卍续藏第 26 册 No. 0517 仁王经科疏
No. 517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上科疏卷一
唐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 诏译
明慈慧寺开山比丘蜀东普真贵述
△三正释经文。三。初释经总题。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
代宗有国。重译此经。意与黔黎。共臻实相。故自叙云。懿夫护国。实在兹经。窃景行于波斯庶阐扬于调御。至若高张五忍。足明恻隐之深。永祛众难。寔惟化清之本。据此。则般若之可护国也。不待条分缕析。数星擘两。自然明如日月。润同云雨者矣。然佛经立题。有人法体用。因果譬喻。单复不同。今从人法体用。亦隐法喻。释有三对。一人法。谓仁王护国。是奉持般若之人。般若等言。乃拥护王国之法。即密证权化仁心仁政之王。御天地宗社山河臣民之国。必依般若虚玄之妙门。为超真越俗之坦道。护国安邦之金汤。空心寂境之指南。绝愆灭祸之巨阙也。然通理事。概而言之。所护国土。即事。能护般若。即理故。二体用。就前法中。须分体用。谓般若是体。正翻云慧。即神悟玄奥。妙证真源。照万法空相应本觉之慧也。然此有三种。一实相般若。谓所观真性。即本觉也。此性如智同源。无明本尽。真照圆明。诸幻俱离。乃名实相。故后文云。自性清净。名为本觉。二观照般若。谓能观妙慧。即始觉也。此智因果皆依。能所无二。存而不有。忘而不无。乃云观照。故后文云。智照实性。非有非无。三文字般若。谓诠上之教。如经云。我依文字般若。而证诸法实相。又云总持无文字。文字显总持。净名云。文字性空。即是解脱。后文又云。一十二分。所有宣说。一切皆如。无非实相。乃至名为修文字者。而能得证般若真性。斯则理智教三。不一不二。为护国妙法。一心万行。孰可昧此。然有谓因名般若。果位名智。以般若能断。故在因位。佛果无断。转受智名。一往如之。且智论亦云般若。翻为智慧。盖性宗二法。总是般若之一心。故非如法相。因中名慧。果上名智。何则。拣择决断。眼目殊称。因果虽悬。妙体何异。所以若慧若智。随举皆得。波罗蜜多。是用。此云彼岸到。彼岸约喻。谓此妙慧。离生死此岸。越烦恼中流。至涅槃彼岸。此语似倒。若兼般若回文。应云到彼岸慧。即拣不到彼岸之慧。故以为名。净名谓一切众生。即寂灭相。不复更灭。但以迷倒妄见生死。名在此岸。若悟生死本空元来寂灭。名到彼岸。亦同后文。即离即到。即此即彼义耳。故知菩萨悲智俱修。空有双照。以智导悲恒到也。以悲导智恒不到也。则到与不到。两途一致。亦犹华严。谓菩萨不住彼岸。不住中流。而能运载此岸众生。到于彼岸等。三教义。经字即教。仁王等即义。经者。梵语修多罗。此云契经。契谓符诸佛理。叶众生心。即契理合机之教。若拣不契理合机之教。即拣别依主。若契理合机。依主得名。此乃诠仁王护国般若等义之教。依主释也。若就下文。文字性空。即是般若。即般若体。持文字用。体持业用。持业释也。
△二译主时德。
唐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 诏译。
李氏都长安。国号建唐。三藏。即经律论也。此师依国号法藏彰名。即将他显己。有财释也。沙门。释子通称。梵语沙迦门曩。此云勤息。即修善断恶之号。此师。即四沙门中胜道者也。大广智。即制授之号。繇肃宗厌世。代宗即位。恩渥隆厚。译仁王密严二经毕。帝为叙焉。颂行之日。庆云俄现。举朝表贺。永泰元年。十一月一日。制授特进试鸿胪卿。加号大广智三藏。不空。师之名也。梵语阿目伽䟦折罗。华言不空金刚。今止行二字。略金刚也。本北天竺婆罗门种。幼失所天。随叔父观光东国。年十五。师事金刚智三藏。授以梵本悉昙声明。浃旬已通。师大异之。故翻经之时。常令共译。凡声明论。一纪之功。六月已毕。诵文殊普贤行愿。一年之限。再夕而终。其敏利皆此类也。后授五部三秘。及毗卢遮那经。苏悉帝轨则。尽授无遗。厥后师灭。追谥已毕。曾奉遗旨。遂议遐征。即开元二十年也。初行感文殊现身。沿途息黑风大鲸。神应赫奕。难以尽述。后达师子国。王臣敬礼。迥出常仪矣。然空为法遗世。不暇计显荣。自尔学无常师。广求密藏。及诸经论。五百余部。本三昧耶。诸尊密印。仪形色像。坛法幖帜。文义性相。无不尽源。次游五印。屡彰灵应。至天宝五年还京。时值亢旱。制曰时不得赊。雨不得暴。师奏立孔雀坛法。未尽三日。雨以浃洽。一日大风卒起。随止随效。帝赐号智藏焉。天宝八年。许还本国。十五载。诏还京住大兴善寺。至德初。鸾驾在宁武凤翔。师常密奉表起居。肃宗亦密遣使者。求秘密法。洎收京反正之日。事如所料。厥后福国祐民之法。无非百发百中之效。所译经论。凡一百二十余卷。七十七部。并目录笔授僧俗名字。略出念诵仪轨。写毕进上。来编入藏。此起自天宝。迄于大历六年完成也。俄尔示疾。上表告辞。来使劳问。赐医药。加开府仪。同三司。封肃国公。食邑三千户。固让不俞。空甚不悦。且曰圣众俨如。舒手相慰。白月圆满。吾当逝矣。奈何临终更窃名位。乃以五股金刚铃杵。数珠等物。附中使李宪诚进上。沐浴东首望阙。以大印身。定中而寂。享年七十。僧腊五十。帝辍朝三日。赐赉造塔。来中使护丧。礼尽隆厚。茶毗之后。就寺置祭。赠司空谥大辨正广智三藏。火灭收舍利数百粒。八十粒进内。其顶骨不然。中有舍利一颗。半隐半显。来于本院别起塔焉。空之化利居多。唯总持门。最彰殊胜。测其忍位。莫定高卑。始者玄宗犹推重焉。故天宝中。西番大石康三国。帅兵围西凉。诏空帝御于道场。师秉香炉。诵仁王密语二七遍。帝见神兵可五百员。在于殿庭。惊问。师曰。毗沙门天王。领兵救安西。请急设食发遣。四月二十四日。果奏曰。二月二十一日。城东北三十许里云雾间。见神兵长伟。鼓角喧鸣。山地崩震。蕃部惊溃。彼营垒中。有鼠金色。咋弓弩弦皆绝。城北门楼有光明。天王怒视。蕃部大奔。帝览谢师。然师终后。三朝所赐墨制。一一进上。生荣死哀。西域传法至此。今古少类矣。奉诏译者。即奉代宗诏命。翻译此经。故前叙云。朕哀缠栾棘。悲感霜露。捧戴遗诏。不敢怠遑。延振锡之群英。终为山之九仞。开府朝恩。许国以身。归佛以命。弼我真教。申夫妙门。于大明宫南桃园。详译护国般若是已。此略明之。具如宋高僧传。系曰。传教令轮者。东夏以金刚智为始祖。不空为二祖。慧朗为三祖。以下宗承所损益可知也。自后岐分派别。咸曰传瑜伽大教。多则多矣。而少验者何。亦犹羽嘉生应龙。应龙生凤凰。凤凰已降。生庶鸟矣。欲无变革。其可得乎。
△三崇古科判。三。初法会繇致。二。初证信序。二。初当品名题。
序品第一
序者。转训绪也。谓端倪头绪。如抽系得绪。抽尽一茧之丝。若知此经之序。即达一经之旨。如先云后雨。先烟后火。烟云在先。火雨居后。佛法亦尔。故此先明序品。为彰说法之繇致。乃一经之端绪也。何则。盖自辅翼众集。三乘贤圣。彰影向难思之妙德。三界人天。显发起弘护之真行。次变化众应。现土现座。表心净法空。而觉源不昧。现因现果。表穷因彻果。而慧性同源。至若变现八部。示在缠智性皆同。说法诸佛。明菩提极果不二。此皆发起之端绪也。又入定。示妙慧之凝寂。放光。显法界之圆遍。雨花。彰因行之难思。动地。破无明之妄结。此为圆发之端绪也。至若大众示疑。匿王请问。作乐觉悟。光召有缘。此为助发之端绪也。如得其绪。则后之因修果证。自利利他。护法护国。皆自一道而出。正犹千里之程。造端岂离跬步。汪洋之派。发源宁外泛觞。故命名序分。为正宗法说端倪头绪者明也。
△二入经详解。二。初信闻时处。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鹫峰山中。
古德释此。谓如是之法。我从佛闻。即阿难结集时。最初升座之唱。此因佛立言。不必玄说。一时之语。亦因佛立。诸经通用。故不定指。今按清凉大疏释有三义。一明建立根源。谓佛临灭度时。阿难请问四事。佛令置此言也。所问四事。佛一一答之。谓一依四念处住。二以戒为师。三默摈恶性比丘。四一切经首。当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等。二明建言之意。智论有三。谓断疑。息诤。异邪也。断疑者。谓疑云此等经文。为阿难自撰耶。为佛说耶。故初唱我闻。则显是佛说。诚非自撰矣。阿难升座。忽相好如佛。众疑佛又重起。或他方佛来。或阿难成佛。三疑不决。冰炭交怀。才唱如是我闻。则三疑瓦解矣。三息诤者。谓穷神知化。唯佛能说之。亦惟佛可以授后人也。否则一皆臆说。各别知见。则是非丛生。诤论互起。今说如是等言。则知是佛真说。就中皆贯彻玄凝。摄化生界。终古不忒。三乘轨范。何诤之有。三异邪者。邪外迷执。不究心源。动辙阿忧之域。触途断常之藩。有无一异。四句百非。皆所不免。今唱如是我闻。则真俗圆融。事理双显。中道妙体。在处皆真。非邪执之有无。离凡小之常断。传法圣者。欲显名教。出于应感。故建此言。有斯三意也。三正释其义。即一信。二闻。三时。四主。五处。六众。此六缘不具。教则不兴。必须具六。故云成就。言如是者。即指法之词。即逆指向下所说之法。此信成就。古谓信者言是事如是。不信者言是事不如是故。肇公云。信顺之词也又谓如以顺机受名。是以无非受称。此通泛释。若的就此经。即向下一切法空为如。五忍正修为是。问。建立如是。又名信成就者。答。信与如是。二义不离。故前云。信则如是也。况佛法大海。非信不入乎。故初建如是良有以也。我闻。即闻成就。盖佛法不入聋人耳故。我。即阿难自指五蕴假者。不同情计之我也。闻谓耳根发识。听彼佛声。佛地论。谓若但闻声可唯在耳。若缘名句。便在意中。今废别耳意。故总云闻也。若顺经旨。即无说无听。方为真闻。一时者。即时成就。以非时难以建化利生故。即说听究竟。师资合会。总名一时。简异余时耳。然如来说经。时有差别。况诸方时分。延促不同。不能别举。一言略周。故总名一时。佛者。即主成就。梵语佛陀。此云觉者。即觉了真妄性相之者。而觉有三。一自觉我空简异凡夫。二觉他法空。简异二乘。三觉满俱空。合于本觉。名究竟觉。方广无际。亦名大觉。胜妙无等。亦名妙觉。简异菩萨。具足三觉。独名为佛。佛地论十义释佛。避繁不引。住王舍城等者。即处成就。真谛记中。谓住处有二。一境界。谓化在俗之流。即王舍城等。二依止处。谓统出家之众。即灵鹫山等。举王舍城。简非余国故。举鹫峰。山。简非余山故。梵语罗阅祇摩诃伽罗。此云王舍大城。今略大字。此城得名因缘多种。即摩竭陀国所属之城。繇班足王。信邪誓害千王。一遇普明迷心开悟。寻与千王都于山中。筑城立舍。郁为大国迭更知政。千王住故。称为王舍。又城中民舍。七番回禄。唯免王舍。后王颁令率土民房。悉称王舍。不复更烧。称名王舍。犹有四天王共造等说。具如古疏。此城内外。有六精舍。一竹林园。乃至第六。耆阇崛山精舍。此云灵鹫山。论因即释迦因中为鹫鸟。于此山中养育父母。从此得名。论事此城之南有尸陀林。鹫鸟居集。多食此尸。且人将亡者。此鸟飞翔其家。悲鸣作声。预知其死。故名灵鹫。论形。此山五峰。东似象头。乃至中央如鹫头。今略四形。唯称中央。亦云灵鹫。故知有云。此山从形得名。亦据显处言也。然佛说法之处。各随宗旨不一。如华严圆彰法界。故遍历十处。圆觉直示本因。故依大光明藏。法华明染净义。故依王城。又明祖述义。故依灵鹫。今般若是最胜法门。故此在灵岳而谭也。
△二标列大众。三。初辅翼圆满众。二。初三乘贤圣众。三。初无学众。
与大比丘众。千百八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心善解脱。慧善解脱。九智十智。所作已办三假实观。三空门观。有为功德。无为功德。皆悉成就。
与大下。举类标数。古德谓诸经列众。有四种别。一影向众。谓诸菩萨。大果已圆。为令正法久住世间故。二结缘众。现在虽闻。而不获益。但作当来得道因缘故。三发起众。法身菩萨。共相发起。请如来说。普益众生故。四当机众。植因旷古。果遂今生。闻法之时。即能悟入故。然比丘等四众。各具影向等四。如有影向。即有当机等也。比丘梵语。此含三义。一怖魔。二乞士。三破恶。称比丘者。示现远离相故。复示摩诃衍。方便道。与二乘共故。又于四众。亦同远离行故。而云大者。准华梵相翻。摩诃云大。约迹虽道高德重之称。论理实指具体相用三大为大也。诸经标千二百五十人。此言千百八人者。盖多少不同。亦适时而已。不必定局。且秦译作八百万亿。今云千百八人。或译者回文有异也。言与者。即共义。如释论云。一时一处。一戒一心一见一道一解脱是也。皆阿罗汉下。叹德也。总叹千百八人。故云皆。诸漏下。别明所具功德此已到无学。非三果四向。即第四果阿罗汉也。罗汉梵语。此翻三义。一杀贼。以见思结使烦恼尽故。二应供。以堪作福田智愿足故。三不生。以三界因亡。不受后有故。诸漏。即欲漏。有漏。无明漏。此三皆以粘湛妄识为体。为三界烦恼之本。皆名漏者。谓善渊之心。不能全一。粘湛发识。流溢奔境。故名为漏。烦恼即贪嗔痴等十使。为诸漏之缘。戕害法身。逼恼正性。名烦恼贼。今言漏尽无恼者。以本尽故。缘亦无也。此即杀贼义。小乘有定无慧。为偏枯所缚。未得解脱。今尽诸结。使心得自在。故云心善解脱。智断具足。证入无碍。故云慧善解脱。凡此皆影向之阿罗汉也。金刚纂要云。繇烦恼障心。心不解脱。造业受报。轮回五道。繇所知障慧。慧不解脱不了自心。不达诸法性相。纵出三界。亦滞二乘。不得成佛。今二俱尽。心慧解脱。影向无疑矣。然心慧解脱。约人料拣。以成四句。谓心解脱慧不解脱。二乘也。心不解脱慧解脱。菩萨也。俱解脱。佛也。俱不解脱。凡夫也。九智者。按法数中。一干慧地智。即五停心等。二性地智。即四加行等。此上伏见思。三初果智。断三界见惑尽。见真谛。四二果智。断欲界六品思惑。五三果智。断欲界残思惑尽。六四果智。断三界见思惑尽七。辟支佛智。断见思尽。更侵十种习气。八菩萨智。断三界正使尽。修六度行。九佛地智。即顿断三界见思残习。坐木菩提树。生草为座。成劣应身。然此经有辟支菩萨二智。所依皆小教。所断皆见思故。不为碍耳。十智者。一法智。即断欲界四谛下结使。无漏法忍智及法忍智品中无漏智是也。二类智。即断上二界四谛下结使无漏智。然上二界断结无别观察。唯取类下界修断。故名类智。亦名比智。三他心智。知欲色界中现系心心数法。及无漏心心数法少分。亦名他心智。四世俗智。谓知世间有漏智慧。亦名等智。以凡圣同有故。五苦智谓观五阴无常苦空无我四行故。六集智。谓有漏法因。以集因缘。生四行观时无漏智。七灭智。谓证时以灭尽妙离四行观时无漏智。八道智。谓修时以道正迹乘四行观时无漏智。然此苦等四智。即小乘观八谛三十二行之例也。行为能观。谛为所观。四行观尽。一谛乃空。一谛既尔。七谛亦然。原人论疏。明七周减缘二十四周减行者。正明此也。九尽智。谓已能见苦断集证灭修道故。十无生智。即见苦已不复更见等。是也。此十智外。或有如实智。非二乘分矣。又二乘于十智中。具前九智。无第十无生智耳。所作已办。即指上证智断惑之事。无少欠也。法华文句。谓三界因果。皆为他事。智断功德。乃名己利。然得己利。即已办之谓。此即不生义也。三假实观者。即法受名三。法假。即色阴。古云。色如聚沫故。一切虚妄故。受假。即四阴。古云受如沤泡。想如阳𦦨。行如芭蕉。识如幻事故。兼此二名。即为名假。以此虚名。非真名故。然此三法。自体不实。藉缘方有。众生不了。妄执为实。圣者正观。即实而虚求名叵得。何色受之有哉。故起信云。一切诸法。皆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于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然此三观。假法。上约小教而明。据实而观。则三法即空即假即中。遮照同时双忘。故中论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此也。三空门观者。谓因上三假故此明三空。大论谓因助道法趣涅槃门。门有三。即空等三门也。空门。即观一切法因缘和合虚妄而有。无我无人无造无受故。无相门。即观诸法妄见成立。屈伸去来动静视听言语于中无实。如梦幻泡影故。无作门。即观诸法无体。作亦是妄息心体空。总不安排故。繇此三空。证三解脱。故又言此三为门也。有为功德即智德。无为功德即断德。故相宗以有为智。证无为理者。此也。然此二种功德。约修约证。分有为无为耳。言功德者。谓断证成全曰功。精纯美善名德。应作四句拣别。一功而非德。如成事损人等。二德而非功。如抱守忠孝。而未见行一事等。三亦功亦德。如忠以为国。孝以事亲。忠孝名世传家等。四非功非德。如不利人益已恶名播世等。今此双具。即第三句。施以利物。善以归己。故称功德。末句即总结。如上实德。毫无欠缺。故云成就。即堪应供义。故知罗汉名总叹。余文皆别释罗汉名中三义也。
△二有学众。
复有比丘尼众。八百人俱。皆阿罗汉。
问。据皆阿罗汉句。则八百尼众。非有学甚明。今何判为有学耶。答。尼众断证未深。多在学位。即上首无学。亦是学位之首领。故从多分。判属有学。纵有罗汉之名。于义似无矣。文中亦先标类。次举数。末句总叹八百之德也。尼者。女声也。佛初无女人出家。因姨母爱道。虔求阿难请佛。佛为说八敬戒律。开慈门于觉场。爱道谨一心奉持。脱业网于尘世。遂能法眼清净。摄一众而纲维作主。慧性开明。总八百而首领修行。厥后罗睺罗母。亦出尘劳。夙根颖脱。当证无生。自利既圆。故为尼主。此皆影向之众。辅弼扬化者也。语其权说。谓女无成道之分。故灭其正法。要其实轨。即女皆同证之人。故无损法性。法华授记成佛。不其然乎。故知尼众俱来。盖为领法沾益。增道损生。与菩萨无异也。今之为尼。而自迷闷。不知八敬为何法。不知此生出家为何事者。实为有愧于自心矣悲夫。
△三菩萨众。
复有无量无数菩萨摩诃萨。实智平等。永断惑障。方便善巧。起大行愿。以四摄法。饶益有情。四无量心。普覆一切。三明鉴达。得五神通。修习无边菩提分法。工巧技艺。超诸世间。深入缘生。空无相愿。出入灭定。示现难量。摧伏魔怨。双照二谛。法眼普见。知众生根。四无碍解。演说无畏。十力妙智。雷震法音。近无等等。金刚三昧。如是功德。皆悉具足。
菩萨。略梵语。此云道心众生。摩诃萨。即大道心也。然标数无量者。极显发大心者多也。故十地论菩萨有三大。谓愿大。行大。利生大者。此也。实智下。叹德。此皆地上菩萨所具。地前贤位所无矣。以下文谓超愚夫地。生如来家故。谓住平等忍。初无相智。照胜义谛。一相无相。故云实智平等。断诸无明。灭三界贪。未来生死。永不生故。故云永灭惑障。大悲为首。起诸大愿。于方便智。念念修习。无量胜行。故云方便。此初地二利之德。良以此地。实智断证。方便起行愿故。四摄。即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以广大清净心。安住四法。普益众生。亦初地利他行也。四无量心。即慈悲喜舍。以此四法。一一广大。无有涯际。故云无量。此二地行德。下文云。二地四无量心最胜寂灭。是也。言普覆者。即大慈与一切乐。大悲拔一切苦故。三明等者。谓过去宿命明。现在天眼明。未来漏尽明。悉知三世。无去来今。故云鉴达。得五神通者。即现身大小。隐显自在。天眼清净。悉见诸趣。天耳清净。悉闻众声。以他心智。知诸众生。宿住能知。无量差别。此三地行德也。修习下。即四地修习念处正勤。神足根力。觉道具足。为欲成就。力无所畏。不共佛法也。工巧下。即五地具观诸谛。为利众生。习诸技艺。文字医方。赞咏戏笑。工巧咒术。外道异端。吉凶占相。一无错谬者也。所谓五地洞达五明者。此也。深入下。即六地住三脱门。观诸生死。无明暗覆。业集种识。乃至生老死等。皆因着我。无明业果。非有非无。一相无相。而不二故。所谓六地于多劫中。行百万空无相无愿三昧。得大般若无边光照者。此也。出入下。即七地。住无生忍。于寂灭定。起殊胜行。虽常寂灭。广化众生。示入声闻。常随佛智。示同外道魔王。所谓七地随顺世间。而常出世者。此也。摧伏者。此即八地。以十力智。遍界利生。为诸佛加持。得身自在。破魔军众。故云摧伏。顿起智业。平等真俗。故云双照。此又一真如心。不动之德也。法眼下。此九地。证智自在。断无碍障。故能法眼普见。然此法眼。善能观俗。故又云知众生根。此能于所说法藏。得四无碍解。法义词辨。演说正法。无断无尽。故有云兴问难。不劳瓶泻解酬。所谓九地发真如用。利益圆满者。此也。十力下。叹十地之德。兼十一地也。菩萨有二种十力。一者解脱力。救苦力。观力。忍力。智力。断力。闻力。愿力。圆满力。爱力。此出宝云经。二者发心坚固力。不舍众生大慈力。具足大悲力。信一切佛法精进力。思行禅定力。除二边智慧力。成熟众生力。(即不厌生死也)观法实相力。(即住无生法忍者也)入三解脱力。无碍智力。此出智论。然上十力妙智。于一念顷。遍界观生。上中下根。为说三乘。入佛行处。力无所畏。故云雷震法音也。后二句结叹十地。即等觉义。随顺如来二种转依。金刚三昧现在前时。而未能无量等等。故特云近。若解脱位。一相无相。冥同真际。归无所得者。岂又云近哉。然此叹德之义。皆取后奉持品中十地之义释之甚为允当。如是下。总结上德。如海具百川。星皆拱北。故云具足。
△二三界人天众。二。初人众。二。初入道众二。初五戒入道众。
复有无量优婆塞众。优婆夷众。皆见圣谛。
优婆塞。梵语。此云清净男。于佛法中。清净信故。亦云近事男。以亲近三宝。承事无失故。优婆夷梵语。此云清净女。又云近事女。尼字。即女声也。此众受持三归。息三途因。恭秉五戒。防三业罪。所以防者。离杀盗淫。防身业也。妄语一戒。防口业也。饮酒一戒。通防三业也。能三归依。即免三途。除三道。通三世。证三明。然三德三身三智。皆不离此矣。此五戒之义。按古疏引提谓经云。必说五戒。不言四六者。以五是天下之正数故。谓在天为五星。在地为五岳。在人为五脏。在阴阳为五行。在王为五帝。在世为五德。(即五常也)在色为五色。在法为五戒也。且以不杀戒配东方。此东方主木。木主仁。仁以养生慈爱为义。若奉持不失。则此戒之五神。拥护一身。肝脏平和。于其生也。以慈育物。仁及含生。木星顺度。于其死也。则上生四天。直超上界。复资成净业。如其犯也。致木星而陵逼。亡身丧命。失好生于现在。种短命于当来。况此杀业果报。结续无穷。故不杀一戒。宜勤持也。不盗戒配西方。以西方主金。金主义。义则循理不贪之谓。如奉持不失。则此戒之五神。护佑一身。肺脏安宁。于其生也。以德推迁。义济贫乏。金星呈祥。于其死也。上生忉利。并往化乐。复资成福业。如其犯也。逢金曜而作祟。神气困穷。丧廉节于人世。招负乘于毛群。况此盗业果报。酬还不尽。故不盗一戒。须坚持也。不淫戒配南方。以南方主火。火主礼。礼则贞洁不乱之谓。如秉受弗违。则此戒之五神。冥佑一身。心脏澄凝。于其生也。进退合宜。礼谨防闲。火星锡福。于其死也。则径生夜摩。高升他化。复勤修梵行。倘缺精持。罹火天而降厄亲遭幽危。乱伦理于生前。受铜柱于身后。情知淫业果报。求出无期。故知邪淫一戒。宜心持也。不妄语戒配中方。此中方主土。土主信。信则诚实不虚之谓。如遵依罔贰。则此戒之五神。默相一身。脾脏安康。于其生也。则言可复。信重然诺。土星景佑。于其死也。则上生兜率。高超梵天。复能生功德。一有违犯。感土星而致祸。诬罔证谤。陷欺诈于灵明。膺拔舌于地狱。故知妄言果报。易沈难浮。而妄言一戒。当谨持也。不饮戒配北方。以北方主水。水主智。智则不为非理之谓。如依循弗违。则此戒之五神。侍卫一身。肾脏满盈。于其生也。则权实超群。智照冥彻。水星昭朗。于其死也。则上生化乐。高步莲宫。复证断自在。设或沉湎。感水星而从凶。丧失财产。造浊业而愚生。得痴愚于幽道。终婴非理果报。苦趣无穷。故知因酒非理之戒。不可不坚持也。能持五戒。于事则明。于心不蔽。四种圣谛。虽未明了。亦知苦有无常无我。集有惑业招感。灭道可证可修。故云皆见圣谛。然而五戒。弘法者多忽略。不为斋戒者申明。意谓此义容易故耳。其实五戒深义。非唯在家不知。此时出俗者。亦鲜能知其味也。故聊摭古义。广为释之冀知音达士。勿厌繁文。
△二七贤入道众。
复有无量修七贤行。念处正勤。神足根力。八胜处。十遍处十六心行。趣谛现观。
此先标数。念处下。叹行德也。此众异前。故云复有。七贤行。即小乘见道已前行位。所谓五停心。总想念。别想念。暖顶忍。世第一也。行。即下所修之诸行念处等者。此叹修道品。谓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二十二品然缺七觉支。八正道者。以在见道前修故。如下菩提分法广释。八胜处者。一内有色相外观色少。二内有色相外观色多。三内无色相外观色少。四外无色相外观色多。五内无色相外观色青。六内无色相外观色黄。七内无色相外观色赤。八内无色相外观色白。名胜处者。若好若丑。是名胜智胜见。如作大不净观。遍治一切处之贪等。十遍处者。即青黄赤白地水火风空识。处名十者以此十遍一切处故。如作青处观。遍一切处皆青等上言胜处。即能降伏境界之谓。此云遍处。即广多周遍之谓。十六心等者。苦谛下有四行一无常。二苦。三空。四无我。集谛下有四行。一集。二因。三缘。四生。灭谛下有四行。一尽。二灭。三妙。四离。道谛下有四行。一道。二正。三迹。四乘。此即十六心行也。趣谛现观者。谓此十六心行。即趣向四谛之现观。如观苦谛。以第一无常行。观五阴因缘。新新生灭。第二苦行。观五阴为无常所逼。第三空行。观五阴一异等相俱无故空。第四无我行。观五阴中我人等相。俱不可得。苦谛用四行。现观既尔。集等三谛亦然。故云趣谛现观。然现即小乘现量。犹属似量。非大乘地上真现观矣。何则。彼以此观。但趣四谛实理故。此约小教明七贤义。若约大乘明之。一初发心人。二有相行人。三无相行人。四方便行人。五习种性人。六信种性人。七道种性人。俱在地前。调心顺道。名为七贤。问。十六心行。约苦法智忍等十六何如。答。苦法智忍等。即世第一后心。苦忍真明。于八谛下。发八忍八智。今言修七贤行。方在因行观谛。有十六心行耳。岂能便到初果见道八忍八智乎。据此。故知不是智忍也。
△二国王众。
复有十六大国王。波斯匿王等。各与若干千万眷属俱。
此先举国数以标王。各与下。即叙同来之众也。王即主。眷属即伴。十六国。即第一毗舍离国。乃至第十六瞻波国也。以身临九五。端拱无为。而治天下者曰王。今皆来法会者。所谓至贵不在国爵。盖将欲尊道护法护国故也。观后匿王念请护国之宏略。而世尊详畅护法之玄趣。故知护法护国之诚。激切而不已也。
△二天众。三。初欲界天众。
复有六欲天王。释提桓因等。与其眷属无量天子俱。
天者。以具神用光洁自在三义故。此即上品五戒十善感生也。虽除扰动未断欲染。故总名欲界。欲即饮食睡眠淫欲也。以欲事浓淡不同。故分六天有异。释提桓因者。即帝释天主。此天居人间顶。日月威光。所不能照。王忉利天者也。司人间万化之生成。主阴阳五行之变化。无不繇斯焉。等字。即等上夜摩四天。眷属下。即此天四方。各八天。所谓第一住峰天。乃至第三十三清净天。然此四八诸天。乃帝释臣辅。就中各有佐弼。不可胜举。故云无量。
△二色界天众。
色四静虑。诸大梵王。亦与眷属。无量天子俱。
此离欲染未尽形累。故名色界。已离散动。亦名静虑。即定慧均平之谓。此天即以十善。兼修禅定感生。然特有漏六事行耳。此则凡夫伏惑。超世间道也。此界有十八天。即初禅三天。二禅三天。三禅三天。四禅九天。谓之梵天者。以其生梵世。离欲染。故能统梵众。为大梵王。变形预会。领悟法音。求出世熏修之道也。不列无色者。但略之义必具摄也。
△三诸趣修罗众。
诸趣变化。无量有情。阿修罗等。若干眷属俱。
诸趣。即通言五道。或鬼或畜。夙因可嘉。今皆变化。参预胜会。沾洽法利此亦戒缓乘急之流。不然。则无缘自障矣。况在会闻法得益哉。阿修罗。梵语。此云非天。福力等天。而无天行。此多嗔心。故随业轻重。而有四种之异。如楞严经所明。是知修罗一趣。且取一分善报。在人天收摄。若论受苦。实在人趣之下。等即等余八部。问。三界天王。八部诸趣。善恶有异。尊卑悬殊。而皆来预会者。何耶。答。般若妙慧。不间圣凡。无分善恶。情与无情一体。性与非性圆成。今如来将显一体圆成之旨。故天人诸趣。皆为此来矣。纵诸天正乐。修罗方嗔。鬼神忧愁。鸟兽獝狘。既具一体圆成灵知。孰有不来者乎。楞严精研七趣皆是昏沉诸有为相。于妙圆明无作本心。皆如空花元无所著。故知不得实相本心。终滞轮回。若能闻法妙悟。方可永断生死矣。后匿王赞云。天人俱修出离行。能习一切菩萨道。菩萨行品云。说是法时。会中无量人天大众。有得伏忍。空无生忍一地二地。乃至十地。无量菩萨。得一生辅处等。据此。则知云集法会者。非徒然也。
△二变化流通众。
复有变现十方净土。而现百亿师子之座。佛坐其上广宣法要。一一座前。各现一华。是百亿华。众宝严饰。于诸华上。一一复有无量化佛。无量菩萨。四众八部。悉皆无量。其中诸佛。各各宣说般若波罗蜜多。展转流遍十方恒沙诸佛国土。
上列此方辅翼众。此即变现他方流通众。然谓流通众者。以方非一隅。有十方净土故。乃至佛非一佛。有无量化佛故。故知一灯千照。流通无穷也。此文有三。一复有下变现华座。即此土大众。见有变现净土华座也。或见彼众不起于座。虽在十方本国。不妨云来此土。成就化事。此皆随缘显现。所谓从不思议本。起不思议迹也。无而忽有曰变现。如法华三变净土之变。十方净土。即实报庄严。非寂光真净土。以寂光性土。体同虚空。唯证极者乃了。非可见故。现百亿座者。即华严尊特依报之相。佛坐其上。即尊特正报。说不思议法。故云法要。然依正一如。故佛坐此座之上。问。此座变现如是之多。抑可思议耶。答。维摩室包乾象。手接大千。讵可思议乎。既曰不可思议。慎勿以限量心而思议耳。此犹言小者。楞严虽云。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至于华严尘含法界。如云毛端能受彼诸刹。诸刹不能遍毛孔等。即大不思议。须谛思深证可也。然座皆现华。表诸法空处。一一成就妙因故。华具众宝。表妙因成就。一一庄严无量善法故。此又知般若空而实不空也。二于诸下。华现主伴。化佛为主。化菩萨为伴。化四众八部。即辅翼护法众也。华表妙因。即依妙慧而修者。华化佛菩萨者。表实相妙因。一一出生称性因果故。化无量四众八部者。表实相妙因。随缘成诸一切善恶染净诸法故。然既凡圣因果皆化。则知一切究竟皆空唯一真如妙性而已。故知后文谭一切空者。皆源于此。化复作化处。为张本矣。三其中下。说法周遍所谓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佛佛居真应化。皆不离是道矣。各各皆说此者。表示无他道也。展转流遍者。表体量周沙界也。问。变现净土。极尽十方。可谓至矣。而叉现亿座。生亿花。一一花。化佛化菩萨。化诸异部。总皆无量。佛佛说般若流通十方。诚难思议矣。抑不知此。果何所以耶。答。此有二义。一者变现如斯。为后佛说以标本故。后文云。一切皆空。内空外空。乃至空空故空。又云。诸有为法法集故有。乃至十地故有。佛果故有。一切皆有。又云若菩萨住于法相。即非菩萨。若于诸法。而得不动。不生不灭。无相无无相。不应起见。何以故。一切皆如也。诸佛法僧亦如也。据此一文。在处可从。盖一切皆空。求有不得。一切皆有。求空不得。一切皆如。求中不得。知此。即知变现华座。因果圣凡。无量之化。可言有乎。可言无乎。可言一多乎。可言非一多乎。又云此般若波罗蜜多文章字句。百佛千佛。百千万亿诸佛。而共同说。又云此十四忍。十方过去现在一切菩萨之所修行。一切诸佛之所显示。未来诸佛菩萨。亦复如是。若佛菩萨。不繇此门得一切智者。无有是处。盖十方名果等。既同繇此门故佛佛各说般若。流遍十方。是知此变现不思议事者。为后文正宗以张本也。二者。变现无量。又显圆顿境界故。良繇华严法界。即此经不共般若。彼经一一法门。即法会十方主伴。各各宣说无二故。今经化佛无量各各流演圆遍十方。既华严圆融即般若。则般若本空即华严。故知一一化华化佛化因。不妨出生化众亦皆无量。此即华严法法融通。摄入无碍。显今般若。乃逐机圆也。
△三总结众集。
有如是等。诸来大众。各礼佛足。退坐一面。
此总结上此界他方。辅翼变化诸来法众也。修敬投诚。故名礼佛足。肃然有序。故退坐一面。
△二发起序。二。初定瑞开发。二。初时定光彩。
尔时世尊。初年月八日。入大寂静妙三摩地。身诸毛孔。放大光明。普照十方。恒沙佛土。是时欲界。无量诸天。雨众妙华。色界诸天。亦雨天华。众色间错甚可爱乐。时无色界。雨诸香华。香如须弥。华如车轮。如云而下。遍覆大众。普佛世界。六种震动。
此发起序者。谓因斯光瑞。发起后文正说正宗。所谓畅本意之玄微也。亦名经前序。别序。应如别章。初年月八日者。即说此仁王经之时。按古疏引真谛记云。如来在世四十五年。说三法轮。谓转照持。然此三轮。有显有密。密则从得道夜。至涅槃夜。俱三转法轮。显则初成道七年。但转转法轮。七年后三十一年中。转照法轮。三十八年后七年中。转持法轮。从转转法轮来。有三十年。前至二十九年。已说余般若。今至三十年初月八日。方说仁王。故言初年月八日。此则成佛三十七年说此经。乃年七十二岁也。据此。则说此经之内应无别疑。但似与常说一代五时。不无小异耳。故华严大疏云。真谛三藏。依金光明。转照持三轮之教。亦大同此。而时节小异。谓七年前说四谛名转法轮。七年后说般若。具转照二轮。以空照有故。三十年后。具转照持。以双照空有。持前二故。然破此如大疏广明。入大下。明入定也。入定有四义。一无碍般若。皆从定生故。二观察物机。方授法药故。三定后发言。言必真当故。四为物示轨。必如此故。佛无不定时。今义言入也。释动求静名小。即动而静称大。此即第一义禅。寂照同时。离一切相。即一切法。无动无坏玄源也。三摩梵语。此云正定。亦名正受。即正定之受用。非同凡小事定可比。故名妙。然既入此定。下文所说亦不离此别有。故此与下观如来等品为张本也。身诸下。明放光也。身毛放光者。表此慧光。通身遍身。无不是故。普照沙界者。表慧光圆照。无时无处而不然故。此中有二重能所。一身毛。即放光之处。二沙界。即光遍分齐。光明则通能通所。可以准思。秦译光照三界。约竖言耳。今云沙界。约横明遍也。问。光明通身。此何所以。若必有者。凡夫何亦不放光耶。答。圣凡同体。但凡夫迷此不能耳。如临济大师云。汝等有一无位真人。在汝六根门头。放光动地。此要直下明宗。僧问所以。师便擒住云。道道。僧拟议即托开云。无位真人。是甚么。干屎橛。此又当面讳却。盖会则放光耿耿。不会则世谛昏昏。岂有他哉。是时下。欲界雨花。诸天多以花供养者。花表因行。显依果德修行妙因也。谓之妙者。以不离般若为因故。花即摩诃曼陀罗。并檐卜等。故言众。色界下。即色界雨花。然色界超欲界矣。精诚之极植福修因。故亦雨焉。此又唯知有佛。故供此耳。岂恃性梵世。而不修妙因哉。诸宝严饬。故言众色间错。悦适众心。故言甚可爱乐。时无色下。无色界雨花。无色之供。犹其胜胜耳。香之树空也。积如须弥。花之缤纷也。大如车轮。此表佛德妙高。正因辐辏。故如云而下。表修妙因妙德。非有作意也。遍覆大众。表群灵共有。显此妙因。宜平等而修也。无色亦雨花者。以具定果色故。此皆佛德神极。三界诸天。欲不雨花者。得乎。普佛下。动地瑞。六震者。动起涌震吼击也。然动起涌三约形名动。震吼击三约声名动。而有东涌西没动遍等遍之说。亦不离此。言六震者。表依六识。翻破无明。直显妙慧耳。楞严说山河大地皆无明感结。本唯一真。故动地云普佛世界。问。动地有多缘起尔何直依表破无明言之耶。答。准阿含动地有八缘。一大水动时。二尊神试力时。三如来入胎时。四出胎时。五成道时。六转法轮时。七息教时。八涅槃时。增一亦有八缘。与此八缘大同。然动地虽有八缘。但是通相说耳。若约取者。此即八缘中。转法轮时动耳。既转法轮有动。则直就破无明结惑。甚为允当。盖转法轮。只为无明在也。又十地论谓。动地治三种烦恼。一治生天众生。乐着天福。震动天宫。令生厌离。起求法心。二治造恶众生。不识无常。纵心荡意。令因地动。舍恶从善。三治我慢众生。或因咒力。能小地动。起高慢心。使见大动。知其力劣。今此亦治三种烦恼也欤。
△二当机助发。二。初睹瑞兴疑。二。初时众罔知。
尔时大众。自相谓言。大觉世尊。前已为我等。说摩诃般若波罗蜜多。金刚般若波罗蜜多。天王问般若波罗蜜多。大品等无量无数般若波罗蜜多。今日如来放大光明。斯作何事。
遍觉十方。证究竟道。名之大觉。贤圣钦崇。龙天瞻敬。故曰世尊。前已下。叙己说也。古疏谓佛从得道后二十九年。说四般若。于灵山说大品。次舍卫说金刚。及天王问。后还灵山。说光赞。及道行。具如光赞中说。然据此则标云四种般若。而下文释明。则成五部般若。且名目与今经不对。似有可疑。合无依金刚圭峰纂要云。佛说大部处会。六百卷文。四处十六会说可准。一王舍城鹫峰山七会。山中四会。山顶三会。二给孤园七会。三他化天宫摩尼宝藏殿一会。四王舍城竹林园白鹭池侧一会。若依今经为顺者。一摩诃般若。即大部六百卷是也。此经三千瑞焕。十六分彰说之。至若金刚般若。即舍卫祇桓所说。须菩提为当机。故大部开出天王问般若。即胜天王所问者。大品般若。亦依灵山而说者。此二亦大部开出。如刊定记详明。云等余般若。即等光赞道行等般若也。此则八部说竟。方说此仁王般若耳。不然。何以前云已为我等说。而后又云大品等无量般若耶。今日下。此众疑前瑞相也。岂非所谓放光现瑞。开发请之教源乎。
△二匿王请决。二。初知必说法。
时室罗筏国波斯匿王。作是思惟。今佛现是希有之相。必雨法雨。普皆利乐。
法华弥勒睹光瑞而腾疑请决。文殊语弥勒曰。善男子等。如我惟忖。今佛欲说大法。雨大法雨。乃至欲令众生。咸得闻知一切世间难信之法。故现斯瑞。今匿王才睹光瑞。便知佛心雨法雨。一味沾洽。非是徒然。普利乐有情。令俱明妙慧。断可惟忖。斯亦法身大士。影向权迹。实大智曼殊之俦。岂直为洪护当机而已哉。
△二问众无酬。
即问宝盖无垢称等。诸优婆塞。舍利弗须菩提等。诸大声闻。弥勒师子吼等。诸菩萨摩诃萨言。如来所现是何瑞相。时诸大众。无能答者。
所请上德。或僧或俗。俱是法身大士。若大若小。无非妙慧虚通。故一一问之。宝盖。即净名示疾五百献盖。发起不思议境界之人。无垢即净。称即名也。此即金粟古佛示迹。同尘辅扬法化者。即其借座灯王。取饭香土。室包乾象。手接大千。明不二于真净界中。示尘劳于毗耶国内。盖不思议之超绝也。舍利弗声德居长。智慧第一。观法华会上。授记居先。岂真声闻哉。须菩提解空第一。般若谭空。最为上首。犹是证入宝明空海之流。示为声闻。亦权为者。弥勒。即慈隆即世。悲臻后劫。即补佛处者。师子吼。即说示无畏。亦法身之侣。故匿王一一问其所以。可谓知音方与知音举也。时众下。明众无酬答。此有二义。一约显迹。谓般若妙慧。万法澄寂。唯如来圆证。故通身吐露。此显唯佛能知。故众不能测也。二约密意。谓实相本空。一切皆如。世尊既现瑞以彰明。故大众则默识以显妙。则众不能答耳。所谓默时说。说时默。大施门开无壅塞。岂其真不能答哉。
△二作乐觉悟。
波斯匿王等。承佛神力。广作音乐。欲色诸天。各奏无量天诸伎乐。声遍三千大千。世界。
肇公云。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此言至人神极无方。在动常静耳。今世尊入定现瑞。而欲界诸天作乐声极大千界者。良以假佛神力。而求佛出定。早注时雨。润济枯槁者也。否则。佛前女子入定。一切不能觉之令出。必待罔明。况佛入大寂静禅定。湛智海之澄波皎性空之满月乎。故知佛之现瑞。众之作乐。亦感应道交也。
△二光明遍觉。二。初光现化。
尔时世尊。复放无量阿僧祇光。其明杂色。一一光中。现宝莲华。其华千叶。皆作金色。上有化佛。宣说法要。
前于身毛放光。表慧光通身显现故。今放光至于阿僧祇之多者。又表慧光超乎数量故。盖妙慧忘情谓。孰数量可及哉。其明杂色。表慧照。因谛缘而不同也。即于一切法观空假中是也。慧光无量。斯妙行难穷。故一一光中。现宝莲华。斯即因妙慧而起多种因行也。因行万殊。觉心不二。故曰千叶金色。此又繇妙因。摄归一源也。即此妙慧妙因。是成佛之体。说法之慧。故曰上有化佛宣说法要。斯则佛放一光。妙慧全彰。因果行证。皆不离此一照中矣。然般若离四句。独显真空。故唯明有化佛说法。此示应化非真佛。亦非说法者。故云化身。然独实相真身。说示本寂。乃真佛耳。
△二光被有缘。二。初总显普益。
是佛光明。普于十方。恒河沙等。诸佛国土。有缘斯现。
杲日升天。不为无目者而隐光明。然不盲者自睹佛光遍界。不为含生类而隐光明。然有缘者斯现。故知今人不见佛光。与不闻正法者。乃无缘自障也。有缘时义大矣哉。
△二别明来众。二。初标方列名。
彼他方佛国中。束方普光菩萨摩诃萨。东南方莲华手菩萨摩诃萨。南方离忧菩萨摩诃萨。西南方光明菩萨摩诃萨。西方行慧菩萨摩诃萨。西北方宝胜菩萨摩诃萨。北方胜受菩萨摩诃萨。东北方离尘菩萨摩诃萨。上方喜受菩萨摩诃萨。下方莲华胜菩萨摩诃萨。各与无量百千俱胝菩萨摩诃萨。皆来至此。
佛光一照。十方菩萨俱来者。表慧光圆通。不局一隅。智明广大。非止一人所具也。然菩萨随方名义不同。亦吾佛光明所照。为显彼随方设法之象意也。岂徒然哉。普光者。谓身智通明。法界一照。迹示东方。表动中有不动妙慧耳。盖东方属震。则雷动之象。而曰普光。则毫无痴暗。又非去来。故体常寂静。即动中有不动也。莲华手者。谓掌握法宝。因果互彻。迹示东南。亦表妙慧。克成因果故。盖东南属巽。则风气之象。而曰莲华。即方华即果又曰手者。手能持物。表慧令因果融通。即合风力开敷结实之象也。离忧者。谓灵明绝朕。了无忧缠。示迹南方。则离卦中虚。无物之谓。故象离忧也。光明者。德慧昭著。不被尘暗。示迹西南。则坤而资生。以表慧任生理。有明之谓。故象坤也。行慧者。谓一物不愚。万行真明。示迹西方。兑为泽为毁折。取象亦似愚而无慧者。故必须行慧。于生死毁折之际。了然于万有之内矣。宝胜者。谓性德无尽。智藏充溢。示迹西北方。为干为刚健。取象乃行道而自强不息者。以表灵明刚健之胜宝。能活泼于一虚之中。敁象干也。胜受者。谓慧领纳境。不为缺陷。示迹北方。坎为缺陷。其象为水。则周流无方。不被缺陷。以表妙慧。不住于万法之象也。离尘者。谓澄清一心。不为情染。示迹于东北方。艮为止成之道。其象属土。摇动不得。以表凝常妙慧。始终一贯也。喜受者。谓深造得益。入禅自在。然果从此证。故示从上方。莲华胜者。谓万行芬披。六度克修。然因居果后。故示从下方。此上皆依般若妙应不穷。故佛放光照恒沙国土。十方称名者。表俱临法会也。此是发起之众。若不如是。则立名并方。表显正说。总皆唐蠲。鄙见如此。母谓臆说。各与下。即眷属众也。
△二持供礼佛。
持种种香。散种种华。作无量音乐。供养如来。顶礼佛足。默退坐。合掌恭敬。一心观佛。
香华音乐。即所供之仪藉此以表虔诚。亦表所证故。盖诸菩萨证德已馨。故持华表之。妙因已修。故散华表之。若夫音乐之供。法华明成佛道。非小缘矣。如来。即所供之佛。然顶礼之礼有多种。此即第三恭敬礼。以五体投地。捧足殷勤故。亦即第四无相礼。以正礼时。深入法性。离名字相故。然虽无能所。普运身心。如影普遍。礼不可礼。虽遍礼一切。俱礼身内法身真佛。不向外求。驯至一礼佛时。若内若外。同一实相般若。此又是起用。内观实相礼佛也。敛念凝神曰默然。翘伫待法曰退坐。合掌即摄心于中。欲受持中道妙理也。恭约身仪无缺。敬约心志虔诚。久慕圆音。延颈法雨。如饥思食。似渴待浆。故三业精勤。一心观佛。慈音遍布。悲满人寰也。此上法会繇致竟。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上科疏卷一
卍续藏第 26 册 No. 0517 仁王经科疏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上科疏卷二
唐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 诏译
明慈慧寺开山比丘蜀东普真贵述
△二正演玄微。二。初分科略叙。
此下正宗有六品经文分四。一内护佛法。显理虚玄。有三品。即第二观如来品。明自利行。答第一问。第三菩萨行品。明利他行。答第二问。及第三问。第四二谛品。明二护所依正理。二外护国土。显法妙利。即第五护国品。三报恩供养。显果难思。即第六不思议品。四宏经相貌。显行无尽。即第七奉持品。也。
△二依科释文。四。初内护佛法。显理虚玄二。初略。开二护。二。初当品名题。
观如来品第二
前如来光瑞之兴。意明般若玄趣。以为内外二护根宗。故一出三昧。预知王心。因护国之念缘。为二护之诚请。于中先明护果。端在度生。不住相以明真。观体空而行化。理智无二。生佛一如。次明观身远离诸相。彻底心言罔及。是为正观。故名观如来品。然观即观照般若。如来即实相般若。如来为实相者。以秦译名观空品故。故知以理从智。译名如来。以智从理。译名观空。金刚云。如来者。即诸法如义。即以如义为如来也。是知无相妙慧。观法实相总之无生无灭。非去非来。即有无而迥超。冥同真际。离我人而永断。等一妙空。明其真也。万境一如。究其俗也。诸缘幻有。此菩萨正修中道之理观。岂与凡小之滞溺。有无邪外之妄执常断同年而语者哉。观照是用。实相即体。不得是体。不发是用。不得是用。不显此体。摄用归体。则境智两忘。体用不二。若从体超用。则离即双成。同时遮照。所谓用根诸体。体逐乎用。体用虽二。不离一般若矣。然不可执此为实。何者。若作有会。则被有见𡎺杀。若作空见。则被空见𡎺杀。到这里名言路绝。心智莫窥。一切二边。皆不能入。若作中道会。祸同二边既非空有。又不名中。毕竟唤作甚么即得这里烁迦罗眼窥觑不入。大悲千手。摸索不着。故大品云。设有一法过于菩提涅槃之上。吾亦说为如幻如梦者。此也。
△二正解经文三。初预知请意。
尔时世尊。从三昧起。坐师子座。告大众言。吾知十六诸国王等。咸作是念。世尊大慈。普皆利乐。我等诸王云何护国。
佛知说二护般若时至。故从三昧起也。然佛无不定时。今言出入者。为物示轨故。师子座。表佛说法无畏如为人中师子也。大众。即所被机。王之有国。天命人心。理乱安危系焉。得其道。则天命顺。人心服。失其道。则天反时。物逆理。故治乱护国之枢机。只在一心之上转移耳。是以佛才出定。方有事于般若。王即念请。心靳护国。故知护国之要。非般若妙利。而谁能哉。然佛即知王念请者。所谓凿池不待月。池成月自来。岂同他人有心。予忖度之之谓耶。古疏谓十六国王。意欲问护国因缘。据前叹请祇主在斯王。今知请意通及十六国者。盖问不可多。请必有主。姑推斯王为首。佛知请意不局一人。故理当十六国王也。则知念请护国之问。与后菩萨行品二谛品。并护国品。为张本也。
△二略开诫听。
善男子。吾今先为诸菩萨摩诃萨。说护佛果护十地行。汝等皆应谛听谛听。善思念之。
据下文不住行化。等生佛以皆空。不著名相。齐理智而一性。是护佛果也。依五忍而修行。自他普利。住多劫而正化。权实双行。是护十地行也然二护诸王未请。佛自先为说护佛果护十地二事者。意明二护。为外护之本。若但说护国。则安乐平和之时。人心易憍易泰。一恣妄想。丧心昧理。日流于离乱而不可知者。故佛先开二护出世之法。令知法法同如。处处皆空。以此直穷佛果因行之性海。然后修称般若之福田。以此护国而有余裕。故知开内二护者。又与外护国土为张本也。汝等下。诫听楞严云。汝等以缘心听法。此法亦缘。非得法性。今诫谛听者。正使无以缘心听法也。息虑亡缘。易食甘饮。于法方有分矣。谛听。即闻慧。善思。即思慧。义含修慧。故诫听而含三慧也。
△三领诫赞供。
是时大众。波斯匿王等。闻佛语已。咸共赞言。善哉善哉。即散无量诸妙宝花。于虚空中变成宝盖。覆诸大众。靡不周遍。
法华诸子索车。长者自知财富无量等赐大白牛车。盖过诸子所望也。今王等念请护国因缘。佛先以出世二护示之。亦过其诸王所望。故欢喜赞善供养如此重赞善者。盖信知如来宣畅般若。发明人人本有妙慧。故古疏引智论云。佛说般若。无央数众生。当续佛慧。又引龙树释云。能破众生诸大烦恼。能与诸佛无上大法。即此意也。散妙宝花。表依性起修。万行芬披也。空中变盖普覆者。表无缘慈悲。如天普盖济度一切。清凉万类也。故知佛说般若。品品得益。有自来矣。
△二问答广释。二。初当机正问。
时波斯匿王。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合掌长跪。而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云何护佛果。云何护十地行。
孔子问孝。曾参避席而对。示其师道尊严。敬之至也。矧请出世大法乎。即为法亡躯身为床座。所甘心也。故王身轻万乘。礼四大高视之圣人。志小九五。叩十地独尊之调御。盖以护国护法。两事逼切。治世出世。二缘服膺。所致然也。岂徒然哉。斯亦以道优裕天下。不以国爵威服天下。实乃古佛示现广利群生耳。此进问具三业虔诚。如常所说。菩萨具云菩提萨埵。此云觉有情。释有三义。一觉谓上求佛果。有情谓下化众生。二觉谓断证自利。有情谓慈悲利生。三觉谓已断已证。能觉悟自心。有情谓未断未证。有余情缘。此指能修能。护之人。下明所修所护之法。问意谓我等念请护国。佛即先开二护。此慈悲之至也。然未知因果二修。以何法修。以何法护。故此问之。盖佛开示二护。但举其本源。而王问云何修。则𤀹以导其流。所谓接拍成令。敲唱俱行。有如此夫。
△二如来垂答。四。初明自利。答第一问。三。初正观空理。二。初正演真空。二。初标宗正释。二。初正释。二。初指所化境。
佛告波斯匿王言。护佛果者。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住。教化一切。卵生胎生湿生化生。
护佛果句。牒定前问。诸菩萨。指下五忍位菩萨。诸乃众多不一之称。故知指下五忍位也。应如是一句。即逆指向下不住色相不观色如等。谓应如是住不住色相等。教化众生也。楞严云。见明色发。明见想成。乃至卵唯想生。胎因情有。湿以合感。化以离应。此明四生假妄觉为因。妄业招感。受生不同。故有四耳。然天狱化生。鬼通胎化。鸟龙四生。人亦通四。故古疏云尔时人胎生时。毗舍佉子。从三十二卵生。大山小山比丘。从鹤卵生。庵摩罗女。从湿气生。劫初人。皆化生。此四生通局不同也。然三界普及。九类均沾。此如金刚经意。今言四生者。亦略指耳。义必具有。卵生居首者。以俱舍明其四缘故。此约缘多居首也。若约心者。以从本流末为次第故。问。护果说果。名实相应。今标护果。而释以化生者。何也。答。护果正在度生。如不度生。何显护果。况果海离言。护何所施。寄生言护。方显护果。度生因果。实相成也。故华严十地品。以解脱月金刚藏。表因表果。亦以因位可说。果海离言耳。问。卵湿无想。有顶无色。云何教化。答。有三因缘。一难处生者。待其时故。二非难处生。未成熟者。成熟之故。三已成熟者。解脱之故。
△二能化之智。二。初正观蕴空。
不观色相。不观色如。受想行识我人知见。常乐我净。四摄六度。二谛四谛。力无畏等。一切诸法。乃至菩萨如来。亦复如是不观相。不观如。
初二句。举色为首。受想下。例明诸法。眼得之为色。色以质碍为义。有十一法。即五根六尘。细分即形显二色。各有多种。众生正报色身。所谓假借四大以为身也。故度生意在利济。而涉俗贵在忘心。凡众生色相色如。在菩萨不住不观。是终身度生。无生可度。终日行化。无化可行。物来顺应。如镜现像。妍媸不存。金刚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楞严云。虚受照应。了罔陈习。此之谓也。问。住相观如。有何过耶。答。住色相是有。即凡夫妄见。亦邪外常见。观色如是空。是小乘偏见。亦邪外断见。然执有执无著断着常。有无穷过。唯观法性。冥同真际。斯为得矣。故菩萨化生。贵不住不观。又五义故不住观。一性空故。二同体故。三本寂故。四无念故。五法界故。此中一三唯生。二五通能所教化。四唯局能化。受想等者。此谓非特色之一法。不住色相。不观色如。凡梁净理行因果。一切皆如是也。盖此般若玄理。非染净相。非非染净相。非理行相。非非理行相。非因果相。非非因果相。诚为皮肤脱落尽。唯有一真实。故起信论云。一者如实空。以能究竟显实故。释云所言空者。从本以来。一切染法。不相应故。谓离一切差别之相。以无虚妄心念故。当知真如自性。非有相。非无相等。又云。一者如实空镜。远离一切心境界相。无法可现。非觉照义故。然起信真如。即仁王实相般若也。若别释者。受想一句。合前色法。即五蕴也。受以领纳。有苦乐舍三。想以思念。行以迁流。识以了别。此四即心法。色心和合。成有情身也。我人一句。计实主宰曰我。对自妄名曰人。知见即六根知见。上句法执。此句人执。常乐一句。即涅槃四德。不迁不变曰常。远离众苦曰乐。得大自在曰我。荡无纤尘曰净。此佛果四德。能破本末二种四倒。如涅槃经说。四摄六度。二谛四谛。十力四无畏。名相如常。菩萨因也。如来果也。然皆空其相者。要在乎先空自心。若离妄念。实无可空故。故起信云。一切境界。唯依妄念而有差别。如此既从妄念所变。妄既本空。所变何实。
△二徴释喻显。
所以者何。以诸法性。即真实故。无来无去。无生无灭。同真际。等法性。无二无别。犹如虚空。蕴处界相。无我我所。
初句徴也。意谓所化众生是染法。言不住色相等观可尔。因果理行斯是净法。何亦空空不住不观耶。以诸下。释也谓以诸法性。即真实性故。既即真实。故观相是有。观如是空。各堕一边。岂是真实性哉。所谓世间相常住。宁容一毫增减于其间乎。无来下。明真实体性之妙也。无来去。谓三际莫能易也。无生灭。谓四相所不迁也。同真际而无相。迥超边表。岂方隅之所能拘。等法性而随缘。泯绝一多。非大小之可为限。混法界以为体。妙契寰中故无二。总万有以成身。玄同物内故无别。故知诸法之性也。如空普遍。似空普容。既如空离相。则三科二执。何有一法可当情哉。开心合色。开色合心。心色俱开。为愚色心者。说三科之广略。如常所明。我即能执。我所即所执。
△二结行。
是为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
此言不住不观而修。是名为真修也。
△二问答广释。三。初明三种般若。三。初实相般若。二。初问何相化生。
波斯匿王白佛言。世尊。若菩萨众生性无二者。菩萨以何相而化众生耶。
此即领前经旨为问端也意谓上云诸法性。即真实相无二无别。是则能化所。化。原一体性。且不知以何相。而化众生耶。若化则有众生。是亦住相。不化则无众生。何名护化众生。而又云菩萨如是化耶。
△二答不住相化。二。初真则无化。
佛言。大王。色受想行识。常乐我净。法性不住色。不住非色。受想行识。常乐我净。亦不住净。不住非净。何以故。以诸法性悉皆空故。
此处当照前文。遍举诸法名目。译人图省文。故但举染净二法耳。色等即染。常等即净。法性即指前染净法之真实性也。若以法性二字。联上句经文。谓色等法性。不住色。不住非色。不住常非常。极为稳便。若法性字属下句。不住色等。则法性二字。即无著落。且不知经之法性道理也。故法性二字。应属上句明矣。受想下。例观诸法。盖上观色之法性。故云不住色等。今观受等四蕴。并常等四德。若如前文。应添法性二字。即云受之法性。不住受不住非受。乃至常乐我净。法性不住净。不住非净。但经文影略中间受等不住观智。而缺少法性二字也若谓不必补出法性二字。岂独色有法性。而受等不具法性也耶。然前言不住色相。犹似浅浅。今云不住色等。是遮有也。以即悲之智。不住生死一边不住非色等。是遮空也。以即智之悲。不住涅槃一边。二边不住中道显然。犹如太空一相。所谓以同体菩萨。化同体众生。同体众生。受同体菩萨教化此则化而无化。不化中化。浑然无间矣。讵可求何相而化众生也耶。何以故。徴。意谓染净诸法。各有形量分齐。何故不住耶。以诸下释。意谓诸法之性本空。故不可定言住色住非色。住净住非净也。如其不空。则染净森列。何有一法云不住哉。问。据经言诸法皆空。其如方今现有者。何也。答。岂不观空花水泡乎。空原无花。病眼妄执。水原无泡。风来激起。眼瘥风息。求花求泡。俱不可得。盖正见花泡时。其花泡之性自虚。故众生慧眼不明。妄见三界空花。无明未断。执着六尘沤泡。凡以遍计执性。情有理无。倘能特地了彻。观万法而体凝寂。忽尔爆破。将一尘而全收刹海者。夫何空与不空。挂念撄心者哉。
△二明俗则有化。二。初明因假故有。
由世谛故。由三假故。一切有情蕴处界法。造福非福。不动行等因果皆有。三乘贤圣。所修诸行。乃至佛果。皆名为有。六十二见。亦名为有。
初二句。出菩萨化众生之因。而有二义。一繇世谛。即建化门头。众生菩萨。两不坏相。以幻化幻。虽知不实。而作化事。所谓世谛幻化起。犹如空中花。二繇三假。即水月道场。能化所化。假名施设。以假成假。所谓诸有幻法生。三假集故有。有此二义。故有众生可化也。三假。谓法受名。三谛。谓色心空也。一切下。明一切皆有也。前繇诸法性空故。一切皆空。今繇上二因故。染净因果。圣凡邪正。一切皆有。故知以空为门。空有齐空。以有为门。有空俱有。犹楞严三谛圆融俱非世出世间。俱即世出世间法义也。然此经犹有非空非有为门。一切皆非空非有亦空亦有为门。一切皆亦空亦有之义。如楞严离即离非。是即非即双遮双照。遮照同时。以显其妙。但引而不发耳。向下别释。一切有句。总标也。蕴处下。即别明。蕴等可知。造福。即善业。谓五戒十善。为人天因。非福。即恶业。谓五逆十恶。为三途因。不动行等。即色无色界业。以有四禅四空。不为下界欲染烦动故。因即三界六趣之因。果即二十五有之果。此有世间法也。三乘各有贤圣。如声闻乘。则七贤四果为贤圣。缘觉乘则贤同七贤。圣即缘独。菩萨则三贤十圣。所修诸行一句。即四谛十二因缘。六度万行。乃至佛果。约果德。即十力四无畏不共佛法。四智三身三德五眼。此有出世法也。上即正道。下即邪道。通六十二见。总不出断常二见为根本。若细分之。不离五阴三世。如云一一句。二异句。三亦一亦异句。四非一非异句。一阴四句。五阴成二十句。此约过去世论。现在未来各二十句。共成六十句。合前根本。断常二见。故名六十二也。此皆不了谛理。妄执一异断常。以儱侗三世。故名邪见。然既一切皆有。岂无众生可化之相乎。
△二明执有迷真。
大王。若著名相分别诸法。六趣四生三乘行果。即是不见诸法实性。
诸法各有名。如水火金银等诸法。亦各有性。如火之暖。水之湿是也。此名此性兼之不离。故一有所著于此。即染净分别。凡圣欣厌。念念不空。如境扰心纷时。即被诸法转变。岂见诸法实性耶。故楞伽云。相名常相随。能生诸妄想。即著名相。三祖云。但莫憎爱。洞然明白。即不着分别也。然不见诸法实性。犹似难明。故再申其义。如世人见种种珍物。忽然心发晦蒙。虽经目前。昏然不知为何物也。是不见珍物之实性也。如水一也。天见是琉璃。人见是清流。鬼见是火反害自己。此饿鬼不见水之实性矣。古德云。祇须着眼看仙人。莫看仙人手中扇。如此则见实性矣。
△二观照般若。二。初智照相违问。
波斯匿王白佛言。诸法实性清净平等。非有非无智云何照。
问意谓前明诸法真实之性。不住一切。此清净也。㳷同真际。此平等也。一切皆空故非有。一切俱有故非无。既真体如此。智云何照耶。岂亦智照同真。亦清净平等。非有非无耶。抑法性如此而智照或不如此耶。
△二理智一如答。二。初略标宗答。
佛言大王。智照实性。非有非无。
答意谓实性既非有无。而般若正智。观照实性时。以理轨智。能照所照。俱非有无。故无知论云。真谛无相。真智无知。又云般若可虚而照。真谛可亡而知。皆此义也。譬如函盖相合。圆则俱圆。方则俱方。亦如镜体镜光。光体大小。无二无别。故华严疏云。无有如外智。能证于如。无有智外如。为智所证。此理智合一。体用不二。离言思之极致矣。
△二广徴释答。二。初所观俱空。二。初总显性空。
所以者何。法性空故。
初句徴起非有非无之义。释谓性本自空。非推之使空也。繇法性空故。则知照性非有非无。而清净平等无二矣。古疏谓此空。非照已方空。非作得故空。直繇般若性离。无自性故。理本自空。然空即今之非有非无之义也。
△二历观诸法。二。初正明法空。
是即色受想行识。十二处。十八界。士夫六界。十二因缘。二谛四谛。一切皆空。
蹑上应云繇法性空故。是即五蕴等法无不皆空。盖一空一切空。法尔如此。所谓般若了万法之本空者。信哉。然大论明五蕴是果报空。以五蕴假合。成正报故。十二处。是受用空。以根尘对待。互为受用故。十八界是性别空。以三六各别种性故。如眼色眼识。为一种性等。士夫。即众生我见之别称。如云我人众生士夫知见等。六界。即地水火风空识。大论名此为遍到空。以此六法。遍一切故。阿含经云。六主争大。地云我能载。水云我漂润。火云能烁照。风云能生动。空云能容受。识云若无我者。色则败坏。五虽大而识为主。故四大围空。识居其中也。十二因缘。与四谛二谛。广略不同。为对机故。如因缘生起相。谓无明缘行等。即广说苦集二谛俗谛也。因缘修断相。谓无明灭行灭等。即广说灭道二谛真谛也。余义至后广释之。
△二释成空义。
是诸法等。即生即灭。即有即空。刹那刹那。亦复如是。何以故。一念中有九十刹那。一刹那经九百生灭。诸有为法。悉皆空故。
此有四节。初三句。标宗也。诸法。指上五蕴。乃至四谛等。以此诸法之体。念念迁流。新新不住。即生即灭。四相同时。正如石火电光。眨眼即空。故楞伽云初生即有灭。不为愚者说。净名云。汝今即时。亦生亦老亦灭故。又云过现未来。二世皆空。故知体性皆空。此会相归性也。故起信云。若得无念者。则知心相生住异灭。以无念等故。而实无有始觉之异。以四相俱时而有。皆无自立。本来平等。同一觉故。大疏云。此以所相法体。随法性而融通。故能相之相。亦生灭而不碍是也。此不同法相。谓本无今有名生。生位暂停名住。住别前后名异。暂有还无名灭。据此。则前三是有。故同在现在。后一是无。故在过去。四相不同时也。岂等法性同时四相乎。小乘以生前住灭后。或生住同时。则招过实甚。不能繁引。即有即无者。若法定有有相。则终无无相。如说三世有者。未来中有。还至现在。转入过去。不舍本相。是则为常。又定有者。应不从缘。不从因者。堕无因常。若法定无。先有今无是为断。今则二谛融通。有无不二。故能即无即有。即有即无。显中道于观心。通照用于一念。故大疏云。空是即有之空。有是即空之有。良在此也。二刹那二句。类释也。刹那。极短时也。盖言上之诸法。而有染净形状。言即生即灭可尔。然极短之刹那。刹那亦不得停住。盖念念生灭亦空矣。此则非止空于诸法。即刹那之念亦空空耳。故云亦复如是。故楞严匿王答佛云。虽此殂落。中间流易。且限十年。若复令我。微细谛观。岂唯年变。亦兼月化。何直月化。兼又日迁。沉思谛观。刹那刹那。念念之间。不得停住。此言幻身。念念迁谢也。楞伽云。一切法无生。我说刹那义。此言刹那亦空之义。正符今义。三何以故徴也。意谓空法则法众多。且是有体。刹那何以空之耶。岂刹那犹有别说耶。四一念下。释也。古疏谓此中有二义。一自一之多。一念摄九十刹那。一刹那摄九百生灭。九十刹那。义当八万一千生灭。求其定实不可得。则此心空矣。二自多之少。谓生灭不出刹那。刹那不出一念。于其念中。求定实不可得。则此念空矣。然心空念空。凡属有为孰不空哉。所谓空者。乃本来寂灭真常之空。非小乘邪外所执之空矣。
△二明能观双照。二。初观照有无。二。初真实般若。
以甚深般若波罗蜜多。照见诸法一切皆空。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无始空。毕竟空。散空。本性空。自相空。一切法空。般若波罗蜜多空。因空。佛果空。空空故空。
初明照空相也。所以念念诸法皆空者。无他。良繇甚深般若。照见诸法性本空故。以般若现前。彻照十界。依正色心。幻缘和合。了无自性。梦境空花等无有异。如杲日升天。万象不能逃其影。似黄金出鞴。矿沙难以齐其用也。内空下。明照分限。大论问云。若少则应一空。若多则应无量。何止十八耶。龙树答云。若略则事不周。若广则繁难悟。如药服少则病不瘥。服多则更增疾。今说空亦如是。少说则不能破邪见。多说则逼近于滋蔓。故唯十八也。内空。谓内无六入。我空也。外空。谓外忘六尘。法空也。内外空。则根尘俱泯。我法两空。有为空。即三科等法空也。无为空。即小乘三无为空。兼大乘三种亦可。以般若空一切法。岂空小而不空大耶。空空者。谓重空前空故。大论云。以诸空破内外等法。复以此空破诸空。是名空空。大空者。谓十方俱空故。大经云。大空者。是般若空。胜义空者。本空世谛。世谛不有。故胜义亦空。无始空者。古疏云。外道以冥初为始。破此见故。名无始空。毕竟空者。诸法彻底空故。散空。谓因缘别离故。如四大各离。恩爱分断故。本性空者。古疏谓诸法本无。惑者计有。乃至执言如来性等。决定是有。为破此见。云本性空。故经云。眼空无我无我所。何以故。性自尔故。乃至意亦如是。又华严云。观眼无生无自性。识空寂灭无所有者。此也。自相空者。谓法法皆有自相。如棹橙以各形为自相。钗钏以形质为自相。从缘而有。故空之也。一切法空者。谓依正染净。凡圣俱空故。般若波罗蜜多空者。即无相妙慧。空诸万法。不住有无之空亦空也。因空者。六度谛缘等空也。果空者菩提涅槃空也。空空故空一句。谓一空破有是空也。以空空空。又一空也空之又空之。以至于空。了不可得。故法界真空绝相。泯绝无寄门云。不可言即色不即色。不可言即空不即空。不可亦不可此语亦不受。泯绝无寄。忘情绝解。故知到此。方名真空。义即同此。
△二相似般若。
诸有为法。法集故有。受集故有。名集故有。因集故有。果集故有。六趣故有。十地故有。佛果故有。一切皆有。
诸有下。明三假而有也。古疏云。然则空本破有。有既空矣有从何立。而为俗耶。故曰因法集故有等。法受名为三假。法谓因缘合集故。受谓领纳前境故。即心生法生义也。名谓因名而集故。如本非一家。集父子兄弟子孙主仆之名。而有家也。诸法例此。谓之假者。所谓物无当名之实。名无得物之功是也。因集下。明四谛即有也。集。即惑业。世间因也苦。即果报。世间果也。灭。即有余涅槃。出世果也。道。即助道等法。出世因也。繇此二种因果。故有世出世法。六趣下。明凡圣即有也。初句凡夫。次二句俱圣。十地分真位。佛果究竟位。此善恶因果差别。故有六趣。证位见修不同。故有十地。妙往菩提。归无所得。故有佛果。如此则自凡及圣。世出世法。皆繇染净幻缘成立。应知前之一切空。乃即有之真空。空而非断。此之一切有。乃即空之妙有。有而非常。非断非常。即空即有。则般若之观照。至矣。尽矣。故心经疏云。良以真空未尝不有。即有以辨于空。幻有未始不空。即空以明于有等。皆此义也。若然者。以斯化生。则化生不住。以护佛果。则佛法常存。以护地行。则行行契真。盖以因果生佛。皆同如故。等法性故。
△二明其得失。二。初邪观则失。
善男子。若菩萨住于法相。有我相人相。有情知见。为住世间。即非菩萨。所以者何。一切诸法。悉皆空故。
此中有标徴释。标谓菩萨行深般若。彻照万法本空。若有所住着。则我人知见随生。故非菩萨。徴谓住法。何以非是菩萨耶。释谓不了诸法皆空故。住于法相。故金刚经云。若菩萨住于法则有我人众生寿者相。即非菩萨。正同此也。
△二正观则得。二。初以理正观。
若于诸法。而得不动。不生不灭。无相无无相。不应起见。何以故。一切法皆如也诸佛法僧亦如也。
此亦具标徴释。在文可知。即色是空。当体凝寂曰不动。法位常住。四相不迁曰不生灭。故不同生灭法也。无相者。谓无一切色空之相也。无无相者。谓无相亦无也。若滞此无相。是弃有着空。故亦无之。故经云。诸佛说空法。为离于有见。若复见有空。诸佛所不化。然如上诸法不动。乃至云无无相。不应起如是见。一起于见。则反成动灭有无之法矣。真正观中。如红炉然。岂容此等片雪渣滓哉。徴意。谓起见。何碍于法耶。释意。谓诸法同如。三宝皆如。如则平等一味。无二无别。焉用起此见乎。然总括空有之义。以观行释者有三。一诸法皆空。以成止行。诸法皆有。以成观行。空有无二。一念顿现。即止观俱行。方为究竟。二观法即空。成大智不住生死。观法假有。成大悲不住涅槃。以空有境不二。悲智念不殊。成不住行。三空有无碍观。一从假入空观。谓一切本空故。云从空入假观。谓一切幻有故。三空假平等观。谓空有同时故。
△二具足圣位。
圣智现前。最初一念。具足八万四千波罗蜜多。名欢喜地。障尽解脱。运载名乘。动相灭时。名金刚定。体相平等。名一切智智。
圣智。即般若正智。此智观法性既久。则迷云开处圣智突露。然此智从本以来。而辉鉴天地。腾耀古今。无时不在。无处不然。吾人不得现前者。盖惑业深厚。自障蔽也。故经云。如日普照。盲者不见。非日咎也。智亦如是。不得现前。非智咎也。倘能念念纯真。即此圣智。时时现前。与佛不殊矣。最初下。示智之功能。最初一念。即此智初现之一念也。此智初起。性无分别。体若虚空。无所不包。亦如大海。无所不涵。尘劳如许既灭。故能具足如许波罗蜜多。亦如经云。破尘出大千经卷之义。故云一念具足。言八万四千者。以翻惑成智故。此地特名欢喜者。以生如来家。住平等忍。初无相智。照胜义谛。一相平等。从此亦能于方便智。念念修习无量胜行。故名欢喜。障。指住相无明等。此智现前时。地地各断一障二愚。各证真如。各得解脱。从因至果。如车运载。可能远到。故亦名乘。动相。指生相无明。此惑起时。菩萨以一念相应慧。摧灭无余。如金刚能坏万物故此名焉。起信谓一念相应。觉心初起。必无初相。即此意也。从此直至一相无相。无生无灭。同真际等法性。满功德海。住如来位。名一切智智。言智智者。以如来洞了万法故。上智字。即连上一切二字。指佛也。下智字。谓佛之智。如云。一切智之智也。大抵此般若空智现前时。约初证真如。即位名初地。约能运载。即此名乘。约地尽断惑利用。名金刚定。约平等万法。即名佛智也。古疏依贤劫经说。从光曜度终至分布舍利度。合有三百五十功德门。一一各修六度。即二千一百。复将二千一百。对十法。谓四大。六衰。又对十善。一一皆有二千一百。即二万一千。又将二万二千。对四众生。多贪。多嗔。多痴三毒等分。各有二万二千。合之即有八万四千也。
△三文字般若。三。初多佛共说。
大王。此般若波罗蜜多。文字章句。百佛千佛。百千万亿一切诸佛。而同共说。
此下示文字般若功德深大也。诸佛同说者。以般若为诸佛母。修因证果。莫不繇之。如心经云。以无所得故。乃至云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等。据此。则诸佛同说宜矣。所谓通方宏规。佛佛不易也。
△二举事况胜。
若有人于恒河沙三千大千世界。满中七宝以用布施。大千世界。一切有情。皆得阿罗汉果。不如有人。于此经中。乃至起于一念净信。何况有能受持读诵解一句者。
此世界中。此国土。乃我等居者。方是南洲。三千洲中。八百大洲之一国土耳。此外还有东西北之三洲。此四洲须弥。一日月所照。积此一千四洲。乃至一千日月。一千须弥山。及大海铁围等。为一小千世界。积此一千小千世界。为一中千世界。积此一中千世界。方成一大千世界。此大千世界有百亿须弥山。百亿日月轮。百亿四天下。百亿七金山等。故阿含偈云。四大洲日月。苏迷卢欲天。梵世各一千。名一小千界。此小千千倍。说名一中千。此千倍大千。皆同一成坏。观此则一大千世界。不知其世界广博极量何似。今以恒沙数大千世界。此不可说之国土也。何况于此世界满中七宝。以用布施。大千界内。一切众生。其财施又何如数量可较计哉。而又念财施有尽。法施无穷。一一教成四果。此功德又难以心念数量所议者。然于此经功较量何如耶。向下显胜云。不如有人等。盖此经是诸佛智母。众生本觉。一念净信。则于般若缘分。可谓至深至厚矣。非借往昔多种善根。孰能臻此。故知恒沙界满中之珍宝。秪是有漏之福田。尽教成众生之四果。但成萤火光明。岂与一念净信此经者。较量功德乎。故金刚经云。如来灭度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此人。已于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如来悉知悉见福德等。故知今经之一念净信者。非第闲人也。大品云。于一切法不信。是净信般若。且金刚一经。有六处较量显胜。法华较随喜第五十人之胜福。与夫今经较量同途异辙观者可不净信哉。然须达不住相以信般若。了般若即一心庶几也。何况下。显胜也。盖一念净信。特暂时自信耳。受持读诵。则信之久行之笃矣。然不如解一句者。盖解说利他。则又进于受持故愈不可较量也。古德偈云。读经须解义解义须修行。若能依义学。即入涅槃城读经不解义。多见不如盲缘文广占地。心中不肯耕。现在作愚痴。未来苦趣婴。此解一句超前前之谓也。问。前福量大。何以不如。答。弥勒偈云。福不趣菩提。二能趣菩提。故永嘉云。一句了然超百亿。则知解一句于得力处。即达千迳九逵之道也。
△三明信解相。二。初正明文字相空。
所以者何。文字性离。无文字相。非法非非法。般若空故。菩萨亦空。
初句徴也。谓信解此经全部。福不可量。此犹可说何故信止一念解止一句。而福胜功高。愈不可几及也耶。文字下。释也。谓解一句信一念而福德难较者。以达文字之性离故。推求文字之相不可得故。惟其文字性离。即是解脱。解脱即是般若。斯则文字空故。显般若空。故经云我依文字般若。而证诸法实相也。然所行之般若既空。能行之菩萨亦空。所谓人法双泯。能所俱寂。如明镜之虚寂。妍𡟎无心。似红炉之炽𦦨。金铁俱化。何有一法之不空空耶。非法。谓文字非有也。非非法。谓文字非无也。又非法。此法指顺理之善也。非非法。此非法指逆理之恶也。然文字亦非此二者矣。故金刚云。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云如我解佛所说义。亦无有定法。如来所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此即文字性空之理也。
△二兼明行位俱空。
何以故。于十地中。地地皆有始生住生。及以终生。此三十生。悉皆是空。一切智智。亦复皆空。
初句徴。谓文字般若空时。何以菩萨亦空耶。于十下。释。谓空菩萨者。非空一菩萨耳。然地位生生。智慧因果皆空。又非止空因位。果位亦复皆空。盖一空一切空耳。以般若妙慧。岂容此金屑哉。三十生者。华严明地位。每位皆有入住出之三心。一入心。谓此位始入彼位。未能断证时也。如从十向始入初地等。二住心。谓正在地位。观照断证时也。如初地证遍行真如等。三出心。谓从此地位。断证功毕。修胜进往前位也。如初地将入二地。二地将入三地等。今始生。即彼入心。以创入故。今住生。即彼住心。今终生。即彼出心。以位将出故。然彼言心。乃约观心入位分齐有三。今言生。约生法王家。浅深不等。然心生言异。断证义同也。
△二明依教发观。二。初凡夫邪观。
大王。若菩萨见境见智。见说见受。即非圣见。是愚夫见。
境指实相。智指观照。说受指文字。此等理智一如。能所皆空。若见可得。即着四相。岂成正见。故楞严云。若作圣解。即受群邪。故知无智无得。方是行深般若。无说无听。斯为胜义谛门。
△二智者正观。二。初人天染净空。
有情果报。三界虚妄。欲界分别。所造诸业。色四静虑。定所作业。无色四空。定所起业。三有业果。一切皆空。
初二句。总指三界依正色心空也。言虚妄者。以因缘和合则有。因缘别离则灭。故楞严云。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又云界若空华等。此也。欲界下。别明三界空。欲等三界。即苦道。以三界无安。犹如火宅故。所造业。即业道。分别。即烦恼惑。依惑造业。即业道。以欲界有分别十使等。色界四禅。喜乐等支。以依定发。名定所作业。无色四空。着空着识等执。皆即是惑。亦因定起。名定起业。三有下二句。总结空也。然分别三界造业有异者。下界不离人我妄想。所造善恶种种不同。分别二字。对上二界而言。以下界昏散。上界禅定澄清故。下界言造。以藉因缘三业结构故。上二界言作言起者。以四禅尚碍色身。容有作义。四空唯有定果色。故但言起。此三界不同之状也。问。前云三界。后云三有。何也。答。果报分齐不同。故以界名。因果总是不忘。故以有名。但眼目殊称。义唯一也。
△二圣贤断证空。
三界根本。无明亦空。圣位诸地。无漏生灭。于三界中。余无明习。变易果报。亦复皆空。等觉菩萨。得金刚定。二死因果空。一切智亦空。佛无上觉。种智圆满。择非择灭。真净法界。性相平等。应用亦空。
无明为三界妄有根本。然此无明。以从本觉一念妄动。念念相续。故说无始无明。而此无明。不离觉性。了之即空。此句应作例显空相。故加亦字。意谓不但三界空。即三界之根本无明亦空。盖以迷妄方成虚空。想澄乃有国土。则知三界。皆因无明而有。以故枝末根本。二者俱空矣。问。据前解无明不离觉性。则无明空时。觉性空否。答。圆觉云。幻灭灭故。非幻不灭。又起信云。以一切心识之相。皆是无明。无明之相。不离觉性。非可坏。非不可坏。如大海水。因风波动。水相风相。不相舍离。而水非动性。若风相止灭。动相则灭。湿性不坏故。如是众生。自性清净心。因无明风动。心与无明俱无形相。不相舍离。而心非动性。若无明灭。相续则灭。智性不坏故。据此。则无明自空矣。何与觉性哉。问。永嘉云。无明实性即佛性。何亦空耶。今若空。则无明非即实性耶。答。若据今经。则正智实无无明。特因不觉言之故空耳。永嘉之意。盖顿证之说耳。如圆觉谓。犹如迷人。惑南为北。悟则即北是南矣。宗趣各别。无相滥也。圣位诸地下。谓十地处亦空也。十地亲证真如。超越贤位。故名圣。无漏生灭者。无漏。即指十地中。依真名位。所修之行。初地行檀。发十大愿。二地持戒。广修十善等是。然无明未尽。故各有生灭也。又于三界。因无明余习未尽。亦有变易生死果报。故无明既空。而变易果报等。一一皆空也。然十地所断。即住相无明十品。其断惑分齐。并无明余习分齐。如华严疏钞详明。奈文义俱广。今且唯约起信论明之。文云。依无明熏习所起识者。(此指根本。识也)非凡夫二乘智慧所觉。谓依菩萨。从初正信发心观察。(此指三贤位。以比观智观察也)若证法身。得少分知。(此指初地。以现量智证真如也)乃至菩萨究竟地。不能尽知。(此指修道以上十一地处说也)唯佛能了。(所谓佛性者。十一地菩萨。如隔縠观月。不能了了见)何以故。是心从本以来。自性清净。而有无明。为无明所染。有其染心。虽有染心。而常恒不变。是故此义。唯佛能知。所谓心性常无念故。名为不变。以不达一法界故。心不相应。忽然念起。名为无明。染心者。有六种。云何为六。一执相应染。依二乘解脱。及信相应地远离故。(此即执取相。指人执分别。二乘信地。同得人空。故能离也)二不断相应染。依信相应地修学方便。渐渐能舍。得净心地。究竟离故。(此即相续相。指法执分别。历三贤至初地证法空故。故能究竟离也)三分别智相应染。依具戒地渐离。乃至无相方便地。究竟离故。(此即智相。乃法。执俱生。二地至七地方离)四所现色不相应染。依色自在地能离故。(此三细中现相。以第八地。现形不滞心迹。故能离之)五能见心不相应染。依心自在地能离故。(此即转相。以九地说法不滞言诠。故能离之)六根本业不相应染。依菩萨地尽。得入如来地能离故。(此即业相。金刚定一念相应。故能离也)乃至不了一法界义者。(即无明也)从信相应地观察学断。入净心地随分得离。至如来地能究竟离故。(此言无明。地上分离。佛圆离故)言相应义者。谓心念法异。依染净差别。而知相缘相同故。(知即心王缘即心所)不相应义者。谓即心不觉。(指三细相)常无别异。不同知相缘相故。(谓不同心王心所相应也)又染心义者。名为烦恼碍。能障真如根本智故。(此后能碍得名)无明义者。名为智碍。能障世间自在业智故。(此从所碍得名)此义云何。(徴二碍之所以。向下双释)以依染心。能见能现。妄取境界。违平等性故。(此释烦恼碍也)以一切法常静。无明不觉。妄与法违。不能得随顺世间一切境界种种智故(此释智碍)上论所言无明义者。即今之根本无明也。所言二碍等者。即今之无漏生灭变易果报。而不得自在者也。以有二碍故。能碍真如正智。能障世间自在业故。所言依无明起六染心不同。断离分位不一。即今之圣位诸地无漏生灭余习。乃至等觉金刚定断离是也。但彼论约生灭门中。从真起妄。断证分齐而说。此经则总略出其义名。一一空之。故不同耳。若约无明余习。则六染二碍。何尝非一义乎。故引其名义。使知般若空空者。殆空此也。不然。今经无漏生灭。乃何生灭。余习是何余习。变易因何有变易耶。二死因即二碍。果即二死也。一切智。即十一地证极之智也。佛无下。谓佛果及果后之用亦空也。佛无上觉。即三觉究竟也。种智圆满。即四智圆明也。择非择。即二种无为。谓择灭无为。即待决择而显者。非择者。即不待决择而显也。真净法界者。即佛所证圆理。重重无尽者也。以绝一切相。故名真净。性相平等者。即性即相。等同一味也。所谓相为即性之相。犹即波以辨于水。性为即相之性。犹即水以辨于波也。应用者。即证果海之后。逆流而出。妙同万物之事也。上明真身。此明应身。其报身。约自受用。即真身摄。约他受用。亦应化摄。故不言之。然般若正智现前。从因至果。断证应用。无不空也。
△三说听法性空。
善男子。若有修习般若波罗蜜多。说者听者。譬如幻士。无说无听。法同法性。犹如虚空。一切法皆如也。
善男子。呼当机而语之也。然此经唯斯王当机。而前后呼召不一者。以彼为亿兆之主。故或称大王。此约俗谛称尊呼之也。今以王等。成就信等。诸善根故。直呼善男子。此约修道为名称之也。幻士下。楞严云。譬如诸幻师。幻作诸男女。虽复诸根动。要以一机抽。息机归寂然。诸幻成无性。法合云。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一处成休复。六用则不行。此约六根中。一根圆通。六根自清净。故先以幻喻明之。今明说听如幻者。良以修习般若究竟观照。能空此耳。盖观照深时。诸法自寂。说听何当情哉。心经云。无眼耳鼻舌身意。然六根既空。即显说听亦空矣。大品云。听如幻人听。说如幻人说。净名云。夫说法者。无说无示。其听法者。无闻无得。皆此义也。法同下。举喻例明也。上法字。指诸法也。法性二字。指诸法中真实之性也。所谓真如者是。言同者。以诸法无性。当体即真。无不是如耳。故下又例明一切皆如也。良繇真如随缘。能成染净诸法。故诸法体空即如。犹水随风成波。则波波举体是水矣。故净名云。法同法性。入诸法故。诸法皆如。众贤圣皆如。至于弥勒亦如也。起信云。此真如体。无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不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俱此义也。
△三总结答意。
大王。菩萨摩诃萨。护佛果为若此。
△二别观佛身。三。初如来垂问。
尔时世尊。告波斯匿王言。汝以何相。而观如来。
如来法身。非一多有无。大小报化。体同太虚者也。然随机大小。故现身胜劣。不了义者。起真实见。如三恶道。见如黑象脚。人天见为树神等。故起信论云。一者依分别事识。凡夫二乘心所见者。名为应身。以不知转识现故。见从外来。取色分齐。不能尽知故。二者依于业识。谓诸菩萨。从初发意。乃至菩萨究竟地所见者。名为报身。身有无量色。色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所住依报等。乃至云故说为报。又为凡夫所见者。是其粗色。随于六道所见不同。乃至云故说为应。据此。佛身即一耳。不了唯识。随六识以见佛身。故见从外来。了达唯识。顺业识以见佛。故见无外尘。此则俱非真如正观佛身究竟之妙也。故今佛问云。汝以何相而观如来。意谓相是有为。生住异灭。佛身异此。即非身相。故般若观照之时。则身相俱离。岂存诸碍。以塞正眼。故下当机默契玄旨。答云观身实相观佛亦然。良以感应道交。雅合其妙。然此问答。浑如金刚云。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但彼约见。则从根尘对偶言之。此约观门。则从理智观照言之。虽见观不同。其义实无有二也。
△二匿王敬答。三。初总显真空。
波斯匿王言。观身实相。观佛亦然。
法相宗中。以出世智。为依生灭识种。故四智心品。为相所迁。佛果报身。有为无漏。盖以四智。摄于三身。大圆镜智。成自受用身。故说报身有为无漏。此则报身。犹非实相。况化身不属有为乎。法性宗明世出世智。依如来藏。始本不二。则有为无为。非一非异。故佛化身。即常即法。不堕诸数。况于报体。即体之智。非相所迁耶。据此。则以般若正智。了身相本空。即此本空。凝然湛寂真实不动之相。匿王久默斯旨。故答云。观身实相也。知自身则知佛身。故又云观佛亦然。永嘉云。幻化空身即法身。肇公云。行合解通。则为见佛。所谓依他无性。即是圆成。岂同凡小执空执有。不能善达中道实相耶。
△二别明离相。四。初离世间法。
无前际。无后际。无中际。不住三际。不住五蕴。不离五蕴。不住四大。不离四大。不住六处。不离六处。不住三界。不离三界。不住方。不离方。
此下别显佛身。离诸相也。金刚三世求心俱不可得。盖以过去已灭。现在不住。未来未至故。又华严云。一念普观无量劫。无去无来亦无住。如是了知三世事。超诸方便成十力。又云。以不妄取过去法。亦不贪着未来事。不于现在有所住。了达三世悉空寂。此皆即三世。而无三世也。况般若正眼现前。佛身宁住此三世耶。所谓随顺世俗。说有三世。非谓菩提。有去来今矣。五蕴假合四大妄成者。色身也。故不离。然四大本空。五蕴非实。故不住。即声色而求佛。是行邪道。故不住。遍六处而常彰。斯为体真。故不离。以有大智非生死故。三界不住。以有大悲。非涅槃故。三界不离也。方即十方。体非疆域之可限。故不住。用遍法界而莫藏。故不离。凡此皆不住不离之玄趣。所谓观此身者。即观实相般若矣。故弥勒偈云。三相异体故。离彼是如来。意谓。但离遍计。即是真常。岂离此而别求乎。
△二离对待法。
明无明等。非一非异。非此非彼。非净非秽。非有为。非无为。无自相。无他相。无名。无相。无强。无弱。无示。无说。
夫才涉定名。即有对待。故龙树云。若法从待成。是法还成待。然般若空诸所有。宁容此等渣滓哉。觉海澄圆。朗照万法曰明。识浪腾跃。迷晦自性曰无明。实相中非明无明。故经云无无明等也。浑无差殊曰一。迷于一。则但知一本。罔明万殊。了不同归曰异。执于异。则著于千差。岂知一轨。耽己认我为此。外对他人名彼。至于依正净秽等法。皆妄想而为自性。佛身实相。原非此等。故皆云非。有为世间法。以有生灭成坏故。无为出世法。以亘古今恒一故。若依法相。九十四法。俱是有为。六种无为。即无为法。自相。即诸法之因。他相。即诸法之缘。然万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岂谓佛身有自他相哉。诸法假号曰名。名可见者曰相。然相名常相随。能生诸妄想。故般若正观。皆非此等矣。法之得因缘而有力者曰强。法之失因缘而寡助者曰弱。佛身挺然不拘于物。而能物于物。故无此也。心行处灭故无示。言语道断故无说。所谓但有言说。俱无实义。佛身岂存可说示乎。
△三离度敝法。
非施非悭。非戒非犯。非忍非恚。非进非怠。非定非乱。非智非愚。
此如起信云。解行发心者。从初正信以来。于第一阿僧祇劫。将欲满故。于真如法中。深解现前。所修离相。以知法性。体无悭贪故。随顺修行檀波罗蜜。乃至以知法性体明离无明故。随顺修般若波罗蜜。据此。则十住十向发心所修六度。尚且离相而随顺。况观佛法身实相。岂容诸六度六敝者耶。盖此身实相。与法性一义耳。
△四离业报法。
非来非去。非入非出。非福田非不福田。非相非无相。非取非舍。非大非小。非见非闻。非觉非知。
时至业熟有生曰来。果满因尽还灭曰去。自外而合曰入。从内而离曰出。又境能牵心曰入。心能着境曰出。福田。即三宝出世净业也。非福田。即三途沉坠染因也。相即俗有千差。无相即空为一味。此皆所执之境。不出空有二法也。取即贪爱而欲得。舍即憎厌而远离。此乃能执之心。不出得失两途也。大如大海须弥等。小如一毛芥子等。见闻即眼耳二根。觉即鼻舌身三根。以俱合中知故。知即意根。此六根也。然总非之者。以佛身无为。不堕诸数故。数尚不堕。岂容来去入出之能拟。有无取舍之可住耶。
△三结归真际。
心行处灭。言语道断。同真际。等法性。我以此相。而观如来。
谓之实相者。即诸世谛。触事而真者也。佛乃证此者也。而此身即实相矣。到此。心将缘而虑息。故心行处灭。口欲言而词丧。故言语道断。言真际者。乃无际之际。佛身亦无身之身。故曰同。法言性者。谓实相。乃诸法真实之性。佛身乃诸法真实之身。故云等。然曰同日等。犹似二法。实则佛身即法。性即真际。㳷然一体矣。我以下。结前对佛。如是则以般若正智。解于如来。是为真实观佛也。
△三印许令观。
佛言。善男子。如汝所说。诸佛如来力无畏等。恒沙功德。诸不共法。悉皆如是。修般若波罗蜜多者。应如是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此举一隅令反三隅也。良以身法功德。等无有二。观身既全实相。力等功德。又且果非实相哉。故结例曰。悉亦如是。又结许云。修般若者。应如是正观。否则心外求法。与离水求波者何异哉。故又诫云。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三时众得益。
说是法时。无量大众。得法眼净。
般若正观照万法空。故闻法者善达诸法之自虚。而不累其神明。故皆得法眼清净也。然非但观俗。亦能照真矣。上明自利行。答第一问境。
△二明利他行答第二问。二。初当品名题。
菩萨行品第三
前开二护。上答护果。端在观空利生。不住行化。未委护因。其要在何。故有此品。答第二问也。菩萨。即能修之人。行乃所修之法。人即五忍位。法即五忍法。法不假人。法无繇明。人不藉法。人自何修。故法分上中下三。总五十二位之熏修。人列信解行证。括一十四忍之深浅。至于断证之分齐。随忍力强弱辨攸分。理智之边涯。随入位劫愿论长短。能修所修。皆不离一般若观照中矣。然行有事理。今摄事归理。事行即理行。故经初标云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而必理行者。所谓有作之修。多劫终成败坏。无心体极。一念顿契佛家。且般若会上。理行尚空。事行何容立哉。
△二正释经文。二。初当机请问。
尔时波斯匿王。白佛言。世尊。护十地行菩萨摩诃萨。应云何修行。云何化众生。复以何相。而住观察。
护十地行。牒前第二护也。菩萨。即标能修人也。然信住行向并十地皆因。而独言护十地行者。何也。华严明三贤加行。但修福慧资粮。利他大悲不广。入地则正智渐明。长养大悲。至十一地。纯是利他之心。故于十地偏明护意也。此有三问。一问诸位修行。此即悲之智。故下经云。依五忍以为修行。又习种性修十住行等。二问化众生。此即智之悲。故下经云。习种性位。具此十心。而能少分化诸众生。乃至一切智地。无缘大悲。常化众生等。三问能化所化。观察如幻。即智悲双运。故下经云。以幻化身而见幻化。正住平等。无有彼我。如是观察。化利众生等。故知护因位者。必须修断。故有初问。不离大悲。故有第二问。必正观察。方契玄趣。故有第三问。然匿王实古佛兴权起教。故三问如此切当也。
△二如来垂答。三。初答前二问。三。初正答二问。二。初正答前问明利他。三。初略答。
佛告大王。诸菩萨摩诃萨。依五忍法。以为修行。所谓伏忍。信忍。顺忍。无生忍。皆上中下。于寂灭忍。而有上下。名为菩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
初标人法总数。古谓忍者。行之成名。此谓忍即智耳。但初学道时。断证工夫匪易。必以智铭心。久断久证。名忍。所谓无间道也。若已断已证。则忍即是智。所谓解脱道也。而小乘八忍八智。岂得不其然乎。伏忍下。列名。伏谓贤位。未能亲证智断。功德犹弱。故但伏其惑。若断则例如杀贼。何更言伏耶。信谓即入圣位。初二三地。能断三障色烦恼缚。得无漏正信故。顺谓四五六地。能断三障心烦恼缚。以空慧无缘之智。还照心空之境。故名顺忍。无生忍谓七八九地。能断三障色心习气。断此习时。诸念不生。常观胜义。照性不二。名无生忍。寂灭忍。谓第十地。及佛也。以心智寂灭。无缘照性。非有非无。湛然清净。无来无去。常住不变。名寂灭忍。然此忍有上下者。盖佛与菩萨。同依此忍。金刚喻定名下忍。即等觉后心。若夫一相无相。名上忍。即妙觉佛地也。前四忍各有三品者。以断证各有胜劣不等故。如伏忍中。十住初发大心。十行修十种大行。十向回真向俗。回智向悲。此伏忍上中下之别。余三如前已辨。名为下。总结。谓依此修。是为修行甚深般若。盖忍与般若智。不相违背。唯始终之称故耳。
△二广答。五。初伏忍位。三。初习种性。
善男子。初伏忍位。起习种性。修十住行。初发心相。有恒河沙众生。见佛法僧。发于十信。所谓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戒心。愿心。护法心。回向心。具此十心。而能少分化诸众生。超过二乘一切善地。是为菩萨初长养心。为圣胎故。
此伏忍初性。其文有五。善男下。明方便相。初句标忍名。即伏忍之下忍也。起习种性者。下经谓习忍以前。经十千劫。行十善行。有进无退。譬如轻毛。随风东西。若至忍位。入正定聚。知我法相。悉皆空故。住解脱位。于一阿僧祇劫。修习此忍。能起胜行。故曰起修。十住行下。谓此习种性位人。见三宝相。发菩提心。于诸众生。利乐悲愍。观己身也。知一切而无我。明业行也。了生灭以俱空。至于毁誉不动。善恶无移。三业不失。六和罔亏。于发信心。圆具十数。非入正定聚者。孰发如此心也。有恒河下。谓下忍行人。转化发大心人甚多。或有如许多人。一时发大心也。若以三性配之。三宝即缘因佛性。能发即了因佛性。所发即正因佛性。盖藉三宝助缘。自己智慧明了。而发此盖天盖地因心也。所谓下。明入位心。此于三宝田中。发此十心善顺名信。明记曰念。不退名进。决断曰慧。不动名定。深入曰不退。防护曰戒。上求曰愿。保持名护法。至菩提名回向。楞严十信名。一妙信常住名信。二忆念无妄名念。三进趣真净名进。四纯智无习名慧。五湛寂常凝名定。六明性深入名不退。七保持不失名护法。八妙力向佛名回向。九住真无累名戒。十自在往生名愿。此上十心。与今十心相对。前六如次。后四虽次不同。义亦无爽。具此下。显力用。十心。即前所发十心为因。具此。则方便善巧。调伏众生。言少分者。于行则下。于悲则劣。于智则微故。超过下。明殊胜也。谓此位心发十种。二乘无此心相。少分度生。二乘无此大悲。故超过之。况同除四住。于此为齐。若伏无明。三藏则劣。喻如太子处胎。贵压群臣。频伽在壳。声逾众鸟。信哉。一切善地。即二乘断证事也。是为下。结行相也。此位方出不定聚而入正定聚。修习此忍。则心与忍。二俱增长。故名长养。未发大心。犹属毛道凡夫。一发大心。则堕入佛数。故为圣胎也。
△二性种性。
复次性种性菩萨。修行十种波罗蜜多。起十对治。所谓观察身受心法。不净诸苦。无常无我。治贪嗔痴三不善根。起施慈慧三种善根。观察三世。过去因忍。现在因果忍。未来果忍。此位菩萨。广利众生。超过我见人见众生等想。外道倒想。所不能坏。
此伏忍中之中忍也。故下经云。舍财命故。(施端内外)持净戒故。(三种律仪)心谦下故。(三种忍义)利自他故。(即三精进)生死无乱故。无相甚深故。达有如幻故。不求果报故。得无碍解故。念念示现佛神力故。如次配十度。此明入位所修行也。起十对治者。总标。所谓下。详明观修所治之法。身受下。所对治法。不净下。能对治观谓众生身根。内外妄成。五种不净。而俗贪为香洁。此身倒也。故观身革囊盛秽。九孔流溢。此以不净对治贪也。受有三受。即苦乐舍。受。则不免有苦。而俗贪为欲乐。遂于革囊众秽。生美丽相。惑着不舍。此受倒也。今观受皆苦。则一切受。即不足恋。此以苦对治贪也。妄心纷纭。生灭相续。此心倒也。观心无常。则一切妄法。皆不足恋。而犹贪着追求。是为至愚之者。此以无常。对治嗔也。幻境纷拏。一异不定。此法倒也。观法无我。则一切妄念。皆不可动。而犹妄计穷诘。是为痴也。故一一对破之。治贪下。所断惑也。起施下。三善根也。逐境生爱追求不舍。贪也。施则己身尚舍。于物何贪哉。发于违拒忿恨不宁。嗔也。慈则于心自平。于人何恨乎。昧理颠倒。见事胧𦡦。痴也。慧则于性开发。于理斯明。何痴之有哉。贪等谓不善者。以能发业润生故。慈等谓行善者。以能除惑断业故。观察三世下。观十二因缘也。过去二支因。即无明行。故名观因忍。忍即推因审因等智也。约未断边名忍。下忍例知。现在五支果。即识名色六入触受。现在三支因。即爱取有。名观因果忍。未来二支果。即生老死。故名观果忍。所以观者。以有无明故。则行等至老死相缘而生。若观破无明。则皮既不存。毛无所付。此观断之要也。此位下。化多众也。以中品修习八万四千波罗蜜多。住真实观。能化多众。若行不广。何以化多众乎。超过下。明离患也。此位住真实观。无自他我人等见。念念虚伪。三假诸法。了不可得。故云超众生等想。即不净谓净。无我谓我。外道倒想。即执常执断。此不达三世因果者。菩萨则一心朗照。内患远离。真见虚澈。外魔难动。非但不能坏。且于观照中。邪智自化为正智矣。
△三道种性。
复次道种性菩萨。修十回向。起十忍心。谓观五蕴。色受想行识。得戒忍。定忍。慧忍。解脱忍。解脱知见忍。观三界因果。得空忍。无想忍。无愿忍。观二谛假实诸法无常。得无常忍。一切法空。得无生忍。此位菩萨。作转轮王。能广化利一切众生。
此文有三。复次下。标行修也。拣前显后。故言复次。此修伏忍上品位。前习种。明解。性种明行。此则明愿。种性言道者。谓欲入初地。能与圣道为因性故。回向有三。一回向真如实际。即理也。二回向佛果菩提。即智也。三回向法界众生。即悲也。开则有十回向。即第一不坏众生相回向。乃至第十法界无量回向。盖回真向俗。回小回大。回有为向无为等。不如此。则悲愿不大。度生不广。智证亦非甚深。故须如此。十忍。如下明之。谓观下。明观得忍也。五蕴。即所观之法。得戒下。即观成得益。谓以能观之智。观色体空。便得戒忍。以作无作戒。皆色阴摄故。如正受戒时。观念戒法。非受所引色。观受体空。得慧忍。以依受方定。定则发慧故。观想体空得定忍。繇倒想消忘。禅定自现故。观行体空。得解脱忍。以行空则不被迁动所缚。常得解脱自在故。观识体空。得知见忍。以了别不有。知见现前故。是知五蕴。与五分一也。迷则即五分法身是五蕴。悟则五蕴即五分法身矣。观三界下。观诸有结惑。得三空门也。谓即惑业习气是同。三界二十五有是果。空忍等者。智者大师云。以诸法无我我所名空。以空故万法一异等相。实不可得。名无相。知一切无相不可得。即于三界无所愿求。不复造作三有生死之业。名无愿。亦名无作。繇是离诸苦缚即得解脱。观二谛下。即真俗名二谛。从假入空观真谛。则法法皆空。从空入假观俗谛。则物物全有。以观诸法有无不常。故得无常忍。然一切法。虽差别万端。皆是因缘幻有不实。原来一味。本无少法可生可灭。名得无生忍。此位下。明依忍寄位化生也。下经云。此位上品。修习八万四千波罗蜜多。于三阿僧祇劫。修二利行。广大饶益。得善调伏诸三摩地。故知化生广多。盖根诸此也。作轮王者。以寄位教化。故习种铜轮。性种银轮。道种金轮。故下颂云。习种铜轮四天下等。
△二信忍位。
复次信忍菩萨。谓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能断三障色烦恼缚。行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修四无量。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具四弘愿。断诸缠盖。常化众生。修佛知见。成无上觉。住三脱门。空解脱门。无相解脱门。无愿解脱门。此是菩萨摩诃萨。从初发心。至一切智。诸行根本。利益安乐。一切众生。
此文有四。复次下。标列名也。谓以无漏智信。信三宝等。故名信忍。此有下中上位。以觉通如来。尽佛境界。初得法喜。故名欢喜。异性入同。同性亦灭。异同垢尽。名离垢地。情见垢净。妙觉明生。名发光地。谓之地者。以蕴积前法。至于成实一切佛法。法依此发生。故谓之地。能断下。明断障也。准唯识十地。每地断一障二愚。谓初地断异生障。一执着我法愚。二诸趣杂染愚。二地断邪行障。一微细误犯愚。二种种业趣愚。三地断暗钝障。一欲贪愚。二圆满闻持陀罗尼愚。谓之色烦恼缚者。以此三障。于法不自在故。若起信论。则谓初地断法执分别尽。二地三地。断法执俱生。然法即色也。若言断障所显真理。则初地证遍行真如。二地证最胜真如。三地证胜流真如。以断处自有证故。行四摄下。明修四行化生也。谓生界无边。而根欲性解。亦有无量。此四化生。最胜方便。何则。布施摄贫穷。爱语摄刚暴。利行摄疑怠。同事则先同后异。转彼恶缘。然四摄中。唯同事一摄。则又是摄化微密善巧之至者。何则。盖菩萨见人不可转移劝化。必从初发意始求道时。乃至得佛。于中若见若念。或为眷属。则慈爱摄生。或现给使。则居卑利物。或作知友。则同类劝发。或现冤家。则惊怖入道。或猿中现猿。鹿中现鹿。乃至蒲荷等类。皆以同事摄化。故知同事一摄。妙矣至矣。修四下。修四无量心。谓怜愍众生。本在慈悲。故大慈与乐。大悲拔苦。乐即世出世乐。苦即生老等苦。洪济尘劳。务在喜舍。故大喜忘忧。大舍行施。四谓无量者。以生界无穷故。然禅天有四无量。以有量处。而言无量。今此则称性真实无量。此又凡圣无量之分也。具四下。明摄大愿也。谓妙行无愿。则无以高期远到。故行须济之以愿也。愿轮广大。佛佛出世。不出此四。谓之弘者。以大愿弥纶故。断诸盖缠。即烦恼无尽誓愿断。以五盖十缠。即烦恼故。常化众生。即众生无边誓愿度。以常化即度生故。修佛知见。即法门无量誓愿学。以修佛慧。须学法门故。成无上觉。即佛道无上誓愿成。以佛即觉义故。住三下。修三空也。谓一切皆执为有。于心有所愿求。均之于心于境。两皆不得自在。故须三空门以治之。空则真空一如。幻相寂灭。无相则一异等离。了不可得。无愿则无所希觊。如木马游春。故三皆为解脱门。住谓坚持不失。门谓出入无拥。此是下。总结行修。谓菩萨始从发心。终及果证。上求下化。不离此十五行修。故名诸行根本。良以此行。如阴阳二气。何物不资此为始。资此以成终耶。
△三顺忍位。
复次顺忍菩萨。谓𦦨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能断三障心烦恼缚。能于一身遍往十方。亿佛刹土。现不可说神通变化。利乐众生。
此文有三。复次下。标地名也。谓近无生。而未证得。故名顺忍。此亦有下中上三位。明极觉满。一切缘影。悉皆烁绝。名𦦨慧。一切同异。所不能至。名难胜。无为真如。性净明露。名现前地。能断下。明除障也。亦准唯识。四地断微细烦恼现行障。一等至爱愚。二法爱愚。五地断下乘般涅槃障。一纯作意背生死愚。二纯作意向涅槃愚。六地断粗相现行障。一现行观察流转愚。二相多现行愚。谓之心烦恼缚者。以此三障能碍观心。不自在故。然断证相需。故有断则有证。则四地证无摄授真如。五地证无差别真如。六地证无染净真如。能于下。明摄化也。古疏谓前信忍位。明化身故。不言现一身于遍刹。今顺忍。明实身故。能一身遍往刹土。亦能一身现不可说神变。凡见闻者。睹化仪而生信。喜神通而钦服。故能利乐一切众生也。
△四无生忍。
复次无生忍菩萨。谓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能断三障色心习气。而能示现不可说身。随类饶益一切众生。
此文亦三。初亦标名也。谓色心诸法。求自求他。及共无因。皆不可得。于此得智。名无生忍。华严谓不见少法生。不见少法灭。离诸情垢。无作无愿。安住是道。名之为忍。此忍亦有下中上三。尽真如际。迥超极造。名远行。得其全体。一真凝常。名不动。得无碍智。发真如用。曰善慧。能断下。明除障也。谓上顺忍。且各单断色心二法现行。此忍双断二法习气。即人法二执种子也。七地能断微细现行障。一细相现行愚。二纯作意求无相愚。八地能断无相中作加行障。一于无相作功用愚。二于有相不自在愚。九地能断利他行中不欲行障。一于无量所说法名句文字后后慧辨陀罗尼自在愚。二辨才自在愚。若断障显证。即七地证法无差别真如。八地证不增减真如。九地证智自在真如也。而能下。明摄化也。准后文谓七地。住于灭定起殊胜行。虽常寂灭。广化众生。谓八地能于一念。而起智业。以十力智。遍不可说。大千世界随诸众生。普皆利乐。九地于一刹那顷。于不可说许诸世界中。随诸众生所有问难。一音解释普令欢喜。即此义也。
△五寂灭忍。三。初因果对辨。
复次寂灭忍者。佛与菩萨。同依此忍。金刚喻定。住下忍位。名为菩萨。至于上忍。名一切智。观胜义谛。断无明相。是为等觉。一相无相。平等无二。为第十一。
此文亦三。复次下。明因果同依也。谓前忍则色心习气皆断。犹是能所未忘。智证未泯地位。今至此忍极处。生无可生。灭无可灭。心则无一心而不寂。想则无一想而不灭。寂亦无寂。灭亦无灭。无寂亦无。无灭亦无。亦无亦无。是谓真寂灭性。佛之所已证极者也。十地菩萨将证者。亦依此忍希至。故云同依此忍。此如心经无所得义。佛与菩萨。同依之得证菩提涅槃也。金刚下。明优劣也。谓此定能破生相无明。坚利如金刚能坏万物。而万物不能坏金刚。故因果同依此忍。共入金刚理定。然约修证义说。故有入定。实则入无所入。断无所断也。忍分上下者。盖因果既尔两分。故分极证有两异。是以无间道中。因位摄故。乃名下忍。解脱道中。果位摄故。方名上忍。故下忍即菩萨。上忍即佛也。问。前之四忍。皆分三品。此忍止分上下。无等觉位者。何也。答。前之四忍俱属因位。以因位。有入住出之三心。故分下中上之三忍。此忍则前心是因。后心即佛。以阙中间。唯分上下也。等觉一位。诸经开合不同。开则乃十地之胜进。佛地之前相。中间优因齐果。故作等觉一位。如楞严云。如来逆流而出。菩萨顺行而至。觉际入交。名为等觉是也。合则约因。则等觉合于胜进。约果则等觉合于前相。此盖因果。同依住心。无二别者。如今经所名者是也。问。今经标有等觉之名。何云合耶。答。虽有等觉之名。然而忍分乎上下。故知下忍十地等觉俱摄。此中上忍。唯摄佛果也。又胜进摄于下忍。前相摄于上忍。如此则知等觉之位。非如别经开显明矣。观胜下。明浅深也。谓胜义谛。即中道妙理。当人佛性也。谛谓胜义者。以非俗非真。即俗即真。超情离谓。脱边冥中故。此即所观实相般若。观之一字。能观中道妙智。所谓观照般若也。理智冥合。能所泯忘。斯为得之。若约十地所证。则此等觉位。既与第十地合同。故所证理。即十种真如中。第十法自在所依真如。然此真如。即胜义谛也。无明。即所断惑障。约此等觉位言之。则此无明。即生相也。起信云。觉心初起。心无初相。以远离微细念故。得见心性。心即常住。法相云。金刚道后异熟空。据此则识与无明俱根本。识尽则无明亦尽矣。若约十地分断之惑。即第十地之一障二愚。障即于诸法中不得自在障。二愚即一大神通愚。二误入微细秘密愚。盖法云等觉既无别开之名。则十地之所断证。即等觉之所断证者也。十一地。即佛位也。以佛越十地而独尊故。前之因位。有断有证。有能有所。此则无明即明。泯绝断证。混法界以为体。故云一相。齐生灭而圆离。故云无相。举真体。而生佛不增不减。摄妙用。而万法非有非无。故云无二。此则等法性以一如。同真际而无外。归无所得。犹若虚空。问。因果止一间耳。何以菩萨观断有相。而佛界无相平等耶。答。颜子岂非亚圣乎。然于圣人。则天壤悬绝。菩萨之于佛。亦类此也。故大般若云。十地闻见佛性。诸佛如来眼见佛性。又十地菩萨。名有上士。佛名无上士。又菩萨如十四夜月。佛如十五夜月。知此佛言则因果之间关不同。明矣。
△二别明果相。
一切智地。非有非无。湛然清净。无来无去。常住不变。同真际。等法性。无缘大悲。常化众生。乘一切智乘。来化三界。
上谓因果共依一忍。故约定约证浅深对办。此则直明果证。竖穷横遍。汪洋无际之妙也。一切智者。谓金刚下定。但尽心色粗细之相。不得此名。今佛地中。非但尽相。亦尽无相。故得此名。可谓缘观双忘。境智俱寂也。真谛即空。俗谛即有。此则双超二谛。故非有无。湛然清净。即绝待离名。常寂无相之谓。过去名去。未来名来。此则不离当念。一际平等。故无去来。常住不变。即不生不灭。该今亘古之谓。遍法界而无际者。真际也。佛则法身周遍。无相无名。故云同。等诸缘而作体者。法性也。佛则真智融通。非一非多。故名等。凡此。非佛彻证穷源真修惑尽者。其孰能有一于此哉。无缘下。明妙同万物也。谓极证于解脱道中。逆流而出。妙同万物之事。因位利生。未免作意。即不动地后。无功用道。虽云无缘。亦约分证而说。唯佛等生界以一如。观一切而愍恤。无缘虑之悲心。如一月映万水。故云无缘。大悲。谓之无缘者。即何思何虑之妙者。悲至于无缘。孰有加于此哉。一切智乘。即真知真见一佛乘。如来乘此一乘。故普令一切众生同得灭度也。言常化又言来化者。时无间歇。人欲普度。故云常化。出真兆圣。兴慈利物。故云来化。问。佛必欲化众生者。为有昔缘化耶。为法尔如斯耶。答。昔缘法尔。二俱不偏。论其所化。不无昔缘。故曰非昔缘无以导心矣。心佛众生。法无差别。故如来初成佛时。普见众生俱成正觉。盖以佛所证者。总在众生心中。既佛证生心。生在佛内。故生佛互相在时。各实非虚。因果交澈。故众生心中佛。为佛心中众生说法。教化佛心中众生。受众生心中佛说法教化矣。此虽圆教意。亦此无缘化生之大旨。不然。佛化众生。虽如镜像无心。而能所必有相矣。何谓无缘哉。
△三依宗明异。三。初指摄生分齐。
善男子。诸众生类。一切烦恼。业异熟果。二十二根。不出三界。诸佛示导。应化法身。亦不离此。
上云来化三界。即佛是能化。三界众生为所化。故此明之。众生类者。即十二类生。烦恼即无明。贪等业。即善恶不动等三。异熟果者。唯识谓有漏善不善法。所招隔世。自相续身。异熟无记。即前世造业。今世受果。今世造业。来世受果。异时而熟。名为异熟。或因通善恶。果唯无记。异类而熟。名为异熟。此上二解。异通因果。或善恶业。未得果时。与取果用。至得果时。与与果用。取果与果。功用有殊。名之为异。复是能熟。变令熟故。异即是熟。名为异熟。二十二根者。谓眼等六根。苦乐忧喜舍五。男女命三。信进念定慧五。共成十九根。未知根。欲知根。已知根。成二十二根。前二十一根。不出分段三界。后已知根。不出变易三界。上即所化分齐。下明能化也。诸佛等者。以法身即应化故。众生既在三界。佛以大悲而拔济之。所谓众生有病。佛亦有病。菩萨病者。从大悲起。故不离此。然与忧民之忧。乐民之乐。同民患者。相类矣。
△二斥邪说难凭。
若有说言。于三界外别更有一众生界者。即是外道大有经说。
上明所化能化。皆不离三界。然则法身即应化。而界外即界内也。而谓界外复有众生可化者。此外道说。非佛正说也。盖真体无外。而三界亦无外。此佛之正谈。若谓三界有外。而真法性体。岂亦有外乎。大般若云。我今此身。即是法身。亦应云。今此三界。即是法界。外道岂知哉。起信亦有此破意。但小为异。故彼文云。五者闻修多罗说。依如来藏故有生死。依如来藏故有涅槃。以不解故。谓众生有始。以见始故。复谓如来。所得涅槃。有其终尽。还作众生。云何对治。以如来藏无前际故。无明之相亦无有始。若说三界外。更有众生始起者。即是外道经说。然卫世即外道。说有六谛。大有经。是其一谛。彼经说云。此三界外。别有世界。故佛今破斥如此。古疏云。理实而论。若言界外有众生。即同外道。若言界外无众生。即同二乘。诸佛菩萨见者。即不有不无。不有不无。即非如非异。非如非异。即不如三界。见于三界。如此等事。佛于法华经中。方显了说。古疏亦有问答。并录于此。故彼问云。界外实无众生耶。答。圣教不同。有无异说。此经则云。三界外无众生。余经则有。法华云。余国作佛。三百繇旬外。权置化城。净名曰。上方界分。度如四十二恒沙佛土。有佛国名香积。若界外无人。岂容三界内上方有尔许佛土耶。故知亦有。问。此经云无。余经云有。如何会通。答。此中云无。无分段生死众生。余经云有。有变易生死众生。故大论云。声闻生界外。白银世界。无烦恼名。只约无烦恼。即云无众生。而声闻无明未断。岂实无耶。此文正是通教意。偏论界内烦恼众生也。
△三引昔说证今。
大王。我常语诸众生。但断三界无明尽者。即名为佛。自性清净。名本觉性。即是诸佛。一切智智。由此得为众生之本。亦是诸佛菩萨行本。
无明为惑业果报之本。故断尽即名为佛也。起信云。当知无明。能生一切染法。以一切染法。皆是不觉相故。然此无明。从何而有耶。以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此心从本以来。念念相续。未曾离念。故说无始无明。若得无念者。则无明实相。即佛性矣。故名为佛。自性下。明正因佛性。谓真体离妄。非假断证。本自觉故。名曰本觉。起信云。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说名本觉。此之谓也。无明断尽。觉证心源。故名佛智。到此则始本不二。名究竟觉。一切众生。无始已来。本行事业。当体无非性德。故为生本。因修果证。即此便是面目。故为行本。故知三界唯心。万法同体。尽此则觉齐佛觉。自性清净。言为生本。为行本。皆非物也。岂容圆满具足之理。而更有三界外众生可化耶。然则说三界外有众生者。真邪说也。
△三总结。
是为菩萨。本所修行。五忍法中。十四忍也。
合之则五。开之十四。一切菩萨。修证之相。不出于此。故结云是为等。
△二答后问兼自利。二。初总牒前问。
佛言。大王。汝先问言。菩萨云何化众生者。
繇前匿王第三问云。菩萨摩诃萨护十地行。云何化众生。故此牒之。问。护十地行。必化众生者。何也。答。十地行是菩萨本业。本业以大悲为首。能行大悲教化众生。则地行清净广大。是为不失。岂同二乘沉空。凡夫耽有耶。
△二再为垂答。三。初略标地行。
菩萨摩诃萨。应如是化。从初一地至后一地。自所行处及佛行处。一切知见故。
菩萨下。明行所依。谓从欢喜地。乃至法云地。此十地位。即教化众生清净业行之所依也。如所谓住生功德名为地。然为举十地。不言三贤佛住者。盖以三贤非圣。未证真如。非所依处。佛位已圆。所证至极。无修行相。故特举十地。良在此也。自所下。简明二行。自所行处。即十地境。所谓初地轮王。二地忉利。乃至法云四禅。及初地行檀。二地持戒。乃至十地智证等是。及者。兼也。并也。佛所行处。谓妙觉地境。则无缘大悲。常化众生。共证实相也。一切知见者。谓三智开发名佛知。五眼圆明名佛见。此见则无所不见。此知则无所不知。知见如此。故自他行业。宁不清净哉。
△二广申义相。十。初欢喜地。
若菩萨摩诃萨。住百佛刹。作赡部洲转轮圣王。修百法明门。以檀波罗蜜多。住平等心。化四天下。一切众生。
此初住刹权现也。古疏谓国土有三。一说法国土。百亿日月。化小乘。二神通国土。亿亿日月。化中乘。三智慧国土。无量世界。化菩萨。此则智慧为上。神通次之。说法为下。此一往言之。实则说法通三。神通但二。智慧唯一。安有下土而不神通。寂光而不说法者乎。故楞伽明法佛有说也。住百佛刹者。即说法土也。赡部。即南阎浮提。以此洲胜三洲。多佛出世。有大乘根器众生。入道场故。轮王有四。旧说此即铁轮王。然璎珞上品十善作铁轮王。化一天下。此经亦然。天台判为圆教。十地经云。初地菩萨作铁轮王。天台判为别教。此判似未足凭。然既云住百佛刹。则转轮圣王。合是权现金轮圣主耳。岂以一赡部可碍哉。故璎珞云。初地已上作琉璃王。据此非止金轮为极也。况秦译又作四天王乎。然十地璎珞。约金银铜铁。四轮寄住。可如前说。今既轮王。秦译四天王。又顺次序也。以二地寄忉利天故。又不必拘于转轮圣王。为铁轮矣。思之。修百下。明修行也。此自利行。所谓百法者。于十善中。一一更明十善故。言明门者。地上以无分别智修行故。即此百法。一一能出无量利他功德故。华严初地。亦发十种大愿度生。又非止百法行业也。以檀下。明化生也。此利他行。然万行首明檀度者。盖以一檀行。兼包万行耳。故弥勒颂云。檀义摄于六。资生无畏法。此中一二三。是名修行住。此言檀之一法。略摄六度。资生。即财施。兼内外财。此布施度。无畏。即无畏施。摄持戒忍辱二度。以繇戒忍。方得无畏故。法即法施。此摄精进禅定智慧三度。以不退不乱不痴。即能法施故。一度摄六度如此。则知檀度亦总摄万行矣。然究论檀度。必内舍六根。外舍六尘。中舍六识。外舍万法。斯是行檀彼岸之行。而众生卒尔不能。故先以施财一法发起。且舍财最难。始而勉强。终而泰然。驯至三轮体空。不住相行施福德。如虚空不可得思量。斯施财妙行也。财施既成。则心境万法亦舍。从此一道而登彼岸。此初地寄位所行檀法。下明能行施心。住平等忍者。谓无自他相。以行檀则财无偏党。化生则一道齐观。无不如意饶益。故得化四天下一切众生。此乃寄位化生。护初地行也。
△二离垢地。
若菩萨摩诃萨。住千佛刹。作忉利天王。修千法明门。说十善道。化一切众生。
此初明权现住刹。此下住刹则地地增胜。修法则倍倍转多。然此有二义。一是自利。则开扩性觉成熟佛果。二是利他。则长养大悲广摄化界。此二地所住刹。则十倍于初地。故权作王。亦尊居天界。梵语忉利。此云三十三天。此天居须弥山顶。即帝释王化之域。四方各八辅臣。此王臣总论。故有三十三天。修千下。明修行。谓于十善。一一各修百善。总成千法门焉。以无分别智。而修此法能生功德。故亦名门。下皆准此。然此地离破戒垢。行大悲观。念念现前。又不止于千法明门也。说十下。明化生。所谓远杀害。不与不取。心无染欲。得真实语。和合语。柔软语。调伏语。常行舍心。常起慈心。住真实心。寂静纯善。以此法而奉持。止恶防非。即以此法而开化。摄意守口。是虽十善。为生天之本。而成无上正觉。亦不离此熏修。此寄位化生。护二地行也。
△三发光地。
若菩萨摩诃萨。住万佛刹。作夜魔天王。修万法明门。依四禅定。化一切众生。
老子云。修身其德乃真。至于修天下其德乃普。信斯言矣。则今住万佛刹而转多。宜王作夜摩而递上。其德行愈广。故寄位益尊也。夜摩云时分。以莲花开合。分昼夜故。前忉利则地居天。此乃空居天之第一天。上乃明住刹权现。下明寄住修行。寄位既转增。而修行亦愈胜。故明门亦万法矣。所谓色大般若大。境宽智慧宽。下文明此位。具三明六通。依四下。明化生。谓初禅离生喜乐定。谓离欲界杂恶生。得轻安乐故。二禅定生喜乐定。谓有定水润业。忧悬不逼故。三禅离喜妙乐定。谓心虽离喜。妙乐自具故。四禅舍念清净定。谓苦乐双忘。能灭缘影故。此中亦兼四空定。盖四禅八定常相需也。即第五空无边处定。谓觉身为碍。厌色依空故。第六识无边处定。谓已无色空。唯依赖耶故。第七无所有处定。谓境识都泯。寂无攸往故。第八非想非非想处定。谓识性幽绵。存尽不定故。然此定虽上二界有漏之修作。亦二乘之定力。作佛之鸿渐。故说此以化生。为护三地行也。
△四𦦨慧地。
若菩萨摩诃萨。住亿佛刹。作睹史多天王。修亿法明门。行菩提分法。化一切众生。
此初明权现住刹。十万曰亿。则所住之刹。此地又十倍胜三地矣。睹史多。云知足。此天离欲修知足行。故作此天王。则果报殊胜。又仞夜摩之上。然位之尊者其化炽。故下化生而愈广。修亿下。明修行。此地修行顺忍明极觉满。如大火𦦨。烧断缘影。出世无比者也。即亿法门而修者。亦因住亿佛刹故。实则还照心空无量境也。行菩下。明化生。法即三十七品助道。一四念处。以观念不忘。故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二四正勤。以勤修非邪故。即善未生令生。已生令增长。恶未断令断。已断令不生故。三四神足。以观修通力故。即欲勤心观。四五根。以不被境移故。即信进念定慧。五五力。以对境不屈故。亦即信进念定慧。六七觉支。即轻安等七。七八正道。谓正见正思正语正业等。修此无边菩提分法。为欲成就佛果菩提。谓以此法而化他。即以此法而自修。自行化他。为护四地行也。
△五难胜地。
若菩萨摩诃萨。住百亿佛刹。作化乐天王。修百亿法明门。二谛四谛。化一切众生。
古云世界无边尘扰扰。众生无尽业忙忙。盖谓两法俱无量也。今菩萨住刹百亿。则悲心与百亿而同增。作化乐王。则应化并此位而高上。此非权现乎。修百下。明修行也。谓刹住百亿。则法门亦百亿。信曰境宽则心量益大也。然华严云。此地为利众生。习诸五明。集诸功德。具观诸谛。四地出世。而此复入世。又垂形于六趣。则不止修前法明门也。二谛下。以法化世。谓法门虽广。能化不出空假。所观不越真俗。真则无相胜义。一际平等。非自他所作。俗则因缘幻有。千差万状。亦非自他所作。故下文云。于解常自一。于谛常自二。了达此无二。直入胜义谛。四谛。即苦集灭道。此即世出世间二种因果。如欲观之。则观知诸苦。世间果也。观断集业。世间因也。观修助道。出世因也。观证灭谛。出世果也。世因若断。苦果不生。出世因修。圣果自证。若约说示。即先示相。次劝修。后作证。三转四谛法轮。令诸众生。知此断此。修此证此。然此四谛。有生灭无量无生无作之异。此佛法关键。说此化生。孰不信哉。即以此法。自修化他。为护五地行也。
△六现前地。
若菩萨摩诃萨。住千亿佛刹。作他化自在天王。修千亿法明门。十二因缘智。化一切众生。
此云千亿。则又增于百亿。然犹有数量也。盖最初发心菩萨。不为住尔许佛刹。化尔许众生。此但权住应化耳。他化自在。即欲界第六天王。诸欲乐境。不劳自化。皆繇他化自得受用。故此名焉。修千下。明修行。即此千亿法门。出生千亿行修。广化千亿佛刹众生。然称性法门。杳无穷极。则千亿法门。亦寄位增进之修。未足为多也。十二下。明法化生。此寄中乘之法。而修而化。此因缘法。支有十二。不出三世因果。即过去二支因。现在五支果。现在三支因。未来二支果。此有二门。一流转门。即生起相。谓无明缘行等。二还灭门。即修断相。谓无明灭。则行灭等。此约所观。智约能观。即推因审因等智。推谓推穷三世之因。审谓审谛三世之因。此二俱通三世。加之根本住法一智。即七智也。一支具七。则行等十一支。成七十七智。无明未断。故不言之。温陵环师云。性智本明。妙湛精了。繇妄尘瞥起。俄然晦昧。名无明。于无明体。一念初动。名行。晦昧摇动。则失彼精了。粘湛发知。故转智名识。十二因缘。此三为根本。余九为支末。相因以成三世之缘耳。智本无知。繇识故知。形为妄心。谓之名。乃六贼之主也。性本无生。繇识故生。形为幻质。谓之色。即四蕴之依也。则名色者。识初托胎凝滑之相。繇凝滑而具六根名六入。根成出胎根与境交名触。领纳前境名受。有所受故。爱心生而爱斯取之。繇爱取故。惑业相续。善恶有状名有。繇诸有结。为三界生因名生。有生则老死苦恼随之矣。此生起之相也。将欲灭之。以何为要耶。当知彼无明者。非有实体。初一心源廓然妙湛。繇知见立知。妄尘瞥起。故有无明。若知见无见。则智性真净。复还妙湛。洞澈精了。名无明灭。则自行已下。莫不皆灭。盖本既不存。末无所附。此修断之相也。华严六地。有星罗十门。月满三观。而观因缘。无余蕴矣。故知因缘之法。虽属小乘。实通大乘。其要皆为断生死本。灭无明因。化导众生。使复本明妙性而已。凡为道看教者。当留神乎此。即此因缘。自修化他。为护六地行也。
△七远行地。
若菩萨摩诃萨。住万亿佛刹。作初禅梵王。修万亿法明门。方便善巧智。化一切众生。
此刹万亿。视前千亿。又加十倍之多。然亦菩萨寄位权化如此。非称性之量也。语其称性。则一尘中有尘数刹。何数量可及哉。初禅梵王。即如娑婆世界主。螺髻梵王。楞严云。身心妙圆。威仪不缺。清净禁戒。加以明悟。是人能统梵众。为大梵王者。是也。修万下。明修行。此菩萨住于灭尽定。起殊胜行。虽常寂灭。而广化众生。或示声闻。而常随佛智。示同外道魔王。而尽真如实际。一切庄严。皆得圆满。观此岂万亿云乎哉。方便下。明化生。肇公云。般若之门观空。沤和之门涉有。实则此地观空。而万行沸腾。涉有而一道清净。权智导化。恒顺众生。巧应物心。成令欢喜。以此化生。为护七地行也。
△八不动地。
若菩萨摩诃萨。住百万微尘数佛刹。作二禅梵王。修百万微尘数法明门。双照平等。神通愿智。化一切众生。
下颂云。不动菩萨二禅王。得变易身常自在。能于百万微尘刹。随其形类化众生。是也。二禅天王。即光音天。楞严云。此天吸持圆光。成就教体。发化清净。应用无尽。故此名焉。修百下。明修行。上言住刹如此之多。故此修法。亦如此之广也。华严明此地心心寂灭。诸行不起。诸佛作七劝桥。能以一念而起智业。心心趣入一切智。发百万大愿。普利一切。观此。则知修如上法门。亦未足为多也。双照下。以法化生。谓观真则一真无二。观俗则千差有殊。此菩萨之智。观真非真。即俗而真。观俗非俗。即真而俗。俗不违真。即俗而真。真不违俗。即真而俗。故云双照。平等。神通。即以十力智。遍不可说世界。随诸众生。普令利乐也。愿智。即于千阿僧祇劫。满足百万大愿。趣向佛果也。虽然一真如心。常凝不动。以此化生。为护八地行也。
△九善慧地。
若菩萨摩诃萨。住百万亿阿僧祇微尘数佛刹。作三禅梵王。修百万亿阿僧祇微尘数法明门。以四无碍智。化一切众生。
此九地住刹数量。非算数较计可明者。盖此地愿力广大故耳。然亦非称性也。以存数量故。三禅梵王。即遍净天。楞严云。此天世界身心。一切圆净。净德成就。胜托现前。归寂灭乐。故此名焉。修百下。明修法。此亦寄位如此修耳。实则此地。具大神通。修力无畏。证智自在。于阿僧祇劫。能现百万恒河沙等诸佛神力。无尽法藏。利益圆满也。以四下。言化生也。华严云。此地菩萨。既得真体。斯发真用。凡所照应。皆是真如。故名普慧。此菩萨具四无碍智。作大法师。演说无量阿僧祗句义。无有穷尽。下经云。一刹那顷。于不可说诸世界中。随诸众生所有问难。一音解释。普令欢喜。此即四智化生之义。然智谓无碍者。以巧应物心。圆应无方故。四智。即法义词乐也。以此化生。为护九地行也。
△十法云地。
若菩萨摩诃萨。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作第四禅大梵天王。为三界主。修不可说不可说法明门。得理尽三昧。同佛行处。尽三界源。普利众生。如佛境界。
从初发信心已。百万阿僧祇劫。广积无边助道法。广增长无边大智慧。故能住此不可说等佛刹。因位至此。无以加焉。大梵天王。即摩醯首罗大自在天王。此为三界主者。以神用广大。智慧第一。能知三界七日雨滴之数故也。修不下。明修行。谓此亦行随位而增也。得理下。明化生。谓此地修习功毕。学行已满。故名理尽。慈阴妙云。覆涅槃海。具体而微。故云同佛。无明为三界惑业之本。此地无明已尽。故云尽源。大慈充满。以无缘心。施作佛事。随其所应。令入佛道。故云普利。此地随顺佛二转依果。故云佛境。此皆地尽境界行德。前地所无矣。亦以此修。为护十地行也。
△三结显道同。
是为菩萨摩诃萨。现诸王身。化导之事。十方如来。亦复如是。证无上觉。常遍法界。利乐众生。
前问云何化众生。此结答是为等。然果同因者。以因果相澈故。此则化生利乐。在因在果。一时一处。不可离故。故结显如此云。
△二说偈赞佛。三。初时众供养。
尔时一切大众。即从座起。散不可说花。焚不可说香。供养恭敬。称赞如来。时波斯匿王。即于佛前。以偈赞曰。
华表因。香表德。以上住刹修法。俱不可说。则地因与地德。二俱不可说矣。
△二匿王偈赞。三。初总颂三宝。二。初颂三宝业用。二。初赞佛三业清净。
世尊导师金刚体 心行寂灭转法轮
八辩圆音为开演
出世独尊。导迷指悟。师范人天。故云世尊导师。此三业所依之主。下明三业。金刚体。身业也。此指法身。谓之金刚体。以法身之体。犹若虚空。百非俱绝。四句圆离。不同生灭诸法。有迁变故。亦可目应身。以应不离真故。所谓吾今此身。即常即法故也。心行寂灭。意业也。所谓妙智宜理。说应无心。非同妄心。有生灭故。八辨圆音。口业也。捷疾应物名辨。八圆音者。梵摩喻经云。一最好声。二易了。三调和。四柔软。五不误。六不女。七尊重。八深远声。此音名圆者。谓若音不遍。是音不圆。若音等遍。失其韵曲。是圆非音。今佛不坏曲而等遍。不动遍而韵差。此是如来圆音。非心识境界耳。转法轮。即指上五忍等法。以五忍摧坏诸障故。开演。即指说五忍法之音。转轮约内。故随意业。开演约外。故随口业。若约三宝。上之三业即佛宝。转法轮。约所转边即法宝。下即僧宝。若约三轮。即三业如次得神通记心教诫也。又此三句。古释为五种具足。一世尊。威德具足。二导师。智慧具足。三金刚体。法身具足。四心行寂灭。解脱具足。五转法轮。化他具足。然与三业辞异义同。故略录于此。
△二赞众闻法得益。
时众得道百万亿 天人俱修出离行
能习一切菩萨道
起信云。所谓如来在世。众生利根。能说之人。色心业胜。圆音一演。异类等解。此明时机说听俱胜。故易入道。今经得益。亦如此矣。时众。即序分三乘人天等。得道。即闻五忍法而获益者。百万亿。谓得益之多也。然天人正乐。未可以整心虑趍菩提。而一闻此法。遂能心厌尘嚣。身修出世者。盖以如来三业殊胜。故一见色相。一闻正法。而妄念消除。真心显现也。然天人虽身欲染。在欲无欲。处染不染。此亦出离行也。然菩萨之道。不出自利利他。依五忍而修行。自利也。寄权位而度生。利他也。故闻此法者。皆习其道。即所谓受之于佛。而习之于己也。若以五果配属者。时众得道。即增上果。俱修出难。即离系果。能习大道。即等流果。以闻此法习此道故。
△二颂五忍深玄。三。初因果同依。
五忍功德妙法门 十四菩萨能谛了
三贤十圣忍中行
初句赞忍法显妙。次二句赞因位该摄。二利俱获。故云功德。观修虚玄。故云妙法。出生殊胜。故言门也。谛了者。以一切菩萨。原始要终。彻因该果。证断化利。不离此五忍故。忍中行即贤圣依此闻思修而趣进也。
△二果位独超。
唯佛一人能尽源。
唯者。遮拣义也。真穷惑尽。唯佛能之。以因但分证。则一理未到真穷之域。因位亦分断。则诸障未彻妄尽之源。佛则常净解脱。寂灭难思。截有海而泛慈舟。二利到岸。剪稠林而入宝所。万德圆成。非止入妙穷源。亦且出真逆派。然则唯佛方能如此极深远到也。
△三含摄三宝。
佛法众海三宝藏 无量功德于中摄
此一体三宝。不离五忍。即三宝无量功德。亦皆含摄此中矣。盖此五忍也。观照真俗即佛宝。轨持正修即法宝。不违真如即僧宝。可谓如空包色。似藏普含。妙哉五忍。其一切因果之根底乎。
△二别颂五忍。五。初颂伏忍。二。初正颂忍位。二。初颂十信位。
十善菩萨发大心 长别三界苦轮海
中下品善粟散王 上品十善铁轮王
夫堪能发心。非容易也。起信谓依不定聚众生。有熏习善根力故。信业果报。能起十善。厌生死苦。欲求无上菩提。得值诸佛。亲承供养。修行信心。经一万劫。信心成就。故诸佛菩萨。教令发心。或以大悲故。能自发心。或因正法欲灭。以护法因缘故。能自发心。此上证初句。下证第二句。如是信成就发心者。入正定聚。毕竟不退。名住如来种中正因相应。然信成就发心。广即前之十种。略则有三。一直心。正念真如法一故。二深心。乐集一切诸善行故。三大悲心。欲拔一切众生苦故。又十善发心。求出三界。虽未出离。已能离恶道。故云长别。十善不出身三口四意三耳。以上品心修。则善属上品。下二心修。则善属中下。盖发心有专略敬怠之殊。故十善有上中下品之异也。粟散王者。此王散于阎浮者最多。如粟然也。铁轮王。即王一阎浮提者。如无忧王者是也。
△二颂住行向位。
习种铜轮二天下 银轮三天性种性
道种坚德转轮王 七宝金轮四天下
初句颂住位。谓以熏习善根力故。修十住行。见佛法僧。发菩提心。故名习种。铜轮。即此王随福感而至者。二天下。即此王王化疆宇分限也。次句颂行位。银轮。亦即随福业来应者。三天。即王王化之境也。性种。性。即慧义。谓下忍闻慧。中忍。思慧。习已成性。故名种性。然璎珞中有六性。亦名六慧。六性。即习种。性种。道种。圣种。等觉种。妙觉种。六慧。即闻思修无相照寂寂照也。道种二句。颂十向。此修上伏忍。入平等道。名道种性。下文云。此菩萨住坚忍中。观诸法性。得无生灭。故名坚德转轮王。即此王乘此轮。以教化四天下也。金轮者。亦随此王福力所致。七宝。谓女珠轮主兵主藏象马也。
△二别颂忍德。二。初结前忍位。
伏忍圣胎三十人 十住十行十回向
地前三贤。未得无漏。未得证理。但能伏惑。而不能断。故名伏忍。以有忍智能伏烦恼也。三十心。与十圣作胎。故名圣胎。三十人。前经习种性云。是为菩萨长养心。以为圣胎故。后道种性云。能证圣人平等地故。即此意也。下句即结忍所依之位。谓住行向各十也。
△二颂后胜进。二。初明出生因果。
三世诸佛于中学 无不由此伏忍生
一切菩萨行根本 是故发心信心难
金刚经云。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今亦应云。一切因果。皆依伏忍智而为门户发心也。盖以此忍。乃入道之阶梯。成佛之关键。故曰根本。然菩萨之行。本乎伏忍。伏忍则成于信心。是故此忍不难。发心为难。亦犹百谷王之本。所谓众流。众流则发于涓滴。是亦众流不难。涓滴为难也。所以信心难者。古疏云。以信心一发。入圆十住。即断无明。而无明䃲礴。非一心三观。所不能断。能断之智。从十信生。所以叹其信心难也。
△二明心相功能。
若得信心必不退 进入无生初地道
化利自他悉平等 是名菩萨初发心
此谓若得圆教发心。必不退转。即不落阶级。便入初地之道。以初地生如来家。初证真如。故名无生。第三句。即进入初地二利之行。以此地住平等忍。无有二相。方便妙用二利自在。名悉平等。末句结名可知。问。信心不退者。为的是圆教意。为抑是别教意耶。古疏答云。若约别教。即从十信渐进不退。登于欢喜。若约圆教。十信菩萨。即不退转。便登初住。以圆教初住。即别教初地。故华严及下经文。亦以十住为十地。此是天台一家之义。实则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因彻果海。岂止进入初地哉。又岂论其退不退哉。如楞严云。识阴若尽。则汝现前。六根互用。从互用中。能入菩萨金刚干慧。圆明精心于中发化。如净琉璃内含宝月。如是乃超。信住行向。四加行心。菩萨所行金刚喻定。等觉圆明。入于如来妙庄严海。圆满菩提。归无所得。此良证也。发心或退堕者。起信论亦有此义。彼文云。若有众生。善根微少。久远已来。烦恼深厚。虽值于佛。亦得供养。然起人天种子。或起二乘种子。设有求大乘者。根则不定。若进若退。或有供养诸佛。未经一万劫。于中遇缘。亦有发心。所谓见佛色相发心。或因供养众僧发心。或因一乘之人。教令发心。或学他发心。如是等发心。悉皆不定。遇恶因缘。或便退失。堕二乘地。据论文意。则知惑重德薄。倒求异求。犹豫大乘。行时未满。遇缘不胜。以色见佛。住相供僧。随劣教学他迹。而发心者。皆退失矣。必不退意。已引论在前发心处中。大抵内外熏习。久远善根。修胜福田。修胜智解行成。堪发之时。一遇胜缘。或藉他力。或依自力。发此十心。于下无失。于上有得。毕竟不退。入正定聚矣。知此。则不但信满发心不退。即在五品。在干慧。而种习俱胜者。亦必不退也。所谓根心生者。则小善可成佛道。袭迹取者。即大行难超因心也。大圣随机。有说性种性人。犹退地狱。约始教意说。有说初阿僧祇劫犹退堕者。约小教意说。有说十向而退堕者。亦约始教意说。有说十信退者。亦约始终权教而说。若约圆教发心。即妙超有分。何所退哉。然璎珞说十住中。七住已前则退者。如净目天子。法才王子。舍利弗等。欲入七住。值遇恶缘。而退落凡夫。作大邪见者。是也。或是权现退堕。惊进未学者。有之。故起信复云。如修多罗或说有退堕恶趣者。非其实退。但为初学菩萨。未入正位。而懈怠者。恐怖令彼勇猛故。又是菩萨。一发心后。远离怯弱。毕竟不退。堕二乘地。若闻无量无边阿僧祇。勤苦难行。乃得涅槃。亦不怯弱。以信知一切法。从本已来。自涅槃故。据此。则知发心退堕者。不可诤为实退。抑有权现退堕而已欤。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上科疏卷二
卍续藏第 26 册 No. 0517 仁王经科疏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上科疏卷三
唐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 诏译
明慈慧寺开山比丘蜀东普真贵述
△二颂信忍。二。初正颂信忍。三。初颂初地忍。二。初颂寄位功能。
欢喜菩萨转轮王 初照二谛平等理
权化有情游百国 种施清净利群生
初句颂寄位。然轮王。即以琉璃为轮。若以初地作铁轮王者。此权教一途之义。然既云住百佛刹。岂以铁轮一天下为定哉。且三贤初地。虽总称轮王。而亦金银铜铁琉璃不同。且轮相大小分齐亦别。如铁轮广一俱卢合。铜轮广二俱卢舍。银轮广三俱卢舍。金轮广四俱卢舍。据此。若琉璃轮者。则广应十倍金轮大矣。盖贤圣分位既有天渊。轮相大小理自悬绝。俱卢舍即繇旬义。次句颂所证真如。即遍行真如。言平等者。谓住平等忍。以无相智。照胜义谛。一相平等。非相非无相故。三句颂悲心化生。谓此地寄位轮王。故云权化。住百佛刹。饶益众生。故曰游。四句颂所修行。此地于檀波罗蜜中。念念常行。余非不修。但随胜言也。
△二颂入位功德。
入理般若名为住 住生功德名为地
初住一心具众德 于胜义中而不动
初二句颂此圣位名目不同。以无分别智。证真如理。依理而入。故名住。言其始也。以蕴积前法。至于成实。一切佛法。依此而生。故曰地。言其终也。然地住两名。如眼目殊称。古以地属别教。住属圆教。正显圆教初住。正等别教初地。各是一宗之见耳。故古人有言曰。佛地如王城。如入王城者有三人焉。所行之路有五百五十里。一人乘神骏。不俟终日可到。一人乘蹇驴。十日可到。一人则足躄。三十日犹不可到。是三人俱到王城迟速不同。所过之路同一五百五十里也。渐顿根器。入证佛位亦然。或经劫方能入证。或一念可能顿超。顿渐虽异。共修位次一也。三句即地住二名合显。以住持一心三观。能具足众德故。然住一心即名住。具众德即名地。据此则地住二名相同。盖圣言量也。有谓地住天渊不同者。何哉。四句谓此地行。于生死魔。不能动故。离我我所。无怖畏故。盖胜义中。无有二相。故不动也。
△二颂二地忍。
离垢菩萨忉利王 现形六趣千国土
戒足清净悉圆满 永离误犯诸过失
无相无缘真实性 无体无生无二照
初二句。颂此地寄位化生。此即长养大悲利他行。后四句明断妄证真。自利功能。戒即三聚净戒等。此地持戒。寂静纯善。离破戒垢。故云清净圆满。然戒相多端。不能悉举。大要止持作犯。断恶防非。调伏三业。各别解脱而已。华严谓十度中。戒度偏多。余非不修。但随缘随胜而说。兴心结构曰故犯。无心造作名误犯。此地十善全修。十恶永断。故名永离诸过。华严又谓。此地。生草尚护。何肯杀生。于己一切能舍。何敢不义而取。妻房亦生厌难。何肯外求邪淫等。据此。则尚不误犯。岂故犯哉。上言断妄。下明证真。谓此地证最胜真如。此理现前。同异性灭。真谛无相。俗谛非缘。纯一真实之性。此性真空冥寂。故云无体。本来现成。故曰无生。一相平等。故无二照。言无二者。非特智缘境时。于解常自一。此以如智相即。又无如外智。亦无智外如。能所泯忘。非如非智。此无二无无二之妙也。
△三颂三地忍。
发光菩萨夜摩王 应形往万诸佛刹
善能通达三摩地 隐显自在具三明
初二句明寄位行化。应形。即随其愿力。以无量方便。随众生心。示以法乐也。次二句明行修。三摩地即四禅四空定。善能者。以此地用无分别智。次第随顺具足胜定故。隐显自在。即得五神通。现身大小。现大则大显小隐。现小则小显大隐。故复云自在。三明。即依无相忍。悉知三世。无去无来故。言明者。以能破三际愚痴故。然三明。即六通中。宿住天眼漏尽三通也。此地忍度偏修。亦有所断所证等文。但颂略耳。
△二总结信忍。
欢喜离垢与发光 能灭色缚诸烦恼
具观一切身口意 法性清净照皆圆
初句总结地名。以地位虽三。同修信忍故。第二句总颂三地。所断烦恼。色缚。即法执。初地断法执分别。二三两地。渐断法执俱生。若细分别。即三种地位。各断一障二愚。如起信六染云。谓不断相应染。得净心地。究竟离故。此染即六粗中。第三相续相。乃法执分别。又谓分别智相应染。依具戒地。乃至无相方便地。究竟离故。此染即六粗中第一智相。乃法执俱生。所以能灭者。以无相忍。观照色即空故。无明实性。即佛性故。第三句谓起惑造业。不出三业。故具观三业。则身心清净。守口如瓶。防意如城。自利利他。无过误矣。言观者。以了色即空故。三业即实相故。第四句即所证理。无非中道。有言三谛之理。历然不同。此凡夫二乘之见。然观照既是即空即假即中。谛理亦即真即俗即中。所谓能观所观。如月印千江。合亦不一。离亦不分。性智之圆遍如此也。
△三颂顺忍。二。初正颂顺忍。三。初颂四地忍。
𦦨慧菩萨大精进 睹史天王游亿刹
实智寂灭方便智 达无生理照空有
初二句。即寄位行化。此天此刹。即寄位行化之处。大精进。谓二利不倦。然此位十度中。精进偏修。故此颂之。后二句即能所证。实智证理。然照性双忘。空有无二。故云寂灭。方便智。即度生权智。盖地上二利齐修。非权不能涉俗。非实不能证理。故须二智。无生理。即真如。为实智所证。空有。即真俗二谛。为权智所照。洞明深入曰达。玄观彻视曰照。此权实二智之分也。楞严谓此地明极觉满。如大火聚。一切缘影。悉烁绝故。此亦实智寂灭达无生理良证也。
△二颂五地忍。
难胜菩萨得平等 化乐天王百亿国
空空谛观无二相 垂形六趣靡不周
初二句第四句。颂寄位行化广大之相。第三句。颂动静二相。盖此地如实观空。世与出世。平等一相。故云谛观。下文云。随顺真如清净平等无差别相。即其义也。若连下句为义。即以空谛观动即寂也。垂形六趣。寂即动也。然此谛观之义。特其一端耳。若论此地。行修断证。一切同异。所不能至等义。颂文太略。故未明也。
△三颂六地忍。
现前菩萨自在王 照见缘生相无二
胜义智光能遍满 往千亿土化众生
初后二句。颂寄位行化之事。二三两句。即寄位所修之行。谓此地得上顺忍。住三解脱门。能尽三界集因集业。现行粗相。故此谛观十二缘生。皆繇着我而有。实则非有非无。一相无相。即妙湛圆澄性无二也。胜义智光。即第六般若度。此地偏修。故智明圆极无边光照万法矣。
△二总结断证。
𦦨慧难胜现前地 能断三障迷心惑
空慧寂然无缘观 还照心空无量境
初句结名。次句所断障。迷心惑。谓于心不解脱故。起信谓断分别智相应染。此亦指法执俱生。然法不空寂。繇心生法生故。心若空寂。法自澄凝一如。何迷心哉。若细分之。此三地位。各断一障二愚。下经云。四地永断微细身边见故。五地断随小乘乐求涅槃障故。六地断三界集因集业粗现行故。此亦皆迷心之惑。故颂之如此。三四两句。谓此三位得中道观。不起有无。而观照诸法也。空慧寂然。即了一切法空。正观凝寂。了无分别。故云无缘。所谓虽观空而不起空想。第四句。即正观空时境不空也。若一于空。则滞空也。空而能有。则有而即空。此正观之妙也。然观义多端。非一言能显。求其大要。殊途同归。天台三观。有历别圆融之说。别观则先空。次假。后中。圆观则举一即三。言三即一。然历别而修。即三贤容有。圆融而观。唯十地能修。今经即圆修义也。盖以虽观无生。即还照无量境故。起信止观。亦有单修双修之异。所言止者。谓止息一切境界相。随顺奢摩他观义故。所言观者。谓分别因缘生灭法。随顺毗钵舍那观义故。以此二义。渐渐修习。不相舍离。双现前故。然单修则正止无观。正观无止。双修则正止即观。正观即止。今经即约双修义也。以上句空慧无缘。即观而止。下句还照诸境。即止而观也。若约法界还源观言之。若以空为门。摄谛智一切皆空。即真空绝相观。以无碍为门。摄有无能所而无碍。即理事无碍观。以含容为门。摄一多空有而交参。即境智能所而融通。所谓周遍含容观也。问。据上配法界观。犹是泛指。若的配今合同一辙何如。答。今经空慧寂然时。即有无能所绝相。同初观真空义也。今经空慧寂然还照诸境。正还照时。一切寂然。同第二观理事无碍义也。今经空慧寂然。摄一切能所。以溥融还照诸境时。含空有心境而相在。同第三观周遍含容义也。故知地上圣位。观照诸法。能所理智。必如此也。
△四颂无生忍。三。初颂七地忍。二。初颂地位行相。
远行菩萨初禅王 住于无相无生忍
方便善巧悉平等 常万亿土化群生
初后二句。颂寄位摄化。二三两句。颂二利行。上句自利。下句利他故。谓此地修无生忍。不见少法生灭之相。尽真如际。迥超极造。虽随世间。而恒出世。故云住于无相。大品云。七地深入无生忍是也。此地住灭起行。住智行悲。示小乘而上修佛慧。现邪外而奉持正法。故名善巧方便。然动寂一如。邪正同观。小大无二。智悲双行。俱悉平等。斯亦将证无功用之德。不同六地观有间断。故行修如此。
△二颂断惑分齐。
进入不动法流地 永无分段超诸有
常观胜义照无二 二十一生空寂行
顺道法爱无明习 远行大士独能断
邻极第八。故云进入。第二句明损生。以未度报身。故云分段。尽此一身。即入变易。故云永无。智论谓七地菩萨。未舍肉身是也。而言进入法流。方断分段。超诸有者。谓以中道正观。等入法流。无复所碍故耳。诸有。即二十五有。盖分段不断。即诸有不超故。此乃预说八地以上功德。决定如此。若以证道。则初地已断二执粗相证真观中。不受三界果报宜矣。今约别论。故七地以后。方能如此耳。无功任运。一无间断。故云常观。以此地能入人法双观故。真俗同观。色心一致。胜义谛中。不容少异。故无二相。此句颂所证也。初地至七地。各有上中下三品断证。即二十一生。亦即每地有入住出三心不同故耳。然生生之中。皆以智观法性。一切空寂。以此为行。非同观空滞有等也。后二句谓断惑分齐。七地前虽已断三界惑尽。而犹己智未满。贪着佛法。故云顺道法爱无明习。至此七地中。细现行相。皆永断尽。故云远行大士独能断。如起信谓分别智相应染。至无相方便地。方究竟离故。即法执俱生。至此已尽。而无明随分亦离。至如来地乃究竟离故。十地经。谓远行地不名有烦恼者。以一切烦恼不行故。贪求如来智者。未满足故。即今经顺道法爱良证也。
△二颂八地忍。
不动菩萨二禅王 得变易身常自在
能于百万微尘刹 随其形类化众生
悉知三世无量劫 于第一义常不动
初句标名举位。一真如心。故名不动。二禅王。即寄位之王。得变下。明化生之悲。变易言自在者。以前无分段。今有变易。古谓改粗身为细质。易短寿作长年。生死去来。如游戏耳。故云自在。问。二乘极果出三界苦。受变易生。此教理也。今八地圣位。极无功用道。小乘视之。不啻天渊悬隔。云何此位始受变易耶。答有二意。一大乘圣位。无别所修。寄二乘法。以显其浅深耳。如小乘七贤位。即同大乘三资粮四加行也。小乘须陀洹果。目为见道。以初断见惑。入圣流故。大乘初地。亦以初证真如。同名见道。小乘二果三果四向。目为修道。大乘二地至等觉。亦目为修道位。且小之三果。名曰不还。以欲界九品思惑尽断。不生下界。故此名焉。例如大乘。七地之永无分段。超诸有也。四果出三界而受变易。亦例如大乘八地受变易。而自在化生也。但小大名目位次之迹则同。而就中证修则霄壤有异。斯可以意得。故曰大无别修。寄小以明也。二小乘断惑证真。唯求脱一三界而已。趣寂声闻自利。以变易见修为实事也。大乘圣位菩萨利他。故留惑润生。示入三界。与民同患。意在行化。如必欲早断分段。则智有余。而悲不足与二乘等矣。故今八地始受变易身。然变易名虽同。而小在趣寂。大在度生。又不可以同年而语也。凡看教者。无再滥也。二三句。颂住刹化生。以八地遍不可说大千世界。随顺利益众生。故特现形同类也。后二句明智。以一念普观无量劫。无去来今。故云悉知。所谓圆观三世也。若在边在中。则法法住相。故有所动。此地则住修无相。中忍功纯。故非二边能动。所谓一真如心也。
△三颂九地忍。
善慧菩萨三禅王 能于千恒一时现
常在无为空寂行 恒沙佛藏一念了
初句颂寄位。二句颂化境。谓此地于一念顷。于不可说界。答一切众生问难。能现百万亿恒河沙神力故。第三句。谓此地住上无生忍。灭心心相。证智自在。虽发真用。常在无为。所谓今时而劫外者也。如连上句义。则一时普现。恒处空寂。正在无为。同时千化。即寂而常动。动而常寂者也。第四句。显智用。恒沙佛藏。不出一心。证智圆遍。故一念能了。所谓识得一万事毕。下经谓顷刻神力。妙等恒沙。无尽法藏。利益圆满。即此义也。
△五颂寂灭忍。二。初颂下忍位。二。初正颂十地。
法云菩萨四禅王 于亿恒土化群生
始入金刚一切了 二十九生永已度
初句颂寄位。二句颂化境。然十万曰亿。此地佛土。即以亿道恒河沙数之。可谓世界无边。众生无尽。而普能化者。以一切境界。本来一心。既证心源。离于想念。则浑一法界。依正俱即一心。何所不知。何所不化哉。但众生妄见境界。不称法性。心有分齐。不见不了耳。第三句。明断证极处。金刚三昧现在前时。未能与等。故云始入。然此定现前。无明初相。拟之则雾殒霜消。故云一切了。末句明度生分齐。始从初地至十地。共三十生。然二十九生。约已过者言耳。若第三十生。则现受之身。故置不言。实则惑尽生忘。妙极果海。在一间耳。
△二结忍分齐。
寂灭忍中下忍观 一转妙觉无等等
不动善慧法云地 除前所有无明习
金刚喻定。住下忍位。以未得真穷惑尽故。妙在无明灭处。解脱现前。则逆流而出。妙同万物。无等等矣。所谓无等。而能等物也。三四两句。结名除障。即总结诸位。以显圆极也。谓今之所断。即前正使之余习。乃无明之末缘。非极智莫能断之。然此皆出于无明。故云习也。
△二颂上忍位。三。初颂荡无纤尘。
无明习相识俱转 二谛理圆无不尽
正觉无相遍法界 三十生尽智圆明
初二句。谓上忍位中。障尽理圆也。依起信。谓以依阿赖耶识。说有无明不觉而起。若得无念。本来平等。同一觉故。是则觉明圆满。纯一无念。无明习相。究竟离故。根本业识。转为智体。即如法相。谓转八识成四智也。然无明本识。不一不异。故无明尽。而此识转也。转者。即转八识相应心品之谓。而识体即智体。何所转哉。夫理虽遍于诸法。大要不出真俗。真俗遮照。同时非二。故又名中。佛则极证玄源。故云无不尽。然此理即一心。心明则理何不尽哉。觉彻心源。不堕有无。故名正觉。湛然清净。真空冥寂。故云无相。然此觉此相。同真际等法性。故云遍法界。二死永断。来去叵得。四智圆明。心识非有。故云智圆明。亦可此四句。即三德圆备。初后二句是解脱德。以惑灭生尽。即解脱故。二句即般若德。以理非智不证故。三句即法身德。以无相遍界。是法身故。
△二颂富有万德。
寂照无为真解脱 大悲应现无与等
湛然不动常安隐 光明遍照无所照
此四句不出三身。初二句应化身也。以寂照即逆流而出。故璎珞云。等觉照寂。妙觉寂照也。应物无缘。故云无为。忧患不袭。故云解脱。二句㧞一切苦。故云大悲。随类摄生。故云应现。福慧超绝。故云无等。此皆应化显现业用也。第三句法身也。清净离相。犹若虚空。故云湛然。万法一如。诸缘匪易。故曰不动。离过绝非。任运无生。故常安隐。此皆法身自体如是也。末句报身也。梵语毗卢遮那。此云光明遍照。光明有二。一身光遍照。二智光遍照。此他报身也。光明即说法利生之前相故。无所照。即摄用归体。所谓自受用身也。此皆报身之事故。然应身虽亦放光。以不同报身。光明遍照故。亦不同自报。照而无照故。岂相滥哉。故知三德具。三身圆。不纵不横。非伊非圆。其名为佛。三贤十圣。无此证矣。
△三颂超绝因位。
三贤十圣住果报 唯佛一人居净土
一切有情皆暂住 登金刚原常不动
三贤。即地前三十心。十圣。即地上十位。此四十心是因非果。断证未圆。同生华藏果报土。即实报庄严土也。华严说华藏刹海。是举依果劝乐生信者。以此法是十地三贤能被之言教。此土是所住庄严之依果。非有他也。第二句。谓妙觉极果。真穷惑尽。寂光性土。故唯佛住。盖性土。即法身也。在依在正。故分异名。实则依正一源。身土无碍。非佛居而谁居哉。问。三土亦有净相。佛何不住。而独居此法性土耶。答。凡圣同居一土。凡多圣少。方便有余一土。无明未断。实报庄严一土。犹带方便。非真净土。寂土无此。故佛居也。三句谓佛示生化物也。谓寂光无为。而出真兆圣。为物暂住世间。故法华云。如来如实知见三界之相。无有生死若退若出。亦无在世及灭度者。此寂光无为境也。又云如来则为一切世间之父。于诸怖畏。衰恼忧患。无明永尽。无余。乃至云恒求善事。利益一切。而生三界朽故火宅。为度众生生老病死。乃至教化令得阿耨菩提等。此即暂住应化。受此三界果报也。以诸佛同为化生。故云皆。第四句。谓佛证妙极虽悲化众生。而智恒湛寂。所谓无缘慈力。常动常静。常照常寂。如一月不下降。万水不上升也。金刚原者。即证之极处。所谓通玄峰顶。不是人间。万境不能移。群魔不能动。佛登此地。则十方法界。总现全身。而当处湛然。恒居菩提宝座。妙哉证也。非大觉世尊。其孰能与于此乎。
△三颂结赞佛德。三。初颂佛慈荫物。
如来三业德无量 随诸众生等怜愍
法王无上人中树 普荫大众无量光
说法利生。莫先三业。故今赞之。随类现形。千百应化。此颂身业德无量也。后颂口意二业。以慈悲无倦。誓愿难量。此意业德无量也。三百余会雄谈。四十九年常说。此口业德无量也。然皆观根以示法药。随应令得利益。为使均沾溥润。一味无差。故云等怜愍。三四两句。谓佛慈荫物也。闻法则热恼清凉。见相则福慧作种。所谓慈悲普覆。神用旷济。诚十方无涯畔。三际难尽穷。故颂之如此。
△二颂说法无畏。
口常说法非无义 心智寂灭无缘照
人中师子为演说 甚深句义未曾有
初二句即口业。谓佛音一演。具无量义。非小乘之少义。邪外之无义可比也。二句即意业。谓性智离妄。观照无心。非业识之住着。妄念之执相。故云无缘照。既口业清净。意业虚灵。说法利生。根本圆具。故所说句义甚深。而未曾有。此则雷音一震。正信入理。邪异褫魄。得不谓之人中师子乎。
△三颂众喜顶礼。
尘沙刹土悉震动 大众欢喜皆蒙益
世尊善说十四王 是故我今头面礼
初句刹土俱无明感结。此法能断妄惑。故悉震动如此。然紧那罗王。弦歌一声。须弥为之涌没。况圆音一畅。得不情与无情。归心震动也哉。二句众喜闻法。庆幸无量。得其利益功德咸臻也。三句人天共仰云世尊。入理深谈曰善说。十四王。即三贤十圣。以寄位作王故。末句。即结赞归信恳切也。头面作礼。非止稽首再拜而已。
△三时众获益。
尔时百万亿恒河沙大众。闻佛世尊。及波斯匿王。说十四忍无量功德。获大法利。闻法悟解。得无生忍。入于正位。
无生忍。七地方得。九地究竟得故。入正位有二。一人空位。二法空位。大约诸教证真之位。如普贤观明无生入正位是也。
△三如来赞述。二。初赞能说甚深。二。初指王昔迹。
尔时世尊。告大众言。是波斯匿王。已于过去十千劫龙光王佛法中。为四地菩萨。我为八地菩萨。今于我前大狮子吼。
指王昔迹者。欲明远因。示前赞颂不妄也。龙光佛。即释迦匿王因地宗师也。过十千劫。明往因绵远也。四地即𦦨慧。八地即不动。然四地明极觉满。烁绝缘影。故于般若。深入如此。八地得其全体。一真凝常。故超前位也。今佛已果满。而王位几十地。何则。盖师子吼名决定说。若非位阶十地。不堪此名。而佛亦不以此赞叹也。净名叹十地菩萨。能师子吼。名闻十方。亦此义也。
△二印王胜解。
如是如是。如汝所说。得真实义。不可思议。唯佛与佛乃知斯事。
言如是者。印其解悟合理也。再言如是者。深印许其不妄也。谓冥符圣心。玄解般若。复云如汝所说。盖深许之也。得真下。赞深入。谓般若妙慧。正修不出五忍。而五忍即妙慧之坦道。故王颂说。斯为得义。谓真实者。即不妄不变之称故。此义非口所宣。非义可测。诚难思议也。夫诸佛不证极玄源。无以同知。匿王不深入堂奥。无此开阐。然则匿王殆同佛地乎。其为般若发起。信不疑矣。
△二叹所说甚深。三。初正赞所说。三。初赞不可思议。二。初指法难思。
善男子。此十四忍。诸佛法身。诸菩萨行。不可思议。不可称量。
初句总标指体。谓忍为因果行证之体也。上品寂灭忍。圆证无生。真际平等。为功德所依。佛佛不易此道。故曰诸佛法身。四忍修断。位位增明。一切化法。地地殊胜。以诸贤圣同依此忍。故曰诸菩萨行。此果此因。若修若证皆不离性。亦不即性。非心口之境界。故不可思议。非方隅之分齐。故不可称量。
△二假徴广释。三。初就佛化身明不思议。
何以故。一切诸佛。皆于般若波罗蜜多中生。般若波罗蜜多中化。般若波罗蜜多中灭。而实诸佛。生无所生。化无所化。灭无所灭。第一无二。非相非无相。无自无他。无来无去。如虚空故。
初句徴。意谓行证。于修则妙。于证则深。何以结属此忍。而又云难以名言形状耶。一切下。释也。谓以生灭化三。不离般若。释成不思议也。言中者。古疏作二释。一谓其中之中。则一切诸佛。虽有生灭化三。皆不离其中。二谓中道之中。则虽生灭无非中道。亦犹佛常好中。如生中天。灭中夜。明中道等也。愚谓二义中。后义切当。盖中道之中。即指般若妙慧为中道。故经一一皆云般若中生灭化也。然生即示现王宫。灭即入寂双林。化即四十九行化之事。如依水起波。波不离水。依体起用。用不离体。故知般若无相。依俗而明。法身无形。为物示现。凡此皆明建立幻有。而示化身不生灭也。而实下。正以法身荡相明真空。释成不思议也。前以中道妙慧约俗则建立无量。今约真则湛然总空。故能无生而生。生即无生。生生者无生。无化而化。化而无化。化化者无化。无灭而灭。灭而无灭。灭灭者无灭。此皆第一义谛。空诸所有。一无住着也。当知即立。而遣相不有故非相。即荡而建化非空。故非无相。中道妙慧。于斯显矣。孰得思议哉。无自下。覆疏上义。谓彼我两忘。故无自他。既无自他。则化之有无。不必论矣。生灭双断。故无去来。既无去来。则相之存泯。亦不必言矣。此皆般若妙慧。中道无二之中。求自他而不有。方显无生。迹去来而非存。是称绝待。故净名云。不来相而来。不见相而见者。此也。如虚空故。喻也。此释上生无所生等义。盖以虚空体非群相。即非相义。不拒诸相发挥。即非无相义。本一体而遍在色非色处。即无自无他义。原常在而浑一。贯古贯今。即无来无去义。故云如虚空故。然则斯喻极成。此法顿显。般若妙慧。触目昭然。孰能思议者哉。
△二就众生明不思议。二。初正释难思。三。初人法对辨明不思议。二。初正明法空。
善男子。一切众生。性无生灭。由诸法集。幻化而有。蕴处界相。无合无散。法同法性寂然空故。
三祖云。境繇能境。能繇境能。盖繇不了能所如幻。故心境互为缘起。庸知心生法生。心灭法灭。人法二执。当体全空者哉。故此人法对辨。以明一切皆空也。实相凝寂。不属有无。故云性无生灭。因缘和合。虚妄名生。故云繇诸法集等。蕴处下。指三科非因非缘。本如来藏妙真如性也。然此三科。该一切法。以约自他共求了不可得。故云无合。亦不离自他共而有相。故云无散。又因缘别离则无合。因缘和合故无散。幻妄称相。性真一如。故同法性。此性离相。一尘不泯故云寂然空也。
△二明人空。
一切众生自性清净。所作诸行。无缚无解。非因非果。非不因果诸苦受行。烦恼所知。我相人相。知见受者。一切空故。
此初就义相。以显人空也。自性清净。指体。即实相般若。谓此真体。离言说相。离心缘相。凡圣不立。染净皆空。一切诸相。皆遣荡故。诸行。指世出世业行也。人天修持戒善是行。二乘谛缘观断是行。菩萨二利齐修。悲智双运是行故。约建化门中。则世业是缚。以余有集因故。出世是解。以断证增上故。然真性皆空。故缚脱不有。非唯此不有。即凡圣同源之境。缚脱无二之性亦无矣。自性离集离苦。故非因果。虽非因果。而因果宛然。故又拂云。非不因果。净名谓无我无造无受者。善恶之业亦不忘此也问。据此中缚脱因果诸行等言。则是法空。何判为人空耶答。虽似法空。盖约能执边说。以缚脱因果不自有。繇妄执故有。妄执即人也。故古云。境不自境。繇心故境。况下文接连我人等相言之。故知是明人空也。诸苦下。约妄惑以显空也。受有苦受乐受舍受之别。于苦亦有苦苦坏苦行苦之殊。盖苦受名苦苦。乐受名坏苦。舍受名行苦。然此三受。皆众生于境。妄领为实有为诸受。同一虚妄故。续诸生死。名烦恼障。碍正知见。名所知障。然此二障。亦名事障。以于世事生着故。亦名理障。于真空处生着故。此皆以无明为体。翳惑妙明。而成此二障。故于般若。一皆空之。我人知见等。即总空四相也。四相有二。一约圆觉智境说。即任运执我名我相。心存妙悟名人相。了迹迹生名众生相。潜续如命名寿者相。二约金刚识境说。我是自在之名。人为主宰之称。众生取续前义。寿者取接后名。此二四相。浅深不同。总是人执。故皆空之。问。此处不言四相。止云我人知见等。何释为四相耶。答。四相之名。即而不离。既有我人等名。岂无众生寿者二相。况知见等言。约人执四相而说。受者亦即四相为能受者也。故释以四相。于理允当。
△二境智合辨明不思议。二。初辨境空。
法境界空空无相无作。不顺颠倒。不顺幻化。无六趣相。无四生相。无圣人相。无三宝相。如虚空故。
此初依境明空。所谓一切有为法。无不是空者。故总云法境界空。空无下。别以三空门空之。谓实相凝寂万法都泯。故云空。一切既空。则一异等相。求之叵得。云无相。既空无相。则有漏业习。更不复造。云无作。然此三空门。天台大师。约观四谛而说。凡夫执有。二乘执空。堕于本末二种颠倒。故云颠倒。菩萨不执二边。了法如幻。游戏幻海。度脱幻生。以空花为佛事。以水月作道场。然亦未免著于中也。今般若正智。二边不立。中道离相。故总云不顺。古云迷时三界有。悟后十方空。三界既无。四生何有。然古解十方。即十法界。对凡说圣。有缚脱相。凡既不立。圣从何安。故又云无。三宝有住持别相同体之异。今谓此心。既自离照离轨持。离和合。故无同体三宝。同体尚无。住持别相。皆成金屑。故亦空之。如虚空故一句。设喻合显也。宗镜明虚空有十义。一无障碍。二周遍。三平等。四广大。五无相。六清净。七不动。八有空。九空空十无得。然此十法。亦有十义具足。故引浅况深。乃云如也。问。法喻十义。极成无过。法喻相如。配义安在乎。答。凡圣皆空。即虚空之无碍。平等周遍等之义。触类而推也。则不顺二句之义。亦皆具十。盖不顺二边。并及中道。即周遍平等清净不动等义故。
△二辨智空。
善男子。甚深般若。无知无见。不行不缘。不舍不受。正住观察。而无照相。行斯道者。如虚空故。法相如是。有所得心。无所得心。皆不可得。
此文有三。一甚深下。明观照不得。肇公云。实而非有。虚而不无。存而不可论者。其唯圣智乎。乃至云。而无照相是也。彼广设问答。发明般若无知。极尽玄微。即此中甚深般若也。言甚深者。以所观人法二空。故能观照者。亦甚深矣。无知下。明般若空也。盖所观既空。能观亦离故。触境而智体常凝。故无知。了法而慧明若昧。云无见。心路泯绝云不行。观缘并寂云不缘。虚受照应云不舍。了罔陈习云不受。所以不行等者。以正住观察。能所不可得故。岂是土木无心。而言不知不见乎。亦以般若无知。而无所不知者也二行斯下。举喻显空。谓以般若智体。能所俱空。故行般若者。亦泯绝无相。然无非般若也。者字指人。行字即心经云。行甚般若之行也三法相下。合明俱空。谓般若皆空。非有无故。故二俱不可得也。盖以有心。即作意妄缘。无心即任运空寂。然此义亦如起信。明真如云。此真如体。无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直故。即今无心。不可得义。又云亦无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即今有心不可得义。况般若即一切法。如清凉池。岂得在无心。又况般若。离一切相。如大火聚。岂得在有心。故知不可思议也。
△三结上四义总显难思。
是以般若。非即五蕴。非离五蕴。非即众生。非离众生非即境界。非离境界。非即行解。非离行解。
有所得心不得。则知般若非即一切法也。无所得心不得。则知般若非离一切法也。是故般若之为体也。亡然存然。不可得而名焉。故总结云难思议。夫此难思难议。唯佛能知。唯匿王能说。信矣。然此五蕴等相。即牒结前文。五蕴。即牒前蕴界处相下一段。众生。即牒前一切众生下一段。境界。即牒前法境空下一段。解。即牒上善男子下文。行。即牒前行斯道者下一段。此不可不知也。问。古今判教者率以般若为空宗始教。非终顿圆实之旨。今观即离不住。有无不得。非即中道不住不离之旨耶。且教有般若。与真如佛性。果无二无别乎。答。般若谈空。称为始教。古今确见一空而不可易者。然以般若大抵破相为宗。为始可尔。必执般若为空无中道者。实不可也。盖古今判教不拘一部。但一部之中。有有有空。即随义浅深判之。今此不即不离之旨。即圆实之旨。谓般若为终教。可矣。若必执即离中道。成立般若为空宗者。而于圆实空义。亦可执为中道妙旨乎。故知一部之中有多教焉。一教之内含多部也。必以此经为空者。是谓胶柱之见也。又真如佛性。与般若实相。同而不二。何者。盖正因佛性。即实相般若。了因佛性。即观照般若。缘因佛性。即文字般若。又离相真如。即正因与实相也。依言真如。即观照了因。文字缘因也。是知佛性真如。既遮照即离以显中。则知般若。亦有无存泯叵测而显妙。故知般若空空之中。而有妙有。岂独执为一空者乎。
△二总结名义。
如是等相不可思量。
释文如前。
△三双结因果名不思议。
是故一切菩萨摩诃萨。所修诸行未至究竟。而于中行。一切诸佛知如幻化。得无住相而于中化。故十四忍。不可思量。
此文有三。是故下。一因位难思。谓不可以众生境界智解。于般若中行。则知般若难以思议。既难思议。故许一切菩萨。从始至终于中行之。所谓般若即一切行藏也。故经云三贤十圣忍中行。然忍体即般若也。心经依无所得故。菩萨断妄证真。究竟涅槃。起信谓一心三大。一切菩萨皆乘此法。到如来地。皆同此义。所谓般若能护十地行者。信哉。一切下。二果位难思。谓佛佛一道。故云一切。然皆住般若妙观故。无化而化。化而无化难思议也。就中知如幻化。即观生体空。得无住相。即不住行化。故知般若为一切佛藏也。前谓唯佛一人能尽源。虽言五忍之寂灭上品。而忍体亦不离一般若矣。心经谓诸佛以无所得为因。成就菩提。起信谓一心三大。一切诸佛本所乘故。皆同此义。故又知般若能护佛果。信哉。故十下。三总结难思。谓因果既无行而行。无化而化。则行亦无行。化亦无化。故知此忍。不可思议矣。
△二释不可称量。
善男子。汝今所说此功德藏。有大利益。一切众生。假使无量恒河沙数十地菩萨。说是功德。百千亿分如海一滴。
此功德藏。即前匿王偈颂。如来赞述之法也。然此法为不住皆空之妙域。因果同依之底源。故名为藏。然藏有覆藏含摄出生三义之别。今皆具之。有大利益。即指因果一切皆空也。以心空及第。方行方化。不住相故。非大利益而何哉。般若藏如海。无数圣位所说如一滴者。以般若正理无限。而一切言说有分量故。恒河沙数。极言其多也。今以圣位而言不以贤位者。盖圣位尚然。贤位何可道哉。故知在般若之五忍中行证者。非根深缘胜深造远到者。不能说赞。今匿王能说。实有本地风光致之也。
△三释唯佛乃知。
三世诸佛。如实知能。一切贤圣。悉皆称赞。是故我今略述所说少分功德。
般若为诸佛母。佛既证此。故如实能知。不涉言象也。又为诸行海。菩萨行此。故皆共称赞说其功德也。一切因果既知既赞如此。则吾今之所述者盖无量中之少分耳。所谓般若离言说相。难尽名言。信矣。问。据经略述所说等言。则知以所彰能。谓匿王之所说。佛止述其少分。今何故指般若而言耶。答。虽似略述匿王所说少分功德。实以赞般若之无尽藏也。若唯赞述匿王。则吾佛之一言印可述成足矣。何谓略说少分哉。故知指般若边而言少分也。吾宗义学。留神详焉。
△二劝如理修。二。初正叹劝修。
善男子。此十四忍。十方世界。过去现在一切菩萨之所修行。一切诸佛之所显示。未来诸佛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若佛菩萨。不由此门。得一切智者。无有是处。
此先叹贤圣共修。言修行者。即依此忍而断证化度也。显示者。即依此忍而开阐演说也。所谓三世因果。莫不繇斯道也已。例如楞严耳根圆通云。过去诸如来。斯门已成就乃至云我亦从中证非唯观世音者此也。然则耳根圆通观修之妙。亦不外此五忍矣若佛下。后反显劝修。所谓此忍。即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也。
△二推徴广释。
何以故。诸佛菩萨。无异路故。善男子。若人闻此住忍。行忍。回向忍。欢喜忍。离垢忍。发光忍。𦦨慧忍。难胜忍。现前忍。远行忍。不动忍。善慧忍。法云忍。正觉忍。能起一念清净信者。是人超过百劫千劫。无量无边恒河沙劫。一切苦难。不生恶趣不久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初三句徴释同修所以徴谓佛与菩萨因果天渊。何以同依修证耶。释谓修则修此。证则证此。无二路故。所谓一门超出妙庄严路者。此也。善男子下。劝闻名起信。住行回向三忍。即伏忍三品。初二三地。即信忍三品。四五六地。即顺忍三品。七八九地。即无生忍三品。十地。即下品寂灭忍。正觉地。即上品寂灭忍。然总此因果诸忍。诸修证者。不离此中。故闻者难得。即闻而一念信解者。又难中难也。况信而清净。称般若清净之体乎。故下显大果报云。是人下。明超苦报。谓尘沙劫苦。皆繇慧眼不明。三恶道果。止为一念不信。今正智现前。故劫苦超脱。净信恳切。故三途长揖。非是过格。法如是故。其犹星火烧万顷之薪。一灯破千年之暗。而甚易矣。般若之脱苦妙哉。不久下。速证佛果。梵语阿耨等。此云无上正遍正觉盖拣因位非遍。凡小邪外非正故此名耳。然此即智果。五不翻中。仿古不翻。故存梵语。此之果位。一念清信。则因该果海。一念顿超则果彻因源。所谓解行在躬。一生圆旷劫之果。而今果然净信般若者。又岂濡滞多劫哉。故云不久。
△三大众赞益。
是时十亿同名虚空藏菩萨摩诃萨。与无量无数诸来大众。欢喜踊跃承佛威神。普见十方恒沙诸佛。各于道场。说十四忍。如我世尊所说无异。各各欢喜。如说修行般若波罗蜜多。
般若染净同空。凡圣尽荡。空洞无涯。广大遍周。故虚空藏而为赞喜。然以十亿同名者。表十界依正同空故。前云一切诸佛之所显示。故今见一切诸佛同说。前云一切菩萨之所修行。故今喜大众如说而修良以如来实语。故说此经即现此境耳。不然。则说到此。而行不到此。非如所加说也。故华严金刚藏。将说十地品。先入正定现诸难思境界。以生正信于海众者。此也。故知言现见者。正证事实也。岂徒然哉然须仗佛威神而见者。凡以慧眼未彻必假佛力。方了了见故上答前第二问竟。
△三约二利双修答第三问。三。初牒前问意。
尔时世尊。告波斯匿王。汝先问云。复以何相而住观察。
前第一问。云何修行约自利。二问。云何化生约利他。今第三问。即约二利双修也。盖以大智故。则正住观察。了能所之本空。以大悲故。则观照缘生。知自他之如幻。今牒其问端者。亦显问答条贯。井然有序。非复说前义也。
△二正答其相。三。初标义略答。
菩萨摩诃萨。应如是观。如幻化身。而现幻化。正住平等。无有彼我。如是观察化利众生。
应如是观。即指向下所说自他因性。本无生灭繇诸法集。幻化而有。故观身如幻。观生亦然。不著于相故正住平等。了法无二故无有彼我。如是观察。则四相圆泯三轮体空。观空则泯相澄神。终身化生。不见化相观假则起幻销尘虽无度相镇日化生观中。则灵明绝待。即能度之幻身。为所度故。幻生不有。即所化之幻生为能度故。幻身本空。故结云如是观察化利众生。问。据经似约空边言化生之义。何以释约三观耶。答。能化既是大心。所观必住三观。况三观圆融。既举观空如幻。即见三观圆具矣。
△二申宗广释。二。初所化如幻。七。初明法假。三。初明梦识能为识本。
然诸有情。于久远劫。初刹那识异于木石。生得染净各自能为无量无数染。净识本。
能化所化如幻。方为正住观察。然所化众生。繇迷染而起。故此示之。夫四生九有。皆属知觉。故云有情。迷惑无始。染幻非今。故云久远。初刹那识。即第九白净识。所谓如来藏也。然此识其性了然。故不同于木石。繇一念妄动。真妄相合。一异叵得。故有藏识之名。即此识体。具二义故。摄一切法。生一切法。始觉返本。净法增长。本觉迷源。染法不断。善恶二缘。一一能生诸识。故曰为无数识本也。远公云。本端竟何从。起灭有无际。一毫涉动境。成此颓山势。即此义也。故知此识一生。因果善恶。凡圣染净。皆从心生。此所以亦成就无量众生也。所言识无量无数者。以心海无涯。梦识无初故。如宗镜中明六识云。一名意识。乃至第十名分段死识。明七识云。一名转识。乃至第十名智障识。八识云。一名和合识。乃至第十名一切种智识。九识云。一名真识。乃至第十名不可名目识。平常以八种识心。止各一名而已。而宗镜各具十识。触类而推。则知无量矣。又如起信。明依赖耶。而起能见能现。能取境界。起念相续。故说为意。此意复有五种。一者名为业识。谓无明力。不觉心动故。二名转识。依于心动能见相故。三名现识。能现一切境界。犹如明镜。现于色像。现识亦尔。随其五识。对至即现。无有前后。以一切时。任运而现。常在前故。四名智识。谓分别染净故。五名相续识。以念念相应不断故。又能住持过去。成熟未来。念虑现在。三世之事。是故三界虚伪。唯心所作。离心则无六尘境界。据此。则一意分五。而识之名。又无量无数也。然染净诸法。名有熏习之义。亦如起信中明。故彼论云。熏习义者。如世衣服。实无有香。若人以香而熏习故。则有香气。此亦如是。是真如净法。实无于染。但以无明熏习。故有染相。无明染法实无于净。但以真如熏习。故有净用。云何熏习染法不断。以依真如法。故有无明。有无明染法因故。即熏习真如。以熏习故。则有妄心。以有妄心。即熏无明。不了真如法故。不觉念起。现妄境界。以有境界染法缘故。即熏起妄心。令其念着。造种种业。令一切身心等苦。乃至一者根本熏习。以能成就业识义故。二者所起见爱熏习。以能成就分别事识义故。云何熏习净法不断。谓有真如法故。能熏习无明。以熏习因缘力故。则令妄心厌生死苦。乐求涅槃。以妄心有厌求因缘故。即熏习真如。自信己性。知心妄动。无前境界。随远离法。以如实知无前境界故。种种方便。起随顺行。不取不念。乃至久远熏习力故。无明则灭。无明灭故。心无有起。以无起故。境界随灭。以因缘俱灭故。心相皆尽。名得涅槃。成自然业。乃至广说云。自体相熏习者。从无始世来。具无漏法。备有不思议业。作境界之性。依此二义。恒常熏习。以有力故。能令众生。厌生死苦。乐求涅槃。自信己身。有真如法。发心修行。然此熏习。能生染净诸法等义。乃法性宗之要旨。故备引如此。如得此义。则向下次第生起之。
色法。生无量色。眼得为色。耳得为声。鼻得为香。舌得为味。身得为触。坚持名地。津润名水。暖性为火。轻动名风。生五识处。名五色根。如是展转。一色一心。生不可说无量色心。皆如幻故。
此初明五蕴。色即四大等色。心即受想行识四蕴。然此五法。藉有为众缘和合而有名蕴。以虚幻法盖蔽真实名阴。此开心合色一科。众生色心。不离此五妄成也。大王下。成十二处。先明一色生多色也。同一色法。则生有五尘四大不同。故眼见之有同美。故名色。乃至此身得之动转。故名风。然生则五尘合集。能牵妄识。四大和合。能隔真性。灭则五尘空寂。四大分张。同一虚假。此合。心开色一科。众生十二处。不离此成矣。生五下。明成五根。此即依上四大所造五根。而生五识。识托其中。以此作增上缘故名根。此五名根者。以同一四大造色故然。根有胜义浮尘之别。今皆名色根者。即浮尘根。如楞严所谓因名眼体。如蒲萄朵等是也。此即色心俱开一科。众生十八界。亦不离此也。如是下。结生如幻。以前三科皆妄成故。繇色生心名展。繇心生色名转。然一一色心。而生不可说色心。要之从一出多。自无。而有。不实虚假。犹如幻化。故总结云皆。问。十二入中少色。十八界中缺意者。何也。答。既云色心二法。则色即色入。心即意识。故略不言。凡有缺略之文。此中约义。总为含摄也。
△二明受假。
善男子。有情之受。依世俗立。若有若无。但生有情。妄想忆念。作业受果。皆名世谛。三界六趣一切有情。婆罗门。刹帝利。毗舍首陀。我人诸见色法心法。如梦所见。
上明五阴等法。即法假。此明妄计有无。即受假。故古云受如水泡。然有领纳前境。苦乐舍三受不同。皆依世俗假立。真性何有哉。所谓遍计执性情有理无者。此也。若有下。明有无假。凡夫执有。二乘执无。皆非第一义谛。至于邪外。以实有为有。以豁色为无。凡此二者。亦徒以增长断常二见耳。是则外有妄境。即妄心随之而起。故云。但生等。妄念之惑既非实性。则业果作受。皆非实性。故云皆名世谛。三界下。法如梦假。婆罗门云净行。刹帝利云王族毗舍云商估。首陀云农田。即同此方四姓。上即所执。我人诸见。即我人四见。并邪外六十二见。此即能执。色心即五蕴。然此人法。梦时则有。及至于醒。了不可得。如庄周之梦蝴蝶。觉则安在哉。一切万法。皆类此矣。
△三明名假。
善男子。一切诸名。皆假施设。佛未出前。世谛幻法。无名无义。亦无体相。无三界名。善恶果报。六趣名字。诸佛出现。为有情故。说于三界。六趣染净。无量名字。如是一切。如呼声响。
夫至名无名。故老子云。名可名非常名。知此。则世俗诸名。皆强施设。何实有哉。故肇公云。名无得物之功。此也。佛未下。明法无名体。谓诸名字幻法。空劫以前非有。佛未出世本无。然非但无名。名下之实义。义中之体。亦总无之。乃至欲等三界。天等六趣。善恶之业。升沉之报。凡在名言。皆无实义也。诸佛下。明假立名也。若一向无名无义。则众生在迷。如处长夜。入道无门。修善无路。不知生死升沉。是何物也。故佛佛出世。皆为度生。假立三界名言。令物识心达本。不如是。不足为有情而出现也。如太古之初。本无名字。伏羲仰观俯察。以𦘕八卦。周公孔子。建文言而知象。观爻象以安名。诸佛安立名字。为化众生者。盖亦类此。如是下。结妄非实也。夫万物应名而得。如空谷应声而响。名之虚假无实。又如此夫。知此。则因指见月。是为真观。如执指忘月。何名彻。照哉。
△四相续假。
诸法相续念念不住。刹那刹那非一非异。速起速灭非断非常。诸有为法如阳𦦨故。
约心则前后生灭相续。约境则有无动静相续。然急如隙驹。疾如石火。实新新不停。念念迁谢矣。刹那如前解。非一下。明有为相续法也。盖相续之法体。非一异。相忽生灭。义离断常。故称相续。如定于一异。则续义不有。缓于生灭。则续义难成。即堕于断常。失于相续之义。此推相续之法。无实体也。故喻如阳焰。阳𦦨体非实有从暑气而蒸方生。则知相续无实。亦空有其名。浑一虚妄也。
△五相待假。
诸法相待。所谓色界。眼界。眼识界。乃至法界意界意识界。犹如电光。不定相待。有无一异。如第二月。
诸法一句。总明相待之法。如谓动静相形。高下相倾。生灭相续。圣凡相对是也。所谓下。明相待之法。谓六根六尘。互相对待。中间六识。能所合显。何者。盖以根不自根。繇境方根。境不自境。繇根方境。故云相待。此二俱能生识。然六识为所。根境为能。亦无所不能有能。无能不能生所。故亦名对待耳。实则诸法不定相待亦空。喻如闪电光。速迅不停息。亦如第二月。一异总非真。故楞严云。但一月真。中间自无是月非月。况般若正智。云何于中。有是非是相待耶。
△六因成假。
诸法缘成。蕴界处法。如水上泡。诸法因成。
诸法无体。生即从缘。既从缘生。则如三科中。识因境生。从根而有。则根境同识皆妄矣。以俱仗缘助藉和合生故。如水藉风缘。忽生沤泡。无风则泡灭而同水。诸法托无明缘而倏有者。亦若是也。
△七缘成假。
一切有情。俱时因果。异时因果。三世善恶。如空中云。
俱时因果。即今生作因。今生受报。以不隔世而受云俱时。异时因果。即今生作因。来生受报。以异类异时而熟云异时。然金刚云。三心不可得。三心既叵得。则三世之业缘。亦如空中云起矣。所谓云出无心。随空际自来自去。果非强受。顺业缘而自作自招。实则善恶因果。皆悉叵得是。称幻谛幻。化无性。斯即空也。上之二段。虽因缘不二。然因亲缘疏。故分二段。问。所化众生。约如幻义。足显不住平等之理。而须七假。一一推其无性者。何耶。答。众生根种不同。故执着情见有异。若不以七假推之。岂知诸法缘生非实。究竟如幻者哉。故知七假显空。则能化所化。总是一幻。
△二能化如幻。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住无分别。无彼此相。无自他相。常行化利相。是故应知愚夫垢识。染着虚妄。为相所缚。菩萨照见。知如幻土。无有体相。但如空华。
此初牒前法以勉勖也。菩萨即能修人。若有分别。则人我未忘。能所不融。化利方行。自他相碍。今住无分别。则彼此不形。自他非二。终日化生。实无灭度。此不住行化。即悲智兼行之道。故勉云是故应知。愚夫下。甄明迷悟。先明凡夫耽着。夫道人于一切法。如明镜现相。对境无心。若愚夫心不清净。故见法染着。非解脱相。此则迷悟天渊耳。菩萨下。明智者了空。所谓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岂同凡小。更邀空华。执有实果耶。上申宗广释已竟。
△三总结名义。
是为菩萨摩诃萨。住利自他如实观察。
以法化生利他也。化功归己。自利也。观生如幻。观身亦然。是谓如实观察。能如是观。于般若得矣。
△三时众获益。
说是法时。会中无量人天大众。有得伏忍空无生忍。一地二地。乃至十地无量菩萨。得一生补处。
夫大众闻法获益。即乘戒俱急者也。伏忍即人天发心。从信位而进至三贤位也。空即信顺二忍。以此二忍。前六地中修断证入。皆空缘影故。无生忍。即七八九三地。此明人天。得圣行益也。一地乃至十地者。此明人天得入圣位益也。无量下。此明菩萨得因极果圆之益。非人天之益可比盖以闻此法而悟此理。闻此行即得此位。所谓一生等流果也。然闻法入证。斯则解脱。即离系果。故总结云得益。
△四明二护所依正理。二。初当品名题。
二谛品第四
原夫性觉平等。真俗无差。心鉴虚玄。理智一体。此超情离谓之境。不可得而一二。亦不可得而真俗也。唯是归万法于一致故不二。不二斯真。散一本于万殊故不一。不一则俗。此真俗之所以分也。然于此了彻者。观俗明真。真俗无相。执取者。观真成俗。俗真有名。亦岂知真俗双泯。二谛恒存。空有两忘。一味常显。缘此。如来导俗有流动之说。谈真有不迁之称。一代时教。所说之法。莫逾此矣。今之所说。意不出此。然所谓谛者。以圣人了法。莫不究其所以谛当根底之处。夫日月是幻妄之法故可转移。真俗乃谛实之理。焉能变异。是故反阴为阳。世容有之。逆理乱真。终无是处。故名为谛。若明来意者。盖二护即能依行修。二谛即所依理致。二护行修既明。二护理致当显。故次明之。
△二正释经文。三。初问答明旨。三。初明二谛不二。四。初匿王请问。
尔时波斯匿王。白佛言世尊。胜义谛中。有世俗谛不若言无者。智不应二。若言有者。智不应一。一二之义。其事云何。
问中双标二谛也。夫谛理之至。即胜义谛之名亦强名耳。云何有二。又有种种差别哉。盖今问意。祇明不二之圆旨也。古疏云。亦应有世俗谛中。有胜义谛不。但是文略耳。若言下。双难有无。难意谓若胜义中无世俗谛者。然智不应二。既有无皆空。是智二矣。何得言无耶。若胜义中有世俗者。然智不应一。既圣解无差。是智一矣。何得言有耶。上难其智二。以验真中有俗。下难其智一。以明真中无俗耳。一二下双结难思。此上皆古疏意也。愚谓此问乃匿王蹑前观如来品内。观身实相观佛亦然以来。一往发明胜义世俗二谛。实相观照二智。今先以谛难智。后双显二谛。俱非一二也。故发问云。胜义谛中有世俗谛不。若言无者智不应二。若言有者智不应一。难意谓若胜义中无世俗者。但祇有胜义一谛。既唯有胜义一谛。智应唯有实相般若一智。不应有实相观照二智。今智既有二。岂得言胜义中无世俗耶。若言胜义中有世俗者。即有胜义世俗二谛。谛既有二。智亦应有二。不应唯有一智也。智既唯有一。岂胜义中有世俗耶。然则般若正智果一耶。果二耶。亦应云。胜义世俗果一耶。果二耶。故云其事云何。此上举所观之谛。以难能观之智。智约体用分二。谛就理事分二。智体谛体。本非一二。匿王约用以问。故有一二。佛后就体而答。故云非一非二。既无说听。岂有一二云乎哉。
△二如来垂答。
佛言大王。汝于过去龙光王佛法中。已问此义。我今无说。汝今无听。无说无听。是即名为一义二义。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答中先叙昔曾问。盖曩因已深。故求道愈切。非藉夙习。何能究明此事乎。佛告此者。欲显发往迹也。我无下。次答其旨。谓说听皆空。即不二。听说宛然。即不一。然无说无听之妙。即不一不二之谭。此等境界。诚难思议。故空生无说无示。帝释赞其善说般若。肇公云释迦掩室于摩竭。净名杜口于毗耶。凡以理为神御。故口以之默。辨所不能辨。此皆发明无说也。知无说则知无听。无说无听者。得非不一不二之旨乎。末二句。诫听许说。盖母以生灭心听实相法也。
△三引证昔说。三。初正申二谛。三。初明无作二谛。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无相胜义谛 体非自他作 因缘如幻有
亦非自他作
此约真俗双亡。空有一味。以颂答之。足显佛意。即真即俗明不二也。然既不二。岂堕不一哉。上二句明真谛空。下二句明俗谛空。于真谛中。初句出体。谓无相者。以体绝染净有无等相故。谓胜义谛者。以脱俗冥真。虚灵妙绝故。下句谓此理非了因之所了。故非自作。亦非生因之所生。故非他作。本来现成。绝诸对待。迥出思议之表也。后二句。谓诸法不出色心。生起皆藉因缘。如眼具九缘生等。故论云因不生。缘生故。缘不生。因生故。又经云。诸法从缘生等。然缘生之法。有而性常自空。譬之幻化。有而非实。究其根底。本非因缘。故论云。诸法不自生等此也。是知胜义本空。因缘无性。真俗融通。浑然一味。故俱云。体非自他作也。此如楞严云。汝观世间可作之法。谁为不坏。然终不闻烂坏虚空。据此。则可作之法有坏。非作者不坏。今真俗俱云非作。则益明世相常住。波相皆水不二之旨也。然真俗皆无作者。良繇本无实相。法性性空缘会一义耳。若约观行释此者。即于三性。立三无性观。一于遍计执性。立无相观。谓非自他作。妄想生灭。实无生灭故。二依他起性。作无生观谓依他染净。从缘无性。非自他作故。三于圆成实性。作无性观。谓远离前二。胜义真空。亦非自他作故。问。真空俗有无作之旨。有何所拣。答。邪外计执。作者不同。或执冥性以为主。或执梵天而生物。时方微尘。混沌自然。亦皆出于有作者也。今时正教。真俗双泯。迥异邪外妄计矣。然权教事行。亦迷有作。二乘沉空。专怖尘染。皆不了自心一如。真俗无二者。故佛答二谛首明无作。良有以也。
△二明无性二谛。
法性本无性 胜义谛空如 诸有幻有法
三假集假有
上半明真。下半明俗。法界观。明真如有随缘不变二义。俗有成事体空二义。就二义中。真中不变。俗方体空。真中随缘。俗方成事。此偈义意。亦类是矣。法性。即真空。与万法为性者。本无性者。以正随缘时。即不变故。义言无性耳。胜义空如者。空谓其体本空。如谓于法一如。故起信云。一切诸法。从本以来。离言说相。乃至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然彼真如离相。即今胜义空。真如平等。即今如义也。下半。即正成事时体空也。诸有。指二十五有。幻有法。指三界依正因果。以随业缘显现。故云幻有。三假。即法受名。总谓三界诸法。因缘和合而有生。亦如幻法。咒巾和合而有相。能生三假。所生诸法均在不实。故知假有。故肇公云。如其真有有。则无灭。然此空有二义相成。谓繇真谛空如。故俗谛幻有。繇诸有假幻。而胜义空如。故知真空幻有。二不相碍。方相成故。至于俱存俱泯。隐显无碍。存亡自在。可准思之。
△三明圆融二谛。
无无谛实无 寂灭胜义空 诸法因缘有
有无义如是
古谓真无别真。即俗而真。即俗而真。真无体也。俗无别俗。即真而俗。即真而俗俗无体也。故云无无谛实无。然此初句。因上二颂。俱言真俗皆空。故此欲明二谛俱有。以明二谛存泯无碍。为圆融二谛也。今初一无字。是重扫前无二谛之无。谓前言无真谛俗谛是实无者决无此理也。何则。若言真俗实恒无者。是断灭见。故此后明二谛俱有。免堕此断见。故佛谓无有无真俗二谛实无之理也。盖以真无别真即俗而真。既即俗而有真。真岂实无真体耶。俗无别俗。即真而俗。既即真而有俗。俗岂实无俗体耶。故云无无谛实无也。下三句重释初句之义谓寂灭一句明真。因缘一句明俗有无一句双结。盖胜义真空。即有之空。空恒不空。诸法幻有。即空之有。有常非有。存泯自在。二谛双融。故云有无义如是。然二谛约法体以明。有无约义相为目。以依彼二谛辨有无故。上之三偈。或云无相无性。或云本有幻有。或云空种种名言之不同。而释其义者。易混淆也。若见其纲宗。则无有非是者。故古疏云。真俗二谛。直一妙理。本无分别。故以一本无言之。则无性无相。无自无他。无有无无。无二不二无作不作等。皆悉无也。以一本有言之。则第一义本有。法性本有。因缘本有。诸法。本有。有无本有。二谛本有。三假本有。无适而非有也。以一空言之。则第一义空。谛实空。寂灭空。二无二亦空。幻化亦空。也。至于第一义。则皆第一义。以一则俱一。以二则俱二。以有则皆有。以无则皆无。以是则皆是。以非则皆非。以一切异名别说。则皆异名别说。以粗言细语言之。则皆粗言细语也。以上偈句。错综言之。殆不容以伦理明义类晓。直彰妙理之无尽。全显般若之自性耳。据上古疏之义。即如来严明法性融通一法为门。法法全趣一法也。例如北辰所居。而众星皆拱。妙哉古疏也。
△二正答所问。三。初理智相对遣一异。
有无本自二 譬如牛二角 照解见无二
二谛常不即
大疏云。理随事遍。一多缘起之无边。事得理融。千差摄入而无碍。今约相非相违义。则真俗迢然。故有差别。如牛二角。缺则不可。然约心观。则真俗一体。相即同时。二谛独静于名教之外。所谓于解常自一也。若推其谛缘。则即真之俗。俗相宛然。即俗之真。真性恒显。一味千差。迥不相即。所谓于谛常自二也。应知初二句。法喻合明。以立有二之义。三句以智遣理。明不二义。四句以理遣智。明不一义。既不一不二。则空有莫羁。所谓中道。于斯显矣。
△二理智相对遣执情。
解心见无二 求二不可得 非谓二谛一
一亦不可得
常情执一执二。故为法所缚。不能彻了。解心明极。则知法体不即。亦自不离。故见无二。见无二者。以求其二。不可得故。然无二。则二谛一矣。非必谓之为一也。盖一亦不可得故。若必执一。则一犹二也。且是堕数之法。故法句经云。一亦不为一。为破诸数故。斯之谓也。生公云。是非相待。故有真俗名生。一谛为真。则知二言成权。亦此义也。
△三理智相对入真义。
于解常自一 于谛常自二 了达此一二
真入胜义谛
理即智故。解常自一。智即理故。谛常自二。故知理智一也。妄求一二。则是波外求水。镜外觅光。岂知谛智哉。若能了达。即此玄解。悟入理窟。妙证真源。如空合空。似水投水。古谓一双孤雁。博地高飞。一对鸳鸯。池边独立。斯理智常一常二之玄镜也。
△三结成上义。三。初世谛有无。
世谛幻化起 譬如虚空华 如影如毛轮
因缘故幻有
初句。举法明诸法非真。繇妄心起。二三句。喻明虽有非实也。空华本无起灭。病目妄执为有。水影不可捞捷。愚顽认以为真。毛轮原未旋转观者如见循环。众生妄计诸法。盖类此矣。岂知因缘如幻究竟不实哉。起信云。三界虚伪。唯心所作。离心则无六尘。乃至心生法生。心灭法灭。合今经意。但彼约从真起妄。此则证其幻化无体为异。故知幻有空华。空理全彰。毛轮影响。缘生足显。悟真空则不住诸相。观幻有则警䇿修行。妙符灵妙之智。潜通无生之域。有无真俗。岂足言乎。
△二圣见有无。
幻化见幻化 愚夫名幻谛 幻师见幻法
谛幻悉皆无
色心依正。因果有无。凡圣情量。总繇一心随缘幻起。今以妄心分别妄境。是即幻化见幻化也。以幻见幻。非是智者。了心唯心。故曰愚夫名幻谛。幻师则知幻无性。故谛幻悉无。如楞严见眚非病。所谓无者。非实无也。即圆觉所谓幻法灭故。幻心亦灭。幻心灭故。幻灭亦灭。非幻不灭。即此义也。涅槃佛答文殊问世谛胜义二谛。大同此经。避繁不引。
△三结成正观。
若了如是法 即解一二义 遍于一切法
应作如是观
上之所明。皆是真俗同观。空有无二。谛智相从。能所俱泯。故能二而不二。不二而二。一二自在。为真二谛。人能了此。则若一若二。不劳致诘。故云即解一二义。三句谓触类而长。则一切法。凡无相者。皆胜义摄。凡因缘者。皆世俗摄。知一切法。不出二谛。则知一切法。皆不一不二。即不可以有无名言拟议。故云应作如是观。到此。则所谓要知无听说。即此听说是。
△四释成二谛。二。初明常二义。
大王。菩萨摩诃萨。住胜义谛。化诸有情。
胜义。即真空也。所谓住于灭定起殊胜行。虽常寂灭广化众生。然此义未圆。应云即智之悲。化诸有情。即悲之智。住胜义谛。此义如肇公云。诸法实相。谓之般若。能不形证。沤和功也。适化众生。谓之沤和。不染尘累。般若力也。
△二明常一义三。初标能所以明一。
佛及有情。一而无二。何以故。有情菩提。此二皆空。以有情空。得置菩提空。以菩提空。得置有情空。
按下文以生佛皆空明不二义。若华严则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疏云。众生心中诸佛。念念证真。诸佛心内众生。时时作佛。此生佛不二圆旨也。何以故句徴。谓佛已大觉圆明。生犹昏迷长夜。何云不二耶。有情下释。谓众生染缘而有。菩提净缘而成。染净虽殊。同借因缘。然因缘即空。能所无二。无二之旨。本同一如。故得置生空于智空之中。摄所化以归能。置智空于生空之内。摄能化而归所。无适不可。如水乳不分。光体不二也。
△二约境智以明一。
以一切法空空故空。何以故。般若无相。二谛皆空。谓从无明。至一切智。无自相。无他相。于第一义。见无所见。若有修行。亦不取着。若不修行。亦不取着。非行非不行。亦不取着。于一切法。皆不取着。
初二句两属。盖结前生后之文也。若结前。则生佛能所。一切皆空。繇空故。空之相置。两不二也。若生后。则一切法指境。空空指智。谓繇境空。而智亦空也。故重空空。然虽两属。生后义长。何以故句徴。谓一切诸法。见前森布。有何所以。生佛皆空耶。般若下。释。先释一义。谓繇上境空故。显示智空。繇智空故。真俗俱泯。忘言绝虑。正所谓杲日夺众景之耀。须弥落群峰之高。到此。何有一法不空哉。然般若无相者。盖以体自无相。亦非众相故。谓从下。次逐难重释。此约迷悟以明空。意谓诸法明空。空相显然。般若无相。无何等相。空何分齐也。故释云。谓从无明等。一切空空。何有相哉。无明即约迷因而言。一切智。约迷果而言。如是中间。无自无他。此般若于迷悟始终。俱无相也。证于理智。无见而见。实无能所。此般若于证入无相也。自相。指般若自体言。他相。指无明等说也。若有下。约不着明空。古云。般若如大火聚。四面不可入。又云。般若如清凉池。四面皆可入者。盖言住相取着。斯成大害。去般若远矣。故不可入。如不住相取着则内泯遍计。外忘依他。一等皆圆明般若。孰不可入耶。故以之修行则顿阶高上。以之不修。则罔识家珍。非行不行则观契中道。于一切法则世相常住。乃不取着之功分量。同乎虚空。岂浅浅哉。行即行深般若之行。
△三约染净以明一。
菩萨未成佛。以菩提为烦恼。菩萨成佛时。以烦恼为菩提。何以故。于第一义。而无二故。诸佛如来。与一切法。悉皆如故。
比初双标染净。谓迷时全净是染。悟后即染是净。迷悟之时虽殊。染净之源莫二。譬如迷时惑南为北。悟时即南是北。迷悟有差。南北无二何以故句徴。谓烦恼菩提。如仁暴不相为用。火水不相为因。何故染净全同耶。于第下释。而有二义。一约理。则一而无二。二约证。则诸法皆如。繇此全染成净。翻迷令悟。即此即彼。即彼即此。无他道也。
△二明说法不二。三。初当机启请。
波斯匿王白佛言。十方诸佛。一切菩萨。云何不离文字。而行实相。
问意谓上明法法皆空。则文字无有也。云何佛菩萨不离文字。而行实相耶。盖实相无相。文字有迹。以有行无。敌体相反。故此问之。
△二如来垂答。二。初明说空。
佛言。大王。文字者。谓契经。应颂。记别。讽诵。自说。缘起。譬喻。本事。本生。方广。希有论议。所有宣说。音声语言。文字章句。一切皆如。无非实相。若取文字相者。即非实相。
初标列经名然此十二。总摄如来一代教法。皆一期应机逗器看病下药之说。实无定法。故一切皆空也。修多罗。云契经祇夜。云应颂。和伽那。云授记。伽陀。云讽颂。优陀那云。自说。尼陀那。云缘起。阿婆陀那。云譬喻。伊帝目多伽。云本生。阇多伽。云本事。毗佛略。云方广。阿浮陀达那。云希有。优钵提舍。云论议。释义如别。所有下。明语言皆如。夫如来说法。三一和合能成教体故声为实法。名句文三。是声假诠。所谓名诠自性。句诠差别。文即是字。为二所依。然文字性空即是般若。故语言文字皆如。而一切无非实相矣。是则不著文字而行实相。故净名云。文字性离。无离文字。是则解脱。正此义也。又云。总持无文字。文字显总持。此则即文字而见实相。犹是文字般若。甚玄甚妙。若取下。明执则乖真。清凉云以圣教为明镜。照鉴自心。以自心为智灯。烛经幽旨。是则闻教自合观。心。离指方能识月。此不著文字。而行实相之谓也。取则止是文字耳。故十地论释空中风画等云。风喻音声。画喻名字皆不可取。以此言教。皆与证智。而相应故。不同风在树叶。画在于壁。但就教道而可见闻。又佛藏经云。诸法如毫厘不空者。是则诸佛不出于世。亦终不说诸法性空。又下经云。何等名为诸法实相。所谓诸法毕竟空无所有。如上经论。皆明文字之相不可取也。
△二明修空。二。初正辨修习。
大王。修实相者。如文字修实相。即是诸佛智母。一切有情根本智母。此即名为一切智体。诸佛未成佛。与当佛为智母。诸佛已成佛。即为一切智。未得为性。已得为智。
此文有二初约因修。上云文字不可取。取则即与实相相违。此言无离文字。而求解脱。盖文字性空。如文而修。则实相默契。故即文字是实相矣。夫实相者。触事而真。岂虚语哉。故云修实相。如所如之文字而修实相。不必离文字也。然因教显理。即理生智则佛果成就。在文字中。故又云是诸佛智母。问。文字依声假立。何故修实相如文字而修耶。答。灵云观华。香严击竹。皆彻悟心源。然文字不啻如花竹也。以之修实相。有何不可乎。但在乎即言离言。不取着可也。文字有何过哉。况香积佛国。餐香饭而三昧显。极乐佛国。听风柯而正念成。故知依文字而修实相者。乃如来了义之说也。一切下。约果位以明。谓三界有情。迷此则沉沦业海。故是根本。知根本。即转迷即悟故名智母。十方果人。悟此则超登彼岸。故为智体。达智体。则妙同实相矣。未成为智母。仗此能出生佛果功德也。已成为一切智。契此能了彻万法也。是故未转为本具之性。已得为究竟之智。智性虽殊。其实一也。
△二逐难重释。
三乘般若。不生不灭。自性常住。一切有情。此为觉性。若菩萨不著文字。不离文字。无文字相。非无文字。能如是修。不见修相。是则名为修文字者。而能得于般若真性。是为般若波罗蜜多。
初三句约行性释。谓三乘根器不一。所修诸行亦异。而本觉之性。非因缘故。岂有生灭。不迁变故。是以常住。肇公云。三乘等观性空而得道也。金刚云。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据此。则性一行殊明矣。然此谓之重释者。以前云智母。又云根本。恐人难解。故重释如此。一切下。约理性释。谓觉性者。即人人本有实体也。以依成道。以此修因。莫不繇之。以之造业。以之受报。亦莫不繇之。日用云为。一切施设。皆藉此矣。故庞公云。野老负薪归。催妇连宵织。看他家事忙。且道承谁力。妙哉。即众生仗觉性之谓欤。若菩下。结显修成。不著文字。并无文字相二句。即结前文字皆如。无非实相。又取文字相即非实相文也。不离文字。并非无文字二句。即结前修实相者。如文字修实相文也。意谓不着不离。则文字实相。非一非二。以此而修。虽修而忘修以此而得。虽得而无得。是从文字处。即真般若性故结云如此。
△三总结前文。
大王。菩萨摩诃萨。护佛果。护十地行。护化有情。为若此也。
护佛果。结指观如来品之文也。护十地行。结指观菩萨行品之文也。二品俱有化众生行。故又结云护化有情。
△三法门不二。三。初机教相违问。
波斯匿王白佛言。真性是一。有情品类根行无量。法门为一。为无量耶。
问意谓众生同具一性。随业染净熏习无量。所被根行既多。能被法门为一耶。为多耶。若一则一法何被多机。若多则真性又何平等。一多之义。其旨云何。
△二教繇机异答。二。初双标总答。
佛言。大王。法门非一。亦非无量。
答意谓性绝数量。理无形声。然法门称性。无涯之说。随缘显现。一也无量也。何象数限之哉。
△二徴释不异二。初。约机器明二谛。
何以故。由诸有情色法心法。五取蕴相我人知见。种种根行品类无边。法门随根。亦有无量。此诸法性。非相非无相。而非无量。
初句徴。谓无量与一。名言两异。非一则无量。非无量则一也。何故两非。而不定于一耶。繇诸下。释。先约依根实多。谓因根器异故。法门亦无量也。色心五蕴等法。已解如前。然色法心法。众生俱执取不舍。故名取蕴。我人知见。即能执之名。种种根行。根指往昔所培浅深。行指现前操修优劣。品类。即方以类聚。物以群分。玄谈云。离众生心。佛果无有色声功德。唯有如如。及如如智独存。大慈大悲。为增上缘。令彼所化根熟众生心中。现佛色声说法。是故圣教。惟是众生心中影像。彼疏言教体唯影无本。今谓如来既随根设法。能随之法门。是亦悲智为增上缘。所随之众生是亦根熟心中。现佛色声说法。故引以证其义也。此诸下。约真无二。法性即法门所依之实相。然一期方便法门。虽有多种。而究竟真实之性。非相非无相。而亦非无量矣。此中非相。谓非有也。非无相。谓去有存无。无亦不有。故并非之。庞公云。但愿空诸所有。慎勿实诸所无。即此义也。若配四句。应云非有非无。非亦有亦无。非非有非无。盖般若真体。离四句绝百非。故必具之。不然。何止二句哉。
△二约观照明二谛。
若菩萨随诸有情。见一见二。是即不见一二之义。了知一二。非一非二。即胜义谛。取着一二。若有若无。即世俗谛。
先明了知即真。谓大悲度生。为物恒顺。故一二之义。见而不见。何也。繇随顺众生故。示同于见。繇智照洞彻故。忘其见相。此则不二而二处。了知非二。不一而一处。了知非一。忘言绝相。纯一真实。故云即胜义谛。然此正如法界观中。真理夺事。及真理非事之义。故彼喻云。事虚而理实。如水夺波。波相自尽故。盖不取着如此也。取着下。次明取着即俗。谓均之一法也。了知。则胜义。泯俗谛于无有。取着。则世俗隐真谛于有无。故知迷悟繇人。真俗何关哉。亦犹仁智殊见不分于道也。亦即观中。事能隐理。及事法非理之义。故取着又如此也。
△三结答不二。
是故法门。非一非二。
结文可知。
△二劝持功德。三。初叹教同说。
大王。一切诸佛。说般若波罗蜜多。我今说般若波罗蜜多。无二无别。
信谓皇天无二道。圣贤无两心。所证者同。故所说者亦同也。
△二举益劝持。
汝等大众。受持读诵。如说修行。即为受持诸佛之法。
繇诸佛同证同说。故也。
△三较量显胜。四。初举能较量。二。初佛佛无尽。
大王。此般若波罗蜜多功德无量。若有恒河沙不可说诸佛。是一一佛。教化无量不可说有情。是一一有情。皆得成佛。是诸佛等。复教化无量不可说有情。亦皆成佛。
初句先标。显功德无量。若有下。此举能化极多之佛。是一一下。此举所化无边之众俱成佛也。是诸下。此又举所化成多众。所成之诸佛。又复教化无量无边众生成佛道也。然此三次言佛。佛岂有数量哉。
△二般若无量。
是诸佛等。所说般若波罗蜜多。有无量不可说那庾多亿偈。说不可尽。
今经止两卷八品。而此云不可说偈者。信谓通方之说。一多不定。称性之谈。卷舒自在也。
△二举所较量。二。初以一分较全分。
于诸偈中。而取一偈。分为千分。复于千分。而说一分。句义功德。尚无穷尽。何况如是无量句义。所有功德。
一偈之分千分。千分之中一分。其义可谓极微矣。而功德尚无穷尽者。所谓一字法门。海墨书而不尽。岂有涯量哉。如一尘中。出大千经卷。故知心思测度不得也。
△二以一念较解持。
若有人能于此经中。起一念净信。是人即超百劫千劫。百千万劫。生死苦难。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所得功德。
一念净信。谓信之极也。故能超越多劫生死之苦。亦犹念佛一声。能免八十亿劫生死之罪也。以一念而免多苦者。盖繇一念勇猛。可出重围。岂泛尔一念哉。信乎千年闇室一灯能破。凡遇斯经者。当净信而求出苦。亦非等闲人也。
△三结显成佛。
即与十方一切诸佛。等无有异。当知此人。诸佛护念。不久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盖般若是诸佛之母。能全部解持。实相在我。故能因果相彻。平等无二。诸佛护念。速可成等正觉。夫此经之义大矣哉。
△四时众得益。
说是法时。有十亿人。得三空忍。百万亿人。得大空忍。无量菩萨。得生十地。
忍谓行之成名。三空忍。或是小乘三空门。即空无愿无作。若以人法俱空释之。恐升之太高。以后有得住十地故。况楞严云。此根初解。先得人空。乃至云俱空不生。是人即获无生法忍。此又在七地以后位次。故知是小乘三空门也。大空。谓一切法空。此盖一闻般若。了法如此。而得益亦如此也。十地。非单第十。盖通指十地。地言住者。即本经云。入理般若名为住。是也。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上科疏卷三
卍续藏第 26 册 No. 0517 仁王经科疏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下科疏卷四
唐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 诏译
明慈慧寺开山比丘蜀东普真贵述
△二外护国难显法妙利。二。初当品名题。
护国品第五
前世尊出定。诸王念请。护国之恳诚。已肇于心源。真知之洞鉴。遂现于觉地。如来欲谭是义。先开法缘。明二护般若之灵玄。端在不住法相。启五忍修行之正路。妙繇观空化生。以此极深妙理护因护果。即此因果证修。利己利他。所谓内护佛法。显现妙慧。功德利益。不越于此矣。然内外两护。虽分理事不同。而世出世间。皆资般若非二。故前内护意竟。有此护国品焉。然此国土。若约圣贤分满所证不同。则有同居方便实报寂光。四土攸异。同居方便。则凡夫二乘所依。实报寂光。则圆教信位。乃至圣位。果海所依。如欲护之。则各终自乘教理。观之不失。如理断证。故名曰护。此护国之义。于世俗处。非为切要。以约圣贤所依名土。圣贤如理观察名护故耳。今经国土。的约众生。无明同业所感者。既繇同业所感。而祸福休咎。亦繇众生心中别业所变。是以苍生心正。上则天清地宁。时和序顺。下则家崇忠孝。人乐贤良讼简刑省。化行俗美。跻含生于春台拯苦趣于大道。且人世有圣贤迭出。扶纲常于无蔽。感出世有菩萨现化。导迷津于常新。乃至醴泉出现。甘露呈祥。凤凰来仪。麒麟降瑞。即恶神厉鬼。潜踪于五百繇旬。天灾时祸。不生于十善国土。百顺叶和。万福咸臻矣。故知护国本在正心。是心一迷。起祸万端。造十恶于不觉不知。招万祸于自作自受。繇此天反时物逆理。和气不修于家。德人不降于国。不尽三界劳生。迍邅于苦集之域。所有一世人物。结缚于盖缠之区。非但凶曜临宫。抑且吉星退度。风霾时起。蔽日月于无光。荧惑常兴。焦山泽于一空。或干戈频起。百姓丧亡。若灾崇并生。庶民遭乱。当此时也。仗佛力而冥扶默相。千灾可以顿忘。凭法力而潜消密佑。万恶方能不侵。如千日沉痾。尚可及艾。百般铁石。不消一捻。故知般若能护国。实在正我自心。心正则般若在我。能护亦在我。心不正。则全托般若法门。为大神功。若舍此法门。而欲护国者。犹欲渡无舟楫。望秋不下种。可乎哉。故下文佛谆谆明示如此也。
△二正演玄微。三。初诫听许说。
尔时世尊。告波斯匿王等诸大国王。谛听谛听。我为汝等。说护国法。
前诸王念请云。世尊大慈普皆利乐。我等诸王云何护国。故说内护已竟。而此诫听。许说护国法也。重言谛听者。以般若神功阴速无比。了法皆空。体用虚玄。其护国功德亦非浅浅可拟者。故重诫如此。非有他也。
△二广释本义。三。初广明护法。三。初护国功德。四。初所护之时。
一切国土。若欲乱时。有诸灾难。贼来破坏。
一切国土。总指也。夫一心不正。万事废弛。即百非之将来。乃万祸之必至者。此时也。德人韬光。奸谗当道。欲不乱也。何可得乎。故云若欲乱时。水火风疫。俱称为灾。王贼兵戈咸名曰难。其有日月薄蚀。风雨𠎝期。自界叛逆。他国侵扰。皆灾难之属也。有一于此。则始而泛觞。终而汪洋。奸人贼子。必乘衅而作乱。恶鬼邪神。亦因衰而致崇。故云贼来破坏。如此则非仗般若神力。何克消灭之。
△二能护之法。三。初标法劝持。
汝等诸王。应当受持读诵此般若波罗蜜多。
诸变之来。率繇心造。故从心起者。还从心灭。然般若即灵心也。受此读此。则灵心不迷于尘烦。故祸患自消于非妄。其犹从地倒者。还从地起。必然之理。此即药病相对。为神效之术。故曰应当等。
△二建立福田。
严饰道场。置百佛像。百菩萨像。百狮子座。请百法师。解说此经。于诸座前然种种灯。烧种种香。散诸杂花。广大供养。衣服卧具。饮食汤药。房舍床座。一切供事。
此严坛供圣也。道场。即行道之场。表心地也。道场严饰。即觉心清净耳。盖心地净而世界净。况一场地乎。百佛像。即毗卢教主。消灾能仁。接引导师等。百菩萨像。即大智文殊。大行普贤。大悲观音等。然道场须置此者。良以诸佛。以度生为心。菩萨以利他为本。若国有难。度生心事益切。生民不安。利他悲愿益广。故百佛临坛。神用方显难思。菩萨垂光妙力。益知无量。非直消灾除难。抑能福来顺应。以真身难见。故置形像。乃表敬心。譬千钧之弩。百发百中。活命之丹。万服万灵。岂与夫具三毒鬼神。唯歆多祀。受业报邪精。无益瞻奉也哉。百师下。敷座请演。座名狮子。表说法处众无畏也。法师。即师范人天。义轨后学者。然须具三法。一肃威仪以临大众。二提大纲以尽大义。三具宗眼以示观境。说法亦具三要。一善业乐果。用软善语。二恶业苦果。用刚强语。三赞善毁恶。用世杂语。如此解说。则闻者慧性开明。知业缘繇于心起。神识朗照。了乱阶不自外生。非特凭佛法以弭灾。抑观灵心而捍患也。须百座百师者。盖实祸患丛生。非一日一刻之招感。故欲福利群庶。亦舍百师百座而莫致。又况师集百人。则戒定出乎俗表。堪作胜田。修证几乎道域。能生善果也欤。于诸下。兴大供养。初香花灯供。夫诸供供事。皆本于心。心既恳诚。则无物而不具。故有种种灯。如薝卜油灯等。然灯供养。则非止照破痴暗。亦表慧明无尽也。又有种种香。如旃檀香等。烧香供养。则非但熏彼恶习。亦表戒因无穷也。又有杂色花。如摩诃曼陀花等。散花供养。则非唯严彼染秽。亦以表因妙难思。故结云广大供养。所谓心灯心香心花。以供心佛。孰谓灾难不可灭诸。衣服下。四事供养。成办道业。莫先于四事具足。广求福田。莫贵于四事丰美。况今求法杜乱。因供消禳者耶。即尽世甘美。天上宝聚。人间上供。乃至终身供给。身为床座。亦不为过。故经云如此。若夫吝外物而难捐。悭己心而惜费。在我无御灾捍患之助缘。在人鲜精诚道念之常在。所谓一暴十寒。不几无福。而又唐丧法门妙应也。愧哉。
△三讲听难灭。
每日二时。讲读此经。若王大臣。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听受读诵。如法修行。灾难即灭。
讲读须二时者。良以此经。即般若真诠。消灾妙诀。既慧性乃人人本具。而须㬰不离。即此经当日日读诵。而二时不废。如此常恒之法轮。转说于离乱之秋。斯无涯之福田。出生于浇漓之世。然则讲读此经。则正己心术。殄世祸乱根本义也。若王下。王臣受听。国有灾难弭之者王臣力矣。禳之者四众力也。故应听受读诵。然听法以神即上上乘根器。听法以心。又上等根器。若听法以耳。则根斯下矣又读诵之义。亦在以心读诵经。而不在为经所读诵也。如此听受。如此读诵。此大善矣。如法下。灭难也。依此供佛。请师讲说。依此设供听受。即如说修行也。然明来暗破。智起惑亡。故依之修行。灾难即灭信谓交久见义士。效验敢传方也。
△三明护法体。
大王。诸国土中。有无量鬼神。一一复有无量眷属。若闻是经。护汝国土。
古疏引外国金明仙人经。说根本鬼有十。各开十为百。一大神。二童子神。三母神。四梵神。五雁头神。六龙神。七修罗。八沙神。九夜叉。十罗叉。据此各开为百。开百为千。连络则有无量矣。然楞严说咒已毕。则有天神地祇百灵万鬼。发愿护持。法华宏护流通。则有天王夜叉。无不倾心。药师十二药叉大将。各有若干眷属。亦愿护持经人。即同今经诸国鬼神。并诸眷属。闻经护国之义也盖百灵鬼神。各具妙心。能建大义。闻经而各解本有。共领深恩。其孰不护国安邦福国祐民者乎。
△四显所护难。二。初明所护六难。
若国欲乱。鬼神先乱。鬼神乱故。即万人乱。当有贼起百姓丧亡。国王太子。王子百官。互相是非。天地变怪。日月众星。失时失度。大水大火。及大风等。
此难有六。初二句鬼神扰乱。老子云。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民。非其神不伤民。圣人亦不伤民。夫两不相伤德交归焉。列子谓物无秕粝。鬼无灵响。如上二说所谓至治休明。则满世间不正之气。都销铄无余耶。今时俄否塞世道交晦。故鬼神乘衰杀而作祟。邪情因离乱而为厉。良可叹也。鬼神下。贼盗蜂起。夫白圭之行堤也塞其冗。丈人之慎火也。涂其隙。是以白圭无水难。丈人无火患。此皆慎易以避难。敬细以远大者也。老子云。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今经鬼神乱于前而万人乱于后。且贼起而百姓丧亡矣。不犹金堤千里。溃于蚁壤。连城之璧。玷在一瑕也。论因。则冤业对偶。在处莫逃故丧亡。论弊。即各贵难得之货。多藏厚亡之日也。欲贼不起。民不丧亡得乎。国王下上下。矛盾夫至。治休隆。明良喜起。当斯时也。所谓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在上者且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在下者。亦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矣。幸今君臣相忘。犹鱼水而相适。若夫尚利之风再起。是非之源复开居上无使下之礼。在下缺事上之忠。如𡨥仇。如国人。不在于乱时。在何时乎。故互相是非如此。天地变怪者。即两仪反时。夫天位于上。职在覆。地位居下。职司载。究天地之能上下。奠位而不易者。盖参赞调燮。在乎人之一性尽耳。故易云。圣人与天地合其德等。今乱因苍生迷性所招。故怪从天地变起。求如老氏所谓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岂可得乎。阴阳书云。阳气之不足故天裂。阴气之不足故地震。如晋惠帝元康年中。天裂数段。殷然有声。周幽王二年。三川震。岐山崩。盖此类耳。日月二句。三光失度。易曰。圣人与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信斯言也。则。圣人与日月时序为准。凡日月之运行。列星之躔度。盈亏随应。晷刻难移也。佛云。天地日月。乃依报器界。繇众生共业所感。唯苍生失性随业。在己之灵明万古者。昏如长夜。在天之照临下土者。运行失序矣。夏日向南。则天长而炎暑。冬日向北。则时短而冷寒。此日之长度。或入酉而出卯。或出辰而入申。亦日之违度。月则盈于上旬。亏于下旬。星则拱列有法。隐显有度。今皆反此。故知是国乱而致之。楞严同分妄见。云日月薄蚀。晕适佩玦。负耳虹蚬。彗孛流星。日月星辰。灾象。常时有现。皆众生瘴恶所感。上致
圣怀。忧忧悄悄。若保
皇图于亿载。祝
圣寿于万年。必仗般若法门。方有消弭之妙道也。大水下二句。五行逆理。五行能益。亦能损。人配五行。亦能生亦能杀。故大水大火大风。悉为灾害矣。尝试言之滋生众卉。成益百谷。物资以生。人赖以养。非水则枯槁干竭。及其水之大也。泛滥江河。滔陷天地。没溺人物。漂流万有。谁能遏之哉。人之慧水。亦犹是也。适其中也。则浇灌菩提。滋润性灵。直通于妙觉果海。一失中也。则慧水成贪爱之水。沉瀑流河。直入于生死苦海矣。转生作熟。以冷易热。阳光薰蒸。和气鼓动。非火则冰寒而凝结。及其火之大也。烧焚舍宅。焦燎原野。爆裂生灵。燔炙物类。畴能救之哉。人之智火。亦类是也。其平和也。烧除惑薪。成熟道种。光明径达于通玄峰顶。一失平也。则智火成淫嗔之火。焚功德法财。烧涅槃种性矣。通鸣万类。吹嘘一切。虚而不屈。动而愈出。风力鼓舞。橐籥于天地间也。然岚风之一动也。尘霾两仪。掩蔽三光。浊虚空而失色。摇人物而欲散。不止山崩树折。波腾洋沸而已。人之性空真风。亦犹是也。持其中也。则迎宾待客。无非真机旋转。拈匙举箸。总是实相灵通。一失真也。则真风转为无明之风。故能摧折道树。摇动心源。七识之波浪。乘风力而腾跃转生。四大之傀儡。仗风力而施设作幻。凋残功德之林。唯此心火一种。搅浑性水之源。亦非别有他法。是知三灾应业。在处莫逃。今谓水火风为大者。犹其小小者耳。如法华云。众生见劫尽。大火所烧时。我此土安隐。天人常充满。此是如来证极如是见耳。繇是观之。欲脱灾免难。兴邦护国者。舍此妙般若则无门矣。
△二明能护般若。
是诸难起。皆应受持讲读此般若波罗蜜多。
诸难俱起应讲读今经。则知灭难之要。不离乎此般若之能护国也。信如灵丹之妙药。百病蠲除。似如意之神珠。无求不应。噫般若神功妙矣哉。
△二护福功德。
若于是经。受持读诵。一切所求。官位富饶。男女慧解。行来如意。人天果报。皆得满足。
至富至贵。在般若以摄藏。故能应官位富饶之求。善心诚实。慈悲柔软。决断拣择。心领神悟。皆般若之绪余。故又能应男女慧解之求也。五戒十善之果报。皆依般若而修持。故能于人天果报。随愿满足也。行来如意一句。谓举足动步。如上果报。无有不如意者也。
△三护难功德。
疾疫厄难。即得除愈。杻械枷锁。检系其身。皆得解脱。破四重戒。作五逆罪。及毁诸戒。无量过咎。悉皆消灭。
兆庶之灾也。瘟㾮时气。家传户有。以般若离苦相故。诵持能愈于即刻。般若音性圆消。离诸尘妄。尘妄既离。则身相不有。故枷锁自脱。淫杀盗妄有犯此者。波罗夷罪。故曰破四重戒。弑父弑母。弑阿罗汉。出佛身血。破转法轮和合僧。有犯此者。生陷地狱。故名五逆罪。毁诸戒有二义。一破毁自己戒律。二毁谤他人持戒。此二于法有违。于道有乖。皆过咎也。然一读此经。则般若如大火聚。众罪多如集薪。不劳星火。即化成灰烬矣。矧般若圆明。罪福本空者哉。
△二引古证今。二。初引天事证护国。二。初顶生兴恶灭帝。
大王。往昔过去释提桓因。为顶生王。领四军众。来上天宫。欲灭帝释。
贤愚经云。于过去世。有大国王。名善住。时顶上歘生一胞。其形如茧撤亦不痛。后转转大。便生童子。甚为端正。头发绀青。身紫金色。即召相师。占知有德。必为圣王。统领四域。因名顶生。年遂长大。其德遂着。父王既崩。诸王臣等。愿付国位。顶生答言。若吾有福。应为王者。要四王帝释来迎。乃登王位。誓已四天王下。各持宝瓶。盛满香水。以灌其顶。时天帝释。复持宝冠。来为盖之。于阎浮提。五欲自恣。经八万四千岁。时夜叉神。从地涌出请游东洲。经八亿岁。复请西洲。经十四亿岁。上四王天。经十四亿岁。意中复念。升忉利天。五百仙人。扶车共飞天上遥观王城。城有千二百门。诸天怖畏。悉闭诸门。以着重关。顶生兵众。直趣不碍。吹贝扣弹。千二百门。一时自开。帝释寻出。与共相见。自请入宫。与共分座。天上受欲。顶生复吹贝扣弓。恶心既发。因而堕落。复患恶病。即便命终。尔时帝释者。迦叶佛是。顶生王者。我身是也。据此经文。初生瑞相。顶生。信非聊尔人也。后报如此。故知福报有时而尽。苟非般若中来。不足恃之明矣。
△二天帝依法得乐。
时彼天王。即依过去诸佛教法。敷百高座。请百法师。讲读般若波罗蜜多经。顶生即退。天众安乐。
贤愚经云。顶生才萌恶念。退堕命终。今经明依诸佛教法。敷座请师。讲法解乱。遂致顶生退堕。天眷蒙安。斯亦各陈己验之因缘。为今日当作之程式。信知般若。神功护国。愈昭著矣。
△二引人王证护国。二。初引昔难事。
大王。昔天罗国王。有一太子。名曰斑足。登王位时。有外道师。名为善施。与王灌顶。乃令斑足。取千王头。以祀冢间。摩诃迦罗大黑天神。自登王位。已得九百九十九王。唯少一王。北行万里。乃得一王。名曰普明。
大王下。标国指名。贤愚经云。昔波罗摩达王。得四种兵。入山游猎。逢㹀师子。与王从欲。师子得胎。日月满足。生一男子。似人斑足。母师子。含子来归王所。王取为子。立名斑足。是王尝供一仙人。恒奉净食。仙人一日不来王所。即有天神化作仙人。入王宫中。求鱼肉食。旧仙凌晨。依时还来。王奉肉食。仙人嗔怪。因起诫誓。令王后当十二年中。恒食人肉。仙人语竟。还往山中。是后厨监供王。竟不办顺。出外既不见肉。唯见死儿。急取其肉。作食奉王。王食甚美。即问繇来。厨人具答。王言。自今以后。当用此肉。厨人常捕小儿。杀以为食。日日供王。国人失儿。处处趋觅。乃见厨人。捕他小儿。捉缚厨人告王。王言我教行此。国人皆言。王是大贼。伺王池浴。仗乓捉王。王既被捉。即告国人。愿足一恕。后更不杀。国人不许。王即起愿。愿我生来。所作诸善。回向今日。返成罗刹。飞行食人。语已即隐空中。唱言自今以后。当食汝等所爱妻子。人闻急走。多有罗刹。附著相从徒众渐多。所害转广据此则从畜以作人天。福在不言。因肉而发恶愿遂成罗刹食人。一念嗔恶。转变大矣哉。凡吾人当慎一念嗔心可也。登王下。信邪兴难。贤愚经又云。后诸罗刹言。我等为从。今王来令。当为我等辈。捉取千王。设一大会。今云登王位时。即践祚之初时。又非罗刹教王如是也。祀冢天神。与设大会。似可会通。以作大会。欲以千王。祀大黑天神。故总之外借邪缘。内生恶愿。作此邪见造业之事也。自登下。千王盈数。此言自践祚以来。即以神力。捉得诸王。唯普明王。后方捕至。欲行屠害。以祭天神。满王本愿。然最后捕普明。亦如贤愚经云。斑足一一往取。已得九百九十九王。唯少一王。不得作会。诸王各念。我等今日。无所归告。若当捕得须陀素王。(即普明王)有大方便。能救我命。作是计已。白斑足言。王欲作会。须陀素王。有大名德。若得彼王。来会圆满。时罗刹王。即急往取。(此中亦含此行万里之义)时须陀王。出城向园入池。见乞人从王。王言且待洗还施与。王始入池。罗刹王从空隐下遂捉之。此乃最后捉普明王因缘也。
△二明能护难。二。初请假修福。
其普明王。白斑足言。愿听一日。礼敬三宝。饭食沙门。斑足闻已。即便许之。
普明被捉而请假修福。非谓怖死。欲植正因。故请礼三宝。盖三宝最吉祥。是真归仗处故。又请饭沙门者。勤修众善。息灭贪嗔。故须饭食供养。倘感应冥契。则一稗能受如意乐。一饭能生忉利天矣。然请假多日。则兴福广大。请听一日。其福为何如耶。贤愚经云。王被捉即悲愁啼泣。斑足问言。汝名德第一丈夫。云何悲啼。须陀王言。我不爱身命。朝出见乞许施。值王得来未行。以是悲耳。愿王放我七日。布施道人。据此。则明王生来实语。今恐乖信。故请假行之与今经但大同耳。斑足下。王闻听许。夫若此王者。虽信邪誓取千王。而善心不泯。亦信根道念。于此时微发现矣。否则难捉如此。而复许其一日而行施者。是何意耶。
△二正明护难。二。初依教请佑。
其王乃依过去诸佛所说教法。敷百法座。请百法师。一日二时。讲说般若波罗蜜多八千亿偈。
此言普明。亦依过去诸佛法。敷座请师。一日二时讲说今经也。夫帝释天主。借此护宝位于三天。明王亦借此护身国于此际。此乃引昔证今。则般若护国。断可忖矣。偈有八千亿者。亦随机故广耳。今则反是。
△二说偈开心。二。初正说偈文。四。初说无常理。
时彼众中。第一法师。为普明王。而说偈言。
劫火洞然 大千俱坏 须弥巨海 磨灭无余
梵释天龙 诸有情等 尚皆殄灭 何况此身
偈文明无常等义。不出小乘。而以为般若者。以后文得益处。闻者得空三昧故。然以益验说。则无常等义。非小法。普明王非小乘人矣。俱舍明一大劫尽。有一火劫。坏至初禅。如是七番火灾。又一大劫。今言劫火。即一劫之劫火。烧至初禅时也。洞即空洞无物也。大千同为一界。故劫火然时。则俱坏也。然火有三种。一果报火。即烧至初禅。二恶业火。即嗔火。通烧三界善根。三烦恼火。即通三乘。如三界犹如火宅是也。夫最高莫若须弥。甚深莫过巨海。此域中之最高深者。此火一烧。磨灭尽矣。故云无余。然大者既尔。小者可知。释梵。即主持三界者。天龙。即辅弼三界者。有情。即一切含灵者。然一经劫火。而天报乃尽。众福殒亡。诸天尚尔云亡。何况此身在大千。如一浮沤忽生忽灭耶。故知三界依正。皆无常也。
△二说俱苦理。
生老病死 忧悲苦恼 怨亲逼迫 能与愿违
爱欲结使 自作疮疣 三界无安 国有何乐
此言三界。八苦交煎。五欲迷闷。求一出路。了不可得。国何可恃。以为乐乎。此中有苦集二谛。苦有八苦。一生苦。谓众苦依止故。此有五种。一受胎。二至终。三增长。四出胎。五种类。贵贱男女等。二老苦。能令变坏故。此有二种。一念念迁谢。二终身灭坏。三病苦。以能逼身因故。亦有二种。一身病。二心病。四死苦。以能灭诸根故。此有三种。一业报死二恶对死。三时节代谢死。于中有命尽非福死。福尽非命死。福命俱尽死。或非分自害死。或横为他死。乃至放逸破戒坏命根死者皆苦也。忧悲苦恼。即死苦逼恼相续之状也。怨亲逼迫一句。即义含二苦。一怨逼迫。即第五怨憎会苦。以非爱共会故。即是苦苦。苦心领于苦境者也。二亲逼迫。即第六爱别离苦。以可爱相违故。舍所亲爱。即是坏苦也。能与愿违一句。即第七求不得苦。以希望不遂故。此还约爱离怨憎以说。即求长寿不得。求名不得之类也。爱欲下二句。即五阴炽盛苦。以是众苦相故。即前七各相逼恼是也。然爱欲结惑。亦属集因。盖结使。即三界见思烦恼。爱欲。即三界贪欲惑漏。以集因招感。故乃有此八苦也。集因若断。则苦果凋丧矣。疮疣。如庄子云。生为附赘悬疣。死犹决疣溃痈。既苦因苦果如此。而三界总不足恋。何况一国之乐耶。
△三说皆空理。
有为不实 从因缘起 盛衰电转 暂有即无
诸界趣生 随业缘现 如影如响 一切皆空
有为之法。不出有无。有生于无。则有非实有。本自无耳。无生于有。无可得哉。故知三界依正。唯因缘和合。虚妄名生者也。一切诸法。既从缘所生。当体无性。故盛衰成败。于般若中。如击石火闪电光。暂有还无而已。幻世浮光沤聚。不常其常者皆类此夫。诸界趣生。即三界六趣。此目果也。然皆各随其自趣所作之业。各应其自趣升沉之果。有谓作善堕恶。作恶生善者。决无此理。故下转以喻云。如影不离形。响不离声。盖形端则影直。声小则响幽。此不爽之理也。如是则从缘妄有。暂有还无。业对则现。现亦不真。故知诸法假名无实。总一空也。
△四说无我理。
识由业漂 乘四大起 无明受缚 我我所生
识随业迁 身即无主 应知国土 幻化亦然
识即第八。为总报主。然因善恶业力。轮转六道。去后来先。故繇业漂。神识无形。假托四大。和合为宅。故识居中。离四大缘。识乃何状。故曰乘四大起。内心外境。皆依无明。食爱缚着。本既不清。枝叶皆混。故云我我所生。我生即人执。谓妄心生也。我所谓法执。即妄境生也。若约根本言之。众生繇迷如来藏体。妄成觉明。既有觉明。则成贪着。繇食着故。心境互生。起惑造业。逐业轻重。故神识升沉也。盖以业缘无定。识乘之迁。形托于内。或彼或此。识依于形。或死或生。究其根底。何有主耶。夫至于形托于内。则形非形也。识依于形。则神非神也。既尔。有何国土不成幻化者耶。
△二闻者获益。三。初王闻悟解。
尔时法师。说此偈已。时普明王。闻法悟解。证空三昧。王诸眷属。得法眼空。
空三昧。即证一切依正国土诸法。皆本来空也。以深造自得。故云证。法眼空。即得法眼亦空也。盖法眼观俗。今言空者。以法眼见一切。亦如空无所有故。此闻法之效矣。
△二复行转教。
其王即便诣天罗国诸王众中。而作是言。仁等今者就命时到。悉应诵持过去诸佛。所说般若波罗蜜多偈。诸王闻已。亦皆悟解。得空三昧。各各诵持。
此请假一口已完。所造福业。坚深不倒。而赴死真心纯一不变。所谓信重然诺。虽死不二其志也。然犹义及同寅。法惠诸王。非自他俱利。孰能如此。惊其死在目前者。意欲急令回光返照自心耳。若不猛力提撕。恐死期将至。一旦魂沉闇道。奈之何哉此即唱命不久也。悉应下。教持正法。诸王业缘不异。受死是同。故持法受益。均然齐等。故云悉应。况教依先佛法乃般若。既皆诵持。则功德所致。或起死回生。在此一举耳。诸王下。明诸王得道。同得空三昧者。以般若神功无二故。然普明转教。益已大矣。
△三开觉邪心。三。初斑足开解。
时斑足王。问诸王言。汝等今者。皆诵何法。尔时普明王。即以上偈。答斑足王。王闻是法。亦证空定。欢喜踊跃。告诸王言。我为外道邪师所误。非汝等咎。
若闻法音而不餐采。迷之甚也。今斑足一闻。而致问殷勤如此。盖善念觉心。发动显现。然乃根之利。妙在一转移间耳。尔时下。明王实答。此虽般若妙偈之神功。普明方便之摄持。亦斑足机熟得道之时也。不然。何始萌于杀虐。而后入佛智若此乎。王闻下。闻法得道。信知般若法门。空慧平等。但一回头。速证此道。宁不欢喜而庆幸。踊跃以希有乎。告诸下。斑足悔过。外道。则心游道外。不明自心。而妄想计度者。邪师。即以邪为正。慧眼不明。而盲修瞎炼者。不知其非。妄为所误。堕坑落堑。莫不繇之。一觉其迷。则反省前非。超凡入圣亦。莫不繇之。斑足之收捕千王。邪因邪缘误之也。闻法证道于刹那。亦返邪归正致之矣。所谓行年五十。知四十九之非者。其斑足之谓乎。
△二诸王还国。
汝各还国。当请法师。解说般若波罗蜜多。
斑足闻此法而得道。故又嘱诸王依此法而修证。若斑足者。自醒自悟。惭愧无已于心乎。不然。又何如是叮咛切至哉。
△三斑足弃位。
时斑足王。以国付弟。出家为道。得无生法忍。
闻般若得空定。知天下有至贵者。不在国爵也。故付弟以读其宗。出家而修其道。既猛利之志。存无妄染。故慧性之明。得法无生。盖繇得之回头者神速。而证其妙源者爽峻矣。
△三结示劝持。三。初明过去依法获报。
大王。过去复有五千国王。常诵此经现生获报。
所谓过去诸国土。斯益已成就。五千则拣非一人。常诵。则明非间断。现生。则拣非生后二报。故知常诵之心极切。而现生之报至神也。
△二明现在应当受持。
汝等十六诸大国王。修护国法。应当如是受持读诵解说此经。
所谓现在诸国土。斯门应受持。不如是。不足以护国也。
△三明未来亦应受行。
若未来世。诸国王等。为欲护国。护自身者。亦应如是。受持读诵解说此经。
所谓未来诸国土。当依如是法。然护国护身。初无二法。故受持读诵。唯一般若。
△三时众得益。
说是法时。无量人众。得不退转。阿修罗等。得生天上。无量无数欲色诸天。得无生忍。
普护国难。专在般若。故行坚愿固。得不退转。斑足以无道而证道。故修罗乃非天以生天。般若空慧平等。故诸天得法无生。凡皆等流果证也。
△二报恩供养显果难思。二。初当品名题。
不思议品第六
上明内护外护。俱繇般若神功。方能克效。可知法大恩深。不假散华。畴能上报。故有此品焉。谓之不思议者。以妙慧心言罔及。故散华亦迥超思议也至于尘刹相入。一多交参。净秽相在。生佛溥融。非唯显果海之变现难思。亦表闻般若而内外俱护者。亦当具如斯迥超之果用耳。问。此中散华。显其超绝。科云显因难思可尔。何云显果难思耶。答。华虽表因然因必趣果。故华因之妙用难思。足知果证亦妙妙难思也。矧如来为大众现此神变乎故科云显果无相妨碍。
△二正演玄微。三。初散华供养。三。初闻法欢喜。
尔时十六国王。及诸大众。闻佛说此般若波罗蜜多。甚深句义。欢喜踊跃。
得未曾有。故喜踊跃。甚深句义者。以般若了法。本空彻底穷源故。
△二散华显妙。三。初散行华。
散百万亿众宝莲华。于虚空中。成宝华座。十方诸佛。无量大众共坐此座。说般若波罗蜜多。是诸大众。持十千金莲华。散释迦牟尼佛上。合成华轮盖诸大众。
初二句。大众散华。华本非三。随其数量多少。以表法之浅深不同。今云行华者。表贤位因行无量故。华云众宝者。以贤位修因。依真而修故云宝。次二句。华变为座。般若了万法本空。故所散之华。于空处成座所谓座无别座。诸法空者是。法华诸法空为座此也。十方下。化佛演妙。此表诸法空处。生佛同依。依此空理。显示妙慧。故云共坐说般若也。前经云一切菩萨之所修行。一切诸佛之所显示。未来诸佛菩萨。亦复如是。若佛菩萨不繇此门。得一切智者。无有是处。所谓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信哉。是诸下。化众散华所谓化复作化也。十千金莲华。表依真之万行也。盖金华经百炼而黄色不渝犹真行历万境而性修不退故。散佛上者。表以行因。趣向佛果故。合成华轮者。表众行辐辏。成一果相故。盖大众者。表以行成果。普覆含生故。
△二散般若华。
复散八万四千芬陀利华。于虚空中。成白云台。台中光明王佛。与十方诸佛。无量大众。演说般若波罗蜜多。是诸大众。持曼陀罗华。散释迦牟尼佛。及诸众会。
初众散华。以表八万四千般罗蜜门。以众生尘劳如此。故般若法门亦如此。然欲令依此白法。心心能入此门也。芬陀利。云白莲华。次二句。华变为台。表般若行。依法空理。成无染无缘平等三昧法事故。盖此法空理也。一乘之妙行。无缘之慈力。依此平等不动。以为万行之基本乎。台中下。化佛说法亦表心佛众生。同依一般若也。般若心光。观照法空。得大自在。故曰光明王。即此觉观。不离自性。故又曰佛。此即佛心也。然言台中光明王佛者。以依行修断证之本。方显本觉佛故。十方诸佛不离此。无量众生亦不离此。故同依同说耳。是诸下。化众散华。曼陀罗。云适意。即天华也。华表正因以因必趣果。故散佛上。而及大众者。示大众当得般若正因也。此亦化复作化之妙也。
△三散妙觉华。
复散曼殊沙华。于虚空中。变作金刚宝城。城中师子奋迅王佛。共十方诸佛。大菩萨众。演说胜义般若波罗蜜多。复散无量诸天妙华。于虚空中。成宝云盖。遍覆三千大千世界。是华盖中。雨恒河沙华。从空而下。
曼殊沙。云柔软。亦天华也。此表妙觉。大悲摄生。纯一慈力故。前行华云百万亿。般若华云八万四千。此中不言数者。以果海离言。故华亦不涉于数量耳。此亦大众所散华也于虚下。华变为城城表涅槃。以依法空。证此无生。离过绝非故。然城云金刚宝者。无生生无灭。四相之所不迁。无去无来。三际莫之能易故。城中下。化佛说法。师子为兽中王。身毛一竖。象王莫逞其威。则群兽可知矣。此表妙慧全彰。则心魔犹自丧魂。外魔复何言哉。故华严疏明师子奋迅。众海顿证于林中。盖明入此三昧。而即令众获证也。今则不尔。表果中心佛。掌莫大之威权。慧锋牙爪。伏一切之业惑。内衅外孽。孰敢当轩哉。此佛与十方因果二位共说般若者。以心佛因果。皆自此一道而分别故。言胜义般若者。谓般若中最上第一者也。如金刚云。如来说第一般若波罗蜜。即非第一般若波罗蜜。是也。然今约妙慧深入。离四句绝百非。世出世法。生佛染净。同一空故。名胜义般若。复散下化人散华。亦化复作化。华成宝云盖者。表依法空理。起大悲行。无心荫物耳。盖覆大千。表称性之行。无不普周故。华盖复雨华者。表普覆之行。亦又常修称性之多行故。楞严云。种类出生穷未来际。三世平等十方通达名无尽行者。此也。俱从空下者。良以此行。一一皆是清净无为。性本然故。
△三诸王发愿。
时波斯匿王。及诸大众。见是事已。叹未曾有。合掌向佛。而作是言愿过去现在未来诸佛。常说般若波罗蜜多。愿诸众生常得见闻。如我今日等无有异。
此有二愿。初愿诸佛同说。夫此般若诸佛同证。所谓尘说刹说炽然说无间说。故誓佛佛同说。不间古今。非同世谛分三世也。二愿众生同闻。八难中有佛前佛后难。不闻正法难。如法华云。诸佛出于世。悬远值遇难。正使出于世。说是法复难。无量无数劫。闻是法亦难。能听是法者。斯人亦复难等。此明正法难说。亦难闻也。矧加之以邪见种子。或恶业障蔽。且不闻三宝名。又能闻法耶。今诸王念及于此。深慨正法。不易见闻。故誓众生。常见闻耳。见闻则妙慧开明。本觉澄寂。将与佛果。渐可等矣。如不见闻。苦海无边。将何援拯。古人云。佛在世时我沉沦今得人身佛灭度等。据此。则法难见闻既类于此。故知游心出世者。须此世此身闻法。以求自度可也。
△二叹教劝持。
佛言大王。如汝所说。此般若波罗蜜多。是诸佛母。诸菩萨母。不共功德神通生处。诸佛同说。能多利益。是故汝等。常应受持。
如汝所说。此印其愿同说愿常闻之洪誓极是也然此般若。有四义故。当常说常闲。一出生一切满分因果证位故。二能为果位功德神智生处故。三佛佛说此一乘妙慧故。四凡外邪小。一切总作得度正因故。有此四义应说应闻。亦应受持。不可远离也。犹菽粟布帛。民生日用。不少废也故结云常持。不共功德。即佛果功德。不共二乘有者也。
△三现通利益。二。初变现难思。二。初标章举数。
尔时世尊。为诸大众。现不可思议神通变化。
此下显不共般若也。为众现化者。意明已证实相般若之妙用然此妙用之体。非识所能识。亦非心境界。但形言说。对面千里。转没交涉。去此远矣。故能发诸用。亦若斯焉。阴阳不测。无有滞碍。曰神通转易常相。无而忽有。曰变化。此皆神出于不意。妙应于无为。故云不思议。如楞严云。我以不生不灭合如来藏。而如来藏。唯妙觉明。圆照法界。是故于中一为无量。无量为一。乃至坐微尘里。转大法轮。故发真如。有妙觉用者。此也。
△二别叙神变。
一华入无量华。无量华入一华。一佛土入无量佛土。无量佛土入一佛土。一尘制土。入无量尘刹上。无量尘刹土。入一尘刹土。无量大海。入一毛孔。无量须弥入芥子中。一佛身入无量众生身。无量众生身入一佛身。大复现小。小复现大。净复现秽秽复现净。佛身不可思议。众生身不可思议。乃至世界不可思议。
此文有七。初二句华之神变也。论迹繇佛证此。方现此不思议事故。论理。即繇事理无碍。故方有事事无碍也。盖一华无量华。俱事也。以一华称性。含性皆尽故。故一华入无量华。而一华不坏本相。无量华称性故。俱含性皆尽故。无量华复入一华。而无量华炳然齐现。所以然者。繇一与多。互为缘起力用交彻。故得互相涉入。如一室内千灯并照。灯随盏异。一一不同。灯随光通。光光涉入。常别常入。故华严经云。一中解无量。无量中解一。了彼互生起。当成无所畏。即此义也。此谓一多无碍。等虚室之千光也。一佛下。佛土神变也。此即广狭相入。自在无碍。一佛土即狭。无量土即广。一佛土入无量土。以不分而遍一切故。无量入一佛土。以不合而同入一内故。然一多互入而一入多时。一多之本相不坏。多入一时。多一之本相历然。此皆如来含此德用。故能一多广狭不碍耳。故华严云。是以一劫入一切劫。而不坏其相者之所住处等。知此则今经一多相入。皆类乎此。一尘下。尘刹神变也。上言佛土。即佛佛王化之化境。此之尘刹。即别明刹尘微细安立之无碍。所谓尘中安立之刹土也。然此一多能互入者。以一尘刹多尘刹。一一皆法界。故一一性融。繇性融故。乃无碍互入耳。然此尘刹相入约微细意。按华严大疏有三。一所含微细。如琉璃瓶。盛多芥子。炳然齐现。非前非后。如华严明八相。一一相内。即具八相。名为微细。二约能含微细。三约难知微细。此则又是缘起实德。无碍自在。非天人所作。乃实德安立者也。问。今经言入。不约含义。何引彼疏含义释之耶。答。虽有二名。而含与入。实繇籍耳。盖正一尘刹。入无量尘刹时。即无量尘刹。含一尘刹时也。无量入一。一含无量。当知亦然。故入约含义释之。理甚允当。无量下。海山神变。此同净名经中。毛吞巨海。芥纳须弥之意。良繇毛孔称性。故大海入而非小。芥子依理。亦须弥入而广大。虽芥毛小而无内。海山大而无外。然一性等之。则小相非小。大相非大。故无外之山海。入无内之芥毛。恢恢焉有余地也。晋译经云。金刚轮围数无量。悉能安置一毛孔。欲知至大有小相。菩萨以此初发心。即明此义也。一佛下。凡圣神变。佛身生身。同一法界。故生入佛身。一入无量。此乃溥融无碍也。然佛身纯净。生身杂染。佛身是极果。生身是秽因。互相入者。亦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故能染净相忘。因果俱泯耳。故大疏明十身历然而相作云。此菩萨远离一切身想分别。住于平等。此菩萨知众生身。国土身。业报身。声闻身。独觉身。菩萨身。如来身。智身。法身。虚空身。此菩萨知诸众生心之所乐。能以众生身。作自身。亦作国土身。乃至虚空身等。至于随诸众生。心之所乐。十身互作。故知坏相而作。非不思议。繇虽相作。而不坏本相。方谓历然。据此。则菩萨尚能如此。况如来不生佛之身互相入乎。问。今明生佛之身相入。何引相作之义耶。答。相作相入。同一趣耳。知相作得。则知相入得矣。大复下。诸法互现。大如山海。小如尘毛。净如乐土。秽如娑婆。然一真法界。缘起万端。故相在交参。皆相显现。小为即大之小。故大复现小。小中现大。类此。秽为即净之秽。故秽复现净。净中现秽。亦类此知。佛身下。总结难思。谓佛身证此。故非心言可及。生身具此。亦非情谓境界。至于世界。则全法界以为体者。亦非情解可到者矣。故俱云不可思议。凡此即法即心。全心全法。心法融通。无相障碍。故佛证此。则称性所现。非为过矣。然上诸法相入。同一法界。约行布义。有一有多。有小有大。若生若佛。或染或净。约圆融义。则一入多多入一。小现大大现小也。若约三谛明者。以诸法不外谛理而别有故。约俗假。则小大一多。生佛染净。角立不同。约真空则大入小一入多。秽现净生融佛。妙圆无二。约中道。有遮有照。遮则小大一多入无可入。净秽生佛现无可现。照则依正互入于无间。尘毛包容而无外。遮照同时。则一切正入不入。无入而入。正现非现。无现而现。亡焉存焉。曷可得而思议哉。此吾佛神变妙极渊源也。问。前明此为不共般若。果尔不耶。答。共般若。则三乘可入。不共般若。唯佛可到。地上分证而已。然此不共。即华严圆极之堂奥也。非佛畴能证此变现哉。故知此乃不共般若也。
△二时众获益。
常佛现此神变之时。十千女人。现转女身。得神通三昧。无量天人。得无生法忍。无量阿修罗等。成菩萨道。恒河沙菩萨现身成佛。
夫神变所现。皆显般若难思之境。故时众得益。亦明证入不测之妙也。现转女身者。以般若能小能大。依正无碍。故女于现身转男。得通正受。不于女身。而生碍矣。天人见法生灭。一睹神变。则小大依正。生佛净秽。不行诸心念。观法无生。宁复有起灭之相哉。阿修罗。嗔慢无慈。睹神变则嗔慢无性。同一灵知。我心不有。全是慈觉。故云成菩萨道。菩萨则分证未满。犹未融通。此一了了。触目菩提。非有二相。故曰现身成佛。凡此非睹妙变神通。难获此广大利益矣。
△四弘经相貌显教无尽。二。初当品名题。
奉持品第七
敬心钦承曰奉。正念久住曰持。即奉般若之圣谟。持之以行修。恒忆不失之谓也。前内外二护。极显法利。深玄宏广。故散华显化。妙变难思。今知法利叵测。请演说之。故示忍观以修行。须依如法而建立。乃至别劝奉持。谆切恳至。虽为如来深慈。亦示奉持此经。行修无有穷尽也。其他详示证位。备明观断。又皆显弘经随分以广狭。演说依证之深浅。彰般若之神功。列相貌之真范也。
△二正解经文。三。初正明奉持。三。初匿王见佛。
尔时波斯匿王。睹佛神变。见千华台上。遍照如来。千华叶上。千化身佛千华叶中。无量诸佛。各说般若波罗蜜多。
古疏云。此见三佛。一见释迦现身。即法身。二见圆满。即报身。三见千华上佛。即化身。此解秦译云也。今经云见台上遍照如来即法身。乃自受用身也。见叶上千化身。及无量佛。即应身及他受用身也。是则此二彼三。开合不同。若叶中无量诸佛。则总言一切真应二佛。非单指释迦一佛说矣。佛各说有二义。一行布义。故佛佛各说。二圆融义。故皆说般若。亦是般若出生诸佛义也。
△二正申请益。二。初赞法难思。
白佛言世尊。如是无量般若波罗蜜多。不可识识。不可智知。
见佛佛而共说。益知般若深玄难测。故请问如此。不可识识者。即非众生分别识心所能分别。以般若无前境界故。若分别。即分别自心耳。不可智知者。即非入理圣人。无分别智所能证知。以般若理智皆空故。若证知。即非离相境界故。当知唯佛与佛。乃能究尽矣。
△二请问奉持。
云何诸善男子。于此经中。明了觉解。为人演说。
既称难思妙慧。不知自觉觉他。成己成人之道。将何而作方便演说化生。故问云何等也。下文修十三观门。依持建立。方能自悟开化众生。又起信明真如离言。问曰。若如是义者。诸众生等。云何随顺而能得入。答曰。若知一切法虽说。无有能说可说。虽念。无有能念可念。是名随顺。若离于念。名为得入。据此。则今经般若。明了觉解。亦泯能所。为人演说。亦忘心迹。方可说可解矣。
△三佛为垂答。二。初说长行。三。初总标忍行。二。初标法指人。
佛言。大王。汝今谛听。从初习忍。至金刚定。如法修行十三观门。皆为法师依持建立。
即始从信位习学伏忍。终至等觉金刚喻定寂灭下忍位。依此始终地位。或断或证。不离一性熏修。若权若实。皆是般若功用。故云如法修行。十三观门。即所修之行。谓伏忍等五。前四忍各分三品。惟寂灭忍分二。合有十四。今言十三者。以上品寂灭唯在佛位。止言因位中忍观耳。皆为法师者。以法胜则人尊故。依持建立者。即依此忍观浅深。证位高下。方便建立。言说开示。故前问云何解说。此一答释。无余蕴矣。
△二劝令供养。
汝等大众。应当如佛。而供养之。百千万亿。天妙香华。而以奉上。
所谓以佛庄严。而自庄严。故云应如佛供养。天香华奉上者。所谓应持天宝。而以散之。天上宝聚。应以奉献也。
△二别明忍相。十三。初习种性。四。初标位指人。
善男子。其法师者。习种性菩萨。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
前云十三观门。皆为法师依持建立。故此标牒之。习乃如鸟数飞。即初入道时也。种习者。真性凝一。常恒不变。约随缘因。以慧目了。所熏习种。浅深异故。各成种性。如以声闻教法熏。成声闻佛性等。法相宗说。有八种识。唯是生灭。依生灭识。建立生死及涅槃因。法尔种子。有无永别。是故五性。决定不同。既所立识。唯业惑生。故所立真如。常恒不变。不许随缘。若法性宗。则本有佛性。理不容差。故说有心。定常作佛。但众生遇缘。熏习三乘种性。及不定无性。而有五耳。故法华安乐行品。不许亲近声闻。恐被熏习成其种性。清凉国师。会此义云。就机则三。约法则一。新熏则五。本有无二。若入理双拂。则三一两亡。若约佛化仪。则能三能一。此性相融通。万古不易定论也。今言种性。即新熏就机而论。非据法相本有之性也。若比下。指此位人。前二出家众。持大戒。后二在家众。持五戒。
△二发心利物。
修十住行。见佛法僧。发菩提心。于诸众生。利乐悲悯。自观己身。六界诸根。一切无常。苦空无我。了知业行。生死涅槃。能利自他。饶益安乐。
此即已到信位。而修前胜进行者。故云修十住行。见佛发心。则境胜心强。若遇余缘。此心微劣。因此发心。进退不定。此既如是。法僧亦然。故云见三宝发菩提心也。然此心即信心等十。楞严明初发心住云。以真方便发此十心。心精发挥。十用涉入。圆成一心。即见境依真发心义。华严初发心功德无穷无尽。以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此位能具足诸位功德故。不为度少许生界故。求少许佛果故。学少许法门故。断少许烦恼故。乃至为断普迷烦恼故。先令发菩提心者。如涅槃云。发心毕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先心难故。且善财参诸知识。必先陈发心者。盖以发心。则堪领佛法。为道器故。故知发心是难。应须先发。众生下。利物观空。众生指十种异生。得法出苦名利乐。观生兴慈名悲悯。己身不出六界。诸根。因缘假合。如实观之。终归败坏。本无可乐。究竟不有。中间无主。故云无常等。六界义如前释。业行。即善恶业缘。生死涅槃之行。云了知者。以有诤说生死。无诤说涅槃。此二如作梦。求不可得故。是知住相。则人我强生。染净。情见互起。观空则自他两忘。物我利乐两成。故云能利自他等。如此发心。则不住悲智。而自能建立悲智也。
△三根纯德善。
闻赞佛毁佛。心定不动。闻有佛无佛。心定不退。三业无失。起六和敬。方便善巧。调伏众生。勤学十智。神通化利。下品修习八万四千波罗蜜多。
佛犹日月也。赞之不增。毁之不减。然发普贤行愿者。称赞无穷。作阐提业因者。谤毁随分。佛如虚空也。亘古亦有。该今不无。然执相见者。谓佛为无。了一如者。谓佛为有。此皆业行之善恶。执见之断常。今发心者。了知赞毁业因不𠁊。有佛无佛性相常住。岂于所发之心有退哉。此是正定聚人。善根坚实凝一者也。三业下。德善也。威仪动静。举措利益。身业也。出辞吐气。说法教化。口业也。信进定慧。兴慈运悲。意业也。然周旋中礼。声容适规。意念合权。故名三业无失。六和敬者。所谓戒和同修。见和同解。身和同住。利和同均。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此上自利。方便下。利他。不出折摄二门。十智者。一世俗智。乃至第十无生智。华严亦明十智。一三世智。二佛法智。乃至第十知无边诸佛智。此十皆佛智。今云勤学。岂不学佛智耶。神通化利者。夫化生非神通。则生类多端。难尽调伏。须假神力。方能摄化。神力有二。一修生。即六通假修而得者。此通缘心缘物方显现故。二显生。即如来藏自性通。繇断惑显现故。此不思议。无作自在。应化尘劳故。修八万四千者。即一尘劳。入一波罗蜜门也。言下品者。以信力尚微。证入未深故。
△四别显不定。
善男子。习忍以前。经十千劫。行十善行。有退有进。譬如轻毛随风东西。若至忍位。入正定聚。不作五逆。不谤正法。知我法相。悉皆空故。住解脱位。于一阿僧祗劫修习此忍。能起胜行。
初明忍前行劣。此如起信发心有退堕义。如前十信发心处已引。大抵住不定性时。虽修善行。但善根微劣。烦恼深厚。或倒求人天。或异求小乘。既于大乘犹豫不决。故于境缘或便退堕。此则以色见佛。缘心求法。住相供僧。虽依三宝。以发心时。未能心空无我故。譬如下。喻明可知。若至下。明正定胜业也。此忍观得力。入正定时。良以此位。恭行十善。故不作五逆。深信三宝。故不谤正法。观法一如。故我法两空。见思惑尽。故住解脱。此上自行。下明胜进。阿僧祗。云无数劫。具云劫波。此云时分。谓依无数时忍修成就。则前位可入。胜行可起矣。
△二性种性。三。初标位示住。
复次性种性菩萨。住无分别。修十慧观。
简非前说。故加复次。此即十住位也。性种性者。以圣性决定。不他移故。根种深培。非浅解故。悟解圆明。非假思索。故云住无分别。依圣解智。发起理观而修。非心外求法。故云修十慧观。
△二显其行业。二。初别明观修。
舍财命故。持净戒故。心谦下故。利自他故。生死无乱故。无相甚深故。达有如幻故。不求果报故。得无碍解故。念念示现佛神力故。
世情所贵。莫先财命。今观身如幻。故竭其内施。观财非实。故罄其外施。凡以空观而俱不可得。假观而两皆如梦。中观而非有时。因缘妄现。正不空时。财命两空。故一一观之。无有甚于财命也。所谓舍此脓血如泡之命。以易平等慧命。施此浮虚不坚之身。以易功德之身。而不为过。此施度也。二中。戒以调练三业。制伏过非。大要不出三聚净戒。然此戒在心。观空则心珠朗耀。涉有则戒璧不磷。持而不持。无持而持。任运勿失。斯为得也。此戒度也。三中。我慢自矜。如高原陆地。不生莲华。故观空时。谦且不有。观假时。慢从何得。处心如地。纳怀虚空。自利利他。方无咎也。此即忍度。以忍方谦下故。所谓江海为王者。以其善下也。信哉。四中。万法一如。人物皆空。故观人即已。斯利己利人。倘失平等。斯为大过。法华云。我自住大乘。若以小乘化。乃至于一人。我则堕悭贪。此事为不可。此一乘平等。自他俱利。即精进度。以精进方利自他故。五中。观了此心。混虚空为体性。非三灾所能倾。故存亡生死。不二其致。此即常定观空。生灭如幻者也。然罗汉有出胎之迷。菩萨有隔阴之昏。故此位修此。游戏大梦觉之场。非梦觉所能拘者也。即禅定度。以深禅定方不乱故。六中。言无相。即实相理智。以实相智。观实相理。无得难思。故名甚深。此即慧度。以般若妙体。因果同依。断证根本故。七中。世出世法。三世因果。皆名为有。然了法从缘。彻底唯真。至若涅槃生死。等似空华。即方便度。以此能了法如幻故。八中。绝待灵心。对缘应现。即应现处。作善作恶。故随业时。有乐有苦。菩萨观空。果报非有。非是实无果报。直不求之耳。此即愿度。以愿自他不求故。九中。诸法唯心。卷舒无碍。演一法于多劫。说无量于刹那。必须法义融通。词乐互彻。然后自证利生。两无欠缺。不住空有。触处辨才。此即力度。以力湛能讲说故。十中。己心佛身。平等无二。故观心时。即心了境界之佛。观佛时。即境见唯心如来。即佛之心光。既时时不离。故即心之佛力。方念念昭彰。此即智度。以智方现佛力故。所谓十种慧观之功。绝妙胜处。皆不外乎吾人一心也。问。十种慧观。何依十度修耶。答。十度乃菩萨正修根本。故十观寄此而修之。以显十度之行。不离一心观照中矣。若离观照。宛成事度。故慧观寄十度为要也。问。真如本净。岂假十种观慧乎。答。起信云。譬如大摩尼宝。体性明净。而有矿秽之垢。若人虽念宝性。不以方便种种磨治。终无得净。如是众生。真如之法。体性空净。而有无量。烦恼垢染。若人虽念真如。不以方便熏修。亦无得净。以垢无量。遍一切法故。修一切善。以为对治。若人修行一切善法。自然归顺真如法故。至后广明四种方便云云。据此。则今经此位观修。以净心之悭贪破戒嗔恚等垢。故加此十种观修也。
△二治倒复真。
对治四倒。三不善根。三世惑业。十颠倒故。我人知见。念念虚伪。了达名假受假法假。皆不可得。无自他相。住真实观。
初四句。治倒也。上明十种慧观。为能对治。此明所对治。即十倒是也。凡夫观身受心法。妄执为常乐我净。菩萨施舍财命。即观身不净。不求果报。即观受是苦。心谦下故。即观心无常。达有如幻。即观法无我也。又凡夫纵贪嗔痴。三不善根。戕害正性。菩萨舍身命不求报。即对治贪倒。持净戒利自他。对治嗔倒。生死无乱。无相甚深。得无碍智。即对治痴倒也。又三世惑业。袭习不断。众生于中。妄受轮转。菩萨不求果报。即过因现果。现因当果。一切两忘也。念念示现神力。即一念普观。一际平等。非果非因也。故普对治之。所以治者。以止一切恶法。不令增长故。以随顺法性。离诸过离痴障故。我人下。复真也。我人。即四相。知见。即众生十六知见。不离六根者也。然能执因境有。而性常自空。故念念虚伪。名即万法之号。受即苦乐受三。法即一切诸法。然观名如龟毛。观受如聚沫。观法如阳𦦨。总不可得。故云了达等。此人法双忘。心境智空。皮肤净尽。唯存一实。故无自他相。住真实观也。然此即三性皆空。我人下。即遍计性空。即初相无性。了达下。即依他性空。即次无自然性。无自下。即圆成实性。即后繇远离前。所执我法性。又若以三空观收之。初我人下。即人空观。次了达下。即法空观。后无下。即如实双空观。问。此名住位。何以言人法俱空耶。答。此亦约分修入言之。若约断证。则二乘信住。方断人执分别。三贤进至净心地。究竟离法执分别。若法执俱生。则第二地至第七地。方尽离故。
△三入位时行。
中品修习八万四千波罗蜜多。于二阿僧祇劫。行诸胜行。得坚忍位。
此位忍观。行力稍强。故修中品。然须八万四千者。亦以应化尘劳也。言波罗蜜多者。以依真而修。俱到彼岸之行故。于二下。明修行时。比前行修稍胜。故时当二无数劫。自他之行双修。故云行胜行。动静之心不乱。故云住坚忍。然此亦具四心。修习八万四千。即广大心。波罗蜜多。即第一心。二阿僧祇。即常心。行胜行等。即不颠倒心。义自消息。
△三道种性。三。初标位示修。
复次道种性菩萨。住坚忍中。
观修精纯。圣道将显。故云道种性。坚忍。即蹑牒前行。以成此位。观修鸿渐。不离是忍。故云住中。然此即上贤。故下观修胜前。
△二观行差别。五。初观法无生。
观诸法性。得无生灭。四无量心。能破诸闇。常见诸佛。广兴供养。常学诸佛。住回向心。
诸法因缘。必有合离。故皆生灭。今如实观空。不住不着。则实相凝常。故无生灭。所谓以分别心见。则万境纷拏。若如实相观。则真空冥寂。此也。楞严第一回向云。虽度众生。不见度相。第二向云。坏其可坏。远离诸离。若此。何尝有生灭哉。慈悲喜舍。为无量心。然此能破闇者。以慈能与乐。悲能拔苦。喜能除嗔。舍能灭贪故。见佛供养。如普贤广修供养愿。学佛住向。即常随佛学愿。并普皆回向愿也。然此亦可是两足之行。以广兴供养。则胜因愈广。功德益多。即修福行愿也。学佛则。因修果证。普皆瞻依。住向则。众生菩提。三总回向。即修慧行愿也。凡此皆长养大悲。非一于自利者矣。
△二观修全性。
所修善根。皆如实际。皆于三昧。广作佛事。现种种身。行四摄法。
依真之行。行行契真。故云所修等。清凉云。非真流之行。无以契真。未有饰真之行。不从真起。此也。又起信云。于真如法中。深解现前。所修离相。以知法性无悭贪故。随顺修行檀波罗蜜等。广引如前。然入三昧。作佛事。则行业益为难思。以非散心作者同矣。现多身。行四摄。则利生愈益沤和。以非不善涉化等矣。故知此位胜业。愈广愈大矣。
△三观性起修。
住无分别。化利众生。智慧明了。甚深观察。一切行愿。普皆修习。能为法师调御有情。
了生界一如。故化利适均。非同住相化生比矣。达本觉无二。故观照彻底。非同沉空偏观比矣。行愿双修。行行得愿轮。长时不退。愿得行足。遍界弥纶。所谓无往而非遍修之道也。堪作模范。轨教后人。故名法师。然观根授法。因病假药。则生界虽伙。观一际平等。故云调御有情。此则全性是修。与事行大不侔矣。妙已哉。
△四观法皆如。
善观五蕴。三界二谛。无自他相。得如实性。
成幻妄身心者。五蕴也。作生趣依止者。三界也。摄空假诸法者。二谛也。然五蕴皆空。三界梦幻。二谛平等。约相观之。则因缘是空。自他不有。约性观之。则真性一如。皆是实相。故总云善观。又即前云观五蕴。得戒等五忍。观三界因果。得三空忍。观二谛假实。得无常无生等忍是也。
△五示受生处。
虽常修胜义。而受生三界。何以故。业习果报。未坏尽故。于人天中。顺道生故。
此位悲智具足。故观空不住。留惑示生也。言胜义者。即真实空性也。而曰常修者。则动静必于是。念劫必于是矣。如必于此。则自证实有余。而利他似不足。故虽常修胜义。而必混俗和光。同尘幻应之念。汲汲然不置。故云受生三界。何以故徴。谓既修胜义。则观空时。一道清净。而又受生三界者。何也。业习下。释有二义。一因果不忘。不得不生故。二人天善趣。恒顺示生故。是知此位菩萨。受生三界。实则居半。权则居半。岂同凡夫。纯业力而受生。二乘耽空寂而不来哉。
△三入位时行。
上品修习。八万四千波罗蜜多。于四阿僧祇劫。修二利行。广大饶益。得善调伏。诸三摩地。住胜观察修出离行。能证平等圣人地故。
观力愈精。故应化尘势。修习上品。断证益广。故时长劫远。四阿僧祇劫。回智向悲。故纯是大悲。回实作权。故于诸根性。得定善调。皆此位行修也。若语胜进。如下所明。住胜观察。则悲智本一心源。修出离行。则断证全托性地。凡此皆所谓第十回向位。加行观修。以求出贤位者也。能证平等地者。即指初地。以入地证如。非差别相。故云平等。若上贤位。则无此证修矣。问。此中不云加行。为是总无。为是义含耶。答。楞严等经。唯识等论。俱开四种加行。以第十向。位。非加行。则从贤入圣。从世出世。有似天渊。故须开之。此中虽无加行之名。以义取之。即住胜句下。义在总该。何者。以四加行定。能观不出明得印顺等定。所观不出名义自性差别四法。今云住善观察。即暖顶忍三种加行观断也。修出离行。能证圣地。即世第一位。从世出世也。就中证断。义总包含。故知四行不开。义已具在第十回向位中矣。
△四欢喜地。三。初标位超出。
复次欢喜地菩萨摩诃萨。超愚夫地。生如来家。
此即信忍下品位也。断除法执。从世出世。故云超愚夫地。初证真如。体同佛体。故云生如来家。此二句为总。下诸句为别。明生如来家之断证。二利事之差别也。
△二智行差别。四。初通明二智。
住平等忍。初无相智。照胜义谛。一相平等。非相无相。
平等忍者。谓了真俗染净无二故。住者。即入心。方事于断证。未能得解脱。义言住也。无相智。即能证如理实智。此智同空。故云无相。胜义谛即所证遍行真如理。此理超绝。故云胜义。照字。通能通所。智言初者。即才生佛家。始证真如也。实则理智俱无始故。一相下。即正证时。理智一如。所谓无有如外智。能证于如。无有智外如。为智所证。繇无二故。故云一相平等。又即理之智。证即智之理。即智之理。为即理之智所证。繇相即故。故云非相无相。大疏云。智无自性。即是如体。无心存智。是曰证如。若以智会如。非证如矣。据此。则智即是如。如即是智。法界寂然曰如。寂而常照曰智。岂离寂外别有智耶。故举智收如。举如收智。举一全收。不容并立。如斯正证。法性洞然矣。
△二断除惑障。
断诸无明。灭三界贪。未来无量生死。永不生故。
上明证理。此明断惑。无明。即住相根本无明也。三界贪。即闰生枝末无明异生障也。未来生死。即三界果报也。以迷如来藏故成无明。繇无明故起三界贪。繇贪。则三界有漏之业。未来生死之果。尘沙劫波。莫之遏绝。今寻此妄惑。都无根本。非内非外。亦非中间。三世推求。都不可得。从无住本。颠倒妄生。故照惑无体。无时即明。根本既断。惑业苦三。应念消忘。即一断时。一切三道俱永断也。然大疏谓缘境断惑。不二而二。有能所断。二而不二。说为内证。据此。则能断是智。所断是惑。故言有二。惑体智体。无二体故。故名不二。涅槃云。明与无明。其性无二。愚者谓二。智者了达。知其无二。是也。问。彼断无明相。约何相断耶。答。十地经云。非初非中后。若尔。云何断耶。论云。如灯𦦨。非唯初中后。前中后取故。谓唯取一时。则不能断。三时总取。方说能断。假三时断。则无定性。何者。初若能断。不假中后。后若能断。不假初中。既假三时。故知无性。一一推徴。三皆无性。是故经言。非初非中后。繇三时无断。方名断结。是故论云。前中后取故。经则约性。论则约相。性相无碍。方能断结。此即无断之断。断而无断者也。
△三方便起修。二。初总明修习。
大悲为首。起诸大愿。于方便智。念念修习。无量胜行。
贤位虽亦利他。悲心愿智。总皆孱劣。此地圣位力强。故纯是大悲利生。发十弘愿不退。繇大悲时时度生。故权智念念修习。就中利自利他。一皆依真建立。故云无量胜行。然悲愿智三。大愿为总。大悲权智为别。以度生修行。非凭大愿坚持。则中隳退堕。故愿为总也。
△二别明方便。
非证非不证。一切遍学故。非住非不住。向一切智故。行于生死。魔不动故。难我我所。无怖畏故。无自他相。常化众生故。自在愿力。生诸净土故。
此明方便有六。今初谓遍学也。理智一如。无有少法。与法同住。则显法性。无容并真。二既不存。一亦奚立。不同法相。决有内证。故云非证。然正缘境时。不二而二。有能所照。二而不二。即智证如。故云非不证。于此二非之间。以方便智。若断若证。或自他行。世出世法。皆足以充扩德性。长养大悲。故云一切遍学。言遍学者。即效法勤习之谓。非住下。即回向也。谓住则著相憍慢。是众生见。不住则沉空滞寂。是二乘见。故并非之。唯以方便智趣向佛果。俾至圆满菩提。归无所得。不执空有。中道叵得。所谓回真如心。向无为果。不住一法者也。行于下。即变化也。谓云驶月运。舟行岸移。理不如斯。繇妄见耳。心本寂灭。原非轮转。繇迷妄故。一旦懵然而生。昏然而死。且不知往因现果。从何自而有也。今菩萨证如。三世非迁。生死空华。等如嬉戏。虽履生死。了不相关。方便沤和。鬼神莫觑。心魔外魔。何自动哉。此虽处生死。而不行于生死者也。此分知三界之相。无有生死退出。不如三界见于三界。故知魔不能动也。离我下。即一乘也。谓我即人执。乃能执之主宰。我所。即法执。即五蕴等法。繇有我故。起诸烦恼。续诸生死。不得断绝。繇我所故。起所知障。碍正知见。不得圆明。然众生耽于我见。故暂时失我。怖畏为死。二乘沉于空法。故总观三界。称为牢狱。此皆怖畏之状也。唯菩萨观我总空。我所不有。了达虚空。安住一乘实相觉地。求二不得。怖从何来。故虽离二。性静恬夷。了无撄心怖畏也。无自下。即实相也。谓所化为他。能化为自。今悲智常相辅翼。故虽令灭度。了无度相。虽无度相。普令证灭。化而无化。无化而化。化与无化。㳷然平等。能化所化。不离一心。此能化生无尽。其化大也。自在下。即自在方便也。谓诸佛清净报刹。繇因中弘愿所感。若离大愿。则安养非有。琉璃无成。所谓净土者。无三恶道之名。交接皆上善之人。故一念不断。即便往生。信力未专。疑城即堕。今此初地。以愿力自在。十方净域。随心应念。无不可生。如镜当台。像至便现。夫谁得而障碍哉。所以必往生净土者。以种福修慧。见佛闻法。因修果证。净土最易故。
△四重明二智。三。初实智离相。
善男子。此初觉智。非如非智。非有非无。无有二相。
此牒前初无相智。明真见道也。谓智外非如故非如。如外无智故非智。双拂并遣故非有。举一全收故非无。一切皆非。浑一实体。故无二相。二既不存。一亦即泯。斯证智之妙者也。
△二权智自在。
方便妙用。非倒非住。非动非静。二利自在。
此即如量智。应变难思也。谓示凡外。而非同凡外故非倒。在机境。而不系机境故非住。涉有而一道清净。故非动。观空而万行沸腾。故非静。繇是正自利时利他。正利他时自利。即智行悲。即悲导智。悲智相资。浑然中道。
△三法喻合显。
如水与波。非一非异。智起诸波罗蜜多。亦非一异。
喻中即水之波即水。即波之水是波。故非异。水澄波动故非一。即实即权。亦若是矣。实外无权。犹即水以明于波。权外无实。犹即波以明于水。法喻昭然。皆权实非一异。故能一异者焉。
△三入证时节。三。初劫行分齐。
于四阿僧祗劫。满足修习百万行愿。
劫即所修之时。愿乃所修之行。然此时长行远者。以此地证修悲智。益超绝故。
△二智愿自在。
此地菩萨。无三界业习。更不造新。由随智力。以愿生故。
前云断诸无明。灭三界贪。一切生死。永不生故。故此云无三界业习。言业习者。即夙业陈习也。业习既无。新业不续。即随缘消旧业。更不造新殃也。繇随下。释伏难。难云。有业有生。既无新业。依何受生耶。释云。繇随方便智力。发其净愿。若净愿自在。则随愿往生矣。何待新业乎。
△三修檀利生。
念念常行。檀波罗蜜多。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广大清净。善能安住。饶益众生。
檀度有三。谓财法无畏。此地行檀者。以檀为众行之本。故念念常行。余非不修。唯随分而已。四摄言广大清净者。以四摄普遍云广大。虽摄忘摄云清净。大悲增上。随缘与乐。即安住饶益之谓也。
△五离垢地。三。初标名示位。
复次离垢地菩萨摩诃萨。
此即信忍中品位也。戒足清净。永离误犯。名离垢。楞严云。异性入同。同性亦灭。华严云。譬如真金。置矾石中。如法炼已。离一切垢。皆离垢义。
△二本地行业。
四无量心。最胜寂灭。断嗔等习。修一切行。所谓远离杀害。不与不取。心无染欲。得真实语。得和合语。得柔软语。得调伏语。常行舍心。常起慈心。住正真心。寂静纯善。离破戒垢。行大慈观。念念现前。
此文有三。初三句。显所断证。谓万行以四心为体。方称法性。离此。则成住相事行也。最胜寂灭。即所证真如。以不与万法为侣。故云最胜。以无生灭迁流。故云寂灭。嗔等习。即所断惑习。乃俱生惑也。此皆不证而证。不断而断。能所一如双泯者也。修一切下。别明十善。初句总标。所谓下。明修相。杀生有短命多病果报。故离杀害。不止不食其肉也。偷盗有贫穷共财不自在果报。故不与不取。所谓物各有主。非吾所有。一毫莫取。淫有妻不贞良。不随意眷属果报。故心无染欲。纵值妖艳之色。不能劫动其心。妄语有多被诽谤。为他所诳果报。故今得真实语。断除虚妄。两舌有眷属乖离。亲族弊恶果报。故今和合语。不宣传彼此。斗乱两家。恶口有常闻恶声。言多诤颂果报。故今得柔软语。其声和雅。闻者悦服。绮语有言无信受。语不明了之报。故今得调伏语。讷言不躁。巧言勿出。贪有心不知足。多欲无厌之报。今常行信心。于人不求。于己不悭。所谓知足除贪。播馨香于意地。瞋有人求长短。他所恼害之报。今常起慈心。则一嗔不起。百福自生。邪见有生邪见家。其心謟曲之报。今住正真心。开明慧性。觉悟自他。邪说诬明。断不为也。如此。则十善恭修。十恶自止。夫何误犯乎。寂静下。垢尽明现纯善无恶。故称离垢。言寂静者。以远离破戒愦闹故。前云断嗔等习。故此云行大慈观。此观言念念现前者。以显嗔习一一永断故。
△三证入时节。
于五阿僧祇劫。具足清净戒波罗蜜多。志意勇猛。永离诸染。
行位愈超。故时劫愈长。此地于戒度偏修。然戒有大小乘之别。所戒之非。亦有性遮不同。此地圆持众戒。皎若冰霜。故云具足清净。心无怯弱。故云志意勇猛。一断永断。故云离诸垢染。问。十善为生天之因。教有明文。今圣位深证。何以专修浅事耶。答。法门惟一。修则不同。如人天修之。则人天十善。若菩萨修之。即菩萨十善。亦犹四谛一耳。随机则有生灭。无生。无作。无量攸分。法可一定乎。
△六发光地。三。初标名示迹。
复次发光地菩萨摩诃萨。
楞严云。净极光生。故云发光。此即信忍上品位也。
△二明其行业。
住无分别。灭无明闇。于无相忍。而得三明。悉知三世。无来无去。依四静虑。四无色定。无分别智。次第随顺。具足胜定。得五神通。现身大小。隐显自在。天眼清净。悉见诸趣。天耳清净。悉闻众声。以他心智。知众生心。宿住能知。无量差别。
初二句。略明断证。谓此地证圣流真如。亦照体无自。即是证如。即此智体。本唯无念。故云住无分别。断闇钝障。故名灭无明闇。亦照惑无本。即是智体。乃不断而断也。于无下。别显行业有三。初辨三明。无相忍。即所依之智。谓无相者。以忍体如空无所依故。忍约无间道中而言。依此忍智。破三际愚。故能宿住明过去。天眼见现在。漏尽知未来。然一念普观。求三叵得。夫何去来。古云。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小乘亦具三明。但有去来之相为异耳。依四下。明八定。四静虑。即初禅离生喜乐定。有五支。一觉。二观。即对治支。三喜。四乐。即利益支。五一心。即彼二所依自性支。二禅即定生喜乐定。有四支。一内净。即对治支。二喜。三乐。即利益支。四一心。即彼二所依自性支。三三禅。即离喜妙乐定。有五支。一舍。二念。即对治支。三慧。四乐。即利益支。五一心。即彼二所依自性支。四四禅。即舍念清净定。有四支。一不苦不乐。即利益支。二舍清净。三念清净。即对治支。四内净支。亦即对治支。此四禅十八支也。言静虑。即有□定慧均等之称也。四无色定者。即第一空无边处定。此厌色依空。二识无边处定。此厌空依识。三无所有定。即迥无所依。依识性也。四非想非非想处定。即粗色已灭。细性尚存。似有不有。似无不无之谓。此地依此八定。用无相智。次第随顺。不相逾越。即此有漏禅定。成就自性清净定。故云胜定。问。此地修禅。亦与禅天。同一修耶答。不同。直寄此以修胜定耳。盖禅天有漏心。此则无相智。禅天欣厌。此地随顺。天壤相悬。岂能等乎。得五下明五通。初句总标。言神通者神名天心。通名慧性。然此有二。一修得。即小乘缘物而现者。二发得。即大乘自性显发者现身下。别明。一神境。谓或现大身。或现小身。或一隐多显。或多隐一显。无作自在。妙用难思。二天眼。谓清净目。见六道业果。善恶好丑。无不彻见。三天耳。谓清净耳。天上人间。凡夫贤圣。种种音声。无不周听。四他心。有漏念虑散定诸心。凡在拟度。一皆证知。五宿住。过现业因。本生往事。虽经尘劫。犹如今日。此皆依无分别智体。发此性通。悉见悉知者。岂同凡小邪外五通耶。不言漏尽通者。以上地无明犹存。未断尽故。
△三入证时节。
于六阿僧祇劫。行一切忍波罗蜜多。得大总持。利益安乐。
忍有三。一耐冤害忍。二安受苦忍。三谛察法忍。此地于此时劫。修行此忍。即此忍行。远有所到故云忍波罗蜜多。又此地智光明极故。云得大总持。不舍有情故。云利益安乐。是知行忍。自他俱利也。
△七𦦨慧地。三。初标示名迹。
复次𦦨慧地菩萨摩诃萨。
智光圆满铄断缘影。故曰𦦨慧。此即顺忍下品位也。
△二当地行业。三。初观忍断证行。
修行顺忍。无所摄受。永断微细。身边见故。
此忍已顺真如。故名顺忍。即此地能断能证之忍智也。无所摄受。即此地所证之真如。以真如离相。离执取故。摄受即执取义。永断下。明所断障。所谓细惑现行障。微细身边见者以此地出世。身见俱生。二不有故。方名永断。如其未断。何以证入第一胜义谛乎。
△二修习助道行。
修习无边菩提分法。念处正勤。神足根力。觉道具足。
大乘行法。以道品为助。此言无边。即称性而修。以成就菩提也。身受心法。为四念处断恶生善。为四正勤。欲勤心观。为四神足。信进念定慧。为五根。五根能伏魔外为五力。念择觉喜轻安定舍。为七觉支。见思语业命进念定。为八正道。念以观法。勤以进修。足以趣证。根能不拔。力能不屈。觉能决了。正能总摄。皆相因而设也。试以喻明。心性如大地。念处如种子。正勤如种植。神足如抽芽。五根如根。五力如茎。七觉如花。八正如果。此中圆满修习。一无所乏。故云具足。
△三成就胜进行。
为欲成就力无所畏。不共佛法。
前修菩提分法。为欲成此果德耳。此中果德有三。一十力德。即一是处非处智力。乃至第十漏尽力。二无所畏德。即一一切智无畏。乃至第四说尽苦道无畏。三不共二乘德。即十八不共法。即初三种身口意无失。乃至十六知过去。十七知现在。十八知未来。俱各无碍。略举成就三种果德。实则成就无量也。
△三入位时行。
于七阿僧祇劫。修习无量精进波罗蜜多。远离懈怠。普利众生。
精进有三。一被甲。二摄善。三利乐。实则称性而修精进无量。懈怠。即所对治蔽。此则善根圆满。善法无量。利益众生。不离一精。则懈怠自离也。
△八难胜地。三。初标示名位。
复次难胜地菩萨摩诃萨。
楞严云。一切同异。所不能至。故名难胜。此即顺忍中品位也。
△二本地观修。二。初自利行。
以四无畏。随顺真如。清净平等。无差别相。断随小乘。乐求涅槃。集诸功德。具观诸谛。此苦圣谛。集灭道谛。世俗胜义。观无量谛。
以四下。观达真如也。四无畏。一总持。二知根。三决疑。四答报。此四出智论。菩萨以之断证。非同佛地四无所畏也。随顺者。即加行无间道。此如离过。故云清净。亦非二相。故云平等。无差别相一句。即的指真如之体。以此地证。无分别真如故。此亦照如内证。二而不二也。断随下。观断障习。夫小乘积功累德。非利自他。祇欲乐求有余。止息化城耳。菩萨则知法寂灭。不复更灭。所修功德。专为度生。故切断之。此即断下乘涅槃障也。然断惑之义。亦照惑无体。不断而断。非形于能所者矣。具观下。普观诸谛。初句总标。此苦下。别观有二。一观四谛。谓观苦逼迫。观集招感。观灭可证。观道可修。皆言圣谛者。断集知苦所显。皆真空理谛故。二观二谛。谓观俗则变态万殊。观真则平等一味故。观无量谛□□总结称性而观也。谓即如观苦时。一苦一切苦。观集时。一断一切断。观灭时。一证一切证。观道时。一修一切修。如观假时。则真中无非假有。观真时。则假中一切皆空。观中时。则真俗全归中道。故云观无量谛若尔。亦可总指上二谛谛理。为无量谛也。
△二明利他行。二。初能利之行。
为利众生。习诸技艺。文字医方。赞咏戏笑。工巧咒术。外道异论。吉凶占相。一无错谬。
四地出世。此地大悲浚发。复入尘劳。多方利生也。准大论有五明。一声明。谓释诂训字。诠目流别者。即此文字赞咏等是。二工巧明。谓技术机关。阴阳历数。即此工巧技艺吉凶等是。三医方明。谓咒禁闲邪。药石针[廿/炙]。即此医方者是。四因明。谓考定邪正。研核真伪。五内明。谓究畅五乘。因果妙理。此二明。即下文渐令安住。乃至知诸地中。出道障道是。此五地菩萨。觉内五明。若外五明。则前四相同。第五加符印耳。此皆为利生方便法也。外道下。精明外论。谓神我冥谛。六句义等。即外道异论。如四韦陀典。中间养生缮性之方。祭祀祈祷之事。礼仪占卜。军阵兵法。异能神术。推步盈虚。皆有法式。毫无妄诞。学之精明。用之恳到矣。
△二所利之益。
但为众生。不为损恼。为利益故。咸悉开示。渐令安住无上菩提。知诸地中。出道障道。
一毫有益。必欲利生。倘无损害。咸为开示。虽顿入涅槃。极难为其功。而渐安菩提。实易为其力也。何者。盖资生世论。皆与实相。不相违背。故诸地有二道。一出离道。即依真修证者是。二障碍道。即住相观察者是。大抵知地地有出道。何处不是解脱门知地地有障道。何往而非障碍处乎。出障二事。实在人智照之通塞耳。
△三入位时节。
于八阿僧祇劫。常修三昧开发诸行。
梵语三昧。此云正定。即禅波罗蜜多也。然此定有三。一安住。二引发。三办事。此定成时。自他利行。皆从此出。故云开发。
△九现前地。三。初标示名迹。
复次现前地菩萨摩诃萨。
照见缘生。相无有二。故名现前。又胜义智光。能遍满故。此即顺忍上品位也。
△二本地观修。二。初总显住断。
得上顺忍。住三脱门。能尽三界。集因集业。粗现行相。
初二句。住持理观。谓此忍随顺。证入已极。故云得上顺忍。仍即此观。了缘无有。求相叵得。无有业报故云住也。三脱。即空无相无作也。能尽下。断除三道。三界皆未免轮回者。繇惑业苦三轮转不已。一切烦恼。即集因惑道。一切善恶。为集业业道。粗现行相。即以惑业为因。未超分段果报。即苦道。谓苦为粗者。以依惑业种子。招引现行。可知可见。故云粗。今云能尽。则三界因果。永不袭故。此断粗现行障也。亦可此断六粗。何则。以集因。即智相等前四。集业。即起业相。粗现行相。即六业系苦相也。
△二别观因缘。
人悲增上。观诸生死。无明闇覆。业集识种。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等。皆由着我。无明业果。非有非无。一相无相。而不二故。
此文有二。一大悲下。观缘似有。谓前尽三道。圣智已充。今欲利他。故大悲增上。然生死事大。故先观之。须知生死。云何招感。以何因缘。流转不断。究其根本。繇迷妙觉。故成无明。无明有二。一根本无明。二润业无明。依持根本。假托润生。故有行生。集业。即行也。此二为因。招现在五果。所以识种繇业漂。乘四大色。故内有四蕴之名。外有质碍之色。名色既显。六处各分。对境而触。对触领纳。五果具矣。从果起业。又有现因三种。故爱则贪染不舍。取则执着横求。有则界趣不忘。繇现因故。乘业而受生。变易而形老。败坏而死尽。未来果报。相续不断。此即因缘顺观流转门也。然此十二因缘。有一念一世二世三世五世之别如华严大疏。引诸经论说而观之之法。大疏亦有。月满三观。星罗十门之观。非同中乘。七十七智。逆顺还灭二种而观也。故知总观因缘相续。能通三世。不出三道。乃至摄归一心。无明即明矣。皆繇着我者。以十二因缘。离我则一切永断故。无明下。观因无相。无明业果。总牒上因缘也。以究竟本空故非有。相续建立故非无。有无平等。故名一相。即一亦空。故云无相。因缘一心。即差别而非差别。故云不二。
△三入位行时。
于九阿僧祗劫。行百万空无相无愿三昧。得一切般若波罗蜜多。无边光照。
先明时长。次明大行然有二种。一行三空正定。言百万者。以慧广定廓故。二得般若妙慧。言得一切。又云无边者。以定多则慧大故要之即慧之定。故三空百万。即定之慧。故光照无边。定慧庄严业行。斯到彼岸矣。故兼云般若波罗蜜多。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下科疏卷四
卍续藏第 26 册 No. 0517 仁王经科疏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下科疏卷五
唐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 诏译
明慈慧寺开山比丘蜀东普真贵述
△十远行地。三。初标示名位。
复次远行地菩萨摩诃萨。
尽真如际。玄达妙超。故名远行。即下品无生忍位也。
△二本地观修。二。初总明断证行。
修无生忍。证法无别。断诸业果。细现行相。
初二句明证行。谓诸法从本寂灭。故云无生。然因迷执。遂见一异等相。此地方了法空。故入观常恒。然且在无间道中。未至解脱。故云修云忍。忍即行之成名。证法无别。即智所依真如。以了法无生。平等一性故。然此证者。亦以照如内证。非能所故。义如前说。次二句。明断行。即所断细相。现行障。即三界习烦恼。此习幽绵难知。故云细相。亦照惑无体。无明即明。非有二相。约义言断。所谓无相地中。尽断法俱生也。
△二别明不住行。
住于寂灭。起殊胜行。虽常寂灭。广化众生。示入声闻。常随佛智。示同外道。示作魔王。随顺世间。而常出世。
初二句。所谓不起灭尽定。而现诸威仪也。行云殊胜者。以依真而修。不为魔摄故。次二句。寂灭即智。化生即悲。以即智之悲故。寂灭不碍化生。以即悲之智故。化生常住寂灭。悲智双行。二利齐举。是无住行也。又上即定散无碍。下即权实无碍。示入下。不同那小声闻。怖三界苦。未了法空。滞寂灭偏见。此爝火之照光也。佛智了法本空。皆是实相。如丽天之杲日也。故此示入如此。而常随如彼也。外道妄度诸法。不达心源。即异端害正者。魔即魔罗。此云杀者。盖喜尘劳。伤慧命戕法身者。今皆示入者。以同事摄化。先同后异。革彼邪缘。同入佛地故。随顺下。不染世累。和光同尘曰随世。坚白无染云出世。昧心精者。皆迷于世业。耽幻有者。俱染于魔累。此地常顺常出。盖了世相常住。即世出世者。非般若沤和。两相辅翼者。孰能与此。前云永断分段超诸有。常观胜义照无二。此之谓也。
△三入位时行。
于十阿僧祇劫。行百万三昧。善巧方便。广宣法藏。一切庄严。皆得圆满。
三昧方便。即依持正定。而广修方便波罗蜜多。如上云住灭定起胜行是也。广宣法藏。即随类示入。观根逗教也。一切下。即定慧二种。所修功德。具足无缺。故云圆满。
△十一不动地。三。初标名示位。
复次不动地菩萨摩诃萨。
楞严谓一真如心。故名不动。此即中品无生忍也。
△二当位修证。二。初明寂灭忘缘。
住无生忍体无增减。断诸功用心心寂灭无身心相犹如虚空。此菩萨佛心菩提心。涅槃心。悉皆不起。
初三句。明断证也。前云修。此云住。即知此忍证入有浅深也。体无增减者。即体达真如。非可益相。非可损相。如心经云。是诸法空相。乃至不增不减等。即所证无增减真如。断诸功用即所断无相加行障。以此位任运两利。非修作用故。心心下。显寂灭。此内忘身心。谓无功用道。纯一真如。故心心寂灭。然寂灭有二义。一本来无妄可得故。二障尽离相故。繇此内外泯忘。身心绝迹。得非忘能所。灭影像乎。虚空。喻明无相寂灭义也。此菩萨下。外泯因果谓了法无生。纯一真如。繇是任运寂灭。上求下化灰心冷念。云悉皆不起。佛心即觉心。约迹即别指果位圆极。彻证万法故。约理即觉体清净一性真如名佛故。菩提。即智果。转烦恼而成者。涅槃即断果。转生死而成者。
△二明悲愿双运。二。初佛加起行。
由本愿故诸佛加持。能一念顷。而起智业。双照平等。
上云身心相灭悲智不起。今内繇夙愿任持。了因返照。外感胜缘加被。缘因冥资。故能不假多时。而妙慧自彰。于一念顷。而正因顿起即此根本智体。显发无边业用。繇此业用。遍照诸法。非真非俗。故能有能无。绝智绝悲故即智即悲不住二边。妙达中道。无二无别。浑一平等。然本愿与佛加。递相感招。何则。繇内有本愿故。外感佛加。繇外感佛加故。方显夙愿。感佛加持之意。即华严大疏。依经明此地得变易身。到无功用。心心寂灭大悲不起。诸佛作七劝桥度之。然后悲愿无碍。真俗双照方趣向果海。不然。与二乘沉空者等矣。
△二悲利群生。
以十力智。遍不可说大千世界。随诸众生普皆利乐。
智不住寂。则悲心增上。故能以十力智。遍大千界。为诸众生作利益事。十力智。即能化之智。大千界。即化境分齐十力智者。如大论云。一发一切智心坚固。二不舍众生大慈。三具足大悲。四信一切佛法精进。五思行禅定。六除二边智慧。七成熟众生八观法实相。九入三解脱门。十无碍智。释义如彼论中详之也。
△三入位时行。
于千阿僧祗劫。满足百万大愿。心心趣入。一切种一切智智。
此地作二禅王。住百万微尘数佛刹。故能千无数劫。满如许之大愿也。前住无生。断功用故。心心寂灭。此仗佛加起智业故。心心趣入。言一切种。即尽法界事类不一也。一切智智。即穷佛果之智也。盖此地欲深穷万法。同佛证智故。此十度中。愿度最胜故。
△十二善慧地。三。初标示名位。
复次善慧地菩萨摩诃萨。
楞严云。发真如用。故名善慧。此即上品无上忍也。
△二本地行业。二。初略显断证。
住上无生忍。灭心心相。证智自在。断无碍障。
华严云。不见少法生灭之相名无生忍。今云上者即浑忘忍相故。言住者。即常在不离故。心心相。即念念生起慈悲之相。今云灭者。即忘能所灭影像。故前经云常在无为空寂行。证智自在。即所证真如。繇证此如。故能说法无碍。一演一切。闻者喜悦。断无碍障。即所断惑。谓无碍者。以才着无碍。无碍即碍。故须断之。此亦不证而证。不断而断也。
△二别明业用。
具大神通。修力无畏。善能守护诸佛法藏。得无碍解。法义词辨。演说正法。无断无尽。一刹那顷于不可说诸世界中。随诸众生。所有问难。一音解释普令欢喜。
此文有三。具大下。果体具足也。大神通。即称性示现者。如云。一为无量等。此地虽未能如佛境界。亦具体而微者。力即十力。无畏即四无所畏。此二是佛果德。此地上求无已。故修当圆满。诸佛法藏。即佛佛证穷法藏。从后得智。起大悲心流出等流教法。以利益三乘贤圣。度脱三界有生者。然皆法宝无涯。隐奥难测。三乘非分。等觉犹迷。唯佛能知。此地真如智用。观机宣传。非机不与。故不失人。亦不失时。乃能用之不竭。取之不匮故云善守护也。如所说乖真。非机妄授。是岂善守护哉。得无下。明妙说常恒。本智融通。非一非多。良繇理智既以一如。故法义辞辨亦无碍也。法即法体。如云心法境法。净法染法。因法果法等。义即法之义相。如心法有三大等义。境法有真俗等义。染法有六凡依正等义。净法有四圣断证等义。因有世出世别。果有世出世殊。词即随俗唱导。一音圆具等。演说下。即真如佛性。法界事理。非偏非邪。故曰正法。菩萨一演一切。舒之不尽。一切演一。卷之不穷。一切时中。遍法界处。咸皆如是。所谓无量无边契经海。一言演说尽无余者。此也。刹那下。明圆解投机。一刹那。即时之极促者。不可说世界。即处之无际者。言诸世界者。即仰覆染净刹土也。诸众生。即善恶种种。根性乐欲不同也。然菩萨证智自在。大悲普覆。以极促时。遍广大界。种种生类。多多问端。一音之下。众疑冰消。犹阳春回于大地。故云一音等。然问难者。或请益求法。或兴心起诤。或犹豫不决。或知而故问。总云问难。
△三入位时行。
于万阿僧祗劫。能现百万恒河沙等诸佛神力。无尽法藏。利益圆满。
劫波经十千无数。神力现百万恒沙。即力波罗蜜多无尽故。法藏难穷。即发真如。用无尽故。利益圆满。即大悲称性无尽故。
△十三法云地。三。初标示名位。
复次法云地菩萨摩诃萨。
楞严云。慈意妙云。覆涅槃海。故云法云。此即寂灭下忍位也。前总标云。从初习忍。至金刚定。如法修行十三观门。皆为法师。故从前至此。一一先标修习名位也。
△二本地行业。
无量智慧。思惟观察。从发信心。经百万阿僧祗劫。广集无量助道法。增长无边大福智证业自在。断神通障。于一念顷。能遍十方百万亿阿僧祗世界。微尘数国土。悉知一切众生心行。上中下根。为说三乘。普令修习波罗蜜多。入佛行处。力无所畏。随顺如来。寂灭转依。
此文有七。无量下。明因修时长。此地以智度偏修最胜。故云无量。能以此智。如理思惟。如实观察。故行行契真。念念不住。二利之修圆彰。真俗之法遍等。非住着一偏者也。从发信心。即初发心时因位之始也。所历三贤十圣不同。故劫过无量无数。非因穷果证之时。孰能经此长劫乎。广集下。功德普集。谓时长劫远。因穷智深。故能广集增上。一切圆满也。助道法。即戒定熏修福慧资粮等。大福慧。即五度依真。般若离相等。言无量无边者。亦以称性而修故。证业下。明断证自在。上句所证真如。云自在者。以平等智。观一切法。真俗一味。妙现难思。云业自在。下句即所断障。云神通障者。以生相未尽。法未自在。滞在神通。即此是障。故须断之。此之神通虽大。然金屑落眼。则成尘矣。于一下。智明尘刹一世界之微尘数国土。非但二乘尚不周知。即贤位智力。犹在怯弱。亦不明了。今云十方百万亿无数之世界。如许世界之微尘。如许微尘之国土。而一念能遍者当知此地。证业自在。微尘国土。在一智念中。含摄无余矣。悉知下。说法随根。一念遍如上微尘之国土。可谓难思而如许国土众生之心行。根器悉知。益为玄妙。既能知根说法。巧被三乘。愈知此地。因穷果海。悲智功终。方如是也。不然。机应三乘。佛方能之。岂下位可辨哉。普令下。顿令修证。众生容行不等。菩萨观察无二。故俾一切修彼岸行。此即以智导之。令离相契真。如圭峰云。故须䇿修始终离相。不然。则住相事行。唯成凡小有漏因果岂是波罗蜜耶。入佛下。明同佛证。悲智双运福慧圆满。是佛无上行处。力畏。皆佛果德。此地顺流而入。觉地相等。故言入。转烦恼成菩提。转生死成涅槃。是佛寂灭转依。言寂灭者。以理智如空。归无所得。故此地二种转依。祗在刹那。不劳功用。故又言随顺也。问。转依之言为实转耶。为义言转依耶。答。生死涅槃。本原平等。烦恼菩提。根同一源。□即涅槃成生死。菩提成烦恼。悟则生死即涅槃。烦恼成菩提。但转其名。非转其体。如人迷时。执东为西。悟时即西是东。不劳那步。转依亦犹是。况般若离相。涅槃生死。等如空花。烦恼菩提。一如幻梦乎。
△三对位显胜。三。初伏断差别。二。初总标伏惑。
善男子。从初习忍至金刚定皆名为伏一切烦恼。
烦恼有根随。根本有六。即贪嗔痴慢疑恶见。随有二十。即大随有八。谓不善放逸等。中随有二。即无惭无愧。小随有十。即忿恨恼覆诳谄骄害嫉悭。然此诸烦恼。不出见思尘沙根本无明所摄。且无明有生住异灭四相之异。故所历一切因位始终。皆能伏之。如上信位断见思。伏异相无明。三贤断异相。伏住相无明等。所云伏者。即获贼得赃。未遽行刑之谓。如行刑则。烦恼绝。而生死命根断。此乃断惑之要也。
△二别明渐断。
无相信忍。照胜义谛灭诸烦恼。生解脱智。渐渐伏灭以生灭心。得无生灭。此心若灭。即无明灭。
此渐断有三。初无相下。约见道位断。此即初地。唯识目为通达位。以此地生如来家。住平等忍。初以如理智。观照真如。内证无相。故云无相信忍。照胜义谛。次以如量智。断诸无明。灭三界贪。法执分别。永尽不生。故云灭诸烦恼。即此智体。断证自在。故云生智。解脱者。即无分别自在义也。渐渐下。明修道位断。谓从第二离垢地。至修习位终。而明断义。渐渐伏灭。即修习诸位。渐伏渐灭。如初地所知。二地断之。二地证所知。三地断之等。正伏断时。则存能所。生灭宛然。已断灭时。则证道平等。一真凝常。故云以生灭心等。此心下。明等觉断。起信云。觉心初起。心无初相。此心灭也。心灭。即无明灭矣。盖无生灭心。对生灭言之。若执此为实。则无生灭。又成生灭心矣。讵可灭无明哉。故知灭此心。即灭无明。其犹膏益则𦦨炽。光灭繇炷尽耳。今之执生灭而谓无明尽。空谈道理。无一实证。庶可以鉴诸于此。
△二因果差别。
金刚定前。所有知见。皆不名见。唯佛顿解。具一切智。所有知见。而得名见。
此初明分证不见。以未尽生相。尚存余惑。非极造全证。故一切见知。如隔縠观月。虽见还名不见。盖滞在因修。未得了了明彻。如当空杲日。故涅槃云。菩萨见佛性不了了见者。此也。唯佛下。次明究竟见。谓重昏大夜。于此咸觉。万法幽䆳。于此独朗。此则真穷惑尽。智圆果满之位。故世出世间。大小纤尘。一视彻照。涅槃云。唯佛一人佛性了了者。此也。楞严明见量分齐有五。谓初果见一小千界。四果见一大千界。菩萨见百千界。如来穷尽微尘国土。无所不瞩。众生洞视不过分寸。据此则同一见性。天渊悬隔者。繇迷悟为碍。非有他也。
△三约证道修别。二。初约无间道。
善男子。金刚三昧现在前时。而亦未能等无等等。譬如有人。登大高台。普观一切。无不明了。
此先明滞因位。然前云金刚定前。未能彻见可尔。今云金刚三昧正现前时。犹未能超数量。上等佛位。下同生界者。良以智未断证。妙契一如故也。古谓百尺竿头坐的人。虽然悟得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现全身。信哉譬如下。喻明非极。登台大观。虽一切明了不昧。然亦如四加行顶地。下有微碍之时。语之出世第一。脱体无依者。其何能焉。此中喻意。人喻等觉。即法云含摄之后位也因修已极。况如登台果证垂满。喻如普观一切无不明了。夫至于无不了见。则犹是因相。非果海离相。一无所得者也。况下位哉。
△二约解脱道。
若解脱位。一相无相。无生无灭。同真际等法性。满功德藏。住如来位。
此初明体同一如。前之无间道中。正生相垂尽之时。此乃荡无纤尘。故目为解脱位也。法界一如名一相。即此一相亦不可得。谓之无相纯证法身。非同四相。云无生灭。真际。谓真心实际。无际之际。际而无际者也。法性。即万法真实之性。此性无性。无性而性性者。唯佛同之等之。无二无别矣。然此中果位所证。不出依正二果。若约正报。即目三身。一相无相。即法身。体同虚空故。无生无灭。即法身体。该今亘古。凝然真常故。法身如此则报身化身。虽现化无方。盖应不离真。且相续常。不断常。亦与之俱如此矣故云同云等。若约依报。一相无相。即寂光性土。以寂光非相。亦如虚空故。性土非器。孰成孰坏。云无生灭。所谓唯佛一人居净土。性土如此。余三土冥真。亦非成坏。故亦云同亦云等也。故法华云。众生见劫尽。大火所烧时。我此土安隐。天人常充满等。即三土冥真之谓也。然见有烧毁者。即众生别业妄见。未冥真故。然则佛果既依正如此。凡果海中。一切纤悉。皆称性无尽。所谓如海一滴。味具百川者焉。后二句。明果圆超因。三德秘藏。毫无欠缺。故特云满。如来果位。本自现成。故义云住。所谓三德者。一法身德。即理。能为一切功德依止故。二般若德。即智。能了一切因果断证故。三解脱德。即行。非九界圣凡。惑业三道系缚故。此之三德。举一即三。言三即一。三一互融。无相障碍。非纵非横。不即不离。例如天目。亦如圆伊。缺一不可。具三方圆。诸佛得此。所以万法永证。妙用恒沙。慈悲无尽。据实难思。故云满功德藏也。论因。即断三道方显三德。论果。即证三德。则三身斯显。约观。则空假中观圆修。而方圆证此三德也。悟彻玄源。顿同佛境。从如实道而来。出真兆圣。应化无方。故云住如来位。此即仿同先迹。十号之一也。到此则逆流而出。妙同万物。非同等觉。顺流而入。未能无量等等。璎珞云。等觉照寂。妙觉寂照。此之谓也。
△三总结忍义。
善男子。如是诸菩萨摩诃萨。受持解说。皆往十方诸佛刹土。利安有情通达实相。如我今日。等无有异。善男子。十方法界。一切如来。皆依此门。而得成佛。若言越此得成佛者。是魔所说。非是佛说。是故汝等。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
此总结文有四。今初宣说一致。如是等。即指上十三观修也。受持读诵。即自利事。游刹化生。即利他事。然文字性空即是般若。故令闻者通达实相。因果道同。自他无二。吾佛既此界演说。菩萨决十方广宣。良以般若遍界。未曾覆藏故。无人不具足故无时可远离故。十方下。成佛同轨。盖般若是诸佛之母故。又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故。然无为即般若妙慧。故能令诸佛。皆依此门。得成佛耳。若言下。辨明邪正。谓般若正修。是出苦海迅航。入菩提坦道。魔说则乖其门户。正说则开其津梁入般若玄旨者。冥具此择法眼。庶几不错乱修习矣。是故下。勉勖令知。谓依般若而知而见而信解。是为真知真见。纯一信解。离此。则妄知邪见。小信偏解。故宜勉旃有怀勿替也。
△二重偈颂。二。初总颂伏忍位。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彼伏忍菩萨 于佛法长养 坚固三十心
名为不退转
初句总颂三贤位。以同依一忍故。后三句颂三贤行修。以十住发十心。长养圣胎。十行修十度。起十对治。十向。修十回向。起十忍心。皆为到圣地故。既到圣地。故云不退。此皆颂前长行文义。后准此知。
△二别颂四忍。十一。初颂欢喜地。
初证平等性 而生诸佛家 由初得觉悟
名为欢喜地
初句颂内证真如。二句颂超愚夫地。初生佛家。以契理同如。义言生耳。三句颂断证之智。四句结名如文。后此句例知。
△二颂离垢地。
远离于染污 瞋等种种垢 具戒得清净
名为离垢地
前三句颂离瞋等习。修十善行等。
△三颂发光地。
灭坏无明暗 而得诸禅定 照耀由慧光
名为发光地
初句颂三明。以无明障。愚三际故。二句颂八定。三句颂三明。八定之生。繇妙慧也。
△四颂焰慧地。
清净菩提分 远离身边见 智慧焰炽然
名为焰慧地
初句颂三十七品助道法。二句颂永断身边见等。三四两句双结名义。
△五颂难胜地。
如实知诸谛 世间诸巧艺 种种利群生
名为难胜地
初句诸谛。指四谛二谛也。二句颂五明异论等。三句颂但于众生不为损恼等文。
△六颂现前地。
观察缘生法 无明至老死 能证彼甚深
名为现前地
初二句颂观十二因缘之文。三句颂前皆繇着我。乃至云而不二故等文。
△七颂远行地。
方便三摩地 示现无量身 善巧应群生
名为远行地
初句颂住于灭定等文。二句颂示入声闻等文。三句颂随顺世间等文。
△八颂不动地。
住于无相海 一切佛加持 自在破魔军
名为不动地
初句颂断诸功用等文。二句颂繇本愿故。诸佛加持等文。三句颂破不欲利生之魔军也。以大愿殊胜。不治而退。故云自在。
△九颂善慧地。
得四无碍解 一音演一切 闻者悉欢喜
名为善慧地
初句颂得无碍解等文。二三两句颂一刹那顷。以一音解释问难等文。
△十颂法云地。
智慧如密云 遍满于法界 普洒甘露法
名为法云地
初三句颂于一念顷。乃至云为说三乘。普令修波罗蜜多等文。盖以慧云含润。遍周法界。法雨普沾故也。
△十一颂佛地。
满足无漏界 常净解脱身 寂灭不思议
名为一切智
无漏界。即圆断三惑。纯一清净。称性功德。无穷尽故。此颂三德。以同一无漏故。二句颂三身具足。常即法身。净即报身。解脱即化身。三句颂同真际等文以真际寂灭。法性难思故。
△二别劝奉持。四。初护国劝持。二。初略叹难时。四。初举灭劝持。
佛告波斯匿王。我灭度后。法欲灭时。
前正明奉持。显依般若以行修。今别劝奉持。直明般若妙利无尽也。先召告如此者。以明佛世难值。饰令笃信也。然佛在世。正法盛行。一示灭缘。则法灭天人忧。众生多苦恼矣。问。教言正法一千年。以度尼减五百。像法一千。末法一万。此言法灭。或即末法万年之中耶。答。实如所言。佛法初盛。人多解脱。教理行果。四皆具足。至像法时。则行修虽多。证入者少。末法则。斗诤坚固。荒唐无实。虽有教理。视为画饼。乃法灭之前相也。谁入法门信受奉行耶。故知法灭者。以众生业缘。如盲不见日。谓日无耳。岂日真无者哉。
△二明般若力用。
一切有情。造恶业故。令诸国土。种种灾起。诸国王等。为护自身。太子王子。后妃眷属。百官百姓。一切国土。即当受持此般若波罗蜜多。皆得安乐。
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说一切法今正法欲灭。即群灵迷晦之时也。故构造同业如此。招感灾象如彼。而欲种种灾难不起者。得乎。所谓有佛住世龙天喜。无僧说法鬼神愁也。国王。即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者。此则宸躬玉重。天眷攸关。社稷凭托。亿兆仰赖。故遇灾之时。必欲护及一切者也。然拥护安乐之方。唯般若法门为最。故曰即当受持等。盖此法门也。迷晦则世道倒置。人生无赖。受持则内心既正。外祸潜消也。
△三释付嘱所以。
我以是经。付嘱国王。不付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所以者何。无王威力。不能建立。
然此经付嘱国王者。以四众力绵。世道弊恶。故唯仰赖国王。庶世化与佛化并耀。佛日与舜日常明耳。况王言如丝。其出如纶。臣民观感。谁不革心向化。草偃风行者哉。故云无王威力不能建立。古文载唐太宗皇帝。御制佛说遗教经来云。法者。如来灭后。以末法浇浮。付嘱国王大臣。护持佛法。然僧尼出家。戒行须备。若纵情淫佚。触途烦恼。关涉人间。动违经律。既失如来玄妙之旨。又亏国王受付之义。遗教经者。是佛临涅槃所说。诫劝弟子。甚为详要末。俗缁素并不崇奉。大道将隐。微言且绝。永怀圣教。用思宏阐。宜令有司。差书手十人。多写经本务在施行。所须纸笔墨等。有司准给。其官宦五品以上。及诸州刺史。各付一卷。若见僧尼行业与经文不同。宜公私劝勉。必使遵行。据此。则遗教止。诫劝僧尼。宜在来行天下遵依。况今经护国保民。则事理洪钜。非言可宣。关系广大。非力所护。此时佛心天子。一持行之。使家喻户晓。庶几功德冥扶。海晏河清利益默相。臣忠子孝
国祚永延。与天地而并久
宗社奠安。将日月以同。明惜乎一沉龙藏。未普流行抑独何欤。
△四别付匿王。
是故汝等。常当受持读诵解说。
法灭灾至。凭此护国。而付嘱流行。实恃国王。固宜匿王受持读诵。故别结付劝如此。
△二广叹诸难。四。初标除难福生。
大王。吾今所化大千世界。百亿须弥。百亿日月。一一须弥有四天下。此赡部洲。十六大国。五百中国。十万小国。是诸国中。若七难起。一切国王。为除难故。受持解说此般若波罗蜜多。七难即灭。国土安乐。
文有二节。一总标大千二别明南洲。就南洲又三。初列诸国。二是诸下。列难数。三一切下。明法益并。如文知。大千。是如来王化之域。故云吾今所化。余如前解然偏明南洲者。以佛示生此界故。又是见闻现量境故楞严明此中有三千小洲。八百大洲其诸洲中。或有一千国土。或有五百国土。乃至或一或二故今列国有大小中之三等多数也据此。则中国之在大千。不啻尘刹之一微。在南洲中。不啻如太仓之一粒耳。信哉世界无边也。六合之外存而不言。在圣人者。诚浑为世人密言之矣。
△二别问答广明。二。初匿王请问。
波斯匿玉言。云何七难。
前云若七难起。又。云七难即灭。此但示其月。未委别名何似。故今问之。盖亦穷水必寻其源。登山须陟其顶也。
△二如来酬答。三。初略明七难。七。初日月失度。
佛言。一者日月失度。日色改变。白色赤色。黄色黑色。或二三四五日并照。月色改变。赤色黄色。日月薄蚀。或有重轮。一二三四五重轮现。
书云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及四分度之一。故日月昼夜运行不息。各有度数。虽四季时日延促不同。皆一日一周天。无少那也。故古云。北洲半夜子。南洲日正午等。此语岂非周天循度之真说耶。起世经明日月二宫。火水二玻璃所成准此。日纯火色红赤。月纯水色白光是其正也。故谚云。太阳真火把人熬。又诗云。登楼望月冷流光。今言转变无常。则色非其正矣。子舆氏云。天无二日民无二王。今言日月多轮重现。则纷乱其主矣。月亦如是诗云日月食之。亦孔之丑今言日月薄蚀。亦大难也。然薄蚀之蚀。外史皆作食字。故常昭注云。气往迫之曰簿。亏毁曰食现此必以为难者。盖圣人与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今失度改变如此。是天之反时逆理以应之人心。故为难。
△二星辰失度。
二者星辰失度。彗星木星。火星金星。水星土等诸星。各各为变或时昼出。
星辰悬象于天。各有所主。紫微垣中。正象君德。故圣人云。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然二十八宿。握四方之纪。各有分野。主照事物。具如摩登伽女经中明证。故度数一失。则灾应立至也。彗星者。形如彗帚。宜隐不可显。木等五星。司五行之经。常则迪吉。变则从凶。至于昼出。则大不祥。故俱为难。例如人心喜怒一动。则郁勃欢悦随之。况天道逆理所感。宁不灾辰变曜迭应。故知此等现时。当持此经。或孔雀经。楞严神咒。祷之无不应念潜消。所谓昏夜晦暝。日光黯然唯星独有。略辨南北。杲日才现。星光自沉。抑因咒力所转也。
△三大火四起难。
三者龙火鬼火。人火树火。大火四起。焚烧万物。
龙虽治水。亦有火龙主火者。鬼火。即火神司火部而应灾祸者。人火。即乘衰杀而作害者。树老生火。或久而邪魅依附。亦因离乱而作祟者。四火骈集。歘然而生。非人力可救。故云四起。延蔓爆烈。燔炙无尽。故云焚烧万物。然此实应人心之嗔欲二火感变也。否则四火无自。而能生起矣。故法华云长者才出。四面火起亦如众生无佛。四苦同逼迫耳按搜神记载三国时。糜芳辅英烈皇帝。潜龙时。被困。令芳东省取援。以芳为东人耳芳奉命乘车而行。路逢姿色女子。欲求同车。芳许之。既乘。芳唯色声不苟。以礼自简而已。少顷。女欲去。芳苦留其再行。亦怜之也。女语芳曰。予非人也。乃火部司神也。君有前业时定。上帝命火君之家。今见君礼义非庸。特预告之。君可急行移去君家所有财物。吾某时至。当焚其空屋耳。此上帝之命。不敢违也。芳至家。果如言不错据此。则芳之现世之德。免其惨毒之前业耳不然。一火则玉石俱焚。财屋两空矣。今若见此荧惑之灾。而或以德自免。或依经求灭可矣。宜记之。
△四时序改变。
四者时节改变。寒暑不恒。冬雨雷电。夏霜冰雪。雨土石山。及以沙砾。非时降雹。雨赤黑水。江河泛涨。流石浮山。
阴阳消长。则寒暑迭迁。故易于纯阳之后。一阴下生为天风姤。纯阴之后。一阳下生。为地雷复。至若贞下生元。临前见泰。此不易之理也。今俱反是。故三节失序。时不恒也。冬则万物蛰藏。阴气惨燠。此雷收电卷之时也。夏则百谷畅茂。阳光薰蒸。此冰消雷陨之时也。今皆反此。益显节序寒暑不调矣。古有善琴者。微音一动。妙用不穷。故能扣商弦而回春作秋。抚角韵而改寒作暖。此特一时太玄遗音。进手妙域。亦非天道之常序。犹能改易如此。况人情炎凉不一。世境惨舒叵测。以因招果。何怪时序之失常乎。土石沙砾。应众生我慢贪嗔而降也。法华疏说。阳极阴盛。激变为雹。非时澍降。则时愆物害。实灾象也。华严云。龙王瞬息雨。悦泽遍天下。谓清水宜矣。此世人现量如此。今雨赤黑水。则实反常非道也。昔周公辅成王时。有越裳氏。从远来贡。公问其繇。答三年之内。海不扬波。即知中国有圣人生故今云泛涨流波。则江河山石。非奠安之象也。然欲求灭此。必如尧得舜之五人。九洲水患自平。汤修六事自责。七年旱魃方休。加以般若神力。无施不可。不然。尧牛抵日。汤犬吠云。虽是太平盛世。犹是玉中之瑕耳。
△五暴风数鼓。
五者暴风数起。昏蔽日月。发屋㧞树。飞沙走石。
天有四序。风亦随四时而变。故春有和风。夏曰薰风。秋名金风。冬曰朔风。今风云暴者。即不随节气之风。以天应变于人心也。一度尚寒人心。况数起乎。昏蔽日月。则掩翳三光之灾象也。发㧞屋树。则惊愕庶兆之灾象也。飞沙走石。则流动万类之灾象也。然此亦随众生无明风为根本。八风为助缘。心海激动。毁誉过实。称讥非宜。利衰无情。繇苦乐不合道。而致此灾风耳。故须以般若神妙中实心以息之也。
△六天地亢阳。
六者天地亢阳。陂池竭涸。草木枯死。百谷不成。
阴阳调和。雨旸时若。乃太平无象时也。天地不交。润泽永滞。故万水有立竭之惨。百谷无告成之秋揆厥所繇。皆自人心嗔火。甚于旱魃。欲𦦨毒于杲日。烧尽菩提之种。焦枯功德之林。慧水汪洋。累劫不发上天甘露。何自而不愆期为难耶。陂。亦池塘。乃蓄水处也。
△七贼盗蜂攒。
七者四方贼来。侵国内外。兵戈竞起。百姓丧亡。
天灾人变。相为倚仗。故大灾应于上。人事变于下逆叛蜂起故云四方贼来。奸谗潜通。故云侵国内外。然兵农于野。则闾阎有枕席讴歌之欢。驱民为兵。则苍黎有流离死亡之苦。故又云兵戈等。凡遇此劫数者。亦自作自受耳。岂天授与人哉。
△二总结无量。
大王。我今略说如是诸难。其有日昼不现。月夜不现。天种种灾。无云雨雪。地种种灾。崩裂震动。或复血流。鬼神出现。鸟兽怪异。如是灾难。无量无边。
初二句。结前。其有下九句。指广。如是下二句。总结。日月。君象也。前云多轮现多色改。为难犹其可尔。今云昼不现。夜不现灾可胜道哉。天种下四句。皆上句总。下句别。盖雪雨不有。叆叇常缺。此天之灾象不一也。山川震动。崖树崩裂。此地之灾象不一也。水红血流。应杀残之兆也。鬼神出现。如厉鬼兴戈。邪神干正者。是也。鸟兽怪异。如鼯鼠呼人。商羊舞水者也。凡此皆咎徴。以应恶否运者。如须修弭之神方。只在佛力法力。故下明之。
△三劝令持经。
一一灾起皆须受持读诵解说此般若波罗蜜多。
前明灾难猬集。习因尘封般若。故应于诸灾之来。当同一心奉行。盖般若也。迷之则三心不了。百惑丛生。多业招感。万祸云臻。悟之则方寸清净。妖孽潜藏。天道叶和。人事顺应。譬之仙方一味。沉痾可宁。时雨一朝。枯稿俱润。妙哉般若。至矣神功。护国护民。消灾弭患者。舍此将何适焉。
△三诸王惊问。
尔时十六国王。闻佛所说。皆悉惊怖。波斯匿王。白佛言世尊。何故天地有是灾难。
七难非常。故诸王闻而惊怖。难非无因。故斯王问云何故。此亦知而权问。欲令一切明其源也。
△四佛答所因。
佛言大王。由赡部洲。大小国邑。一切人民。不孝父母。不敬师长。沙门婆罗门。国王大臣。不行正法。由此诸恶有是难兴。
一心为万法之模范。是故业因从心而起。则果报之来。无不与心相肖。所谓福祸不爽。如影随形。妍𡟎虽别。不离一镜。故云繇赡部洲等。大小国土。即指三等国土也。一切人民。即总标造业之人。不孝下。明所作业相孝为天经地义。至德要道。所谓五孝之用各别。百行之源不殊。心感天地。诚动鬼神。舍孝何得乎。诗云。父母之德。昊天罔极。故不孝即招难也。师长则长养圣胎。开示迷途者。如云。生我者父母。成吾德者师长。得不敬乎。沙门。则勤修道业。求出世者。婆罗门。则居善地。心期善渊者。国王与天为子。与民为王。覆焘无强者。大臣。则辅世长民调和鼎鼐。提撕黎元者。故不孝不忠。则大本亏亡不敬不尊。则彝伦攸斁。正法有二。一国之正法。即赏罚予夺。仁心仁政是也。二佛之正法。即知因识□明心达本是也。二者缺一。则世出世法。二俱废矣。故总结云。繇此诸恶有是难兴。岂是无因而妄招果。
△二赞名劝持。二。初赞名殊胜。三。初约法赞德。
大王。般若波罗蜜多。能出生一切诸佛去。一切菩萨解脱法。一切国王无上法。一切有情出离法。
老子云。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彼指一气。为万化之主宰。然此一气。亦吾心之妄发。是阿赖耶识相分所摄。犹能如此。况般若虚玄照寂。绝待灵通。而不与万法为侣。与万法作对者乎。故能出生世出世法也。于中初句标名显胜。能出下。别明所出有四。一般若心法。佛佛同此。证入法界故。二般若离相。因位依此。心慧自在故。三般若无等。人王持此。护国尊崇故。四般若普利。黔黎仗此。超脱苦海故。有此四义。该收无余。凡圣因果。贵贱染净。故不外此。而别有出生妙利也。
△二喻况显胜。
如摩尼宝。体具众德。能镇毒龙。诸恶鬼神。能遂人心。所求满足。能应轮王。名如意珠。能令难陀。䟦难陀龙王等大龙王。降注甘雨。泽润草木。苦于夜暗。置高幢上。光照天地明如日出。
喻文有。二初二句总标依体。能镇下。别显体义。今初谓般若出生妙利。是未见边事。摩尼具足众德。是己见边事。然理中难明。故约喻显。以易了知。故云如也。摩尼。此云如意。以满一切求者心愿故。别显具德有五。一能镇龙神德。以骊龙神珠。独耀沧海。毒龙慑伏。神鬼潜踪。如王来在。即诸侯避路故二能满众愿德。以求财希利。不遮人意。平等从心。永离贪乏故。三能应轮王德。以金轮应世。七宝千子。祯祥迭出。十善教化。非此不满生愿故。四能注甘露德。以珠伏群龙。贤喜等王。遵此普雨霶𩃱。成实万物故。五光明无比德。以破暗除昏。二仪并朗。三光一照故。良以摩尼具上诸德。喻法方极成也。
△三以法合显。
此般若波罗蜜多。亦复如是。
般若性德。无量无边。今合上喻。亦略示五。一般若甚深德以菩萨难彻。二乘非分。凡夫妄迷。唯佛究竟故。二般若广大德。以三乘同依。大觉一道。万行根源。众生性地故。三般若神应德。以妙同万物。性即一切。圆满万德。成就三身故。四般若普益德。以示现随类。说法逗根。增长灵种。滋润心华故。五般若圆明德。以辉耀古今。光腾上下。千灯一照。慧炬无尽故。如次配喻。五义可知。
△二劝兴供养。三。初标示供养之法。
汝等诸王。应作宝幢。及以幡盖。烧灯散华。广大供养。宝函盛经。置于宝案。
般若为无上法。故应如是供养。幢表摧邪显正。幡表正法阐扬。盖表慈慧荫物。灯表智光。华表真因。广大供养。即以称性愿力之供。供此称性之法门也。案函悉以宝庄严者。非此难表一心故。又法胜则供具亦当殊胜故。
△二别明无间供养。
若欲行时。常导其前。所在住处。作七宝帐。众宝为座。置经于上。种种供养。
般若空相。虽绝有无。然空不异色。亦不离有无。故诫欲三业罔贰。四仪必俱。覆以宝帐。安以宝座。如斯供养。举目则慧性照彰。触途则智明不昧。集此神功妙利。非惟潜消国衅。亦植实相福田于人寰。广树生灵大本于旷世矣。语云。言忠信。行笃敬。蛮貊可行。岂拘州里。况般若为本来面目乎。宜其佛之谆谆教诫。而供养念念不替者也。
△三喻明供养极功。
如事父母。亦如诸天。奉事帝释。
般若出生诸佛。实相如父。观照如母。故供养者。犹孝子之敬父母。般若万法宗主。实相证真。观照涉俗。故供奉者。如诸天之事帝释。盖父母于孝子为亲。孝子当无不尽其诚。帝释于诸天为大。诸天当无不谨其敬。敬般若如此。孝般若如此。则百福可立至矣。故喻明如此云云。
△三释劝持所因。三。初因过去福力故。
大王。我见诸国。一切人王。皆由过去侍五百佛。恭敬供养。得为帝主。一切圣人。得道果者。来生其国。作大利益。
佛眼彻视。故圆见诸王夙因。繇于供佛所感胜报也。言供五百佛者。明福慧二因绵远也。故金刚明一念净信者。已于无量佛所种诸善根。如来知见如是无量功德者。此也。一切下。四句明影响现化也。至人乘时应世。或示臣辅兴王导迷。或现应化开盲发聩。总之住世出世。不离般若为慈航矣。例周姬运昌。孔老迭出。吾佛先祥光而西现。孟庄继起。吾佛后金像以东流。直若真儒代代出兴。高僧时时阐化。非夫应现。难见超尘。必是示迹。方能大利叔世也。
△二恐现生福衰故。
若王福尽。无道之时。圣人舍去。灾难竞起。
侍佛未达心空。故福德有时而尽。福竭能来否运故圣哲见机而行。是以灾火蔓延。即业难竞起时也。知此则般若真修。依行不贰。将福如沧海而不竭。祸同虚空以无形矣。信哉。
△三作未来利益故。三。初明人王护法为因。
大王。若未来世。有诸国王。建立正法。护三宝者。
此言般若法为未来作津梁也。建立正法。则行愿非邪。护持三宝。则佛光住世。如是则见闻生福。礼敬增信。护国之端倪在于是。故下文感其护国。
△二明佛圣遣护为缘。三。初标指其数。
我令五方菩萨摩诃萨众。往护其国。
繇前建立护持为因。故令随方圆应为果。否则狐貉不能暖无气之人矣。况感至人来护国乎。
△二别列光印。五。初东金刚手。
东方金刚手菩萨摩诃萨。手持金刚杵。放青色光与四俱胝菩萨。往护其国。
东方。则出震利物。仁慈应世者也。名称金刚手又执金刚杵者。皆显极坚极利。降伏魔怨。物无能坏也。青色光。即随方应现也。故真谛记云。青色金刚。能消灾厄。喻般若能降业障。又言四俱胝者。即主伴同护也。下仿此知。然据密教解云。金刚手者。内表具大菩提。外表摧伏烦恼。故又云不被三魔。破坏觉心。自体坚固。成金刚智。诸佛建立。破邪见山。故证此定者。常持于掌。故名金刚手(后真谛记并密教不全书但云记云密也)。
△二南金刚宝。
南方金刚宝菩萨摩诃萨。手执金刚摩尼。放日色光。与四俱胝菩萨。往护其国。
南方。则乘虚接物。秉礼安世者也。以金刚宝为名。手执金刚摩尼者。二名华梵殊称。同一体也。亦总明以虚明贵重。出生如意功德不穷尽也。离为火为日。今放日色者。即随方现色耳。记云。赤色金刚。对日出火。慧对本觉。出无生智火故。密云。宝有六义。一难得故。二净无垢故。三有大威德故。四庄严世间故。五殊胜无比故。六不变易故。广释如彼。此即虚空藏菩萨。
△三西金刚利。
西方金刚利菩萨摩诃萨。手执金刚剑。放金色光。与四俱胝菩萨。往护其国。
西方。因兑兆圣。握义成。物者也。以金刚利为名。手执金刚釰者。总显权制合宜。同心断金锋利神速也。兑为泽。属金。今放金色光。即随方表彰耳。记云。白色金刚。能清浊水。般若能清疑浊。密云。金刚利者。即般若波罗蜜利剑。能断烦恼种故。此即文殊菩萨。
△四北金刚药叉。
北方金刚药叉菩萨摩诃萨。手执金刚铃。放琉璃色光。与四俱胝药叉。往护其国。
北方。则凭实涉俗。权智方便者也。金刚以药叉为名。即捷疾救世义。手执金刚铃者。即开召惊俗义。放琉璃光。以琉璃清水。人天差别见故。亦随方现光义也。记云。碧色金刚。令人消除诸毒。以表慧破三毒是也。密云。药叉者。勇猛义。亦尽义。即十六金刚智。普贤行中。第十五智之名也。此智食烦恼。尽尽无余故。金刚铃者。表般若警悟愚昧。异生一闻铃音。觉悟般若智也。此即摧一切魔怨菩萨。
△五中般若金刚。
五中方。金刚波罗蜜多菩萨摩诃萨。手执金刚轮。放五色光。与四俱胝菩萨。往护其国。
四方随应。故各局一种。中央则集差别。而大成平持者也。故菩萨以般若妙慧到彼岸为名。手执持坚利轮相为用。此皆表般若。为万行弥纶。万德辐辏之本也。放五色光者。亦表智光。圆应圆照耳。然此中方。摄真谛记中金刚二种金刚。彼文云。黄色金刚。随人所须。喻无漏功德。空色金刚。令人空中行坐。喻慧破法执。住真谛理。是也。密云。此菩萨繇持此轮。毗卢成佛时。请转法轮。乘此法轮。得到彼岸。此即才发心转法轮菩萨也(此上言即某菩萨者。依显教释)凡此五方金刚。名目不同。总依金刚称者。以坚中最刚。故名金刚。帝释方有。薄福难见。今佛因王德。凭法召来。护国妙利。断可忖矣。岂小补哉。
△三结显其益。
是五菩萨摩诃萨。各与如是无量大众。于汝国中。作大利益。当立形像。而供养之。
主伴同来。全显法力神速。故功德具足。不啻小善因缘。既福国佑民如此。安像供养宜矣。故佛嘱劝勖勉。
△三明菩萨说咒护国。二。初菩萨兴慈二初本愿须护。二。初在处护经。
尔时金刚手菩萨摩诃萨等。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却住一面。而白佛言。世尊。我等本愿。承佛神力。十方世界。一切国土。若有此经。受持读诵。解说之处。我当各与如是眷属。于一念顷。即至其所。守护正法。建立正法。
文有二。一尔时下。进说威仪。不出三业。二我等下。即陈愿护法也。十方广漠。护法不易。故仗佛神力。兼以愿力。方能成就。十方下。泛指此经。所在之处。我等下。正陈主伴同护之力。良以般若在处。即为佛在。此中应起宝塔。诸天供养。故一念顷至神力护持也。守护。即爱护佛法。如护眼目之谓。
△二法在国安。
令其国界。无诸灾难。刀兵疾疫。一切皆除。
法在则龙天瞻敬。鬼神钦崇。故于国界。则三灾不入其境。万祸潜消于外矣。蜀新繁县有苟生者。望空书写金刚经。至今天雨不湿。以有神覆宝盖。敬之如此。信知般若法门。在处邪崇。无自而入矣。故云一切皆除。
△二咒力能护。二。初咒力神速。
世尊。我有陀罗尼。能加持拥护。是一切佛。本所修行速疾之门。若人得闻一经于耳。所有罪障悉皆消灭况复诵习。而令通利。以法威力。当令国界。永无众难。
陀罗尼。云总持。谓总一切法持无量义然有无字一字之别。即以护善遮恶为义。此即能护之法也。能加护下。明其利益。以此法能加被冥佑。故下明秘密般若。以般若隐奥。非器不传。佛佛因之。疾成佛道。佛既如此。况因位乎。又况凡夫乎。故下复明其胜益。如蜾𧕳之咒螟蛉易也经耳消罪。所谓见闻为种。八难超十地之阶。读诵通利。所谓解行在躬。一生圆旷劫之果。仗此法力。直下转凡成圣。况凭法力。岂国界而不永无众难哉。故今谨陈妙利如此。
△二正说神咒。
即于佛前异口同音。说陀罗尼曰。
那谟啰怛娜(二合)怛啰(二合)夜野(一)娜谟(引)阿哩夜(二合)吠(无盖反)𡀔者娜(引)野(二)怛他(引)萨(藏本作孽)多(引)夜阿罗诃(二合)谛(三)三藐三没䭾(引)野(四)娜莫阿(引)哩野(五)(二合)三满多䟦捺啰(二合)(引)野(六)冒地萨怛嚩(二合)(引)野(七)摩诃萨怛嚩(二合)(引)野(八)摩贺迦(引)噜抳迦(引)野(九)怛你野他(引)(十)枳穰(二合)娜钵啰(二合)你(引)闭(十一)恶乞叉(二合)野句势(十二)钵啰(二合)底婆(引)娜嚩底(十三)萨嚩没䭾(引)嚩噜枳谛(十四)喻誐跛哩你湿婆(二合)宁(十五)俨避(引)啰努啰嚩誐(引)系(十六)底哩野(二合)特嚩(二合)(十七)跛哩你湿跛(二合)宁(十八)冒地质多散惹娜你(十九)萨嚩(引)毗晒迦(引)毗瑟讫谛(二合)(二十)达磨娑(引)誐啰三步谛(二十一)阿暮伽室啰(二合)嚩儜(二十二)摩贺三满多䟦捺啰步弥(二十三)涅(奴逸反)哩野(二合)谛(二十四)尾野(二合)羯啰拏(二十五)跛哩钵啰(二合)跛你(二十六)萨嚩悉䭾(二十七)娜么塞讫哩(二合)谛(二十八)萨嚩冒地萨怛嚩(二合)(二十九)散惹娜你(三十)婆誐嚩底(丁以反)(上同)(三十一)没䭾(引)么底(三十二)阿啰奶迦啰奶(三十三)阿啰拏迦啰奶(三十四)摩贺钵啰(二合)枳穰(二合)(三十五)播啰弥谛娑嚩(二合)贺(三十六)
然此咒力。与前显说。力用无殊。但被机之异耳。然生善灭恶。革凡成圣。无以加此。故诵此咒处。天龙欢喜。风雨顺时。五谷丰登。兆庶乐业。亦复能镇一切恶星。随方变怪。灾障不起。人无横夭。杻械枷锁。不着其身。昼夜安眠。常无恶梦是娑婆世界。有八万四千灾变恶星。二十八大恶宿。而为上首。复有八大恶星。而为其主作种种形出现世时。能生种种灾异。有此咒地悉皆消灭。十二繇旬。成结界地诸恶灾祥永不能入。全同楞严神咒利益神速也。然五不翻中。即秘密不翻。四例之中。即翻字不翻音。古德遇咒。皆未有释。以是诸佛秘密语故。非因位所解。但应诵持。消除罪障增益福智。不必强解。唯贤首大师。释心经咒。通乎二义。一不可解即如上说。二强为解释。今从后义。依瑜伽教家释之况是不空三藏所释如水投水少无异也彼文释云。那谟啰怛那怛啰夜耶(此是归依三宝义。若持此经人归命佛宝即得五族金刚手菩萨以无量眷属侍卫加持其人。此菩萨尊贵菩提心。佛从菩提心生故。若归依法宝。则得帝释并眷属四天王加护。何以故。帝释在厄难中。般若加持。现获利益。岂不尊重法宝。而来拥护。归命僧宝。则得阿迦尼吒天。并净五天眷属。同来加护。以三乘僧众。常居净天受乐。安得梵天不来尊重乎)娜谟阿哩耶。吠路者娜野。怛他誐多夜阿啰诃谛。三藐三没䭾野(娜谟者。归命义。亦稽首顶礼义。阿哩夜。远恶义。此方会释。云圣者。吠路者那遍照义。亦云大日义。如世间之日。照此而不照彼。照书不照夜。照此世界。不照彼世界。但得名日。不名为大。毗卢大日。色法二身。普遍法界。十方三世。总皆照彻若知佛德如此。归命顶礼即得如许诸佛护持也。怛他誐多夜阿罗诃帝三藐三没驮野三句。如次即如来。应供。正遍知。即十号三号也)曩莫阿利夜(即归命远恶义。如上已解释也)三满多䟦捺啰夜(三满多者。是普义。跋捺啰者。是贤义。夜字者。即声明八转声中为声。以为彼作礼。故名为也。下诸夜字。皆仿此知。谓菩萨说三密门。普贤行愿。一切诸佛。若不修此不行此。得成佛者。无有是处。既成佛已。于三密门。并普。贤行。而休息者。亦无有是处也)冒地萨怛嚩夜(菩萨义)摩诃萨怛嚩夜(大菩萨义)摩诃迦噜抳迦夜(大悲者。若归命圣普贤菩萨。则十方诸佛。悉来加护。以一切诸佛菩萨。皆因修三密门行。普贤行故。是故当尊重也)怛你也他(古云即说。所谓以上文归命三宝。毗卢普贤也)枳穰娜钵啰你闭(此云灯。繇此智灯。破诸暗故。即瑜伽以智无所得。为方便。无智无得。即成般若波罗蜜多。此即显教智灯义。能照一切佛法无碍也)恶乞叉也句势(恶字。是婀字。为随文句。便作恶呼。此须云阿字上声短呼。乞义也。此云尽。句势。此云藏。即显教无尽藏义。密教释婀字一字。为种子。婀字者。诠一切法。本不生故。即是一切字之母。能生一切字。若晓婀字。瑜伽相应。则得诸佛无尽藏。则悟一切法不生。犹如虚空。一切清净平等。即成无分别智也)钵啰底婆娜嚩底(显教即具辨才义。密教即于此句中。取钵啰一字为种子。钵啰字者。诠般若波罗蜜多。无所得故。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于后得智中。悟一切法不生故。获得诸佛无尽佛法藏。于后得智中。得四无碍解辨。说法自在故)萨嚩没䭾嚩噜枳谛(显教即一切佛所观察义。密教即取萨之一字为种子。萨字者。即诠一切法平等义。能缘所缘平等平等。能取所取。无所得故。则证真如。当于法流无边诸佛。观察护念)喻誐跛哩你湿跛宁(显教即瑜伽圆成义。密教即取喻之一字为种子。喻字者。诠一切乘无所得。若瑜伽观智相应。证得圆成。于诸乘中。教理行果。悉皆证得一真如法性也)俨避啰努啰嚩誐系(显教即甚深难测义。密教即取俨之一字为种子。俨字者。诠一切真如法。无去无来。繇证真如海。实相般若。不可以言诠。唯佛境界。自觉圣智证也)底哩野特嚩跛哩你湿跛宁(显教即三世圆满成就义。密教即取底哩野(三合)一字为种子。底哩野者。诠一切法真如平等自性。成就越恒河沙数功德。真如中无三世妄分别。不相应行蕴。坚执惑乱。有为诸法也)冒地质多散惹娜你(显教即能生菩提心义。密教即以冒字为种子。冒字者。诠一切无缚义。若知自身中菩提心自性。成就三世平等。犹如虚空离诸万像。则知生佛之心。如自心清净。则生大悲深生怜愍。以种种方便。令一切有情。至于究竟。离苦解脱。无缚无解。是为广大菩提心者。所修为也)萨嚩毗晒迦毗色讫谛(显教即一切灌洒得顶义。密教即取萨字为种子。萨字者。诠一切法无染着义。繇观察自他。及诸佛心。同一真如。同体大悲者故不染着。于虚空中。诸佛法水灌顶。乃获三业加持。于无量法。演说自在)达摩婆誐啰三步谛(显教即法海出生义。密教即取达字为种子。达字者。诠一切法界无所得义。繇住无所得心。第八识中。二执俱生种子。以大智文殊金刚利剑。亦断无余。从此始觉大悲。流出等流教法。利众生故。达字。即文殊菩萨。是种子者也)阿暮伽室啰嚩儜(显教。释上句为不空义。依声明。即无间义。密教即取阿字为种子。阿字者。诠一切法本来涅槃寂静。繇证此法。遍周法界。诸佛刹会。一闻教法。永无忘失故也)摩贺三满多䟦捺啰步弥涅哩野谛(显教。即出生大普贤地义。密教即取摩字为种子。摩字者。诠一切法无我义。即人法二无也。若证此者。则出生大普贤地。即证毗卢遮那清净法身圆满报身)尾野羯啰拏跛哩钵啰钵你(显教。即获得记莂义。密教以尾野(二合)一字为种子。尾野者。诠一切法遍满不可得义。即知一切法自性清净。自性涅槃。能证所证皆同一性。不增不灭。圆证法界也)萨嚩悉䭾娜谟塞讫哩谛(显教。即一切成就者礼敬义。成就者。即菩萨之异名。密教。以萨字为种子。萨字者。诠一切法无坚固义。念念四相迁流灭坏。萨字中有婀字义。若证婀字门。本来不生不灭。亦常恒坚固。喻若金刚。心得自在。能现无量无边种种身故)萨嚩冒地萨怛嚩散惹娜你(显教。即出生一切菩萨义。密教。以萨字为种子。萨字者。诠一切法无等义。繇观此字。心与般若。平等平等。前后刹那。一相清净。能生一切波罗蜜多。一切地。即名般若佛母也)婆誐嚩底没䭾么谛(显教即世尊佛母。婆伽梵。男声。婆誐嚩底。女声。二俱会意。释名世尊义。依声明对敌。释不如是。婆伽者。破义。梵是能义。以能破四魔故。又具福慧资粮故。密教。即以婆字为种子。婆字者。诠一切法有不可得。有者。三有义。是故三界唯心。繇心有染净。有情故亦有染净耳。若依显教。观行般若。作为生因。显因能生一切佛菩萨。是故名佛母。从前即说以下。至佛母句。于瑜伽教中。成普贤行。十六行中。如声闻见道位中。十六行是也)阿啰奶迦啰奶。阿啰拏迦啰奶(谓阿字门。一切本不生。即入一切法离尘。是故啰字门。一切离尘义。繇知一切离尘故。即入一切法无诤。是故奶字门明此。繇知一切法无诤。即入一切法无造作。是故迦字门明此。繇知一切法无造作。即入一切法清净是故啰字门明此繇知一切法清净故即入一切法无诤。是故奶字门明此。繇知一切法无诤故。即入一切法本来寂静。是故阿字门明此。繇知一切法本来寂静故。即入一切法无垢。是故啰字门明此。繇知一切法无垢故。即入一切法无诤。是故拏字门明此。繇知一切法无诤故。即入一切法无造作。是故迦字门明此。繇知一切法无造作故。即入无分别智。是故啰字门明一切法无分别。繇知一切法无分别故即入一切法无动。是奶字门明此。繇知一切法无动。即证摩诃般若波罗蜜多)摩诃钵啰枳穰。播啰弭谛(显教。即摩诃大慧到彼岸证得大般若波罗蜜。即依无住涅槃)裟嚩诃(显教。即无住涅槃。依此涅槃。乃至尽未来际。广利乐无边有情。然此陀罗尼释文。即北藏杜字函第十卷。并钟字函第八卷。以皆是不空三藏所释义。故备引于此。用广见闻。庶几于瑜伽观门相应也)然孤山释楞严咒。引天台会义。不出四悉。一世界悉檀。随方异说。令生欢喜益。二为人悉檀。三对治悉檀。四第一义悉檀。如次得生善破恶入理三益。余义如彼疏云然咒力难思。人情易忽。见闻信敬。免难消灾。循常不持。遇难不灭。如漏卮盛水。噬脐何及。无以王膳。弃如秽食。莫恃凡见。妄斥圣心。吾曹最宜勉旃。勿负菩萨说咒流通护国般若也。
△二佛圣赞善。二。初诸佛共护。
尔时世尊。闻是说已。赞金刚手等诸菩萨言。善哉善哉。若有诵持此陀罗尼者。我及十方诸佛。悉常加护。诸恶鬼神。敬之如佛。
行愿玄同。故深喜赞善。总持广大。故诸佛冥扶。佛尚加护。鬼神岂不敬之如佛哉。
△二不久得果。
不久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囚既常护般若。果决速证菩提。形端表正。理势然也。
△四称名付嘱。
大王。吾以此经付嘱汝等。毗舍离国。憍萨罗国。室罗筏国。摩伽佗国。波罗痆斯国。迦毗罗国。拘尸罗国。憍睒弥国。般遮罗国。波吒罗国。末吐罗国。乌尸尼国。奔吒跛多国。提婆䟦多国。迦尸国瞻波国。如是一切诸国王等。皆应受持般若波罗蜜多。
封疆虽别。有国是同。故诸王等。俱应受持。以护法护国也。吾以下。总明付嘱。毗舍离下。称名召告。一切下。结劝广持。如文可解。问。佛世国王。敬佛如此。得不胜乎。答。帝释尚轻身闻法。重道尊崇。况诸国乎。故宜如此。
△三时众获益。四。一众愿不生难国。
时诸大众。阿修罗等。闻佛所说。诸灾难事。身毛皆竖高声唱言。愿我未来。不生彼国。
大众总摄。修罗别举。俱前序分云来众也。闻佛下。谓七难则天变人事。总括无遗。故闻者心警身慑。彼国则千灾万祸。总收殆尽。故唱云未来不生。所谓未语恍惚成梦境。分明不觉转身难。其大众闻而惊疑。不愿求生之意乎。
△二诸王出家得忍。
时十六王。即舍王位。修出家道。具八胜处。十一切处得伏忍信忍。无生法忍。
处俗反为得意。闻法知为业缘。故舍世即求出世也。胜处者。能造四大。所造四色。出离贪欲。故名胜处。十一切处。即地水火风青黄赤白空识等也。释如序分。伏忍。即三贤忍。信忍。即初三地忍。无生忍。即七八九三地忍。诸王得此。则三贤十圣之俦也。详释如前。
△三人天散华得法。
尔时一切人天众阿修罗等。散曼陀罗华。曼殊沙华。婆师迦华。苏曼罗华。以供养佛。随其种性。得三脱门。生空法空。菩提分法。
曼陀罗。云适意。曼殊沙。云柔软。婆师迦。云夏生华。苏曼那。云善称意。散华供佛。表回因趣果。故得三脱门。了生空理。即声闻种性。二空俱得。助道等法。即菩萨种性。此乘戒俱急之人天。故一蒙法雨。随分受润。均沾无际。
△四菩萨散华得忍。二。初得定住忍。
无量无数菩萨摩诃萨。散拘勿头华。波头摩华。而供养佛无量三昧。悉皆现前。得住顺忍。无生法忍。
三昧言无量现前者。即依妙慧称性而显发也。顺忍。即四五六三地之忍。无生法忍。即七八九三地之忍。云住者。以正入此地。内证观断故。
△二利生成道。
无量无数菩萨摩诃萨。得恒河沙诸三昧门。真俗平等。具无碍解。常起大悲。于百万亿阿僧祇佛刹微尘数世界。广利众生。现身成佛。
此即第十地之行益也。正定称性。故数等恒沙。言门者。即或入或出。逆顺自在也。真俗平等。即中道二边不住也。具解行悲。即开法利他不断也。神力慈力。与佛为邻。故尘界成道。尘界度生也。非第十一地。何能臻此。
△第三流通分。二。初当品名题。
嘱累品第八
古德云。以言托之曰嘱。以法系之曰累。即付嘱大法。凭托担荷。传绪无穷者也。下文付托国王有三意。一凭王威力宣演故。二国难仗此。解释故。三令奕世流通正法故。问。前列三乘大众八部神祇多矣。何不付嘱于此。而偏付于王耶。答。此经原为护国而谈。故今唯托国王。应病与药。不其然乎。
△二正演玄文。二。初付嘱诫来。三。初正明付嘱。二。初付嘱其时。
佛告波斯匿王。今诫汝等。吾灭度后。正法欲灭。后五十年。后五百年。后五千年。无佛法僧。
佛意欲以般若妙门。付嘱有在。故再三诫劝。然此中依秦译。则与此译不同。故古疏释秦文云。八十年者。佛去百年后。五人住持。一迦叶。二阿难。三末田地。三人见佛。相继住持。经六十年。法行不灭。次商那和修。优婆鞠多。此二人不见佛。相继住持。经四十年。威仪法灭故。于此时。言无佛法僧也。言八百年者。正法年内。二十师住持。并是圣人。正法不灭。第六百年。马鸣菩萨。第七百年龙树。皆是菩萨。法亦不灭。八百年中。邪宗炽盛。故此时付嘱国王。提婆菩萨。声王鼓申法是也。八千年者。像法。尽末法时。众生邪见故法灭。古释虽有凭据。奈与此经五十等。年目不对。愚今虽未多讨经论。亦窃论之。此三俱言后者。以佛在世。悬说未来事为后也。后五十年者。即疑悬指二祖阿难时为后也。盖二祖自承嗣迦叶之后。正法住持。诸国隆兴。延及末龄。邪法炽盛。故有水潦鹤之属。群聚西天。部党唱和。扇邪言曰。若人生百岁不见水潦鹤。不如生一日。而得能见之。二祖闻云。悲邪见入人至深故。改其偈曰。若人生百岁。不闻生灭法。不如生一日。而能解了之。然邪见易染。正法难登。故水潦以二祖垂老讥之。竟不依其法偈二祖闻此。遂而四派示灭当斯时也。佛法亦暂灭也。后五百年者。疑即悬指大集经中。第五五百岁为后也。彼经云。初五百岁解脱坚固。二五百岁。禅定坚固。三五百岁。多闻坚固。四五百岁。塔寺坚固。五五百岁。斗诤坚固。既五浊斗诤。则法不兴行。虽有如无也。然金刚亦有况明之义。故彼文云。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乃至云以此为实。据彼疏意。空生本疑恶世无信。故举恶世以断疑耳。后五千年者。即悬指正像已尽。末法现前时为后也。当是时也。则众生邪见。一切颠倒。不遵遗训。违越戒律。淳源不追。浇风永扇。祗园丘墟。鹿苑荒秽。九十六种。以趋下为升高。三界群生。以火宅为净土。岂知上圣流涕。法灭天人忧哉。故总结三时。无佛法僧也。然此三意。臆创如此。姑存似考。
△二付嘱人法。
此经三宝。付诸国王。建立守护。令我四部。诸弟子等。受持读诵。解其义理。广为众生。宣说法要。令其修习。出离生死。
此经指三种般若。二护法门也。能说是佛。所说是法。听受是僧。故云三宝。然此三宝阐扬流通者。托之国王洪护。坚守者。亦托之国王。以前托四众。无王威力。不能守护建立故也。令我四部下。谓诸国王。光阐流通。则四部大众。修心乐道。故能受持不失。读诵终身。解说两通。自他兼利。非但三宝住持佛日恒辉。抑且八苦皆空。欲海到岸。故云令其出离等。凡此皆托国王洪护之力也。
△二别明诫来。七。初诫灭法过。四。初举灭法时。
大王。后五浊世。
正法欲灭。必五浊交会。人无正见之时也。言五浊者。一命浊。识托四大。随业延促。生死不得自繇。二烦恼浊。扰乱自心。浑浊障理。即以五钝使为体。三见浊。贪爱妄染。浑浊障事。即以五利使为体四众生浊。妄执颠倒。迷己逐物。受胎微形。自取流转。五劫浊。三灾增剧。众难交会世道交丧。气运晦暝之时也。然劫浊无别体。即揽前四浊炽然立名。故法华云。劫浊乱时。众生垢重等。问。浊取何义以立名耶。答。妙净明心。清净澄凝。加以惑业四大。则匪清斯浊。如楞严说。譬彼清水与彼灰沙二体法尔。性不相循。假如有人。取彼灰沙投入净水。土失留碍。水忘清洁。容貌汩然。名之为浊。汝浊五重。亦复如是然彼五浊义相。与今经大异。唯浊义相同。故引之为证。
△三明灭法人。
一切国王。王子。大臣。自恃高贵。破灭吾教。明作制法。
佛智明彻。三千年前。预识末法。时势如此。故向下七诫。毫无错谬。明若指掌。情境真实也。盖欲佛法不可灭也。如两仪三光。终古。运行。如菽粟水火。日用难缺耳。而惑者迷于先见。长其染心。必举一世之清侣。欲投三毒之深坑。抑独何欤。然佛法深渊之理。非识情可测而知。如欲必恃其贵高而灭之。请先观其佛教宗本何如耳。因笺释及此。冀存其教者。当恤其人。罪其慝者。宜怜其淑。是以圣哲仁善用心至厚也。制者禁止之谓。
△三辨灭法过。二。初制止四正。
制我弟子。比丘比丘尼。不听出家修行正道。亦复不听造佛塔像。
出家之道。远离尘劳。熏修净业。豁然心开为益不浅。而制止不须出离者何哉。修行之事。淘洗识情。启牖觉性。寂尔光生。证入甚深。而制止不复修行者。又何哉。至于造塔。则藏佛舍利。近礼远瞻。功德难量。造像则尊佛形貌。举手低头。利益宏广。而又制止不欲造者何也。凡此盖亦净习未深。灵种弗培。故以正为倒。以好为恶也。又岂知出家断染。修行离苦者哉。
△二建立三邪。
白衣高座。比丘地立。与兵奴法。等无有异。
白衣对染衣而言。以白衣即俗。染衣即僧故。高座传心禅道。超悟者能之。白衣处此。非其宜矣。地立勤侍。分居臧获者可尔。比丘翘伫。失其理矣。甚而削弱如奴。捍御如兵。此又是委靡法门衰替佛道之极也。存仁心者。处以理焉斯善矣哉。不然则恐出尔反尔。行将自及。可不畏耶。
△四结灭法过。
当知尔时。法灭不久。
法门前相如此。未有不溃蔽于后者也。故结此云。
△二诫坏四众行。
大王。破国因缘。皆汝自作。恃己威力。制四部众。不听修福。诸恶比丘。受别请法。知识比丘。共为一心。互相亲善。斋会求福。是外道法。都非我教。百姓疾疫。无量苦难。当知尔时。国土破灭。
威福自在。喜怒任情。业累日增。福变潜长故始而愆非泛觞。终则满极破国。此皆自作其因。自受其果。处此时也。不自方寸惺察于修福也。而反四众遭禁。抑独何哉。故佛直明如此。诸恶下。明大林之荆棘。大田之稂䅎也。恶比丘。即违佛律行者。受别请。即希求供事者。知识一心。即党恶行诈者。互相亲善。即结伴媟[廿/执/衣]者。斋会下三句。即似是实非。珷玞混玉。郑声乱雅者。故佛直激云。是外道法。又云都非我教。如此。则邪正相𡨥。真伪互群。一心过非。难尽名言。异姓灾殃。可并而至。国土之破灭也。应在无好人之时也。故结云当知等。
△三诫禁不依法。
大王。法末世时国王大臣。四部弟子。各作非法。横与佛教。作诸过咎。非法非律。系缚比丘。如彼狱囚。当知尔时。法灭不久。
正法。则世道交兴。心术广大。末法。则时势俱偷。见量偏浅。故能昧己灵而作罪。孰警四知。亏自性而造业。横加三宝直欲丹朱不肖。刑及放勋管蔡无臣。罪及冢宰。苦笞弱门。罔及善类。令覆盆以何伸。俾吁冤而无地。嗟乎。为僧出家。如野鹤孤云。欲脱非笼之缚。乃被法囚执。似釜鱼抟兔竟少离尘之路。目击法化。心领佛言。再思三复。一噫两叹。知感世尊。预示于三千年之前。见比丘亲受于五浊恶之世。幸愿逆顺菩萨。各正性命。葆合太和。总不如斯可矣。
△四诫自相破灭。三。初诫自毁。
大王。我灭度后。四部弟子。一切国王。王子百官。乃是任持护三宝者。而自破灭。如师子身中虫。自食师子肉。非外道也。
三宝有别相同体之异。别相三宝。则王臣依胜田而种福。比丘赖兰若而养道。各成其志。二互相资。无可破坏之道也。同体三宝。皆不出王臣之一心。故同体依别相而显现。别相托同体为根宗。护其三宝。即任持一心。若三宝可灭。一心亦可破乎。念果到此。即坚守灵源。城坚福地。终日拳拳。非分外事。何破灭之有乎。如师子下。喻明也。夫天地与我同根。是非原来一体。即血气之属。皆民胞物随。况同体三宝。乃真性一源也耶。故破灭三宝。即破灭自心。如喻师子等。故莲华面经云。譬如师子命终。身死。水陆空行众生。不敢食肉。唯师身生虫。还自食之。法合可知。言非外道者。以外道破灭。乃邪害。正如师子身外之虫也。故不足怪。唯王臣弘护宜矣。而反破灭如此。不亦大可异乎。故览此经者。幸于三宝。亦留意守护焉。况三宝功德。脱三途。出三道。证三身。冥三德。翊三纲。无等妙利。孰可思议也。耶。
△二诫起恶。
坏我法者。得大过咎。正法衰薄。民无正行。诸恶渐增。其寿日减。无复孝子。六亲不和。天龙不佑。恶鬼恶龙。日来侵害。灾害相继。为祸纵横。
初二句总标坏法之过。永嘉云。若要不招无间狱。莫谤如来正法轮。故今坏法。业大弥纶。正法下。别明坏法之恶。纯真已破。至味丧矣。故云正法衰薄。根本已邪。功德残矣。故民无正行。诸恶增长。如春园之草。日日更新。其寿日减。如硎刃之石。时时消烁。无复孝子。则不敬佛法之报也。六亲不和。则破灭四众之报也。天龙不佑则应恶缘而招者。恶鬼侵害。则因福薄而祟者。凡此皆坏法之华报也。灾怪下。总结坏法之难。法华云病疾延长。如游园观即灾怪相继之谓。又云抄劫窃盗。横罹其殃。即为祸纵横之谓又日月盈亏。而灾缘罔断其因。出入行藏。而祸孽触途皆是。故总结如此。
△三招殃报。
当堕地狱。傍生饿鬼。若得为人。贫穷下贱。诸根不具如影随形。如响应声。如人夜书。火灭字存。毁法果报亦复如是。
此后生之报也。先法。后喻。堕三途者。以因不归依三宝故。人趋贫贱者以因未纯修五戒故。上二等流果也。诸根不具。即耳不听法。目不视佛。舌不称赞。身不礼敬果报也。下约喻明。谓影不离形。响不离声。如果不离因。因不离果。必然之理也。如人下。复以喻明因果不差也。故经云。无我无造无受者。善恶之业亦不忘。今夫隐处造业唯己独知。人不及知。如人夜书依火。亦谓己知。而人不知。及火灭而字存焉。造业者。沦浩劫而莫遗。悬疏网而不漏及时至必受报故。如火灭字存。故法合结云。毁法果报。亦复如是。
△五诫非理苦役。
大王。未来世中一切国王。王子大臣。与我弟子。横立记籍。设官典主。大小僧统。非理役使。当知尔时。佛法不久。
四姓出家。俱名释子。而末法不规。无端记录籍贯。横遍。设官典主。不知何哉。或亦淑慝不分。妍𡟎弗辨。僧伙众多。故权立此明鉴耳。若为常式。恐违佛意。僧统。即掌握法纪。钤束缁流者即大存体格。高踞法署。清范如斯。不为过也。而非理苦役。违道驱奔。又何为哉。古有鸾舆及门。称疾不起。丹诏三往。坚不出山者。今云法道愈趣愈下。岂不哀哉。
△六诫谬信横制。四。初示修善。
大王。未来世中。一切国王。四部弟子。当依十方一切诸佛。常所行道建立流通。
王道坦坦。千古同轨。一乘玄门。诸佛齐证。故依之建立。则正教隆盛。风斯淳和。否则多岐忘羊。欲树法门。不亦难乎。
△二示作恶。
而恶比丘。为求名利。不依我法。于国王前。自说过患作破法缘。
求名利而昧一心。不辞染污。说过患而破大法。弗避讥嫌。恶世比丘。凡以是也。佛岂妄语以矫后人哉。故莲华面经云。吾于阿僧祇所得菩提法。非外道坏。恶比丘自坏之。吾人应勉也。
△三示谬信。
其王不别信受此语。
不辨诚否。剧依其言。故云谬信。
△四示时过。
横立制法。不依佛戒。当知尔时。法灭不久。
未阅戒律便制其法。故曰横立。此不率繇旧章。而多愆多忘者。何法不灭乎。
△七诫自作自咎。
大王。未来世中。国王大臣。四部弟子。自作破法。破国因缘。身自受之。非佛法咎。天龙舍去。五浊转增。
王臣不护法。而自作破国因缘。故躬自当之。比丘不依法。而自作破法因缘。故身亦自受之。佛法何与其问也。故云非佛法咎。法灭国乱。非丰殷之国界。故天龙舍去。魔强法弱。非圣贤之应世。故五浊转增。因缘如此。孰可逃乎。
△三结成不尽。
若具说者穷劫不尽。
如上七诫。佛已悬示。意犹在人耳无己之慈。故犹结云不尽。大哉教也。镂骨铭肌。未足报恩耳。
△二依教奉行。二。初依法奉持。四。初诸王伤感。二。初正明伤感。
尔时十六大国王。闻说未来如是诸诫。悲啼号泣。声动三千。天地昏闇。光明不现。
吾佛说诚实之言。诫法门之蔽。今之王臣。未尝不动心注念。而当时十六国王。独悲声远震。两仪三光昏暗若是焉。道心凛凛。照耀终古。慈风浩浩。披拂而今。真可以凉破法之炎衷。而醒求利之醉眼矣。
△二依教护法。
时诸王等。各各至心。受持佛语。不制四部。出家学道。当如佛教。
忠臣誓而枯竹芽。孝子泣而坚冰解。理也。不足异也。况佛言在耳。诸王岂不钦教旨哉。故受持佛语。端在自修。不制出家。任运修道。若或放逸不规。坏教败法。抑何贵于不制哉。
△二大众咨嗟。
尔时恒河沙等无量大众。皆共叹言。当尔之时。世间空虚。是无佛世。
闻佛言而慨发。是真心一动。唯恐来世法灭也。故又叹云。是无佛世。隋灵裕法师。见周氏灭教。悲哀不胜。衣以斩缞。头绖麻带。如丧考妣。引同侣夜谈正理。昼读俗书。潜形灰稿。以俟法复。今人坏法者。用法以博衣食。货名利。可乎哉。
△三请问经目。
尔时波斯匿王。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
从正说至此。一经之正范毕矣。故请经名目。并奉持法式也。
△四佛为垂答。三。初正答经名。
佛告大王。此经名为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亦得名为甘露法药。若有服行。能愈诸疾。
答中经名有二。一正目。护法保世。俱称仁王。依法熏修。咸云护国。实相观照。俱称般若。即离即到。名波罗蜜多。二兼目。护法护国。自利利他。即甘露法药。依忍教化。即服行之人。愈疾。即服行之益也。
△二赞法广大。
大王。般若波罗蜜多。所有功德。犹如虚空。不可测量。
此一法门。出生妙利。注之不竭。取之无尽。以唯佛穷源。因位难彻。故赞之如此。
△三功德护国。
若有受持读诵之者。所获功德。能护仁王。及诸众生。犹如垣墙。亦如城壁。是故汝等。应当受持。
于中有四。一明受持之人。二明功德护国。三喻明护意。四结劝应持。并如文知。
△二结会喜持。
佛说是经已。弥勒师子月等。无量菩萨摩诃萨。舍利弗。须菩提等。无量声闻。欲界色界。无量天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阿修罗等。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皆大欢喜者。文殊所问经云。有三种义。一说者清净。不为取着利养所染。二所说清净。以如实知。真实法体。三得果清净。以一句染神。咸资彼岸。故闻者信受奉行也。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下科疏卷五(终)
No. 517-A 仁王护国经科疏䟦
仁王护国经。从诸王请也。诸王睹
佛光明。照彻三界。想斯殊胜。嘿动护国良因。求闻世谛妙义。我佛预知。不与言护国。先徴护果。次徴护因。二护既明。始乃护国。究竟护国无法。护果因即法。于世谛中。显第一谛。于第一谛收世谛。噫嘻
如来之忠于国大也。果之护。在真空法空。圣见无见。因之护。在一切伏忍。行尽本源。此于国何与。而佛殷殷言之。微哉神哉。妙法不可思议。功德不可思议。为国土法药。即为护国大用。受持者。如城堑墙壁。刀剑鉾楯。岂不信然。愚庵法师。精通宗教。说法多年。至老始解集此经。发愿亦从护
国起。予得而读之始自
神祖戊午夏。虏惊初闻。失陷抚顺。念无可报
国恩者。誓弘此典。以志微忱。属以嗣法参差。未即如愿。值今
上正位之二年。虏薄都城。一如
世庙时事。赖
圣明神武。指顷荡平。四维燕若。师先从庄庵。岩翳榛中。远避腥秽。忆昔心愿。祈祷
佛神冥佑法孙。海阔字云外者。率徒寂妙等。夜护回寺且值虏宵遁。交错同途。喜免辱命。于是净几焚香。再详昔稿。笔底滚滚涌泉。亦从忍定来也。解成。欲为流通。予曰
新圣人登极。转大法轮。三教会归。玉帛来集。磐石之安。与天齐量。奚用此经护为。师曰。山僧荷
国厚恩。涓埃莫报。此经护
国。原佛意也。贵亦犹行佛之意也。敢云仰答
高深。实惟践斯本愿。予曰。若是。可以行矣。因序注经始末如此。师少有夙悟。遍礼名山。信口禅机。尊宿吐舌。及长来京。渐藏锋颖。结小棚为茶庵。法教日盛。愚智咸钦。感动
先朝。寸土变为大地。尘沙化为金刹。登讲席者。四十余载。垂老不倦。平等接人。开示无数。噫嘻。师愿弘矣。注经先有楞伽唯识佛医。佛事有药师科圆觉灯。仁王经。其最后近耄年矣。师别有功行纪甚详。兹姑述岸略。予以
辑瑞。苦足病。偃息寺中。得入师室。颇闻玄绪。今黯然乞归。惭负
圣恩。酬报何日。有愧于愚法师多矣。谨䟦。
崇祯四年岁次辛未二月朔日
楚中湘二非居士石万程斋沐拜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