四义简。即不取心王。与心王作所缘。须是所与王说相应也。难云。若言所缘境同者。即名相应。即如第六识心所受相等。与第八识相应。同缘三境时。应是第八家相应心所耶。答曰。将第四义简夫相应者。须体事等即一心王有一受一想。名事等。今第六受想等与第八相应者。即体事不等也。即一心王便有二受二想。故即体事不等。不名相应也。故知具四义。方名相应。相应简色不相应。相应不与心相应。故不名相应心所也。即五十一心所各皆与心王相应。故名心所也。难曰。若尔者即心王亦与他心所相应。四义具故。即应心王亦是心所耶。答曰。将第三义简之。疏云。系属于心也。即心王虽与心所相应。即心王虽与心所相应。即心王不系属心所。即系属于心王。即具三义故。方名心所。又更解云。问曰。若言恒依心起名所者。即是遍行有恒依心起。即遍行名心所。余别境等不恒依心起。应非心所耶。答曰。虽不常依心起。亦有与心相应之义。亦有系属于心。故亦名心所也。即此六位总简余四位法。即第二心所独名心所也。即简心王色不相应无为也。故知此心所具三义。故名心所也。上来第一释心所义说也。

  第二释心所名者。疏云。如属我物至名所有者。即将上二句。喻显下二句。下二句是正释名也。先喻显者。如属我家所有之物。是我所有物故。立我之名。从我得名也。法中解者。即是心王家所有故名心所。心即是胜。所即是劣。劣依胜心王。立名心所有也。是他心王家所有。故名心所有。即所有不是心。心不是所。所以从心王得名。故名心所也。可知。

  第三举喻者。疏云。如𦘕师资作摸填彩者。言𦘕师是主也。资者是弟子。劣于主故名资也。若准唯识。先解行相。后举喻。百法疏。即先举喻。后法合也。𦘕师即作摸。弟子即填彩也。即摸上填其彩色。彩色中有众多。即青黄赤白色也。师如心王。资如心所也。𦘕师如心王家缘总相。资如心所缘别相。别相中有种种行相。如色中有青黄赤白等。举喻可知。

  第四法合者。疏云。心王心所。缘总别相。如次应知。意云。即合上喻。将师为心王。资为心所也。师作摸如心王缘总相。弟子填彩如心所缘别相也。问曰。心王心所缘总别相者行相如何。答曰。此有三解。一云。心王缘总别相。心所亦缘总别相。如眼识缘。青色时是总相。即青色中有多种青色故。即青依青草青天等。是别相也。心所随心王。青境处缘。是他心王总想。于五心所中。各各行相别。故名别相也。问。如何心王心所三皆缘总别相耶。答曰。瑜伽论云。同一所缘故既言同一所缘者。明知。王所皆缘总别想也。第二解云。心王唯缘总相。心所唯缘别相。如眼识。心所缘青时。是总相。但缘总青。更不作多解。即缘总想相青也。心所缘别相者。即五心所作意引心。惊心为别相。触以调和为行相。是别相即诸心所各各缘境行相别。故名缘别相也。即瑜伽论云。不同一行相也。即心王缘总相。如作摸心。所缘别相。如填彩也。以疏中总相而言心王所缘。总别相也。第三解云。心王唯缘总相。心所通缘总别相也。心王缘总相。如总相作摸也。心所缘别总别相者。如弟子于总相摸中填色也。即心所于心王。总青境上作领纳相。像造作种种行相。即是通缘别相也。即瑜伽论云。同一所缘如心王心所皆缘总相下。言不同一行相者。即是心所缘别相。遍行五法。行相各各不同也。即合取前二解所。引瑜伽文。总合说者。方是也。以前二解。各引一边。道理不圆。应总取论文道理。方是即心所别相。亦不离总相中缘也如资不不离模中填种种色也。即心王心所缘总别相也。即第三解为善也。故疏云。如次应知者。即是解总别相。应可尔也。故言如次应知也。

  从次第五六释相摄者。疏云。此心所言至依主二释者。言有财释者。即心所分取他心王之名也。本来但名所。不名心。即取他心一分名。名心所也。是有财释也。言依主释者。即心胜所劣。以胜显劣。心之所故依主释。故言有财依主二释也上来五段不同。总是止释也。上来有二。初标次释。二文不同。总是第二释心所名讫也。

  自下第三释色法名者。分二。初标次正释。且初标者。疏云。第三色亦有四义者。问曰。如何言亦有。答曰。以前来心心所法。有云义三义等故。今色法所以言亦有四义也。标可知。

  第二正释者。分二。初正释名。二摄归六释。

  且正释名者。有四义。如文可见。

  且第一义者。疏云。一识所依色唯属五根者。意云。即举能依识以显。所依根也。此言识所依色者。即简所缘色也。即是简五识所缘色。非所依色也。亦不遮六八所缘色。以六八二识缘。得五色根。故此但遮五识所缘色。名识所依色也。问曰。此五根既是色法即几尘所成。答曰。其能造四大。所造四遮。即八尘所成五根也。问曰。五根与五识为所依色。若二禅也。上五根无能依识。应不名识所依色耶。答曰。亦为识所依色。以与借识为所依。故亦名识所依色也。问曰。若尔者即鼻舌二识在欲界即有。从初禅上皆无。此鼻舌二识亦无借识故。即应上界鼻舌二界。应非识所依色。答曰。是欲界识所依色流类故。亦名所依色也。此辨识所依色讫也。

  第二辨识所缘色者。疏云。二识所缘色唯属六境者。即遮内五色根。故言识所缘色。唯属六境。言唯者。遮简之义。即遮自六境。不是所依根也。亦不遮他五根。是所缘色故。以六八二识缘。彼五根为所缘。故言识所缘色者。举能缘识。显所缘境也。问曰。现在前所缘六境。可名所缘余远处色。不缘着处色。应不名所缘色。答曰。境之类故亦所缘摄。今言六境者。但对前六识。若对第八识。理实亦应言识所变色。以第八识所变色中通六境。即五境全法境少分。实定果色也。问曰。此六境几尘成。答曰。具能造四大。所造四遮。即八尘所成也。法境即不定也。问曰。既许第八通变六境。何位中变。答曰。从初结生时。一刹那间便能现变。且如欲界胎生。初变生位。于一刹那顿变山河等。至他化天下。至风轮。于一刹那顿能变起。问。欲界第八识何不变色界境。答曰。随业力所感。唯变自界。若通变上界境者。即三界互变杂乱过也。若定通力变异界境亦不遮也。难曰。第八识不许隔界。变其第六识。如何许变异界境。答曰。第八识随自先业。是总报定故。不许隔界。变第六识。不随先业。又不是总报主。故许隔界变也。问曰。欲界第八既不变上界色。如何马胜第八变得初禅梵王宫殿等。又梵王下至欲界。佛边听法。来即初禅梵王第八。亦变欲界器世等。及他人浮尘。如何言不隔界变。答曰。有二说。一云。由自界业力。第八识不遥隔界。变他色界业果。色若定通力即不决定也。二云。自界第八近即变其定果色隔界。遥远即不变他界定果色也。上来识所缘色六境摄也。可知。

  从次第三正辨色义者。问曰。色者何义。答曰。色者质碍为义。即疏云三总相而言质碍名色者。此名色者。通根及根依处。皆名为色。以质碍故。问曰。一切色皆有能造四大。所造四尘八尘互相涉入。如何言质碍答曰。四尘虽不碍他。但各各自碍故。即如色碍色香碍香味亦自故。名质碍名色也。问曰。地狱无数有情同处受苦。一一身皆遍满亦无色碍。又佛自受用身有无量无数。各各皆遍法界不障碍故。何言质碍。又如中有身。能透过七重山。七重山亦不障碍也。即质碍义何成。答曰。亦自碍故不碍他也。如中有身。望类亦有质碍也。受苦之人望彼人。即不障碍。但一一人皆自质碍故。亦名碍也。即刀轮火等皆能碍也。若佛身一一色相皆不障碍者。不思议故不定也。若准法菀章中。问云。大种造色有对同处。既无障碍云理不说无对性耶。答曰。互相顺生不相障碍故。人此类业增上所生诸根遍故。皆互受用。如中有身虽有对性。而不相碍。此亦尔问曰。如大种造色等。既互不相离者。何名质碍。答曰。准瑜伽第三说。诸色处有二不相离。一同处不相离。二和杂不相离。且同处不相离者。如能造四大。同处互相涉入。即成相根身。其实诸尘各各有异也。即质碍成如水乳合在一处。不可简名。鹅王饮之元来有别。即地中有水。水中有火等也。二和杂不相离者。即能所二造相和杂。故互相涉入。虽在一处。无本有异。非如谷麦等分折。故名和杂不相离也。即大造同类相望名同处不相离。异相者能所造也。大造相望一处住者。名和杂不相离。非如他宗同类极成有别不同一处也。此解碍者。有二。一者俱碍即是实色相碍。即能碍他。亦为所碍。即如手碍手是也。二所碍者。即是假色但是所碍不能碍他也。前来解不相离者。即四尘各各守自性故。亦名碍也。即诸尘一一皆有守自性故。若望前二不相离。皆浑一处。即不名质碍。今八尘合一尘。色根等有实用故。便有质碍也。又眼根等虽在身根一处。同既能所二造。合成一相。如何此色相分从自种生耶。答。虽成一粗。相中有八尘。各自有种生。眼识但见八尘中一色。尘中一色尘。一色尘自有种生也。即不教眼识见余尘故也。余四境但余声尘。声尘是孤行也。余三成一粗相。一粗相中有三相分也。即眼鼻舌身四识名缘。自地即于一粗相上。各缘得自相分。故不尔应成互用耶。即犯诸根互用也。今言能造便是身根识得。虽诸根同在处。以各根皆守自性。是实亦名为质碍名色也。可思。

  从次第四义者。疏云又色有二。一者有对等者分二。初辨有对。二辨无对。且有对中分三。初正辨有对。二叙异计。三显正义。

  且第一正辨者。疏云一者有对有三种有对色。一者障碍有对。二者境界有对。三者所缘有对也。且障碍有对者。即十色处五根五境也。是对碍义。如石碍石。如手碍手。名障碍有对也。即约色自体说。有实自性。有对碍用。故名障碍。从二即约对根。识义别辨。后二有对也。二境界有对者。谓五根照境。故名境界。有对但对根。故即名境界也。以是实境故。复名有对也。三所缘有对者。谓心心所法是能缘对所缘之相分。故名所缘有对也。即五尘境是五识之所缘境也。名有质碍名有对。若五根与六八为所缘有对也。实定果色亦是有对色也。但对能缘心。故。名为有对。即对心名所缘。对根名境界也。以俱碍故名障碍有对。问曰。所对与境界何别。答。境体是一约不同。故有异也。对根说为境界。对心名所缘也。问曰。识缘根境为变影。缘为亲缘。答有二解。一云变影。二云亲缘。名同境根。故境之种子即是识。重得生现。与二为境。问。既此境与根识为境者。即有境时必有识境。若无识不生亦应境无时根不转耶。答。识有间断。随境而说。根是相续。无境时根不断。即根如镜。有色即照。无色时常有用也。即三有对色体无差别也。若约色自性体。说即名障碍。此色对根识。即名所缘境界也。其实体无别也。此有□□一有见有对即是眼识缘。青白等时眼所见。故□有见色有质碍对碍义。故名有对也。二无见有对者。即声香味触等。又实定果色眼识不见名无见。自有相碍。故名对。问曰。定果色既是实。如何眼识不见耶。答曰。定果是第六家定果。色眼识不能直缘。但是变影像缘。即影像但属业果摄也。云无见无对者。即是极微等假色无表等眼识不见。又无对碍义。以无质碍故。亦名无对也。所以疏云一者有对也。

  疏云若唯有宗极所成者。言有宗者。即三世实有之师也。即佛灭后四百年初。健驮罗国王问协尊者曰。诸部立轨范。何者最胜。尊者答曰。诸部之中莫过有宗。即疏主引此宗言极微所成也。有云。是世友尊者是有宗也。问曰。何以知之。答曰。昔日罽利吒王每请诸罗汉在宫供养。后时僧多。王便简之。唯取无学。故阿罗汉请五百人供养。唯简四百九十九人。欠一人。即世友尊者非是罗汉。在一净处坐。纳百纳。诸罗汉曰。汝不断结。何以变着衣服。何不速断烦恼证取无学果。且向王宫受供养。以少一人故。世友答曰。我弃罗汉如啼唾。何要证罗汉果也。即诸罗汉等一时责之。即世友尊者云。汝若不信我者。即衣中抽一条缕。团作一团。着掷在空中。缕团末至地中。我便与证罗汉果。诸罗汉皆不信世友。便掷缕团在空中。忽然诸天一时下来。捧缕团。将不肯令下。诸天云。大士修行经无量劫。今次补佛处。何以为小小事。劫退趣小乘果。诸罗汉见之。悉皆悼然便供养请为教主。便是有宗也。即执一切。皆是心外实极微所成。三世皆实有。三得得三世法令不失。故引此宗。是极微所成也。即梵云萨婆多。此云一切有。一切皆执实有故。一切□积极微所成。以计诸法。心外实有。故名有宗也。即执能成极微与所成粗色皆实有故。

  此萨婆多有新旧二师。且古萨婆多云七极成。聚成粗色。然七极微成。其粗色即成一相。名和集色。此师意虽七极微。和合一处。以各各自成粗色。不相资也。即许极微有质碍故。若顺正理师。即是新萨婆多。即七极微。同聚而体相近一邻虚地相质与力。各各成其大相。始成粗色。名之为和集。即新旧二师同是和集相似也。若是古萨婆多极微。无方分为圆故。故细从粗十色处摄也。即极微有质碍故。若准经部师。极微碍实积成粗色。粗色是假。此师极微随粗色摄。即于十色处摄也。

  问曰。此极微是何识缘。答曰。是第六识缘积成粗色。粗色亦眼识缘也。实从□□十色处摄也。即是细实粗假也。此经部师不说□微。是眼等识所缘。缘以眼识无极微相故。即此五根皆是极微聚成粗色。如阿拏色。方是眼识之境。阿拏色者。即是七极微成也。此师意极微有方分质碍。是对碍义。即诸小乘师皆许极微。成五根尘。大地山河等皆积极微所成也。即俱舍论偈云。极微微金水。兔羊牛隙尘。蚁虱麦指节。后后增七倍。二十四指肘。四肘成弓量。五百俱卢舍。此八逾缮那。以此倍倍积成世界也。若是大乘宗。不许极微积成粗色。以极微本来无体。更将何成粗色耶。由此总作四句分别者。一者经部十色处粗假细实。二者大乘世谛门中粗实细假。三者萨婆多粗细俱实。四者说假部粗细俱假。此下破中但破经部萨婆多二宗也。余部同此破也。

  先破萨婆多极微是实者。论主云。汝萨婆多执极微是实有对碍者。量云。汝极微是有法。此应是假。宗中法。因云。□质碍故。同喻如瓶衣等。反之可解。

  次破经部极微有方分是实。破云。汝执极微是有法。应可分㭊。非实故宗。因云有方分故。同喻如粗色也。反之易知。又量云。汝极微是有法。定是假。宗中法。因云聚成故。同喻如粗色。粗色是极微所成。粗色是假。汝能成极微成粗色。故如粗色。亦是假也。

  下正破萨婆多无方分有五难。一者极微无方分应无光影难。二见浊无差难。三一应成六难。四极微无中表微聚不异难。五极微无方分应无障隔难。

  且第一极微无方分应无光影难者。汝萨婆多便执言极微无方分。和杂成粗色者。即应所成粗也。亦无分方分也。以体即极微故应立。量云。汝和合色是有法。应无方分故宗。因云。体即极微故。同喻如能成极微。能成极微。以是极微故。即无方分。即所□粗色即极微故。亦无方分。今破已即令粗色亦无方分也。既成无方分者。即立量云。汝和合色是有法。应不能乘光发影故。宗中法。因云。无方分故如非色等。非色等以无方分故。非色等即不能乘光发影。汝和合色无方分。如非色不能乘光发影也。若极微有乘光发影者。如日轮才举照一柱等时。东西两边光影。各现此柱。东边即乘光。西边即发影。故知乘光发影处既不同。即所执极微定有方分也。若言无方分者。即日照柱时。照柱东时。应柱西亦有光明。即柱应无有影。何以以无方分故。以无障碍故。即左右皆是难也。若言粗和合色有方分者。即应极微亦有方分。又量云。汝之极微是有法应有方分。故宗因云。即和合色故如和合色可知。故知定有方分也。若粗细二色有方分者。即可分折。如何言极微是实耶。

  第二见触无差难者。难云。汝若言极微都无□□□者。应眼见及手触壁之时。应见此边时。应见彼方分耶。手触壁时得此边时。应便得彼边耶。□无方分故粗色既即极微者。便有方分。故知极微成粗色有方分者。明知能成极微定有方分也。以体即极微故也。

  第三一应成六难者。难云。汝萨婆多若言无方分者。即极微随所住处应有六东西南北上下六方。若无六方者。即应东即是西南即是北。既若六方有差别者。即知极微定有方分。以粗色是假。微成粗色即有六方。若言定无方分者。即此粗色东边便是西边等。若尔者即应如非色心心所也。若似心心所法无方分无相㒵者。即如何更能成得山河大地等耶。若不尔者。明知极微有方分也。

  第四极微无中表微聚不异难者。若言极微无方分者。即无中也。此粗色既是极微成者。即应粗色亦无中表也。是极微成故七极微成粗色。即一个极微既无中表无方分。余六个极微亦尔。即粗色即是细色。细色即应是粗色。以极微犹自无中表无方分。如何所成粗色即有中表耶。既无中表者。即非色等即是心心所也。即汝萨婆多师相资义不成。以极微无中表故。更何相资也。

  第五极微即粗色无方分应无障隔难者。即汝有对粗色应无障隔。以即极微故犹如极微。极微犹自无障隔。即所成粗色。如何即有障隔耶。若粗色有障隔者。即应能成极微。亦应有障隔也。如何言无方分耶。以汝执有对色即极微。极微之外无有对色也。极微若无方分。粗色应亦无方分。无方分故亦无障隔如非色等。量云。汝粗色是有法。应无方分。宗中法。因云无障隔故。同喻如心心所。心心所无障隔故。心心所即无方分。粗色无障隔。亦无方分也。是故汝□执极微必有方分。有方分故便可分扸。可分扸故□非实有。即诸小乘师一时向前来论主难。我非实有色者。即论主五识岂无所依色根。岂无所缘色境。

  下论主申正义者。论主言。虽非色。而是识变。非是心外妄执实有。此言识变者。意显不同小乘师也。我大乘宗。相尘色皆是从种子生现行。即此所造色等皆从自种而生。假大种为能造也。所以疏云。大乘即用能造色。即十有色。是也。即一切皆是第八识顿变也。论主然识变时。随量大小。顿现一相。若生长时。即渐渐长成大相。必定皆是第八识顿变。如松树百尺初生虽未长成。第八已顿变百尺讫也。二云或一日一时顿变。即念念顿变。皆从种字生故。□□心外实有也。又如无色界人本来无身形。若□□□禅色究竟天时。即前刹那无形。后刹那从第八□□子顿生一万六千由旬身。故名顿变。问曰。如胎生□生。初生一念。有羯罗蓝中。唯有七八二识。第二念方有第六识。乃至五七日五根具时。方有五识。如是经三十八七。方出母胎。作婴儿童子乃至老死。皆是渐渐生。何名为顿变。答曰。虽即如此。但不从心外极微生故。名为顿变。但从自种子一念即顿生。名顿变也。所以大乘即用能造色成。即十有色是也。问。所造不从自种生。要假能造造所造。既从自种生。何要能造造所造也。答曰。所造虽从自种生。由有能造故。所造得生。若无能造。所造虽有种。定不生也。问曰。第八识中能所造何先何后。答曰。同时生也。问曰。既同时有。如何能造造所造。答曰。虽同刹那。以能造正生时。所造还生。以依能造起所造同时生也。亦名能造造所造也。问曰。前来说皆是第八识顿变。即更何用□□造耶。答曰。言顿变者。种子生现行名顿变。非如有宗极微成也。若言种子生现行。即所造色亦有种子生。何用能造。即以有为法仗因托缘。彼方生故。亦假能造造所造。所造虽自有种。以所造力劣。不能自起。要假能造为助缘也。亦如大镜。镜虽有火用。要日光为助缘也。

  疏云二者无对非极微成。至法处色是也。解云。无对者。以无对碍故。是假色也。即法处五般色皆是假色。不对眼唯对意识故。问曰。迥略二色是假极微色。又遍计是妄变所引非是。即可言无对。若定果实色五识既缘。何言无对。答曰。一者言无对者。但约多分说也。二者亦是约细实定果及假定果说。以眼不见故。即法处色名无对。若是粗实定果色。亦不妨是有对也。或言无□□□是顺小乘。以小乘宗。唯信有法处变所引色□□对故。言非极微成者。问曰。大乘若有对是极微者。即言无对非极微成。大乘既有对中早非极微成。何以无对中更言非极微成耶。答曰。此疏文顺小乘云。言非极微成也。不尔前有对中。大乘应是极微成耶。即小乘唯信无表色是无对非极微成。仍是实色即小乘有对中是极微成故。所以无对中言非极微成也。若大乘无表色是思。依善恶分限。假立无表色。以防色发色。假名为色也。

  其实是思种上假立之。下破小乘实。无表从表生者。问曰。小乘无对。非极微成。即从何而生。答曰。即无表从表色生也。下破云。汝身表语表非实有。以有动。有动转故即分扸。分扸故即是假无体。既无实体。即表□不成。表□不成者即无表。何立以无表依表。故以无有表不。更何言是实耶。语表□□实有以依声上立故声。若一刹那无诠表故。即表义不成。即无表何立。故知无表定非实有也。大乘无表亦是假也可知。上来四段不同。总是正解色名。

  从次第二六释收摄如何。疏云此色一字亦无六释也。以一个字无离合故。六释不摄也。上来有二。初正释色。二六释收摄。二文不同。正是第二正释讫也。上来有二。初标。次正释。两段不同。总是大文第三释色法名讫也。

  自下第四释第四不相应行名者。分三。初正释名。疏云第四不相应行如理应思已来。是正释名也。二者与六释相摄者。疏云行即不相应持业释也。至相违释也至相违释已来是也。三会释论文者。疏云。有本云至俱实亦非心所相应。是也。三段不同□□。

  百法论显出钞卷第二末

  东域传灯目录云。百法论显幽十卷。京总持寺从芳释潞府记。予曾索之于我南京诸大寺经库。而未得。为憾也久焉。今兹君遥寄此书云。斯书原本。实是系大原良忍上人珍袭也。惜哉首尾共欠。不知何书谁作。仍见奈何之。乃案此本。往往有现行头上新种之语。是所未见于基大师等章疏也。偶捡唯识论本文钞第二之四。引显幽钞九本中。有此语。又间间举荐福之说。此亦本文抄第二之二所引。彼钞第七卷中所出也。况乎无漏种缘不。无漏种唯识。及第六相例。并相分摄在。四番问答。是本文抄第二之二所引。彼钞二末全文也。当知此本是百法论显幽抄二末也。盖释论云。一切法者略有五种。乃至四所显示如是次第之文也。然则所谓疏主者。指潞府义忠法师。又云沿法师者。或是玄沿法师百法论钞乎。今幸获此珍本。不胜欢喜之至。敢记愚案。以为答书而已。

  定胤和南
卍续藏第 48 册 No. 0799 百法论显幽钞


  百法论显幽钞卷第七末

  者。即是贪之□□□□□□有二。一者分别贪。二者俱生贪。即分别俱生□□皆以染着为性也。可知。

  第二释业用者。有两个业用也。疏云。能障无贪。是一个业用。生苦为业。是两个业用也。即正与无贪相违。歒对业用也。能障无贪不起。又能生苦□。即以贪爱能润生。即一切苦果。皆因贪爱而□。能生苦果。名生苦为业也。即瑜伽论言。九种润□心俱生爱俱。故功能润最胜。能生一切苦果。名□苦为业也。若望显扬论说。此贪有恶五业也。一者障无贪。二者能障菩提涅槃。三者损自他。四者能趣恶道。五者增长贪。问曰。如何此中与显扬不同。答曰。但是开合有异。亦无过失。此中能障无贪。是显扬五业中第一□□□□□苦者。即摄得显扬下四业也。若开此□业。□□□业。若合即有此两重业用也。可知。

  从次第三重解前体业者。疏云。谓由爱力取蕴生故。解云。谓由爱力者。即重解前体性也。言取蕴者。即重解前生苦为业也。即由有此贪爱力故。即一切苦果因此而生也。言取者。即是取支也。即爱增名取也。言蕴者。即是苦果等是蕴也。即五蕴身从取而生。即由爱取二支。润前五果种子。转名为有。有者变异于前。故名有也。若是初结生相续时属生支。皆由受取。方结生故。即此五蕴因此爱取而生。故名取蕴也。即是增上爱能生五蕴故。言谓由爱力取蕴生故。生上二界时。由爱静虑等。即润上二界五种子故。便生上二界五蕴也。即此爱取能□□诸烦恼故。有此多义。亦名取蕴生也。□又□□□从蕴生故。名取蕴生也。即由诸蕴□□□□□取烦恼。由有蕴牵生爱取故。即从蕴生□□名取蕴生也。即同时诸烦恼皆能生。以言取者。即摄全界烦恼。若取从蕴生者。即集谛从苦谛生。以苦谛为境。为牵生集谛故。若蕴从取生者。即如苦谛。从集谛生也。以集发润业故。令苦谛生也。若蕴从取生。即从因为名。名为取蕴。如草糠火。以草糠为因。火为果。以因此草糠烧得火者。即从因得名。名草糠火。今取为因。因有取故。生得蕴名为取蕴也。若是取从蕴生。即从果为名。名取蕴。如花果为树为因。以树上有花果。从果得名。名华果树。今取从蕴生。即蕴是果。取为因。亦是从果得名。名为取蕴生也。又言取从蕴生者。即如□□臣。即取如王也。蕴如臣。即臣属于王。名□□□□蕴属他取故。名为取蕴也。此蕴属于取。□□□□。此是一切异生之蕴也。可知。上来总是重解前体业。

  上来有三。初正出体。二者释业用。三者重解前文。三段不同。总是正释。

  上来有二。初问。二正释。二文不同。总是第一解贪讫也。

  自下第二解嗔者分二。初问。二正释。且初问者。疏云。何名嗔。此应言嗔。以何为体性。以何为业用。此疏文是总问。亦名双问。

  二正释名者分二。初略释体业。二者广释体业。

  且略释者。先出体。二辨业用。且正出体者。疏云。于若苦具增恚为性者。解云。即三苦皆生于嗔也。若增强者。即苦受生嗔。而增猛故。以乐受乖离故。便生于嗔也。即苦受生嗔殊胜也。言苦具者。即一切有漏法无漏法。皆能生苦具也。即苦具能生嗔也。问曰。有漏顺苦。□□□□苦具。无漏不顺苦。如何亦名苦具。答曰。随□□□无漏即非也。若为缘生于苦者。无漏亦□苦具也。何者是即邪见谛谤无漏灭道等。即招得恶趣之苦。嗔于灭道便生地狱苦者。即灭道皆是苦具。问曰。如何知之。答曰。瑜伽五十八云。迷灭道谛。嗔亦亲增。嫉灭道故。亦说无漏苦具也。问曰。前言三苦能生嗔者。何者是三苦。答曰。三苦者。一者苦苦。二者坏苦。三者行苦也。且第一苦苦者。即性是苦受。即言苦者是违境。即逼迫境是也。下更重言苦者。即是上苦受。领纳苦境。故言苦苦也。二坏苦者。即是乐受生已。即乐散坏时。名坏苦。即乐受变坏故。名为坏苦也。可知。三者行苦者。即三界有漏三性□□等。皆名行苦。即乐舍等受等。皆有造□□□□名行。以是有漏皆苦。名为行苦也。即乐□□坏苦也。若是有漏乐受喜受等。凡情观时。□诸言是乐。若是智者观之。总名苦也。即一切有漏皆名行苦也。即经部鸠摩逻多偈云。如以一枝毛。置在掌中即不觉。若置在眼精上。即极不安稳也。愚人观有漏乐受等。如将一毛置在掌中。不觉不知。若是智观之。如眼精上置一毛。即极生猒患也。即三界无安。是真火宅。皆是苦也。问曰。此三苦通三界否。答曰。欲界具三苦。色界有坏苦行苦。无色界唯有行苦也。或言上二界唯是行苦者。道理稍胜。以色界身死。拂然早灭。无五根对等也。又有八苦。即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盛阴□。□解生苦者。即是胎中有众苦。逼迫苦业。□□□也。二者老苦者。即时分变异故。三者病苦者。即四大受变异乖违故。四者老苦。即寿□受变坏故。世风力解支节。无处不苦也。五者求不得苦。已得之财贪着。若未得之财。追求不得。故生众苦也。六爱别离苦者。即于妻子等。离别之时。生爱乐故。生种种苦也。七者怨憎会苦。即是怨家相逢。便生于苦也。八者五盛阴苦。即有漏五蕴身有诸苦也。即此八种苦与三苦相摄者。即依对法论说。生老病死怨憎会。此五个苦。即是苦苦所摄也。谓五苦顺苦变受之法。亦是苦受之自相也。若是爱别离求不得。此二是坏苦摄也。谓此二种苦。正能坏乐受故。若是五盛阴苦。即与行苦相摄也。此第□□以道理。即通摄余七苦也。问曰。此八苦于□□□。何者有。何者无。答曰。欲界具者八苦。□□界无前七苦也。唯有五盛阴苦。即此八苦□□。皆生于嗔也。即此嗔于此苦及苦具上憎恚。为嗔之体性也。

  次辨业用者。疏云能障无嗔至所依为业者。此有两个业用也。能障无嗔不安稳性。是一个业用也。恶行所依为业。是两个业用也。以嗔体性相违故。即障无嗔。是其业用也。有此嗔故。令身心扰恼不安稳也。恶行所依者。即是恶业。以嗔唯不善性。能发三涂恶业。即与恶业为所依。即行者是业。既言恶行者。明知是恶业也。能发恶业。与恶业为所依。故是业用也。若准显扬论说。此嗔亦有五业也。一者能障无嗔故。二者能障菩提涅槃故。三者损□□故。四者趣恶道故。五者增长嗔故。即此□□□无嗔者。是显扬论第一业用也。下言□□□依为业者。是下四业也。可知。上来总是略释体业也。

  第二广解业用者。疏云谓嗔必令身心热恼至不善性故者。解云。即是重解前业用也。谓嗔必令身心热恼者。即重解前不安稳性也。起诸业不善性故。重解前恶行所依也。即由有嗔故。即令身热心恼也。即身惊肉战。不安稳也。起诸恶业不善性者。由有嗔故。必能发恶业。恶业者必是不善性。即意识相应嗔。能正发恶行。若五识相应嗔。即随转心发恶业也。即对法云。心怀憎恚。多住苦故。故嗔与恶行。为所依也。以能起得诸恶业不善性故。

  上来有二。初略释体业。二者重前解业用。二文不同。谓之正释。

  上来有二。初问。二正释。两文不同。总是解嗔也。

  自下第三解无明。分二。初问。后正释。且初问者。疏言何名痴。意问云。此痴以何为体性业用也。此疏文总问也。可知。

  第二正释者。于中分二。初略释体业。二者广解前文。且略释体业者。疏云。于诸理事所依为业者。且先正释体性者。疏云。于诸理事迷闇为性者。解云。此总合说也。大疏云。独头无明唯迷理也。相应无明亦亦迷理事。

  大段无明有四种四种不同。总而言之。于诸理事迷闇为性也。言迷者。谓昏迷也。闇者即闇昧。若理事皆无晓会。故云迷闇为性也。可知。

  次辨业用者。此皆有两个业用也。能障无痴。是一个业用也。一切杂染所依者。是两个业用也。即能障无痴不起故。以痴与无痴相违法故。若有痴□□。无痴必不生。即闇与明是相违故。以违此无痴不起。故云能障无痴也。言一切杂染所依者。即此痴起时。即能与一切杂染法。为所依止。是业用也。问曰。如何名一切杂染。答曰。即是三杂染也。问曰。三杂染者何。答曰。一者烦恼杂染者。即是无明爱取三支是也。即此无明与爱取业烦恼为所依。即与烦恼杂染所依为业也。二者业杂染者。即是行支。所谓福非福不动等业。并有支一分。是业杂染摄也。即行支是无明发也。即业杂染依无明。无明与业杂染所依为业也。三者生杂染者。即是五果种子。及有支少分。及生老死支。皆是生杂染也。即十二支中。即无明与余十一支为所依也。故言一切杂染所依为业也。可知。上来略解体业也。

  第二广释前文者。此即唯广前业用也。疏云。谓由无明起疑耶见□杂染法故者。解云。由有此无明。于谛理事迷闇故。便起得疑及耶见。即拨无谛理。以犹预故。若有耶定。即正定不生。何名耶定。即无想定等是也。此重广能障无痴也。下重解三杂染者。疏云贪等烦恼随烦恼者。即解烦恼杂染也。业之一字。解业杂染也。由有此二杂染故。便招得生杂染也。故疏云能招后有。生杂染法故。或能招后有。生杂染法故。此一段疏文。总是生杂染也。以五果种子。为生杂染之因。能招当来二支果。故名能招后有生杂染也。理实五果种子。及有支一分。并生老死支。皆是生杂染也。即此三杂染。皆因无明生起。此唯取见道无明。能生三杂染法。起疑邪见也。不是修道无明也。问曰。为复唯起邪见。为复更起余四见。答曰。耶见宽通。如增上缘。即总摄五见。皆是邪见摄也。但以见不正故。总名邪见也。若有痴时。即诸惑皆生也。即有此邪见疑等。便一切烦恼总生。即推功归本。皆因无明也。问曰。何故百法论文。无明即在慢后。唯识论无明即在慢前。即二论如何前后不同。答曰。百法论说痴居慢后。即显无明通利钝故。通上下故。若是唯识论中。说无明居前者。即显三不善根一处辨也。亦无别义也。可知。

  上来有二。初略释体业。二广前业用。两段不同。总是正释。上来有二。初问。二正释。二文不同。总是第二释无明讫。

  自下第四释慢者分二。初问。二正释。且初问者。疏云。何为慢。应言此慢以何为体。以何为业用。此是总问也。可知。

  第二正释者分三。初略释体业。二者广释体业。三者辨差别。

  且第一释体业中。先出体。后辨业用。且出体性者。疏云恃己于他高举为性者。意云。恃己等。即是恃赖自身也。即恃者恃由。依也赖也。即对他劣人。恃赖己身端正。或恃赖事业书诗等。或恃赖族姓等。便高举也。即陵他人。即自恃赖等。不自前人。故名慢。慢即高举也。问曰。言高举即名慢者。即何故对法论云。有我故名心高举。答曰。此对法约根本说。即说我见与慢同时起。即我见是根本故。且言我高举也。其意高举是慢。是慢体性也。可知。

  第二释业用者。此有两业用也。疏云。能障不慢。是一个业用。生苦为业。即是两重业用也。若有慢时。即心高举。起不慢时。即心谦下也。以体性相违故。以慢起时正障不慢也。故云能障不慢也。言生苦者。即谓慢高举。即于胜人胜法上。心高举故。于圣人法上。生陵略故。遂堕恶道。受诸苦故。因慢生得诸恶苦者。名为生苦为业也。若望显扬论说。此慢亦有五业也。一者能障不慢。二者能障菩提涅槃。三者损自他故。四者趣恶道故。五增慢故。即疏中言生苦为业者。即摄得显扬五业中下四业也。此疏中言能障不慢者。即是彼论第一业也。即开合不同。若开即成五业。若合说即有两重业也。可知。上来第一略释体业也。

  第二广释体业者。且先广前体者。疏云。谓若有慢至心不谦下者。解云。于德有德者。即是起慢之处也。于德者。即是殊胜功德法也。即是三乘圣教是也。言有德者。即是有德业□也。即三乘圣教等。即于三乘贤圣人及法。心不谦下者。是慢之体性也。即重解前高举为性也。可知。

  第二重释业用者。疏云由此生死至受诸苦故者。解云。或有疏本。言自此者。或云由此者。皆是写人不定也。即有此慢。于三乘贤圣人法。心不谦下者。即于圣教等。生陵略心。即不可超凡成圣也。即与业为增上缘。能趣恶道。生死轮回。受诸众苦。无有断绝。名为无穷也。可知。上来第二广释前文。可知。

  第三辨差别者。于中分二。初解慢种类。二者从一切皆通见修所断下。是破小乘也。且第一解慢种类者。疏云依慢差别至我得处生者。解云。七九种即是慢种类也。谓于三品我得处生。是生见之处也。问曰。何名种类。答曰。七个是慢。九个是慢类也。且七慢者。一者慢。二者过慢。三者慢过慢。四者卑慢。五者我慢。六者增上慢。七者耶慢也。即五法上。起七慢也。即于三品我德处也。即四于三品起。三于二法生也。即于下品人身起慢。即于劣计见转胜。是慢也。以见前人不解事业相㒵身品亦劣。即于此下品劣身。便计己为胜。即全不如我。是慢也。二者过慢。即于中品人起也。即于等计己胜也。即前人与此人。一切皆相似一种。是中品人即此人。即此人便计他人如我。即事业相似。便言我胜于他。即于等计己胜也。三者是慢过慢。即于上品人起也。即于胜计己胜也。即此人自是中品人。便于上品人身起慢云。此上品人亦不如我。我胜于此人。故即言胜。于中品人即是慢。更言我亦胜于上品人。便是慢过慢也。即于胜计己胜也。四者卑慢者。亦于上品人起也。即此人多分不及他人。便自计言我但少分不及他。是卑慢也。即三品起得此四慢也。五者我慢。即于我境上起也。即自恃赖己五蕴身。为殊胜故。即计五蕴为我也。诸人皆不如我。即自恃己身高举也。第五于德上起两个慢者。言德者。即是三乘圣人及圣教也。即起得增上慢及耶慢也。且辨增上慢者。即少得谓多得。是增上慢也。即如无文比丘得四禅定。便计为四沙门果。即少分得四禅根本定。便计多圣果者。是少得谓多得也。有解云。无文比丘。即是全不得计为得也。若言得初果已。计为第四果者。即是少得谓多得。今既全不得四果□。是得四禅有漏故。全不得无漏定。不是少得谓多得也。第二解云。亦有少得也。即得圣之时。断惑尽。显得无为。名择灭无为。此比丘得第四定。显离八灾患。显得不动无为。即是六无为中。得一分无为也。亦是少得计为全得。是增上慢也。第七亦于德上起邪见慢也。即全不得。计为得者。是邪慢。如外道。全不得涅槃。便计无想天是涅槃解脱。即是邪慢也。问曰。卑慢计言我少分不如他者。即无高举。如何名慢。答曰。谓此人多分不如他。便计言我但是少分不如他。亦有增强分。故亦名慢。但有称量心。即总名为慢也。虽言我少分不如他者。有称量门中。总名为慢也。即于五个境上。起七个慢。故疏云。谓于三品我得处生也。七慢可知。

  言九慢者。即是慢类也。即此九慢。大乘经中。未见有文也。今准小乘婆沙第百九十及俱舍论长行第十九说。有九慢。九慢即我胜我等劣为三也。有胜有等有劣为三。无胜无等无劣为三。即是九个慢类也。一得偈偈。即过慢慢卑慢。如次说初三。卑慢慢过慢。如次说中三。慢过慢卑慢。如次说后三也。荐福言。应一一置慢类之言。即言我胜慢类。我等慢类。我劣慢类也。下皆应置慢类之言也。问曰。此九慢与前七慢。何宽何狭。答曰。七慢即宽。九慢即狭。即九慢是七慢中三个慢起。得九慢也。问曰。前三慢者何。答曰。一者慢。二者过慢。三者卑慢。于此三个慢。深流出九慢类也。九慢者。且第一三种者。即是我胜等三也。一者我胜慢类者。从下中品人。起过慢也。即下品人定不如我。若是中品人。与此相似。即此人计言。中品人亦不如我。即于等计己胜。名我胜也。二者等慢类者。即是前七慢中。第三慢也。即于上品人起。即上品人胜于此人。此人计言。与我高等。即是于胜计己等。名我等也。三者我劣慢类者。即是卑慢。亦于上品人起也。即上品人多分胜于此人。此人计言。我但少分不如他。是我劣也。此解第一句过慢慢卑慢也。第二句云。卑慢慢过慢者。即是中三也。第一是有胜慢类者。即是卑慢也于上品人起。上品人多分胜于此人。此人自计云。我但少分不如他。即于胜计己劣。名有胜。于我少分故。二者有等慢类者。即是慢也。即亦于上品人起也。即是胜计己等也。可知。三者有劣慢类者。即是过慢也。即于中下品人起也。即中下品人皆劣于我。即于劣计己胜。亦于中品等计为胜也。故□不□也。此说中三讫也。言后三者。即是慢过慢卑慢也。如次说后三者。一者无胜慢类者。即是慢。即于下品人起。即下品人唯是劣。无有胜于我。即是慢故。名无胜。二者无等者。即是过慢也。于中品人起。以此人与彼人相似故。即此人计云。我胜于彼人。即于等计己胜。我胜于彼人。彼人不与我等故。故名无等也。三无劣慢类者。即是卑慢。即于上品人起也。即于胜计己等。即此人是中品人。便计云。我上品人高等。不我劣于彼人。故云无劣也。或我少不如他。多分相似也。即我不劣于他。故名无劣也。上来解九慢类。唯于三品人起。不于我德二境生也。即狭于七十慢也。即大疏与俱舍周也。上来总是第一择慢种类讫也。

  从次第二破小乘宗者。疏云。一切皆通见修所断。即起□无失者。意云。即九慢者。大小乘并通见修所断。彼小乘宗虽言慢类通修道断。此九慢类。于修道中。但有种子。不许有慢类起现行也。见即俱舍疏有问云。何以圣位有彼慢类与我慢。未能断时。如何不起现行耶。小乘师引偈答云。慢类等我慢。恶作中不善。圣有而不起。见疑所憎故。意云。九慢由我见所憎故。全至修道位。我见既断。故慢类我慢亦不现行也。举喻。我见似弓背。慢类及我慢似面。弓背既折。弓面随折也。今我见既断。即慢类我慢随亦不起也。故知修道慢类不起现行。大乘破云。汝小乘若言圣位无我见者。何故言今者我我何所在耶。又如前三果人。闻雷声。走入室。恐我断故。□圣人有我见。我见既有。我慢有者。九慢□亦起现行也。即今者我是俱生我见。更重言我者。是分别我也。大乘修道既有我见我慢。起现行者。由斯九慢类。亦起现行。无过失也。故疏云。圣位我慢既许现行。慢类由斯起。亦无失也。此但为大乘宗说也。即前三果人有此我慢类等也。若四地已前有第六识慢也。若至第四地。作菩提分法观。所有我见永不现行也。我慢亦不起。若说第七识我见。即入第八地。方不起也。七地已前第七识慢亦起现行。若入八地已去。亦有法慢也。若邪慢增上慢。圣位定无也。唯凡夫有也。可知。上来有二。初辨慢种类。二者破小乘。两段不同。总是辨差别也。上来有三。初略出体业。二者广释体业。三辨差别。三段不同。总是正释。上来有二。初问。二正释。二文不同总是第四释慢讫也。

  自下第五解疑者。分二。初问。二正释。且初问者。疏云何为疑。意云。此疑以何为体性。以何为业用。此疏文是总问可知。

  第二正释者。分三。初略释体业。二者重释体业。三者从然此疑品至非即是慧已来。是破异说也。三段不同。且第一略释体者。且先出体者。疏云于诸谛理犹预为性者。解云。言谛理者。即是四谛道理真理。或二谛道理真理。理事等皆生犹预不定。即谛理是起疑之处也。即于四谛若事若理。为复实有。为复实无。即生犹预。犹预者是不定义也。即此唯识论。但说谛理是起疑处。若依瑜伽五十八云。疑于五相起也。问曰。何名五相。答曰。一者他世。二作用。三者因果。四者四谛。五者三宝。问曰。如何唯识瑜伽二论不同。答曰。唯识虽言谛理。亦摄瑜伽五般也。何以即疑于未来他世无苦果者。即于此四谛中。苦谛摄也。言作用者。即是疑无中有等。有传识之用。彼言因果者。即此是四谛因果通摄也。若是有漏因果。即苦集谛摄。若是无漏因果。即灭道谛摄也。彼言疑三宝者。即是此中灭道谛摄。此唯识合彼五事。总在四谛摄也。若瑜伽即开成五事也。即于此谛理。佛之与法。为有为无。犹预者是疑自性也。

  次辨业用者。此有两个业用也。疏云能障不疑。是一个业用也。善品为业。是两个业用也。以疑与不疑相违法也。若是疑即不决。不疑即决。若疑起时。正障不疑也。即障不疑。是别业用也。问曰。此不疑。于百法中。何法所摄。答曰。准前染净相翻。□□有三师解也。初师云。不疑即信所摄。二云。不疑即正胜解摄。三者不疑即正慧摄。若据道理。即第二解是正胜解。故为正也。以不疑故。即是印决之义。今正胜解是决定义。摄不疑也。即正障不信。是别业用也。若通业用者。疏云善品为业。即此疑亦能障一切善品为业也。若修善事之时生犹预者。即令不修善事也。以有犹预故。即我今修善。为复定有善果。为复无。即生犹预者。令善品不生也。若准显扬论说。此疑亦有五业也。一者能障不疑。二者能障菩提涅槃。三者损自他故。四者趣恶道。五者增长疑品。此中能障不疑。即摄显扬第一业也。言能障善品者。即摄下业也。若开断即成五业。若合即成此二业用也。可知。上来略释体性讫也。

  第二重广前文者。即是合解体业也。疏云谓犹预者善不生故。解云。谓犹预者。即释前犹预为性也。善不生者。即释前善品为业也。即修行善行之时。有犹预者。即令善品不得生长故。以生疑惑故。即不修善法因。便生善品。故言谓犹预者善不生故。可知。

  从次第三破异说者。有师说。且第一不正师义者。论云有义此疑以慧为体。犹预简择。说为疑故。问曰。若言疑以慧为体者。有何教文。答曰。即瑜伽五十八说。犹预简择。说为疑故。又瑜伽论第八云。疑谓分别。异觉为体。以觉者是慧也。如何名异。以有不决故。名异觉也。即简择犹预。异于决断觉者。说名为疑也。又训释解云。即毗助末底。转增为疑也。即毗是种种义也。末底是般若义。般若即是慧也。即末底是慧之异名也。以慧体性本来是慧。以毗字助之。便转成疑。□慧体被毗助。着便变异。即名种种慧也。即梵言毗末底。此言种慧者。即是疑也。即此疑无别自体。即于慧上。假立疑也。即毗助末底。转慧为疑。疑是无别体也。此是大乘异师。非是别部也。此是安慧义也。

  自下解彼护法义者。分四。一者标宗。二者立理。三者引教。四者反成。且第一标者。疏云。然此疑者。别有自体。即是犹预为性。是标宗也。二立理者。疏云。令慧不决。非即慧故。立云。非说犹预简择是疑。但是疑同时令慧不决定。故非疑即是慧也。问曰。若尔即瑜伽云犹预简择是疑者。如何通会。答曰。但是疑令同时慧不决定。故非即疑体是慧也。问曰。若尔者。有何教据。且第三引教者。即瑜伽五十五说六烦恼中。恶见是世俗有。即是染慧一分□□。又余贪等五。是实初有。以别自体故。故知疑体□□慧即疑。别有自体性也。以非世俗有故。若疑体即慧者。应同五见。亦世俗有。应立量云。疑是有法。应别有自性宗。因云。六烦恼中非世俗有故。同喻。如贪等实法也。可知。故此别有自体性也。第四反成者。亦是训释。反难前师。以成自义。论云。毗助末底。转慧为疑。毗助若南。应转智成谛识也。意云。汝前师言。末底是慧。以毗字助之。即慧成疑者。亦应若南是智。以毗字助之。转智成识。以毗是种种义。由毗助智。变名识故。若不许毗助若南转智成识。识别有自性者。即毗助末底。转慧成疑亦不成。若言助着慧。即转慧成疑。疑无别体者。即应毗助智时智成识。识无别体。即彼既不尔。此云何然。故知疑别有自体也。上来四段是护法正义也。上来有二师。总是破异说也。

  从次第三总摄前五六释分别者。疏云。□□五释。普无六释也。以上一个字无离合故。六释不摄也。上来有四。初略释体业。二重释体业。三者破异说。四者总摄前五六释分别。四段不同。总是正释。上来有二。初问。二正释。二文不同。总是第五解疑讫也。

  自下第六解恶见者。分二。初问。二正释。且初问者。疏云何恶见。此是问也。应言以何为体。以何为业用。有何所以。五见总名恶见。即百法名不正见。唯识论名恶见也。此是总问也。

  第二正释中分二。初总辨体业。二者从此见行相下是辨差别也。且第一总辨体业中分二。初别辨体业。二者从谓恶见者多受苦故。是合解前文也。

  且第一别辨体业中。先出体性者。疏云。于诸谛理至染慧为性者。解云。谛即四谛。理即道理□是也。于此四谛道理等。颠倒推度也。问曰。何名颠倒。答曰。头下名颠。足上为倒也。若于法中说者。即于理违背。故名颠倒。谓此五见等。无我计我。非常计常。非净计净。非乐计乐。或谤无因果。非因计因。非道为道。故总名颠倒。以与本法意义相违故。名颠倒也。又言倒者。即是常乐我净四倒也。以本来是无常无乐无净无我等。便妄计为常乐我净者。名为倒也。即此四倒有三种也。问曰。三种倒行相如何。答曰。言三种倒者。即是想倒见倒心倒也。言想倒者。即于无常无乐等四倒。起常等四者。即是妄想分别。名为想倒也。言见倒者。即于前妄想所分别中。即忍可乐欲建立。为常等四。不知是无常等四。便印可为常等四。以执着为常等者。名见倒也。言心倒者。□于所执着等烦恼贪染。故名心倒也。有此名□见颠倒推度。即此恶见皆是染慧为体性也。即是染慧上有颠倒推度义。名为恶见也。即将染慧为体性。可知。

  次释业用者。疏云能障善见招苦为业者。解云。此亦有两个业用。能障善见。是别业用。招苦为业。是通业也。即此善见是正见也。以恶见与此善见相违。能障善见不生故。是恶见业用也。问曰。如何惟识论名恶见。百法论即名不正见。二论如何相违。答曰。以五皆能耶推求故。总名不正见也。若准唯识论。以五见皆非善见故。总名为恶见也。又言恶见者。以善翻名为恶见。唯是染故。定非善见故。名恶见也。或毁责名为恶。恶通有覆。今此五见总名恶见。以毁责故。由见不正故。总名恶见也。此□□应向前来云何恶见中问答也。可知。言招苦为业者。意云。有此恶见故即能招种种苦果也。即种种耶推求已。便发恶行。受诸苦果。故言招苦为业也。若准显扬论说。此恶见亦有五业也。一者能障善见。二者能障菩提涅槃。三者损自他。四者趣恶道。五者增长恶见也。此中能障善见。是显第一业也。若是招苦为业者。即是显扬下四业也。若开即成五业。若合说者。即说有二重业也。上来别出体业也。

  自下第二合释体业者。疏云谓恶见者多受苦故者。解云。谓恶见者。重释前体也。多受苦。即重解前招苦为业也。或此总是重释前业用亦得也。谓恶见者。即多毁正法。以执自见戒等为胜清净等。由有此执故。便生恶趣。受诸苦也。故云多受苦故。问曰。此见为是分别。为是俱生。答曰。分别者。能发恶行业故。即□□□往恶趣。唯分别故。若是俱生者。即不发恶行也。此约多分说也。亦有生无想天者。岂非乐果耶。故知不必定招苦果也。若依后世说。亦当来受诸苦也。可知。上来总是总辨恶见体业也。可知。

  第二辨差别者。分二。初两句是标差别之行相。二者正辨差别。且第一标者。疏云此见行相差别有五也。意云。言五者。一身见。二边见。三邪见。四见取。五戒禁取也。即恶见中有五个见差别也。故云差别有五也。

  二正辨差别。即分五段。今且第一辨身见者。分四段。一者辨身见之义。二者辨生见之处。三者辨业用。四者辨身见差别。且第一辨身见之义者。疏云一萨迦邪见者。解云。萨迦邪见即是梵语也。下言见者。即是汉言。即梵云萨迦耶达利瑟致。此翻为身见。即梵云迦耶。此云积聚。积聚即是身也。更言萨者是何义。今解萨字。有三义解也。一者有义。二者伪义。三者移转义。若是萨婆多宗解。萨是有义。二经部云。萨是伪义。三大乘解。萨是移转义。三师不同。且第一萨婆多云。萨是有义。迦耶是身义。达利瑟致名为见也。即言阿悉提底以助于萨。即名为有义也。即执身为实有也。以从极微生故。是实有之身名有也。以为悉二字。以自有义也。佛谓遮当来经部执身为伪。故说身是有也。言有者。但是缘生幻有也。即萨婆多不得佛意。便执是实极微成者。是实有之身。即具足应翻阿悉提底萨迦耶达利瑟致。即翻为有身见也。第二经部师解云。萨者是伪义。迦耶是身。达利瑟致是见也。即将思诧提底。以助于萨。即名为伪义也。以身者是积聚。积聚即是五蕴假者。即佛谓遮当来萨婆多执身为实有者。所以说是五蕴合成积聚是伪也。即缘此积聚假身见。故名伪身见也。即具足应言思托提底萨迦耶达利瑟致。此云伪身见也。第三大乘解云。萨者是移转义也。以将僧吒烂提底。以助于萨。即成移转义也。即此大乘解。即是双遮前二师义也。以是缘生幻有故。非实极微成。不名为实有也。又是依他法从种而生。成所缘缘义。亦非伪义。唯是依他移转之法。以死此生彼。无□实定。故名移转之身也。非如前二宗定实定伪名为移。即流转诸趣不定。故名移转义也。即是具足应言僧吒烂提底萨迦耶达利瑟致。此云移转身见。即于此移转身□是见。故名移转身见也。上来正解身见之义讫也。

  从次第二辨生见之处者。疏云谓于五取蕴执我我所者所者。意云。即于此五蕴身。执为我及我所也。即执色为我。余四蕴为我所。即五蕴互为我我所也。问曰。如何名五取蕴。答曰。此简不是无漏五蕴。故言五取蕴也。以是爱取能润生故。即有此五蕴。五蕴从他爱取生。名为五取蕴也。即从因为名。即于此五取蕴上。执为我我所。即此五蕴能生起我见。五蕴是所缘。我见是能缘也。即缘此五蕴身。起我我所见。故言谓于五取蕴执我我所也。可知。

  从次第三辨业用者。疏云一切见趣所依为业者。解云。即余三见皆我见后生。即有此身见时。便于身见上。更执为断常故。即此身见。与边见为所依也。以断常是边见故。又于自身见上。执自见为最胜者。是见取。即身见与见取。为所依也。即更执自身戒行。为能得清净。故名戒取。即与余后三见。为所依故。即是身见之业用也。故言一切见取所依为业也。

  从次第四身见差别者。问曰。此身见行相者何。疏答云此见差别有二十句六十五等分别起摄者。解云。依对法论第一说云。分别行缘蕴。不分别所起处。即有二十句。若分别行缘蕴。兼分别所起处。即有六十五句也。且作二十句者。即一蕴有四句。即五蕴合有二十句也。即色蕴有一个我见三个我所见。即成四句。即五蕴皆然。且于色蕴上作法者。第一外道计。色蕴是我。即色蕴当体。是我体也。第二外道计。此色非我。此色蕴是我之璎珞。但是我家庄由。即是我之璎珞也。第三外道云。此色亦非璎珞。此色蕴但是我驱使。是童㒒。是我所有也。第四外道云。亦非僮㒒。此色蕴是我住处。是我窟宅也。此色蕴既有四句。即余四蕴每蕴有四个外道。准色蕴说也。即成二十句也。即五个为我见。十五个为我所见。问曰。何以五个我见。十五是我所耶。答曰。以相应我所随我见起。即不离我见也。即五个是我见。十五是我所。此但是分别行缘蕴。不分别所起处也。问曰。何名所起处。答曰。若执色为我见。执余四蕴是我我所所起处。别即言有所起处也。今不分别所起处者。即计色为我时。更不别分别我所起处。但与我见同起。故言不分别所起处也。但有二十句也。若分别行缘蕴兼分别所起处者。即有六十五句。即我与我所。别蕴起也。若计色为我时。便计余四蕴。为我所也。即我所不与我同蕴起。即别蕴起我所故。即言并分别我所所起处也。作法云。即将色为我。即余四蕴各有三个我所。即色是我。即是我璎珞僮㒒窟宅。想是我璎珞僮㒒窟宅。行是我璎珞僮㒒窟宅。识是我璎珞僮㒒窟宅。即一蕴为我时。余四蕴各有三个我所。即三四成十二。并一个我成十三句也。即一蕴为头。有十三句。即五蕴互为头。都有六十五句也。问曰。疏云言六十五等者。即等于何法耶。答曰。五蕴既有二十句六十五句等者。即等取十二处十八界亦有我我所也。且十二处者。即分别行缘处。不分别所起处者。即有四十八句也。即有外道计。眼根是我。第二外道云。此亦非我。即此眼根但是我璎珞。以眼根能庄严我也。第三外道云。非亦璎珞。此眼根但是我家僮㒒。第四外道计云。亦非僮㒒。此眼根但是我住处窟宅也。即眼根有四。一是我见。三句是我所见。即眼根处有四句。即十一处准此眼根作法。即十个四。成四十处。更有二处六八句。即成四十八句也。即不分别所起处也。即十二个是我见。余三十六个是我所见也。若分别行缘处。并分别所起处者。即有四百八句也。即眼根处是我者。即余十一处各有三个我所见也。即十一个三。成三十三也。并眼根为我见。即成三十四句。即眼根一处为头。有三十四句。即十个三十四。三百四十也。更有两个三十四。成六十八也。即成四百八句也。即十二处互为我我所。都有四百八句。十八界者。若分别行缘界。不分别所起界者。即有七十二句也。即有外道计。眼根界是我。第二外道云。此不是我。此眼根界。但是我家庄严具。是我璎珞。第三外道云。此亦非璎珞。此眼根界。但是我家驱使僮㒒。第四外道云。亦非僮㒒。此眼根界。但是我住处。是我窟宅也。即一个界有四句。即十个成四十。又八个界各有四句。即成三十二。即并前成七十二句也。若并分别所起界者。即有九百三十六句也。即一个界为我见。即余七十个界。各有三个我所见。即十个三。成三十。更七个三。即三七成二十一。即成五十一。并一个我见。即成五十二句。即一界为头。有五十二句。今十八界互为我我所。即十个五十二。成五百二十。更有八个五十二。即成四百一十六。并前五百二十。成即九百三十六句也。此依婆沙杂集第一世第一品说。约蕴约处约界等。分别可知。此上所计。我非俱生。唯是分别见也。问曰。如何得知。答曰。瑜伽五十八说云。二十句等萨迦邪见。皆见道断。即唯依分别惑。不依俱生惑也。可知。上来有四。初辨身见之义。二者辨生见之处。三辨业用。四辨差别。四段不同。总是第一辨身见讫也。

  自下第二解边见者。分二。初标。二者正释。且第一标者。疏云二边执见者。意云。即是断常二执见也。不居中故。以见偏故。故名边见也。可知。

  二者正释中分二初辨业用。二辨差别。且辨业用者。疏云。谓即于彼随执断常障处中行出离为业用者。解即于自身执断执常。或执他身为断常故。即障他处中行。处中行者。即是中道之行也。问曰。何名中道。答曰。离断常故。名中道也。即如第八识。从无始至解脱道已。无间断故。即离断见。以第八是有为法四相。故离常见。若见真如者。即离有离无。名为中道也。以离增益望多真如。故名离有。又不是体全无故。名为离无。即遮增益损减二边。故名中道。即我法二执俱丧。故名真空。即名为舜若。于空门中。有妙有之理体。故名为妙有。即名舜若多。即梵言舜若。即名为空。若更□□者。即是其性。即□□舜若多。此云空性也。有此义故。名为中道也。即将前百法是妙有。破恶趣空。将后二无我真空。破于心外执有。即离无边及离断常。正处中道也。若有此断常二见。正障处中行也。此处中通漏无漏也。又言障出离为业者。即出离之行。唯是灭道二谛。唯无漏也。即灭道二谛。是出离法。有此断常二见。令道谛不生。令灭谛不显。以障真无漏行故。名障出离为业也。问曰。处中行与出离行何殊。答曰。亦有异处中行即宽。摄得出离行也。若出离之行即狭。摄他处中行不尽。以出离行即唯无漏。若处中行即通漏无漏也。此有此二意故。所以言障处中行及障出离行也。即此断常二见。能障此二行故。是边见之功能。即依前我见上。便执断执常。可知。上来辨业用也。

  第二辨差别者。分二。初标差别。疏云此见差别是也。

  二辨差别者。于中分二。初辨常见。二者从七断灭论等。是断见也。

  且辨常见者分二。初辨前际。二者后际。

  且辨前际者。论云诸见趣中至四一分常论者。且辨四遍常论者。言诸见趣者。即不一名。诸即六十二个见。名为诸见也。即此边见。六十二见。于中摄得四十九个见。余十五个见是邪见摄也。即此四十七见中。四十个是常见。七个是断见也。即有此多见。故言诸见者也。趣言者。即是意趣也。或是所趣。或是趣况也。故名诸见趣也。言有执前际者。即依过去起分别见。故名前际也。若依未来起分别见。名后际也。若依现在起分别见。即不定也。或名前际。是未来前故。是未来因。名前际也。或名后际者。是过去之后故。或故或是过去果故。名后际也。

  且先辨前际者。问曰。何名四遍常论。答曰。即是二四八十劫。见生死遍□。言二者是下品外道。四者是中品外道。八十者是上品外道。第四是见生死者。即是得天眼通也。且第一二十劫者。唯下品外道。得宿住通。见过去二十劫中成住坏空一切有情死此生彼。即死时即隐。生时显。若世界坏空时即隐。成住时即显。即隐显也。即本来是常住法。即执此成住坏空生死等为常也。第二外道是中品者。得宿住通。观见过去四十劫成住坏空一切有情死此生彼。便执我皆是常住。但有显隐而已。其实本成常住也。故知世间有情皆是常住也。第三外道是上品者。得宿住通。观见过去八十劫成住坏空一切有情死此生彼。便执为我皆是常住。但是隐显不同。故知皆是常住也。第四外道由得上定。起得天眼通。见诸有情生时死时诸蕴相续。彼便执我世间俱常。前三外道得上定。得宿住通。第四外道得天眼。所见皆是常也。此常见并是见道之惑也。问曰。此宿住通及天眼通皆是善性。如何善性是烦恼中边见耶。答曰。正得宿住通天眼。正观一切有情死此生彼时。皆是善性。非是惑也。即后念及缘前念所观过去之境。便起妄执为常者。即是边见。亦不相违也。此常见亦缘三界境。亦此常见是上界系。以是依定后起此见故。通上地系也。或是下界常见之分缘上界境者。是独影境。问。天眼通缘现在。如何言前际。答曰。缘现在境已。第六识便执过去。亦如现在。死此生彼。准通境说。上来四遍常论讫也。

  次辨四一分常论者。问。何名一分常等。答曰。梵余大种心戏分恚一分也。一者是梵余。二者是大种心。三者是戏分。四者是恚分。且第一梵余者。梵即是梵王。余即是梵辅梵子等。即火灾坏初禅见。后劫成时。初时但有梵王一人。在前生于初禅。更无余人。即梵王作念言。愿诸有情成生此间。与我为伴。即作此念已。后时有情便生于初禅。生于初禅已。早见有梵王也。便计云。我从梵王生也。即梵王自言。我是生者。即诸余梵子命短。即在前死。成生外道家。即劫引得初禅定。得宿住通。见梵王犹在。便执计云。古者梵王是常。我等是无常。计梵王是常者。是计他我起见也。即一分是常。一分是无常也。二者大种心。言大种者。是四大种。即地等四也。即四大种是常。心是无常也。我见地等即常有。见诸有情。即有生死。故知地等是常。心是无常也。三者戏分者。即是欲界诸天等。临死之时。即不乐本座。便欲得游戏。戏望以境殊胜。极自不舍。即此时佛然便无常已。来生此间。人中得通。观见前生。临死时有戏望故。便执计云。故知戏望是无常。不戏望者是常也。四恚一分者。即欲界诸天临终之时。眷属离。五衰相现。即见眷属违绕新天子故。便角眼视。生愤恚故。拂然便无常。即计我云。故知愤恚者无常。不愤恚者是常也。皆是得通天缘。便起我计。一分常一分无常也。即并前四遍常。成八个见。总是依前际起也。问曰。前来他一分为常者。即是常见也。既计自身无常者。是何见摄。若是断见。何名常见。答曰。亦是常见也。不是断见。但是别境中染慧摄。非是五见摄也。以不执后世断故。但计前世是常。或但是染慧。非常断摄也。

  第二辨后际起我者。疏云及计后际有想十六者。且于色上作四句者。第一外道计云。我有色。死后生有想天。即计生欲色二界有色之处。即九地中际。却非想及无想二天。以是损识之处也。即下三无色及色界十七天等也。以外道不知有五净居天。又是圣人所居。外道行生也。即余处皆是有想之处也。即我有色。死后生有想天也。第二外道计云。我无色。死后生有想天。汝前外道所计。皆是我我所计。即是即我无色蕴。名我无色。以执四蕴为我。死后得生有想天也。第三外道计云。我亦有色亦无色。死后生有想天。即执五蕴皆为我。亦有色。即计色蕴为我。亦无色。即计余四蕴为我。死后得生有想天也。第四外道计云。我非有色非死后得生有想天。即遮第三外道也。言非有色遮色蕴。言非无色遮余四蕴。即是离蕴计我。皆死后得生有想天。此四见或是定中起。或时散位寻伺起也。

  第二于边上作四句者。第一外道计云。我有边□故得生有想天。若执色为我。亦有限量。故名有边。或在身中。如指节量。或缘得及处名有边。或余四蕴亦有限量。所依所缘有分限故。皆死后得生有想天也。第二外道计云。我无边死后得生有想天。若执色为我者。即遍一切处。以外道缘法界无色不及故色我无边。以不知边际。故名无边也。皆死后得生有想天。第三外道计云。我亦有边亦无边。后得生有想天。言亦有边者。即是小我是卷也。若言无边者。即是大我名舒也。即卷时名亦有边。若舒时名亦无边也。即瑜伽论第六云。执我随身。或舒或卷。其量不定。身无量时。我亦无量。身若小时名亦至小。死后得生有想天也。第四外道计云。我非有边非无边。死后得生有想天。此遮第三计也。或是□蕴计我。可知第三于想上作四句者。第一外道计云。我有一想。死后得生有想天。在下三无色也。二者我有种种想者。死后得生有想天。即在欲色界中际无想天也。三者我有小想。死后得生有想天。即计小色为我。即如虽冥虫是也。四者我有无量想。即是第四禅大身也。皆死后得生有想天。第四于受上作四句者。第一外道计。我纯乐受。死后得生有想天。即在第三禅。以是乐极成。或下二禅亦有乐受。即间杂。第二外道计云。我纯有苦受。死后得生有想天。即在阿鼻地狱。受种种苦也。第三外道计云。我亦有乐亦有苦。死后得生有想天。亦有苦即在畜生鬼界。亦有乐即在欲界人天中。第四外道计云。我非有苦乐。死后得生有想天。即是舍受也。或即遮第三计。此上色上作四句。边上四句。受上四句。即四四十六。皆是有想论也。疏云无想八论者。即是有色四句有边四句。且有色四句。一者我有色。死后生无想。即执色蕴为我。得生无想天。即是第四禅无想天是也。第二外道计云。我无色。死后得生无想天。即执命根。非是色故。即得生无想天。第三外道计云。我亦有色亦无色。死后得生无想天。即执五蕴为我及命根也。第四外道计云。我非有色非无色。死后得生无想天。即遮第三计。即是离蕴计我也。此是色上作四句也。

  第二于有边上作四句者。第一外道计云。我有边。死后得生无想天。即执色为我时。其量狭小。名有边。或卷名有边。以知限分故。即死后得生无想天。第二计云。我无边。死后得生无想天。即执色为我时。遍一切处。即舒不可知。故名无边也。第三计云。我亦有边亦无边。死后得生无想天。即执无色卷舒也。若卷时亦有边。若舒时亦无边也。皆死后得生无想天。第四外道计云。我非有边非无边。死后得生无想天。即非有边者。即傍界。非无边者。即上下有限故。亦是遮第三句。可知。上来是无想八论也。

  疏云俱非八论者。即非非想名俱非也。即有色四句。有边四句也。且有色等四句者。一者我有色。死后得生非想非非想天。即执色为我。见诸有情入非想非非想不明了。即作此执也。此是散位妄执起。非是得定者也。二者我无色。死后得生非想非非想天。即执四蕴为我。入非想非非想定不明了。作如是执也。三者我亦有色亦无色。死后得生非想非非想天。即蕴计也。五蕴全。第四外道云。我非有色非无色。死后得生非想非非想天。遮第三句也。是离蕴也。第二于边上作四句者。一者我有边。死后得生非想非非想天。可思。二者我无边。死后得生非想非非想天。思之。三者我亦有边亦无边。死后得生非想非非想天。四者我非有边非无边者。遮第三句也。此是俱非八论也。

  上来总是辨常见也。次下辨断见者。疏云七断灭论等分别起摄者。一者我有遮四大所造为性者。即欲界人中死后断灭。即毕竟不生。名为断灭。现在身亦得生者。即死后更不生。二者我于欲界天中死后断灭。三者我于色界死后断灭。四者我于空处死后断灭。五者于识无边处死后断灭。六者我于无所有处死后断灭。七者我非想非非想处死后断灭。此七个断灭。亦是后际也。上来有二。初辨常见。二辨断见。总是辨差别。上来有二。初标差别。二正断释。二文不同。总是正辨差别。上来有二。初辨业用。二辨差别。两车不同。总是第二正释。上来有二。初标二释。二文不同。第二辨边见也。

  自下第三辨邪见者。于中分二。初标。疏云三邪见者是也。可知。

  第二正释中分三。初总辨邪见。二者从此见差别至非道为道。是辨差别也。三总结者。疏云如是等皆邪见摄是也。三段不同。

  且初第一总辨邪见者。问曰。何名邪见。答曰。谓谤因果作用实事。且言谤因果者。先辨谤无因者。对法论云。谤无布施之福因。谤无词记。亦无妙行。即谤无无漏妙行。亦无恶因。即煞生等亦无罪也。即所行妙行亦无福因。何以知之。以有人布施已。后却得贫穷果报。故知无布施之福因。又行恶行已。后得毗沙门第三子故。故知无恶因也。此上皆谤无因也。谤无果者。即无三乘圣果。亦无三恶道之果。以因不招果。无有布施得无漏等果。言谤无作用者。谤父母。以今是父母。来世却与我作男女来。故知不定是父母。故知世间无实父母。此外道现世父母亦不信也。亦无中有作生有情传识之作用。又谤无胎藏之用也。身也。谤无实事者。即谤无菩提涅槃阿罗汉等事。即三乘果皆不信有。即总名检无因果。名为邪见。疏云。及非四见至名义遍故者。意云。此邪见宽。但是余四见摄不尽者。皆是邪见摄也。如似增上缘。余三缘摄不尽者。皆是增上缘摄也。今邪见亦尔。即此邪见是损减见者。余四见多是增益见也。以谤因果作用实事。名为损减也。下无因论。亦是损减也。以邪见摄也。问曰。如何名名义遍。答曰。但是余四见不摄者。余一切不正见。皆是邪见摄。名名义遍也。上来总解邪见也。

  第二辨差别者。于中分二。初辨前际起。二者辨后际起者。且辨前际起者。疏云此见差别至四不死矫乱者。言二无因论者。一者从无想天没。来生此间。得宿住通。不能忆彼出心已前修定之时。以无想天寿五百劫。此极上品外道。得宿住通。观过去八十劫事。即不能知此无想天已前修因之时。便起邪见。皆是无因而生也。故知我等亦无因而生也。即执一切有情皆是无因而有。二者由寻伺不忆前身所作事。便执云。一切皆是无因而有。是自然生。如禽兽等谁能尽。山源谁人造作。故知皆自然生。一切皆是无因而有也。可知。疏云四有边者。第一外道计云。上至第四禅。下至无间地狱。于中执我遍满。故作念云我有边际。故名为有边也。以有限量故。第二外道计云。我无边即遍满十方。思不及。故名无边。即能忆傍世界。无边际故。即我无边也。第三外道计云。我亦有边亦无边者。即计上下遍满有遍际。名亦有边。计傍世界思不及。故名亦无边也。第四外道计云。成劫时。我即非无边。若坏劫时。我即非有边。以成劫时。有地狱等。名非无边。若坏劫时。地狱亦无。名非有边。疏云。四不死矫乱者。一者怖无知。二者行谄曲。三者怀恐怖。四者怖愚赣。问曰。何名四不死。答曰。以有不死天以长寿故。即外道执为常住不死。即无想天是不死天也。即外道自计云。不死无乱。今佛法毁责不死者矫乱。且第一怖无知者。即外道自言。我不知善不善。不知不死天行相也。若有人问我不死天如何。即不应定答。我若定答者。即恐他监我无知也。即此不死天秘密义。不应说之。若定答定答者。即恐人轻毁我。所以不定答。故名怖无知也。二者行谄曲者。若有人问我不死天如何。我便赞叹。汝作此问者大好。诸人不解作此问。即汝见解者深。以赞彼人。彼人便不敢重问也。三者怀恐怖者。若有人来问我不死天如何。我实不知。便不答默然而坐。即前人不测浅深也。赞言不可思议也。四者怖愚赣者。有人来问我不死天如何。我应反问云。汝问我不死天者。即汝意如何。彼人言将谓。不死天是长生也。即外道便印顺云。成如所言。即不死天是长生也。即此外道专修正行。有人来问。应须反问。便印顺也。

  上来多段。总是辨前际也。次辨后际者。疏云及计后际五现涅槃者。一者见现在受人天五欲乐者。便计为涅槃。即受五欲乐时。便得涅槃乐也。二者即厌彼五欲乐。即得初禅。以得定故。引得轻安故。便计为涅槃也。三者即厌初禅寻伺。得第二定。以离寻伺故。便为涅槃也。四者即厌诸欲。及寻伺喜受等。得第三定。以计为涅槃也。五者即厌诸寻伺喜乐受。及出入息等皆厌。得第四定。以为涅槃也。即此十五个见。并前边见有四十七。即成六十二见也。应科此疏文作迷谛行相。下四谛下辨邪见。

  且辨苦谛下邪见者。疏云或计自在世主至常恒不易者。即自在梵王帝释等。皆是三界苦果。总名为苦谛。若执此为常者苦谛下邪见者。疏云或计自在世主者。即计大自在天为常住也。即自在天名为世主也。言释者是帝释。梵即是梵王也。即计此皆为常住。名为计他我也。以外道执他为常者。即名为计他我也。余及物类者。即是时方本际。是亦是能生也。一切有情是无常名所生也。言时者。即春夏秋冬名时也。或一月时也。或一日时。或刹那时。即一切有情皆从时中生也。住亦依时中住。死亦依时中死也。即一切有情生老死皆不离时。若生亦在时中。死亦在时中。住亦在时中。即时是常住。有情等是无常也。故名常恒不易也。言方者。即东西南北四维上下。皆是方。即一切万物。皆从他方中而生也。即方是常住。一切万物是无常。名常恒不易也。言本际者。即未有世界时。有一槃古。于中有一物。名为安荼。安荼破已。即清气上凝为天。浊气下为地。中间清浊气成有情也。天即日高一尺。地即日厚一尺也。若中间清气禀著者。即聪明利智。若禀着安荼浊气者。即闇昧。即此时方本际是常。一切物是无常也。故言及余物类常恒不易也。上来第一辨苦谛下邪见也。

  第二辨集谛下邪见者。疏云。或计自在等是一切物因者。言等者。即等取前来释梵等也。问曰。如何是一切物因。答曰。西方有围陀论师云。谓劫成时有一大人出。名曰那罗延。那罗延䐡中生一大莲华。莲华中生得梵天。从梵天口中。生得婆罗门。从梵天两肩上。生得刹帝利。从梵天两䏶。生得毗舍。从梵天两足下。生得首陀。即此四姓中。从口中生者。为最上姓。从足下生者。即下也。即知一切有情皆从梵天生也。即梵天等是一切物因也。言自在天者。即八法所成。一者虚空为头。二者大地为身。三者山为粪。四者江海为尿。五者雷声是凌气。一切草木为毛。六者一切有情是腹中虫。七者风为命根。八者一切罪福是自在天业力。又说自在天有三身。一者是法身。即十方虚空是也。二者报身。即在第四禅中住。身长一万六千由旬。三化身者。住在南海末赖耶山中。有八个手。亦是佛化身也。即有外道。计自在天。为常。便于五天中觅。乃至于南海觅。即此自在天即为外道说法。说法已。便语彼外道云。我不是自在天。即于中印土誓多林中释迦牟尼。是大自在天。是汝本师。此即方便破外道。即此外道计自在天释梵等。是一切物因也。即不了诸法从自因缘生也。今既计自在天是一切因者。即是邪见收也。此是集谛下邪见也。

  疏云或有横计诸耶解脱者。即灭谛下邪见也。谓执无想天及非想天。为解脱涅槃也。即编掾卧棘。五热炙身。受苦若尽。即得解脱。名诸耶解脱也。此是灭谛下邪见也。

  疏云或有妄执非道为道者。即是道谛下邪见。即持鸡狗等戒。皆是非道妄计为道也。或杀马祭天等。皆是非道计为道也。此是道谛下邪见也。上来多段不同。总是第二辨差别也。

  次从第三总结者。疏云诸如是等皆邪见也。上来有三。初总辨邪见。二者辨差别。三者总结。三段不同。总是正释。上来有二。初标二释。二文不同总是第三辨邪见讫也。

  自下第四辨见取者。分二。初标。二正释。且标者。疏云四见取者是也。可知。

  第二正释中分三。初解见字。二解取字。三解业用。且第一解见字者。疏云谓于诸见及所依蕴者。解云。即前三种见名为诸见也。言所依蕴者。即是所依身也。即是见所缘境也。亦是见眷属也。下解取字者。疏云执为最胜能得清净者。意云。即此见取具此二因也。一者执自见为胜。他见为劣。名执为最胜也。二者能得清净者。即我作此见。即得常乐我净也。故名能得清净。若准佛法说。即此外道计为常乐我净者。皆是见取。以是无常无乐等四。妄为常乐等者。即是见取所摄也。今有此二因。方成见取也。若阙一义。即见取义不成也。第三业用者。疏云一切斗诤所依为业者。即一切外道各各执自见为是者。即诸外道因此便有斗诤而生。以执自是。见为胜。他见为劣。即诸外道便计云。我见胜他见劣。互执者便有斗诤也。故疏云一切斗诤所依为业也。上来有三。初辨见字。二辨取字。三辨见业用三段不同。总是正释。上来有二。初标次释。两段不同。总是第四辨见取讫也。

  自下第五辨戒禁取者。分二。初正辨戒禁取。二从然有处计说下。是会释违文也。且第一正辨戒取者。于中分二。初标。二正释。且初标者。疏云五戒禁取者。是标可知。第二正释中。分三。初辨戒禁二字。二辨取字。三辨业用。三文不同。且第一解戒禁二字者。疏云谓于随顺诸见戒禁及所依蕴者。解云。言谓于随顺者。即随顺前来见是能豫。即执自戒为胜。及戒眷属为所缘境也。此中但取能顺禁为所缘境。不取所顺三见为所缘境。名为戒禁取。以见是见取摄。今但执所持戒。为禁戒取也。坚持不犯名禁也。二解取字者。疏云执为最胜能得清净者。解云。即执自所持鸡狗戒为最胜。他戒为劣也。二又持此戒。即得常乐我净。若准佛法。诃之名为四倒也。即执持此戒。即得常乐我净者。名为能得清净也。此是辨取字也。第三解业用者。疏云无利勤苦所依为业者。意云。即此缘掾卧棘五热炙身。一日食一麻一麦。持鸡戒等。即虽是对苦。都无利益。却招三恶趣果。故名无利勤苦所依为业也。上来有三。总是正释。上来有二。初标。二释。二文不同。总是第一正辨戒禁取也。

  自下第二会释违文者。分二。初正会违文。二者从不尔如何下。是资难也。且第一正会文者。外人难云。若言见取执为最胜能得清净名见取。又言戒取亦有最胜能得清净者。即何故有圣教云执为最胜名为见取。执能得清净名戒取耶。下会文者。先牒问。疏答云。然有处说至戒取者。是也。二者正会者。疏云是影略说。或随转理门。意云。此正会中有二。初是影略而说。二者是随转理门也。且第一影略而说者。即诸论中说言执为最胜。名见取者。即影取执能得清净故略不说也。又言说能得清净名为戒取者。即影取执为最胜。亦在其中。即诸论互影。略而说故。知见戒二取。皆有最胜能得清净也。是故疏总言是影略说也。问曰。若尔者即见戒二取何别。答曰。所执所依见及眷属最胜及清净故总名见取也。若执戒及戒眷属为最胜。及清净者。名为戒取也。若言执见二眷属最胜无清净者。亦非见取。若执清净无最胜者。亦非戒取也。即执自见时。有此二义。方名见取也。若戒禁时。有此二义。方成戒取也。二云随转理门者。意云。彼诸论言。但执最胜。名见取。但执能得清净。名戒取者。即是随小乘萨婆多宗说也。以萨婆多师计最胜。名见取。能得清净。名戒取也。但是就小乘宗说。非是究竟说。故名随转理门。言随随遂也。转者说也。理者道理。门者二乘门也。即将就二乘道理说也。问曰。诸论何不但依正义说。二取各具二义。何故略无。略无者有何意取耶。答曰。欲令业者知见解生。故略说也。问曰。诸论言执为最胜。名见取。执能得清净。名戒取者。是诸论真实而说。不是影略。亦非随转门者。亦有何过下觅答者。疏云不尔如何至非二取摄者。意云。汝外人若不许是影略说者。即应瑜伽五十八迷四谛中。如迷灭谛下。非灭计灭。非胜计胜。应是见取耶。以有计为最胜故。又道谛下计云。非道计道。亦得清净。应是戒取以有清净。非最胜故。若不尔者。故知。是影略随转门说也。以非灭计灭。非胜计胜。以无清净故。但名取见。即非见取摄也。道谛下计非道计道。即但有清净无最胜者。亦是取见即非戒取摄也。今言见取二取各各皆有能得清净。皆有执为最胜。即各具二义。方名见取戒取也。故知。诸论说见取但有最胜者。明知不名邪见。但名见取者。明知亦影取能得清净。能得清净若无者。即不名见取。但名邪见也。又说戒取唯有能得清净无最胜者。亦是影取最胜之义。若不尔者。即名邪见。非是二取耶。若互𨷂一者。即是邪见非二取也。是二取者。即各各具最胜清净二义也。故知。所引论文是影略而说也。亦不相违也。亦是随理门说也。若言实说见取唯有最胜无清净者。即是邪见见取义不成也。夫为见取必须有最胜及清净。方名见取。若戒取者。亦有得清净及最胜。有此二义。方名戒取。若𨷂一者。但名邪见也。故知。诸论说见戒二取各有一义者。必是影略而说也。可知。上来总是会释违文也。上来有二。初辨戒取。二者会释违文。二文不同。辨戒取了也。

  上来有五见。总是辨差别也。上来有二。初总辨恶见。二者辨差别。二文不同。总是正释。上来有二。初问二正释。二文不同。总是第六辨恶见讫也。

  上来六烦恼不同。总是随标别列。上来有二。初总标举数。二随标别列。二文不同。总是第四辨根本烦恼讫也。故疏云。上来辨根本烦恼讫也。可知。

  自下第五辨随烦恼者。疏云第五文也。分二。至文二同前者。一者总标举数。二者随标别列。二文不同。且初第一总举数。论云随烦恼二十者。意云随烦恼是总标也。二十者举数也。可知。

  自下第二随标别列者。疏云述曰第二文也。即有两行偈。总摄二十随烦恼尽。即唯识偈云。随烦恼。谓忿恨䨱恼嫉悭诳谄与害憍无惭。及无愧掉举。与昏沉不信。并懈怠放逸。及失念散乱。不正知。问曰。此是二十惑如何名随烦恼。答曰。有其二义。名随烦恼也。一者是烦恼分位差别假建立。故名随烦恼也。问曰。若是忿等五及大随。后三是烦恼。分位假建立者。即名随。若是中随二大随五是实有者。应非随烦恼摄。答曰。更有第二义故。名为随烦恼也。即是烦恼之等流性故。体虽是实。以是他根本等流。故名为随烦恼。即是根本同时等流果也。故名随烦恼也。此合前总标举数中解也。可知。

  第二随标别列者。分二。初总辨三位随烦恼。二者别辨三位随惑。且第一总辨者。疏云分三。初明小随各别起故。至遍染心故者。解云。问曰。何名为小随。答曰。以行相极利一一别起。名为小随也。即随根本后一别起。定不俱生。即忿起时。恨不起等也。问曰。何名为中随。答曰。即能遍不善心故。即有不善心时。便有中随也。以不遍染也。以染即宽。不善即狭。即此二数得俱起也。不同小随别起故。问曰。如何名大随烦恼。答曰。后明大随遍染心故。即一切染心中。皆起大随也。即此大随烦恼最宽。遍前小随中随。小随中随即不遍他。大随即有染心处。即有大随八也。此八随惑得俱生也。即遍一切有䨱不善。故名大随。若不遍有䨱。但遍不善。即名中随也。若是不善亦不遍者。名为小随。以各各别起故。有此多义。小随中随大随。各各别也。此第一总辨三随惑时。

  第二别辨三位随惑者。三段不同。

  且第一辨小随者。疏云此即初也。分十如文。

  且第一辨忿者。分二。初标。二正释。且初标者。疏云一忿者是标也。可知。

  第二正释者。分二。初略辨体业。二重释前文。且第一略辨体业分二初且出体。二辨业用。且辨体者。疏云依对现前不饶益境愤发为性者。解云依对现前不饶益境者。即是现在可见闻事。或是有情。或是他见。即缘事生五蕴。论说现不饶益事。故非无漏法也。即是现违缘事即忿。行相浅不深取故。若对现无漏法。此即嗔分位立也。以愤发是嗔行故。可知。第二辨业用者。疏能障不忿执杖为业者。意云不忿即是无嗔分位也。若忿起时。正障不忿故。是一个作用也。第二更能执杖故。是两重业用也。即将杖陵治前人。是身业也。下第二重业用者。疏云谓怀忿者至身表业故者。意云谓怀忿者。多发暴恶。即重解前能障不忿也。言身表业者。即重解前执杖也。言执者。是手执也。杖谓器杖也。即恶人粗猛故。即依多分说。言执杖为业也。即手执杖时。是身表业也。且依胜处说其实。亦有恶言毁之。有语表业也。可知。

  第二解恨者。分二。初标者。疏云二恨者可知。第二正释者。分二。初略辨体业。二者重释业用。且第一略释体业者。且先出体性者。疏云由忿为先至结怨为性者。解云先有忿故。即陵他。不得便起其恨。即怀恶不舍也。即我与怨家九十未伏也。便结怨故。是恨之性也。二辨业用者。有两个业用。疏云能慞不恨是一个业用。热恼是两个业也。若有不恨起时。即是善性。若恨起即正障不恨。是恨之别业用也。以恨多时。便生热恼也。若依显扬说有五业者。一能障不恨。二者能障菩提资养故。三者趣恶道。四者损自他。五者增长于限也。即前忿亦有五业也。即此恨行相深取于忿也。可知。

  第二重释业用者。疏云结恨者。不能含忍。恒热恼故。意云即结恨人多时又不能忍。即便热恼故。或热恼极。便面门出热血等。可知。

  第三解恼者。分二。初标。疏云三恼者是标可知。第二正释者。分二。初略释体业。二者重释前文。且第一略释体业者。且先出体者。疏云忿恨为先至恨戾为性者。解云由先有忿恨故。便极恼即前来执杖陵他。怨家未得便。以恨多时转增。故名恼也。即思量得怨家。便暴热如火相似。便恨戾前人也。可知。第二辨业用者。两个业用也。疏云能障不脑是一个。业用蛆螫为业。是两个业用也。若有恼时。即正障善法。不恼不生也。以敌相翻。是别业用。又能蛆螫自他。故此蛆螫二字应两用也。若依显扬论说。此恼亦有五业也。可知。第二重广前文者。先重解其体者。疏云谓追往恶至心便恨戾者。意云。若思忆昔时怨家便起恨戾。戾是胧戾。二重广业用者。疏云多发嚣暴至蛆螫他故者。意云对法显扬五蕴皆言发凶险鄙恶粗弊之言也。又以尤蛆于他人等也。即有恼亦发身业也。言暴者。是卒暴等也。上来有二。初略释体业。二者广解体业。二文不同。总是正释。上来有二。初标。二正释。两段不同。总是解恼从结前三。皆依嗔分者。疏云此上三种嗔一分为体也。可知。

  自下第四解䨱者。分二。初标。次正释。初标者。疏云四䨱者是标也。可知。第二正释者。分三。初略释体性。二者从谓䨱罪者。至不安稳故。是广解业也。三者从贪痴下是二师解释。三段不同。且第一略释体中。且先辨性者疏者。疏云于自他罪至隐藏为性者。以自造作诸罪恐他人知。他人知者便失财利。今恐失财利名闻。故即身中有罪。便隐不忏也。自言清净故。故言恐失利誉隐为性也。第二辨业用者。疏云能障不䨱悔恼为业者。解云此亦是两重业用也。即此䨱正障不䨱。是别业用也。以䨱此罪多时。便自悔恨言。苦哉苦哉也。我谓名利䨱此罪不忏。便生悔恨也。上来略释体业也。第二广解业用者。疏云谓䨱罪者至不安稳故者。解云即一生造罪不忏又不教他人知后临死时思忆。昔日我造此罪。我今命终。必须受苦果也。便悔云。我昔日不□忏此罪。既我有罪。应入地狱。作是思惟已。便起悔恼不安稳也。可知。自下第三二师解释者。今疏中是第二师义也。第一师义者。论云有义此䨱痴一分摄。论唯说此痴一分。故不惧当苦䨱自罪故。意云以是痴一分。故即迷闇前境。即不惧当苦。所以䨱罪。唯是痴分摄也。第二师云。此䨱是贪痴分摄。即疏云贪痴一分为体。至恐失利誉䨱自罪故者。若是不惧当苦。即是痴一分摄。所以䨱罪。若是贪一分摄者。以贪他财利名闻等。即恐失利誉亦䨱罪也。亦是贪一分摄即前言不惧当苦者。是痴分也。后言恐失利誉者。是贪分故。可知。上来有三。初略辨体业。二者广前业用。三者二师解释。三文不同。总是正释。上来有二。初标次释。二文不同。总是第四辨䨱讫也。

  自下第五辨诳者。分二。初标。二正释。且初标者。疏云五诳者是也。可知。二正释者。于中分二。初略释体业。二者广释前文。且第一略释体业中。先辨体性者。问曰。此诳体性如何。答曰。疏云谓诳利誉至诡诈为性者。解云即为名利故。便作诳。诳他一切人。我解佛法事业也。即自身中实元德业。谓求他利故。便矫诳他憍者。不实之义。言诡诈者。即是憍设虚伪之称。即谓自身无德诈伪有德。故名诡诈也。即是诈现有德也。谓求利誉故。次辨业用者。即有两重业用也。疏云能障不诳是一重耶命为业。是两重业用也。若有诳者。即不诳不起也。以相违故以能障不诳。是别业用也。言耶命为业者。以诳他人得他财利者。皆是不正命。故名耶□也。即耶命食等。有人解云。邪见于意业同□转名耶命也。今言耶命者。以诳他矫。设方便作诈伪言。取他财帛名耶命。亦名不净财。若依显扬。亦有五业也。上来略释体业也。业二重广前文者。分二。初重广前体性。二者广前业用。三者显所依。疏云憍诳者至不实者。即出体业耶命事故。此释业用也。贪痴一分为体者。是显所依也。三段不同。且初第一辨体性者。疏云谓憍诳至不实者。意云谓求财帛故。便憍诳他人。心怀非意异谋之计数也。即便诈现精进之仪行。此诳事也。多现不实以诳他故。次辨业用者。疏云耶命事故以诳他得财帛者。皆是不正命。名为耶命事也。以作种种谋计取他财帛故。所得之物皆不净物也。故名耶命事□□知。第三显所依者。疏云贪痴一分为体也。即□诳他人求他财故。是贪分也。以作方计诳他故作异谋者。是痴分摄。即对法。云。贪痴二法与诳为所依者。与唯识同也。可知。上来三假总是广解前文。上来有二。初略辨体业。二广前文。总是正释。上来初标。次释。总是第五辨诳讫也。

  自下第六辨谄者。分二。初标。二释。且初标者。疏云六谄者标也。可知。第二正释者。分三。初略辨体业。二者从谓谄者至正教诲故。是广前体业也。三者显所依故。疏云贪痴一分为体是也。三段不同。且第一略释体业中。先辨体性者。疏云谓誷昌他至险曲为性者。解云谓谄故便誷昌前人。即种种言语矫设方便掩拓前人。言险曲者。捡者即不定名。曲者不直之义。为誷他故。即□□论云。欺彼人故或陵誷于他也。如罗网网于飞□□时。盖却誷可思之。此是体也。二辨业用者。有两个业也。疏云能障不谄是一个业。正教诲故。是两个业用也。即此谄与不谄敌相违。若谄起时正障不谄也。言教诲为业即能障他正教诲也。可知。第二广前体业者。旦广体者。疏云谓谄曲者。至为取他意者。解云谓誷昌他故便曲取他意。或烦他情故。即意望他者好也。以求财故。言语曲顺他人故。便矫设方便。遂他意取。故言为取他意也。或顺己所求故。即曲顺时宜也。可知。次重广前用者。疏云或藏己失至正教诲故者。解云谓此人行谄曲故。即不堪任为师友也。亦不堪任为朋友也。以此人贪名利行于谄故。且非正教诲以行谄。即非正道理。故非正教诲也。可知。第三显所依者。疏云贪□一分为体也。可知。上来有三。初略辨体业。□辨体业。二显所依。三段不同。总是正释。上来有二。初标次正释。二文不同。总是第六辨謟讫也。

  自下第七辨矫者。分二。初标。次正释。且初标者。疏云之矫者是也。可知。第二正释中分三。初略出体业。二者广前业用。三者显所依。旦第一略辨体业中。且先出体性者。疏云于自盛事至醉傲为性者。解云言自盛事者。或有官位。或财帛。或身品端正。即于世间有兴盛之事。便心生恃赖高举不见前人。此是醉傲也。如醉人相似也。问曰。与慢何别。答曰矫由染自法慢者。陵他。对法云。随策利之事谓长寿年等。亦有矫举也。可如。第二辨业用者。有两个业用也。疏云能障不矫是一个业用。依染为业。是两个业用也。若矫起时与不矫敌体□□言能障不矫也。言染依为业者。即有此矫者。□□染为所依也。即因此有染法生。故名染依为业也。可知。第二广解业用者。疏云谓矫醉者。生长一切染法故。意云即有此矫者。即一切杂染皆得生长。以于自盛事染生染着故。即耽醉憍逸故也。即诸染因此而生。故言生长一切杂染法故也。第三显所依者。疏云贪痴一分为体也。可知。上来三初略出体业。二广前业用。三显所依。三文不同。总是正释。上来有二。初标。二正释。两段不同。总是第七辨矫讫也。

  自下第八辨害者。分二。初标。次释。且初标者。疏云八害者是也。可知。第二正释中分三。初略释体业。二者广解业用。三者显所依。今且第一略辨体业中。先辨体性者。疏云于诸有情心悲无愍损恼为性者。解云以有害故即于有□□损恼故。故名无悲愍也。若是不害者。即是悲□□摄。今言害者。即无悲愍也。以损恼故。即瑜伽五十□于灭道谛。亦起损害。即此害亦缘无漏法生也。此约俱此害说。即是修道中修所起害也。即通小乘亦有此。唯约有情说为正义也。第二辨业用者。有两个业用也。疏云能障不害是一个也。逼恼他故。即是两个业用也。即此害起时即正障悲悲无量量即是不害也。以敌体相违故。既有于害。便逼恼有情故。无悲愍也。即与不害相翻而说也。若依显扬说。此害亦有五业也。可知。第二广解业用者。疏云谓有害者。逼恼他故。解云即此害能损恼有情支节也。令他不安乐。故名逼恼也。可知。第三显所依者。疏云嗔一分为体。以不全即断命故。但有一分损支节故。是嗔分为体也。上来有三段。总是正释。上来有二。□□。二释。二文不同。总是第八解害讫也。

  自下第九辨嫉者。分二。初标。次正释。且标者。疏云九嫉者是也。第二正释者。分三。初略辨体业。二者广辨体业。三者显所依。且第一略辨体业者。先辨体性。疏云徇自名利至妒忌为性者。解云此言徇者。是人边作者。是求也访也。若是半死边作者。是即是死也。即求自名利故便不耐他荣也。即见他人有荣盛富贵安乐或有出世荣事者。即是所从得胜功德法即通有为无为也。于此上生嫉妒也。若是天摩等即于无漏法起嫉忌故。或世人于名利上妒他人故即心□妒忌。为嫉体性。问曰。何名妒何名嫉。答曰。缘他正法名嫉。缘他荣乐称妒。玉篇云。害贤名嫉。害色□妒。可知。辨业用者。疏云能障不嫉忧戚为□□。亦有两重用也。若有不嫉即是喜无量也。若□□□妒死时。正障喜无量。故名正障不嫉也。以嫉□□即事事不如他便生忧戚也。显扬论云。能障□□□□也。即显扬第四四无量中喜无量是不嫉。是□□为体也。可知。第二广解体业者。先广前体者。疏云谓嫉妒者闻见他荣。有二。一者见他人有三学士业。生忧名嫉。二者见他荣乐心。不欲名妒。玉篇云。害贤曰嫉。害色曰妒。广前业用者。疏云深坏忧戚不安稳故。意云。既忧戚已即自不安稳也。可知。第三显所依者。疏云嗔一分为体。可知。

  自下第十辨悭者分二。初标者。疏云十悭者是也。二正释者。分三。□略辨体业。二者广辨体业。三者显所依。且第一略辨体业先出体性者。疏云耽着财法至秘悭为性。意云财法者即妻□□盛事财帛等名财也。若是教理行果。皆名□□□。即于财法上不能舍。故名悭。言秘者涩也。藏□□者惜也。以耽着故即便秘悭。是悭体性也。言□□用者。疏云能障不悭鄙畜为业者。解云若有不悭者。即□□施。施与一切人物也。名为布施。今既有悭即正障于施行也。故名能障不悭也。言鄙畜者。鄙者恶也。即鄙恶故。畜者畜积。集积集异名也。即名鄙畜为业也。可知。第二广解体业者。先广前体性者。疏云谓悭吝者。心多秘涩。解云以有悭故。便秘涩不布施也。即鄙吝悭涩不能惠舍。故名悭也。次重广业用者。疏云畜积财法不能惠舍也。第三显所依者。疏云贪一分为体也。若□□实论说。有五种悭。一住处悭。二家悭。三施悭。四称赞悭。五法悭。且住处悭者。于己住处生悭念。故言我独住令我自在不用余人。此有五种。一于未来诸比丘不欲令来。二于已来诸善比丘□□责恚故。三者欲令早去。四藏僧施物不欲与之□□□僧施生我所心计为恩德。此人于彼苦有法中□□不能舍。何况自身所有之物。此人于解脱终无有□也。第二家悭者。于往还家生灯想。故言我于此家。常独入出。不用余人。设有余人者。即令我最胜也。亦有五种。一白衣有不吉事。与彼同忧。二彼有利益与同喜。三喜白衣有胜事。四断彼余人令不得施也。五生于彼家为厕中鬼也。第三施悭者。于他物生悭吝想。令我于此。独得施物。余人不得。设令与之而复过于我。此亦有五。一常乏资生。二令施主不得福。三令受者不得财利。四毁訾善人。五□常忧恼。当生地狱等。设生人中。贫穷下贱等也。第四称赞悭者。于他称赞。生悭吝□□独赞我。莫赞余人。设赞莫胜于我。亦有五□□余人心生忧动。二毁訾善人。三自高卑他。四□□□名。五于未来百千世中无有净心。第五法□□□正法中生悭悕想。令我独知十二分。教莫令他□。设令他知莫胜于我。又自知义秘而不说。过有□。□所生常瞋。二常愚痴。三多怨。四退失圣胎者□。□智惠不生王诸佛。怨贼障法眼故。六善人□□十无恶不造断佛种故。上来小随讫也。

  自下第二□中随二数者。文分为二。初解无惭。二解无愧。

  今且□别辨无惭者。分二。初标。次正释。且初标者。疏云□惭者是标也。可知。

  第二正释中。分二。初略辨体业。□者广辨体业。且略辨体业中先出体者。疏云不□自法轻拒贤善为性者。解云此无惭缘自法生也。自即自身法。即自身中善法也。即不顾自身□善法故。遂轻拒贤善人及法也。此出体也。第□□□用者。此有两个业用。疏云能障碍惭是一个□□□是别业用也。生长恶行。是通业用也。以与愧□□长恶行故。所以名通业用。且别业用者。若有无惭□时正与惭相违。以正对惭与无惭故。是别业也。以□法不能障他惭故。唯有无惭能障碍也。若依显扬论□□无惭有其五业。一者能障碍惭。二者能障菩提□深。三者损自他。四者趣恶道。五者增长无惭。故此□□能障碍惭。是显扬五业中第一业也。下言生□□者。是即余四业也。可知。上来辨体业也。第二广辨体业中先出体者。疏云为于自法无所顾者。轻□贤善者。解云即不顾恋自身中。疏胜法故□轻贤人拒善法也。可知。第二重广前业者。疏云不耻过恶。能障碍惭。生长诸恶行故。意云即□恶事亦不着耻人也。此是通相也。非前相□□。别相者即能障碍惭是别相也。既若有□□者。即诸恶行皆得生长也。以无惭。是不善□□可知。上来有二。初略辨体业。二广辨体业。□文不同。总是正释。上来有二。初标。次释。总□是第一辨无惭。讫也。

  自下第二辨无愧者。分二。初标。疏云无愧者是也。可知。

  第二正释中。分三。初略解体业。二者广重解体业。三者二师解释。且第一略辨体业中。先出体者。疏云不顾世间崇重暴恶为性者。解云世间者即缘他法□也。即有此无愧故。便不顾世间人诃责也。亦不顾他刑戮故。所以崇重暴恶之人也。即崇□□重恶法也。言暴者。即卒暴之人也。恶即一□恶法也。即不顾世间诃猒故。所以崇重恶□□法也。是无愧之体性也。辨业用者。有两个。一者别业用。二者通业用。且别业用者。疏云能障碍愧□□业用也。即唯有无愧。独能障碍愧。余法不能□他起。故名别业用。若通业用者。疏云生长恶行者。是也。以无惭亦能生长恶行。以共有故。名通业用也。若依显扬论说。无愧亦有五业。一者能障碍愧。二者能障菩提涅槃。三者损自他。四者趣恶道。五者增长无愧也。此䟽中言能障碍愧。是彼第一业也。言生长恶行者。是余四业也。可知。

  第二广重释体业者。先正出体者。疏云谓于世间无所顾者。崇重暴恶者。意云即不顾世间诃猒。亦不顾世间刑戮故。便作诸不善事。崇重常行不善之人也。可知。次重辨业用者。疏云不耻过罪。能障碍愧。生长诸恶行故。意云即作诸□□亦不羞耻。此不耻过罪。是通相也。若别相□□障碍愧是别相也。既有无愧者。从此一切□□恶行皆悉得生也。上来第二广解体用也。

  自下第三二师解释者。亦是会违文也。且第一古师问曰。此不耻过恶。为是无惭。别相为是通相。第二师答。疏云不耻过恶。是二通相也。意云此不耻过恶。是无惭无愧之通相也。以共有故。古师云。若言通相者如何诸圣教中说不耻过恶。是无惭无愧之别相。即是对法文也。

  下第二师有三段。一者会教。二者难古师。三者解行相。且第一会教者。汝古师言。诸圣教中说不耻过恶。是二别相者。疏云会了故诸圣假说为体也。意云即约无惭无愧。皆有不耻过恶故。即假名为别相也。理实是通相也。何以即无惭以□自法轻拒贤。善为别相。无愧即以不顾世。即□□重暴恶为别相也。即非取不耻为别相也。□□□处说取不耻为别相者。但是假说非实说也。□□故诸圣教假说也。可知。第二难古师。于中有四难。一者□无差别难。二者不俱生难。三者非实有难。四者不遍恶难。且第一体无差别难者。汝若言不耻过恶。是二别相者。即无惭无愧。俱以不耻为体者。即应无惭即无愧体。即应是无惭也。以一种是不耻故。即应二法体无差别也。论云若执不耻为二。别相者。即应此二体无差别也。即应苦乐□受亦应同体。何以以苦乐二受。但以领纳故。既乐一种领纳。即应苦受体即是乐受耶。既若逼迫适悦二体别相者。即此无惭无愧亦尔。量云无惭无愧是有法。应别有自体性。宗中法。因云。俱有不耻过恶故。同喻如苦乐二受。苦乐□俱有领纳故。即苦乐二受各有别体。此□□□愧皆皆有不耻故。亦如二受各各有别体也。若业□二受俱有领纳者。师应二受者即应苦受□是乐也。若尔者即苦乐有何差别也。既若二□俱有领纳。领纳是二受通相。于中苦受即逼迫。乐受即适悦。即二受各各体别。今无惭无愧皆有不耻过恶者。明知亦是此通相也。第二不俱生难者。亦如苦乐二受。以二受俱以领纳故。即苦乐受不俱起也。若有苦受时。定无乐受也。以苦乐相违故。今既无惭无愧同不耻过恶者。即应不俱生也。以同是□耻相故。若令无惭无愧俱起者。明知。二法别有自相。非不耻。等为别相也。古师救云。我虽以不耻为二。别相亦同时起也。即所缘境不同故。所□同起。即无愧缘。世间力无惭对他说。即缘□□□以自他境不同故。亦得同时起也。由此□□□□实有难也。若汝古师云。所缘不同。即无惭□□法力。对世间力。有异故。说同时起。说无愧。缘世间□自法力。亦境不同。所以同时者。即是相待而□也。以待自他立有差别。即应无惭无愧体无实也。如长短等。量云无惭无愧是有法。应非定有故宗。因云。相待立故。同喻如长短等。可知。古师又救云。我不相待说。但前后起。亦得是实有也。由此有第四不遍恶难。汝古师若言前后起者。即无惭无愧不遍恶心也。以有无惭之时无无愧故。即互不遍。□何名中随遍不善耶。上来四难总是第二难古师也。

  自下第三解行相者。即古师云。若言不耻过总是通相者。即未审别相如何。论主答云言别相者。即无惭以不顾自法轻拒贤。善为□□□愧即不顾世间。崇重暴恶为性。是别相□□□□。若尔者亦不遍恶也。若有善境至时。即起□□□□便轻拒同时。若无恶境至。如何亦有无□崇重耶。答曰。疏云不善心时随缘何境至无有□起失者。意云但有一善境至时。皆起得无惭□□也。若于自法力。轻拒贤善时。毕有崇重暴□□义也。若不顾世间。崇重暴恶之时。早有轻□□善之义也。即正崇重暴恶之时。即是轻拒□善。贤善之时。无本是崇重暴恶也。不必事□有二忆。一时至方起无惭无愧。但随有一境至□即起得无惭无愧也。疏云故此二种但遍恶心□缘不异无别起生也。问曰。此无惭无愧二法。于六释中如何相摄。答曰。疏云此上二随并无六释也。可知。上来有二。初别辨中随。二者二师解释会□。□文不同。总是第二辨中随二数讫也。

  自下第三辨大随者。疏云分八如文也。后七未至今。

  且第十三辨不信者。分二。初标。次正释。且初标者。疏云十三不信□是也。可知。第二正释中。分三。初略辨体业。二有两□□释前文。三者从不信三相下是染净相翻也。三□□不同。且第一略辨体业中。先正出体者。疏□□实德能不思乐欲心秽为性者。解云实□□三是不信之境也。不忍乐欲。是不信之因□□。即于实德。能上不忍不乐不欲也。心秽者。是不□□体性也。即翻信中深忍乐欲。心净为性也。故□不忍乐欲。心秽为性故。次辨业用者。疏云能障净□随依为业者。解云。若有不信起时。即正与信相违故令信不生也。言随依为业者。即此不信与□□为所依也。即有懒隋故。即是懈怠非精□□□有不信为所依故。便懒隋也。与懒隋为□□□。是不信作用也。若依显扬论说。不信亦有五□。□□能障净信。二者能障菩提涅槃。三者损自他。四者趣恶道。五者增长不信者。此略辨体业也。第□□解前文者。疏云谓不信者多懈怠故。意云。若□□信即有懈怠。以与解怠为所依故。以懈怠即□□堕也。既若不信佛法。便行恶事。起诸不善□□懈怠。故云多懈怠。故可知。第三染净相翻者。□不信三相翻信应知者。意云。言不信三相者。□□不信实。有谓。于诸法实事理中。不信忍□。即不忍者非胜解也。即与疑品相应也。或于不□事印忍者。是不信之果。即此不信于四谛。理事皆不信不忍也。二者不信有德。谓于三宝□净德中不信乐故。三者不信有能理。于□□□世善不信有力。能得能成。不信诸善。不□□□故。即由有不信于实德。能不忍乐欲。即翻□□信也。可知。问曰。于六释中何释如何相摄。答曰。□云此无六释也。不可言不即是信等。上来有三。一者辨体业。二重释前文。三者染净相翻。三文不同。□□是正释。上来有二。初标。次释。两段不同。总是辨不□□也。

  自下第十四辨懈怠者。分二。初标。二正释。且初第一标者。疏云十四懈怠者是标也。第□□释中。分四。初略辨体业。二者有两句。即重释前文也。三者从于诸染事至无信不信者。□通外难也。四者摄归六释。且第一略辨体业□。先正出体性者。疏云于善恶品修断事中。懒堕为性者。解云。于善品修时。亦懒隋于□□即断时亦懒堕。即不能修善断恶。故□□□为性也。可知。次辨业用者。疏云能障□□□□□为业也。解云。以懈怠故。正障精进也。以□□□行善事故。即令他精进不起。故名能障精进。□增染为业者。既有懈怠故。即一切染法皆得□□。即滋长染法。故有此业用。名为懈怠也。□□显扬说。此懈怠亦有五业也。可知。

  上来第一辩体业讫也。第二合释前文者。疏云。谓懈□□滋长染故。意云。若有此懈怠者。即滋长□□染法增长也。以名不善勤也。可知。

  第三通外难者。外人难云。若言于善品不修即名为懈□者。即于不善染品而策励者。虽不修善。于□品。而能勤行。亦非懈怠。应是精进所收。答曰。疏云于诸净而策勤者。亦名懈怠也。问曰。何以□名懈怠。答曰。疏云退善法故也。虽然□□□事理合名精进。以退于善品故。名懈怠也。□□□名退善即名懈怠者。若于无记事而策勤□□□懈怠。亦是精进也。答曰。疏云于无记中至是欲□懈非别有体者。意云。此亦非是懈怠。亦非精□也。但是别境中欲及胜解也。是无记勤故。即无□惭怠之体性。以是无记故。下疏自解云。如于无□□无信不信者。此于无记事起印忍者。亦非□□□染。亦不可名信。不可名不信。即无信不信。但是无记也。即于善品增猛修者。名□进。于恶品勤修。以退善心。亦增盛故。即名懈□也。第四六释分别者。懈即是怠持业释者。□懈是用。怠是体。将用就体。体能持用。名持业释也。上来有四。初略辨体业。第二重广前□者。答外难四者。六释分别四段总□□□上来有二。初标。次释。二文不同。总是第□□□□讫也。

  自下第十五辨放逸者。分二。初标。次正释。□第一标者。疏云十五放逸者是也。可知。第二正释中有五段也。初略释体业。二者从谓由懈怠至非别有□□。是现显所依也。三者从虽慢疑等至遍策法□□答难也。四者染净相翻者。疏云推究此如不放逸□□也。五者六释相摄也。五段不同。且第一略辨体业者。□出体者。疏云于染净品至纵荡为性者。解云。□□品不能修。于恶品不能防。但纵恣荡逸。故名纵荡为性也。次辨□□者。疏云能障不放逸。增恶损善。所依为业者。□□即放逸起时。正障不放逸也。以不防恶法。故名□恶也。以不修善品。故名损善也。即增恶损善。是□放逸业用。若依显扬论说。放逸亦有五业□□。可知。上来第一略辨体业也。第二显所依□□□四法功能而建立放逸也。问曰。四法者何□□□□。谓由懈怠及贪嗔痴。问曰。有何行相即□□□功能名放逸。答曰。疏云不能防修染净品法总是□□非别有体也。但是四法不防修功能假名放逸也。□□无别体性也。可知。第三答外难者。外人难云。□□法有不防修之用即名放逸者。即慢疑等亦□□□功能。何故不依慢疑等。立放逸耶。下答中分□□句是牒难。次二句正答。后二句即显贪嗔痴□□四法之胜用也。且牒外难意者。疏虽慢疑□□有此能。即离此慢疑。亦有不妨修功能。问曰。□□不立放逸。正答者。疏云而方彼四势用微劣□即。而者助句也。方者比也。即此慢疑不防修功能势用。比他四方。即势用劣也。问曰。何以劣□□法。答曰。即是四法胜能也。疏云障三善根□□□□。即此四法能障三善根。能障遍策法也。□□□等以无此功能故。即永立放逸也。此第三答□□。次第四染净相翻者。疏云推究此相如不放逸□□云即反显不放逸行相也。以不放逸是三善□□精进四法防修功能。假名不放逸。即信惭□□即有防修功能。比他四法功能。势用劣故。但□□上立不放逸也。今此放逸即是四法上不防□□□立放逸。即反显行相如不放逸也。此是染□□翻第五六释分别者。疏云放即是逸。持业□□。解云。此疏文作持业者。有似错也。若言持□□将用就体能持。即名持业。今放逸二法□是用故。即不可将用持用。成持业耶。应无□释也。上来五段总是正释。上来有二。初标次□。□文不同。总是第十五辨放逸讫也。

  自下第十六辨惛沉者。分二。初标。次释。初标者。疏云□□□者是也。可知。

  第二正释中。有三师解释。且第一师解者。于中有二。初出体。二者辨业用。且出体□。疏云令心于境无堪任为性者。此第一师意云。□□惛沉是假。但依诸烦恼。无堪任者。是惛沉□□虽此诸烦恼无堪任相。即无别惛沉相也。□□□烦恼为体性故。即一切烦恼无堪任。上□□□□以令心心所。皆无堪任故。言业用者。即□□□业用也。一者别业用。二者通业用也。且□□用者。疏云能障轻安也。若轻安起时。即今□□调畅安和。今既有惛沉起时。即正违轻安□生也。以余法不能障他轻安。唯是惛沉能障□安故。是别业用也。二者通业用者。疏云□□舍那为业者。解云。即此毗钵舍那。是梵□□□观品也。即能障观为业。此无漏观等□□□烦恼亦能障。故名通业用也。若有惛沉□□故无轻安之用。又无智惠观察之能也。问曰。如□□诸烦恼无堪任。故名惛沉。言是假非实耶。□□对法论云。依诸烦恼。上皆无堪任。义说□□此是假非实也。

  第二辨第二师义者。论□□□惛沉痴一分摄。论唯说此是痴分。故□□惛沉亦无别体。但依痴上立。是假非实□。以何知之。答曰。瑜伽论说惛沉即是痴分□□知惛沉依痴分故。

  第三护法义者。即□□是也。即于疏中。分为四段。初立自义。二者会第一师义。三者难第二师。四摄归六释。且初自义者。疏云惛沉别相谓瞢重。解云。即□惛沉别有自体。以瞢重为相也。瞢谓□□□□谓沉也。即[示*(弓/一)]迷之相也。言惛者是□□□□者重也。即此瞢重是惛沉体性。名为别□□□。此惛沉是实非假。有空自体故。疏云惛沉□□谓即瞢重也。此第一立自义也。

  第二会第一师义者。前第一师云。若尔者如何对法说□□□烦恼无堪任。假名惛沉耶。正会云。彼对□□□烦恼无堪任为惛沉者。是即今俱时心□□□堪任故。亦不是惛沉。自体是无堪任也。□惛沉但取瞢重为别相也。

  第三难第二师。□云第二师义。若言自有体者。即如何瑜□□云惛沉依痴分立。是假非实。故知是痴□摄也。下正难者。疏云。此与痴相有差别者。解□此惛沉行相与痴下相似。故云有差别也。□□行相似有差别者。行相如何。答曰。疏云□□□□迷闇为相至下而非迷闇者。解云此痴行□□□迷闇为相。即正障无痴也。即不是瞢重故。即□□迷闇而非瞢重也。此惛沉即是瞢重为相。正障轻安□□是迷闇为相也。即此惛沉与痴所对亦别。即行□□异。即迷闇瞢重有差别也。即疏文分明也。故□□□相有差别也。即瞢重为惛沉别相也。

  第四摄归六释者。瑜伽论说。是痴分者如何。护法云。是□□□非即依痴也。以行相各别故。第四摄归六□□。疏云惛即是沉。持业释也。以惛是用。沉是□□能持用。名持业释也。可知。上来有四。初立自义。次会第一师义。三者难第二师。四者六释分别。四段不同。总是辨议法正义也。上来有三师不同。总是□释。上来有二。初标次释。二文不同。总是第十六辨惛沉讫也。

  自下第十七辨掉举者。分二。初标。次正释。初标者。疏云十七掉举者是也。可知。第二正释中有三师解也。此疏文中但是后二师义□。□第一师义者。论云。有义掉举贪一分摄。论唯说此□□分故。意云。此掉举唯依贪分立。是假非实也。□□□何得知。答曰。瑜伽显杨对法。皆言唯贪分立故。□□□依余法立也。既依贪。即是假。无别体性也。即□□□□便有掉动也。行相可思之。

  次辨第二师□□□□初难前。二者申自义。三者会违文。且第□□□师者。即此掉举非唯贪分立。以是遍染心。故□□□贪分者。即有嗔无无贪。应无掉举。即不遍□□故。应非大随摄。以大随皆遍诸染心故。方成大随□随也。第二申自义者。分二。先正出体。二者辨业用。初正出体者。疏云令心于境不寂静为性者。□□说成遍染义故。即依诸烦恼不寂静。共□□□□掉举也。何以知之。即五蕴对法皆言不寂静□□□故掉举离一切染。无别体性也。即依一切烦恼。□□不寂静义说。名为掉举也。又唯识论云。又掉举□谓不寂静。即是烦恼共相摄故。即离此诸烦恼□□相故。言业用者。疏云能障行舍奢摩他□□□。解云。此有两重业用。一者能障行舍不□□□□。即正与行舍相违也。以行舍即寂静为□□□□即是不寂静为相。以相违故。故云能障□□□奢摩他为业者。即梵云奢摩他。此云止也。□□□定之异名。定即专一掉举。心不专一。即是障□□业也。第三会违文者。前师难云。若言依诸烦□者即如何。大论及对法等。皆言唯依贪一分摄□正会者。答曰彼论言依贪分立者。以掉举□□分体殊胜故。所以偏说依贪分也。若据尽□□□□诸烦恼不寂静。功能共相假名掉举也。□□□□云。虽依一切烦恼。假立而贪位增。且说贪□□□□不相违故。上来第二师义讫也。

  从次辨第三师□者。即是谁法义也。于中分三。初辨自正义。二者会违文。三者摄归六释。且第一申自正义者。疏云□□□相谓即嚣动者。解云。言□□□□者掉动也。或掉是嚣也。举者动也。即此□□□掉举之别相是实有体也。唯识论云。有□□□别有自性。遍诸染心。如不信等。非说他分□□是实者。即别有自然。以嚣动为体性也。第二会违文者。前师云。若言不依非是假者。即□□五蕰对法等二论皆言掉举是诸烦恼不□静共相立掉举。即以不寂静为相耶如何。口释□□者。疏云令俱生法不寂静故。意云。□□□□□□诸烦恼但令掉举。同时心心所不寂□故。即□是掉举自性也。又瑜伽论说。掉举非世俗有者。□是实有也。即世俗有二。一者对无为说一切有□□世俗二者以对实说假。亦名世俗也。今言非□□□者。但非是假。故知以嚣动为自性也。第三摄归六释者。疏云掉即是举。持业释也。以掉□□□是体。即将用就体。体能持用。名持业释。□□□□为正义也。上来三师解。总是正释。上来有二。初标次释。二文不同。总是第十七辨掉举讫也。

  自下第十八辨失念者。分二。初标。次正释。且初者□□。疏云十八失念者是也。第二正释者。于中分三。初略辨体业。二者广前业用。三者显所依。且第一□辨体业中。先辨体业。二者广前业用。三者□□依。且第一略辨体业中。先辨体性者。□□□□□缘境不能明记为性者。解云。即正念□□即不□明记以与念痴分上立。故即不明记也。令失正念□以不明记。今既无正念者。即不明记善事等故。□□为失念也。可知。第二辨业用者。疏云能障正□□□□所依为业者。解云。既以失念即起得散乱。□□□乱为所依故。是失念之业用。又能正障善正□□□□念不生。皆是失念。障令不起。故言能障正念□□□略辨体业也。第二广前业用者。疏云谓□□心散乱故。意云。以失念故即起得忌念。忌念□□□得散乱也。故云心散乱故。可知。第三显所依□□有三师解。此疏文中唯是第三师正义也。即三师中。且第一师义者。即失念唯依染念立也。问□何以知之。答曰。对法论云。失念是烦恼相应念□□□是依烦恼起也。解云。由念与烦恼俱□□。所以□□唯依染念为失念体也。若念不与烦恼□□□□不名失念也。此念若与烦恼俱时即与失念□□性也。故知但依染念一分立也。第二师义者。□念是痴一分摄也。问曰。何以知之。答曰。瑜伽论□□分者。是痴等流性故。故是痴一分摄也。□□第三辨护法义者。分四。初难前师。二者申自义。三者会违文。四者与六释相摄。且第一难前师者。□难第一师义。此问云。汝第一师定言念□□烦恼俱否。第一师答云。念常与烦恼俱生也。护□□□念唯缘过去曾习境。今烦恼即通缘三世□□。若烦恼缘未来及现在时。即如何与念俱耶。□□缘未来事故。故知念不定与烦恼俱也。若念□□去时与烦恼俱念上立失念。若缘未来事时□□念即何为失念体也。第一师云。设尔□□烦恼缘未□□起念无失念者何失。难曰。若尔即失念不遍染。□□烦恼缘未来是染心。故必令与失念俱也。若□者。即失念不遍染心也。若成遍染义者。即缘未□□念者。即此失念。俱依痴一分。为体也。如何前师□□□痴分耶。次问第二师者。问曰。汝第二师如□□□痴分立失念。第二师答曰。失念唯依痴分□□□通缘三世法故。故知失念依痴分得立也。又□□□即唯识论云。有义失念痴一分摄。即瑜□□此失念是痴分故。即依痴立也。护法难云。□□师若唯依痴立者。即有违教之失也。以对□□云。失念依烦恼相应念立为失念。如何唯依痴□□。若第一师唯依烦恼俱时念者。即不遍染□□瑜伽论文也。即前二师皆有过失也。前二师□□过失也。前二师一时问曰。若尔者即护法□。□法与失念为体。此第二申自义者。护法□□。疏云有义失念念痴一心为体者。解云。即念□□痴及依烦恼同时念为失念。体以成遍染□□违教无前二失也。可知。第一师难云。若尔□□□何对法但言。烦恼相应念立失念不□□□立若痴上立者。此文如何通会。第二难□□□□言取烦恼同时念上立失念者。即瑜□□□□依痴分立者。即如何通释耶。即是下□□□违者。疏云由前二文影略说故。意云。瑜伽□□□说一边以互影说。故对法唯说依染念□□即影取痴分也。瑜伽唯依痴分者。即影取□□依染念也。即二论互影取略而说。亦不相违□。第一师又云。如何言互影便令痴分摄耶。以□□言唯染念不言依痴分。故即不遍染心亦□□□。答曰。疏云论复说此遍染心故。意云瑜伽论□□失念于八遍染者。即须依念痴一分方正也。□□□痴分立者。即不遍染心。如何于大随大中摄□□遍染心义者。即须依念痴一分立也。故论□□□遍染心也。第二师言。若依痴分即可然。若□□□□即如第七识无念故。但有痴即第七相□□□□依如何有念耶。护法答云。依多分说此□□□□痴立也。即第七名少分。前六名多分也亦□□□事须定依念痴但依多分说依念痴一□□□次第四摄归六释者。疏云失之与念至持□□胜者。解云。此意有似相违释者。似有理也。□□□是念以失劫正念。故名失念□□失与念是相违也。若言持业者。即失是用念□□名持业者。有似无理也。即念是明记失者。□□□记以无此明记之法。名失念。即持业义□□也。亦应细思之也。上来有四。初略辨体业□辨体业□□所依。四者六释相摄。四段不同。总是正释□□有二。初标。次释。两段不同。总是第十八辨失念讫也。

  自下第十九辨不正知者。分二。初标。次正释。□□标者。疏云十九不正知者是也。可知。

  第二正释□□□有四。初略辨体业。二者重辨业用。三显所依。四六释分别。且第一略辨体业中。先出体者。疏云□所缘境谬解为性者。解云。即所缘境错行□□□为谬解。即迷于前真境。有错谬故。名不正□□。外道煞马祠天。以求福故。此是不正知也。以谬□。又如殊屈摩罗。取千人指。求生天等。皆名不□□□谬解为性也。次辨业用者。疏云能障□□毁犯为业也。意云。若若。有不正□□时正□□相违也。以能障正知不起。是不正知业用也。□毁犯者。即错行乱学多犯戒故。或毁于正知□行故毁犯为业也。可知。

  第二广前业用者。疏云□正知多毁犯故。有此不正知。故便毁正教□□故可知。

  第三显所依者。于中有三师。辨□□□第三师义也。前二师在疏外也。且辨□□□者。论云。有义不正知慧一分摄也。即是□□体也。此惠是烦恼相应。慧名为染慧。即□□知体。但是染慧非是烦恼也。问曰如何知□。答曰。对法论云。是诸烦恼相应慧。故言慧一□□也。不依痴分故。第二师云。此不正知。但是痴□为体。即瑜伽论云。依痴分摄故不依慧。如何□□言依慧体立也。第一师云。瑜伽□依痴□□□即体非痴分也。但依慧一分为□□也。第二□云。汝前师定言不正知。依慧分立者如何圣□□无想定外道世共说彼有定无慧耶。即无想定□定即不正知。不正知。依于何法而立也。以无想定□□故。又愤恚天通眼相观时。但有定。定者是等□□□无有慧。即起嗔之时。便觉眼相观。即是染□□□知以无慧故。即不正知。依何而立也。第一□□□□时无不正知者。亦有何失。第二师难云。□□□不正知。不成遍染义也。前师云。设不遍染□□难云。即违瑜伽论文。瑜伽论文言。八遍染中□正知故。故知不正知。是遍染心遍染心者。即须□□立不依慧立也。故知瑜伽五十五云。说此不正□痴分。故第三护法义者。分三。初难前二师。二者申自义。第三会违文。且难□□者。汝第一师。若言唯依慧分立者。即违瑜伽□十五文。彼论云。此八遍染中。有不正知。不正知□染心故。若唯依慧。即不遍染心故。即瑜伽论文痴一分摄。如何前师唯言依慧也。即违瑜伽□□第二师。若言唯依痴分立者。即违对法□□不正知。依诸烦恼。同时染慧为体。如何唯□□□□痴者。即违彼论文也。即前二师二各□□□□失也。第二申自义者。疏云有义不正□□□一分摄者。解云。即不正知依慧及依痴一□□□第一师难云。若尔言依慧痴立。如何对□□唯依慧立耶。又第二师难云。若言依慧者。如□□伽云。唯依痴分摄也。

  第三会违文者。护法□□。疏云由前二文影略说故者。意云。若对法言□□□□者。即影取瑜伽痴分也。若瑜伽依痴□□□影取对法依慧也。即二论□□而说。□□相违故。故言影略说也。第一师又云。说唯□□□遍染心亦有何过护法答者。疏云论复□□遍染心故。即此不正知。是遍染心所摄故。所□□伽论说是八遍染摄。上来有三师义。总□□□依讫也。

  自下第四六释分别者。疏云□□□□以无离合义故。不可言。不即是正知□□□□不不是正知。此无离合六释不摄也。上来有四。总是正释。上来有二。初标。次正释。二文不同。总是第十九辨不正知讫也。

  自下第二十辨掉举者。分二。初标。次正释。且第一标者。疏云二十□□者是也。可知。

  第二正释者。于中分二。初辨体用。二问答。且第一辨体用者。有二师辨。且□□□解分二。初略辨体业。二者重辨业用□。且初第一略辨体业中。先辨体者。疏云□□所缘令心流荡为性者。解云。言流荡是□□体也。依三不善根上假立。问曰。如何知之。答曰。□法五荡集。皆言是三分位故。今言令心流荡□贪嗔痴驰流之时。名流荡。故即缘境之□□恼乱。或缘东西南北。心皆散乱。即于境上□□□令心心所流荡也。即流谓驰流。荡谓□□□流荡也。非别有散乱体故。故令心流荡□□也。次辨业用者。疏云能障正定恶慧所□□□者。解云。有此散乱之时。令定不生。以定□□心故。此散乱心不定有躁扰故。歒体相违。故□□□正定也。言恶慧所依为业者。有此散乱□□□染慧是此散乱也。可知。上来第一略辨体业讫。第二重辨业用者。疏云谓散乱□发恶□□□有散乱时便恶慧得生。可知。

  第二□□□者。疏文分二。初申自义。二会违文。且申自义者。疏云散乱别相即是躁扰也。意云。此散乱□□。实有别自体性。即以躁扰。为散乱体性。□□能别障三摩地故。所以散乱是实有也。若□□何能别障正定耶。故知别有自体也。第二会违文。护法云别有自体者。如何对法说散□□□□痴三上流荡功能立散乱也。故知是□□□根上流荡为散乱体性也。护法会者。□□令俱生法皆流荡故。意云。但是散乱令同□□皆流荡故非即流荡。是散乱体也。即此流□□散乱通相也。令散乱别相者。即躁是扰□□□云。对法言是三分者。但是彼三不善根□□□故即非依三法立也。如无渐等非彼摄□□□云散乱是有法定实有自体宗。因云。□□□流性故。同喻。如无惭等。可知。故知散乱□□实体性也。此第二师为正。上来二师不□□是显别体用也。

  后次第二问答差别者。□□分四段也。一者总问答者。疏云问掉举何□□□令易缘者是也。二者答难者。疏云虽□□□□□暂时住者是三结遍染心者。疏云故掉举乱俱遍染心是也。四者摄归六释者。□散即是乱。持业释者。是也。四段不同。

  且初总问答者。初问。次答。且问者。疏云问曰。掉举□□。意云。此掉举散乱。以行相稍相似故。所□□□即此二法何别。此问可知。次答者。□□□□易解。此令易缘。解云。掉举即易。解即□□□若散乱即易缘心一境多。即行相有异也。□□□障心为业。散乱即障定为能。即止与□同也。若约能障二法行相即差别也。问曰。□掉举易解。名心多境一。答曰。即此掉举缘□□□时。即一境体故。即作种种解心。故即名□□□□。是易其解心也。即不易所缘境。此名□□□□易也。如一青境止作种种青解。即名□□□解也。言彼者是前来已说。故说为彼也。□□者。即散乱。散乱即易缘。即一心境多即易□□境名易缘也。即如一个心。便缘青黄赤白□□□境也。即一个心缘得一切境。以躁摄故。便□□□境也。即此是缘易非解易。由此作四句□□。一者解易非缘易者。即断是掉举□□□常乐我净之解。或缘一青境。便作一切青□□□□也。二者缘易非解易者。即是散乱缘。青黄□□□也。等心即是一故。即不易解。以境多故。名□□也。即前念缘香后念缘味。即于诸境上皆□□多境也。三解缘俱易者。即是强思计度心□□□□是也。四解缘俱不易者。即是任运心缘□□□□念缘青境。后念亦是缘一青境。即心境□□□□。

  上来总问答。第二答伏难者。有两复次答难。且第一复次□□□□难者。如六识中一念缘心如何有易解□□。岂有一念中能作易解。易缘耶。即一念作□□不成易缘。亦不成以一念故下。正答者。分二。初□□□答且沉答者。疏云虽一刹那至有易义。□□虽一刹那缘无易义。故令言解缘。无易解者。即是□□云。虽一刹那缘者。即是掉举缘者。即是□□□虽一刹那解缘二法无易。义者即于□□□□而说有易义。故以一念中解缘二□行□□□说也。即于相续多念。亦有易义也。以相续显□□□解缘二法有易义故。即疏中言。虽一刹那□□易者。且亦牒外难词也。更言易于相续有□故。即是通也。此沉答也。次正答者。外人又难云。若□□□有易解易缘者。即一念中无易缘应非□□□有易解易缘。方成掉散故。故知第一念□□□□易缘者。即应解缘二法非遍染心。即第□□□散乱掉举故。答曰。疏云染污心时。由掉乱□应念念易解易缘者。意云。即此掉散二法念□□易义也。以性是易解易缘也。设尔一念中亦有易义。即是遍染心故。但有染心时。即此□□□易解易缘也。此正答也。上来有二。初沉答。二答。二文总是第一复次答伏难也。第二复次□□者。先难云。若散位可说有。定□□染心持以掉散。若□□□□无掉散。若有掉散应不成定。若定□□□。即须有此二法。以是遍染心。故下答有二。初正答次□成。且第一正答者。疏云或由念定等力所□□□。意云。由有正念制伏掉举易解也。由定□□□易缘也。即有此念定之时。暂时折伏其□□□□体亦非无也。若言粗着行相即无。若□□□□之本性是易义也。若无染心时。即不□□□□心时设有念定制伏者。亦有微细易□□□义以体性是易义故。犹如何等下。举喻者。□如暂猿猴有暂时住者即如猿猴被系□□手脚虽系不动即心意。皆是躁动之物也。□□□□性是嚣掉动之物即粗相。即无亦有微□□□也。可知。上来第三辨不起法也。

  第三结遍染心者。疏云故掉与乱俱遍染心者。若无念定□□□心时。皆有此二也。若是染念染定时。亦有□□□以行相微细故。以是遍染义。故有染念定□□□□散也。可知。

  第四六释相摄者。疏云散□□□持业释者。以散是用。乱是体。以用显体。□□□用名持业也。上来有四。一者总问答。二者答伏难。三者结遍染义。四者六释分别。四段不同□□也。上来有二。初辨体。二问答差别。两文不同。□释上来有二。初标次释。二段不同。总辨掉举也。上八段不同总是辨大随讫也。

  上来有□□小随。次中随。后大随。三段不同。总是别辨也。□□有二。初总辨三随。二别辨三随。二文不同。总是□□□□。上来有二。初总标举数。二随标别列。二文不同总是大文第五辨随烦恼讫也。

  自下第六辨不定四者。疏云述曰第六文也。分二者一者□□□数。二者是随标别列。所以言文□□文不同。且第一总标举数者。举文如何□□□。四者是总标也。言四者是举数也。□□标别者。论云。一睡眠至伺者。疏云述曰□□也。分四如文。

  且第一辨睡眠者。分二。初标。次正释中分四。初略辨体业。二重解体性。三者显□假实。四六释分别。且第一略辨体业者。疏云□□□□在昧略为性者。解云。言令身不自在□□□睡故摇动。亦不觉故。以极闇昧不明利。□□者□也。略者小也。唯是意识无解前五识□□□昧略。即令身不自在也。可知。辨业用者。□□□□为业者。解云。即是障毗钵舍那为业□□□□有此睡眠。故令观心不生。正障观品□□□□也。可知。

  第二重解体性者。疏云□□□□身不自在。即解前令身不自在也。心极闇□□□□故重。解云。前昧略为性也。以梦意识□□□。无前五识。唯意识。故名一门转也。非无□□□也。唯于意根门转故。不于五根门转。故名□□□也。即梦意识同时相应心所亦有也。即□□□□也。亦不妨常有遍行等心所也。此中意□□□□□显意识故。可知。

  第三显假实者分三。一者显实。二者辨假相。三者举例重显实性。且初□□者。问曰。如何名昧略。答曰。疏云昧简在□□□悟时。令显睡眠非无体用者。此有三种□□此梦中意识。即双简定散。明了意识□□□不字简定中独显意。定中独显意。以极明□□□□也。言略者。简散明了。散明了意识□□□根门转。或独显者。亦明利故。即此梦□□故。简二位意识名昧。略为性。是睡眠之□□□□定中唯意识以明利故。散位有多。故□□六识皆有非也。故言昧简在定略别悟时。□□即昧者闇也。略者少也。问曰。若取意识□□睡眠名心所者。即将何为心王耶。答。假借□□□为心所。意识为心王也。应细思。即此□□□以睡眠之体性。故言令显睡眠非无体□□□□意识名有心睡眠。名为实睡眠也。□□□者。即假名为睡眠也。若准小乘说睡眠□□□今言非无体用者。遮小乘义也。此上显实。

  二者辨假相者。疏云有无心位立此名者。解云。□□□圣教说有于无心位。亦名睡眠。此唯是假□□□□说五位无心中。此无心睡眠是假。睡眠亦□□□经部师义。即执睡眠无体。但是□□□□□□总聚上立大乘。解云。此无心位。是假睡眠。□□睡眠者。即是有心也。以无心位似有心睡眠□□故。即触尘中收也。问曰。有心睡眠是实□□相如何下。举例重显。实体者。疏答云。如余□□□相应故。解云。以实睡眠是有心故。非假心□□□摄。故名有心也。以与心相应故。说是有心□□□□喻如盖缠等法。是心所法。即有心故□□□□此重释前非无体用也。言盖缠者。即□□□盖缠有八缠。问曰。五盖者何。答曰言五□□贪欲盖。二者嗔恚盖。三者惛沉睡眠盖。□□掉举恶作盖。五者疑盖。间曰。如何名盖。答曰。□□。盖者。是覆恶心令善不转。即是盖义也。问□□□□盖者。即覆于何法名为盖。答曰。由贪□□□界。于染法上起令欲故。即于□□上是□□□复他乐出家者。名贪欲盖也。问曰。□□□□□□□□嗔障觉起耶行。故名盖也。问曰。惛□□盖覆何法亦名盖。答曰。此能盖覆于定慧明了□□定不显。名为盖也。四掉举恶作盖。能盖覆定□□□生故。即正障明利专注法。故行舍不生。亦名□□□盖即障信智不生。名盖也□。□□可知。即总束五盖能障三位法也。三位法者。□□□□者。二者修正行者。三者人定正修正举□□□三位法名为盖也。若盖因缘故。亦名为盖。□□是因缘。即凉风饮食温耎等。是盖缘也。即□□法故。可知。解八缠者。俱舍偈云。缠八无惭愧。□□□□□眠掉举与惛沉或十加忿覆。若言□□□□□□覆二法也。且明八缠者。分二。初列名。二□□□障法。且列名者。一者惛沉。二者睡眠。三者。

  百法论显幽钞卷第七末

  No. 799-A

  此卷亦首尾共欠。不可知何本矣。私案。恐是百法论题幽抄第七末。释论云一贪二嗔乃至不定四者。一睡眠之文也。捡本文钞所引。彼钞三本云。二禅以上借三识。不借鼻舌识(云云)。四本云。诸识互用(云云)。此释前五识也。又五末云。前七识望第八。亦互为因(云云)。又云。论应说此品疏所缘缘一切位中有无不定(云云)。又七本云。此七识四分何能熏(云云)。又云。诸法于识藏(云云)。又云。第六缘过末。熏种否(云云)。以上诸文。总释八识诸门也。又同七卷云。乐欲为精进依(云云)。此释善位中信心所也。次七末云。苦受无分别。为是无分别。为复分别(云云)。又释曾受境四句(云云)。此解释烦恼随烦恼之诸行也准如上引文。则此抄三本至七本。广释八识及五返行善位心所毕矣。依此思之。今此本即是当七末也。然而本文抄所引之文。应在于此次乎。

  明治四十三年八月念三日 定胤和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