卍续藏第 38 册 No. 0678 梵网菩萨戒经疏注
No. 678-A 梵网经菩萨心地品戒疏(并序)
天台 智者大师 疏
门人 灌顶 录
菩萨戒者运善之初章却恶之前阵直道而归生源可尽声闻小行尚自珍敬木叉大士兼怀宁不精持戒品内外二涂咸皆敬奉王家庶众委质䖍恭斯乃趣极果之胜因结道场之妙业然经论所载戒相自有于多种记传所辩受法不无同异良以机悟偏圆宜闻详略辞无双举事不并行今谨案什师所述法相出自梵网经律藏品什师秦弘始三年来达汉境光显大乘匡维圣教传译经论三百余卷梵网一本最后诵出誓愿弘宣是故殷勤一言三复特为文义幽隐有趣深玄所以指掌晓示令后生取悟为易经称梵网者欲明诸佛教法不同犹如梵王网目品言心地者菩萨律藏遍防三业心识意体一名异三业之中意业为主身口居次据胜为论故言心地也。
No. 678
梵网菩萨戒经疏注
菩萨戒经
东掖白莲沙门 与咸(入疏笺经加注释疏)
【注】此一显名古来诸师增减不同若循私意藏师云梵网经庐舍那佛说心地法门品菩萨戒本奥疏亦同旷疏上八字同下云菩萨心地十重四十八轻戒品第十今见行本上八字同下或云菩萨心地法门品或云菩萨心地品熙师钞云访求古藏上卷但安总显及品目亦不见列能说舍那之号应置去之方应经文经云在第四禅说心地法门品又云心地中妙戒佛自唱明矣齐师顶山记云此亦苦无大过今依吾祖疏但云梵网经菩萨心地品为的据也又云熙师云不可安卢舍那三字者此经释迦说也吾党之子何太谬乎(云云)然此显名他云苦无大过若立名不正则释义无归病源在此安得无大过耶今寻古藏的示立名方见本疏名体有序隋仁寿目录有梵网经二卷什师所译又有菩萨戒本一卷亦云什译在阙本目中译经图纪与隋录同大周刊定录亦有菩萨戒本一卷亦云什译乃云十八纸然诸目录又有谶师葬师译者今所不载唯什师所译乃是今本二卷者祇云梵网经菩萨心地品一卷者祇云菩萨戒本由是考知什师诵出心地二卷上卷明菩萨阶位下卷明菩萨戒法什于此中别出戒法一卷令人诵持即云菩萨戒本或云菩萨戒经吾祖疏中释此显目方见不妄疏云经名梵网品名菩萨心地此见一经之总目又见一品二卷之总目合云梵网经菩萨心地品如此卷首总标经品之目乃不忘其本也今疏所释乃是什师于此品内别出偈颂已去十重众轻戒法一卷令人习诵乃应单题菩萨戒经即别出戒相一卷之文故疏云从大本出序及流通皆缺即别部外称菩萨戒经据此疏文别定题目甚为切当故释名章但释人法之名人即菩萨二字法即戒字广谈义旨只释此名料拣文末因而略释经品总目相带而释非特开章须知吾家凡释首题定依经藏译人所立经品之名奥疏藏疏皆任私见加字于题殊失本意旷疏虽吾宗人亦昧斯旨熙抄虽识别题戒经总别二目曾不分明顶山虽以吾宗疏文为的据但识总经品目不识别卷显名大师疏中明示于别部外称菩萨戒经何不标指以为的据有而不遵无而强用正坐此责又却不许熙抄去卢舍那能说之号而云此经通三教主所说殊为失旨至下当示问藏中一卷者题菩萨戒本谶译见存与此殊异什译一卷恐是别本何以用之答谶译前安四夷次明轻吉条数虽殊事义相类什译既在缺本目中此难考验大师疏中既自标云即别部外称菩萨戒经此为的据疏中又引谶师受戒高昌仪范验所译戒亦是此尔问今见行本卷初有长行之文奥疏解释吾祖疏文但从偈去略不解释何也又复此题安卷初耶偈初耶答长行之文系属上卷后人调秩以上卷文多故节均于此即藏中二卷并行可以卷首安长行也若今见行别录戒法谓之菩萨戒经者不应卷初安长行文后来印者不远此意混同而行未之可也此又见天台疏中只显云菩萨戒经不安品目愈得其旨奥疏昧此亦乃解释故知此题合安偈前明矣顶山不晓此意亦作科释选同奥失而云贵起尽有由又其失旨也问旧来虽则通知长行之文合属上卷未知何据答疏云上卷文言大梵天王网罗幢因等既云上卷以之为证以上卷中别无其文只此长行有兹文尔故知此文合属上卷其理甚明石壁疏律灯钞等皆昧此义作序分解释唯我天台妙达斯义今释此疏科分为二初释显二释文初又二。
○初标列。
【疏】释此戒经三重玄义。
第一释名 第二出体 第三料拣。
【注】吾宗凡释一题必用五重玄义何以此疏只开三章然从旧来说此者甚众求其的当解此者极寡只为题目总别不明遂昧本疏三五之旨熙钞谓体章必摄宗用以修因戒善能得胜果为宗止恶兴善为用自有判教之文五章义足顶山以人法喻具足为名性无作假色为体顿制木叉为宗即障显德为用顿部净乳为教然此二师强立五章殊不原其吾祖不开五章必有深致诸师不能深求其意妄生穿凿甚非文理予于此义迟回甚久因寻疏中有别部外称菩萨戒经遂省斯旨今试辩之须知三意一者总别异故如前所据大师疏文既云别部外称菩萨戒经又非一经之总目又非一品之总目乃于什师诵出一品二卷中偏节戒法一卷别行于世称为菩萨戒经若一经之目应云梵网若一品之目应云心地经品之目须论五章戒本别行节者私安此号何用五章天台达此乃于释名只释人法二名释体唯辩无作乃见深识其理后人妄立五章岂见大师之意乎二者事理异故经体是即事之理戒体是即理之事理体乃是宗之所显用之所依故须总别而备五章事体乃专论无作应辩三师七证所发戒色所以疏中释名只释菩萨之人戒法之法依名辩体只是禀戒之人能发无作假色之体此体属事故非五章所显理体所以不用三者宗体异故即理之体于五章中正是经体亦是戒所依体故论当上一点乃宗之所显用之所依须辩五章无作之体既是事体于五章内乃属宗中所明因行此则专论持犯所发戒色非宗所显非用所依不可以明五章故戒疏中约权约教有无无作正是五章明宗之中一种戒行当体之体理体方是行所依体故止观二十五方便中持戒清净以明无作辅行云方便下三即是明宗故知止观以中道妙观为无作戒体只是经宗此意幽密人罕知之若知此意宗体乃明如何于此而谈五章故须先晓总别题目立名若正义方有归一家宗体不易敷陈二师立章虽欲强伸终迷祖意若就二师格其高下顶山不及熙钞只如顶山以顿制木叉为宗修耶性耶因耶果耶高下何取此殊不知经宗之旨又体中云假色事耶理耶五章之体属理何以事色而为耶体宗既失五义并昏熙钞虽以因果为宗亦未明取体之旨妄开五重并由不晓今疏释戒且论无作专辩事体虽云即性乃同即理之事且论事边则有发不发兴废等疏云于理则无教门乃有岂非就事且明无作故知诸师非但题目不明亦乃五章未晓天台宗旨五章最要此若不明如何欲于大藏之中抽出经卷便能分别宗体高下教法偏圆学教之者教眼不明佛意莫晓予尝考诸旧说于此三五之旨殊未闻其高妙幸诸贤达试为研详。
○二解释又三初释名又二初列。
【疏】就释名中初明人名次辩法号后明阶位。
○二释又三初人名。
天竺梵音摩诃质帝萨埵今言菩萨略其余字译云大道心成众生亦云开大士士亦云大勇心复云善美随行为名以其运心广普因斯立号大品经明此人有大道心不可沮坏如金刚从初发心终至等觉皆名菩萨也又称佛子以绍继为义三乘皆从佛生解尽是子义法华云若如我子大士绍续为胜称为真子又三乘同皆修道尽有此义二乘自通至小果狭而且短大士广长自通通他受斯称大经云初发已为人天师胜出声闻及缘觉故言大心。
【注】人名即菩萨二字先辩华梵次释子义天竺具云摩诃质帝菩提萨埵文略菩提二字随行为名故有诸译子义有通别通则三皆从佛生解俱得称子别则二乘灰断无绍继义不名为子菩萨是子然于菩萨若三藏中未断惑故子义不成若据开显无非是子又涅槃中未发心初发心通得名子以大夺小故云胜出。
○二法名二初引经论释名。
【疏】次辩法号即是戒义梵音尸罗大论云秦言性善亦云清凉以其能止破戒热恼从能得名亦云波罗提木叉译言保得解脱又名净命亦言成就威仪无所受畜未来生处离三恶道净土受形能止邪命防非止恶亦言戒是约义训义复言勤义禁义并是随义立名大经云如佛禁无常汝犹说者即破佛禁舌即堕落又云是人所有禁戒皆不具足尚不能得二乘菩提况无上道。
【注】释此名义疏文自显引大经者意以禁止而释戒名既涅槃谈常必禁无常若说无常即破佛禁熙用三修齐引双游皆非文意。
△二用大小辩相又三。
○初约小乘三戒释。
【疏】今言戒者有律仪戒定共戒道共戒此名源出三藏律是遮止仪是形仪能止形上诸恶故称为戒亦曰威仪威是清严可畏仪是轨范行人肃然可畏亦曰调御使心行调善也定是静摄入定之时自然调善防止诸恶也道是能通发真已后自无毁犯初果耕地虫离四寸道共力也此二戒法既是心上胜用力能发戒道定与律仪并起故称为共萨婆多说律仪戒禅戒无漏戒此名虽出三藏今菩萨戒善亦有此三若要誓所得名曰律仪若菩萨定共道共皆止三业通称戒也。
【注】此三种戒通大小乘若小乘中初果见道发真之时道共之力任运离恶道定发时律仪并起故云共戒此就小乘入位方发若大乘中中道观心与戒泯合即具无作非同小乘入位方具如下辩二无作中明禅与无漏即定共道共之名。
○二约大乘三戒释。
【疏】若摄律仪摄善法摄众生此三聚戒名出方等地持不通三藏大士律仪通止三业令从身口相显皆名律仪也摄善者于律仪上起大菩提心能止一切不修善事勤修诸善满菩提愿也摄生者菩萨利益众生有十一事皆是益物广利众生也戒品广列菩萨一切戒竟总结九种戒皆为三戒所摄律仪能令心住摄善自成佛法摄生成就众生此三摄大士诸戒尽也璎珞经云律仪戒谓十波罗夷摄善谓八万四千法门摄生谓慈悲喜舍化及众生令得安乐也。
【注】大乘三聚摄于众戒无不备足应知此三对破三道显出三德律仪破苦道成法身德众生以此苦果之身无律法制止动转之间造成罪业致此苦报令禀戒故制止身口不作过非由持律仪此苦报身即成法身至果之时成法身德也摄善破烦恼道成般若德璎珞既以八万法门为摄善戒则当对破八万四千尘劳烦恼成般若德也摄生即破业道成解脱德以造众罪处处缚著令既慈悲喜舍教化众生即于法法皆见解脱故至果时成解脱德也戒品璎珞意皆一贯九种戒者方便处戒品总明九种戒一自性戒二一切戒三难戒四一切门戒五善人戒六一切行戒七除恼戒八此世他世戒九清净戒彼释自性戒云有四种一从他正受即外顾他犯自愧心生二善净心受内自顾犯惭愧心生三犯已即悔专精不犯四专精念住次明一切戒引三聚十一事三云难戒略说有三具足大财大势力能舍出家受菩萨戒是第一难戒菩萨若遭急难乃至失命于所受戒不令缺减况具足犯是第二难戒菩萨于一切修行一切正受一切忆念住不乱乃至尽寿于彼细戒终不缺减何况重者是第三难戒余皆可见明九戒后总结皆三戒摄十一事者一众生饶益悉与为伴二众生已起未起病等诸苦及看病者悉与为伴三为说世间出世间法或以方便令得智慧四知恩报恩五众生怖畏狮子虎狼王贼水火悉能救护或丧失亲属财物能为开解令离苦恼六见有贫穷因乏悉能给施七德行具足正受依止如法畜养八先语安慰随时往返给施饭食说世善语九有实德者称扬十有过恶悉慈心诃责折伏罚黜令其改悔十一以神通力示现恶道令彼畏猒众恶奉修佛法等最后一种虽在果上盖须因心运用有力。
○三约大论十戒释。
【疏】大论戒品列十种戒一不缺二不破三不穿四不杂五随道六无著七智所赞八自在九随定十具足义推此十不缺者持于性戒性重清净如护明珠若毁犯者如器已缺佛法边人也不破者持于十三无有破损也不穿者波夜提等若有所犯如器穿漏不堪受道也不杂者持定共戒虽持律仪念破戒事名之为杂定共持心欲念不起大经云言语嘲调壁外钏声男女相追皆污净戒也随道者随顺谛理能破见惑也无著者见真成圣于思惟惑无所染着此两约真谛持戒也智所赞戒自在戒约菩萨化他为佛所赞于世间中而得自在此约俗谛论持戒也随定具足两戒即是随首楞严不起灭定现诸威仪示十法界像导利众生虽威仪起动任运常净故名随定戒前来诸戒律仪防止名不具足中道之戒无戒不备故名具足用中道慧遍入诸法故名具足此是持中道第一义谛戒也。
【注】备释十戒止观辅行玄文释签广引经论对辩同异查庵备捡图示甚详此不复录然此中意前四属戒后六既约三观论持乃属于乘以此十戒乘戒俱备此菩萨大乘三聚净戒如前既是对破三道而成三德正是乘戒兼修统归理藏故约十种会入三聚法门方是大乘无作妙行也。
△三明阶位又二。
○初标据。
【疏】次明阶位释尊一化所说教门准义推寻具明四教谓藏通别圆如大论引迦旃延明六度齐限尸毗代鸽是檀满须摩提王不妄语是尸满忍辱仙人歌利王割其心不动是忍满大施抒海是进满尚阇梨鸟巢是禅满劬嫔大臣分地息诤是等智满偏菩萨也大品明有菩萨发心与萨婆若相应通菩萨也有菩萨发心游戏神通净佛国土净名中得不思议解脱变身登座而复受屈被呵者别菩萨也有菩萨发心即坐道场成正觉转法轮度众生圆菩萨也四菩萨中行位浅深今当说。
【注】初且通标四教次乃据证四别不相此四菩萨之义不能备尽古师不解才云菩萨一向大乘遂于经论释义成壅故妙玄云他云梵网是菩萨戒今问是何等菩萨戒彼若答云是藏通等菩萨戒者应别有菩萨众众既不别戒何得异又若别明菩萨戒者何等别是缘觉戒今明三藏三乘无别众不得别有缘觉之戒也若作别圆菩萨解者可然何者三乘共众外别有菩萨故别有戒今家若不以四教收机有四菩萨经论异出如何辩明他宗不晓何以释经。
△二广释又四初三藏教又二。
○初声闻位。
【疏】最初三藏正为小乘声闻有七贤圣外凡有三一五停二别相念处三总相念处次入内凡有四善根第四暖法五顶法六忍法七世第一法过此入圣位一随信行二随法行三信解四见得五身证六时解脱七不时解脱声闻位如此。
【注】三藏阶位七贤七圣贤位属凡凡分内外前三属外未有理水后四属内即四善根次入圣位即初果已去所以分七者机有利钝行有信法如妙玄云一随信行位者是钝根入见道之名也非自智力凭他生解(云云)二随法行位者即是利根入道之名也利者自以智力见理断结在方便道能自用观观四真谛(云云)三信解位者即是信行人入修道转名信解人也是人证有三界乃至有八种般(云云)四明见得位者法行人转入修道名为见得是利根人以自智勋见法得理故名见得亦有诸般(云云)五明身证位者还是信解见到二人入思惟道用无漏智断上下分结发四禅四无色定(云云)得灭尽定名身证阿那含也六明时解脱罗汉者是信行钝根待时及众缘具方得解脱(云云)七不时解脱罗汉者即法行利根名不动法罗汉也此人因中修道能一切时随所欲进修善业不待众具故名不时解脱亦有二种不得灭尽定但名慧解脱得灭尽定名俱解脱(云云)声闻根机大约七种若成论明二十七贤圣位具如玄文于此位次合辩家家诸般行慈减缘行及退动罗汉等行相不同稍有所涉广在玄签及四教义㭊玄等文详备此不暇释。
○二菩萨位。
【疏】菩萨不论阶位不断烦恼唯修六度若论次位祇可准望小乘作浅深耳从初发心起慈悲誓愿观察四谛以道谛为初门专修六度檀破饿鬼尸救地狱忍济畜生进拔修罗禅静人中慧昭天众从初释迦至罽那尸弃名初僧祇得五种功德一不生三恶道二不生边地三诸根完具四不受女身五常识宿命而自不知作佛准望位在五停别总念处也从尸弃至然灯名二僧祇尔时虽自知作佛而口不说准望位在暖法性地既有证法之信必知作佛修六度行心未分明口不向他说也从然灯至毗婆尸三僧祇满是时内心了了自知作佛口自发言准望在顶法位中修行六度四谛解明如登山顶了见四方故口向他说若过三僧祇种三十二相业准望此是下忍之位若坐道场位在上忍后一刹那入真三十四心断结得三菩提则为佛也。
【注】三藏菩萨位行修证与诸教不同约三阿僧祇行六度行修种相业乃至成佛以位言之三祇种相祇齐下忍坐道场入中上忍约一刹那次第入证以对诸位玄文此疏但略举位广如四教义备明行位文甚详细但此菩萨云不断惑大论斥云是名大错记主意谓大论斥权以行破小故作此说若附彼教覆相权说非谓全无不断之义但断惑者有二种断有有漏断有无漏断若有漏断未名为断无漏真断方名为断故辅行中引二论计和会申通文甚详悉学者捡之二祇云性地者既非行门义同通教性地未断尔。
○二通教。
【疏】通教菩萨即三乘共十地一干慧地者事相名同三藏观行心别体阴界入如幻如化总破见爱八倒名身念处心受法亦如是住是观中修正勤如意根力觉道虽未得暖法相似理水总相智慧深利故称干慧地二性地者得过干慧地得暖法已能增进初中后心入顶法乃至世第一法皆名性地得无漏性水故言性地也三八人地三乘信行法行体见假发真断惑在无间三昧中八忍具足智少一分名八人地也四见地者三乘同见第一义无生四谛之理同断见惑八十八使尽五薄地体爱假发真断欲界思证第六解脱烦恼薄也六离欲地者三乘体爱假即真断欲界五下分结身见戒取疑贪嗔故言离欲地也七已办地者三乘之人体色无色爱即真发无漏断五上分结掉慢疑色染无色染七十二尽三界事惑究竟故言已办地也八辟支佛地缘觉发真无漏功德力大能除习气也九菩萨地者从空入假道观双流深观二谛进断习气色心无知得法眼道种智游戏神通净佛国土成就众生学佛十力四无畏断习气将尽也十佛地者大功德力以资智慧一念相应慧观真谛究竟习亦无余如劫火烧木无复灰炭香象渡河到于边底虽佛菩萨名异二乘通观无生体法同是无学共归灰断证果处一称为通也。
【注】通教行位断伏之相三乘共位诸文一同玄文与四教义凡明通位须辩名别义通盖诸经论所说不同故立二意收会一者用通教十地而格量菩萨别立忍名二用别教五十位准望通教三乘共地之名而辩菩萨之位是则立忍之位乃用通教十地于菩萨边别立十忍三人虽同观真断惑以证无生二乘住于无生自调自度菩萨不住忍苦利物能起化用故此忍名别在菩萨故云独菩萨位委如妙玄及四教义释义甚详若用别教位次准望菩萨共位者亦于三乘共中取菩萨有借别名通之义亦不语二乘诸文有云共三乘者于菩萨若作干慧性地等名此名乃与二乘人共以二乘人所行十地亦名干慧等故人不见之便谓借别通语三乘良由未见诸文别辨菩萨或谓此之二义通皆借别教位以名通位亦由不见诸文于立忍中是用通教十地于借别中方是用别位名是则一义是借别名通一义是用通立忍非谓二义皆是借别善看读者名义照然此名若正诸文会通于义无雍唯四教义立此二科名目甚正彼云一用通教位立别位名名别而义通二明用别教别位名名别义通得此立名其义方显此中明位但据三乘共位断伏次第于义易明此教行位又有初地断惑之者以通教中摄机宽故义有含容须晓三通于义自正以由利人于初地中便能断惑问大论三处燋炷亦于通教初地为初炎是何行位答燋炷之义异说颇多并由不识通教三通此义若明燋炷借位悉皆洞朗祇为通教有利根人于此断惑有含容义机通说通四念处明通通通别通圆佛观三机同一座席祇作十地而说通此三人而解通教之人干慧初炎别教之人初地初炎圆教之人初住初炎别圆以破无明为初炎通教以破见为初炎如来作含容三教而说被三根性从通教中入别圆位又以步马神通三喻喻之步喻通通马喻通别神喻通圆并于初地而明初炎人不见之有以藉通开导以释燋炷深为失旨且如藉通不论破惑今是初地破惑之人有以被接而释之者皆非文意正合净名记云利根菩萨初地见真之义也所云七十二尽者以七地中进断上二界思有八定地每地九品故云七十二以除欲界九品在六地断故云也。
△三别教又三。
○初示行位。
【疏】别教阶位五十二地一外凡十信一信二念三进四慧五定六不退七回向八护法九戒十愿第二内凡习种性十住一发心二持地三修行四生贵五方便具足六正心七不退八童真九法王子十灌顶尽三十心皆名解行位悉是内凡尽名性地第三性种性十行一欢喜二饶益三无恚恨四无尽五离痴乱六善现七无著八尊重九善法十真实第四道种性十回向一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二不坏三等一切诸佛四遍至一切处五无尽功德藏六随顺一切坚固平等善根七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八真如相九无缚无著解脱十法界无量第五圣种性十地一欢喜二离垢三明四炎五难胜六现前七远行八不动九善慧十法云第六等觉地名金刚心菩萨亦名无垢地邻真极圣众觉之顶也第七妙觉地即是见性究竟佛菩提果了了见性称妙觉也。
【注】别教行位教权证实意稍难晓先明教旨次辩行相别教与圆同诠中理例如藏通同诠真理拙巧之异藏拙故为折观通巧故为体观别圆亦尔虽同诠中理以教拙故作次第解遂成别教若教巧者虽有行位次第浅深以三观一心约不思议不次第中而论次第自成圆义祇一中理解有浅深成但不但此最难会且如华严二机在座如来一音菩萨一口说此住行向等别人作别解圆人作圆解别人亦闻说圆融法不思议事一中无量无量一中微尘刹土互入互融祇为别人虽闻圆融指在果上不谓果上融通全是初心理具以不解具虽有即名而无即义虽解圆融还成次第故曰初心仰信此理遂成但中此旨幽密人罕知之不解此意说别教者失旨甚矣每见学人谈别教法如云外月似出水花罕求此教禀教之人中心如何成次第解作隔历说往往别教禀中道人不及通教体真之见良亦可嗟通人尚乃见一切法便解如幻如化即色谈空岂可别教知中之人质塞蒙壅之如此耶故知所谓同诠中理者中以不偏为义绝持为功此与圆人同一座席同一见闻方曰同诠故知此人心亦能解圆融之理口亦能说圆融之语祇有一点不明虽终日圆融还成次第荆溪特云但知果上融通不知众生理本此之二句断尽别教一教之旨所以果融而因不融故玄文中以地向相对论融不融即成别义住信相对论融不融方成圆义止观引古释纵横义若据古人所说法门有何圆妙更过于此大师皆判为别者祇为古师不识具义虽说圆妙还成纵横今家得旨良由谈具所以超胜百家学教之者此旨不明何以分圆别两教于此若了别教教义洞然无壅次辩行位此疏但列诸位名目不论所出断伏之意玄文云既有如此无量阶差是故经论名数断伏高下对诸法门多有不同若华严明四十一地(云云)璎珞明五十二位仁王明五十一位新金光明但云十地胜天王般若明十四忍大品但明十地涅槃明五行十功德(云云)又十地论摄大乘论地持论等并释菩萨地位多少出没不同断伏高下亦异(云云)岂可定说不广寻经论如无目争日今若明位数须依璎珞仁王若明断伏高下须依大品三观若对法门须依涅槃用众经意共成初心教观两门使分明耳(云云)备如玄文细明行位然此合辨修性纵横横学圆修出假等此不暇辩教旨若明诸义易晓。
○二性习前后。
【疏】性习二性若据位分习种在前性种在后若据行论性习同时故前后不定依体起用先明性种后明习种寻用取体先习后性与教证二道相似就位以论教道在前证道在后据行论之证教同时前后不定依体起用先证后教寻用取体先教后证也就解行中复有四种一名解行二名发心三名回向四名道种于出世道解而勤行故名解行于大菩提起意趣求故名发心用已善法趣向菩提故名回向当分之中如观道立故名为道望后佛果能生曰种也习种性能生报佛性种性能生法佛。
【注】常途所明别位亦罕谈此体用教证不定同时之义此中既明性习二性不定同时故有此例大意乃约位次竖论前后约得意者横辨同时据发习者乃论不定在文可见教证二道旧来说者甚多莫不皆云说一教始终为约说教道说十地法为约说证道其证道或说隔历或说圆融异论纷纭从来先达共迷此义今因考见别教教旨则见教证二道果有所归昔来所说一者判位无功二者位有两属今且略以四种判别教位乃无混滥应以地前为约行教道登地为约行证道十地为约说教道妙觉为约说证道且约行教证诸文明指人无所疑唯约说教证人多迷之并由不了所谓约说者不可以如来说法谓之约说应以有教无人虚设此说谓之约说名义乃正为地前人说十地始终名为教道非谓说一教始终也才作一教始终便见位位有两属之过约说证道指妙觉者既云若说十地已证之法且于别教当指何人已证十地等觉一位或有或无置之不论应指妙觉为已证人又云道场所得法故知乃约妙觉为约说证道明矣旧来宗师不曾穷究遂成妄传请好学者子细研详方见今说与祖师合更无疑矣此但略示予于复宗集中自有义章广引论文及疏记文晓证此义甚为切当。
○三释六住退心。
【疏】旧云法才王子六心中退即云十住第六心难云十住云性地性以不改为义云何退作二乘其犹一善性是不依一阐提不妨退大向小终是难通止观师说是十法信中六心退耳此释论师及金刚般若论师皆作此解是信习十心中六心耳七心已上永离二乘尔时设为利弘经不无轻漏而度物心不失恒有菩萨之名也。
【注】璎珞上卷明法才王子净目天子舍利弗等欲入第七位其中值恶因缘退入凡夫不善恶中无恶不造四明云若常途别教皆云初住断见更不起诸重过况见惑名数虽多乃一位断思惑乃历诸位方尽此常所谈别教分齐也今记主既见身子六住尚退复起重罪遂以义求自有机缘见思俱断至六住时思既未尽见亦余残所以能牵恶道此是记主约义斟酌之辞故云恐是尔前见思同断不可将见行别教难也四明乃以别途位次言之深合祖意此是四明答曰本难或作权说者或作借位者皆非文意今文既以退大向小为难通验知止观师及二论师指在六住度物心不失者正是见思同断之义别途断位已无疑矣。
△四圆教又二初正明行位又二。
○初对拣。
【疏】圆教明位别教五十二位次第修行圆教圆修一心具万行异于次第行也。
【注】圆本无位非次第故譬治铁作器粗垢先落名先落处于无位次而论位次还以别位融彼次第而成一心即为圆位故有次第不次第别而分二教。
△二释位又八。
○初外凡。
注菩萨戒经卷上一
梵网经菩萨心地品戒疏卷上之二
【疏】外凡五品位一初随喜心若人宿植深厚或值善知识或从经卷圆闻妙理一法一切法一切法一法非一非一切不可思议起圆信解信一心中具十法界如一微尘有大千经卷欲开此心而修圆行圆行者一行一切行略言为十谓识一念平等具足不可思议伤己惛沉慈及一切又知此心常寂常照用寂照心破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又识一心诸心若通若塞能于此心具足道品向菩提路又解此心正助之法识己心及凡圣心又安心不动不墯不退不散虽识一心无量功德不生染着十心成就其心念念悉与诸波罗蜜相应也二读诵者圆信始生善顺将养涉事纷动令道牙破唯得内修理观外则读诵大乘闻有助观之力内外相藉圆信转明十心坚固如日光照见种种色也三说法者内观转强外资又着圆解在怀弘誓熏动更加说法如实演布但以大乘法答设以方便终令悟大随说法净则智慧净说法开导是前人得道全因缘化功归己十心三倍转明也四兼行六度上来前熟观心未遑涉事今正观稍明即傍兼利物能以少施与虚空等使一切法趣檀檀为法界事相虽少运怀甚大理观为正事行为傍故言兼行事福资理十心弥盛也五正行六度圆观稍熟事理欲融事不妨理理不隔事具行六度权实二智究了通达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具足解释佛之知见而于正观如火益薪力用光猛也。
○二内凡。
第一内凡十信圆闻圆信修于圆行善巧增益五倍深明因此圆行得入圆位善修平等法界即入信心善修慈愍即入念心善修寂照即入进心善修破法即入慧心善修通塞即入定心善修道品即入不退心善修正助即入回向心善修凡圣即入护法心善修不动即入戒心善修无著即入愿心是名圆教铁轮十信位圆教似解六根清净也。
○三圣位十住。
第二圣位前明十住真中智也初发心住发时三种心发一缘因善心发二了因慧心发三正因理心发即是境智行妙三种开发缘因心发即是住不可思议解脱首楞严定了因心发即摩诃般若毕竟空也正因心发即是住实相法身中道第一义谛也华严云初住所有功德三世诸佛叹不能尽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了达诸法真实之性所有闻法不由他悟净名云知一切法是坐道场亦是入不二法门大品云从初发心即坐道场转法轮度众生为如佛阿字门一切法初不生也。
○四十行。
第三明十行者即是十住后实相真明不可思议更证十番智断破十品无明一行一切行念念进趣流入平等法界海诸波罗蜜任运生长自行化他与虚空等也。
○五十向。
第四十回向者十行之后无功用道不可思议真明念念开发一切法界愿行事理自然和融回入平等法界海更证十番智断破十品无明故名回向也。
○六十地。
第五十地者即是无漏真明入无功用道犹如大地能生一切佛法荷负法界众生普入三世佛地又证十番智断破十品无明也。
○七等觉。
第六等觉地者观达无始无明源底边际智满毕竟清净断最后穷源微细无明登中道山顶与无明父母别是名有所断者名有上士也。
○八妙觉。
第七妙觉地者究竟解脱无上佛智故言无所断者名无上士此即三德不纵不横不并不别究竟后心大涅槃也一切大理大誓愿大庄严大智断大遍知大道大用大权实大利益大无住即是十观成乘圆极竟在于佛过茶无字可说卢舍那名净满一切皆满也。
【注】此中圆位别无修法即是十乘观法为圆修相依修而证证有浅深始从初品终至妙觉也初品修十谓识一念心平等具足不思议等初品识知十乘次品圆信转明十心坚固三品十心三倍增明乃至十信善修平等法界即入信心善修慈愍即入念心等终至十住十行等皆云更十番智断破十品无明至妙觉位修极证圆究竟无上即是究竟后心大涅槃也故此十法皆名为大也大理即初乘不思议理大也乃至大无住即是第十无法爱也故云十观成乘圆极在佛一切皆满也此中明位与诸文大同小异无大难明但诸文有依普贤观五品在十信中意稍难晓妙句现在四信灭后五品品信文相交互难释此不暇辩学者知之。
△二释四十二字门又二。
○初释。
【疏】南岳师云四十二字门是佛蜜语何必不表四十二位诸学人执释论无此解多疑不用但论本文千卷什师九倍略之何必无此解深应冥会何者经云初阿后茶中间四十二字门具诸字功德华严云从初一地具足诸地功德此义即同阿字门诸法初不生故此岂非圆教初住初得无生忍过茶无字可说岂非妙觉无上无过。
【注】玄文四教义诸文圆位皆引四十二字以为诚证此文详而又显故云甚自分明。
△二证又二。
○初证圆教。
【疏】广乘品明一切法皆是摩诃演竟即说四十二字门岂非圆菩萨从初发心得诸法实相具一切法至妙觉地穷一切法底此义与圆位甚自分明。
○二证通别。
次发趣品明别教十地后明三乘共十地三教阶位其文现也。
【注】演字应作衍释论宗般若谈衍门三教故以证也释名竟。
△二出体又二初列。
【疏】第二出体者初明无作次明止行二善。
△二释又二初无作二止行初又三。
○初略立。
初戒体者不起而已起即性无作假色。
【注】所明戒体有大小乘若小乘论计不同或云色法或云非色非心宗计既殊不可不会然则戒体既于身口防止过非作此禀持发起无作今究所发无作戒体是何等法乃是善行所起一种圣法善业也两宗于此善业各计不同□宗计色一宗计非色非心辨此广如虎溪后集详引经论备明此义稍有所涉须者捡之若大乘体正是今疏所辩之体此当具明先知异非方见今是从来所惑大乘戒体止观辅行以心为体引璎珞云心无尽故戒亦无尽今疏乃云无作假色于色于心何者为的净觉杂编云夫言体者有当体体有所依体当体属色所依属心广如彼章熙钞云荆溪据璎珞云无尽者意明心性以为戒体(此俱从性)次大乘论种子受所引色观心论云大乘防意地(此并据修)若约互具今疏云性色既即不起大乘明受所引色并乃全性起修等今详彼意言心为体者约性而说言色为体者约修而说戒疏云性无作假色者约从性起修修性共说也顶山记广辩三种假色约三因三身对明修性等此甚通漫而云既从性德起于修德复于修德发乎遮持化他功勋故名此为假色然功勋之上岂不该心但戒法制色为便又既云假色义自该心今试研详诸说毕竟未契祖意且如净觉虽分当体所依乃指心为所依殊不知今之戒体且辩当体无作之法不可以理体滥之如前所辨此最失旨熙钞虽则约修性说今明无作且就修论以性而为其体并非所取顶山虽则广演文义竟无所归但辩性种修种下种之义而于无作虽云通于心色毕竟义无的当岂非所谓中心疑者其辞枝乎殊无可取其余或有义章所说不暇备叙并未合乎祖意。
○次明今义如上所议昔说既非今于祖文考窍义旨于兹戒体文甚分明显出吾祖高妙之处免为近世之所干没夫言体者当论二种一者当体二者所依今明所发无作体者乃是宗中所明因行从因克果有修有发附事而明故须且于当体而辩未涉所依也当知戒体通色通心盖由禀戒从三业受精持无犯䖍重恪诚方乃发起无作戒体此体发时必有能发必有所发心为能发色为所发以由戒法禀受之时心不散乱身则翘勤口则答对并由精勤方乃纳戒在心方有无作体发故知若无䖍勤之念不能纳戒在心若从纳义戒为能纳心为所纳若从发义心为能发戒为所发所发之戒即是一种圣法善业此善业者即无表色天眼能见与小乘戒业体无别但由大乘圆实教中诠量此体与小乘异乃通二向从能发属心从所发属色止观辅行以心为体从能发而言戒疏论文以色为体从所发而说故知非心则无以发非色则无以彰是故诸文或从心说或从色说有兹所以文方不虚此色此心皆属当体皆属于事有兴有废在教在权并由三师禀受作为精持制止而得此戒即修治造作之妙行也五章言之乃属宗摄辅行判之并是明宗深有所以如此判已戒之当体义有定准然后方可论其所依者即理性也故此事行大乘诠之并由理具方有事用若无理体而为所依行未免邪事皆成妄是故圆事乃即理之事所修之行乃全性起修行从性起方云诸行无作事与理即方云体内之权行是妙行权是妙权此大乘戒乃全理之事全性之修方为妙戒是故今疏特云不起而已起即性无作假色者性之一字全提理性之所依起字色字乃语发戒之当体当体有二起字是能发之心色字是所发之色由依于性而发此戒故云起即性无作假色也亦与论中受所引色是同引亦起义特云不起而已者此语只恐三业不勤不能起发此戒则已若能䖍勤三业此戒必发才言其起起即属心故于此心能发戒色故云不起而已例如无心而已介尔有心三千具足也如此方见祖师文意一字不虚总略多含言简意富故云不起而已起即性无作假色噫只兹十一字包无限意苟不如此消释何以见祖文之高深从来诸师不见此意埋没甚久可不哀欤止观从能发边指心即性性既无尽心亦无尽故云心无尽故能发之心既即所依所发之色亦即所依故云戒亦无尽辅行云虽说色心但有二名论其法体只是法性故知此之色心从当体边毕竟非实但有二名语所依边唯性为实故云只是法性也以此会通诸文皆尔下文判二家以当无当皆得论理教义正在此也下当点出又复应知心是能发难说无作色是所发无作易明但有无作假色而为圣法善业必无无作假心无作从所发而有也如此建义符合祖文仍会经论于义既通于文不壅顶山熙抄望崖不及诸方硕学试为藻鉴苟或戒体不明何以为此疏述作之本。
△二他解又二初标立。
【疏】经论互说诤论有无。
△二出他又二。
○初无无作。
一云都无无作色心假合共成众生善恶本由心起不应别有顽善顽恶皆是指心誓不为恶即名受戒璎珞经云一切圣凡戒尽以心为体心无尽故戒亦无尽或言教为戒体或云真谛为戒体或言愿为戒体无别无作大经圣行观㭊无常阿阇世王观㭊境界但明色心不道无作五阴名教通大小乘唯有一色四心小乘引接小根恐其轻慢因果权言善恶心能别生一法无作牵报善法须行恶法须止行一则有两力岂可不慎方便假说适会一时直如论主一生成四果法胜别有凡夫法岂可依此便是实耶若因中别有顽善共为佛因佛地亦别有此善共为佛果当知心为因果更无别法。
【注】此一宗据所引经论不于禀受发起无作祇指心为戒体无别无作所计如此。
○二有无作。
【疏】二云大小乘经论尽有无作皆是实法何者心力巨大能生种种诸法能牵果报小乘明此别有一善能制定佛法凭师受发极至尽形或依定依道品别生皆以心力胜用有此感发成论有无作品云是非色非心聚律师用义亦依此说若毗昙义戒是色聚无作是假色亦言无教非对眼色大乘所明戒是色法大论问云戒是色法可论多少忍是心数云何言多少耶观论意以戒是色即问此是数义大乘云何而用数义解云若用非色非心复同成实还是小乘今言数家自是数色大乘是大乘色何关数家中论云语言虽同其心则异今大乘明戒是色聚也大乘情期极果凭师一受远至菩提随定随道誓修诸善誓度含识亦以此心力大别发戒善为行者所缘止息诸恶优婆塞戒经云譬如有面有镜则有像现如是因作便有无作大论解戒度云罪不罪不可得具足尸罗此是戒度正体复云云何名戒以心生口言从今受息身口恶法是名为戒既有能持所持则别有法即无作也地持戒品云下软心犯后四重不失律仪增上心犯则失律仪若不舍菩提愿不增上心犯亦不失律仪若都无无作何得言失梵网大本即大乘教下文云若不见好相虽佛菩萨前受不名得戒又云若有七遮虽发心欲受不名得戒若直以心为戒发心便是戒何故言不得大经云非异色因果又念戒中虽无形色而可护持虽无触对善修方便可令具足又如刀剑灰汁脚足桥梁若即心为戒何假言无形色无触对故知别有无作能持戒心以为真戒圣行与世王中不道观㭊无作直举色心者是易观者耳亦不言无无作小乘说四果大乘开之是权法胜说凡夫法䟦摩明其非有未有大乘经开无作是权又既顽善作佛因此自非妨如无常善亦作常善因即其例也。
【注】此宗立有无作甚符教文文显义明。
△二今释又二初无作体二三聚体初又二初定无作二明兴废初又二初律仪无作二道定无作初又二初判二宗二今所用。
○初判二宗。
【疏】然此二释旧所诤论言无于理极会在文难惬言有于理难安在文极便既皆有文何者当道理耶然理非当非无当当无当皆得论理教义若言无者于理为当若言有者于教为当理则为实教则为权在实虽无教门则有。
【注】然此段文只约文理以判有无言简意幽诸钞解释未能尽究凞钞以中边分事理顶山以修性分事理皆作曲说大师文中自约权实以判事理何必他求盖由诸师不究戒体且附事论乃与经体事理自异若认戒体便同经体如何消释今文理无事有耶文中先且定其二说各有当不当言无当理不当教言有当教不当理其奈二说皆有文据然后判之若论所依理性不可以有无无作而论其体故云然理非当非无当虽然如是何妨依理而辨有无故云当无当皆得论理教例如体非因果依之以辩因果非因果者语所依体辩因果者语当体体五章言之当体属宗所依属体故今非当非无当即理性之所依当无当即戒体之当体当无当皆得论理教者皆有教之当体而论理之所依也若言无者于理为当即所依之理本非色法故无无作若言有者于教为当即当体之教教门附事论无作体以为假色也教之当体假色属权理之所依体性为实故云理则为实教则是权也权则附教以论无作实则附理理无无作故结之云在实虽无教门则有如此消会乃见昔之二说各偏一边不知当与无当皆得论理教故疏不许所以尔者须知发戒莫不从心以此能起之心约契理照性边则无无作附教门防止边则有无作请学者以义求之道理合然也秪如发心欲受戒者此心虽则䖍勤必假身口制作能发之心或不合理或不契性所行之行皆是妄行非性德行今大乘持戒止恶行善皆依于性而行此行方名性德之行是则持戒之心全从性起性本无作虽终日持戒则持无持相故以能发之心从照理边我心自空罪福无主亦无能持之人亦无所持之戒有何戒色而谈无作之法耶故知照所依理则无无作也明矣及乎照事之时何妨以此能发之心持所禀之戒戒戒无缺丝毫不犯任运持善止恶而有无作假色现前故云教门则有无作也所以疏中言有无作者引优婆塞戒经云譬如有面有镜则有像生镜喻理性本无无作像喻假色有无作法面喻能发之心因心契理而立妙行故有戒色无作法成以喻求之此理甚显故知戒体通色通心有经云一切大乘戒尽以心为体从能发以言之有经云戒是色聚从所发以言之能发所发皆是当体以在事故依于理性而发故指理性而为所依委如前辩如此会通乃见疏中对古二家文理有归仍见诸钞于体不明言不及此然此疏文言峻意隐实难消会览者详之。
○二今所用。
【疏】今之所用有无作也。
【注】既见旧诤若据一偏不知当与无当皆论理教在理虽无教门则有今从制戒木欲防非止恶令人进修约事约修附权附教立行立法乃论无作正是宗中所明因行无作假色而为体也问若尔于前二师去其无无作者而取有无作者耶答不然前之二师各得一义以今照之尽成偏失言无失教而得理言有失理而得教今虽有无作法不弃所依之理理本自无今之云无无作法不弃于教行须假色细详此意即性论修无二师之偏失也。
○二道定无作。
【疏】次明道定皆以无作为体定共于定心中发无作无复诸恶道共者见谛道中所发无作与心上胜道俱故言道共也止观师释未必见道所发无作是道共戒只取中道正观心中发此无作有防非止恶义故云道共大经云一正法戒二受世教戒菩萨得正法戒谓道共戒得此戒者终不为恶不从师授故称为得中道心中发得此戒也受世教戒谓白四羯磨然后乃得必假凭师故称为受差别约示故言世教也定共道共通大小乘大乘道定入摄善法戒有师言唯入禅定能发无作欲界定不发无作唯假空解能发无作有言但令证此定道随能止伏粗品成就便发无作欲界定念处前皆能发戒也。
【注】道共定共若约入位得定得道方有无作此则太深故引止观师只取中道正观心中发此无作故云道共道共既尔定共秪取入定之心与戒俱发也大经二戒者正法即道定世教即律仪释签引之云正法戒通于大小及定慧等三聚言之道定属善法戒也有师之言虽无去取意在后释为正也。
○二明兴废。
【疏】次论兴废者初菩萨律仪方便求受其体则兴若舍菩提愿若增上烦恼犯十重其体则废若无此二缘至佛乃废定道两戒得定得道为因初念定道未与戒俱具足前心为因第二念心方与戒俱尔时是兴出定出道最后一念尔时即废二言入定入道时戒与心俱是时名兴出定出道时戒与心俱谢是时名废故称心俱戒也三言一发之后出入恒有后入胜定胜道随从胜受名尔时恒兴退定退道三藏尽寿菩萨至菩提尔时即废摄善摄生与律仪同随受则兴二缘则废也。
【注】先约律仪对道定拣次约二聚对律仪拣律仪防止身口秉制则兴舍犯则废若无此二缘至果佛时任运自废以究竟寂灭无尘可涤复性还源义当云废三家之说若有所以初约三心二约出入三约因果在文可见。
○二三聚体。
【疏】次三聚戒体者律仪者法式仪则规矩行人令入道也又云律者埒也如世马埒令马调直律亦如是调直行人不令作恶大士誓心不过止恶兴善若不动身口即是止恶发戒防动不动即是律仪戒若应动身口即是兴善令发此戒防其不动摄善摄生即是应动涉事故开为两取䇿励众善依六度门称摄善法起心兼物依四弘门称摄众生即是为人故动下化众生中修万善上归佛果也律仪多主内德摄生外化摄善兼于内外故立三聚戒也。
【注】此文二节先约动止释次约内外释动止中先释律仪埒(音劣)堤也封道曰埒以二埒相轨马于中行则不颠跃也律仪制止身口不作众非即止恶义此应不动是持律仪戒动即犯戒也摄善摄生应动三业即是行善自行行于六度之行即善法戒利他起心济物是摄生戒此二应动动即有益而不动者乃名犯戒次内外释律仪内捡自己摄生外化于他摄善兼内外三聚净戒其相如此故约动止内外二义释之戒相乃显。
△二明止行又二。
○初释二名。
【疏】次论止行二善如百论息恶不作名之为止信受修习名之为行佛教虽多止行收尽诸恶莫作即是诫门众善奉行即是劝门。
【注】诫之则止劝之令行诸恶之言何所不诫众善之言何所不行诫劝二门二善备矣。
△二辩无作又二。
○初标列。
【疏】无作义该善恶善恶无作义总止行。
△二释相又二初善戒二恶戒初又三初约二善释又二。
○初律仪二善。
今先明善善戒不起而已起则伐恶皆是止义皆有进趣皆是行义逐其强弱故有止行差别者逐兴心止恶无作是止善兴心修善无作是行善如造井桥梁礼佛布施是善无作如造鱼猎等网是恶无作。
【注】善恶止行皆发无作先善无作即以造井桥梁以言之因而对论恶无作如鱼猎等善戒乃标律仪也。
○二道定二善。
【疏】次论道定二无作有行有止道定二戒义判为止道定二心义判为行寻无作从因缘息从止缘息后生无作是止善从行缘息后生无作名为行善又诫门是止善劝门悉属行善又解行唯是作止唯无作又云止行二善皆有无作。
【注】戒名制止名止善心起善业名行善文存五说义皆显然。
○二约三乘释。
【疏】声闻七众戒皆是律仪戒体但止身口二恶菩萨律仪备防三业复申之至佛长短阔狭为异无作义从缘增上心发下劣不发无记心劣不发无作如欲界修道惑有九品前六品发无作后三品不发故云斯陀含出无作表阿那含出不善表罗汉出无记表。
【注】七众者出家五众谓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在家二众谓优婆塞优婆夷也式叉摩那此云学法女已受十戒在沙弥上大论云佛在世时有一长者妇不觉俵妊出家受具足戒其后身大诸长者讥嫌诸比丘尼因此制二岁学戒受六法后受具足戒六法二种一者十八岁童女受六法二者夫家受六法谓染心相触盗减五钱断畜生命小妄语非时食饮酒二乘但制身口菩萨备防三业只报人天故短远期佛果故长诠十界故阔六凡故狭又约真中以分长短等。
○三约四句释。
【疏】善恶无作对心为论各有四句善四句者一是戒非无作息恶之心能止故名戒也二是无作非戒谓造井桥梁随事随用无作等不能止恶非是戒也三者是戒是无作谓善律仪等四非戒非无作者谓余善心也恶家四句一是戒非无作谓息善之心二是无作非戒谓杀盗等事随用无作也三是戒是无作谓恶律仪等四非戒非无作谓余恶心也。
【注】造井等虽有随用无作之善不能止于三业之恶故云非戒恶四句随便而来也。
○二恶戒。
【疏】恶戒二种一十六恶律仪二外道邪戒恶律仪如大经外道恶戒九十五种各有戒法或苦行为戒持牛马等事火服风常翘一脚赴火投岩等以此为戒即是邪戒运心长短皆是恶戒也。
【注】他抄记中皆以此科从恶四句开出四句非也疏前文云今先明善戒不起而已即对此中方次明恶戒也十六恶者大经二十九云一为利喂养羔羊肥已转卖二为利养已屠杀三四谓猪豚五六牛犊七八养鸡(三五七如初句转卖四六八如次句屠杀)九钓鱼十猎师十一劫夺十二魁脍十三网捕十四两舌十五狱卒十六咒龙能为众生永断如是十六种恶是名修戒(经文)外道邪戒事火投岩等者此如殃掘经佛告文殊汝欲闻世间建立外道因否当为汝说往过去世拘孙陀佛时有比丘名佛慧有一善人施无价衣比丘受已示诸猎师师见已生劫盗心即于其夜将是比丘至深山中坏身裸形悬手系树尔时有采花婆罗门至山见彼比丘怀身裸形悬手系树惊叹呜呼沙门先着袈裟而今裸形必知袈裟非解脱服因自悬苦行是真学道彼人岂当舍离善法因坏正法即舍衣拔发作裸形沙门裸形从是而起尔时比丘自得解缚即取树皮赤石涂染以自障蔽结草作拂用扫蚊虫更有采花婆罗门见已念言是比丘舍鲜好衣着如是衣拉如是拂彼人岂当舍离善法当知分明是解脱道即学彼法出家婆罗门从是而起时彼比丘暮入水浴因洗头疮即取水衣以覆疮上取牧牛人新弃弊衣以自覆身时有樵者见已念言必知袈裟非解脱因故弊衣被发日夜三浴以习苦行乃至比丘因身生疮然火炙疮疮转苦痛乃至投岩自害时有见者作是念言是比丘先着好衣今乃如是彼人岂当舍离善法当知投岩是解脱道投岩事火从是而起如是九十六种皆因是比丘起(经文)钞家以华严投岩善财之事者非也华严乃五十三善知识所教正行不可以同外道法一何错误之如此应用殃掘经投岩事正是外道之本也。
△三料拣又二。
○初标列。
【疏】第三料拣更为三一须信心二无三障三人法为缘。
△二解释又三一须信心又二初三藏三信。
信心者依三藏门略举三种一信因果善恶必有所招二信观谛得道三信有戒是观谛入道初门。
○二方等三信。
依方等戒故宜备此三信复加三种一信自他心识皆有佛性二信勤行胜善必能得果三信所得果常乐我净。
【注】信因果是慧信观谛是定信有戒是戒此约先慧了达谛能信定然后持戒或先戒次定次慧如遗教云依因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若持因静发则以定居初此亦随宜尔方等可知。
○二无三障又三初烦恼障。
【疏】次无三障者众生障碍乃有三种烦恼常有故不说障。
【注】顶山云若光明文句云悠悠所起属烦恼障决定招来报属业障苦果属报障彼约障三德言之此论障戒且□往云耳今谓彼论证德此论授受若以为障一切众生谁能免此则应永无得戒之者故不可为障。
○二业障。
【疏】业障乃有轻重重业障戒防因之义谓七逆十重现身有此是则为障前身非复可知隔生事远七逆一云忏灭非障二云犯一悔与不悔悉皆是障十重一云前四性罪事同七逆悔与不悔悉障后六悔者非障不悔则障二云前四须悔见相非障后六不悔亦不障三云十重不悔悉障悔已悉非障。
【注】文无去取意以后释为正由符经故应以三种忏会入此中义乃有归。
△三报障又二。
○初拣去二趣。
【疏】报障者地狱饿鬼二道重苦自隔从多例判不说为因。
【注】此从重苦难地以拣若方等陀罗尼经婆薮仙领地狱众至方等会闻法故知其中亦自有机如乘戒四句此但少耳故云从多。
△二通四趣又二。
○初通取。
【疏】非人畜生但能解语皆得受戒非人是鬼神修罗龙是畜生人中男女黄门二根天从六欲天上至十八梵皆说为因四空处既能听法亦应得戒但业报虚妙故略不说非想倒执脱若回心慕善亦能得戒经说三涂长寿天边地为难地据不能修道义耳萨婆多记云龙等受八斋止是得善不得名斋今依文准理五戒既是菩萨戒根本又不表定佛法五戒菩萨戒许四道皆得。
【注】二根者具足应五谓生剧妒变半委如大论八斋者五加坐高广床着花慢衣歌舞等也。
○二别拣。
【疏】从八戒已上至具足戒既是出家表定威仪唯人中三天下能感余道悉非因也大论龙即得八斋戒。
【注】人除北洲佛不生彼顶山云或问龙受不过中食如何持之答今反问云华严八大龙王法华列龙王众既预同闻此等持斋戒否故知多论且以小节捡之。
△三人法缘二。
○初标列。
【疏】次人法缘初人缘三种得菩萨戒一诸佛二圣人三凡师。
△二释又三初诸佛又三。
○初真佛。
诸佛有两一真佛如妙海王子从卢舍那受菩萨戒。
○二像佛。
二像佛金铜泥木等千里内无师许求得好相自誓受也舍利发爪钵杖牙齿皆起重敬尽可为缘而舍利真伪难知或是小圣敬重如佛便可凭对。
○三法佛。
次大乘经卷也三释一云不许二云与佛像差次为授千里无师许对佛像千里无像许对经卷三云莫问有佛无佛对大乘经卷即得为缘大乘经典所在如佛塔无异也。
【注】舍利此云坚固坚牢等生身有全碎法身有偏圆具如妙疏第八发爪牙等涅槃茶毗经云如来四牙一在忉利天二为罗刹盗三在羯陵迦国四在海龙王宫此并能仁真身舍利顶山云然佛牙多伪或他牙代作或骨或角或坚木等或海中圆石冀明眼别之傥深敬为心荆根纳戒羊骨放光难其人也大乘经卷如法华云此经所在即是如来全身舍利可为胜缘。
△二圣人又二。
○初标列。
【疏】二圣人亦二一真圣二像圣。
△二释又二。
○初真圣。
真者谓十地等大士对此为缘故宜发戒。
○二像圣。
像圣者谓金铜等作菩萨像此经亦云于佛菩萨前自誓受戒恐单菩萨像则成游漫如凡夫发心是菩萨作此人像不能发戒言佛菩萨者是佛边有菩萨地持但言佛像不道菩萨也。
【注】疏虽通说的以戒经佛边有菩萨像为正也。
△三凡师又二。
○初人数。
【疏】凡师者有内凡外凡并以真人为缘不许形像经中称为智者人数多少地持璎珞并止一师梵网受法亦止一师下制戒中道和尚阇梨故成七逆亦不见请和尚法有言和尚者请诸佛为和尚文又云二师应问言汝有七遮罪不似非指佛虽有现前智者犹应共在佛像前若经卷前助为发起尔时智者在佛像前若有智者无经像不应得戒具十八物中制佛像经典恒应相随故也。
【注】并以真人拣非像人也故称智者然此正明授戒应请凡师今疏引地持璎珞及梵网本并止一师此戒何云应教请二师熙钞云法缘中且依大本但止一师故知依此戒亦应请二师顶山记云予寻祖意只许一师或通二师一云授戒师二师则云和尚阇梨也钞记之说义无所归一二之论不能定判并由不见经疏之意今为明之疏据璎珞地持及梵网本止云一师如引妙海王子从舍那受戒释迦从舍那所受诵次转与逸多菩萨如是二十余菩萨次第相付至于什师传来亦一师授如谶授进进授朗亦各一师如何通二乃见熙齐钞记昏昧若此然则戒经教请二师者今为点出夫言师者有教授师有和尚阇梨此谓三师也欲求受戒之人先当请二师和尚阇梨平时之间预为诏导不得作七逆恶罪常从师法为受戒缘殆乎正欲求受戒法即应就教授师以得戒也如普贤观经请五师云释迦牟尼为我和尚文殊师利为我阇梨当来弥勒愿授我法即教授也此虽高位以请圣师用例凡位请凡师者亦应如此故须先从二师无七逆恶然后从教授师以求戒法今言一师者正从受戒已知此人无七逆罪堪与受戒何须一师正从得戒唯只一师也经言二师乃从依止不作七逆为授戒缘也经疏非不分别人师自昧先示经意次示疏文经中云菩萨与他人作教诫法师者此明教授师也应教请二师者和尚阇梨师也二师应问不得作七逆罪等后结之云而教诫师于是法中一一好解若不解经律不得此法中意乃至为利养故与人授戒者此责教授师不应妄与人受戒故知二师之言非干授戒师明矣今所授戒既为无七逆人受乃一师也次疏文中亦已明示先断之云止是一师正恐人疑下制戒中何云二师故释之云下制戒中道和尚阇梨而言二师者为成七逆故也此乃释伏疑言语紧略文意多含符合经文作钞记者不见其意如何解释信知秉笔亦难矣哉熙通二师全昧斯旨齐虽能知二一之名不解二一用与释义不决何以通文以今所释格彼钞记显然不及矣。
○二德业。
【疏】次论德业梵网经中言为师必是出家菩萨具足五德一持戒二十腊三解律藏四通禅思五慧藏穷玄什师所传融师笔受流传至今此其正说次地持云必须戒德严明善解三藏堪能发彼敬心方可从受不尔得罪也。
【注】五种乃三学之备什传融受实堪师法。
△二法缘又三初正拣法缘二追释总目三别释说戒初又二。
○初标拣。
【疏】次论法缘道俗共用方法不同略出六种一梵网本二地持本三高昌本四璎珞本五新撰本六制旨本优婆塞戒经偏受在家普贤观受戒法多似高位人自誓受法今不具列。
【注】拣彼二经非今受法高位且指观行已上对凡称高故不应指为住上。
△二正释又六即六本法初梵网本又二。
○初示传授所出。
【疏】梵网受法是卢舍那佛为妙海王子受戒法释迦从舍那所受诵次转与逸多菩萨如是二十余菩萨次第相付什师传来出律藏品。
【注】乃什传诵无文可考。
○二方法又二。
○初先法又三。
○初三归。
【疏】先受三归云我某甲从今身至佛身于其中间归依常住佛归依常住法归依常住僧(三说)次三结已(三说)。
○二忏教。
次悔十不善业(更起三拜)次赞叹受约敕谛听(三说)直说十重相问能持否(次第答能)。
○三结愿。
然后结撮赞叹发愿余所未解问戒师(便散)。
【注】应以复顺本性而释归依一体大乘而释三宝十善之法亦乃称性而行方曰诸行无作。
○二后法。
【疏】后文言欲受戒者应香火请一师至佛前受师应问能忍十事否割肉饲鹰投身饿虎等(性地已上方能此制)亦云千里内无师许佛像前自誓受三归忏悔说十重如前无异出口为别耳。
【注】略举二事注云性地者乃圆信之人也出口别者既无正经乃译者口授故有先后两说之异大体亦同故录之以示后人耳。
△二地持本又二。
○初所出。
【疏】二地持经相传是弥勒说原本是灯明佛说莲华藏菩萨受持次第三十余菩萨传化后有伊波勒菩萨应迹托化传来此土然地持是昙无谶所译疑谶即是伊波勒第四戒品出受戒法。
○二方法又四初请师。
若菩萨发无上菩提愿已于同法菩萨已发愿者有智有力善义能诵能持于此人所先礼足已作是言我某甲从大德乞受菩萨戒大德于我不惮劳苦哀悯听许(三说)次起礼十方诸佛更请师云唯愿大德授我某甲菩萨戒(三说)。
○二授法。
次生念不久当得无尽无量大功德聚师应问言汝是菩萨否已发菩提愿未问竟应言法弟听汝欲于我受一切菩萨戒谓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此戒是过去未来现在一切菩萨所住戒过去一切菩萨已学未来一切菩萨当学现在一切菩萨今学汝能受否(答能三说)。
○三师白。
师应起自礼佛竟作是言某甲菩萨于我某甲菩萨前三说受菩萨戒我为作证一切十方无量诸佛第一无上大师于一切众生一切诸法现前见学者证知某甲菩萨于我某甲菩萨前三说受菩萨戒(三说)。
○四结赞。
然后结撮赞叹便散席依经本受法如此。
△三高昌本又三。
○初所出。
三高昌本者或题畅法师本原宗出地持而作法少广。
△二方法又七。
○初诸师。
先请师云族姓大德我某甲今从大德乞受菩萨戒唯愿大德忍许听受怜悯故(三说)。
○二乞戒。
次求受云族姓大德今正是时愿时与我受菩萨戒(三说)。
○三问遮。
次问遮法(九十问)。
○四乞戒。
师应起为白诸佛唱言一切诸佛及大地诸菩萨僧听此某甲菩萨欲从诸佛菩萨僧乞受菩萨戒此某甲已是真实菩萨已发菩提愿能生深信已能舍一切所有不惜身命唯愿诸佛菩萨僧怜悯故施与某甲菩萨戒(三说)。
○五授戒。
次问受戒者言汝某甲听一切诸佛菩萨僧受菩萨戒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是过去未来现在一切菩萨所住戒如过去菩萨已学未来菩萨当学现在菩萨今学汝知是学汝能持否(答能三说)。
○六白竟。
次白竟言此某甲菩萨于一切佛菩萨前从我某甲菩萨边已第二第三说受菩萨戒竟我某甲菩萨为作证人此受戒菩萨名某甲复白十方无量诸佛第一胜师及柔和者一切众生软觉者此某甲菩萨于某甲菩萨前已三说受一切菩萨律仪戒竟(三说)。
○七说相。
次说十重相竟结撮赞叹(便散)。
○三结验。
自齐宋已来多用此法所以题作高昌本者寻地持是昙无谶于河西所译有沙门道进求谶受菩萨戒谶不许且令悔过七日七夜竟诣谶求受谶大怒不答进自念正是我障业未消耳复更竭诚礼忏首尾三年进梦见释迦文佛授已戒法明日诣谶欲说所梦未至数十步谶惊起唱善哉已感戒矣我当为汝作证次第于佛像前更说戒相时有道朗法师是河西高足当进感戒之时朗亦通梦乃自卑戒腊求为法弟于是从进受者千有余人河西王沮渠蒙逊子景环后移据高昌既奉进为师进亦随往值高昌荒饿进生割己身以救饥者因此舍命进弟子僧遵姓赵高昌人传师戒法复有比丘昙景亦传此法宗出彼郡故名高昌本又元嘉末有玄畅法师从魏国度在荆嘱之门宣授菩萨戒法大略相似不无小异故别有畅法师本此出昙无谶而小广地持恐谶誓愿发起人情有此重复也。
【注】此皆易见荆嘱之门有改嘱应作蜀门应作间即荆蜀之间也改之乃善。
○四璎珞经本有五。
【疏】四璎珞经受菩萨戒法前礼三世三宝(三说)次受四不坏信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归依戒(三说)次忏悔十恶五逆等(三说)次说十重戒犯者失四十二贤圣法问能持者(答能)然后结撮三归重腾前十重戒赞叹发愿。
○五劝信。
言受戒者超度四魔越三界苦生生不失常随行人乃至成佛若不受戒不名有识畜生无异常离三宝海非菩萨是邪见外道不近人情劝化人受戒功德胜造八万四千宝塔有戒犯者胜无戒不犯若真佛菩萨前受者名上品戒若佛灭后千里内无法师从佛菩萨像前自誓受者名下品戒。
【注】文出本业璎珞经下卷甚备学者检之。
○五新撰本有十八科。
注菩萨戒经卷上之二
梵网经菩萨心地品戒疏卷上之三
【疏】五新撰本者是近代诸师所集凡十八科第一师初入道场礼佛在佛边就座坐第二弟子入道场礼佛胡跪第三师请三宝第四令起心念三宝如在目前第五忏悔十不善业第六请诸圣作师第七请现前师第八师赞叹弟子能发胜心第九正乞是戒第十教发菩提心第十一问遮法(有十五问)第十二想念得戒第十三发戒时立誓第十四受菩萨三归(以此三归发戒)第十五师起唱羯磨(亦以羯磨发戒)第十六结竟第十七师还坐劝学第十八说十重相结撮赞叹作礼便去。
○六制旨受戒法备有在家出家方法文广不列也。
【注】此等易见但列科而已。
△二追释总目又二。
○初经总目。
【疏】此经题名梵网上卷文言佛观大梵天王因陀罗网千重文彩不相障碍为说无量世界犹如网目一一世界各各不同诸佛教门亦复如是庄严梵身无所障碍从譬立名总喻一部所诠参善不同如梵王网也。
【注】因陀罗者应云网罗幢因以帝释之网在殿梵王之网在幢上卷云幢因非因陀罗网也写者之误此由梵王既到佛所佛因观见网目分明不相障碍故可为喻诸佛世界各各不同互融互摄即之立名也又梵者净也以此净网向生死海摭人天鱼可济彼岸因之立名意在此也辩诸梵天非今文意。
○二品总目。
【疏】品名菩萨心地者亦是譬名品内所明大士要用如人身之有心能总万事能生胜果为大士所依义言如地也。
【注】心字通法喻前文直以心意识三而言心者从法释也今文如人身之有心者取总义以为喻也地字从喻取能生所作义也亦可从法约实相理地也文中无之义亦可通或加法门者藏目既无疏乃不立钞云心喻能总地喻能生究而言之性戒能总众行意地能生胜果。
△三别释说戒又二初能说人又二。
○初通释二名。
【疏】卢舍那者瑶梁经翻为净满以诸患都尽故称为净众德悉圆名为满也释迦牟尼者瑞应经译为能儒亦云能仁又能忍亦直林牟尼者身口意或云度沃焦此是异说华严名号品或名卢舍或名释迦今明不一不异机缘宜闻耳。
【注】二名翻译疏已分明舍那之名从报身立释迦之名从应身立牟尼身口意者本行经翻为寂默盖言三业皆寂默也度沃焦者众生流转犹如焦石五欲沃之而无厌足唯佛能度故云度沃焦也妙记第九准旧婆沙以释也新译华严毗卢遮那与舍那不拣记云近代翻译法报不分三二莫辩。
○二别定教主。
【疏】释迦在第四禅摩醯首罗宫说此心地品寻文始末有千释迦与百千亿释迦各接有缘皆至舍那所受菩萨戒藏然后各坐道场示成正觉覆述说法。
【注】华严教主旧来诸师说义不定或云报身或云应身予尝据此以断华严乃生身尊特而为教主今略示之以三义辩一约身论本二约土定身三约机辩应一者夫言本者乃有二意一垂迹之本二现相之本垂迹本者释迦迹身从舍那本之所垂下即指舍那为本虽千释迦与千百亿释迦有两重本迹今从极说但指台上舍那为本故云卢舍那本身也现相本者却指释迦而为其本盖以舍那台上之身居实报土何由可见并因释迦树下成道放光现瑞见实报境界得睹斯佛如上卷云释迦身放慧光照此天宫至莲华藏世界其中一切世界悉皆相视乃至释迦即擎接此世界大众至莲华台藏世界见舍那佛等以此考知从本垂迹却是舍那从下见高却由释迦故指释迦为现相本故经中云还本源世界阎浮提菩提树下则树下释迦亦得为本源者乃现相之本也。
二约土定身者今五时施化在娑婆土中西天竺国净饭王宫所生之身悉达太子出家成道首谈大法经中显云释迦初成道在菩提树下初结菩萨波罗提木叉华严经初亦云在娑婆国中成道之初即说此经在菩提树下即指此身为说经之主一世界既尔千百亿世界亦然故指千亿释迦树下生身为华严教主明矣台上舍那乃实报土中说法教主今辨同居娑婆世界五时施化说华严身安得指实报土身为娑婆教主耶况此戒疏明示之云寻文始末有千释迦各接有缘皆至舍那所受菩萨戒藏然后各坐道场示成正觉覆述说法凡有十处此一段文乃示华严教主之明文也既云覆述说法凡有十处即华严经中七处八会疏文乃以梵网与华严和会梵网华严同一教主此乃千百亿中之一身在此一娑婆说华严也即指此身为此教主净觉一宗不晓此意夐指台上之身实报教主而为此土说经之主者若为议论。
三约机辩应当如来成道之初大机普集在会之者皆别圆人机既纯大应合尊特即指树下文六之身大机所睹业识当情佛从中道感应而现故此生身即是尊特而为教主经中虽说十莲华藏微尘相海乃是此土释迦放光现瑞手擎此会大众至台上舍那之所传诵戒法来此树下为众覆述说此相海广大法门耳不可认所说之相为能说教主既曰覆述说法则传来有自具教眼者应善分别或谓妙句既云梵网别为一缘安得以此为华严教主者此有二据一者以疏文据疏云华严文来未尽前后席或不同并由圣迹难思随机异说疏中以梵网华严二经会同文非不显二者以记文据据妙记云为缘虽别道理恒同故知二经不可夐异梵网教主既是树下初成之身华严教主安得不然耶约此三义以定教主是生身即尊特此理甚明岂可以藏尘生身入灭有多少舍利而为难耶此唯四明建义妙合佛祖之心他所不及顶山乃云四明据树下净觉据台上皆得片意又以四意定教主全同儿戏义无所归如何点𦚾乃云予点寿量名无不究义无不尽只此所论教主可验所点寿量心无精当却谓四明据树下只得片意汝之四科全意安在请好学者试读彼记当发一笑前文又云此经通三教主所说以验此师一何浅谬并由识暗其言多失。
△二所说法又二。
○初通论一部。
【疏】凡有十处一在妙光堂说十世界海二在帝释宫说十住三在夜摩宫说十行四在兜率陀天说十回向五在化乐天说十禅定六在他化天说十地七在初禅说十金刚八在二禅说十忍九在三禅说十愿十在四禅说心地品第十会总更说前三十心十地皆约无相义为解后又云释迦从初莲华藏世界入天宫下阎浮提成道号释迦始于道场说法乃至十处复从天宫下至菩提树下为此众生说卢舍那初发心所诵戒即是十重四十八轻华严所说文来未尽止有七处八会多道不起本座不道在化乐天说法而此经多道座起复至余处在化乐天说十禅定又诸地多不相应前后座席或复同异良由圣迹难思随机异说耳。
【注】此等时会以经校之但撮略而叙故心地品乃第十会说又云复从天宫下至菩提树下说此十重四十八轻则应此戒涉两处说熙钞拣云问处既有异似分两品答品唯从一前后有殊此与华严有不同处文自和会。
△二别拣此戒又五。
○初拣教。
【疏】于三教中即是顿教明佛性常住一乘妙旨。
【注】三教者显露三教也今判属顿非秘密教也既云佛性一乘即顿部中圆以行位既通亦可兼别有趣在圆也。
○二拣人。
【疏】所被之人唯为大士不为二乘华严云二乘在座不知不觉以大士阶位非二乘所行制戒轻重非小乘所学。
【注】此既华严部中结经二乘如聋如哑矣。
○三拣制。
【疏】大小乘制法不同菩萨一时顿制五十八事声闻待犯随犯随结理论关机宜事论凡有三义一大士深信顿闻不逆声闻浅信顿闻则不受二者大士不恒待左右无有随事随白故一时顿制声闻恒得随侍可有小欲白佛故待犯方制三者梵网所制起卢舍那为妙海王子授菩萨戒尔时诸大士法须说此五十八种故一时顿制也。
【注】十重兼众轻成五十八事相一约信二约随三约受。
○四拣部。
【疏】梵网大本一百一十二卷六十一品唯第十菩萨心地品什师诵出上下两卷上序菩萨阶位下明菩萨戒法。
【注】此云百一十二卷藏中有本序云弘始三年召罗什在长安草堂寺及义学三千余僧手执梵文口翻解释五十余部唯梵网经一百二十卷六十一品其中菩萨心地品第十专明菩萨行也何故卷数不同恐写十二上下字误经既不来藏无所考。
○五拣名。
【疏】从大本出序及流通皆阙即别部外称菩萨戒经。
【注】既云皆阙何故分科自有三段阙者语其大部之三分此既一品别行于世义求三分品内自足既云即别部外称菩萨戒经故今疏注依此定题立名甚正已如前辩前来并是大师疏文释注之前预有玄旨故对熙钞齐记有所长者兼而录之此后入经故对他宗疏钞有所备者兼而补之以全其美读者知之。
△二释文又二。
○初列科示意。
【疏】就文为三初偈长行讫清净者为序次十重讫现在菩萨今诵为正说余尽卷为劝说流通也就序中初偈明舍那发起长行明释迦劝发偈中大意四戒三劝四戒者一舍那戒二释迦戒三菩萨戒四众生戒舍那为本传授释迦为迹释迦得此复授诸菩萨诸菩萨得此戒复传授凡夫众生也三劝者一劝受二劝持三劝诵此四品戒得之有由根本冥传自下授作佛记所以劝凡夫受既受须持既持须诵欲使相传不断也十一行半偈分为三段初三行三句明舍那说戒传授释迦二从是时千百亿下三行三句明释迦迹佛传授诸菩萨诸菩萨传授众生三从谛听我正诵下尽偈明劝信受持一言三序是三佛各说二言初序是舍那自说余二是此土释迦说今言三序悉是此土释迦说杂有经家之辞。
【注】四戒三劝乃谈其意至于分科各自有目然疏于三劝开科前后有所不同至下略辨。
△初更为三前两行半明本迹次一行一句明人法就初又三初半行明舍那本身二一行半明释迦迹佛三半行总结本迹。
○今初半行明舍那本身。
我今卢舍那 方坐莲华台
【疏】上句明舍那本身下句明舍那本土此即依正两报佛身四种一谓法身二谓真应三谓法报应毗卢遍耀正法为身舍那行满报果为身释迦应迹赴感为身也舍光摄论名法应化若更四身者应身受纯陀供化身受大众供我今者八自在我也舍那者无明尘垢永尽智慧功德圆备如净满月以名表德也方坐莲华下句明依报方者正也安住正法故云坐也何故坐莲华台世界形相似莲华故云莲华藏华严云华在下擎莲华二义处秽不污譬舍那居秽不染也藏者包含十方法界悉在中也台者中也表因能起果故譬台也又以本佛坐于华台又表戒是众德之本也。
【注】佛身四种谓法报应化释文散出备释名义如常所解熙钞云摄有梁唐此云舍光摄论未详齐记云舍字误乃金字耳意谓金光与摄论皆明三身读者更详应受纯陀者大经佛将涅槃人天奔集各持香云并诸异供奉献如来皆默不受最后拘尸那竭有一工巧名曰纯陀奉施饮食垂许受之故曰应身受纯陀供化身受人天供者为满人天愿故复现化身各在其前受诸天等供养以悉达本身为应各现在前为化斯乃取始终示迹为应无而欻有为化八自在我者大经云一能示一身多身数如微尘二以尘身满大千界三以大身轻举远到四现无量类常居一国五诸根互用六得一切法如无法想七说一偈经无量劫八身如虚空存没随宜不穷(经文)安住正法以释坐者妙经云身体及手足静然安不动究竟永寂灭安住无漏法譬舍那居秽不染者熙钞云此文显用迹佛应用为释四明师云梵网方坐莲台华严藏尘文等皆是现起尊特若尔本迹一向夐异熙谓四明不合以此为现起尊特者殊不晓四明自指台上所现之身是实报本身却以莲华处秽义为迹佛何浅陋之甚乎又自问云莲藏世界即实报土云何居秽答肇自一化岂离娑婆称本佛居须表报土当知即竖而横实称华台即横而竖寂场宛然他意乃以即娑婆而显实报以为答释殊不知疏文通释莲华有此二义便认作华台有处秽义何不详之甚乎且今四明之意是现起义耶示现义耶若依他答应台上身是示现耶不善消文枉费疏理。
△周匝千释迦望百亿国释迦千为本百亿为迹故两重本迹此又为三一明迹中之本二明迹中之迹三明本之与迹皆成佛道。
○今初明迹中之本。
周匝千华上 复现千释迦
【疏】千华者人中华有十余叶天华百叶佛菩萨华千叶一叶有一佛世界故有千佛净土表十地十波罗蜜圆因起应果之本地现千释迦一叶一净土即一佛世界起圆应身又一世界中一佛国土此犹略说华严微尘世界也十方方各一百也。
○二明迹中之迹。
一华百亿国 一国一释迦
【疏】一叶一世界有百亿国土娑婆百亿国是一叶之上耳。
【注】此明二重本迹初以舍那为本现千释迦为迹次以千释迦为本乃迹中之本以千百亿为迹即迹中之迹乃示本迹重重显现无尽据经第十三重世界名曰娑婆此云堪忍即今所化境域众生能忍受三毒众苦等以得其名故别指一叶藏疏云诸圣教中总有五说一约诸部小乘于此大千百亿阎浮中唯此阎浮释迦是实报成佛余洲皆是化往本不论舍那佛二若依入大乘论等说摩醯首罗天上有一实报成佛以一大千世界为所统境化作百亿释迦一时成佛三若依此经莲华台藏世界坐华台上实身成佛名卢舍那其千叶上释迦即是千摩醯首罗天上各有一释迦此千释迦一一各化作百亿释迦故有千百亿释迦于千百亿国中菩提树下一时成佛准此言之即一实身成佛时以千三千大千世界为化境合有千个百亿其千释迦是实报千百亿释迦是化身四依摄论等受用身有二种一自受用是实身成佛称法界成身土相称依正无碍唯佛独住更无菩萨二随他受用身为地上菩萨于净土中现身说法为地前机现化身佛所主化境又广于前五依华严无成无不成故舍那于一切处皆实身成佛又以卢舍那即是释迦不分报化二身之别但说十身以显无尽(彼疏)然他宗疏据引经论释义甚详存录备知但无教旨收会遂多散漫仍以实有之身为实报身盖无吾家身土依正判摄无归若以今疏本迹比之足见优降荆溪云纵令十方互为主伴亦复不离一尘一尘只在此台此叶当知祇是迹中依正故知今家得旨之谈虽无穷无尽亦不离当念荆溪云一一尘身一切身一尘刹一切刹熙钞引永嘉云一月普含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不学天台难明此旨。
○三明本迹俱成佛道。
各坐菩提树 一时成佛道
○三半行总结本迹。
如是千百亿 卢舍那本身
【疏】是千百亿初句结迹身舍那下句结本身明千百亿皆以舍那为本。
【注】藏疏以舍那本身一句科在次科以如是千百亿句节在上科为类结云如是乃有千个百亿以天台疏科此二句为结本迹方见经意不闲若如他释前来已云百亿国了何用结数仍使本身一句在次科中殊无所以故彼释经不及天台也。
△千百亿下第二明人法初明人次明法。
○初明人。
千百亿释迦 各接微尘众 俱来至我所
【疏】人中有三句一明能接之人是千百亿释迦二明所接之人取有缘之义也微尘者听众多也第三明能接所接人俱至舍那佛所。
【注】熙钞云取有缘者若非种缘焉闻妙戒故华严着乐诸天不预法会以乘缓故如乘戒四句顶山记云所云接者他云未必手擎但以神力摄持尔若据上卷释迦擎接维摩云手擎大千法华以神通接众皆通诸义也。
○第二明法。
听我诵佛戒 甘露门则开
【疏】上句明说戒次句正叹戒初诫菩萨听也诵佛戒者问何故诵不道说耶答此是三世十方诸佛之法非始自作故只得称诵不得道说甘露门者叹戒譬服甘露令人长寿不死要因此戒得至涅槃常乐我净教能通理譬之如门又戒能济拔免离生死譬如甘露服得命长大经云有山从四方来唯当持戒布施也。
【注】提谓以戒是佩长生之符不死之印彼虽五戒天台以四教释之圆教长生之符不死之印即常乐我净涅槃四德今文乃以甘露为长寿不死之法也所谓开者备应有四光明疏释开甘露门云对十住位初开圣道遮二边故故言开也又有示器入城处室以对行向地等今以戒是入道初门故言开也大经云四山临逼欲济拔之当修施戒即生老病死钞引大士诗云早求无上道应免四方山。
△第二释迦迹佛传授菩萨菩萨授众生也又为三一明经家叙释迦传教之缘由二明释迦说戒传授诸菩萨三劝菩萨传授诸众生。
○今初经家述释迦传授之由。
是时千百亿 还至本道场 各坐菩提树
诵我本师戒
【疏】三句明千百亿佛各还本处然法身无在今初明迹传本戒则本为迹师以迹诵本故也。
△传授诸菩萨此文为三一明戒体二明戒用三劝菩萨受持。
○今初十重四十八。
【疏】则十重等为戒体也。
○二叹戒用。
戒如明日月 亦如璎珞珠
【疏】持此戒能除罪雾譬之如日使得清凉喻之若月富有善法如璎珞珠又日能长万物戒亦如是能生万善又如璎珞能差贫穷戒亦如是能差众生贫长善法财又如日月丽天无不瞻仰持戒在体无不归崇璎珞在身庄第一持戒离丑如端正也。
【注】藏师疏云初是慧严次是福严又律仪戒以能破诸黑恶故如日也摄众生戒以大悲清凉为相故如月也摄善法戒以能摄修具胜善法而自佩故如璎珞也。
○三劝菩萨受持。
微尘菩萨众 由是成正觉 是卢舍那诵
我亦如是诵 汝新学菩萨 顶戴受持戒
【疏】如人渡海必假舟航若度生死要因持戒大经云如凭船筏又喻浮囊又为二卢舍那下能授之人新学下所受之人。
○三劝菩萨传授众生。
受持是戒已 转授诸众生
【疏】三十心菩萨传授外凡发大乘心也。
【注】疏中云三劝发传授众生发字误应如前分科劝菩萨也熙钞不详谓如劝发。
△三劝信受持又为三一出所诵之法二劝人信受三结劝。
○初出所诵法。
谛听我正诵 佛法中戒藏 波罗提木叉
【疏】此戒简异外道鸡狗等戒净戒为因木叉为果。
【注】藏疏云波罗提此云别也略毗木叉此云解脱谓持此戒行于诸犯境皆别别脱离故也熙钞云摄一切戒故曰藏亦是常住佛性等藏。
△二劝人受持又为二初劝信二劝受。
○今初。
大众心谛信 汝是当成佛 我是已成佛
常作如是信 戒品已具足
【疏】所以尔者信是入道初门大论云信为能入我持此戒得成正觉汝亦应尔。
○二劝受。
一切有心者 皆应摄佛戒 众生受佛戒
即入诸佛位 位同大觉已 真是诸佛子
【疏】凡有心者皆得受菩萨大乘常乐等戒明众生有心所有佛性要当作佛须受二戒也。
○三结劝。
【注】疏中分科前后不同前云偈中大意四戒三劝三劝者一劝信二劝受三劝诵即从谛听下三劝文也今正释三劝再开其科云第三劝信受持文为三一出所诵法二劝人受持三结劝至劝人受中开科云一劝信二劝受此前后异者何也今详科意大师释经此类极多如有时或作此释等盖自谛听我正诵下一节之文意可二句或直作三劝科即如前开劝诵之文以我诵故显一切皆诵或作结劝科即如后开虽少不同大意无别问前云劝受劝持复云劝信劝受何也答申信故受由受故持互说无碍故前疏云既受须持既持须诵欲使相传不断也。
大众皆恭敬 至心听我诵
【疏】上句结下句诫听总明诸佛传授戒法发起序竟。
△二释迦劝发序为二初经家辞二释迦自说初中三阶一叙佛欲结戒二放光表瑞三大众愿闻初又四。
○初标化主。
尔时释迦牟尼佛。
【疏】一标化主大圣释尊。
【注】前以释迦生身为此经华严教主树下覆述说法以教定身乃生身即尊特如前三义此中标主乃是释尊岂不符合祖意。
○二标处所。
初坐菩提树下。
【疏】在此树下得道因名道树又曰思惟梵音贝多也。
○三明得道。
成无上正觉。
【疏】谓成正觉即正遍知号。
△四出所结法谓菩萨波罗提木叉于第四自更四句。
○一标所结名。
初结菩萨波罗提木叉。
【注】藏疏云以是本戒非是声闻待犯方制最初成佛即结此戒故云也。
○二能成胜因。
孝顺父母师僧三宝。
【疏】宝藏经云孝事父母天主帝释在汝家中又能行孝大梵尊天在汝家中又能尽孝释迦文佛在汝家中睒摩菩萨亲眼患愈慈心童女火轮速灭即其灵应尔雅云善事父母为孝孝即顺也太史叔明用顺释孝孝经钩命决云孝字训究究是了悉始终色养也亦可训度度是仪法温清合仪也。
【注】孝顺即能行之心父母等是所行之境心行善法即止行二善孝是止善顺是行善孝故防止其悖逆顺故承奉其颜色此如止观持戒中释随定具足两戒乃防止二边善顺中道约即中持此两戒引梵网云戒名大乘名第一义光非青黄赤白戒名为孝孝名为顺孝即止善顺即行善辅行释云应以第一义光寂照相即而为防止善顺戒体孝者畜也事亲之道宜恒畜在心以在心故能顺颜色故名为顺今亦如是观不思议恒照在心善顺于理顺故观于三谛孝故止于三惑如是持戒尚不与别教出假持戒义同岂与天子庶民行孝为同年耶故知孝顺二字不可以浅近而解既云顺故观三谛孝故止三惑且附十重以言之理性非恶逆顺此性故持不杀戒理性非贪取顺此性故持不盗戒理性非染污顺此性故持不淫戒理性本真实顺此性故持不妄戒理性非昏迷顺此性故持不酒戒乃至理性本诚信顺此性故持不谤戒十戒既尔诸戒例然菩萨之人并由顺性诸行无作故云顺谓了性为行此行方妙如此解会方善持戒止三惑顺三谛从因至果用此孝顺则穷三惑源极三谛底故唯佛一人究竟持戒名曰孝顺也所孝之境有三一父母生育恩二师僧训导恩三三宝救护恩此三于我既其有恩可不孝顺言父母者有法门父母有世俗父母法门父母生我法身则师僧三宝皆在其中当行孝顺世俗父母生我色身则通过现现在父母生我此身过去父母生我前身则一切众生皆我父母故云我世世无不从之受生今持戒行孝顺者以一发菩提心此心普广非但报生身父母令得解脱亦使一切众生皆我过去父母同入报恩海中等到菩提之果可不伟哉孝顺之言善须解会疏云睒摩菩萨亲眼患愈者睒摩经云如来过去为凡夫时侍盲父母于山修道二十余年采果汲水敬侍无怠子披鹿皮衣遇王游猎毒箭中胸垂死难援父母念子敦孝宁自殒身于是口吸其毒手拔箭锋不可得脱感释梵王以神药灌睒口中毒箭皆除还活如故父母惊喜两目俱开王誓不杀持五戒善慈心童子者心论云慈童女长者欲辞其母深海采宝母不容往因摘下母一发至海洲上见热铁轮从空中下临于顶上即发誓云愿法界苦皆集我身以誓愿力火轮遂落从兹舍命生第六天荆溪云逆母损发成地狱心发誓愿属佛界善。
○三明能得胜果。
孝顺至道之法。
【疏】能得胜果谓至道之法。
【注】藏疏云谓至极之道莫先此法又以此道能至于果故云至道。
○四结名字。
孝名为戒亦名制止。
【注】藏疏云行此孝行即是顺教无违名为持戒故云孝名为戒制御三业止灭诸恶故云亦名制止。
○二放光表瑞。
佛即口放无量光明。
【疏】瑞者信也欲说大事前须放光故称为瑞光是色像之胜放胜光明召有缘众同来听戒戒是诸善最胜能灭恶生善口放者表释尊今日宣说大乘菩萨戒法。
【注】熙钞云此中三义一表信二表色像之胜三表口宣妙法。
△三叙大众愿闻为三一总叙大众二别叙四众三时众乐闻。
○今初。
是时百万亿大众。
○二别叙四众。
诸菩萨十八梵天六欲天子十六大国王。
【疏】一菩萨二十八梵三六欲天四十六国王十六国者名出长阿含一史伽二摩竭提三迦尸四拘萨罗五䟦祇六末罗七支提八䟦沙九尼楼十槃阇罗十一阿湿波十二婆蹉十三苏罗十四乾陀罗十五剑浮沙十六阿槃提西土诸国甚多略举此耳机应闻声自然云集也。
○三时众乐闻。
合掌至心听佛诵一切诸佛大乘戒。
【疏】合掌下即第三时众乐闻也。
△二释迦自说亦三阶一举我自诵二释放光因缘三劝物遵学即准前诸佛序中三事亦成经家三意前举譬赞叹此释放光即是赞叹也此三阶各两别初阶两者一序我自诵二劝余人。
○今初。
佛告诸菩萨言我今半月半月自诵诸佛法戒。
【注】疏举譬赞叹者即前譬如月月珠等叹戒体也告诰音亦梏音告上曰桔发下曰诰今乃发下重言半月半月者删补钞云即黑白二半也白定十五黑或十四十五若一日一次则繁猒若一月一说则赊远懈怠故今半月一说离于懈怠不敬之过。
○二劝余人诵。
汝等一切发心菩萨乃至十发趣十长养十金刚十地诸菩萨亦诵。
【疏】劝余人中凡举五位人一发心谓共地菩萨二十发趣谓初十心依梵网列名一舍二戒三忍四进五定六慧七愿八护九喜十顶心三十长养谓中十心一慈二悲三喜四舍五施六好说七道八同九定十慧四十金刚后十心一信二念三回向四达五圆六不退七大乘八无相九慧十不坏心五十地谓登地已上一体性平等地二体性善方便地三体性光明地四体性尔炎地五体性慧照地六体性华光地七体性满足地八体性佛吼地九体性华严地十体性入佛界地。
【注】共地者熙钞云大乘行门初举通地也顶山记云有云通教初心入别圆者此违当经也既云发心恐指别教十信良以十信通伏五住通乃共义也或圆十信与前教断惑共也谓同徐四住同即共尔此之二释熙不及齐华严部旨既只别圆疏文会通同华严席安得以通教共地而言之耶故此五位且附别教地位而说实别圆二教之行位也发心菩萨且附别教十信位也亦兼五品十信义以通教共地言之则妨前云顿教常住一乘妙旨之文也齐以同除释共此又不可。
△中阶释放光因缘亦两别一直缘二列因缘。
○今初。
是故戒光从口出。
△二列因缘于中为两一表得果二表行因各三句。
○今初。
有缘非无因故光光非青黄赤白黑非色非心非有非无非因果法。
得果三句。
【疏】得果三句者一非青黄色心二非有无三非因果法。
【注】藏疏以故光光非青黄则以二字连读顶山亦然熙钞云经有缘非无因故光者标起也意以故光为句今从熙钞此乃译者各有文体如上卷云师子座上卢舍那佛放光光(句)告千华上佛又云举身放不思议光(句)光皆化无量佛此二处文不可以光光连读也藏疏云以无量数多为光光意以光光即戒戒者非译者文体也果中三句藏疏谓一非色心者戒性非质碍色非缘虑心又于思种上建立用思种为体故非青等色于思种上假立为色故非心二非有无者谓缘起之戒决无自相永不是有故非有然不无此不有之戒不同兔角故非无又非所执故非有非缘起故非无三非因果者以称性之戒离能所生故非因果也又戒能成彼大菩提果故非果法也藉菩提心起故非因法也据此解释消文甚细说义无归以他不得教旨所摄直云戒体甚深真性戒体对下因三句云戒用宏广则上三句为戒体者是何等体若所发体属无作假色乃是事体若云真性乃是理体还属所依定体失旨若得今宗前文所示性为所依色为当体中道妙光体具理性正属所依体超十界表离一切相三皆双非以非六道虑知之心形段之色故曰非色非心又非二乘缘生之有偏真之空故云非有非无又非菩萨有作之因佛界取证之果故云非因果法故知真体不落凡夫之境亦非二乘之乡亦绝修证之地于下结偈云计我著相者不能生是法灭寿取证者亦非下种处欲长菩提苗光明照世间应当静观察诸法真实相实相之光普照一切即谈八不与今三双义旨一矣此乃中道实相而谈妙光乃戒所依体皆属真谛下文行因三句为本源根本者即属当体所发戒色乃为俗谛故知从性而起修自真而立俗虽非色心即无作假色为体虽非三乘之境不妨离恶趣之乡故云一切戏论恶悉由是处灭诸佛萨婆若悉从是处出故知妙戒之极一切究竟大寂灭海终归于空故上三句悉皆双非修因之始依无作境立一切行故下三句皆为本源吾五祖引其真俗二谛言深意远真有旨哉他宗无此释义无归。
○二行因。
是诸佛之本源行菩萨道之根本是大众诸佛子之根本。
【疏】行因三句者一诸佛本源二菩萨根本三大众根本或言表真俗两谛。
【注】诸佛是已成之本菩萨乃今成之本众生乃当成之本三世虽殊莫不以戒为根本也真则一法不立俗则万行俱修修俗谛之因证真常之果虽因果之乍二实真俗之一如以性夺修诸行无作也。
△后阶亦两别一标四劝二释四劝。
○今初。
是故大众诸佛子应受持应读诵善学。
【疏】标者一劝受二劝持三劝读诵四劝学。
【注】文中从略以二应字贯之。
○二释四劝。
佛子谛听若受佛戒者国王王子百官宰相比丘比丘尼十八梵六欲天子庶民黄门淫男淫女奴婢八部鬼神金刚神畜生乃至变化人但解法师语尽受得戒皆名第一清净者。
【疏】但释劝受一事余皆略也。
【注】藏疏云机差别者有二十众变化人者如龙女为人藏谓二十众今文略去优婆塞优婆夷也删补云国者域也有限域故小邦曰邦大国曰国王者往也人皆归往又三阳并列一气贯中易曰君王得一以治天下百司之官总举其数如云百性非只百人官者观察人情决断是非也比丘翻为乞士也尼者女也女比丘也庶众也黄门者古之宫门以黄涂之守门之官故曰黄门身属于人曰奴没官从嫁曰婢八部者一天欲色二界也二龙兴云致雨也三药叉旧云夜叉此云勇健亦名暴恶飞行空中食啖生类四乾闼缚旧云乾闼婆此云寻香行寻香作乐以求食故五阿修罗此云非天性多谄曲无天行故六迦楼罗此云金翅翅羽严丽禽中胜故七紧那罗此云歌神随佛所说能歌咏故又天帝细乐神八摩睺罗迦此云大腹亦腹行之类头生一角余分同人又曰疑神令人疑故古名此为人非人或以人非人结上八部鬼归也死而归之多怀怖畏劣弱者无神变有福者具有神变中下品曰鬼上品曰神金刚力士执金刚杵之神也六畜之类亦曰傍生水陆空行收之罄尽利根解人言者取亦可受戒天龙等现身为人求受戒故云变化杂类犹多略列如上故云乃至已上所引诸类皆可受戒不同小乘贬之为难但解法师语者非以形类评乎优劣但取解语皆得受戒熙钞云准释签云复有生得通如鬼畜等有报得通如诸天等有修得通如诸声闻及诸外道等此中或是生得如鬼神修罗及龙金翅鸟王皆能变化求受戒法亦有精灵木石变怪等能解法师语者问畜生那能解语答牛羊之眼岂别方隅今准乘戒四句有善机也犬不过中食鹅能随僧行道等如昔江南有宫亭湖神能兴云雨祸福交至害人甚众有僧入庙诵金刚经神现大蟒身遂乃敬伏求受戒法云伏愿和尚为弟子受菩萨戒其僧即为授戒后舍蟒身不敢为害又如天台智者驾锡临海屈母龙王化宅来迎求受戒法龙众逸目即今湫水所载删补云石壁引佛性论说有二种清净一性清净本无惑染二相清净对治离障今约初义故云第一谓能受持戒故因此得显本性清净钞云由具戒故垢染清净故名此人是第一清净即前第二义今谓若独言理净则一切飞走何常不净其柰未论受持妙戒现坐烦惑今正论受持防止修染修染获除理净因显性相俱净事理一如名第一清净石壁云初中十戒一一皆为防三毒三毒不有七支自无三惑不生此亦非犯依慈悲起即犯为持不约内心是非何据若定配三业则无殊小乘达士详之足见臧否钞云嗔痴烦恼如蛇如蝎毒为名也三毒是惑七支是业惑若不生业亦不作况依等慈即以犯律仪戒是持摄善法戒并摄众生戒如华严中和须密多女示行淫行善财遇之得离欲际解脱门无猒足王示行嗔行善财遇之得如幻解脱门胜热婆罗门示行痴行善财遇之得般若解脱门但若所犯从慈悲起即是持戒从三毒起即名犯戒不约此明之即持犯是非无以为据序分竟。
△二正说段文为二先明十重次四十八轻初三章一总标二别解三总结也。
○今初总标。
注菩萨戒经卷上之三
卍续藏第 38 册 No. 0678 梵网菩萨戒经疏注
注菩萨戒经卷中一
天台 智者大师 疏
门人 灌顶 录
东掖白莲沙门 与咸(入疏笺经加注释疏)
佛告诸佛子言有十重波罗提木叉若受菩萨戒不诵此戒者非菩萨非佛种子我亦如是诵一切菩萨已学一切菩萨当学一切菩萨今学已略说菩萨波罗提木叉相貌应当学敬心奉持。
【疏】若受菩萨戒下拣非我亦如是诵下显是亦名举果劝因一切菩萨下经明三世意令思齐以劝受者略说木叉即顿戒之相貌偈叹戒体岂逾斯矣劝应当学敬心奉持。
△二别解为十。
【注】今于十前采聚众释聊示大旨所以重中谈此十者一者由三毒所生二者制三业所起三者约三聚所摄初意者一切罪犯莫不皆由三毒因生此十重者如半偈云杀盗淫妄酒说毁悭嗔谤应约横竖以明其相横则一一皆具三毒只如杀或因贪杀或因嗔痴杀既如此余九例然竖则以十配对三毒以辩其相于中贪心造淫盗悭三种之过夫言贪者乃有二种一者贪色二者贪财贪色则犯淫故制淫戒贪财者二一者自己之财二者他人之财贪己财悭而不施则制悭戒贪他人财不与而取则制盗戒亦云财有已未已得之财贪惜不施则悭未得之财贪而取之则盗故此二种从贪毒起所以色唯一而财分二者财有求取有施与取之成盗不施成悭色唯取而无与故只一义也嗔心所起亦有三种谓杀毁嗔此约嗔法应在三业嗔之在身则杀戮嗔之在口则毁骂嗔之在心则恚怒故此三种从嗔毒造痴亦有三谓酒妄谤夫言痴者有因有果酒是痴因妄谤是果盖因饮酒起无明业此亦多种今云妄谤最属愚痴所以分二者有自他故以自无德妄称己德即非圣为圣他三宝之境堪为福田谤言毁之圣说非圣故分二种说过一戒乃通三毒由兹防制三毒所起相貌唯十故成十重也。
次三业所起者杀盗淫酒由身业起故智论云酒及前三俱属身戒此约四义分别一约自他杀盗淫属自害沽酒属害他以他因酒能起大罪故二约依正盗即依报杀淫正报酒通依正沽为他物属依饮昏自性属正三约违顺杀盗属违情淫属顺情酒通违顺恣迷快意属顺取其价直属违四约因果杀盗乃取财断命苦果中极故俱成重淫酒顺迷种苦因极故亦成重故古德云淫为生死本酒为过患源又妄说毁谤此四从口业起即四种语一妄语二离间语以说过令佗心离故三绮语以赞毁无义故四恶言谤讟故又悭嗔二戒从意业起即贪嗔二心也所以不言痴者痴遍诸戒故。
三约三聚摄者若从胜为论此十皆是制止三业身口意中不作诸恶悉是律仪戒若从通论皆具三聚此十一一不犯律仪戒也修彼对治十罪之法摄善法也经论中有十种善行即十种戒谓一慈悲行(不杀)二少欲行(不盗)三净梵行(不淫)四谛语行(不妄)五施明慧行(不酒)六护法行(不说)七忍恶推善行(不毁)八财法俱施行(不悭)九忍辱行(不嗔)十赞三宝行(不谤)此十悉属善法戒也若以此教他令他获利即摄众生戒也故此十戒皆具三聚天台疏钞无此细拣佗疏拣之甚详故此预叙其次入文大旨可晓。
○初杀戒者。
【疏】第一杀戒十重之始若声闻非梵行在初者人多起过故地系烦恼重故制之杀虽性罪出家人起此罪希亦易防断淫既易起制之当初大论云声闻戒消息人情多防起边所以轻者多起是故重制重者起希轻罪制之淫欲非性罪杀是性罪大乘制之当初也今言杀断佗命故五阴相续有众生而今断此相续故云杀也大经云遮未来相续名之为杀道俗同制如五戒八戒之类也大士以慈悲为本故须断也七众菩萨同犯声闻五众大同小异同者同不许杀异者略三事一开遮异二色心异三轻重异开遮异者大士见机得杀声闻虽见不许杀色心异者大士制心声闻制色三轻重异者大士害师犯逆声闻非逆又大士重重于声闻重也。
【注】藏疏云声闻戒初不同此者此以救生为先彼以自行为首又彼要待犯已方制淫戒初犯故杀不先僧祇律云佛成道五年制淫第六年制盗及杀菩萨不尔约十业道此为初故三世本戒非新制故淫非性罪者在家但制邪淫出家亦属性罪故声闻初篇大士十重皆性戒止观云言性戒者不问受与不受犯即是罪持即是善若受戒持生福犯获罪不受无福不犯无罪如伐草害畜罪同对首忏二罪俱灭大论云违无作罪同灭耳而偿命犹在故知受得之戒与性戒有异荆溪释云如伐草下略出性遮同异之相如草畜俱有违制之罪作单提悔二罪俱灭然于害畜仍有性愆故引论偿命犹在言五阴相续者一色四心心由色存若害一色四心俱灭断彼相续名之为杀大士见机者如仙豫杀五百等诸例非一忘犯济物声闻不许色心者大乘瞥尔起心必结正罪小乘不尔心起但结远方便玄文云菩萨持性重讥嫌等无差别自求佛道性重则急为化众生讥嫌则急小乘自调性重则急不度佗故讥嫌则宽菩萨具持二种名大乘戒。
△文为三先标人谓若佛子二序事谓中间所列三结罪名波罗夷。
○初标人。
若佛子。
【注】有本云佛言佛子顶山释云若约能传须该三佛就结集言之且指释迦为能告佛此甚疏谬如前已斥然经本之异此虽无害亦须拣定今据大师疏文既云谓若佛子故此为正一一皆云若者篇韵训汝也如也今对告之人佛欲与之说其戒法必先提起是人令其耸听当为汝说应训汝也余之若字如云若受菩萨戒等即应训如也对告之人皆称佛子者才禀戒者从佛口生从法化生皆名佛子也又藏疏释之甚细疏云问未知菩萨至何位得佛子名答诸圣教说有多种一约绝功用不行同佛作用名为佛子如楞伽八地菩萨最名胜子二约证得佛法分名为佛子如佛地论初地名佛子三约不退佛法名为佛子如璎珞等经说十住名佛子四约入大乘发菩提心受菩萨净戒即名佛子如此经说五约人佛法纵入小乘亦名佛子如四分律序今此通前四诸位同持戒故亦通收五收小回大故。
△二就序事有三一不应二应三结就不应中三别初六句明杀事次有四句成业后一句举轻况重。
○初六句。
自杀教人杀方便杀赞叹杀见作随喜乃至咒杀。
【疏】一自杀谓自害佗命凡三种法内色外色内外色并皆犯也二教佗佗亦是杀大论云口教是杀罪非作疮律部分别甚多条绪教佗遣使等三方便杀者即杀前方便所谓束缚系等四赞叹杀亦得罪也五随喜者奖劝令命断亦犯也六咒杀谓毗陀罗等虽假余缘亦皆同犯律中明杀十五种谓优多头多弶弦拨毗陀罗等如律广明(云云)。
【注】内色等者十诵云用手足及余身分等外色者不用手足但使计谋令木石刀槊弓等内外色者谓手捉木瓦石刀等持物杀死也教佗杀者顶山云二义一教佗自杀二教佗杀生大论云口教出语非作疮疣陈平之戮范增等皆片舌为之古云舌上有龙泉杀人不见血复兼遣使何所不为咒杀毗陀罗者西土有咒法咒死尸令起谓使鬼去杀人半毗陀咒作铁人令去杀佗优多者律中作无烟火坑以土覆上令人陷死头多者掘地为坑埋人或以二木作孔械杻手足令象踏或牛马虫啮等害弶弦拨者弶字疏钞皆误应作弶字其尚切即施弶于道假以杀物也弦谓施弓弩以杀也拨谓推拨令人险陷也藏疏云一名能杀位有四种一自杀二教佗杀三方便赞叹杀四见作随喜杀二明杀相差别乃至咒杀谓于上四位所作或刀斫或杖打乃至咒杀以杀相众多咒杀最稀故云乃至也如咒龙入镬等当知此释不及天台。
○次四句成杀业。
杀因杀缘杀法杀业。
【疏】杀业已下三重中第二成业之相也三业成杀自动用者正身业也教佗及咒口业造身业心念欲杀鬼神自宣遂者意业造身业也三阶于缘中造作皆是业义杀法谓刀剑坑弶等(弶应作弶)皆有法体故称为法杀因杀缘者亲疏二途正因杀心为因余者助成故为缘亲者造作来果为业四者一是众生二众生想三杀害四命断一是众生者众生虽多大为三品一者上品谓诸佛圣人父母师僧害则犯逆三果人两解一云同逆以声闻害时已是重中之重故二云犯重大经明三种杀杀三果人但入中杀不在上杀故知非逆菩萨人以取解行已上大经云毕定菩萨同上科今取不作二乘为毕定位或取七心已上皆可为断也养胎母一云无逆一云犯逆大士之重重于声闻也中品即人天害心犯重三下品四趣也两解一云同重大士防杀严重故文云一切有命者故不得杀即其证也二云但犯轻垢在重戒中兼制以非道器故文云有命者举轻况重耳三杀心有两一自身杀心二教佗杀心自身杀心有二一通心二隔心通心者如漫作坑弶漫烧煮等通三性皆犯若缘此为彼于彼上起害心皆属通心既自对境又命不复续虽所为不称悉皆正犯隔心者作坑止为此无心在彼彼死亦犯彼边不遂轻垢若此路本是此道众人行往今作坑止为此而彼死亦重以此杀具体能通害以具缘心还属通心也若斫东人误中西人西人上都无杀心此属隔心四命根断有两时一此生二后生此生有二句一有戒时犯重二无戒时断当戒去时结不遂轻垢命断时结罪同前声闻临终时未结舍具戒作五戒等结也后生为戒自复两种一自忆二不自忆自忆者若任前势若更加方便命断疮重以前后皆自忆故不自忆者若任势死犯重已死时有戒故若加方便当知前犯不死后方便时不忆但犯轻垢也而言命根者数论别有非色非心为命根成论及大乘无别非色非心为命根也祇取色心连持相续不断为命耳大论亦然六入六识得相续生假名为命。
【注】熙钞云经多先列因缘法业居后准疏应先业次法后因缘下皆准此顶山云经文似倒合先云杀业此钞记家迷文之失缘此不晓近有四明戒本皆改经文先杀业杀法后方因缘今为辩之疏云初六句明杀事次四句成业故疏中举其科云杀业已下也非谓举经文中杀业在前为句初也然则释义皆从义便故先释业盗戒亦云盗业下皆是举其科也若谓须此为准皆先业者只如酒戒何故却云酤酒因下明成业四句故知或举科语或举经文随意无害不可谓之定先列业也以此四句皆是成业故通举其成业之科记钞不达何其甚乎自宣遂者记云我已领旨去杀事成为遂如咒杀等虽兼口说心念最强钞引优婆塞戒经云是十业道一一事中各有三一若有佗想及众生想若以痴心断其命根若动作想说杀是名根本二求刀磨利置毒药作索是名方便三杀已手触称量捉持若自食啖若与人食得物等是名成已又云弑父则轻弑母则重弑阿罗汉重于母出佛身血重于罗汉破僧复重于出佛血又有四句一物重意轻如无恶心害父母二物轻意重如以恶心杀众生三俱重如极恶心害父母四俱轻如轻心害生彼约小乘福田强弱今大乘中一概犯重三果人下既云两解是则一解同逆又重乃三果亦罗汉向之数故二云犯重此文乃见七逆与十重不同下文七逆现身不得戒十重犹通忏净得受则知第二之说乃据大经不在上杀故知非述览者更详菩萨人取解行者别三十心也七心者应如止观师别信第七心不退为凡下即名毕定位也断(去声)判也养胎母者儒服以养母同所生母制其礼最重又云拾遗弃而养母其恩最重中品人通一切但除父母天云何害正法念经云天与修罗战天被斩手足则再复唯去首必死今戒通诸道故通制耳下品者除人天外余四趣皆下品摄顶山记云疏阙众生想四分律云实人作人想杀夷罪人非人想非人人想或兼疑心皆兰罪彼约小乘今乃顿戒或实人人想或异类作异类想依上三品结之通心中三性者恶性谓三毒如屠猎等贪心也以冤报冤嗔心也戏为痴心也善性者或为善缘致杀如为三宝种植田园或拙土筑坛结界等有所伤者乃善心杀也或琴棋偶因工巧等杀生者无记心也隔心乃以意不在彼而令命断者也有戒无戒者约禀受者说或云所杀之人者非也无戒者舍戒时也声闻舍戒者或作学人退者论云淫欲盛者许舍戒还家欲饱复本初果人也恐依小乘初心制耳傍通暖等也如舍具戒有犯依五戒结罪也后生者熙钞云别时事遂故曰后生非谓隔世加方便时以后望前故曰后生盖前次后次之谓也不自忆者前疮不殒事已忘心若任势死既不忆知云何为重释曰己死时有戒还是犯重若不忆前事彼又不死方便心微故属轻垢然菩萨以慈心为本不问忆不忆宜自戒慎岂得论此忆不忆邪命根者数论虽别立非色非心还在相应行摄此乃论计不同成论及大乘论不立第三聚只是色心也与大论既同今天台依大论只是六入六识色心和合相续而生假名为命根也岂别有法今疏引大论意在色心不立第三聚也明矣钞记迷此徒费和会后一句举轻况重。
乃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杀。
【疏】乃至一切有命下第三举轻况重。
【注】前文以下唯四趣通两解一云同重即以此文为证二云但犯轻垢在重戒中兼制以非道器故举轻况重耳今以举况为科者意亦少别以谓四趣杀之尚乃结罪况重者耶故大士防制意地为先一切有命杀之皆重故同制也故一切之言总摄有情不间巨细杀之皆重以性皆等也十善戒经云若见杀生者如刀刺其心又曰一切爱眼目爱子亦复尔受寿命无极是故不杀生名为梵行最又云啖肉者多病短命自庄严当行大悲心奉持不杀戒。
○二明应。
是菩萨应起常住慈悲心孝顺心方便救护一切众生。
【疏】生第二阶明应有三句一常住慈悲心两解一云应学常住佛起慈悲二云心恒应常住慈悲之地二孝顺心秉戒不恼佗三方便救护非直已不恼乃应涉事救解。
【注】孝顺不恼佗乃同一切作父母想然应不应亦三摄意摄律仪即止善属不应也应作是行善即摄善摄生二种也自行摄善化佗摄生下去诸戒意皆例尔。
○三结不应。
而反自恣心快意杀生者。
【疏】结不应故成罪亦三句一恣心谓贪心杀二快意谓嗔心杀三杀生谓举杀事有此三故堕不如意罪。
○三结罪名。
是菩萨波罗夷罪。
【注】波罗夷此翻极恶又翻堕不如意处又云佗胜虞缘理持戒当得佛果名自胜处毁禁堕狱名佗胜处或毁戒堕狱此处最劣为佗一切处之所胜故云佗胜处也此不杀戒今更撮括经论及诸家所解优义兼释以示于后一约法门释二约事相释初应具三一约教旨二约观智三约果用一者此经既为华严结经部兼圆别旨唯在圆别人初心知能造心体是佛性未能即理但是缘理发心依理受戒次第兼三贤位十行横学必ス该藏通别圆四种不杀摄九界有情及次第三谛诸波罗蜜期心登地破十二品无明成别报佛圆人不尔了所持戒无非心性一刹那心持一切不杀戒摄十界有情具无作四谛所修善法更非前后修性不二随功历位破四十二品无明成圆报佛今此正约圆心虽兼别教既开显已舍别从圆依圆秉持乃此戒之旨也二约观智者今明圆人所修观智了知性具诸法本来无念离于杀相一切众生本有佛性体达此性灵明照彻照性成修性本普遍法法全真以不了故性外有法取之则着举心取法名为犯戒今知此性性外无法全体即是无法可离名持不杀戒意在背尘合觉忘情契性称性持戒持无持相即境是观境既三谛一体观乃三智一心境观相冥修性不二故圆顿教体障即德不待转除不杀之观既成不盗不淫下去诸戒照性亦尔故知前教虽持不杀破九显一望于圆观持反成犯唯圆顿教体障即德不动丝毫名不杀观故云观察真实相不生亦不灭等又起信云了知法性本无染碍随顺法性行尸波罗蜜等即其意也三约果用者观智乃修因之行修之不已则能证果是故圆人初心一念契性而照性能发修依境而发菩提心启止观巧安乃至涉位无法可爱十观成就兼六度行能成五品观照愈明粗垢自遣或相似解发或六根互用进观精持无有阙犯即能破无明入圆初住真证不杀戒体转明成波罗蜜现诸神通忘犯济物弥杀弥慈如仙豫大王犯即是持不杀既尔不盗不淫终至不谤十法皆尔已至众轻戒戒皆尔在自行边从初禀戒无舍失缘终至果成丝毫不犯究竟持戒究竟清净故曰唯佛一人持净戒是故卢舍那云我已百劫修行是心地法门号吾为卢舍那殆乎果成必以此果复利于他转授千释迦千百亿释迦转授菩萨各化有缘普令众生皆成佛道然此果化虽曰果用实由初心能照此用以此极果为初心发观之体故云当以上品寂光而为观体苟不如此则因果夐殊成别次第故知圆观持戒之相当须善解方曰契性无持无犯得此三意贯于诸戒方是圆人持戒之相此等妙意佗宗疏钞全不知旨学天台宗虽行钞记亦罕能到唯法真教主删补钞中不失其旨览者知之。
二约事相释者此约七意一约命谓一切有生之命例皆犯重二约报谓人重以有道器故畜轻以非道器故三约德谓杀一切发菩提心者不问人畜皆重四约心如前所谓通心隔心等今更细明不过三心谓善恶无记善心者如见长病极苦众生不忍其苦遂以慈心断命根又如律中父犯死罪比丘语脍子乞一刀等此皆业道虽轻亦犯重戒又有经说善心行杀具多功德如瑜伽戒本并涅槃经谓如菩萨见劫盗贼为贪财故欲杀多生或复欲害大德声闻独觉菩萨或复欲造多无间业见已思惟我若断彼恶众生命当堕地狱如其不断彼命无间业成多受大苦我宁杀彼受地狱罪终不令他受无间苦如是菩萨意乐思惟或以善心而断彼命于菩萨戒无所违犯此同忘犯利物菩萨之行也二恶心此中有三谓贪嗔痴贪下嗔次痴重如饥荒外至贪火内逼虽了业道不能自制贪彼皮肉以自济躯遂断彼命故非极重二虽亦自能了知因果嗔怒难制而断彼命业犹过前三不信因果将谓无罪恣心杀生复劝佗杀如婆娑云虎豹豺狼蜈蚣蛇等伤害于人杀之无罪父母衰老及遭疾病若能杀之得福无量又杀生祠天以希福德如婆薮仙多劫受苦此等皆是痴因最为重也善生经云贪心杀生轻嗔心次痴心重此之谓也更有三毒或平等起皆犯重罪三无记心或不成犯以无记不成业故或亦有业以还得报故如山居比丘推石杀蚁蚁受猪身亦还推石害彼比丘各无记心冥然受报此则于戒虽为不犯然杀事如斯安可不慎五约业即三业论杀身业杀者以自身分及加刀杖或现相令怖堕壑或示相教人令成杀等或作书令杀或作坑阱罗网射发毒药授杀具等水陆空飞有因致死皆属重罪二语业杀或以善言劝厌身死或教人令杀或咒杀或如壮夫喝咄令死此乃初一轻次中后二重也三意业杀者如唯识论说仙人嗔杀三国众生一时死乃至草木亦死不生故知意业最为重也于此三业或兼或具义并可知六约报优婆塞戒经云因杀生故现在获恶色恶力恶名短命财物耗散眷属分离贤圣呵责人不信用他人作罪横罗其殃是名现在恶业之报舍此身已当堕地狱多受苦恼饥渴等此名后世恶业之果依十地论对法论等得三种果一异熟果谓堕三恶道二等流果谓若生人中多病短命三增上果谓所感外物皆少光泽不久住故智论中佛语难提迦杀生有十种罪一者心常怀毒世世不绝二者众生增恶眼不喜见三者常怀恶念思惟恶事四者众生畏之如见蛇虎五者睡时心怖觉亦不安六者常有恶梦七者命终之时狂怖恶死八者种短命业九者命终堕泥犁中十者若出为人常当短命获报如此可不诫之七约感如昔二比丘过夏参佛一亡一达佛问达者汝伴何在答云为不饮虫水在路身亡某恐不得见佛遂犯虫水存命至此佛即出金色臂令看云汝不持戒见我何益其在路亡者先已至此闻法得果又如鹅珠比丘护众生命不惜身命又如菩萨鹿王代鹿命事或以身为桥以济群兽或割乳济彼以救新产或济鱼救虎或代鸽捉发等并往因所感皆验在于前后贤可不习诫者哉。
△第二盗戒。
【疏】谓不与取灼然不与取名劫潜匿不与取名盗盗彼依报得罪此戒七众同犯声闻五众有同有异同者皆不应盗异者有三一开遮异如见机得不得等或复谓见机盗以无盗心大士为物种种运为皆得声闻自度必依规矩大士不畏罪但令前人有益即便为之声闻人佛灭后盗佛物轻菩萨恒重又本应与佗财宝而反取岂是大士之心耶。
【注】公灼示威强夺曰劫隐覆潜密私窃曰盗且约财物故曰依报亦有强劫妻子眷属义通正报得不得者得即开不得即遮大士可通利物亡犯。
○初标人。
若佛子。
例前已释。
△二序事有三谓不应应结不应也三中各三不应三者就十一句判三也初六次四后一应中亦三如文文句同前杀戒。
○不应中三初六句明盗事。
自盗教人盗方便盗咒盗。
【疏】不应中三如前。
【注】此中但略具应有六有本以咒盗在成业四句之后此不应尔写者误之尔疏既云初六次四验知咒盗应在初六也准杀亦应有赞叹盗随喜盗文无者略故知经本差误脱漏古今例然既云于十一句判验经本或具或阙也赞叹随喜例杀说之。
○次四句成业。
盗因缘盗盗法盗业。
【疏】盗业下第二别明成业之相有四句同前运手取佗物离本处成盗业业是造作为义重物谓五钱也律云大铜钱准十六小钱其中钱有贵贱取盗处为断菩萨之重重声闻二钱已上便重有人作此说者今不尽用取五钱为断是重离处盗业决在此时也。
【注】疏既有牒盗业下之文有本故以业为初如前已辩此乃牒科语也五大铜钱十六小钱者十诵律顶山引云五钱者古时大铜钱也犯重若小钱八十文当其一疏云十六未详结成盗业约物离本处即成业也细如下辩。
○三一句举轻况重。
乃至鬼神有主劫贼物一切财物一针一草不得故盗。
【注】疏科为后一句者句通长短此约长句而科也五趣唯除地狱从人天下至非人故云乃至也一针一草最轻尚不应盗况重物耶盗皆结重。
○二明应。
【注】此中亦三一孝顺心二慈悲心三方便心即助人也下结中亦三例前今文略尔。
而菩萨应生佛性孝顺心慈悲心常助一切人生福生乐。
【疏】第二阶明应也与前大同小异前明应学常住佛行慈悲今言孝顺行慈悲也菩萨应学此等事故言应也不应者不应为偷盗及杀生等事此即诫劝二门也诫勿令杀盗劝令行善慈悲孝顺及学常住佛慈悲行行等皆是善法而为孝顺也佛性者一切众生皆有当果之性性是不改为义耳。
【注】凞云博地虽具全体在迷故云当果。
○三结不应。
而反更盗人财物。
【注】而反下第三结不应也解三宝物如律说。
○三结罪名。
是菩萨波罗夷罪。
【注】约法门释如前杀戒可以例知约事相释今当详述盗戒心境最细难持疏文既略更采集众释备明重轻持犯之相初示物二示心三示报初者先明无主物次明有主物何谓无主物善见论云子作恶事父母逐去后时父母死者是物名无主用时无罪萨婆多论云二国中间两边封相其间空地有物是名无主若国破王走后王未统其中有物亦名无主取用无罪二有主物者有二一三宝物二别类物三宝物者疏中只云如律说佗疏甚详一释相二明互三待宾四轻重初中先明佛物有云盗佛物非重以佛于物无我所心故如涅槃中得偷兰者是若善生经望护主结重有说一切俱重以侵损劣位尚结重罪况尊位物天人供养非理损盗岂得轻罪塔有神守非无护主依菩萨戒一切皆重涅槃约小乘说若盗佛像及舍利等不作偷心者无犯依萨婆多论说为净心供养自作念言彼主亦弟子我亦弟子如是意者无犯又作偷心取犯重。
二法物者一切皆重若盗经论佛语无价计纸墨结重五百问云不得口吹经上尘(像尘亦同)若烧故经得重罪如烧父母若不知有罪者犯轻准借佗经论疏钞等不还皆重若有损私还不令主知亦重正法念经云盗佗秘方犯重准此是私读记忆或私抄写虽不损本以方法直物故皆结重问净心取像既不犯重净心取经亦应无犯答不例以像可遥敬法要亲读故结重也若本造经通为一切净心取计亦无犯又若造像情局不通取已生恼计亦应犯。
三僧物有二一广大二限局初中有二一十方常住僧物谓众僧寺舍常住谷麦果子等体通十方不可分用故云常住但盗一毫已上俱重大集经中盗众僧田宅园林奴畜等物是名破戒失比丘法是波罗夷非沙门不得与如法众僧共住应当摈出又善见论云不打钟食僧食者犯盗又设打钟闭门计亦应犯此二十方现前僧物谓如僧得施及亡僧物未作法前通十方有取分义故云十方现前僧物取一毫已上十方一一僧边各一波罗夷二限局者亦二一众僧物谓即此亡比丘物等已作法竟属现在僧等及有施主持物施与现在僧或一七二七等并未分之二别人物谓一比丘物及如上物已分者等俱重善生经云盗亡比丘物若未羯磨从十方僧得罪若已羯磨望现前僧得罪若临终时随亡者嘱授物盗者随约所与人结罪。
○二明互用有二一三宝互二当分互初者如僧。
祇寺主摩摩帝互用佛法僧物谓言无罪佛言波罗夷今有捡校造塔像经等者取僧食粮乘僧畜生役僧净人一毫俱重又于僧房院地内造佛堂塔及于塔院地中取井水等俱重又准宝梁经云佛法二物不得互用由无人为佛法物作主复无可咨白不同僧物所以常住招提互有所须营事比丘和僧说欲行筹和合者得用若欲用僧物修治佛塔依法取僧和合得用不和合者劝俗人修治若佛塔有物乃至一钱以施主重心故舍诸天及人于此物中应生佛想塔想乃至风吹雨烂不得货宝供养以如来塔物无人作价若准此文僧物得和作佛法用佛法物无有僧用义又佛堂内设僧席僧房内置经像妨僧受用并成互用由三宝位别故若暂安或不碍用理亦无犯又五百问事云本非佛堂设像在中比丘如法共宿作隔障者不犯由佛在时亦与弟子同房宿故又萨婆多论云四方僧地僧不和合者不得作佛塔及为佛种华果若僧中分得者得听随意供养华果多无限者随用供养若经荒饿三宝园田无有分别无可问处者若僧和合随意处分若属塔水用塔功力者僧用得重若功力由僧当筹多少莫令过限过则结重若施主通施三宝者皆全用俱得无犯。
二明当分互先辩佛物有六种一是佛宝物应悬塔中供养故多论云佛在世时若施主供养佛即色身受用若佛灭供养佛宝即色身不得受用应着爪发塔中施心供养法身以法身长在故二佛受用物谓佛堂帐座等及佛衣钵等但曾经佛及像受用皆不得易以一切人天敬如塔故如前宝梁经说又五百问云不得卖佛身上缯与佛作衣又佛堂柱坏施主换讫故柱施僧僧不得用准此文佛堂基土及泥木金石曾作佛像及受用者并合供养不得转用三属佛物谓入施佛许令出息等十诵云以佛塔物出息佛言听之五百问云佛物得卖作供养具供养又准后分涅槃上卷云佛告阿难若佛现在所施佛物僧众应知若佛灭后一切信心所施佛物应用造佛形像及造佛衣七宝幡盖买诸香油宝华以供养佛余不得用用者犯盗佛物罪四供养佛物供养佛华多听转卖买香灯油故多者转卖着佛无尽财中五百问云佛幡多欲作余事者问施主不许不得五献佛物四分律云供养佛塔食治塔人得食善见论云佛前献饭侍佛比丘得食若无比丘白衣侍佛亦得食六局佛物如本造释迦像复改作弥陀等善见云欲供此像乃供养彼像得少罪准此望境理实义通但违施主心得互用罪若用作僧像及菩萨天神理宜结重若施心通拟侍佛供养理亦无犯五百问云用佛彩色作鸟兽形得罪除在佛前为供养故若检校佛物于上六位应善分别勿令有互用。
二法物亦六种一法宝物应着塔中供养多论云若施法宝者应悬塔中不得作经及与说戒人等二法受用物如轴帙箱巾函帕等类准前不得余用三施法物多论云若直言施法应分作二分一分与读诵经人一分与经准前亦得出息等四供养法物五献法物并准佛知之六局法物若本写大品改作涅槃理应非重若改写论及人集伪经决判得重若无施通写理亦无犯。
三僧物有五一僧宝物若施僧宝凡夫僧圣人僧不得取分以施僧宝故此物应还付施主若无施主应着塔中供养第一义僧若言施僧众者圣僧凡僧俱得取分准此受者施者须善知通塞二常住僧物摩得勒伽论云持此四方僧物盗心度与余寺得少罪以还为僧用故不犯重准此若将僧食不与余寺出界而食不还犯重虽打钟亦不免盗以处摄定故又五百问云若为僧乞白僧听将食在道若僧不许或不白行还须偿不者犯重准此若为僧使路无乞食处听和僧将食未必鸣钟若僧家庄硙鸣钟得食不须和僧若将余寺净人畜等食此寺物准前伽论得少罪若为此寺作役理亦无犯若私用一毫已上俱重若有请食至房非时安然而食正当犯重也三十方现前僧物将入常住亦重比见知事存好心者方便回施现前僧物供常住用将为益僧皆正犯重四众僧物如亡比丘作如法羯磨竟属现前一众或非分贱买或分了不均或不和僧别赏余人等俱重五辩局僧物如本施此寺现前僧回将余寺等或维那执疏越次差僧或别人得疏私自独受以施主情该僧次故违犯重。
○三明待瞻者准下文有大乘法师来迎接礼敬。
黄金百味等供给十诵云以此人赞补我处故须供给不言用何物供须准应是现前僧物可和用故五分律云若白衣入寺僧不与食便起嫌心佛言应持与又恶器盛食又生嫌心佛言好器与之准此应是恶人觅僧过者不识业道之类也若在家二众及识达正士须说僧物难消即不应与故大集云但是众僧所食之物不得辄与一切俗人亦不得云此是我物别众而食然于众僧有损益者听与僧祇云若损者益者应与损者谓贼来诣寺索种种食若不与者或能烧劫等如有恶人从知食比丘索食比丘言为僧故辩不与汝等便捉一比丘手脚截腰断之诸比丘白佛佛言若有如是怖畏处若乞少少与若半乞半与若全乞都与莫以是因缘故得大衰恼益者若治僧房巧匠及撩理众僧物事者应与四重轻此门约境三位俱重以遮性具故于中分别三种宝物及佛法受用常住僧物理应最重大集经云若四方僧物现前僧物笃信擅那重心施物或毕果等物一切所须私自费用弗与日用或持出外乞与知识亲里白衣此罪重于阿鼻地狱所受果报又方等经华聚菩萨云五逆四重我亦能救盗僧物者我所不救。
二明别类物又二初明主差别二辩物种类于初中有十一守护主如善见云比丘为三宝别人守护财物若谨慎守护坚锁藏户而贼从孔中来窃取或逼迫强取非是护主能禁之限者不合徴守护人(若徴犯罪)若懈而不勤掌录为贼所偷者守物比丘必须偿之不偿结犯又好心误破不须偿恶心破故须偿今有好心为他洗钵误破索倍随得皆重二贼物施不应受心贼为施故盗即盗缘也义准若彼改过而施许亦应受又悲敏彼亦应受但不从彼乞恐更盗将施故若小乘戒但有主施皆受三夺贼物有二一为自二为他一者有四句一自未作舍心贼未作得想夺取不犯重五分云有比丘为贼所剥争得衣物生疑问佛佛言不犯若大乘戒应犯轻垢以顺悭贪违悲惠故二自未作舍心贼已作得想夺亦成重以贼已作得想物已属贼贼业成竟夺则自成贼律谓贼夺贼物三自心已舍贼未作得想取亦成重以违本想故谓已作舍心物非己有多论云先心已舍正使己物亦不得取取计成重准此若未觉失物贼已偷将于外着用后见本物夺取犯重已四已作舍想贼已作得想夺之成重无疑准此若失物已后知埋藏处等亦不得留意拟取乃告人等贼因致死便犯二夷毗柰耶云若失物官人夺得还比丘者得取无犯二为他有二一若于贼起嗔于物起贪为自亲知夺贼同前四句二若起慈心护三宝等物夺取无犯四盗施物如已舍物与人复还取者犯重亦在伽论五盗官物律云比丘无输税法不同白衣官税俗人物比丘为他隐认者得重僧祇云官税比丘物方便自免者不犯重问山中柴竹等既属国王何因取时而不犯盗答王意本舍拟给百姓故随取占即为主也若山中伏藏及诸宝物王不舍者故取便犯六盗狂人物伽论云狂人边取不知父母所在自持物施比丘得取父母等知不自手与不可取七盗畜生物多论云一切鸟兽食残取者得吉罗准此戒得重如田中掘鼠藏等亦重八盗神物僧祇云外道塔物神祠物等得重此戒云乃至鬼神物等可以义准若欲从鬼神乞知与不与者应掷卜辩舍吝等九盗鬼物十盗天物并准可知。
二辩物种类极其所盗之物通情无情非情之物者约六尘六界言之罄无不尽六尘者明了论中说盗色极多且约六根起非法行者如诸仙人是㐫行蛇毒药师有人蛇螫作仙人书见者皆愈然须价直比丘被害偷看亦愈不问损不捐看即犯准此秘方要术不许人见偷看亦重盗声者如诵咒治病欲学须直密窃犯重又盗听耆婆药鼓得病差等香味等准例可知盗法者若秘方要术病者心缘得差不与直者犯重约六界者谓地水火风空识也地谓非分取田地水者或为佛僧或为自己盗坏彼渠得越入田或器用等兰满即犯重火者如取僧厨火令釜冷等风者如了论中有咒药涂扇比丘偷摇不与直者空者若于界墙起阁临他空界妨佗起造等识者是智慧也了论中人有伎俩不空度比丘就学不与其直故名盗识此约无情若有情之物如四足之物二足之物走兽飞禽等是也若因猎而杀生即犯杀盗二戒以律中盗空中鸟虽无主以鸟身自为主亦盗也如盗乘马等又盗人奴婢掠良人作奴婢诱人逃父母而为弟子或但图功力而不教训等并犯盗有情也此等虽俱犯重然草叶等物少损道业理应轻反此皆重二示心诸论各说盗心不同今依四分有十种贼心一黑闇心谓痴心是愚于教行不肯修学随作结重如摩摩帝互用僧物等二邪心谓贪心规利诈现实德邪命说法曲顺前人而得财利名盗心也三曲戾心谓与少嫌恨现嗔多索或示威怒得即成盗四强恐心谓迫喝取或说地狱恶报取或以王官势力取五常有盗心谓恒怀规夺以得物为任六决定取谓内心筹虑方便已成因必克果动物成犯七寄物取或全拒抵或以少还或寄新还故八恐怯取或示身口令畏敬而与物九见便取谓伺求佗慢见稳便时而取也十倚托取或假名闻威德或示亲友胜人或假托官人或传他名字或恃己言辩等如是诸文明在律论然并意地细犯护净戒者当审思之。
○三示报十地论有三种果一异熟果谓堕三恶。
趣中受极苦三等流果谓人中乏财三增上果谓于外苗稼遭霜雹等依优婆塞戒经第四云若人乐偷是人亦得恶色恶力恶名短命财物耗散眷属分离佗人失物于己生疑人不见信贤圣呵责是名见在恶业之报舍此身已入于地狱受得恶色恶力恶名饥渴苦恼受命长远名为后世恶业之报若得人身贫于财物虽得随失不为父母兄弟妻子之所爱念身常受苦心怀愁恼如诸经论中明示罪报极多如迦叶佛时有一比丘田中行见谷甚好取七粒谷安着口中生堕牛中以力偿之智论中以盗五六粒粟后受牛形五百身已修道得阿罗汉犹自牛呞即牛呞比丘是也今之修行欲务人身而入道者可不深诫哉然菩萨之人当于行已起十种行一持律仪戒乃至梦中尚无草叶许不与取想何况其事二持摄善法戒时乃至身命念念舍与一切众生何况有盗三持摄众生戒时慈悲方便常念饶益何容得有损盗之事四习少欲行谓见佗财物无量百千无所欲心况有盗事五知足行谓身虽贫乏心恒自足终不余求经云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六无贪行谓纵自有百千财物并为众生无有一念向己之心七顿舍行谓于一众生一念顿舍恒沙世界财宝身命如是念念尽未来劫意犹不足如一众生一切亦尔八欢喜行谓若见众生求离贫苦财富百千欢喜无尽胜得天乐九深悲行谓见贫苦众生悲彻心腑流泪不止十殊胜行谓设一切人天富乐及二乘涅槃授与众生非以为足要令当得无上菩提方为究竟将欲修行如是等行何容得有盗劫之事唯兹盗戒细而难持今见学者但谓不偷佗物名持盗戒殊不细究心境之中动而易犯故今撮彼藏疏及诸钞示心示境以备于此后贤可不审而行之。
菩萨戒经卷中之一
菩萨戒经卷中之二
△第三淫戒。
疏名非梵行鄙陋之事故言非净行也七众同犯大小乘俱制而制有多少五众邪正俱制二众但制邪淫与声闻同异大略同前为三。
○初标人。
若佛子。
△二序事三阶一不应二应三结。
【疏】淫事出家不应为也应学佛菩萨净行如前杀门不异初不应有三别第一三句举淫事中四句成业后三句举轻况重文少差互不次耳。
【注】文少差互例诸戒应以乃至一切女人之语安四句成业之后此既在前即差互也。
○初举淫事。
自淫教人淫乃至一切女人不得故淫。
○二四句成业。
淫因淫缘淫法淫业。
【疏】此戒备三因缘成重一是色二淫心三事遂或备五缘一是众生二众生想等。
○三后三句举轻况重亦云举劣结过。
乃至畜生女诸天鬼神女及非道行淫。
【疏】自妻非道非处产后乳儿妊娠等大论皆名邪淫优婆塞戒经云六重以制邪淫戒中复制非时非处似如自妻非时不正犯重教人淫自无迷染但犯轻垢或言菩萨则重今释声闻同耳不与杀盗例也人畜鬼神男女黄门二根但令三道皆重余称叹摩触出不净皆是此戒方便悉犯轻垢。
○第二明应。
而菩萨应生孝顺心救度一切众生净法与人。
【注】敬一切如上位起孝顺心念一切令离苦起慈悲心与净戒法令修梵行即佛性心三心亦足。
○第三结不应。
而反更起一切人淫不择畜生乃至母女姊妹六亲行淫无慈悲心。
【疏】而反下第三结此中所制皆不应为为即犯罪故结不应。
○三结罪。
是菩萨波罗夷罪。
【注】约法门释例前杀戒更事相释今采集佗疏钞义备详于此一约境二约心三约法四约果初者淫境有十一死尸未坏二与鬼交通三畜生四人五诸亲六淫女七在家二众持五戒八戒等八出家二众具大戒等九父母十圣人如犯罗汉尼等此等所犯皆前轻后重二约心一贪心谓贪心猛盛于父母前而无羞耻或虽具羞耻而恋着极深二嗔心谓嗔彼人故作淫事以辱之三痴心如谓欲不障道而故作之三约法有二有犯法有治法犯者或极私窃或少避人或公然行或以势凌逼或取媚贪求种种淫事皆犯重罪或有畏禁戒者未能忘心谓摩触漏失粗语媒嫁言语嘲调根境戏笑皆犯轻罪或为境强逼虽与女合如啮指等禁心不受乐即不犯罪如虽强逼而心受乐者还同正犯治法者菩萨应先凡有爱境即作尿屎不净等想如不净观坏烂等想以此治心无不去者作毒蛇想作罗刹想如以自根置毒蛇口十诵云宁以男根置毒蛇口中终不近女人以毒蛇唯损一生女害多生故蛇害不入地狱女害入地狱故蛇害肉身女害法身诸有智者深自戒慎四约果十地论有三种果一异熟果堕三恶趣受极苦恼二等流果谓于人中受二妻相竞及妇不贞良三增上果谓人中所感多有怨竞又优婆塞戒经第四云若复有人乐着邪淫是人不能护自佗身皆生疑所作之事妄语在先于一切时常受苦恼心常散乱不能修善丧失财物所有妻子心不恋慕寿命短促是名邪淫现在恶果舍此身已处在地狱受恶色身饥渴长命无量苦恼是名后世恶业果报若得人身恶业恶口人不喜见不能守护妻妾男女是一恶人因缘力故一切外物不得自在又大菩萨藏经云若有众生味着男女妻妾诸女色欲当知即是味着利刀之刃即是味着大热铁团即是味着生热铁床即是味着热铁梯橙当知妇女灭圣慧眼又真伪沙门经云比丘有二事堕镬汤中一者常念爱欲心二者喜交结知友圣言如此起念尚堕镬汤中况复以身造诸爱事乃至语言戏笑嘲调动触等耶可不慎哉可不慎哉然此戒经不问在家出家菩萨俱绝淫欲是故文中不简邪正一切皆断问若尔何故在家菩萨有妻子耶答在家者有二类若初心人即未有嗣息许有妻子若约得位已去为化众生现有妻子是方便力故华严十行菩萨持净戒时有无量魔女恼乱菩萨菩萨不生一念欲心心净如佛除其方便教化众生又如瑜伽戒本许在家菩萨为化众生方便从欲者谓心净如佛而行方便。
△第四妄语戒。
【疏】妄是不实之名欺凡罔圣回惑人心所以得罪此戒七众同犯大小乘俱制与声闻同异大略同前杀戒为三。
○初标人。
若佛子。
△二序事三段不应中三别初三句明妄语等事次四句明成业后三句举轻况重。
○今初。
自妄语教人妄语方便妄语。
【疏】自妄语言得上人法教佗者教说或教佗自说方便妄语如蜜涂树众蜂悉来。
【注】顶山云以蜜潜涂其树以物掩之众蜂奔集诈言得神通尔或问三性之义以不解故妄云我今日不入定故不能答皆方便妄语之相理亦应有随喜赞叹文无者略例前应具。
○次四句成业。
妄语因妄语缘妄语法妄语业。
【疏】此戒备五缘成重一是众生二众生想三欺诳心四说重具五前人领解一是众生者谓前三品境上品境中向父母师僧妄语犯重向诸佛圣人两解一云入重内二云此人不惑又能神力遮余人令不闻但犯轻垢圣人有大小有佗心智者有不得者今从多例罗汉及解行已上向说罪轻除此或得佗心或不得者例悉同重向中品境人天等同重正是惑解防道之限向下品境四趣或言同重今释轻垢二众生想有当有疑有僻大略同前有言妄语心通本向此说此不闻而彼闻说亦同重今释不重于彼无心故三欺诳心是业主若避难及增上慢皆不犯地持云菩萨味禅名染污犯当知菩萨起增上慢亦轻垢遣使有两解一云教佗说我是圣人亦重以土无圭璧谈者为价傍人赞说胜自道教佗道是圣名利不入我非重也二云圣法冥密证之在我必须自说方重佗说坐轻四说重具谓身证眼见若说得四果十地八禅神通若言见天龙鬼神悉是重具若说得证性地一云既是凡法罪轻垢五前人领解结罪时节多少两解一云随人二云随语结此戒既制口业理应随语远为妨损必应通人小妄语戒应随人人复随语若增上烦恼犯则失戒者后说但犯性罪若对面不解且结方便后追思前言忽解者则坏轻结重十重皆有因缘今且释四重余可例知。
【注】有当有疑僻等者顶山云有当者灼然是众生也有疑者或是疑非或非疑是有僻者执也或执非为是或执是为非更无改转皆犯十重皆有因缘今且释四者熙钞云恐大师讲时余六因缘不释但例知而已若据后复列释恐别时亦具明之或可以余六成业后不别示重轻至此复云若增上烦恼犯则失戒故今谓下虽诸戒皆有因缘之解但分科而已不及此中详备故此指之也。
○后三句举轻况重。
乃至不见言见见言不见身心妄语。
【疏】直出为言宣述为语论述有所表明能诠理事名为语也。
【注】辅行亦言直言为言论议曰语藏疏云于中有三业初语业中约六识与六境各有成妄语今但论见略余故云乃至身妄语者如律中有问谁得罗汉果者起着脱僧伽梨有非罗汉应言着脱虽不发言身成妄语又如善生经云身作口业者是也心妄语者谓虚诳心亦如上覆见等。
○二明应。
而菩萨常生正语正见亦生一切众生正语正见。
○三明结不应。
而反更起一切众生邪语邪见邪业。
○三结罪名。
是菩萨波罗夷罪。
【注】法门例前事释有四一约境二约法三约心四约报初有三一诳恩境谓尊上人等二多人谓大众等三于佗极恼等理应犯重二约法亦三一约出世法言得胜等多论云自言是佛不成重以佗不信故二约净法言得禅等三约世事法不见言见等三约心者亦三一由妄语得圣名利及见为功德常行不息二为欲得世名利广多无量故三为避免苦恼灾害所以诳佗故四约报者妄语之罪亦令众生堕于地狱畜生饿鬼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多被诽谤二恒被多人所诳智论中妄语有多罪一口气臭二善人远之非人得便三虽有实语人亦不信四智人谋议常不参预五常被诽谤丑恶之声周闻天下智论又云妄语之人先自诳身然后诳人以实为虚以虚为实虚实颠倒不受善法譬如覆瓶水不得入妄语之人心无惭愧闭塞天道涅槃之门又云实语之人其利甚广实从己出甚为易得亦易解脱其心端直易得免苦譬如稠林曳木直者易出佛子罗云其年幼稚未知慎口人来问云世尊在否说言不在或不在时诡言在有人语佛佛语罗云澡槃取水与吾洗足洗已语云覆此澡槃如来即覆佛言以水注之注已问言水入中否答言不入佛告罗云无惭愧人妄语覆心道法不入亦复如是文殊问经云但起一念妄语想犯波罗夷菩萨之人应离四过离于妄语常作实语谛语时语是菩萨乃至梦中不起覆见忍见无心欲作诳佗语何况故妄语但妄语居初其实皆离四种语故唯除菩萨有利益事或为有情免种种难虽说妄语终不犯罪后学菩萨正宜质直其心易入道故可不慎之。
△第五酤酒戒。
【疏】酤即货贸之名酒是所货之物此酒是无明之药令人昏迷大士之体与人智慧以无明药饮人非菩萨行大论明酒有三十五失所以制此为菩萨十重中摄也七众同犯大小乘俱制大小同异者同不应酤菩萨以利物故重声闻止不应作犯七聚货卖但犯第三篇是贩卖戒所制菩萨若在淫舍或卖肉犯轻垢以招呼引召不能如酤酒故也。
【注】三十五失者大论结为颂云财虚招病诤(三)裸露丑名彰(二)无智得者失(二)说匿废事业(二)醒愁身少力(二)色坏慢父母(二)沙门婆罗门(二)及伯叔尊长(二)不敬佛法僧(三)党恶远贤善(二)破戒无惭愧(二)不守情纵色(二)人憎亲属弃(二)行恶舍善法(二)智人所不信(一)远涅槃狂痴(二)命终堕恶道(一)若得人常騃(一)酒失三十五大论之所明石壁疏引十轮经说十压油坊罪等一淫妨罪十淫坊罪等一酒坊罪文为三。
○初标人。
若佛子。
△二序事三阶初明不应有三。
○初二句举事。
自酤酒教人酤酒。
【疏】文句同前酤者求利教人者令人为我卖酒亦同重教人自酤罪轻。
【注】酤音顾卖也篇云卖酒也此通三字皆从酉正应去声若作平声韵中云酤酒字亦通用若作上声胡古切篇云一宿酒也若作沽从水者亦通三音平声水名出高密篇出渔阳上声韵云屠沽亦卖酒者去声韵云上同篇云音顾意亦水名也篇韵异出字虽通用正应从酉去声。
○二四句成业。
酤酒因酤酒缘酤酒法酤酒业。
【疏】酤酒因下明成业四句业者运手法者是酤酒方便法用也因缘者备五也一是众生二众生想三希利货贸四真酒五授与前人众生谓前三境上品无醉乱者轻是醉乱者重重中品境谓人天正是所制故重下品四趣乱道义弱酤与罪轻众生想有当有疑有僻同前若隔心亦重希利货卖亦重以欲得多售故真酒者谓依醉乱人者药酒虽希利货不乱人货无罪二云待饮时随人数结重如小儿来酤彼竟不饮于谁结重耶。
【注】此中既牒科云酤酒因下此乃举经文以牒科也前文已辩文从便释又先释业以此验前皆举科矣熙钞迷此反以今为误一可疏谬中品正制人则可尔天云何醉正法念经云诸天有酒非麹米所成皆从树上华果中生或云池流此亦事酒饮之昏乱在天报中亦应戒慎但不同人中果报之昏乱耳有当疑僻例前可解真酒者正由饮之能醉昏于人者大论三种谷酒是今所制若药酒者不昏乱人非此中制小儿来沽(沽应平声)乃沽取之义据此似开若荆溪所禁据优婆塞戒经时人造食犯一露珠尚自不许何容此开贪心为因麹米为缘酝酿为法得直为沽即业。
○三举轻况重。
一切酒不得酤是酒起罪因缘。
【注】智论云酒有三种一谷酒二果酒三药草木等酒若干若湿若清若浊不得酤乃至一毛头滴皆不得酤故云一切。
○二明应。
而菩萨应生一切众生明达之慧。
○三结不应。
而反更生一切众生颠倒之心。
○三结罪。
是菩萨波罗夷罪。
【注】法门例前事释有三一约法二约心三约报初者所以酤酒入十重中者但饮酒损己一身过未深故属下轻垢酤损多人故令制重又为菩萨二利之中利佗为最但乖益生以为非理况乃损众故非所宜故未论饮先制授佗二约心者心通三性若善心与酒为作和诤等又慜其病乏及寒苦等与饮犹轻若无记心谓心弱境强犯犹次之若恶心与作损害事此为最重又心通三毒贪心有二一为不自济恐命不存暂作应轻二资缘不阙贪嗜无厌故最重嗔心亦二一以有嫌恨授与令其昏痴称顺本心二起上品嗔令造恶妨善以快本心此其重也痴心亦二一自谓非重念言此既水米所作但令情不昏醉理应无罪是以常作不休二见有胜德谓将为得色得力能益众生令多欢喜纵令多饮有得无失执此恶见自作教人理应最重三约报如经中有三初酒河地狱是酿酒家罪二酒池地狱是酤酒家罪三灌口地狱是饮酒人罪然饮酒过失无量成他恶业昏醉无知无恶不造乃至能作五逆等罪智论所说过失如此朋党恶人疏远贤善财物耗竭以醉人心无节限费用无度裸露无耻丑名恶声人所不敬伏匿之事尽向人说身力小多失礼仪开过患门引起烦恼如律中伏龙比丘醉卧吐地虾蟆口边食吐佛言此人能伏毒龙今乃不能伏一虾蟆也酒之过失说不穷尽秉戒菩萨可不慎乎而石壁疏云若为益自酝佗益求之既可酤也荆溪引教一滴不容未审石壁何据而开儒云作法于凉其弊犹贪可不戒之。
△第六说四众过戒。
【疏】说是谈道(音导)之名众谓同法四众过者七逆十重也一以抑没前人损正法故得罪此戒七众同犯大小乘俱制大士掩恶扬善为心故罪重也上者第二篇中者第三篇下者第七聚声闻法如此与菩萨有异也。
【注】一以抑没熙改一为所齐剩一字今从齐说去之乃便齐顶山云第二篇恐指十三中以无根波罗夷法谤欲坏彼清净也第三篇恐指九十中知而妄语等第七聚未敢的指皆约心显上中下也更详又此与妄语戒何拣顶山云前妄语自得上人法为正谤他为傍今说过毁佗为正自炫为傍熙钞云与上妄语虽同口业此约众别谤辱同法又复过谓逆重若实若虚皆犯故别为一戒然若据不实亦在妄摄今约境别过异今谓钞记分别不明妄语是不实之名疏云欺凡欺圣无实事妄说己高欲希利养也说过是闻佗有过说扬令知大士之心当为人掩恶扬善岂可闻人小过说而扬之故疏云抑没前人损正法故此与妄语不同妄语是全无实事说过是闻人有过非妄说故虚实自异若兼下赞毁与谤拣者赞毁兼二事自有微德当隐密进修不应自赞而反赞己德见他小过当遮护勿扬反加毁辱故云赞毁戒疏释云自称己功德讥他过恶备二事故重菩萨与直于佗引曲向己何容举我毁佗疏文自明此约实事故非妄语兼称己德与说过异甄拣甚明若谤三宝乃是邪说谓三宝法不如外道法或浅僻解义等皆谤三宝自与前异虽一等口业四相须分藏疏引论说四种语一妄语二离间语以说过令离故三绮语以赞毁无义故四恶口以恶言谤讟故格彼钞记还成混滥石壁云前四同律中声闻四重后四同瑜伽菩萨四重中间更加酤说说细于酤所以相次分三。
○初标人。
若佛子。
△二序事三谓不应应结不应。
○初不应中二初明成事二明成业此中开举况故只开二科下去例然钞记不明。
○初成事。
口自说出家在家菩萨比丘比丘尼罪过教人说罪过。
○二明成业。
罪过因罪过缘罪过法罪过业。
【疏】此戒备六缘成重一是众生二众生想三有说罪心四所说罪五所向人说六前人领解一是众生者上中二境取有菩萨戒者方重以妨彼上业故无菩萨戒正有声闻戒及下境有戒无戒悉轻垢此戒兼制以妨业缘文云在家菩萨即是清信士女出家菩萨是十戒具戒又言比丘比丘尼一云犹是道出家菩萨具戒者耳亦云是声闻僧尼若说此人重过亦犯重此是行法胜者亦损深法故二众生想有当有疑有僻大意同前三说过者有两陷没心欲令前人失名利等二谓治罚心欲令前人被系缚此等二心皆是业主必犯此戒若奖劝心说及被差说罪皆不犯四所说过谓七逆十重称犯者名字在此戒正制若谓治罚心在四十八破法戒制若说出佛身血破僧依律部本制向僧说是谤僧知出血等事希故轻此戒正制向无戒者说故得重若重罪作重名说是事当义作轻名说是谓当则失当义但令心重事重悉同犯重此是名僻若事僻者实轻谓重则犯重实重谓轻则罪轻以其心谓轻重故若作书遣使一云同重一云罪轻然犯七逆十重前前人戒失戒后说但轻垢五向人说谓上中二境无菩萨戒者向说犯重损法深故为下境悉轻毁损不过深文云菩萨闻外道二乘说佛法过应慈悲教化而反自说即是向彼人说损辱为甚六前人信解己所说口业事遂据此时结罪结罪多少一云随人二云随口业也。
【注】十戒具戒者十戒即受十重戒具戒即具足戒乃小乘戒也或先大后小或先小后大意兼大小二戒者故云也又言等者既已云出家何又云二众故此释出二解皆通也依律部者二皆轻也当疑僻此三义今文甚详应贯诸戒皆此意义消释也熙钞云事实尚然况虚构是非抑没前人损坏正法招过极重不肖之徒或匿名传谤岂拘有戒无戒但恨不知儒典云闻人之过如闻父母之名耳可闻而口不可道况大士掩恶扬善为心也顶山引大慈经云出家人左手抱男右手抱女从一酒家至一酒家贤劫后佛当般涅槃敬请佛子不应说过。
○二明应。
而菩萨闻外道恶人及二乘恶人说佛法中非法非律常生悲心教化是恶人辈令生大乘善信。
○三结不应。
而菩萨反更自说佛法中罪过。
○三结罪。
是菩萨波罗夷罪。
【疏】法门例前事亦有四一约境二约言三约心四约报境有所说境有所对境所说有六一见地上菩萨为物逆行谓非而说二见三贤菩萨四果圣人微失而说三约自和尚阿阇梨之过四说传法住持人过五说同类净戒人过六说破戒无戒人过此六皆初重次轻所对境者有五一对国王大臣说其过令彼舍信毁坏三宝二对外道恶人同求过者增彼邪见诽谤佛法三对信心白衣说坏其信心此三境初重后轻四对自众快意说得方便罪五为众中举过呵责及说向彼师令彼教诲等此不犯也二约言或以极鄙恶言碜切而说二以泛言而说重轻可知若作书与人亦可例知三约心心有三毒或以痴心谓说为德不惧破戒等或以嗔心酬彼怨说以畅己情或以贪心贪利养名闻故说佗过令为利向己又心通三性恶性如上善性者谓调伏佗故说令有所畏而不作此则不犯无记性者率尔轻心妄念而说不能无犯四约报说僧尼菩萨罪过业报极重如正法念经中入拔舌地狱耕其舌等又如不思议菩萨经中说饶财菩萨说贤天菩萨过故九十一劫常堕淫女腹中生生已弃之为狐狼所食一言之失苦恼如是足为龟鉴是故菩萨常应赞叹一切众生所有功德况于菩萨及内僧尼无行经云若见破戒人不说其过恶应当念彼人久久亦得道智论引涅槃经云若彼众生全无善可赞当念佛性之善而赞叹之自说其过以自污心除诸菩萨以慈悲心举罪呵摈或因说彼恶行调伏等或借王等力方便调伏等此则无犯反此乃至起一念嫌心而说人过者悉犯重罪诫之诫之。
△第七自赞毁佗戒。
【疏】自赞者自称己功德毁他者讥他过恶备二事故重菩萨与直于佗引曲向己何容举我毁佗故得罪七众同犯大小乘俱制但菩萨利安为本故赞毁罪重声闻不兼物毁佗犯第三篇自赞犯第七聚。
○初标人。
若佛子。
△二序事三初不应二。
○初明成事。
自赞毁佗亦教人自赞毁佗。
○二明成业。
毁佗因毁佗缘毁佗法毁佗业。
【疏】文句同前此戒备五缘成重一是众生二众生想三赞毁心四说赞毁具五前人领解一是众生者一云毁上中二境犯重毁下犯轻二云上中二境有菩萨戒者方重恼彼妨深故若无戒及下境有戒悉轻恼妨浅故二众生想有当有疑有僻大意同上三赞毁心谓扬我抑佗欲令彼恼若折伏非犯自非心正是业主教佗两解一云同重二云罪轻四说赞毁具者此经漫云佗人受毁辱依律部有八事云云五前人领解者彼人解赞毁之言随语语结重增上犯已失戒后但性罪前戒制向佗说彼过止八事中犯事以向无戒人故重。
【注】自非心者顶山云即自赞毁佗心乃业主也自即自赞非即毁佗也漫云者意乃通途云佗人也熙钞云漫水败物若借用此义自赞毁佗之业水败大乘性戒之善根此释何据疏但通云他人受毁辱业相甚广八事在律须者捡之增上后但性罪者顶山云若依前文后字改为复字则复说也前戒者指向说过戒也。
○二明应。
而菩萨应代一切众生受加毁辱恶事自向己好事与佗人。
【注】藏疏云以诸菩萨法合代佗受于加毁若不代受非菩萨行况更加毁违害诚深故结重文意如此非理凌欺名毁令其耻𧹞名辱。
○三结不应。
若自扬己德隐佗人好事令佗人受毁者。
○三结罪名。
是菩萨波罗夷罪。
【疏】法门例上事释又五一约法二约境三约言四约心五约报初者菩萨现宜密行内蕴赞扬佗德称己毁佗更招罪业前戒以佗有过依过而说尚乃入重况今越过加毁为失犹重说过与毁他二似相滥但前以依过而说此乃无过加毁所以异尔二约境同前此中加自赞之境也三约言如有德言无是德言过多德言小无罪言有少罪言多等皆是毁佗巧令佗信也自赞之言如自言得圣无戒具戒无学具学等于三学中有一言具等善见论中说五种大贼一者犯七聚自言清净此中应与妄语拣但以自赞之意即入此中也然妄语亦是非圣说圣此中因赞己而毁佗所以异耳四约心一若为令佗起信心故自赞毁佗此亦无犯二若由放逸无记心犯若于佗爱恚等犯亦未入此中三为贪名闻利养欲令佗恭敬等是此中制重也以贪痴心如十轮经说毁传法人令一方佛法不行此罪最重然诸经论诫此甚细皆明佛法内人并于贪痴心中起种种罪总有四种谓三学并杂行一戒学中有二种谓一矫异者如比丘虽不破戒性非质直依邪思计现异威仪眩耀世间以求名利二浅识者自非深智恃己戒行凌乘急者闻空恐怖此皆是阿兰若贼也二约定学亦二类一约贪诳者谓性乐名利久在山中心少证静现得定相眩耀世人招大名闻普抑余人无此相者悉以为非亦是阿兰若贼出华手经又经云衲衣在空闲自称阿练若等二约邪慢者谓性非多闻依山习定鬼神加令心念定有见佗不善觉知即恃此起慢当大名闻蔑灭余人悉以为非伤害佛法此是魔党大贼也出起信论及华手经三慧学亦二种一约浅者谓性少聪利学无次第名利冲心急预讲说己见臆断非毁古今唯求名利元无出意恃自无行亦轻侮戒定此是卖佛法贼当招大苦出华严经魔业中此一种罪近世多有学佛法者贪慕名利以此照心可不自诫二约深者谓性少明辩虽于二乘三藏文义少通然由未得佛意既当传法唯赞名利以劝后学非毁古今显自独绝恃此为德起慢凌云然但诵法药而不灭病已负深𠎝况更于佛法中起病甚不可也水中出火以何灭之此是害佛法之贼出佛藏十轮经等四约杂行中亦有二种一约福行谓性非质直苟为奸计共崇奇福眩耀世人招引重䞋意在以少呼多用此活命既遂其所求即恃此起慢凌灭余人无利养者悉以为非利养既尔名闻亦然此亦卖佛法贼出迦叶经二约余行谓非性慧悟随学一法即便封着眩此所学以招名利拨余所修皆非究竟此亦愚人蠹害佛法贼也劝诸后学常自省察勿令自心堕此诸贼损菩提意请读宝积宝梁迦叶佛藏等经深以为诫故藏疏中明治行菩萨应当于过自显不作一念覆藏之心恐增长故虑难灭故于己功德常不显说不起一念耀己之心恐耗损故虑不增故菩萨常应于佗有情不见其恶唯见其善是故忍恶摄己推善于人心唯清净此为常行彼又拣云问若自无恶而忍若佗无善而推岂非谄曲妄语也答自居不足安得无失谓无失者唯佛一人以累尽故又佗无余善由有佛性即是真善若意如此而忍而推非直无谄亦无妄语止观安忍中云卑如江海秽浊归之屈如桥梁人马践之当耐劳苦犹如箭垛众箭凑之无恨无怨如此忍辱岂更赞己毁佗也是故菩萨比丘常应省察于名闻起处多利养处则不居之以伤害故庄严论云利养如霜雹能损功德苗如法得之尚须远避况复于此起种种过宁不自慎五约报如上无过毁他非分自赞贪求名利邪命自居佛法中贼必堕地狱具受众苦如论广说又护国菩萨经云菩萨有四种堕落法一不恭敬佗二背恩谄曲三多求利养名闻四诈善扬德四种堕落地狱也若别约毁论报如谤佛经中有十人毁谤积辩法师遂令当处佛法少分凌迟此十人后堕地狱经无量劫受拔舌等苦后多生无目末后逢释迦佛出家多时苦行竟无所得复使还俗广说如经若别约自赞者如扇提等五人四人在林间坐一人于聚落唱云林中有罗汉遂大得供养后堕地狱备受众苦出已为人复为本施主作担舆持秽器者广如律文故知自赞毁佗其过弥大。
△第八悭惜加毁戒。
【疏】悭惜是爱吝之名加毁是身口加辱前人求财请法悭吝不与复加毁辱顿乖化道故得罪此戒七众同犯大小不全共菩萨不拣亲疏求者皆施不与加辱皆犯以本誓兼物故声闻唯弟子不教法犯第七聚不与财不制尼家二岁内不与财法犯第三篇二岁外不与犯第七聚加毁随事各结不全为重。
【注】尼家二岁内钞引论云制二岁学戒受六法故当与财法二岁外已是大尼不与但犯第七聚为三。
○初标人。
若佛子。
△二叙事三初不应二。
○初明成事。
自悭教人悭。
二成业。
悭因悭缘悭法悭业。
【疏】此戒备五缘戒重一是众生二众生想三悭毁心四示悭相五前人领解一是众生者谓上中二境犯重下境轻二众生想如前三悭毁心谓恶真吝惜财法而加打骂是犯若彼不宜闻法得财宜见呵辱皆不犯自悭自毁自正是业主犯轻垢以前人教不犯戒故四示悭相或隐避不与财法或言都无或手杖驱斥或恶言加骂等皆名示相或自身示作或使人打骂皆重若彼遣使求财请法对使人悭惜或恶言呵骂皆应不重既非对面损恼彼轻故决定毗尼经云在家菩萨应行二施一财二法出家菩萨行四施一纸二墨三笔四法得忍菩萨行三施一王位二妻子三头肉皮骨当知凡夫菩萨随宜惠施都杜绝故犯也五前人领解知吝惜之相领纳打骂之言随事随语结重此戒亦一例结重也。
【注】众生相亦有当疑僻例前钞引释论云依随经法广立文字而为作义名为法施领纳打骂积憾恼佗所损为大但随力量当行布施悭因者通于三毒石壁云存己不施贪为因也憎彼不舍嗔为因也此之外不行舍施痴为因也缘者或内自赞己或宿有嫌恨等法即护惜便宜业即务成肥富。
○二明应。
而菩萨见一切贫穷人来乞者随前人所须一切给与。
【注】顶山云一切贫穷等此该二意财贫法贫或寡闻无慧必须法施也随前人所须者爱法不乐财爱财不乐法或二种皆爱财有多少贵贱法有大小偏圆或求贵与贱或求圆与偏或都不与皆犯一切言之随有所须意甚该博。
○三结不应。
而菩萨以恶心嗔心乃至不施一钱一针一草有求法者不为(或作与字)说一句一偈一微尘许法而反更骂辱。
【注】此亦可名举轻况重前是况财有求下况法一句者句有长短如一四句偈有通有别三结罪。
是菩萨波罗夷罪。
【注】法门例前事释有四一约物二约心三约境四约报初中有三谓财与法及无畏也财有内外外财有十一食等二药等三衣等四财等五畜生六奴婢七名闻八王位九妻妾十男女皆前前不与重后后不与轻内财有五一暂请王位二取发爪等三将作奴婢四取支节血肉五全取身命亦前前不与重后后不与轻。
○二法施有三一世法二二乘法三菩萨道法三无畏施亦三一舍怨二拔苦三救命。
○二约心有三毒所起因以致悭等如前疏释。
○三约境有应与境而不与者犯重有不应与境而宜不与勿犯且应与境有四一恩境谓父母师主等二德田谓三宝等三悲田谓饥穷众生等四苦田谓困厄众生等有所求乞宜应施与而不与者皆犯重罪次不应与者瑜伽论有三十种不施无犯今略撮彼示十意一若知种种内外施物于彼众生唯令安乐不作利益或非安乐非利益皆不与无犯二若有来求不详为伴欲作非理逼迫损害诳惑于佗不应施与三菩萨正作利益众生事或有来求自身支节或魔事坏乱欲乞身分支节及众生痴狂心乱来求身分支节皆不应与四若有人或为害佗来求毒药火刀等不应施与五若有人来求种种戏乐能引无义之物捕猎等具为媒妁等皆不应与六若有怨家来求仇隙为欲呵打缚锁等报皆不应与七若有病者来求非量非宜饮食不应施与八如有来求奴婢妻子亦以善言劝喻令其欢喜生乐欲心终不强逼令其忧恼仍不施与怨家罗刹等九菩萨终不侵夺父母妻子奴婢仆使亲戚眷属所有财物持用布施十菩萨于来求者终不施与不合仪物谓残宿饮食秽变吐唾等施出家者又不食葱肉酒者施与此等杂染之施又如上所说诸不施者菩萨不忍直言我不施汝要当方便晓喻发遣谓诸菩萨所畜一切资财之具为作净施故先以舍与十方诸佛菩萨如苾刍作净施法若观来求者施时称理应作是念诸佛菩萨无有少物于诸众生而不施者如是知已取物施之若观施时不称正理即应念先作净施法告言此物是佗所有不许施汝软言喻晓方便遣发。
○四约报悭心所报经论甚多略说十种一生饿鬼中如目连母等二或余趣受苦如疥癞野干形乃至无一毛可以覆身等三于人中受贫穷苦困四损减宿世善根五失于菩萨檀波罗蜜六由悭法故世世常受愚痴善生经云若有于财法食生悭当知是人于无量世得痴贫报七由匿法眼恒无眼目八由不施无畏生生常怀恐怖无暂安稳九恒为怨家而得其便十令三檀六度俱不成就又菩萨当于财物修十种念宜应布施一思惟己身及以财物皆是无常磨灭之法一旦散坏非惜能留是故悭惜都无所益二况此并是王贼水火恶子等分彼既未侵速应舍施置坚牢藏令永属己三若悭不施则种世世贫穷之业以随自身四由我前世不惯习施故今有财悭而不施若我今者不励力施此习不破后更增长能障大施今应励意违悭而行惠施五又若自贫乏恐不存济而悭不施则当思惟贫是施障为此破障应当忍苦励力行施我因宿业曾受种种饥渴等苦不能饶益于一众生我今饶益于佗设使受苦乃至殒命终不令乞者空回况当犹有余药草等可以活命是当忍苦而行布施六若于身命及所重财而不能舍即当思惟我于三界大师前发大菩提心时一切内外皆已舍讫如何今者乃违本誓孤负众生七又便令我犯波罗夷罪即为欺诳十方诸佛甚为不可八我今舍此不坚固物臭秽之身令我当得清净法身永得坚固此既益我若不行施即失大利九此身及财是虚妄物尚不能舍满众生愿何能常以无上菩提饶益众生十我常观察一切法定无我我所而今于此虚妄身财悭吝不舍何能证入平等法性是故菩萨常应以此十心观察一切即应常施具如华严智论瑜伽等论说又菩萨亦应有当悭者谓乞戒浮囊纤尘不与乃至小罪犹怀大惧也此等论议佗宗甚备天台既阙今引而伸之幸详而裨补。
△第九嗔心不受悔戒。
【疏】不受悔谢乖接佗之道故得罪此戒七众同犯大小乘不全同菩萨本接取众生嗔隔犯重声闻自利犯第七聚。
○初标人。
若佛子。
△二叙事三初明不应三。
○初成事。
自嗔教人嗔。
○二成业。
嗔因嗔缘嗔法嗔业。
【疏】二文句同前此戒具五缘成重一是众生二众生想三相隔嗔心四示不受想五前人领解一是众生者上中境重下境轻也二众生想有当有疑有僻等同上三隔嗔心者不欲和解犯重知彼未堪受悔不犯四示不受相或关闭断隔发口不受五前人领解知彼不受身口加逼之苦随身口业多少结重。
【注】顶山云嗔通三业身则现威口出粗语意乃兼之诸戒皆增上缘为因唯此嗔怒乃亲生因也教佗意则动念口遂教佗身在其间。
○二示应。
而菩萨应生一切众生(有本有中字)善根无诤之事常生(有本有慈字)悲心孝顺心。
○三结不应。
而反更于一切众生中乃至于非众生中。
【注】情无情也无情境上如风雨雹雪嫌其过度辄生骂詈等岂不念虚舟触人乎。
以恶口骂辱加以手打及以刀杖意犹不息前人求悔善言忏谢犹嗔不解者。
【注】石壁云以恶口下三业皆具然反更之言有六重事谓合慈不慈一也更加嗔恚二也及以口骂三也又以手打四也兼行刀杖五也忏谢不解六也过犯重重故云反更。
○三结罪。
是菩萨波罗夷罪。
【注】法门例前事释有四一约境二约事三约相四约报约境者余戒有可不可之境唯此嗔戒一切皆不应嗔有十种境一圣贤二二师三父母四传法人五众僧六俗人七己弟子男女八奴婢九畜生十非情此等诸境皆不应起嗔二约事一违己见解二违己情欲三侵己名利四损己眷属五无辜致骂六枉被打缚七刀解支节八将断其命九害其父母十毁灭三宝因此十事起嗔皆前重后轻三约相亦十一念动起嗔颜无异色二颜色变异三举身战动四兼成打骂五于上所起暂知即悔六经宿方悔七多时不舍八前人暂谢悔即解九前人多时求悔方解十多时求悔亦不解皆前轻后重四约报智论并善戒经及华严中明嗔罪招报最重由嗔入地狱由嗔坠饿鬼畜生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常为一切求其长短二常为众人之所恼害身常丑陋人不喜见失上界乐违解脱法菩萨当应修十种念令嗔不起一思惟一切众生皆我父母亲眷但应慈孝何得有嗔二思惟无常瑜伽论说彼诸有情皆是无常命念念断嗔之极者无过断命智者不应于生死中复欲更断而不应起有染浊心况当以手杖加害三思惟苦论云又自佗身一切皆以性苦为体我应方便令离其苦不应更增其苦四思惟业缘谓我无过被横打骂必由往业资粮论偈云打骂恐杀缚终不怨责佗皆是我自罪业报故来现五思苦增多谓由我昔恼佗今我不忍则种当来大苦因缘六思悯愚智论云若被酒醉人及鬼着打骂即不嗔之众生亦尔无明酒醉烦恼鬼着为之驱使不得自在不应嗔佗七复自思惟我在秽土法应受恼但应调伏以求出离而生净土如入𣗥林法应被刺但求免出不应嗔刺八思惟发菩提心普救一切设地狱苦尚为佗受况此小苦便违本誓九思学菩萨行中忍行若无彼恼此行未成彼人施我大行应须愧谢不谢则背恩何可嗔佗反为深𠎝如提婆达多是大善知识也十思惟因缘无性经云因手刀杖及因我身故得成打我今不应横嗔于佗由彼成打则嗔彼者亦由我有打何不自嗔又打从缘起必无自性故毕竟空能打所打既无所有忍尚不立何得有嗔思益经偈云设节节解身其心常不动知心不在内亦不在于外诸法念念灭其性常不住于中无骂辱亦无有恭敬如此十法宜应常习故知嗔戒最宜持秉经云一念嗔起障百法明门又菩萨亦有嗔法谓呵诸烦恼除此法门外唯此戒无开以障道深故。
△第十谤三宝戒。
【疏】亦云谤菩萨法戒或云邪见邪说戒谤是乖背之名絓是解不称理言不审实异解说者皆名为谤也乖己宗故得罪七众同犯大小俱制大士以化人为任今邪说乱正故犯重声闻异此三谏不止犯第三篇。
注絓音卦又音𦘕凡是亦背也顶山云谤佛者是佗非佗是己非己两亦双非执皆成谤况于三身定执有无纵依祖话亦成谤也谤法者顿渐权实偏圆大小四悉三语无通见者皆为谤也谤僧者权实贤圣四种八辈塞而不融况见持毁三学差别莫究深旨咸犯斯罪。
○初标人。
若佛子。
△二叙事三初明不应二。
○初成事。
自谤三宝教人谤三宝。
○二成业。
谤因谤缘谤法谤业。
【疏】文句同前此戒备五缘成重一是众生二众生想三欲说心四正吐说五前人领解一是众生谓上中二境若菩萨若声闻若外道向说犯重二众生想有当有疑有僻如上三欲说心者运意作欲向说之意四正说者发言向佗自对犯说若令佗传说悉重五前人领解纳受邪言随语语结重若作邪说经者欲令人解随彼披览发解者随语语重。
○二明应。
而菩萨见外道及以恶人一言谤佛音声如三百鉾刺心。
【注】鉾者长二丈建于兵革极利也三百即表三毒各具诸恶总以三百言之删补云恶人者但以贪嗔为因非理谤者名为恶人当与外道异故云及以石壁云不言法僧者有二意故一文不便故二以本该末故谓法是佛所说僧是佛弟子藏疏云问华严云菩萨闻赞佛毁佛于佛法中心定不动云何此中乃云如鉾刺心答有四类众生一闻毁佛生喜以邪见故二无喜无忧以佛法外人故三闻即生痛以是初心弟子故四闻即无忧无喜以是不退菩萨故知佛功德不可毁故毁所不到故彼经据不退位此约初心故不同也若是初心强同后位而不痛伤者是愚痴人顺本恶见忍受此事故不可也问诸法皆空何须强痛答真空不坏缘起业果是故尊卑宛然若坏此为空是恶有取空外道见也如涅槃经云五百婆罗门谤云一切皆空何处有佛菩提等由此谤故王杀彼类得福无罪汝今岂欲同彼类也此释有补于人故兼录之。
注菩萨戒经卷中之二
注菩萨戒经卷之中三
○三举况。
况口自谤不生信心孝顺心而反更助恶人邪见人谤。
【疏】邪见推画条绪乃多略有四种一上邪见二中三下四杂上邪见者拨一切都无因果如阐提中邪见者不言都无因果但谓三宝不及外道有两相一法相异谓三宝不如此是痤陋之心计成失戒二非法相知三宝为胜口说不如既不翻归戒善不失随所出言犯重亦此戒所制下品邪见不言三宝不及外道但于中弃大取小心中谓二乘胜大乘不及若计未成犯轻垢下自有背大向小此戒中广明杂邪见有四种一偏执二杂信三系念小乘四思义僻谬偏执有二一执大谤小二偏谤一部执大谤小者计云唯有大乘都无小乘非佛所说此谤声闻藏犯轻偏谤一部者于方等中偏言一部非佛说若计成犯轻垢既不顿违经教犯轻垢不失戒二杂信谓心中不背因果及三宝大乘但言外道鬼神有威力遂奏章解神或劝佗悉犯轻垢三暂信小乘知大乘高胜且欲断烦恼取小果后更修大此名念退若计成犯轻垢四思义僻谬如即今人义浅三五家释此应非罪是我智力不及非作意强拨也复有知义轻辄解复有知佗为是强欲立异皆邪画之流所犯轻垢。
【注】上邪见阐提此云信不具谓六师外道等钞云昔师云鲁人尚不信东家丘邪见岂信有西方佛偏执唯大无小内教之人不无堕此荆溪云执实迷权尚失于实况执权迷实则权实并亡斯复甚矣删补云见谤不已是一非而复助彼故云反更不生信心则同外道不生孝顺心则同恶人上文云孝顺父母师僧三宝至道之法今既生谤即是不孝三宝至道之法亦是不孝父母师僧以因谤损物故奏章解神者解即献也迩世往往有之可不深诫。
○三结罪。
是菩萨波罗夷罪。
【注】法门解者当了自性本清净之心离诸戏论即性本具不谤之戒随顺法性如上所辩一毫不犯次体能持之心非内非外离诸性计亡四绝百一刹那中遍摄遍具八万细行无不具足此一刹那即是法界法界体空离于增谤具足诸戒离于减谤非空非有离有无谤双照有无离戏论谤究尽谤源本性清净亦无能离及与所离纯是法性不一不异理惑双亡此外皆泯究竟清净成佛菩提从因至果以此为自行亦以此为化佗故曰自行唯在空中一法不立诸戒本净化佗三千赴物法法不失诸戒宛然前于杀戒约教约观广示此意以贯诸戒戒戒皆尔今于谤戒复明此义以结诸戒诸戒咸然请持者诵者善解斯旨会此诸戒常自照心念念炳明方免数宝之责事解有四一约境二约心三约法四约报境谓外道恶人佛法中始行檀信有力贵人等谤说三宝故心有上中下或贪利名欲信己胜故或嗔彼胜境高于己故或不识不知愚痴重故发言有粗细等法谓三宝各有法理佛有真应法有半满僧有权实谤佛者于佛三身或起执见定有违于圆别定胜违于藏通定大违于丈六八尺定小违于藏尘满空定有不契无相定空减损佛德定一乖于应用定多不符本体随起一中皆成谤佛也谤法者佛不说法或四悉被物或三语赴机人所不晓随言成计四悉世界悉檀即欢喜益世界即差别不同悉檀此云遍施或宜闻空欢喜如来鉴机随为说法皆令欢喜故有异说不解此意执有非无执无谤有皆成谤法为人悉檀即生善益或有闻空戒慧宿善增长或闻有增长或闻中增长对治悉檀即破恶益或闻有破恶或闻无闻中破恶等第一义悉檀即入理益或闻空入理或闻有闻中入理皆是如来鉴机所宜为作异说人所不了执之成谤也三语者一随自意语二随他意语三随自佗意语荣钞说三种意语随自意者如涅槃各说身因五百比丘或云无明是身因或云无明爱是身因各各不同佛言一一所说无非正说我为欲界众生说父母是身因如是等经名随自意语如𣏌吒罗长者问佛知幻否若知幻者即是大幻人若不知者非一切智佛言我是知幻之人名为幻人也长者言如是佛言如汝知波斯匿王有旃陀罗名气[虚*页]否答言我久知矣佛言汝知久者可得是旃陀罗也长者言我虽知非旃陀罗佛言汝知旃陀罗既非栴陀罗我今何故不得知幻而非幻乎乃至若说非幻之人名为幻人得无量罪长者言我今所有悉以相上幸莫令波斯匿王知我此事佛言是罪因缘不必失财乃多因是堕三恶道长者闻言心生恐怖我当云何得脱恶道佛为说四真谛法长者得果是名随佗意语一切世间智人说有我亦说有智人说无我亦说无智人说有常乐我净等名随自佗意语此是佗宗释三种语天台自有解释引此令知佗宗又有四种意趣一别时意趣如声闻得记现虽获成果在当意在别时也亦如涅槃毒鼓法华系珠华严八难顿超之说为邪定者作远因缘皆名别时也二别义意趣世尊于法华前虽广开权意在显实亦如将说法华一乘先说无量义等亦此意趣也三平等意趣如法华唯为一大事因缘常不轻云汝等皆当作佛圆觉云有性无性齐成佛道即其意也四随众生意趣即随他意语也亦如释迦本迹寿量长短皆随众生之所欣乐也法既四悉三语随机意乐种种异说不解此意各执一端而相是非皆成谤法此中三语四趣亦法门中一端不可不知故备引于此谤僧者僧有权实逆顺不同略四种一权实二逆顺三内外四事理十地菩萨通权实顺化逆化内证外现种种不同又如提婆达多曾作三逆出佛身血破转法轮僧拳打华色比丘尼眼出此为遮众生起恶业故现此权身名逆外事鹙子已断惑证理常随佛化生名顺内理又满慈内秘名内理外现名外事内实外权唯顺非逆又三乘圣者剃发染衣名为外事见谛证真名为内理是实是顺非权非逆复有圣人内证真理进趣菩提外现事相错乱学此乃实身名为内顺理权身名逆外事如是圣贤无量差别若不了知而妄说者皆谤僧也约报者谤三宝之报皆堕地狱如有威仪法师谤大乘堕地狱经多劫后生人中常盲如无行经等说又如郁头蓝弗等常在地狱故知应生至信之心信慧相导于三宝境净信坚固宁舍身命经百千劫终不生于一念疑谤毁破佛法而堕地狱也上来十重采集众释义优者存之阙释者补之以助天台释疏之备也。
【疏】善学十重第三段总结有三章一先举所持法二诫劝三指后说此三中各二段初二者。
○一举人。
善学诸人者。
【疏】谓叹美之辞。
【注】有本作此仁字删补云善学即能学之人诸仁者即所学也即已学菩萨也仁忍也已学者善恶能忍曰仁今谓义理虽通今应作人以疏为据。
○二举法。
是菩萨十波罗提木叉。
【疏】菩萨波罗提木叉此言保得解脱解脱是果戒是因因中说果也。
△应当下第二诫劝犯持亦二。
○初劝学持。
应当学于中不应一一犯如微尘许何况具足犯十戒。
【注】藏疏云具二意一谓一戒中尚不应犯尘许况全犯戒二谓十中尚不许犯一何况犯十今谓文意正应于一一戒皆不应犯微尘许况具犯十也微尘者如护浮囊微尘不与。
△二别举得失又二初举得失二劝学仪初又二。
○初失。
若有犯者不得现身发菩提心亦失国王位转轮王位亦失比丘比丘尼位亦失十发趣十长养十金刚十地佛性常住妙果一切皆失。
○二明得对失论得得恶报也。
堕三恶道中二劫三劫不闻父母三宝名字以是不应一一犯。
○二劝学仪。
汝等一切菩萨今学当学已学如是十戒应当学敬心奉持。
○三指后说。
八万威仪品当广明。
【疏】第三总结指后说悬指大本后分八万威仪品当说。
【注】荆溪云但护篇聚于梵网八万威仪未为持相八万者熙钞云准三千威仪经有二卷在犹字函世高译约二百五十戒各有四威仪合为一千指三世转为三千威仪配身口七支为二万一千又对三毒等分则成八万四千诸文举其大数但云八万威仪然今大乘顿戒恐不应以篇聚增数释之彼文约少可尔更请详之前云各二段但前二科一一科中各有二段此中第三只一段文盖通举耳。
【疏】四十八轻类前三段。
【注】即前十重初云三章一总标二别解三总结也今亦例前应为三初总标即佛告下二别解即四十八戒三总结即诸佛子至今诵。
○今初总标(亦结前生后意)。
佛告诸菩萨言已说十波罗提木叉竟四十八轻今当说。
【注】十重结前四十八轻生后然众轻戒佗宗疏记辩释亦详此疏既略采彼补释不无其益先示重轻次明开合初者藏疏于轻戒中有六戒兼重云一谓国使杀生戒为使故入此篇杀生故带重罪二放火焚烧戒中焚烧故入此篇随所损物故为犯重三依官强乞戒恃官势故入此篇强取物犯重四为主戒中为主失仪故入此篇损三宝物亦犯重五违禁行非戒中诈现亲附故入此篇自谤三宝故又犯重又杀盗故犯重又六斋三长月作非入此篇六畜作非法戒中轻秤小㪷等入此篇取人财物故犯重荣钞又加一戒谓无慈报冤戒中无慈报冤犯轻兼有杀嗔犯重次开合者依藏疏乃约十种戒内开出三十五种兼前六戒有重者言之总有七十九戒荣钞于兼重之外约十四戒开出成七十九戒此又详细今依荣钞录出示之轻慢师长戒中有二一不感恩德二不供所须匿非同住戒中有四一不教忏悔二共住三同利养四共布萨贩卖招嫌戒中有三一卖良人奴婢二贩卖六畜三贩卖死具不救众生戒中有二一不救余生二不救尊亲轻新求学戒中有二一受戒非仪二不好答法待宾乖式戒中有二一祇迎乖式二受请非仪恶伎多损戒中有六一卖男女色二作食舂磨三杂占辩胎四咒术工巧五调鹰方法六合诸毒药违禁行非戒中有四一通致淫色二杀生三劫盗四破斋犯戒畜诸非法戒中有六一畜卖杀器二轻秤小㪷三因官取物四系缚求财五破坏成功六畜养猫狸等观听作恶戒中有五一观斗竞二听音乐三技戏四行邪术五为贼使入诸难处戒中有二一应作不作二应止不止应讲不讲戒中有二一不化物安僧二不讲经救难不受众生戒中有二一受戒失仪二不与授戒无德作师戒中有三一为利养二为名闻三为弟子已上十四戒开成四十五并余三十四共成七十九荣云大疏中释此略作八门即指藏疏以石壁疏无此等释既又与藏疏不同者即更细开甚详故今录之读者详焉。
△二别解即四十八戒依经五段三十二九今疏通释为四十八。
【疏】第一不敬师友戒慠不可长妨于进善故制七众同犯大小乘俱制自下诸戒皆有三章一标人谓若佛子二序事谓中间所列三结罪名谓轻垢。
【注】不敬师友如和尚阇梨师也同学同行友也慠不长语出儒典七众大小乘同制与十重同前文已释。
○初标人。
若佛子。
△二序事。
【疏】序事中或差降不同三阶一劝受二明应三明不应与十重无异前明劝受是结戒远缘此阶三别。
○一举所劝人。
欲受国王位时受转轮王位时百官受位时。
【疏】凡举三位人为劝恐在憍奢纵诞不修戒行故偏劝王虽秉法行杀有罪有福如圣所说若受得戒非人防护福善增多。
【注】熙钞云有福者大经圣行品云昔仙豫豫王深重大乘故十二年中事婆罗门后劝发菩提心婆罗门曰菩提之性是无所有大乘经典亦复如是大王云何令人同于虚空王恐增长佗人邪见遂杀之作来报益以此而知为宣通故虽杀亡犯反为后福。
○二正劝令受。
应先受菩萨戒。
○三明受制利。
一切鬼神救护王身百官之身诸佛欢喜。
【疏】下悦鬼神上匡佛法有人言此文属总劝受戒若是总劝何简高下偏劝王官者制令恭敬恐王憍奢故举为言先也。
【注】顶山作释伏疑消疑云依职受位受不受何损益也答受者戒法在身神护佛喜也。
△既得已下第二明应应行敬事也亦有三别。
○一序已得戒善。
既得戒已。
○二应生孝敬。
生孝顺心恭敬心。
○三出所敬之境。
见上座和尚阿阇梨大同学同见同行者应起承迎礼拜问讯。
【注】石壁云孝顺心感其恩故恭敬心钦其德故荣钞云不知指何名为上座引五分佛云上无人者名为上座一座一众最居尊上故此经先受戒者在前余经或有指文殊弥勒或陈如或舍利弗为上座或为长老皆有以也和尚此云近读弘明集云和尚非是天竺之言但外国谓比丘为和尚此云力生依止此人道力生故亦名知罪福以此示人故寄归传云梵语邬波驮(去声)也此云亲教师与近读义相近也古云和尚讹也阿阇梨者正云阿遮梨耶此云轨范师荆溪云岂有上智于师不敬若不敬师则失大利也大同学年德长故同见同行解行同故。
○三不应。
而菩萨反生憍心慢心痴心嗔心不起承迎礼拜一一不如法供养以自卖身国城男女七宝百物而供给之。
【疏】而菩萨下第三不应生慢也前明应应行谦卑敬让师友自下诸戒皆有此意。
【注】自贵曰憍凌佗曰慢此二属贪对嗔痴成三毒心憍慢反前恭敬嗔痴反前孝顺一一者有两谓一一师处或一一供养事卖身者石壁云或曰礼敬随时人皆所致贫富不等供养如何故次云自卖身国城男女等此盖语其贫无所有卖身给之或表郑重未必全然卖身通在家出家二位卖国城男女约在家者言国城约王位男女约本誓所统曰国所据为城此通四轮兼于粟散七宝有二种一轮王宝谓一轮宝二象三马四珠五女六主兵臣七主藏神此出正法念经二小王七宝佛地论云一金二银三吠琉璃四水精五𤥭𤦲六玛瑙七赤真珠随方所乐重之百物言其大数尊者曰供卑者曰给删补云学者应知当兹叔世善须观时不可一向坐邀王臣如宾头卢迎王七步稠师善知进否或因祸福于道有损善须精察。
○三结罪。
若不尔者犯轻垢罪。
【注】言轻垢者石壁云体非重过名轻点污净行名垢所以制者为护微细惑业增长三聚方便成于十重戒故律中名突吉罗翻为恶作恶说作说非理即身口之过也善戒经云又名失意罪失本持戒善净意故只如师友若不恭敬心慢身慠则须获罪然口哑不能问心昏不能起贫不能供身无人买甚欲供养将如之何但不憍慢事出于实亦无所犯云为十重方便者荣钞云如不得畜刀杖弓箭等是方便成于不杀戒不得贩卖轻秤小㪷等是方便成于不盗戒不得贩卖男女色是方便成于不淫戒等余准应知然此轻戒例前应作法门事相二解法门者如此不敬师友戒中当了心性具一切法经云诸佛所师所谓法也以法为师心性在我既具诸法即得为师在佗所具亦尔一切众生心性之中具一切佛法以法常故诸佛亦常故常不轻敬一切人皆如佛如师如兄如友并当作佛随顺此性持不慢戒即空假中事理不二自因至果亡自亡他平等供养遍一切处皆持此戒也此戒既尔下去众轻随义作观悉皆例此事释者一约境谓上中下三品师为上品友为中品同类下品二约心亦三嫌恨心恚恼心犯上品二憍慢心痴心是中品三懈怠妄念是下品三约报以今世不恭敬供养如扇提等(云云)此之二释戒戒例然或书不书可以意得。
△第二饮酒戒。
【疏】酒开放逸门故制七众同犯大小乘俱制唯咽咽轻垢三。
○初标人。
若佛子。
△一序事三阶一明过失二制不应三举非结过。
○初明过失。
故饮酒而酒生过失无量。
【注】藏疏引四分律饮酒有十过失一颜色恶二少力三眼视不明四现嗔恚相五坏资生法谓田业等六增致疾病七益斗讼八无善名称恶名流布九智慧减少十身坏命终当堕地狱又如娑伽陀比丘先能降毒龙后由饮酒不能伏虾蟆等又大爱道比丘尼经云不得饮酒尝酒不得嗅酒不得鬻酒不得以酒饮人不得言有疾欺饮药酒不得至酒家不得与酒客共语夫酒为毒药毒水毒气众失之源众恶之本残毁圣制败乱道德轻毁致殃立祸根本四大枯朽去福就罪靡不由之宁饮洋铜不饮酒味余如大论三十六失前制酤酒体能通害故在重中今制自饮开放逸门咽咽轻垢也。
若自身手过酒器与人饮酒者五百世无手何况自饮。
【疏】过酒器与人二解一云执杯酒器令相劝二云止过空器令斟酌寻下况语应如后释过器尚尔况自饮乎所以结戒有五五百一五百在咸糟地狱二五百在沸屎三五百在曲蛆虫四五百在蝇蚋五五百在痴熟无知虫今之五百或是最后与人痴药故生痴熟虫中。
【注】藏疏引杜顺释云以俱是脚故云无手即畜生也石壁云然亦兼人类但无手尔大论云南天竺国有法师高座为说五戒众中多有外道来听是时国王难曰若如所说有人施酒及自饮得痴狂报今世应狂者多正者少何故正多狂少时外道云王难甚善颓高座必不能答是时法师以手指诸外道王语外道法师将护汝故不以言说向者指汝等是狂狂不少以灰涂身裸形无耻以人髑髅盛粪而食岂非是狂此等纵出人世何异无知。
○二制不应。
亦不得教一切人饮及一切众生饮酒况自饮酒一切酒不得饮。
【疏】不得教此第二制不应教人及非人并自饮皆制。
【注】一切众生应该畜生等如象及猩猩皆有好饮酒者亦不应令失正也一切酒必该谷草药木等多种酒也。
○三举非结过。
若故自饮教人饮者犯轻垢罪。
【疏】若故下第三段举非结过自作教佗悉同轻垢必重病宣药及不为过患悉许也未曾有经末利饮酒此见机为益不同恒例。
【注】熙钞云选云体以行和药以劳宣注云以和其体以宣其药宣即通也分别功德论云祇园有比丘病经六年优波离往问所须答唯思酒语曰待我问世尊遂往问佛言我所制法除病苦者波离索酒令饮平复重为说法得罗汉果佛赞波离使病差又便得道末利夫人王欲杀厨子王与夫人饮酒以救此皆为益亡犯也。
△第三食内戒。
【疏】断大慈心大士怀慈为本一切悉断声闻渐教初开三种净肉等后亦皆断文云当知断现肉义大经四相品广明三种九种十种也。
【注】三种者一不见二不闻三不疑涅槃后分经第四云迦叶菩萨白言世尊云何如来不听食肉善男子夫食肉者断大慈悲种又言如来何故先听比丘食三种净肉佛告迦叶是三种净肉随事渐制迦叶复白言何缘十种不净乃至凡种清净而复不听佛言亦是因事渐次而制当知即是断现肉义(云云)我从今日制诸弟子不听复食一切肉(经文)荆溪因释妙经肴膳饮食云不谷而食曰肴若作肴者啖也古师皆以肴为肉或云是肉未制之前斯言更谬大乘顿制一切皆断何论楞伽前后制故知不应以肴为肉梁帝尚乃深诫况出家流十种者大经中谓人蛇象马驴狗师子猪狐猕猴等又九种委如彼经。
○文为三初标人。
若佛子。
△二序事三阶一明过失二制不应三举非结过。
○今初。
故食肉一切众生肉不得食夫食肉者断大慈悲佛性种子一切众生见而舍去。
【注】有本云一切众生肉不得食又有本云断大慈悲佛性种子即多众生二字并一佛字经本互有脱剩亦不失义理此有二过一者断慈悲种二者众生畏见藏疏引涅槃云畜生见食肉人头上有血光念言我身有肉彼人食肉彼若得我要当食我我遂怕怖而走又入楞伽云食肉之人众生闻气悉惊怖逃走乃至如畏罗刹无异问性与种子何别答石壁拣云积习成性对于现行性即是种或性是现行熏成种故又云所以童子修慈雁与争路比丘带杀鸟为分岐荣钞云昔有一僧好修慈行教一童子继师习之一日路逢群雁师曰吾与汝久修慈行未知功力如何吾今先行汝当后步师冲雁雁遂避路分岐雁虽不惊表是修慈之力分岐道表怖心未除童子继至雁乃拥步争前以表慈行殊胜良由童子杀心久尽旅雁挨冲比丘杀习未除群鸿避路。
○二制不应。
是故一切菩萨不得食一切众生肉。
○三举非结过。
食肉得无量罪。
【注】古颂云肉生自然生皆由断命得若人不断肉则是劫命贼。
○三结罪名。
若故食者犯轻垢罪。
【疏】若有重病饮药能治准律得啖或应不制。
【注】律为治病故开或为重慈轻命故不制天台百录云其大僧小戒近行远行寺内寺外悉不得盗啖鱼肉辛酒非时而食察得实不同止除重病笃瞻病用医语出寺外投治不罚严制若此可不遵之。
△第四食五辛戒。
【疏】荤臭妨法故制七众大小如前菩萨小重发色故也。
【注】辛辣也有辛而非荤如姜芥等荤而非辛如臭菜等今之所制是荤是辛荤故臭不可闻辛故发色动恚所以须制云发色者楞严经云(第八)是五种辛熟食发淫生啖增恚如是世界食辛之人纵能宣说十二部经十方天仙嫌其臭秽咸皆远离诸饿鬼等因彼食次䑛其唇吻常与鬼住福德日消长无利益是食辛人修三摩提菩萨天仙十方善神不来守护(彼经)前食肉戒其有命之害此五辛制其无命之荤此中应三。
○初标人。
若佛子。
△二序事三阶一明单辛不应食二明杂饮食亦不应三举非结过。
○今初。
不得食五辛大蒜茖葱慈葱兰葱兴渠是五辛。
【疏】旧云五辛谓䔉葱兴渠韭薤此文止兰葱足以为五兼名苑分别五辛大䔉是胡荾(音虽)茖葱是薤慈葱是葱兰葱是小䔉兴渠是蒠蒺生熟皆臭悉断经云五辛能荤悉不食之。
【注】五辛诸文互出不同今备录之经一大蒜(音算)俗作䔉广韵云荤菜也张骞使西域得大蒜胡荽荽亦作荾此似二物疏云䔉是胡荾似此同之二曰茖葱或作革字非应作此茖字音格篇韵皆云山葱三曰慈葱或单云葱疏云慈葱是葱篇韵荤菜四曰兰葱疏云兰葱是小䔉石壁云是家葱经释音云慈葱是家葱兰葱是小䔉五曰兴渠梵音讹转正应云形具疏云蒠蒺篇韵蒠音息芜菁菜也以兴渠为蒠蒺未详所出释音引慈慜三藏传云五辛此土但四即大䔉等若兴渠者于阗国有之其根白叶如蔓菁臭如䔉荣钞以为阿魏藏疏或云𫇷荖皆无所据今据僧传所引乃正。
○二杂食亦不应。
一切食中不得食。
○三举非结过。
若故食者犯轻垢罪。
【疏】必有重病药饵不断如身子行法菩萨亦应不制。
【注】为病故开毗尼母云舍利弗因风疾医令服䔉佛听僧祇律云七日不得卧僧床褥过是应净澡落又经云食五辛人触秽三宝死堕尸粪地狱出作野狐猪狗等若得人身其体腥臭人所恶贱噫每见学佛者不以为诫荤污招报略不知之愚癖而欲恣无渐心受重殃苦者良可悯嗟况饮食无数苦欲违制犯戒招大殃祸者何也哀哉诫之。
△第五不教悔罪戒。
【疏】以朋恶长过故制出家二众全犯余三众及在家虽未有僧事利养见过不令悔亦犯轻垢大小同制文为三。
○初标人。
若佛子。
△二序事三阶一出犯事二明应三明不应。
○初出犯事。
见一切众生犯八戒五戒十戒毁禁七逆八难一切犯戒罪。
【疏】犯事者谓犯八戒五戒十戒大小乘皆有小乘八戒即八斋法大乘八戒谓地持八重小乘五戒清信士女优婆塞戒经所明小乘五逆大乘七逆七逆如下文。
【注】八戒谓五戒加三于第五不饮酒并不食肉五辛等六不歌舞不香鬘涂身七不升高广大床八不过中食此亦名八斋以不过中食是斋故总云八斋文云八关关即闭义如菩萨处胎经云八关斋戒谓闭禁八罪故大乘八者疏指地持八重具在论文大乘七逆加和尚阇梨下文自出十戒者疏文不释此有二种一沙弥十戒于八中第六开为二谓不歌舞不华鬘衣并加不得执金银钱生像宝物等共成十也二菩萨十戒如此经十重例此应知五戒八戒亦各有二八戒二者小乘八戒如成宝论说菩萨八戒如文殊问经说五戒亦二小乘五戒如常说大乘五戒如善生经说知者应捡毁禁者通语诸戒如比丘二百五十尼五百等八难即三涂为三四生佛前佛后五诸根不具六邪见摄世智辩聪七边地摄北洲八长寿天即无想天此八难处也或谓此属果报今取破戒为八处之因也一切犯戒即总结前所犯诸戒也。
○二明应。
应教忏悔。
【疏】应教悔第二明应凡大小乘人犯上诸罪必有三根应须举处教悔。
【注】三根谓见闻疑惑上中下如阇王即上根也举处教悔者即忏悔处也光明疏释忏悔品有忏悔之处即实相法性为忏悔处引行处近处等故知处字即诸佛菩萨所住境界永尽惑染究竟秘藏今既应教犯戒之者忏悔所犯之罪若不识忏悔处如何灭罪光明云愿为我等作忏悔处故今疏中略云举处教悔深有所以非佗记所知。
○三明不应。
而菩萨不教忏悔同住同僧利养而共布萨一众说戒。
【疏】而菩萨下三明不应不应有三句一不应同住二不应同利三不应同法凡上来所制若一往见犯不举是一罪不可同住者复默与同住复加一罪不可同利养者复差与利施复加一罪。
【注】钞谓疏中阙二不字谓不可同住者不可同利养者然加之似称文体例亦应更云不可与同法而默与同法复加一罪文无者阙有经本一众下有同字此似不用加之却繁。
○三举过结罪。
而不举其罪不教悔过者犯轻垢罪。
可见。
△第六不供给请法戒。
【疏】丧染习资神之益故制七众同犯大小乘不全共大士见有解者常应供给启请以欲善无厌故声闻有解广略布萨法应供给五岁内未及解五法法应启请不者犯第七聚。
【注】丧染资神之益者钞云染习资神之益莫若求法法之所尊岂逾敬师二事既乖故曰丧染敬师乐法故曰资神之益疏文紧略即由不敬师友乃是丧其染习资神之益也五岁内未解五法者十诵云一不知犯二不知不犯三不知轻四不知重五不知诵广戒又云受戒多岁不知五法须尽形寿依止。
○初标人。
若佛子。
△二序事中二初序大乘师来二明应。
○今初。
见大乘法师大乘同学同见同行来入僧房(有本作坊)舍宅城邑若百里千里来者。
【疏】言大乘同见同行拣小乘。
【注】藏疏云大乘法师是总举下别辩同于大法同见是解胜同行是行胜入僧坊约出家菩萨舍宅约在家城邑约王等。
△二明应又二。
○初应供给。
即起迎来送去礼拜供养日日三时供养日食三两金百味饮食床座医药供事法师一切所须尽给与之。
【疏】应二事所谓应供给请法言三两金极势语若有咨请当应舍三两金。
【注】为法重故所以捐财以三金为言盖极势之语。
○二应请法。
常请法师三时说法日日三时礼拜不生嗔心患恼之心为法灭身请法。
【疏】如雪山一偈为此殒躯况小供给三时者中前中后初夜请益。
【注】有本于请法下有不懈二字有无无害三业求法常请之言口业也礼拜身业也不生嗔恼意业也灭身请法疏引雪山童子舍身求偈涅槃十四云如来过去世佛日未出为婆罗门修菩萨行住于雪山唯食草果系心坐禅忽于林中见一罗刹说过去佛所说半偈云诸行无常是生灭法大仙闻已欢喜罗刹须身血肉许已复说半偈云生灭灭已寂灭为乐闻已即于若树若石书此全偈即上高树投身树下施与罗刹尔时帝释还复释身即于空中接取乃至云我爱惜如来大法故相娆恼菩萨初闻半偈问云大士于何处得此半如意珠三世诸佛开空法道即全如意珠经文甚广荆溪云彼经半偈诠于半教恐准追说半教尚然况涅槃圆常。
○三结罪名。
若不尔者犯轻垢罪。
可见。
△第七懈怠不听法戒。
【疏】制意与前同。
○初标人。
若佛子。
△序事三段一有讲法处二应三不应。
○今初。
一切处有讲法毗尼经律大宅舍中有讲法处。
【疏】言毗尼经律者大乘毗尼经律非三藏中毗尼也大乘经有灭恶义故称毗尼。
○二明应。
是新学菩萨应持经律卷至法师所听受咨问。
○三不应。
若山林树下僧地房中一切说法处悉至听受若不至彼听受咨问者。
【疏】傍人已请在彼讲说法应往听而懈怠不去日日轻垢地持有讲法处不听不往嗔慢心得罪优婆塞经相去一由旬为限。
【注】以不至者显上诸处应而不应乃当犯罪由旬多释明了论上品八十中品六十下品四十俱舍颂计十六里为一由旬以此为定光明云百由旬内满中盛火应从中过此一由旬且约制限耳。
○三结罪。
犯轻垢罪。
△第八背大向小戒三。
○初标人。
若佛子。
△二叙二初背大二不应。
○今初。
心背大乘常住经律言非佛说。
【疏】乖大故制七众同犯大小乘不共所习各异直制犹豫未决是下邪见之方便若决谓大劣小胜计成失戒若心邪𦘕未成轻垢同此戒制今举背大向小为语以凡夫菩萨多行此事故若彰言说则有两种若法相说善戒已谢止犯性罪若非法相说犯第十重。
○二不应。
而受持二乘声闻外道恶见一切禁戒邪见经律者。
【疏】而受持二乘者是欲受外道恶见两解一云二乘望大乘悉是外道二云若背大乘而受六师法计未成是邪见方便犯轻垢此戒制。
【注】二乘已摄声闻而复云者石壁云二乘是第二乘即缘觉也故再言声闻以谛缘别故此释疏远无此文体不曾以二乘为第二乘也熙钞云有本加声闻二字此亦不害文中虽通举二乘更别言声闻耳六师者四念处云执倒有三种六师初一切智六师故六臣白王言我是一切智王若见者罪垢消灭此执世性大论云得宿命智见八万劫事二神通六师修得神通停河在耳十二年变释为羊等三韦陀六师解星文地理十八大经知吉凶等是也此三虽知世性无神通是小知世性通是次知三种足是大六师阿毗昙明三种念处对破此三种外道。
○三结罪。
犯轻垢罪。
△第九不看病戒。
【疏】乖慈故制七众同犯大小乘不全共大士一切应看声闻止在师友同法共房及僧尼此外不制以其本不兼物故。
○初标人。
若佛子。
△二序事又三初举病人二明应三不应。
○今初。
见一切疾病人。
○二明应。
常应供养如佛无异八福田中看病福田是第一福田。
【注】有本无是字或无下福田二字。
若父母师僧弟子病诸根不具百种病苦恼皆供养令差。
【疏】序事三重一举病人是胜福田二应三不应言供养病人如佛极敬为语此明在心不在田如阿难分饭与饿狗以此心明好故与佛一等菩萨见一切病人随力所能皆应看视文中举父母师弟子从近为始也末云城邑旷野凡是病皆救即知通一切也。
【注】阿难缘未见智论云舍利弗施佛一钵饭佛还施与狗佛问谁福田多答曰佛也以心不同境界胜故(至)观佛意亦等八福田者下二十七戒疏中自列藏疏有人云一造旷路义井二水路桥梁三平治险路四孝事父母五供养沙门六供养病人七救济危厄八设无遮会未见出何圣教有云供养三宝为三四父母五师僧六贫穷七病人八畜生等亦未见教贤愚经云施五人得福无量一知法人二远行来人三远去人四饥饿人五病人足之以三宝亦为八种既言如佛无异复言八中第一明知非前后二种八此应是中八之内方为第一天台戒疏所列不指经论必见所出既云是第一福田则知如佛无异也佗疏虽有多种似不及天台所列也又有三田一敬田即三宝二恩田即国王父母三悲田即贫病人与八广略之异供养二字供应平声养应上声谓供给养育令差也若辅行中云以下荐上曰供以卑资尊曰养并作去声者此约恩敬二田言之今在悲田应作平上二声也。
○三明不应。
而菩萨以瞋恨心不看乃至僧房城邑旷野山林道路中见病不救济者。
【疏】若瞋心舍置随人结轻垢若力不及起慈念心不犯其细碎如律部也。
【注】律中甚详律灯钞云佛为病人洗除大小便利扫治卧处令净敷衣与卧立制云自今已后应看病比丘应作瞻病人若供养我者应供养病人随病药食看守令差不然则死调治令差即为施命得大功德然出家人见众有病应当给养熙钞引五分因颇鞞启请听律五法与病人衣物一知病人可食不可食二不恶贱病人大小便利三有慈悯心与衣物四能经理汤药至死若差五为病者说法律中明受药食皆有法制出家者不得不知今录律文示之律灯又云出家五众有病无病所受药食有四一者时药谓麨饭等名正食蔓菁根等名不正食一切米汁乳酪等名时浆已上三类从旦至中食之午后不开若东方明相现时得吃粥二者非时药谓杂浆等对病而设时外许服谓豆夌等煮之头不破者取汁饮之若酥油石蜜种种果浆以水作净得非时饮仍须漉去滓澄如水服之若有浊汁与时浆杂咽咽犯波逸提(翻为堕十诵云堕烧煮地狱也)三者七日药谓酥油生酥石蜜当食药以水和之非时得食然不得辄食唯五人得食一远行人二病人三食不足人四不得食人五施水处得和水饮又云饥渴二时得和水饮舍利弗风病医人教服五种脂谓熊罴猪獹鱼脂也无时食气得一时受七日服之若至第八日明相出时名不净残药四者尽形药有二一尽药形二尽病形三尽报形若有身必有患虽少差损后必重病发加其口法任终而受为椒荜蕟等无时食气顿受病比丘终身服之一切咸苦辛甘等不任时者尽形服之堪作时者不得食之若病服七日药随病为量病差须舍若终身药比丘有病长服防护一期报身若无客病又不饥渴非时不得服之明了论云灰土水屎尿此五名大开量不须限受随意取服是世间所弃非惜故四分须受灰土等明了中立五种量灰土等属大开量也然毗尼母云大界内无净地一切宿食不得食乃至药草亦尔须于结界净地安置须者取之结净地自别有法然若非时等药加于口法口仰手受之安置净地须者自取应对一比丘执药云大德一心念我比丘某甲今为渴病因缘此是姜汤非时药为欲夜分已来服故今向大德边受三说已置净地或云为风病因缘此是乌麻油七日药为欲七日经宿服故今向大德边受三说或云为气病因缘此是鳖甲散尽形药为欲共宿长时服故今于大德边受三说若时药七日药遇缘不得与尽形药一时受应加法云今为气病因缘此是鳖甲散尽形紫苑药分为欲共宿余词如前余一切药准例加法应知律部明制于此甚详近来㳂习不以为事易致犯罪故备于此。
○三结罪。
犯轻垢罪。
【注】看病福田更引事证经律异相大月上童女因入邻家见新产妇羸瘦无食割乳房以济之子母俱存由慈心故彼乳如故贮乳之处曰房律云毗舍佉母夏分之中请僧就家供养有一比丘瘦悴不食母敬问之僧曰我患劳瘦我闻得生人肉为药即差母闻已遂入室割股肉奉僧令食食已病愈母以慈敬心故身疮如故本行经说佛于过去为王太子父王有病国医不差一医师曰须得不瞋人肉食之即差王敕求之皆无太子自思我从生来不曾瞋恚遂入宫内割一䏶肉以进父王奏曰我今求得不瞋人肉请王食之王既食之旬日疾愈孝感如此此例甚多尔时太子以慈孝力不觉身疮如故。
△第十畜杀众生具戒。
【疏】以伤慈故制七众同犯大小俱制为三。
○初标人。
若佛子。
△二序事三重一不应畜二引况三举过结非。
○今初。
不得畜一切刀杖弓箭矛斧斗战之具及恶网罗罥杀生之器一切不得畜。
【注】藏疏云略列十种一刀是割截义二杖是捶打义三弓是送箭义四箭是中害义五鉾是伤刺义六斧是斫伐义七斗战具谓甲弩等一切俱是战具此七通害人畜八恶罗网是捕鱼鸟九杀生之器是通举坑阱等十总结畜(刃六切)又通作蓄诗云我有肯蓄郑玄曰蓄聚美荣以御冬月之无时也又通许六切养也非今所用罥(古法切)有本无此罥字。
○二引况。
而菩萨乃至杀父母尚不加报况杀一切众生不得畜杀众生具。
【疏】父母之仇尚不思报况畜杀具欲害众生罾缴罗网等道俗皆制刃槊弓箭旧开国王王子等。
【注】熙钞引六度集云昔有王弃身令彼得偿临丧语太子长生曰违父遗诲含㐫怀毒愠于重怨连祸万载非孝子矣其文甚广此不加报之诫也然父母被害不报者岂孝子之心耶答儒有复仇之行佛垂慈救之心父母遇害夙与有怨当运普慈解之令脱若更杀彼怨业转增父母何由解脱此仇于昔仇毕自休以无报心成解脱本与儒不同又此文乃是举况耳旧开等者如涅槃经云亲附国王持弓带箭摧服恶人亦许优婆塞不受五戒执持刀杖为护正法乃名大乘罾音曾字应从矢缴音灼生丝缕也谓箭上加缕而射也。
○三举非结过。
若故畜者(有本有刀杖字)。
犯轻垢罪。
【注】前疏中云自下诸戒皆有三章一标人谓若佛子二序事谓中间所列三结罪名谓轻垢至后别释或存或没如云三举过结非即结罪名已在其中矣读者知之。
○第一段总结。
如是十戒应当学敬心奉持下六品中广明。
【疏】此十戒总结如下六品所明。
【注】此不开科以一一十后各有结指之文合在三十二九中也。
注菩萨戒经卷中之三
卍续藏第 38 册 No. 0678 梵网菩萨戒经疏注
注菩萨戒经卷下之一
天台 智者大师 疏
门人 灌顶 录
东掖白莲沙门 与咸(入疏笺经加注释疏)
△第十一国使戒。
【疏】夫为敌国使命必觇候盈虚矫诳䇿略邀合战阵情存胜负以乖本慈文云国贼七众同犯大小俱制。
○初标人。
若佛子。
△序事中三一不应二引况三举非结过。
○今初。
不得为利养恶心故通国使命军阵合会兴师相罚杀无量众生。
【疏】序为利恶心拣除和合。
○二引况。
而菩萨尚不得入军中往来况故作国贼。
【疏】不得入军中军中喧杂非佛子所行处兴师相罚杀乖慈不应为矣此使命为相害因缘故制。
【注】万二千人曰军今通称军。
○三举非结过。
若故作者犯轻垢罪。
△第十二贩卖戒。
【疏】希利损物乖慈故制大小同犯七众不全共。
【注】在家为生或于物无损不犯若准涅槃十六恶律仪及今恶心希售等理应悉制。
○初标人。
若佛子。
△序事三一不应二举况三举过结非。
○今初。
故贩卖良人奴婢六畜市易棺材板木盛死之具。
【疏】夫贩卖者谓口生六畜或度卖良人多有眷属分张之苦若贩卖棺材则恶心希售故道俗俱断。
○二举况。
尚不应自作况教人作(有本无应字)。
○三举过结非。
若故自作教人作者犯轻垢罪。
【疏】若自作若教佗为我或教佗自作悉犯轻垢若偷度生口卖畜生令杀咒令人死欲得棺材售此别犯盗罪杀罪。
△第十三谤毁戒。
【疏】陷没前人伤慈故制大小乘俱制七众同犯别取天人已上同有菩萨戒者说其七逆十重或陷没或治罚莫问有根无根但令向异法人说悉犯重前说四众过戒已制若向同法人说莫问境高下有戒无戒陷没人者此戒同犯轻垢。
○初标人。
若佛子。
△序事有三一举谤事二应三不应。
○今初。
以恶心故无事谤佗良善人法师师僧国王贵人言犯七逆十重。
○二明应。
于父母兄弟六亲中应生孝顺心慈悲心。
【疏】言父母兄弟者举大士之心心常想一切如父母六亲应生孝顺心慈悲心。
【注】六亲者父母兄弟妻子也。
○三不应。
而反更加于逆害堕不如意处者。
【疏】而今反加谤害声闻向同戒同见同行四重无根者僧残余如律部广说。
○三结罪。
犯轻垢罪。
△第十四放火烧戒。
【疏】伤损有识故制七众同犯大小乘俱制文为三。
○初标人。
若佛子。
△序事三重一放火事二远有焚烧三举非结过。
○今初。
以恶心故放大火烧山林旷野四月乃至九月放火。
【疏】有人言杀鬼畜犯重初戒已制此戒但不得烧林木远损害义今释杀鬼畜既不犯重今烧林木而死者与此戒同制四月至九月多生虫类此时道俗同制不得烧林木远有损害义在家菩萨为业烧者不制出家菩萨为妨害众事亦应开许者若不慎烧犯轻垢罪。
○二远有焚烧。
若烧佗人家屋宅城邑僧房田木及鬼神官物一切有生(有本作王字)物不得故烧。
【疏】一切有生物谓有生命有言生误应言有主物若烧有主物何但四月九月当知作有生也。
【注】佗本皆作有主藏疏科此为二段山林等是无主物屋宅等是有主物然作此释义似不便山林奚尝一向无主故大师云若有主物何但四月九月。
○三举过结非。
若故烧者犯轻垢罪。
△第十五僻教戒。
【疏】使人失正道故制七众同犯大小乘不共以所习异故为三。
○初标人。
若佛子。
△序事三阶一举所应教人二明应三明不应。
○今初。
自佛弟子及外道恶人六亲一切善知识。
【疏】自佛弟子谓内众外道谓外众六亲善知识通内外。
○二明应。
应一一教受持大乘经律应教解义理使发菩提心十发趣心十长养心十金刚心于三十心中一一解其次第法用。
【疏】应教大乘经律令发菩提心十心者十发越心起金刚心谓十金刚略不说十长养此三十是始行者急须为开示故。
【注】熙钞云略不说下旧经本阙是知明识位次意令阶之故曰始行者急。
○三明不应。
而菩萨以恶心瞋心横教佗二乘声闻戒经律论外道邪见论等。
【疏】不应恶心教二乘外典等若见机益物不犯。
○三结罪。
犯轻垢罪。
△第十六为利倒说戒。
【疏】乖训授之道故制七众同犯大小乘俱制前戒隐大示小今戒虽为说大而希利靳固隐没义理犯轻垢。
【注】靳居忻切固也谓固执须利后方为说法藏疏以此戒为惜法规利亦善。
○初标人。
若佛子。
△序事三阶一先应自学二为后来具说三明不应为利隐没。
○初应先自学。
应好心先学大乘威仪经律广开解义味(有本作义理)。
○二为后来具说。
【注】天台戒疏于此戒经但作三科科其大略佗疏却详今用藏疏细科令易见。
△佗从见后下科为令教后进为二。
○初新学来求。
见后新学菩萨有从百里千里来求大乘经律。
△二正教为说二先说苦行令坚其志二说正法令增慧悟初又二。
○初总标。
应如法为说一切苦行。
○二别辩。
若烧身烧臂烧指若不烧身臂指供养诸佛非出家菩萨乃至饿虎狼师子一切饿鬼悉应舍身肉手足而供养之。
○二为说正法令增慧悟。
然后一一次第为说正法使心开意解。
【疏】就文易见有师言此中所列苦行制令救物不尔轻垢又解是举没况之辞大士当应舍身施人然后具为说法况今止为说法而希利隐没耶。
【注】删补引左传云有威可畏有仪可象经诠定学众善威仪律诠戒学轨范威仪旷云先为说其苦行意在重法轻生非谓即舍身命烧身臂指若即舍身为谁说法此与疏列第二解同。
○三明不应。
而菩萨为利养故应答不答倒说经律文字无前无后谤三宝说者。
【疏】后阶示三文相易见。
【注】言示三者一为利养二应答不答三倒说经律。
○三结罪。
犯轻垢罪。
△第十七恃势乞求戒。
【疏】恼他故制七众同犯大小乘俱制。
○初标人。
若佛子。
△序事有三一为利亲附二非理告乞三举非结过。
○今初。
自为饮食钱财利养名誉故亲近国王王子大臣百官。
○二非理告乞。
恃作形势乞索打拍牵挽横取钱物一切求利名为恶求多求教佗人求。
【注】荣钞引五百问云昔有比丘多乞积聚不肯为福又不修道命终之后作一肉骆驼山广数十里时世饥荒一国中人日日取食随割随生有佗国人见而取之骆驼大唤人问其故答云吾本是道人贪财不施负此国债以肉偿之我不负卿物是故大唤佛告诸比丘贪为大患应当舍之。
○三举非结过。
都无慈心无孝顺心。
【疏】乍因倚威势乞书属置打拍乞索若自及教佗为我皆犯此戒。
○三结罪。
犯轻垢罪。
△第十八无解作师戒。
【疏】无解强授有误人之失故制出家二众同犯大小乘俱制三众及在家无师范义未制声闻师德在七法诵受戒法所制菩萨法师必须十岁五法如初释。
【注】熙钞云地持云必须戒德严明善解三藏方能发彼敬心故知自行暗于妙宗何殊无目而导声闻七法如律明五法如前引。
○初标人。
若佛子。
△序事三重一应诵解义二明不应三举非结过。
○今初。
应学十二部经诵戒者(有本阙应十二部经五字者非)日日六时(有本作日夜)持菩萨戒解其义理佛性之性。
【疏】应诵戒解义亦是所制日日六时昼夜各三一云诵未通利必须六时已通利未必恒尔二云恒应六时。
【注】十二部经如妙玄诸文中具明。
○二明不应。
而菩萨不解一句一偈及戒律因缘诈言能解者即为自欺诳亦欺诳佗人。
【疏】不诵不解不应作师一乖己心则自欺误前人则欺佗也。
○三举非结过。
一一不解一切法不知而为佗人作师授戒者(授者本作受者非)。
○三结罪。
犯轻垢罪。
△第十九两舌戒。
【疏】遘扇彼此乖和合故制七众同大小俱制。
○初标人。
若佛子。
△序事两阶一举人二不应。
○今初。
以恶心故见持戒比丘手捉(一作执)香炉行菩萨行。
【疏】一举所斗遘人谓持戒菩萨比丘手捉香炉聊举善行一事。
○二不应。
而斗遘两头谤欺贤人无恶不造。
【疏】不应斗遘两头持此过向彼说故言两头谤欺贤人道其无恶不造两舌之醉实语两舌亦犯此戒举虚遘为语故言谤欺过字或作遇字文语以斗言值遇二边皆消文或言应作遘字文误也。
【注】经文无过字亦无遇字想古本必有以遘字为过字者或为遇字者故有此文既已改之反闲其文遘或作讼字者非。
○三结罪。
犯轻垢罪。
△第二十不行放杀戒。
【疏】见危不救乖慈故制菩萨行慈悲为本何容见危不救大士见危致命故也七众同犯大小乘不俱制大士一切普度声闻止在眷属此制自度。
○初标人。
若佛子。
△二序事三重一非亲应度二是亲应度三举非结过。
【注】预注疏意于初非亲应度中更应开三一想念如亲二令忆慈观三资神之益疏下文云准前亦应有三即此三意。
○今初想念如亲。
以慈心故行放生业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
○二令忆慈观。
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风是我本体故常行放生生生受生常住之法教人放生。
○三资身之益。
若见世人杀畜生时应方便救护解其苦难常教化讲说菩萨戒救度众生。
【疏】初重可解前明想念如亲即制令忆慈观如大经明习九品七品等第一使上怨等于上亲大士应与资身之益及资神之利在文易见。
【注】用此疏文引出经意显然易见九品七品已上怨上亲者如大涅槃疏明七周行慈或九周等于上品怨与上亲等与上品乐非此可具疏但略提而已。
○二是亲应度。
若父母兄弟死亡之日应请法师讲菩萨戒经律福资亡者得见诸佛生人天上。
【疏】大士前人后己故亲在后准前亦应有三今止明资神之益。
【注】亦应有前三意于佗人边尚作亲想况自亲亲世世生生几番受生恩德莫量即初意也于佗尚尔于自亲亲应教放生常住之法即次意也经中见文即第三意也此意甚显佗之疏钞或作异解皆非文意。
○三举过结非。
若不尔者犯轻垢罪。
○十后总结。
如是十戒应当学敬心奉持如灭罪品中广明一一戒。
【疏】如是下第三总结指灭罪品中广明。
【注】此总结文疏云第三三字必误若以为分科之三且何文是初只有十条戒文并此结文不应分三科也准下第四段中结云如是九戒下第四段总结既有段字即应改此三字为二乃第二段之总结也明矣。
△第二十一瞋打报仇戒。
【疏】既伤慈忍方复结怨故制也外书有二途一是礼之所许二是法之所禁渐教故也今内经悉禁七众同犯大小俱制。
○初标人。
若佛子。
△序事三阶初制不应报仇二举况三举过结非。
○今初不应。
以瞋报瞋以打报打若杀父母兄弟六亲不得加报若国主为佗人杀者亦不得加报杀生报生不顺老道。
【疏】谓以瞋打报瞋打非谓应以德报怨。
【注】此与论语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异者何也盖由儒行立世礼法故许报怨复仇今运出世普慈乃欲怨亲平等故唯应以德报怨也疏前文外书一是礼之所许也殆彼法之所禁亦乃不许故知外书亦有二途也经云不顺孝道则与彼世礼孝道相违也今之孝道者前经文云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以戒为孝方曰至顺岂容杀生又儒但据今见生释乃业通三世以此怨境未必前世非己父母若以杀报即杀我父母岂是孝道故云不顺孝道也杀父母不报如前第十戒已辩。
○二举况。
尚不畜奴婢打拍骂辱日日起三业口罪无量况故作七逆之罪。
【疏】奴婢出家菩萨不得畜在家得畜而不应非理打拍。
【注】大经云有说如来许畜奴婢仆使舌则堕缩戒文经文不容畜仆盖以乞自活一己尚犹外物畜婢岂是持戒自有净侍之人以为给奉也今之享用以富贵夸耀者可不诫之经言口罪无量者打拍身业骂辱口业意在其中于三业中口罪偏多也有本口字为得字意谓日日起三业尚乃得罪无量何况杀命为七逆也意亦优长今且从见文也言七逆者以于一切人作父母想故。
○三举非结过。
而出家菩萨无慈心报酬乃至六亲故报者。
【注】独言出家应在家不犯耶藏疏云虽二众同犯然出家由深故别重举以舍俗亲缘修慈故奥疏云发菩提心通是出家二疏皆有理通意由长。
○三结罪。
犯轻垢罪。
△第二十二憍慢不请法戒。
【疏】慢如高山法水不住有乖传化之益故制七众同犯大小不全共大士常应咨请声闻是应请之内怀憍慢不请方犯轻失。
○初标人。
若佛子。
△序事三阶一自恃憍慢二出慢之境三举非结过。
○今初自恃憍慢。
初始出家未有所解而自恃聪明有智或恃高贵年宿或恃大姓高门大解大福大富饶财七宝以此娇慢而不咨受先学法师经律。
【疏】自恃娇慢即是兼制言始出家者染法未深多有自举解者未有正解自恃聪明者于余事有知。
【注】藏疏奥疏以十慢释此云一聪明慢恃自聪明散动高举二世智慢恃有世智轻于深法三高贵慢恃曾任官四耆年慢恃己年长不知虚老五大姓慢恃己刹利诸大姓等六高门慢恃上代簪贵七解慢恃解世法或小乘外典八福慢己曾作诸大福行九富慢恃己富有十宝慢恃家有金宝等此等经中依科易解。
○二出慢之境。
其法师者或小姓年少卑门贫穷下贱诸根不具而实有德一切经律尽解。
【疏】小姓卑陋所以起慢实自有解是故不应。
【注】有本无下贱二字诸圣亦散影于贫贱归佛一化如迹水入海岂存洿浅尚德而不尚貌大庄严经中难陀有仆优波离投佛出家先得戒不礼佛言佛法如海容百川皆同一味但据受戒前后不在贵贱本无吾我当思圣法勿生憍慢难陀去自贡高便礼藏疏云五事一小姓二年幻三卑门四贫穷此并翻上十中四位五诸根不具形残丑陋。
○三举非结过。
而新学菩萨不得观法师种姓而不来咨受法师第一义谛者。
【疏】第一义者菩萨胜法皆名第一义此戒与前第六戒同制不请法以心为异前制懈怠不请此制娇慢不请若慢心不往听应同此戒。
【注】略举种姓之一余亦不应观奥疏云童子求于罗刹天帝跪于野干皆为慕法情殷不观形貌钞云童子即雪山童子野干者未曾有经云毗摩国徒陀山有一野干为师子所逐堕在井中经于三日自说偈云一切皆无常恨不饲师子奈何危厄身身贫困无功死无功已可恨复污人中水忏悔十方佛愿垂照我心前代诸恶业现偿皆令尽从是值明师修行尽作佛帝释闻之与八万天众到其井所谓曰不闻圣教久处幽冥向说非凡愿更宣说野干曰法师在下自处上位初无修敬而问法要帝释以天衣接之令出扣头忏悔广如彼经又如弊恶之炬足以明途炬虽粗恶发光□照久闇即明亦犹法师虽风貌不扬解第一义妙言一出利益颇深岂可以炬之粗弊而弃光明也独言第一义谛者其实二谛皆求一者以真摄俗二者世谛易知约难为请。
○三结罪。
犯轻垢罪。
△第二十三憍慢避说戒。
【疏】乖教训之道故制七众同犯大小俱制。
【注】熙钞为憍慢僻说今详举过经文既云以轻慢心不好答问应作僻字避则无理疏文为误。
○初标人。
若佛子。
△二序事中三阶一求法人来问二师师相授三举过结非。
【注】疏只科其大略私更细开令经意显序事为二初通示新学受戒法式二正制为师举非结过于初又二初示相二重释初又为二初自誓受二从师受此皆不失疏中科意。
○今初自誓受。
佛灭度后欲以好心受菩萨戒时于佛菩萨形像前自誓受戒当以七日佛前忏悔得见好相便得受戒若不得好相应以二七三七乃至一年要得好相得好相已便得佛菩萨形像前受戒若不得好相虽佛像前受戒不名得戒。
○二从师受。
若先受菩萨戒法师前受戒时不须要见好相。
△二释相又二。
○初释从师相。
何以故是法师师师相授故不须好相是以法师前受戒即得戒以生至重心故便得戒。
○第二释自誓相。
若千里内无能授戒师得佛菩萨形像前自誓受戒而要见好相。
△二正制为师举非结过文二。
○初明自倚非。
若法师自倚解经律大乘学戒与国王太子百官以为善友。
○二举非结过。
而新学菩萨来问若经义律义轻心恶心慢心不一一好答问者。
【疏】一求法之人远来问道文中具序初新学菩萨已受戒竟远来听法法主言非己师恃解恃势轻慢心不好答问使义隐没颠倒法相故犯若千里内无师于佛像前自誓受必须见好相方得二师师相授不假见相生重心故若法师此第二法师自恃所以兴慢而新学下举非结过第三句也彼远来问义倚恃憍不好酬对故犯。
【注】今疏中但举其大概科经说其制意尔细详应如此科经文自显疏文熙钞云多却此二法师四字除之亦便。
○三结罪。
犯轻垢罪。
△第二十四不习学佛戒。
【疏】不务所务务所不应学者乖出要之道故制七众同犯大小不全共菩萨常应大乘在先不限时节声闻五岁未满五法未明若学失所非急犯第七聚此外不制以自修自满故。
【注】五法如前释。
○初标人。
若佛子。
△序事三阶初明应二不应三举非结过。
○初明应学而不学。
有佛经律大乘法正见正性正法身而不能勤学修习。
【疏】有佛经律大乘法者通举菩萨藏正见者谓万行之解正性者谓正因性正法者谓正果性修万行从因至果此是要知而今反不勤学。
【注】菩萨藏摄大乘法也正法即正法身文脱身字以法身为正果也。
○二明不应。
而舍七宝反学邪见二乘外道俗典阿毗昙杂论一切书记。
疏而反学二乘外道数论等。
【注】藏疏云反学反倒而学也有八一邪见是总句二二乘者就执着乖大故三僧佉等论异说乖真故云外道四世俗诗书习彼妨道五阿毗昙此云对法即小乘诸部诤论相违损害大乘六小乘外道及以世典杂糅成论故云杂论七书者谓耽学书点以失光仪八记者谓学算数记谷聚之多少等若详经意亦可邪见是总举一切书记是总结藏疏中有经无一切字乃开八种此亦无碍若宿德饱道为化佗故作引导缘学亦无犯律亦许三时中一分习外。
○三举非结过。
是断佛性障道因缘非行菩萨道。
【疏】是断佛性此第三举非结过习小助大不犯为伏外道读其经书亦不犯菩萨若拨无二乘亦名为犯若学二乘法为欲引化二乘令入大乘不犯。
【注】熙钞云大品云譬如狗不从大家求食反从作务者索然所习学具兼大小定慧并行内外兼美者实难其人戒制妨道若为利益习亦无妨荣钞引华严三十六金刚藏菩萨说难胜地云菩萨为利众生故世间技艺靡不该习所谓文字算数图书印玺地水火风种种诸论咸所通达善知方药救疗诸病颠狂鬼魅悉能除断文笔赞咏等但于众生有利益故咸悉开示令住佛法。
○三结罪。
若故作者犯轻垢罪。
△第二十五不善和众戒。
【疏】自损损佗故制出家二众同犯大小俱制三众及在家既未持众不制。
○初标人。
若佛子。
△序事三阶一出众生二明应三不应。
○初出众生。
佛灭度后为说法主为行法主为僧坊主教化主坐禅主行来主。
【疏】凡五种人以初句为两方便成六人律中有十四人如律中说此略举六人。
【注】说法主行法主义开为两故成六人有本脱行法主藏疏只开五人是阙行法一人也僧坊主者谓身任纲维为众当苦务者也教化主谓导引檀越修治塔寺等坐禅主者谓善授止观令伏烦恼行来主者领众游方令善摄诸根不毁禁戒故。
○二明应。
应生慈心善和斗讼善守三宝物莫无度用如自己有。
【疏】应生三事一事慈心谓欲与众生乐二善和诤讼谓如法灭诤诤有四毗尼有七应如法除灭不得差违三善守三宝物应事施用不得差互。
【注】诤有四者一言诤二觅诤三犯诤四事诤律中上三开九品事诤复九品共十八品毗尼有七者谓七灭诤一现前二忆念三不痴四自言五多人语六罪处所七如草覆地委如四分律今意在灭诤三宝物如前盗戒委明。
○三不应。
而反乱众斗诤恣心用三宝物。
○三结罪。
犯轻垢罪。
△第二十六独受利养戒。
【疏】僧次请僧不问客旧等皆有分而旧人独受不以分客乖施心贪利故制此戒出家二众同犯大小俱制三众及在家未知僧事不制。
○初标人。
若佛子。
△序事三阶初有客来二应三不应。
○今初。
先在僧房中住后见客菩萨比丘来入僧房舍宅城邑若国王宅舍中乃至夏坐安居处及大会中。
【疏】文中虽道菩萨比丘若声闻僧预利养分亦同其例。
【注】藏疏云略举五处一僧房者是伽蓝中出家菩萨所在二舍宅是在家菩萨所住三国王宅舍是王宫内城邑通前二位四乃至夏坐安居处位者五大会中。
△二明应又二。
○初应迎接。
先住僧应迎来送去饮食供养房舍卧具绳床木床事事给与若无物应卖自身及男女身割自身肉卖供给所须悉以与之。
○二应僧次。
若有檀越来请众僧客僧有利养分僧坊主应次第差客僧受请。
【疏】应有二事一礼拜迎接给僧卧具等二应依次差僧言卖身供给举况之辞。
○三明不应。
而先住僧独受请而不差客僧者僧坊主得无量罪畜生无异非沙门非释种姓。
【疏】不应中但举不次差僧据后以兼前若不与僧物分不迎接亦同此制若知僧次的至彼人不差而夺但犯轻垢以临差时界外或有来者未专有分故差竟而夺与余人余人知尔能差及所差并是盗方便后得施家食䞋五钱入手各结重畜生无异或云此为不差僧次戒差僧次有六种如律中说。
【注】藏疏云畜生下呵责结犯先以三事呵一愚痴故同畜生二无圣果故非沙门三无彼因故非释种熙钞云六种者曾询律宗亦未详荣钞引寄归传云佛昔在日客比丘至唱言善来西方寺制凡见新来比丘无论客旧及弟子等旧人须迎前唱曰莎揭多(此云善来)客云窣莎揭多(云极善来)若不唱者一违寺制二准律有犯。
○三结罪。
犯轻垢罪。
△第二十七受别请戒。
【疏】各受别请则施主不请十方僧使施主失平等心功德十方僧失常利施故制出家五众同犯在家二众无此利未制大小乘不同菩萨僧一云凡斋会利施悉断别请若请受戒说法见机或比智知此人无我则不营功德如此等不制二云从四人已上有一僧次不犯都无者被制文意似前解。
【注】受别请有三种过一坏如来僧次之法二损施主无限之福三累自身取此不应受之物熙钞云嗟乎像运营世利为己能弃教法为末事多般结托晓日驱驰又凡于信施须召门僧兼邀亲属实乖平等福利尤亏等是为善请依佛制。
○初标人。
若佛子。
△序事三阶初标不应二释不应意三结不应。
○今初。
一切不得受别请利养入己。
○二释不应意。
而此利养属十方僧而别受请即是取十方僧物入己。
【疏】施主修福法应广普当知利施本通十方由汝别受故十方不得远有夺十方之义是故不应。
【注】十方僧现前僧如盗戒中辩此属十方现前僧耶藏疏云问如亡比丘轻物亦属十方现前僧岂得僧次受耶答虽属十方然制法有异彼以羯磨为约此以僧次为限各依本法受之无互。
○三结不应。
及八福田中诸佛圣人一一师僧父母病人物自己用故。
【疏】八福田并有应得僧次义如佛应迹为僧等八福田者一佛二圣人三和上四阇梨五僧六父七母八病人然三藏中佛恒受别请而不名犯一佛是上福田不灭等心之福二此土只有一佛无有夺余佛义。
○三结罪。
犯轻垢罪。
△第二十八别请僧戒。
【疏】分别是田非田如大经德王品当知是心则为狭劣失平等心七众同犯大小乘不全共道俗菩萨请僧斋会一云都不得别请悉应僧次的请一人便犯二云一食处莫问人数多少止请一僧次便不犯都无则制若悉请者益善文意似如前解。
【注】大经二十四云何菩萨不观福田及非福田云何福田外道持戒上至诸佛是名福田当知是心是为狭劣菩萨悉观一切众生无非福田虽有二解文意如前即依初释。
○初标人。
若佛子。
△序事三初标应二释应意三不应。
○今初标应。
有出家菩萨在家菩萨及一切檀越请僧福田求愿之时应入僧坊问知事人今欲请僧求愿知事报言次第请者即得十方贤圣僧。
【注】此戒对前前制所请今制能请。
○二释应。
而世人别请五百罗汉菩萨僧不如僧次一凡夫僧。
【疏】明次请虽得凡僧有胜的请圣僧也佗云五百罗汉不及一凡僧此就心遍不论田也。
○三不应。
若别请僧者是外道法七佛无别请法不顺孝道。
【疏】不应同外道异法不随佛教即乖孝道七佛者并在此土应化迹在百劫之内长寿天皆所曾见故多引七佛证义欲使信者易明过去九十劫初有一佛名毗婆尸亦维卫中间诸劫无佛至三十一劫有两佛一名尸弃二名毗舍婆亦言随叶此第九十一劫名贤劫千佛应出四佛已过一拘留孙二拘那含牟尼三迦叶四释迦牟尼也。
【注】阿含经云师子长者别请五百罗汉佛言不如僧次一人福不可量如饮大海则饮众流五百罗汉人数虽多但是现前一类僧数其犹江水但一味尔若僧次一人虽少便具十方僧数如海一滴便具百川若以田有浓瘠凡不及圣如六度集云百世孝亲不如饭一辟支佛饭百辟支不如饭一佛今取心平等故云不论田长寿天光明疏云报在六天极长者九百二十六亿七千岁上天倍增藏疏云问彼所别请僧亦十方僧中人何得非十方摄答别请注心在所欲之人非是普该十方僧也僧次不尔情无别注心该一切故广。
○三举非结过。
若故别请僧者犯轻垢罪。
△第二十九邪命自活戒。
【疏】大论云贪心发身口名为邪命文列七事例同者皆犯乖净命也。
【注】佗宗立名恶伎损生戒不及天台。
○初标人。
若佛子。
△序事三阶一恶心为利拣见机益物二列七事三举非结过即是无慈故犯。
○今初。
以恶心故为利养。
○二列七事。
贩卖男女色(一)自手作食自磨自舂(二)占相男女解梦吉凶是男是女(三)咒术(四)工巧(五)调鹰方法(六)和合百种毒药千种毒药蛇毒生金银毒虫毒(七)。
【疏】声闻邪命凡有四食方仰及下等四此中五事通前四食一贩卖男女色二手自作食制道开俗三相吉凶俗人如相以自活不犯道一向制四咒术五工巧六调鹰方法此三事于物无侵如法自活在家不制出家悉断若净治医无所希望不犯出家亦开七和合药毒杀人犯罪。
【注】佗疏所释与天台有异藏疏云恶事虽众略举十三一卖色谓居淫肆卖女色与男或卖男色与女据教佗淫边理实犯重今约炫卖边更结轻垢是得二罪也二自手作食者自恶[淫-女+酉]非法也律云世之讥嫌妨修出世诸事业故内蕴胜法外行亦胜如世贵人安坐受食尚不执作况佛弟子佛令弟子现大人相令近事男近事女作食供给三自磨舂是坏生及恶触亦世讥嫌四占相男女者占卜男女婚嫁相宜又解其梦有吉凶等五是男是女者占胎辩男女也六咒者为咒咀等又以恶咒咒龙等七术者厌祷符书等八工巧者匠佣作以求利等九调鹰法者缝眼等既熟已令杀众生十和百种毒药者以百种毒合成此药千毒亦尔既数有少多理应毒有缓急十一蛇毒者以五月五日蛇合和毒药又以毒药擗蛇等十二生金银者合假金银以诳惑人旧钞云以生金银合成假以和药害人故又有云毒药名生金银也又有云如以水银药入炉中化成金银以毒之如砒之类十三蛊毒者亦蛇及猫鬼等损害众生有云七月七日蜘蛛五月五日午时晴蛇十二月猫儿共置瓮中闭之多日唯有一在即成其毒又相传云取百种蛇置瓮中相食强者即毒最也疏既但存大略故以佗疏兼释之详而易解。
○三举过结非。
都无慈悯心犯轻垢罪。
△第三十不敬好时戒。
【疏】三斋六斋并是鬼神得力之日此日宜修福善过余日而今于好时亏慢更犯随所犯事随篇结罪此时此日不应不知加一戒一云七众俱制皆应敬时二云但制在家年三长斋月六斋斋本为在家出家尽寿持斋不论时节。
【注】三长月即正五九此三月从南洲为始即二三四月对余三洲此准智论六斋者月内六日也如常辩譬喻经云天王帝释敕四天王以六斋日案行天下伺求人间所造善恶奏闻上帝又净度经云一日六奏一岁四覆。
○初标人。
若佛子。
△序事三阶一总举犯戒二所敬之时三举犯结过。
○今初。
以恶心故自身谤三宝诈现亲附口便说空行在有中经理白衣为白衣通致男女交会淫色作诸缚着。
【疏】凡有所犯皆言行相违乖反正真皆谤三宝。
【注】经理白衣有本脱此一句谓诈亲附佛实谤三宝亦犯一重口诈说空行实执有或通致男女为成媒妁岂学道之人所作也。
○二所敬之时。
于六斋日年三长斋月。
【疏】所敬之时谓六斋三长斋月等皆如前释。
○三举犯结过。
【疏】更举所犯结过杀生劫盗略举初二重破斋者谓非时食等优婆塞戒云三斋月受八戒持斋在家菩萨应行此事。
【注】杀生劫盗已属前重于长月斋日不知而犯者又加此一戒方在此中所制尔故前疏云此时此日不知加一戒。
○三结罪。
犯轻垢罪。
○第三总结。
如是十戒应当学敬心奉持制戒品中广解。
【疏】如是十戒第三总结也。
△第三十一不行救赎戒。
【疏】见有卖佛菩萨形像不救赎损辱之甚非大士行应随力救赎不者犯罪故制七众同大小不全共菩萨应赎声闻见父母不赎犯第七聚经像不见制。
○初标人。
佛言佛子。
【疏】藏疏云佛言者是别品之首故标斯语今谓亦可二九之初标斯以别。
△序事三。
○初能卖。
佛灭度后于恶世中若见外道一切恶人劫贼。
○二所卖。
卖佛菩萨父母形像及卖经律贩卖比丘比丘尼亦卖发菩提心菩萨道人或为官使与一切人作奴婢者。
【疏】先能卖之人谓劫贼所卖即佛菩萨形像此有父母有大慈故。
【注】父母二解一见有卖所生父母之形像者二佛菩萨即是法中父母疏意语略似用次解。
○三正明救赎。
而菩萨见是事已应生慈悲心方便救护处处教化取物赎佛菩萨形像及比丘比丘尼发心菩萨一切经律。
【疏】而菩萨下第三正应救赎也。
【注】此中不言父母者有云以及字兼之今谓以此照之前应用次解故此合不言父母也。
○三举过结罪。
若不赎者犯轻垢罪。
△第三十二损害众生戒。
【疏】此有六事远防损害乖慈故制七众同犯大小乘俱制。
○初标人。
若佛子。
△序事文列六事。
不得贩卖(佗本云畜)刀杖弓箭畜(佗本云贩卖)轻秤小㪷因官形势取人财物害心系缚破坏成功长养猫狸猪狗。
【疏】凡列六事一贩卖杀具二畜轻秤小㪷丈尺短者亦从此例三因官形势求觅钱财四害心系缚五破坏成功六畜养猫狸此等六物皆有损害不应畜损伤之事也。
【注】经本皆云畜刀杖贩卖轻秤前第十戒已云不得畜刀杖弓箭此何再制据疏中科方见经文误也科云一贩卖杀具二畜轻秤小㪷故应改上畜字为贩卖改下贩卖为畜方见前制戒畜今制贩卖则不繁重钞记从来失于考较一至于此。
○三结罪。
若故养者犯轻垢罪。
△第三十三邪业觉观戒。
【疏】凡所运为皆非正业思想觉观有乱真道故制大小同犯七众不全同。
○初标人。
若佛子。
△序事三阶前标恶心二列事三总结。
○今初。
以恶心故。
【疏】不前标应恶心拣去见机。
【注】藏疏云明犯之因有三类心一观相斗因此快彼无挥解意二将此为戏悦己狂心三发畅害心。
△二列事大列成五。
○第一两事不同观看。
【注】同字应作得字。
注菩萨戒经卷下之一
注菩萨戒经卷下之二
观一切男女等斗军阵兵将劫贼等斗。
【疏】道俗同制。
【注】一男女等斗俗谓相骂相打等谓等余不说者二军兵等斗军谓军旅古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一军周礼夏官曰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兵谓五兵弓刀槊戈[乃/乂](音殊)长一丈二两刃戟有柄槊矛也。
○第二十事不得娱乐。
亦不得听吹贝鼓角琴瑟筝笛笙篌歌叫妓乐之声。
【疏】若为自娱道俗同不得作不得听若供养三宝道俗同开。
【注】此中十事不自娱一吹贝即螺贝也海中介虫二鼓角行军则用亦有大小禅于梅华之调或开此为二鼓即乐中之鼓今从合说三琴白虎通曰琴禁也以禁淫邪令正心也四瑟世本曰包义造瑟本五十九弦黄帝使素女鼓瑟哀不自胜遂破之留三十五弦五筝似琴十三弦六笛竹之乐器七孔风俗通云武帝时丘仲所作或黄帝时伶伦造七笙礼记女娲造笙簧释名曰笙生也象物贯地而生也八篌即箜篌也释名云师延所作靡靡之音出桑间濮上续汉书云灵帝胡服作箜篌也九歌叫即歌唱之声叫或作噭通谓呼叫之声荣钞别开为二即以叫是叫子应和歌声若以呼叫之声则非乐器若为乐声应作此器字即大埙也尔雅云大埙谓之器埙者说文曰乐器也以土为之六孔释名曰埙喧也声浊喧然叫子即无所出若开此为二即妓乐乃通结也若合此为一则第十乃妓乐之声女妓也字应从女从手者非。
○第三八事不得杂戏。
不得摴蒲围棋波罗塞戏弹棋六博拍鞠掷石投壶牵道八道行城。
【注】云八事熙钞释云一摴蒲或曰西域异道多作是戏博物志云老子入胡度关作又云其骰齿谓五木形如枣核半黑半白今谓即呼卢也晋书载记刘毅与刘裕摴蒲挼五木四子俱黑一子转未定裕厉声袒之即成卢又慕容宝因摴蒲誓曰世云摴蒲有神若富贵可期愿三卢果三掷卢卢黑也古以木为子五黑五白为胜亦云呼五百今以钱博五胡五字为胜呼卢摴蒲皆方言难究二围棋今着棋是白氏云尧造围棋以教丹朱说文云变围棋此儒书皆云变棋也三波罗塞戏释音云梵语波罗塞此翻兵即兵戏也即今以板𦘕路中间界之以河各设十六子卒炮车马象等俗谓象基者是也藏疏云是西域兵戏法谓二人各执二十余子至或象或马于局道所争得要路以为胜也释音家亦用此解熙钞云波罗梵语塞戏华言塞音赛与围棋合为一此释不可而涅槃疏引梁武帝为双陆者古来亦有先用骰子掷采为先也四弹棋荣钞云以石为局以玉为面隆其四隅宫人仕女多为之熙钞云此起魏宫妆奁戏葛洪西京杂记云汉成帝时群臣献之五六博藏疏云即双陆也熙钞引楚词云篦蔽象棋有六博说文云局戏六着(音筋)十二棋也荣钞云以围中左右各𦘕六路谓之双陆又如以六只骰子赌采博戏下至六夹之戏皆是六博之类也今详诸解以六博为双陆者是也又云局戏十二棋以图六路等者各有所以双陆乃骰子之博古来以棋局布子掷骰子以数取之谓之取棋以此为博后来博者不用棋子直以骰子争来为博故双陆有多种此皆一类戏也广韵骰字解云骰子博陆采又博字解云六博棋类故以此为正唐书武后梦双陆不胜为无子之兆也六拍鞠音菊释音云趯毬也亦通毛丸为鞠趯弄者皆类也七掷石投壶此应合为一种投壶乃礼记古法筹长赤二十二只象十二月三步之外投筹或通以石作筹首锋者故云掷石投壶也若如佗钞云掷石谓之飞石十二斤为机发行三百步者此乃兵中战具炮石也非以此为戏法故不用此解八八道行城有本无牵道二字故知此即一种戏也涅槃经云八道行城一切戏笑悉不应观荣钞云八𦘕为道以棋子行之似行城法熙钞云若依瑞应经云二月八日是四天王捧太子马足逾城出家因此有行城之法为追太子马迹表恋圣之情复有滥设斯法与此恐别戒中多有事相惑人不得不辩。
○第四六事不得卜筮。
爪镜着(或作芝)草杨枝钵盂髑髅而作卜筮。
【疏】六事不得卜筮为利此道俗等俱制也。
【注】藏疏云五事一爪镜者承闻西域术师以药涂爪甲咒之即于中见吉凶等事熙钞云经但五事今准涅槃经云终不占相手足面目此经恐阙兹一节二爪镜等今谓熙钞以佗经足此为六不可也应开爪镜为二一爪二镜三蓍草四杨枝五钵盂六髑髅即六事也爪谓以药涂爪镜谓以药作镜令人见其吉凶等事今时见有以镜为卜者或以幻咒加其照子照影于壁间而卜吉凶者如今行扣召法或谓童子照者皆此类也耆草易卜揲蓍也杨枝荣钞云墨狄子五行传云当端五日午时至柳树下仰视有折者柳枝取刻作人形置于静室以香华酒脯祭之仍以咒咒之有能知人休咎咒词如彼传钵盂西土外道咒一切器物令人于中卜吉凶此以钵盂为言即器也此方亦有咒水碗以卜者皆此类髑髅如辅行引外道听髑髅声谓之得俗帝少分此等事相搜诸异释详注于此。
○第五使命。
不得作盗贼使命。
【注】据成盗业教佗盗等应犯重今取为使约不应作故入此制。
○三总结。
一一不得作。
○三举非结罪。
若故作者犯轻垢罪。
△第三十四暂念小乘戒。
【疏】乖本所习故制七众同犯大小不共以习各异欲背大向小心计未成犯前第八背大向小戒计成失戒在第十重戒中说此戒所制不欲背大正言小乘易行且欲断结然后化生。
○初标人。
若佛子。
△序事有两一应二不应初应中又三一护大乘戒二生大乘信三发大乘心。
○今初。
护持禁戒行住坐卧日夜六时读诵是戒犹如金刚如带持浮囊欲渡大海如草系比丘。
【疏】应念大乘略举三事一护大乘戒凡举两譬一金刚取坚义二浮囊如大经草系出因缘经。
【注】金刚明持心坚固浮囊语丝毫不犯是持心清净以草系比丘因缘比之今持戒者当如草系之无犯也浮囊缘出涅槃草系者庄严论云有诸比丘旷野中行为贼劫掠剥脱衣裳复欲杀之贼中一人先曾出家语同伴云不须尽杀比丘之法不许伤草以草系之彼畏伤草终不能起四向驰告诸贼依之诸比丘等被草系缚恐犯禁戒不敢挽绝身无衣服为日所炙蚊虫蝇蚤之所咂食从旦至暮夜行虫兽交横驰走甚可怖畏有老比丘说偈诫云若有智慧者能坚持禁戒求人天涅槃称意而获得伊钵罗龙王以其毁禁戒伤损诸业命今故堕龙中是诸比丘为苦所逼恐伤草命不敢动转即说偈言我曾往昔来造作诸恶业或得生人中窃盗淫佗妻王法受刑戮计算不能数复受地狱苦如是亦难计假使此日光暴我身命干我要持佛戒终不中毁犯假使遇恶兽攫裂我身首终不敢毁犯释师子禁戒我宁持戒死不愿犯戒生比丘等各正其身不动不摇时彼国王游猎遥见疑是露形尼乾子等遣使往看知是比丘王疑怪亲往问之曰看时似无病肥壮有多力如何为草系日夜不转侧比丘答言此草甚危脆断时岂有难但为佛世尊金刚戒所制玉闻欢喜即为解草而说偈言善哉能坚持释师子所说宁舍己身命护法不毁犯我今亦归命如是显大法归依离热恼牟尼解脱尊坚持禁戒者我今亦归命持小戒尚尔何况大乘禁戒也。
○二生大乘信。
常生大乘善信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
○三发菩提心。
发菩提心念念不去心。
○二不应。
若起一念二乘外道心者。
【疏】不应一念起自度之想外道者指二乘为外道若权入此道为化非所制也。
○三结罪。
犯轻垢罪。
△第三十五不发愿戒。
【疏】菩萨常应愿求胜事缘心善境将来因此克遂故制七众同大小异所习不同故。
○初标人。
若佛子。
△序事三重一出愿体二应三不应一愿体有十。
○一愿孝父母师僧。
常应发一切愿孝顺父母师僧(有本有三宝二字)。
○二愿得好师。
愿得好师。
○三愿得胜友同学。
同学善知识。
○四愿教我大乘经律。
常教我大乘经律。
○五愿解十发趣。
十发趣。
○六愿解十长养。
十长养。
○七愿解十金刚。
十金刚。
○八愿解十地。
十地。
○九愿如法修行。
使我开解如法修行。
○十愿坚持佛戒。
坚持佛戒。
○二明应。
宁舍身命念念不去心。
○三明不应。
若一切菩萨不发是愿者。
【疏】宁舍下第二应应发此心若一切下第三不应不应不发此心。
【注】藏疏作五愿科经云初制愿成孝行即孝顺父母等二愿胜师友即愿得好师等三愿闻大法即常教大乘至十地等四愿依解起行即使我开解等五愿行坚持即坚持佛戒等如此释者后戒文指已发十愿何在荣钞通指十重为十又失也应如天台科释为优。
○三结罪。
犯轻垢罪。
△第三十六不发誓戒。
【疏】誓是必固之心愿中之勇烈意始行心弱宜须防持若不发心作意亦生违犯故制七众同犯而用不必皆尽大小乘不共二乘不制心易防持。
○初标人。
若佛子。
△序事有三初标劝二应三不应。
○初标劝。
发是十大愿已持佛禁戒。
【疏】初一句标劝以发一愿下应发誓持戒后一句结不发为过中间十三复次正明誓体。
△二明应有十三大愿今依藏疏各开誓目。
○初对所犯戒立火坑刀山誓。
作是愿言宁以此身投炽然猛火大坑刀山终不毁犯三世诸佛经律与一切女人作不净行。
【注】天台但科大略佗疏甚详只十大愿文不细指出以之为失辅行云梵网发十大愿十三誓等故须此解火坑但坏色身女色能坏法身所以此况下去诸誓藏疏以为从淫戒立十二大誓余戒准知此亦不无其理经文既于初誓戒其女色次诸誓中皆云终不以此破戒之身等故知即以淫戒为始于杀盗等例皆如此义亦可取。
○二对信施衣立热铁缠身誓。
复作是愿宁以热铁罗网千重周匝缠身终不以此破戒之身受于信心檀越一切衣服。
【注】藏疏云为三义故立此诸誓一如此信施是净戒人受今若犯戒则为盗受二诸施主等信佛语故舍妻子糇粮为福施之今若毁禁则为欺诳既误施主复累如来三如来大慈分毫相功德与遗法弟子令得四事何容食佛福而毁佛戒下去一一皆尔。
○三对信施食立铁圆猛火誓。
复作是愿宁以此口吞热铁圆及大流猛火经百千劫终不以此破戒之口食于信心檀越百味饮食。
○四对信施床立卧热铁地誓。
复作是愿宁以此身卧大流猛火罗网热铁地上终不以此破戒之身受于信心檀越百种床座。
○五对信施药立三百鉾刺誓。
复作是愿宁以此身受三百矛刺身一劫二劫终不以此破戒之身受于信心檀越百味医药。
○六对信施房舍立投热铁镬誓。
复作是愿宁以此身投热铁镬经百千劫终不以此破戒之身受于信心檀越千种房舍屋宅园林田地。
○七对信心恭敬立铁锤碎身誓。
复作是愿宁以铁锤打碎此身从头至足令如微尘终不以此破戒之身受于信心檀越恭敬礼拜。
○八对视好色立热铁挑目誓。
复作是愿宁以百千热铁刀矛挑其两目终不以此破戒之心视佗好色。
○九对听好声立千锥劖耳誓。
复作是愿宁以百千铁锥遍身劖刺耳根经一劫二劫终不以此破戒之心听好音声。
○十对嗅诸香立千刃割鼻誓。
复作是愿宁以百千刃刀割去其鼻终不以此破戒之心贪嗅诸香。
○十一对食味立千刃断舌誓。
复作是愿宁以百千刃刀割断其舌终不以此破戒之心食人百味净食。
【注】前文已戒此重云食者盖前约三业此约六根所制虽同能犯小异口约妄语舌约贪味。
○十二对好触立利斧斩身誓。
复作是愿宁以利斧斩破其身终不以此破戒之心贪着好触。
○十三常愿众生在己先成佛。
复作是愿愿一切众生悉得成佛。
○三明不应即后一句结不发为过。
而菩萨若不发是愿者。
【注】此诸誓愿不出四弘愿众生成佛即初誓决不破禁戒即次誓愿学大乘经律十发趣等即第三誓自知我是未成之佛即第四誓在文显见。
○三结罪。
犯轻垢罪。
△第三十七冒难游行戒。
【疏】始行菩萨业多不定且人身难得堪为道器不慎游行致有夭逝在危生念所丧事重以不慎故制七众同大小俱制。
○初标人。
若佛子。
△序事二重。
【疏】一明游止所应是制戒之缘在先兼制更有三初游止二时十八物自随。
【注】三重者谓应不应结过今初应中疏科甚略今更细科疏中大节三科谓初明游止二时二辩十八物三明自随初私为二初游行二止住故疏云游止。
○今初游行。
常应二时头陀。
【疏】二时头陀者游行时也春秋二时调适游行化物无妨损也头陀有十二大论广明食有五一不受别请二常一食三中后不饮浆四一坐食五节量食住处有五一阿练若处二常坐不卧三冢间住四树下坐五露地住衣止有两一但畜三衣三常着衲衣。
【注】律疏云旧云头陀新云杜多此翻洗除亦洗浣亦抖擞大小乘皆行所出名目虽小异大体无别百录云吾少婴勤苦乃至云唯着一纳三十余年冬夏不释体故知吾祖诚堪师范今传道者但以畜衣盂为务独不愧于心乎。
○二止住。
冬夏坐禅结夏安居。
【疏】冬寒夏热游行多妨损故制若不依制犯轻垢。
【注】梵语禅那此云功德丛林又云思惟修百录云依堂坐禅此为恒务寄语后学常应以此为急务若多散而不静真所谓空丧自己灵光也安居南山云形心摄静曰安要期在住曰居安居法式具在律文不得不识此是疏三科中初游止科竟。
△二十八物。
○一物。
常用杨枝。
【注】涅槃经云晨朝嚼杨枝佛言有五利一能除黄热二能除涎癊三口无息气四能消食五眼目明净寄归传云齿木长十二指短不减八指大如小指使一头缓熟嚼良久净揩牙关能坚牙香口去癊用之半月口气顿除痛齿惫三旬即愈。
○二物。
澡豆。
【注】十诵云大小豆迦提婆草作仍有八种豆谓胡豆大豆荜豆小豆豌豆山豆䕪豆鹊豆用此净身净口然不得着香在内大威仪请问经云若不用澡豆水洗手把经卷香炉者死堕不净地狱昔有见提比丘六十年持斋秪得一日功德佛言为汝常用灰水𠻳口曾于一日以澡豆水𠻳口所获功德无量。
○三物。
三衣。
【注】通名袈裟后文自释。
○四物。
瓶。
【注】钞引寄归传云凡水分净触瓶有二枚净者用瓦瓷触者任用铜铁出触以触水洗入净以净水洗沙弥经云若无净水盥手净草亦得。
○五物。
钵。
【注】梵语钵多罗此云应器律云用瓦铁为之如律说。
○六物。
坐具。
【注】律云为护身护衣护僧卧具故制梵云尼师坛此云随坐衣。
○七物。
钖杖。
【注】杖者依也依倚此杖除恶进善钖者明也束也不回也求出不回故。
○八物。
香炉奁。
【注】盛香器也或云炉并奁乃二事也或本无奁字亦可。
○九物。
漉水囊。
【注】亦名滤水罗天竺用白叠作此土用熟绢作以滤水漉虫近送本池远即别置放生盆三重滤之犹有不去者舍去日日谛视无虫得用无漉水囊用袈裟一角路行同伴都无者举众得罪宁可忍渴死不得饮虫水广如律说。
○十物。
手巾。
【注】律中许畜拭手巾拭脚巾汗巾面巾泪巾等。
○十一物。
刀子。
【注】相承呼为护戒刀楞伽经云为截袈裟故听畜四寸刀头如月刃。
○十二物。
火燧。
【注】取火具或木或镜或珠等。
○十三物。
镊子。
【注】四分云比丘鼻中毛俗讥嫌故佛令畜铜铁者荣钞云西天多跣足拟之拔刺未知何出。
○十四物。
绳床。
【注】律制曲脚直脚等随处修观说法用。
○十五物。
经。
○十六物。
律。
○十七物。
佛像。
○十八物。
菩萨形像。
【注】经律显修行依定慧法故佛像不忘本师故菩萨像常观善友故前十四物是修道之缘后之四种是依止之处藉此修道故已上乃疏中大科第二十八物。
△第三自随私又二一游行自随二止住自随初又二初正释头陀二兼明布萨。
○今初。
而菩萨行头陀时及游方时行来百里千里此十八种物常随其身头陀者从正月十五日至三月十五日八月十五日至十月十五日是二时中此十八种物常随其身如鸟二翼。
【注】前是春时次是秋时此二时不寒不热正宜行行。
○二兼明布萨。
若布萨日新学菩萨半月半月布萨诵十重四十八轻戒若诵戒时当于诸佛菩萨形像前诵一人布萨即一人诵若二人若三人乃至百千人亦一人诵诵者高座听者下坐各各披九条七条五条袈裟。
【注】布萨此翻净住遵佛弟子出家在家当每半月常行布萨布萨法式行筹举事今别录卷末幸须秉行九条袈裟等者衣有三种一僧伽梨有九种九条至二十五条此翻之名从义而立或云伏众衣伏外道众故或云重衣杂碎衣等或从用名入王宫聚落衣二郁多罗僧义翻上衣以在五条上着故或云中价衣今为入众衣也三安多会或安陀会此谓道行衣或云作务衣此最帖身衣郁多罗僧即七条安多会即五条故此三衣一不可阙制造当用布然圆其顶必方其袍乃僧之形相为有法之制近有二种人不曾介怀经中说身不披三衣者鬼得随迹天不护持诸圣见之目为无法无惭愧者一者自谓通达大道不拘小节谓拘拘衣制是小乘行恣其侈心用罗绫华饰二者不识戒检村愚之流只知头圆衣方而已不知所谓衣者是何等法恣用纱绢但欲成之良可悲悯虽欲遮人眼目披挂在身诸天诸圣冥空见之只一秃头俗人尔鬼神得以轻侮奉劝诸僧制造三衣秉持无失非但为圣所诃亦且自招殃祸问布萨既通在家出家二众同会若在家者云何亦云着袈裟耶答律有单缝衣专为俗制方等经云亦如比丘法修净行具三法衣入道场者单缝三衣荆溪云单缝者不许却刺恐滥大僧受持之衣却刺者即鸟足刺也单缝即直刺或折或贴俱通三衣长短条相相似但不同大衣三重等色亦同也乃至虽制三衣非出家服吾祖智者献晋王椿皮袈裟云布萨时着正此衣也斯表国主尊教粗成道服使遵方等也。
○二止住自随。
若结夏安居时亦应一一如法。
【疏】有人云菩萨立誓安居五月下半至八月上半文云此时不复头陀是安居之限。
【注】此释前来止住时也不语坐禅者略也。
△二不应私更为二初游行不应二止住不应。
○今初。
若行头陀时莫入难处若恶国界若恶国王土地高下草木深邃师子虎狼水火风难及以劫贼道路毒蛇一切难处悉不得入头陀行道。
【疏】游行冒难皆是制限。
【注】藏疏云十二难处一国难恶王者彼国王不信三宝头陀不得入彼界中二地有高下三草深林密四黑师子啖人五虎六狼七水八火九风十贼十一毒蛇所行之路十二总结一切难处国难者谓水旱兵革也熙钞云问前十六轻云乃至饿虎狼悉应施身肉手足何与此相违答前明事施恐性地已上备能行之此准始行须慎难处盖凡夫菩萨业多不定。
○二住止不应。
乃至夏坐安居时是诸难处皆不得入。
【注】此中亦应语坐禅故以乃至兼之。
○三举过结非。
若故入者犯轻垢罪。
△第三十八乖尊卑次序戒。
【疏】乖乱失仪故制七众同大小俱制。
○初标人。
若佛子。
△序事三一应次不应三总结应不应。
○今初。
应如法次第坐先受戒者在前坐后受戒者在后坐不问老少比丘比丘尼贵人国王王子乃至黄门奴婢皆应先受戒者在前坐后受戒者次第而坐。
○二不应。
莫如外道痴人若老若少无前无后坐无次第如兵奴之法。
【疏】即不应乱次。
○三总结。
我佛法中先者先坐后者后坐而菩萨一一不如法次第坐者。
【疏】总结应不应义声闻次序出律部卧具法以戒为次乃至大须臾时皆名上座通道俗九众一比丘二比丘尼三六法尼四沙弥五沙弥尼六出家七出家尼八优婆塞九优婆夷此九众有次第不得乱如律部说。
【注】须臾者俱舍云三十须臾为昼夜十诵云先受大戒乃至须臾时是人应先受水先受饮食辅行云若先小后大则开小夏以成大夏若先受大后受律仪在小则依小在大则依大理虽若是方土不同此土僧徒不择大小西方一向永隔然四依出世必大小并弘但随物机缘通局在彼六法尼即式叉摩那学六法者如前已辩又云出家出家尼者尼即女也初出家之男女。
○三结罪。
犯轻垢罪。
△第三十九不修福慧戒。
【疏】福慧二庄严如鸟二翼不可不修乖出要之道故制七众同大小乘不全共菩萨摄一切善应修声闻夏分自誓应修福业余时不制。
○初标人。
若佛子。
△序事三阶一修福二修慧三结过。
○今初。
常应教化一切众生建立僧坊山林园田立作佛塔冬夏安居坐禅处所一切行道处皆应立之。
【疏】自作教佗文中略序七事一僧坊二山林三园四田五塔六冬夏坐禅安居处七一切行道处凡此流类悉应建立力若不及者不犯。
【注】营福之务学佛者要在日用闻不忘即二严备矣大论四句象身七宝络此有福无慧句罗汉应供薄即有慈无福句余则准知故知福慧二严如鸟二翼也七事应离邪命自活如遗教不许安置田宅畜养人民如此令作盖声闻自行应离邪命今大士所行务在建立三宝其功莫量过德显矣。
○二修慧私又五一救苦难。
而菩萨应为一切众生讲说大乘经律若疾病国难贼难父母兄弟和尚阿阇梨亡灭之日及三七日四五七日乃至七七日亦应讲说大乘经律。
○二救灾厄难。
一切斋会求愿行来治生大火所烧大水所漂黑风所吹船舫江河大海罗刹之难亦读诵讲说此经律。
【注】一切斋会或科在上今是修慧不应营斋经意谓欲营福时遇难故令讲说以救灾厄也。
○三救罪报难。
乃至一切罪报三恶八难七逆。
○四救牢狱难。
杻械枷锁系缚其身。
○五救三毒难。
多淫多嗔多愚痴多疾病皆应讲此经律。
【疏】而菩萨下第二应修智慧亦自作教人。
○三举非结过。
而新学菩萨若不尔者。
○三结罪。
犯轻垢罪。
○第四总结。
如是九戒应当学敬心奉持梵檀品当广说。
【疏】如是九戒下第四段总结梵檀品广明。
【注】梵檀者藏疏云此翻默摈良以非理违犯不受调伏以此治之。
△第四十拣择受戒戒。
【疏】有心乐受悉皆应与若瞋恶拣弃乖于劝奖故制出家二众同犯余无师范者未制大小不全共菩萨本兼物声闻若许而中悔是犯不许不犯。
○初标人。
若佛子。
△序事有三初不应拣释二应三举过结非。
○今初。
与人受戒时不得拣择一切国王王子大臣百官比丘比丘尼信男信女淫男淫女十八梵六欲天无根二根黄门奴婢一切鬼神尽得受戒。
△二应拣择有两一身形不如应拣择二业障不如应拣择尔。
○今初。
应教身所著袈裟皆使坏色与道相应皆染使青黄赤黑紫色一切染衣乃至卧具尽以坏色身所著衣一切染色若一切国土中国人所著衣服比丘皆应与其俗服有异。
疏衣中声闻用青泥𣝕菩萨亦应用依此文意似不必尽备但与俗艳不同便名如法一云道俗受戒皆须服坏色二云是可坏色处道俗同制文云与俗服有异当知出家菩萨必用坏色。
【注】𣝕音笺香木文出十诵律应𣝕或作栈非。
○二业障不如应拣择。
若欲受戒时师应问言汝现身不作七逆罪不(不字有本作耶字者非问辞故不可)菩萨法师不得与七逆人现身受戒七逆者出佛身血杀父杀母杀和尚阿阇梨破羯磨转法轮僧杀圣人若具七遮即现身不得戒余一切人尽得受戒。
△第三私又二初诫礼俗二举非结过。
○今初。
出家人法不向国主礼拜不向父母礼拜六亲不敬鬼神不礼。
【注】熙钞去经似语倒应移六亲二字于上意云不向父母六亲礼拜下句即云不敬鬼神顶山云或移六亲二字今皆不用父母不礼如净饭王六亲不敬但不可礼敬非无崇敬也鬼神不礼礼有九种但不可稽首上礼非无余礼作敬而已但敬而不着今从顶山若如熙钞又却下句剩不礼二字。
○二举非结过。
但解法师语有百里千里来求法者而菩萨法师以恶心嗔心而不即与授一切众生戒者。
○三结罪。
犯轻垢罪。
△第四十一为利作师戒。
【疏】内无实解外为名利辄尔强为有误人之失故制出家二众同大小不俱制三众及在家无师范义不制。
○初标人。
若佛子。
△序事三阶一明解二不解三举非结过。
【注】疏中大科甚略今于初明解中私更细科为三初标教授师二示所教事三结教授解。
○今初标教授师。
教化人起信心时菩萨与佗人作教戒法师者。
【疏】解此故堪为师兼制不解则犯。
△二示所教事又二初教请二师二二师问遮。
○今初。
见欲受戒人应教请二师和尚阿阇梨。
【注】此中明师经文甚显钞记不晓前文已辩故知正明受戒唯在一师即教授师而教授师见彼欲求戒者先应教请二师为问遮忏罪缘令罪净故方堪为受二师者即和尚阿阇梨师也二师但为犯逆有遮者设非谓正受戒为得戒也得戒只在教授一师此若不明如何解经非但解经不明亦乃与人受戒而请二师如何设法。
△二二师问遮又为三即疏中三科也初七逆遮二十重遮三众轻遮。
○今初先问七逆遮。
二师应问言汝有七遮罪不若现身有七遮罪者师不应与受戒若无七遮者得与受戒。
【疏】问遮道遮道有三一七逆二十重三四十八轻如是三事皆应一一好解不欲受者不得逼憎受之罪。
△二问十重遮私更分二初总问所犯二教示忏悔。
○今初总问所犯。
若有犯十戒者。
△二教示忏悔又三一示方法二须见相三得受戒。
○今初示方法。
应教忏悔在佛菩萨形像前日夜六时诵十重四十八轻戒苦到礼三世千佛。
○二明见相。
得见好相若一七日二三七日乃至一年要见好相相者佛来摩顶见光见华种种异相。
△三得受戒又二初见相得二增益得。
○今初。
便得灭罪若无好相虽忏无益是人现身亦不得戒。
【注】灭罪之言含于深意忏有二种方法即作法忏见相即取相忏灭之一字即无生忏若非妙理罪云何灭理显罪亡见寂灭处如云因灭会真一者泯净曰灭二者寂绝曰灭含此二意故契无生此文乃以过显德若无好相则不得戒反显才得好相住寂灭理诸戒皆复。
○二增益得。
而得增益受戒。
【注】有本无益字前见好相旧戒复全约见好相便名得戒不须再受若不得好相者如是忏悔功勤行全当如何耶故为此人开增益受即许于师前再如受戒法而重受者名增益受若尔犯重既通再受何妨恣犯复受虽然当须忏悔如法日数以至一年如不见好相者而得增戒若不如此勤苦忏悔亦不名得戒岂容犯已更受开放逸门问今此开忏是为犯十重者设前犯七逆何故无此忏悔又前戒云不得与七逆人现身受戒是则犯七逆人永不容受耶答顶山以五义拣七逆十重同异云一约三根前云若见七逆八难应教忏悔及七逆应讲此经者前约上根易净此约中下难度者说二约悔有轻重三约影略互显四约名异义同五约与夺等文相徒繁义无决判须者读之自见其意今谓重逆须异不可全滥疏中自分如前杀戒三品上品诸佛圣人父母师僧则犯逆中品人天犯重下品四趣或轻或重以非道器属轻等分此三品甚自分明又前疏明三障中拣障非障云七逆一云忏灭非障二云犯一悔与不悔悉皆是障十重有三释第三云不悔悉障悔已非障文七逆十重各有多释虽无去取皆以后释为正七逆悔不悔皆障与重已别据此等文重逆须分如何以名异义同一向无拣固不可也故知受戒问遮兼问重重犹可忏遮实不容故文显云不得与七逆人现身受戒明制若此何得固迷犯重者忏得灭罪可以受戒犯逆者现身决无容受之文若谓七逆亦通得戒何制现身或曰前戒许容忏悔及应讲此经何故一向不容得戒答此须精拣忏悔与得戒不同昔人迷此所以乱伦前疏释三果人妄改疏文缘不晓此犯逆之人造罪既深许容忏悔故前文云应教忏悔以得渐净无堕地狱也只此现身不得受戒经既无文通受人情安可私容记家徒多义目公然违相背经其可得乎熙齐钞记疏阙处多率皆类此不能备辩。
○三众轻遮。
若犯四十八轻戒者对首忏悔罪便得灭不同七遮。
上来多文皆属释所教事。
○三结教授解。
而教戒师于是法中一一好解。
△已上皆于初科私细开竟。
○第二明不解。
若不解大乘经律若轻若重是非之相不解第一义谛习种性长养性性种性不可坏性道种性正法性其中多少观行出入十禅支一切行法一一不得此法中意。
【疏】若不解大乘下第二不解此而作师亦是兼制。
【注】不解有四节不解大乘教也不解第一义理也不解习等位也不解其中多少行也习种性等对别五十二位如前疏文虽少不同亦可意得其中多少者智断不同亦可自行随用一门为少化佗横学诸门为多出入者亦可竖入横出空入假出十禅支者如初禅五支觉观喜乐一心也二禅四支内净一支余三名同三禅五支舍念慧三支余二支名同四禅四支不苦不乐余三名同今略标实故但十支谓初五二一三三四一共有十支也一切行法总结也此等一一皆不晓了不得其意也。
○三举过结非。
而菩萨为利养故为名闻故恶求多求贪利弟子而诈现解一切经律为供养故是自欺诈亦欺诈佗人故与人受戒者。
○三结罪。
犯轻垢罪。
△第四十二为恶人说戒。
【疏】凡未受菩萨戒者皆曰恶人若预为说后受不能殷重故制七众同大小制。
○初标人。
若佛子。
△序事三阶一不得辄说二责不受者三举非结过。
○今初。
不得为利养故于未受菩萨戒者前若外道恶人前说此千佛大戒邪见人前亦不得说除国王余一切不得说。
【疏】唯除国王外道恶人即九十五种。
【注】千佛者千佛所同诵持之戒与下七佛教戒意同律中亦许国王布萨。
○二责不受者。
是恶人辈不受佛戒名为畜生生生之处不见三宝如木石无心名为外道邪见人辈木头无异。
【疏】不受皆为恶人空生空死同畜生。
○三举非结过。
而菩萨于是恶人前说七佛教戒者。
○三结罪。
犯轻垢罪。
△第四十三无惭受施戒。
【疏】当分犯已自结罪不思惭愧而冒当利施无愧故制出家五众同大小俱制以枉当福田故文云信心出家毁正戒者在家未当田任未制。
○初标人。
若佛子。
△序事三重一不得受施二人鬼所毁二举非结过。
○今初。
信心出家受佛正戒故起心毁犯圣戒者不得受一切檀越供养亦不得国王地上行不得饮国王水。
【疏】一带罪无愧不得受施国王本以地水给有德之人无有德行不得受用。
○二人鬼所毁。
五千大鬼常遮其前鬼言大贼若入房舍城邑宅中鬼复常扫其脚迹一切世人咸皆骂言佛法中贼一切众生眼不欲见犯戒之人畜生无异木头无异。
【疏】带罪无愧人鬼所毁。
【注】藏疏云一供施无一毫分二大地无一足分三饮水无一滴分问供施无分可尔王之水土众生同感何故亦无分答白衣无戒食王水土皆有输税出家不税良为戒行今既二种俱无岂有其分无分而用岂非是贼四鬼遮骂贼无戒神所不护鬼即骂之五世人骂佛法中偷形相贼六众生不欲见其贼七同畜生是罪身故八同木头是无知故此释灼然后贤可鉴。
○三举非结过。
若故毁正戒者犯轻垢罪。
△第四十四不供养经典戒。
【疏】三宝皆应供养若不修者乖于谨敬之心故制七众同大小不全共菩萨应修五事声闻五篇轻重法应诵持余事不制。
○今初。
若佛子。
△序事三阶一标劝二列劝事三举非结过。
○今初。
常应一心。
【注】心与心性妙戒相应理一心也心与所制戒中五事相应事一心也持戒之人常宜自照。
○二列有五事。
○今初受持。
受持。
○二赞。
读。
○三诵。
诵大乘经律。
○四书写。
剥皮为纸刺血为墨以髓为水折骨为笔书写佛戒木皮谷纸绢素竹帛亦悉书持。
【注】熙云恐约得忍菩萨方能如此须知此是举况若剥皮为纸折骨为笔尚应书写况木皮绢素竹帛等岂不为也木皮即贝多叶纸也。
○五供养。
常以七宝无价香华一切杂宝为箱囊盛经律卷。
【疏】解脱已在上三十九中。
○三举非结过。
若不如法供养者。
【疏】经典是佛母应供养不者犯罪。
○三结罪。
犯轻垢罪。
△第四十五不化众生戒。
【疏】菩萨发心为物见有识之类应须教化令得悟解若不能者乖大士之行故制七众同犯大小不共大士化众生是正行小乘自度不化非犯。
○初标人。
若佛子。
△序事三重一劝起大悲二列悲心事三举非结过。
○今初。
常起大悲心。
【疏】劝起大悲不起兼制悲能拔苦大士恒愿众生离苦。
△二列悲心事有三一见人令发心二见畜令发心三随所至令发心。
○今初。
若入一切城邑舍宅见一切众生应当唱言汝等众生尽应受三归十戒。
○二见畜令发心。
若见牛马猪羊一切畜生应心念口言汝是畜生发菩提心。
○三随至令杀心。
而菩萨入一切处山林川野皆使一切众生发菩提心。
○三举非结过。
是菩萨若不发教化众生心者。
【注】藏疏节是菩萨三字在上科意谓发心即是菩萨亦自有意。
○三结罪。
犯轻垢罪。
△第四十六说法不如法戒。
【疏】强为解说彼此有慢法之失故制出家五众同大小俱制在家不全为法主止说一句一偈不如法亦犯。
【注】顶山以不全为法主为句似非文意谓在家者今戒不全制只制出家五众尔白衣无说法之制以出家人若为说法主一句一偈说不如法即犯也。
○初标人。
若佛子。
△序事三重一常应大悲二为四众说三举非结过。
○今初。
常行教化起大悲心。
【注】例前应开劝起大悲科文无者略。
若入檀越贵人家一切众中不得立为白衣说法应在白衣众前高座上坐。
【疏】常应大悲教化即是兼制也不得立示说法仪则为白衣说不得倚立法应同坐若相与立亦非过此中举立为语若人卧法主坐立或复覆头捉杖悉不得。
【注】举立为语者或人卧立说或人坐立说或人坐卧立说皆非仪也或覆头者谓非礼也捉杖者倚杖而自恃也皆非礼敬之貌故失仪则。
○二为四众说。
法师比丘不得地立为四众说法若说法时法师高座香华供养四众听者下坐如孝顺父母敬顺师教如事火婆罗门。
【疏】为四众说亦不得立莫言僧尼有道而倚立为说亦是轻法为犯也。
【注】藏疏云非仪有三一人坐己立二人高已下三人在座己在非座此中高座具三也事火婆罗门荣钞云伽耶迦叶计执火能变坏万物有大功能由是多不敢用今敬法师之教由彼之敬火也。
○三举非结过。
其说法者若不如法说。
○三结罪。
犯轻垢罪。
△第四十七非法制限戒。
【疏】既见善事法应随喜而今制网障阂乖善之义故制在家二众同犯出家五众无其自在之训脱立阂善制限亦同此制大小同犯。
○初标人。
若佛子。
△序事三阶一标受戒者二正制限事三举非结过。
○今初。
皆以信心受佛戒者。
【疏】两释一云标被制之人佛子欲信心受戒而制限障阂不听彼受二云标能制之人佛子始以信心受戒未便立非法制限是故示应。
【注】第二释多未字更详。
△二正制限事疏科甚略私更为三初指自恃人二制破灭事三诫不应作。
○今初。
若国王太子百官四部弟子自恃高贵。
△二制破灭事又二。
○初示三宝。
破灭佛法戒律明作制法制我四部弟子不听出家行道亦复不听造立形像佛塔经律。
○二追释僧宝。
立统官制众使安籍记僧菩萨比丘地立白衣高座广行非法如兵奴事主。
○三诫不应作又二初诫出家众二诫在家众。
○今初。
而菩萨正应受一切人供养而反为官走使非法非律。
○二诫在家众。
若国王百官好心受佛戒者莫作是破三宝之罪。
【疏】若国王二正制限事不听出家断僧宝也不听四部出家者谓居士居士妇童男童女不听造立形像断佛宝也不听书写经律断法宝也。
【注】藏疏经本从佛塔经律下即接是破三宝之罪中间阙脱六十三字不审古有此本耶写者之脱耶已上于第二正制限事科中私开诸科竟。
○三举非结过。
若故作破法者犯轻垢罪。
△第四十八破法戒。
【疏】内众有过依内法治问乃向白衣外人说罪令彼王法治罚鄙辱清化故名破法乖护法之心故制出家五众同犯大小乘俱制。
○初标人。
若佛子。
△序事。
【疏】序事三重第一不应破法第二明护法从若受佛戒已去文是也第三举过结非从教人破法已去文是也或名此戒为令佗得损恼戒也。
【注】疏科大略今更细开令经易见于初私为三初示邪心二作邪事三结邪人。
○初示邪心。
以好心出家而为名闻利养。
○二作邪事。
于国王百官前说佛戒者横与比丘比丘尼菩萨戒弟子作系缚事如狱囚法如兵奴之法如师子身中虫自食师子肉非余外虫。
△三结邪人。
如是佛子自破佛法非外道天魔能破。
【注】莲华面经云佛告阿难如师子命终若空若地若水若陆所有众生不敢食彼师子身肉唯师子身自生诸虫还自啖食师子之肉阿难我之佛法非余能坏是我法中诸恶比丘破我三大阿僧祇劫积行勤苦所集佛法。
○二护法私又为二初护而不忘二闻而伤痛。
○今初。
若受佛戒者应护佛戒如念一子如事父母不可毁破。
○二闻伤痛又三一闻谤音二喻伤痛三举况结。
○今初。
而菩萨闻外道恶人以恶言谤破佛戒之声。
○二喻伤痛。
如三百矛刺心千刀万杖打拍其身等无有异。
○三举况结。
宁自入地狱经于百劫而不一闻恶人以恶言谤破佛戒之声而况自破佛戒。
已上私开诸科竟。
○第三举过结非。
教人破法因缘亦无孝顺之心若故作者。
○第三结罪名。
犯轻垢罪。
○第五段总结。
如是九戒应当学敬心奉持。
△诸佛子下第三总结有三一标数二劝持三劝诵。
○今初。
诸佛子是四十八轻戒。
○二劝持。
汝等受持。
○三劝诵。
过去诸菩萨已诵未来诸菩萨当诵现在诸菩萨今诵。
【疏】一标数即四十八轻汝等受持即第二劝秉持在心第三劝诵举三世菩萨诵为劝。
△诸佛子听下第三大段流通就此中大分为两一流通此戒制轻重二流通此品就第一流通此戒轻重复有四意一明诵二正流通三流通得益四大乘奉持就此四更各有三别第一诵中三者一标名二三世诸佛诵三我释迦亦诵。
○今初标名。
诸佛子听十重四十八轻戒。
【疏】第一标名数十重四十八轻事也。
○二三世诸佛诵。
三世诸佛已诵当诵今诵。
【疏】第二三世佛尊重此戒诵持劝也。
○三我释迦亦诵。
我今亦如是诵。
【疏】我今亦诵第三我释迦亦诵为流通劝物。
△汝等一切大众此四阶中第二正流通亦有三一劝流通人二流通相三流通事。
○今初。
汝等一切大众若国王王子百官比丘比丘尼信男信女受持菩萨戒者。
【疏】流人通者即时座大众也。
○二流通相。
应受持读诵解说书写。
【疏】流通相五种之法师也。
○三流通事。
佛性常住戒卷流通三世一切众生化化不绝。
【疏】流通事者以此戒法流通三世化化不绝。
△得见千佛下此是四重中第三阶流通得益得见千佛是益事也就此文为三一值圣二离苦三得乐。
○今初。
得见千佛为佛佛授手。
【疏】值圣者见千佛也三世千佛悉见今举千佛一世尔佛佛授手者非即举手更授也明秉戒如法与佛相邻次不远故义言授手也。
○二离苦。
世世不堕恶道八难。
○三得乐。
常生人道天中。
【疏】世世不堕离苦也常生得乐也所离所得岂止于此且举凡情所欣猒以之为劝尔。
○第四大众奉持。
【注】疏前开科云就四更各三别但开三科各有三别第四不开今私例前亦为三别初付嘱奉行二指广三时众欢喜。
○今初。
我今在此树下略开七佛法戒汝等大众当一心学波罗提木叉欢喜奉行。
○二指广。
如无相天王品劝学中一一广明。
○三时众欢喜。
三千学士时坐听者闻佛自诵心心顶戴欢喜受持。
【疏】我今在此树下付嘱奉行此下不更开也。
【注】疏虽不开今亦准例有云前第五总结中图指广至此方云无相天王品广明也今谓不然今乃流通指劝学之文非谓明戒相也三千学士旷云即三千世界学戒之士非三千人数也然以三千为人数故太少也以三千为世界者千百亿树下所化之众何止三千界也亦是促灵凤于鸠巢也大师疏末追释云三千者三千威仪也乃学三千威仪之士也此解甚善若据藏中有序文亦云三千人听什所诵学此戒亦云三千学士与此相类恐是翻译之时三千学士则不应作经文也可作注字自序一时之事若尔应改佛字为什字耶后来传写易致讹错今从疏释。
【疏】尔时释迦第二章总流通一品一卷戒本亦有缺者是抄不尽耳亦四阶一偏结说心地品二略举总结十处说三所说之法四大众奉行初阶两别一明此释迦说竟二明余释迦说竟。
○今初。
尔时释迦牟尼佛说上莲华台上世界卢舍那佛所说心地法门品中十无尽戒法品竟。
○二明余释迦说竟。
千百亿释迦亦如是说。
△二略举总结十处说又二一举此释迦说二举余释迦说。
○今初。
从摩醯首罗天王宫至此道树下十住处说法品为一切菩萨不可说大众受持读诵解说其义亦如是。
○二举余释迦说。
千百亿世界。
【疏】从摩醯第二总结十处说竟亦两一举此释迦所说十处出上卷二举余释迦所说余释迦文末阙亦如是学。
【注】十住处具在卷初长行细列既指出上卷又以之为验也文末阙亦者应云千百亿世界亦如是。
○第三举所说法又二六句别一句总。
○今初。
莲华藏世界微尘世界一切佛心藏地藏戒藏无量行愿藏因果佛性常住藏。
○二后一句结。
如是一切佛说无量一切法藏竟。
【疏】第三阶举所说法凡七句亦两前六是别后一是总。
【注】熙钞六前六是别谓莲华藏世界下六句并云包摄无尽故经如是一切佛有本云如如一切佛或作亦如一切佛此文既云所说法前六是别此一是总应云如是一切佛为正也顶山云前别后总者于七句中前六别也后一总也盖将因果佛性贯前六句不出此藏也莲华所依也微尘能喻也皆显此经含容法门乃斯经异名尔一切佛心等将非总举当品之目心藏地藏即心地二字也戒藏即法门也无量行等即果人因人禀斯品而修行愿也因果佛性总包初后也如是一切等又总结上句也钞记所释总别之句各自不同若依顶山将因果佛性句为总则见如如一切佛下句文闲剩而云又总结上句甚非文意故不可用今取熙钞消文乃便也。
△千百亿世界中下第四大众奉行亦两初千百亿众二指余处。
○今初。
千百亿世界中一切众生受持欢喜奉行。
○二指余处。
若广开心地相相如佛华光王七行品中说。
【疏】前明千百亿世界中众生各各皆说各各奉行二指余处广说华光王品应是大本中也本不同三千者是菩萨应学三千威仪三年者声闻五年菩萨三年三事者戒定慧尔。
【注】古经本有作三年者有作三事者写者之讹也今本当云三千例如前释后有偈文疏钞不解今详此偈恐是什于大本余文诵出于此非品内文吾祖不解旧经亦有存不存者既是经文兼录与人习诵何妨今既流行因而私释以助解者总分三节。
△初赞戒功勋二斥非显是三诫劝结归于初中又三初标赞二正赞三结赞。
○今初标赞。
明人忍慧强 能持如是法 未成佛道间
安获五种利
【注】唯高明人能行忍慧坚持无犯虽未成佛安然获利。
○二正赞。
一者十方佛 悯念常守护 二者命终时
正见心欢喜 三者生生处 为诸菩萨友
四者功德聚 戒度悉成就 五者今后世
性戒福慧满
【注】五种利作种种对当解释无不可者今但以因果言之前四赞因后一赞果或分或极皆从此生也。
○三结赞。
此是佛行处 智者善思量
△二斥非显是又二先斥非次显是。
○今初。
计我著相者 不能生是法 灭尽取证者
亦非下种处
【注】斥二种非一者凡位六凡是取着之境则有我相人相不能生实相之法二者二乘住沉空偏证之境灭于法身慧命之寿故非佛种之田此皆非之。
△二显是又三一示实相光二明八不果三显所行因。
○今初。
欲长菩提苗 光明照世间 应当静观察
诸法真实相
【注】前文佛即口放光明因此放光故经释之即有因缘非色心等今此光明既观实相即同法华疏释放光表说实相故前注尝引此为证也。
○二明八不果。
不生亦不灭 不常复不断 不一又不异
不来亦不去
【注】六凡着生灭之境外道起常断之见三乘有一异之修偏佛成去来之相今实相妙戒佛果之体离此八过故谈八不前二句以六凡外道言之义则易晓后之二句何以明之一者如也二乘见三界为如菩萨见三界亦如亦异出假在异且举一边故知此句对破三乘故云不一又不异也出释氏宫去也来成正觉来也法华疏拣纵横如来尚非今义况藏通偏果又中论偈及法华涌塔皆约八不方显圆常又不生故不异不常不来也不灭故不一不断不去也为成初二故列余六止观为成无生门故作此释。
△三显所行因又三一菩萨根本二佛子根本三诸佛本源并以会同前疏行因三句也。
○今初菩萨根本。
如是一心中 方便勤庄严 菩萨所应作
应当次第学
【注】即前经云行菩萨之道根本也。
○二佛子根本。
于学于无学 勿生分别想
【注】即前是大众诸佛子之根本。
○三诸佛本源。
是名第一道 亦名摩诃衍 一切戏论恶
悉从是处灭 诸佛萨婆若 悉由是处出
【注】即前诸佛之本源作此科释与疏前文校照会通义甚符合。
△三诫劝结归又二初诫劝二结归。
○今初诫劝。
是故诸佛子 宜发大勇猛 于诸佛净戒
护持如明珠 过去诸菩萨 已于是中学
未来者当学 现在者今学
○二结归。
此是佛行处 圣主所称叹 我已随顺说
福德无量聚 回以施众生 共向一切智
愿闻是法者 悉得成佛道
【注】归于涅槃三德佛道或曰此偈谁说释者有二一据我已随顺说即知是佛说也二云上句有圣主所称叹不应佛自称也盖是什师诵译时作此偈以为叹戒而言我者什师自谓也此戒既是圣主之所称叹我今依佛半月半月常说是戒云随顺说即顺圣主世尊之所说也今以经本不来难以考验更请详之藏疏解释止于前段流通尔时释迦已下长行及偈颂皆不解释荣钞云准下经本更有十行长行十四行偈颂一切经本皆悉有之今不释者缘此经文是经家叙致古德赞扬义非紧急略不释之今谓荣师无识之甚经家乃结集家若是经家故不释者前文稍有经家之辞例不释耶既是结集经家又安得与古德赞扬为类何不详之如此。
注菩萨戒经卷下(终)
No. 678-B
戒经诵习者多解释亦众而经疏抗行至于无疏之处其间所难晓者无以决释咨询与咸每欲以疏入经注释搜求诸家疏钞考详虽石壁藏疏各有注本又且不入天台阃域事相虽备理义未端今用智者疏为纲格注入经文之下兼采摘诸家钞记及石壁藏疏有事相可用义解优长者录而兼明贵乎诵习者展卷有疑滞处驻目之间顿然晓了不俟后时也戒经令半月布萨学佛者忽之不以为遵承而丧其良训实可嗟悯今得古本行布萨法式仍将四分所行参校录示于此伏望诸方有力量大人不忘佛训提唱宗乘遵禀习行庶使正教清规复振于季运与法界有情同游华藏直达道场者矣。
半月布萨法式
(白月十五日黑月大尽十五日即三十日也小尽十四日即二十九日也)。
一鸣钟集众
(众集已定同声说闻钟偈云)。
降伏魔力怨 除结尽无余 露地击犍椎
比丘闻当集 诸欲闻法人 度流生死海
闻此妙响音 尽当云集此
(偈毕即次第入堂各依坐位前合掌立)。
二作礼说布萨偈
(立定各展坐具三拜胡跪说偈)。
持戒清净如满月 身口皎洁无瑕秽
大众和合无违诤 尔乃可得同布萨
(偈毕𠬧坐具起各就座跏趺坐)。
三法事僧出众秉白行事
(用一人维那秉白四人行法事备香汤净水手巾二条列于拜席之前维那跪于中四人次第各出说偈)。
净水偈云。
八功德水净诸尘 灌掌去(上声)垢心无染
执持禁戒无阙犯 一切众生亦如是
香汤偈云。
香汤熏沐澡诸垢 法身具足五分充
般若圆照解脱满 群生同会法界容
四人起各执净水手巾行于大众维那起白槌。
四维那鸣槌曰众警念发愿
(即平声白不用唱)。
敬白诸佛子合掌志心听各随声作念此南阎浮提某州某伽某僧伽蓝所我本师释迦牟尼佛遗法弟子出家在家菩萨等自惟生死长劫乃由不遇无上慈尊今生若不发出离心恐还流浪故于是日同崇三宝渴仰大乘众共宣传菩萨戒藏以此功德资益龙天八部威光自在。
皇帝陛下圣化无穷太子诸王福延万叶师僧父母常保安宁随喜见闻宿障冰泮三涂四趣罪业雪销某等誓出娑婆与法界有情同生安养国(白竟鸣槌一下)。
五白未发心者出
(唱云)。
诸佛子谛听此菩萨戒藏三世诸佛菩萨同学众中未发菩提心未受菩萨戒者出(三唱毕鸣一下)。
五问持
(唱云)。
诸佛子谛听此中未发未受者已出汝等从今身至佛身于其中间能舍邪归正发菩提心断恶修善持菩萨戒行菩萨行否(众答云能行)。
六问小护
(唱云)。
诸佛子谛听众中谁小小者收护(三唱鸣一下)。
七问清净入
(唱云)。
诸佛子谛听外有清净大菩萨摩诃萨入(三唱鸣一下)。
八结问行筹 先行出家筹
诸佛子谛听众中小者已收护外有清净大菩萨已入内外寂静无诸难事堪可行筹广作布萨我菩萨比丘某甲为众行筹作布萨事众当一心念作布萨愿上中下座各次第如法受筹(从愿上中下座下三唱鸣一下行筹)大众受筹各念偈云。
金刚无碍解脱筹 难得难遇如金果
我今顶戴欢喜受 一切众生亦如是
九行在家筹
(唱云)。
诸佛子谛听次行在家菩萨筹(三唱鸣一下行筹)受筹偈如前。
十结唱筹数
(唱云)。
诸佛子谛听此一住处一布萨出家菩萨若干人在家菩萨若干人都若干人各于佛法清净秉持和合布萨上顺佛教中报四恩下为含识(各念阿弥陀佛)。
十一请上座说戒
(维那至上座前三礼平声白云)。
上座慈悲为众说戒(如上座自诵即默而许之或别差僧即平声白云)。
半月说戒坐次合当但以言辞浊钝恐恼大众众中有某菩萨能诵往彼告云为众说戒(维那即往彼僧前合掌问平声告云)。
上座告云为众说戒(众中有音声者请之作梵维那往其前问讯请之)。
十二请说戒
(鸣一下唱云)。
诸佛子谛听众差菩萨比丘某甲为众说戒梵音某甲戒师升高座。
十三戒师升座
(诵戒僧出众前具仪烧香展坐具三礼跪白云)。
我比丘某甲稽首和南敬白大众众差诵戒三业不勤恐有忘失愿同诵者指授(白已起升座)。
十四梵音
(诵戒僧升座已坐定鸣槌一下梵音僧唱)。
十五烧香散花
(行法事僧起行散花举偈云)。
散花庄严遍十方 散众宝花以为帐
散众宝花遍十方 供养一切诸如来
(维那于众前执手炉烧香跪唱举云)。
戒香定香解脱香 光明云台遍法界
供养十方无量佛 见闻普熏证寂灭
十六诵戒
(梵音声绝鸣一下)。
诵戒。
十七诵毕梵唱
(梵音僧唱云)。
处世界如虚空如莲花不着水心清净超彼岸稽首礼无上尊(或唱五通梵亦得)。
十八戒师礼谢
(诵戒僧下座于众前三拜跪白云)。
我比丘某甲稽首和南敬谢大众众差诵戒多不如法恼乱大众愿众慈悲布施欢喜。
十九三归
(大众起展坐具三礼维那鸣槌唱云)。
自归于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意。
自归于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自归于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上来说戒功德散沾法界和南圣众。
二十大众庆快
(拜已跪说偈云)。
诸佛出世第一快 闻法奉行安隐快
大众和合寂灭快 众生离苦解脱快
偈讫各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