卍续藏第 38 册 No. 0695 梵网经菩萨戒略疏


  No. 695-A 梵网经略疏序

  佛说诸经。取喻多方。皆以发明本源心地而已。今梵网经一百十二卷。分为六十二品。此品当菩萨心地。仍分上下焉。品上则专明三贤十圣修证之阶位。品下则特明三聚净戒。以备菩萨六度万行。实乃定慧之基本。三贤十圣之践履也。昔天台智者着义疏。以明其宗趣。标其大纲云栖大师复注发隐。以发天台之所未发。今鼎湖在和尚综理略疏。又补发隐之未尽者。珠珠交映。次第灿然。使见之者。逐事而明理。随理而达旨。彻于旨则自不迷宗。察于事则自不怠持。梵网之义既明。则吾人之心地未尝与毗卢遮那遍照异也。然而末学之支离久矣。自禅律之分也。分则岐。岐则两伤。古人学道必从渐履。以至彻悟。未有后先之分。盖体不离用。用不离体。体用互融。故经是佛语。律是佛行。禅是佛心。又何禅律之分耶。夫四时寒暑日月度数。天行之律也。天且不违。而人可违之乎。动容旋止不失其正者。人之律也。守而行之。谓之戒耳。然名从义起。昧道者执名。遂成守株封滞也。余早岁归依佛乘。待罪粤东。得闻鼎湖在和尚戒律。精严宗说。兼通心向已久。近读和尚所注经律。世虑顿消。名心尽息。故从之受八关斋法。师之道行。余固不得窥其高深。而师之教人。言经律则必兼于禅。言禅则必兼于经律。余见今之参禅者。多略于经律。犹如儒者但谈经义而不及躬行也。世运之升降。而人事应之。亦气数使然。和尚慈愍念切。思以古佛菩萨之行。诱诸后学。而挽回末劫颓风。余每诵之。不胜赞仰。今是经分科疏释既详。使梵网一珠而众珠咸相照耀。余将返都门。因序而还之。

  旹
康熙己未夏日南恩令八关戒弟子孙廷铎撰

  No. 695-B 梵网经心地品下略疏科文今释此经大科分二初释题目(二)初正释经题二释译人名二释经文(三)初别序(五)初三佛传教(三)初总嘱二别嘱三供本尊二二佛说法(二)初千佛上佛说二千百亿释迦说三一佛说法(四)初十处说法二教起因缘三降生非一四为凡说戒四重颂五叙结戒二正宗(二)初十重(三)初总标二别列三总结二四十八轻(三)初总标二别列三总结三流通(二)初正嘱流通二结颂回向流通

  略疏科文(终)

  No. 695

  佛说梵网经菩萨心地品下略疏卷一

  姚秦三藏法师 鸠摩罗什 译

  广州宝象林沙门 弘赞 述

  今释此经。大科分二。初释题目。二释经文。

  初释题目(分二) 初正释经题 二释译人名。

  ◎初正释经题。

  佛说梵网经

  佛说者。先舍那后释迦亲宣也。梵网者。时佛在摩醯首罗大梵天王宫中。观彼天宫殿上因陀罗网幢而说也。其网幢。以无量百千万亿摩尼宝珠共成。而一一宝珠光色。各各别异不同。互相映射。互相摄入。故每一珠。俱含众珠之色。文彩重重。不相妨碍。佛因之为说无量世界。犹如网孔。一一世界。各各不同。佛说教门亦复如是。由是引此。以明十方世界安立。各各无量不同。十方诸佛教门。施设无量。亦复不同。十方菩萨依教修证。参差无量。亦各不同。故以梵网。喻为经名。此经大本。共有一百十二卷。如彼网之一孔。今此心地一品。犹彼网之一珠耳。经者。梵语修多罗。此云契经。契谓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经谓贯穿摄化也。以贯穿所应知义。摄持所化众生也。又云。经者常也。古今虽殊。觉道不改。群邪不能沮。众圣不能异。故曰常也。按诸经律。有以人法为名。或以法喻为目。或以人法喻为名。或以单人单法单喻为目。今本经。以喻为名。若兼品言之。则以人法喻为目。梵网是喻。菩萨是人。心地是法。经是能诠之教。梵网是所诠之法。佛是能诠之人也。若论宗趣。体用。教相。权实所摄。则本源心地正戒为宗。克成舍那佛果为趣。实相心地为体。止恶行善为用。大乘毗尼为教相。三藏之中。毗尼藏摄。大小二藏中。菩萨藏摄。权实教中。权实所摄也。璎珞经云。一切凡夫戒。尽以心为体。心无尽故。戒亦无尽。是故以实相心地为体也(宗者。崇也。谓当经所崇尚也。趣者。宗之所归趣究竟处也。因陀罗。此云天帝。亦云天赤珠。合而言之。总谓大梵天王赤珠网幢也)。

  菩萨心地品下

  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菩提。此云道。亦云觉。萨埵。此云众生。谓以佛道化诸众生也。又云觉有情。菩萨是能觉义。萨埵是有情义。谓能令一切有情觉悟也。又上求下化。建立大事。名曰大士。亦云开士。谓能开化一切众生也。从初发心。终至等觉。皆名菩提萨埵。心地者。乃一切圣凡之本源也。在凡则迷此心。故流转三界。六道四生。在圣则悟此心。而复本真源。截生死之流漫。菩萨欲还本源。故依此心地正戒。以为胜因。而证舍那之极果也。地乃从喻为名。谓菩萨修行六度万行。教化荷负一切众生。憎爱不起。殊因妙果。由之增长。譬如大地。承载荷负一切。净秽无嫌。万物因之生长。菩萨心之平等。亦复如是。梵语钵里勿多。此云品。品者聚也。谓义类相从。共为一聚也。按本经别品。犹兼谈世界。此品惟重教修。明本心地。而复分上下。上品明菩萨以定慧力。修证三贤十圣之阶位。今此下品。专令大士依本源心地戒法。为定慧正因。故三贤十圣。以至等觉。悉令诵持也。

  ○二释译人名。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姚是姓。秦是国号。乃后秦国主。姓姚名兴也。三藏者。法师善译经律论三藏之玄文也。鸠摩罗什。此云童寿。谓法师年在童稚时。而辨慧已过耆宿也。父天竺人。以聪慧见称。龟兹国王闻。遂以女妻之。师在胎日。母增辨慧。七岁出家。日诵千偈。九岁与外道论义。辩挫邪锋。天竺诸王。皆尊奉为师。符坚闻师道德非凡。遣将军吕光。率兵七万。伐龟兹。请师。师才及中途。姚兴续秦。迎师归国。弘始三年。方入长安。秦主兴。厚加礼待。延入西明阁。及逍遥园。别馆安置。敕译经论。五十余部。此梵网一部。是最后译出者。时聪慧沙门八百人。咨受师义。与三百发大心沙门锐智者。授菩萨戒。此为东夏受菩萨戒之始也。天人陆玄畅。答宣律师云。什师位居三贤。从七佛已来。为译经师也。译是翻译。谓翻彼西天之梵语。而为东夏之华言也。

  ◎二释经文(分三) 初别序 二正宗 三流通。

  按诸经。皆具序正流通三分。此心地一品。出梵网经。梵网大本。品有六十二。此心地品。当彼第十。故无全经如是我闻等之通序。惟有别序。如华严法华等。品品皆以尔时为首。今此亦尔。即正宗流通。亦是明此一品之性相事理。非彼全部之正宗流通。故华严钞云。夫圣人设教。必有其渐。将命微言。先彰由致。由致既彰。当机受法。故授之以正宗。正宗既陈。务于开济。非但笃于时会。复令末叶传芳。永耀法灯。明明无尽。故授之以流通。非唯一部。当会当品等。皆容有之。是也。今释。惟列大科。不列子科者。恐初学。反见为难。更增蒙昧。其余纤悉玄理。菩萨阶位。备载义疏及发隐。自当检阅(释经。分序正流通。此方始自晋道安法师。后西域诸菩萨疏释至。皆分三分。始知晋符西释。诚乃古今不易之恒规也。序谓序述。亦绪也。致也。乃一经之由致。而有通有别。通序者。如一切经初。皆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与诸大众俱。是为通序。别序者。盖说经。各有缘起不同。故别序一经。或一品之由绪也。正宗者。宗即主也。崇也。谓佛说法。必崇尚当机所说之义为正主。斯即一经之宗旨也。流通者。流谓不滞。通谓不壅。以正义既陈。务传后世。利益众生。使正法之源流通。而无壅滞。广布十方。无有穷尽也)。

  ●初别序(分五) 一三佛传教 二二佛说法 三一佛说法 四重颂 五叙结戒。

  ○一三佛传教(分三) 初总嘱 二别嘱 三供本尊。

  ○初总嘱。

  三佛者。卢舍那。千华上佛。千百亿释迦也。释迦传自千佛。千佛传自舍那。舍那传自先佛。然一切诸佛。皆具三身。所谓毗卢遍耀。正法为身。舍那行满。报果为身。释迦化迹。赴感为身。法身无相。圆明遍照十方。舍那万德具八万四千相好严身。释迦金身丈六。相具三十二。好有八十种。梵语毗卢遮那。此云遍一切处。光明遍照。一身光遍照。尽空法界。二智光遍照。重重法界。亦云大日。如世间日。惟照一边。不照一边。昼照夜不照。照一世界。不照余世界。不得名大日。今毗卢遮那。色身法身。普周法界。十方世界。悉皆照耀。心地观经偈云。法身体遍诸众生。万德凝然性常住。不生不灭无来去。不一不异非断常。法界遍满如虚空。一切如来共修证。有为无为诸功德。依止法身常清净。法身本性如虚空。远离六尘无所染。法身无形离诸相。能相所相悉皆空。如是诸佛妙法身。戏论言辞相寂灭。远离一切诸分别。心行处灭体皆如。为欲修证如来身。菩萨善修于万行(法身无相。寄于报化二身。故心论云。初身与二为依止)。

  尔时卢舍那佛。为此大众。略开百千恒河沙不可说法门中心地。如毛头许。

  尔时者。即卢舍那佛说法时也。梵语卢舍那。此云光明遍照。一内以智光照真法界。此约自受用身。二外以身光照应大机。此约他受用身(大机。即大乘菩萨)。又翻为净满。谓诸恶都尽。故云净。此是止恶果报也。众德悉圆。故云满。此是行善果报也。斯多从自受用得名。其光明遍照。多从他受用为号。按心地观经。法身。亦名自性身。无始无终。离一切相。绝诸戏论。周圆无际。凝然常住(此名法身)。其受用身。有二种相。一自受用。二他受用。自受用身。三阿僧祗劫。所修万行。利益安乐诸众生已。十地满心。出过三界。居净妙国土。坐大宝莲华。无量海会菩萨围绕。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如是名为后报利益。尔时菩萨。入金刚定。断除一切微细所知诸烦恼障。成无上菩提。如是妙果。名现利益。是真报身。有始无终。寿欲劫数。无有限量。穷未来际。诸根相好。遍周法界。四智圆满。受用法乐。具足八万四千智门。如是一切诸功德法。名为如来自受用身。如来他受用身。具足八万四千相好。居真净土。说一乘法。令诸菩萨。受用大乘微妙法乐。一切如来。为化十地诸菩萨众。现于十种他受用身。第一佛身。坐百叶莲华。为初地菩萨。说百法明门。菩萨悟已。起大神通变化。满于百佛世界。利益安乐无数众生。第二佛身。坐千叶莲华。为二地菩萨。说千法明门。菩萨悟已。起大神通变化。满于千佛世界。利益安乐无量众生。第三佛身。坐万叶莲华。为三地菩萨。说万法明门。菩萨悟已。起大神通变化。满万佛国土。利益安乐无数众生。如是如来。渐渐增长。乃至十地。他受用身。坐不可说妙宝莲华。为十地菩萨。说不可说诸法明门。菩萨悟已。起大神通变化。满于不可说佛微妙国土。利益安乐不可宣说。不可宣说。无量无边。种类众生。如是十身。皆坐七宝菩提树王。证得无上菩提(此名应身)。一一华叶。各各为一三千世界。各有百亿须弥山。及四大洲。一一诸赡部洲。有金刚座。菩提树王。其诸化佛。各于树下。破魔军已。一时证得无上菩提。如是诸化佛身。各各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为诸菩萨二乘凡夫。随宜说三乘妙法。是诸化佛。皆悉名为佛变化身。如是二种应化身佛。虽现灭度。而此佛身。相续常住。偈云。为化地上诸菩萨。一佛现于十种身。随机应现各不同。展转倍增至无极。如是十佛成正觉。各坐七宝菩提树。前佛入灭后佛成。不同化佛经劫现(应身。即他受用身。化身。即千百亿化身。言倍增至无极。则岂止千百亿而已。故其文云。百千万至不可说。大小化佛。各坐菩提树。即本经流通分云。微尘世界佛。是也)。为此大众者。指千华上佛。及千百亿释迦。按上品。是时释迦。擎接此世界大众。还莲华台藏。见卢舍那佛。佛乃广开示三贤十圣法门。为入佛果之根源。是知非止千佛。千百亿。为大众也恒河沙者。河在中天竺。阔四十里。沙细如面。一河之沙。数尚无穷。况百千河之沙数。岂可能尽。故云不可说。不可说。亦十大数之第九数。以喻法门广大。无穷无尽。今于无穷尽法门中。略说心地法门。如一毛头许。犹百千河沙之一沙耳。法门虽广。不出心地。举心地。即该尽万法。是亦以少摄广也。涅槃经云。佛在林中。取少树叶。告诸比丘。我觉了一切诸法。如大地草木叶等。为众生说。如手中叶耳。亦同此喻也。

  是过去一切佛已说。未来佛当说。现在佛今说。三世菩萨已学。当学。今学。

  佛者。梵语具云佛陀。此云觉。觉具三义。一自觉。如大梦觉。此拣凡夫。二觉他。拣异二乘。三觉满。拣异菩萨。由行满果圆。故称为佛。即惑业俱尽。福智圆满之称也。过去未来现在。是三世。今舍那所说。虽云一毛头许。而实三世如来同说。三世菩萨同学。何也。心为万法之源。举心则万法俱尽。故诸佛同说。大士同学。

  我已百劫修行是心地。号吾为卢舍那。汝诸佛转我所说。与一切众生开心地道。

  我者。乃如来八自在之真我。非凡夫执五蕴身心之妄我。劫者。梵语具云劫波簸陀。此云大时分。甚为久远。非岁月可知。如璎珞本业经云。譬如一里二里。乃至十里石。方广亦然。以天衣重三铢。人中日月岁数。三年一拂。此石尽。名一小劫。若一里二里。乃至四十里。亦名小劫。又八十里石。方广亦然以梵天衣。重三铢。即梵天中。百宝光明珠。为日月岁数。三年一拂。此石尽。名一中劫。又八百里石。方广亦然。以净居天衣。重三铢。即净居天中。千宝光明镜。为日月岁数。三年一拂。此石尽。名一大阿僧祗劫。若一里二里。乃至十里石尽。名一里劫二里劫五十里石尽。名五十里劫。百里石尽。名百里劫。千石里尽。名千里劫。万里石尽。名万里劫。一切贤圣。入是数量。修一切法门。时节久近得佛果。其数百劫。乃得等觉。若一切众生。入是数者。得佛不久。若不入者。不名菩萨。今言百劫修行。而品上云。百阿僧祗劫。此或略文。准余经多云。如来于三大阿僧祗劫修行。或过三大劫已。复于百劫中。修相好因。故云百劫。天台引智度。俱舍。婆沙等论云。如来从古释迦。至尸弃佛。值七万五千佛。名初阿僧祗(非七佛中。尸弃佛也)。从尸弃佛。至然灯佛。值七万六千佛。名第二阿僧祗。得授记莂。号释迦文。从然灯佛。至毗婆尸佛。值七万七千佛。名第三阿僧祗满。从初至此。修六度竟。更住百劫。修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因。故贤愚经云。佛言我三阿僧祗劫。精勤苦行。百劫修福。初阿僧祗劫。供养八万八千诸佛。中阿僧祗劫。供养九万九千诸佛。后阿僧祗劫。供养十万诸佛世尊。出家持戒。具足尸波罗蜜乘。六度车。被忍辱铠。于菩提树下。坐金刚座。降伏魔王。得成佛道。按璎珞经云。佛初发意。志求缘觉乘。闲居静处。四十四亿劫。无佛法圣众。其间七十劫后。遇大通慧佛。演畅大乘。乃微信解。建功德业。复经十九劫。为大国王。供养清众。周给贫乏。舍位出家。晏居寂念。心渐疲倦。往来生死。受报无数。由意无大誓。欲免自身患。复经六十劫。值遇宝缨佛。一乘无二道。不闻小节名。始从彼发意。弘誓心难沮。从彼至今日。七亿阿僧祇。将护顺正法。今乃自觉悟。须知七亿已前。虽复勤苦修道。而无坚誓。终不能成等正觉。据此则百阿僧祗犹少。斯亦随机所说。权实大小两乘。化仪不同。今舍那以自己。所修证验之成法。而告之。令他生信。依此心地法门。而效修证也。汝诸佛转我所说者。前说法。普为大众。今付心印。非余人所堪。故特嘱千释迦。传我舍那佛语。示诸众生。使上承而下布。禀法自有来也。与一切众生开心地道者。然众生心本虚通。良由无始劫来。为妄情惑业壅闭。故舍那嘱千佛。传我开心地之大道法门。令一切众生。豁通本来之自心也。今此略叙。下文次第详示。

  ○二别嘱。

  尔时莲华台藏世界。赫赫天光师子座上。卢舍那佛放光。光告千华上佛。持我心地法门品而去。复转为千百亿释迦。及一切众生。次第说我上心地法门品。汝等受持读诵。一心而行。

  莲华台藏世界者。即华严海藏世界。藏以包含为义。由十方法界。悉在其中也。余如下重颂中释。赫赫天光师子座者。谓此座发光。高明显著炽盛。犹如天光普照昞烁也。如来说无畏之法。外道魔王。悉皆归降。犹师子之哮吼。飞禽走兽。尽皆潜伏。是以凡佛所坐之座。皆名师子座。又名法空座。亦表无畏。谓如来得法空故。故无所畏。上品云。舍那在百万亿紫金刚光明宫中。坐百万亿莲华。赫赫光明座。是也。光告千华上佛者。如来心地。本绝名言声色。今欲显心地正法。还以心光而作佛事。故不以言告。而以光告也。斯则舍那光告千佛。千佛复转为千百亿释迦。释迦复为诸众生说也。次第说我上心地法门品者。谓说品上菩萨次第修证十发趣等心地诸法门。以该此品下心地戒也。在心为受持。在口为读诵。心口进修无二。故云一心而行。

  ○三供养本尊。

  尔时千华上佛。千百亿释迦。从莲华台藏世界。赫赫师子座起。各各辞退。举身放不可思议光。光皆化无量佛。一时以无量青黄赤白华。供养卢舍那佛。受持上说心地法门品竟。

  舍那以法付千华上佛。千佛复以法付千百亿释迦。各各承受。故各各辞退也。举身放不可思议光者。诸佛之光。有常光放光。常光即本觉圆明。遍照法界。放光即所起神通。变现非一。然皆不离本源心地戒体而出。既是本源戒体。即言思路绝。故云不可思议也。光皆化无量佛者。无量亦不离心地。是则舍那心地。化为千佛。千佛化为千百亿。千百亿化为无量。复化无量妙华。还供本源心地佛。此亦表菩萨依心地戒体。福慧交修。而成万德。还以万德庄严自心也。

  ○二二佛说法(分二) 初千华上佛说 二千百亿释迦说。

  ○初千华上佛说。

  今先叙千华上佛现身于十处说法。后叙千百亿释迦亦现身于十处说法。十处者。一金刚座及妙光堂。二帝释宫。三𦦨摩天。四兜率天。五化乐天。六他化天。七初禅天。八二禅天。九三禅天。十四禅天。此色界。第四禅。色究竟天顶。上无复有天矣(问。色究竟天上。无复有天。其无色界四空天。惟在何处。答其四空天。以受想行识四蕴成身。无有色质。人同碧落。界若虚空。故无处所。但随其人。在于何处修证四空定。即名四空天。由其定超过四禅。故列于四禅之上耳)。

  各各从此莲华台藏世界而没。没已。入体性虚空华光三昧。还本源世界。阎浮提。菩提树下。

  体性无相。故曰虚空。即本源心地。心地本具智用。是故心体虽空。而具足恒沙性德智光妙用。故曰体性华光。然如来三昧。本非出入。故云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又云。不起灭定。现诸威仪。示十法界像。导利众生。今言入出者。以体用冥一。故云入。体用全彰。故云出。所谓百千定门。同归一寂。无边智海。不离本源。圭峰云。息诸分别。智与理冥。名为入。是也。三昧。此云正定。亦云正受。然三昧名体甚多。修证不一。如一切禅定。亦名定。亦名三昧。今言体性华光。是拣余三昧也。阎浮提。此云胜金州。谓此南州之北。有大树。名阎浮。树下有河。河有紫金沙。故以为名。斯则树因河为名。州从树得称。新云赡部洲。是也。菩提。此云道。乃道之极者。称曰菩提。即大觉之道也。其树本名毕钵罗。因佛坐此树下。成正觉道。故曰菩提。高数百尺。茎干黄白。枝叶青翠。冬夏不凋。光鲜无变。每至二月十五如来涅槃日。叶皆凋落。顷之复故。华严经云。菩提树。高显殊特。金刚为身。琉璃为干。众杂妙宝。以为枝条。宝叶扶疏。垂荫如云。宝华杂色。分枝布影。复以摩尼。而为其果。此是舍那他受用身。十地菩萨境界。非凡夫二乘所能见。然亦表佛三昧神通智光。影现庄严心地。还同体性华光也。释迦由此修道。故曰还本源世界菩提树下。

  从体性虚空华光三昧出。出已。方坐金刚千光王座。及妙光堂。说十世界海。复从座起。至帝释宫。说十住。复从座起。至𦦨天中。说十行。复从座起。至第四天。说十回向。复从座起。至化乐天。说十禅定。复从座起。至他化天。说十地。复至一禅中。说十金刚。复至二禅中。说十忍。复至三禅中。说十愿。复至四禅中。摩醯首罗天王宫。说我本源莲华台藏世界。卢舍那佛。所说心地法门品。

  前明千释迦。与千百亿释迦。皆先于舍那前。受菩萨戒藏已。乃入三昧。还本源世界。今明出三昧。现身十处说法。千光王座。在中天竺。摩竭陀国。王舍城之西二百里。菩提树下。昔此世界初成。座与大地俱起。据三千大千界之中。下极金轮。上侵地际。金刚所成。周百余步。贤劫千佛。皆坐此而入金刚定。成无上觉。故曰金刚千光王座。是如来修证圣道之所。亦曰道场。华严经云。其地坚固。金刚所成。上妙宝轮。及众宝华。清净摩尼。以为严饰。诸色相海。无边显现。乃至佛神力故。令此道场。一切庄严于中影现。如来所处宫殿楼阁。广博严丽。充遍十方。众色摩尼之所集成。种种宝华。以为庄校。堂榭楼阁。阶砌户牖。凡诸物象。备体庄严。其师子座。高广妙好。摩尼为台。莲华为网。清净妙宝。以为其轮。斯非大机菩萨。莫能睹之。凡夫二乘。惟见木菩提树。座周百余步。金身丈六耳。妙光堂者。众宝庄严。故曰妙。宝辉互照。故曰光。亦名普光堂。又名普光明殿。在菩提树西不远。乃如来初成正觉时。梵王以七宝。建立此堂。帝释建立七宝之座。放异光明。照菩提树。佛坐座上七日放光。今宝变为石矣。华严经云。于普光明殿。坐莲华藏师子之座。是也。十世界海者。详见华严经。总而言之。一世界海。二众生海。三法界安立海。四佛海。五佛波罗蜜海。六佛解脱海。七佛变化海。八佛演说海。九佛名号海。十佛寿量海。海以深广为义。谓如来所说一切诸法。此十摄无不尽也。璎珞经云。佛初得道。在此树下。说十世界海法门时。有八万无垢菩萨(等觉菩萨)。现身得佛。又云。有九十亿人。入六入明门。复至普光法堂。说十佛国土。有百万亿人。入六入明门。乃至。至第六天摩尼堂。说十地。有百万恒河沙人。入六入明门。

  ○帝释宫。梵语具云释提桓因。此云能天主。谓能为三十三天主。其宫名殊胜殿。居须弥山顶。即欲界第二忉利天也。华严经云。尔时如来。威神力故。十方一切世界。一一四天下。阎浮提中。悉见如来。坐于树下。各有菩萨。承佛神力。而演说法。靡不自谓恒对于佛。尔时世尊。不离一切菩提树下。而上升须弥山顶。向帝释殿。其余一一上升。皆亦如是。疏云。如来不动觉树。而升释天。体用无方。赴于物欲。其犹澄江一月。三舟共观。一舟停住。二舟南北。南者见月千里随南。北者见月千里随北。停舟见月不移。是谓此月不离中流。而往南北。如来应现。类此可知。即体之用。无不普周。去住在缘。佛无动静。不动而遍。以赴彼机。故经云。佛身充满于法界。普现一切众生前。随缘赴感靡不周。而恒处此菩提座。是故如来不起真际。而普利群生也。十住者。菩萨约位进修。从浅至深。以妙觉为极果。而始必以十信(十信如后出)为之先导。故妙觉由信而入。入则能住也。此下住行向地四位。诸经列名略异。即本经品上。坚信忍中。十发趣心。一舍心。二戒心。三忍心。四进心。五定心。六慧心。七愿心。八护心。九喜心。十顶心。依璎珞本业经。一发心住。二治地心住。三修行心住。四生贵心住。五具足方便心住。六正心住。七不退心住。八童真心住。九法王子心住。十灌顶心住。

  ○𦦨天。梵语𦦨摩。或云夜摩。此云时分。是欲界第三天。其殿名曰宝堂。十行者。由前十住。进修功满。自得己利而利他之行未成。故广行饶益。随顺众生。令其欢喜。即坚法忍中。十长养心。一慈心。二悲心。三喜心。四舍心。五施心。六好心。七益心。八同心。九定心。十慧心。璎珞经云。一欢喜心行。二饶益心行。三无瞋恨心行。四无尽心行。五无痴乱心行。六善现心行。七无著心行。八尊重心行。九善法心行。十真实心行。

  ○第四天。是欲界兜率天。梵语兜率。此云喜足。其殿名曰法光堂。十回向者。十行功满。起大悲心。救度众生。回转十行之善。向于三处。一向真如实际。是所证故。二向无上菩提。是所求故。三向一切众生。是所度故。复以能回之心。及所回善行。向彼万类。圆满万行。等入法界。即上品。坚修忍中。十金刚心。一信心。二念心。三回向心。四达心。五直心。六不退心。七大乘心。八无想心。九慧心。十不坏心。璎珞经云。一救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心。二不坏回向心。三等一切佛回向心。四至一切处回向心。五无尽功德藏回向心。六随顺平等善根回向心。七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心。八真如相回向心。九无缚解脱回向心。十入法界无量回向心。

  ○化乐天。是欲界第五天也。十禅定者。亦名十大三昧。诸大菩萨。乃能善入。入此三昧。得法界力。无有穷尽。得法王位。无量自在。生如来家。示现种种。广大神通。一普光三昧。二妙光三昧。三次第遍往诸佛国土三昧。四清净深心行三昧。五知过去庄严藏三昧。六智光明藏三昧。七了知一切世界佛庄严三昧。八众生差别身三昧。九法界自在三昧。十无碍轮三昧。详见华严十定品。然华严在十地后出。

  ○他化天。是欲界第六天。其殿名摩尼宝藏。十地者。谓菩萨证此十地位。犹如大地。一切佛法。依此发生。璎珞经云。地名持。持一切百万阿僧祗功德。亦名生。生一切因果。故名地。即上品坚圣忍中十地。一体性平等地。二体性善慧地。三体性光明地。四体性尔炎地。五体性慧照地。六体性华光地。七体性满足地。八体性佛吼地。九体性华严地。十体性入佛界地。璎珞经云。一欢喜地。二离垢地。三明地。亦名发光地。四𦦨地。亦名𦦨慧地。五难胜地。六现前地。七远行地。八不动地。九妙慧地。亦名善慧地。十法云地(璎珞经中。佛说住。行。向。地等觉。妙觉。六入法门甚详)。

  ○一禅。是色界初禅天也。十金刚者。按本经品上。及此品下文。即十回向。然在第四天。已说十回向。斯乃名同。义别。今依华严。出十金刚心。然本经。与华严。同时而说。后结集者。分为二部。谓菩萨愿心。坚固不动。犹如金刚。一觉了诸法心。二化度众生心。三庄严世界心。四善根回向心。五奉事大师心。六实证诸法心。七广行忍辱心。八长时修行心。九自行满足心。十令他愿满心。

  ○二禅。是色界第二禅天也。十忍者。得此忍。则得到于一切菩萨。无碍忍地。证一切佛法。无碍无尽。此乃等觉菩萨后心。断尽微细无明所证也。一音声忍。二顺忍。三无生法忍。四如幻忍。五如𦦨忍。六如梦忍。七如响忍。八如影忍。九如化忍。十如空忍(详见华严)。

  ○三禅。是色界第三禅天也。十愿者。华严经。列两十愿。前十愿。一愿成熟众生。无有疲倦。二愿具行众善。净诸世界。三愿承事如来。常生尊重。四愿护持正法。不惜躯命。五愿以智观察。入诸佛土。六愿与诸菩萨。同一体性。七愿入如来门。了一切法。八愿见者生信。无不获益。九愿神力住世。尽未来劫。十愿具普贤行。净治一切种智之门。后十愿。一礼敬诸佛愿。二称赞如来愿。三广修供养愿。四忏悔业障愿。五随喜功德愿。六请佛转法轮愿。七请佛住世愿。八常随佛学愿。九恒顺众生愿。十普皆回向愿。

  ○四禅。是色界第四禅天也。摩醯首罗。此云大自在。得八自在。欲乐解脱。光明胜一切。居色界顶。主领大千世界。是十住菩萨。字威灵帝。佛前在四禅下。说住行向等诸法门。今最后在四禅。说心地法门。此第四禅。是色界最极之顶。此天王宫。过五净居上。更无有天上于此者。故三乘教中。立此为净土。是报身佛所居之处。密部云。过五净居天。有毗卢遮那宫殿。是也。亦表万法总归一心之至极。最尊无上。复无有法上于心者。今此本源无为无相之法。非下地凡夫心识所测。惟佛与佛。乃能知之。

  ○二千百亿释迦说。

  其余千百亿释迦。亦复如是。无二无别。如贤劫品中说。

  上千佛如是覆述。说舍那心地法门。今千百亿佛。亦如是覆述说。故云无二无别也。贤劫品。出大本中。已上经文。是结品上之末词。古疏著于品下之初。以彰释迦之本迹。令人了如指掌。故今仍其旧。

  佛说梵网经菩萨心地品下略疏卷一

  音义

  译

  音亦。传也。释也。交释两国言音。而传告之也。周礼王制掌四方之语。各有象胥通官。东方官名曰寄。能寄寓风俗之异于此。南方曰象。谓能仿象风俗之异于彼。西方曰狄鞮。谓能别其服饰之异也。北方曰译。谓能辩其言语之异。而释通之也。时译官兼善西语。故不云狄鞮。而言译也。自汉至宋。翻译三藏师。若出家。若在家。共有三百余人。其往来途中亡者。或至彼终者。不可纪也。故唐义净法师题取经诗曰。晋宋齐梁唐代间。高僧求法离长安。去人成百归无十。后者安知前者难。路远碧天唯冷结。沙河遮日力疲殚。后贤如未谙斯旨。往往将经容易看。

  天竺

  新云印度。唐言月。谓彼土圣贤继轨。导凡御物。如月照临。

  龟兹

  亦云丘慈。又云屈支。在昆仑之西。葱岭之东也。

  毗卢遮那

  或作吠𡀔者那。此云遍照。亦云大日。如来色身法身。普周法界。十方世界悉皆照耀。若人称名归命礼拜。则得法界。一切诸佛菩萨贤圣。乃至八部加持卫护。

  八自在我

  我是自在义。即如来常乐我净四德之我。由如来具大神力智慧。随机示现自在。具此八义。故称我德。一能示一身以为多身。二示一尘身满大千界。三大身轻举远到。四现无量类常居一土。五诸根互用。六得一切法而无法想。七说一偈义经无量劫。八身遍诸处犹如虚空。

  阿僧祗

  此云无央数。乃天人中能知算数者。极数不能知。是名一阿僧祗。此是华严经十大数之首也。十大数者。一阿僧祗二无量。三无边。四无等。五不可数。六不可称。七不可思。八不可量。九不可说。十不可说不可说。

  尸弃

  华言宝髻。

  然灯

  亦云锭光。

  毗婆尸

  华言胜观。亦言遍见。

  修相好因

  相谓三十二相。好谓八十种好。修百福成一相。福义多途。难可定判。有云如大千界有盲人。悉治瘥。为一福。或云修行六度成百福德。用百福德成一相。以为三十二相之业因。又云用三千二百福。修成三十二大人相也。

  五净居天

  一无烦。二无热。三善见。四善现。五色究竟。

  禅

  梵语禅那。此云静虑。

  百法明门

  百法束为五门。谓色法十有一。心法八。心所有法五十有一。不相应行法二十有四。无为法六。共成一百也。详如大乘百法明门论。
卍续藏第 38 册 No. 0695 梵网经菩萨戒略疏


  佛说梵网经菩萨心地品下略疏卷二

  姚秦三藏法师 鸠摩罗什 译

  广州宝象林沙门 弘赞 述

  ○三一佛说法(分四) 初十处说法 二教起因缘 三降生非一 四为凡说戒。

  ○初十处说法。

  尔时释迦牟尼佛。从初现莲华台藏世界。东方来入天王宫中。说魔受化经已。下生南阎浮提。迦夷罗国。母名摩耶。父字白净。吾名悉达。七岁出家。三十成道。号吾为释迦牟尼佛。于寂灭道场。坐金刚华光王座。乃至摩醯首罗天王宫。其中次第十住处所说。

  前叙千佛。及千百亿释迦。于千百亿世界说法。今叙此一日月界中之一释迦。降生。国土。父母姓字。出家修道成佛。利生之大略也。东方者。谓此一日月世界。在华藏界中之东。故璎珞经云。于一法界中。有一界报。于一切有为法。若凡若圣。若见着。若因果法。不出法界。唯佛一人。在法界外。然后为复来入法界藏中。为无明众生。示一切善恶道果报差别无量。是也。天王宫者。凡佛佛出世。皆先在兜率天宫。教化诸天子已。乃降生阎浮提。言魔受化者。而兜率无魔。彼诸天子。常修喜足定故。摩醯首罗天王宫。在四禅天上。色界之顶。四禅共有九天。上五天。皆三果阿那含圣人所居。色界顶有毗卢遮那宫殿。诸大菩萨常集其中。亦必无魔。或在他化天上魔王宫中说法。令魔受化已。方至兜率。或魔自至兜率受化。集注云。兜率在六欲梵世七天之中。以佛常居中道故。是则魔宫包括其中矣。释尊在兜率时。名护明菩萨。迦夷罗。此云赤泽。或云迦毗罗。此云黄色。谓上古有黄发仙人。依此修道。故以为名。是中天竺境。中天竺共有一十二国。迦夷罗。乃赡部州地之中央也。梵语具云。摩诃摩耶。此云大幻。亦云大智母。谓成就菩萨大愿智幻解脱门。以大幻术。常为诸佛之母。护明菩萨。七月八日。自兜率乘大白象王。从母右胁入胎。住于右胁。大乘人见菩萨乘旃檀楼等。住于胎中也。梵语阅头檀。此云净饭。今云白净。二义一也。悉达。此云顿吉。谓佛四月八日降诞时。诸吉祥瑞。顿然出现故。亦翻一切义成。是佛小时字也。七岁出家者。诸经或言十九。或言二十四。今言七岁。或二十四出家。初访诸仙人。知彼所得非正。乃于自昔在王田阎浮树下。所修离欲寂静之道。一年已。欲降伏诸外道故。示修苦行六年。共为七年。如是则应云出家七岁。三十成道也。有云十九。二月十五日。夜半乘天马逾城。出家六年苦行。五岁游历。三十成道。此或如来随机应化。非凡所测。抑或当时传写之讹。古人慎重。不敢轻改也。释迦。此云能仁。姓也。牟尼。此云寂默。号也。由古佛授记。得斯圣号。亦如来昔为陶师时。供养古释迦。自发诚愿。愿同彼佛姓号也。寂灭道场。即道树下。坐此而证大寂灭涅槃道之场。或云寂五住烦恼。灭二种生死。得道之场也。华严云。尔时世尊。处于此座。于一切法。成最正觉。然法身无成。出障名成。报身四智创圆为成。化身八相。坐菩提树下为成。故云。所应物谓成身。随宜立号。是也。

  ○二教起因缘。

  时佛观诸大梵天王。网罗幢。因为说无量世界。犹如网孔。一一世界。各各不同。别异无量。佛教门亦复如是。

  诸大梵天王者。谓此娑婆三千大千世界。有万亿大梵天王也。言大者。非初禅天之大梵天王。乃第四禅天之大自在梵天王。按上品。则有无量大梵天王。此或总举微尘世界中梵天王来集也。网罗幢。万目重重。各异无量。而珠光交映。不相妨碍。因以喻无量世界重重。各异无量。互相交彻。不相妨碍。而诸佛随机设教。亦各异无量。互相交摄。不相妨碍也。

  ○三降生非一。

  吾今来此世界八千返。为此娑婆世界。坐金刚华光王座。乃至摩醯首罗天王宫。为是中一切大众。略开心地法门竟。

  如来法身。体若湛虚。本离能所生灭去来动静之相。故般若经云。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今云百千返者。乃如来利生悲智之大用。华严经云。如来无身。为众生故。示现其身。斯即法身无生。无所不生。无相无所不相。以化身法身。无异体故。亦由众生缘感。则见佛兴世。缘尽故见佛灭度。如云笼日。愚蒙便谓日灭。云开日现。谓复重来。众生亦尔。障重不睹佛日。业轻见佛出世。实因众生机感。非佛而有来去。出世灭度。无非利益众生。故涅槃经云。诸佛如来。为令众生。生欣乐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生恋慕故。示现涅槃。是也。若据余经。百千犹是随俗大数而言。如涅槃经云。我虽在阎浮提中。数数示现入于涅槃。然我实不涅槃。而诸众生。皆谓如来真实灭尽。而如来性实不灭。是故当知。是常住法。不变易法。大涅槃者。即是诸佛如来法界。众生皆谓我始成佛。然我已于无量劫中。所作已办。随顺世间法故。复示现阎浮提。出家。成道。法故华经云。我实成佛已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劫。我常在此娑婆。说法教化。亦于余处。百千那由他阿僧祗国。导利众生。我寿命无量阿僧祇劫。常住不灭。非实灭度。而便唱言。当取灭度。如来以方便教化众生故。问曰。如来既成佛久远。何不直现身说法。而假父母降生。出家修道耶。答曰。若不如是。凡夫无智。疑佛是化人。或谓无父母妻子。方能得道。不肯效修。此即如来示现。方便利生之妙用也。娑婆。此云能忍。亦云堪忍。谓此世界众生能堪忍受贪瞋痴三毒。及诸烦恼之苦。而不生厌离。以求解脱也。乃至者。谓十处说法。今初举金刚座。后举天王宫。余之八处。包括其中故也。前云千光王座。今云华光王座者。由千佛。悉皆出华光三昧。而坐此座。大地震动。此座不变。是表实相心地戒体犹如金刚。能摧诸烦恼。不为烦恼所动也。为是中一切大众者。为十住处之大众。略说百千恒河沙法门中心地。如毛头许已。然后乃为地上凡夫说。详见下文。

  ○四为凡说戒。

  复从天王宫。下至阎浮提。菩提树下。为此地上一切众生。凡夫痴暗之人。说我本卢舍那佛心地中。初发心中。常所诵一戒。光明金刚宝戒。是一切佛本源。一切菩萨本源。佛性种子。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意识色心。是情是心。皆入佛性戒中。当当常有因故。当当常住法身。

  先为菩萨天众说。今为地上凡夫说。痴者。不知正法。妄生邪见。暗者。无明烦恼。闭自心地。如来愍此。故八千返。传说舍那正戒。以三世诸佛。皆先受此戒。为成佛初因。故云初发心中。常所诵一戒也。一戒。即光明金刚宝戒。是十重四十八轻之戒体也。光明谓此戒能烛破无始无明之暗宅。金刚之宝。其体最坚。能坏一切。不为一切所坏。以喻此正戒。能摧坏诸烦恼。愚痴邪见之慢山。复能出生无量功德法财。故如宝也。一切诸佛菩萨。无不以此戒。为本源佛性种子也。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者。众生本具佛性。在凡不减。在圣不增。故经云。一切众生。本来成佛。但因最初一念不觉。而起无明。成于痴暗。自为闭障。故令受此正戒。而闭障自除。佛性自现也。意识色心者。本为一真法界之体。以不守真如。故有心意识名。名虽分三。体本无二也。意识。乃心之次名。谓凡夫妄念。倏然集起名心。次心思量名意。后心了别名识也。色。是色质。即四大色身也。是情是心皆入佛性戒中者。情乃意识之别名。正发明一切色心众生。俱有佛性。除此心外。无别有佛性可得。故云阿赖耶识。即如来藏。是也。当当者。决当也。谓受此戒。决当永作成佛之正因。有此正因。决当永住清净法身之极果。如金出矿。不复还为矿。故云常也。心地观经偈云。众生本有菩提种。悉在赖耶藏识中。若遇善友发大心。三种炼磨修妙行。永断烦恼所知障。证得如来常住身。

  如是十波罗提木叉。出于世界。是法戒。是三世一切众生。顶戴受持。

  波罗提木叉。此云保解脱。谓保任众生。决定得解脱无明烦恼。而获证清净法身也。言十。即十重戒。在因能持。名波罗夷。在果所得。名波罗提木叉。今先举重。总摄后轻也。出于世界者。谓此心地大戒。世所难值。如来出世。故今出矣。是法戒者。拣非二乘木叉。乃成佛正法之心地大戒。故当顶戴。尊重受持。不可暂时。轻忽忘失也。

  吾今当为此大众。重说无尽藏戒品。是一切众生戒。本源自性清净。

  重说者。谓上已略说。今复再宣。或先为菩萨天人。今为凡夫。故言重也。无尽藏戒品者。谓此戒品。虽云是十。而包罗无尽菩萨戒法。具足无量法门也。是一切众生戒。本源自性清净者。谓此戒法。上则千佛所传。下则普被群机。僧俗人天共禀。神鬼畜生同受。生佛同源。性本清净。在诸佛则已还其源。在众生则要戒。方复其本。本源之性。性本清净。非源外别有自性。亦无性外。更有清净可得也。

  ○四重颂。

  上之经文。是长行直说。今此结而为颂。或云应颂。谓应上长行之文。重宣其义。诸经中。或六句。或四句。二句。随句多少不定。皆名为颂。今此颂。共有四十六句。若以四句为一颂。则有十一颂半。按此颂义。亦影略上品。由上品经文。未有结颂。故也。此中颂文大分八释。

  一三佛依正本迹 二正化传戒 三赞戒功能四传诵 五嘱信 六劝受 七授记 八劝听。

 我今卢舍那  方坐莲华台  周匝千华上
 复现千释迦  一华百亿国  一国一释迦
 各坐菩提树  一时成佛道  如是千百亿
 卢舍那本身

  卢舍那身。是戒果正报。莲华台。是戒德依报。又千佛百亿佛。是正报。千华百亿国。是依报。一国即一日月照临之世界。舍那是本。千佛是迹。又千佛为本。百亿为迹也。方坐者。方犹正也。安住正法戒。故云坐也。莲华台者。谓华藏世界。形似莲华。华在下擎。台居正中。表戒为中道之正因。能起中道之佛果。舍那身称华台。亦是依正无差也。舍那本佛坐华台。为诸佛之主。而表戒法。是众德之本也。藏者。包含十方法界。亦表戒含万法也。周匝千华上。复现千释迦者。周遍也。匝绕也。千华谓华具千叶。故有千释迦。叶瓣也。人间华只有十余瓣。天上华有百瓣。诸佛菩萨华有千瓣也。一华百亿国。一国一释迦者。上明一华瓣为一世界。故有千释迦。今明一瓣上。复有百亿国土。故有百亿释迦。千瓣故成千百亿释迦。国土虽分。而成佛同时。以依正是一。体用无二故也。如是千百亿。卢舍那本身者。谓用虽千百亿。而体本是一也。言千百亿者。亿之一数有四。一以十万为一亿。二以百万为一亿。三以千万为亿。四以万万为亿。然此娑婆三千大千世界。共有万亿日月。皆一佛化身所主。故同时成道。如上品云。我百阿僧祇劫修行心地。以之为因。初舍凡夫。成等正觉。号吾为卢舍那。住莲华台藏世界海。其台周遍有千叶。一叶一世界。为千世界。我化为千释迦。据千世界。后就一叶世界。复有百亿须弥山。百亿日月。百亿四天下。百亿南阎浮提。百亿菩萨释迦。坐百亿菩提树下。其余九百九十九释迦。各各现百亿释迦。亦复如是。千华上佛。是吾化身。千百亿释迦。是千释迦化身。吾以为本源。名为卢舍那佛。是知千佛千百亿佛。不出一舍那本源。本源即心地实相戒体也。

 千百亿释迦  各接微尘众  俱来至我所
 听我诵佛戒  甘露门即开  是时千百亿
 还至本道场  各坐菩提树  诵我本师戒
 十重四十八

  按品上下。千释迦与千百亿释迦。各接有缘。皆至舍那前受菩萨戒藏。然后各坐道场。示成正觉。传诵舍那戒藏也。言微尘者。谓所来之众。不可数举。故喻如尘也。各接者。谓千百亿佛。各各接取千百亿世界微尘听众。惟除无缘者。由佛有三不能。不能度无缘。不能空众生界。不能除定业。故也。俱来至我所者。我是舍那自称。是则能化所化。俱会一处。正表体用同归本源心地也。听我诵佛戒者。是诫所来听众。以此心地大戒。乃诸佛所传。非舍那自创。故不云说。而言诵佛戒也。甘露门即开者。此戒能通至大涅槃。故譬之为门。天上有甘露。人得服之。长生不死。譬听诵此戒。如纳服甘露。烦恼因斯清凉。即得常住法身。永离生死海也。本道场者。即菩提树下。本修道之场也。本师者。千百亿释迦。皆于舍那前受戒。故称舍那为本师也。十重四十八。是总标戒相。后乃别列。

 戒如明日月  亦如璎珞珠  微尘菩萨众
 由是成正觉

  此明戒功能也。日能破千年之幽室。以喻戒能灭众生。无始无明之痴暗。月能使万物清凉。以喻戒能令烦恼众生。而得清凉。又日月能长万物。以喻戒能生万善也。璎珞能严贫丑。以喻此戒。能出生根。力。觉。道。三昧。诸圣法财。除诸薄德之贫苦。及离破戒之丑陋。舍那身体庄严。悉由是戒之功也。正觉者。说法无差。语必初中后善。故曰正。出生死长夜大梦。故曰觉。一切菩萨。悉因戒成佛。故曰由是成正觉。

 是卢舍那诵  我亦如是诵  汝新学菩萨
 顶戴受持戒  受持是戒已  转授诸众生
 谛听我正诵  佛法中戒藏  波罗提木叉

  此明师资。次第传诵也。舍那是释迦师。释迦是菩萨师。菩萨是众生师。故令转授众生也。我者。是释迦自称。新学者。是始闻戒之大士。诸众生者。是大乘凡夫。意谓先闻者。当转授未闻。使此戒光𦦨𦦨相续。法化无尽也。正诵。即心地戒藏。戒藏。即波罗提木叉。斯乃拣异小乘事戒。及外道邪戒等。故言正也。

 大众心谛信  汝是当成佛  我是已成佛
 常作如是信  戒品已具足

  如来所以叮咛嘱信者。以信为入道之源。功德之母。信诸佛已成。众生当成。一成无二成。惟分前后耳。心地大戒。还从心得。若心确信无疑。而戒体便已具足。才发是心。便成正觉。是也。义疏云。信有三种。一信自他心识。皆有佛性。谓信此心本是佛也。二信勤行胜善。必能得果。谓信勤行善因。必得善果也。三信所得果。是常乐我净。谓信由心是佛。果必证佛。苟无此正信。戒品即失。而果亦亡矣。

 一切有心者  皆应摄佛戒

  前既谛信。今劝令受。有心者。简愚痴无知。及无信恶人。如木石无心。木头无异。故云但解法师语。皆得受戒。言摄者。纳受也。谓要成佛。当纳受菩萨正戒。正戒不出三聚净戒。一摄律仪戒。则无戒而不持。终成法身。然止即是持。作便是犯。二摄善法戒。则无善而不修。终成报身。然作即是持。止便是犯。三摄众生戒。则无生而不度。终成化身。然作即是持。止便是犯。此三净戒。包摄一切定共戒。道共戒。禅无漏等。种种诸戒。乃至菩萨六度万行。无不统括。故云聚也。

 众生受佛戒  即入诸佛位  位同大觉已
 真是诸佛子

  此如来授记有识众生。才受佛戒。即位同大觉。良由生佛同源。心性无二。背觉合尘。名为众生。背尘合觉。名为诸佛。今受心地正戒。顿复本源。岂不同佛。然既位同大觉。犹名佛子者。何也。以其空华之惑未尽。性海之德未盈。是因佛。非果佛。亦犹王子已受灌顶。终绍王位。今但名王子。未名王也。

 大众皆恭敬  至心听我诵

  上句结劝。下句嘱听。佛既亲受亲诵。是尊戒之极。故再三嘱劝至听。倘不至心。则妄念壅闭。心地戒法无由得入。不入则不能复其本源。外肃容仪。尊仰圣戒。曰恭。内怀诚谨。专注谛听。曰敬。内外合辙。是曰至心。

  ○五叙结戒。

  尔时释迦牟尼佛。初坐菩提树下。成无上正觉已。初结菩萨波罗提木叉。

  此是结集者。再叙如来初成道果。结戒为先。以戒是渡苦海之浮囊。复本源之宝筏也。无上正觉者。谓更无有觉。加于佛之上。故名无上。如声闻辟支虽觉非正。以其但悟我空。未知法空。名为偏觉。非正觉。三贤十圣。及等觉菩萨虽正。然犹有修有上。不得言无上。名为随分觉。佛成妙觉。圆明独尊。故曰无上正觉。言菩萨木叉者。正拣非声闻木叉也。

  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亦名制止。

  佛虽已结菩萨戒法。而未示其枢要。故今以孝顺为戒之纲领也。善事奉养曰孝。承颜无逆曰顺。父母生育色身。其恩罔极。师是得戒和尚。及阿阇黎。乃出世父母。有训诲善成之德。故经云。生长法身。养智慧命。盖师之力。功莫大焉。此兼小乘三师七证言之。故云师僧。僧者。为我受戒。而作尊证。虽非师位。而有成就得戒之恩也。三宝者。佛法僧也。佛是三界之慈父。法乃出世之雄规。僧是如来之弟子。斯三者。众生之良福田。人天之大导师。若能尊敬供养。无违法训。是曰孝顺。孝顺至道之法者。至道谓至极之道。即无上正法也。以孝顺之心。正合无上正觉之大道法也。孝名为戒者。谓能行孝之一事。则诸戒备足。故后五十八戒中。多言孝顺心。由不悖十重。四十八轻。即是顺本源心地。故名孝为戒也。亦名制止者。如来说此五十八戒。用制勒禁止身口意之不善。复能防止妄念之不起。故名制止也。言孝者。是标戒之体。制止者。是出戒之用。即十重四十八轻之大用也。

  佛即口放无量光明。

  如来欲说大法。故先放光表瑞。令在会听众。深生敬信。复显此戒最胜。有扬辉破暗之功。具灭恶生善之能昔舍那以光告戒。今佛亦放光宣传。菩萨听受。即从佛口亲生。是故名为真佛子也。

  是时百万亿大众。诸菩萨。十八梵天。六欲天子。十六大国王。合掌至心。听佛诵一切诸佛大乘戒。

  如来出兴于世。俱是有缘机感。故人天凡圣云集。名曰大众。百万亿者。是举其大数。而不出同生异生二众。云何名同生异生。此有二义。一谓杂类。作诸异生。种种形。如下八部等。是也。菩萨得法性身。同人作一类菩萨形。故曰同也。二谓菩萨为同者。通诸阶位故。余类为异者。法界差别故也。十八梵天者。总名色界。分为四禅。初禅三天。二禅三天。三禅三天。四禅九天。共一十八天。梵者。净也。谓其欲尘已净。尚存色身。故名色界也。六欲天子者。谓彼诸天。具受微妙五尘欲乐。故名欲界。共有六天。第一四天王天。居须弥山半。二忉利天。居须弥山顶。此二名地居天。三𦦨摩天。乃至他化天。此四名空居天。俱如上释。十六大国者。一央伽。二摩竭陀。三迦尸。四憍萨罗。五䟦祗。六末罗。七支提。八䟦沙。九尼楼。十槃阇罗。十一阿湿波。十二婆蹉。十三苏罗。十四乾陀罗。十五剑浮沙。十六阿槃提。元五天竺境。共有七十余国。今但举其大者。以该诸余小也。问。菩提树下。何能云集百万亿大众。答。如华严经云。树下宫殿楼阁。充遍十方。又以诸佛神力所加。一念之间。悉包法界。是以涅槃会上。娑罗双树间。于一针锋上。坐无边众。岂可以凡情测。识心思议哉。合掌者。是身业恭也。手本二边合而为一。是表身心恭敬也。至心者。乃心之诚极。是意业敬也。听者。耳听则心专。而言自寂。是口业敬也。如是三业肃清。则戒光自朗于心源矣。

  佛告诸菩萨言。我今半月半月。自诵诸佛法戒。汝等一切发心菩萨。乃至十发趣。十长养。十金刚。十地。诸菩萨亦诵。

  菩萨为人天之尊。是以告菩萨。则已该人天。况大士为当机之首。故特而告之也。半月半月者。谓上半月。下半月。乃黑白二月。即晦望二日也。言黑。是表恶业。欲其恶尽。而成断德也。言白。是表善业。欲其善圆。而成智德也。此是诸佛常式。故今佛亦半月自诵。以法现前大众。及未来受戒者之成规也。发心菩萨者。谓发大心之十信菩萨。信谓随顺常住信之不疑。为三贤之先步。十住之前阶也。一信心。二念心。三精进心。四慧心。五定心。六不退心。七护法心。八回向心。九戒心。十愿心。璎珞经云。从不识始凡夫地。值佛菩萨。于教法中。起一念信。便发菩提心。是人尔时住前。名想菩萨。乃至亦名名字菩萨。其人略行十心。所谓信心。乃愿心也。十发趣者。谓此菩萨。从初十信发心。趣向佛果。故名发趣。即十住位。以信立之后。慧住于理。得位不退。故名为住。十长养者。谓此菩萨。从真入俗利生。长养圣胎。故名长养。即十行位。由前十住发真悟理。从此进趣。故名为行。十金刚者。即十回向位。谓此菩萨。回事向理。回因向果。回自功德。向于众生。回能修所修。向于法界。性如金刚。不可坏。故名金刚。此上住。行向。三十心。分为初中后。皆贤位菩萨也。十地者。地是荷负出生之义。谓此菩萨。住持佛智。荷负众生。其犹大地。又地地出生无量法门。故名十地。即圣位菩萨也。余如前出。及本经品上所明。诸菩萨者。指上从发心。及四十位大士。乃至等觉。妙觉。皆由是戒而生。此戒乃心地法门。人人本具。是以从凡至圣。皆当半月半月作布萨。故云亦诵。

  是故戒光从口出。有缘非无因故光。光非青黄赤白黑。非色非心。非有非无。非因果法。是诸佛之本源。行菩萨道之根本。是大众诸佛子之根本。是故大众诸佛子。应受持。应读诵。应善学。

  是故者。承上佛口放无量光明而言也。今口出光是缘。缘必有因故光。乃特显此戒体性。是本源心地。不堕妄境。故非青黄等色。不堕妄情。故非色心。不堕断常二边。故非有无。体自圆成。不堕权乘修证之法。故非因果。诸佛以此心地戒为本源。菩萨修行六度万行。自利利他。亦以此心地戒为根本。一切众生当来成佛。亦以此心地戒为根本。是故再三劝受持诵学。领纳在心曰受。执之不忘曰持。口[言*奉]戒经曰读诵。熟玩戒文。精彻其义。曰善学。

  佛子谛听。若受佛戒者。国王王子。百官宰相。比丘比丘尼。十八梵天。六欲天子。庶民。黄门。淫男。淫女。奴婢。八部鬼神。金刚神。畜生。乃至变化人。但解法师语。尽受得戒。皆名第一清净者。

  此正显本源心地大戒。一切众生本具。非染非净。故不择贵贱。人非人等。但能领会授戒法师言语。尽得受戒。由此心地戒。还从自心得。不同比丘。要具五缘。方得成就。倘一亏法。无作不成。复除十三难人。不得受戒。今此菩萨正戒。惟拣七遮。其余皆名清净法器。然比丘禀佛剃发染衣。是世间住持三宝之一数。为世福田。人天轨范。苟其非器。戒体不发。故须拣择。菩萨以成佛果为心。或在家出家。隐显无定。故非住持。是以但能发菩提心。即得受戒也。国王。人主也。王子。青宫也。百官。众臣也。宰相。百僚之长也。比丘。此云除馑男。比丘尼。此云除馑女。如来初成正觉。未有出家二众。以预许二众。皆得受此正戒。故也。庶民。百姓也。黄门。是阉人。即内宦也。黄者。中也。王使此人。守内宫之中门。以傋通使命。故云黄门。今无论内宦非内宦。但无男根者。皆是也。八部者。一诸天(上已言欲色二界天。今八部中。或言四天王下之三天。及余天神也)。二龙众。三药叉(此云。勇健鬼也)。四乾闼娑(此云香阴。天帝乐神也)。五阿修罗(此云非天)。六迦楼罗(此云金翅鸟)。七紧那罗(此云疑神。天帝伎神也)。八摩睺罗伽(此云腹行。地龙也)。金刚神(手执金刚杵。摧邪魔。护正法者)。畜生(应云傍生。其形傍行。不能竖立。乃禽兽之总称。非局人所畜者)。变化人者。或天龙鬼神。变自身为人形。而来受戒。如昔有龙化作人身。来受比丘戒。佛知不听。今心地大戒。一切众生皆得受之。是以如来秉舍那教。尽劝一切有情。悉令受戒。如百川入海。皆失本名。同一咸味。是故一切众生。共归本源。无高下贵贱之分。无优劣愚智之异。同名一心地大戒之大士。璎珞经云。始行菩萨。若信男信女。乃至奴婢。变化人。尽得戒。皆有心向故。初发心出家。欲绍菩萨位者。当先受正法戒。此戒是一切行功德藏根本。正向佛道果一切行本。是戒能除一切大恶。正法明镜问曰。何不言无色界。及地狱众生。答曰。无色无身。地狱苦具。二皆非器故也。

  佛说梵网经菩萨心地品下略疏卷二

  音义

  七天

  一四天王天。二忉利天。三夜摩天。四兜率天。五化乐天。六他化天。七初禅梵世天。

  讹

  音囮谬舛也俗作讹。非也。

  正受

  不受诸受。名为正受。即三昧之别称也。

  五住烦恼

  三界见惑为一住。三界思惑分为三住。根本无明为一住。共成五住。由此五惑。能令众生住着生死故也。一一切见住。二欲爱住。三色爱住四有爱住。五无明住。

  二种生死

  一分段生死。谓六道众生。随业感报。身之形段。有长有短。命之分限。有寿有夭也。二变易生死。谓声闻。缘觉。菩萨。虽无分段生死。而有因移。果易之生死。如初位为因。后位为果。又后位为因。后后位为果。故名变易也。

  那由他

  此云万亿。

  真如

  真如者。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谓此真实。于一切位。常如其性故。又真者体非伪妄。如者性无改异。论云。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所谓心性不生不灭。乃至竟无变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

  阿赖耶

  此云藏识。能含藏善恶诸种子故。即第八识也。

  创

  音创。初造法创业也。俗作创非。

  四天王下三天

  须弥山下三层级。有三天。一坚手天。二持鬘天。三恒骄天。

  娑罗双树

  娑罗此云坚固。冬夏不改。故云坚固。八树共为四双。东西二双。南北二双。佛于八树间宝床上。示大涅槃也。

  五缘成就

  谓人。僧。界。法。衣。钵。又云。一能受之人。是人道。诸根具足。非破重戒。具出家相。先受沙弥戒。后方与受具。二结界成就。白四羯磨。僧数满足。无别众过。衣钵具足。三自称名。诚心乞戒。及称和尚名。四心境相应。五事成究竟。始从请师。终于受竟。前后无违。

  青宫

  太子宫也。神异记云。东方东明山。有宫。青石为墙。门有银榜。以青石雕镂。曰。天地长男之宫。又曰东方属震。震为长子也。昔晋王为王太子。帝曰。吾儿方位东宫。以宫事相委也。

  支那

  或云至那。又云指难。义译为文物国。谓此方衣冠文物之地。又译为边地。谓此方在赡部州之东边。西域记云。摩诃至那。此云大唐国。又名震旦。谓东方属震。是日出之方。楼炭经云。葱河以东。名为震旦。由日初出先曜于东隅故也。

  央

  亦作鸯。央伽摩竭二国。皆瓶沙王所统。迦尸憍萨罗二国。皆波斯匿王所统。央误作史。
卍续藏第 38 册 No. 0695 梵网经菩萨戒略疏


  佛说梵网经菩萨心地品下略疏卷三

  姚秦三藏法师 鸠摩罗什 译

  广州宝象林沙门 弘赞 述

  ●二正宗(分二) 初十重 二四十八轻。

  ○初十重(分三) 初总标 二别列 三总结。

  ○初总标。

  佛告诸佛子言。有十重波罗提木叉。若受菩萨戒。不诵此戒者。非菩萨。非佛种子。我亦如是诵。一切菩萨已学。一切菩萨当学。一切菩萨今学。已略说菩萨波罗提木叉相貌。应当学。敬心奉持。

  戒本无形。何有相貌。然持犯即是相貌。不诵名犯。学即名持。若受而不诵。宁识戒相。不识戒相。罔谙开遮。不谙开遮。过犯由是而生。故首令诵学。苟不诵学。即失现在大乘之名。故非菩萨。当来成佛之极果亦失。故非佛种子。佛犹自诵。故过去一切菩萨。求大菩提。已于中学。未来菩萨当学。今现在初学菩萨。应当尊敬。至心顶戴奉持。无令暂有所忘失也。

  ○二别列。

  ○第一杀戒。

  声闻厌怖生死。以自利为急。故制淫戒居首。由淫是轮回之本。生死之源。菩萨不怖生死。以利生为要务。故制杀戒在先。况杀是断佛性之种子。违慈悲之本愿。以慈能与众生之乐。悲能拔有情之苦。正大士度生之行。成就法身之德也。杀者。一切有情。皆以五蕴而为身心。若起瞋害。坏彼五蕴。故名为杀。

  佛言。若佛子。若自杀。教人杀。方便杀。赞叹杀。见作随喜。乃至咒杀。

  若。是设况之词。一本无若字。即是的指一人。非也。自杀者。谓亲身行杀。教人杀者。谓口教他人杀害。方便杀者。谓以种种机巧方便。令其必死。赞叹杀者。谓于彼乐死人前。称其美德。作如是言。汝已作众善功德。生便受苦。死当生天。受无尽乐。如是令其自死。或口说。或身现赞叹相。或遣人说。或遣人持书往。令其自死。见作随喜者。则杀属身口二业。今随喜是意业。谓见他人行杀时。心便随彼而生欢喜也。乃至者。未尽之辞。谓其中杀事既多。不能尽举。或作火坑阱陷令堕。或作机拨使死。或作弶作桁。或作罥索。或与毒药。或堕他胎等。咒杀者。亦属口业。谓以恶咒术。咒令彼死。外国有起尸鬼咒。名毗陀罗。取未损坏全尸。以召鬼咒。咒二十九日令尸起。水洗着衣。授与其刀。载于车上。教往杀人。此方外道。亦有恶咒。能令人死。律中自杀。有三种。一用内色。谓以手。或足。或头。或余身分。而断他命。二用外色。谓以木石刀槊弓箭等物。遥掷彼人。三用内外色。谓以手捉木石刀等打他。除此三色外。有能令人死者。即坑阱机拨。乃至恶咒等。是也。

  杀因。杀缘。杀法。杀业。

  初起杀心为因。次杀心相续。助成杀事为缘。思惟造作方便资具为法。命断成业。初萌一念杀心。名烦恼障。事成命断名业障。招感当来三恶道苦。名报障。是则三障。皆由初起一念不善之心而有。初心若灭。次心不续。则无思惟造作。而杀业不成。报障无由得矣。下之九戒。准此应知。言方便资具者。谓用内色外色内外色。坑陷机拨等。义疏云。因亲缘疏。正因杀心为因。余者助成为缘。亲者造作招感当来果报。如影随形。缘者助成故疏。于因缘中造作。皆是业义。成业有四事。一是众生。二众生想。三杀害。四命断。若一有异。则业不成也。

  乃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杀。

  乃至者。承上害人。下及微细物命。一切者。除人道。余鬼畜蜫虫等是也。有命者。一切众生。以六根六识。连持相续。名为寿命。此相续断。名之曰死。故杀者。谓有心害命。非无心误杀也。杀畜等。虽可悔。而要见好相。罪方除灭。菩萨了达业相。等观众生。无大小高下之分。由善业故生人天趣。由恶业故生地狱饿鬼畜生道中。俱禀识性。苦乐无殊。故杀悉皆得罪。又一切众生。皆具佛性。同一本源。杀彼还是害己。及害未来诸佛也。

  是菩萨。应起常住慈悲心。孝顺心。方便救护一切众生。而反自恣心快意杀生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常住。即本源心地。然心地无生无灭。岂有起耶。此谓从体起用。上合诸佛同一慈力。下合众生同一悲仰。故云起慈悲心也。若不孝顺。即逆本源心地。况一切众生。皆是我多生父母。故当孝顺。岂复杀害。虽自不杀。见他杀时。犹须以种种方便救护。使得脱难。方顺孝心。复不违大士利生本愿。不作如上方便。已乖菩萨本心。而反恣心快意为此恶事。以恶业成故。即得波罗夷罪。波罗夷者。是梵语。其义众多。故无正翻。然是极恶重罪。如世死刑。或翻为捐弃。一切功德。尽皆捐弃。无道果分故。永弃清众。不得共住。如大海不宿死尸故也。或翻为他胜。谓被烦恼贼。所摧胜故。又被他净行者。所欺胜也。或名堕不如意处。谓死即堕地狱诸恶道故。此非比丘波罗夷。故云是菩萨波罗夷。以菩萨重。重于比丘故也。而曰极恶捐弃。则永失慈悲孝顺救护心矣。问。出家远离害心。杀戒易持。王臣专主杀权。有罪不诛。何以安国。答。或杀一人。而救一乡。杀多人。而救一邑一国。是菩萨善权方便。见机得作。菩萨戒本云。菩萨善权方便。为利他故。见劫盗贼。为贪财故。欲杀多人。或复欲害大德。声闻。独觉。菩萨。或复欲造多无间业。菩萨见是事已。发心思惟。我若断彼恶人命。我当堕地狱。如其不断。彼无间业成。当受大苦。宁自堕地狱。终不令其受无间苦。以善心。以怜愍心。而断彼命。于戒无所违犯。又陀罗尼经云。若见作五无间罪。谤大乘经。背逆君主。或乱正法。于是等人。起悲愍心。应作降伏法。涅槃经云。过去久远劫时。有国王名有德。闻诸恶比丘。以瞋心故。执持刀杖。欲逼害觉德法师。王为护正法故。即舍五戒。与诸恶比丘共战。王时被创。举身周遍。其王后时命终。生东方不动佛国(即阿閦佛)。为彼佛作第一弟子。佛言。尔时王者。即我身是。法师比丘者。迦叶佛是。我于今日得种种相好。以自庄严。成就法身。不可坏身。为护正法。得如是等。无量功德果报。又往昔如来作大国王。名曰仙豫。爱念敬重大乘经典。乃至二十年中。供事诸婆罗门。一切所须已。告言。师等今应发无上菩提心。彼言。大王。菩提之性。是无所有。大乘经典。亦复如是。大王云何欲令人同于虚空。时王心重大乘。闻其诽谤大乘方等。即断其命。而诸婆罗门命终。生阿鼻地狱。即便自知。谤大乘经典。不信因缘。为王所杀。而来生此。知已。于大乘经典。生敬信心。寻时命终。生甘露鼓王如来世界。于彼寿命。具足十劫。准如经说。大乘菩萨。以怜愍心。利益众生。无一念瞋害私意。倘有不达经旨。以自利故。瞋心害彼。不但无益于他。而且自堕阿鼻。无有出期矣。然菩萨利生。亦有以善法化伏。如昔波斯匿王。有二大将。一归依法与比丘尼。习慈心观。所有兵器。皆以竹木为之。后时边境反叛。王命往伐。至彼边境。即入慈心三昧。叛逆尽见四天王。领无量天兵排空。遂即归降。又昔中天竺。戒日王。令诸兵士。弓头悉挂水囊。乃至马饮。尽以囊滤。而诸国悉皆归降。如是逆顺两途。须得其意。错议即殃沉万劫。不可不慎。

  ○第二盗戒。

  前戒。害彼正报内命。此戒害彼依报外命。以财物能资养色身。故属外命。律云。物属于他。他所守护。不与而取。是名曰盗。不与者。非他授与也。

  若佛子。自盗。教人盗。方便盗。咒盗。盗因。盗缘。盗法。盗业。

  律云。盗事略有五种。一对面强取。二私窃取。三调弄取。四寄付取。五与更夺取。此五种。咸是贼收。自盗者。亲身盗取。教人盗者。口教他人。或遣使取。或作相令知。方便盗者。以种种机巧谄曲。欺他不知。至于圭合铢两。事事欺瞒。移标占界等。是也。咒盗者。以外道邪术。咒摄彼物自来。或咒召鬼神。使鬼窃取也。因缘法业者。一念初起盗心为因。次盗心相续。多种助成盗事为缘。思惟盗物之方为法。物离本处成业。律云。有主之物。作有主想。举离本处作属己想。初离处。即得重罪。若方便欲举而未得。乃至触着摇动转侧。未离本处。得轻垢罪。若离本处。复生悔心。或怖畏心。还着本处。亦得重罪(本处有种种差别。详载比丘律。及优塞塞五戒经)。

  乃至鬼神。有主。劫贼物。一切财物。一针一草。不得故盗。

  鬼神有主劫贼物者。是指其财物所属主也。论主有大小上下之分。论物有轻重之别。上则佛法僧君亲师。中则官民。下则鬼神。劫贼。禽兽等。但物有主。自心知是有主。即是有主想。盗即成罪。一切财物一针一草者。是论物之重轻也。财谓金银钱七宝等。物谓衣服饮食。铜铁竹木器具等。针草谓物最轻小。不与而取。尚成盗业。则其重物可知矣。按律结罪。准物轻重。云何成重。一切诸国。以中天竺摩竭国法为正。盗五钱已上。入死罪。佛依国法。总制赡部洲内。有佛法处。盗五钱得重罪。若物则计直成罪。钱谓大钱。一大铜钱。直十六小铜钱。据义疏。菩萨盗二钱已上。便成重罪。由大士戒重。重于声闻。谓大士修檀波罗蜜。布施众生。而反损他。故重也。佛物。谓供佛塔像之物。下至香华器具等。或施主供佛之余资也。法物。谓供养经典物。或造经资财。律云。盗经书。计直结罪。僧物。谓供僧之物。或现前僧物。或常住僧物。若其感报。如盲龙女之受苦。高法眼之现报。观佛三昧经云。盗常住物。过于杀八万四千父母之罪。方等经云。华聚菩萨言。五逆四重之罪。我亦能救。惟盗僧物。我不能救。要集问曰。何故盗用僧物。罪偏重耶。答曰。施主本舍一毫一粒。拟供十方。钟鼓一响。遐迩同闻。圣凡受用。俱成道业。冥资施主。得福无边。招善既多。获罪宁少耶。君物。谓属国王之物。下至偷税。冒渡关津。律云。持己物到税处。使他越过。得重罪。若口含。衣裹。避路。皆得罪。若为三宝父母物。持过税处。应为税官称赞三宝功德。说父母恩重。彼不取税。无犯。犹索应与。亲物。谓父母之物。若父母恁用。量亲知。亦欢喜。无犯。唐。龙朔元年。潞州李校尉。至怀州市上。见一特猪。已缚四足。将欲杀之。猪见尉。语云。汝是我女儿。我是汝外婆。本为汝家贫。汝母数从我索粮食。我大儿不许。我怜汝母子。私避儿。与五升。我今作猪。偿其盗债。汝何不救我。尉闻。即从屠儿赎放。猪自走向近寺放生所。尉还本州报母。母后自来看猪。母子相见。一时泣泪。麟德元年。猪尚现在。由家物属子故。母盗子物。得报如是。子盗亲财。感报宁测。又隋。冀州耿伏生母张氏。避夫将绢二疋与女。后母死。变作母猪。此二验。详载法苑珠林。师物。犹重于亲物。以物是檀越信心所施故也。官物。谓九品宦职之物。民物。是百姓之物。鬼神物者。谓祠庙中供具。有人守护。或山林鬼神自为守护。劫贼物者。谓贼劫得物。物已属贼也。若自物被贼盗去。已作舍心。物便属贼。不得重夺。夺即成犯。是为贼复劫贼。彼贼勇健还夺去。虽自不得物。亦得重罪。若从乞回。无犯。若未作舍心。后见物取还。无犯。禽兽物者。下至六畜鸟鼠等。所衔之物。不得夺取。按五戒相经云。有主鸟犯重。无主鸟犯轻。若盗四足兽。或举或驱。过四双步。犯重。由离本处故。若过二双步。犯轻。若盗人过二步。犯重。若着肩背上。人两足离地。犯重。不得故盗者。故谓非无心错误也。

  而菩萨应生佛性孝顺心。慈悲心。常助一切人。生福生乐。而反更盗人财物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佛性。即本源心地。而性本孝慈。云应生者。是从体起用。故以财法二施。常助人生福乐也。反更盗人财物者。是逆本源。悖体性。不行二施。而反令彼受贫苦。由造恶灭善。故得波罗夷罪。

  ○第三淫戒。

  此戒。大小两乘。同名非梵行。梵者。净也。行既非净。则污自体性。亦污他心地。故违净法与人。义疏云。出家五众俱制。在家二众。但制邪淫。谓除自妻妾。外干犯一切男女。悉名邪也。

  若佛子。自淫。教人淫。乃至一切女人。不得故淫。淫因。淫缘。淫法。淫业。

  自作教他罪同。由大士当与净法度人。不应教为染污业也。一切女人者。无论贵贱妍媸。老少亲疏。故云乃至也。不得故淫者。淫岂有误耶。或遇难缘强逼。或为恶人强执。有受乐心。即犯。何名受乐。如饥得食。如渴得饮。何名不受乐。如啖粪秽。如热铁入身也。一念初起淫心为因。次淫念相续助成为缘。作用方便为法。事成为业。

  乃至畜生女。诸天鬼神女。及非道行淫。

  乃至者。谓从人男女。黄门。二根。下至畜生鬼神等女。及非道也。非道者。大便。及口。皆得重罪。其余身分。得轻垢。如优婆塞戒。自妻亦制非时非处。非时者。有娠。产后。乳儿。月水等时。非处者。即非道。皆得不净有作罪。

  而菩萨。应生孝顺心。救度一切众生。净法与人。而反更起一切人淫。不择畜生。乃至母女姊妹。六亲行淫。无慈悲心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应生者。谓当于本源心体。发起孝慈度生之大用。然度生。须为众生说离染。欣净之法。方为自利利他。岂可反生淫人之念。故得重罪也。六亲。经已出四。当以兄弟之妻足六。于六亲中。作非法事。世所希有。恐有邪见之人。谓于自亲。无有犯他之过。如昔有子。欲于母身作非法。方至床前。地即裂开。生陷地狱。母急救捉。惟得发一把。而身已陷矣。受戒者。可不惧哉。

  ○第四妄语戒。

  自知不实。而诳惑前人。心口相违。故曰妄语。

  若佛子。自妄语。教人妄语。方便妄语。妄语因。妄语缘。妄语法。妄语业。

  自妄语者。自向人说。我得上人法。教人妄语者。教他向人说。我得上人法。或教他向人说。自得上人法。名利不入己。犯轻。何名上人法。谓圣贤所修所证之法。所修者。三十七品菩提分法。及诸禅三昧。所证者。三贤十圣之阶位。以此法对一切凡夫有漏之法。最尊最上。故名上人法也。方便妄语者。欲作妄语。先假种种巧言。令他信受也。或遣使语。或遣书往。或作知相。前人领会者。皆得重罪。或借言赞他。而密自美。亦犯。菩萨善戒经云。若菩萨为人所赞。言是十住。若阿罗汉等。默然受者。得罪。若增上慢人。无有诳心。亦犯轻垢。以其少有所得。自谓实证。故于出世增上法中。起心生慢。非故心惑他。是以不得重罪。初起诳心为因。诳念相续助成诳事为缘。以种种诳方巧言为法。前人领解成业。

  乃至不见言见。见言不见。身心妄语。

  乃至者。承上大妄语等。以至不见言见之小妄语也。然六识皆能显妄。今惟举见身心三。是略也。律以六识束为四。谓见。闻。触。知也。见属眼识。闻属耳识。触属鼻舌身三识。此三钝故。故束为一。知是意识。所以妄语总有八种。谓不见言见。不闻言闻。不触言触。不知言知。见言不见。闻言不闻。触言不触。知言不知。随作其一。即名妄语。若为救众生命。有益前人。权巧方便。是大士损己利他之心。无犯。犹生多功德。

  而菩萨常生正语正见。亦生一切众生正语正见。而反更起一切众生邪语邪见邪业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常生者。不忘之谓也。谓菩萨于本源心体。常常发起正语正见。不谬称凡为圣。以邪为正。亦令一切有情生正语正见之妙因。乃大士利生之本怀。而反令彼生邪语邪见。造作邪业。生生不得乐报。苦果无穷。大违菩萨利生行愿。自损损他。故得重罪。

  ○第五酤酒戒。

  酤是买卖。或自酿卖。或买回货卖也。酒是迷人毒药。现则败事危身。后则丧失慧命。大士专以利物惟心。令生智慧。故自饮犯轻。货卖犯重也。

  若佛子。自酤酒。教人酤酒。酤酒因。酤酒缘。酤酒法。酤酒业。

  自酤是亲为。教人是令他为我卖。以利归己。同犯重。若教他自卖。罪轻。然大士以度生为本。利虽归彼。而伤身丧慧事同。亦应犯重。以颠倒众生心结罪。非为利故结也。初起酤心为因。次心相续助成酤事为缘。善巧造作为法。酤成为业。

  一切酒不得酤。是酒起罪因缘。

  一切酒者。谓以五谷让成。或以根叶药草百华诸果酝造。若生若熟。凡有酒色。酒香。酒味。或阙一。或阙二。若麹若糟。但能令人醉者。俱不得酤。义疏云。药酒虽希利货。不乱人。无犯。以药能除病身安。况药不能多饮。无醉乱患。故不犯。此谓在家菩萨。治生养家。故开。非谓出家者听许。是邪命自活故也。起罪因缘者。一切罪恶过失。皆由酒而生起。故云酒具三十六过。是也。

  而菩萨应生一切众生明达之慧。而反更生一切众生颠倒之心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明达之慧者。以慧能破烦恼昏衢曰明。直至本源心地曰达。大士当以种种善权方便。启发众生。令生妙慧。故曰应生。邪正两途不辨。迷真逐妄。故曰颠倒。不启之以妙慧。而授之以迷惑。是曰反生。使众生颠倒丧失慧命。故得重罪也。

  ○第六说四众过戒。

  扬他过失。大伤法门。损前人之德。绝众生之望。深乖大士卫持佛法之本愿。大违菩萨利生之慈心。声闻以自利故。说分大小。罪有轻重。故随说结之。菩萨利他。但以恶心说之。过无大小。皆结重罪。

  若佛子。口自说出家。在家菩萨。比丘。比丘尼罪过。教人说罪过。罪过因。罪过缘。罪过法。罪过业。

  出家菩萨。谓出家五众。受心地戒人。在家菩萨。谓优婆塞优婆夷二众。受大士戒者。比丘比丘尼。谓禀具足人。而未受菩萨戒者。此是法中四众人也。罪过者。是犯戒之过失也。但有所说。悉自伤慈恼物。亏己本源心地。律摄云。出家之人。所有言说。皆为利益。不应私忿道说于他。萨婆多论云。宁破塔坏像。不向人说比丘过恶。若说过罪。则坏佛法身。教人说者。或口教。或现相教。或遣使教。或遣持书往教。若大士见法众有过。即当以慈心。愍心。护念心。奖劝心。殷勤谏谕。令其悔改。无以私心。欲坏彼人名利。则自免怨结万世。复无玷辱正法之过。若三谏不改。可白众僧。以悲愍护法心。不犯。若说前人不正见。不犯。犹多生功德。何以故。正大士利生之行。邪正须辩。无致诱引多人入于邪途故也。若被僧差。以公心说。不以私心言。不犯。如提婆达多作逆罪。佛令僧作羯磨。差舍利弗往俗家说。是也。初起说心为因。次心助成说事为缘。以种种方便巧说为法。前人领解成业。义疏云。说过有两。一陷没心。欲令前人失名利等。二治罚心。欲令前人被系缚等。此二心。皆是业主。故犯。至于结罪多少。一云随人。二云随口业。随人则随向一人说。结一重罪。随口则随出一语。结一重罪。

  而菩萨闻外道恶人。及二乘恶人。说佛法中。非法非律。常生慈心。教化是恶人辈。令生大乘善信。

  外道者。天竺九十五种之邪徒。此方诸子百家之世教。以其教止修身。齐家治国。故名为外。三乘圣教。教静心惑。悟本心地。故名为内。外道不信自心是佛。本具性德。遂迷真逐妄。以邪为正。造不善业。故名恶人。二乘不知本源心地。厌患五蕴身心。断见思惑。证偏空理。独出三界。无济度心。亦名恶人。非法非律者。大乘本源心地法律。不同外道拨无三世因果之邪教。世间之法律。而蔑弃自心自性。妄谓气生气化之恶见。不同二乘厌苦欣寂。以修四谛之法。五篇七聚之律。故彼言非也。此亦初学二乘法人。非谓证二乘果人。其证果人。自知有大乘法律。惟自力不能行。故非彼说也。令生大乘善信者。令信自他本具心地大戒。无恶不止。无善不修。无生不度。诸佛是已成之佛。汝是未成之佛。方为善信也。

  而菩萨。反更自说佛法中罪过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大士犹教他人不说。以安物为心。而反自说。陷没前人。深损正法。自丧己德。菩萨之行焉在。今人欲说他过。而他过无几。说者随语语结罪。其罪可胜言哉。惟不畏罪福因果者。故以私忿心。道说他过。肆毒言惟恐不深。说过声欲遍大地。秪图现前快意。宁顾身后拔舌犁耕遗殃。问。佛法宁容瑕玼乎。答。佛令半月半月布萨。检察三业。有罪则发露除愆。无过即长养净德。如不自首。见者屏处谏之。轻垢令对首悔除。重罪令见好相。不肯自陈。乃对众公举。若不见罪。僧为作不见罪羯磨治之。倘弟子有过。师当善诲令改。如不见过。摈之不与共住。斯乃佛法清浊自分。岂同私心扬恶。方为不容他过耶。余如不教悔罪戒中明。

  ○第七自赞毁他戒。

  称己功德曰自赞。讥彼过恶曰毁他。损己利他。掩恶扬善。乃大士利生之本行。誉我诽他。自利损人。非菩萨之慈心善心。

  若佛子。自赞毁他。亦教人自赞毁他。毁他因。毁他缘。毁他法。毁他业。

  自赞毁他。是扬我抑彼。二事兼备。犯重。教人有二。一是教人赞我毁他。或现相。或遣使持书往。二是教彼自赞己德。轻毁他人也。初起赞毁之心为因。次心相续助成为缘。以种种善巧赞毁之方为法。前人领解成业。此四句中。单举毁他。不言自赞。是便文故。又自赞念轻。毁他恶心偏重。故举重以该轻也。

  而菩萨。应代一切众生受加毁辱。恶事向自己。好事与他人。若自扬己德。隐他人好事。令他人受毁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此中发明能代受。则不令其辱。引恶向己。必无自赞。推好与人。决不令他受毁也。扬是称扬。隐是隐没。自扬秪恐己不胜人。隐他惟忧他胜于我。但知利己。不思损人。非大士以恶向己。推好与人之善心。自誉毁他。正是业主。故得重罪。若为诱邪途而归正道。贬二乘令会一乘。虽语似毁誉。而心实是大悲。斯乃大士愍物弘化之慈心。竖立法幢之大愿。岂得以人我见。胜负论。同日而语哉。地持经云。为毁呰外道。称扬佛法。若以方便令彼调伏。令不信者信。信者增广。不犯。

  ○第八悭惜加毁戒。

  乞财求法不与。是曰悭惜。瞋忿骂辱。故曰加毁。大违慈悲之道。深乖利物之怀。

  若佛子。自悭。教人悭。悭因。悭缘。悭法。悭业。

  大士行檀波罗蜜。不拣亲疏。求者悉与。宁分好恶。若不施而加毁。深违菩萨三聚净戒。自悭者。或口说。或示悭相。或隐避。不与财法。或言无。手杖驱斥。或恶言加骂等。教人悭者。或教他秘吝财法不施。或教令加毁。或口教。或遣使持书教也。初起悭心为因。次心助成其悭为缘。种种巧言吝惜之方为法。前人领解。悭事成就为业。此四句。不言加毁者。先由悭故。然后加毁。若非悭单毁。即属轻垢戒。优波离问经云。于根本罪。何者复重。佛言。住大乘菩萨。如犯恒河沙数贪罪。与一瞋罪。较量此二罪中。瞋唯属重。所以者何。现瞋者。舍离众生。现贪者。爱护众生。则不为烦恼。于菩萨所。无有灾横等怖。故学论云。瞋义云何。谓本性为大罪故。不生方便悲愍。行恚怒者。然非利益。则长养烦恼。减失悲愍。为大过失。此戒悭惜。故吝财而行加毁。若贪而能施。则无加毁瞋恚等过。正法念处经云。若先少思惟已。后竟不施。堕饿鬼趣。语已不施。堕地狱趣。况复无上菩提。具足许施。无余世间。诸众生故。

  而菩萨。见一切贫穷人求乞者。随前人所须。一切给与。而菩萨以恶心瞋心。乃至不施一钱一针一草。有求法者。不为说一句一偈。一微尘许法。而反更骂辱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一切者。僧俗男女也。贫穷有二。一身贫须财。应施与财。二心贫须法。应施与法。故云随所须一切给与。决定毗尼经云。在家菩萨。应行二施。一财。二法。出家菩萨应行四施。一纸。二墨。三笔。四法。由出家无财故。纸墨笔财少易得。成就彼书经故。亦名法施也。得忍菩萨。行三种施。一王位。二妻子。三头目皮骨。凡夫菩萨。当随力随宜施与。有不宜施法者。或彼根性钝劣。或非法器。或闻深法。反生诽谤。或女人求法。无男子亲人在旁。则不宜为说。不宜施财者。或因财造恶。或由财得祸。以至害命等。即不宜施与。地持经云。云何菩萨能以少善根。得无量果。是菩萨教下劣众生。以少财物。施下福田。乃至揣麨。施于畜生。施已。回向无上菩提。以回向力故。得无量果也。乃至者。论财。则从多。以至极少一针一草。此谓无财者。不能随意施也。论法。则从广说。以至极少一句一微尘许。此谓寡识无闻。不能广说也。若实无法。不可妄自夸能。谬说误人。获罪非轻也。有而不给与。反加骂辱。则悭毁两全。正是业主。故得重罪。不犯者。或见彼人因诃辱则悔过。承折伏则改恶。自无恶心瞋心。随机利益。正大士之权宜妙用。故地持经云。若知不说令彼调伏。若知前人不能敬重。若威仪不整。若彼钝根。闻深妙法。生怖畏心。若知闻已增长邪见。若闻已毁呰退没。或闻已向恶人说。破坏正法。如是悉不犯。

  ○第九瞋心不受悔戒。

  或人触犯于己。或己触犯于人。彼人知过。诚心求忏。而菩萨内怀瞋心。外现不受之相。

  若佛子。自瞋。教人瞋。瞋因。瞋缘。瞋法。瞋业。

  自瞋者。内怀忿恚。外发身口也。教人如前戒释。初起瞋心为因。次心相续助成为缘。种种打骂之方为法。作成为业。华严经云。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是知初萌一念尚尔。况缘相续。而不成业。业成则殃堕沉沦。怨结万代。世世莫解。可不慎哉。

  而菩萨。应生一切众生善根。无诤之事。常生慈悲心。孝顺心。

  一切众生心地本善。而被无明烦恼之所覆障。大士应以慈心悲心。发起众生慈悲起舍之善根。则无有斗诤之事。况自不受忏谢。发起彼诤耶。恒念一切众生。如己赤子。何忍毁辱。是为慈悲心也。常观一切众生。犹己父母。奚敢忤逆。是为孝顺心也。

  而反更于一切众生中。乃至于非众生中。以恶口骂辱。加以手打。及以刀杖。意犹不息。前人求悔。善言忏谢。犹瞋不解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大士既能生众生善根。复常慈孝。则无有反更逼恼众生矣。非众生者。三乘圣人。及变化人也。骂辱是口业。手打是身业。不息是意业。以此三业加恼。甚于狼虎。不息不解。故结重罪。不犯者。或前人追悔之心不真。忏谢之念不切。菩萨以慈愍心。终欲令其深改前非。后更不作。乃示以瞋怒之相。或复折伏狼戾众生。无惭恶性邪见之徒。外现威而心实慈。口诃斥而念致愍。正大士调伏刚强众生之大用。岂与具三毒者而比也。地持经云。不犯者。若以方便令调伏。若彼不如法忏。其心不平。不受其忏。无罪。

  ○第十谤三宝戒。

  自以邪见谤乱正法。非谓毁骂之谤。设其毁骂。罪犹可悔。故戒本经。名谤乱正法戒。亦云谤菩萨藏也。

  若佛子。自谤三宝。教人谤三宝。谤因。谤缘。谤法。谤业。

  以邪为正。以正为邪。诽谤菩萨经律。言非佛说。是谤世尊。非大乘经典。是谤法。受持读诵者。非佛弟子。是谤僧。或自发邪解。建立邪言。自谓为正。或从邪师领纳邪语。著作邪书。如以老庄之言齐于佛教。治世之术。比于心地法门。惑乱人心。疑误后学。永失正道。陷堕邪途。由此传播后代。蔓延不绝。遗殃万劫。断灭佛性种子。而所获罪。非一阐提。无处可容也。初起邪解之心为因。邪心相续。助成谤事为缘。巧说邪见之方为法。前人领解成业。若心欲说而口未言。未结重罪。或自发言向彼说。或令他传说。前人领纳邪言。随一语。结一重罪。若作邪书。随彼览解者。随语语得重罪。

  而菩萨见外道。及以恶人。一言谤佛音声。如三百矛刺心。况口自谤。不生信心。孝顺心。而反更助恶人。邪见人谤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天竺此方异学之徒。乃至菩萨心外求法。悉名外道。不信大乘常住三宝。故弃舍心地大戒。而习学异道邪教。拨无善恶果报。是名恶人。一言者。以其最少。尚如三百刺心。况其肆言。谤声外扬。而大士之心。安能忍乎。斯实愍彼邪见。自陷泥犁。复引无量众生。误堕苦津。故如矛刺心。非谓瞋彼谤毁三宝之念。三宝体如日月。非一指能翳其明。犹掷斧斩天。还自伤身。大士本以信孝心。受斯正戒。当常敬顺三宝。而无违无逆。岂可反更党彼恶见邪徒。乐为外道。永失菩萨心地大戒。不复佛子之名耶。若未翻正归邪。犹未失戒。或思言。三宝不及外道。大乘不及二乘。计度未成。犯轻垢。虽信因果三宝大乘。而复信外道鬼神。有威力灵感。遂效彼符牒章醮。奏解魍魉。或复劝他信受。悉犯轻垢。或执大而谤小。谓都无小乘。惟有大乘。四阿含。及别解脱经。非佛所说。此是谤声闻藏。亦得轻垢。宁知三世诸佛出世。随机设教。皆说三乘。声闻四果。乃出世圣贤。人天福田。胡可轻哉。但彼无利生心。故佛诃之。今时初学。粟麦未辨。禅教犹昏。逞己浅识。肆自谬言。谓持戒为执相。遂弃而不受。佛名之为秃居士。或受而不持。律号为苦海弊囊。若蔑弃具戒。谓不须受。得轻垢罪。此十重戒。悉是性罪。小乘以酒为遮戒。大士利益众生为本。令他迷惑心地。故酒亦属性罪。如智度论云。性戒者。是尸罗。身口等八种。谓身三。口四。更加于酒。以防意地。令得净命故。即十善中。后三意业。而数虽不同。其义无异。言性罪者。不由佛制。其性自是恶。故名性罪。止观云。性戒者。莫问受与不受。犯即是罪。受与不受。持即是善。若受戒。持生福。犯获罪。不受无福。犯无亏戒罪。惟有恶行。及业道罪。言受犯得罪者。谓于性罪上。更加亏戒罪也。

  ○三总结。

  善学诸仁者。是菩萨十波罗提木叉。应当学。于中不应一一犯如微尘许。何况具足犯十戒。

  不违本源心地而修曰善学。慈悲利济之士曰仁者。斯乃如来赞学戒者之美称。劝令应学应持。若犯之即得波罗夷极恶之重罪。当招阿鼻地狱之苦报。持之即是妙因。当证木叉保解脱之极果。以果胜故。故不曰波罗夷。而云波罗提木叉。正是果中说因。因即般若智用。果是真如寂体。由称体起用。除灭无明。见本法身。是为果中说因。圭峰云。依真如故。发智断惑。证体起用。若不依之。则取我我所相。无由修证。故知万德万行。皆是真如用也。复能发起初学忻果之心切。坚持禁戒之念笃。是亦果中说因也。于中者。于十重戒之中也。微尘许者。举少以况多也。犯少尚不名菩萨。况具足犯十戒。而失其正因极果。感于恶报无穷耶。故下文示其得失。

  若有犯者。不得现身发菩提心。亦失国王位。转轮王位。亦失比丘。比丘尼位。亦失十发趣。十长养。十金刚。十地。佛性常住妙果。一切皆失。堕三恶道中。二劫。三劫。不闻父母三宝名字。以是不应一一犯。

  犯戒如截树头。菩提之芽已焦。故今现身必不能发生也。国王是一邦之主。转轮王是四三二一天下之主。如此二王。悉由多生持戒。感斯胜报。今若受而犯之。则尊贵之德位日消。后生之胜报便失矣。比丘及尼。本由戒得名。若犯此木叉。不但无大士之目。而本名亦失。不惟失其名位。即三贤十圣佛性常住妙果皆失。妙果者。妙觉佛果也。非独永失如上大益而已。此身没后。堕落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中。堕此恶道。非千生万世可了。故于二劫三劫。不得闻世间父母名字。名字尚不得闻。何处得修敬顺之孝道。出世三宝名字。既不得闻。焉识修行证佛之妙果。有斯大失。故当一一坚持。宁碎身骨。不可一一轻犯。如璎珞经云。若破十戒。不可悔过。入波罗夷。十劫中一日受罪。八万四千灭。八万四千生。故不可破。三贤十圣位。乃至觉地。一切皆失。是故此戒。是一切佛。一切菩萨行之根本。若一切佛菩萨。不由此十戒法门。得贤圣果者。无有是处。

  汝等一切菩萨今学。当学。已学。如是十戒。应当学。敬心奉持。八万威仪品。当广明。

  此戒是三世菩萨。同学同持。共成无上佛果。是故如来再三叮咛。劝学劝持也。如要广明持犯性相。当如大本后分。八万威仪品中详之。今此所说。是略出十无尽藏戒之大纲耳。

  佛说梵网经菩萨心地品下略疏卷三

  音义

  机拨

  作机关。致人物倚发。即系缚堕落也。

  弶桁

  上音强去声。设罟于道路也。下音杭。以木械夹脚。扭手。枷颈也。

  罥索

  上音涓上声。罟也。下音桑入声。绳索也。

  二大将

  一名善剑。二名善弓。其善剑归依法与比丘尼。兵器皆以竹木为之。时王命往征伐边叛。至彼即入慈心三昧。复率诸兵众。通宵诵经。以经功德。回向诸天。四大天王即敕天兵。八部龙神。排塞空中。叛逆见疾出城投降。

  盲龙女

  大集经云。一盲龙女。白佛言。我本因地。曾往寺林。盗取十庵罗果食之。由此业因缘。地狱受苦。恶业未尽。今作饿龙身。常为诸虫食啖脓血。苦不堪忍。投佛解脱。佛告龙言。此业大重。次五无间。何以故。若四方常住僧物。或现前僧物。笃信施物。或华果树园。饭食汤药。床蓐敷具。一切所须。私自费用。或持与知识。亲里白衣。此罪重于阿鼻地狱。佛说偈曰。宁吞大赤热铁丸。而使口中光𦦨出。所有众僧饮食具。不应于外私自用。宁以利刀自屠脍。身体皮膜而自啖。其有在家诸俗人。不应取受僧杂食。诸经要集云。今见愚人。苟贪福物。将用资身。或食啖僧食。或受用花果。或以僧畜乘骑。或将僧奴随逐。或私借贷僧物不还。或以官势。伺求僧过。如是等损。俱列难尽。静思此咎。岂不痛心。今护不与者。非是悭惜不惠。盖愍白衣。虑受来苦。若将与者。非直损俗。亦累知事人。未来生处。同其受殃。如福增比丘所见。虫唼大树者。可不惧哉。

  庵罗果

  其果似桃非桃。似柰非柰。生熟难辨。叶似柳而长尺。

  妍媸

  上音延。美好也。下音鸱。丑也。痴也。

  酿酝

  上音娘去声。造酒也。下音蕴。久酿也。

  三十六过

  善恶所起经云。饮酒三十六过。一资财散失。二现多疾病。三因与斗诤。四增长杀害。五增长瞋恚。六多不遂意。七智慧渐寡。八福德不增。九福德转减。十显露秘密。十一事业不成。十二多增忧苦。十三诸根闇昧。十四毁辱父母。十五不敬沙门。十六不信婆罗门。十七不尊敬佛。十八不敬僧法。十九亲近恶友。二十舍离善友。二十一弃舍饮食。二十二形不隐密。二十三淫欲炽盛。二十四众人不悦。二十五多增语笑。二十六父母不喜。二十七眷属嫌弃。二十八受持非法。二十九远离正法。三十不敬贤善。三十一违犯过非。三十二远离圆寂。三十三颠狂转增。三十四身心散乱。三十五作恶放逸。三十六身谢命终堕大地狱。受苦无穷。

  揣麨

  上音团。应作抟。以手圆之也。下音炒。米麦粉。以糖蜜抟之也。

  四谛

  苦集灭道也。苦是苦果。集是苦因。灭是乐果。道是乐因。

  四阿含

  此云法归。增一阿含经。中阿含经。长阿含经。杂阿含经。四经共一百九十卷。

  转轮王

  有四。一金轮王。主领四大部州。二银轮王。主领三州。除北州。三铜轮王。主领东南二大部州。四铁轮王。主领南州。四皆有轮宝现于虚空。随轮飞行。故名飞行皇帝也。

  泥犁

  此云无有。即地狱。谓堕地狱中。无有喜乐义利故也。

  三十七品菩提分法

  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正道。共为三十七。乃入道浅深之品类。详如余处。

  谤三宝

  唐。雍州长安县。高法眼。是隋代仆射高颖之玄孙。至龙朔三年正月二十五日。向中台参选。日午还家。舍在义宁坊。居南隅。向街开门。化度寺东。即是高家。欲出子城西顺义门。城内逢两骑马逐后。既出城已。渐近逼之。出城门外。道北是普光寺。一人语骑马人云。汝走捉普光寺门。勿令此人入寺。恐难捉得。此人依语。驰走守门。法眼怕。不得入寺。便向西走。复至西街。金城坊南门。道西有会昌寺。复加四马骑。便语前二乘马人云。急守会昌寺门。此人依语。走捉寺门。法眼怕急。便语乘马人云。汝是何人。敢逼于我。乘马人云。王遣我来取法眼。问云何王遣来。乘马人云。阎罗王遣来。法眼既闻阎罗王使来。审知是鬼。即共相拒。鬼便大怒云。急截头发。却一鬼捉刀。即截法眼两髻。附肉落地。便至西街闷绝落马。暴死不觉。既至大街要路。踟蹰之间。看人逾千。西街首。即是高宅。便唤家人舆向舍。至明始苏。便语家内人云。吾入地狱。见阎罗王。升大高座。瞋责吾云。汝何因向化度寺。明藏师房内食常住僧果子。令吞四百颗热铁丸。当吞之时。咽喉闭缩。身体焦卷。变为红色。吞尽乃苏。苏已。至二十六日惺了之时。复有诸鬼来取法眼到王所。王语言。汝何因不敬三宝。说僧过恶。汝吞铁丸尽已。宜受铁犁耕舌。至正月二十九日。既吞铁丸了。苏惺。到正月三十日平旦复死。至地狱。复受铁犁耕舌。自见其舌。长数里。傍人看见吐出一尺余。王复语狱卒。此人以说三宝长短。以大铁斧。截却舌根。狱卒斫之不断。王复语云。以斧细剉其舌。将入镬汤煮之。煮复不烂。王复怪问所由。法眼启王云。臣曾读法华经。王复不信。令检功德部。见案内有读法华经一部。王捡知实。始放出狱。其人现在。观者如市。见者发心。合门信敬。励志精勤。诫诚无倦。京城道俗共知。不须引证。出法苑。
卍续藏第 38 册 No. 0695 梵网经菩萨戒略疏


  佛说梵网经菩萨心地品下略疏卷四

  姚秦三藏法师 鸠摩罗什 译

  广州宝象林沙门 弘赞 述

  ○二四十八轻(分三) 初总标 二别列 三总结。

  ○初总标。

  佛告诸菩萨言。已说十波罗提木叉竟。四十八轻今当说。

  轻垢者。谓此罪虽轻于十重。而能染污本源心地。若不急求忏悔。即为心地作障。难成圣果。然须识其罪相。根本。从生。独头之别。若依前十重中。欲作而未成。故未结重。而有作前方便轻垢。是名从生。若所作不从十重中生而孤起者。名为独头轻垢。今此根本轻垢中。复有从生故误等罪。若于四十八戒根本中故作者。犯应忏轻垢。当作突吉罗恶作罪忏。以故作故。复犯作前方便非威仪恶作。若误作者。但犯责心恶作。故戒本经云。是犯染污起。是犯非染污起。应作恶作罪忏。不忏障菩萨戒。忏时须咨知法者。罪方除灭。故菩萨优婆塞五戒威仪经云。若有所犯。即如法悔。当作恶作罪应问大小乘人。能解说。能受悔者。如法忏悔。如丘比突吉罗罪。忏悔法说。以下一一戒中。自须分辩。不繁条出(突吉罗。此云恶作)。

  ○二别列。

  ○第一不敬师友戒。

  师乃人天慈范。出世良模。生我戒身。长我慧命。皆师之力。故当敬顺无违。而反为慠慢。得无罪深巨海耶。友能品藻人物。辅德助修。众善由之而成。万行因斯而进。如渡大海。要藉帆柁相须。忽之即自取漂溺。是故如来教令敬重。如视世尊。

  若佛子。欲受国王位时。受转轮王位时。百官受位时。应先受菩萨戒。

  此令受戒在先。受位在后者。俾先自立其德。以感天龙鬼神呵护。而王臣安。则一国安。王臣福。则一国福矣。然十重戒前劝受。以国王为首。后总结亦以国王为先。今此轻垢。复以国王为始终。良由王正则天下正。王善则士庶善。故王有教化之力。劝善之功。王若不受斯戒。即自失救护之利。复恃高贵。则有破灭佛法之害。制诸弟子。不听出家修道。既受戒已。犹恐其憍慠。不敬有德。故如来特偏劝之。出家五众。各遵律行。自知敬顺之礼。故此略之。

  一切鬼神。救护王身。百官之身。诸佛欢喜。

  由王臣崇敬三宝而受戒。则鬼神拥卫而身康。国界安宁。三灾渐息。风雨常调。万民受益。故心地观经云。若有人王成就正见。如法化世。名为天主。以天善法。化世间故。诸天善神。及四天王。常来加护。守王宫故。虽处人间。修行天业。赏罚之心。无偏党故。如是圣主。名正法王。大金光明经偈云。由诸天护持。亦得名天子。三十三天主。分力助人王。众星依位行。日月无乖度。和风常应节。甘雨顺时行。一切诸天众。充满于自宫。是故汝人王。忘身弘正法。以法化众生。恒令得安隐。令彼一切人。修行于十善。率土常安乐。国界得安宁。言诸佛欢喜者。此心地大戒。乃千佛流传。本期授受不绝。今王臣敬奉。则率土效持。人人行善。个个佛子。宁不欢喜耶。

  既得戒已。生孝顺心。恭敬心。见上座。和尚。阿阇黎。大德。同学。同见。同行者。应起承迎。礼拜问讯。

  上座有二。一是众僧中上座。以上更无有人尊于彼者。故居我和尚阇黎之上。二是在我前受戒。乃至先一时一影者。是为上座。瓶沙王。称佛弟子为上人。谓在王臣士庶之上。般若经。佛言。菩萨一心行无上菩提。心不散乱。是名上人。和尚如后释。阿阇黎。此云轨范。轨范即是师义。谓能教弟子法则故也。若出家五众。则有五阇黎。一为授十戒。二受大戒时。为作羯磨。三为作教授。四为依止。五为授经。大德。是尊称。以其修行有德故也。同学。同一师学大乘法也。同见。心同一大乘正解也。同行。身同修一大乘行业也。彼将至。即应起承迎。迎已礼拜。礼者理也。亦履也。以恭敬谦逊。进退有度。为大理也。拜者服也。俗礼两拜。取法两仪。四拜。取法四象也。释礼三拜。表三业致敬。而归依三宝。得离三毒也。讯者。以言询问也。礼已。当舒颜和色。平视正念。问讯云。不审少病少恼。起居安乐不。地持经云。道路清泰。四大调适。卧觉安不。如是随时应问。事无一定。斯皆尊崇戒法。奉行孝敬之道也。

  而菩萨反生憍心。慢心。痴心。瞋心。不起承迎礼拜。一一不如法供养。以自卖身。国城男女。七宝百物。而供给之。若不尔者。犯轻垢罪。

  憍者放恣身心。慢者恃己轻人。痴者不别尊卑。瞋者忿疾于他。如此四心。若内怀其一。故外现不敬之相。遂不起承迎。接见礼拜也。供养者。进修财行名供。有所摄资名养。又下荐上为供。卑资尊曰养。自卖身者。是敬人尊法之至。竭诚尽供之极。如昔常啼菩萨。为闻般若故。自卖心肝骨髓。以供养昙无竭大士。释迦如来因地中。为贫人时。为听大涅槃经故。日割身肉三两。卖与病者疗疾。满足一月。取钱供佛。今人虽贫。宁无少物。亦未至卖身男女等。由重财轻法。故得罪也。七宝者。金。银。琉璃。砗磲。玻黎。玛瑙。赤珍珠也。百物者。乃供身资具之大数也。若不尔者。谓若不如上恭敬供给。即得轻垢罪。如菩萨优婆塞五戒威仪经云。设有言语余谈不听。若有所问。不如实答者。犯重垢罪。若无慢瞋恚痴之意。直以懒惰。无记。散心。犯轻垢罪。若病。若听法。说法。若先共他语。乃至护多人意。是名不犯。

  ○第二饮酒戒。

  前戒制货卖。今戒制自饮。

  若佛子。故饮酒。而酒生过失无量。若自身手过酒器与人饮酒者。五百世无手。何况自饮。

  酒生过失。非止三十六事。故曰无量。若过瓶杯酒器与人饮。尚获五百世无手之报。况自饮不感重报乎。若堕畜生中。则为无知痴蛆。乃至水蛭。蚯蚓。鳅鳝等。无手之类也。鬼问目连经云。一鬼问言。我一生来。顽痴无知。何罪所致。目连答言。汝为人时。以酒施人。复强劝饮。令其颠倒。今受华报。果在地狱。正法念经云。若以酒与会僧众。及受戒人。寂静人。寂灭心人。得禅定者。以浊乱彼人故。堕叫唤地狱。问曰。论中谓菩萨行檀波罗蜜。有乞酒者。亦施与之。何也。答曰。大士修六度万行。施度将满。凡有乞者。不违其意。以欲满足。檀波罗蜜故。如最上授所问经云。菩萨行布施波罗蜜时。若有人求乞所须物。应言。当依我作。而给与之。若乐酒者。使生正念。即与俱饮。后复令断。如是菩萨清净。方便摄受众生。若其内心爱乐不舍。菩萨即为种种呵毁酒之过失。如利刀剑。决定远离。不令相续。如是施者。则无过咎。此是菩萨见机得作。异于声闻。如菩萨五戒威仪经云。菩萨为他人故。所可受衣。乃至百千。从非亲里居士。尽力所求。如衣。钵亦如是。为他人故。及应乞缕。教织师织。畜憍奢耶衣。受取金银。乃至百千。如是之事。与声闻异。故决定毗尼经云。持声闻戒。是破菩萨戒。持菩萨戒是破声闻戒。是也。或以私心仿大士行权之多积。乃自惜分文而不施。拟学行檀将满。不逆他意。而妄为。其犹猕猴效佩珠璎。诚自取败。而况能免顽痴叫唤之报耶。

  亦不得教一切人饮。及一切众生饮酒。况自饮酒。一切酒不得饮。若故自饮。教人饮者。犯轻垢罪。

  一切人者。男女老少在家出家。他邦异国之人也一切众生者。非人异类。鬼神畜生等。教人。非人。自饮。三皆得轻垢。一切酒如前重戒中释。律云。啖麹及糟能醉者。随咽咽得罪。若有重病。余药莫治。必须以酒调和方瘥。如来为病故开。如比丘律。及舍利弗问经等明也。问。既生过失无量。云何义疏言。不为过患悉许。答。既云生过无量。而能免斯过者。故许也。如昔波斯匿王夫人末利。从佛受戒已。遇王欲杀厨官。夫人以酒宴王。共相欢劝。王喜夫人饮酒。乐已忘杀。其刑遂寝。夫人诣佛忏悔。佛言。如是饮者。获大善利。不犯戒也。倘才闻此语。而无末利权行善用。妄效其迹。则果报诚难逃也。又如齐僧昙显。醉中与黄冠角法。能使无量道士归降。佛法由此大兴。饮酖毒而遗尿。石尽碎裂。饱酒肉而讽华严。一夜已终六帙。若能如此。则不生过失。苟无斯能。为害非小。今有狂禅。诽律为执相放恣身心。食无昼夜。宁分鬼畜啖䬸。谤戒为小乘。饮谓无过。奚畏沸屎痴蛆。至使无智之徒仿效。自瞎瞎人。获罪感报。如经所明。宁不惧哉(晋译华严经。作六十卷。故为六帙)。

  ○第三食肉戒。

  一切肉。皆从断命中来。然菩萨以慈悲为本。利济为怀。慈悲则拔苦与乐。利济则广行饶益。食肉则二行皆违。更有何法名为大士哉。

  若佛子。故食肉。一切众生肉不得食。夫食肉者。断大慈悲。佛性种子。一切众生见而舍去。

  故食者。非误食也。一切众生肉者。不出水。陆。空行。之禽兽。乃至蚝蚬蚌蛤海蜥等。凡有命者。皆是也。大慈悲者。无上菩提心是。断此心。即是断佛性种子。种子既断。则以何为成无上正觉之根本耶。众生见而舍去者。杀习未除。生犹恐怖。如鸽投鹙子之影。战栗不息。况食其肉。形色气息。见者闻者。能无惊慑远离。故楞伽经云。猎师屠儿。捕鱼网鸟。诸恶人等。狗见惊吠。兽见奔走。空飞水陆。一切众生见之。咸作是念。此人气息。犹如罗刹。今来至此。必当杀我。为护命故。悉皆走避。故云见而舍去也。

  是故一切菩萨。不得食一切众生肉。食肉得无量罪。若故食者。犯轻垢罪。

  一切菩萨者。从初受戒。至未得地。其已登地菩萨。自知持戒。食肉之过。楞严经云。佛告阿难。食肉之人。纵得心开。似三摩地。皆大罗刹。报终必沉生死苦海。云何是人。得出三界。楞伽经云。佛告大慧。一切众生。从无始来。常为六亲眷属。易生而受禽兽等身。云何取之而食。菩萨见诸众生。皆是亲属。乃至慈念。如一子想。一切诸肉。皆是精血污秽所成。求清净人。云何取食。若修慈心。或持咒术。或求解脱。或趣大乘。以食肉故。一切不得成就。诸天远离。睡梦不安。罗刹恶鬼。夺其精神。增长疾病。生诸罪恶。败诸功德。偈曰。生死不解脱。为利杀众生。以财网取肉。二俱是恶业。死堕叫唤狱。故云得无量罪也。一鬼问目连云。我一生来。多有儿子。皆端正可喜。而皆早死。念之断绝。痛不可言。何罪所致。目连答言。汝为人时。见儿杀生。助喜啖肉。杀故短命。喜故痛毒。今受华报。果入地狱。见作随喜。得报如是。况自作乎。

  ○第四食五辛戒。

  凡物有荤臭。而非辛。阿魏等是也。有辛而非荤臭。姜芥等是也。有荤而复辛。五辛是也。

  若佛子。不得食五辛。大蒜。茖葱。慈葱。兰葱。兴渠。是五辛。一切食中。不得食。若故食者。犯轻垢罪。

  五辛。经律互出。名种不同。多云葱蒜韭薤兴渠。今本经。以葱开三成五。亦由方土名异。古今呼别也。大蒜。一名葫。张骞使大宛国持回。今人常食者是。有云即胡葱。谓由从胡地持来故。本草云。胡葱。类食葱。茎叶细微短。如金灯似大蒜。而形小。如此则非大蒜也。茖葱。一名山葱。生山泽中。茎细叶大。亦名茖山葱。有云即薤也。慈葱。冬夏衰。春盛生。兰葱。即小蒜。一名野生。有云即韭也。然葱之种类颇多。故有木葱。大官葱。水葱。楼葱。亦名龙用葱。由其叶上有八角。如龙角。亦名龙爪葱。冬葱。即冻葱。冬夏常有。汉葱。叶实俱梗。冬则叶枯。春末开花。结实可种。春葱。即[廿/纠]葱。有云纠是慈葱。以其茎叶慈柔故也。兴渠。是梵语。亦云兴宜。此云少。此方无有。叶似芜菁。根似萝卜。冬则苗叶俱落。出土辛臭。凡是荤辛臭者。皆不得食。道家以芸薹胡荽为荤。非也。一切食中不得食者。谓以五辛。杂于一切食中。亦不得食。西域记。谓西域。家有食者。驱令出郭。若有重病。医人教服。律开在外别居一室。过七日后。沐浴更衣。方听入众。楞严经云。食有五失。一者。熟食。发淫。生啖增瞋。二者纵能宣说十二部经。十方天仙。嫌其臭秽。咸皆远离。三者。诸饥鬼等。䑛其唇吻。常与鬼住。四者。福德日消。长无利益。五者。十方菩萨诸天善神。不来守护。大力魔王。得其方便。现作佛身。来为说法。非毁禁戒。赞淫瞋痴。命终自为魔王眷属。受魔福尽。堕无间狱。今由其发淫增瞋。染污心地。贤圣远离。故结轻垢。若其感报。终堕阿鼻。

  ○第五不教悔罪戒。

  匿藏他罪。染污佛法。声闻尚制。况大士护持正法。过于声闻。百千万倍。又专以利生为行。岂见他过姑而不举。不教忏悔。令恶增长。殃及自他。实乖菩萨教化之道。大士护法之心也。

  若佛子。见一切众生。犯八戒。五戒。十戒。毁禁。七逆。八难。一切犯戒罪。应教忏悔。

  一切众生者。谓天龙八部。人非人等。但受佛大小乘戒者是也。纵不受戒。而有作恶行。行非法事。能谏谕者。即当方便诃谏令止悔过也。八戒者。即八关斋法。及地持经中八重。杀。盗。淫。妄。毁。恼。瞋。谤也。五戒。即近事男女五戒也。十戒。即沙弥十戒。及身三口四意三之十善戒也。毁禁者。毁谓毁犯。禁谓防禁。如来制戒。为防禁众生根门。诫约身口。故禁即戒。戒品虽多。不出大小两乘。大乘即三聚正戒。小乘即白四羯磨戒也。七逆如后出。八难者。一地狱。二畜生。三饿鬼。四长寿天。五北俱卢州。六盲聋喑哑。七世智辩聪。八生在佛前佛后。此八皆为障道。不得见佛闻法。故名为难。然此八事。或由前生犯戒。故致斯难。应教忏悔。以免再报。或今生犯戒作罪。当来必感此八难之报。故当教令忏悔。如作杀盗淫等。必感地狱饿鬼畜生报。修外道无想定则感长寿天五百劫报。不识三宝。作世间福。则感北州报。心生邪见。闻法不喜。感盲聋报。不信三宝。毁谤法师。感喑哑报。不信有出世法。耽味世教。故感邪智辩聪报。业重缘薄。故不值佛。而生在佛前佛后。经云。诽谤三宝。轻毁圣道。论他好恶。求人长短。强诬良善。憎嫉贤人。得让吃喑哑报。问地狱经云。父母及师长。唤之不应。堕哑鬼地狱。常烧铁篦。烙其舌。经二百岁。后生为人哑。是故应教忏悔。以免来报也。一切者。所犯若轻若重。若性若遮。悉教令惭愧。如法忏悔。无致罪恶日增。后堕三途。并辱法门。有违大士利生护法之弘愿也。

  而菩萨不教忏悔。同住。同僧利养。而共布萨。一众说戒。而不举其罪。不教悔过者。犯轻垢罪。

  同住。谓同一大界内住。同利养。谓同僧一施利也。布萨。具云布洒陀。布洒是长养义。陀是净除义。谓由半月半月集众说戒。便能长养善法。清净自心。除诸不善也。一众说戒者。谓同一界内。众僧半月半月共布萨诵戒也。或一大界内。有二住处。同一说戒。而别利养。今非彼故。故云同利养。一众说戒也。不举其罪者。但有见闻疑三根。即当举其所犯。教令悔过。不举不教。同僧利养。滥受信施。至令获罪弥深。复违慈心悲心护心。故自得罪也。涅槃经云。有持戒护正法比丘。见坏正法者。即能驱遣。诃责徴治。当知是人。得福无量。不可称计。若置而不诃责驱遣举罪。当知是人。佛法中怨。若能驱遣诃责。是我弟子。菩萨优婆塞五戒威仪经云。菩萨为多人头首。见诸眷属。不如法事。应呵应𢷤。若瞋心恶心。舍不呵治者。犯重垢罪。若懒惰放逸。不教呵者。犯轻垢罪。优婆塞戒经云。宁受恶戒一日。断无量众生命根。终不畜养獘恶弟子。不能调伏。何以故。是恶律仪。殃齐自身。不能教诲恶弟子。乃令无量众生作恶。能谤无量妙法。又善戒经云。旃陀罗等。及以屠儿。虽行恶业。不能破坏如来正法。不必定堕三恶道中。为师不能教诃弟子。则破佛法。必堕地狱。然举他罪时。不得仓卒。须先向有德持戒人前举。律中比丘。欲举他罪。犹先从彼求听。大士当以慈心。软语教诲。令其惭愧心伏。若非如此。趋向他说。同前第六重。故僧祗律云。举罪时。不得趋向人举。当向善比丘说。若彼罪比丘凶暴。或依王臣力。凶恶人力。或起夺命因缘。伤自梵行者。应作是念。彼罪行业。必自有报。彼自应知。喻如失火。但自救身。焉知余事。尔时但护根相应无罪。地持经云。若菩萨见众生。造今世后世恶业。以嫌恨心。不为正说。是名为犯。若自无智。若无力。若使有力者说。若方便令彼调伏。若为正说。于我嫌恨。若出恶言颠倒受。若无爱敬。若彼人性𢤱悷。不犯。若见有应诃责者。应治罚者。应摈者。而不诃责。不罚。不摈。是名为犯。若彼不可治。不可与语。不可教诲。多起嫌恨。若恐起诤事。若相言讼。若坏僧等。应观时。不犯。

  ○第六不供给请法戒。

  初戒令敬师友。此中兼请说法。为别也。

  若佛子。见大乘法师。大乘同学同见同行。来入僧坊。舍宅城邑。若百里千里来者。即起迎来送去。礼拜供养。日日三时供养。日食三两金。百味饮食。床座医药。供事法师。一切所须。尽给与之。

  先标大乘法师。次标大乘同学见行三友。以拣小乘师友也。法师者。通达大乘经律性相。乃至能化导众生令入佛地者是也。百里千里。是言其远以摄其近。谓远尚当供请。况其近者乎。三时供养者。谓日初出时。辰末巳初。及日中时也。三两金。及百味者。言其敬事之极。而无悭惜怠慢之心。其受供者。应生惭愧。方消信施。宗镜云。若学大乘佛法者。受施主食。如须弥山。受施主衣。可敷大地。如不学者。未堕僧数。十方无唾地处。永嘉云。若得不思议解脱力。妙用恒沙也无极。四事供养敢辞劳。万两黄金亦消得。粉骨碎身未足酬。一句了然超百亿。虽然如是。犹当知足受用。始得无过也。尽给与之者。上是自发心供养。犹恐未足。今随师友所须。勿违其念。当尽与之。此明供事殷勤。下明请法不懈。

  常请法师三时说法。日日三时礼拜。不生瞋心。患恼之心。为法灭身。请法不懈。若不尔者。犯轻垢罪。

  常请者。明非一日一时也。三时者。中前。中后。及入夜时而请益也。三时礼拜。是乐法服勤之不懈也。不可见师有小所失。而生瞋心。复不应厌患费财而生恼心。身尚可舍可灭。岂以惮劳供给。而生退心。如来因地。舍全身以求半偈。剜身千疮然灯。而请说法。施妻子与夜叉食。欲闻法要。故普贤菩萨告善财言。我此法海中。无有一文一句。非是舍施转轮王位。及一切所有。而求得者。况其身外之者乎。若惜身吝财。非大士忘身为法之行愿。复乖恭敬孝顺之本心故犯。圆觉经云。末世众生。欲修行者。应当尽命供养善友。事善知识。彼善知识欲来亲近。应断憍慢。若复远离。应断瞋恨。现逆顺境。犹如虚空。了知自心。毕竟平等。与诸众生。同体无异。如此修行。方入圆觉。疏云。夫善友度人。种种方便师徒心契。法意方传。是以俯物就机。相亲相近。愚者无识。憍慢便生。慢既翳心。即不入道。故云应断憍慢。或遇异缘相去相离。便生瞋恨。乃云疏我亲彼。说爱说憎。既一念瞋。百万障起。非论失道。亦堕三途。故云应断瞋恨。按譬喻等经。阿难尊者。过去世时。曾为卖香童子。见一沙弥行乞。口诵经偈。因问其故。沙弥答言。我师山中学道。令我日输米一升。兼诵一偈。故耳。复问。若不输米。日可诵得几偈。答言。可诵十偈。童子曰。今后勿复行乞。吾代输米。沙弥欢喜。得静坐学问。至代输米九斛。试沙弥经。悉皆通利。由此福报。后生为佛弟子多闻第一。具足三明六通。传佛心印。是知供给持经沙弥。尚感如是胜报。况供养大乘师友。能说法者。所得胜报。孰能思议哉。

  ○第七懈怠不听法戒。

  前戒彼来。我当请益。今戒彼在他处。我应往听。惟此为异也。

  若佛子。一切处。有讲法毗尼经律。大宅舍中。有讲法处。

  讲法者。说法论义之总称也。梵语毗尼。此云灭。谓灭身口意恶也。亦云善治。谓善能自治淫怒痴。亦能治众生之恶。此皆从功能为名。然非正译。正译为律。律者法也。此从教为名。谓处断轻重。开遮持犯。非法不定也。又云毗。此言去。尼。此言真。谓去若干非。而就真。真即本源心地也。经律并称毗尼者。经即梵网戒经。律即心地法律。及诸菩萨戒藏。又一切大乘经。有灭恶生善义。故亦同称毗尼也。

  是新学菩萨。应持经律卷。至法师所。听受咨问。若山林树下。僧地房中。一切说法处。悉至听受。若不至彼听受咨问者。犯轻垢罪。

  新学者。谓初受心地戒之大士。学业未成。不知重法。自生慢怠。失大法利。日无胜进。终退心地。故特此勉励。若不往。则日日犯轻垢。按地持经。不说远近。优婆塞戒经。谓相去一由旬。不犯。以彼在家。俗务拘身。不能远听。出家无累。专以习法为事。畏远不往。即是自怠慢法。故犯也。听受咨问者。听是以耳识专闻。受是以心纳受。即闻思二慧也。咨是启问。谓闻而深思。思而未达。复启问所疑。疑释即依之修进。悟入大乘心地法门也。上言一切处。是泛举僧俗处所。次言大宅舍中。专指王宫。官宅俗舍。檀越。请讲也。今言一切说法处。谓出家者所居山林树下。寂静兰若。僧伽蓝处也。如是诸处。不往听受。非慢人慢法。即懈怠惮劳。故得罪。不犯者。如菩萨戒本经云。若病。若无气力。若知彼人倒说。若知彼所说。是数所常闻。若自多闻。若具闻持。若修禅定。不欲暂废等。不往皆无犯。

  ○第八背大向小戒。

  心谓大乘教劣故背也。言二乘外道法胜故向也。一是背大欲向二乘。二是背大欲向外道。

  若佛子。心背大乘常住经律。言非佛说。

  大乘经律。从舍那心地流出。性本常住。不生不灭。不变不易。乃如来顿说一实之教。非方便权小随事渐制之法。若凡夫初学菩萨。不辨大小邪正。故疑大乘经律。谓非佛说。言心者。盖心欲背。而念未决。口欲言。而辞未播。尚怀犹豫。故犯轻垢。若背向已成。即失戒。若谤声已出。言辞外彰。害及他人。即属第十重戒。

  而受持二乘声闻。外道恶见。一切禁戒。邪见经律者。犯轻垢罪。

  二乘。即声闻。缘觉。由闻如来四谛声教。证无生果。故曰声闻。观十二因缘法。无师自悟。是曰缘觉。即梵云辟支佛是也。问。既从如来声教得道。何名恶见。答。如来观彼根劣。未堪授与大法。故暂示之小教。彼即厌苦断集。欣灭修道。而证得人空偏理。独出三界。无利人心。遂失本源心地正体。非恶见如何。若不知大乘常住之法。舍此心地大戒。而受持声闻禁戒道法。亦不得圆满具足。故涅槃经云。阿罗汉。不知三宝常住不变者。所有禁戒。亦不得具足。不能得声闻之道。是则背向乖旨。大小俱失矣。大论云。宁起恶癞野干心。不生声闻辟支佛意。心凶为恶。身病曰癞。乍起三途之心。不生二乘之念。所谓宁堕恶道得闻佛名。不愿依老得长时生天是也。一切禁戒者。或持牛马鸡狗等戒。由外道见牛马等生天。不知彼前生已种生天之福。便效啖水草。甘食粪秽。或事火服风。或吸气咽津。或翘一足。或五热炙身。或自焚躯。或涂灰。卧𣗥。裸露身形等。皆自言精进。苦尽得乐。至于末世服水斋。自谓涤除五浊。或饿七日。自谓空寂四大。或隆冬赤脚。盛夏髼发。自言寒暑不侵。如斯邪见自禁。非愚痴即诳惑他人。复有起诸妄计。造立种种典籍。是曰邪见经律。此中制意。诫大士不得背心地正因。失成佛之极果。而反学二乘断见思惑。证灰身灭智之涅槃。永无利他之大用。故佛诃之为恶见恶人。非诃声闻戒不可持。论心。则大小须分。故云若起一念二乘心者。犯轻垢罪。言戒。则大小双持。故涅槃经。谓五篇七聚。并是出家菩萨律仪。辅行云。出家菩萨。六和十利。与声闻同。六度四弘。异于小行。若在家菩萨。三归五戒。咸趣菩提。况复梵网八万威仪。七众并资。五道通被。岂容破戒。称为佛乘。菩萨戒本经云。若作如是言。菩萨不应听声闻经法。不应受。不应学。菩萨何用声闻法为。是名为犯。何以故。菩萨尚学。外道异论。况复佛语。不犯者。专学菩萨藏。未能周及。地藏十轮经云。三乘皆应修学。不应憍慠。妄号大乘。谤毁声闻缘觉乘法。我先惟为大乘法器。坚修行者。说如是言。惟修大乘。能得究竟。是故今昔。说不相违。如经所说。为䇿彼坚修行者。恐其弃大习小。复令一向习小法者。趣向大乘。非谓声闻戒。可轻可忽。有惭有愧者。惟恐持之不逮。是以五天竺国。凡出家者。皆先学小。然后习大。俾知罪福因果。则不拨有谈空。识其位次。始无妄修谬证。兹恐初学浅识无知。不达如来秘密之意。才闻此即舍彼。取舍乖方。妄符经旨。悖佛言教。自取累于长劫。若屑声闻戒不受。则不应剃发染衣。作沙门之相。自当带发长髭。而为俗士。行菩萨道。未尝不可。苟欣其相。而弃其戒。冒入法门。与僧同事。羯磨布萨。名为贼住。罪与五逆同科。后永不得受具戒。为害非小。切宜思之。摩诃迦叶。是佛声闻弟子。受持二百五十大戒。复行十二头陀行。自至终身不舍。如来以正法眼藏付之。而不付弥勒文殊。何也。正以菩萨随类利生。化现无定。声闻是世间住持僧宝。佛法二宝。赖之弘扬。为人天依仗。故知戒德。任重非轻。若废声闻戒不持。则僧宝失。而佛法二宝亦失。况戒有止恶生善之功能。持一戒则去一恶。生无量善。是故二万五千福河常注。又复须知。心大则戒大。心小则戒小。故涅槃经。及十住婆沙论。皆指篇聚云。菩萨摩诃萨持是禁戒。当知戒无大小。由受者心期。唯除外道邪见。则世间无有一法。不是佛法。故云尽大地无非是药。况如来金口亲宣者。故圆觉经云。一切众生。皆证圆觉。逢善知识。依彼所作。因地法行。尔时修习。便有顿渐。若遇如来无上菩提。正修行路。根无大小。皆成佛果。如经所说。即当疑惑冰消矣(余如二十四戒所明)。

  ○第九不看病戒。

  迷菩萨慈悲利济之心。故不看。失大士恭敬孝顺之行。故不供也。

  若佛子。见一切疾病人。常应供养。如佛无异。八福田中。看病福田。是第一福田。若父母师僧弟子病。诸根不具。百种病苦恼。皆供养令差。

  一切疾病人者。上则三乘贤圣。师僧父母。中则兄弟朋友亲属。下则弟子俗众。老幼贵贱。他乡异国人等。乃至禽兽畜生。悉皆供给调治也。如佛无异者。如来本为救度一切众生。生老病死苦。故出现于世。今供病人令安。即称佛本怀。况一切众生。同一心源。当成正觉。故云如佛无异。如来在昔躬自与病比丘洗濯垢秽。然后为说法要。即证道果。遂令凡诸寺院病堂中。画如来躬自看病像。而受大士戒者。不供不看。实违菩萨慈心愍心也。八福田者。一诸佛田。二圣人田(菩萨。缘觉。声闻)。三众僧田(是佛弟子。修出世行人)。四和尚田。五阿阇黎田。六父田。七母田。八病田。诸佛圣人众僧三种。名敬田。和尚阇黎父母四种。名恩田。供养病人。施诸众生。名悲田。若于此八中。供施。能生诸福善。如植嘉苗。秋获成实。故名为田。八田之中。诸佛最胜。供养即获世出世间诸福善果。灭除无量诸恶罪业。今以看病为第一者。谓大士以利生为首要。拔苦与乐为先务。故不择亲疏贵贱。惟以救济为心。故云。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又云。如有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所以大士历事诸佛。求一切法门。皆为利益一切众生。是故菩萨。以悲田为第一也。诸根不具者。六根之中。随有一坏。即受苦恼。况其四大违和。百病交煎之苦恼。百病者。四大为身。共有四百四十种病。今言百者。是略举四之一耳。然诸病苦。痛乱心神。不能暂安。故云苦恼也。供养令差者。指上受病之人。当随自力给与诸饮食衣服卧具医药。若自无力。应乞化供之。四分律云。看病得五功德。一知病人可食。不可食。可食便与。二不恶贱病人大小便利。唾吐。三有慈愍心。不为衣食。故看。四能经理汤药。乃至差。若命终。五能为病人说法欢喜。彼身善法增长(差字去声病瘳也)。

  而菩萨以瞋恨心不看。乃至僧坊。城邑。旷野。山林。道路中。见病不救济者。犯轻垢罪。

  瞋恨心者。或日前与病人有仇隙。或病人嫌供给不如意。由此瞋恨故不看。乖大士怨亲平等之心。不舍众生之念。故得罪也。不但上之父母师僧亲人不看得罪。即城邑乃至道路中疏人。不看亦犯。若自身有病。或无力能脱彼苦。当起慈念。祝令安乐。或转托余人看。或劝化他人看。或彼自有亲属。皆不犯(经明多病短命者。皆由前生杀业余报未央。然亦有别缘能招于病。如佛弟子中。多病无过舍利弗尊者。佛谓其多生轻慢师长父母。故感斯报。是知父母师僧。特宜尊敬供养。毗尼母经云。若父母贫苦。应先受三归。五戒。十善。然后施与。若不贫。虽受归戒。不中施与。若施病者。及牢狱系缚人。妊妇婴儿。当以慈心随宜施之。若错误与。为施所堕。此谓出家凡所有物。皆是檀越信心所施。非田。不堪受。在家菩萨。则任意而施。婆沙论云。若有孝子。能劝父母。于三宝因果等法。令信向及令修戒施禅慧。以自调伏。乃名真实报父母恩)。

  ○第十畜杀众生具戒。

  害物伤慈。乖心地之戒体。违利生之行愿也。

  若佛子。不得畜一切刀杖。弓箭矛斧。斗战之具。及恶网罗罥杀生之器。一切不得畜。

  矛如铤。而有三廉也。酋矛长二丈。夷矛长二丈四尺。刀杖等。皆兵器。故云斗战之具。网罗。或用绳线作。或以丝结成。是渔猎之器也。罥。以羁绊禽兽之足。亦罟也。斗战具。则伤人。杀生器。则害物。凡是伤生害物之器具。悉不应藏贮。故云一切不得畜。

  而菩萨。乃至杀父母。尚不加报。况杀一切众生。不得畜杀众生具。若故畜者。犯轻垢罪。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而大士修出世行。行平等慈。视一切众生犹己父母。而无有异。故不报复。若畜杀具。是杀生之渐。违孝顺心也。网罗罥等。本为伤害禽兽。在家出家皆制。刀杖弓箭等。是卫国兵器。旧开国王王子将士。不在制限。余人无国。故不听畜。故畜即犯。

  如是十戒。应当学。敬心奉持。下六品中广明。

  此文总结上十戒相。令勤习学。敬心奉持。不得暂时有忘也。若欲其详。当如大本下六品中广发明之。今所说者。是略耳。

  ○第十一国使戒。

  大士当作如来使。以普安群生为愿。而反为敌国使命。起窥伺长短之心。生奸伪谋䇿之计。邀合战阵。杀伐众生。大违慈心善心。安慰众生心也。

  若佛子。不得为利养恶心故。通国使命。军阵合会。兴师相伐。杀无量众生。

  菩萨损己利他。慈念一切。而反为利养。起于恶心。作两国之通使。为二君之命令。为害不浅也。阵者。两军行列也。师者。众也。五旅为师。共二千五百人也。凡行军多。则谓之军。次则谓之师。少则谓之旅也。为利恶心会合二军布阵。两师相伐。损国非轻。伤杀无量生命。殃民不少。若夫说听两国。罢兵息争。安邦恤众。正大士之权宜。生多功德也。

  而菩萨尚不得入军中往来。况故作国贼。若故作者。犯轻垢罪。

  贼者害也。损国灾民。非贼如何。军中惟论攻伐杀法。大士闻之何忍。暄闹膻秽。佛子履之奚安。声闻自利犹制不听。况大士慈悲利物为心乎。若教他征伐。或喜彼相战。悉属初重随死结罪多寡。

  ○第十二贩卖戒。

  贪财害物。失本慈心。深伤法门。非大士行。

  若佛子。故贩卖良人奴婢六畜。市易棺材板木。盛死之具。

  顺世俗言。故云六畜。元总该一切禽兽也。作成者名棺材。未成者名板木。乃至函瓷。瓦缸等。载尸骨器。皆曰盛死之具。贩者。贱买贵卖也。市易者。市井中贸易也。贩人。则有眷属别离之苦恼。复受下贱驱役打骂鞭挞之楚痛。贩畜。便有汤火生剥杀害之惨毒。卖棺。遂生希望多死之恶心。故僧俗皆制。若寻常贸易。不损人害物。在家不遮。优婆塞戒经。谓如法得财。分作三分。一分供三宝。一分供给父母己身妻子眷属。一分作如法贩转。萨婆多论云。宁作屠儿。不为贩卖。何以故。屠儿正害畜生。贩卖一切欺害。不问道俗贤愚。持戒毁戒。无往不欺。又常怀恶心。设若贩谷。心恒希望。使世荒饿。设若贩盐。及贮积物。意常企望。四远反乱。王路塞隔。贩卖有如是恶心。虽不制俗。必无希望欺伪。公心不犯。律摄云。不依实说。或伪滥斗秤。欺诳于他。得妄语罪获物之时。犯盗。

  尚不应自作。况教人作。若故自作。教人作者。犯轻垢罪。

  教人有二。或教他代我作。或教他自为。俱犯。若卖畜生令杀。若速欲卖棺咒人令死。皆犯初重。非轻垢也。若代人买畜。私匿他直。五钱。即犯杀盗二罪。若代买棺。私匿五钱。及诱他奴婢卖。悉得盗罪。若以棺材木施贫人。获福无量。由慈济他心。无希望故也。

  ○第十三谤毁戒。

  兴恶念。辱他人。无孝顺心。失慈悲行。非菩萨利物之弘怀。护持正法之大愿也。

  若佛子。以恶心故。无事谤他良人。善人。法师。师僧。国王。贵人。言犯七逆十重。

  恶心者。显非善心有益前人。本为贪瞋。欲坏彼人名利功德故也。无事者。正谓前人无有犯戒之实事。亦无见闻疑之三根。而妄生诽谤也。良人。即贤良厚德有道之士。善人。是淳善慈爱万物之者。法师。是宣扬如来三藏圣教之师。师僧者。师即自己和尚。阇黎。下至依止一宿。或受一咒。一偈。闻一法言。皆名阿阇黎。僧是众僧也。贵人。是三公百寮也。已上皆是曾受佛戒之人。若向受戒法中人谤。故犯轻垢。若向未受大戒人谤。无问有根无根。同说四众过戒。犯重。经云。天下善友。莫过师长。若能终身行道。正可自利。非报师恩。父母虽复生育训诲。而不能使离三途。师长诱进。离生死苦。得涅槃乐。师或教诲。不肯信受。乃至恶言。起于诽谤。横生是非。使佛法衰落。如是等人。谤师毁师。憎师嫉师。法中大魔。地狱种子。善恭敬经云。佛言。若于师所不起恭敬。说于师僧长短之者。彼愚痴人。应如法治。师实有过。尚不得说。况当无也。若于师边不恭敬者。别有一地狱。名为推朴。当堕是中。一身四头。身体俱然。状如火聚。出大猛𦦨。炽然不息。复有钩觜毒虫。常𠯗舌根。从地狱出。生畜生中。恒食屎尿。舍彼身已。虽生人间。常生边地。皮不似人。恒被轻贱。诽谤凌辱。离佛法僧。无有智慧。从彼死已。还堕地狱。更得无量无边苦患之法。神变经云。佛告文殊师利。设若有人。于恒河沙等诸佛塔庙。悉皆焚毁。若于信解大乘菩萨起瞋恚心。加诸骂辱。或增诽谤。是罪过前焚毁诸佛塔庙。无量阿僧祗数。菩萨学论云。佛言。若于菩萨起陵蔑者。我说是人。住于地狱。不知限量。所以者何。若菩萨于说法师起诽谤者。即是远离诸佛。毁谤正法。及比丘僧。又若轻贱诸说法师。不起尊重者。即是于佛如来。不生尊重。又按发觉净心经。有六十初发心菩萨。来礼佛足已。悲涕雨泪。白佛言。我等业障。愿世尊为分别说。令我等辈。勿复更造。佛言。汝等过去于拘留孙如来教中出家学道。于禁戒。多闻。头陀功德。放逸损减。时有二法师比丘。汝于彼所。诽谤淫欲。乃至于法师亲友檀越。汝复破坏离散。两舌毁辱。令生疑惑。不生信心。时所有敬信随顺法师之者。令彼断诸善根。作诸障碍。汝等以此业障故。于六十二百千岁。堕阿鼻大地狱中。复于四万岁。堕等活地狱。复于三万岁。堕黑绳地狱。复于八百千岁。堕热地狱。后得人身。于五百世中。生盲无目。所生之处。一切暗钝。忘失本心。善根闭塞。恒被欺陵。为人憎恶。毁訾诽谤。常生边地贫贱之处。汝等从此舍命已。于后百岁中。正法灭时。还生于恶国恶人之处。贫穷下贱。被他诽谤。忘失本心。五百岁后。一切业障。尔乃灭尽(云云)。时六十菩萨闻已。扪泪。恐怖毛竖。向佛忏悔。立大誓愿。于一切所。不起诸过。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莫于他边见过失。勿说他人是与非。不着他家净活命。诸所恶言当弃舍。弃舍众闹极远离。无法比丘勿亲近。当修兰若佛所赞。不着利故得涅槃。

  于父母兄弟六亲中。应生孝顺心。慈悲心。而反更加于逆害。堕不如意处者。犯轻垢罪。

  六亲有二。一是实己父母。伯叔兄弟之六亲。二谓大士常念一切众生如己六亲。以孝顺心。故无逆谤之事。以慈悲心。故无令堕不如意处之恼害。不如意处者。彰扬前人之过失。令彼心生羞耻。昼夜不安。甚至自害。陷没其人之名利。事不称心。时怀懊恼。故云堕不如意处也。前自赞毁他。及谤三宝戒。由其毁他兼自赞。故犯重罪。今单毁他。乃犯轻垢。前兼谤佛法。故犯重罪。今止谤僧。乃犯轻垢。罪虽轻垢。感报实重。谤一比丘。尚得苦报无穷。况谤恩人德人。昔有七岁之女。轻笑一比丘如乌。当五百世受瞎乌身。母闻佛说。诣佛求忏。犹不能免。以此毁谤。是性罪故。无问受戒不受戒。但谤皆招恶报。故经云。守口如瓶。防意如城。报恩经云。人生世间。祸从口生。甚于猛火。猛火惟烧一世。恶口能烧无数世。猛火但烧世间财。恶口能烧七圣财。是故一切众生。常当护口。口中之舌。凿身之斧。灭身之祸。是以古人谓唇如弓。心如弦。声如箭。长夜虚发。何能伤人。惟自加涂炭。故瞿波离。生身陷于地狱。皆由出其恶言。普告诸人。若僧若俗。时当猛省。缄口慎心。无致遗殃长劫。悔之不及也。

  ○第十四放火焚烧戒。

  楞严经云。清净比丘。及诸菩萨。于岐路行。不蹋生草。况复以火焚烧。害及情与无情。过非小也。

  若佛子。以恶心故。放大火。烧山林旷野。四月乃至九月放火。

  恶心者。以不善心。瞋嫉他人。及与山林禽兽。故放火焚烧也。四月至九月。蜫虫鸟兽孳生多故。元此为北方之地而言也。若东南温土。冬春之初。虫类不蛰。惟腊月严寒。稍无虫蚁耳。

  若烧他人家屋宅。城邑。僧坊。田木。及鬼神宫物。一切有生物。不得故烧。若故烧者。犯轻垢罪。

  前言山林。旷野。明其总。今言屋宅城邑等。明其别。由总而祸及于别。谓其始无烧宅等之恶心。因焚山林。殃及人家等也。田者生植百谷之所。鬼神宫物。一本作官物。若论官物。应有王物。然城邑等。已该王官物矣。律名一切草木为鬼神村。以诸鬼神皆依之居住。而为宫殿舍宅。故制比丘不得坏也。或旷野山林中。有鬼神祠庙。及树木供具之类皆鬼神物。如䢼亭湖庙竹木。若乞而未许。辄斫。舟即覆没。一切有生物者。如墙壁。篱栅。生地。腐薪。俱有虫蚁依止也。若为除虎狼毒蛇之害。旧开在家不禁。由须观时。慎心细察。无致伤生。始得无过。然亦有坏鬼神物之失。孰若不烧为当。此戒为烧林木。无心伤生。故犯轻垢。若以瞋心恶心害生而烧者。随物死。一一结重。经云。焚烧山泽。决撤陂池。火炮鸡子。堕火域中。煻煨齐心。东西驰走。不能得出。为火烧尽。一鬼问目连言。我一生已来。恒患热渴。行见恒河冀入其中。以除热渴。方入其中。身体焦烂。肌肉离骨。渴欲饮之。一口入腹。五腊焦烂。痛不可言。何罪所致。目连答言。汝为人时。喜焚烧山泽。残害众生。今受华报。果在地狱。过去劫时。有一樵夫。见火焚山。救之令灭。后身感报为梵天王。寿命住过一劫。救火尚得如是胜报。其焚烧者。罪当如何。

  ○第十五僻教戒。

  僻谓偏僻邪教。二乘为偏。外道为邪。菩萨学大乘心地法门。而不以自所受法教人。反教以外道邪因。二乘自利偏见。永堕邪途。弃舍利他之行。非大士慈善心。大乘心也。

  若佛子。自佛弟子。及外道恶人。六亲。一切善知识。应一一教受持大乘经律。应教解义理。使发菩提心。十发趣心。十长养心。十金刚心。于三十心中。一一解其次第法用。

  自者。从也。佛弟子。是内众。由学佛内教故。外道是外众。以学习外教故。六亲知识。兼于内外。由彼有学内教外教故也。恶人。谓外道以不善法。拨无因果之教教人。致令误堕三途。及一阐提。永无出期。故经云。众生无邪。因师故邪。是故因恶师而误堕恶道也。善知识。是熟识良朋。非法门师范也。一一者。指上内外等众。当教彼受持读诵。次教解义理。后教发菩提心。不受持。焉知大乘之义味妙理。不达义理。而所发心非正。不发菩提心。而所解者虚解。行解相应。方有证悟。此三十心。是入圣位之始行。故须先为开示。次第者。始从发心。乃至金刚心。一一为彼解说。令知次第进修功用。履践三贤之果位也。

  而菩萨以恶心瞋心。横教二乘声闻经律。外道邪见论等。犯轻垢罪。

  恶心者。自立不善之念。欲人入于偏邪也。瞋心者。或因其人有所触恼。而生瞋怒。故教之令入偏邪也。横者。非正直。应教而不教。不应教而教。彼欲学大。而反教之以小。故名横也。由瞋恶心故。不以正理开导。而横教与二乘四阿含等经。五篇七聚之律。外道妄计邪见僧佉论等。故大智度论云。西域外道经论。大者有十八种。所谓弊迦兰那。僧佉。韦陀等是也。金刚菩提心论云。行人知一切有情。皆含如来藏性。皆堪任安住无上菩提。是故不与二乘之法而令得度。声闻执四谛法。缘觉执十二因缘。知四大五阴毕竟磨灭。深起厌离。破众生执。勤修本法。克证其果。趣本涅槃。已为究竟。二乘之人。虽破人执。犹有法执。但静意识。不知其他。久久成果。以灰身灭智。趣其涅槃。如太虚空。湛然常寂。有定性者。难可发生。要待劫限等满。方可发生。不定性者。无论劫限。遇缘便回心向大。从化城起。为以超三界。谓宿信佛故。乃蒙诸佛菩萨。面以方便。遂发大心。从初十信。遍历诸位。经三无数劫。难行苦行。乃得成佛。既知声闻。缘觉智慧狭劣。亦不可乐。又诸外道等。恋其身命。或助药物。得仙宫。住寿。或复生天。以为究竟。行人应观彼等。业力若尽。未离三界。烦恼尚存。宿殃未殄。恶念旋起。当彼之时。沉沦苦海。难可出离。当知外道之法。亦同幻梦。阳𦦨也。是故非恶心。亦不应教以偏邪也。不犯者。以善心。就其所好所欲。权诱入小。后令向大。或以外教令入内教。所谓先以欲钩牵。后以智拔拔。故华严五地菩萨。学百工技艺。而诱入佛道。斯皆大士善权利物。以四摄法。而摄受众生。非恶瞋心横教之也。璎珞经云。菩萨亦以善权方便之力。入诸外道异学之中。随彼法则。顺从祠祀。观其志趣。使得度脱。令诸外道兴福无量。若反生乐着。即属背大向小戒。

  佛说梵网经菩萨心地品下略疏卷四

  音义

  憍奢那

  此云野蚕绵。

  波斯匿

  此云胜军。舍卫国王。

  僧昙显

  一名佛㑺。不知何许人。游无定方。饮啖同俗。时有放言。标悟宏远。时齐高祖文帝。天保六年九月下敕。召诸沙门。与道士陆修静。学徒者十人。亲目对较。时道士咒诸沙门衣钵。或飞或转。咒诸梁木。或横或竖。沙门曾不学术。默无所对。士女欢闹。贵贱移心。皆以静徒为胜。诸道士等。踊跃腾倚。高谈自矜。夸炫道术。仍唱曰。神通权设。抑挫强御。沙门现一。我当现二。沙门现二。我当现四。今薄示小术。并辞退屈。事亦可见。帝命上统法师。与道士角试。上曰。方术小伎。俗儒耻之。况出家人也。虽然天命难拒。岂得无言。可令最下座僧对之。有司寻觅。于时名僧盛集。昙显居于末座。酣酒大醉。昂兀而坐。有司不敢召之。以事告于上统。上曰。道士祭酒。秪可与饮酒道人共言耳。可扶辇将来。合众皆惮。而怯上统威权。不敢有谏。乃两人扶显。令上高座。显便立。而含笑曰。我饮酒大醉。耳中闻云。沙门现一。我当现二。此言虚实。道士言。是实。显即翘一足而立。云我已现一。卿可现二。道士各无对之。显曰。向闻咒诸衣梁飞扬。即命取稠禅师衣钵咒之。诸道士一时奋发共咒。一无动摇。帝命取衣。乃至十人。牵举不动。显令以衣置于粱木。又令咒之。都无一验。相顾失色。犹强言曰。佛家自号为内。内则小也。说吾道家为外。外则大也。显应声曰。然则天子处内。定小于百官耶。静等道众。缄口无言。帝目验藏否。便下诏曰。法门不二。真宗在一。求之正路。寂泊为本。祭酒道者。世中假妄。俗人未悟。宁有只崇麹[麸-夫+薛]为味。清虚焉在。瞿脯斯甜。慈悲永隔。上异仁祠。下乖祭典。皆宜禁绝。不复遵事。颁敕远近。咸使知闻。其道士归伏者。并付照玄大统上法师。度令出家。其未发心者。可令染剃。尔日斩首者非一。自谓神仙者。可上三爵台。令其投身飞逝。诸道士等皆碎尸涂地。伪妄斯绝。致使齐境国无两信矣。道士。旧自号为鬼卒道。又改号祭酒道。后窃佛经沙门名道士。故改为道士。

  饱酒肉讽华严

  京兆延兴寺。苑律师。贞观年初。旅宿他舍。忽有一僧后至。主人别房安止。命取淳醪良肉。快意饮啖。苑师恶之。其僧食已。乃漱以灰水。闭户而诵华严。俄终一轴。苑乃束身抱愧。侧听玄音。未至五更。便终六帙。苑深自悔责。悲泣交怀。入房礼忏。因而分袂。不告名字。莫知所之。

  饮酖毒

  酖。直禁切。音鸩。鸩鸟毛羽有毒。以羽画于酒中。饮者即死。隋泸州。等行寺。僧童进。昔周出家。不拘礼度。唯乐饮酒。来去酣醉。遗尿臭秽。众共非之。有识者曰。此贤愚难测。会周武东征。云须毒药。敕泸州营造。置监吏。使獠采药。蝮头。铁猩。鬵根。大蜂。野葛。鸩羽等。数十种。酿以铁瓮。药成。人畜着药。肉穿便死。童进闻之。至监官所。官弄曰。能饮一杯。岂非酒士。进曰。得一升解酲亦要。官曰。任饮多少。何论一升。便取铁杓。于毒瓮中。取一杓饮之。言谑自若。都不为患。道士等闻。皆来看进。又举一杓劝之。皆远走避。进乃噫曰。今日得一醉。卧方石上。俄尔遗尿。所著石皆碎。良久醒觉。精爽如常。尔后饮酒更多。食亦逾倍。年九十余。终于本寺。

  猕猴效佩珠璎

  波斯匿王宫中。失宝珠璎。王苦责宫人。无有窃者。毗舍佉母言。必猕猴所作。当令妃嫔尽着珠璎。于猕猴前戏舞。时猕猴即取所藏珠璎着出同戏。由是自露丧命也。

  三摩地

  此云定慧等持也。

  鸽投鹙子之影

  梵语舍利弗。此云鹙子。昔佛在祗洹经行。有鸽为鹰所逐。投避于鹙子影覆之。犹颤栗不已。趣向佛影。即安隐无怖。由鹙子杀习未尽故也。

  韭薤

  上音九。下音械。韭者久也。一种永生。久刈不乏。故以韭名。字画因之亦合九数也。薤似韭。而叶阔。有赤白二种。春分莳之。至冬叶枯。又一种山薤。与薤同。而根长叶大。似鹿[葸-十+夕]。薤音薤。一名鸿荟。

  [廿/纠][葸-十+夕]

  上骄去声。音叫。似食[葸-十+夕]。而茎长。有棱五辛中。凡中空。皆属[葸-十+夕]类。或作藠。草名。出卢山。非[廿/纠]也。有云。藠亦山薤之类。非也。[廿/纠][葸-十+夕]。本草不载。以[廿/纠]属[葸-十+夕]收。故不别出。藠亦不载。由无功用故也。

  北俱卢州

  或云郁单越。此云胜处。

  𧮈吃

  上九辇切。音謇。口吃也。下激质切。音吉。口不能言也。

  旃陀罗

  此云屠者。即杀人首。

  三明

  一宿命。二天眼。三漏尽。此三超过六通。故云明。

  六通

  一天眼。二天耳。三知他心。四知宿命。五神足。六漏尽。

  六和

  一戒和同修。二见和同解。三利和同均。四身和同住。五口和无诤。六意和同悦。

  十利

  受功德衣。得十事利益。一畜长衣得过十日。二畜长衣得过一月。三离衣宿。四得上下衣。随处游行。五得多畜三衣。六得别众食。七得数数食。八不受请。得自往食。九得非时入村。不嘱授。十得学家随意受食。

  六度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以此六波罗蜜。自度。度人也。

  四弘

  一众生无边誓愿度。二烦恼无尽誓愿断。三无量法门誓愿学。四佛道无上誓愿成。

  髭

  音咨。口上毛也。口下毛曰须也。

  舍身求偈

  过去世。如来为菩萨时。在雪山修道。天帝欲试之。化为罗刹。口说半偈。云诸行无常。是生灭法。菩萨求说后半偈。罗刹云。我腹饥饿。不暇为说。菩萨曰。欲得何食。答云。欲食生人血肉。菩萨曰。愿为我说。舍身供养。菩萨即敷座请说。罗刹云。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菩萨遂以偈遍书于山石树木之间。即登树投身而下。罗刹即手接之。时天帝释还复本形。赞叹礼足而去。涅槃经云。佛言。为半偈舍身因缘。超十二劫。在弥勒前成无上道。

  施妻子与夜叉食

  佛往昔无数劫时。作阎浮提大国王。名修楼婆。为众生求法故。舍可爱妻子。与夜叉鬼。鬼尽取食之。为说一偈曰。一切行无常。生者皆有苦。五阴空无相。无有我我所。

  剜身然灯

  世尊过去无数劫时。作大国王。为闻法故。剜身然千灯。供养劳度差婆罗门。彼乃为说偈曰。常者皆尽。高者必堕。合会有离。生者有死。王闻心大欢喜。而立誓言。我今求法。为成佛道。当以智慧光明。照悟众生。作是誓已。天地大动。

  师长

  为人之长。训物之规。名为师长。或云师父。父矩也。以规矩法则。教弟子故也。

  三公

  太尉。司徒。司空。

  百寮

  众臣也。

  七众

  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

  五道

  六道。除地狱道。不得戒。

  一阐提

  此云不具信。焚烧善根义。罪重过阿鼻也。

  七圣财

  信。戒。闻。舍。慧。惭。愧。

  䢼亭湖庙

  庙神。前生出家。与天竺安世高法师为友。性多瞋怒。命终报为䢼亭大蟒神。威灵异常。商旅祈祷。乃分风上下。各无留滞。曾有乞神竹者。未许辄伐。舟即覆没。竹还本处。后世高至庙。蟒于床后出头。与语。悲泣流泪。不久舍命。当堕地狱。即授绢百疋与高。为修塔寺。高咒愿受之。蟒遂死于山西泽中。头尾相去数里。至暮有一少年。上船长跪高前。忽然不见。高谓舟人曰。䢼亭神。得离恶形矣。

  四摄法

  一布施摄。谓大士以财法二种。摄化众生。令彼生亲爱心。依附受道也。二爱语摄。谓大士以善言慰喻众生。令彼乐闻善言。生亲爱心。依附受道也。三利行摄。谓大士以身口意善行。利益众生。令彼生亲爱心。依附受道也。四同事摄。谓大士观众生根性。随其所乐。即分形示现。同其所作。令彼利益。因生亲爱心。依附受道也。

  ○蝮音福。至毒蛇也。鬵音寻。酲音呈。酒未醒也。一日醉而觉也。谑音学。戏也。䢼音恭。

  瞎乌

  比丘大哥罗。常往尸林取祭尸食。有妇人与女送夫尸至林。女见比丘。告母言。此比丘犹如瞎乌。守尸而住。诸比丘白佛。佛言此女恶言轻毁。于五百生中。常为瞎乌。母闻将女诣佛所。白言。恕此小女无识。非毒害心。辄出此言。佛言。岂我为恶咒。令彼苦耶。由此女子。轻心粗语。堕畜生中。若重恶心。当堕地狱。

  泥洹

  即涅槃。

  见闻疑三根

  见谓实见彼犯戒。闻谓闻彼犯戒。或从他边闻。疑有二种。或从见生疑。或从闻生疑。若有此三。是为有根。若无此三。是为无根。

  辇

  力展切。连上声。人步挽车也。

  由旬

  一由旬四十里。

  和尚

  尚或作上。此云力生。谓由师力生长我戒身慧命也。正梵音名邬波䭾耶。此云亲教师。
卍续藏第 38 册 No. 0695 梵网经菩萨戒略疏


  佛说梵网经菩萨心地品下略疏卷五

  姚秦三藏法师 鸠摩罗什 译

  广州宝象林沙门 弘赞 述

  ○第十六为利倒说戒。

  无利养而倒说经文。不私遗而隐没义理。非训授之方。失师范之道。为利惜法。实乖弘化之行愿。

  若佛子。应好心先学大乘威仪经律。广开解义味。

  好心者。非为利养之恶念。本发自利利他之大心。然欲利他。首应自利。故须先学。威仪经律。正是大士修进之要道。化他之轨辙。由学经律。故得内正身心。外具威仪。所谓持净戒则梵行具足。堂堂僧相。众德威严。而令人可畏。动静合则。颙颙可观。仪端表正。则令人可敬。斯为出家之道品。人天之师范。内怀狮子之德。外现象王之仪。遂感人天赞仰。龙神钦伏也。开解义味者。开是通达无碍。解是契悟无疑。由通达契悟经律宗趣义理之深味。然后利他。方能感益。不然则自误误人矣。

  见后新学菩萨。有从百里千里来求大乘经律。应如法为说一切苦行。若烧身烧臂烧指。若不烧身臂指供养诸佛。非出家菩萨。乃至饿虎狼狮子。一切饿鬼。悉应舍身肉手足。而供养之。然后一一次第为说正法。使心开意解。

  应如法为说者。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由身口意业。造十恶五逆之罪。今欲入大乘法门。首当教令忏悔先罪。然罪既从三业而生。还将三业而忏。故使烧身臂指。以灭其罪。罪灭则障消。闻法遂得心开意解。非是佛受斯供。使众生。生大苦痛。况忏罪心。不如作罪心猛。若能烧身臂。则罪灭无余。复由众生世世悭贪。生死不能解脱。今令舍身以饲鬼兽。损己利物。正大士之本怀。如摩诃萨埵王子。以身饲饿虎。至成正觉。故经云。尽大地无针许处。不是释迦如来舍身命处。况此五蕴身心。本自空寂。无我我所。众生不了。妄执为我。今欲使达蕴空。舍之如弃弊屣。是故先为说诸苦行。以廓其心。坚其志。固其愿。悟蕴空。离我执。以修初度檀波罗蜜。上供诸佛。下施群生。成就悲敬二田。则入道有门。后乃一一次第为说三十心之正法。使心开明。意获解悟。则登位证果无难。是为顺正理说。不颠倒说也。今不言在家菩萨者。王臣有国政。士庶必供家。家国未能免。四大岂能忘。初学凡夫。纵未得性地。无生慧解。虽不能舍身。而苦行事。不可不知。问。既已舍身。将何为彼说法。答。此中制意。正明身尚可舍。况希利倒说。亦谓先施食。令生欣乐。后闻说则法喜充心。如舍利弗。以饭喂饿狗。使饥除心安。然后为说法要。命终托生婆罗门家。至成阿罗汉果。或有先许其施。彼闻法已。然后舍身。斯乃财法二施。方称大士本心。岂为财吝法。大违菩萨之行愿乎。

  而菩萨为利养故。应答不答。倒说经律文字。无前无后。谤三宝说者。犯轻垢罪。

  此文分三。一为利养故。秘惜说。有问而不顺理正答。别为左答。二为利养故。倒乱说。擅改经律文义。前后失序。三为利养故。诽谤说。逆佛本源心地。背经律义理。乖大乘宗趣。是谤三宝说。前第十重戒。由谤无三宝。故结重罪。今惟秘惜妄答倒说。故犯轻垢。感报如僧护经。高座法师。诚可鉴之。

  ○第十七恃势乞求戒。

  倚势强索。逼恼他人。无慈孝心。乖知足行。

  若佛子。自为饮食钱财利养名誉故。亲近国王王子。大臣百官。恃作形势。乞索打拍牵挽。横取钱物。一切求利。名为恶求多求。教他人求。都无慈心。无孝顺心者。犯轻垢罪。

  言自为。显非为众。为饮食等。明非为道。为众虽忘身。而亦不得恃势。为道虽忘利。而亦不得邀誉。大士慈心愍念贫乏。常思惠施他人。等视众生。如己父母。恒应逊己。以修慈孝之道。岂当倚恃王臣豪势。非理强求。甚至打拍现威。压取财物。复加牵拖挽拽。苦逼横索。不顺正理。如此一切求利。是不善取。名为恶求。求索无厌。非寡欲知足。名为多求。或教他人倚势。而为己乞。或教他人恃势。而自索取。或假借书敕。或声传豪力。一切皆犯。

  ○第十八无解作师戒。

  自无慧解。不达性相。强授他戒。令人尽生戒不沾身。既无心地之正因。永失成佛之极果。过非小也。

  若佛子。应学十二部经。诵戒者。日日六时。持菩萨戒。解其义理。佛性之性。

  夫为师范。先当博学三藏圣教。明了十二部经。熟诵菩萨戒律。依律行持。解律义理。深契本源中道佛性之性宗。无令人误堕声闻偏空之性。及外道断常妄计之性。涅槃经云。佛性者。即第一义空。第一义空者。名为中道。中道者。名为佛性。佛性者。名大涅槃也。六时者。谓诵未通利。必须昼三夜三。精勤熟习。既得通利。当深穷理趣。探赜十二部经之义味。纵己通利。日诵非过。天龙八部闻之。诚为感益。如窥基法师。日诵戒经。上生经。各一遍。斯之谓也。十二部经者。一修多罗(此云契经。凡如来所说经中长行之文是也)。二祗夜(此云重颂。谓诵上长行之文)。三受记(佛为三乘弟子授作佛记)。四伽陀(此云孤起颂。非诵长行之文。略云偈)。五优陀那(此云无问自说。谓不待人请。而佛自说也)。六尼陀那(此云因缘)。七本生(说菩萨行因。本所曾为事)。八本事(说声闻弟子前世等事)。九方等(亦云方广。众机普被曰方。四教并谈曰等。又正理为方。包富名广。谓大乘方等经典。其义广大。等如虚空也)。十未曾有(说三宝等希有功德)。十一譬喻(为钝根者。假譬喻以晓示之)。十二论义(广解诸经中之义理也)。此十二部经。三乘同学。大小共持。故律制比丘。解通三藏。十腊满足。方许为师。纵不能通经论二藏。而律藏必须明了。况菩萨藏。文奥理丰。权实两宗。率难穷其渊府。如不达权实性相宗趣。为人作授戒师者。危哉。

  而菩萨不解一句一偈。及戒律因缘。诈言能解者。即为自欺诳。亦欺诳他人。一一不解。一切法不知。而为他人作师授戒者。犯轻垢罪。

  解谓解悟。非为读文。故不言诵。而言解也。知也。一句一偈。对上十二部经之多不能解悟。以至最少之一句一偈。亦不能解会。则以何法。为人作师范耶。然如来所说一言一字。摄无量义。一句一偈。包一切法。如阿之一字。海墨书之难穷。故华严云。无量无边法门海。一言演说尽无余。疏云。于无字中一义。摄尽或教或义。或性或心。故云良以一文之妙。摄义无遗。以一是一切之一故。称性之一也。又诸行无常偈。能解一句。则便能通达一切诸法。而寂灭二字。尽力亦不能道得。况能知乐之一字受用乎。如昔解脱和尚。感诸佛现于空中。说偈曰。诸佛寂灭甚深法。旷劫修行今乃得。若能开晓此法眼。一切诸佛皆欢喜。解即问曰。寂灭之法。若为可说得教人耶。诸佛即隐。以声告曰。方便智为灯。照见心境界。欲究真实法。一切无所见。若能解悟此偈。即便了达三藏十二部经。故舍利弗闻法身偈。即证初果。愚路三月受持半颂。成阿罗汉。为诸尼众略说法要。皆证圣果。曹溪闻应无所住。顿悟心宗。善解法华涅槃诸经。了达八识等论。是以一句一偈。其义难量。初学无知。不可轻视。故增一经云。一偈之中。便出三十七品。及诸法门。迦叶问曰。何者一偈。阿难答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璎珞经云。以一句义。演出无量诸佛法藏。从劫至劫。乃至百劫。不能究尽一句之义。故知如来秘要之法。不可思议。非是小根所能测度。律钞云。佛言。善解一字。名为律师。一字者。律字也。是知律之一字。乃毗尼之宗旨。宗旨若悟。则无法不达。故云律者。万法之所由出也。戒律因缘者。如舍那传戒于千佛。千佛传于千百亿释迦。初在菩提树下及妙光堂说何法。次第至天王宫。说何法。乃至佛口放光。为诸国王王子等。授戒因缘等事。是也。昧本心是曰自欺诳。误前人是曰欺诳他。既为人授戒。而一一戒律不能解。一切经法不能知。实自惑而惑人。故得罪。罪虽轻垢。而自诳误人。其过实重。此戒下三众。及在家二众不制。以其无师范位。非僧宝也。尼略制。由声闻戒中。许作三师。而彼智浅寡闻。菩萨戒则不许为师。宝云经云。具足十法。名律师。一善解毗尼所起。二善解毗尼甚深处。三善解毗尼细微事。四善解毗尼此事得。彼事不得。五善解毗尼性重戒。六善解毗尼制重戒。七善解毗尼制起因缘。八善解声闻毗尼。九善解辟支佛毗尼。十善解菩萨毗尼。能如此者。为人作授戒师。可谓无愧矣。

  ○第十九两舌戒。

  憎嫉贤良。遘扇二边。传此语向彼说。传彼言向此语。坏他和合。令生斗乱。故云两舌。诚非慈心善心。

  若佛子。以恶心故。见持戒比丘。手捉香炉。行菩萨行。而斗遘两头。谤欺贤人。无恶不造者。犯轻垢罪。

  谤欺贤人。憎嫉良善。令生斗乱。不得安修。是为恶心也。手捉香炉。乃略举大士万行之一法耳。亦表菩萨修行六度万行。不忘敬佛。及五分法身之香也。斗遘两头者。斗是斗乱。遘是遘遇。谓遇此人即说彼人之过。遇彼人即说此人之失。令他斗乱。乖六和敬也。或作构。乃架也。造也。结也。架虚言。造是非。令他彼此结恨也。两头即彼此也。纵是实言。及不传彼此语。但于二边说令离散。皆犯也。谤欺者。谤是毁谤。欺是欺陵。谓种种毁谤欺陵谗嫉贤良。故云无恶不造也。若向人说他过失。即属说四众过戒。若兼自赞。即属自赞毁他戒。二俱犯重。此戒惟直令他彼此斗乱离间。故犯轻垢。言持戒比丘者。即出家菩萨。为七众之首。故知言比丘。则已该七众。乃至谗乱人之君臣。离间人之父子兄弟朋友。悉犯。不犯者。恶人和集。欲作恶事。或恶知识。恶伴傥。及作非法。无义利事。破令离散。犹生多功德。故不犯也。

  ○第二十不行放救戒。

  见危难而不方便救济。睹死亡而不阐扬大法。实乖孝顺之心。慈悲之道也。

  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风。是我本体。故常行放生。生生受生。常住之法。教人放生。若见世人杀畜生时。应方便救护。解其苦难。常教化讲说菩萨戒。救度众生。

  菩萨以无缘慈。度有情界。故行放生之事业。世人只识现生父母。而迷多生远亲。妄认现前四大色身为自己。而迷天地同根。万物同体之至理。故起人我心。众生见。互相欺陵。而杀而食。惟知自安。不念他苦。由是不救危拯厄。解其患难。大士今悟无始劫来。托胎受身。遍历诸趣。故六道中。一切男子女人。皆我父母。奚忍杀食。良由迷自清净之法身。妄揽地水火风四大血肉暖息。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除此之外。终无有物。可为身心。是故我与众生。同禀四大为形。故曰本体先身。既知本体先身。何当自啖。宁不伤心。彼安即是我安。故当常行放生。一切众生身心未空。生死岂免。故于三界六道中。生生受生不息。此是常住恒常不易之法。自既了达。亦当教人放生。俾知生死轮回不息。而悟本源心地。不生不灭之体性也。应方便救护者。当以种种善巧方便。劝令放免。若自无财。可化他人赎脱。言苦难者。或被鞭挞系缚杀戮等之痛苦。临危之厄难也。教化讲说菩萨戒者。解其苦难。是利乐其身。今讲说戒。是以法资其心。由法资心。则贪嗔痴诸烦恼解脱。得复自本源心地。诚大士。救度众生不悖远亲。而顺同体之慈悲。不违行愿。而施有情之无畏也。倘不信六道众生。皆我父母者。如法句喻经云。舍卫城中。有一长者。财富无数。为人悭贪。不好布施。夫妻二人同坐。着一小儿中央。共食鸡肉。数数取肉着儿口中。佛知此长者应度。化作沙门在前告言。多少布施。可得大福。长者即骂言。汝为道人。而无羞耻。室家坐食。何为唐突。沙门曰。卿自愚痴。不知羞耻。长者曰。吾及室家。自共娱乐。何故羞耻。沙门曰。卿杀父妻母。供养怨家。不知惭耻。案上鸡者。是卿先世父。以悭贪故。常生鸡中。为卿所食。此小儿者。往作罗刹。卿作贾客。乘船入海。堕罗刹国中。为罗刹所食。如是五百世。寿尽来生。为卿作子。以卿余罪未毕。故来欲相害耳。今妻者。是卿先世母。以恩爱深固。今还与卿作妇。生死轮转。周旋五道。谁能知者。佛即现神通。令识宿命。长者寻即忏悔。便受五戒。佛为说法。得须陀洹道(五道者。六道。除阿修罗。以修罗摄天鬼畜道中)。

  若父母兄弟死亡之日。应请法师。讲菩萨戒经律。福资亡者。得见诸佛。生人天上。若不尔者。犯轻垢罪。

  前自讲说。是教化救度众生。以及多生父母。今请他讲。是救度己亲。现生父母眷属。以此大乘戒律。是舍那所传。诸佛之本源。众生之根本。涅槃之初门。人天之径路。存者闻之一历耳根。永为佛种。亡者资其冥福。往生诸佛净土。或托质天上人间。福乐无尽。是知讲演戒法。功莫大焉。昔唐新罗国。僧统律师。于本国皇龙寺。讲菩萨戒七昼宵。天降甘露。祥云密霭。覆彼讲堂。四众惊叹。得未曾有。以此证知。存亡获益。岂可得而思议耶。若不尔者。是总结上文。谓生不救其危难。死不度其冥识。俱犯轻垢也。第三十九戒。亦令讲说。以救存亡。大同此戒也。

  如是十戒。应当学。敬心奉持。如灭罪品中。广明一一戒。

  总结上之国使戒。至此不行放救戒。斯是略述十戒之网要。如欲详明性相。当阅大本灭罪品。

  ○第二十一瞋打报仇戒。

  瞋打不报。免怨憎会苦。有仇不报。息累劫冤愆。况大土以慈心。忍心。平等心。观诸众生。犹己亲之无异乎。

  若佛子。不得以瞋报瞋。以打报打。若杀父母兄弟六亲。不得加报。若国主。为他人弑者。亦不得加报。杀生报生。不顺孝道。

  以冤报冤。非大士之平等慈心。以瞋打报瞋打。乖菩萨之无生法忍。杀彼生而报我生。生生奚益。瞋彼怨而报我怨。怨怨宁息。岂惟六道众生皆我父母。亦是未来诸佛世尊。若杀若报。大违孝道。诚非佛子。若在家菩萨。君父之仇。自有世礼权法。不预本源心地戒律。然世间之仇。亦有不报者。如长生王子。无忘父嘱。不报梵施王仇。而梵施与女妻之。还复其国。倘会同根同体。实相无相。而彼生我生安在。则世礼权法。亦无处可施矣。出家已悟真如实际。能所性空。而心地无二。同一本源。则不执权教。逆本源。悖心地。顺生死流于长劫也。

  尚不畜奴婢。打拍骂辱。日日起三业。口罪无量。况故作七逆之罪。

  出家菩萨。尚不多畜徒众。以妨修道业。故圆觉经。教诸菩萨。三月䇿修。不系徒众。是以罗汉诲徒。犹有相似烦恼。南岳天台。而有铁轮五品之叹。况畜奴婢。长三恶业。伤本慈心。乖解脱道。至彼讥嫌。败坏正法。如同世俗。释子安在乎。打拍是身业。骂辱是口业。身口未发。瞋心先起。是为意业。作成名罪。问。既言三业。云何独标口罪。答由起瞋心。故行打拍。打拍必先骂辱。骂辱时。语语恶口。获罪不可胜计。故云无量。如来于声闻戒经中。亦以诫口业为先。是知三业。口业是最。故特首标。如此之过。悉由畜之咎也。尚不畜奴婢打骂。况故作七逆。当知斯是喻辞。举重以诫轻耳。在家须云听畜。然不得非理打骂。长自罪业。增彼怨结。于心地戒。实有亏违。若以慈心折伏。顺理教诫。乃大士化道之权宜。摄受之方便也。

  而出家菩萨。无慈心报仇。乃至六亲中。故报者。犯轻垢罪。

  此结上文。明非在家大士。乃出家菩萨。仇无大小亲疏。一切不得加报。若菩萨恩惠于人。人以怨报。慈心劝化。反被毁辱。宜应自念。由我宿业因缘所感。正当喜受。以灭前愆。况我是行菩萨道人。应受一切众生。种种骂辱。若我起一念反报之心。不但失我菩提行愿。而且坠落三途。受诸剧苦。又我此五蕴身心。无我我所。谁受毁辱。作是观时。心如须弥。不为八风所动。亦如太虚。五色所不能污也。大论云。菩萨化生。虽见众生种种烦恼。不肯受化。反瞋菩萨。菩萨尔时。犹如大医。治人鬼病。病者反骂。医于尔时。不责病者。同其瞋恚。即知此人为鬼所使。菩萨亦尔。知诸众生。为烦恼鬼之所驱使。海意经云。佛言。海意。设复有人。以恶心来瞋恚骂辱。即作是念。是人懈怠。远离白法。我今发起精进。勤求修习。植诸善本。勿生厌足。乃愿是人先坐道场。我当最后取成正觉。乃至我依此法。云何是瞋。云何非瞋。二中伺察。俱不可得。又是瞋非瞋。若自若他瞋与瞋者。皆不可得。斯不可得。尚离此见。是即名忍。若能如是者。是为怨亲等观。而仇不可得矣。

  ○第二十二憍慢不请法戒。

  怀憍恣傲慢。故不敬人。恃聪明有智。故不请法。自失己利。复阙化道之益也。

  若佛子。初始出家。未有所解。而自恃聪明有智。或恃高贵年宿。或恃大姓高门。大解大福。大富饶财七宝。以此憍慢。而不咨受先学法师经律。

  初始出家。故不识法敬人。无正契悟。故未有所解也。按文恃七事。故生憍慢。一恃世智聪。二恃高贵位。三恃年腊尊。四恃门族大。五恃见解大。六恃福德大。七恃富饶大。由恃此。而慢山高耸。自阻前进。故有先学知识。而寸步不移。致失咨受之大益。华严经云。善男子。菩萨由善知识任持。不堕恶趣。由善知识教导。而得出离世间。由善知识依止觉道。除业惑障。出生死城。至清净处。乃至应于自身起病苦想。于善知识起医王想。随所教令。作良药想。所修正行。作除病想。大乘四法经云。诸苾刍尽寿。乃至逢遇丧命因缘。必定不得舍善知识。所言善知识者。善闲三藏。了达心宗。知真识妄。知病识药。调治众生。种种身心之病故也(余如华严经广明)。

  其法师者。或小姓。年少。卑门。贫穷。下贱。诸根不具。而实有德。一切经律尽解。而新学菩萨。不得观法师种姓。而不来咨受法师第一义谛者。犯轻垢罪。

  所有一切大乘菩萨经律。皆是最上甚深中道之理。绝有绝无。不一不异。审谛不虚。更无有法过于此者。褒美称之曰第一义谛也。新学无知。辄自高举。故于此七境而生憍慢。小姓对上大姓。年少对上年宿。卑门对上高门。贫穷对上富饶。下贱对上高贵。诸根不具。对上聪明智解。而实有德尽解。对上未有所解。于此七境上。随观一事。而生憍慢。不来咨受。失大法利。故犯。大般若经云。有余菩萨。轻余菩萨。经一念顷。经于一劫。远于佛道。还经一劫。更修佛道。故不自高。亦不下他。地持经云。菩萨于善知识。听受经法。于说法人。有五处。不忆念。净心专听。一者不念破戒。谓不念言。此犯律仪人。不应从彼听受经法。二者不念下姓。谓不念言。我不从彼下姓之人。听受经法。三者不念丑陋。谓不念言我不从彼丑陋人听受经法。四者不念坏味。谓不念言。我不从彼不正语人。听受经法。但依于义。不依于味。五者不念坏美语。谓不念言。我不从彼粗言说人。听受经法。如是五处。不忆念已。是菩萨勤摄正法。于说法人。不起嫌想。若下根菩萨。起见人过。心退。不乐听法。当知是菩萨。不能自度。智慧退减(不正语者。谓言音不正。而实通达理义也)。庄严宝王经。除盖障菩萨。白佛言。世尊。我今于何处。令我得六字大明陀罗尼。佛言。波罗奈大城。有一法师。而常作意受持课诵六字大明陀罗尼。彼法师者。难可值遇。见彼同见如来无异。乃至不得轻慢。生疑虑心。退失汝菩萨之地。反受沉沦。彼之法师。戒行缺犯。而有妻子。大小便利。触污袈裟。无有威仪。时除盖障菩萨。受佛敕已。即与无数菩萨。持其天盖。种种供具。而往供养法师。求六字陀罗尼。是故求法。不应自恃见过。而生轻慢。懈怠之心。自招不如意报。圆觉经云。佛告普觉菩萨言。善男子。末世众生。将发大心。求善知识。欲修行者。当求一切正知见人。心不住相。不着声闻缘觉境界。虽现尘劳。心恒清净。示现诸过。赞叹梵行。不令众生入不律仪。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末世众生。见如是人。应当供养。不惜身命。乃至示现种种过患。于彼善友。不起恶念。即能究竟成就正觉。心华发明。照十方刹。疏云。菩萨化现。权道难测。或为利益。或有别缘。所作非仪。暂乖真教。只得贬己承非。不得饰非说理。以误凡下。此乃不同邪人。自造诸过。复说非梵行事。为其真实。令无量人。堕大险趣。但为同事摄故。虽现诸过。而常赞叹真实梵行。故论云。坏见之人。虽不坏行。不堪与众生为其道眼。虽坏行。而不坏见者。是则人天真胜福田。然为师之难。为徒不易。勿因此诫。误敬粗人。已谙其道。当此遵承。又此药治于徒。师勿错服。服之增病。无药可治。以缚解缚。无有是处。若误敬粗人。何殊敬猕猴为帝释。妄服其法。无异认瓦砾为黄金。未具慧眼。谁鉴是非。但当取其正言。勿受彼之非语。一念既差。千生途错。如经所说。当自警之。毋致后悔难追也。前第六不供给请法。第七懈怠不听。此制憍慢不请。若慢怠不敬。不迎。懈怠见过。不往咨问。亦同此戒。

  ○第二十三憍慢僻说戒。

  恃解倚势轻人。而颠倒僻说法相。隐没经律义理。而深违大士训导轨范。

  若佛子。佛灭度后。欲以好心受菩萨戒时。于佛菩萨形像前。自誓受戒。当以七日佛前忏悔。得见好相。便得戒。若不得好相。应二七三七。乃至一年。要得好相。得好相已。便得佛菩萨形像前受戒。若不得好相。虽佛像前受戒。不名得戒。

  如来生死大患永灭。超度四流。化尽有缘。而归真际。故曰灭度。好心者。上求诸佛无上妙道。下教众生发大菩提心也。自誓受戒者。谓千里内。无有智有力。能解能授。曾受得菩萨戒之法师。方许于佛菩萨像前。七日发弘誓愿。忏悔三世罪业。得见好相。准法自受。若不得好相。增重惭愧。深心克责。悲泣流泪。复应二七三七。乃至一年忏悔。要得好相为期。得好相已。然后一一依法在佛菩萨像前受。若不知受法。无由得戒也。好相者。或于忏悔时。或于禅定中。或于梦中。见华。见光。见佛菩萨摩顶。如真表律师。志求戒法。誓要弥勒亲授。遂登山顶石上。昼夜苦到忏悔。经于七日。见地藏菩萨现身。手持金钖。为表作戒前䇿发。表倍加勇猛。至二七日。有大恶鬼。推表坠于岩下。魔相百端。表重加精励。至三七日。见山川平满。成银色世界。弥勒菩萨。仪从围绕。垂手摩表顶曰。善哉大丈夫。求戒如是。须弥山可手攘却。汝心终不退也。乃躬付三衣瓦钵。为授戒法。仍赐名曰。真表。南岳慧思禅师。梦梵僧四十二人。更加羯磨。受具足戒。昔沙门道进。求昙无谶法师。受菩萨戒。谶云。且悔过。彼竭诚七昼夜忏已。复往求受。谶大怒。进自念。正我业障未消耳。更竭诚礼忏。首尾三年。梦见释迦如来。与诸菩萨。授以戒法。进次日诣谶欲说所梦。未至数十步。谶惊起。唱言。善哉善哉。已感戒矣。吾当更为汝作证。乃次第于佛像前。为说戒相。后从进受者。千有余人。传授此法。迄至末代。皆谶之余轨。时河西王沮渠蒙逊。子景环。奉进为师。后请进往高昌国。值岁荒饿。进割身肉。以救饥民。因此舍命矣。古人被呵。及魔相百端。志无退屈。由加精励。三年竭诚。不生一念疲厌之心。故能感格。如响之应声。今人求戒。师若难之。或一言以勉励之。即瞋恼填胸。拂袖千里。斯不但自失戒益。而且获罪非轻。今时复有从师受已。则便长往无返。岂复亲师咨问。有受无持。诚为苦海弊囊也。所言好相。相有邪正。魔事颇多。未易分辩。当须善为审察。不可率尔以为好相。得地菩萨。魔尚现作佛身。与之授记。而末世凡夫可不慎哉。

  若先受菩萨戒法师前受戒时。不须要见好相。何以故。是法师。师师相授。故不须好相。是以法师前受戒时。即得戒。以生至重心故。便得戒。若千里内。无能授戒师。得佛菩萨形像前自誓受戒。而要见好相。

  师师相授者。谓舍那授与释迦。释迦授与弥勒。如是二十余菩萨。次第授受。相承传来。如灯灯续𦦨。故不假别见于相。虽戒由心发。必藉师传方得。所以无师自受实难。犹钻木求火。功力稍歇。则火不可得。有师为受故易。如灯接𦦨。𦦨𦦨相续。不假多力。是则师之关系。诚非小也。然时当末法。知法之师。诚为难遇。设得遇者。必须至诚。生殷重心。难遭想。视同如佛。方能感发心地大戒。若其师传来不真。如灯绝𦦨。纵受亦不得戒。反获假名之愆。授受得罪。不可不慎。问。虽不得戒。而受者至诚。宁无少益。答。若其精持无犯。亦获戒善。如世行十善。虽不知受十善法。而亦得其福。但不得为人作授戒师。如人认镴为银。以鍮为金。爱护保持。非全无益。亦能贸得一衣一食。惟不可谆谆对人说是真金银耳。若千里内。有明经律戒师。而轻忽怠慢。不往求受。而自誓受者。不得戒。纵见好相。亦是魔境。无师自受。如表之坚心。有师为授。如进之竭诚。可谓万世司南。千古玄范。况昙无谶。自古疑其是伊波勒菩萨。应迹托化。传来此土。既是菩萨应迹。犹勉进竭诚三载。然有师尚令要见好相。方感大益。如其无师自受。岂易易哉。今人求受。不辨是非得失。不择明师良导。师既不知法律。焉能开发道心。教识罪福两途。忏涤业愆之法。使身心清净。方堪纳受净戒。故弥勒菩萨。付百八签。与真表。教令来求戒者。先使忏悔。期满掷签。以验烦恼。罪灭不灭之相。是知谶勉进之三载。法自有来。先圣后贤。同一轨辙。故璎珞经云。若有欲来受戒者。菩萨法师。先为解说读诵。使其人心开意解。生乐着心。然后为受。其受者。入诸佛界。菩萨数中。超过三劫生死之苦。是故应受。又云其受者。过度四魔。越三界苦。从生至生。不失此戒。常随行人。乃至成佛。菩萨优婆塞五戒威仪经云。有二事失菩萨戒。一舍菩提愿。二增上恶心。除是二事。若舍此身。戒终不失。从是以后。生生之处。常有此戒。若不忆念。更遇善友受者。不名新得。如经所说。故知菩萨大戒。有受法。而无舍法。授受须当自重。璎珞经云。法师能于一切国土中。教化一人出家受菩萨戒者。是法师。其福胜造八万四千塔。况复二人三人。乃至百千人。福果不可称量。

  若法师。自倚解经律。大乘学戒。与国王太子百官。以为善友。而新学菩萨来问。若经义律义。轻心。恶心。慢心。不一一好答问者。犯轻垢罪。

  上求师受戒者。当生至重心。敬师如佛。如求摩尼大宝。心无厌倦。得之当珍重保持。今为人师范者。应以慈心悲心。视求法者。如同赤子。凡有请问。一一开示。令生欢喜。不可内倚能解能学。以轻新学。不为好答。外恃所交势位。以慢于人。不答来问。轻心者。藐视他人。恶心者。无慈接物。慢心者。恃己陵他。由此三心。故不好答。或于自徒则倾心。犹恐未尽。他众则言有不了。诚非师道。有乖平等大心。若知前人是恶见。来觅过失。不答则能调伏。或不敬顺大乘。或根性闇钝。闻深法。反生邪见。或闻已。向恶人说。破坏正法。如是等。不答无犯。

  ○第二十四不习学佛戒。

  舍本求末。而习二乘。弃真取伪。而学外道。正所谓弃珍宝而拾瓦砾。敬猕猴而为帝释。敬猕猴是不识人。拾瓦砾是不识法。非大士之正见。昧菩萨之本行也。

  若佛子。有佛经律大乘法。正见。正性。正法身。而不能勤学修习。

  佛经律者。是总举菩萨藏大乘教法。显非小乘经律。故云大乘法也。正见者。大乘经律。原具本源心地正见之玄解。正性者。由具心地之正解。故契心地之玄因。即舍那之佛性也。正法身者。由悟舍那佛性。即我自性。而修六度万行。行解相应。事理双融。而证真常果德之妙体。是曰正法身。如是大乘经律心地之正因正果。而不勤修习。是大士自迷正行。反入邪途也。

  而舍七宝。反学邪见。二乘。外道。俗典。阿毗昙。杂论。一切书记。是断佛性。障道因缘。非行菩萨道者。若故作者。犯轻垢罪。

  金银七宝。世间以为最珍。能济贫苦。令身安乐。今此心地大乘教法。于诸法中。最为珍胜。能除众生无法馑乏。令获功德法财。庄严舍那万德之躯。故喻之为宝也。邪见者。二乘外道。乃至书记。无心地之正教。故曰邪见。二乘有偏空之邪。外道有妄执谬计之邪。俗典拨无三世因果之邪。阿毗昙。此云无比法。是小乘论。共有数百卷。杂论者。一切小乘诸论。及外道僧佉等论。百论云。九十六道。并不能得诸法实相。故顺声闻道者。皆悉是邪(九十五种道。兼小乘教。故成九十六)。俗典书记者。一切世间书籍传记。天竺则悉昙章。毗伽罗。五明等论记。此方则经史子集等书也。断佛性者。二乘偏空。而无心地正因。故失成佛之果德。外道谬计断常。而迷中道正教。是断正觉之种性也。障道因缘者。心执邪解为因。谬修邪行为缘。由此遮障大乘正道。永失本源心地也。非行菩萨道者。二乘惟以自利。外道邪途。俗典治世。皆非大士上求下化。所修六度万行之大道。菩萨优婆塞五戒威仪经云。菩萨有佛经藏。不能勤学。乃更勤学外道俗典。犯重垢罪。菩萨戒本经云。菩萨于世典外道邪论爱乐不舍。不作毒想。是名为犯。不犯者。若习小助大。为欲引化二乘。令入大乘。故学二乘之法。菩萨善戒经云。为论义故。为破于邪见故。为知外典虚妄。佛法真实故。为知世事故。不犯。前背大向小戒。以其志向乖违。故制。僻教戒。由其以瞋恶心。教导偏僻。故制。今戒以其安然习小。不思学大。故制。后暂念戒。由其已知习大。则不应起一念自度心。故制。如此四戒义别。不可不知。

  ○第二十五不善知众戒。

  为主不善安众。守物不知用度。自损损他。非大士慈心和心也。

  若佛子。佛灭度后。为说法主。为行法主。为僧坊主。教化主。坐禅主。行来主。

  如来在世。则人人亲承法化。有漏之法不生。佛灭度后。去圣时遥。有漏之法日长。不无讹替也。然其所弊。多系主者。故今略举六人。说法主者。代佛宣扬。为众演说十二部经也。行法主者。行解相应。令众如说如行也。僧坊主者。梵语摩摩帝。此云寺主。谓造寺比丘。或云是知事人。知理常住僧事。今所谓监院监寺也。僧史略云。详其寺主。起乎东汉白马寺也。寺既爰处。人必主之。于时虽无寺主之名。而有知事之者。东晋以来。此职方盛。故梁武造光宅寺。召法云为主。创立僧制。此乃东土之规。非关西国本式。元西国以上座为尊。造寺名主。若有事至。共众评议。众许方为。不允即止。并无独任之私。方符大圣之弘化也。教化主者。教人作福。化人为善。令识三宝。是良福田。信向归依。兴崇供养也。坐禅主者。领众修习诸禅三昧也。行来主者。知众僧出入往来事。如昔尊者沓婆摩罗子是也。今之所谓知众知客也。

  应生慈心。善和斗诤。善守三宝物。莫无度用。如自己有。而反乱众斗诤。恣心用三宝物者。犯轻垢罪。

  此中二事。皆以慈心为主。故首标之。一以慈心故。善和斗诤。令众得安乐住。然诤有四种。谓言诤。觅诤。犯诤。事诤。应与现前毗尼等。七法除灭。如律藏广明。二应以慈心故。善守三宝物。令众得如法受用。然善守者。则佛物僧物。各有所属。无互相混滥。用有节度。无恣情肆意。如用己物也。若佛物。不得作法用僧用。法物不得作佛用僧用。僧物不得作佛用法用。此佛不作彼佛用。此殿不作彼殿。此塔不作彼塔。此经法不作彼经法。此处僧不作彼处僧。常住僧物。现前僧物。不得互相差用。分文升合。一盐一米。一针一草。一纸一药。不得私用。今时易过。将来果报难尽。余如经律详明。若作佛殿有余。得作佛像。佛像有余。当作佛前供具。不得作殿用。佛殿有余。不得作菩萨殿。佛像菩萨像。不得互相差用。若法物有余。应写佛经。并撩理法座。僧物有余。应贮库中。供十方僧。饭僧钱。不得作食堂。堕火枷地狱。诚可鉴之。砖钱不作瓦。瓦钱不作砖。宝印经云。佛法二物。不得互用。由无与佛法物作主。复无可咨白。不同僧物。常住招提。互有所咨。佛塔有物。乃至一钱已上。以施主重心故舍。诸天及人。于此物中。而生佛想塔想。乃至风吹烂坏。不得𧵍宝供养。以如来塔物。无人作价也。宝积经云。佛言。营事比丘。不应于所有物。起自在想。设有少办事。众许方作。勿自许用。乃至现前僧物。四方僧物。不相混聚。及佛塔物。更互积聚。应善遮防。如是颠倒。僧祗律云。比丘作寺主。佛塔无物。便作是念。人所以供养僧者。皆蒙佛恩。供佛便为供僧。即持僧物修治塔者。寺主得弃罪。持塔物供僧亦尔。若如法贷用即得。但要疏记分明。某时贷用。某时得当还。交贷时。应僧中读疏。分明付授。律有明诲。不可师心。罪累千生难逃也。不以慈心安护。故反乱众。不以慈心善守。故用无节度。致令众诤。乃犯轻垢。若差互用。即犯重罪。

  ○第二十六独受利养戒。

  乖施主平等之心。失大士利他之行。不差僧次。正欲以利归私。故云独受。

  若佛子。先在僧坊中住。后见客菩萨比丘。来入僧坊舍宅城邑。若国王宅舍中。乃至夏坐安居处。及大会中。先住僧应迎来送去。饮食供养。房舍卧具。绳床木床。事事给与。若无物。应卖自身。及男女身。割自身肉卖。供给所须。悉以与之。

  僧坊。即僧所住寺也。梵语僧伽蓝。此云众园。谓生植佛子道芽圣果处也。或云毗诃罗。此云游行处(即僧所游履之寺院)。若云。僧伽罗摩。此云众院。谓众僧所住之院。昔摩腾初至。明帝敕于鸿胪寺安置。后虽别建住处。不忘本名。故复名为寺。国王宅舍者。是国王创造堂房。以安僧也。夏坐安居处者。或王臣檀越。请僧夏三月。于彼处安居也。大会者。或无遮会。或佛涅槃会。或佛降诞成道会。或僧自恣会等。先住者为主人。后到者为客。主当迎客。乃至事事给与之。卖身割肉者。甚言其供客心重。肉尚可割。况于钱财身外之物。而复独受利养乎。男女者。亦兼制在家菩萨。当不惜身命眷属。以供客僧也。文中虽云菩萨比丘。而声闻僧亦预分。主拣在家。及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以其非知僧事人。惟比丘能任其职也。此令礼接供给。下当依次差往赴请。

  若有檀越来请众僧。客僧有利养分。僧坊主应次第差客僧受请。而先住僧。独受请。而不差客僧者。僧坊主得无量罪。畜生无异。非沙门。非释种姓。犯轻垢罪。

  檀越者。檀是梵语。此云施。越是超越。谓人能行布施。即便超越贫穷苦海也。客僧者。兼大小乘。十方外来。一切僧众是也。有利养分者。檀越所施。或食。或衣。或衬。或普请。或限请。体通十方凡圣。无问主客。悉皆平等。故云有分也。次第差者。谓檀越不能普请大众。限请五人十人。乃至三十五十。当随上座。依次第差赴。若先日别施主请。已差往赴。今应轮次。续差未赴者受请。不得越次差。若知僧次的至此人。而不差往赴。旧主但犯轻垢。以临差时。心疑大界外。或有僧来入。是的至人上座。便应让彼赴请。故的至人。未有专分。旧主但犯不差。得轻垢也。若知界外无僧来。既差已竟。应差的至。而不差。乃故差余人。差者。受者。明知。二俱犯盗前。方便。若食若衬。计直五钱成重。故云得无量罪。但知有食而不知次第。故不异畜生。违僧常法。故非沙门。犯盗结重。故非释迦种姓。先不迎接供给。后不与僧物分。皆同得罪。若檀越非为饭僧。而有别缘请旧住人。往者无犯。若檀越意。必欲兼请。而旧住故作留难。得罪。若知其人。檀越见。则不喜。或妨碍彼事。不共往者无犯。一鬼问目连言。我一生已来。恒患饥渴。欲至厕取粪啖之。厕有大力鬼。以杖打我。不得近。何罪所致。目连答言。汝为人时。作佛寺主。有客僧来。悭惜不与食。待客去后。乃与旧僧。悭惜僧物故。今受华报。果入地狱。又一鬼问言。我一生已来。肩上有一铜瓶。盛满洋铜。灌我头上。痛不可言。何罪所致。目连答言。汝为人时。作僧维那。知僧事。有一瓶酥。藏着余处。不行与客僧。待客去后。乃行与旧僧。此酥是招提僧物。一切有分。悭惜僧物故。今受华报。果入地狱。佛告僧护。汝见第四寺者。非是僧寺。亦非比丘。是地狱人。迦叶佛时出家人。常住寺中。有诸檀越送美食来。应现前分。时有客僧来。旧住比丘。以悭心故。待客出去后。方欲分。未及得分。虫食臭烂。捐弃于外。以是因缘。入地狱中。啖粪食尿。从迦叶佛涅槃已来。受苦不息。又汝见第六寺者。非是僧寺。亦非比丘。是地狱人。迦叶佛时出家人。不打犍椎。默然共饮众僧甜浆。恐外僧来。悭因缘故。堕地狱中。饮啖镕铜。受苦至今不息。又汝见第二大肉台。实非是台。是地狱人。迦叶佛时是出家人。为僧寺主。选好房舍。而自受用。及与知识。不依律教。随次分房。不平等故。以是因缘。入于地狱。作大肉台。受苦万端。至今不息。余如僧护经等广明。

  ○第二十七受别请戒。

  失十方六和之义利。乖大士孝顺之等心也。

  若佛子。一切不得受别请。利养入己。而此利养。属十方僧。而别受请。即是取十方僧物入己。及八福田中。诸佛圣人。一一师僧。父母。病人物。自己用故。犯轻垢罪。

  一切者。谓王臣士庶。出家五众。在家二众。欲拣择别请若干人。而所请之人不得受。以施利皆属十方众僧之所共有。若受请。即是取僧物归己。不但取僧物归己。亦是夺取八福田中物。归己自用。以僧得利养衬施。则上供敬田。中奉恩田。下修悲田。故也。不犯者。若请说法受戒。或见机宜。或知彼施主无我。则不营功德。或所请。下至四人之内。有一是僧次者。皆不犯。僧者。和合众也。一二三人。不名僧。四人以去。乃至百千。方名僧也。

  佛说梵网经菩萨心地品下略疏卷五

  音义

  高座法师

  佛告僧护。汝见第二高座。实非法师。是地狱人。迦叶佛时。为大法师。邪命说法。得利养处。如理而说。无利养时。法说非法。非法说法。以是因缘。入于地狱。处铁高座。火烧受苦。至今不息。

  要道

  要谓。以一总众道。为众理之要。故名要道。

  宗旨

  旨是意旨。谓经之所崇。所尊。意旨也。

  铁轮五品

  圆教外凡五品位。一随喜心。二读诵。三说法。四兼行六度。五正行六度。铁轮是圆教十信位。圆闻圆信。而修圆行。由前外凡增进。倍倍深明。得入圆十信也。十信如前释。昔南岳慧思禅师。得六根清净。临终众疑师证十地。师曰。吾一生望入铜轮。以领徒太早。损己益他。惟居铁轮耳。天台智者大师。法嗣南岳。临终门人问曰。不审师入何位。师曰。汝懒种善根。问他功德。如盲问乳。实告何益。吾今为破除汝疑。吾不领徒。必净六根。为他损己。只五品位耳。

  须弥山

  此云妙高山。金。银。琉璃。玻璃。四宝所成。故云妙。出众山之上。故云高。

  八风

  一利。二衰。三毁。四誉。五称。六讥。七苦。八乐。此八能扇动人心。生于爱憎。故名风。

  四流

  欲流有流。见流无明流。

  昙无谶

  此云法丰。中天竺人。日诵万言。善解咒术。五明诸论。于北凉沮渠。玄始元年。至姑臧。赍涅槃前分十卷。并菩萨戒本经来。蒙逊闻谶名。厚遇。请译之。

  镴

  音拉。锡镴也。

  鍮

  音偷。鍮石铜。似金。

  四魔

  烦恼魔。五阴魔。死魔。天子魔。

  三界

  欲界。色界。无色界。

  僧佉

  此云鸺鹠。是外道名。其人在佛前。八百年出世。得五通。其所造论。名卫世师。此云无胜。有十万偈。即术数论也。

  悉昙章

  悉昙。此云成就所生。本是婆罗贺磨天所作。悉昙章是生字之根本。说之为半。余章文字具足。说名为满。又十二章。皆名为半。自余经书记论为满。类如此方。由三十六字母。而生诸字也。

  毗伽罗

  毗伽罗。亦名毗耶羯剌諵。此云声名记论。以其广纪诸法。能诠。故名声名。记成劫初梵天王说百万颂。住劫初天帝释略为十万颂。河西云。是世间文字之根本。典籍音声之论。宣通四辨。诃责世法。赞出家法。言词清雅。义理深䆳。虽是外论。而无邪法。将非善权大士之所为也。纵是善权所为。而迹是外道。况多纪世事。非关出世。言词清雅。是属世名言。非大士心地大乘之学。故亦不听习。

  五明

  一声明。释诂训字。诠目流别。二工巧明。伎术机关。阴阳历数。三医方明。药石针艾。四咒术明。禁咒闲邪。五因明。考定邪正。研核真伪。外道言论也。西域凡开蒙诱进。先学十二章。七岁之后。渐授五明也。

  经史子集

  经史子集之书。经谓五经。史谓诸国史籍。子谓诸子百家。集谓古今贤良所抄。如御览之流。故以此四类。摄一切书籍尽。

  传记

  传谓公羊。谷梁。左传。记谓周礼。仪礼。礼记。并前五经中之三经。而成九经也。

  招提

  此云四方僧。

  脍

  音侩。切也。

  寺主

  求法高僧传云。梵语毗诃罗莎弭。此云寺主。谓造寺之人。言摩摩帝者。是胡音。若作番直典掌寺门。及和僧白事者。名毗诃罗波罗。译为护寺。若鸣揵稚。及监食者。名为羯磨陀那。译为授事。言维那者。略也。陀那是授。羯磨是事。意道以众杂事。指授于人。旧云维那者。非也。维是华言。意道纲维。那是梵音。略去羯磨字也。僧史略。译为知事。亦云悦众。谓知其事。悦其众也。南山声论。以维那翻为次第。谓知僧事之次第也。
卍续藏第 38 册 No. 0695 梵网经菩萨戒略疏


  佛说梵网经菩萨心地品下略疏卷六

  姚秦三藏法师 鸠摩罗什 译

  广州宝象林沙门 弘赞 述

  ○第二十八别请僧戒。

  违无相心。失平等福。三轮不空。非大士行檀波罗蜜也。

  若佛子。有出家菩萨。在家菩萨。及一切檀越。请僧福田。求愿之时。应入僧坊。问知事人。今欲请僧求愿。知事报言。次第请者。即得十方贤圣僧。而世人别请五百罗汉菩萨僧。不如僧次一凡夫僧。

  贤圣有权有实。实者已证四果三贤十圣。权者虽是凡夫。而已受本源心地大戒。修学贤圣之正道。亦名贤圣。故僧通凡圣。施普十方。心行平等。福等空界。心生拣择。果报有限。况圣凡难辨。优劣宁测。是以宾头卢被打。沙弥不得衣施。故知不择。即得贤圣。况如来已敕十六大阿罗汉。各领徒众百千。皆证四果。示迹同凡。人莫能识。以应施者之福田。按十诵律。戒因缘经。毗舍佉母。别请五百罗汉。佛言。毗舍佉母。无智不善。不得大福。若于僧中。次请一人者。得大功德。果报利益最胜。问。然则五百圣僧。不及一凡僧耶。答。须知论田。则百千万倍。不及于圣。故阿那律。昔以一饭施独觉。从是已来。九十一劫。天上人间。受福不灭。如四十二章经。从饭恶人。乃至如来。其福明矣。论心则平等福大。是以如来命舍利弗。以饭施狗。然理当随时取重。勿泥一法。即得不相妨碍也。此论施心平等。非论求法。求法须具择法之眼。不可邪正不分。贤愚不辨。迷失大道。事非小也(此经如来初坐菩提树下时说。毗舍佉母未生。何言别请五百。此或如来说过去世。先佛时事。或预记。后毗舍佉必有如是事也)。

  若别请僧者。是外道法。七佛无别请法。不顺孝道。若故别请僧者。犯轻垢罪。

  随外道教。不遵佛制。是逆佛违法。复悖等视凡圣心地。故曰不顺孝道。七佛者。皆在此娑婆世界应化。迹在百劫之内。长寿天。悉所曾见。故处处多引七佛为证。使人易明也。过去九十一劫。有一佛出世。名毗婆尸。亦名维卫。中间诸劫无佛。至三十一劫。有两佛出世。一名尸弃。二名毗舍浮。第九十一劫。名为贤劫。有千佛出世。一拘留孙佛。二拘那含牟尼佛。三迦叶佛。四释迦牟尼佛。乃至最后第一千尊。名楼至佛。前独受利养戒。是不差客僧赴请。得罪。次受别请戒。是自受他别请获罪。今戒是自择请僧。而结罪也。不犯者。非求福饭僧。或知识亲朋。有所言论。故别请也。

  ○第二十九邪命自活戒。

  邪法得利。养活身命。害物润己。非大士慈悲心。清净心也。

  若佛子。以恶心故。为利养。贩卖男女色。自手作食。自磨自舂。占相男女。解梦吉凶。是男是女。咒术工巧。调鹰方法。和合百种毒药。千种毒药。蛇毒。生金银毒。蛊毒。都无慈愍心。无孝顺心。若故作者。犯轻垢罪。

  以恶心。明非善心也。为利养。明非益物也。贩卖男女色。谓买年少男女。卖与人为欲事也。自手作食。是躬自炊爨也。自磨自舂。是磨舂五谷也。占相男女者。占是占卜。相是察形观气。皆妄判男女寿夭穷通也。解梦。谓原梦。以断吉凶祸福。所娠是男是女也。咒术。是外道邪咒符箓等也。工巧。是百工技艺也。调鹰。是教鹰犬。以畋猎也。百种千种毒药。谓用世间一切毒药。和合汤膏丸散。以害物也。蛇毒者。然蛇之毒。在头在尾。或取其脑。或取精液。以伤人也。生金银。服食即断命也。蛊者。和合毒药。食则腹胀成蛊也。都无慈愍心者。大士当以慈爱哀愍众生。犹己赤子。损己利他为念。而反为自活害人。犹食子肉。是无慈愍心也。菩萨视众生如己父母。而反以自利伤亲。忤逆之甚。是无孝顺心也。故作者。显非误为。此以邪求活命。故犯轻垢。若物死。即犯重罪。若在家以咒术工巧医药。如法自活。不伤物者。不犯。出家以正咒术。救危拯厄。无求利心。亦开。问。磨舂作食。在家宁免。答。此有二义。一为自活。非大人所作故。二为五谷柴米中。多有蜫虫故。若不损生。非邪求活命。出家下二众亦开。按经论中。邪求活命。有五种四种。与今戒互出。一为利养故。诈现奇特。二为利养故。自说功德。三为利养故。占相吉凶。四为利养故。高声现威。令人畏敬。五为利养故。自说所得供养。以动人心。出家复有四种邪食活命。一下口食。谓医药。地理。种植田园。二仰口食。谓观天文。日月五星等。三方口食。谓曲媚豪势。通使四方。巧言多求。四维口食。谓学种种咒术卜算吉凶。若以上相违。名净命食。净命食。复有四种。一深山果菜。二常行乞食。三檀越送食。四僧中净食。以此活命。不污心地。故名净命也(地理俗称堪舆)。

  ○第三十不敬好时戒。

  好时不知恭敬。非信心孝心。言行相违。非正心真心。六斋。十斋。三长斋。现大神通日。乃至佛诞。成道。涅槃。自恣等。皆好时也。

  若佛子。以恶心故。自身谤三宝。诈现亲附。口便说空。行在有中。经理白衣。为白衣通致男女。交会淫色。作诸缚着。于六斋日。年三长斋月。作杀生劫盗破斋犯戒者。犯轻垢罪。

  恶心。谓于三宝中。不生敬心承奉。善诱于人。而虚诈假现亲近三宝。令他信敬。出言则口口谈空。履行则心心在有。言行相违。乖返正真。故曰谤三宝也。经理者。谓经营料理白衣家事。甚致为白衣私通男女。或与作媒嫁等。秽恶鄙陋事也。作诸缚著者。谓作如上不净诸事。皆是自他缠缚。于三恶道中。流转生死不得解脱也。六斋日者。四天王经云。诸天斋日。伺人善恶。四天王各镇一方。常以月初八日。二十三日。遣使者下。按行人间。考察善恶。十四二十九日。遣太子下。十五三十日。四王自下。命日月五星。二十八宿。勤察众生善恶。俱奏天帝释。施行吉凶也。三长斋月者。正五九月。天帝释。以大宝镜。正照南赡部洲。察其罪福。亦四天王各分镇四大部洲月。今此三月。是北方多闻天王分镇南洲。察人善恶之月。如此日此月。尽是鬼神得力之日月。天王递相巡狩之好时。正宜避恶修善。如此好时不知。而反更亏慢犯戒。不生惭愧恐惧。正所谓恶心也。杀生劫盗者。是于十重戒中。略举初二。以该诸重。随作随结波罗夷。更于重罪上。加一轻垢。如犯死刑。更加鞭挞也。若于四十八轻戒有犯。亦加一不敬好时罪也。破斋者。在家于六斋日。长斋月。受持八关戒斋。过中不食为斋。若犯非时食。故云破斋。出家则终身非时不食。如于此斋日。犯非时食。罪亦加一等。璎珞经云。若有菩萨摩诃萨。修习六度清净之法。兼修八关诸佛禁法。此善男子善女人。于六度法具足清净之行。准如经说。岂可轻斋戒。弃八关而不受持。甘为破斋犯戒人耶。

  如是十戒。应当学。敬心奉持。制戒品中广明。

  从瞋打报仇戒。至此不敬好时戒。如是十戒。应勤习学。尊敬奉持。勿使忘也。余如大本制戒品中详明。

  ○第三十一不行救赎戒。

  见苦不救。无慈悲心。知卖不赎。违孝顺道。

  佛言。佛子。佛灭度后。于恶世中。若见外道。一切恶人劫贼。卖佛菩萨。父母形像。及卖经律。贩卖比丘。比丘尼。亦卖发菩提心。菩萨道人。或为官使。与一切人作奴婢者。

  佛灭度后。正明末法恶世。佛在世时。人皆知善。故无是事也。形像者。或雕塑。或绘画。若被恶人强夺。或劫贼盗卖也。今举比丘二众。则已该七众。发菩提心。是初发大心人。道人。是行菩萨大道之人。智论云。得道者。名为道人。余出家人。虽未得道。以修出世道故。亦名道人。官使者。为官差遣役使也。一切人者。士农工商等。

  而菩萨见是事已。应生慈悲心。方便救护。处处教化取物。赎佛菩萨形像。及比丘比丘尼。发心菩萨。一切经律。若不赎者。犯轻垢罪。

  佛像是佛宝。经律是法宝。发心道人。及菩萨形像。是大乘僧宝。比丘是小乘僧宝。父母是恩田。子之天地也。大士正当于此末劫恶世之中。护持佛法。绍隆三宝。广行善事。化导众生。岂当坐视。如此毁辱之事。是故应为救赎。若自无力无财。即种种方便劝化他人赎脱。若心懈怠。或故意不赎。俱犯。

  ○第三十二损害众生戒。

  远防损害之因。离结杀盗之业。始不违大士慈心。悲心。利益心也。

  若佛子。不得贩卖刀杖弓箭。畜轻秤小斗。因官形势。取人财物。害心系缚。破坏成功。长养猫狸猪狗。若故养者。犯轻垢罪。

  刀杖弓箭。系缚。猫狸猪狗。是损害众生正报身命。余秤斗等。皆损害众生依报受用。用轻小而出。则必用重大而入。丈尺长短。例此可知也。形势者。或用自官势。或倚他官势。系缚。谓以恶毒私心系缚。损害众生肢体。非公心系缚罪人。虽是罪人。亦须生慈愍心。念彼愚痴无知。当方便劝喻。令其发起善心。改过前非也。破坏成功者。谓他人欲成已就之事业。而以恶心。还使废坏也。长养者。畜养也。猫猫。皆是捕鼠之兽。猪狗为贪财害命。卖时轻垢。杀即犯初重。其秤斗。及因势取物。破坏他业。皆犯第二重。名欺取强取也。故养者。是结后一事。以摄前五事。皆有损害。故犯也。优婆塞戒经。亦不听畜养。乃至猪羊蚕等。律中为防守故。开畜狗子。杂藏经云。一鬼白目连言。我阴丸极大如瓮。行时担着肩上。住即坐上。进止患苦。何因缘故。目连答言。汝前世时。常以轻秤小斗而与。重秤大斗而取。欲得大利于己。侵克余人。故受斯罪。此是华报。地狱苦果在后。

  ○第三十三邪业觉观戒。

  初心倏起乍思名觉。细心分别沉思名观。若思惟出世之法。名为正业。思惟世间杂事。故云邪业。有乱正道。而违心地戒体也(此戒文与涅槃经同)。

  若佛子。以恶心故。观一切男女等斗。军阵兵将。劫贼等斗。

  恶心者。非为见机方便和解。及权示同彼邪业。诱归正道之善心也。一男女身口争斗。二军阵战斗。三劫贼相瞋共斗。上等字。谓象马牛犬等斗。大经云。乃至鸡雉鹦鹉等斗。亦不得观。下等字。谓𠒋酒无赖之徒等斗。观看必有伤损。亦令人不善心生。自失威仪。致俗讥议。此是第一戒观斗也。

  亦不得听吹贝。鼓角。琴。瑟。筝。笛。箜篌。歌叫。妓乐之声。

  贝是海螺。琴七弦。或五弦。瑟二十五弦。筝十三弦。箜篌二十四弦。笛长一尺四寸七孔。上八事。皆假物成声。歌叫。男女自音唱咏也。妓乐者。贝鼓乃至笙簧。箫管。琵琶。三弦。二弦。倡妓等。悉属妓乐。古人多使妇女作之。故字从女。斯皆放逸之门。妨修道行。但增欲乐。无益众生。尚不得故往观听。况自身作耶。义疏开供养三宝得作。自娱不许。亦非许僧自为。乃使俗作也。此第二戒娱乐也。

  不得樗蒲。围棋。波罗塞戏。弹棋。六博。拍鞠。掷石投壶。牵道八道行城。

  樗蒲。乃博弈之总名。博物志。谓老子入胡作。老子此方称圣。岂作博戏。以乱人心志乎。如下孔子答哀公自明矣。围棋。古有三百六十路。今横直止十九路。波罗塞戏者。波罗是梵语。塞戏是华言。塞。音赛。即博塞。谓以采相胜曰塞。苑说云。行棋相塞。谓之塞也。弹棋。按此方汉宫人。以妆奁为戏。或以棋子相击。亦曰弹棋也。六博。是双陆戏也。拍鞠。是击毬献也。掷石投壶者。古以石掷。今用矢投也。牵道八道行城者。此是天竺棋戏。纵横各八路。以棋子行之。如此方象棋等。已上诸戏事。涅槃经及律藏俱出名目。家语云。哀公问孔子曰。吾闻君子不博有之。孔子曰。有之。为其兼行恶道也。噫。世儒尚耻为之。况大士修习人空法空大道。而怀胜负之心。以欺众生可乎。此第三戒杂戏也。

  爪镜。蓍草。杨枝。钵盂。髑髅。而作卜筮。

  爪镜者。或以药涂指甲。或用咒术咒指。使明如镜。以现吉凶等事也。如密部中。咒指甲。及佛图澄指上能现吉凶等事。无求利心。为益众生者。不犯。蓍草。一生百茎。长必一丈。昔出羲文之墓。上覆云气。下守灵龟。用之以四十九䇿。分二。挂一。揲四。归奇。三变成爻。十八变成卦。以占吉凶。此方虽云出羲文墓。而天竺亦以此草为䇿也。杨枝者。或无蓍草。即以杨枝为䇿。又如此方巫师。咒祭樟柳成神。以报祸福之类是也。钵盂者。以钵盂盛水咒之。而现吉凶也。髑髅者。以邪术咒祭髑髅。即能从人耳边报种种事也。卜筮者。龟曰卜。蓍曰筮。然总该上五事。以占吉凶。皆名卜筮。斯等悉妨正道。起人邪见。故此第四戒卜筮也。

  不得作盗贼使命。

  上作国使犹禁。此与贼通使。为害非小。若贼杀人得财。即是教他杀盗。随杀多少。盗物轻重。而结重罪。此第五戒恶使命也。

  一一不得作。若故作者。犯轻垢罪。

  此总结上五事。谓诤斗能起𠒋恶心。娱乐便发淫泆念。杂戏令心散乱。卜筮邪惑见生。使命心怀奸诡。如此悉妨戒。乱定。障慧。故禁之。其余一切技艺诗画等。但于出世正道有违者。当永绝之。如昔慧全禅师。虽坐禅积业。外学未绝。不免生婆罗门家。故为害非小也贤愚经云。佛言。过去世有一国王名法增。有慈悲心。政法治国。无事闲暇共人博戏。时有一人犯法。诸臣白王。外有一人犯于王法。云何治罪。王时慕戏。便失答言。臣即按律杀之。王博戏已。问诸臣言。向者罪人。今何所在。臣白言。随国法治。已杀竟。王闻闷绝躄地。良久乃苏。即舍国入山自守。时王命终。生大海中。作摩竭鱼。身长七百由旬。多有诸虫唼食其身。身瘙痒故。揩玻璃山。碎杀诸虫。血流污海。百里皆赤。以此罪缘。命终堕大地狱。有如是过。可不戒哉。

  ○第三十四暂念小乘戒。

  心欲背大向小。意犹未决。即犯前第八。若心决定失戒。即犯第十重。今戒言其心不欲背大。而谓小乘易修。且先断见思惑。取证涅槃。然后化生未晚。而暂兴此念。即废大愿。终堕声闻。宁知大士带惑。而能广利群生。故止观云。退大取小。众圣所呵。菩萨不尔。见众生苦。同于己苦。起大慈悲。爱同一子。如母得食。常忆其儿。若住于空。即有弃他之过。亦不能净佛国土。教化众生。具足佛法。皆不能办。虽入世间。生死烦恼。不能损其智慧。虽佛道长远。不以为遥。虽众生数多。而意有勇。心坚无退。精进发趣。初无疲怠。故云菩萨于生死而有勇。于涅槃而不味。勇于生死。无生而生。不为生死所染。如华在泥。不为泥之所污。辅行云。经说高原陆地。不生莲华。卑湿淤泥。乃生莲华。故知涅槃高原。不生菩萨大悲之华。生死泥中。乃有菩萨利生胜用。虽在生死。而生死不染。盖大士誓坚志勇故也。况小乘归戒。不离菩萨戒。菩萨戒力。能成就之。是以大能摄小。小无大用。何云化生未晚耶。

  若佛子。护持禁戒。行住坐卧。日夜六时。读诵是戒。犹如金刚。如带持浮囊。欲渡大海。如草系比丘。

  此五十八戒。悉是舍那亲制。故曰禁戒。如王禁敕。无敢故违。是故大士。当于四威仪中。护持勿犯。昼夜勤学。读诵通利。使无忘失也。金刚。喻戒能破诸烦恼结贼。亦喻大士心坚护持。如金刚也。浮囊者。天竺渡海之人。或以鸟翎毛袋作。或牛羊皮作。或持牛脬。常带随身。海船若坏。即吹气浮身。以渡大海。今喻大士欲渡生死大海。非戒莫能济于彼岸。故涅槃经云。如一罗刹。随渡海者。总乞浮囊。渡者答言。宁杀身命。浮囊不可得。罗刹复言。不肯全施。见惠其半。彼人亦不施与。如是展转乞微尘许。彼人亦不施与。喻菩萨护持禁戒时。烦恼罗刹。教菩萨令犯十重。护余轻者。菩萨不随。如是展转劝犯余篇。乃至轻垢恶作之罪。菩萨亦不肯随。何以故。菩萨持十重禁。及余轻垢恶作。敬重坚固。等无差别也。草系比丘者。如来制戒。比丘不得损坏草木。昔有诸比丘。在旷野中行。为贼劫掠。剥脱衣裳。贼惧比丘往告聚落主知。欲尽杀诸比丘。贼中一人。知比丘不伤草。即以草系缚之而去。诸比丘为日所炙。及蚊虻蚤虱唼哓。从旦至夜。恶兽交横。甚可怖畏。递相教告。惟当护戒。宁死不犯。各正其身。不动不摇。次日国王出猎。见诸比丘护戒。宁死不犯。王心生欢喜。即为解草。详出因缘经。及大庄严论。今此戒经。如来初坐菩提树下顿说。时未有比丘。何得草系。此或如来预记。或是过去佛时比丘事。引以为证。如迦叶佛时。坐禅比丘。折伊罗臭树叶。堕在龙中。头生臭树。风吹摇动。脓污大海。百千万岁受诸苦痛。至弥勒佛出世时。方脱龙身。故三藏中。处处引此为证。今时狂禅。谓宗门解脱。持戒执着。斩草掘地。复何所伤。而未具归宗斩蛇之手。初果耕地。虫离四寸之德。可观此龙。是解脱乎。是执着乎。损一树叶。感报如是。可不令人心寒胆丧哉。

  常生大乘善信。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发菩提心。念念不去心。若起一念二乘外道心者。犯轻垢罪。

  上虽能坚护禁戒。而无大乘正信。犹恐堕于二乘。终失成佛之极果。而度生之大愿随失。故须常生善信。信我及众生。是当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虽具此信。不发菩提心。其信即无所依。故当发此大心。以坚其信。知我心即诸佛心。故上求佛道。知我心即众生心。故下化众生。而于此心此念。须臾不可离。故云念念不去心。若念须臾离。即起二乘自度之心。言下化者。非为化一世界众生。乃至百千恒河沙世界众生。言上求者。非为承事一世界诸佛。乃至百千恒河沙世界诸佛。求于无上道。故华严经云。菩萨不为教化一世界众生故。发菩提心。乃至不为教化不可说不可说转。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世界众生故。发菩提心。不为供养一世界中。次第出兴世诸如来故。发菩提心。乃至不为供养不可说不可说转佛刹微尘数世界中。次第兴世诸如来故。发菩提心。欲教化调伏一切众生。悉无余故。发菩提心。欲承事供养一切诸佛。悉无余故。发菩提心。问。大菩提心从何而出生耶。答。从大悲生。如无尽意经云。为欲救度一切有情故。起悲愿等力。趣求无上菩提。若不为度众生。我即不发是菩提心。华严云。从初地。乃至十地。于地地中。皆以大悲为主。菩提心论云。从悲发生大菩提心所有最胜一切佛法。皆由悲心而为根本。无差别论云。因时即是菩提心。果满德圆名正觉。菩提心法不思议。诸佛如来皆称赞。无畏上授问经云。发菩提心所生诸福。如虚空界。广大胜上。无有穷尽。正使有人以恒河沙数佛刹。满中珍宝。供养世尊。若有人合掌至诚。一发无上正等菩提心者。而此福德。胜前福德。不可校计。成佛经云。诸法无相。为虚空相。作是观已。名胜义菩提心。当知一切法空。以悟法本无生。心体自如。不见身心。住于寂灭。平等究竟。真实之智。令无退失。妄心若起。知而勿随。妄若息时。心源空寂。万德斯具。妙用无穷。所以十方诸佛。以胜义行愿为戒。但具此心者。能转法轮自他俱利。余如华严六十四卷及发菩提心品明。

  ○第三十五不发愿戒。

  愿者。希求欲乐之义。一切殊因妙果。无量善法。而无希求欲乐之心。何由得遂。故当常发大愿也。

  若佛子。常应发一切愿。孝顺父母师僧。愿得好师。同学善知识。常教我大乘经律。十发趣。十长养。十金刚。十地。使我开解。如法修行。坚持佛戒。宁舍身命。念念不去心。若一切菩萨。不发是愿者。犯轻垢罪。

  一切愿者。该下十愿。初愿孝顺四人。即持戒愿。以孝名为戒。故孝为十愿之根本。根本若亏。九即随失。二愿得好师。好师者。行解双备。若有解无行。何能诱我前进。若有行无解。何以开我心地。是以酬报二亲。绍隆三宝。皆赖师教诲力成。故十愿中。师为最要。纵具信心。而无良师训导。不成法器。今时当末法。行解兼备。诚为难得。且从有解。依解而修。自当加功勉进。终悟无生。直至宝所。有行无解。其行非正。切忌依之。如以盲人为导。即误堕邪途。永无出期。今求正见正解。亦不易遇。况其行解双全乎。先言师僧者。是当孝顺于师也。后言好师者。是须择其明导也。三愿得同学善知识。是同一大乘宗学。善解心地法门之良朋。遇虽明师。而无贤友。即缺辅德夹修切磋之益。四愿善教。谓愿上师友。常教我大乘经律义理。发正信心。修进十发趣等位。免堕二乘偏空。外道邪执之见也。五愿修十住。故云十发趣。六愿修十行。故云十长养。七愿修十回向。故云十金刚。八愿修证十圣。故云十地也。九总愿如法修行。谓如上大乘法。要皆资禀于师友。愿随所禀之法。使我心开胜解。随解修行。证入三贤十圣也。十愿坚固持戒。初以孝顺为戒。今此第十。还以持戒而结。故知始终。皆以心地正戒。为大乘宗趣。是以无量法门。百千胜定。无漏妙慧。莫不由戒出生。三贤十圣以至妙觉极果。悉因戒得。故此戒法。特宜加尊重。宁舍身命念念不去心者。谓于前十愿。发坚固心。念念不忘。纵遇失命难缘。誓不贪惜四大。而舍去此心。违犯于戒也。一切菩萨不发是愿者。谓从初得戒。以至十地。不发此十大愿。则志不坚牢。加行进修。犹恐为魔所障。中途成滞。而妙觉果海。无由得至。故云庄严佛界事大。独行功德不能成。故须愿力相持。譬如牛力。虽能挽车。要须御者。能有所至。是知志不可不坚。愿不可不发。故圆觉经云。当发菩萨清净大愿。应作是言。愿我今者。住佛圆觉。求善知识。莫值外道。及与二乘。依愿修行。渐断诸障。障尽愿满。便登解脱。清净法殿。证大圆觉。妙庄严域。是也。

  ○第三十六不发誓戒。

  誓是十愿中决断之心。勇烈之志。由以誓填愿。无使生一念退怯之想。乃成就大士所修所求。如意满愿也(此戒文。与涅槃经同)。

  若佛子。发是十大愿已。持佛禁戒。作如是誓言。

  大士持佛禁戒。首以十愿为之先导。后以五誓坚固其愿。使无畏怯。克彼终修也。一离欲染誓。二受供养誓。三受恭敬誓。四净六根誓。五度众生誓。

  宁以此身。投炽然猛火。大坑。刀山。终不毁犯三世诸佛经律。与一切女人。作不净行。

  宁以者。是发坚誓之词。谓宁可如此。誓不为彼。即较量之切语也。流转生死根本。欲为第一。染污本源心地。不净行为先。故当首发大誓曰。宁以身投入猛火𦦨中。受焚烧红烂之苦。大坑阱中。受颠坠陷没之苦。刀剑山上。受割刺肢节肠脏之苦。千种楚毒。万苦交逼。终不违犯诸佛经律。共诸女人作不净事。何以故。如上猛火刀山。暂坏色身于一时。作不净行。终丧慧命于万劫。故一切众生。无始以来。沉沦苦海。不能得出。皆由女色系缚。盲无慧目。不见生死大坑。致使陷坠不少。大涅槃经云。若有菩萨。虽不与女和合。而共言语嘲调戏笑。或壁外闻环钏声。乃至见男女相逐。如是菩萨。毁破净戒。污辱梵行。令戒杂秽。不得名为净戒具足。闻声见色尚致杂秽。况当菩萨起不净念。而得戒具足耶。

  复作是愿。宁以热铁罗网。千重周匝缠身。终不以此破戒之身。受于信心檀越。一切衣服。复作是愿。宁以此口。吞热铁丸。及大流猛火。经百千劫。终不以此破戒之口。食于信心檀越。百味饮食。复作是愿。宁以此身。卧大流猛火。罗网热铁地上。终不以此破戒之身。受于信心檀越百种床座。复作是愿。宁以此身。受三百矛刺身。经一劫二劫。终不以此破戒之身。受于信心檀越。百味医药。复作是愿。宁以此身。投热铁镬。经百千劫。终不以此破戒之身。受于信心檀越。千种房舍屋宅。园林田地。

  前文云。作是誓言。今文云。复作是愿。故知誓是愿中决断勇烈之志也。一切衣服。饮食。卧具。医药。舍宅。田园。皆信心檀越。为求福故。供养于我。我戒若全。犹须深生惭愧俭用。以施悲敬二田。展转令生福善。如戒有亏。粒米难消。何能酬彼所求。故预设此重誓。以自警防也。

  复作是愿。宁以铁锤。打碎此身。从头至足。令如微尘。终不以此破戒之身。受于信心檀越。恭敬礼拜。

  礼拜。虽不费财。而信心殷重。故有人于三宝所。以恭敬心。一瞻一礼。罪灭无量。福生无边。璎珞经云。菩萨初生时。行七步。次举左足。遍满三千。虚空境界。不娆众生。无觉知者。其有众生。睹足轮相。皆发无上正真道意。斯由如来曩者。礼敬之报。是知得福既多。获罪宁少。今以破戒之身。受他礼敬尚自损福不浅。何能令彼益善。有惭愧者。可深思之。

  复作是愿。宁以百千热铁刀矛。挑其两目。终不以此破戒之心。视他好色。复作是愿。宁以百千铁锥。劖刺耳根。经一劫二劫。终不以此破戒之心。听好音声。复作是愿。宁以百千刃刀。割去其鼻。终不以此破戒之心。贪嗅诸香。复作是愿。宁以百千刃刀。割断其舌。终不以此破戒之心。食人百味净食。复作是愿。宁以利斧。斩破其身。终不以此破戒之心。贪着好触。

  前誓身口。不堪受他四事等供。今誓六根。不应恣染五尘。而不言意根者。五根皆云破戒之心。心即意也。况意根无形。法尘非像。不可同五根为喻。然意根缘于五尘境中。分别美恶。即是法尘。故不可更别立法尘。如此六根。染于六尘。如蝇着唾。犹猴胶五。今丧戒身。永失慧命。是须发重誓以防之。立重难以制之。故宁受百千刀刃矛锥之楚痛。不视好色。乃至贪着好触。好触。即轻衣上服卧具等。今以此誓心。截其恶源。方能生诸善根。故遗教经云。五根贼祸。殃及累世。为害甚重。不可不慎。是故智者制而不随。持之如贼。假令纵之。皆亦不久。见其磨灭。智度论云。如佛偈言。宁以热铁宛转眼中。不以染心邪视女色。有智之人。所不应视。若欲观之。当如母姊。谛视观之。不净填积。淫火不除。为之烧灭。色过既尔。余声香味触。例可知矣。

  复作是愿。愿一切众生。悉得成佛。

  前四誓。虽云自度。然亦兼他。何也。菩萨修行。本为众生。苟不自度。焉能度人。非同二乘之独利。故今此誓。愿生成佛。正显大士之本怀。自利利他共成佛道之大誓也。

  而菩萨。若不发是愿者。犯轻垢罪。

  不发是愿者。不立前之五誓也。若不发十愿五誓。纵有修持。非堕二乘。则感人天福报而已耳。

  ○第三十七冒难游行戒。

  业既结于多生。果报受于未定。遇缘即如响应。未就则且俟余时。冒难游行。如蛾投火。况人身难得如盲龟值孔。倘遘恶缘。稍忘慧照。即生大痛恼。由此而坠堕三途。现失受道之良器。永游长劫之苦津。又复大小诸横。谁能定之。自取夭折。诚可愍也。

  若佛子。常应二时头陀。冬夏坐禅。

  二时者。春秋二季。气序和畅。寒暑不侵。大士行化。无所伤损也。梵语头陀。亦云杜多。华言抖擞。谓抖擞三界贪瞋痴。诸烦恼。而解脱生死之爱缚也。其行则有十二。如大般若经出。一住阿兰若(此云寂静处。离村邑五六里是)。二常乞食。三纳衣(即粪扫服)。四一坐食(日惟一食)。五节量食。六中后不饮浆(果汁也)。七冢间坐。八树下住。九露地住。十常坐不卧。十一次第乞食(不拣贫富)十二但三衣(不畜余长衣服)。斯于饮食衣服住处无所贪着。是离盖障。速获解脱也。大论云。佛所结戒。弟子受持。十二头陀。不名为戒。能行则戒庄严。不能行不犯戒。譬如布施。能行则得福。不能行亦无罪。冬夏坐禅者。冬则寒雪。夏则暑热。复多蜫虫蝼蚁。游行则摚触寒热伤身。复损害物命。故宜坐禅安居也。

  结夏安居。常用杨枝。澡豆。三衣。瓶钵。坐具。钖杖。香炉奁。漉水囊。手巾。刀子。火燧。镊子。绳床。经律。佛像。菩萨形像。而菩萨行头陀时。及游方时。行来百里千里。此十八种物。常随其身。头陀者。从正月十五日。至三月十五日。八月十五日。至十月十五日。是二时中。此十八种物。常随其身。如鸟二翼。

  十八物随身。如鸟之有两翅。任意去来。游行百里千里。受用无乏。据事如是。然理皆有所表。杨枝用净口业。澡豆以净身业。瓶水以涤意业。一钵知足。以离邪命。三衣以除三毒。而披弘誓之甲胄。坐具以安五分法身。钖枝以竖贤圣之标帜。香表戒德氛馥。炉表持戒坚固。奁是香盒。其底平正。表菩萨心地平等。漉囊是救生之慈行。手巾以除无惭无愧之垢腻。刀用降伏四魔。火燧表慧光。以破无明痴闇。镊子用拔烦恼之根株。绳床表坐法空之座。经律以阐明本源大乘心宗。佛像表如来之极果。菩萨像表大士之妙因。欲得极果。要由妙因。欲阶妙因。先明心地。如是十八种物。事备理足。瞬息不可离身。离则非行菩萨之大道也。结夏安居者。从四月十六日结。至七月十五日解。乃九旬禁足。三月䇿修之要期也。

  若布萨日。新学菩萨。半月半月常布萨。诵十重四十八轻戒。若诵戒时。当于诸佛菩萨形像前诵。一人布萨。即一人诵。若二人三人。至百千人。亦一人诵。诵者高座。听者下座。各各披九条。七条。五条。袈裟。若结夏安居时。亦应一一如法。

  常布萨者。谓一岁中。每于黑白半月。恒诵戒经。不可有一缺也。今但举新学者。言旧学已知诸佛半月半月诵戒之恒规。惟恐新学未谙半月布萨之定式。非谓旧学不在诵。故前文云。是卢舍那诵。我亦如是诵。三世诸佛菩萨。亦如是诵。是知非独新学诵也。令在佛菩萨像前诵者。以明大士不异诸佛菩萨诵也。一人布萨。是独住之人。乃至百千人亦一人诵者。是不闹于众听。各各得秉一心也。诵者高座。而声朗。亦显戒法是当尊崇也。听者下座。而普闻。亦明谦卑以敬戒也。袈裟。梵语具云加沙野。华言坏色。亦云赤色。用青黑木兰染为缁衣。如熟桑椹。以别五大色。若其所表功能。名义非一。详如余处。五条名安陀会。此云下着衣。七条名郁多罗僧。此云上着衣。九条名僧伽梨。此云重衣。斯有九品。自九条至二十五条。今略举初品。亦表半月诵戒。出九有。利九界之初门也。一一如法者。谓不但余时。半月半月诵。即结夏安居。亦当一一如法半月半月诵。不得有缺也。若当安居。而不安居。冒寒暑而游行。亦名冒难游行也。今者去圣时遥。正像已过。届当末法。布萨久废。正教罕闻。诸方丛席。十有九而不行。或于晦望升座示众。名为布萨。甚至摆茶夜话。号为羯磨。呜呼。法将灭矣。谁为正哉。特赖有力大人。绍隆圣种。继轨木叉者。救颓纲于斯时。张教网于末季。虽复去圣遥。还同觉世无异弃布萨以充竖义。遂被神而诃𢷤。罗汉自惟清净。世尊犹亲往。召以赴集。我等何人。敢为轻忽。今略举其一二。以自惭警。昔齐。邺东大觉寺。僧范。戒德清高。守禁无亏。曾宿他寺。意欲闻戒。至十五夜。众议停诵。可为竖义。令一僧升座叙曰。竖论法相。深会圣意。何劳布萨。僧常闻耳。忽见一神。形高丈余。勇耸惊人。问竖义者。今是何日。答言。布萨日。神即打之。拽下座。委顿垂死。次问二三上座。答皆同前。神一一陵害。打亦将死。神乃掉臂而出。道俗共睹非一。范师由是自励一生。恭敬说戒。又邺下宝明寺。僧云。襟领大众。于四月十五日。众集欲说戒。云居上首。乃白众曰。戒本防非。人人诵得。何烦数举。可令一僧竖义。使后生开悟。云乃气格当时。无敢抗者。迄于夏末。常废说戒。至七月十五日。将众集。欲自恣。忽失云所在。四出追觅。去寺侧三里许。古冢内得之。遍体血流如割。问之。云曰。有一丈夫。执三尺大刀。厉声瞋我。何得改变布萨。妄充竖义。刀脍我身。痛毒难忍。众接还寺。竭情忏悔。经于十载。说戒布萨。以为常业。临终之日。异香迎焉。

  若行头陀时。莫入难处。若恶国界。若恶国王。土地高下。草木深邃。师子虎狼。水火风难。及以劫贼。道路毒蛇。一切难处。悉不得入。头陀行道。乃至夏坐安居。是诸难处。皆不得入。若故入者。犯轻垢罪。

  恶国界。乃人境俱不善。恶国王则不信三宝。必有轻毁沙门。土地高下。则山陵硗确。地多卑湿。处身不安。林木深䆳。则毒兽恶鬼多聚。师子虎狼。乃害人恶兽。水灾漂没。火灾焚烧。风灾崩折。劫贼抄掠。毒蛇伤人。一切难者。略举前八。其余诸难非一。故云一切。凡有妨命难。梵行难。悉不得入。若知而故入。即犯。或曰大士尚以身饲虎。何得舍之远避。斯言可谓未达正理也。舍身饲虎。以济饥亡。将躯代鸽。而救彼命。冒犯恶国水火。投身劫贼毒蛇。既无利于彼等。又何益于法门。况始行菩萨。忍力未备。徒丧躯形。我见未忘。正念斯失。且待蕴空。神通迅发。或入镬汤炉炭而代苦。或变肉山大身而济饥。此正大士广行六度之妙用。岂与冒难游行而为比哉。问曰。除上诸难不入。设偶遇之。若为措置。答。菩萨学论云。或以因缘遇诸难事。正念对治。不生惊怖。故般若经。佛告舍利子。若菩萨。设于恶兽难中。不生惊恼。亦无恐怖。何以故。即作是念。我当利益诸众生。一切皆舍。若诸恶兽欲啖我者。我当施与。速得圆满施波罗蜜。愿我当成无上正觉时。国土清净。不闻诸恶虫兽之名。设于怨贼难中。不生惊恼。亦无怖畏。何以故。是菩萨。若己所有。皆悉能捐。即作是念。若诸怨贼来欲所须。我当与之。乃至劫取。断我命根。身语意业。亦无瞋恨。速得圆满戒波罗蜜。及得具足忍波罗蜜。愿我当成无上正觉时。国土清净。不闻如是怨贼之名。如经所说。则离惊恼恐怖。无失正念。犹能成就诸功德也。

  佛说梵网经菩萨心地品下略疏卷六

  音义

  宾头卢被打

  宾头卢。此云不动。昔西国有长者。闻宾头卢罗汉。受佛教敕。为末世人作福田。即设大会请僧。三会不见至。长者向一年老上座忏悔。上座曰。我三会皆受汝请。汝自使奴门中见遮。见我年老。衣服弊坏。谓是[泳-永+(隶-木+上)]渧沙门。以杖打我右额破。第二会来。复打我中额破。不得进。第三会来。打我左额破。言讫不见。乃知是宾头卢也。

  沙弥不得衣施

  宋沙门慧全。有一弟子。得阿那含果。候全疾。因曰。阇黎过世。当生婆罗门家。全曰。我坐禅积业。岂方生彼。弟子曰。阇黎信道不笃。兼外学未绝。虽有福业。不能超诣。若作一胜会。得饭一圣人。可成道果。当以僧伽黎布施。若有须者。勿择长幼。全于是设会至施衣时。有一沙弥就全求衣。全谓是自己弟子。云。吾欲议奉圣僧。那得与汝。回忆前言。不得择人。便喜施与。别日见此沙弥。问云。先与汝衣。着不大耶。沙弥曰。徒不得衣。亦有缘事。愧不预会。全方悟先沙弥者。圣所化也。

  毗舍佉

  此云氐宿。谓氐宿直此月生故。即正月十六日。至二月十五日是也。

  泥洹

  即涅槃也。

  堪舆

  谓地能载万物如舆。故称择地人。为堪舆也。

  五星

  荧惑星。镇星。岁星。太白星。辰星。

  狸

  狸有多种。今制不畜者。是鼠狸。小者如鼠。大者如猫。善捕鼠。

  犹猴胶五

  昔有猎人。于猿猴行处。以黐涂其草上。有智猿猴。远避而去。愚痴猿猴。以手小触。即胶其手。以两手欲解求脱。即胶两手。以足求解。复胶两足。以口咬草。辄复胶口。五处同胶卧地。猎人以杖贯挑而去。愚痴凡夫。不善护身。五根染着五欲。被五缚已。随魔所欲。持去也。

  筝

  音争。乐器也。

  箜篌

  上音空。下音侯。乐器也。

  脬

  音抛。膀胱也。

  九有

  欲界六道为一地。色界四禅天为四地。无色界四空天为四地。共为九地。皆有生有死。故云九有。

  九界

  一地狱。二饿鬼。三畜生。四修罗。五人。六天。七声闻。八缘觉。九菩萨。

  罗汉自惟清净

  时大迦宾㝹尊者。在仙人山。心自思惟。今布萨日。我若往不往。常清净。佛知其心念。即飞至其所。告言。汝不恭敬布萨。谁当恭敬。应当先往。不得乘神通往。应步往。迦宾㝹。此云房宿。父母祷此宿而生也。

  脍

  音僧。细切肉也。

  代鸽

  释迦如来往昔为大国王。名曰尸毗。布施不违众生意。天帝释。欲试之。乃令余天化作鸽。帝自化为鹰逐鸽。鸽怖。投王足下。王曰。莫怖。吾今救汝。鹰白王言。鸽足我食。愿王相还。王曰。鸽以投我。鹰曰。惟欲得鸽。不希余肉。若王慈惠。可割王身肉。令与鸽等。我欢受之。王即自割髀称之。鸽身渝重。割身肉尽。犹未与鸽等。王遂连筋骨。扳上秤称之。天帝即复本形。赞叹稽首而去。王身平复如故。

  肉山大身

  释迦如来。往昔为转轮王。名日无胜。发菩提心。出家修道。时值大饥馑。欲以身肉施众生食。即立大誓愿。上彰水山上。便自投身。以本愿故。即成肉山。高广一由旬。人民鸟兽。来食血肉。血肉昼夜生长。渐渐高广至一千由旬。皆具头目四肢身分。乃至十千年中。以身血肉充满一切阎浮提人。夜又鸟兽食。无一念生悔心也。

  十斋日

  初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三十。

  如来现大神通日

  十二月初一日。至十五日。

  不可说不可说转

  谓十大数中。从第十数。不可说不可说。为一不可说转。不可说转不可说转。为一不可说不可说也。十大数如初卷出。

  三轮不空

  若达我能施者。彼受施者。及所施之物。三皆本空。即能摧破执着之相也。

  黐

  音痴。黐胶以黏鸟兽也。

  澡豆

  以小豆。大豆。豍豆。胡豆。豌豆等。为屑。皆堪洗沐。但不得杂香作。若用木槵。皂荚。洗时应在无虫地。无致水入地。虫即闷死。

  四教

  谓释尊一代所说法门。天台智者大师。准义推寻。具明四教。曰藏通别圆也。若勤修六度万行。三阿僧祗劫。铢积寸累而成佛者。藏教菩萨也。此藏教中具有声闻菩萨二门。而今经属菩萨戒。故独表菩萨。然藏教菩萨。偏而未全。亦名偏菩萨也。若前通藏。后通别圆。或钝。但见偏空理。或利。则发心与种智相应。彻上彻下者。通教菩萨也。若下别藏通。上别于圆。离此二。而别为一教者未圆。是别教菩萨也。若发心时。便能成佛度生者。圆教菩萨也。别教菩萨阶位有五十二。明次第修行。一外凡十信。二十住。三十行。四十回向。此三十为内凡。贤位也。十地。等觉。妙觉。为圣位也。圆教者。圆闻圆修。一心具万行。异于次第行也。然圆教位次名与别同。但别教次第渐修。圆教一心圆具。别教位位各不相收。圆教位位互相融摄。是为不同。初外凡五品。一随喜。二读诵。三说法。四兼行六度。五正行六度。内凡十信。圆闻圆信。修于圆行。此五品位也。由此善巧增进五倍深明。得入圆位十信。相似解生。得六根清净也。次明圣位。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皆圣位也。详如义疏。

  无尽藏戒

  谓未受戒时。而十方世界。无非我杀盗淫妄之场。十方世界无非我杀盗淫妄所行之境。既受戒已。则十方世界无非我慈良清直之地。十方有情无非我慈良清直所被之机。故一念中。成就无漏微妙善色。一一遍于法界。一切诸念。亦复如是。是名为无尽藏戒品。一切诸念者。谓不杀。而感慈良。不盗乃至于法界三宝边。得不谤无漏妙色相。又众轻戒中。于法界师友边。得不慢色。乃至于法界法门。得不破坏色。此不杀等戒法。虽无形相可见。而借色表显。故名无漏色法也。

  无作

  无作是戒体。小乘从白四羯磨时得。大乘从三番羯磨得。然此戒体。不起则已。起即全性。性修交成。故有无作。亦云无教。又云无表色。谓不杀盗等法。虽无形相可见。而性必假借色法。以为表现也。所谓非眼处色。是法处色。又云无漏色法。谓杀盗等。是有漏法。不杀盗等。是无漏法。故名无漏色法。言此戒体。凭师一受而发。直至菩提。于其中间。任运止恶。任运行善。不俟再作。故云无作。受之则得。不受则无。持之则坚。功德自然增长。毁之则失。自然堕落恶道。三番羯磨得者。师对佛像前。初番白时。十方世界妙善戒法。由心业力。悉皆震动。二番白时。十方世界妙善戒法。如云如盖。覆行人顶。三番白时。十方世界妙善戒法。从行人顶门。流入身心。充满正报。尽未来际。永为佛种。自誓受者。亦从三番白时得也。
卍续藏第 38 册 No. 0695 梵网经菩萨戒略疏


  佛说梵网经菩萨心地品下略疏卷七

  姚秦三藏法师 鸠摩罗什 译

  广州宝象林沙门 弘赞 述

  ○第三十八乖尊卑次序戒。

  我慢未除。何能敬尊如佛。不依正教。故乖礼失序。非大士之孝顺心。释子之谦逊道也。

  若佛子。应如法次第坐。先受戒者在前坐。后受戒者在后坐。不问老少。比丘。比丘尼。贵人。国王。王子。乃至黄门。奴婢。皆应先受戒者在前坐。后受戒者次第而坐。莫如外道痴人。若老若少。无前无后。坐无次第。如兵奴之法。

  重法故论戒德次第。贵贱靡分。不问生年老少。惟计戒腊尊卑。宁同外道痴人。不重先德。而坐无前后。兵奴无识。焉知礼法。故坐失次第。朝廷犹论爵之高下。佛教岂无德之后先。况其禀受木叉之时。即是生长戒身命慧之日。何得不依戒腊。而论生年哉。问。戒腊宜之。至若君臣父子。僧尼男女无分。宁无混淆乎。答。今当僧尼自分先后。男女各为次序。君若重法。臣自尊戒而居前。君执世礼。臣当避席而在后。免与佛法而作留难。果若重道而忘人忘我。则梵王顶礼于天女。倘论法而无贵无贱。则帝释接足于野干。又奚老少贵贱之可得哉。

  我佛法中。先者先坐。后者后坐。而菩萨一一不如法次第坐者。犯轻垢罪。

  不依戒次。让彼令坐。让者坐者俱犯。昔阿阇世王。请文殊。文殊让迦叶前行。谓其久为沙门。居众罗汉之首。迦叶复让文殊。称文殊神智圣达辩才。乃可为尊。文殊于是前行。由阇王从文殊得无根信。故特请之。意在文殊。不在迦叶。而文殊始让迦叶。不敢违古佛之恒规。迦叶终逊文殊。所以顺请主之本意。如南山神。请华严法师。而置座五百罗汉之上。即其类也。准此则见机得坐。反常合道。应变随宜。正大士善权妙用。故知先戒先坐。是崇戒腊。神智圣达。顺请者之意。尊法尚人。见机从宜。惟恐末世无知。有挟才高而藐视耆德。或恃腊尊。而轻忽智达。心怀我慢。妄谓见机。损福丧德之愆。谁当代受。请自思之。

  ○第三十九不修福慧戒。

  福慧双修。乃大士利生之本行。二严功备。是菩萨成佛之极果。缺一不修。犹鸟之只翅。何能翱翔于霄汉哉。

  若佛子。常应教化一切众生。建立僧坊。山林园田。立作佛塔。冬夏安居坐禅处所。一切行道处。皆应立之。

  此明教化众生修福。略举七事。一僧坊以聚众安修。二山林以荫众行坐。三园以供众蔬果。四田以充僧粮食。五立塔众得瞻依。与人天而作胜福。六坐禅处。以备二时䇿修。七一切行道处。修行道业之所非一。故云一切。如上七事。皆应建立。若教化彼自作。若劝化彼使作。皆令生人天之福。出世之善。建立如是诸处。皆须远离神坛。里社。淫坊。酒肆。屠儿。魁脍之家。始无触娆。讥嫌之过。众得静修道业。比丘作屋。尚制离难处妨处。况菩萨自利利他乎。难处者。有诸恶兽。下至蚁子所恼。妨处者。近屋四边。一寻之内。有众人井。及路。或近悬崖深坑。或近塔他。官地。外道地。比丘尼地等。既无此诸难妨处。犹须先为说法。劝彼自生喜舍之心。不可强求多索。致彼退失信向之念。闻施如避债。见僧犹逢仇。如昔天竺旷野城中。诸比丘为作房舍。乞求过繁。时诸居士遥见比丘。即各自闭门逃避。迦叶白佛。佛诃责诸比丘已。因为说昔恒河边。有梵志修道。常被一龙出水绕身。忧愁致病。佛教彼从龙。乞颈下宝珠。自此龙不复来绕。又有林中诸比丘。患鸟夜鸣。乱于禅定。佛教比丘从鸟乞两翅。鸟即出林。更不复还。佛告诸比丘。汝等当知。乃至鸟兽。尚不喜乞索。况复于人。多所求索而不憎恶耶。今时或有假公济私。托事募化。诬因昧果。千劫难以酬偿。浪用信施。万世不复人身。自损损他。冒名教化作福。诚为法门中大贼。

  而菩萨。应为一切众生。讲说大乘经律。若疾病。国难。贼难。父母兄弟。和尚阿阇黎。亡灭之日。及三七日。四五七日。乃至七七日。亦应讲说大乘经律。一切斋会求愿。行来治生。大火所烧。大水所漂。黑风所吹船舫。江河大海罗刹之难。亦读诵讲说此经律。乃至一切罪报。三恶。八难。七逆。杻械枷锁。系缚其身。多淫。多瞋。多愚痴。多疾病。皆应讲此经律。而新学菩萨。若不尔者。犯轻垢罪。

  应为一切众生讲说大乘经律者。是总举修慧之大纲。后文别明修慧之缘境。疾病者。由此经律能疗众生烦恼恶业罪报故。国难者。由此经律能守护心王。灭诸怨敌。种种灾患故。贼难者。由此经律能摧六贼。及诸劫掠故。父母等亡灭者。由此经律利益存亡。故能资中阴冥识。往生净土。或受人天乐报。而终趣菩提故。斋会求愿者。由此经律本具行愿。是以能满一切众生所求故。行来治生者。由此经律具诸法财。是以能成就众生珍宝义利故。大火者。由此经律能灭众生烦恼瞋火故。况诸草木𦦨乎。大水者。由此经律能竭众生爱欲生死大河故。况于漂溺之患乎。黑风所吹者。由此经律能于苦海作大慈航。渡诸众生直至彼岸故。况诸世间罗刹鬼国之难。而不超越乎。一切罪报者。罪报非一。故略举下之数种。三恶八难七逆者。谓此经律是断恶生善之源。故能令众生出三恶道。而生三善道。又此经律殊胜。转祸为福。故能超八难而获诸胜报。又此经律是孝顺之本。故能除于七逆罪报也。杻械枷锁者。由此经律具解脱之妙用。故能除众生内外缠缚之苦也。多淫瞋痴者。由此经律出生清净心。慈悲心。智慧心。故能灭诸众生三毒之害也。多疾病者。前云疾病。是一疾之苦。今言多者。略则四大乖常。种种痛恼。广则四百四病。八万四千尘劳烦恼交逼。今此经律。本具常乐我净四德。出生八万四千诸善法门。故能疗诸众生千苦万疾也。若不尔者。谓不如上一一广修福慧。即犯。力不逮者。不犯。

  如是九戒。应当学。敬心奉持。梵坛品当广明。

  从不行救赎戒。至此不修福慧之九戒。当勤学习。恭敬奉持也。如欲广知。当如大本梵坛品所明。

  ○第四十拣择受戒戒。

  大士以普度为任。慈悲为怀。有求不拒。无往不济。故无所拣择也。

  若佛子。与人受戒时。不得拣择一切国王。王子。大臣。百官。比丘。比丘尼。信男。信女。淫男。淫女。十八梵天。六欲天子。无根。二根。黄门。奴婢。一切鬼神。尽得受戒。

  盖由本源平等。故不堕人天贵贱幽显之数量。心地具足万法。故普摄高下僧俗净秽之善心。况大士等视众生。犹如一子。宁有拣择。分别者哉。

  应教身所著袈染。皆使坏色。与道相应。皆染使青黄赤黑紫色。一切染衣。乃至卧具。尽以坏色。身所著衣。一切染色。若一切国土中。国人所著衣服。比丘皆应与其俗服有异。

  世俗所尚者。五大色。出家不类俗法。故云皆使坏色。与道相应也。青者。非深青。及纯青。乃泥青也。黄者。非大黄。浅黄。乃黄兼赤染。即木兰色也。黑者。非全乌皂。如外道服。乃兼紫染。如熟桑椹。名为缁衣。故就此五种色中。皆使坏色。以别世俗青黄赤黑紫。五种艳色也。舍利弗问经。以此五色。表五部所能。非实令着。若着即同世之五彩。何名坏色。与其俗服有异。宁免末法袈裟变为五彩之责也。一切国土人所著衣服者。谓诸国所制衣服。各有不同。然不出二种。一形不同。二色不同即此方所制。是袖衣。所尚是五大色。天竺所制。同于梵天方服。色同五大。而多尚白。出家所著方服。皆悉割截。染使坏色。故云比丘皆应与俗服有异。曾未言及在家受戒者着。今有阿师。不谙经律之旨。不分僧俗之制。授在家男女五戒。令着比丘五条袈裟。授在家菩萨大戒。使着二十五条僧伽黎。僧俗混乱。大乖圣制。得罪弥重。宋。慈云忏主。三衣辩惑篇。已辩悉。可自讨明。优婆塞戒经。听畜三衣。谓令其供养。知是福田衣。离染服。时念解脱。以求出离。非谓使其披着。义净三藏。亲游西域。目睹沙弥。曾未见有披着比丘五条。七条衣。其所著者。惟是钵吒。以其未入僧宝之数。未堪着福田之衣。着即得罪。而其俗士。宁堪为人天福田乎。然在家菩萨。当随国所制。惟可染使坏色。或可随宜所著。但不特为庄严。不染无犯。如王臣之服。各自有制。男女亦别。岂得皂白不分。漫为概论耶。乃至卧具尽以坏色者。谓比丘除三衣外。所有一切衣服。下至卧具。尽皆染作坏色。卧具。即被帐毡褥等。

  若欲受戒时。师应问言。汝现身不作七逆罪不。菩萨法师。不得与七逆人现身受戒。七逆者。出佛身血。弑父。弑母。弑和尚。弑阿阇黎。破羯磨转法轮僧。弑圣人。若具七逆。即现身不得戒。余一切人。尽得受戒。

  如来行满圆果。宿障久寂。非人天魔王。所能得便。今言出佛身血者。如提婆达多。推石压佛。由碎石迸伤佛足指。是为出佛身血也。今虽无佛。依法亦须问之。父母。有生育之大恩。和尚阇黎。有生戒身慧命之重德。破羯磨僧者。梵语羯磨。此云作法办事。僧是三宝之一数也。破。谓同在一大界内。极少下至八比丘。分为二部。一部四人。别作布萨羯磨僧事。是名为破。比丘尼众。别作羯磨。亦尔。破转法轮僧者。轮名八正道。下至九比丘。一人自称作佛。余四党之。倒说经律。令人舍正见。而入邪见。无论界内界外尽破。惟尼不能破。由具五漏之体。无人信彼作佛故。是二皆名破和合僧也。圣人者。有大小乘。小乘即阿罗汉。涅槃经明三种杀。杀三果人。但入中杀。不在上杀。故非逆。大乘即菩萨。有三。或取解行以上。或取七心以上。或但不作二乘者。即不退转菩萨是。杀此皆犯逆。逆者。谓于波罗夷。更增以下害上。名为大逆。是不道罪也。如此七逆。随作其一。即不得戒。然本源心地。虽复平等。无凡圣善恶之分。而此等人。自逆本源。沉生死海。坏其心地。焦菩提芽。不发戒体。戒善不生。故云不得戒也。

  出家人法。不向国王礼拜。不向父母礼拜。六亲不敬。鬼神不礼。但解法师语。有百里千里。来求法者。而菩萨法师。以恶心瞋心。而不即与授一切众生戒者。犯轻垢罪。

  如有臣子奴婢等出家。不知出家之法。复行臣子奴婢之俗礼。紊乱出世之大道。若已知出世正法。则不应修世间之礼。若尊重恭敬心地大戒。则无论贵贱亲疏之分。但解法师语。即当与授菩萨正戒也。不远千里而来求法。则其诚心恳意可知。即应令其如法忏悔已。然后授之。若不即与授。或以恶心瞋心而拒彼。或希利养而卖戒。故犯也。若其根器未堪。或非发上求下化之心。惟邀名利。自高之念。或其心未诚。志未坚。而不生难遭之想。如昙无谶之勉道进。不即与授。正大士善权。观机化导。彼此多生功德。岂可与恶心瞋心。等视者哉。不礼君亲者。谓出家不存家人之礼。出俗无沾处俗之仪。出家为佛之子。尘外之宾。虽未得道。已是三宝中之人。天魔震慑。帝释归依。设若反敬。僧宝失尊。三宝既缺。人天无依。出家秪当精勤行道。以报君亲。代君亲礼敬三宝。以祝康宁。是为出家尽忠尽孝。敬君爱亲之大礼。岂同世间。以擎拳屈膝小节。而为忠孝乎。顺正理论云。国王君主。于诸比丘。定无希求礼敬事者。惧损其德。及寿命故。如昔优陀延王。纳佞臣谗。谓宾头卢。王每至问讯。而不起迎。遂生恶念。今往不起。当夺其命。时宾头卢。知王恶念而来。即自思惟。我若起迎。彼便失位。若不起迎。彼夺我命。即堕地狱。宁令失位。不令堕地狱。便起远迎。其后七日。失于王位。被慰禅国王。擒捉锁足七年。南山云。自教法东渐。亟涉窊隆。三被屏除。五遭拜伏。此非休明之代。乃是暴虐之君。故使布令非经国之谟。乖常致良史之诮。事理难反。还习旧津。是以初东晋成帝六年。庾冰辅政。帝在幼冲。为帝出诏。令僧致拜。时尚书令何充谢广等。建议不合拜。往反三议遂寝。又安帝元初中。大尉桓玄。上书令拜。尚书令桓谦。中书王谧等。抗谏曰。今沙门虽意深于敬。不以形屈为礼。迹充率土。而趣超方内。是以外国之君。莫不降礼。良以道在则贵。不以人为轻重。玄又致书远法师。远着沙门不敬王者论五篇。其事因息。安帝复政。还崇信奉。魏太武七年。道士寇谦。司徒崔皓。谗于佛法。帝然之。遂灭佛法。逃僧枭斩。后延昙始沙门。顶礼悔过。帝感疠疾。遂诛崔氏。还兴佛法。自普失御中原。虽国分十六。而各各信法不亏。唯赫连㪍㪍。据于夏州。𠒋暴无厌。以杀为乐佩像背上。令僧礼之。后为天震而死。及葬。又震出之。其子昌袭位。破长安。灭佛法。逢僧皆戮。沙门昙始。被刀不伤。因尔改心。寻为北朝后魏所灭。周武帝。初信佛法。后纳道士张宾。及卫元嵩之谗。将除佛教。道安法师。着二教论抗之。遂释道二教双除。不满五年身殁。堕大地狱。唐祖太武。沙汰佛道。制拜君亲。敕威秀道宣等上表。及臣僚书。国议不行。武宗会昌五年。道士刘玄静。赵归真。非毁释氏。沙汰佛寺。六年帝崩。宣帝立。复佛寺。诛刘玄静毁寺之罪。斯等备载广弘明集。及不礼俗事书中。今略录此。以晓僧俗。吾恐其末法出家者。贪名利而为自轻。甘下流而不顾耻。屈膝于王侯之庭。致礼于公卿之舍。深辱法门。大伤正教也。鬼神不礼者。顺正理论云。诸天神众。于优婆塞边。无敢希求礼敬。昔北方多闻天王。请目连舍利弗尊者。五百圣僧。至自宫中。设供养已。复启尊者曰。从今后。诸出家在家受佛戒者。至我庙中。皆应施我偈颂。我等眷属专诚护持正法。令出家在家佛弟子。于一切时。恒无恼害。若乐礼敬天神。便与外道等无差别。天王尚不礼。况余鬼神。故致拜天尊。而像颠倒。方等经云。不得祭祀鬼神。亦不得轻于鬼神。优婆塞戒经云。若优婆塞。为诸舍宅及身命。祠祀鬼神者。不失戒。若至心礼外道鬼神者。失戒。若祠祀时。不得杀害生命。

  ○第四十一为利作师戒。

  自无实解。为邀名誉。自误误人不少。虽有实解。而图供养。自败败他非轻。诚非化导之仪。深乖财法之施。故虚空藏经云。名闻利养。是诸罪本。是也。

  若佛子。教化人起信心时。菩萨与他人。作教诫法师者。见欲受戒人。应教请二师。和尚。阿阇黎。二师应问言。汝有七遮罪不。若现身有七遮罪者。师不应与受戒。若无七遮者。得与受戒。若有犯十重者。应教忏悔。在佛菩萨形像前。日夜六时。诵十重四十八轻戒。苦到礼三世千佛。得见好相。若一七日。二三七日。乃至一年。要见好相。好相者。佛来摩顶。见光。见华。种种异相。便得灭罪。若无好相。虽忏无益。是人现身。亦不得戒。而得增益受戒。若犯四十八轻戒者。对首忏悔。罪便得灭。不同七遮。而教诫师。于是法中。一一好解。

  大士教化人。发起自心。还信自心作佛时。欲求受心地大戒。应教彼请二师。二师应问。汝有七遮罪不。七遮。即是七逆。谓此罪能遮障圣道。逆于本源心地。故不得戒。若未曾经受戒人。即无弑二师逆。若已曾受心地戒。犯七逆。不通忏悔。或声闻人。今发大心。求受正戒。而声闻秪有五逆。无弑师逆。亦当以弑师逆问。按本经前文。惟请一师。今言二师。以成七逆。而二义皆得。但未见请师之文。地持璎珞。止请一师。应在佛菩萨像前受。师当在傍。不得背像坐。凡为师范。须一一明解。经论中受法。然本经受法。久已失传。可依地持。璎珞。详自讨明。不可自师己心。难免违教。无知之罪。复令他终身不得戒。近素花旭师。律仪辑要后集。受法简明。其余开导䇿发。当谅彼机宜。若有犯十重者。此谓曾已受心地戒。而于十波罗夷中。随犯一重也。三世千佛者。过去未来现在。各有千佛。如千佛名经出。若苦到礼佛忏悔。则犯戒黑业已除。戒体离诸障蔽。无作重明。如云消月朗。故见光。菩萨心地。复得开敷。故见华。诸罪消灭。而当体即空。转为河沙性德。故见种种异相。空即真空实相。实相无有别相。即此罪相是。达此相本空。则无罪不灭。无德不显。还同大觉。是真佛子。故佛来摩顶也。若心不恳切苦到。故无如上好相。虽忏而罪不灭。戒体不复。戒善不生。故云无益也。得增益受戒者。非永无益。今虽不得戒。由忏悔力故。亦增长向后得戒之益。以向后忏心不歇。殷勤苦到。如泰山崩。二年三年。得见好相。即得戒也。既见好相。知是罪灭因缘。勿生取着。取着即为魔得便。故经云。若作圣解。即堕群邪。是也。对首者。谓犯轻垢。即对一菩萨比丘前。发露忏悔。罪便消灭。不须好相也。不同七遮者。上虽教七遮人悔罪。而现身不得戒。今犯十重。见相罪灭。轻垢对首便除。故云不同也。一一好解者。于此许忏不许忏。得戒不得戒。一一善能解知。方堪为人师范。然忏法有其三种。谓作法。取相。无生也。作法者。昼夜六时。清净三业。在佛菩萨像前。披陈发露。苦到忏悔。是也。取相者。定心运想。取相现为期。于道场中。见佛摩顶。或见光见华。或于梦中。见种种瑞相。于此诸相。随见其一。罪便得灭。是也。无生者。一切罪业。皆从虚妄颠倒心起。若了我心不生。罪福无主。观业实相。见罪本源。法界圆融。真如清净。故经云。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即其义也。问。实相无相。当云何念。答。以无念之念。念无相之相。以无相之相。相无念之念。若于念外。别有实相。实相之外。别有于念。即非念实相也。其作法忏。能灭违戒罪。取相忏。能灭性罪。无生忏。能灭无明烦恼罪。忏法虽三。不出事理二途。前二属事。后一属理。止观云。事忏。忏苦道业道。理忏。忏无明烦恼道。金光明记云。三种忏法。同时而修。无生是正。二为助缘。斯乃正助合行。如膏益明。证理弥速。本经虽不言无生。而第一义谛。即无生也。或有单修前二助道。如南岳。立有相安乐行。不入三昧。但诵持故。亦得见上妙色相。即本经六时礼诵。苦到忏悔。佛来摩顶等是也。如是忏法。甚为微细。须咨明师。学忏悔处。及忏悔法。方可入于道场。行其事仪。此三种忏法。经论疏记广陈。斯不繁述。戒体还生。是忏业道。眼耳诸根清净。是忏苦道。

  若不解大乘经律。若轻若重。是非之相。不解第一义谛。习种性。长养性。性种性。不可坏性。道种性。正法性。其中多少观行出入。十禅支。一切行法。一一不得此法中意。

  轻重是非之相者。谓此心地正戒。犯小即污心源。对首忏悔便净名轻。犯大即失戒。要见好相方除名重。于此轻重二途。明了辩析。如何是犯。如何非犯。是为善解戒之名相也。第一义谛者。此心地戒。其体湛寂。非重非轻。而轻重宛然。其性虚明。无是无非。而是非灼尔。迥出二边。而双泯双照。显中道理。而绝议绝思。故名第一义谛。是为善解戒之义理。故智度论。名为具足戒。谓菩萨持中道第一义谛戒。用中道慧。遍入诸法。无戒不备。是名具足戒也。相不解。则持犯昧然。理不解。则不识本源心地也。此六种性中。习种性者。是十住位。名铜宝轮菩萨。即上之十发趣心。谓此菩萨。初从十信趣入。研习真谛。以修空观。开慧眼。成一切智。得位不退。故名为住。长养性。性种性。此二通对十行位。名银宝轮菩萨。即上之十长养心。谓此菩萨从真入俗利生。进修假观。分别十界差别种性。长养圣胎。见俗谛理。开法眼。成道种智。由前十住。发真悟理。从此进趣。故名为行。不可怀性。道种性。此二通对十回向位。名金宝轮菩萨。即上之十金刚心。谓此菩萨修中道观。任运施设。无功用道。行愿事理。悉皆和融。流入法界。回事向理。乃至回能修所修。向于法界。性如金刚。故不可坏。由始正修中。故名道。望后能生佛果。故名种也。正法性者。亦名圣种性。此通属十地。等觉。妙觉位。从初地。至十地。用中道观。以智断惑。深而又深。地地各破一分无明。显一分三德。证入十地。开佛眼。成一切种智。皆名琉璃宝轮菩萨。按璎珞经。别出等觉。性妙觉性。复由深入中道观。达无始无明。穷尽源底。智极边际。断最后一品微细无明惑。登中道山顶。与无明父母别。是有惑可断。名有上士。是摩尼宝轮菩萨。即等觉位也。究竟解脱。朗然大觉。妙智穷源。无明习尽。翛然无累。故无惑可断。寂而常照。圣中之圣。名无上士。是水晶宝轮菩萨。即妙觉极果佛位也。其中多少观行出入者。谓从上经历三贤十圣位中。随人根性利钝。所用禅观功行之不同。断惑证真有巧拙之差别。利则巧用功少。钝则拙用功多。出入诸禅三昧。故云观行也。十禅支者。于四禅中。除其重出支。正有十支。一觉。二观。三喜。四乐。五一心。六内净。七舍。八念。九慧。十不苦。不乐。此十虽是世禅。而能入贤圣阶位也。一切行法者。总结上进修功行。一切法门。如此观行诸法。璎珞本业经详明。一一不得此法中意者。如上进修之法。甚深微妙。若一一不解其中意旨。非贪利则愚痴。而为人作授戒师。譬如庸医疗病。必致令人夭折。亦如以盲瞽为导。终使堕坑落堑。取一时之名利。致他尽寿。戒不沾身。轻举罔为。误他法身慧命。事实非小。故此兼制。不解即犯(本经四教并谈。而属别圆。故以轮配性)。

  而菩萨为利养故。为名闻故。恶求多求。贪利弟子。而诈现解一切经律。为供养故。是自欺诈。亦欺诈他人。故与人授戒者。犯轻垢罪。

  为利养名闻。故云恶求。贪利无厌。是名多求。学在师后名弟。解从师生名子。内不谙经律之旨。无惭无愧。是为自欺诈。外诈现能解之相。是为欺诈他人。前第十八戒。专以无解作师故制。此戒兼为利养故犯。据此则禅观。教理兼通。无贪利邀名之心。方许为师。不犯。非解一句。一偈。一律部。便可为人授戒。而得无罪。故义疏云。言师必论德业成就。是出家菩萨。具足五德。一持戒。二十腊。三解律藏。四通禅思。五慧藏穷玄。言持戒。则如十愿。五誓之坚贞。言十腊。则受具已经十夏。言解律藏。则律有大小两乘。罪有性遮。止作持犯。戒有道有定。有世间有出世间。有解脱。有别解脱。有三。有五。有八。有十。十有在家。出家。有男有女。有二百五十。有三百四十八。乃至五百。三千八万。诚哉。藏之广大。虽曰无尽。而为师者。无所不通也。言通禅思。是诸禅定三昧之总名。悉由持戒摄心。妄念凝寂。虚明返照。善晓出入。巧达沉浮。离诸昏散。是为通达禅思也。言慧藏。则包含万法。洞彻其源。贯摄其义。若心若境。若事若理。穷微得妙。随机演说。而无壅无滞。是曰慧藏穷玄也。发隐云。此之五德。贵乎兼备。亦或末世。五德难全。有戒腊卑。德亦可师。犹胜徒老无知。不能诲人也。有慧无定。解亦可师。犹胜枯禅哑羊。不能说法也。若不尔者。传扬戒法。厥任匪轻。无知罔行。授者受者。均不免罪。慎之重之。

  ○第四十二为恶人说戒戒。

  不识机宜。是无慧目。根力未堪。反令颠坠。预为陈说。后受心轻。未发大心。闻生谤毁。凡不纳受大乘木叉。非执世见。即泥小教。皆名恶人。

  若佛子。不得为利养故。于未受菩萨戒者前。若外道恶人前。说此千佛大戒。邪见人前。亦不得说。除国王。余一切。不得说。

  在外道恶人邪见人前说戒。非独为利自害。实焦彼菩提芽也。说者。或诵说。或解说。或为授戒。或听彼布萨时。闻说也。然此千佛所传大戒。非未发菩提心。及外道恶人之所堪闻。以其非器故。如师子乳。非玻璃盏。不能容纳。倘后舍邪归正。发广大心。乃可为说。国王。是一国所尊。如来付嘱。令外护三宝。故大小乘戒。佛悉听说。自余一切无信人。及未受千佛大戒人。不得说也。涅槃经云。昔十五日僧布萨时。有一童子。在隐屏处。盗听说戒。金刚力士。以杵碎之。身如微尘。是知为师者。不可不慎也。

  是恶人辈。不受佛戒。名为畜生。生生之处。不见三宝。如木石无心。名为外道。邪见人辈。木头无异。而菩萨于是恶人前。说七佛教戒者。犯轻垢罪。

  不别善恶贤愚。故如畜生。不受千佛大戒。失菩提种子。故于生生之处。不见三宝。虽处人伦。不知归向出世大道。故如木石无心。从迷至迷。六根昏塞。故如木头无异。此心地戒。虽三世诸佛同说。而近从七佛授受传来。正所以见其亲切。不可不拣择自重。而轻为外道。未受戒人说。至令自损陷他。过非小也。前戒制拣择。此戒制为恶人。正不拣择中。而拣择显然。前不拣择。是普心慈心。今须拣择。具智眼慧眼。慎不可泥不拣择。妄授恶人愚人大戒。而反自谓慈悲。令种善根。纵彼不生毁谤。而无心习学。不识开遮持犯。持犯既昧。必堕三途。是则令种善根。而反成恶果。如此授戒。非愚痴。即为名利故也。若果欲令种善根。可教归信三宝。于五戒中。观其能受几分。乃为授之。或授与八戒。教令发愿回向。以求无上菩提。岂不深益前人者哉。

  ○第四十三无惭受施戒。

  自身负罪。岂福他人。不求忏悔。是无惭愧。滥受信施。自损损他。过当如何。

  若佛子。信心出家。受佛正戒。故起心毁犯圣戒者。不得受一切檀越供养。亦不得国王地上行。不得饮国王水。

  既具信心出俗。岂当故犯千圣所传之正戒耶。国王本以地水。给施善人。苟有毁犯。则戒德匪存。故地虽大。而无处容足。水满江河。而一滴难消。何况檀信。四事供养。十方常住僧物。堪能受用乎。倘犯轻垢。即当如法忏悔。方消信施也。

  五千大鬼。常遮其前。鬼言大贼。若入房舍。城邑。宅中。鬼复常扫其脚迹。一切世人。皆骂言。佛法中贼。一切众生。眼不欲见。犯戒之人。畜生无异。木头无异。若故毁正戒者。犯轻垢罪。

  大论云。菩萨具足五百戒法。是知今五十八戒。乃戒之根本。持之则有五千善神拥护。犯之则有五千大鬼随身。如世贵位。车马仆从。时随拥卫。一犯王法。杻械皂卒。常随防禁。斯乃善恶途分。理本自然也。遮其前。正不许行国王地。言大贼。谓其亏害千佛大戒。扫其迹者。毁戒不能上升。如龟拽尾。嫌其秽污房舍道路也。佛法中贼者。盗披佛衣。偷餐佛食。在佛法中反害佛法。故名为贼。持戒威仪。人皆瞻仰。犯戒衰相。众生恶见。不识持犯。何异畜生。身无戒体。木头何别。是则生无吉利。福德日消。死堕阿鼻。穷劫难出。此戒谓其所犯。已依犯结罪。不肯如法忏悔。无惭无愧。冒受施利。故复犯轻垢也。言五千善神拥护者。一戒。天帝遣十神。护持戒行者。五百戒故有五千善神也。然人身两肩。自有神守护。与身同名。与身同生。虽常护人。必假心固。神守则强。戒若不坚。守者惶怯。而所遣神。宁不还归天上。五千大鬼。岂不遮其前耶。

  ○第四十四不供养经典戒。

  三宝等视。二严齐修。正大士之本行。不供则失上求之心。不书便乖下化之道也。

  若佛子。常应一心受持读诵大乘经律。剥皮为纸。刺血为墨。以髓为水。析骨为笔。书写佛戒。木皮谷纸。绢素竹帛。亦悉书持。常以七宝。无价香华。一切杂宝为箱囊。盛经律卷。若不如法供养者。犯轻垢罪。

  念无间断曰常。心离散乱曰一。乃显精勤笃志之至极。皮血骨髓书写。以显为法忘身之无惜。无价杂宝为箱囊。是重法以轻财也。此中总列五种。一一心受持不忘。二闇读通利。三朗诵令闻。四书写流通。五恭敬供养。此五。经论互出。或五或六。皆名法师。然开合略异。如法华文句。一受持。二读文。三熟诵。四解说。五书写。而缺供养。本经缺解说。然三十九戒。已出讲说。及四十一戒。谓一一好解是也。据智度论。一信力名受。二念力名持。三看文为读。四不忘为诵。五宣传为说。六难晓须解。此亦缺供养也。一切诸佛。由学大乘经律。而成等正觉。故知经律。是诸佛之母。若不如法至诚供养。是轻三世佛母。名为不孝。故得罪也。木皮如桦皮等。谷是楮树皮。可以造纸。绢帛。皆素织成。素亦白练也。此方上古未识造纸。多用竹简木牍。然各国所用。今古不同。宜随时方用之。如五夫竺。用桦皮。贝多罗叶。及以白氎。此方造赫蹄纸。始自前汉。至后汉和帝时。蔡敬仲。用树肤。及弊布。鱼网。造纸。今多用竹。及楮皮作。以此书写流通。是为财法二施。广布无尽矣。心地观经云。法宝有四种。一教法。二理法。三行法。四果法。一切无漏。能破无明烦恼业障。声名句文。名为教法。有无诸法。名为理法。戒定慧行。名为行法。无为妙果。名为果法。如是四种。引导众生。出生死海。到于彼岸。诸佛所师。即是法宝。所以者何。三世诸佛。依法修行。断一切障。得成菩提。尽未来际。利益众生。以是因缘。三世如来。常能供养诸波罗蜜。微妙法宝。何况三界一切众生。未得解脱。而不能敬微妙法宝。我昔曾为求法人王。入大火坑。而求正法。永断生死。得大菩提。是故法宝。能破一切生死牢狱。犹如金刚。能照痴暗众生。如日临世间。乃至犹如险路导师。善诱众生。达宝所故。三世如来所说妙法。有如是等。难思议事也。

  ○第四十五不化众生戒。

  上求下化。始名菩萨。与此相违。名实俱乖。焉称大士行愿乎。

  若佛子。常起大悲心。若入一切城邑舍宅。见一切众生。应当唱言。汝等众生。尽应受三归十戒。

  大士以化度为怀。拔苦念急。故常起大悲心。此心须臾不可忘。故曰常也。一切众生者。本该六道。而菩萨未得天眼。于城邑舍宅懀闹之处。未易得见天神。修罗。地狱。饿鬼。所可见者。惟人及畜耳。今此文中。是令人发心。以人有尊卑贵贱。故云一切。次令畜生发心。后入山林川野寂寞之处。乃兼鬼神等。应先以种种方便。教令发大信心。后授与三归十戒。若不先教发心。便与说戒。即是与恶人授戒。故令反邪归正。先受三归。由三宝护持力故。三恶八难罪灭。次授波罗提木叉十种正戒。为菩萨道之根本。若依文殊问经。令菩萨受十善法。与沙弥十戒文同。按大集经。令受十善道戒。一不杀生。乃至十不邪见。以此善根。回向无上菩提。是人速满六波罗蜜。于净土而成正觉。据此则当随机所堪授与亦得。璎珞经云。法师先为解说。使其乐着。然后授与。地持经云。菩萨见有众生修邪法斋。而求解脱。即为彼说贤圣八斋。断彼邪见。若身求度。不究竟法。授少方便。得大果斋。是为菩萨。以少方便起无量善根(八斋。即八关斋戒)。

  若见牛马猪羊一切畜生。应心念口言。汝是畜生。发菩提心。

  大士见一切畜生。应起大悲心。念其无始劫来。迷失真性。妄造惑业。枉受轮回苦报。作是念已。乃口告言。汝是畜生。当求出离。勿枉受此苦。无有休息。如是令知名识苦。心求解脱。归向大士。然后教发菩提心。此心即诸佛圆明觉体。众生本源自性。迷此心而不发。则轮回六道。三恶炽然。穷劫不已。若能发起此心。则挈露本源心地戒体。而三归十戒。便已现前。大士斯时。方为作证明。更授与三归十戒相也。

  而菩萨入一切处。山林川野。皆使一切众生发菩提心。是菩萨。若不发教化众生心者。犯轻垢罪。

  先令人畜发心。今随方随见。而令发心。足见大士普化之心。无往不利。救度之念。无时不切也。一切众生者。人天鬼神。边独地狱。乃至禽兽。鱼鳖。蛇虫等类。勿谓蠢动无知。舍而不化。然含灵觉性。多有不迷。如鹦鹉闻四谛生天。至成辟支佛果。猕猴献蜜。次生出家成道。鸟听经而生忉利。雁闻法而生三十三天。池鱼听偈。而为天子。海鲸闻名。而舟免难。如斯之类。不可胜举。纵迷不觉。由法力加持。亦令获益。如舍利弗为患狗。及毒蛇说三法印。俱生富家。后成圣果。地狱闻经题而尽出火坑。又如真言咒语。人那解知。受持则从心所愿。乃至咒枯树。还使生华。无情尚尔。况有情而不获益。如来金口所宣。一言一字。凡情岂能思测。故律制比丘。凡至神庙。或树下水边等处。皆诵伽陀。今大士知一切众生。具足觉性。故教化普度心无间断。如不发是心。即违菩萨大愿。故得轻垢。

  ○第四十六说法不如法戒。

  法是佛母。而大士不为自重。焉能令他致敬。野干犹知自尊。盗果亦知非法。而菩萨法师。可乖常式乎。

  若佛子。常应教化。起大悲心。若入檀越贵人家。一切众中。不得立为白衣说法。应在白衣众前。高座上坐。

  以具大悲心故。常为在家出家说法。然说时。须要如法。若不如法。说者听者。俱招慢法之愆。贵人即士宦。一切即庶民。白衣者。俗好素服。故此为称也。应在众前者。谓不得在彼背后也。高座。谓升高座而坐。上坐。谓在彼。众首上坐。斯皆尊法之仪。非自为高慢之相。或暂时开示。彼此俱立无过。律本云。人在高坐。己在下坐。人坐己立。人卧己坐。皆不得为说法。除病。不犯。

  法师比丘。不得地立。为四众说法。若说法时。法师高座。香华供养。四众听者下坐。如孝顺父母。敬顺师教。如事火婆罗门。其说法者。若不如法说。犯轻垢罪。

  上为白衣未受戒者普说。今为在家出家四众别说。高座香华。是四众重法尊人也。听者下坐。是自为谦卑。而敬上之礼也。如孝顺父母者。是执弟子礼。而尊敬于师也。如事火婆罗门者。是天竺邪见外道。昔此世界。劫初之时。忉利天子。欲观阎浮提园林。流泉等。从天来下。观已复还天上。身光如火。林中外道遥见。妄谓世人供养火故。得生天道。故彼每于日将欲没时。遂通夜然大火聚。向之跪拜。尽诚致敬。而礼事之。今借为喻。敬顺正法。如彼敬事火之至诚也。若不如法说者。谓乖说法之仪。非谓不善说法也。若法说非法。非法说法。即属第十六。及前倒说僻说戒也。

  佛说梵网经菩萨心地品下略疏卷七

  音义

  梵王顶礼天女

  时大梵天王。闻如意宝光耀天女说菩提行。即与诸天众。从座而起。恭敬顶礼如意天足。

  帝释接足野干

  野干。似狐而小。色青黄如狗。巢于绝岩高木上。昔一野干。为师子逐。堕一野井中。安心分死。说无常偈。天帝释闻之与诸天众。到其井侧曰。不闻圣教。久处幽冥。向说非凡。愿更宣说。野干曰。天帝无训。不识时宜。法师在下。自处其上。初不修敬。而问法要。天帝于是接出叩头忏悔。以天宝衣。积为高座。请说法要。复从受十善戒法。

  山神请华严法师

  隋禅定寺。僧慧悟。京兆人。曾与一僧同隐终南。悟受持华严。彼诵涅槃。木食岩栖。各专其业。忽一人来请就宅赴斋。二僧相推。请者云。请华严法师。悟因随往。乃山神也。复请五百罗汉。皆推悟于上座。

  钵吒

  此云缦条。即是大氎。与袈裟量同。总为一幅。出家沙弥。令染使坏色披着。百一羯磨云。求寂之徒。缦条是服。而有辄披五条。深为罪滥。神州之地久扇斯风。此成非法。勿令披着也。

  紊

  音问乱也。

  窊

  音蛙。污下也。

  周武入地狱

  周武帝。灭佛教。未满一年。疠气内蒸。身疮外发。恶相既现。悔无所措。隐于云阳宫。七日即崩。大唐吏部尚书。唐临冥报记云。外祖隋左仆射齐公。亲见文帝问死者还活人云。初死见周武帝云。为我相闻大隋天子。昔与我共食仓库玉帛。我今为灭佛法事。极受大苦。可为我作功德也。文帝遂敕天下人。各出一钱。为彼追福。又隋开皇八年。京兆杜祈死。三日而苏云。见阎罗王。问曰。卿识周武否。答。曾任左武侯司法。甚识。王命一吏引至一铁屋。于铁窗中。见武帝身极瘦。作铁色。着铁枷锁。泣曰。大家。作何罪业。受此苦困。帝曰。我以信卫元嵩言。毁废佛法。故受此苦。祈曰。何不注引元嵩来。帝曰。我曾注之。然曹司处处搜求。乃遍三界。不见。若其朝来。我暮得脱。卿还语世人。为元嵩作福。早来相救。如其不至。解脱无期。祈苏。以冥事劝助作福云。元嵩益州人。少出家。聪颖不偶。佯狂漫走。触物摛咏。周历一十余年。人莫知测也。

  致拜天尊。

  唐。益州。福寿寺僧。宝琼。俗姓马。幼年出家。读诵大品般若。两日一遍。以为常业。四远闻者。皆来钦敬。值道士与民作道会。邀琼赴之。琼至不礼而坐。道众皆谓不礼天尊。轻我宗法耶。琼曰。邪正道殊。所事各异。天尚不礼。何况老君。众议纷纭。颇相陵侮。琼曰。吾礼非所礼。恐贻辱先宗。遂礼一拜。道像并座一时动摇。又礼一拜。连座反倒坠落在地摧毁。道民羞耻。唱言风鼓。竞来扶正。又礼。还倒。琼曰。天朗和畅。而言怨风。汝之愚戆。不测吾风。合众惊惧。一心礼琼。皆舍道归佛。请琼受菩萨戒。

  祠祀

  上音祠。庙也。又祭也。谓祭祀天庙鬼神也。鬼问目连经云。一鬼问言。我一生已来。或登刀山剑树地狱。或堕火坑镬汤地狱。种种受苦。无复休息。何罪所致。目连答言。汝为人时。作天祠主。烹杀三牲。祭祀天神。以血肉灌洒四方。语众人言。汝等祠祀。得大吉利。作此邪魔之言。为妖孽之师。汝轻欺百姓。诳惑父母。以是之故。果入地狱。

  三德

  如来涅槃。本具三德。谓法身般若。解脱。之三秘密藏也。

  四禅支

  初禅五支。一觉支。二观支。三喜支。四乐支。五一心支。二禅四支。一内净支。二喜支。三乐支。四一心支。三禅五支。一舍支。二念支。三慧支。四乐支。五一心支。四禅四支。一不苦不乐支。二舍支。三念支。四一心支。此四禅共十八支。其不重出支。如经明。

  五漏

  一不得作梵天王。二不得作帝释。三不得作魔王。四不得作转轮圣王。五不得作佛。

  谷

  音谷。楮也皮可为纸。

  桦

  音话。

  贝多罗叶

  此云岸形。似棕榈。直而且高。叶长广色光润。采以书写。

  赫蹄

  蹄古蹄字。纸名也。

  鹦鹉闻四谛

  须达长者。家内。有二鹦鹉。一名律提。二名赊律提。阿难尊者。到长者家。为鸟说苦集灭道四谛法门。鸟闻法欢喜。持诵。夜宿树上。为野狸所食。以此善根。生四天王天。转展生他化自在天。如是七返。生六欲天。后生人中。出家成辟支佛。

  猕猴献蜜

  昔佛与诸比丘。于林中坐。有一猕猴。即取佛钵上树。盛满蜜。奉上佛。佛受之。分布众僧。皆悉周遍。猕猴欢喜。腾跃却舞。堕坑而死。即托生师质长者家。形貌端正。出家成阿罗汉。名曰献蜜上座。

  鸟闻法生忉利

  有一比丘在林中诵经。音声和雅。时有一鸟闻法敬爱。在树上听之。为猎人所射。命终。缘此善根。生忉利天。即持天香华。到比丘所。恭敬供养。比丘即为说法。得须陀洹道。

  雁闻法

  昔佛在波罗柰国林泽中。为诸人天说法。时空中有五百雁为群。闻佛音声。深心爱乐。回翔欲下。时猎人张网杀之。尽生三十三天。从天来下。持华供佛。佛为说法。俱得初果。

  池鱼听偈

  过去无数劫时。释迦如来为流水长者子。于空泽池中。为十千鱼。称宝髻如来名号。说十二因缘偈颂。十千鱼后夜同时皆命过。生三十三天。至如来成道。初转法轮。从天来下。闻法。俱得须陀洹果。

  海鲸闻名

  梵语摩竭。此云鲸鱼。乃海中大鱼也。身长三百由旬。乃至七百由旬。遇舟则能吞之。时有五百商人。乘船入海取宝。值鲸鱼开口于水上。水流奔趋。如入大坑。船师曰。我曹死矣。商人各祷所事无验。中有一近事。告众日。佛是众生之慈父。可共戮力称南无佛。众即同声称之。鱼闻佛名。即合口。众得免难。

  患狗毒蛇

  昔有一狗偷商占食。即截四足。弃于坑中。求生不得。求死不得。舍利弗以天眼观见。即盛钵饭。飞至狗所。以饭除其饥火。乃为说三法印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灭。汝今当于我所。发清净心。舍此傍生之身。当生善趣。昔有一大毒蛇。于山中。被火所烧。皮焦肉烂。舍利弗亦往为说三法印。后二皆托生富长者。家出家为舍利弗弟子。二俱证阿罗汉果。

  地狱闻经题

  昔一人暴死入地狱中。狱卒以铁叉。叉入油镬。彼即称云。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时油镬变为莲池。闻者皆出地狱。

  伽陀

  此云颂。是佛所说偈。有大神力。能自利利他。颂曰。世间五欲乐。或复诸天乐。若比爱尽乐。千分不及一。由集能生苦。因苦复生集。八圣道能超。至妙涅槃处。所谓布施者。必获其义利。若为乐故施。后必得安乐。

  剥皮为纸

  昔释迦如来过去久远无数劫名曰最胜。住山林中。修于仙道得五神通。常行慈心。为闻法故。往诣城邑聚落。处处推求说法之师。时有天魔来语仙言。我有一偈。若能剥皮为纸。刺血为墨。析骨为笔。书写此偈。当为汝说。仙人闻已。念言。我于无量劫中受苦。都无利益。今当舍此不坚之身。易得妙法。欢喜踊跃。即以利刀剥皮。刺血。析骨。合掌向天。请说佛偈。魔见愁忧。即便隐去。仙人便言。我今为众生求法故。不惜身命。至诚不虚。余方世界。有大慈悲能说法者。当现我前。时东去此二十二刹。有佛世界名普无垢。有佛号净名王。忽住其前。放大光明。照仙人身。苦痛即除。平复如故。即为广说集一切福德三昧经。仙人闻法。得无碍辨才。为诸众生。广说妙法。令无量众生。住三乘道。经于千岁。命终生净名王佛普无垢国中。由敬法故。今得成佛。

  盗果

  昔有一人上树偷果。适值国王与一梵志来至树下。其人恐惧惊慑。不能自安。时王晏坐。梵志立。为王说法。其人便即下树。曰。我以违法盗果。王今不知尊敬。梵志自轻。二皆非法。今我亦得无罪即叩头而去。

  天尊

  佛是天中天。圣中圣。故旧经译佛为天尊。后道士偷天尊名。目为老聃之号。故后经改译为世尊。谓天上世间。□□□□□也。

  忏悔处法

  处者。别教以次第三观为处。圆教以妙□观为处。法者。作法。谓身口依法。取相。乃相现为期无生则罪福无主。

  六性

  第四十一戒中。六种性。属别教菩萨五十二阶位。次第修行也。七种宝轮。属圆教菩萨阶位也。余如上四教中明。
卍续藏第 38 册 No. 0695 梵网经菩萨戒略疏


  佛说梵网经菩萨心地品下略疏卷八

  姚秦三藏法师 鸠摩罗什 译

  广州宝象林沙门 弘赞 述

  ○第四十七非法制限戒。

  违本念而妄为。恃权势而横作。制限非法。破灭三宝。罪若弥天。焉名好心而受佛禁戒者乎。

  若佛子。皆已信心受佛戒者。若国王。太子。百官。四部弟子。自恃高贵。破灭佛法戒律。明作制法。制我四部弟子。不听出家行道。亦复不听造立形像。佛塔。经律。立统官制众使安籍记僧。菩萨比丘地立。白衣高座。广行非法。如兵奴事主。而菩萨正应受一切人供养。而反为官走使。非法非律。若国王百官好心受佛戒者。莫作是破三宝之罪。若故作破法者。犯轻垢罪。

  皆已信心受佛戒者。此总标能制所制。皆已信心受佛正戒也。能制即明作制法。所制谓为官走使。二俱得罪。四部弟子者。按诸经律。即四辈弟子。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据义疏。则居士。居士妇。童男。童女。僧尼既已出家。复令还俗。在家二众。不许出家。故云不听。问。王官可作制法。岂四部亦能制四部耶。答。或父母。兄弟。子女。互相制限障碍。故不听也。如付法藏经云。阇夜多尊者。诣城乞食。见一乌。便微笑。弟子问之。尊者曰。过去劫中。我欲出家。父母不听。强为聘妻。得一子六岁。我复欲去。父母教儿抱住我脚。啼哭言。父若舍我。依谁养活。先当杀儿。然后可去。由此儿故。不得出家。从是九十一劫。流转六道。未曾得见。今以道眼观见彼乌。乃是前子。愍其愚痴。久在生死。是以微笑。若障人出家。罪报恶道。后生人中。眚盲无目。是故智者。见人出家。方便成就。勿作留难。又老女人经云。时有贫穷老女人。闻佛说法。心开意解。阿难白佛。此女人何以智慧乃尔佛言。是我前世发意学道时母也。又问。是母何贫乃尔。佛言。拘留孙佛时。我欲作沙门。是母慈爱。不听我去。我愁一日不食。由是五百世贫。今者寿尽。当生弥陀佛国。如经所说。子障父母。父母障子。感报若是。况其夫妻兄弟朋友。互相障碍。罪当如何。不听出家。是灭僧宝也。不听造立形像佛塔。是灭佛宝也。不听书写经律。是灭法宝也。立统官制众。安籍记僧者。安设簿籍。记录僧名。同世编户。统官摄僧也。白衣高座。比丘地立。非兵奴之事主如何。菩萨乃人天师范。说法律令生妙慧。受供养使种福田。如子之事父。犹臣之敬君。而甘自媟。反为官走使。非法非律如何。纵王臣强逼。而僧可杀。不可辱。即一死而存正教。何苟生以坏法门哉。莫作是破三宝之罪者。谓王臣曾已好心受佛正戒。正当兴隆三宝。护法为心。始不忘灵山涅槃会上。谆谆付嘱之旨。而反作破灭三宝之罪。非忤逆如何。问。既云是逆。云何但犯轻垢。答。以王臣在家。未堪制重。而其得罪。感报实重也。仁王经云。佛告波斯匿王。后五浊世。国王王子大臣。自恃高贵破灭吾法。横作法制。不依佛教。制我弟子。不听出家。造佛塔寺。立统官制。安籍记录僧事。比丘地立。白衣高座。又云。未来世中。四部弟子。诸小国王太子。乃是住持护三宝者。转更破灭三宝。如师子身中虫。自食师子肉。非外道也。各坏吾法。得大罪过。正法衰薄。民无正行。以渐为恶。其寿日减。无复孝子。六亲不和。天神不祐。疾疫恶鬼。日来侵害。死入地狱饿鬼畜生。如经所说。宛同今制。其好心受佛戒者。时当自慎也。

  ○第四十八破法戒。

  僧有过犯。自有如来法律治罚。而反令王官陵辱内众。破坏正教。深玷法门。非大士护法心慈悲心。

  若佛子。以好心出家。而为名闻利养。于国王百官前。说佛戒者。横与比丘。比丘尼。菩萨戒弟子。作系缚事。如狱囚法。如兵奴之法。如师子身中虫。自食师子肉。非余外虫。如是佛子。自破佛法。非外道天魔能破。

  本以好心出家受佛正戒。故为王官所重。后被名利所迷。自失初志。内虽毁戒。外现威德。是以凡有言说。王官无不听用。而令作世间治罚。使内众弟子。无辜受罪。或系缚手足。禁闭身形。故如狱囚之法。或无礼轻贱诃责。故如兵奴之法。种种刑辱内众。于心奚忍。虽自不顾身后遗殃。而且现前宁无羞颜。何以贪名利。而自败己德。恃王官。而丧本良心。依佛法中得利。不念报恩。而反加害。破坏法门。正所谓恶魔比丘也。师子虫者。师子乃百兽之王。故无有禽兽。能食师子者。惟师子身中生虫。能食师子肉。非外虫能食。如来正法。天魔受化。外道归心。故无能破坏。惟于佛法中出家。不依佛教。乃能破坏耳。若出家五众有过。当以佛法律治罚。或使忏悔。或作驱𢷤等羯磨。岂宜以王法陵辱。致使王官损福。善神出境。是则非独破法。而复令国作难。经有明文。宁无恐惧。

  若受佛戒者。应护佛戒。如念一子。如事父母。不可毁破。而菩萨闻外道恶人。以恶言谤破佛戒之声。如三百矛刺心。千刀万杖。打拍其身。等无有异。宁自入地狱。经于百劫。而不一闻恶人。以恶言谤破佛戒之声。而况自破佛戒。教人破法因缘。亦无孝顺之心。若故作者。犯轻垢罪。

  法身由戒而成。利生由戒而度。故应保护。如父母之慈念一子。念念在怀。犹子之敬事父母。事事无逆。如是慈念敬事于戒。则无有毁破之者。菩萨宁受三百万杖。百劫之剧苦。不忍一闻谤破佛戒之声。何以故。虽楚痛万端。惟是苦我一身。谤戒即破灭正教。坏佛法身。使无量众生而失信心。沉沦苦海。不得解脱。其随谤者。永堕阿鼻。然闻声犹且乃尔。况自作破坏佛戒。复教王臣作破坏佛法因缘。治辱僧众。自既不知护法。而反作破法之事。是为忤逆三宝。无孝顺心。故得罪也。大集经云。佛言。若有众生。为我出家。剃须发着袈裟。设不持戒。彼等悉已为涅槃印之所印也。若有以非法。而作恼乱。骂辱毁訾。以手刀杖打缚斫截。若夺衣钵。及种种资生具者。是人则坏三世诸佛真实报身。则挑一切人天眼目。时大梵天王白佛言。若为佛出家。剃须发着袈裟。不受戒。受已毁犯。其国王与作恼乱骂辱打缚者。得几许罪。佛言。大梵。我今为汝且略说之。若有人于万亿佛所。出其身血。于意云何。是人得罪宁为多不。梵王白言。若人但出一佛身血。得无间罪。尚多无量。不可算数。堕于阿鼻大地狱中。何况具出万亿诸佛身血。终无有能广说彼人罪业果报。唯除如来。佛言。大梵。若有恼乱骂辱打缚剃须发着袈裟片。不受戒。受而犯者。得罪多于彼。何以故。是人犹能为诸人天。示涅槃道。是人已于三宝中。心得敬信。胜于一切九十五种外道。其人必速能入涅槃。胜于一切在家俗人。唯除在家得忍者。是故人天应当供养。何况具能持戒。三业相应者。其有王臣见有于佛法中出家者。作大罪业。但摈出国。不得鞭打。何况鞭打出家具持戒者。十轮经云。佛言。若有破戒比丘。如败脓血。退失堕落圣道果证。为诸烦恼结使所坏。犹能开示一切天龙人非人等。无量功德。珍宝伏藏。是以出家。若持戒。若破戒。我悉不听国王大臣宰官。谪罚系闭鞭杖。乃至断命。况复余轻犯小威仪。破戒比丘。虽是死人。有戒余力。犹如牛黄。是牛虽死。人故取之。亦如麝香。死后有用。能大利益一切众生。恶行比丘。虽犯禁戒。其戒势力。犹利益无量人天。譬如烧香。香体虽坏。熏他令香。破戒比丘。亦复如是。自堕恶道。能令众生增长善根。以是因缘。一切白衣不应侵毁。轻蔑破戒比丘。皆当尊重守护。心地观经云。复有一类福田僧。于佛舍利。及佛形像。并诸法僧。圣所制戒。深生敬信。自无邪见。令他亦然。能宣正法。赞叹一乘。深信因果。常发善愿。随其过犯。悔除业障。当知是人。信三宝力。胜诸外道。百千万倍。亦胜四种转轮圣王。何况余类一切众生。如郁金华。虽然萎悴。犹胜一切诸杂类华。正见比丘。亦复如是。胜余众生。百千万倍。虽毁禁戒。不坏正见。以是因缘。名福田僧。若供养如是福田僧者。所得福德。无有穷尽。大集经云。尔时一切天龙八部神等。得增上信已。白佛言。我等一切。从今以往。护持正法。若诸国王。见有为佛出家。受持禁戒。或不受戒。或受而毁犯。如其事缘。治其身罪。鞭打之者。我等不复护持养育。如是国王。舍离彼国。以舍离故。令其国土。而有种种疾疫。饥馑。刀兵。俱起。非时风雨。亢旱毒热。伤害苗稼。令佛出家弟子。悉向他国。使其国土。空无福田。若有佛弟子。但着袈裟片者。若有宰官鞭打彼等。其王不遮护者。我等亦当出其国土。问。诚如经说。天龙尚乃尔护法。岂王臣而不护持。奈有贫穷避难。窜人法门。不守佛戒。冒犯国法。谏之而不从。𢷤之而不去。内律治而不得。则将如之何。答。若果有大罪。玷辱三宝者。宁除一人。而全三宝。不可全一人。而祸及三宝。如大集经云。宁舍身命。护一如法比丘。不护诸恶比丘。是王舍身当生净土中。若随恶者。是王无量世中。不复人身。不治则断三宝种。夺众生眼。犯过比丘。应须治者。或不与语。或不共坐。或摈出一国。乃至四国。有佛法处。治如是恶比丘。诸善比丘。得安乐受法故。使佛法久住不灭。涅槃经云。佛言。譬如国王。诸群臣等。有犯王法。随罪诛戮。而不舍置。如来世尊。不如是也。于毁法者。与作驱遣羯磨。诃责羯磨。为欲示诸恶行之人。有果报故。有持戒比丘。护持正法。见坏法者。即能驱遣。诃责徴治。当知是人。得福无量。不可称计。胜鬘经云。佛言。菩萨所有恒河沙数。无量行愿。皆应摄入一大愿中。所谓护持正法。护持正法者。是大境界。乃至少护持正法。令魔波旬得大忧恼。我不见余一善法。能令恶魔生此忧恼。惟少护持正法之者。按唐书。显庆元年五月。敕天下僧尼。有犯法者。以僧律治之。不得与民同科。斯诚圣王贤臣。不忘灵山之嘱。王臣如此尊重三宝。护持法门。而出家者。反作破法事。实为僧中之大贼。法门之恶魔。经云。毁犯禁戒。犹能为诸人天。示涅槃道者。谓其虽为烦恼所逼。毁犯于一时。然戒破而见不破。恒说正法。时怀惭愧。故云其已于三宝中。心得信敬。又能赞叹一乘。深信因果。故璎珞经云。舍戒不舍大愿。破戒不破正见。斯人终得还复清净。优波离问经云。住大乘菩萨。于初日分时。有毁犯罪。当中日分时。不舍行一切智心。如是菩萨得戒蕴具足。若中日分时。有毁犯罪。当后日分时。不舍行一切智心。则菩萨戒蕴。亦复具足。非同今者无般若慧。自谓有智。常作恶业。不畏后世。拨无因果。无惭无愧。邪见之徒。可比也。今时复有争占田地。及住处等。躬持词状。诣于公庭。而甘为屈膝。胜则犹恨责彼不深。负则自取刑辱。大玷僧伦。了无羞愧。犹云我受菩萨大戒。诚可耻也。

  如是九戒。应当学。敬心奉持。

  从拣择受戒戒。至此破法之九戒。应一一习学。恭敬奉持。不可暂忘也。

  ○三总结。

  诸佛子。是四十八轻戒。汝等受持。过去诸菩萨已诵。未来诸菩萨当诵。现在诸菩萨今诵。

  前已一一劝持。今复总举三世菩萨诵以劝持。可谓大悲谆谆慈诲无倦。虽粉身碎骨。亦奚足云报哉。

  ●三流通(分二) 初正嘱流通 二结颂回向流通。

  ○初正嘱流通。

  诸佛子听。十重四十八轻戒。三世诸佛已诵。当诵。今诵。我今亦如是诵。汝等一切大众。若国王王子百官。比丘比丘尼。信男信女。受持菩萨戒者。应受持。读诵。解说。书写佛性常住戒卷。流通三世一切众生。化化不绝。得见千佛。为千佛授手。世世不堕恶道八难。常生人道天中。

  此是释迦如来。付嘱在座道俗大众。令流通此戒。以此五十八戒。是诸佛之本源心地。菩萨众生成佛之根本。故三世诸佛。及今佛皆诵。汝等一切在会大众。受菩萨戒者。嘱令行五事。一受持莫失。二闇读通利。三朗诵令闻。八部获益。四解悟义理。为人广说。五书写流通。普利一切。大士授诸众生心地大戒。彼既得戒已。彼复书写此戒卷。转授一切众生心地大戒。此诸众生。既得戒已。复书此戒卷。转化将来一切众生。如是三世。化复转化。展转相因。如灯灯续𦦨。无尽无绝。正所谓荷负三世佛法。诱化一切。然无尽灯是也。如是三世一切众生。依戒修行。故皆得见本源千佛。佛为授手。摩顶授记。从今以往。不堕三恶八难。以至成等正觉也。佛性常住戒卷者。此是舍那心地佛性常住不变不易之戒。故一受直至成佛。不同声闻戒。止在一生也。世世。是离苦。常生。是得乐。以此戒能止身口意之非。故不堕恶道。出生万善。故常生人天。原此佛性心地大戒。因该果海。果彻因源。即凡成圣。而岂止离三恶生人天耶。须知如来未出世时。天竺之人。多乐生天。佛且暂就初学凡情未契心源者。起其忻善报。厌恶道苦。而为说也。今佛初会说法。若直示之以极果。恐其心生疑惑。致有退失正戒大益。或由此戒力。不堕恶道。常生有佛世界人天中。见佛闻法。速阶不退也。

  我今在此树下。略开七佛法戒。汝等大众。当一心学波罗提木叉。欢喜奉行。如无相天王品劝学中。一一广明。三千学士。时坐听者。闻佛自诵。心心顶戴。欢喜受持。

  略开者。谓七佛法戒。非止五十八。今所说者。是略示七佛法戒。如一毛头许。俾就初机易学。则欢喜奉行。如欲广知戒中事理。当如大本无相天王品中详明也。三千学士者。未阶妙觉。犹居学地。故名学士。时如来劝百万亿大众。当一心学。而在会三千诸大菩萨。闻佛自诵。故尊重顶戴受持。此亦举先学。以摄百万亿之初机也。

  尔时释迦牟尼佛。说上莲华台藏世界。卢舍那佛所说心地法门品中。十无尽戒法品竟。千百亿释迦。亦如是说。

  初明一日月世界。一释迦如来说舍那所说心地十无尽戒法竟。后明千百亿日月世界中。千百亿释迦如来。悉同说舍那心地十无尽戒法。故云亦如是也。今单举十重。不言四十八者。以此十戒。包摄无量诸戒。况四十八。故云无尽戒法也。

  从摩醯首罗天王宫。至此道树下。十住处说法品。为一切菩萨。不可说大众。受持读诵。解说其义亦如是。

  前明一佛说舍那所说心地十无尽戒。千百亿佛悉亦同说。今明于十住处。说诸法门。下文总结千百亿释迦。及一切诸佛。说诸法门。亦如是也。

  千百亿世界。莲华藏世界。微尘世界。一切佛心藏。地藏。戒藏。无量行愿藏。因果佛性常住藏。如是一切佛说无量一切法藏竟。千百亿世界中。一切众生受持。欢喜奉行。

  世界之多。不可以数说。故举微尘喻之。一尘喻一世界。故云微尘世界也。莲华藏世界。具足无量微尘世界。如是千百亿世界。微尘世界。总不出一莲华藏世界。如是世界中。一切诸佛同具心等诸藏。故同说诸藏。藏者。包含之义也。一心藏者。惟一真如心体。圆包太虚。具足万法。无量妙用。故如藏也。二地藏者。心体本无分别。平等如地。出生无尽诸善功德。故如藏也。三戒藏者。心体本空。而具足无尽戒法。容纳无量福河。故云藏也。四行愿藏者。心行善事曰行。心所克期曰愿。行海无边。愿门无尽。故云藏也。五因果佛性常住藏者。心之始修名因。终之所证名果。然因该果海。果彻因源。因果互融。而证法身。是名为佛。法身性本寂灭。湛然常住。而不变不迁。圆包法界。量等虚空。故云藏也。心藏。地藏。戒藏。正显此非小乘波罗提木叉。乃菩萨本源心地正法戒也。如是一切佛者。即上千百万亿。莲华藏。微尘世界诸佛也。如是无量诸佛。说无量一切法藏。如此五藏。该尽无余。而戒藏为五藏之枢要。握枢要。而万行备。圣果圆。是故三世一切诸佛同说。千百亿世界一切众生。各各尊敬受持。欢喜奉行。

  若广开心地相相。如佛华光王。七行品中说。

  心地相相者。元心地无相。而戒有持犯。即心地之相。相有总别。十重是总。四十八是别。总有无量。别亦无穷。重重无尽。犹天帝网。如欲广开发明心地事理之相。当如大本七行品中说。然此品。今此方无也。

  ○二结颂回向流通。

  此颂虽非佛说。而文义备悉。或西土贤圣所置。或此方哲人所安。乃赞叹持戒。劝学。度生。发愿。回向之文。如比丘戒本。初述赞颂。中列戒相。后结颂回向。方合三启之义。今阙初赞颂。以今经非全本。品兼上下故也(诵戒式中。略具赞颂)。

  明人忍慧强。能持如是法。未成佛道间。安获五种利。

  强是勇锐坚固义。忍即生法忍也。慧是般若慧。由生法忍。而心不动。以般若慧。而断惑证真。是知此心地大戒。故非愚小浅慧所可堪受。乃明达智者方能持也。未成佛道间者。能坚持此戒法。汝定成佛。今虽未成。而于其中间。世世先获此五种福德利益也。安获者。由戒德力故。安然而然自得。非虚望强求之也。下五种利。出地持经。

  一者十方佛。愍念常守护。二者命终时。正见心欢喜。三者生生处。为诸菩萨友。四者功德聚。戒度悉成就。五者今后世。性戒福慧满。此是诸佛子。

  一由保重坚持诸佛心地之戒。故得诸佛慈悲愍念。常为守护。令其安修道业。成就自行。无致退失。及魔所得便。故般若经云。如来善护念诸菩萨是也。二由自具正见。了知善恶因果无爽。毁戒即堕恶道。故终时必心生怖畏。持戒则往生佛刹。故终时心自生欢喜。比丘戒本云。如人自照镜。好丑生欣戚。是也。三谓此戒是三世菩萨敬重爱护。同学同持。岂不生生世世。在在处处。常为三贤十圣。诸大菩萨提携。与之为友耶。四谓六度万行。无量众善功德之聚。若能持戒品之一度。其余诸度万行功德等。悉皆成就也。五谓此戒是本源佛性之戒。性自贤善。身口业净。任运止恶。任运生善。止恶是慧。生善是福。今生坚持。则昼夜福德智慧。任运增长。后世二严圆满。成佛极果。号曰两足尊。一切佛子从戒而生。今能持戒。福慧渐满。即是诸佛真子。当来绍继佛位也。

  智者善思量。计我著相者。不能生是法。灭寿取证者。亦非下种处。欲长菩提苗。光明照世间。应当静观察。诸法真实相。不生亦不灭。不常复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如是一心中。方便勤庄严。菩萨所应作。应当次第学。于学于无学。勿生分别想。是名第一道。亦名摩诃衍。一切戏论恶。悉从是处灭。诸佛萨婆若。悉由是处出。

  决定了知故名为智。即是以般若观慧。审思筹量。知外道凡夫。迷本真心。谬计神我。妄执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故不能发生是心地戒法也。灭寿取证者。二乘灰身灭智。取证枯寂涅槃。故非下菩提种子处也。如欲增长菩提道芽。当来成等正觉。以智慧日。照曜世间。破诸众生。烦恼闇宅。惟在今时。以般若观慧。静观诸法真实相也。一切诸法。皆从缘生。缘生无性。当体即空。空即真空。真空无相。故云实相。即本源心体也。真空实相。不属有为身心。故非生灭。不堕二边。故非断常。不堕数量。故非一异。本离动静。故无来去。如是诸法。唯是一心。菩萨欲得庄严本源心地。还从自心起用。以方便智。照心境界。境界即是实相。故云静观察。所应作者。谓大士应于戒定慧。次第习学。菩萨修进六度万行。无戒而不持。无善而不修。无生而不度。所谓万事门中。一法不舍。故云学。观察一念不生。前后际断。万法俱息。所谓金色门头。一尘不立。故云无学。若起念分别。即是有为心识。非般若智。则不能趣人第一中道。摩诃衍。此云大乘。暂起分别。即凡夫有无。二乘偏见。非大乘中道。若趣入大乘中道。则若有若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之戏论恶见。从是而灭矣。萨婆若。此云一切智相。在因名般若。在果名萨婆若。即是诸佛一切种智。诸佛种智。皆由不起分别。灭诸戏论。直入中道。而出生也。

  是故诸佛子。宜发大勇猛。于诸佛净戒。护持如明珠。过去诸菩萨。已于是中学。未来者当学。现在者今学。此是佛行处。圣主所称叹。

  是故者。承上起下之词。欲得诸佛萨婆若。宜应发起精进勇猛。坚持诸佛心地净戒。如护明珠也。然珠体本自洁净圆明。大士持戒不染故净。无亏故圆。痴暗破故明。是为善护持也。此戒是三世菩萨。所同习学。而证菩提。十方诸佛。所共行履。而趣涅槃也。佛是圣中之圣。故称圣主。佛子如是勇猛。护持净戒。故为诸佛之所共赞叹也。

  我已随顺说。福德无量聚。回以施众生。共向一切智。愿闻是法者。悉得成佛道。

  我者。作颂人自称。今亦可以为诵戒者称也。随者不乖经文。顺者不违戒旨。谓我今说此心地大戒。即有无量福德积聚。心无吝惜。尽以回施一切众生。悉同趣向如来一切智智。不向人天二乘小果。复愿有闻如是戒法者。尽成无上佛道。盖由此戒一言一字。皆从舍那心地流出。是诸佛之本源。菩提之根本。故一闻之。则永为佛种。岂不成等正觉。但由根有利钝。修分勤堕。故成有迟速。若得一念相应。前后际断。生佛无二。古今冥一。又何迟速之有哉。

  佛说梵网经菩萨心地品下略疏卷八(终)

  音义

  五浊

  一众生浊。谓此末世众生。不孝敬父母师长。不畏恶业果报。不修善法也。二见浊。谓众生邪见炽盛。不修正道也。三烦恼浊。谓众生爱欲。悭贪。瞋诤。诳惑。恼乱心神也。四命浊。谓众生恶业日增。寿命短促也。五劫浊。谓饥馑。疾疫。刀兵。三灾起时。众生无不被害也。

  二严

  福慧圆满。庄严卢舍那身也。

  六尘

  谓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能染污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故名为尘。

  福田僧

  谓有人供养此僧。得无量福。世世不受贫穷。得大富乐。如沃壤田。多获成实。今俗讹称不勤斋戒。坐食田地者。为福田僧。大违经旨。

  师子

  梵语㕽多。此云师子。方颊。大骨。身肉肥满。头大。眼长。光泽明净。眉高而广。牙利白净。口鼻方大。齿密齐利。舌赤白色。双耳高上。髦发光润。上身广大。肤肉坚着。修脊细腰。其腹不现。长尾利爪。其足安立。身有大力。食不过时。

  皇臣护法

  元魏宣武帝。景明二年。诏僧有犯。悉付昭玄都统法师。以内律僧制判之。

  梁武帝。制僧尼犯过。依佛律行罚。

  唐代宗。永泰元年。诏出家沙门。尊居三宝。其令天下官司。毋得捶辱僧尼。

  徽宗宣和。敕吴国公。主敬重空门。品官庶民。有毁辱僧尼者。照祥符三年指挥。

  宋景德三年。敕品官。无故毁辱僧尼。口称秃字者。勒停见任。庶民流千里。

  元世祖。见僧有过。不加王法。止令阅教忏悔。

  生法忍

  生忍有二。一谓于恭敬供养顺境中。能忍不着则不生憍逸。二谓于瞋骂打害逆境中。能忍则不生忿恨怨恼。是为生忍也。法忍亦有二。一者非心法。谓寒热风雨饥渴老病死等。二者心法。谓瞋恚忧愁疑淫欲憍慢诸邪见等。若于此二法能忍不动。是名法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