卍续藏第 25 册 No. 0500 金刚经法眼注疏


  No. 500-A 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者。乃断疑生信。绝相超宗之妙谛也。诚所谓言思道断。心智路绝。本来具足之理。圣凡平等。无假旁参外求者。又何庸为之铨注哉。但因根器不等。信解各别。故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不有梯航。何由䟦涉。所以跻须弥之峻。探觉海之渊者。必籍循于经疏。始得闻思修证断惑之阶。以渐臻于不可思议之果德也。今
西天禅寺武林元公。(师原名妙德。先习贤首宗乘。乃京都怀师之嗣。后谒金山天涛云师。得授磬山心印。因避香林叔讳。故别称曰元峰)幼而颖慧。(师八岁虽依父习儒。敏慧达文。绝无染世之见)长而慈明。立四愿之弘誓。究一经之苦心。(师每日恒究宗泐金刚断疑文一卷为事)探讨渊赜。辨论圆通。爰取诸家金刚注疏。参考互证。审详法眼。一切无如宗泐大师所注之为谛当也。于是膏晷相继。不间寒暑。分科释义。一部宗注。总以 泐师断疑文意之旨。而为其证也。俾经眉目了然。宗旨不昧。无非欲令后进者常如视掌。得以有所究明。而同归于 金刚心印法也。有志高贤。于斯乐修者。因注疏而渐通经旨。因经旨而顿悟佛性。则速得断障证真。咸达 最上一乘。庶几不虚元师精持广利。一片婆心也。是为序。

  旹在
乾隆岁次乙未中秋日谨识于净意轩中

  石城俞兆龙熏沐和南

  No. 500-B 九祖来源叙

  夫道本无名。法本无说。即斯 金刚般若尊经者。乃 诸佛之心印。法藏之本源。虽则 华严主伴等经。(华严为主余经为伴)其寔皆不越乎 金刚般若心印之法也。是以 释迦本师。于燃灯佛前。得授心印。顿入无生。以至圆极菩提。归无所得。而又复示善现尊者。传流法海。若非
我祖弥勒大士。当补法王之位。得佛心印者。岂能宣传八十行妙偈。解释斯经者乎。是以 弥勒之偈。授于 无著。无著又授于 世亲。亲因得斯妙偈之旨。以分二十七段。疑文顿扫。十地等妙二觉。修证断惑之见。方得露彰 金刚心印之道。由是西域流传。尽阐斯义。自后六朝诸师翻译。唯 罗什大师译本。其文义方妙。然震旦诸师注释。总未得其旨归。而只有唐时 圭峰大师。得斯精要。故述 弥勒无著世亲等诸偈论。以证经旨。为之纂要。然斯纂疏。其旨也渊。其文也简。故 长水大师。乃 圭峰之裔孙。循照纂要文义。分科细释。为之刊定记。文合成四卷。后之学者。又谓其记文繁义广。难以一时便学。故诸师婆切。总要辞便义近。俱依三十二分之文。注释本经。殊不知即将弥勒等语之要旨。渐皆昧矣。幸 明初洪武年间。有宗泐大师。为海内法将之首领。奉 太祖帝诏命。阅大藏。博究诸宗。集弥勒等祖之要旨。所谓言简义丰。语近旨远。犹杲日丽天。理足圆备者。至矣。然此师注释断疑之文。虽则清而且彻。无非略其要旨。故辞文易读。而妙旨渊渊。即浅识之者。难以探其幽阃。故余不揣固陋之见。乃利他切。分科释义。欲令来学。视如指掌。倘有错谬半句之义。即沾炉镬之咎。亦无恨矣。今将注释
金刚九祖圣号。以冠其绪。令诸学者。知有来源。以发 其端云序。第一祖特授释迦心印燃灯古佛第二祖得授心印本师释迦牟尼文佛第三祖得佛心印宣传妙偈弥勒尊佛第四祖得授妙偈造十八住论无著大士第五祖传授妙偈分疑释论世亲大士第六祖翻译本经不谬佛意罗什大士第七祖纂集论偈证经义旨圭峰大师第八祖分科释疏纂要义记长水大师第九祖普摄诸祖要义注释不谬宗泐大师

  以上(九祖圣号。凡讽诵讲演者。必要拈香礼敬。冥祈护念。成就自行。四辨智。其为师者。方不谬佛意。祈 高贤者一一奉行。故稽首云尔)。

  乾隆岁次乙未仲秋月   日传

  临济宗三十七世兼演 慈贤二宗武林后学沙门性起元峰氏谨识于西天丈室

  No. 500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注疏卷上

  清西天禅寺后学沙门 性起 述

  石城居士 俞兆龙 校阅敬刊

 如来大仙道  微妙难可知  离垢聪慧人
 净眼乃明见  我承佛力持  疏释冥佛意
 普令诸异生  得法眼清净

  原夫道本无名。非名言而莫入。法本无说。非疏释而莫传。故今以无说中而宣说之。即斯经文。疏释为二。初注释名题。次销释文义。今先释名题者。一总释。二别释。云总释者。梵语具名拔折啰般若波罗蜜修多罗。此方云金刚智慧到彼岸经。金刚是喻。般若等是法。是法喻双彰之名目也。又经之一字。是通称。金刚等七字。是别称。即总别为名耳。

  二别释者。分七义释。一目三般若。二从体起用。三摄用归体。四独显中道。五摄受余名。六摄归一心。七闻名得益。今初目三般若者。夫金刚本具坚利明三义。谓坚喻实相。利如观照。明如文字。即顺修证断障之旨。何以故。由听文字般若。刹那省悟。得入观照。了蕴处界法本来寂灭。断十障证十如。而穷源实相金刚智慧到彼岸故。又即法身(即金刚二字)即般若。(即转识成智)即解脱。(即断障证真到彼岸故耳)是三德密藏故。一即三。三即一。三一存亡。不纵不横不并不别耳。

  第二从体起用者。金刚是体。以妙体常恒不变易故。智慧是金刚性中相。以转八识而成四智。得有为无漏自他受用妙体相故。波罗蜜是金刚性中妙用。以自性中念念流出八万四千诸度行门。自他俱益到彼岸故。故论云一体大。谓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减故。二相大。谓具足无量性功德故。三用大。能生一切世间出世间善因果故。又云一切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萨皆乘此法到如来地故。

  第三摄用归体者。谓诸菩萨念念求证菩提自修化彼断障证真转识成智。得入金刚心到彼岸时。迥无异熟之相。似心月孤圆。究竟绝言诠故。

  四独显中道者。夫金刚心印法中。本具体相用三。无二法故。由妙体应用随缘不异相故。故得摄用归体。夫摄用即体离诸相。体离诸相。即金刚心印迥无异相。名为佛故。

  五摄受余名者。金刚般若心法。原为三世佛母诸藏本源。从一名流出诸名。所谓真如涅槃菩提实相常住真性楞严大定等持王三昧。金光明心地观诸典之名。尽从金刚般若到彼岸七字妙义中一一流出。是以诸典之名。不出本题之目。本题之目。流出诸藏之名。直至溯流穷源。唯证乃知。实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以文字性空究竟无所说故。

  六摄归自心者。夫金刚心印之法。一切众生身心之本体也。自他本具。物我无亏。从本以来灵明廓彻广大恢弘。昭昭乎在心目间而相不可觅。晃晃乎在声色内而理不可分。大而无外。小而无内。非彻法之慧目。离念之智灯。不能彻见自心如此之灵通也。故古德云。祇自本来旧相识。等闲举着便讹讹。夜来一阵狂风起。吹落桃花知几多。故临济才未入室。即刻打出。若不被大愚举破。济未得彻。因举破。济言下坐断心意识。得入金刚心印法耳。

  七闻名利益者。夫金刚心之法。虽生佛本具。须假熏习。若不熏习成种。奚得断惑证真转识成智。故熏有漏善。成有漏种。熏无漏法。成无漏种。所谓金刚种入心。瓜豆云何得错。故清凉云。见闻成种。八难超十地之阶。解行在躬。一生圆旷劫之果。是以尊者暂闻名即非名。顿悟大圆觉地。鸟听色空无二。转报疾证无生。可为功不多施。即得顿超妙果。一念净信得法圆成。是以释迦历事供佛尚不能喻。累修余行岂可及哉。是故勉诸来学。痛发善心。若得手捧目观。非宿缘种。粉身求法。岂偶遇斯。嗟乎。方今之际。见而不能持。持而不解。解而不能修者。如人终日数宝。自无半钱。则何益哉。裴休相国云。诸天才乐。修罗方嗔。饿鬼饥渴。畜生愚迷。惟人道修得闻正法。故人而不修者。则吾未如之何也已矣。以上总释名题一科已竟。

  △第二别释文义者。夫经非疏而不解。疏非经而不彰。经疏两全。文融义贯。更互彰明。所谓疏经而辞不取茂。疏太略而又恐理不畅明。是以义不敢略。文不敢繁。文质彬彬方敢注释。今将照古分科裂为三分。一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今初序分又二。一证信序。二发起序。今初证信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至)千二百五十人俱。

  疏。宗泐师云。如是者。即信顺之辞。指一经所闻法体。即信成就义。阿难谓如是之法我从佛闻。即闻成就义。一时者。即佛说法应机之时。所谓曾子避席夫子示孝。乃师资道合击叩冥会之时。即时成就义。佛者觉也。即三觉具圆。万德悉成。乃称至极之圣。故名为佛。即说法主成就义。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者。梵语舍卫。此云丰德。或曰名闻。谓彼国中五尘甚妙。人多解脱。恒出智贤故。五天竺国多闻其名。祇树等者。即祇陀太子所施之树。给孤独长者。以金砖墁地买太子园。请佛并同供养故。祇树云云等。然园该在前。树应在次。长者是波斯匿王之臣。祇陀即匿王太子。由君臣之别故。树供以占其先也。即如来说法之处。即处成就义。言大比丘者梵语。此云乞士。或曰怖魔。或曰破恶。即应供杀贼无生之因名耳。今比丘云大者有三义简。一简初戒。二简未证果者。三简无妙辩。故今无此三种。唯果证已具。辩才无量。敷扬佛化。名大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者。优楼五百。伽耶三百。那提二百。三迦叶等。共合一千。舍利等具二百五十人共来归佛。初遇见佛果证。感佛恩义。故常随事。即听法之众成就义耳。

  从初如是信成。师资机合。说听时成。佛主说法处在舍卫。祇桓精舍。众成就等。名为六种成就。即为证信序。证信来学。事事凭据。冠于诸经之首。通该俱有。名为通序。故阿难问佛一切经前。当安何语。佛言当安如是我闻等。非但我法如是。三世诸佛法皆如是。

  △二发起序。

  尔时世尊食时着衣(至)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座。

  疏。发起序者。亦名为别序。夫诸经皆有发起。今此以乞食为发起者。盖表一切众生依食而住。即一切诸佛依餐般若法住。尔时者当是时也。世尊者超三贤之上。越十地之圣。三乘共仰。九界同归。故曰世尊。食时者。清旦之时也。着衣者。三衣中之大衣。即二十五条福田衣也。持钵者。梵语钵多罗。此云应量器。有大小升数之别。今云钵者略梵语。即天王所奉之钵也。次第乞者。佛心平等不择贫富均利檀那。故次第而乞也。本处者。即还祇树给孤独园中精舍之处也。洗足者。食讫而洗足也。

  问佛本无垢。何洗足乎。答生本不迷逐妄故迷。今表破妄归真。断疑生信。故洗足去尘以表之也。敷座而坐者。佛本具四威仪相。今云敷座者。即阿难敷尼师檀之坐具。如来结跏敷坐之时。即四仪中之一相耳。

  夫如来为净法界身。本无出没。大悲愿力示现受生。故若来若去。似潭清而月现。若出若没。若孤雁以履空。故金刚藏赞佛偈云。如来大仙道。微妙难可知。非念离诸念。求见不可得。又云寂灭佛所行。言说莫能及等偈云云。所谓未举足前大城早至。未动心志而已转法轮。奚待善现申请佛示妙音。以谈般若也哉。以上释证信发起序一科已竟。

  △二正宗分四。初当机申请。二如来赞许。三当机伫闻。四如来正说。初当机申请二。初修敬赞佛。二正陈所问。初修敬赞佛。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至)善付嘱诸菩萨。

  疏。长老须菩提。乃此经发起之人。称长老者。以其德长年老也。梵语须菩提。华言空生。亦名善现。从座起至恭敬。乃请法之敬仪。座起者。从本座起立而至佛座前也。偏袒右肩者。尊者搭僧伽黎衣。面上于佛。表师资道合无二体也。右膝着地者。右边膝盖着地跪佛名为胡跪。西域外国。如此方满礼无二。合掌者。合十指掌无二念也。恭敬者。内怀敬佛之心。外有三业陈肃之表。希有者。即赞佛之辞也。以上具陈三业仪表。

  善护念者。为护念现在根熟菩萨。与智慧力。令其成就自行。与教化力。令其摄受众生也。善付嘱者。为付嘱未来根熟菩萨已得大乘者。令其不舍。未得大乘者。令其胜进也。护念付嘱即希有事也。佛德之大无过度生。然虽注意般若度生。必待请问。故善现睹相知意。即首称叹希有。而后请问也。

  △二正陈所问。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至)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宗泐师云。此发问之端也。阿耨多罗等者。华云无上正等正觉也。问意以如来护念付嘱现在未来菩萨令成佛果。是菩萨虽发道心誓度众生。求成佛道。其心云何安住大乘。云何降伏其心。使至佛果而不退失耶。

  文中云善男女者。具五位人。一资粮位。二加行位。三通达位。四修习位。五究意位今此经者。正摄资粮。及加行二位菩萨。渐入通达至究竟位耳。

  △二如来赞许。

  佛言善哉善哉(至)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疏。善现既实请问。称佛妙心。故印可善哉。当为汝说。而又诫约云。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者。即佛心传意授之辞。在伫闻中辨。

  △三当机伫闻。

  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疏。由佛示如是二字。意含得无住心。名为佛住。了障即真。名降伏其心。故善现即会佛意。故曰唯然世尊。而应诺之也。如孔子示门弟子一贯。曾子曰唯。顿彻仲尼心印之法。今尊者于佛言下。廓彻心源。如下文云。刹那净信得法圆成。故尊者启请。欲佛细说博施于众。故云愿乐欲闻。愿乐欲者。属信慧。闻即闻慧。所谓不依文字。而求真谛者。即真闻慧耳。

  △四如来正说二。初正答所问。二蹑迹断疑。初正答所问二。初答伏心。又二。初标。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

  疏。菩萨者梵语。此方云。觉有情。谓深悟佛性烦恼未净。名觉有情。摩诃萨者。此方云大生。即大道心众生。是菩萨中之大菩萨也所谓信大乘。解大法修大行。证大果。故名大士称耳。

  △二释分四。初广大心。二第一心。三常心。四不颠倒心。今初广大心。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至)若非有想非无想。

  疏。宗泐师云。人与傍生具通四生。诸天。地狱。中阴三名化生。鬼通胎化。皆系欲界。若有色即色界。四禅天也。若无色即无色界。四空天也。今云有想即四空中识处天也。无想。即四空中无所有处天也若非有想非无想者。四空天中有至极顶处。此天由四禅四空八定之力。如水成冰。渰诸鱼草。使勿流动。诸识暂息亦复如是。所谓前转识俱尽。唯留赖耶识性。若计若亡。若计粗想虽灭。细想未除。若亡。识性忽然不现由细想未除故在此天妄计涅槃以为自得。诸世间人无如我者。故云生大我慢故在无明我爱住地。生死未脱。报尽还堕沦趣。菩萨见之生大悲心。三界无量众生欲度脱尽。是为广大心耳。

  △二第一心。

  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疏。涅槃梵语。此云圆寂。或曰灭度。涅槃有四。一自性涅槃。二无住涅槃。三有余涅槃。四无余涅槃。初凡圣共有。次诸佛应化。三小果。只断三界见思。未脱无明。四已脱尽。故曰无余。然诸大士欲度生者。乃以何法即以涅槃法而灭度之。然虽涅槃。非大涅槃则度生何益。今欲令一切众生悉入无余大涅槃故。方为菩萨第一心耳。

  △三常心。

  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疏。请大士虽发殊胜之心。欲令一切众生入涅槃者。由恐自他生见未空。故修止观二门。谓念念度生时。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念念度生。了生即幻。非幻不生。即是假观。念念寔无生度。即是空观。所谓空有不住。二谛双忘。了生佛于一如。鉴自他于不二。诸见自除。法法本来常寂灭故。是则名为常住心耳。

  △四不颠倒心。

  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至)寿者相即非菩萨。

  疏。若有四相。谓之四倒。宗泐师云。若一切众生不令灭度及见众生实灭度者。则未能了达本源。遂有我人众生寿者四相。不名菩萨。我者于五蕴中妄计有我我所。人者。妄计我生人中。异于余趣。众生者。妄计五蕴和合而生。寿者。妄计我受一期果报。一期果报若长若短寿命也。此皆颠倒妄想。亦名四见。大士用无生般若妙智。了蕴处界等本来寂灭无诸相故。名降伏其心。则无颠倒心耳。否。则非菩萨也。

  △次答安住妙行三。初正答无住。次显益。三总结。今初正答无住。

  复次须菩提(至)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疏。应无所住者。谓心不住六尘境缘相想而行施等诸度者。以念念恒习妙理真如寂灭行故。夫施行之义。原系具该六度之行。故慈氏偈云。檀义摄于六。资生无畏法。此中一二三。名为修行住。初资生施。即摄初度。二无畏施。即摄中二度谓持戒不恼众生。忍辱不报有冤。三法施。即摄后三度。谓精进不倦说法。禅定不错机说法。智慧不颠倒说法然三种施度不越六尘境缘。资生无畏。了达内外中间三轮体空。故不住六尘之增。以了能取所取心境诸法悉无我者。自性本不生空性圆寂故。法施者。以师说法之时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故。由菩萨不住六尘相想心无取着三轮空寂妙理行故故偈曰。是名修行住。由修妙理止观二门。断十障证十如。故名为住行。又菩萨不因为自身而行施行。不为报恩而行施行。不为果报而行施行。由恐菩萨于六尘法中。起贪起嗔起痴起爱。成分段生死障。及变易生死障诸异事故。故佛复示空生曰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二显益断疑。

  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至)亦复如是不可思量。

  疏。宗泐师云。此段恐入疑云。既无住相行施等行者。即离相行。则无福报。故佛破疑云。离相之施其福转多。盖由不住相施等诸行契合性空。故性空寂灭。施福离相亦无际故。故十方虚空尚难为喻也。论云。虚空诸喻其义有三。一遍一切。二宽广高大。三究竟不穷。此三轮喻。义兼法体。亦具含三义耳。

  △三结益应住。

  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疏。如所教住者。如我上来示不住相想度等诸行深契无相妙理之性。所谓断障证真。是菩萨真住耳以上答降伏安住一科已竟。

  △疏。二摄迹断疑。文分二十七段疑义。恐菩萨修诸妙行时堕有为无为诸见异事取相心故。故文中节节断疑扫却诸见。弥勒偈云。调伏彼事中。远离取相心。及断种种疑。亦防生成心。今初断求佛行施取相疑。此疑从前文不住相布施意而来。文三。初探疑反诘。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

  疏。断疑云。佛恐尊者生疑。意云。前既修无住相行施。是无相因行。云何今日。见佛成道。又感有相果耶。故拈此辞。而探诘尊者云。可以身相见云云不。

  △二断疑了见。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至)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疏。由尊者。暂听探辞即领会佛意。非住乎身相而见如来也。以了达相即非相。则见佛法体耳。

  △三重释显真。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至)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佛又恐尊者。虽悟无相之旨未得彻净疑种。故重示断疑文曰。尔凡所见者。皆属遍计性也。若触见逢真。以了相即非相。即见真寔之相。所谓依他无性即圆成体。故云山河大地。全是妙明真性中之影像耳。绿水长天彰法身故。即兼依法相宗。而释之也。

  若纯依法性宗释。弥勒偈云。分别有为体防彼。成就得三。相异体故离。彼是如来谓。诸有为法中。不出生住异灭四相。故诸菩萨修习中道观时。求佛真净法体。恐堕生灭四相有为分别法中。故云。离彼是如来。即前修离相妙因。今异熟果尽即证成离相果耳。

  △二断因果俱深难信疑四。初无信为疑。二遮疑显信。三深详信因。四结归离相。今初无信为疑(此疑从前无住行施无相见佛。两假经意而来)。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至)言说章句生实信不。

  疏。宗泐师云。无住相行施。因深也。无相见佛。果深也因果之法既深。疑现未在迷钝根众生。难以领悟不能如是生寔信心。诚恐傍无机者。故尊者发言白佛。而请诘之。

  △二遮疑显信。

  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至)能生信心以此为实。

  疏。宗泐师云。佛答非但现在有信。而且未来末世自有具福慧者。闻此般若能生寔信。后五百岁者大集经云。正法一千年。两个五百岁。恒修解脱。以禅戒坚固故。次像法一千年。亦两个五百岁。即多闻修福坚固故。三末法一万年。谓初五百年。即多是非。以斗诤坚固故。戒定不修。多贪利养。多甚怠惰。故争名夺利而为事也。况闻正法而修之者乎。今佛示尊者。到此末世万年初中。尚具宿根有人深信况现在及正像二季法乎。又持戒者戒也。修福者定也。闻章寔信者慧也。故弥勒偈云。说因果深义。于彼恶世时。不空以有寔。菩萨三德备。三德者。即具戒定慧三学也。故知法不碍信。时不碍机。

  △三深详信因二。初善根深远。二慧福圆满。今初善根深远。

  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至)乃至一念生净信者。

  宗泐云。若论寔信之由。从多佛所已种善根。闻此大乘之法则能生实信者。至于一念少时生信。亦从佛所种诸善根而然也所谓非十信位满即资粮加行。进通达位也。问。何以谓之一念寔信答直心正念真如法体。触境无生逢缘不动。了生灭本无生灭。不堕情识。息心达本源耳。

  △二福慧圆具二。初佛智明鉴。次离我法执。今初佛智明鉴。

  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疏。信心生一念。诸佛尽皆知。凡有众生闻是章句。乃至一念净信。佛智眼圆无不明鉴生悟妙圆本性。得进通达游十地果圆之处。所以得福无量。

  △二离我法执二。初遣二边执。次转破二见所以。今初遣二边执。

  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生空见也)无法相(即法空也)亦无非法相(又遣除无相见)。

  宗泐云。此顺释生信得福之故。该乎生法二空。论云。有智慧者。了知生法二无我故。言无复我人众生寿者四相。此生空也。言无法相亦无非法相者。遣扫有无二边见也。

  △二转破二见所以。

  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至)即着我人众生寿者。

  宗泐云。此显违经非福。言心取相等。即我执见也。今破我执见故。心不取相想。若取法相者。此法执见也。若不取之。则空法执见也。

  何以故若取非法等者云大士虽空我法二见毁相泯心。又恐咬伤慧命。堕无为坑见不得超中道心印之法岂得圆妙福乎。

  △四结归离相。

  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至)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是故者。承前契后之义。不应取下文中。本缺一句。具说者。不应取心。不应取法等。谓内不取心。觅心了不可得故。外不取法相。了境本空故。以触境无生。非生灭故。不应取非法者恐诸大士初心入般若者。若心境既除。何法修证。故虽见无为实际。即不住无为见。是故念念勤修妙行。净佛国土成就众生。故云不应取非法耳以是义故等者。谓佛常示诸比丘众。我常示有示无。总扫众生执见。汝不可随我文字而转。取有取无取非有非无之见。我常示说如人度筏。于语言文字。莫生住见想故。又如以指示月。莫以指上而作月想。无非树摇风动举扇类月云耳。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者。谓实相心印之法舍却。尚不取见。况取非法断灭见者。若取着法非法见。总成外道见也。故弥勒偈云。彼不住随顺。于法中证智。如人舍船筏。法中义亦然。证智者。以智了如。如相不可得。以如冥智。智相不可得。如不可得。遍法界而周圆。智不可得。应用全而彰于心目。所谓寂寂然。用繁兴以恒如。灵灵然。智周鉴而常净。得法自性。唯证者方知耳。

  △三断无相云何得说疑。(此疑从前第一疑中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意而来分二)初问答断疑。二校量显胜。(初章又二。初约疑处为问。二顺理实答今)初疑处为问。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至)如来有所说法耶。

  疏。因果不可得。故示无有相。云何得道果。菩提树下说。故恐尊者疑。反问而徴诘。

  △二顺理实答二。初略标正意。二究竟根由。今略标正意。

  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至)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疏。尊者会佛意。我解佛法体。不得定有无。中道亦不计。了了寂灭果。故无定法体。法体本自无生。言辞相寂灭故。

  △二究竟由二。初示法不可取。次因名句出圣。今初示法不可取。

  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疏。偈云。应化非真佛。亦非说法者。由应化非真。故所说语言文字无取着故。又不可以作有取。故云非法。不可以作无取。故云非非法。

  △次因名句出圣。

  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疏。虽本文字性空寂灭。无所取着。由斯寔相妙音随大小乘。三贤十圣机宜差别之见。差别之证。直至等妙二觉之圣。由斯妙音。刹那暂闻。流入大圆觉海。故净名经云。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所谓于一乘法。分别说三。其犹水无深浅。因机有差别耳。

  △二较量显胜二。初示离相福妙。二持法转胜。今初示离相福妙。

  须菩提于意云何(至)是故如来说福德多。

  疏。佛虽徴示有为七宝满大千世界而用施者。意指无为福胜。所以福胜者。菩萨以无住相想而行施等诸行。即修离相福行。今尊者领会佛意。即答离相之福。寔果胜耳。

  何以故下。重徴福胜所以。是福德性者。即离相福德之性。同真际等法性。是故佛说福德之性。最为多耳。

  △二持法转胜。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至)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疏。佛重示上离相之福而不及持行演说之福。言乃至四句偈者。举少以况多也。然持经福胜者。盖诸佛及所证法。无不从此般若而生。故称佛母。良有以也。弥勒偈云。于寔为了因。亦为余生因。释曰。了因者。成法身体。余生因者。成报化体。谓佛示上文离相行施不及者。只成报化果德。然斯离相因行由持般若悟性之力。始得离相而成报佛。故为余生因耳。今持法演说得成法身者为了因。故又偈曰。唯独诸佛法。福成第一体。

  佛又恐尊者。取着法见堕智障中。故云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圆极菩提归无所得。即斯义故。

  △四断声闻得果是取疑。(此疑从上无为法。不可取说而来。分二)初断四果无我证。二断智障不取证。(初又四。初破我见证预流。二断二果障。三断三果惑。四断四果惑尽)今初破我见障。

  须菩提于意云何(至)须陀洹是名须陀洹。

  宗泐师云。梵云须陀洹。华言入流。亦名预流果。此声闻所证初果也。已断十种见惑。离四趣生。预入圣人之流。故名入流。言无所入者。因破我见之惑。故不着我证。入流果。又不著于六尘境界。故言不入也。

  △二断二果障。

  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至)是名斯陀含。

  疏。宗泐师云。梵语斯陀含。华言一来果。此声闻第二果。盖欲界九品思惑。前六品已断。后三品未断。更须欲界一度受生。故云一来。实无往来者。谓不著于往来之相也。

  △三断三果惑。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至)是名阿那含。

  疏。宗泐师云。梵语阿那含。华言不来。此声闻第三果也。断欲界思惑尽。不来欲界受生。故曰不来。言实无不来者。谓不著于不来之相也。

  △四断四果惑尽。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至)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

  疏。宗泐师云。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此声闻等四果也。此位断三界烦恼俱尽。究竟真理。无法可学。故名无学。言实无有法名阿罗汉者。谓无无学证之相也。若言有证即着四相耳。

  已上四果声闻因破我见得证。论云向说无佛果可证。无佛法可说。云何四果各取所证而说。恐起此疑。故佛约此而问。善现皆答以离着。深会佛之意也。

  △二断智障不取证。

  世尊佛说我得无诤(至)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疏。宗泐师云。此乃善现引自己所证离着。令人生信也。然善现所证之果。不过无学。而世尊特称其第一者。以无诤故也。梵语阿兰那行。华言无诤行。无诤者。谓离二障。一者惑障。见思惑尽。二者智障。则不计取涅槃性见。故无诤也。若云我自证。则堕凡夫性。以寔无所得。印我证寂静。

  △五断释迦燃灯取说疑(此疑亦从第三疑中不可取不可说而来)。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至)于法实无所得。

  此段断释迦然灯授受之疑。善现述己所证离着固已得矣。而如来又恐善现疑佛。若受然灯之记。于法实有所得。故兴此问。而探尊者曰。如来于然灯佛前有法得不。善现会以实无所得是无疑矣。夫无得者。非堕断灭见故。唯识母颂云。若时所缘智无所得。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夫离二取者。得唯识真胜义性。是故法不得有无。始证无生际。

  △六断严土违于不取疑(此疑亦从第三疑中不可取而来)。

  须菩提于意云何(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疏。疑意。法不究竟取。诸菩萨云何修诸万行复取净土耶。佛恐有此疑反问而诘之曰。菩萨庄严佛土不。佛一徴问。尊者即会佛意云。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耳。

  夫修六度妙行。本离诸相。销归唯识真胜义性。本自净耳。故云随其心净。即佛土净。

  是故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者。警诫初心大士切不可堕于声色之处。故不应住色等六尘缘影之境。以无所住而生其心也。

  夫生心者。以无所住心念念行施度等行。念念了施度等相不可得故。由不可得即生灭相而无生灭。唯一真如。所谓断障证真。如十五夜中之月渐渐圆明。下文云。信心清净即生实相。至佛果地实相分证究竟方圆。名为生心者耳。偈云智习唯识性。如是取净土。即寂光真境之净土。故无取为取也。

  △七断得受报身是取疑。(此疑亦从第三疑中不取而来。分二)初问断疑。二较量显胜。今初问断疑。

  须菩提譬如有人(至)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疏。佛又恐尊者起疑曰。法既不可云自取自证。故诸声闻及诸菩萨虽闻法音果证不可计云取证。又诸菩萨修净土行。亦不可云取云证。云何诸菩萨至果菩提。又取证法王身相耶。故拈此譬而探问尊者曰。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分别自身我为大不。尊者即深悟佛意云。谓诸菩萨转识成智。得有为无漏。顿空色心二法。决无分别自取。我今得受报身果证。若刹那有自取相心。即堕凡夫限量分际。决不冥同实际。由不取故冥同寔际。故尊者答云甚大。犹如须弥山王住世间中。最高最大。终不取自相故。菩萨亦尔。得受报身之时。终不云自取证。得受大报身相。因无自身相故。以无得为得。无受为受。离诸相故。同真际等法性。故云佛说非身是名大身。故弥勒偈云。如山王无取。受报亦复然。远离于诸漏。及有为法故。又云证无漏无为。非身是大身。

  夫佛菩提者。息心达本。万虑都捐。智离中际。宁得有无。故前文佛示法不可取。辞不可得。是故尊者亡证。迦文亡取。取证寂然。以如如智。证如如性。故依正二报冥同寔际。息却心意识耳。

  △二较量胜二。初外财显胜。二内财显胜(初又二。初正校显胜。二别显经胜)今初又二。(初彰漏福至胜。二特显法胜)今初彰漏福至胜。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至)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疏。宗泐师云。恒河西竺之河。周四十里。其河中沙最多最细。佛多近此说法。故取为喻。夫说一大千世界七宝布施福尚殊胜。况今拈一恒河中沙。重数多多恒河。而多多恒河中沙。复数多多大千世界。即此多多大千世界满中七宝遍施益众。其有漏因果福德寔无可喻。所谓等空界而为量。遍三世以无尽。斯为佛借喻义。以彰法胜耳。

  △二特显法胜。

  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至)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疏。夫得一句义。能破异熟二障。所谓荡五蕴而非有。洗凡圣眼而入一心。圆极菩提归无所得。况四句偈得法圆妙者哉。故今周遍恒沙广施益众。未破五蕴终有漏故。云此无漏之福胜前有漏之福。所以越过恒沙。未足奇也。

  △二别显经胜四。初尊处赞人。二约义辨名。三施福劣尘。四感果离相。今初尊处赞人。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至)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宗泐云。藏佛舍利之处谓之塔。奉佛形像之处谓之庙。随说此经四句偈处。天人固当敬之如佛塔庙。况能具足持诵者乎。

  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者。成无上佛果菩提也。

  若是经典等者。经典所在即佛之所在。持说之人即佛弟子。因法乃尊也。

  △二约义辨名。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至)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

  宗泐云。善现既闻持经成就希有之法。故问此经何名。我等云何受持。

  佛答此经名金刚般若波罗蜜。能断一切疑破一切执。断十障证十如。金刚妙智到彼岸耳。汝当奉持。奉持有三。一者见道分持。谓闻文字般若章句。圆觉妙心廓然开悟。顿忘人法而了真空。直至了无所了息心达本源者。是为得见道分。奉而持之者也。二者以观照般若妙利之智。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尘。遍观诸法性。无假亦无真。所谓一空一切空。一假一切假。一中一切中。以无分别智。无证分别如。能所冥合。顿入第一义谛者。名为得修道分。奉而持之者也。三者断障证真。无明永别。息却心意识种净尽无余。真寂灭场大阿兰若者。名为得证道分。奉而持之者也。前属初心。次属地位。后属佛果。然破执断疑。虽用般若之智以了于如。而如智之相了不可得。故云即非般若波罗蜜也。故心经云。无智亦无得。

  如来又虑尊者。既无知智可得。云何又言。以文字三般若等断障证真耶。故又徴诘般若有可说耶。无可说耶。尊者答云。以文字性空寂灭无所说故。法华云。是法不可示言辞相寂灭耳。

  △三施福劣尘。

  须菩提于意云何(至)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疏。由前云。无量恒沙遍施益众。无非转报异熟果福至广至大。虽斯有情异熟福果。由成贪等烦恼障性。不及微尘世界是无情无记。不生贪等恼性不落损益之记。夫修有漏善。因通善恶。果唯无记。故修善得益记。造恶得损记。今微尘世界。是唯无记。既无善恶之因。焉属异熟苦乐损益之果。故无染心烦恼。由是较量遍施有情。不及尘界无情无记之论。

  今名句文身。在二十四个不相应中。亦属无记。然斯无记。超胜于前无记。所以超胜者。由前无记。只不落损益。今兹名句。虽是无记。是无漏妙法。若人得闻开悟。能断烦恼。能证菩提。成无漏妙果。是故超胜。由故非微尘。由故非也界也。

  谓微尘是因。世界是果。又世界散而为尘。微尘聚而为世界。由故有散有聚无有定性。以喻金刚自性异熟果空。永断生灭非生灭之相。则非因非果。证入大圆觉耳。

  又前是有漏无记。今此断障证旨是无漏无记。故所展转较量斯经宗旨。乃胜中之胜矣。

  △四感果离相。

  须菩提于意云何(至)是名三十二相。

  宗泐师云。三十二相者应身相也。非相者法身相也。是名三十二相者。应全是法。法全是应。不妨说三十二相也。言施宝之福纵能成佛身相。但是应身。不及持说功德能成法身。故云感果离相耳。

  △二内财显胜二。初正较量。二别显殊胜。今初正较量。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至)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宗泐云。七宝布施外财也。身命布施内财也。身施者。如尸毗王代鸽是也。命施者。如萨埵饲虎是也。以轻重较之。则外财易而内财难。然斯二施皆有为有漏因果。总不如持说四句能取菩提之妙果也。

  △二别显殊胜四。初泣叹法深。二今信得益。三当信同佛。四闻信不怖。(以上四科。总显法胜。离相得益。超佛果地)今初泣叹法深。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至)未曾得闻如是之经。

  宗泐师云。善现听舍内外二财。重重较量。节节断疑。搜尽穷源。总不及持经功德之胜。故尊者深领佛旨。于内外根境荡然清净。顿入二空心印之法。故尊者叹云。希有佛说甚深旨趣。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悟如是实相深妙之经。夫尊者慧眼。非大乘之慧眼。即证小乘之慧眼也。故尊者前得小乘慧眼。今闻佛深旨。顿悟圆明。得法眼净。已入通达位。至近八地得分证真如矣。或有教说。尊者是青龙陀佛一转。今权示小乘。故己未晓。启请如来般若妙门重重详究。节节穷源。俾令在会之众住小乘者。见尊者一悟。即入回心向道。顿舍小乘。又令初心菩萨。生其惭愧。永不退转。顿证无生。小乘尚以闻悟。况大乘乎。若已证无生忍者。即一生当得阿耨菩提。向下尊者。故庆现未众机。必深悟实相。决记无生忍耳。

  △二今信得益。文二。(初由信得益。次得益所以)今初由信得益。

  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即生实相。

  尊者庆现在生信心者。即顿忘人法了真空故。是入通达位也。生寔相者。即得断障。得分证真如。是入修习位也。以至寔相圆成。得究竟位也。下文云。离一切相即诸佛也。又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即生如是寔相心也。

  △次得益所以。

  当知是人成就第一(至)是故如来说名实相。

  疏。夫因生信。得证如是妙实相地。故云成就第一希有功德至超彼岸云耳。

  世尊是实相下。由证彼岸得越相即非相。是名真实相也。

  △三庆当信同佛。

  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至)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疏。尊者前庆现机得益希有。次庆未来之机。若闻此经更称希有。所以称希有者。宗泐师云。我今值佛获听此经。(信解受持不以为难)而未来众生得闻是经。若能依此而修是为真修。依此而证是为真证。所以然者。若人刹那生信。即得见道分。修道分。证道分。顿破我人四相。离此诸相即成正觉。故名为佛。是故云希有中之希有。

  △四闻信不怖三。初印证尊者。次获法离怖。三超第一彼岸。今初印证尊者。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

  佛印如是又如是者。有二义。一印尊者自悟。得法眼净。二印现未二机。得证实相之语。故印如是中之如是耳。

  △次获法离怖。

  若复有人得闻是经(至)当知是人甚为希有。

  疏。不惊者。谓小乘权教二机。闻此真空实相妙旨决生惊疑。今决不生者。故称希有。得入通达见道分也。次不怖不畏者。谓入初地时。顿悟声色圆明。舍异生障。证一分遍行真如。遍行者。即周遍一切妙行。尽入真如大海更无余法。所谓了六度而即一心。悟万行而即一体。始证一切色。无非佛色。证一切相。无非佛相。所以永离怖畏。渐证真如大海。故称希有。得第一彼岸。

  △三超第一彼岸。

  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至)是名第一波罗蜜。

  疏。佛虽示般若第一彼岸者。然法本无说。虑恐初地位机。又生般若智障。故又扫云。佛虽示般若第一。然而又切不可以住般若智见。若生般若智见。而后地诸障。决不能断。妙圆觉海。决难证耳。

  △八断行说未脱苦果疑二。(此疑从上舍身布施而来)初证无相以为忍。二劝离相以修忍。今初又二。初略标忍体。二举行释成。今初略标忍体。

  须菩提忍辱波罗蜜(至)是名忍辱波罗蜜。

  忍辱者。六度之一也。安受曰忍。毁害曰辱。前云舍身命之福报。是生死苦因。不及持说之福。此之行忍亦舍身命。不成苦因者何也。佛恐尊者有此疑意。故佛示断疑文曰。须菩提。由忍行心。方到彼岸。佛示忍辱即非忍辱行耳。所以非忍辱者。了内外心境不可得故。由不可得。故云忍辱。即非忍行心。夫忍辱者。有二义。一生忍。内有能忍之心。外有所忍之境。未除。二法忍者。不见有少法可生。少法可灭。生灭心相廓彻清净。故证离相行耳。

  △二举行释成。

  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至)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宗泐师云。如是忍行佛昔曾行。故引歌利王。割截苦行之事。以证明之。梵语歌利。华言极恶。佛累宿世作仙人时。山中修道。王因畋猎。忽睡片时。宫妃女等。游玩深山。忽睹仙人。端坐入定。而回绕之。仙人即生慈念。而开导之。王睡忽省。见侍从不在。即生恼怖而寻访之。见自侍从回绕仙人。王即生恼。怒而问之曰。尔可所作已办否。答曰。未办。又问。可生贪爱不。仙人答曰。不生贪爱。王言不信。又问。尔道修行以何为本。答曰。以持戒忍辱为本。王曰。尔既忍辱。吾当割截耳鼻。仙人凝然不动。侍从即止王曰。此圣人也。王曰。他既圣人。更再割截。去其手足看其动否。仙人又凝然不动。而仙人护法神众。即生恼怒。空中大石。如雨而下。王即忏悔。求救曰。愿求大士。莫生嗔恨。答曰。我无嗔恨。尔无果报。王曰。实难信也。答曰。我有嗔恨无慈愍尔者。我身割截不得如故。我若决无嗔恨。反有慈忍尔者。我身还复如故。仙人立誓。大石即止身体如故。由我昔得无生智力。能除我人等四相。了五蕴相本来空故。

  佛又引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我于尔时亦离我人等四相。凡有一切来毁我者。我亦无生智力而破除之。反以悲心而拔济之。是故恒习悲智二心双运之力。证非一生妙行。况一世乎。故弥勒偈云。离我及恚相。实无于苦恼。共乐有慈悲。如是苦行果。又云。为忍波罗蜜。习彼能学心。能学心者。即悲智双运。随顺无住法性。以不住生死及涅槃故。乃习如是妙行心耳。

  △二劝初心离相以运悲智。分三。初正劝示离相。二劝双运悲智。三示离诸相。今初。正劝示离相。

  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至)若心有住即为非住。

  宗泐师云。佛累世行忍。以无我故。得成菩提。故劝示初心大士。应离诸相。离相者。即不住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心也。所以不住六尘心者。以了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是故菩提不住六尘不离六尘。应生无所住心。设有一法。胜过一法。亦不取之。所谓魔佛并遣。青天也须吃棒。故经云。若心有住则为非住佛道矣。

  △二劝双运悲智。

  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至)应如是布施。

  是故者。承前契后之辞。前示佛行忍行。皆以悲智双运忘我离相之力。今佛劝示离相之后。亦劝示以悲智双运之力。而成就菩提。

  分二义。一先示菩萨不应住色布施者。运智也。宗泐师云。夫色为六尘之首。施为六度之初。今举其初即摄其后。不住色等六尘而行施等行者。菩萨以无生般若妙智。了施无施相。达五蕴内外三轮空寂。即不住生死际也。

  次佛又示尊者。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者。运悲也。谓菩萨虽以般若照空离相。但恐若无悲心。则堕无为坑见。懒修万行不度生耳。故菩萨为利生脱苦忘己。念念而行财施法施无畏施等。利诸生也。则菩萨不堕涅槃见也。

  问。既已离诸相。奚得又运悲心耶。答虽以离相。则证素法身也。今运其悲。方得万德庄严而成菩提。故古德云。众生度尽恒沙佛。诸佛何曾度一生。是故以悲心不堕涅槃。以智力不堕生死。故下文复示离相寂灭。方得平等。

  △三示离相证真。

  如来说一切诸相(至)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前示悲智双运。又恐菩萨仍堕偏爱之见。故重示文曰。夫诸相寂灭本是清净。何假修为。何假造作。况一切众生。即涅槃相无生可度。故示相即非相生即非生耳。是故总彰离相。始得证真断惑云尔。

  △九断能证无体非因疑(此疑从上文为利生行施而来)。

  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至)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宗泐师云。如来所得菩提妙果。如理而证。离于言说。何故累称持说功德。胜余布施等福耶。然佛无所证而证。无所说而说。即所证所说。无不当理。佛恐善现未达此意。故又告云。是真实等语。真语者。说佛菩提也。实语者。说小乘法也。如语者。说大乘法也。不异语者。说授记事也。不诳语者。不诳众生也。古谓无此一句。今本有之。如来所证之法。本离言说。故曰无实。对机有说。故曰无虚。夫无实者。因内证真如。了无一性。故所言无实也。虽本无实。对机示无虚者。谓如来海印定中流出名句文身。示三乘四谛十二因缘六度等法。能令众生得声闻乘。得缘觉乘。得菩萨乘。决无差耳。故云一切圣贤。皆以无为而有差别。又云若持句法藏。即超佛妙地。

  △十断真如遍有得无得疑。(此疑从前不住相而来)分二。初喻断疑。二赞经功德。今初喻断疑。

  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至)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宗泐师云。圣人以无为法真如得名。然真如之体遍一切时。遍一切处。何故众生有得者。有不得者。盖心有住法。不住法之异耳。

  住者。着也。谓总然凡情已断圣见未脱。皆为系着。设圣见已除。倘真如现量体中。有丝毫能所未断。种子未净。皆为有住。直至金刚道后。异熟果空。如净满月。独无伴侣。名无住也。故大士施行法中。有毫𨤲生灭心相。未曾舍尽。名为有住。不成檀度波罗蜜也。如入暗中。则无所见。暗者。即无明也。谓初地进二地三地四地五六地等不明。俱属无明暗也。故云如人入暗。无净眼见也。

  设如菩萨行檀度施行时。永舍内外二财。了无取相。假如真如一法。更又胜过真如法者。亦不取之。所谓舍到无可舍处。证到无可证处。能证所证。一切俱忍。方为菩萨不住心法而行布施。永断无明。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见种种色者。即喻亲见如来宝所。不求自得。成就如来大檀波罗密也。

  问既云。无法可见可住。云何又见宝所成檀度耶。答夫宝所者。即大圆觉寂光性也。以无得为得。无见为见。无成就中而成就耳。

  △二赞经功德分七。初与佛智分齐。二校舍命不及。三余乘不测。四在处如塔胜。五离障得果胜。六超事多佛胜。七具说惊人胜。今初与佛智分齐。

  须菩提当来之世(至)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言未来世中。若有受持读诵者。佛眼佛智。悉知悉见。既行胜因。必成妙果。胜因者。入通达位也。妙果者。超十地得妙圆觉海之果也。故曰。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二校舍命不及。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至)受持读诵为人解说。

  初日分者。寅卯辰时也。中日分者。巳午未时也。后日分者。申酉戌时也。如是一日三时。舍身无量。身历无量劫而行布施。然世间固无此事。今佛说此喻。以示权教菩萨。乃累劫住相行施。终无利益。若人得闻此经。刹那生信。即得顿超累劫。随顺自性不逆果证。故曰其福超胜。何况书写受持诵说耶。信力曰受。念力曰持。对文曰读。背文曰诵。所谓书写受持读诵者。自行也。为人解说者。化他也。

  △三余乘不测。

  须菩提以要言之(至)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

  宗泐师云。此般若之体。本绝言思。其功德广大。不可得而称量也。非乐小乘者所可得闻。故曰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发大乘者。指资粮加行二位之人。令入通达。得见道分也。最上乘者。指修习位。及究竟位人说也。若约机宜。总指终顿圆三机之人。余者权教。取相菩萨及小乘之机。皆不能摄也。如是大根之人。修此法者。则成就不可思议功德。故能荷担无上大菩提。故彼小乘者。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为着四见故也。

  △四在处如塔胜。

  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至)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宗泐师云。塔为藏佛舍利之处。若天人修罗。固当敬事。此般若经卷。所在之处。是真法身舍利宝塔。可不敬乎。

  △五离障得果胜。

  复次须菩提善男子(至)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宗泐师云。持诵此经。人当恭敬。而反被人轻贱者。何也。以宿罪业。合招恶报。由经力故。转重报而成轻报。但被轻贱。被轻贱故。其罪消灭。当得无上菩提。所谓烦恼所知二障。无不断也。持经功德。可为大矣。

  △六超事多佛胜。

  须菩提我念过去(至)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宗泐师云。阿僧祇。翻无数时。那由他者。十亿为洛叉。十洛叉为俱胝。十俱胝为那由他。如来于过去然灯佛前。供养无数诸佛。其功德。可谓深且大矣。乃言不及末世持经功德者。盖持经能生妙解。得证菩提。供佛虽感福报。但是事相。故持经功德。千百万亿分中。不及一分也。又言算数譬喻所不能及者。盖事相之福。是可思议之法。而般若妙智。忘能所。绝对待。不可得而思议者也。

  △七具说惊人胜。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至)果报亦不可思议。

  疏。此经非大乘根器。不能持诵。而持诵所感功德。岂常人可闻。闻必狐疑不信。故不具说。盖此经之义趣。与其果报。皆不可思议故也。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注疏卷上
卍续藏第 25 册 No. 0500 金刚经法眼注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注疏卷下

  △十一断住修降伏是我疑(此疑从前诸文无我而来。分二。初重诘细由)。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至)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疏。宗泐师云。善现初问此义。至是复问者。何耶。盖问辞虽同。其意则别。所云别者。谓初问意。但问能降能住之法。此之问意。若谓我能住能降者。存此分别之见。则障于证真无住之道。故尊者又问。其文虽重。而义非赘也。

  △二正示心印。

  佛告须菩提(至)阿耨多藐三菩提心者。

  疏。宗泐师云。此一节文意。亦与前同。但是破情显智。所破之情。即我人等四相。是地前粗执。所显之智。即般若真智。自此而下。忘智显理。破我人等四相。即地上细执。所谓断十障。证十如。由此贤位。渐入圣位阶矣。

  当生如是心等下云云者。了一切异生。即涅槃相。同一味故。是故平等净界。佛无生度。若有生度。即菩萨证智未忘。能所生灭。相未净故。所以我人等四相。决未断也所以者何。实无有法发菩提心者。以妙圆觉海心。证智都不得。所谓菩萨入初地时。得遍行真如并下九种如如心也。故即顿舍异生等障耳。

  △十二断佛因。是有菩萨疑。(此疑从上实。无有法发菩提心者而来。文二。初反问徴诘。二尊者领悟)今初。反问徴诘。

  须菩提于意云何(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

  疏。宗泐师云。由前实无有法发菩提心者。意谓无发心者。则无菩萨。云何本师。于灯佛前。名曰善慧。行摩诃衍。得授记耶。佛恐尊者。潜有此疑。故佛反问而诘之曰。佛于然灯佛所。为是有法得耶。无法得耶。

  △二领悟实答。

  不也世尊如我解佛(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疏。尊者领悟答意云。佛虽为善慧。彼时都无所得。离诸分别。证得唯识真胜义性。离诸名相。绝诸对待。由证无生法忍。故灯佛而印证来记作佛云耳。是故善慧。已证能所相净。谁云菩萨行耶。

  △三印证其答。

  佛言如是如是(至)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疏。宗泐师云。善现会法无所得者。以了佛昔智境相净。始证无生忍果。故佛然其意。乃言如是如是。印可尊者。契佛心地法耳。

  △四反复申明。

  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则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斯反文也)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即顺文也)。

  疏。由上示法无所得。始证阿耨菩提。今又反覆申明。总示法无自相。离诸名字。以令尊者。顿悟如来所证妙果。乃佛心地中。本来具足故。今直示心地法门。于无授记中。而云授记也。故佛实无法得。昔灯佛印证我佛心地之果耳。

  △十三断无因。则无佛法疑。(此疑。从上佛在然灯佛前。因无法得而来。分三。初断无佛法疑。二直示法体。三喻示超法体)今初断无佛法疑。

  何以故如来者(至)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疏。何以故者。徴起之辞也。疑意由前云。实无有法。得菩提果。故授灯记。若果实无有法得而证佛者。则因既无法得。果亦无法得。云何至佛菩提。而又有法得耶。故佛直示断疑。文曰。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谓佛所证之法。非从外得。性本自如。非生灭之法体耳。岂堕二边者乎。

  △二直示法体。

  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至)是故名一切法。

  疏。宗泐师云。所得菩提者。忘情执而理现。荡智相而无生。体露真常。无拘戏论法耳。无实等文者。扫二边相也。谓如来法体。非堕有为相也。故云无实。独露真常也。故云无虚。以是之故。所以如来触处自如。唯佛与佛。乃能究竟。

  须菩提下。佛又复示善现。法非法义者。以一切法。虚相本尽。真性本现。故云即非一切法也。亦不可云无一切法。故云是故名一切法耳。所谓即妙有而真空。即真空而妙有。空有镕融。离即离非。独显如如。方契菩提心印法故。

  △三喻示超法体。

  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至)即为非大身是名大身。

  宗泐师云。上示如来所证真如法体。遍一切处。岂非是长大际相。故佛恐尊者。潜于法体中。生长大见。特示以喻。而徴之曰。譬如人身长大。而起长大见否。尊者因喻。有悟法体。非长短大小量也。以是之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然大身有二。一者法性身。是异熟果尽。证无为无漏。故非大小相也。二功德身。转识成智。证有为无漏。故非大小相也。前是法身。后是报身。又报身摄归法身。故名非身。摄法身而成报身。故非大身。是以离诸漏相。证无我二性。故非大小相也。

  △十四断无我度生严土疑(此还从十二疑中。实无有法发心者而来)。

  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至)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疏。上示无我无人。云何度生及净佛土耶。佛恐善现有疑。即示断疑。文曰。菩萨亦如是。若云我当度生。我当严土。则不名菩萨矣。以菩萨不了法界平等。无增减故。若于平等净界。达无增减。则终日度生。无生可度。终日严土。无土可严。所以然者。以菩萨通达无我法故。是则名为真大士也。故弥勒偈云。不达真法界。起度众生意。及清净国土。生心即颠倒。故知刹那生心。非达无我法故。

  △十五断诸佛不见诸法疑(此疑。从不见生土。可净可度意而来。文二。初五眼明净。二心彻智净)今初五眼明净。

  须菩提于意云何(至)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疏。宗泐师云。前说不见生土不见为我菩萨者。如是不见诸法。名为如来。然而如来。具足五眼。岂都无所见耶。佛恐善现潜有此疑。由是一一反问。而诘之曰。如来位证果圆。可得五眼圆明。见诸法否。故尊者一一答云。如是如是。而具足之也。夫五眼者。古德云。天眼通非碍。肉眼碍非通。法眼唯观俗。慧眼了诸空。佛眼如千日。照异体还同。此之五眼。通该十界。而优劣有殊。如经所说五眼。皆如来所具者。无非佛眼也。

  △二心彻智净。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至)未来心不可得。

  疏。由佛既具五眼圆明。故复示尊者云。无量恒河沙世界。若干众生之心。种种异见不同。佛悉知者。盖由以无分别智而知。犹圆镜之临空。若澄波之月现。所谓光吞万像影。无喜亦无嗔耳。一切诸心。皆为非心者。妄识本空也。是名为心者。真心不灭也。所以者何下。释非心之所以。盖三世之心。过去已灭。未来未至。现在不住。皆是虚妄生灭。故求之不可得也。

  △十六断福德例心颠例疑。(此疑从上。心住颠倒而来。文二。初问答标多。次反覆申明)今初问答标多。

  须菩提于意云何(至)以是因缘得福甚多。

  疏。宗泐师云。前说众生。心有住着。是为颠倒。若福由心造。岂亦是颠倒耶。佛恐潜有此疑。故佛举示大千满中。七宝遍布。施与众生。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否。尊者答意。深解佛说。以无住相布施。方为得福多耳。

  △二反覆申明。

  须菩提若福德有实(至)如来说得福德多。

  疏。宗泐师云。佛断此福德有实者。住相布施。成有漏因。其福则寡。福德无者。是离相布施。成无漏因。其福乃多。是则不住于相。心离颠倒。所作之福。无非善也。

  △十七断无为。何有相好疑。(此疑。从前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而来。文二初断色身是佛疑。二断诸相是佛疑)今初断色身是佛疑。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至)是名具足色身。

  疏。宗泐师云。上说诸佛所证。乃无为之法。云何佛身而有相好色耶。佛恐尊者潜有此疑。故佛反问而诘之曰。佛可以具足色身见否。尊者深通实相。故答云。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以色即非色。身即非身。唯一法身体也。故云。法身妙无为。不堕于诸色。亦不离色身。见佛具足体。

  △二断诸相是佛疑。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至)是名诸相具足。

  疏。前示色即非色。所谓匿王观身实相。观佛亦然。佛又重示。诸相非相问答意者。谓法身无为。不堕诸数。直指灵源。一真净法界体故。慈氏偈曰。不离于法身。彼二非不佛。故重说成就。亦无二及有。无二者。无色相二身也。所谓色不异空。故即色相而即法身之妙体也。故云了达本来际。智相都不得。

  △十八断无身。何以说法疑。(此疑。从上身相不可得见而来。文二。初遮异见。二示正见)今初遮异见。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至)不能解我所说故。

  疏。宗泐师云。如来色身相好。不可得见。云何为人演说法耶。佛恐尊者潜有此疑。故佛断疑切诫辞曰。汝勿谓如来有所说法。今众生见佛有所说者。乃佛昔悲愿弘深。于平等法界。无增减中而示声色。演法利生。以是法不可示。言辞相寂灭。故云莫作是念。

  何以故。若人言下。谓若生等不达此意。实谓如来有所说者。则为谤佛。不能解我第一义谛故。若生等不执此意。则知如来称性而说。说即无说。则无增益谤咎之过耳。

  △二示正见二。初示说无说相。二示大生得入。今初示说无说相。

  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疏。由佛上遮异见。故向下直示说无说相。所说文字。性空寂灭。即解脱相故。

  △二示大生得入。

  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至)闻说是法生信心不。

  宗泐师云。善现解空第一。与般若空慧相应。以慧为命。故称慧命。前云身乃非身之身。法乃非说而说。身说俱妙。难信难解。所以有此疑问。

  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

  疏。宗泐师云。众生有圣有凡。而凡夫众生。于般若性。不能深信。圣体众生。乃能信解。言彼非众生者。非凡情众生也。非不众生者。非圣体众生也。圣体众生者。即大根器也。岂可视为凡情众生。而不能信乎。佛恐善现。未达此意。故下文。重又释之。

  何以故须菩提(至)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疏。宗泐师云。众生众生者。牒上文非众生。非不众生也。如来说非众生等文者。言非凡夫。是圣体众生。乃能信耳。

  △十九断无法。如何得说疑。(此疑从上十二十三疑中无法得阿耨菩提而来。文二。初诘探幽彻。二佛示玄妙)今初诘探幽微。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至)为无所得耶。

  疏。宗泐师云。前既云。实无法得成无上觉。如何却有修证。故疑问之曰。为佛证菩提。是得无所得耶。证无所证耶。然尊者已知佛得无所得。证无所证。方入大圆觉海。今欲佛重露幽微。以示后徒云尔。

  △二佛示玄妙三。(初示无法得。二示平等为正。三示修成证果)今初(示无法得)。

  佛言如是如是(至)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疏。由善现得悟佛意了证之处。故印证云。如是如是。我证菩提。实无法得。所谓成道亦无得。本性圆寂故。

  △二示平等为正。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至)三藐三菩提。

  疏。由前示无少法可得。佛又恐尊者堕无生见解。故此文中。复示菩提。无纤毫增减。所谓诸菩萨超十地果圆。证寂而常照。照而常寂。以至非寂非照。即寂即照。离即离非。坐断一切。顿离诸相。名曰平等。真平等耳。故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者。是名得阿耨菩提果也。

  △三示由修成证。分三。初由证无我。二示助修成证。三智净果圆。今初。由证无我。

  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疏。以无四相下。谓智净理圆。独无伴侣。岂有我人众生寿者智相。法我见哉。由菩萨妙舍摩他。止观力故。证无我分圆也。

  △二示助修成证。

  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疏。修一切善法者。即三施该六度。六度成万行也。由修离相之力。超十地果圆。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

  △三智净果圆。

  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疏。夫断障证真已入妙圆觉海。所谓证无证相。智无智相。生灭心净。谁云善法。谁云非善法耶。唯证者荡无纤尘耳。故亦名善法也。

  △二十断所说无记非因疑(此疑从上修善法而来)。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疏。前云。既从修善法得证阿耨菩提者。则佛所说是无记法。不能克证菩提果耶。佛恐尊者。潜有此疑。故直示断疑文曰。夫名句文身。虽属无记之法。若人得闻一历耳根。即得顿断色空二相。入无漏心印。故持宝满大千之界须弥之多。而不及持经福行者。何也盖持经福行得成无漏福果之因。故慈氏偈云。虽言无记法。而说是彼因。彼因者。即菩提妙果之因也。

  △二十一断平等云何度生疑。(此疑从第十九疑中是法平等而来。分三。初示实无生度。二示有度则堕四相。三示佛假我非堕情见)今初示实无生度。

  须菩提于意云何(至)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

  疏。由前既云。是法平等。则无生佛之相。云何诸佛令生入灭度耶。故佛恐尊者潜有此疑。徴示断疑文曰。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有生可度。何以故。以平等真界佛无生度。故云实无有生如来度者。

  △二示佛有度则堕四相。

  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则有我人众生寿者。

  疏。若佛计度生见。则生界不空。堕于四相以实无生度。故生界不减。佛界不增。是故达平等者。生无生相。佛无佛相。

  △三示假我非堕情见。

  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至)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疏。如来示云有我者。不见我非我耳。虽云我者。随世俗谛。说假我意。然而自证分际中。独无伴侣。谁云我耶非我耶。

  而凡夫之人见佛云我。则云佛尚称我。云何是非我耶。故佛示云。若计我者。是凡夫也。若不计我则非凡夫。是圣见众生。即假名凡夫也。

  △二十二断以相比知真佛疑。(此疑从第十七疑如来不应以色身诸相而来。分三。初诘探。二佛难。三佛遮)今初诘探。

  须菩提于意云何(至)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疏。以三十二相者。应身也。观如来者。法身也。今佛击探尊者曰。汝可以在吾三十二相应身中。观法身如来否。尊者答云。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应身中。观法身如来也。

  △二佛难。

  佛言须菩提(至)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疏。由上善现即答以应身中可见法身如来。故佛恐尊者以佛法身。仍堕声色之量。随示轮王。亦同佛相。而难之也。夫轮王者。昔无非修施戒之福。未脱欲界果色。因福果熟似同佛相。即非无漏之色。是见爱色也。今佛转识成智。得有为无漏不堕诸数。即声色而非声色。同真际等法性。岂以轮王见爱之色而可类哉。故佛难示尊者曰。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即转轮圣王亦为如来矣。

  须菩提白佛言下。即尊者一闻难语。乃彻悟如来法身顿离诸相。不可以声色境上而见佛法身也。所谓宗门法眼非是色边际事。岂虚谬语耶。

  △三佛遮。

  尔引世尊而说偈言。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疏。佛既见尊者。一悟法身非声色境。故重示偈证曰。若以声色见闻我者。是人乃堕凡夫遍计性也。岂见法身如来净妙之体也哉。是知要百尺竿头重进一步。十方世界顿现金身矣。

  △二十三断佛果非关福相疑。(此疑从上不应以具足相观佛而来。分四。初遮毁相之念。二出毁相之过。三明福相不失。四明不失所以)今初遮毁相念。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疏。宗泐师云。上明如来所证菩提不从福德而致是则菩萨所修福德不成菩提之因。亦不克果报耶。佛恐尊者生疑堕无为坑见离福德相而成如来。故佛诫辞曰。汝若执离相见不以具足福德相故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则堕毁相见拨无因果过。故佛切诫尊者曰。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福德相故。得阿耨菩提也。

  △二出毁相过。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至)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

  疏。由上诫尊者切切辞云。汝莫作小乘断灭见念。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岂非说诸法断灭相。则堕外道见也。盖大乘所修福德之因福德之果。但离取着之相。故又诫云莫起小乘断灭见之念耳。

  △三明福相不失。

  何以故发阿耨多罗(至)于法不说断灭相。

  疏。何以故下重徴其意。言发菩提心者。必须悲以导诸行。智以断诸惑。习三心之妙观。运定慧之双融。游十地之真如。涉五忍之觉海。方得成就妙菩提果。远离断灭相也。宗门所谓修证即不无。染污即不得。岂堕断灭见也。

  △四明不失福所以。分二。初明地前住相行施。次地后证无我法。今初明地前住相行施。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

  疏。宗泐师云。假使初心大士。以无量世界七宝行施度等行。皆以住相而行之者。所谓五蕴心相不能廓彻清净。知无我者。尚未得入通达位。况进修习位。及究竟位中。忘取相心耶。

  △次地上证知无我法。分二。初超胜地前。二断疑取证。今初超胜地前。

  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至)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

  疏。宗泐师云。若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云云者。无我。无人法二执见也。忍者。即无生法忍也。谓初地已去。至入究竟位中。俱名为忍。故地前。亦名为忍。修比量观。未脱取相心故。即解行无生也。从初地至十地。谓之分证无生。从十地至等妙觉地。谓之究竟无生。既得无生忍已。则胜于地前忘相行施。其究竟大不同耳。故云此地上。胜于地前菩萨。所作功德。何以故。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言不受者。不受有漏诸福德也。夫有漏者。未断分段及变易生死心意识也。今得无漏之福。所谓转识成智。得有为无漏。永证大圆觉地。故云不受住相之福德也。

  △二断疑取证。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至)是故说不受福德。

  疏。佛直示无漏妙德。则不受而受。得入性功德耳。尊者因不解此意生疑。复白佛言世尊。菩萨云何不受。既不云受福德。云何能证无生法忍。佛即示之曰。菩萨所作六度万行之福德者。不应贪著有漏无漏取相之心。是故云。不受诸福德也。所谓富有万德。荡无纤尘者。是名真福德耳。

  △二十四断化身出现受福疑(此疑从上不受福德而来)。

  须菩提若有人言(至)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疏。宗泐师云。有来去坐卧者。乃应身如来也。无来无去者。法身如来也。然如来昔行菩萨道时不受福报。云何至果菩提有去来坐卧之相。使诸众生供养获福。佛恐尊者。有此疑意。故佛示之曰。虽有去来动作之相应身受供。而法身之体。如如恒不动也。故弥勒偈云。去来化身佛。如来常不动。于是法界处。非一亦非异。由非一非异。故亦能一能异。一多圆融。自在无碍耳。

  △二十五断法身化身一异疑。(此疑从上应有去来法无去来而来分七。初破应身异相。二破法身一相。三破一异合相。四破凡夫堕我相见。五示真我相。六示正知见相。七示寂用双忘相。今初应身异相。分二。初问微尘多否。次答微尘喻应无性)今初微尘多否。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至)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疏。佛问世界碎尘而又称微尘者。乃极微细之尘也。即如空中游尘而破七分。七分之尘。又各破七分。乃透佛金之尘。亦名邻虚尘。即色边际尘也。今佛举示尊者。故答云甚多。

  △二答微尘喻应无性。

  何以故若是微尘众(至)则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

  疏。以世界既碎为尘。故尘性实无所有。以世界对待为名。故云微尘众也。所以者何下。云佛说微尘众。微尘以世界为体。故尘无尘性。则非微尘也。然此碎界为尘。各住本位。亦可寄名微尘。故云是名微尘也。今则尘无异性。以喻法身流转诸趣。动作施为。如水成波。则波无异相。若内证一心。本无异相。外应随机。寓名应相。即应相。即应身而无应身异相也。

  △二破法身一相。

  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

  疏。既微尘聚而为界。故界即非界。今现住本位故亦名世界。以喻法身原本应身异相。而成法身。故法身一相。了不可得。又则佛身无为。本不堕诸数。岂有一相而可异哉。

  △三破一异合相。

  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至)但凡夫之人贪着其事。

  疏。前示应无异相。后示法无一相。今既一异之相不存。况存一合相者。善现又恐法众堕一合相见。故复示之曰。世界虽尘聚成。有似一合相者。然一合相者。即非一合相也。所以然者。若尘既聚为界。中间合相。又从谁立。因随世俗言说。假名一合相者。故佛印证尊者曰。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说也。但凡情堕于心识。种种执取计量之见是故佛法性体本是离垢。凡情不了。于无言说中。堕于言说耳。以上破非一异合相已竟。所谓法体如如。无自相也。

  △四破凡夫堕我相见。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至)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

  疏。由前法无自相。法身真我又从谁得。故佛断尊者疑曰。若众生自堕情执不空四相。反云如来亦有四相之见。故佛徴尊者曰。若人云佛有四相我见是人解我所说义不。尊者顿会佛意。答云不也。是人不解佛义不见如来真法身我也。

  △五示真我体。

  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假观)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示空观)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中观)。

  疏。何以故下。重徴真法身体。所云真法身体者。由随世俗假立我说。今溯本穷源我即非我。见即非见。是名真我真见。真法身体也。

  △六示真知见。

  须菩提发阿耨多罗(至)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疏。佛示初心大士欲得超无上菩提者。莫堕心意识见。而求佛真法身体。夫真佛法身体者。以无分别智而知。以无分别见而见。以无分别信而解。是为得真知。真见真信真解。是故信解理圆。智无生见。岂生法相乎。

  △七示寂用无碍。

  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疏。夫内证一心。故寂用双忘。一片真如。母容毛发相入。故佛直示一心相即非相耳。若以即寂而用。应物示机。岂无法相。故云是名法相。其犹月落万川本非来去。若以即用而寂。如来不出世亦无有涅槃。故证大圆觉海。是以寂用双忘。法无自相。寂用无碍。非一非异能一能异者。妙法莲华证于斯矣。

  △二十六断化身说法无福疑(此疑从上尘喻化身是异而来。分二。初明演法功德。次明说法离染。今初又二。初示无住相施。二较演法福胜所以)今初。示无住相施。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至)七宝持用布施。

  疏。阿僧祇者。此云无数。今云无量阿僧祇者。即无量数之无数也。以为大千世界之数。则多多矣。今菩萨以满多多大千中七宝。遍布施与众生。然虽施宝之多。兼修离相之行。亦不及持经演法之福。

  △二较演法福胜所以。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至)为人演说其福胜彼。

  疏。若男子女人者。一者贯通五位大士。二者贯佛座下弟子。七种人等。如华严善财参五十三位之人耳。然虽文中云。发菩提心者。示因中大士。即该果中诸大士也。今持经乃至四句偈等者。自修也。为人演说者。令他修也。前示离相施行福。今示演法施行福胜。所以福胜者。其义有三。一者弘法大士自修劝他演法之时。若人一历耳根永为道种。大经云。如人食少量刚种子。必竟要穿有为无为身故。是故彼菩萨虽修离相施行不能令生。得世出世间如是诸妙利故。二者演法大士。非但自得断障证真。亦得令彼无量有情。速得断障证真。展转教化。无量诸有情故。三者演法大士。自修益彼。或以财施。或以法施。或以无畏施。总以般若波罗密多止观妙行。而为其行。断障证真。得入大圆觉海。是故云。其福胜彼耳。

  △二示说法离染。

  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疏。前先明自利。兼明利他。今此文中专为利生演法即为利己断障证真之义所以云利生演法何故得利己证真者。由大士为人演说法时。不取语言文字相。不取音声相。不见自不见他。不取性不取相。以如如智。内证一心。以如如境。外无异相。所谓心无心相。境无境相。同真际等法性。非一相非异相。非一异相。寂而常照。应用了然故。照而常寂。照本寂故。寂照同时。一心不生万法无咎故。离一切相。名诸佛故。是故演法利生。故得断障证真利己而已。岂虚谬哉。

  △二十七断入寂如何说法疑(此疑从上演法与不动而来)。

  何以故一切有为法(至)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疏。上言如如不动。则佛常住世间为众生说法。何故又入涅槃耶。是故说偈示之曰。夫有为法者。即世间生灭法也。佛生人中示同生灭。何故耶。由一切众生在迷。不达真如法一故。妄见无常生灭之法。妄生我人众生寿者四相。今佛复示六种之喻。以破我人等四相。所谓如梦不真故。如幻。不实故。如泡。毕竟虚假故。如影。不常故。如露。刹那生灭故。如电。非但刹那生灭而且无实故。又前三喻。以喻虚假不实。当体全空故。后三喻以喻刹那生灭毕竟无常故。又影兼二义。一虚假。二是无常。由前大士入寂将证实相之地。复以如幻三摩提妙舍摩他之力。却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所谓一空一切空法体如如无自相故。二一假一切假。非但有为诸法如梦幻影。即此真如亦是幻故。三一中一切中。即此幻法世出世间生灭之相。同真际等法性。非空非假非中故。由此文字观照般若而证入实相第一义谛。故云应作如是观者。所谓不观五蕴相。不观五蕴性。不观五蕴如。非观非不观。又观无所观。故即观而止。无观而观。故即止而观。又由观本即止。止本即观。是故止观双融。以妙定而即慧也。以妙慧而即定也。方是真如活泼泼地。顿入金刚心印法耳。以上释正宗分一科已竟。

  △三是流通分。

  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至)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疏。佛说此经已者。是阿难结集法藏般若义毕。乃收语之辞也。长老须菩提者。举请法之首也。比丘二字前已释也尼者。梵音此云女也。前比丘等者。出家二众。后优婆塞优婆夷者。在家二众。今云优婆塞及夷者。梵语。此云觐事男及觐事女也。所言觐事者。谓以在家二众全受五戒。恒以亲觐供养三宝而为其事也。故在家二众。谓之外护三宝。兼弘正法。普引杂类有情而入佛道。故出家二众。谓之内护三宝。演法利生摄诸群众。三乘普济引导迷涂入涅槃故。然佛四类弟子。唯比丘而为其主。然此比丘复更选择有道具德者。乃可传也。一者得法眼。二者是戒德。三者具定慧。四者具辨才。五者具大乘根器。六者具大悲心性。七者具声相福德圆满。若缺一二德者。难为知识。岂可传宗续于慧命乎。若果具如是七德。将游十地之法门。或古佛重示现也。所谓流通不绝法周沙界。岂可量哉。

  一切世间等云云者。天即三界二十八诸天也。人。即是天子以至于庶民也。阿修罗者梵语。此云非天。有天之福。而无天之德也。具如别释。等者。等诸杂类众也。如华严器世间及有情世间也。

  闻佛至信受奉行者。凡在般若会中。一闻佛旨。所谓荡色空而非有。洗凡圣眼而入一心。洞法界之本由。彻圆明之大觉。速得断障证真。岂非皆大欢喜信受奉行者哉。

  回向偈曰。

 我以精进力  悲智运妙心  凡情毛道智
 测量法界空  不取性相际  妙观入无为
 超十地行圆  永证常乐果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疏义(终)

  音释

  疏。了蕴处界法。本来寂灭

  谓五蕴一科。十二处一科十八界一科。

  梵语塞建陀。华言蕴。仁王经云。诸众生等有色心二法。色名色蕴。心名四蕴。皆积聚阴覆真实性也。即色受想行识五蕴也。斯为合色开心论。

  二。十二处者眼耳。鼻舌身及色声香味触谓之十处色法。又斯二处法尘。谓第六识七识各有半分。所谓独影境。及真带质。似带质境中论。即无表色也。心者即六识及意识见分中论。谓之开色合心论耳。

  三十八界者。谓六根六尘六识。为十八界。界者。各有分际。斯为心色俱开论。前五蕴为实。在界处为假。即假实论三科义也。若溯流穷源者。由迷自性智。故成识。或多或少论。由迷性。故成色。亦或多或少论。若能转识成智。转性不计我人等法。以智了色。色如影像不可得故。以性冥智。智不可得。智性一如。所谓触处成真法法本来常寂灭故。是心印耳。

  疏。断十障证十如。而穷源实相金刚智慧到彼岸故

  注云。十障者。即十地中俱生所知障也。十如者。即十地中所证真如也。今云十障。一凡夫我相障。有二愚故。一执着我法愚。即异生障。二恶趣杂染愚。即恶趣诸业果等。此业果等。虽非愚品。愚品类故。若断此一障二愚。即证得遍行真如。谓此真如所显二空。无有一法而不在故。若证得此真如已。即入菩萨初欢喜地。言欢喜者。初获圣性具证二空。能益自他生大欢喜故。

  又有三义。一得位。二证理。三成行。由此三故。名极欢喜。即初始证一分实相金刚智慧到彼岸故。

  二邪见障。误犯身口意三业障。此障有二愚。一微细误犯愚。二种种业趣愚。以此一障二愚。能障二地。若断此一障二愚。即证得最胜真如具成无边净戒之德。于一切法最为胜故。若证得此真如已。即入菩萨第二离垢地。言离垢者。由极远离犯戒垢故。谓性戒成就。非如初地思择戒。由斯义故。名离垢地。而又进穷。证第二分实相金刚智慧到彼岸故。

  三闇钝障。即令闻思修三慧忘失。及障胜定总持。此障有二愚故。一贪欲愚。此障胜定及彼修慧。二圆满陀罗尼愚。此障闻思及障陀罗尼故。若断此一障二愚。即证得胜流真如。谓此真如所流教法。极为胜故。若证得此真如已。得入菩萨第三发光地。言发光者。以成就胜定总持。发起无边妙慧光故。名发光地。而又进穷证第三分实相金刚智慧到彼岸故。

  四微细烦恼现行障。即定爱。法爱而不舍故。此障有二愚故。一等至愚味八定故。二法爱愚。即解法慢。今得无漏定无漏慧教。故违于彼。由断此一障二愚。即证得无摄受真如已。便成菩提法不住道。精进不退。得入菩萨第四纵慧地。言𦦨慧者。法喻双彰之名。亦有三义。一初入证智能烧前地解法慢薪。二安住最胜菩提法烧烦恼薪慧𦦨增故。三地满足故。依证智摩尼放净慧光故名为𦦨。由斯三义故。名𦦨慧地。又进穷证第四分实相金刚慧到彼岸故。

  五下乘涅槃障。即前四地出世厌生死苦乐趣涅槃障。此障有二愚故。一是欣。二是厌。所谓欣涅槃之寂静。厌生死之苦耳。有此二障。难越二乘。未得出真入俗。利诸生故。由断此一障二愚。即证得类无差别真如。谓此真如生死涅槃皆平等故。若证得此真如已。得入菩萨第五难胜地。言难胜者。此地中真谛智。是无分别。世间工巧智。是有分别。此真俗二谛相违。应令修合难合而能合故。令极相应。故名难胜地。又进穷证第五分实相金刚智慧到彼岸故。

  六粗相现行障。即执有染净粗相现行故。此障有二愚故。一观察行相流转愚。即是此中执有染故。二多相现行愚。即是此中执有净故。若断此一障二愚。即证得无染净真如。谓此真如本性无染。亦不可说。后方净故。若证得此真如已。即入菩萨第六现前地。言现前者。庄严论云。不住生死及涅槃者。观慧现前故。名现前地。又进穷证第六分实相金刚智慧到彼岸故。

  七细相现行障。即生灭细相现行故。此生灭相即是二愚。一细相行愚。执有流转细生故。二纯作意求无相愚。即执有细还灭故。若断此一障二愚。即证得法无差别真如。以了种种教法。冥同真际故。若证得此真如已。即入菩萨第七远行地。言远行者。十住论云。去三界远。近法王位故。名远行地。又进穷证第七分实相金刚智慧到彼岸故。

  八无相加行障。即无相中犹有加行。故未能现相及土。此障有二愚故。一于无相功用愚。二于想自在愚。令于相中不自在故。由断此一障二愚。即证得不增减真如。谓此真如。由不随染净及增减故。若证得此真如已。得入菩萨第八不动地。言不动者。无分别智任运相续。相用烦恼不动故。名不动地耳。又进穷证第八分实相金刚智慧到彼岸故。

  九利他不欲行障。即四无碍障成二愚故。一名于无边所说法名句文字后后慧辨陀罗尼自在愚。二辨才自在愚。即第四乐说无碍障。若断此一障二愚。即证得智自在所依真如。谓若证此真如已。即入菩萨第九善慧地。言善慧者。由得最胜无碍智故。名善慧地。又进穷证第九分实相金刚智慧到彼岸故。

  十未得法自在障。即十地大法智云及所起事业障。即此一障有二愚故。一障所起名神通愚。二障大智。即不能悟入微细秘密愚。若断此一障二愚。即证得业自在所依真如。谓此真如具总持定门及受位智波罗密诸行业故。若证得此真如已。即入菩萨第十法云地。言法云者。法身。虚空。智慧如大云。又由菩萨诸三昧门。诸陀罗尼门。摄一切闻薰因。遍满如来藏中。以此闻薰习云。遍周法界雨大法雨。充足无量众生。是名法云地。又进穷证第十分实相。故云断十障证十如。而研穷永证实相金刚智慧到彼岸故。又此十障。皆不越起信论中。生住异灭四相。三细六粗。四相者。生住异灭。三细者。一业相。二转相。三现相。六粗者。即一智相。二相续相。三执取相。四名字相。五造业相。六业系苦果相。于此三细六粗。总不越生住异灭。分三贤十地等妙二觉断之。谓地前及小果声闻俱断灭异二相。何则。由贤位进初地。破第六七识中。执取名字相。故第六七识。及身口意三业永舍分别二执。决不造也。故地前破灭异二相。四果声闻。初果破第六识中十种见惑。初舍我法。永不造业。永不招苦果。故断灭相。二三四果。因破第七转识。为第六意识根。故名为意根。此第七识。由恒审思量我相随。若依六识分别前尘好恶之境。故有执取名字。及起恶造业招果。今第六识念念修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故带令第七识。亦念念成。戒定等故。破执取名字我法之执。异见相也。又令第六七所起现行。薰入第八识中。我法种子。亦皆拔去。故破欲界第七识中。九品思惑种子。又声闻修无漏定慧时。于第七识内缘赖耶识性。永舍不计。将第八识中。我痴我慢我见我爱四惑。最极计我法微细种子拔去。故顿断色无色界七十二品思惑烦恼。破思惑烦恼者。有二。一由凡夫色无色界天味八定故。即成障碍无漏道果。故未脱分段生死。报尽还入轮趣。今罗汉不味不取。永舍定味。名八背舍。二由不计赖耶识性。永舍我法。顿断我见痴爱。涅槃尚不计取。况计取赖耶识性故永舍生死。不随轮回。成无生杀贼果也。外道由计定味。及计识性。妄取涅槃性见。妄证无生。故我法贼种未曾杀尽。岂越生死者乎。问小乘。向不知有第八识。今又何故。云有第八识耶。答小乘虽不知有。然断分段烦恼习种。总在八识中断。若地前贤位。入通达。得见道分者。亦与罗汉位见齐。但罗汉未知心外无法。当处出生当处寂灭。不可破坏。唯是一心。证大无生。成圆觉果。若罗汉能知能了。顿空色心二法自性圆明。即得越超诸地。得入无生。复次断住相无明者。谓初地舍异生障后。未至第六现前地时。还有染净二相生灭流转未曾脱尽。若已入第六地粗相生灭现行。方能永舍。故断住相中。相续相也。又菩萨六地未入七地时。还有无相观智未曾脱尽。故住相中智相未破。若入七地时方能永断。初证无生。六粗永舍。但三细未除。故未入大无生忍。若第八地。证入大无生忍。顿破第八识中现相。所谓即亲疏二相是也。又八地将入九地时。于第八识中见分。微细我执未曾脱尽。故八地未进九地时。四无碍智未得自在。若进九地第八识中。见分转相。始得永舍。更证无生。以上续智二粗。现转二细。为之住相无明。后之种子为之生相无明。所以云生相者。谓见相二分计微细二执为之枝叶无明。见相二分种子业相为之根本无明。故三细六粗合配贤圣分生住异灭四相。又配五六七八识而破除之。始进十地阶级之位。以至等妙二觉中更有业相种子细中之细无明未尽。故未证妙圆。觉海之果德耳。问十障中。只有生住二相。并无异灭二相。答初地舍异生障。岂非断灭异二相。是故执取。名字。业相。业系苦相。皆收异生障内。若能舍去。即断灭异二粗相也。向后十地脱业相种子。亦该等妙二觉所断。金刚道后异熟果空。生灭与不生灭种子。故又复分等妙二位。而断之也。

  迥无异熟之相

  注。宗镜录云。第八识本无赖耶之名。由第七识。执第八见分为我。若不执持。但名异熟识。此是善恶果位。以善恶业为因。即招感得此因果也。故前世业为因。因是善恶。今世感第八识。是无记异熟果。以世出世间分段及变易生灭之相。总不能尽。直至金刚道后异熟果空。断十障证十如。迥无异熟之相。似心月孤圆。究竟绝言诠故。

  转八识而成四智

  注云。八识者。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意识。七转识。八藏识。四智者。一成所作智。二妙观察智。三平等性智。四大圆镜智。谓前二智缘俗谛境多。后二智。缘真谛境多。所言转前眼耳鼻舌身五识。为成所作智。谓在凡夫之中。堕在声色五尘根境用事。今在佛果位中能应能化。及于山河之身。随机示现。故云成所作智。二转前第六识成妙观察智者。谓在凡夫位中。于第六识恒审思量。能鉴五尘比量差别之境。所谓以带质真带质之相。今在佛果位中转成妙观察智。鉴机差别。而能随根说法者。故名妙观察智。三转前第七识。成平等智者。谓在凡夫位中。第七原名末那。此云分别识。亦名染净识。分别有无二相起染污故。今于佛果位中转成平等性智。永绝二边相。深知寂灭无生忍境。故名平等性智。四转第八识成大圆镜智者。谓此凡夫位中。原名阿赖耶识。此云含藏识。以能含藏诸法有漏种子。由此三义故。所谓一能藏。如宝藏库。以能含藏有漏诸法故。二所藏。前七识一切善恶无记三性故。三执藏。以七识见分执第八识相分。亦执第八见分。起我痴我慢我见我爱。四惑相应。而不离故。今在佛果位中。转成大圆镜智。以喻得名。所谓如大圆镜。周遍法界。照用自在。离诸相故。六祖偈云。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病。妙观察智鉴非功。成所作智同圆镜。以四智圆融妙偈之论。摄归自性真如。证有为无漏不落数故。不落数者。所谓断障证真。入大圆觉。到彼岸耳。

  修道具五位人

  注云。一资粮位。二加行位。三通达位。四修习位。五究竟位。是为五位。资粮者。十住。十行。十向。为贤。亦名资粮位。资者。助也。粮者或食。或钞也。以修信住行向之粮钞。而资十地福慧之基址。故名资粮位也。加行者。三贤已后。修暖顶忍世。名入四加行位也。即精进之别名耳。通达者。前通三贤。后通十地等妙二觉。名通达位也。修习位者。即修十地真如。了六度而即一心。悟万行而即一体。名修习位也。究竟者。越十地进等妙二觉。断最细无明。名究竟位。

  色界四天

  注云。一初禅三天。一梵众天。二梵辅天。三大梵天。二禅三天。一少光天。二无量光天。三光音天。三禅三天。一少净天。二遍净天。三无量净天。四禅九天。一无云天。二福生天。三广果天。四无想天。即外道天。六识粗想不行。妄计涅槃。名无想天。五无烦天。六无热天。七善见天。八善现天。九色究竟天。以上五天名那含天。梵语那含。此云不来果。即三果圣人。断九品思惑尽。不来欲界受生。寄住色界天耳。

  无色四空天

  注云。一空无边处天。二识无边处天。三无所有处天。四非想非非想处天。前色界无烦天。以至超越非非想定。若不计我即证无生。若计我取证。即堕外道见。不能断惑证真。又三地菩萨。亦由四禅八定之力。而得发起无边妙慧光故。即进四地果德。而佛游履者。示轨后徒故。

  四禅四空八定之力

  注云。一初禅具三义。一离障。即欲恶不善法。二修行对治。即有觉有观。三修行利益。即名离生喜乐地耳。二禅亦有三。初离障。即灭觉观。二修行对治。即内治一心。无觉无观。三修行利益。名定生喜乐地。三禅亦具三义。一离障。即喜心。二修行对治。具三支心。一住舍。舍喜心故。二正念。不随喜心故。三正智。得成净妙乐故。以上三义。即对治心也。三得利益。名离喜妙乐地。四禅亦具三义。一离障。即断乐先除苦喜忧灭。二修行对治。不苦不乐。三得利益。名舍念清净地。次明四空天。即无色界天也。一由前欲界天厌欲归色。是定果色。离欲界染污相。是净妙色。如水月空花。无实色故。今此天。复又厌色归空。故此天。名空无边处天。二厌空归识。方灭色空二境。无第七识粗相。故此天只有半分末那。名识无边处天。三厌识归赖耶。谓第七末那识见分不行。赖耶性渐除。名无所有处天。四厌赖耶识性则觉有碍。故还厌之。研穷识性皆无。顿入寂静之处。岂不快哉。但此天粗想虽灭。细想未除。粗想灭者。此天以尽识性故。细想未除者。还计执有涅槃性。故云名非非想处天。

  三轮体空

  注云。身口意三轮以大士了自身如实相。观身如是。观佛亦然。故内外三轮空寂。又布施与者。受者。中间财物。以当体全空。故曰三轮空寂。

  止观二门

  注云。一止门二观门。今初止门者。有五。一戒行止。以菩萨三聚戒。所谓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纤毫无毁犯故。故梵语毗尼。此翻云灭。灭诸非故。是名戒行止。二依处止。谓大士勤修最上一乘。必须远离愦闹。名闻利养。在兰若处名为依处止。三定行止。谓古德专教人看一话头。绵绵密密。亲亲切切。必竟如何是本来面目。如此看来看去。疑来疑去。参来参去。参到一个无参处。疑到一个无可疑去。行也如此。坐也如此。暂也如此。睡也如此。穿衣也如此。吃饭也如此。乃至无一时一刻刹那之际。究竟无不参之。无不疑之。所谓参到无可参处。疑到无可疑处。忽然疑团脱落。坐断古今。㘞地一声。原来一段现成公案。所谓触处逢真照体独立名定行止。四断惑止。古人谓大事未明如丧考妣。大事已明。还更要如丧考妣。若见道之后。必须教观印证心地。或习唯识真胜义性。所云真胜义性者。以坐断真际现量之见。所谓法不得有无。始证无生际。了无少法可得。得入菩萨通达位。见素法身。舍异生障。证遍行真如。顿入真如大海。更无余法。故得了六度而即一心。断生住异灭四相无明。永为断绝。方证大圆觉地。所谓证无证相。智无智相。唯证者。荡无纤尘。名为断惑止。五不二止有三。初体真止。二方便随缘止。三息二边分别止。初体真止者。以当处出生。当处寂灭。毫无转处留情。了一切法从本以来离言说相。离心缘相。不可破坏。唯是一心。名体真止。二方便随缘止。运无量大悲心。念念利生。修六度万行。而随来随息。如红炉点雪。当下销镕。是名方便随缘止。三息二边分别止。谓大士入初地。进二地三地四地时。得无摄受真如。念念得入真谛。舍俗谛时。是息俗谛止。又菩萨入俗谛时。以至入七地八地。顿入无生法忍。证不增不减真如。舍无相观智现行障。坐断涅盘心净。况有生死者。是名息真谛止。次又从八地进九地十地。以至等妙觉地。证无一异之相。而能随缘不变。不变随缘。非一非多。非生非灭者。名入妙圆觉海。是为息二边分别止。又初是见道分。次修道分。后证道分。所云证道分者。即真而俗。放之则遍周法界而无外。即俗而真。卷之则退藏毫末以无内。妙法莲花至于斯矣。是为不二止也。二观行者。有三。一空观。起信论云。恒念苦空无常无我不净法者。是为事行观。复次观空者。了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以法体如如无自相也。所谓一空一切空故。二假观。以观一切法。过去如光影。未来如光影。现在如光影。又观一切圣凡。世出世间因果报应之法。如梦如影如幻如像。如水月空华相似。无实体故。乃至真如。亦是假名。何以故。真如性者。以无性为性。是故亦如幻也。所谓一假一切假故。三中观者。谓即全性起修。全修即性。了六度而即一心。悟妙行而即一体。非一非多。如净满月。独无伴侣。不可得而思议也。所谓一中一切中故。是以空假中全体圆融。圆融无碍。是为真如活泼之地耳。故三观而即三止。三止而即三观。乃至非止非观。能止能观者。得入大光明藏法界海耳。

  三性。三无性等

  注云。一遍计性者。谓周遍计度一切法非法相。如执梦幻之境。以为实有。即我法二执也。故云遍计性。二依他起性者。谓从体起用。如水成波。执波相以为实有者。是遍计性也。不执波相者。即依他本位性也。若摄用归体者。即依他无性。即圆成性也。三圆成实性者。谓在凡不减。在圣不增。无欠无余者。名之为圆。而持诸法性相。名之为成。由对遍计虚妄之性。名之为实。三法各有其体。不能改易。名之为性。故名圆成实性耳。又遍计性情有理无。依他性相有性无。圆成实性。理有情无。故云三性三无性等。

  三千大千世界

  注云。谓四天下足满一千。名为小千世界。又小千数一。数至一千。名为中千世界。中千数一。数至一千。为大千世界。三次言千。故名三千大千世界。

  二十四个不相应

  一众同分。二命根。三得。四异生。五无想定。六灭尽定。七名身。八句。九文。十生。十一老。十二住。十三无常。十四流转。十五定慧。十六次第。十七时。十八相应。十九势违。二十不净。二十一薄皮。二十二数。二十三数和合。二十四不和合。共二十四数。所云不相应者。离色心外无别法故。是假名者。名不相应。以不与心相应。不与色相应。故云不相应耳。

  三心

  注云。一直心正念真如法故。二深心乐修一切诸善法故。三大悲心普救一切诸众生故。又直心。即摄十住。二深心。即摄十行。三大悲心。即摄十回向。若三心齐修。即摄十地妙行。若三心满足无余。即摄等妙二觉之位。总不越乎三心耳。

  故三十一种色法

  一形色十种。长短。方圆。粗细。高下。正不正。二表色八种。取舍屈伸。行住坐卧。三显色十三种。青黄赤白。光影明暗。云烟尘雾空。

  如来三十二相

  一足下平如奁底。二足下千福轮相。三手足指长胜余人。四手足柔软。五手足指合缦网。六足跟满足。七足趺高好。八伊尼延鹿王腨。九立手摩膝。十阴藏如马王。十一身纵广等。十二身毛上生青色柔软。十三毛上向右旋。十四金色光。十五身光面各一丈。十六皮肤细滑不停尘水。十七两足下两手肩七处满。十八两腋下满。十九身如师子王。二十身端直。二十一肩圆好。二十二四十齿具足。二十三齿白净齐密根深。二十四四牙白而大。二十五颊车如师子。二十六得味中上味。二十七舌薄覆面至发际。二十八梵音深远。如频伽鸟。二十九眼色如金精。三十眼𥇒如牛王。三十一眉间白毫如兜罗绵。三十二顶上肉髻成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