卍续藏第 35 册 No. 0652 金刚三昧经通宗记
No. 652-A 金刚三昧经序
天台山华顶嗣祖沙门 𧧌震 述
金刚三昧经者。一乘圆顿之教。诸佛真实之宗。妙绝群经。该罗万法。废权显实。大收法华殿后之功。寄灭谈常。先展涅槃锋前之阵。特畅五时玄旨。博施上味醍醐。诸地顿超。祇在事先一觉。群生共得。奚分中下二根。凡圣位齐。智愚道一。诚菩萨利生秘钥。乃众生成佛要枢。以法印心。无以尚矣。真修密行。其在斯乎。始自灵山示默全机独露无言。苾刍代宣。唱偈力为劝问。由兹发起。依智咸兴。解脱启无相法门。悟般若迥超乎三界。心王证无生法忍。泯言说默契于一心。无住获本觉之利转。诸识而性海无波。大力入实际之墟。具智辨而心源流净。得真性体空。鹙子以满地而独任。入如来藏海。梵行以等觉而自居。总持为诸品义宗。妙观圆成正觉。品末示弘通法眼。嘱累唯有斯经。信乎得之者。他外永绝希求。悟之者。本末咸归一致。观其原始要终。条分缕析。如华贯为鬘。灿烂可观。珠走于盘。光𦦨难瞩。自得诸佛护念。不入余众生手。是故久扄秘藏。弗妄宣传。知之者希。闻亦难信。矧夫文奇义密。语简理备。仅万有一千五百言。而统乎一大藏教之义海。又且能摄不立文字别传之宗。斯诚为像法中。出世之良导者也。震幸遇圣言。深心研究。虽罔窥幽秘。而矢愿流通。定此生他生之法程。为利己利人之妙行。愿见者闻者。顿悟心空。今世后世。永沾法乳云尔。
辨字音义(凡实体疑似及转音者。先为注明。以便检阅)
祇
(音支。但也。祇如祇有。皆用此。今为只非。又音岐。神祇也。凡祇夜祇陀本此)。
抵
(音止。侧也击也。抵对之抵。当用此。盖以手击节而对。今作只祇皆误)。
别
(便入声为别。异别离之别。又音鳖。为分别辨别之别)。
称
(凡称誉称叹。则平声。凡名称相称。则去声)。
行
(如行止运行音衡。德行言行音幸。行列行布音杭。行其事以利人音恨)。
解
(几结解解说则上声。又去声音械。晓也。如晓了自脱曰解脱。晓悟其义曰解义)。
治
(池稚二音。凡未治而治之则平声。已治之治则去声)。
切
(音窃。是切当真切之切又去声音砌。众也。又大凡也)。
离
(凡别离支离。皆平声。又去声音利。渐相违也。离欲离垢皆从此)。
旋
(如周旋折旋旋转皆平声。又去声乃逐旋之旋)。
度
(济度之度则去声。又入声音铎。计度之度)。
那
(懦平声。禅那檀那从此。又上声奴可切。为那里那事之那。又上声。奴卧切。语余之声也)。
养
(下奉上曰养。则去声。生养畜养自养皆上声)。
去
(来去则去声除去则上声)。
语
(上声。言语也。又以言告人曰语。即去声)。
No. 652-B 金刚三昧经通宗记序
堪忍学人 魏学渠 撰
予阅首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言。我昔供养观音如来。彼佛授我如幻金刚三昧。得悟耳根圆通。又云。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言乎东土学道者。定从闻入也。自教典西来。三藏十二部。炳然如日星常垂。江河行地。舍此。何以为登圣之阶。破暗之烛哉。初祖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超越渐次。捷成圆顿。宗风弘畅。大乘有人。二家并立。宗盛教衰。而一知半解。未见实相。宗亦凌迟矣。参禅者。求之于机缘。习教者。求之于佛语。机缘固能悟入。佛语岂便欺人。要使宗教融通。自然圆顿立至。紫柏老人有云。习教以佛语为本。明宗以机缘为本。弘阐宗教。以道德为本。以戒行辅之。以学问大之。不尔。踞法王之座。披如来之衣。而传我佛之言者。所谓狐嗥耳。予佩斯言者久。而未见其人。闻有仁山大师。为当今龙象。私心向往之。癸亥仲冬。过天平之白云古寺。猝遇之。萧然数椽。弊衣粝食。澹如也。谈次。出所为金刚三昧通宗记见示。读一二则。文俭义丰。指约理该。正如取大海中水。一滴而味具百川矣。因以经记相授。而乞予言序其首。经意大约总华严法华涅槃大旨。而微言隽语。有类楞严。从闻思修。其在是乎。梵经远集。盖以化导群生。使知佛道。然虑其著有也。初祖面壁。不立文字。虑其着无也。则天台贤首为疏为钞。不惮条分缕析。以为之说。今师之作是记也。慈悲心切。务令宗雷大振。教雨滂沱。不著有。不着无。不著有不可得。不着无不可得。不著有无亦不可得。则佛语在是。机缘在是。何圆顿之难臻哉。因序以归之。
金刚三昧经通宗记目次卷首序悬谈科分(欠之)卷一序品第一卷二无相法品第二之上卷三无相法品第二之中卷四无相法品第二之下卷五无生行品卷三卷六本觉利品第四卷七入实际品第五之上卷八入实际品第五之下卷九真性空品第六卷十如来藏品第七卷十一总持品第八之上卷十二总持品第八之下卷末修习行法阁笔记
金刚三昧经通宗记目次(终)
品义开合图
No. 652-C 悬谈
夫台教释经。演五重玄义。谓因名显体。由体明宗。依宗辨用。后乃发明教相。贤首疏华严。则首启十门分别。此二家立教之旨也。今金刚三昧经。具摄华严中。后五地奥义。当从十门。略为分演。初教起因缘。二藏教分摄。三义理幽深。四法被机宜。五宗分体用。六教迹前后。七翻译时代。八疏注感通。九解释经题。十疏义通宗。
初教起因缘者。我佛出世。说经三百余会。祇为一大事因缘。开发一切众生。入佛智地故。正如东土圣人。垂六经以示后世之意。同也。六经者。易。极深研几。着天地阴阳四时五行之理。书。纪圣王治天下之事。诗。敦人伦。美教化。移风易俗。礼。以经纪伦序。乐。以发天地之至和。春秋。惩恶劝善。推三代之德。而为天下仪表。此治世之事也。今如来为出世大事。观机逗教。自浅至深。于四十九年。说一代时教。皆有缘起。如始初成道。在寂灭道场中。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及宿世根熟。天龙八部。一时围绕。世尊现千丈卢舍那身。为说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及等妙二觉法。名曰华严。是为大化之始。贤首判为一乘圆教。台教判为顿教。又谓兼别说圆。如经中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为圆机而说圆教。又处处说行布次第。为权机而说别教也。当时二乘声闻。犹如聋聩。不闻不见。所以法华经云。我始坐道场。观树经行。思惟三七。寻念过去诸佛。皆以方便。说三乘法。由是为诸众生。脱珍着弊。说四阿含(此云无比)法。初增一阿含。明人天因果。二中阿含。明真寂深义。三杂阿含。明诸禅定。四长阿含。明四谛法。贤首判为小教。台教判为藏教。为第二鹿苑时。其次弹偏斥小。叹大褒圆。故说维摩。思益。楞伽。解深密。金光明。胜鬘等经。四十余部。台教谓之第三方等时。于中广谈四教(即藏通别圆)曰方。均被众机曰等。贤首判为顿教。再次说般若等经。贤首判为大乘始教。台教判为第四时。法华合涅槃。为第五时。贤首判为大乘终教。然法华。授记声闻作佛。涅槃明佛性常住义。以终大乘之始也。今此经。实乃和会一大藏教。五时五味之法。亦可解分八(台教分顿渐秘密不定藏通别圆也)分五(贤首分小始终顿圆也)之诤。所以非藏。非通。非别。于中即渐而顿。即顿而圆。即始而终。即权而实。俾利钝咸得。小大共证者也。又此经缘起之义有五。一为现在地位菩萨。深入一乘。知佛法纲领故。二为将来学般若菩萨。顿超后五地。得等妙二觉法故。三为令末世众生。得修行径捷法程。位位圆摄故。四为欲显示一味真实无上醍醐。真菩萨乘故。五为欲断除文句言说。会教通宗。得一念相应妙慧。悟实义故。如华严合论云。一念相应。一念成佛。一日相应。一日成佛。不须劫数渐次而修。有此五义。乃说是经。
二藏教分摄者。既明缘起。须知如来所说教义。总摄三藏十二分教中(旧称十二部经)。今此金刚三昧。本是修多罗藏(即经藏)。然经中言三聚戒。则摄律藏。其始末酬问。皆辨核深理。则又兼摄论藏。故三藏俱摄也。十二分教中。此经兼摄九分。如直示一乘实相。是契经法本。偈语问答。义不重复。是孤起颂。如来出定宣示。是自说。菩萨发问。是因缘为末世众生。广说一味之法。得广大利乐。是方广。授舍利弗成菩提记。是授记。向所未说今乃说。是未曾有。以喻合法。以法合喻。是譬喻。以真理甚深。研核辨诘。是论议。唯不摄本事(说往事)本生(说昔受生)及重颂(重宣其义)等三也。又谓家所立教相。各各不同。而此经融会贯通。祇显圆实。如贤首大师。立小乘教者。依六识三毒。少分为说我空法空。而不明显。大乘始教。但说诸法相空。未尽大乘法性义。大乘终教。亦名实教。少说法相。多说法性。纵说法相。亦会归法性。始尽大乘至极之说。然此始终二教。依位进修。是渐非顿。第五为一乘圆教。谓法界性海。圆融互摄。如十信满心。即摄住行向地。及等觉五位。而成正觉也。又智者大师化法四教。谓如来为决定声闻。说三藏教。为退大声闻。说通教。为渐教菩萨。说别教。为顿悟菩萨。说圆教。又四教仪云。凡诸大乘经论不共三乘位次。总属圆教。又引华严经。初发心时。便成正觉。维摩入不二法门。般若明最上乘。至于涅槃经。有人入大海中浴。已用一切诸河之水。又娑伽罗龙。澍车轴雨。唯大海能受。余地不堪。又捣万种香为丸。烧一丸则众香咸具。如是等类。并属圆教。今金刚三昧经义。正合四教仪所说。又正合为顿教菩萨说圆教。况经中屡说一乘一味。更不用开三显一。又法华玄义云。自鹿苑开权。历诸经教。至于法华。始得合实。今观金刚三昧经义。而法华一实之理。至此乃始得圆。况又能总括大乘诸经之义。如经中具修六度。则本乎般若。发明五法。则通乎楞伽。证法忍。则摄乎维摩。明地位。则同于华严。说九识。则类于解深密。举一乘。则合于法华。扶律谈常。则表大涅槃。又论相。实该唯识。论性。兼于起信。故凡大乘诸法。靡不摄入。宜乎称为摄大乘无量义宗也。
三义理幽深者。既知藏教所摄。又应知如来说法。其意云何。盖始教。废实开权。分三乘渐次终教。废权立实。会三乘而示一乘。所谓前前浅。后后深也。然台教以法华为后教后味。又云。法华为声闻根熟者说。其余钝根未熟者。则又以涅槃为后教后味。今此经为法华涅槃二经。后教后味之枢钮。其意渊深。难以意解。又据台教称法华为一乘。开前顿渐。会入非顿非渐。正显圆教。约味称醍醐。故说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授记声闻作佛。大畅如来之本怀。然设三车以示权。授声闻远劫成佛之记。正欲诱进行菩萨行。䇿令入佛无余涅槃故。今此经。正阐法华一乘一味一实之圆理。明地位中菩萨所行之行。证等妙二觉之法。舍此无以加焉。至若贤首以华严为一乘圆顿。犹大海之摄百川。举一法而法法具备。然则文丰义广。学者未免茫如望洋。今此经。即是华严十地中。后五地及等妙二觉法。然文略义周。句语古简。非他经可比。盖经中言无相法。即真如自心之法。又明六波罗蜜皆无相无为。解脱之法。无生行。即无生法忍。得忍之义。即宗门所谓向第八识。下一刀截断。本觉利。即转第八本觉识。入唵摩罗(第九白净识)。乃是得本觉中。所出之利。入实际。修四无碍辨之智以利生。真性空。直下显示五位进修。俾后世众生。各得一生成满智地。如来藏。契证如来自性清净之藏。以尽识藏中微细之相与毗卢遮那同体。总持品。总持前六品之法。妙契佛心。以明生佛共有根本智体。即是妙觉果满也。
四法被机宜者。此经幽玄之理既明。且被于何等机器。然约法有二种。一被当机大乘菩萨化度众生。二被后末世众生。修出世因。得出世果。因者。即序品。发众生正信。示一乘法故。果者。即后七品经文。初示第六地中。般若法故。二示七地中。证无生法忍故。三示八地中。转诸识入唵摩罗法故。四示九地中。入实际法故。五示真性空体。成满十地法故。六示入如来藏。证等觉法位故。七示妙觉法。圆满佛果故。又华严会上。善财初见文殊。悟得涅槃妙心。而文殊复令南询。参五十余员知识。善财白云。我已先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但未知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于时知识。各各示诲自证自悟之法已。复云。我唯得此解脱法门。若诸菩萨摩诃萨之所修习。而我云何能知能识彼功德行。此入法界品之语也。今此如来亲口所说六地至十地。及等妙觉法。真是末世学菩萨行。修菩萨道之法程。而菩萨大功德行。舍是而终不可得也。
五宗分体用者。既知所被之机。应知法之所宗。有体有用。夫台教先举名体宗用。后示教相。此则不然。盖昔世尊初睹明星而成正觉。叹曰。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证得。此明佛之始觉。与众生本觉。一体不二。然诸佛证此。而后乃有藏教之名。又实从睹星证其体。观树得其用。又如来入定放光。是宗通。以言说发明入定放光之义。即属说通。又宗通。即拈华示众。说通。即世尊道。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是也。故此经以本始二觉为宗。实相无相为体。宗通说通为用。体用互陈。宗说兼畅。是一大藏教中。极顶之妙法也。
六教迹前后者。既立宗以分体用。又应定此经时分。据台教分五时。初华严时。二鹿苑时。三方等时。四般若时。五涅槃时。又立八教。以顿渐秘密不定四教为化仪。藏通别圆四教为化法。又顿分二种。一称华严为顿。兼别说圆。二以方等大乘部。不定先后时分。为随机显体之顿。属不定教。又以鹿苑(说四阿含)方等般若三时为渐教。又合前四时中。或说顿。或说渐。彼此互不相知。能令得益。是秘密教。又以前四时中。佛以一音说法。众生随类得解。或说渐得顿。或说顿得渐。互相得益不同。亦名不定教。此为化仪四教也。又以鹿苑说阿含。为小乘三藏教。又以方等般若部为通教。谓通前藏教。通后别圆。又以华严及璎珞。金光明等经中。住行向地等菩萨。行位次第。并属权乘。为别教。谓别前藏通。别后圆教也。最后以法华为一乘实相。开佛知见。授记作佛。是顿是圆。此以如来说一代时教。至法华会上。始得圆满。故为圆教。此为化法四教也。法华合涅槃为第五时。约味称醍醐。以明见佛性为义。又教中言五时。多据阿含十二。方等八年。般若二十二。法华七年。涅槃一日半夜。若考诸经中。如佛所说。释种被流离王杀害因缘。乃在说法华经之第五年间。却载入长阿含经。又优填王造像。在涅槃前三月内。却载入增一阿含经。若谓收阿含部中。可也。不可必指阿含会上。止于十二年也。余四时。亦不必泥其说。至若谓最后七年。止说法华一经者。如净饭王泥洹经。亦在说法华之第四年。流离王杀释种。亦在净饭王既殁之后。此法句喻经所说。又涅槃之前。佛在毗舍离国。大林精舍。告诸比丘。却后三月。我当般涅槃。即为说普贤菩萨行法经(即普贤观经)。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此并戴佛祖统记)。又藏中有大悲经。四童子三昧经。亦收涅槃部内。盖判教者。略而不言。止说法华涅槃。为第五时耳。再详涅槃。不应言一日半夜。当以三月为卒。至若法华涅槃之前。随机即说。理所必然。今详阅金刚三昧。于中究尽一乘实相。而开寄灭谈常之旨。是必在法华后。涅槃前者矣。昔长水法师。判首楞严。为法华后。涅槃前。后代诸师。多辟其谬。谓是般若后。法华前也。显圣澄师。判此金刚三昧。亦谓般若后法华前。二时不定为教相。今据此经。虽与华严同一奥义。且与法华。同在耆阇崛山所说。况舍利弗初在法华会上。自亦未了。闻佛说法。始断疑悔。今此会中。竟以满地自任。则此经应在法华后矣。又解脱菩萨。有若佛灭后之问。如来藏品中。复有涅槃寄灭谈常之说。此必应在世尊唱灭时矣。且法华既合涅槃。为第五时。今金刚三昧。亦可与法华同例。而合于涅槃也。夫此经最简最要。盖世尊实因四十九年。言说已多。兹欲以略该广。特于涅槃前。总括三百余会精义。顿超四十一位圆机。故一时与实教中大菩萨等。说此金刚三昧。直与华严法华。始终同一圆顿(统摄诸法曰圆。直入佛地曰顿)。广而推之。顿见。顿悟。顿超。顿入。至于理圆。行圆。智圆。位圆。因圆。果圆。事事法法皆圆。所谓圆圆矣。若依此修行。真是圆教中菩萨。大藏圣教法宝标目云。金刚三昧经。乃诸菩萨。问佛无生实际。一味真实法。佛说此经后。付嘱云。是经能入如来智海。持是经者。则于一切经中。无所希求。摄诸经要。无量义宗。种种心地法门云云。我辈今幸得遇。正宜自庆。潜心研究。必期顿超直入。请勿以前后时分为疑。可也。
七翻译时代者。既明说法时分。须详何代所译。夫译有交易之义。谓翻梵天之语。转成汉地之言也。初佛经从天竺五印度而来。印度。正居南洲之中。劫初光音天人降于此。故语言文字。皆同梵天。既传流此土。必翻译始明。按礼记中。王制。通四方之语。各有其官。东曰寄。南曰象。西曰狄鞮。北曰译。注者云。寄者。谓寄托其意于事物以通之。象者。以意仿像其形似而通之。狄与逖同。远之也。鞮即履也。言远履其事。而知其言意之所在以通之。译者。以彼此两土之语。相腾释而通之。周。总谓之象胥。胥者佐也。今俗称通事。当时像法。初至汉国。值北译之官。兼善西语。即称为译(六朝翻译诸师。皆非浅识之士。翻译场中。有译语者。有译义者。有润文者。有证梵语者。有证义者。有唐梵相校者)。此经。书失译师名。附北凉录。按梁慧皎。撰道安传。有云。自汉魏迄晋。经来实多。而传译之师。不言其名。后学追究。莫知年代。安乃总集名目。表其时人。诠品新旧。撰为经录。众经有据。实由其功。又隋朝费长房(昔汉亦有费长房。乃地仙也)。先为沙门。周武沙汰反俗。隋兴。文帝诏为翻经学士。开皇十七年。进历代三宝录十五卷。于中载金刚三昧经。是梁僧祐。新集道安凉土异经。而目录中。为失译源。今还附入凉世。又如三慧经等。皆标僧祐录安公凉土异经。今附北凉录云。考安师入灭于晋孝武帝太元十年乙酉。明年丙戌。吕光称后凉。又越十五年辛丑。沮渠蒙逊。始称北凉。今据附入凉世。应作凉州张氏称国时。必非北凉也。又三宝记。载苻秦道安。亦尝译经二十四部。况称僧祐新集道安凉土异经。必为道安法师之所译矣。
八疏注感通者。此经传译既明。复显感通之迹。考宋赞宁高僧传。载元晓法师。新罗国人。初与义湘法师。发志航海求法。至唐州。抵暮遭雨。宿于土龛间。达旦视之。乃古塳骸骨旁也。已而致疑。恍然悟三界惟心之旨。即还国中。着华严疏。大弘圆顿教义。一日新罗国王。因夫人脑婴痈肿。医者莫瘳。祷之灵祠。觋者曰。应往大国求药。王即遣使渡海。舟行将半。倏见一人。从巨浪中出。邀入龙宫。须臾。见龙王语之曰。汝国夫人。是青帝第三女。我宫中。先有金刚三昧经。乃二觉圆通示菩萨行也。今托夫人之病。为增上缘。可持此经。至彼国流布。即出经以授使者。复云。此经出海。恐有魔事。用蜡纸缠束。割裂腨肠以纳其中。仍取药傅之如故。龙王又言。汝去上白国王。当请元晓法师。造疏讲演。夫人之疾自愈。使还。具陈其事。王大喜。即供奉法师造疏。晓乃悟是经。以本始二觉为宗。白王。具角乘。将几案在两角间。置其笔砚。始终于牛车造疏。成五卷。夫人之疾果愈。王克日。请晓于黄龙寺演义。又因簿徒。盗其疏去。复重录成三卷。名为略疏。后广略二本。俱行本土。略本传入国中。后有翻经三藏。改为论云。宋觉范禅师林间录中。亦载前事。明万历末。显圣澄禅师有注。迨后又得慧开朗法师。因注讲演。余尝阅华严悬谈。宗镜录。智证传等。皆引用金刚三昧经语。圆觉略疏。又引海东疏释。略见一斑。第不获全书为憾。又翻译名义集中。载僧遁(法眼嗣)有注。亦未获见。
九解释经题者。前八门。明一经大旨。后二门。初解经题。后疏正文。圭峰圆觉疏中。合为一门。此从华严悬谈。仍分为二。金刚喻也。取坚利之义。坚是体。利是用。又坚则无物能坏。利则能坏一切。此法亦然。其坚。能破诸障。其利。能断疑悔。又云。金刚宝。乃帝释之杵。与阿修罗战。则执之。三昧。法也。此云正见正定。无见之见为正见。无定之定为正定。或作正受。于三昧中。不受诸受。是为正受。圆觉略疏。引东海论释云。三昧。此云正思。审正思察。故名正思。又云。无正不正。忘思非思。但为别于分别邪念。又不同于虚空无思。所以强号为正思耳。余意不然。夫金刚三昧。是诸佛心体。如首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言。我昔供养观音如来。彼佛授我如幻金刚三昧。得悟耳根圆通。又云。是诸大众。一切普获金刚三昧。又涅槃经云。金刚三昧。即佛性正因。即般若波罗蜜。首楞严三昧。师子吼三昧。名异体同。随所作而得名也。又大般若经云。如金刚宝置之日中。色则不定。金刚三昧。亦复如是。若在大众。色亦不定。诸经皆言之。涅槃引说特广。又是经有三名。一日摄大乘。一日金刚三昧。一曰无量义宗。今此称金刚三昧者。取法喻并彰之义。然此三昧。非权教中住行向地菩萨所知。唯实教中一乘菩萨。登后五地及等妙二觉。乃能证入。故佛言惟佛菩萨。乃能知之。经中。唱明后五地。及等妙二觉法。又无相法品中。具摄后六品法。而最后总持品。即融会前六品法。以成妙觉果满。然总不出此金刚三昧之全体大用。故称为诸佛智地也。经者。众生修证之径路。又训典法于常。无有变易。如织之有经纬。纬变而经常。今佛示真常之法。垂教后世。故曰经。又称契经者。谓契理合机之经也。又经首
十疏义通宗者。夫教为义学。宗为玄学。教乃言说可通。宗非文字所及。此经正显教义。兼明玄学。如达磨初祖。辨大乘四行。理入行入之法。曹溪六祖。禅性无生。离生禅想(经作相字)。禅性无住。离住禅寂(经作动字)。百丈祖师。回神住空窟。解脱魔所缚。皆经中之语。然其法义。实乃可通于宗者。余故作是记。经文上下两卷。凡八品。而品品圆融互摄。依法修行。虽有八位。皆于无渐次中作渐次耳。今释此经。厘为九分。初序品。为生信分。发起一乘妙法。乃佛果始因位。二无相法品。为般若分。说现前地法。证般若现前位。三无生行品。为法忍分。说远行地法。证无生法忍位。四本觉利品。为转识分。说不动地法。证转识成智位。五入实际品。为辨才分。说善慧地法。证智辨无碍位。六真性空品。为满地分。说法云地法。证受佛智职位。七如来藏品。为实智分。说等觉法。证具足实智位。八总持品。为满觉分。说妙觉法。证佛果究竟位。品末流通。是为弘化分。兹将略述管见。故先列科分。后明正文。虽然。幸毋以教义责之。盖此经。诚为末世修行之要诀。入佛智地之规度。凡在宗门悟心之士。尤宜体究焉。仁山𧧌震述。
音释
𧧌
(同寂)。
殿
(去声。军后曰殿)。
钥
(音药锁钥)。
枢
(音樗。户枢又枢机也)。
苾
(音初。苾刍西域香草。以僧况之。遂为名。今称比丘义同)。
鹙
(音秋。水鸟似鹤)。
析
(音昔。分也。如斤破木之义)。
鬘
(音蛮以华作冠曰华鬘。今音瞒)。
瞩
(音祝。视也)。
扄
(涓荧切。回平声。秘藏也)。
矧
(申上声。况也)。
仅
(音觐才也。祇有也)。
研
(音延。研磨也)。
诘
(音乞。问也)。
复
(音福。重也)。
核
(音核。考之使实也)。
鞞
(音皮)。
誊
(音腾。移书传钞也)。
沮
(音疽。沮渠氏。复姓)。
苻
(音扶。草名。晋蒲洪之孙名坚。背有草付字。遂改姓。苻建国号秦。故称苻秦)。
航
(音杭。渡也)。
痈
(音雍)。
肿
(音冢)。
瘳
(音抽。病愈也)。
觋
(音檄。能斋肃以事神者。在男曰觋。在女曰巫)。
倏
(音叔。倏忽俗作倏)。
腨
(音善腨肠即足肚)。
傅
(与敷同)。
克
(音客。约定日期也)。
簿
(蒲上声。以简策记。言曰簿徒)。
第
(但也)。
憾
(含去声。恨也)。
训
(释义曰训)。
纬
(音位。纵曰经。横曰纬。又定者为经。动者为纬)。
悬谈(终)
No. 652
金刚三昧经通宗记卷第一
天台山华顶嗣祖沙门 𧧌震 述
序品第一
此为生信分。盖举佛所说此最上一乘妙法。令人生实信故。又应信此是圆顿中。最圆顿之法。务令后世大根器人。直入佛智地故。首称序品者。总提一经之纲领也。然经中旧分序正流通为三。殊不知序内即是正宗。如金刚般若。只在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城乞食。饭食讫。收衣钵。洗足敷座而坐。正是觌体显示般若处。如须菩提赞言希有。早属流通。盖以语言文字。流通此般若也。又法华会上入无量义处三昧。放眉间白毫相光。世尊说法竟。即与华严会上。入定放光一般。又世尊入师子频申三昧。文殊作象王回顾势。亦祇是欠呿盼视而已。此等皆是正说法。若有言说。尽是方便。尽属流通。以故法华会上。从三昧起。无问自说。又云。止不须复说。皆是方便接引之词。所以结集。直称为方便品。虽然。又不可废方便而绝权机。是以俯顺众生。为欲显诸佛所证心体。示一乘圆顿秘旨。而说此从前未说之法耳。品者。犹∴字三点。非并。非纵。非别。盖结集此法。义有先后。明其不可移之意也。
如是。
初举法生信。从无言诠处立言诠也。夫佛之说法。但为显如。唯如为是。故曰如是。又华严合论云。如者。诸法如故。即是佛。故言如是。虽然。若人向言前荐得。即此二字。早已重添注脚。何必更说百千万言。而后为得哉。
我闻。
谓我从佛闻。然能闻是我。所闻是法。佛示以无说而说。我以无闻而闻。无闻之闻。是为真闻。无说而说。是为真说。如是而说。如是而闻。我法不立。能所俱泯。所言我者。乃是我无我不二之法身真我也。如是会得。方知四十九年。终未尝说一字。若云三乘十二分教是有。不知总是如来糟粕。
一时。
若悟此一时二字。便能坐断三际。更无第二时。别生第二念。起诸法见。直下许伊见性成佛。岂不闻宗门有云。欲识佛性义。当观时节因缘。且道观甚么时节。只如坐时。立时。经行时。饭食时。一切作为时。无有不是者个时节因缘。既然如是。即今如何识得佛性义。古德又云。佛法遍在一切处。行住坐卧处。语言抵对处。迎送宾客处。穿衣吃饭处。虽然。才举心动念。便不是了也。若不举心动念。当体即是。脱或不然。且向第二义门说。此正是法华殿后机。涅槃锋前阵。以始觉契本觉。明始本不二之时也。
佛。
宗门中直指。说即心即佛。如将黄叶为金。权止小儿啼。若啼止时。又应说非心非佛。盖以众生识情计度。说佛便着佛。说心便着心。遂致障塞悟门。所以祖师云。佛之一字。吾不喜闻。又诃说心性为恶口。以故说心说佛。总是药病对治句。必须向言语道断处。顿悟佛性。直下与释迦老子见处不别。方得真见佛。而后可转是经。
在王舍大城。耆阇崛山中。
王舍城。乃摩竭陀国之属境。昔有千国王。遭飞行罗刹之难。后既得脱。同愿修道。共立舍于此。故曰王舍。一云。彼土人民。七次作舍。七度被焚。佥曰。我等福薄。王有大福。其舍不烧。今当请王舍居之。于是各书王舍字于其门。得免。故遂称王舍大城。耆阇崛。此云灵鹫。以山形似鹫。故名。又山有五峰。而鹫峰居中。即佛说法华经处也。若据宗乘中。尘尘是佛。刹刹是佛。心心是佛。念念是佛。奚止灵鹫山中黄面老瞿昙也。
与大比丘众。一万人俱。皆得阿罗汉道。其名曰。舍利弗。大目揵连。须菩提。如是众等阿罗汉。
比丘。含怖魔破恶乞士三义。一能令一切众生出三界外。天魔怖其境空。二破众生三恶业。转烦恼为菩提。三乞食以资身。乞法以济世。阿罗汉。亦含此三义。一杀贪嗔痴贼。断见思二惑。从破恶以得名。二不见有一法生。不见有一法灭。故不受后有。从怖魔以得称。三堪为福田。受人天供。因乞士以成德。此为四果圣人。证五分法身。登无学位。无法可学故。舍利弗。此云鹙子。智慧第一。目揵连。此云采菽氏。神通第一。须菩提。此云空生。解空第一。此经正显实际之体。故绝无表德之词。但以智慧明般若。以神通明解脱。以解空明法身。故惟举三名而已。又阿罗汉有三种。一得决定寂灭声闻罗汉。如佛在世时。闻法漏尽。即趣涅槃。此同于声闻。只求自度而已。二修行菩萨行罗汉。如楞严圆通会上。虽证四果。为化他故。入菩萨乘。名为回心大阿罗汉。亦即涅槃所称第四依人。名阿罗汉。此住于十地。为后学所依止故。三应化佛所化罗汉。如过去佛。退位利生。以本愿善根方便力故。现诸佛土。生大众中。内秘外现。庄严诸佛大会众故。又如佛之大弟子。及继祖嗣化。传佛慧命之圣师皆是也。
复有菩萨摩诃萨。二千人俱。其名曰。解脱菩萨。心王菩萨。无住菩萨。如是等菩萨。
菩萨。为半梵语。具云菩提萨埵。此云觉有情。乃上求佛果。下化有情之义。摩诃萨。此云大有情。仅举其三。亦用表三德。解脱表悲。心王表智。无住表行也。夫菩萨乘。略说有五。一修空无我菩萨。二渐见佛性菩萨。三顿见佛性菩萨。四以如来自性清净智。由住行向地及等觉五位。加行起差别智。满普贤行。成大慈悲。留惑润生。住世菩萨。五一乘菩萨。前四俱属三乘。为权教。后一乘菩萨。为实教。权教以诸行为本。实教以明自性根本智为先。证差别智为资。权教中。十地位终。方始见性。虽见佛性。未彰智业。犹假名菩萨。又十地中。次第证十真如。复有十真如障。故论云真如既成障。明知权教施设假真如。非本真也。十地中菩萨。得三种意生身。初二三地。得三摩䟦提乐(一云三昧乐正受)意生身。明住三昧乐。从定发正慧故。四五六地。得觉法自性意生身。明通达自性法故。七八九十地。得种类俱生无作无行意生身。明示现种类无功任运。犹如意生。自得乐相故。此皆属权教。祇得意生身。未得智生身。又经云。十地差别。如空中鸟迹。如是地位。权施增减。皆为顺世引接之说。若一乘实教。始发信心时。于十住初心。便悟根本无明住地烦恼。即是诸佛不动智。盖以自本觉。自觉本心。身心性相。与佛无二故。如论云。权教小见。乐欲希奇。菩萨称根。粗施接引。令生乐学。方授实门。然不可执化为真。恒迷智眼。识权就实。迁入法界之门。有作之法难成。随缘无作易办。作者劳而无功。不作随缘自就。无功之功。功不虚弃。有功之功。功皆无常。多劫积修。终归败坏。不如一念缘起无生。超彼三乘权学。此如来实教法门之明训也。台教分藏通别圆四教。以圆教为最。今此会中菩萨。不滞三权。惟登一实者也。
复有长者八万人俱。其名曰。梵行长者。大梵长者。树提长者。如是等长者。
梵此云离欲。以离欲而修清净行故。大梵。例此可知。树提。此云火。其母食毒果已死。火焚其尸。腹裂而生。其父请佛命名。佛云。是儿有大福德故。生于猛火中。可即名之。事载涅槃经中。然梵行表解脱。大梵表法身。火表般若。长者表真俗不二。如维摩诘虽为白衣。奉持沙门清净律行。虽处居家。不着三界。虽明世典。常乐佛法。是地位菩萨。示现长者身。助扬法化耳。
复有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六十万亿。
此上总为通序常仪也。天。梵语提婆。龙。梵语那伽。夜叉。含勇健暴恶轻捷三义。是天之唱报神。乾闼婆。此云香阴。其身出香。以香资阴。是天帝乐神。阿修罗。此云具缚。尝与天战败受缚故。迦楼罗。即金翅鸟神。紧那罗。此云疑神。似人。头有角。是天帝法乐神。摩睺罗伽。即大蟒神。人首蛇身。人非人等。总结前八部之众。八部之中。唯天最胜。余者乘急戒缓。即堕其类。已上旧称通序。又名六种成就。一信成就。二闻成就。三时成就。四主成就。五处成就。六众成就。有此六种。佛乃说法。又以一时在会之众。证阿难所闻之法。令后世生信。故称证信序。临入灭时。阿难请问。一切经首。当安何语。佛言。当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与若干众等。说某经教。及入灭后。摩诃迦叶告众云。如来弟子。得神通者。宜赴结集。于是俱至耆阇崛山。毕钵罗窟中(毕钵罗。乃树名。佛于此树下。成菩提道。故得是名。然因山窟中有树。遂名其窟)。结集如来大法眼藏。时阿难独习漏未尽。初不能入。因是激发。于后夜欲过。疲极偃息。却卧就枕。头未至枕。廓然得悟。如电光出。暗者见道(出大智度论)。当下即证阿罗汉果。迦叶复告众云。此阿难比丘。有大智慧。所闻佛法。如水传器。无有遗余。可请彼结集。大众默然。迦叶告阿难言。汝今宜宣法眼。阿难承命。礼众僧足。升于法座。忽现相好如佛。时大众悉皆生三种疑。一疑佛重生。二疑他方佛来。三疑阿难成佛。而阿难唱如是我闻。众疑顿释。乃至众等欢喜。作礼奉行。迦叶。又问诸大众云。阿难所言。不错谬乎。佥曰。诚不异如来所说。昔佛又言。诸佛经首。并同立此。所谓佛佛道同也。然序中。有师资主伴。内外护之义。又明世出世间。无有不信受者。又须知三界内外。若干种性。总只在一心变现。此心同于佛心。即成佛。此心同菩萨心。即成菩萨。至于八部天龙优劣。莫不皆由一心变现而成。故此经以本始二觉为宗。本觉。谓众生觉性。本自具足。始觉。谓诸佛始成正觉。能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也。又自觉者。觉知自心。本无生灭。觉他者。觉一切法。无不是如。觉一切众生。皆同是佛。觉满者。觉自他无异。理事圆融。心境交彻。一一遍满法界。又云。诸佛成正觉。穷尽万法性源。故能透过法界。法界即法性。即一真如心。若权教十地菩萨。犹坐在法界量里。以未能穷尽故。然今以始觉契本觉。而知本始之不二。故说此一乘实教圆顿之法。直令博地大心凡夫。顿见佛性。实乃羽翼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宗者也。
尔时世尊四众围绕。为诸大众。说大乘经。名一味真实。无相无生。决定实际。本觉利行。
此别序经中大旨。先述金刚三昧智用之利也。称佛为世尊者。道为三界之独尊。德具十种之嘉号。非此二字。不足以尽至极之称。然佛常观机逗教。今当先说大乘。而发起一乘之法。如法华前。先为说无量义也。藏中大乘经。凡四十余部。皆为教菩萨法。此经独为佛之心印。以佛心印一切众生之心。使一切众生。皆得契证于佛心。且义备而无缺。语简而不繁。可谓至极矣。梵语摩诃衍。此云大乘。大者。当体立名。乘者。运载之义。如起信论。依于一心。显示摩诃衍义。故云。是心真如相。即示摩诃衍体故。是心生灭因缘相。能示摩诃衍自体相用故。盖其体。即如来藏性。相即八识之相。用即八识生灭因缘。其立摩诃衍义。谓如一微尘。破为百分。九十九分是无。一分是有。摩诃衍不能胜出。以尚有此一分在故。直须百分俱无。摩诃衍始能胜出。以能灭尽一切众生。心意识中微细之相。方为大乘耳。今云一味。即指一心之法。佛说一切法。祇为欲令众生。明此一心。故自小乘入大乘。分始分终。论权论实。说顿说圆。如涅槃经中。尝取醍醐为一味。谓𤛗乳于牛。从乳出酪。酪出生酥。生酥出熟酥。而后成醍醐。以醍醐喻涅槃佛性义。谓其从三乘十二分教而出。是教乘之极谈。但涅槃祇为二乘钝根。及末后根熟者说。犹未能畅佛本怀。今此是大菩萨。特为后世上根利智者请。其所说又不同。经中屡称一味。又云无有诸杂味。是真一味醍醐之心法也。然心法无形。言说莫及。故曰我宗无语句。实无一法与人。若谓有法可说。并属虚谬。非为一味真实。所以佛嘱大迦叶偈云。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由此宗门尊宿。不立文字。直提向上。有入门便棒。进门便喝。惟以机用接人。此从释迦老子最初睹明星。末后拈华示众。迦叶破颜微笑处得来。是一大藏教中真骨髓。四十九年。三百余会说不着。唯有此经。略较些子。经云。真实者。真如实相也。诸佛皆以权实二智立教。此经一例显实。盖真如之心。本自无相。无相之相。是为实相。所以金刚般若经云。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当知是为第一希有功德。夫信心清净者。谓信得此心清净。即生实相之功德矣。又须知实相之相。为众相所依。而众相以无相为本也。须知无相。本即法身。无相之心。即是无生。又一切法空即无相。一切心空即无生。无生即解脱义。决定者。不移易也。于一切法。俱不可得。此心不可移易。是为实际。即般若义。法身般若解脱。为涅槃三德秘藏。又此三德。由翻三杂染故。翻结业为解脱。而缚脱不二。翻烦恼为菩提。而烦恼菩提不二。翻幻化为法身。而心体离念。本即法身。若得此法身解脱般若。即同诸佛始觉。夫本觉是众生之正因。有因必有果。犹从本必获利。如人种禾成熟。以刀刈取。是必得之物。故利字。取以刀刈禾之义。然众生既有本觉之因。是必获始觉之果。而法身解脱般若。皆由本觉所出之利而行。故此为金刚三昧之用。而明一切智智之境界也。
若闻是经。乃至受持一四句偈。是人则为入佛智地。能以方便教化众生。为一切众生。作大知识。
此明悉檀之益。悉。遍也。檀。梵语具云檀那。此云施。华梵兼举。故曰悉檀。有四种。一世界悉檀。令众生得欢喜益。如阴界入等一切名相隔别。名为世界。佛随众生乐闻。分别而说。令得正见。二为人悉檀。令众生得生善益。如佛说法。必先观众生心行。然后为说。令其信乐生善。三对治悉檀。令众生得灭恶益。如佛所说法。皆应病与药。令其破恶。四第一义悉檀。令众生得道。如佛知众生根熟。为其说法。即得开悟。佛以此四。法遍施一切众生。故名四悉檀也。大论云。四悉檀。具摄八万四千法藏。十二部经。故台教以之释法华也。今此经。如无相。无生。觉利。实际。性空。如来藏等。各各名相隔别。即世界义。闻持悟入。以之转化。即为人义。以一乘破三乘之法。一味除诸味之异。即对治义。若闻一心之法。廓然顿悟。即第一义。然第一义中。闻者无法可闻。受者无法可受。持者无法可持。所云一四句偈。亦是为人方便。究竟无一字可得。此是四悉之正意。若失此意。即著于法。不名大乘。若得此意。但为众生故。随时说法。自他俱无所著。方是入佛智地。然亦实无佛智地之可入。是为真入。如是。始能以方便教化众生也。夫义之所在曰方。俯顺机宜曰便。以正道诲人曰教。躬行于上。风动于下曰化。众生者。以三缘五阴四大。众法相生得名。又曰。众共生世。故名众生。又佛之方便。大约不出三种。正方便。说三乘法。巧方便。说大乘法。异方便。显第一义。若无方便。绝无开口处。即拈华微笑。与从上宗祖。拈椎竖拂。行棒用喝。亦属异方便。又此方便。佛从观树经行。悟过去诸佛说法仪式。将自己睹星所悟之道。始而从实开权。终则废权显实。中间演出三乘十二分教。如树本是一。因分枝发干以成其大。而终归乎一。故三乘十二分教。皆为枝末。皆是方便。又须知时识宜。知真识妄。知病识药。方可用此方便为人。如经云。善知教化之法。善知修道之人。善知教化之过。善知修道之过。知此四法。名善知识。又经云善解空无相无作。了达诸法。究竟平等。性相如如。住于实际。于毕竟空中。炽然建立。是名真善知识。故称善知识。为天人师。大不容易。所以黄檗和尚云。诸方尽是噇酒糟汉。还知大唐国里无禅师么。时有僧问。诸方匡徒领众又如何。檗曰。不道无禅。祇是无师。
佛说此经已。结跏趺坐。即入金刚三昧。身心不动。
此示三昧之体。乃是世尊正说法处。一经之大宗大旨。从此而立。然此金刚三昧。实为一切三昧之母。前以用发明。此依体建立。其体即法性身。所谓实相无相是也。其用即一切智智。所谓宗通说通是也。又从体立喻。如大圆镜。从体发用。则随事应现。又立此金刚二字为名。非取喻也。以其法性之身。体本坚密。故曰金刚。又以情亡智现。凡圣俱尽。心无动乱。无得无证。无生无灭。即是金刚正见。若心称此理。是则名为金刚正定。此三昧中境界。非可以言语形容。直须心与理合。智与境泯。方始相应。故清凉疏云。理显故。见法性身。智明故。见佛智身。理智冥一。见无碍身。此三种身。真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若在言说。尽是方便开权。只此无言说处。真是显实。正与摩竭提国掩室一般。所谓全提正令时也。当时只有文殊大士。与迦叶头陀。识得黄面老子做处。所以一日见世尊才升座。大众集定。文殊便白椎云。谛观法王法。法王法如是。世尊便下座。又一日世尊升座。迦叶白椎云。世尊说法竟。世尊便下座。如是。方得剿绝文字言说。实义始显。然则事无一向。前此已显语秘密。今此结跏趺坐。是身秘密。入金刚三昧。是心秘密。身心秘密。故曰不动。今人若向此处。识得黄面老子。全身独露底面目。方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
尔时众中。有一比丘。名曰阿伽陀。从座而起。合掌胡跪。欲宣此义。而说偈言。
此请佛宣化。先叙发起之端。夫如来虽已默示法旨。一众罔知。今乃请佛再转法轮。即属方便。即是流通矣。比丘以诸法空为座。此从法空而起也。合掌表一心敬顺。胡跪表折节钦承。教中以左右表邪正。右顺为正。左逆为邪。如云。菩萨礼敬诸佛。当发愿言。我今五轮礼佛足。为断五道离五盖。愿令一切诸众生。安住五通具五眼。愿我右膝着地时。令诸众生得正觉。愿我左膝着地时。令诸众生离邪见。愿我右手着地时。如佛坐于金刚座。右手指地为震动。一时疾证大菩提。愿我左手着地时。摄诸外道入正道。愿我头顶着地时。令诸众生离憍慢。成就如来无见顶。义出普贤行愿中。诸经之偈有二。如十二分教中。祗夜伽陀是也。祇夜。此云重颂。颂前长行。为增明其义。或者为钝根重说。或因后至未闻。重为宣说。此会无此三种。故无重颂。伽陀。此云讽颂。节略其义。言简理备。以便讽诵故。又云孤起颂。义不重复。故名孤起。即此偈是也。今比丘即以命名。盖亦表此。又翻译名义云。阿伽陀。药名。此云普去。能去众病。又云。阿者入无生义。又翻无来无去。又云无底。此以多义。故不翻。其所说偈。深得如来三昧之义。所以起悲济之用。申劝问之偈。以发起一乘悉檀法益也。
大慈满足尊。智慧通无碍。广度众生故。说于一谛义。
此赞美佛德。言如来大慈。实为万德满足之至尊。其智慧。能通达一切而无所碍。今为广度三有众生。故说于一心谛实之义耳。
皆以一味道。终不以小乘。所说义味处。皆悉离不实。入诸佛智地。决定真实际。闻者皆出世。无有不解脱。
此称颂大乘。言如来今者不同余时。皆示以一味醍醐无上之道。终不以小乘法而为化度也。且今所说一实之义。一味之道。皆离于虚谬不实。直令众生入诸佛自觉圣智之地。至于决定不移。真如实际而后已。今世后世。有闻此法者。皆得出于世间。更无有一众生而不得解脱者也。
无量诸菩萨。皆悉度众生。为众广深问。知法寂灭相。入于决定处。
此劝众广问。言菩萨皆以度生为怀。自虽无疑。何不为后世众生。问于出世之道。又须极其广远甚深。非止浅少而已。必当令诸众生。知一切法性本来寂灭之相。入于决定实际。而后可也。
如来智方便。当为入实说。随顺皆一乘。无有诸杂味。犹如一雨润。众草皆悉荣。随其性各异。
此请佛垂训。言如来具足大智。一切皆随宜俯顺善为方便。若有所问。必当为后世众生。分别其入于实际之说。令一切法。无不随顺。皆归于一乘醍醐之味。则无有诸杂味。间错于其间矣。然从前法立三乘。性分五种。总为权教。今言一味一乘。正显其实。又今此一雨所润。盖言无大无小。皆获一乘之法雨也。
一味之法润。普充于一切。如彼一雨润。皆长菩提芽。入金刚三昧。证法真实定。决定断疑悔。一法之印成。
此明得法转利。言菩萨若得此一味法雨之润。则普充于一切众生。亦如一雨之润众草。则必同得敷荣擢曜。今法雨之润众生。则皆能长菩提智慧之芽。又且能令其同入于金刚三昧。而证法身真如实际之定矣。夫如是。则后世众生。决定永断二乘之疑之悔。自得一法之印成。此义即同森罗及万象。一法之所印。教中谓之海印三昧。万象。喻诸法相。海。喻一真如心也。然比丘劝众广问。欲以正法转化众生。正是第一义悉檀。昔佛之说法。皆具四悉檀。如大智度论龙树菩萨所说。而宗门虽教外别传。亦用此应机说法。且夫分四悉檀者。缘众生根器不等。闻佛一音演说。各各随类得解。故分为四。然前三。谓之三益。是世谛。是心所行处。后第一义。谓之一道。是真谛。直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若上根利智。浅闻深悟。直明第一义。则不必用前三悉檀矣。中下之机。不能领会。师家婆心真切。只得与其入泥入水。故不免前三悉檀也。今宗门中。欲令人悟道。先以人世虚假勉之。后以生死二字激之。此即是世界悉檀。根性有利钝。察其机宜。或示以棒喝。或示以言句。是为人悉檀。既而痛下钳锤。敲骨取髓。辨魔拣异。夺食驱耕。是对治悉檀。觌面一机。箭锋相拄。豁然㘞地而悟。是第一义悉檀。然前三悉檀。乃为钝根之所设耳。又须知世界中有为人。为人中有对治。对治中有第一义。而第一义中。无前三悉檀也。若推而广之。凡有言句棒喝。皆具四悉檀。如若有若无。若即有即无。若非有非无。是世界。辨论此四句。是为人。以有破断见。以无破常见。是对治。离四句百非。直下悟去。是第一义。又如举竹篦字话。唤着则触。不唤则背。是世界。令人向无触背处道一句。是为人。一切总不得。扫尽种种意解。是对治。若悟才开口便打。是第一义。又如一切言句棒喝。是世界。以此应机说法。是为人。断人一切文字解会。是对治。令人向机下契悟。是第一义。至于五家纲宗旨趣。各各不相混乱。是世界。互相阐扬。是为人。破人颟顸佛性儱侗真如。是对治。一句中具玄要。分宾主。辨权实。明照用。双放双收。同生同死。一切即一。一即一切。直下法法透过。事事无碍。是第一义。此又岂非宗门中。以四悉檀应机说法者乎。倘师家锻炼。或有不能开发初机者。则不能用世界悉檀也。或有不能提㢡中下根器者。则不能用为人悉檀也。或有不能解黏去缚出楔抽钉者。则不能用对治悉檀也。或有不能显大机。发大用。开凿人天正眼者。则不能用第一义悉檀也。如入门便棒。进门便𪡓。直用第一义悉檀。故中论云。为向道人说四句。如快马见鞭影。即入正路。亦此意也。又前三悉檀。乃善诱曲导之教。如说有说空。说渐说顿。说始说终。说权说实。后第一义。直显一心之法。故除拈华直指外。唯此经契同耳。
音释
般
(北末切。半入声)。
若
(尔者切。音惹。般若兰若皆从此)。
欠
(谦去声。呵欠。开口呵气也。又欠伸。意阑则欠。体疲则伸)。
呿
(音恰。张口貌)。
盼
(攀去声。目顾也。俗作盻)。
∴
(即伊字)。
注
(音着。记物曰注。与注同)。
粕
(音朴。糟滓也)。
崛
(音倔)。
鹫
(音袖。鸟名)。
刹
(音察。幡柱也。有能得一法。即建幡告远。故称刹)。
瞿
(音渠。瞿昙佛姓)。
揵
(音干)。
埵
(音朵)。
例
(音丽。比也。类也)。
闼
(音獭)。
蟒
(音莽)。
叶
(音摄)。
佥
(音迁。咸也)。
博
(邦入声。博地大也。博学广也)。
逗
(音豆。以言投机也)。
衍
(音演)。
𤛓
(音遘。取牛乳也)。
酥
(音苏。牛乳为之)。
酪
(音洛。乳浆)。
醍
(音提)。
醐
(音乎。醍醐酪之精液)。
刈
(音艺。割也)。
俯
(音府。下也。曲也)。
噇
(音床。不择而食也)。
匡
(自正正人曰匡)。
剿
(焦上声。剿除也。今误作剿)。
谛
(音帝。精义入神曰谛。如真谛圣谛谛观谛听谛当之类)。
擢
(音浊。拔也)。
㘞
(和去声。猛然自省之声。又与哇同。即人初生落地之声)。
阐
(彻上声。发明也)。
颟
(音瞒)。
顸
(音憨。颟顸蒙昧不明。之状)。
儱
(音垄)。
侗
(音通。儱侗不能辨析也)。
黏
(音严。俗作粘)。
楔
(音屑。楔子破木之锥)。
金刚三昧经通宗记卷第一
卍续藏第 35 册 No. 0652 金刚三昧经通宗记
金刚三昧经通宗记卷第二
天台山华顶嗣祖沙门 𧧌震 述
无相法品第二之上
此为般若分。夫般若为诸佛之母。诸法中王。一切诸佛。从兹出生。一切万法。从兹建立。虽则能生能立。而般若之法。本自无相。故谓之无相法也。然无相之法。即真如自心之法。能含摄一切。以故此无相法品中。先为发起无生。觉利。实际。性空。如来藏。总持。六品之法。品末。别明六波罗蜜。又总摄前六地法。而独显般若现前。以发明第六地行相。又初地至五地。未能久住无相法中。六地专修无相法。七地始证无相。获无生法忍。便入第八地。得无功用道。方得满地。方得觉满。以故无相法品。总摄前六地。又发起后四地。及等妙二觉。故直至妙觉位。亦不出此无相法也。又无相即法身义。今以般若收归解脱。则圆成涅槃三德秘藏也。
尔时世尊从三昧起。而说是言。诸佛智地。入实法相。决定性故。方便神通。皆无相利。一觉了义。难解难入。非诸二乘之所知见。惟佛菩萨。乃能知之。可度众生。皆说一味。
此出定自述。乃如来方便开化之端。夫三昧是宗。言说是教。宗无教不显。教无宗不立。故今别开第二义门。以言显无言。即从序品中。入佛智地说起。所谓佛智地者。唯明性相而已。盖相为万法唯识之宗。性为万法唯心之旨。唯识。摧外道小乘迷谬之执。唯心。显如来藏。真如自性之体。然必须性相互融。心识俱泯。方得为究竟觉也。又他经不明性相。于义亦通。此经不明性相。其义不显。然性相二宗。皆依大乘经义造论。盖自佛灭度后。天亲菩萨。依解深密经。造唯识论。亲胜火辨。同时造释论。至佛灭度千有余年。有护法陈那等。约前颂论。造成唯识论。此名法相宗。马鸣菩萨。应如来悬记。于佛灭度六百年后而生。依楞伽经。制大乘起信论。广说阿赖(一作梨)耶中。三细识。六粗相。一心真如。生灭二门。此即名法性宗。后龙树菩萨。制摩诃衍论。引一百本大乘经。证八识心王。性相微细等义。此性相二宗之始也。然二宗立论。既各本一经为主。自不能契同。若约成唯识论。以现识与分别事识。和合为宗。若约起信论。以真识。现识。分别事识。和合为宗。真识。即如来藏寂灭一心。现识。即第八阿梨耶识。能随五尘对至即现故。分别事识。即是第六意识。能随事攀缘。分别六尘故。然不言第七末那识者。谓有八六两识。必有末那。以末那缘于第八。又依第八而转。六又以七为根。故末那之细分。通于现识。而粗分。通意识也。古德以日中设水器为喻。水器。犹第八识。日犹六识。然日以器中之水为缘。乃有壁间浮动之影。影犹末那也。又约相宗立义。言心及心所法。四分合成。有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如证自证分。为不迷之真如。自证分。真如一分迷中佛性。即本觉心体。以众生虽迷。有真如自体可证。故云自证。真如体上。有二种用。一能缘用。谓之见分。二所缘用。谓之相分。摄用归体。唯一自证分。所以山河大地。是心相分。心外无法。故曰唯识。此实为名相之宗也。但后学惟宗名相。祇益多闻。不名学道。必须悟自本性。方得解脱。以故。必当先明性宗之义。如云真如心体。本不属迷悟。迥超生灭。不变不坏。而真如相用。全在生灭识中显现。所谓真如不守自性。故随缘变现。真如不坏自性。故不变随缘。由此立心真如门。心生灭门。若众生修证。必从生灭门悟。而证真如门。故以生灭与不生灭和合。非一非异。为阿梨耶识。以起根身器界。如地水火风而依于空。为器界五法。见闻知觉而依于识。为根身五法。于此十法。显示一心迷悟之源。若了悟一心。即得根本实智。故曰万法唯心为正宗。然唯心一宗。实乃统摄始终圆顿四教。而为众生成佛之要门也。今此佛说金刚三昧。发明诸佛智地。故先唱言。入实法相。决定性故。夫入实者。入于实际也。若悟心法无际。则入于实际。今入实法相。则入于实际之法。得实际之相。皆决定知一切法。缘生无性。此直示真如寂灭之体。真如之体。即无相法。即是根本智。所有方便神通。皆从无相法中所出之利。然此乃是一念相应。顿然觉悟了义之法。故难解难入。非诸二乘之所知见。知见有四种。如地前异生。不见不知。初地至九地。知而不见。十地见而不知。惟佛与大菩萨。亦知亦见。故云惟佛菩萨乃能知之。虽然。若见可度众生。皆当为说此一味法也。晓法师论释云。皆说一味者。令入一觉味故。即是大乘。欲明一切众生本来一觉。但由无明。随梦流转。皆从如来一味之说。无不终归一心之源。如此说。终自不了。何故。总输他归宗禅师接大愚。用得直截。昔大愚欲往诸方学五味禅。归宗云。我者里只有一味禅。大愚便问。如何是一味禅。问声未绝。即被归宗打出。大愚即于棒下顿悟其旨。须是恁么始得。
尔时解脱菩萨。即从座起。合掌胡跪。而白佛言。尊者。若佛灭后。正法去世。像法住世。于末劫中。五浊众生多诸恶业。轮回三界。无有出时。愿佛慈悲。为后世(有本无世字)众生。宣说一味决定真实。令彼众生。等同解脱。
此因劝而问。发起无生行品之法。盖自既解脱。欲令一切众生同得解脱也。称佛为尊者。以明出世之法。故不称世尊。佛之正法像法。初皆住世千年。后又增住正法四百年。像法千五百年。共计三千九百年。此载法苑珠林中。按佛入灭。自周穆王壬申。至今康熙辛酉阅经之岁。凡二千六百三十年耳。劫者。此云时分。亦以初中后分之。末劫。乃对劫初而言也。正法。是诸佛所觉所说一切法空。佛入灭后。则正法流布住世。及去佛遥远。必取象示法。为像法住世。圆觉经云。末世众生。不了人我众生寿命四相。虽经多劫。勤苦修道。但为有为。终不得成圣果。是故名为正法末世。又释曰。末世修证无相。还同正法。若正法中。取证于相。亦同末世也。夫众生由五阴妄想而成五浊。如色阴坚固。四大所缠。有劫浊。受阴虚明。旋生异见。有见浊。想阴融通。动摇妄情。有烦恼浊。行阴幽隐。情随业迁。有众生浊。识阴颠倒。众尘隔越。有命浊。若五阴尽。则超五浊。又命浊连相。以色心为体。以摧年减寿为相。众生浊。见慢果报。立此假名。恶名秽称为相。烦恼浊。五钝使为体。三灾为相。见浊。五利使为体。诸见转盛为相。劫浊。约四浊。立此假名。四浊增剧。聚在此时也。由五浊中。造诸恶业。生于三界。欲界。希须乐欲。色界。未出色笼。无色界。祇有受想行识四阴。而无色阴。此皆因果不忘。有生有死。如轮之回转。无有出时。又此三界。不出身心。及诸尘境。为迷真性故。即有浊辱。生其妄气者。澄清微为无色界。所谓心也。澄浊辱为色界。所谓身也。散滓秽为欲界。所谓尘境也。古德云。但内一不生。则无诸有欲。如是。则三界五浊。本自空寂。廓然无际。唯一真心耳。又诸佛四无量心。各有三种缘。一者生缘。缘一切众生相。二者法缘。缘五蕴差别相。三者无缘。不缘前二相故。是以佛行无缘慈。为众生说法。自不见有佛道可成。他不见有众生可度。故其所说法。无说无示。使听法者。无闻无得。此佛之大慈悲也。若于菩萨。则修慈断贪欲。修悲断嗔恚。修喜断不乐。修此三者。即住一子地。若修于舍。则断贪恚。及众生相。然今为后世众生。请说一味之法。得决定真如实际。与圆觉会中菩萨。为未来末世众生。求大乘者请。其意同也。圭峰作疏。引此一节以证顿。为此经与末世凡夫。便说究竟深法。不同渐教中。先小次权。后方说实。至若执渐迷顿者。谓凡夫不合便悟佛地之法。此不可以语顿也。
佛言。善男子。汝能问我出世之因。欲化众生。令彼众生。获得出世之果。是一大事。不可思议。以大慈故。以大悲故。我若不说。即堕悭贪。汝等一心谛听。为汝宣说。
此赞可能问也。夫顺理者为善。有刚断者。可称男子。出世之因。即众生本觉。出世之果。即诸佛始觉。又称始觉为本觉之果。然始觉即是了因。会缘方了。故以六度行。与菩提分法为缘因。缘此以为因。方能了故。了者。悟本觉正因佛性也。据我宗门下。学般若菩萨。只将一句本参话头。为缘因。又只在闻声见色处。便是了因。所以香严闻击竹。灵云见桃花。与如来睹明星悟道一般。故称为从缘荐得。永无退失也。以故宗乘中。只在日用边。繁兴大用。此真是转八万四千尘劳。为八万四千波罗蜜门。是以从上诸祖。或于棒下成等正觉。或于喝下成等正觉。或于言下成等正觉。或于拈椎举拂处。成等正觉。此真是圆顿法门。今此经。实乃通贯诸经中圆顿之理。故曰是一大事。不可思议。前菩萨求佛慈悲而说法。今佛即以慈悲。转赞菩萨之能问。正显主伴同德同心。以大慈拔后世众生世间之苦。以大悲与后世众生出世间之法乐。又且明唯佛菩萨乃能知之。然此中理极玄微。实难言说。虽然。我若爱法不说。即堕悭贪。今翻悭贪而为喜舍。故有此七品妙法。真是无中生有。愈出愈奇。游心其间。如观海上蜃楼。究竟无有一法可得。持是经者。当作是观。
善男子。若化众生。无生于化。不生无化。其化大焉。
此明无化之大。昔晓法师论释云。初句牒能化。后一句叹化大。中二句明正观相。言无生于化者。初修观时。破诸有相。于幻化相。灭其生心故。其不生无化者。复遣空于空。于无化空。亦不生心故。如金刚般若四生九类。皆令涅槃。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亦如净名。观众生如第六阴等。为一切众生。说如斯法。名为真实慈也。观此数语。终成义学见解。殊不知佛因解脱菩萨。既欲令后世众生平等同得解脱。又恐其目前众生之相未空。心中度生之念不忘。则令所化之众生。亦皆著于相念。故先明化而无化之体。乃曰。汝若化于众生。无自生于能化之心。若不生能化之心。亦无所化之众。犹如天地长育万物。而不以为功。则其化大焉。如华严经云。设一切众生于一念中。悉成正觉。与不成正觉。亦无有异。何以故。菩提无相。无非相故。即般若亦云。若谓有一众生得灭度。即非菩萨。此说方是明显。所以百丈祖师示众云。若道我能解能说。谓我是和尚。汝是弟子。者个即同于魔说。此真得于金刚三昧之义者矣。
令彼众生。皆离心我。一切心我。本来空寂。若得空心。心不幻化。无幻无化。即得无生。无生之心。在于无化。
此言转化之法。夫菩萨开化门以利生。必当先破其无明不觉之妄根。此只在心我二字。然众生之心是妄心。而我亦是妄我。约起信论中。以依真如法。故有无明。为诸染因。即是业相。此从无明不觉。一念心动而成。以有无明染法因故。即熏习真如。故有妄心。即是转相。此从一念之动。转成能见之相。以有妄心。即熏习无明。不了真如法故。不觉起念。妄现境界。即是现相。乃依于能见。故有此尘境妄现。此以无明为因。不觉而生三细。又于此三细。不知因心所现。妄取染净。依境分别。执以为常。此即法执俱生。名为智相。又依前境而起爱憎。念念不断。此即法执分别。名相续相。依于相续而妄执着。计我我所。此即我执俱生。名执取相。依于妄执。分别假名。此即我执分别。名计名字相。众生依此四相而起于惑。至于发动身口。造一切业。名起业相。依业受报。名业系苦相。此是境界为缘长六粗。略而言之。依于染心一念之动。能见能现。是为三细。妄心取境。念念不断。执我我所。分别假名。造业受报。是为六粗。此乃一切众生妄心妄我之所由生也。若唯识中。止取熏习转变而言。谓以前七为能熏。第八为所熏。第八为能变。第七为所变。前七相见现行熏第八。第八转变相见二分种子。前五能熏第八相分种。第六能熏第八相见二分种。第七能熏第八见分种。故第八复变起前七现行。此则前七为现识之因。故颂云。以展转力故。彼彼分别生也。然其能取种种尘者。悉由第八含藏前七种子。念念受熏。所以眼能见色。乃至意能取法。如外无六尘现行熏。内无无明种子熏。则眼等六识。不生心分别于六尘矣。由是观之。盖性之所以为性。相之所以为相。岂不历然而分于斯耶。但今佛之所说。性相俱泯。直显真心。然真心无相。亦无实性。无性无相。是诸佛谈心要诀。无相。则无妄我之可执。无性。则无妄心之可取。既无执无取。何有三细六粗。及熏习转变之过患乎。如是。则可令彼众生。皆离六尘缘影之心。与四大幻质之我矣。虽众生以心为我义。须知此一切虚妄心我。其体本来空寂。若得此空寂心体。则知此心不同于幻化矣。且余观过去七佛偈。皆发明幻化无相无生之义。即迦文本师。亦云幻化无因亦无生。皆即自然见如是。诸法无非自化生。幻化无生无所畏。其义亦同。今此而言心不幻化。则直指心体。其意更深。若人果能知此无幻无化之心体。则一切法。无生灭相之可得。如是即得无生。然无生之心者。只在于无能化所化之心耳。此章。先开陈无生行品。为心王菩萨。问无生法忍之张本也。
解脱菩萨而白佛言。尊者。众生之心。性本空寂。空寂之心。体无色相。云何修习。得本空心。愿佛慈悲。为我宣说。
此问修习之要。发起本觉利品。言心性体空者。即众生之本觉也。得本空心者。诸佛始觉。乃本觉之利也。
佛言。菩萨。一切心相。本来无本。本无本处。空寂无生。若心无生。即入空寂。空寂心地。即得心空。善男子。无相之心。无心无我。一切法相。亦复如是。
此示心空之义。然解脱问其体。佛答之以相。盖欲得心空。先当明其相也。如楞伽经云。诸识有三种相。谓转相业相真相也。夫不生灭者名真识。而相名真相。第八名业识。而相名业相。依无明力。不觉心动故。前七名转识。而相名转相。依于动心。能见相故。又此转相有二。若就无明所动。转成能见者。在本识中。若为境界所动。转成能见者。在事识中。此三种相。是一切法相之根本。而又通乎八识。凡一起心即是转。八识皆起。皆有生灭。又心动即是业。八识皆动。又八之真性。俱名真相。故曰通乎八识。又业相统于六粗。转相通于三细。此业转二相。有二种生住灭。而真相无生住灭也。又诸识皆依相而转。展转为因者也。盖依真相而转业相。即第八识。依业相而转转相。即第七识。依转相而转现相。即前五识。复转现相而成六粗之相。即分别事识。此起信论中义。若明此法相之根本。一切过患不生。当体空寂。所以云。一切心相。本来无有本之可得。此本亦无本之处所。如是。则其心空寂。而无有生矣。若心既无有生。即入于空寂。既入于空寂心地中。即自得其心空之妙。然此心空。即是无相之心体。而实无心之可取。亦无我之可执也。故禅宗有言。心不空则不悟。又曰。但得心空境自空。智者除心不除境。又云。若入我门来。祇要将平生是非得失。善恶取舍。及见觉闻知。与有无生灭等见。尽底放下。直放到无可放处。自然直下顿证诸佛心体。正所谓选佛场中心空及第。此先开陈本觉利品。无住菩萨我从无本来。今至无本所。而为张本也。
解脱菩萨而白佛言。尊者。一切众生。若有我者。若有心者。以何法觉。令彼众生。出离斯缚。
此问离缚之法。发起入实际义。然前问修习。从诸佛真如门立。此问离缚。从众生生灭门起。所言我者。如起信中。由第七内执第八为我。又因真如随缘而成第八。因第八一转。而成能见为第七。因第七而生前五识。因前五复引生第六也。若成唯识论。以第七执第八见分。为实我实法。第六执第八见相二分。为实我实法。故曰六七二识。深生计着。又以我执必依法执起。故曰六七二识。二执俱生。以先执法而为实有。故有我执。而施设我法。如四大非我以为我。缘虑生灭以为心。此二是我执。四大如幻。本无而见为有。缘虑生灭之相。如影而执为实。此二是法执。乃众生之四倒见。因而有三界生死之缚。只为以真我之本有。迷而谓无。妄我之本空。执而为有也。教中欲为众生除此二执。费若干言论。其奈药多病甚。今时若有人问。未审以何法出离。只对他道。快向父母未生前。道取一句来。若眼目定动。劈脊便打。他后自有透脱分。
佛言。善男子。若有我者。令观十二因缘。十二因缘。本从因果。因果所起。兴于心行。心尚不有。何况有身。
此示因缘本空之义。言我法本无。皆由一念无明。迷背自心。妄执为有。而以内识为因。外境为缘。相合共起。祇于一念中。具摄十二因缘法。初因眼见色而生爱。此即是无明心。因爱造业是行。此心专念是识。识共色行曰名色。六处生贪为入。因入求爱是触。贪着心是受。缠绵不舍为爱。求所受法是取。法从心生名有。次第不断为生。次第断为死。又次第而成。三世相续。如无明行是过去因。识名色六入触受。是现在果。爱取有是现在因。生老死是未来果。又识名色六入触受生老死是苦谛。无明行爱取有是集谛。即是见思二惑。又名四住地烦恼。四住者(开思合见)。见惑为一。思惑分三。见惑为一者。谓见一切处住地。即是见三界八十八使。然八十八使。只从十使中出(开见合思。见八十八使思十使。共九十八使)。妄计为身有身见。执断执常有边见。以见为是有见取执取邪戒有戒取。以邪自执有邪见。此为五利使。众生妄认四大为身。即是身见。知身是幻。则身见断。身见断则边邪二取自除。此四皆从身见起故。又同于己法者则爱。是贪。非己法则嗔。不知见惑即是集谛。能招集生死是痴。自谓我解他不解。是慢。犹豫不决。是疑。此为五钝使。然利使若去。钝使亦亡。以其推利使方生故。众生因此十使。驱役心神。以致轮回六道。又此十使。历三界四谛下。有增有减。合为八十八使。兹不及备举。须知此见惑。从法尘起。能障真性。若见性明心。则能截断意根。自不被其所驱使。故见道断见惑。又思惑分三。一欲爱住地。即欲界。有贪嗔痴慢九品思。二色爱住地。即色界四地。三无色爱住地。即无色界四地。各有贪痴慢九品思。祇除嗔习已断。九品。上中下品。每品具三。故有九品。共成八十一品。此见思俱开(见八十八使。思八十一品)。总是三界九地中。然此思惑从五尘起。众生因思惑。为三界生死缠缚。若见道复修道。便于色声香味触。永无系思。故修道断思惑。此二惑俱以无明为根本。润有漏业。若以修道是务。虽不求断而见思自陨也。若观无明灭等。是灭谛。对治因缘方便。是道谛。苦集。是世间因果。道灭。是出世间因果。然别说。名十二因缘。总说。即四谛。开合异耳。如声闻。闻佛声教。依四谛。观苦谛为初门。缘觉缘十二因缘而觉。观集谛为初门。菩萨以道灭二谛为初门。又大涅槃经云。此十二因缘法。下智观之。得声闻菩提。中智观之。得缘觉菩提。上智观之。得菩萨菩提。上上智观之。得佛菩提。是皆随根器大小而得也。然观此因缘之法。皆从无明不觉之妄心。而以兴起。若妄心灭。我见亦灭。故曰心尚不有。何况有身。宗门则又不然。汝今此身。四大本空。五阴非有。心性假名。将甚么唤作我。只消如此一问。自然冰消瓦解。
若有我者。令灭有见。若无我者。令灭无见。若心生者。令灭生性。若心灭者。令灭灭性。灭是见性。即入实际。
此言对治方便以明实际。有我灭有。无我灭无。则有无二见。俱不立矣。然我见虽除。而心法未泯。若心生则法亦生。心灭则法亦灭。以故心若生。即灭生性。心若灭。即灭灭性。如是则断灭二性。亦俱不存矣。若灭此有无二见。生灭二性。则心同虚空。身等法界。而入于实际矣。此与入实际品为张本也。
何以故。本生不灭。本灭不生。不灭不生。不生不灭。一切法相。亦复如是。
此徴明实际之义。盖本生自不灭者。谓其性真常。无灭可灭也。本灭亦不生者。谓其性空寂。无生可生也。如此。则一切法相。莫不皆然。既不灭。亦不有生。既不生。亦不有灭。而性相如如之体。固如是也。
音释
摧
(摧上声折抑也)。
剧
(音极。尤甚也)。
滓
(音子。浊也)。
恚
(音惠。怒也)。
蜃
(辰上声。大蛤也。雉入海所化。能吐气。化为楼台)。
牒
(判也)。
豫
(音裕。犹豫兽名。性多疑者)。
陨
(音允。亡也坠也)。
金刚三昧经通宗记卷第二
卍续藏第 35 册 No. 0652 金刚三昧经通宗记
金刚三昧经通宗记卷第三
天台山华顶嗣祖沙门 𧧌震 述
无相法品第二之中
解脱菩萨而白佛言。尊者。若有众生。见法生时。令灭何见。见法灭时。令灭何见。
此问灭见。发起性空义。意谓如佛言。若心之生灭。则令灭其妄心。若见法生时。一切法相。念念出生。见法灭时。刹那不住。念念迁灭。又当令其灭何等见耶。
佛言。菩萨。若有众生。见法生时。令灭无见。见法灭时。令灭有见。若灭是见。得法真源。无入决定性。决定无生。
此示其性源。谓正当见法生起之时。便好识取本有之性。若二乘执法本无者。知毕竟非无。即可令其灭此无见矣。又如正当见法迁灭之时。便好识取本无之性。若凡夫执法本有者。知毕竟非有。即可令其灭此有见矣。若灭此有无二种妄见。则知前尘自相有无。于我何预。如此便得法性真源。达法本空。知心妄计。灭心妄见。于有于无。何有定执。若谓有不应无。云何刹那不住。若谓无不应有。云何念念出生。由是而观。亦无有所入于决定之性。此乃为决定而住于无生者矣。此与真性空品为张本也。
解脱菩萨而白佛言。尊者。令彼众生住于无生。是无生耶(北藏作也)。
此拣问误解。
佛言。住于无生。即是有生。
此顺遣其非。
何以故。无住无生。乃是无生。菩萨。若生无生。以生灭生。生灭俱灭。本生不生。心常空寂。空寂无住。心无有住。乃是无生。
此徴明其义。言自应无所住于无生。乃是无生。若生心住于无生。即以能生而灭所生。殊为不可。直须生灭二种妄心。俱乃寂灭。使本生之妄。更不复生。如是则心体常自空寂。既得空寂则无所住。若心既无有所住。乃真是无生矣。
解脱菩萨而白佛言。尊者。心无有住。有何修学。为有学耶。为无学耶。
此问修学之功。发起如来藏义。修者修于德业。学者学其道法。上古之世。无文字记识。若欲成一大业。先于木上。以刀斫痕计其数。名之曰业。凡一功成。即修去一痕。故圣人皆言修业。以木痕修尽。为卒业。其义如此。又学字。谓童稚初授书时。两手捧持。如玩卦画爻象而已。此学之义也。又学未满。谓之有学。至无所学地。为无学。又研真断惑名为学。真穷惑尽名无学。解脱谓心无有住。即同空寂。既是空寂。有何所修。有何所学。又问。得此无生之心。为是学未满之有学耶。为是至无所学地之无学耶。
佛言。菩萨。无生之心。心无出入。本如来藏。性寂不动。
此示如来藏性。言无生之心。无有所住。亦无出入。即是众生本来自性清净如来之藏。其性体本自空寂不动。有出缠在缠二义。在诸佛证得。为出缠如来藏。众生不了。为在缠如来藏。又在缠名如来藏。出缠号净法身。此为如来藏品之张本。其义在后品中发明。
亦非有学。亦非无学。无有学不学。是即无学。非无有学。是为所学。
此明非学不学。言其不同二乘四果。有学无学之比。汝言有何修学。殊不知此中。无有学与不学。是即无学。非无有学。是即为所学也。
解脱菩萨而白佛言。尊者。云何如来藏性寂不动。
此问其名义。
佛言。如来藏者。生灭虑知相隐理不显。是如来藏性寂不动。
此示相拣过。夫如来藏。本无生灭。本自空寂。皆由前七识。无始名言。有支及业。三种虚伪。恶习所熏。而为生相无明。转为识藏。含藏一切种子。为善不善因。又依此藏识。复生住地无明。起前七现行。此住地无明。即与前七和合。由此现种相生。因生而有灭。因生灭而有虑知。因有此四相。故隐覆真理。不得显现。然此生灭根源。实从如来藏。转为识藏。而起于七识也。今众生但为四相隐覆。而不知如来藏性。本无生灭。本自空寂。故不为其所动也。
解脱菩萨而白佛言。尊者。云何生灭虑知相。
此问拣过之相。
佛言。菩萨理无可不。若有可不。即生诸念。千思万虑。是生灭相。菩萨观本性相。理自满足。千思万虑。不益道理。徒为乱动。失本心王。
此示四种过。言如来藏中。真性之理。本无可之与否。若有可否。即有是非。有是非。即诸念纷飞而起。遂有千种思万种虑。由此有菩提烦恼。更互相侵。不知此皆是生灭之相。若返观于本性之相。其理本自满足。若随意识思虑。则不能益于至道之理。徒为其所动乱。而使心王失于所守矣。
若无思虑。则无生灭。如实不起。诸识安寂。流注不生。得五法净。是为大乘。
此明五法净。释前修学之功效也。言若心无思虑。则无有生灭。便得入于真如实际之地。妄念决定不起。诸识安住空寂。流注之识不生。则五法皆净。是谓之大乘也。
○楞伽经云。诸识有二种生住灭。谓流注生及相生。流注住及相住。流注灭及相灭。起信论中。谓第八中现识。三相微隐。是细中之细。名为流注。此流注。全是真如不生灭性。因无明不觉。忽与生灭和合。转而为识。名流注生。长劫相续。名流注住。至等觉金刚道后。得一念相应慧。顿断生相无明。此是业识动念。念中最细者。断已。即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方灭第八中现识之相。名流注灭。此流注边际。极为细微。唯佛及住地菩萨。真断我法二执。证法性身者。方能知耳。其余大乘资粮加行位中。以善巧方便观察。远离分别我法二执。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观生死涅槃平等。得证如来平等法身。初获无分别智者。亦知之。既知此已。即以无分别智。观察微细流注。若上品修。顿超十地。中品修。顿超八地。下品修。从地至地。渐断渐证。直至十地。始能见自心微细妄想流注耳。此第八现识中。生住灭三种流注也。若生住灭三种相。乃前七识中相。但就前流注住中。分而为三。有细中之粗。是前五与七了境。粗中之细。粗中之粗。是第六了境。此三相为粗显。如七识初生。执第八为我。名相生。即与前境和合。相续不断。名相住。若大乘。从初发正信相应地。即断执取相。是灭粗中粗相。即是断第六我执分别。以第六分别事识。因第八现识计度。而生执取故。又从初地。证遍行真如。断相续相。得随分觉而见道。谓觉于念住。念无住相。以离分别粗念相故。即是断第六法执分别。此亦是第六依第八现相计度。而生相续故。至七地断智相。此亦是第六。因现识而成智相故。此断第六法执俱生。此法执。以与身俱生。任运而起故。是灭粗中细相。总为第六了境。自八地断现相。以第七唯内执第八为我。而无法执。此空第七俱生我执。又以前五识。依第八转相而转现相故。九地即断转相。以第七依第八业相。而转转相故。此二。乃前五与七了境。是灭细中粗相。是为相灭。然相。即流注中相。流注。即相中流注。若流注识灭。即得灭尽定。苟或微细习气不灭。流注识亦不能灭。今观众生心中。刹那刹那。念念生灭。以何治之。其必观生也。犹石女之怀胎。观住也。若阳𦦨之翻波。观异也。同浮云之万变。观灭也。类狂华之谢空。观刹那也。于真如心中。未尝动着一纤毫意念。如是则流注与相。一切都尽。所以八地中菩萨。于灭尽定。能念念入。念念起。此灭第八识。转现二相中。生住灭三种相。然尚有一分无始无明业相未断。故十地悟入微细秘密愚。等觉金刚心。断微细所知烦恼障。此所知与烦恼。名为二障。即从我法二执。根本上生。烦恼障大涅槃。所知障大菩提。唯识中。谓染法障所知境。令智不知。名所知障。故曰所知不是障。被障障所知。至等觉。方断此二障。且于境上。犹有微细执着愚。及微细碍愚。所以云。等觉菩萨。犹坐在无明窟中。至妙觉解脱道。第八。依真相而转业相。及前五。所依转相而转现相。一时灭尽。此是空第八。及前五中法执。而得入于佛地。即前所谓流注识灭。是灭第八中。一分无始无明业相。此业相灭。即流注灭。若流注灭。第八真相方显。真相。即心真如相。乃亘古亘今。不断不灭。虽则随缘而生。本未尝生。随缘而灭。本未尝灭。此即本觉心体。自古自今。不变不坏。其流注灭者。唯灭心相。而心体常存。以故谓之真常流注。因众生迷此。故流转三界。诸佛证此。即成等正觉。但相宗。论我法二执。有粗有细。粗者是分别。细者是俱生。又唯识百法中。前九十四种。是众生分上。我法二执。后六种无为。是二乘菩萨。我法二执。又八识中。以六七皆有二执。五八俱无。性宗则五八。唯法执。七唯我执。六我法二执俱有。若无相无见。无分别。无二执者。真如也。又五法者。即楞伽中。所云相。名。妄想。如如。正智。是也。又云。五法三自性。及与八种识。二种无有我。悉摄摩诃衍。夫世间万有。皆名相所摄。故凡有相即有名。皆吾人强为安立者也。然一切有形色者是相。即相而称谓是名。因名相而生分别。是妄想。知此名相。自性本空。实无一法可立。亦无一法可遣。知一切法。其体空寂。离于所作。是如如。从如如之体。返观一切名相妄想。犹如过客。来去不停。求其实相。了不可得。是正智。又楞伽别示三性八识二无我。亦以此五法收尽。盖三自性。一缘起自性。即名相。二妄想自性。如其名。三成自性。即是如如正智。又八识是名相妄想。若转八识而成四智。即是如如正智。又二无我。谓人无我。法无我。我与法是名相。执我执法是妄想。证二空无我。即是如如正智。以故一切佛法。总不出此五法。且名初本无名。相初本无相。皆由妄计。谓此名非彼。彼相非此。若知其不实。无思虑计度生灭之相。即如智亦是假名。何有相之可得。若谓实有如智。亦属妄想。如此则五法皆净尽无余矣。
菩萨。入五法净。心即无妄。若无有妄。即入如来(自觉圣智)之地。入智地者。善知一切从本不生。知本不生。即无妄想。
此明入佛智地。夫自众生至于佛地。无非皆欲空此五法而已。盖众生流转六道。只为执著名相妄想。而起毁誉爱憎。种种意言分别。若得名空。则毁誉不动。相空。则憎爱不生。名灭。则言语道断。相灭。则心行处灭。若妄想灭。则一心独显。若得如如之体。则炽然作用而常在寂灭。若得正智。住烦恼即是菩提。处生死不异涅槃。如是则一切心识。所不能缘。名本无名。相本无相。名相既无。妄想非有。亦无正智。亦无如如。亦无佛无众生。此所谓入五法净。心即无妄。若无有妄。即入如来自觉圣智之地。此自觉圣智。是妙觉所证境界。如佛言。思惟无所有。佛地无生。到自觉圣趣。又云。此则是我地。自在最胜处。故知此即是佛智地。然入此智地。善知一切世间出世诸法。从本不自生。既知本不自生。又何有于妄想耶。此章总结无相中。无生。觉利。实际性空。如来藏。总持品之义也。
○楞伽中。佛尝示七种第一义。即是此七品法。一谓心境界第一义。即心自性。更无分别。即是无相。二谓慧境界第一义。观一切法。无不通达。而实无所有。即是无生。三谓智境界第一义。采集业。说心。不采集。是智。即是本觉利。四谓见境界第一义。得佛正知见。知一切色是佛色。一切声是佛声。即是入实际。五谓超二见。境界第一义。离有无。一异。俱不俱。一切对待。即是真性空。六谓超一子地境界第一义。初说三乘法。住一子地。今说一乘一性。故超一子地。即是如来藏。七谓如来自到境界第一义。即自觉圣智。不由他悟。通达佛法。此即诸佛善知之妙。但众生迷本。即以此知。而变为妄想矣。故曰。知之一字。众妙之门。亦众祸之门也。后地藏菩萨。首问法不缘生。以收此中之义。
解脱菩萨而白佛言。尊者。无妄想者。应无止息。
此问无妄无止。即从前品中不生二字。转出此无止息句来。
佛言。菩萨。妄本不生。无妄可息。知心无心。无心可止。无分无别。现识不生。无生可止。是则无止。亦非无止。何以故。止无止故。
此明止无止义。正显入如来自觉圣智境界。夫一切众生。皆由前七识。执取五阴自相共相。乃有因缘生灭之法。而为妄想计着。相续不断耳。所言自相者。谓自身现量证知。触火则热。入水则寒。非言说所及。是也。共相者。乃比量之境。是言说所及。如言一法。则贯通多法。共有此相。犹一切火。同一热性。一切水。同一湿性。是也。又如假智。以诠自性之名。亦属言说。亦是共相中收。故凡心生灭相。总只因自共二相。而有妄想计着之相续耳。又即于五法中观之。不特名相妄想。是计著相续之相。若执如如正智为实有者。亦为妄想相续矣。何故以如如正智。良由对治名相妄想而设。究竟何有如如正智之可得耶。此所谓一真法界。纤尘不立。非凡愚所知。须是住地菩萨。证平等法性。始能知耳。以平等法性中。既无凡情。亦无圣解。观察自心现量境界。知自共二相。心及心所。一切诸法。本来空寂。虽从自心显现。犹如镜现形。本无留迹。当处出生。随处寂灭。于妄想计著相续。本自不生。亦无妄想计著相续之可以息。固知心之本无其心。无起无动。亦无心相之可止。如是则无分无别。即得第八现识。流注不生。当体空寂。更无有生之可止。是则谓之无止。然则亦非无止。以止于无止故。
○篆书以[止-一+┐][(ㄐ*〡)/(乏-之)]为步字。犹夫举左足复进右足。斯谓之步。若左足已停而右足不起。乃谓之止。昔尝论大学止于至善之义。犹夫人之前念后念。妄惑竞生。逐恶流染而不知止。若知自己灵明性德。而止于至善。更不容有第二念。即谓之止。至者。极尽之称。善者。精微之谓。是必当止于极尽精微明德之奥耳。吾固曰。此心一止。便得其正。又何有于私欲之萌念乎。此是孔门下手用功处也。且吾宗以第一念。为现量境界。故黄檗和尚云。顿超等妙二觉之表。决定不流至第二念。始似入我宗门。盖宗门全提大用。直下截断意识分别。此是真止。如临济立第一句法云。三要印开朱点窄。未容拟议主宾分。何容心识筹度于其间耶。若向未举已前。撩起便行。略较些子。才生第二念。即落意识分别。便成妄想执着。相续不止。是为比量。此由外缘五尘。而比度其长短好恶等相。故为从上诸圣所诃。谓毫厘系念。三途业因。瞥尔情生。万劫羁锁。至若比度不着。如梦中境。及病中狂乱所见。名为非量。此三量。是能缘之心。与五尘所缘之境。而为对现。于境有好恶长短。而心则依之。起于憎爱取舍。至乎耽染。习成善恶二性。以感苦乐二报。故流转三界不已。奈何众生迷此。不知皆从意识而起。若乃勘破妄心妄境。直下能所俱亡。分别不起。是真得无生可止。即能转根本无明。为般若智光。于尘劳生死。显大机大用。处处自在无碍。一一任运纵横。如此。真得入自觉圣智之境界者也。
解脱菩萨而白佛言。尊者。若止无止。止即是生。何谓无生。
此徴止生之义。言若生止于无止之心。非可为之止矣。盖生心求止。止即是生。如三祖信心铭云。止动归止。止更弥动。然今若求止之心已生。何以谓之无生耶。
佛言。菩萨。当止是生。止已无止。亦不住于无止。亦不住于无住。云何是生。
此示不住无止之义。然此但答止即是生一句。谓正当止息之时。而心虽是生。且念念无住。此止亦已无其所止矣。况亦不住于无止。亦不住于无住。云何而言止即是生耶。
解脱菩萨而白佛言。尊者。无生之心。有何取舍。住何法相。
此问无生取舍。徴前何谓无生一句之义。
佛言。无生之心。不取不舍。住于不心。住于不法。
此示无住之义夫一切法。若有所住。即有取舍。盖取舍者。只为五阴中。识阴未破。内取识藏谓之我。外取识所分别五尘。而为我之所。此是我执也。若既舍识藏。则又取能舍者而为我。所证者为我之所。是则名法执矣。此二执。即是心法二种。今言无生之心。于一切法。不取不舍。无生之相。而住于不心不法。则我法俱空。能所皆泯。乃为自觉圣智之实义也。
解脱菩萨而白佛言。尊者。云何住于不心。住于不法。
此问不心不法。徴前所示之义。
佛言。不生于心。是住不心。不生于法。是住不法。善男子。不生心法。即无依止。不住诸行。心常空寂。无有异想。譬彼虚空。无有动住。无起无作。无彼无此。得心空(北藏。作空心)眼。得法空心。五阴六入。悉皆空寂。
此重释不生心法。因前问无生住何法相。故答住于不心不法。其实即不生心法一句。既不生心法。即无可依止。既无依止。即不住一切有为诸行。心常空寂。无有取舍可否是非。及一切异想。譬彼虚空。无有动相住相。无起相。无作相。亦无彼此之相。果能如是。即得心空。悟四大之无我。得法空。悟一切法无我。故曰得心空眼。得法空心。夫心空之眼即如来正法眼藏。法空之心。即如来涅槃妙心。从上佛祖惟契证。此心眼而已。所云五阴者。四大积聚是色。领纳资贪是受。取相驰求是想。微细迁流是行。炽然分别是识。此五能覆真性。故名阴。然生因识有。灭从色除。六入者。眼耳鼻舌身意内六根。取着色声香味触法外六尘。有互相涉入之义。故曰入。然今既契证此心此法。而阴入等相。自然悉皆空寂者矣。后地藏菩萨。问诸法云何不一。以收此中之义。
善男子。修空法者。不依三界。不住戒相。清净无念。无摄无放。性等金刚。不坏三宝。空心不动。具六波罗蜜。
此明空法具摄六度。夫空为大乘之初门也。然修此空法。不依三界。以出于三界有为法故。不住小乘有为戒相。以三轮体空故。自性清净。无有念虑。离于散乱。无有摄心。离于懈怠。无有放意。性体等于金刚。不坏自性三宝清净光明之体。夫自性常觉不昧。是佛宝。自性轨执不失。是法宝。自性清净和合。是僧宝。又自心清净。念念无染。即是佛。自心光明。无不照烛。即是法。自心清净光明。处处无碍。即是僧。总不用外求。只在自性一心之中也。若信此一体三宝。即得空心不动。具六波罗蜜。梵语波罗蜜。此云到彼岸。又云度盖。谓世间有为法。祇在此岸。不得到彼岸。如人修施。以能施所施及受施者。为三轮。此三轮空寂。名无相无为。是到彼岸。若三轮不空。则因果不忘。如轮之回转。是世间有为法矣。六度中。皆具三轮。若不空。不得称为六波罗蜜。又二乘人与菩萨。同行六度。但自利利人不同。又权教。只修六度为因。实教。先求悟明自心。既得明了。止息一切。惟修本性。惟欲度生。是名发菩提心。既已发心。应修诸行。成万德庄严法身妙果也。
音释
预
(与豫同。干也。在也。及也)。
卒
(毕也)。
稚
(音治。幼小也)。
玩
(同玩。闲观取适也)。
窟
(坤入声。窟穴)。
萌
(音盲。草始生芽也)。
筹
(音酬。计算也)。
瞥
(篇入声。忽然一见也)。
羁
(音鸡羁系)。
锁
(音琐。俗作锁)。
耽
(都含切。答平声。爱恋也)。
奈
(音耐)。
勘
(堪去声)。
轨
(音癸。法也。循也)。
金刚三昧经通宗记卷第三
卍续藏第 35 册 No. 0652 金刚三昧经通宗记
金刚三昧经通宗记卷第四
天台山华顶嗣祖沙门 𧧌震 述
无相法品第二之下
解脱菩萨而白佛言。尊者。六波罗蜜者。皆是有相。有相之法。能出世耶。
此拣世间有为相。
佛言。善男子。我所说六波罗蜜者。无相无为。
此明无为法。非与二乘所说之义同。
何以故。善入离欲。心常清净。实语方便。本利利人。是檀波罗蜜。
此徴明六度法。夫菩萨修六波罗蜜。深解现前。真如一心之法。修于离相。皆以法性为体。而惟顺性为用也。何为法性。谓属法是性故。又在有情中名佛性。在非情中名法性。又此法性。属佛。即为法性身。属法。即为法性土。性随相异故。今知法性体无悭贪。故修法施。所谓心常善入离欲清净梵行。舍于有为。则无取无著。而以真实语。随宜俯顺。方便为说自性本觉。能出生法身解脱般若之利。而获始觉之果。以此法利人。是大乘法施度也。
至念坚固。心常无住。清净无染。不着三界。是尸罗(北藏无罗字)波罗蜜。
梵语尸罗。此云戒。以知法性无染。离五欲过。故修净戒。是以至念坚固。不为世相动摇。心常无住。绝于善恶两途。持犯不生。清净无染。超诸世间。不着三界。此是大乘戒度也。
修空断结。不依诸有。寂静三业。不住身心。是羼提波罗蜜。
梵语羼提。此云忍辱。以知法性无苦。离于瞋恼。故行忍辱。然先修空法。以断爱恚慢无明见取疑嫉悭等。九种妄心之固结。又离于诸有。一曰三有。欲有色有无色有。又曰九有。欲界与四禅四定。又二十五有。四洲与四趣(三途并修罗为四)。六欲并梵天。四禅及四空。无想洎那含。是也。总则名为三界六道。又楞严中。并仙道为七趣。若乃心不依此。住于无为。令三业寂静。外忘所对之境。不住身心。内绝能忍之念。此是大乘忍度也。
远离名数。断空有见。深入阴空。是毗梨耶波罗蜜。
梵语毗梨耶。此云精进。以知法性。无身心相。离于懈怠。故修精进。然远离一切诸法。假名虚数。如二乘。修不净。慈悲。数息。因缘。念佛等。五种观。为五停心。以止贪嗔散乱愚痴多障五种过。及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等种种名数。断空有二见。深入五阴法空。此是大乘进度也。
具离空寂。不住诸空。心处无住。不住大空。是禅波罗蜜。
梵语具云禅那。此云静虑。以知法性常定。体无动乱。故修禅那。然具离二乘之沉空滞寂。而又不住于诸空。如大乘初门中。以六根无体为内空。六尘无相为外空。六识无有。为内外空。生灭相无。为有为空。空相亦无。为无为空。性体本虚。为无始空。法本常无。为性空。俱无亦无。为不可得空。广说有毕竟空。无所有空。自相空。诸法空。无法空。有法空。无法有法空。第一义空。空空。不住如是等空义。而心常处于无住。又不住于大空。谓身所栖托。即器世界。十方无量无边。皆悉是空。故曰大空。此是大乘禅度也。
心无心相。不取虚空。诸行不生。不证寂灭。心无出入。性常平等。诸法实际。皆决定性。不依诸地。不住智慧。是般若波罗蜜。
梵语般若。此云智慧。以世人闻般若。则生尊重想。言智慧则轻。故从梵语也。知法性体明。离于无明。故修般若。然凡夫执心有相。诸佛则心无心相。二乘取着空相。大乘则不取虚空。权教行于诸行。实教则诸行不生。二乘取证寂灭。菩萨则不证寂灭。二乘心有出入。性非平等。菩萨则心无出入。性常平等。如是。则了知诸法实际。皆决定性。此即是般若真义。然得此般若。自不依于诸地渐修。而又不住著于智慧。此为大乘般若度也。昔如来为荡相遣执。与二乘人。广谈般若实相之义。而后方说法华授记作佛。盖非由般若之妙。决不能泯法见之执情。苟无般若之力。又何能受菩提之记莂耶。至拈华直指。尽扫言说之筌罤。独显当机大用。惟有迦叶尊者。一笑相传。此佛祖授受般若之法印也。且夫拈华一着。世尊于三百余会。言说不到。五千教典。诠注不及。然非拈华。则不能显示般若之法。苟非般若。亦无以深悉。拈华之旨。逮后列祖传此心印。或以机语。或行棒喝。觌面全提。不容拟议。是深得于般若者也。故达磨一宗惟贵明心见性。视一大藏教。皆为剩语。何有二十余年之广谈哉。嗟末世狂禅。拨置教乘。妄谈般若。其行同于凡夫。便拟与诸佛齐等。实可悲悯。夫如来所演法藏声教。皆名为文。离一切言音文字。理不可说。是名为义。故经云。凡有言说。名世俗谛。若知无相之相。即是实相。通达实相。即名第一义空。如来知世谛。知第一义谛。以刹那相应般若。便能证得一切智智。一切微细烦恼习气。皆永不生。名无余断。得名为佛。何名为法。实法不坏。是名为法。又于心无所著。名为真法。于一切法无所求。是真求法。于一切法。皆无取着。以诸法实相。不可得故。于一切法。皆不取相。亦不思惟无相诸法。以相无相。俱不可得故。是以行深般若。都无所见。无所得。亦无所住。亦非不住。无变易。无分别。故云不断凡夫法。不取如来法。是修行般若波罗蜜。然不为得法故修。不为不得法故修。不为修法故修。不为不修法故修。信于般若。则不信一切法。修行于般若。则不修一切法。然欲成立一切法。应学般若。以般若能成立一切法。一切法。皆般若中生故。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实相法中。无取舍故。又善达实相。了知其中。无染净故。又不应观一切法。若可得。若不可得。而能住一切。法。修一切行。成一切智。所以云。若无善巧方便。则不能行于般若也。然诸相应中。与一切诸法空相应为第一。如经云。或遇恶心以刀割佛左膊者。或遇敬心以香涂佛右肩者。如来于割者。不以为恨。涂者不以为恩。故永嘉大师云。心与空相应。讥毁赞誉。何忧何喜。身与空相应。刀割香涂。何苦何乐。依报与空相应。施与劫夺。何得何失。此实能与空相应者也。然能与一切诸法空相应。即与般若相应。能与般若相应。乃最尊最胜。最为第一。盖般若相应。即是空相应。即是无相相应。即是无愿相应。究竟亦无若相应。若不相应。是以学般若菩萨。于诸法门。如幻如梦。如响如像。如水月。如空华。如变化事。如寻香城。虽皆无实。而现似有。故于一切法。不取有。不取非有。不取亦有亦非有。不取非有非非有。至于不取亦不取。故于一切法。都无所取。由一切法。自性不可得。以无性为自性故。于一切法如是。故于般若亦不取行。不取不行。不取亦行亦不行。不取非行非不行。至于不取亦不取。故于般若。都无所取。由般若自性不可得。以无性为自性故。如来知一切法空。一切法无我。一切法不可得。三界所有。惟是一心。众生执于有我。起于妄行。于第一义谛不了。自性迷妄。乃有众苦增长。诸根不实。若能明了第一义谛。则知无我。无我所。无作者。无受者。既无我我所。无作无受。亦无无明。无明既无。余十一支。随之而灭。一切众生。与十二因缘。共行而不见知。是故轮转。亦不能见其始终。十住菩萨。惟见其终。不见其始。诸佛见始见终。故了了得见佛性。但缘合谓之生。生非实生。缘离谓之灭。灭非实灭。若执空。则为断见。若执有。则为常见。此二俱邪见。非正见也。又众生因五蕴诸法。盖覆真性。不知不见。堕于凡夫异生类中。不能出离。是故菩萨于身五蕴。观色如聚沫。观受如浮泡。观想如阳𦦨。观行如芭蕉。观识如幻事。作是观已。则诸识空。无分别相。诸行空。无造作相。诸想空。无取像相。诸受空。无领纳相。诸色空。无变碍相。如是。则不见色与受合。受与想合。想与行合。行与识合。无有少法与少法合。本性空故。又观身中四大。由执见生。故有地大。由爱见发。故有水大。由缘见起。故有火大。由妄见动。故有风大。此四大者。因众生四见。相感而生。若形质归地。精液归水。暖热归火。运转归风。四大各归。无少法可得。本性空故。二乘声闻。于五蕴中。见身有苦。常怀厌离。欲断诸集。恒畏其生。证于寂灭。心契无为。勤修道法以求自度。志趋涅槃。菩萨心虽向涅槃。而不取涅槃。身虽住世间。而不为世间法之所染污。盖以处生死为乐。不以涅槃为乐也。又邪见外道。为求解脱。但欲断死。不知断生。若法不生。即无有灭。菩萨但断其生。而死自灭。是故菩萨于苦集灭道四谛。无有少法可得。不见身有苦。亦无集可断。无寂灭可证。无道法可修。以一念相应妙慧。知自性诸法本空。行于般若。得善方便。而于布施。心无所著。三轮体空。无施受故。住于尸罗。不见戒相及持犯者。行内外忍。不见能忍及可忍者。行于精进。不见能行及所行法。正念静虑。不见散乱及寂静者。行深般若。正智观察。一切法空。不可得故。以不可得。而行六度。具修万行。于自身命。无所顾惜。于世乐具。心不好乐。知一切法。性皆平等。永不退舍一切智愿。知法如空。心无所依。无所著。实无少法可得。本性空故。是以菩萨行深般若。观如来所说。诸法秘藏。言语道断。文字性空。众生十二有支。由因缘故集。无有集者。亦无灭者。故缘起性空。于身五蕴。因虚妄而有。故五蕴性空。所有四大。由众生情见。外感以成。虚假不实。故四大性空。至于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等。因五蕴四大。故起六根。由内六根。取外六尘。谓之入。根尘相生而成。谓之处。根尘识。互相因而立。谓之界。诸法相因。俱非实有。故入处界等。诸法性空。如是。乃知众生无性。谓之人空。知诸法无性。谓之法空。人法既空。则不见有四谛。以至六度万行。亦无少法可得。无少法可得。故心无所思。心无所思。故无所著。无所著。故名漏尽。于本性空法。真无漏故。不堕三界。故经云。一切堕三界法。是名有漏。出世间法。是名无漏。又修习一切法门。有生住异灭。则名有为。若法无生住异灭可得。则名无为。于一切法。着我我所。此非菩提。觉知一切法平等。离我我所。名为菩提。若不违法相。与法相应。能入平等。显现义理。此是善巧方便说。我今于大般若经六百卷中。略说其义。有如是也。且吾禅宗一门。称学般若菩萨。如从上百丈黄檗临济一辈。大善知识说法。皆是大乘般若义。而后学反谓支离。弃而不顾。祇取其问答机语。谓之真截提持。而又有执棒喝言语为实法。又认个主人公。本来面目为实解者。其去般若远矣。然此不住智慧一语。可为宗门药石。
善男子。是六波罗蜜者。皆获本利。入决定性。超然出世。无碍解脱。
此结明六度法也。夫大乘初教中。以前五度如盲。般若如导。为能导引皆归于实际故。又从般若发起方便愿力智四度。然施忍助戒。精进助禅定。后四度皆助般若。总成戒定慧三学。为菩提之资粮也。即涅槃终教。亦以明见佛性为指归。实教以悟诸法实际为圆顿一乘。是皆尊般若为首导也。又此六度。皆获本觉中所出之利。而入于决定性。故得超然出世。无碍解脱。夫此之解脱者。非同二乘修于灭谛。离诸苦缚之谓。盖于大乘中。悟诸法空相。无始虚伪。妄想习气。悉皆灭尽。且知外性。皆自心现。不起分别现行。无明烦恼已伏。即生死中。而得解脱。离生死外别。无解脱也。然二乘修习空法。尚为空法所碍。不知自觉圣智实利。而心能离于一切。又能通达一切。于烦恼生死一切法无碍。故解脱无碍。知般若如虚空。解脱亦如虚空。知般若无边际。解脱亦无边际。此大乘无碍解脱境界也。
善男子。如是解脱法相。皆无相行。亦无解不解。是名解脱。何以故。解脱之相。无相无行。无动无乱。寂静涅槃。亦不取涅槃相。
此结明涅槃三德。教中云。即寂而照为般若。即照而寂为解脱。寂照不二之体为法身。然般若以无相为宗。解脱以无相为行。法身以无相为体。总从一无相法中出生。又涅槃。具云摩诃般涅拌那。此此云大灭度。大者即法身义。灭者即解脱义。度者即般若义。故以法身解脱般若。为涅槃三德秘藏。三即一。一即三。故喻如∴字三点也。今此六波罗蜜。以解脱为要终。故言解脱之法相。皆无相之行。苟或取着解脱。又被解脱所缚。故又云。亦无解不解。是名解脱。后复徴明解脱相义。故曰无有相。亦无有行。无有动。亦无有乱。身心内外。本自寂静。此即涅槃义。所以华严经云。一切诸法本性清净。是为涅槃也。若住于涅槃。即涅槃缚。故云亦不取涅槃相。教乘中。穷究至此。其说已尽。纵饶三世诸佛。也须口挂壁上。不能更着一字。唯达磨别传一宗。正要向者里讨分晓。所以古德云。宗门中事。如籍没却人家财产了。更索人纳物事。秪如即今但问不取涅槃相底是甚么人。向者里道得一转语谛当分明。方许伊谈禅论教。
解脱菩萨闻是语已。心大忻怿。得未曾有。欲宣义意。而说偈言。
此叙述闻法忻怿。忻者欢忻。怿者悦怿。后偈总述如上问答法义以结成之。
大觉满足尊。为众敷演法。皆说于一乘。无有二乘道。一味无相利。犹如太虚空。无有不容受。
此赞法化之德。前序品赞大慈。以求慈化众生也。此赞大觉。以闻佛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之法化也。
随其性各异。皆得于本处。如彼离心我。一法之所成。诸有同异行。悉获于本利。灭绝二相见。寂静之涅槃。亦不住取证。入于决定处。
此明均获之利。言佛随众生性之各异。皆令得入于本际之处。如彼诸众生。能离虚妄之心我。即得一法之所成就。至于诸有众生。虽有同异之行。悉能令获于自心本觉之利。而灭绝有无二相之妄见。得寂静之涅槃。然亦不住于取证。若取证涅槃。谓之二乘果缚。不成增进。不为大乘。因不住取证。故得入于决定处也。
无相无有行。空心寂灭地。寂灭心无生。同彼金刚性。不坏于三宝。具六波罗蜜。
此言无相之妙。如佛言无相无行中。得空寂之心。住寂灭之地。心心寂灭。顿然流入妙觉果海。而此寂灭。于心无生。同于金刚性体。而不坏自性三宝。具六波罗蜜。是皆未曾得闻之法也。
度诸一切生。超然出三界。皆不以小乘。一味之法印。一乘之所成。
此述转化之愿。言我今始知度诸众生。超出三界。皆不可以小乘法。唯说此一味真实之法以印之。然众生于此一乘圆顿。而必有所成矣。
尔时大众。闻说是义。心大忻怿。得离心我。入空无相。恢廓旷荡。皆得决定。断结尽漏。
此总结悉檀欢喜之益。所言恢廓旷荡。乃形容入空无相之心境。尽漏者。欲界以内心外境而生爱。为欲漏。色无色二界。以内外恶法因缘。成一切烦恼。为有漏。又以三界无明。与我见合。不能了知。我及我所。不别内外。为无明漏。此三漏。能令心连流注散。故与见思二惑。及五住地烦恼同。然离于虚妄心我。则其漏自尽矣。此偈。解脱菩萨。广问修行出世之法。后五品。别明此无相法中之义。而最后一品。又收前六品中之法义也。然华严第六现前地云。三界所有。惟是一心。如来于此分别演说十二有支。皆依一心而立。于是逆顺观诸缘起相。知自性空。无作无受。即得空解脱门现前。知自性灭。无有少法相生。即得无相解脱门现前。入空无相无有愿求。即得无愿解脱门现前。又欲满菩提分法。念一切有为。和合则转。无和合则不转。缘集则转。缘不集则不转。固当断此和合因缘。然为成就众生。亦不毕竟灭于诸行。故起于大悲不舍一切。即得般若波罗蜜现前。名无障碍智光明。以其能观一切自性平等清净。入甚深法门。虽修菩提分法因缘。而不住于有为。虽观有为而自性寂灭。而又不住于寂灭中。则得百千空无相无愿三昧门。悉皆现前。于诸法如实相。随顺无违。得明利随顺忍。此无相法品。即同一法义也。
音释
羼
(音萨)。
洎
(音忌。及也)。
懈
(音戒。懒也)。
怠
(待上声。慢倦也)。
莂
(音必。受记成佛谓之记莂。喻如种禾移莳也)。
筌
(音诠取鱼器)。
罤
(音题。兔网)。
膊
(音博。肩膊)。
拌
(音潘。俗作[拚-ㄙ+云])。
怿
(音亦)。
恢
(音奎大之也)。
廓
(与扩同。张小使大。谓之廓)。
旷
(音纩。空阔也)。
荡
(唐去声。广远也)。
金刚三昧经通宗记卷第四
卍续藏第 35 册 No. 0652 金刚三昧经通宗记
金刚三昧经通宗记卷第五
天台山华顶嗣祖沙门 𧧌震 述
无生行品第三
此为法忍分。夫法忍者。即无生法忍也。无生法有十。一诸蕴自性无生。二诸见自性无生。三空自性无生。四性自性无生。五时劫不迁自性无生。六涅槃生死自性无生。七说法音声寂默自性无生。八智慧分别自性无生。九神通道力一一周遍自性无生。十不出刹那际。对现三世尽古今劫。一切众生身自性无生。菩萨入第七地。先当以方便慧。发起殊胜广远之行。方能证无生法忍。故此品之名。乃为无生行。又必从自心上。辨明无生之法。所以假心王菩萨发问。若求契证之功。须具决烈性。发大勇猛。用刚断之智。乃能证入。盖忍者。刃于心也。将一切世间有为有漏之妄心。真下一刀而割裂之。永不复起。此乃得忍之义。所以般若经云。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又大经云。离心意识分别想。入一切法。如虚空性。是得无生法忍。又云。于一切法。念念无生灭相可得。是名无生法忍。又云。菩萨行六波罗蜜。住三解脱门。无方便善巧。于法生染着。是法爱。如宿食生。能为过患。即不能入正性离生。是名菩萨顶结。堕于二乘。若离于法爱。一切法无所得。名离生。则不堕顶结。又云。正性。即涅槃之理。离生。即见道无漏智。得此智。自不为烦恼所迷。而于三界受生。若能如是。即入正性离生。得无生法忍。以是观之。无刚断。决不能离。不割裂。岂非是爱。只此二语。无生法忍之义。已尽于斯。然今行此无生行。以求证于心体。必须从法上辨心。故先言法而后言心。若心之所行。而契于无生之法。即便证此心体于日用动静之间矣。夫何难之有。此品。从无相法品中。无生之心句发来。
尔时心王菩萨。闻佛说法。出三界外。不可思议。从座而起。叉手合掌。以偈问曰。
此序述闻法启问。然菩萨问法之仪。皆各不同。如圆觉中十二菩萨。皆礼足右绕。长跪叉手而问。又必三请乃止。此会独不然。盖有所表也。今心王唯叉手合掌。表身心合一。戒定慧三学。决定圆成。若三学圆成。始证无生法忍也。
如来所说义。出世无有相。可有一切生。皆得尽有漏。断结空心我。是则无有生。云何无有生。而得无生忍。
此赞颂法利。以发起无生忍之问也。言佛所说义。乃超出于世间。而实无世间有为之相。可谓所有一切众生。莫不皆得令其尽于有漏。断于结。空于心我。由是观之。则无有于生矣。云何无有于生。而言有得于无生法忍耶。盖恐后世众生作有得想。故兴此问。
尔时佛告心王菩萨言。善男子。无生法忍。法本无生。诸行无生。非无生行。得无生忍。即为虚妄。
此示忍拣明。盖无生法忍者。谓此心于一切生灭之法。本无所生。非谓诸行无有所生也。若诸行无有所生。非可谓之无生行。若以此谓之得无生忍。乃是有无得失之想。即为虚妄矣。后地藏菩萨问。法若无生。收此法本无生之义。
心王菩萨言。尊者。得无生忍。即为虚妄。无得无忍。应非虚妄。
此拣问误解。谓如佛所言。若谓得无生忍。即为虚妄。若乃无有得于无生忍者。应非虚妄矣。
佛言。不也。何以故。无得无忍。是则有得。有得有忍。是则有生。有生于得。有所得法。并为虚妄。
此折非拣妄。谓若言无有得于无生忍。亦不出得失有无之中。是则同于有得。既同于有得。亦乃有忍。是则真有无生法忍矣。若果有无生。于心有得。即是有所得法。作此计度。并为虚妄。此皆以知解分别。以尽夫后世之疑也。
心王菩萨言。尊者。云何无忍无生心。而非虚妄。
此正问其义。始出此心字。从前两番穷诘。只为此一字耳。
佛言。无忍无生心者。心无形段。犹如火性。虽处木中。其在无所。决定性故。但名但字。性不可得。欲诠其理。假说为名。名不可得。心相亦尔。不见处所。知心如是。则无生心(流通本作心生)。
此明无生心。言此心无形段可见。亦无处所可住喻如火性之在木中。但虚有名字而不可得。今欲诠释其理。故假说为名。而名实不可得。心相亦尔。知心如是。则是无生之心。瞿昙老汉当时如是论说。总属支离。连累后代。种种说心论性。总是相楼打楼。依样画样。皆不能出于范围。如西天不如蜜多尊者偈云。真性心地藏。无头亦无尾。应缘而化物。方便呼为智。又如东土六祖曰。我有一物。无头无尾。无名无字。无背无面。诸人还识否。时沙弥神会曰。是诸佛之本源。神会之佛性。祖曰。向道无名无字。汝又唤作本源佛性。已后有把茅盖头。也只成知解宗徒。所以宗乘中。至南岳马祖百丈黄檗临济。代代显大机大用。翻尽心性窠窟。直显顿悟一宗。然而返观一大藏教。如嚼饭喂婴儿相似。虽然。为下根人。固合如是。亦怪伊不得。
善男子。是心性相。又如阿摩勒果。本不自生。不从他生。不共生。不因生。不无生。何以故。缘代谢故。缘起非生。缘谢非灭。隐显无相。根理寂灭。在无有处。不见处所。住决定性故。是决定性。亦不一不异。不断不常。不入不出。不生不灭。离诸四谤。言语道断。无生心性。亦复如是。云何说生不生。有忍无忍。若有说心。有得有住。及以见者。即为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为长夜。了别心性者。知心性如是。性亦如是。是无生行。
此明无生行。阿摩勒。叶似枣。华小而白。果如胡桃。味酸甜。可入药。又庵没罗。叶似柳而长。果似梨。一翻云难分别。谓其似桃而非桃。似柰而非柰。可以疗疾。又庵摩勒。形似槟榔。食之除风。此土皆无。故不翻。今此言阿摩勒果。因移接乃生。故以为喻。言不因生者。不无因而生也。不无生者。亦不无有生也。如龙胜菩萨中观论偈云。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说无生。取义同此。后又徴明其义。谓此乃缘之代谢故。以缘起而生。非实有所生。以缘谢而灭。非实有所灭。缘灭即隐。缘起即显。本无有相。若穷诘其根源。而真理本自寂灭。欲求其在。终无有处。然不见其处所。以其住于决定性故。是决定性。无有名状。亦非一异断常。入出生灭等相。若谓生灭等相。即同于四谤。盖有是增益谤。无是损灭谤。亦有亦无。是相违谤。非有非无。是戏论谤。四谤若离。百非都绝。至此则言语道断。何有生与不生。有忍无忍。若有说于心有所得。有所住。及以有无等见者。即为不得无上正遍知觉。而困于无明长夜矣。若真晓了分别此心性者。知心之性相如是。性体亦如是。是则为无生行。然心之与性。本非二物。迷则结性为心。悟则转心成性。正如水之成冰。而冰还成水也。
心王菩萨言。尊者。心若本如。无生于行。诸行无生。生行不生。不生无行。即无生行也。
此自审于解。言此心若本自如。于心。无所生于一切诸行。于诸行。亦无所生于其心。如是。则无生之心。与一切诸行。二俱不生。不生则无所行。是即无生行也。
佛言。善男子。汝以无生而证无生行耶(北藏作也)。
此拣问所证。
心王菩萨言。不也。何以故。如无生行。性相空寂。无见无闻。无得无失。无言无说。无知无相。无取无舍。云何取证。若取证者。即为诤论。无诤无论。乃无生行。
此发明正解。初拂去所诘之意。而后乃发明。言如无生行者。性相二俱空寂。即今无见无闻。体自空故。无得无失。性本具故。无言无说。文字性空故。内无知觉。外无幻相。无一法可取。无一法可舍。云何而有取证。若有取证者。即为诤论。以言相争曰诤。执理辨驳曰论。须是无诤无论。乃为无生行。此无生行。即是净名问菩萨入不二法门。时法自在菩萨首唱云。生灭为二。法本不生。今则无灭。得此无生法忍。是为入不二法门。诸菩萨各各说已。最后文殊大士曰。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复以问于净名。净名默然无言。文殊叹曰。善哉。是真入不二法门。是时众中五千菩萨。闻说是已。皆入不二法门。得无生法忍。肇法师曰。有言于无言。未若无言于无言。所以示默然也。今以不二法门。而证心王菩萨之解。若合符节。然初祖西来。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直接世尊拈华正传心印一宗。至今四十有三传。皆用剿绝着子。要人将金刚王宝剑。向自己意根下一挥。直教一斩一切断。而显无言之旨。用觌面一机。真是得忍法门。但世尊当日曲为后世众生。敷演教义。不肯截断葛藤。致使心王牵枝引蔓。设遇而今济下儿孙。才见伊恁么说。便喝住云。此犹涉唇吻在。屏却咽喉唇吻。快道一句来。且看心王作何抵对。
佛言。汝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
此印成其解。虽然。者一句。也是恶毒语。直使心王退身三步。
心王菩萨言。尊者。我无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菩提性中。无得无失。无觉无知。无分别相。无分别中。即清净性。性无间杂。无有言说。非有非无。非知非不知。诸可法行。亦复如是。何以故。一切法行。不见处所。决定性故。本无有得不得。云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自断真见。梵语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此云无上正等正觉。在菩萨。始能发此觉心。在诸佛。始能得此觉果。般若经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有定法。实无有法。无有少法可得。于是中无实无虚。今心王所言。亦即此义。故曰菩提性中。本自具足。无有得失。本无迷。故亦无觉。心不自知故无知。又分别是识。不分别是智。故无分别相。然无分别中。即清净性。以故真常独露而无间杂。不立文字而无言说。绝于朕兆而非有。任运自在而非无。体性湛寂而非知。灵明常照又非不知。至于一切可修之法。可行之行亦尔。俱不见有处所。得决定性。本无有得与不得。云何而言得于阿耨菩提耶。虽然。心王被世尊蓦头一印。便觉顶门重。看来也是胆小。华严经云。如来成正觉时。普见一切众生成正觉。又菩萨摩诃萨知自心。念念常有佛成正觉。若恁么会去。也只是寻常事耳。
佛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言。一切心行。不过无相。体寂无生。所有诸识。亦复如是。何以故。眼眼触悉皆空寂。识亦空寂。无有动不动相。内无三受。三受寂灭。耳鼻舌身。心意意识。及以末那。阿梨耶。亦复如是。皆亦不生寂灭心。及无生心。
此重印释成。夫佛与心王。皆曲为后世众生。互为唱酬。故云。如汝所言。盖此非为印成心王可知矣。下发明无生法忍心量境界。言一切心中之行。亦不过于无相。其体本自空寂无生。所有诸识亦尔。如眼根。及眼触之色尘。与眼根之识。皆本空寂。无动与不动之相。于内。本无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夫苦受中。具坏苦行苦苦苦。乐受中。唯坏苦。不苦不乐受中。唯行苦。如眼识中苦受。具三苦者。眼视苦色是坏苦。苦色触眼是行苦。眼与色交互。为苦苦。其乐受中。见好色不常。缘谢即坏。不苦不乐受中。一切色皆有无常所侵。若眼之根尘色三。悉皆空寂。而此三受。皆归寂灭。至于耳鼻舌身。心意意识亦然。各有三受。具三种苦。如耳闻苦声。苦声触耳。耳与声交互。是苦受中三种苦。耳听好声不常。是乐受中坏苦。终有无常所侵。是不苦不乐中行苦。余如鼻闻恶臭。舌尝苦味。身遇恶触。心意缘虑苦境。意识分别苦法。又恶臭触鼻。苦味触舌。恶触触身。恶境逼心。恶法乱意。以至鼻舌身心意意识。与臭味触。及境法交互等。皆是苦受中三苦。一切皆是不常。是乐受中坏苦。一切终有无常所侵。是不苦不乐受中行苦也。以眼根例推。悉皆空寂。然心意意识一句。成唯识论云。约缘虑积集。八识皆名心。若集诸种子。第八独名心。又约等无间思虑。八识皆名意。若恒审思虑。第七独名意。约了达分别。八识皆名识。若了别六尘粗境。前六可名识。谓其皆从所依之根而发。为属为助。一如六根之识。故曰识。末那。此云染污。第七识之名。谓其与我见痴慢爱四惑相应。能染污真性。故得此名。阿梨耶。此云藏。谓能含藏诸种子。以变起诸现行故。又谓之现识。以能随五尘。对至即现。无有前后。任运而起。如镜之现像故。又具能所执三义。谓我爱执所摄藏也。又名阿陀那。此云执持。谓能执持善恶业果。故又谓之业识也。复名毗播迦。此云异熟。以其能变心真如相而为异。受前七识善恶业所熏。而成熟为果故。前言心意意识一句。随众生虚妄心识而言。后末那阿梨耶。以明菩萨修行大乘。七八二识之别。据法相宗云。第八识有三位。名异而体不异。凡位至七地。名梨耶识。八地至等觉。名异熟识。佛位。名陀那(亦云无垢)识。前二。真妄和合。后一。纯真。又云。唵摩罗识(此云白净)。乃佛位纯真之识。若无此识。则过未因缘。悉应忘失(见后本觉利品中)。然经言一心。论云唯识。心意识三。名字虽异。皆以寂灭为体。而亦不生寂灭心。及无生之心。此真为无生行也。后地藏菩萨问无生识。乃收此中之义。
若生寂灭心。若生无生心。是有生行。非无生行。内生三受。三行。三戒。若寂灭生。心则不生。心常寂灭。无功无用。不证寂灭相。亦不住于无证。可处无住。总持无相。即无三受。三受等三。悉皆寂灭。清净无住。不入三昧。不住坐禅。无生无行。
此拣明无生行相。乃承上所言。若生寂灭与无生之心。是即有生行。非谓之无生行。于内则生三种受。由三受。便随情识而行。起贪瞋痴三毒。成三恶业。然贪因缘盗。瞋因缘杀。痴因缘淫。此三因若断。即三缘不生。故以三戒作对治方便。一摄律仪戒。明止作持犯。二摄善法戒。修一切菩提分法。三摄众生戒。即饶益有情。虽然。若寂灭之心生。则妄心决定不生。而心体常自寂灭。如是。则功用俱泯。故曰无功无用。既无功无用。则自不取证于寂灭之相。亦不住于无证。可处而无所住。此是总持无相大解脱法门。若得如是。即无三受。而三受。三行。三戒。亦皆寂灭。一切法性。皆得清净。皆依无住而住。入不三昧。亦不住坐禅。是为无生无行。
○华严第七远行地菩萨。成就圆满方便慧。而住于此地。无有一念休息废舍。行住坐卧。乃至睡梦。未尝暂与盖障相应。念念中。常能具足十波罗蜜。修无相行。成就不可思议。身语意业无相行。故行于实际而不作证。虽示现生死而恒住涅槃。虽万众围绕而心如独处。虽以愿力三界受生。而不为世谛所染。虽常寂灭。以方便力。而还炽然作用。虽随顺一切世间。而常行一切出世之法。获如实三昧。离一切心意识分别想。无所取着。犹如虚空。是名得无生法忍。能于三千大千世界。为大明师。即此。便入第八地。舍前七地一切功用行。住无功用。为深行菩萨。离于諠诤。所作皆息。住于报行。得真寂灭心。至此。又发起无功用大觉慧。获无量差别智。得入法流门中。入一切智智境界。今此中。即华严七地入八地。所修所证行相。
心王菩萨言。禅能摄动。定诸幻乱。云何不禅。
此拣问。禅寂之义。盖禅能摄心之所动。而能定诸虚幻乱想。云何而言不住于坐禅耶。
○夫禅为静虑。乃第五地中行相。凡初习禅定。正身端坐。或半跏趺。或全跏趺。先挺动其身。并诸骨节。作七八反。如自按摩法。既而令脊相对。身心适然。乃开口吐胸中浊气。想身分中。百脉不通处。皆得舒畅。后方闭口。纳鼻中清气。如是至三。若习久。身息调和。但一亦得。次当唇齿相合。舌拄上腭。后方闭目。祇令断光而已。若欲出定时。先开口放气。想息从百脉随意而散。然后微动其身。及肩胛头项。以至于足。复以手遍摩。悉令柔软。又擦手令暖摩抄两眼。方使其开。乃可随意。盖入定。从粗入细。出定从细出粗。若在定既久。出时陡促。则细法未散。恐于身中。作风痛诸患。至若调息之法。有声喘气息四相。守声则散。守喘则结。守气则劳。守息则定也。若夫论禅定之法。余尝得诸藏典中。如经云。初学不思议三昧。当系心一缘。若久习成就。更无心想。恒与定俱。此修定之初门也。又云。若入遍处定。或行或住。或坐或卧。随所入定。境界现前。如是。则繁兴大用。无有不定时矣。此修定得力处也。又经中言次第入定之法云。结跏趺坐。正念现前。便入初禅。从初禅起。入第二禅。从二禅起。入第三禅。从三禅起。入第四禅。又云。有觉有观。念得喜安。游心初禅。无觉无观。定生喜乐。游心二禅。护念清净。无有众想。游心三禅。忧喜既尽。无复苦乐。意念清净。游心四禅。又云。清净心中。诸漏不动。名为初禅。粗漏已伏。名为二禅。安隐心中。欢喜毕具。名为三禅。诸苦乐境。所不能动。名为四禅。此四是色界。以禅为乐为食。然初禅过患。内有觉观。故外有火灾。二禅过患。内有欢喜。故外有水灾。三禅过患。内有喘息。故外有风灾。至四。禅内外过患。一切俱无。诸灾所不能及。得四禅已。于自身相。与虚空相等。心缘虚空无边。而为行相。即证空无边处定法。从空无边处起。观空无边。识亦无边。观空则外。观识则内。一心缘识无边处。而为行相。即证识无边处定法。从识无边处起。空色既亡。识心都灭。澄定寂然。无去无住。故以无所有处。而为行相。即证无所有处定法。亦名不用处。从不用处起。如存不存。若尽非尽。故以非想非非想处。而为行相。即证非想非非想处定法。亦名有想无想处。此四。是无色界。以寂为食为乐。至此身心灭尽。定性现前。无复行相。灭诸想受。名灭尽定。二乘人。又名此定为想知灭定。故曰有想无想处想灭。入想知灭定。得此想已。作是念。有念为恶。无念为善。若不为念行。不起思惟。微妙想灭。粗想不生。即入想知灭定。此名背舍法。亦名次第灭想法。通前四禅。名为九次第定。又云。若入初禅。则声刺灭。入第二禅。则觉观刺灭。入第三禅。则喜刺灭。入第四禅。则出入息刺灭。入空处。则色想刺灭。入识处。则空想刺灭。入无所有处。则识想刺灭。入非想非非想处。则无所有想刺灭。入灭尽定。则想受刺灭。此诸想中。以不用处想为无上。诸言有想。诸言无想。于其中间。能次第得想知灭定。是为第一无上想。又云。从初禅起。次第入于灭受想定。从灭受想定。次第还入。至于初禅。是名师子奋迅三昧。喻如师子奋迅之时。既能进前奋迅而去。亦能却行奋迅而还。此余兽之所不及。诸佛菩萨。入此三昧亦尔。因名师子奋迅三昧。既因师子奋迅三昧。逆顺出入。故菩萨有超越三昧。能超越诸法次第。有顺入超。逆入超。顺逆入超。逆顺入超。超出亦尔。此名超越三昧。然菩萨能具足超。声闻不能具足超。但能从初禅超入三禅。尚不能超二。何况能超三耶。菩萨从初禅。便能超入灭受想定。故名顶禅。亦名佛智三昧。所谓随意自在。善入出住也。又云。如来于灭度时。从初禅次第入于灭尽三昧。从灭尽三昧起。入𦦨光三昧。从焰光三昧起。入水气三昧。复从水气三昧起。还入𦦨光三昧。从焰光三昧起。还入灭尽三昧。次第还入以至初禅。复从初禅至灭尽三昧。而入无余涅槃。又云。菩萨虽入灭定。而不乐着寂灭。俱时发起四心。由慈办悲。缘悲得喜。缘喜有舍。由空得无愿。由无愿得无相。是为解脱门。亦名三三昧也。然比丘心无异缘。意在禅息。其始以一心专思寂想为旨诀。而能随意自在。善入出住为要终也。故文殊师利云。昔初发意求入不可思议定。我于今日。无复此意。当入不可思议定。若我入不可思议定者。则成可思议矣。此诚可与学般若菩萨言之。而未可与二乘人说也。
佛言。菩萨禅即是动。不动不禅。是无生禅。禅性无生。离生禅相。禅性无住。离住禅动。若知禅性。无有动静。即得无生。
此示无生禅为第一义。言禅即是动者。即前所谓无生之心。譬如虚空。无有动住。无有起相。无有作相。又如具离空寂。心处无住。是禅波罗蜜也。以离于动静。故曰不动不禅。是无生禅。然禅性本无生。当离于生。是禅之行相。禅性本无住。自当离其住于禅动之相也。若知此禅性无有动静之相。即得于无生矣。
○台教依一心三谛。修三止观。分藏通别圆四教。谓圆教三谛圆融。此心即空即假即中。一心具十法界。三千性相。百界千如。安心止观。以三观破三惑。三观一心。无惑不破。此亦与圆觉中二十五轮。最后三观齐修义同。圆觉又云。修于禅那。先取数门。为初首方便。疏云。次第有六妙门。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还。六净。一数息。摄心在数。不令驰散。二随息。心随于息。舍于数故。三止。凝心寂虑。舍随修止。四观。不著于止。起观分别。五还。舍观修还。转心返照。六净。舍还修净。净心成就。心无所依。不起妄想分别。能发真性之明。前三是定。后三是慧。台教谓修此六妙门。能至涅槃之道也。昔有大珠慧海禅师。因止观座主来参。问曰。如智者大师说止破止。说观破观。住止没生死。住观心神乱。且为当将心止心。为复起心观观。若有心观。是常见法。若无心观。是断见法。亦有亦无。成二见法。试请说看。座主不能对。珠曰。何曾修得止观来。圭峰禅师以禅教互相非毁。尝着禅源诠。其序略曰。禅。是天竺之语。具云禅那。此云思惟修。亦云静虑。定慧之通称也。源者。是一切众生本觉真性。悟之名慧。修之名定。定慧通明为禅。又云。若顿悟自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依此而修。是最上乘。禅。亦名如来清净禅。达磨门下。展转相传者。是也。
无生般若。亦不依住。心亦不动。以是智故。故得无生般若波罗蜜。
此别明般若义。言既得此无生。即得于般若。何故。以无生亦不依于有住。而心本亦不动。以有是智故。故得无生般若波罗蜜也。
心王菩萨言。尊者。无生般若。于一切处无住。于一切处无离。心无住处。无处住心。无住无心。心无生住。如此住心。即无生住。尊者。心无生行。不可思议。不思议中。可不可说。
此自述领解般若。以明主伴互为唱酬也。故承上而言。无生般若者。今我已知于一切处。皆无所住。亦无所离。然此无生之心。本无住处。亦无处可住其心。由此心无住处。无处住心。故心得于无生而住。如此而住其心。即是无生住矣。既而又叹美其法曰。尊者。心无生行。诚不可以心思口议于其间也。然此不可思议中。正智现前。虽可说。而又不可说。固当于言外体而明之。
佛言。如是如是。
此印成其解。如是者。唯如为是。重言者。深美之也。此又为不可说。下一注脚矣。
心王菩萨闻如是言。叹未曾有。而说偈言。
此述闻法喜叹。后说偈发明。
满足大智尊。广说无生法。闻所未曾闻。未说而今说。
此赞法所未有。然佛以智方便。为后世众生演说斯义。故即称大智也。前无相法中。亦说无生。而未能若此。所以谓广说也。然我等今闻所未曾闻。而如来四十余年未说之法。今亦说之矣。
犹如净甘露。时时乃一出。难遇难思议。闻者亦复难。
此叹闻遇之难。时时。犹言久久也。如是妙法今已说。虽云后世难遇此法。然欲求闻而深解者。亦复难矣。
无上良福田。最上胜妙药。为度众生故。而今为宣说。
此明悉檀法利。盖田能长养根苗。而药能疗身心之病。以明度生说法意也。
尔时众中。闻说此已。皆得无生。无生般若。
此结众闻获益。无生般若。本是七地中法。在会同闻而得共证。理固然也。又须知初地至七地。同修无相法。次第断俱生我法二执。同入灭定。但前六地。有出有入。定相未忘。以其同于二乘。厌生死。欣涅槃。堕有为行。有能取所取故。七地则远离定相。能念念入。念念起。念念无相。以舍于二乘之善。住于亡善之地。无生死涅槃之相。第功用未忘。心量犹在。故必至八地。舍离藏识。俱生我执已尽。一切种种相灭。方得住于灭定不起。然以自觉圣智之力所持。终不为定相所醉。是故不取证涅槃。而上求下化也。
音释
疗
(音料。治病也)。
诤
(争去声)。
驳
(音博。色不纯也)。
吻
(音刎。唇边曰吻)。
屏
(音丙。除也与迸同)。
朕
(呈锦切。上声。线缝处。又帝王自称曰朕)。
兆
(音赵。与𠧞同事先见也)。
蓦
(音麦。跃身上马之状)。
供
(平声。具也)。
首
(去声。有罪自陈曰首)。
諠
(音暄。哗也。嚣也)。
挺
(汀上声。耸直貌)。
腭
(音噩)。
胛
(音夹肩脾)。
啮
(音舛。息在心胸之圆则啮)。
奋
(音粪。鸟忽飞起貌。又力举也)。
迅
(音信。疾也。又与奋同。奋亦音信。鸟之张羽自奋也)。
金刚三昧经通宗记卷五
卍续藏第 35 册 No. 0652 金刚三昧经通宗记
金刚三昧经通宗记卷第六
天台山华顶嗣祖沙门 𧧌震 述
本觉利品第四
此为转识分。唯识论云。约了达分别。八识皆名识。若了别六尘粗境。前六独名识。故前六。总名分别境识。其第八识。又名本觉识。今此品。既以本觉标为名。何以不言第八识。而反言九识耶。盖以转八识为第九识耳。九识。梵语名为唵摩罗。此云清净。又云白净识。即第八异熟识。谓成佛时。转第八而成唵摩罗。无别第九。又名无分别智光。即佛性正因。又名阿摩罗识。有二种。一所缘。即是真如。二本觉。即真如智。能缘。即不空如来藏。所缘。即空如来藏。此二。并以真如为体。又此第九。总摄诸识。乃于前八识中。加唵摩罗识故。又诸识中。有体用二心。识性是体。识相是用。如寂灭心。即九识。是体。生灭心。即前八识。是用。以用即体。故生灭即不生灭。以体即用。故不生灭即生灭。然生灭无性。寂灭随缘。其体用本不二故。又此转字。即从利字转出。以九识即第八识所转。亦犹本觉所出之利。是故标为本觉利品也。又菩萨为住世利人。故云留惑润生。如解深密经。是入惑之初门。说九识。名纯净识。接引初根。留惑不灭。令悲智渐渐得生。而楞伽为大乘根。顿说第八识。为如来藏。皆直示惑之本实。盖不断众生住地无明。即显诸佛根本不动智。此留惑润生义也。九识。有十种名。一曰真识。自体非伪故。二曰无相识。体非有无故。三曰法性识。轨用不改故。四曰佛性真识。真觉常存。体非隐显故。五曰实际识。性绝虚假故。六曰法身识。大用无方故。七曰自性清净识。随流不染故。八曰阿摩罗识。此云无垢净识。无有变异。如如可为究竟故。九曰真如识。体非一异故。十曰不可名目识。胜妙绝待故。然欲使众生转诸情识。入唵摩罗。只要策发其自心一觉。别无他法。又释摩诃衍论中。立十种识心。眼识心。至第八阿赖耶识心。其第九。名多一识心。第十。名一一识心。故契经中云。心量虽无量。而不出十识。此即前九中。加一切一心识。总摄前九故。如是十种心量中。初九种心。不缘真理。后一种心。得缘真理而为境界故。然此品。正是第八不动地行相。俱生我执已尽。所作皆息。住于报行。得寂灭现前。有为无为。二行已终。是为究竟。今此无住菩萨。住于不动。法尔如是。故佛为其发起无功用大觉慧。发起无量差别智。故以无住为名。而表能入于一切智智境界。盖达法身之理。名一切智。差别智名一切种智。一切智智。乃根本智中修差别智也。又八地修愿波罗蜜。表愿之无住。此品。又从无相法品中。本无本处发源。
尔时无住菩萨。闻佛所说一味真实。不可思议。从远近来。亲如来坐。专念谛听。入清白处。身心不动。
此先示仪表法。从远近来。表从远行地。近来至此。亲如来坐。表智力自在。依诸法如义而住。专念谛听。表离于喧诤。入清白处。表入无垢净识。身心不动。表第八地。此已包括全品之义矣。
尔时佛告无住菩萨言。汝从何来。今至何所。
此如来下问。正表菩萨入不动地时。住于报行。诸佛必当亲现其前。为其发起觉慧。方得入法流门中。然今问汝从何来。今至何所。正发起其不动意耳。
无住菩萨言。尊者。我从无本来。今至无本所。
此自陈不动法相。即无相法中。本来无本。本无本处之义。华严经云。住此地时。菩萨心。佛心。菩提心。涅槃心。俱不起也。
佛言。汝本不从来。今亦不至所。汝得本利。不可思议。是大菩萨摩诃萨。即放大光。遍照大千界。而说偈言。
此示现光相。印成起智。华严经言八地菩萨。以初地至七地中。本愿力故。诸佛亲现其前。叹云善哉善哉。汝所得无生法忍。是为第一。能顺诸佛法故。但未得如来十力。无畏。十八不共。诸佛之法。所谓十力者。一是处非处智力。知善恶因缘果报定相。二业智力。知众生三世业受果报。三定智力。知诸禅解脱三昧。四根智力。知众生诸根胜劣。五解智力。知众生种种解。六性智力。知世间种种性。七道智力。知一切道至处相。八眼智力。能遍见一切。九命智力。知众生宿命。十漏尽智力。知永断习气。不受后有。又无畏有四。一正觉等无畏。总持一切智故。二漏尽无畏。知根漏尽故。三决疑无畏。能决诸障道法疑虑故。四受报无畏。知苦尽道故。以此四种。能广说自他智断。既决定无所失。则无所畏。又十八不共法者。身业无失。口业无失。意业无失。无不定心。无异想心。无不知已舍心。志乐无减。精进无减。忆念无减。智慧无减。解脱无减。解脱知见无减。一切身业随智慧行。口业随智慧行。意业随智慧行。知过去世无碍。知未来世无碍。知现在世无碍。此皆不与二乘共故。然当成就此法。勤加精进。勿自弃所得之忍。又当忆念本昔利生之愿。不可放舍。而此诸法法性。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常住不异。且诸佛不以得此法故。名为如来。须知二乘。亦能得此无分别法。汝今适得此一法明。知一切法。无生。无分别。应更成就诸佛无量法明。通达无量差别智。直与诸佛无异。此菩萨。若诸佛不与其发起。彼即入究竟涅槃。弃舍一切利生之愿矣。又论云。菩萨至第八地。有三加七劝。三加者。一如来现身。二摩顶。三语业言赞。七劝者。一劝修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二劝行精进不舍无生忍门。三劝愍念一切众生。四劝忆念本愿。饶益一切众生。五劝修诸佛身相国土果报。六劝学佛无量法门。七劝学无量众生差别业智。皆悉通达。起大悲业。不令滞于无功智门。今佛放光赞德。发起无住菩萨。正合斯义。初二句。印成其所得不动之无生法忍。本利二字。本。即所得法忍。即是本觉。利。即无量差别智。即是转识。佛赞其所得。而发起之意在焉。放光者。即显如来成就十力。无畏。十八不共之法也。大千界者。日月所照一四天下。为一小世界。统一千小世界。为小千界。统一千小千界。为中千界。统一千中千界。为大千界。一云。娑婆乃大千界之都名。然前第七地。得无生法忍。已于三千大千世界为大明师。即此。便入八地中。以故。佛今放光印可。亦遍照于大千界也。
大哉菩萨。智慧满足。常以本利。利益众生。
此赞其宿愿。菩萨住六地七地时。得般若方便愿力之深。常欲以本利之法而利生也。
于四威仪。常住本利。导诸群庶。不来不去。
此导其发问。菩萨既入于不动地。而现诸威仪。能常住于本利矣。则亦当以导利之心为心。必令一切众生。皆住于不动法地。佛如是说。直是逼无住菩萨发问。而决不能缄其口矣。
尔时无住菩萨。而白佛言。尊者。以何利转。而转众生一切情识。入唵摩罗。
此发转识入净之问。言佛今令我利益众生。然我实不知以何法利。堪为转用。而转彼众生一切情想意识。入于无垢净识也。上转字。是转法。下转字。是转识。
佛言。诸佛如来。常以一觉。而转诸识入唵摩罗。何以故。一切众生本觉。常以一觉。觉诸众生。令彼众生。皆得本觉。觉诸情识。空寂无生。何以故。决定本性。本无有动。
此示自觉觉他之行也。言诸佛出世。亦无别法。常以自心中。得一念相应。顿然觉悟本来具足之性。即此以转诸识。而入于净性中。然以众生皆本具此觉性。故诸佛常以此一心自觉。而觉彼众生。令其皆得此本觉。而觉悟自己情想意识之空寂无生。且决定自知本觉之性。其体本无有动。亦令其至于不来不去之地也。此即宗门明心见性旨诀。一觉。即明心。唵摩罗。即是净性。能一见自性。即入唵摩罗。此示根本实智。后皆是诸佛种种差别智业。盖从一心流出种种差别之相。菩萨了之。名差别智也。
无住菩萨言。可。一切识皆缘境起。如何不动。
此拣问识缘境起。以发起后得之智。可字。当作一句。勿连下三字读。此可者。乃无住菩萨。心领意会于自觉觉他之行。故曰可。语已。复曰。然则一切识。皆缘外境而起。如何而言不动耶。无住发此一问。不自住于不动之地。名实相称矣。又菩萨住第八地。有十种名。一曰不动地。无能沮坏故。二曰不退转。智慧无退故。三曰难得地。世无能测故。四曰童真地。离诸过故。五曰生地。随乐自在。发生智愿故。六曰成地。智行已成。更无所作故。七曰究竟地。智慧决定故。八曰变化地。随愿成就故。九曰力持地。他不能动故。十曰无功用地。先已成就故。有此十名。地义方显。
佛言。一切境本空。一切识本空。空无缘性。如何缘起。
此示境识本空。言虽因目前之境以显识。若识空。则境亦空。虽因自心之识以显境。若境空。而识亦空。然外境内识。二俱空寂。即无可缘之性。如何谓之缘境而起耶。此祇答识缘境起一句。如何不动。其义已破。
无住菩萨言。一切境空。如何言见。
此拣问境空无见。乃拟凡见而设问。故执言有见。此见字。即从无相法品。观十二因缘中得来。
佛言。见即为妄。何以故。一切万有。无生无相。本不自名。悉皆空寂。一切法相。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身。亦如是。身尚不有。云何有见。
此折见妄之非。佛即随其凡见。以妄折之。故曰有见即为妄矣。盖一切万有之性。本自无生无相。山不自言山。水不自言水。草木鸟兽。本不自立名字。悉皆空寂。一切法相。一切众生身亦尔。此身尚且不有。云何而有见耶。
无住菩萨言。一切境空。一切身空。一切识空。觉亦应空。
此发明觉空义。夫理智相应曰觉。佛既言境与身识俱空。所言觉者。亦因迷而有觉。若无迷亦无有觉矣。
佛言。可。一觉者。不毁不坏。决定性故。非空非不空。无空不空。
此印可觉空义。前无住菩萨言可。盖自言其可耳。今佛之言可者。乃仅可之词也。因其义之未足。所以不言如是。后即徴明其义。一觉者。非同境与身。有毁有坏。而可言空。此乃不能毁坏。其性决定。盖顺法性则万法俱寂。随智用则万法俱生。故曰非空亦非不空。亦无空与不空也。
无住菩萨言。诸境亦然。非空相。非无空相。
此又自陈悟解。佛言觉性义而悟诸境也。
佛言。如是。彼可境者。性本决定。决定性根。无有处所。
此重印其解。故言如是。又印定所解。而发起其问。故曰。彼之可指为境者。其性本决定。非可以言空。若推其决定性之根源。实无有处所。又非可以言其不空也。
无住菩萨言。觉亦如是。无有处所。
此因境而推明觉义。
佛言。如是。觉无处所(藏本无所字)故清净。清净无觉。物无处所故清净。清净无色。
此印成发起。言觉本无有处所。故性自清净。然清净性中。实无觉之幻名。物亦无有处所。故性亦清净。然清净性中。实无物之幻色。
无住菩萨言。心眼识。亦复如是。不可思议。
此以觉推明。言若觉与物。同一清净。则心眼识等亦尔。其义亦不可思议也。
佛言。心眼识。亦复如是。不可思议。何以故。色无处所。清净无名。不入于内。眼无处所。清净无见。不出于外。心无处所。清净无止。无有起处。识无处所。清净无动。无有缘别。性皆空寂。性无有觉。觉则为觉。
此顺成觉义。夫色居法相之首。尘蕴之初。今举一以例诸。乃言色无处所故清净。自无幻色之可名。且色属外尘。亦不入于内也。眼为六根之一。举一以例五。乃言眼无处所故清净。自无幻色之可见。且眼属内根。亦不出于外也。三界惟是一心。故特言心无处所故清净。自无能所之可止。亦无有起处之可觅也。万法皆归于识。故又言识无处所。因根尘而有。根尘若泯。识体空寂。故亦清净。自无妄念之可动。亦无有缘虑而生分别也。然色之与眼。及心识等性。悉皆空寂。其性本无有觉。若得此性本无觉。则可为一觉矣。
善男子。觉知无觉。诸识则入。何以故。金刚智地。解脱道断。断已。入无住地。无有出入。心处无在。决定性地。其地清净。如净琉璃。性常平等。如彼大地。觉妙观察。如慧日光。利成得本。如大法雨。入是智者。是入佛智地。入智地者。诸识不生。
此结成觉智利生之能事也。夫觉知此无觉。而诸识则自入唵摩罗。盖菩萨至等觉。证金刚心。入佛智地。及妙觉位中。解脱道时。诸识一时俱断故。断已。生死涅槃。二皆不住。故名无住地。又金刚智地。解脱道断者。是顿超佛地也。入无住地者。是退位利生也。菩萨入此无住地。无有出入之相。心处如空。而无所在。得决定性地。其性地中。清净无垢。如净琉璃。内外皎洁。而具诸法门。此即法门无量誓愿学也。又性常平等。如彼大地。万有并育。而利一切生。此即众生无边誓愿度也。又以本觉妙明。观察一切。如慧日光。无不照见。而永断烦恼。此即烦恼无尽誓愿断也。又始觉利成。得本觉性。如大法雨。无不充足。而佛道垂成。此即佛道无上誓愿成也。然入是四弘智愿者。是为入佛智地。然圆顿法中。信住行向地。总融成一法。为诸佛之智地。入佛智地者。则诸识决定不生矣。经中虽不标愿字。而本具四弘誓愿。此乃自性具足。故名为智。此上发明一觉转识之义已周。
无住菩萨言。如来所说一觉圣力。四弘智地。即一切众生。本根觉利。何以故。一切众生。即此身中。本来满足。
此发明本根觉利。乃是回顾在会同闻者说。非向佛而言。故曰。如来所说一觉圣智之力。四弘智愿之地。盖以修自性法门。而利自性之众生。断自性烦恼。而成自性之佛道。此即是一切众生本觉根源。始觉之利。虽然。而又不从外得。乃一切众生。即此自身之中。本来皆自满足者也。此无住菩萨。已明佛为发起之意。
佛言。如是。何以故。一切众生。本来无漏。诸善利本。今有欲刺。为未降伏。
此印成拣过。言一切众生。本来具足。无漏诸善。菩提分法。故能出生始觉之利。而得一觉自心之本。此印成无住菩萨之言也。后则拣众生过患。且云。今为五欲所刺。自不能拔。若不与其翦除。损害实大。然三界欲重。其性习刚强。诚为未易降伏也。前此。通明一觉圣力。乃以始觉返照本觉。是以佛境界。发明众生境界。后此化众生境界。而入诸佛境界。乃以佛眼顺观众生心行不齐。皆利生之差别智也。
无住菩萨言。若有众生。未得本利。犹有采集。云何降伏难伏。
此代众生以咨降伏之方。言若众生未得本觉之利。则彼心意。犹有采集。云何令其降伏此难调伏之心意耶。采集二字。即楞伽所言。心名采集业。意名广采集。心。指第八藏识。能集诸种子。招善恶业。故名采集业。意。指七识。恒审思量。坚守藏识为我者。藏识如库藏。意如库吏坚守。毫无渗漏。有入无出。有益无损。且又得第六意识。为所依根。举缘一切。故名广采集也。后地藏菩萨言。即非集也。乃收此中之义。
佛言。若集若独行。分别及以染。回神住空窟。降伏难调伏(流通本有远离诸欲刺一句)。解脱魔所缚。超然露地坐。识阴般涅槃。
此言采集对治之效。夫第八藏识中。有相见二分。相分。生灭不停者是。即名采集。见分。离缘独行者是。即名独行。此相见二分。皆八识所变。然相分。即聚集见分能缘之用而成。见分。乃离相分所缘之用而独立。相是境分。见是心分。又相分所缘用。即明暗塞空。六尘等相。故曰山河大地。乃心相分。然相见。总是心体之用。摄用归体。惟是一心。分别。即第六分别事识。染。即第七染污识。此总言众生心意意识之相。若一念回神。栖于空寂。则便降伏其难调伏之心矣。但住于空窟。又不免为解脱魔所缚。未能超然于露地而坐。俾识阴入般涅槃也。按经论云。从此初知。名三昧顶。亦名尔𦦨智。若守初知为解。名顶结。亦名堕顶结。二乘见之。名尔𦦨识。一念瞥起。如阳𦦨不可趁逐。不用灭。不用止。知一切法性是尔。亦名微细烦恼。又此烦恼。一名惑障。尔𦦨是梵语。此云智障。即所知障。盖此二障。由人法二执而起。若于真如界内。绝生佛之假名。则无人执。平等性中。无自他之异相。则无法执。以故如来觉了本性。二执皆空。众生妄以二执为惑。乃谓之惑障。若了人法二空。其惑既除。乃为之智。又执此二空之智为实有。智亦成障。必须二空之智亦泯。是无智障也。故前所云。烦恼障大涅槃。所知障大菩提者。即同斯义。若唯识中。谓所知障者。障智不生。若智已生。障。是智者所知之境。障。却不能障其知也。所以古者云。所知不是障。被障障所知。此说。乃不如空智亦泯之义深矣。
无住菩萨言。心得涅槃。独一无伴。常住涅槃。应当解脱。
此问解脱缚之疑。言若心既得于涅槃。则独存一净性。诸识都尽。无侣伴可得。如是。便可常住涅槃。应当解脱。超然出于三界矣。何以又言。为其所缚耶。因独一无伴。后地藏菩萨。问法应自成。收此中之义。
佛言。常住涅槃。是涅槃缚。
此示其缚义。
何以故。涅槃本觉利。觉利本涅槃。涅槃觉分。即本觉分。觉性不异。涅槃无异。觉本无生。涅槃无生。觉本无灭。涅槃无灭。涅槃本故。无得涅槃。涅槃无得。云何有住。
此明涅槃本智义。盖涅槃具法身解脱般若三德。为本觉所生之利。即始觉之本智。故又云。涅槃智也。如是。则本觉之利。即是众生根本涅槃智。此以众生本具之佛性为本觉。增进修习。至最后证得。为之涅槃也。故涅槃始觉分。即众生本觉分。本觉与涅槃。性体是一。本觉之性不异。涅槃之性亦无异。由此推之。本觉涅槃之性。同是无生。同是无灭。既同无生无灭。则涅槃原是其本。故亦无得于涅槃。既无得于涅槃。云何而有所住乎。又涅槃相有四。一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即真如理。二有余涅槃。二乘烦恼虽断。余习未除。三无余涅槃。烦恼既尽。余习亦灭。四无住涅槃。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为利生故。今言无得。则此四相。亦俱不可得矣。
善男子。觉者不住涅槃。何以故。觉本无生。离众生垢。觉本无寂。离涅槃动。住如是地。心无所住。无有出入。入唵摩罗识。
此示觉无住相。言若得一觉者。决不住于涅槃。何故。以觉此本智之无生。止离其众生之垢患而已。又觉此本智之无寂。已离涅槃定相之体。而能发智用之动。故觉者住如是地。心非有生灭。故无所住。亦非有动寂。故无出入。如是。则诸识自入于无垢净性中矣。
无住菩萨言。唵摩罗识。是有入处。处有所得。是得法耶(北藏作也)。
此明本得义。初拣问有得之疑。意者。有入即有处所可得。是岂谓之得法哉。
佛言。不也。何以故。譬如迷子。手执金钱而不知有。游行十方。经五十年。贫穷困苦。专事求索。而以养身。而不充足。其父见子。有如是事。而谓子言。汝执金钱。何不取用。随意所须。皆得充足。其子醒已。而得金钱。心大欢喜。而谓得钱。其父谓言。迷子。汝勿欣怿。所得金钱。是汝本物。汝非有得。云何可喜。善男子。唵摩罗者。亦复如是。本无出相。今即非入。昔迷故非无。今觉故非入。
此设喻发明。以显得义。正为后世众生曲垂方便。迷子。喻五阴众生。金钱。喻唵摩罗识。迷子得钱。作有得想。不知乃是自己本有之物。而非外有所得也。五阴众生。本具无垢净性。今一觉。转诸识而入于净性。然昔在迷时。本无出相。而今乃觉。亦非有所入也。入字。当作返源看。
无住菩萨言。彼父知其子迷。云何经五十年。十方游历。贫穷困苦。方始告言。
此拣问喻中之意。盖佛之所说。法喻皆齐。无住菩萨知佛必有所表。故乃问之。
佛言。经五十年者。一念心动。十方游历。远行遍计。
此示其所表。明非虚引也。教中立喻有四。借喻。非喻。似喻。假喻。此借也。一念心动。十方游历。表一心具十法界。一念心清净。即入诸佛法界。一念圆修利生诸行。即入菩萨法界。一念执偏空理。即入缘觉法界。一念修四果法。即入声闻法界。一念修上品十善。即入天法界。一念作诸善缘。不生恶念。即住人法界。一念心嗔。即堕修罗法界。一念心。起悭贪不舍。即堕饿鬼法界。一念心痴。欲贪不息。妄想横生。即堕畜生法界。一念心迷。造于恶业。即堕地狱法界。又一法界中。即具十种法界。夫心真如相。名为一真法界。以一切法空为界故。而十法界性体。同一空寂。故总曰法界。以故地狱法界中。亦具十种法界。台教因此谓一心中。具百界千如之法。一心之理。本如是故。言远行。谓众生备历恶趣。遍计者。言缘念计度。而广执名相也。
无住菩萨言。云何一念心动。
此特推其过患之由。
佛言。一念心动。五阴俱生。五阴生中。具五十恶。
此明妄念之恶。言众生只因一念妄心。动五种妄想。遂有五阴。如色阴。以坚固妄想为本。若众生修禅定中。一念取着。即受十种群邪。受阴。以虚明妄想为本。若一念取证。即为十种魔所摄持。必当从其沦坠。想阴。以融通妄想为本。若一念动摇妄情。即有十种魔业。淫淫相传。魅其心腑。后堕地狱。行阴。以幽隐妄想为本。若一念迷昧。而为心魔作孽。即堕十种外道种类。识阴。有颠倒微细妄想。以一念所得。即为涅槃。成十种知见邪魔。自作沉孽。其略说如是。若广明。如首楞严中说。
○五阴假名。即见惑。五阴实法。即思惑。破五阴假名。即人空。破五阴实法。即法空。又涅槃净法。即无明惑。破涅槃净法。即无明惑断。是名出三界外。得常乐我净矣。
无住菩萨言。远行遍计。游历十方。一念心生。具五十恶。云何令彼众生无生一念。
此请示灭恶之法。谓诚如佛言。众生之心念。真乃生灭纷纭。但不审云何令彼无生一念耶。
佛言。令彼众生。安坐心神。住金刚地。静念无起。心常安泰。即无生一念。
此垂示趋进之方。安者。不妄动。坐者。即是止息。非坐卧之坐。心神。即心王也。住金刚地。住坚固不动之地。佛垂示众生下手用功要诀。只此二语。更不烦修止作观。亦非必取闲居静处。如若行若住。若坐若卧。但令心王不妄动。诸念皆息。又若起一静念。心即动乱。须教静念无起。心常安泰。即是无生一念矣。
○初祖曰。心如墙壁。方可入道。三祖曰。不用求真。惟须息见。六祖曰。若起真正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识自本性。一悟即至佛地。皆与此经。同一枢纽也。
无住菩萨言。不可思议。觉念不生。其心安泰。即本觉利。利无有动。常在不无。无有不无。不无不觉。觉知无觉。本利本觉。觉者清净无染。不变不易。决定性故。不可思议。
此深解佛语。故先叹美而后言也。言已。又复叹之。其得佛之深意。可见矣。佛之言曰。无生一念。直示实智之体也。菩萨翻其语曰。觉念不生。盖无生一念。即觉念也。觉念亦不生。菩萨之领解也。其心安泰。已得诸佛安心法门。此即本觉所出之利也。既得本觉之利。必无有一念心动之咎。常在动用中。无处不是无生一念。至于一切时。亦无有不是无生一念。然则不达无生一念。亦不能觉。然今觉知此无生觉念。实从本觉所出之利。以明本觉也。得此觉者。其心清净无染。绝于垢秽。不变不易。离于生灭。是决定性。法尔如是。此所谓不可思议也。然常在不无。无有不无。语意甚密。宗门下出语径捷。如曰繁兴永处那伽定。心如境如。事事无碍。岂非同此意耶。
佛言。如是。
此总结印成前义。然前品。因心王菩萨自问。疑其有惑。故重言之曰。如是如是。令其永断疑惑也。今此发起无住菩萨利生之行。故不必重言之。但曰如是而已。
无住菩萨。闻是语已。得未曾有。而说偈言。
此叙述得闻希有。说偈发明。
尊者大觉尊。说生无念法。无念无生心。心常生不灭。一觉本觉利。利诸本觉者。如彼得金钱。所得即非得。
此深领利生法要。言佛为说众生无念之法。由无念而体会无生之心。令心常住无生而不生灭。得一觉以获本觉之利。而又明利于本觉。故示迷子金钱之喻。明吾人之本有。若言有所得。即非得矣。
尔时大众。闻说是语。皆得本觉利。般若波罗蜜。
此统结众闻获益。般若波罗蜜者。即本觉所出之利。佛之发起八地菩萨。正为其令众生得此般若也。论云。二乘见道。唯断分别我执。证初果。从是次第断三界八十一品思惑。得寂灭定。证四果。若菩萨见道。断分别我法二执。得入初地。从是次第断俱生我法二执。至八地。得灭尽定。此灭定。三乘共修共证。以耽寂灭乐不舍者为小乘。不起寂灭而现诸威仪者为菩萨。又入灭定而不忘相者。为二乘行相。虽入灭定而念念无相者。为菩萨行相。然七地与八地。俱名住地菩萨。皆得不退转故。又七地。虽得无相无生之法。而功用未忘。藏识未净。不得任运现身现土。故又名为心量地。此八地。由转舍藏识。心量都尽。证无生忍。入不动地。又名无所有地。以住于无功用故。如来虽说诸地次第。而楞伽会中。佛又尝言。我为欲显菩萨修证。与二乘迥别。如菩萨。能断心意意识。生灭流注相能。断我我所。生灭自共相。能断法我。生灭自共。相能断二无我。得四无碍智。证决定力三昧。有如是最胜行故。分诸地次第行相。从地入地。次第相续。入菩提法。弗使堕于外道邪径中。此皆是无渐次中。强设渐次耳。又楞伽言。十地即为初地。同证真如故。初地即是八地。烦恼皆不动故。九地可为七地。同得无生忍故。七地可为八地。同得无相法故。二地可为三地。同信忍故。四地可为五地。同顺忍故。三地可为六地。同得般若故。如是则诸地行相。互相通摄。可以顿超。可以渐进。原无定执。如经论云。信住行向地。而融成一法。又言十地法。初末总为一际法门。以是观之。则知如来圆融行布之理。及禅宗参悟一门。顿同佛体。皆可无疑矣。吾闻先辈有云。八地名无所有。直是无位真人所住境界。何有次第渐进可得。此真乃不涉程途。不立阶级之向上一路也。不见青原禅师曰。圣谛亦不为。何阶级之有。此说亦可。特为存之。然今去圣时遥。凡沙门释子。多有一念得悟。寻便废失。鲜有断惑证果者。况登地位也耶。
音释
唵
(庵上声。梵语也。经中称唵摩罗。唵摩罗。阿摩罗。乃译人语。音少异耳。又唵字。是一切真言之母。含无量法门。即是无相法界也)。
缄
(音兼。封固也)。
沮
(疽上声。抑也)。
测
(音恻。测度)。
琉
(音流。琉璃。俗作琉)。
渗
(森去声渗漏)。
趁
(嗔去声。践也)。
畜
(音触。众兽皆曰畜)。
沦
(音伦没也)。
坠
(垂去声。陨落也)。
魅
(音妹。迷昧也。又鬼名。有魑魅魍魉两种。魑魅。四足。好迷惑人。山林异气所生。乃精怪之物。魍魉为川泽之神)。
纽
(音纽鼻纽)。
咎
(求去声过愆也)。
渠
(音劬。渠渠。力言不已也)。
金刚三昧经通宗记卷第六
卍续藏第 35 册 No. 0652 金刚三昧经通宗记
金刚三昧经通宗记卷第七
天台山华顶嗣祖沙门 𧧌震 述
入实际品第五之上
此为辨才分。夫欲得大辨才智者。非入实际。何以能之。所以第九善慧地中。为度众生。修无碍智。一法无碍。二义无碍。三词无碍。四乐说无碍。在声闻。祇得少分。以其不能知词知义。又且无三种善巧。不能随众生根性。用软语粗语。不软不粗语。而为众生方便说法故也。若在缘觉。乐修寂灭。其所化导。惟现神通而已。故菩萨住此九地中。得无量善巧无碍智。知一切佛法。名字性相。差别平等。而不取着。是法无碍。又知一切诸佛。法义名义。性相差别平等义。了知如来随八万四千众生。心行根解。差别音声。而不取着。是义无碍。又知一切法。随其言音。定其文字。善识字体。解其真义。广说地道无差别相。而不取着。是词无碍。又能以第一义智。善巧方便。随众生信解。以如来智。清净行。圆满说。然虽乐说如是最上。而亦不着。是乐说无碍。是皆于一切法。无所取着。故得无碍。又了达一切法无碍。故得义无碍。知义无碍。故得词无碍。知词知法知义。得不思议说。是为乐说无碍。如是。则善慧地中之能事毕矣。又菩萨住此地中。昼夜精勤。专求智明。更无余想。唯入佛境界。亲近如来。故诸佛皆随其性欲。而与法门也。今此如来无问自说。起发其问。亦犹是耳。又此地。行力波罗蜜为胜。以故大力菩萨当机。然总只发明入实际义而已。所谓实际者。于一切法俱不可得。此不可得亦不可得。虽不可得。而又修于智辨以利生也。又入实际三字。先出于无相法中。为此品张本。
于是如来作如是言。诸菩萨等。本利深入。可度众生。若后非时。应如说法。时利不俱。顺不顺说。非同非异。相应如说。引诸情智。流入萨婆若海。无令可众。挹彼虚风。悉令彼庶。一味神乳。
此垂法弘化。以明利生之行。言菩萨得本觉之利。深入唵摩罗。始可利生。若于吾灭后。至非正法住世之时。皆应如斯说法。即使众生未能信解。或际会不时。又且根性不利者。可以顺说而善化。可以逆说而折伏。此实非可以同。亦非必求其异。但取其相应。而如法说之。引一切邪见钝根众生之情识。与利根众生之心智。皆流入于萨婆若(此云一切种智)海中。夫般若为因。萨婆若是果。为令得此智果也。无令可化之众生。徒为挹彼虚风而已。挹之为言酌也。酌挹其风。犹俗言吸风。然必当令彼众庶。悉䬸一味神妙之法乳。乃为是耳。
世间非世间。住。非住处。五空出入。无有取舍。何以故。诸法空相。性非有无。非无不无。不无不有。无决定性。不住有无。非彼有无凡圣之皆。而能测(北藏作恻)隐。
此示五空之法。言若世间。若非世间。若住于世间相。若不住于世间相。于此住非住处。观于五空。若出若入。无有取舍之相生于其心。以此诸法空相。其性非属有之与无。亦非无。非不无。既不无不有。则无决定之性。故不住于有无。然非彼有无之情。凡圣之智。而能测其隐微之旨也。
诸菩萨等。若知是利。即得菩提。
此明其法利。然此法空性相之体。亦乃本觉之利。若知是本觉之利。即得于菩提矣。
尔时众中有一菩萨。名曰大力。即从座起。前白佛言。尊者。如佛所说。五空出入。无有取舍。云何五空而不取舍。
此咨请如来空义。
佛言。菩萨。五空者。三有是空。六道影是空。法相是空。名相是空。心识义是空。菩萨如是等空。空不住空。空无空相。无相之法。有何取舍。入无取地。则入三空。
此答名示义。明其空相之无取也。然佛说法。或称菩萨。或称善男子。各有所表。凡切实紧要。欲令其直下顺理刚断。则必曰善男子。若为后世众生唱明其义。即称菩萨。而此经中。佛与大力地藏二大菩萨酬问。并无善男子之称三有。欲有色有无色有。皆属有漏有为。六道。天人阿修罗地狱鬼畜生。皆妄心所成。不实如影。法相名相。该世间出世间。皆由意识。妄生分别。心与识。皆是假名。本无实义。如是五空之义。亦皆为利生之故。诠表曰空。须知空。亦不住于空。空。亦无空相。总成无相之法。又何容取舍于其间耶。若能入于无取之地。则又更进一步而入于三空矣。
大力菩萨言。云何三空。
此又问三空之义。
佛言。三空者。空相亦空。空空亦空。所空亦空。如是等空。不住三相。不无真实。文言道断。不可思议。
此示名显义。此三种空。唯九地十地。与等妙二觉所知。他不能解。盖言如上所举五空之相亦空。又空空亦空。所空亦空。入于如是之三空。并不住此三种空相。则其间。岂不无真实之理。至此。文言道断。真乃不可思议。
大力菩萨言。不无真实。是相应有。
此拣误解为有相。
佛言。无不住无。有不住有。不有之法。不即住无。不无之相。不即住有。非以有无而诠得理。菩萨。无名义相。不可思议。何以故。无名之名。不无于名。无义之义。不无于义。
此示真实名义。言无且不住于无。有且不住于有。故凡不有之法。即是无。不即住于无。不无之相即是有。不即住于有。然此不住之中。不无真实之性。此亦非可以有无而为诠表。得尽其理。既不可以诠表。则本无名义之相可得。是真不可思议。然无名之名。名不自名。因义表名。故不无于有名。无义之义。义不自义。因名显义。故不无于有义。
大力菩萨言。如是名义。真实如相。如来如相。如不住如。如无如相。相无如故。非不如来。众生心相。相亦如来。众生之心。应无别境。
此菩萨领解。因义明如。言如是名义。既互无自性。即是真实如如不动之相。亦即如来之如相。如是如相。俱是假立。亦不住于如。以如中本无如相。若相中既无如相。则非不同于如来矣。至若众生之心相。是相亦同于如来。以此推之。众生之心。又岂不如。自应无有别境也。
佛言。如是。众生之心。实无别境。何以故。心本净故。理无秽故。以染尘故。名为三界。三界之心。名为别境。是境虚妄。从心化生。心若无妄。即无别境。
此印如明净。谓众生之心。本自清净。以理观之。实无垢秽。但以贪染情尘。背真离觉。故名为三界。遂成三界生死垢秽有漏之妄心。是即名为众生心中之别境也。虽有是境。本自虚妄。乃从清净心中。幻化而生。若心无妄念。本自如如。心境一如。境外无心。心外无境。如此。即无别境也。
大力菩萨言。心若在净。诸境不生。此心净时。应无三界。
此明心净即土净。
佛言。如是。菩萨。心不生境。境不生心。何以故。所见诸境。唯所见心。心不幻化。则无所见。菩萨。内无众生。三性空寂。则无己众。亦无他众。乃至二入。亦不生心。得如是利。则无三界。
此明心境空寂。印成净义。言心不妄生诸境。如悬镜然。境亦不生于心。本不相到。若能如是。则所见诸境。唯所见心。宗门下说到者里。便截住口。却云。正当与么时。且道此心。毕竟在甚么处见。切莫拟议。若拟议。便属意根卜度。设或有不识好恶汉。下个注脚道。境从心现。见色便见心。祇是说道理。直须向语默外。当体觌露处。转得一机。直下便与释迦老子一同鼻孔出气。教乘中不会。只得注脚下重添注脚道。若心不幻化。则外无诸境之可见。内无众生善恶无记三性。皆本空寂。如是。则无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故曰无己众。亦无他众。乃至二入。亦不生心。则并无法见。非法见。所以般若经云。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得于如是。即得本觉之利。自无有三界。而超然出乎其外矣。
大力菩萨言。云何二入。不生于心。心本不生。云何有入。
此拣问二入之义。
佛言。二入者。一谓理入。二谓行入。
此显二入之名。后别示二入之义。
○昔达磨大师。略辨大乘四行。有云。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种。一谓理入。二谓行入。理入者。谓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为客尘妄想所覆。不能显了。若舍妄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更不随于他教。此即与理冥符。无有分别。寂然无为。名之理入。行入者。谓四行。其余诸行。悉入此中。何等为四。一报冤行。谓修道行人。若受苦时。当自念言。我从往昔无数劫中。弃本从末。流浪诸有。多起怨憎。违害无限。今虽无犯。是我宿殃恶业果熟。非天非人。所能见与。甘心忍受。都无冤诉。经云。逢苦不忧。何以故。以识达故。此心生时。与理相应。体冤进道。故说言报冤行。二随缘行。众生无我。并缘业所转。苦乐齐受。皆从缘生。纵得胜报。荣誉等事。是我过去宿因所构。今乃得之。缘尽还无。何喜之有。得失随缘。心无增减。喜风不动。冥顺于道。故说言随缘行。三无所求行。世人常迷。处处贪着。名之为求。智者悟真。理与俗反。安心无为。形随运转。万有斯空。无所愿乐。知彼功德黑暗。常相随逐。三界久居。犹如火宅。有身皆苦。谁得而安。了达此处。故舍诸有。息想无求。经云。有求皆苦。无求乃乐。了知无求。真为道行。故说言无所求行。四称法行。即性净之理。目之为法。此理众相斯空。无染无著。无此无彼。经云。法无众生。离众生垢。法无有我。离我垢故。智者若能信解此理。应当称法而行。法体无悭。于身命财。行檀舍施。心无吝惜。达解三空。不倚不着。但为去垢。称化众生而不取相。此为自行。复能利他。亦能庄严菩提之道。檀施既尔。余五亦然。为除妄想。修行六度而无所行。故说言称法行。此四。乃为行入也。按初祖此说。即依此经而立者也。
理入者。深信众生。不异真性。不一不共。但以客尘之所翳障。不去不来。凝住觉观。谛观佛性。不有不无。无己无他。凡圣不二。金刚心地。坚住不移。寂静无为。无有分别。是名理入。
此示理入。言顺其真性之理以利生也。故曰。深信众生。原不异佛之真性。今生佛体殊而不能一。凡圣位分而不能共者。但以客尘之所翳障耳。然须知心性是主。本来清净。如明镜然。其妄念如客。因相续而起。污染心性。有尘垢之义。此犹镜上所积尘垢。而翳障其光明也。若能磨莹而去其尘垢。则光明之体仍在焉。然今以此修治心性之法而利生。先应今其坐断意根。前念不随之而去。后念不使其复来。直用当前一念。凝住觉观。谛观此本有佛性。于相不有。于理不无。无己无他。体原是一。无次无余。凡圣不二。如是。则于金刚心地中。坚住不移。得寂静无为之智体。悟无分别之智用。是令其从理而入于法空也。
行入者。心不倾倚。影无流易。于所有处。静念无求。风鼓不动。犹如大地。捐离心我。救度众生。
此示行入。言住于真心之行以利生也。此行字。指一切日用中。应缘遇物之心行。故曰心住中道。而不生倾欹依倚之念。于六尘缘影。而无迁流变易之想。于日用中。一切所有作为处。想念寂静。永绝驰求。纵遇境风鼓撼而不动。犹如大地之奠安。虽得如此。抑且原无住着。所以捐离无妄心我。唯与慈运悲。以利生也。
无生无相。不取不舍。菩萨。心无出入。无出入心。入不入故。故名为入。
此明入字之义。言理性本自无生。心行本自无相。故不取一法。亦不舍一法。盖以真性之理。不可取故。真心之行。不可舍故。然心行无相。本无所出。理性无生。本无所入。是以菩萨利生之心。本无出入。然得此无出无入之心。则知入而不入。以入而不入。故强名之曰入。
菩萨。如是入法。法相不空。不空之法。法不虚弃。何以故。不无之法。具足功德。非心非影。法尔清净。
此结成前义。以明入法之功。言若能入此理行二法。则知此法之相。实本不空。然则何以谓之不空之法。其法今已显著。是必不致于虚浪弃掷者也。既不虚弃。必自知其不无。若既知此不无之法。是则具足法性之真实功德者矣。此非妄心。亦非缘影。实乃法性固尔清净也。然其从不取舍。无出入。转出不空。不虚弃。不无。方乃出此具足功德四字。
○昔达磨祖师初见梁武帝。帝问。朕造寺度僧。有何功德。祖曰。并无功德。帝曰。何以无功德。祖曰。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非实。帝遂问。如何是真功德。祖曰。净智妙圆。体自空寂。是为真实功德。帝又问。如何是圣谛第一义。祖曰。廓然无圣。帝曰。对朕者谁。祖曰。不识。帝不悟。祖遂渡江入魏。然当时天下人。咸称武帝为佛心天子。尝御注大品般若。又亲为四众。讲放光般若。实能依教修行。只为未知真实功德。所以不悟初祖之言。后来闻法道大著。深悔之。及祖示灭后。又闻魏使于葱岭上遇祖。手携只履而返。益加追慕。乃御制碑文记之。有云。嗟夫。见之不见。逢之不逢。今之古之。悔之恨之。朕虽一介凡夫。敢师之于后。又为作赞。有心有也。旷劫而受沉沦。心无也。刹那而成正觉之语。虽然。设或当日武帝知此经之义。决不当面错过达磨老子。
大力菩萨言。云何非心非影。法尔清净。
此咨请未解之义。
佛言。空如之法。非心识法。非心使所有法。非空相法。非色相法。非心有为不相应法。非心无为是相应法。非所现影。非所显示。非自性。非差别。非名。非相。非义。何以故。义无如故。无如之法。亦无无如。无有无如。非无如有。何以故。根理之法。非理非根。离诸诤论。不见其相。菩萨。如是净法。非生之所生生。非灭之所灭灭。
此发明空如清净法义。言如向所说。三界惟心。万法唯识。只为外道邪见。不信自心故。今此空如之法。非心能知。非识能识。此先破心识之能。此能。即藏识见分也。故曰非心识法。又众生因心识之能。遂有心所。谓恒依心起。与心相应。系属于心。具此三义。名为心所。其数共有五十一心所法。而心法唯一。是皆为心识使令之所有者。此破心识之所。即藏识之相分。皆因小乘我法二执所有。若大乘顿悟法空。即无此执。故曰非心使所有法。又不属于断见之无。故曰非空相法。又不属于常见之有。故曰非色相法。又非世间有为之心。一切不相应法。又非出世间无为之心。本是相应之法。非同幻化之所现影。非是言说之所显示。非自性真体。非差别智用。非有名字。非有相状。非有义理。盖此清净法中。谁与安名。义本空寂。亦无如故。今强诠之。而为无如之法。亦本无此无如之名。既无有无如之名。即非为之无如。而可有此无如矣。若更究竟此根源之义理。亦非实有义理可求。亦非实有根源可得。故离于一切言说诤论。实不可见其无如之相。如是清净之法。非生之所能生而生。亦非灭之所能灭而灭者也。
○佛说心识名相。皆为破二乘外道邪见。如楞伽中。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种种分别科拣。无非为显一心之法。故经云。佛语心为宗。又云。大乘诸度门。诸佛心第一。后代祖师。依唯心立性宗。依唯识立相宗。是皆同显一心之法耳。后学宗之。或执相以难性。或执性以破相。性相角立。而是非生灭之妄心生矣。达磨大师。斥相指心。尝以楞伽授二祖。谓可以印心。盖指佛语心为宗之语也。又传载二祖。每常举楞伽论说。辄自叹曰。此经四世之后。变为名相。一何可悲。此乃言后代不知此名相之建立。为显一心。心法未明。唯知名相。执名相为实有。皆属妄想。即是众生境界。若知名相本空。妄想非有。独显一心。则为正智如如。是诸佛境界矣。
大力菩萨言。不可思议。如是法相。不合成。不独成。不羁不绊。不聚不散。不生不灭。亦无来相。及以去相。不可思议。
此乃深领法义。亦先叹不可思议。而后言之。曰。如是法相吾今已知其不为众法所合成。亦不可言一法之所独成。不为一切有法所羁。不为一切无法所绊。不可言其有所积聚。不可言其有所散失。不见有一法可生。不见有一法可灭。亦无来去之相可得。体本如故。言已。复叹之曰。不可思议。其深领佛意。可知矣。
佛言。如是。不可思议。不思议心。心亦如是。何以故。如不异心。心本如故。众生佛性。不一不异。众生之性。本无生灭。生灭之性。性本涅槃。性相本如。如无动故。一切法相。从缘无起。起相性如。如无所动。
此印成重释。明心真如义。佛言。如是。此又不同乎前。盖言其所叹不可思议者。固应如是。但更须知诸佛不可思议之心。与一切众生心。亦乃如前之不可思议也。盖如前所言空如之法。顺理推之。本不异于诸佛众生之心。以心体本同于如故。虽则众生佛性。流转不一。而归源本不异也。以故众生之性。即空如之性。其体本无生灭可得。然今目前所见有生灭者。乃是相耳。相中之能生灭者。性也。此生灭性。本与涅槃之体同。故言此性与相。本同于如。此如者。即寂灭之性。寂灭即是如。故如之性。本无生灭之动相故。然世间一切法相。虽皆从缘而起。而无起相可得。盖以缘起之相。其性本如。如之性。本无所动也。
因缘性相。相本空无。缘缘空空。无有缘起。一切缘法。惑心妄见。现本不生。缘本无故。
此明因缘空义。言如众生妄见有十二因缘之性之相。不知其相。本自空无。然今虽则见有能缘之性。及所缘之相。须知能缘亦空。所缘亦空。其性本无有能所缘起之相。一切因缘相续之法。皆由众生。发业润生烦恼。惑乱于心。妄生所见。虽有相现。而性本不生。盖以缘起。本自无故。
心如法理。自体空无。如彼空王。本无住处。凡夫之心。妄分别见。如如之相。本不有无。有无之相。见唯心识。
此明心如法理。言心与如相。及因缘之法。真性之理。推其自体。皆是空无。如彼空王。盖以虚空之性。广大自在。喻之为王。然其体性圆融无碍。本无有所住处。而凡夫之心。于此妄生分别知见。岂知如如之相。本不属于有无。然今众生。但以能所分别有无之相。不知其能见所见。乃是唯心唯识而已。
菩萨。如是心法。不无自体。自体不有。不有不无。菩萨。无不无相。非言说地。何以故。真如之法。虚旷无相。非二乘所及。虚空境界。内外不测。六行之士。乃能知之。
此结明心法义。言如是空如之心。与缘起之法。究竟亦不无自性之体。何也。若推其自性之体。固乃不有。逆而观之。虽是不有。亦非不无。以缘起而自现故。须知此说。乃是菩萨无与不无之实相。而非言说可到之地也。盖真实如相之法。虚无旷大。无有相状。非二乘之所能及。犹如虚空境界。无有内外限量。不可以测识。唯六行之士。乃能知之。后地藏菩萨。问相本空无。收此中之义。
音释
软
(与软同)。
挹
(音邑。酌也)。
测
(音恻。度量也)。
该
(改平声。括尽也)。
觌
(音狄。面见也)。
藉
(音谢借也。又与籍同。如狼藉从草。典籍从竹)。
凝
(音宁。不散貌)。
吝
(音蔺。悭也)。
构
(音姤。结构)。
莹
(荣定切。去声。洁也。一作摩莹。皎然也)。
鼓
(音古。吹撼也)。
欹
(音溪。不正也)。
撼
(含上声。摇动也)。
葱
(音匆)。
斥
(音尺。黜也)。
辄
(音出。忽然也)。
绊
(彼卷切。近变)。
限
(闲上声)。
金刚三昧经通宗记卷第七
卍续藏第 35 册 No. 0652 金刚三昧经通宗记
金刚三昧经通宗记卷第八
天台山华顶嗣祖沙门 𧧌震 述
入实际品第五之下
大力菩萨言。云何六行。愿为说之。
此请示六行。
佛言。一者十信行。
此别示六行之名。夫信以自心悫实为义。又信为佛果之始因也。初以一念清净心。谛信佛性之理。名信心。如论云。心外有佛。不名信心。心外见法。不成信心。佛心与自心无二故。方名信心。得此信已。圆明无碍。忆念不忘。名念心。又能妙圆通达。进趣真净。名进心。精进不息。慧性现前。名慧心。从慧得定。湛寂不动。名定心。性定明净。唯进无退。名不退心。安住于法。护念无失。名护法心。护久念净。回光向佛。如镜照镜。名回向心。住佛光中。心净无漏。名戒心。游行佛刹。心随愿住。名曰愿心。然此十心。只在一念正信。直趣大乘。即得圆具。
二者十住行。
此十住。乃菩萨之智海。所谓依真而住。住无所住也。初心。依智发明。即入菩萨正位。名发心住。二增长大悲。治心明净。名治地住。三观一切法。修于般若。名修行住。四于法成就。绍继佛种。名生贵住。五以沤和(此云方便善巧)设化。令众离苦得乐。名方便具足住。六安住佛法中。赞毁不动。名正心住。七得不退转无生法忍。心正增进。名不退住。八得广大法。圆融无碍。含真抱一。名童真住。九善知世出世间一切诸法。习法王行业。名法王子住。十成就一切智。以增长诸佛智种。名灌顶住。此十。亦以十波罗蜜为本。所言发心者。发明本觉心体。即得根本实智。知自性清净。知佛法差别。解无差别解。知佛境界体性平等。功德智慧。从此。能修诸佛助道之法。得诸佛说法智慧。即能说法调伏众生。以故。发心之功。齐于妙觉果海。真不可限量。故发心已。明见佛性。不居惑地。住佛所住。故名曰住。华严说十住后。即说梵行。谓有作有为。非为梵行。必须于身无所取。于修无所著。于法无所住。于梵行亦不可得。如是。则心无障碍。意无取着。于诸法中。不生二解。一切佛法。疾得现前。初发心时。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
三者十行行。
此十行。为菩萨之行海也。夫以行利人曰行。一平等惠施。无相无作。曰欢喜行。二以戒自净。以法利人。曰饶益行。三能忍一切。心自调摄。曰无违逆行。四志求佛法。心无怯弱。曰无屈挠行。五定慧圆明。正念无惑。曰离痴乱行。六般若圆照。善能示现。曰善现行。七究竟善巧。示无作法。曰无著行。八以最胜法。调伏摄化众生。曰难得行。九以平等无碍善辨。为人说法。曰善法行。十以诸佛诚谛之语。誓愿度生。皆入实际。曰真实行。此正以十波罗蜜为本。然欲自利利人。必当繁兴万行。故以此十行而利生也。然于己无所求。于欲无所染。心净如佛。性无三毒。绝生死回流。入智慧大海。为一切众生。护持诸佛正法。得一切佛法海。实相源底。是为十行中事。而此十行。无行不摄。行行无尽。但出世心重。悲愿未深。当行十回向法。
四者十回向行。
此十回向。为菩萨誓愿海也。夫以悲愿利生。回己之功德。而向于众生。故曰回向。初以所行六度。及四无量心。一切善根。回向众生。令得出世之道。而不作我能利生之想。名救护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二以所得一切不坏信善根。回向一切智愿。成熟众生出世间法。名不坏回向。三修学诸佛回向之道。所得法利。今复回向诸佛。愿诸佛得无量乐。转更增胜。回向菩萨。证萨婆若。回向众生。证一切智。名等一切诸佛回向。四以善根功德力。至一切佛所供养。回向众生成就大乘。名至一切处回向。五以一切忏除礼敬劝请闻法开悟。以至随喜。如是功德。回向庄严诸佛国土。普施众生。决定成熟平等教化。名无尽功德藏回向。六行内外施。如资生之物。及身分所有。悉皆施与。以此善根。回向众生住清净道。名入一切平等善根回向。七以随所积集一切善根。回向众生。令成就无尽功德之藏。名平等随顺一切众生回向。八以深心不坏智力便。顺真如相。回向众生。圆满一切清净智慧。名真如相回向。九以一切尊重心善根回向。以此得无著无缚解脱心。而住于普贤行大回向心。令众生出生平等无碍智。名无著无缚解脱回向。十以一切法施善根回向。愿得广大无碍境界。圆满一切梵行。入等法界无量菩萨回向。令众生如我所得。亦如是得。到于彼岸。名法界无量回向。论云。此十回向行。回真向俗。回智向悲。又通摄住行地中诸法。并修而进。以大愿力。融会智悲生死涅槃。成一真法界。总归于菩提实际耳。又大般若经云。心无自性。心性无故。心所亦无。心及心所。既无自性。故心亦无回向心义。又云。菩萨回向心则非心。菩提心亦非心。不应非心。回向非心。又云。心不应回向非心。非心不应回向于心。如是二种。俱无所有。无所有中。无回向义。是为菩萨般若波罗蜜。
五者十地行。
此十地。为菩萨地海。是菩萨果也。夫地以持载发生为义。然此十地行法。实能发生道果。为众生成佛之基地。又通前住行向三。融成一法。总名诸佛智地。更须知此十地。非必从住行向。依次而进。如经云。若有众生。发广大心。受一切佛法。即超凡夫地。入菩萨地。若十地行相。次第现前。则能趣入一切智地。又此十地。因佛智而有差别。且同在一切智。唯以差别而得名。然地地皆以一波罗蜜为正修。九波罗蜜为助修。初地修于大舍。二地等行十善。三地忍苦为乐。四地勤修菩提分法。五地善修禅定。始学世间法。而于文笔赞咏。图书印玺。一切技艺。顺世所作。靡不该习。为令众生住于佛法故。后五地。已具释品中。兹不重述。再举台教中。谓别教十地。为圆教十住。别教等觉。为圆教初行。别教妙觉。为圆教第二行。盖以别教但破十二品无明故。且曰。别教误以圆教之真因而为其极果也。别即权也。圆即实也。故又云。权教虽称妙觉。但是实教中第二行耳。此以圆教从十信满心。次第断四十一品无明。始登妙觉位。为智断圆满故也。所以台教判华严为顿教。兼别说圆。而贤首以华严为圆教。谓明一位即一切位。一切位即一位。如帝珠网。互摄互入。是故十信满心。即摄住行向地及等觉五位。便成正觉。故名圆教。又顿教。依大乘部中思益经云。得诸法正信者。不从一地至于一地。又楞伽经有初地即为八。皆明顿超之义。然此总不说法相。唯辨真性。故为顿教。今合举二家教相。以证此经。盖举此六行者。乃举别以显圆。此依台教所判也。位位顿超。位位圆摄。此贤首教相也。然此经。真是实成菩萨。即圆而顿。即顿而圆者也。
六者等觉行。如是行者。乃能知之。
此等觉为第六行。又为十一地。乃菩萨出离海也。又前十信。信自心即佛。十住。得诸佛之智。十行。行出世之行。十回向。成满大誓愿力。十地。成就利他之行。功依地满。智以愿圆。即超佛地。乃等于觉。得金刚喻定现前。又名金刚心菩萨。是名等觉行。此中唯不言妙觉。乃是如来自己境界故。然此六行。若据华严圆顿义。总只一念顿证。便同等觉。故入法界品。借善财童子。开后学趣进之门。不须积劫修证。一生便能成办。是谓无功大用。自在圆融。以显一时一际一真法界。而圆证生佛共有之本智也。然佛于此经中。略去信住行向。又略去前五地。只从第六地说起。又且圆摄信住行向。及前五地之法。乃圆顿中之最圆顿者。又言如是六行。乃能知此真如之法。则又明实教中信住行向。及前五地。皆同住一圆顿中矣。又华严九地中云。菩萨得如是无碍智。唯除诸佛。及受职菩萨。余无能比。乃以所得之智校之。此言六行能知。正显位位皆同摄也。
大力菩萨言。实际觉利。无有出入。何等法心。得入实际。
此问入实际法。然入实际三字。本从无相法品中发源。以标此品之名。要且从四无碍智中楔出。又须知如上所说。皆是四无碍智中。精义入神处。不得此智辨入神。安能入于实际。又即是真如之法。转换出实际二字。实际。乃真如之实际。亦即本觉之利。本无有出入之相。但未审是何等法。是何等心。而能得入耶。
佛言。实际之法。法无有际。无际之心。则入实际。
此言心法无际。则入矣。
大力菩萨言。无际心智。其智无涯(北藏作崖)。无涯之心。心得自在。自在之智。得入实际。
此乃领解佛意。发明智入。然从无际心。转出无涯智。从无涯智。转出无涯心。从心自在。转出自在智。正所谓如楔出楔。若不得自在智。如何而得入于实际耶。
如彼凡夫。软心众生。其心多喘。以何法御。令得坚心。得入实际。
此拣问喘患对治之法。言凡夫者。拣去二乘外道。沉空滞寂之定。专指世间一切庸常人中。有心力软弱者。则其心多见易于喘动。未知应以何法御止。必令其得坚强猛烈之心。方能入于实际耳。实际。即无生法忍之实际。非具刚断之智者。又何能哉。
佛言。菩萨。彼心喘者。以内外使。随使流注滴沥成海。大风鼓浪。大龙惊骇。惊骇之心。故令多喘。
此明喘动之原。谓心之喘动。因五根对五尘。有五十一种心所法。用分内外。有内外烦恼。是皆随物所使耳。然随其所使。遂成流注。相续不断。初虽点滴渗漏之微。积久终乃成海。此喻意识。起诸现行。攀缘六尘诸境。而成众生业海。时遇六尘境风大起。自然鼓涌。识浪排空。致使大龙。有大威力者。亦为之惊骇矣。龙喻一心。既有惊骇之心。故令多诸喘动也。
菩萨。令彼众生。存三守一。入如来禅。以禅定故。心则无喘。
此示治喘之方。言今欲治此喘动。但令其存三守一。由定而得安。心安则无喘矣。
大力菩萨言。何谓存三守一。入如来禅。
此询问名义。
佛言。存三者。存三解脱。守一者。守一心如。入如来禅者。理观心如。入如是地。即入实际。
此约示其名。注念曰存。护念曰守。如来禅。返于自性清净之体。摄心返视曰观。理观心如。以自性真理。返观一心真如之体也。
○宗门有如来禅。祖师禅之分。如来禅。是明法身边事。即证此一心真如之体。谓之法身死水。解脱深坑。不能任运。发大机用故。忽若被人问着。便眼目定动。开口不得。此只是缘觉境界。何能为人说法。若祖师禅者。如世尊才拈起华。迦叶便破颜微笑。时四十九年说不到底。一时吐露在面前了也。后人称之为祖师禅。此直明法身向上事。所谓目前活泼泼。转辘辘。物物头头。无有不是显发如来正法眼藏处。不见庞居士有云。神通及妙用。运水及搬柴。间有私议之曰。岂有如来禅。反不及祖师禅耶。彼惟执如来为佛之嘉号。尚未知如来二字之义。
大力菩萨言。三解脱法。是何等事。理观三昧。从何法入。
此详问其义。
佛言。三解脱者。虚空解脱。金刚解脱。般若解脱。
此示三解脱相。即是空无相无作三解脱门。又虚空即是法身义。金刚。即法身解脱之体。般若。即法身解脱之用。然法身般若。总成解脱法相。三即是一。一即是三。以成涅槃三德秘藏也。
理观心者。心如理净。无可不心。
此示理观之法。言此心依真如自性之理。清净无染。犹明镜高悬。物来斯鉴。本无可否之心。是即三解脱之本也。
大力菩萨言。云何存用。云何观之。
此别问存观二义。
佛言。心事不二。是名存用。内行外行。出入不二。不住一相。心无得失。一不一地。净心流入。是名观之。
此总结存观。发明体用之义。言此心于日用事物之中而不二。乃是存三解脱之用也。夫内。从心而行。外。随事而行。心。从内而出。事。从外而入。若出入不二。亦不住于一相。心无得失之想。住一与不一之地。以清净心。而流入于自性不动之体。是理观之义也。
菩萨。如是之人。不住二相。虽不出家。不住在家。故虽无法服。不具持波罗提木叉。不入布萨。能以自心。无为自恣。而获圣果。不住二乘。入菩萨道。后当满地。成佛菩提。
此明其履践之实证。言若能依法如是而修者。则不住于有无生灭内外得失等相。虽不出三界无明家。亦不住在世俗之家。故虽无田衣法服。不具持波罗提木叉(此云保解脱。又云净命。又云成就威仪)戒。不入众布萨(此云相向说罪)。而能以自心。契悟无为之法。为自恣乐。而获于圣果。必不住于二乘。而直入菩萨大乘之道矣。然此的是第九地行相。故曰后当满地。成佛果菩提。满地者。圆满十地也。
○梵网经有云。波罗提木叉。是诸佛净戒。菩萨所应学。护持如明珠。方便勤庄严。宜发大勇猛。诸佛萨婆若。悉由是处出。此证大乘金刚心地光明戒。非同小乘防非止过。执身不行。而取法服外相。护持威仪而已。
大力菩萨言。不可思议。如是之人。非出家。非不出家。何以故。入涅槃宅。着如来衣。坐菩提座。如是之人。乃至沙门。宜应敬养。
此叹德表敬。盖谓依于如是行相者。虽非出家。亦非不出家。夫出家者。所谓入涅槃寂灭之宅。着如来智慧之衣。坐菩提法空之座。今彼皆已得。又何异于出家耶。吾谓如是人者。不但天龙恭敬。乃至识心达本之沙门。亦宜亦应敬而养之。宜者。不定之意。应者。决断之词。有敬而无养。无以表敬。有养而无敬。则无敬事之诚矣。
佛言。如是。何以故。入涅槃宅。心越三界。着如来衣。入法空处。坐菩提座。登正觉一地。如是之人。心超二乘。何况沙门。而不敬养。
此印成其义。而又发明。心越三界。入法空处。即登如来无上正觉。最妙第一佛智之地。而心已超过于二乘。直是大乘菩萨。为诸佛之所称叹者。何况沙门而有不敬养者乎。如维摩诘。常为诸佛咨嗟。弟子释梵世主所敬。是也。
大力菩萨言。如彼一地。及与空海。二乘之人。为不见也。
此拣问心超二乘一句。
佛言。如是。彼二乘人。味着三昧。得三昧身。于彼空海一地。如得酒病。惛醉不醒。乃至数劫。犹不得觉。
此示二乘耽禅寂之病也。味著者。耽受不舍。三昧者。即指四禅四空而言。二乘执禅定为身。于大乘诸法空海。及无上正觉第一智地。如得酒病。其心惛醉不醒。乃至数劫。犹不得觉。盖因以定持身。经劫不出故也。
○什公云。贪着禅味。有二障。障涅槃。及菩萨道故。佛初入檀特山修道。始于阿蓝迦蓝处三年。学不用处定。知非便舍。复至郁头蓝弗处三年。学非非想定。知非亦舍。又至象头山。同诸外道。日食一麻一麦。经于六年。自惟苦行。非正解脱。遂亦弃舍。而后始得睹星大悟。成等正觉也。
酒消始悟。方修是行。后得佛身。
此明其觉悟。谓其直待定力已尽。如酒力之消。方能觉悟。乃修此自觉圣智之行。而后始得如来正觉之身也。
如彼人者。从舍阐提。即入六行。于行地所。一念净心决定明白。金刚智力。阿鞞䟦致。度脱众生。慈悲无尽。
此直示顿超诸地。无功用大行。言其悟诸法空。登正觉第一地者。不须从地入地。相续增进。次第而得。即从退没善根。不具净信之凡夫。梵语谓之阐提者。即入菩萨信住行向地。及等觉。六行之中。谓其能于六行地之所。发一念清净心光。决定即当明白。而具金刚智力。住不退转地(梵语阿鞞跋致)。便能以己之所利。救度解脱一切众生。深慈重悲。亦何有尽。如佛又言。一切众生。乃至二乘。不信有佛果。皆谓之断善根阐提。菩萨深信有佛法。不见有大乘小乘。佛与众生。同一法性。乃谓之善根阐提。盖阐提者。犹言凡夫也。如摩诃萨。此云。大道心众生。又云。大心凡天义同。
大力菩萨言。如是之人。应不持戒。于彼沙门。应不敬仰。
此拣问后世之疑慢。
佛言。为说戒者。不善慢故。海波浪故。如彼心地。八识海澄。九识流净。风不能动。波浪不起。戒性等空。持者迷倒。如彼之人。七六不生。诸集灭定。不离三佛。而发菩提。三无相中。顺心玄入。深敬三宝。不失威仪。于彼沙门。不无恭敬。
此破其疑慢而发明智行也。言诸佛说戒者。为令众生舍不善而生善。舍慢而生敬故。又以众生识海中。波浪汹涌。故以戒珠而为止之也。如依教而修。依法而住者。则彼之心地中。已得空如无相之性体。其八识海中。自然浪静风恬。澄渟一色。凡一行一动。一语一默。皆从九识真性体中。流出白净之法。此乃一切境风。如利(得可意事)衰(失可意事)毁(不现诽拨)誉(不现赞美)。称(现前赞美)讥(现前诽拨)苦(逼恼身心)乐(适悦身心)等。所不能动。而意识中狂波逆浪。决然不起。夫如是。则戒体清净。其性等于虚空。若言有戒之可持。皆众生自迷而生颠倒。盖无有所犯。又何有所持耶。如彼之依教法修行者。其七识与六识之俱生我法二执。决定不生。盖不生者。以七六皆缘有漏心。相见二分。相见。皆从八识所变。又相从见生。即前五色根。亦是第八相分。第七。恒执第八见分。第六相引而生。故第八。以七六生灭不停为相分。而七六所知所见。即第八见分。世间出世。所有万法。不出此二。摄尽无遗。若尽此相见二分。即是真识之性体。故曰七六不生。有者以缘尘分别。为见分。山河大地无知色相为相分。见分为心。相分为境者。反觉赘疣矣。然既已七六不生。则诸法所集。皆入于灭定。至此。而又能以本誓愿力。毕竟不离法报化身之三佛。发菩提心。又虽得于空相亦空。空空亦空。所空亦空。如是三无相中。顺自心之理。玄妙深入。抑且深敬三宝。弗违自心。不失威仪。为世师范。故于沙门。决定不无恭敬之心者也。后地藏菩萨。又收此中七六不生之义。
菩萨。彼仁者。不住世间。动不动法。入三空聚。灭三有心。
此结明入实际自在之智用。然特称为仁者。盖直从性体上立名。性体之用有五。若从法上见。名之曰道。从行上立。称之曰德。今从体上发明。则谓之仁。又从理上说。便是义。从用上显。便是智。又仁者。取之以象也。如果核中之仁。两瓣合尖处。有孽在。此一点蘖。最微最细。当善保育。勿令有损。则能发生长养。性体亦然。今此六七已不生。八五亦寂灭。真性圆明。全体具在。正如核中之仁。以故称为仁者。非仁者。则不能入于实际。然今入于实际。则决不住世间动不动法。此即观音耳根圆通。所谓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之义同也。三空。即前空相亦空。空空亦空。所空亦空。亦与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之义同也。三有。即欲有。色有。无色有。此言三界依正二报。皆因属有漏。果属有为。故所得正报。即众生五阴身所感依报。即众生所居土也。又经云。如来为破三有众生而出世。又云。为破外道。计梵王为生物之主。又计无想天。以无心为涅槃。又计五那含。为真解脱故也。按梵王。即初禅大梵天王。为世界主。劫初先生。劫尽后灭。无想天。心想不生。故名无想。乃外道所居。五那含天。是三果阿那含居处。又名五不还天。此无想。与五那含。俱在四禅天之上。今云。入菩萨之三空聚。灭众生三有之心者。正是九地中。得无碍智。入实际之能事也。
大力菩萨言。彼仁者果满。于足德佛。如来藏佛。形像佛。如是佛所。而发菩提心。入三聚戒。不住其相。灭三有心。不居寂地。不舍可众。入不调地。不可思议。
此叹美顿超果满。释成佛意。谓如佛所言。彼仁者。欲得妙觉果满。但于具足万德之报身。与如来藏海之法身。及形像应化之身。如是三佛所发心。便入于三聚戒中。摄于律仪。摄于善法。饶益众生。而又能不住其相。灭三有之心。又不居于寂灭之地。且能随机诲诱。不舍可化之众生。而入于阿罗汉不调之地。真乃不可思议。文殊般若经云。漏尽阿罗汉。是名不调。以诸结已尽。更无所调故。然大力菩萨。作是语已。何故舍利弗忍俊不禁。即起说偈。盖以大力菩萨。从前所得四无碍善巧智。又得诸佛所与无量法门。直下即已入佛境界。具足十力。而堕于佛数矣。但第九善慧地。即是大智菩萨所行处。非别有所证。而得满地。况舍利弗。于法华会上。已得受记作佛。直以大智自任。故当机不让耳。
尔时舍利弗。从座而起。前说偈言。
此序发起之仪。只显一前字。以明直趣无上菩提也。
具足般若海。不住涅槃城。如彼妙莲华。高原非所出。
此先明具智之妙。言菩萨具足此般若智海。又不应住于寂灭。盖般若实从众生中生。如妙莲华而产于淤泥之中。若高原净地。本非其所出矣。
诸佛无量劫。不舍诸烦恼。度世然后得。如泥华所出。
此明得法之难。言佛于无量劫。不舍烦恼。度脱世间众生。然后乃得此智慧。正如淤泥中莲华之所出也。
如彼六行地。菩萨之所修。如彼三空聚。菩提之真道。
此明修证之要。六行。为菩萨所修之行。三空。乃菩萨所证之真菩提道也。
我今住不住。如佛之所说。来所还复来。具足然后出。
此发利生之愿。言我今誓住生死道中以利生。不求自住于寂灭。盖菩萨随顺大悲。而常居生死。随顺理智。而生死恒真。虽厌而不离。虽居而无著。诚如佛之所说利生之法。吾当以之化导。然非止于一生。而来此所。将生生还复来此。必令众生具足此般若海。然后吾乃出离于生死中也。
复令诸众生。如我一无二。前来后来者。悉令登正觉。
此明愿力之弘。言众生虽具智慧。复当令彼同于此愿。如我一般。而无有二。俾前来与后来者。悉令登于正觉第一地而后已。
尔时佛告舍利弗言。不可思议。汝当于后成菩提道。无量众生。超生死海。
此特印记其誓愿成就。告者。祝词也。又示也。然舍利弗在法华会上。祇云安住实智中。我定当作佛。故佛乃与其华光佛之记。然授记声闻作佛。为欲䇿进入无余涅槃故。为欲诱进行菩萨行故。今舍利弗。又发如是大愿。佛复示无量众生。超生死海之祝词也。
尔时大众。皆悟菩提。诸小众等。入五空海。
此结同闻悟入之益。言当时虽有大小二乘之众。而皆得融会于一乘矣。所云菩提有五。一小乘菩提。二二乘菩提。三权教空行菩提。四一乘菩萨十波罗蜜菩提。五佛果智慧菩提。然五空。乃入实际之原始。菩提。为入实际之要终也。
音释
悫
(音却。与悫同。诚也)。
玺
(音徙)。
技
(上去二声。方术也)。
艺
(音诣。凡九流百工业皆曰艺)。
涯
(水际曰涯)。
崖
(山边)。
沥
(音力。点满曰沥。水将尽而余滴也)。
骇
(音蟹。惊也)。
泼
(潘入声。散水曰泼)。
辘
(音六。转换不定也)。
惛
(音昏。心不明也)。
鞞
(音皮)。
恬
(音甜。闲静也)。
渟
(音廷。水止曰渟)。
诽
(音非。诽拨谓言行不然也)。
赘
(追去声)。
疣
(音由瘤也)。
范
(音范。模范)。
蘖
(音孽。萌蘖)。
淤
(音迂泽中秽泥)。
金刚三昧经通宗记卷第八
卍续藏第 35 册 No. 0652 金刚三昧经通宗记
金刚三昧经通宗记卷第九
天台山华顶嗣祖沙门 𧧌震 述
真性空品第六
此为满地分。前品。已是智辨无碍。如杂华经云。得此无碍智。于心欲有所说。一切随念。无不得者。又云。纵使不可说世界。一切众生。于一刹那间。各各以无量言音。兴于难问。一一难问。各各不同。而能于一念顷。悉能领受。仍以一音。普为解释。虽已如是。复更精进。成就智明。于一念中。领受微尘数诸佛。所说无量法门。悉不忘失。以此当念便得成满十地。既得满地。即得菩萨离垢三昧。入法界差别三昧。庄严道场三昧。一切种华光三昧。海藏三昧。海印三昧。虚空界广大三昧。观一切法自性三昧。知一切众生心行三昧。一切佛皆现前三昧。如是无量三昧。皆现在前。若入若出。咸得善巧。最后得受一切智胜职三昧。于此三昧中。出生大宝莲华。坐于其上。一切身分。放种种光。作大佛事。此皆从真性空三昧中之所流出者也。然住此地中。以一切智。如实知世间出世间一切法集。又以上上觉慧。如实知一切法化。一切所持。一切佛微细智。一切法秘密。又得菩萨无量解脱三昧陀罗尼门。是故名为法云地也。今此舍利弗。承前起后。申问如来。为欲开发后世众生。以明真性空义。而得一生成满智地。又前四品。皆是菩萨当机。此独让舍利弗者。盖以舍利弗称大智。已证阿罗汉道。且独预华严末会。与文殊大士游行。文殊是菩萨中大智。舍利弗是比丘中大智。况为佛大弟子中第一人。所作方便。皆为利生。是内秘外现。实非是声闻乘也。又此会。若尽让与菩萨。则后世将谓非比丘所能。如华严论云。若言此经。非是凡夫境界。是菩萨所行。是人灭佛知见。破坏正法。令佛法不行。令人不生正见。断灭佛种。罪莫大焉。诸有智者。不应如是。吾于此经亦云。是品。又从无相法品得法真源句来。
尔时舍利弗而白佛言。尊者。修菩萨道。无有名相。三戒无仪。云何摄受。为众生说。愿佛慈悲。为我宣说。
此咨请摄受法仪。言修于菩萨三空之道。本无有名相可得。即入于三聚戒中。本不住于相。则亦无有仪范。可为师表矣。如此。云何摄受一切众生。而为其说法耶。
佛言。善男子。汝今谛听。为汝宣说。善男子。善不善法。从心化生。一切境界。意言分别。制之一处。众缘断灭。何以故。善男子。一本不起。三用无施。住于如理。六道门杜。四缘如顺。三戒具足。
此示真性空体。明凡夫以惑业为缘也。盖言一切众生。所有善与不善之法。皆从自心幻化而生。实由外之一切境界。内之意识计度。遂发于言音。而生种种分别。若乃制其外境内识。而归一心如相之处。则诸妄缘。悉皆断灭矣。又即此一心如相之处。原不见有起相。而于三解脱之用。亦无所施。以故住于心如之理。则六道之门。皆已杜绝。夫如是。则四缘随如而顺。三戒无不具足者也。
○意言分别者。教中有三种知。一比知。二现知。三约教而知。第一比知者。如人睡梦中。所现好恶境界。忧喜宛然。并是意识。思想所为。觉来俱是不实。可以此比知觉时所为。亦如梦中无实。故知凡三世境界。皆因八识相分所变。若目前现境。是明了意识分别。过未二境。是独散意识思惟。梦觉二境虽殊。俱不出意识。如是。则惟心之旨。比况照然矣。第二现知者。凡现今眼见前境。境不自言境。皆是眼识。与同时意识。计度分别。则意辨其为境。而即言其此为何境也。境本自如。何尝自立名件。悉是意言。故曰万法本闲。而心自闹耳。然心生境有。心空境空。空不自空。因心故空。有不自有。因心故有。既非空非有。则知惟心惟识矣。苟无心识。万法安寄。又如过去境。心忽缘念。随念现前。心念不生。境亦不现。此皆是众生日用。可以现知。不待修行功用。而后乃证。故先德云。如大根人。知唯识者。恒观自心。意言为境。虽未成圣分。若知此意言。则是菩萨位中人矣。第三约教而知者。如经云。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是也。又云。初心菩萨。皆可比知。亦可约教而知。先以闻解信入。后以无思契同。若入信门。便登祖位。昔永明寿禅师。尝以此示人。又云。此事。非上根大智。莫能担荷。所以先德云。尽十方世界。觅一人伴侣无有也。又曰。止是一人承绍祖位。终无第二人。须是亲到始得。若未亲到。纵曰玄之又玄。妙之又妙。但是方便门中。旁赞助入之语。于自己分上。返照之时。皆为魔境。夫永明禅师。日夕修持百八件事。今此说。不是无谓而发。因当时说法之师。不识唯心之旨。直指之宗。又因贤首天台慈恩三宗。彼此矛盾。永明乃集三宗之精于法义者。更相设难。永明以心宗而折衷之。总辑其语。名宗镜录一百卷。一时称震旦法施主。故有是说耳。
舍利弗言。云何四缘如顺。三戒具足。
此徴问未达之义。
佛言。四缘者。一谓作择灭力取缘。摄律仪戒。二谓本利净根力。所集起缘。摄善法戒。三谓本慧大悲力缘。摄众生戒。四谓一觉通智力缘。顺于如住。是谓四缘。
此明四缘三戒。知圣人以机感为缘也。一者。谓凡有所作。当自拣择断灭一切障染。以无漏智力。取以为缘。此即是摄律仪戒。以明止作持犯也。百法明门。六种无为法中。有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注云。择谓拣择。灭谓断灭。由无漏智。断诸障染。而显真理。为择灭。一真法界。本性清净。不由拣择断灭而显。名非择灭。今用择灭二字本此。二者。谓得本觉所出之利。以清净根本智力之所集起。取以为缘。即是摄善法戒。以修一切菩提分法也。三者。谓从本觉慧解。发起大悲之力。而以为缘。即是摄众生戒。以饶益有情也。此即是三戒具足。四者。谓得一心觉悟。以通达佛智之力为缘。而顺于真如之相而住。是为四缘中。而本具三戒也。
○戒本灭恶生善。为初心入道者说。然以真理观之。因缘本无自性。善恶皆由习成。如昔阿阇世王。自知罪重。翻然改图。又阿育王。顿尔自悔。修诸善行。皆获福果。故知善恶业缘。但随心变现。从缘而生。所以楞伽百八句。有自性句。离自性句也。
善男子。如是四大缘力。不住事相。不无功用。离于一处。则不可求。
此释明缘力功用。言此四缘。虽则不住事相。亦乃不无功用。若离于一心如处。亦不可求也。
善男子。如是一事。通摄六行。是佛菩提。萨婆若海。
此结明通摄六行。言如是一大事。诚非小缘。直下顿悟。即能通摄六行。是即佛果菩提。一切种智之海也。
○佛说如来七常住果。所谓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藏。大圆镜智。然名虽有七。其体本同也。
舍利弗言。不住事相。不无功用。是法真空。常乐我净。超于二我。大般涅槃。其心不系。是大力观。是观觉中。应具三十七道品法。
此领解观觉。言若不住事相。则不著于有为。不无功用。则不著于无为。是法。即为真性空矣。然凡夫无常计常。无我计我。无乐计乐。不净计净。二乘则常计无常。我计无我。乐计无乐。净计不净。是皆为颠倒见也。今真性空中。破颠倒见。常是真常。即法身义。我是真我。即是佛义。乐是真乐。即涅槃义。净是真净。即是法义。又众生有世间我法。果地有圣教我法。今得真性空法。则人无我。法无我。如来常说超此二无我。便入等觉。今此。必得于诸佛大般涅槃。而心亦不系于涅槃。是即大力菩萨所说。不居寂地之观。但此观一觉顿悟之中。亦应具三十七道品法也。
佛言。如是。具三十七道品法。何以故。四念处。
此示七科之名。一观身不净。因染缘而有。二观受是苦。有逆顺内外。而生诸苦缚。三观心无常。而念念迁流。四观法无我。约法计我。无有定相。如佛言。比丘当依四念处行道。能为三乘观行初门。又云。虽行四念处。而不毕竟永离身受心法。是菩萨行。
四正勤。
此于四念处。精勤修习。正则不邪。勤则不惰。然于已生恶令断。未生不令生。未生善令生。已生令增长。此是慧学。又云。虽行四正勤。而不舍身心精进。是菩萨行。
四如意足。
一乐欲于法。名乐欲如意足。此是定根。二专注于心。令法不断。名念如意足。此是定觉。三于诸善法。精勤无间。名进如意足。此是定力。四思惟彼理。心不驰散。名慧如意足。此四。是入定方便。以正勤心少散。当摄之以定。则定慧均等。然二乘修之。得作意神通。大乘修之。则得自在神通矣。
五根。
依于四念处。谛信不疑。为信根。住持不忘。为念根。倍䇿精勤。为进根。湛寂虚通。修心不乱。为定根。明辨实谛。以慧照了。为慧根。然二乘修之。在无分别。分别。则念不纯一。菩萨离诸缘尘。而能分别众生诸根之利钝也。
五力。
即五根增长。积集成力。以排欺怠嗔恨怨五障。此五。能为信进念定慧之障故也。菩萨虽行五力。而求佛十力。
七觉分。
念觉分。念法性空。择法觉分。分别了义。进觉分。勤修不退。喜觉分。护诸法喜。除觉分。烦恼轻安。定觉分。于定明了。舍觉分。舍诸有为。此七支分。随机施设。若心浮动。以除觉分。去身口之粗。以舍觉分。舍于观智。以定觉分。而入于禅。此修定学。若心沉滞。以进择喜三觉分而䇿之。此修慧学。若不得力。即趣后品。二乘修此。惟分别偏空之法。菩萨而能分别佛之智慧。
八正道等。
正见。离于断常。正思惟。不生一念。正语。口业无失。正业。染净俱离。正精进。勤修涅槃。正定。住理不移。正念。心不动失。正命。无所希爱。清净知止。前七觉分。乃观一切法空。无法可得义。此八正道。以无漏智为本。能至涅槃故。经云。虽行八正道。而乐行于无量佛道。乃是菩萨行。
多名一义。不一不异。以名数故。但名但字。法不可得。不得之法。一义无文。无文相义。真实空性。空性之义。如实如如。如如之理。具一切法。善男子。住于如理。过三苦海。
此明七科之义。言虽有如上众多之名。实惟一义耳。又观此法相。实乃不一。若心如之义。于一切诸法。本不有异。是皆以文言。诠表其名相法数故。但有假名字。究竟真理。法不可得。须知此不得之法。乃是一义。而无有文。然此无文字相之义。即真实空性。此空性之义。即真如实际。其体如如不动。此如如之理。具一切法。以一切法。皆从如如性体中流出故。若能住于如如之理。则超过世间之三苦海矣。三苦。即行苦。坏苦。苦苦。以十二支中。自无明至六入。是行苦。触受是苦苦。余属坏苦。住于如理即十二支灭。而三苦断矣。
舍利弗言。一切万法。皆悉言文。言文之相。即非为义。如实之义。不可言说。今者如来。云何说法。
此显实拣疑。谓诚如所言。则一切法。悉是语言文字。语言文字之相。即非为实义矣。夫真性从坚密本觉而生。语言由七处(从下丹田。而上触胸。喉。舌。唇。齿。龂。以及于顶)而发。内外经论。从语言而起。而真如实际之义。不可言说。如是则常应示默。方可显此实义。今者如来。云何又为众生。说此一切法耶。然非舍利弗之大智。亦何能发此一问。惜乎在涅槃会上。不忍见佛灭度。乃先示灭。当时若在。见世尊拈华。决不让大迦叶独擅一时也。
佛言。我说法者。以汝众生在生说。故说不可说。是故说之。我所说者。义语非文。众生说者。文语非义。非义语者。皆悉空无。空无之言。无言于义。不言义者。皆是妄语。如义语者。实空不空。空实不实。离于二相。中间不中。不中之法。离于三相。不见处所。如如如说。如无无有。无有于无。如无有无。有无于有。有无不在。说不在故。不在于如。如不有如。不无如说。
此发明无文实义。言我向所说法者。以汝与一切众生。皆在众生之中。而以为说。故不得不以方便权巧。说此不可说之义。是故说之。然我之所说者。皆是实义之语。而非文字。众生说者。文字之语。非有实义。华严悬谈。尝引此四句。以证会相显性之义。佛又言非义语者。即世间戏论。皆悉空无不实。故空无之言。无有言于实义。不言义者。皆是众生虚妄之语也。如佛言实义之语者。实本自空而不空。非空即有。空本自实而不实。非有即空。空有俱非。则离于二相。应是中道。然中亦不著于中。故曰中间不中。如昔六祖问南岳让禅师云。甚么物。恁么来。让云。说似一物不中。祖云。还有修证也无。让云。修证则不无。染污则不得。此真契证此无文实义者也。然佛又言。此不中之法。离于空有及中三相。不见其有处所。此是如如中真如之说。然真如中。本无无与有对。因无而有于无。真如中。本无有与无对。因有而无于有。究竟此有之与无。二义俱不在乎是。然今说此不在有无之故。亦不在于真如。何故。虽云真如。亦不真有其如。但今为度众生。所以不无此真如之说也。
舍利弗言。一切众生。从一阐提。阐提之心。住何等位。得至如来。如来实相。
此问众生修进之位。言一切众生。从一介凡夫。本不知有善。亦不知有信。此所谓一阐提也。若阐提发起一念正信之心。又当住何等位。得至如来之地。而能究竟如来之实相也。此品。祇得发明如来。后二品。总言如来实相。
佛言。从阐提心。乃至如来。如来实相。住五等位。
此总示五位。
一者信位。信此身中真如种子。为妄所翳。舍离妄心。净心清白。知诸境界。意言分别。
此别示名义。谓自信此身之中。具有真如佛性种子。一向皆为诸妄想之所障翳。即便舍离妄心之污染。能以净法。自治其心。返于清白真性之体。知一切境界。由意言分别。此是信位。即大乘资粮位。
二者思位。思者。观诸境界。唯是意言。意言分别。随意显现。所见境界。非我本识。知此本识。非法非义。非所取。非能取。
此言既得是信。则观察目前一切境界。惟是意言。因意言分别。即随意识显现。目前所见诸尘境界。此非是我本性之识。然自知本性之识。非属于法。非属于义。亦非所取能取。是为思位。即加行位。
三者修位。修者。常起能起。起修同时。先以智导。排诸障难。出离盖缠。
此言从思以修习。心常起智。既能起智。则修习之心。与起智之心。同时而发。虽则同时。然当先以智为前导。夫智有开治之功。实能排障难而离盖缠也。
○障。即欺怠嗔恨怨五种。盖。即贪欲嗔恚睡眠疑五种。缠者。嗔是忿恚缠。隐覆罪垢是覆缠。意识昏迷是睡缠。五情暗冥是眠缠。纵逸嬉戏缠。躁动掉举缠。屏处起罪不自羞。为无惭。露处起罪不羞他。为无愧。财法不能惠施曰悭。见他荣乐。心生热恼曰嫉。是为十缠。皆能覆蔽真性。苟不得智。无以治之。此即修习位。
四者行位。行者。离诸行地。心无取舍。极净根利。不动心如。决定实性。大般涅槃。唯性空大。
此从智而行出世之行。若依行布增进。则有住行向地四十位心。今以顿超而言。则本无阶级。故离诸行地。然二乘心存取舍。若修大乘者。无取无舍。心极清净。根性猛利。于不动心如之体。决定见其实性。知如来大般涅槃。唯有自性真空为大。是为行位。约体会真如。即一心真见道。是见道位。
五者舍位。舍者不住性空。正智流易。大悲如相。相不住如。三藐三菩提。虚心不证。心无边际。不见处所。是至如来。
此从行而舍。谓虽得是性空之理。亦不住于性空。何也。以正智流易故。盖以如来正智观察。则一切法。本无生灭。本非有无。皆因众生妄想。而起人法二种执。遂有烦恼障于事。尔𦦨障于理。故论云。由人法二执。二障俱生。若正智现前。知人无我。则烦恼清净。知法无我。则尔𦦨无相。是以证于二空。二障随断。今此悟于性空。亦不住于性空。则生死涅槃。悉皆荡尽。而空不住空。空无空相。若有空相可得。则偏于空。非为正智矣。所言流易者。此正智之体。即真常流注。乃随缘而生。本未尝生。随缘而灭。本未尝灭。亘古亘今。周流变易。今以度众生故。即起自性之大悲。而示真如之相。然相本不住于如。故于正遍知觉。虚心而不求证。其心量竖穷横遍。无有边际。竖穷则坐断古今。横遍则刹海普摄。故不见其有处所。是则至于如来之地也。约教中等觉行。尚有一分无明。取生死涅槃二相。润非漏非无漏业。有变易身。至妙觉。最后解脱道断。习尽智明。一切弃舍。名究竟位。此云舍位。于义正合。
○佛设此五位。正欲破诸行地之相。又此五位。约义。前行位中。体会真如。乃是得至如来。此舍位。是如来实相。但实相之义。非止如是。后二品。总言如来实相。又智论云。三世诸佛。皆以实相为师。夫实相者。以正智会于真如。正智与如如。二俱离相故。又本觉是如。始觉是来。始本不二。是如来实相。即等妙二觉之法。故今止曰。是至如来。
善男子。五位一觉。从本利入。若化众生。从其本处。
此总结五位。以明其本。言如上五位。唯是一心觉悟。即前一觉通智力缘。顺于如住。然此从众生之本觉。得始觉之利。而入于净性中也。又言。若化众生从其本处。此本处者。即本觉。即真如种子也。
舍利弗言。云何从其本处。
此徴问本处之义。
佛言。本来无本。处于无处。空际入实。发菩提心。而满成圣道。何以故。善男子。如手执空。不得非不得。
此示无本无处。言本者。从来无本。处者。住于无处。无本无处。即是性空实际。得此性空实际。则入于实相。如此发明众生本觉之心。而即圆满成就于圣道矣。然此性空。虽乃无本无处之可得。亦非不可得者。亦非实有所得。实无所得。惟在默识潜通。神会心领。此犹虚空。虽非手之可执。且已得一拳之空。然拳中之空。非可谓之不得。故曰。如手执彼空。不得非不得。
舍利弗言。如尊者(北藏无者字)所说。在事之先。取以本利。是念寂灭。寂灭是如。总持诸德。该罗万法。圆融不二。不可思议。当知是法。即是摩诃般若波罗蜜。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
此体会真如而证实相。言如佛所说。今我已知利生之法。当令其在事用未发之先。取以发明众生之本觉。而得始觉之利也。夫事用之先。是诸妄念未生。性本寂灭。寂灭之体。即是真如。此真如性中。本自具足。清净圆满。乃是德之大本。而能总持诸德。是法之全体。而能该罗万法。一切性相智识。真妄染净。及生死涅槃。皆圆融不二。即生灭。即不生灭。虽不生灭。不妨炽然生灭。真乃不可思议者矣。当知是法。即是诸佛大智慧到彼岸究竟之法。然般若之名有三。一实相般若。二观照般若。三文字般若。由文字而观照法空。由观照法空而得实相般若。以无所得。而为实相。故舍利弗有此言。下四句。是赞般若法者。咒。此云真言。亦云密语。谓般若乃真实秘密之言。具大神变。能通诸佛秘藏。有大明照。能破众生暗钝。世间出世间。无有能胜。故云无上。无可与并。故云无等等。
○在事之先一句。是宗门旨要。教中祇是说到。宗门中直须觌面用出。时有僧侍立。遽问之曰。你未开口前一著作么生聻。僧拟议。即以竹篦击之曰。又落二落三去也。
佛言。如是如是。真如空性。性空智火。烧灭诸结。平等平等。等觉三地。妙觉三身。于九识中。皎然明净。无有诸影。善男子。是法。非因非缘。智自用故。非动非静。用性空故。非有非无。空相空故。
此印成智证以明二觉。言知此真如空性。即得性空之智。其智如大火聚。能烧一切诸有结业。无不净尽。盖众生因有我故。乃有生死。有生死。故说涅槃。所以净名有云。我等涅槃等。我及涅槃。此二皆空。离二法故。故云平等平等。又云。菩萨住无分别。一切名义中。平等平等。又依二种平等。谓能缘所缘。能缘。即无分别智。以智无分别。故称平等。所缘。即真如境。境亦无分别。故称平等。又此境智。不住能缘所缘义中。譬如虚空。故说平等平等。由此义故。菩萨得入真实性。又般若云。一切法自性空。是平等性。于平等性中学。名平等学。由平等学。疾得无上正等菩提。今此以智慧火。焚尽诸结。生死涅槃。融成一法。得平等之平等。而等于觉。住金刚心。约佛智地中。望后法云。望前妙觉。惟有此三地。然三地原即一地。不劳弹指之顷。便登妙觉位。解脱道断。具法报化三身。然一切众生性中。皆具此三身。法身。即法性身。从法性身。乃有众生五阴正报之身。于一心中。现起诸行。即应化身。故曰众生寂灭。即是法身。法身随缘。即是众生。盖以寂灭非无之众生。恒不异真而成立。随缘非有之法身。恒不异事而显现也。又经云。法身流转五道。名曰众生。众生现时。法身不现。故教中以三因性开发。而成三身。如法身。即正因性开发。报身。即了因性开发。应身。即缘因性开发。是皆众生之本有。即从一心中。法身般若解脱三智而以证得。若三智圆明。则三身互显矣。然佛观众生根器。常以三身说法。法身说法。不可以言语音声。形相文字而求。无所说。无所证。自性虚通而已。报身说一切自性清净法。化身说六度万行法。古者云。报化非真佛。亦非说法者。以法身自性虚通故也。既证得法身。于九识真性体中。自得皎然明净。而无有一切妄想缘影。生乎其间矣。然以正眼观之。是法非属因缘。以真智自能运用故。非属于动静。以能运用此性空故。非属于有无。以空相本亦空故。此无非为度众生。权说为空耳。后地藏菩萨言法性空故。收此中之义。
善男子。若化众生。令彼众生观入是义。入是义者。是见如来。
此特明后世化法。当深观察。必求悟入斯义。经云。不应于一法一事。一身一国土一众生。见于如来。应遍一切处。见于如来。夫如来者。即一心真如自性中来。又经云。如来。即是法也。起信论又云。所言法者。即众生心。又云。如者。即不动法身之本觉。来。即报化二身之妙觉也。
舍利弗言。如来义观。不住诸流。应离四禅。而超有顶。
此问明独超界外之义。言今以如来实义观之。真乃迥然超出界外。若外道。修心想不生。而生无想天。二乘。修寂灭定。而耽空滞寂。居四禅之顶。凡夫祇修觉观。亦是妄想禅。大乘权教。慧定不能等修。实教。有理定事定。通于凡圣大小二乘。皆不出四禅八定。今此最上乘。不住诸流。应离四禅而超有顶矣。
佛言。如是。何以故。一切法名数。四禅亦如是。若见如来者。如来心自在。常在灭尽处。不出亦不入。内外平等故。
此拣过显灭。言一切世间法。惟有名数。而无实义。如初禅觉观未定。二禅喜大发动。三禅乐心多乱。四禅谓纯得清净。无出入息。皆为二乘禅。以有出入故。非为真禅。亦属名数。若乃见自本性。知诸法皆如而来者。则知自性即是如来。心常自在。常在灭尽处。念念寂灭。无有出入。以内心外境。悉平等不二故也。
善男子。如彼诸禅观。皆为想空定。是如非复彼。何以故。以如观如。实不见观。如相诸相已寂灭。寂灭即如义。如彼想禅定。是动非是禅。何以故。禅性离诸动。非染非所染。非法非影。离诸分别。本义义故。善男子。如是观定。乃名为禅。
此拣妄明真。又前拣名数之非。此拣想念之咎。前祇拣四禅。此总拣诸禅。观想之过。如二乘外道等所修。皆为想念空定。若是观如实之相。则非复同彼二乘外道。以想念禅观而为定者也。盖吾以如而观于如。实不见有可观之相。以如相中。诸相悉已寂灭。而此寂灭之体。即是如实之义也。若彼二乘外道。总是想念禅定。有入有出。即是动相。而非是禅。须知禅之体性。离诸动静。如彼虚空。无动静故。又云非染。以不受垢染故。亦非所染。不为垢之所染故。非有法相。如虚空。体非群象故。非有影质。如虚空。不碍万象发挥故。又禅性离诸分别。如虚空本无有分别。以本性如义为义故。如是观定。乃可名为禅耳。后地藏菩萨言如相寂灭。收此中之义。
舍利弗言。不可思议。如来常以如实。而化众生。如是实义。多文广义。利根众生。乃可修之。
此明化于利根。言我知如来出世。常以真如实相之义。化诸众生。然则如是实义中。真乃具足。多文广义。而为演说。须是上智利根众生。乃可以修之也。
钝根众生。难以措意。云何方便。令彼钝根。得入是谛。
此求钝根方便。言如何令其措置于意。而能得入耶。
佛言。令彼钝根。受持一四句偈。即入实谛。一切佛法。摄在一四句偈中。
此示持偈发慧。如瑞光彻禅师。初苦行不识字义。三峰藏和尚口授南严尊者偈云。大智发于心。于心何处寻。成就一切义。无古亦无今。俾力持之。如是三年不少懈。一日忽觉风声鸟语。皆转此偈。因而求明偈意。后即顿省。乃于禅宗。得大彻悟。以斯较之。不特佛在世时。用此方便。今时亦可验也。第苦于不自信耳。
舍利弗言。云何一四句偈。愿为说之。
此请佛说偈。
于是尊者而说偈言。因缘所生义。是义灭非生。灭诸生灭义。是义生非灭。
此垂偈裕后。谓凡属因缘所生之义。是义终归于灭。非从实义而生。若灭诸因缘生灭之义。乃是实义之所生。而非有所灭矣。
○初舍利弗因路逢马胜。宣说佛偈云。法从因缘生。法从因缘灭。生灭是因缘。自性非生灭。遂了悟自心。得须陀洹果。后至佛所七日。遍达佛法。经十五日得阿罗汉。今此偈意亦同。乃知非独为钝根者说。即舍利弗之大智。亦由一偈而得悟耳。但智者。或闻说即便领悟。若钝根者。必须久久受持。方能开解也。
尔时大众。闻说是偈。佥大欢喜。皆得灭生灭生般若(性空智海)。
此结众闻获益。于时同闻之众。皆得灭于因缘所生之义。然得此灭生之义。便入于般若。咸知性空为体。智海为用也。品末。更不说偈。因先已赞叹于前品之末。故不复说。舍利弗请佛说偈。祇完最初云何摄受。为众生说一语。学者先从此一偈悟入。而后方能通达此中。多文广义。一切佛法。又此偈。明众生本觉。一切佛法。即本觉所出之利。最后般若二字。正结明无相法品末之般若。即是此满地中般若。一切般若皆摄此一般若中。此一般若。能出生一切般若波罗蜜门。所以大论云。说般若有二。一共声闻说。二但为十地大菩萨说。非九住所闻。何况新发意者。又九地所闻。与初地所闻。各各不同。浅深有异。又般若。是菩萨本事。在菩萨心中名般若。在佛心中。则名萨婆若。故后二品。绝不言般若。惟谈实相正智而已。
音释
件
(干上声。数也)。
予
(音侔。兵器)。
盾
(豚上声。矛盾两兵持犯也)。
衷
(音中。折衷断其中也)。
惰
(驼上声。怠也)。
龂
(音银。齿根肉也)。
擅
(音善。独专也)。
掉
(迢上声。摇动貌)。
遽
(音据。急卒也)。
聻
(音你语后指实其事之声)。
措
(粗去声。处置也)。
𥙿
(音预有益于后曰𥙿)。
金刚三昧经通宗记卷第九
卍续藏第 35 册 No. 0652 金刚三昧经通宗记
金刚三昧经通宗记卷第十
天台山华顶嗣祖沙门 𧧌震 述
如来藏品第七
此为实智分。菩萨得此实智。则证于如来自性清净藏矣。夫如来二字。具体用二义。自性之体即是如。自性之用即是来。藏者。一隐藏真性故。二含摄众德故。三出生正智故。有是三义。故称为藏。如经云。佛以二乘诸地。惟断舍六识。证于我空。不知识藏甚深微细之相。又不知识藏即如来藏。如来藏从性上立名。识藏从相上立名。由前七藏。起生灭虑知等相。过恶熏习。故如来藏即转为识藏。是性变而成相。若不受过恶熏习。则此相原是如来藏性。何有转与不转。盖因前七识生而识藏生。若前七识灭而识藏自转。以如来藏性寂不动故。所以云。寂灭者名为一心。一心者即如来藏。又云。如来藏入于一切众生身中。本无有我。亦不见有生灭之相。一切二乘。皆以心想见如来藏。此以心见心。不知反为心想动乱之所染污。又何能见哉。又云。即至等觉。犹如隔罗縠见月。尚有微碍。若欲胜进。满足如来地。当净如来藏中识藏之名。以故。有名相妄想正智如如五法。此五法。只在寂灭此一心。则五法自净。五法净则识藏净。识藏净则如来藏显。又隐为如来藏。而显即为法身。故又谓之在缠法身。又胜鬘经。说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今以此经较之。悟法本空。是空如来藏。真空不空。是不空如来藏。一切法本空本不空。是空不空如来藏。然此是如来所证清净境界。证此即证净法身。与毗庐遮那同体。然毗卢本体。不涉修证。一切众生本自具足。由是之故。当寄位于凡。又前品。既是舍利弗以满地自任。今此若不得长者当机。后世又将谓此是十力大弟子所能。而非居尘者所堪任也。以故梵行长者。更不舍俗趣真。即从本际起。而住于诸佛智地。发明如如正智之义如此。按华严十地品后。当说等觉法。名曰佛华品。璎珞经云。吾先于第三禅中。说一生补处菩萨。入佛华三昧。说十一地。等觉位中。行普贤行。入俗利生之门。有百万亿偈。合论云。第七会。在三禅天说。前十地法。超化乐于他化天说之。等觉法。越二禅于三禅天说之。以初禅离忧。二禅灭苦。三禅。惟是法喜禅悦妙乐。依此说十一地。表进修功成。迥超诸苦。常亨法乐也。谓之佛华者。初登佛地。果行未满。又华对果而言。等觉是佛华。妙觉是佛果。决疑论云。此佛华品。令十地菩萨入普贤行。令十地菩萨。舍涅槃三昧。上烦恼稠林。方始入普贤行门。盖为普贤是修入世间同众生行。前十地菩萨。是出世间成佛之行。和会此二行。令处世间自在故。但今华严大经。尚阙佛华一品。诸师疏注中皆言之。今此如来藏品。即是佛华品之义。以长者当位。即是入世间同众生行。信不诬矣。又此品实因无相法品中之义而发起也。
尔时梵行长者从本际起。而白佛言。尊者。生义不灭。灭义不生。如是如义。即佛菩提。菩提之性。则无分别。无分别智。分别无穷。无穷之相。惟分别灭。如是义相。不可思议。不思议中。乃无分别。
此从本发明如智之义。然此长者闻无相无生。以及真性空义。已得深契法旨。至此忍俊不禁。独任顿超佛地之职。故从本际而起。本际者。即一切众生无碍涅槃之性也。然即承上偈义而言曰。如佛所说。如实所生之义。本不有灭。若因缘所生。乃是灭义。本不是生。以此观之。得如是如义。即为佛果菩提矣。然佛以一切法空。说为法界。即此法界。说为菩提。今此菩提之性。本同于法界。则亦无有分别。此即是如来藏性。常自清净。一切众生在诸趣中。不知烦恼身中。有如来藏性。本无污染。德相具足。如佛无异。而反依烦恼种子。独头无明(即是意识中)为因。取六尘境界为缘。于是心意意识。妄生种种分别。由心及心所。遂执我及我所。而我(我即人也)法二执俱生。二乘但得人空。证人无我。未得法空故。由前七识。执取自相共相。而生阴界入等因缘生灭之法。故有名相妄想正智如如五法。约修证而言。非正智不能契如如。当先智而后如。若约法体上说。如如是体。了知名相皆空。离诸妄想。诸识不生。是为如如。若乃正智则为用。盖由证此如如实相。能随顺觉性。一切心识所不能缘。是为正智。然非如如。亦不能得正智。必以如如智而契如如理。此即自觉圣智所证境界。即名无分别智。但众生由前七识。而起种种分别。故能分别者识也。诸佛达无分别义。故名为智。然得无分别智。则能分别众生心识中无穷微细之相。然分别此无穷之相。惟欲令众生心中分别之识灭尽无余而已。如是如实之义。无穷之相。真是不可思议。而此不思议中。实乃无分别之可得也。
○分别有三种。一自性分别。二随。分分别。三计度分别。然自性分别。乃第八识中现量境界。任运自然分别。所云现者。谓现在即现。不待他时。又现前即见。不在他处。量者。是决定之量也。
尊者。一切法数。无量无边。无边法相。一实义性。唯住一性。其事云何。
此因义发问。言一切法相之数。总摄于一实义性。今我唯住此一性中。其事又当说于何等耶。前乃先言如而后言智。又先言性而后言相。此则摄相归性。故先言法相而后言性。然性不外乎相。相不离乎性。其实性相本不二也。但众生说性便著于性。说相便著于相。故于性相上。又转出一事字来。即从佛口中所说是一大事。及如是一事上得来。如宗门中。开口便说若论此事。又云目前事。向事上荐则疾。意根下卒摸索不着。所以绝不说心性禅。因众生著于心性道理。则不能发悟故。今云其事云何。而性相亦俱泯矣。
佛言。长者。不可思议。我说诸法。为迷者故。方便导故。一切法相。一实义智。何以故。譬如一市。开四大门。是四门中。皆归一市。如彼众庶。随意所入。种种法味。亦复如是。
此设喻印成以明权实。言我说诸法。为众生真如不守自性。随缘迁变。迷其本故。乃以方便权巧而导引故。故说一切法相。及一实义智。譬如一市而开四门。四门皆归一市。市者即城市也。令众庶随其意之所便而入。佛今亦然。因众生利钝不同。故以方便权立三乘。乃有种种法味。及其究竟终归一实义智也。
梵行长者言。法若如是。我住一味。应摄一切诸味。
此言一摄一切。而自陈己解也。
佛言。如是如是。何以故。一味实义。如一大海。一切众流。无有不入。长者。一切法味。犹彼众流。名数虽殊。其水不异。若住大海。则括众流。住于一味。则摄诸味。
此以法合喻印成其解。凡佛之设喻。必法喻互显。先以喻显法。后必以法合喻。前之譬如一市。以喻显法也。此一味实义。是以法合喻也。此总明一摄一切义。
梵行长者言。诸法一味。云何三乘道。其智有异。
此拣问三乘智异之疑。
佛言。长者。譬如江河淮海。大小异故。深浅殊故。名文别故。水在江中。名为江水。水在淮中。名为淮水。水在河中。名为河水。俱在海中。唯名海水。法亦如是。俱在真如。唯名佛道。
此以喻显同。夫众流入海。已失江淮河水之名。众法归如。已亡三乘小始之义。唯一佛道。更无余乘。得此一味。诸味具摄。故涅槃经云。有人入大海中浴。已用一切诸河之水。又云。如持万种香为丸。但烧一丸。众香皆具足矣。
长者。住一佛道。即达三行。
此示名。
梵行长者言。云何三行。
此问义。
佛言。一随事取行。二随识取行。三随如取行。长者。如是三行。总摄众门。一切法门。无不此入。入是行者。不生空相。
此发明三行。言住一佛道。方得通达。何也。菩萨既等于觉。住金刚心中。则目前一切事相。皆随顺觉性。指月拈华。头头是道。此随事取行也。众生由前七识。起诸现行。转如来藏而为识藏。故有颠倒妄想。菩萨住金刚心中。得无分别智。分别一切微细识相令灭。知三界万法。唯心唯识。则世间一切识心。皆随顺觉性。应缘遇物。处处明宗。此随识取行也。众生为妄想生灭。刹那刹那。前念灭。后念生。新新不住。相续而起。菩萨住金刚心中。念念清净。动静俱离。则于一切诸行。虽或从因从缘而起。皆随顺觉性。当处出生。随处灭尽。虽云生。而无刹那生相可得。即灭。而无刹那灭相可得。所谓我为法王。于法自在。此随如取行也。然此三行。本不离众生寻常日用中。众生随逐妄念。即成八万四千尘劳烦恼。诸佛随顺觉性。则成八万四千解脱三昧门。所以云。如是三行。总摄众门。一切法门。无不从此三行而入。设或无此三行。则拨置一切事相。断舍一切识心。离于一切诸行。而惟住于一切法空。则佛法成世间无用之法。而佛果乃为寂灭无为之佛。又何有接物利生之法施。以嘉惠于当世乎。所以必当入此三行。方不住于空相。始有利生分。故曰入是行者。不生空相。
○湛师注云。此句乃举一略二。应云不生空相。不空相。空不空相。然胜鬘经。但云有二种如来藏空智。所谓空如来藏。脱离一切烦恼藏。不空如来藏。具过恒沙不思议佛法。论中亦说如实空。如实不空义。楞伽中。祇云如来藏而已。但其义有空。不空。非空非不空三法。今此云不生空相。即是空不空如来藏义。似亦不必更重出二句矣。然三行即三身。随如即法身。随识即报身。随事即应身也。
如是入者。可谓入如来藏。入如来藏者。入不入故。
此结成入如来藏之义。谓如前入于三行。随取而行。则于世出世事事无碍。处处通达。心心自在。法法圆融。如是。可谓入如来藏。然虽云入。而本不有所入也。
○论释云。在有情数中名如来藏。在非情数中名法界性。此即智论中佛性法性之说。然华严初会中。普贤菩萨入如来藏身三昧。出生一切诸三昧法。又第六会十地品。金刚藏菩萨。说法云地菩萨种种无量神通智力。大众皆疑。于是金刚藏入一切佛国体性三昧。时会皆见自身在金刚藏身中。又见其中菩提树师子座上。有佛号智通王。诸相庄严说不能尽。论云。一切佛国体性。即无作法性身。菩提树即法性中觉体。智通王即法性中妙智也。人人本具。惟不自加行。故不得显发耳。盖此二种三昧。即本如来藏。法界性中所示现者也。
梵行长者言。不可思议。入如来藏。如苗成实。无有入处。本根利力。利成得本。得本实际。其智几何。
此赞法领解复咨智益。言我今已知如来藏性。众生本自具足。非从修得。如苗无异。只因妄想执着。所迷覆故。今惟去其妄执而返其本。非外有所得。如禾苗之成实耳。只此一句是喻。此即承上入不入故一句而言。谓入如来藏。本无有入处。今以两句中。插入如苗成实一句。以明其意也。又言此如来藏。即众生本觉之根源。必得始觉之利为力。若始觉之利已成。而后乃得众生自觉之本性矣。但得此本有觉性之实际。不审其智有几何耶。
佛言。其智无穷。略而言之。其智有四。何者为四。一者定智。所谓随如。二者不定智。所谓方便摧破。三者涅槃智。所谓慧除电觉。四者究竟智。所谓入实具足道。
此示四智之义。谓其智无穷。略言有四。一定智。令众生得诸佛平等体性。随顺于如。一切自在。二不定智。令众生得诸佛善巧智用。随机适宜。摧破诸障。三涅槃智。令众生得诸佛始觉本智。凡有一切无明之惑。以慧除之。如夜见电光。即得见道。此二句出遗教经中。又别载电光三昧。谓初心闻法乍解。如闇夜电光。乍见山川人物。顷尔还暗。然亦因此得辨前境。此是教乘中说。宗门又且不然。如德山和尚云。有言时。据虎头收虎尾。第一句下明宗旨。无言时。觌露机锋。如同电拂。又岩头禅师云。此是向上活计。只露目前些子。如同电拂。如击石火。临济大师又云。大道绝同。任向西东。石火莫及。电光罔通。所以有三要印开朱点窄。未容拟议主宾分之语。此等俱是电觉三昧。亦即是刹那际三昧。如华严会上将说十定品。明等觉因圆。而如来入刹那际三昧。示生佛共有根本智体。无古今延促始终迁动之相。又如来八相成道乃至入灭。皆不离刹那际三昧。又阿难入电光三昧。断最后思惑。亦名金刚三昧。教中云。金刚三昧。喻小乘无漏之智。此应是错。盖不知阿难最后已入大乘实智地中矣。由是观之。从上佛祖出世。皆以此自觉觉人。所谓得涅槃根本智也。四究竟智。令众生究尽诸法实相之义。入于实际。具足诸佛之道也。
○定智即平等性智。不定智即成所作智。涅槃智即妙观察智。究竟智即大圆镜智。前三行即是三身。由三身而发明四智。如曹溪六祖示僧智通云。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若离本性。别说三身。即是有身无智。若悟三身。无有自性。即名四智菩提。听吾偈曰。自性具三身。发明成四智。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又教中说转识及智。然六七因地中转。五八果位上转。但转其名而体未尝转也。又云。空六识我法。得入初地。空七识我法。得入八地。空八识法执。得入佛地。以分别我法二空智。观察俱生名相妄想。证俱生我法二空智。乃得入等妙二觉。后地藏菩萨言。是人智也。收此中之义。
长者。如是四大事用。过去诸佛所说。是大桥梁。是大津济。若化众生。应用是智。
此结示先佛遗范以智利生也。转智字而作事用者。盖目前一切。皆是事用。众生总被事用所转。鹿鹿空过。岂止一生。若弃却一切事用。则又堕于二乘无为坑阱。所以佛祖出世利生。只贵在目前事用上。发明其自性之智而已。言大桥梁大津济者为三贤十圣所同登。上智下愚而共涉。此乃等觉入妙觉之利生智用也。
长者。用是大用。复有三大事。
此补示三事。然应在四智之前。今逆推而上。以补明之。上用字。指能用之人。下用字。即所用之智。今又称为大用者。谓大智之人所能用也。此即宗门所云大机大用。然自马大师。始有大机大用之名。如百丈得大机。黄檗得大用。至今称之。夫机用而谓之大者。不住于一事一法。其中有权实。有照用。有收放开合。一一纵横任运。自在无碍者也。今前四智。皆显目前机用。泄尽言说所不及处。真足当大用之称。然佛真是婆心为人。恐后世众生闻此智用。便生狂解。故复申此一救。谓若欲用此四大智用以利生。复有三大事。必当行之于先。而后可也。
一者于三三昧。内外不相夺。二者于大义科。随道择灭。三者于如慧如定。以悲俱利。
此约示其义。三昧。此云正见正定。若住于正见。则内心空寂。能以智观照。住于正定则外境寂灭。能以定自持。如是。则心不住境。境不住心。心境俱亡。而内外不相夺。此即是慧定二学。大义科三字。释义详见后。谓于一切色心诸缘。随众生所行之道。而为其拣择断灭。盖即前品中作择灭力取缘。此是戒学。夫戒是正顺解脱之本。又为三无漏学之首。佛昔因事制戒。防非离过。故有毗尼藏。此云灭。能灭众生过故。又翻为律。乃从法得名。又五分法身。始以无作戒为戒身。其次无漏禅为定身。无漏智慧为慧身。三解脱为解脱身。无生为解脱知见身。又此五分。即转五蕴所成故。戒定慧。是从因显德。解脱解脱知见。乃就果彰能。今此随道择灭。即摄律仪戒。然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故随后即云如慧如定。夫如慧者。不离智照。分别法义而方便调机也。如定者。摄心静虑。不起寂灭而现诸威仪也。果能如是。则以悲运用。自他俱利矣。
如是三事。成就菩提。不行是事。则不流入彼四智海。为诸大魔。所得其便。
此拣除魔便。谓戒定慧三。缺一不可。具如是三事。即成就菩提。若不行是事。便不能流入彼四智海。而断于慧命矣。既断佛慧命。则必为诸大魔所得其便。盖深言后世众生。若不务三学而自恃狂解者。其害有如此。不可不自慎也。
○昔天魔波旬。常欲破坏正法。至佛灭度后二百年。值西天第四祖优波鞠多尊者。法化远被。振动魔宫。于时波旬乃伺尊者林中入灭尽定。即持璎珞。縻尊者颈。尊者知魔所为。从定而起。取人狗蛇三尸。变成华鬘。软言谕波旬曰。吾以华鬘酬汝璎珞。即以神力而系其颈。须臾。寻复为三尸。虫蛆腐坏。臭不可闻。尽其魔力。莫能除去。即升忉利求帝释。又求梵天解除。佥曰。此十力弟子所作神变。我辈凡陋。何能去之。波旬曰。然则奈何。梵王曰。如人因地而倒。还从地起。离地求起。终无其理。波旬闻已。还至尊者所。礼足悔过。以求免脱。尊者即与要誓云。汝从今以往。乃至法尽。能更勿来我佛法中。生娆害乎。波旬曰。我当誓向佛道。尊者曰。若然。汝可自唱归依三宝。波旬合掌三唱。三尸悉除。遂踊跃作礼。且叹曰。我昔种种恼佛。佛竟不报我。尊者曰。吾佛大慈大悲。而汝不知。妄生恼害耳。从此波旬敛迹。实由尊者降伏之力所致也。
长者。汝等大众。乃至成佛。常当修习。勿令暂失。
此垂诫修习。三学是因。成佛是果。因该果海。果彻因圆。直至妙觉。究竟不离于三学也。
梵行长者言。云何三三昧。
此问其名数。
佛言。三三昧者。所谓空三昧。无相三昧。无作三昧(如是三昧)。
此重为释名。然菩萨在第六地中。即得此三种。解脱门。若依次增进修行。不必重说。只因此经中。位位顿超。又恐妄自躐等。故不惜重言之也。
梵行长者言。云何于大义科。
此又补问未明。
佛言。大谓四大。义谓阴界入等。科谓本识。是为于大义科。
此示大义科。夫身中坚相为地。润湿为水。暖气为火。动转为风。此名四大。阴即五阴。界即六根六尘六识。共为十八。分别辨析。各有界畔。入即内六根对外六尘。有交互涉入之义。本识即第八识。一名本觉识。此等总名为色心诸缘。因众生执身为我。故说四大。迷于自心。故说五阴。为色尘等所迷。故说十二入。因色心俱迷。故说十八界。因二乘外道不知识识微细之相。故说本识。皆随其所行。而为其拣择断灭。以成戒学。夫三学成就。方可用四智利生。此如来金口所出之明训也。
梵行长者言。不可思议。如是智事。自利利人。过三界地。不住涅槃。入菩萨道。如是法相。是生灭法。以分别故。
此拣分别之过。先赞而后拣也。虽然。若粗读去。竟不知此为拣过语。盖言佛虽说如是四智三事。若菩萨自谓我能自利利人。我能超过三界之地。我能不住涅槃入菩萨道。为利他故。方便智巧扶习润生。如是则又生于法相。仍是生灭之法。以其起于分别之心故也。
若离分别。法应不灭。
此明离分别智。言一切事用法相。皆是空无相无作。不可以识心而生分别。若离于分别之法。则应住于不灭。而归于实相矣。此深明佛意。故有是言耳。后地藏菩萨又补问法应不灭之义于后云。
尔时如来欲宣此义。而说偈言。
此叙述佛意印成其解。并结前所问一味摄诸味义。
法从分别生。还从分别灭。灭诸分别法。是法非生灭。
此明法非生灭。言一切法相。虽从能所分别而生。还从分别而灭。盖微细分别。此识藏之相皆不可得。即自灭耳。既灭此一切分别之法。则分别都无。法亦无有。如是则知此无分别之法。实非有生灭可得。而归于一真实义矣。
尔时梵行长者。闻说是偈。心大欣怿。欲宣其义而说偈言。
此叙闻法欣怿。自述偈意。
诸法本寂灭。寂灭亦无生。是诸生灭法。是法非无生。
此明不生寂灭义。言诸法本自住于寂灭。即此寂灭。亦无有生。若生于寂灭。依然是一切生灭之法。皆是虚妄。故知是生灭之法。而非无生之义也明矣。
彼则不共此。为有断常故。此则离于二。亦不在一住。
此明不住于一法。言彼者指生灭法。言此者指寂灭法。盖谓生灭则不共寂灭为一。为彼生灭之法。有断常二见故。而此寂灭法。离于二见亦不执定住在一法也。
若说法有一。是相如毛轮。如𦦨水迷倒。为诸虚妄故。
此明一法亦不有。若言有一。即为常见。且法有何相可见。而言有一耶。此犹目中有翳。妄见毛轮。毛轮即空华也。又如逐阳𦦨为水。此皆是意见颠倒。为一切虚妄所迷故耳。妄见喻见分。毛轮喻相分。即第七妄执八识相分也。
若见于法无。是法同于空。如盲无日(北藏作目字)倒。说法如龟毛。
此明亦非无法。言若见于法。谓毕竟是无。即同顽空。是断见。如盲人不见天日。乃谓之无。唯自生倒见耳。则所说此无法。犹如龟毛。何有于实义哉。考北藏作无目。今依论释中作无日。其义亦通。
我今闻佛说。知法非二见。亦不依中住。故从无住取。
此明法本无住。言二见本非。中亦不住。三相俱离。取其无住而为住也。
如来所说法。悉从于无住。我从无住处。是处礼如来。
此明申无住礼。言佛说无住之法。我申无住之礼。无住则无处不住。故云是处礼如来。此即是处是弥勒。无门无善财也。
敬礼如来相。等空不动智。不着无处所。敬礼无住身。
此明佛无住相。言如来之相。等于真空不动之智。亦不著于无处所。何有身相之可住耶。故我即礼如来无住之法身已耳。
我于一切处。常见诸如来。惟愿诸如来。为我说常法。
此乃请佛说法。言我尘尘刹刹。触目常得见诸如来。愿诸如来。为说于真常之法。
尔时如来而作是言。诸善男子。汝等谛听。为汝众等说于常法。
此特言告诫。先䇿发敬听之诚。如来凡说前所未说之法。必特起告诫之语。况自涅槃已前。从未尝说及。今得长者一问。正拨动欲发未发之机。便将最后涅槃会上寄灭谈常之法。对众吐露。故不得不特言告之。
善男子。常法非常法。非说亦非字。非谛非解脱。非无非境界。离诸妄断际。是法非无常。离诸常断见。了见识为常。是识常寂灭。寂灭亦寂灭。
此拣非以显常。夫所云常法者。乃如来出世非常之法。此非言说可到。非文字可表。非有谛义可得。非有解脱可求。非虚无而乃实有。非外有境界而自心具足。但离一切妄念而坐断三际。是法则不属于无常。盖因离于断常等见。则能了然明见此识性而为常矣。然是识之性。常自寂灭。即此寂灭之相。亦乃寂灭。而了不可得也。
善男子。知法寂灭者。不寂灭心。心常寂灭。得寂灭者。心常真观。知诸名色。唯是痴心。痴心分别。分别诸法。更无异事。出于名色。知法如是。不随文说。心心于义。不分别我。知我假名。即得寂灭。若得寂灭。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显寂灭即觉。言即或知此识性真常寂灭之法者。尚不能寂灭一心。以彼所知之法。及能知之心。犹未能忘。若一心常自寂灭。俾心法一如。能所俱泯。而后乃得。然得此心常寂灭者。则此心自然常住于真观之中。体性本自寂灭。即能知一切名色。唯是痴心。痴心即妄想。名色即名相。总言即色心诸法。但众生为一念之迷而起妄心。及种种颠倒。然此妄心从一而起。一又从不思议起。不思议者即无所起。故曰道始生一。即无为。一生二。即妄心。既缘无为而有心。复缘有心而有色。是以一切业缘。皆由色心而起。又云。内有一生。即外有无为。内有二生。即外有有为。内有三生。即外有三界。皆由众生痴心妄想分别。名相而有。盖不知分别于诸法。更无特异之事。出于此名色之外。若知此色心之法如是。更不用于分别。亦不随文字言说。而心心契于实义。不分别我法。知此我法俱是假名。即得住于寂灭之地矣。昔如来始成正觉。坐寂灭菩提场中。谓寂于五住地烦恼。灭其分段变易二种生死。而觉道成。今此若得证于寂灭。便与如来无异。故云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后地藏菩萨言法应是灭。及真常不断。皆收此中之义。
尔时梵行长者(藏本作长者梵行)。闻说是语。而说偈言。
此叙说偈之意。
名相分别事及法名为三。真如正妙智。及彼成于五。
此显五法名。即名相妄想如如正智五法也。所云分别事。指第七识。即妄想。法即名相妄想之法。真如正妙智即如如正智。言正智者。谓从正性中所显现之智。又心无所依。名之为正。复言妙者。谓心无所依。有神化不测之妙。故能显现其智也。然佛如上所说。总不出此五法。而五法该尽一切法。皆由众生痴妄分别。计度一切名相。不知本来如幻如化。何有实义。而妄执为我。及我所耶。且名相本非二法。因相立名。因名显相。又即是色心二法。因名色迷心而有相。因痴心分别而有名色。色心俱迷。即成妄想。起信论云。所言法者。谓众生心。又云。心能为一切法作名。若无心则无一切名字。当知世出世间一切名字。皆是从心建立。故名意言境。本是假名也。前此无相法品中。先举得五法净。是为大乘。今佛说于常法。即是五法净。长者体会佛意。故特发明之。
我今知是法。断常之所系。入于生灭道。是断非是常。
此拣非断常。言我今知是五法。皆属于对待。因众生有幻名幻相。故诸佛有真如。因众生有事识分别。故诸佛乃有正妙智。但既涉于对待。即为断常二法之所连系。而入于因缘生灭之道。是则为断灭之空。而非是真常之法矣。
如来说空法。远离于断常。因缘无不生。不生故不灭。
此明法不生灭。言佛说空如之法。本离于二见。然因缘本无而不生。然因不生。故亦不灭。
因缘执为有。如采空中华。犹如石女子。毕竟不可得。
此拣执有之非。言若以因缘而执为实有。如狂人欲采空中之华。犹如求石女而生子。此毕竟不可得者。
离诸因缘取。亦不从他灭。及于己义大。依如故得实。
此明如实之义。言当离诸因缘而取生相。亦不从因缘取其灭相。亦不取于己义大。己谓本识。义是阴界入。大是四大。即前大义科。于此一切不取。惟依于真如。故得入于实际耳。
是故真如法。常自在如如。一切诸万法。非如识所化。
此明如如之法。又拣其识化。言既依如而得实。是故真如之法。常自在于如如而无变易矣。若乃一切万法。此皆第七执第八相分见分。而生色心诸法也。故云非是如。乃识所化耳。
离识法即空。故从空处说。灭诸生灭法。而住于涅槃。
此明涅槃法空义。言若离于识。法相即空。以故从空处而说灭诸生灭之法。而且令其住于涅槃也。意谓佛之说空。祇为破有耳。
大悲之所夺。涅槃灭不住。转所取能取。入于如来藏。
此结成如来藏义。言虽则住于涅槃。终属化城。非可云久。故必当得大悲愿力之所侵夺。盖夺其涅槃寂灭。不令住着。而转所取寂灭之法。及能取涅槃之心。皆入于如来藏中。则能事毕矣。此偈亦非对佛对佛自陈。直是为大众说法也。后地藏菩萨问入如来藏收此中之义。
尔时大众闻说是义。皆得正命。入于如来。如来藏海。
此结闻义咸益。教中谓比丘乞食。谓之正命食。以破四种邪命食故。今此以受于一切法。即名邪命。若不受一切法为正命。如前偈中所说。即是此义。故云皆得正命。于此明自性体用。即是入于如来。得诸佛究竟智。圆满清净法身。是为如来藏海也。
○昔曹山寂禅师。取正命食。立三种堕。谓食者即是本分事。知有不取。故曰尊贵堕。若执初心知有自己及圣位。故曰类堕。若初心知有己事回光之时。摈除六尘境界宁谧。即成功勋。后却不执六尘等事。随分而昧。任之则碍。故立随堕。如外道六师是汝之师。彼师所堕。汝亦随堕。乃可取食。食者即是正命食也。亦是就六根门头见闻觉知。祇是不被他染污。将为堕。且不是同。近来诸师多不明此堕字。或者直以堕为堕落。又曰作借义说。非实义也。一曰乃权立也。而曹山自谓将为堕。且不是同。此一语可知。然以披毛戴角为类堕者。言其执初心知有为是。同于圣位。是即二乘堕于顶结。必须是披毛戴角。直向异类中行始得。以故立类堕之名。又不断声色为随堕者。若知有之后。必欲断于声色。此人祇坐在洁净处。若乃随分而又昧。任之则为碍。必须一一骑声盖色头头任运纵横。始得自在无碍。如彼之所堕。汝亦不妨随之而堕。然终不被其所染污。以故立随堕之名。又不受食为尊贵堕者。以知有不取。一切不受。则凡圣情尽。尊贵颓然。以故立尊贵堕之名。夫堕者。即菩萨登法云地。亦云堕在佛数。然曹山立义。乃本于大乘经教。今此中正命二字。恰与尊贵堕合。故特为表出耳。
音释
縠
(音斛。细纱也)。
鬘
(瞒发美貌。又夫人名胜鬘)。
括
(官入声。包括)。
些
(写平声少也)。
阱
(音净掘地为陷也)。
鞠
(音局)。
伺
(音四。潜候其隙也)。
縻
(音縻系也)。
谕
(音预。以言慰之也)。
寻
(仍也)。
忉
(音刀。忉利天名在须弥山顶)。
要
(平声勤也)。
娆
(音扰乱也)。
躐
(帘入声。逾跨也)。
谧
(音密静也)。
金刚三昧经通宗记卷第十
卍续藏第 35 册 No. 0652 金刚三昧经通宗记
金刚三昧经通宗记卷第十一
天台山华顶嗣祖沙门 𧧌震 述
总持品第八之上
此为满觉分。谓觉行圆满。而能总持众法。为一经之枢纽也。且夫此经。如无相法。发明第六地。无生行。发明第七地。本觉利。发明第八地。入实际。发明第九地。真性空。发明第十地。如来藏。发明等觉地。至此品。地藏菩萨当机。分明显妙觉果满。然妙觉原不离前六品法。所以云诸佛始觉。即是众生本觉。本觉为因。始觉为果。又前品为等觉因圆。此品是妙觉果满。又因行果行。终始同源。以明生佛共有根本智体。故即参合融会前六品法。以成佛果妙行也。又总者。遍摄之义。持者操执不舍。又具能所二义。能持如地。所持如藏。又离能绝所。如地之持物。含育万有。如地之能藏。人法兼摄其义有此。然地藏菩萨本是华严会上法身大士。又尝问佛十地法门。名地藏十轮经。又占察经中。佛言。地藏菩萨发心已来。过不可思议阿僧祇劫。久已能度萨婆若海。功德满足。但依本愿自在力故。权巧现化。影应十方。且于五浊恶世。化益偏厚。从十一劫来。庄严此世界。成熟众生。唯除知来。无能过者。又于此世界。所有化业。唯除遍吉(即普贤)观世音。其余诸大菩萨。皆不能及。今以妙觉自任。为众决疑。故广申其问耳。今池州九子山(俗名九华)。有地藏菩萨。姓金。乃新罗国王之裔。唐至德初。来此示现。成大伽蓝。至年九十九而入灭。乃是菩萨之应化身也。
尔时地藏菩萨从众中起。至于佛前。合掌胡跪而白佛言。尊者。我观大众。心有疑事。犹未得决。今者如来。欲为除疑。我今为众。随疑所问。愿佛慈悲。垂哀听许。
此菩萨为众决疑。求佛听许也。其请法之仪。同于解脱菩萨者。盖明初后不移之意。从众中起。以明无有特异也。至于佛前。表妙觉。行周果满。直达于佛道也。心疑未决。等觉未至于妙。故犹有疑耳。然佛本欲。为后世除疑。菩萨亦是为众生决问。愿佛之听许也。
佛言。菩萨摩诃萨。汝能如是救度众生。是大悲愍。不可思议。汝当广问。为汝宣说。
此佛之允可也。已下所问。乃收前六品中之法。以合明之。
地藏菩萨言。一切诸法。云何不缘生。
此问法不缘生。以收无相法品中。善知一切从本不生之义。
尔时如来欲宣此义而说偈言。若法缘所生。离缘可无法。云何法性无。而缘可生法。
此明法非缘生。若乃一切法从缘所生。离缘则归散灭。而可无其法矣。此则是生灭法。云何可以法性本无。非生非灭。而谓之缘于可生法耶。
尔时地藏菩萨言。法若无生。云何说法。法从心生。
此问法从心生。以收无生行品中法本无生之义。意谓法若无生。应无说无示。今者如来云何说法。又说法从心生耶。
于是尊者而说偈言。是心所生法。是法能所取。如醉眼空华。是法然非彼。
此明法本无生。言向者为众生迷本无生。欲令其明心所生法。故说法从心生。乃隐实施权。而不知法从心生。则属能所二取。犹如醉眼之见空华。而非实有。是皆不得已。随众生所见。且欲因邪打正。然今此云法本无生。正是废权显实。然非同于彼之所说也。
尔时地藏菩萨言。法若如是。法则无待。无待之法。法应自成。
此问法应自成。以收本觉利品中。一觉者不毁不坏之义。
于是尊者而说偈言。法本无有无。自他亦复尔。不始亦不终。成败则不住。
此明法离对待。凡有无自他。始终成败。皆对待法也。若本来无此有无二法。自他之相亦无。亦不有其始。亦不有其终。又何成败之有。故曰成败则亦不住矣。
尔时地藏菩萨言。一切诸法相。即本涅槃。涅槃及空。相亦如是。无是等法。是法应如。
此言法应是如。以收入实际品性本涅槃。性相本如之义。谓一切诸法生灭之相。即本涅槃寂灭之相。又涅槃相。及空相亦然。空即是涅槃。涅槃即是空。若并无寂灭与空等法可得。是法应合于如矣。
佛言。无如是法。是法是如。
此印成如义。言若无寂灭与空。如是等法。是法真是如矣。
地藏菩萨言。不可思议。如是如相。非共不共。意取业取。即皆空寂。空寂心法。俱不可取。亦应寂灭。
此言寂灭即如。以收真性空品如相诸相已寂灭。寂灭即如义。谓如是如相中。非共相。不与生灭法共故。非不共相。言非离生灭而别有法。又非意之能取。亦非业之所取。即此不离。而皆得空寂。并此空寂心法俱不可取。亦应寂灭。此乃是真时空品罗纹结角处。
于是尊者而说偈言。一切空寂法。是法寂不空。彼心不空时。是得心不有。
此明心法不空义。言一切空寂之法。是法虽寂而本不空。若彼诸众生。知自心之不空。是即得于自心之本不有也。
尔时地藏菩萨言。是法非三谛。色空心亦灭。是法本灭时。是法应是灭。
此拣问法应断灭。以收如来藏品常法中之义。但恐后世众生作断灭见。故反作此问。夫三谛者。一真谛。二俗谛。三中道谛。又配三止观。及三种如来藏。一者体真止。止于真谛。谓体无明颠倒。即实相之真。又即是奢摩他。此云止。乃寂静之义。即真空观。会色归空。观真空理。破一切有。空非空。故曰真空。即空如来藏也。二者方便随缘止。止于俗谛。以实相遍一切处。随缘历境。安心不动。又即是三摩提。此云等至。一云即三昧。乃观照之义。即妙有观。明空即色。建一切法。观妙有理。有非有。故曰妙有。即不空如来藏也。三者息二边分别止。止于中道。谓生死涅槃。静散休息。又即是禅那。此云思惟修。又曰静虑。即中道观。中道。即指一心。真俗俱泯。色空无碍故。即空不空如来藏也。又云即虑而静非散乱。是定。即静而虑非无记。是慧。定慧通明为禅。即寂照不二之义。又三观之体。即是一真法界。如来藏心。故具摄三如来藏义。又谛者。理归实际。止者诸漏永尽。观者明一切法。又一念无相是空。无法不备是假。不异不一是中。今此云是法非三谛。色空心亦灭。谓前如来藏品中如来所说常法。非同于三谛之理。然曰色。曰空。曰心。本亦皆灭。若言是色空心等法本来是灭。则如来说是常法。亦应是灭矣。意谓何故乃曰若得寂灭。即得于阿耨菩提耶。
于是尊者而说偈言。法本无自性。由彼之所生。不于如是处。而有彼如是。
此明性非是灭。言如来所说常法。本无自性。由彼色心妄缘之所生起。若不住于如是色心妄缘处。而何有同彼如是色心妄缘之永灭耶。已上于前六品中法。每品举一节。问答。竟后再举前六品中义以申明之。
尔时地藏菩萨言。一切诸法。无生无灭。云何不一。
此申诸法不一之问。又收无相法品若无思虑则无生灭中之义也。言诸法皆融会于无生无灭。云何又不能归一。而有种种名相法数耶。
于是尊者而说偈言。法住处无在。相数空故无。名说二与法。是则能所取。
此言名说幻立。夫法性住处但有名。本无在所。其相数本空。但有说。故亦是无。然因法性之名。相数之说。此二与法性相缘。因是则有能取所取。法相森然而生矣。
尔时地藏菩萨言。一切诸法相。不住于二岸。亦不住中流。心识亦如是。云何诸境界。从识之所生。若识能有生。是识亦从生。云何无生识。能生有所生。
此问无生识义。又收无生行品。末那阿梨耶之义。言一切法相。不住二岸。不住中流。实无三际之可得。至若众生心识。亦不住于三际。云何而言一切境界。从识之所生也。又云。若谓识能有生于诸境。是识亦从境之所生矣。若然者。云何无生识。而有能生所生耶。
于是尊者而说偈言。所生能生二。是二能所缘。俱本各自无。取有空华幻。
此先明能所之幻。夫所生是境。能生是识。总为八识相见二分。是二能所。皆因七识妄执为缘。俱推其本。亦各自无。若众生取此而为实有者。其犹空华之幻生矣。
识生于未时。境不是时生。于境生未时。是时识亦灭。
此明识境有异。言识生于未时者。犹言识之未生已前也。然识之未生前。其境决不同在是时而生也。境生于未时者。犹言境之未生已前也。然境之未生前。是时识性亦本自寂灭也。此答若识能有生。是识亦从生二句。
彼即本俱无。亦不有无有。无生识亦无。云何境从有。
此明识境俱无。言以彼识境观之。即此是识境之本。然二俱是无。亦乃不有于无之与有。须知为度众生。权立无生识之名。究竟本亦是无。云何而言境乃从识而有耶。此答云何诸境界。从识之所生二句。宗门先德有言。佛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祇为外道不信自心者说。正合此意。
○修炼之士。以识神出入。名为得道。首楞严云。是皆别修妄念。存想固形。总成飞升变化。斯亦轮回。妄想流转耳。然以虚无寂寥为道。忘情绝智为修。是执八识空昧之体。又云恍恍惚惚。其中有物。杳杳冥冥。其中有精。此但认于识神。而昧乎一心矣。夫既不即一心而为道。则道非我有。苟不即诸法是心。则法随异见。所以古德云。学道之人不识真。只为从前认识神。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唤作本来身。今之以识神出入为修炼之极功者。不亦愚乎。
尔时地藏菩萨言。法相如是。内外俱空。境智二众。本来寂灭。如来所说实相真空。如是之法。即非集也。
此言非有采集。以收本觉利品中。犹有采集之义。言法相如是。即指本觉利品。入佛智地一段精义也。此中内根外境俱为空寂。不必言矣。至于众生之尘境。与诸佛之智地。二种众多法相。本来亦自寂灭。所谓智与境而俱泯。此即是如来所说实相真空。如是之法。即非有所采集也。楞伽经云。采集业为识。不采集为智。疏云。采谓采取。集谓招集。以根对尘而生取着。起善恶业。招集生死是为识。能了根尘绝待。物我两忘。不生取着。是则为智矣。
佛言。如是。如实之法。无色无住。非所集。非能集。非义非文。一本科法。深功德聚。
此释成非集。言真如实际之法。本来清净故无色。不着处所故无住。非所集。外境空故。非能集。心识空故。非义。不可诠表故。非文。言说不及故。即此一本科法。真乃超出世间。为渊深功德之聚矣。本科二字。即前如来藏品中大义科。盖以本识为科目。而统摄大义等法也。
地藏菩萨言。不可思议。不思议聚。七六(北藏误作七五)不生。八五(北藏误作八六)寂灭。九相空无。有空无有。无空无有。如尊者所说。法义皆空。入空无行。不失诸业。无我我所。能所身见。内外结使。悉皆寂静。故诸愿亦息。如是理观。慧定真如。尊者尝说。实如空法。即良药也。
此明法义皆空。又收入实际品中七六不生一段义也。不可思议。不思议聚。此二句赞入实际品中。心如空法之妙。七六不生者。七识与六识。同一比量。有为法中收。有为本有生灭。今住于无为。则不生矣。八五寂灭者。八识与前五识。同一现量。无为性中收。无为则本自寂灭。故言八五寂灭。而北藏中。误作七五不生。八六寂灭。盖不知入实际品中。先有七六不生一句在焉。则其传写之误。明矣。九相空无者。第九识相。其体本自空无。然此空无二字。亦是假名诠表。何故。名虽有空无二字。皆因诠表而有。其实此中原无空无二字诠表之有也。如尊者与大力菩萨所说法义皆空。入于空无行相中。则空有不空义。故虽空无而不弃失诸善法业。抑且能断诸有漏如七识。执第八见分为自内我。然见非真我。既妄为我。即生我所。唯识。取喻如王臣。谓王之所至。臣即随至。既有所。即有能。能者。从内根起。能见闻知觉。所者。从外尘起。着见闻知觉之所也。能见为我。所见为相。又因有我身。即有身见。有身见。即有内根外境九结十使等。迷覆真性。今但破其我见。则一切法俱破。故曰无我我所。能所身见。内外结使。悉皆寂静。夫如是。则上无攀仰。下绝己躬。无道可成。无生可度。即得无愿解脱。故曰诸愿亦息。如是理观之中。慧定真如之法。无不圆具。尊者尝说实际法中。心如理净。诸法空相。今我谛思。此中心与理以相符。即所谓度生之良药也。
佛言。如是。何以故。法性空故。空性无生。心常无生。空性无灭。心常无灭。空性无住。心亦无住。空性无为。心亦无为。空无出入离诸得失。阴界入等。皆悉亦无。心如不着。亦复如是。菩萨。我说诸空。破诸有故。
此印成空义。又以空性发明心如之理也。夫法性同于虚空。即以虚空为喻。故曰虚空之性。无生无灭。无住无为。亦无出入得失之相。亦无阴界入等。然虚空之性。无可取着。而心如之理。亦无可取着。法性本空。亦不可取着。且能随顺一切法。而为建立。犹如虚空。体非群象。不碍群象发挥。其空性之义如是。后又申明药病对治之言。正答即良药也一句。盖因众生耽著于有。故为说空。若其有既破。则空亦不立矣。此即真性空品中义也。
地藏菩萨言。尊者。知有非实。如阳𦦨水。知实非无。如火性生。如是观者。是人智也。
此言实智非无。乃真性空品末之性空智海。亦即是如来藏品中四智之义。如梵行长者偈云。若说法有一。如𦦨水迷倒。若见于法无。如盲无日倒。今此谓众生皆执迷为有。若能知有是幻。本非是实。如陆地之生阳焰。知非是水。此如来说空破有之义也。其有既破。空实不空。以众生自性中。各各具有真如种子。此即是如来藏。然离自性。亦无真如。离真如亦无如来藏。若舍生死。亦不能见真如。故胜鬘经云依如来藏。故有生死。故有真如。以如来藏。即生死门之真如也。若能悟自性真如。而入于如来藏中。是则知实非无。如火性生于木中。此喻。先已出于无生行品。然知有非实。乃隐实以施权。此知实非无。则废权而显实。若能作如是观者。是人亦可谓之智者也。
佛言。如是。何以故。是人真观。观一寂灭。相与不相。等以空取。以修空故不失见佛。以见佛故不顺三流。于大乘中三解脱道。一体无性。以其无性故空。空故无相。无相故无作。无作故无求。无求故无愿。以是业故净心。以心净故见佛。以见佛故当生净土。菩萨。于是深法。三化勤修。慧定圆成。即超三界。
此印成重释。佛言。是人得入真如观中。观一寂灭性。而于目前一切相上。及不在相上者。皆得平等。以空而为取用。若空一切相。即一切心。觉一切心。即觉自心。觉自心故。即明见佛性。故曰。以修空故。终不失见佛之利。此是地中之因。然以求见于佛。故决不随顺世间三有之迁流。而于大乘中。能顺入三解脱道。此即入实际品中。虚空解脱。金刚解脱。般若解脱也。亦即是前六现前地行相。如六地中。知自性空。无作无受。即得空解脱。知自性灭。无法相可得。即得无相解脱。入空无相。无有愿求。即得无愿解脱。乃至得百千空无相无愿三昧门。又此空无相无愿。即是法身解脱般若。为涅槃三德秘藏也。今此三解脱道。正发明此义。如经云。一体无性。以其无性故空。空故无相。无相故无作。无作故无求。无求故无愿。然前如来藏品中。以空无相无作。为三三昧。菩萨自六地至十地。皆依无作门。建立一切诸行。又菩萨。皆依无作四谛。所谓阴入皆是如。无苦可舍。烦恼即菩提。无集可断。边邪皆中正无道可修。生死即涅槃。无灭可证。观一切法。如虚空等。正是诸地中行相。然菩萨发四弘誓愿。修六度行。若不行六度。其愿则虚。故虽行而入于空无相中。本不著于行。此以无作而作者也。如是。则无求而求。无愿而愿。皆依于无作。故但言无作。而无求无愿之意。含摄其中矣。然以此无作行业。故得清净心。以心清净故即见佛。前不失见佛是因。此心净见佛是果。今觉心清净。即真见佛性。既以见佛故当生净土。乃心净而土亦净也。于是甚深之法三种化门。精勤修习。即修前空无相无作三解脱门也。修此三者。自然慧定圆成。般若是慧。解脱是定。慧定均等。圆成法身。三德具足。即超三界。此又结最初解脱菩萨。求出三界之问。
地藏菩萨言。如来所说无生无灭。即是无常。灭是生灭。生灭灭已。寂灭为常。常故不断。是不断法。离诸三界动不动法。于有为法如避火坑。依何等法而自诃责。入彼一门。
此言真常不断。结明如来藏品中。所说常法之义。盖无生无灭。为对生灭而言。一涉对待。即是无有其常矣。若灭是生灭。直下令生灭二见灭已。更不复生。得住于寂灭。乃真为常矣。得此真常寂灭。乃是不断灭法。是不断灭法。能出离三界。动不动法。言动者。即一切世间法相。言不动者。即二乘禅定。此皆住于三界。皆是有为法中收。当观于有为。如避火坑。方不被其焚陷。此乃当时回顾在会大众而言。后又回身向佛而问。意谓世间一切见觉闻知。凡有名相。尽是有为之法。离此。则无可修习矣。今者当令后世众生。依何等法。而自诃责。入彼一门。此言化门有三。先当从一门而得入也。
佛言。菩萨。于三大事诃责其心。于三大谛而入其行。
此先示事谛修治之要。
地藏菩萨言。云何三事而责其心。云何三谛而入一行。
此乃申问其名义也。
佛言。三大事者。一谓因。二谓果。三谓识。
此示三事之名。夫众生以缘业为因。受报是果。如无明缘行是因。生老病死是果。此因此果。是皆依识而有也。
如是三事。从本空无。非我真我。云何于是而生爱染。观是三事。为系所缚。飘流苦海。以如是事。常自诃责。
此示诃责之义。若以如是三事。返而观之。则识心非实。从本空无。皆由无明不觉。妄生分别。而执为有。此实非我之真我也。云何于是。以识心妄取。而生爱染。复更深心观察三事。须知皆为心之系念不断。遂被所缚。以至飘流。入于苦海。当以如是诃责其识心。是为初学之要诀也。
○菩萨最初缘无量四谛。而发四弘智愿。观苦谛。有无量相。知十法界业报不同。故发度众生愿。观集谛。有无量相。知五住地烦恼不同。故发断烦恼愿。观道谛。有无量相。知河沙佛法不同。故发修诸法门愿。观灭谛。有无量相。知诸波罗蜜不同。故发成满佛道愿。此正明菩萨法。又教中分四种四谛。随众生根器进修。如声闻依生灭四谛而修。佛又进之以无生四谛。言苦无逼迫相。集无和合相。道无二相。灭无生相。菩萨缘无量四谛而发心。佛又进之以无作四谛也。生灭无生二种。唯行六波罗蜜。无量无作二种。统摄十波罗蜜。此优劣之所分也。今佛作此最后明诲。仍是最初无相法品中。观十二因缘之义。以明初后不二。位位顿超。不由阶级而渐通渐入者也。
三谛者。一谓菩提之道。是平等谛。非不平等谛。二谓大觉。正智得谛。非邪智得谛。三谓慧定。无异行入谛。非离行入谛。
此复示三谛入行之法。一者。言应知菩提道法。即生佛共有平等觉性。故曰是平等。非不平等也。二者。言此菩提之道。必当得大觉悟。如佛入正三昧。睹明星廓然大悟。成等正觉。是也。此是得诸佛正智之谛。以正拣邪。故曰非邪智所得。三者。言此大觉正智。不出慧定二学。如二乘外道。皆有定无慧。因先得定而慧不行。菩萨先以慧。净治其心。而定在其中矣。既慧且定。即得金刚心地戒体。故虽不言戒。而戒体无不圆成。故佛为二乘初学。先说防非止过。守护威仪。于大乘中。唯以应为最。定亦次之。所以不言定慧。而言慧定。除此慧定。别无他行。故曰无异行而入。亦非离于慧定二行。而可以入也。
以是三谛而修佛道。是人于是法。无不得正觉。得正觉智。流大极慈。己他俱利。成佛菩提。
此结成正觉。然此虽云三谛。究竟只是一谛。若能以是三谛。而修于一佛道者。我说是人。于是法中。无有不得其正觉者也。若得此诸佛正觉之智。则流入于大乘。三解脱中兴无量慈。自他俱利。而成佛菩提之道矣。有本以大极慈三字作句。于义未妥。必当以流大极慈作句为是。极者。即无量也。
音释
操
(草平声操守)。
裔
(以制切)。
惚
(音忽。恍惚不定也)。
妥
(唾上声。安怙也)。
金刚三昧经通宗记卷第十一
卍续藏第 35 册 No. 0652 金刚三昧经通宗记
金刚三昧经通宗记卷第十二
天台山华顶嗣祖沙门 𧧌震 述
总持品第八之下
地藏菩萨言。尊者。如是之法。则无因缘。若无缘法。因则不起。云何不动法。得入如来。
此问入如来义。结明如来藏品末之偈。有常自在如如。入于如来藏之义。谓如来藏品。所说如是之法。则无有因缘生灭之可得也。何故。若无缘法。因则不起。缘起不生。则如如正体之中。而湛然不动矣。但云何以如如不动之法。而得入于如来正智之道也。
尔时如来欲宣此义而说偈言。一切诸法相。性空无不动。是法于是时。不于是时起。
此言真性缘起。夫目前一切诸法。虽有其相。而性本空无。其体如如不动。盖即相而观。法法森立。即性而观。念念空寂。虽则空寂。且能随机而动。以故目前如是之法。虽于正是时而显现。然刹那无住。实非三际可摄。故亦不决定于正是时而起也。所言是法者。即是真性缘起之法。即宗门目前一着子。是时者。正当是时。即当前一念正兴之时也。
○昔有僧问智威禅师云。真性缘起。其义云何。威良久。时安国玄挺侍立次。遽召云。大德正兴一念问时。是真性中缘起。其僧言下有省。后径山杲禅师徴云。一念未兴时。不可无缘起也。设有人道。一念未兴。唤甚么作缘起。我只要汝恁么道。此二则语。安国发明是法于是时。径山发明不于是时起。而临济大师又曰。一念缘起无生。超出三乘权学。是皆深得此中妙旨。非智识之可测也。
法无有异时。不于异时起。法无动不动。性空故寂灭。
此言法性体相。夫法无有异时。不于异时起者。谓此目前一法。觌体显现。无有别异于当前一念时。故亦不于当前一念别异之时而起也。又法无动不动。性空故寂灭者。谓此目前一法。虽则觌体显现。而当念空寂。无动不动相。又且性体本空。故随处寂灭也。此一段义。若不明心见性。悟觌面全提一着。恰似大虫看水磨一般。故阅是说者。不可只恁么念过便了。
性空寂灭时。是法是时现。离相故寂住。寂住故不缘。
此言性体全彰。夫性空寂灭时者。即前后际断。一念不生时也。此是法是时现一句。正显不立文字。拈华直指之大宗。谓此目前一法。即于是当前一念时。觌面显现。盖我佛如来。初从正觉山前。睹明星处得来。后在涅槃会上。拈华时露出。不意又向此中道破。吾固曰。初祖以楞伽印心。不若此一句切当。从上诸祖千说万说。以至擎叉辊毬。拈推竖拂。行棒行喝。种种机用。不出此一句。然此一句。实从妙觉中流出。是大总持门。总持二字。梵语即陀罗尼。谓能总摄诸法。含无尽教理行果也。然总持无文字。但妙契于佛心。能于差别中。解无差别义。于无差别中。解差别义。众生悟此。便得诸佛秘密心印。而顿同佛体。善达一切众生语言陀罗尼。能转根本法轮。是大不可思议诸佛境界。一切佛法。无不具摄故。又谓之真言。又名秘密藏。非器不传曰秘。深隐难知曰密。又秘密即是显义。未悟是密。悟之。即非密也。故法华谓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此经亦云。惟佛与大菩萨乃能知之。故在诸佛菩萨是显。而众生分中。则为密矣。若欲得显密融通。且参取者一句好。但当初释迦老子。真是婆心太切。又曰。离相故寂住。寂住故不缘。盖谓此目前觌露之机。本离生灭缘起。及文字等相故。唯依于空寂而住。既依空寂而住。故于一切法。皆不相为缘。于此荐得。方知庞家个汉问。不与万法为侣者。是甚么人。马大师曰。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当人欲识经中的旨。且看马大师者一句。意旨云何。
是诸缘起法。是法缘不生。因缘生灭无。生灭性空寂。
此言体性独存。谓凡是世间诸有为相。皆是从缘而起之法。今我所说如是全体独露之法。乃缘之所不能生。然一切有为。皆以因缘自相生灭。若不从缘生。则因缘生灭之相亦无。其相既无。则知此生灭之性。本自空寂。而法性独存矣。
缘性能所缘。是缘本缘起。故法起非缘。缘无起亦尔。
此言法性迥出。谓一切缘起之性。即能缘所缘之性。如是能所二缘。皆本从缘而起。故知法性之起。实非有藉于缘。其缘既无。而起亦不可得矣。
○凡夫以惑业为缘。圣人以机感为缘。缘起有四义。一缘生故有。二缘生故空。三无性故有。四无性故空。此四义中。以后二义为实。盖无性缘生故空。则非断见无见之空。是名真空。缘生无性故有。则非常见有见之有。是为幻有。又缘起无性故不生。无性缘起故不灭。又推无起性故不生。能显无生性故不灭。此所谓真性缘起。无生之义也。
因缘所生法。是法是因缘。因缘生灭相。彼则无生灭。
此言性无生灭。谓世间一切。皆是因缘所生之法。是法既从之而生。自是属于因缘。既属因缘。便有生灭之相。若彼法性之体。非属因缘。则亦无有生灭矣。
彼如真实相。本不于出没。诸法于是时。自生于出没。
此言体无出没。言彼法性。无有生灭。其体自如。即是真如实相。而本不有于出没也。第诸法于是一切时。一切处。而自生于种种出没之想。亦何有于我也。
是故极净本。本不因众力。即于后得处。得得于本得。
此言本始不二。是故二字。总结如上法义。以摄一经之旨。极净本三字。当一字作一句读。极者至极。净者明净。本者本觉。乃满口形容。言说难尽之意。言以是之故。此至极。此明净。此即所谓本觉。然以觉妙观察。性体独露。本不因众法缘起之力而成。即于等觉最后所得金刚心地之处。得其所得于自性本觉之得也。
尔时地藏菩萨闻佛所说。心地快然。时诸众等。无有疑者。知众心已。而说偈言。
此叙述无疑。说偈结成。
我知众心疑。所以殷固问。如来大慈善。分别无有余。
此明请转法轮。言我知众心之有疑。所以殷勤固请而申问。今佛以大慈度世。善为分别如上法义。而无有遗余矣。
是诸二众等。皆悉得明了。我今于了处。普化诸众生。
此明法利流化。然前真性空品。分大小二众。谓大乘小乘也。今此皆得明了。而同入于大乘矣。又自言。我今于了处以利生。此即所谓自觉己圆。能觉他者。同如来应世之意也。
如佛之大悲。不舍于本愿。故于一子地。而住于烦恼。
此明利生弘愿。谓佛本不舍于悲愿。吾亦当如之。然菩萨视诸众生。犹如一子。今众生住于烦恼。我亦当住于烦恼而化度之。已上满觉分竟。后属弘化分。即流通分也。
尔时如来而告众言。是菩萨者。不可思议。恒以大慈。拔众生苦。若有众生。持是经法。持是菩萨名。即不堕于恶趣。一切障难。皆悉除灭。
此赞慈德利生。及经功灭障。谓名法。同有不思议熏。而能离恶灭障也。
若有众生。持此经者。无余杂念。专念是经。如法修习。
尔时菩萨。常作化身而为说法。拥护是人。终不暂舍。令是人等。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显菩萨现身卫法之愿如此。然持者。必当专念。修习必须如法。果能如是。则诸佛实相。念念现前。于佛菩提。何远之有。
汝等菩萨。若化众生。皆令修习如是大乘决定了义。
此特垂遵行转化之诫。
尔时阿难从座而起。前白佛言。如来所说大乘福聚。决定断结。无生觉利。不可思议。如是之法。名为何经。
此赞法请名也。梵语阿难。此云庆喜。乃佛之从弟也。以佛成道日而生。故名。年始八岁。从佛出家。至年三十。为佛侍者。涅槃经云。如来成道已。过三十年。在王舍城中。告诸比丘言。谁能受持如来十二部经。供养左右所须之事。亦不失自利。时憍陈如。舍利弗。皆求侍左右。佛言。汝已朽迈。当须使人。云何方欲为我给使。乃至五百阿罗汉。亦皆求侍。佛皆不受。时大目揵连。即入定中。观如来之心。在阿难处。如日之初出。而光照于西壁也。便从定起。以佛意语憍陈如。即与五百罗汉。同请阿难。谓佛意欲令汝作。阿难云。若有是事。当预索三愿。如世尊故衣。愿弗赐与。受檀越别请。听我不从。出入无时。随我裁量。世尊与我三愿。当顺僧命。佛许之。阿难又云。佛当为我说从前所说之法。佛许重为说之。遂为侍者二十余年。具足八法。能持十二部经。言八法者。信根坚固。其心质直。身无病苦。常勤精进。具足念心。心无憍慢。成就定意。具足从闻生智。故佛常称为多闻藏。是总持第一。佛又言。过去诸佛侍者。皆具如是八法。又云。阿难闻我所说。如泻瓶水。置之一器。所有秘义。悉能了知。然佛凡在一会中。说法已竟。阿难必请命名。盖护持法藏之职。固合如是。今此白言。如来所说大乘之法。功德福聚。决定断结。了证无生本觉之利。实乃不可思议。当称何等名耶。
受持是经。得几所福。愿佛慈悲。为我宣说。
此问持经获福。
佛言。善男子。是经名者不可思议。过去诸佛之所护念。能入如来一切智海。若有众生持是经者。则于一切经中无所希求。是经典法。总持众法。摄诸经要。是诸经法。法之系宗。
此称述经功。夫华严一名大不思议经。此经亦称为不可思议也。又佛所说经法。如般若。为释梵守护。法华。为菩萨守护。然此经不可思议。是佛境界。故为诸佛护念。护念者何。能令众生。入如来之智海也。又云持是经者。已得此一味醍醐之法。则于一切经中。而无所希求矣。又言。是经典法。虽是一味。总持五味之法。虽是一经。能摄三百余会诸经之纲要也。夫脉络相属谓之系。流派所出而为宗。然凡是诸经之法。须知皆是此法之系属。而于此法中流出者也。如般若广行六度。祇得此中无相法品中事。且经云。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从此经出。而况是经之法。顿超十地。直至等妙二觉者也。
是经名者。名摄大乘经。又名金刚三昧。又名无量义宗。
此约名有三。夫摄大乘者。从法上立名。即般若义。而以真如实际。为其体也。金刚三昧者。从用上立名。取法喻并彰。能摧坚破惑。即解脱义。而以明心见性。为其用也。无量义宗者。从体上立名。能摄一切法。而为众义所宗。即法身义。然法身。能具摄一切义。能出生一切法。若众生证如来法身。即明始本二觉之不二。故此经。以始本二觉为宗。今立此三名。以明圆备三德秘藏。而为涅槃之前导也。
若有人受持是经典者。即名受持百千诸佛。如是功德。譬如虚空。无有边际。不可思议。
此明功德无际。言持此经者。即持百千诸佛。而百千诸佛。皆不出此法也。然功德以虚空为喻。更无有过于此矣。
我所嘱累。唯是经典。
此特申嘱累。以事托付曰嘱。事相缘坐曰累。夫佛嘱累之意。谓我之所说一切法藏。唯此经为最耳。盖如来说一切经法。皆为欲显此金刚三昧之法也。
阿难言。云何心行。云何人者。受持是经。
此拣问根性。先拣其心行。而后拣人也。
佛言。善男子。受持是经者。是人心无得失。常修梵行。若於戏论常乐静心。入于聚落。心常在定。若处居家。不着三有。
此明其操行。夫心无得失。则离于取舍。常修梵行。则住于不退。此可验其心行之真实矣。若於戏论。常乐静心。则遇事而不为事之所转。入于聚落。心常在定。则遇境而不为境之所惑。若处居家。不着三有。则居尘而不染尘。此可以定其人之品节矣。此是华严六地七地菩萨践履处。
是人现世。有五种福。一者众所尊敬。二者身不横夭。三者辨答邪论。四者乐度众生。五者能入圣道。如是人者。受持是经。
此明现获五福。盖以法自持。必致尊敬。以道自卫。必不横夭。二者。为自受用三昧。正智明了。而能辨其邪论。悲愿无尽。而乐度众生。二者。为他受用三昧。前四。是菩萨因中之行。后能入圣道。是菩萨之果德。如是人者。现在自他俱利。且能入于圣道。必得受持是经。而转化于众生也。此是我辈学道人真福。不可不知。
阿难言。如彼人者。度诸众生。得受供养不。
此明堪受供否。为断世疑。故有斯问。
佛言。如是人者。能为众生作大福田。常行大智。权实俱演。是四依僧。
此明大乘四依。所谓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不依不了义。得如是四依。则能常行于大智矣。夫智有权实之分。实智。即诸佛本得智。一切语言道断。权智。即后得智。能以方便设化。然实非权而不显。权非实而不立。必须权实俱演。方为大乘四依。
○华严离世间品云。菩萨住于涅槃。而示现生死。究竟寂灭。而现起烦恼。常入深禅定。而示受欲乐。常远离三界。而不舍众生。是为不由他教权实双行不共法。又云。虽知一切法。无有造作。而亦不舍诸法自相。虽知不由他悟。入于法。而种种方便。求一切智。虽恒观察无人无我。而教化众生。无有疲厌。虽已成就一切智智。而修菩萨行。无有休息。虽知诸法不可言说。而转净法轮。令众心喜。虽现入于大般涅槃。而一切处。示现受生。能作如是权实双行法。是佛业。今此权实俱演。亦即此义。然离世间品。原是发明妙觉果后。利生常行之道。即同于大乘四依行相。而非小乘四依。一谓乞食。二谓冢间树下宿。三谓粪扫衣。四谓服腐败药者。比也。
于诸供养。乃至头目髓脑。亦皆得受。何况衣食而不得受。
此明内外二施。俱堪受故。凡舍身分所有。为内施。衣食供具。为外施。如华严回向品中。言最胜智菩萨等。以头目布施。饶益菩萨等。以髓肉布施。又法华云。一切众生喜见菩萨。舍于两臂。药王菩萨舍身等。是也。盖内施尚且得受。况外施乎。
○智者于受食之时。当作厌离想。犹如旷野鬼。食子之肉。心生厌恶。都不甘乐。如是深加观察。知世间受抟食之过。抟食。即欲界分段之食。以资色身者也。次观触食。如披剥牛羊。如诸虫唼食。然有身。斯有触。若贪于触乐。终获苦触。故知触之为患实大。又观思食。如大火聚。此思。是第七意业。从根本无明不觉而起。故喻如火聚。然一有想因。即有此思食矣。再观识食。犹如三百攒柔森列而不可近。以有生故。则有此识食。然此三种。俱名为食。能资益众生诸根四大。及种子故。是为三界食。智者作如是观。而于一切。不生贪想。故受食时。无论好恶。如涂治痈疮之药而已。又须知比丘。当以法喜为食。如妙吉祥菩萨(即文殊别名)为舍利弗等。设希有食。乃曰。我今所设食者。不可分段。不可吞咽。非香味触三尘为体。非三界所摄。亦非不系。如是妙食。是如来食。非饭食也。善现与舍利弗闻已。法喜饱满。俱入灭定。不复食三界之食。此是般若涅槃二经中。所说之义。又经云。一切诸法。由食而住。在眼。以眠为食。在耳。以声为食。在鼻。以香为食。在舌。以味为食。在身。以细滑为食。在意。以法为食。在大般涅槃。以无放逸为食也。
善男子。如是人者。是汝知识。是汝桥梁。何况凡夫而不供养。
此明为二乘良导。然阿难在般若会上。祇得初果。首楞严会中虽证法身。悟成佛法门。犹未尽漏。至法华受记作佛。虽能忆念过去诸佛法藏。通达无碍。而习漏未尽。及佛灭度后。结集法眼。始得阿罗汉果。今此故云。如是人者。是汝知识以堪导入圣道故。是汝桥梁以堪超越三有海故。实能与汝二乘。为师为导。岂况博地凡夫。而不敬事者哉。
阿难言。于彼人所。受持是经。供养是人。得几所福。
此又问传持福利。
佛言。若复有人。持以满城金银而以布施。不如于是人所。受持是经一四句偈。不可思议。
此言功德难量。夫以财宝为施。祇得人天有漏之福耳。此句先释明。不必问其得几所福矣。下独显持者之功。若能持此中一偈。便得顿悟本觉。而获法王出世之智宝。是岂世宝之可为喻。此功此德。真实难量。非心可思。非口可议者也。
善男子。令诸众生持是经者。心常在定。不失本心。
此明悟心不失。言一人成道。则多人获益。若令诸众生。持于此经。必得契悟此心。常在定中。决不失其本心者矣。
○华严称发菩提心功德。连举十余喻。重重较之。不及少分。盖发心者。发明本觉之心体也。然于初发明。得一念相应见道。即已断于见惑。更当修道。求断思惑。始得不失本心。而常安住于道矣。所以初祖达磨大师。从南天竺国。来至此土。传上乘一心之法。欲令人明心见性。又得马大师大弘其道曰。一切法。皆是心法。万法皆从心生。心为万法之根本。凡所见色。即是见心。心不自心。因色故有。若是上根众生。遇善知识指示。言下领会。更不历于阶级地位。即顿悟本性。此等提唱。岂不是六地菩萨。说法化导耶。又云。行住坐卧。悉是不思议用。不取善。不舍恶。净秽两边。俱不依着。前念后念中念。念念不相待。念念寂灭。唤作海印三昧。此又岂非七地菩萨。成就不可思议身语意业。无相行耶。又如百丈云。心如虚空。亦莫作虚空想。黄檗云。内外身心。一切俱舍。犹如虚空。无所取着。然后随方应物。能所俱忘。临济云。你才拟心。早是错了也。德山云。瞥起一念心。便是魔家眷属。此等所说。又岂不是七地中。得无生法忍境界。历观从上诸祖。莫不皆得此等契证。方可称佛祖儿孙。利生接物。但今法运下衰。不能挽其颓风。以致见道者多。修道者少。说理者多。通理者少。楞严所谓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正在此时。岂不悲哉。
若失本心。即当忏悔。忏悔之法。是为清凉。
此明失心悔过。即得于清凉也。然此失心者无他。祇为学者。但求一悟。便为了手罴参。即乃随顺世缘。久久旧习复起。不特求断思惑。并前见惑。仍复又生。故破坏法身。夭伤慧命。依旧与前凡夫日用一般。此即失心之谓也。昔有僧问沩山。顿悟之人更有修否。山曰。若真悟得本。他自知时。修与不修。是两头语。如初心顿悟。犹有无始习气未除。须教净除。现业流识。即是修也。不可。别有法。令其修行趣向。沩山此说。一如佛之言曰。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其义一也。夫佛祖令人见道复修道。其言切诫如此。后人不肯听从。亦无可奈何。以故佛又开此方便门。乃曰。若失本心。即当忏悔。梵语忏摩。此云悔过。今华梵兼举。故曰忏悔。盖言若此心之既得者。倘触境缘热恼。或乃失之。亟应悔过。永断勿生。则心智仍现。亦何失之有。是中即转热恼。而为清凉矣。
阿难言。忏悔先罪。不入于过去也。
此明罪性无住。即净名所言。说悔先罪。而不说入于过去。什法师注云。今因先所作罪。故今悔其先罪。既言有先罪。则似罪有常性。而入于过去矣。故为说不入过去。而去其常想也。肇法师又云。往罪虽系人。而不言罪有常性。从未来。至现在。从现在。入过去。如是。则三世性空矣。故三祖僧璨大师初谒二祖。设礼而问曰。弟子身缠风恙请和尚忏罪。二祖曰。将罪来。与汝忏。璨良久曰。觅罪了不可得。二祖曰。与汝忏罪竟。宜依佛法僧住。曰今见和尚。已知是僧。未审何名佛法。二祖曰。是心是佛。是心是法。法佛无二。僧宝亦然。璨于言下大悟。曰。今日始知罪性。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如其心然。佛法无二也。此悟罪性。当体空寂。如毗婆尸佛偈云。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矣。然未悟者。又不可拨无因果。谓无罪之可忏。盖人系于业缘。有性罪遮罪。遮罪。依教作法忏之。性罪。即当起行方灭。起行有二种。一从事行上忏。即净身口意。对三宝发露。更不覆藏。断相续心。后不复作。二从理行上忏。如后所言。入真实观。是也。今此阿难。谓佛虽说忏悔先所作之罪。然罪性本不属于三际。故必不入于过去者也。
佛言。如是。犹如暗室。若遇明灯。暗即灭矣。善男子。无说悔先所有诸罪。而以为说入于过去。
此先印成。又重以喻明。谓汝之言然。夫罪性。实无三际之可住。如遇其明。则暗自灭矣。无(如毋字)说悔于先前所有诸罪。而以为其说入于过去也。此句。即重举阿难之言。申明其义耳。
阿难言。云何名为忏悔。
此又问前失心悔过之法。
佛言。依此经教。入真实观。一入观时。诸罪悉灭。离诸恶趣。当生净土。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明入观之功。言一依如前所说。修空无相无作。而观于真如实际。此即实相无生忏。如经云。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慧日破诸暗。众罪如霜露。又云。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以故不特罪灭。离诸恶趣。必得当念即生法性清净之土。速成阿耨菩提。此如华严十住位中。梵行品所云。初发心时。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如妙觉果后。说离世间品。明利生之道云。众生得闻此法。闻已信解。解已修行。必得疾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如说修行故。皆与此经合。而同为一乘圆顿法也。
佛说是经已。尔时阿难及诸菩萨。四部之众。皆大欢喜。心得决定。顶礼佛足。欢喜奉行。
此结法圆成。以明在会。咸皆秉教传持也。夫欢喜本是初地之名。谓初明性智。具证二空。能益自他。生大喜故。今此特申二种喜。一者。心得决定。无有余疑。住于不退转故。二者。拜命奉行。以法转利。而自生愿乐故如。舍利弗。来所还复来。具足然后出。而阿难在首楞严会上。亦云我虽未度。愿度末劫一切众生。此皆发欢喜奉行之悲愿也。但今我辈。欲修行大乘者。必当发无上胜心。如不退转法轮经云。时有三善男子。求菩萨乘者。白言。世尊。我等于此法。能信能解。不生疑惑。犹如如来。尔时第一善男子言。世尊。若作是说。我是如来。此言便是正说。第二善男子言。世尊。若作是说。我是世尊。此言便是正说。第三善男子言。世尊。若作是说。我是佛。此言便是正说。所以者何。我等于此法。不生疑惑故。在会闻者。心皆扰动。作是念言。无有二佛。并出世间。何缘彼作是说。阿难问佛。佛说偈曰。能知过去如。亦知未来如。见一切法如。是故名如来。彼已能通达。诸法平等相。亦不生心念。是故名如来。道如菩提如。及与不住如。知如如虚空。是故名如来。又曰。不畏于生死。正住生死中。化度诸众生。是故名世尊。又曰。觉无明无知。自性无所有。已得于明智。是故名为佛。此即见性成佛。直趣无上菩提之义。余述此经记。一日先于定中。见梵僧手持经卷以授余。未几。会南柱禅人持此经至。阅之。如获故物。晨夕展玩。不忍释手。后遇南天竺僧四人。余因问之曰。汝知金刚三昧经否。一僧曰。此间亦有是经耶。其义校首楞严更胜。同在灌顶部中收。在昔传闻五天竺国世主。皆保护秘重。不妄示人。此真是菩萨出世度人之大法宝也。余因研究其义。奉为此生他生修行之法程。惟愿见者闻者。同愿力行。转相设化。如舍利弗所云。前来后来者。悉令登正觉。
音释
恰
(苦洽切。音掏。适当之辞。谓有合于心也)。
迈
(音卖。老也)。
泻
(音写。倾潟)。
冢
(音肿。故墓也)。
埽
(扫本字)。
抟
(音团捏聚)。
唼
(色洽切。聚食声)。
丞
(音戟。急速也)。
扰
(饶上声)。
谙
(音庵。悉也晓也)。
金刚三昧经通宗记卷第十二(终)
修习金刚三昧行法
一切恭谨。
一心顶礼十方常住一切三宝。
是诸众等。各各胡跪。严持香华。如法供养。
愿此香华云 遍满十方界 供养一切佛
尊法诸菩萨 无量诸圣贤 及大阿罗汉
一念普周遍 同时作佛事 普熏诸众生
皆发菩提心 具修菩萨道 成就诸佛法
供养已一切恭谨。
大慈满足尊 智慧通无碍 广度众生故
说于一谛义 如来所说法 悉从于无住
我从无住处 是处礼如来 敬礼如来相
等空不动智 不着无处所 敬礼无住身
一心顶礼。如来藏海。清净法身佛(行者作观。当想普贤菩萨礼佛发愿偈云。我今五轮礼佛足。为断五道离五盖。愿令一切诸众生。安住五通具五眼。愿我右膝着地时。令诸众生得正觉。愿我左膝着地时。令诸众生离邪见。愿我右手着地时。如佛坐于金刚座。右手指地为震动。一时疾证大菩提。愿我左手着地时。摄诸外道入正道。愿我头顶着地时。令诸众生离憍慢。成就如来无见顶)。
一心顶礼。具足万德。圆满报身佛。
一心顶礼。相好光明。百亿化身佛。
一心顶礼。入金刚三昧。示不动智身。本师释迦牟尼佛。
一心顶礼。不可思议。无量义宗。摄大乘。金刚三昧尊经(偈云。真空法性如虚空。出世智宝难思议。我身应现法宝前。五体翘勤皈命礼)。
一心顶礼。入空无相。解脱菩萨摩诃萨(文殊菩萨作观偈云。能礼所礼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我此道场如帝珠。某号菩萨应现中。我身应现菩萨前。头面接足皈命礼)。
一心顶礼。证无生行心王菩萨摩诃萨。
一心顶礼。得本觉利。无住菩萨摩诃萨。
一心顶经。智入实际。大力菩萨摩诃萨。
一心顶礼。总持众法。为众决疑。地藏菩萨摩诃萨。
一心顶礼。入佛智地。金刚三昧会中。二千等。诸大菩萨摩诃萨。
一心顶礼。阿伽陀比丘。舍利弗尊者。一万众等。大阿罗汉贤圣僧。
一心奉为梵行长者。八万人等。及护持正法。天龙八部。六十万亿。诸大善神。各及眷属。顶礼三宝。
往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罪根皆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 心若灭时罪亦亡
罪亡心灭两俱空 此则是名真忏悔
(我与众生无量劫来。以识心妄缘。多起爱染。由内外使随使流转。造诸一切不善之业。轮回三界无有出期。而本有如来藏性。皆为生灭虑知相。隐理不显。故于如来所说一味真实决定了义之法。障蔽不闻。况千思万虑。不益道理。徒为乱动。失本心王。今一念悔过向佛发露惟愿加被。令罪障消灭)。
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悉愿断除诸障。归命忏悔
(我与众生无始至今。一念心动。五阴俱生。五阴生中。具五十恶。多行不善。溺于欲刺。系于业缘。常被缠缚。失于自性本觉。失于如来出世智宝。不发四弘誓愿。不发无上道心。今者幸得如来金刚三昧智力。知三界虚幻。诸法空寂。无我我所。能所身见。内外结使皆悉寂静。惟是识心妄见而有。愿从今已去。心住中道而不倾倚。六尘缘影而无流易。于一切法无著无求。不取不舍。性等金刚。不坏自性三宝清净光明之体。四缘如顺三戒具足以自在智入于实际。得佛智慧法义皆空。自利利人过三界地。不住二乘入菩萨道。亦如诸大菩萨。化度众生而无化度之想。我愿如是。唯愿如来慈悲摄受)。
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比丘(某甲)与现前众等。及法界众生。心常清净。性本空寂。妄念忽起。诸见横生。起三毒根。造众罪业。流转恶道。备历苦趣。不自诃责。弗求解脱。今幸得闻
摄大乘。金刚三昧尊经。实能发我。本觉妙心。于诸烦恼。方便摧破。无明实性。慧除电觉。由是归向
本师释迦牟尼如来。令我一念无生。众缘断灭。排诸障难。出离盖缠。五阴六入。悉令空寂。现识不生。净心清白。专念受持 金刚三昧。出世智宝。如法修习。得金刚喻定。得金刚喻心。住金刚心地。入空无相。如解脱菩萨摩诃萨。证无生行。如心王菩萨摩诃萨。得本觉利。如无住菩萨摩诃萨。智入实际。如大力菩萨摩诃萨。总持众法。如地藏菩萨摩诃萨。发明性空。如舍利弗尊者。入如来藏。如梵行长者。唯愿如来。金刚三昧。及诸大菩萨摩诃萨。令我等。世世同得。修出世因。得出世果。常依三佛。发菩提心。不同二乘。味着静乐。于有为法。如避火坑。于六度行。无为无相。深入阴空。心处无住。转诸情识。入白净性。引诸情智。入萨婆若。得法真空。常乐我净。超于二我。大般涅槃。然后住于生死。住于烦恼。不舍可众。入不调地。方便教化。来而复来。令法界一切众生。舍离妄心。修空断结。九识明净。得法真源。三化勤修。入佛智地。又愿彼诸众生。亦同此愿。愿未来世。一切众生。得心空眼。得法空心。超然出世。无碍解脱。常行精进。住不退地。不生无化。如佛无二。已度今度。俱登正觉。
忏悔发愿已。归命礼三宝。
南无十方佛 南无十方法 南无十方僧 南无清净法身佛 南无圆满报身佛 南无百亿分身诸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摄大乘金刚三昧尊经 南无解脱菩萨 南无心王菩萨 南无无住菩萨 南无大力菩萨 南无地藏菩萨 南无十方一切诸大菩萨摩诃萨 南无十方一切大阿罗汉贤圣僧。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绍隆佛种。发无上意。
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和南圣众(凡持是经者。当日夕敬礼。其起止称本师佛号。余准常仪。兹不赘)。
No. 652-D 阁笔记
余初入道。尝闻禅宗顿悟佛心。教乘渐明佛语。学佛者但悟其心。何愁语之弗解耶。遂耽玩禅苑。薄视讲肆。迨有以发明。欲少探教网。奈缘会不谐。终未能就。洎乎滥厕禅列。谬当推举。虽宗说无碍。心犹缺如。故唱道之暇。循翻藏秘。而后知百丈黄檗说法。直从教海流出。又信昔人谓玄沙提唱与修多罗冥契。诚然不虚。因叹谈禅者不谙义学有实功。演教者不识禅家有真悟。得少为足之徒。往往矜宗教兼通。或座主妄意谈禅。或禅者谬为说教。甚至执法斗诤。互相非毁。欲求彼此和会。不其难哉。抑自叹智识闇短。百无一长。既弗克博论贯通。秪宜退潜守拙而已。况年将五旬。语云五十曰艾。艾者。言发之苍白如艾色也。又尝谓人曰。吾年五十。当卷衣掷钵弃绝笔墨。此言每每自出于口。今不觉忽焉而至。岂可不践其言乎哉。遂于戊午秋。散众入山。静掩一室。游心禅寂。倏逾岁星两周。其犹且暮顷耳。一日有吴门北禅寺僧。来求给侍。袱中有金刚三昧经在焉。自忆始初寻访。曾识此经。是时志在禅宗。弗及披究。顷于禅寂中。屡获异徴。得非承佛祖之灵。欲将启发于予者乎。时二三子索为说之。余默允其请。乃曰。此真为一大藏教中枢纽。是末世众生修行法程也。夫如来说法。始于华严圆教。圆者。诸法统摄也。止于涅槃终教。终者。理行已尽也。又华严明平等佛性。涅槃言本有佛性。而于中渠渠论金刚三昧。兹略举其说。如云。佛性。即金刚三昧。即般若波罗蜜。又云。若住此三昧。虽修六度。不见有六度之相。虽见众生。不见众生之相。虽见一切烦恼。亦无烦恼相。乃至见菩提。无菩提相。见涅槃。无涅槃相。既尔一切皆无相可见。岂不明见当人本有佛性哉。由是观金刚三昧。乃兼并包括华严般若涅槃之法而无遗矣。且金刚三昧。以本始二觉为宗。以实相无相为体。以宗通说通为用。实能统一大藏教之义。兼摄不立文字别传之宗。初祖虽曰楞伽可以印心。是诚不若此经也。奈何意句难悉。幽秘罔知。若非直指疏通。云何俾初机获益。余故舍于禅寂。随阅随说。二三子笔受之。厘为一十二卷。名命通宗记。是皆得佛祖加被之力。而乃有此。然深味厥旨。犹渴饮醍醐。睡梦咸得恬乐。昔所云悟佛心。明佛语。可一举而两得矣。虽然。倘执此经。不求悟自心。则为依经解义。三世佛冤。徒逞狂禅。不求解此经。则又为离经一字。同于魔说。得不慎乎。是记也。始于庚申八月望前三日。至辛酉夏五之朔。而卒业焉。复书此于华顶般若坛中。
华顶仁叟震禅师书目述金刚三昧经通宗记一十二卷。性相互融。宗说兼唱。为末世修行之法程。辑西天佛祖洎东土达磨祖师串珠而下。讫于天童悟和尚。凡六十七代宗祖之传。各系以表。曰禅宗正传灯史。二十五卷。辑四祖下法融。及六祖下二支五宗大尊宿。止于第十五世佛鉴佛眼一辈。凡一百六十四家。曰名宿分化灯史。四十卷。辑临济宗第十二世。至三十世。自东山演及昭觉勤下旁出法系。除径山杲。余皆指月录所未载者。凡一十九世。计四百八十四家。曰济宗补续灯史。一十六卷。辑三峰邓山祖父两世。及法门诸父辈。共为一编。曰三峰灯史。八卷。辑天童下两世尊宿。及洞宗先辈。并嗣法世数未详者。合成一编。曰济洞灯史续略。六卷。编集古今尊宿唱明宗旨之语。及天童三峰授受事实。并法中先辈交谊。如序䟦简牍诗铭笔记法语机缘之类。曰法苑献徴录。五卷。较定周昭王甲寅。至明崇祯甲申。传灯中考年纪事。曰灯史纪年。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