卍续藏第 25 册 No. 0505 金刚经心印疏
No. 505-A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心印科
大清 钦赐云南法界寺讲经广陵沙门溥畹述此经科分为(三)一序分(二)一通序(如是)二别序(尔时)二正宗分(二)首示降住其心历彰般若妙用(二)一善吉请益(二)一请益之仪(时长)二请益之辞(二)一赞益(而白)二正请(世尊)二如来许示(三)一印赞许说(佛言)二领旨复请(唯然)三正为开示(二)一明降住其心(二)一略示降住(二)一略示降心离相(佛告)二略示住心无住(复次)二广详降住(二)一约佛法广释降心离相(三)一佛身离相(三)一正明离相(须菩提至即见如来)二兼示殊胜(二)一善吉疑问(须菩提至生实信不)二如来诫说(二)一诫答(佛告须至以此为实)二说胜(二)一能信人善根殊胜(当知是至无量福德)二所信义离相殊胜(二)一顺释所以(何以故至无非法相)二转释所以(何以故至众生寿者)三结成离相(是故不至何况非法)二果法离相(三)一如来双审(须菩提至所说法耶)二善吉双对(须菩提至如来可说)三承上双释(何以故至而有差别)三引事况胜(二)一引事(须菩提至说福德多)二况胜(若复有至即非佛法)二约圣果广释住心无住(四)一历明无住(三)一小乘圣果(二)一泛论(三)一见道位(须菩提至名须沱洹)二修道位(二)初二果(须菩提至名斯陀含)次三果(须菩提至名阿那含)三无学位(须菩提至众生寿者)二确证(世尊佛至阿兰那行)二佛所得法(佛告须至实无所得)三菩萨庄严(须菩提至是名庄严)二正明无住(是故须至而生其心)三喻明无住(须菩提至是名大身)四较量显胜(二)一较量(须菩提至甚多世尊)二显胜(二)一略持人处胜(二)一人胜(佛告须至胜前福德)二处胜(复次须至如佛塔庙)二广持人处胜(二)一人胜(何况有至希有之法)二处胜(若是经至尊重弟子)二彰般若妙用(二)一善吉请名(尔时须至云何奉持)二如来垂示(二)一出名教持(二)一正标(佛告须至汝当奉持)二重释(所以者至若波罗蜜)二即事显用(二)一彰般若离相用(五)一说法离相(须菩提至如来无说)二依正离相(二)一依报(须菩提至是名世界)二正报(须菩提至三十二相)三显示经功(须菩提至其福甚多)四闻义述解(二)一当机伸解(三)一解自闻希有(尔时须至如是之经)二叹他闻希有(世尊若至说名实相)三明后闻希有(世尊我至即名诸佛)二世尊印述(二)一印证(二)一总印(佛告须至如是)二别证(若复有至甚为希有)二述成(二)一约法述成(二)一就智度述成(何以故至一波罗蜜)二就忍度述成(须菩提至辱波罗蜜)二约人述成(何以故至无寿者相)五结成离相(是故须至三菩提心)二彰般若无住用(二)一正明无住(三)一不住六尘(不应住至如是布施)二不住人法(如来说至即非众生)三结显真实(二)一正明真实(须菩提至不异语者)二转释真实(须菩提至无实无虚)二举喻显用(二)一举喻(二)一喻住则不妙(须菩提至即无所见)二喻不住方妙(若菩萨至见种种色)二显用(二)一生福用(二)一自利福(须菩提至无边功德)二利他福(二)一略说福(须菩提至上乘者说)二广说福(三)一正明广说功德(若有至三菩提)二反显乐小不能(何以故至为人解说)三结指经处当供(须菩提至而散其处)二灭罪用(三)一正明灭罪妙用(复次至三菩提)二兼显经功妙用(须菩提至所不能及)三总结经功妙用(须菩提至不可思议)次明菩提无法正显般若本体○三流通分○○次明菩提无法正显般若本体(三)一正明菩提无法(二)一当机蹑问(尔时须至降伏其心)二世尊直答(三)一蹑前住降无法(佛告须至即非菩萨)二正明发心无法(所以者至菩提心者)三分示因果无法(二)一约果(三)一得果无法(须菩至三菩提)二得记无法(须菩提至释迦牟尼)三转释无法(二)一法释(二)一正释无法(何以至三藐三菩提)二释法非法(须菩提至名一切法)二喻释(须菩提至是名大身)二约因(三)一明度生无法(须菩提至无寿者)二明严土无法(须菩提至是名庄严)三明达我无法(须菩至是菩萨)二直显般若本体(二)一审示(三)一约知见圆明(三)一示佛见圆见(须菩至有佛眼)二示佛知圆知(须菩至不可得)三示实福非福(二)一明有实非多(须菩提至甚多)二明无实乃多(须菩至福德多)二约色相言说(三)一示即色非色(须菩提至具足色身)二示即相离相(须菩提至诸相具足)三示即说非说(须菩提至是名说法)三约众生非生(二)一当机起疑问生(尔时)二如来决答非生(佛言)二直显(三)一善吉呈悟(须菩提至无所得耶)二如来印证(佛言如是如是)三正显本体(二)一自性平等(三)一本无欠余(须菩至三菩提)二本无高下(二)一直示平等(复次至三菩提)二转释平等(以无我至是名善法)三引事显胜(须菩至不能及)二诸相平等(五)一约生佛以显平等(须菩提至是名凡夫)二离空有以显平等(三)一离有见(须菩提见如来)二离空见(须菩提至断灭相)三较福胜(二)一较胜(须菩至福德故)二论福(二)一当机问福(须菩至受福德)二如来答福(须菩至是故说不受福德)三无去来以显平等(须菩提至故名如来)四非一多以显平等(须菩提至贪着其事)五即诸见以显平等(须菩提至名寿者见)三通结始终心法(须菩提至是名法相)○三流通分(二)一示劝流通(二)一示通经益(须菩提至其福胜彼)二示通经法(云何至如是观)二正结流通(佛说至奉行终)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心印科(终)
No. 505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心印疏卷上
大清钦赐云南法界寺讲经广陵沙门溥畹述
将释此经。义启十门。一教起因缘。二藏教分摄。三义理分齐。四教所被机。五教体浅深。六显示宗趣。七部类处会。八传译时代。九总释名题。十别解经文。
○一教起因缘
盖圣人设教。必有由致。非无故而然也。故曰。因缘若至。其理自彰。良有以焉。然则因缘亦有总别。一总者。谓佛圣教。无非酬因酬请。显理度生。即我如来住世四十九年。始自鹿苑。终至金河。于其中间三百余会。或时谈性。或时论相。或时道有。或时说空。诸有所作。常为一事。故法华云。诸佛出世。无非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所谓一大事者。即开示悟入一切众生佛之知见者是。此诸教之总因缘也。二别者。谓诸教因缘各有不同。故名为别。若据本经。别有十种。一欲破外道诸邪见故。二欲回小乘令入大故。三令权位不迷空故。四令悟明二谛。证入中道。生正见故。五显佛胜德。生净信故。六欲令发大菩提心故。七令修菩萨深广行故。八令断一切深重障故。九令得菩提无上果故。十流传后代。益众生故。由此因缘。故起斯教也。
○二藏教分摄
盖佛之法。不出三藏二藏。四教五教。十二分以收摄之。言三藏者。一修多罗。此名契经。二毗柰耶。此名调伏。三阿毗昙。此名对治。言二藏者。一声闻藏。二菩萨藏。若论所摄。此经于三藏。正属经藏。兼通律论。以戒生净信故。论诘辩析故。于二藏中。正属菩萨。亦兼声闻。以激小回心故。言教摄者。西竺东夏。古今高宿。判教多途。始自后魏菩提留支。判一音教。次后则有一十八家。各有理据。庄严圣教。难以枚举。于今海内。唯有二宗。一天台四教。所谓藏通别圆。此正别摄。兼亦容三。不定回心故。扬大抑小故。离即俱非故。二贤首五教。所谓小始终顿圆。此经始教正摄。余四亦通。以离相见佛。乃终顿义。余二如前。十二分者。即九小三大通相。十二分教。兼正可知。故不繁述。
○三义理分齐
如来接物。不无文言。既落文言。则有义理。义者。文之实也。理者。言之主也。又义者。相也。理者。体也。盖圣人之言教也。义以析之。理以统之。理虽是一。而逐机遂有浅深。义固多方。而归理则无别体。是则诸经义理既有浅深。而欲明经旨者。若不辩别。何以知其分齐所诣乎。然约法本末生起。显分齐者。依起信论。有五重浅深。亦不离前五教。但此则从深至浅。彼则自浅向深。故不同耳。
初唯一心为本源。即一真法界。该四法界。此圆教分齐也。
二依一心开二门。即该二教。一者心真如门。所谓心性不生不灭。即顿教分齐也。二者心生灭门。所谓如来藏。与生灭和合。名阿赖耶识。即终教分齐也。
三者依此识明二义。一觉义。谓心体离念等。二不觉义。谓不如实知真如法一故。不觉心动等。
四依后义生三细。一依不觉故心动。名业相。二依动故能见名转相。三依见故境界妄现。名现相。
五依最后生六粗。一智相。二相续相。即始教分齐。三执取相。四计名字相。五起业相。六业系苦相。三四。小教分齐。五六。人天分齐也。
若于此五中。定本经分齐者。正属始教空门。空理。如离相见佛。大身非大身。色相非色相等。然辞虽正演空门。而义实兼含终顿圆也。以始义初彰。一一空诸所有。终义许凡有心者。皆可作佛。顿义一念不生。圆义不可思议。而余一一激小。令生耻慕。与大同途。此大概之分齐也。
○四教所被机
教。乃圣人示下之言。机。即九法界所被之机。然则有通有局。通则普利三根。局则不无拣别。设以局论。此经正被菩萨。以经云。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复有人。得闻此经。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之法。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此经唯被大机。然于义求。亦兼凡小。何谓。以此经虽属大乘。若不兼利。则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恐成虚语。而经中亦谈胎卵湿化。十种类生。以及小乘四果名目。于结经处。且云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以是故知兼被小也。
○五教体浅深
所谓教体者。亦有能诠所诠。能诠体者。即音声语言。名句文身。故楞严云。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者是也。名诠自性。句诠差别。文身者。文即是字。能为名句。二所依故。若以本经而论。则首从如是。终至奉行。皆为能诠之教体也。所诠体者。即无住真心。实相般若是也。以众生日用而不知。大觉悟之而为说。能所并释。合为教体。故知此经能诠所诠。皆深而非浅也。
○六显示宗趣
言宗趣者。语之所尚。曰宗。宗之所归。曰趣。若据本经。显宗示趣。则有总有别。总者以三种般若为宗。三德秘藏为趣。别则有三。一教义。谓文字般若为宗。实相.观照为趣。二理智。以真空妙理为宗。实相般若为趣。三因果。以发菩提心为宗。证涅槃果为趣。斯则略示本经之宗趣也。
○七部类处会
此般若经。名虽八部。约类有十。一大般若六百卷。二放光三十卷。三摩诃三十卷。四光赞十卷。五道行十卷。六小品十卷。七胜天王所说七卷。八仁王二卷。九实相一卷。十文殊所说一卷。皆本部之同类也。处会者。即四处十六会。一王舍城鹫峰山七会。二给孤园七会。三他化天摩尼宝藏殿一会。四王舍城竹林园白鹭池侧一会。此经乃第二处第三会也。然独置金刚二字者。拣非余九。以故本经在六百卷中。正当五百七十七卷。祇园七分中之第三分也。
○八传译时代
此经自传我国。凡有五代。六师翻译。一罗什于姚秦时。居草堂寺。译名金刚般若。二菩提留支。于元魏时。住永宁寺。译与什同名。三真谛于陈朝。住广州制止寺。译名亦同上。四笈多于隋朝。住东都上林园。译名金刚能断般若。五玄奘。于唐贞观十九年还国。文帝迎住西京弘福寺。译名能断金刚般若。六义净于天后证圣乙未还国。至睿宗景云二年。译与奘师同。今所传本。乃罗什弘始四年居草堂寺译者也。
○九总释名题
分二。一经题。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梵语䟦拆罗。此云金刚。具有三义。谓坚.利.明也。以此宝其体最坚。一切物不能坏。其用极利。能坏一切物。其相光明。金中最刚。故名金刚。有谓色如紫石英。状若荞麦棱。即力士所执之杵也。
梵语般若。此云妙智。亦翻妙慧。合而言之曰智慧。以智彻诸法实相。慧了诸法真空。然义有三。谓实相。观照。文字也。设取金刚三义。以喻般若三种者。一坚。喻实相般若之体。虽经多劫。升沉三界。往返六道。未曾欠缺。故云坚也。二利。喻观照般若之用。谓此显时。能照万法。当体全空。故云利也。三明。喻文字般若之相。以其能诠实相.观照。令得显现。故云明也。由斯三义。故举金刚以喻般若。则般若乃智慧之梵音。金刚即般若之正喻。以故华梵双彰。法喻并举。曰金刚般若。
梵语波罗蜜。此翻彼岸到。乃顺天竺之语。若依我国。当云到彼岸。意谓此经是到彼岸之智慧也。盖彼岸者。指涅槃而言。即离二种生死之此岸。渡二障烦恼之中流。到二种转依之彼岸也。
经者。径也。谓一切贤圣能依此修。即成佛作祖之捷径也。
梵语欲底修多罗。此云契经。谓诠显义理。契合人心。乃契理契机之教。拣非此方儒道等经。若据诸经论释。其义实繁。要而言之。不出于四。所谓贯.摄.常.法。以能贯穿所说之义。摄持所化之机。三世不易为常。十界同遵曰法。具斯诸义。故称为经。
然上七字为所诠。属别。下一字为能诠。属通。此于七种立题。为喻法立题。二种立题。乃佛自立也。
△二人题。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姚秦。标代也。三藏。经律论也。所谓经契一心。律规三业。论甄邪正。法即轨则之义。师乃模范之称。以三藏之法。自师而师人。故曰三藏法师。梵语鸠摩罗。此云童寿。谓童年而有耆德。什乃华言。即善识此方文字之称。华梵合举。故曰罗什。然师始末。备载本传。兹不繁引。译者易也。谓易天竺之语。而为华夏之言。以周制有掌四方之官。北方名译。今翻西语。而曰译者。由汉世多事北方。而译人兼善西语。因以称焉。
○十别解经文
三(此准道安。经无丰约。悉分为三。谓序.正.流通者是也)。
一序分二。一通序。
(将释此序。义分为二。一明建立之因。二明建立之意)。
(建立因者。正明如是等言。因何而立。盖当金河顾命之初。鹤树潜辉之际。阿难悲哀。时有无贫尊者。语阿难言。汝是持佛法人。且须裁抑。宜当往佛。请问后事。阿难曰。云何后事。尊者答曰。世尊在日。以佛为师。世尊灭后。以谁为师。世尊在日。依世尊住。世尊灭后。依何而住。恶性比丘。佛在之日。佛自调伏。佛灭度后。如何调伏。遐益当来。理宜结集。一切经首。应置何语。阿难承教。一一咨问。佛答之曰。我灭度后。依四念处住。以戒为师。默摈恶性比丘。一切经首。皆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与某众若干。此正第四问也)。
(建立之意者。亦有三。一断疑故。乃结集时。阿难升座欲宣佛语。感得相好同佛。尔时众起三疑。一疑世尊重起说法。二疑他方佛来。三疑阿难成佛。故举如是我闻等。则三疑顿断。二息诤故。若不推从于佛。言自制作。则诸罗汉。德业颇齐。未免诤论。今称佛说。何诤之有。三异邪故。不同外道。经初安阿欧二字。盖阿者言无。欧者言有。彼谓万法虽多。不出有无。置之经初。以之为吉。以初吉故。令中后亦吉。今则不尔。故云异邪)。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通序者。诸经通有。以证信故。然此如是。诸经不同。如是亦异。有谓诸佛说法。无非显如。唯如为是。除如之外。了无片法可谈。或曰。有无不二为如。如非有无为是。又云不异为如。无非曰是。皆泛言之也。今据本经。当以实相.观照为如。文字般若为是。良以实相.观照。二而不二。体用如如。故名为如。文字性空。不即文字。不离文字。故名曰是。
我者。阿难自谓也。然有四种。一凡夫遍计我。二外道神我。三二乘假我。四法身真我。此于四种中。正属第三假我。盖阿难已达我空。实不计执。以随世谛。假立宾主。乃称于我。
闻。谓耳根发识。名之曰闻。问。既耳根发识。合云耳闻。何经不然。答。耳是六根之别。我乃一身之总。废别从总。故曰我闻。
一时者。即师资合会。说听究竟。唯一无二之时。良以殊方纪历不同。上下延促不定。横则四洲差别。竖则三界悬殊。故但云。说此经之一时也。
梵语佛陀耶。此云觉者。谓自觉.觉他.觉满也。自觉。异凡夫之不觉。觉他。拣二乘之独觉。觉满。拣菩萨之未满。是以三觉俱圆。万德皆满。故称为佛。
在者。如天子所至。即曰行在。故佛至处。亦名在也。
舍卫梵语。此云闻物。亦名丰德。又云名称。以具五欲.财宝.多闻.解脱.文彩风流.远闻诸国故。乃波斯匿王之都也。
祗。即祗陀。此云战胜。因波斯匿王于外国交兵。得胜之日。生此太子。因赐是名。以志喜也。如此方叔孙胜敌。以名其子。树乃所施也。
梵语须达多。此云乐施。今言给孤独者。以能周给幼无父。而老无子者也。不言鳏寡者。以二该二故。盖舍卫王臣。先未知佛。因须达多为儿聘妇入王舍城。寄止珊檀那家。时珊檀那中夜而起。庄严舍宅。营办肴膳。须达闻已。即起问言。大士欲请国王。为婚姻之会耶。答言请佛无上法王。须达闻已。身毛皆竖。复问何以名佛。珊檀那遂广为说佛功德。须达多言。善哉大士。所言佛者。功德无上。今在何所。珊檀那曰。在王舍城竹林精舍。尔时达多。遂往见佛。佛为说法。达多闻已。获须陀洹。因请佛曰。惟愿临顾。至舍卫国。受我微供。世尊受请。达多回国。布金买园。祗陀因而发心施树。故云祗树给孤独园也。然须达是正施主。祗陀为助成。今树先园后者何也。以祗陀乃储君。须达是臣佐。礼别尊卑之故耳。
与者。同也。大谓名高德重。为天王大人之所敬也。
比丘梵语。此云乞士。亦云怖魔。又云破恶。梵语僧伽耶。此云和合众。盖和有二。一理和。谓同证择灭无为。二事和。有六。谓戒和同修。见和同解。身和同住。利和同均。口和无诤。意和同悦也。千二百五十人者。佛初成道度陈如等五人。次度三迦叶。兼徒一千。复度舍利弗。目犍连。各徒一百。更度耶舍长者子五十人。今略五人者。举大数耳。此等诸人。先事外道。勤劳无益。一见如来。便登圣果。以此感恩。誓常随侍。所谓常随众也。正易所谓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者是也。
俱者。一时一住。皆同在也。
若准古说六种成就者。如是乃信成就。以信者则是事如是。不信则是事不如是。所以五十圣位。十信居先。十一善法。信心为首。故华严经云。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又曰。佛法如大海。非信莫能入。故知信心之前。别无胜法。纵能信如是经。闻根不利。信亦奚为。能信能闻。非时可说。徒生景仰。时可说法。无说法主。此道难闻。纵有法主。无处可居。亦难行道。虽有其处。设无听众。不成法会。必须六种辏集。佛事方兴。故云成就。则此六种为能成就。而向下经文。皆所成就也。
△二别序。
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别序者。别序一经发起之由。为正宗之前导也。此佛就一切众生日用寻常。去来动静。行住坐卧。吃饭穿衣。直显真心本体。以明无往而非无住真心之妙用。无法不具实相般若之本体。所以假此乞食。发起斯经。不过要人向日用中。识得自己与三世诸佛。无二无别。则能事毕矣。
尔时者。即当尔佛住祗园统众行道之时也。
世有三。谓情世。器世。至真觉世。又有过去世。未来世。现在世。总之情与无情。世出世间。靡不尊重。故曰世尊。
时者。日有十二。分为四食。一丑寅卯。诸天食时。二辰巳午。人间食时。三未申酉。畜生食时。四戌亥子。鬼神食时。佛制出家之士。应法人天。过午不食。今食时者。即日初分也。
衣者。佛有三衣。一安陀会。名作务衣。二郁多罗僧。名入众衣。三僧伽黎。名福田衣。以其制法水田见生福故。著者。以入城乞食。即僧伽黎也。
具云钵多罗。此翻应量器。谓体色量三。皆应法故。即过去维卫佛所遗。绀琉璃宝钵。乃四天王取而献者。
自园进城名入。地广人稠曰大。防非御侮为城。
乞食者。佛教比丘行头陀行。清净活命。了寄残生。离四邪命也。
次第者。不拣贫富。无分净秽。挨次而乞也。已者。不论有缘无缘。七家则已。又或不限人家。满钵则已。
还谓还出舍卫至本处。即归到祗园也。将所化饭食之既讫。即收其衣钵。净其手足。敷其所座而坐之也。此言世尊去来行住。吃饭穿衣。日用寻常。与人无异。一段本地风光。莫非全体大用。其柰诸人终日昏昏。只知穿街过巷。觅食求衣。要且不识他是阿谁。甘作饭囊衣袈。走肉行尸。殊为可惜。是以如来即日用事而示之也。此为后文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之章本耳。
有释为戒定发起者。义固甚佳。然于下文气似不贯。且空生希有之赞。似亦难于安插。何则。戒定行持。罗汉常事。何希之有。然空生之所以道希有者。非无故也。盖空生平日。但念空无相无作。所以于菩萨法。游戏神通。净佛国土。成就众生。心不喜乐。将谓佛道常远。久受勤苦。乃可得成。忽然今日。见我世尊。恁么举动。触着鼻孔。始知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方信行住坐卧。不离这个。于斯荐得无住妙用。实相本体。即在日用寻常。去来出入。动静往还。吃饭穿衣处也。以故向下即从座起。走向佛前。无别可说。只得道个呀。希有世尊。此正冷灰里一声豆爆也。
△二正宗分二。首示降住其心历彰般若妙用二。一善吉请益二。一请益之仪。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
上序分者。即序如来与众生共有此金刚般若。不离日用中也。此正宗者。乃当机窥见如来动静。已知佛法无多。意欲普利今后。未免请问。形于言辞。以故有此正说也。时者。适当乞食还园。洗足安坐之时也。
梵语须菩提。亦名苏补底。此云空生。或云善现。又名善吉。有云妙生。并善实者。以初生时。宝藏顿空。相者占之。此子善吉。七日之后。家珍复现。故云善现。因含多义。存梵不翻。长老者。以其德腊俱高也。乃舍卫国人。鸠留长者之子。解空第一。在般若会上。转教菩萨。故为当机发起此经。正穷子喻中。密遣二人者是矣。设以本论。则久证青龙陀果。久悟般若真空。乃为辅化权示。如此今在大众之中。即从本座而起者。以师资之道。尊卑颇殊。欲有所请不可坐问。偏袒右肩者。乃彼方仪制。以表敬也。此中事释可知。若以理释。则袒肩以示权。膝地而显实。合权实二边之掌。印中道一味之心。修敬既毕。自合陈词。故云而白等。上之起座。即身业。恭敬乃意业。而白下。方是口业。此明三业虔诚。而请问也。
然即之一字。正是描写尊者绝无沾滞踊跃之状。直出人天众前。扬眉吐气。自不同于如聋若哑。唯除粪秽。默受弹呵。去花拜座之时矣。所谓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二请益之辞二。一赞益。
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
希有者。准古解则有四种。谓时希有。处希有。德希有。事希有。可谓详矣。然在本经。似无交涉。兹亦不辩。且道尊者才来启请。如来尚未开口。见个甚么道理。便赞希有。聻。莫是世尊成道说法。度众生之希有么。不见道。未离兜率。已降皇宫。未出母胎。度人已毕。若待今日赞叹。奚啻鹞子过新罗。是剑去许久。方才刻舟。要知今日之赞希有者。乃算空生具一只眼。向世尊举止动静处窥见一班。故出海众之前。而赞希有也。其意有二。首谓于庸言庸行处。示奇特事。可谓希世所有之者。次则自己向穿衣吃饭处。讨得个下落。这段消息。从未知有。今始悟得。故曰。希有。
如来者。十号之一。即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善护念者。若据古解。依根熟未熟等释。义亦甚佳。似无不可。但此经以五时设教而论。斯当转教付财之时。与义推求。理或欠妥。今准法华经信解品。空生等呈解之词。释此护念付嘱。言护者。即彼经云。我虽年朽。犹故贪惜者是也。念者。即彼经云。时富长者。于师子座。见子便识。心大欢喜。即作是念者是也。付者。即我财物库藏。今有所付者是也。嘱者。即彼经云。佛敕我等说最上道。修习此者。当得作佛是也。而言善护善付者。即彼经云。诸法之王。能为下劣忍于斯事。取相凡夫随意为说者是也。问。设据此释。菩萨二字。云何消释。答。菩萨声闻。在发心大小。所以有此二名。今既舍小归大。欲发阿耨菩提心者。岂可更以声闻而目之哉。是以即声闻而菩萨也。如十六王子。未闻法华以前。止名沙弥。既闻法华之后。则曰菩萨。亦此意也。然此二句。正释上之希有。所以言我世尊。自华严至今。数十年来。调护时机。深心爱念。欲人向动用处。识取家珍。不离眉端足下。空生此际。一旦豁然。喜解非常。是故赞言。希有世尊。可谓加护爱念。委付叮嘱。善而又善者也。正谓今在般若会上。转教付财。将大付小。嘱小化大之意耳。盖将大付小。不过引小入大。嘱小化大。无非以大激小。皆如来之方便护念也。以此观之。则如来之用心。诚可谓善矣。当机曰。善护念。善付嘱者。良有以焉。
△二正请。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前既悟得此理。极口称赞。兹复发问者何也。以前无言之道。自非上根利智。莫克领略。便作寻常错过。故尊者恐负如来意旨。曲为时机。故兴斯问。善男子善女人。总该僧俗七众八部三乘人等。发。谓发起。阿耨等梵语。此云无上正等正觉。盖空生意谓设有善男信女要发无上心者。不知可有个甚么法。聻。然即此心欲契实相般若之理。先向那里安住。聻。又且此心欲起观照般若之时。其奈妄想多端。如狂猿升木。上下攀缘。似痴蝇逐秽。去来不舍。怎生降伏。聻。此中三问。以发菩提为主。故前半卷答二三两问。后半卷答初问也。
△二如来许示三。一印赞许说。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盖世尊出世。本为直示此心。奈无知音可语。故自华严以至今日。有怀未吐。兹向祗园会上。撞着空生。觌面问来。恰好抓着痒处。以故老汉通身畅快。所以满口称叹曰。善哉善哉。言善会佛心。善为说辞。所谓善而又善者也。故仍呼其名而告之曰。须菩提。你适才赞这两句。果为的当。即是启请三问。亦甚要紧。可谓一字不差。皆合吾意。遂印之曰。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善付嘱也。似你这样人。始可与言斯道矣。故曰。汝今谛听。吾当为尔分别解说。要发阿耨菩提心的道理。然则亦不过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而已。
此中如是二字。应通三释。其义始足。一约理。二指前。三开后。且约理释如是者。众生诸佛。本自如如。所谓生佛一如。莫不皆是也。设廓而论之。则内而根身。外而器界。无非真如。咸是实相。故言青青翠竹。总是真如。郁郁黄华。无非般若。此显世出世间无一法不是。无一法不如。以明如是也。若约指前。则空生已解如来作用。盖如来说。你也不必裁剪须眉。扭捏鼻孔。另寻住降方法。就如我寻常穿衣吃饭。洗足敷座。一段光景。这就是了。以此而住。无非安住。即是而降。无往弗降。此明无住之住。是真安住。不降之降。即真降伏。故云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约开后者。即指后文广略详示也。
△二领旨复请。
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当机称解空第一。慧命长老。以此观之。名不虚传。何则。一闻如是之旨。即便对曰。唯。乃信之极而无疑也。老子有言。唯之与阿。相去几何。释曰。礼对曰唯。野对曰阿。此礼对也。又儒云。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亦此意也。然则至此当机始问云何云何。如来竟答如是如是者。正所谓傍敲正打。将一卷无言般若。已向诸人重重发挥了也。故空生直对曰唯者。乃是一肩担却。全身负荷了也。所谓烧尾鼓浪成龙去。鰕蟹犹然努眼睛。然之一字。在尊者意。谓我则虽然如是。其奈诸人尚未荐取。伏愿如来还要细说。我亦愿闻。则是向下一卷经文。无非为努眼者。重伸注脚而已。
△三正为开示二。一明降住其心二。一略示降住二。一略示降心离相。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此以言显无言。而教降心之方法也。前来佛所印证当机者。以其见解不谬耳。然问发心住降。则曰善男子善女人者。正见空生作略。借秦为喻。假人而成己也。意谓未发大心之时。则厌弃生死。趋向涅槃。是以生死涅槃为实。即住著于生死涅槃。不得解脱。设发大心。云何应住。即如我住偏真。如何舍偏真而安住实相。聻。此正暗为自己安身立命处。乃自利之问也。又未发大心之时。唯求自度。不欲度人。知见偏枯。志意狭小。以故变易生死不断。无明住地犹存。今设发大心。云何令其断除变易。降伏无明。上求佛果。下化众生。聻。此问度生边事。乃利他之问也。故佛呼名而告之曰。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诸者。其义有二。一约能发心男女等机。众多不一故。二约四十位修心菩萨。类多不一故。
梵语菩提萨埵。此云觉有情。谓觉机分证。识情未尽故。摩诃言大。其义有七。一具大根。二有大智。三信大法。四解大理。五修大行。六经大时。七证大果。具斯七大。故名摩诃萨也。问。当机问时。止曰善男子等。如何答处。却曰菩萨。答。大心未发。即是凡夫。既发大心。即名菩萨。在当机约未发心时问。如来约已发心后答。应者。当也。宜也。此中如是。于前稍异。乃承上指下之词。往后经中凡言如是处。非有意于上。即有意于下。读者须知。此一句正承前指后也。
所有者。略举十方三界处所。盖处所。为能生能有。众生为所生所有也。一切者。乃总该之词。类即类趣。谓杂趣同形。各从其类。即通指十类也。梵语仆呼善那。此云众生。以从五蕴和合中生故。今详十种。且约横竖发明。先横详类趣。准楞严经。皆以妄想建立。若卵生者。经云。卵惟想生。略如鱼鸟龟蛇之类。因飞沉乱想。和合气成。若胎生者。经云。胎因情有。略如人畜龙仙之类。因横竖乱想。爱情滋染而有。若湿生者。经云。湿因合感。略如含蠢蠕动之类。乃翻覆乱想所成。若化生者。经云。化以离应。略如转蜕飞行之类。此属新故乱想所成。若有色者。经云。休咎精明。有色可见者。乃精耀乱想所成。若无色者。经云。空散消沉。无色之可见者。乃阴隐妄想所成。若有想者。经云。神鬼精灵。乃罔象虚无妄想所成。若无想者。经云。精神化为土木。为枯稿妄想所成。若非有想者。经云。如蒲卢等。异质相成。因合妄而有。若非无想者。经云。如土枭等。负块为儿。子成。父母俱遭其食。此因怨害妄想而有。然此十种。不出色心。约色。即有色无色。约心。即有想无想。弘法菩萨。若识得色从心现。心亦妄生。正觉现前。众生界尽。更有何生之可度。何心之不可降哉。
次竖论三界。胎卵湿三。唯居欲界。化生三界通具。有色。止欲界四禅。无色。属空无边处。有想。即识无边处。无想。乃无所有处。若非有想。若非无想。乃非非想处是也。
我者。佛代菩萨而称也。皆者。总前十类也。今谓使令。入谓证入。涅槃略梵。具云摩诃波利昵嚩喃。此云大圆寂。以众德皆圆。诸妄俱寂。亦云大灭度。即大患永灭。超度四流也。又灭二障。度二死也。亦云无为。离生灭故。又云安隐。最寂静故。总之一真法界。约圣与凡。而有四种。一.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此即实相真如之理。从本以来。不生不灭。不垢不净。虽在生死烦恼。其性本自寂然。二.有余依涅槃。是将慧焰烧烦恼薪。虽断见思。尚余最后身智。为分断生死苦依。故名有余依也。三.无余依涅槃。以烦恼既尽。余依亦灭。众苦永寂。无有余依。故名无余依。今说无余。正指此也。四.无住处涅槃。即生死与涅槃。二俱不住。故云无住。如上四种。凡夫惟一。声闻有二。菩萨获三。唯佛具四。
此如是。乃承上言也。实无者。即起信论云。谓如实知一切众生。及与己身。真如平等。无别异故。又般若经云。以诸有情。本性净故。彼从本来。无所有故。则平等真法界。佛不度众生。良可味焉。以众生性空。生佛体同故也。又以一切众生本性寂灭。无灭可灭。本来是佛。无佛新成。故云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乃反显徴释之词。言菩萨若以我为能度。即着我相。彼为所度。即着人相。能度所度。历然相对。即众生相。有法授受。恋着不舍。犹如命根。即寿者相。故辅行云。我以计内。人以计外。众生以续前为义。寿者以趣后为能。如是四相不除。不惟所度不普。即能度者。心亦难降。故云菩萨有我等相者。即非菩萨。问。当机启请。先菩提。次安住。后降伏。如来答。则自后而前者何也。答。空生向来惯习。唯知慕果修因。故问亦急于证理。是以由菩提而住降也。如来因其发心向大。贵乎先历事行。而住理自在其中。故反其问而答之。良有以焉。
△二略示住心无住。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此如来再召当机。于降心之后而示住心也。复。谓重复。次。谓次第。于法之法。即起信云。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法则摄世出世间。染净因果。有为无为。色心诸法也。应者。诫勉之词。无所住者。正教不住一切有无等法也。以不住有。入尘劳而不作生死之念。不住无。居寂灭而不起涅槃之见。是则染净色心。一切不住。不惟不住有。亦且不住无。不惟不住无。亦且不住无无。正是百华丛里过。片叶不沾身。故云无所住也。所谓下。详明六尘为所施之物。此由内不住我。外不住人。故中间不住所施之物。以故向下结归则曰。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此相之一字。即上来有无诸相也。言不住者。正是无住行施。三轮体空也。
何以故下徴起。恐谓无住。云何有福。因借虚空为喻。试问当机。令知虚空不可思量。则以法合云。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所获福德。亦复如是。犹若虚空之不可思量也。故结劝曰。须菩提。若是菩萨但欲住心者。当如我之所教。须识无住之住。乃真住也。
以上二章。略答云何应住。云何降伏也。盖前章是教诸菩萨应度众生。行法布施。修人空观。遣去我执。此章是教诸菩萨于尘无住。行清净施。修法空观。遣去法.非法执。自此至果报不可思议。无非展转扩充。以显离相无住之旨也。问。凡为菩萨。当广行万行。此中唯言布施何耶。答。不见道。资生无畏法。檀义摄于六。此中一二三。是名修行住。若以是推。则开一施为三檀。开三檀成六度。广六度为万行。设约而收之。则万行不出六度。六度不过三檀。三檀不出一布施耳。
△二广详降住二。一约佛法广释降心离相三。一佛身离相三。一正明离相。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以上善吉请益。如来许示。一往至此。理虽明了。未识当机解与不解。但恐说时似悟。对境还迷。故我世尊。换个话头试他一试。正所谓水将竿探。人将语探也。所以将因中度生离相之事。却以果上成佛身相勘验者。正欲看伊道有道无。设或以身相为有。则伊降心离相之旨。尚未领略。若是说无。则渠降心之法。稍有相应。故此问云。须菩提。于汝意地之下。作云何晓解。你道即今如来果可以丈六之身。三十二相。即此就说是见如来了么。盖不之一字。正审问之词。乃世尊之探竿也。向下可见空生是个细作。见我如来这一问有些古怪。就如水上葫芦。捺着便转。即对之曰。不也。世尊。此正领前开示离相之旨。故曰。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盖如来身者。即法身也。以法身离相。所谓离生死相。离涅槃相。不住于有。亦不住无。故曰。法身清净。犹若虚空。应物现形。如水中月。令人捞摸不得。捉拿不得。即口欲谈而词丧。虽心将缘而虑忘。岂可以现前的丈六之身。三十二相。而目之哉。良以三十二相。固虽超胜天人。然而未免生住异灭。四相迁流。尚属生灭。不同乎法身。不生不灭故也。何所以故。乃徴释之词。盖如来所说非身之身。乃清净法身也。如来所说之相。乃非相之真相也。而现前如来所问之身相。不过随机应现。丈六之身。三十二相。岂可即执是以为法身真相哉。意谓真实法身。即非身相之可见也。
须知不可以三字。并即非二字。皆当机妙悟。正合离相之旨。故如来见当机所见不谬。喜其气分相投。即推门落臼而就之曰。须菩提。你要知道。不惟佛身是为如此。即世出世间。一切依正染净色心。但凡所有之相。亦皆类此。虚而不实。妄而非真。故下二句。是令尊者。欲穷千里目。更上一重楼。以其当机虽则解事知音。然于夜明帘外。犹欠转身一步。设以为是。未免堕无为坑。生断灭见矣。故后文云。若作是念。诸法断灭。所以进之曰。若能见得诸相非相。亦不必离诸相。另寻法身真相。须知当体即是如来清净法身。真实之相也。此因空生已会离相之旨。恐能离有。未能离无。然舍有之无。如逃峰赴壑。二皆不免于患。故言即见等。即之一字。乃教尊者就中从事耳。意谓既能了得诸相非相。亦不必拨去诸相。不妨即诸相而见如来也。
△二兼示殊胜二。一善吉疑问。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
盖离相见佛尊者已知。今闻如来微妙开示。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之语。当机到此。见其愈入愈深。凑泊不上。故发斯问。颇有者。轻可之辞。即可能有也。言者。直发其词也。说者。细析其义也。章者。节取其篇也。句者。辏成其文也。实信者。乃中心诚服。谛了无疑。不之一字。正疑信关头。意谓闻是上来世尊所谈言说章句。还可有人真实生信也无。以实信非率尔泛泛者也。
△二如来诫说二。一诫答。
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
此如来直诃而诫勉之曰。须菩提。莫作是说。莫者。禁止之词。即莫谓秦无人之莫也。是说。即指生实信不之说。所谓一言而丧。一言而兴。高山流水。自有知音。虽然法固深微。要知岂无信者。不唯现前不无。乃至当来亦有。但非小根劣机而能领略。然有持戒修福慧者。自能信为真实也。
五百岁者。法轮预记云。正法像法。各一千年。末法万年。初五百岁。解脱坚固。二五百岁。禅定坚固。三五百岁。多闻坚固。四五百岁。塔寺坚固。五五百岁。斗诤坚固。今言后者。第五五百岁也。戒者。防非止恶为义。以外防七支之非。内止三毒之恶。又戒有三。谓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修福者。义亦兼慧。但文略耳。举持戒。则三学通摄。言福慧。则六度全该。此中有持戒之有。能生信之信。此为实之实。正酬尊者颇有之有。生实之实。信不之信也。
△二说胜二。一能信人善根殊胜。
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此当知下。正明能信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的这个人。要知此人。非于一二佛边。种得的善根。乃是从无量千万佛所。种得来的善根。正言事佛多。而善根深也。此善根二字。设依相宗。即无贪等三。为善根也。若准本经。即阿耨菩提之心。乃万善之根也。闻是下。正言闻是上来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之章句。乃至者。超略之辞。意谓不在值佛多。种善深。即一念净信。获福亦然。盖一念者。正心空境寂。万虑销融。不杂余缘。唯观实相。即一念万年。万年一念。净信者。不起有为见。不作无为解。真俗一齐捐。圣凡悉平等。方名净信。苟能一念信佛所说。即诸相而显实相之旨。此人行止动静。则为如来三达洞照以尽知。五眼圆观而尽见也。是诸众生。即指此净信之人。得如是无量福德者。指前事佛多种善深的一样。同于虚空之不可量也。而此净信之福。亦复如是。
△二所信义离相殊胜二。一顺释所以。
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
此正顺释。徴明一念净信。即同见佛多种善深者。此何以故。聻。盖是众生已无四相。故能如是。言无复者。不更不再之义也。既无复我等四相。则我空也。法相者。若依本经而论。即上之言说章句也。今言无者。即文字性空。故云无法相。乃法空也。亦无非法相者。正净名所谓。无离文字而说解脱。即俱空也。是知净信一念。顿足三空。岂可轻率。而言颇有乎。
△二转释所以。
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
此因上章顺释能空我法等四相。始成一念净信。故此节将我法等四相。一一转释。意谓以何意故。定要空去四相。方为一念净信者何也。以诸众生若无净信。设生一念取着。则有许多葛藤。故云若心取相。即着我等四相。此转释上无复我相等。正言若取因中度生离相。及取果上之佛身离相之相。虽是极好消息。未免犹有沾滞在。亦不能称乎净信也。何则。一有取着。何异世间凡夫外道之著相者。是以若心有取。即着四相。则不得谓之净信。仍属我执未忘也。若取法相等者。此转释上无法相一句。谓佛灭度后。设有众生虽不执我。然取法相。如本经以菩提心。将谓有法可发。于文字般若言说章句。而生希取之心。则堕在法执。于着我等无异。亦不得为净信也。若取非法相等者。此转释上亦无非法相一句。设此众生虽不执取我.法。达得二空。然即坐在俱空境上。未免又落法身边矣。亦堕非我人等相。不得谓之为净信也。盖此经以扫踪灭迹。荡相除空。只要四相冰消。三轮瓦解。拂三执之浮云。显三空之宝月。所以不惟空我。亦且空法。不第无法相。亦无非法相。可谓层层洗剥。处处追穷。直使诸人执尽情忘而后已也。
△三结成离相。
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此正结佛身离相也。是故者。正指不取法与非法也。以取法则堕我等四相。取非法亦堕我等四相。是故后五百岁持戒修福。一念净信之者。不应取佛言说章句。为是阿耨菩提之法。不应不取言说章句。为非阿耨菩提之法。所谓取不得。舍不得。不可得中恁么得。盖我寻常说者。汝等须知。即阿含方等。以至今日降心住心。种种之法。此如世间渡河用筏之喻。未渡者。定要取之。既济者。则当舍之。意谓言说章句。虽是渡生死河之宝筏。然未度生死者。当依之而修。既登彼岸者。应舍之而去。以此观之。虽佛正法。尚应放下。何况世谛文辞。非佛之法。仍转坚执而不舍耶。
△二果法离三。一如来双审。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
此以果法勘验也。因前筏喻文中。法与非法。均不应取。恐当机意谓。既不可取。如何世尊三祗炼行。百劫修因。以取菩提之果。即今人间天上。一十六会。广开般若之谈。以此而论。是法有取有说。何为而不舍乎。故此世尊双设问云。须菩提。汝将谓我有菩提之可得耶。有佛法之可说耶。此正如来探问当机。会与不会也。
△二善吉双对。
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盖当机至此。所造已深。故能灵机脱颖。而出辞吐语。便觉活泼融通。不同前之率尔。意谓如来历劫修行。自当得果。出世度生。自然说法。如我今者。解佛前来所说筏喻。无定之义。言未渡则取。既渡则舍。约是而推。取舍不定。故知无有一定之法。名为菩提。亦无一定之法。如来可说。盖寻常如来说得果者。犹空拳诱子。说法可说者。似黄叶止啼。且如来所证之果。曰无上正等正觉者。不过对三贤十圣之有上而称无上。正等者。不过对声闻缘觉之偏枯而称正等。正觉者。乃对凡夫外道之痴邪迷梦。假名正觉而已。即所说之法。如来不过因人而示。就事随机。遇凡说凡。逢圣说圣。本来无有得与不得。说与不说。一定之法也。
△三承上双释。
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此下当机自释。谓若有菩提可取。及法可说。即取法相。则堕于有。未出凡情。若道无菩提可得。无法可说。即取非法相。则堕于空。又落圣解。是知妙有不有。故将真空而遣有。真空不空。特假妙有以除空。若取果非果者。举念即堕二边。设说法非法者。开口便成两橛。故菩提非相。不可相取。般若非言。不可言说。故云皆不可取。不可说也。盖非法者。即领上无法相也。非非法者。即领上亦无非法相也。此正领前如来所示四无相也。
当机至是。犹恐俱空之义。人或难明。故用所以者何。重徴复释。以明之也。贤圣者。即三乘贤圣。无为者。即六种中真如无为。以无所作为。故名无为。但有一法。即属有为。非无作为。正显一切俱空之理也。差别者。如三兽渡河。足分深浅。而水无深浅。三鸟飞空。迹有远近。而空无远近。秪因机有利钝之殊。故成三乘贤圣之差别耳。
△三引事况胜二。一引事。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
此引外事较量也。盖佛与当机。同一鼻孔。接物利生。酬唱至此。恐闻无为无法。不可取说。便欲毁废言教。甘坐无为坑里。是以引此非喻为喻。较量福胜。令其受持弘通。所谓欲会无为理。先从有事看。故假大千之宝施。而设问须菩提。于汝意地之下。是为云何。设若有人。以七宝者。即金.银.琉璃.砗磲.玛瑙.赤珠.颇黎也。
三千大千者。乃我释迦一佛之化境也。如一欲界。一须弥山。镇四部洲。其山之腰。两轮日月。四大天王。各有八天。山顶为忉利所居。下统诸天。共为三十三天。自此而上。有夜摩.兜率.化乐.他化.自在。至此皆欲界也。再上乃色界四禅天。第一初禅。统一欲界。集合一千初禅欲界。为二禅一统。名一小千界。又集合一千二禅梵释。为三禅一统。名一中千界。更集合一千三禅梵释。为四禅一统。名一大千界。以三次言千。故云三千大千。满。谓充满。以显宝施之胜。是人获福。还多耶。不多耶。须菩提言。宝满大千。而行檀度。自然福胜。故云甚多。此就福德相而答也。
须知如来之意。亦不在此。无非假此较量经胜而已。故当机自释云。何以故。佛以大千宝施见问。我亦就世间福德之相而答甚多。是约俗谛有相有为而言。若在胜义谛中。绝相无为。岂可言福不福。而曰多不多哉。是福德者。即指上宝施之福德。盖就世谛之相。非胜义谛之性也。以此性即真如无为真实之性也。故不可以多少而论。今言多者。乃就有为俗谛而说。以是义故。如来见问。我所以约世谛而说福德之甚多也。
△二况胜。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此中举法较前财施也。意谓设若复有一人。于此般若经中随便受持。或一卷半卷。乃至一句二句三句以至四句偈等。不但自持。又能为人演说其义。则其所获福德。胜彼前来三千宝施之福德也。此中四句。诸家所说。议论纷纭。有谓梦幻泡影者。有谓色见声求者。有谓无我相等者。有谓诸相非相者。有指一偈一句。一题一字等者。以上尽古人之糟粕耳。若以为是。何异贫子读豪家之倦。与自己何干。要知此四句。不离吾人日用。须向自己脚跟下荐取始得。设要依文字解释者。正不必指定。何则。以楞伽云。长颂及短偈。是知不论长短。凡成四句者皆是。故本经云。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此则原无定指也明矣。而善阅教者。应求活句。莫泥死句。则不被文字瞒也。故下徴释云。此经四句。便能包括一切诸佛之法身报身化身。并所证阿耨菩提之果法。莫不皆从此般若经而流出者。此何以故。纵前三千七宝之多。亦不及持说此经四句偈耳。
须菩提下。结辞也。近结诸佛之佛字。菩提法之法字。即蹑此二字而结之也。盖如来之意说。吾所谓佛.法皆从此经而出者。不过因其有迷有悟。有圣有凡。此约世谛有为而言。若在胜义谛中。则十方三世海中沤。一切圣凡如电拂。又何佛.法之可得哉。故云。即非佛.法。此近结耳。若远结者。白佛言。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起。乃至度生离相。佛身离相。果法离相。直至此中并佛.法也无。则离相之旨。可谓离而又离。此远结也(首约佛法广释降心离相竟)。
△二约圣果广释住心无住四。一历明无住三。一小乘圣果二。一泛论三。一见道位。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
此章广释前来菩萨应如是布施。所谓不住色声香味触法等也。盖佛欲当机深解此住心无住之法。即将彼自所证果。一一指而探问。俾知菩萨与声闻虽有大小之别。然无住之道则一。但以根有利钝。发心之大小不同耳。正所谓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也。盖如来此问。无非借口传言。只要当机自述无住而已。然住者。乃取着之意。即生心举念。取相耽着也。故向下依次审问。皆云能作是念不。正如来善用权智。捉贼追赃。令不打而自招也。当机俱答不也。即此二字观之。是尊者将无住之理。明目张胆告白。诸人已定。而况其引人类己。以己方人。复曰。世尊。我不作是念。则矢上加尖。而无住之理。益彰明者矣。
须菩提于意云何。我且问你。将谓初果之人。还作如是之念。说我得初果不么。不之一字。乃审问之意。言还作是念耶。是不作是念。聻。向下问答。皆如此释。
须陀洹。此云入流。以根不入尘故。又名预流。以初预圣流故。亦名逆流。以逆生死流故。复名抵债。谓不受业债故。然此四果。复有四向。谓向于果故。即须陀洹向等。此四果中。初为见道。次二修道。后一无学道。且初修行得入见道。谓十六心。断三界四谛下八十八使分别粗惑。方证初果。始名见道。
然约三界。各有四谛。每谛下各有烦恼。即贪瞋痴慢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戒禁取。所谓苦下具一切。寂灭各除三。道除于二见。上界不行瞋。初句即欲界。苦谛下全具十使。次句即寂灭。二谛下各除三见。谓身.边.戒禁取也。除此三者。以缘身是苦本。观苦则断身见。边见依身而起。故亦随之而亡。无戒禁取者。以集谛不计非道为道。灭谛又非修位。是故皆无戒禁取。然道谛当修位。容或有之。故不除也。是以云道除于二见。不除戒禁取耳。由是苦下具十。寂灭二谛下各七。通前即二十四。道谛下八。合为三十二。后句云。上界不行瞋。即于二四谛下。各除一瞋。每界各有二十八。共成五十六。兼下欲界三十二。即总合为八十八也。
云何十六心。谓欲界四谛下。各一智一忍。以成八心。又合上二界为一。四谛类下欲界观断。亦各一智一忍。以成八心。二八即为十六心也。智。即无间道。乃断惑时。忍。即解脱道。是断了时。所谓苦法智忍。苦类智忍。乃至道法智忍。道类智忍。断至十五心道类智。名初果向。至第十六心道类忍。名证初果。入于见道。为须陀洹。分别粗惑。一时顿断。犹如劈竹。三节并开。即以见谛八智为初果体。此初果之行相。乃见道也。
△二修道位二。初二果。
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
梵语斯陀含。此云一来。但于人间天上。一度往来。故名一来。不过一来人间。以断欲界六品修惑。言欲界修惑者有四。即贪瞋痴慢。此是俱生细惑。任运起者。障于修道。以难断故。分为九品。所谓上上乃至下下。此九品惑。二三果人断之。断至五品。名二果向。断六品尽。名第二果。故俱舍云。断至五二向。断六一来果。一往等者。以九品修惑。能润欲界七生。谓上上三品。各润两生。中中三品。各一生。下下三品。共一生。故云独也二。共也二。独也一。共也一。独也半。共也半。今断六品。已损六生。犹有下三品残惑未尽。还润欲界一生。是故一往天上。还须一来人间受生。断余惑也。此果即以见道八品无为。及修道六品无为。乃此果体。而实无往来者。以有往来。是有漏。如修戒善。或生天人。天福报尽。又转人间。此是凡夫随业牵引。上下往来。声闻进修无为。前念稍着。后念即觉。无为法中。来无所从。往无所至。既达心空无我。尚不可说无往来。何得更说有往来哉。
△次三果。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
梵语阿那含。此云不来。亦云不还。断欲界九品修惑俱尽。从此寄位四禅。生净居天。更不还来欲界。故曰不还。不来也。谓前九品惑中。余下三品断至八品。名三果向。断九品尽。名第三果。故俱舍云。断惑七八品。名第三果向。九品全断尽。即得不还果。不还者。欲界修惑但余三品。三品烦恼。共润一生。今已断之。更无惑润。杜绝葛藤。故不还来。此第三果。即以见道八品无为。及修道九品无为。为此果体。而实无不来者。情执俱超。智理并遣。三界之见已尽。下地之思将空。虽云不来。以悟无我。故不妨无来而无不来也。以上二三果。俱修道也。
△三无学位。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
梵语阿罗汉。此云无贼。以三界见修烦恼尽故。亦名不生。以不受后有故。又名应供。以应受人天供养故。此位断上二界各有三种修惑。谓贪痴慢。此惑微细难除。故约八地分之。每地分成九品。合成七十二品。每品各有一无间。一解脱。断至七十一品。名阿罗汉向。断七十二品惑尽。成阿罗汉果。此果若以见修合论。兼欲界一地。总以八十九品无为。为此果体。
实无有法者。言阿罗汉。不过无烦恼不受生。应受供。以是义故。名阿罗汉。除此之外。更无一法名阿罗汉也。
世尊下。反释云。若一作念。我得此道。则四相宛然。何异凡夫。由此验知。必无是念也。前三果人。研真断惑。居有学位。故立果义。以酬其因。此阿罗汉。乃无学人也。具戒定慧道共定共。分段生死之果已尽。见思苦集之因已亡。三十七品已真修。有余无余而证得。正谓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已获尽智无生智矣。至此惑尽真穷。无法可学。故名无学。即永嘉道。绝学无为闲道人也。此明无学道竟。又文中不言果而曰道者。以显证极此理。而与觉道相近。故不言罗汉果。而曰罗汉道也。
△二确证。
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即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此正当机以己方人。故将自己生平一一自供自招。显出无住之义。以为四果确证。然虽如是。要知空生硬作主张。良有所以。首则暗合如来无住之旨。以助佛转轮。次则明显己说不谬。因前己说一切皆以无为有别。而上具答不也。实无往来。实无不来。实无有法。乃至自证则曰。我不作是念。实无所行者。此皆正显因无为法。而有差别也。以此谛观。则公私俱备。而当机之用心。噫。可谓精且细矣。世尊下。正是引己作证。即以佛所印许而证前四果无住之义。兼显无为差别之旨也。
无诤者。华严经云。有诤说生死。无诤说涅槃。即古云。诤是胜负心。与道相违背。今云无诤。是无我无人。无彼无此。无高无下。无圣无凡。一相平等。无住真空。但有住着。即有对待。但有对待。即有诤端。长系生死。何由解脱。涅槃经云。须菩提住虚空地。若有众生嫌我立者。我当终日端坐不起。嫌我坐者。我当终日立不移处。是以一切法中不起一烦恼。不恼一众生。故得无诤也。
三昧者。此云正定。亦名正受。又名正见。第一者。即诸大弟子中。出乎其类。拔乎其萃。而称无诤.第一。由解空故也。
我不作是念者。言佛虽嘉赞。而我不萌一念有得之心。谓是无诤第一人也。梵语阿兰那。此云无諠。亦云寂静。皆无诤之义也。
行者。即无諠寂静。无诤之行也。实无所行者。此行之一字。正乃取着分别心也。今言实无所行者。即于一切法中。离其取着分别。而正显此不住无为之义也。
△二佛所得法。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此乃世尊引己作证也。因当机泛引确证。一一不谬。说着老汉心事。不觉技痒起来。道。不唯汝等于我跟前。无法可得四果。即我昔日于然灯佛所。亦无法得佛果菩提。故反问之曰。如来于然灯处。有所得不。当机至此。心领神会。已知佛果性空。解得菩提非相。得而无得。无得而得。遂而答曰。实无所得。以实际理中。一尘不立。尚无能得之心。何有所得之法。故云实无得也。
然灯佛者。乃我如来二僧祗劫授记之师也。即法华云。灯明八子。妙光开化。所谓最后天中天。号曰然灯佛者是也。本行集经云。昔有大城。名莲华国。有王名降怨。有一婆罗门。名曰日主。为王所重。分与半国。称为埏主。夫人月上。所生一子。名释提洹竭。出家成道。号曰然灯。亦名锭光。以初生时。一切身边如灯光故。复有名灵童者。瑞应经云。儒童出家于雪山南。珍宝梵志会下。为五百弟子之首。法名善慧。仙法学尽。辞师还家。师曰。汝当以清净伞盖.革屣.金杖.金钱五百。报恩而还。慧乞放归。适遇无遮大会。得金钱五百。躬奉师处。过莲华国。闻有然灯佛。欲往亲近。时有婢女卖优钵罗华。即将金钱三百。买华五枝。女闻供佛。倩寄二枝。誓作因缘。时佛入城。善慧将华献佛。散佛顶上。以愿力故。结成伞盖随佛行住。佛以神力。地现有泥。善慧布发掩之。作念。愿佛踏我身过。授我成佛之记。不蒙记莂。我终不起。然灯即至履身而过。止众莫踏。乃授记云。此摩那婆。于未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十号具足。如我无异。佛授记已。即登八地。
且道世尊将这陈烂葛藤。拈出何为。一则证盟当机。令众生信。次则显示无得。正明无住之旨。可谓一点水墨。两处成龙矣。问。前在果法离相章中。则曰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已问过矣。此奚重问。答。前问是释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以明度生离相之旨。乃就佛果上所得有无为问。此问是释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以明住心无住之义。乃以佛因中于法得与不得为问。则前问是佛果上自证菩提。此问乃如来因中求得佛果菩提。义自各别。故不重也。
△三菩萨庄严。
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此以菩萨结证无为差别也。须菩提下。谓汝既知无为法中。佛于然灯实无所得。可知佛为菩萨时。三大僧祗。修行六度。庄严佛土之事不。不也世尊下。谓据无为法中。实无有庄严佛土之事。何以故下。释成不也之所以。言庄严者。自净其心也。佛土者。惟心净土也。空生已解清净为心。但能心净则佛土净。故答不也。庄严佛土者。乃约俗谛说实报土也。以菩萨六度万行。福慧庄严。所不无者。故说有庄严耳。
即非庄严者。此就真谛明法性土也。乃清净性地。寂光真境。即吾人之自心。其为体也。离四句。绝百非。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言说。正谓心行路绝。语言道断。尚不可以无相论量。岂可说有相庄严。若然。则是向虚空着楔。为混沌画眉矣。是知心原非相。土岂可严。故曰即非庄严也。
是名庄严者。乃双融二谛。以第一义中。真空不碍乎妙有。妙有无碍于真空。虽在实际理地。本无庄严之可得。若今时门头。不妨炽然庄严。虽无庄严之实。然亦不废庄严之名。故曰是名庄严也。
须知即非庄严乃不取法。是无法相也。是名庄严。乃不取非法。是亦无非法相也。
△二正明无住。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是故二字。乃结定之辞。良由前来略示广释。始自小乘圣果。而至佛所得法。菩萨庄严种种分析。莫不皆明无住之义。至此结云。是故须菩提。最初问我应云何住。我则答言应如是住。然复略示则曰。菩萨于法应无所住。乃至菩萨但应如所教住。今此直提初问初答之语。而正结也。故言诸菩萨应当如是生清净心。如是者。乃逆指上来略示广释种种无住之文是也。生清净者。所谓清而不浊。净而无染。若菩萨心中稍有一念住着。即为浊染。不名清净。
然则清净如何生心。但二六时中。不沾一尘。不染一法。净伙伙。赤洒洒。即是不住色等而生心也。以此般若妙心。犹净明镜。若住一尘。即被一尘染污光明。一尘不住。则物物斯鉴。正所谓但有一些些。便有一些些。直饶寸丝不挂。万里无云。即虚空也。须吃棒者此也。
应无所住者。真空也。而生其心者。妙有也。而应之一字。反上不应也。谓行檀者。与此六尘应当一无所住。毫无所著。而生其者。方谓清净无住之心。以是行檀。正起信云。以知法性体无悭贪故。随顺修行檀波罗蜜。若以无住生心合而言之。乃真俗混融。为中道第一义谛。是教住心菩萨。心无所住。住亦非住。生即无生。无生而生。但涉一念。则心有所著。尘有所入。不名无住。便成有住。不名净心。便成染心。直饶有个不住境的念头。则早已住却了也。欲不住境。须不住心。苟能心无所住。方知境亦无处。正是路到水穷山尽处。行兴自消。火至灰飞烟灭时。余烬自冷。果然如是。虽终日生而无生。终日住而无住。不生之生。不妨任运而生。无住之住。何碍随缘而住。以是而推。则穿衣吃饭。无非本地风光。送客迎宾。尽露当人面目。所谓尘尘是宝。处处逢渠。则何法不属无住真心。是物皆彰般若妙体。是以当机前来于乞食时。偶向如来行住坐卧。动静往还。袈裟角下。钵盂身边。触着些子。以故叹佛为希有者。正是于此无往理中。稍见一班耳。若夫黄梅得旨。曹溪悟入。较之当机又其次也。
△三喻明无住。
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此以喻结法也。良以上文所说清净心者。诸佛之所证也。菩萨之所修也。众生之所迷也。乃凡圣之分疆。生佛之总路也。故迷之则六道轮回。悟之则三德秘藏。即今世尊祇园会上。亦无别法可说。不过就人本有而指示也。所以前来着衣持钵。去来行坐。无非发明本地风光。当机于此。虽然得个消息。其如当时大众眼钝头迷。只知着衣时。随众着衣。持钵时。随众持钵。终日忙忙碌碌。同人起倒。逐队成群。往来舍卫。出入祇园。要且不知本命元辰在甚么处。是以尊者自庆己知。悲他未悟。三业虔诚。五轮着地。合掌一心。顿兴三问。所谓善男子.善女人。如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如何应住。如何降伏。而我世尊。则喜其问之。当请之诚。故即赞而许之曰。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乃至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道理。并如是住。如是降伏的道理。而当机至此。就上一扒曰。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以故如来将错就错。一一反其所问而答之也。是以初酬住降之请。次答菩提之问。乃于初中。而开广略二门。初则略示。次复广详。委细发明。降心离相。住心无住之旨。上来已竟。然此无住清净真心。人虽日用迷不自知。是以世尊巧设一问。以喻合法。借事显理。令众生易知而易解也。即作二释。一就喻详事。二合法显理。
经初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是身为大不。此非喻为喻也。即是说设若有人。其正报身量。犹如须弥山王。梵语须弥卢。此云妙高山。乃四宝所成。以故为妙。独出群峰。是以称高。下踞金刚际。居四海中央。出水八万四千由旬。入水八万四千由旬。环列七金。总统六万诸山。而为眷属。纵虽海浪千寻。此山巍然不动。故名山王。于意云何。徴起而问于汝须菩提。意下若何。是人之身。可还为大不。尊者答曰。若是身量如须弥山。可谓甚大。世尊。盖此一答。乃尊者就事论事。因如来问大。所以答大也。而当机亦知佛意。原不在此。故向下就路还家。打一转语云。虽身等须弥。犹未为大。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此非身名大者。指法身也。而此法身。包万象。括森罗。非大非小。非形非色。故曰非身。即是名之为大身也。夫法身之为身者。其大无外。其小无内。非形相可取。非色法可见。非心智之可测。非数量之可知。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故净名云。佛身无为。不堕诸数。此正以非身。无漏无为。是名清净大身也。以上乃就喻详事。
若欲合法显理者。则须弥四宝所成。居四海中。环七金而统六万。虽千波万浪而不能动者。以喻此清净心。乃具常乐我静四德。如山之四宝成也。言居四海中者。以此心自无始来。迷真逐妄。常居四生。烦恼海中。环七金而统六万者。正明此心。混生死于七趣六道也。虽波浪而不动者。正显此心虽在生死烦恼海中。六道七趣之内。从来不曾动着丝毫。所谓磨而不磷。涅而不缁。生则未尝生。灭亦未尝灭。即在生死而不垢。虽处涅槃而不净。此不净者。正是本来无染不可说净。不净之净。乃真净也。此正无住清净真心耳。然其体也。包含万法。总括十界。竖彻如如之大。横穷法界之边。语小天下莫能破。语大天下莫能载。故言甚大。虽然此甚大二字。犹有说焉。盖世尊止问大不。当机合答大。即能事毕矣。何答甚大。须知此甚之一字。乃尊者转身之句也。意谓须弥虽大。尚属有为。五位法中。色法所摄。三性之内。无记性收。有方分之可析。历劫火而成灰。且世尊先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是则十方世界。尚尔犹虚。何以一芥须弥认之为大。故知须弥之大。未大也。十方之宽。未宽也。能包十方之宽。能吞须弥之大者。真大也。故云。佛说非身。是名大身。此二句合上。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苟知无住。即识非身。但了净心。自解大身。此以非身大身。而喻住于无住也。意谓若住于相。虽山王亦小。设无所住。虽毫末亦大。至此则法喻显然。理事俱备矣。
若约三德会释者。则清净心。法身德也。应无所住。般若德也。净心行檀。解脱德也。设用本经会释。则清净心。为实相般若。应无所住。乃观照般若。净心行檀。即文字般若。是则三而非三。一而非一。不妨随三道三。就一说一。至此则无住之理。无余蕴矣。向下不过劝持较量而已。
△四较量显胜二。一校量。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以上种种敷陈。至是则无住之理已彰明矣。故如来举此校量。以显持说之功也。但前惟大千宝施。今复以恒河大千宝施者。秪是以相施之多。益显无住受持之功胜耳。非有优劣之分也。此言恒河者。亦名殑伽。此翻为天堂来。以出处之高也。又云福河。以众生入中。能生福故。盖此赡洲向北。有九黑山。次有大雪山。更有香醉山。于此香醉之南。雪顶之北。有池名阿耨达。此翻无热恼。纵广五十由旬。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池有四口。各一由旬。四口出四河。各绕池一匝。四种宝色。不相杂乱。湍流入海。各分二万五千道。大河流灌四洲。东牛口。出殑伽河。银沙混流。入东南海。南象口。出信度河。金沙混流。入西南海。西马口。出缚刍河。琉璃沙混流。入西北海。北师子口。出徙多河。颇支沙混流。入东北海。兹言殑伽。即牛口出。回流四十里。沙细如面。佛尝居此。凡论数量。举此为譬。而恒河之沙。已无限量。况复沙等恒河。则甚多可知。前一大千世界宝施。已为多矣。况此沙等大千世界之宝施乎。故甚多也。此则较量已定。
△二显胜二。一略持人处胜二。一人胜。
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盖文字般若。能诠实相观照。无住真心。凡受。则信受此心。持则奉持此心。即四句悟入此心。为诸人开示此心。能使自他俱明此心。故此福为胜也。前宝施之福属有为。故劣。此法施四句属无为。故胜。正谓还丹一粒。点铁成金。至理一言。转凡成圣。恒沙多宝。功属有为。不过报感人天。略受持经。心明无住。自此见性。成佛有分。故此福德。胜前福德。
△二处胜。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
此随说二字。约有四义。一随说人。不拣僧俗凡圣。二随说义。不论事理精粗。三随说经。不定章句前后。四随说处。不拘城市山林。当知此处。一切世间。总该三界六趣。此中惟举三者。以天人通三界。或顺或逆。修罗杂四生。有实有权。凡具性灵。应遵佛敕。供养是处。以植胜因。然供养之法。略有十事。所谓香.花.璎珞.末香.涂香.烧香.幡盖.衣服.技乐.合掌礼拜也。梵语塔婆。或名窣堵波。此翻方坟。亦名圆冢。又名高显处。梵语支提。此云灵庙。庙者。貌也。供佛形仪相貌故。然塔有多种。今且言四。一生处塔。二成道塔。三转法轮塔。四般涅槃塔。今教供养其处者。以此处即是道场。四句般若。自受为人。自利利他。说者闻者。明心见性。法身妙体。从此闻经处生。即生处塔也。佛果菩提。因闻经处成。即得道塔也。随将四句。为人解说。即转法轮塔。自利利人。理事究竟。即般涅槃塔。须知说全经处。即有如来全身。随说诵持。即有碎身舍利。是故说经之处。理宜珍重。一切人天。应当供养。
△二广持人处胜二。一人胜。
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
此因随说四句处。尚尔当供。何况于一轴全经。尽能受持读诵解说之者。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二字贯下。以明三身具备之义。何谓。以其成就法身最上之法。无漏无为。离名绝相。再无一法加之于前。更无一法越之于上。故名最上。乃法身也。成就报身第一之法。以万德而为庄严。将百福而成相好。众圣中尊。更无过者。故名第一。此报身也。成就化身希有之法。在天而天。在人而人。羊中现羊。鹿中现鹿。分形散影。随类现身。希奇少有。故云希有。为化身也。由是而观。其为人也。三身圆具。而胜可知矣。
△二处胜。
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此经典所在。乃法宝也。即为有佛。正佛宝也。尊重弟子。为僧宝也。斯则三宝备足。一处全彰。则其处胜。愈可知矣。此较量显胜。而必约广略释者。正为般若有广略二门。说既有二。受持亦然。又广略中。必有自持教他。即付财转教意也。即法华云。其中多少。所应取与。此中之略。正彼之少。此中之广。乃彼之多也。自行为取。教他为与。受持读诵。是佛付财。为他人说。是佛令转教。例之前后。靡不咸然。至此则明降住其心一章已竟。
△二彰般若妙用二。一善吉请名。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
当机闻得经在佛在。持说殊胜。未识何名。若为奉持。以故请名。而并请奉持之法也。
△二如来垂示二。一出名教持二。一正标。
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
此中立名之义。谓此经离相无住之用。取喻金刚。以之触有。则有坏。触空。则空销。触着中道。则百杂碎。正是诸法尽扫。纤埃不留。名为金刚。所谓奉持者。亦无别法。不过因名会义。达诸法空而已。若约法喻并称。华梵双举。则详释名义。已载经前。兹不烦赘。然名者。所以召实也。且道金刚般若波罗蜜。毕竟是个甚么。莫是最坚最利。一切物不能坏。能坏一切物者。将谓此宝以喻般若。能坏烦恼。而烦恼不能坏者。即就是么。然虽近理。恐没交涉。盖此金刚般若者。乃现前诸人个个本有的。离相无住真心是也。故我如来历劫修行。全用此心。出世成道亦用此心。以用此心。而能于割不断处。一切割断。放不下的。全身放下。今被当机彻底掀翻。兜根直索。只得和盘托出。但要诸人认取。须知此心。乃成佛作祖。戴角披毛的本钱也。设舍此心。别无有法。故教以是名字。汝当奉持。苟能悟此心法。则知心本无心。法亦非法。说甚波罗蜜。不啻只烂草鞋耳。所谓佛说一切法。为究一切心。若了一切心。何用一切法。以故空生尊者。特地请佛广为诸人点出一个般若真心。在我世尊。也只要诸人奉持此心。则参学事毕。未识诸人。还能领取此心否。咦。你若无心我便休。
△二重释。
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
所以者何。乃出命名所以。盖佛因吾人迷本净心。晦为业识。转将智慧翻作愚痴。背涅槃城。趣生死路。是以贪瞋境上。枉受飘零。解脱法中。自取流转。兹者欲转妄识。须示真心。为破愚痴。特明般若。教离这里。始说那边。正是将我甜瓜。换伊苦李。故言佛说般若波罗蜜也。设或吾人。二六时中。念兹在兹。触着磕着。识取本有真心。会得自家般若。若然则敲空系木。尚滞筌罤。瞬目扬眉。皆成漏逗。故言即非般若波罗蜜也。到得这里。既知法本无说。心岂有名。虽然如是。不妨向无说中而施说。于无名处而安名。故曰是名般若波罗蜜也。然此三句。乃本经之纲领。亦大藏之精要也。设廓而充之。则佛祖心肝。圣凡脑髓。五宗三教。无量妙义。百千法门。亦不出此。
无暇泛指。今且仍遵经论。略明观法。断惑证理。以便初机习学。盖此般若真心。而喻之以金刚者。良有意焉。以其能会三止。融三观。断三惑。达三谛。证三身也。
所谓佛说般若波罗蜜。即方便随缘止。谓心随俗理。故假观也。俗谛也。属言说章句。能断世间凡夫外道。执我等四相之惑。证化身也。
即非般若波罗蜜。此体真止。以体妄即真。故空观也。真谛也。能断出世间声闻缘觉。执文字章句。成非我等相之惑。证报身也。
是名般若波罗蜜。此息二边分别止。以不当空假。故中观也。第一义谛也。能断出世间权位菩萨。拨无文字。是名我人等四相之惑。证法身也。以上据诸经论而释也。
若依吾宗。自有法界三观。言佛说般若波罗蜜。此理事无碍观。谓依理成事。事能显理。即文字般若。以显解脱德也。能除世间我执。即我空智也。
即非般若波罗蜜者。此真空法界观。以会色归空。泯绝无寄。即观照般若。以显般若德也。能除出世间法执。即法空智也。
是名般若波罗蜜。此周遍含摄观。谓理如事。事如理。乃至普融无碍。一摄一切。一切入一。即实相般若。以显法身德也。能除一切权乘法非法执。则俱空智也。
言上来所约。虽有三名。唯是一心。举一即三。言三即一。如天王之三目。非纵非横。犹梵伊之三点。不即不离。此本经之要旨。吾宗之心印也。学者幸勿厌繁而忽之。问。正标中云金刚般若。重释中止云般若。不说金刚何也。答。金刚喻也。般若法也。今举法而摄喻矣。
△二即事显用二。一彰般若离相用五。一说法离相。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
自此向下。乃如来用金刚妙慧。遍荡圣凡一切执着。以彰离相之胜用也。盖佛至此。恐有寻香逐块之流。闻上立名。未免有疑。谓佛前言无法可说。今复立名。是佛有自语相违之过也。故此问云。汝谓如来有法说不。此正欲空生当下了达。说即无说。且喜空生果是其人。已达言说性空。乃云。如来说法实无所说。可谓点着便知。一肩担荷去也。
△二依正离相二。一依报。
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此遣依报也。依者。乃众生依止之处。即共业相感之报。良以如来一往发明离相无住般若真心。又恐当机错下注脚。将谓识得一。万事毕。即这个就是般若。是则又向死水中渰杀了也。故此连举依正。并世界微尘者。正要当机于法法上。会取般若。了得尘界性空。达得离相妙用。则无往而非此心之般若也。所谓青青翠竹。总是真如。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是则檐前鹊噪。皆演摩诃。槛外云流。俱彰实相。以故问云。大千世界。及诸微尘。是为多不。当机对曰。甚多。佛言。汝虽知世界微尘之多。而尚不知微尘非微尘也。何则。以世界散而为微尘。则尘无自性。悉假因缘。因缘故空。以故一微空处众微空。众微空中无一微。原无实性。所以曰非。以不废假名。故言是名耳。能造既尔。所造亦然。故世界亦非世界者。以微尘合而为世界。则界无自性。乃因缘生法。是亦为空。无有实性。故亦曰非。以不废假名。故亦曰是名耳。然此非之一字。正显离相之用。是之一字。乃离即离非。是即非即之是。所谓即是用而离是用也。
△二正报。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此遣正报也。即如来三十二相。正报之身也。观佛之究竟。当机亦可谓婆心彻困矣。至此欲其直下承当。会取离相之用。辄以己身而为勘验。正是为怜三岁子。不惜两茎眉。以故问之曰。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言三十二者。即始自足下安平。终至顶中肉髻。盖当机前来已解离相见佛之旨。故此应声如响道。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则。以真佛非形。法身非相。故自徴云。此何以故。当知世尊所说三十二相。即是应身三十二相。原非法身无为之相。然此三十二相。若在法身之中。不过是名而已。故曰是名三十二相。以应身之相。乃福德成就。法身之相。属智慧庄严。至此可见大而世界。细而微尘。法说非说。佛相非相。以至般若非般若。则离相之用。可谓彰且着矣。向下不过况显伸解结成而已。
△三显示经功。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此中以福较慧。明离相之用。以显经功。但此比前不同。前皆财物。此以身命故也。良以理进一层。则较量亦增一层。所谓水长则船高耳。身施如尸毗之代鸽。命施若萨埵之饲虎。皆不及此经之四句者。以此般若离相之用。直透法身向上。不唯宝施弗及。即身命亦弗如也。问。经中往往言四句偈功德殊胜。果何说乎。答。佛说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能所才得八言。曰即非。曰是名而已。则此一名。而诠显法界三观.三止.三谛。断三惑。除三执。具三名。证三身。显三德。获三空。皆由是而彰也。只如说三千大千世界微尘之依报。三十二相之正报。若据实体。则无量无边之广大胜妙。此则不过数字。收之尽矣。即如世间天子之玺。不过荆玉一方。亦止八字。曰。受命于天。既受永昌。而其体也。唯玉一方。而其文也。止于八字。然其为用。未易可言。何则。因之继天立极。子惠万民。镇安中外。取信立德。定乾坤达神鬼。莫不由之。方之文字般若。四句虽少。而其为功则甚大明矣。故不可以世谛有为内外财施而较也。如至尊德业。非群臣事业可得而比也。
△四闻义述解二。一当机伸解三。一解自闻希有。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
此当机呈解也。因前初请降住之法所以。佛为指示。迄至乍闻离相度生。无住行施。非相见佛。未免茫然。故云颇有众生。得闻如是生实信不。因伊一问。累我世尊。且诫且谈。展转发明。循循善诱。曲曲提撕。已至今日。所谓阳春布德。花香漏泄于枝稍。素月流辉。波印透开于潭底。当机此际。抛下草庵。趋入宝所。方见老汉真心。始解太平无象。是以感悔流涕。喜极成悲。
言是经者。即一往所谈文字般若。
言义趣者。义即义理。即所诠离相无住。妙有不有之理。乃前处处言即非者是也。趣即旨趣。即般若妙用真空不空之趣。乃前处处言是名者是也。此即观照般若。
而言深解者。正是尊者㘞的一声。桶底脱落。突出顶门正眼。握定金刚宝剑。所谓大用现前。不存轨则。正深悟而实解也。此即实相般若。
良以因文字起观照。由观照而契实相也。
鼻出为涕。眼出为泪。心激感痛曰悲。鼻息缩伤曰泣。此因悟而伤迷。喜极而反痛也。兹呈解而叹希有者。与前不同。文虽似一。而义实云泥。前乃赞佛日用寻常。莫非本地风光。指示当人全体大用。般若真心。犹如天王华屋。一时乍见。故曰希有。今乃赞佛以文字般若。引生观照。令契实相。则是深入九重细见。五步一楼。十步一阁。遍历歌台舞殿。复道长桥。甚而明星荧荧。绿云扰扰。靡不洞悉。应接无暇。至此不能遍言宫里之事。唯道一切。好希有也。是则前乃外见规模庄丽。今乃入见室家之好也。
如是经典者。即前一往所谈。言说章句。文字般若。而言深者。即所诠无住观照般若。更言甚者。即今深解悟入实相般若也。
昔来者。谓自证阿罗汉果。得人空慧眼以来。未曾得闻此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也。良以当机自阿含。历方等。至般若。证人空以来。于一切法。但念空.无相.无作。自谓究竟。然而未闻法空之理。以故适才悲泣者。正谓如是之经。恨未早闻耳。盖此经谈空。亦不住空。所谓有无俱遣不空空。故称之曰。甚深经典也。
△二叹他闻希有。
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
此因己而叹他也。乃尊者汲引同类。并及当时一切大众耳。盖因前来闻真空之说。恐无知音。故率然而问。颇有众生。乃至生实信不。佛诫之曰。莫作是说。不惟现在有人。乃至如来灭后亦有。彼时虽不敢辩。未免尚怀鬼胎。至此尊者点胸自肯。始知今是而昨非矣。便觉从前出言卤莽。此解如来诃诫。明现在不无之旨也。故言若复有人等。正谓现在不独我能信。还复有人亦能生信也。
言闻经者。闻慧也。信心者。思慧也。生实相者。修慧也。信心清净者。正信自心清净。解得离相无住。毫无一法当情故也。盖此信一生。则诸法不生。既诸法不生。即实相生焉。所谓诸法不生。而般若生。是以由文字般若。起观照般若。信得无我无法等相。心自清净。即是所生之实相般若也。当知实相。无能生所生。不过开显正智。假名曰生耳。
此中是人下。言由净信而生实相之人。则能成就第一希有功德。言第一者。须知信之一字。乃入道之前锋。为善之首领。是以五十圣位。此位为先。十一善法。是法居首。故云第一。而言希有者。即此实相之理。不外寻常。所谓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即诸法而显实相。宁不希有乎。而言功德者。即因功果德。乃无漏无为之因果也。虽尘界宝施。恒沙身命。亦莫能及。故云第一希有功德也。昔武帝问达磨云云。皆答福德。以有漏有为也。岂知此净信实相。为真功德耶。向下是之一字。乃承上转下之辞。言实相者。乃真实之相。非相者。即非诸法之相。名实相者。乃名诸法圆满成实之相也。然此三句。各有深意。第一句。即对四谛凡夫外道。执虚妄相者而曰实相。以除我执。以显我空真实之相也。第二句。对出世间声闻缘觉。执空相者。故说非相。而非空相也。以遣法执。以显法空真实之相。第三句。对权乘菩萨。执非法相者。则以是名。除非法执。以显俱空真实之相也。一即文字。二即观照。三即实相。设以三观等释。亦无不可。兹不繁赘。以上乃当机前承诃诫之后。处处留神。至此疑团冰释。是以吐露发挥鼓舞。当时大众。正是。若不一番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
△三明后闻希有。
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即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此正当机领解佛灭度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之人。能信是经也。始知佛语无虚。盖尊者之意。谓我为罗汉。耳提面命。尚不免疑。然幸亲禀佛教。得生信解。似亦不足为甚难事。若夫当来浊恶世中。后五百岁。正法像法之后。时当末法之际。目不睹玉毫之相。耳不聆金口之言。当此去圣时遥。斗诤坚固之秋。其有众生。览遗教而兴思。念微言而渴仰。因而得闻如是之经。遂而信心清净。解得人法俱空。复能如说受持。是则真为罕有之者。此中闻是经。即闻慧。信解。即思慧。受持。即修慧。以能具此三慧。故言是人即为第一希有。此是人二字。正领佛说当知是人之是人也。言此人非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正是见佛多。闻法广。种善深。乃人中第一流人也。然复能信心清净。解此离相无住之旨。了得人法皆空。岂非人中之希有者乎。
向下即徴释云。何所以故。此人不过闻经信解受持。是亦平常之事。如何便说是人中第一希有之人。聻。以此人无我等四相故。何则。设有四相。自不能信此经离相无住之文字也。今能信此。则无四相可知。既无四相。则其人已证人空之智。高超三界。远越四生。我生已尽。不受后有。岂非凡外人中。第一希有者乎。然既如此。次又徴云。所以者何。此人即无我等四相。不过与二乘同流。尚有无明未断。变异犹存。何得谓之第一。然此不惟但解人空。兼亦证入法空。不惟无我等四相。亦无无我等四相。设不如是。奚能解此经离相无住之观照乎。既解观照。则不卧无为床。戒饮寂灭酒。已离化城。直造宝所。岂非二乘人中之第一者乎。故云我相。即是非相等者。此中我等四相。在二乘人。惟知执无。今言非相者。即是并无相亦非。所谓无无相也。即无无我相。无无人相.众生.寿者相也。是则法根既绝。我苗不生。二执冰消。二空智显。即古云。若欲速成佛。持刀快杀牛。牛死人亦亡。佛亦不须求。至此则佛尚不求。岂非小圣中之第一者乎。
若尔。则再三徴 何所以故。即使解得法空。不过同乎菩萨。上求佛果。下化众生。往来三界。出入四生。何处无之。安为希有。良以此人不惟但解法空。离其法等四相。而且又解非我法等四相之空亦空。远离一切诸相。而更证俱空之智耳。设不尔者。何能受持此经之离相无住之实相哉。既能受持实相。则能了达实相无相。无相亦无相。是则离一切诸相。则非菩萨之可称。即当名之为佛矣。此正结前深解义趣之文也。
然虽如是。要识当机疑悟落处。指示分明。疑自何生。悟从甚得。方为说到见到。设不尔者。何异盲人摸象。未审诸人有证据不。倘或未明斯旨。且须落草盘桓。幸勿厌繁可耳。良以尊者抱负。迥异常流。况乎身佩三印。果证二乘。踞化城之坚壁。依草庵而驻兵。自是自空一世。气冠群英。方将问鼎请隧。且不识汉何如我大。然则所谓独坐穷山。放虎自卫者也。今向祇园座下。见得一斑。正欲人前显实。闹里夺尊。方不埋没自己。设或不然。宁不锦衣而夜行耶。以故一心恭敬。三问齐伸。将谓唯我已达。然为诸人。正以夜郎王而自居也。
然我如来既见当机智勇胆略。还是个人。犹卧龙之遇天水。不妨且战且攻。且招且抚。是以将错就错而应之曰。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此时如来毫不干动。所谓将欲取之。必固与之。始而略示降心离相。继而复示住心无住。此则八阵之图已阵。十面之伏已设。然欲下手。遂将自己画道等身符子。直向尊者面前一掷。曰。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即此一问。当机不解。是个吊虎离山之计。因而轮枪跃马。直出垓心。且而据鞍顾盻以示。矍铄可观。自谓英雄盖世。智术过人。遂率然而对曰。不也。只此二字。是要充作家的样子。然则何异庞德之敌云长。所谓初生犊儿不畏虎也。且复抖搜精神。左枪右棒。横冲竖撞。故云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是非相。足见尊者前遮后搪。上盘下旋。也是个战将。然在如来以逸待劳。见得当机到此。力尽矢穷。因而虚恍一刀。引他入阵。所以把火助照。故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尊者至此。只解如来顺水张帆。岂识老汉逆风带柁。是以䇿辔向前。不觉全身陷阵。
如来见事已济。不费张弓只箭。只须羽扇轻挥。霎时旌旗变色。壁垒皆新。故曰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方才正说离相之旨。当机以为得计。竭力应酬。不料如来。忽然吐出这个即字。未免惊慌。意欲夺空而走。遂复嫁祸于人。故曰。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故知即之一字。乃疑悟根也。生佛基也。钓鳌钩也。缚将绦也。如来因彼破绽已露。始向顶门一针道。须菩提。莫作是说。然此莫之一字。乃除疑生信之关。亦尊者就擒被缚之所。设非此字。未免还有之乎者也。故如来止用一个莫字。便教当机闭口无言。神惊胆丧而偷心尽死。至此则生擒下马。而活捉归营矣。
向下之文。皆如来稳坐中军。握定金刚宝剑。将当机呼至阶下。喻以至尊威德。令其改往而修来也。所以当机蒙示。佛身离相。果法离相。继而又教之以住心无住。首则泛论无住。自小乘法。而至佛法菩萨庄严。次乃正明无住。复又喻明无住。展转发挥。以荡执情。因复较量显胜。令生渴仰。以彰般若妙用。故尊者因闻经功殊胜。遂而请名奉持。乃是羡皇恩之浩荡。可谓中心悦而诚服也。此正投诚而皈命矣。如来垂示。乃云。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者。即圣德之无私。而随功赏赐也。又曰。以是名字。汝当奉持。即将金刚王剑。至是亦赐矣。继复释曰。佛说般若。即非般若。是名般若者。乃如来之捧毂推轮。所谓阃以内。寡人治之。阃以外。将军治之也。而复示说法离相。依正离相。显示经功者。乃授庙谟圣训耳。
是以当机至此。深荷大德。痛悔前非。不禁感恩而流涕矣。故前来乍闻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当机在彼尚犹屈强。未免跳梁。是以累我世尊。广谈法非法。空即非。是名。句义。至是豁然。方省前非。以故悲泪呈解。三称希有。一口道出。离一切相。即名诸佛。
以此观之。则前之即字。出自佛口。此之即字。出于当机。只此前后二即。可谓刚刚合上油瓶盖矣。斯正以心印心之谓也。然则诸有智者。虽由譬喻可解。幸勿作譬喻解可也。若然。则辜负经文不少。不唯辜负经文。亦且辜负如来。不惟辜负如来。兼又辜负当机。不惟辜负当机。亦复辜负自己也。
△二世尊印述二。一印证二。一总印。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
此总印所述之当也。前以当机解之未深。轻率而发颇有之问。佛则诃诫。今既蒙教。得其深解。呈白于佛。故为印可曰。如是如是者。谓当机所解。三空观智。皆称真如而是。然重言者。当之极也。而此两个如是。须知一在于佛。一在当机。何则。盖佛之意。谓我唯教尔。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汝今既然能解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正是我心如是。汝亦如是。须善护持。此则以心印心已竟。然空生之称慧命者。正所谓传佛慧命。真不愧矣。
△二别证。
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
此即反其预叹之词。而印证耳。意谓尔何求全于人。如是之深也。必欲其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及信解受持而后。乃许其为第一希有者。若然。恐亦难得其人。即今设或有人。纵不能深心信解。但闻是经而不惊疑怖畏。就算是个上好的了。故曰。甚为希有。正所谓才难。不其然乎。
△二述成二。一约法述成二。一就智度述成。
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
此下徴明问何故但闻而不惊畏者。便曰甚为希有。以其人但闻是经不惊。即证佛顺俗谛所说六波罗蜜中之第一波罗蜜。但闻是经不怖。即证佛顺真谛所说之即非第一波罗蜜。但闻是经不畏。即证佛顺中道所说之是名第一波罗蜜。岂非甚希哉。问。经中何事。是可惊疑怖畏。答。无著谓于声闻乘中。说有法有空。于此闻法无有故惊。闻空无有故怖。于二无有理中思量不能相应故畏。以上乃约文述。
若约旨述者。即初.无我等四相。人天闻之。诚为可惊。以人天未得人空。专执我等四相故。次.非无我等四相。声闻缘觉闻之。诚为可怖。以二乘人。虽无我等四相。已证人空。然不能非却无我等四相。而证法空。三.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者。乃不惟我法双空。并俱空亦空。虽菩萨闻之。诚亦可畏。以权乘菩萨。住于法空之境。不能将空法之空亦空。是以有惊疑怖畏也。而此三波罗蜜。皆称第一者何也。盖五度如盲。般若如导。五度无般若。皆不到彼岸故是则般若称之为第一波罗蜜也。当知一往皆明离相无住之旨。皆属般若之用。正犹金刚锋利之用。此下将谈证悟。故举波罗蜜之究竟彼岸。取喻金刚坚固之体也。佛因当机已悟金刚般若。故说波罗蜜。更令深进。所谓锦上铺花耳。
△二就忍度述成。
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
此复转述上文也。谓此第一波罗蜜。自何而得。以从忍辱中来故。何则。以第一波罗蜜。虽是修般若者。设非忍度兼资。亦不能速到彼岸。所谓明人忍慧强也。此由一往教诸菩萨。度生离相。布施无住。非有忍力者。则不可耳。故起信云。以知法性无苦离瞋恼故。随顺修行羼提波罗蜜。盖羼提者。即忍辱也。忍即内心含容也。辱乃外来横逆也。其忍有三。谓生忍。法忍。无生法忍。夫行是行者。不见内有能忍所忍。不见外有能辱所辱。中间不见有杖木相加等事。方是三轮体空。一心清净。乃为深得无生法忍也。此言忍波罗蜜者。是顺俗谛之言。即生忍也。非忍者。是顺真谛之言。即法忍也。是名忍辱者。是说真俗不二。顺中道第一义谛之言。即无生法忍也。意言此人能证此忍。方能闻是经。于离相度生。无住行施。深忍好乐。而得不惊不怖不畏。岂非甚为希有乎。
△二约人述成。
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此印证述成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也。谓我昔离相方能行忍。如其相不能离。虽一言见侮。犹衔恨终身。矧割截乎。乃至节节支解。不瞋恨者。由离一切相。所以成佛也。此乃世尊婆心太切。所谓为人须为彻。杀人须见血。因当机虽悟离相之理。恐于离相之事。尚未了然。故将自己做过的样子。拈于他看。以便修学。且而复恐秪会向第一波罗蜜中觅取般若。不能于余五度上会得般若。故廓而充之曰。岂惟般若非般若。是名般若。须知六度皆然。即如忍辱。非忍辱是名忍辱耳。故徴释云。以何义故。说忍非忍。是名为忍。又行忍辱者。有何凭据。而知其离相耶。故此佛引我昔而证成也。盖人平时。可以勉强。而至生死大难临身。不能丝毫假借。故曰。我于尔时。无我等者。此正燕雀不处巢。无以畜众雏。如来不示行。无以度众生。故先示离相的样子耳。
又徴何以知其如来行忍。实无四相。聻。释曰。我方支解时。若少有四相。即生瞋恨。此又离相之明验也。
梵语歌利。此云极恶。陈译为迦陵伽。唐译为羯利。此秦译也。兹乃略释。若欲广明事迹。准涅槃经。云。我念往昔生南天竺国。富单那城。婆罗门家。是时有王名迦罗富。其性暴恶。憍慢自在。我于尔时。为众生故。在彼城外寂然禅思。尔时彼王。春木花敷。与其宫人彩女。出城游观。在林树下。五欲自娱。其诸彩女。舍王游戏。遂至我所。我时为欲断彼贪故。而为说法。时王见我。便生恶心。问言。汝得阿罗汉果耶。我言。未得。复言。汝得不还果耶。我言。未得。汝既年少。未得圣果。则为具有贪欲烦恼。云何恣情观我女人。我言。大王。当知我虽未断贪欲。然其内心。实无贪着。王言。痴人。世有仙人。服气食果。见色尚贪。况汝盛年。未断贪欲。云何见色不贪。我言。大王。见色不贪。实不由于服气食果。当由系念无常不净。王言。若有轻他而生诽谤。云何得名修持净戒。我言。我无瞋妒。云何言谤。王言。云何名戒。答言。忍名为戒。王言。若忍为戒。当截汝耳。若能忍者。知汝持戒。我时被截。容颜不变。王臣见已。谏言。如是大士。不应加害。王言。汝等云何知是大士。诸臣曰。见受苦时。容颜不变。王言。我当更试。即劓其鼻。刖其手足。尔时我于无量无边世中。修习慈悲。愍苦众生。心无瞋恨。时四天王。心怀瞋忿。雨沙砾石。王见大怖。复至我所。长跪白言。惟愿哀愍。听我忏悔。我曰。大王。我心无瞋。亦如无贪。王言。大德。云何得知。我即立誓。我若真实无瞋恨者。此身平复如故。发是愿已。身即平复。更愿我于来世。得成菩提。先度大王。
是故我今成佛。度憍陈如也。盖我之忍。非止歌利一时。又念五百生中。作大仙人。名曰说忍。于尔所世。皆无四相。故忍惯。而视之为寻常也。应知忍无四相。即为第一波罗蜜。苟无智慧。则不能无瞋恨。即忍于一时。亦不能忍于多世。即甘忍其苦。亦不能感格于王也。此世尊即忍度发明离相者。正恐说食不饱。是欲当机亲尝一口也。
△五结成离相。
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前既印述已毕。至此结劝云。菩萨当如我上来离相发菩提心。亦必须修此离相之行也。是故二字。通结上文。正谓尔前问我。善男子。善女人。云何发心。云何降住。是故当知学般若之菩萨。应当离相而发心也。此佛因显离相之用。并其降住之前。发心无法之旨。一盘托出。其如当机虽闻此说。尚欠沉思。可惜当面又成错过。故下复有云何降伏发心之问也。设于此处会得发心无法之旨。则下半卷问答。均可已矣。所以贪看眼前浪。失却手中篙。乃当机之谓欤。此彰般若离相用竟。
△二彰般若无住用二。一正明无住三。一不住六尘。
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即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
此乃结前广略住心无住。以彰般若无住之用也。因前虽历明无住。正明无住。喻明无住。校量况显。尚未有结。便谈离相之用。今上已结离相之用。故兹当结无住之用。此乃正结前文应无所住。行于布施。并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也。不应者。即前之应无也。亦诫词也。此中言不应生心者。良以心本无生。因境而生。以故生心即妄。动念即乖。不可住着六尘。而行檀度者。乃示无住之事也。应生无所住心。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此劝悟无住之理也。盖上之住色等生心。即妄心也。下之应生无所住心。真心也。所以用不应二字。诫其勿住。以应之一字。劝其当生。若心有住。即为非住。此明我教尔不应住者何意。但尔之心一有住着。即属虚妄之幻识。而非无住之真心矣。正明有住即乖法体。而非无住实相之理。故古德云。却物为上。逐物为下。瞥起微情。即落地上。正楞严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斯之谓也。
是故下。示三轮空也。不住色布施者。能施空也。为利益众生者。即受施空也。应如是布施者。逆指上文不住之义也。内则不住有我。外亦不住有人。而中间不住可施之物。即施物空也。是则三轮俱空。真可谓无住行施矣。此明菩萨行施不应住着。原为利益众生也。设或稍有住着。则是人我未忘。而与众生结憎爱缘矣。若然。则互为子孙父母。冤家债主。百劫千生。恩怨缠绵。轮回生死。何能解脱。以故应当行布施时。不得住六尘而行布施也。果能如是行施。则为无住之施。无漏福田也。所以如来教人行施。决不可住相者。良有以焉。
△二不住人法。
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总结上文。修忍行檀以彰无住之义。言一切诸相。即是非相者。正显真如自性。非有相。非无相。非非有相。非非无相。非有无俱相。非一相非异相。非非一相。非非异相。非一异俱相。乃是真空无相之实相也。而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者。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是以四大和合。五蕴六尘。众法相生。假名众生。若析皮肉肋骨以归地。精液痰唾以归水。暖气归火。动转归风。且道妄身安在。于中六尘各归散灭。毕竟无有缘心可见。设离四大五蕴六尘。则无众生可得。故云。即非众生。盖上之诸相非相者。谓诸法俱空也。则远离法非法执。下之众生非生者。人我皆空也。则远离我执。若合前章之义。正是三轮空寂。三执消融。三空显现。此则般若无住之用。可谓彰明较著者矣。
△三结显真实二。一正明真实。
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此乃结前起后。勉生信解依之修习也。因上所明诸相非相。众生非众生。恐云。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此何又说众生非众生。毋乃空有矛盾。二三其说乎。故曰。如来是真语实语者。此明决不疑误后学。如云。佛说苦谛。真实无异者是也。况佛说法。必然契理契机。凡有所说。皆归三谛之理。至如真语如语。乃称真谛即空而说也。实语者。此称中道实相而说也。不诳不异。此顺今时依俗谛而说也。又则真语者。无妄也。实语者。无虚也。如语者。如所得而说也。不异者。无更变改易也。魏译止此四语。什师译本。则有五语。盖顺天亲论文。欲统收四语。发明佛意。一一真实。而非虚诳故耳。由是之故。须信诚言。不汝欺也。
△二转释真实。
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此正承佛语真实之义也。良由此法无实。故说众生非众生。因其此法无虚。故说利益一切众生。是则如来所说。皆是称理。皆是真实。非诳异矣。此正证成无住行施。教其不得住着也。何故。以此阿耨菩提之法。不同世间所执阴处界等之法。有实有虚。此乃无实无虚。因其无实。则妙有不有。以其无虚。故真空不空。因妙有不有。故不住有法。所以身相非身相。菩提非菩提。说法非说法。世界非世界。微尘非微尘。庄严非庄严等。因真空不空。则不住非法。所以说是名身相。是名菩提。是名说法。是名世界。是名微尘。是名庄严等。以是无实故不住有。以是无虚故不住空。观佛谈真空妙有。以彰般若无住之用。而至此处。亦可谓竭尽而无余蕴矣。
△二举喻显用二。一举喻二。一喻住则不妙。
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即无所见。
此喻住相之过也。乃世尊恐当机不能顿空三轮。犹带廉纤。故举喻以明住相不妙之过也。言菩萨心住相行施。不惟不能透脱根尘。抑且被物所转。反为贪痴所覆。徒增憎爱缘耳。是知不能得般若无住妙用。而行施者。头头障碍。如一双好眼。入于闇室。纵有无量家珍。且不能见。安得其受用者哉。
△二喻不住方妙。
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此喻无住之功也。盖住则被境牵缠。不住则即能转物。而荡除三执。彻证三空。方谓之金刚大用现前也。始得情翳冰消。智光圆照。道眼观来。事事光明。即如人之有目。又加之日光照耀。则能尽见种种之物色矣。所谓寸丝不挂。万里无云。拨开关棙子。亲见本来人。而此无住之用。妙莫加焉。然则发心菩萨。可不深求无住乎。
△二显用二。一生福用二。一自利福。
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即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上以五语二喻。证劝无住行施。然行施者。既得三轮寂。三执消。三空显。是经之意可谓深矣。而犹未识持经功德。故此显之。盖当来之世。正属此时。所谓浊恶者多。受道者少。若非久植善根。不能受持读诵。今云能者。不惟能诵文字章句。亦能受持无住妙义。则其人功德。非权乘小果可以企及。故云。即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悉见。此即为之为。当训得字。谓即得感格者也。以佛智慧。言悉知者。乃佛三达洞照。悉见者。五眼圆观也。如是者。逆指前来广略章中。虚空无量。沙界无边之功德也。问。此经前后重重校量。佛意何居。答。良以金刚般若。无著真宗。诚印心之秘典。乃入圣之真诠。三执空而妄心休息。三智显而实相圆成。稍非观照精纯。奚得心空境寂。不假文字般若。何由认路还家。故凡结证之处。广明持说之功。不过俾道脉以常流。使法源而不竭。微言不泯。意在斯焉。
△二利他福二。一略说福。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
此较量持说胜身施者。以显般若无住之功也。盖日有三分。初日辰巳分。中日午未分。后日申酉分。此言每日三分。各用恒河沙身施。可谓行檀之精进矣。然而不唯一日两日。如是积日而劫。垒一而百。以至于无量百千万亿劫。此则甚言其久也。而况日日三分。皆以恒沙身而为布施。此则内财之施。福自难量。梵语劫波。此云长时。有小中大。芥城拂石。增减之不同。此上较定其福之胜。然犹不及闻此经典。般若无住之义。一念信心耳。
此言逆者。即忤逆。所谓谤方等也。而曰不逆者。即随顺此文字般若。无住之义。不生毁谤。只此之福。已胜身施。何况受持读诵。为人解说。此受持读诵自利也。为人解说利他也。正明一闻信顺。福尚超于恒沙身施。何况二利俱备之者。则其人福。愈难较矣。此以要下。初由略以较多。既难比胜。今自广以至要。故云。以要言之。意谓设具足赞叹。终不可穷。以略而言。亦有不可心思。不可言议。不可以多少称长短量。实无边涯际畔之功德也。
应知如此内施。虽事大时长。乃福感有漏。苟能随顺般若。则自他俱利。果证菩提。是无漏法施之功。岂可以有漏生死身而较量哉。如来为发下承上而言。谓此经具不可思议功德者。以为发大乘心者说故。为发最上乘心者说故。若据起信。其大有三。谓体相用也。复恐滥权。故以最上拣之。所谓一佛乘也。以大乘则通收回小向大。渐机人也。最上乘。则指不历阶级。圆顿人也。
△二广说福三。一正明广说功德。
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即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劝持广说以显功德也。谓此经既为大乘人说。然能受持广说。具二利之德。则此人亦大乘人矣。言广说者。于人。非止一二。于经。非止四句。所谓向稠人广众之中。建大法幢。普施般若法雨也。然则此人之功德。非心所测。非口所宣。唯有如来。能悉知见。降斯已还。皆莫能识。何则。以此人既能自利利人。即为荷担如来无上菩提故也。在背为荷。在肩为担。言如是二利之人。方是任重致远。代佛担担。替佛行道者也。
△二反显乐小不能。
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着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
此反显也。正明不能以般若为己任者。则非大乘之器。问。佛心平等。施法亦然。云何上说。惟为大乘。与最上乘耶。答。乐小者。自不能听信受持。并广说耳。所谓一日之价。以为大得。何暇于留心法王大宝哉。以其乐小之流。四相未空。法执未除。爱乐小果。著相憍慢。耽着虚妄。深恋不舍。焉能向此般若经中。于离相无住之义。而肯听信乎。且听信尚然不能。焉能受持读诵。广为诸人解说其义趣乎。正明小机。决不能受持广说耳。今既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非乐小者可比。宁不谓之大乘人。最上乘人。为荷担菩提者乎。
△三结指经处当供。
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即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花香。而散其处。
此劝护法当供其经也。须菩提下。在在。乃经在所在。处处。即经处之处也。此皆领前无住章中。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当知此处。一切天人。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也。言恭者。即作礼围绕。而敬者。即以诸香花等。此即依正而表恭敬也。塔乃藏应身舍利之所。而此经乃藏法身舍利之处。所以益当供之也。问。前既有此。何更重说。答。前明无住之义。言经处与人。皆应供养。此明无住妙用。经处及人。宁不然哉。且前云。如佛塔庙。兹曰。即为是塔。而即之与如。较前为更亲切也。文义各别。故不重也。
△二灭罪用三。一正明灭罪妙用。
复次。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显持诵有二不可思议也。一者以轻易重。能回定业。则报不可思议。二者当得菩提。则果不可思议。此释持经有不得胜福之疑。复次须菩提下。谓此经既为发大乘。并最上乘者说。而持说之人。又具不可思议功德。凡经在处。即是佛塔。则一切天人。应当恭敬。此皆如来真实诚言。信固然矣。如何现有善男子善女人。在那里受持读诵。不唯不得人天恭敬。而反被世人轻贱者。何也。所谓轻则不重。贱则不尊矣。然则轻贱事有多种。或行嫉妒。或生忌嫌。或怀瞋而加谤。或倚势而欺凌。甚而刀杖瓦石。拳脚相加。是皆轻贱之事。以此观之。经功何在。释云。是人先世罪业也。以其人未识佛时。未闻法时。未遇僧时。未持般若时。且莫说是人前生多世。即今生以先半世之中。能保其皆造福而不造罪业乎。既有罪业则将来之世。应堕恶道。受苦无穷。言恶道者。即三恶道。乃地狱.饿鬼.畜生也。今以持经功德。转重报令轻受。转生报后报。令现受。由今世被人轻贱。则先世所造之罪业。即借此而消灭矣。不复更堕三涂。岂非般若之殊勋哉。然且不止灭罪。由此修习。当得成佛。故云。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言当得。正谓今虽不得。当来必得也。岂可因人轻贱。遂谓持诵无功。以此观之。则转罪报而得佛果。应亦愈知此经之妙用矣。
△二兼显经功妙用。
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此显经功妙用。不可思议也。须菩提下。乃举福较慧也。我即法身真我。念即明计不忘之谓也。阿僧祇翻无央数。十大数之一也。然曰。无量阿僧祇者。即三无央数也。盖我世尊。自为广炽陶师。遇古释迦。开导发心。修习佛果。至第一僧祇劫满。遇宝髻如来。二僧祇满。遇然灯如来。三僧祇满。遇胜观如来。今云。然灯前者。即未见然灯之前也。那由他。乃第九数。数当万万。供养。约四事言。承事。谓躬承奉事。顺教无违。空过者。谓如上诸佛。不曾空过一佛。而不供养承事者也。此正世尊。以自己因中供养诸佛如是之多。且无一佛空过。而其福德。诚不可量。若与末世持经相校。皆不及一。何则。供养诸佛。事属有为。乃可思议也。受持般若。功属无为。故不可思议耳。是则经功妙用。可胜道哉。
△三总结经功妙用。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即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此总结上离相无住二章。以明果报。经义皆不可思议也。正谓上来我说善男子等。这种校量不及的功德。尚犹略说。若其具说。恐人难信。反生疑惑。言狐者。乃狡兽耳。即野干也。其性多疑。以冬渡冰河。且走且听。冰下水无流声即进。有声即退。因其进退不一。以喻疑者。此名般若福胜。劣根者未可具闻。恐狂乱不信。致招谤法之愆。兹但少分说之耳。何则。以此经之义理。乃明实相离相。无住真心。甚深难思。即受持之者所获果报。具属无漏无上。故不可得而思议者也。
然则经文至此。较量五重。两次外财。两度内施。一番佛因。至是较量已极。不可更较。故云。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须知后文。虽有较量。不过随事便举。或一三千界宝。或如须弥宝聚。或阿僧祇界宝。皆不如上文之次等者。此有二义。一则恐浅识闻之。难以信受。致有谤毁之罪。二则于前离相无住二章之中。既以广较。则后之发心无法。功德之大。可以例知。虽不如前次第浅深。其义更远。以有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而辖之矣。以上首示降住其心。历彰般若妙用竟。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心印疏卷上
卍续藏第 25 册 No. 0505 金刚经心印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心印疏卷下
大清钦赐云南法界寺讲经广陵沙门溥畹述
△次明菩提无法正显般若本体三。一正明菩提无法二。一当机蹑问。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此问初发菩提心也。良以欲发菩提心者。必先降伏妄想执着。而安住般若无住真心。方为稳当。设或不然。而此妄心。不能降伏。处处攀缘。头头染着。则与无住之理。有相乖角矣。是以世尊先答降伏。次明安住。意谓苟能安住无住。则妄想执着之心。不待降伏而自降伏矣。若然。则安心已竟。觉道可成耳。故前种种勘验。展转发挥离相无住之旨。尚未曾说菩提之心。是如何发。无上之道。是如何成。当机至此。蒙佛指示离相度生。无住行施。是未降者降矣。未住者住矣。然且不知阿耨菩提之心。果有所发。无所发耶。无上正觉之道。为有所成。无所成耶。是以兴问。盖当机意谓向来请问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蒙佛慈悲。已为开示住降之义。我已信解。但发心之义。尚未发明。伏望如来。不吝教言。再求伸释。庶令而今而后。这般善信男女。于阿耨菩提之法。以便发心修证也。
△二世尊直答三。一蹑前住降无法。
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此蹑前降住。为将答发心无法之端也。者之一字。即指发心人也。当生之生。即生发之生。是心者。承上指下。承上。则逆指前文无住行施。并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亦即应生无所住心之心也。盖佛意云。此理已明。何须再问。况我已说菩萨但应如所教住。而发心者。应发如是无住之心。即是菩提之心。是则住无所住。无住而住。方为真住。心既无住。法岂有实。而无住之法。是为如是。指下则降心之法。亦不过度生离相而已。须知此中正明菩萨上求下化之心也。若上之无住行施。乃上求也。此之离相度生。即下化也。经云。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等。正下化之事也。
我应二字。乃教其度生为己任也。何则。菩萨之道。利物为先。自虽未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故云。我应灭度一切众生。即前文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等。言灭度一切已。已即尽也。正明菩萨度生时。必先了知生佛平等。一如无二。故度尽一切。而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下。徴释。以一切众生俱涅槃相。不可更灭。一切众生俱菩提相。不可复得。佛乃已证之众生。生即在迷之诸佛。所以真如界内。绝生佛之假名。平等性中。无自他之形相。菩萨虽知平等实际。不受一尘。而不妨佛事门头。不舍一法。以是义故。做出空花佛事。启建水月道场。降退镜里魔军。证得梦中佛果。是以诸佛时时度心内众生。众生时时成自性诸佛。故佛虽度尽众生。而实无一生可度。不过示其本有。令复本觉而已。此如医者之治目。但去其翳。非别与光明也。
何以故下。乃徴出度生离相之义。谓何所以故。说灭度一切众。而实无一生灭度者何故。以菩萨但萌一念能度之心。即有我相。彼为所度。即是人相。能所不忘。乃众生相。耽着是法。为寿者相。若然。则与颠倒凡夫。有何异乎。故言即非菩萨。此正反显度生菩萨。必达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决离我等四相也。既能离相。则降心之法。亦不过如是而已矣。
△二正明发心无法。
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
此方正答无法发心也。所以者何。乃释上文一有我等四相。即非菩萨之义。意谓菩萨之所以称菩萨者。乃觉有情也。所以上求觉道。下化有情。以能发菩提心。能化有情而得名也。然虽如是。要忘能所始得。须识平等真法界。佛不度众生。设或不尔。则四相宛然。触途成滞。故凡要发菩提心者。应知上无佛道可求。下无众生可度。无佛可求。则不住圣解。无生可度。则不落凡情。由是圣凡情尽。人法双忘。见到于此。名为发心。证到于此。名为证果。然为菩萨者。初发心时。既实无有法为发心。而证果觉时。则亦无有灭度众生之法矣。故曰实无有法。发菩提心者。
此中实无有法之无字。最为要紧。乃一经之宗眼。不可忽过。不惟无其有。亦且无其无。不但无有法。亦且无无法。若望前降心。则无心可降。住心。则无心可住。于现前。则菩提无法可发。设或望后。则得果无法。得记无法。转释无法。度生无法。严土无法。达我无法。以此观之。通前彻后。一卷经文。结穴于此。唯一无字。消归尽矣。所谓无凡无圣。无染无净。无高无下。无虚无实。故云实无有能度所度。能施所施。能降所降。能住所住。苟能达此无法之法。方是菩萨发菩提心也。
故后文云。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良有味焉。言发者。谓显发也。亦生发也。者之一字。乃指其人。即能发心者。以此心体原无一法。不过以无我无人。修一切善法。藉此以显发耳。正谓无法而发。发而无法也。故知菩萨最初发心时。尚无有法。而至度生时。岂转有法哉。嗟夫。善财若解如斯旨。焉向南询五十三。
△三分示因果无法二。一约果三。一得果无法。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佛引自为证。以实前说之不虚也。谓汝闻我说实无有法。发菩提心。于汝意地之下。是为云何晓解。还将谓有法发菩提耶。向下问辞。乃世尊用白拈手段。所谓避实击虚。打草惊蛇也。何则。欲明菩萨无法发心之旨。遂将自己无法得果为问。正是勃鸠树上鸣。意在麻园里。既知如来昔于然灯时。实无有法得果。则知菩萨今于释迦处。亦无有法发心。故云如来于然灯所。有法得菩提不。
此所重者。正在法字。且与前问然灯之事。言虽仿佛。意不雷同。彼曰于法有所得不。是知于法。义属于他。是心外见。此之有法。义属于自。乃内心之障。下以不之一字。而诘问者。正是要显实无有法。发菩提心也。不意当机。果是具眼衲僧。妙契佛心。即对之曰。不也。此为问处分明答处亲。虽然如是。须识当机言中影响。句里春秋。非同向者之不也。不可不辩。
盖空生意谓。发乃初心。其位属因。得是后心。其位属果。初既实无有法发心。后岂有法得果。是故以前解后。将后证前。决定其义。故曰不也。然如我解者。此又尊者转身句子。足见其活泼处也。意谓若论如来现今成佛。由得菩提而来。似乎不可言无。但我解无法发心之义。以是推之。则又似乎无法得菩提矣。总之不肯硬作主张。故云如我解也。如来见其徘徊观望。因为印证。决定其旨。免有犹豫。故曰如是。连言如是者。然之之辞。明其所解已当。不必踌蹰矣。何则。因闻无法以发心。而解无法得菩提。则始终如是。因果如是。毫厘不爽。真所谓发心究竟二不别矣。
向下世尊恐伊首鼠。语仍两可。故告之曰。须菩提。当知我如来得菩提时。实无有法。只此实之一字。乃是千金不易。决定之辞。正是山王可动。此字难更。实实在在无一法也。
△二得记无法。
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则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此正反释上文。以明得记所以。然我世尊。恐其众生不能深信发心无法之旨。是以再拈本因。展转伸示。故曰。若我有法得菩提者。则然灯佛必不与我授无生记云。此摩那婆。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矣。须知若有法得菩提。乃反说也。正显此实无有法。得菩提耳。
梵语释迦。此云能仁。亦云能忍。设有法见。何名能忍。见相发心。何名能仁。梵语牟尼。此云寂默。若实有法。彼佛即传。何记当来。然且彼与我受。三业皆动。何得名寂。若有所付。必有所嘱。云何名默。是知能仁者。盖谓心性无边。含容一切能忍者。以不见有少法生。亦不见有少法灭。所谓深契无生法忍者也。寂默者。乃是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寂照互融。正为说时默。默时说。故说而无说。默亦非默。直至心行路绝。语言道断。妙入无为。深达无法无非法之旨。方获斯记。而得斯嘉号。真所谓名下无虚矣。以是义故。则知菩提非关发心而后有。亦非解脱而后得。佛果尚尔。因心亦然。则实无有法之义。斯可明矣。所谓金屑虽贵。落眼成尘。但有一法。则非平等真如。实际理体矣。
△三转释无法二。一法释二。一正释无法。
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转释上文得记无法的所以。此何以故下。徴释。谓何所以故。定要实无有法。方才得记。聻。盖然灯记我名佛。是法身第九号。记我名如来。是法身第一号。然法身之外。别无一法。名为如来。言如来者。即诸法如义。此正老汉自称而自释。真所谓怜儿不觉丑也。诸法如义者。即阴处界等。诸有为法之真如义也。佛证此理。名曰如来。然此一名。通乎凡圣。但众生妄想执着。盖覆真如。名为如去。须知去而未去也。诸佛以离相无住之智。彻证真如。名为如来。应知来而无来也。故知其如本不来。来自如矣。正谓开池不造月。池成月自来。良以一切众生。来而不如。出世小圣。如而不来。即权位菩萨。虽如而未能尽如。纵来亦未能尽来。唯佛与佛。方能尽如尽来耳。尽如。则尽真如际。尽来。则空有情界。由是义故。方名如来。此从真如实际中来。即诸法之如义也。
若有人言下。谓有世人。不知如来之名。是诸法中真如之义。将谓别有一法。得菩提者。始名如来。若是。则差之毫厘。失之千里。非知如来之义者。以如来乃从诸法如义中来。则一切时。一切处无不是如。无不是来。所谓如不住如。无往而弗如。来亦无来。无来而不来。是则事事皆如。法法具来。而然灯佛安得有法可与。然我亦焉能有法可得。故曰。须菩提。实无有法。得菩提也。此中所重。正在得字。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即真如之异名也。乃人人本具。设或了得平等真如则事事物物。无欠无余。无所缺少。无可加添。故曰无上。识取此理。因地幻修。果中幻证。头头总是。物物全彰。称之正等。苟能了悟真如。顿空四相。彻证三空。似莲花开。如睡梦觉。即名正觉。非真如外。别有此无上正等正觉之可得也。故佛决之曰。实无有法得菩提也。
△二释法非法。
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此双释上文以无实无虚释无记莂中。而得记别也。以一切法皆是佛法。释诸法如义也。故云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菩提之法。即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之理。于是之中。无欠无余。所谓在圣不增。处凡不减。平等真如。实相妙法。不可以色相见。不可以言说求。故曰无实。此上文所以言实无有法。以有法不得记者此也。然亦不异色相外。别有平等真如。不离语言外。别有实相妙理。故曰无虚。此上文所以言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无法而得记者。此也。
是故二字。蹑上如来说一切法者。即阴处界等。世间之法。皆是佛法者。谓即如义故。此正释如来者。即诸法之如义也。即楞严云。如是五阴。六入。从十二处。至十八界。皆如来藏。妙真如性。须菩提所言下。结成无实无虚之义。
盖说一切法者。无非为一切心。心即是法。法即是心。是故如来称性而谈。一切世间山河大地。草木丛林。松直棘曲。鹄白乌玄。皆真如心中。自性佛法。故法华云。资生业等。皆顺正法者是也。所谓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则无一法而非真如。正是世谛语言皆合道。谁家弦管不传心。故佛依俗谛而言一切法也。即非者。正是不可执一切法皆是真如佛法也。若谓法皆佛法。即尔目前一一指陈。法法之中何者为佛。那是真如。以一切诸法。体性空寂。本来无有世界众生。故云即非一切法。此佛依真谛而说也。是故等。正明一切法皆是佛法。所谓染净圣凡。情与无情。世出世间。一切诸法。无非佛法。正是青青翠竹。郁郁黄花。高高之山。溶溶之水。无一法而非真如佛法也。此依即俗即真。中道第一义谛而说也。固知一切非一切。则无实矣。一切即一切。则无虚也明矣。亦说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故曰无实。由无所得。而今日得以成佛。名释迦牟尼。此所以为无虚也。
△二喻释。
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即为非大身。是名大身。
此以喻结法也。前文以须弥大身。喻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此复以非身大身。喻即非一切法。是名一切法。以结实无有法。发菩提心也。盖佛说譬如人身长大。配上文所言一切法喻真如法身。遍在俗谛。具无量功德名大。乃相大也。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即为非大身。配上文即非一切法。喻真如法身。离一切障。独居真谛名大。为用大也。是名大身。配上文是名一切法。喻真如法身。即俗即真。有相有用。名为妙大。是体大也。故论云。非身者。无有诸相。是名大身者。有真如体。名妙大身。
问。经文才举譬如人身长大。佛言似尚未竟。当机何得平空拦住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即为非大身。是名大身。若是。则当机岂不卤莽乎。答。查余五译。文势皆然。审其所以。知非当机答辞。乃佛拈前无住章中。当机已解之文。为此中结证之辞。如曰。我说一切法。即非一切法。是名一切法。以明真如法身。非大为大。曾对汝说譬如人身长大。汝须菩提言。如来说人身长大。即为非大身。是名大身。汝既知前无住为大。应亦知此无法为大。更复何疑。此正喻结实无有法也。
△二约因三。一明度生无法。
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即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诸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此示实无有法。名为菩萨。应前当生如是心也。由上如来引己于然灯佛时。实无有法发菩提心者。为菩萨作则。故兹特示云。菩萨亦复如是。设作一念。我能度生。则非菩萨。何则。以其有生可度。则能所不忘。四相宛尔。何得名之为菩萨。故云即非菩萨。然则如何方为菩萨。聻。须菩提。应当了知。若据实而言。须破三执。证三空。了诸法如幻。全一平等真如。实相妙体。除此之外。实无别有之法。方得名之为菩萨也。以是义故。佛说一切法。既一切法皆是佛法。则无复四相矣。故云是故一切法。无我人等相。以我人等无故。则能所俱空。并其俱空亦空。实无一法当情。则菩萨虽终日度。而无一生之可度。虽终日说。而无一法之可说者此也。斯正菩萨度而无度。无度而度也。
△二明严土无法。
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此示真如自性。法身地上。亦无所严之土。故言须菩提。若使上求下化菩萨。凡萌一念能所。谓我能庄严佛土。是自夸其德。自伐其功。即为三轮不泯。四相全具。何得谓之上求大觉。下化有情之菩萨哉。故言即非菩萨也。何以故徴释。谓既真如自性。菩提法身。不可以言庄严。何所以故。如来寻常又教菩萨修六度。化众生。庄严佛土耶。以寻常教庄严者。乃就俗谛明真如法身有庄严也。今日说即非庄严者。是就真谛说真如法身。本来清净。犹若太虚。若欲庄严。即是为混沌以开窍。代虚空而画眉。可谓无事生事矣。须知心净土净。将甚庄严。故说即非庄严。此明当体全空也。是名者。乃就胜义第一义谛。明真如法身。不落有无。远离凡圣。虽无庄严。然亦不废庄严。故云是名庄严。是于无庄严中。而说庄严也。正教菩萨以游戏神通。净佛国土。成就众生耳。
△三明达我无法。
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此结菩萨实无有法也。正谓度生庄严。展转推穷。实无有法。然则须菩提。凡言有生可度。有土可严。即不名菩萨者何也。以能通达无我法者。方是菩萨。设言有生能度。则不达众生性空。若云有土可严。是不达诸法性空。是则三执具而三空隐。安得谓之菩萨。故云即不名也。今既于此通得众生性空。自无我执。达得诸法性空。自无法非法执。是三执破而三空显。故如来说真是菩萨。此中经文。应云。通达无我无法。其义始足。以秦译尚减。略一无字耳。且经文有三番即非菩萨之语。初约能发心。次约能度生。三约所严土。皆反显不得人法俱空。即非菩萨。至此文义皆极。故顺结之曰。若果真是菩萨。自必人法俱空。方名真是。
然真是二字。翻前即非。此佛语照应之妙。如珠之走盘。狮之掷儿。一点不放空也。言真是菩萨。则能通达此法。所谓通则无物可壅。达则无法可碍。正是一窍虚通。八面玲珑。无象无私春入律。不留不碍月行空。若尔。方是通达无我.法者。不入世间妄情。不落出世圣解。此则为真实发菩提心之真菩萨也。设不达此。则不得名菩萨矣。
△二直显般若本体二。一审示三。一约知见圆明三。一示佛见圆见。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此因前文说通达无我无法真是菩萨。恐其菩萨未识真如不变。而妙能随缘之义。或执之曰。无我无法。只此就是真菩萨矣。将谓究竟要知虽无生法二执。若一执定以此为是。则又坐在俱空境上。正是云门道的法身有两般病。到得法身边。为法执不忘。己见犹存。是一。直饶透得法身。放过即不可。仔细检点将来。有甚么气息。亦是病。故文殊暂起法见。如来威神。摄入二铁围山者此也。此正为只知寂然不动。以为了当。庶不解感而遂通的道理。岂不向死水里渰杀耶。故佛历历审问。以发明耳。良由如来圆具五眼。故能彻见三心。以心非心。则众生性空。悟得此理。虽是终日度生。而实无众生可度。斯教菩萨虽无我法。不妨称性起用。而炽然度生也。故说如来五眼。不离众生肉眼。正显生佛平等。以证上文。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之义也。
此先问云。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且道瞿昙老子。为甚么发此一问。向下当机。意谓纵观如来青莲花眼。亦在佛面。故云如来有肉眼。这是甚么意思。岂有三界大师。四生慈父。尚不知平日具眼不具眼。转向当机口角边觅消息。讨下落耶。盖我世尊。良有深意。所以道如来还有肉眼不。只此一问。将个般若本体。平等真如。满盘托出矣。何则。以当机答有肉眼。既有肉眼。则我如来不异凡夫。且凡夫亦有肉眼。则凡夫何尝非佛。故云有肉眼。是明生.佛平等之道也。
又问如来有天眼不。盖当机意谓佛号天中天。岂无天眼。故云有天眼。则我如来何异诸天。且诸天亦有天眼。何异于佛。此明天.佛平等也。
次又问云。如来有慧眼不。此慧眼即小乘圣人具者。故经云。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是也。而当机谓佛乃圣中圣。乌得无慧眼。故答之曰。有慧眼。既有慧眼。则我如来何异小圣。然且小圣亦具慧眼。则小圣与佛何殊。此正显小大平等也。
而更问云。如来有法眼不。当机意谓佛号法中王。乌可无法眼。故云有法眼。既有法眼。则我如来何异菩萨。然则菩萨亦具法眼。又且菩萨与佛何别。此明因果平等也。如来至此。更复问曰。如来有佛眼不。当机谓三觉圆明。称之为佛。奚无佛眼。故答之曰。有佛眼。既有佛眼。则我如来与诸佛无异。且诸佛亦具佛眼。于我如来无别。此显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佛佛道同也。不唯佛与诸佛是同。亦且在凡同凡。在天同天。在圣同圣。在菩萨同菩萨。在诸佛同诸佛。所谓溪山虽别。风月是同。正明平等真如。实相本体。在圣不增。处凡不减。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者。此也。然上五眼。若局而论之。则各有拣别。所谓天眼通非碍。肉眼碍非通。法眼唯观俗。慧眼了真空。佛眼如千日。照异体还同。以是义故。后后胜于前前。而前前劣于后后。故凡夫唯一。天人通二。小圣具三。菩萨有四。唯佛具五。所以彻见真如。生佛情空。一相平等也。
△二示佛知圆知。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以上文明佛能见之眼。此明所见之生心也。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沙。佛说是沙不。乃即事以验证也。如是世尊下。即当机证信。佛具肉眼。不异凡夫。以凡夫说是沙。佛亦说是沙。然凡夫但知是沙。不知一河之沙。数有多少。佛则知之。此佛所具肉眼。虽然示同凡夫而凡夫不可及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下。如一恒河中所有沙等。此验佛有天眼也。一恒河长四十里。其中沙细如面。有一沙。派一河。派尽其沙。则恒河之多无量。无边恒河沙。以派世界。有一沙。计一世界。每一世界。各有三千大千之数。则世界复成无量无边。在诸天眼。纵能知一河沙足矣。而况沙等恒河。复派沙等世界。而界复各具三千大千之数。则诸天之眼。不能及矣。然佛虽曰天眼。则能尽见。正谓山河天眼里。世界法身中。虽佛示同天眼。而诸天之所不能及也。
然佛告须菩提下。明佛具慧眼之实。言国土者。即世界也。谓无量无边沙数世界。每一世界。有若干众生。一一众生有若干心性。在二乘慧眼。纵有他心。亦不及此。而佛虽示同慧眼。无分情器。一切悉见。此所以超乎二乘。而二乘之慧眼。不可得而比也。何以故下。徴明佛具法眼之实。谓何所以故。沙界生心。佛悉尽知。聻。以众生心行虽多。不过以颠倒妄识为心。皆非真实常住之心。故曰如来说诸心为非心也。是名为心者。正言妄识原无实体。徒有心名而已。在菩萨虽具法眼。尚未彻见生心皆妄。诸法尽空。然佛虽名法眼。而能尽知尽见。故法华经云。我是一切知者。一切见者。乃至汝等天人。皆应到此。觐无上尊。以是而观。则菩萨法眼。却又不可及矣。
所以者何下。徴释非心为心。以证佛具佛眼之实。谓如是沙界无边。众生无量。心性若干。佛悉知之者何也。良以一切众生。三世迁流。妄想之心。原无实体。皆不可得也。故云过去现在未来。皆不可得。言过去已灭。未来未至。现在不停故也。
古德有云。三际求心心不有。心不有处妄缘无。妄缘无处即菩提。生死涅槃本平等。应知佛眼乃五眼之最。求其致极。不出觅三世心不可得处而见。所以前章谆谆教菩萨发心度生。严土。皆不可得的。实无有法而为心者。此也。故可禅师求达磨安心。磨云。将心来为汝安。可云。觅心了不可得。磨云。为汝安心竟。即德山向婆子买油糍点心。婆问三心不可得。汝点那一心。德山无对。迨至龙潭。吹灭纸灯始悟。虽然也只会得个不可得心现前。诸人且道不可得心。毕竟是个甚么。切莫作麻三斤。干屎橛会。若是恁么见解。则早落可得心。直饶不恁么。亦落可得心也。
△三示实福非福二。一明有实非多。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
此承上文谓我言三心皆不可得。于汝须菩提意下云何。设若有人。以不可得心为因。用满三千大千七宝为缘。布施与人。此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当机谓如是世尊。此如是者。正明以不可得心。如。于真如性空之是。故应和同声而答之曰。如是世尊。此人既以不可得心为因。用七宝布施为缘。且布施七宝。复不住相。则福感无漏。诚甚多矣。此言甚多者。以七宝布施。纵虽住相。其福已多。况不住相。则所感福德。岂不甚多者哉。他译此甚多下。皆有佛言如是如是。秦译略此。或问。心既不可得。则修福亦不可得。如何能得甚多福德。此云何通。答。岂不闻乎。犀因玩月纹生角。象被雷惊花入牙。盖月非有意于犀。而犀玩之生纹。雷非有心于象。而象惊之起花。以是类推。如雷长芭蕉。铁转磁石。皆无有心而有是力。物既尚尔。理何不然。是知不可得心。为不得之得。乃大得也。故言甚多。复何疑哉。
△二明无实乃多。
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此如来就当机答福德多处。急转一语。令其升堂而入室也。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此正明大千宝施。若出有心。皆染污行。获福有限。且亦不实。如来必不肯说得福德多。以上反显有心非实。福亦不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者。此顺释也。所言多者。以是不可得心而行于檀度。深达福德。其性本空。毫无希望。要知虽不期福德。而福德自成。正犹空谷风云。然谷不与风云期。而风云自至。亦如深山草木。而山不与草木约。则草木自生。是知以不可得心。无住行施。其所得福德。乃无漏无为无上之果。故云甚多。此中无字。正是离相无住之无。故如来说福德多也。然此正明佛具五眼。彻见三心。一切众生事理二行。福德浅深。悉知悉见也。以显平等本体。不可以有心求。亦不可着无心觅。乃教吾人一念不生。则全体皆现。所谓不可得中恁么得也。
△二约色相言说三。一示即色非色。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此释上文。若福德有实。则不说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多也。须菩提于意云何下。谓世出世间福德之多。莫过于佛。所谓万德庄严。百福相好。可谓多矣。故拈色身见审。欲令当机知此福德有实。则不说多之所以也。故云可以具足色身见不。空生对曰。不也。世尊。只此一答。是福德有实不说多之义。则不待辩而自明矣。故决之曰。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此正显佛非色见。盖清净法身。犹若虚空。应物现形。如水中月。岂可以色见哉。此正显福德无实。如来说多耳。言具足者。即成就八十种随形好也。而言八十种者。名载法数。兹不繁述。需者查之。此明无好不具。无相不足。言色身者。即如来应身也。虽然无相不具。无好不足。亦不出乎色法。故言色身也。以此观之。则如来具足色身。尚属有为。犹非一尘不染般若本体。而况三乘六道之色身乎。当知一落色身。即属有为。而非无为之本体也。故下徴释。谓如来寻常说色身万德庄严。百福相好者。此何以故。以佛顺俗谛。说具足色身。顺真谛。说即非具足色身。顺中道第一义谛。说是名具足色身。此中说不应以具足见者。乃就真谛而言之也。
△二示即相离相。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此承上文。不惟色身如此。即其色相亦然。所言相者。即华严相海云。如来顶上有三十二众宝庄严相。其次眉间眼鼻。各一相。舌有四相。口有五相。齿间唇颈各一相。右肩二相。左肩三相。胸臆一相吉详。左右边共十相。左右手共十三相。阴藏一相。两臀两䏶。左右伊尼。鹿王腨。共有六相。宝腨上毛一相。两足共十三相。以上共九十七种大人相也。若广而论之。则如来有十华藏世界海。微尘数大人相。一一身分。众宝妙相以为庄严。所谓相相无边。无一相而不具足。故云具足相也。此报身也。虽然相好庄严。亦属有为。非同法身。离相清净。真如平等。自性般若本体。如来之像。尚然乃尔。何况九法界之相乎。要知一落有相。即非离相法身般若之本体矣。故当机答曰。不也。世尊。不应以诸相见也。然复徴云。如来寻常说具足相。并相海无边者。此何以故。以佛顺俗说具足。顺真说即非。顺中道说是名。此说不应者。亦就真而说也。须知佛相既非。则一切俱非。不妨俱非亦非。正是行到水穷处矣。到得这里。则色色真如。相相实相。所谓坐看云起时也。若然。则不但佛身是名法身实相。即九界身相。亦皆法身实相矣。宁非平等真如。般若本体者哉。
△三示即说非说。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此复承前二章谓不但身相非身相。即说法亦非说法也。恐当机意谓色身相好既不可得。然则现在祇园会上说法的。这个黄面老汉却又是谁。聻。以故世尊。乃呼名而告之曰。须菩提。汝勿谓如来有所说法。勿者。禁止之辞。犹云不可也。谓者。乃私窃而评议也。须知佛本无念。汝若谓如来作是念。则不可耳。何则。佛所说法。无非应机而谈。遂见如来有所说法。若在法身地上。原无能说之者。盖法不自说其法。如眼不自见其眼也。即虽应机说法。实无能说之心。正由无念。方能说法。谓作是念可乎。故佛诫之言。莫作是念。盖上之作念。乃是勿谓佛作念。此之作念。系佛诫当机也。言作念者。所谓起心动意曰作。明记不忘为念。正言汝等不可起心动念。私窃品题。将谓如来有所说法。何所以故。设若有人。私窃谓言道。我如来有所说法。若尔。不唯不是赞佛。乃真谤佛也。以佛所说之法。无非对症发药。原无定在。不过去众生执着之病耳。若众生病除。则药亦弃。若谓如来有一定空有等法。岂非谤佛而何。不唯谤佛。亦且不解如来所说之义矣。以是义故。所以诫尔。须菩提。莫作是念也。
然在如来现相说法。无非因机施设。皆是向无色相处现色相。而于无言说中示言说。须知言说法者。此如来顺俗谛也。言无法可说者。如来顺真谛也。言是名说法者。乃如来即俗即真。即空即有。顺中道第一义谛也。是皆如来说而无说。无说而说耳。正谓四十九年。不曾说着一字者。是也。
△三约众生非生二。一当机起疑问生。
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
此当机示疑。以问深义也。因世尊据生佛平等。真空实相。而明发心无法。得果无法。得记无法。乃至菩萨度生无法。严土无法。达我无法。所以然者。皆由三心不可得也。而况更明佛之色身非色身。相好非相好。说法非说法。当机至此。未免踌蹰。是自亦未了。兼为诸人。故兴是问。此须菩提加慧命之称者。以前来深明般若。善达佛慧。妙悟无诤。以慧为命。故云慧命。此自利边说也。又且谨遵佛命。转教菩萨。是传佛慧命。故曰慧命。此利他边说也。盖其意谓是法甚深。现在还可。若于末世。颇有众生。闻是上来种种之法。还能信得及不。须识尊者此疑。所谓替人担忧也。
△二如来决答非生。
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此正信心不无其人。但人之与人。稍不同耳。所以佛言彼非众生也。正谓末世众生。能信此法。而此众生。即非众生。乃圣人也。何则。以能信般若。即信自心。自心是佛。自心作佛。非圣而何。但其惑业未尽断。相好未全具。虽是圣人之心。尚局凡夫之相。故曰非不众生。以其心虽迥出时流。其如形相。尚滞生界故。五住未尽。二死未亡。纵达烦恼性空。犹有所知为障耳。故徴释云。盖我言彼信心之人。非众生非不众生者。此何以故。聻。须菩提。要知众生众生者。此重言之义。乃是释上二句。言既非众生。又曰众生者。何意。下二句正释。谓如来说非众生。言非是凡夫众生。说是名众生。乃是说圣性众生也。然圣人亦称众生者。不过是名而已。实非凡夫之众生也。若约三谛分释者。以此信心众生。已是圣人。尚名为众生者。是顺俗谛之名也。如来说非众生者。是顺真谛圣人之名也。是名众生者。乃圣凡不二。顺中道第一义谛之名也。既云不二。岂非平等真如。般若本体者哉。
△二直显三。一善吉呈悟。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
此当机呈悟也。因闻色身非色身。相好非相好。说法无所说。众生非众生。是能度所度。能说所说。一切皆空。始知实无有法矣。方解半觔原是八两。故此白言。然则佛得菩提。乃当真为无所得耶。而此耶字。虽似疑辞。却是悟处。当知尊者悟处。也只悟得个无所得耶。夫无所得。方是真得。正所谓无所不得。为极妥极当矣。
△二如来印证。
佛言。如是。如是。
此如来因当机会无所有得之旨。且极妥当。故印可之曰。如是如是。以言其极当也。
△三正显本体二。一自性平等三。一本无欠余。
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伸印证之意。盖我所以道如是如是者。以无上正等正觉。乃佛自证之理。设有一法可加。则不得谓之无上。有一法可减。则不得谓之正等。若有加减。则不得谓之正觉。因其无欠无余。故称无上正等正觉。须知不但无有多法。亦无少法可得也。即阿耨菩提。亦无有法。故言是名等。既无一法可以加减。非平等本体而何哉。
△二本无高下二。一直示平等。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释上无少法可得也。谓佛于阿耨菩提无上心法。言无有少法可得者。以是真如自性。实相妙法。上与十方三世诸佛平。下与九界众生等。故曰是法平等。由其平等。是以诸佛虽高。此菩提心法亦无有高。众生虽下。此菩提心法亦无有下。故言无有高下。由其无高无下。所以在圣不增。处凡不减。故曰平等。若然。岂非真如自性。般若本体者乎。此正如来以平等本体。直示诸人也。须知此平等二字。乃佛出世本怀。亦此经之教眼也。若夫序文着衣持钵。入舍卫城次第而乞。此明如来行平等之事也。至于次第乞已。还至本处。收衣而坐。此显如来证平等之理也。及乎正宗文中。问答发挥。皆如来说平等之法也。即其降心离相。住心无住。乃彰此平等之用也。而至菩提无法。展转推详。皆显此平等之体也。自此之后。虽有多文。无非显此平等之义也。即当机前来涕泪悲泣。乃信解此平等之用也。今者复呈菩提无得。正悟入此平等之体也。故知此是法平等一句经文。乃如来画龙点睛。只要诸人向破壁飞腾而去耳。读是经者。亦不可不着眼也。
△二转释平等。
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此转释平等所以。正恐当机意谓理既平等。何用修习。故佛举此而转释也。然虽平等。非谓不修。得成正觉。但修有二。一随相修。二离相修。若依随相之修。则不得菩提。设能达得心法平等。以无我等四相。离相而修一切善法。则得菩提。言一切善法者。即四摄六度。乃至十八不共等法是也。盖须菩提所言下。是名善法亦空也。谓我所以说一切善法者。此不过顺俗谛断众生之执无也。我所以说即非善法者。无非顺真谛破众生之执有也。我所以说是名善法者。亦不过顺中道第一义谛破众生之执亦有亦无。非有非无也。以是而观。四句既遣。百非斯尽。岂非实相真空。自性平等之体耶。
△三引事显胜。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此因上明无修而修。无得而得。平等自性。实相本体。以其经义甚深。故宜举斯而较胜也。然以山王宝聚。不及四句经文。以宝施属有为善法。此四句乃无为善法。正显般若为最胜也。盖此四句所诠之理。乃平等自性也。稍有相应。则妙觉圆明。因果交彻。理事融通。即不持戒。而毗尼严净。即不集福。而万德庄严。即不出家。而出家事毕。即不求佛。而成佛有余。然则也须绝去百非。离却四句始得。不然。则好个阿师。又恁么去也。此经凡较量以般若为贵者。须知地力不及水。水不及火。火不及风。以其质愈微。则其势愈重。然风又不及心。以其心无形相也。故其力更不可思议矣。正是千锥劄地。不若钝锹一捺耳。
△二诸相平等五。一约生佛以显平等。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自此至经终。皆展转明上文平等之义也。正恐尊者秪知向自性内觅平等。故我如来廓而充之。令伊向法法头头识取此理。故自此而下五章经文。以明无住而非真如自性。实相平等之本体也。正明能度所度皆不可得。以成一相平等耳。前云我于菩提无少可得。又云无我人四相。修一切善法。然恐当机谓既修善法。必度众生。既有能度。必有所度。何谓平等。聻。故佛以金刚王宝剑而扫荡之曰。须菩提。并及现前一切众等。慎勿妄议谓我作念。当度众生。又复云须菩提。莫作是念者。正如来珍重之极。诫之至也。
向下徴释。谓如来修善法。原为度众生。今教莫作是念。此何以故。良以菩提心法。既曰平等。则生佛皆具。自无高下。然则岂有高为能度之如来。下为所度之众生。故曰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所谓平等真法界。佛不度众生。此顺释佛具真如自性平等法界。所谓无我无人修善法也。
若有下反释也。谓佛与众生原是一体。绝无能所。若曰有众生为如来度者。则能所历然。话成两橛。则是如来亦有四相矣。既具四相。岂还得为如来哉。且阿耨菩提之法。转而为不平等矣。有是理乎。此以众生乃佛心之生。谓生即非生。故言实无有生。所以终日度而无生可度也。以是而观。则所度空也。
然此如来说有我者。下明能度空也。盖此中有我之我。乃承上我人之我而来。恐有人谓我既无我等四相。如何又说我为法王。于法自在。聻。盖不知此我。乃法身真我。非同四相之我。所谓无我而我。我而无我之义也。而佛寻常说有我者。是顺俗流布而说我。然我即非我。奈世间凡夫之人。逐块寻香。认名取相。将以为实。执之有我。是皆错解耳。在如来分中。则非有我也。经文至此。则能所皆空。生佛平等矣。
须菩提下三句。乃是如来恐人不解凡夫性空。兹故顺带公文。一并扫去。言凡夫者。乃泛尔之流。所谓凡愚无智之者。深着世法。非我不言。于五蕴中。心心缘我。在六尘上。念念执我。逢人起慢。遇物生贪。从迷积迷。因妄成妄。着衣吃饭。那知温饱饥寒。送客迎宾。岂解瞻前顾后。苟延岁月。虚过光阴。乃是泛常之夫。以故名之曰凡夫也。须知我平时说法。谓凡夫者。乃依俗谛也。说非凡夫者。依真谛也。说是名凡夫者。乃依中道第一义谛。发明是凡非凡。凡即非凡之是名凡夫耳。此名凡夫空也。然则上无能度之佛。下无所度凡夫。真所谓无高无下。宁非生佛平等者乎。
△二离空有以显平等三。一离有见。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即是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此离常见以明不有也。盖佛恐世人不解如来无我说我。执为实我。故此呼当机而问之曰。须菩提于意云何。而凡夫之人。将谓我有我耶。既然有我。是必有身。既有身形。必具相好。则是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矣。不之一字。正审问之意。谓可耶。不可耶。前云三十二相见如来。兹言三十二相观如来。盖单目曰见。兼心曰观。心目虽殊。而取相一也。
须菩提下。正明凡夫之人。既不知佛无我说我。又岂能识离相见佛。自然必以三十二相而观佛矣。故对之曰。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此一定之理也。
佛言须菩提下。佛谓如来者。即诸法如义。所谓真如法身也。然法身非相。岂可以三十二相而观之乎。若定要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而转轮圣王。亦有三十二相。则将就是如来矣。有是理乎。
而转轮王称之为圣者。以其不行杀戮。十善导人之故也。亦具三十二相。但较于佛。稍欠明显。然佛之三十二相。是依法身而现者。王之三十二相。乃依业因而生也。其王有四。谓金.银.铜.铁也。而金轮王四洲。银轮王三洲。铜轮王二洲。铁轮王一洲。然此圣王生时。即具七宝。所谓一金轮宝。名胜自在。二象宝。名青山。三绀马宝。名勇疾风。四神珠宝。名光藏云。五主藏臣宝。名大财。六女宝。名净妙德。七主兵臣宝。名离垢眼。有此七宝。为转轮王。欲东。则轮宝东飞。欲西。则轮宝西往。设诸小国。有不顺命。轮宝先往。不待干戈。而自宾服。所以王四天下。具足千子。其身金色。三十二相。与佛颇同。乃世间第一福德人也。
须菩提白佛下。足见尊者舌头无骨。眼里有珠。惯向顺水推船。又会随湾转柁。故云如我解佛上来所说法身非相之义。自然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矣。当机意谓以相观佛。轮王即是如来。若然。是不应以相观矣。虽然如是。也只道得一半。何不向如来未说轮王之前。举此二句。聻。所谓随人脚跟转也。故向下如来也不印其是。亦不斥其非。一总付之不理。而说偈言。盖佛意谓。我所说不应以三十二相见佛。勿谓如来有所说法者。何耶。恐其取相凡夫。妄生贪着故也。故言设若一切众生以三十二相之色。以为能见我者。以闻如来四辩八音之声。以是而求我者。故下断云。是人行邪道。以邪道者。不达自性平等。向外驰求。寻言取相。非邪而何。故言不能见如来。自不能见离相法身之如来矣。此明相即无相。乃除常见。令人不滞于有也。
△二离空见。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此离断见以明不空也。乃因前文实无有法。发菩提心。乃至说法者。无法可说。实无众生如来灭度。且说无少法可得菩提。又云不应以三十二相见佛。是则生佛因果等法。一切皆空矣。然在如来。此说不过去人执有之心。以显平等自性耳。但恐当机不达此意。虽除于有。未免执空。将谓证菩提者。必无具足相。设有具足相。便是轮王。即非证菩提之者。何则。以证菩提人。不应以具足相故。若然。是才离有见。又入空见矣。须知有见可医。空病难治。所谓豁达空。无因果。茫茫荡荡招殃祸。正是宁起有见如须弥山。莫起无见如芥子许者。此也。但人一起此见。永为枯木死灰。成断见缠空之种。
故我如来。恐当机虽知具相非有。然恐又着断空。以故呼其名而问之曰。须菩提。汝因上来闻如是说。将谓是诸法皆空耶。若作此念。且谓如来得菩提时。不应以此具足之相乎。设尔。则是拨无身相。而成断灭见矣。故复呼名而诫之曰。莫作是念。此正谆谆诫勉。切不可道如来不以具足相得菩提也。何则。如来所得法。无实无虚。设人执有。为增益谤。执无。为损减谤。是不惟道有不可。即是道无亦不可。良以实相无相。无不相也。
故又重呼之曰。汝须菩提。若不听我之教。仍作不以具相见佛之念。坚执不舍。且执实无有法等说。以为极则。若是。则凡有发阿耨菩提心者。以为无因无果。而说诸法为断灭矣。诸法者。即阴处界等。并上菩提生佛因果之法也。于果则损福德庄严。于因又减五度之行。则堕损减之谤。而入断灭坑矣。其过甚大。故我教汝莫作是念。此何以故。说莫作是念。聻。
以不发心则已。但能发菩提心者。必行六度四摄。广兴佛事。饶益众生。于上诸法。必不肯说断灭相也。盖如来之空。非同外道消碍入空之空。亦不似二乘唯断见思。除分段。证偏空之空也。
须知自正宗至此。从前一往如来皆谈妙有。所谓妙有不有。以故即有而说空也。
自此望后。直抵流通。皆是说真空。所谓真空不空。是即空而明不空也。是知有不住有。方名妙有。空不滞空。始曰真空。经文至此。既超空有。复离断常。岂非中道实相平等之义乎。
此章如来三唤当机。耳提面命。正恐当人错解佛意。妄说诸法皆空。以故再三告诫耳。所以频呼小玉原无事。秪要檀郎认得声。总之眼不逐色。何妨柳绿华红。耳不循声。一任莺啼燕语。
△三较福胜二。一较胜。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福德。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
此因前云。通达无我法者真是菩萨。又云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然此我无我法。恐人难明。故佛指现前有相之施。以显无法之理也。而佛谓当机曰。若有菩萨以恒河沙界宝。持用布施。其为功德。可谓多矣。此引有相事也。若复又有一种人。他却不能以满沙界之宝。而行布施。但知世出世间染净圣凡以至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等。一切诸法。当体全空。而无有我。会得空不住空。我无我法。二皆忍可。少则弹指之间。多则久经岁月。决定印可。了了分明。亦不出之于口。唯自忍之于心。故言得成于忍。乃为无生法忍也。而下较量云。此得忍菩萨。胜前宝施菩萨所得之功德也。以宝施者。乃有得心。是以为劣。而得忍菩萨。乃无为心。是以为胜耳。何以故下。释其胜之所以。谓沙界宝施。不及得忍者。此何以故。以其此诸菩萨。既获无生法忍。则证无为。了得生而非生。法亦非法。生而非生。不妨非生而生。法亦非法。何碍非法而法。若然。是谁受福德。谁又不受福德耶。
△二论福二。一当机问福。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
当机因闻不受福德。未达此理。持疑不决。而兴此问也。
△二如来答福。
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着。是故说不受福德。
此佛因尊者未了不受福德之义。故告之曰。须菩提。设或菩萨若受福德。是贪着福德也。故我所以教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着。盖不应二字。乃诫辞也。言其切不可贪着耳。何则。才生贪着。即成有漏。因既有漏。果亦有漏。纵具三十二相。但同轮王。不名为佛。唯作福不生贪着。则因成无漏。因既无漏。果亦无漏。所得三十二相。庄严法身。名之为佛。以是不贪着之义。故所以我说菩萨不受福德也。然此不受。非拨弃百福相好。万德庄严为不受。乃是不贪着。为不受耳。非绝无之不受也。所谓无贪无著。不受之受。受而无受。应知上文言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是妙有不有。离常见也。今此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得菩提。是真空不空。离断见也。观佛说法。正似水上葫芦。捺着便转。日中宝石。色无定形。若谓如来无相。而不知如来即相也。若谓如来即相无相。而不知如来非即相非无相也。若谓非相即相。即落常见。若谓即相无相。又成断见。须知非即俱非。方得断常斯泯。既离断常之见。则非空有可拘。宁非真如平等之义哉。
△三无去来以显平等。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此明法身无去来。显平等之义也。乃因上文若以色见声求。不能见佛之偈。恐有谓言。如来现今语默动静。四威仪中。有目皆睹。有耳皆闻。何云不见。故佛唤当机而告之曰。设若有人作如是言。以为见我。或入舍卫去。或归祇园来。有时跏趺而坐。有时吉祥而卧。若然者。是人皆不解我上来所说之义矣。何则。我前来曾云如来者。即诸法如义。既是如义。何有去来之相。坐卧之实哉。此不过示同人法。应身边事也。若在法身体上。尚不可形相而求。所谓语言道断。心行路绝。又何得有如是之事乎。
故下徴释云。谓不可以语默动静去来坐卧而见者。此何以故。盖如来者。即诸法如义。体即实相。无相无不相。纵有去来坐卧。无非因机而示耳。不惟现在祇园来。说来而无来。即从兜率来。亦未尝来也。不但舍卫去。云去而无去。即后向双林去。亦未尝去也。若以此论。在如来则不来相而来。乃真来也。在众生。则不见相而见。乃妄见也。须知如来若来已。更不来。若去已。更不去。所谓来无所从。去无所至。则所可见者。更不可见矣。故云无所从来。亦无所去。由是无来无去。以故名之曰如来也。纵使如来日用寻常。去来坐卧。不过云驶月运。舟行岸移。然月未尝运。而岸未尝移。盖随其机见耳。又如月之印水。不知月不印水。而水自印也。此正结前去舍卫。来祇园。乃至敷座而坐一段公案。即无来去坐卧。以明平等之义也。
△四非一多以显平等。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即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即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则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须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着其事。
此因上明如来法身。无去无来。恐有谓言。有去来者是化身。无去来者为法身。在众生则有去来。在佛则无去来。若是。则三身相异。生佛相乖。何名平等之义。故佛以目前三种世间。人所共知者。而例明之也。然则此中当作三番会释。于理方畅。所谓一器世。二情世。三至直觉世。且初顺文就器世之聚散。以明非一非多。无去无来之事。
此中说须菩提。设或世间有等善男善女。能修析色归空观者。而以大千世界七分七分。碎而又碎。以至碎为极微之尘。于意云何。这样大的一个世界。被伊分碎做了极细的微尘。设以数量而计。如是极微之尘众。宁还谓得多否。此正审其为多耶。不多耶。盖当机意谓。莫大之界。碎而为尘。即二乘天眼。难以尽悉。奚可以数量计哉。故云甚多。世尊。然此甚多。乃尊者就问而答也。
向下徴释。正是尊者另行一路。意谓。我之答多。无非就事而论事。因问多而答多也。然则极微之尘虽似众多。非有实体。可以言多也。何以故。聻。若是极微之尘。如斯之众。实有其体者。佛则不说是微尘众矣。此明无体。正显尘性空也。
所以下。又用体色明空观。徴明微尘非色非空之所以也。正以三谛收归。故言我说微尘甚多者。不过顺俗而言也。设以真谛而论。则一尘不立。诸法性空。何况微尘而不空耶。所谓一微空处众微空。众微空处一微空。一微空中无众微。众微空中无一微。由是而论。故曰即非微尘众也。
设依中道第一义谛而论。则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说甚尘与非尘。原为一体。同是真如。何碍假名。故云是名微尘众也。至此。皆散世界而为微尘。
下文乃聚微尘而为世界也。当机意谓。不特微尘如此。即其世界亦然。故曰世尊。即前所说。可以碎为微尘的。那个大千世界。不过微尘聚合而成。岂有实体者哉。故曰即非世界。此正明界性空也。然是唯心之界。故亦不废假名。故曰是名世界。且复徴释云。既曰即非。又道是名者。此何以故。以顺俗谛。则说大千世界。顺真谛。则曰即非世界。顺中道第一义谛。离即离非。是即非即。则曰是名世界。
向下通前微尘。彻后世界。一总徴曰。谓尘.界俱空。此何以故。谓微尘世界。果若是实有体者。则是一合相矣。所谓一合者。乃无二无异为一。不离不散名合。今则不然。盖世界既可以碎而为微尘。则全尘皆离皆散。非不离不散也。微尘可以合而为世界。则全界皆二皆异。非无二无异也。由是而观。则尘界俱无自性。当体皆空。并其一合之相。亦不可得矣。故曰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也。所以说一合者。乃依俗也。说非一合者。乃顺真也。说是名者。为顺中道故也。盖方碎界为尘之时。但见尘多而不见界一。今合尘为界之际。止见界一而不见尘多。须知碎世界为微尘。是非多而多。以明多无从来。一无所去。合微尘为世界。是非一而一。以明一无从来。多无所去。以故多而非多。不妨顺微尘而言多。一而非一。何碍就世界而说一。此言世界微尘。非一非多。不妨而多而一也。此则就器世间释之已竟。
向下第二就情世间。真妄色心。以解释之。盖情世间真妄色心者。则大千世界。例众生心也。碎而为尘者。正是从真起妄。迷心为识。所以种种诸识浪。腾跃而转生。由一心法。而生相见。因相见而生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乃至六百六十八万四千法也。言甚多者。正比尘沙无明也。言微尘性空者。例烦恼性空。众生性空也。约三谛而言。微尘之非一非多。正例真如非一非异也。以上皆从真起妄。迷心为识。以例众生如去。虽去而未去。故言亦无所去。向下合尘为界。正比众生返妄归真也。大千世界者。乃真如心也。即非世界者。即真如本体。圆满菩提。归无所得也。是名世界。例真如遍在一切处。有随缘之用也。而上之微尘非多而多。正是真如心中本无色心五蕴等之名相。而成色心五蕴等之名相也。此中非一而一。正是真如即色心五蕴等法也。故楞严经云。如是乃至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本如来藏。妙真如性者。是也。盖众生虽悟此真如。名为如来。虽来而未来。故云无所从来也。
三约至真觉世。法应化释。则大千世界。乃法身寂光真境。碎而为微尘者。以从体起用。自真起化也。言甚多者。乃随类化身。无处不有也。言微尘空性者。例应化非真也。约三谛而言。微尘非空非有。以例应化皆法身而起。非实非虚也。此明从体起用。自真起化。自真如实际中来。须知来而无来。则来无所从。故云无所从来也。而合尘为界。则例摄用归体。摄化归真也。大千世界者。乃一真法界。常寂光土。法身真境也。即非世界者。乃法身离相也。是名世界者。例法身遍在一切处。一切众生及国土。无往而非法身也。约三谛而论。世界非有非空。以例法身之即相离相。非一非异也。此则摄应化而归真如。去矣。是去而未去。则去无所至。故云亦无所去也。以上约三种世间释竟。
下则总会三种。明一合相。盖此一合相。若在器世。则名寂光真境。若在情世。名曰真如自性。佛性本体。若在真觉世。则名清净法身。所谓非实非虚。非如非异。以故如来说一合相。则非一合相者。
正是此等名目。虽属无为。乃对有为而立。若在实际理地。一尘不立。何有如是之名目哉。是名一合相者。正明心佛众生。情与无情。三种世间。皆具此理也。以故如来印云。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说。正谓此理非如非异。非实非虚。所谓开口成双橛。扬眉落二三。故法华云。是法不可示。言辞相寂灭者。此也。而今所以说一合相者。不过因世间凡夫贪着其事。说一合相耳。此正如来一生心事。从未向人吐露者。皆是向无说中而说也。须知四十九年。无非为取相凡夫。贪着其事。所以非三说三。非一说一。究竟如来本地分中。原无三一之可得也。
△五即诸见以显平等。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此总除诸执。以显三空正智也。此因经首离相章中云。若菩萨设谓有生可度。即着我人四相。又无住章中言。若心取相。即着四相。若取法相。即着四相。若取非法相。即着四相。以此观之。如是四相。乃通经能扫诸执之法也。故佛至此。问当机曰。若有人言。如来开口便说四相。须菩提。于意云何。你道是人还能解我如来所说之义否。正谓解耶。不解耶。当机至此。深悟平等本体。善会佛心。故答之曰。不也。言世人那里解得此义。他将谓如来处处说四相。必谓实有四相可得。又何能解此四相为非有非空乎。故用何以故徴释云。以世尊说我等四见者。乃顺俗谛也。说非我等四见者。乃顺真谛也。说是名我等四见者。乃顺中道第一义谛也。若然。则佛说我等四见。义含三谛。欲使一切众生达得我即非我。无我而我。了明自性。顿证真空妙有。而彼凡夫外道之人。乌得而解之哉。
若依除执显空释者。至如佛说我等四见。此就俗谛凡夫外道心取相者。除我执也。说即非四见者。此就真谛出世二乘取法相者。除法执也。说是名四见者。此就中道权位菩萨取非法相者。除非法执也。是则三执俱遣。□□□□□□□无实无虚。非空非有。中道平等之义。□□□□□五章首明生佛者。乃圣凡无二。次约空有见。不属断常。三无来去。则应化齐遣。以上皆明正报不可得。以明平等也。四以一多明尘界性空。一合非一合。则依报不可得矣。以其万法虽多。不出圣凡依正色心等法。一一发明。直归平等本体。今则并遣执之法。一并扫去。故有此第五章也。盖如来自开会以来。均用此等四见。除人执情。发挥平等之理。今既平等体显。而义复彰明。以故并此一同扫去也。所谓病好不须医。则前佛说如筏喻者。法尚应舍。诚信然矣。
△三通结始终心法。
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此通收全经之义而结之也。正因经初。当机曾问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世尊一往已为发明。至此结曰。若有真正发菩提心的善男信女。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即此三句。正结一经问答也。
至如前汝问我云何应住。我则教汝住心无住。不住六尘等境界。汝应如是知也。汝前问我云何降伏。我则教汝度脱一切众生。度尽众生不见有众生可度。汝应如是而见也。
汝前问我发阿耨菩提心法。我则教汝无法发心。是真发心。汝应如是而信解也。果能如是而知。是真知也。如是而见。是真见也。如是信解。乃真信解也。
虽然如是。也要不生法相始得。何则。若是执定无住离相。无法之说。是又执药而成病矣。故如来之所以说法相者。乃顺谛理而言也。故顺俗则言法相。顺真则曰非法。顺中道则曰是名也。乃我如来谭般若一境三谛。非纵非横。不并不别。非有非空之本旨也。故说是名法相耳。所谓非有非空之真空妙有也。若尔。则华香牒粉。咸归的的真诠。水态山容。尽合如如妙谛。以是推之。尘尘刹刹。法法头头。莫不是般若经焉。此明正宗竟。
△三流通二。一示劝流通二。一示通经益。
须菩提。若有人以无量阿僧祇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
此明通经利益胜珍宝耳。文中言发菩提。自持。为人。永为佛种故。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也。苟非发最上乘心。不能持说此经耳。谓其福胜彼者。正谓能持此经。胜彼僧祇宝施。乃显通经之益也。
△二示通经法。
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此明通经之法式也。正我如来悲心虑后。嘉惠将来。故于法会告圆之际。特特徴起以言之也。不取于相者。谓不取我法非法等之四相也。及不取言说心缘名字之相也。如如不动者。如如者。如于真如也。不动者。即真如本体也。此正教弘经之士。悟如如之理。起如如之智。说如如之法。自利利人。同证金刚不动之本体也。
须知取相则动。动则有为。不取则不动。不动即无为。所以取相则不如如。而如如则不取于相。其意正明三种般若。而结归题旨也。为人演说者。即文字般若也。不取于相。即观照般若也。如如不动。即实相般若也。此正如来示末世众生。发菩提心为人演说者。须不取相。安住真如平等实际之中。自却决定无疑。然后始能竖拂扬眉。皆第一义也。演说者。即文字而起观照。因观照而悟实相也。若然。是真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是故徴释云。定要不取于相。此何以故。以其世间一切有为之法。即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此等之法。乃三有众生妄执而有。不过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而已。原无真实。安可取而为我人等相者也。故云应作如是观。
问。此相既皆不实。浑如梦幻泡影等法。则何处是如如不动。答。非教伊拨去诸法。但于一切有为法上。不生取着我人等相。则彼阴界处等。即是般若真心。如如本体矣。古云。但离妄缘。即如如佛者。是矣。故楞严云。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本如来藏。妙真如性。又云。汝但不随分别。世间业果众生。三缘断故。三因不生。则汝心中。演若达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性净明心。本周法界。不从人得。何藉劬劳。肯綮修证。取于诸相乎。既能心不取相。则法法皆如。既法法皆如。岂拨万有。方如如不动乎。正庞居士道的。但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果然如是。方堪随缘应化。入廛垂手。拖泥带水。而利益人天矣。
△二正结流通。
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此正信受流通也。长老下。乃四众八部也。言欢喜奉行者。据文殊所问经云。有三种义。一说者清净。不为利养。二所说清净。如实知法。三得果清净。故当欢喜而奉行也。须知此乃阿难结集之辞。意谓。凡闻法欢喜。必有妙契于心。所以契则信。信则受。受必奉行也。
尔时溥畹作是疏已。合掌礼佛。而说是言。
稽首金刚无上士 甚深般若不思议
祇园普会诸圣贤 愿赐慈悲垂加护
我今以蠡测大海 妄以凡心度佛智
冀即四见契如如 速证菩提平等道
为利未来沉冥者 非为自身希名誉
普愿发界诸众生 见闻随喜皆成佛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心印疏卷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