卍续藏第 36 册 No. 0656 涅槃经玄义文句
No. 656-A 大般涅槃经玄义文句会本序
盖闻大般涅槃之为教以续常住之命然苟血气旺脏腑壮六气之迭冲五味之交娆适足以养其躯而奚命之须续也及其衰也风雨雾露外侵甘酸哀痛内伤治表肝脾乘陵补中寒热增剧如欲排邪扶正冰玉留年非阿伽陀之妙靡能济焉方夫佛日照高山平地而后当午无影之时法运赫盛尚奚忧慧命之不续也佛鉴叔末浇漓溷浊辄陷邪见公畜不净辟之谷贵而贼侵其伶俜且病者乎急执闷绝小心徐引憔悴法身张之踽踽凉凉弛之莽莽荡荡当是之时面欲戒捉定爱服饵甘露以续慧命非扶律谈常莫收功焉是教也接邪诱小从渐入顿又即无常而修于常逦迤参差毕会乎常帝网之珠千灯之光无微不具无物不融则尘芥神昆虫灵小弥大邪弥正能令伶俜疾苦悉佩长生符是为最上阿伽陀要之莫非救衰世也章安惟念渴饮甘露入山溯江想盲思狗情之不已广寻旧疏阴林席箭具尝百苦始成玄疏其所以如此莫非救衰世也暹师览叔季根薄才谫要赖此典而玄疏又幽不指之方其必泣岐所以文句以批大郤莫非救衰世也然句则属无何有疏则被禅人莫糊粤有守笃大和尚者早浴王泉流严持璎珞珠教观该深述作极富视此疏如此慨叹莫已遂复旧雪冤分会精粹和尚虽寂继志者多校雠益勤宋明和本无不勘契由疏及玄由玄及句亡羊是寻毕于横川鸡足获其写本使予校会其为书也其阎浮河中金乎今及刊行敢告学人夫众彦所以致力此典莫非救衰世也今也则衰运极矣伶俜疾苦接武联袖而此妙良药捣簁和合见在于兹矣乃不肯服夭伤慧命其于佛祖先达苦心如何哉。
宽政壬子春二月
权僧正慈等谨序
凡例原本玄义二卷文句一卷今会本亦二卷故玄义则卷际有标及上下目而文句则无今全仍其旧但昂低一字以分玄句耳会本乃予所私题焉。古目录云涅槃玄义文句一卷道暹撰而其文湮之久矣今幸得焉而读之撰者必然虽然原本不列撰者今不敢署焉。文句原本首标曰文句终乃曰抄今不敢改作。玄义有明藏本有和藏本有机要本有写古本四本校勘莫善明本故今一循明本其有异文格上标之曰和和藏本也曰要机要本也曰一写古本也然但存是者可者而其必非者不复赘焉。文句则今仅得一本盖古物也惜乎多添脱鱼噜而又无他本可以挍焉今窃附管窥于格上后之获善本者请订之。昂一字者玄义也低一字者文句也以△者科也然有科无释别标则太𤨏者今乃入诸本文之后。文句科语或前后具阙详略或与释文连而不可分劈别行则可分会则不可者盖作者不初有意于分会故也若从义而次比文则不帖然乃今一循原文一字不增损及移次其阙者略者乃于格上或补或详但迩易见不复标焉览者能一前后而不失于别行文势则庶乎免割裂之失矣。文句盖多错文脱字云今不敢改添第科语之有脱则有妨于分会故敢补之分书以别原文。
No. 656
大涅槃经玄义文句会本卷上
涅槃经玄义文句
大涅槃经玄义卷上
隋天台沙门灌顶撰
△释题五义与法华玄义但是广略之异用彼广销此略于义无失以二经同一味故就文为二一略释经题五章深旨二从玄义下开章广释。
初为五一通明事理显三德义二但众生下明机教不同三皆能仁下明教主权实利物以得宜四今此大经下明说教时异五此经若具下略解经题。
初又二初正释次此则下结法同譬。
初又二初标性德之理体次无始下解释。
夫正道幽寂无始无终妙理虚玄非新非故。
初言夫者发语之端也正道明种智体幽寂明涅槃体妙理下辨体虚玄量同法界无明生死亦复如是。
△次释又二初通明事理次此经乃下今经事理。
初又二先释始终次无明下释新故。
无始而言其始者谓之无明生死无终而语其终者即是种智涅槃。
初言无始而言其始者约修以显其性谓以智观方识无明故云而言其始无终而终者约修成以故云而语其终是则种智涅槃名理无明生死属事又修得种智涅槃为事性种智涅槃理也文意专依初一义以释。
△以无明下释新故。
无明生死本自有之名之为故种智涅槃修因方克目之为新。
例尔。
△次此经下正别明今经事理因果之相为四初释依非始终而立始终以显因果之相。
此经乃于非始之始分别佛性三因之殊还就无终之终辨于涅槃三德极果之别。
言殊别者笔语从便其义一也。
△二若佛性下释因果体如显新故。
若佛性之因非因涅槃之果非果是则因如不异果如果如不异因如若因如不异果如非止涅槃之如非新佛性之如亦复非新若果如不异因如非止佛性之如非故涅槃之如亦复非故。
△三是则佛性下结归不二。
是则佛性涅槃因果之如皆是非新非故。
△四非新下结成修性。
非新非故之理即是法身非新而新之果即是摩诃般若既有非新而新种智之圆极则非故之故无明生死患累究竟斯亡目之解脱。
亦云事理以显三身三德之相尔今经旨趣。
△次此则下结法同譬中。
此则三德之义宛然不纵不横妙等伊字。
云不纵横者谓因时三德不纵不横果时亦尔法与譬令妙等。
△但众生下二明机教不同中。
但众生利钝不同是以大圣赴缘之教亦有顿渐之别顿则譬于忍辱之草牛食即得醍醐渐则五味阶级次第圆满或有不定根缘为赴此机所说教门非顿非渐喻之置毒于乳也。
言或有不定者只不定一言兼于显露秘密二不定义又云非顿非渐者以不定教不专顿渐故着双非之言。
△皆是能忍下三明教主得宜中。
皆是能忍妙穷权实巧赴根缘化他利物罄无乖爽。
云妙穷权实者谓即实而权即权而实故能巧赴逗物所宜爽者。
△今此大经下四明说教时异于中二初述所为意。
今此大经为欲开通往昔教门显发如来方便密义故于娑罗双树大师子吼。
△次师子下释相。
师子吼者名决定说决定说者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来毕竟不入涅槃不入涅槃即是入于无上大乘大般涅槃。
皆可见。
△此经若具下五略解经题又二先正释次若具下重释以显题旨。
初文二初标二音。
此经若具依梵本应云摩诃般涅槃那修多罗摩诃言大般涅槃那此翻灭度。
△次释又二先正释次修多罗下指广。
释中又二初标列。
释此三字具依两义一别二通。
△次释又二先释次别通下结。
初又二先别次通。
初别中。
第一别释者大即法身故此经云所言大者其性广博犹若虚空其性即法性法性即法身也灭者即是解脱解脱二种烦恼生死永灭免斯因果患累即解脱义也所言度者即是摩诃般若故大论云信为能入智为能度当知别以三字标今经之目即是三德之异名也。
云信为能入者由有大信能入佛法则令大智能度三惑二死之此岸至三德涅槃之彼岸。
第二通释大者谓大法身大般若大解脱也灭者即是三德皆寂灭也度者即是三德皆究竟圆满也故通以三字标名表三德皆大寂灭究竟也。
别通之义虽殊然并是用非果之果无上秘密之极果以标一教之首也。
△次指广中。
修多罗即是圣教之总名有翻无翻事在别释。
事在别释者如下四句释又如法华玄义卷第八广释。
△次若具下重释中为三先标次大若下正释三义三总揽下离三法以对五章标极教首。
若具依梵本应言摩诃般涅槃那今翻为大灭度。
初如文。
△次正释文自为三。
大若虚空不因小相又其性广博多所容受又名不可思议诸佛之法界是为三义释大也。
初若虚空者即般若毕竟空又其性下即解脱又名不可下即法身是则一名之下皆具三义。
△次灭中。
灭者灭二十五有及虚伪物又得二十五三昧种种示现又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是为三义释灭也。
初云灭二十五有者即毕竟空虚即假名物即实法内外假实皆忘方名毕竟空又得下解脱又灭生下法身灭生灭灭已即真谛涅槃忘寂灭为乐即中道涅槃体本法界亦不可得。
△三明度中。
度者度于不度又度于度又度此彼之彼岸亦度非彼非此之彼岸譬如神龟水陆俱度是为三义释度也。
先法次譬法中云度于不度者般若也三惑二死不度之者而皆度之又度于下解脱也入空出假悉令安置解脱法中又度此彼下法身也生死为此真谛为彼中道体显任运亡照故云亦度等。
△三对五章者。
总揽三法三目三点名大般涅槃金刚宝藏满足无缺不纵不横不并不别微妙秘密以当其体常住不变恒安清凉不老不死以当其宗置毒佛性遍五味中味味杀人震大毒鼓虽无心欲闻闻之皆死八大自在我以当其用常住二字无上醍醐与诸典别决定之吼以当其教名含体摄常宗毒用极教之相也。
初对释名金刚下对体皆可解对宗中云常即常德恒安即乐德清凉即净德不老等即我德初后常观四德行道自因之果故云以当其宗用等可知极教之相者若非圆常极教无此毒用宗则非常体不遍摄诸法名岂含于三德秘藏泽明云释此经略为六门一明说经意二明经宗旨三明体性四释经时代五释经题六释经文初门分二一总明说经意宝法师云诸经中说诸佛菩萨发心愿行皆为欲令一切众生当得成佛今经亦尔一切菩萨信众生悉有佛性当得成佛二别明说经意等如彼广释不具记。
△玄义下次开章广释文为二初标列。
玄义开为五重。
一释名 二释体 三释宗 四释用 五释教。
△次解释于中大文自为章。
初释名文为二先标列。
释名又五谓翻通无假绝。
△二解释于中又二初正释次总结下结归圆极四门绝言之教。
初正释文自为五初翻名又二先明正翻次释其义下释名下之义。
初又二先标列。
翻者四说谓无有亦有亦无非有非无。
△次初言下解释为三初示五竺轻重不同次如言下正辨不同相三其各下叙旧。
初言无者天竺五处不同东南中三方奢切小殊西北两处大异。
初如文。
△次不同中三初述彼类此次有人下岸谬三毗婆下引证以显正义。
如言摩诃摩醯泥曰泥洹此则三方如言洹𨽻槃那般涅槃那此则二方类如此间楚夏耳。
初如文。
△次岸谬中。
有人以泥曰目双卷泥洹目六卷涅槃目大本是义皆不然双卷明八十无常六卷明金刚不毁岂可以方言简义。
云岂可至义者夫翻名从义岂可以方言能定邪。
△三引毗婆娑者。
毗婆沙云涅槃那今经无那字盖译人存略耳肇论以摩诃涅槃为彼土正音古今承用。
十住毗婆沙也。
△三叙旧中二初文自为四句次出开善四释。
初又二先出四句以示相次今明汉人下今家略非以显正翻。
初文自四初明无翻又二先标。
其各说者凡有五家。
△次一广下列释五家。
一广州大亮云一名含众名译家所以不翻正在此也名下之义可作异释如言大者莫先为义一切诸法莫先于此又大常也又大是神通之极号常乐之都名故不可翻也二云名字是色声之法不可一名累书众名一义叠说众义所以不可翻也三云名是义上之名义是名下之义名既是一义岂可多但一名而多训例如此间息字或训子息或训长息或训止住之息或训暂时消息或训报示消息若据一失诸故不可翻四云一名多义如先陀婆一名四实关涉处多不可翻也五云只先陀婆一语随时各用智臣善解契会王心涅槃亦尔初出言涅槃涅槃即生也将逝言涅槃涅槃即灭也但此无密语翻彼密义故言无翻也。
如文。
△次有翻中二先引梁武例论可翻次明十家所说。
二云有翻者梁武云佛具四等随其类音溥告众生若不可翻此土便应隔化四等亦是不遍引释论般若尊重智慧轻薄既得以轻代重何得不以真丹单别翻天竺兼含。
初梁武意者涅槃若不可翻此土则无法可以施化佛教唯被西土故云便应隔化四等亦是不遍谓慈悲喜舍诸经皆翻名若例涅槃不可翻者义亦不遍此土。
△次明十家又三先标意。
既可得翻且举十家。
△次一竺下列释。
一竺道生时人呼为涅槃圣翻为灭引文云闻佛唱灭悲哀请住魔王所以劝令速灭(云云)二庄严大斌翻为寂灭引文云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前家止灭于生后家灭生复灭于灭故言寂灭(云云)三白马爱翻为秘藏引文云皆悉安住秘密藏中(云云)四长干影翻为安乐引文云如人病差名为安乐安乐名涅槃五定林柔翻为无累解脱既无创疣即无累也六太昌宗翻为解脱引四相品云涅槃名解脱迦叶品云慈悲即真解脱解脱即大涅槃七梁武翻为不生引文云断烦恼者不名涅槃不生烦恼乃名涅槃八肇论云无为亦云灭度九会稽基偏用无为一义为翻也十开善光宅同用灭度引文云大觉世尊将欲涅槃引六卷云大牟尼尊今当灭度彼此两存正是翻也。
△三例大下例结。
例大本称娑罗双树六卷云坚固林又引法华长行云中夜当入涅槃后偈云佛此夜灭度又引华严云古来今佛无般涅槃除化众生方便灭度又引遗教佛临涅槃略说教诫又云时将欲过我欲灭度是为十家明有翻也。
并如文斌(府巾反文质也)。
三明亦可翻亦不可翻者睿师云秦言谬者定之以方册梵音不可变者即而书之匠者之公谨受者之重慎今经翻摩诃为大般涅槃三字存梵音是则一字可翻三字不可翻梵汉双题正应在此。
四云大名不可思议故非可翻非不可翻。
三四二句并可解。
△今明下次略非以显正义。
今明汉人多不晓梵即有众说莫知孰是世既咸用开善未能异之今虽同其翻不用其义同翻者摩诃此翻为大般涅此翻为灭槃那此翻为度是为大灭度也有翻无翻四家竟。
可解。
△次开善为三先述彼四释次观师难三今师一一难破。
次出开善四解一云灭据法度据人生死之法灭已还无生死之人转而作佛二云灭名目无灭有还无故度名目有从此至彼故实法道边人法俱灭相续道中人法俱度三云灭是有余度是无余有余涅槃既未究竟止可是灭无余永免方得是度四云灭是本有今无之义而加之以度者是永免之名欲明凡夫之死亦得是灭而非永免不得称度。
初言实道者果地法也相续道者谓修因向果时人法俱度如此因果令是。
观师难初解云若生死之法灭无生死之人附何而度若生死假人转得成佛生死之法何不转为涅槃。
△三今研者于彼一一解皆约四教破之尚不成藏等三教之义何况得成圆教菩萨义邪于中为二先示四番研相次若具下结意。
初番为二先研不成四教菩萨义。
今研初解是何等义若依声闻法者三果生死未并灭假人不永度若第四果凡法因虽灭凡法果未灭假人犹未度若灰身灭智假法俱寂寂则不论度又不得作佛若菩萨法者凡法都不灭假人又不度是谁法灭何等人度如此往推非三藏义也若依声闻菩萨共法者三乘之人同以无言说道断烦恼入第一义即体生死法是涅槃法不论灭与不灭即生死人是涅槃人不论度与不度既无法可灭何用以灭目之既无人可度用度目谁如此推之则非通教义也若独菩萨法非但灭生死之讹法亦灭涅槃之真法非但度生死之凡人亦度出世之圣人彼师言不涉真法语不论圣人以此往推非别教义也若就佛法者灭之与度不纵不横无二无别彼师分灭异度离法论人如此往推非圆教义也。
△次既非下结非。
既非小非共非菩萨非佛并非先圣之法言不敢道也(云云)。
并如文。
△次研第二解为二先案三权一实研次既非下结非释失。
今研第二解若以灭目无以度目有者若受此有无犹是苦谛执此有无犹是集谛修此有无犹是道谛尽此有无犹是灭谛灭谛之真尚不可以有无名之云何以有无名大涅槃如此往推非三藏真义。
若以灭目无以度目有若双目生死生死本自不然今则无灭生死既无灭以灭目谁生死本自不然那得是有非有则无度法亦无度者度复目谁既不可以灭度目于生死云何以灭度目于涅槃疆以疣赘累彼虚空以此推之非是声闻菩萨共法。
初二如文。
△三明别教中三初约名法研。
若以灭目无以度目有者此以名召法以法应名名物尚字为见所缚云何以见义释大涅槃。
△二约二门研。
若以灭目无门以度目有门者为目小门为目大门小门能通拙所通讹贫住化城久已被弃云何以拙能通释大涅槃。
△三约真俗。
若以灭目无以度目有明真俗二谛者此是偏邪二边云何以二边释中道大涅槃如此往推则非菩萨法也。
△四约圆教。
若以灭目无以度目有有不关无无不关有灭非是度度异于灭纵横狼藉劫掠群牛不解钻摇酱犹难得况酥醍醐如此往推则非佛法。
既非小乘非共乘非菩萨乘非佛乘是何等义邪(云云)。
△研第三解。
今研第三解若有余涅槃既未究竟止可是灭无余永免方得称度者亦应灭度四住非是究竟灭度尘沙方得称度又灭度尘沙亦非究竟灭度无明方得称度又灭度无明亦非究竟灭度究竟灭度方得称度以后望前前非究竟第二第三亦非究竟何得以初番灭度释大涅槃(云云)。
唯约别教渐次以破。
△研第四解。
今研第四解凡夫已有还无得是灭亦应凡夫从此至彼便应是度若凡夫非度凡夫亦复非灭若圣人已有还无亦得是灭圣人从此至彼复应是度若凡圣俱度俱灭若为论异若同凡圣则近狭非高广若异凡圣亦非高广非高故则非无上非广故则有边涯云何以此释大涅槃。
专约圆教融即以破。
△次结中。
若具研四解应作四四十六番今但十番而已余皆可知明哲自解何俟多言时人以开善为长故薳研之余人置而不言耳翻名已如前说。
云但十番者第三约别教第四约圆并前第一第二各四但成十番。
△第二释义为二初释三义次今依下简示今经涅槃。
初文自三就释大义为四初标列次释论下引证释成三今言下正释四于一下结成秘藏。
释其大义者大有三义一理大二智大三用大。
初云理大智大用大者此与法华十妙名略而义同者理智二大当彼自行因果五妙用大当彼化他能所五妙又彼妙即是此大家之妙此大即是彼妙家之以义同故。
△次引论者。
释论谓大多胜大取包广多取含摄胜取秀出。
大多胜三与彼对义小异彼以胜对法身大对报身多对应身体同对异以义通故。
△三释中。
今言法身法界遍一切处是广大义报身智境照发相应不可穷尽是含摄义应身自在无能遏绝是胜出义。
云胎藏相应者谓智照境境发智故云相应应身自在等者机兴则应机息则灭无方大用弥轮法界无能遮止。
于一大字三法具足不纵不横不可思议名秘密藏秘密藏者即大涅槃。
△二灭为四初标列次性灭下正释三如是下结成显大涅槃四于一灭下结法同譬。
释般涅为灭灭有三义谓性灭圆灭方便灭。
初如文。
△次释中。
性灭者理性至寂非生非起生起不能喧动故名性灭圆灭者照无不遍发无不足明穷境极故名圆灭方便灭者权巧妙能逗必会取必克故名方便灭。
云理性至寂者此约契于极果满以说故云至寂非生非起者从因契果为生理显名起只是性灭生不能喧起不能动故云非也发无不足者此明境发于智由境发智智无不圆故云足也明穷下释智境照发之相逗必会者称适机宜故取必克三密引之无不入实。
如是三灭即三解脱无缚无脱是性净解脱因果毕竟是圆净解脱巧顺机宜无染无累是方便净解脱于一灭字三脱具足不纵不横不可思议故名三点三点者即大涅槃。
△三释槃那为四先标列次正释三如此下结归四于一度下结法同譬。
释槃那为度度有三义谓实相究竟度智究竟度事究竟度。
初槃那者亦名息息有三义一息生死有为因果趣入无为名息二修行契实名息下文云若能断除三十七品所行之事是名涅槃三息化归真名息。
△次释中。
实相度者诸佛之师也非此非彼亦非中流非能非所无始无终故名实相度佛师度故诸佛亦度论云智度大道佛善来智度大海佛穷底即其义也智度者如如智称如如境函大盖大照发相应故名智度论云智度相义佛无阂即其义也事度者自度度他彼我利益无不究竟慈悲誓愿一切周悉故名事度。
云非能非所二乘及三菩萨能也非所者非两二乘及三菩萨所度涅槃也次智度者有三先法次函下譬显三照发下合言智度相义者谓如法相解也。
如此三度即三般若实相般若是一切种智与诸佛同体观照般若即一切智与诸佛同意文字般若即道种智与诸佛同事。
△四结中。
于一度字三智具足不纵不横不可思议故名面上三目三目者即大涅槃。
云面上三目者智是能照目能见故用譬之。
△今作下次简示中二先简次第不融非今经意。
今作三番九义浅深别异各各不同者虽复多含摄胜未是今经正意文云法身亦非那可单作三身释大文云解脱亦非那可单作三脱释灭文云般若亦非那可单作三智释度故知单释非今经意。
△次今经意下明今经三法互融成大涅槃又二先明九法互融成大涅槃。
意者文云三法具足名大般涅槃三法即三智三智即三点三法即九法九法即三法三法即九法是不纵九法即三法是不横不并不别亦复如是不三而三不一而一所以名秘密藏摄一切法悉入其中是诸佛体是诸佛师都名总号乃为具足称大涅槃意在此耳。
△次一智下结法同譬显大涅槃。
一智三智三智一智所以名一面三目涅槃亦耳一脱三脱三脱一脱所以名伊字三点涅槃亦尔体意及事不得相离不得相混不可言言不可思思故名大涅槃。
皆可见。
△二释通名为二先释次料简。
初又二先明通意。
二释通名者涅槃之名遍布诸处安乐一意亘十法界皆称安乐。
△次梵行下别经示相为五先引经以示通相次达磨下别同三若依下判四若擘下斥有余义不成五又若下斥通义不可依。
初示中。
梵行品云寒地狱中若遇热风以之为乐热地狱中若遇寒风以之为乐如是安乐亦名涅槃猕猴得酒则能起舞腾枝跃树秋水卒至河伯欣然鱼鳖噞喁歕沫戏沼如是安乐亦名涅槃饿鬼饥渴得水食饱满则得安乐如是安乐亦名涅槃修罗怖畏得归依处则得安乐如是安乐亦名涅槃如贫得藏如病得差则得安乐如是安乐亦名涅槃檀提婆罗门饱食抚腹我今此身即是涅槃此计欲界果报法为涅槃阿罗罗仙得无想定此计色界法为涅槃郁头蓝弗得非想定此计无色界法为涅槃文云断欲界结则得安乐乃至断无色界结则得安乐如是安乐亦名涅槃此多用善因为涅槃也若三十三天常乐我净用善果为涅槃也若修二乘者多贪欲人得不净观则得安乐如是安乐亦名涅槃乃至数息慈心念佛因缘亦如是此计二乘方便法为涅槃也若断三界烦恼八万六万四万二万一万住处则得安乐如是安乐亦名涅槃此计二乘果法为涅槃也释论云菩萨从初发心常观涅槃行道初心菩萨亦名涅槃此文云十住菩萨虽见不了了亦名涅槃诸佛法王圣主住处乃得名为大般涅槃也涅槃之名随情逐事浩荡若此盖是通名也。
喷(普闷反吐气也)文云多用善因者谓因于现善而得于乐名为善因又三十三天用善果者三十三天有不死甘露君臣共服譬常乐我净此则用于十五果法为涅槃也。
△次引同中三先引经释相次二乘下判属三昔灭下结昔非显今是。
达磨郁多罗此翻法胜解云烦恼灭名有余涅槃引经云灭诸烦恼名为涅槃离于生死名无余涅槃引经云离诸有者乃名涅槃此就所灭释二种涅槃也。
初如文。
△次判中。
二乘所得二涅槃若于如来皆是有余唯佛乃是无余引胜鬘云二乘是有余如来是无余。
云二乘是有余者未断变易故。
△三(结昔非显今是)。
昔灭是尽今灭非尽经云不应生灭尽想涅槃非灭非灭故常也。
昔灭是尽者明真谛涅槃是有尽法以未见中故。
若依郁多之解乃是通涅槃今昔相对一途之说。
△四斥中。
若擘肌分理义则不然何者二乘有余无余所灭则异真谛则同若于如来皆是有余唯佛是无余者若尔二乘既是有余涅槃子缚断破无明入菩萨位见佛性生死身谢即应同佛入无余涅槃何事被诃言非不断烦恼不到彼岸破除草庵若此等皆无分者云何对佛是有余涅槃。
云肌者彼也斥意者若分别有余无余涅槃无为之理随教不同义皆有在不同古人一概判之大小无归故云不然言所灭则异者灭子缚得有余灭果缚得无余又声闻观四谛以灭子果二缚支佛观十二因缘以灭子果二缚又声闻但灭正使支佛兼灭少习故云所灭异也若尔二乘至见佛性者难意者佛及二乘有余无余各别何得相望释之。
又若二乘有余无余对佛而得是有余涅槃者自地狱以上至菩萨已还例应如此若诸涅槃皆不可得然二乘安是故知郁多罗之说不可依也。
△次料简中二先问。
问安乐之名通十法界佛性四德名复云何。
△次答于中三一答佛性通二答四德通三然名下示须三番四句料简。
答经云一切诸法中悉有安乐性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岂非佛性通邪。
初如文。
△次四德通中。
文云二十五有有我不邪答言有我寱言刀刀又杨树黄叶等岂非四德通邪。
云二十五有有我不邪者具足应云有我乐净常不邪寱言刀刀者外计邪常等四也杨树譬妄常黄叶譬妄净木牛马譬妄乐木男女譬妄我故云等也。
△三四句料简中四初明名义通故须三四料简次释三前一下结三番尔齐四问如此下正料简。
然名乃该通义不得混应作三番四句料简。
初如文。
△次正释自为二先标列四句。
初四句谓通别亦通亦别非通非别。
△次通下释文自为四初通。
通者如向说。
如向前六道二十五有皆通有涅槃是。
△次别。
别者各有所以六道以安身适性为安乐犹起烦恼恶因招生死苦果安乐义不成要断烦恼使苦乐不复随身忧喜不复随心得有余无余灰身灭智隔别生死入于涅槃者则与六道别也。
可见。
△三两亦句中。
菩萨从初心为一切众生观涅槃行道望二乘是别望佛犹通即是亦通亦别也。
云望佛由通者由与小共复属通途未阶究竟大涅槃故名为亦通。
△四两非句中。
诸佛究竟大般涅槃非六道之通非二乘之别即非通非别之安乐也。
亦应云非方便教菩萨之别又无者略。
△又安乐下第二番为二先标列。
又安乐之名或是病非药或是药非病或亦药亦病或非病非药。
△次释自为四句。
是病者长者没已劫掠群牛𤚲乳自食浆酪醍醐一切皆失如来去后钞窃正法常乐之名如虫食木偶得成字不识是非广起颠倒沉沦生死随其流处有种种名或辛或酸故知三界四倒但是病而非药。
为治此病说四非常倒泻此病病去惑尽名入涅槃文云三种病中无三种药三种药中无三种病此小涅槃但药而非病。
虽复病去而药不亡还执此药而复成病文云其后不久王复得病当知四非常亦药亦病也。
初二三句可见。
△第四句又二先明以小斥劣。
治此病故还用常乐我净而倒泻之故斥无常病说于新伊是胜三修不同凡夫之倒病不同二乘之偏药故名非药非病。
△次又新下重释。
又新伊但是药而非病正法正性非药非病之安乐也。
并如文。
△又小而下第三番亦二先列句。
又小而非大大而非小亦小亦大非小非大。
△次释自为四初小。
小者二乘也虽断烦恼犹有习气我身我衣我去我来谓佛与己等唯有常净无有我乐三宝差别则是习气所以为小也。
如文。
△大句中。
云何名大诸佛如来竖出九界横收一切无边底故常大丈夫故常能化度一切故常不可思议故常具八自在故我断苦乐故乐大寂故乐一切知故乐身常故乐有大净故业净身净心净是故名为大涅槃。
云无边底者表横竖不二。
△三两亦句。
菩萨望下为亦大望上为亦小。
可见。
△四两非句。
凡夫六道不断通惑故非小无四德故非大例前应就理为非小非大互显令易解耳。
为二先释次例并可见。
前一番从地狱已上料拣次一番从外道已上料拣次一番从二乘已上料拣。
△四正料简中二先问。
问如此料拣六道二乘既非安乐何故强说为涅槃邪。
△次答。
答通有四悉檀因缘故则作通说云何更别问邪所以作通说者为悦众生故引导生善故破坏诸恶故显昔第一义故通说无咎又佛常依三谛说法依俗故说六道安乐依真故说二乘安乐依中故说佛菩萨安乐又不离俗而有真中尚得即俗即真即中何意不得六道说通安乐是涅槃邪龙树云因缘所生法即空即假即中是其义也。
为五初正答有四悉因缘故须通说次所以下别示四悉益相三又佛下明佛说必依谛故须通四又不离下明达俗即真中故须通五龙树下引证言因缘所生法者六道法也即空者六道有二乘法也即假者六道有菩萨法也即中者六道有佛法也故云何意不得六道为涅槃邪。
△三释无名为三先叙旧次初家下破三今言下正释。
初为二先标。
三释无名者先出旧解。
△次释。
一云真如实际等是真谛名佛果涅槃常乐我净等是俗谛名而言涅槃无名者无生死患累之名而有美妙之名也引互无为证涅槃无生死之名生死无涅槃之名耳二云真谛涅槃俱无名无相名相所不及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引肇论江河竞注而不流日月历天而不周岂有名于其间哉三云真谛无名佛果涅槃虽复冥真犹是续待二假故涅槃不得无名也。
又自有于真善妙有之名然古人皆约所无以释涅槃无名次家名相所不及者谓言语道断故名所不及心行处灭故相所不及又引肇论有四句谓旋岚[这-言+(?/晏)]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不周此四句是彼物不迁论文彼明俗谛三世无来去今用衍门初义释者应云江河竞注谓俗谛而不流谓俗如幻如化余三句例尔正当今文约有即空无生真谛明矣第三家云犹是续待二假者由因灭果即相续假佛果涅槃异菩萨所得即竖待唯佛得之众生未得即横待因成是所破故不说之。
△次破中三先腾执次若定下破三然三藏下结判。
初家真俗俱有名第二家真俗俱无名第三家真无名俗有名应更有第四家执真有名俗无名未见执者。
初如文。
△次破中二先破堕倒以能为所故。
若定执此堕四倒见若以四为方便正是三藏四门。
△次何者下释文自有四。
初文为二先判堕小有。
何者若引互无有美妙之名者断奠是三藏有门。
△次能通下释。
能通是有所通是非有何得用小乘能通释大涅槃所通指荒涂为宝所认鱼目是明珠大无所以。
于中云指三途为宝所者若以二乘能通释大涅槃状当指三途为宝所等。
若言真谛涅槃皆无名者只是三藏空门。
若言真谛无名佛果涅槃犹是续待二假者只是三藏亦有亦无门。
复应有计非有非无门者未见其人也。
二三四门可解。
△三结判中文为四初判失次纵令下约教纵之三将此下结非四问答释疑。
然三藏涅槃既非数法尚不是一何得有四四者能通之门耳不可以能通为所通。
初如文。
△次纵中。
纵令跨节是通教四门者亦不可以通教能通为通教所通何得以共能通释别所通又跨节为别教能通者亦不得以别能通为别所通那得以别能通释圆所通。
云跨节者只是越藏用通等。
△三结非中。
将此望之节节无意窈然大远故不用此无名释大涅槃(云云)。
云杳然大远者去大涅槃途远也。
△四释疑为二先问次答。
问古来传译什师命世升堂入室一肇而已肇作涅槃无名论其词虚豁洋洋满耳世人玩味卷不释手意复云何。
初问意者论与前诸意复云何邪。
△次答为六先谦恭以示旨趣次其论下释四句相三然其下示论元意四辨差下判其所属五夫通下斥失执共能通而求别所终不得可六然纲下结非。
答高僧盛德日月在怀既不亲承其门难见钻仰遗文管窥而已观其旨趣不出四句。
初云高僧者谓肇公也。
△次释相文因为四初有句中。
其论云有余无余涅槃者良是出处之异号应物之假名若无圣人知无者谁若无圣人谁与道游即其有句也。
其论有余无余者只缘云有余无余涅槃则成通义何以不云三德涅槃又良是出处者出是有余处是无余也。
△次无次无句中。
寂寥虚豁不可以形名得微妙无相不可以有心知岂有名于其间哉即其无句也。
云不可以形名得者谓不可以身说得也。
△三两亦句中。
果有其所以不有故不可得而有有其所以不无故不可得而无耳恍忽窈冥其中有精本之有境则五阴永灭推之无乡则幽灵不竭即其亦有亦无句也。
云果有其所以者皆以上句证无故云所以不有下句证有故云不可得而有又恍忽窈冥无也其中有精亦有也本有下例尔。
△四双非句中。
然则有无绝于内称谓沦于外视听之所不暨四空之所昏昧而欲以有无题榜标其方域者不亦邈哉即其非有非无句也。
论者没也暨(其果反及也亦居未反县名在会稽)四空者只是四句皆忌耳邈者远也。
△三尔无意意在共乘。
然其作论谈大意不在小不可谓是三藏四句也文云超度有流言不涉界外之流大患永灭不灭涅槃之患故不可谓是别圆四句也。
△四(判其所属)。
辨差中云三车出于火宅俱出生死无为一也此以三三于无非无有三如来结习都尽声闻结尽习不尽尽者去尺无尺去寸无寸修短在于尺寸不在无也智鉴有浅深德行有厚薄虽俱至彼岸而升降不同彼岸岂异异自我耳以此推之归宗指极在于三人同以无言说道断烦恼入涅槃文义孱然何可隐讳故知是通教四句也。
论中有辨差十演也此以三三于无者意云能无则有三乘所无唯一真谛去尺等者积寸以成尺故去尺无寸如结习都尽也。
△五斥失中。
夫通教诠理非有非数而以有无四句为通道之门若执门求所通其失一也叉通教体法之观非如来本怀随自意语乃是俯提枝末随他意语故婴儿行云不知苦乐昼夜亲疏等相不能造作大小诸事名曰婴儿不知苦乐是泯忧喜不知昼夜是齐明暗不知亲疏是等憎爱不作大小是亡巨细三人同学体观喻之以婴儿俱证无为喻之以入水论其智德喻之以三兽论其断德喻之以灰断宗在他经要非此典那忽将彼释此其失二也又法华教起已破化城一切诸菩萨疑网悉已除千二百罗汉悉亦当作佛佛开通教方便之门示真实相云何追欣三兽更建草庵其失三也又聋瞆之徒不在法华席者于哀叹品中更为分别汝先所修悉是颠倒我先所说亦非实语斥故显新指劣明胜云何违经波动水浪握捉瓦砾持作月形其失四也。
文自为四初失如文次失中云俯者就下也提者诱也如婴儿失故乡俯提弱丧即其事也第三失如文第四失中龊(测角反不齐也)。
△六结非者。
然纲维既阙网目安寄执佛法之遗弃谓是真实徒施于十演终非三德明矣。
若开权显实示圆常佛性即今经纲维如彼所释但是纲维之外网目而已故云安寄等十演者论有十演九折。
△三正释文为六初标意次无名下明今涅槃从所离得名三无如是下示圆四门从所得以显体四无名之下结开权显实明今经圆常涅槃故云超度等五诸师下斤失六梵行下引文以显今经涅槃无名。
今言涅槃无名涅槃者指三德涅槃也。
无名者无六道安乐之名也又无三藏有门见有得道获有余无余涅槃之名亦无见空得道亦无亦空亦有得道亦无非空非有得道获有余无余涅槃之名也又无三乘共行十地有门得道获有余无余涅槃之名也亦无空门亦空亦有门非空非有门得道获有余无余涅槃之名也又无别教有门得道常住涅槃之名也亦无空门亦空亦有门非空非有门得道获常住涅槃之名也。
初二如文。
△三示圆门中。
无如是等诸方便之名从所离故故言无名从所得故故言涅槃此即圆教有门之意也又非离诸名外别一涅槃即诸名无名便是涅槃故言涅槃无名此圆教空门意也又从所离故故言无名从能离故故言涅槃能所合称故言涅槃无名此圆教亦空亦有门意也若有能所则大有名何谓无名今无能所称为涅槃无名此是圆教非有非无门意也门虽有四涅槃非四也(云云)。
初有门约相待释次空门约开权绝待释两亦门约双用释双非门约双非第三以显第四门相。
无名之意超度尔许诸涅槃名然后乃显圆当四门大般涅槃。
诸师都未尝分别一两节目即道无名无何等名名曰无名疑误后生今所不用也。
故梵行品云无缘慈者不缘众生亦不缘法缘于如来故名无缘今亦例此无六道之名无四圣之名而有秘藏涅槃之名故言涅槃无名也。
△第四释假名文为七初引德王徴责为立名之由次加叶下明为缘假设三智度下引同四亦如下举例释成五是大涅槃下明今经三假相六当知下结前诸意七大论下引同。
四释假名者德王初云涅槃非名非相云何而言可得见闻不可见故无相不可闻故无名佛以佛眼佛耳尚不见闻况复下地及与凡夫而能见闻大悲方便动树训风举扇喻月能令机缘而得见闻其见闻者实无见闻而言见闻。
初又二先引经明无次大悲下释得名之意。
△次迦叶下明假设。
迦叶品云涅槃一名有无量名亦名无生无出乃至亦名甘露亦名吉祥凡列二十五种示其无量悉为众生而假施设文云如坻罗婆夷名为食油实不食油无有因缘强为立名名为食油如经广说涅槃亦尔无有因缘强为立名名为涅槃。
又二亦先引经立意次文云下明为缘强立引物入实。
智度云名假施设受假施设法假施设实非色心而言色心是法假施设于色心上更设五阴十二入十八界等是受假施设于阴入界上更立张王李赵等是名假施设。
亦如揽色香味触是法假施设于四微上更作根茎枝叶等是受假施设根茎之上更立枫楠柹柏等名是名假施设。
△五明今经三假。
是大涅槃亦复如是强指此实法名为佛师是佛秘藏是法假施设于佛师上更复分别法身般若解脱三点是受假施设于三点上更立名字大般涅槃是名假施设或复呼为洲渚窟宅或复呼为乳麋妙味或复呼为醍醐上药或复呼为一阐提或复呼为一破戒明镜譬说虚空不可得无障阂如是岂非名假施设。
又二先释三假相次或复下出异名并可解。
当知从地狱以上至佛已还皆言安乐者悉假名也。
△七引同中二先引同。
大论云众生无上者佛是法无上者涅槃是。
△次所以下释意于中为八一为令达俗悟二空理次涅槃下明涅槃体遍三智度下引论遣执达真四此经下明今经依不思议以三称五但依名下明权引入实六涅槃亦尔下明新伊四悉以益物七假立有下余三名例八应说下结意。
所以设此假名者欲令众生知名非名名不在内亦不在外亦不在中间亦不常自有大品云菩萨菩萨但有字佛佛但有字是字不住亦不不住是字无所有故。
初又二先明性空次大品下明相空并可解。
△次文中。
涅槃亦尔涅槃不在法身文云法身亦非又涅槃不在般若文云般若亦非又涅槃不在解脱文云解脱亦非三德中各各求皆不可得三法合求亦不可得。
云三法中合求者以一德即三德故。
故智度云若人见般若是则为被缚若不见般若是亦为破缚若人见般若是为得解脱若不见般若是亦得解脱法身解脱亦如是譬如幻化物不可见而见见而不可见是事为希有。
此经名为微妙不可思议但假名字名此三身为秘密藏涅槃但假名字名此三般若为摩醯三目涅槃但假名字名三解脱名三点涅槃但假名字具足三法名大涅槃。
但假名字引导众生譬如空拳为喜小儿为引小儿为止啼儿为教黠儿其事办已散指舒拳拳无拳矣涅槃亦尔以新伊悦之以新伊引进之以新伊破之以新伊悟之是为假名四种利益得利益已宁复执名而起诤乎。
假立有名既尔假立无名假立亦有亦无名假立非有非无名亦如是(云云)。
△八结意者。
应说将跨来因缘(云云)又如治噎法(云云)。
应知当分跨节开权无非假名因缘引物人实如治噎法者只是假想耳。
△五释绝名为二先正次今以下料简。
初又二先述他解次将此下约教斥偏。
五释绝名者有人以无释绝亡有而存无无则不绝非今所用有人以离释绝言涅槃之中无有诸有此尚非小乘义亦所不用有人以灭释绝言灭诸烦恼悉无所有犹如火灭存于涅槃者经称是邪解邪难此岂可用邪有人引经云如大香象顿绝羁锁自恣而去。
初云无有诸有者无二十五有因果也。
△次文又二先非其偏。
将此释绝者此乃三修比丘偏叹菩萨所绝一边义未具足同上无名之意非今绝名也。
△次若言下约教以示绝遍于中自有四教。
初藏教为四初非其待对非绝次若知心下明贤位修绝三若入见下明圣位发绝四指此下结绝意。
若言语相逐对无说有乃至对有无说非有非无等待对不息言则不绝若以心分别介尔动念心起想即痴心亦不绝心既不绝言那得绝。
初云心起想即痴者谓心有想即痴无想即泥洹心亦不绝者心为想因故。
若知心是攀缘三界攀缘三界生灭是无常苦空无我息此攀缘心无所得心绝故其言亦绝此乃修习言语道断心行处灭非真绝也。
若入见谛苦忍明发世谛死时名生不生身子云我闻解脱之中无有言说亦是解脱之中无有分别此则真证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盖三藏绝意。
△四结意中。
指此一绝凡绝几许人法况复余邪。
云凡绝几许人法者谓三宗六宗外道小乘内外凡位人当教四门法及人空法空一切皆绝无不悉人真谛况复余邪者况通别之绝非古人所知。
△然入真下次明通教为二先斥藏梏。
然入真时绝出观不绝何者真俗异故一绝一不绝待对宛然云何名绝。
△次若能通下正释于中二亦先明贤位修绝次若空下明圣位发绝。
若能道远乎哉即事而真圣远乎哉体之即神见色与盲等闻声与响等其说法者无说无示其分别者无所分别无绝无不绝而名为绝此亦方便道中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初云圣远哉者谓道非远观五阴即真故体之即神者达心即理故。
若空慧相应入第一义豁然清净无能绝无所绝无绝者无绝法此通教绝名意也。
△此虽冥下三明别教为二亦先斥通所通非远次正释。
此虽冥真未冥中虽断通未断别净名云结习未尽华则着身下文云无明未吐回转日月如疟病者对界内说界外想通惑对别惑是则不绝。
初云如疟病者谓一日发一日不发已断通惑如发未断别惑如不发故以疟病譬之。
△次正释中二先贤位修绝。
若能以大涅槃心修行五行具十功德是时一向专求大涅槃行无复界内之心无复界内之说如是方便亦名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而未是冥中。
△次若发下圣位证绝。
若发中道所得功德不与声闻辟支佛共昔所不得而今得之昔所不绝而今绝之盖是别教绝名意也。
即从向后修中入地证中不与声闻等六者亦应云不与方便菩萨共。
△然证绝下四明圆绝为二亦先斥别次正释。
然证绝之时乃同圆极而修时梯隥江河回曲何者发心不能遍法界故法界外更有法故不名绝法拙行不能行一行是如来行如来行外更有行故不名绝行非无上方便方便上更有方便非绝方便。
初云江河回曲者谓先空次假后中故尔法界外有法者中外由有空假及圆融三谛法故。
△次正释中三先明贤位次若谓开下圣位证绝三然诸经下引同。
初又二先明开三教四门入圆次是圆下明圆四门绝观。
初又五初引经立境。
若圆发心观大涅槃诸心法界法界外更无复法界独一法界故称绝法界又如经复有一行是如来行如来行外更无复行故名独绝行又如经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尼俱耶洲直入西海犹如直绳是绝。
方便。
△次绝方便者下开藏入实。
绝方便绝者如经断绝一切疑网心故名为解脱三藏四门即是法界即如来行即上方便何者生死即是涅槃况声闻法生决定心宁起疑网。
△三通下开入实。
通教四门亦即法界共乘疑网断故。
△四别下开别。
别教四门即是法界菩萨乘疑网断故。
△五是明下结意。
是名断绝一切疑网之心名独绝解脱唯说一法界不说余法界唯思一法界不思余法界是为方便道中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次圆四门中。
是圆方便亦有四门若谓一切法绝是法界唯一法界此约有门绝名也若谓法界尚无法界宁有其余此约空门绝名也若谓法界微妙一法即三法三法即一法此就亦有亦无门绝名也若谓法界不可思议此就非有非无门绝名也此皆方便道。
云一法即三法者谓三法宛然名亦有同一法界体无复三名亦无。
若谓开示悟入如以金鎞抉其眼膜二指三指了了分明是名究竟绝言言满法界而无一言心满法界而无一念是为圆教绝名意也。
△三引同中四先引大部证绝。
然诸经绝名其旨非一华严云如执虚空风如画虚空中说之已自难何况以示人净名云诸法不相待一念不住故又诸菩萨言于言文殊言无言净名杜口绝言。
△次善吉下引小圣及菩萨论证绝言。
善吉云我无所说不觉不得龙树云若法为待成是法还成待今则无因待亦无所成法。
今则无因得下正用此句证绝无也。
△三今经下明今经绝待之大。
今经云譬如虚空不因小空名为大也涅槃亦尔不因小相名大涅槃云何小相从二乘所证乃至生死安乐皆是小相不因此小而名大也又云譬如有法不可称量不可思议乃名为大涅槃亦尔不可称量不可思议故名为大。
△四当知下结正。
当知绝名涅槃其义显矣斯文甚多逗缘亦异不可一概。
△次料简中三先标列次云何下释三云何绝绝下重释绝。
今以四句料简谓不绝绝非绝非不绝绝绝。
云何不绝如前六道安乐等云何为绝如三藏通共等云何非绝非不绝如引四门等云何绝绝圆四门是也。
初二如文。
△三重释中。
云何绝绝绝能绝所故言绝绝从别教四门以下名为所绝从圆教四门名为能绝以能绝绝所绝能绝亦绝如前火木然于草已亦复自然当知绝名与无名为异义在此也故言绝绝。
云能绝亦绝者今所绝是绝所即法界岂更有能故云能绝亦绝又亦复自然者始从观行火木即与草木同然名观行绝。
△次总为五初标五重意。
次总结释名一章开为五重都是圆教四门意也。
△次若大涅槃下正释。
若大涅槃名真善妙有本自有之非适今也此是有门义故作翻名同名释之若大涅槃空迦毗罗城空此是空门义故作无名释之若大涅槃亦色非色此是亦空亦有门义故作假名释之若大涅槃名为中道遮二边故此即非空非有门义故作绝名释之。
△三夫涅槃下辨异名。
夫大涅槃者尚非是一云何为四四者门也门以标理有种种名如天帝释有千种名解脱亦尔多诸名字。
△四名字下引证。
名字功德品云涅槃是名其余称叹是则为字。
△五若尔下徴释。
若尔涅槃是总而当机立之为名三点等及余一切皆属于字若法身当机是总已复为名涅槃及一切物已复属字若尔更互无定虽复无定今既定以涅槃为名若定不定若总若别皆无待对悉是不可思议悉是大绝故名绝大涅槃也。
悉如文。
△大章第二释体为二先叙旧次今明下正释。
初三初约二谛释次古来下约三圣释三古来复下约三性释。
初又二先叙四家次有人下难。
第二释涅槃体先出旧解庄严云佛果涅槃出二谛外非真俗摄凡夫以惑因感果是浮虚世谛假体即空故是真谛佛果非惑因所感故非世谛不可复空故非真谛引仁王经云超度世谛第一义谛住第十一萨云若地也开善云佛果涅槃还为二谛所摄体是续待二假故是世谛即此二假可空故是真谛佛果灵智亦复冥真也冶城秀云佛果涅槃非世谛是真谛微妙寂绝故云世谛死时名生不生龙光云佛果涅槃具相续相待二假即世谛乃即真之义而不冥真若冥真同顽境即无云智故非真谛也。
初自为四初庄严又二先正释次引仁王下引证如文余二师并可解四龙光中云顽境者二乘偏空名为顽境。
△次难中为四初正难破次论云下引证随非三肇意下判属外计非正涅槃四经云下证同谬执。
有人难此四解若佛果出此二谛外即应非有为非无为汝义中那云佛果一向是无为若为二谛所摄佛果应是亦有为亦无为若佛果是真谛真谛不可说于众生无用若佛果是俗谛佛果一向是有为此皆成论师说自相矛盾都不惬人情亦不称肇论。
初云都不惬人情者尚不惬世人情何得称圣法之论。
△次堕非中。
论云不可形名得不可有心知言之失其真知之反其愚有之乖其性无之伤其躯。
云知之反其愚者只是反成其愚耳。
肇意推之堕在四见佛法边外尚非小涅槃门况小涅槃体尚非小涅槃门体焉得是共别涅槃门体尚不是共别门体何得是大涅槃体耶。
经云是诸人等春阳之月乘船游戏失琉璃宝即共人水竞捉瓦石欢喜持出谓琉璃珠都非真宝是珠澄渟清净故在水中犹如仰观虚空月形超然独远非众人所执亦非众盲所触。
△三约三聚为三先正释次有人下难三如是下结非。
古来复约三聚论涅槃体言佛地一向有心聚一向无无作聚色聚亦有亦无无粗色有妙色引经因灭是色获得常色六卷云妙色湛然常安隐(云云)又一解色是顽阂不可研进故佛地无色无无作唯有灵智独存经道色者能应为无穷之色又妙果显现义说为非色引文愿诸众生灭一切色入于无色大般涅槃又分别两界有色一界无色又四空无色者无粗色耳三界并有色界外变易则无色六地已还身在分段故有色七地已上身在界外则无色又七地是两国中间独有光影色八地已上则无色又言金心犹有色故经言意生身者虽无一期寿命但有念念生灭名为变易故言意生身身者犹有色也唯佛地无复色耳无作者金刚已前皆有无作唯金心无心无无作也。
初文为五初正辨三聚有无次又一解下明无色唯心三又妙下引证四又分别下约所依分别有无五作下释无作悉如文。
有人难此义若涅槃定有色应有长短质像须依食住处若定无色心无所依岂可有心而无色若色顽须离心是取相何意不离。
如是等释皆是妄语犹如盲跛见佛亦盲跛王语诸臣我库藏中无如是刀不须多难也。
大般涅槃经玄义卷上。
大般涅槃经玄义文句会本卷上
音释
斌
(悲巾切)。
创疣
(创初良切与疮同疣疑求切赘也)。
睿
(俞芮切)。
赘
(朱芮切疣赘瘤也)。
薳
(羽委切)。
睑喁
(险疑检切喁鱼容切险喁鱼口上见也)。
歕沫
(歕铺魂切吐也沫音末涎沫也)。
寱
(研计切寐中有言也)。
掠
(力灼切夺取也)。
𤛗
(居候切取牛羊乳也)。
窈
(伊鸟切深远也)。
邈
(墨角切远也)。
孱
(锄山切)。
瞆
(五怪切聋也)。
楠柹
(楠如占切梅也柹锄里切果木名)。
羁
(居宜切系也)。
鎞
(边迷切掠器也)。
抉
(于穴切剔也)。
膜
(未各切翳膜也)。
惬
(诘叶切快也)。
跛
(补火切足偏废也)。
卍续藏第 36 册 No. 0656 涅槃经玄义文句
大般涅槃经玄义文句会本卷下
大般涅槃经玄义卷下。
隋天台沙门灌顶撰。
△三约三性为五先明三性有无次光宅下明佛唯二性三开善下明佛唯善性四夫三性下判失五此皆不经属小宗。
古来复约三性明涅槃体言佛地一向是善性一向非恶性无记性亦有亦无(云云)。
初云无记性亦有亦无者无凡夫无记名亦无有白净无记名亦有。
△次光宅中。
光宅云常住佛果有两种无记一知解无记二果报无记如棋书射御阐提亦有故非是善佛地亦有故非是恶即是无记性也果报者如生死苦无常报既非是恶只是无记涅槃地常乐我净亦非是善直是无记。
佛地亦有者有基书工巧等无记。
开善庄严并言佛无无记唯一善性知解无记有多释庄严云是善性开善云通三性在阐提是恶在佛是善在余人是无记言果报者生死中多有异具故果报可是无记佛果报何以是无记佛果唯一习果无复报法岂得类此是无记以习善既满并成习果也。
夫三性者若有若无只是世俗尚不是真何得用此释涅槃体。
△五结中。
此皆数论之极说安处佛体如野人暴背献至尊耳。
云如野人者如野老曝背以为妙法欲以此法而献天子不知天子用此何为。
△二正释为二先斥非次不能下正释。
初二先明名体相称不可思说。
今明涅槃体者上来释名论无无一切方便论绝绝能绝所名下妙理宁可思议。
△次德王下引证斥非。
德王云大般涅槃非色非声云何而言可得见闻古来诸师云何以色为涅槃体又经云夫涅槃者不从因生体非是果古来诸师云何以佛果释涅槃体又涅槃之体无定无果古来诸师云何谓涅槃体定是一法当知其体非色非声非因非果非一非异非诸声闻缘觉所知亦非十住能了了见。
以须是言云何以佛果等者然今师则通因之果为涅槃体不同古人一向在果非一非异者即二而三故非一即三而一故非异即非三非一而三而一故非三乘所知。
△次正释为三一标列章门次初论下示章所依三净性下正释。
不能默已强作五种言之一约性净涅槃二约法身德三约一谛四约不生不生五约正性。
初如文。
△次所依中。
初论性净总指一部次论法身指哀叹次论一谛指圣行次论不生指德王次论正性指师子吼迦叶等不可备引斑驳略周耳。
云一谛指圣行者先作圣行明一实谛迦叶等取陈如品初正观之文唯正观性文是。
△三正释文自为五初性净章为四初标列次方便净下正释二此三下融通四今欲下离总以示别。
性净者净有三种一方便净二圆净三性净。
初如文。
△次正释文自为三初方便净。
方便净者呕和善巧权能逗物住首楞严建于大义或一阎浮提或一四天下或一大千界或十方土随诸众生应可调伏种种示现无生而生王宫七步无灭而灭倚卧双林是以晨朝放光大声遍告正觉世尊将欲涅槃若有所疑今速可问为最后问所以三界躄踊八部悲号献供填空流血洒地高幢翳诸日月广盖遍覆大千如经广说乃至下者作九法界身非生现生非灭现灭不前不后一时等现然于寂灭无所损减于诸生死无染无累故名方便净涅槃也。
在初释者由证性净有此无方胜用故在前释言沤和善巧者方便净家般若无生无灭等即方便净家性净是则一净皆具三净也。
△次圆净中。
圆净者因圆果满毕竟成就原其初基以大涅槃心行如来行持戒不杀拥护正法广宣流布利益众生回向大乘感得金刚坚固之体法身常身圆满具足获大涅槃修道得故安住于此秘密藏中复能颁宣广说一切悉有佛性施与一切常命色力安无阂辩虽破烦恼亦无所破虽圆智慧亦无能圆虽施众生不得众生及以施相是名圆净涅槃也。
法身常身即圆净家性净虽施众生是圆净家方便净。
△三净性净中。
性净者非修非得非作业非与业本自有之非适今也冲湛寂静不生不灭虽在波浊波浊不能昏动犹如仰观虚空月形五翳不能翳虽复随流苦酢其味真正停留在山虽没肤中脓血之所不染故名性净涅槃也。
云非作业者修行之目名为作业非与业者因成克果名为与业冲湛寂静者即性净家般若虽在波浊者即性净家解脱。
△三融通中。
此三涅槃不可相离即三而一不可相混即一而三虽复一三即非一三虽非一三而复一三会之弥分派之弥合横之弥高竖之弥阔微妙莫测不可思议。
云会之弥分者性净自当其体圆净自当其宗方便净自当其用三法无监名曰弥分派之弥合者虽三无滥同一法性体无三差故名弥合横之弥高者一一皆彻实相之底故曰弥高竖之弥阔者一一遍摄法界之法名为弥阔。
△四离总以示别中。
今欲分别令易解故总唱涅槃即是其名专据性净以当其体指于圆净即是其宗方便善巧以为其用作此分别即是其教虽复分别都是一法所谓大乘大般涅槃若得此意无俟多言其未解者更重复说耳。
云所谓大乘大般涅槃者大乘是圆因涅槃是圆果即一佛性因果也。
△二约法身德为四一标列次法身下正释三如是下融通四今欲下对五章。
二约法身德者德有三种一法身德二般若德三解脱德。
初如文。
△次正释文自为三初法身中。
法身者即是金刚坚固之体非色即色非色非非色而名为真善妙色真故非色善故即色妙故非色非非色又真即是空善即是假妙即是中例一切法亦复如是以是义故名为佛法名佛法界摄一切法名法身藏名法身德也。
云金刚坚固体者此即极果法身受坚固之名又真即空等者三身即三谛故更约三谛释例一切法者正报既然依报例尔。
△次般若德中。
般若德者即是无上调御一切种智名大涅槃明净之镜此镜一照一切照照中故是镜照真故是净照俗故是明明故则像亮假显净故瑕尽真显镜故体圆中显三智一心中得故言明净镜摄一切法故称调御是佛智藏名般若德也。
云明故则像亮者只由般若明故其像则现故云像亮净故瑕尽三惑究竟尽方名瑕尽。
△三解脱德中。
解脱德者即是如来自在解脱其性广博无缚无脱是广博义体缚即脱是远离义调伏众生是无创疣义如是解脱摄一切法亦名解脱藏亦名解脱德。
其性广博者即解脱家法身以解脱是称体之用故云广博是远离义者即解脱家般若以解脱称般若故。
△三融通中。
如是三德不可相离文云法身亦非乃至解脱亦非如是三德不可相混文云三点具足无有缺减当知虽一而三虽三而一虽复三一而非三一虽非三一而三而一不可思议摄一切法摄一切人文云我及诸子四部之众悉皆入中微妙难思为若此。
先明不离谓即三而一次明不混谓即一而三又云摄一切人者以法在人故。
△四对五章中。
今欲分别令易解故总唱秘藏以当其名法身摄一切法不纵不横以当其体般若摄一切法如一面三目以当其宗解脱摄一切法如三点伊以当其用如此敷演即是其教非但经体义明余义亦显(云云)。
云如此敷演者依开权显实常住秘藏名体宗用敷演方是醍醐教相余义亦显者非但体具五义属于名具五义皆属于名宗用各五亦复如是教相具足为显教相五义互融方成今教故云余义亦显。
△三约一谛为四先斥非显正次有有四下正释三非离下开显融通四强欲下对五章。
三约一谛者世人解谛或境或智或教非无此义今用理释谛理当即境正境正即智教皆正以理释谛其义为𠃔。
初云或境等者境是所照智为能照教为能诠故俱名谛然诸经中非无此义然从理释谛义易明故不依彼。
△次正释为二初标章。
有四种四谛。
△次释文自为四初生灭为二初正释次若论下示相指广。
一生灭四谛集是能生苦是所生能生生所生所生还生能生苦集回转生死无已道名能坏灭是所坏所坏亦坏能坏能坏亦坏所坏更互生灭故称生灭四谛。
初云道名能坏者道有能坏苦集之功灭从苦集灭处得名故云灭是所坏也又云更互生灭者有苦集时则无道灭有道灭时则无苦集又有道时无灭有道灭时无道故云更互。
△次示相中。
若论其相逼迫生长能除所除等是也如经。
逼迫是苦相生长是集相能除是道相所除是灭相。
△二无生中二先释次示相。
二无生四谛者推苦集之本本自不生不生故则无苦集既无所坏亦无能坏故称无生四谛论其相者解苦无苦而有真谛集道灭亦如是如经。
初云推苦集者能推即是道谛次示相中云解苦无苦者能解即道谛。
△三无量。
三无量四谛者分别校计苦集灭道有无量相非诸声闻缘觉所知如经。
△四无作。
四一实四谛者解苦无苦而有于实乃至解灭无灭而有于实实者非苦非苦因非苦尽非苦对而是一实乃至灭亦如是是名一实四谛具如经。
并如文。
△三开显中。
非离生灭四谛别有一实四谛即达生灭而是一实四谛无生无量亦复如是一中有无量无量中有一不可思议不可说示。
云一中有无量者实中有权故无量中一者权中有实故不可思议者即当双非双照故云不可思议等。
△四对五章中。
强欲分别令易解故总唱一实四谛即是名也取一灭谛即是其体故胜鬘云一依者即一灭谛也道谛以当其宗取道谛所治以当其用调御心喜说此真谛即名为教虽差别说只是一无差别法耳。
云一依者一是所依也心喜说真谛者开小乘之真入佛性之真以心方喜自法华前显露教中兼带之说佛意未畅故非永喜。
(此中遗一章)。
阙第四无生一章如德王品中广说故今不论。
△五约正性为五一标列次正释三当知下融通四强欲下对五章五若人下结前生后。
五约正性者性有五种谓正性因性因因性果性果果性。
初如文。
△次释中。
正性者非因非因因非果非果果是名正性因性者十二因缘因因性者十二因缘所生智慧果性者三藐三菩提果果性者大般涅槃今且约一事论之五阴下所以即正因佛性五阴即因性观五阴生智慧是因因性此智慧增成是果性智慧所灭是果果性于阴既然余一切法亦尔。
云且约一事者置十二因缘且约五阴一法身五阴下所以者只此迷阴具于果地正性法身之体名阴下所以五阴即因性者由观为因性因因性由因成因名曰因因余一切法者谓十二入十八界依报皆尔。
△三融通中。
当知五性亦非条别即一而五即五而一一而不混五五而不离一不可思议不可说示。
云即一者一只是果地一涅槃佛性。
△四对五章中。
强欲分别令易解故指果果性为名指正性为体指因因性果性为宗指因性为用作此分别五性为教虽复分别只是一法更无差别。
指果果性为名者大般涅槃即今经名指因性为用者由观阴成因感果果上通起十界阴用引令入实故指因性为今经用。
若人能如此解者非但识体于名宗用教触事冷然为未解者更论宗耳。
△大章第三释宗为三初略非古次宗者下正释三总此下对五章。
第三明涅槃宗者有人言宗体不异是义不然何者若论至理二即不二不二即二此则宜然若论名事不二不可为二二不可为不二既立宗体宁得是同。
初又二先略非次何者下释所以于中云此则宜然者随顺机宜云作此说名事者然于果体从名从事而立也。
△次正释文为二初释次宗有下明宗义初又二先标立宗意。
宗者要也修行喉襟莫过因果。
△次此经下正释又二初正释次问明下答以显同。
初又三先标章次正释三但此下结归了旨。
此经明因略有三种。
初如文。
△次正释文自为三初明以圆接通又二初正释次问答下释疑。
初又三先引经示宗相次劣三下释所以三又云下明开显绝待人法无二。
一破无常修常如哀叹品以常乐我斥诸比丘无常苦无我虚伪不真宜应舍离今当为汝说胜三修此是破无常修于常能得常果显于非常非无常烦恼为薪智慧为火以是因缘成涅槃食令诸弟子悉皆甘嗜。
初如文。
△次释中。
劣三修是烦恼薪胜三修是智慧火非常非无常是涅槃食四众安住秘密藏中即是甘嗜。
云是烦恼薪者尘沙无明是薪也。
又云如来体之是故为常体者履也履而行之法常故佛亦常亦是法非常非无常故佛亦非常非无常也。
△次释疑为二先问。
问初为纯陀直说一常次明常住二字次斥诸比丘云胜三修何意增减。
△次答云为三先正答破意次昔说下答用二所由三说比丘下答顺机得宜。
答皆是今昔相对昔说四非常总是一无常今论四德总是一常举总常破总无常耳。
昔说生死无常而复流动今以常破生死以住破流动故举二字以破二耳。
前二如文。
△三得宜中。
诸比丘置事缘理但修三想今举胜理破劣理但用三修(云云)。
云置事者明观身不净是其事观逐其缘宜故且置之。
△二者以大涅槃不从渐入顿文为四初立行成因次修是下明因成克果三当知下结判四德王下引证。
初立行中。
二者以大涅槃心修从浅至深次第行学如圣行中专行五行初谓戒定慧居家如牢狱梵行若虚空从头至足其中唯有发毛爪齿大小肠胃观察八苦五盛阴等次解苦无苦而有真谛次分别挍计苦集灭道无量无边次非苦非集非道非灭而有实谛广说如经。
居家等戒行也从头至下定行也观察下慧行也。
△次克果中。
修是行已得二十五三昧住大涅槃况出诸佛功德不复可说。
云修是行已者得入初住名已。
当知从浅至深成因克果显非因非果始终莫不以常为宗。
△四引证中二。
德王品中亦如是初观四大如箧五阴如害六尘如贼爱如怨诈烦恼如河八正如筏运手动足截流而去得到彼岸戒定如动足智慧如运手涅槃是彼岸师子吼中亦如是初从少欲知足乃至住大涅槃又善修戒不见戒因戒果戒一戒二等是名善修定慧等亦复如是原始要终皆宗常住以常为宗明矣。
初别德王证次别师子吼证并可见。
△第三明独圆意。
三者如圣行中云复有一行是如来行所谓大乘大般涅槃大乘即是修因涅槃即是得果大乘为因何所不运大涅槃果何所不克一切无阂人一道出生死莫复过此大略可知不复委说。
如文。
△三结归又二初结示开显分齐次虽三下结归常宗。
初文中。
但此文中处处论行或修十想或知根知欲种种不同不出三种初破无常而修常即是以圆接小接通意也次以大涅槃心修无常次修于常即是从渐入顿次第别意也后即无常而修于常即圆顿人也。
云以圆接小者此约开名接不同法华前接也又云次第别意者此是涅槃中解圆行渐之人非全同别。
虽三不同悉以常为因归宗常果住大涅槃等无有异故文云因虽无常而果是常即第二番意也余例可知(云云)。
问明体一章即识五意明宗亦尔否答例然。
△次明宗义为二初标列。
宗有三义一宗本二宗要三宗助。
△次正释中文自为三初宗本。
宗本者诸行皆以大涅槃心为本本立道生如无纲目不立无皮毛靡附涅槃心为本故其宗得立也。
如文。
△次宗要中。
宗要者行之宗要要在于常行会于常能显非常非无常如七曜之环北辰似万川之注东海行以常为要亦复如是。
云北辰者而北辰不动注东海者同一咸味故以咸味而喻于常。
△三宗助中。
宗助者助名气力也常宗得成赖于资助或人助或教助或行助或道助由助得力故言宗助。
云或人助者谓善知识或教助者能诠教也或行助者谓修行云助圆行也或道助者修三教道品助显圆常广如止观助道中明。
总此三宗是释名专论宗本即体意专明宗要即宗意专明宗助即用意分别此三异余法门即教意。
△大章第四释涅槃用为三先标列次解释三问答下释论。
第四释涅槃用者为三一本用二当用三自在起用。
初如文。
△次释自为三初释本用为三初叙旧次有人下述他难三今当下正释。
初叙又二初正叙三师。
本用者先出旧解灵味小亮云生死之中本有真神之性如弊帛裹黄金像堕在深泥天眼者捉取净洗开裹黄金像宛然真神佛体万德咸具而为烦恼所覆若能断惑佛体自现力士额珠贫女宝藏井中七宝闇室瓶盆等喻亦复如是此皆本有有此功用也新安述小山瑶解云众生心神不断正因佛性附此众生而未具万德必当有成佛之理取必成之理为本有用也开善庄严云正因佛性一法无二理但约本有始有两时若本有神助有当果之理若能修行金心谢种觉起名为始有始有之理本已有之。
△次引证于中自四。
引如来性贫女额珠闇室等证本有。
引师子迦叶明乳中无酪但酪从乳生故言有酪酪非本有必假醪暖种植胡麻答言有油油须捣压乃可得耳。
初二如文。
△第三文中。
又引佛性三世众生未来当有清净庄严之身此证当有双取二文意与瑶师不异。
云双取二文者只是现有正因佛性当有清净庄严名为双取。
△四别木石。
又引木石之流无有成佛之理则非本有之用众生必应作佛今犹是因因是本有果是始有本有有始有之理即是功用义也。
可见。
△次难中三初正难三家。
有人难初义若言众生身中已有佛果此则因中有果过食中已有粪童女已有儿若已具佛果何故住烦恼中坐不肯出邪何故不放光动地故文云若言有者何故默然正破此执耳次难第二有得佛之理此理若常为相续常为凝然常若相续常何谓本有佛果之理若凝然常则因中有果过同于前难第三家若言本有具始有亦应本有常住复有无常本有只得是常不得无常者本有只本有那得有始有。
△次又若下纵并。
又若本有有始有亦应无常有于常无常不得有于常本有那得有始有又本有有始有则了因有生因若了因了本有是常生因生始有是无常不得相有者今本有那得有始有邪。
△三鹬蚌下结失。
鹬蚌相扼更互是非由来久矣。
悉如文。
△三正释。
今当宣明此义若定执本有当有非三藏通教之宗乃是别圆四门意本有是有门当有是无门双取是亦有亦无门双遣是非有非无门别家偏据不融门理两失为圆家所破何者若执本有之用譬之树木工匠揆则任曲者梁用直者桁用长者槊用短者箭用本有之用亦复如是佛即破之草木生时无梁箭用工匠所裁因缘获用若裁曲为直曲无梁用展直为曲直无桁用割长为筹长无槊用折短为薪短无箭用何得苦执本有之用经云三世有法无有是处何得苦执本有当有当本不立胜用安在邪若专难破复失适缘何者理非本非当非亦本当非非本当有四利益或言本有即是常用或言当有即是无常用或亦当亦本即常无常双用或非当非本即双非不用之用本有常用摄一切法何得无三门用三门亦摄一切法何得无本有常用文云大般涅槃是诸佛法界即其义也是为圆教赴缘论此四用大获利益不同旧义(云云)。
文为九初明定执成门次本有下示成门相三列家下明偏据之失四佛即下引佛破偏五法云下引经破执六若专下明若苦破者失适宜之益七有四下明称获利八本有下明门功能九是为下结益初云今当宣明者只是今当显示此义耳。
△二当有用为四先叙古次有人下难三今明下正释四旧论下明照境不同。
初文自引三师不同。
二当有用者先出旧解解有三一云理出万惑之外须除惑都尽乃可见之譬十重纸裹柱虽除九重终不见柱并尽乃见二引渐备经明一切智慧皆渐渐满不何一期并悟也三云真谛可渐知佛果可顿得何者即俗而真更非远物所以真可分知佛果超在惑外不即生死故不可渐知。
初云纸重者纸密可喻无明稠密次师可解三云真谛可渐知者谓渐破俗谛即分分见真谛故云可渐知。
△次难自为三初难渐见。
有人难初义若理不可渐见惑岂可渐除既不见理由何除惑。
如文。
△难次师。
若言理可渐见夫理若是分可作分知理既圆通若为渐解若初见称后见与后无异不名渐见若初不称后不名顿见(云云)。
云夫理若是分者他作此难亦不全当何者若从初即彻观真如则全不可分若从或落智增为言则须云分以有四十二位不同故凡释此义须知有全有分方称经论大旨。
△难第三师为二先非其旨。
若言见真者须渐得佛须顿是义不然。
△次别圣言破。
释论云若如法观佛般若与涅槃是三则一相华严云虚妄多分别生死涅槃异迷惑圣贤法不识无上道真与涅槃既其不异云何真渐果顿邪。
于中三先论次经三真与下结失初别论者证初心即顿观何论至果方名于顿故不可也次引华严云若分别生死涅槃异者是迷贤圣法人若云真谛与佛果异过亦同之。
△三正释又二先重叙失。
今明诸解更相驰逐水动珠昏然理非远近见理之智宁得渐顿智若渐顿宁得称理如方入圆殊不相应。
△次如理下正释于中又三先明理智冥一体非顿渐。
如理而解解如于理不见相而见无所得即是得耳。
△(此处恐有脱文今敢补曰二有因下示众生因缘用是渐顿)。
有因缘故亦得渐顿。
△(今更补曰三此中下正释又二初标列二渐)渐下释。
此中应有四句渐渐渐顿顿渐顿顿。
初云渐渐者三教因位也渐顿者三教果头也顿渐者圆教因位也顿者圆佛果也。
△次正释为五先正释次后更下于一句更开四句三此一句下余三句例四四下结广以斥偏五文云下证用遍法界。
渐渐尚非渐顿况复顿渐渐顿尚非顿渐况复顿顿法华玄广说顿渐者无差别中差别耳顿顿者差别中无差别耳三种修三种见明宗中意是也渐顿修渐顿见者是不定观意也。
初云三种修等者前宗文中初破无常而修常即是以圆接通次从渐入顿次第别意后即无常而修于常即圆顿人是。
△次文中。
渐更不同又开四句渐修渐见渐修顿见渐修顿渐见渐修非顿渐见。
云渐修渐见者且取三教之证人是渐修顿见者得入初住等人是渐修顿渐见者住前为渐见入住名顿见渐修非顿渐见者证顿渐时顿无顿相渐无渐相亦是理体不当顿渐见也。
见此一句意余三句亦可解。
次顿修渐见四句亦尔渐修渐顿见四句亦尔非顿渐修四句亦尔。
四四十六句不同当知显体之用甚多那只作一两种解邪。
文云王家力士一人当千种种技艺能胜千故一人当千又云譬如大地草木为众生用我法亦尔当知用同草木比大力士故知用不一也。
△四旧论下照境为四先标不同次问起为解释之由三彭城不叙不同相四今明下正释。
旧论照境之用不同。
初如文。
△次问中。
问俗有三世流动万境去来佛智若为照之若逐境去来则生灭无常若不逐境去来则不与境相称由此一问七解不同。
云佛智若为照之者问意云佛为逐去来照邪不逐去来照邪。
△三叙不同相总有七处一一皆先叙次破如文可见。
冶城嵩云佛智乃无大期死灭犹有念念流动逐境去来此人临终舌烂口中浪语之过现验也。
二药师解佛智体是常住用是无常逐境去来此解亦违经经云若正见者当说如来定是无为那忽体是无为用是有为。
三光宅云若无常之智照常住境而不逐境是常今常住之智照无常之境岂应逐境无常此亦不可。
△四明九世中。
四作九世照境义明此境虽在未来复有当现在当过去义今遂来现在及过去我皆照竟所以不生灭也此亦不可向在未来时犹是当现在未正现在今遂来在现在即作正现在照当知已息岂不生灭邪。
云今遂来现在者意云刹那心起未来之境现于现在心中名当现在者刹那已息者名未过去故于现在皆悉照之。
△五作逆照中。
五作逆照义云如来道迎上觉时初一念并逆照万境从初流来至后成佛并皆照竟后万境自有去来我都不更新照如天子初登极时并付制法后人犯者随轻重治不更复制也此亦不可佛智照境何尝暂息忽言初照后都不照纵令如此终不与境相称。
云逆照者只是预照耳。
△六开善中。
六开善云佛在因日导发初心已能横照数境竖照数时次入初地一念横照百法坚照百时二地千法乃至佛地一念横照万法竖照万时如悬镜高台此亦不可镜照先无而后有未免无常之难。
云百时者取机长短时也。
△七灵味。
七灵味更借虚空为喻万物在空空不生灭物自去来此亦不然佛智灵知岂同顽空。
如文。
△四今明下正释又三初正释次又开善下重叙解佛智三今难下破文中。
今明三藏教中二谛不相即故二智各照所以诸解喧喧若此若通教中二谛相即二智二而不二尚无此诤况复三谛即一谛一谛即三谛三智即一智一智即三智一照即一切照一切照即一照非一非一切不可思议宁复有此微浅问答邪。
云况复三谛即一谛者照无常时即无常是常亦即非常非无常照常时即常时即常是非常非无常云微浅问答者如前七师问教亦微浅益者亦然。
△次重叙中二先开善次第二下明其次解。
初又二初明果地智境互冥。
又开善解佛智照真与真冥无复智境之异智体与真境都复不殊。
△次约位下明约位则有四句差别。
约位分别凡夫不冥不会因中圣人会而不冥佛果亦冥亦会。
于中云因中圣人会而不冥者应即破云既会何以不冥邪(云云)。
△次解又二先明智体异。
第二解云佛智是灵知真谛是无知二体既殊岂可并有知同无知但会之既极詺之为冥岂得有冥异会。
△次慧印下引证二相。
慧印三昧经云冥不冥寂不寂肇论亦有用冥体寂之语。
△三今家破于中为三初纵难。
今难佛之真智既其冥真与真不异佛之俗智亦应冥俗与俗不异佛虽知幻而非幻人。
△次若尔下斥失。
若尔佛虽知俗不可冥俗佛虽冥真不可同真不应作如此冥真冥俗义。
△三冥真下判失。
冥真不出二乘冥俗不出凡夫境界云何得是佛智用邪(云云)。
△三当有起用遍法界。
三自在起用用遍法界广不可委文云譬如大地一切草木为众生用我法亦尔当知胜用无量无边。
△次开章别释于中二先标列章次解。
且约三种一不可思议用二二鸟双游用二善恶邪正双摄用。
初云二鸟双游用者睹无常即始从发心讫年等觉一分无明在亦名无常所以从始至终俱双游之称。
△次解释文自为三初不可思议为三先标次叙旧三今明下正释。
不可思议用者。
初如文。
△二叙中总有七家一一释中皆叙彼解次今家非破。
旧释有七一云令他见须弥入芥子其实不入唯应度者乃能见之此解不可若不入者何谓神通。
二解实入但佛神力蹙大令小开小令大此亦不可若尔乃以大容小何谓以小容大。
三解不知入与不入既是不可思议那可定判入与不入此亦不可佛果上地皆是不可思议尽应不可解余者尽言可解至此一义独言不知邪。
四若有则相妨小大皆空故相容此亦不可若其皆可何所论入亦无大小也。
前四师并如文。
△第五师。
五大中有小性小中有大性以芥子之大性容须弥之小性此亦不可若执定性过同外道又似毗昙又还是大容于小何谓以小容大。
云大中有小性者有自性色破中云过同外道者同仙人四性计也又似毗昙者毗昙计三世有法也。
△六地论解。
六地论解大无大相不无无相之大小无小相不无无相之小以无相之小容无相之大无相之大还入无相之小此亦不可大小本是相既言无相那有大小若有大小应是有相若定无相还同空也。
可见。
△七兴皇。
七兴皇云诸法本无大小因缘假名相待假说大为小假说小为大说大为小小是大小说小为大大是小大故得相容此亦不可大不自大待小为大小不自小待大为小此堕他性义自性大小尚不能相容他性大小那得相容。
云诸本无至因缘假者谓诸法从因缘生雨假无实以假无实故能相入。
△三正释为三初明不思议事理相即次一性下明不思议周遍三所谓下释邪正用相。
今明小不自小亦不由大故小大不自大亦不由小故大因缘故小大亦不离大离小不在内外两中间亦不常自有不可思议大亦如是通达此理故即事而真唯应度者见不思议须弥之高广入于不思议芥子之微小是名以不思议之大入于不思议之小住首楞严能建大义如经广说(云云)。
初云今明至因缘者谓有大有小皆由因缘虽从因缘即是法性故能相入如止观第五破遍初广说。
一往明不思议用在于道后其理实通乃至善恶邪正等例如是。
△三邪正用为三先明邪正双用。
所谓四趣是邪人天为正又三界是邪二乘为正又二乘偏邪菩萨为正(云云)邪正两用亦遍法界。
△次四趣下明善恶双用。
四趣是恶人天是善又三界悉是恶二乘是善又二乘是恶菩萨为善此用亦遍法界。
△三三界下明无常常双用。
三界皆悉无常二乘是三无为常又二乘是无常菩萨是常常无常用亦遍法界其门略义广也。
△(此处必有脱文今敢补曰第二常无常下明二鸟双游用)。
常无常双用者俱亡二边如鸟喻品中说即是一时双用也前后倒泻即是异时偏用宜一时即并用宜前后即单用不必一种用自在故善恶双用如迦叶品中说善星至恶尚能摄受令得出家况复善者宁当不摄或双用或前后(云云)。
俱亡二边者谓二用俱契非常非无常者曰俱亡也。
△第三善恶下明善恶邪正俱摄用。
三邪正善恶俱摄者陈如品中说邪即外道正即陈如弘广邪即诸魔正即阿难平等皆摄巧施妙用游诸世间作大利益若见此意即是自在之用善巧四随称机利益住首楞严种种示现不动法性其见闻者无不蒙益此义可知不俟多说(云云)。
△大段第三问答释疑者。
问此一章五意云何答例前可解若总论三用即释名意若专本用即是体意若专当用即是宗意若专自在用即是用意若分别三用即教意。
初疑云此章为具五章不释云例亦有之若专本用者理性本有此用若专当用者望本名当即是现在有从因至果之用故对宗也若专自在用者即是果上起用未来永永不穷弥满法界所以自在之用对今经用。
△大章第五释教相者然泽明亦叙五时教差别第一时教为小乘解深密云唯为为发趣声闻乘者说第二时教为大乘解深密云唯为发趣大乘者说第三时教为三乘解深密云普为发趣一切乘者说第四时教为一乘四衢等与一牛车故三乘同归一佛乘故第五时教名为一性五性同归一佛性故次明五时教法季月第一时佛成道后六月说也如来二月八日成道八月八日方转法轮婆沙论等皆云迦栗底迦月白半八日为五比丘转法轮迦栗底迦月者八月是第二时真谛记云如来成道七年方说般若经说一切法空无自性如来藏经佛成道后十年说也大集十六年说仁王经云前二十九年说摩诃般若三十七年正月八日说仁王般若第三时真谛三藏记云佛成道后三十八年说解节经即解深密是第四时一乘教法华是佛道教三十余年说第五时此大涅槃经是所说佛性正因得佛常果因最是除果最是远犹难信故所以后说然引真谛记未可全依若判五时皆据经文自说年数时代以定五时次第若言七年即说般若者犹属密教般若通前之文如净名释菩萨品初所述若云第三时是解深密者彼将般若为第二所以解深密为第三非但今家破此说起信论疏初亦破此说又于五时中皆弃华严如法华玄中广破古人所立五时之义然今略引以示同异不暇破之释教相为二初标列章。
第五释教相者为二一增数二经来缘起。
△次解释文自二初明增数人又二先列。
增数者谓一乳二字三修四教五味也。
△次解释文自为五初文又二先示乳相非一次乳名下解释。
所言乳者此名则通外道言教亦称为乳文云是时旧医纯用乳药二乘言教亦称为乳阿含云舍利弗是所生母目连是乳母二人说法生养四众后文亦云声闻缘觉佛性如乳菩萨教行亦称为乳故云手出香色乳施令得饱满佛教亦称为乳故目连腾请云譬如犊子其生未久若不得乳必死无疑又云医占王病定须服乳。
初云旧医纯用乳药者纯用邪常毒他慧命舍利弗所生者说法回五百人心义当所生目连手擎将还僧得和合义如所养。
△次解释又二先正释次问[天/一/口]下释疑。
初又二先正释次又外下判。
初文自四初邪乳中。
乳名既通若为分别旧医偷教窃取乳名不解其义而为相续悦意转动薄皮所诳起四颠倒毒乱心中多所伤害即邪教也。
云而为相续者计为常也悦意乐也转动义也薄皮净也多所伤害者害于二谛三谛真常四德也。
△次二乘乳中。
二乘乳者佛以方便合三种药谓咸苦酢二乘之人用此方便为于四众治彼邪乳如以楔出楔此以四非常教名为乳也。
云四非常者只是无常苦空无我不净四也。
△三菩萨乳中。
菩萨乳者以大慈大悲随诸众生应以何法而得度脱随而说之或说方便法或说真实法或治邪常或治无常称彼机缘令得饱满是名菩萨教乳也。
云或说真实者十行菩萨虽未亲证无作实理而能说之。
△四佛乳。
佛教乳者究竟真实如经其犊调善不驰不住不处高原亦不下湿不食酒糟麦䴰滑草不与特牛同共一群故其乳多德最为第一正显涅槃之教是最上乳也。
如文。
又外道教如驴乳亨之成粪从其教者堕落三途二乘教如羊鹿乳亨之成酪从其教者升出生死菩萨教如下品牛乳亭之成酥从其教者革凡成圣亦革圣成无上道佛教如上品牛乳从佛教者即得安住秘密藏中当知涅槃教乳最上最妙。
△次释疑为二先问次答。
初问者。
问何故于一乳中多种分别。
乳只是一何以强作多种分别有何据邪。
△次答为三先示经意通。
答此经意尔如本有一偈四出证义明无差别差别等例作此说之无咎。
△次有德王下引例。
又德王中不闻闻不生生等皆作四句今亦例尔。
△三邪名下结酬。
邪乳名乳乳二乘名乳不乳菩萨名不乳乳佛是非乳非不乳意高例尽子何须惑。
云邪名乳乳者不俓而酪故名乳乳二乘名乳不乳者乳堪为酪解色即空等菩萨名不乳乳者以能非空出假故佛是双非者常真法界故意高者乳极在佛故云意高例尽者引德王例四乳义遍何所疑邪。
△二明二字为二先标列。
二字者世亦二字出世亦二字上上出世亦二字今文亦二字二字既通复须分别。
△次二世下解释文自为二初文为三初引经示能诠法异次文云下释所以三谢灵下出异解。
世二字者如瑞应云太子乘羊车诣师学书师教二字谓梵佉娄此二字应诠世间礼乐医方技艺治政之法故是世间二字也。
初云梵佉娄者如普曜第三现尽品云菩萨乘羊车将诣书师适入书堂欲见其师名选支见菩萨威神光曜不能堪忍即躄堕地兜术天上有一天子名曰清净即前牵手令从地起置于座上在大众尔时菩萨与诸释僮俱住手执金笔栴檀书众宝明珠成其书林侍者送之问师选支今师何书而相教乎其师答曰以梵佉留而相教耳天地异书菩萨答曰其异书者有六十今师何言正有二种师问其六十四皆何所名乎太子答曰(云云)。
又云梵字应如金光明中说出欲论明修梵法叹梵执故是出欲论也佉娄字应是无量胜论明十善法叹释天报善能攻恶故言胜论总而言之世间二字也。
谢灵运云梵佉娄是人名其撮诸广字为略如此间仓雅之类从人立名故言梵佉娄虽复广略还是世间之二字。
△二出世二字为四初明出世二字相。
出世二字者婴儿行云婆和二字所谓有为无为为二字也若出世与出世上上共为二字者即是半满为二字也众经同以鹿苑说为半字摩诃衍所说为满字小大相对共为二字。
△次又诸下叙谬释。
又诸师释此满字不同地人云涅槃六行俱明是满字法华是大乘非满字由是无常此都非义不须论难(云云)。
△三兴皇下明兴皇破。
兴皇嘲诸师作五满半边满竖满𧂐足满共满具足满今不委论(云云)。
如下文字亦初说。
△四今明正释为二先标列。
今明半满二字更为五意一直是半二对半满三带半满四废半满五开半满。
△次如尘下正释又三初正解释次今之下结归部旨三又结下重结判。
如鹿苑无常此直半无满若方等之流说无常逗小又弹小褒大此正对半明满若大品通三人共学是带半明满若法华正直舍方便是废半明满亦有开权显实即开半明满若此经斥劣辨胜即废半明满一切众生悉有佛性须䟦陀罗得罗汉果即开半明满而复对破生死流动明于常住二字常破生死住破流动此亦是废半明满一切诸法中悉有安乐性又是开半明满故知二字虽通不可一概。
初云对半明满者于鹿苑得小果者来至方等复有当座得小果者并闻弹呵以大破小即是大小相对并明名为对半明满带半明满者傍挟通教二乘小非正意所以名带须䟦等者闻于佛性暂取小证即当开权。
今之常住二字于诸字中最尊最胜其义可知。
又结为四句二乘无常是半非满一乘是满非半若斥小带小等是亦半亦满若世间非半又非满大意可知(云云)。
△三明三修为二先标列。
三三修者有邪三修劣三修胜三修。
△次邪三下解释为二初正释次又邪下结判。
初自为三。
邪三修谓世间颠倒随邪师教见相似相续谓为常适意可悦谓为乐转动运为谓是我愚惑所覆如执掣电如蛾如蚕追求无厌如渴饮咸唐无毫益亦是厌下粗苦障攀上胜妙出故名邪三修。
劣三修者依半教破于邪执无常咸味破其执澹无乐苦味破其执甜无我酢味破其执辣三界皆无常诸有悉非乐一切空无我无我所能破欲染色无色染无明掉慢疑如诸迹中象迹为最于诸想中无常为最如经广说是名劣三修。
胜三修者依佛胜教破于劣修谓常乐我法身常恒无有变易游诸觉华欢娱受乐具八自在无能遏绝如是修者入秘密藏名胜三修。
又邪修是世伊劣修是故伊胜修是新伊大涅槃理即非新非故伊今经即是新伊胜修最尊最上之教也。
如文。
△四明四教为三初标大意以指广次三藏下正释三菩萨下结归。
四四教者此该佛一化名相理趣别有疏本(云云)。
初云别有疏本者如净名疏广玄十卷四门义六卷四悉两卷三观二卷应以彼广以释今略。
△次释文自为四初三藏中。
三藏教者谓戒定慧藏为彼婴儿梯隥出苦畏惮长远止息化城即小乘法也菩萨以大涅槃心修即成圣行如经浮囊白骨八苦等观即其文义也。
云为彼婴儿者经中具明四教婴儿今但出三藏以示小行次云浮囊戒学也白骨定学也八慧学也。
△次通教中。
通教者三乘共学近远俱通若能前进亦可得去即摩诃衍法也菩萨以大涅槃心修即成圣行如经解苦无苦而有真谛乃至解道无道而有真谛即其文义也。
三乘共学近远者钝则近通化城利则远通宝所故云若能前进亦可得去即其人也。
△三别教。
别教者别在菩萨不与二乘人共所行事理非彼境界即独菩萨法也若以大涅槃心修即成圣行如经苦有无量相分别校计有无量种非诸声闻缘觉所知乃至道亦如是即其文义也。
可解。
△四圆教中。
圆教者即事而理一教一切教一切教一教非一非一切不可思议随佛自意是佛境界非诸二乘下地所知如经非苦非谛有实乃至非道非谛有实是名一实谛即其文义也。
云即事而理者达五阴即常住又达别真俗即常住理故云即也又一教一切教者开一切权教等。
△三结归为五初结渐圆次复有下结初心即顿三今经下结判四若类下辨异名五若例下例释。
菩萨大涅槃心修即是圆心圆心为本行于众行从浅至深届极而止如放金刚到际则住当知圣行之一意即是渐顿之教亦名渐圆教此乃文中一种耳。
初云届极而止者极在妙觉也。
复有一行是如来行所谓大乘大般涅槃者即发轸仍顿仍圆一切诸法悉入其中众流悉咸无非性海渐圆与顿圆更无别异历次第门故言渐耳。
今经乃具二文从胜受名即是圆顿之教于诸教中最为尊上也。
若类通异名者即是四藏三藏是声闻藏通是杂藏别是菩萨藏圆是佛藏上能摄下佛藏第一也。
△五例释中。
若例四句三藏是闻闻通是闻不闻别是不闻闻圆是不闻不闻乃至生生等例可解。
云圆是不闻不闻者分段不生是一不闻变易不生是一不闻又智德不生是一不闻断德不生是一不闻故云不闻不闻。
△五明味为四先明说譬意次若初下释法譬相生以显五味之相三夫众生下结示同体之权智布教五时利物之道四五味下指广兼对五章。
初又二先述意。
五五味者即五种牛味正譬说教次第不应以浅深意取若谓初浅后深是义不然。
△次文云下引证又二初证四味不浅次证醍醐不深。
文云医占王病定须服乳又云如得乳麋更无所须无所须者即真解脱真解脱者即大涅槃此岂浅邪文云如水乳杂卧至一月终不成酪若以一滴颇求树汁投之于中即便成酪众生佛性亦复如是若本有者何故待缘如此酪譬不可浅也文云譬如甜酥八味具足是大涅槃亦复如是当知此酥其况深矣。
初云其况深矣者醍醐之酥故不可浅。
文云阿罗汉辟支佛犹如醍醐如此醍醐不可言深。
△次释法譬相生为二初非定执。
若初味定浅后味定深妨文害义。
△次若作下释自有五文。
若作次第意释者则无过咎牛者譬佛大觉朗然圆明成就如血变为乳具足在牛从牛出乳譬佛初说也即寂灭道场从法界体流出法界法教诸菩萨如日初出先照高山故言从牛出乳也。
次从乳出酪者为小机不堪如聋如哑隐其无量神德示丈六身覆如来藏但说三藏以贫所乐法随宜方便令章凡成圣故华严大后次说三藏之小如从乳后即有于酪也。
次从酪出生酥者譬三藏之后以大诃小挫其取证败种坏根无生无用先与后夺如亨酪作生酥也。
次从生酥出熟酥者譬方等之后委业领财使诸声闻转教教菩萨也。
次从熟酥出醍醐者譬般若已后付财定性与记作佛故文云八千声闻于法华中得记作佛见如来性如秋收冬藏更无所作无所作者即究竟也。
并可解。
△三结示为三初结五时巧毕次今经下明开显功毕三种种下结叹。
夫众生不见佛性智手指撝或作大说或作小说或诃责说或教化说或定天性说众生若见佛性则静乎双树指撝毕矣息教二河法流竭矣如牛出乳极至醍醐诸佛布教极于见性。
初云二河者烦恼涅槃二河也。
今经是最后之说喻彼醍醐一切诸药悉入其中。
于横广在四味之上叹其竖高故此经处处叹教不可思议只是叹于上妙之乳常住二字最后新伊极圆之教醍醐妙味耳。
△三结叹中。
种种名目只是一法一法者只是佛师诸菩萨母佛菩萨辩所不能宣凡夫千舌岂解揄扬二乘百盲安能舞手者哉。
云菩萨母者佛能生诸菩萨故儛者摩也。
五味义具在法华玄中说又从增一至五总诸说者即释名意若专五所以是体意若专五所以设诸名相是宗意若专对破是用意若分别其相是教意准前可知不复委释(云云)。
他人云第四释经时代者捡目录总有一十四品皆是涅槃之枝分也第一后汉桓帝建和年中有月支国沙门支楼迦谶于洛阳译出一本名般泥洹经两卷成部第二桓帝元嘉年中有安息国沙门安世高本为太子舍国出家坏道游方弘化为务振锡来仪届干洛邑译出本名小般泥洹一卷成部第三曹魏武帝黄初年中西域沙门安法贤译一本名大般涅槃经两卷失其翻处有录可凭第四东吴黄武年中有月支国居士姓支名道谦字恭明初至洛阳后游江左译出一本名小般泥洹两卷成部第五东晋安帝建武年中有迦毗罗国沙门佛陀䟦陀此云觉贤初至长安后隐庐山住道场寺译一本名方等泥洹两卷成部第六东晋义监六年有晋州沙门法显往游西竺还到杨都译一本名大般涅槃六卷第七西晋武帝太始年中有月支国沙门昙摩刹罗晋云法护初至炖煌次游京邑后之江左译出一本名大般泥洹经两卷第八北凉阻渠蒙逊割据河西都姑臧县玄始年中有天竺三藏昙无谶唐言法丰六岁出家日诵万言初学小乘五明诸论后会遇白头禅师诲以大乘十旬交诤拒而不从谓禅师曰颇有经本可得见否禅师逐授大般涅槃经因而信受三藏妙善咒术时人号为大神咒师初赍涅槃梵本上轶并菩萨戒大集大云金光明等诸经梵本在夜恐失枕之而卧夜有神人拽谶堕地如是至三空中声曰此是金刚解脱诸佛秘藏何急枕眠谶藏何忽枕眠谶惊愧谢遂县梵本挂之高树果有群贼夜来盗经尽力共擎竟不能举晨晓三藏自持而行众贼同观谓之为圣愧而悔焉乃至姑臧被河西王阻渠蒙逊殷勤告留请住翻译大般涅槃梵本即从初十卷至大众品觉知经少因屈三藏至千阗国求得中分十卷译至婴儿行品又觉经少更遣使往于阗国求得余欠译之乃足名大般涅槃经四十卷成部第九宋元嘉年中有雍州沙门智猛躬往西城询求正法赍诸梵夹到西凉州译出一本名泥洹经二十卷成部第十宋文帝建元年中有天竺沙门求那䟦陀罗宋云功德贤于荆州新寺译一本名泥越经一卷第十一北齐天保元年西国沙门佛陀那舍秦言觉明于相州译一本名大悲经五卷成部第十二名字功德经并哀叹经与方等泥洹经同本异译耳第十三隋开皇年中崛多笈多译出一本名四童子经三卷成部第十四大唐麟德年有南天竺国沙门若天邪䟦陀共唐国僧会宁于日南波邻国译出两卷名阇维经仪凤年初交州都督梁难敌进经入京仪凤三年大慈恩寺主灵会于东宫进状请经外传因许流行至大周天册万岁元年奉敕编经入于目录今所讲者于前所译十四中当其第八北凉所译四十卷成部。
△二经来缘起文为二先标列。
二经来缘起又二一经缘起二疏缘起。
△次释文自为二初释经缘起为二先标列。
经缘起者有双卷六卷大本。
△次双卷者下释为六初明小缘感次六下明大缘感三又云下辨同异四昔道猛下述天本翻译时代五初三人下明应验以显无缘慈悲解脱之力六经者下指广。
双卷明八十入灭不辨常住盖小缘所感三藏教也六卷与大本皆明常住俱是大缘所感同座异闻例如大小品耳。
△三同异中。
又云小本是法显于天竺钞初分翻为六卷大本上帙是道猛赍来斯乃广略二文耳世犹惑焉若是异闻那忽问词答旨两本皆同若是钞者只应存略那忽前后大本则如来说偷狗六卷迦叶问偷狗大本偈说三归六卷长行说三归解云问词答旨所同处少不同处多昔钞梵文尚无前后秦人翻译逐意奚互于二义无妨也。
云道猛赍来者时人咸云大品是昙无谶译欠此道猛一节文。
△四时代中。
昔道猛亡身天竺唯赍五品还谓寿命金刚身名字功德如来性大众问等品到西凉州值沮渠蒙逊割据陇后自号玄始其号三年请昙无罗谶共猛译五品得二十卷逊恨文义不圆再遣使外国更得八品谓病行圣行梵行婴儿行德王师子吼迦叶陈如等品又翻二十卷合成四十轴传于北方玄始五年乃得究讫是时姚苌复号弘始弘始非玄始玄始五年即晋恭帝元熙元年次入宋武刘裕得四年次入宋文帝文帝尚斯典敕道场寺慧观鸟衣等慧严此二高明名盖净众康乐县令谢灵运抗世逸群一人而已更共治定开寿命足序纯陀哀叹开如来性足四相四依邪正四谛四倒文字鸟喻月喻菩萨凡十二品足前合二十五品制三十六卷则一万余偈谶云经义已足其文未尽余有三品谓付嘱烧身分舍利二万言未来秦地耳小亮云是罗什足品出来关中不闻涅槃恐其言为谬经录称谢灵运足品相承信用。
云逊恨文义不圆者如前第八帝中广说言康乐县者属栝州旧有此县谢公往住此县令意玩山水唯命人开路路讫官已满更不至彼。
△五应验中。
初三人欲删略百句解脱俱梦黑神威猛责数刚切汝以凡庸改圣人言义其过大矣若不止者以金刚杵碎之如尘因不敢删略但去质存华如啼泣面目肿改为恋慕增悲恸如呜啑我口改为如爱子法故其文璀璨皆此例焉。
云三人者严观谢公三人也又改王粪问为王隐处改共耶输为纳耶输改蚊子尿为蚊子水改手扡脚蹈为运手动足如是等文数十余处后有传学之人东晋大德沙门道生法师即什公学徒上首时属晋未宋初传化江左讲诸经论未见涅槃大部悬说众生悉有佛性时有智胜法师讲显公所译六卷泥洹经说一阐提定不成佛定宋朝大德盛宗此义闻生所说咸有佛性众共嗔嫌智与生公数论此义智屡被屈进状奏闻彻于宋主表云后生小僧全无学识辄事胸臆乖越经宗若流传误后学者今以表奏请傧入山宋主依奏谪居苏州唐丘寺时有五十硕学名僧从生入山咨受深要其后有清河沙门雀慧观豫州沙门华慧严俱什公学徒上首当时在京已逢大经从彼北凉流入咸奏幸得见闻如贫获宝遂罄衣钵缮写此经赍往江东志在传化宋朝道俗众共被寻乃云众生悉有佛性咸叹生公妙释幽旨善会圆宗即以表陈请生通锡宋主惊叹发使迎生旋至都城披经本略叙疏义五十余纸其义宏深其文精邃唯释盘根错节难解之文于此经大宗开奥藏自后讲者称为关中疏撰既毕众请宣扬开经之朝宋城道俗五千余人咸集讲会生升座已便令都讲偏唱经文四十余段说一阐提悉有佛性于是便立一切众生至一阐提有佛性义教令众论议意无一人申论场者便辞众曰良以此经大本至道生由斯忍死来久令事得符契言无谬误不惑众僧即奉辞愿善流布言讫于高座奄从物化时人号生为忍死菩萨矣其有传集者其数非一如疏所引。
经者通名也如法华疏说序品第一者亦如彼(云云)。
△疏缘起中。
二疏缘起者余以童年给侍摄静摄静授大涅槃诵将欲半走虽不敏愿闻旨趣。
给者走也仆也如伍相传云下走身是游人即其例也。
于是负笈天台心欣蓝染登山甫尔仍逢出谷不惟菲薄奉从帝庭师既香涂二宫光曜七众道俗参请门堂交络虽钦渴甘露如俟河清讵可得乎尝面请斯典降旨垂许有期无日逮金陵土崩师徒雨散后会匡岭复属虔刘爰西向江陵仍遭雾露敕徴师江浦顶疾滞豫章始举颿南湖已闻东还台岳秋至佛陇冬逢入灭叹伊余之法障奚可胜言。
匡岭在江州庐山豫章即洪州。
昔五百群盲七回追佛祇洹一狗听两钟鸣。
昔五百群盲者贤愚经第六云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狐独园尔时毗舍离国有五百盲人乞丐自活时闻人言如来出世甚奇甚特其有众生睹见之者𤸇残百病皆蒙除愈盲视聋听哑语偻申拘癖手足狂乱得正贫施衣食愁忧苦厄悉解勉时诸盲人闻此语已还共议言我曹罪积若当遇佛必见救济便问人言世尊今者为在何国人报之曰在舍卫国闻此语已共于路侧早言求哀谁有慈悲愍我等者愿见将导到舍卫国至于佛所[吃-乙+彖]倩经时无有应者五百人复共议曰空手倩人人无应者今共行乞各今得金钱一枚以用雇人是得达彼各各行乞经于数时人获一钱凡有五百左右唤人谁将我等到舍卫国金钱五百雇其劳苦时有一人来共相可相可已定以钱与之敕语盲人展转相牵自在前导将至萨竭国弃诸盲人置于泽中是时盲人不知所在为是何国互相投手经行他田伤破苗谷时有长者值来行田见五百人践逾苗稼瞋愤怒盛敕与痛手与见求哀具宣上事长者令一使人将诣舍卫适达彼国又闻世尊已复还来得摩竭提国是时使人复还将来向摩竭国时诸盲人钦仰于佛系心欲见肉眼虽闭心眼已观欢喜发中不觉疲劳已至摩竭复闻世尊已还舍卫如是追逐凡经七反尔时如来观诸盲人善根已熟敬信能固于舍卫国便住待之使将盲人渐到佛前佛光触身惊喜无量是时两目即得关明乃见如来四众围绕身色光晃炟如紫金山感戴殊得喜不自胜前诣佛所五体投地为佛作礼异口同音共白佛言唯愿垂矜听在道次时佛告曰善来比丘须发自堕法衣在身重为说法得阿罗汉。
唯疆唯沈无见无得。
堰者仆也谓盲唯仆无见唯沈者如犳唯沈无得。
入山出谷浮坠溯江希闻斯典竟不获闻日既隐于重崖盲龟眠于海底冯光想木讵可得乎余乃扫墓植树更伏灰场口诵石偈思愆毕世事不由己迫不得止戴函负封西考阙庭私去公还经途八载日严诤论追入咸阳值桃林水奔而夜亡其伴又被谗为巫收往幽蓟乘冰济北马陷身存临危履薄生行死地悼栗兢兢宁可尽言昔裹粮千里担簦于东南负罪三谗驱驰于西北若听若思二涂俱丧。
载函者送浮名疏入上都也日严诤论说者云造异论咸阳县名在西京蓟(古诣反)簦(长柄笠也)。
情不能已寻诸旧疏将疏勘经不与文会怏怏终日恒若病诸效群盲之触象学独梦之谈刀以大业十年十月十日庐于天台之南管窥智者义意辄为解释运丁隋末寇盗纵横海闹山喧无处纸笔匿影沃洲阴林席箭推度圣文衣殚粮尽亏其次第于是怀挟鄙志托命遂安草本略通放笔仍病县令邓氏呼讲净名曳疾应之事不兼举寄疏他舍他舍被烧廓然荡尽冥持此本得免灰飏重寄栅城海寇冲突玉石俱罄萧亮提挟复获安存所谓焦不能烧贼不能得再蒙灵异重厉微诚更往遂安披寻补削复值军火食息无宁乃卜安洲安洲者微澜四绕绝人兽之踪峰连伟括兼二山之美左临水镜澄彻鉴心右带蕖池红葩悦目修竹冷风胜白牙团扇萋茜翠草加戴氏重席云霞镂糅于松桂五彩羞其绘图猿麇和韵于蝉蛙八音陋其弦管雅有高致丰趣冥伦仍莳粟拾薪勤兼晓夜暨染笔已来凡历五载何年不遭军火何月不见干戈菜食水赍冰床雪被孤居独处梦抽思乙词既野质意不会文其玄义一卷释文十二卷用纸七百张有崖易迨空海难遍盲寱偏知敢称圆识特是不负本怀遽兹石火卷舒常住之卷酬报乎身手赞叹解脱之法仰谢于心口粗耘毒草微养药王螳𧑃萤熠非能抗曜也。
沃州山名在剡县遂安山名亦在剡安洲者在台州安县麇(兽名居筠反说文也)熠(大白为立反也)丁当也乙辰也。
大般涅槃经玄义卷下。
大般涅槃玄义抄一卷。
大般涅槃经玄义文句会本卷下
音释
棋
(渠之切与棋同)。
阐提
(梵语具云一阐提此云信不具阐齿善切)。
暴背
(暴步木切晒也背补昧切脊也)。
驳
(北角切斑驳不纯也)。
呕和
(梵语具云沤和俱舍罗此云方便呕乌候切)。
筏
(房越切桴也)。
醪
(郎刀切)。
鹬蚌
(鹬以律切鸟名蚌部项切蛤也)。
扼
(乙革切持也)。
桁
(何庚切屋横木曰桁)。
槊
(色角切矛属)。
詺
(弥正切辨别物名也)。
楔
(先结切櫼也櫼音尖)。
䴬
(羊即切麦䴬也)。
嘲
(陟交切言相调也)。
撝
(吁为切)。
揄
(容朱切)。
赍
(𤖆西切持也)。
沮渠
(沮子余切沮渠本匈奴官名以官为氏也)。
苌
(仲良切)。
啑
(作答切)。
璀璨
(璀取猥切璨[苍]切璀璨玉光也)。
笈
(极哗切箧也)。
颿
(符咸切与帆同)。
怏
(倚两切情不满足也)。
飏
(余章切风所飞飏也)。
茜
(仓甸切草盛貌)。
镂糅
(镂郎豆切㓮刻也糅女又切杂糅也)。
麇
(俱偏切獐也)。
螳𧑃
(螳徒郎切螳螂也𧑃牛刀切谓螳螂足也)。
萤耀
(耀戈入切萤耀谓萤火之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