卍续藏第 24 册 No. 0462 金刚经会解


  No. 462-A 金刚般若经会解序

  读金刚一经。使人之意也消。盖其理玄。其性离。其行无著。其相非相。以是四者更相发明。宛转反覆。卒归于无我人众生寿者而已矣。独于劝持校量功德。每谆谆焉。即一经之大略也。乃知是般若无上密印。实俾人了悟性空。遣荡相着。譬之如金刚。如火聚。如吹毛剑。如走盘珠。如捕风系影不可控抟。如是而已。世多诵习而知者盖寡。愚尝慨斯文言微旨密。喻虽重而非赘。徴屡设而非烦。虽三论之作弥复难晓。殆似郭象之为庄解也。于是取论以考经。本经以证颂。论有苛甚者删治之。义有缺如者附益之。合诸论以成一家之言。目曰会解。聊述管见以求正云。噫。使直披其文。犹足以袪鄙吝而释胶扰。况因解以得论。由论以了经。又岂特意消而已哉。

  时嘉定辛未闰月望绝笔 柏庭善月 序

  No. 462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会解卷上

  四明沙门柏庭 善月 述

  示论悬释纲领。

  凡四论。一名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三卷。无著菩萨造。隋天竺三藏岌多译。

  ○二名同上三卷。天亲菩萨造。元魏三藏菩提流支译。

  ○三名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论亦三卷。与上同释论偈。此不入经。无著菩萨造颂。世亲菩萨释。三藏义净译。

  ○四经名同上。破取着不坏假名论二卷。功德施菩萨造。中天竺沙门地婆诃罗译。有唐御制序。

  【论】按无著以七种义句悬释一经。一种性不断。二发起行相。三行所住处。(此三从别节经)四对治。五不失。六判地。(约通明义)七立名。(名本在初论从后立)于中前六显示菩萨所作究竟。后一成立此经法门。总为佛种不断故流行于世。(谓依经成立七种义句。复由义句成立般若)复于第三行所住处开一十八住。一发心(止)十八上求佛地。(列名对经如后)又略为八住亦得满足。(摄文亦足)一摄住。二净住。三欲住。四离障碍住。(摄上住中十二种障)五净心。六究竟。(对经如前住)七广大。八甚深。(通前诸住各有二义)如初住处说菩萨应生如是心等。此为广大。又说若菩萨不住事行于布施。此为甚深。余住例说。(云云)四对治者。谓于诸住各有二种对治。一邪行。二共见正行。(论自释云。此中见者谓分别也)若菩萨应生如是心。即初对治。(谓对治彼凡夫不能生如是心。是为邪行对治)又曰生如是心是菩萨邪行。若菩萨有众生想等。即次对治。(谓若生如是心而有执想。是菩萨邪行。若论度生是亦正行。而与见共。故为共见正行)此分别执。菩萨亦应断。余住例说。(具二对治。始与般若相应)五不失者。谓离二边。如说福聚非福聚。此遮增益边。不于如言说中执有自性故。若言是故如来说福聚。此遮损减边。虽不如彼言辞执有自性。而有可说事。是如来所说故。又若说佛法非佛法者显示不失义。是名佛法者显示相应义。何者。谓若说佛法有自性。如来则不说是佛法此即不失义。虽则不说亦自知其无有自性。即相应义。如是于诸住显示二义。(不失亦云不共。谓不与见共。亦不失之义。后文例尔)六判地者。谓信行地净心地如来地。于中前十六住即信行地。证道住即净心地。上求佛地住即如来地。此复有六具足六种净等。与天亲断疑文开合尔。七立名。(文如后引)然于一一示广大甚深。则般若之体。次显对治不失。则般若之用。体用既彰。理则相应。相应而后历位。历位而后至极。即一经大括包富若此。非论曷知哉。

  颂。按义净三藏论释云。西域相承云。无著菩萨昔于睹史多天慈氏尊处。亲受八十行颂。开般若要门云。(或云菩萨入日光定上升兜率云云)即此经有颂之由也次天亲论。(亦曰世亲)文先起例断疑云。自此下(即自但应如一所教住下)一切修多罗示现(犹言显示)断疑。云何生疑。谓不住法行于布施。云何为佛菩提行布施邪。断彼疑故。如经云云。讫至后偈。仍以八十行颂参释。其间有次第生起之相。旧作二十七段释。(今考其数。亦开合多少不定。如后见)亦复妙尽经旨。但二译(魏唐)稍殊。有入经不入之异。然入经者与无著抗行。故经颂兼释。其不入者直释颂文。谓之论释。犹记云尔。而以颂文为无著所造。意从传者言之(又云阿僧佉菩萨造。盖无著梵语云)。

  ○功德施论以二谛义统收一经。故文初云。佛所说法咸归二谛。一者俗谛。谓诸凡夫乃至如来名义智境业果相属。二者真谛。谓即诸法都无所得。如说第一义。非智之所行。何况文字。乃至无业无业果。是诸圣种性。是故此般若中说不住布施。一切法无相。乃至无来无去等。此真谛也。又说内外世出世间一切法相及诸功德。此建立俗谛也。惟其不出二谛。故题曰破取着不坏假名论。一经之旨尽在于此。观其文理明白。与前二论虽稍异同。然节节遣疑。似附天亲旧解。引用间见一二而已。惜哉。今并取列释之。

  [会解]曰。此经有六译。论列数家。今释正依秦本。以文简理顺时所宗尚故也。而论所释经各随所译。大同小异。以彼释此不无异同。会释如后。夫无著天亲内鉴冷然。未始不同。而外适时宜各权所据。二论所以异也。遂使后人难于适从。兼取则文义龃龉。通会诚难。偏用则理致高深。取舍莫可。据圭峰曰。住一十八处密示阶差。断二十七疑潜通血脉。言则善矣。解释乖张。青龙疏虽复合释。而石壁非之。至于净觉取舍或偏。以谓断疑正释经义。却以生起附于无著所科。是皆颠倒其说。近代竹庵正依无著。出入天亲。尤非通论。今谓。彼皆圣师。宁容去取。意其无著先已撰论。后方闻颂。岂可寝论而弗彰。又不应舍颂而独行。故以授天亲而解释焉有以见其设心。但在冥搜至理。翼传圣教。初何彼此之间哉。况天亲亲承于无著。无著面受于慈尊。源流不杂。必无谬误。惟无著既尽科节之美。而略于生起。故天亲复依颂义通贯一经生起释疑。以详其说。今得以合之故一以无著节经。一依天亲生起。先列诸论附于经下。次申会解以补其余。庶不遗圣言。无混凡辞。彰二论之具美。成一家之释相也。

  【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论】无著曰。名金刚能断者有二义。谓金刚者细牢故。细者智因。牢者不可坏故。能断者。谓般若闻思修所断。如金刚断处而断故。又如画金刚形。初后阔。中则狭。谓中狭者即净心地。初后阔者谓信行地如来地。此显示不共义也。

  ○余论无文。

  [会解]曰。名始于无名。因名以得体。由文字般若而见实相般若。名所以立也。此经从喻法为名初二字喻也。据论唯取坚利为义。谓金刚之性以坚故不坏。虽百炼不能销其体。利故能断。则万物不能摧其用。世传可碎者金刚宝石尔。故楞伽有谓如金金刚者所以别之也。或不知此混为一说误矣。(事如别出)夫坚以譬般若之体无能坏故。利以譬般若之用无所不坏故。抑论明金刚者二义。谓细则微密无间。可譬般若智因。谓牢则坚固不坏。可譬般若果体。但言智因举因可以知果也。能断者亦二义。即初句言法。以三慧为能断。次句言喻。以诸妄为所断。或兼取金明净义以喻三般若者。其说犹通。今既依论宜本论释。金刚画形之释言中狭者。谓净心地证唯一道故。初后阔者。谓因该万行。果备众德故。而并约菩萨地说。故曰显示不共义。抑教门有共不共般若。义如常释。(云云)般若等五字。法也。般若本智慧之称。此不翻者彰其体尊胜故。若曰智慧。凡世出世莫非智也。故不足显今般若之智。波罗蜜亦梵语。正翻到彼岸。或翻度无极。事究竟等。并从义译。即究竟度无极之彼岸也。其名通前五度。亦惟般若而得名尔。今此言之。重显般若究竟义也。经如常释。(云云)以是为名。体极实相。称是以修。宗于无住。依是而起。用能破相。览而为教。通为般若。是谓摩诃衍乘。融通荡相之教。一经所诠无出此理。异是则非也。

  【经】如是我闻(止)敷座而坐。

  【论】无著曰。修多罗身。相续义句。今当说。(正谓如是等五事是一经之体。由是义身。般若流行于世。故佛种不断。此为相续义句)世尊何故以寂静威仪而坐。显示唯寂静者于法能觉能说故(能觉者理。能说者教。非必定而后说。盖寂而常照之义)。

  ○天亲无文。

  ○功德施曰。如是我闻者。显示此经是世尊所演。非自所作。一时者。说此经时异余时故。在舍卫国等说处也。令知此地佛曾游止种福因故。一切经首列众者何。示现如来大威德故。又结集者证己所传。无异说故。

  [会解]曰。一切经首皆作是语。谓之经前五事。或开为六。谓六成就。所以证信。则曰证信序。亦谓通序。通于诸经。对后别序唯此经故。余如常释。亦如前论。尔时世尊下别序也。乞食事本常仪。今以发起无住相施。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者。此大有义。旧作所表观行等释。(云云)今别为一说。城以喻涅槃。涅槃本寂灭之理。始以无出而出。出而知返故今还。入城。乞以喻修道。修道亦本有之事。今以无修而修。所修既极而至于果。果则极性之地。故还至本处。因寄忘缘净累。安空息迹以示之。此所以收衣钵洗足敷座而坐也。事虽在佛。理宜约凡。所托义显。抑非虚设也。

  【经】时长老须菩提(止)善付嘱诸菩萨。

  【论】无著曰。一种性不断者(此下正宗)为显当得佛种不断义故。须菩提最初白佛言云云。经言善摄第一者。谓已熟菩萨。佛于成道转法轮时。以前五义中菩萨法(于七种义句除判地立名)建立诸菩萨七种大义。(如地持中说云云)于菩萨所利乐相应。是为善摄。复由六种义故名第一。谓一时乃至六异相时。谓善摄现未利乐法故。差别者谓善摄世禅及三乘法异故。高大者谓摄无有上故。牢固者法毕竟故。普遍者遍摄自他故。异相者于余未净菩萨中胜故。言第一付嘱者。佛于般涅槃时亦以五义建立付嘱诸已得者。令善摄诸未得者。复有六种因缘。一入处谓于善友所善付嘱故。二法尔谓菩萨于彼法尔善摄故。三转教嘱余菩萨亦当转摄故。如其次第则为不失为悲为尊重六种义足。显示种性不断也。

  颂曰(弥勒)。

 巧护义应知  加彼身同行  不退得未得
 是名善付嘱

  ○天亲释曰(魏译)谓于已熟菩萨身中与智慧力。令成就佛法故(自行)又与教化力摄取众生故。(化他)是即同行义名为善护。不退得未得者。谓于未熟菩萨中。功德有得未得。惧其退失。付授智者令得不退故。又为得不退者不舍大乘故。未得不退者欲令胜进故。是名善付嘱。

  ○唐译。以善护为胜利益。以付嘱得委寄。余文大同。

  ○功德施曰。诸大乘中广说世尊等功德。须菩提已生净信。故言希有。护念有二种。谓真实护念。如来摄受令悟也。第一护念。令转化无量众生也。何故付嘱。为未见真实者赞喜。当成如来体相故。付诸菩萨俾其瞻护。此亦有二。为已生佛法者令增长故。为未生者付之令生故。何因独赞未见实者。为悯彼未得胜智。劝诱令进故。

  [会解]曰。希有之叹发于如来未言之前。其有旨哉。正犹须菩提岩中宴坐。天帝释空中雨华云云。以彼显此。旨意合同。是须菩提与如来两镜相照。于中炽然演说。故发是叹。良有以也。若置是说。则希有之言只是称叹之辞。其有二意。一则先已闻佛功德。及前所说般若。故有是叹。如前论。一则发起后问以为言端。谓如来能以是般若护念诸菩萨。令其自行成就故。复以是般若付嘱诸菩萨。令其化道具足故。所以为善为希有。显如来之至德。故有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之请。冀其必答也。而论约三时及根熟未熟等言者。亦一往对明尔。竟显善摄付嘱递相转教。愈彰佛种不断矣。

  【经】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止)愿乐欲闻。

  【论】无著曰。此下第二发起行相。须菩提问者有六因缘。一为断疑故。(如天亲断疑之释。盖亦出此)二为乐福德者。闻多功德。于般若起信解故。三为已成熟者。入甚深义故。四为不轻贱者。由贪受持。不退转故。五为已得顺摄及净心者。于法得入而生喜故。六为今来世正法久住故。亦即般若令佛种不断故。经言应云何住者。住谓欲愿。言欲者正求。愿者有所求故作心思念也应修行者。谓相应三摩钵帝故。(亦云钵提三摩提等)无分别定也。应降伏其心者。谓摄伏散乱故。若彼定。心散时。制令还住也。又次第显三种道谓摄道。成就道不失道。于三种菩提唯问发行菩萨乘。以善问故。故称善哉也。

  ○二论无文。

  ○功德施曰。谓所护念。付嘱菩萨。趣向佛乘。应云何住等。住谓于何相果心住。愿求。修行者当修何行而得其果。降伏者降何等心使因清净。诸法先因而后果。今何先赞果德。令彼欣求而修因故。谛听者心专一境故。善者如理生信。思念者敬持不忘。应如是住等者。如其次第。住如是果。修如是行。净如是心。即因清净。

  [会解]曰。空生将申发问。先言菩萨发是心者。盖凡求佛道。莫不始于是心。终于此道。始于是心者。发行之本也。终于此道者。所期之果也。所以言之先正其本也。即问应云何住等。谓若发是心。必有所住之地。欲住其住者。无住之理也。岂住相心所能契哉。故必降伏其心。故下文言发心度生。不住于相。正答是问也。魏译于中加云何修行句。秦本略之。今谓彼各有意。不须和会。但如魏译。虽谓二外有修。始得相应。故以相应释行。其于后答。略不相当。似未尽善。(如后论)若什译则谓既住且伏。是即修行。故以答显问。文义宛齐。则知秦本为善。佛既印述所问。则曰应如是住等。或谓此二句正示玄要。然以上根达观。非无此理。盖如是者直下指体之辞。于此见得。便是般若之体。不动一丝毫。如是而住。如是降伏其心。无不可者。但释经之法不尔。既曰唯然世尊愿乐欲闻。岂空生不能此解。论家不知其理。要当依文解释。不可别自谈玄。使文理不合。故知是二字。只是标示所说尔。

  【论】无著曰。此下第三行所住处。讫经有一十八门。第一明发。心如经。

  【经】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止)即非菩萨。

  【论】无著曰。经言所有众生者。总相说也。若卵生下差别说也。差别有三。谓卵生等受生别。若有色等依止别。若有想等境界所摄别。我皆令入涅槃者。何故愿此不可得义。以皆是生所应摄故无过。(谓涅槃空是不可得义。凡彼众生皆应以涅槃摄取。令出生死。故无有过者。亦无过上义)彼卵生等并入愿数故皆令入于涅槃。如卵湿等微类。及非有想等难处。云何亦皆令入涅槃耶。有三因缘故。一难处生者得时故。(虽难处生。亦有得度时者。或云待时者)二非难处生未熟令熟故。三已熟者解脱之故。何不直说涅槃。而言无余者。谓与初禅等方便涅槃不别故。彼以自力而得非究竟果故。何不说有余是共果故。自以宿业。(谓与惑业俱)非一向果身。苦有余故。(谓未尽苦果)无有众生得涅槃者。如菩萨自得涅槃。无别众生故。若菩萨有众生相等者。谓于众生所。为他想转。非自体想者。则不名菩萨。是以烦恼取众生等想转则有我想。菩萨已断我见故。于彼不转。得自行平等相故。信解自他平等。(论自注云行谓五阴行)复次经言菩萨生如是心者。显示应如是住中欲愿也。若菩萨有众生想即非菩萨。又曰若起众生想等则不名菩萨者。显示应如是修行相应中。及降伏摄散时。无众生相也。以菩萨于彼时。众生想不转。如彼相应尔炎(所知)相住故。是故无有众生得涅槃者颂曰。

 广大第一心  其心不颠倒  利益深心住
 此乘功德满

  ○天亲释曰。此颂云何菩萨大乘中住。谓菩萨以四种深心故。住大乘中功德满足。何等为四。一广心。二第一。三常心。四不颠倒。如经生如是心等。广心也。皆令入无余涅槃等。第一心也。如是灭度无量众生等。常心也。谓菩萨取一切众生如己身故。如是于众生常不舍离。是名常心。若菩萨起众生想等。此示远离依止身见众生等相故。不颠倒心也。

  ○唐译以深心为意乐。以第一为最胜。以常心为至极。余文大同。

  ○功德施曰。此中显示菩萨发四种相应心。谓一无边。二最上。三爱摄。四正智。对经如前。(云云)无余涅槃者。谓了诸法无生性空。永息一切有患诸蕴等。云何爱摄。谓慈爱一切众生同于自己。若入地菩萨无众生想。又如预流人不起身见。不见有一众生是我所度。云何云智。谓证真实第一义者。众生等想决定不生。以般若力。虽皆不可得。以俗谛故而住其心。以大悲故诱度众生。

  [会解]曰。据所申问。复别标示。理应判答。而无著初文直释而已。于复次下始作三义显示。似于一文具答三义。谓由成就彼欲愿故。即住心义。由相应摄散故。不为众生想转。即修行降伏义。文已合释发心竟。而以次文为相应行相。天亲则以次答三问。(文见前后)而先后与今译异。是皆进退难晓。今谓彼二论一译。既皆圣师。未易臧否。谓经意多含各得其理可也。但今依秦本宜从什释。即初答降伏。次答住心。以标结可知。虽于论颂稍似不同。然住心降伏其理本通。故亦无甚害。夫住谓住理。伏谓伏妄。两者相须。而特以先后相成。问显由住而后降伏。故先于住心。答彰自降伏而后入住。故始于降心。不先降心无由入理。故答则从是。虽反而顺也。所以以度生答降伏。以行施答住心者应知发菩提心本于四谛有通有别。通则四谛皆所住理。谛谛之下皆容起惑。故并须降伏。别则依谛起愿。故二愿下化以度生为首。二愿上求以修道为先。特寄示其端。不无所以。故寄度生以示降心。则若自若他皆无我人。寄行施以示住心。则若因若果皆无住相。然则降伏主于遣相。非谓止于度生。住心主于无住。非谓专于行施。直一往尔。能如是而住者。必能如是降伏。理一而已。但与般若相应。则无不住无不降伏。要知相应与不相应。亦观其所住降伏而已。一经始终皆此理也。今更直释之。经言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者。谓向十类众生。皆当以无余涅槃寂灭之理而度脱之。无余之言。近则子果俱尽。且令出于分段三界。谓之无余。以大教言其实有余。远则皆以如来灭度而灭度之。始可谓究竟无余。虽如是灭度。而彼众生本皆寂灭亦无有得灭度者。论直以同体释之。盖得其一意尔。无量等三。亦可配释上三种差别众生。何以故下重徴释上实无之理。谓一如法界本无我人。故不见有众生可得度者。若见有之则有彼此。有彼此则有我人。非今般若所谓菩萨也。

  【论】天亲曰。自此下说菩萨于大乘中。云何修行及降伏其心。

  ○依秦。本即次答住心如经。

  【经】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止)但应如是教住。

  【论】无著曰。此下第二波罗蜜相应行。及余住中随所相应。作五种解释。一依义。二说相。三摄持。四安立。五显现。凡诸住处对治为依义。即彼住处为说相。有所欲愿为摄持。明第一义为安立。相应摄散为显现。(通示)经言菩萨不住于事等。此为依义。显示对治住着故。言应行施者。此为说相。谓六波罗蜜亦摄一切。皆檀那体性故。(谓皆以不着为性)檀那有三。一资生施。二无畏施。三法施。如次对六度。(云云)法施三者。若无精进。说法多倦故。若无禅定。染心说法。贪于利养。不忍逼恼故。若无智慧。说即颠倒。有多过故。若具三者。得成法施。又诸波罗蜜有二种果。未来果者。谓檀得大福报。乃至般若得根利悦乐。于大人众中自在故。现在果者。檀得一切信敬。乃至般若得现法乐等。于中若求未来果者。为住事行施。如施物得物。果报局少。若经言不住事行于布施等者。果则众多。不可分别。若求现果者。为住色声香味触法。若言不住色等行施者。即说摄持施之欲愿。不住行施者。以不住故显示第一义。不住物等所有事。此为安立第一义。应如是行施不住相想者。谓相应三昧及摄散时。不住相想。即显现也。又为贪福德者不堪令堪故。(即住相以示不住)显示不住相施。福德甚多犹如虚空。凡三义故。谓遍一切处。二宽广。三无尽(云云)。

  颂曰。

 檀义摄于六  资生无畏法  此中一二三
 名为修行住  自身及报恩  果报斯不着
 护存已不施  防求于异事  调伏彼事中
 远离取相心  及断种种疑  亦防生成心

  ○天亲释曰。檀义摄于六者。谓一切波罗蜜。皆以檀相义示现故。言资生即檀度当体名也。无畏有二者。谓尸及忍皆亦名檀。于已作未作恶不生怖故。法施有三者。谓精进等不疲倦善知心如实说故。此即菩萨修行住也。次颂不着自身者。即经言。不住于事也。不着报恩者。经言应无所住。即供养恭敬等也。不着果报者。经言不住色等即果报也。何故言护存已等。谓若着自己则不能施。若求报恩等。则舍佛菩提。此为异义。为防护此二故皆不着。又次颂言调伏彼事者。谓不见施等三事。如经不住相想故。次说布施利益。谓若离施等相想。云何能成施福。为防如是生疑心故。不住相想。则利益义成就也。

  ○唐译曰。为明此亦咸有施相故。以一摄六。谓财施由一。无畏由二。法施由三。是大菩萨修行之处。如经云云。余文大同。

  ○功德施曰。法施三者。谓精勤不倦。引诸神通。如无所得。为人说法。又复为他开演诸波罗蜜。皆成法施。复次不住事者。依资生施说。于所施财不应受着。爱而行施心必生苦。或复因施还追悔故。无所住者。依无畏施说。谓菩萨修戒忍时。不应生心求彼果报。不住色者。依法施说。法施有二果。依六尘境故。而亦不住。以菩萨证真实时。法身亦无得故。何况六尘。云何行施因得清净。谓诸菩萨了第一义施。及施物诸想不生。是即伏心。因以清净。或曰。有施等三。可生福聚。三事并忘。福于何有。误哉斯言。不知第一义故。不住于想。以俗谛故行于布施。如是福聚难可度量。如十方空等。

  [会解]曰。经明无住相施。而论云波罗蜜相应行。惟其无住所以相应也。盖般若以无住为性。无住而无所不住。故以无住言之是相皆破。以无所不住言之是法皆立。是则不住而住。住而不住。不住亦不住。故经初标云。应无所住。而末则曰但应如所教住。标释相显。则知言住不住。未始不符也。故大论云。般若如火聚等。亦以不取而取也。魏译言不住有三。谓不住事行施。无所住行施。不住色等施。而诸论帖释云云。今依秦本。其义一尔。即初文标也。谓一切法本皆空相。众生迷执。认以为有。随处生着。故告之以性本无住。令随顺而行。故曰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言于一切法无住。则一切处皆檀波罗蜜。盖不特以内外财施而已。故以檀度该三种施。摄余五度。亦于五度亡相而修。还资无住相施。故曰不住色布施等释也。谓上于法之言。虽有二财三事二种果报等别。总言不出六尘皆所不住。既不住六尘。则六根五阴界入等法亦不住。不住则与般若种智相应。推是而言。皆如来藏。皆寂静门。苟契此理。求不住者了不可得。况六尘乎。故结归上无住相施。理不应异也。何以故下再徴释所以。施必尚乎无住相者。以其福不可思量故也。故曰云云。然则既曰无住相矣。何容更言施福之多。曰。各当其理。无得而一也。盖不明无住则无以遣着。不明施福无以引物希向。而所谓施福者。岂相之云乎。故特以十方虚空譬之。复宗结答。则曰但应如所教住。即酬向所问。当如所教而住也。又无著以五义通释。盖彼释经。大体文相节目。有如宗因譬等五分论议。亦犹台宗文疏四释。皆其例也。夫依义者。如言对治住着。是一经文义所依之本。而次说相。则凡所说必有法相。如言六度等。既不可著于事。当求所谓欲愿者以摄持之。即与理俱无住之施也。理不可以正示。故以所非显其所。是则安立第一义也。若不体其所以不住亦何由相应。故卒明显现所以观照也。凡诸文相皆得约而申之。则其义备也。

  【疑】天亲曰。自此下一切修多罗示现。断疑云何生疑。若不住法行。于布施云何为佛菩提行布施邪。断彼疑故如经。

  【经】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止)即见如来。

  【论】无著曰。此下第三欲得色身住以依义则显示对治色身慢故言相成就者此为说相显示如来色身故须菩提言不也。乃至凡所有相皆是妄语。为成此义即显欲愿应摄持故。以相成就为虚妄。显非相则不虚妄。是为安立第一义。言如是诸相非相则见如来者。此为显现。谓相应三昧时。于彼非相见故。

  颂曰。

 分别有为体  防彼成就得  三相异体故
 离彼是如来

  ○天亲释曰。谓若分别有为体是如来者。则是以有为相为第一义。以相成就为见如来身。为防彼见故经云不可以相成就等。以如来者名无为法身故。说相即非相。偈言三相异体故离彼是如来者。谓彼相成就即非相成就。以三相者异如来体故。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者。此显有为虚妄故。离彼是如来又以相非相相对故。彼生住灭异体不可以得如来法身。此明如来体非有为菩萨如是知如来已为佛菩提行于布施。则是不住法布施也。

  ○唐译曰。此中意说三相之体是迁流故。是故胜相即非胜相。应以胜相非相观于如来。余文大同。

  ○功德施曰。此下皆以问答遣疑持诸正法。须菩提因疑云云。相成就者。是无常故。皆是虚妄。非虚妄者所谓真实名曰如来。诸相若存是虚诳矣。应以诸相非相而见如来。即相徴求无所得故。若能远离众生希望。乃至法身亦无所得。然能如是行不住施。即于佛身速致圆满(断疑一)。

  [会解]曰。以无住相行施。虽无所求可也。以施而求佛果。谓有住相可也。是果与因。似不相当。空生所以疑也。佛言可以身相见如来不者。意发空生非相之答。苟惟非相。则不乖于无住。是以不住因求无相果。孰曰非乎。论言欲得色身住者。以次第义。因必获果。果有色法二身。色相非所求。当求法身。而言欲得者非实愿乐。拟问文云。尔若但求色身。彼尚理者必应起慢。无对治故。故云不也。既曰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又曰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此两非义。政自不同。初谓非是之非。所以拣之也。所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是也。次言直彰无相。所以亡之也是即非相之相是如来相。理而言之。相即非相。非相即相。论意正以相非相相对。约有为无为。彰乎离义。离而后即。斯善见矣。凡所有相四句。本谓如来通该诸法其理一贯。亦是一经结要之文。但是有相。何适非妄。皆为所遣可也。至于复宗结旨非相即相。何处不是如来。皆为所立可也。夫惟皆遣则一切法异皆立则一切法同既全同全异。亦无遣无立。无遣无立即是真如。真如只是般若异名。一切诸法一而已矣。一亦非一。妙旨斯在。故知此文言简理尽。非相之相。亲见乃知。

  【疑】天亲曰。此下须菩提复生疑致问。向说不住事行施。则因深义。又说如来非有为体。则果深义。未来恶世闻必不信。云何不空说法。文先致问。次断彼疑如经。

  【经】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止)何况非法。

  【论】无著曰。此下第四为欲得法身住处。于中二种。一言说法身。二证得法身。今明言说法身故。经言颇有众生等。修多罗章句者。如上说七种义句颇有于此能不颠倒生实相否。若如言执义则非实相。世尊为遮此故。于正法欲灭修行渐灭时。以五义显示故当生实相。谓一者修行显示。如经有持戒修福等。即增上等三学。自少欲乃至三摩提等。二者集因。经言已得供养诸佛等。谓一心净信尚得如是。何况生实想也。三者善友摄持。经言如来悉知悉见等。谓如来于一切众生所作中知其心。见其身。所依止故。四者摄福德。经言取无量福聚等。谓福正起时为生灭时摄持种子为取故。五者显示实想。经言是诸众生无复我相等。以实想故对治五种邪取。一外道为我等想转。二内法凡夫。及声闻为法想转。三增上慢菩萨为无法相转。虽无法相而犹有取。谓取无法故。四世间有想定。五无想定。为有想无想转。是菩萨于彼皆不转。以其显了有戒。乃至当生无量福聚故。经言何以故者是中邪取。但言法。及非法相转。不言余者。以我想及依止不转故。(我想。即初外道等。依止。即想无想定。彼根定故。且云不转。故不言之)然于我想中随眠烦恼不断故。则为有我取故。经言是诸菩萨若取法相。则为着我取等。此我等想转中余义。经犹未说故复言之。于中取自体相续为我想。取我所为众生想。谓我乃至寿住取为命想。展转取余趣为人想。又言当生实想者。显示对治不实想故。此依义也。于此显示言说法身者说相也。言当生者。欲愿摄持也。无复我相等。安立第一义也。不应取法等。于法及非法皆不分别。是为显了相应。及摄散时也。筏喻法门言法尚应舍者。实想生故。何况非法者理不应故。此略显示言说法身不应作不实想也。

  颂曰。

 说因果深义  于彼恶世时  不空以有实
 菩萨三德备  修戒于过去  及种诸善根
 戒具于诸佛  亦说功德满  彼寿者及法
 远离于取相  亦说知彼相  依八八义别
 差别相续体  不断至命住  复趣于异道
 是我相四种  一切空无物  实有不可说
 依言辞而说  是法相四种  彼人依信心
 恭敬生实相  闻声不正取  正说如是取
 佛不见果知  愿智力现见  求供养恭敬
 彼人不能说  彼不住随顺  于法中证智
 如人舍船筏  法中义亦然

  ○天亲释曰。此下凡八偈。初偈为断彼疑故。佛答言莫作是说等。故偈谓于恶世时菩萨具足三德故能生信心名不空说。次偈明于过去佛所具持戒等德。故功德亦满。又经言是诸众生无复我相等。故有彼寿者及法等三偈。此明佛说般若不断由具慧故。谓菩萨离寿者及法各四种相。对彼说此。依二四相说八义别。寿等四相偈者。谓见五阴差别一一是我。即我相。见身相续不断。名众生相。一期报命乃至命住。名命相。命灭复生六道。名寿者相。及法四相偈者。谓一法相。二非法相。三者相。四者非相。言有可取能取。一切法无故。言无法相。以无物故彼法无我。空实有故。故言亦非无法相。彼空无物而此不可说有无。故言无相。依言辞而说。故言亦非无相。何以故。以于无言处依言相说。是为法相四种。离是八种相故。说有智慧。如经云云。然言智慧即足。何故复说持戒功德。为示生信差别相义故。故偈言彼人依信心等。谓彼有持戒等德。乃至如经一念生净信者。则但闻说而已。不正取义。复有智者。不如声取义。唯随顺第一义智。故言正说如是取能生实相。故经言不应取法者。不如声取法也。非不取法者。随顺第一义智也。又经言如来悉知悉见者。故偈言佛不见果知等。谓彼持戒等人。如来非见果比知。以愿智力现见。故言悉知。然言知便足。何更言见。或谓如来以比智知。故复说见。然言见便足。何更言知。或谓如来以肉眼等见。为防是故。故如是说。言求供养恭敬者。谓若有人欲得供养。自叹有持戒等德。佛于彼人则不能说。佛自知见以无实故。又言生者能生因故。取者熏修自体果故。若取法相则为着我等者。谓但有无明使。无现行粗烦恼。示无我见。而有我取故。筏喻法门。言是法应舍非舍法者故。偈言彼不住随等。示修多罗法中证智不住。以得证智舍法故。如到彼岸舍筏也。若随顺彼证智法。是法应取。如未到岸而取筏也。

  ○唐译以寿存作寿者想。命根既谢转求后有作更求趣想。又曰。有随眠性。非有现行执。于一筏喻上而有取舍。故云如来密意宣说筏喻法门。余文大同。

  ○功德施曰。后五十岁者。人寿百龄分为二分。初分五十教力增强。后渐衰减。名未来世。是为后五十岁。言持戒者。此复有三。一能离戒。谓离十不善业故。二能作戒。作菩提分业故。三能趣戒。趣第一义谛故。言功德者。谓无贪等及悲智故。智慧者。了知生法二无我故。离八种想者。谛观诸蕴无有主宰故无我。观诸蕴无常相续流转故无众生想。观今刹那亦生亦老亦死故无命想。虽诸蕴循环受诸异趣。于中无人。故无取者想。譬如因质现象质不至象而有象现。由前蕴故。从蕴续生。前不至后。无取者想亦复如是。离法想者。谓第一义法本不生故无法想。以不生故亦无有灭。故无非法想。法非法分别离故。故无想。此言无想。但显想无。非谓无法而名非想。虽第一义离一切想。而随世言说故亦非无想。此谓了知二无我性。由戒善故。能起深信。又言智慧生于实想。一切功德。此俱摄故。复以何义言悉知见。令诸菩萨心勇猛故。为欲开显一切智故。于诸境界朗然现觉。非如比智见烟知火。非如肉眼见粗近物。若诸菩萨起我等想。因生我执。因于我执有我我所。复生法非法想。非如土木故。经言不应取法者。舍二边故。法有性相尚不应取。何况非法。本无性相。复次无分别者。善法如法尚不可取。况不善非法。若善法亦不取者。佛何故说集福资粮。故说如筏喻者。如欲济川先须取筏。至彼岸已舍而去之。如象胁经说。若出生死证涅槃界。爱非爱果。法非法因。一切悉舍(断疑二)。

  [会解]曰。论言二种法身。一往虽异。言法则同。盖所证得莫非实相为法身故。究而言之。离身无法。离法无身。一法二义。是谓如来究竟身法。今此正明言说法身。亦为下证得作本。故兼言之。经言实信。或云实相实想。能所之异也。信实相者。本当于智。兼言戒福者。论固言之。一为显示能信实相差别义故。如天亲。二为此中摄一切功德故。如功德施。抑徒有戒福。虽信而不解。但有智慧。虽解未必信。惟三德备。而后信解。所谓缘能资了。了能发正是也。今秦本略智者。意以能信章句兼之。经言后五百岁。或言后五十岁。虽通二解。依秦本为正。以此为实者。信为真实之实。非谓实也。知见之言。论释详矣。无复我相等。正言能信之本。本于无我。有我则乖于般若。故不能信。所以为深。为净。为得福无量者。由无我故也。然则如来所以知见者。非谓知我。知其无我也。惟见亦然。不唯诸佛于是见众生。亦将众生于是见诸佛。是知我相之极极于无我。无我之极极于般若。于般若中知见信解。皆由无我。可不究其所自乎。论于是明二种四相。我相四者(或曰我想。有情想。寿者想。更求趣想。又曰我想。众生想。命想。寿者想。所出不同。名想或异。今依秦本且以我人众生寿者为次为正。偈言寿者等从后举尔)亦曰四见四执四取等。具应有十六我人知见。(委如法界次第依大论注释云云)然皆自阴入界实法起。要以我见为本。随所执计得名不同。四与十六。名相开合。(云云)诸论各为义释。非不详尽。今更约常情释之。然法本无我。认为主宰者我也。谓我为人灵于土木而性不可变。是犹有人者在人也。本四大五阴众法生。而取为己有者众生也。于无常法保以为常者寿者也。准例余释亦应可知。次法相四者。魏译有列有释。列从先立后荡。则曰一法相等。释则从经。如曰无法相亦非无法相等。凡两重荡立以成四相。虽有前后。理实无违。言有法无者。即相言性也。空实有者。谓空本无物。即性言相。故空相则有也。又言彼空无物。而此不可说有无者。谓彼即相言空。故空自非空。以无物故相即是空。则相亦非相。对彼说此。不得以有无言之。是相与无相皆空。故言无相。由是言之。初约空有二边相对。次约空有皆无相对。言说相则义当中道。既四者俱离。是中亦不立。所谓中道不须安是也。今秦本从略合而言之。但曰无法相亦无非法相。正约空有双荡。的显中道。则般若破相之旨显矣。虽各有理。什简而优。再言何以故下。据无著以破邪取则顺释其文。天亲既彰俱离则反显其说。今依秦本直释。正由上言无复我相。而又曰无法相等。故复追释反显之意。谓若心取相者。我相也。有我相则有我取。凡以是取法相及非法相。均不免为著于我人。故凡三重遣着。并不出二空而已。谓初则以实从假。即人法空。次以法非法俱相。即性相空。故双结显曰。是故不应取法等。既皆不取。则遣无不尽。即中道毕竟空明矣。然则犹存中道何邪。曰中体本离。故不当遣立。然亦遣者遣其着情尔。无著明邪取有五者。约实想通破故也。经则唯言法及非法想转。即内法凡夫二乘上慢等菩萨有着法非法相见故。于是言之。若余我想等。则外道所著。及想无想转。非所破之要文。置而不言。又曰。然于我想中。随眠不断者。此复于我想而论粗细。谓已断现烦恼者。虽无粗想。而随眠不断。故转为我取。取彼法非法想。是亦我想而已。(文言随眠。天亲对现行粗惑说。即无明也)所谓此我想转中余义。经犹未说是也。此通别进否。文颇难明。因得以申之筏喻法门下引喻证也。法非法义。如诸论释。无非是者。亦可谓非法者般若也。凡诸法相。尚应须离。何况般若而不自离乎。此当克体释非法也(别译楞伽有此一说并见于此)。

  【疑】此下为遮异疑。向说不可以相成就得见如来。何故释迦得阿耨菩提说名为佛。复云何说法。为断此疑如经。

  【经】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邪(止)即非佛法。

  【论】无著曰。此下次明证得法身。复有二种。一智相。二福相。智相至得法身者。经言如来得阿耨菩提等。依义显示。为翻正觉菩提取故。及摄所说法皆不可得故。言无有定法。即须菩提道佛意也。若言有法可说名菩提者。是为说相。以世谛故。说有菩提及得者。为欲愿摄持。以方便故。有如佛意。则二俱无。故曰如我解佛所说等。又曰如来所说法皆不可说等者。取谓正闻时。说谓演说时。由说故知说及所说皆不可取。即安立第一义也。非法者。分别性故。非非法者。法无我故。以无为故得名圣人者。若无分别义。名无为者。是菩萨以有学得名。即相应摄散时显了故。若无起无作如来转依名无为者。即如来以无学得名。唯第一义无上觉故。次言福相至得法身者。经言若人满三千世界等。即彼言说法身出生如来福相法身。乃至一四句偈。生福甚多。况复如来所有福相。为成此义故言如来阿耨菩提从此出生。以普习十法行阿含故。(十法行未捡)亦由世谛故。言佛出生及得菩提。此二并说名为佛法。又言佛法即非佛法。复次其所生福胜彼福者。以依义则显示对治福不生故言其福即说相言胜彼。即欲愿摄持。是福聚即非福聚及非佛法等。并显安立第一义谛。以随顺无为得名故。相应摄散不复显了(上卷止此)。

  颂曰。

 应化非真佛  亦非说法者  说法不二取
 无说离言相  受持及说者  不空于福德
 福不趣菩提  二能趣菩提  于实名了因
 亦为余生因  唯独诸佛法  福成第一体

  ○天亲释曰。谓佛有三种。一法佛。二报佛。三化佛。今释迦则化佛。不证菩提。亦不说法。如经无有定法等故。然一向不说邪。为遮此故。故言说法不二取。谓非不说。但说者听者不取法非法故。以彼法非法非非法依真如义说故。非法者。一切法无体相故。非非法者。彼真如无我相实有故。何故言说不言证。谓有说即成证义。若不证者。则不能说。如经一切圣人皆以无为法得名。谓彼法是说因故。一切圣人依真如法故能说彼无为法。复以何义言彼法不可说。况如是取。以远离言说相。非可说事故。而言一切圣人者。以依真如有分有具故。又经说七宝施福譬喻校量者。显法虽不可说取而福德不空。故偈云云。言福不趣菩提等者。谓受持演说二者能趣菩提。如经乃至受持四句偈等。是福德聚文有二义。一积聚义。二进趣义。(论作聚义有二种文。似未安。亦是文略。应云福聚文有二义。谓聚非聚。偈亦二义。谓趣。不趣。以偈配经。聚即不趣。趣即非聚二义而已。故云)如人担重不能进趣。如是彼福德聚以积重故。于菩提不能进趣。说名为聚。非福聚者。即二能趣故。于彼福德中胜。所以能趣者。如经一切诸佛菩提皆从此经出生等。故偈言于实名了因。谓菩提者名为法身。体实无为。此二于彼能为了因。虽不作生死因。亦为余报化二佛作菩提因故。是为唯独诸佛法。此福能成彼第一不共体故。如是名福德多。

  ○唐译。又以进趣为肩义。谓在肩能持故。以此名聚为肩。却以不能持者为非聚义云云。颠倒其说。失理一也。余文大同。

  ○功德施曰。此明佛证真实无法可取。言说法者。顺俗名言。非第一义。以法非法无所取故。说名菩提。而言诸佛证菩提者。谓无得而得。以菩提无生故。须菩提以密意答言无有少法可得。非于无生而不现证。言不可取不可说者。无能取能说故。无为者。无所得义。圣人者。见真实义。为它说者。谓于二谛善能开演不颠倒故。其福胜彼者。以二门故。谓理及教。教者经言施中最者所谓法施。余财施摄故。理者财施。住于生死。法施能成究竟功德故。佛法即非佛法者。谓诸法体性空无所有。此若开显是佛法身见有性者。于法未悟。依此密意。说非佛法。若知法无性觉此名佛。若持此法了无性者。斯名法施(断疑三)。

  [会解]曰。观今此文。据论不出福智二严。以二严故理性得显。则至得法身一也。(至犹极也。修德之极。必得法身)从能显说故曰二种。经言无定法者。空生深领佛意。谓所得所说无决定义。亦不可思议之谓。因自释曰。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等。谓是法妙不可以相得。故曰不可取。理不可以言示。故曰不可说。方谓之法。体不可得。方谓非法。相实有故。依真如第一义说。故曰非法非非法。又曰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则又覆释。上所说法皆由依无为法故。其说如是。是即真如异名。而有差别者。非无为有差别。正言能依者差别尔。魏译曰。得名贤圣者。谓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为本。而得有浅深。故圣贤之名立。学无学所以异也。偈言应化非真佛亦非说法者。谓释迦者应化也。不可以身相见者真佛也。二者不可同日而语。此断疑意也。而曰。化佛不证菩提。亦不说法者。一往以法报夺言之。然非不说法得菩提也。但无有定法。故得而非得。说而非说。肇师云。诸相焕目而非形。八音盈耳而非声是也。抑以三身分别。则得菩提者报佛也。说法者应身也。无说无得者法身也。若相即而说。应即法报。故得而非得。法报即应。故无说而说。各有其致。理不可偏。次言福相法身。于中先举譬校量。言甚多者。于事虽多。校法则劣。故曰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者。约事顺答且云多尔。非福德性以言多。若望次文所校之福。此但福德。不趣菩提。所以秦本特加性字。意为生下次文。显持经福胜。所谓二能趣菩提也。何以故下。复徴释所以胜彼之义。以其能生菩提及法身故。今译从略。但言出。不言生。义兼之也。然所出生者佛法也。佛法非法。亡之恐其着也。于佛法起见尚应须离。况余法乎。此非之之言。诸论或以安立第一义释。或约证悟释。或以无性等释。并各有理。详之可知。

  【疑】天亲曰。向说圣人以无为法不可取说者。须陀洹等亦取自果如证而说。云何言不可取说也。为断此疑如经。

  【经】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止)是乐阿兰那行。

  【论】无著曰。此下第五为修道得胜中无慢。又八种住中第四离障碍住。凡十二障。谓一慢。二无慢而少闻。三虽多闻而小攀缘作念修道。乃至十一虽具资粮而不自摄。十二虽自摄而无教授。第一为离慢故者。经言须陀洹等。此以依义显示对治我得慢故。谓若须陀洹等作念得果。即有我想。我想即慢。非谓无慢。而有四果名相之异。此为说相。若显示无慢。即欲显摄持。言实无有法等。是为安立第一义。以实无所行故。显无诤行。及离欲者。此以己证令彼信故。为显现相应行也(文仍作安立第一义者误)。

  颂曰。

 不可取及说  自果不取故  依彼善吉者
 说离二种障

  ○天亲释曰。谓以断疑成彼不可说取故。圣人以无为法得名故。不取六尘。名须陀洹。又名逆流。于六尘不入故。乃至阿罗汉不取一法。是为不取自果。非不取无为法。以为自证。若起如是心谓我能得果等。即有使烦恼在。非现行烦恼。于彼证时已离我取故。何故须菩提自叹身得受记证果说无诤行。为于彼中明胜功德生深信故。而实无所行者。谓依善吉说离二种障故。一者烦恼障。二者三昧障。离彼二障故无所行。

  ○唐译曰。无为之法体不可取。为此圣人于自果不取不说。若作是念者。意说有随眠惑。非是现行故。非彼证现观之时有我等执。余文大同。

  ○功德施曰。若所证无性者。四圣果云何得成。不见世间无物有果。为遣此疑。经曰须陀洹等四果名相(云云)。如是四人皆不作念我能得果。以于证时无所得故。故曰实无有法等。若作是念。有我等取。离身见者无彼取故。故以无为说名圣人。无为相者。空性相义。须菩提述己所证无如是念。若行于无诤不悟即空。如来不应赞言。第一诤者所谓烦恼。离彼烦恼。名无诤定(断疑四)。

  [会解]曰。此章名为修道得胜中无慢者。夫修道必志于得果。得果则或胜心随之。以己之得轻彼不得之谓慢。于是起慢。我见不忘。则见与果皆非故必无慢然后为得。所以明离慢也。若约断疑云者。既曰不也。则是不作是念以取自果。况当起慢。故无违于不可取说也。经本示菩萨离慢。而以小果言者。盖寄小明大。若彼当分未必能忘。今此言者。亦般若意在淘汰融通小执。故假须菩提以发之。使彼闻而无著。则一言而两得矣。须陀洹名为入流。又曰而无所入者。释所以不取之义。谓证初果预于圣流故。入者入无所入。又入。此者必不入于彼。了知六尘皆不可得。故无可入。不同凡夫实有涉入故。亦得谓之逆流也。斯陀含名一往来。以其欲思九品。前六品尽。而余三犹在。故须一来方得三果。三果所以名不来也。此来不来等约事虽尔。以彼所证空理了无来去。故皆以无言三果合云而实无不来。今本略者不无其旨。盖无字已当于理。若更云不来则似烦重。然但云来。映带前文。则不来可知。略意在此。至阿罗汉此当无学。独言道者。道则因义。为让究竟极果无学故也。是亦译者之意。实无所有名阿罗汉。则无学之至者。若作是念即着我人者。文应例言之。反以言着显其不着。不着则无得矣。又曰我得无诤三昧者。须菩提自述佛印也。意则以己证彼。亦显无得而得。虽然。使空生以为己能。则是起诤非无诤也。阿兰那行与前无诤。华梵㸦见尔。要皆以无得无行为本。使后之人于一切法亦皆无行无得。则我即空生。空生即我。夫岂有古今圣凡之间哉。

  【疑】天亲曰。复有疑释迦昔于然灯佛所受法得记。云何而言彼法不可说不可取等。又功德施曰。若预流等不得自果。云何世尊遇然灯佛获无生忍。为遣此疑如经。

  【经】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止)实无所得。

  【论】无著曰。此下第六为不离佛出时亦为离少闻障故。谓彼佛出世承事供养。则有法可取。离此分别故。依义等释例前可知。

  颂曰。

 佛于然灯语  不取理实智  以是真实义
 成彼无取说

  ○天亲释曰。为断疑故。如经云云。谓如来于然灯佛所。言语所说不取证法。显彼证智不可取说。

  ○唐译大同。

  ○功德施曰。此文显示昔遇然灯佛时以悟无生生法可取。言获忍者。以俗谛故。如说得菩提者谓无所得。复有经说。我坐道场无得而起。又曰。我所有法皆不可得。或曰。言语不能取证法非智不取。此说违经。经说第一义非智之所行。何况文字故。复次智所知境名所诠境。是二差别智之所证。名初不行。何义须说语不能取。复次余经中说。于然灯佛所得无生智不取于法。如彼经言。菩萨有四。谓初发心见色相如来。修行菩萨见功德成就如来。不退菩萨见法身如来。一生补处非前三见。彼菩萨以净慧眼而观察故。不复是见。见非见是二边。远离二边。是即见佛亦见自身。见清净故。一切法皆清净。我如是见。然灯如来得无生忍。证无得无所得理。乃至不住一切识之境界。得六万三昧。然灯如来即授我记。是授记声不至于耳等。显是智证。而无所取是心法。而非语法。当知此中说智之境界。云何余师固谓遮语(断疑五)。

  [会解]曰。前既以果疑因。此复以因疑果。如功德施言疑意是也。天亲所述则成以果疑法。经言于法实无所得者示授记时所证境界。极言其理。未必空生能到。由佛力故得以言之。既曰无得。则凡可以言示者皆有得者也。若无所得则不容言。尚何措心拟议于其间哉。所以维摩唯一默然示不二法门者以此。论举或者之言曰。言语不能取。证法非智不取。谓此说违经。又曰智所证言所诠此二差别者。是则言智证可也。言取则不可。抑不知智有分别之智。有无相之智。而言亦有可有否。如以离性得义之言。虽以语言示证可也。故知法无定论。唯义所适。又如彼经明。见佛有四。后一则见佛之极。过此无见可论。可谓妙尽其理也。云何余师固谓遮语者。斥彼以凡所非。皆为遣着之语。曾不知是言智之境界。无著以此为不离佛出时及离少闻障者。由值佛故获无所得智。是即多闻。离少闻障。所谓若知如来常不说法是名多闻。反显有所得者为少闻矣。

  【疑】天亲曰。若圣人以无为法得名是法不可取者。云何菩萨取庄严佛土及受乐报。佛取自法王身。复云何余世间取彼是法王之身。为断此疑如经。

  【经】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止)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论】无著曰。此下第七为愿净佛土亦离虽得多闻而小攀缘作念修道障。故经云云。谓若念严净佛土者。则于色等事分别味着。为离此故。言应生如是清净心等。

  颂曰。

 智习唯识通  如是取净土  非形第一体
 非庄严庄严

  ○天亲释曰。诸佛本无庄严国土事。唯真实智慧习识通达。非彼土有可取相。若人取彼国土言我成就者。是菩萨不实说。如经云云。故偈言非形第一体等。言庄严有二种。一者形相。二者第一义相。今从次义故说非庄严庄严。又非庄严者。无有形相。以诸功德非严而严。即第一义庄严。若分别佛土是有为形相者。则是住于色等境界。为遮此故。应如是生清净心等。

  ○唐译曰。从诸佛净智所流唯识所现。此则不能有所执取。

  ○功德施曰。众妙珍奇悦可于心。名为庄严。则有色等体相。第一义中斯不可得。说非庄严。而依俗谛以智成就。是名庄严。言不应生有住心者。凡作我成就有住之心不应生故。不应住色生心者。于色等果不应求故。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者。应生以智成就不住之心也(断疑六)。

  [会解]曰。菩萨取果人之土。诸佛感因行之修。与物结缘。严净佛国。斯佛菩萨常理也。维摩明佛国因果非不详着。而此特亡之何也。曰亡之立之。各有其理。彼为明佛国因果。显不思议之宗。故须立法以成其行。此因言不可说取。示无定法之义。故须遣着以彰其智。然亡之不无其照。立之不无其遣。故一亡一照为言不同。一遣一立其致一也。使不相成济。亦不足为今取土极致也。夫台宗一家。明土有四。曰同居。曰方便。曰实报。曰寂光(云云)。今此言者。文因承上果证而来。又疑菩萨所取之土。极唯从理。正当寂光。故曰无形第一体非庄严庄严。教门则曰寂光理土。端丑斯亡。无能庄严。无所庄严。即其义也。然以非严而严。亦得谓之究竟报土。以土例身。则受乐报佛。义适相当。而言智习唯识通者。智谓真智无著。习则熏本修习。识则唯心无外。具足三者乃能通达究竟理土。故曰如是取净土等。净名记释谓。四智和合为集。识转为智名通。是应以习为集。亦一说也。于是结显无住。则曰应如是生清净心。谓虽生心严土而不住于相。亦不取而取。不住六尘而生其心。文与前同。而意则异。(云云)夫唯如是。复何攀缘作意之有。而特以小言者。谓小有是念则乖理体。亦异乎六尘攀缘故也。正恐初心浅行有是障故。防离云尔。抑两论意别。固不可同日语也。

  【疑】如前云何受乐报佛云云。如经。

  【经】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止)是名大身。

  【论】无著曰。此下第八为成熟众生。亦离舍众生障故。如彼阿修罗王等大身。量如须弥。尚不应见其自体。何况余者。如来说为非身者。显示法无我故。无生无作以为自性。与相差别故。

  颂曰。

 如山王无取  受报亦复然  远离于诸漏
 及有为法故

  ○天亲释曰。为断疑故。说彼受乐报佛。体同须弥山王。镜象之义。故言如山王。无取等谓势力高远。故名为山王。以无分别故而不自取。受乐报佛得无上法王体。以分别亡故。不取自相。亦复如是。故说非身名为大身。以远离诸漏则无有物。唯有清净妙身。而不依它缘住。故曰远离于有漏等(上卷止此)。

  ○唐译云云。

  ○功德施曰。此喻显示自在之身如须弥山。由共业力。虽无分别。而生大体。如来亦尔。于无量劫修诸福行。虽获大身不由分别。以第一义中山及色身无体性故。是形相者皆有为故。如佛说非身是名大身。非谓有身名大身也(断疑七)。

  [会解]曰。此章以诸论对释。文相绝异。今谓各有其理。无著约当文释义。故以成熟众生言之。亦是舍离众生障。盖左右之异。经言大身。即欲界众生中举其大者。有如阿修罗等。意则菩萨虽为成熟众生。而不见众生相。亦如现彼大身。尚不见其身。况其余者。又曰佛说非身是名大身。此应知有事理。以事还是言彼大身。出于变化。不有自体。故能如是之大。若实有是体。使复有大者形之。则体亦小矣。以理则显示成熟众生。令其证法无我。以彼体非体。了无生无作。说非身之身。故曰显示自性与相差别。言自性则非身之身。与上大身相异也。天亲取承上断疑。故不取自法王体。有如山王无分别义。谓虽有大身而非大身。释上无为不可取之疑。而言非身者。谓以所非言之。则非有为有漏身。所谓远离有漏等是也。以克体亡相言之。则相而非相。即非相名大身。所谓以第一义故山及色身俱无体相是也。然以三身分别。既曰受乐报佛即报身也。故教门以证非身为胜。的据是文。诚得其当也。或者又以涅槃百非之身证非身为劣者。曾不知彼约所非之身。还是以身为劣。以能非者为胜。其义宛顺也。此殆自昔莫决之论。苟得今能所义。其旨判然矣。

  ○从第三至此。往复折徴。凡五释疑。并显不可取说无有定法之义。其理既穷。无可疑者。则复举沙数恒河世界七宝施福以为校量。显其福胜。此下文凡四段。如经云云。

  【经】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止)如来无所说。

  【论】无著曰。此下第九为远离随顺外论散乱。依离障中其名大同。故经说四种因缘显此法胜。谓一摄福德。二天等供养。三难作。四起如来等念。对经(云云)。于中言说者。为它直说。或教授它。显示此法胜异对治乐彼外论散乱等过。或于中起如言执。对治彼未来罪。故说般若即非般若。亦显无有余法如来说者。故言如来有所说法不。此则显示自相及平等相第一义法门也。

  颂曰。

 说多义差别  亦成胜校量  后福过于前
 故重说胜喻

  ○天亲释曰。前已说多福德譬。此复说无量世界譬者。为渐化众生令生信心上妙义故。又前未显以何功德能得菩提。故以此譬成彼功德(余文入后段释)。

  ○唐译大同(上卷止此)。

  ○功德施论文。目此下作十三种因示之门合不同。并出四段后(云云)。

  [会解]曰。文本重举广譬。校量持经之福。而论言远离外论散乱者。亦由上明。成熟众生。则必菩萨出以为物。而尚居信行。或不免随外论散乱。如前邪取之论。及定心时驰散外境。故须内不失照。无散乱之非。外顺物机。无邪取之僻。使内外不失其宜。如是受持四句偈等。无它人说。则其福胜前施福。果不虚矣。故经先明所校之本。次说持经福胜。随说经处为人天等供养。如佛塔无异。况尽能受持成就最上希有之法。则作所难作。是应作念。随经典所在处。若如来无二。以法即是佛。佛即是众。亦是尊重弟子。如须菩提等所在。一体三宝。文见于此。法华云。若人信汝所说。则为见我。亦见于汝及比丘僧。即其义焉。又曰。如言执义。为对治彼未来罪者。然般若虽胜。执之则乖。因执成妄。起未来罪。故须菩提于是问名。如来于是劝持。而复遣之。故曰佛说般若等。夫非之云者。所以对治如言之执。然则般若信非般若。而亦有余法可说乎。则曰如来无所说。苟无所说。则余法亦般若。是为显示般若自相。及一切法皆般若。则平等相也。如是法门即第一义。

  【经】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止)是名世界。

  【论】无著曰。此下第十明色及众生身抟取中观破相应行。亦为离影象相自在中无巧便故。经言三千世界。彼不限量攀缘作意。言菩萨恒于世界攀缘作意修习。于中为破色身影象相故。显示二种方便。一者细作方便。如世界所有微尘等。二不念方便。如经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等。又经言世界非世界者。显众生世界也。但以名身名为众生。不念名身方便。是即显示。故不复说彼细作方便也。

  【经】佛言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止)是名三十二相。

  【论】无著曰。此下第十一明供养给侍如来。亦为离不具福德资粮障故。如经云云。为成福资粮故。亲近供养。不应以相见如来。应见第一义法身也。

  颂曰。

 尊重于二处  因习证大体  彼因习烦恼
 此降伏染福

  ○天亲释曰。云何成彼福胜。谓二处者。一所说处。二能说人。于此二处生尊重故。非前七宝等施福。以此法门能与诸佛证法作胜因故。如经言如来无所说法等。谓是证法。非独如来无所说。余佛亦如是说故。彼珍宝布施是烦恼因。成就彼染事故。此因示现远离烦恼。故说地尘喻。以体是无记。非贪等烦恼。则此福为近能降伏。(胜也)彼施福染因。何况此持经福。能成菩提。及于成就相福中胜。以彼相福。于佛菩提为非相故。亦非法身。故知此福复胜于彼。则最近最胜。

  ○唐译曰。由劣亦胜故者。谓外尘虽是无记。彼福纵善方之亦劣。又彼相业比今福因。是亦为劣。望彼施福犹胜过故。是劣亦胜也。况法身因而不超越。余文大同(云云)。

  [会解]曰。经明世界微尘多而非多。二论各为说不同。无著谓观破色及众生身。抟取显相应行义。则是以外尘非尘例。破色身和合离身影象障。言影象则无实之义。自在中无巧便者。谓有色则有碍。了影象无实。则自在矣。使无巧便。亦不能离与般若相应故。初明外尘虽多而无实。以例内身和合而虚假。彼不限量攀缘作意者。谓彼地尘初不限量尘之多少。及攀缘作意。而菩萨自于世界言尘数多。缘于外尘作意修习。是还承上文为次也。破色身中显示二种方便者。谓一以微细末尘作方便。二以不取念著作方便。并如经。以是灭彼影象则色身忘矣。二以世界非世界破众生假名。由名身易破故。但用其一。不用其二也。天亲则谓由上施福是烦恼因。故说地尘为远离因。意以外尘性是无记。非烦恼体。异彼施福。是染因故。以显持经福德。不唯非烦恼因。而又能成菩提。是则施福为下尘性。次之持经福则至矣。次章言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者。依无著以不具福德资粮故。应见如来。当以法见。而不应以相见也。天亲还依校量福胜故。以彼相于佛菩提。则为非相理。各有当无得而一也。

  【经】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止)是名第一波罗蜜。

  【论】无著曰。此下第十二远离利养疲乏热恼不起精进故。亦为离懈怠利养等乐味障故。如经明。舍尔许身所有之福故发起精进。经言若复有人等。即是以清净心生于实相。若实生如是想。则为于实相有分别。为离此过故。复言是实相者即是非相等。又经言我今得闻等者。为令于味着利养懈怠者生惭愧故。说于来世正法灭时。尚有菩萨于此法门而能信受。无人取法取等见。云何汝等远离修行。故经言此人无我相等。示无人取也。又曰我相即是非相等。示无法取也。离一切相即名诸佛者。示顺学相也。佛离一切相故。我等亦应离之。此并为离退失精进故。言不惊不怖者。于声闻乘说有法及空而已。今于此经闻法无有故惊。闻空无有故怖。于二不有理中。不能相应故畏。以惊畏故不能发起精进。若不惊等则反是也。又闻若相若生及第一义三种皆无自性。故不惊等。如来说第一波罗蜜者。一为显此法胜上令生惭愧处故。二以于余波罗蜜中胜故。三示一切诸佛同说故。故名第一。

  颂曰。

 苦身胜于彼  希有反上义  彼智岸难量
 亦不同余法  坚实解深义  胜余修多罗
 大因及清净  福中胜福德

  ○天亲释曰。此不重明福胜。谓捐舍身命重于资生珍宝等施。而此福复胜于彼。何以故。彼舍苦身。不如为法念彼身苦故舍。须菩提以重法故悲泣而言。凡七义明胜。谓一希有等。虽有慧眼。昔未曾闻。故言希有。(一)般若智岸无人能量。故名第一。即上义也。(二)以有实相异余非实。故名不同。(三)以思量修习不起我等相故。坚实深妙。(四)不起我等相者。示所取境界不倒故。我相即是非相者。示能取境界不倒故。亦二无我智不惊等者谓于非处生惧曰惊。如非正道行故。以不能无疑心故曰怖。一向惊怖恐其堕故曰畏。若能远离则曰不惊等。又此法门胜余修多罗。(五)是第一故名为大因。(六)诸佛所共说故。名为清净。(七)并如经云云。

  ○唐译释义大同(云云)。

  ○功德施曰。复次如恒河中下。显示受持正法其福甚多。凡十三义。谓处可恭敬故。人可尊崇故。一切胜因故。彼义无上故。越内外多故。胜佛色因故。超内施福故。同佛出现故。希能信解故。难有修行故。信修果大故。信解成就故。威力无上故。何故殷勤说此诸因相耶。以诸众生行资生施。求财位果。不持正法。断诸苦因故。故显示此处可恭敬等。一一对经(云云)。言不惊等者。谓于诸法无生无和合相无有决定信解成就故。亦于闻思修时心安不动故也。

  [会解]曰。自初文至此。以无著则文为四住。以天亲则一喻二处及七胜义。以功德施则十三种因。虽开合不同。其为校量福胜显持经德用一也。言其福不出有三。谓七宝施福。内财施福。持说经福。是三者一为所校。二为能校。以其所显则持经为最。此其大略也。然以七宝施福而有广狭。如前但举大千世界狭也。此举恒沙世界广也。内财施福而有兼但。如直舍身命但也。为法而舍兼也。持说经福亦有分具及浅深等。如持说一四句偈等分也。尽能受持等具也。前以大千七宝所校者浅也。以恒沙世界七宝所校者深也。如其次第一一迭论。则初譬为劣。以其闻者未能深契故。所校则浅。次譬当断疑之后闻解既胜故。所校则深。以持经福超内财施者。据但者言。亦次第然也。二往言之。为法而舍内财者。复胜于后。以事理兼行故也。初譬虽劣。而能成立施因。苟不以住相则持经之福何以加此。经又以地尘喻非烦恼因。得同于胜福。三十二相本是相业。反劣于持经。故知苟有分别虽相而非。苟无分别虽尘亦是。但在其心。不在事福也。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下。言持说有分具也。既曰随说。则一四句据极少言。不局一文一偈而已。文本正宗。而便问名请持者。一经大旨概尽于此。后诸文义敷唱厥旨。亦不乖隔一经大体。况所言者般若之实。故继之问名宜也。名必有义。则后诸所说般若之义也故说般若波罗蜜者所说之本也。即非般若等约二谛以结显也。二谛既彰。中道可知。则三智之道备矣。三智者理也。因理以及教。则曰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复承佛力而言之曰。如来无所说。夫无所说者是真般若也。然于说处无说是说。即般若无说而无所不说。则因理以及事。故曰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等。是世界微尘者般若之事也。惟其皆般若故。则曰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等。然则教理及事皆因也。因因以及果。则又曰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亦曰不也。不则彰其非相是如来之相。亦般若而已矣。夫惟般若遍摄一切法。而一切法即般若。持是经者。何福以非之。于是举舍恒沙身命以校其福。则又进一等。无著以此下文为远离利养疲乏者。不出违顺二障。由前福德资粮有具不具。具则有利养等障。不具则有疲乏等障。非极言校量之福。则不足以发起大精进故。时须菩提闻法深解。喜不自胜。而至于泣。则其感悟可知。且曰所得慧眼未曾得闻者。夫昔所得慧眼。直空智而已。非所以兼亡自性之至空也。所以闻之者因心生信。因信入理。理固本然。要由信得。故曰信心清净则生实相。生则得也。实相则理也。信之曰实信。观之曰实想。性之曰实相。理一而已。所以成就闻解功德第一希有者。以其至空也。有则有法得以拟之。非无相也。故曰是实相者则是非相。不见有一相者名为实相。我今得闻等者。复以正法末世校其难易。佛世为易者。以其根利障轻故无我人等相。则信解为易。末世反是。信之为难。然有信解则为希有。所以进之也。虽然而我人等相亦本非相。未始离于般若。苟能体之。复何难之有。故曰我相即是非相等。又曰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是复以佛能离相勉彼闻者。所以实上希有之义。如来印之。则曰如是如是不惊等言。亦领上信解受持一句。即信故不惊。解故不怖。勇于受持故不畏。上以无我相等释希在。此以说第一波罗蜜释之。盖相成显尔。而曰非第一波罗蜜者。亦上兼亡自性之谓也。
卍续藏第 24 册 No. 0462 金刚经会解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会解卷下

  【疑】天亲曰。向说舍身是苦身果报。故彼福是劣。若依此法门。说诸菩萨行于苦行。云何不成苦果。为断此疑。如经。

  【经】须菩提忍辱波罗蜜(止)见种种色。

  【论】无著曰。此下第十三明忍苦。为离不能忍苦障故。于中有二。一能忍。二离不能忍。能忍有三。一如所能忍。谓达法无我故。如经说非忍辱等。二者忍相。谓他于己起恶时。由无我等相故不生瞋恨。亦不于忍中及非波罗蜜生有无想。如经我昔为歌利王等。三者种类忍。又二。一极苦忍。如经节节支解等。二相续忍。如经又念过去于五百世等。二离不能忍者。不忍因缘有三。一流转苦。二众生相违苦。三乏受用苦。如经应离一切相发菩提心。显示菩萨以三种苦故不能发心。故说对治。应离流转等苦。若不着色身。则不见有诸苦相。故菩提心生。又曰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者。此为对治相违苦。由不能无众生想。故相违时即生疲乏。今显示人法无我故。尚为一切众生行施。云何于彼而生瞋心。言如来是真语等。欲令信佛语故能忍。于中真语者显世谛相。实语者显依世谛修行有烦恼清净相。如语者即第一义谛相。不异语者依第一义修行无(文误作有)烦恼清净相。为遣如言起执故。故说如来所得法无实无虚。无实者如言说相非有故。无虚者不如言说自性有故。譬如有人入闇者。示乏受用苦对治。若为果报布施。则著于事。于彼喜乐等受不解出离。犹如入暗。不知所趣若不着事行施。如得日光见种种色随意所趣也。

  颂曰。

 能忍于苦行  以苦行有善  彼福不可量
 如是最胜义  离我及恚相  实无于苦恼
 共乐有慈悲  如是苦行果  为不舍心起
 修行及坚固  为忍波罗蜜  习彼能学心
 修行利众生  如是因当识  众生及事相
 远离亦应知  假名及阴事  如来离彼相
 诸佛无彼二  以见实法故

  ○天亲释曰。谓此虽苦行同于苦果。而不疲乏。以有忍波罗蜜故。谓彼岸有二义。一者清净善根体故。二者功德不可量故。而言即非者。无人知彼功德岸故。是为得第一法。此苦行胜彼舍身。以离我等瞋恚相。不但无苦。兼亦得乐。以有慈悲故。我于尔时无我相等。此明慈悲心相应故。若不离我相。即彼菩萨见苦行苦。欲舍菩提。故说应离一切相。此为未发心者防此过故。颂言为不舍心起等者。谓为何等心。不舍菩提起修行相故。言为忍等即第一义心。已入初地得羼提故。是名不住心。如经应离一切相。若心住色等则不住佛菩提。此明不住心行施。即起行方便。以檀摄六故。云何为利众生而不住众生事。故言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颂言修行利众生等。谓利益是因体。故当如是而识。亦应不取众生相事故。颂言假名及阴事等。谓众生假名及彼阴事皆非相故。即众生非众生。以皆无实故。如是明人法无我。远离一切相。故言诸佛无彼二。以见实法故。若彼二实有者。佛应有二相。以如来实见故二相非有。

  ○唐译大同。

  ○功德施曰。若一切佛法中般若为上者。何用勤苦行余度邪。为此显示般若亦摄余度。经言非波罗蜜者。离分别心故。我昔为歌利王等者。谓若有我等想。它来犯己。必生瞋恨。若无分别。是思痴心。痴心作因。瞋念还起。孰能不校。以不校故证知无想。亦非无想者。谓非愚痴之无想。不能观察应作不应作故。亦是离于想无想染着分别。此言一时而已。复欲显示余时摄持故。则曰又念过去等。谓于往昔已断我想。皆由般若摄持力故。亦摄菩提。故言菩萨应离一切想等。以离诸想得菩提故。又言不应住色生心者。应以无所住心而住菩提故。言如是住者即为非住。不出二谛故。经言不住色布施。摄持余度者。三施摄六已如前说。檀离三事。即是般若。余摄五度其义亦成。又五度若离般若。如阙目无导。复为显示彼方便故。言为利益众生者。或念若不住法而行布施。云何利益众生。故言一切众生想即非想。亦依二谛说故。谓众生异阴即阴。第一义中皆不可得。此显远离智及所知二种分别皆无性故。如来证了。诸想永除(断疑八上卷止此)。

  [会解]曰。此明忍度文一也。而所以释者三。或作能忍苦事释。或谓虽行苦行而不以为苦释。或作般若摄持五度释。所以于苦能忍。以其达苦无苦不得而恼。亦忍无忍相。安之而已。苟为无本。则强忍尔。夫达苦无苦者谓无我人等相故。虽随顺行于苦行。而不以为苦。方且慈悲乐而行之。其不以为苦果明矣。非住般若其能至是哉。故知由般若故摄余五度。所以行于五度无非般若。故从本言之谓皆般若可也。从行别摄。亦谓五度。而实三说其趣一也。如前离违顺二障可谓难矣。而能离所不能忍。复难于是。故次明忍辱。又前舍内身。若不离相安忍。则不能成舍身等事。故明忍所以离障。是亦承上言也。抑于怨亲有所碍者。则不能发菩提心。故引往怨害所以资发也。故曰菩萨应离一切相等。言不应住色生心者。前以明无相施。此以成忍辱。言虽同而意别。又曰若心有住则为非住者。言此心不可以有住也。有住则非所以住般若。故以非住反责住心。与前无住释住。盖亦相显尔。是故佛说菩萨心等。以前无住相文结显而已。使为利生而行施者。则不复于众生起瞋恨心。是即布施为忍辱。理无二也。以其了达相即非相。故曰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推相非相以及众生者。亦以其理一也。惟其理一。则不见有众生为可瞋害。亦不见我为瞋害者。是我与众生平等一相。无非般若。终始一章皆成此理。

  【疑】天亲曰。此中有疑。于证果中无道。云何于彼果能作因。为断此疑。如经。

  【经】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如前引)。

  【论】无著文如上云云。

  颂曰。

 果虽不住道  而道能为因  以诸佛实语
 彼智有四种  实智及小乘  说摩诃衍法
 及一切授记  以不虚说故  随顺彼实智
 说不实不虚  如闻声取证  对治如是说

  ○天亲释曰。谓彼境有四故。如来说四种语。以实智不妄说佛菩提。即真语。不妄说小乘四谛。即实语。不妄说大乘法无我真如理故。即如语。不妄说授记事如彼三世不差故。即不异语。经言如来所得法无实无虚者。故偈言随顺彼实智等。谓诸佛所说法。不能得彼实证如所闻声。无如此义故无实。而随顺彼证法。亦得实智故无虚。言如来所得法者。以依文字说故。既曰如来是真语者。复言无实无虚。故曰如闻声取证等。

  ○唐译曰。然诸如来与真见相应故。果不住因。如何得见是彼果之因。故答如经。余文大同。

  ○功德施曰。佛离一切想。证法无性。世间以何而信知耶。故曰如来是真语等。谓以四语故能显证实离想。如世间求名利者。于上人法未证言证。佛异彼故说真语。复有情多矫妄。言先得神通。离是故说实语。又有得世间定者。心暂不生。言我证涅槃。离此谬故说如语。此取如是义。非随如之义。(云云)若诸凡夫于干城等作城等取着。是名异如。佛证不诳性。故名不异如语。复次真等亦如次对四谛。(云云)如来证知是以能说。说而不知无是处故。或念佛离一切想。云何言八正道是实。入水火等为妄。则有分别。故言无实无妄。又如来证第一义。说性本无生。无生故不有。云何名实。既无生则无灭。是故非妄。非实非妄。于何生分别想。但所说文字性是有为故非实。依而证实故非妄(断疑九)。

  [会解]曰。依无著释义。直勉信遣着而已。据天亲述疑。则曰云云。是因果不相到。则果时无道。道则因义。因时无果。云何而言道为果因耶。偈则曰云云。是因果虽不相在。而实相由以成因果。且以四语故知因果义成。各有其旨。不容去取也。今复通为之说曰。夫四语若意其圣人之言。与凡夫异。凡夫则口业有四。佛既异彼。即不妄言故真。不绮语故实。不两舌故如。不恶口故不异。又克就圣人言之。则佛有四辩。谓法义辞乐说。即法无碍故真。辞无碍故实。义无碍故如。乐说无碍故不异。谓虽乐说无尽。而未尝异也。抑又有云。欲知智在说。而智有三。谓一切智即空故真。道种智即假故实。一切种智即中遮故如。即中照故不异。其旨雅合也。而秦本加不诳语。谓以真实等语施于人。所以不诳。即总上四语。诸论存别置总。故略。什译以法兼人。所以加之。又言于法无实无虚者。恐因上语一向谓实。言想不忘。故重拂之。其着苟亡。则与实无异。又无著约二谛释。二俱言有烦恼清净者。次文恐误。今谓依世谛云有烦恼清净为实可也。依第一义。若亦有者何名不异。故知误矣。唯文之信说未免迂。

  【疑】天亲曰。复有疑。若圣人以无为真如法得名者。彼真如一切时处有。云何有住不住心。而有得不得耶。为断此疑。如经。

  【经】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等(如前引)。

  【论】无著文如上云云。

  颂曰。

 特及处实有  而不得真如  无智以住法
 余者有智得  闇冥愚无智  明者如有智
 对法及对治  得灭法如是

  ○天亲释曰。言一切时处者。谓三世众生实有真如法。何故不得。以彼无智。心住于法。不清净故。若有智者。心不住法。是故能得。故佛以清净真如得名。住心则不得佛菩提。故颂言闇冥愚无智等。谓如明闇相似法。故闇喻无智。日光喻有智。有目者如得对治法故。夜分已尽。如所治闇灭。日光照明。如能照法现前故。

  ○唐译大同。

  ○功德施曰。若所证法无生无性。非实非虚。是即诸佛第一义身。以此为因三身满足。菩萨何故舍所证法行于事施邪。为遣此疑。经曰云云。此明闇喻示有住无住过德之义云云。如人有目者。待无生忍也。夜分已尽者。舍于果爱也。日光明照者。决定了知诸法无性也。见种种色者。悟一切法不生不灭也。菩萨如是行不住施。速成正觉得大涅槃(断疑十)。

  [会解]曰。断疑文一也。所以述疑则不同。无著以真如遍有而有得不得者。是固心有住不住之异。良以菩萨根有浅深。教有小大。机有利钝。于是心有所住者。则迷真如背菩提。故不得也。心无所住者则悟真如。须菩提所以得也。虽然。而真如遍有之性。何尝述悟向背哉。若功德施所述。则所证法理性具足。自可为因。而反取彼事施者。是答同而意别。意谓有住之施非今所取。今所取者无住相施。还同彼所证法。故曰如是行不住施等。故知取与不同。文相亦异。此既辨其住不住相。使修者知所取舍。则功德弥深。故复述叹持经之盛。所叹虽同。所以则异。人不见此。便谓繁芿。岂能深知佛意哉。

  【经】须菩提当来之世(止)果报亦不可思议。

  【论】无著曰。此下第十四离寂静味。亦为离缺少智资粮障故。此中为离三摩提攀缘。显示与法相应者。有五种功德。一如来忆念亲近。二摄福德。三叹法及修行。四天等供养。五灭罪。对经(云云)。于中叹法。言不可思者。唯自觉故。不可称者。无有等故。言为发大乘最上乘说者。成前不可称义。以余乘不及故最上。二障净故最胜。叹行中。言如来知见者。总说也。不可思不可称等。解释也。荷担如来者。谓以肩荷如来重担故。灭罪中。言轻贱者。此毁辱事有无量门。当得菩提者。显示灭罪故。我念过去等。显示威力故。前此所说出生无量阿僧祇福者。显其威力炽然。以具足为多。此中言阿僧祇劫。所有福聚远绝高胜更过前故。若我具说者。显示以福多故或为狂因。或得乱心果。毕竟何人能说。故曰当知是法门等。即彼福体及果报不可测度故。

  颂曰。

 于何法修行  得何等福德  复成就何业
 如是说修行  名字三种法  受持闻广说
 修从它及内  得闻是修智  此为自淳熟
 余者化众生  以事及时大  福中胜福德
 非余者境界  唯依大人说  及希闻信法
 满足无上果  受持真妙法(三)  尊重身得福(四)
 及远离诸障(五)  复能速证法(六)  成种种势力
 得大妙果报(七)  如是等胜业  于法修行知

  ○天亲释曰。初偈示彼修行。凡徴三义。次名字下以次释三义。释初句者。谓于彼名字得成闻慧。此有三种。一受二持三者读诵。故云受持闻广说。又不出二种修行。谓受持修行依总持法。读诵修行依闻慧法。如经云云。言修从它及内者。谓此修慧从它闻法。及内自思惟。次第而得。此二并自行。故言此为自淳熟。余则为化众生广说法故。以事及时大等正示现校量。释前得何等福德句。谓是舍身福德。即一日时舍多身故事大也。复多时故时大也。而闻经之福复胜于前。非余境界等三行偈。次释成就何业句。如经有不可思议等。示非余境界。唯独大人。是为住第一大乘众生说也。又说大乘最妙乘者。示希闻者能信法故。非彼乐小之所能闻。谓以不可思议文句。得不可思议福德满足性故。皆得成就等。示现受持真妙法故。即能荷担义。在在处处供养者。示尊重身。成就无量福德故。为人轻贱者。示现远离一切障有大功德故。于然灯佛前等。示速证菩提法故。当知是法不可思议者。成种种势力得大妙果报故。凡成就如是功德者。于彼修行能知是法也。或有人闻等。以果报胜妙。示非思量智境界故。

  ○唐译作文义法三正行以释其文。文谓受持等三多闻摄故。义谓从它及己闻思得其义故。法即不可思议以下文是。偈义大同。文稍异尔。

  ○功德施曰。此一切法修行中。有自他二利。自利复有教有义。教谓受持。义谓思惟。利它者谓为人演说。如经于此法门等。此中无量福聚者。如日三舍其身等。修行任运果者。谓从初至果。获诸功德。凡十种德。谓魔及异道不能沮乱。(一)功德大故殊胜无等。(二)坚牢福果。(三)最上法器。(四)圆满资粮。(五)能荷难胜。(六)深大信解。(七)福因之处。(八)拔一切罪。(九)速疾证地。(十)一一对经(云云)。总显持经力胜也。

  [会解]曰。无著以此文为离寂静味。及少智慧资粮者。殆文外之意。自非圣师智眼高明。其孰能与于此。由前文言忍离诸苦。以离相故心不得而动。若唯不动。未免味著于静。安能发智成就资粮哉。所谓受持读诵者。盖不止诵持而已。是必与法相应。智契于佛。为如来所知见。故其成就功德如此。论言为离三摩提者定也。攀缘者散也。虽定散不同。其皆不可着。为资粮入道障一也。故举一日三舍事时两大。校其胜福。虽智契在修。而所契之妙本于经旨。故曰以要言之等。为发大乘最上乘说者。发谓发起。大及上乘。衍教兼圆之异。而说是法则因经发智固其宜也。又况广为人说。亦复称是。是人则为荷担阿耨菩提者。以如来重任与之。所谓为如来使者是也。何以故下。反以乐小法起我见者为不能。显彼能者必其发大乘离我见者也。又曰在在处处者。复以人法交显其胜。宜其持说所在如是。尝见世有持经而得轻贱者。故推先世罪业以释之。苟如经所明。则应堕恶道者重也。为人所贱者轻也。由持经故。以轻易重。不亦经之冥应乎。而世人昧乎三世业理。徒见其迹。不能无惑。因得以解之。然则轻贱持经者。其报应宜何如。谓有则反生彼罪。谓无则理复不可。此姑置之。不必计也。前以日三舍其身在凡我之未足为麦信犹可也。而复以值佛校量。信之为难。故论有速证菩提之释。是佛不如法。亦一往尔。无得以优劣论也。若具言其福非凡小境界。闻者必疑而致狂惑究言经所说义。若果报之福非分别所及者。皆即般若自性故也。结颗之文至矣。

  ○旧于此下设第十一疑。却以次文为第十二。复别立第十三疑。有疑佛疑法。今谓论无起疑断疑之文。不应别立。置是可也。

  【经】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等(止)三藐三菩提心者。

  【论】无著曰。此下第十五于证道时远离喜动。亦为远离自取故。何故复发起初时问也。以菩萨将入证道。自见得胜处。作是念我如是住。乃至灭度众生。为对治此故发问云云。世尊答言。当生如是心等。又曰若菩萨有我相等。为显有我执。或随眠等我取。为对治故。言实无有法等。

  颂曰。

 于内心修行  存我为菩萨  此即障于心
 违于不住道

  ○天亲释曰。三种修行。此复重说者。谓若菩萨于前三种生如是心。言我住菩萨大乘我修我降伏等。即此分别障于菩提。故曰于内心修行等。障于心者是即障于不住道心。如经实无有法等。释也。

  ○唐译云云。

  ○功德施曰。欲具显因清净故。复言发菩萨乘等。谓所修因非但离于三事相想即名清净。要当远离我住我修我降伏心方得净故。如经云云。谓第一义无有众生得般涅槃。亦无有法名为菩萨发心住果等。于无有中而起有想。是颠倒行。非清净因。

  [会解]曰。如前明住既过寂静。复离少智。夫过寂静则或动。离少智则或喜。喜动为障。何由寂灭现前。故菩萨将入证道。必明离障。有如合宗离似道法爱是也。抑由前文重重遣着。不住于法。显持经之胜。亦应无住等心。故此复宗发问云云苟心相未忘。则或不免有自取之过。故天亲释曰。上教住修降伏。恐菩萨实生是心。障于菩提。故因问以释。使必无障。然后为得。方其未发心。则不得不生如是心。亦既已发心。则不得不遣如是相。故知不住而住。住而不住。则降伏与无降伏理在其中。而与前文问答异者。前直问住等。此复问其所以住。故问势有异。又前答从别。故住心降伏各言之。此则从合。但言发心度生而已。盖发心等通行也。住及降伏别行也。以通酬别。上下之文显矣。何以故下。还以菩萨有我相等反显无住。所离虽一。能离不无浅深。前犹居信行地。此当净心之始故。或谓的从智识所起异者。既曰智矣。岂复起见乎。但可言起见者识。能离者智。虽浅深不同。其名不可易也。

  【疑】天亲曰。此中有疑。若无菩萨。云何释迦于然灯佛所行菩萨行。而得授记。为断此疑。如经。

  【经】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止)是故名一切法。

  【论】无著曰。此下第十六为求教授。亦为离无教授故。谓若菩提法可说。如彼然灯所说者。我于彼时便得菩提。然灯如来则不授记。言我得等。以彼法不可说。我于彼时不得菩提而得授记。又彼法不可说者。经言如来者即真实如故。如故清净则不可说。故说清净如等。犹其真金言无有变异。或言然灯佛所于法不得菩提。后时自得者。为离此取故。故言是人不实语等。又言于是中无实无虚者。显示真如无二故。谓以言说故不实。而彼菩提不无世间言说。故不虚言。一切法皆佛法者。谓显一切法如清净故。遍一切法。又为安立第一义故。言一切法体不成就。故曰即非一切法等(中卷止此)。

  颂曰。

 以后时授记  然灯行非上  菩提彼行等
 非实有为相  彼即非相相  以不虚妄说
 是法诸佛法  一切自体相

  ○天亲释曰。谓于然灯佛时。非第一菩萨行故。无法得菩提。若已证菩提。则不授后时记。故曰然灯行非上。谓于彼时行未成佛也。若无菩萨即无诸佛。有如是谤。谓一向无如来。为断此疑故。经曰如来者。即实真如故。谓实则非颠倒义。真如者不异不变义。又经曰若有人言者。谓若实有菩萨行如是如来得菩提者。此为虚妄。若言如来不得菩提。是亦为谤。为断此疑故言无实无虚。谓得彼菩提故无虚。非实有为相故无实。(谓五阴相)故曰彼即非相相等者。谓彼于色等非相。非无菩提相。以不妄说故。是法诸佛法者。谓一切法皆佛法。是如来所得法。此一切法以真如为自体故。不住色等相故非法。如是诸法非法即是诸法。

  ○唐译大同。

  ○功德施曰。复次疑者。若无菩萨发趣大乘。则无有因证于佛果。云何世尊然灯佛时而得授记。为遣此疑。如经云云。谓佛于往昔证真实时。不见少法是无上菩提因体。以无所得得授尊记。故言如来者即真如无所得义。须菩提复念我虽于此无疑者。有人言。佛于然灯佛所不见有法。为实得菩提邪。故言于是中无实无妄。夫妄实生于有得。有时言实。坏时知妄。无所得中此二俱遣。若复有言如来但证无所得者。佛法即一。非是无边。故言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佛法者谓无所得。不见一法有可得性。是故一切法无非佛法。又曰一切法即非一切法者。谓无生性即如来藏性故。而言一切法者。于无性中假言说故(断疑十一)。

  [会解]曰。论以此文为求教授。正言将入证道故。如前离喜动。则入证先容。若非如来教之授之。亦无以发其证入之妙。故于是却指然灯佛所有法可得菩提为问。所以引往示今也。而以无法可得授记为答。则极于理而已。通言有事理因果之义。以事则非记不佛。在因必藉于师保。谓亦有法可也。以理则悟不由它。至果乃称于独悟。谓无得可也。今从初义以徴释。则曰有法得菩提邪。从后说以决答。则曰如我解佛所说等。故佛印证其说曰。如是如是。虽通二义。理则无得。由是反显结成之。则曰若有法等。谓若有法得授记者。则非无为。殊乖一如寂灭之理。非所以致成佛之道。是不足与记也。以实无有法等则结成其说也。然其理犹未明。则又徴释曰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夫如即真如。真如故平等。所谓于如实际中而成正觉。岂有它法为所得乎。故论曰。真如者无二故。若有人言下。重遣得不得相。终于无实无虚。无实则无得。无虚则无不得。又无实故非有为之相。无虚故非无真如之相。故曰如来说一切法等。言一切法皆佛法故无虚。一切法即非一切法故无实。无虚无实是名一切法。是一切法非复一切法。亦一如而已矣。偈言以后时授记者。以今言之。即初二句颂疑。次二句颂释。谓若以授后时记。不即得菩提者。则行非无上。何以致菩提得授记邪。故次释云。菩提彼行等。谓彼得菩提记。与彼行菩萨行。皆非有为相。则其疑释矣。然而论释有异云者。恐译者惑于颂意。不善其文故也。此尤当知之。

  【疑】天亲曰。此中有疑。若无菩萨者。诸佛不成大菩提。众生亦不入大涅槃。亦无清净佛国土。何得诸菩萨发心度生清净佛土邪。为断此疑。今开为二疑。如经。

  【经】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止)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论】无著曰。此下第十七为入证道。显示得智离慢故。得智有二。一摄种性智。二平等智。由得智故。生如来家。决定绍佛种性。此为摄种性智。平等智者。谓至得身及成就身。以得毕竟转依故。于是有五种平等智。一粗恶平等。二法无我。三断相应。四无悕望心相应。五一切菩萨证道平等。得此智故。现摄一切众生大身。于彼身中安立第一义故。非自非它。故经言如来说人身长大则为非大身等。是为得智。云何离慢。经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等。若言我是菩萨则为慢者。非实义菩萨。为显示此故。经言佛说一切法无众生等。谓若有是念。则不得妙大身也。

  颂曰。

 依彼法身佛  故说大身喻  身离一切障
 及遍一切境  功德及大体  故即说大身
 非身即是身  是故说非身

  ○天亲释曰。大身者。示毕竟远离二障。具足法身故。此复有二义。一遍一切处。二功德大故。言功德及大体等。遍一切处者。真如与一切法无差别故。言非身即是身者。如经佛说非身是名大身。谓非身者。无有诸相故。大身者。即真如体故。

  ○唐译大同。

  ○功德施续上文曰。是故世尊乘次开显。经曰云云。妙大身者。谓空性身。随其所在而不异故。一切众生咸共有故。如说一切众生有如来藏等(云云)。须菩提为欲阐明妙大身是空性义。故说人身妙大等。非身者。谓以色身依实义说。无生性故名妙大身。非色身也。言菩萨亦如是者。谓除能度所度一切分别。菩萨修因方得净故。复为成就无分别心。故曰佛说一切法无我人等。第一义中皆无有故(断疑十二)。

  [会解]曰譬如人身长大者。文似孤然。意其亦由上文无法得菩提。即法身义。故取世间大身为喻。以譬从法谓非大身可也。故无著以入证道得智离慢言之。谓得般若智故。显出至得法身。及能成就功德身。转染为净。依于法身从体起用。即能现摄一切众生身。所谓普现色身是也。又谓摄种性智者。即自报上冥之智也。平等智者。即摄一切众生身。下契之智也。是智与法身合则为体义。与应身合则为用义。故说五种平等智。与一切凡圣身等。谓粗恶即六道。法无我即二乘。三四即似位菩萨。而有偏圆之异。约名释义可知。五即证道菩萨。以同彼故皆言平等。所现虽异。能现不殊。而以第一义故非自非它。以全法身故非它。同于九界故非自。非自它故说名非身。夫既内得非相身。外同普摄身。则不复起我度众生想。众生得我度想。复何慢之有。所谓实义菩萨者。如是而已。故曰佛说一切法无众生相等。即其理也。而天亲以离障释法身。盖与得智左右之异。又以遍一切处为真如无差别义。即所谓于彼身中安立第一义。故知其致一也。不名菩萨者。以起众生等相故。又曰实无有法名为菩萨者。以无我等相故。然则菩萨诸法是与非是。初无定实。唯我等相有与亡尔。一经之旨要莫若此。

  【疑】文合前段。

  【经】须菩提若菩萨作是念(止)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论】无著曰。此下第十八上求佛地。复有六具足义。摄转依一切具足。一国土净具足(止)六心具足。一国土净具足。修三摩钵帝故。经言我当庄严佛国是不名菩萨者。谓于共见正行中转故。为断彼见。安立第一义。故经言即非庄严等。又曰若通达无我法者。谓人法二种无我。于是得二种正觉故说名菩萨。若言我成就者即人我取。我庄严国土者是法我取。则非菩萨。

  颂曰。

 不达真法界  起度众生意  及清净国土
 生心即是倒  众生及菩萨  知诸法无我
 非圣自智信  及圣以有智

  ○天亲释曰。此下为断疑故。谓若起如是心即是颠倒。非菩萨也。起何等心名为菩萨。如经通达无我法者名为菩萨。故颂言众生及菩萨等。谓彼凡夫及菩萨。以自智信。若世出世间智。知诸法无我者。皆名菩萨。

  ○唐译大同。

  ○功德施曰。我当庄严佛土不名菩萨者。深着因故。于色等聚所成佛土如是取故。即非庄严者实义无生故。是名庄严者俗谛言说故。通达无我者离一切想因清净故(断疑十三)。

  [会解]曰。无著以此文为上求佛地者。若生起次第。正当佛果。以意则不离因心而求佛地。故曰上求。凡明六具足义。不出佛果地上身土福智及彼三业。以摄转依故。皆清净具足。即上所依法身身也。国土净具足者土也。前明福智者资粮也。故能显于法身。今明福智者成德也。故能依而起用。即身语意业皆具足清净。所以为果地法。而言三摩钵帝者。谓由修是定故庄严佛土。苟于是起见。即向所谓共见正行也。严土虽是正行。而为共见所转。为断彼见故。安立第一义。故曰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维摩所谓随其心净即佛土净是也。然皆以无我为本。则又曰若菩萨通达无我法等。颂言生心即是倒者。谓凡生心动念无间善恶凡圣法非法等。但有一念未忘。皆为倒见。又颂曰非圣自智信者。谓非圣即凡夫。以自智故信能知无我而已。不同及圣即是菩萨。以有智力故知复于无我建立诸法。凡今所谓上求佛地。发心度生。严净佛土。皆依无我心中施设。虽无我言同。而所以浅深有用无用则异矣。

  【疑】天亲曰。复有疑前说菩萨不见彼众生。不见我为菩萨。不见清净佛土。以不见诸法名为诸佛故。或谓诸佛如来不见诸法。为断此疑。如经。

  【经】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止)未来心不可得。

  【论】无著曰。此下第二为无上见智净具足故。于中二种。一见净。二智净。如来不唯有慧眼。为令知见净胜故显示五眼。略说有四种摄。谓初色摄有二种。即法界修果。(谓法界依报色。及修得果色)此为五眼粗境界故。二第一义谛称。以智力故。世智不颠倒转故。此摄在先。(正言由第一义空智力故。不为世智颠倒转。故在先也)三世谛摄。于中以彼法为彼人说。是名法眼。四一切种一切应知摄。即一切种无功用智。说名佛眼。是为见净。如经恒河中所有沙等。此为智净。于中言心住者。谓三世心有若干种。所谓染净心等是中安立第一义故。故说诸心住皆为非住。乃至三世心不可得。谓过去已灭等。又为示中证此故安立见。为教彼彼众生寂静心故安立智。于智净中说非心住。而见净中不言眼即非眼者。以同一住处故。如智净后安立第一义故。初亦得成就。颂曰。

 虽不见诸法  非无了境眼  诸佛五种实
 以见彼颠倒  种种颠倒识  以离于实念
 不住彼实智  是故说颠倒

  ○天亲释曰。此为断疑故。虽不见有诸法名之为佛。而亦说我知彼种种心住。故曰非无了境眼。但佛见五眼皆实。以非颠倒。能见颠倒故。何者为倒。故颂言种种颠倒识等。谓彼种种心缘住故名六种识。差别颠倒。以离于实念者。如经如来说诸心住皆为非住。显示离彼四念处故。故言不住彼实智。又住名不动根本。如是不住。即不住于相续颠倒。而不断行因。如经过去心不可得等。以过去过去乃至现在虚妄分别故皆不可得。彼无三世观故心住颠倒。诸识虚妄。

  ○唐译存梵音。如经云如来说为无陀罗等。以谓彼有三名。共目二义。皆得名持。亦流注义。由无持故心即流散等。自谓重译穷理之说。今谓陀罗本应翻持。正言若无持即流散。非谓于一梵语兼此二义。正如向言聚义有二。亦一时误见之失。余文意同。

  ○功德施曰。若清净因离诸想者。何故此中说具五眼。如经云云。为示佛眼于诸境界无不了知故。此有众生数境。非众生数境。如经所有众生及恒河沙世界等是也。若干种心者。欲乐不同故。住者相续而转故。或作是念。心若住者斯应有体。故说非心住等。以第一义无相续故。如经过去心不可得。乃至现在不住。亦无形故。如是五眼都无所得。是佛境界(断疑十四)。

  [会解]曰。严土非土。谓见而无见可也。无见而见。谓如来佛眼可也。而此兼言佛有五眼者。论曰。为令知见净胜故。显示五眼。然佛特名慧眼者。为对智净言之。但明其一而不明四。无以见其净胜也。抑佛眼体也。四眼用也。佛眼具四眼用。故兼明之所以彰如来五眼具足。见智俱净也。又论明四种摄者。谓色摄则通为五眼所见境界。望后智眼。所以为粗。犹大论曰句。初因缘生法也。余三摄即三智亦慧眼等三。即后三句也。惟其在一时中见无前后。则智融而理明。此其见净也。所以能知恒沙世界若干种心者。智净也。夫能知之道有二。一由定故知。如它经。(云云)二由空故知。如今文。所谓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凡三世心相皆不可得。则空而已。以智空故无知。无知而无所不知。此恒沙世界所以悉知也。又若干种心者末也。皆不可得者本也。得本而知末。故凡有心则无不知也。亦是以不可得心。知心不可得。则彼此能所一尔。此三际心皆不可得。无别道理。只欠承当。但向古人焚疏钞处看。便是前后际断。不然。守株待兔讵可得乎。而于五眼独不遣非者。非无此理。以后智净例之可知。故曰同一住处故。又曰如智净后安立第一义。故初见净亦得成就。正谓是也。亦惟此文存而不遣。照上下文则显诸法不偏荡立。一经之旨涣然理融。或谓此五眼文不可作通碍等差别颂者。此亦不害。盖颂据相别。不妨性融安得而非邪。若以天亲断疑言者。如来虽无所见。不妨五眼具足故曰虽不见诸法。非无了境眼。谓不见而见。亡其所以见。云不见尔。然于如来所见无非真实。故能见彼颠倒而不自颠倒。是为如来之五眼矣。

  【疑】天亲曰。复有疑向说心往颠倒。若如是。福德亦是颠倒。何名善法。为断此疑。如经。

  【经】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止)如来说得福德多。

  【论】无著曰。此下第三为福自在具足故。经言若有人等。于中亦安立第一义。故言若福德有实等。

  颂曰。

 佛智慧根本  非颠倒功德  以是福德相
 故重说譬喻

  ○天亲释曰。此何故依福德重说譬喻。为示心住虽颠倒。福德非颠倒故。言佛智慧根本。如经说若福德有实等。意明有漏福德聚是其颠倒。所以不说福德聚。又福德聚者。对非福德。若非福德聚。如来则不说为智慧根本。是故福德即福德聚。

  ○唐译大同。

  ○功德施曰。聚者蕴义。假名不实。实即非蕴。于何说聚。以第一义无积聚故。俗谛中有言说故(断疑十五)。

  [会解]曰。前以心住为颠倒。此以福德为自在。心若果住则福德不得为自在。福若有相则心不得为不住。此无著所以明福德具足。而天亲所以为断颠倒疑。故曰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说福德多者。知其非有相之实也。则又曰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然则秦译之所谓多。即魏译之所谓非聚。是故谓实取相之福虽得而不多。称性无住之福虽多而非相。故言佛智慧根本。正取缘能资了之义。又唐译曰。正觉智所持。是皆依如来无相之智。行菩萨不住之施。不见我人了无性相。非无福德。福德无故。无之一字深可思之。多而非多。假名相说。

  【疑】天亲曰。复有疑若诸佛以无为法得名。云何诸佛成就相好而名为佛。为断此疑。如经。

  【经】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止)是名诸相具足。

  【论】无著曰。此下第四为身具足故。于中复有二种。一好具足。二相具足。并如经云云。以安立第一义故。故如来说非具足等。颂曰。

 法身毕竟体  非彼相好身  亦非相成就
 非彼法身故  不离于法身  彼二非不佛
 故重说成就  亦无二及有

  ○天亲释曰。为断疑故。如经说非色身相好得见如来。故颂云云。谓彼法身毕竟体。非色身及诸相成就。以非彼法身相故。此二非不佛者。以即彼法身所有故。故曰不离于法身。是亦得说如来身成就相好故。此二亦得言无。如说非身相成就。亦得言有。如说诸相成就。故言亦无二及有云云。

  ○唐译曰。若言如来非集道所成。如何如来说有相好。为除此疑。故言不应说色身圆满等。观于如来。余文大同(中卷止此)。

  ○功德施曰。复次疑曰。若第一义佛境界是无所得色相。如来岂亦非有。为遣此疑。经曰云云。此显示见佛法身依实义故。即于色相而见法身。非具足者是法身故。如说无生性是常住如来等(断疑十六)。

  [会解]曰。以能严德备必有所成之身。由法身理极。宜无待对之相。此如来相有无所以难也。如向明福智具足。即能严之德。而法身理极不容有相。故佛问须菩提。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答言不也。无著直以安立第一义释。故曰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则相即非相。非相即相而已矣。天亲又以断疑释。故颂曰法身毕竟体等。其意不过曰佛有法身色身。克体言之。法身非相而色身有相。相即而说。则二不相舍。此犹分别之说。理而言之色身亦佛也。而与法身不即不离。以不即故无相好之二。以不离故非无有二。故曰不离于法身等。功德施言。依于色相而见法身。非具足者是法身故。斯言尽之矣。然则福智所严者。色身之相也。理极所无者。法身之相也。虽曰有无。理无异致。诸论释义虽或异同。大体无别。

  【疑】天亲曰。复有疑若如来身相不可得见者。云何言如来说法。为断此疑。如经。

  【经】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止)是名说法。

  【论】无著曰。此下第五为语具足。于中亦安立第一义。故经云云。

  颂曰。

 如佛法亦然  所说二差别  不离于法界
 说法无自相

  ○天亲释曰。为断疑故。如经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等。颂言二差别者。谓一所说法。二所有义。而言无法可说是名说法者。谓不离真如法界故。若离则无自相可说。故曰说法无自相。

  ○唐译大同。

  ○功德施曰。复次若第一义佛境界及色相身皆无有体。岂具足众德。言说相身亦复无有。为遣此疑。欲使定除有说执故。故曰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等。谓说无自体则不见内外漏无漏法。少有真实而可说者(断疑十七)。

  [会解]曰。有身则有说。苟为无身。说复何有。无著以此文为安立第一义。直彰无说而已。而颂则曰如佛法亦然。是以法例佛。皆不得而有也。虽然。而一代时教所说文义二种差别。此复何耶。故曰不离于法界等。谓虽言说不离无说之理。若舍法界亦无说法自相可得。此所以无说即说。说即无说是说法之至者。故曰无法可说是名说法。维摩曰。其说法者无说无示。其听法者无闻无得。皆此之谓也。执有执无之疑于是遣矣。

  【疑】天亲曰。复有疑若言诸佛无所说法。不离法界亦无有者。何人能信此法。为断此疑。如经。

  【经】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文见魏译)。

  【论】无著曰。此下第六心具足。于中复有六种净。一念处净。乃至六行住净。念处净者。如经云云。此于众生中显示如世尊念处故。彼非众生非不众生者。显示二谛故。亦应云。是人即为希有第一。显示第一义不共及相应故。

  颂曰。

 所说说者深  非无能信者  非众生众生
 非圣非不圣

  ○天亲释曰。谓若信此经。彼人非众生。非不众生。非众生者非凡夫众生。非无圣体故。非不是圣体众生。以有圣体故。故言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唐译曰。非众生者。非余众生。不与圣性相应故。非非众生者。由与圣性相应故。亦是望凡夫性故非是众生。由望圣人性故非非众生。

  ○功德施曰。复欲显示所说信受者难故。云何非众生。即蕴异蕴推求其体不可得故。非不众生者。以俗谛依于五蕴业果相应施设故(若加此段自为一疑则当十八。今依秦本亦且从略)。

  [会解]曰。旧论此经六十二字有无即此章也。今谓此文。略不为不足。存不为有余。以其所言前文已具言之。虽略可也。而颂及论释。此当心具足六义之一。去则残缺。存之可也。但今依什本。或别有意。亦且从略。无著以为显示如世尊念处者。即同如来所契清净真如。是其念处。故能于经生信。异乎凡小众生。而以世谛言故。亦是无为贤圣之众生。故以非不非言之。则处乎凡圣之间也。余论同异各随义焉。

  【疑】天亲曰。若如来不得一法名阿耨菩提者。云何离上上证。转转得菩提耶。为断此疑。如经。

  【经】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止)是名善法。

  【论】无著曰。此下第二为正觉故。于中无有法者。为离有见过已。显示菩提及菩提道故。显示有二种语。谓阿耨多罗即无上语。显示菩提自相及解脱相故。彼中无微尘许法可得。故无所有。次以三藐三菩提。即平等语。显示菩提中人平等相。以菩提故得知是。诸佛第一义中无有高下。即无寿命等高下也。又言以无众生等者。显示菩提于生死中法平等相。次显菩提道者。如经言修一切善法等说非善法者。安立第一义相故。

  颂曰。

 彼处无少法  知菩提无上  法界不增减
 净平等自相  有无上方便  及离于漏法
 是故非净法  即是清净法

  ○天亲释曰。自下经文为断疑故。示现非证法。名得阿耨菩提。谓彼菩提处无有一法可证。如经云云。故名无上。颂言法界不增减等。释无上义。凡四义故。如经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即不增减故无上。又诸佛法身清净无有胜故无上。以无我等故。得平等菩提故无上。又彼法无我自体真实。即自相故无上。言无上方便者。谓一切善法满足故。若余菩提善法缺少即有上方便。如经一切善法等。于中言非善法者。谓彼法无有漏故。故偈言及离于漏法等。言漏即非净法非漏是净法。是即决定无漏善法也。

  ○唐译曰。若言如来无法是所觉者。云何离后后正觉。次第名无上觉。为答此疑。非是有法之觉。方名无上觉故。余文大同。

  ○功德施曰。若第一义境界色身言说皆不可得。法身体性。岂亦然邪。为遣此疑。经曰云云。谓佛证真实。不见少法有所得故。说名阿耨菩提。以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故无所得。何故平等。以无我人众生等故。如生无我。即法无我故平等无二。此无得理。以何因证。故言一切善法等。善法有体。云何能证无所得理。故曰善法者。如来说非善法。谓第一义无生性故则无所得。言善法者。俗谛言说非真实义(断疑十八)。

  [会解]曰。身说所证其理一也。空生以向身说即非身说。于是例问云云。佛答亦云实无有法等。则无上菩提得而无得。若言有得则非平等不名无上。故曰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谓是菩提。无涅槃之高。无生死之下。无圣人之得。无凡夫之不得。此据理性以言平等。若约修德非无善法得菩提者。但无我人等见。则所修离相。故曰如来说非善法。是名善法。亦不乖于无得也。论以初文为显示菩提相。约二种语明义。谓无上语则显示菩提自相及解脱相。无少法可得故皆无上。言平等语。则显示菩提若人若法皆平等也。以次文为示菩提道者。然道即菩提。此谓菩提之道即善法也。而言非善法者。亦安立第一义故。天亲述疑言离彼上上证法转转得菩提者。上上之言对后后说。谓以位次论之。即破一品惑证一分菩提。望后后位。是为上上证法故。还以后望前。则离上上证转转得后菩提。虽有离有得。实无法无证。此即断疑意也。余不别释。

  【疑】天亲曰。复有疑。若一切善法满足得菩提者。则所说法不得大菩提。是无记故。为断此疑。如经。

  【经】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止)是名凡夫。

  【论】无著曰。此下第三为施设大利法。于中为安立第一义教授故。经言汝勿谓如来作是念等。谓如来若以尔炎而知。言有众生者。则为有我取。为离此着故。故曰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但小乘凡夫有如是取。故言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

  颂曰。

 虽言无记法  而说是彼因  是故一法宝
 胜无量珍宝  数力无似胜  无似因亦然
 一切世间法  不可得为喻

  ○天亲释曰。为断此疑故。谓所说法虽是无记。而能得大菩提。以离所说法不能得故。是故能为菩提因。又言无记者。此义不然。汝是无记而我法是记。故言一法宝等。言数力无似胜等者。谓于前福德此福为胜故。一者数胜。二者力胜。三者无似胜。并如经云云。四者因胜。此因胜彼因故。

  ○唐译以力似曰势类。谓如人势力有强弱故。如人品类有贵贱故。不可比数。余文大同。

  ○功德施曰。何故复此校量邪。今修行者心勇进故(断疑十九)。

  [会解]曰。既证觉道而后施设大利。故无著以为施设大利法也。夫大利法莫若此经持说功德。故重举大千七宝施福以为较量。文以因况果。即果上施设化度众生复大于是。若使如来如彼所知。言有众生度者。即有我取。为离着故。则曰如来说即非有我。所谓安立第一义教授者如是而已。若天亲则仍上为疑。谓若善法满足得菩提者。而所说法无记。应反不得邪。断此疑故。引偈答言。言说虽是无记而得为因。此顺问答也。又曰汝是无记者。指彼疑者疑而不决。则无记尔。亦可谓汝疑此法为无记尔。若我所说离相妙善。何谓无记。此违问答也。又偈言一切世间法等者。约四胜义以释校量。其文可知。

  【疑】天亲曰。复有疑。若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云何如来言度众生。为断此疑。如经。

  【经】须菩提于意云何汝勿谓如来等(如前引)。

  【论】无著文如上云云。

  颂曰。

 平等真法界  佛不度众生  以名共彼阴
 不离于法界  取我度为过  以取彼法是
 取度众生故  不取取应知

  ○天亲释曰。云何断疑。谓乘生假名与五阴共。而不离法界。以无差别故。故言平等真法界。是故无众生可度。如经云云。偈言取我度为过者。谓若如来取五阴中有众生为所度令得解脱。而我能度者。是取相过。以着彼法故。经复言如来说有我等。故偈言不取取。谓彼本不实。是不应取不取而取。凡夫取以为生。是不取取义。在佛言之亦是不取而取。取众生为所度。但取而不取尔。又凡夫众生如来说名非生者。不生圣人法故。

  ○唐译语意稍异(云云)。

  ○功德施曰。复次疑若如来说非众生者。与余教相违。如有经言。无量众生以得我为善知识脱生等菩故。为遣此疑。经曰云云。无众生者第一义故。又以大悲摄同己故。若实有众生异于如来是所度者。如来即有我等取。我取者。如来说为非取。非者不善义。能缚众生住生死故。又非者无体性义以无能取所取故。而凡夫妄取令彼解故。如经但无智凡夫等。是知未得圣者。各封于我差别生故。彼即非生。如不善人说为非又。又法从缘起。无我造作故名非生。言生者。随俗言故(断疑二十)。

  [会解]曰。文于校量之后。而发勿谓度生之语者。以前文云是法平等则无生可度。因恐众起是疑。故止之云尔。空生虽未发言。意犹未决。故直告以实无生可度。偈所谓平等真法界佛不度众生。斯言尽矣。夫一真法界。本无迷悟。尚何生佛之有。而孰为能度所度哉。若谓有生可度。则佛应有我人等见。苟为无我。知无众生明矣。而如来说有我者。但凡夫执我。顺彼凡迷。无我说我尔。然则凡夫果有凡夫耶。以实言之。凡夫亦不可得。故曰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但依世俗说名凡夫。第一义中则无有也。若知无生说生。是亦不度而度。所谓虽知众生无所有。誓度无所有之众生是也。是则言众生有无。如来度不。各有其致。执取则非尔。

  【疑】天亲曰。复有疑。虽相不可得见如来。以非如来法身体故。而如来法身以色相比知。则如来亦以福相成就也。为断此疑。如经。

  【经】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止)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论】无著曰。此下第四为摄取法身故。于中初偈显示如所不应见。以不可见故。是人行邪道者。亦曰邪静。以得禅者名寂静故。禅名思惟修。思者意所摄。修者识所摄。觉识所摄故不能见。又诸见皆世谛故。次偈曰。彼如来妙体。即法身诸佛。法体不可见。彼识不能知。即示如彼不应见及不应因缘。于中初二句谓应以法见。佛法者真如义。由其以法为身。以如为缘。故出生诸佛法身。故不可见。次二句言不应因缘。以彼法真如相故。非如言说所知。唯应自证。见实能知。故言法体不可见等。虽不应以相见。应以为因得菩提邪。故经言如来可以相成就等云云。为离此着故。则又曰莫作是念等。此明相非菩提。亦不以为因相是色性故。

  颂曰。

 非是色相身  可比知如来  诸佛唯法身
 转轮王非佛  非相好果报  依福德成就
 而得真法身  方便异相故  唯见色闻声
 是人不知佛  以真如法身  非是识境界

  ○天亲释曰。此下为断疑故。谓若有人言福德能成相果。则是以相能得菩提者。如转轮圣王应是如来。故知不可以相得见佛身也。言非相好果报等。此明相果非依福德成就。而得法身方便异相故。谓法身者是智相身。非彼福德异相身故。若唯见色闻声。是人不知真如法身。非是识境界故。故云见色闻声是行邪道。则曰彼如来妙体等。

  ○唐译大同。

  ○功德施曰。以诸众生于佛法身多生取着。故说色身无性。又欲令于色身见法身义。故说颂言云云。谓有见光明相好。及听受经法文字而言见佛者。为除此见故曰是行邪道。以色声性非真实故。然则云何见邪。故偈言如来法为身。但应观法性。法性非所见。彼亦不能知。法性者所谓空性无自性无生性等。此即诸佛第一义身。若见此者名为见佛。又余经说。无取着见是名见佛。今缘法性将非取着。以净智心。了知法性。故法性非所见。既非所见故智不能知。如有经说。一切法性犹如虚空等。与众物为所依止。而其体性非有物非无物。寂然无知。名为了知名为知者随俗言说(断疑二十一)。

  [会解]曰。经言可以身相见如来者。前后凡四出之。以文相生起断疑之别。各有所以。前直以见言不可。此独言观。故在可否之间。则曰云云。盖观与见异。故有与有夺。谓以理观之则可。以相见则不可。如曰一尘之色咸与理等。况丈六之质宁非法身。及诘之以相又言其非。或恐不善观者还滞相见。故复遮之。魏译加后四句。而秦本略者。以今言之魏译理是。秦本意深。各有其致。未易可否。然与其理足而义尽。孰若意深而有余。所谓但遮所非。不言所是。其秦本得之矣。无著以为摄取法身。则法身者在乎所非处而已。而天亲以为断疑故。不以色相见如来。唯以真如为如来。此犹分别之说。若以三身圆具。色相法身非一非异。无在不在。岂当如是离隔说邪。如功德施所论。亦可谓知见佛之趣矣。

  【疑】天亲曰。有人起如是心。若不依福德得大菩提。如是诸菩萨则失福德及大果报。为断此疑。如经。

  【经】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止得)(故阿耨菩提)(○是故说不受福德)(○无著以此段连上云云天亲以此文属下)。

  【论】无著曰。此下第五为不住生死涅槃。故言于法不说断灭者。谓如所住法通达不断一切生死影象。而于涅槃自在行利益众生事。此遮一向寂静。故显示不住涅槃。若不住涅槃应受生死。为离此着。显示不住流转。故经言以七宝行施等。于中言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者。谓于有为法得自在故。无彼生死之我。又非业惑力所生。故名无我得忍。所生福德胜多于彼。言菩萨不取福德者。正显示不住生死。若住生死即受福德。又言不取福德者。佛于余处说应受福德故。复以方便说故。受而不取。受者说有而已。取者修彼道故。如福聚及果中皆不应着。

  颂曰。

 不失功德因  及彼胜果报  得胜忍不失
 以得无垢果  示胜福德相  是故说譬喻
 是福德无报  如是受不取

  ○天亲释曰。此下为断疑故。谓虽不依福德得真菩提。而不失福德及被果报。以能福智二严故。言得胜忍不失者。谓若有人作是念。菩萨以得无生。失彼福德者。为遮此故示现不失。更得胜报。故言示胜福德相等。如经于法不说断灭相。言知一切法无我得无生忍者。谓二种无我。得二种不生相故。是福德无报者。无彼有漏报也。如是受不取者。谓得有漏报故亦受。以有漏可诃故不取。

  ○唐译曰。若言福不证菩提。则菩萨福果应断。为释此故。颂曰其福不失亡等。余文大同。

  ○功德施曰。若智亦不能知法性者。云何佛以具足相而证菩提。为遣此疑。经曰云云。以显示法界相义故。若相成就是真实者。相灭即名为断。无有菩萨见法断故。有生故有断。若一切法无生性。则远离断常是法界相。于此能信解者。多于施福。如有颂曰。若人持正法。及发菩提心。不如解于空。十六分之一。或念一切法。无生者云何。有福德生故。经言不应取福德。谓非第一义中有福可取故。虽不可取。福应圆满。不出二谛故(云云断疑二十二)。

  [会解]曰。此段初文。照上无著所释。合云以具足相故得菩提。如来遣之则反其说。故曰不以等。是疑多上一不字。若作天亲释。则不为多。各有其义。两存可也。然无著以不说断灭下为不住生死涅槃者。谓若发心一向说诸法断灭。则似堕涅槃寂静见。为遮是见。故说通达不断生死影象。而于涅槃方便利物。则不住涅槃也。若言行于布施则似著有为生死法。为遮此着。故说若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于有为法而得自在。则不住生死也。惟其不住生死。所以能出生入死。惟其不住涅槃。所以能安住涅槃。是二不住虽在如来。而以菩萨言者。以因显果。亦寄果示因。而福德胜劣不相及者。由其受不受异。故曰以诸菩萨不受福德等。然以余文言之。有受而不取者。是受与取异。如诸论分别。若依今本不受即不取故一向无著。则曰如福聚及果中皆不应着是也。然则文虽不以福德得菩提。而不说诸法断灭。虽不舍福德相。而说于法无我得忍为胜。所以成福智二严。良由二皆不住故也。

  【疑】天亲曰。若诸菩萨不受果报。云何诸菩萨福德众生受用。如经。

  【经】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止)故名如来。

  【论】无著曰。此下第六为行住净。复有三种。一威仪行住。二名色观破自在行住。三不染行住。威仪行住者经言若来若去等。行谓去来。住谓余仪。

  颂曰。

 是福德应报  为化诸众生  自然如是业
 诸佛现十方  去来化身佛  如来常不动
 于是法界处  非一亦不异

  ○天亲释曰。谓诸佛化身有用。彼法身者不来不去。故言自然如是业。又言去来化身佛等。谓以此明不来不去故。如经云云。若如来有去来差别者。即不得言常如是住。如是住者不变不异故。

  ○唐译大同。

  ○功德施曰。若第一义无福可取。何故余经说如来福智资粮等。为遣此疑故曰云云。谓涅槃无有真实处所。而至于彼名之为去。生死亦尔。而从彼出名之为来。不来不去是如来义。以此显示无住涅槃。虽生死涅槃无有一异。而于三界引喻众生。为作利益(断疑二十三)。

  [会解]曰。此以当文言之。显如来应化即是法身。故于去来而无去来之迹。于行住而不见行住之相。此所以名法身如来。无著以为行住净。谓由全法为应故。若行若住无不皆净。依天亲承上断疑。则福德所感者应化也。以应化则有去来。彼不解故谓实有来去。是不解知其为法身体无来去故也。则又曰如来者无所从来。所谓从真如实际中来。又曰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是则修性因果皆依一如。以如无来去故。无从来者亦无所去。而言来者顺化之义。去者反本之义。若云如去则是双林顺如而去也。亦无所从生名为如来。故净名曰。来者无所从来等。皆其理也。余论以望彼生死涅槃云无来去者。亦无方之说也。

  【疑】此下一疑。论无显文。准功德施曰。复次疑者。若生死涅槃不可得故无来去者。如来岂如须弥山等。积聚一合而安住邪。为遣此中众多等有无一合见故。如经。

  【经】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止)是名法相。

  【论】无著曰。此下第二为破名色身自在行住故。于中有二种方便。破色身如前说。言佛则不说是微尘众。此谓聚体不成就故。说名非聚。若不尔者。虽不说亦自知是聚义。何须佛说。经言如来说世界非世界者。此以无所见方便破名身。谓众生世界故。又言若世界实有则是一合相者。此界尘并说故有二种抟取。谓一抟取即众生类及世界为一有故。差别抟取者。以取微尘众集有差别相故。言非一合相者。此为安立第一义故。又曰即是不可说等。谓以世言说故有彼抟取。第一义中彼法不可说。而小乘凡夫如言说取。非第一义。经言佛说我见等者。显示如所不分别。谓如外道说我。如来说为我见。又说有此我见。是即见摄。所以安立法无我。如是观察入三昧时。不复分别。是为相应方便。言发阿耨菩提心者。示无分别人。于一切法者。示无分别法。如是知见等。示增上心及智皆无分别。故即知见胜解。谓以智依奢摩他故言知依。毗钵舍那故言见。此二依止三摩提。自在解内攀缘影象故言胜解(初二翻名止观。故能知能见。第三恐取等持之义。故以三摩提为言。若准圆觉则初名奢摩他。[故]名三摩钵提。第三名禅那。今次名异彼。即同涅槃。第三合名优毕叉。今言三摩提者。名相进退。所出不同)言如是信解不住法相者。正显无分别义。于法相中示不共及相应义故。如前说(云云)。

  颂曰。

 世界作微尘  此喻示彼义  微尘碎为末
 示现烦恼尽  非集聚故集  非唯是一喻
 聚集处非彼  非是差别喻  但随于音声
 凡夫取颠倒  非无二得道  远离于我法
 我见即不见  无实虚妄见  此是微细障
 见真如远离  二智及三昧  如是得远离

  ○天亲释曰。碎尘为喻者。谓真如法界处非一异。如来于彼法界处住。故说此喻。示烦恼尽显非一异相故。言非集聚故集等。谓如尘为末。非有聚集物故非一处住。非彼差别处可得故亦非异处。如是远离烦恼障尽。住彼非一异处。又说世界一合相喻者。谓若实有物聚集。如来则不说微尘聚。若实有世界。佛则不说三千世界是一合相。以彼聚集无物可取。凡夫妄取为有。非实有故。即知是妄。故言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说等。又佛说我见等者。谓本无我。随言取着。计为二见。故言但随于音声等。非彼无我及法。若离二事即得菩提。故偈复言远离于我法等。见我即不见者。谓见我者。即不见彼无我。以其无实。虚妄分别。无有我故。如来说彼我见如是。见法亦尔。经言于一切法应如是知等。谓若见法相即不见相。故见我见法二皆不见。此是细障。若不见彼二。是即见法而得远离。故言见真如远离。又如是知等者。显示世智第一义智。及依止三昧得离彼障故。

  ○唐译大同。

  ○功德施曰。此中微尘众多者。遣无分一合见。非微尘众者。遣有分一合见。是名微尘众者。非有分物。说之为众。复为遣积聚见故。又曰如来说世界即非世界者。谓若世界实有。即是一合见。何故非此一合见邪。谓于非有中妄见故。言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说。是俗谛相。非真实有。若第一义。一切法本性无生。故不可得。离于言说。而起执凡夫于中妄取。若我一向非。如教有言。我以己为依。讵以他为依。智者能调我。生天受安乐。为遣此疑。经曰。若人言如来说我见等为正语不。谓佛说见我者。为诱摄诸信乐者。故于五蕴随俗名言。非谓真实。而佛所见我。是远离性。故言即非我见等。以离生死涅槃我等一合见得菩提故。复欲令其同证故。说于一切法应如是知等。谓修信解者。法想尚不生。况非法想。即不生于如法不如法分别。又曰。法想者如来说为非想。谓一切法无生性故。若无生即非有。于何知见。以俗谛故。说名法想(断疑二十四)。

  [会解]曰。无著科此文。为破名色身自在行住。亦承上言之。谓有去来者名色身也。无去来者破名色也。以破名色身故解脱。解脱显由法身。故解脱自在则应化亦自在。此与前文异者。前为显相应行相故。此以为自在行住。虽意各不同。其必破名色身一也。论以初文末尘方便破色身。即外世界色例内身色。世界既为微尘。则有而非有。非有而有。亦抟众尘而为一色。既有无不可得。则色身执破矣。又曰若世界实有者。决以世界非世界破名身。即世界之名例众生之名。世界既有而非有。则众生名亦非名。即名身执破矣。破虽在佛。执实凡夫。所以寄果以破因执也。言一合相义亦难晓。是应知合多为一。为一合相。散一为多。为非一合相。非一合相则为无。一合相者则为有。有则为凡。无则为圣。于一合相而有二种。如论有二种抟取。谓抟取积聚之义。所谓抟众生类等为一世界。一也。又抟众尘以成世界种种差别。二也。既二俱不可得。则非一非异。如论偈显非一异是也。故以凡言之。知合而不知散。圣人观之。于合而知散。故曰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又见有合散者凡夫也。见非合散者圣人也。如曰若见凡法不合不散。是即圣人法。若见圣法有合有散者。是即凡夫法。(云云)是不特知圣凡之分。亦见圣凡元只一法。本无定实。又安立第一义故。说非一合相。随世言说故。是名一合相。抑通言之。凡一切法但有待对。未会一如。皆一合相。是则摄义甚通。于理极远。此姑置之。依天亲释义。则碎尘为喻。显非一异相。以上明法身所契真如非一异故。故有世界微尘之喻。然则文言若实有一物聚集。如来则不说微尘众者。此言佛说一合相意也。以是知言微尘众者。为显体不成就。非实有一合相。余诸文义。论释详矣。今更直释之。经于此后复言佛说我见人见者。一由凡夫不了一合相义。贪着其事。故有我见等执。亦由我等见故取一合相。故于是破之。亦是破上地微细障也。二由上言佛说微尘众显非一合相。故言如佛说我见等。亦彰见而非见。故复示发心者。于一切法。亦当如其非见而见。如是知见信解。则不生法相矣。又言法相者。覆释法相。亦皆非相而相。故知言不生者。由本不生。非始不生也。于是如来反覆发明之旨。非不切着。而凡迷不解。奈何。

  【经】须菩提若人满无量阿僧祇世界(止)如如不动。

  【论】无著曰。此下第三为不染行住。于中二种。一说法不染。以有如是大利益故。决定应如是说而无所染。云何为人演说等。显示不可言说故不说彼法有可说体。应如是说。若异此者则为染污。以颠倒义故。又不求信敬故。亦为无染说。

  颂曰。

 化身示现福  非无无尽福  诸佛说法时
 不言是化身  以不如是说  是故彼说正

  ○天亲释曰。此虽诸佛自然作用。而彼化身说法有无尽无漏功德。故重说胜福譬。云何为人演说。而不名说。故言诸佛说法时等。谓化身说法时。若言我是化佛。则众生不敬。不能利物故。以不如是说而为正说。

  ○唐译大同。

  ○功德施曰。何故复说受持之福。欲令众生毕竟信故。经曰。如无演说是名为说。谓第一义无世出世若法若物少有可说者。是名为说。

  [会解]曰。此经始终以七宝施福校量。虽世界有多少。显持经福胜一也。其所以胜之之说虽不同。而出乎般若亦一也。无著以此文为说法不染。盖顺无说之说。是真得般若体故。又以不求信敬为不染。谓说者能忘于我故。天亲以偈言化身示现福等。知其依化身说法。而不言是化。则其所说无相。胜彼有作之福。故曰非无无尽福。亦得是释疑也。什本则曰。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夫言不取于相。则理绝常想。言如如不动。则妙极真源。惟其如是。乃契般若。斯所以显持说福胜。净名曰。善能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盖今说之谓也。

  【疑】天亲曰。复有疑若诸佛常为众生说法。云何言入涅槃。为断此疑。如经。

  【经】何以故一切有为法(止)应作如是观。

  【论】此下三论并依九喻释。无著曰。二为流转不染故。于中显示四种有为相。一自性相。谓共相见识如星光。以无智闇中有。有智明中无故。人法我见如翳。取本无义故。妄识如灯。以渴爱润取缘能炽然故。二着所味相。味着颠倒境界。如彼幻倒见故。三随顺过失相。谓随顺无常等过如露体相无有故。随顺受相如泡。以有受皆苦。凡三苦故。四随顺出离相。谓观过去行等如梦。随念所现故。现在不久住故如电。未来种子依阿黎耶识出生诸法。如空中出云。如是了知三世行已。通达人法无我。得出离故。

  颂曰。

 非有为非离  诸如来涅槃  九种有为法
 妙智正观故  见相及于识  器身受用事
 过去现在法  亦观未来世  观相及受用
 观于三世事  于有为法中  得无垢自在

  ○天亲释曰。如来为断疑故。说九喻偈。谓诸佛虽得涅槃。非有为法。亦不离有为。以化身说法。示现世间。利益众生故。此明佛于涅槃世间皆不住也。何故示现世间而不住有为法。故曰九种有为法等。谓如星等九种法譬成九正观。观九种境故言见相。及于识等。谓观见如星。为日所映。有而不现。能见心法。亦复如是。观有为相如翳。见毛轮等色。以颠倒见故。观识如灯。依止贪爱法住故。观所依住处如幻。以器世间无一体实故。观身如露。少时住故。观所受用事如泡。受想因三法不定故。观过去法如梦。唯念现故。观现在法如电。刹那不住故。观未来法如云。以阿黎识与一切法为种子故。又总唯三种。谓观相如见识相。观受用如器世间等。观有为法如三世转现等。如是总别。观一切法。则于世间有为法中得自在无碍智。故曰得无垢自在。

  ○唐译大同。

  ○功德施曰。此无住涅槃。观察有为。然后方证。云何观察。谓观察自在如星。观物境如翳。观迁动如灯。观体性如幻。观少盛如露。观寿命如泡。观作者如梦。观心识如电。观有为如云等。(云云)复次先依俗谛。以星等喻安立有为。后依中论第一义。明一切法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来不去。及般若中一切法非积住性。以次帖释云云(文烦不尽)(○断疑二十五)。

  [会解]曰。无著以此兼于上文。为二种无染。此谓流转无染也。以其善观四种有为法故。不为生死所流转。天亲意彰释疑。以谓虽得涅槃而不住涅槃。不妨化身说法。虽示现世间而不住有为。以其正智善观察故。然而什本特加何以故者。还徴释上不住于相如如不动之旨。夫观诸法如幻化相。则是相皆遣。尚不住涅槃。况有为之相而不遣邪。所谓设有一法过涅槃者我亦说如幻化。故知但了如幻不住有无。自然妙契如如。安住不动。徴一得二。理在其中。由是言之。回观魏译。言同意浅。什译良有旨哉。喻有加略(加一略四)者。直取如幻大旨而已。星翳等喻幻义稍疏。故略之无。各如诸家封法之释纂者叠疑之喻皆失其源流。入巧见非大方之说。然以是偈殿于经末。亦依经示观之意。苟能日用以为心要。不唯观达有为。抑足照了无相也。

  【经】佛说是经已(止)信受奉行。

  【论】无别释。

  [会解]曰。此经流通诸论。固无定判。而章疏科节。或复进退。(云云)今谓凡流通亦多门。有付嘱者。有劝持者。有校量功德者。有示方轨者。有请名结要者。有随经结益者。有从物偏好乘乘不同者。有发誓弘护者。有信受奉行等。皆流通也。若准此意。则合追指。自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下。具诸流通义。言于一切法应如是知等。则付嘱流通也。令如是知解。或从富文言之。或通指一经所说。况发心之言。与初文同。故知正通其理一贯。次若有人等。校量福胜劝持也。云何为人演说等。示持说方执也。佛说是经下。如说奉行也。欢喜之言。即四悉之一。通亦具四。皆生喜故。请名结要。则又见于上文。余亦应具。文缺略耳。然以此经。垂之后世。流通无壅。受持特盛者。得非以一经始终校量功深。殷勤付嘱。般若冥资之力。众生乘种之深故也。虽然希利而持经。吾未见其能持。惟不以利而持经。庶几如来流通之旨乎。读者宜尊行之。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会解卷下(终)

  No. 462-B

  愚述此书。始于己亥岁。草创于东湖兰若。以其编例东安置之以箧筒无虑二十年。至乙卯叨南湖祖席。戊午夏坐足疾稍闲。因得治定成四帙。毕酬素志。既而有 竺峰之命。众请刊。余四经板藉次乃获锓工。才得卷余。㩗以东归。于兹中辍者又十余载。其业不易究如此。自谓不复举此话矣。山门学者妙见忏首。慨兹坠绪。有激于申。毅然发志募诸 同袍道旧。相与助成教门一段因缘。於戏起斯文于沟中之断岂易得邪。

  柏庭老衲书始末于供观山色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