卍续藏第 37 册 No. 0671 四十二章经疏钞


  No. 671-A 序

  圣人作。贤人述。而大道弘矣。如来说。菩萨论。而佛教盛矣。然而作者述者说者论者。为经为传为藏为典。几令学者望洋焉。佛氏马鸣作大乘论。先归真之博。后起信之约。龙树记华严经。先上本之详。后下本之略。不特为利钝诸根均其教泽。且可以总统真如圣凡一致矣。摩腾竺法兰之四十二章即此意也。盖当汉帝兆梦之后。法兰于月氏说法以三藏之汪洋五乘之浩瀚也。乃于十二部中。取四十二章。以为诸宗之纲领。东渡之舟航焉。其见性学道者性也。识自心原者相也。观灵觉即菩提者密也。不历诸位而自崇最者禅也。为四真道无作无为者。小乘之有宗大乘之空宗也。如一真地无不见知者。华严之法界法华之知见也。律宗则止恶行善也。净宗则达佛深理也。统摄诸宗。其有过于此者乎。云栖讲而未遂。凤山注而未详。今慈云伯亭法师为腾兰使行佛祖事。重为疏钞。显义则如珠现彩。分科则如光辨相。点睛出髓。当下释黏。缅思我
皇上诚孝
太皇太后懿旨。刊刻经藏。
裕亲王理其事。卿贰咸襄助之。(衢)忝与焉。今伯亭法师刊此疏钞。是体
圣意以广化。亦吾儒之能述释氏之能论者也。敢不为之序。以使欲通佛国者。得从流沙以达葱岭。拈茎草者。一阅疏钞。而作丈六金身耶。是为序。

  奉直大夫钦天监左监副邵泰衢拜题

  No. 671-B 四十二章经疏钞序

  六道之所以为凡者。欲而已矣。三乘之所以为圣者。道而已矣。是故狥道则升。贪欲则坠。然道之与欲。俱出吾心。心念道也。道理长而欲情消。心念欲也。欲情强而道理弱。则知自心之动念也。岂可以不识哉。吾佛出世。大事因缘。在于识自心。达佛理。断爱欲。修道行。以是正觉始成。即说三乘之教。鸡园初唱。便空二执之障。直指心源。广明理性。务在得中而守真。慎勿信意以思想。然后欲爱干枯。会其至道。心地澄清复于本有。是则此经说也。其功不亦大乎。经虽美矣。奈之何。自西天白马䭾来。优钵火中开后。竺法摩腾。最先译出。汉明帝缄之石室兰台。晋魏朝固兴像教。所宗尚者。皆余法门。而此一典。不能传布。唐宋及今。未见善本。亦未曾闻解此章者。犹秘之海藏龙宫。岂不惜哉。嗟夫。三藏十二部。皆佛语也。譬如食蜜。中边皆甜。何得举后遗前。弃本逐末。将此妙法。存而不论。虽欲从之。末由也已。予于坊间。偶得善本。遂乃禀云栖之遗训。随文注释。遵贤首之义门。悬演宗承。欲令微尘刹土。无非四十二章。欲不断而自断。恒沙世界。总为五百余言。道也证而自证。纵文身不到。闻熏处尽作法身。或浅智不解。疑信时亦成佛智。竺法之教光。于今犹放。摩腾之神变。厥后还彰。此述作之真实心也。略叙本致。普告后之览者。

  时
康熙庚申年九月重阳日灌顶行者续法题于慈云丈室

  No. 671-C 佛说四十二章经

  后汉 沙门迦叶摩腾竺法兰 同译

  初序分

  尔时世尊。既成道已。作是思惟。离欲寂静是最为胜。住大禅定。降诸魔道。当转法轮度脱众生。于鹿野苑中。转四谛法轮。度憍陈如等五人而证道果。

  复有比丘所说诸疑。求佛进止。世尊教诏。一一开悟。合掌敬诺而顺尊敕。

  二正宗分

  尔时世尊。为说真经四十二章。

  一出家证果章

  佛言。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当行二百五十戒进止清净。为四真道行。成阿罗汉。阿罗汉者。能飞行变化。旷劫寿命。住动天地。

  次为阿那含。阿那含者。寿终神灵。上十九天。证阿罗汉。次为斯陀含。斯陀含者。一上一还。即得阿罗汉。次为须陀洹。须陀洹者。七死七生。便证阿罗汉。爱欲断者。如四肢断不复用之。

  二达理崇道章

  佛言。出家沙门者断欲去爱。识自心源。达佛深理。

  悟无为法。内无所得。外无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结业。无念无作。非修非证。不历诸位而自崇最。名之为道。

  三割爱取足章

  佛言。剃除须发而为沙门。受道法者。去世资财。乞求取足。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慎勿再矣。使人愚蔽者。爱与欲也。

  四转恶成善章

  佛言。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何等为十。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杀盗淫。口四者。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意三者。嫉恚痴。如是十事。不顺圣道。名为恶行。是恶若止名十善行耳。

  五改过灭罪章

  佛言。人有众过而不自悔。顿息其心。罪来赴身。如水归海。渐成深广。若人有过。自解知非。改恶行善。罪自消灭。如病得汗渐有痊损耳。

  六忍恶无瞋章

  佛言。恶人闻善故来挠乱者。汝自禁息。当无嗔责。

  彼来恶者而自恶之。福德之气常在此也。

  七呵佛招祸章

  佛言。有人闻吾守道。行大仁慈。故致骂佛。佛默不对骂止。

  问曰。子以礼从人。其人不纳。礼归子乎。对曰归矣。佛言。今子骂我。我亦不纳。子自持祸。归子身矣。犹响应声。影之随形。终无免离。慎勿为恶。

  八害贤灭已章

  佛言。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哇不污天还从己堕。逆风飏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贤不可毁。祸必灭己。

  九守志会道章

  佛言。博闻爱道。道必难会。守志奉道。其道甚大。

  十助施得福章

  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欢喜。得福甚大。

  沙门问曰。此福尽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数千百人各以炬来。分取火去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十一举田较胜章

  佛言。饭凡人百不如饭一善人。饭善人千不如饭一持五戒者。饭持五戒者万不如饭一须陀洹。饭百万须陀洹不如饭一斯陀含。饭千万斯陀含不如饭一阿那含。饭一亿阿那含不如饭一阿罗汉。饭十亿阿罗汉不如饭一辟支佛。饭百亿辟支佛不如饭一三世诸佛。饭千亿三世诸佛不如饭一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

  十二尊亲显孝章

  佛言。凡人事天地鬼神。不如孝其二亲。二亲最神也。

  十三详难勉行章

  佛言。人有二十难。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弃命必死难。得睹佛经难。生值佛世难。忍色离欲难。见好不求难。有势不临难。被辱不瞋难。触事无心难。广学博究难。不轻未学难。除灭我慢难。心行平等难。不说是非难。会善知识难。见性学道难。随化度人难。对境不动难。善解方便难。

  十四守导净命章

  沙门问佛。以何因缘得知宿命。会其至道。佛言。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断欲无求。当得宿命。

  十五行善志大章

  沙门问佛。何者为善。何者最大。佛言。行道守真者善。志与道合者大。

  十六忍力心明章

  沙门问佛。何者多力。何者最明。佛言。忍辱多力。不怀恶故。兼加安健。忍者无恶。必为人尊。心垢灭尽污无瑕秽。是为最明。未有天地逮于今日十方所有。无有不见无有不知无有不闻。得一切智。可谓明矣。

  十七澄浊见道章

  佛言。人怀爱欲不见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揽之。众人共临。无有睹其影者。人以爱欲交错。心中浊兴。故不见道。汝等沙门。当舍爱欲。爱欲垢尽。道可见矣。

  十八灭暗存明章

  佛言。夫见道者。譬如持炬入冥室中。其冥即灭而明独存。学道见谛。无明即灭而明常存矣。

  十九无相会真章

  佛言。吾法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会者近尔。迷者远乎。言语道断。非物所拘。差之毫𨤲。失之须臾。

  二十观觉得道章

  佛言。观天地念非常。观世界念非常。观灵觉即菩提。如是知识。得道疾矣。

  二十一推我成空章

  佛言。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

  二十二求名危身章

  佛言。人随情欲。求于声名。声名显著。身已故矣。贪世名常而不学道。枉功劳形。譬如烧香。虽人闻香。香之烬矣。危身之火而在其后。

  二十三贪财招苦章

  佛言。财色于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儿䑛之则有割舌之患。

  二十四系妻溺泥章

  佛言。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情爱于色。岂惮驱驰。虽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

  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罗汉。

  二十五恋色亡道章

  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

  二十六欲损道益章

  佛言。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天神献玉女于佛。欲坏佛意。佛言。革囊众秽。尔来何为。去吾不用。天神愈敬。因问道意。佛为解说。即得须陀洹果。

  二十七逆觜顺性章

  佛言。夫为道者。犹木在水寻流而行。不触两岸。不为人取。不为鬼神所遮。不为洄流所住。亦不腐败。吾保此木。决定入海。学道之人。不为情欲所惑。不为众邪所娆。精进无为。吾保此人必得道矣。

  二十八疏意远色章

  佛言。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慎勿与色会。色会即祸生。得阿罗汉已。乃可信汝意。

  二十九正念待女章

  佛言。慎勿视女色。亦莫共言语。若与语者。正心思念。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华。不为泥污。想其老者如母。长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应当谛观。彼身何有。惟露秽恶盛诸不净。生度脱心。息灭恶念。

  三十趣道避欲章

  佛言。夫为道者。如被干草。火来须避。道人见欲。必当远之。

  三十一患淫断心章

  佛言。有人患淫不止。欲自除阴。佛谓之曰。若使断阴。不如断心。心如功曹。功曹若止从者都息。邪心不止断阴何益。佛为说偈。欲生于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静。非色亦非行。佛言。此偈是迦叶佛说。

  三十二离爱绝忧章

  佛言。人从爱欲生忧。从忧生怖。若离于爱。何忧何怖。

  三十三坚心得果章

  佛言。夫为道者。譬如一人与万人战。挂铠出门意或怯弱。或半路而退。或格斗而死。意若无惧。或得胜而还。沙门学道。应当坚持其心。精进勇锐。不畏前境。破灭众魔而得道果。

  三十四处中证理章

  沙门夜诵迦叶佛遗教经。其声悲紧。思悔欲退。佛问之曰。汝昔在家。曾为何业。对曰爱弹琴。佛言。弦缓如何。对曰不鸣矣。弦急如何。对曰声绝矣。急缓得中如何。对曰诸音普调。

  佛言。沙门学道亦然。心若调适。道可得矣。于道若暴。暴即身疲。其身若疲。意即生恼。意若生恼。行即退矣。其行既退。罪必加矣。但清净安乐道不失矣。

  三十五去垢成行章

  佛言。如人锻铁。去滓成器。器即精好。

  学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净矣。

  三十六举胜显准章

  佛言。人离恶道得为人难。既得为人去女即男难。既得为男六根完具难。六根既具生中国难。既生中国值佛世难。既值佛世遇道者难。既得遇道兴信心难。既兴信心发菩提心难。既发菩提心无修无证难。

  三十七忆戒得果章

  佛言。佛子离吾数千里。忆念吾戒。必得道果。在吾左右。虽常见吾。不顺吾戒。终不得道。

  三十八知命了道章

  佛问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数日间。佛言子未知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饭食间。佛言子未知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呼吸间。佛言善哉。子知道矣。

  三十九学佛信经章

  佛言。学佛道者。佛所言说皆应信顺。譬如食蜜。中边皆甜。吾经亦尔。其义皆快。行者得道矣。

  四十尽恶圆觉章

  佛言。沙门行道。应渐拔去爱欲之根。

  譬如摘悬珠者一一摘之。会有尽时。恶尽自得道也。

  四十一出欲免苦章

  佛言。夫为道者。如牛负重行深泥中。疲极不敢左右顾视。出离淤泥乃可苏息。沙门当观情欲甚于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

  四十二视法了幻章

  佛言。吾视王侯之位如过隙尘。视金玉之宝如瓦砾。视纨素之服如敝帛。视大千世界如一诃子。视阿耨池水如涂足油。视方便门如化宝聚。视无上乘如梦金帛。视佛道如眼前华。视禅定如须弥柱。视涅槃如昼夕寤。视倒正如六龙舞。视平等如一真地。视兴化如四时木。

  三流通分

  诸大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No. 671

  佛说四十二章经疏钞卷第一

  清 浙水慈云灌顶沙门 续法 述

  △释此一经。大分为二。初叙义门二。先略标。

  将解此经。文分二章。初悬叙义门。次随文疏钞。前有六义。一教起所因。二藏乘时摄。三教义分齐。四所被机宜。五能诠体性。六宗趣通局。

  将下通序也。前下别开也。初句标。一下列。此例起信疏旨。略开六门耳。夫圣人说教。必有因缘。故先辩教因。因缘既兴。有所起教。于藏乘分。何种所摄。故次约藏摄。藏乘时分。虽知其摄。于五教义。判归何教。故三显教义。已知教义深广。未审被何根器。故四明被机。既知教义普被诸机。未识能诠何为体性。故五论教体。能诠文义。已知该罗。所诠宗旨。通局若何。故六示宗趣。此即六义之生起也。

  △次详释六。初起因。

  初教因者。谓如来出现。非以一缘非以一事。譬如须弥山王。不以无事及小事缘令得振动。今经兴起。亦复如是。具多因缘。一为欲令在家者改过迁善故。二为欲令出家者速超生死故。三为欲令权乘者不迷圆实故。四为欲令断欲爱轮回根本故。五为观尘界无常苦空故。六令悟根身无我不净故。七欲示修诸行不空沉寂故。八为欲知幻空不着法相故。九为欲令明心性达佛深理故。十为欲令守真常疾得道果故。

  初句标牒。谓下释义二。先总。如来等引华严出现文。非一缘一事者。如酬因应请显理度生也。譬如等引智度论文。以喻证上法也。今下合也。一下次别。佛未出时。凡夫造诸恶逆。外道起诸邪见。迷昧六尘。沉沦于四趣之中。缠绵五盖。没溺于三途之下。及佛降灵。说此妙典。能令凡外。不起邪非。罪灭福生。离苦得乐也。下云。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改恶行善。罪自消灭。又云。被辱不瞋难。不说是非难。忍辱多力。不怀恶故。忍者无恶。必为人尊(如四五六七八章等)。二下。虽解在家多诸罪累。剃除须发而为沙门。未得离生脱死之方。宁有超凡入圣之路。佛说此经。能令戒七支登四果。知人命呼吸间。一心学道而已。下云。如牛行淤泥中。疲极不敢回顾。急走出之。方可苏息(如一二三三十八四十一章等)。三下。权乘者。即三乘五乘等人也。未闻经前。菩萨则退大向小。二乘则沉空滞寂。人天则享福受乐。既闻经后。人天也愿超三界。下云。得罗汉乃可信汝意(二十八章)。视大千如诃子(四十二章)。二乘也回小向大。下云。发菩提心难(三十六中)随化度人难(十三中)。菩萨也会权归实。从因趣果。下云。知识灵觉即是菩提。得道疾矣(二十章。总证也)。又云。佛涅槃如夕寤。无上乘如梦金(四十二章。别证会渐归顿)。又云。喜助人之施道。得福还有尽不。佛言。如一炬火然百千炬。火尽不耶(十章。会偏归圆)。则知开悟权教五乘者。无越此经矣。四下。一切众生。皆以淫欲而正性命。是故欲为轮回之本。楞严云。想爱同结爱不能离。则诸世间父母子孙相生不断。是等则以欲贪为本。十住断结经云。是时座中有四亿众。自知死此生彼牵连不断。欲为之源。今说此经。初后皆明断爱离欲去淫远色为得解脱之本。爱心不除尘不可出。下云。慎勿视女色。亦莫共言语。又云。当观欲情。甚于淤泥等(前后共十九章)。五下。六尘色境。如幻泡影。三界火宅。八苦交煎。凡外不了执真常乐。起诸惑业。轮转不休。故说此经令悟无常。下云。观天地非常。世界非常(二十中)。又云。视王位如隙尘。宝玉如瓦砾。纨素如敝帛。兴化如四时(四十二中)。

  净名云。所见色与盲等。所闻声与响等。所嗅香与风等。所食味不分别。受诸触如智证。观诸法如幻化。楞严云。见闻如幻翳。三界若空华。华严云。住于梦定者。了世皆如梦。则尘界苦空。岂可贪恋耶。六下。一切男女身分。皆有无量过患。贪欲之狱恒为烦恼系缠。臭秽之坑常被诸虫唼食。似行厕而五种不净。若漏囊而九孔常流。嗔恚毒蛇起害心而戕慧命。愚痴罗刹执我见而啖智身。不坚似芭蕉水沫。无常如𦦨影电光。虽灌吞而反作冤仇。每将养而罔知报恩。犹恶贼而举世皆嫌。类死狗而诸贤并弃。奈何凡迷。从无始来。执身为我。因宝我故。贪求名利欲荣益我。忿恨违情恐侵损我。非理计较展转相续。若能常观此身本来无我不净。即三毒自灭。三界自离也。下云。当念身中四大无我(二十一中)等。又有贪女色者。不知罗衣罩了脓囊。锦被遮却屎尿桶。簪华草于腥臊头上。带麝香于臭皮袋畔。外假粉涂。内惟虫聚。鲍肆厕孔。粪丸疮疱。犹如彩画瓶中多盛脓血粪秽。亦如西域尸陀林树。果如初生孩子色甚鲜白。须臾堕在地上胀烂臭秽。女身亦尔。鯹膻垢恶。如何迷昧汉尚逞风流。却似厕虫乐粪。蒙懂郎犹生颠倒。好像青蝇逐臭。眼前图快活不及一时。身后受苦报经历多劫。纵使妻儿相惜无计为君。假饶骨肉满前有谁替汝。佛说此经。令离女色。大患莫切于有身。大苦莫甚于有欲。是故见诸女身。当作粪囊行厕脓袋䖝窟观。恶疮秽器火抗华箭观。无底枯井观。杻械枷锁观。痨病痈毒死尸䏺胀观。髑髅骨锁火烧归尘观等。若能如是。自然出离五欲成证四果也。下云。于色不舍如刀上蜜。有割舌患(二十三中)。又云。系于妻子甚于牢狱。情爱于色。投泥自溺(二十四中)。无能为道(二十五)。执炬烧手(二十六)。祸殃横生(二十八)。种种忧怖(三十二)等。是则无我观为破身见之本。不净观为断色贪之根。求道者可不修欤。七下。欲阶圣位。须修妙行。万行不修诸位徒设。拨无因果堕于断见外道。毕竟寂灭同于偏空二乘。今则持七支戒进四真道。一取足(三)行善(四)悔过(五)孝亲(十二)明大力(十五六)灭众魔(三十三)发菩提心(三十六)方便化度(十三)此即入于大乘者也。

  八下。根身器界。生灭万变。总是水中月影。空里花光。圣人了知虚妄无取舍心。所以随处自在得大安乐。凡夫于此执以为实。爱憎取舍烦恼炽然。因惑造业。因业受苦。皆由不能识破而已。譬如两人。同观水中之月。愚者妄谓实月欲图捞取费力懊恼。智者了知虚妄袖手安坐快乐自在。永嘉集云。心与空相应。讥毁赞誉何忧何喜。身与空相应。刀割香涂何苦何乐。依报与空相应。施与劫夺何得何失。今教兴也。正令知幻。以般若照五蕴皆空。聚沫之色既虚。水泡之受何有。阳𦦨之想非实。芭蕉之行唯空。幻识倏尔无依。空大湛然不动穷四大根本。性相尚无。则六根枝条影响奚有。身见既不立。妄境又无从。理穷于此。人法俱空。见五阴中无有主宰。即人空慧。见六根上皆如幻化。即法空慧。下云。内无所得。外无所求(二中)。触事无心。对境不动(十三)。念无念念。行无行行(十九)。无修无证(三十六中)。如化如梦等(四十二中)。九下。此心凡圣之宅根境之原。凡愚执作阿赖耶识。成生死苦恼之因。圣者达为如来藏心。受涅槃常乐之果。众生随情执重。不信有如来藏。念念昧如来法界之性。步步造众生业果之因。恶业日新。苦缘无尽。于安隐处生衰恼心。向解脱内成系缚果。受𦦨口针喉之体。经劫而饥火焚烧。作披毛戴角之身。触目而网罗萦绊。或堕无间狱。抱剧苦而常处火轮。或生修罗宫。起斗诤而恒雨刀剑。或暂居人界。刹那而八苦交煎。或偶处天宫。倏忽而五衰陷坠。长沉三障。不出四魔。皆为不知如来藏心。遗失唯识妙性。背真慈父。佣赁外方。舍大智王。依投他国。是以诸佛惊入火宅。说三乘教。引导众生。出离三界。开悟之方唯在明心。心有大小。理有浅深。明六识心性。达我空真如理。成小乘教果。明八识心性。达法空真如理。成大乘分教果。明无生心性。达二空真如理。成大乘始教果。明如来藏心性。达依言不空真如理。成大乘终实教果。明自觉境智心性。达离言真如理。成一乘顿教果。明圆融无尽心。达一真法界真如理。成一乘圆教果。如此理性一通。自可从凡夫而圆妙觉矣。下云。识心达本(一章)。达佛深理(二章)。观灵觉即菩提(二十中)。又云。心如功曹(三十一中)。学道应当坚持其心(三十三中)。心若调适道可得矣(三十四中)。十下。一切尘境。皆从识变。无尽诸法并逐想生。离识无尘。离想无法。如此明达。顿悟前非。杌见鬼空。蝇消蛇想。终不更待空里之华将期结果。取梦中之物拟欲牢藏。遂乃静虑虚襟。若凌空之逸翮。随缘养性。犹纵浪之虚舟。毕故不造新。契真而合道。故楞严云。以诸众生从无始来。循诸色声逐念流转。曾不开悟性净妙常。不循所常逐诸生灭。由是生生杂染流转。若弃生灭。守于真常。常光现前。根尘识心应时销落。则汝法眼应时清明。云何不成无上知觉。下云。守志奉道。其道甚大(九章)。又云。净心守志可会至道(十四中)。又云。学道之人。不为情惑。不为邪娆。精进无为。吾保此人必得道矣。准知居之切时。循常守真。不起妄念。乃是修证之要门也。

  此十因中。前三约人。后七约法。四五六小教义也。七相宗。八空宗。九终教。十顿教。又后二兼圆教义。若序其生起者。如来说经。专为度生。生可愍者莫于凡外。故初为在家。令其染者净耳。二所以染转净者。欲其出三界火宅家故。三既得超凡入圣。为欲回小向大。会三归一故。四五性等人出二死者。必有断绝轮回法故。五欲断爱根。应观尘界苦空。六出三界苦。须悟根身无我。七欲得二空。当修二无我观六度万行。八虽常行行度生。而不住于法相。九欲不著相。在于明心。十若使明心达理。须当净意守真。又由守真得道。所以令在家改过。出家超生。如此始终钩锁不断。故此教兴有多缘也。

  △二藏摄。

  二藏摄者。三藏之中契经藏摄。二藏之内声闻藏摄。于五乘中后三乘摄。十二分教长行文摄。于三时中转照初转时摄。十化仪门随机不定门摄。

  二下。标章门。三下释义相五。初藏摄三藏者。谓经藏律藏论藏也。于三学中。经诠定学。律诠戒学。论诠慧学。契经者。契理契机之经也。而云摄者。以此经中。佛自直说四谛观。无我观。无常观。菩提观。乃至对境不动。心行平等。守真合道。定如须弥。故是契经藏摄。诠定学也。下云。吾经亦尔其义皆快。亦兼律论少分。下云。忆念吾戒必得道果。兼律义也。又问答人命在几间。兼论义也。二藏者。谓声闻藏菩萨藏也。此经正为二乘。傍化菩萨。故无菩萨在会。而云观菩提视佛道。亦是引摄小乘回向于大乘也。故是声闻藏摄。约兼亦可菩萨藏摄。发心度人。大乘义也。于下。二。乘摄。五乘者谓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五乘也。人则三归五戒。天则十善八定。声闻四谛法门。缘觉十二因缘。菩萨六度二果。今此经中。谈四果。度众生。视涅槃。守一真。不说归戒禅善。故非人天。乃是后三摄也。十下。三分摄。十二分者。一长行。二重颂。三授记。四孤起。五因缘。六无问自说。七本事。八本生。九方广。十未曾有。十一譬喻。十二论议。长行摄者。始从尔时世尊成道。终至比丘欢喜奉行。皆属长行文义。无有重颂等故。略兼自说譬喻论议。四十余章。不待请问。自说也。磨镜。澄水。炬室。蜜刀等。譬喻也。问命道。答明力。商火善。较琴道。论议也。于下。四时摄。三时者。谓先照时转照时还照时也。初转摄者。盖转照中又开三时。一初转时。如日出已自下转上也。次中转时。如日升已自东转西也。三后转时。如日暮已自上转下也。今此一经。即在鹿野苑中。度五比丘之后而说。故属初转非中后也。问。若尔。何以通大乘耶。答。以一时会不唯局一小乘教故。密迹力士经说。佛初成道竟。七日思惟已。即于鹿园中为转法轮。广益三乘众。得大小等果。大品经云。佛初在鹿野。转四谛法轮。无量众生发声闻心。无量众生发独觉心。无量众生发菩提心。行六度等。

  十下。五仪摄。华严疏钞化仪有十。一本末差别门。二依本起末门。三摄末归本门。四本末无碍门。五随机不定门。六显密同时门。七一时顿演门。八寂寞无言门。九该通三际门。十重重无尽门。不定摄者。以此经义。随闻一章一句各各异解不同。如云识自心源。达佛深理。悟无为法。亦有人小乘者。或有成相宗者。又有会实教者。如云心不系道。亦不结业。无念作。非修证。不历诸位而自崇最。或有悟偏真者。亦有解无相者。复有住顿教者。余诸文言。例此可知。故下喻云。譬如食蜜中边皆甜。则十门内不定摄矣。亦可兼差别门无碍门中。显了三乘通益三机一分之义。下云。饭一罗汉不如饭一支佛。饭一支佛不如饭一诸佛等。

  △三教义。

  三教义者。分别分齐。开为二门。一约教诠法通局显分齐。教类有五。

  一小教。唯谈人空故。二始教。但明法空故。亦名分教。但说法相故。三终教。复说中道故。亦名实教。多谈法性故。四顿教。唯辨真性故。五圆教。直谈法界故。初一小乘。二三大乘。四五一乘。

  若将此经显分齐者。正属小乘教。下云。世界非常。四大无我。为四真道。成四向果。亦可兼通余四教。发菩提心。随化度人。分教义也。无修无行。会者近尔。始教义也。觉即菩提。得道甚疾。终实义也。识自心源。不历诸位。顿教义也。经如食蜜边中皆甜。圆教义也。二约法生起本末显分齐。法相亦五。

  初唯一心为本源。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心则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即华严明一真法界心也。圆教齐此。

  二依一心开二门。一者心真如门。所谓心性不生不灭。即顿教分齐也。始教中空义。亦是密说此门。以空宗人不知如来遣相处以为显真性。故非彼分。二者心生灭门。谓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所谓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为阿梨耶识。即终教分齐也。分教中识义。亦是密说此门。以相宗人不知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故非彼分。三依后生灭门明二义。一者觉义。谓心体离念。等虚空界。二者不觉义。谓不如实知真如法一故。即破相宗。齐此觉义。以为返本还源之地。以彼宗未明真空相即真如心性。故说诸法无不是空。纵有一法胜涅槃者。我亦说为如幻如梦。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离念相者即是法身。依此法身说名为觉。故空宗诠法。唯齐觉义。

  四依后不觉义生三细。一业相。二转相。三现相。即唯识宗齐此业相。以为诸法生起之本。以彼宗未明此三细等与真如同以一心为源。故说真如无知无觉。凝然不变。不许随缘。但说八识生灭。纵转成四智。亦唯是有为。不得即理。故相宗诠法唯齐业识。

  五依后现相生六粗。一智相。二相续相。法执也。三执取相。四计名字相。我执也。五起业相。六业系苦相。小乘教明唯齐第三。但断我执。未证法空故。人天乘教唯齐第五。但知善恶业相。不识二执惑故。下云。识心达本。无上一真。即一心也。心不系道。亦不结业。即真如也。心中浊兴。心如功曹。即生灭也。言语道断非物所拘。会者近尔迷者远乎。即觉不觉义也。欲生于汝意。意以思想生。即三细也。邪心不止断阴何益。智相续义。人随情欲求于声名。取名字义。勿与色会会即祸生。业苦相义。即六粗也。是知此经。具诠本末矣。

  三下标章。分下释义。先总列。

  一下。次别明二。初教唯人空者。少说法空故。但法空者。未尽大乘不空理故。但法相者。有不成佛。未尽大乘法性理故。说中道者。谈缘起无性之理。拣非空宗无相。不说妙有也。多法性者。无性阐提悉当成佛。方尽大乘法性之理。拣非唯识多谈法相少及法性也。唯真性者。拣非终教犹带法相说也。谈法界者。性海圆融。缘起无碍故。初一下。依教明乘也。若将下。以教判经也。正属小者。四十章中明小多故。如云。佛为解说得须陀洹。透得此门出尘罗汉。得罗汉已可信汝意。此等皆小义也。二下。次法。依起信论所诠染法。从本起末。略开五重也。即华严下。所宗虽四法界统唯一真法界故。行愿钞云。一真法界。即诸佛众生本源清净心也。(文)密说此者。顿之离言绝相。正为显真如中体性。故于此门名为显了正说。始之离言绝相。但为明真如上空相。故此称名密意傍说。原人论解云。破相义通两势。若取破相明空为大乘初门。合入始教。即当觉义。若取破相愿性。即属顿教。当真如门。长水记云。此真如门说心性不生不灭。乃至绝言绝虑。故是显谈。心经谓诸法空相。即是真如之相。虽明其相。而不克显真如体性。故云密说。

  (文)二者下。原人论解云。论文于此作两重能所依。初重以如来藏为所依总相。生灭不生灭二义为能依别相。不生灭心即真如。属前顿教。生灭心即根本无明。属后始分教。真妄和合边正属此终教也。第二重以赖耶识为所依总相。觉不觉二义为能依别相。由前不生灭真心故有觉义。觉义者。是真如气分故。属后始教。由前生灭妄识。故有不觉义。不觉义者。是无明气分故。属后分教。二义未分已前。属此终教。(文)故云阿梨耶识即终教分齐也。终教显如来藏中心性。故称显了正说。分教但明如来藏中识相。故于此门名密说也。长水记云。分教虽说赖耶。而不说是藏性所成。今说性成。故非彼分。密严经云。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恶慧不能知藏即赖耶识。(文)三下。约生法。先标。一下。后释。论云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说名为觉。所言不觉义者。谓不如实知真如法一故。不觉心起而有其念。则知悟离念相。便名为觉。迷离念相。便名不觉。故是空宗齐也。即破相下。显分齐。

  返本还源地者。论云。依本觉故而有不觉。依不觉故说有始觉。何以故。本觉义者。对始觉说。以始觉者即同本觉。又以觉心源故名究竟觉。不觉心源故非究竟觉。疏曰。以始觉同本觉故则无本觉。平等平等。离言绝虑。尚无始本之殊。况有三身之异。是故佛果圆融。翛然无寄(文)。问。此觉义与前真如门何别。答。前真如门但明心体不变。此门觉义但显染中净相(本觉)。及反流(始觉)还源(究竟觉)。故有显性空相之不同也。以彼下。出所以。问。云何起信疏中无此一段文耶。答。有二意。一疏主以离言破相。显真如义同。故于真如门中便预判云。始教空义亦密说此。令人会通也。觉义中不释者。既上二门中。判始分二教密说非分。下三细内。配分教唯识。则二觉义中显说始教真空。义例自可知也。故阙略之。原人论解主。以显性明空义别。故判真如门属性宗顿教。觉义属始教空宗。恐人混滥也。此师解释。不唯开人法眼。而且得疏深意。故特称之。二疏主原本或有。圭山删本去之。未可知也。今准上下文义。不妨重为配释。四下。约法生起。对后事识六粗。名为三细。业相。赖耶自证分也。转相。能缘见分也。现相。所缘相分也。即唯识下。显教分齐。彼说诸法生起。但依赖耶以为其本。故名此识为总报主。一切种子根身器界。皆此识变。仍独说此以为所熏。熏成种已。后起现行。皆依此识。故云生起本也。以彼下。出其缘由。彼宗未说一心为生灭真如二门之源。以留在终教说故。若尽说之。权实何分。故说等者。以不知真如即心。故说体无知觉。坚如玉石。不可受熏。既非熏性。焉能随缘。由是但执真如不变不随缘也。但说等者。既不许真如随缘成诸染净。故说赖耶为生灭本。由是明法生起。但齐业相。根本既唯生灭。成智亦是有为。然理是无为。安得与之相即。如镕金范土。各成其器。故云不得即也。智相俱生法执。相续分别法执。执取俱生我执。计名分别我执。上四皆惑道也。起业业道也。系苦苦道也。

  齐第三者。菩萨始能断法执障。故不至二。

  齐第五者。二乘方知业从何生。故不至四。下云下。引文证。欲生等者。起信云。意有五种。一业识。二转识。三现识。四智识。五相续识。依此五意。转生意识。随事攀缘。分别六尘。名为意识。故云欲生于意也。论又云。言不觉者。谓不如实知真如法。以有不觉妄想心故。故云意以想生也。余易可知。

  △四被机。

  四被机者。机开三门。

  一三聚。此经正为正定及不定聚。下云。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罗汉。兼为邪定作远因缘。二四乘。正为三乘人。令其成菩提。兼为一佛乘。令增长妙行。下云。观世界念非常。观灵觉即菩提。又云。视方便门如化。视无上乘如梦。三五性。正被三乘不定性人。下云既得遇道兴信心难。既兴信心发菩提心难。既发菩提心无修无证难。兼被一类无种性人作远因缘。下云。天神献玉女于佛。因问道意。佛为解说。即得初果。

  则知一切众生无非为所被也。

  四下牒门。机下释相。

  一下正定。三乘性也。邪定凡外种也。无正知决择不拨无因果。名不定也。正为正定者。下文俱云学佛道者。或云夫为道者。不定。如疏引。邪定作远缘者。如下谓恶人骂佛。佛默不对。恐祸归身慎勿为恶等。二下。四乘者。谓声闻小乘。缘觉中乘。菩萨大乘。最上一佛乘也。观世界非常等者。小乘下智。观苦空无常。得声闻菩提。中乘中智。观因缘生灭无常。得缘觉菩提。大乘上智。观诸法如梦幻泡而无常。得菩萨菩提。一乘上上智。观一切法刹那无常空无生性。得佛菩提。楞伽云。一切法不生。我说刹那义。初生即有灭。不为愚者说。又云下。方便三乘也。无上一乘也。

  三下。既得等证三乘不定。既发等证一乘性人。

  天神。六欲中魔天也。则知下。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得作佛。故尽为机。不同相宗唯被菩萨性及不定性也。

  △五能诠。

  五能诠者略作四门。

  一随相门又五。一名句文身体。二音声言语体。三通取四法体。上三皆能诠。四通摄所诠体。下云。佛所言说其义皆快。五诸法显义体。下云。视世界如一诃子。视兴化如四时木。二唯识门。前五教体。皆是自识之所变故。下云。识自心源。达佛深理三归性门。此识无体。唯真如故。下云。识心达本。解无为法。法无念修。言语道断。四无碍门。谓前三门理事心境。同一缘起混融无碍。下云。譬如食蜜中边皆甜。吾经亦尔。

  准此教体。通摄四门也矣。

  五下标门。略下释义总也。

  一下别也。随相者。约六尘境相以出体也。名诠诸法自性。如名色名心等。句诠诸法差别。如言形色显色真心妄心等。文即是字。为性别二所依止故。音声体者。音声实也。名等假也。离声无别名等。摄假从实故。通取四者。名等是声上屈曲假相。音声是名等实体。唯声则不能诠表。唯名等则无自体。今兼四法。是以假实体用兼资也。所诠义理也。若不诠义。教文何用。若无声文。理从何显。经云。文随于义。义随于文。文义相随。乃成教体。下云下。上句证前能诠为体。下句证今所诠为体。诸法显义者。谓遍六尘境。总有生解义。悉为教体。如光明香饭等。唯识者。谓说者净识所现文义为增上缘。令闻者识上文义相现故。达理者。上唯明境。此则显心。较前为深也。无为。真如性也。心之体故。无碍者。约三门无碍以出体也。理性也。心识也。事境相也。心境理事交彻相摄。故云无碍。约教。初门小。二门始。三门终顿。四门圆也。

  △六宗趣。

  六宗趣者。先总辨诸宗宗途有六。一随相法执宗。即小乘诸师。依阿含缘生等经。造婆沙俱舍诸部论等。二唯识法相宗。即无著天亲。依方广深密等经。造瑜伽唯识论等。三真空无相宗。即提婆清辨。依般若妙智等经。造中观百论等。四藏心缘起宗。即坚慧马鸣。依胜鬘涅槃等经。造宝性起信论等。五真性寂灭宗。即马鸣龙树。依楞伽般若等经。造真如三昧智度论等。六法界圆融宗。即龙树天亲。依华严等经。造不思议十地论等。今此经宗。当其初一门也。次别明此经。有总有别。总以断欲去爱识心达理为宗。悟入无为超证菩提归无所得为趣。别有五对。一教义对。崇教说为宗。会义意为趣。如天神献女。因问道意。佛为解说。即得道果等。二事理对。举事相为宗。显理性为趣。如云。欲从于意思想生。二心寂静非色行等。三境智对。缘理境为宗。观智行为趣。如云。行道守真者善。志与道合者大。心垢灭尽。净无瑕秽。得一切智。四修证对。修成贤为宗。证入圣为趣。如云。学道见谛。无明即灭等。五因果对。历因位为宗。克果德为趣。如云。既发菩提心无修无证难。心若调适。清净安乐。道可得矣。此五是从前起后。渐渐相由者也。

  六下章门。当部所崇尚者曰宗。宗旨之所归者曰趣。先下义相。诸宗者。通指大小乘宗一切经论也。小有二十部异。大有性相空宗。随相法执者。谓一切我法中。起有无执故。唯识法相者。谓一切诸法皆唯识现故。真空无相者。谓一切诸法。皆空无相故。藏心缘起者。谓一切诸法。唯是真如随缘。具恒沙性德故。真性寂灭者。谓相想俱绝。直显性体故。法界圆融者。谓无尽法界。如因陀罗网。主伴重重普融无碍故。然此六宗。后胜于前。初一小乘教。后四大乘。二即相宗分教。三即空宗始教。四终教。五顿教。六圆教俱性宗。又教与宗互有宽狭。宗则一宗容具多经。随何经论皆此宗故。教则一经容有多教。若局判一经以为一教。则抑诸大乘矣。当初一者。正破二乘情执。令其回小向大。菩萨不预会故。依大疏分。合二十部为六宗。一我法俱有。二法有我无。三法无去来。四现通假实。五俗妄真实。六诸法但名。前四宗唯小乘。后二义通大乘。今当第五六也。别下。教说者。即四十二章也。义意者。文下必有义故。若无所诠之义。则同乎篇韵。殊无意况矣。如天下。解说教也。道意义也。又云。佛所说经其义皆快。二下事理。义所具者。如下。上句证事。下句证理。又如举弹琴弦急缓。事也。显身心疲暴暴中。理也。三下。境智。理内出者守真。境也。与合。智也。心垢净。境现证也。一切智。智发得也。又云。观天地念非常等。四下。修证。随智起者。小则资加为贤。四果为圣。大则住行向为贤。十地等为圣。如下。学道贤也。见谛圣也。大小乘俱通。又云。观灵觉即菩提。视佛道如眼华。五下。因果证中成者。小则四向已下为因。四果无学为果。大则等觉已下为因。妙觉佛位为果。如下。初句证因。次句证果。心若二句因。道句果也。又云。得罗汉已可信汝意。得一切智可谓明矣。视无上如梦。视涅槃如窹。从前起后者。谓有教义。然后有理事。而境智又从理事生。故曰相由。以要言之。不出教理行果。亦可教义宗理事趣。理事义宗。境智修证趣。亦可翻后向前以明宗趣。举因果为宗。修证智为趣。修证智宗。达理事教义为趣。亦是相由义也。

  △二随文注三。初题目。

  佛说四十二章经

  【疏】佛者梵语。具云佛陀。此云觉者。谓觉了真妄性相者也。觉有三义。一自觉。我空。拣异凡夫。二觉他。法空。拣异二乘。三觉满。俱空。拣异菩萨。即本师释迦牟尼佛也。说者。悦也。四辩宣演。悦所怀故。教颁佛口。畅彼机心。以教合机。故称佛说。拣非余四人所说也。

  章。篇也。条也。所说法门。约有四十二篇四十二条。表二乘回小向大。大乘转权成实。超历四十二重位也。经者。梵语修多罗。此云契经。契谓契理契机也。经谓贯摄常法也。

  【钞】先随相释分四。初能说佛。觉了真妄性相者。妄小教。真终教。相始教。性顿教。真性妄相融通交彻圆教觉此五者。始名佛也。

  觉有下。复有三觉。一本觉。二始觉。三究竟觉。初则全觉全迷。中则觉而未尽。末乃无所不觉。今指后一觉也。又离心名自觉。离色名觉他。俱离名觉满。三觉俱圆。故曰佛为自他觉满之者。说下。二正明说。四辨。法义词乐说也。中论云。佛依二谛。为众生说。词法二无碍智。以世智差别说。乐说义无碍智。以第一义智善巧说。悦所怀者。得机而说。畅本怀故。教颁下。上离释。此合释也。拣余四者。说通五人。一佛。二菩萨。三天。四仙。五化人。今是佛口亲宣。不同后四人说经也。章下。三所说法。四十二章者。如汉高祖之约法三章也。若陈列之。一出家证果章(佛)。二达理崇道章(佛)。三割爱取足章(佛)。四转恶成善章(佛)。五改过灭罪章(佛)。六忍恶无瞋章(佛)。七呵佛招祸章(佛)。八害贤灭己章(佛)。九守志会道章(佛)。十助施得福章(佛)。十一举田较胜章(佛)。十二尊亲显孝章(佛)。十三详难勉行章(佛)。十四守道净命章(沙)。十五行善志大章(沙)。十六忍力心明章(沙)。十七澄浊见道章(佛)。十八灭暗存明章(佛)。十九无相会真章(佛)。二十观觉得道章(佛)。二十一推我成空章(佛)。二十二求名危身章(佛)。二十三贪财招苦章(佛)。二十四系妻溺泥章(佛)。二十五恋色亡道章(佛)。二十六欲损道益章(佛)。二十七逆情顺性章(佛)。二十八疏意远色章(佛)。二十九正念待女章(佛)。三十趣道避欲章(佛)。三十一患淫断心章(佛)。三十二离爱绝忧章(佛)。三十三坚心得果章(佛)。三十四处中证理章(佛)。三十五去垢成行章(佛)。三十六举胜显难章(佛)。三十七忆戒得果章(佛)。三十八知命了道章(佛)。三十九学佛信经章(佛)。四十尽恶圆觉章(佛)。四十一出欲免苦章(佛)。四十二视法了幻章(佛)。四十二重位者。谓十住十行十向十地等妙觉也。表超历者。恐有难云。何以不多不少而独四十二耶。故此通云。为超四十二地位故。是以不多少也。经下。四结说名。案五印土。呼线席经井索圣教。皆名修多罗。线能贯华。经能持纬。索能汲水。教能诠义。若敌对翻。应名圣教。今不取者。滥律论故。去线索者。此方不贵重故。独取席经者。古德见此方圣说为经。贤说为传。彼土佛说名修多罗。菩萨罗汉说名阿毗达摩。遂以此圣经代彼佛说修多罗。兼借彼席经。以目彼圣教。故不称余而名为经。借义助名。更加契字。则不同乎席经矣。契有二义。一契理。合道之言也。二契机。逗根之教也。经有四义。一贯。谓贯穿所说之理也。二摄。谓摄持所化之生也。三常。古今不易也。四法。近远同尊也。前二佛地论义。后二此方释义。则四字中摄尽余义矣。若略明之。谓释迦佛所说四十二章之契经也。

  【疏】此一题中。有八事四对。一教义对。经之一字能诠教也。佛等六字所诠义也。二人法对。就前义中分出。佛说能说人也。四十二章所说法也。三通局对。就前法出。章之一字通也。四十二局也。四应感对。就前人分。佛显我能应之主也。说悦彼所感之机也。

  【钞】次作对释。先总。一下次别。始从世尊成道。终至比丘奉行。声名句文。皆能诠经也。名下必有意味。文中必有理趣。皆所诠义也。瑜伽云。谓经题体。略有二种。一文。二义。文是所依。义是能依。大疏云。语言皆能诠。义旨皆所诠。教义相成。成经题体。

  二下。亦可名境智对体用对。佛说。法身境体也。四十二章。报化智用也。

  三下。亦可名总别对。四十二条并称为章。总也。通也。前前文义。非同后后。别也。局也。

  四下。亦可名生佛对机教对因果对。佛乃果上能应之教主也。说是因中所感之生机也。是则依四对义以立此题名耳。

  【疏】离合释之。佛之说经。依主释也。佛说有四十二章。有财释也。四十二章。带数释也。四十二章即经。持业释也。佛说四十二章经非大方广华严疏钞。相违释也。

  【钞】三离合释。此且顺题以作五释。详则兼一兼二不同。佛说之四十二章。佛说四十二章之经。皆依主也。若改之为即。皆持业也。又改为有字。有财可知。更改为非字。是相违矣。

  【疏】诸经立名。不出人法喻或单或复。此经以人法受称者也。

  【钞】后得名释。单者。弥陀经单人。般若经单法。梵网经单喻也。复者。佛报恩经人法无喻。妙法莲华经法喻无人。菩萨璎珞经人喻无法。大方广佛华严经具足人法喻三矣。诸经得名。其类繁广。人法称者。佛说人也。四十二章法也。有人有法。故标名焉。

  △二译人。

  后汉沙门迦叶摩腾竺法兰同译

  【疏】后汉。标代。对前高祖。称之曰后。亦名东汉。都洛阳故。即光武之后孝明帝朝也。沙门下。出名。先通称。梵语具云沙迦懑曩。此云勤息。谓勤修戒定慧善法。息灭贪瞋痴恶事也。迦下。次别号。迦叶摩腾中天竺人也。婆罗门种。解大小乘经。以游化为任。有一小国。请腾讲金光明经。能令邻国不侵。请和求法。竺法兰亦中印度人。诵经百余万言。学徒千余。同译者。显德。翻梵语为华言。谓之译。二祖共翻音字。谓之同。汉纪云。明帝永平三年。夜梦金人。项有日光。飞至殿上。旦问群臣。太史傅毅对曰。臣闻西域有神。其名曰佛。身长丈六。放金色光。陛下所梦。将非是乎。博士王遵推周书异记佐之。至七年敕郎中蔡愔。中郎将秦景等十八人。西求佛法。至天竺邻境月氏国。遇梵僧腾兰二人。请归汉地。将画释迦佛像并诸经典。用白马䭾来。以永平十年腊月三十。入阙进献。帝大悦。遂馆于鸿胪寺。复敕于雍门外立寺。腾兰居之。名白马寺。不多时日。便善汉言。即为译出四十二章经一卷。约有二千余言。缄在兰台石室中。明帝敕画工图写佛像。置清凉台山大孚灵鹫寺内及显节陵上。及腾卒于洛阳。兰与愔等。复译出五部经。所谓十地断结。佛本生。法海藏。佛本行等。凡十三卷。会移都寇乱。四部失本不传。唯四十二章经。江左现行。汉地有三宝。自腾兰始也。故云同译。

  【钞】明帝。光武子也。沙门有四。瑜伽论云。一胜道。即佛菩萨等。二说道。谓说正法者。三活道。修诸善品者。四污道。作诸邪行者。涅槃说四比丘。一毕竟道(无学)。二示道(初二三果)。三受道(通内外凡)。四污道(犯四重者)。义同上。今译主。据本说即毕竟胜道。依迹论是开示说道也。又律明四种沙门。一威仪沙门。名充像比丘。二形服沙门。名幢相比丘。三名闻沙门。名虚诳比丘。四实行沙门。名如法比丘。大论云。僧有四种。一有羞僧。持戒不破。二无羞僧。身口不净。三哑羊僧。根钝无慧。四真实僧。向四果道。义亦同上。今二三藏。皆是后一种也。梵语。西天梵国语也。华言。东土华夏言也。译者翻也。谓翻梵天之语。转成汉地之言也。译者易也。以其所有。易其所无。故以此方之言音。换彼土之佛语也。周礼掌四方之语。各有其官。东曰寄。南曰象。西曰狄鞮。北曰译。今通西语而云译者。盖汉世多事北方。而译官兼善西语。故腾兰始至。即译此经。因称译也。

  翻音字者。西梵语字。与此全殊。若译佛经。须先随其梵音以此方之字易之。名为翻字。然亦仍同咒语。不知其为何等。又须兼通两土言者。一一翻之。谓之翻音推。

  周书者。王遵奏曰。臣按周书异记云。周昭王甲寅二十四年。四月八日子时分。有五色祥光。贯太微宫。时王问群臣所以。有太史苏由对曰。西方有大圣人生焉。却后千年。教流于此。陛下梦者是其人矣。故云佐也。佛像者。依优填王旃檀像而画也。大孚灵鹫者。会玄记云。明帝时。摩腾天眼。见有阿育王舍利塔在五台焉。请帝立寺。帝信佛理。即立寺以劝人。山形似于灵鹫。故号为大孚灵鹫也。本行等者。指四十二章经言。三宝记云。永平十六年。摩腾示寂。竺法兰自译经五部。共十三卷。

  (文)三宝自腾始者。传云。永平十四年。正月十五日。帝敕僧道。并集白马寺。道士置三坛。别开二十四门。南岳褚善信。华岳刘正念。恒岳桓文度。岱岳焦得心。嵩岳吕惠通。霍山天目五台白鹿等十八山道士祁文信等六百九十人。各赍灵宝真文。太山玉诀。三元符录等五百九卷。置于西坛。茅成子。许成子。黄子。老子等二十七家子书。二百三十五卷。置于中坛。馔食尊祀百神。置于东坛。帝御行殿。在寺南门。佛像舍利经宝。置于道西。道士以柴荻和沉檀为炬焚经。悉成灰烬。褚善信等。相顾失色。南岳道士费叔才自感而死。腾得罗汉果。飞身空中广现神变。诸天雨华作乐。感动人情。法兰叹三宝德。说善恶业。六道三乘。皆有果报。又称出家功德最高。初立佛寺。同梵福量。后宫阴夫人王婕(音接)妤。与诸宫娥等二百三十人出家。司空杨城侯刘善峻。与诸宰官士庶人等一千余出家。四岳诸山道士吕惠通等。六百三十人出家。京都张子尚等。三百九十人出家。便立十所寺。城外七所安僧。城内三所安尼。故曰自腾始也。

  佛说四十二章经疏钞卷第一
卍续藏第 37 册 No. 0671 四十二章经疏钞


  佛说四十二章经疏钞卷第二

  清 浙水慈云灌顶沙门 续法 述

  △三经文三。初序分二。先证信序二。初序成道思惟以证教主。

  尔时世尊。既成道已。作是思惟。离欲寂静。是最为胜。住大禅定。降诸魔道。当转法轮。度脱众生。

  【疏】证信者。标列六种成就以为证据。令总信受也。

  尔时者。当彼三十成道已后三七思惟之时也。

  世尊者。十号中一。盖释迦佛为三世间之所尊故。

  道者。梵语菩提。此云觉道。悟而不迷曰觉。至妙虚通曰道。即识自心源达法性理也。

  证知曰成。究竟曰已。作思惟者。自觉己圆。能觉他者。如来应世。是故始坐道场之时。观树经行。思惟三事也。过去因果。

  经云。佛成道。初七日。思惟法妙无能受者。二七日。思惟众生上中下根。三七日。思惟机缘谁应先闻(文)。法华亦尔。今下寂静。思法妙也。转轮。思谁闻也。度生。思三根也。欲为三毒之首。十恼之元。六道之本。二死之基。今得离欲众苦便灭。非如众生深着五欲。入于险道。受苦不断也。不生灭曰寂。无烦恼曰静。诸法体性。离诸欲故。常寂灭故。本不生故。此寂灭场阿兰若处。于诸法中莫能比并。故为最胜。梵语禅那。华言思惟修。亦云静虑。定者。摄心专注不流散故。深妙曰大。超出世间凡外禅故。住者。能住三业也。所住禅定也。于四住中。当三三昧。梵语魔罗。秦言杀者。杀慧命故。亦言能夺。夺法财故。或言恶者。多爱欲故。又翻为障。作障碍故。佛以功德智慧度脱众生入涅槃为事。魔以破坏众生出世善根令流转为事。故成道时。波旬怀恶。来恼害也。

  道有二义。一者道途。二者道法。楞严云。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道途也)。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诸魔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道法也文)。魔有四种。谓烦恼五蕴生死天子。故云诸也。降者。能降禅定也。所降诸魔也。因修观法。果得离欲。住于深禅。降天恼魔。因修止法。果得寂静。住于妙定。降死蕴魔。余如别说。

  故思此法为最妙也。

  转展也。自我之彼也。法轨持也。轮如车轮。有摧碾义。能摧障恼也。展开佛心中法。度入他心。碾破其惑业。名转法轮。度脱众生者。济度众生。脱离生死此岸。烦恼中流。到于涅槃彼岸也。当者。正显作思惟相。为谁先闻。何等根也。然此思惟中。实通三时。故释离欲等六法。亦该五会。今就以方便力。为五人说。且约小教释也。

  【钞】所以言三七者。为表如来三时说法也。三世间者。谓情器智。情即天龙八部。器即地水火风神等。则摄世间凡也。智正觉即三乘。则摄出世圣也。世出世间共所尊崇。故云世尊。菩提觉道。略言也。具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此翻无上正等正觉知道。菩提觉道。拣三途不觉。三正。拣凡外不正。三藐正等。拣二乘不等。阿耨多罗无上。拣大乘菩萨有上。约教乘。初即人天。次即声闻缘觉。三即始终顿菩萨。四即圆佛。故能成此。即名佛也。识达释觉。心性释通。识六识心。达我空性。小教佛也。识八识心。达法空性。始教佛也。识藏识心。达缘起性。终教佛也。识真识心。达寂灭性。顿教佛也。识圆融心。达法界性。圆教佛也。今对当经。且依初义。法华亦尔者。

  经云。我始坐道场。观树亦经行。于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众生诸根钝。着乐痴所盲。如斯之等类。云何而可度。(文)所得。思法妙也。对今经。彼约智。此约境。稍有异耳。诸根。思三根也。何度。思谁闻也。问。若尔。世亲那云。初七思惟因(自所得法)缘(所化机宜)不说。第二七日。即说华严耶。答。十地论谓初七拟宜。得一乘机。故二七中即说大经。法华因果经谓奈有三根不同。一乘化之不得。故于二七说华严时。重复思惟。至三七后。随宜说三。是以经云。我即自思惟。若但赞佛乘。众生没在苦。不能信是法(华严大教法也)。我宁不说法。疾入于涅槃。(文)故无违也。

  欲为下。离欲。通教行。寂静。约理果。出己所证法相。最胜。赞其妙也。证此最胜。名为世尊。修此最胜。名最胜子。

  不生下。合释也。谓离情爱欲。则转烦恼而得菩提受用法乐。静妙也。离尘境欲。则转生死而得涅槃法性真乐。寂灭也。若开释之。亦可云离烦恼欲。成菩提果。寂静生死。成涅槃果。二果。法中最胜也。阿兰若者。此云无諠诤。事则所居闲处。无诸愦闹。法则所证真理。无有杂染。事理俱寂。名阿兰若。今且约法言也。超出世间凡外禅者。禅有三。一世间禅。谓四禅(一)。四空(二)。四无量心(三)。二出世间禅。谓九想(一)。八念(二)。十想(三)。八背舍(四)。八胜处(五)。十一切处(六观禅也)。九次第定(七炼禅也)。师子奋迅三昧(八薰禅也)。超越三昧(九修禅也)。至于六妙门(一)。十六特胜(二)。通明观(三)。亦世间亦出世间禅也。三出世间上上禅。谓自性禅。清净禅。实相定。楞严定。真如三昧。海印三昧等。今皆证入。故曰深。圭山集云。带诸异计。欣上厌下而修者。是外道禅。正信因果。亦以欣厌而修者。是凡夫禅。悟我空偏真之理而修者。是小乘禅。悟我法二空所显真理而修者。是大乘禅。若顿悟自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依此而修者。是最上乘禅。亦名如来清净禅。(文)佛悉成就。故曰妙。约教。且住出世小乘禅。故云尔也。

  四住者。佛摄众生随宜而住。或现天住。谓欲天因。即十善道施戒心也(一)。或现梵住。谓梵王因。即四禅四无量心也(二)。或现圣住。谓三乘因。即三三昧也(三)。或现佛住。谓一乘因。即首楞严百八三昧也(四)。波旬。此云极恶。常有恶意。成恶法故。违佛乱僧。置莫大故。释尊出时魔王名也。如别说者。处胎经云。菩萨坐阎浮树四十八日。观树思惟。感动天地。光蔽魔宫。波旬恐怖。召臣兵会千子。告四女曰。汝现姿媚。坏佛道意。女往佛前。变成老母。(文)观佛三昧云。魔王大怒。遍敕八部。各兴四兵。尽其变态。又敕阎罗。阿鼻苦具一切都举。向菩萨所。菩萨徐举眉毫。拟狱罪人。白毫出水。注火灭已。心得清凉。称南无佛。以智慧力。伸手按地。应时地动。魔与兵众颠倒而堕。(文)余如本起。轨持者。持是法体。谓任持自性也。如火性暖水性湿等。轨是法用。谓轨生物解也。如火熟物水浮舟等。今苦集下坠。灭道上升。性各决定。持也。苦集成凡。灭道作圣。业自差别。轨也。实通三时者。以不别出二七三七故。六该五者。初思华严会先照时。离十不可说诸法爱欲。无障碍涅槃法胜。住法界禅观。降十无尽魔。转根本轮。度圆顿根熟众生。次思阿含会初转照时。离有漏情欲。寂静偏空涅槃法妙。住谛缘禅观。降界内四魔。转小乘法轮。度人天中凡夫外道。深密会中转照时。离无漏法欲。静居无住涅槃胜境。住唯识禅观。降界外四魔。转三乘法轮。度二乘愚法一类。妙智会后转照时。离漏无漏诸法相欲。寂止无相涅槃胜境。住真空禅观。降界内外取法相魔。转一乘法轮。度三乘权教一类。三思法华涅槃会还照时。离漏无漏诸法性欲。究竟如来大般涅槃寂静法胜。住诸法实相禅观。降界内外非法相魔。转归本轮。度一乘根熟众生。下文既云鹿苑转谛。则小教义显余会隐含。自可知矣。又诸佛出世。必具八相。谓降兜率。托胎。出胎。出家。降魔。成道。转法轮。入涅槃。今成道中摄前四相。度生中摄涅槃相。余思之。

  △二序转轮度人以证处众。

  于鹿野苑中。转四谛法轮。度憍陈如等五人而证道果。

  【疏】鹿野苑者。群鹿所居故。亦名仙苑。古仙栖止故。亦名柰苑。从树为名也。四谛。谓苦集灭道四真谛理。苦以逼恼为义。即三苦八苦等。集以招感为义。即见思二惑等。灭以累尽为义。即有余无余二种涅槃。道以除患为义。即三十七道品。前二是世间因果。后二是出世因果。有苦可知。苦定是苦等。故名为谛。转有三。一示相转。谓此是苦。乃至此是道。二劝修转。谓苦应知。集应断。灭应证。道应修。三作证转。谓苦我已知不复更知。乃至道我已修不复更修。此即十二教法轮也。又转四谛法时。即能生圣慧眼。别有三相。名智明觉。依去来今而有差别。或眼智明觉随转随生。此即十二行法轮也。唯行无教。不名为法。有教无行。亦无轮名。为有三根。生三慧。成三道。故三转轮。

  憍陈如者姓也。此邻火器。婆罗门种。其先事火。从此命族。名阿若。此翻已知。亦翻为解。或云了本际等。等五人者。即頞鞞。䟦提。迦叶。拘利也。頞鞞。此云马胜。䟦提。此云小贤。并拘利太了。父之亲也。十力迦叶。及憍陈如。母之亲也。

  证道果者。太子入山。父王思念。乃命家属三人。舅氏二人。寻访住止。随侍动静。二人着五欲。太子初食麻麦勤行苦行。便舍之去。三人着苦行。太子后受饮食乳糜酥油。舍其苦行。亦复远去。洎成佛果。念谁先度。因思五人侍随劳苦。即往波罗柰(此翻江绕城。即柰苑也)。为说四谛。陈如得法眼净。四人未得。佛又重说四谛。四人得法眼净。因语之曰。一着五欲。一着苦行。皆非中道。离此二边。是名中道。次又为说四谛。五人同时得无生忍。成罗汉果。佛三问知法未。即三答云已知。地神唱。空神传。乃至梵世。

  陈如最前。见佛相。闻法鼓(教)。服道香(行)。尝甘露(理)。入圣流(初果)。成无漏(四果果也)。在一切人天罗汉之先。故但标陈如以摄余四也。转四谛轮。是法。五人证果。是僧。加前世尊。是佛前思离欲法胜。今令证道。前思转何法轮。今示四谛法药。先闻鹿野。前思度何众生。今度陈如五人。准知前章唯主成就。此章摄余五成就矣。鹿野处中摄时。贤首教章云。或三七后说。如法华等。或六七后说。如四分律萨婆多论。或七七日说。如兴起行经。或八七日说。如十诵律。或五十七日后说。如智度论。或第二年方度五人。如十二游经。(文)转轮。闻成就也。证道。信成就也。下之四十二章。皆释四谛相故。五人而言众者。大论引大品经云。初转法轮时。陈如得初果。八万诸天得无生忍等。(文)六既成就。岂不足徴。则遐方异世自谛信而无余议矣。

  【钞】八苦等者。指十苦百一十苦。凡三界内六道生死。皆苦相也。二惑等者。惑与业俱。能招生死苦故。累。生死也。惑业既尽。则无生死累矣。故云累尽为灭。灭谛之体。是二涅槃。子缚已尽名有余。灰身泯智名无余。虽非真谛。能冥于理故。患。烦恼也。广虽三十七。略唯戒定慧。此正助道。能除烦恼。通至涅槃故。因果者。集为因。苦为果。道为因。灭为果也。先果后因者。小乘根钝。知苦断集慕灭修道故。等者。谓有集可断。集定是集。有灭可证。灭决定灭。有道可修。道必是道。遗教经云。苦谛实苦。不可令乐。乃至道是真道。更无余道。世尊。月可令热。日可令冷。佛说四谛。不可令异。(文)谛者。真实不虚也。又下。释有二意。初会玄约谛。每一谛下生智等。三谛虽三转。智等无异。故十二也。去来今者。智去明来觉今也。或下。二文句约转。初转四谛时生眼智明觉四心。二三亦然。故十二也。苦法忍(因也)为眼。苦法智(果也)为智。苦类(比也)忍为明。苦类智为觉。余三谛亦尔。共有四十八也。唯下。将教释法。用行释轮。法以开解为义。若不解理。非法也。有行无教。岂能解理。轮以摧碾为义。若不摧惑。非轮也。唯教无行。岂能摧惑。故教十二为能转。行十二为所转也。为下。难云。何故须三转耶。通曰。为众生有上中下三种根故。生闻思修三慧各别故。成见修证三道有前后故。

  已知证知四谛也。或言无知。即是知灭耳。亦可以无生智为名也。解者。楞严云。我初称解。了本际者。即是知真谛际耳。婆沙阿毗昙。皆称此名。诸经有翻为得道。谓最先得道果故。所以言等。

  頞鞞下。有云释摩男。或云䟦提摩男。或云摩男拘利。或单云摩诃男。因此诸释混滥莫辨。今定解云。摩诃男者。摩诃翻长大。男子也。乃长子之通称。释摩男者。指阿若言。四姓出家。同名释氏。佛初成道。最先得度。故分别功德论云。佛最长子即陈如也。最小子者即须䟦也。䟦提摩男。摩男拘利者。䟦提。甘露饭王之长子。拘利。斛饭王之长子。故皆称摩诃男也。单云摩男者。观余四名。知此是某。如云拘邻頞鞞摩男拘利迦叶。则摩男指䟦提也。或云頞鞞䟦提摩男拘邻迦叶。则摩男指拘利也。拘邻。即憍陈。有混作拘利者非。至梵世者。轮王出世。声至他化。以十善生欲天故。陈如得道。声至梵天。以离欲寂静。直彻梵故。佛得道声。至尼吒天。以佛道究竟。上穷有顶故。杂阿含说。毗沙门天王持盖灯随劫宾那。帝释持盖灯随迦叶。梵王持盖灯随陈如。阿难持伞盖灯随如来后。(文)亦此意也。问。何先度此五人。答。宿缘所追。一者。如来昔为忍辱仙人。为诸女说法。歌利王瞋割身臂等。血变为乳。佛誓令初闻法。得甘露味。王者拘邻是。仙者如来是。二者。佛昔饥世。化为赤目大鱼。木工五人。先斫鱼肉。佛誓来世先度此等。与无生忍。三者。世尊昔为太子。名须阇提。与父母避难至邻国。未到粮尽。太子每日割三斤肉。二分奉亲。一分自食。天帝试之。誓言真实。即时身疮平复如故。帝释叹善。愿当来世得菩提时。先度我等。太子者佛是。天帝者陈如是。四者。迦叶佛时。九人学道。五人未得果。誓于释迦佛法中最先开悟。成罗汉果。详如因果报恩经明。初二佛愿先度。后二自愿先闻。故先成也。转四谛下。上别释。此总明。先出三宝。以鹿苑初唱。三宝始名。故法华云。及以阿罗汉。法僧差别名。

  (文)前思下。次对三思。法华亦云。思惟是事已。即趣波罗柰。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以方便力故。为五比丘说。是名转法轮。便有涅槃音。(文)方便为说。有涅槃音。则思法妙无妄也。为五比丘。则思根器不虚也。趣波罗奈。转四谛轮。则思惟闻有在也。问。何法华中名五比丘。今经称人耶。答。一者。彼约出家僧言。此约在俗人说。释迦谱曰。佛为解说三有诸苦。陈如最初悟解。得法眼净(初果见谛也)。次为四人。重说四谛。亦离尘垢。时彼五人。既见道迹。欲求出家。世尊唤言善来比丘。须发自落。即成沙门。重说五阴苦空无我。证成罗汉。二者。此约最初开渐之始。欲令转凡成圣。故言人彼约最后剧谈秘妙。欲令转权成实。故言比丘。又佛生人世。人为证故。于六道中。唯人能故。天从人中得善利故。唯人道中具四众故。僧佛事业示同人故。是以此经特言人也。

  准知下。三结六就。六种可证。又何疑哉。故智论云。说时方人令生信故(文)。

  △次发起序三。初会众陈疑。

  复有比丘。所说诸疑。求佛进止。

  【疏】发起者。发明生起正宗之法也。如维摩示疾。楞伽欢笑。金刚乞食。法华放光。兰盆救母。弥陀根悦。今经以陈疑开解为发起。何者。疑去则信自生。解来则理自显。由之断惑证真超凡入圣。若不疑悟。道果何从。所以信相怀疑。才闻寿量之谈。韦提起惑。始明净土之说。则一咨决之间。其利岂曰小哉。复有者承前。谓佛说四谛时。不但五人与会复有无量声闻人等亦所同闻也。比丘梵语。此云乞士。乞食资身。乞法资心故。亦云怖魔。出家离欲。魔大怖畏故。亦云破恶。能破一切烦恼恶使故。诸疑者。谓于三有五蕴十善四谛等诸法中。起种种惑也。求。祈恳也。

  进止。取舍也。谓进取悟门而舍去疑网也。

  【钞】复有无量声闻人者。一约同会。如大论云。诸佛法轮有二种。一者显。二者密。初转时。诸声闻见八万诸天。陈如一人得法眼净。显也。诸菩萨见无量阿僧祇人得二乘。无量阿僧祇人得无生忍。无量阿僧祇人发无上道心。行六波罗蜜。阿僧祇人得初地乃至十地。密也。(文)准知。当会自有无量二乘人矣。二约别时。释迦谱会玄记皆曰。十二游行经云。佛成道第二年。度五比丘。第三年。度迦叶兄弟三人。第五年。度身子目连等。(文)则于诸处所度亦复有无量也。比丘下。又有翻为净戒。或云正命。共成五义。今以乞食摄净命。破恶摄持戒。故三义也。种种疑者。谓三有中。苦耶。不苦耶。常耶。无常耶。五蕴中。有我耶。无我耶。是净耶。不净耶。十善中。顺圣道耶。不顺圣道耶。四谛中。可修证耶。不可修证耶。等者。断见思时得四果耶。不得四果耶。证涅槃时出三界耶。不出三界耶。进止下。又法相隐晦者具释曰进。可通者且阙曰止。言教紧要者细详曰进不切者节略曰止。义理深难者发明曰进。浅易者类通曰止。见解真正者取上曰进。邪谬者舍置曰止。根机下钝者令对论曰进。上利者令退省曰止。如是妙应。皆在于佛也。疏顺求义。约机。钞顺佛义。约教。二意皆通。

  △二世尊妙应。

  世尊教诏。一一开悟。

  【疏】师诲曰教。王命曰诏。今佛为法王。师范人天。所垂言句犹如君命。故云教诏也。顿破无明曰开。豁然贯通曰悟。又开除惑障。令悟体空也。

  一一。对诸疑言。所谓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也。

  【钞】顿下。先通能所。上局能化。下通所化。故交光云启闭曰开。自惺曰悟。

  (文)又下。次局能化。义本清凉。

  一下。如佛在于鹿苑。初为陈如说曰。世有八苦。谓五阴盛苦。生苦。病苦。老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如是诸苦。由我为本。应当知苦断集证灭修道。若人不知四圣谛者。不得解脱。次为四人说曰。汝应知色受想行识。实是无常苦空无我。又往王城住于杖林。为瓶沙王说曰。大王当知。此五阴身。以识为本。因于识故(意识也)而生意根。以意根故而生于色。而此色法生灭不住。如是观者。则能于身善知无常。如此观身不取身相。即能离我及于我所。若能观色离我我所。即知色生便是苦生。若知色灭便是苦灭。如此观者。名为解脱。不作斯观。是名为缚。王闻法已。心开意解。与八万大臣那由它诸天。各离尘垢。得法眼净。准上所答。则知诸疑无有不悟者矣。

  △三普会蒙益。

  合掌敬诺而顺尊敕。

  【疏】合掌。身手不散也。敬。心意钦仰也。诺。口语信崇也。

  顺。从也。兼通三业。又顺有三种。一耳根发识。信闻章句而不解义。是顺言也。二意识于言。采取其义而不得意。是顺义也。三寻义取意。意旨得时忘于言义。是顺意也。于斯三者有一不契。道去远矣。何名为顺。天子制书曰敕。佛之戒敕。亦犹是也。

  【钞】合下。如来三轮不思议化。故会众三业莫不得益也。若敌对之。教诏。口业说法也。名正教轮。今以诺顺之。开。即身业现化也。名神通轮。今以合掌顺之。悟。即意业鉴机也。名记心轮。今以敬顺之。又下。谓信五蕴苦空无常无我之说。顺言也。推寻此身。色心和合为相。色有地水火风四大。心有受想行识四蕴。若即是我。即成八我。展转推至三十六物。八万毛孔若皆是我。我即百千。便悟此身。但是众缘。似和合相。元无我人。顺义也。翻覆推我。我不可得。遂不滞心于三界。但修无我观智。以断贪等诸业。证得我空真如。成罗汉果。顺意也。故智论云。听者端视如渴饮。一心入于语义中。踊跃闻法心欢喜。(文)天下。不经凤阁鸾台。不得称敕。佛之金口。不同菩萨天仙化人之说。故云诏敕也。

  △二正宗分二。初略标总相分。

  尔时世尊为说真经四十二章。

  【疏】正宗者。谓此为一经所宗之正义。拣非前是叙述此经之端绪。后是流通此经之文言也。尔时者。当彼说疑开悟敬顺之时也。真经者。事则水火不坏。理则非物所拘。体也无为为性相也具诸功德。用也生二因果。理以真如法性为体。教以如来识上显现。行以大悲心中流出。果以修道证灭而成。故云真也。

  【钞】真下。先约二法释真义。水火不坏者。如汉明法本内传云。永平十四年。五岳道士褚善信费叔才等。正月一日朝贺之次。表请愿与佛教比试。腾兰白于帝曰。吾佛出世间法。水火不能坏。请验之。帝令筑坛。敕以正月十五日就火焚之。而道家灵宝诸经。并为灰烬。佛家经像俨然不动。舍利光色。直上空中。旋环如盖。遍覆大众。映蔽日轮。时太傅张衍语褚善信等曰。所试无验。即为虚妄。宜就西域佛家真法。(文)唐太宗题焚经台诗曰。门径萧萧长绿苔。一回登此一徘徊。青牛谩说函关去。白马亲从印土来。确实是非凭烈焰。要分真伪筑高台。春风也解嫌狼藉。吹尽当年道教灰。

  (文)非物拘者。言语道断故。体下。次约三大释真义。无为性者。下云。识自心源。悟无为法。名之为道。楞严云。汝观世间可作之法。谁为不坏。然终不闻烂坏虚空。何以故。空非所作。无坏灭故。(文)事空既尔。无为理然。俱舍论说虚空无为。正是此义。故云真也。二因果者。谓世间人天善因乐果。出世二乘等善因乐果也。若夫仙经。杂入凡外。则无世间因果功德。诸天说经。则无出世因果功德。岂得云真。今是佛经。如天子诏。不同诸王百官等语。故云真也。问。小乘经中。何有三大。答。约所被机。通小通大。在能化法。无大小故。又我空真如性中。岂无体相用耶。既通少分。配也无妨。理下。后约四门释真义。识上显现者。谓佛自宣说若文若义。皆是如来妙观察智相应净识之所显现也。大悲心中流者。梁论释云。真如于一切法中最胜。由缘真如起无分别智。无分别智是真如所流。此智于诸智中最胜。由此智流出后得智。后得智中生起大悲。此大悲心于一切定中最胜。因此大悲。如来欲安立正法。救济众生。说十二部经。此法是大悲所流。此法于一切法中最胜。(文)故云真也。

  △二广明别相分三。初十二章显示果德生信分三。初明出世果二。先举果令其信乐三。先总示能修人。

  佛言。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

  【疏】先举德业。有五。谓辞亲解法等。

  辞亲者。谓辞去亲爱也。

  出家有二。一身出家。辞亲是也。二心出家。识解是也。复有四义。一出世俗家。亦辞亲也。二出五蕴家。识心也。三出烦恼家。达本也。四出生死家。无为也。心。指意识。此一意识。于六根中应用。即名六识。

  本。指贪欲。诸苦所因贪欲为本。阿含云。贪恚愚痴。是世间根本。(文)识达者。谓以此三毒为能熏。现在色心为所熏。造业受报轮转三界。此为染根本。若以无贪等三善根法为能熏。现在色心为所熏。修道断惑。超出三界。此为净根本。染之与净由三有无。除此毒识。更无所依。故清凉释小教云。但依六识三毒。建立染净根本。(文)若不知此。不名为识达也。无为者。无造作故。又拣有为。故名无为。会玄云。略有四义。一不生不灭。拣四相故。二无去无来。非三世故。三非彼非此。离自他故。四绝得绝失。不增减故。即显无为。离此生等四种。(文)然无为有三。一虚空无为。二择灭无为。三非择灭无为。论曰虚空但以无碍为性。由无障故色于中行。择灭即以离系为性。远离系缚证得解脱。择力所得灭名为择灭。非择灭者永碍当生。得灭异前。得不因择。但由缘阙名非择灭。(文)了此三法。寂寞冲虚。湛然常住。无所作为。名曰解无为也。心本。约能修断。无为。约所证灭。名下。后结人名。沙门梵语。此云功劳。言修道有功劳也。亦云勤行。勤行取涅槃也。或翻勤息。谓勤行众善。止息诸恶。汉书郊祀志云。沙门汉言息心。削发去家。绝情洗欲。而归于无为也。(文)人依法成。法因人显。则沙门名非易称矣。

  【钞】等。指出家识心。达本三德。出下。身心相对。应具四句。一身心俱不出。凡夫也。二身出心不出。外道也。三心出身不出。道心人也。如净名等。四身心俱出家。比丘众也。复下。对进佛法家亦四。一进真谛家。二进法身家。三进观智家。四进无生家。故南山云。真出家者。怖四怨之多苦。厌三界之无常。辞六亲之至爱。舍五欲之深着。能如是者名真出家。则可绍隆三宝。度脱四生。功德无量利益甚深。

  现在色心者谓现在根尘识三也。生等者。指生灭去来彼此得失。虚空下。清凉曰。小乘说虚空。秪就外空(文)。谓于真谛。离诸障碍。犹如虚空。豁通无碍。从喻名也。色于中行者。例如色心等法。在于真谛中行也。择下。择谓拣择。即差别慧。各别拣择四圣谛故。灭有二义。一因灭惑显理名灭。此从能显得名。二理性寂灭名灭。此从所显得名。今是择力所得之灭名为择灭。如牛所驾之车。名曰牛车。是也。永碍当生者。谓能永碍未来生法也。清凉曰。当来生法。缘会则生。缘缺之时法亦不生。得非择灭。碍当生法。令永不起。名毕竟碍。故偈云。毕竟碍当生。别得非择灭。言别得者。谓非择灭。有实体性。于缘阙中起别得故。非择灭得名非择灭。以不因择灭。但因缘阙故。(文)了下。大乘唯依识变。小乘离心外有。故清凉云。小乘说三无为。皆实有法。(文)此拣大小乘解各有别也。

  心下。上别释。此总结也。心本俱通染净。何者。心是罪之首。功之魁。如顺正理论说。以现在识心等为染净因。(文)贪等为感苦之本。无贪等为解脱之本。心贪嗔等能断也。心无贪等能修也。亦可心识能修也。苦本能断也。

  汉书下。瑞应云。息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文)或具名沙门那。此云乏道。以为良福田故能断众生馑乏。以修八正道故能断一切邪道。故迦叶品云。沙门那者即八正道。沙门果者。从道毕竟永断一切贪嗔痴等。世言沙门名乏。那者名道。如是道者。断一切饥乏。断一切邪道。以是义故。名八正道为沙门那。从是道中获得果故。名沙门果。(文)又沙门。出家之都名。佛法及外道凡出家者。皆名为沙门故。若对拣有四句。一是释子非沙门。释迦王种也。二是沙门非种子。婆罗门等也。三非沙门非释子。余二贱姓也。四是沙门是释子。乃比丘众也。故增一阿含云。佛告诸比丘。有四姓出家者。无复本姓。但言沙门释子。其犹四大河水。皆从阿耨泉出。人依法者。净名云。夫出家者。为无为法。(文)法因人者。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故。末二句诫䇿也。人有如是责任。名有如是诠表。为沙门者。岂可忽诸。

  △次别详所证果四。初证四果位。

  常行二百五十戒。进止清净。为四真道行。成阿罗汉。阿罗汉者。能飞行变化。旷劫寿命。住动天地。

  【疏】常下。先总举因果。初三句因也。二百五十戒者。是比丘所持五篇之戒也。进。众善奉行也。即作持。止。诸恶不作也。即止持。毗尼以止恶行善为宗。清净者。梵语尸罗。此云清凉。离热恼因。得清凉果故。戒乃三昧之本。四果之基。故首举之。为四真道行者。即修证四谛禅观也。遗教经云。依因此戒律。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文)故定慧次明之。

  合则三学。开有三十七品。正语业命。戒也。四念处等。定也。喜择思等。慧也。阿罗汉句。果也。翻有三义。一杀贼。九十八使烦恼尽故。二无生。后世不受生死报故。三应供。堪为人天良福田故。而云成者。从因至果行位有五。一资粮位。修五停心别总相念。缘苦谛境。二加行位。暖修正勤。观四谛境。顶修如意用观同前。转更明朗。忍修五根。于四谛中。堪忍乐欲。永不退堕。世修五力。于四谛中。无间必得发真无漏。在世间法更无胜故。三通达位。建立觉支。如实觉知四圣谛故。能发无漏八忍八智。顿断三界分别见惑。证见生空所显真理。亦名为见道位。四修习位。修八圣道。所以者何。道既见已。安隐行于八正道中。重虑缘真。进断思惑。竟到二种涅槃城故。五无学位。断尽三界见思烦恼。证得八十九品无为。成五分法身。圆十无学法。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故名无学。

  然声闻有三。一者上根顿机。大超断也。二者中类根机。小超断也。三者下根渐机。次第断也。今则一生取办四果。是为大超上类根矣。故非分成。是圆成也。阿下。次别示果相。飞行变化者。三明六通十八神变也。

  旷劫寿命者。谓得罗汉。更不复生三界。有净佛土。出于三界。彼无漏界。无烦恼名。受变易身享三昧乐。若初果。人七生始灭。经八万劫乃得生心。若于一身得第二果。二生涅槃经六万劫。即能发心。若于一身得第三果。不还欲界即入涅槃。经四万劫。即得发心。若于一身得阿罗汉。即现灭定。经二万劫。即能发心。今寿当后二万劫也。住动天地者。谓行住坐卧之间。皆能惊动天地。感格鬼神。外道皈依。魔君拱手也。

  【钞】五篇者。一四波罗夷(翻弃。又云极恶)四条。二僧伽婆尸沙(华言僧残)十三条。不定法二条。三波逸提(翻堕)一百二十条。四提舍尼(华言向彼悔)四条。五突吉罗(此云恶作)。即众学戒法。一百条。灭诤法七条。此名出家具足戒也。

  又此一句。结集家词。如四分云。善护于口言。自净其志意。身莫作诸恶。此三业道净。能得如是行。是大仙人道。此是释迦如来。于十二年中说是戒经。从是已后。广分别说。(文)常行者。语默动静。无有须臾离故。止行为宗者。迦叶如来戒经颂云。一切恶莫作。当奉行诸善。自净其志意。是则诸佛教。(文)三昧本者。所谓尸罗不清净。三昧不现前。四果基者。楞严优波离云。性业遮业。悉皆清净。身心寂灭。成阿罗汉。(文)正语下。道品虽多。三学摄尽。戒摄三。谓正语正业正命也。定摄十。谓四如意足定根定力除觉定觉舍觉正定也。慧摄十八。谓四念处四正勤进根慧根进力慧力择觉进觉喜觉正见正思惟正精进也。定慧双通摄四。谓念根念力念觉正念也。三学俱通摄二。谓信根信力也。九十八使者。见有八十八使。加思惑十使也。

  三应供下。问。如来亦称应供。与声闻何别。答罗汉局于人天。佛则魔外人天二乘菩萨所应供也。

  五停心者。谓多贪不净观。多瞋慈悲观。多痴因缘观。多障念佛观。多散数息观。别总相念者。别则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总则观身不净。受心法皆不净。乃至观法无我。身受心亦无我。正勤者。谓未生恶令不生。已生恶令消灭。未生善令发生。已生善令增长。四正勤也。

  如意者。谓欲念进慧。四如意足也。五根者。谓信进念定慧。五根也。五力者。即修前五根增长成力。能破恶障也。

  觉支者。谓念择进喜除定舍。七觉分也。

  八忍八智者。观于欲界苦谛。所有无漏定慧。若在无间道中。名苦法忍。解脱道中。名苦法智。观于色无色界苦谛。无间道中。名苦类忍。解脱道中。名苦类智。其余三谛。例此可知。以此十六心。顿断三界分别所起烦恼种子。见一切法。决定无我。亦无我所。即显真谛寂灭之理。得成无漏七菩提分也。

  八正道者。谓见思惟语业进定念命也。二种涅槃者有余。无余也。

  八十九品者。见道八智证八品(欲界四谛。并上二界为一四谛也)。及修道八十一品也。但断烦恼。在无间道。证无为。在解脱道。五分法身者。谓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前三从因而显德。后二就果以彰能。盖以因修三学。果得戒定慧身。尽智。则正习俱断名解脱身。无生智。则了了觉照。名知见身也。十无学法者。谓正语正业正命(摄戒身)正念正定(摄定身)正见正思惟正精进(摄慧身)正解脱(慑解脱身)正智(摄知见身)也。梵行。因修戒学。果名杀贼也。

  所作。因修定学。果名应供也。我生。尽智。不受。无生智。因修慧学。果名无生也。四智已圆。三界已出。无法可学。成罗汉矣。余如俱舍婆沙大钞。

  然声闻下。楞伽云。须陀洹果。差别有三。谓下中上。下者。于诸有中。极七反生。中者。三生五生。上者。即于此生而入涅槃。(文)教章云。初果人有二种。一渐出离。断欲六品得一来。断九品得不还。断上二界得罗汉。二顿出离。于一生中。顿断三界九品修惑。即得罗汉。更无余果。三非渐非顿。复二。一若倍离欲人。入真见道。倍离欲惑前六品。得一来。二若已离欲人。入真见道。兼断九品得不还。如瑜伽等说。(文)俱舍论云。声闻有二。一次断。次第断惑。经于七生。二超断。又二。一小超。或超至五品。乃至八品罗汉向等。二大超。闻唱善来。即成罗汉。无受生缘。(文)通明神变者。楞伽云。阿罗汉者。谓诸禅三昧解脱力通。悉已成就。烦恼诸苦。分别永尽。名阿罗汉。(文)得罗汉下。智论云。阿罗汉入灭时。住在何处具足佛道。答。得阿罗汉。更不复生三界。有净佛土。出于三界。无烦恼名。于是国土具足佛道。若尔。罗汉受法性身。应当疾得菩提。何以稽留。答。以舍众生舍佛道故。(文)享三昧乐者。楞伽颂云。味着三昧乐。安住无漏界。无有究竟趣。亦复不退还。得诸三昧身。乃至劫不觉。(文)若初果下。详如教章。七生始灭者。须陀洹人受七生已。方入涅槃。灭心心法。始入灭定。复经八万劫。乃得生心。受佛教化。发菩提心。下三例知。

  △二证三果位。

  次为阿那含。阿那含者。寿终神灵上十九天。证阿罗汉。

  【疏】初句总举因果。为因也。那含果也。梵语阿那含。此云不来。亦云不还。命终一往天上。更不还来下界受生故。此断欲界九品修惑下三品尽。进断上八地思而不能尽。亦不能得取证四果入般涅槃。故云次为那含。谓次于前之一生速得四果。上根者。即为中人阿那含也。后三句别示果相。变化不测曰神。定中所发。用也。感而遂通曰灵。观智得来。体也。十九天者。以五不还天。当第十九层也。亦可指四空天。证罗汉者。寄居色无色界。研断七十二品。取无为脱生死也。

  【钞】不还来者。欲界下三品思惑共润一生。今已断之。更无惑润。故不再还来也。变化下。孟子曰。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文)世圣尚尔。况那含乎。故称神灵。若约法释。修止故定。定发于身。则有神变不测。修观成慧。慧发于心。则有不思议灵通。以体用言。神属用。灵属体也。十九天句。义通二释。一者指五净居。谓欲界六天。色界四禅。共十三天。今则寄居第四禅上。故云上十九也。楞严云。此中复有五不还天。于下界(欲界也)中。九品习气(思惑也)俱时灭尽。苦乐双忘。下无卜居。故于舍心众同分中安立居处。(文)二者指无色界。按经论中。三果圣人。断下思尽。于中有二根性。一者乐慧。则修夹熏禅。生五净居(即无烦等五不还天)。二者乐定。则修四空定。生无色界。乐慧根利。即于色界速出生死。乐定根钝。故于无色界迟出生死。然无色界居在四禅十八天上。故云上十九也。寄居色无色者。谓居色界那含天上。更练四禅。前后用无漏心。夹熏中间有漏心。色定转明。进断余惑。或已断下四地染。未断上四地染。即居无色界天修四空定。进断余惑也。取无为者。金刚疏云。即以见道八品无为。及修道九品无为。为此三果体(文)。再取上八地七十二品无为也。

  △三证二果位。

  次为斯陀含。斯陀含者。一上一还。即得阿罗汉。

  【疏】次下。举因果。此则一生取二果。次于上之二生得那含也。斯陀含梵语。此云一来。斯下。示果相。于修道中。重虑缘真。进断欲界思惑前六品。后三品犹在。唯润一生。故从此命终。一往天上。一来人间。即断余惑。成无学也。

  【钞】一来者。更须一来人间受生。断余下三品残思也。润一生者。欲界九品修惑。能润七生。今断六品。已损六生。止存三品。但润一生故。从此下。金刚疏问。据此次第。合是第三。云何便言即得罗汉。答。所言即得者。非谓逾越不证第三。但约欲界惑尽往而不来。望一去说。故云即得也。(文)况有根利者。将余下三品。一生断尽。便往罗汉。岂非即得耶。

  △四证初果位。

  次为须陀洹。须陀洹者。七死七生。便证阿罗汉。

  【疏】次下。举因果。次于前之斯陀含者。即为须陀洹也。上二果中根。此属下根矣。梵语须陀洹。此翻预流。初预圣人流故。亦翻入流。初入真谛法流故。亦翻逆流。已逆生死有流故。须下。示果相。七死生者。初果见真之后。进断欲界思惑。然欲界思。能润七生。上上品润两生。上中上下中上三品各一生。中中中下二品共润一生。下三品共一生。故于天上人间。七度往来也。便证罗汉者。谓于诸有中。极七反生。不唯断欲界九品。亦能断尽上二界思惑。而入涅槃也。

  【钞】逆流者。金刚云。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文)即是逆凡流也。刊定记云。十六心断三界。四谛下八十八使分别粗惑。得初果证。即以见谛八智为初果体。

  △后通结所断惑。

  爱欲断者。如四肢断。不复用之。

  【疏】爱欲者。谓贪爱乐欲也。唯识云。云何为贪。于有有具染着为性。云何为欲。于所乐境希望为性。(文)又爱为根。欲为末。圆觉经云。当知轮回爱为根本。欲因爱生。命因欲有。(文)若对三毒十使。则贪欲皆为根本。是故修四谛观断四住时。则阶四果而出四生。不复还在三界受生。如断四肢。无人作用而起业也。若使超凡入圣。其在断爱欲矣。

  【钞】有谓三有。因果不忘之谓有。即三界果报。有具。谓招果器具。即有漏惑业之因。

  贪为根本烦恼。欲则通染通净。皆心所也。由爱欲心方起一切不善事业。若无贪欲。则无惑业苦矣。爱为根者。生于心也。欲为末者。发于境也。经云由有诸欲助发爱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续。(文)三毒。贪瞋痴也。

  十使。谓贪瞋痴慢疑五钝使。身见边见邪见见取戒取五利使也。皆为根者。谓欲对贪为枝末。对余毒使则为根。楞严云。想爱同结。爱不能离。则诸世间父母子孙相生不断。是等则以欲贪为本。(文)四住者。谓见一切住地。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无色爱住地。开名四住烦恼。合则但云见思也。若使下。结示。经云。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是故众生。欲脱生死免诸轮回。先断贪欲。及除爱渴(文)。

  △次明因令其修习四。初达理崇道。

  佛言。出家沙门者。断欲去爱。识自心源。达佛深理。悟无为法。内无所得。外无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结业。无念无作。非修非证。不历诸位而自崇最。名之为道。

  【疏】先达理。绝贪欲。断集也。去恩爱。知苦也。识六识观心。修道也。达佛涅槃理。证灭也。欲断而识心源。爱去而达佛理。沙门之能事毕矣。悟下。次崇道三。初标悟。莫之为而为者。真谛理也。理若不悟。道亦不得。内下。次释相。谓释无为相也。法性自天而然。苦不能恼。故无求无得。不妨因去爱而知。道不能通。故不系。不妨因识心而显。集不能染。故不结。不妨因断欲而净。灭不能除。故无作无修。不妨因达理而证。

  不下。后结显。崇最。尊重也。谓不假行位因果教理智断。而自冥会契合以尊尚也。法性如月。苦集覆理。如云笼月。道灭除集以会真。如风拨云而见月。则知苦集之云。但是能覆不能恼染。道灭之风。但是能显不能明净。理本明净。岂能妨害。故云不历位而自崇也。

  道者。真谛之谓道。性道也。贯上不历不系无为。率性之谓道。修道也。贯上自崇不结等悟。

  【钞】阿含云。舍离恩爱。出家修道。摄御诸根。不染外欲。慈心一切。无所伤害。遇乐不欣。逢苦不戚。能忍如地。故号沙门。(文)初二句去爱。次二句断欲。次二句识心。五停心中略举多瞋慈悲一观也。后四句达理。无生法忍从此入矣。

  不假行位者。结与释中有影显意。释中苦不能恼。乃至灭不能除。即结中不历。结中不假行位。即释中无得无证。若配释云。内无位得。外无行求。心不智道。亦不断业。无理念。无教作。无因修。无果证。释中去爱知苦。乃至达理证灭。即结中崇最。结中冥会契合。即影显释中有体达。若无能体达者。谁知无得无证观标悟言。自无疑矣。

  不结等悟者。既以道崇。岂可结业。故崇最照应不结业句。又能体悟无得无证不系不结。亦崇最义。故云等。悟通二意。一影释释中体悟。二指上标中悟字。问。既分性修。道有二耶。答。从性起修。全修即性。岂有二耶。

  △二割爱取足。

  佛言。剃除须发而为沙门。受道法者。去世资财。乞求取足。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慎勿再矣。使人愚蔽者。爱与欲也。

  【疏】佛下。先修头陀行。剃须除发。表断烦恼也。受道法者。则以佛法为务。道德为重也。资生财物。发爱欲之源。故当去。乞食知足。为头陀之本。应求取。经云。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恼亦多。少欲之人。无求无欲。则无此患。又云。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之处。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文)日下。次各出其相。先取足相。一食一宿。十二头陀中二苦行也。再者。指中后饮浆。坐高广大床也。楞严云。衣钵之余。分寸不畜。乞食余分。施饿众生。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舍贪故。(文)使下。次财欲相。爱是心。欲是境。由外尘欲。牵起爱心。亦由爱心贪著于欲。所贪之境既多。能贪之爱亦众。然贪与爱亦有四句。此当亦贪亦爱。其中复开四相。一内爱欲。缘自身形。按拭摩触。起诸染着。二外爱欲。缘他男女姿态妖艳。念念贪爱。三内外爱欲。于他己身柔软细滑。攀缘不舍。四遍一切处爱欲。缘于一切五欲尘境。生结使心。故涅槃云。因爱生忧。因爱生怖。若离贪爱。不忧不怖。(文)佛名经云。有爱则生。爱尽则灭。故知生死贪爱为本。(文)则爱欲也。愚蔽一切人矣。

  【钞】经下。证去财。又下。证取足。皆遗教文。又云。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

  (文)十二头陀者。一阿兰若。二常乞食。三粪扫衣。四一坐食。五节量食。六中后不饮浆。七冢间。八树下。九露坐。十常坐。十一次第乞。十二但三衣。

  欲是境者。圆觉疏。问。欲应是心。何言色等。答。瑜伽云。欲有二种。一烦恼欲。二事欲。事即五尘。今谓心起合尘。尘即名欲。经云。由于欲境。起诸违顺。又无常经云。常求诸欲境。(文)四句者。圭山钞云。一贪非爱。如人贪忙。不是爱忙。又如买苦口治病之药。秤两不免贪多。何曾爱也。二爱非贪。如人爱看相打相杀。何肯贪求。又如见他外人可意孩儿或猫狗等。亦何贪求。纵与之未肯受。三亦贪亦爱。即名利财色之类。四非贪非爱。即一切违情境及平平境。(文)五欲尘境者。财色名食睡。为五欲境。色声香味触。为五尘境也。此等皆能起爱生欲。故老子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文)为道者。可不捡欲也欤。

  △三转恶成善。

  佛言。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何等为十。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杀盗淫。口四者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意三者嫉恚痴。如是十事。不顺圣道。名十恶行。是恶若止。名十善行耳。

  【疏】佛下。先总标。众法相生。名曰众生。璎珞云。顺理生心名善。乖背为恶。又益物为善。损物为恶。善为能治。恶为所治。善恶皆在一念心中。一念善则恶止。一念恶则善灭。改恶迁善。无如不忘念也。

  【钞】众法。五蕴也。色心和合。成众生故。

  不忘念者。遗教云。不忘念者。烦恼不入。若失念者。失诸功德。是故汝等。常当摄念在心(文)。

  【疏】何下。后别释二。先恶何句徴也。身下列也。身三下释也。

  令前人命断曰杀。有三。或用内色。谓手足等。或用外色谓刀杖等。或双用内外色。谓手执刀杖等。不与而取名盗。有八。或灼然劫取。或潜行窃取。或诈术骗取。或势力强取。或词讼取。或抵谩取。或受寄托而不还。或应输税而不纳。污秽交遘深爱不舍谓之淫。亦有和顺强暴二种。两舌者。谓向此说彼。向彼说此。离间恩义。挑唆斗争等。

  恶口者。谓粗恶骂詈。忿怒咒咀。令他不堪等。妄言者。谓以是为非。以非为是。见言不见。不见言见。虚妄不实等。

  绮语者。谓庄饰浮言历语。艳曲情词。导欲增悲荡人心志等。

  殉自名利不耐他荣妒忌曰嫉。虽属瞋分。亦贪所感。圆觉经云。由于欲境。起诸违顺。境背爱心而生憎嫉。造种种业。(文)依对现前不饶益境。瞋恼忿恨。起诸凶暴曰恚。

  于诸理事。无明迷暗曰痴。由此无明。起疑邪见贪等烦恼。此十恶业。作有三品。略举四重。一约时。谓于欲作。正作。作已。三时俱重名上。随一时轻为中。三时俱轻为下。二约境。杀人为上。杀畜为中。蚊蚋为下。三约心。猛利心作为上。泛尔心作为下。处中为中。四约人。具自作教他为上。唯自作为中。教他作为下。

  以要言之。纯从分别所发恶业名上。杂从见爱烦恼所起名中。但从任运所发恶业名下。华严云。十不善业。上者地狱因。中者畜生因。下者饿鬼因。若生人中。杀罪得二果报。谓短命多病。盗得贫穷共财。淫报妻不贞良。得不随意眷属。妄语多被诽诱。为他所诳。两舌眷属乖离。亲族弊恶。恶口常闻恶声。言多诤讼。绮语言无人受。语不明了。贪嫉心不知足。多欲无厌。瞋恚常被他人求其长短。恒被于他之所恼害。邪痴生邪见家。其心谄曲。是故应当远离十不善道。(文)如是下。结也。不顺圣道者。戕法身。伤慧命。损功德。失法财。乖理害物。故名恶也。

  【钞】身三等者。谓身上所恶有三。口中发业有四。意地起毒有三。意地为本。余七为末也。妒忌嫉者。诗传云。以色为妒。以行为忌。害贤曰嫉。修罗一类。嫉贤忌行。佛为诸天说四念处。彼说五念处。佛说三十七品。彼说三十八品。

  虽属下。难曰唯识谓嫉是瞋分摄。余经论明贪为意首。此云何通。故答释云。虽瞋亦贪发也。

  圆觉下。引证可知。由此起邪见者。则痴为诸烦恼本矣。一约时下。瑜伽云。三时复二。一者约心。如疏。二者约时。尽寿作为上。多时为中。少时为下。

  (文)猛利。强盛也。泛尔。不获已也。

  教为下者。自不忍作故。

  以要言下。准如来秘密藏经。大迦叶问佛。十恶何者最重。佛言。杀及邪见。释曰。此即十恶互望论耳。又经云。十恶等乃至小罪。坚执名犯。若不坚执。乃至无间不名为犯。释曰。此即约心意明邪见执着为重。言不犯者。意是轻微故。从见惑起者为上。思惑起者为下。杂者为中也。华严下。明果报。三途是正报。人中是余报也。疏云。因有三品。果有三途。然依正法念经。三途各有边正。正者为重。边者为轻。正鬼望边畜。则饿鬼罪重。故杂集等。鬼次于狱。若正畜望边鬼。则畜生罪重。故今经云。下者饿鬼因。又十不善。各有二果差别。一报果差别。所谓三途异熟。二习气果差别。即人中残报。是正报之余。经云。若生人中得二种是。又杂集瑜伽等论明三果。十不善业异熟果者。于三恶道中。随下中上。受旁生饿鬼捺落迦异熟。等流果者。各随其相。感得自身众具衰损。所谓寿命短促常贫穷等。如其所应。增上果者。各随其相。感得所有外事衰损。所谓外具乏少光泽。俱舍论云。何缘此十各招三果。答此令他受苦断命坏灭故。且初杀生。令他受苦。受异熟果。断他命故。受等流果。令他失灭。受增上果。(文)盗得下。必影略其文。以明人中余报也。

  【疏】是下。后善。十善对十恶立。以止恶故即名为善。谓不杀。不盗。不淫。不妄。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不贪嫉。不嗔。不痴。此名止善也。复有十种行善。谓放生。布施。梵行。诚实。质直。和合。柔软。喜舍。慈悲。正信也。行十善时。亦有三品四重。一约时。如欲行善时。正行善时。行善已时。三时无悔者为上。作已方悔为中。正作能悔为下。二约境。于劣不杀为上。如蚊蚋等。于胜不杀为下。谓父母人等。余者为中。如禽畜等。三约心猛利重心为上。处中心为中。不获已而心为下。四约自他。具自作教他为上。唯自非他为中。自虽不作而教他作为下。下者修罗因。中者人道因。上者诸天因。华严云。十善业道。是人天乃至有顶处受生因。又此上品十善业道。以智慧修习。心狭劣故。怖三界故。阙大悲故。从他闻声而解了故。成声闻乘。又此上品十善业道。修治清净。不从他教。自觉悟故。大悲方便不具足故。悟解甚深因缘法故。成独觉乘。又此上品十善业道。修治清净。心广无量故。具足悲愍故。方便所摄故。发生大愿故。不舍众生故。希求诸佛大智故。净治菩萨诸地故。净修一切诸度故。成菩萨广大行。又此上上十善业道。一切种清净故。乃至证十力四无畏故。一切佛法皆得成就。是故我今等行十善。应令一切具足清净。(文)则十善业。该于十法界矣。十法界报。尽出自心。 恶。十善翻为十恶。便成三途。心善。百非转为百行。便成五乘。心生心灭。不可忽焉。至于善果。具如十善业道六波罗经。

  【疏】十善下。十善。即五戒。亦世间五常。但开合有异。不杀仁也。不盗义也。不淫礼也。不妄语则摄口四。信也。酒能昏性起过。制不饮酒。以防意地。则摄意三。智也。故十善道。为世出世间善因善果之本。

  下者下。修罗因时。怀猜忌心。虽行戒善。欲胜他故。下品也。在人因地。善念淳熟。数修施戒。不轻他故。中品也。天居因位。善心猛利。戒施超胜。慈育物故。上品也。

  华严下。引证也。疏云。人天是世间之善。人善为下。欲天为中。色无色界为上。(文)圭山云。三乘是出世间善。声闻善为上下。缘觉善为上中。菩萨善为上上。佛善为上上中上。(文)又清凉钞云。然其十善。亦有三果。异熟果者。离三恶道。得生人天。等流果者。即于彼处。各随其相。感得自身众具兴盛。所谓长寿无病苦等。增上果者。谓即于彼各随其相。感得所有外事兴盛。资具等物。精微光美。受用无乏。(文)十法界下。贤首品钞云。若心念念专贪嗔痴。摄之不还。拔之不出。日增月甚。起上品十恶。此发地狱心。行火途道。一若心念念欲多眷属。如海吞流。如火焚薪。起中品十恶。如调达诱众。此发畜生心。行血途道。二若心念念欲得名闻。四远八方。称扬叹咏。内无实德。虚比贤圣。起下品十恶。此发饿鬼心。行刀途道。三若心念念欲胜于彼。不耐下人轻他珍己。如鸱高飞。下视人物。而外扬五常。起下品善心行阿修罗道(四)。若心念念欣世间乐。安其臭身。悦其痴心。此起中品善心。行于人道(五)。若其心知三恶苦多。人间苦乐相间。天上纯乐。为求天乐。闭六根不出。六尘不入。此起上品善心。行于天道(六)。若其心念。欲得利智辨聪。高才勇哲。鉴达六合。十方颙颙。此发胜智心。行尼犍道(七)。若其心念欲大威势。身口意业才有所作。一切弭从。此发欲界主心。行魔罗道(八)。若心念念五尘六欲。外乐。盖微。三禅之乐。由如石泉。其乐内熏。此发大梵心。行色无色道(九)。若心念念善恶轮环。凡夫耽湎。贤圣所诃。破恶由净慧。净慧由净禅。净禅由净戒。尚此三法。如饥如渴。此发无漏心。行三乘道(十)。若心若道。其相甚多。略举十耳。(文)余可例知。百非百行者。瑜伽论云。谓有十事。一少时作。二多时作。三尽寿作。四少分作。五多分作。六全分作。七自作。八教人。九赞叹。十随喜。十恶用之。即是百非。十善用之。名为百行。(文)五乘。谓人天声闻辟支菩萨也。十善业道者。经云。言善法者。谓人天身。声闻菩提。独觉菩提。无上菩提。皆依此法以为根本故。若离杀生。得成十法。谓施无畏。起慈心。断瞋习。无病。长寿。非人守护。无恶梦。解怨结。无恶道怖。命终生天。离偷亦十。谓财盈。人爱。不负。赞美。不忧。善名。无畏。安乐。怀施。生天。离邪淫四。谓诸根调。离諠掉。世所称。妻莫侵。离妄言八。谓口香净。世信伏。言敬爱。安慰生。得胜乐。无误失。尊奉。慧胜。离两舌五。谓身无能害。不坏眷属。信顺。法行。善知识。离恶口八。谓法度。利益。契理。美妙。承领。信用。无讥。尽爱。离绮语三。谓智人爱。如实答。威德胜。离贪嫉五。谓诸根具。财自在。福德。位尊。利息。离瞋恚八。谓无恼。无瞋。无诤。柔和。慈心。利生。相严。生梵。离邪痴十。谓意乐侣。信因果。皈佛。正见。生人天。福慧增。行圣道。舍恶业。住无碍见。不堕诸难。(文)解曰。上皆明华报也。又云。行十善业。若能回向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佛随心自在寿命(不杀报)。清净大智(不盗报)。隐密藏相(不淫报)。如来真语(不妄语报)。魔外不坏菩提眷属(不两舌报)。梵音声相(不恶口报)。诸所授记。皆不唐捐(不绮语报)。三界特尊。皆共敬养(不贪嫉报)。观者无厌(不瞋恚报)。神通自在(不邪痴报文)。解曰。此是明果报也。六波罗者。大乘理趣六波罗蜜经净戒品云。此十善业。一一皆感四种果报。一现在安乐。二烦恼怨贼。势力羸弱。三于当来世常得尊贵。无所乏少。四精勤修习。当得无上正等菩提。(文)解曰。前三花报。后一果报也。若约转三障义。二转烦恼障。四转业障。初三转报障。若约转三报。初二转现报。盖报由业感。业由惑造。今了业因。不从报法起惑。由是惑种羸弱。业现衰残也。第三转生报。第四转后报。既十善报。其大如此。奈之何不奉行哉。

  △四返妄归真。

  佛言。人有众过而不自悔。顿息其心。罪来赴身。如水归海。渐成深广。

  若人有过。自解知非。改恶行善。罪自消灭如病得汗。渐有痊损耳。

  【疏】先明不悔则成妄染。

  过。失也。由贪瞋痴。发身口意。作诸恶业。名众过也。

  梵语忏摩。此云悔过。若别说者。忏名陈露先罪。悔名改往修来。不自悔者。不肯追悔往𠍴也。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顿。安也。息。止也。业从心造还自覆藏。名为顿息其心。

  有过必有罪。日积月累。故成其大。犹如河海。不择细流。渐成深广也。

  若下。后明忏悔还成真净。先法。善恶皆由心造。心能改恶行善。罪亦随心消灭。如人转谤为赞。怨结解而亲自成矣。

  夫欲忏悔者。须具此三法。一知非。谓惭愧克责。明信因果。怖畏恶道。翻前不悔也。二改恶。谓发露先罪。断相续心也。三行善。求灭罪方法。修功补过也。此二翻前息心。上三法因。下罪消果。翻前罪深也。故涅槃云。佛法有二健儿。一者自不作罪。二者作已能悔。(文)此是能悔者也。如下。后喻。凡人有病服药。若得汗。则疾愈而身安。犹如众生起过行忏。若法喜。则罪灭而心清。过既非一时起。忏亦莫能顿除。故云渐也。

  【钞】初三句。明覆藏。次三句。明增广。

  又前四句。具含七义。众过中含二。一纵恣三业。无恶不为故。二事或不广。恶心遍布故。息心唯一。谓覆讳过失。不欲人知故。不悔中含三。一拨无因果作一阐提故。二虏扈抵突。不畏恶道故。三无惭无愧。不畏圣贤故。罪赴亦一。谓恶心相续。昼夜不断故。

  梵下。有二。一翻忏为悔。二半梵半唐释。梵语忏摩。此云请忍。悔是唐言。体即百法中恶作也。厌先过失故。谓请三宝。忍受悔过。然此厌罪。定是善法。不同识论不定所摄。若准佛名经说。则忏是忏谢之名。悔以悔责为义。(文)追悔往𠎝者。相部律疏解云。兴善罚恶为忏。追变往𠎝为悔。(文)积累成大者。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罪始滥觞。祸终没顶。亦犹是也。经云。莫轻小罪以为无殃。水滴虽微。渐盈大器。汉昭烈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遗教云。譬如小水常流则能穿石。(文)一下。知非中具三义。一惭愧。惭者惭天。天见我屏处造罪故。愧者愧人。人见我显处作逆故。又惭者内自羞耻。翻前无惭。不顾自法轻拒贤善也。愧者发露向人。翻前无愧。不顾世间崇重暴恶也。二信因果。信得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所以经云。假使满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易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设无因果。则修福者屈。造罪者幸。如何今见贫富贵贱苦乐不同也。三怖恶道。谓造上品十恶。死堕地狱。中品饿鬼。下品畜生。原人论云。杀盗淫等心神。乘此恶业。生于地狱鬼畜等中。佛名经云。若不忏悔者。大命将尽。地狱恶相皆现在前。当尔之时。悔惧交至。不预修善悔何及乎。当尔之时。欲求一礼一忏。岂可复得。众等切莫自恃盛年财宝势力。放逸自恣。死苦一至。不令人知。盛年富贵。无得免者。怖心起时。如履汤火。六尘五欲。不暇贪染。翻前不畏三恶道也。改恶中具三义。一露先罪。谓不覆瑕玼也。根露则枝枯。源干则流竭。翻前覆藏。二断相续。谓已作者忏令清净。未作者不敢更作。如王法初犯得恕。更作则重。初入道场。罪则易灭。更作难除也。行善中唯一义。昔因三业。造诸罪恶。不计昼夜。今以善身口意。䇿励不休。匪移山岳。岂填沟壑。以此翻前纵恣三业。恶心遍布二种。然灭罪法。有事有理。事则洗净身口。着鲜洁衣。烧香散华礼佛诵经。于三宝前。陈白过犯。三时七日。乃至累月经年。如法修行。取灭方止。理则观罪性空。罪心无生。心性灭时。罪亦亡矣。净名云。彼罪性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如佛所说。心垢故众生垢。心净故众生净。心亦不在内外中间。如其心然。罪垢亦然。华严云。菩萨知诸业。不从东方来。不从南西北方四维上下来。而共积集止住于心。但从颠倒生无有住处。(文)问。云何知罪灭相。答。若如是至心忏时。或得好瑞好梦。或复见光见华。或觉身体轻利。或有善心开发。或入诸禅。或识法相等。故普贤观经云。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是故应至心。勤忏六根罪。(文)问。若见罪无性时。罪即灭者。亦可见福无性。福亦灭耶。答。莫作是说。何者。罪违无性。见无性时。罪即灭矣。盖无性是能治。罪是所治故。福顺无性。见无性时福生长矣。盖无性是能生。福是所生故。如金刚云。无住相布施福德如虚空。(文)问。大小乘何别。答。相部律疏云。大乘理深药妙。一对治行胜。二果亦妙。三故灭重也。小乘理浅。一行劣。二果非是妙。三故灭轻也。翻息心者。罪从心起。将心忏。如从地倒还地起。无别道也。余易思之可知。

  佛说四十二章经疏钞卷第二
卍续藏第 37 册 No. 0671 四十二章经疏钞


  佛说四十二章经疏钞卷第三

  清 浙水慈云灌顶沙门 续法 述

  △二明世间果三初善不可挠。

  佛言。恶人闻善故来挠乱者。汝自禁息。当无瞋责。彼来恶者而自恶之。福德之气。常自在此也。

  【疏】存心不善曰恶人。志仁无恶曰善人。

  身口辱曰挠。意来辱曰乱。有意非无心曰故。禁息。意忍也。无瞋责。身口忍也。

  依华严明。忍具八心。一忍辱心。如司空图之耐辱。耐人之所不耐。二柔和心。如老子柔弱胜刚强。三谐顺心。如娄师德之唾面自干。四悦美心。如孙登之投水嬉笑。五不瞋心。如孟子之横逆自反。六不动心。如帝释之诃其愚痴。七不浊心。如黄宪之汪洋万顷。挠之不浊。八不报心。如陈骞之含隐怨害。置之不报。若配此文。身加辱而忍耐不瞋。口毁骂而美顺不责。意嫉害而柔和不报。不动不浊。此其所以为善人也。善人若还对彼此无智慧。

  不对心清凉。骂者口热沸。故云而自恶也。经言。彼重以恶来。吾重以善往。福德之气。常在此间。害气重殃。反在于彼。此明祸因恶积。福缘善庆。故云福气常自在也。易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不其然乎。

  【钞】初二句所对境。次二句能治心。末四句出罪福。司空图者唐人。居中条山。作休休亭。自号耐辱居士。柔胜刚者。德经云。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又云。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文)今谓他人陵我以刚强。我则骋之以柔和也。娄师德者。唐人有弟。出守代州。教之耐事。弟曰。人有唾者。拭之而已。师德曰。拭之是违其怒也。使自干尔。投水笑者。普孙登。为人绝无恚怒。人或投其水中戏之。既出嬉笑自如。横逆自反者。孟子曰。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礼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自反而忠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则与禽兽奚择哉。于禽兽又何难焉。(文)诃愚痴者。杂阿含云。有阿修罗。与帝释战不如。遭五系缚。将还天宫。辄瞋骂詈。御者白帝释曰。释今为畏彼。为力不足耶。能忍阿修罗面前而骂辱。帝曰。不以畏故忍。亦非力不足。何有黠慧人。而与愚夫对。御者又曰。若但行忍者。于事则有阙。愚痴者当言。畏怖故行忍。是故当苦治。以智制愚痴。帝曰。我常观察彼。制彼愚夫者。见愚者瞋盛。智以静默伏。非力而为力。是彼愚痴力。愚痴违远法。于道则无有。若使有大力。能忍于劣者。是则为上忍。无力有何忍。于他极骂辱。大力者能忍。(文)黄宪者。汉时人。郭林宗曰。黄叔度汪洋若万顷之波。澄之既不清。挠之亦不浊。未可量也。

  陈骞者。晋传云。骞沉厚。有大度量。虽加怨害恼怒。并皆含隐不报。此则含人之所不含者也。

  △二圣不可诃。

  佛言。有人闻吾守道。行大仁慈。故致骂佛。佛默不对。骂止。问曰。子以礼从人其人不纳。礼归子乎。对曰。归矣。佛言。今子骂我我亦不纳。子自持祸。归子身矣。犹响应声。影之随形。终无免离。慎勿为恶。

  【疏】先引明骂佛自祸二。初默然不对。有人指六师外道诸恶人也。守道。以理存心也。仁者爱人。慈者怜人。施于身曰行。遍法界曰大。有本云。愚人以吾为不善。吾以四等慈护济之。彼以恶来。吾以善往。释曰。四等四无量心也。故云行大仁慈。骂有二种。一作色。二戏笑。于中或带宗亲。或但自身。复有十相。一种族。二形貌。三称名。四据齿。五家业。六品位。七威仪。八事迹。九罪过。十善道。致骂亦二义。一爱人者人恒爱之。则佛有弟子。而外道无眷属。故致骂也。二下土闻道则大笑之。此乃不得绝圣绝仁之意。是故不但背后笑毁。而且致面骂也。默者笑其狂。愍其痴。忍其怒。治其骂也。内含四悉。默具事理。见者适悦。是世界悉檀。得欢喜益。单为彼默。旧善心生。是为人悉檀。得生善益。不对骂止。新恶除遣。是对治悉檀。得破恶益。悟入圣道。永不为恶。是第一义悉檀。得入理益。下问答中。亦具四悉。例此可知。问下。二举事况显。子者。虽无伏断。亦住正因。故有外子之名字也。迎送拜揖谓之礼。以礼待人。人受礼尚归于自。况于不受礼乎。则知受骂不受骂。亦皆归自身矣。所以然者。盖受礼则生自福。如育王之礼僧。不受礼则自有礼。如不轻之深敬。受骂则自招殃。如歌利罽宾国王。不受骂则诃骂自。如鞠多叔孙武叔。

  今来骂佛。是自求祸。祸岂不随其身者哉。故法华明获重罪。楞严示堕无间。孟子贬为亡者。老子斥名死徒也。宜矣。

  【钞】诸恶人者。法华谓诸外道梵志(在家外道。事梵天故)尼犍子(此云离系。出家外道)等。及造世俗文笔。赞咏外书。及路伽耶陀(此云善论。亦名师破弟子。是顺世外道。计顺世情故)。逆路伽耶陀(此云恶论。亦名弟子破师。是不顺世外道。以逆君父之论故)也。以理守心者。拣彼邪师心游道外也。

  仁慈。拣彼恶人无仁慈也。孔子曰。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

  (文)遍法界者。佛之同体大慈。拣乎菩萨未遍。二乘人天。梵王大千世界。帝释六欲四洲之仁慈也。爱人句。出孟子。具云。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文)下士句。出老子。德经云。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文)。不得绝仁意者。老子曰。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文)解曰。绝圣。令还天理也。弃智。令反无为也。绝仁。令复真心也。弃义。令归本源也。绝巧。令抱朴。素也。弃利。令守公正也。不得其意。遂以弃绝为是。仁智为非。而来呵佛骂祖。毁圣诋贤。此则名为迷中倍人可怜愍者。默者下。有本云。佛默不答者。愍之。痴冥狂愚使然。默具事理下。大通佛之默然受诸梵请。老子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世界也。楞伽四答中(一向反诘分别置止也)。止论以制外道。世论婆罗门默然不辞而退。为人也。如来教令密摈恶比丘。公主说偈。密默治王子瞋(昔有一微贱人。从此国逃彼国。讹称王子。彼国以公主妻之。多瞋难事。有一明人。从其国来。主往说之。其人语曰。再若瞋时。当说偈云。无亲游他国。欺诳一切人。粗食是常事。何劳复作瞋。说已默然瞋歇。后不复瞋。是主及余诸人。但闻偈不知意也)。对治也。净名默住不二。智积默然信受。第一义也。梵语悉檀。此翻遍施。佛以四法遍施众生也。问中具四悉者。问明善恶欢喜不瞋。世界也。为说善法。生彼善心。为人也。以今善教。破除恶骂。对治也。得悟其理。非善非恶。第一义也。

  子者下。博地凡夫。称名字子。具正因。住自性佛性。而未有观行。故小乘七方便。大乘三贤。称相似子。具缘因。引出性佛性。缘理伏惑故。小乘四果辟支。大乘十圣。称真实子。具了因。至得果佛性。断惑证真故。外子者。一凡外。外子也。未入佛家故。二二乘。庶子也。未付家业故。三菩萨。真子也。绍隆佛位故。今于二种三子中。皆初子义。故称子也。育王礼僧者。阿育王经云。王见福田僧。不问大小。悉皆礼拜。耶奢大臣。怪而谏曰。应当自重。何轻作礼。王集群臣。不听杀生。仰敕各得一头。若牛若马之类。唯敕耶奢。得死人头。既皆得已。使货于市。余头卖尽。人头独存。王问众臣。一切物中何者为贵。答曰。唯人最贵。王言人贵应得多价。何以不售。答言。人生虽贵。死乃最贱。头尚可恶。况有价乎。王问。一切人头皆贱否耶。答言皆尔。王言。今我头亦贱耶。尔时耶奢。惧不敢对。王言。若不异者。汝何遮我不使礼拜。汝若是我善知识者。应当劝我礼拜。使我将来得诸天身。贤圣胜头。头有所直。何故我自作礼。汝尚嗤笑。

  (文)不轻深敬者。法华云。常不轻菩萨见诸四众言。我深敬汝等。不敢轻慢。汝等行菩萨道。当得作佛。乃至远见四众。亦复故往礼拜。四众之中。有生瞋者。恶口骂詈。或以杖木瓦石而打掷之。不轻菩萨。能忍受之。其罪毕已。六根清净。增益寿命得无量福。渐具功德。疾成佛道。彼时四众轻贱我故。二百亿劫。不值三宝。千劫于阿鼻狱。受大苦恼。(文)歌利者。此云极恶。金刚疏云。佛昔作忍辱仙人。山中修道。王猎疲寝。妃共礼仙。王问得四果否。皆答不得。王怒。割截身体。天怒。飞砂雨石。王惧求忏。仙言无瞋。誓后身复如故。(文)罽宾王者。传灯录云。师子尊者。因罽宾国王秉剑于前云。师得蕴空不。曰已得。问。离生死不。曰已离。问。既离生死。就师乞头得不。曰。身非我有。岂况于头。王便斩之。白乳涌高数尺。王臂自堕。(文)鞠多者。魔王名。庄严经论云。尸利鞠多。因设火坑并诸毒食。害佛不得。悔过号泣。世尊告言。汝勿忧怖。即说偈言。害我我无瞋。久舍怨亲心。右以旃檀涂。左以利刀割。于此二人中。其心等无异。

  (文)武叔者。鲁论云。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文)。自求祸者。所谓祸福无门。唯人自造也。孟子曰。般乐怠傲。是自求祸也。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文)获重罪者。法华四卷云。若于一劫中。常怀不善心。作色而骂佛。获无量重罪。其有读诵持。是法华经者。须臾加恶言。其罪复过彼。

  (文)堕无间者。楞严八卷云。毁佛法僧。五逆十重。更生十方阿鼻地狱。(文)梵语阿鼻。此云无间。谓受苦无间刻也。

  贬为亡者。孟子曰。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候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今恶死亡而乐不仁。是犹恶醉而强酒。(文)强酒而欲无醉。既不可得。乐不仁而欲无死亡。又岂可得哉。斥名死徒者。德经云。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又曰。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仁慈则用力救助)。俭故能广(节俭日用自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文)今则不仁不慈而恃强横。死亡也可知。

  【疏】犹下。次结诫止恶行善。初二句喻也。次一句合也。后一句诫也。恶因恶果。既如形声影响。则善因果亦尔。是故应当止恶行善。转祸为福也。

  【钞】善恶能感因。如形声。祸福所报应。如影响。此感彼应。毫发不爽。故云随无离也。而曰终者。纵经多劫。因果亦不亡也。经中说言。有三业报。一现报业者。现作善恶。现受苦乐。二生报业者。此生作善作恶。来生受苦乐报。三后报业者。此生作善作恶。直至未来无量生中。受苦乐报。若见恶人好者。此是过去生报后报善业熟故。所以有此乐果。岂关现作恶业而得好报。若见善人苦者。此是过去生报后报恶业熟故。现在善根力弱。不能排遣。所以有此苦果。岂关现作善业而招恶报。(文)中竺大士名阇夜多。问鸠摩罗多尊者曰。我家父母。素信三宝。而常萦疾瘵。凡所谋为。皆不如意。邻家一人久为旃陀罗行。而身常勇健。所作和合。彼何幸而我何辜耶。尊者答曰。善恶之报。有三时焉。凡人但见仁夭暴寿逆吉义凶。便谓亡因果虚罪福。殊不知影响相随。毫厘靡忒。纵经百千万劫亦不磨灭。(文)原人论云。杀盗等心神。乘此恶业。生三途中。施戒等心神。乘此善业。生于人天。然虽因引业。受得此身。复由满业。故有贵贱贫富寿夭病健盛衰苦乐。若前生敬慢为因。今感贵贱之报。乃至仁寿杀夭。施富悭贫种种别报。不可具述。是以此身。或有无恶自祸。无善自福。不仁而寿。不杀而夭等者。皆是前生满业已定。故今世不同。所作自然如然。愚者不知前世。但据目睹。唯执自然。复有前生少者修善。老而造恶。或少恶老善。故今世少年富贵而乐。老大贫贱而苦。或少贫苦老富贵等。俗人不知。唯执否泰由于时运。(文)此皆不明三世轮回者也。则知善恶之报。有大小迟速矣。即影响之喻。乃言其必然。非谓其速也。影之随形。亦有远近。影远则大。影近则小。报之迟速。亦犹是也。速则报轻。迟则报重。又或恶业多而先受恶报。善业多而先受善报。抑或善心退转。则又因福而得祸。恶心改悔。则又因祸而得福。虽有种种差殊。总之一定不移。故曰应随终无离也。书云。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正此意耳。

  △三贤不可毁。

  佛言。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污天。还从己堕。逆风飏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贤不可毁。祸必灭己。

  【疏】初标举。神明不测谓之圣。才德出众谓之贤。又圣者正也。舍凡性入正性故。四果十地等。贤者良也。背恶心向良心故。三资四加等。心无悲愍。损恼于他。名之为害。犹下。次喻明。初喻毁斥上等圣贤。次喻逼恼同学良善。含血喷天。还污己身。如方士之诃责贤祖。身自疮疱。把尘扬风。反坌自体。如蔡京之贬剥司马。自取戮辱也。杂阿含云。健骂婆罗门。遥见世尊。作粗恶语。瞋骂诃责。把土坌佛。时有逆风。还吹其土。反自坌身。世尊说曰。若人无瞋恨。骂辱以加者。清净无结垢。彼恶还归己。犹如土坌彼。逆风还自污时婆罗门。忏过而去。贤下。后合示。譬喻经云。有清信士。初持五戒。后时衰老。多有废忘。尔时山中有渴梵志。从其乞饮。田家事忙。不暇看之。遂恨而去。梵志能起尸使鬼。召得杀鬼。敕曰。彼辱我。往杀之。山中有罗汉知之。往田家语言。汝今夜早然灯。勤三自归。可得安隐。主人如教。通晓念佛诵戒。鬼莫能害。鬼神之法。人令其杀。即便欲杀。但彼有不可杀之德。法当反杀其使鬼者。其鬼乃恚。欲害梵志。罗汉蔽之。令鬼不见。田家悟道。梵志得活。法华云。咒诅诸毒药。所欲害身者。念彼观音力。还著于本人。皆是毁贤祸己之明证也。

  【钞】又下。比证曰贤。亲证曰圣。资粮加行位名。通大小乘。方士诃贤祖者。天授二年。曾州牧宰。迎请三祖藏和尚讲华严。因论邪正。时有方士。在会嫉恨。面兴愠色。口出恶言。谓三祖曰。但自讲经。何起诽毁。祖曰。今讲经旨。无他论议。问。一切诸法。悉平等耶。祖曰。诸法亦平等亦不平等。又问。何法平等。何法不平等。答。诸法不出二种。一者真谛。二者俗谛。若约真谛。无此无彼。无自无他。无净无秽。一切皆离。故平等也。若约俗谛。有善有恶。有尊有卑。有邪有正。岂得平等。方士词穷无对。犹瞋不解。但加骂詈毁辱而已。归去经宿。明朝洗面。眉发俱落。通身疮疱。方生悔心。敬信三宝。求哀三祖。祖令持华严经百遍。以赎前𠍴。诵至八十遍。忽感眉发重生。身疮顿愈。又如四禅无闻比丘。谤阿罗汉身遭后有。堕阿鼻狱。皆是唾天自污也。

  蔡京者。宋徽宗时。蔡京为相用事。排陷元祐诸臣。目曰奸党。首列司马光。刻石殿门。又自书大碑。颁布州县。长安中无敢议者。惟石工安民辞曰。司马相公。海内称其正直。今谓之奸邪。我不忍刻也。官欲加罪。民泣曰。乞免镌安民二字于石末。恐得罪后世。闻者愧之。靖康中京既正罪。安民亦得褒赠。

  后合下。毁贤合唾天飏风。祸己合堕己坌身。三业之中。口业实重。好言是口。莠言是口。赞则靡德不归。犹如寒谷生春。毁则何恶不往。宛似炎天飞雪。关系既大。招致不轻。报恩经云。佛告阿难。人生世间。祸从口生。当护于口。甚于猛火。猛火炽然。能烧一世。恶口炽然。烧无数世。猛火炽然。烧世间财。恶口炽然。烧圣七财。口中之舌。凿身之斧。灭身之祸。庄子曰。为不善于显者。人得而诛之。为不善于幽者。鬼得而诛之。则知毁圣害贤者。必有灭己之大祸。不可作也。

  法华下。圆通解曰。毒药交兼相咒诅。恶心仍更祷神祗。彼来于我起侵伤。还着本人招横害。岂是等慈成过失。自然黑业果相随。则还著者。还是自害自也。

  △三明上上果二。初道果显胜二。初奉道得大智果。

  佛言。博闻爱道。道必难会。守志奉道。其道甚大。

  【疏】博学多闻。则涉于名言。爱道广远。则高于门境。那知道不远人。徒增悭慢。法本离言。何劳强记。犹如阿难徒闻。未全道。力。故云难会。

  心之所至谓之志。理之所诣谓之道。持守其志。则无如外智。体奉其道。则无智外如。心境相契。如盖合底。体包太虚。用周沙界。故云甚大。三乘菩提。皆在自心得矣。岂远乎哉。

  【钞】上二句。明不善学之失。执着法相曰悭。自恃其道曰慢。本离言者。起信云。是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唯是一心。故名真如。

  (文)阿难证也。楞严云。汝虽历劫忆持如来秘密妙严。不如一日修无漏业。颂曰。阿难纵强记。不免落邪思。

  (文)守志下二句。明善学之益。

  志。能也。心也。智也。道。所也。境也。如也。三乘二句。上智契心得佛菩提。中智契心得辟支菩提。下志契心得声闻菩提。心赋注云。天有道以轻清。地有道以宁静。山谷有道以盈满。草木有道以生长。鬼神有道以灵圣。君王有道执王天下。道即灵知心也。故曰在自心得。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岂不可惜。若夫达磨西来。不立语言。直指人心。贤首顿教不说法相。唯辨真性。可谓得斯意矣。

  △二助道得大福果。

  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欢喜。得福甚大。沙门问曰。此福尽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数千百人。各以炬来分取火去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疏】初直明随喜福大。施道。是法施。拣非财施。助欢。是随喜。拣非自作。见作曰睹。人通五乘。福甚大者。大品明不可知数。法华谓无量无边。以随喜施道。拣非随喜施财也。沙门下。次问答福报无尽。先问。上大且约横遍法界。此尽乃对竖穷时世。故疑难云。此福虽大亦有尽耶。佛下次答。先喻。一炬之火本。喻初闻随喜者福。千百炬来分取。喻百千人展转闻而随喜得福。熟食喻得定身福。禅悦食也。除冥喻得慧身福。生空慧除界内无明也。亦可熟食喻涅槃法性身福。法喜食也。除冥喻得智身福。法空智除界外无明也。如故。谓本有之火不减。喻不因展转分取其福。而致初闻随喜之福有减损也。末一句合法。转闻分取。福尚无减。况自行持。福岂尽乎。经云。财施有尽。法施无尽。则随喜福。亦无尽也。

  【钞】法施以五教乘。施众生也。财施内则身命。外则宝物。净名云。当为法施。何用是财施为。华严云。诸供养中法供养最。随喜者。随则顺事顺理无有差别。喜是庆己庆人。闻微妙法。顺理有实德。顺事有权功。庆己有智慧。庆人有慈悲。别行疏云。由昔不喜他善。故今随喜。为庆悦彼除嫉妒障。起平等善(文)。通五乘者。行愿品云。诸佛从初发心。乃至菩提。所有善根。六趣四生声闻辟支所有功德。一切菩萨难行苦行。我皆随喜。婆沙云。所有布施福。持戒修禅慧。从身口意生。去来今所有。习学三乘人。具足一乘者。无量人天福。皆随而欢喜。

  (文)大品者。彼经随喜品中。明大千海水。一毛破为百分。滴取海水。可知其数。随喜之福。不可知数。(文)法华者。六卷随喜品云。如是展转至第五十人。闻经随喜功德。尚无量无边。何况最初于会中。闻而随喜者。其福复胜。无量无边阿僧祇。不可得比。(文)先喻下。炬喻随喜。火喻福报。人喻行者。分取喻转教他人作随喜福。拣上自行随喜也。冥。黑暗也。有室内室外之别。

  △二圣果显胜二。初备显饭善令得无漏。

  佛言。饭凡人百。不如饭一善人。饭善人千。不如饭一持五戒者。饭持五戒者万。不如饭一须陀洹。饭百万须陀洹。不如饭一斯陀含。饭千万斯陀含。不如饭一阿那含。饭一亿阿那含。不如饭一阿罗汉。饭十亿阿罗汉。不如饭一辟支佛。饭百亿辟支佛。不如饭一三世诸佛。饭千亿三世诸佛。不如饭一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

  【疏】先凡位中较田胜。非善非恶谓之凡。贫病等也。仁慈无害谓之善。忠恕等也。归信佛律。名持五戒。兼摄余戒定慧人天。及小教中七方便也。饭百下。次圣位中较田胜。初四果中较也。

  饭十下。次三乘中较也。别行钞云。辟支佛者。此云独觉。独一觉故。亦名缘觉。从缘生觉故。饭一三世诸佛者。谓于三世诸佛中。随饭一佛也。声闻断使。如烧木成炭。支佛侵习。如烧炭成灰。佛则正习俱除。如灰炭俱尽。而又说法利生。故增胜耳。饭千下。后有无乘较也。千亿诸佛者。谓诸佛中。饭至千亿尊佛也。念心住境修因。证果也。无念。拣凡夫善人之有念。无住。拣持戒之有住。无修。拣三果之有修。无证。拣罗汉辟支诸佛之有证。

  前九较中。后后胜前。虽有福报。犹住于相。以生心动念。即乖法体故。今则无心。不取于相。所获福报。亦如虚空不可思量。以取舍情亡等于真空故。指要录云。佛为须达。说布施果报。谓多施少报。少施多报。供养百千白衣。不如供养一净行人。乃至供养百千诸佛。不如供养一无心道人。问。施食有何功德。答。食施获五福报。一曰施命。二曰施色。三曰施力。四曰施安。五曰施辨。亦云无尽功德。犹彼尼拘类树种如纤芥。生长高四十里。岁下数万斛实。是故婢舍一文。得公主之贵。女施二钱。感正后之荣。文荼举家皆福。那律多劫无贫。德胜献麨为人王。使女施潘成支佛。问。贫者将何作施。答。优婆塞戒经云。贫者说无财施。是义不然。何以故。贫贱之人。亦有食分。食已洗器。弃荡涤汁。施应食者。亦得福德。若以尘麨。施于蚁子。亦得无量果报。天下极贫谁无尘许麨耶。谁有三日食三揣麨。命不全者。是故诸人。应以食半施于乞者。善男子。极贫之人。谁有赤裸无衣服者。若有衣服。岂无一线可以施人。天下之人谁贫无身。如其有身。见他作福身应往助。亦名行施。亦得福德。(文)如迦旃延教一老婢取水以施。是也。问。若施圣人得福多者。云何经说智人行施。不简福田。答。释有多意。明能施人有愚智之别。所施境有悲敬之殊。悲是贫苦。敬是三宝。悲是田劣而心胜。敬是田胜而心劣。若取心胜。施佛则不如施贫。如经说言。供养诸佛菩萨声闻。不如施畜一口饮食。其福胜彼百千万亿。故舍利弗一饭上佛。佛回施狗。此明悲田最胜也。若据敬法重人。敬田即胜。如经说言。若施畜生得百倍报。乃至须陀洹得无量报。罗汉辟支尚不如佛。况余类耶。若据平等而行施者。无问悲敬。等心而施。得福弘广。故维摩云。分作二分。一施难胜如来。一与城中乞人。福田无二也。

  钞贫病等人者。田有三。一苦田。悲心愍之。贫病人也。二德田。敬心奉之。三宝等也。三恩田。孝心事之。父母师长等也。忠恕等者。德田中人也。皈信佛律者。善而兼戒者也。五戒后有八戒十戒等。戒学后有定学慧学等。近而人乘天乘。远而三资四加。今皆超略。故云兼摄余也。三乘者。声闻小乘。辟支中乘。佛大乘也。

  独一觉者。独宿孤峰观物变易自觉无生故。从缘生觉者。由观因缘觉真谛理故。别行钞云。此有二种。一麟喻。二部行。谓观外物。因生觉解。自得道果。犹如麒麟独一角故。故名麟喻。出无佛世。以神通化物者也。若部行者。即因闻解生。悟解无性。或观因缘而得菩提。或观老死而得菩提。名为缘觉。唯一果向。名为有学。辟支佛果。名为无学。(文)有无乘者。诸佛唯有一佛乘也。无证无有一佛乘也。楞伽云。三乘与一乘。非乘我所说。第一义法门。住于无所有。何建立三乘。诸禅无量等。又云。诸天及梵乘。声闻缘觉乘。诸佛如来乘。我说此诸乘。乃至有心转。诸乘非究竟。若彼心灭尽。无乘及乘者。无有乘建立。我说为一乘。引导众生故。分别说诸乘。

  (文)后后胜前前者。盖人有优劣。德有大小。位有高下。断有深浅。故饭之者。福报亦有不同耳。少报多报者。菩萨本行经云。何谓施多报少。虽多布施。无欢敬心。贡高自大。所施之人。信邪倒见。不得快士。犹如耕田。下种虽多。收实甚少。何谓施少福大。所施虽少。清净心与。而不望报。所施之人。复得快士。佛及辟支。犹如良田。种子虽少。收实甚多。般若经云。若恒舍无量财。而不回向菩提。愿与有情同证一切智智。如是多行布施。摄受少福。若施少分财物。而能回向菩提有情。如是行少布施摄受多福。(文)一曰下。经云。人若不食。则七日寿终。颜色憔悴。身羸力弱。心愁体危。困不能言。若能施与。世世获报。财富长寿。端正人喜。多力无耗。安隐无患。人采法言。(文)无尽德者。尊那经云。无尽功德。乃有七种。一园林池沼。二建立精舍。三床衣卧具。四财谷等物。五往来僧物。六病苦僧物。七饮食汤药。

  尼拘类树者。譬喻经云。佛至舍卫城外乞食。有女作礼饭着钵中。佛为咒愿。种一生百。种百生亿。得见道谛。其夫不信佛言。卿见尼拘类树。种如纤芥。生长高四十里。岁下数万斛子。钵饭种福亦然。夫妇心开得初果道。(文)公主贵者。育王一婢。偶因扫地。得一铜钱。即施僧中。命终为育王女。右手出一金钱而无穷尽。往问夜奢罗汉。始知前因。

  正后荣者。灵山有一贫女。于粪壤中。拾得两钱。即施众僧。当用买食。上座咒愿。女大欢喜。出到树下。黄云覆之。时王相师。见此贫女。福堪为王夫人。更衣迎至王所。王喜甚重。文荼者。王城有一织师。因辟支乞食。夫妇儿媳奴仆。各减分与。后生䟦提城。皆有大福。文荼长者。入仓雨谷。妇饭随满。儿囊泻金。媳斛分米。仆耕七垄。奴香遍涂。那律者。阿那律陀。昔于饥世。以稗饭施辟支佛。获九十一劫天人之中受如意乐。绝无贫乏。

  献麨者。阿育王经云。佛入王城乞食。德胜小儿。弄土而戏。作舍宅仓库。以土为麨。着仓库中。见佛欢喜。掬仓土麨。奉上世尊。愿我当来。盖于天地广设供养。后为育王。王阎浮提。施潘者。普曜经云。佛入城乞食。人皆闭门。有一使女。见佛空钵。欲以瓦器潘淀弊食供之。佛即受取。咒言十五劫中。天人中乐。最后出家成辟支佛。(文)取水施者。贤愚经云。迦旃延尊者。在阿槃提国。时有一老婢。大家走使。受苦无诉。昼夜求死。尊者语言。贫何不卖。婢言。云何卖贫。尊者教施。婢言贫穷。尊者与钵。教取水施授为咒愿。次与皈戒。教勤念佛。日日当谨走便。伺大家卧竟。即于自居止处。敷坐观佛。后命终时。生忉利天。还诣迦旃延所闻法证初果道。(文)问下。详在诸经要集。若以心田相对。有四料拣。一心胜田劣。如悲愍贫病等。二田胜心劣。如慢心饭僧等。三心田俱胜。如恭敬斋佛等。四心田俱劣。如悭惜济贫等。

  △二别显孝德令成正觉。

  佛言。凡人事天地鬼神。不如孝其二亲。二亲最神也。

  【疏】天通三界。地摄四居。鬼尽疫厉蛊毒。神该水火昼夜。事者。如涂灰外道。事自在天。安荼论师。事大梵天。围陀论师。事那罗延天。方论师。计地方。路迦耶。计微尘。诸迦叶波。勤役四大。复有梵志尼犍子等。告召山林树冢等神。杀诸众生。取其血肉。祭祀药叉罗刹婆等。

  孝者。竭力事奉。尽心供养也。二亲父母也。不如者。天唯覆。地唯载。神能福。鬼作威。父母于我福威覆载。无不施设。故事天地鬼神。不如孝二亲也。心地观云。父有慈恩。母有悲母。若详说之。有十种德。则长养恩。弥于普天。怜愍之德过于大地。假使有人为福供养一百净行大婆罗门。一百五通诸大神仙。一百大智师长善友。不如一念住孝顺心。以微少物供养父母。又彼父母能生我身修道器故。若孝养之。即为供佛。令得速成无上菩提。拣非敬事天地鬼神但成世间有漏福也。大集经云。世若无佛。善事父母。事父母者。即是事佛。父母于我为先觉故。心地观云。若人至心供养佛。复有精勤修孝养。如是二人福无异。三世受报亦无穷。报恩经云。为孝养父母。知恩报恩故。令我速成阿耨菩提。如释尊目连道纪鉴宗。故云二亲最神也。

  钞四居者。海居洲居山居林居也。如楞严明。鬼者归也。魂魄归于地也。又威也。能令他畏其威也。神者申也。精气申于天也。又能也。大力者。能移山填海。小力者。能隐显变化也。

  尸子曰。在天曰灵。在地曰祗。郑玄曰。圣人之精气谓之神。贤人之精气谓之鬼。长阿含云。一切人民所居舍宅。一切街巷四衢道中。屠儿市肆及丘冢间。皆有鬼神。无有空者。凡有鬼神皆随所依。即以为名。依人名人。依村名村。乃至依河名河。一切树木。极小如车轴者。皆有鬼神依止。广列三财九类。如兰盆疏。事者下。出华严玄谈。

  孝者下。有二。一世间孝。奉养甘旨。二出世孝。教亲佛法。经云。饭罗汉辟支。不如以三尊之教度其一世二亲。孝子经云。子之养亲。百味恣口。众音娱耳。名衣耀体。肩荷周流。未为孝矣。若亲顽暗。不奉三尊。子当极谏以启悟之。心崇正道。奉佛五戒。于是二亲。处世常安。寿终生天。诸佛共会得闻法言。长与苦别。唯此为孝耳。十种德者。一名大地。母胎为所依故。二名能生。经苦而能生故。三名能正。恒理五根故。四名养育。随时长养故。五名智者。能以方便令生智慧故。六名庄严。妙衣严饰故。七名安隐。母怀止息故。八名教授。善巧导引故。九名教诫。善言令离恶故。十名与业。付嘱家业故。

  则长下。经云。长养之恩弥于普天。怜愍之德广大无比。世间所高莫过山岳。悲母之恩逾于须弥。世间之重大地为先。悲母之恩亦过于彼。(文)今略引也。又彼下。释最神。谓无父母生长色身。法身慧命无所依故。事佛闻法。亦无据故。大集下。引证。如释下。举事。谓释尊行孝成佛。目连尽孝证果。道纪至孝明经。鉴宗笃孝悟道。杂宝藏经云。雪山有一鹦鹉。常取好果。奉盲父母。后因田主发施愿心。即取其谷供亲。田主见虫鸟作践生瞋。便设罗网捕得鹦鹉。鹦鹉语言。见施心故。乃敢来取。供盲父母。又何见捕。田主咨嗟。禽兽尚能孝养父母。岂况于人。汝从今后应常此取。田主者舍利弗是。鹦鹉者我身是。盲父母者净饭摩那是。由昔孝养。今得成佛。心地观云。佛昔修行为慈母。感得相好金色身。名闻广大遍十方。一切人天咸稽首。人与非人皆恭敬。自缘往昔报慈恩。我升三十三天宫。三月为母说真法。令母听问归正道。悟无生忍常不退。如是皆为报悲恩。虽报恩深犹未足。(文)此是如来孝亲得成佛也。崇行录云。佛世目连事母至孝。生则养。导其正信。死则葬。又荐其灵。心犹未安。故出家修行。欲度母亲报乳哺恩。因此精进。得六神通成罗汉果。心地观云。神通第一目犍连。已断三界诸烦恼。以神通力观慈母。见在受苦饿鬼中。目连自往报母恩。救免慈亲所受苦。上生他化诸天众。共为游乐处天宫。当知父母恩最深。诸佛圣贤咸报德。(文)此是目连孝亲成罗汉也。

  齐道纪。性诚孝。劳于色养。语人曰。母必亲供者。以福与登地菩萨等也。衣着食饮。大小便利。躬自经理。不烦他人。习成实及余经论。后忽豁然悟通。造金藏论七卷。于邺城东郊讲演。道俗感化者甚众。唐鉴宗。湖州长城人。姓钱。父晟有疾。宗割股肉馈之曰。他畜之肉。能治疾者也。父病因愈。乃求出家。后谒盐官悟空禅师。顿彻心源。住径山为二祖。此明纪宗孝亲得道者也。

  阴阳不测之谓神。弥勒劝孝偈云。堂上有佛二尊。懊恼世人不识。不用金彩妆成。亦非旃檀雕刻。只今现在爷娘。便是释迦弥勒。若能供养得他。何须别作功德。(文)是故尽力孝养。则世出世间善果。无不能得。犹如天地造化。人莫能知。故曰神。妙万物而为言者也。

  上鬼神约人言。此最神约法言。

  △二十四章分别因功起行分二。初总明世出世行。

  佛言。人有二十难。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弃命必死难。得睹佛经难。生值佛世难。忍色离欲难。见好不求难。有势不临难。被辱不瞋难。触事无心难。广学博究难。不轻未学难。除灭我慢难。心行平等难。不说是非难。会善知识难。见性学道难。随化度人难。对境不动难。善解方便难。

  疏先总标。贫下。次别列中。先世间行难。贫者无福。穷者无慧。又贫无财产。穷无衣食。施有三。一者财。二者法。三者无畏。贫贱施财。岂不为难。道则戒善禅定等法。然饥寒困苦。道心易发。富贵尊荣。学道则难。色心连持为命。物物贪生。人人怕死。故弃命为难。然难与易。俱出于心。若心生疑。非难成难。心若无疑。是难非难。

  贫者肯施。如卖薪三钱。纺绩一缕。磨镜手指。牧羊草盖。设不信施。虽富贵亦难。如摩诃南长者。又肯学道何拘豪贵。波琉璃王持名见佛。祇陀太子。因酒念戒。

  又顺情而背理。虽临终而谋活。如大舜出于浚井。西伯释于羑里。若顺理而逆情。纵杀身而不顾。如孔圣甘于夕死。初果愿于刀亡。萨埵投身饿虎。达王割肉饥鹰。

  【钞】施有下。先直释其难。然难下。次双出所以。三钱者。杂宝藏云。昔有一卖薪人。得三文钱。舍于毗婆尸佛钵中。回家五里。步步欢愿。时卖薪者。今汝恶生王是。缘施三钱于佛。五里欣庆。世世尊贵。常得五里三重钱藏(迦旃延尊者答也)。

  一缕者。宝积经云。旁耆罗私佛时。有纺线者名绩。日施一缕。满千五百。愿成佛道摄受一切。由此福故。□五拘胝。为转轮王作天帝释。成佛号善摄受如来。手指者。昔有长者鸠留。不信佛法。与五百远行。饥渴甚。见一丛林。到彼唯一树神。礼已求食。神于手指。出诸饮食。甘美难言。五百伴亦皆得食。问曰。何福所致。答曰。我于迦叶佛时极贫。为磨镜业。每有沙门乞食。常以此指。示斋主家及接众处。如是非一。寿终生此。长者大悟。日饭八千僧。入于佛道。

  草盖者。菩萨本行经云。佛行村落间。一牧羊儿念言。暑天盛热。路无荫凉。编草作盖。用覆佛上。捉随佛行。佛告阿难。此人心敬。当在人天得七宝盖。竟十三劫成辟支佛。摩诃南者。杂阿含云。舍卫城长者名摩诃南。家财亿万。以悭贪故。惜不衣食。父母妻奴不能供给。贫穷乞儿诃责不与。无有子胤。遇患命终。家业入官。佛言。曩施支佛一饭。不至心与。后复生悔。故今虽富。不为享用。又为财故杀异母弟。今受福尽。入于地狱。波璃王者。木槵子经云。波琉璃王白言。国多灾患。使我忧劳。愿求易修要法。佛言。欲灭三障。当贯槵子百八记数。称三宝名。二十万遍。生𦦨摩天。满百万遍。断百八结。获无上果。王即当念。军旅不废。后饿三日。佛即应形而告王曰。莎斗比丘。念经十岁得成初果。今在普香世界。作辟支佛。

  祇陀者。此云战胜。未曾有经云。祇陀太子白言。向受五戒。酒戒难持。畏恐得罪。今欲舍戒受十善法。佛言。饮时有恶不耶。答曰。国中豪族。虽时时相率。赍持酒食。共相娱乐而已。余外无恶。得酒念戒。恶亦止也。佛言若如是者。终身饮酒有何患哉。大舜者。昔瞽瞍使舜完廪。捐阶焚之。舜不就死。将两斗笠。自捍其身而下。又使浚井。从而掩之。舜又旁凿一穴。暗地走出。故孔子曰。舜之事父也。索而使之。未尝不在侧。求而杀之。未尝可得。小棰则待。大棰则走。以逃暴怒也。立而不去。杀身陷父以不义。不孝孰是大乎。西伯者。纣杀九侯。鄂侯争之。并杀鄂侯。周侯昌开之叹息。崇侯虎以告于纣。乃囚昌于羑里。昌之臣散宜生闳夭等。求得有莘氏之美女及余珍宝。使嬖臣费昌以献纣。因释昌。赐以弓矢铁钺。称为西伯。孔圣者。论语。孔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初果者智度论云。一初果人。生屠杀家。父母与刀。并羊一口。闭着屋中。语言。若不杀羊。无求见日。其儿思惟。若一杀者。终为是业。岂以身口作此大罪。即便以刀自殒。父母开户。见羊活儿死。彼儿殒时即生天上。

  萨埵者。金光明云。摩诃罗陀王。有太子摩诃萨埵。出游林野。见一母虎。产生七子。饥饿欲绝。当必啖子。念从昔来。多弃是身。曾无利益。今舍幻身济众生命。求于法身。即投身虎前。虎食其肉。唯留余骨。时萨埵者今我身是。虎瞿夷是。七子舍利目连五比丘是。

  达王者。度无极经云菩萨婆达王。行大布施。天帝试之。敕命边王作鸽。自化为鹰。鸽趣达王足下。鹰寻后至。王割髀肉。乃至尽身称髓。令与鸽等。鹰复本身。问曰何志。答曰。吾愿成佛。救度彼众。帝释惊叹。以天药傅之。疮痍顿愈。乃至比干剖心。夷齐饿死。皆是致命成仁者焉。

  【疏】得下。次出世行难三。初依教起行难。教典积如山岳。尽是甘露醍醐。八苦交煎。何能得睹。佛在世时我沉沦。我出头时佛灭度。故佛前佛后。是名为难。

  美色。人所欲也。珍好。众贪求者。不欲不求。可谓难矣。

  富贵逼人。以直报怨。临事而惧。是常情也。今欲无心而不瞋临。岂不难哉。

  若能舍全躯而求半偈。造佛像而受记音。夫妇一床而分寝𥧌。见妙五欲而无欢乐。临骂而佯为不闻。被射而慈愍无怨。无心行欲。类木人之看华鸟。不意斩杀。犹伎见之听讼狱。则此诸难。亦不难矣。

  钞教下。先明难。

  佛前后为难者。经云。八难。一者地狱。二者饿鬼。三者畜生。四者边地。五者长寿天。六者虽得人身癃残百疾。七者生邪见家。八者生于佛前。或生佛后。

  以直二句。出鲁论。彼具云。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临事而惧。好谋而成。此则有瞋有心者也。要如夷齐不念旧恶。老庄恬淡无为。始名为无瞋无心也。若能下。次不难。

  半偈者。涅槃经云。佛昔作婆罗门。雪山坐禅。求法修道。天帝往试。化为罗刹。说半偈云。诸行无常。是生灭法。菩萨求说后半。答曰。腹饥难说。问欲何食。答曰人血。请曰。愿说我当身施。即说偈曰。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菩萨以偈遍书木石。即上树舍身。罗刹手接之。还复本形。作礼而去。受记者。造像功德经云。帝释请佛。升忉利天。度夏三月。为母说法。时优填王。渴思不见。欲造木像。毗首羯磨天。化为匠者。操斧斫香木声。上彻诸天。至佛会所。如来遥叹。授菩提记。则知别相同相。不离住持三宝。报身法身。不离应现影像。是以一见尊容。一闻经声。即为睹佛听法。当自生大庆幸。而城东老母。与佛同生。俱在一处。共经一世。曾不见佛。不蒙法音。以故心疑是难。未必异时亦为难也。分寝𥧌者。佛本行经云。毕钵罗耶童子。与䟦陀罗女为夫妇。同愿修行。不相染触。子若眠时。女起经行。女若睡时。子复经行。周历十二年。同在一室而不同寝。后女睡时。一手垂地。忽一蛇来。夫恐螫女。擎于妇臂。安置床上。时妇责曰。今乃何故起如是心。夫以实情告之。后投佛出家。皆得成道。夫即摩诃迦叶。妇即紫金光比丘尼。是也。无欢乐者。行愿钞云。佛灭百年。波吒梨城王。名阿输何(亦名阿育。此云无忧)。因弟毗多输(此云除忧)。敬信外道。疑僧不能离欲。假设方便。令入佛法。语大臣言。我今洗浴。汝当将我所脱衣服天冠与弟。令登王座。谓言。王乃无后。汝当即位。今者试之。有何不可。王出见怒。敕令杀之。诸臣谏劝。王言。暂延七日。即以种种妓乐婇女。供给侍卫。一切臣民。皆往问讯。更有青衣。披发摇铃。行杀之者。执刀门立。至七日满。将诣王所。王问弟言。作王七日。妓乐恣意。婇女问讯。汝贪爱不。王弟答言。我于七日中。妓女歌舞声。宫殿及卧具。名衣诸珍宝。思惟惧死故。不知如此事。以见行杀者。执刀门外立。又闻摇铃声。死镢钉我心。不知妙五欲。不得安隐眠。王语弟言。汝于七日中。思惟生死畏。而无有欢乐。不起贪爱心。佛诸弟子等。日日观生死。云何有欢乐。而起烦恼心。观身如怨家。三有如火宅。深乐解脱法。不贪于五欲。其心如莲华。处水而不着。弟因回心。归信三宝。后即出家。成罗汉果。不闻者。富弼少时。常有诟詈之者。富如不闻。或以告之。富曰。恐是骂他人耳。又曰。明呼公名。答曰。天下多有同姓名者。非骂我也。吕蒙正相参政。正入朝堂。朝士指曰。此子亦参政耶。蒙正伴为不闻。同列欲请其名。正坚止曰。一知姓名。终身不忘。不如无闻也。慈愍者。优填王正后。皈佛受戒。得须陀洹。王听𧮂言。挽弓射后。后见不惧不怒。一心念佛。慈愍于王。箭绕三匝。还住王前。百箭皆尔。王大恐怖。诣佛忏悔。无心下。释触事句。无心欲者。净诸业障经云。无垢光比丘。持钵乞食。遇淫女咒术。因共行欲。归以自责。投佛忏罪。佛问。汝有心耶。曰。无心也。佛云。汝既无心。云何言犯。楞严化乐天云。我无欲心。应汝行事。于横陈时。味如嚼蜡。

  不意杀者。梁武帝断重罪。则终日不怿。或谋反事觉。亦泣而宥之。唐太宗谓侍臣曰。朕以死刑至重故。临刑三覆奏。然后行刑。此是不获已杀。非故意也。善见律云。育王太子帝须。出家兴隆佛法。时有一臣。僻取王意。杀诸比丘。帝须遮护。臣即置刀。往白王言。令僧说戒。僧不顺敕。依罪斩杀。帝须禁止。王闻闷绝。苏后责言。我令说戒。何以杀耶。王往白僧众言。不审此事。谁获罪耶。有僧问王。有杀心不。王言。我本以功德意遣来。无杀心也。僧曰。王若如此。王自无罪。杀者得罪。上证自杀无意。此证教杀无意。故喻木人看花。伎儿处斩。皆无贪瞋烦恼心也。

  疏广下。二学道证果难。

  一句难了。况欲穷通三藏。上座尚讥。岂能逊让初学。空腹高心。有恃者可知。胜负气厚。齐物也难论。是非情浓。隐恶扬善者少。入耳出口。道听途说者多。稍有觉悟。便言见性明心。道理未穷。焉能该因彻果。必也如阿难之多闻。不轻之礼敬。难陀稽首波离。帝释请问野干。受苦辱而无诤。顺师教而遍参。女子深观。见谛得果。老僧系念。断惑证真。是则触向成易。又何难成。

  钞一句下。初明难。三藏。通大小乘。

  讥上座者。毗婆尸佛灭后。有一年少比丘。通达三藏。多人供养。复有一摩诃罗老比丘。声形丑恶。年少詈言。如是音声。不如狗吠。老比丘言。汝何毁也。我得四果。即举右手放大光明。普照十方。汝何不识。作是恶业。三藏心惊。礼足忏悔。以呵骂上座故。五百身中。常作狗身。

  有恃者。或以多闻识达陵人。或以篇章技艺傲物。或辨口利辞。或华门望族。或年寿。或福德。起诸贡高。生大憍慢。慢虽多相。我慢为本。

  齐物者。庄子有齐物论。谓方生方死。无成无毁。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般若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圆觉云。不敬持戒。不憎毁禁。不重久习。不轻初学。今既人我见存。自他心立。何能齐长短而一荣枯也。入句。见善知识。彻法底源。道听途说。德之弃也。今人不参善友。唯功口耳。故于知识无缘。

  稍有下。释见性句。道通教行理果。上豪贵道。且属教行。此见性道。属理果也。必下。次不难。

  阿难不轻可知。难陀者。普曜经云。佛弟难陀。初落发时。次第作礼。到优波离。止而不礼。是我家仆。世尊告言。据戒前后。不在贵贱。当思圣法。勿生憍慢。尔时难陀。去自贡高。礼优波离。大地震动。请问者。未曾有经云。帝释问野干曰。施贪施法有何功德。答曰。布施饮食济一日之命。布施财宝济一世之乏。增益系缚。说法教化。名为法施。能令众生超出世间。解曰。天帝下心于野干。则无自他高下之见识矣。如舍利弗。以一钵饭上佛。佛即回施于狗。问曰。汝以饭施我。我以饭施狗。谁得福多。答曰。佛施狗得福多。何者。福从心生。不因田出。心为内主。田是外事。舍利弗千万亿倍。不及佛心。佛以平等心故福胜。舍利弗以取舍心故福微。明知胜劣由心。不在田也。无诤者。昔一比丘。乞食至珠师门。珠师为王穿大摩尼之珠。进去取食。有鹅见珠。映比丘衣而作赤色。其状似肉。即便吞之。珠师持食出来。觅珠不知所在。语比丘言。得我珠耶。比丘恐害鹅命而不敢告。珠师即加棒打绞缚。眼耳鼻口。尽皆出血。鹅来饮血。鹅亦打死。比丘即说其因。殊师剖鹅得珠。即号哭哀忏而说偈言。南无坚持戒。为鹅身受苦。不作毁缺行。此事实难有。为畜受苦。尚不分辨。岂于人中起两舌耶。遍参者。即善财遍参五十三员善知识也。女子者。杂宝藏云。昔有女子。深信三宝。请僧斋供。至心求法。比丘不解。潜身归寺。然此女人。念有为法无常苦空不得自在。深心观察。获须陀洹果。(文)此证见性不难也。

  老僧者。彼经又云。昔有比丘。年老昏塞。见诸年少比丘说四果法。心生羡慕。语言。愿以四果。见受于我。诸少嗤言须得好食。老者大喜。即待肴膳。诸少戏弄之曰。汝在此舍一角头坐。当与汝果。老者欢喜如教。诸少即以皮鞠打其头上。语言。此是须陀洹果。老者闻已系念不散。即获初果。诸少复戏弄言。汝今虽得初果。犹有七生七死。更移一角。诸少复以鞠打语言。与汝斯陀含果。老者益加专念。即证二果。诸少复言。虽得二果。然有往来生死之难。汝更移坐。诸少复以鞠打。语言。与汝阿那含果。老者倍加至心。复证三果。诸少又弄之言。虽得三果。犹于色无色界。受有漏身。无常迁变。念念是苦。汝更移坐。诸少复以鞠打。语言。与汝阿罗汉果。老者倍加至心。复证四果。即大欢喜。设斋报谢。与少共论道品。诸少滞塞。老者语言。我实已得罗汉道果。诸少咸皆求忏戏弄之罪。是故至心。求无不获。(文)此证学道不难也。是下。结成。

  疏随下。三广化众生难。众生无边。心行无尽。云何可度。令出生死。如沙弥退心。学人不愿故难也。眼贪爱色。耳分别声。鼻嗅诸香。舌嗜于味。欲逆流根至不生灭。岂易得耶。众生病根既广。如来法药亦多。感有刚柔邪正机宜。应有慈威逆顺教门。不能一一善解。奚使人人入道。

  岂如迦旃延之善教归戒。舍利弗之巧化浣金。

  力蓝不觉车声。空生不闻鼓响。

  末利假酒而救厨官。大悲用杀而活贾客。

  审尔。难亦非难矣。故知难之为语。罪在于人。人有心愿者。入劫烧。升梵天。把虚空。掷大千。未足为难。人无心愿者。得睹佛经尚难。况能上弘下化者乎。今佛举言难者。正欲吾人发猛勇心。立坚固愿。能行其难行。常人而为难得人也。

  【钞】众下。先明难。

  退心者。智度论云。昔有罗汉。领一沙弥。携持衣钵。沙弥忽发大菩提心。罗汉知之。便取衣钵。令其前行。行到前途。遇一水潭。多诸细䖝。思众生多。难可化度。便退大心。罗汉原令持衣后行。沙弥问。答云。汝发大心。应前罗汉。既退道意乃是凡夫。不合居我圣人之前。

  不愿者。法华持品云。复有学无学八千人。作是誓言。我等亦当于它国土广说此经。所以者何。是娑婆国中。人多弊恶。怀增上慢。功德浅薄。瞋浊谄曲。心不实故。

  流根者。六根流转于六尘也。逆者。返流旋一。六用不行也。不生灭者。如如不动也。问。此对境不动。与上触事无心。有何义别。答。上约三业作事。不起善恶心。此约六根缘境。不动染净念。众生二句。楞伽云。如医疗众病。以病不同故。方药种种殊。我为诸众生。灭除烦恼病。知其根胜劣。演说诸法门。感有二句。刚强众生以威折之。柔软众生。以慈摄之。邪见众生。以逆而同其事。正知众生。以顺而进其道。若欲尽解。实为难也。是故二乘。不能破所知障。大乘亦有尘沙烦恼。岂如下。次不难。先度人不难。善教者。律中云。迦旃延善能教化归戒。令屠者受夜戒。淫者受昼戒。后受报时。各于昼夜见前乐相。长阿含云。有外道执断见。谓无他世。破言。若无他世。则有今日而无明日。一问。我见人死不还。云何说其受苦。故无他世。答。如罪人被驻。宁得归不(二)。问。若生天。何不归。答。如人堕厕得出。宁肯更入厕不。又天上一日。当此百年。生彼三五日。未遑归心。设有归者。而汝已化。宁得知之(三)。问。我镬煮罪人。密盖其上。伺之不见神出。故无他世。答。汝昼眠时。傍人在边。见汝神出不(四)。问。我剥死人皮。脔肉碎骨。求神不得。知无他世。答。如小儿析薪。寸寸分裂求火。宁有可得不(五)。问。我秤死人更重。若神去应轻。既无神去。则无他世。答。如火与铁合。铁则轻。铁失火则重。人生有神则轻。人死失神则重(六)。问。我见临死人。反转求神不得。故知无他世。答。如人反转求于贝声。宁得声耶(七)。外道赞伏。又世典婆罗门语五百释。能与我论不。五百释言。出家下者。周利槃特。汝与论胜。我与汝名。世典便屈。后时于路遇槃特伽。问何名。答。当问义。何问名。问。汝能与我论义耶。答。我能与梵王论。况汝盲无目乎。问。盲即无目。无目即盲。岂非烦重。周利作十八变。即云。此僧但能飞变。更不解义。迦旃延天耳遥闻。即隐槃特。示身如彼。从空而下。问。汝字何等。答。字男丈夫。问。男即丈夫。丈夫即男。岂非烦重。世典答。止止。置此杂论。可论深义。即问曰。颇不依法得涅槃耶。答。不依五阴法。能得涅槃(一)。问。五阴依何生。答。因爱生(二)。问。云何断爱。答。依八正道。即能断爱(三)。世典闻此。远尘离垢。巧化者。庄严论说。目连教二弟子。久无所证。问舍利弗。舍利弗言。以何法教。答。金师之子。教不净观。浣衣之子。教数息观。舍利弗言。错矣。锻金之子。应教数息。浣衣之子。应教不净。目连依教。即得罗汉。叹身子曰。我常在河边。习浣衣自净。安心于白骨。相类易开解。不大加功力。速疾入我意。金师常吹囊。出入息是风。以其相类故。易乐入安般。众生所玩习。各自有胜劣。行自境界中。获得所应得。行他境界中。如鱼堕陆地。第二转法轮。佛法之大将。于诸声闻中。得于最上智。

  力蓝下。次对境不难。泥洹经云。大臣福罽。欢喜前礼。佛问。得何法喜。对曰。比丘力蓝。坐于树下。时有五百车过。继次人至。问曰。见车过不。答曰不见。又曰。还闻车声。答曰不闻。曰卧耶。答不卧。在观道耳。因赞叹曰。车声㕳㕳。觉而不闻。用心何专。难有乃尔。遂得法喜。佛言。我亦如是。昔游阿沉。暴雷霹雳。连煞四牛。耕者二人。同时怖死。我亦不闻。定觉经行。一人作礼。随我而步。吾问。何匆匆耳。答言。向者霹煞四牛二人。世尊独不闻乎。我言不闻。曰卧耶。我曰不卧。自三昧耳。其人亦叹。亦得法喜。

  空生者。如幻三昧经云。假使以大地为鼓。须弥为槌。于须菩提耳边打。不能令其微念心动。何以故。入空定故。

  末利下。后方便不难。未曾有经云。波斯匿王。游猎饥甚。敕斩厨官修迦罗(名也)。唯此一人。称王意者。时夫人末利闻之。即具酒馔。将诸妓女。来至王所。共饮相乐。王嗔乃歇。后即诈传王命。莫杀厨官。王至明旦。颜色憔悴。夫人问。何患耶。王言。昨晚饥火所逼。怒杀厨官。悔恨愁耳。夫人笑曰。其人犹在。王大欢喜。即同夫人。诣佛忏罪。谓持五戒。犯此饮酒妄语二戒。其事云何。世尊答言。似此犯戒。得大功德。无有罪过。何以故。为利益故。大悲者。宝积经云。然灯佛时。有五百贾人。入海采宝。内有一盗。欲杀诸人谋取其宝。时有导师。名曰大悲。夜梦神报。盗若杀此五百菩萨。当堕地狱。可作方便各全其命。大悲思惟。杀此一人。五百全命。我受狱苦。彼离恶道。生哀愍已。即以䂎矛。刺杀恶贼。令诸商人安隐得还。时大悲者即我身是。五百贾者。即贤劫中五百菩萨。由我行方便故。得超亿劫生死之难。

  故知下。后结示。入劫等者。法华云。假使劫烧。担负干草。入中不烧。亦未为难。若以大地。置足甲上。升于梵天。亦未为难。假使有人。手把虚空。而以游行。亦未为难。若以足指。动大千界。远掷它国。亦未为难。又云。我灭度后。谁能护持广说此经。今于佛前。自说誓言(一唱也)。诸佛子等。谁能护法。当发大愿。令得久住(二唱也)。诸善男子。各谛思惟。此为难事。宜发大愿(三唱也)。诸余经典。数如恒沙。虽说此等。未足为难。若持八万四千法藏。十二部经。为人演说。令诸听者得六神通。虽有是益。亦未为难。(文)准知有心。难亦不难也。人无等者。法华云。佛灭度后。于恶世中。暂读此经。是则为难。于我灭后。谁能受持读诵此经。今于佛前。自说誓言。此经难持。若暂持者。我则欢喜。(文)准知无愿。非难成难也。上弘等者。得睹经等七难。中修自身也。广学七难。上引佛道也。随化三难。下化众生也。自尚不修。岂能弘化。今佛下。通妨。妨云。若尔云何独言难耶。故今通云。若不举难。心愿不发。是以法华三唱。惟愿弘持也。

  佛说四十二章经疏钞卷第三
卍续藏第 37 册 No. 0671 四十二章经疏钞


  佛说四十二章经疏钞卷第四

  清 浙水慈云灌顶沙门 续法 述

  △二别明世出世行二。先明修出世得净之行三。初明对治法门令悟俗谛五。初净心断欲。

  沙门问佛。以何因缘得知宿命。会其至道。

  佛言。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

  断欲无求。当得宿命。

  疏亲生为因。助长为缘。宿命。六通中一。至道。即谛理也。此是真如性。亦即诸法胜义。

  佛言下。答也。先道。真如道理。遍一切处。既无形相非作意得。但依众生心现。众生心者。犹如于镜。镜若有垢。光色不现。心若有垢。道理不现。要当守志行。净心性。即见道真。如镜之垢去。即现形像也。断下。次命。断欲。则人我自空。无求。则受想灭尽。一切蕴处不能为碍。如是过去无数劫中。舍身受身。皆现在前。故宿命通。亦备于我。非外得也。设谓求外。是邪说矣。

  钞问有二。先命。后道。所以然者。意谓命道。皆无形影可以拟议。设有缘法。得知宿命。道或因之亦可会矣。因缘有多义。一约三世间释。谓种子为因。水土人时等为缘。而芽得生。又泥团为因。轮绳陶师等为缘。而器得成。此约外之器世间也。染则无明因。业行缘。而生识等。净则发心因。佛教缘。而得道果。此约内之情世间也。大悲为因。众生为缘。而应化得兴。此约智正觉世间也。二约五教乘释。人天小教。则以众生机感为因。诸佛应化为缘。而善果得成。始教种性因。闻熏缘。而成菩提。终顿本觉内熏因。师教外熏缘。而得究竟觉。圆教一真法界心性因。遍参知识起普贤行愿等缘。而佛果得成。今是情世间。小始教中义也。答中先道后命者。道为本。命为末。道尚可会。宿命岂有不可得哉。故经云。断欲守空。即见道真。知宿命矣。

  道中前二句法。后二句喻。守志。止定也。如用手把定。净心。观慧也。如水等磨荡。

  求外是邪说者。诸外道师。谓求梵天自在天等。即得宿命。或谓别有法术。可致神通。此皆邪说诬民。亦属鬼神有漏五通。非是佛说无漏通也。

  △二守真合道。

  沙门问佛。何者为善。何者最大。佛言。行道守真者善。志与道合者大。

  【疏】问中二。初善。世间有戒善禅定。出世有谛缘度行。不知何者一法为至善也。次大。世间有五大。出世有七大。未审何法为最大也。佛下答。先善守性真。自利行也。拣非世禅等比。行觉道。利他教也。拣非权教等比。性修兼具。故为至善。

  志句。后大。志。愿也。心志期求意。又誓也。心志必固意。

  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志因道显。道因志弘。故云合。居天下之广居。行天下之大道。上符诸佛传心之妙。下契众生明心之宜。域中有四。道理最胜。故云大。此之大善。唯人道为能耳。人而不为。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钞五大。地水火风空也。

  七大。瑜伽论云。一法。二发心。三信解。四增上意乐。五资粮。六时。七果圆证。般若无著论中。亦同此说。杂集论云。一境(经教广大也)。二行(二利行大)。三智。四精进。五方便。六证得(果德大也)。七业(建立大佛事也)也。守性。定也。众生迷真合尘。即名散乱。行者背尘合真。名为禅定。圭山云。本源心地。是禅定理。忘情契之。是禅定行。(文)非世禅者。涅槃云。定有三种。上者佛性。中者初禅等。下者定心数。圭山云。真如三昧。达磨所传者。四禅八定。诸家所解者。(文)今是真性禅。拣余功用禅也。清凉云。定有二种。一制之一处。无事不办。事定门也。二能观心性。契理不动。理定门也。(文)今属理定。非事定矣。行觉。慧也。有本有末。实相本。文字末。观照般若。本末双通。明达法相。事观也。善了无生。理观也。观照实相无生。起诸文字法相。使先知。觉后知也。非权教者。以斯道觉斯民。非余人天小教而为化也。性下。总结。守则独善其身。行则兼善天下。故曰善。而云至者。一切法中。有性善。有性不善。有修善。有修不善。性修不善。贪嗔等也。修善非性善。无贪等也。性修俱善。真如道。法性理也。故曰至。今云守真。守之至善也。金刚三昧云。守一者。守一心如。行道。行之至善也。金刚三昧云。常以一觉。觉诸众生。大学止至善。孟子道性善。义亦大同。心志下。又愿为志中克遂意。誓为愿中勇烈意。云栖云。期其志而必到者。愿为之先导也。坚其愿而不退者。誓为之后驱也。(文)求志。依道起志也。达道。依志行道也。孟子曰。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域中四者。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解曰。物者。道为物之本故。字曰道者。以通(能通)生(能生)表其德也。名曰大者。以包含目其体也。道大者。能包罗天地人也。天大。无不覆帱也。地大。无不持载也。王大者。能法地则天行道也。人即王也。人为万物之灵。王为万人之主。先当法地安静柔和。次当法天运用生成。又当法道清净无为。令物自化。若尔。即合道法自然之性也。前则道大居先后则道为法本。是知天地间。道理最大矣。至于五大七大皆有为相。非如道理无相无为之大。故不称最。若志与其合者。亦复高而无上。罗而无外。故能弥纶天地之道。岂不大哉。

  唯人能者。裴序云。生灵之所以往来者。六道也。鬼神沉幽愁之苦。鸟兽怀獝狘之悲。修罗方瞋。诸天正乐。可以整心虑趣菩提。唯人道为能耳。(文)此四句。勉励也。

  △三忍恶灭垢。

  沙门问佛。何者多力。何者最明。佛言。忍辱多力。不怀恶故。兼加安健。忍者无恶。必为人尊。心垢灭尽净无瑕秽。是为最明。未有天地逮于今日。十方所有。无有不见。无有不知。无有不闻。得一切智。可谓明矣。

  【疏】问中。先力。次明。堪能而不怯弱谓之力。洞彻而不昏昧谓之明。

  【疏】佛言下。次答。亦二。初忍为多力二。

  先标。百行之本。忍之为上。不忍则感七损三苦。忍则七益四乐。是故多力。阿含云。力有六种。孩子以啼。女人以瞋。国王以憍慢。沙门以忍辱。罗汉以精进。诸佛以慈悲。此之谓也。

  不下。次释。忍有二。一生忍。有逆有顺。逆者。谓于瞋骂打害境中。而不生于忿恨怨恼。顺者。谓于恭敬供养境中。而不生于贪爱憍逸。二法忍。有心法非心法。心法者。谓淫欲瞋恚忧疑邪见慢等。非心法者。谓寒热饥渴风雨老病死等。今不怀恶。即生中忍逆境也。安健。即法中忍非心也。又初名他不饶益忍。所谓应忍他人之恼。心不怀报。亦名耐怨忍。忍彼怨家恼害。是忍外障也。次名安然受苦忍。所谓忍于利衰毁誉称讥苦乐等法。亦名安受忍。忍彼贫病等苦。是忍内鄣也。

  忍无恶者。唯识云。忍有三种。谓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谛察法忍。释曰。后一是前二忍所依止处。堪忍甚深广大法故。又般若云。忍有二种。一安受忍。谓于刀杖加害毁骂凌辱而不起加报心。蚊虻蚤虱寒热苦恼而不生忿恨心。二观察忍。思惟诸行。如幻不实。谁呵毁我。谁加害我。谁受凌辱。谁受苦恼。唯是自心虚妄分别。我今不应横起执着。今是后一谛观察也。又不怀安健。有相事忍也。此之无恶。无生理忍也。谓以正慧观察生法性空。辱不可得。苦空无我。谁为忍者。辱忍既空。无生现前。便证寂灭。又何恶哉。

  戒经云。忍辱第一道。阿含云。是法可尊贵。故住三忍者。为人世第一尊矣。

  【钞】内心安耐。忍外所辱之境。名为忍辱。七损七益者。子张欲行。辞于夫子。愿赐一言。为修身之本。夫子曰。百行之本。忍之为上。子张曰。何如忍之。夫子曰。天子忍之国无害。诸侯忍之成其大。官吏忍之进其位。兄弟忍之家富贵。夫妇忍之终其世。朋友忍之名不废。自身忍之无祸患。子张曰。不忍如何。夫子曰。天子不忍国空虚。诸侯不忍丧其躯。官吏不忍刑法诛。兄弟不忍各分居。夫妻不忍令子孤。朋友不忍情意疏。自身不忍患不除。子张曰。善哉。非人不忍。不忍非人。(文)此明世忍得失也。三苦者。无著论云。不忍因缘。有三种苦。谓流转生死苦。众生相违苦。缺乏受用苦。四乐者。刊定记云。一忍熟故乐。行忍纯熟。如役力之人。久得其志也。二正定故乐。常踞大定。寂灭不动也。三愍他故乐。如孩子杖父。父即生乐也。四自利故乐。以此幻形。易得坚质也。(文)此明出世忍苦乐如此。又法集经云。何者是菩萨忍辱力。为他所骂而不加报。以得如响平等智力故。为他所打而不加报。以得镜像平等智力。故为他所恼而不加报。以得如幻平等智力故。为他所瞋而不加报。以得内清净平等智力故。世间八法所不能染。以得世法清净平等时力故。一切烦恼不能染。不能胜。以得集因缘平等智力故(文)。故云忍于一切法中有多力也。安健者。谓安然忍受苦法。强健有力。不动不坏也。语云。忍是身之宝。不忍身之殃。舌柔常在口。齿折只为刚。正斯意耳。

  利衰等者。起信疏云。利则财荣润己。衰则损耗侵陵。毁则越过以谤。誉则逾德而叹。称则依实德赞。讥则准实过论。苦则逼迫侵形。乐则心神适悦(文)。忍此八者。则八风不能动也。忍有三下。自考云。耐怨。即生忍。是成熟有情因。安受。即法忍。是成就佛果因。(文)笔削记云。耐怨不报。有二意。一为解怨结故。如律中长生王偈云。以怨报怨。怨终不止。唯有无怨。怨自息耳。二为证佛果故。以有正智。知彼此境空无所有。不忍沉坠生死。忍则疾成佛道。安受八境。不出违顺。违则易忍。顺则难忍。天台说为强软二贼。谛察法者。但于忍境。体法无生。唯心所现。三轮空寂。唯一真实也。

  谓以正慧下。般若云。无生法忍者。谓令烦恼毕竟不生。及观诸法毕竟不起。微妙如智。常无间断。

  (文)戒经下。释人尊句。四分云。忍辱第一道。佛说无为最。出家恼他人。不名为沙门。如释云。忍辱无为是出世善因乐果。恼他不名。是生死恶因苦果。出家不行忍辱。而反怨报他人。则违无诤之道。岂成勤息之行。阿含下。中阿含云。时诸比丘。数共𩰖诤。佛说偈曰。若以诤止诤。究竟不能止。唯忍能止诤。是法可尊贵。又尊有多意。老子曰。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清凉疏云。仁王经。伏忍下品当住。中品行上品向。信忍下中上。初二三地。柔顺忍下中上。四五六地。无生忍下中上。七八九地。寂灭忍下中上。十地等妙觉也。(文)此约人约位称尊。老子曰。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共强。大处下。弱柔处上。刊定记云。忍之为义。本末五重。一是本源之心。非动非静。二不忍。以怨报怨。三忍。虽不加报。未能忘怀。即未至彼岸忍也。四忘情绝虑。寂然不动。即至彼岸忍也。五非动非静。即超彼岸忍也。为治动心。且居静境。动既非实。静岂是真。若明五门。方为究竟。(文)此约法约行称尊。兼上三忍成四力矣(不怀力。安健力。无恶力。人尊力)。故云忍者多力。是则修罗以嫉恚为力。比丘以忍戒为力。岂不诚然乎哉。

  【疏】心下。二心为最明三。初离垢明。三鄣断。二执空。名垢灭尽。现行秽种习瑕。悉净无余。净极光通。寂照含空矣。未下。二性觉明。自性本来灵知灵觉不昧不昏。推之无始。引之无终。先天地而不灭。后天地而不生。迎之不来。纵之不去。云有则空虚无相。云无则神解不测。耀古今。透金石。日月虽遍。不照覆盆。今此灵明彻而又彻。大地虽坚。难逃劫坏。今此真寂恒而又恒。故云自未有天地已来。无法不达。未有甚于心明者也。起信云。从本已来。自性满足一切功德。所谓自体。有大智慧光明义故。遍照法界义故。真实识知义故。楞严云。性觉妙明。本觉明妙。得下。三究竟明。智者。无不知也。以远离微细念故。得见心性。一见性时。则众物之表里精粗。靡所不彻。到此始名为圆满觉。得一切智也。唯心具三。故为最明。佛具三明。名明行足。

  【钞】初离垢下。依起信义。离明即始觉。性明即本觉。究明即究竟觉也。三障。烦恼业报也。二执。我法也。二执中复各有三。一现行。粗中之粗。如泥露秽。二种子。粗中之细。细中之粗。三习气。细中之细。如玉含瑕。心垢不灭。瑕秽不净。虽有灵明。亦昏昧矣。今则内障外鄣以全消。粗惑细惑而永离。灵光独耀。迥脱根尘。故最明也。二性下。未有天地者。谓元气混沌。天地未分也。逮于今日者。谓两仪已判。三才悉备也。所有。六尘等法也。眼观色曰见。耳听声曰闻。鼻舌身意。觉香味触法曰知。根性虽六。唯一藏心。此心从来惺惺不昧。了了常知。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幽明之故。鬼神之状。始终之数。死生之说。无不洞然而照彻也。三究下。离细念者。起信云。一切众生。不名为觉。以从本来。念念相续。未曾离念。故说无始无明。若得无念者。则知心相生住异灭。皆无自立。同一觉故。

  (文)得见心者。论又云。

  觉心源故。名究竟觉。不觉心源故。非究竟觉。(文)靡不彻者。起信问。虚空世界。众生心行。皆悉无边。云何能了。名一切智。答。一切境界。本来一心。众生妄见境界。故不能了。诸佛离于见相。无所不遍。心体显照一切妄法。有大智用。无量方便。故得名一切智。(文)唯心下。总结也。三明。指上离性究也。亦可初即正知智。次即遍知智。后即正遍知智。故智为最明。佛具三智。名正遍知。则前忍力。是约境言。此之智明。是约心说。

  △四澄浊见道。

  佛言。人怀爱欲。不见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搅之。众人共临。无有睹其影者。人以爱欲交错。心中浊兴。故不见道。汝等沙门。当舍爱欲。爱欲垢尽。道可见矣。

  【疏】人下。初标起。爱心炽盛。道心隐微。人若怀欲。岂能见道。譬下。次举喻。水有三缘。不能现影。一者浊。楞严云。譬如清水。清洁木然。有世间人。取彼土尘。投于净水。土失留碍。水亡清洁。容貌汩然。(文)二者动。或以五彩投中搅之。或以手指挑拨。或以风拈起诸波浪。三者盖。有本云。猛火着釜下。中水踊跃。以布覆上。众生照临。亦无睹其影者。(文)人下。三合法。心如水。贪爱烦恼如浊。欣厌五欲如手五指搅动。或五尘欲境生灭于心。如五彩投中。风起波浪。又有本云。心中向有三毒。涌沸在内。五盖覆外。终不见道。(文)则以三毒合火。五盖合布。道理合影。汝下。四结劝。当舍者。有本云。若人渐解忏悔。来迎知识。水澄秽除。清净无垢。即自见形。(文)舍法有二。一忏。则内之因行胜也。垢秽除矣。自见道之影用。二近则外之教缘胜也。心水净矣。自见道之形体。

  爱欲下。爱尽则心自澄清。欲尽则心自不动。垢尽则心自开显。道欲不现其形影。亦不可得也。经云。众生心水净。如来影现中。(文)有本云。恶心垢尽。乃知魂灵所从来。生死所趣向。诸佛国土道德所在耳(文)。从来。宿命明也。趣向。天眼明也。佛国性德。漏尽明也。三明具时。道用彰矣。

  【钞】爱盛道微者。圭山钞云。所爱之境。有顺道乖道。如闻善净真法。流注于心得其滋润。爱之不已。是顺道也。爱父母(孝也)伯叔(义也)兄弟(悌也)亦然。若爱名利女色等。是乖道也。(文)今属乖违。故不见道。水有下。水以湿为体。八功德为相。润物鉴像为用。喻道心以知为体。恒河沙性功德为相。能生一切因果为用。若遇障缘。用相不现矣。有本者。流通本中。二三差别。彼有理在。亦为引证(若具文云。佛言。人怀爱欲。不见道者。譬如浊水。以五彩投其中。致力搅之。众人共临水上。无能睹其影。爱欲交错。心中为浊。故不见道。若人渐解忏悔。来近知识。水澄秽除。清净无垢。即自见形。又猛火着釜下。中水踊跃。以布覆上。众生照临。亦无睹其影者。心中本有三毒。涌沸在内。五盖覆外。终不见道。恶心垢尽。乃知魂灵所从来。生死所趣向。诸佛国土。道德所在耳。释曰。人下。初一节。法喻。合。结也。又猛下。次一节。喻。合。结也。会通配对。如上疏列)。心如下。经云。爱欲交错。心中浊兴。故疏以爱浊合浊。五欲错兴合手彩风。圆觉疏云。爱有三种。一恶爱。谓禽荒色荒。及名利等。二善爱。谓贪来报。行施戒等。三法爱。谓乐著名义。及贪圣果而修行等。(文)今是初一爱也。又有种种恩爱贪欲。或天属恩爱。如父母等。或感事恩爱。如得惠赉等。或任运欲爱。即名利色味。六亲自身等。或因敬成爱。如敬三宝。亲近师长诸知识等。本因敬法。渐成情爱。请益虽足亦不忍去。圭山钞云。恩之与爱。应成四句。一恩非爱。如名位人。得他种种重恩。彼施恩人。亦是机心结托不因情爱。后时穷乏远不相投。此受恩人。亦失权势。贫苦之甚。见其人来。心生大恼。将何以报。岂有爱耶。二爱非恩。如多欲人。遇一美女怜爱虽甚。何有恩耶。三亦恩亦爱。如得朋友情人重恩。或得情深女人重恩。每相聚会。难忍别离。四非恩非爱。即是寻常外人。乃至怨家也。(文)由有种种爱心。贪著于欲。故造业受报。生死不断。肇论云。众生所以久流转者。皆由着欲故也。若欲止于心。则无复生死。潜神玄默。与虚空合其德。是名涅槃而见道矣。五盖者。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惑也。以此五事。覆盖于心。如烟尘云雾阿修罗手。障蔽日月。不能明照故。知识有三。一外护善知识。经营供养。善能将护于行人故。二同行善知识。共修一道。互相劝发。三教授善知识。以内外方便禅定法门。示教利喜。今是后一知识也。

  垢尽者。即弃除五盖也。

  诸佛。佛也。国土。生也。依必有正故。道德。心也。性具谓之德。缘起谓之道。证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故云在耳。实则归无所得。安有所在哉。

  △五灭暗存明。

  佛言。夫见道者。譬如持炬入冥室中。其冥即灭而明独存。学道见谛。无明即灭。而明常存矣。

  【疏】佛下。法也。譬下。喻也。

  持炬喻修学观道。冥室喻有漏阴处。冥喻无明烦恼。明喻觉智菩提。灭存者。大集经云。譬如百年暗室。一灯能破。明来暗去。不容两立。如风火水。动显静隐也。

  学下。合也。小乘但修无我观智以断贪等。止息诸业。证我空真如。得须陀洹果乃至灭尽患累。得罗汉果。成无生智。大乘依于二空之智。修唯识观及六度四摄等行。渐渐伏断二障。证二空所显真如。十地圆满。转八识成四智菩提也。

  【疏】灭存下。又正法念经云。佛告迦叶。譬如空舍。无有户牖。经百千年。亦无人物。是室冥暗。忽有天人。于彼舍中。然其灯明。迦叶。于意云何。如是黑暗念言。我经百年住此。故今不去。有此事不。迦叶答言。不也世尊。彼暗无力。灯光若生。决定须去。佛言。迦叶。彼业烦恼亦复如是。经百千劫。住彼识中。行人于一昼夜。正观相应。生彼慧灯。此业烦恼。定无所有。合也者。无我唯识观道。合炬。我空二空真如。合谛。息业灭患断障转识。合无明灭。后四果道转成四智。合明常存。小乘下。修无我观。修道谛也。以断贪等。证灭谛也。

  无生智者。小乘智有二。一断见思尽。得尽智。二证无生理。得无生智。所谓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也。二空者非唯无我。亦复无法也。二障者。烦恼所知也。显真如者。真如障尽。成法性身。大涅槃也。八识四智者。转第八识而成大圆镜智。转第七识而成平等性智。转第六识而成妙观察智。转前五识而成成所作智。唯识云。有漏位中智劣识强。无漏位中智强识劣。为劝有情依智舍识。故说转识得此四智(文)。

  △二明无相法门令悟真谛。

  佛言。吾法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会者近尔。迷者远乎。言语道断非物所拘。差之毫𨤲。失之须臾。

  【疏】佛下。一住无相乃会。法。谓法性觉道也。而云吾者。众生在迷。不能证知。佛得大觉。法唯佛有也。此二字贯下四法。含众妙而有余。故可念行言修。相用纷然故。超言思而迥出。故无念之可念。乃至无修可修。真体空寂故。念约理。修约果。教行可知。法相虽多。不出此四。若忘情绝虑而体会之。道不远人我欲仁。斯仁至矣。但众生迷自本心。道在迩而求诸远。虽终日行而不自觉。哀哉。言下。二涉拟议则堕。口欲辨而词丧。故云道断。心欲缘而虑忘。故云非拘。理圆言偏。言生理丧。故云差之毫厘。经云。凡有言说。皆成戏论。是也。法无相想。思则乱生。故云失之须臾。经云。汝暂举心。尘劳先起。是也。

  【钞】贯下四者。吾何行。行道法也。实无行行。乃至吾何修。修道法也。实无修修。修约果者。小乘二三果等。大乘十地等觉。皆属修也。不出四者。难云。何唯无此四相。故此答曰。法相虽众。若总括之。不出教行理果四也。

  忘情绝虑。无分别智也。体会。观照也。不远者。在自心故。仁者。自仁也。自心性中具恒沙德。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故欲之即至。是以云近。肇论云。道远乎哉。触事而真。圣远乎哉。体之即神。日行不觉者。众生日用不离心性。由迷本心。用诸妄想。楞严云。迷己为物。认贼为子。则道远矣。然此远近。犹罗刹与诸佛。只在当人一丝念之隔耳。毫𨤲约处。须臾约时。差失者。以生心动念。即乖法体故。

  △三明总相法门令悟第一义谛。

  佛言。观天地念非常。观世界念非常。观灵觉即菩提。如是知识。得道疾矣。

  【疏】上而三界之天。下而四洲之地。横则十方之界。竖则三际之世。皆有为法。终归败坏也。经云。汝当照明诸器世界可作之法。皆从变灭。灵觉。即当人本具灵知之心也。在有情名佛性。兼无情名法性。复有多名。谓本心。本觉。真如。真性。法界。实际。如来藏等。六道凡夫。迷此而起烦恼。三乘圣人。悟此而得菩提。法尔如然。非作得故。是一切法胜义谛也。识无常之法相不有。知灵觉之真性不无。非空非有而性而相。双融无碍。具在一时。故是中道第一义谛观也。三谛观中。独此为胜。如是修者。得道甚疾。

  【钞】科云总相者。前之对治。则偏于有。无相则偏于空。今则双观。成总相矣。经云。天地世界者。天则摄于虚空。界则摄于情器。败坏者。无常有二。一败坏无常。二念念无常。今则双通。然人觉前而不觉后。故佛说云念非常也。前念已故后念又新。终日相见恒是新人。故曰交臂已谢。岂待白首然后变乎。亦可释作忆念之念。

  问。楞严云。不闻虚空被汝隳裂。何以故。空无形相。又云。汝观世间可作之法。谁为不坏。然终不闻烂坏虚空。何以故。空非可作。由是始终无坏灭故。准知虚空是常。何亦非常耶。答若对世界。世界无常。虚空是常。若对真性。真性是常。空亦无常。楞严云。由汝妄想迷理为咎。故有空性。当知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汝等一人发真归元。此十方空。皆悉销殒。颂云。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则知虚空粉碎。天何常哉。有情名佛性者。知觉乃众生故。无情名法性者。想澄成国土故。佛法虽异。性体同一。犹如真如法界。名义虽殊。体性无二。是故灵觉。在六道名六道性。在三乘名三乘性。在生死烦恼为生死烦恼性。在涅槃菩提为涅槃菩提性。至于色心染净亦然。人不之察。苦苦争辨无情有佛性。佛性在法性外有。起诸法执。成所知障。是则名为迷中倍人(执唯一佛性。无有法性。一迷也。执法性与佛性为二体。倍迷也)。可怜愍者。岂不见。藏和尚疏云。法性者。明真如体普遍之义。非直与前佛宝为体。亦乃通与一切法为性。即显真如遍于染净。通情非情。深广之义。故智论云。在众生数中。名为佛性。在非众生数中。名为法性。又言真如者。此明法性遍染净时。无变异义。真者。体非伪妄。如者。性无改异。如海因风起于波浪。波虽起尽。湿性无变。(文)是则随缘义边名法性佛性。不变义边。即名为真如矣。六道迷三乘悟者。笔削记云。依觉有不觉。不觉是惑。不觉与觉。是正敌对。转依不觉之惑。方始造业。业与觉义。犹隔一重。故非敌对。其犹尘镜在匣。匣与镜非敌对。尘与镜是正对。故云迷起烦恼悟得菩提也。

  识无常下。有本云。睹天地念非常。睹山川念非常。睹万物形体丰炽念非常。执心如此。得道疾矣。一日常当念道行道。遂得性根。其福无量。释曰。前明观俗。后明观真。真俗融通。故是中也。

  △后明修世间离染之行二。初离染自能得果。二初明离染功二。先推我本空。

  佛言。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

  【疏】名者。地水火风。是四物名。坚湿暖动。是四物体也。

  身中四大者。是内四大。拣非外四大也。楞严云。则汝身中。坚相为地。润湿为水。暖触为火。动摇为风。

  都无我者。四大相违。各各差别。未审我身属于何大。若总相属。即是四我。若总不属。即应离四别有我身。今推我体。但由假立。非实有性。其如幻者。圆觉云。我今此身。四大和合。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即如此身。毕竟无体。和合为相。实同幻化。当念者。行住坐卧一切时处。常当如是念身无我。如幻观也。

  【钞】是内非外者。楞伽云。虚妄分别津润大种。成内外水界。炎盛大种。成内外火界。飘动大种。成内外风界。分段大种。成内外地界。(文)今成根身之大。非器界之大也。

  相违者。地有形碍而沉滞。风无形碍而轻举。敌体相违。水火亦互相陵夺也。未审下。原人论云。众生五蕴。都无我主。但是形骸之色。思虑之心。从无始来。因缘力故。念念生灭。相续无穷。如水涓涓。如灯焰焰。身心假合。似一似常。凡愚不觉。执之为我。保此我故。即起贪等三毒。三毒击于意识发动身口。造一切业。业成难逃。故受五道苦乐等身(此别业所感)。三界胜劣等处(此同业所感)。于所受身。还执为我。还起贪等。造业受报。身则生老病死。死而复生。界则成住坏空。空而复成。劫劫生生。轮回不绝。无终无始。如汲井轮。都由不了此身。本不是我。不是我者。此身本因色心和合为相。今推寻分析。色有地水火风之四类。心有受想行识之四种。若皆是我。即成八我。况色中复有三百六十段骨。段段各别。皮毛筋肉。肝心脾肾。各不相是(皮不是毛等)。诸心数等。亦各不同。见不是闻。喜不是怒。既有此众多之物。不知定取何者为我。若皆是我。我即百千。一身之中。多主纷乱。离此之外。复无别法。翻覆推我。皆不可得。便悟此身心等。但是众缘。似和合相。元非一体。似我人相。元无我人。(文)四大和合者。宝积经云。此身生时。与其父母四大种性一类。歌罗逻身。若唯地大无水界者。譬如有人。握干麨灰。终不和合。若唯水界无地界者。譬如油水无有坚实。即便流散。若唯地水无火界者。譬如夏月阴处肉团。无日光照即便烂坏。若唯地水火三无风界者。则不增长。楞严云。因缘和合。虚妄有生。汝身现抟四大为体。见闻觉知。壅令留碍。水火风土。旋令觉知。相织妄成。(文)四大各离者。圆觉云。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于地。唾涕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暖气归火。动转归风。今者下。圆觉疏云。净名云。四大合故。假名为身。四大无主。身亦无我。定知四大非我。但约和合。假名为身。亦如幻化。无实体也。智论问。若自身无我而计我者。他身无我。亦应计我。答。亦有人于他物中计我。如外道坐禅。入地观时。见地即是我。水火风空识亦如是。又如有人。见鬼擎一尸来。复有一鬼来争。此皆缘他计为我也。(文)由此愚夫所执实我。但随妄情而施设矣。当念下。楞伽云。观蕴界处。离我我所。无知爱业之所生起。是名人无我智。又云。应如是观。大种造色。悉皆性离。无我我所。住如实处。成无生相。(文)智论云。离婆多尊者。在家时。远行。独宿空亭。见有二鬼争尸。皆言我先持来。取其分判。即自思惟。我随说一持来。彼不得者。必当见害。宁实语死。不诳妄终。遂如实答。小者持来。大鬼嗔怒。被拔手足。随而食之。小鬼得尸。便取尸上手足补之。彼鬼食竟。拭口而去。及明忧恼。常疑此事。若是我身。眼见拔去。若是他身。何随我动。犹豫不决。逢人便问。众僧见云。此人易度。而语之曰。汝身本是他人遗体。非己有也。何以疑为。因悟假合。即成道果。(文)人如尊者疑念若此。自能见谛成无我矣。作观者。可不当心也欤。

  △次明业不失二。初习染即危身火宅二。初声名丧身。

  佛言。人随情欲。求于声名。声名显著。身已故矣。贪世名常而不学道。抂功劳形。

  譬如烧香。虽人闻香。香之烬矣。危身之火而在其后。

  【疏】先法。德者名之实。名者德之标。则有实德于己。而其名誉自彰。如儿童之诵司马。苟无其德。但随情欲好求声名。有意驰求。名成身丧矣。何者。贪流俗之华名。不守道真。枉功劳形故。

  譬下。次喻。栴檀等香木喻人。随情喻遇火。求名喻烧香起烟。显著喻人闻香烟。香木烬喻人身故。不自静守喻不学道。危火在后喻业报流转。炮制喻枉功。薰炙喻劳形。问。孔子疾没世而名不称。恶四十五十之无闻。何云枉功劳形耶。答。此是勉人进德修业。当在少壮之时。德建名立。如佛十号。非教如王蟒谦恭下士。沽名吊誉者也。是故三代已上。唯恐好名。老子亦云。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观文殊责弥勒。意可知矣。

  况名实无当。贪求何为。

  【钞】见童诵者。宋司马光为相。田夫野老皆号相公。妇人孺子。知为君实。东坡云。儿童诵君实。走卒知司马。随情欲者。但随习俗。要求华名沽买虚誉。不以道德。名称普闻也。经云。名常者。名利虚假。道德真常。凡愚不揣。舍本逐末。谓此声名。垂于竹帛而无穷。勒于彝彝而不朽也。

  抂功者。行术招致。诡辞动人(如好选诗文。偏讲声气。贿嘱要路。买求荐扬等)也。

  劳形者。有动乎中。必摇其精也。危火后者。香木虽灭于前。而炭火犹存在后。喻如欺世盗名者。非但劳形丧命而已。还有身后之祸也。

  问下。通妨也。如王蟒者。白乐天诗云。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蟒谦恭下士时。若使当年身便死。两人真伪有谁知。则三代已下惟恐不好名者。是亦勉励以善闻人。非要誉于乡党也。责弥勒者。法华文殊颂曰。最后然灯佛。时有一弟子。心常怀懈怠。贪著于名利。求名利无厌。多游族姓家。弃舍所习诵。废忘不通利。以是因缘故。号之为求名。亦行众善业。具六波罗蜜。其后当作佛。号名曰弥勒。楞严弥勒亦云。我从灯明佛时而得出家。心重世名。好游族姓。尔时世尊。教我修习唯心识定历劫已来。以此三昧。事恒沙佛。求世名心歇灭无有。至然灯佛。得成无上。

  (文)名实无当者。肇论云。物无当名之实。名无得物之功。是以名不当实。实不当名。(文)名既虚假。贪求无益也。

  △二财色招苦。

  佛言。财色于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儿䑛之则有割舌之患。

  【疏】佛下。先法。财色。五欲中二。常能诳惑一切凡愚。令生爱着。至死不舍也。譬下。次喻。刀刃。喻三界火宅生死世间。蜜喻财色。不足一餐。喻财不能称一生。色不能至一时。小儿。喻凡愚。䑛。喻贪爱不舍。割舌。喻丧身亡家。坠入三途。果常此观。自能疏财远色矣。

  【钞】大论诃云。哀哉众生。常为五欲。求之不已。此五欲者。得之转剧。如火益薪。其𦦨转炽。五欲无乐。如狗啮骨。五欲增诤。如乌竞肉。五欲害人。如践毒蛇。五欲无实。如梦所得。五欲不久。假借须臾。如击石火。世人愚惑。贪着五欲。后受三途无量苦恼。

  又杂阿含经云。佛告比丘。世间美色。在于一处。作种种歌舞伎乐戏笑。有人语士夫言。汝当持满钵油。于诸伎女中过。使一杀者拔刀随后。若失一滴油。即断其命。而彼士夫。自见其后有拔刀者。常作是念。我若落油一滴。常截我头。唯一心系念油钵。虽于种种美色众中。徐步而过。不敢顾盻。若有沙门。一其心念。不顾声色。真吾弟子。随顺教者。(文)此皆诃欲避色法也。

  △二离染即出尘罗汉。

  佛言。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情爱于色。岂惮驱驰。虽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罗汉。

  【疏】佛下。先正明其过。人喻罪者。妻室喻牢狱。系缚喻禁闭。远离喻散释。爱色喻作恶。驱驰喻役使。虎口喻杀身。心地观云。在家逼迫如牢狱。欲求解脱甚为难。今云甚于牢狱者。盖狱有出日。畏牢狱苦。不随恶使。恐杀身故。妻无离意。爱着美色。随妄情驱。甘虎口故。投下。次总出得失。爱如水。欲如泥。润湿不升。自然从坠。故云溺也。汝爱我心。我怜汝色。以是因缘。常在缚缠。故贪欲即为凡夫。经云。一切诸众生。不得大解脱。皆由贪欲故。堕落于生死。初果不入色声。四果离欲无诤。故透此即成罗汉。经云。若诸众生。永舍贪欲。先除事障。即能悟入声闻境界。则在尘出尘。秪唯一欲关耳。圣凡得失。岂可不知。

  【钞】爱如下。楞严云。因诸渴仰。发明虚想。想积不休。能生胜气。诸想虽别。轻举是同。飞动不沉。自然超越。因诸爱染。发起妄情。情积不休。能生爱水。诸爱虽别。流结是同。润湿不升。自然从坠。(文)想。净善想也。情。染恶情也。想则轻清而上升。情则重浊而下坠。汝下四句。亦楞严文。开有八句。汝爱我心。我怜汝色。我爱汝心。汝怜我色。汝爱我色。我怜汝心。我爱汝色。汝怜我心也。经云下。长行云。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当知轮回。爱为根本。由于欲境。起诸违顺。境背爱心而生憎嫉。造种种业。是故复生地狱饿鬼。知欲可厌。爱厌业道。舍恶乐善。复现天人皆轮回故。不成圣道。(文)此明四生五道。皆以爱欲为生死因也。初果二句。义出金刚。

  经云下。圆觉云。若诸众生。永舍贪欲。未断理障。但能悟入声闻缘觉。二障已伏。即能悟入菩萨境界。若事理障。已永断灭。即入如来微妙圆觉。(文)此明五性三乘。皆以断欲为得道因也。则下。贪欲则在尘为凡夫。失也。离欲则出尘为圣人。得也。知之者可谛审矣。

  △二示近染过。

  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

  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

  【疏】先示色欲甚大。毗昙云。眼触色尘生爱。乃至意触法尘生爱。是为六爱也。欲略开十。谓女色。财宝。声名。饮食。睡眠。家宅。田园。衣服。眷属。官贵也。于诸爱欲境中。唯有女色甚大。良以身生于欲。欲成于女。浚恩爱海。牢生死根。无过于女色矣。是故儒有亡家败国之训。佛有失通入狱之徴。故云无外。

  赖下。次明障碍深重。长无明。坠三途。碍菩提。障涅槃。唯色欲一法。假有二法同在世间。则出了地网。又八天罗。东缠西缚。何能解脱。道虽现前。亦无可为。今止一端。断犹易矣。不净等观。正为对治。思益云。贪欲之人。以净观得脱。不以不净。

  【钞】眼爱色者。眼触色时。贪爱男女形貌姿态。朱唇皓齿。修目长眉。及诸世间玄黄红绿珍玩宝物。乃至者。超略之词。具云。耳爱声者。耳触声时。贪爱男女歌咏语笑及宫商弦管金石等声。鼻爱香者。鼻触香时。贪爱男女身肉薰香。世间饮食沉麝名香。舌爱味者。舌触味时。贪爱众生血肉。鲜美肴膳饮食。及诸甘辛咸淡酸苦种种滋味。身爱触者。身触触时。贪爱男女手足柔软。身分细滑。锦绣缯縠。华冠丽服。意爱法者。意触法时。贪爱男女色貌语言姿态仪容。及诸世间五尘法相缘念不舍。

  欲略下。就女色中。复有六种贪欲。一颜色。长短黑白等。二形容。巧笑美目等。三威仪。进止窈窕等。四语言。低声顺应等。五细滑。肤腠润泽等。六人相。美貌妖态等。如大论说。

  败国训者。夏以妹喜(桀之宠妃)。商以姐己(纣之宠妃)。周以褒姒(幽王宠妃)。而亡其国。酒味色论云。晋文公得南之威。三日不听朝。遂推南之威而远之曰。后世必有以色亡其国者。

  失通者。如一角仙。因触欲故。为淫女骑颈。遂失神通。又如五百仙人。于雪山住。闻甄陀罗女歌声。即失禅定。心醉狂乱。

  入狱者。宝莲香尼。持菩萨戒。私行淫欲。妄言行淫非杀非偷。无有业报。发是语已。先于女根生大猛火。后于节节猛火烧然。堕无间狱。不净观者。一外贪。男女身分。互相贪着。用九想观治(一峰胀。二青瘀。三坏。四血涂漫。五脓烂。六瞰。七散。八白骨。九烧)。二内外贪。于他己身而起贪爱。用八背舍治(一内有色相外。观色背舍。二内无色相外观色背舍。三净背舍身作证背舍。四空处背舍。五识处背舍。六无所有处背舍。七非非想处背舍。八灭受想背舍)。三遍一切处贪。资生五尘等物。用八胜处治(一内有色相外观色少胜处。二内有色相外观色多胜处。三内无色相外观色少胜处。四内无色相外观色多胜处。五青胜处。六黄胜处。七赤胜处。八白胜处)。又可四种想治贪欲。一显色。谓赤白等。作青瘀想。二形色。谓长短等。作烂坏想。三妙触。自他身分。细软光泽。作虫蛆想。四供奉。祗承适意。用死想治。故云等也。思益下。证等字。净观。实相止观也。观照般若。能治众病。犹如阿竭陀药。非惟不净除贪欲也。问。世间美色。与胀烂死尸。宛然二相。何得视同一体。答。假如夏月猝死。即便胀烂可畏。岂是二物。则现前身。虚假不实。又如粪囊。行厕。脓血袋。蛆虫窟。种种不净。大可厌患。观行纯熟。对境生憎。与死尸无异矣。史载。萧察恶见妇人。近数步许。便闻其臭。察是许玄度后身也。是故女色。坏人障道。如截多罗树头。芽永不生。女刀截故。智种不发。如蛇华所覆。如灰土覆火。犹如见毒树。智者应舍离。

  △二离染令他得果二。初直明欲患。

  佛言。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

  【疏】人若爱欲。淫火炽然。况逆圆觉解脱境界之风而行。法性身中母陀罗臂。岂不烧害。犹如黑夜行险道中。虽遇逆风。贪火炬故。执持不释。必有烧手患也。古云。人呼为牡丹。佛说是花箭。射人入骨髓。死而不知怨。是故如来色目行淫。名为欲火。菩萨见欲。如避坑火。若能如火头金刚。遍观百骸诸暖触气。化多淫心。成智慧火。设入大火。火亦不能烧矣。又何手患之有。

  【钞】母陀罗。此云印。火遇风则炽。淫遇痴愈盛。现则焚烧五脏。死则抱于铜柱。全身尚灭。况手臂耶。经云。淫习交接。发于相磨。研磨不休。大猛火光。于中发动。如是故有铁床等事。

  花箭者。唐玄宗自武慧妃薨后。后宫无当意者。乃制香箭列宫女而射之。中者即幸焉。宫中歌曰风流箭。中者人人愿。不知香箭才发。火箭立至。香箭因也。火箭果也。因亡果丧。则火箭不足畏。可畏者香箭而已。又火箭径直而害浅。人远而避之。死者万不得一。香箭隐伏而害深。人狎而玩之。死者十有八九。人不畏香箭而畏火箭。岂非是颠倒乎。若能如下。经云。乌刍瑟摩白言。我多贪欲。时佛空王。说多淫人成猛火聚。教我遍观百骸四肢诸冷暖气。神光内凝。化多淫心成智慧火。从是诸佛名我火头。我以火光三昧力故成阿罗汉。又观音菩萨。知见旋复远离贪欲。令诸众生。设入大火。火不能烧。故知离欲。为出尘第一法也。有本云。人执火炬。逆风而行。愚者不释。必有烧手之患。贪淫恚怒愚痴之毒。处在人身。不早以道除斯祸者。必有危殃。犹愚贪炬。自烧其手也。释曰。此本单喻贪毒。彼本通喻三毒矣。学道者。又不可不知。

  △二即境证益。

  天神献玉女于佛。欲坏佛意。佛言。革囊众秽。尔来何为。去吾不用。

  天神愈敬。因问道意。佛为解说。即得须陀洹果。

  【疏】天神。欲顶魔王天也。佛意。正觉心也。问道。灭苦道也。解说。苦空法也。天神所以献者。一以试佛意。二以观佛道。不知玉女。只可诳俗。难动六通。况大觉尊岂受魔耶。观佛三昧经云。菩萨将成道时。魔遣三女。庄饰妖冶。来至白言。我是天女。盛美无比。今以微身供给左右。可备洒扫。次以宝器天味上献。恭敬礼拜。尔时菩萨。身心寂然。以白毫拟之。令三天女。自见身内。脓囊涕唾九孔不净。八万户虫。唼食诸藏。滓尽汁出。入眼为泪。入鼻为涕。聚口成唾。放口成涎。筋髓诸脉悉生诸虫。细于毫末。不可具陈。其女见此即便呕吐。从口而出。无有穷尽。由是惊号。匍匐而去。昔有慧嵬禅师。云林修定。魔化美女。谓云。天帝令我以备扫洒。师曰。我心如地。难可倾动。无以革囊见试于我。女又说偈诱惑。答曰。无羞敝恶人。说此不净语。水漂火焚之。不欲见闻汝。魔乃赞曰。海水可竭。须弥可倾。彼上人者秉志坚贞。

  又持世菩萨。住于静室。魔从万二千女。状如帝释。鼓乐弦歌。语言。正士。受是天女。可备扫洒。菩萨曰。憍尸迦。无以非法之物要我。非我所宜。时维摩言。非帝释也。魔来娆耳。即语魔言。女可与我。如我应受。魔即惊惧。不能隐去。语诸女言。魔以汝等与我。今汝皆当发菩提心。此有法乐。可以自娱。不应复乐五欲乐也。何谓法乐。乐供三宝。乐离五欲。观五阴如怨贼。观四大如毒蛇。乐六度业。乐三脱门。乐修无量道品之法。是为法乐。波旬告女。汝还天宫。女言。此有法乐。我等甚乐。不复还乐五欲乐也。魔言。居士。可舍此女。维摩诘言。我已舍矣。汝便将去。诸女问言。我等云何止于魔宫。答言。有法门名无尽灯。汝等当学。譬如一灯。然百千灯。冥者皆明。明终不尽。夫一菩萨。开导百千众生。令发三菩提心。于其道意。亦不灭尽。汝住魔宫。以是无尽灯。令无数天子天女。发菩提心者。为报佛恩。尔时天女。礼维摩足。随魔还宫。是则维摩诘于毗耶离城。现大神力。令魔未发道心者。发起道心。世尊于鹿野苑中。作师子吼。令魔未成圣果者。得成圣果。则降魔制外。唯以断欲为善本矣。

  余如因果月藏等说。

  【钞】天下。初觉悟无惑。天下。二令成圣果。革囊众秽者。臭皮袋中惟盛脓血。粪秽充满。流液涕唾。蛲蛔盘聚。故一切身。皆从不净。智论明五。一种子不净谓揽父母精血。及自业因识种。以成身分。二住处不净。住母胎中。生脏之下。熟脏之上。不净流溢。污秽充满。三自体不净。三十六物。秽物生长。譬如死狗。尽海水洗。不令香洁。四自相不净。前约内体。此约外相。谓九孔常流诸不净物。耳出结聍。脐出泥垢。大小便利。手足臭秽。五究竟不净。气绝命终。捐弃冢间。[月*逄]胀臭烂。不净流溢。蛆虫蝇蚋。唼集其上。秽气遍满。人皆掩鼻。昔有国王。耽荒五欲。比丘谏曰。眼为眵泪窟。鼻为秽涕囊。口为涎唾器。腹是屎尿仓。但王无慧目。为色所耽荒。贫道见之恶。出欲入道场。慧嵬者。高僧传云。师入定时。有一恶鬼而现其前。有身无首。令禅师惧。师慰之曰。喜汝无头痛之患。次现无腹之鬼。复云。喜汝无五脏之忧。如是随来随遣。竟不能惑。

  因果月藏者。因果经云。如来成道。魔王恐诸众生皈依。持箭以射。箭化成花。复令三女供给以乱定意。三女忽然变为陋形。魔王白言。汝若不乐人间欲乐。我舍天位及五欲具。悉持与汝。答言。汝于先世。修少施因。今得为自在天。此福有期。尽即下坠。非我所须。我昔曾以头目髓脑国城妻子而用布施。求无上道。汝今不应恼乱于我。魔王惭怖还宫。月藏经云。佛在大集会上说法。魔王波旬。亦作神变。复无能为。即说偈曰。我今归依佛世尊。从是终不起恶心。瞿昙心定容恕我。我当守护佛正法。

  △三十六章详明修断证果分三。初略显能修证人。

  佛言。夫为道者。犹木在水寻流而行。不触两岸。不为人取。不为鬼神所遮。不为洄流所住。亦不腐败。吾保此木决定入海。

  学道之人不为情欲所惑。不为众邪所娆。精进无为。吾保此人。必得道矣。

  【疏】天下。先举喻。木喻学者。水喻法性。寻流喻顺界外无为。两岸喻生死涅槃。人取喻人天有漏善业乐果。鬼遮喻外道恶见天魔欲爱恶业苦报。洄流喻回入三界作有为法。腐败喻阐提拨无二乘灭尽。海喻萨婆若智。学下。次合法。人学道。合木在水。精无为。合寻流行。不为情欲惑。合不为两岸人取。不为众邪娆。合不为鬼神洄败。得道。合入海。有大智故了众生非有。则不触生死此岸。有大悲故。不舍众生界。则不触涅槃彼岸。有大智故。虽行四无量心而不贪着生于梵世。有大悲故。虽观佛国如空而现种种清净佛土。有大智故。虽行三界而不坏法性。虽摄一切众生而不爱着。有大悲故。虽乐远离而不依身心尽。虽行于空而植德本。

  如是智悲并运。真俗融通。第一之道自会入矣。梵网云。如是一心中。方便勤庄严。诸佛萨婆若。悉由是处出。

  【钞】鬼遮下。鬼喻外道。神喻天魔。

  次合下。道即法性中道。情即生死。欲即涅槃。人取通二。有下。三段。初释两岸。华严云。此菩萨虽了众生非有。而不舍一切众生界。譬如船师。不住此岸。不住彼岸。何以故。了一切法法界无二故。净名亦云。在于生死不为污行。住于涅槃不永灭度。是菩萨行。次释人取鬼遮。后释洄住腐败。义如维摩。如是下。总结也。

  梵网下引证。具云。智者善思量。计我著相者。不能生是法。灭寿取证者。亦非下种处。欲长菩提苗。应当静观察。诸法真实相。不生亦不灭。不常复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求亦不去。如是一心中。方便勤庄严。菩萨所应作。勿生分别想。是名第一道。亦名摩诃衍。一切戏论恶。悉从是处灭。诸佛萨婆若。悉由是处出。是故诸佛子。宜发大勇猛。则法性道中。绝于有无一异边矣。

  △二广明所修断法二。先断妄五。一摄意。

  佛言。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慎勿与色会。色会即祸生。得阿罗汉已。乃可信汝意。

  【疏】先诚劝。意乃动身发语之元。色是四重十恶之首。若不信意。身三口四一切枝叶。自不能生。若不会色。五欲六尘一切情境。自不染着。是故离欲。先当远色。远色先当舍意。舍意先当观心。能修九想即除六欲渊矣。信意惑业起。会色祸患生。不其然哉。

  得下。次结显。罗汉即离欲。会色无碍。四果成无诤。信意何伤。不言乃可与色会者。欲生于意。意尚可信。况会色耶。楞伽云。大慧白言。众多贪欲。彼何者断。佛告大慧。爱乐女人。缠绵贪着种种方便身口恶业。种未来苦。彼须陀洹。则不生起所以者何。得三昧正受乐故。是故彼断。初异尚断三结况四果耶。

  【钞】九想除六欲者死想(九想前方便也)破威仪言语两欲。胀坏啖想破形貌欲。血涂青瘀脓烂破色欲。骨烧破细滑欲。九想通除所著人欲。又啖散想。除着意人。将上九想。观所爱人。乃知言笑欢娱。尽属假合。凉温细软。究竟归空。即我自身。后亦当尔。有何可爱而贪着哉。九想纯熟。与定相应。破欲除意。莫此为尚。又永明云。断想薪干爱油。止念风。息欲火。防制意地。恒顺真如。德山云。毫𨤲系念。三涂业因。瞥尔情生。万劫羁锁。则知色心才动。骸骨如山。欲外安和。但内宁静。此形湾影曲。声和响顺之理。再言慎勿。劝诫深矣。

  祸患。业苦境也。智度论云。于世间中。五欲第一。若受余欲。犹不失智慧。淫欲会时。身心慌迷。深着自没。如人堕在深泥。难以拯济。优填王经云。女人最为恶。难与为因缘。恩爱一缚着。牵人入罪门。正法念处经云。天中大系缚。无过于女色。女人缚诸天。将至三恶道。如术婆伽。欲心内发。欲火烧身等。

  不言下。通妨也。难云。上诫因时慎意慎色。今显果位。何无色会。故此释云。意想是好色之本。好色是意想之末。本既会妄归真。末岂有不融耶。

  缠绵女人者。经律异相云。有优婆塞。持戒精严。因疾困甚。妇大悲苦。我何所依。子何所怙。夫闻爱恋。大命终后。魂神即还。在妇鼻中。化作一虫。妇哭不止。时一罗汉。往化其妇。虫从鼻出。妇将脚踏罗汉告曰。莫杀。是卿夫婿化作此䖝。妇曰。吾夫奉经持戒。何缘作此。罗汉曰过起爱恋。今生为虫。即为说法。卿既持戒福应生天。但坐恩爱。堕此虫中。䖝闻意解。命终生天。可见淫心不除。尘不可出。其心不淫。不随生死。今须陀洹。不入色声。预圣流也宜矣。三昧乐者。即四谛观灭尽定等。

  三结。谓身见戒取疑也。楞伽云。须陀洹断三结。贪痴不生。

  △二正想。

  佛言。慎勿视女色。亦莫共言语。若与语者。正心思念。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花不为泥污。想其老者如母。长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

  应当谛观彼身何有。唯露秽恶。盛诸不净。生度脱心息灭恶念。

  【疏】先诫莫亲近。视听言动。当出于正。犹如伯夷拘罗者然。视女色。非礼也。与女言。非义也。才动口眼。淫念即生。淫念一生。诸念尽起。法华云。不应于女人身。取生欲想而为说法。亦不乐见。若入他家。不与小女处女寡女等共语。若下。次示观想法二。初总。心。王也。思念。所也。心王无邪。思念自正。律云。观心初置名念。徘徊观处名思。长阿含云。阿难问佛。如来灭后。女人见云何。佛言。勿相见。设相见莫共语。设与语当自检心。法华云。莫独屏处为女说法。若说法时。不露齿笑。不现胸臆。不独入他家。若有因缘须独入时。但一心念佛。上则视善语善。此则心善。日有三善。名为吉人。吉神拥护。福禄来集。心念一邪。例李退夫不见二神。五百仙被杀身矣。我下。二别。先观自。浊世。五浊恶世也。所谓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五事交扰。浑浊世界。故名浊世。今则性本渊澄。道行高洁。外则不为时势逼恼。欲尘染着。内则不为见爱萦缠。贪恋迷惑。如彼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天。华严云。于诸惑业及魔境世间道中得解脱。犹如莲华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四分律云。比丘入聚落。不违戾他事。但自观身行。若正若不正。想下。次想他二。先亲属观。梵网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礼记云。年长以倍。则父事之。十年以长。则兄事之。五年以长。则肩随之。昔有患色者。问于王龙豁。先生曰。有人设帷帐一所。指谓此中有一名娼。可就之。入视。乃汝母妹女也。一片淫心。此时顿息否耶。对曰。息矣。则此对治观想。岂非法门之妙哉。应下。次不净观。经律异相云。世尊曰。虽睹女人。长大者如母。中如姊妹。少者如子女。敬之以礼义。当内观身。自头至足皆露秽恶。无可爱者。外如画瓶。中满不净。则知淡妆浓抹不异眵面髼头。明眸素齿。不异鹤发鸡皮。轻脚软手。不异毒体疮身。螓首蛾眉。不异死尸腐骨。观智一起。邪念冰消矣。

  生下。后双观。先他也。既如亲属。岂不应度。如持世语魔女。当观五欲无常而修坚法。维摩入诸淫舍示欲之过。若在内宫。化正宫女。息句。次自也。既唯不净。淫念何生。老子曰。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此之谓也。

  【钞】伯夷者。孟子曰。伯夷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

  拘罗者。阿含云。有一异学。问薄拘罗。汝于正法中。曾行欲事否。答云。莫作是语。我八十年来。未曾起欲想。未曾视女人面。未曾与尼相问讯。乃至道路中。亦不与共语。诸念起者。邪缘未凑。生痴想心。方便勾引。生奸诈心。稍有阻碍。生瞋恨心。爱恋不已。生贪着心。夺人所好。生毒害心。取为己有。生邪见心。反恶夫等。生仇怨心。

  处女。居处在家未嫁之女也。寡女即无夫者。

  律云下。善见云。念思者何。于观处初置心。是名念。以心置观处中心。徘徊观处是名思。譬如钟声初大如念。后微如思。如鸟翔空。初动如念。后定如思。如蜂采花。初至如念后选择如思。(文)上则下。反之。视女。身恶也。共语。口恶也。邪思。意恶也。日有三恶。名为凶人。凶神随之。祸殃来矣。李退夫者。退夫隐居南岳求师不得。忽闻空中弹棋。举头视之。见二神仙奕于树抄。退夫亟往致敬。方问道间。俄有田妇出傍。不觉反顾。则二奕者已失所在。

  五百仙者。婆沙论云。优陀延王。将诸宫人。诣郁毒波陀山林。五欲自娱。时五百仙。以神足力。飞过彼处。见色闻声嗅香想念。便失神通。堕彼林中。王问之曰。汝得初禅耶。答曰。曾得而今已失。或有住眼识退者。或有住耳识退者。或有住鼻识退者。或有住意识退者。王即瞋恚。有欲之人见我宫女。非其所以。便拔利剑。断仙手足。劫浊者。梵语劫波。此云时分。四浊交凑。因之得名。悲华云。人寿减至二万岁时。即入劫浊。见浊者。五利使为体(身见边见戒取见取邪见也)。诸见炽盛故。烦恼者。五钝使为体(贪瞋痴慢疑也)。斗诤坚固故。众生浊者。揽五阴见慢果报为体。恶名秽称。充满世界故。命浊者。色心连持为体。摧年减寿故。楞严约因。今经约果。有此五浊。名为恶世。无此五浊。即名善世。当知世浊由于心浊。心净则佛土净。苟能破五阴而超五浊(色尽超劫。受尽超见。想尽超烦恼。行尽超众生。识尽超命)断五欲而成五果(小则四果支佛。大则信住行向也)。犹如莲华虽出淤泥。亦何浊哉。今则下。性澄超命。如莲体净妙。高洁超众生。如色相香光。不为烦恼超劫。如不畏炎日。合华严世道得脱不为欲染。亦超劫浊。如不染淤泥。合华严魔境得脱。不为见缠超见。如不惧风雨。合华严诸惑得解。不为贪惑超烦恼。如濯涟不天。合华严诸业得解。四分下。初句证沙门处浊。莲花出泥。次三句证不为浊恶。不为泥污也。梵网下。引内经。礼记下。引外典。昔有下。引故事。则此下。结赞也。经律下。亦有二观对治。今引证后一也。则知下。总结假想方便。善巧对治也。妆抹。当施粉黛时也。眵髼。未经梳洗际也。明素。少壮岁也。鹤鸡。衰老年也。轻软。强健日也。疮毒。病苦日也。螓蛾。生前相也。死腐。殁后相也。持世下。具云。语言善来。虽福应有。不当自恣。当观五欲无常以求善本。于身命财而修坚法。维摩下。又云诸仁者。是身无常无强。无力无坚。速朽之法。不可信也。为苦为恼。众病所集。是身不净。秽恶充满。是身虚伪。虽假以澡浴衣食。必归磨灭。是身为灾。百一病生等。此皆度他法也。不见可欲者。可欲有二。一貌美。二行端。玉耶经云。何者端正。除去邪态八十四垢。定意一心。是为端正。不以颜色为端正也。今明不见可欲亦开二义。一见一切女人。皆作不净观。如上诸说经云。种种不净物。充满于身中。常流出不净。如漏囊盛物。二见一切女人。皆作不好观。女人恶态。大义有八。慧人所恶。一者嫉妒。二者妄嗔。三者骂詈。四者咒诅。五者镇压。六者悭贪。七者好饰。八者含毒。是为八大邪态。譬喻经云。昔婆罗门。两女端正。悬金期募。有能诃女丑者便输与金。十日竟无有应募者。将至佛所。佛便诃言。此女皆丑。无有一好。阿难白佛。此女有何不好。佛言。人眼不视色。是为好眼。耳鼻及口亦尔。身不着细滑。是为好身。手不盗他财。是为好手。今眼枳爱色。乃至身喜细滑。手喜盗财。如此等者。皆不好也。七女经云。长者有其七女。端正无比。国人无敢说其不好。将至佛所。佛言。不贪世间色声香味触法为好。此女何所好也。迦叶佛时。国王七女。不着欢娱。入尸陀林。观见死尸各说所以。如此者好。汝女何者好也。(文)体既不净。行又不端。有何可爱而生欲耶。此二为离欲定心之本。

  佛说四十二章经疏钞卷第四
卍续藏第 37 册 No. 0671 四十二章经疏钞


  佛说四十二章经疏钞卷第五

  清 浙水慈云灌顶沙门 续法 述

  △三远欲。

  佛言。夫为道者。如被干草。火来须避。道人见欲。必当远之。

  【疏】众生发起妄情。能生贪泉爱水。如田间草而滋润者。修道之人根境不偶。贪爱干枯。如彼干草。爱习初干。未与如来法流水接。是故遇彼欲火淫烟急须远避。设一近之。不唯失通难返。而且疮身坠于狱矣。问。淫怒痴俱是梵行。得失念无非解脱。何必区区对治。迹类小乘耶。答。此是大乘根器所行履处。然亦多劫熏成。故能入净入秽。处处无碍。中下之人。垢习尚强。欲累未尽。岂能头头是道。法法圆通。说空行有其过非细。故曰诸佛深法。不可于初心学道人前说。可不信夫。

  【钞】根境不偶者。楞严云。持禁戒人。心无贪淫。于外六尘不多流逸。尘既不缘。根无所偶也。

  爱习二句约法明。喻上干草设遇甘露法雨不避火也可矣。

  失通难返者。劫拨仙人。得五神通。飞行往返。时王礼敬。积有多年。一日有务远行。令女事奉。彼飞仙至。女以手擎坐着案上。触女柔软。即起欲意。欲心一动。遂失神通不能飞还。疮身者。百缘经云。拘楼孙佛时有长者子。好色。见一淫女。心生耽着。无物可与。遂至塔中盗花与之。夜乃共宿。晓发恶疮。痛不可言。医莫能治。有云旃檀涂疮可得除愈。时长者子。即卖家宅。计得金钱六十万。买牛头旃檀香六两。捣以为末。即入塔中。发誓愿言。我今所患。乃是心病。用香涂塔。以傥花价。唯愿慈悲。受我忏悔。速除此患。疮寻得瘥。毛孔香气。坠狱者。楞严云。阿难当知。是十种魔(怪。魃。魅。蛊毒魇胜。厉。大力。川林。山海精。芝草。自在天)。于末世时。在我法中。赞叹淫欲。破佛律仪。魔师弟子。淫淫相传。如是邪精。魅其心腑。近则九生。多逾百世。令真修行。总为魔眷。命终之后。必为魔民。失正遍知。堕无间狱。云栖云。莫贪欲染境。地狱根本故。问下。通妨也。法法头头者。净名云。虽处居家。不着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示有眷属。常乐远离。此乃菩萨家风。如来境界。若是初发意者。必须深厌室家。离欲自净。始得。问。若尽修梵行时。人类不几绝乎。答。如果人人虽欲。清净自居。此界便成安养乐土。莲花化生。何虑人类之绝耶。只是无心求道。真为出世耳。汝忧及此。与𣏌人何异。

  △四断心。

  佛言。有人患淫不止。欲自除阴。佛谓之曰。若使断阴。不如断心。心如功曹。功曹若止。从者都息。邪心不止。断阴何益。佛为说偈。欲生于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静。非色亦非行。佛言。此偈是迦叶佛说。

  【疏】有下。先明本。淫。欲事也。不止。过度也。患者。有十所以。一邪思(毁戒谤法等)二动火(发热。口干。舌苦等)。三耗精(没神失力。筋战。畏寒。惧暑。悲风。苦雨等)。四损身(皮黄体瘦。腰酸。腿软等)。五招病(痨怯渴痟。生疮。发毒等)。六怠事(好睡。懒行等)。七慢人(傲师。陈友等)。八易老(色灭。血衰等)。九促寿(轻天。亵神等)。十忧死(罪罚。苦报等。略为十。广四十)。阴者。指男根。隐密处物也。不如断心者。阴为末。心为本也。功曹。谓考功之官曹也。从者。谓录福善祸恶之列职也。淫心为因。譬功曹也。淫境为缘。淫方为法。淫根为具。譬随从也。兵随将转。伴逐主行。例今心安阴静。心生阴动。经云。心着行淫。男女二根。自然流液。可见断阴存心。岂非世俗倒知之痴人乎。佛下。次引证。欲思想。所也。于所乐境希望为欲。令心造作业行为思。于境取像分齐为想。意。第六意识。王也。若配五蕴欲。受也。领纳前境。起爱欲也。思行也。驱役自心。造业行也。意。识也。意即分别事识也。色想可知。谓能动色体。由欲念生。希望欲境。本于意识。与心相应。种种取像。唯以思想二心所生则王所心。为欲本矣。心王心所二法寂时。阴根色体。亦复静矣。到此之际。五蕴皆空。又何色行之有。淫欲之患。从是息矣。佛下。上正引偈。此出说人。梵语迦叶。此云饮光。过去佛也。除欲除心。诸佛同道。汝若修断。此法为最。

  【钞】心本阴末者。心通受等四蕴。阴即色蕴也。功下。亦可传送之官名功曹。主也。同事之人名从者。伴也。淫心因者。即下生意思想。淫境下。即下欲色。梵网云。淫因。淫缘。淫法。淫业。一念本起染污之心为因。瞻视随逐等事。多种助成其淫为缘。淫中资具摩触称叹等事。方则为法。正起作用二相交遘。成就淫事为业。律云。此戒五缘成重。一淫心。二是众生。三众生想等。四是道。五事遂。则知作不净行唯在邪淫心矣。断阴无益者。犹如黄门。尚取妻室。不男不女。还恋欲事。故楞严云。必使淫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于佛菩提。斯可希冀。大慧云。识破自心起处。无边业障。一时清净。种种殊胜。不求自至。正此意也。二心寂静非色非行者。此修念处乃能如是。人于五蕴。起四颠倒。于色多起净倒。于受多起乐倒。于想行多起我倒。于识多起常倒。如来为除四倒。故说四念处观。一观身不净。破色净倒。二观受是苦。破受乐倒。三观心无常。破识常倒。四观法无我。破想行我倒。四倒既空。五蕴非有。患从何处而生起耶。又永嘉云。于诸女色。心无染着。凡夫颠倒。为欲所醉。耽荒迷乱。不知其过。如捉华茎。不悟毒蛇。智人观之。毒蛇之口。熊豹之手。猛火热铁。不以为喻。铜柱铁床。燋背烂肠。血肉糜溃。痛彻心髓。作如是观。性苦无乐。革囊盛粪。脓血之聚。外假香涂。内惟臭秽不净流溢。虫蛆住处。鲍肆厕孔。亦所不及。智者观之。但见发毛爪齿皮肤。血肉汁泪。涕唾脓脂。屎尿臭处。如是等物。一一非人。识风鼓击。妄生言语。诈为亲友。其实怨妒。败德障道。为过至重。应当远离。如避怨贼。智者观之。如毒蛇想。宁近毒蛇。不亲女色。所以者何。毒蛇杀人。一死一生。女色系缚。千生万劫。种种楚毒。痛苦无穷。谛察深思。难可附近。此亦静心离色之观法也。宜笃行之。

  △五离爱。

  佛言。人从爱欲生忧。从忧生怖。若离于爱。何忧何怖。

  【疏】初二句。本生则末生。后二句。本灭则末灭。境初顺情生欲。欲久贪恋生爱。爱初别离生忧。乐去苦来生怖。维摩诘言。从痴有爱。则我病生。不起爱见。绝于攀缘。憎爱情忘。离我我所。我人尚空。复有何境起忧怖哉。

  【钞】爱欲。惑业也。忧怖。苦报也。乐非常住。久必坏生故。忧有七。一身力忧。二疾病忧(人有五欲七情。病有五痨七伤。又四百四病。多从淫欲而起)。三寿命忧(耗损精气。岁身丧命故。广成子云。无摇汝精。乃可长生)。四罪恶忧(万恶淫为首故)。五殃祸忧(天道福善而祸淫故)。六别离忧(瞥尔睡去。室家男女。便带不去。受用不着。况死亡后。岂能相欢娱乎。复有爱成怨者)。七死亡忧(忘身狗欲。死亡立至。楞严云。盛行贪欲。未逾年岁。肝脑枯竭。以至殂殁。堕无间狱)。怖有五。一不活怖。二恶名怖。三大众威德怖。四死怖。五堕恶道怖。上爱欲是顺情乐境。此忧怖是违情苦境。则知乐是苦因。怨从亲起。若各异处。何憎何爱。入平等空。非违非顺。如一美色。淫人观之为美。贪爱起欲。妒妇观之为苦。眼不欲见。常人观之。无所适莫。学人观之。成不净观。是故苦乐违顺。境本自空。喜怒哀乐。情亦非有。于毕竟寂灭中。而起忧怖颠倒妄想。岂非是愚人焉。

  △次修真四。初明修行法三。初坚心得果。

  佛言。夫为道者。譬如一人与万人战。挂铠出门。意或怯弱。或半路而退。或格斗而死。意若无惧。或得胜而还。沙门学道应当坚持其心。精进勇锐不畏前境。破灭众魔而得道果。

  【疏】先喻。一人喻沙门学道。万人喻众魔军。挂铠喻净戒。骑乘如禅定。利器如智慧。出门如出教门。怯弱喻畏惧不进。半退喻半涂而废。斗死喻被魔缚着。隳宝觉身。无惧喻直破生死。勇断烦恼如孟施舍之养勇。子龙一身都是胆也。得胜喻得道果。法华云。贤圣军。与五阴魔烦恼魔死魔共战。有大功勋。灭三毒。出三界。破魔网是也。沙下次法。学道。合与战坚进。不畏。合无惧力强。破魔得果。合得胜高迁。坚心。住理也。精勇。修行也。不畏。明教也。灭魔。证果也。

  【钞】众魔者。略则唯四。一天子。欲界顶魔王天也。深着世乐。憎嫉佛法故。生死缘也。二烦恼。染化三界。则有见爱魔王。净化三界。则有二障魔王。受用三界。则有种障魔王。法性三界。则有习障魔王。法界土中。则有无尽执障魔王。生死因也。三五阴四大六根等。是色众魔。违顺苦乐等。是受众魔。无量念虑等。是想众魔。起诸贪嗔等。是行众魔。诸识分别等。是识众魔。四死魔。无常因缘。破相续五阴离暖息识故。后二。生死果也。广有八万四千。谓十使互具成一百。五根五尘历一千。华严云。眼等于色声香味触境。其内有五百烦恼。其外亦有五百烦恼。身口七支为七千。三世共成二万一。贪嗔痴等分四心。各具二万一千。共成八万四千魔数。挂下。铠喻戒者。护持身故。乘喻定者。乘正乘故。器喻慧者。坏诸物故。此三与教。俱通大小。不进。谓中下根。意怯胆弱者。半途。小则暖位尚退。始则性地。终等十信。如四禅无闻比丘。舍利弗六心退等。

  斗死下。楞严云。当处禅那。觉悟无惑。则彼魔事。无奈汝何。若不明悟。彼魔所迷。则汝阿难必为魔子。此乃隳汝宝觉全身。如宰臣家忽逢籍没。宛转零落。无可哀救。孟施舍者。孟子曰。孟施舍之所养勇也。曰。视不胜犹胜也。量敌而后进。虑胜而后会。是畏三军者也。舍岂能为必胜哉。能无惧而已矣。

  子龙胆者。魏王操临汉中。赵云将数十骑视之。值操扬兵大出。云且斗且却。操追至营下。云入营。更大开门。操疑有伏引去。备明旦。至云营视之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贤圣军者。小则七贤四果等前后诸将。大则十圣三贤等将。阴恼死者。小则界内有漏五阴。分段生死果魔也。见爱烦恼。因魔也。大则界外无漏五阴。变易生死。果魔也。尘沙无则乃至色上□固妄想。受虚明想融通。行幽隐。识上罔象妄想皆因魔也。功勋有三。一灭毒。恼魔离矣。二出界。死魔离矣。三破网。阴魔离矣。故云大功。大集经云。知苦坏阴魔。断集远恼魔。证灭绝死魔。修道降天魔。涅槃四依品云。天魔波旬若更来者。当以五系缚汝。解曰。五系。即五停心观门。治彼五种魔也。灭等三句。谓断贪种习。即出欲界。破阴魔网。转五阴而成法身。断瞋种习。即出色界。破烦恼魔网。转烦恼而成菩提。断痴种习。即出无色界。破死魔网。众生死而成涅槃矣。力强无惧者。戒忍坚进慈悲定慧力也。高迁者。法华云。王见兵众战有功者。即大欢喜。随功赏赐。或与田宅聚落城邑。或与衣服严身之具。或与种种珍宝。象马车乘。奴婢人民。如有勇健能为难事。王解髻中明珠赐之。如来亦尔。见贤圣军。与之共战。其有功者。心亦欢喜。于四众中。为说诸经。赐以禅定解脱无漏根力诸法之财。又复赐与涅槃之城。末后乃为说是法华。能令众生至一切智。释曰。田喻禅定。宅喻解脱。聚落喻声闻四果。城喻辟支涅槃。邑喻菩萨净土。衣服喻惭忍善法。严具喻一切助道。珍宝喻七觉支。牛马象车喻三乘观智。奴婢喻神通。人民喻知见。髻中明珠喻如来种智。则知迁中。有小大贤圣道果之不同矣。

  坚下。教行理果。亦通小大。小则六识心。生空观。灭苦教。二乘果。大则八识等心。诸法空观。严土度生。教大乘妙觉果。是知坚进勇破。乃为道之当务也。问。何以知然。作此配耶。答。有本云。人能牢持其心。精锐进行。不惑于流俗狂愚之言。欲灭恶尽者。必得道矣。故斯作配。自有凭也。

  △二处中证理。

  沙门夜诵迦叶佛遗教经。其声非紧。思悔欲退。

  佛问之曰。汝昔在家。曾为何业。对曰。爱弹琴。佛言。弦缓如何。对曰。不鸣矣。弦急如何。对曰。声绝矣。急缓得中如何。对曰。诸音普调。佛言。沙门学道亦然。心若调适。道可得矣。于道若暴。暴即身疲。其身若疲。意即生恼。意若生恼。行即退矣。其行既退。罪必加矣。但清净安乐。道不失矣。

  【疏】先叙其不善用心。夜诵者。僧则日间辨常任事。夜间修自己行。时刻治心。无少懈也。佛遗教者。乃贤劫中第三佛所遗之经教也。悲者。哀根之不利。紧者。苦经之不熟。悔者。嗟僧之难为。退者。想道之难就。孟云。其进锐者。其退速。故口紧而心悔也。佛问下。次示以适中之道二。初举问令知。弹琴通二喻。对上喻诵经。对下喻学道。调弦亦二。喻调声调心。急缓喻紧慢进懈。中喻不徐不疾。声绝不鸣。喻文义不熟。理性不通。普调。喻文明义显。理穷性尽。楞严云。譬如琴瑟箜篌琵琶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若大树紧那罗王。弦歌一动。声震大千。须弥山王。踊没低昂。一切声闻皆起舞戏。则允执厥中之道。真可谓圣贤相传不易法矣。佛言下。二例明学法。先略例。调则不急昏病除矣。适则不缓散病去矣。又调则进而身净。非遽暴也。适则循而心乐。非颓靡也。不躁不懈。于道岂有不得者哉。佛于阿含会上。告耳亿曰。极精进者。犹如调戏。若懈怠者。此堕邪见。若在中者。此则上行。如是不久。戒无漏人。圆觉亦云。其能证者。无作无任。其所证者。无取无舍。欲求入佛道。应如是修习。于道下。次详明。暴者。由其志意太高。工夫急骤也。疲者。奋发之气过激。精神易于衰耗。力已竭而难继。怠惰随矣。意生恼者。急遽无序。还归于废弛故。罪必加者。不责自己不善用心。反谤诵经无功。学道无益。起大邪见。造诸恶业故。此如弹琴弦急声绝矣。于道若因循懈怠。怠亦身疲而昏惰。意即散乱难摄而懊恼。由此毁道难进。怨经难学。起大瞋痴。作诸罪障。此如弹琴弦缓不鸣者也。

  清净。调身不至于急暴也。道自进矣。安乐。适心不至于宽缓也。道自成矣。此如弹琴急缓得中。诸音普调者然。故知学道应效伯牙之善调也。

  【钞】夜诵下楞伽云。当离群聚习俗睡眠。初中后夜。常自觉悟修行方便。遗教经云。汝等比丘。昼则勤心修习善法。无令失时。初夜后夜。亦勿有废。中夜诵经以自消息。无以睡眠因缘。令一生空过。无所得也。当念无常之火。烧诸世间。早求自度。勿睡眠也。

  声悲属口。思悔属心。

  孟下。人之学道。固不可不用心。亦不可太用心。若进而勇锐者。则其气易衰。而其退必速。此则过用其心。功不成矣。不及太过。各有弊也。

  进。向也。渐履不急之谓。循。顺也。从容操存之谓。佛于下。阿含经云。有尊者名二十耳亿。昼夜修行。精勤不舍。于欲漏心。不能解脱。而白佛言。沙门甚难。今欲舍服还作白衣持物广施。佛问。在家善弹琴不。对曰能。佛问。若弦太急。音可听不。对曰不也。又问。若弦稍缓。可采听不。又对不也。复问。不急不缓。可采听不。对曰可听。世尊告曰。此亦如是。极精进者。犹如调戏。若懈怠者。便堕邪见。若在中者此则上行。如是不久。成无漏人。尔时二十耳亿。思惟佛教。在闲静处。修行其法。如实知之。证阿罗汉。释曰。调戏。如赶路人。邪见。如躲懒人。故圆觉云。修证妙法。应离二病。一者作病。谓我作种种行。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作得故。二者任病。谓我今者。不断生死。不求涅槃。任彼一切。随诸法性。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任有故。沩山云。教法留心。温寻贝叶。精搜义理。时光亦不虚弃。便是僧中法器。则知颓靡自安。固不足以有为而躁暴无序。亦难圆满其功。缓急得宜。终始成也。于道若下。补缺也。经不明者。失在过用心故。疏双出者。急缓皆为弊故。

  清净下。上无欣求谓之清。下无厌舍谓之净。外不著有谓之安。内不耽空谓之乐。此皆不偏之中道也。如斯行止。道果可克。伯牙善调者。伯牙学琴于成连。三年不成。连曰。吾师方子春。今在东海中。能移人情。乃与俱往。至其山。留伯牙曰。子居习之。吾将迎汝。伯牙四顾无人。但闻海水汹涌。叹曰。先生移我情矣。乃作水仙操。曲终。成连迎之而还。伯牙遂为天下妙。后遇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即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子期必善得其意。又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音曲每奏。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于吾心也。吾何以逃其声哉。设伯牙不善调弦。子期亦不能知流水高山之志矣。

  △三去染成行。

  佛言。如人锻铁。去滓成器。器即精好。学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净矣。

  【疏】先举喻。人。喻学道之者。锻。烧炼也。喻修断。铁。喻道心。滓。渣滓也。喻垢染。器。喻道行。精好。喻清净。学道下。次合法。垢染惑也。粗垢见思烦恼也。细染。尘沙无明也。心垢。则逐情而造业。苦报无量。生死不休。行净。则顺理而证真。住涅槃界。恒受安乐。是故心去垢而成极清净行矣。余如无差别论。

  【钞】铁则先烧粗渣令成好器。心则先断烦恼粗垢而成我空澄清观行。铁则次炼细滓令成精器。心则次除所知细染而成法空洁净观行。约教。小乘去粗垢。始分除细染。终相即。顿俱泯。圆融通无碍。约位。不净众生界。染中净菩萨(二乘亦摄)。最极清净者。说名为如来。无差别论者。彼云。舍利弗。即此法身为本际。无边烦恼藏所缠。从无始来。生死趣中。生灭流转。说名众生界。复次舍利弗。即此法身。厌离生死漂流之苦。舍于一切诸欲境界。于十波罗蜜及八万四千法门中。为求菩提而修诸行。说名菩萨。复次舍利弗。即此法身。远离一切苦。永除一切烦恼。随烦恼垢清净。极清净。最极清净。住于法性。得无障碍。说名如来应正等觉。解曰。众生界文。证上心垢。菩萨如来证上行净。法身即是心之异名。垢染去心。清净法身成矣。

  △二举证难果。

  佛言。人离恶道。得为人难。既得为人。去女即男难。既得为男。六根完具难。六根既具。生中国难。既生中国值佛世难。既值佛世。遇道者难。既得遇道。兴信心难。既与信心。发菩提心难。既发菩提心。无修无证难。

  【疏】佛下。初举世间果明难。有五。百八十劫。空过无佛。常行不善。多堕恶道。故离三恶道为难。佛问比丘。甲头土多。地上土多。诸比丘言地土甚多。佛言。天上命终生人中者。如甲头土。堕地狱者。如地上土。如帝释天。夜摩天。郁陀罗伽仙等。故知人身难得。一失人身。万劫不复。

  女有五障十恶。或遇公姑惨毒。夫主狠戾或逢父母恩薄。子媳顽逆。乃至闺阁禁制。生育艰难。男则无此。具四行法。如善旻为董司户之女。海印为朱防御之女。法华尼后身作官妓。可见转女成男。具丈夫相。亦难得也。虽得男身。癃残百疾。盲聋喑哑。挛躄背伛。则诸根具足。五体端严。非为易也。六根虽具。无诸疾苦。然生边地。或处北洲。不知仁义。不信因果。纵有颇罗堕将弟子住。亦难化导。非如中国南洲。能断淫识念。精进勇猛也。既生下。二举出世果明难有四。身居中土。报在阎浮。其奈佛前佛后不睹色像。过百三十劫。乃能得一见。如优昙华时一现耳。法华云。诸佛出于世。悬远值遇难。诚哉是言也。

  设值佛世。若无善友开导。不能见佛闻法。亦为徒然。如妙庄严阿阇世王世智辩聪起大邪见。乃至舍卫三亿家及诸不欲见闻者。可不悲夫。虽遇知识。得闻佛法。不能起四信。行十善。逢恶因缘。即便退失。或得信心成就。非如鸿毛上下。又不能发三心。立四愿。修五行。证二果。涅槃云。发心毕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先心难。自未得度先度他。是故顶礼初发心。则知发心化度修证可谓甚希有矣。既发下。三举世出世间上上果明难。大心已发。万行已修。设毫𨤲系念。还落事相之功。瞥尔情生。便乖法性之体。有作修证多劫终成败坏。无心体会一念顿契佛家。般若云。不住色生心。无住相布施。楞严云。当度众生灭除度相。乃至圆满菩提归无所得。是则无功用道。实为难中难矣。然此十难。亦不为难。华严云。虽住海水劫火中。堪受此法必得闻。

  况今脱离三途。得在人道为大丈夫。身相完具。共住中国。值有道君。瞻对尊像。餮服甘露。亲近善友。远恶知识。起大乘正信。除疑舍邪执。复树良因。发大善愿拔济众生。生人福业。即一切法。离一切相。唯即与离二无所著。迹此推之。应自庆幸。当知能以专心为道。又何难之有。不能以道为心。无难亦如何。

  【钞】疏有二意。初直释其难以警䇿。世间果难五中。初离恶难。即八难内三途难也。百八二句。法华东南诸梵颂曰。一百八十劫。空过无有佛。三恶道充满。诸天众减少。常行二句。上方梵颂曰。于昔方无量劫。空过无有佛。三恶道增长。阿修罗亦盛。诸天众转减。死多堕恶道。不从佛闻法。常行不善事。又有经言。蚁子自七佛以来。未脱蚁身。安知何日得人身乎。则离三恶诚为难矣。佛问下。二为人难。诸天退堕尚不得人。况人还复能为人乎。又有经言。世尊取地少土。置之爪上。告迦叶言。有人舍身还得人身。舍三恶身得受人身。诸根完具。生于中国。具足正信。能修习道。修正道已能得解脱。入般涅槃。如爪上土。舍人身已得三恶身。舍三恶身得三恶身。诸根不具。生于边地。信邪倒见。修习邪道。不得解脱常乐涅槃。如十方界所有地土。如常释下。正法念处经云。帝释名庵舒摩。作忉利天。福尽退为摩伽罗海大身之鱼。复有三四帝释退堕三恶道中。夜摩天王。以福尽故堕叫唤狱。智度论云。郁陀罗伽仙人。得四空定。生非非想处天。于彼寿尽。报为飞狸。杀诸鱼鸟。作无量罪。堕三恶道。无色界天乐着定心。不觉命尽。堕欲界中。受禽兽形。色界诸天堕在欲界。六天福尽退堕地狱。

  女有下。三成男难。五障者。超日月经云。一者不得作梵天王。清净垢染不同故。二者不得作帝释。少欲多欲差殊故。三者不得作魔王。刚强懦弱相异故。四者不得作转轮王。仁慈嫉妒迥绝故。五者不得作佛身。万德烦恼各别故。十恶者。玉耶经云。一者初生父母不喜。二者举养视无滋味。三者心常畏人。四者父母忧嫁。五者父母生离。六者畏夫喜怒。七者怀产甚难。八者少为父母检录。九者中为夫婿禁制。十者老为儿孙所诃。

  具四行者。涅槃经云。具足四法。名为丈夫。一近善知识。二听闻正法。三思惟其义。四如说修行。

  善旻海印。皆沙门名也。具载乐邦文类六卷。法华尼者。欧阳永叔知颖州。一官妓口气作莲华香。有僧知宿命。言此妓前世为尼。诵法华经三十年。一念之差。遂至于此。问妓云。曾读法华经否。答云。失身于此。何暇诵经。遂与法华。赞诵如流。与之他经则不能读。问。妇女固不及男。设堕其类。如何转舍。答。涅槃经云。是大乘经。有丈夫相。所谓信知自身中有佛性。男若不知即为妇女。妇女若知即男丈夫。又能念佛修行。亦得转女成男。太平府官圩杨氏。秪生一遗腹女。婆媳皆寡居。专心礼念观音菩萨。其女四月后变为男子。又龙施女。

  经云。须富长者。女名龙施。于高楼见佛。发菩提心。化成男子出家修道。腹中女听法经云。女人在胎听法。转身为丈夫相。出家证果。

  丈夫相者。瑜伽论有七义。一寿命长久。二妙色端严。三无病少恼。四非仆非女。五智慧猛利。六发言威肃。七有大宗叶。具此七法名丈夫相。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问。据涅槃说。虽是女人。能信自身有佛性者。即是丈夫。如何此经去女为男耶。答。女是淫秽之躯。生育之本。虽可作善。不能成佛。男子若修。现证菩提。故身子云。女身垢秽。非是法器。云何能得无上菩提。如须摩提经。八岁女人。转身为男。出家说法。法华经。龙女变成男子。往无垢界。成等正觉。正明女身不能成佛登座说法也。问。胎经云。广梵释女四种。皆不舍分段生身。亦不受实报性身。悉于现身得成佛道。颂云。法性如大海不说有是非。凡夫贤圣人。平等无高下。唯在心垢灭。取证如反掌。净名经中。天女答舍利弗。男女幻无定相。今乃变男成佛。义云何通。答。涅槃即男。约出世理性。实证也。今经去女。约人世事相。权教也。净名胎经不变。约自行证真如性说。实本也法华变男。约化他八相成道说。权迹也。若会通之。权实双融。理事无碍。随机设教。无不得益也。虽得下。四根具难。即八难中六根不具癃残百疾难也。

  六根下。五中国难。即边地长寿天二难也。人间北俱卢洲。边那小国。天上无想。或长寿天。不得值佛。受圣人化。佛告文殊。是法华经。于无量国中。乃至名字不可得闻。何况得见受持读诵。大论云。南洲以三事故。尚胜诸天。况北洲耶。一能断淫欲。二识念力。三勇猛精进。因本经云。诸天及三天下。各有三种。胜阎浮提。一者长寿。二者色胜。三者地胜。南阎浮提有五种。胜三天下及余诸天。一者勇健。二者正念。三者佛出世处。四者是修业地。五者行梵行处。故涅槃云。下下因缘。故生北洲。上上因缘。故生南洲。何者。若论果报。南洲为下下。若得值佛。南洲为上上。是故诸天下来听法。又发愿言。愿生南洲为人。出家礼佛诵经。毋受此乐报。不得于圣化也。

  纵有下。通妨也。难云。圣人于北洲。不出其中而阐化。云何宝云经明。颇罗堕将弟子六百人。住郁单越。故通云。虽不生彼。非不居彼。虽住于彼。亦难阐化。分别功德论云。婆拘罗尊者。长寿第一。于百岁中又加六十。阿难问曰。尊者长寿。何以不生三方。答曰。诸佛不生三方。以其人难化故。此土众生。利根捷疾。精进勇猛。取道不难。是故往古诸佛。皆生此中。身居下。一值佛难。即生于佛前或生佛后难也。百三十者。法华南方诸梵颂曰。世尊甚难见。过百三十劫。今乃得一见。如优昙钵华。优昙钵。此云灵瑞华。三千年一现。现则金轮王出。举此以喻佛待时出难值遇也。法华下。后有颂曰。正使出于世。说是法亦难能听是法者。斯人亦复难。

  设值下。二遇道难。即生邪见家世智辩聪难也。妙庄严者。法华云。净藏净眼二子。劝母听经。母告子言。汝父信受外道。深着婆罗门法。二子白言。我等是法王子。而生此邪见家。即为其父。现诸神变。父见欢喜。出家修道。时妙庄严王白佛言。此我二子。以神通变化。转我邪心。住佛法中。是我善知识。佛言。如是。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所以化导令得见佛。发菩提心。阿阇世者。此云未生怨。以未生日。相师占言。此儿生已。定当害父故。观经云。王城太子。名阿阇世。随顺调达恶友之教。收执父王频婆娑罗。次执利剑。欲害其母。时臣月光及与耆婆白言。劫初已来。有诸恶王。贪国位故杀害其父。一万八千。未闻无道有害母者。王今为此。臣不忍闻。我等不宜复住于此。阇王惊怖。忏悔求救。即便舍剑。敕闭深宫。涅槃云。一切众生。得阿耨菩提。近因缘者。莫先善友。何以故。阿阇世王。若不随顺耆婆语者。来月七日。必定命终堕阿鼻狱。是故近因。莫若善友。普超经云。阇王从文殊忏悔。得柔顺忍。则知识中善者成福。恶者成罪。一得一失。在亲近间。访友者可不慎欤。然欲辨别。如孔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则益者三友。损者三友。自难匿矣。

  虽遇下。三兴信难。四信者。信论云。一者信真如。是法根本。二者信佛。有无量德。三者信法。有大利益。四者信僧。能正修行。自利利他。或得下。四发心难。鸿毛者。不信因果。名邪定聚。决定不退。名正定聚。欲求大果而心未决。或进或退。如空中毛。名不定聚。今是正定。断疑深信者也。

  三心者。一直心。正念真如法故。二深心。乐集诸善行故。三悲心。欲拔众生苦故。四愿者。一愿度众生。二愿断烦恼。三愿学法门。四愿成佛道。五行者。一布施门。二持戒门。三忍辱门。四精进门。五止观门。二果者。一转烦恼而成菩提果。二转生死而成涅槃果。然此下。次转示不难以劝发三。初引证。海水是龙。畜生趣摄。劫火是天。火灾初禅。生在二禅长寿等天。火不及者。于此得闻。人天道中。已兼北洲辩聪。亦不拣根缺。聋者目视。盲者耳闻。佛会之上神鬼得听。地狱蒙光。堪受必闻。何有佛前后难。故清凉云。见闻为种。八难超十地之阶。彼后颂曰。其有生疑不信者。永不得闻如是义。则知舍卫半亿人与佛同居而不见佛。非难成难矣。况今下。次举明。八难中。三途为三。我等相与各获人身。脱此三难。即为自三庆。人中有四。相具。脱癃残。中国。脱北洲。对像。脱佛前后。善友脱邪见家。即为自七庆。天上唯一。起信愿等。脱长寿难。即八自庆。依今经脱十难。即十自庆。如是庆事。既有多种。云何还不越生死海。进涅槃城耶。当知下。三结示。可知。

  △三示依教妙三。初顺戒得道。

  佛言。佛子离吾数千里。忆念吾戒必得道果。在吾左右。虽常见吾。不顺吾戒终不得道。

  【疏】学佛道者。名为佛子。然在始觉中也。

  报恩云。戒有三品。五戒为下。十戒为中。具戒为上。又有经云。戒如平地。万善从生。戒如良医。能疗众疾。戒如明珠。能破昏暗。戒如船筏。能渡苦海。戒如璎珞。庄严法身。智度论云。破戒者。堕三恶道。若下品持戒生人间。中品持戒生欲天。兼行四禅八定生色无色界天。上品持戒有三。下等持戒清净。得阿罗汉。中等持戒清净。得辟支佛。上等持戒清净。得佛道果。是故千里忆戒。即为常在佛前。疾成道也。设纵五根入五欲中。意念分别诸邪非法。众善功德。皆不得生。犹如恶马无辔。狂象无钩。猿猴得树。腾跃踔踯。犯人苗稼。丧人善事。此则虽在佛之左右。戒心不具。与佛无缘。可谓阶前万里也。

  观波罗脂国二比丘事。足为此徴。见与不见。秪在一戒瓶矣。如之何勿持。

  【钞】佛子下。持则有益。在吾下。毁则有损。始觉中者。佛觉也。具缚凡夫。名本觉佛子。发心修行。名始觉佛子。复有三位。初识法门名义。名名字觉佛子。次与观行相应。名相似觉佛子。后得分证法身。名随分觉佛子。方尽妙觉。名究竟觉佛子。今经不顺不得。名字也。念戒得道。通始觉二。兼究竟也。

  设纵下。遗教云。汝等住戒。当制五根。勿令放逸入于五欲。如牧牛人。执杖视之。不令纵逸犯人苗稼。若纵五根。非惟五欲。将无涯畔不可制也。

  众善二句。彼经又云。当持净戒勿令毁缺。是则能有善法。若无净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二比丘事者。诸经要集云。波罗脂国。有二比丘。来舍卫国。问讯世尊。中路渴乏。前到一井。一比丘汲水便饮。一比丘看水见虫不饮。问言。汝何不饮。答曰。世尊制戒。不得饮于虫水。彼又劝言。汝但饮水。勿令渴死不得见佛。答曰。宁丧我身。不毁佛戒。遂即渴死。饮水比丘往到佛所。佛知故问。汝自何来。有同伴不。答言。我从波罗脂国而来。二人为伴。道中渴乏。井水有虫。我饮水故得见世尊。彼坚守戒。不饮渴死。佛言。汝谓见我实不见我。彼死比丘已先见我。若有比丘。放逸懈怠。不摄诸根。虽共我住。彼离我远。我不见彼。若有比丘。在海彼岸。能不放逸。精进不懈。敛摄诸根。虽去我远。我常见彼。彼常近我。

  一戒瓶者。杂譬喻经云。持戒之人。无事不得。破戒之人。一切皆失。譬如贫人。四方求乞经十二年。奉天不舍。常为供养。祝愿富贵。人心既至。天即愍之。问求何等。答求富贵。天与一器。名功德瓶。凡所愿者悉从瓶出。有客问曰。汝何骤富。答言我得天瓶。客借瓶视。其人骄逸。执之不固。失手瓶破。一切诸物。俱时灭去。例持戒人无愿不得。若毁戒者。瓶破物失。

  是知戒为第一安隐功德住处。正顺解脱之本也。

  △二知命了道。

  佛问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数日间。佛言。子未知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饭食间。佛言。子未知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呼吸间。佛言。善哉。子知道矣。

  【疏】暖息识三事连持。一期果报不断。名之曰命。此依第八种子假立。

  故知人命无常。出息不保入息。一息不来。便同灰壤。而曰在于数日及饭食间。可谓不知人命无常之理。刹那生灭之说。乌足与言道焉。若夫匿王。观得念念迁谢新新不住。与今沙门答人命呼吸间。即能知其已解死生之道。勿蹉时光。勇猛进修。不待言矣。审如是。而犹谓之谬赞其善。得乎。

  【钞】暖息。色也。识。心也。开蒙问。何为命根。答。依业所引第八种上。连持色心不断功能。假立命根。又有经说。寿暖识三。说名为命。释曰。阿赖耶识相分色法。名暖。此识种子。名寿。此识现行。名识。唯识云。然依亲生此识种子。由业所引功能差别。住时决定。假立命根。释曰。谓依亲生第八识种子。此种由先善(放生等)恶(杀生等)业之所引。而有持身久近差别之功能。令色心等住时。随因长短决定。依此种子说为命根。以此种子为业力故。有持一报之身功能差别。令得决定。若此种子无此功能。身便烂坏。

  几间。几时间也。

  刹那生灭者。仁王经云。众生一念中。有九十刹那。一刹那间。经九百生灭。

  匿王者。楞严匿王答言。变化密移。我诚不觉。沉思谛观。刹那刹那念念之间。不得停住。

  审如是下。楞伽云。初生即有灭。不为愚者说。今此沙门。悟得诸行无常。喻如呼吸。一言之下。顿契佛心。不赞其善。而赞谁哉。

  △三依经证道。

  佛言。学佛道者。佛所言说。皆应信顺。

  譬如食蜜。中边皆甜。

  吾经亦尔。其义皆快。行者得道矣。

  【疏】初法。初句。人也。次二句。法也。法有教行理果四种。言说。教也。即人天禅戒。二乘谛缘。大乘分教五位百法。始教八十一科。终教一心二门。一乘顿教四十一门。圆教十无尽门。学者。行也。即事行观。苦空观。法相观。真空观。藏心观。真性观。法界观。信顺。理也。教诠理故。即我空真如。法空真如。依言不空真如。离言无性真如。唯一法界总相真如。佛道。果也。佛成道故。即人天乐果。罗汉辟支。三贤十地等妙二觉。广在教章。

  譬下。次喻。食喻行。甜喻果。花喻理。蜜喻教。边喻人天小教。中喻顿圆。不边不中喻始终。食皆甜者。竖而次第言之。离苦得乐。超凡入圣。回小向大。自始至终。会渐归顿。转偏成圆。故五教乘。皆为机益。小大虽异。终必归圆。所以者何。皆住性故。金刚种故。行方便故。圆为极故。法华云。求声闻者。求辟支佛者。求菩萨道者。无得恼之令其疑悔。语其人言。汝等去道甚远。终不能得一切种智。是故烧香散华。合掌低头。皆为佛道因也。横而圆融言之。法无大小。大小在机。则知门门五教。事事三乘。亦在教仪机益中明。故楞严云。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方便有多门。归元性无二。法华云。诸所说法。随其义趣。皆与实相不相违背。若说俗间经书。治世语言。资生业等。皆顺正法。涅槃云。下智观谛缘者。得声闻菩提。中智观谛缘者。得辟支菩提。上智观谛缘者得佛菩提。

  吾经下。后合。经。教也。义。理也。行。行也。道。果也。何以快得。盖由人天提胃。二乘阿含。始教深密般若。终教妙智涅槃。顿则楞伽圆觉。圆则法华华严。皆从真如流出。梁论云。真如流出十二分教。摄论云。无不从此法界流。仁王云。法轮者。法本如。应颂如。乃至论议如等。既一切皆如。何莫而非益也。

  【钞】人指学者。法谓佛说。

  百法。唯识论。八十。般若经。二门。起信论。四十。楞伽经。十门。华严明。

  事行。六行观也。厌下苦粗障。欣上净妙离故。属人天行。

  五种真如。出起信论。

  三贤等妙。摄余四教。

  教章指五教仪。及一乘教义章等。

  住性者。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有佛性者无不作佛故。如涅槃圆觉经说。

  金刚种者。华严出现品云。如人食少金刚终竟不销。要穿其身。出在于外。于如来所种少善根。要穿一切烦恼身过。到于无为究竟智处。

  方便者。法华云。一切诸如来。以无量方便。度脱诸众生。入佛无漏智。无数诸法门。其实为一乘。诸声闻众皆非灭度。汝等所行是菩萨道。诸佛方便力。分别说三乘。唯有一佛乘。息处故说二。既知是息已。引入于佛慧。

  圆为极者。清凉疏云。权教菩萨。不受圆法。后因熏习。方信圆融。以离此普法。无所归故。权教极果。无实事故。钞云。五教因果。唯圆教有实事。前四因中则有。至果皆无。由修权因。若入地后。即入实故。犹如百川。浩荡千里。亦无究竟归处。究竟归处即是海故。

  烧香二句。详如法华第一卷末。

  教仪机益者。谓在五教仪。教中第四随机摄益门内广明也。

  法华涅槃。引证人天小教。亦通余四教也。余四教亦通三根五性。例此可知。

  梁论下。第十释云。由缘真如。起无分别智。由此智流出后得智。后得所生大悲。说十二部经。救济众生。无性摄论云。真如所流。十二分教。

  乃至者。超略之谓。具云。法本如。重颂如。授记如。不颂偈如。无问而自说如。戒经如。譬喻如。法界如。本事如。方广如。未曾有如。论议如。释曰。戒经者。即因缘经。因事制戒故。法界者。即本生经。界即因义故。

  等者。指余经论。金刚三昧云。如我说者。义语非文。唯识云。真如所流教法。于余教法。最为胜故。彼疏释云。由三地中。得于三慧照大乘法。观此法教。根本真如。名胜流真如。

  既一切下。谓一切圣教。皆从真如流。则无如非教。众生闻思修者。无不还归此法界。而为真如所摄也。所谓依金作器。器器皆金。正此义耳。

  △四显称理胜二。初竟断爱根顿成觉道。

  佛言。沙门行道。应渐拔去爱欲之根。

  譬如摘悬珠者。一一摘之。会有尽时。

  恶尽自得道也。

  【疏】初法也。道即真如理以性。此化他名为行道。爱是烦恼惑。欲为生死业。皆妄也。十烦恼本。先于贪爱。十恶业种。始于淫欲。故名为根。证真由于断惑。断惑应去其根。草不除根。春来还发。而云渐者。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也。

  譬下。次喻也。悬珠。果树名。梵语恶叉。又翻线贯珠。其子形如此方杏仁。一枝三子。生必同科。名恶叉聚。喻惑业苦三道次第相连同时具足。今灭苦止业断惑。犹如摘恶义果。渐次摘去。果自尽矣。

  恶句。后合也。爱欲恶尽。法性理显。道果安有不得者哉。

  【钞】悬珠者。三颗同蒂。如彩悬珠故。线贯珠者。次第相连。如线贯珠故。楞严云。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业种自然。如恶义聚。长水疏云。恶叉梵语。此云线贯珠。应法师云。恶叉。树名。其子形似没石子。生必三颗同蒂。如此间杏仁。故如三道。以无始无明。熏成业种。业必招果。子子相生。熏习不断。如綖贯珠。次第相连名恶叉聚。经云。诸法于识藏。藏于法亦然。更互为果性。亦常为因性。

  今灭苦下。生因惑有。灭从苦除。故云次摘。又声闻人。知苦断集。缘觉人。集为初门。菩萨人。道为发觉。故灭三道。亦无有前后一定也。如经可思之。

  △二直心念道圆断诸苦。

  佛言。夫为道者。如牛负重。行深泥中。疲极不敢左右顾视。出离淤泥。乃可苏息。

  沙门当观情欲。甚于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

  【疏】先举喻。牛喻行人。重喻道法。泥喻情欲。疲喻怯弱。左右喻违顺境。苏息喻二涅槃。车牛负重溺泥。故一心行去而不敢懈。非如磨牛。身虽行道。心道不行也。沙门下。次合法。沙门合牛。修观合行走。直心合正中道而行不顾左右。念道合负重。免苦合息处。住于三百由旬化城。可免三界生死苦也。惟人自生至老。自老至病。自病至死。其苦无量。苦又生恼。心恼即罪。生死不息。苦更难说。如是苦恼皆由情欲。故欲于泥。殆有甚焉。心能行道。出五欲泥。不唯息二涅槃而已。亦可直至宝所嬉戏快乐。自在无碍。如此者是谓全免苦者也。

  【钞】行人。指权教三乘。

  道法。谓谛缘度等。

  欲喻泥者。五欲秽污。没溺道心故。

  喻怯弱者。经云。若众生但闻一佛乘者。则不欲见佛。不欲亲近。便作是念。佛道长远。久受勤苦。乃可得成。

  左喻五欲违境。求不得故。右喻五欲顺境。爱别离故。

  二涅槃者。有余无余也。经云。佛知是心怯弱下劣。以方便力。而于中道。为止息故。说二涅槃。又云。如来知其志乐小法深着五欲。为是等故说于涅槃。是人若闻。则便信受。磨牛。喻趣寂二乘。虽不溺泥。亦不前进。故云心不行道。应知沙门学道。无如磨牛。心道若行。何用身道。车牛。即权教三乘渐入佛道者。有大悲故。行深泥中。有大智故。出离不顾。非如众生全陷五欲泥内。溺于贪爱水者。故法华云。见六道众生。深著于五欲。如牦牛爱尾。以贪爱自蔽。不求大势佛。及与断苦法。息处者。经云。为止息故化作大城。惟人下。释甚字。泥没一世人身。欲溺多劫法身。苦恼深浅远近。可比知矣。

  心能下。重显免意。愚法二乘身行心不行。故但止化城。灭分段苦。此名分免。今权教三乘人。身心俱能行道。故直至宝所灭变易苦。此名全免。法华云。我本立誓愿。欲令一切众。如我等无异。今为汝说实。汝所得非灭。息处故说二。学佛道者。顾可负诸。

  △三结示能所如幻。

  佛言。吾视王候之位。如过隙尘。视金玉之宝。如瓦砾。视纨素之服。如敝帛。视大千世界。如一诃子。视阿耨池水。如涂足油。视方便门。如化宝聚。视无上乘。如梦金帛。视佛道。如眼前华。视禅定。如须弥柱视涅槃。如昼夕寤。

  视倒正。如六龙舞。视平等。如一真地。视兴化。如四时木。

  【疏】初明世间诸法如梦幻。有五。

  一名位。隙尘。言轻微也。似有非实故。王位如过尘者。言其易过而不久也。万八千岁。王气俄收。七十二君。弹指便过。扬升庵云。富贵一场鸳枕梦。是非千载马蹄尘。残山剩水年年在。不见图王霸业人。

  视金下。二财利。人为财死者。以宝重故。若作瓦砾观。虽锄金不顾。岂如漂人之受诛耶。

  视纨下。三衣食。锦绣缯縠。鲜白罗绮。是人之所欲也。今志于道。不耻恶衣。虽加纨服。亦如缊袍。此即佛门之迦叶。孔门之仲由也。

  视大下。四世界。大千广阔。不异诃子小者。盖无相无为者大。有相有为者小。本觉常住者大。迷妄而有者小。楞严云。微尘国土。非无漏者。当知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汝等一人发真归元。此十方空皆悉消殒。云何国土而不振坼。人于家园田产作活计者可醒悟矣。

  视阿下。五河海。阿耨达。西域记云。赡部洲之中者。阿那婆答多池。唐言无热恼。在香山之南。雪山之北。琉璃颇胝饰其岸焉。金沙弥漫银波皎洁。东面银牛口。流出殑伽河。绕池一匝。入东南海。南面金象口。流出信度河。绕池一匝。入西南海。西面琉璃马口。流出缚刍河。绕池一匝。入西北海。北面颇胝师子口。流出徙多河。绕池一匝。入东北海。而言如涂足油少者。池虽深广。例如涓滴。所以者何。皆是幻化。非有实故。

  【钞】万八千者。按帝王甲子记云。天皇氏治一万八千年。地皇氏治九千年。人皇氏治四千五百年。有本云。三皇皆治一万八千年。

  王气者。秦始皇时。望气者云。东南有王者气。故巡游东南以应之。至建业。凿秦淮河埋金以为厌胜。故曰金陵。至六朝时。陈后主穷奢极侈。隋文帝命将出师伐之。后主曰。王气在此。彼何为者也。傅縡谏曰。陛下忌忠直若仇寇。视生民如草芥。神怒民怨。众叛亲离。臣恐东南王气俄顷而尽矣。

  七十二君者。司马相如封禅书云。继昭穆受谥号略可道者。七十有二君。故管子云。昔者。封太山禅梁父者。有七十二家。梁父。即太山下小山名也。

  扬升庵下。前四句云。记得东周并入秦。回头楚汉闹乾坤。时来骤雨推潢潦。势败狂风卷片云。又有词云。追想千年往事。六朝踪迹茫然。隋唐相继统中原。世态几回云变。则知功名富贵。犹如电光石火。梦觉黄梁。一笑何有。呜呼。龙争虎斗者抂矣。

  锄金不顾者。管宁。华歆。共在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提而掷之。

  漂人受诛者。六度集经云。昔菩萨为大理家。积财巨亿。慈向众生。见市卖鳖。问其价。答曰百万。菩萨云善。将鳖归家。临水放之。鳖至后夜。啮门语曰。无以报恩。知水盈虚。洪水为害。愿速严舟临时相迎。菩萨启王。迁下处高。鳖至水来。即急下载。随鳖所之。有蛇趣船。菩萨曰取。鳖曰善。狐来亦取。鳖亦善之。又睹人漂。菩萨曰取。鳖曰。慎勿取也。菩萨曰。虫类尚济。人岂不救。于是取之。后鳖辞曰。恩毕。请退。狐蛇继去。狐以穴居。获伏藏黄金百斤。报菩萨恩漂人曰。可分吾半。菩萨以十斤惠之。漂人曰。掘冢劫金何不平分。菩萨答云。我欲等施余贫困者。汝欲专之。不亦偏乎。漂人遂告有司。菩萨见拘。无所告诉。蛇遂衔药入狱。付菩萨曰。吾将齰于太子。其毒莫治。菩萨以药闻王。傅即瘳矣。蛇如所云。太子命危。王令曰。能济者封之相国。菩萨上闻。一傅果瘳。王喜。问之。陈其本末。王目咎曰。吾暗甚哉。封为相国。即诛漂人。□理家者吾佛是。国王者弥勒是。鳖阿难是。狐舍利是。蛇目连是。漂人者调达是。

  今志下。以道为心。无不平等。故观宝服与砾帛。无有异也。

  迦叶者。粪扫衣故。佛弟子中。头陀第一。

  仲由者。鲁论云。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

  衣既随常。食不求精。可知。

  【疏】视方下。次明出世诸法如梦幻。亦五。

  一方便。佛以种种因缘譬喻善巧方便。而为众生演说诸法。令入佛道。犹如游行仙点石成金。耿先生削雪成银。救济穷乏。感激其心也。

  视无下。二无上。上乃三乘权教。故曰方便。今是一乘实教。故曰无上。既一待三明。一亦非有。实对权立。实岂是真。故曰如梦金帛。觉后金何在。心空教亦无也。

  视佛下。三佛道。狂心顿歇。歇即菩提。菩提圆满。归无所得。故知智果亦如空华不可得也。

  视禅下。四禅定。对散乱者说禅定行。一心不动。作何禅观。故如拄须弥之柱。岂有实耶。

  视涅下。五涅槃。迷则生死𥧌。觉则涅槃寤。生死𥧌若无。涅槃寤亦忘。故曰如昼夕寤。经云。有诤说生死。无诤说涅槃。生死及涅槃。二俱不可得。

  【钞】出世法。亦五者。初二教也。第三果。第四行。第五理也。一方便下。佛以化现法财。济诸窘急故。起信云。若有众生来求法者。随己能解。方便为说。若见一切来求索者。所有财物。随力施与。

  游行仙者。楞严云。坚固金石而不休息。化道圆成。名游行仙。解曰。撮土点石。化宝成金。以游戏人间。名游行也。

  耿先生者。异人录云。耿公有道术。保太中召入宫。削雪为银锭。投炽然火中不融。

  救济感激者。西域传云。昔有仙士。使能瓦砾为宝。人畜易形。但未能驭风云。入天宫耳。后得一方。要先筑坛。命一烈士。执剑立前。屏息绝言。自昏达曙。求仙者中坛而坐。手按长刀。口诵神咒。收视反听。达明登仙。于是访求烈士。旷岁未谐。后遇之。其人佣工五年。一旦违失。被笞无得。悲号巡路。仙命同游。到茅卢中。以术力故。化诸肴馔。令入池浴。服以新衣。又遗五百金钱。嘱曰。尽当来求。幸勿外也。厥后数加重赂。潜行阴德。感激其心。烈士恳求效命以报知己。仙曰。非有他图。愿一夕不声耳。烈士曰。死尚不辞。岂屏徒息。于是依法行之。隐仙诵神咒。烈士按铦刀。殆将晓矣。忽发声叫。是时空中火下。烟𦦨云蒸。隐仙疾引此人。入池避难。已而问曰。诫子无声。何以惊叫。烈士曰。受命后。至夜分。惛然若梦。变异更起。见昔事主。躬来慰谢。忍不报语。主人震怒。遂见杀害。犹愿历世不言以报厚德。遂托生一富贵家。出胎。受业。冠婚。丧亲。生子。皆念前恩。忍而不语。年至六十。妻曰。汝可言矣。若不语者。当杀汝子。我念衰老。唯此稚子。因止妻云。不可杀害。遂发此声耳。隐仙曰。此魔娆耳。烈士感恩。悲事不成。愤恚而死。若开导未悟。能令如此生信仰心。岂有不济度耶。三下。菩提佛之觉道。智果也。对烦恼立。烦恼本空。菩提何有。楞严云。言妄显诸真。妄真同二妄。说有菩提。亦眼华耳。如拄须弥柱者。须弥山崩故应柱拄。山王巩固。何有拄柱。昼夕寤者。昼夜朝夕之中。匪寐则寤。若佛菩萨色空天等。无寐无寤。则知窹因寐立。窹岂真耶。

  【疏】视倒下。后明世出世法如梦幻。有三。初中谛观。事为倒。生灭故。理为正。无生故。俗为倒情有故。真为正理无故。有为倒缘生故。无为正无性故。边为倒遍计故。中为正圆成故。即为倒有着故。离为正无住故。偏为倒局一故。圆为正普融故。皆对待立无有实法。如六龙舞。或上或下何有一定辨是非耶。视平下。二真谛观。平等对不平等而立故。如一真之地。然真如实际。不受一尘。岂有其地。高下既无。又何平等。

  视兴下。三俗谛观。兴。诸法生起也。化诸法变灭也。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有灭。生住异灭皆随缘转。无有实性。犹如华木。春至敷荣。冬来雕谢。皆随时气非真常也。故般若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钞】中谛观者。事理无碍。真俗融通。名中道谛。遮照同时。空有不二。名中道观。事为下。约教开六。初小。次分。相宗。三始。空宗。四终。五顿。六圆。皆无定实。故如六龙舞也。岂有地者。华严云。普贤身相如虚空。依真而住非国土。故云实际理地但有地之名也。诸法生灭者。正则心有生住异灭。身有生老病死。依则界有成住坏空。时有春夏秋冬。皆随缘转者。

  经云。诸法从缘生。亦复从缘灭。住异例知。无实性者。观生也如石女之怀儿。观住也若阳𦦨之翻浪。观异也同浮云之万变。观灭也犹狂华之谢空。论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楞伽云。真实无生缘。亦无因缘灭。观一切有为。犹如虚空华。

  皆随时者。春生夏长秋衰冬枯。非自主宰。气使然也。故般下。约法合明也。楞伽亦云。有(界也)无(空也)缘起法。是悉无有生。习气所迷转。从是三有(欲。色。有也。无色。无也)现。则世出世一切诸法。无不皆如梦幻者矣。

  △三流通分。

  诸大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疏】无人传则不流。传遇障则不通。今此文言流而不住。通而不塞。故云流通。

  诸比丘句。重举听众也。而云大者。回小向大。非愚法故。

  闻佛下。明悉遵行也。闻说闻慧也。信受熏习故。欢喜思慧也。庆法起解故。又能说之人清净则欢。所说之法清净则喜。所证之果亦净。则欢又喜。奉行修慧也。依教传持故。佛所说法。契理契机。凡有见闻。无不获益。不唯现在十方者喜行。即过未三世一切众生。皆悉欢奉也。

  【钞】无下。释科名。

  诸下。解经文。重举者。始则明其听经。终则明其受教也。

  独比丘者。举一众以摄余三众(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也)。故。

  闻说下。通约三慧释。又能下。别约三义释欢喜。又闻说。教也。欢喜。理。果也。奉行。行也。又上句自利。下句利他。佛所下。上节别释。此段总解。是则四十二章中。随问一章乃至一句。皆可成种。近报人天二乘。远得三乘佛果。况全持此经者。其功德又何可思议耶。

  佛说四十二章经疏钞卷第五(终)

  释八大人觉经一卷

  明 真可撰

  收于紫柏尊者全集卷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