卍续藏第 29 册 No. 0597 法华经文句记笺难
法华经文句记笺难目次卷第一自序序品第一卷第二方便品第二譬喻品第三卷第三譬喻品之余信解品第四药草喻品第五授记品第六化城喻品第七五百弟子品第八学无学人记品第九法师品第十见宝塔品第十一提婆达多品第十二持品第十三卷第四安乐行品第十四从地涌出品第十五寿量品第十六分别功德品第十七随喜功德品第十八法师功德品第十九常不轻菩萨品第二十如来神力品第二十一嘱累品第二十二药王菩萨本事品第二十三妙音菩萨品第二十四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陀罗尼品第二十六妙庄严王品第二十七普贤菩萨劝发品第二十八附法华随经音切
法华经文句记笺难目次(终)
No. 597-A 法华文句记笺难序
法华经者魁雄于教部显妙于本迹含生之实性彰矣觉王之大事毕矣以故其文句记习之者岂唯其理难其文也不易(愚)畴昔善植屡听屡讲盖以赋性梼昧或听或讲凡有难文窃形笺注所贵离群索居垂暮之秋展卷无沉思之劳讲贯得检讨之要若夫开权秘诀显本远旨纲三分裁截之要尽四科销释之美宗旨明矣无敢预焉今所笺者引文有影略者广之前后有互指者示之传写笔误者刊正之经文事相有不释者辄释之斥非隐约者申明之文字有罕识者音训之析为十卷置诸仪衍以备忽忘脱或山中二三子得以读之有以知今笺之之意亦旁助流通之毫善者盖少免乎检寻之劳耳其有阙疑洎检文未见以俟来裔苟异日流落于外为博雅之士见之则知我以此罪我以此。
时皇宋元丰元年戊午岁揸庵 有严序
宝庆丁亥六月戊申朔十五日上竺住持鉴堂(思义)校勘法孙(若恢)重刊
No. 597
法华文句记笺难卷一
赤城沙门 有严 笺
序品
为二所依
一实三假为教体谓声名句文也从文立名从名立句是知名句全依于文则文为所依名句为能依。
句逗
逗本逗遛谓止住义柔法师法华疏云逗者易义谓随句改易不同耳然则逗只是句圆其语故尔。
义通长短
旧说本迹二门为长义序正流通三分为短义盖取义势尽处以分长短若婆娑中以四字为一句八字为二句此名句少身乃短义也四句一十六字名句多身乃长义也此亦句义之流例耳若今经与疏须详义势齐限以分长短例知。
色行等体
俱舍云牟尼说法蕴数有八十千彼体语或名皆色行蕴摄盖以文句身先从眼耳所得此色摄也次方流入想行此行摄也今更依显扬圣教论略出色行状体色体者彼论云色谓眼所行境眼识所缘四大造色若表色为体色蕴所摄有见有对此色体也行体者谓诸行与心不相应彼复差别有二十四谓无想定灭尽定无想天命根众同分名身句身文身等其二十四不相应行论中一一具释若释名句文者名是诠诸行等法自体想号假立性也句是聚集诸名显染净着是言说所依性也文是前二所依之性也(已上正文)又不相应行者释论问云何知陀罗尼是心不应法答如人得陀罗尼虽心瞋恚而亦不失常随人行如影随形。
彼都人士出言成章
毛诗都人士诗也诗云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其容不改出言有章彼彼明王也笺云城郭之域曰都古明王时都人之有士行者冬则衣狐裘黄黄然取温裕而已其动作容貌既有常吐口言语又有法度文章疾今奢淫不自责以过差。
建邺
释签解云亦名建康即晋宋等称为邺都今江宁府是也旧称杨列隋灭陈后移杨州名额过京江北江陵即荆州也故下文荆杨往复途将万里。
破古不全我己
句。
寄行约教
玄义有二种一约行二约教约行者名体宗用也约教者名用体宗也玄又五重正用约行虽谈教相乃是寄行约教。
来意释妨或有或无
来意者如提婆达多品疏云此品来意引古佛弘经传益非缪明今宣化事验昔不虚举往劝今也又神力品疏云此中为付嘱深法现十种大神力故名神力品记云此是别明来意自余诸品或无来意也释妨者如见宝塔品北人云佛为身子塔已现疏中片云此人情耳自余诸品或无释妨。
或释名中即带来意
如从地涌出品疏中用四悉释名已即结云是从何所来以何因缘集今以诸义释品显四悉之解故言涌出品。
释名与义更互有无
如持品疏云奉命弘经故名持而不说持义此释名不释义也法师功德品疏云功德者谓六根清净内外庄严之功德而不解功德两字此乃释义不释名也。
带名以释义
如常不轻品疏云内怀不轻之解外敬不轻之境身立不轻之行口宜不轻之教人作不轻之目是也。
学舍养宫
有人云宫应作老谓天子养老礼记云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殷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当知庠序及胶皆学舍名异也养老者天子事三老五更于太学之义也。
伏疑伏难
如弥勒问文殊偈末具释伏疑意。
不以疑念对由述者
别序有四初集众二现瑞三疑念四问答而疏中只以放光现瑞而为由问答为叙而不以余二为序故出其意谓疑念两兼集众疏故故云置。
引亦歌也谓谈述
如文选石季伦有思归引班孟坚有曲引各有谈述义理。
便作胤释
胤嗣也谓子孙也对祖父得名若作祖胤释者则序品为子孙正为宗为祖父孙前而祖后故辅行片云可笑。
又迷章草
或云章草二字相近认章作草此说非矣文中自云又迷章草以弄为呼此盖片不识弄呼字耳非片不识章草也言章草者乃草写耳故魏志云草书者始起于汉章帝时不知作者姓名(云云)今人习草书者呼为章草书是也今记中行之者昔见疏中草写哢字认作呼字便作呼销更可笑也胤彻亦尔。
补助译人
凡译经有读梵文译语笔受润文等别此经再译是严观二师当时谢公参译故曰补助。
至安公来
三分谓正教因缘分正教正说分正教奉行分。
须识宾主
经律论藏各一为主经中又谈律论为宾律经各谈亦复如是。
如月初
从浅至深之谓也六度始行如初故普曜经云进德如月初。
以前六义少
片分义者谬。
足前而身后
发足论本在佛世而预先制记中者昧疏中六足之言遂呼为六足论缪以发智为身摄前六足夫分科者必先总而次别如一身是总四肢是别若如古人分节用论之误则先别而次总乃使序分为别正通为总足前身后于兹见矣。
镜中
越湖名王逸少游湖上叹曰终日如镜中之游也古高僧以处自名。
借势用语
砺作例销非全同彼。
疏若过若不及
论语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注云俱不得中类古人科节繁略进退俱不能中。
一者唯四
一者叠总科谓一者总明唯至于四。
一不失不差
广令智退则失略致义缺则差若四科别释使应机契合则名不失不差然且不可准总明中广略义来销别文况别中即是取处中义耳。
一一妙中亦具四意
十妙各得名为处中如因缘一释自得处中也今十妙各处中者以具足四科释义意故。
十亦入四
如总明四意名处中故。
一观偏收
凡两说一者观心中因缘所生法世界也即空为人即假对治即中第一义二者观心四悉遍收因缘等三何者四悉观己心众生之机为境也念念照了为应此观也此收因缘也四悉即空藏通即假别即中圆此收四教也前之三悉始觉迹也第一义悉本觉本也此收本迹。
人理等四准说可见
大事四一非余感应乃至观心四一一观偏收等。
约教等三亦须遍述
亦应例云大事之约教大事之本迹大事之观心约教之大事约教之本迹约教之观心本迹之大事本迹之约教本迹之观心夫如是者见四科之义互相涉入一切咸妙也。
守株尚昧
韩子云宋人有耕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耕守株冀复得之今借类无通见者也然尚昧之人旧谓是五千起去人恐夫符文旨今谓乃是片于解经者之非耳今经本门常寿超过诸说而古师犹谓神通延寿终归无常非守株是何故下文记云今古诸师尚不知师本迹特出诸教况弟子耶况此节记文是释本迹一科如是片古耳。
一何能逮
若以四释具足方名处中则前文一一处中之义不成也然四释共成处中是总一一处中是别不应以总而疑别。
何释远近
释应作择。
相通事别
神变在我则通垂形应物则别。
对镜因缘
境发观则因亲缘疏观发境则缘亲因疏。
诸教理观三宝
三摄四教及对三宝可解。
及施开等
中即空假施权也空假即中开权也。
本迹各三
迹门略本迹本门略约教。
只云自修六度
大论文意也喻如欲得无脂羊者但以狼怖之止观云三藏菩萨初修空狼伏烦恼羊而不断结者则无六度功德肥身此初祇也烦恼脂消功德愈肥二祇也正出假位利益众生三祇也。
七地留惑润生
惑只习耳七地者止观云人多执经云八地修出假或六地七地断结与罗汉齐方修出假此一途之说不必全尔耳但佛为三根分别下根断惑方能出假乃至判云此为下根也中根断见已生死少宽思任运断第二地名菩萨神通从此已去即能入假上根初闻佛慧即能体达见思即空已为众生作依止处何须七地方出假耶。
近也今日
也应作世今经已前近世始脱。
念念三密至念念身土
皆从佛益物以说也且如逆顺等者或顺化或逆化或种种形种种土一一皆为众生作入实缘耳下文云念念常为众生作一佛乘熟脱是也旧作学者观心义释之非矣。
彼经向渐
今检本经注下文。
不能起住去来语言
经云何名为婴儿行善男子不能起住语言是名婴儿如来亦尔不能起者如来终不起诸法相不能住者如来不着一切诸法不能来者如来身行无有摇动不能去者如来已至大涅槃不能语者如来虽为一切众生说法实无所说何以故有所说者名有为法如来世尊非是有为故。
大字者藏也
经文又婴儿者大字也如来亦尔说于大字所谓婆和和者有为婆者无为是名婴儿和者名无常婆者名有常众生闻已为常住法故断于无常是名婴儿行。
不知苦乐等通也
经云又婴儿者不知苦乐昼夜父母菩萨摩诃萨亦如是为众生故不见苦乐无昼夜相于诸众生其心平等故无父母亲疏等相。
不作大小等别也
经云又婴儿者不造作大小等事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不造作生死业是名不作大大者即五逆也菩萨摩诃萨终不造作五逆重罪小事者即二乘心菩萨终不退菩提心而作声闻辟支佛乘等。
啼哭等人天也
经云婴儿者如彼婴儿啼哭之时父母即以杨树黄叶而语之言莫啼与汝金钱乃至答喻云若有众生欲造众恶如来为说三十三天常乐我净等。
半字
大经云譬如长者唯有一子心常忆念怜爱无已将诣师所欲令受业惧不速成寻便将还以爱念故昼夜殷勤教其半字又云譬如世间为恶之人名为半人为善之人名为满人。
依义不依语
依凭四法成万行因一依法不依人二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三依义不依语四依智不依识法界次第中释。
瞪视
瞪文证反直视貌净名疏中具事理二释事释者人目但上眴天目上下俱眴如顶生王上忉利天二王共坐唯眴有异理释者若上眴以智就境若上下俱眴则境智符合菩萨不尔不动不眴以不二相见中道理文在疏第九。
或约行相
如玄文第八于四教各示十乘明约行观。
或约法门
眷属妙中云法门眷属者如净名方便为父智度为母此约法门以为眷属也释签云若净名所答正从理观然亦得观心名者以对事立称观道不专故也。
或从观境
如境妙四谛行妙五行约此以修观者是。
故销文例之
结前修行法门二重生起也非行相法门观境以为例三分也。
余二悉尔
戒慧之二悉可以习学自行教他以例三分也。
睹异文识一观
二十八品虽异圆观悉同。
亦识昔经文同观异
如方等谛缘下智观者得声闻中智观者缘觉乘上智观者菩萨乘上上观者得佛乘。
文观俱异
谛缘度文三乘各观。
文观俱同
一切能诠无复异称。
兼等开等
昔兼但之文虽异今开会之观成同。
通诸教
四教。
通部
顿渐。
通诸经
楞伽宝积部群经。
别序别一部
如净名合盖金刚般若持钵洗足。
别一教
如无量寿经阇王杀逆别为净土圆教之类。
通序通诸经
今昔五事文体大同。
无自等故
无应作有。
计自然者有无中摄
自然有自然无。
有无不摄
自他共外别计无因。
或已入实
地住。
或且通方
小乘初果或下文谓山中多圣所居为第一义。
以开十门
一释名二辨相三释成四对谛五起教观六说默七用不用八权实九开显十通经。
顿渐中秘密不定四教通塞
顿如是通渐如是塞闻渐入顿通闻顿证渐塞亦可互相知通互不相知塞又四教迭论通塞乃至圆通偏塞当知尔前如是各异亦不类今经也。
施及开废准此可知
施三如是塞开三如是通。
权实远近具知进否
今昔对辨权近否实远进权实远近宜说出之。
他皆准此
我闻乃至闻伴一切皆然。
以四例四
以化法四例化仪四但看部中多少教异即知真俗为藏通法体三谛为别圆法体以分二真例说出之。
应更以是对向四文
动俗入是不动俗入是别圆准说。
赴机之密
三轮鉴机下地不测如将兵之术军旅所不知。
秘密所用
顿渐教也如战阵得利军方旅知。
比读
比音毗近也谓近读人。
跛鳖
马名也其钝如跛鳖之行笋子云彼人才性之相悬也岂若跛鳖之与六骥足哉骥谓骏马也。
因缘等三各具诸教
谓如是法体及三谛即不即等。
凡通前教
十住用体折入明断通惑。
与前永殊
别当教空体是佛性。
通数具足
通大地十数谓想欲触慧念思解脱忆定受下疏中以十数对十大弟子想对富楼那欲对迦叶触对迦旃延乃至三摩提定数对目连受对阿难。
非余阙缘
耳有八缘方能发识今具其八故云非阙所谓空根境作意根本染净分别种子故唯识云耳识唯从八。
但除空缘
空应作明若眼发识须具空缘谓塞乃无所见也若耳识者障外亦闻也如云隔垣听音响遐迩俱可闻。
有人
下第五记释知常法无性中云具如释闻中破盖指此文。
不许灭后色经乃至尽合𨸩闻
此片慈恩用唯识义所有名句并是识心所现如来识上文义相生更不假闻也具如私笺第五记中明。
世流布我
随世名字流布真谛。
俱云即空
俱应作但。
亦应寄因缘等四
例如疏中约观心释如是。
十事舍罗
舍罗华言筹旨行十事各受一筹。
不受故衣
律中曾一被者便名故衣不受者远嫌疑故。
不同诸比丘须见即见
待大众集方随众见涅槃云阿难不作非时见佛。
释种被杀
毗楼勒王取相师恶舌之言诛释种略尽。
大经四句
二十一云有不闻闻有不闻不闻有闻不闻有闻闻。
大经显圆
辅行第九释云闻不闻即俗而真不闻闻即真而俗闻闻但俗不闻不闻但真又不闻闻从真起应闻不闻摄应还本不闻不闻法身凝然闻闻应迹不已。
具销四闻令顺教意
光明记销云从闻因缘而有于闻故曰闻闻既从缘生终归从怀此闻生灭也闻无四性当处无闻故曰闻不闻此闻无生也真谛不闻俗谛有闻故曰不闻闻此闻无量也二谛即中故曰不闻中亦叵得复云不闻此闻无作。
随名便故不复次第
合云随义便故以对四教不复如涅槃四句名之次第也云随名者只是随名下之义耳。
法王启运
注净名。
凡有两称
称应作种。
不说二字
当说三字。
大经四因缘智
十二因缘是一下智观者得声闻乘乃至上上智观者得佛乘彼经四智以对四教。
亦略开等
不开三时则上上时。
约前三文
境观互照感应一时因缘观也空假为三教即中为圆教三观同时约教观也境本观迹本迹不二本迹观也。
刀疾饥如次七日月年止
人寿三十时饥馑灾起七年方止人寿二十时疾病灾起七月方止人寿十岁时刀兵灾起七日方止。
南名赡部
方志云此中梵语也唐言轮王居处又古翻云好金地谓阎浮檀金在洲北岸海中金光浮出海上其旁有树名阎浮檀其果极大树高二千里围二百里其枝叶覆一百由旬。
六四二万
皆感佛出时。
离车
此云边主又云传集国以国多义让五百长者递为国主。
若持五戒
南山钞引五百问云佛有二身肉身虽去法身在世若敬法者便敬佛念佛若持五戒即见法身。
为人但至有顶
凡四悉文约教对位进否不定且如三藏者五停世界总别相念为人四善根对治见道已上第一义也若圆教者五品世界十信理善生为人破通惑等对治初住已上第一义也今记中意以由三藏对治在四善根未破通惑若圆教对治在信位破惑故云今是圆教故得用之记中云断三界恶者由疏中云永度生死流。
真谛事理
小乘真谛所谈事理前之三悉事也第一义悉理俱名事者未见中理抑之耳。
在无漏智
四谛智。
断伏不同
大论婆沙之异也大论云下地诸惑因时未断至树下时乃以九地九品思惑通名一九故云三藏菩萨位同凡夫(云云)大论之意多是顿断也婆沙俱舍云下八地惑初修禅时先已断竟唯非想地九品思惑全在用九无碍九解脱以根胜故不复更修下八地定(云云)辅行评云今以一意消通令二论齐等俱舍取修禅时已断惑竟不复更断智论依余部虽有漏断未名为断至菩提树时但断非想八地俱得名为无漏但是从部得名不同故使二论用义不等也。
劣慧为体谓味势熟德数时量
俱舍初归敬文云诸一切种诸宜灭论疏释云一切种者即不染污无知所缘境也种谓种类所谓于一一境味势熟等味谓诸法滋味或苦等味势谓诸法损益等势也熟谓诸法至成熟位德谓德用也数谓一二等数量谓大小等量处谓远近等处时谓远近等时同谓相似异谓差别然小论指此为不染污无知若出体相凡十二家唯取劣慧为不染污无知体。
因果两妙
因四相者或陶师时值先释迦以三事供养藉草然灯石蜜浆发愿得记此三藏因也或言值然灯佛布发掩泥得无生忍佛与授记此通因也或宝藏佛所行大精进此别圆因也果四相者或树下草座三藏佛果也或大品中说共般若时十方有千佛现问难人皆字须菩提此通佛果也或寂灭道场七宝华为座华台名报佛华叶为应佛报应但是相关不得相即此别佛果也或言释迦尼牟名毗卢遮那遍一切处此圆佛果也文在玄文第七。
皆色究竟
色界顶即摩醯首罗住处也舍那成佛说华严经凡一十处一菩提树下说十世界海二帝释宫说十住三炎摩天说十行四兜率天说十回向五化乐天说十禅六他化自在天说十地七初禅说十金刚八二禅说十忍九三禅说十愿十摩醯首罗宫说本源华藏心地法门。
非谓太虚名为圆佛
指劣应即圆佛。
旧译经论
如记中四阶乃至融门皆旧译理当。
所破并能
论云婆伽婆能破淫怒痴所破。
讲华严者唯尊我佛
如李长者论引古人以华严十义形比法华十义如云华严佛身具十莲华藏相好若说法华佛但三十二相而已余九义具如彼文。
不许他经
此片不识位次人也华严多明圆位唯识但是别位而人多不知故下文云自新译来但以瑜伽唯识之位掩蔽华严圆常之说。
料简中说
玄文第七云已说为迹今说为本已本今迹俱迹俱本或实本权迹四句及体用乃至事理四句。
三者净住即三果已去
三恐是初字耳合云初果已去。
三三昧为对治
三明在果三昧在因由修三昧之因故得三明之果苦下空行无我行即空门灭下四行即无相门集道下八行并若下余二行是无作门若修三昧能对治见惑。
大菩萨神无方所
如华严入法界品诸知识各有所住法门如和须密多女住淫法胜热婆罗门住火法或住杀法等。
亦是从教
谓教道。
关关
诗注云和声。
雎鸠
七胥切诗注云王雎也鸟挚而有别水中可居者曰洲后妃悦乐君子之德无不谐和又不淫其色愤固幽深若雎鸠而有别然后可以风化天下也。
窈窕淑女君子好仇
窈窕幽闲也淑善仇匹言后妃有关雎之德其幽闲贞专之善女宜为君子之好匹仇字诗本作逑。
乐而不淫
诗序云乐得淑女以配君子忧在进贤不淫其色。
哀而不伤
诗序云哀窈窕思贤才而无伤善之心是关雎之义也注云哀盖字之误也当为哀谓忠恕之无伤善之心谓好逑也。
鹗
五各切雕之类也。
善恶王
只应言王谓善恶者以上文有善恶王故以符心王有善恶义。
无记之舍
无记多种今此文正以善恶无记分对色心因果二法善恶为因属心无记为果属色色谓阴也以心在色中如王居舍故文云因通善恶果唯无记若果色属无记者如经云是身无知如草木瓦砾。
乃至四观
山城因缘山城约教山城本迹山城观心如是四观例前说之。
具二中
旧云空即中假即中此中仍别若圆中者具空假二中今谓二中者只是空中与中中耳今此记又是释中央之义附事为观故说二中其旨如何以前约教有有体无体之中本迹有理本断常之中若今开显有体与无体本同理本与断常无异若空即中者乃是无体与断常中也若中中者乃是有体与理本中也以由空中是理消中义便不语假耳。
疏者破恶
有云破三涂恶有云护法破毁法之恶今谓人天各有所住境界若或未知辄于形服而起轻慢今既列在同闻众中破未知者轻慢之恶。
又两二义
义应作乘谓两二乘。
语通意兼
下经中发迹唯声闻云内秘菩萨行若人天者经中无发迹之语今以内秘之通语以兼天人之有本旧消文(云云)。
菩萨滥本
菩萨已其本故且不论耳。
因缘明观
境智玄照以明因缘观也若境发智则因亲缘疏若智照境则缘亲因疏。
诸教开显
中即空假名为施权观空假即中名为显实观。
及本迹观
覆迹者空假观发迹者中道观。
师弟不同
尼本于大僧处得戒是则僧为师而尼为弟子近为王制只于尼处自受戒若然是有本法尼无大尼。
传法能不
付法藏传二十四祖其间无尼。
当众
四众之一。
通智辩空
目连身子楼那空生如次以对通等。
七义唯三
纵有第一义准大论意但三悉摄。
大小别故
三教迭论大小。
须通始终
初禀三始后入实终。
或本是三
三悉初禀。
或是转入
三教次第转入。
故云三藏
多一云字。
别教同异
同感报佛时同华严等处同一梵网戒同道种智心同中道无漏正见同次第竖入道同变易解脱。
四摄同事
一布施摄菩萨行财法二施令众生起亲爱心二者爱语摄菩萨以软语开喻众生三利行摄菩萨修行利益众生四同事摄菩萨用法眼见众生根缘故随有所欣即分形散影同彼事业。
迹在前教复同前数
垂迹作藏通声闻只名住果等也前数者如前列四种。
复应地在
应去声。
地住
多此二字。
上慢所滥复同前数
上慢者多僭滥也应化同事亦如前列但名增上慢耳。
具明三念与外人异
性念缘真谛性异于外但缘断常也共念处缘无漏禅异于外人但缘有漏味禅缘念处缘内外籍异于外人但缘四韦陀也。
三念对四悉
性念处世界是第一义缘念处为人是对治共念处第一义是世界广如彼文。
昔则从初至别存教门
昔者多是十信中大多胜也今疏中所释是得八相记已云大多胜也若疏中所释别教三义且存教道边若从证道与圆同。
五系
犬蛇人鬼头系于颈。
八魔十魔
四魔外加苦空无常无我为八十魔者一阴二烦恼三业四心五死六天子七善根八三昧九善知识十菩提。
乞士怖魔准释可见
准中观以释也空观活真谛假观活俗谛名乞士空观了烦恼即菩提假观了结业即解脱名怖魔。
净命
方口食四方使命也维口食医卜也仰口食占星月也下口食种植也除此名净。
三明
宿命明知过去事生大厌离天眼明知未来事漏尽明作观断惑故名明。
以明教意出其相状
玄文云乳有别圆入别圆三种二谛二粗一妙酪但二谛纯粗生苏七种二谛六粗一妙熟苏六种五粗一妙法华但一圆二谛唯妙不粗题标为妙意在此也。
诠量
诠应作铨汉书应劭云铨权衡也韦昭云铨秤锤也将锤就秤序其轻重也量谓斗也可以知多少二字从喻。
历前二谛
观心即中真也即空假俗也。
十戒
因缘所生法即不缺等律仪戒也即空道定等戒也即假智所赞戒也即中乃至究竟也。
随数生解
而于数法或作因缘生灭和合解或作数而非数解或非数而数解或作非数非非数而数而非数解即见四教解数不同。
大经未曾发心尚名菩萨
补云此据理性一切众生。
后世田者
灭苦则我生已尽断集则不受后有修道则梵行已立证灭则所作已办。
佛至阿兰若语诸比丘
譬喻经云昔波罗柰去城五十里有山山中有五比丘旦入城乞食中后还山乃至疲倦不能安禅佛乃化为一道人往至其所而安慰之(云云)曰明旦莫乞食吾当供养明日佛为送食五人食已俱得罗汉(云云)故知如来非唯应供复为共应。
从所对治
生死因果苦集是所治。
今兼二重
前约小明后约大说。
无破不破
三智破三惑究尽。
无贼不贼
生死贼真真贼俗俗贼中。
八风
南山释云得利便悦衰恼便忧毁辱即瞋谈誉即喜称赞情悦讥刺便恨逢苦怀感遇乐生逸。
以后释前
何以心得自在由尽诸有结故其余三句准说。
摄取事门论具列一十六句
论云总别门者皆罗汉等十六句初句总余别彼罗汉有十五种义应知一者应受饮食卧具供养恭敬二者应将大众教化一切故三者应入聚落城邑故四者应降伏诸外道故五者应以智慧速观察法故六者应不疾不迟说法如法相应不疲倦故七者应静坐空闲处饮食衣服一切资生不积不聚少欲知足故八者应一向行善行不着诸禅故九者应行空圣行故十者应行无相圣行故十一者应行无愿圣行故十二者应降伏世间禅净心故十三者应起诸胜功德故十四者应证第一义功德故十五者应如实知同众生得诸功德为利益一切众生故。
以释对事
摄取事门者此十五句摄取十功德示现可说果不可说果故一者摄取功德二句示现如经诸漏已尽无复烦恼二者三句摄取诸功德一句降伏世间功德如经心得自在二句降伏出世间学人功德如经善得心解脱故善得慧解脱故三者摄取不逮功德随顺如来教行故如经心善调伏故四者摄胜功德如经人中大龙故五者摄取所应作胜功德所应作者依法供养恭敬尊重如来故如经应作者作故六者摄取满足功德满足学地故如经所作功德故七者三句摄取过功德一者过爱故二者过求命供养恭敬三者过上下界已过学地故如经离诸重檐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故八者摄取上下功德如经善得正智心解脱故九者摄取应作利益众生功德如经一切心得自在故十者摄取上首功德如经到第一彼岸故论中将十五句摄十种功德以其十多是事法故云摄取事门。
从初别故
一句为初五句别。
除无明
八十八中各除痴使。
四流
欲流即欲界一切诸惑除见及痴有流即上二界一切诸惑除见及痴见流即三界见无明流即三界痴也欲有二流除见及痴当知思惑之中但举贪慢及欲界瞋所笺并辅行文。
边际定
俱舍论云遍顺至究竟疏云此释边际名也从一切地遍所随顺增至究竟故名边际谓从欲界加行善心入初静虑次第顺入乃至有顶复从有顶入无所有次第逆入乃至欲界次第顺入展转乃至第四静虑名一切地遍所随顺谓专修习第四静虑从下至中从中至上如是三品复各分三上上品生名至究竟如是静虑得边际名。
疏未应有尽
果缚。
四大罗汉
迦叶罗云宾头虑军图钵叹。
慧脱多退
如止观中说若世智断惑多退若无漏智断惑则不退若退者多至初果然退义者凡有三说萨婆多云初果不退三果有退此师谓断迷事惑行相浮伪故退大众部云前三许退四果定不退此师谓前三惑未尽故退经部云初果及四果不退中二多退此师谓中二果通有染无染故退。
是则五句望罗汉句亦成总别
诸漏尽句总余四句别。
涅槃是总
具三德。
别述
修性各三。
八自在我
一能作小二能作大三能作轻四能作自在五能有主六能远到七能动地八随意所作。
入胎
身子。
立行
迦叶。
如人墯岩
经云岩人堕如虽未至地已名死人。
𪍑
先小反亦作麨即糗饭也。
为净
适意曰净。
不了像虚
记文与疏似如相背何以知之记谓不了像虚如盲以肉眼于像生着若了像虚则如开眼谓智眼开也疏中取无生智不分别如盲若取镜像如开眼则如肉眼生着今消二说二说使同者记中不了像虚之言语势未尽也意谓若了像虚是无生智故譬如盲也或可不字只是若字耳学者更详。
镜是助因
镜者阴界入也执心缘之乃起集业未来苦果生则是像现也。
寄此明因缘
本辨六入寄明因缘。
因缘各从因缘生
谓人因缘镜因缘也若曲销之则有四因缘也人因缘有二者一者往劫无明为因身口为缘二者父母爱欲为因赤白二滴为缘谓他父母之因缘从自无明身口之因缘以生也镜因缘者亦二一者镜体为因磨削为缘二者光洁为因现像为缘谓光洁现像之因缘从镜体磨削之因缘以生也虽四因缘莫不皆如幻也今虽现文如此笺释似若纡阔今尚疑上文似多因缘两字若云人之与镜皆云幻者人镜各从因缘生则无向者四因缘之繁碎也恐传写者误学者宜详。
迷悟事等
十界苦集为迷四圣道灭为悟诸佛得事众生但理十信始妙觉末。
客尘
楞严经云譬如有客投寄旅亭宿讫前往不住名客住名主人又云譬如新阳升天于空隙间见尘摇动动者名尘不动名空。
约诸三法
谓变易三道也方便土三道者辅行云尘沙为烦恼道无漏业为业道变易生死为苦道实报土三道者无明为烦恼道非漏非无漏为业道变易为苦道。
在大在小
无碍解脱大慧解脱小。
若显若晦
头角者显讷钝者晦。
示讷示辩
槃特讷楼那辩。
行等理殊
或谓二十一尊者名目虽异无生行同故云等也理殊者或云三谛之理殊或云诸尊者而各掌一职道理殊或恐是行殊理等文误也。
一法一事
四谛法或五尘等法逆顺化事神变事等。
思修之门
若不瞬佛国乃例云从见思修若香积佛国乃例云从嗅思修然三慧之门无不以三谛为慧境三观为慧体故云无别具如下文。
入第二妙乐记。
如此方河图
论语曰圣人受命则凤鸟至河出图孔安国云河图者即八卦是也郑玄则以为河图洛书龟龙䘖负而出如中候所说龙马䘖甲赤文绿色甲似龟背袤广九尺上有列宿斗正之度帝王录纪兴亡之数是也。
有无同异
十二头陀一兰若二常乞食三粪扫衣四一坐食五节量食六中后不饮浆七冢间八树下九露坐十常坐十一次第乞十二但三衣同异者律有随坐不作余食法及一抟食大论中无论中有节量食及中后不饮浆次第乞律中则无又律云衲衣论云粪扫律云乞食论云常乞此二名别意同(已上正文)今恐常乞只是次第乞加常坐为十二。
具十功德
今且引兰若十功德一自在来去二无我所三随意无碍四转习兰若五住处少欲六不惜身命具德七无闹语八不求恩报九顺禅易得十解空易其余广文具如彼。
动非自在动故无我
疏云四例记谓无我今作两意销之一者自在动是真我今是妄我无是我故云无我二者恐无字写误只是字耳。
不暇具述诸观次第
不暇于十二头陀中各示观心今但于处衣食三合述三观耳又若准前文于四释中托事修观今文亦合述因缘头陀观约教头陀观本迹头陀观观心头陀观今亦不暇在学者例知。
无赀
下即移切货也财也儒流多取无价之义故今谓无赀。
妊娠
上汝鸩切下章刃切又音申谓怀胎孕也。
白哲
下旨热切白洁色也昔陈武字子强白晢而须发。
鹦鹉𠿘
𠿘玉篇不出此字今恐是喙字耳许秽切其唇红如鹦鹉之喙左传云深口而假喙。
后二须用同体
七净是断见思之法也净名记云约界内见尽之位名见净及度疑净约思尽之位名分别净及以行净等言同体者登地方尔记又云若依别教界内外见思除处皆有前后易可相例登地同体理非前后于别教中虽后入地仍分见修前后之别圆教一向初后不二(已上正文)。
萦衣
上于营切严饰衣装耳。
蠕动
上而允切淮南子云蠕动蠉飞。
谓虫示彼佛
此中有三字似误示应作尔彼佛二字似多。
六界
或云地水火风空识或恐是六根或是六凡界未检经。
莱茯根
莱应作芦茯应作菔音服又音卜菜名也俗讹为萝卜。
善知法相
写倒恐是善知相法如善等法。
六艺如释签
签但列名而已今取周礼略笺六谓礼乐射驭书数周礼保氏云掌养国子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注云五礼吉凶单宾嘉六乐云门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大武五射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五驭鸣和鸾逐水曲过君表舞交衢逐禽左六书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九数方田粟米差分少广商功均输方程羸不足旁要。
成破法轮
恐是目连以神通破调达逆恶身子说法回五百众心成就和合助佛法轮更须详。
有作距峨有作𡶅峨
唯峨字五何切余三字玉篇不出只作簸峨音耳江海赋者乃郭景纯江赋阳侯者注云波神也硪音我江波涌起如岸。
若从元初但闻乳酪
寄二教比显别教中理耳。
綖
音延今应作线或作线。
心意识轻重
心轻澄方发通。
上太子膝上
轮王有千子遂化为其一欲令父王爱之文在增一阿含四十七。
生秽
生瑕秽谓犯戒自污也然今文七佛弟子生秽年数三与律异或部别或写误今与律文校雠。
毗婆尸佛
今云八万四千年后律云一百年后。
尸弃佛至拘留孙
三佛年数律同。
拘那含牟尼佛
今云四十律云三十。
迦叶佛
今云一十律云二十。
释迦佛
数同。
十四变化
初禅二变化一变自地二能变至欲界二禅三变化四禅五变化以神通皆变自及地能变下准说可见。
必得灭受想定
止观云灭非想非非想三种受想以成解脱说云三受想者若有识想触想及虚空想若修无想永灭此想想虽有三并是所灭余心所亦灭但云灭受想者此二胜故(云云)。
观禅
九想八背舍八胜处十一切处。
练
九次第定。
熏
师子奋迅三昧。
修
超越三昧。
前二可破坏
或云通依生身若灰身入灭义当通坏或云若破无明前二教通一切转变以大夺小义之如坏。
前二在教道后二在证道
藏通二教教证俱权合为教道别圆在证道者且语发得。
后二通三世
如华严经无作神通能入过去及以未来各无数劫。
前二圣位方修
若以四如意足是神通家体本凡位时修也如调达凡位修而得通今言圣修恐是超人。
随依
依真。
胜依
依中。
疏采稆
橹力与切田中自生稻也然则橹非麻类经云舍麻缕取劫具经无橹字只作缕。
不得手障形
外道邪计而经中只出计相不述计意今文少误以本经校之自可见矣长阿含第八云佛告尼俱陀梵志云汝所行者皆为卑陋离服裸形以手障蔽(记云不得手障形是也)不受瓨食(字误正应经记并作瓨集韵瓨作缶下江反缶同广韵𨥯缶同)不受杵食(杵音盂)不受两壁中间食(记云两臂)不受二人中间食不受两刀中间食不受两杵(朽盂音同经记并上杵非也作杅字)中间食不受共食家食不受怀妊家食见狗在门则不受其食不多蝇家食不受请食不食鱼不食肉不饮酒他言先识则不受其食(记先言义者经中是识字)不两器食一䬸一咽至七䬸止受人益食不过七益(记云三度)去经文与记大略是同但记云卧粪经中云卧牛粪异耳。
疏糠糩
糩空外切字书云粗糠皮谓糩当知糠与糩内外粗细之别。
疏进止共俱
进止行住也共俱谓不离宿护明相。
迦絺那
此翻功德衣即二十五条坐夏有功者得。
宿复不定
西方云昴毕觜参井鬼柳荆溪云应是地异故星移三位。
根尘房舍
以识于根尘中住故指之以为房舍今分别能住房舍之心体是佛性故云也非尘为佛性。
半头而发
谓但见前而不见后故曰半头故楞严拣那律云见性虽洞然明前不明后四维亏一半云何获圆通。
疏不二相
净名经云有佛世尊得真天眼常在三昧见诸佛国不以二相疏释云中道真天眼非二谛相又云今取证理见十方土及十法界粗细之色名佛天眼圆见三谛无二名为佛眼。
有口失缘
昔以口错失误证他事今招误报尝捡金藏经才及九卷尚未见缘。
有诃梨勒
唐本草云出西域及交广地主风虚热气形似捺黄色核圆作六七楞又云形似胡桃核似诃子。
贝子
真珠也。
一切法不忍
舍利弗本末经说初来难佛云一切法不忍佛以一句责云汝见是忍否思惟于久不得一法入心乃云瞿昙着我置两门中若我答忍是负门粗众人皆知云何自言不忍而今言忍现见妄语若答言不见是忍是负门细无人知者即便答言是见亦不忍佛言不忍是见将何破他众人无异何用自高辅行云此即属单四见中非有非无见摄。
十一事
摩刷覆疮痍放烟及茂草安隐并渡处等。
法眼净
本在初果次云阿罗汉果或眼净遍余果后必得前。
疏如止观中人行理等
彼第三云观心善知识者大品云佛菩萨罗汉是善知识六波罗蜜道品等事是善知识法性实际是善知若佛菩萨等威光覆育即外护也六度道品即同行也法性实际境能发智即教教也。
宗社
宗尊也谓尊貌所居也社即后土国语云戴皇天履后土地不可尽敬故封为社。
住恐离车怨
若于阇世国中入灭则离车人怨若于离车国中入灭则阇世人怨。
诸能破障边
生善之义未合云破若详下文记云前八障义小异者谓胎障宿世常障为疑所障等文今此文中似多一破字若对治可云破耳今销能所之相为世世障我是能障边世世能舍是所破障边恶声盈路是能障边变坑息谤是所破障边沙弥之年多妄语是能障边后当实语是所破障边言多者诸文中多含今从强判故云多也盖诸障文或兼一二三悉故。
余准可知
七八九十障准一至六可知。
欢喜丸
通慧僧录云西域作以供养天人亦有自食者今此土作油熬虚涨空中妆彩色为𥽭也顺正云用苏油作细切面如梧桐子大将砂糖油为心油煎面从外褁之以为丸也。
六日不看婆罗门
大论云罗云昔为国王期看仙人王着乐遂忘仙人六日在外不得饮食柔公法华疏云昔有国王生二太子长名日王次名月王父王崩已日王治国月王出家王出家已后于道行往渴饮池水饮已悟曰今日犯盗也即诣王所乞依法治王曰水者无主物耳何有盗罪因令后园修行王遂忘记经于六日不得饮食因是饥饿等佛言仙人者我身是也是时王者罗云是也王出家者即婆罗门中出家也。
神宝至
绍轮王位须七宝至谓马象金轮臣女珠兵等宝。
宝云经第七记十六罗汉
此经一十卷曾捡五六七八卷不见其说或在他经也若十六罗汉各有名目华梵住处眷属是如来灭后庆友尊者造法住记指之。
交好
好去声以道义相好乐也故春秋中王者与邻国交通谓结好。
隐德对治
如以外三术隐德以内三术自修。
十八种
学人俱舍中十八学人谓四向三果信行法行信解见得家家一种那含又五那含谓中生有行不行上流般。
九种无学人
一退法遇少缘退所得法二思法恐退失故三护法于所得法防护故四安住法亦不增进五堪达法好调练速达不动六不动法前五有退此一不动七不退八慧解脱九俱解脱。
五方便
外凡一内凡四。
举因六人
师子吼菩萨白佛言何等比丘能庄严双树佛举六人经若有比丘受持读诵十二部经正其文句如是比丘乃能庄严双树师子吼言如我解佛所说阿难即其人也那律迦叶须菩提舍利弗目犍连(云云)因人与果人皆具四德故庄严双树。
三观五句
空五句者知本性空名无学常观性空名学念念相续无不空时名无学学虽常观空而无空可得名学无学假五句者知性德俗名无学称性而观名学而能观中了恒沙法名无学学俗谛体虚名学无学中五句者观中无中名无学中体周遍无所不在名学心常住中名无学学中亦自忘名学无学三观皆以双非为第五句。
用对十界
相具十谓地狱相具佛相地狱报具佛报中间可知余九各具准说。
上下悉然
悉作此以明本迹。
释妨如前
前文云岂可俱是从本垂迹。
疏温良恭俭
论语子贡答子禽云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疏释云敦柔润泽谓之温行不犯物谓之良和从不逆谓之恭去奢从约谓之俭先人后己谓之让。
可云多学
学应作识。
义通初后
五品六根各六千功德五六以为初后。
十种六根
谓六根各十华严五十六云菩萨有十种眼谓肉眼见一切色故天眼见一切众生心故慧眼见一切众生境界故法眼见一切法如实相故佛眼见如来十力故智眼知见诸法故光明眼见佛光明故出生死眼见涅槃故无碍眼所见无障故一切智眼见普门法界故其余五根各十亦尔。
一人关多人
如七圣共化一悭婆罗门之类。
多人关一人
如三迦叶各一为师而各有所化弟子之类。
一人关一人
如迦叶童女破弊宿之类。
多人关多人
佛及弟子共化多人。
主伴显密
在释种中出家者显在外道中出家者密师之显密也而师之显密中各有弟子随师之学弟子之显密也。
事理权实
或事权理实或变造事中寂理三教权圆教实此之四字收罗诸法任意说。
人法
或三乘人谛缘度法或假名人五阴法等。
隐显善恶
秘密化隐彰灼化显四圣善六凡恶。
疏分庭抗礼
抗谓对抗宾礼也臣子则不然庄子云孔子问道于渔父子路旁车而问曰由得为役久矣未尝见夫子遇人如此其威也万乘之主千乘之君见夫子未尝不分庭抗礼夫子犹有倨傲之容今渔父杖拿逆立而夫子曲腰磬折再拜而应得无言太甚乎。
偏圆如玄文分别
玄文云偏圆与权实如何答偏圆约教权实约法。
赎命如释签
彼引涅槃十四云如人七宝不出外用名之为藏是人所以藏积此宝为未来故所谓谷贵贼来侵境值遇恶王为用赎命诸佛秘藏亦复如是为未来诸恶比丘畜不净物为四众说佛入涅槃如是恶时为说是经是经若灭佛法则灭。
猗数
猗音依除也七觉中乃除觉分也华严经中七觉中立猗觉分不立除觉名。
疏想得假名
于凡圣起想得善恶之名。
疏动发取境
修天眼方便也初取一四天下渐渐小千至大千界。
同时异时
王数成论师谓同时起毗昙师谓异时起。
信具诸数
如信闻法解佛性以由信故进由信故念乃至由信具戒从强受名且名于信耳乃至戒具诸数亦尔因戒故信因戒故进因戒故念等从强受名且名于戒等。
十通心所
上文十善心所从强受名如向若通大地数准十善数从强受名可解。
展转相扶
信扶进进扶念念扶定乃至戒亦尔定扶念念扶进进扶信故曰相扶。
强为观境
如贪欲重以为观境观之不已欲若灭者嗔痴随去。
法不住法中
法者禅波罗蜜中谓心数法也若三际求心不可得亦三际求法不可得法不自住等。
因心所尽
如经云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因果名同
因果皆名五阴而有污秽法性之别。
能忍成道事
菩萨入五道教化众生能行忍者是成佛因大论菩萨文具三教心不可动知一切空也能忍者如歌利王是成道事也不断等者不断善根不破菩提心。
共别有无
共谓二苏有列三乘别谓阿含不列菩萨华严不列声闻。
义当三观
与萨婆相应者空也游戏神通假也即坐道场中也。
并有二意
于二味中得入实者进与盈也以生苏对通熟苏对别退与缩也。
各有八万
各应作合。
六境
略不语无谛六中初四谛境。
离五障
一恶道二边地三诸根阙四女身五知宿命。
至此名上忍
三祇百劫对贤位者初祇总别相念二祇暖位三祇顶位百劫下忍出家降魔中忍次一刹那入上忍若论百劫本是下忍今云上者或三忍合说句论所出不同或写误。
住后兼别
彼经初住圆融二住至七住又存隔历七住中又有一多相即之相至行住地又有次第荆溪云故知兼用圆文接别。
贤首品
法慧答云此义甚深难说难知分别难信难解难证难行难通难思惟难量等记中道字误。
一即多多即一
彼经云为欲了知仰世界即覆世界覆世界即仰世界多世界即一世界一世界即多世界故发菩提心。
一念即无量念
彼经云为了知一念即无量念无量念即一念故发菩提心又云一念平等与不可议劫平等于一念中尽知前际后际。
寄本
寄别次第为圆不次之张本耳。
顺论
法华论云摄取事门示现诸地摄取胜功德不同二乘功德八地无功用智九地中得胜陀罗尼十地中不退转法轮得佛受用等。
疏云何七地更起二乘心
前文云七地犹起二乘心。
疏五地得深禅定
华严中以十度对十地五地正修禅定。
字等语等
大品四十二字南岳禅师释云言字等者皆名法慧乃至金刚藏亦如是言语等者十方诸佛说十住与法慧说等乃至十地亦复如是又一切字皆是无字能作一切字是名字等发言无二是名语等。
自利利他有无双照
自利照无利他照有此一往偏对仍须自他有无皆照有无者空假也不退转三句自利也转法轮一句即利他也。
若福若智
供养佛福也余是智。
内外因缘
到彼岸内因名闻外缘也。
郎初四句随义思之
广韵即与即同。
虽不同璎珞
彼经云从假入空观亦名二谛观从空入假亦名平等观二观为方便得入中道第一义谛观乃至入初地法流水中名摩诃萨。
诸经非无
华严亦云八地入无功用。
去取俱得
初地证道故取八地教道故去。
疏应作所作
应以何身应说何法。
中道是法音陀罗尼
签云中道实相名为法音中道法作内体方便谓初住破无明得真法音故。
佛为身子开一句义端
如前记中略示。
或隐或显
凡圣逆顺等。
或真或俗
出家在家。
不起法相
法相俗。
不起非法相
非相真。
三止为足
体真止谓体妄即真方便随缘止谓心随理息二边分别止空边如止假边如不止中道不当空假二边。
调象
大经云以大铁钩钩擉其顶即时调伏恶心都尽。
末济跛兔
西域记说有一林野为火所烧众兽皆奔唯一跛兔不能自济而菩萨因地曾济跛兔火难。
疏云一千四佛记云唯除一人
记文且略读者难晓今捡彼经以广之经中说宝海梵志有三亿弟子除一千人其余同声发愿于此世界(即宝藏佛所王世界也名删毗岚)同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宝藏如来次第授记所记者谓毗婆尸尸弃乃至最后成佛者名毗婆沙(已上二亿九万九千人并于删毗岚世界次第作佛)其余千人(非是轮王千子也若轮王千子并在他土成佛今此千人者是三亿弟子中所除一千耳)悉皆读诵毗陀外典其中大所宗仰者名婆由毗纽纽白佛言我愿于五浊恶世成佛宝藏记云东方去此一佛世界微尘数等佛土有世界号袈裟幢汝于彼土成等正觉号金山王(唯除一人者此是也)第二弟子名曰火鬘发愿求记彼佛言汝于来世有世界名娑婆劫号贤劫有千世尊出现于世人寿四万岁时最初成佛号俱留孙彼佛灭后人寿三万时第二弟子成佛号迦那含牟尼第三弟子成佛号迦叶等(云云)如是共九百九十九佛次第成佛是时宝海渐渐却行有五侍者劝发心已亦次第授记第一号坚音第二号快乐尊第三号导师第四号爱清净第五号那罗延胜叶(云云)以此五侍者足前九百九十九佛共一千四如来。
次授轮王千子
经中无诤念王一千人者经云宝藏如来一一为授菩提记别同共一时各于异国成无上道(异国者谓非娑婆也)佛告无诤念王西方去此百千亿国有世界名安乐汝于是国当得作佛号无量寿(云云)其余千子次第与记与今文同。
方等列地狱者
方等陀罗尼经云尔时婆薮从地狱出将九十二亿诸罪人辈来诣娑婆世界十方亦然文殊语舍利弗此诸罪人佛未出时造不善行经历地狱因于华聚放大光明承光从于阿鼻地狱而出。
快说斯义晓了众生
彼经偈云一切行无常识为外尘法起者必有尽彼灭量为乐乃至云利根众生等一闻不再受断以智慧剑如火烧山野故云晓了易悟等。
或在有对乃至或不可见
此四句并是经文然彼经中四句之下各有一法字如云或在有对法等今略彼经逐句解释经中先解见法佛云可见法者为眼见色为色入眼定化王菩萨言亦不眼见色亦不离眼眼亦不入色眼亦不离色(云云)乃至云识非无为不离无为佛又问何谓有为何谓无为菩萨答言起者有为住者无为于第一义法不见有起不见有住法性清净无色无识于泥洹法无所深着眼非色色非眼无可见法无不可见法(云云)菩萨又言今欲闻如来说有对无对法佛言声为有对耶为无对耶菩萨言亦有对亦无对佛言有对无对云何族姓子此声彼应为有为无为虚为实虚空可画得成字否对曰唯然世尊不可得也。
有对下至即余鬼界
并记主言。
或在有色至非无想
是经中文。
有色即欲色下
又是记主言。
或非有想
欺罔取他犹如蒲芦取彼桑虫以为己子若徴其因或是以亲认义寄死托孤诬罔相承非本宗继弃本烝尝名非有想。
非无想
和合怪成食父母想如土枭鸟附块为儿及破镜鸟以毒树果抱为己子子成父母皆遭其食此则怨中有爱名非无想。
下三空处
不云非非想者准大论是长寿天八难中一或且一往指下三空处耳。
乘戒细论
此疏释同闻众之末亦略论其缓急与净名疏同。
沤和
出假智也梵音耳。
相去各十千
向下俱舍论文取论疏略笺之疏云从水际尽初层中间相去十千由旬乃至三层各相去亦尔。
旁出十六千
初层从须弥旁出十六千第二层八千第三层四千第四层二千并约由旬以论千数。
外四苑庄严
城外四面最胜可爱处有四种园一众车园二恶口园三相杂园四欢喜园。
四级各十住处
须弥四级如持鬘天居一级自有十住处二象天三常恣天四箜篌天亦各有十住处。
三肘半
每一肘一尺八寸。
倍倍增如次
东州八肘西洲十六肘北洲三十二肘。
欲天俱卢舍四分一一增
一分增四肘四肘为一弓亦名一寻五百寻为一俱卢舍亦名阿练若八俱卢舍为一逾善那四天王天长一俱卢舍四分之一三十三天长四分之二夜摩天长四分之三兜率天长四分化乐天长五分他化自在天长一俱卢舍半。
色天逾善那
亦名由旬。
初四增半半
梵众天身长半由旬梵辅天长一由旬大梵天长一由旬半少光天长二由旬。
此上增倍倍
无量光天长四由旬光音天长八由旬乃至遍净天长六十四由旬。
唯无云减三
遍净天既长六十四由旬此无云天合身长一百二十八由旬既云减三由旬只长一百二十五由旬耳此后福生天更倍倍增乃至色究竟天身长一万六千由旬。
上五倍倍增
人中一百年三十三天一昼夜以此日夜一千年为彼天寿量例知夜摩天等次第如此人中二百四百八百十六百为彼一日一夜以此等日夜二千四千八千十六千等次第以对余四天。
色无昼夜殊
以俱牟头华有开有合诸鸟有鸣不鸣以等事判为昼夜。
劫数等身量
若诸天身量半由旬则寿量半劫身量一由旬则寿一劫乃至色究竟身量一万六千由旬则寿计一万六千大劫。
无色初二万后后二二增
空处二万识处四万无所有处六万非非想处寿八万劫。
少光上下天大全半为劫
少光已上约大劫论也少光二大劫无量光四大劫极光八大劫少光已下约半劫论也半则中也大梵天六十中劫梵辅天四十中劫梵众天二十中劫并约大半以论诸寿量。
一一天如去下量
俱舍颂云如彼去下量去上数亦然如四天王天去下海量四万瑜善那去上忉利亦尔三十三天去海八万瑜善那去上夜摩天亦尔乃至善现去海上去色究竟亦尔。
四大河
殑伽河恒河新头河缚刍河各绕阿耨达池七匝然后入海。
紧既四教
以四对四三藏奏生灭之法通教奏无生故妙别教奏恒沙法故大圆奏一总诸法故持然一音之奏四教随闻故曰可解。
般遮于瑟
法显传翻为大会。
四干对教
藏则界内事教菩萨以拙度度物如钟鼓之有形量故名乐也通则界内理教谈巧度度物如声不见名乐音也别则界外事教以俗谛度物度物既广名美也圆则界外理教音声性空离有无名为美音。
五性宗
即升州护身寺法师所立一因缘宗二假名宗三不真宗四幻化宗五法界宗。
无明等种子
初师据现行说五住也五性师没前现行将见疑无明等各有种子合为一无明住。
望唯识等
今宗谈五住大略与唯识同但不谈八识有含藏恶种子为异盖八识有种子者义多属别。
历数
尚书帝舜谓大禹曰天之历数在汝射注历数谓天道也舜善禹有治水之大功言天道在禹身终当为天子。
应是变身
华严经云阿修罗王本身只长七百由旬。
惧诸龙
上之叶切谓惊也。
相貌几同
几音寄谓仅也书云人生几亡。
迦叶于涅槃不堪付嘱
彼经第三云若以法宝付嘱阿难及诸比丘不得久住何以故一切声闻及大迦叶悉当无常应以无上佛法付诸菩萨也。
说偈赞佛
粗言及软语皆归第一义等。
不信六臣六师之言
梵行品中阿阇世王杀父之后心生悔热时有六臣白王莫愁各言所事其所师者皆是外道谓杀父者无有果报其第一臣名为月称师名富阇那第二臣名为藏德师名末伽梨拘赊梨子第三臣名实德师名删阇耶毗罗眩子第四臣名为悉知义师名阿耆多第五臣名为吉德师名迦罗鸠驮迦旃延第六臣名为无所畏师名乾陀若提子(云云)最后臣者名曰耆婆劝王近佛佛为说逆罪本空得无根信等。
疏涅槃经一句
彼经云于乘缓者乃名为缓于戒缓者不名为缓。
大小乘别
彼疏云还约信法各有大小信行大者昔闻大乘乘戒俱急今以人天身闻大次信行小者昔闻小乘乘戒俱急今以人天身闻小若法行大小准说可知故记云随所习大小耳。
渐顿者大小各有渐顿
今记文与彼疏语意少异彼云顿渐各有信法顿信行者如华严人天闻大顿法行者过去学大修一心三观也若渐信者既无华严之益由有渐机闻藏等四味初作二乘历方等般若(云云)已上并彼文也若销今文可取约教以论渐顿则以圆为顿三教为渐或说大说小各有得四教之益不定根性随类各解皆由宿习故尔。
应迹者
菩萨垂形现四趣人天等身引戒缓乘急及乘戒俱急之类亦为信法大小渐顿引无数众来至佛所。
观心者
彼疏云若观行人大小两乘乘戒四句受何等身得见弥勒闻何等法若无禅观读诵说法即成信行乘戒缓急可知等(已上正文)然前诸义中既有法行已是观心于义即足何故今第六文又立观心耶前有法行判属他机第六观心乃约己利亦是前五判过去六七判未来。
化他者
疏云若观行讲说应当自省心行用此四意分别得失即见所化之者行业不同未来升沉宛然可知当以此意而化导之。
为欲遍通通别故尔
记主叙通别二序种种不同者使学者通晓之。
入定义兼开合
无量义处三昧无量者论开处之一字论合。
双缘过现
何缘有瑞缘现也惟文殊可知缘过也。
三同
日月灯明佛亦先顿而后渐此与今已同彼佛亦有此土六瑞他土六瑞与今今同又彼佛从三昧起说法华经与今当同。
尔后
本经无。
尔乃
此经云尔乃得如是尔乃得成佛。
而破光宅
四一本光宅所用此中自立四一以破光宅逆顺无表又况光宅释下六瑞只作三双又无表报瑞若无表用四一为。
尚未名一
三外之一非即三之一。
念念四一
法身理一般若行一解脱教一具三德者人一。
色香四一
色空空色非空非色体是三德故是四一也香亦准知。
今家多依论文但一两处不全用耳
下文判分别功德品从品初讫十九行偈为本门正宗而天亲判分别功德品为余残修多罗谓是流通此一处不用也又分别品中受记得无生忍天亲判为初地疏云专据别义亦不会经此一处亦不用也。
天龙等四
加人鬼。
梵魔等四
加沙门婆罗门。
大小客旧
有大乘根性小乘根性有他方来如客者本土如旧住者。
微着共别
在凡名微入圣曰着通乘之共别法之别。
兼独
昔兼今独。
外小权迹
外有四德之名望正还成于倒惑小存二谛之号望大犹是于无明别教报佛形实为权迹中之本望本是迹故结云并有名无实。
三达
三明。
容预
从容也。
中我可发
有人作八自在我于今可发有人云我字误应作义谓中道之义可发今谓中字应去声呼言我者乃佛自称此属应也发者属机如是妙机来至今经可中佛发尔前则不然也故第七记中亦云以后验前验昔可中下文中字与今同音。
谥法
时至切昭生者之迹以易其名曰谥然谥法有善恶焉若善谥者如翼善传圣曰尧恶谥者如逆天虐民曰惕之类。
闻慧尚无至五品六根
三慧本在贤位今云无者取三慧证在十住也。
五品为结缘
若约正修观法本是当机由观心文附约教释故尔。
意具斯二
疑念与身口。
玄文开合
迹门开因合果本门开果合因。
玄文通收香风地净
玄文风地二瑞表理乘二妙是华瑞中开出若论合者只是四华一端摄耳故云但是开合也当知通是华瑞别表三妙若云彼此六瑞者玄文见万八千士表感应修行表利益此二表报乃至取他土二瑞共表十妙今疏中只就此土六瑞中表于十妙故云此土自足。
凡诸取文皆有通别
疏取今文六瑞玄取他土六瑞虽于风地开为二瑞合但为耳。
炫耀
上王绢反下戈照反炫耀并自明之义也。
上圣下凡义同感应
光中见他土六趣名下凡与此感同又见他土诸佛说法名上圣与此应同。
人法与说法义同
及闻诸佛所说经法与此土说无量义是同。
唯始终中
终同应息以见他土佛涅槃者与今佛化毕入涅槃亦是同。
菩萨行行复同于果
光中见彼土菩萨行行与此土雨华表因是同又下偈中菩萨行行皆云以求佛道与此土动地表果是同。
净应具七
疏中但二净而已七者一戒净二心净三见净四断疑净五分别净六行净七涅槃净戒净为始涅槃净为终。
数有大小
三祇者俱舍之小数也若善戒经三阿僧祇者华严十地品云诸佛正法如是甚深如是难得论释云难得者三阿僧祇证智观此此大数也。
不赀
下即移反货也今取训无尽也文选古诗云受恩良不赀。
妄破古师
古师何尝将般若以为无量义此印公妄破耳。
伪帝
东晋时一十六国各自蜂屯虎踞擅立为帝晋太元年中姚苌者即其一也自称后秦苌本是前秦符坚之将位非正统凡潜号曰伪。
武当山
今京西均州。
但加与一
破二破三即是无二无三故加与一之字乃异无二无三之句。
无量义是法华异名
取处字也下文自释。
法华论十七种名
一名无量义二名最胜修多罗三名大方广四名教菩萨法五名佛所护念六名一切诸佛秘密藏七名一切佛藏八名一切诸佛密处九名能生一切诸佛十名一切道场十一名一切诸佛所转法轮十二名一切诸佛坚固舍利十三名一切诸佛大巧方便十四名说一乘经十五名第一义住十六名妙法莲华十七名为法门。
能生不违论
无量义是法华异名故。
皆诸教流出
今经前圆一实之理而各流出诸教差别此语似倒应云一实之理皆流出诸教如圆觉经云佛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蜜。
故于独一生于兼一
法华独一之圆生于华严兼别之圆方等兼三般若兼二之圆然独一终无二一为取逗会施出无量故云兼一耳。
神通延寿
光宅云前过恒沙后倍上数但是神通延之耳。
百非者彼经略列三十四非
彼经云大哉大悟大圣主无染无垢无所著乃至云永断梦妄思想念无复诸大阴界入其身非有亦非无非因非缘非自他非方非圆非长短非出非没非生灭非造非起非为作非坐非卧非行住非动非转非闲静非进非退非安危非是非非非得失非彼非此非去来非青非黄非赤白非红非紫种种色戒定慧解知见生三昧六通道品发。
所摄成处
三千具摄法身故常。
所安立处
我义周遍故曰安立。
灭有相处
二边即中本性无染。
不住身心相处
阴入皆如是中道乐。
悉皆有结
华严经以梵网结乃至涅槃经以像法决疑结。
不墯诸数
净名疏云法身智德无为非界内外有为即无二种阴入数法岂有界内阴入法依此有疾即破三藏生身之佛犹有果报阴界入诸数故有疾。
序正并常
序常者如螺髻梵王诃舍利弗云仁者心有高下不依佛慧故见此土为不净耳菩萨于一切众生悉皆平等深心清净依佛智慧则能见此土清净(云云)正常者以经多明三脱常住法。
问疾品
经云此室何以空无侍者居士答言诸佛国土亦复皆空又问何以为空答曰以空空又问空何用空答言以无分别故空又问空可分别耶答分别亦空疏云以无分别故空者本性空理是一故分别亦空者本性自空妄生分别。
不二法门明中道常
经云生灭为二法本不生今则无灭得此无生法忍是谓入不二法门经中常文甚多皆常体也。
常家之用
经云诸佛菩萨有解脱名不可思议若菩萨住是解脱者能以须弥高广内芥子中用文亦多。
观众生佛道以空假显中
疏总科云观众生品是从假入空观佛道品是从空入假观从假入空观者众生品云如幻师见所幻人菩萨观众生为若此也如智者见水中月如镜中见其面像等(云云)从空入假观者佛道品云云何菩萨行于非道维摩诘言若菩萨行五无间道而无恼恚乃至现于涅槃而不断生死等(云云)。
香饭体常
维摩诘语舍利弗言仁者可食如来甘露味饭大悲所熏无以限意食之使不销也乃至云四海有竭此饭无尽等。
菩萨行去复宗明常
行去者从菩萨行品洎阿閦佛品等复也言复宗者求佛印定佛国因果之事也以此经从问疾品已下广明佛国因果悉在净名室中今一期事毕须求佛印证于是居士掌擎大众诣庵罗园至于佛所故疏云佛国因果大士助宣此义殊辞异辩若不还归求佛印定物或疑网不除是故须归佛所复宗明义故师资相对复宗敷演更明佛国等。
正宗始末俱常
疏云正说中为三段一佛国品是如来当宗演畅二方便品去是大士助宣圣化三从菩萨行品去至阿閦品还归佛所印定成经(云云)故取佛国为始阿閦为末故云始末正宗既常始末但常。
诸部何别
三分俱常是则今经与净名等若无有异。
五时自分
玄文云教相为三一根性融不融相二化道始终不始终相三师弟远近不远近相因而次第辨五时五味与法华同异异谓兼带同边不殊等。
覆别以从通
覆法华三昧之别名且从无量义之通号。
结缘义同通化
句绝昔人以通化二字节在下句非矣今谓王子说法覆讲结缘与罗云住世十方应供护持像教类例相近故曰义同而不比王子专于说法云通化耳。
靳固
礼记云今众人之命儒也妄常以儒相诟病郑玄注云妄之言无也言今世名儒无有常人遭人名为儒而以儒靳故相戏杜预云戏而相愧为靳礼记作故竹林七贤传云嵇康临刑顾视日影索琴弹之曰袁孝尼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不与广陵散于是绝矣。
华严等经以声光集众
华严经云毛孔之中出化云光明普照于十方又云大音震吼遍十方普为宣说寂灭法十方佛子等尘刹悉共欢喜而来集涅槃经云以佛神力出大音声其声遍满至于有顶又云从其面门放种种光于是大众悉集。
况四十八
通等三教各一十六。
须对比丘等言之
此似释疑既片古人四众非比丘等四自云发起等四摄比丘四故反结云因古述四。
疏习种性等
戒疏云习种性者习以性成性种性者因前习种以成此性道种性者能见中道故圣种性者性道现前故。
三因大异
谛缘度殊故因大异俱断见思三乘徴异故果小同。
开前合后
涅槃经喻也三十三天同服甘露如四十二位同证实相开前者住行向各十合后者十地一等觉一妙觉一。
十四般若
涅槃经说月爱三昧从初一日至十五日光渐增长又从十六日至三十日光色渐减光渐增者譬十五智德光渐减者譬十五断德言十五者三十心合为三智断十地开为十智断等觉妙觉各一智断合十五智断妙玄云何得知月譬位耶答仁王明十四忍三十心为三般若十地为十般若等觉为一般若十四般若在菩萨心中皆名为忍转至佛心中名之为智今更节仁王五忍对十四般若使玄文易识伏忍有三谓住行向也信忍有三谓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修佛知见成无上觉顺忍有三谓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能断三障利乐众生无生忍有三谓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随类饶益一切众生寂灭忍有二佛与菩萨同依此忍下忍名菩萨上忍名为佛。
亦迷璎珞四轮是借别义
迷而以为圆位。
借高成下
止观第六引璎珞云三观初地现前今云何说在第八地或说在初住答借义相成或借高成下故言八地或借下成高故言初住辅行释云借别八地成通教下借别初住成圆教高文在第十一。
玄文尚用名通义圆
引经云我等今日真阿罗汉又我等今者真是声闻此与藏通同而义异。
名别义圆
五十二位与别同而初中后位俱妙也又云若名义俱圆如开示悟入。
非无贤圣
玄文云三十心虽同有贤圣之义义称为贤伏多断少故十地去名为圣伏少断多故又十住名贤圣二十心名圣贤十地等觉是圣妙觉是圣圣又别教十地名圣圆教十住亦名圣故高下不同耳因而引四念处。
从一开一
玄文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于此不解若欲开者开圆出别教一乘若于别不解者又开通一乘乃至藏一乘虽开为四皆名一大乘法(云云)此乃名同而体别。
疏别家因时三法纵横果时三法亦纵横
常途只云因横而果纵如下文疏云若但性德三如来是横修德三如来是纵先法次报后应亦是纵(已上正文)而今文云因果各有纵横义稍难见今引取止观辅行释之论云诸大乘师说法身正体有佛无佛本自有之非适今也了因般若无累解脱此二当有此义纵也又云三德无前无后一体具足以体从义而有三异盖体横而义纵辅行释云初师体唯法身次师体具三德虽具三德义同初师据体具边复不相冥故成横义以本有故名为体横从修德故名为义纵又论云体义俱不殊而有隐显之异俱不殊未免横隐显异未免纵辅行释云体之与义俱从本有故云不殊据行证得复似前后故云隐显法身一德在缠为隐出缠为显余之二德种子久具名之为隐究竟果满名之为显三德俱有此之二义本有三法俱名为横俱有隐显故俱名纵(已上正文)今以此文消通因果各有纵横之义若法身本有余二当有此乃纵也二德种子虽云久具复不相宜此乃横也此名因中之纵横也若法身出缠离障功由般若般若照明方起应用此乃纵也如玄文云别家报应但是相关不得相即此乃横也此名果上之纵横也。
砰磕
上浦庚反下康碍反雷声也张子平西京赋云礔礰激而增音砰磕象乎雷威。
大经纯陀去后
第二云是时纯陀及其眷属愁忧啼泣乃至寻与文殊从座而去共办食具其去未久是时此地六种震动乃至梵世亦复如是。
应具述所表
动表空遍动表假等遍动表中。
并阙心境
宜于六根以示心境如云所谓彼眼根于诸如来常等。
空假中动
不动三昧破四天王以三惑故动空破见思动假破尘沙动中破无明动。
亦有短长
他土亦以照他土为短照尼吒等为长。
尼吒天
阿之言无或云是无色天若楞严等经云是四禅色究竟天耳而涅槃疏具三释彼云他解有顶但是梵世即尼吒天也无色无身不应闻声故非有顶有人引仁王经云无色定力能变化作香华云等以供养佛何以不能变化作身此亦堪难今作三番横竖释之一横被六道坚彻三世二横被四生竖彻三乘三横被十界竖彻等觉故知不唯尼吒为有顶也若以三有之顶即非想是又三有之顶即无学是复有一顶即妙觉是此意既宽岂比梵世。
求其始终
或说法为始得道为终上圣下凡亦可例求也。
七识住
俱舍云身异及异想身异同一想复有三无色故识住有七论疏广释长阿含云或有众生若干种身若干种想故天及人是初识住也或有众生若干种身而一想者梵众天最初生时是二识住或有众生一身若于种想光音天是是三识住或有众生一身一想遍净天是是四识住或有众生空处住识处住不用处住是名七识住又罗什释云四趣多苦识不乐住以欲界人天合为一住初禅二禅三禅为住若四禅者色法少识不乐住空处识处无所有处为住若非非想处无色法小识亦不乐住。
疏各说身因
涅槃经有比丘谓舍利弗言我未证解脱时意谓无明即是身因作是观时得阿罗汉果有言爱是身因有说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乃至饮食五欲等是身因舍利弗问佛谁为正说佛言无非正说经中引此是随意自语。
睹外识内
见外所行六度种种不同则知四教菩萨所解各别。
一切诸法皆名神变
大神变经云佛现十八变竟时商主天子白佛颇有神变更过此耶文殊广说变化已白佛言如是摧伏恶魔未为殊胜若无名相无声字无戏论非沙门所知乃至云一切众生无众生佛土佛身亦复如是是名神变商主天子言若如是者一切诸法皆名神变身子问天子曰汝闻此不怖耶天子曰我即神变云何怖耶。
六即随变
随观而转。
无垢施
维摩诘亦翻无垢施昔问疾不堪今问疑乃堪。
大经师子法门
经云师子发声震吼为十一事一为坏诈师子二为欲试自力乃至九为调大象十为教诸子十一为庄严自眷属故下合喻云摧破魔军故示众十力故余九具合文在第一。
胸中大种所起
种者水火风也今乃风种大论云风名优陀那触脐而上去是风触七处顶及龂齿唇舌喉及以胸是中言语生愚人不解此惑着起贪嗔然佛示同人法虽大种所起非惑着境。
须明行相
明顺逆十二因缘生灭等相知苦断集证灭修道大略与声闻同。
各各皆具四悉
皆有所观境智异故世界也皆辅佛扬化为人也皆破惑业对治也皆证真谛第一义也。
三乘约教准例可知
约教一释例有其四若别教三乘如璎珞于菩萨乘义开为三圆教三乘如云我等今者真是声闻等判开粗妙。
本迹观心亦应可解
本迹者本以佛声令十界闻本住三觉迹示缘觉本住大悲满足迹示三藏道心观心者音声性空非动静境声闻观也缘起诸法当处寂灭缘觉观也依无作谛发菩提心菩萨观也。
同者略之
之应作指。
兰菊之言
古谚云春兰秋菊各自馨香。
从容释之
下经中说寂灭法三行偈文疏云或可成上见他上说方等中六度或别拟他土说方等后明大品教。
驷马宝车
礼记王玉辂以玉饰之又厌翟车以金饰之金玉皆宝故云宝车驷者马也凡天子宝车皆联四马驾而引之。
教多在三如前分别
前长行释相貌中记云般若部是菩萨行也不云方等者以方等三同般若三小同鹿苑等。
别圆之前多不云教含二意一
疏中至释禅度方有别圆之言自禅度之前不云教含二苏意为显同。
疏与生死后际等
净名经云法施之会者无前无后一时供养一切众生名为法施疏释云前际即生死六道后际即四圣涅槃若观色时一切法趣色色具中道十法界法一如无二如(已上正文)今意亦尔如是舍者十界俱舍得金刚身故云不坏等。
龙得一缕
僧祇律中云有龙为金翅鸟所逐即取僧袈裟戴顶反为人形寻岸而行鸟亦化为婆罗门形追于龙后后有仙人在海岸上为龙鸟说法各相忏谢。
牛角一触
曾以角触袈裟后改报为僧闻法等未见出处后更追注。
通为四境
二忍通为四教观境。
根本禅
法界次第云四无量心背舍胜处神通变化及无漏观慧种种诸禅三昧悉从四禅中而出故。
若达根本即成出世及出世上上
止观云若于禅中修不净背舍等能发无漏成声闻法也又劝弃欲名檀若不持戒三昧不现名尸得禅无瞑名忍禅心无杂名进知法无常名智此菩萨法也又诸禅是有支有支由取乃至老死是缘觉法也又观此禅因缘生法即空是通声闻菩萨等法又观此禅因缘生法即空即假即中者成王三昧。
疏根本本离欲
梵语禅此翻弃恶能弃欲界盖缠等恶。
疏背舍亦修不净等离欲
八背舍中一内有色相外观色者不灭内色谓不灭骨人也以不净心观外色者为修流光故此初背舍在初禅能舍自地及下地故名也二内无色相外观色者谓灭内骨人以不净心观于外色所以然者为入二禅犹观不净之相也今疏意非但根本禅而能离欲八背舍中不净观等亦本离欲此藏通人之所通修也。
疏九定八胜十一切处入等传传为深
八背之后辨胜处者八背舍观虽弃五欲然于缘中未得自在欲得自在进修胜处谓一者内有色相外观色少若好若丑二者内有色相外观色多若好若丑等(云云)又八胜处后辨十一切处者虽八胜处转变自在而未普遍今十一切处所观乃遍也谓青一切处黄一切处等(云云)然背舍胜处十一切处并是观禅未明练禅须于此后更修练禅等法若依法界次第九次第定在十一切处后列之今疏中九在八前。
疏未到慧多
止观云欲界定后或经年月定法持心无懈无痛从此心后泯然一转虚豁不见欲界定中身首衣服床铺犹如虚空冏冏安隐身是事障事障未来障去身空未来得发故名未到地相也今言慧多者以能分别欲界定中身首虚空知是未到分明故。
四禅等
如初禅中觉支观支属慧乐支一心支属定。
前八属慧后二属定
青黄赤白地水火风在四禅中练骨人流光故多属慧空处识处既在无色界故多属定。
各有降魔相
大集经云天主初令诸军次遣太子后遣三妃皆不能坏波旬后自领军遂为佛所降若三藏佛伏四魔时在三祇百劫也三十四心破烦恼魔成佛入无余破阴魔由破烦恼得法性身破死魔其余三佛降魔之相准说。
初禅修悲易
初起欲界具支林功德而却悲欲界故修悲易。
二禅修喜易
有喜支故。
三禅修慈易
三界之乐三禅为最。
四禅修舍易
舍三禅乐不生悔心。
不舍菩提心名戒
舍违本约。
不见心相生灭名忍
忘生灭相。
求心不可得名进
以来释进。
离戏论名慧
无四门诤。
我说布施至实相
思益经云我依布施即示涅槃凡夫无智不能善解随意所说作是思惟行于布施于未来世得大富贵而此法中无有一法可从一念至于一念若不从一念至于一念即是一切诸法实相。
不作不起
戒体空寂忘作起相。
布施平等
中慧空故能所忘矣。
不施不悭
蔽度如幻。
能达一切法无所舍
阴入皆如无苦可舍。
无所漏失
本性无染具佛净戒。
无所伤损
一切诸法忍可不生。
平等名禅
首楞严定生佛一际。
无所起相
本经云一切法不分别名般若今云无所起相是则记主以所起释分别耳何者若谓迷无明有凡起悟法性有圣起凡圣依正等差别而不了性是一者则非是圆教妙般若也或恐文误起相本是精进耳彼云一切法无所起相名为勤行即是精进也。
六度各九
如檀度中一自性施二一切施三难施乃至八此世他世乐施九清净施自余五度但改施名如云自性尸自性忍等。
肴菹
菹应作俎音阻谓俎豆也若作菹乃侧于反是淹菜耳。
或云肉是未制之前
古人意云楞伽经中始制断肉若楞伽经前尚通食肉故以肉施故片言缪彼经云佛告大慧有无量因缘不应食肉今当略说一切众生从本已来常为六亲以亲故不应食肉众生闻气悉生怖畏如旃陀罗拘见憎恶惊怖群吠不应食肉等。
若说若观至诸教共有
教教谛理皆不可说悉檀因缘四皆可说若实智者亦四不可说权智可说又自行二智不可说化他二智可说教教义论故曰共有。
六度开合
禅有愿智开出愿波罗蜜有神通开出力波罗蜜般若有道种智开出假智即方便波罗蜜有一切种智开中智即智波罗蜜。
自性
戒体。
受法
摄律仪。
利生
饶益有情。
劝化众生
经中劝作勤。
自行
修习行愿。
进趣向果
䇿进菩提。
巧会有无
妙体空假。
不舍不受
烦恼无所舍菩提无所受。
无想智
经中想作明。
疏灵宇
宇谓宫宇也汉帝置宫于甘泉西都赋云陪以甘泉乃有灵宇。
崇台
天子筑之以候气辟雍诗云乃经灵台灵台既崇。
峻阶
阶陆也升楼台必自陛曹子建七启云华阁缘云飞陛陵虚。
承露
盘名也汉武帝惑神仙下立金茎上设仙人掌以擎铜盘承露饮之欲轻举也西都赋云抗仙掌以承露桌双立之金茎。
干云
干触也谓楼台高也汉书武帝造井干楼高五十丈古诗云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波利质多树
大经二十七云三十三天有波利质多树其根入地深五由旬枝叶四布五十由旬其华开敷香气周遍五十由旬光明远照五十由旬。
若论总别仍同因光
以光为总他土六瑞为别。
不廌
廌宜加草单作者宅买反兽名也。
疏两盈
盈须从木楹柱也可东可西仲尼梦莫于两楹。
以质弥勒
质亦问也礼记云无款不质。
行深从支遁买山
从听从也僧传云竺法潜字法深晚还剡之仰山遂隐其迹于时支遁遣使求罥仰山之侧沃洲小岭潜答云欲来辄终岂闻巢由之买山乎。
疏因果广略
光宅以本迹对因果二门广略如文。
傥若全取
去法取喻是半更若取法谓全。
破恶进善对
说法破恶两两进善。
开权显实对
进兵开权竖幢显实。
标帜
帜音炽旌旗也或作志音试并记号之义。
鼓体相续
数数唱生。
五句并托喻从法
合云三句言五者或从多为言耳。
利根深益在第二句
吹螺句也准望三乘及钝菩萨在雨两句若进入第二句似超人耳。
容有昔时利钝菩萨
钝闻今经始入十住利者昔入若闻今经进入十行并是改号义也。
若显若密
菩萨于昔显入十住于今有始入者二乘于昔密入十住于今有始入者故云不同也。
三四二句
第三句者二乘钝菩萨闻今开权始入十住从住入行从行入向若利根人今经已前位入十行来至今经进入十向而亦有二乘利者前已密入若闻开权并赋兵位第四句准说。
当机结缘如玄文
当机证位论开示等若结缘者本是地上清凉益进入解心或进观行或进相似等。
无作一缘之中少分而已
四分有十三重难障无作一边罪二污尼三贼心受戒四破内外道五黄门六杀父七杀母八杀罗汉九破僧十出佛血十一非人十二畜生十三二形。
男子即丈夫
经云虽是丈夫若不闻佛性是名女人。
大经仍含三教佛性
经中约位判味三藏者经云凡夫如乳须陀洹如酪斯陀含如生酥阿那含如熟酥阿罗汉辟支佛佛如醍醐通教者经云凡夫佛性如杂血乳须陀洹斯陀含断少烦恼如真乳阿那含如酪阿罗汉如生酥支佛至十地如熟酥佛如醍醐别教者众生如牛新生血乳未别声闻缘觉如酪菩萨如生熟酥佛如醍醐。
并一往分别耳
谓三周禀教是信行本门增念佛观是法行皆一往耳。
然释法号须从法立
记云乘无二智来契正境名如来以无二理遍入诸法名应供了不二智智契无偏名正遍知等。
通列三号
多陀翻如何伽度翻来此如来一号也阿罗诃翻应供此二号也三翻正藐翻等又三翻正佛陀翻觉即等正觉此三号也。
香口比丘
迦叶佛时有一比丘为众说法于大众中赞迦叶佛由是命终生于天界于今释迦如来灭度之后得阿罗汉果常有妙香从其口出时阿输迦王问昔何因缘罗汉答云此非沉水栴檀等香由昔赞佛故尔。
四谛品
经云苦圣谛者此娑婆世界中或名罪或名逼迫或名变易或名攀缘等集圣谛者此娑婆界或名系缚或名灭坏或名爱着等乃至道灭有四百亿十千名号随众生心悉令调伏诸佛子此娑婆世界中苦圣谛者彼密训世界中或名营求根或名不出离乃至集灭道等亦有四百亿十千名号最胜世界中丰溢世界中离垢世界中一一皆然随众生心悉令调伏。
今人老者所说非善
片同时谬解法华者。
如前二千即二万
前释二千人疏云观色心具十法界界如互论即二千记云百界千如但成一千十界百界界界十如复应更以百如千界又名一千且如十如初后相在则十如为百用对十界岂非千界此且一往论其单数若百如中之千界界界十界百界中之千如如如十如何但界如各一千耶。
菩萨八万
疏云观一善心具十法界十界交互具百法界千性相等十善即万法约八正即八万法门。
表权实满
用前约如论界约界论如以释灯明在果表二万权实满。
从之如市
甘蔍三摈出四太子一炬面二金色三象众四别成是四太子至雪山北顿驾遂大树蓊𣠵以德归人不数年间蔚为强国其父叹曰我子释迦释迦翻能仁又翻直林。
各领四天下
金轮领四天下经言各者或是迭领。
金轮不值佛
古人问云佛出减劫轮王出增劫如何彼佛有子作轮王耶答如释迦应为轮王而于减劫成佛是也又如佉儴王命长而得见弥勒有是愿力而得见也已上并柔公疏引古人云。
此亦不然
如悲华经中有转轮王名无诤念王有千子值宝藏佛授记此岂非金轮值佛。
华严十种
彼经初住发心不同或见佛相好或睹佛神变或闻佛说法或听教诫或见众生受苦等。
犹同文殊
同是菩萨可尔但彼是对告今是流通。
有人于此立四句
计情未忘而于时节谓长谓短谓亦长亦短谓非长非短。
四姓
刹帝利秦言土田主奕世王种婆罗门秦言外意谓净行志道或在家或出家苦行多恃己术自我慢人毗舍谓商贾之种首陀谓农田之种。
楞伽乃密对菩萨
彼经大慧菩萨问佛何故授声闻记佛言有三意故一者为未入无余界者密劝修菩萨行二者为此界他土乐声闻乘者劝舍此心修大行故三者变化佛授化声闻记非法性佛辅行第六云非法性佛者以实隔权故。
方等为斥夺声闻
方等陀罗尼经授记品云佛告五百大弟子众汝当作佛同号宝月王如来(云云)尔时舍利弗问文殊师利言世尊弘慈授我等记不久当得菩提文殊师利我等当得菩提不文殊师利言犹如枯木更生枝不犹如山水还本处不犹如石折还可合不如焦谷种更生芽不舍利弗言不也实不可得文殊师利言若不可得汝云何问我当得菩提心生欢喜是授记法无有形相无有言语无有去来无有喜悦乃至云若能如是观者乃名授菩提记舍利弗言若一切法空者世尊何以授我等记文殊师利言如来以如如性授汝等记不即是如不离是如不有不无不离色不即色乃至云是名如性舍利弗言不识是何言不知以何答默然而还诣本处坐。
经颇黎
具云颇胝迦此翻水玉又云水精智论云出名山窟中过千年冰化成如西都华山出玛瑙。
一坐三十四心
若俱舍中树王下时已断前八地惑竟今一坐者取大论顿断。
一念相应
通佛成相妙玄云大功德力资于智慧一念相应。
如七生闻法尚灭至一生二生
须陀洹人断见惑竟若不值佛须经七生为惑所润在欲界内若闻法者即能进断欲惑故云尚灭等也言一生者即下三品惑谓闻法断竟证不来果也二生者若断中中成二果向进断中下成一来果。
三果家家一来
三果亦分利钝妙玄云阿那含有二种一住果二胜进胜进那含断五上分结谓色无色染等即阿罗汉向也罗汉但有一种谓住果也复次超果者在凡夫时断欲界六品尽乃至八品尽来入见道发苦忍真明十五心中是斯陀含向十六心中即证斯陀含果也若凡夫时先断二界九品尽乃至无所有处尽后入见谛十五心名阿那含行第十六心即证那含果此超越人也(已上正文)家家者欲惑九品能润七生谓上上润二生上中上下中上各润一生中中中下共润一生下三品共润一生共七生也俱舍云断欲三四品三二生家家断五至二向断六一来果辅行释云断上三品则损四生余三生在为六品润名三生家家进断中上又损一生并前损五余一生在名二生家家更断中中未损一生但名二向更断中下兼前中中成损六生余下三品俱润一生名一来果(已上正文)然所断之惑有超有次在凡夫时若未得欲界定但次第断也若已得欲界定随伏多少进断中下诸品惑者名超断也故辅行云或修欲定欲惑未断此人至十六心超断五品名为家家是也一来者斯陀含人也从初果后更修十六谛观七菩提行断六品欲界结尽名一来也此亦次第人也若利根顿断欲界下三品尽乃至无色尽名阿罗汉者亦超果人也今记主引此三类人并取利根以证地住人耳。
本迹四句
净名疏云本下迹高并本迹俱下初住唯得此之二句夫论迹者约有本说本为法身迹为八相初住之前无法身本故不得论本高迹下仍有过上故也又不得本迹俱高若本迹俱高及本高迹下妙觉唯得此之二句释签云二住已上等觉已还得具四句。
经护明珠
或是明月珠也如魏王曰寡人有径寸珠照车前后十二乘者十枚柔公引子书释云人含智则嫉之蚌含珠则碎之意云蚌若护珠命则存矣人若破戒法身亡矣故喻之。
经天中天
涅槃经中说五种天一假名天即人主也二生天即二十八天也三净天即四果也四清净天即十地菩萨五第一义天即佛也今佛超前四天名天中天又佛未出家地名为天中天。
经族旌家
周礼五家为比五比为闾闾侣也二十五家相群侣也四闾为族谓多宗族也。
法华文句记笺难卷第一
卍续藏第 29 册 No. 0597 法华经文句记笺难
法华文句记笺难卷第二
赤城沙门 有严 笺
方便品
前之二释至及别地前
二乘密入地前显入能通方便有斯二类若法用者且语前三教各臻极未合早谈二乘地前有显密入实者也今言前二者通前举耳。
三语
三语出涅槃经云随他语者如把吒罗长者谓世尊言汝知幻不若知幻者即大幻人若不知者非一切智人(云云)佛答云我实知幻知幻因知幻果报随自他语者如一切世间智者说有我亦说有智者说无我亦说无又世间智人说五欲乐有无常苦无我可断我亦说有世间智人说五欲乐有常我净无有是处我亦说无有是处(云云)随自意语者我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等。
文相别故
既不舍偏修圆又不即偏修圆如是乃是偏法自立故云也。
二苏三教
略不语华严者二苏别同。
约味比决
乳及二苏破修俱粗相即本妙若开权已破修俱妙。
正本名即
但以权名代方便名今体即者体外方便即体内权体外权法即体内方便也。
不暇破其在方等前
大集经云如来成道始十六年仁王经云如来二十九年已为我说摩诃般若若然岂方等经在般若后。
内照外变
且引仁王以类其诸言内照者经云有无本自二照解见无二于解常自一于谛常自二通达此无二真入第一义言外变者经云世尊为诸大众现大神变一华入无量华无量华入一华。
三三四一
光宅云照三三为权谓三乘各有人教因三而在昔无果故三三俱权况复四一但立因一果一而不立理一。
昔妙觉方常
昔应作指。
疏半满四宗
菩提流支立半满二教谓十二年前皆是半字教十二年后皆是满字教佛䭾三藏立四宗一因缘宗指毗昙二假名宗指成实三假三诳相宗指大品三论四常宗指涅槃华严等常住佛性本有湛然也半满四宗玄文具有文理斥之。
向以通辨
指疏中云初二慧令生信次二慧令生解次二慧令化他后二慧是果之文。
疏教智亦然
随理转。
八地
通扶习。
三假
对尘起念即因成假前念后念次第相续即相续假待余无心知有此心即相待假此正报耳况复依报有三。
横竖间杂
四教传传修入名竖受接发习不同名横。
大经指法华为极
彼经云是经出世如彼果实多所利益安乐一切能令众生见如来性如法华中八千声闻得受记别成大果报如秋收冬藏更无所作。
尚无前二
一者三为方便二者三与一俱为方便。
破亦准前徴人及处
汝又言三一为二两非为不二二不二皆方便今应徴云为是何人若声闻人声闻何尝以二不二皆方便耶若菩萨人菩萨自处处得入何必并至今经耶若徴处者为在何处方等耶法华耶。
身之四句
一者身方便身真实二者方便真实皆方便三者更对两非四者方便真实为二非方便非真实为不二二不二皆方便。
大师以三昧为枝条
枝条者本他人缪立也故记主斥云鹿苑可尔二苏如何今云大师者恐脱两字应云大师为渐其以三味为枝条文义方显不然则大师自以三为枝条非谓矣。
醍醐为归本
他人摄法华枝末归华严根本故以法华为归本法轮义例中云近代判教多以华严为根本法轮法华为枝末法轮。
根本两分
夫称本者其根须一华严兼别本义不成也。
摄归方一
摄归法华纯一方本。
法华不关华严
难转计也他云法华亦可为本犹终不如华严以顿为本耳。
三智照三谛境
一切智照真谛境被闻真之机乃至一切种智照中谛境被闻中之机今经开权智谛机三一切俱妙。
本行之源
依次疏释亦尽美矣犹疑倒写今详一切智地是本行之源如云一切种智而为根本无量功德之所庄严是也皆实不虚是化仪之宗寿量品云如来演说经典为度众生或说己身或说他身或示己事或示他事诸所言说皆实不虚(云云)本迹化物之仪皆悉如是依次释毕义既尽理更加此释亦不害文。
机遍法遍
界如机圆权实法妙。
理遍事遍
本寂变造各具互具。
横竖显密
教横时竖诸益不同。
方谓一人一行
四一名方以人摄一切人乃至教摄一切教一一无非法界性海故曰非局。
远教
法华超八。
开施出没
若云一切法权三句俱权是名为出无三句之名为没余三句亦如是。
盈缩行藏
复疏出没。
不违诸法乃至入诸法
违受住入次第以对四句应说出其意。
二名字
趣举经中能诠之名。
二心法
趣举所诠。
况初三总释皆冠十双
且如圆事理一双以三冠者法用事理以相破释之能通事理以相修释之秘妙事理以相即释之乃至法用悉檀能通悉檀秘妙悉檀亦如是法用等三更冠八门是则门门皆法用能通秘妙。
是我方便
迹门文也本迹虽殊方便义一。
不同光宅判句
前经中欲说大法等五句光宅判云初后二句是法说中间三句是譬说欲说大法是略开三显一略开近显远演大法义是广开三显一广开近显远等。
以教为因
嘉祥释佛种从缘起谓以教为种他云一乘教菩提心如来藏下记中斥云教但是种缘。
亦不同他三四等
光宅三三四一之义。
具如事理不二门
凡二说一云用色心分事理色属事心属理如云相唯在色性唯在心乃至云二谛三谛皆俗具色心真中唯心色心不二即事理不二也此谈事理彼语色心既俱境妙故得用今事理之名替彼色心之称一云七科谛境俱是实理实理何在在于妄念故彼文云总在一念别分色心色心理也妄念事也与今文理实何在在心意识其义是同二说少异。
死尸之譬
涅槃经云如人乘舡入大海中其舡卒壤无所依倚若依死尸得到彼岸十双之权皆可尸喻。
修性不二门
逆为皆性成迷缚权也顺谓了性为行脱实也。
借权例显
二观之文璎珞经云一从假入空观名为二谛观二从空入假观亦名平等观二观以为方便得入中道第一义谛观。
疏正观入住
仁王经释入住义云入理般若名为住。
具如染净不二门
彼云无明之与法性遍应众缘号之为净与今文立一切法差降起用是同虽引染净且用染义耳。
自他俱有渐顿
自小传入者渐创初习圆者顿此自行渐顿也化他例知。
疏种种欲种种性相忆念
下疏中释云顿渐二机乐欲不同世界也根性正为生善为人也忆想者内外凡修智慧第一义也修行着爱宜对治。
体用
体用开合通别三双如何一往体用约佛开合约教通别约益又渐通三教通者从衍门去也故得云前半在初今半在后等。
论文合在阿含义中
论云甚深有二一者证甚深二者阿含甚深证甚深有五如疏若阿含甚深者论云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故智慧者谓一切种智义故如经诸佛智慧甚深无量难见难觉难知难解难入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故智慧门谓说阿含今记中以脱对缚乃是缚脱权实以其文是阿含甚深中义故云合在。
论于阿含
若小乘经翻名者梵语阿含此云法归长阿含经序云谓万善之渊府总持之林苑若例小乘亦取大乘包括诸法故天亲以大为阿含也下疏文云阿含者此须开拓诸教记云开论一句如向诸教各有诸门。
复立如来四种功德
论云如来成就四种功德能度众生何等为四一者往成就如经如来成就种种方便谓从兜率天退乃至示现入灭二者教化成就如经种种知见谓示现染净诸因三者功德毕竟成就如经种种念观谓说诸法因缘如法相应四者说成就如经种种言辞谓四无碍辩为何等众生能受为说记中云因果权实是往成就者盖兜率降下八相成道是果故也若渐顿权实是教化成就者示现染净是渐顿中所说法故也。
教化通摄
五道变化逆顺难思。
通中通
十双本通通复通四。
通中别
分对四二四故。
百六十
加根本。
有此自他一重
谓随自他一重也向已笺。
自他犹通
若直尔分十为自为他及自他相对犹名为通故于十中更立三义为四二四者则一向别。
第三收一切教
化他之法权收三教。
今复通前前四亦云非今所用
以秘妙为能开法用能通为所开若复开已无非秘妙前四者指前四时二种方便也疏中但语取机不得及于物非宜之言记主取意乃云四非所用收义备也有远取前文斥古中非今所用之言以消此中记文非矣。
圆及所入
前疏中云法用方便非能入非所入能通方便能入非所入今经开毕法用是圆能通是所入。
前是教别而法有总别
教别者四教也法总别者教教各有自他等法是总而自他中各具十双权实法别。
今是教总而法别
疏中有三总一通别总二通藏总三三教总此为教总也若法别者初通别照随情智二谛乃至第三三教照随情二谛等者此为法别也旧以被接为法别义纡。
由他不定
三教机。
仍是别相自他
含中之真为自二教之俗为他以通别合论别云别相。
门户别故
前文以三方便历五味尚为通总今以十双自行等三备收五味见门户又别。
应更复释前诸方便并非今意
应例前云自余或是自他二智或化他二智非今意。
多少广狭
本门十妙俱多为广迹门十妙俱少为狭且如本因妙者本初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所修因也若十六王子覆讲已后所有诸因非本时因以本时因为多广以中间因为少狭乃至第十本利益妙者本时业生愿生神通生应生等眷属八番十番俱妙迹中数数唱生至今日寂场已来四教等益俱粗亦以本时八番十番利益为多广迹中五时八教诸番利益为少狭其余本果妙本寿命妙等八多少准说。
后得智
大般若经云当知出世般若及后所得无分别智能得能证世尊证得二义复有何异天王当知出世般若能如实见故名为证彼智通达故名为得。
疏履历法缘
所入妙定之法所被妙机之缘。
废会开覆
约教论废说法妙也约会论行行妙也正就约理论开境妙也权巧多端论覆位妙也。
破三显一
破三权情而显一智此用智妙。
住三显一
以异方便助显实相此用感应妙。
住三用一
示住于三而欲显一是弟子权门眷属妙也。
住一用三
既证中实愿说三乘用利益妙也。
住一显一
以实智化如一味雨此用乘妙。
住非三非一显一
是法不可示非三也诸法从缘起非一也此用神变妙。
疏惊忤
忤音悟逆也论中作窹谓佛入定无能惊窹。
又以四悉释自在
佛入三昧动不动异世界自在也从实智起为人自在也佛自在力能除恶故对治自在也佛不离定第一义自在也。
论中初有眉间亦然
俱舍修不净观有三位初习业位中观于眉间如针缝计渐渐烂坏都是白骨等已在前文笺释三位略备。
若缘现量
眼观耳听鼻嗅舌尝非是落谢五尘属于已往故今名现。
并名在法身
法身下脱一地字应云法身地。
广分能所识不识
前疏中法用方便非能入非所入能通方便是能入非所入秘妙方便是所入非能入秘妙是识法用能通是不识。
疏由怀疑感
由应作犹。
以无佛智为门
只有方便智入佛智耳或作第四句实门入权者则中道双照二谛也。
先已入中
在昔入者。
及教智行理
教门者若大品四十二字也智门者如今经其智慧门也行门者如释论明菩萨修三三昧缘实相理理门者如大品中无生之法无去无来。
阿含言教为门
天亲解智慧谓阿含教如前疏中阿含开八示现等。
今得入故故若得门
第二故字字合作入应云入若得门。
恐未尽理
实智岂无名称耶加勇猛者见自行权。
逼增上慢
经云若我弟子自谓阿罗汉若不信是法无有是处此是逼令发心。
四意趣
梁摄论明四意趣一平等意趣二别时意趣三别义意趣四众生意趣今文但阙用别义意趣之一耳。
他佛替此
古师以无量寿佛用合长者信解品记云岂令弥陀隐珍玩服乃使释迦着弊垢衣然当释迦无珍服可隐弥陀唯胜妙之形乃至云若论平等意趣彼此奚尝自矜人不见之化缘便乱。
别时意趣释记声闻
他人意云声闻受记且是权说故摄论释别时意趣云譬如由一金钱营觅得千金钱非一日得千由别时得千如来之意亦尔以一金钱为千金钱因(已上正文)声闻虽记意趣终别。
意乐意趣释本迹
古以佛现尘点寿命者是为众生意乐故尔若佛寿命未必如此长远。
至双结中权指因者
疏云自行之权道前方便等也若以诸佛二智义兼因果岂可释迦二智一向从果也果因从克亦须兼因故至结中再指因者则使释迦二智前标释中亦兼因也。
分文前却
权智在先。
本迹开合自他不同
诸佛二智体同是合释迦二智功用有异是开诸佛先本是叹实释迦先权是叹迹诸佛先自行释迦先化他旧解如是本迹等三义非矣岂诸佛与释迦二智有异。
互辨在无
在应作有古人三意互云有无。
各立事譬
譬文或阙三藏有门譬云我人众生如龟毛兔角并不可得(云云)其余三门无譬但最后总云如城有四门会通不异通教有门中云一切假实从无明生无明如幻所生亦如幻空门中云如幻人与虚空共斗双亦门中云见一切法如镜中像见不可见双非门中云观双非二见如镜中柱最后亦云四门清凉池别教有门中云弊帛里黄金土模内像空门中云迦毗罗空双亦中云如水酒酪瓶不可说空及与不空双非无譬圆有门中云因灭无明即得炽然三菩提灯空门中云我及涅槃是二皆空唯有空病空病亦空双亦者如一尘中有大千经卷双非者观幻化见思即是法性文在第六从入空文中。
本论略举渐中初后
论云如牛有乳酪生酥熟酥乃至醍醐为第一小乘如乳大乘如醍醐故此譬喻明大乘无上诸声闻等亦大乘无上也。
仍阙云乳譬十二部
疏中只举能譬不合所譬。
玄文亦以乳对小
引经云凡夫如乳菩萨亦尔以菩萨自证力弱故同凡夫全生如乳。
预分两端
深寂之法不可辄说而止之者一令当机者生欣慕故二令退席者不起谤法因缘故。
以初文离二
止而叹之是叹而兼止。
境智行位自他
境体在名字智行在五品十信登住已上所修境智自行若满必须化他今并拣之局取境等在果佛。
凡圣始终逆顺
六凡四圣始于名字终至等觉逆背顺向并名境界今并拣之唯取果佛所入境界。
对果兼因
成就等四皆在于果若不成就等言义兼圆教等觉已还又兼三教三乘皆名不成就故云及诸权故。
法华之理本
本迹二门能开之妙。
诸教之端首
四时三教从一乘出。
释义之关键
关户枢也键宫钥也谓要处也如释事理二造全指心性故云不解今文如何消偈。
发心之机杖
机可凭杖可䇿谓有依倚义也以实相无作如依境发菩提心。
权谋之用体
随机利他事乃凭本本谓一性。
迷悟之根源
逆谓背性成迷顺谓了性为行。
果德之理本
果地依正融通并依众生理本。
一化之周穷
大通佛种中间成熟今日方脱事圆理圆能事毕矣。
五时之终卒
五十余年大事因缘佛意方足。
以销诸异
得此甚深境界该括十义以见二十八品及诸圆经亦未常不是谈实相处。
五百所集
三祇菩萨是五百罗汉婆沙论中之所说。
自归佛道
慈恩谓定性声闻今佛性已灭待自归佛道法华开会非会此人。
亦乃菩萨空谈
经中不退诸菩萨亦复不能知亦应佛性永灭法华不会。
疏略不牒章
总标权实章云诸法实相及次牒权章乃云所谓诸法如是相等光宅之意若准牒权更须牒实云所谓实相如是因等。
疏故以体为名
欲是缚着体是实理由得实理能赴众欲故没欲名体。
约前八力释处非处
善果报为处恶果报为非处乃至究竟涅槃为处变易生死为非处如来悉知诸法因缘果报见一切众生以业力定力根力性力至处道力宿命力天眼力知升沉受报有处非处之别。
疏释论三十一明一一法
言法者而未知是何等法也故检论以示之而文在第三十二卷中大品云欲知诸法如诸法法性诸法实际者当学般若论释云诸法如有二种一者各各相二者实相各各相者如地坚相水湿相火热相风动相如是等分别诸法各各有相实相者各于相中分别求实不可得不可破无有过失等乃至云一切诸法皆归法性名为实入处名为际复次一一法有九种(与今文同)论文结云诸法生时体及余法凡有九事言有法者譬如地法坚重水法冷湿火法热照风法轻动心法解识解如是等法名为如是如经中说若知于无明因缘诸行常如本法法性者是为九法中得实际也(云云)论中只释有法一种耳其余有体至开通方便等八种法论并不释若详论中释经诸法既有无明因缘等言是指阴入等法因造作得。
疏各有限碍
根大等法各各不同各为限碍如十界中凡圣之相相相有异。
疏各有开通方便
如论各于相中求实不可得皆归实际名为开通如经本在末中末在本中皆悉究竟等。
从师为名
达磨郁多罗此翻法救又翻法尚师资同名。
但引合文
以佛自行权实为合用此化他故名离。
因果善恶至依正
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不可作因说一切诸佛本来作因不可作果说具性恶法不可作善说具性善法不可作恶说具俗谛理不可作空说俗谛体融不可作有说圆佛果满不离二乘不可作大说二乘即佛偏法相常不可作小说六凡四圣上下互具不可作凡圣说从顿开渐渐无渐相收渐归顿顿无顿相二法体即不可作顿渐说约施论开佛意本妙约废论合非适今也今昔泯绝不可作开合说能观之心所观之法能所名别体本不二不可作心法说一念三千不分内外不可作依正说。
谈法界者
清凉法师华严经疏云统唯一真法界谓总该万有即是一心然心融万有便有四种法界一事法界界是分义一一差别有分齐故二理法界界是性义无尽事法同一性故三事理无碍法界具性分义性分无碍故四事事无碍法界一切分齐事法一一如性融通重重无尽。
在迷在因
九界之佛在因而迷。
通悟通果
等觉已还佛果在悟。
论云成就不可说尽
此文写误本论云无量种成就说不可尽如经云舍利弗唯佛与佛说法诸佛如来能知彼法究竟实相故(已上正文)以彼正之见今文语是倒。
三相
生异灭。
又撮第四入第五中
三乘之人指五阴等是苦集法为断苦集而修道品。
复指苦集全是定慧
苦集即中非二边乱是定分别苦集三智具足是慧。
论又云复有依说
论云复有依说法。
常必具四
法性色本具四德故不可败坏。
四兵
谓步马车象西域记云象则被以坚甲牙施利距一将安乘授以节度车则驾以驷马兵师居乘列卒周卫扶轮挟毂马兵散御逐北奔命步兵轻捍敢勇充选负大鏀执长戟持刀剑前锋行阵。
疏无义饶益
不思教旨故无义饶益不观苦空等故无法饶益不具足持戒故无梵行饶益。
淫祀
礼记云鬼不歆非类非祖宗而祭者曰淫。
疏二佛合叹
初叹诸佛权实次叹释迦权实故以权实为合前文不尔初叹次释后结故名为开。
此别仍合
指世雄句也对上为别以无叹等故。
非指权法
乃是指自行实因之外助道法为他耳。
疏颂上行因
颂释迦因果也颂因者前长行云无量无碍疏谓是道前方便颂果者长行云如来疏中谓是从真如中来成佛。
大故知是实
光宅经如是大果报经既云大知后四皆实。
大妙相望
即相破相修相即六句也玄文云若佛在大乘微妙经典此相即句也大品云色非深非妙此经云一切法寂无大无小此相破句也大阿罗汉灭止妙离此相修句也岂才云大便是实耶。
疏佥疑
佥音签咸也皆也尚书云佥曰垂哉。
由前略开动其执故执动
句绝。
得益之者至须辨待时
共有三十七字似误写在此以文势义殊无来处或恐记主草本点抹涂注改易写者不晓误着此中况得益待时等言次文自有。
定心散心
方便品第六十九云须菩提白佛言云何应知一切法广略相佛言菩萨摩诃萨知一切法不合不散须菩提言何等法不合不散佛言色不合不散受想行识不合不散乃至一切种智不合不散有为性无为性不合不散何以故是诸法自性无云何有合有散若法自性无是为非法法与非法不合不散如是应知一切广略相须菩提言世尊是名菩萨略摄般若波罗蜜多世尊是略摄般若中初发意菩萨应学乃至十地菩萨亦应学等是门利根菩萨所入佛言钝根菩萨亦入是门中根菩萨散心菩萨亦入是门是门无碍一心学者皆入是门懈怠少精进乱心者所不能入精进正念者能入(已上正文)今详经中若前云散心能入如上根利智不藉修定而为方便殃掘摩罗之类是也后云乱心不入即中下之机非禅不慧。
三种发心
般若经云有菩萨初发心与萨婆若相应又云有菩萨初发心即能游戏神通净佛国土又云有菩萨初发心即能转法轮度众生今家或对三教三观等。
中中上下
中品之中以中为正上下为傍。
处处有之
法师品云求声闻者求辟支佛者又云若声闻人闻是经等安乐行品云贪着小乘嘱累品云声闻四众药王品云及声闻众等。
论云退大且依一途
退大两字写误应云论云决定此中五行记文只为他人依唯识三无二有之说谓定性声闻无佛性不作佛故烦此救释耳本论云决定人未与记记主谓今既通途被开岂不作佛但与退大者得记而有现未前后不同耳故知决定者未记且依一途。
义当断伏
或上伏无明中伏尘沙下伏见思若在般若密成别人则今经三根声闻在彼会时断通惑竟无明分三品上根伏三中伏二下伏一故即有异。
至第十五犹受向名
世第一后离同类因作等无间缘引若法忍初心入于见道观于欲界苦谛境有漏法者名苦法忍次起一刹那名苦法智乃至上界道类忍名第十五心此即初果向也次起一刹那心得道类智方名初果耳。
六十四番
信行人散者以四悉檀说止昏者以四悉檀说观法行人昏散亦尔此成一十六番又信法回转一十六番共三十二番又以此法化导他人更三十二自他合论六十四。
释惟忖中
疏云今之与先已得入住今从十住改入十行示佛知见譬如系鼓知是诫兵也若先在十行今改十回向准此以知。
至后方得无生
三周时尚有在品信位者。
第二中少
二乘作佛始自今经菩萨领解梵文或有言少者菩萨少领解故。
况通经论
唯识本宗经论也与通不同今言通者或通取方等部意。
亦未申难
请则三番为通说则三周为别以通难别于事未允须知通说别说由根利钝故曰未申。
三论师意
三师各弘一论谓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罗什本传云什在本国时广求要义受诵中百二论及十二门论。
一往斥之
若四念处中真谛之常此亦乃无常耳。
彼漫引之
经云若不知常所有三归皆不成就等(云云)若取四念处闻慧为初业此乃闻真谛初业也若往昔曾发菩提心此乃以知中道之常为初业。
大经净论之文
经云如是众生于佛灭后作如是说如来毕竟入于涅槃或不入涅槃或说有我或说无我或说四果皆得佛道或言不得乃至云或有说言有十方佛或有说言无十方佛如是诸双皆云不解我意最后结云如是诤讼是佛境界非诸声闻缘觉所知文在迦叶品中疏释云佛赴缘异说众生不解致成诤论言涅槃者萨婆多据事明毕竟涅槃昙无德据理云不毕竟涅槃古来评云萨娑多短昙无德长皆失佛意河西云毕竟是断不毕竟是常佛岂是断常乃是非断非常能断能常断常不二也又或说有我等者数人明无我破外道之邪我昙无德明有假我破外道即离相续之假我又云真谛无我俗谛有我是皆不得佛意也又或说四果等者疏引大论问云声闻成佛不成佛答此事非论议者所知若皆得佛道即是一乘后明不得即是三乘也又十方佛等者萨婆多明无僧祇明有成实一世界则无多世界则有也。
望今成过
昔云不成今日云成。
望后逗小
玄文云若留逗后缘复属于施以权法不可以永废故如涅槃中追说扶律义。
以大小教开与不开
小教者中间取小及今世三时并未论开法华方开若留逗后缘仍属不开。
徒援权典
援者引也古师引唯识定性声闻无佛性用释今经非矣彼唯识虽亦天亲所造彼宗方等权经故云无耳。
何位何时
法华前时藏等偏位密入实者则知显不入者则不知矣。
缘觉在小
本问独觉今云缘觉或举同类或写笔误。
向无佛处兴
释迦谱云人寿增至七万岁时有七万亿辟支佛出现神通为世福田如是至八万岁时弥勒下生。
或二十八
婆沙应云十四何故云七答中有本有数不出七故但云七又七处生故谓人及六天又修七道故断七使故言七使者一欲爱二恚三有爱四慢五无明六见七疑又总论生应云七人七天此十四也更加中有合二十八文在辅行第十记。
后之三人
有行无行上流。
起欲界化
十四变化如前笺。
所化兼二
元是退大及创禀小者。
有时一法应无量缘
如前笺引华严经中四谛有无量名者盖应缘差别不同之类。
如喜根等
有二比丘一名喜根一名胜意胜意持戒头陀喜根但说实相遂告弟子言淫欲痴相即是实相无所挂碍胜意不信身陷地狱受千岁苦后生人中七十四万岁常被诽谤无量劫中不闻佛名六万二千岁虽出家为道常舍于戒喜根菩萨今在东方作佛号曰光逾日月如来。
更互主伴
主伴有三义或以一佛为主分身佛为伴或以佛为主菩萨为伴或一菩萨自为主分身菩萨为伴释签云化主眷属并以一身无量身互为主伴同而不同一身多身一多自在而覆其分身之说但云主伴相关又云彼华严经加四菩萨说菩萨因果能加但是迹佛主伴故不假集佛但云十方互为主伴仍不云伴是分身但云眷属而已(已上正文)若菩萨自立主伴者如无量寿经云大势至菩萨行时无量分身观世音大势至皆悉云集又华严经法慧菩萨说十住十方世界说十住者皆名法慧乃至金刚藏说十地亦尔既曰分身非主伴何谓。
路现
路应作露。
必无以善而滥于恶
纵如和须密多女以欲摄入所摄之人岂是下愚多欲等辈耶盖是圆机可以从欲入正位者也不然可以一执手得诣诸佛刹三昧。
并越二途
盖记主同时有弘教者而未除口腹之欲故此讥之以诫后昆不可以善滥恶以恶滥善。
惑阿难时亦说中道
如来涅槃时阿难在娑罗林外为六万四千亿魔之所恼诸魔自变为如来像或说诸法从因缘生或说不从因缘生或说从因缘生者皆是无常或说是常乃至闻思修或说不净观出入息四念处四善根三空门无学初地乃至十住十二部经三十七道品等法。
而释四句
合云五句谓欲说大法等五也前光宅释云初后两句是法说表因果广略中间三句是譬说欲说大法是略开三显一略开近显远演大法义是广开三显一广开近显远。
况释四一不及光宅
今文果一专妙觉。
以明入位初易后难
涅槃疏引旧解云四恒从惑取解则难五恒从解取解则易六恒深细又难如仕至太尉则易乃至十六两为斤并古人语。
五恒判在贤位乃至十地
古人者未知记主指谁也若将今家别教为对四依者五恒判贤位则三十心为初依六恒十二分则在初地至五地为二依七恒十四分则在六七地为三依八恒十六分则在八九十地为四依若彼疏引冶城开善释云九恒皆初依位熙连至二恒是初心习种性三恒至五恒是中心性种性六恒至八恒是后心道种性乃至章安斥云何关佛法。
章安云三十心是初依五恒也
彼疏云今明熙连至三恒为初依一分八分为二依十二十四为三依十六为四依此章安正释依义。
今判四依须约四教
玄文云地前为初依初二三四五地为二依六七地为三依八九十地为四依又三藏四善根是初依初二果是二依三果是三依四果是四依通教准说圆五品十信是初依十住二依行向是三依十地等觉是四依。
折小
小即三藏或以圆折或三教折圆折者如舍利弗于林中宴坐净名居士诃云夫宴坐者不于三界现身意是为宴坐不起灭定而现诸威仪是为宴坐疏云不趣佛慧但敛念入定身如槁木心若死灰而已若不思议定有体有用故能不起灭现十界威仪或以三教折者如经中目乾连为白衣居士说法净名诃云不当如仁者所说夫说法者当如法说法无名字言语断故法无有说离觉观故等(云云)疏云是用衍门三教别破目连三不当一者外如法相说内如法相解是用通教即空斥不即空说法不当道理二者外解根缘内善知见佛得无挂碍是用别破三者外慈念众生内念报佛恩是用圆破。
弹偏
以圆折三教之偏如经中弥勒为兜率天子说不退转行净名诃云世尊授仁者记为用何生得受记乎过去耶未来耶现在耶又云一切众生即菩提相若弥勒灭度者一切众生亦当灭度乃至云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疏云方便菩提无人有教若执不舍障入一实故大经云自此已前皆名邪见人是故须舍也。
叹大
释签云如观众生品即叹大彼品云譬如幻师见所幻人菩萨观众生为若此也譬如智者见水中月镜中像热时焰等乃至菩萨观众生为若此也疏云今通譬众生者即通圆二教意也。
褒圆
释签云称叹文殊及净名即褒圆彼文殊菩萨问疾品云文殊白佛彼上人者难为酬对深达实相善说法要此褒净名也及文殊入净名室已净名言善来文殊不来相而来不见相而见此褒文殊也。
摄大乘如释签引
彼云摄大乘第七释因果胜相中亦明欢喜等十地而已。
以彼因果各有总别
一者将智慧二字分对因果论云因中但有理体多道慧道种慧果上事理皆满名一切智一切种智二者智慧二字因果各论云若云修习智慧此则在因若云诸佛智慧此则在果今言各有总别者论云直语道慧一切智名总各加种者故名为别今文取四智俱果以斥古非。
若开等四至别对四智
一往以开等是竖若开等各具四智名横古人谓四智一体具足今须用横对竖以道慧对开道种慧对示一切智悟一切种智入。
纵因果相对乃至开等
二慧住前名因二智登住名果又若以在因道慧名总道种慧名别登住一切智名总一切种智名别者此则自是因果相对论四智耳非同开等盖今四智一向从果。
疏不见开示之一时
古人以四智之一时例开等之一时故疏斥云开示悟入似有浅深此应非例记亦云释四句今无前后不意却成高下不当今详疏中若云不见开示之一时却顺得古人四智对开等是同亦正是高下论位不当也今恐文误之字应当作不字若云不见开示不一时方斥得古人用横释竖缪。
尽智
我知苦已断集已证灭已修道已。
无生智
我知苦已不复更知乃至我修道不复更修。
并判属通佛
无生之名在通教故。
疑通会别
入第五记疑通三人会但二乘。
即略中广
四一为略十妙为中无量为广。
行法
三乘之行三教之法。
用前分字解意
即此疏中第十纸释出世意为两初总次分字。
二障
二障名义本出地持谓烦恼障所知障释签今家依大品大论开为三惑是故智障兼于事理障事智者是尘沙惑障理智者是无明惑。
通别两惑同在一念念体即是
标理或体同。
是体非理是事非是
元操公解云此是双出不即不离也是体非理者性德之体即是无明显惑不离性也是无明非性德故云非理乃惑即性也是事非是者通别之惑即是性德显性不离惑是性德非无明故云非是故知全用胜鬘经意今为引经符此二句彼云不染而染者是体非理也染而不染者是事非是也(已上彼义)今再消释同在一念者谓妄念之体也念体即是者谓妄念即真也真妄体同如水乳合即真妄同源缚脱无二此乃约即明是也是体非理是事非是者谓妄念之体体是惑累非实相理是生死事非涅槃是圆觉云永断无明大经称鹅王唼乳此乃约即明离也今私说与操公之义少殊详之。
疏入理般若名为住
彼经正释十住名义实相般若是所住境起信云若离于念是名得入。
月爱喻
前已笺竟在文。
未必全尔
彼记云若通途者智只是慧俱通权实及以因果如云般若翻为智慧如大论云因名般若果名萨婆若及修习智慧等此则俱在于因如云止观为因眼智为果如来智慧诸佛智慧此则俱在于果如云方便智慧此则俱在于权如云智慧甚深此则俱在于实若专开等应先约教也今疏中释之而不次者是对下经文教行人三。
观本无障
观是般若三智性融不比住前位家有障。
亲疏互摄
理一为亲余三为疏理非三不显三非理不立。
以借论云
论文四释一无上义二同义三不知义四为令证不退义前记中释云不退者即约位释既云开示悟入皆念不退也次明佛所证得为四智释故论云除一切智更无余事次同义者若无观心云何知同次不知义二乘不知今为令知知即是开即四门释广如前解。
而带地前
地前以空假为方便得入初地若始终教道则地地皆用二观为方便。
而判八恒后四恒是
五恒在三贤六七八在初地已上此出古师义耳。
初祇为开
初祇在外凡二祗在暖三祇在顶百劫在下忍。
下二准知
下文以三世合为一科释迦章自为一科。
光宅指昔不明
光宅云妙者一乘因果也待昔三乘因果各有三粗且菩萨修六度是因体狭未出三界是因位下只伏四住是因用短乃至果三(云云)玄文破云指何为昔若指三藏义等可然若指法华已前皆称为昔此不应尔文中广以方等般若菩萨大乘斥其通漫有二十四难。
菩萨大乘
彼经三乘各三者非一佛所化人也乃各一佛国所化人耳菩萨大乘者经中指慧造如来境界彼经云若我成佛与生死别不处愦闹五浊鼎沸使我国土清净无瑕乃至男女各别无贪欲心等。
菩萨支佛
西北去此二十四恒沙有佛名无动彼国清净无淫怒痴上下恭顺贵修清虚彼土众生尽修一行普求出家学无上正真修平等觉等。
菩萨声闻
西北去此四十八恒沙有佛名法观彼国清净一切众生具四空定神足变化具足六度空无相愿所度众生不可数。
支佛大乘
西北去此四十四恒沙佛佛名如意缘觉菩萨由昔发愿得相好光明等。
支佛支佛
下去皆指西北方各有佛(云云)支佛缘觉者解空无有空志趣不退转行过神通表。
支佛声闻
支佛声闻乘功德不可尽执意不分散。
声闻大乘
声闻菩萨乘功勋不可议光明所照不复兴名相。
声闻支佛
念念无余想唯修无上道舍本际暗冥现佛光明慧。
声闻声闻
众德自璎珞演说无比教开化一切人皆同至其味。
亦寄三乘别菩萨位
前第三卷已笺。
二别二含
若三世章中教一行一皆是各说若人一理一只以教行之文兼含而谈或恐含只是合谓二是合。
皆为能说所被者谁
此斥古人但知十身之应而迷十身之机今引经述之华严经明第八地入无功用能现十身三十八云此菩萨远离一切身想分别住于平等此菩萨知众生身国土身业报身等又云此菩萨知诸众生心之所乐能以众生身作自身亦作国土身等(云云)经中既云知生心乐则随生起应亦可云应以国土身得度者即现国土身而为说法举要言之具十身之机感十身之应穷未来际欣赴不差方名感应无功用耳惑者只谓能说失经旨甚矣有人消此谓互为主伴此说又非。
众生刹性
唯一三千是生刹性依报为刹性正报为生性此不分而分则生刹异分而不分则生刹同若华严经中刹身者乃国土身即正之依耳当知三千理性为刹为生不可改易故云性矣言若得此意者盖今经中三千妙性即是华严依正妙生刹性今明出浊彼明现身此应等也今经言为令众生彼经云现众生身此机等也互明之意事同理同在此而已或有释云他人但知事理无碍而不知众生全性起修若知理具是同彼则明矣若知无碍相摄此则明矣此说彼此道理稍通而生刹之性似昧。
诸释甚广
俱舍论以二十八十增减为中大二劫金光明云梵天三铢衣三年下拂畟石四十里八十里一百二十里尽为小中大劫。
极微微金水
俱舍疏释云七极为一微量积微至七为一金尘言金尘者有二解一云尘向金上住一云尘逶金过乃至水尘各有二解与金尘同积七水尘为一兔毛尘兔毛尘亦二解一云兔毛上住一云如兔毛端乃至牛羊毛亦各二解与兔毛同乃至七麦为一指节疏云取横并指也二十四指为一肘四肘为弓五百弓为一俱卢舍八俱卢舍为一逾缮那疏解云一肘当一尺八寸一弓当七尺二寸一俱卢舍计二里一逾善计一十六里俱卢舍或云阿练若此翻为村逾善那或云由旬或云由延并梵语奢切。
恒刹那量
一百二十刹那为一恒刹那量。
腊缚此六十
六十恒刹那为一腊缚。
此三十须臾
三十腊缚为一须臾。
疏顽嚚
传云心不测德义为顽口不道忠信之言为嚚。
三世五阴各计四句
大论六十八云色如去等四句四阴亦然合二十句此计过去世也又计色常等四句余四阴亦然合二十句此计现在也又计色有边等四句余四阴亦然此计未来也三世六十并有无二共六十二见辅行第三文释甚委今略出之色如去四句者谓色如去色不如去色亦如去亦不如去色非如去非不如去乃至识如去不如去双亦双非准说又现在色常色无常双亦双非四句准说又未来色有边色无边双亦双非四句亦准说。
本劫本见
阿含佛告善念梵志(云云)有六十二见本劫本见有一十八末劫末见有四十四合六十二言十八者有四四句及根本二初四句者一见二十劫成败二见四十劫成败三见八十劫成败四以捷疾智说一一皆云神及世间常第二四句者一计我及世间半常半无常二计由戏笑三计失意生四以捷疾智说第三四句者一神及世间有边二无边三上下方有边四方无边四捷疾智说第四四句者一我不见善恶有报无报二我不知不见有他世无他世三我不知不见何者善何者恶四愚痴闇钝随他问答根本二句者一者定意知众生未来无因缘而有二者以捷疾智说次末劫末见四十四句者初四句中第一有想四句一我此终后生有色有想二生无色有想三生有色无色有想四生非有色非无色有想等(云云)委示向数具如辅行第九末文须者往检。
一一我所各各有三
此婆娑中出六十五见即于五阴各计四阴以为我所谓色是我受是僮仆璎珞窟宅并想行识亦然我及我所各十三句五阴合六十五句故一一阴初一是我余四是我所如色是我受想行识是我所乃至识是我色受想行是我所故云五阴互论等。
殃掘
增一说殃掘次第杀一千人取指为鬘遥见佛来乃云我之指鬘犹尚未足我闻师言害母生天便捉母头以手拔剑欲害于母佛放光照之乃放母逐佛向佛说偈住住大沙门今当税一指如是总有三十九偈佛以二百六十七偈答之住住殃掘摩汝当住净戒于是得法眼净。
对一一门说其所以
双非则有无俱遣门既融通宜利根障轻者入双亦则有无从容门既两存宜利根障重者入空门三假浮虚有门念念生灭准说可见。
四教三品
下品戒急报得人身中品戒急得欲界天身上品戒急加修禅定得色无色天身如是三品并以闻三藏为小乘闻通别为中乘闻圆为上乘闻教既然闻五时显密例说亦应可见。
两医
待至寿量品中引经笺释。
依正二报莫不皆从三假而成
约心论三假略如前第二卷中已笺若约色与依者成论云先世行业托父母胎得有此身即因成假从于受胎迄于皓首即相续假以身待不身即相待假此约色也如四微成柱即因成假相续不断即相续假又此柱待不柱及长短大小不同即相待假。
名通两处
名通于受法二假也命等既是所计之法所计法上有假名此之假名辅行中谓是相续假以由诸法相续名方立故又如五寸之物待一尺为短待三寸为长。
初禅劫命等
初禅为火灾所坏初禅三天唯梵众天寿二十中劫故劫与此天命等若梵辅天寿四十中劫大梵天寿六十中劫不论等。
劫短命长
二禅三禅同水风所坏共一坏劫故云短也二禅三天次第寿二四八大劫三禅三天亦次第寿十六大劫三十二大劫六十四大劫故云二禅已上劫短命长。
人已上生
俱舍云坏劫之初地狱众生但死无复受生又云若众生有定业必应于地狱受报有未尽业引此众生于余界地狱受报畜生鬼神劫坏亦应作如是说住大海畜生先坏若人行畜生后坏若人上生者论疏云有如此时于人道中随有一人自然无师法尔所得修入初定此人从定初出说如此言善人从离生善乐最美妙等余人闻言各修此定如此等人舍命皆生梵处乃至四洲皆如此说又于梵处随有众生法尔修得第二定出定告众等亦同前说准例可知随修第三禅定则次第上生三禅天又涅槃经云一切众生皆具爱味禅若三灾起时禅定自发。
五道寿别
俱舍云人间五十年下天一昼夜乃至云极热半中劫无间中劫全旁生极一中鬼月日五百等若鬼之长者以人间一月为一日凡寿五百岁。
上慢亦然
斥实得者以起上慢。
有计变易在界内者
唯识宗中云罗汉发心已后边际定力令分段身延至变易不复改报成无上果下第七记中云此多属通义以通菩萨过二乘地惑润生身或不经生而成正觉乃至云诸论皆云舍分段身而入变易天亲论主意未必然但恐释论义不正耳(已上正文)古人见论中有不复改报之言便谓变易土是分段身因斥之。
密而斥之
但斥为上慢而不彰灼谈于界外更有生死是知佛旨密在斥中。
边际定力
边际定前第一卷已笺。
诸阿罗汉隐显不同
准释迦谱云十六阿罗汉在四洲天上住寿护法乃至人寿减至十岁时刀兵起诸圣人悉皆暂隐至人寿一百岁时圣人总出如前化导还复兴显又诸罗汉至释迦末法尽时多皆入灭亦有罗汉待弥勒出方入灭者如迦叶持衣之类是也此并隐显之义具如南山灵感传说。
博地之言
古人谓变粗身为细质指大地凡夫之身非矣。
余国之义
亦古人谓有余土只在同居。
非兹不了
古人谓变粗身为细质又计有余只在同居非兹法华与释论谓有余在界外则使古人变粗及有余之说是不可了。
而生五道
净名经云关闭一切诸恶趣门而生五道以现其身。
却入生死
净名经云以众生病是故我病若众生病灭则我病灭所以者何菩萨为众生故入生死。
非涅槃一百之文
大论云譬如欲过一百二百三百四百由旬旷野险道此举喻也险道即世间四百即欲界三百即色界二百即无色界一百即二乘人止观释云二乘为一百者更明出假菩萨从空出假非涅槃为一百入三界为三百。
值佛罗汉尚疑是魔
身子初闻略说诸佛法久后要当说真实即便起疑谓之魔说故后领解云将非魔作佛恼乱我心耶。
须作白字书之
疏中九字不合作小字笺注故云须作白字书之若注者则文华生非白矣今儒流念书不念注谓念白。
律仪有三至不杂
二百五十戒名律仪不缺即四夷不破即僧残不穿即波逸提不杂即吉罗。
各有其意具如释签
大经不缺与论不缺名同意别论取缺坏不任故对根本经取微有缺损故对不杂此释签文也若南山律主取不破对四波罗夷。
即六戒
缺破穿杂定道。
尚名为漏
四果得无漏定及无漏道故名定共道共有处定共判在内凡得定位中。
尚无暖法
前记中云小乘四果已是方便更于暖顶热为真极据前文说则五千起去者似有暖法也今此中云小中小者但是有漏四禅四禅更小据此一说又似无暖法前疏中云方便之方便今疏云小中之小而记中两说不同一云执暖顶一云执四禅义难会同今作二意消通一者五千人中有得暖顶四禅之异故两说也二者或误执四禅谓暖顶。
若依世禅
修六行观有得无漏如诸罗汉多退者是。
不假对念辨别
念欲是同只但以性欲二法对辨。
欲名虽不从过亦可以现望当
现当既其名欲过欲其名亦通故云过欲成现性现性生未欲等。
仍从现说
若三世各说根性欲三则使欲念皆成现在谓过去现在欲乃至未来现在欲。
疏七方便传传为善恶
记云通途善恶如随自意者彼止观云夫善恶无定如诸蔽为恶事度为善人天报尽还墯三途已复是恶二乘出苦名之为善但能自度非善人相当知生死涅槃俱复是恶六度菩萨此乃称善虽能兼济如毒器贮食食则杀人已复是恶乃至别教为善犹带方便不能称理名邪见人。
疏九部经
修多罗此云法本伽陀此云不重颂本事即弟子事本生即佛事未曾有说希奇事因缘者欲明戒法必因犯过譬喻者假近喻远祇夜此云重颂优波提舍此云论议此并九部也十二部者加方广受记及无问自说即名大乘。
有值佛缘觉
如大迦叶本是缘觉因值佛堕声闻。
而不肯信
犹谓声闻永不作佛。
故得相入
禀通真者昔闻中理此真入中因中道理在真不灭此中入真。
谓天鬼畜
修罗多类如楞严经云若于鬼道以护法力乘通入空此从卵生鬼趣所摄若于天中降德贬坠其所卜居邻于日月此从胎生人趣所摄若执持世界力洞无畏与梵释争权此因化生天趣所摄有生大海心旦游虚空暮归水宿此因湿生畜生趣摄。
疏若为与佛相遇
若为者如何也。
羯剌蓝
此云杂秽状似凝酥剌力八切。
頞部昙
此云疱状如疮疱。
闭尸
此云疑结如熟血。
羯男
此云坚厚谓渐坚硬。
钵罗奢
此云形位四支差别。
疏邪戾
邪应作斜戾曲也说文犬入户则身曲今疏云斜戾者谓跛伛之类。
对高礼下
对佛塔之高礼师塔之下。
死者冥冥
无量寿经冥冥独逝谁访是非。
即着之观
如奉一香一花以三观导之普遍法界大作佛事悉趣佛果故梁肃云语毫善则重玄之门可窥。
疏殆不摄
殆音待。
殆几
几音祈文云人生几亡。
尚不摄六地
若依古人以住名地应云尚不摄七地以童真是八住故。
理数减灭
理数者自然之义也汉书云理数斯然。
关中
秦地也以地而名生肇融慧。
善不受报
以关中多谈诸法体空不受人天果报。
若未开顷
顿应作显。
疏为山始篑
篑求位切论语云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注云篑者土笼也。
合抱初毫
老子德经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具列四句
经云或有佛性阐提人有善根人无或有佛性善根人有阐提人无复有佛性二人俱有复有佛性俱有者俱有性德阐提无修善而善根人有也阐提有修恶而善根人无也俱无者俱无不退性以未入似位故也。
兴皇三解至余二不要
虽余二不要亦欲知之今具节出诸师所解疏云阐提人有有于邪恶境界性善根人有有万善了因亦名缘因二人俱有并有正性或众生性俱无者无果果性河西云阐提人有有恶五阴不善性善根人有有善五阴性俱有者俱有无记五阴性俱无者俱无妙绝涅槃果性此与旧解语异意同兴星作三种释之一就诸义二就理内外三单就理内就诸义者理非善恶而有善恶二用善根人有有善用也阐提人有有恶用也俱有者各有一边俱无者各无一边次理内外者佛性本非得无得约缘故有得无得理外阐提是有得理内是无得善根人有无得之性阐提人有有得之性俱有俱无如上说次单约理内者阐提即是善星善根人即是罗云此是逆顺二化阐提人有逆化不善之性善根人有顺化善法之性俱有俱无如上说(已上并古人义也兴皇三解记主不取者即理内外并单约理二解也故云不要所取者彼云就诸义今文中云约理语与彼不同耳)章安自释云今明欲依此文作四句者阐提人有但有于没善根人有但有于出二人俱有俱在恒河二人俱无俱不到岸又约三谛者阐提人有者世谛恶因善根人有者出世善因二人俱有俱有世谛果报之身俱无者俱无中道因果在迦叶品疏释在十七卷中。
七种众生
经中云如恒河中有七种众生或为洗浴或为采华则入河中第一人者入水则没第二人者出已复没乃至第七人者以根利故坚住信慧心无退转得到彼岸(云云)至下第七记当更引注使法喻整足。
赤珠
佛地论言赤珠者或珠体赤因名焉汉书云珠蚌中阴精随月虚盈智论云真珠出鱼腹中或竹中或蛇脑中。
琉璃
梵云吠琉璃此翻青色宝。
颇梨
此翻水玉又水精。
车渠
贝之类尚书大传云大贝如大车之渠渠谓车之辋今从其状类车之轮辋渠也。
码瑙
其色如马之瑙因以为名作赤白色琢成器有文如缚丝按智论宝有三种谓随人天菩萨也人宝力少唯有清净光色能辟毒鬼闇饥渴寒热等苦耳天宝常随逐天身可使令共语轻而不重如论王论珠等皆可语之菩萨兼人天事能令一切众生知生死因缘如大明镜等。
疏失意罪
律中呼为不应吉谓不应作之事也若作之得吉罪报毕果上多招不意。
不净钱
以心不净故名不净钱不净有八谓贮积盐谷系养禽兽等以此贩卖得利造像如佛制云持戒比丘不得礼拜若作饮食咽咽墯罪若作房舍入入墯罪若作衣服着着墯罪等。
不得杂乳胶
乳者本精血不净物如律制无病比丘不应食美食谓乳酪鱼肉也五百问云不病索好食犯重若世尊受难陀乳者此乃七圣共化一悭婆门之一缘耳出乳光经抑又西土牛乳与此土者香臭天隔如彼土牛粪可涂地熏钵。
疹疾
上之忍切皮上隆起谓之瘾疹之疾。
麦𪍿
古猛切大麦也应云𪍿麦。
露盘
乘露之盘汉武帝作之如前笺以汉都长安故云长安人呼也长安今之壅州水兴军。
贤愚经铃声比丘
波斯匿王至祇桓寺闻呗声美好遂见一比丘形容黑陋矬小王问何故形声不相当比丘答言我过去世见人起塔嫌塔高广故矬陋后见塔成已遂舍舍铃悬塔供养由是声美。
小因大果
亦如一华供养得不退转不例者亦彼是实因今是开粗。
境粗心妙
如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
俱粗
如开聚砂画佛尽成佛道之类。
智论中论准理义
此文说者或异有人云两论虽异只是谈道理义趣破二执显二空耳有人云智论者通经论也多谈无生之理如云不共不无因是故说无生此名准理中论者宗经论也多谈中道之义如云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此名准义有人云古人执黎耶生法止观中有准理破有准义破盖由地摄两即所计不出自他性计今家取中智二论以四句道理实义破之近更有人检中智二论说之言准理者大论七十四云因缘生法无自性无自性故即是毕竟空此智论文也又龙树造中论释摩诃衍经正意以不生等八而开论端谓诸法不自生等此中论文也中论申毕竟空智论明一心三智此皆名准理言准义者四句观法广破众惑右四家消释彼彼兰菊今更皎镜消之智论中论莫不皆以实相般若而为所诠所诠者实理也此之实理本自二空非推捡后空此名准理也然理虽本空众生妄计谓自谓他故大圣方便令顺性推捡以显二空此名准义也义者只是谈实理之所以耳。
本自二空至即是修得
性德修德止观不思议境之大略也性虽本空以众生在妄于妄起执故须顺性而论推检故辅行指性德云前虽结成性德境竟若不推捡何殊鸟空经云譬如琴瑟虽有妙音若无妙指必不能发大师云实心注实境荆溪云由修照性此并约修观者言若佛世利根亦即闻即修。
尚须更约续待推检
今疏记中所示二空即因成假也故但云续待耳若因成假者取根尘和合当观一念为从心自生心为对根生心为根尘合生心为离根尘生心(云云)相续假者但约内根前因成假四句推破虽不得心而今现见念念生灭相续不断为当前念灭后念生前念不灭后念生亦灭亦不灭后念生非灭非不灭后念生(云云)相待假竖约灭无之无前相续假推若不入犹计有心待于无心今检此心为待无生心生为待有生心生为待亦有生亦无生心生为待非有生非无生心生(云云)广如破法遍中。
今文何故不立斯观
斯观者谓续假也以利根人但于因成假上而了性德本自二空则己非谓不修观也如前记云此中闻法似是信行非不兼法此一席中应无六十四番。
不云空与不空
胜鬘经云由有如来藏能厌生死苦乐求涅槃乐等遂有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
及行理故
谓行藏与理藏也如下疏中云一切法趣檀是趣不过是约行明如来藏一切法趣阴界入是趣不过是约理明如来藏。
为由行者善根力故如来识上文义相生
慈恩法师疏问云为佛说法称我闻为不说法称我闻答有二解一龙军等言佛唯有三法谓大定智悲久离戏论曾不说法由佛慈悲本愿缘力众生识上文义相生此文义相虽亲依自善根力所起而就强缘名为佛说由耳根力及自意变故名我闻故无性菩萨云闻者识上直非直说聚集显现以为教体彼自难言若尔云何佛菩萨能说彼增上力故作是说譬如天等增上力故能于梦中得咒论等故佛亦言始从成道夜终至涅槃夜于其中间不说一字汝亦不闻如母啮指子生唤解二亲光等言由离分别名无戏论岂不说法名无戏论谓宜闻者本愿力故如来识上文义相生此文义相是佛利他善根所起故名我闻(已上正文)经中以教一而为佛种而慈恩引龙军与亲光释我闻者谓是众生识上文义相生若然是不须待佛说法而自有所闻也故前文尝破云若其全不许见经初尽合改闻问龙军云众生识亲光云如来识二识更有凭平抑又如来复有何识答众生识者者佛地论云如来慈悲本愿增上缘力众生识上文义相生若如来识者佛地亦云闻者善根本愿增上缘力如来识上文义相生是知二识感应相成故唯识云展转增上力二识成决定是也然则如来诸识已尽今言识者乃智之别名只是如来心中妙观察智耳。
释闻中破
释我闻中破云尽合改闻。
境中具兼修性性种
阴入三道体即三德以为性种今此文中且指正因为性种耳。
正行为了
发菩提心止调道品以为正道对治助开乃名助道也以正助判缘了也向文亦云须修万行正助合行同此。
教行正助
教者前六章依教开解后四章依教立行。
故知修性俱有自佗
销文或异霅上法师引辅行云理性本无性过约修门说须明离计若妙乐中修性俱有自佗先推性中无明为佗等者只是止观中约心推检耳以此起心对于智行顺修之相所有惑业逆修之事皆名为佗此师意谓立本无性顺性推检本无自佗逆顺二修于修推检亦无自佗文在发轸钞中更有人云修性俱有自佗者如云一念三千非自佗等岂非性中自佗若执四句是名相着更须四句破于相着此名修中自佗盖以二空分修性也传闻更有法师云十乘之中初乘是性发心已去九乘为修初乘是性既推自佗九乘属修推检亦尔此以十乘分修性然三人之说虽各有义味而未委示两佗之由今试陈之言无明为佗者以法性本有无明后起先真而后妄如先主而后客故以无明为他性中破者若谓法性生法此计自也若谓无明生法此计他也共无因义亦可了故云先推法性为自等推而不成更于九乘加修万行言推行他者以九乘之行全性而起先本觉而后始觉如先水而后波故云方推行他行中破者若因境起行此计自也不因境起行此计他也共及无因准义亦破作此说者岂唯俱有修性义明而两他义亦明矣。
共推一自
法性本有。
四法
生佛各有相及位。
别对者至正因种
色是了因者色性即智性故此中六法对三因与辅行稍异彼十一云正因不即不离于色了因不即不离于识缘因不即不离受想行及神我当知六法只是三因(已上正文)色是正因者苦道即法身故以彼校此或传误或是趣对。
修六性六
性六合为正因修六合为缘了。
彼对大经三德四德各有其意
止观第二引大经云因灭是色获得常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法身皆常乐我净二德亦然若依一种转色成法身法身常乐转识想成般若般若即净转受行成解脱解脱则我又依念处转识成常转受成乐转想行成我转色成净辅行第十一卷末又释云。
理合文别
上文科云总明人一理一以三世文旨合在其中但为文相只云人一理一乃文别也与长行同。
乃以开权为第一
瑶师开昔四三合对譬中第二等赐而却以第一五浊譬第二不得说一乘太颠倒也。
仍先分为四
今家见火譬他分为二一者宅中众灾二者佛起一乘念今家寝大施小譬他分为二三者众生不受四者说三乘乐。
合叹法希有时不述其意
下疏中云叹法一章非六譬舍而不取。
疏于诸菩萨前
前应作中。
加光宅一句
别譬中第四只是今家一大车譬光宅离为二谓更添一免难也则成十九句准下疏云若大机先动后障除如方便品若先障除后机动如譬喻品机动障除互现耳光宅未晓此意记中斥云光宅直将大机以对免难所以破之经文前后不同非谓障除有前后也。
第五离为五六
今家下文细开中云舍利弗当知我见佛子等二行明大机动为后索车譬作本而光宅将此二行离为五六云五我见佛子等一行明大机动为下见子免难譬本六咸以恭敬心一行明三乘索车为下诸子索车譬本因成不当。
不云欢喜譬本
只是免难譬本耳若欢喜譬本非矣。
去除不远
今此譬本去下疑网皆除不远。
阙此有无
长行有敦信无叹法颂中有叹法无敦信。
仍有四也至合在第二
下疏中云从长者见大火从四面起是第二别譬也更为四别初长者见火二舍几用车三等赐大车四无虚妄就初见火又四其意但三一能见人二明所见三惊怖四广前所见则但成三意耳至下文虽广明见火只合在今第二所见中。
疏于四人信解乖离
乖张也下记云离破光宅乖斥余师。
失于圆宗
岂圆佛成须淹三七。
纵奢促不同
地论谓二七及今经三七小化之首。
如论云一者报佛菩提
法华论云一者应佛菩提如经出释氏宫于道场得菩提等二者报佛菩提十地行满得菩提证如经我成佛来无量无边劫等三者法佛菩提如来藏性不变等如经不如三界见于三界(云云)今记中一字应作二字。
伽耶既非(句绝)即法佛说
伽耶既非是法佛彼长寿报身岂独是法佛乎谬谓今经是法佛说。
经行具如律文
十诵云若经行时应当直行不迟不疾又四分云经行有五益一堪远行二能思惟三少病四销食五得定又三千威仪经云经行有五处一闲处二户前三讲堂前四塔下五阁下辅行云为解睡故佛开经行当避有虫地慈恩云西域地湿垒砖为道于中往来如布之经故曰经行。
无明为根
婆沙云过去二支为根现在五支为质现在三支为华未来二支为果。
无漏实相俱得为林
无漏为林者以闻教信心为根外凡为质内凡为华见谛等为果实相为林者名字发解为根五品为质十信为华初住为分果。
唯无香味二识
此俱舍文意也彼偈云色界系十四除香味二识疏释云色界中除此二者是段食类故离欲段食于彼受生故无此尘鼻舌二识因不得生盖以无生缘故也。
余悉见行
十八界中但除香味与鼻舌耳。
处亦应然
瑞应经云佛初成道见弊衣欲取浣之天帝知佛意即取四方之石置于边白佛言可以浣衣。
大乘二门各有拟宜无机息化
下疏文云劝门是令众善奉行诫门令诸恶莫作且劝门而有三者一从长者作是思惟我身手有力譬上念用大乘于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二从复更思惟明子不受譬上无机云何而可度三从或当堕落为火所烧即是放舍譬下无机息化我宁不说法等若诫门有三及信解中三并如疏。
前文已约四句对根
今卢违记再引前文一根利障重此土华严初闻大乘者是二根利障轻三根钝障轻并他方净土闻大乘者是四根钝障重此土身子除浊方闻大乘者是若小乘四句者根利遮轻身子是也根利遮重殃掘是也根钝遮轻槃特是也根钝遮重小中不得度者是也若教教作四门分别者根利遮轻闻双非门入根利遮重闻双亦门入根钝遮轻闻空门入根钝遮重闻有门入皆可解。
六四二万
此乃贤劫中前佛出世之岁数也检律文校之此文或设律云人寿八万岁时毗婆尸佛出现七万岁时式弃佛出六万岁时毗舍浮佛出四万岁时俱留孙佛出三万岁时俱那含牟尼佛出二万岁时迦叶佛出又五浊经中岁数亦同今文云二者恐写误应作三。
望下梵天
化城品中梵天说诫云一百八十劫空过无有佛。
譬喻品
大九无譬
十二部经若大小互论大亦九部谓无譬喻及四缘并论议三。
应有成小者
应有譬喻乃成小部。
密遣之日尚无佣作之心
经中即之与密所对不同华严即遣傍人鹿苑密遣二人若作常途密字销文况鹿苑已有佣作之心不得云无也当知今云密遣即是华严之即遣故前疏云密遣二人追捉将还当知遣即是即遣。
纯用一音
古来比地禅师纯用一音判教故妙玄斥云若纯用一音判教只有实智不见权智若但大乘者何故云若但赞佛乘等亦应纯是长者更无垢衣。
二十二番
文虽在下今欲知之谓五佛长行偈颂各五譬喻中开譬合譬各有长行偈颂是四又信解中开合亦各有长行偈颂是四药草中四亦如是共二十二番。
疏身捍刀箭
捍音汗以手护捍又卫也。
不善佗宗
世人自弘本宗乃指天台为佗宗谓天台抑华严经盖不善也。
余义不成
若谓抑华严者斯义不成。
十义同异
一始见今见二开合不开合三竖广横略四本一迹多五加说不加说六变土不变土七多处不多处乃至第十利根先熟钝根后熟。
三譬
为莲故华等三。
进寄
进取本中最初成道。
今从世尊下领
领字误应云标从所以者何下方是领。
疏笼樊
樊音矾谓藩篱也诗云营营青蝇止于樊。
足之蹈之
蹈者以足按地喜而舞也子夏毛诗序云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六即之喜
得法喜在何位。
如释方便品
先简法用能通后简三教九十番权实。
佛印迦叶
前序中命共座佛云我得智慧迦叶亦尔。
闻舅论义
拘絺罗立宗云一切法不忍佛云汝见是忍不前文已笺。
疏桷其事相
桷音角此桷乃屋椽耳应作榷谓商榷也亦通作较。
事八十神
第六记大经云十二日十二大天王大星北斗马天行道天功德天二十八宿地天风天水天乃至四天王天造书天婆数天。
有次有超
前疏中云身子既是上根利智必是超入欢喜。
疏知三聚名佛
人或云是色聚心聚非色非心聚又有谓是未入正定聚入正定聚邪定聚此两三聚皆非也而未知地持经中自有说释彼文云义饶益聚非义饶益聚非非义饶益聚具足一切种平等开觉是名为佛经中自法云此三聚是善不善及无记。
方等般若具如玄文
皆以鹿苑为所待粗方等般若为能待妙彼引净名云说法不有亦不无以因缘故诸法生此即明满也始坐佛树力降魔得甘露灭觉道成即提昔之半待出于满也般若云于阎浮提见第二法轮转亦是待鹿苑为第一般若为第二。
十事名华严十事名转法轮
五十九云一者具足四无所畏二者出生四辩随顺音声三者善能开阐四真谛相四者随顺诸佛无碍解脱乃至第十随所说法皆能生起根力觉道禅定解脱等。
示疾及愈
净名疏云四教三观断三土众生痴爱实疾灭则净名权疾亦灭若同居土因果疾则为说四教令修三观若有余土众生因果疾则为说别圆令修假中若果报土有因果疾则为说圆教令修中观。
准此释前
如法说周中为四众请者亦是行菩萨行。
疏四番皆约譬
授记譬者经云如从饥国来忽遇大王膳等。
准大经喻
大经有八喻谓顺逆现非先后偏及先后广释在二十九。
开譬不同
前疏云法说中既略广开三显一譬说中亦应略广许三赐一因缘中亦应引三入一初从今我亦如是下两行为下总譬作本从我以佛眼观见下有四十一行半为下别譬作本又总颂中有六意得为总譬六义作本(云云)广颂上六义中分文为四(云云)大概如此细派更开(云云)又一时大开为三譬今我亦如是两行合而不离为下总譬作本二我以佛眼观见下离而不合为下别譬作本三不虚譬不离不合为不虚譬作本乃至云故作三节开章。
疏邻闾最近
闾里门也周礼五家为此五比为闾闾侣也是二十五家相邻比为侣也。
若譬略合广
如喻中见大火从四面起合中广以八苦合之又如适子所愿喻中有心各勇锐乃至争出火宅是略喻三乘也合中乃广以三乘各开勇锐出宅此等并是譬略合广之类。
若譬广合略
如喻中诫门劝门各有拟宜无机息化至合中只合诫门三义而劝门三义略而不合又如论中七宝大车及具度白牛傧从等合中只云皆是一相一种乃至净妙之乐此并譬广合略之类。
悠言
悠悠之言调无有归也悠字若准周易应作游系辞云诬善之人其辞游谓无诣也。
左貂右蝉
貂音凋鼠名也其鼠大如犬出东北夷地其皮暖汉书云侍中以金蝉貂为冠金取其坚蝉取其洁貂取其温。
盐梅
尚书殷高宗聘傅说也说命云若作和羹用汝为盐梅。
阿衡
阿倚也衡平也谓伊尹也尚书云实惟阿衡左右商王注云谓伊尹为汤所依倚取平也。
坐计帷幄
惟幄者张也汉书高祖曰镇国家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坐筹帷幄之间折冲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武库
晋书杜预字云凯文学纵横离如武库。
无点
点应作玷论语曰白圭之玷犹可磨。
具佛威仪
不动法性而得诸威仪故十力四无所畏等名佛威仪由观心而得。
三教十法展转释出
今依广四教略出三藏十法一知无明因缘生法破无因缘生一切二真正发心知一切生死苦觉悟心生愿断无明正求涅槃三止观进行能发无漏定慧四破法遍用生灭无常破身边二见单四复四六十二见皆知从无明因缘生悉能遍破五善知通塞知无量诸见皆有道灭故名为通悉有苦集故名为塞六善修道品以三十七调适开三解脱门七对治助开五停心观发诸禅定八知次位七贤七圣之位心不叨滥九安忍能忍八风内外三障四魔心不退转十离顺道法爱四善根人发得善有漏五阴若不生爱则不顺墯进入初果等通别十乘准知。
无法有法准说可见
十八空中最后之二空也第十七有法空者因缘和合生故云有以因缘二法无故名有法空第十八无法有法空者取无法有法不可得故名无法有法空。
一宅一门其门尚多
小乘真谛之宅开一但空之门其门多者如五百比丘各说身因之类。
广略多少
法界次第云经论明空开合不同或以略故合十八空为十四空或十一空或七乃至三二一空或以广故开十八空为二十空二十五空乃至无量空。
田不可狭
大乘首楞严定与实慧同体故云田不可狭。
入宅门路不可一故
首楞严云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四观同观
车门大乘也宅门小乘也如五阴一法四教用观浅深不同小乘观之即宅门也大乘观之即车门也。
散官
散上声呼有文散官武散官今但取有官而无禄不执事位外之冗员亦谓之散。
何不总八
火宅正喻同居只可言第六耳若云六七八识则可兼界外于道理犹通若单语第八是弃火宅。
不二之门有八千
经中但有三十二门耳今云八千者或恐指结益文云五千菩萨皆入不二法门得无生忍若然则误五作八或恐却指问疾品八千菩萨同文殊入毗耶城或问疾未得益有八千天子发菩提心是同。
若大车门非宅门者
非字恐误合作是字文中以相待难于绝待谓若大车门即是宅门者况二乘禀小元从小教宅门中出何故从父又索大车当知门异。
定果
修禅等流。
若约诸宗无色等
毗婆阇娑提说无色有色具如释签。
明差无差
纯陀心疑若见佛性而为常者本未见时应是无常若本无常后亦应尔以是义故诸佛菩萨声闻缘觉无有差别尔时世尊即说偈言本有今无(如是四句)善男子以是义故诸佛菩萨声闻缘觉亦有差别亦无差别无差别者如诸牛乳同一器中但一白色三乘虽异同一佛性有差别者声闻如乳缘觉如酪菩萨如生熟酥佛如醍醐以是义故大涅槃中说四种性而有差别。
得即无得
经中说四无碍已乃云声闻缘觉不知众生悉有佛性故无四无碍迦叶白佛若声闻缘觉无四无碍者云何佛说舍利弗智慧第一摩诃俱絺罗四无碍第一佛言譬如恒河有无量水及于四河虽云无量然其多少其实不等迦叶复言如佛先说菩萨知见得四无碍者菩萨知见则无所得亦无有心言无所得世尊是诸菩萨实无所得若使菩萨心有所得则非菩萨名为凡夫佛又答言菩萨实无所得无所得者名四无碍若有所得则名为碍有障碍者名四颠倒善男子菩萨无四倒故故得无碍是故菩萨名无所得无所得者则名为慧迦叶又白佛言如来曾为纯陀说偈本无今有(如是四句)是义云何佛言本者我昔本有烦恼以烦恼故现在无有大般涅槃言本无者本无般若以无般若故现在具有诸烦恼结。
有不定有
善男子若见修善者名见天人见行恶者名见地狱何以故定受报故善男子一切众生定得菩提是故我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一切众生真实未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以是义故我于是经而说是偈本有今无(四句)有者凡有三种一未来有二现在有三过去有一切众生未来之世当得菩提是名佛性一切众生现在悉有烦恼诸结是故现在无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一切众生过去之世有断烦恼是故现在得见佛性以是义故故我宣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乃至阐提等人亦有佛性。
破定性明无性
经云佛性者非内非外虽非内外然非失坏故名众生悉有佛性师子吼菩萨言世尊如佛所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乳有酪诸佛佛性如净醍醐云何如来说言佛性非内非外佛言我亦不说乳中有酪酪从乳生故言有酪乃至譬如有人有笔纸墨和合成字如是纸中本无有字以本无故假缘而成若本有者何须众缘善男子一切诸法本无有性以是义故我说是偈(四句)善男子一切诸法因缘故生因缘故灭若众生内有佛性者一切众生应有佛身如我今也。
记并在于昔
指金刚前心也。
故在金刚前(句绝)后三世有法无有是处
疏云据金刚已后常住佛果非三世摄故言无有是处。
地论师云常法体用等
疏云地人云常法非是始得本来体用具足但为妄惑所覆后时方显若尔先隐后亦应显已还没既显已不隐亦应隐而不显。
章安五解一约三谛
涅槃经疏云只约一句差即无差无差即差一谛即三谛故言本有三谛即一谛故言今无即三一而非三一故言三世有法无有是处如是展转不得相离乃是差即无差无差即差非差非无差是则遣迦叶之难豁无遗余。
次约常无常
疏云亦是无常即常常即无常非常非无常纯陀之疑云消冰治。
三约三智
疏云智悟亦然悟一即三名本有悟三即一名今无三一非三一名三世有法无有是处此则何难何疑不除。
四约四悉
疏云本有者一有一切有即世界今无者一无一切无即对治合此有无一切亦有亦无即为人三世有法无有是处即第一义今此一悉即具四悉乃遣难释疑荆溪云若二人疑难皆遣皆释是则物机咸融悉会。
五约四门
本有即有句有门今无即无句无门声闻缘觉亦有差别亦无差别即亦有亦无句亦有亦无门三世有法无有是处即非有非无句非有非无门一四相即乃遣难释疑矣。
十智俱舍中六门解释
检俱舍论疏凡有三十本科解释今记主删取要义以示梗概六亦但五耳然此五门与彼生起前后稍别。
一有漏无漏
颂云十智总有二有漏无漏别有漏称世俗无漏名法类世俗遍为境法智及类智如次欲上界苦等谛为境疏释云一世俗智二法智三类智苦集灭道他心尽无生是十智有有漏无漏若有漏称世俗智多缘俗境无漏名法类者缘法智类智也世俗遍为境者谓世俗智遍缘一切有为无为之法为所缘境后三句明法类智法智缘欲界苦等四谛类智缘色无色界四谛等法。
二展转相摄
疏云如是十智相摄云何谓世俗智摄一全一少分彼注云摄他心智并法智名一少分若法智类智各摄一全七少分彼又注云苦等四智尽及无生并他心智摄此七少分若苦集灭智各摄一全四少分又注云四谓法类尽无生若道智摄一全五少分注云五谓法类尽无生他心也若尽无生智各摄一全六小分注云谓四谛智及法类二智。
三与三三昧相应
俱舍本科名十智行相今此名三昧者寄行相中名三三昧耳彼云若法智类智行相具十六谓苦等十六行也乃至云修道等八行相与无愿解脱相应修无我行与空解脱相应若修灭下四行与无作解脱相应。
四与根相应
颂云无学初刹那修九或修十钝利根别故释云无学初刹那者断有顶第九解脱道也此无学位未来修习智慧或九或十钝根但九除无生智利根具修十智也。
五缘境多少
颂曰诸智互相缘法类道各九苦集智各二四皆十灭非释云法类道九者法智能缘九智除类智也类智缘九智又除法智道智缘九智除世俗智苦集各二者一一能缘二智为境谓世俗智及有漏他心智也四皆十灭非者谓世俗他心尽无生智此四皆十智以为境灭智不缘十为境故言灭非而灭智唯缘择灭境故(云云)然此注释五门之义但欲知之使心自明了耳若讲授时逐门以此而说释之恐难为晚学者领悟也。
始末俱修
四善根始阿罗汉末。
贪寻增上者
增上谓多贪多散也寻即寻伺乃觉观多散人也贪增上者观骨锁寻伺增上者修数息。
谓通治四贪
一显色贪谓贪青黄赤白色二形色贪谓贪长短方圆三妙触贪身分柔软细滑四供奉贪谓贪析旋府仰若对治者有别治通治别治者显色贪令作青瘀想治之形色贪令作烂坏想治之妙触贪令作虫蛀唼食想治之供奉贪令作死尸朽木想治之今文引俱舍通治之法单修骨想四贪皆灭。
广至海复略
初发观时观于额上有一点破处似针缝许渐渐烂坏彻至于骨渐渐又坏半头至一头肩膊乃至一身皆是白骨次观同房同院一村一县一州一国乃至以海为量皆是骨也作此观者是从略至广也如是更从海至国乃至一身已来名初习业位。
从足至头半
次观一身从足渐有肉生至半头已来名为已熟修位也。
系心在眉间
次从半头渐渐肉生还至眉间初起观处名超作意位也。
如以一睫毛
俱舍云如以睫毛乃至行苦睫智者如眼精缘极生厌怖彼注云缘是行苦疏释云故诸愚夫于无间狱生厌怖心不如众圣于有顶蕴而生厌怖以有顶是行苦故。
八苦
此中八苦文出大经今更引之使此文易解彼云一生苦有五一初出记云受胎二至终三增长四出胎五种类谓贵贱男女端丑等类老有二一念念老二终身老又二种一增长老二灭增老病有二种一身病二心病身病有五一因水二因风三因热四杂病五客病客病又四一非分强作二忘误墯落三刀杖瓦石四鬼魅所著二心病又四一踊跃二恐怖三忧愁四愚痴又身心病凡有三种一业报二不得远离恶对三时节代谢今记云死苦者盖写误也死若有二一命尽自有三种一命尽非福尽二福尽非命尽三福命俱尽二外缘亦有三种一非分自害二横为他死三俱死五爱别离苦有二一人中五阴二天中五阴六怨憎会苦有三一地狱二饿鬼三畜生七求不得苦有二一希望处求不得二多役功求不得八五盛阴苦有七一生乃至第七求不得迦叶白佛言如佛说五盛阴是义不然何以故如佛昔告摩诃男若色苦者一切众生不应求色若有求者则不名苦佛告曰有三种苦谓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此法华经下云后受地狱畜生饿鬼之苦若生天上及在人间贫穷困苦等而疏文中谓是五盛阴苦。
虽求(句绝)不得不苦
如求色得乐乐谢苦生。
如前
指前七苦之甚者曰盛或有人作虽求不得消文非矣。
自相共相
修四念处观有三种一自相别观二共相别观三总相观俱舍中各有标释今文但标自相与共相耳至次文还具释三种观。
自相别修
四法主对各别谓身是色相领纳是受相等若对治者身作不净相乃至法作无我相。
一切有为皆无常相
此下是释共相观也如观自身无常余有为悉是无常相故曰皆。
一切有漏皆是苦相
观自身是苦余有漏皆苦。
及一切法空相
观自身是空与余法皆空。
除此三外自余一切法
除无常苦空之外即观身无我与余法皆无我也共相者谓与余法共观故。
一一各有三缘谓自他俱
一观自身不净乃至观自身无我二观他身不净乃至观他身无我三能自他兼观故名为俱也以每一观有三故成十二观。
从粗至细
身最粗次三迭论粗细法念最细以通有为无为法故。
或总二三四
此释总相观也以由行者初修别相次修共相观既通利而能二二三三四四总而观之二二总者或身受总或身心总等三三总者或身受心总或身心法总四四总者观身不净受心法皆不净等如常所说。
唯法念总
若二二三三及四四中身受心观仍名为别法念最细所摄既多偏得总名。
具如玄文分别四句
境总观别等四。
疏大经云因无常故而果果是常
经云有婆罗门名阇提首那谓世尊言汝说涅槃是常法耶是义不然何以故世间之法从子生果相续不断(云云)若说修无常想获得涅槃因是无常果云何常佛问婆罗门言汝性常耶答言我性是常是性能作一切内外法之因耶所谓从性生大从大生慢从慢生十六法谓地水火风五知根眼耳鼻舌触等(云云)是大等法常无常耶婆罗门言我法性常大等诸法悉是无常佛言婆罗门如汝法中因常果无常然我法中因虽无常果是常者有何等过。
经以十仙
一阇提首那二婆和吒三先尼四迦叶氏五富那六净梵志七犊子八纳衣梵志九弘广十须䟦陀罗彼十仙谈因果今说教理故曰亦可借用。
非初刹那
识初对境名未分别。
体是异熟
或异趣熟或异类熟。
疏思大拟宜
下记云前诸起浊救火拟宜等文皆探取大通后文准此中意三周皆尔。
方便品(句绝)初以法身
初字在下句也经云我所得智慧已下经文是息化意。
各二各四
劝诫四悉也不语藏通者用大拟故。
离二为四
离知见二为苦等四四教俱尔故曰遍。
名略义玄
知摄三智见摄五眼。
一一遍摄故名为横
四无畏对四谛四谛摄一切法。
十力依理
力者是佛所得实智之用。
十处名谛
皆实不虚。
今皆约用
十力据内名体无畏对他名用。
尚不自知上中下性
上菩萨中二乘下人天总七方便人也下疏中云三草二木蒙佛法雨随分增长而不知五种之因皆依一佛性亦不自知五乘之教皆是大乘亦不自知同归佛慧。
观不净等能所俱忘
大品云欲以一切种修四念处者念处是法界摄一切法一切法趣念处是处不过(云云)止观云若法性空故一切色一色则一空一切空法性假故一色一切色一假一切假法性中故非一非一切双照一一切亦名非空非假双照空假则一切非空非假。
法通二种
前疏云若云智慧力此五分出若云见谛此真理出。
要令同出
要平声谓招要也古诗云并坐相招要。
第六心退
为法才王子在第六住退也文在本业璎珞经闻婆沙中断通惑者有俱断有次第断若次第断者不退俱断者退故云恐是俱断藏师云是权人退权不须言矣。
疏云思慧方便
方便之言不见对位准下文疏中合内有智性中记云今依前文闻慧为一思修为一若尔则思慧亦合在暖顶。
部别不同
成论之外皆名异部成论明十六心是初果异部明十六心是修道。
四教贤圣驰走不同
以类求之则通教中适愿勇锐干慧地为闻思也推排竟共等性地修慧也八人见地驰走也乃至已办地出宅也别教中适愿十住闻慧也勇锐出假十行思慧也推排无明十向修慧也登地驰走也断十二品尽出宅也圆教中适愿五品闻慧也十信中断通惑尽思慧也断尘沙伏无明推排修慧也十住名见道十行名斯陀含十向名阿那含十地名无学出宅也然三慧对位有横有竖若分别功德品中疏云前三品是闻慧兼行六度思慧正行六度修慧此乃五品横发三慧耳。
欲令成互
喻木喻法文虽互出必先障除后机动也如华严障未除机动或机动后障除等者此乃成互彼经障除机动名虽同今义异于此。
佛因佛果皆是方便
六度等佛之因也力无畏佛之果也而般若经中皆悉融通已是真实若谓是方便大乘融通又是方便耶若是真实菩萨那索。
六罗汉
有二种也若俱舍中罗汉有六谓退分思分护分安住分堪达法不动法似非今意今言六者是取五俱轮加佛一人为六耳。
进退有妨
退同罗汉是故合索进是权佛佛岂索车。
破第九者已如前破
只是十中第一引四句明三藏菩萨自有障未除机动等义。
疏若大若小
下释大小者谓寿命长短也或寿二万如迦叶或八万如弥勒或报应以为大小。
博附藏通
博应作薄。
墯在一句
障未除机未发。
纵被斥时
菩萨品中三藏实行者彼斥。
初离不索
离应作虽。
列诸教上
以根本四句铺列四教之上仍于一一句上各开四句仍四四句各摄归本则遍见四教有索不索。
故当教论发还对当教除不除
如疏第二四句若在通教障除机动初果也未除机动干性地也亦除亦未除二三果也非除别惑非不除通惑四果也藏别二教机障相对例此可解。
离合初后
藏佛与菩萨因同则合此初也若佛本是圆垂为藏耳则离此后也。
谁是谁非
正本名马羊今本名羊鹿若以下文释鹿云鹿不依人故喻缘觉不假闻教若据此释什公是也。
果尚须索
若用二智为车体则佛同二乘尚须索车。
过准前说
因乘无体能所不分。
谬引昔大
大应作文。
过失云云
若引福慧车则无体运义不成况引昔文而证福慧反令今经则全成小教。
运动如前
方便是具度且非运义。
疏有为无为
辅行云有为者谓与无漏智慧相应无为者谓烦恼都尽。
以法类道
道字恐是通字耳以法智类智缘他无漏无所不知故曰通今试陈漏无漏相何者若他心智缘他无漏即以法智类智知之其相如何如他断欲界系烦恼尽证无漏者即我以法智知之如他断色界无色界系烦恼尽证无漏者即我以类智知之此名他心智通无漏也若世俗他心智缘他有漏者即世间有漏智也有漏智者或四韦陀智分地息诤等智他世俗智以我他心世俗智知此名为他心智通有漏也若通因果者如记主示之也或有不须作通字消文执作道字者谓是道谛智者下六智中自有道智请详之。
若果地佗心智至因人佗心智
若他无学人他心世俗智即我以无学他心世俗智知此名果地他心智也若他学人他心世俗智我以学人他心世俗智知此名因地他心智也。
自余六智
苦集灭道法类。
消似难见
经中先标等心次标等车及至解释却先广等车次释广等车后广等心复释广等心而疏乃云两章两广两释故曰似难。
色心逆顺至福慧
一蕴色四蕴心十恶逆善禅顺三界依阴入正谛缘度行真俗之理内外凡因四圣等果自行实化他权依教开解以行破惑两二乘小三菩萨大般若之慧五度之福一一之法皆具界如指此等赐然色等九双既是六道与三乘亦任意解释。
多少广狭
法界次第中谓一语二语略语广语男女等语彼文广略恐只是今文多少耳若广狭者或是约土如楞严中或一洲中三百两百国土或一洲中三两国土之类其中殊方之音随其所应。
一字说一切字
如四十二字字字相摄。
一语说一切语
如百句解脱开为万句之类。
七觉并以无缘而为所依
无缘谓法性也意谓观法性时若心浮动者以除觉除其粗浮以舍觉舍于观智以定心入禅若心沉昏以精进喜择扶䇿照了若念觉一法通缘两处谓定慧也今皆顺性故云无缘。
疏净名云皆吾侍也
经云一切众魔及诸外道皆吾侍也疏云三土有爱见众生即魔外净名转用即为佛事利益众生即是侍义也若同居土有波旬眷属及属爱众生是右面侍九十六种及属见众生是左面侍净名现种种身于爱不舍或作魔王调其眷属以为佛事于见不动或作外道回邪入正调其眷属以为佛事此即用爱见众生为侍也若有余土见爱者禅定是爱性智慧是见性净名应生同其爱见调伏教化使为佛事即是侍者也别圆菩萨未断无明即是无为爱见犹是魔外皆调伏之以为侍也。
一句即是
或斥谬用十二部经观心一句谓顿观。
大检
谓大旨也杨子云蠢迪检押注云检押犹法度也。
一切法趣文相开合
大品一切法趣之言大论两释之经云云何菩萨为世间趣故发菩提心菩萨为众生说色趣空乃至种智为众生说色非趣非不趣乃至种智次文又云为众生故说一切法趣空无相愿是趣不过何以故是空无相愿中趣不趣不可得初文中以能趣为假具历色心乃至种智故知一切法即是假也所趣为空非趣非不趣为中次文以能从所为空是趣不过为假趣不趣不可得为中(云云)又止观弃五盖中具释。
并阙可知
记中教主化机二义并阙疏中二义互阙记中似不释互义据此只合云并阙非等互阙可知互义者富而非子是圆佛对偏机是子而贫是圆机对偏应圆机偏应远取化意应说之。
下释子等例之
分破无明故曰分等下文云无缘尚度况有缘耶以例于分况岂非是子。
况而拔济之意
应云而况。
五分法身具如俱舍
论释甚广欲略知者谓道共戒灭尽定无生慧有余解脱无余解脱智眼名知见谓自知是初果乃至四果也是则戒等并在于果方名法身若入无余则五分灭灰身故则戒定有余解脱灭灭智故则慧及知见灭。
有为缘集
净名疏云即是界内染净国土迷真滞有而起结业禀分段生死皆其类也若约教者藏通生灭无生之类也记云缘集者诸缘积集也。
无为缘集
疏云即是界外有余果报及开中下寂光此三土众生迷中道佛性滞无为缘集起诸结业受变易土生死皆此类也若约教者即是别圆无量无作之类也。
自体缘集
疏云无为与自体如何答名别体同二乘迷自体起无为着故受无为名菩萨亦迷自体起无为集而菩萨观破无为但无为但无为未尽此惑附体别受自体名也又云二乘著于无为菩萨不着唯观自体及以法界故得别名名为法界从所障说故云自体法界缘集。
初后二智
初者我生已尽后者不受后有二者所作已办三者梵行已立今记中四智前后也若析玄中谓四智从四谛得彼云我生已尽若不受后有集梵行已立道所作已办灭更用今记四智对谛者自有所以。
外凡亦但闻慧为一思修为一
前记中云贤合为四见修为二贤四者四念法同故为一暖顶同退故为一忍不出观故为一世第一无上故为一若准此义亦应更云内凡思修不念即是略耳。
从一色心
从地狱生鬼乃至从人生天。
次第之初
三观初空断通惑故。
仍可名通
前三教俱可名通。
法华文句记笺难卷第二
卍续藏第 29 册 No. 0597 法华经文句记笺难
法华文句记笺难卷第三
赤城沙门 有严 笺
疏𦝣
枯化切应作髂腰骨也又苦瓦切。
褫脱衣貌
褫又耻止切易讼卦云或锡之以[般/车]带终朝三褫之王肃云褫解也。
命根下并观心释
如前疏释受胎之微形中云一念心起即为未来作业业即胎胎业无穷记云此名观心但随便耳但云从心即名观心其实此中仍带事释今亦尔耳。
疏不援
援音院援也谓骨节不相援接。
经椽梠
梠者桷也谓椽端连归木也。
七慢
俱舍分别惑品疏云若不分别但以心高名慢由生起差别故成七种慢二过慢三过过慢四我慢五增上慢六下慢七邪慢所言慢者于下计自胜或与等计自同如此分别起心自高名慢于等计自胜名过慢上品计自胜名过过慢于五取阴分别计我及我所名我慢未至胜德计自己得名增上慢于多量胜计自小量劣名下慢实自无德计自有德名邪慢(已上正文)若今记中石崇崔卢等检新旧两疏并无此说斯是记主借事以此显耳然又俱舍七慢与今少别若我慢过慢邪慢增上慢彼此名同余者彼只云慢今云大慢若憍慢者俱舍无名此因文殊问经憍名而来也或开对二憍聪明憍对俱舍过过慢行善憍对俱舍下慢初文盛壮憍与我慢亦应云名异义同。
尚未谢于崔卢
孔氏志怪云汉卢充范阳人住家西四十里有崔少府女墓充因猎逐獐忽见朱门官舍有人迎充见崔云近得公尊府君书为君娶吾小女故相邀耳将书示充乃充亡父手札崔乃命女妆饰于东厢引充相见成礼留三日临别谓充曰君妇有娠矣生男则当留之仍赠充衣衾令车送充充至家经三年三月临水戏忽见水上有二犊车乍沉乍浮既达于岸充视车中见崔氏与三岁儿共载其别车即崔少府女也抱男还充及诗一首金碗一枚俄而不见及儿长成后历任数郡今记主以历郡为贵。
蝍蛆
上音即下子鱼切食蛇虫也尔雅云疾藜蝍蛆郭璞注云形似蝗大腹长角能食蛇脑。
守宫
颜师古注汉书云守宫虫名与蝘蜒一类耳术家云以器养之食以丹沙满七斤捣治万杵以点女人体终身不灭若有房室之事则灭矣言可以防闲淫逸故谓之守宫。
在泽为蝘蜒
玉篇云在壁名蝘蜓在草名蜥蜴若尔泽应作它以在它之壁故也。
于树倒悬
尾长五尺以鼻仰故雨则倒悬畏水入鼻故。
毒螫
音释虫行毒也。
野干
野通作躬子虚赋云腾远射干注云其形似猿能善缘木。
钝中利
见思两惑若自分利钝则见利思钝若见惑十使自分利钝者如止观释五钝云是己法者爱非己法者瞋我解他不解生慢不识苦集为痴犹豫不决为疑辅行第九释云问八十八使中初果所断既为见惑何故此中有五十二思答此思依见见为根本但断于见根坏条枯若迷事思此中不摄故云是己法爱即指五见为己法也故今疏中将十使中贪等五见为钝是此意。
同类因相似
俱舍疏云是同类法同类法为同类因如善五阴于善五阴为同类因有染污有无记于无记亦尔色是无记于五阴中四阴非色为同类因。
自部地
旧疏释云自部有五种见苦所断乃至修道所灭地有九种欲界一四定四无色此中见苦所灭法于见苦所灭法中为同类因非于余法乃至修道所灭法亦尔若彼欲界法于欲界法为同类因初定地乃至第四定地于余地亦尔言自部者部亦类义有自部惑有他部惑如断欲惑不断色惑但名断自部惑又云于自地中但缘自部随眠如见苦所灭惑等不缘余部(已上旧疏)新疏云见苦见集见灭见道及修所断惑名为五部三界各五成十五部苦欲界望色无色界欲名自部色无色界名他部(已上新疏)俱舍五部只是见恩两惑。
前生
疏云何者为同类因前已生善根于后生善根及与彼相应法于自部自界由同类因成因如此若过去于过去现在若过去现在于未来应说如此疏文甚广在旧疏第四须者捡取。
欲界定
粗住细住之后或一两日或一两月心在定中觉身如云如影定法持心而心不动然而有身心之相未有支林功德是欲界定相。
未来定
从欲界定后泯然虚豁不见欲界定中身首衣服床铺犹如虚空冏冏安隐身是事障事障未来障去身空未来得发是未到定相。
六行观
厌下苦粗障欣上胜妙出言苦粗等者欲界饥浊寒热刀杖故苦三十六物臭秽故粗山河石壁故障也上界禅定乐故胜身如镜像无质碍故妙又有神通石壁非障故出此说出次第禅门。
计有义等
并因果不亡也。
或俱断常
计断者长阿含云或计我身从父母生终归磨灭或计欲界诸天具足断灭或计色界乃至四空处具足断灭此名断见若常见者计一切众生现在涅槃或计五欲自恣得涅槃或计初二三四禅得涅槃此等并名常见。
上文云今此三界
上应作下。
故前后文
前指长者譬初后指信解品初也是则优归长者劣乃属生。
故不云多
若证中已即能下应且约近成不可而云多番成也若曰数数唱灭非近出义也。
准例可知
欲界为界五阴为舍。
欲界中不分利钝
只云四面一时火起。
默然第六
初禅二禅有五支林功德谓觉观喜乐一心则默然当第六也若二禅与三禅各但四支林功德则默然当第五。
性障未除
定中不见床榻卧具是性障除也若见有床榻等因不得入初禅者名为性障。
恶兽敢时方名为尽
色喻恶兽得色界禅性障乃尽。
此中例之不别(句绝)分出
无色界中分外再出蜈蚣。
虽无蜈蚣
色界但云恶兽毒虫而非无蜈蚣之瞋也。
理须分别
上界无瞋约现行也若瞋通三界者约种子也声闻所断通惑瞋重菩萨所断别惑瞋轻。
生彼细想
十种细烦恼一识受二识想三法行四意触五法思六欲入出定七法解脱八念三昧九心如法住十慧根慧力。
义之如遣
信解品中释即遣傍人云初约教者理即法身智即报身由智故说智为能遣所依者理能遣如臣所依如王所遣者教故理正教傍此中是用下文之意正当智为能遣而以起教为所遣也。
亦具二释思之可知
昔略发大心名为稚小后流浪生死为无知此事也又理性未有庄严功德名为稚小唯有即法性之无明此理也。
灭止妙离
诸蕴尽故灭三灾息故止无八苦故妙无生死故离。
疏初一行超颂第四释大车
应云释大车之由文略由字。
不许作四浊释
旧云四浊障除如四达更除一浊如露𥃸。
行具一切法
如布施一法施者名檀悭名破戒施名持戒割截无瞋名忍施而亡倦名进冤亲等施心无散乱名禅施心诣理入如实际名智余五度亦尔名互严也悭者苦集也檀能破悭是断苦集檀体照明道也檀达彼岸灭也又十二因缘是颠倒法檀能度之即无明灭乃至老死灭又悭是六道因施是四圣因既摄千界百界三千性相一切诸法而无所不摄。
亦可互论
藏约六度论菩萨行能破六道到于彼岸故宽库约胜义根取境如狭若约调伏诸根满足六度具足诸法或库宽藏狭。
疏上合等赐有五
五中但不合释等心今颂中又不颂等心与释等心。
无合释等心
以长行偈颂各有开合似难见故为图。长行 (一等心章) (初合第四有车之由) 长行 (二等车章) (二合第五广等心) (三广大车) (三合第一等心章) 开譬 (四大车由) (四合第二等车) 合譬 (五广等心) (五合广大车) (六释广等心) 偈颂 (初颂有车之由) (初合大车章门) 偈颂 (二颂广大车) (二合等心章门) 开譬 (三颂等心章门) (三合正广大车) 合譬 (四颂等车章门) (四合有车之由)
华缨
喻四摄神通以悦物。
以妙冠粗
首楞严定冠于事禅。
一行
如性德境名自行实余乘名自行权。
一法
如心佛生各具十界各佛名实各九名权。
经具足一劫
谓五无间也以彼狱寿一增减劫故此与俱舍同若慈恩大师云一劫者一中劫也命极至此展转者如般若经说谤大乘者此方地狱坏生于东方如是展转遍至十方狱尽还生此中地狱故今说如是展转已上慈恩义。
疏烦恼为如来种此取境界性
彼经云烦恼之俦为如来种俦者类义经列有身为种无明爱为种贪恚痴为种颠倒为种五盖为种六入七识处八邪九恼十不善六十二见等为种此并指烦恼境界以为了因种。
信解品 此品毕药草喻品并第七记
利根正见有信有解
见真理者名为正见有信解者准俱舍初果钝根信行人者若入修道名为信解若初果利根法行人者若入修道名为见得然此信解在小乘耳。
若法执中见等声闻领时合入七地
见等叠向见得与信解也法执及七地之言稍似难见有人云此举通教况斥三藏也以三藏但空生执未空法执此有门意也若通教者虽生法同时若以断见破生执得生空在八人见地断思破法执得法空在已办地已办第七地也如何犹在三藏初信心此况斥之意销文虽通义终迂阔今恐文误七或是初谓领时合入初地初地即初住也以记文自云今经已入初住故也读者更详之。
及述五佛言略意广
述者经云佛以种种缘譬喻巧言说其心安如海我闻疑网断佛说过去世无量灭度佛安住方便中亦皆说是法现在未来佛其数无有量亦以诸方便演说如是法如今者世尊从生及出家得道转法轮亦以方便说。
说有法譬即前通别
初周别名法说通则具三谓喻及因缘也中周别名譬说通亦具三谓法及因缘也下周别名因缘通亦具三谓法及譬。
豌豆
用涅槃经语彼经云譬如豌豆干时刺终不入豌豆者即今所种粒圆作仓黄色似梧桐大食者甚美僧祇律中毂数凡一十七种此其一也。
十六心名修道
此乃萨婆多师义也诸师但云是见道耳初见理故名为见道更加功者是二果向将涉修道也当知初果一位得见修名。
亦应具对五味四教
鹿苑用析空为慧命显为藏人方等用体空为慧命密为通人。
十六行对三空
辅行云空三昧者以诸法从因缘生无作故空此三昧缘若下二行谓空无我也无相三昧者无男女一异等相缘灭下四行无作三昧者知一切法无相都无所作不作三有之业缘于十行谓苦下苦无常二行集道下各四行。
平等意趣
摄论四意趣之一也。
门有入义
经云门有二义谓入义出义若三界五阴为舍由迷色心即入它之门。
进退等中
下疏云止领二乘不道人天是退所不及菩萨名上草小树大树而复不领是进所不及乃至横竖皆领所不及。
疏备轮诸道
备轮之言下该三恶经云五十余年疏释谓是五道而记云不堕三恶者何今恐退大之后随福厚薄有墯不墯之异故也以退大人多是名字故下记云为论兔难须净六根准理退者多在五品前(已上正文)。
七种众生
师子吼品中文也今引本经合喻来此使文旨可了经云如恒河边有七种人或为洗浴恐怖盗赋或为采华则入河中下合譬云有七种人畏烦恼赋发意欲度生死大河。
第一人者入水则没
喻出家者剃发身披法服既出家已亲近恶友随顺其教听受邪法没生死河名一阐提等。
第二人者出已复没
发意欲度生死大河断善根故没不能出所言出者亲近善友则得信心修习净戒受持读诵以根钝故复遇恶友不习身戒心慧听受邪法断诸善根没生死河等。
第三人者
发意欲度生死大河断善根故于中沉没亲近善友得名为出信于如来是一切智人常恒不变为众生故说无上道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来非灭法僧亦尔以根利故坚住信慧心无退转故记云是内凡人也。
第四人者
从河而出观瞻四方出入河中大略同上二三(云云)此第四人以根利故坚信慧心不退转四方者四沙门果。
第五人者
以信心故受持读诵书写解说十二部经为众生故广宣流布心无退转即便前进前进者辟支佛也虽能自度不及众生是名为去。
第六人者
从河出已即便前进遂到浅处即住不去不去者所谓菩萨欲为度脱诸众生故住观烦恼。
第七人者
出河前进既前进已得到彼岸登大高山离诸怖畏多受安乐善男子彼岸者喻于如来受安乐者喻佛常住登高山者喻大涅槃。
他方准此
他方亦指方便为余如今娑婆之所指也。
下舍
下舍对子故喻慈悲今家舍依涅槃为佛实慧所托。
胜兼两处
方便同居名两也下疏文云昔华严大品未曾说此声闻本是大乘之子记云昔教显露未说是则前立胜应之义义兼两处是也。
习方便者
斥古谓生方便者无性。
从本立名
若论出界必须四果若至四果只名罗汉岂又更存须陀等名言从本者盖超人也以从须陀洹顿断九地思惑不历二三果从此出界故云须陀洹人八万劫若至斯陀含顿断上八地思不历三果从此出界故云斯陀含六万劫那含准此义亦可了是则前三果出界者超人也至四果出界者次人也问若尔超者利根次者钝根何故超者劫长次者劫短答劫长短者乃敦逼权说耳岂有五人至彼土已一例四果而更分长短劫耶此难非矣。
不云别者
不云通菩萨与二乘别者以断惑是同只言二乘自该菩萨也或恐写误应云不别云者更详。
禅生百八
法界次第云若十八空自然明了以此空慧照诸禅定种种法门无染无著诸禅定者有漏无漏观练熏修等百八者首楞严三昧宝印三昧师子游步三昧等是诸三昧皆从达禅生。
智定各有自佗
因名止观果名智定取自行照真名自化他照俗名他前文中云行藏理藏自行此行理名充化他名溢又宝智满名充权智用名溢。
如布衣所使
如汉高祖起于布衣布衣者贱服也今以布衣喻前三教佛所使者三教之权法也若开权已三佛即圆佛是亦三教体外即体内是故得云共至贵位。
出入之名亦更互得
不二而二即寂而照照体本寂是人也二而不二即照而寂寂体本照是出。
二三开合
释签云幻有即俗空即是真不空是中但观名中空合在何谛若合在俗即如别教名含真入俗若合入真如别圆入通名含中入真又说者有事理论开合真中属理中受真名有中边论开合真俗属边真受俗称也。
以二对二
不二是自行之实二是化他之权。
并现所居
并皆显现在方便土。
以为臣佐
圆四十心同佛覆实助引僮仆俱入圆中。
何关法身菩萨
乃是指二乘耳。
以现说当
以父子相失之譬说当于法华相值事。
举生领熟
举相失之机生领相值之根熟。
前一行实
今我亦如是安隐众生故等。
后一行权
我以智慧力知众生性欲等。
况开六义
安隐处不安隐处安隐法不安隐法种种对不种种。
自佗破已
夫发心者若因佛故发他生计也非因佛故发自生计也心佛道交发者共也无因可知。
见生夺钝
见执起时修惑且伏乃是钝修为见所夺。
从定名谛从慧名境
又云以止缘于谛则一谛而三谛以观观于境则一境而三境记释云止为能缘谛为所系谛境名异本是一法又止观云一心三止见不思议谛一心三观知不思议境。
依正具如分别功德
经云于虚空中天鼓自鸣又雨千种天衣垂诸璎珞遍九方等此依报也有诸菩萨乃至一生当得阿耨菩提等此正报也。
宝塔
依报则三变土由正报则分身佛集及接诸大众皆在虚空。
神力
依报者于时十方世界通达无碍如一佛土正报者诸佛弹指及謦咳声遍十方界。
十方之言
五佛章中多云十方诸佛法亦如是。
十妙引诸
证境妙者文云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智妙者文云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乃至利益妙者须臾闻之即得菩提何得谓法华不明常。
空无所有等言诸法实相之说
空照所有安乐行文诸法实相方便品文疏释宝相互融似用华严涉入之意空无所有疏文不消。
见佛常在等人此土不毁等事堂阁种种庄严众生种种游乐
常在等者分别功德并寿量品文也人者则四信弟子五品人也此土不毁者唯玄文销云即本时三土也若大火所烧之时此土安隐荆溪云华严尽未来际即是此经常在灵山堂阁等者经云园林诸堂阁种种宝庄严宝树多华果众生所游乐迹门多用华严文中意。
孔目
孔者众也谓众数之名目也如三周七喻并叙一代施权之意盖但算数耳。
行头
行音卫如大商将财令他人四方作估者名为行头。
疏禀方便者乃至为民
指藏通并是圆所用法耳。
指前四重
出入息利四番释。
前唯在果等
前方便土佛之自他而在果也今吏民执拂拂去惑尘以文势相连故云今通因。
东西驰走
东西走戏。
进退二种
于诸欲染贪着深故谓息化则退也若云无机则进也今依彼第二释故云不颂息化。
从亲以说
法身为中为正。
夜摩天自在品
升夜摩天品第十九又夜摩中偈赞品第二十而新经无自在天品或恐误宫中二字作自在或出旧经。
化菩萨答
彼经乃是香积佛答今乃云化菩萨耳。
劳谦
彼经之言也劳谦者易谦卦云九三劳谦君子有终吉屈己先人自毕为劳耳。
疏不应兜率
若约齐教始在道树知无大机云不应者鉴小照大其亦久矣。
半满不同古释
菩提流支以鹿苑为半般若至涅槃为满。
随于形色以释
十力等随三教佛释。
横十七句
一直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不谄众生来生其国二深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具足功德众生来生其国三大乘心四布施五戒六忍乃至第十七十善言横者疏释云直心等四教菩萨皆悉修之故名为横又一一菩萨备修十七句故名为横。
竖十三句
一随其直心则能发行二随其发行则得深心三随其深心则意调伏乃至第十三随其心净则一切功德净言竖者疏云直心是圆教中八直道得此直心能具万行故名发行直心是解发行是行解行相资到清凉池故名为竖等。
并开中间
开恐是阙字耳以法喻二文各阙二味法说寝大施小之后不云二苏文意便至法华正直舍方便譬说舍机用车之后亦不云二苏即至法华各赐诸子等一大车以此校之是阙非开。
大小四意
大四者一免难二索车三等赐大车四得车欢喜小四者一以三车拟宜二知子先心三欢三车四适子所愿。
法身地
有远有近释签云法身地者自本地真因初地已来远鉴今日乃至未来大小众机故云我本行菩萨道等此指远也此前记云法身本意者若望十方无时不应今准此方未设化前乃至久远未结缘来并名法身地此指近也。
及化佗等三
化佗权实自行权实自行化佗权实。
判命所属
命应作今。
自行之语似于自他
自他者即第三双也乃是自行权实合为实化他权实合为权若今疏中自行权实之智皆名为己者似同第三自行权实合为实若尔何名开合因释云俱有权实故双言之若或疏中只云自行权实之智皆名为己此名第二句则其义已显只由更有一句相连云如来化他权实之照皆名为权故烦释云似同第三。
准理合双
应云照自行若权若实为己照化他若权若实为他以常途第三一双如是也今疏中虽是第三语似第二自行盖由文云照实为己也又何意语同第二自行故释云为对化他乃成第三自行化他也。
自行亦指化佗为佗
疏中化他权实之照皆名为他此则自行相对中之权实也次云亦指为他者疏中照权为他之文也此探领之两他也。
虽禀小化
虽禀者盖由经中他日已下洎乎一代五味之化并是探领法身之地久远照机当施大小之化。
应重云自方显第三
应云探领自自他之权方乃义足则成化他第一自行第二自他第三。
并是对法身为他
探领中圣人自等并非二乘所有。
他即二乘所用
疏中化他之照名他又照权为他并是二乘所用向非二乘事者疏中自行权实之智名己及照实为己并是法身地事故向文云非耳。
三佗
齐教领中一他及探领中云化佗权实之照名他又照权之他共有三他。
如释签引成论
成论云如经云善来比丘随顺我法我则观喜此似有贪如语调达汝是痴人食人涕唾此似有瞋自言我是人中师子此似有慢等。
但有七缘
尝检兴起行经而有孙陀利谤唯无乞食一缘耳具有十恼而与大论文相出没少异或恐所引经本各别今依经略笺不复如经中前后次第但依此次耳。
六年苦行
昔有太史子名火鬘与护喜共相友善护喜劝令亲近迦叶如来火鬘曰此秃道人有何道哉因骂佛作秃道人故今生将欲成道故六年苦行受诸辛勤偿其报耳。
孙陀利谤
昔有淫女名曰鹿相时有博戏人名曰净眼因于树下与相娱乐是时净眼见鹿相衣服珍妙乃杀之取衣而去是故今生受谤。
金锵
佛一日乞食至里中见有破剅木长一尺二寸出在佛边佛知是宿缘踊身虚空乃至梵天锵亦随至佛从天下锵亦随下于是世尊展足锵从足入等(云云)宿缘者无数劫前有二贾客各带五百啇人入海采宝后水灾忽至其第二贾客曾治舡讫所将商侣即便上舡其第一贾客索未有舡便与第二贾客争舡而以铁矛䂎第一贾客足便即命终第二客佛是也。
马麦
往劫有国王名曰槃头请毗婆叶如来入宫供养时有比丘名曰弥勒以病不行即为请食因过梵至山其梵至山王见食香美便即妒害曰此秃沙门只应食马麦耳王诸僮侍皆云此等师王应食马麦以是残报佛及五百此丘食马麦九十日。
琉璃杀释
昔过去世毂贵饥馑时罗阅城外村中有池是时人民捕鱼食之是此池中而有两鱼一名为䴸二名多舌自相语曰我不相犯横被见杀愿我后世当应报此尔时罗阅林中采鱼人者今释种是其䴸鱼者毗楼勒王是多舌鱼者今毗楼勒王相师恶舌者是。
乞食空钵
经中无文智论云佛于舍卫受岁竟到婆罗门城持钵乞食时国王乃出制限令国人不得与佛食是时民众并皆闭门于是如来空钵出城时一老使人持破瓦器盛潘淀汁出门弃之语佛曰今此弊食须者可取。
旃遮女谤
昔世有二比丘一名无胜一名常欢喜国有长者妻名善端是二比丘往来其家其无胜比丘断诸漏尽具六神通其长者妻以四事供养生殷重心若供养常欢喜者心即微薄于是常欢喜便生嫉妒谤无胜者与善端通而以恩爱受供养耳(云云)常欢喜者佛是也善端者旃遮女是带盂起腹来至我前曰汝前与我通使我有身今当临月事须苏油帝释扇佛化为一鼠啮于盂带盂忽墯地。
调达推山
昔有长者名须檀子名须摩提其父命终有异母弟名修耶舍须提念言若异母弟在者所有财产当须共分即便设计往耆阇山有所论议共至山已即推置崖底以石槌之即便命终时须檀者净饭王是须摩提者佛是修耶舍者提婆达多是。
寒风索衣
兴起行不出他经未检。
双树背痛
昔罗阅祇国大节聚会有二力士一刹帝利二婆罗门时共相扑婆罗门谓刹帝利曰卿莫扑我我与卿财其刹帝利摩为屈伏二人俱受王赏其婆罗门无报恩意如是至三都不报功后又相仆刹帝利以右手捺头左手捉腰两足蹴之挫折腰骨如折甘蔗刹帝利者佛是婆罗门者调达是也然经中虽无乞食不得及寒风索衣两恼而更有五百罗汉被谤并骨节烦痛具则是十除罗汉是亦具九。
七觉在八正前
止观第七云云何八正在七觉前此应三句分别一三十七品皆是有漏二皆无漏三亦有漏亦无漏如大论云正得初善有漏五阴善有漏五阴即是暖法之前尚于八正云何修耶初从师受法系心忆念名念处为求此法勤而行之名正勤一心中修名如意足(云云)当知道品皆是有漏(云云)婆沙云若修八正在七觉后亦得是有漏亦得是无漏何以故依八正入见道即是亦无漏又亦漏亦无漏即是对位意辅行释云世第一前亦是有漏见道已去亦是无漏。
是老死谁老死
阿含云十二因缘从无明至老死若有人言是老死谁老死皆生邪见乃至无明亦复如是若说无谁老死当知虚妄是名生空若说无是老死当知虚妄是名法空。
大经中大乘治门乃至用常
大经云有优婆塞受持五戒威仪具足名曰威德无垢称王深乐观察诸对治门所谓苦乐常无常净不净我无我实不实等常乐观察如是等法对治之门(云云)下记文云既是无垢称王所用亦不近也。
是五力位
对位道品也暖位正勤顶位神足忍位五根世第一位五力故云耳。
疏入修慧暖位
暖本思慧修入顶忍今云入修者多是入修位方便。
大论斥权
论云首楞严经中有未发心与记有适发心与记他人尽知之云何二阿僧祇不知作佛(云云)言不知者乃权说之故论斥之。
非谓全无
若迦旃延及诸佛所计云三藏菩萨不断结为大论所斥者灼然是权也若据阿含三藏菩萨不妨自有实行者。
岂以会二
古人谓法华只会二乘。
进退二释
彼引大论大鹏之喻如大鹏鶵从一须弥至一顺弥若身坠地名死苦若未至地名死等若至地者谓四果更不发心名为死若未至地者谓初二三果有发心不发心之故曰进退。
无复前后
若论前后须云苦法忍苦法智乃至道比忍道比智。
余三遍摄一切见惑
消三百由旬用五下分为一百者但取贪瞋二分耳若身见等三本是见惑也以俱舍五下分是见思舍说故前疏中销二十年中以五下分五上分惑合譬是断思者是。
广如俱舍
颂曰由二不超欲由三复还下摄门根故三或不欲发趣迷道及疑道能障趣解脱故唯说断三疏释云一身见二戒禁三疑四贪欲五瞋此五在欲界故名下分由二不超欲由三复还下者由贪瞋二不超欲界设有能超上生有顶由身见等三还生欲界故说贪瞋如守狱卒身见等三如防逻人有说言下分者谓下有情即异生也及取下界谓欲界也前三能障超下有情后二能令不超欲界故五皆得顺下分名问如诸预流断六烦恼云何经说但断三结答此有二师第一释者颂曰摄根门故三言摄门者谓身见在一门即苦门也戒禁取在二门谓苦道门也疑通四门谓四谛门也说断三种摄彼三门故说断三已说断六言摄根者谓边见依身见转见取依禁戒取转邪见依疑转故说断三种摄彼三根故说断三已说断六(云云)五上分者颂曰顺上分亦五色无色二贪掉举慢无明释曰一色贪二无色贪三色无色掉举四色无色慢五色无色无明由此五种能令有情不起上界故名上分以贪过最重故两界别论(已上正文)若五名义新疏不释今记云染彼颂云贪染即贪也无明是色无色痴慢是得禅者高举掉是者出禅者寻伺。
断少思惑
此乃外道得禅者能断是名伏为断非约断论断也以必无先断思后断见者。
第四五合为一段
前开科为五一舍父逃逝下名父子相失譬二父子相见譬三傍追二诱譬四从心相体信下委知家业譬此非领上近远乃追取方等大品意耳五付家业譬即法华也又第四第五共为一付财譬(云云)今此中意者以二诱是鹿苑中意若合第四入在第五者则大科中无方等般若文也。
索车文促
鹿苑免难之后即便索车而经中不别云方等般若机情之异故云文促。
受行悟入
前记云机会即受随闻转观即暖法去名行至世第一名悟初果名入以小例大亦应可知。
疏隔凡成圣
隔应作革谓改革也。
现瑞表彰各别
今经六瑞俱表开权彼经瑞者世尊二月十五日告灭疏云是表法也二月仲春仲者中也即表中道又十五日月满之时此表圆常也又佛集众一以声二以光洎至十方大众集已世尊收声与光皆从口入则表息照三障是故人天哭云圣慧日光从今永灭此又表无常也。
领解近远迹乖
今经探领法身地垂化之意彼经只领五时一代之事如云从牛出乳乃至从熟苏出醍醐。
述成被根不等
今经三根各有领解而如来各有述成彼经无此。
付嘱有下有此
今经付嘱下方自有六万恒河沙菩萨各带六万恒沙眷属等于下方空中住彼经只此土流通耳。
佛定已起不得说者
说应作证若如来从三昧起而多宝不得来此证者集经者何不先安品于未起定前况复疏云多宝来证。
民有多少
民则机也如华严教二民多鹿苑教一民少余部准说。
资产所出
或谛理为资产行位为所出或修行为资产圣位为所出。
具有二义
玄文云若作寂场之华严此非次第今依法性论纯根菩萨三处入法界初般若二法华三涅槃般若入法界即是华严海空又华严时节长昔小机不入如聋今闻般若即能得入。
补处岂多
无前三教之补处也。
鹿苑之后说戒善耶
除见思粪正在鹿苑自此之后若都为出世者何十二年中为无事戒只说六句戒经十二年后广制戒法持戒者生天如何都判出世。
未改小途
执罗汉果而无希取一餐之意是不游大迳也。
从二使来是密
都将法华判为密教非矣。
教作即是探领文
此文即是适愿也虽不合探领中适愿取上文齐教中除粪适愿兼之以由两适愿是同故。
故便言之
前见相中云此或是王今此中有长者号以长者如王次便言之。
旁论授记
入法界品未见彰灼有授记语但诸知识劝发菩萨心故得云旁。
券约
券音劝释名云券绻也相约束缱[糸*(券-刀+力)]为恨中央破别之刻数此用铁作刻记物数也今国家赐功臣用此为誓名为铁券者是。
随修随赏
住前加功名修八相作佛名赏。
已辨异竟
前文云若住二乘位中转教名二十年二十语同各有所以。
疏上合有二
长行合中有二初我等以三苦故至迷惑无知合两门无机次知乐小法合放舍。
疏无不舍及通泰
长行中有下劣之心亦未能舍并渐有通泰。
经诸法空寂
阴界入法悉灭无余。
无生无灭
真理清净了无去来。
无大无小
理性元同无三乘异。
名为习果
以无牵生不名报果玄文云类如二乘之人无漏法起酬于习因得是习果也无漏损生非牵生义故不论报。
经得其果报
此即报果也玄文云朗然大觉无上菩提名为习果报果者即大般涅槃涅槃即报果也。
别被是填愿中终
中应作之。
疏五戒十善冷水洒面至遮贪欲热恩
章安今文以贪欲入三恶为皆向人天为面至次文得一日价除见思寒热方是涅槃若前长行中疏云知有小善宜以灰断理水除见思热今得醒悟至四真谛方名为面问章安以入三恶为皆人天为面大师以人天为背涅槃为面两背有殊二面甚异所以者何答此乃迭论背面耳不可以两背名同而谓二面义一或约大乘释之以证真为背入中为面有何不可但经文次第当小化之首未合言之况复前记文云有向涅槃机故名为面非谓洒彼涅槃名面若然向涅槃机尚在人天。
物不答施于天地子不谢生于父母
此二句本出魏志刘引用之魏有臣僚受曹操禄重欲收吴蜀以报国恩遂拜出师表云物不答施于天地子不谢于父母可以力报难用笔陈。
药草喻品
颠倒功德
论云对治颠倒求诸功德增上慢心以求世间中诸烦恼染炽然而求人天有漏果报为说火宅喻今消颠倒功德者只是五戒十善及禅定等不出三毒四倒。
谓与如来乘等
如云我等同入法性。
大乘上慢人
论云大乘人一向决定增上慢心起如是意无别声闻辟支佛如是颠倒为说云雨譬今消大乘人者是三教菩萨也于小起慢耳。
取非大乘
论云有功德人增上慢心闻佛说大乘法而取非大乘说轮王治今消有功德人者入位二乘。
无功德人
论云无宝功德增上慢人于第一乘不曾修习诸善根本闻第一乘心中不取说医师治今消无功德者未入位人。
理似不成
七喻只是喻施权开权天亲论主所用法喻似如参差故记主次文示其大旨也。
不指大车边
大车者中周显实之本意也若火宅但是三界圣人取机处耳。
正用领付之意
穷子更有父子相失追诱等譬今论主且指般若法华领付意也。
今品云出生者
他见一地所生便谓是从一出多之权也。
一不知同
一地所生一雨所润。
二不知异
而不自知上中下性。
生无生慧
生谓三藏生灭之慧。
药草在今药之草
或欠一字应云名药之草或多于三字应云药草在今故名药草。
言通意别
语草木是言通润中草是意别。
言别意通
别言二乘通开一切。
述其不及
经云如来有无量功德乃至云汝等说不尽。
及以复宗
经云汝等迦叶甚为希有能知如来随宜说法。
扶蔬
蔬应作疏或作疏。
暐晔
上羽鬼切下域辄切。
亦合证
合应作引谓指我等今者真是声闻引证文也。
利益妙后
彼云因缘所生法即空是中上草小树树等益即假是大树益即中是一实事益。
四药治见
彼文四药者即四念处也前三教念处是权法治见圆教念处是实法治见若治思惑者四药亦三权一实准说可知。
权法少分
前疏科经为四一又以他日是取意领先以权智久欲凝宜二见子憔悴是领久知方便是其玩好三脱妙着粗领久知欢三车四亲教子作是领久知适愿受行悟入当知权法有四若教作者但四中之少分耳又经中语诸作人是道品七科法也语诸作人是四念处亦七科之一耳非少是何。
具如前释他日
前文云化他权实之照名他又照权为他引此以证法也。
引论破小
慈恩引唯识论证二乘以无佛性。
前释尚总
两处领权两处领实。
大意同前
本迹同前本为智地迹为草木观心亦同前引即空是中上草等。
示迦叶之遍领
迦叶如余八法界亦如也次云遍领一摄一切者是也下记中又云迦叶领已即摄一切以圆对遍即领教初阿后荼遍领无别。
验领有穷
语未及他。
十界各各自有因果
各具因果性虽名为横今辨七方便具了因种闻圆辨起故名为横下记中云一人身中尚具于十况不具七一人既尔多人亦然。
七人各七
七者所具法也如声闻具缘觉菩萨法如下有上机之类若菩萨具缘觉声闻法者如上有下机之类也先后相望者声闻本法为先具菩萨法为后菩萨亦本法为先具声闻法为后余五各具及先后亦尔此亦名竖也若七人各一谓声闻小菩萨大亦名为竖此七单论。
七人传入七人入实
传入则自浅之深入实则舍凡入中或舍偏入中下文云人有横竖者深浅则竖入实则横是也。
具对诸法
一总名诸法二五乘七善三五时及佛能被之法故名诸也以诸法中各对一实一实即一地也一地总贯下文之一实故云耳。
疏攘彼受此
攘汝阳切以手御物曰攘又揎袂出臂曰攘今谓推去彼而受此。
初有人
初字似误写在此。
其理不成
经意本以一地譬一实理古人缪以赖耶中含藏种子用譬一地故云其理不成。
对五阴世间
初有人之初字合安于此句之上云初对五阴等。
而谢俗子
谢者不可及义。
如玄文释法中
彼引经云净名观身实相观佛亦然华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谓心佛生三是差也心佛生一是无差也。
横竖例知
即空故竖即假故横双照空假而横而竖双非空假非横非竖。
关中唯远
生公见经中聚砂成佛道便谓聚砂不受人天之近报即远达佛道非矣。
中越三人
藏教缘觉及通教二乘。
一者善体
七方便善体是性故。
体性具存
权即体内三千实性。
各对诸乘
四倒三道障人天六蔽障菩萨四住障二乘五住障别圆人。
一药一病具对十界
阿伽陀药有空假中所病理惑亦三惑异药病竖对十界可识。
习因报果二义各别
山川本喻报果古用譬习因非矣。
疏约心论法
法谓法尘也故记中约所缘以辨心本是一因缘六尘遂成六识若约法论心者若无六尘遂无六识。
洿字
本是哀都切今记主为合用窊字遂作乌华切下注字并乌华切。
泾渭㶚浐澧涝
并如字。
与彼阴入不即不离
涅槃经中五阴神我谓之六法以六法与正缘了不即不离辅行云不即故非不离故是理具故是本迷故非。
间糅
下女救切如今家第六义他移在第一又将山川溪谷中之土地合在三千中明此是杂糅。
经一切智地
释论问曰一切智一切种智何异答有人言无差别有人言总相是一切智别相是一切种智因是一切智果是一切种智略说一切智广说一切种智。
阴广质大
圆佛中道之质大妙应十方而阴广。
阴狭质微
权佛证真而质微但应六凡而阴狭。
无电无雷之雨
藏通二佛所说之法。
无雨之云
下疏中云应身不说法如须扇多及多宝佛以此云不含润故。
不须用华严中六天四域
彼经婆竭罗龙王降雨六天四域形色不同他化如天香华化乐如詹卜兜率如摩尼宝夜摩如幢盖忉利如如意珠四天王如甘膳北俱卢如璎珞东胜身及西牛货并如薝卜南洲清净水彼喻菩萨中道无作妙用。
只借阿含为譬
但用经律异相电师斗及五事无雨为譬则已。
从所显能
草木是所云雨是能草木既异云雨亦别。
以心所当之
十心数中有定慧二。
习报因等
诸论谓毗昙与成论等也论云今生烦恼起名习因成业即报因后生烦恼名习果若痛名报果若出世因果者如二乘人无漏法起酬于习因得是习果但无漏非牵生法故无报果。
彼六蔽度
止观云檀发相者若于坐禅中忽见福田胜境三宝形像等皆是报果发相次都不见诸相但心中郁然欲行惠施供养三宝皆是习因发相乃是戒忍等(云云)次六蔽者若见三宝师僧父母形像憔悴或裸袒或寺宇空荒并是悭蔽果报相等。
三达
宿命达过去天眼达未来漏尽达现在。
疏或时但合为五譬
将第三合在世界土地密云譬中。
疏差别配如上说
如山譬菩萨五阴谷譬人之五阴等。
放光照地狱
大品云如来放光照地狱众生苦恼生齐六天又玄文中云苦除是果益生天是因益。
说方等经
即婆薮仙事。
以此为例
有漏无漏苦与乐例。合无差别譬一相一味双合一地一雨所谓下双释一地一雨其有众生下合草木差别二初合众生不知二所以者何者举能知人一相一味下无差别意合一地一雨其有众生下差别意合上草木所以者何下释成两意
开合多少
今此中境三因三果三乃是约位竖辨若约竖论横者境是法身中三因是般若中三果是解脱中三开为修六性三则多合为修二性一则少。
本有三道
签云清浊虽即由缘而浊成本有指要云从来未悟故浊成本有。
并由迷中实相
果地依正融通并由众生理本。
疏但不次第
理应合地毕便释地今却双合双释。
释签第七
彼云无明之与法性遍应众缘。
起住二门
有人谓住是真如门起是生灭又有云住性起修是修性门今恐起门指前佛种从缘起疏释云无明为缘则有众生起正教为缘则有正觉起此起通染净也住门指前是法性法位疏释云缘有染净同以湿性为波故皆以如为位同以波为显性故皆以如为相此住亦通染净今此销释亦曲辨也或后来见起住二门别有所出则当去此。
疏句句例作差无差
且如解脱者有差无差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此无差即差也七种方便皆是一性此差即无差也乃至一离对七离一灭对七灭说差无差等。
通论理教具有三法
一相则理性三法一味则教谈三法若以吾亦不久自住其中合云至于三德而云至种智者从智取境故。
此三从别
类种中低头举手缘因种三乘解心了因种有心作佛正因种望彼性种三因体同显今类种三因从别。
若尔般若解脱等
此唯问性类二法身也疑云若般若解脱有性有类二义不同斯亦可见未审性种法身与类种法身为同为异。
诸教诸界
四教十界各辨性类难为具陈若四教辨略如记。
达分即为二解脱种
达分者前五记云涅槃名解脱所修善根不住生死名之为达声闻三生支佛百劫解脱之分名为达分即有余无余二脱也。
隐显并别
三德在缠名隐出缠名显三皆在性则并二从修有则别前已具笺。
相体性三既通始末
种通性类既遍十界则相等三法合具事理且如四恶趣相者则远表不如意处体者摧折粗恶色心性者黑分自性难可改变乃至佛相即菩提相缘因为相也体者自性清净心正因为体性者智愿不失了因为性也此取玄文约十界事以辨若约理者相体性三只是三德始自地狱末至妙觉互融互摄如来能知。
亦应例知
亦可以性类寄相等以说谓性相类相性体类体性性类性。
不必一念
约事且辨果隔一念且辨因通。
或约三谛
俗谛则差真谛无差中谛非差非无差也若约十界者九法界差佛果无差十界性同非差非无差。
对界为境多少不同
四教明界如止观中藏通七八别圆九十又藏通菩萨或六或七或八九十未断惑故六入空故七八弘誓故九果满故十果头无人一切俱九以实形权一切七八开权显实一切俱十今以三慧寄界以说大略七八为少九十为多应说出之。
观体巧拙
巧拙从喻大论云譬如用针药名为拙度用咒术者名为巧度亦如二度若用草筏名为拙度用方舟者名为巧度。
念等即能闻等
以何法念即能闻何法思即能思何法修即能修当知以所闻为因念等及能闻以为所缘。
三境
所闻所思所修。
境必从体得名
因智故境。
体必从境立称
因境故智。
防自陀计
不因体故境不因境故体自生也因体故境因境故体他生也体境相资共生也非相资者无因生也。
及成所为
分证体名。
有无量名
涅槃经云犹如涅槃亦名无生亦名无出亦名无作亦名无为归依窟宅光明等。
如云多诸名字
大经云解脱亦尔多诸名字遂说百句解脱。
光宅诸文皆破三祇
如玄义引光宅谓狭下短是也云菩萨伏惑未出三界是位下只伏四住是短等。
事理遍收
事谓草水理谓地雨。
疏不如长行开譬如合次第
长行开合参差偈文开合齐整。
新经乃至尚非自报
斥唐译华严不善梵音谓若以遮那便同为一音则遮那是报也而不知遮那翻为遍一切处是法耳况他受用尚非自受岂可报是法身。
地上清凉
清凉本是果报益耳如地狱八热得凉风之类是也若疏中除九十八种热恼合是中草益故记主指六根除见思热与清凉同故云亦且。
百谷
杨泉云黍稷麻豆麦是为五谷每谷各二十种是为百谷。
进退两解
三藏菩萨上草名进若木义可例于草分上中下是则小木者三藏菩萨也。
弃旧经论
三藏菩萨四阶成道出婆沙通教十地三乘共行出大品五十二位出璎珞四十一位出华严旧译菩萨四种不同近人混为一。
不可二木唯在三祇
本喻通别菩萨耳用斥迷教者。
通别二解
三草二木则别木开为三则通。
边际定力
俱舍云遍顺至究竟谓从欲界入初禅次第至有顶复从有顶入无所有处得边际名具如前已笺。
论释义不正耳
唯识论天亲造若言令分段身延至变易或弘论师及译论师释义不当非天亲𠧨。
住四位身
若云三位则合人天若开人天并通别菩萨则四位。
余三已有彰灼明文
人天云渐次修行通教云求无上乘别教云度诸众生皆不云最后身。
通别增长
在昔调熟通增长今经开权别增长。
亦随诸教二种云雨
三教果佛及因菩萨。
五百罗汉有七菩萨见解以不
婆沙论乃五百罗汉所造七菩萨者本业璎珞经佛告文殊普贤法慧功德林金刚幢金刚藏善财童子汝见是众中敬首菩萨问三观法界诸佛自性清净道一菩萨所修三观法门不。
瑜伽尚别
亦不可小乘位行而判释之。
开譬颂初已云汝等迦叶
汝等迦叶本是长行复宗文也记云偈初耳。
先以日月譬用欢佛智
经云譬如日月光明照于世间若作善若作不善若高处若下处若香若臭诸处平等光照无偏如是迦叶如来应正遍知一切智智心之光明于诸五道趣众生受生之中如其信解大乘缘觉乘声闻乘中为说正法平等而转如来智慧亦无增减。
佛以瓦器譬之
譬如瓦器等和土泥而用作器或有盛沙糖器或盛酥器或盛乳酪器或盛恶粪器泥亦无异而物着其中随所受量器则种种别异施设如是迦叶此唯一乘所谓大乘无有二乘及以三乘慧命。
若觉体等
若觉诸法体等涅槃彼亦唯一乘无有二三。
说生盲喻
譬如生盲作如是言无有好恶等色可见亦无有日月星辰可见时有良医见彼生盲发于悲愍诣雪山顶观察采药或令盲者咀嚼或为针刺或与火灸或以药物相和饮食和而与之时彼生盲以方便相应故即时得眼见日月等。
譬诸凡夫
生盲者即是六趣流转中住所有众生等(云云)经中又喻彼生盲人虽得眼开未断渴爱无五神通若得神通具诸功德五通净眼者即是菩萨如盲得眼即是声闻缘觉乘上所笺注并是略取笈多添品法华中文及至重颂文旨大同然经中先大乘次二乘与记少异。
授记品(此品毕持品并第八记)
业似先违
昔得无漏业而不禀大化。
事似先违
四摄同事故外现是声闻。
须除通释
先违后顺三乘皆然内秘菩萨方是别意。
由不退位至不退行
净名疏云见理方是不退位也住理不动能生众善喻之如地因中得理有向果之义故云行也若三藏菩萨不退者三祇行行入暖顶忍即不退转地若约数论而以忍法三品分三不退若旁成论约四念处为位不退暖顶为行不退忍法为念不退若通教者从性地至六地皆位不退七地为行不退八地至九地念不退别圆可见以弥勒没实用权被诃。
有见须破
能所未忘名菩提见思益云若有人计有得菩提而发愿者如是之人诸有所作皆为邪行金刚般若云若有我人众生寿者相即非菩萨实无有法发阿耨菩提之心意云若有我人相者亦是菩提见。
所得记近
藏通二教但断通惑尽而得成佛。
生染着心
三教菩萨才得记已不知教权各生染着。
为显衍门
以圆为衍。
衍门破小义兼三教
法华妙席岂有方便及三教四门可破耶然既曰开权须开一代故对昔以说。
应言现未但是文略
经云我等为沙弥时各各教化无量百千万亿恒河沙众生从我闻法为阿耨菩提乃至云尔时所化众生者汝等诸比丘及我灭后未来世中声闻弟子是也此文兼现未。
疏首楞严有四种记
密记者净名疏云有菩萨心行未熟若闻受记心则放逸也然又彼经通四教若发心等三者彼经云通等三教外凡为发心内凡为现前八人并见地为无生也。
己知他不知发心自誓等
经云未获如来四无所畏发心自誓未广及人亦复未获善权方便(云云)自誓者如佛道无上誓愿成之类也既已自誓佛则记之但己自知之耳今恐于是凡位人也。
众人尽知己不知
经云发心弘普广及众生得四无所畏发心旷大有善权方便教化众生此乃入圣位人也。
皆知者位在七地
经云第七住地分别空观不计众生有染着想初发道心不生此念我后成佛度尔所众生不度尔所众生(云云)此一位人者如记中所示。
皆不知者未入七地
经云未入七住不退转地虽有善权方便信乐三尊供养承事诸佛世尊然未得如来无著之行未能净佛国土教众生(云云)亦在凡位中也。
远者不觉
经云善男子善女人受如来决远者得决近者不得如此人等弥勒身是何以故此善男女等诸根具足不舍如来无著之行是故受决远者自觉近者不觉(云云)经中云远者自觉疏云远者不觉或恐文误或经本异。
近者不觉
经云善男子善女人受如来决近者觉知远者不见亦非众会所能测度如此等人在菩萨位未能演说诸贤圣行今师子膺菩萨是也众相具足不舍本法于无相法中不坏法性是故受决近者觉知远者不觉(云云)经疏近远语异准知。
近远俱觉
经云善男子善女人众行具足行不思议无量佛事超生死海至无为岸乃至云遍于十方无量世界作不思议显佛功德今柔顺忍菩萨是也。
近远俱不觉
经云善男子善女人受如来决近者不知远者不见如此等人众行未具未得善权方便虽复去离五欲之中未能备悉如来法藏今等行菩萨是也。
化道同故
隐实示权。
此亦不然
他人据论决定不与有人救之谓法华亦与记此亦缪救故云不然。
言根败者迦叶即其人也
净名经迦叶闻不思议品已谓舍利弗言譬如有人于盲者前现众色像非彼所见一切声闻闻是不思议解脱法门不能解了为若此也乃至云我等何为永绝其根于此大乘已如败种一切声闻皆应号泣声震大千。
引之不足
现于身土诱引众生犹尚以为法门未足。
如欢喜也
如应作故。
破菩萨退为小恶
对治中意似如方等中圆此亦不然如向文衍门破小意也。
疏此中授记亦用譬喻
经云如从饥国来忽遇大王膳。
经虽有魔及魔民皆护佛法
魔名杀者今经何故护法此须权行以释也萨遮尼犍经第二云南天竺国有大萨遮尼犍子与八十八千万尼犍子俱游行诸国教化众生(云云)又云佛告文殊师利我佛国土有诸外道尼揵子等皆是如来住持力故为欲示现不可思议方便境界何以故此诸外道等皆是住不思议解脱门故乃至不舍三宝教化众生今经魔等颇类于此。
化城喻品
非化作故至具众德
大般涅槃体是三德故非化也无惑可破非御敌也权实体冥理性即也一谛三谛具众德也然疏从昔合记出今意。
通方义立
机应合辨也若从名说先从机论后从能引。
在昔斥夺但云不堪
净名斥云如龙象蹴踏非驴所堪等文是也。
是极是化
实即权。
是极非化
权即实。
幼稚等文
前疏中云二万佛所教无上道大善微弱名为幼稚。
信解譬喻题通意别
通权通实信解领四时则权领家业则实譬喻语三车则权与大车则实是知通说昔权别显今实。
药草化城题别意别
说草为药语城是化意在于实。
陈如记后方领
陈如领解云世尊我等常作是念自谓已得究竟灭度今乃知之如无智者乃至以无价宝珠系衣喻喻。
疏攒䏶
攒在丸切恐非义应作钻。
疏两山是二谛
立世阿毗昙云世尊说有大地狱名曰黑闇此中众生自举手眼不能见虽复日月具大威神光明不照彼邑诸佛出世大光遍照因此光明互得相见住在铁围外边名曰界外是寒地狱中间狭处八万由旬以彼此世界名一铁围名曰两山用表真俗修托事观。
疏请转满教
经云为分别显示令得是智慧与华严谈佛慧同。
诸转半教
东方偈云以大慈悲力度苦恼众生东南方偈云显示诸法相度苦恼众生以三藏教初厌苦故余两偈意并半教语。
请转对半明满
经云击于大法鼓而吹大法螺普雨大法雨即是方等改号四教胜进也。
请带半明满
经云系甘露法鼓度苦恼众生诸句大意同般若。
请废半明满
经云我等志愿如来知见深心所念佛自证知与方便品云佛之知见是同。
色无色般
色无色般虽各有多种略但三根且如色般则生般为上有行为中无行为下又若上流则全超为上半超为中遍没为下此色般也若无色般准俱舍云行无色有四谓生有行无行上流若生般乃至无行义分三根者准色般以说若无色天更分全超半超遍没者准三根义。
具如玄文七种二谛中说
说开合意也玄云但点法性为真谛无明为俗谛于义即足但人心粗浅不觉其深更开拓则论七种二谛二二谛更开三种合二十一种二谛玄文广释谓但二谛则合七二谛则开七二谛则合二十一谛则开。
应约四教五味以明开显
四种四谛以对四教如常所明五味者亦部中教有多少以判粗妙则三种四谛为粗醍醐开权一切俱妙。
疏宝云经三乘毗尼
谛缘度各通三乘如宝云毗尼律法制身口亦通三乘。
具明所以
六度一法二乘自行菩萨化他。
三脱对三念处
止观云性念处是直缘谛理共念处是事理合修缘念处是遍缘一切境法后证果时成三种解脱罗汉谓慧俱无疑也如次以对三念处。
具足事定
观练熏修。
经第四说法时
如涅槃经云我初为五比丘辅法轮次为耶奢富那五比丘次为郁伽长者五十人次为频婆娑罗王无量人次为优楼频罗迦叶五百人次为那提迦叶等五百人次为舍利弗等二百五十人转轮彼佛二三四时与今佛小同。
十种六根
六根各十加五眼之上加智眼光明眼出生死眼无碍眼一切智眼成十眼也余五例眼前已笺。
今遇王子
从昔受称。
六十
声闻修行凡六十劫初二十劫在资粮位第二二十劫在加行位第三二十劫方入见道位。
百劫
支佛修行凡一百劫初二十劫声闻资粮第二二十劫声闻加行第三二十劫缘觉资粮第四二十劫缘觉加行第五二十劫方入圣位。
今光明经一生十地
最胜王经生身菩萨有一生超登十地既有虎狼等难故彼经佛说神咒一十篇每一篇护一地等。
若指他佛为平等者
如前古师谓弥陀来此土著弊垢衣呼为平等意趣。
横论土体与教相当
以四教次第对四土则二二成横。
竖论约土用教多少
净名疏云四教所化未断有为即是凡夫或断不尽即是圣人为此所化取于同居净秽诸土若四教所化断有为尽为此所化取有余土若别圆二教所化断有为尽见真中道无为未尽为此所化取果报土若圆教所化无为将尽为此所化取最光土政此乃以四三二一教下多上少用对四土成竖。
见三得法戒
俱舍疏云且见道位见前三谛于一一谛各得法戒二种证净证三谛法缘彼起信有法证净道起之时无漏戒俱有戒证净。
见道兼佛僧
疏云道是道谛也见道谛位兼得佛僧兼言谓显亦得于法及戒证净佛无学法是道谛摄缘彼起信名佛证净成声闻僧学无学法亦道谛摄缘彼起信名僧证净故唯道谛在佛僧也见道谛时若约现行唯有法戒二种证净言有佛僧者约得修说以于此时修得未来缘佛僧信故见道谛具四证净。
法谓三谛全菩萨独觉道
疏云此所信法也谓若集灭全名法也于道谛中菩萨道及独觉道名法以菩萨与独觉唯有一人不成僧义名为法圣所受戒与现观俱故一切时无不亦得又解云此明法戒通见四谛也。
信戒二为体
疏云出体也以所信别故名有四实体唯二三宝证净以信为体圣戒证净以戒为体故体但二耳。
四皆唯无漏
疏云四种证净唯无漏法以有漏法非证净故问为依何义立证净名答证四谛理故名为证正信三宝及妙尸罗故名为净离不信垢信名为净离破戒垢戒名为净由证得净立证净名此四次第者信佛如良医信法如良药信僧如看病者由信心净故发圣戒是故尸罗说为第四要具前信此戒现前如遇三缘病方除故。
得法界二
界应作戒。
前释应方便譬喻品意
以此二品并略二苏故方便品云以方便力故为比丘说此阿含也便即云于诸菩萨中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此法华也譬喻品云诸子闻说三车争出火宅乃至云于四衢道中露地而坐此鹿苑也即云尔时长者各赐诸子等一大车此法华也。
次释应信解品
五味具足。
虽有略颂等文
此释疑也既云三周等文各有长行偈颂何故法说于略开中更一长行偈颂故释云非正开显但属释迦章中即推世雄不可量乃至引之令得出文是。
虽云先智次教
疏云于一切法下约教明开权显实如来观下约智明开权显实虽有此二但合在述成中共为一意。
岂有大乘回向而齐小乘上忍
因次以斥慈恩不明位次之非才闻初地见道二地修道便谓地前十住以齐小乘暖位十行齐顶十回向齐忍而不知论中初地见道二地修道妙觉无学道乃是借三藏浅深名位以名别教菩萨位耳。
顶法仍退何能遍游
十行身通备知药病周游法界遍历五道具菩萨行岂齐小乘顶墯位耶。
忍无出观之文安能法界回向
小乘忍位观上下八谛念念相续无出观时岂比回向十方化往回事向理普使群生登十地耶。
论中破外破小
本论云悟者令外道众生生觉悟故入者令声闻小果入大菩提故是皆为一乘故。
七种生死至割二死于荒外
七生死者一分段谓三界果报二流来谓迷真之初三反出谓背妄之始四方便谓入灭二乘五因缘谓初地已上六有后谓第十地七无后谓金刚心今破意者汝既自立七种生死释五百义何故舍二而但用方便及以因缘足于三界为五百耶如汝所释是宝渚之外更有有后及以无后舍而不用故名为割荒谓八荒亦四海之外亦荒服外已上并辅行文。
疏但取三种开为五百
是开分段为三百足变易中间以为五百。
合反出流来
向皆虽异真妄同源故且合论。
疏六地与二乘齐功
记云共行又云非别知是通菩萨也且不可以玄文借别名通用别第六地齐二乘也然七已办地方通惑尽可齐其功今言六者八人见地同断见故合。
又以二乘功齐
以应作与。
大经三文
下疏云一至菩提心二至菩提心三至大涅槃门下释云菩提心是至因菩提涅槃是至果上智断二德。
界内外教若剉若引
五人者三藏界内教也得记者圆妙界外教也涅槃权说五人剉在席者法华实谈得记引当机者。
牟尼说法蕴
俱舍云牟尼说法蕴数有八十千彼体语或名此色行蕴摄若一概同是俱舍应摄华严九会。
五百阿罗汉
俱舍婆沙并是五百罗汉所造亦应是华严经中法慧功德林金刚幢金刚藏四菩萨说住行向地同耶。
世品
俱舍世品说成住坏空器世间等亦应是华严藏世界宝庄严同耶。
贤圣品
明小乘七贤四圣及小菩萨。
定品
明小四禅乃至边际定。
智品
明十智等已上并俱舍品目用小大不类以斥一概。
论入不入
开三教权名入圆道本妙不入。
有依无依俱行旷路
烦恼中有菩提通也名有依烦恼无菩提藏也名无依是知两教二乘名行旷路。
疏初业不愚于法
初业谓四念处也在此位时知诸法空欲求作佛。
亦借二乘以判别位
第九云众生如牛新生血乳未别声闻缘觉如酪菩萨之人如生熟酥诸佛世尊犹如醍醐。
皆云初发即是被接
彼经云有菩萨初发心与萨婆若相应又云复有菩萨初发心即坐道场为如佛释签云初人元在通教乃至干慧亦得义云与萨婆若相应若成别圆纵入初地初住亦得通为初发心也乃至别教为游戏神通者以存教道让证属圆故也若入圆教借使住前亦得通名坐道场即是相似观行为如佛以此出被接意。
净名亦尔
弹诃之时正当别接。
取小果者皆知真实
彼经十仙一名阇提那乃至第十须䟦陀罗各执邪见佛皆开示俱为沙门故经中结益皆云得阿罗汉果等。
以文狭故
不云二苏。
若不释此
释应作识。
但非故恼
但恼乱之非下种义。
疏执三教取理
三乘教耳。
知见得不
菩萨得二乘不。
能诠因果
诠因教诠果教有为无为准此。
意亦如向
唯为果作譬。
经又复无水草
水澄渟以表定草差别以表慧二乘无定慧则三百难过菩萨无定慧则五百难过涅槃经云无水草者喻不修习菩提之道是也。
疏九次第定无渠流
初禅次第定乃至灭受想次第定从一禅至一禅心心无间如水在渠流续不断故以为喻。
八解为浴池
因修八背舍果证八解脱大论云背是净洁五欲舍是着心若发无漏慧能断三界结业即名解脱今昔欲舍故以浴池为喻。
五百弟子品
先标五百
陈如记后即受五百记经云五百阿罗汉得受记已从此以标题也后一行半偈受七百记以五百在七百前故曰先标。
五百是数
古人更立非数等句。
或助单半单满
如璎珞经中西北方单半者经云演说此教开化一切人单满者经云使我国土清净无瑕此但单半单满无复施开。
六度互严
彼云若无互严尚不成密况复理耶何者如檀无戒不结善道无忍辱感报卑陋无精进形质尪微无禅便成散善无智不生无常犹如富人余事并阙余五度准说。
乘戒各三品互相交络
持上品戒则国无女人持中戒国集女人而无欲事持下品戒于人身中而有欲事若持上品戒好闻上品乘后以人天身于净土中唯闻圆实持上品戒好闻中乘后以人天身于净土中或闻通别持上品戒好闻下品乘后以人天身于净土中闻说若空中下二品乘戒各三准说。
十类众生
十善各四谓自行十善教他行十善洎见作随喜成四十类。
大小缘别两初不同
身子于大通佛所最初禀大故今初周先开佛慧若阿若憍陈如最初禀小今因缘周方受记别故记主云大通佛所初结大缘已前历诸味中并闻三教故知陈如禀小为初。
墯落二义
前疏云一幼稚忆本戏处故墯落二都无识执物不牢故墯落初譬着五欲墯三涂二譬善弱谤大墯三涂文。
亦名智宝有二义
脱一宝字应云亦名智宝宝有二义。
十种莹治
二十一云如摩尼珠具足十事能出生一切一出大海中二巧匠加治三檀清沙四除垢乃至第十堕意雨宝。
亦唯在秽
有作秽土消文且三周结缘之机又何尝在秽土耶今恐秽字误只是佛字迹中指大通为首上中二周结此。
经七佛
进说云如儒礼七庙祖宗有愿故但七耳又说云长寿天寿长八万大劫若毗婆尸佛至释迦才九十一中劫耳以长寿天皆见故取言为易。
学无学人记品
如通序中
疏云三藏中十八学人九种无学人通教至六地名学七地名无学别教中或就功用无功用记释云功用无功用即约地住前后今此品三教学无学圆机俱发故得记时正当圆教功用无功用学无学之位也。
若约观心者
若通序疏中观心者文云正观中道不缘二边中间即是无学能如是观者是名无学。
法师品
单云忆持
信受念持开可为二忆持乃单。
此别论下
此应作次。
大经分九品
前第四已笺。
如安乐行初释四行
别分自他者三业修止观名自行誓愿安乐名化他又俱通自他自行修四法劝他修四法须四行中修止观者疏云若初心欲修圆行入浊弘经为浊所恼自行不立亦无化功。
中例可知
前五后三既论通别后结品名当知四行亦应知是。
前判通别次从通四
前别者三业自行誓愿化他化也从通者修四行者通名法师品。
故知自他亦有通别
指前五四三中之自他而为今二法中之自他。
别论各别
四人自行一人化他。
通论互通
自轨化他俱称法师。
释出其意
魔本著有若诸行人心有所著则为魔摄若能了达诸法性空则魔不得便谓魔界如佛界如等。
五行摄一切行
且如戒圣行则摄大小乘戒定圣行则摄大小乘定慧圣行则摄四四谛之慧又天行摄一切理梵行摄一切慈悲病行摄一切灭恶婴儿行摄一切生善又摄七科谛境及七谛智等。
十乘十境横竖遍收
十乘横竖者辅行云如不思议境穷实相底名竖包十法界名横发心上求名竖下化名横又上求下化名竖依境发誓名横安心彻理名竖六十四番名横破遍惑穷名竖诸门相望名横通至宝所名竖检校塞著名横道品至后名竖品品相望为横正助至后名竖法法相望为横次位至极名竖位位遍摄为横安忍进后为竖违顺相望为横无著入住为竖离似三法为横又总论者在一一位十自相望为横一一至极渐深为竖等十境横竖者横具横不具竖具竖不具例如发四禅至非想是竖具至不用处是竖不具发通明等是横具发七背是横不具又发初禅至四禅是竖具三禅来是竖不具又初禅九品是竖具八品来是竖不具又一品五支足是横具四支来是横不具例此可知辅行释云通明背舍名横法者以禅望禅名横又初禅中有根本味净等法名横言七背舍名横不具者灭受想中阙此一故(云云)欲略说者初阴入境不论横竖次烦恼中利钝使足名横具利钝中单复讫至无言名竖具病中四大五藏及鬼魔等名之为横相生相刻名之为竖业中蔽度相对名竖蔽度彼彼各自相望为横魔中三种名横先恶后善及墯二乘名竖见中具起外及佛法名竖四句四门名横慢中谓得诸禅名横谓得初果乃至四果名竖二乘中四谛相望名横因缘相望名竖又四谛中二二相望及因缘中以智望境亦名为横菩萨境中当位自行名之为横三教相望名之为竖。
及破遍中横竖法门
竖破遍者无生一门遍破一切若解阿字门则解一切义竖破见假思假及尘沙无明等假横破者如中论八不谓不生不灭不常不断等若深观不常不断即入无生无灭义若无生门观阴界入次第不次第乃至三障四魔者余不灭等七门亦复如是等破。
即向第三
疏中第三约谛理起惑是今文三谛上起惑。
疏见声闻畏禅闻菩萨摈辱
畏禅者法师品云若声闻人闻是经惊疑怖畏当知是为增上慢者摈辱者持品云我不爱身命但惜无上道乃至云浊世恶比丘数数见摈出念佛告敕故皆当忍是事。
此中容用别时意趣
摄论解别时意趣云譬如一钱为本收万钱之利在他日也今此中闻一句一偈与菩提记成佛者亦在他日耳。
大师诵经观法
诵经法大略云夫欲诵经先观所坐之座高广皆有天龙四众然后出声诵经观此四众为是宝有为先从想生四众不有无我能诵是名空观虽无所诵经而有经卷纸墨之字虽非内外不离内外虽非经卷不离经卷从始至终名不可思议能作此解名为三观一心乃至于诵经中满足六度三因等。
经涂香
般若经音义云涂香即湿香也。
音乐如前料简中
释若使人作乐中云有出家内众音乐自随云供养者自思己行与何心俱只恐供养心微增其放逸长他贪慢敬想难成。
愿兼于业
玄文有愿生眷属业生眷属。
四法师偈
大论云多闻辩慧巧言语美说诸法转人心自不如法行不正譬如云雷而无雨乃至多闻有智讷口拙譬如无雷而小雨无学无智如小云无雷复无雨多门广智能转人心行法心正如大云雷广注甘雨等。
疏不论福田浓瘠
瘠应作塉谓薄塉也若作瘠乃羸瘦病耳。
八福田
戒疏云一佛二圣人三和尚四阇梨五僧六父七母八病人。
一念十戒
因缘所生法即不缺不破不穿不杂也我说即是空即是定共道共也亦名为假名即智所赞自在也亦名中义即随定具足也。
从胜立名
从圆释信。
向以人为鱼兔等
注家以鱼兔喻二乘人也昔二乘人与生身佛断惑证真是同故曰齐功筌罤喻大乘教也今持词句即是法身舍利精莹不朽故曰等妙记主斥云虽词为筌罤若不曰开显还同阿含当知持今经者是同法佛共宿如其不然还与丈六生身齐耳。
十七名中
论云法华有十七异名第十二名竖固舍利余名前文已笺。
约真之缘了等
约真是修性乍分即真是修性体一分时常一一时常分故云全性成修。
与前小异对文别故
释方便品其智慧门疏云即是叹权智也盖是自行道前方便有进趣之力故名为门从门入到道中称宝道前谓权也记云此须以十地为道前妙觉为道中(云云)前以十地为道前今以博地为道前则使前文十地是今文道中故曰小异。
若止观中复约四教
第三云三藏不诠中道如干土通教如湿土别教如泥圆教诠中道如水。
亦应具问远近二意
疏但问远而不问近亦应问云今经何故去佛近。
臧否
下毗鄙切臧善也亦通也否塞也由一除字便见其智毛诗云未知臧否。
未改时文
慧皎法师后改所学归天台师。
及将破义
意谓两真实显两方便除。
算砂
入法界品南方有国名曰多闻有童子名自在主有十千童所共围绕谓善财言我昔于文殊童子所修学书数等法即得工巧神通我因此法门故亦能疗治风𤺛消瘦鬼魅所著又善别知众生生善恶起三乘得道乃至十方一切世界广狭大小及以名字一切劫名一切佛名一切众生名一切业名一切菩萨名一切谛名悉皆了知。
说一切海法门
经云说大海法开示佛功德海乃至云亦能别知波涛远近水色好恶亦知其舡铁木坚脆机关涩滑水之大小风之逆顺等若有众生得见我身闻我法者令其永不怖生死海必得入于一切智海必能消竭诸爱欲海能以智光明三世海能尽一切众生苦海能净一切众生心海等。
赦体遍原
原免也原人之情与免罪。
第三准例
如以二不二为非二非不二之门由达二不二通至非二非不二由非二非不二起于二不二故二不二为非二非不二门。
更立二句
三一皆方便为门及二不二皆权为门此之二门通至实否况一与二不二已是真实何得为门。
举实以引之
引应作例。
以性显缘
先修性合辨次修性各辨各辨中以缘显性文旨可了若或以性显缘者即是以自性即三之一能显因缘即三之一名以一显一又以自性即一之三能显因缘即一之三名以三显三。
以互显不互
以三显一以一显三名为互也以三显三以一显一名为不互。
车在门外
岂可但云从限域出须乘因车而出。
与前两释
四六两释同云门外。
疏皆属此经即圆闻慧
通达四种闻义结成三谛权实融通方是圆闻。
见宝塔品
疏四支徴
注知荷反类隔切当取端荷切。
四度云见宝塔
同结文有四耳。
翻名有无
华梵不同有骨身无骨身之异并世界义。
更莚接影
经中云更于八方变土以莚分身佛。
舍利时等
时谓十二那衍劫供养舍利亦经尔许时故等。
证地师非
地师若非是第一义亦非耶今但非地师不非第一义。
化道别故
报应二身居土各别又多宝不说法华与今佛别。
四皆属圆
第一记云因缘一释若正宗中咸随本文盖以开权故也凡四悉释于别题以总一品经意今文世界言翻名有无者何盖佛意被物现未兼益故尔。
若十若多
如一百二十番权实者多。
八不叹佛
论中归敬序云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法中第一。
入法方轨
男子女人入室着衣坐座。
现未师弟因果
现谓八部四众未谓灭后闻经师谓处众说法弟谓随喜听受说听为因得记为果。
未关涌出
古师谓安乐行去预为涌出菩萨说故下记中斥云岂得下方未出预云涌出所行。
前已具释
如云般若显实与今开权左右义耳。
疏此品下十一品
或谓十六是指寿量今恐是十八耳古人指在劝发品尽是身轮本迹。
前从弥勒问来
前从者是从序品弥勒问文殊来至此一十品尽名口轮盖三周开权悉是说法。
光宅惟忖之例
释惟忖中吹螺等作本迹二门序。
七圣财闻信乃惭愧
今依净名疏笺之闻者十地听法如云持雨十方佛法皆能受持信者深信坚固犹若金刚戒者十地所得真行经言唯佛一人具净戒定者首楞严等定进者念念深入萨婆若海舍者常行舍行惭愧者惭第一义天愧佛无上行人。
疏是二万里
由旬有十六里四十里之别今依四十里计之。
摄法中说
理惑智行位教。
复非所治
八背舍八胜处十一切处是小定耳。
疏皆不云是释迦分身
谓是分身于理何𠧨一往应身被于小机报身谈于大法今经已前若谓分身则报应体即身若相即小法合融小法若融应预开权耶是故但曰千佛而已。
不必全同僧中法事
若僧中法事者先须索欲若有如法僧事者凭僧传欲至于僧中意谓送心达僧以表和合而免背叛之罪也故律云彼须我和今佛不同此。
塔开表权
开应作闭谓闭表权开表实。
八万之名不必全大
彼引萨婆多云佛为众生始终说法以为一藏如是至八万又俱舍云牟尼说法蕴数有八十千此并小乘门也。
提婆达多品
疏身子厌之
厌于琰切以神通使劳困。
以石山𡸠之
𡸠作𢈹都回切谓扑物也亦作埠。
五并业障摄约处唯除北约人除扇𢮎
此之三句是记主取论中语意结为句论中本云三州有无间非余扇𢮎等𢮎丑皆切今引俱舍疏释云于北州及余道杀父母者皆无无间之叶扇𢮎者梵语也新俱舍疏翻为生是黄门中一若旧译俱舍但云黄门当知扇𢮎则黄门也疏又云除北州于余三州唯女及男造无间业非扇𢮎等谓北州人虽杀父母无无间业以父母于子少爱念故子于父母亦惭愧心微无重恩故故无无间。
四身一语业
杀父等四是身业破僧是口业也。
三杀一虚诳
以五事舍罗破和合僧是虚诳。
一杀生加行
以如来身不可害但得杀戒加行罪无根本罪。
无间一劫熟随罪增苦增
疏云初一句明时处次一句明苦增一劫熟者此无间中一劫受苦随罪等者谓由多逆感地狱中多猛苦具受二三四五陪重苦。
八比丘分二以为所破僧
疏云破僧有二谓破转法轮僧及破羯磨僧若转轮僧唯在佛世也若羯磨僧通佛灭后若破转法轮者以有佛故要须九人以八比丘分二四为正众四为邪众若众极少犹须九人若破羯磨僧者故须八人多亦无限谓一界中僧分二部别作羯磨故须八人过此无限又破转法轮唯瞻部洲若破羯磨通余三洲。
杀住定菩萨
百劫修相好人。
夺僧和合缘
僧资具等已上俱舍颂并取疏文笺之。
疏不妄语是檀
与人实语。
不舍于离
谓离攀缘心相续不断故。
六之与十开合不同
六加方便及显力智成十禅开为二禅有愿智开愿度有神通开力度般若开为二般若有道种智开方便度有一切种智开智度。
若校量过恒沙身
金刚般若云若以恒沙身命布施若人于此经中受持四句偈等其福甚多。
序中横见
经云或有行施又云又见菩萨勇猛精进又见智慧深固又见未尝睡眠又见具戒又见住忍辱力。
文殊引古
经云或有诸比丘精进持净戒行施忍辱等深入诸禅定知法寂灭相。
过去佛章六度甚略
经云值诸过去佛若闻法布施或持戒忍辱精进禅智等。
三菩萨行位不语行相
经云求世尊处我当作佛行精进定是上药草此三藏菩萨也又云常行慈悲自知作佛决定无疑是名小树此通菩萨也又云度无量亿百千众生如是菩萨名为大树此别菩萨也此中三教菩萨不说六度行相。
举五度为校量本
经云于八十万亿那由他劫行五波罗蜜比前功德百千万亿分不及其一前功德者谓闻寿量。
经果蓏
木生曰果草生曰蓏。
踝
户寡切足骨也。
膊肠
上布兖切应作臑若作膊乃是切肉耳。
万字
本作卍或作[歹*ㄙ*ㄙ]今以万音卍也以佛胸前作此字梵语室殊靺瑳此翻吉祥海云或只云吉祥乃万德之所集也故曰万。
髂
枯驾切谓腰骨也。
髋尻
上苦毗切下徒昆切尻应作𡱂正作臀说文云髀也。
两肞
肞应作𩑐钗音颐之傍也。
亦可释妨非今文意
诸经论多云莲华化生若同今经应例开权耶。
经广为众生说于妙法
既有三乘之名是说藏通无生忍不退转是说别圆仍以四教配入五时同居明矣。
但是变见非谓改体
此与释论说似相违论云幻术之事是虚诳法法于草木诳惑人眼物实不变神通不尔实得变法使物实变如地有成水之理水有成地之义(云云)学者和融两说使其理顺。
足指按地等
经云佛以足指按地即时三千大千世界珍宝严饰一切大众叹未曾有而皆自见坐宝莲华乃至佛摄神足世界如故等。
疏南方缘熟宜以八相成道
此土人天即时遥见成道转法轮两相也苦余六相彼土自当别见矣。
持品
二万似为人
二万菩萨云恶世众生善根转少奉命弘经令物生善故。
八十似对治
经中云骂詈毁辱皆当忍之以破烦恼。
摩耶
贤劫经中翻为极妙瑞应经翻大智母。
岂得下方出未预云踊出所行
古师谓安乐行是预前为地涌菩萨设也苦尔安乐行品初文殊应问等乃至如记文殊苦问涌出大众应问等。
疏历五分法身余一切道
虽说定慧而得四事以自养活而于定慧亦不乐行乃至三十七道虽说亦不行等。
罗云之行
密行。
空生之德
无诤。
审如宾头卢知七年失国
西域优陀延王与宾头卢少相友善王每至而宾头卢不为之迎左右请王用治法王曰事讫已须吾复往异日王复至宾头卢念欲不迎恐王害己墯于地狱念欲为迎虑损王福失于国位俄复裁之失国之重不甚恶道起愈不起宜初愈也乃送王七步王骇其无恒宾头卢曰吾前虑王失位也今将为我害不获其虑也王曰吾失国几何对曰后七日当亡国七年。
稠禅师进否为王
齐文宣王请稠入邺为帝说四念处帝汗流毛竖后受菩萨戒断酒禁肉放鹰鹯断屠宰后帝至寺参觐稠处一小房不为送迎有谗稠于帝曰僧倨傲无敬帝因怒自来加害稠冥知之至夜先备牛车往谷口孤立道侧须臾帝至怪问其故稠曰恐血污伽蓝帝下马拜伏乃躬身往寺稠乃不受。
具五十法
论中两节初一节具三十四法初云一念不散乱二得诸陀罗尼三行慈心四行悲心五自在住五神通六具足六度七不舍一切智心八修习方便智九摄取众生十成就众生乃至三十四依法不依人如是等名为出家菩萨比丘利益事应生随顺阿练若法第二节具十六法论云定王经中佛为阿难说兰若比丘住四法一远离在家出家二读诵深经三引导众生使得阿兰若功德四昼夜不离念佛复有四法一乃至弹指顷于众生中不生瞋恨心二不应一时使睡恨覆心三于一念顷不应生众生想四于一念顷不应舍菩提心复有四法一常应闲坐不应聚众二常乐经行三常观诸法无新故想四不应离空无想愿法复有四法一不行世间禅而修四无量心虽修悲心而不取众生想二虽行慈心而不缘众生虽行喜心而不贪乐虽行舍心而不舍众生三自见身有四圣种行而不自高卑下他人四自行多闻如所闻行已上共五十法既是祖师垂训之言因略录之以为修兰若者龟鉴。
十二头陀各具十法
论中头陀品所出名目与前第二签中引辅少异论云一兰若二乞食三粪扫衣四一坐食五常坐六食后不非时食七但三衣八毳衣九随敷坐十树下十一空地十二死人间但三衣有十法者一三衣外无求二无守护苦三所畜少四所著为足五细戒行六行来无累七身轻便八顺兰若行九所住无顾惜十随顺道行余各十广如论文。
人有五去文
疏中云人有五谓身善等是与忍辱相应。
三双善者准单思之
左捉右舒取于净者喻口意善凉身止渴喻身意善膝跪手凭喻身口善此准喻也。
经为斯所轻言汝等皆是佛
骂法有二谓善恶也骂人为佛轻之甚矣十谓律云恶骂法有三初面骂者言汝是除粪人家生等二喻骂者言汝似除粪种等三比骂者言我非除粪种乃至我非贩卖杀牛羊跛躄人等善法骂亦有三种初面骂者言汝是阿练若人乃至云汝是汝坐禅人喻骂者言汝似坐禅人等骂例知今经中言汝是佛为轻慢者即善骂中面骂也故安乐行记中云似善法骂亦此类也。
疏一入少分
法入中有二种法一心法除心王但取相应诸心数法二非心法即过去未来色法及心不相应诸行并三无为法今之骂声是不相应行所摄盖是名句故也记中行蕴是五蕴中行蕴处是十二处法处界是十八界中法界皆骂声少分。
声界有八有执受无执受
有执受者论云心心所共所执持名为执受如苦乐等因执痛痒当知苦乐是心之所执受因生三受故名执受眼等五根乃是大种所造因兹发声此名有情也如爪发等并非心及心所等之所执受名无执受此非有情也言声有八者谓有执受中有情名非有情名各有可意不可意无执受中有情名非有情名亦各有可意不可意是故成八也有诠表者谓名句等无诠表者谓风河等今以记文难晓又画为图云。有执受四有情名记云众生语声有二可意谓赞咏等有诠表不可意谓诃骂等有诠表非有情名有二可意谓柔软弹指等非诠表不可意谓惊众拍手等非诠表无执受四有情名有二可意谓化人赞咏有诠表不可意谓化人诃骂有诠表非有情名记云风林河等可意谓琴瑟等非诠表不可意谓爆击等非诠表
余例思之
有诠中赞则可意骂则不可意若拍手等虽无赞骂亦有可意不可意例思可识。
形显受等
骂形不骂显骂显不骂形。
法华文句记笺难卷第三
卍续藏第 29 册 No. 0597 法华经文句记笺难
法华文句记笺难卷第四
赤城沙门 有严 笺
安乐行品
引诸经论所列三门
引经者身体及手足乃至五不受等三门者即不动等三释安乐义也。
忍辱
如善住天子所问经云文殊童子言世尊所说忍者常云若不为彼境界所伤得名为忍今经亦尔不为真俗二边十恼乱等境界所伤是名住忍辱地。
宝树等三
大经云一切江河必有回曲一切丛林必名树木一切女人必怀谄曲一切自在必受安乐文殊难言是义不然于此大千有洲名拘耶尼其洲有河端直不曲名娑婆耶犹如直绳直入西海如此直河佛未曾说种种金银琉璃宝树是亦名林亦有女人善持禁戒功德成就有大慈悲释梵诸天虽得自在皆悉无常玄文中云诸教随情故有回曲三草二木故非真实金沙大河直入西海乃至云是故不废释笺云今以回曲及丛林等以譬有余金沙河等以譬无余。
大经圣行住三地
玄文云圣行证三地梵行证两地梵行是因故论所证病儿是从果起用故不论证戒行从浅至深证不动地定行从浅至深证堪忍慧行从浅至深证无畏地登初地时不为二边所动名不动地上持佛法下荷众生名堪忍地于生死涅槃俱得自在名无畏地(云云)又云若地前化他名梵行慈悲喜是他之事行一子地是其证舍心是化他之理行空平等是其证登地慈悲故言一子慈悲与体同故言空平等(云云)然玄文中谓戒行证不动地今记中引经谓戒行住堪忍地定行住不动地者或是登地体融或是写时笔误捡经证之经中乃是戒行证不动地定行证堪忍地经与玄同。
一子地
大经云菩萨修慈悲已得住极爱一子之地譬如父母见子安稳心大欢喜菩萨亦尔观诸众生同于一子见修善者生大欢喜又见诸众生为烦恼病之所缠切心生愁恼是故此地名为一子。
有经本云
多一经字。
俱通深浅
行处生法二忍近处能离三观皆通于果故俱深也若悉在五品故俱浅也。
深俱浅
如疏俱深是前品菩萨之行俱浅是七方便之行耳。
下去约位
寂灭忍在妙觉无生忍在初住然亦通初。
如引义中寂灭忍与毕竟空
下引十八空钞文如云诸法无余名毕竟空以毕竟故空无所有。
各说一边非无所诣
诣理附事各虽一边而皆有所诣故曰非无以例行处近处皆有所诣故令准说。
口意二文止观明着
经口业中不乐说人及经典过等止也善修如是安乐心故观也意业中无怀嫉妒谄诳之心等止也于一切众生起大悲想等观也。
皆云助观
下疏云戒门助观定门助观慧门助观。
真谛即法空俗谛即生空
记中引性相二空证生法者说者纷纭况生法与性相空体本同只一圆妙般若智耳破生法执时必破性相执破性相执时必破生法执何须用证耶今谓记主引谛而证耳非谓证二空体同也谛者了义以由一切众生于妙真俗未曾谛了若或禀教须谛真空真于何谛谛在五阴谛此五阴本自不生故云真谛即法空俗谛中生空亦复如是了于百界世俗假名亦本不生若能谛俗必除妄执故云俗谛即生空故得引玄文证之意云于世若谛者乃破性也于真若谛者乃破假也此同辅行云若有性执世而非谛破性执已乃名世谛破性名为性空等此岂非是谛者了义耶亦可反例云若有法执法非真谛破法执者由在谛真故云真谛即法空若有俗假俗非生空破俗假者由在谛俗故云俗谛即生空。
无生忍寂灭忍
玄文云就事为无生就理为寂灭又分证为寂灭证果为无生。
但生忍义深法忍可识
柔和下乃生忍也又观诸法下乃法忍也生忍若深法忍岂浅。
通名观耶
岂不名上。
三行兼理
如行不行者行即是事不行是理又不行行者亦不行是理行则是事故曰兼理。
对事设观以助照理
非远非近即十八空对十八事以设观也比乎十乘今文尚略故云以助。
助真似邪
向疏云六根名净发相似解而得入真。
如病将身
大论云菩萨以度人为事云何深山自静答如病将身体康修业身虽远离心不远离合喻云服般若药烦恼病损法身康后为化未晚。
五事调心
调心不沉不浮调身不缓不急调息不涩不滑调眠不节不恣调食不饥不饱。
须约六即以论不转
今是五品约观论耳。
互论自他
从真起妄则真自妄他从妄生真则妄自真他和合则共非共无因。
胜以因缘一句等
胜应作前谓前约因缘一句开为两境如云从惑因缘生生死从解因缘生涅槃不如次释意显以因缘为涅槃以颠倒为生死。
今从故说下
今字恐是又字耳经中但以下总结诸句疏有三释盖初释中从故说常乐观如是法相九字疏不别释由例故说说者由倒故云不必若只作今字消文今指次释不必须云颠倒又却指初文理不贯血脉断绝。
总在后示
如次文九句十八句以示观法。
如无不断
如实相不颠倒无所有性语言道断。
不去准知
亦可颠倒如虚空乃至无障亦可颠倒道断乃至无障道断。
及以离合
第九问云前之六空已明二空何须臾说次七空答以向性相重历诸法故更明七问内至毕竟破诸法尽何须后五答大论云十三破尽后五重说耳。
若总若别俱通横竖
四行是总十乘为别十分横竖者如以十乘分对三根则竖三根各十则横四分横竖者初品身安乐未广说法故二三品口意安乐四五品誓愿安乐则竖五品各四则横。
应取第三离为三谛释
前疏中云分约三法明行处一直缘一谛二约生法二忍三约三谛住忍辱地是总论三谛也柔和善顺者顺真谛也不卒暴不惊者安于俗谛也于法无所行者安中谛也。
离十恼乱亦当生空
疏云因修禅定止于过恶得人无我况复十恼只是生死涅槃二法二法皆是假名假名故空不相违拒各柔和善顺。
乃至六谛
一生谛谓五大时方为万物所依二依谛谓色等五尘好丑依此而有三作谛谓俯仰屈伸四总相谛谓总收万物五别相谛谓森罗万象不同六摩婆夜谛谓尘成瓶不相好碍。
二十五谛
一从冥初生觉过八万劫前冥然不知名为冥谛从心生色等五尘尘生五大谓四大及空从五大生十一根谓眼等根及手足大小遗根并平等根合十一根此等皆依神我。
遮面防喻
喻应作背防背毁也古语云面誉者多背毁。
但随顺法相
随顺法故之相而忘执大之心。
复顺物情
若欢若毁今二乘两无所取。
尚不令顺法而违物情
有小机者亦宜说小不必一向以顺大法。
况令违法
岂违大法不为说大。
未坏天子魔
以未有中道不动三昧故为天子魔所动也如魔惑阿难时广说诸法等若菩萨破四魔者释论中云约得菩萨道破烦恼魔约得法身破死魔并阴魔约得不动三昧破天子魔。
疏不能阻坏
阻应作沮。
调伏贪忧
忧应作爱。
从地涌出品
如下委论
如云从此下至不轻品明佛弘经功深以劝流通神力下八品明付嘱流通。
唯十一品半
此文语略应云本门流通唯十一品半本迹流通共十六品半或恐脱落。
以经力大
今捡流通段文笺之或符经旨更引本经他文释之亦善。
举法举人
法闻一偈人为佛使。
引今引往
今如龙女往阿私仙。
东方西方
东方妙音菩萨西方观世音菩萨。
若显若密
显则佛现光明之身密则天龙作听法众。
总身别身
总如弥勒不语变化别如妙音现多身说。
或逆或顺
四众拒不轻者逆八部护持经者顺。
往佛今佛
往举日月净明德佛今如神力品释尊。
自微至着
起一念随喜者微也皆与受佛记者着也。
现益当益
安乐行中颜色鲜白现也劝发品中生兜率天当也。
亲益疏益
亲若姨母疏非释种。
事益理益
事则火不能烧理乃达老死实相。
半品四信之文去取不定
分别功德品末疏云南师从十九行偈后长行下属流通北师以四信弟子判属正宗从如来灭后下乃是流通又云二家尽可用今依南方。
机有在无
语倒应云机在有无。
此中未述
断疑在寿量品中。
重重说等
南岳云法慧说十住十方说十住者皆名法慧乃至金刚藏说十地亦复如是十方诸佛说十住与法慧等乃至十方佛说十地与金藏等。
唯有一佛
释迦化遍。
地覆本属
本眷属。
虽但显本
下文显菩萨本云下方空中住是本住寂光也本虽如是而于释迦开迹显本理且未彰。
经四分之一
将半恒沙开为四分取一分为喻故云之一。
那由他
此数法也解脱经有六十二数流来此土但五十二耳每一数十倍增之谓一十百千万亿落叉度落叉俱胝末那阿庾多大阿庾多那庾多大那庾多钵罗那庾多大钵罗那庾多矜羯罗大矜羯罗频婆罗大频婆罗阿门婆乃至第五十二阿僧今那由他即第十二那庾多也下药王品中甄迦罗即矜羯罗第十七数频婆罗即第十八数阿閦婆即第二十数也。
亦不须移
若移者应云六万非多若依法门者。
皆云善者
五眼四谛等悉具十善曰皆。
八自在中之一
能作小能作大作轻重等今此能作短能作长亦八之中之一。
故且抑其一分
以五十小劫谓如半日虽是即长而短而未云即短而长曰抑。
热休息冷
冷应作已。
开亦不遍
未施藏通。
合亦不周
别教利根自入法界。
彼开
施别。
此开
施三。
此合何殊彼合
会别会三入实同故。
六方便边
藏通各三乘。
身土四句
依中现正正中现依依中现依正中现正。
然自在大
自误是昔字耳谓华严也以次云此述一化盖今昔对论。
三节
或是重语三周有三节段或指前譬本中通贯三周作广略三节义。
法华迹说与众经同
迹中以圆为能开三教为所开纵今经已前有末开之异然其教法不出乎三不同华严兼别。
今日一番之因
十地因满乃受识也。
多是加菩萨说
新经四十品除阿僧祇品及随相光明功德品是佛自说余三十八品皆菩萨说。
而以华严形斥法华
如合论中以华严十义形比法华谓华严是报土法华是秽土佛现报身劣应请者是菩萨身子说法是大乘三车被机是菩萨三乘异等。
七处八会
一摩竭陀兰若二普光明殿二忉利天四夜摩天五兜率天六他化自在天七重会普光明殿八三会普光明殿已上释签所出品目若李论中谓第七是三禅天会若云九会天台师谓逝多林李论又加给孤园一处立为十会。
二处三会
一灵山二虚空三又灵山。
此中横对四土
未变土前同居也四信中诸声闻众方便也其菩萨众实报也远处虚空表寂光也。
约五味判诸利钝
华严一钝乃至般若二钝唯法华纯利。
已如向辨
菩萨尚是古佛等。
疏能问者即是华严中四菩萨
解脱月等四也。
用义不同
若指销释自在神力为不同者前见宝塔品与今销释三力用对三世其旨大同今寻前诸所释言其不同者只是十意以明如来三世益物之相学者更详。
对用皆然
三身对土三德对三障等。
教门各二
真底中底。
且据不现劣应之身
寂光土中真智断德故云老不应同居故曰不服俗谛之药。
九次第定
若入禅时智慧深利能从一禅入一禅心心相续而无间杂九者谓初禅次第定二三四禅次第定四空处次第定第九灭受想次第定。
奋迅
有出入两奋迅一入者谓入三昧人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入初禅如是次第入二禅乃至灭受想是名入也二出谓从灭受想定起倒入非有想乃至初禅是名出也。
超越
一超入谓从初禅超入非有想非无想处非有想非无想处起入灭受想处定二超出从灭受想起入散心中散心中起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还住散心中散心中起入无所有处无所有处起住散心中散心中起入识处等具如法界次第。
寿量品
以理况事
性非今昔常住不灭以不灭故称性而常若云无量劫理数然也以由理常是故事常。
举不足以释之
事寿为不足理寿为足用事寿以显理寿故曰释之。
本既不疑长寿
弥勒菩萨等从初不疑佛寿何以太长若尔则睿公不须以法寿即报寿非长而长以出其意。
但先以长为答
示答问意也睿公只消以长答短于理自明。
惟忖中五句至向地
今再笺之疏云初一句总后四句别今闻大法雨润法性种开十住知见今之与先已得十住今从十住改十行示佛知见击鼓演义皆从向地今昔悟入(云云)。
乘妙中说
三法妙中云始终者不取五品教乘为始乃取凡夫一念之心具十法界十种法相为三法始也从性德之三法起名字之三法因名字之三法乃至究竟之三法过荼无字可说乘之终也。
此违论文
天亲明三身寿量今是报身具如下引文。
疏百年为期颐
注家用礼记经语记主亦取郑玄注文而释之郑云期者要也颐者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当尽养道而已。
伽耶既非
旧以彼长连上四字以为句非也又释之云以即报佛是本佛故彼长报佛即今经伽耶之佛故曰何独意明二身体即故也此亦非矣今谓伽耶曰应彼长曰报以约真谛双非报应故曰长短斯亡。
燕赵
赵将伐燕苏秦为燕说赵王等文在辅行第八说中明之然春秋中无秦燕等名乃是春秋后语耳。
后文具此三句
非如三界见于三界法身义又云如实知见三界报身义也又云或示己身己事他身他事应身义也。
大经一切众生悉一乘故
以具三因佛性故尔。
更立名异义同而为多并
一乘者理乘也理而不灭故常当知乘常只是理常耳若云乘非常理须灭若云理是乘何独非。
疏大经超前九劫
佛藏经云弥勒发心先四十劫释迦方始发心佛地论云因七日七夜翘足赞弗沙佛因超九劫与本行经同又说布发掩泥超八劫大经云身求半偈故超十二劫章安疏云或根缘不同佛增减说之。
今显实已不复隐本
若初住显实已亦不复隐本但以无久本可论纵得延促劫智以一日延为多劫而为久本者亦只是权耳当知佛本为实菩萨本权。
问桥
方等陀罗尼经云我于往昔作一比丘时有居士设大施会有一大桥有众多人从桥上过我以愚故问彼人言是桥何人所作此木何林所生何人所斫何象所载青松白松等后到会所财食无余。
疏阡陌
道路也南北曰阡东西曰陌。
彼经十身
新经三十八明第八地成就身智入无功用经云佛子此菩萨远离一切身想分别住于平等知众生身国土身业报身声闻身独觉身菩萨身如来身智身法身虚空身(云云)国土身者地论云千等世界净不净世界广等世界差别皆善分别知智身者论云闻思修智果行智世间出世间智差别皆如实知法身者论云无量法门平等一法身故如闻取故随所化众生根性相应时说差别故有根无根差别相故知第一相差别皆悉应知虚空身者论云知无尽相不可见相无障碍相无为相能通受色相因色分别皆悉能知。
余皆化摄
谓众生国土声闻独觉菩萨如来等六也既云应开为四而文中两番云化或恐写误应云余皆应摄又况众生业报二身两分若猿猴马等为业报须指人天等为众生也学者更详。
疏若但性德三如来者是横
约种子义。
但修德三如来是纵先法次报后应亦是纵
两番纵义有人云初一番是能显谓别地前十住修空显报十行修假显应十向修中显法次一番是所显以由登地始得法身之本从本发智是报报如华台从报起应应如华叶虽能所异皆纵义也今谓此片古非用显今是以由古师说三德义而有二纵一师云体义俱不殊而有隐显之异故今初云修德三如来是纵又一师云法身正体本自有之了因般若无累解脱此二当有故今次云先法次报后应亦是纵具如前第三记已笺。
疏量字则通无的
句绝。
借义名释
借观心因义释妙智果义。
相照四句
智妙初境照智智照境境照境智照智。
双具前两
旧曰具法报中两亦句以应从法报中起故如是今谓疏既云两存只是具应中双非之两耳乃即遮而照故具也。
名通义通
名谓非常等四义谓四句各四。
理通法通
理谓三身体融法谓权实常住。
且约次不次而论总别
前别约三谛论本迹次也后总约三谛论本迹不次也次为别不次为总。
俗谛三昧
此照俗理也辅行云言俗理者缘于俗谛恒沙三昧言俗事者缘于众生病及神通。
一种子无上指对雨譬
论云退菩提心已还所修善根后同得果。
三增长力无上
论云说商主譬今记云化城义同。
七化生无上
论云教化众生无上故地中涌出无量菩萨。
八成道无上指寿量三菩提
论中引本品三身文义。
九涅槃无上指医子
论云医师。
雨譬已述譬及领
经云善说功德诚如所言等。
方便品已判甚深
本论释方便品中云言甚深者有五甚深一义二实体三内证四依止五无上。
履
所止切蒵胡礼切又音系谓屣带也。
今但正化
若准今但化益此中四字宜作白字书之若作注文则今但化益亦宜注也。
郑重如前释
皇天郑重频降命也。
故此自佗随用别故具如玄文
玄文云前二教所有随自一向是随他意语别教一向束为随自他意语圆教一向是佛自意语今文以迹门为他故曰随用。
前虽有二乘之名
疏云不复言及二乘。
小在此三
小机多在三善道中。
疏自应得闻长远之寿
华严八十云或见释迦成佛道已经不可思议劫。
然灯者拂因疑
布发掩泥得记乃迹。
非无近果
三乘各证。
身岂不然
谓益物处者常在此土此土既本土身亦本身故知是报也。
展转相望有五乘七善
旧云如地狱有人乘鬼有天乘畜有声闻乘人有缘觉乘等今谓地狱乘钝鬼中乘利鬼中乘钝乃至天中乘利。
十界交互以论机应
下下法界有上上机如地狱界有九界机鬼中有八畜中有七此乃下有上机若上有下机谓初发心求于佛果破戒墯狱于彼可发成地狱机余八准此此乃上有下机具如释签。
或但论四圣以辨胜负
声闻负缘觉胜乃至菩萨负佛胜。
且对佛界胜劣应耳
既是本佛起应故就佛界论现胜劣之身未宜四圣以辨也。
现种种身
此文写误而又语略今检名号品而刊正之经云种种身种种名种种色相(记中云食)种种修短种种寿量种种处所种种诸根种种生处种种语业种种观察记有种种形经无经有种种观察记无。
竖中亦然
不将他佛望我以论之横竖也当知以我三世相望自论竖耳。
佛性有五名
一佛性二首楞严三般若四金刚三昧五狮子吼。
如前竖望只得以佛望往菩萨
前云然灯缘熟以佛像化之我缘未熟但为菩萨前未拂迹得作此说今既闻竟故得约横以论佛佛相望也。
望自身寿即横
若今自寿如四教佛乃横。
迹中四佛寿命
玄文云三藏佛父母生身八十二尽身灰智灭毕竟不生通教佛誓愿之身化缘讫亦归灰断此两佛齐业齐缘别教登地百界作佛得论年纪大小大即大乘常寿小即小乘无常之寿圆教登住亦复如是况妙觉乎。
本中大小不同
玄文云上因妙中以智慧为命此则非长非短由非长短之慧命能为长短此中正明长短寿命经云处处自说名字不同年纪大小纪者是寿命也大小者长短也若经中间处处年纪大小者乃是约迹而悬指于本也。
今师三释
文云三德不可思议那忽纵不可思议那忽横乃至那忽一异等此约理藏释也身常智圆无有优劣能种种建立同归第一义此约行因释也即一而三故不横即三而一故不纵不三而三故不一不一而一故不异此乃约用释也。
小乘三德为小
小乘师云般若种智已圆果缚尚在解脱未具身犹杂食又云带无常故一优二劣譬之横川走火又云先有相好之身次得种智般若后灭身智方具解脱。
此指开迹文竟者
谓本成已入涅槃者皆是迹耳然竟文者三字无疏可牒似如𠝶更详之。
至果名为师子奋迅
奋迅下似脱两字应云师子奋迅奋迅中第十功德等或语略。
乘栴檀楼阁
华严四十八云毗卢遮那菩萨从于兜率天没生于人间净饭王家乘栴檀楼阁处摩耶夫人胎此名入离垢三昧非眼所见而能处处示现受生。
贯日之精
瑞应经云菩萨初乘白象贯日之精普耀经云入夫人胎如日现水又云其人中尊德超日月在于胎中演金色光蔽于日月乘白象者普耀云菩萨问天何以形貌降神母胎梵天强威白言梵典所尊形象第一何以故三兽度水马兔未知浅深用譬未达法本象步尽底以譬大乘。
七步不同
南行七步示为众生作上福田西行七步示断生死是最后身北行七步示现已度诸有生死东行七步示为众生而作导首乃至下方七步示灭地狱火。
如佛问均提
类佛五分是同。
大小仍存
逗机别故存而不混。
五分法身义同生身
二身本同何以云义五分功勋犹如均提虽云不灭用火片之终同无常生身灰断。
应存两释
旧云然灯佛者乃他也在彼名菩萨者乃自也今谓自身应他及然灯他虽分两他只自他耳。
说弥陀成我事
以例两释。
如一众会等
集十方如他集一方若自。
一在衍门故实
释论云今欲说第一义悉檀故说摩诃般若波罗蜜多经。
三在三藏故虚
玄文云三藏菩萨止伏结惑未有灭证但约三悉檀耳又云多说因缘生生事相少说第一义谛此乃藏通对说耳若以通对别别未证中亦但三悉故玄云通望但得二耳。
通别二人三虚一实
别亦三者在地前也玄文云对通虽四而三别教如何答证道有四教道应三。
寄事以说
寄本迹以谈理。
以句结之各有所属
如云外道非有非无见二乘非有非无证菩萨非有非无门。
但成别俗
九界病耳。
迦栴延章
经具五句云昔者佛为诸比丘略说法要我即于后数演其义是无常义苦义空义无我义空灭义。
一一悉中复有四悉
玄文云一悉檀通有四悉者论云阴入界别是世界因缘和合故有人是为人正世界破邪世界是对治闻正世界得入是第一义乃至第一义中四悉者一切实乃至四句是世界佛支佛心中所得法岂非理善是为人一切语论一切见一切着皆可破一切不能通第一义能通是对治言语道断是第一义。
安得更成复具等耶
若顺文消之安得之言谓更须非之则无复具也若作写误消之恐更字是不字耳谓圆尚墯有句安得不成复具等耶。
一一悉中能所皆足
圣人以此而逗物。
十门解释
一释名二辨相三释成四对位五起教观六说默七用不用八权实九开显十通经。
以分二悉
玄文问云为人生善只应生善那复断恶答为人者生善是旧是正断恶是傍是新治中治恶是旧是正生善是新是傍。
第一义而通于初
四教皆通于初若圆教中或名字五品。
从渐顿来且寄地位
历时既多且寄十地深位以言善十住尚浅故也。
准行证文
分常者文云久修业所得对佛者文云寿命无量劫。
总有五句
经云迦栴延云诸法毕竟不生不灭是无常义五受阴洞达空无所起是苦义诸法寂灭无所有是空义于我无我而不二是无我义法本不然今则无灭是寂灭义。
虽结成通
谓寂灭句也净名疏云三藏明无常非无常义若了诸法非生非灭横计生灭以四句检生不可得即无常义也又达无粗细之苦体有即空不见苦相名无所起即苦义又体此诸法本来空寂是真空义又衍门实相本来无有我与无我本来无二真我义疏释甚广。
诸句可明
若结句成圆则诸句例尔故疏云亦得是圆释五义。
以照寂为等觉寂照为妙觉
彼经云等觉照寂妙觉寂照盖以等觉自行照理名寂妙觉果满鉴机名照寂之与照附权不即故属别也南岳大师云照寂顺体寂照顺用亦其例也但南岳于圆法自论耳。
事理相对
智理惑事。
似同报身
自受用属智生。
入中亦然
灭于尘沙之惑方有入中之智。
用却成灭
旧云法身体者全指惑也若唱此体有断惑人即用也今谓若约当体得作此说若三身身相望报应属用报论灭惑应论唱灭乃二用成灭。
疏便谓其即是佛
才闻谁有烦恼便废修行。
毗钵舍般
此翻慧。
奢摩他
此翻定。
若到故破凡夫能破
此文写误涅槃经云狮子吼言世尊如经中说若毗婆舍那能破烦恼何故复修奢摩他耶佛言善男子汝言毗婆舍那破烦恼者是义不然何以故有智慧时则无烦恼有烦恼时则无智慧云何而言毗婆舍那能破烦恼善男子如明时无闇闇时无明若有说言明能破闇无有是处善男子谁有智慧谁有烦恼而言智慧能破烦恼如其无者则无所破善男子若言智慧能破烦恼为到故破不到故破若不到破者凡夫众生则应能破若到故破者初念应破若初念不破后亦不破(已上正文)今须改云若不到故破凡夫能破若到故破初念应破则使记文粲然易了。
定慧共别
慧若能破烦恼何故复修定兼定则共非也。
真中二善已生未生
论第七云见思本起名已生恶观于即空令已生不生尘沙无明名未生恶观即假即中令未生不生一切智名已生善此善易生故言泥洹道易得也道种智一切种智名未生善此智难生空智已生中智未生当修三观生此二智。
治道长故
始灭欲恶终至变易。
上对治治未文无重释
疏中标世界并对治毕次如禅下只释世界而已若其对治未恶而疏中更不复释故云无重释而有向来治已生之义耳。
净无垢称王
优婆塞名也以无垢之名位在等觉知治门不近。
如本劫等见各计四禅等断惑不同
本劫本见末劫末见具六十二故云等断惑者名伏为断谓着断常外道也着断者于欲界色界空处识处不用处非非想处而起计着谓归磨灭也着常者计初禅二三四禅悉计自恣五欲得涅槃。
但对小外对此仍疏
八到是小外之病八术是苦空等药彼八在小故浅今此中意准下文以三达五眼以为八术今八在大故深。
无明本有义之如损
旧云若了修恶即性恶如病损今谓无始无明翳乎法性如法身损非谓病损。
所治同故
通二乘与藏是同只治一两有缘者。
先令断乳乃至用
经云譬如国王闇钝少智有一医师性复顽嚚疗治众病纯用乳药亦复不知病起根原虽知乳药复不善解或有风病冷病热病一切诸病悉教服乳复有明医晓八种术善疗众病(云云)是后客医即语王言从今已后不得复服旧医乳药所以者何是药毒害多伤损故若欲服者当斩其首断乳药已终更无有横死之人(云云)尔时客医以种种味和合众药谓辛苦酸甜酢等以疗众病无不得瘥乃至再令服乳等(云云)经中合法云凡夫所计吾我如大拇指或如芥子等(此旧医也)如来说我悉不如是谓诸法无我(断乳也)后还为说性不变易诸法之中真实有我(而令服乳)疏中释云此中举五味者即五门禅观辛譬不净苦譬无我咸譬无常甜譬空酸譬苦(云云)若今记中云总为六味苦为酸等者乃是引如来性品中文若客医断乳乃南本哀叹中文耳其喻有异释签中云彼破三修故但三味胜劣相对故成六味且略不说净及不净又涅槃玄义释宗中云三修有三谓邪劣胜邪者见相似法为常适意为乐运为是我愚惑所覆追求无厌劣者无常咸味破其执淡无乐苦味破其执甜无我酸味破其执辣三界皆无常诸有悉非乐一切空无我胜者常乐我也法身常恒无有变易淤诸觉华欢娱乐具八自在我无能遏绝。
八术
经中有二种一菩萨品云譬如良医善解八术为治众生一切病苦谓吐下涂身灌鼻若熏若洗若丸若散疏引兴皇释云初四句譬昔教无常吐譬苦下譬无常涂身譬无我灌鼻譬不净后四句譬今教常德譬薰净德譬洗乐德譬丸我德譬散二南本哀叹品中复有八术疏云一治身二治眼三治服四治小儿五治疮六治毒七治邪八知星内合佛知八正道能治八倒(文文)今记中八术是哀叹品文也以由客医断乳正明八术治倒故也。
何不指善恶心所共为正
数即所也何不指善心数与恶心数共为正因而只指通大地数耶。
恶复别属
善数属人天恶数属四趣故云别也若用通大地数则摄得善恶两十。
疏十心数
谓想欲触慧念思解脱忆定受此乃通大地十数也。
人天被开
童子戏沙散心称佛皆成佛道。
二乘非缘
据隔小故若向云亦缘摄者据退大边。
为让前后
人天善根属正因者此让前也入初住名了因者此让后也。
十信相入
信念精进慧定不退回向护法戒愿是十一一相入为百说说出相入意。
修性三因止观玄文俱有此意
谓离合。
九门共成
始色心终受润只共成修性三因耳。
皮肤毛彩
若华严行布般若八十科之类。
闻众怪说
圆经惑耳惊心之谈如净名芥纳须弥毛吞巨海佛藏劫火洞然一唾即灭之类是也以今经唯说只是三千法性体用耳若今人暗禅之怪说斯亦不足可指也。
法数增减
略如玄文七科谛境等类。
与夺他释
四时三教夺之则一切俱权与之则无非皆实。
大小二初
昔退还中自有最初禀大后以小接此乃大初也自有中间最初禀小此乃小初也。
二通三别
三谛通四教故通三谛𢩁别圆故别。
三周中大拟
法说中云若以小乘化此事为不可譬喻中云我身手有力当以机案从舍出之。
置顿从渐
本从乳出酪今文从佛出九部故云置顿。
三德之名尚通外计
涂身外道计大自在天具足三德云法身报身居自在天三目臂即摩醯首罗也而能化身随行大道。
大小六义
前已签。
未捣未节
华严等大乘戒定慧法药小乘人未能服服只以三三昧为行耳。
空假中三准此可知
未得妙空如来捣未证妙假如来节节未入姓中如来合。
具一切法
一空一切空十界皆空假中亦尔而以三观遍修三十七道品入三脱门开佛知见。
共别二相
空无想愿此共摄渐空假中三此别摄顿。
分别功德品
疏五法成就
一不堕三恶道二不生边地三诸根完具四不生女身五常识宿命初僧祇时也。
疏文略故从八生乃至四生
不语七六五故。
疏随分生
本论云随力随分八生乃至一生论云随分者意云无明多分随分而断。
初文具如今文
初谓一证门也今文谓入初地证智等。
证分八九
唯识宗中但八识而已摄论师取第八识染净二义又立第九真净一识七八九识者谓末那阿赖耶庵摩罗。
一十六字
唐三藏译婆沙论至说非非想处定遂为宝法师所难既不能通乃于论中加一十六字以为遮难之辞此乃添译之过也。
仍须正云九品别感
方彰别接。
上根七地
若通教三乘三四为上五六为中七八为下今言上者或文误或别有意。
余二意可见
但破损生义也若增道及后八世发心不俟更破。
天亲以发心为无生忍
非指八世界发心人也以论中将无生忍是证门发心为信门证深信浅故。
疏十梵行品文
彼经第十七云身身业语语业意意业佛法僧戒经中于此十内一一推捡何者是梵行耶乃至结云能如是观初发心时即得菩提成就慧身不由他悟等。
以十信功齐极位复成太过
未见古人功齐之文今恐十梵行者信信皆修若竖对十信乃成身行在初信戒行在第十信非矣或恐再出前义有将十梵行判住行向地此成大过然住行向地非极更详。
初地见道
若初地见道二地名修道妙觉名无觉道此是别非圆。
疏得闻持陀罗尼入十行
华严十行品云假使有不可说无数众生共会一处其会广大充满不可说世界菩萨于彼众中而坐是中众生一一有不可说阿僧祇口一一口能出百千亿那由他音同时发声各别言词各别所问菩萨于一念中悉能领受皆为训对令除疑惑如一会中于不可说众会之中亦悉如是此闻持也。
得乐说辩才入十回向
彼回向品云菩萨得决定辩才无尽藏演说一切佛平等法令诸众生悉解了故。
得无量旋陀罗尼入初地
若寄别义是旋假入中能持善不失故名观喜彼十地品云菩萨住此地念诸佛故生欢喜念诸佛法故生欢喜念诸菩萨故生欢喜念菩萨行念诸波罗蜜念诸菩萨地殊胜乃至云断一切恶趣故生欢喜菩萨得欢喜地已五种怖畏悉得远离。
得清净入三地
彼经云菩萨住发光地观一切法不生不灭于无量亿那由他劫不积集故邪贪邪嗔邪痴悉得断除所有善根转更明净譬如真金善巧炼治种量不灭转更明净。
无生已去
约惑以论多番。
不可即云四十二念
既云无量念且无四十二念以至妙觉。
据位必八
略无七六五之言且寄八生后位言之。
亦名法忍
非独此中再释而诸句皆再释云是第一义谛亦名第一义空亦名首楞严三昧又云是虚空三昧亦名广大三昧亦名智印三昧乃至陀罗尼亦名无碍智师子吼亦名金刚三昧平等三昧亦名大慈大悲。
发菩提心及二乘心
经云无量恒河沙等众生发菩提心无量恒河沙等众生发缘觉心恒河沙等众生发声闻心。
故云次第及番番等别立品目
只次第及番番以为品目非经题目。
疏得真似两益
无生忍至一生真益也其余似益。
疏虽戒能化
药王品疏云今品明化他之师经云宿王华汝于我灭后广宣流布等。
疏未若戒所化
经云汝莫轻彼国等。
而尚度之已如前说
文殊于海而出记云菩萨入海岂须曰之又云或西天梵本有入海时。
记后犹属正
法身记后更有余长行文及偈颂犹属正宗。
摄五成四
此品记末云第五品与第四信齐初二品当初信解第三品当第二信。
文判四信得为十信
此品疏末云四信与五品是同开五品对十信则四信为十。
唱楞严名魔尚被缚
佛说首楞严三昧经时魔欲为恼自见被缚。
过减不同
实成已久数过微尘此过也近成寿短此乃减也又玄文中谓初住得延促劫智或说现本寿长或现迹寿短亦过减也。
穷理不二
本迹。
始终一摖
心佛。
止作二持
律云止持者方便正念护本所受禁防身口不造诸恶目之曰止止而无违戒体光洁顺本所受称之曰持持由止成号止持戒作持者恶既已离事须修善必以䇿勤三业修习戒行有善起护名之为作持也。
众法少违
四人已上行羯磨法名众今且念念修观若与众同行羯磨等事故未暇为之。
众别两行
羯磨之法众别不同若四人已上至百千人行单白白二白四等法者名众法也其法有一百三十四番羯磨是也若二人对首及心念之法是别法也其法有五十番羯磨是也两行共有一百八十四番。
五篇
一波罗夷僧祇翻极恶二僧伽婆尸沙善见翻众初残三波逸提翻堕四提舍尼翻向被悔五突吉罗翻恶作。
七篇
一波罗夷二众初残三偷兰遮四波逸提五提舍尼六恶作七恶说。
仍晓开遮轻重缘体
此下是将声闻菩萨两戒对辩言开遮等者略依菩萨戒疏出其三且如杀戒者疏云菩萨七众同犯与声闻五众大同小异同者同不许杀异者略有三事一开遮异二色心异三轻重异开遮异者大士见机得杀声闻虽见不许色心异者大士制心声闻制色轻重异者大士害师犯逆声闻非逆又盗戒者开遮如前见机得不得等或复见机而盗必无盗心大士为物种种运为皆得声闻自度心依规矩大士不畏罪但令有益即便为之下诸戒条太略例此。
制缘渐顿
声闻因事制戒名渐菩萨不尔名顿。
舍义有无
菩萨戒二缘舍疏云若舍菩提愿及增上烦恼犯十重则废今言无者乃小义耳声闻戒舍义有五毗昙云一增邪见二法灭尽三命根断四犯重禁五罢道若杂心毗昙云但是秽戒除法灭尽及犯重禁并言不舍二根生时不入僧数又非尼摄余部不言失。
坐次分流
菩萨戒七众同受无择道俗皆应先受戒者在先坐后受戒者在后坐若先大后小大依大坐小依小坐若先小后大闻小夏而成大夏依大先后若声闻戒五众同受则有异菩萨坐次也如百夏比丘尼礼初夏比丘足。
忏法天隔
声闻忏法则有羯磨及出罪对首责心之异菩萨忏法但有要见好相及对首耳又若犯四夷许忏遮罪而性罪不灭若犯十夷忏得好相还同菩萨清净戒体。
七众同不
菩萨七众同声闻二众不。
大小共别
大乘戒者先以小捡助成大仪如首楞严经云先持声闻四弃八弃执持不动后行菩萨清净律仪此所谓共也小乘戒者但专四分此所谓别也。
而昧存亡
缘谓罪性一切俱空何戒可持何罪可犯而不知住持三宝须依律仪及涅槃终制有戒则存无戒则亡。
鸟鼠人也
佛藏经云佛告舍利弗譬如蝙蝠欲捕鸟时则入穴为鼠欲捕鼠时则非空为鸟而实无有鸟鼠之用其身臭秽但乐暗瞑舍利弗破戒比丘亦复如是即不入布萨自恣亦复不入王者使役不名白衣不名出家。
随喜品
既校量灭后五品之初
初者谓五品中之随喜品人也若据辅行则随喜又通非入品随喜人此五十人随喜之心亦何必五品之初随喜位耶。
及随喜后位
五品入十信。
好坚
大论第十问诸佛功德无能胜者一切天地谁可为尊梵王答云佛为无上无过佛者譬如一树名曰好竖在地百年枝叶具足一日出生枝叶悉具等。
疏比是格劣
经中四百万亿财法两施正是比况格量第五十人之劣。
疏大七小七
大四十九小十四。
式叉
梵音式叉摩尼此翻学法女律云沙弥尼年十八岁时即受五戒受五戒已更用六法调心六法者杀淫妄华缨油涂如是满二年已先受本法次于大僧处禀具五百大戒。
如七世等
儒论七庙释谈七佛。
破古师中
古人作五十位解伤文失理当知五十只趣举凡耳。
但染香处不须此相
湿化两报多是染香为因不须此中广辨四生因果之相。
经若有形
十二类生摄六趣尽今文从卵生至非无想只举十类略不言若非有形若非无形二类也然疏记不解者以近事故今恐晚觉辈亦有不识者销经事昧今引孤山楞严经疏笺之言有形者疏云事日月水火爱此光明妄心执著名为色想日月星辰之类是也。
若无形
厌弃色想思无边空色尽心空沉昧幽隐即无色外道之类。
若有想
外道凡夫祈神祷祀存立形影终身奉事经中谓鬼神精灵之类。
若无想
外道计无情有命金石坚固或习定灰凝思专枯桥化物成身若黄头外道恐身死往问自在天天令往频陀山取余甘子食之延寿食已乃于林中化为石嘱其徒曰吾没后有人难者当书石上后陈那书难词于石上石不能答遂吼碎又如晋书张华时燕昭王墓有孤谓华表曰我闻张司空多学欲往手之以为如何对曰我闻张司空者博物君子也非但损子亦乃祸吾狐不听奉刺投华华与论天下人物多为所折天欲雨辞去华固留之谓左右曰我闻巢居知风穴居知雨不是狐狸即是老鼠乃密令人斫华表然而照之遂为狐狸而走此并木石精怪非究竟无情。
非有想非无想
此二类前第二卷已签。
初住校量
帝释问法慧菩萨云初住成就几功德经中校量云供养十方阿僧祇众生乐具经于千劫后令证支佛百千亿分不及其一前第二记已笺。
经褰缩
上去干切举也下所六切短也。
胗
章忍切唇上疮也又说文云唇疡也。
呙
若牌切口戾也谓斜戾。
窊
鸟瓜切凹说文云污衷也记中作窳盖写误窳音愈非也。
大师有时依普贤观
如玄文云普贤观五品在六根内明意稍难见而释签不解令疏中每一品开为二以难十信。
法师功德品
弟子通初后
前疏自轨五法通称弟子。
诵说名通
五师有诵说五品中有读诵及解说。
见闻十界而为外化
疏以普现色身而为外化例今使十界机见菩萨像闻菩萨法为外化。
余三准知
十界群机闻菩萨功德之香尝菩萨甘露之味睹菩萨智慧之光斯亦为外。
色等亦然
向说六根根根十界而为外化若说六尘亦尘尘十界普熏众生发菩提心。
疏读诵既尔
不言受持而言读诵者取化他二三中之一耳故云四种亦然则受持者亦尔此取五师果入六根中方具内外庄严。
三品分之
上中下四百合为千二百。
况三品人
三品共千二百无文可凭故云恨不依文。
有师以光宅数为二品
三品名同其数亦异共为千二百此更无准又有辨中边论说三品数不欲引之。
二二分对
古人分六根为三下八百中一千上千二百若二二分对者眼耳一对为下但八百鼻舌一对为中但一千身意为上具千二百况经中耳舌各千二百功德身但八百则知分对乖理违文也。
不假至者
若苦涩物在其舌根皆变成上味余三根更不假至而变。
色二二十
俱舍云色或二或二十且二十者谓青黄赤白长短方圆高下斜正云烟尘雾影光明暗疏释形平曰正不平名斜日焰名光星珠电等名明余亦可见言二者二十种亦不出于形色显色。
声八种
前持品中已笺。
人天等因
人修戒善所感五尘则粗天修禅定所感五尘则细。
更应多并
一常一无常一思识一不思议。
此中三业即是六根
只约安乐行以明十善则已摄六根清净人也疏中云五种法师悉具六根清净而别明三业此成繁芿。
疏六根互用
良由性即是故根融有人云楞严经中如来自约根尘流变三叠以明眼根八百功德耳根千二百功德等文理分明与今经中配根数等而大师却约界如明其数目似非佛意孰故信乎呜呼斯言之玷不可磨也盖亦不本两经之意故妄有弹射也孤山楞严疏云此明发觉初心令知颠倒处所居示凡夫六根优劣之用意在阿难择于耳根以为修证之地彼明依经修行以发相似之解而六根清净互用无方(已上正上)学本宗者见孤山之言亦可息疑谤也。
疏若言八百显其能缩
有人问云若盈缩自在可云眼根千二百耳根八百否今为答之若了六自在王互用互遍则盈缩随时子何不可又问今何不云眼千二百等耶答设经中云眼千二百汝又复问何故眼根不八百邪斯乃戏论耳但信如来金口盈缩之言凡夫妄情不应臆度。
应云第二
十信之名玄文与仁王经中少异今引玄文十名以仁王注之令知同异一信(同)二念(精进)三精进(念)四慧五定(并同)六不退(施)七回向(戒)八护法(同)九戒(愿)十愿(回向)。
六根各十
五眼之外又有智眼见诸法故光明眼见佛光明故出生死眼见涅槃故无碍眼所见无碍故一切智眼普见法界故此华严经前已签。
但离合异
法眼开出智眼慧眼开出出生死眼余者并佛眼开出。
而复斥小
小他心通所通不远若斥之者如云不观人根不应说法虽得宿命所知不远等。
未论修发真天眼等
在凡修于事禅入圣发真天眼也言等者真天鼻舌等也皆圣真发也有人问颇有相似位人不得六根清净否答因中不修事禅果上容有不如今经者也若今法师功德纵因中不修事禅而相似位中六根必清净哉以由在五品时圆观十界即空假中故至似位依理而见十界色像依理而闻十界音声此乃弘经之功非由事禅也故今记云未论修是也。
疏禅有八触
止观云从未到定后或经一日一月一岁而定心不散即发八触身八触者谓动庠轻重冷暖涩滑。
经若说俗间经书等
实相入诸法故诸法是实相思益经云诸有言说一切皆是如语无异无别何以故诸有言说一切皆是如来言说如鼓蠡等众缘和合而有音声是诸音声无所分别以诸贤圣善知一切众因缘故于诸言说悉皆平等(已上正文)彼方等经说从其体今六根位说从其用。
以通前五皆不二故
眼见耳闻皆可四月至于一岁以表谛缘又一月表菩萨乘若宣说之以三乘法顺开权意皆是性海。
常不轻菩萨品
前正引昔
正应作证疏云引人为证。
言一乘者通于一部
一乘者正因佛性也岂专此品耶。
报阴现转
六根净。
以生后见
记主大义在嘉祥后故云也亦可嘉祥后禀天台斯为正见。
余经所表权实尚隔
如芥子纳须弥表菩萨住不思议解脱经中斥云龙象蹴踏非驴所堪又云此座高广吾不能升皆权实异表。
此品兼表本迹
疏中以不轻礼拜远近表之。
若令一人著论
只天亲一人以着二论何故一说有佛性一说无佛性故知下释出。
对法小义
梵语阿毗达磨此云对法俱舍云敬礼如是如理师对法藏论我当说旧疏云一切法中真实法涅槃为相故称达磨此智对诸法于法现前故也又疏云对谓对向对观以因对果即对向也以心观四谛即对观也。
自悲败种
迦叶言五无间罪犹能发意生于佛法而今我等永不能发譬如根败之士其于五欲不能复利等。
若唯识说正
唯识论亦是天亲所造所以言三无二有者盖顺方等斥夺之意。
亦以四一而对四悉
人一世界教一为人行一对治理一第一义。
威热无比
根净与值佛。
化佛亲说诠虚空身
化即应佛也虚空身者而与下句空身不类或恐指修安安乐行者观一切法犹如虚空或恐身字是法字耳学者详之。
此乃虚空身说诠于化事
虚空身者经云于虚空中具闻威音王佛所说等化事者后更增寿命为四众说法复化千万亿众。
或抑或覆
抑二乘覆圆宝。
广略准知
二十千万偈与二十四字耳。
礼知法者
如来性品迦叶白佛若有长宿护持禁戒从年少边咨受未闻当礼敬否出家人从在家人咨受未闻复当礼否然出家人不应礼敬在家人也佛乃答云有知法者若老若少故应供养恭敬礼拜。
净名中比丘礼俗
富楼那为诸新学说法净名诃已即自入三昧令诸比丘自识宿命时诸比丘稽首礼维摩诘足。
即生随从尚犹墯苦
先曾轻贱后方随从先贱而墯。
广对一切
一切三法。
疏龙绳
采龙䰅草为绳缚身上以水洒之即入骨。
如来神力品
即从及诸已下文是
写倒一字应云即及从诸已下。
理满释权疑唱灭释近疑
如云自住其中即果理满也七方便权悉未满故此释权疑也如云如来非实灭度以方便力唱言灭度此释近疑也只一涅槃双释二疑。
不复别判
甚深之事二门之宗皆因果也不复别判本迹二宗之殊。
今借证理
今经中于此之言盖指实理。
嘱累品
不越先规
秀公亦依什本安品次第不妄有逾越也故第二教中云此亦是一见。
正本既其居先
正无添品。
龟兹
音丘慈。
即而书之
梵音正者或多含者即书之。
论在后魏时译
后魏姓拓䟦都云中去晋凡二百年来论是勒那摩提三藏译。
人天来时
但云三被移去。
妙音被诫至久已还国者
他人叠正义也义虽正他尚不肯遂执云土净为集分身若分身在劝发品后方散当知尔前土尚犹净若妙音被诫者还依旧诫耳谓戒分身未集已前之秽土也。
上能见下
心若净于净见秽无咎。
何有灵山
妙音来时若是净土文殊海出乃亦净土也岂是灵山之诫耶盖诫本秽。
若受多分
观音分宝不奉一分上分身者盖分身即释迦也。
仰止
止语辞也诗云高山仰止。
以婆沙菩萨掩其眼
谓法华只开二乘若菩萨人已是大乘而不知婆沙四阶是小菩萨必须用开此所谓掩眼无见。
三界八狱为大科
三界与八寒八热各作科段广辨苦乐相状反使今经成俱舍婆沙等论。
以一乘四德为小义
败种声闻莫非四德生方便者亦会一乘若谬谓定性永不作佛则便无开会之处。
表现表当
解璎络即事因法施即理因疏云分二分者表事理二因奉佛者将二因以趣二果也。
嘲调
调去声谓弄也亦平声谓调戏也。
不应立送分身
唱散之后经无复坐之文知嘱累在后。
若言经文次第
地计嘱累在经末者谓生起次第当如是也故今难之以为非汝言次第者至如不轻品内明行少功多其功既多便合劝持如云汝等于如来灭后应一心受持等而何故又以神力间之耶。
而嫌妙经违论
论云修行力有五乃至去如后品即嘱累在后也若安中间乃违论文。
即是回梵文大梵字不尽
彼经云大梵自在天子况自在天子是欲界主岂名大梵即名以大梵二字冠于自在天子之首者乃是译时回转大梵字不尽其理。
悉以能契之行为权
如疏云其智慧门即是叹权智也盖自行道前方便有进趣之力故名为门从门入到道中为中为实道前为权。
法悭
吝于法施。
药王菩萨本事品
佛有诚诫
如云勒修苦行非涅槃因又云若人断阴不如断心。
胜热息善贼之疑
华严经有婆罗门名为胜热求一切智从刀山上自投火聚善财疑念是邪法耶善财言能入此者是菩萨行等善财悔过投入火聚遂得菩萨寂静安乐照明三昧等。
尼干生严炽之解
尼犍经云有王名严炽有大萨遮来入其国先为王说治国之法次为王说佛身相好及种性等乃令王观如来身云大王当知依烦恼身观如来身依阴界入观如来身何以故此身即是如来藏故一切烦恼诸垢藏中佛性满足。
烧身得兰
梵语偷兰遮善见云偷兰名大遮言障善道体是鄙秽又翻为大罪亦言粗恶是重罪方便故也准目连问罪报经有犯兰罪者如兜率天寿四千岁于人间岁数当五十六亿六十千岁墯地狱中问烧身者本得杀罪何故得兰答四分云倩他人杀己应得杀罪耶然自己命断无杀可犯以烧身是杀方便故故兰耳。
开小乘遮不
须开。
遮菩萨开不
不遮。
两众如何
布萨坐次一切各别。
二体同异
小乘戒体同号无尽。
大秉于小取益何从
涅槃终判太水并弘菩萨之心从大取益。
小诵于大招损谁测
但受声闻戒而辄诵菩萨戒者例如沙弥先诵四分至受戒时则无作不发名为边人小诵于大亦复如是至受菩萨戒时则大乘戒体不复发矣名为招损故戒疏云凡未受菩萨戒者皆名恶人若预为说后受不得又旷师疏中有大乘布萨仪式其间有遣众慈云未受菩萨戒者出四分与遣众同。
净秽并陈
药王爱道。
令物会三
若在秽土必先施三而然后会也彼是净土云何施会耶然净土多种。
疏说本事
只一行半偈而已有经更添两句云供养诸如来者后人擅加笈多所译亦但六句法护所译七言偈亦但四句。
疏支佛至无功用
不段闻教故。
余经要因功用者
但叠四果但取下方释无作四谛。
有五百具如前
第一记。
不老是乐
玄文云达老死实相宝性论云恒即不老不变即不死。
妙音菩萨品
奉钵对治
八万四千惑业是所治故。
下从利他
经中百千万亿众生受苦称名菩萨悉救。
同在一名之内
内蕴不轻之解外礼不轻之众口宣不轻之教。
五品皆同定无优劣
自行化他悉无有异。
以人对法
观世音从人普门从法余四品亦其人法当说出其义。
疏化他门中第二意
前科云药王下五品是化他流通药王品勖法师流通妙音观音两品是勖子弟流通。
并是法华异名
三千体寂竖超一切无相而相名妙幢相性净无染具于常乐名为净德中理遍摄照明自在名宿王戏理定离计名无缘种智可信名智印十界语言皆名佛言名解一切众生语言不舍真寂圆满六度名集功德不起灭定现诸威仪名神通游戏即定之慧能破惑闇名慧炬性具万德名庄严王性净照明名净光明一念净心具足权实功德名净藏即边之定有异偏小名不共圆光偏满空不住空名日旋余诸三昧义亦可了不复解释。
疏问讯传旨
经中无不孝父母有人用上一无字总贯下四句意云无不善心不无不摄五情不霅上读经义云除不孝父母不敬沙门外皆读为否乃成问善心不摄五情不。
经或现梵王身
梵释名体销经时不可不识今亦略笺梵王者菩萨修白色三昧不取不舍不取故不随禅受生不舍故应为梵王说出欲论以权引实。
帝释身
修难伏三昧不取不舍说种种胜论。
自在天身
欲界顶即魔王也修赤色三昧。
大自在天身
色界顶即摩醯首罗骑白牛八臂三目。
小王
或云天王为大人王为小轮王为大粟散大附庸为小。
准下释中
普贤品中旋陀罗尼等三。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具足三释
因缘中须具四悉通别异世界与拔等为人智能断惑对治观冥于境是法身等第一义此通别义悉在于圆约教也本迹如文。
疏人有多种法有多种
人法各有四教不同。
罗汉尚能回福为寿
边际定力回福为寿至弥勒下生回福为智即便入灭。
疏一观也
也应作意。
疏若就于行
谓若依境起观应名为世音观。
疏道前名方便等
道前道后义亦多种今文以二乘历别名道前入王三昧名道后。
疏相似神通如上说
法师功德品。
疏修行中摄
疏例如佛未值定光佛等文。
疏如入法门中说
疏若入王三昧一切三昧等文。
疏修罗琴
用师子筋为弦则不拊而韵。
初略如释签中
似多一初字签引博物志云伏羲造八卦神农造五谷货狄造舟维文造臼杵蚩尤造兵乃至嵇仲造车伯益造井蒙恬造笔。
是名供养普
今疏先结他化也次结自行玄文中先结自行次结化他义亦无任。
此土识过而肉袒
史记张禄元是范睢魏人也初仕魏与中大夫须贾使于齐以睢为贤私赏金壁贾嫉之才于魏云范睢以魏密事告齐魏大怒拉胁折齿弃厕中睢求圊者出之遂易姓名曰张禄随秦使见昭王王悦之拜为客卿稍迁左丞相后须贾为秦使睢微服而出贾见大惊知是秦相乃脱冠肉袒入谢罪。
疏大品空无尽
经中历一切因果凡圣依正以明空义。
大集八十无尽门
经云一切诸法因缘果报无尽一切诸法不可尽初发菩提心已不可尽譬如虚空不可穷尽为一切智发菩提心岂可尽乎诸佛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十力无畏等无尽因如是等发菩提心故不可尽乃至六波罗蜜无尽等。
正在和合皆无自性
为因智故境不因智故境亦因智亦不因智故境非因智非不因境故境此权境无性又因境故智不因境故智亦因境亦不因境故智非因境非不因境故智此权智无性然后以无性之智冥无性之境境智和合能显中道。
疏善恶合为机
单善单恶不得为机玄文云始自地狱终至等觉皆以善恶相带为机。
经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
疏云闻有四义若能通达四种闻义即闻慧心无所依无住无著即思慧一心称名即修慧。
有人以观世音三字着下句上
观世音即时观其音声。
兴皇着上句末
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
下句上又足观世音三字
连上句读者则云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观世即时观等。
疏果报火地狱已上初禅已还
疏云阿鼻隔子八万四千内外洞彻上下交炎饿鬼支节烟起畜生燠煮阳炭修罗亦有火难人中焚烧现见若至劫烧须弥洞然初禅已下无免火灾。
恶业火
随有改恶修善之处若五戒十善多为恶业所难经云烧诸善根无过瞋恚术婆伽为欲火所烧金光明云忧愁盛火今来烧我能破善业皆名为火。
烦恼火
行人修道之时并为五住烦恼惑火之所烧害方便未成火难恒逼。
如礼诸佛教说功异
如救𦦨口经施鬼神食时令称四佛名称多宝佛名者令鬼神转烦恼障及业障称妙色身广博身离怖畏如来名者令鬼神俱除报障。
经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
如何须六十二等耶首楞严经云此三千大千世界现住世间诸法王子有六十二恒河沙数修法垂范教化众生。
疏格六十二亿遍菩萨等一圆菩萨
别行疏中释之或异彼云田有高下薄瘠所致如供百初果不如一二果乃至无学此亦非叹德之意乃是以下比高法应优劣耳今明一多性不可得无有二相二则非一多则非多同入实际正等无异一中解无量故说六十二亿无量中解一故说观音是为正等。
心境俱劣等
疏云心有浓淡皆是前人心力所致何关观音(正文)准一多相即乃是正义也。
加难解难知
经云难解难入疏云十住始解十地为入论中此前更加三句谓难见难觉难知记云此难解方便可对闻思修解字误应云难见。
乃增三句
谓建大法幢然大法炬不断大法鼓。
说三乘者谬矣
首楞严经孤山判在法华部类而经中观音菩萨说三乘法如云若诸有学寂静妙明胜妙现圆我现独觉身而为说法若诸有学断十二缘我现缘觉身而为说法若诸有学得四谛空我现声闻身而为说法读者须和融之令无相违。
经解颈真珠璎珞
疏云颈者表中道一实之理以众多无著法门庄严解者表菩萨修常舍行故一切愿行功德乃至佛智菩提涅槃亦不住亦不着。
受此法施
疏云正以财通于法名财即法财即因缘生法即空假中三谛一心一切具足于法平等于财亦等名法施。
咒诅诸毒药还著于本
譬喻经中有清信士梵志从其乞饮不暇与之遂起尸使鬼往杀之时山中有罗汉教令归奉三宝于是至晓鬼不得便鬼乃悉反害梵志罗汉蔽之令鬼不见清信士悟道梵志得活等。
真观清净观
别行记中云五观字皆去声呼真观空也清净观假也令地净故智慧观中也双遮双照平等大慧故慈悲观者以无缘慈观察众生又慈悲之法必用三观霅上音五观字皆平声。
常愿常瞻仰
上一常字据玄寂僧录音训云据藏经中及诸处古本皆是当字耳类如云当愿众生应当发愿应当系念当离放逸。
悲体戒雷震
记云悲体下一行诵口业初二句颂二轮化本说虽在口必假身意为授法本为法现形本期救苦故说法身名为悲体此身先用戒德警人如天震雷物无不肃慈意普覆名曰大云二轮既施然可授法。
妙音观世音等
记云五音字皆众生称唱之音菩萨妙智观故成三谛境双遮空有即妙音双照空有即世音此二字中智境也梵音是慈悲喜舍四观照之即俗谛照机不差名海潮音此二音字假智境也毕竟空智出九界情照众生音起二世相名胜世间音此一音字空智境也。
或品似大益有大小
如净佛国品五百长者得无生忍此益大也求声闻乘三万二千人智有为法皆悉无常得法眼净此益小也。
或品似小益有大小
如弟子品目连章中云法住实除诸边不动故法无动摇不依六鹿故说是法时时八百居士发菩提心此益大也须菩提章中云不著文字文字性离是则解脱说是法时二百天子得法眼净疏云是悟通教即空之理得入见道真中分之通亦名小。
或兼大小益亦大小
如金光明忏悔品通三乘忏悔三乘该四教三障灭时各自得益又最胜王经云若欲求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阿罗汉果亦应忏悔灭除业障欲求三明六通声闻独觉自在菩萨至究竟地求一切智等亦应忏悔灭除业障此品大小具四教义足。
皆以向来三义销之
类密不定。
陀罗尼品
敦之以咒术
谓以咒通之令浅识者恭谨受持。
幽显挟赞
挟护赞助也幽谓鬼神显为菩萨。
矫俗
巫觋多诈。
疏那达居士
未检。
大明咒等
咒谓咒愿有二种谓显密也显露者大明等三是也秘密者今之存梵音者是也大论有问释提桓因何以般若为无上明咒答诸外道圣人有种种咒术利益人民诵是咒者得大名声入民归伏贵是咒故名般若以之为咒帝释白佛是般若咒常与众生道德乐故余诸咒术能增长恶般若神咒能灭诸佛涅槃诸着何咒贪等是故名为大明咒无上咒者大或有上故次名无上无等等者等此无等名无等等皆破无明故并云明又诸佛于一切众生中无等故般若名无等又无等等者妙觉位也无能等此无等之位故名无等等已上并大论文。
总用等
辅行云遮恶为遮持持善为总持用此明咒遮恶持善闻者欢喜是世界余三次第以对三悉。
别对三教
大明破三藏小外之不明无上破别地前之有上无等等破圆金刚前心之有等若大论言破无明者三惑皆通称之。
禳灾增益摄召
禳灾如炽盛光增益如功德天咒满所求摄召如灌顶咒又责鬼神。
并名真言
托神咒以观真心如诵大悲咒欲求智慧者经云当于宝镜乎以观心镜镜明性十界像生修十界故名真。
及以明等
明真言无上明无等等明言。
种子
有佛顶陀罗尼名佛顶种子诵之者是了因佛之种子故。
疏先陀婆
涅槃经有四物谓盐水器马通名先陀婆。
经膻帝
有人呼于为千非矣准禅秘要经作释看切周本作书安切。
疏俱有此鬼
人用起尸鬼夜叉用起尸鬼。
未损大仪
或是义。
妙庄严王品
疏纷愀
愀亲小切容色变也非矣应作湫子了切隘也。
喀喀
音客谓失于一餐。
门闾
力居切闾侣周礼五家为比使之以相比保五比为闾使之以邻侣相爱。
甘苦无喜愠
愠于运切怒也仆奉主优客之则甘而有喜过劳之则苦而无愠。
噏赫
噏许及切此乃内息耳应作翕谓盛也。
不赀
音兹货财用之无尽曰赀。
笼樊
樊谓藩篱也诗云青蝇于樊取飞舞不能出之义也。
以勖受法弟子
所将之众。
今佛前光照相菩萨是妙音
今佛前者妙音品也此菩萨事讫已归本国今悬指之耳言光照者或释尊光照其身或菩萨光明遍照言庄严相者经云百千功德庄严其身等。
且从后记
烧身在前献咒在后。
双观师弟
此谓妙音也诫云汝莫轻彼国及所将谓双。
华德复为妙音所将
为字去声呼。
有称归心
国名。
疏四弘
应作等。
亦不的对
不将慈悲喜舍对愿智神通方便四波罗蜜。
疏余经为正道
大论云三十七道品是菩提大品云欲以一切种智修四念处者念处法界摄一切法一切法趣念处是趣不过。
行行为助道
九想十想不净观等。
可具释之
右胁出水左胁出火左胁出水右胁出火并身上下出水火为四共为八履地如水履水如地又空没现地地没现空及空中行住坐卧已上十六第十七现大身满虚空中第十八大复小现。
摄一切法归一实相如前
指方便品诸法实相界如因果。
普贤菩萨劝发品
疏所迳历处
迳应作经经云所经诸国。
释衣等三皆通两句
法归如疏云慈悲覆物惠利归己名之为室遮彼恶障以丑名之为衣余二例此。
而为四释
约位约智约门观心。
而迷其本
斥无启心投想之人。
如鲁人耳
家语有问鲁人曰仲尼何人也对曰东家丘我知之矣。
疏欢喜如前说
或欢喜地或欢喜住。
经正定聚
聚有三谓邪定不定正定邪定则博地不定则住前正定则十住本业璎珞经十信菩萨如空中毛此名不定聚据地正定在十住明矣然正定位宽疏谓十地若俱舍中诸圣人名正定造五逆名邪定自余凡夫名不定定聚名同大小位别。
法华文句记笺难卷第四
法华随经音切(凡为字平去二声慈恩别有章门今于平声人多去呼者音之其闻易解并去声者此则存略)
赤城娑门 有岩 录
序品
阿若
(上平声下惹音)。
揵
(巨焉切)。
阿菟
(上遏音下乃候切)。
䭾
(唐贺切)。
离婆
(下离音)。
絺
(丑夷切)。
难陁
(句)。
孙陁罗难陁
(句)。
常为
(平声)。
普闻
(文问二音)。
尸弃大梵
(句)。
乾闼
(上虔音下他达切)。
乐干
(上岳音)。
稚
(直利切)。
佉
(丘迦切)。
骞
(愆音)。
无量义处
(去声)。
三昧
(句)。
天雨
(去声下雨曼同)。
曼
(毋官切)。
吒
(陟驾切)。
修行
(平声应师去声)。
般涅
(上钵音下奴结切)。
软
(而兖切)。
车乘
(去声)。
辇
(力展切)。
舆
(预音)。
楯
(食尹切)。
华盖
(上户瓜切亦通华)。
而被
(平义切)。
独处
(昌以切下常处处林并同)。
捶打
(上之委切下顶音)。
肴
(胡交切)。
膳
(时战切)。
芪
(莫候切)。
教诏
(二俱去声)。
纵广
(上即容切)。
幔
(莫半切)。
为欲
(上平声下为当为说同)。
语弥
(上御音)。
雨大法雨
(上雨去声下雨字音)。
应供
(上去声旧音平呼)。
说应
(平声)。
姓颇
(叵音)。
皆为
(平声)。
所为
(去声)。
懈
(古隘切)。
汝为
(平声)。
转次
(上䧗兖切)。
怠
(待音)。
方便品
尽思
(上即忍切下伺音)。
度量
(上徒各切)。
苇
(于鬼切)。
犹豫
(上余救切亦通平声)。
为是
(上平声)。
时为
(去声)。
等比
(必利切)。
三请
(上通平去二声)。
唯然
(上以水切)。
是为
(平声)。
见浊命浊
(句)。
如是
(句)。
瑕疵
(上霞音下疾移切)。
此事为
(平声)。
稠
(传音)。
矜
(君陵切)。
玫瑰
(上梅音下回音)。
庄校
(上牡音下教音)。
[榼-去+宓]
(宁音)。
鍮
(偷音)。
鉐
(石音)。
铅
(与夺切)。
锡
(昔音)。
镴
(卢盍切)。
𦘕
(胡卦切)。
琵
(毗音)。
呗
(薄卖切)。
南无
(谟音)。
𤛆
(第狸二音)。
蔽
(必袂切)。
瞑
(冥音)。
正使
(史音)。
过于
(上平声)。
我为
(平声)。
譬喻品
独处
(杵音下我处同)。
济度
(徒故切)。
法分
(扶问切)。
名闻
(文问二音)。
我为
(平声此偈为字平同)。
着邪
(上直略切)。
安行
(平声)。
所著
(知略切)。
数闻
(上所学切)。
我先
(去声)。
衰
(所追切)。
隤
(社回切)。
腐
(辅音)。
欻
(许勿切)。
嬉
(许其切)。
裓
(古得切)。
狭
(匣音)。
稚
(直利音)。
诱
(酉音)。
谕
(喻音)。
先心
(上去声)。
所好
(䎢音)。
锐
(以制切)。
推排
(上以惟切应师二音一同上二土回切)。
庄校
(上庄音)。
楯
(食准切)。
幰
(虚偃切)。
[纻-丁+死]
(于远切)。
肤
(趺音)。
妹
(昌朱切)。
仆从
(去声)。
匮
(求位切)。
妄不
(否切)。
不也
(上弗音)。
火难
(去声)。
躯
(区音)。
蔽
(𢍉诣切)。
怨
(于表切)。
厌
(于艳切)。
陛
(毗礼音)。
圮
(皮彼切)。
坼
(丑格切)。
褫
(池亦切)。
䨱苫
(上副下失廉切)。
椽
(直员切)。
梠
(吕音)。
差脱
(上楚宜切下他活切)。
鸱
(处之切)。
枭
(古尧切)。
雕
(凋音)。
鹫
(就音)。
蚖
(五官切)。
蝮
(孚六切)。
蝎
(许竭切)。
蚰
(由音)。
蜒
(延音)。
鼬
(余敕切)。
狸
(力之切)。
鼷
(号音)。
臭处
(去声)。
咀
(慈吕切)。
蹋
(徒合切)。
䶩
(在诣切)。
啮
(五结切)。
搏
(博音)。
撮
(七活切)。
羸
(力危切)。
[门@(亚*斤)]
(都豆切)。
揸
(侧加切)。
掣
(尺制尺列二切)。
啀
(五皆切)。
喍
(士皆切)。
嗥
(毫音)。
魑魅
(上丑知切下媚音)。
孚乳
(而注切)。
噂
(存音)。
踞
(居御切)。
埵
(朵音)。
扑
(平角切)。
自乐
(落音)。
裸
(即果切)。
咽
(烟音)。
蓬
(步红切)。
窥
(去随切)。
牖
(酉音)。
爆
(北教切又剥音)。
折
(食哲切)。
窜
(七乱切)。
为火
(上平声)。
㶿
(孛音)。
先因
(上去声)。
蔓莚
(上万音下以线切)。
此苦难处
(旧难处二字皆去声呼今依应师上平声下上声)。
耽
(都含切)。
湎
(弥兖切)。
竞
(其敬切)。
苦难
(去声)。
缯
(情音)。
纩
(旷音)。
氎
(叠音)。
蓐
(辱音)。
傧
(必刃切)。
从
(去声)。
安处
(上声下常处臭处独处并同呼)。
此处
(去声常生难处同呼)。
能为
(平声)。
教诏
(并去声)。
累
(良伪切去声)。
我为
(平声下则为同)。
颦
(频音)。
蹙
(足音)。
诽
(平去二声)。
𩑔
(苦骨切)。
黧
(力号切)。
黮
(他感切应师于斩奴)。
娆
(奴了切)。
恶贱
(上污切)。
馲
(牝落二音)。
[马*色]
(陀音)。
棰
(之委切)。
为诸
(上平声)。
蟒
(莫广切)。
騃
(五楷切)。
矬
(昨和切)。
𤼣
(力员切)。
躄
(僻音)。
伛
(于武切)。
治
(直之直至二切)。
剧
(极音)。
抄
(初教切)。
横罗
(上去声)。
园观
(贯声)。
猪
(猪同)。
疸
(七余切)。
强识
(上平声)。
信解品
估贾
(二皆古音)。
佣
(容音)。
赁
(乃禁切)。
出内
(上又瑞切下而瑞切此依江南古师读之应师出字同上内字如常)。
强使
(上上声下强牵勿强并同)。
愕
(五各切)。
何为
(平声)。
躄
(毗益切)。
而语使言
(语御音下文除莫复与语又以软语作上声呼之其余并同御音)。
所难
(平声)。
憔
(最焦切)。
悴
(秦醉切)。
使作
(上上声下使人同)。
先取
(上平声)。
坌
(蒲闷切)。
咄
(当没切又掇音)。
疑难
(下去声下无难同)。
名之
(上通平去二声)。
䬸
(良刃切)。
訾
(紫音)。
倦
(劝音)。
覆自
(上芳六切)。
乐为
(上五教切又落音)。
应受
(上平去二声)。
荷
(上声)。
能为
(平声)。
药草喻品
卉
(许贵切)。
所行
(平声)。
山川溪谷土地
(句)。
[澍-士+上]
(注音)。
洽
(狭音)。
所雨
(下雨于等雨我雨皆去声余并上声)。
称其
(上去声)。
任力
(上去声)。
则为
(下我为名皆平声余并去声)。
晃
(胡广切)。
豫
(预音)。
掩
(于俭切)。
叆叇
(爱逮切)。
䆳
(私醉切)。
或处
(下独处于并上声)。
渧
(帝音有作滴)。
授记品
秽恶
(下乌各切)。
砾
(历音)。
棘
(居力切)。
阜
(房入切)。
为佛
(下见下下众为佛常为皆去声余并平声)。
栗
(力质切)。
见为
(上古电切)。
饥
(机音)。
膳
(食战切)。
王教
(下教食并去声旧音平呼不取)。
姝
(昌朱切)。
称数
(下去声)。
语汝
(上御音)。
玫瑰
(梅回切)。
缯
(情音)。
意乐
(下去声)。
化城喻品
地种
(上声)。
过于
(上去声下文例此)。
雨众
(下更雨常雨普雨皆去声)。
萎
(于垂切)。
玩好
(下上声)。
涕
(他礼切)。
惔怕
(淡魄音)。
瞑
(冥音)。
欲乐
(去声)。
为大
(下为佛为众生佛为以为为沙皆平声)。
盛诸
(上平声)。
纳处
(杵音)。
失乐及乐想
(二乐皆落音)。
𨴰
(初六切)。
语众
(上御音)。
应去应度
(二应皆平声)。
五百弟子授记品
所为
(下为一为宝明为僧为普明皆平声)。
子不
(否音)。
沟
(古候切)。
壑
(呼各切)。
台观
(贯音)。
贸易
(上要侯切下亦音)。
授学无学人记品
为一切
(为侍者常为皆平声)。
蹈
(导音)。
长子
(上知两切)。
唯然
(上以水切)。
名闻
(文问二音)。
法师品
如来使
(下去声)。
荷
(胡可切)。
担
(都耳切)。
馔
(士恋切)。
佛所使
(下史音)。
过彼
(上去声)。
则为
(下是为为室为座皆平声)。
施功
(下平声)。
逗
(豆音)。
燥
(苏光切)。
处众
(下处此皆上声)。
闲处
(下去声)。
挂
(卦音又胡卦切)。
见宝塔品
庄校
(上去声)。
以为
(为一则为此为皆平声)。
雨天
(上去声)。
薮
(苏厚切)。
慢
(莫半切)。
[〦/(刀*了*(留-刀-田))/(面-(百-日))]
(袒号切)。
掬
(居六切)。
遣使
(下去声)。
钥
(药音)。
为难
(二俱平声)。
手把
(下博马切)。
劫烧
(下去声)。
提婆达多品
髓
(息委切)。
躯
(区音)。
捐
(与专切)。
椎
(槌音)。
蓏
(郎果切)。
所从
(下去声)。
阐
(昌善切)。
佛不
(否音)。
难行苦行
(上行平声下行去声)。
累
(良伪切)。
疾不
(否音)。
当时
(上通平去二声)。
持品
练若
(惹音)。
为世
(下为斯皆平声)。
好出
(上去声)。
当着
(下张略切)。
铠
(若[庬-尤]切)。
颦
(频音)。
蹙
(足音)。
摈
(必刃切)。
安乐行品
甚为
(下以为名为则大失常为比丘能为为诸而为俱若皆平声)。
行处
(上平声下文例此)。
亲近
(下去声下文例此)。
犍
(䖍音)。
叉
(叉切)。
畋
(田音)。
猎
(良涉切)。
捕
(步音)。
常好
(下去声)。
从颠倒生故说
(句)。
魁
(苦回切)。
脍
(古外切)。
炫
(县音)。
屏
(必静切)。
蔑
(莫结切)。
王于
(上去声)。
从地涌出品
等比
(下必利切)。
行不
(否音下易不同)。
为从
(二平声俱正)。
独处
(下杵音)。
筹数
(下上声)。
被精
(上去声)。
奋迅
(上方问切下信峻二音)。
愦
(古对切)。
皱
(侧教切)。
寿量品
数不
(否音)。
若着
(下张略切)。
捣
(祷音)。
筛
(师音)。
背丧
(上蒲昧切)。
恃
(市音)。
怙
(户音)。
时语
(下御音)。
雨曼
(上去声)。
治
(平去二声)。
分别功德品
又雨
(下去声)。
随数
(下去声)。
缤
(四宾切)。
名闻
(下问音)。
羼
(初限切)。
为阿
(下去声)。
为此
(下为如已为为已则为皆平声)。
解佛语
(上佳买切旧音胡买亦通)。
楼观
(下去声)。
已为
(平声)。
卜
(蒲北切)。
随喜功德品
为得
(下宁为为人皆平声)。
若长
(知两切)。
转教
(上知兖切)。
皱
(侧救切)。
乐具
(上落音)。
语余
(上去声)。
喑
(音同)。
哑
(哑同)。
不差
(下楚宜切)。
褰
(衍音)。
涩
(色立切)。
胗
(轸音)。
呙
(口淮切)。
黧
(力号切)。
可恶
(下乌故切)。
匾
(𢍉典切)。
㔸戾
(丽音)。
狭
(候甲切)。
长
(直良切)。
窊
(乌瓜切)。
泡
(四交切)。
为譬喻
(上平声下为人例此)。
舆
(预音)。
解说
(上胡买切又佳买切义通)。
法师功德品
别知
(上彼别切)。
拘
(俱音)。
鞞
(部迷切)。
所者
(下张略切)。
妊
(汝鸩切又平声)。
所盛
(下成音)。
诸观
(下贯音)。
常乐
(下五教切)。
为一切
(上平声)。
常不轻菩萨品
诽
(佛非切)。
先所
(上去声)。
随从
(下平声)。
五百比丘
(句尼字属句)。
计着
(下直略切)。
而语
(下去声)。
行者
(上去声)。
如来神力品
謦
(去顶切)。
欬
(苦爱切)。
则为
(下平声)。
嘱累品(累字良伪切旧音力委切非)
药王菩萨本事品
宿王
(秀夙二音)。
铢
(殊音)。
甄
(居延切)。
𧂐
(子智切)。
便语
(下去声)。
裸
(郎果切)。
盛满
(上平声)。
妙音菩萨品
秽恶
(下于各切)。
动摇
(下平声应师作去声)。
雨于
(上去声)。
到已
(句)。
安乐行不
(行平声下文除不孝父母不敬沙门外皆读为否亦有用无不孝之无字字总贯于下谓无不敬沙门邪见无不善心无不摄五情否)。
变为
(下平声)。
以若干智慧
(句)。
度度
(上平声)。
普门品
视
(示是二音)。
杻
(丑音)。
械
(胡介切)。
捐
(与专切)。
为施无畏者
(句为平声)。
蝮
(福音)。
真观
(平声下文俱此)。
陀罗尼品
解义
(解旧谓佳买切今谓亦通胡买切)。
祢
(奴礼切)。
隶
(丽音)。
咩
(莫也切)。
玮
(伟音)。
膻
(经音作输千切人多以干为千非矣禅秘要经作释看切又周本作书安切与干音韵同当知非千字也下咒中膻字皆同输干切)。
簸
(播音)。
逻
(郎贺切)。
亶
(多旱切)。
[禾/六/(衣-〦)]
(直实切)。
枳
(居纸切)。
柅
(女履切)。
𡎰
(迟音)。
蹬
(邓音)。
頞
(乌葛切)。
泯
(弥尽切)。
醯
(呼倪切)。
如杀
(下试音)。
压
(押音)。
妙庄严王品
当忧念汝父
(句)。
父王今已信解
(句)。
脱诸难亦难
(上难去声)。
(下难平声)立不
(否音下字不同)。
绀
(古暗切)。
普贤菩萨劝发品
为诸
(上平声)。
即着
(张略切)。
缭
(力乌切)。
睐
(力代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