卍续藏第 25 册 No. 0498 金刚经正解


  No. 498

  金刚经正解卷上

  剩闲居士 龚穊彩 注

  莲舫居士 扈正智 校

  ○法会因由分第一

  (法者即大乘法也。会者佛与诸弟子共会于祇园也。因始也。由行也。行必有所始。此法会者。乃作经之因由也)。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至)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注】如是者。指此经所言之法也。我。集经者自谓。即阿难也。言如是之法。我亲从佛闻之。一时者。师弟会遇。说此般若之时。佛者觉也。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故名曰佛。此指释迦。为一曰教主也。舍卫国。梵语舍卫。此云闻物。即波斯匿王之国。祇树王之太子名祇陀。此云战胜。生时适值战胜。因以为名。树是祇陀所施。给孤独园者。王之宰臣。名须达多。(一作孥)常在此园。赈济孤独。达多原是外道。因在护弥长者家。闻佛说法。心生敬心。欲得胜地请佛住。思太子有园。方广八十顷。空旷清净。堪为福地。往白太子。太子戏曰。若布金满园。吾当与之。达多如其言。太子亦不爱金。将金共立精舍。请佛说法。比丘梵语。华言乞士。谓上乞法于佛。以明己之真性。下乞食于人。以为世人种福。即今之僧也。大比丘。乃得道之深者。天人所共恭敬。非小德故。内外教典。无不博通。非寡解故。盖佛将说真空无上妙理。必得道之深者。方能请问领悟也。千二百五十人。皆佛所化度弟子。常随听法者。俱皆在也。尔时。彼时也。世尊。举世之人。所尊敬也。食时。乞食时。非受食时。乞食当辰巳。受食当午时也。着衣。着僧伽黎。即二十五条之大衣。制像水田。见生福故。佛制。入王城聚落。应着此衣。犹今之搭戒衣也。持钵。持四天王所献之钵。(过去维卫佛钵。入涅槃后。供龙王宫中。释迦成道。龙王送至海水上。四天王取以奉佛。此是绀琉璃钵。乞食时持之)次第乞。平等行乞。不分贫富贵贱也。本处。即祇园也。饭食讫。此饭字作餐字解。指受食时言。讫。毕也。洗足。西域行露足故。以水涤去尘垢。已。完也。敷。布也。布列高座而坐。即今之止静打坐。将说法也。

  【讲】阿难记而言曰。如是经之所言。乃我亲从佛闻之。佛说此经时。在舍卫国给孤独园中。与得道之大比丘。及相随听法之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同处焉。尔时世尊。于日当辰巳。可以乞食之时。着僧伽黎大衣。持绀琉璃钵。园在城外。入舍卫城中。次第行乞。不越贫以从富。不舍贱以从贵。大慈平等。无有选择。乞食既已。还归园中。当午受食。饭食事毕。将入禅定。于是收入衣钵。使心无系累。洗足以洁其身。乃布座而坐。说法之因由起矣。

  ○善现起请分第二

  (分为二节。善现须菩提之别名。当世尊趺坐之时。正弟子请益之候。故身起恭敬。而请问也)。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至)云何降伏其心。

  【注】时。须菩提起问之时。众弟子中。惟德尊而年高者。谓之长老。须菩提一名善现。又称空生。尊者初生时。其家一空。相师占之。唯善唯吉。故名善吉。偏半也。袒露也。所著之衣。半露其右肩。东土以袒为慢。西方以袒为敬。表请无上正觉之法。以身担荷也。右膝着地。右是正道。左是邪道。亦表请正法。从实依归。卑礼承受也。合掌恭敬。东土以拱手为恭。西方以合掌为敬。两手相合。肃恭而身不懈。一心专注。诚敬而容不息也。白。启问。须菩提向佛启问而言。已上七句。皆集经者叙说也。希有。言旷劫难逢。千界一佛。世所希有。赞佛之词。如来。佛之通称。犹华言圣人。如而不生。来而不灭。即真性之体用。以立名也。护爱护。念存念。付付授。嘱嘱告。菩萨。本云菩提萨埵。略其文而便于称。故云菩萨。菩提华言觉悟。萨埵华言有情。觉有情者。众生多有情欲。而不能觉。惟菩萨在众生有情之中。自能觉悟而不染。又能觉有情众生。而化导之也。诸菩萨。诸众也。指凡学于如来者。阿谓无。耨多罗谓上。三谓正。藐谓等。菩提谓觉。谓无上正等正觉。即指真心言也。此心包含太虚。孰得而上之。故云无上。然上自诸佛。下至蠢动。此心正相平等。故云正等。其觉圆明普照。无偏无亏。故云正觉。云何犹如何。请佛言之词。应当也。住止也。降伏者。制御之谓也。

  【讲】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自己座位起身。整顿威仪。袒其右肩。以示不敢背乎师。屈其右膝。以示不敢左乎道。合掌以示其归依。恭敬以示其严肃。而启白于佛。以伸问辞。先称赞曰。举世所小有者我世尊也。又曰如来起慈悲心。善能卫护眷念此会中之众菩萨。使之信受。善能以此佛法。付委嘱托此会中之众菩萨。而使之奉行。又问曰。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学道之初。发此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云何为当常住。而使之不退转。至于妄心一起。当以何道降伏。而使之不惑乱我真心也。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至)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注】重言善哉。赞叹之词。谛审也。仔细听也。应当也。如是二句。一云。说在下二分。此但引起。而使审听之词。是看得太虚。止知照下者。有以为顶上文谓。即此便可以住。即此便可以降伏。即指发菩提心。为印可之词。是看得太实。止知承上者。窃以如是二字。虚中带实。上承发菩提心来。实中尚虚。下照度生布施去。方是语脉。夫照下引起。人所易晓。顶上处不可说。得太尽有碍下文也。唯应辞。然者。然其使已谛听之言。有以为如儒书曾子之唯一贯者。看得太深也。愿心所期。乐心喜好。欲心思得。谓心期喜好思得闻住降之详也。

  【讲】佛因须菩提请问。妙称佛心。故重言善哉善哉。以叹美之。遂顺须菩提之言而云。汝以如来善护念善付嘱。此善发我未发之言。汝当详审而听。吾当为汝说此应住降伏之道。人之菩提觉心。虽本来固有。然物欲陷溺。攻取日众。最难发起者。若善男善女。既发此心。当如是安住。如是降伏。其妄心。须菩提。即因佛言。又称世尊。弟子愿欲闻其说也。

  ○大乘正宗分第三

  (大乘者。言非小乘也。佛法有大乘小乘。如儒家大学小学。菩萨用此大乘法。化导众生。犹车之载物运量有甚大也。宗者心之所主。正者言正。而非邪也)。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至)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注】诸菩萨摩诃萨。佛呼在会之众也。摩诃大也。大觉有情。即能救度人者。如是。指下文所告也。众生者。谓凡有生之类。上自诸天。下至人物。众生虽多。约有九种。若如也。卵胎湿化。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也。我者。对众之称。代度生菩萨。设为自任之词。非佛自谓也。皆尽也。令使也。入者。入于其中。无余。外更无有余。大涅槃。一切修行者之所依归。盖指本来清净真空心境也。灭消灭。灭尽一切愚痴烦恼。度化度。度脱生死苦海。菩萨心平等。普愿与一切众生。同入无余涅槃也。量限量。数数目。边边岸。无量无数无边。边之极言其多也。相者形迹。执着此形迹。心不虚空。滞而不化。谓之有也。我相者。认四大以为己有。而成我相。人相对我而言。众生相则凡有生者皆是。寿者利长生不灭。有悠久之义。

  【讲】佛告须菩提说。诸大菩萨。以妄心欲其降。而使真心安住者。果何道以致之。凡人一身。悉皆五阴六识。遮蔽我之真性故。与一切众生交接。感我妄心时难降伏。何以见之。有性易轻举飞扬浮动。或由躯壳。而名卵生者。有识常流转。习气深重。或由胞衣。而名胎生者。有心随邪见。沉沦不省。或感湿气。而名湿生者。有情逐景趣。迁流起幻。或随变化。而名化生者。有执相修因。着色见者。名为有色。有寂守空顽。着无色见者。名为无色。有滞诸闻见。系念染著者。名为有想。有绝念不起。致虚守寂者。名为无想。有起生灭见。落有无两头机者。名非有想非无想。凡此九类众生。迷真逐妄。种性不同。相因性起。妄心建立。随类受生。若天若人若物。虚空等神。阴魔等鬼。沉溺世趣。流转生死。下自欲界。上至诸天。轮回六道。难入涅槃者也。以妄感妄。动我妄心。起分别见。致难降伏。今我即发平等正觉心。则众生本心。与我心无二。皆令消融其烦恼。点化其染着。觉妄悟真。破愚痴见。息无明火。入于清净无为涅槃妙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限量。无计数。无边际。一切众生。岂真有众生。使入涅槃而灭度之哉。盖众生原有此菩提心。只为迷而不悟。遂生种种妄相。今令心地一朝豁然开朗。种性悉化。顿见本性空寂。是乃自性自度。本来无此众生。何得而灭度之。夫实无有众生得灭度者。此何以故。盖自性本空。无有我人众生寿者之形迹。是为无上菩提心。方是大菩萨。若或有此四相。则于前一切众生。妄为分别。心生邪见。起诸烦恼。安得皆令灭度。以至涅槃哉。即非菩萨地位中人矣。

  ○妙行无住分第四

  (分为二节。妙行。谓修无上正觉精妙之行。无住者。不拘泥执着精妙之行。本无住着也)。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至)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注】复还也。次再也。还再与须菩提言。叙经者之词也。

  宗注。次坐次也。须菩提先于座起。跪而请问。至是。使还坐而告之。复次二字佛言也。须菩提呼而告之也。亦通录为旁参。

  于法之法。概指佛法。言触法之法。属意分别思想皆。是布普也。施舍也。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眼耳鼻舌身意为六根。眼入色。耳入声。鼻入香。舌入味。身入触。意入法。为六入。触者。来加于身。如饱暖安逸者。妙触也。劳痛饥寒者。苦触也。法者。即意之所举。计校分别是非之类。当于义理者善法也。动于情欲者恶法也。住者。即住于根尘。而执着不化也。不住布施。如以色施人。而不存施色之心。声香等亦然。

  【讲】佛再与须菩提说。菩萨于一切所行之法。当无所执着。即行于布施。言以色布施。不著于色。声香味触法皆然。盖凡夫贪着。借布施种福。此为住相。布施着在物上。菩萨行施。了达本空。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而施无留滞。执着应当也。菩萨行施。理当如是也。

  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至)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注】相即六根六尘之相。福德乃性中之福德。佛恐人疑不住相。则落顽空。故言福德。以唤醒之。福德无量。福报亦无量。佛止言福德者。菩萨但修福。不望福报也。不可思量。言其广大。不可以心思度量其多小也。于意云何。言汝意中。作何理会也。四维四隅也。如东南方西北方之类。东西南北。四维上下。总谓之十方。虚空者。太虚之中。无有纤毫隔碍。荡然空明。非心思可能量度。佛以福德不可思量故。举十方虚空为喻。虚空岂可思是。故须菩提。皆言不也。语毕而呼世尊者。敬之至也。虚空而该以十方者。是虚空之全体。即非顽空也。如是指上文虚空也。

  【讲】佛又呼须菩提而言。菩萨自当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学道的菩萨。不泥着色声香味触法之根尘。以为布施。则喜舍心空。圆满其福德。量等虚空。岂人之心思。可得而测度忖量哉。又问须菩提。于汝意中。自谓如何。如东方虚空。可以心思度量不。须菩提答云。不可思量。更问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须菩提亦答云。不可思量。盖大莫大于虚空。非人之所测度。佛又明说无住相布施之福德。亦如虚空之不可以思量也。既而佛又呼而告之。诸菩萨之学道者。不必别处更求应住之下落。但当依我所教于汝。无住相布施之法。便就此止应用存养之间。湛若十方虚空。无所住而住可也。

  ○如理实见分第五

  (分为二节。凡人之形色。皆属虚妄。非真实也。所见非真见也。惟此如如之理。乃人本性。是为真实。不以目见而以心见不求相见而求理见。是为实见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至)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

  【注】此如来。谓真性佛。湛然常住。本无生灭。无相之可见者也。身谓色身。相谓诸相。即非身相。谓色身与诸相。皆非真实也。

  【讲】佛语须菩提曰。我谓学道菩萨。如所教住。而无所别求者。盖以如来。不可以形迹求也。于汝之意云何。可以有形之色相。即见如来不耶。须菩提解其意乃答曰。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故不可以身相见之。盖如来所说身相。不过形体假合之末耳。岂可谓之实有身相。而见真如来哉。故曰即非身相也。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至)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注】谓之诸相。不止身相。凡法相非法相。皆在其中。而心不执着。则见诸相非相。此如来指法身也。

  【讲】佛告须菩提曰。夫如来既不可以相求。可见世间。凡有形相者。皆是假合的。不是本有真实的。虽有形相。亦虚妄耳。汝若能见一切诸相。便识破非真实本相。自无执相迷真之失。即能回光返照。见法身真性。如来随处显现矣。

  ○正信希有分第六

  (分为二节)学道以信为本。大乘法无住无相。乃是正宗闻之。(而不疑惧。故为正信。此人不可多得。故为希有)。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至)得如是无量福德。

  【注】白告也。颇略也。章章分。句句读。实信真实信心也。如是言说章句。指上三四五分之辞。与无住行施无相见佛之说。后五百岁者。大集经云。有五个五百岁。初五百岁。解脱坚固。第二禅定坚固。第三多闻坚固。第四塔寺坚固。第五斗诤坚固。经云后五百岁。指末法斗诤之时。亦有持戒修福之人。持戒者。诸恶莫作。修福者。众善奉行。根者。有生长之义。一念生净信。专一其念。而无染着。是名净信也。福德兼慧而言。世间所享者福报。信此经者名福德。言有福又有德也。

  【讲】须菩提深信佛所言说。恐后之人闻法。不能信受。乃白佛言。世尊所说。皆大乘正宗之教。菩萨未有不信受而奉行者。但大凡众生。颇有得闻如是不住行施。真空无相之言说章句。果能实信之不也。佛告须菩提。汝莫轻视众生。作此生实信不之说。盖不住真空妙理。人心所固有。但为六尘四相所蔽。而昧之耳。必有大根器的善人。自能信任其道。即至如来灭后。到后五百岁之时。断有持戒修福之善人。能于此经中之一章一句。信之于心。以为真实语。当知此人之善根。培植甚厚。岂止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此善根哉。已于无量千万佛所中。凡世间一切利物济人之事。无不行之。而种诸善根发生。得此实信心来。非浅根人所能得也。若有此善根之人。得闻此经之章句。乃至一念之中。净而不乱。信而不疑。不此净信心者。如来尽能证明而知之。尽能摄受而见之。是诸信心者。虽名为众生。其净信所得福德。受用不尽。岂有限量哉。

  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至)法尚应舍况非法。

  【注】第一何以故。言净信福德在无相。第二何以故。言所以无相之故。第三何以故。侗人云疑衍。

  此释生信得福之故。该乎生法二空。无四相。生空也。无法相无非法相。法空也。我人众生寿者。尽天地间之相。不出乎此。非法者无法也。沦于顽空。取犹执也。心取相者。此中不化。未悟无相之理。而欲执相以求。是有外障。故云即着四相。法相虽非色相之比。然一有所取。亦不悟真空体。而起内障。故亦云即着非法。原不离相。况执之乎。着四相者。即非菩萨故。必无取无著。方合真空。所以不应取之。故如来常有如筏之喻也。

  【讲】佛言是诸众生。何故得如此之福德。彼一念生净信。其实善根纯熟。能合真空无相之理。无复有我人众生寿者之四相。亦无有执着此经之章句。落于有见。而为法相。亦无有不思去探讨其言。沉空守寂。落于无见。而为非法相也。不著有无两边。复其真空之性。诸相尽捐。心无染着。所以净信此经。而福德无量。佛又反言之。此何以故也。假使是诸众生。若心不空。取有形相。即为牵着我人众生寿者之形迹矣。岂能使心性空明。随机感应乎。此人之所易晓也。至于我说无法相者。以本空真体。不在言语文字之间。若取法相。就是与前执着四相之心一般。至于非法则无相矣。我亦谓无非法相者。盖真性中。诸法显现。无容一毫染着。原不相碍。若取非法相。谓之无记空断灭见。此心不化。与前着四相。又何异焉。是故法与非法。两头见至须截断。不能执为有而取法。亦不应执为无而取非法。以此不应取之义。亦有原故。如来尝谓。汝等学道比丘。当知我说此法。皆因汝有四相。不能了悟真空。超登彼岸。是以假此法。令汝度脱生死苦海耳。汝若既见本心。证涅槃乐。即我所说之法。亦当不用。犹如编竹成筏。渡人过水。到岸则不须筏矣。夫法尚当舍去。何况着无非法。又安用执取为哉。

  ○无得无说分第七

  (无上菩提之理。本来无相。当体空上。无物可得。无言可说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至)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注】耶者疑辞。亦诘问辞也。菩提心是如来本性。亦人之所同具。岂自外而独得有待言而显哉。定者。泥于一处。而不通也。非法则不有。非非法则不无。非有非无。乃极至之理也。所以以字承上来。皆以以字用也。无为法。即是无上菩提之别名。乃自然觉性。不假人为者也。或云有为法。世间法也。无为法。出世间法也。要之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则有为亦本于无为。分个有无。所谓差别也。世人多以无为二字。认作灰心槁形。一无所为。此真愚见也。得道浅者为贤。得道深者为圣。指现成者。言差别不同也。又参差分别也(按。差别差字有二音。一初牙切音叉。一初宜切音雌。考古本注。原读作叉不同也。后有读雌者参差也。就贤圣浅深说。当作参差。就有为无为说。当作不同。然不同中具有参差义。则二音皆可通读。不必拘也)。

  【讲】前章既云不应取法。当如筏喻。犹恐须菩提。未透彻故。又设问曰。汝之意云何。如来无上菩提法。果有所求。而得之于己耶。抑以此法有所说。而教之人耶。须菩提云。如我心中悟佛所说之义。则知无上正等正觉之法。亦强名耳。求之了不可得。本无定有之法。实此名也。即如来所说。但为觉悟众生。随机设教。不得已而有言。亦无定有之法。如来可据而说也。如来之法。无定名亦无定说者。其故何也。盖如来所说者。无上菩提法也。可以心悟。而不可以相取。一有取心。则驰于外求。可以心传。而不可以言授。一有言说。则泥于文辞。皆不可也。是法也。若执以为法微妙莫测。有而不有。法何所在。非法也。若执以为非法。随感即应。无而不无。何在非法。又非非法也。而谓可以定名定说欤。所以然者何也。法本于无。惟无故妙也。此一切贤圣。虽先后远近之不同。皆不能外无以为法。但所见有浅深。作用有随机。而差别不同耳。

  ○依法出生分第八

  (法者。即此经之法。指般若波罗蜜多言。依者。不违之谓。诸佛一切妙法。尽依此法出生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至)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注】三千大千世界者。世为迁流。界为方位界限。过去未来现在为世。东西南北四维上下为界。三千大千。统言一大世界。形容其多也。布施广布舍施也。七宝者。金银琉璃珊瑚玛瑙珍珠玻璃也。宁为犹可为乃计其多。而故问之辞。四句偈。诸解不一。或指经中二偈。或指无我相四句。须知佛止说偈。不专执一金刚经。乃大藏经之要。劝人受持四句偈。或显实相。或明妙法。又经中之要。执一废余。便失经意。此经自始至终。总谈真空无相妙理。人能体会此旨。一卷中精功成文者。何处不有。偈者发言成句也。四句偈而曰乃至曰等者。自多至少之意。不止四句为偈也。要活看乃至字等字。余详广录。

  【讲】须菩提。固知无相之理。但不知得无量之福。佛将以此持经功德。开示学人。故先设言呼须菩提而告之。设有人充满三千大千世界之七宝。用以布施。此人所获福德。多乎不乎。须菩提会意答云。人以七宝布施。宝丰福胜。其福德甚多。诚如世尊之言也。何以故。是福乃有相之施。于性中真空无相之理。全不相关。初非性中自然之福德也。所以如来说福德多耳。盖是假合故。见其多也。佛言若有人。于此经中之言。直下承受而不忘。拳拳奉持而不厌。乃至由博而约。于四句偈等。为人解说其义。则是自利利他。不特觉一己之性。并觉众人之性。将见人己兼成所获之福。胜于彼之七宝布施多矣。然所以胜彼者。此何以故也。盖般若真空无相之理。是诸佛之本性。一切诸佛之多。及诸佛无上菩提之法。皆自此经流出求其直指全体。未有若此经之明且尽者。佛又恐人泥于佛法。又呼须菩提。而晓之曰。所谓佛法者。本来无有。不过假此开悟众生。使之言下见性。乃名为佛法也。故曰即非佛法。随扫以显般若真空耳。

  ○一相无相分第九

  (一相者。谓修行四果。各有一相也。其实功有次第。而无为则一。果。虽深浅不同。而总不可萌有得之心。当深造以悟入无相。盖须陀洹等。皆是假名。究竟本来。一相亦无)。

  须菩提于意云何(至)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注】梵语须陀洹。此云入流。入圣人流也。而无所入者。不着入流之相也。我者指须陀洹等言。梵语斯陀含。此云一往来。谓前念起妄。后念即止。前念有着。后念即离。妄念往来于心中。往则妄念止时。而又或一来。本性未能寂灭故也。梵语阿那含。此云不来。不来欲界。亦名出欲。外无欲境。内无欲心。谓已断欲界思惑也。梵语阿罗汉。此云离欲。其心已证无为之体。诸漏已尽。自无生灭果。如树之结果。谓到此地位道者。得无相之理。非徒果也。

  又须陀洹果者。烦恼不生。决定不入地狱异类。是名初果。如果之初生者也。斯陀含果者。色身只一次往来天上人间。如果之方硕者也。阿那含果者。欲习永尽。决定不来欲界受生。如果之将熟者也。阿罗汉心境俱空。内外常寂。法实无有。岂作得道念。如果之已熟者也。梵语三昧。此云正定。亦云正觉。乐受也。梵语阿兰那。此云无诤。萌于心曰念。见于事曰行。谓其无人我见。而不起诤行也。实无所行者。本性空寂。随缘赴感。而实无行之之心也。

  【讲】佛问须菩提曰。须陀洹作个念头。自谓我必得此果不须。菩提知其不然。乃曰。须陀洹不萌得果之心何也。盖彼已超乎凡见。心趋无相之理。得与圣人之流。而无所入。于圣域之想。惟克制其欲。不入六尘境界。须陀洹之所以得名者。其在是欤。佛又问曰。斯陀含作个念头。自谓我必得此果不。须菩提即不然之云。斯陀含心。已造到至静之地。但目睹诸境。未能不动此心。还有一生一灭。而无第二生灭。前念方着。后念即觉。不久于人欲。虽往来于人间天上。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也。是斯陀含之所由名欤。佛又问曰。阿那含作个念头。自谓我必得此果不。须菩提即不然之云。阿那含心空欲念。已断尘界思惑。外不见有可欲之境。不来欲界受生。名为不来矣。夫曰不来。是此心尚未融化。犹有强制之劳。而其实无不来之迹。盖不惟六根清浮。且见得六尘本空。此已造到佳境矣。非阿那含之谓乎。佛又问曰。阿罗汉作个念头。自谓我得这个道不。须菩提知其不然。即不之曰。阿罗汉亦是假名。佛法本空。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也。设若阿罗汉。作得道之念。是所得心犹未除。即着我人等四相矣。岂足称阿罗汉哉。须菩提又拈出平日所得佛说。而证之曰。世尊佛昔日曾说。我须菩提。一念不生。诸法无诤。得此三昧。诸弟子中。许我为第一。必定是我脱尽人。欲方许我为离欲阿罗汉。世尊虽许我为离欲阿罗汉。我则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又恐大众不知去所得心故。呼世尊详言曰。我若作此念。而必欲得阿罗汉道。则又生一妄想。安得六欲顿空。世尊即不于大弟子中。说我须菩提是好乐寂静之人。有是无诤之行也。以须菩提外虽有所行。而中实无有所行之心。方才名我须菩提为乐阿兰那行也。

  ○庄严净土分第十

  (分为三节。庄严者。盛饰也。净土者。清净世界。即佛国土也。此在境上。说心地清净。成就庄严。心地不清。去佛土还。诸菩萨于自性中。湛然清净。心无系累。自有庄严境界。此在心上说佛土。由心建立故。菩萨事心下事土。成就庄严。心而土自无不净。兼此三义方全)。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至)于法实无所得。

  【注】如来。佛自谓。昔前也。然灯佛。即定光佛。其佛生时。身光如灯。故名然灯。乃释迦佛授记之师。有所得。谓有所得之法也。

  【讲】佛以诸菩萨。虽闻四果俱无所得之言。而有得心未除。犹疑佛法非无。执于有法可住。故告须菩提曰。于汝意中云何。我当初于然灯佛处。闻法听受。成无上道果。然有得于本师之法不。须菩提答曰。不也世尊。如来虽在本师处听法。不过自悟自修。因师开导。成就无上菩提。其实何曾有法。可得以为秘授师传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注】庄严以境言。庄。端正装饰也。严。齐整谨饰也。以心言。真性不乱曰庄。邪妄不入曰严。佛土。以境言。谓佛世界。以心言。指本来心地。谓之佛土者。佛心不失本来。能全心地。犹之儒家言道。归之圣人耳。五行土居中央。出生万物。心居中道。出生万法。故以土喻心。又一世界中。必有一佛设化故。世界亦云佛土。即非者遣扫之词。是名者权立之义。或曰。即非无二解。是名有两义。一曰。虚有是名耳。一曰。乃所以名也。宜随文会之。

  剩闲曰。即非是名。义相呼应。经中用此文法甚多。皆是遣扫权立义用。即非者。从虚有。是名单用。是名者。从来所以名金经。以破相显真为宗。遣扫权立是为正义。解经者。有以即非。为指实相。如即非身相。谓非身相乃真相也。是从即字逗断。将非字连下。作转指义。是名作乃。所以名解经中。作是解者亦甚多。是即非亦有二义也。细体经文。是遣扫为当。盖即非是破相。破相正以显真。妙在不明言。先德云。使人自领会。方亲切耳。解为转指者。用意太深。说似微妙。反掩经义。盖指明道破。如同嚼蜡。下文重重徴诘。皆不必矣。须知相即无相。直至一合理相分。方明从前皆是遣扫。未曾点破也。诸菩萨指修行者言。摩诃萨广大之称。应当也。如是二字。指下文所言。无所住者。不住着在一处。执滞不化也。

  【讲】佛问须菩提曰。法既无得。于汝意中。毕竟云何。我思菩萨所住之处。谓之佛土。菩萨于佛土。果有意作善缘福业。必期相好庄严不耶。须菩提深解佛旨。据理以答曰。如谓菩萨庄严佛土者。其说不然也。世尊。此何以故。盖菩萨庄严佛土。不在外貌形迹间也。若以七宝宫殿五采栋宇之类。始为庄严佛土。幻成庄严不实。即非庄严。是虚名为庄严耳。菩萨岂着意庄严佛土哉。佛以须菩提。能领佛旨。随顺其词而语之。是故须菩提。菩萨庄严。既不在于外饰。则当内求于心。夫心本清净也。知诱物化。而心不清净矣。乃既知佛法无所得。又知庄严非庄严。此无取无著清净心也。诸学道菩萨。当如是湛然常虚而不染。寂然常定而不淆。以生清净心。不当住在形色上生心。亦不当住在声香味触法上生心。一有所住。便为六尘所缚。妄念旋起。不能清净矣。须知清净心。妙圆周遍。不泥方所。本无所住也。当于无所住处。而生其心。如明镜当前。物来悉照。物去即空。自然心地清净。不拘方所。斯真庄严也。若佛土世界庄严。皆是假果假说幻相耳。何足计哉。

  须菩提譬如有人(至)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注】须弥山王者。以此山在四天下之中。为山之极大者。故名山王。谓在众山之中。而为王者也。高广三百三十六万里日月绕山而行。以为昼夜由此而分。四面为四天下。其上有三十三天。可谓至大矣。以此喻人身之大。不过假说其词。如七宝满三千大千之类。

  【讲】佛呼须菩提语之曰。譬如有人焉。其身如须弥山王。汝意中云何。可以为大不耶。须菩提深悟佛旨。答言。身如须弥山王诚大矣。然此大身。何以有是大也。若以色相身言。宁有是大。佛所说者。非色相之身。是乃名为大身也。

  ○无为福胜分第十一

  (无为法也。福胜言修。无为之法。其福胜于河沙世界之七宝布施也。盖持经功德。人己俱利。不假施为。此无为之福。比他有相布施之福。为尤胜矣)。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至)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注】西土有河。名曰恒河。从阿耨池东流出。周回四十里。佛多在此说法。故取以为喻。弟子所习见。使易晓耳。沙等恒河。倒装文法。谓恒河如沙之多也【讲】佛以众人所易见者。先设问。须菩提。世间物数。莫不有多寡。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其数难量。设使恒河之数如沙等。于汝之意所云如何。是诸恒河中之沙数。宁为多不。须菩提答言。甚多。复呼世尊言。但诸如沙等之恒河。尚且多而无尽数。何况河中之沙。其为数也。又安有尽哉。佛谓须菩提。我今以真实之言告汝。若有善男善女。以七宝至重之物。充满尔所谓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用以布施与人。所得之福果为多不。须菩提即以甚多答之。而又呼世尊。以证之意。以如此布施得福。岂有不多之理。但不知世尊以为何如耳。佛告须菩提曰。汝以七宝布施者。所得之福。遂为多耶。若有善男善女。于此经中。乃至四句偈等。信受于心会其义。坚持于心存其理。则是内见真性。己不为业识所迷。又能为他人解说。使听受之。能亦信而不疑。持而不失。心地开朗。有悟明真性之渐。久之善根皆熟。可脱轮回。成无上道。则人己兼益。其福即无为福也。所受福德。视彼七宝布施者。真胜多矣。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正教即无为法。以此为教。是为正教。佛以菩提法立教。皆是尽性至命之理。正大无邪之论。人能尊崇而敬重之。明心见性了悟真空。为受持正教。天人皆生敬重)。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至)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注】随说者。不论前后。心无分别。任所在处。不拘凡圣。见人即随机化导。而说是经也。当知此处者。谓说经之处。天者天道。如四天王之类。人者人道。即世间之人。阿修罗神道。此云非天。以其果报最胜者。邻次诸天。虽近享天福。而行非天道也。(修罗有胎卵湿化四种。化生者。能摄持世界。势力无畏。与梵王帝释及四天王争权。此类嗔性最重。然却能为佛护法。胎生者。属人趣。卵生者。属鬼趣。湿生者。属畜生趣。大概以嗔恨心重。托生神道。而果报不同耳)六道中。不言地狱饿鬼畜生者。以三种为业识昏迷。苦报障重。不知经理也。塔者藏舍利之地。庙者设法像之所。皆世人敬佛之地。对文曰读。背文曰诵。学居师后曰弟。解从师生曰子。或云以父兄之礼。事其师故名弟子。

  【讲】佛复谓须菩提云。有人随说是经。或半部或一章。乃至最少。如四句偈等。因文显义。令诸听者。除迷妄心。悟真空理。当知此说经之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以华香缨络幢幡宝盖。恭敬供养。如佛之塔庙。殷勤瞻礼也。夫随说者。非全经也。而感动天人等。恭敬供养已如是。何况有人于全部经典。尽能以心受持。以口读诵。会通其文。研穷其义。须菩提当知。是尽能之人。深体无相无住之理。不离当念。真能成就最上而无可加。第一而无可比。绝无而仅有之法。其当为天人供养。又何如耶。不特持诵能感动而已。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不待外求。经在是佛即在是。而大弟子亦在是。宛然三宝共居焉。人可不信受奉持也哉。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分为二节。如法者。当如般若之法。受持者。承受行持。受之于佛。持之于己也。前言真空无相。尚未阐明。如何受持。此分明言。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则信受而持守者有据。所以教当依此法。而受持之也)。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至)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注】微尘。空中飞尘。即红尘也。积尘成界。析界为尘。大而世界。小而微尘。皆幻妄不实。故云非微尘非世界。皆假名也。三十二相。乃佛之正报色身。有三十二件好处。如眼耳口舌手足。丰满润泽。胜妙殊绝。形体端正。光明映彻。非是爱欲所生。是从三十二行得。迥异流俗。然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也。

  【讲】时须菩提。疑情释尽。又闻所说。受持读诵。得成最上之法。歆慕向往。但未知命名之义。受持之道。当何如耳。故白于佛。而问曰。世尊所说此经。当以何义命名。我等弟子。当以何道奉持。佛答。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盖智慧如金刚坚利。能断六尘烦恼。直至诸佛彼岸。以是名字。汝当奉行而持守也。至究其所以之故。即我所说般若波罗蜜。亦非实有般若波罗蜜也。妙明本性。湛若虚空。寂然无相。惟恐人生断灭见。不过假此以导众生持守。是名为般若波罗蜜也。又恐执着虚名。不悟本性。如来住世。普度群迷。到处为人开示。其实般若。乃无上菩提法心法也。在自本性中。非言语文字所能了者。故呼须菩提问曰。于汝意中云何。谓如来设教。有所说法不耶。须菩提答云。如来设教。原是随机化导。令人自性自悟。无容外求于法。实无所说。亦无可说也。佛又呼须菩提言曰。最大者。莫若世界。最细者。莫若微尘。于汝意所见又云何。试观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微尘。处处布满。果为多不。须菩提答言。世界固多。微尘更多。甚多世尊。佛因须菩提甚多之对。恐其泥于有相。又呼而告之。诸微尘者。原是幻妄之物。如见雨则为泥。遇火则欲灰。本无定体。如来说非实有微尘也。是虚名微尘而已。若人识得非真。则太虚澄彻。所谓在尘离尘者也。不特微尘假。而世界亦虚。如山之高水之深。可谓大矣。然山有时而崩。水有时而涸。劫尽必坏。非真有世界也。是虚名世界而已。若人识得是假。则心地朗然。所谓在世离世者也。佛又问须菩提。世界微尘。俱属幻妄。汝已知之。至如来色身有三十二相。为人所不能及。不知。汝意云何。凡欲见如来者。果可以此三十二相见如来不。须菩提答言。三十二相。佛之色身也。若以相为可见如来。不也世尊。不可以相见如来者。此何以故。盖如来说三十二相者。虽胜妙殊绝。不过色身耳。非真相也。是名三十二相假名也。未有终不坏者。岂可以相见如来乎。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至)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注】七宝布施。外财也。身命布施。内财也。外财易。内财难。身命而至恒沙之多。难之难矣。然不脱有漏之因。未明本性。若受持经偈。直趣菩提。为人解说。使知各人自性。俱有般若波罗蜜法。则视舍身布施之福。岂不甚多哉。

  【讲】佛又语须菩提曰。世间所重者。莫过于身命。若有善男善女。以恒河沙等身命之多。不惜而以布施。凡可以利天下者。无不为矣。其所获福。视宝施之福尤胜。但不明本性时。有为顽福耳。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四句偈等。受持于己而不失。教诲于人而不倦。则自悟悟人。人己兼利。获福无量。较彼舍身布施者。不更多乎。此金刚般若波罗蜜法。所当奉持者也。

  ○离相寂灭分第十四

  (分为四节。此分是说佛之寂灭真性。乃真相之。离相者。离有为相。寂灭者。不住相不生心也。若人能离却诸相。则心无所住。而一切妄念息皆不生。直下顿空。即证金刚般若无上菩提。返归寂灭矣)。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至)是名第一波罗蜜。

  【注】深解者。大彻悟也。义趣。义理旨趣。义乃名中之义。趣则义之指归处也。涕泪皆自目出如雨滴曰涕。如水流曰泪。有声无泪曰悲。无声有泪曰泣。慧眼智慧眼也。是经者。文字般若也。实相者。实相般若也。生实相般若现前。即显自性也。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则真空自性。为实相矣。道修曰功。见性曰德。心不疑曰信。悟礼义曰解。领纳曰受。坚守曰持。如是如是者。谓言当于理。而印可之也。惊者疑其言之过。怖者恐其道之高。畏者惧其行之难。波罗蜜有六种。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疏钞以第一即布施。然六祖云。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最上最第一。断乎以般若为第一也【讲】当时须菩提。一向在实相上用心。所以法见未忘。闻佛说是经名。方知实相。即是非相。凡圣情尽。人法双忘。一切相离。无非是佛境界。心中深悟解。得此义之趣。自伤得闻此经之晚。乃涕泪悲泣。而白佛言。世间所少有者。我世尊也。今日说此深奥经典。我从昔来。已证四果。所得智慧眼。善能聆悟。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何幸今日。闻所未闻耶。世尊。我闻而信。不待言矣。但恐能信者少耳。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发一念笃信之心。其心纯是天真。毫无欲尘所染。便是清净。般若慧光。从文字般若即悟。自悟实相般若。而真实不虚之相。从此生矣。当知是人现前。已能成就第一希有功德。而非寻常之功德也。盖这个得闻。便是闻慧清净。这个信心。便是思慧清净。这个实相。便是修慧清净。皆自心功德。即诸佛之所修为。故云第一希有也。然虽生实相。不外无生。所谓实相者。不可执以为相。本无形迹。即是非相。若说无相。恐成断灭。故如来说名实相。亦是假名耳。世尊如是经法。最难信解。如我辈亲见如来。得闻此经。信其言之实。解其理之妙。听受而持守之。不为难事。若至将来末世后五百岁。去圣时远。五浊恶世。魔强法弱之际。其时倘有众生。得闻是经。亦能信解受持。是人真第一等人。而不可多得者。此人何故不多得也。以其信解。能悟真空。已无人我四相。而得人空。所以能无四相者何也。以解我等四相。即是非相。人我两忘。众寿尽泯。原无有法可得。而证法空。此又何以故。不惟但解法空。而又解得一切俱空之非相。大凡众生。不能同佛。为六尘染着。拘拘形相故耳。若离一切诸相。其心空寂。无异诸佛觉地。即与诸佛齐名可也。宁非第一希有也。此正当机深解义趣处故。佛为之印可曰。如是如是。谓其言当于理。而深契佛意也。且不惟信解受持。为第一希有也。若复有人。但得闻是经。而不惊疑其言之过。不恐怖其道之高。不畏惧其行之难。此人亦甚为希有。何以故。此虽信有浅深。而信佛说之第一波罗蜜则同也。然如来所说第一波罗蜜。岂真有第一波罗蜜哉。顺俗谛故。说第一波罗蜜。顺真谛即非第一波罗蜜。顺中道第一义谛。是名第一波罗蜜。而闻之不惊怖畏者。岂不同谓之希有耶。

  须菩提忍辱波罗蜜(至)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注】羞自外至者为辱。忍谓不起恨心。以乱真性也。昔往昔也。为犹被也。梵语歌利。华言极恶。割剥也。截断也。支四体也。解散也。瞋气盛也。恨怨甚也。五百世。指前世而言。忍辱则无恨。无恨则无苦。无苦则有乐。故曰仙人。则无苦而有乐矣。

  【讲】佛告须菩提云。世间万事。莫妙于忍。而最难忍者。莫过于辱。凡有横逆之事。辱境之来。怡然处之。不起瞋恨。以乱本性。则心同太虚。即到觉地。此忍辱波罗蜜也。然本性真空无相。果能妄怒不行。绝不留含忍之意。则外不见其有辱。内不见其能忍。浑然两忘。此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也。此何以故。须菩提。如我往昔因中。被歌利王割截身体。辱亦至矣。我于尔时。心如虚空。不起四相。不见割截者是我。割截我者是人。割截之人是众生。被割截之我是寿者。此何故而能然也。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已辱之极。势若难忍。设有四相。必生瞋恨之心。不能顺受矣。又何以为忍辱乎。然此特一世事耳。须菩提。我又念过去。于五百世前。曾作忍辱仙人。修忍辱行。于尔时所处之世。亦无我人等四相。此所以久修忍辱行。而视忍辱为常直。忍无所忍耳。甚矣相之不可着也。就忍辱推之。而一切俱应离相。是故须菩提。学道菩萨。欲成佛道。当离去一切形相。湛然中虚。发无上正等正觉之心。不当住色而生可好之心。不当住于声香味触法。而生可欲之心。当生清净无所住着心。则此心真纯无欲。圆通无碍。非一切相之所系缚。乃为应住。若心于六尘上。一有所住。便生妄想。不能离相。则非菩萨所应住矣。又即一切之中。摘出布施言之。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着色相布施。一菩萨不为自身五欲快乐。而行布施。但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不住色相布施。若布施住色相。见有可施之物。所施之人。行施之我。是不离一切相。启众生以著相之心。岂菩萨利益众生。而欲同登彼岸之心乎。所以如来。常说一切诸相。总是幻有。于真性中。本来无相。非真相也。又说一切众生者。以心有四相。迷而不悟。故为众生。若使妄念咸消。人我一体。即非众生矣。相与众生本无住。而心又何可有住耶。

  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至)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注】真则不伪。实则不虚。如必当理。诳欺诳也。异怪异也。始终一致。亦曰不异。

  【讲】佛告须菩提。如来以前所说。或明我空。显般若之深。或明法空。显般若之甚深。是真切语者。是诚实语者。是如理而语。非幻妄不常者。是实心慈悲。不为欺诳之语者。是至庸至一。不为变易怪异之语者。总是说无上菩提。欲人了悟佛法。须菩提。如来所说。乃如来所得。虚则着空。实则著有。如来所得法。将以此法为实耶。本体空寂。无相可得。实而虚。莫知其所为实也。将以此法为虚耶。妙用无方。取之不匮。虚而实。莫知其所为虚也。实而非实。虚而非虚。体用备矣。此法之妙。诚以是哉。

  须菩提菩萨心住于法(至)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注】住于法者。执著于法。谓非随机化导。而住法尘也。布施。法施也。乃教化众生之谓。当来世。犹云将来后世也。指如来灭后像法末世言。

  【讲】佛语须菩提。我谓布施者。有财施言法施。法施教化众生。使皆成佛也。然虽曰法施。凡所说之法。总是随人迷悟浅深。迎机化导。使悟本性。皆是假设。故菩萨心行布施。亦不当住法。若心住于法。而行布施。法亦是尘。遮蔽真空性体。障起无明贪爱。四相未除。如人入暗室之中。昏黑一无所见矣。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则无法尘障蔽真性。洞达无碍。遇众生施教。如人本有眼目。又当皎日之照。黑白分明。毫无隐匿。悉见种种形色矣。此所以贵心无住法也。当知是经。但诠无住之法。使众生明真如本性。了悟自性中。莫大之功用德行。却无定法可求。亦无定法可执。实为希有。无人不当受持。非夙世种善根者。未易值遇。现在不消说得。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善女。能于此经。受持读诵。深信无相无住之理。不徒为口耳之学。一一究明其义。而心悟真空之妙。是人即为如来以佛智慧眼照鉴之。尽知尽见。普加覆护是等之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见性功德。周法界而无方。自悟悟人。普度群生。历万劫而常在。觉遍一时。连于后世。其为功德。岂有限量边岸哉。

  ○持经功德分第十五

  (分为二节。受持此经者。即能成就无量无边功德。持兼行持诵持功德。不离自性。兼自觉觉他言)。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至)受持读诵为人解说。

  【注】初日分。谓早晨。中日分。谓日午。后日分。谓晚间。分时分也。等者数相比也。

  【讲】佛语须菩提。设有善男善女。于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命之多。方便布施。及日中时分。亦复如是。至日晚时分。又复如是。一日之间。三度舍身。至于百千万亿劫数。皆以身施。可云勤且多难且久矣。其获福报应亦无量。然所获者。止是世间有为之福。未能离乎烦恼。而终有尽也。若复有人闻此经典。即信于心。随顺其说。而不违逆。此为善入福慧。当受出世间福。其福已胜彼世间舍身之福。何况书写以流通其章句。受持而身行其法。读诵而寻绎其文。解悟其理。又以是经广为解说其义。使人闻经信解。力行不倦。则非徒自明己性。且教人各明其性。其福德又安有量哉。

  须菩提以要言之(至)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注】要简要也。思心思也。议言议也。称秤称。量器量。功以进修言。德以全理言。乘者车乘也。取行载义。发者发起也。大乘菩萨乘也。最上乘佛乘也。背负曰荷。在肩曰担。乐喜好也。小法。小乘法也。在在处处。言其所在之处不一也。

  【讲】佛告须菩提。举要言之。是经显真空法性。明无相真宗。此般若经法。有不可以心思测度。不可以言论拟议。又不可以如物。而称量其轻重多少也。则此经之功德无边际。虽赞叹。有所不能尽。而如来其容易说乎。为发大乘心者说。为发最上乘心者说也。盖此经有无边功德。如来说此。不止教人自修出世成就一己而已。实使自度度人也。发大乘者。普载一切众生。同到彼岸已。是菩萨地位矣。然犹未也。发最上乘者。则不止普度众生将并菩萨兼载之方。是成佛地位。如来为说之意。其法力广大如此。而能承任者亦难矣。若有人。能受持读诵。既以成己。广为人说。又能成人。人己兼成。功德无量。如来于此一一。悉知悉见。是人成就此经所具功德。等无有异。如是人等。其力量之大。信堪荷担如来无上正等正觉之法无难也。此何以故。盖持说是经者。皆能发大乘最上乘心。而法亦能任其大矣。若喜乐小乘法者。只知有己。不知有人。便是着我人众生寿者之四见。惑于幻相。未悟真空。即于此经无相妙义。毫无领略。于己不能听受读诵。于人不能解说开导。是将不可思议功德。而轻弃之。岂能承任无上菩提。故佛不为彼说。非有所偏也。当知此经永为万世不刊之典。须菩提。但随经所在之处。一切世间。天道人道阿修罗道。所当供养者也。当知此经所在之处。即为如来真身舍利宝塔。皆应起恭敬之心。作礼而五体投地。围绕而大众归依。以诸种华香。而散满其处。以为供养也。

  ○能净业障分第十六

  (能净业障。言此经之功德。能消灭能世之罪。业障者。言罪业之障蔽心光。如帷幔之障蔽人目。不目天日也。经力固能净障。须要受持。能净其心。斯真受持。若以清净心受持读诵此经。先世罪业安有不消。先世且消。而况现在者乎)。

  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至)果报亦不可思议。

  【注】恶道犹恶境。极言之则三恶道也。先世即前生。梵语阿僧祇。犹云无尽数。那由他犹云一万万。劫者世也。值遇也。十万曰亿。总极言其多。承事。顺承奉事也。具说者尽说也。狐是狐狸。其性多疑。故人之多疑不决者。曰狐疑。功有所成曰果。理有所验曰报。非止今生。后世果报之说也。

  【讲】弟子复编次。佛语须菩提曰。人能持经。不惟成就无边功德。并可消宿世业障。若有善男善女。能受持读诵此经。真可敬重者也。而反为人所轻。真可尊贵者也。而反为人所贱。其故何哉。盖必是人。先世未闻经时。执泥四相。染着六尘。造有罪孽。当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准抵得先世罪孽。即尽为消灭矣。既免恶报。真性亦开。是能除妄归真。当得无上菩提之正果。而持经功德。为何如哉。须菩提。持经功德。即成无上菩提。此非妄言也。试以我证之。我思过去无尽数万劫。在然灯佛前。得遇八百四千万亿无数诸佛。悉皆供养。而不敢怠。承事而不敢违。无空过一处。而不供养者。是我历事诸佛之多如此。若复有人。于后来末法之世。能受持读诵此经。其所得功德。以较我供养诸佛之功德。我百分尚不及其一分。直推到千万亿分。乃至算数之多。譬喻之广。亦不能及也。盖供佛止求福报。而持经则圆明本心。永脱轮回。是岂所能较量也哉。持经功德。胜于供佛功德。世人应信我言矣。然而犹未也。须菩提。若善男善女。于后来末法之世。有能受持读诵。所得无量功德。我若尽言其详。或有钝根小智之人。闻之反生疑畏之心。狂而无定持。乱而无定见。辗转狐疑。而不能信。所以我尚未尽说耳。当知此经之义。深远难测。乃真空无相。最上乘法。不可以心思言议。而穷其蕴也。至于受持读诵。先世之罪业减消。无量之功德难及。而其所得果报。又岂可以心思言议也哉。

  金刚经正解卷上
卍续藏第 25 册 No. 0498 金刚经正解


  金刚经正解卷下

  ○究竟无我分第十七

  (分为四节。究推究。竟穷尽也。无我即是无四相。而但云无我者。四相皆因我相而生。无我即无四相也。究竟无我有二义。一是自然体。直下究竟。本无我体是也。一是勉然法。详究到尽处。只是无我是也。经因自然体。而示人以勉然法。与中庸明则诚义相似)。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

  【讲】尔时须菩提。闻佛不可思议之言。复问佛云。是经所重者。发菩提心也。若善男子善女人。果能发此心究竟。云何应住而不迁。至于妄幻心。云何降伏而不动。佛告之曰。菩提心者。本来自有当体现成。原为人所同具。只因众生蔽于尘染。不能灭度。而取舍人我。纷扰此心者多矣。当生如是灭度众生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如烦恼妄想贪瞋痴心。种种四生之类。皆为点破。唤醒。一一。除灭。而度脱之。既灭度一切众生已。则智慧观照。息妄还真一切众生。原非本性中所有。而我心中。一念不起。同归寂灭。无有一众生。实是我灭度之者。此何以故。盖学道菩萨。一留度生之心。而不化。则四相未除。妄想现前迷惑本性。即非菩萨矣。所以然者何也。不惟度生非实。即发心亦非实法。求发心之我尚不可得。况度生之我耶。菩萨以发菩提心。得名心本空寂。其发菩提心。不过自悟自修自度度人。实无有法得发此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可知发心是因众生。而名无法发心乃真实义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至)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注】如来佛自谓也。授付也。记志也。佛以心印相传曰授记。梵语释迦。此云能仁。谓心性纯全。含容一切也。梵语牟尼。此云寂默。谓心体本寂。动静不迁也。寂默为体。即是如。能仁为用。即为来。先释迦而后牟尼者。摄用以归体也。先如而后来者。从体以起用也。总是一个真性加号。则为释迦牟尼通称。则为如来。又为佛。佛者大觉也。不从形相言也。形相佛因设化众生随缘应迹耳。应化事详首卷。

  【讲】佛呼须菩提反问云。汝闻我说实无有法发菩提心者。于汝意中云何。若菩提心有法可得。则如来宜先得之矣。昔日如来。为菩萨时。于然灯佛所。可曾有法得菩提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实无有法发菩提心之义。则知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无上菩提也。盖佛于本师处。乃自性自悟。非有秘密之法传授。而得佛深契。须菩提之言。故重许之云。如是如是。须菩提。果是实无有法如来得无上菩提也。若使有法而如来得无上菩提者。然灯佛当举法以传于我。则不与我止授记云。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为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而得无上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因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此外更无付嘱也。

  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至)为非大身是名大身。

  【注】如来者。真性之称。遍虚空法界。而常自如随所感而应现。是如来即诸法如义之谓。诸众也。法者处事之方。如义者谓真性本来自如。其见之于诸法者。皆自然而然。来为应迹。去无留滞。如如不动之义也。

  于是中者。谓菩提体中。即真性中也。

  【讲】此显法身不属因果也。佛恐须菩提执定如来是有修有得。未达法身不属因果。既以无所得破之矣。犹恐未悟故。直示之曰。何故言菩提无所得耶。以如来者非有相之称。乃是诸法常体如如之义耳。若有人。不知如来是诸法中之真如义。而言别有法名如来。得此无上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无上菩提。盖佛自得之。非有法以得之也。故如来所得无上菩提。其于是中。一法不立。无相可求。不可认以为实。无法不备。为诸相之体。不可认以为虚。唯是无实无虚之故。如来所说一切法。皆是不着四相。不染六尘。发明真性之理。用以修行。而成佛之法也。法岂可废哉。然法固不可废。而亦不可执也。即所言一切法者。不过指示迷途。除去四相。假此以修行。若真性既悟。能自得之。法亦何有。即非一切法。是虚名一切法耳。非真性中所有也。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有而非实有。譬如人身长大。人身虽长且大。果真为长大乎。须菩提。深契佛旨。答云。如来说人身长大者。不过形躯色相。一时假合。即非真实大身。是虚名为大身而已。知大身非身。则知诸法非法。

  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至)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注】梵语菩萨。此云觉众生。亦如是者。指上文而言亦如大身之不实也。作是言者。指下文而言。谓我灭度众生也。我当庄严佛土。此佛土谓佛刹。上如来说庄严佛土。此谓佛之心土。通达者。见得十分透彻也。无我者。无有我见也。法理也。真菩萨谓造到无我地位。即正等正觉。故云真也。

  【讲】佛说大身不为真实固矣。然不独大身也。须菩提。菩萨之名。为觉众生者。其不实亦如是也。盖真性中。本无众生。祇因业缘现相。由我相立。而成四相。则众生并从业缘中现。反之真性。了无可见。若菩萨自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则是有心除灭。分别众生。我相未离。而反自增障。即不得名为菩萨矣。此何以故。菩萨虽以佛法灭度众生得名。但真性中。惟无上菩提。本无众生可度。又何有背可据实无有法灭度众生。以名为菩萨也。是故佛所说一切法。不过随机顺应。开导众生。以悟本性。岂有法相之见哉。无我人众生寿者之四相矣。不特法无相见也。夫上求佛果。下化众生。皆菩萨事也。既求佛果。则当严佛土矣。然严土亦非实法也。若菩萨自言。我当以七宝五采。庄饰严整佛之刹土。是著于有相。岂足名为菩萨。何以故。如来所说庄严佛土者。非为外貌粉饰。乃即心佛土也。心土无相。本来清净。云何庄严菩萨。六尘不染。清净长存。不作庄严相。非庄严中。有妙庄严焉。是则名为庄严也度生严土。皆非实有。此真无我法也。我前言无上菩提。其说虽多。总是无我之法。夫法界本空。一有我便着形迹。人与众生寿者。缘我而有势。必执其有法有灭度有庄严。何得名为菩萨乎。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我尚无有。何更有法。人法两空。湛然清净。此如来说。名真是菩萨矣。

  ○一体同观分第十八

  (佛具五眼。体非实有。惟常在真心。虚灵不昧。眼虽分五。照共一心。所谓万法归一。更无异观。非众生种种诸心。妄见所及)。

  (宋徴与曰。若有妄心。即有妄见。诸相成沙三际为限。五眼不通。若无妄心。则无三际可得。五眼一时开明。非诸沙相所能隔。故曰一体同观)。

  须菩提于意云何(至)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注】五眼者。以形论则为眼目。以理论则为心窍。眼通于心。凡人皆有曰与佛无异。但因四相六尘遮蔽。只有肉眼而已。佛有五眼。乃常住真心寂照。非过去未来现在妄心之观见也。

  肉眼以形相言。天眼以诸天言。慧眼以智慧言。法眼以了诸法言。佛眼以佛知见言。眼以嘱照为义。五眼非实有五眼也。约所见以为眼耳。

  如是世尊如是者。应承之辞。有如是沙等恒河。言恒河之多。如一恒河沙之多。佛世界又如众恒河。沙之多。尔所指言恒河沙数之世界。若干若如也。于数也。犹言许多种心。谓众生种种心也。

  过去心已灭。现在心不住。未来心未生。故皆不可得。此指生灭妄心。即若干种心之心也。

  【讲】前说不见彼是众生。不见我为菩萨。不见净佛国土如是。则不见诸法。名为如来。将疑如来为无所知见者耶。然而如来具足五眼。岂果无所见耶。故问须菩提曰。人目中有。清净眼根。能见形色者为肉眼。如来有否。答曰。如来虽不局于肉眼。而亦有肉眼也。又问。诸天能作观行。见世界中所有者。谓之天眼。如来有否。答曰。如来虽不囿于天眼。而亦有天眼也。又问。以根本智。证真空理。谓之慧眼。二乘有之。如来有否。答曰。如来虽不同于二乘。而亦有慧眼也。又问以差别智。明一切法。谓之法眼。菩萨有之。如来有否。答曰。如来虽不等于菩萨。而亦有法眼也。又问诸佛觉性圆满。见光周遍。谓之佛眼。如来有否。答曰。如来与诸佛同体。寂照自如。了无障碍。如来有佛眼也。叠举五眼为问。须菩提皆以有是眼答。如来既具能见之眼。即具能知之智。故佛又以河沙为问。更举河沙之多。以数佛之世界。果多不乎。须菩提亦以甚多答之。佛告须菩提。恒河沙等之恒河沙。一沙一世界国土中。所有众生。各具一心。则其心有若干种。如来以清净五眼。皆尽见而知之。所以悉知者。是何缘故。如来所说众生诸心。总从六尘影现。皆识神颠倒之妄心。非真实常住之本心。是虚名为心耳。所以说非心者何也。须菩提。汝试观既事之后。则为过去心。当时则有。事过便无。可能常留。而不灭乎。不可得也。过事之际。则为现在心。忽然着想。究竟成虚。可能实守。而不变乎。不可得也。未事之时。则为未来心。时事未临。于何悬拟。可能豫设。而不失乎。不可得也。如来悉知者。知此不可得之心而已。三际觅心了不可得。识得他不可得处。故知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然则如来。岂冥然一无所见乎。正以五眼。圆明洞见。到诸心非心。是以能一法不存法法。归于无我耳。可见如来具足五眼。原无能见所见。而智眼亦归无我也。

  剩闲曰。三心不可得。佛只申明。得皆为非心。是名为心。二语如何。是真心不曾说破。讲者只好随佛言。缴明上文。于言外略为指示数语。补明真心之意。归到一体同观。乃为经文正义。若急于欲明真心。于上文是名为心。有作指点真心。于三不可得。下从佛口中添出。是名真心。以缴上是名为心。语意虽似深妙。与上下文势欠合故。以皆为非心。是名为心。一直说下。不点破真心者。为正解也。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佛身充法界。通达化无边法界佛世界也。世界由心建立。心为万化所从出。佛心能悟实性法身充满法界。则变通莫测。神化无方。其福德之多。无有穷尽矣)。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至)如来说得福德多。

  【注】因依也。藤萝附木而生曰缘。因缘者。因其布施之功。而缘之。以得福德也。

  福德有实者。取相也。福德无故。离相也。是人指以世界实施之人。取相之福德。虽甚多。而非实离相之福。虽似无而实有。故足言多。前云甚多。以俗见言之。即以甚多者。为不多以佛见言之也。

  【讲】七宝布施。佛以屡言之。而此复说者。以上文言。众生心虚妄不可得。如是则福德依心而成。亦是虚妄六度万行。俱非实法修福。又何益耶。故再发明无住相施之福德。以见因缘修福不可废。但施相之不可不离也。因问须菩提曰。若有人。以满三千大千世界之七宝。而为布施。此因众生心发出之善行也。以是布施。广结因缘。得福多不。须菩提言。果从因生。因从缘就。此人以是布施因缘。得福甚多也。如来说因缘二字。须菩提已深领此意。但未发明原故。所以又呼须菩提而言曰。所云福德多者。若以福德为有实。则妄识住相。取着能所。有违于本来空寂无为之体。即成颠倒心。如来说是有漏福德。其报有限。不足为多也。若以真智行慈。随缘布施。能离于相。不见福德为实。有顺于本来空寂无为之体。即非颠倒心。此乃无为净福。等如虚空。所以如来。说得福德多耳。然则妄心住相之福。不当修智慧。离相之福。不当不修耶。福德无故福德多。则福德仍归无我。修福原不碍菩提也。

  ○离色离相分第二十

  (色者颜色。相者形体。离者不着。言求见如来者。离诸色相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至)即非足是名诸相具足。

  【注】色身者。三十二相也。诸相者。谓种种变现神通之相。又不止三十二相矣。具足者。无少欠缺也。色身主离色言。诸相主离相言。

  【讲】前言身相非相。诸相非相。须菩提已知有法身法相。此承上福德无为福德多。佛恐须菩提。以如来色身。认为法身故。设问曰。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须菩提即解其意。遂答曰。不也世尊。觉性虚空。非形所囿。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所说。具足色身。乃是幻化应身。非真有具足色身也。是名为具足色身耳。而可以色身见如来也哉。佛又问须菩提曰。如来变现神通之相。诸相具足。可以具足诸相见不。须菩提亦答曰。不也世尊。盖诸相亦形相耳。虽具足不应以见如来也。何以故。如来所说。诸相具足。乃外貌应现形相。非真有此诸相具足也。是名为诸相具足耳。其可以诸相见如来也哉。

  ○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

  (分为二节。无上菩提。乃本来真性此非言语可说也。如来为觉悟众生。只得以言语化导。演说般若。要知所说法。正为此非言语可说者。谓不可说恧说也)。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至)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注】勿谓莫。作皆禁止辞。言勿谓如来心中。自念云。我当有所说法度众。盖如来随众生根器。而觉悟之。初未尝有说法之心也。若言有所说法。是不明说法之旨。与佛意违背。非谤而何。以本性真空。有何可说。今云说法亦名耳。非实有法可说也。

  【讲】佛告须菩提曰。汝勿谓。如来有心作此念头。我当有所说法。以开示于人。汝切莫作是念。此何以故。设若有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则是浅见寡识。滞在言辞之末。违背真空妙谛。即为谤佛。不能解会。我所说之义故也。又呼须菩提曰。当知所谓说法者。虽以言显。犹以悟通。默识心源。非言语能到。无法可说。是名说法也。盖无可说而说。名为说法。

  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至)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注】尔时者。当启问之时。慧智慧以德言。命寿命以齿言。谓有智慧而高年长老也。人至老耄。则昏聩者多。须菩提老而得慧眼。年高有德。表称以动众。

  【讲】尔时。具智慧通命源之须菩提。深契佛旨。恐无说之说。具佛慧者。方能知之。众生未必知。不知又安能信。因白佛言。颇有众生。于未来世。得闻如来所说无法可说之法。能生实信心。而无疑焉否。佛语须菩提曰。汝勿虑未来之世。无有信佛法的众生。盖佛与众生。初非两类。同具此心。彼为众生。而真性原有。非可以众生目之。彼虽非众生。而业缘现在。又非可以不众生目之。何以故也。众生于众生之中。不能超脱者。以其不悔悟。更新自暴自弃。遂为众生耳。若如来所说。人性皆善。有何凡圣之殊。原非实有众生。是假名为众生也。本性自在。安得闻佛所说。而不生信心哉。

  ○无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无上菩提。本是真空。我尚非有。何况于法。故曰无法可得)。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至)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讲】须菩提白佛言曰。我佛妄尽觉满。得此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岂非以万法俱空。圆明寂照。不俟外求。正为无所得。乃为真得耶。佛深契须菩提之问。而重许之言。如是如是。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从外得。乃我之真性也。真性虚空。神凝智泯。情绝思澄。不可以色相取。不可以言说求。无有少法可得。止为开导众生。是以名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使人知所归依耳。岂有法可得哉。

  ○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妙性空寂。固无法可得。然欲得无上菩提。又当何所修耶。必须净其心。以行诸善事。借此法为入道之门。宗泐曰。净心行善者。不着一法。于心而行此善法也)。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至)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注】是法即指菩提觉体。无法之法。乃真法也。平等谓。凡有知者必同体也。无有高下者。非圣具而凡亏也。在圣不增故曰无高。在凡不减故曰无下。一切善法。如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之类是也。

  【讲】阿难复编次。佛告须菩提曰。是无可说无可得之菩提法。乃本然之性。原自平等。在众生不减。在诸佛不增。无圣无凡。色身则有高下。而真性初无高下之分。所以名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何以为是名也。以真性中无有我人众生寿者四相之妄。但见为平等故。有是名也。平等之法。不从性外得矣。然岂盖废修证哉。倘认本来现成。不假修行。此又废法沉空。愚迷不返者也。唯依平等无相心。修一切六度万行之善法。则虚己含真。从此明心见性。造至觉地。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矣。此所谓自修自证。真无少法可得者。须菩提。不惟菩提无法可执。即一切善法。在所当修。而亦不可执泥。盖所谓善法者。不过借此以接引众生。开悟群迷耳。及悟菩提善法。何有本性中。原无有此法也。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法非实有。而可执泥也哉。菩提之无少法可得也。益明矣。

  ○福智无比分第二十四

  (福即福德。智即智慧住相实施。为人天有漏之因。只可言福。持经演说。为本性无量之功。不惟有福。兼为有智。此福与智合。等如虚空。无可比方者也)。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注】如是等七宝聚。言七宝所聚之多。等之于须弥山王之高大也。佛以性中福德。为最上者。皆为世人妄执因缘。要求福报之厚故。随机逗教。反覆言之。以破人著相有为妄福。而勉人以修身修性耳【讲】上言善法皆空。恐人又以经文为空谈故。以福德较之。使知自修也。佛告须菩提云。须弥为众山之王。可谓高大矣。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山。尽如须弥是高大。而且多也。若有人。积如是七宝。以成聚。用此布施。福德固为高大而多矣。然自性若迷。施福享尽。不免堕落。福何可救。于性何益。设若有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而有得于心。读诵而演说其义。则不徒自度。且能度人。利益无穷。是修自性福德智慧。此七宝布施之福德。不及比持经福德百分之一。岂止百分之一。虽千万亿分。乃至算数之多。譬喻之广。亦不能及此一分也。人可徒求布施福。而不修性福哉。

  ○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

  (化者度众生也。无所化者。实无众生得灭度也。盖佛虽设法以化众。然法非强设。众生本有佛性。原非凡夫。不过。随其本性而导之。故有化。而归于无所化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至)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注】未度曰众生。度后非众生。非众生则无众生相。故曰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

  如来说有我者。就对凡夫而言耳。色身本空。我有何在。但凡夫不悟。妄认色身。以为我耳。

  【讲】如来度生。现无边身。说无量法。实实见之行事。一一圆满。非菩萨可及。岂可云无灭度乎。殊不知是法平等。则是众生。本来寂灭。如来不过因其为众生而设法以度之。如来不作度生念。所以能度生也。故呼须菩提。而告之曰。汝意云何。汝等学道。诸人勿谓。如来实有是念。我当用法。以化度众生。汝等莫作是念可也。此何以故。盖般若真性。人人具足。虽如来以法度之。然亦度其所。自有非益。其所本无化归无化。实无有众生。是如来度者。设若见有众生。为如来度者。是如来见得我能度化即为有我人。因我度即为有人。度人离尘。登我法界。即有众生。度人生死。不入轮回。即有寿者。一念不忘。四相毕具。所谓平等真法界。佛不度众生者。谓何而如来岂有此耶。如来既无四相。又何有我乎。然如来说有我者。是对众生而言。即非实有我也。而凡夫之人。错认幻相。以为有我。盖未能见性。所以我相未忘也。佛又恐人分别凡夫。复呼须菩提言。凡夫者似与如来异。若论本性。真空自在。苟能了悟。随入菩提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假名为凡夫耳。然则如来凡夫一而已矣。又岂有能度之如来。可度之众生也哉。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如来清净法身。乃从本性表出。即是真空。非属相貌。无相可求者也。须心悟始得。不可以色相见。盖色相总属幻有所见。亦非真实故。曰法身非相)。

  须菩提于意云何(至)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注】转轮圣王。是为四天正统摄四大部洲。正五九月照南阎浮提。二六十月照西瞿耶尼。三七十一月照北郁单越。四八十二月照东佛婆提。常如轮转。照察人间善恶。以治四天下。乃二地菩萨。寄居金轮王位修行。在天人道中。未出三界。以业报福德。亦具三十二相。是业力所成也。

  观与见不同。见者观体之谓。观者应作如是观之观。以心观也【讲】前分既言如来无我。无我则无相矣。佛恐众生执相之见未除故。复问须菩提曰。如来容貌端庄。具足三十二相。汝之意云何。果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顺佛言而随答之曰。如是如是。盖认作以相观如来。徴问须菩提也。如来不可以相见。可以相观。因此有相。以观无相之妙。未尝不可。此答在须菩提不为错。正是他深解进步处。但非佛发问意。令初发心人闻之。不知由无相方能现相。但见于相。昧于无相。未免执相以观如来。误入邪道故。佛转诘以晓之曰。设若如来。可以三十二相观之。则转轮圣王。管四天下。周流不已。以福业多端。亦具三十二相。兴如来相似。是转轮圣王。即当为如来矣。须菩提深悟佛意。即应之曰。以我解佛所说义。自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也。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至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注】偈者发言成句。又四句为一偈也。色颜色。见亲睹也。音言音。声声气。求索也。我者佛自谓。此指法身真常清净之我。亦对人而言我也。邪道者。声色乃是幻妄。惟真性方为正觉。如来谓真性法身也【讲】尔时世尊。印证解义而说为偈言曰。如来之我本无色可见。无声可求。若人以色见声求。心游性外。堕于识境。是人所行。名入邪道。决不能见如来矣。盖求我于声色。是以如来为有相也。欲见如来者。岂可以三十二相为哉。

  ○无断无灭分第二七

  (前分。既言不可以色见声求。恐人疑如来断绝诸法。消灭形相不知真空妙体。无断灭相故。此分又发明之。盖我以不可断灭。一切诸法。起个着无见也)。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至于法不说断灭相。

  【注】具足相。即前言具足诸相也。说诸法断灭者。断者不续。灭者不生。妙性本空。如明镜纤尘不翳。任万形之自起自灭。而镜之明体。寂照如如。未尝断灭。若作是念。如镜先自着翳。则光拚而有断灭相矣。此盖我言求菩提者。不可念著于无。非谓如来不以具足相得菩提为非也。

  【讲】承上文言。须菩提汝。虽知如来。不可以相见矣。设若作是念。谓如来不用具足色相之故。得此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将必舍去色相。别生见解。汝切莫作是念。而谓如来无形相无声色。遂不以具足色相之故。而得此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也。佛又告之曰。汝若作是念云。诸相皆无。才发此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说度人诸法。一切皆断灭矣。如来虽脱尘缘。圆通无相。神化无方。而随缘顺应。原非断灭者。法如断灭。则心性何由发明。而真如亦几乎熄矣。汝切莫作是念也。此何以故。凡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必依诸法。以为修行之路。不得说法。俱捐生断灭相也。

  ○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

  (菩萨所作福德。皆般若真空。直超彼岸。岂比世间布施之福德。受而贪之也哉。曰不受者。一尘不染。纵有向何处着。曰不贪者。心等虚空。欲爱从何处生也)。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至)是故说不受福德。

  【注】我者私己之心也。成者成就也。前于六波罗蜜中。揭出忍辱波罗蜜为言。可见忍之义大矣哉。人于一切万事。执着一个我心。就有四相。于六尘上见其可爱而受之。见其可欲而贪之。便不能忍耐。以降伏其心。而于菩提远矣。

  按。大般若经有安受忍。有观察忍。修此二忍。便得无生法忍。此处知字是观察忍。成字是安受忍。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便是无生法忍。

  【讲】前分既言不着声色相。不着断灭相。真通达无我法矣。佛故呼须菩提而言曰。设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之七宝。持用布施。可谓多而获福胜矣。然未免有贪受之心。非自性功德也。若复有人。深知一切诸法。从心而生。湛若太虚。不住不着。都是平等。无有我相。虽以法施普度。而不自有其能得。以成就容忍之念。则此菩萨无我之功德。胜前菩萨宝施所得之功德矣。然所以胜之者。何以故。以诸菩萨心。本无我。既有法施功德。无有我施之心。谁其受之。惟此不受福德。无有边际。故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也。须菩提未解不受之义。而白佛言。菩萨既如是。而得福德。宜受享矣。云何菩萨。不受福德也。佛答须菩提。菩萨所作布施福德。俱本真性无我之法。无有我相。无有能心。本为利益众生。不是为自家受用。若起一念受用心。便成贪着。菩萨修福德。不应起贪着心。是故说不受福德也。

  ○威仪寂静分第二十九

  (如来行住坐卧。谓之四威仪。寂静者。言威仪中。真性寂静。无去无来如如。不动也)。

  (此从威仪中。指出寂静。见性无染着无生灭。不可认作以威仪为寂静也)。

  须菩提若有人言(至)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注】此分三言如来。皆谓真性也。真性无相。若以四威仪形容之。是人不解佛所说如来之义理也。故名如来者。言无去无来。乃是如来之实义。名曰如来者。以是故也。

  【讲】如来法身。遍虚空法界。无相无所。凡其应现。是随众生业缘而来。其实真性自如。未尝有去来之迹。人见如来应化威仪。得母谓既非断灭落空。又非色相落有。即是可以观如来乎。是仍在应身上落想。而不能于法身上洞彻也。故呼须菩提告之曰。若有人言如来者。若来而应感。若去而入寂。若坐而跏趺。若卧而偃息。以此四威仪。遂指名为如来。则是著于有相。徒睹其形容。而未窥其真性。此人不能解我所如来之义矣。其解者。何以故。所谓如来者。不以应化为体。以法性为体。尽法界一如不动。本无来去止因与众生同体。发起悲愿度生。无量劫来。遍修诸行。熏成净业。随众生心。应现救济。谓其来也。众生心净。缘至即现。来无所从。谓其去也。众生心垢。感毕即隐。去亦无所。是知法身真体。绝无来去。故名如来耳。若显现而成四威仪。不过为化度众生现出之迹偈。迹虽有动静。而性实无动静。岂可执是而言如来哉。夫无所从来。则非有。亦无所去。则非无。有无之见破尽。至是而色见声求。诸法灭之疑。彻底消释矣。

  ○一合理相分第三十

  (宗泐曰。南唐石本新州六祖注本。并作一合相理分。如来之具足色者相也。真性之无去无来者理也无理则相无所摄。无相则理无所附。必真空之理。与外具之相。合而为一。则表里俱融。精粗无二矣)。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至)但凡夫之人贪着其事。

  【注】微尘世界。都非实有。悉是假名故。微尘在世界中。游气飘扬。任其起灭。世界在太虚中。山河大地。任其聚散。犹如人身烦恼尘心。皆逐妄而生也。人人身中。俱有妄想。其微细杂念。犹如世界微尘。然非本性中物。不过影响虚幻而已。故云即非是名也。

  一合相者。犹朱子云。气以成形。而理亦赋之之意。一者不可分之以为二。合者。不可析之以为离。谓理与形合。而为一相也。以如来言应化身中有法身。以凡夫言四大身中有真性。推而言之。大而天地。小而万物。有形者。即有理非形。无以显理。非理无以现形。皆是一合相。经言一合相。止就人身言也。世界微尘。先以为喻耳。尘身假合。与尘界假合无异。尘界为器世界。尘身为有情世界。此以器世界。列有情世界。故从世界微尘说。到一合相。儒书云。人身一小天地。即此义也。如来说者。以佛曾言之也。言即非者。谓无实也。言是名者。谓虚名也。凡夫业缘中。现如来随缘应化。名一合相。皆非实也。其实而无相者。则不可说也。不可说者。以真性无相不可言说也。相即无相。凡夫不知贪著相。事相乃无相。真性所现之形迹。凡夫贪恋执着。如目见色而爱色。耳闻声而爱声。泥此色身。误认为我。故沉沦六道。无由解脱。此其所以为凡夫也。

  【讲】上文言无所从来。亦无所去。则知应身全是法身。不落有无一见。但恐人随语生解。向有来有去处。见法身散为应身。便谓如来住于异处。向无来无去处。见应身摄归法身。便谓如来住于一处。住于异处。则见一切法。实有一切法。而法不归如。事相不得消亡。住于一处。则实相不能无相。而菩提有法。智照不得泯绝。彼如来于法界中。随缘应化。融通无碍。非于一处住。亦非异处住。故举世界微尘不实。喻法身应化非一非异。而结归一合相以明之。佛告须菩提曰。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分为微尘。于汝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须菩提悟而言曰。若以世界。分而为微尘。甚多世尊。所以说者其义何耶。若是微尘聚而成众果为实有者。人皆知之。何须佛说。佛即不说是微尘众也。所以说者何。碎界为尘。妄尘幻聚。世人不知。故须佛说。佛所说微尘众。即非实有微尘众。是虚名为微尘众耳。须菩提又呼世尊而言。不独微尘非实。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皆由尘聚幻成。至劫数尽时。亦有变坏。比所以虚而不实。即非世界。是虚名为世界也。何以故。若以世界为实有者。世界凝合众尘而成。即是一合相。而可执为实有哉。如来所说一合相则以四大五蕴。形质幻成。理气凝聚。性相假合。非实有一合相。是虚名为一合相也。佛闻须菩提言。已知深悟其理故。呼而告之曰。是一合相者。实而不实。相而非相。即是不可以言说求之真性在焉。但凡夫之人。闻诸佛说。不能证悟。浅则贪着诸尘。而成缘竞起。深则贪着色相。而幻境愈增。遂系缚于生灭杂念。而不能解脱。岂知理相合一。即是不可说之妙哉。

  ○知见不生分第三十一

  (本性原是真空清净。无为真知。无不照彻。才起知识见解。则所见无非四相。便难发无上菩提之心。必妄起之知见。尽灭不生。然后四相之见。自然不生而般若真知方露。可以证菩提。登彼岸矣)。

  (剩闲曰。真性本见不生。此言明真性者也。要知见不生也)。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至)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注】前言四相。此言四见。相者法所现也。见者心所取也。然相粗而见精矣。四见谓作四相之见。三叠言之。是佛分别弃身见性之义。人无知见。即同顽石。佛岂无之。但知见有真妄耳。如法华经云。闻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此知见之真也。楞严经云。知见立知即无明本。此知见之妄也。王日休曰。见者谓实有是见也。一泥于实。则多所贪着。而妄念滋长矣。法者事之法也。相者形迹也。不生法相者。于事法之形迹。如我人众生寿者之见。皆不萌之于心也。如是知如是见者。即无上菩提之真知真见也。即非法身扫除名相之尽。是名法相显著实相之尽也。

  【讲】前但破相。此乃破见。见心不破。一异分际不除。故合破之。盖佛恐人执着妄见。障蔽真见。不能证悟真性故。呼须菩提而问曰。若人言佛所说者。实有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汝意中云何。是人可能解我所说之义否耶。须菩提答曰。不也世尊。是人口虽能说。心非能悟。不能解如来所说之义也。其不能解者。何以故也。世尊所说我人众生寿者之见。原是外现假象。不是性中真谛。即非实有此见也。因众生滞于形迹之私。流为物化之累。乃假名四见。为众生扫除执相。是名为我人众生寿者尔。岂真有此见哉。佛因须菩提三叠四见之言。分剖明白。又呼其名。而告之曰。大凡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不但四相宜空。即于一切诸法。皆是无相。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应有如是之真知。如是之真见。如是之信受解悟。不生一毫法相。法相者。修行种种之法。一泥着则诸相生矣。不生则无上菩提。浑然天真。而在外之形迹。皆不是以为累。但初修行人。不假法相。其入无由须菩提。凡是所言法相者。皆为接引初学。令其渐进耳。若至了彻真性空寂。法相何有。故如来说即非实有法相也。是假名法相而已。夫法相非有必无我人众生寿者之见。而般若真性。于此可悟。发菩提心者宜审于此。

  ○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分为三节。此分明凡应现。于事设化于外者。究非真实。惟本性自如。乃为真实。此经通章。反覆说来。总归到真空无相即自性也。本虚空。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二句尽之。如如不动。乃真空也。全经为度生而发。故以演说终之。度归无度说还无说。非真也)。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至)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注】阿僧祇西土之数名。犹云无央数耳。无量阿僧祇。乃积数之极多。不可以数计也。发菩提心者。谓发广大济度众生之心也。推明经义曰演。宣扬经义曰说。如如不动。上如字谓真如性。下如字谓自如之甚也。不动谓不逐相移动也。

  【讲】般若大意上已说完。如来欲后人持说此经。以传慧命。所以又呼须菩提。而告之曰。若有人。以满无量无央数世界七宝。持用布施。其得福可谓多矣。然不能离相布施财施。虽多福终有尽。至于般若波罗蜜经。全是法身妙谛。一切诸佛。及无上菩提法。皆从此出。只恐人以文字目之。不以心持。以乐小心持。而不以菩萨菩提心持耳。若有善男善女。发无上正觉度众之心。实信奉持。不独受持全经功德希有。于此经中。乃至四句偈等。不徒受持。于己自明其性。又为人演说。教人亦明其性。人己兼成。利益无尽。其所获之福。胜彼七宝布施者矣。佛。又言曰。我所谓为人演说者。汝亦知云何为人演说乎。惟不取于相。如如不动。盖我与众生。都是色相假合。若论真性。不着四相。不住六尘。人法双忘。情智俱泯。自无形迹可求。亦无声色可见。本来真空。何有相之可取。惟真如之性。无不如意应现。但如如焉。神通乎法界。而定自然。妙化于无方。而体常寂。遍虚空界。常住自在。初何尝逐相迁移。而有所动于中哉。此真可以演说矣。

  何以故一切有为法(至)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注】法者事之法也。有为者有所作为也。上自天地化育。下至人事造作。皆有为法也。梦者梦寐也。睡时似有觉了全无。幻者幻术也。如结巾成兔。结草为马之类。皆虚幻不实。泡水泡也。外像虽有。其中实无。影形影也。光射则有。光灭则消。露者露水也。朝湿则存。日燥则干。电者闪电也。忽有忽无。速于交睫。如是二字。指上六者而言。

  【讲】佛又自申说云。我所言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者。何以故乎。盖本性真空无相。原自如如。无所作为者也。故凡圣贤。皆以无为为法。而亲证之。若有所作。为便虚妄不实。是以世间一切有为之法。皆如梦寐之非真。如幻术之假化。如水泡之虚浮。如身影之恍惚。如朝露之易干。如闪电之易灭。当作如是六者观看。可见世间之事。诸行无常。有生有灭。非真有也。惟如如不动之性。湛若太虚。超万劫而常存。历千变而不易。与之演说其福德。宁有量哉。

  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至)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注】此段乃阿难之记词。结经常规。所谓流通分也。流通者。流通般若。利益众生。如水之不壅塞也。比丘比丘尼者。出家之男女二众也优婆塞优婆夷者。在家之男女二众也。天人阿修罗。六道中之三道也。经初但云与大比丘众。今言四众八部。显前说经之初。非不在会也。凡所闻欢喜。必妙契于心。契则信之。真受之切。而奉行不虚矣。

  【讲】阿难因佛反复阐明般若之法。遂记而言曰。我佛说经已毕。首焉启请之长老。而名须菩提者。顿悟真空。默领心印。其时同会之听法者。则有比丘比丘尼焉。优婆塞优婆夷焉。一切世间之人。天上之天人。并阿修罗神。闻佛所说此经。各人言下见性。不惊不怖不畏。皆生大欢喜。幸正法之得遇。莫不信受其言。而持之于心。奉行其教。而演之于人。虽历亿万劫。永证菩提。而人己兼度矣。此正我佛慈悲。广作津梁。以度群迷者。为功斯世。岂有量哉。

  金刚经正解卷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