卍续藏第 22 册 No. 0407 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
No. 407-A
观经疏钞皇明百松尊宿尝悯学者寻对之艰而分会焉可谓有裨于观览矣然疏钞之文间加笔削原文不完本旨或差故(予)素欲改会以存旧文为缘所阻空过年所属者幸得间暇终夙昔之志遂锓于梓以广其传云。
贞享四年岁次丁卯夏四月沙门实观序
凡例八条原本经一卷疏一卷钞三卷 本邦开疏为二卷藏本开钞为六卷今悉复旧(予)会本乃厘为五卷。首标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会本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出自如来两处演说阿难一时结集疏出自天台口授章安笔记妙宗钞是四明所述会本乃(予)所定也。百松本标译人名然疏钞并无出译人之科故今不录。百松会本顶格大书者经也低一字者疏也中间分书者钞也今依藏本并大书但疏与钞低一字别之。科文下有释科者经文前有悬释者有总科在前者有子科连后者而其体不一今不敢改作一如旧本但其在前后者各于本处标出格上以使易识焉。疏钞之科百松会本或删或补或前后移易有乱次失体者故今疏钞各依其旧。钞中卷辨体科曰分二而下文曰三书家下具明体德故百松改二字作三发起序科曰三而下无第三科目故亦改三作二总科略释中第二释科曰二而下文曰三初段下随科解经故亦改二作三此皆误字百松为是今从之。经疏钞文字诸本间有异同未详是否者格上书曰某字一作某字。
No. 407-B
此经疏钞京吴梓行久矣唯其字句讹谬附疏相违及其妄加己意削去正文使血脉不贯失经大义故特启大藏梵筴逐一检对以复其初也然经疏钞本各函异轴不便观者今裂钞附于疏文之下分疏系于经文之下开科冠于经疏之前贵在一路贯通游从无阻不亦以便学者乎虽分经附疏冠科系钞如此而未敢自许傥哲校其当不以行止可焉。
万历龙飞之癸酉重阳日径山传衣庵受菩萨戒弟子真觉谨白
No. 407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会本卷第一
日东 沙门 实观 分会
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下笔序
四明沙门知礼述
此经义疏人悕净报故说听者多矣所禀宝云师首制记文相㳂至今著述不绝皆宗智者岂有不知修心妙观感四净土文义者耶良以愍物情深适时智巧故多谈事相少示观门务在下凡普沾缘种方今嘉运盛演圆乘慕学之徒皆欲得旨而修证矣故竭鄙志钞数千言上顺妙宗略消此疏适时之巧非我所能愿共有情即心念佛乃此钞所以作也。
天禧五年岁在辛酉重阳日下笔故序
【疏】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
【钞】此之疏题佛等八字备举经目皆是所释唯疏一字是能释也今之五章释其八字义稍委悉入文自见若欲预知可陈梗概经是通号余是别名今且明别佛说者释迦化主四辨宣演也观者总举能观即十六观也无量寿佛者举所观要摄十五境也且置能说略明所说能观皆是一心三观所观皆是三谛一境毗卢遮那遍一切处一切诸法皆是佛法所谓众生性德之佛非自非他非因非果即是圆常大觉之体故起信论云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常住法身依此法身说名本觉故知果佛圆明之体是我凡夫本具性德故一切教所谈行法无不为显此之觉体故四三昧通名念佛但其观法为门不同如一行三昧直观三道显本性佛方等三昧观袒持显法华兼诵经观音兼数息觉意历三性此等三昧历事虽异念佛是同俱为显于大觉体故虽俱念佛而是通途显诸佛体若此观门及般舟三昧托彼安养依正之境用微妙观专就弥陀显真佛体虽托彼境须知依正同居一心心性遍周无法不造无法不具若一毫法从心外生则不名为大乘观也行者应知据乎心性观彼依正依正可彰托彼依正观于心性心性易发所言心性具一切法造一切法者实无能具所具能造所造即心是法即法是心能造因缘及所造法皆悉当处全是心性是故今观若依若正乃法界心观法界境生于法界依正色心是则名为唯依唯正唯色唯心唯观唯境故释观字用一心三观释无量寿用一体三身体宗力用义并从圆判教属顿五重玄义本是经中所诠观法大师预取解释经题欲令行者用此观法入十六门而为修证故于序文以主包众以正收依观佛既即三身观余岂非三谛寄语行者观虽深妙本被初心若能进功何忧不就纵未入品为因亦强生至彼邦得预大会所见依正微妙难思速入圣阶度生亦广永异事善及小乘行得往生者如此土人宿圆修者于诸座席见相殊常闻法易悟以此类彼功在妙宗但为戒福不精无往生愿故在秽土闻法入真须惧娑婆不常值佛纵遇善友色心不胜难发我心况尘境粗强诚为险处故须外加事忏内勤理观正助双行加愿要制必于宝刹速证无生今解观门其意在此疏者疏也决也疏通决择上之义趣通而不壅令其行者得意修之故也。
○次能说人号。
【疏】天台智者大师说
【钞】备于别传及诸章记有未知者须寻彼文。
○二释文初释序三初叙经观意二初正明观行二初叙意二初对垢立净二初法二初明二报苦乐。
【疏】夫乐邦之与苦域金宝之与泥沙胎狱之望华池棘林之比琼树。
【钞】欲论观行先示二报苦乐之相文有四句一一皆论净秽相对初句以所成国土苦乐相对安养净国但受诸乐故名乐邦堪忍秽土多受众苦义言苦域次句以能成物体贵贱相对彼纯七珍略言金宝此多众秽略语泥沙次句以初生受质垢净相对此土六道具有四生今就人中多从胎藏母食冷热及饥饱时儿在胎中如处寒热倒悬山压地狱之苦故云胎狱彼土九品八从莲生下品之人虽经多劫大本中说疑心修善生彼胎宫乐同忉利况八九品不生疑惑岂有苦耶是故华池受生即乐次句以生后游处粗好相对此则荆棘丛林彼则金渠玉树然此四句虽一一句苦乐相对意则对秽显彼净相又复应知四句之文似唯显示同居二土据下明宗具论四土净秽之相以后验此不专同居当知四句一一通于四种净秽见思轻重则感同居乐邦苦域体折巧拙则感方便乐邦苦域次第顿入则感实报乐邦苦域分证空竟则感寂光乐邦苦域以例金宝泥沙胎狱华池棘林琼树亦复如是一家制立正文与序必不相违但序总示宗文别说是故似异问下三净土既皆有相则可论于金宝等事寂光之净已全无相如何可说金宝华池及以琼树答经论中言寂光无相乃是已尽染碍之相非如太虚空无一物良由三惑究竟清净则依正色心究竟明显故大经云因灭是色获得常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仁王称为法性五阴亦是法华世间相常大品色香无非中道是则名为究竟乐邦究竟金宝究竟华池究竟琼树又复此就舍秽究尽取净穷源故苦域等判属三障乐邦金宝以为寂光若就净秽平等而谈则以究竟苦域泥沙而为寂光此之二说但顺悉檀无不圆极问佛无上报是即理之事可论金等究竟寂光是即事之理岂有金等若其同有事理既混如何分于二土义耶答佛无上报是究竟始觉上品寂光是究竟本觉始本既极岂分二体应知二土纵分事理实非有无岂真善妙有而非理耶秘藏之理岂同小空故此事理二名一体以复本故名无上报事也以复本故名上寂光理也故妙乐云修得四德本有四德二义齐等方是遮那身土之相况净名疏显将寂光为佛依报故知定执报土有金宝等寂光定无斯乃迷名全不知义矣。
○二诚由下明二因心行。
【疏】诚由心分垢净见两土之升沉行开善恶睹二方之粗妙。
【钞】诚实也由从也报之净秽实从心行二因致感心即迷了二心行即违顺二行六道三教迷三德性为三惑染故曰垢心身口诸业违理有作皆名恶行此之心行感四秽土沉下粗浅也唯圆顿教了三德性离三惑染方名净心身口诸业顺理无作称为善行此之心行感四净土高升深妙也心虽本一以迷了故须分垢净行业虽同以违顺故须开善恶从此二因感报净秽应知圆人以上寂光而为观体凡圣因位皆即究竟不同别人要心秪齐一十二品故分证秽正在别教问至理微妙不垢不净无取无舍今立垢净令人取舍既乖妙理即非上乘何得名为修心妙观显一实相答据名求义万无一得以义定名万无一失良以理外理内小乘大乘渐次圆顿所立名言率多相似须以邪正定其内外次以空中甄其小大复以渐顿分其别圆则使名言纤毫不滥方可凭之立乎观行是故今家评此等义而用六句判于同异所谓相破相修相即各有二句即六句也今用此六判此相违先以别义定其同名所谓外道断无不垢不净见二乘空理不垢不净证别教但中不垢不净门圆教秘藏不垢不净理复有四净外道欣厌执净之见二乘断惑灭净之证别教离染渐净之门圆教即染顿净之证既知此已乃可论于净与不垢不净相破之句圆教顿净破于别教二乘外道不垢不净圆教不垢不净破于三种之净相修句者三种之净修于圆教秘藏不垢不净三种不垢不净修于圆教即染之净相即句者圆教即染之净即是秘藏不垢不净秘藏不垢不净即是即染之净今之妙观即于染心观四净土既照寂光岂异秘藏不垢不净耶若谓今经舍秽取净异于秘藏双非理者何故韦提闻观净土分证秘藏耶应知今净净于垢净乃以垢净平等之理而为于净名偏义圆斯之谓矣但以机缘舍秽心强宜以净门净一切相故今谈净与不垢不净全不相违又复应知取舍若极与不取舍亦非异辙。
○二喻。
【疏】喻形端则影直源浊则流昏。
【钞】形端喻净因了性净心顺理善行影直喻果四净土也源浊喻秽因迷性垢心违理恶行流昏喻果四秽土也若翻上喻形曲影凹自可喻于逆修因果若翻下喻源净流清亦自可喻顺修因果今举二喻各喻一种其义甚明。
○二故知下就净示修上已对秽显于净相故今就净而明修法前示二因通云净心及以善行此明修相故的指今十六妙观三种净业。
【疏】故知欲生极乐国土必修十六妙观愿见弥陀世尊要行三种净业。
【钞】于十六境不照三谛岂名妙观修三种福为三惑染不称净业妙观是正净业为助正助合行能感四种极乐国土得见三身弥陀世尊文从互说观论生土业论见佛依正既俱正助非隔。
○二然化下示文二初示教兴二初明兴由。
【疏】然化因事渐教藉缘兴是以阇王杀逆韦提哀请。
【钞】革凡之化要因近事而为鸿渐诠理之教必藉机缘方得兴起近事为渐通于诸化令化别由杀逆之事欲令众生厌浊世故此教当机是韦提希华言思惟善修观故。
○二大圣下明现土。
【疏】大圣垂慈乘机演法曜玉相而流彩耸珍台而显广瑞虽示珍域而宗归安养。
【钞】佛是极圣故称为大佛慈下被名之曰垂托韦提请布所证理名乘机演法曜玉相等者经云尔时世尊放眉间光遍照十方无量世界还住佛顶化为金台如须弥山虽广示等者经云十方妙国皆于中现或有国土七宝合成复有国土纯是莲华乃至云时韦提希白佛言是诸国土虽复清净我今乐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
○二使末下示观相二初总标。
【疏】使末俗有缘遵斯妙观。
【钞】使末俗等者经云如来今者教韦提布及未来世一切众生观于西方极乐世界以佛力故当得见彼清净国土等。
○二落日下别示十六观法不出三类即依报正报及三辈往生今顺此三撮要而示文自为三初依报。
【疏】落日悬鼓用标送想之方大水结冰实表琉璃之地风吟宝叶共天乐而同繁波动金渠将契经而合响。
【钞】初观落日状如悬鼓令心坚住专想不移此有二意一令观日心不驰散二令心想正趣西方故云用标送想之方次观清水复想成冰良以彼土琉璃为地此地难想且令想冰冰想若成宝地可见故云实表琉璃之地次示对观而经但云其诸宝树七宝华叶无不具足而无风吟天乐之事乃取小本中语成今树观之文故彼经云微风吹动众宝行树及宝罗网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故云共天乐而同繁次示池观经云有八池水从如意珠王生分十四支黄金为渠其摩尼水流澍华间其声微妙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诸波罗蜜等故云将契经而合响。
○二观肉下示正报。
【疏】观肉髻而瞻侍者念毫相而睹如来。
【钞】先明观音势至二菩萨观以此二观皆明肉髻故经云若有欲观观世音菩萨者先观顶上肉髻次观天冠其余众相亦次第观之势至经云顶上肉髻如钵头摩华于肉髻上有一宝瓶盛诸光明普现佛事余诸身相如观世音等无有异斯是如来教示行者想二大士观法之要也此二菩萨次当补处今为近侍故云瞻侍者也次示弥陀观经云观无量寿佛者从一相好入但观眉间白毫极令相了见眉间白毫者八万四千相自然当现岂非教示观法之门故云念毫相而睹如来也。
○三及其下示三辈观下疏判云观三品往生有二意一令舍中下修上品故二令识位高下即大本三品故此之二意初策自行次则观他故今略叙就䇿自行即修观行人功有浅深致使往生相分三品故云及其瞑目告终等也。
【疏】及其瞑目告终上珍台而高踊文成印坏坐金莲而化生随三辈而横截越五苦而长骛。
【钞】初明上品上生及上品中生以经明上生乘金刚台中生坐紫金台故云上珍台也次文成下明上品下生经云即见自身坐金莲华文成印坏者大经二十七云譬如蜡印印泥印与泥合印灭文成以喻凡夫现在阴灭中有阴生今借此文以喻往生菩萨此土阴灭彼国阴生须知垂终自见坐金莲身已是彼国生阴故也成论明极善极恶俱不经中阴如䂎矛离手也上虽三品但是上辈次总示三辈往生之者俱出轮回言随三辈者非谓随他盖是随己所修三辈行业皆能横截五道永得不退也大本云往生安养国横截五恶道五苦者此方五道俱不免苦天道纵乐还堕恶趣故。
○二可谓下结叹观行。
【疏】可谓微行妙观至道要术者哉。
【钞】微行者叹三种业虽是身口运为之善今顺理修皆成无作幽微无相之行妙观者叹十六观虽托安养依正之境而皆称性绝待照之即不思议圆妙观也此之观行能令修者达四净土纵具见思而能不退诚为至极之道要妙之术如此叹结意令闻者尚之修之不肖之徒轻欺生死不求不退于斯要术生谤障人痛哉痛哉。
○二此经下叙经宗体。
【疏】此经心观为宗实相为体。
【钞】心观者经以观佛而为题目疏今乃以心观为宗此二无殊方是今观良以圆解全异小乘小昧唯心佛从外有是故心佛其体不同大乘行人知我一心具诸佛性托境修观佛相乃彰今观弥陀依正为缘熏乎心性心性所具极乐依正由熏发生心具而生岂离心性全心是佛全佛是心终日观心终日观佛是故经目与疏立宗语虽不同其义无别又应须了若观佛者必须照心若专观心未必托佛如一行三昧直观一念不托他佛而为所缘若彼般舟及此观法发轸即观安养依正而观依正不离心性故曰心观须知此观不专观心内外分之此常外观以由托彼依正观故是以经题称为观佛若论难易今须从易法华玄云佛法太高众生太广初心为难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观心则易今此观法非但观佛乃据心观就下显高虽修佛观不名为难是知今经心观为宗意在见佛故得二说义非殊途又应了知法界圆融不思议体作我一念之心亦复举体作生作佛作依作正作根作境一心一尘至一极微无非法界全体而作既一一法全法界作故趣举一即是圆融法界全分既全法界有何一物不具诸法如义例中僻解师云四教中圆唯论心具一切诸法身色依报则不论具唯一顿顿方明三处皆具诸法荆溪论曰四教中圆何尝不云三处具法禀今宗者若云心具色等不具同彼谬立渐圆之见望彼顿顿天地相悬尚劣于彼何预今宗以一切法一一皆具一切法故是故今家立于唯色唯香等义若其然者何故经论多以一心为诸法总立观境耶良以若观生佛等境事既隔异能所难忘观心法者近而复要既是能造具义易彰又即能观而为所照易绝念故妙玄云三无差别观心则易纵观他境亦须约心此经正当约心观佛也实相为体者心观之宗方能显发中道实相深广之体所以者何若于心外而观佛者纵能推理但见偏真即如善吉观佛法身但证小理今约唯心观佛依正当处显发中实之体中必双照三谛具足故云此经心观为宗实相为体文特于此举宗体者成前叙观显后叙题成前者以叙观文虽具三观四土之义语且总略恐失意者谓但叙于同居净土观行之意故叙观毕特示唯心妙观之宗以显中道实相之体实相既是常寂光土若谓十六秪观应佛依正之相岂能显此实相寂光若于十六用圆三观尚能感得寂光极乐岂不能感三土极乐以此成前乐邦金宝等诸文义皆明四种净土因果也显后者行人若得此宗体意则知叙题能说之佛所说观境徒众依报及以通名如是诸义悉皆圆妙非小非偏方是今经首题名字叙观叙题两楹之际示乎宗体其意在兹。
○三所言下叙经题目二初别题。
【疏】所言佛说观无量寿佛者佛是所观胜境举正报以收依果述化主以包徒众观虽十六言佛便周故云佛说观无量寿佛。
【钞】七字具含能说所说能观所观正文释名备显其义今序但明以胜摄劣揽别为总立题之意也以十六境佛境最胜故云佛是所观胜境盖十六观不出依正及以徒主若论依正佛是正报举正收依则摄日水地树等六观也若分徒主佛是化主述主包徒则摄观音势至三辈等九观也故云观虽十六言佛便周故入正文以圆三观释乎能观以妙三身释所观佛佛既总摄余十五境岂不一一皆是圆妙三谛三观耶。
○二经者下通题。
【疏】经者训法训常由圣人金口故言经也。
【钞】儒经讲解有兹二训万代轨则故训法也百王不易故训常也佛经亦然十界咸规三世不易复以由义而释于经由佛大圣金口宣吐自证之法故名为经法华玄义委解通名当宗学人不可不究。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钞】二入文二初取义释题二初标列。
【疏】释经五义名体宗用教相(云云)。
【钞】注云云者令依诸部明于通释五章之义妙玄最委故彼文云就通作七番共解一标章二引证三生起四开合五料简六观心七会异标章令易忆持起念心故引证据佛语起信心故生起使不杂乱起定心故开合料简会异等起慧心故观心即闻即行起精进心故五心立成五根排五障成五力乃至入三解脱略说七重共意如此今疏从略但标五名也。
○二随释五初释名二初标。
【疏】第一释名者。
【钞】二一切下释二初对通略示二初就三处论通别三初约一化二初释二初示诸题具通别。
【疏】一切众经皆有通别二名。
【钞】他释经题皆以经字为能诠教余字并是所诠之义作此分之甚违佛旨且人法譬皆是名字岂非能诠那得一向属所诠义经字不可一向属教如妙经云法华经藏深固幽远无人能到又云为佛护念植众德本入正定聚发救一切众生之心成就四法必得是经疏释此四是开示悟入佛之知见知见证理名为得经此二岂非以理为经金光明云十方诸佛常念是经岂令诸佛但念于教此例盖多不能备引故知诸师以能诠所诠释众经题失旨之甚今家皆用通别释题方无所失。
○二通则下明通别今解诸经通别二名俱是能诠俱是所诠良以通别各自具于教行理故勿谓二名但在于教须知通别自在教名行名理名如一别题佛说是教观即是行无量寿佛是理岂非别教别行别理以此三别对于经字即是通教通行通理今于三中初明教通别二初正明一化。
【疏】通则经之一字别则有七或单人法譬或复或具。
【钞】通名者顿说渐说施权开权律论之外皆名为经故称通也别名者别相乃多今从三种谓人法譬单三复三并具足一以成七别单三者单人如阿弥陀经等单法如大般涅槃经等单譬如梵网经等复三者人法如文殊问般若经等法譬如妙法莲华经等人譬如如来师子吼经等人法譬具足者如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等以此七别与通合标一代佛法。
○二今经下别指此经本论一化。
【疏】今经从能说所说人以立名即教别同名为经即教通。
【钞】本论一化言此经者以明七别此属单人是故言也虽属单人而人自分能说释迦所说弥陀以此二人而为别目经同一化故曰通名据有观字合是人法能从于所以人兼之故略不示然分通别不同广释故未委悉。
○二为行下行通别。
【疏】为行不同从一乃至无量即行别同会常乐即行通。
【钞】诸经有用一种之行而为别名以对通名经即通行若论别行其数无量卒难说尽今以增数示于行人似可领会一如一行等一如二智等三如三观等四如四念等五如五根等六如六妙等七如七觉等八如八正等九如九禅等十如十度等乃至百千万亿无量行也此等别行皆趣涅槃究竟四德略言常乐约趣涅槃别行即通故为行经彼释签中乃以因果判行通别须知其意非谓至果其行方通欲知意者据各修因名为行别约趣一果此别即通斯乃别时论通通时论别岂唯行尔教理亦然如以机应对教通别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各解则机别一音则应通各解不离一音一音不妨各解如金光明玄以能诠文字为教通以能诠所以为教别所以即是四悉檀也一一悉檀皆用文字一一文字不离悉檀如以名实对理通别多名不离一实一实不妨多名故三通别皆悉同时悉类乐中管声之韵约声则通约曲则别通别二用不相妨碍。
○三理虽下理通别。
【疏】理虽无名将门名理理随于门四四十六即名理别门随于理即名理通。
【钞】名实相对名即是门乃以四门彰一理也亦是事别而对理通良以诸经多用一事而彰于理得理别名如此经题以无量寿佛名为别理以对通名经则通理若于一化以通别理解经题者莫若四门以为别理四门者有门空门双亦门双非门四门名通须分四教所谓三藏教通教别教圆教四教各开有等四门四四乃成一十六门诠于别理成十六理理尚非一那得十六然理无碍能应诸门犹彼虚空其体实非方圆大小以无碍故故能随彼方圆等物成无量相从无量说即是别理体是一空名为通理无通不别无别不通通别合标成一题目。
○二此约下结。
【疏】此约一化以明通别。
【钞】五时之内一一经题皆具通别若不用此教行理判徒分通别全无所以也然无量行会一常乐四教四门同诠一理若专方等未堪此闻乃是预取法华之意跨节而谈于佛灭后解释诸经不约法华宁穷一化。
○二更约下约一题。
【疏】更约一题佛说即教观即是行无量寿佛即是理教行理足任运有通别意。
【钞】一化经目通别二名具教等三关涉既广思修或难故就即今所解经题明教行理宛然可见此三皆别以对经字即是三通故云任运有通别意欲使行者即此一题就说解教起能观行见真佛理。
○三更就下约一字虽约一题而涉三名今示一字解行证三悉得具足此复为二初就说字兼含释。
【疏】更就一字说者释论云所行如所说说即是教如即是理行即是行。
【钞】题中说字最可显于教行并理故引释论所行如所说句以示说中含于行理如者真如也如名不异一真觉性物我无殊三际平等契此如理方得心口说行不异故金刚般若云云何为人演说如如不动法华云诸法空为座处此为说法事相解如二物相似以为不异理观解如二物性一方名不异故释经如是三藏则以传佛所说似水传瓶名曰文如衍教不尔通以二谛相即为如别则唯闻中道为如圆以文字性离为如三教约此方曰文如论就理观心口理一方得说行如如不异此令说者行契如理也。
○二佛即下就诸字互具释。
【疏】佛即法身观即般若无量寿即解脱当知即一达三即三达一一中解无量无量中解一。
【钞】佛复本源究竟觉体非寂非照故属法身观字即是清净智慧寂而常照故属般若无量寿是自在神通照而常寂故属解脱今将诸字分对三德深有所以所以者何向就一字明教行理虽约说字义具于三既约修辨尚通前教而又未明字字具三故今特用涅槃三德对于诸字乃彰诸字性各具三非前教人所能思说良以三德性本圆融一一互具故直法身非法身法身必具般若解脱直般若非般若般若必具解脱法身直解脱非解脱解脱必具法身般若三德即是教行理三般若是教智在说故解脱是行用从缘故法身属理是所显故佛字既是法身之理即具二德及教行也观字既属般若之教亦具二德及理行也无量寿既是解脱之行亦具二德及理教也若不然者岂得即一达三即三达一问本以一字具教行理今何得以无量寿三字方具于三则不名为约一字也答以题诸字对三德释斯是妙谈贵在得意欲令行者知三德性遍一切处一字一句一偈一品一部一经一时一化乃至一切依正色心多亦三德少亦三德一尘三德不少刹海三德不大故引华严云一中解无量等也若得此意今之妙观有造修分应色一相可照三身依报一尘[(乍-(乞-乙)+白)*旬]寂光土故十六观皆照三谛其不信者则辜吾祖立兹法矣。
○二于一下约一字以校量三初正校量。
【疏】于一字尚达无量义况诸字况一题况一经一切经耶。
【钞】上穷妙旨从广至狭今校功德从少至多一字尚诠大涅槃理况一切经岂不圆遍。
○二故经下引经证。
【疏】故经云若闻首题名字所得功德不可限量。
【钞】如金光明及诸大乘多作此说。
○三若不下结今得。
【疏】若不如上解者安获无限功德耶。
【钞】不明一字圆具三德诸经所说一句一题受持功德无量无边便成虚设也自非道场得入三昧发旋总持曷能妙说自在若斯。
○二初释下就别广明置通释别也文四初释佛字二初正约佛名示六即二初翻名标示。
【疏】初释佛者佛是觉义有六种即。
【钞】梵云佛陀华言觉者即说教主别号称曰释迦牟尼通号有十今举第九故标佛也既是极果即究竟觉起信论云觉心初起心无初相远离微细念故心即常住名究竟觉此觉圆净无所对待生佛依正镕融总摄十方三世亘彻无外五住二死尽净无余无量甚深永绝思议强名妙觉此之觉义有六种即即者是义今释迦文乃究竟是圆净之觉一切凡圣无不全体皆是此觉虽全体是且迷悟因果其相不同故以六种分别此是所谓理是名字是观行是相似是分证是究竟是然若不知性染性恶所有染恶定须断破如何可论全体是耶全体是故免于退屈六分别故免于上慢六不离即即不妨六六即义成圆位可辨问所言凡圣全体即佛为即自己当果之佛为即释迦已成之佛答自己当果释迦已成二佛之体究竟不别故诸果佛为生性佛迷则俱迷见则俱见故已他佛于今色心皆可辨于六即义也又复应知六即之义不专在佛一切假实三乘人天下至蜣地蛣狱色心皆须六即辨其初后所谓理蛣蜣名字乃至究竟蛣蜣今释教主故就佛辨以论十界皆理性故无非法界一一不改故名字去不唯显佛九亦同彰至于果成十皆究竟故蛣蜣等皆明六即。
○二涅槃下就觉广明六初理即六种即名皆是事理体不二义而事有逆顺名字等五是顺修事唯理性一纯逆修事此逆顺事与本觉理体皆不二其逆顺名自何而立以知不二事皆合理名之为顺其不知者事皆违理故名为逆名字等五若浅若深皆知皆顺若初理即唯迷唯逆而迷逆事与其觉理未始暂乖故名即佛所以者何良由众生性具染恶不可变异其性圆明名之为佛性染性恶全体起作修染修恶更无别体全修是性故得迷事无非理佛即以此理起惑造业轮回生死而全不知事全是理长劫用理长劫不知不由不知便非理佛以全是故名理即佛以不知故非后五即然理即佛贬之极也以其全乏解行证即但有理性自尔即也又理即佛非于事外指理为佛盖言三障理全是佛又复应知不名障即佛而名理即佛者欲彰后五有修德是此之一位唯理性是也又障即佛其名犹通以后五人皆了三障即是佛故释此为三初引诸经示即。
【疏】涅槃经云一切众生即是佛如贫女舍宝众物具存力士额珠圆明顿在如来藏经举十喻弊帛里黄金土模内像闇室瓶盆井中七宝本自有之非适今也净名云一切众生皆如也宝箧云佛界众生界一界无别界。
【钞】初引大经迦叶品云众生即是佛何以故若离众生不得三菩提故如来性品我者即是如来藏义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即是我义如是我义从本已来常为无量烦恼所覆是故众生不能得见如贫女人舍内多有真金之藏家人大小无有知者时有异人善知方便乃至即于其家掘出金藏又云譬如王家有大力士其人眉间有金刚珠与余力士角力相扑而彼力士以头触之其额上珠寻没肤中都不自知是珠所在其处有疮即命良医欲自疗治乃至时医执镜以照其面珠在镜中明了显现等如来藏经十喻者彼经十文一法九喻一是所喻九是能喻以所从能故云十喻一法者经云佛告金刚慧菩萨我以佛眼观一切众生贪瞋痴诸烦恼中有如来智如来眼如来身结加趺坐俨然不动善男子一切众生虽在诸趣烦恼身中有如来藏常无染污德相具足如我无异于此文后即举九事以喻其法各有长行重颂一萎华佛身喻二严蜂淳蜜喻三糠糩粳米喻四粪秽真金喻五贫家宝藏喻六庵罗内实喻七弊衣金像喻八贫女贵胎喻九焦模铸像喻弊帛者经偈云譬如持金像行诣于他国裹以秽弊物弃之在旷野天眼见之者即以告众人去秽现真像一切大欢喜我天眼亦尔观彼众生类恶业烦恼缠生死备众苦又见彼众生无明尘垢中如来性不动无能毁坏者土模者经偈云譬如大冶铸无量真金像愚者自外观但见焦黑土铸师量已冷开模令质现众秽既已除相好划然显我以佛眼观众生类如是烦恼淤泥中皆有如来性闇室下复出涅槃经云如闇室中井及种种宝人亦知有闇故不见有善方便然大明灯照之得见是人终不生念是水及宝本无今有涅槃亦尔本自有之非适今也大智如来以善方便然智慧灯令诸菩萨得见涅槃今文但引闇井具宝以证理即不取人亦知有等文诸喻皆尔须知诸喻理兼圆别若言三障定覆佛性破障方显此犹属别若全性成障障即佛性以不思议德障消者则诸喻皆圆方是今文理即之喻故如来藏喻止观显别今文显圆次净名皆如语尚涉通今须圆解次宝箧下卷胜志菩萨向佛说偈己界及法界众生界同等己界即心法法界即佛法佛以法界而为体故对众生界即成三法心生在因佛法在果三无差别故云一界无别界也。
○二此是下就本觉明佛前引诸经虽云即佛犹未的示觉了之相且指三障体全是理今示此理当处照明名为本觉佛义成也此自分二初正宗。
【疏】此是圆智圆觉诸法遍一切处无不明了。
【钞】言此是者指上大经众生即佛诸喻宝物净名皆如宝箧法界此等皆是本性圆智非三般若融即微妙智不名圆知一切法一一含受一切诸法全法是智全智是法待对斯绝名圆觉诸法诸法乃是生佛依正三际十方此等时处既全是智何有一处一物一尘体不明了然此明了非心意识所能及也故起信论本觉义云心体离念无所不遍等虚空界本性明了既其离念安以情求所谓不思议智照等也勿认六道漏心三乘证智而为本觉明了之相妙觉之觉方是理佛全修在性斯之谓欤。
○二虽五下遮情。
【疏】虽五无间皆解脱相虽昏盲倒惑其理存焉。
【钞】情执者云诸有业缚无明惑暗那言众生即是佛耶故遮之曰虽业至无间而皆当体是三解脱虽见思昏倒而本觉理未始不存惑业全是性德缘了佛性岂可更坏理佛刀不自伤故。
○三斯理下对四事辨理。
【疏】斯理灼然世间常住有佛不能益无佛不能损得之不为高失之不为下故言众生即是佛理佛也。
【钞】世间常住者即十法界三十世间一一皆住真如法位法位常故世相亦常然世本代谢而言常者以一切法即真实性性不改故故名为常若谓迁流不得言常斯谓情见良以生法即性故常住异灭法即性故常即性之常非常无常不可思议言偏意圆故可得云一生一灭无非中道唯生唯住唯异唯灭法华迹门显所证云世间相常住于道场知己本门乃云如来如实知见三界之相非如非异故知世间即是三界常住岂乖非如非异本迹虽殊不思议一也此理秘妙佛能明见故故云灼然今我智者成秘妙观虽是肉眼而名佛眼能见秘藏亦云灼然故妙乐云显露彰灼称为真秘真秘之理即世相常世相常故众生即佛此理妙故有佛教化不益一毫空过无佛不损一毫五即得之何足为高理即失之未始暂下对此四事示理佛也。
○二如斯下名字即此至究竟皆修德也须论损益及以高下言名字即佛者修德之始闻前理性能诠名也然有收简收则耳历法音不间明昧异全不闻俱在此位简则未得圆闻齐别内凡尚属理即以七方便未解妙名岂知即佛此自分二初带喻示名字二初不闻之失。
【疏】如斯之理佛若不说无能知者法华云一百八十劫空过无有佛世尊未出时十方常闇瞑涅槃云于无量世亦不闻有如来出世大乘经名。
【钞】理虽是佛全体在迷佛出不闻经名绝听此乃却指但理之失也。
○二若佛下闻名之得。
【疏】若佛出世方能阐智慧日识三宝之光明开甘露门知十号之妙味因说生解于宝适悦。
【钞】六即辨佛故今名字唯约三宝及十号也无明长夜佛出令晓阐本智日乃识三宝照世光明生死巨关无佛长锁佛能于此开甘露门令知十号是常住味此光此味乃从众生心性流出还使众生解此光味即本性佛因说等者却指贫女舍宝喻也初既不知家有宝藏唯受贫苦因示得知宝虽未掘预生适悦此等法喻皆示于名有识知义能知所知即名字佛。
○二故须下引人明即佛。
【疏】故须达闻名身毛皆竖昏夜大朗巨关自辟此名字佛也。
【钞】梵云须达多此云善施亦曰给孤独涅槃二十七云舍卫有长者名须达多为儿聘妇诣王舍城宿珊檀那舍见彼长者中夜而起庄严舍宅乃问当请摩伽陀王耶答云请佛须达初闻身毛皆竖复问今在何处答曰在迦兰陀精舍须达思念欲见于时忽见光明如昼寻道而出城门自开见佛闻法证须陀洹疏云巨关即城门也今明毛竖即惊觉也闻名生觉即本性佛若论大经追叙昔事方证初果验闻名时未能解了觉及本性及前科中三宝十号亦涉于小今约跨节取意而谈五时示现身相名号说法度人乃至闻者一念微解一一皆是全性起修当处无非本性佛法如前一化增数诸行皆会圆常四教四门唯诠一理不从跨节为消彼文况文出涅槃部已开会故约惊觉示名字佛。
○三观行即此中观法异常坐等直观心性故托他佛而为所缘然是大乘知心作佛佛即是心其观未成为尘所动始自圆闻观佛妙境至识次位勤行五悔若未发品此等行人皆属名字故知名字其位甚长今明对尘即成佛观其中念念觉知之心名观行佛此自分二初观妙色即真法以大小相皆悉周遍故此色身即是真法又二初约一佛二初示始习即心观相。
【疏】观行佛者观佛相好如铸金像心缘妙色与眼作对。
【钞】此是名字升进之位不独解名能修观故但未入品非观行位观佛相者若此经中八万相好非羸劣想而可系缘故须初心先观落日渐观地树及以座像观既深着方观胜身今依般舟初心先观千辐轮相次第逆想至于肉髻三十二种是下品相复从足起可作始行系心之境不须更以落日为缘若相若好皆依于身身唯金色故云如铸金像此之色相虽从心想如在目前故云与眼作对言妙色者即是不可思议色也所以者何由此行人已圆闻故知色唯心知心唯色五根所对尚体唯心况想成色岂在心外此色非色非色非非色而能双照色与非色既离情想故名妙色非由三观莫见妙色非由妙色莫成三观境观相资尘念靡间方能得入观行位也。
○二开眼下明观成称性周遍。
【疏】开眼闭目若明若闇常得不离见佛世尊从大相海流出小相浩浩漾漾如大劫水周眸遍览无非佛界。
【钞】妙心作相妙相发心心心不休成观入品尘缘莫动佛常现前闭目了然开眼不失在明见佛处闇不忘性无间然佛岂暂阙一一相海庄严法身相为大相好为小相观大发小名为流出劫水虽大止剂二禅佛相遍周称于法界且以分喻显于周遍观行佛眼名曰周眸此眼所观何处非佛问金光明玄义观于三道显金光明似位尚云闭目则见开目则失今观三身位在观行因何开闭俱得见耶答彼明性德金光明理此理初住方任运见故于似位犹论得失今带事定托彼应色观于三身以其应相凡心可见故理三身虽乃未显不妨应色先于定合故令开闭皆见佛身如以三观观彼落日三观未成而能开闭皆见于日故虽事理一念同修而理难事易事易故先现理难故后发故般舟三昧以三十二相为事境以即空假中为理观境观虽乃同时而修境必先成托境进观藉观显境更进更显从凡入圣故知彼就趣真无住对似爱顶堕为开闭得失此就应色得成观行为开闭俱见不知事理难易浅深此相违文何能销释。
○二念一下等诸佛二初约一佛等诸佛。
【疏】念一佛与十方佛等念现在佛与三世佛等。
【钞】为成观故不可散缘故以弥陀一佛为境虽观一佛何异十方虽照现今何殊过未此彰一切不离弥陀良以弥陀是无量之一故能等于一中无量。
○二一身下明诸佛同三法一佛等彼一切佛者以由佛佛同得三法。
【疏】一身一智慧力无畏亦然。
【钞】身是法身智慧是般若十力四无畏是解脱亦是三身三涅槃等身智言一者显于诸佛法报不别应用亦同故力无畏结云亦然同身智一也菩萨因中分破无明分同妙觉所证三法无明破尽则究竟同诸佛三法诸佛三法既其不二是故弥陀三法不少一切诸佛三法不多故言等也。
○二念色下念三身以结示。
【疏】念色身念法门念实相。
【钞】色是应身通于胜劣及他受用法门是报身以诸法门聚而为身即八万四千陀罗尼为发第一义谛为髻种智为头慈悲为眼无漏为鼻四辨为口四十不共为齿二智为手如来藏为腹三三昧为腰定慧为足等此诸法门若从所证名为法身今从能证名为报身自受用也实相是法身非不具于一切法门及诸色相让于能证及垂应故今是所证及以能垂但名实相前论观法文中但言相好周遍次文乃约三法论等至今结示云念三身应知法门及以实相不离色身举一即三全三是一法尔相即非纵非横是故此经第九佛观经示相好疏名真法不知圆观此名莫消若观色身不涉后二便同小外何预妙宗须知此文是结前观色相周遍已具三身。
○二常运下明即佛。
【疏】常运念无不念时念念皆觉是名观行佛也。
【钞】观行位人一切时处念佛三观常得现前故云无不念时言念念皆觉者示即佛义虽是始觉即同本觉非全本觉观不名中亦得义论始本一合虽非究竟及真似合而亦得是观行合也若论即字广雅训合荆溪云依训乃成二物相合于理犹疏今以义求其体不二方名为即然其始觉与本觉合虽名为合非二物合正是荆溪体不二义良以始本觉体是一故知六即得名六合理即乃以逆修之觉与本觉合五皆顺觉与本觉合六合无非体不二也荆溪有时亦以合名明不二体故不二门云复由缘了与性一合方能称性施设万端缘了是始性岂非本修性体一复名为合。
○四相似即今既释佛乃似本觉良以此位始觉之功尚伏无明全未破故非真本觉唯得名为相似即佛若四十一位分破无明故得分分是真本觉名分真佛至极果位无明既尽本觉全彰故得名为究竟是佛即究竟本觉亦究竟始觉亦是究竟始本一合亦是究竟始本俱忘例前五即皆有四义问名字等五以始对本论合及忘四义稍可唯初理即既全在迷岂有始觉及二义耶答理虽全迷而具三因及五佛性缘了二性岂非本有修因始觉果及果果二种佛性岂非理中究竟始觉理若不具此等始觉名字等五便须别修复何得云全修在性但有即名无即义也自非山教圆位徒施今当相似位中四义文自分二初标释二初约三身明即佛。
【疏】相似佛者念佛相好身得相似相应念佛法门身得相似相应念实相身得相似相应。
【钞】前观行位常用三观念佛三身观觉虽成似觉未发加功不已今本觉三身相似而发与始觉三观相似相应应是合义合而不忘非妙观也问于一本觉约何要义显示三身令人可见答本觉诸法即空假中觉诸法假即相好身觉诸法空即法门身觉诸法中即实相身如此论之其义宛尔更于一觉约寂照说照而常寂自在神通即相好身寂而常照清净智慧即法门身非寂非照而寂而照即实相身此之二三皆非纵横不可思议乃是寂觉照觉双遮照觉全本成始即是相应及俱忘义此位三身即佛义显是故文中不特言觉示于即佛。
○二相似下约四喻明相似。
【疏】相似者二物相类如鍮似金若瓜比瓠犹火先暖涉海初平。
【钞】行人本觉寂照及双相似而发成相似位三种之觉此觉似真若鍮若瓜比金比瓠此之二物喻始似本如将至火先觉暖气行欲近海预睹平相此之二事喻于相似近乎分真前二约法论似后二约位论似。
○二水性下劝证二初约事劝。
【疏】水性至冷饮者乃知渴不掘井听说何为。
【钞】本觉清凉其犹冷水似觉饮之知消烦热名字之人如热渴者须三观功掘无明地方得真似清凉之水徒闻此水不施观功又无事行取水具物守渴而终至极热处。
○二略举下引文证。
【疏】略举其要如法华中六根清净即是其相名相似佛也。
【钞】相似相应功德之相如彼法华六根清净文虽稍广其相显然行者易知故得名要六根同有五种似发所谓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肉耳天耳慧法佛耳乃至意根亦有五相此之六五即三相应肉天法六即相好身相似相应慧六佛六即法门实相相似相应以五眼等是不次第相似发故可以对于圆三身也行者能于三观观佛六根三德不久相应。
○五分证即即心观佛托境显性虽得相似尚属缘修今则亲证属于真修分破无明起信论中称随分觉寂照双融本觉真佛分分而显从所显说名为分真从能显言名为分证四十一位皆受此名自分二初明初住一代教中圆位显者唯起信论及华严经经说三身初住顿得论明八相初住能垂若此位不论破无明惑安得如此上冥下应故知十向方伏无明初住但能断于见惑此等经论是渐次教不可与其华严起信顿修顿证菩萨一概是故今立诠中道教论次不次分于别圆今就彼经明分证佛此文分二初约发心明即佛二初约三法明发就初住名示即佛相。
【疏】分证佛者初发心住一发一切发发一切功德发一切智慧发一切境界不前不后亦不一时。
【钞】位名发心发本觉心也常寂常照寂照双融是本圆觉即一而三不发而发故成三发皆言一切者法界无外摄法不遗诸佛众生色心依正同一觉体全体为缘全体为了全体为正缘因发故了正亦发了因发故缘正亦发正因发故缘了亦发盖三法圆融发则俱发缘发名功德能资成故了发名智慧能观照故正发名境界是真性故是所显故问三德既是一本觉性由证显发今云一是所显境界二名能显功德智慧若是能显二则是修何得名证本觉三德答其理如是方不思议所以者何三虽性具缘了是修二虽是修非适今有二若非修三法则横二若非性三法则纵故释签明三点不纵横云虽一点在上不同点水之纵三德亦尔虽法身本有不同别教为惑所覆虽二点在下不同烈火之横三德亦尔虽二德修成不同别人理体具足而不相收(文毕)辄出其意别教法身为惑覆者良由不知本觉之性具染恶德是故染恶非二德也故别惑通惑业识事识烦恼结业三乘六道变易分段此等一切迷中二法非二佛性既非佛性乃成定有能覆之惑是故但有法身本觉随于染缘作上一切迷中之法以是名曰为惑所覆应知覆义不同泥土覆彼顽石既覆但中佛性之理如淳善人一切恶事非本所能为恶人逼令作众恶故说善人为恶所覆应须还用随染觉性别缘真谛及以俗中次第别修空假缘了或中边缘了种种二因或初缘次了或初了次缘次第翻破一切迷法显于法身本觉之性是故覆理成于纵义圆人不尔以知本觉具染恶性体染恶修即二佛性故通别惑事业识等一切迷法当处即是缘了佛性岂有佛性更覆佛性如君子不器善恶俱能或同恶人作诸恶事则彰己能何覆之有故即二迷以为缘了显发于正缘了二德体迷而得义当所发元是修德复当能显虽分修性皆本具故义不成纵言别人理体具足而不相收者亦为不知本觉之性具染恶德不能全性起染恶修乃成理体横具三法言不相收者以其三法定俱在性皆是所发犹如三人各称帝王何能相摄是故不知性中三法二是修者二乃成横圆人不然元知本觉具染恶性故使迷中一切染恶当处即是缘了佛性以此二修显于一性如一主二臣主摄于臣臣归于主三德相收亦复如是今初住位所发三法皆性具故发则俱发故云不前不后以此三法二为能显一是所显修性宛尔故云亦不一时不一时故非横不前后故非纵不纵不横不思议发是故名为初发心住。
○二三智下约三身明佛前以正助二修对性明圆发相今约报智证法起应报应二修对法一性论分证佛从智证法从法起应即非一时三身顿得故非前后不纵不横复见于此。
【疏】三智一心中得得如来妙色身湛然应一切开秘密藏以不住法即住其中。
【钞】从始圆修一心三观今圆三智一心中得即以此智证得法身智性即色三一体融名妙色身此身湛寂如鉴无情形对像生山毫靡间名应一切三身三德体离纵横今始发明名开秘藏入理般若名为住此住无住住秘藏中。
○二以普下约被物明佛用二初总示三轮。
【疏】以普现色身作众色像一音随类报答诸声不动真际群情等悦。
【钞】色像即身轮一音即口轮等悦即意轮身名神通轮口名正教轮意名记心轮妙观察智也轮者转义亦能摧碾己心证法转入他心能摧碾他一切业惑此三业应有十界相皆是初住分得佛用。
○二应以下别示十界上明能用种种三业不出十界今分别之先明佛三况出九界。
【疏】应以三轮度者能八相成道具佛威仪以佛音声方便而度脱之况九法界三轮耶。
【钞】佛应三土且说同居化有始终须彰八相大机所见八相难思若应小乘八种皆劣大示出没如水之波全法界身八皆胜妙小乘生灭体是无常如火烧薪终归灰断故两八相不分而分胜劣宛尔此等皆是果人法则名佛威仪初住能为名之曰具威仪属身音声属口方便是意应以佛界而得度者即为现此三轮相也佛相至高尚能迹示以佛况九现之不难既现九界各具三业然非直现十界而已于一一身复现十界重重无尽以得普现诸身三昧故也。
○二初住下况后位。
【疏】初住尚尔况等觉耶是名分证佛也。
【钞】初住始破一品无明分证三身垂形十界其相尚尔况二三住况第十住行向登地至于等觉破惑转深德用转广宁以心口而思说耶良由位位始觉本觉一合俱忘致使体用高广若此。
○六究竟即一切诸法无不是佛迷故不知故圆实教不顺迷情直示一切皆是佛法世间相常众生是佛不禀教者但有理是全不知是若闻此教于名知是若入五品于观知是入十信者相似知是四十一位分真知是今登极果究竟证知一切诸法皆是佛法此自分二初据位直明。
【疏】究竟佛者道穷妙觉位极于茶故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边际智满种觉顿圆无上士者名无所断无上士者更无过者。
【钞】等觉已名满足方便地菩萨究竟地始觉道穷本觉理极本始既泯无以名焉强称妙觉大品般若四十二字字字互具诸字功德南岳用对圆顿教中四十二位初住阿字中四十字对至等觉最后茶字当于妙觉虽一一位皆能遍具诸位功德然是分具今此极位乃究竟具诸位功德故引法华唯我释迦与一切佛乃能究尽诸法之权实相之实达无明底到诸法边名边际智不思议权智也今已究竟故名为满于种种法证本圆觉不思议实智也此觉极满名为顿圆复用第七无上士号显智断极有惑可断名有上士等觉位也无惑可断名无上士即是妙觉断德究竟名大涅槃更有过者名有上士亦等觉也更无过者名无上士即是妙觉智德究竟名大菩提。
○二约喻称叹用彼大经月爱之喻十五日月对四十二圆因果位皆智光增惑闇减灭故初之三日对住行向三十位也从初四日至十三日对十地位十四日以对等觉十五日对妙觉位此乃合前三十开后十地若三十三天同服甘露对四十二位皆证常理开前三十位对三十天合后十地用对一天等觉对一妙觉极位次对释天若四十二字字字互具四十一字对于圆证四十二位位位相收则前后俱开若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对圆真因四十位者前后俱合也。
【疏】如十五日月圆满具足众星中王最上最胜威德特尊是名究竟佛义。
【钞】今十五日月光既满即智德圆闇无不尽即断德极故大师云此之增减日日有之此之智断位位有之故不更用后十五日邪光减也复以众星对诸因人月喻果佛最上等言皆是称叹究竟佛也。
○二佛有下以例诸号明难说。
【疏】佛有无量德应有无量号举一蔽诸华严有十万号又经有万号三世诸佛通有十号净名三号以劫寿说不能令尽何况诸号耶。
【钞】圆极之果所有名字一一不虚究竟成就盖其所召皆真极故以望真因尚带虚设妄未尽故七种方便一切凡夫悉是虚名一无实义故大经云世谛但有名无实义第一义谛有名有实义佛是究竟第一义故又复应知非别有法名为究竟第一义谛毗卢遮那遍一切处一切诸法皆是佛法是则世间及出世间二死五住至鞞荔多蠢动蜎蜚五无间等若因若果无非圆极第一义谛故此诸名皆实不虚悉是究竟佛之异名是故称为佛有无量德应有无量名今唯举佛一名当之故诸大乘明于佛号或增或减皆是四悉赴彼物机今于通号十名之中举第九佛也净名经云正遍知如来及佛此三句义大千众生皆如阿难多闻第一以劫之寿不能尽受随其宜乐举此三名以少况多功德无尽。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会本卷第一
卍续藏第 22 册 No. 0407 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会本卷第二
日东 沙门 实观 分会
【钞】二释说字二初牒释。
【疏】说者悦所怀也。
【钞】悦是畅悦怀是心怀若就此经即是如来久修久证念佛三昧蕴之在怀今机扣发说之乃畅昔之所怀。
○二即十下示相据今之说正在念佛次文委示今不预陈故且通涂明其说相文二初明所说法相。
【疏】即十二部经八万法藏六度四等一切法门。
【钞】十二部经总明说相谓或作长行说或作重颂说或作未曾有说或作无问自说说等若八万法藏乃具示所说种种法门合云四千且举大数然应了知有多八万且约四谛示诸八万若言八万法藏即苦谛八万尘劳即集谛八万对法门八万三昧门八万陀罗尼皆道谛八万波罗蜜即灭谛今虽示一义已兼三以法藏名是蕴聚义判属苦谛复由蕴义兼得三谛盖四名言不离阴故如俱舍云牟尼说法蕴数有八十千彼体语或名是色行蕴摄故十二八万俱通小衍或云小乘唯有九部大则十二或云小有十二大唯九部或云大小皆有十二六度四等虽在大乘亦通三藏事度菩萨然其名数四教皆同须就所诠真中二理定其权实复论四种能趣观行用简偏圆使宝渚化城迂直不滥。
○二又于下明能说善巧二初于一法一门明四悉。
【疏】又于一法中作四门分别于一一门巧作四悉檀利益闻者欢喜赞用受行信戒进念而得开发贪恚愚痴豁尔冰消革凡成圣入法流水或三二一益若都无益则乐默然。
【钞】上之所列八万等法既通四教即是生灭八万无生八万无量八万无作八万如生灭八万趣举一法须开四门四门假人同皆叵得若其实法四义不同约有门说念念无常如灯焰焰约空门说三假浮虚犹如云雾双亦门说二相从容双非门说二相俱舍四中一门机生熟故四悉被之为未种者作世界说令其乐欲赞用受行为已种者用中二悉善根未发作为人说令起宿善信戒进念恶未破者必对治说令其三毒豁尔冰消为已熟者第一义说令得契真革凡成圣佛智鉴机说之必中知不入理令得三益知不破惑令得二益无善可发作世界说但生欢喜若全无益佛则不说。
○二若一下例诸法诸门示四悉。
【疏】若一机扣圣于一门施四益者余三门亦如是为一缘说一法既尔诸缘诸法亦如是。
【钞】上明一门被机四悉余之三门被机亦尔八万中一四门四悉被机既尔其余诸法四门四悉被机亦然一教八万门悉既然三教亦尔八万法藏例于尘劳及对治门三昧总持波罗蜜等一一八万法法四教教教四门门门四悉其十二部六度四等准此可知以此略明佛说之相。
○三释观字即所说也上十二部八万等法岂非所说然是泛举显于能说下无量寿及今观字的是此经所说义也释观分二初牒释双标。
【疏】观者观也有次第三观一心中三观。
【钞】牒起观(平声)字以观(去声)释之乃用观法观于胜境若非观法将何观之撮经所诠立兹题目经明十六以为能观今释题名唯论三观经文是别题是总名总总于别别别于总若也立题收文不尽则不能应篇章之式故知今立三观释观乃是经文十六观体若就十六各各示于三观相者其文繁广故于释题总而示之令其修者以兹观法入十六门则境境皆三心心绝妙四依被物言简意周双标次第及以一心二三观者此乃以次显于不次不融别观无以明圆如止观中皆用思议显不思议。
○二从假下据教双释二初次第三观二初列名指经。
【疏】从假入空观亦名二谛观从空入假观亦名平等观二空观为方便得入中道第一义谛观心心寂灭自然流入萨婆若海此名出璎珞经。
【钞】所列诸名释中自见。
○二今释下释相结果依前列名释三观相。
【疏】今释其意假是虚妄俗谛也空是审实真谛也今欲去俗归真故言从假入空观假是入空之诠先须观假知假虚妄而得会真故言二谛观此观若成即证一切智也。
【钞】第一空观而有二名假是等者见思取境无而谓有虚假凡俗知虚名谛二空之理是审实法知实名谛不究俗虚莫知真实要须照假方得入空是故名曰从假入空又假是等者迷世俗时谓虚是实则二俱不谛若悟俗虚必知真实则二俱谛故复得名二谛观也此观等者修观名因证智名果释论三智为易解故分属三人故以声闻对一切智即空观果当于别教十住位也。
【疏】从空入假观者若住于空与二乘何异不成佛法不益众生是故观空不住于空而入于假知病识药应病授药令得服行故名从空入假观而言平等者望前称平等前破假用空今破空用假破用既均故言平等观此观成时证道种智。
【钞】第二假观亦有二名先斥住空堕二乘地若修假观能成佛法能益众生观空欲作入中方便故于空智证而不住三界惑着须荡令空诸法因缘须究本末见思重数如尘若沙以大悲心遍观遍学名为知病诸法诸门破性破相一一对治无不谙练是名识药随惑浅深知机生熟神通骇动智辩宣扬四悉当宜各令获益如此授药方肯服行皆由证空能入此假故此观名从空入假而言等者前除见爱破假用空今遣尘沙破空用假于空于假各一破用前后相望至今均等故复名为平等观也此观等者若依释论以菩萨人对道种智即假观果位在十行。
○二空下第三中观。
【疏】二空为方便者初观空生死次观空涅槃此之二空为双遮之方便初观用空次观用假此之二用为双照之方便心心归趣入萨婆若海双照二谛也此观成时证一切种智是为次第三观也。
【钞】初双标初观空生死者别人初心信今知觉本是常住中道佛性从教道故名为但中唯善唯净不具染恶虽无染恶其性灵知强觉忽生境界斯现分别境相执着我人不昧之知邪思邪见现前染恶既非性具皆是随缘变造而有是变造故非性本然是故见思不即中道定须破故即义不成故不得云唯爱唯见唯色唯香设欲修中能所不绝故修空为正中观为傍何者心既著有须别缘空破兹爱见所观之空是二乘法既非性具乃是别修空非毕竟是故空观但空生死次观空涅槃者生死之有虽已破除心又着空须别缘假破此空着假是建立是菩萨法非性具故亦是别修能荡空著名空涅槃此之等者前空生死见思惑忘次空涅槃尘沙惑尽二惑既尽心无偏着是故得为双遮方便初观等者复因次第用于二观观其二谛是故得为双照方便方便立已圆观可修于十向中即以所显中道佛性而为能观中道之观谛观不二惑智一如三观圆融是无作行故得自然入萨婆若此观之果名一切种智位在初地。
○二一心三观斯乃称性而观绝待而照盖一切法性是法身般若解脱如伊字三点三非孤立一一圆具举一即三乃以三德而为三谛般若是真解脱是俗法身是中德既不纵不横谛乃绝思绝议此是佛之所谛今以此谛而为所观谛既即一而三观岂前后而照故依妙谛以立观门即于一心而修三观此观观法能所双绝况无量寿佛本修此观成就三身法报泯然真应融即非兹妙观宁显妙身化主若斯徒众亦尔正报既妙依报岂粗故十六境皆须妙观此文为三初依智论释二初释相二初约法释。
【疏】一心三观者此出释论论云三智实在一心中得秪一观而三观观于一谛而三谛故名一心三观。
【钞】三智即前次第所明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令易解故分属三人克性圆论三智实在一心中得三智是果三观是因果在一心因岂前后因果不二方曰圆修故举智后即明三观只一观而三观者趣举一观即具三观举一空观假中亦空三观悉能荡相着故举一假观中空亦假三观皆有立法义故举一中观空假亦中三观当处皆绝待故若知三观只在一心则一一观任运具三也观于一谛而三谛者谛观名别其体不殊全谛发观观还照谛既无别体以何义故立谛立观若欲分别就三因说性三为谛修三为观性了是真性缘是俗正是中谛不是了因非大真谛俗中亦然此之三谛方与三观体性不殊顽空为真与观体别俗中亦尔三观互具者盖性三本融全性成修此之谓矣。
○二类如下引类释。
【疏】类如一心而有生住灭如此三相在一心中。
【钞】以有为法类无为性一刹那心初生即灭两间名住不无三相而在一心三相无常尚居促念三观称性无作无生具于一心其义何爽。
○二此观下结果。
【疏】此观成时证一心三智亦名一切种智寂灭相种种行类相貌皆知也寂灭相者是双亡之力种种相貌皆知者双照之力也。
【钞】不明智果观法无归故示观成惑灭理显豁然妙证三种智慧实在一心或具论三智或从胜说只但名为一切种智寂灭等者论自解释一切种智双寂二边无明之相双照二谛种种行类始自初心圆修三观妙观中道念念双忘而即二边念念双照一心三观法尔如然今入分真本智显发全由始行亡照之功。
○二引中论证。
【疏】中论云因缘所生法即空即假即中释论云三智实在一心中得即此意也。
【钞】论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论通衍三今证圆观观所对法岂有不从因缘生者今修圆观必先解知能生因缘及所生法皆不思议方于此境观空假中又须了知妙谛妙观悉是能观因缘所生阴等诸境皆是所观前且直云观于一谛而三谛须知于阴等境观一谛等也勿守略文须寻观义又不可谓先解所观不思议故便不得言阴及无明何者本说因缘及所生法是不思议若非无明何名因缘若非阴等何名所生有人见释心法妙云心法在因约迷以说佛法在果约悟以说辄便难云心法称妙何得是迷良由此人不知所以解迷是妙方曰圆人如论苦集称为无作及十二因缘名不思议岂不得云不思议无明人虽解妙法体是迷不知理即一向在迷妙觉一向属解中间四位迷解共俱名字即人若不观迷何处用观等觉之位若不破迷宁登妙觉以上上智断下下惑惑非迷耶人之多僻其类实繁释论三智已如前释。
○三此观下约妙结示。
【疏】此观微妙即一而三即三而一一观一切观一切观一观非一非一切如此之观摄一切观也。
【钞】初一句总叹微妙次二句约三一叹妙一不定一一即是三三不定三三即是一释论以不决定解不可思议次三句对十六叹妙上明一三融即总一妙观也即此一观遍入诸门名一观一切观虽入诸门只一妙观名一切观一观观若定一莫入多门观若定多不可为一实不可以一多思议故云非一非一切后二句结示虽非一多能摄一切是故十六无非妙观。
○四释无量寿正示三观所观境也前明三观且以三德及以三因而为谛境盖示所观融即用显能观绝妙须知性中三德体是诸佛三身即此三德三身为我一心三观若不然者则观外有佛境不即心何名圆宗绝待之观亦可弥陀三身以为法身我之三观以为般若观成见佛即是解脱举一具三如新伊字观佛既尔观诸依正理非异涂此意不明非今观佛释此为二初牒名从梵。
【疏】无量寿者天竺称阿弥陀。
【钞】无量寿者已是华言天竺梵语称阿弥陀。
○二佛本下从真出俗二初约本无三标无量寿乃以无量而为其量是则题中已言寿量寿量依身乃成二义故约三义而论有无。
【疏】佛本无身无寿亦无于量。
【钞】所言佛者究竟觉也理智既极始本两忘无相无名不可说示宁得立其身及寿量。
○二随顺下随世俱立二初列三身各三。
【疏】随顺世间而论三身亦随顺世间而论三寿亦随顺世间而论三量。
【钞】据究竟觉第一义谛则不可言身及寿量为度生故乃顺世间立名立相故说三身及三寿量是则真佛无三随世故有然须了知有无之意言佛本无身无寿量者但无有相随情之三非无性具微妙身等是故真佛究竟一切净秽法门若一向无何异小乘所诠真理故真无俗有真有俗无皆是悉檀不可偏执今文意者盖立三身释无量寿恐执定有是故先言佛本无三随世说有得此意已分别三身三寿三量则无滞也。
○二法身下释三身三义二初约义分别二据理融即以有次文尽理融即故今且约修二性一一涂分别初自为三初法身二初别释三。
【疏】法身者师轨法性还以法性为身此身非色质亦非心智非阴界入之所摄持强指法性为法身耳。
【钞】初法身者师轨释法舍通从别通则生佛俱轨法性然其九界虽轨而违如人依师不顺师教唯有诸佛从初发心轨法而修今能究竟冥合法性故大经云诸佛所师所谓法也以法常故诸佛亦常顺法性故名法为师实非所师与能体别故即所师法而为其身虽名为身已出五阴故非色质及非心智色是初阴心智即四阴既其非阴亦非入界故非三科任持摄属此则已简分段变易以二生死阴等摄故亦可色质简应心智简报三科简因既非此等何以状名为物机故强指法性名为法身。
○二法性下寿。
【疏】法性寿者非报得命根亦无连持强指不迁不变名之为寿。
【钞】连持之寿亲依命根今法性寿非识息暖报得命根亦非三事连持之寿为物显德乃指法性非八相迁非九世易强名为寿。
○三此寿下量。
【疏】此寿非长量亦非短量无延无促强指法界同虚空量。
【钞】寿之分量合论长短及以延促今法性寿实无此等分量之相此则通简若别简者长是报佛短是众生能延能促即是应身非此等量为成观故强指法寿同虚空量。
○二此即下总示。
【疏】此即非身之身无寿之寿不量之量也。
【钞】法性三义非阴聚身非报得寿非长短量强于法性说身说寿说量故也。
○二报身二初称法有报二初引经。
【疏】报身者修行所感法华云久修业所得涅槃云大般涅槃修道得故。
【钞】报即酬报也修行是因感于妙报而酬因也法华证智德经云慧光照无量久修业所得大般涅槃证断德也此二果德酬答修因是故名报。
○二如如下释相。
【疏】如如智照如如境菩提智慧与法性相应相冥相应者如函盖相应相冥者如水乳相冥。
【钞】感报之时其相何似故以一法二喻显之如名不异所观差别不名如境智外有境不名如智各二如者境如如智智如如境此之境智故得应冥智慧名通故以果觉菩提简之即是无上菩提之智与法性境相应相冥先举函盖喻其相应恐谓函盖虽际畔相当终存两相故重举水乳以喻相冥令知始本同是觉性其体泯然正同水乳则显境外无智智外无境水乳可见。
○二法身下于报立三即身寿量也三中一一言法身者报智所冥离法无报故初身。
【疏】法身非身非不身智既应冥亦非身非不身强名此智为报身。
【钞】言非身者非应佛有分齐身非不身者非报佛无分齐身又非身则非有非不身则非空中道法身乃本觉体如觉冥此能冥亦忘为成观故强名报智。
○二法寿下明寿。
【疏】法寿非寿非不寿智既应冥亦非寿非不寿强名非寿为寿。
【钞】言非寿者非应同连持之寿非不寿者非报智不连持寿双非二边冥中法体强名之意同前身也。
○二法量下明量。
【疏】法量非量非无量智既应冥亦非量非无量强名无量为量也。
【钞】非应有量非报无量及非二边义同身寿。
○三应身三初明应物有三初身。
【疏】应身者应同万物为身也。
【钞】如谷答响大小随声如鉴现形端丑在质应万物感现胜劣身。
○二应同下寿。
【疏】应同连持为寿也。
【钞】身既同物寿岂差机。
○三应同下量。
【疏】应同长短为量也。
【钞】随宜长短示量无量。
○二智与下明依二有应三初法。
【疏】智与体冥能起大用。
【钞】智即报身体即法身此二冥合应用无方。
○二如水下喻。
【疏】如水银和真金能涂诸色像。
【钞】真金上色须水银和方能涂(去声)物阙此一缘金无涂用。
○三功德下合。
【疏】功德和法身处处应现往。
【钞】报智功德契会法身随有机处应无不往。
○三能为下明应遍三土二初双明报应二有量下单示应身。
【疏】能为身非身能为常寿为无常寿能为无量能为有量。
【钞】初义者上所说报但论冥法即自受用也今明垂应以他受用常住之应对于生身无常之应示二迹用是故双明身等身即生身有分齐相故名为身非身是报无分齐相故曰非身小般若云佛说非身是名大身大身者乃他受用身也无分齐身其寿则常故无量也有分齐身寿则无常故有量也此二应用乃依真中二理而住机依事业二识而见住理广如金光疏说二识委在起信论明论意要在事识见则取色分齐故名应佛业识见则离分齐相故是报身此义至后释观佛观钞中辩之行者须知常身无量通应三土无常有量但应同居所以者何盖实报机分证论见他受用身方便土人唯禀别圆所见佛相虽小优降然匪生身悉是报佛若同居土具四教机禀别圆者能睹报佛故法华明常在灵山华严说法尽未来际及诸大乘即于应相见是法性尊特之身故知常身遍应三土若无常身唯应同居逗藏通机生凡夫善也。
○次义分二初明有量二义。
【疏】有量有二义一为无量之量二为有量之量如七百阿僧祗及八十等是有量之量如阿弥陀实有期限人天莫数是有量之无量。
【钞】上之所说自受用外垂三土身皆名为应其他受用虽就对机名之为应而是实因之所感克复名为报非是差别逗机之用若论逐物随缘参差长短身寿量者须就同居无常用说故今别示应身之相但于有量开出两量而此两量依于事识但空见故唯属无常若依业识不空见者即此无常全体是常则常无常二用相即二鸟双游也若上二土机息应转亦是无常以非八相故且言常言七百等者首楞严三昧经云坚首菩萨问佛寿几何佛令往东方过三万二千佛土于庄严国问照明庄严自在王佛彼佛答云如释迦寿我亦如是汝欲知者我寿七百阿僧祗劫坚首回此白佛阿难云彼佛乃是释迦异名虽机胜见长而七百犹可数故亦是有量之量若阿弥陀人天莫数故是有量之无量也。
○二应佛下结应佛皆然。
【疏】应佛皆为两量逐物随缘参差长短。
【钞】佛佛既皆三身圆证应身被物物寿长短岂不随顺各示两量故弥陀现长亦能现短释迦现短亦能现长故大论第三十六云当知释迦文佛更有清净国土如阿弥陀佛国阿弥陀佛亦有不严净国如释迦文佛国又第三十八云此间阎浮恶故释迦寿应短余处好故佛寿应长故涅槃二十二云西方去此三十二恒沙有无胜国所有庄严如安乐世界我于彼土出现于世斯皆随逐物机也。
○二然下据理融即。
【疏】然此三身三寿不可并别一异即乖法体即一而三即三而一乃会玄文释名竟。
【钞】上辩三身法是本有报约修成应论现往其言似纵须知报应二种之修性德本具虽是性德修相宛然全性起修全修在性三一冥泯思说莫穷不可等者如上竖论显非并一若言性具三身寿量显非别异若作并别一异之解即乖所诠圆常法体即一而三故不横即三而一故不纵非纵非横不可思议如此解者乃会能诠玄妙之文也。
【钞】二辩体前文解释能说所说能观所观皆能诠名今辩此名所诠之体欲令学者因筌得鱼寻名显体寻名意在忘名显体知无别体此乃今师释名辨体之妙意也复应了知释名是总总三法故三章是别别三法故是故解释通别二名无不义具教行理三能说之佛既具三身所说观境各具于三故云释名总于三法体章别在法身宗用别当余二教相一章分别总别今之辩体虽在一法一必具三故明体礼体底体达三种之义虽论三义但是法身中三未明余二各三故涅槃玄云总唱秘藏故当其名法身摄一切法不纵不横以当其体般若摄一切法如面三目以当其宗解脱摄一切法如三点伊以当其用如此敷演即是其教非但经体义成余义亦显(文毕)今出其意空假皆中故三属体假用皆空故三属宗中空皆假故三属用用是解脱特喻三点点是文字故宗当般若特喻三目目能照明故法身之三特泯纵横彰离念故故知释名总于九法辩体别在法身中三然九不多三不为少方是圆教总别之义此自分三初牒起略示。
【疏】次辩体者体是主质。
【钞】名傍是实体正是主名是假名体是实质一切名下皆有其质。
○二释论下正释主质四初据二文定体。
【疏】释论云除诸法实相余皆魔事大乘经以实相为印为经正体。
【钞】诸法当处不生不灭非有非空无能无所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离此等相名为实相无相之相也谁人不具何法不然若论证知唯有诸佛故法华云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禀圆说者初心即用佛智照境故能信解诸法实相既解实相亦解诸法实性实体实力实作实因实缘实果实报实本末究竟等十法既实即是实生实佛实依实正一色一香无非中道一切诸法皆是佛法既一切皆实实外无余复何得云余皆魔事应知此说以理简情若离心缘能所等相名为实相介尔有相即为魔事故别教已下至六道法皆有能所心缘等相魔能说之悉名魔事故知一切皆魔一切皆佛以情分别一切皆邪离情分别一切皆正今简情取理而为经体应知实相全体照明称为真心亦名本觉觉体遍故诸法皆实若指其要不离现前分别之念念即本觉觉即经体无别经体以为所诠以此觉心观于依正能所即绝待对斯忘妙观之宗自兹而立若不尔者何须得体方立经宗实相印者印即符印亦信也亦印定义乃以所诠定其大小及以邪正理符佛旨方可信从小乘三印无常无我此之二印印于生死寂灭一印印于涅槃小乘涅槃与生死异故各印之所诠符此则可信受是小乘经非魔外说大乘一印即一实相二种生死三德涅槃其体是一究竟真实义符于此可以信受是大乘经非小非外今据此经圆实为大若从彼论三藏对衍通别二教亦名一印今不取二唯圆实相名一印也则能说之人所观依正四种净秽五逆罪等其性不二以此一印为经正体。
○二无量下为四章所归。
【疏】无量功德共庄严之种种众行而归趣之言说问答而诠辩之。
【钞】无量功德等者经用归也经之力用亦名功德力有灭恶之功用有生善之德灭一切恶生一切善是故功德受无量名如此功德共严实体其犹帝王治乱育民以此功德庄严圣躬种种众行即经宗也从理起行全理成修如水为波波还归水宗必会体故云归趣通则万行别观十六故名众行言说问答即经名也能诠之名在于言说言义幽奥复须问答种种诠辩以立经名而彰实体问题目为名何尝问答等耶答名能诠体一部言句皆能诠名加法华经本迹十妙以为其名但题是总故就题释名余之四义皆遍始终故一经之名问答诠辩等从后向前示能归法不别云教兼在名中自禀曰名化他为教自他虽异俱是能诠故知四章同归一体。
○三譬众下约二喻显尊。
【疏】譬众星之环北辰如万流之宗东海。
【钞】体于四章犹如北辰众星环拱又似东海万水朝宗以其四章不暂离体一切诸法无理不成经体既然安得不辩。
○四故以下以一印结示。
【疏】故以实相为经体也。
【钞】三书家下具明体德体对释名但在一德所谓法身盖释名中总示三法利根虽解钝者未明何者以总示文带于宗用体混其中情想叵忘本性难显故于总后别示灵源永异四魔诸法皆实于彼圆伊当上一点绝思绝议非用非宗而其性融一不定一如伊一点点不孤然故直法身非法身法身必具般若解脱故别显体而谈三义虽彰三德意在法身以空假皆中是故明三名为体德中三初约礼义明法身。
【疏】书家解礼者训体也体有尊卑长幼君父之体尊臣子之体贱当知体礼之释是贵极之法也。
【钞】书既以体而释于礼故今以礼而释于体礼别尊卑意崇君父前明魔事已简偏邪今之臣子唯简宗用故君父体即是法身诸佛所师万法朝会体非修证理绝言思欲使标心强称贵极斯是本觉非寂非照亦是法性非深非广第一义谛名为本性法身德也寻能诠名欲识此体体显故行令修观者以此体德体彼依正一一贵极成妙宗矣。
○二复次下约底义明般若德。
【疏】复次体是底也穷源极底理尽渊府究畅实际乃名为底释论云智度大海唯佛穷底故以底释体也。
【钞】空即中故故般若德是诸法底亦名本源渊府实际若得中体则能穷畅也论云智度即实相般若佛以观照般若于诸法中证此智体故云穷底然法性甚深无有底际云穷底者良由佛以无底际智称性而证义言穷底七方便人以有底智故不能到诸法源底若圆教人从名字即以信解心穷智度底五品观行穷底十信相似穷底四十一位分证穷底唯佛与佛究竟穷底以此底义辩于经体则彰法性甚深第一义空名般若德也寻名识体体显故行令修观者以此体德穷彼依正一一到底成妙宗矣。
○三复次下约达义明解脱德。
【疏】复次体是达义得此体意通达无壅如风行空中自在无障碍一切异名别说皆与实相不相违背释论云般若是一法佛说种种名故以体达释经体也。
【钞】假即中故故解脱德是一切法自在之体复具一切真实名义若识此体则于诸法通达自在复于世间及出世间一切异名一中解多多中解一论云般若亦实相般若般若解脱名殊义一故互举也前明底义以观照般若穷实相底今明达义以文字般若说实相般若种种名也七方便人迷此体故于诸异名壅塞障碍圆教行人名字体达观行体达相似体达分真体达论今举佛究竟体达达义辩体则彰法性无量如来藏义名为真性解脱德也令修观者以此体德达彼依正一一无壅成妙宗矣。
○三明宗宗谓宗要此经之要在修心妙观感于净土心观即是一心三观释名之中其相已委感土之相此文备论今经妙宗在此因果且分为二初标列。
【疏】次明经宗初简宗体次正明宗。
【钞】二有人下随释二初简示宗体以其宗体一异之相人多惑之故须简示文二初简二初简宗体一二初牒言略斥。
【疏】有人言宗即是体体即是宗今所不用。
【钞】宗是因果此属于事体是一性此属于理虽不相舍二义须分定执是一于义实乖故云不用。
○二何者下据义广破三初约义破。
【疏】何者宗既是二体即不二体若是二体即非体宗若不二宗即非宗。
【钞】宗是宗趣趣果趣理趣果必因若趣理者要须修观观有明昧理有证不皆成因果故云宗既是二体本是理观虽趣理理非明昧因果依理理非因果如波依水波有千差水常是一故云体即不二不谈诸法同一理性则不最为大乘经体故云二即非体不论修证因果一法则非佛经所证宗趣也。
○二如梁下立喻破。
【疏】如梁柱是屋之纲维屋空是梁柱所取不应以梁柱是屋空屋空是梁柱。
【钞】屋空梁柱虽不相离若谓是一则无虚实也。
○三宗体下举过结。
【疏】宗体若一其过如是。
【钞】二简宗体异二初牒言破。
【疏】宗体异者则二物孤调宗非显体之宗体非宗家之体宗非显体之宗宗则邪倒无印体非宗家之体则体狭不周离法性外别有诸法。
【钞】虽破是一不可执异若其定异则二物孤调宗异于体则非全性而起成修观行有作属于八倒既不符理信非圆宗故云邪倒无印体若异宗则理不即事事外之理其体不周法性之体既异因果则一切法皆成别有。
○二宗体下举过结。
【疏】宗体若异其过如是。
【钞】二今言下示。
【疏】今言不异而异故有宗不一而一故有体也。
【钞】今据普贤观经验其宗体不定一异故彼经云大乘因者诸法实相是大乘果者诸法实相是实相因果不异而异非倒有印此为妙宗因果实相不一而一非事外理此为妙体岂同他立定一定异他不闻此偏说奈何讲兹疏文合知宗体唯想事境三观靡施正同次家邪倒无印可伤之甚。
○二今此下就体明宗三初依经直示。
【疏】今此经宗以心观净则佛土净为经宗致。
【钞】大乘之法其要在心心具易知色具难解故止观云因通易识果隔难知故观自观他皆修心观今观净土须求于心心能具故心能造故心垢土垢心净土净此犹通示未是的论的在一心顿修三观此观观于安养依正毕竟清净名心观净此观能令四佛土净如是方为此经宗致。
○二四种下约土广明三初列四土。
【疏】四种净土谓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无障碍土常寂光土也。
【钞】二各有下立净秽随文释义教观俱沉用义解文解行可发前释观字文中明示一心三观又文频示心观为宗至结宗云修心妙观能感净土今消此文四土净秽须准此观为四净因若依诸文逐其四土各论土因何能通贯前后之文焉令闻者证无生忍。
【疏】各有净秽五浊轻重同居净秽体拆巧拙有余净秽次第顿入实报净秽分证究竟寂光净秽。
【钞】初五浊轻为同居净者此净甚通须知别意如戒善者四教凡位皆悉能令五浊轻薄感同居净而圆观轻浊感同居净依正名净如此经说地观已去一一相状比于余经修众善行感安养土其相天殊言体折巧拙有余净秽相者此土人众净相亦宽折观感秽可在三藏体观感净不专通人衍门三教对三藏折俱明体法通但空体别次第体圆不次体三人生彼俱感净相圆人最净如观音疏别向圆修圆七信去见彼依正同于实报住行及通见相俱劣今经妙体须异三人故同居有余所明净相文通意别须以前后顿观之文妙宗之语解此通文令归的趣言次第顿入实报净秽者若论实证此土唯有圆圣所居别人初地证与圆同称实感报有何优降今就教道十地不融致所感土异于圆人故约渐顿分于净秽言分证究竟寂光净秽者若就别人同圆证实论寂光者唯约真因对圆极果而分净秽今论教道诠于极果但断无明一十二品寂光犹秽圆知须断四十二品名究竟净仍要了知圆人始终能用上品常寂光理而为观体今谈究竟意成行人修心妙观也。
○三娑下释名相但释土名略指净秽若的论四净能感之因唯一圆观已如向述文四初释同居。
【疏】娑婆杂恶荆棘瓦砾不净充满同居秽也安养清净池流八德树列七珍次于泥洹皆正定聚凡圣同居上品净土也。
【钞】同居约人净秽约土谓凡人圣人同居秽土也净土亦有凡圣同居二处凡圣凡即是实圣通权实始证为实应来为权次于泥洹者泥洹涅槃梵音新旧尔生安养者烦恼调伏近于涅槃故名为次皆正定聚者三聚判也若如此土博地凡夫属邪定聚发心修行未不退者属不定聚得不退者属正定聚若生安养不论高下五逆罪人临终十念得往生者亦得不退故云皆正定聚起信论明初心生彼住正定故小弥陀经云生彼皆得阿鞞䟦致同居净中极乐当其上品土也若依今经十六观门圆妙修者通惑纵存生于彼土常睹胜相如此土华严诸大乘会机所见也。
○二释有余三初约修断释名。
【疏】方便有余者修方便道断四住惑故曰方便无明未尽故言有余。
【钞】九种行人合生彼土藏二通三别住行二既修空假皆方便道别向圆信所修虽实犹居似道判属方便不生分段盖除四住约此修断得名方便断通余别故曰有余。
○二释论下据经论释相。
【疏】释论云出三界外有净土声闻辟支佛出生其中受法性身非分段生法华云若我灭后实得阿罗汉不信此法若遇余佛于此法中便得决了。
【钞】小乘虽云同入法性而执法性体类虚空子果若忘永无身土大乘法性体具色心子果若忘身土广大释论以大对破小乘界外无土特云出界而有净土小乘法性无有色心是故特云受法性身又引法华遇余佛者即有余土佛也此约灭后不值四依不生实信自谓永灭而生有余蒙佛开权即能决了。
○三就中下明利钝净秽。
【疏】就中复有利钝指上为净指下为秽也。
【钞】彼土利钝唯约大说若在此二已修中观生彼则利佛乃为说不次第法若在此土未修中观生彼则钝佛乃为说次第法也利根居上故云指上指下例此利根所见同彼实报故名为净钝根所见相劣于上故名为秽以今利钝验前体折唯圆名体前三皆折别向观中稍同圆体。
○三释实报三初约因果释名。
【疏】实报无障碍者行真实法感得胜报色心不相妨故言无障碍纯菩萨居无有二乘。
【钞】行真实道者圆人从初别人十向能于诸法称实观中也中理今开即感妙报色心不二毛刹相容纯是法身菩萨所居尚简圆似况七方便收简语宽宜善分别。
○二仁王下依经论释相。
【疏】仁王经云三贤十圣住果报即是其义释论云菩萨胜妙五欲能令迦叶起舞华严云无量香云台即其土净妙五尘。
【钞】仁王借别而名圆位三贤十圣借别名也住果报者名圆位也三贤既与十圣同住果报验是实报不证中道宁住实报故知名别其义属圆今取果报证实报土问前明实报无有二乘今那忽云迦叶起舞答须知四土有横有竖仍知横竖只在一处如同居土趣尔一处即是实报若破无明转身入者斯是法身同佛体用称实妙报则六根净人亦莫能预岂居二乘此则一处竖论实报若未破无明即身见者此乃诸佛乃大菩萨为堪见者加之令见实报土也盖有机缘虽未破惑已修中观如华严会及诸座席杂类之机感见身土难思者是今引论文乃方等中为弹斥故示实报土胜妙五尘令迦叶等顿忘少欲起动舞戏欲令声闻知大法妙生欣慕心鄙弃小道此等皆是一处横论实报土相故八部二乘机熟皆见也今以劣喻显于胜土如其鬼趣居人境界有人舍报堕彼趣者即同彼类非他人共有人即身能见彼趣不妨他人同见其相堕譬竖入实报土者见譬横论实报土也实报既尔方便寂光横论同处亦复如是于同居处论三土横竖于方便处论二土横竖于实报处论一土横竖至寂光处无横无竖当处亦无问论云迦叶对于菩萨胜妙五欲生爱之甚不安起舞至法华中迦叶叙昔闻菩萨法游戏神通不生一念好乐之心二事皆是菩萨之法因何爱恶顿尔相乖答应知二心俱是别惑爱于妙欲即同体思恶于度生即界外尘沙如不肖子但爱富贵而怠修学例净名中斥身子云结习未尽华则着身畏生死故五欲得便既畏生死乃指尘沙为结习耳又引华严无量香云即前所明同居横示实报之相。
○三就中下明渐顿净秽。
【疏】就中更论次第顿悟上下净秽等也。
【钞】四释寂光三初克体立名。
【疏】常寂光者常即法身寂即解脱光即般若是三点不纵横并别名秘密藏。
【钞】前三在事故从居人修断因果而立土名此土属理故从本体三德为名问分证寂光三障未尽何得一向就理立名答障未尽边自属实报今就因果分忘之处名为中下常寂光土。
○二诸佛下约能居示相。
【疏】诸佛如来所游居处真常究竟极为净土。
【钞】金光明云如来游于无量甚深法性诸佛行处过诸菩萨所行清净无量即寂甚深即光法性即常又普贤观云释迦牟尼名毗卢遮那此佛住处名常寂光常波罗蜜所摄成处我波罗蜜所安立处乐波罗蜜离身心相处净波罗蜜灭有相处故知此土乃从四德究竟处立以四彼岸显于三德常我即法身乐即解脱净即般若三德互具一一论三故法身等各具四德虽云三四实非十二学者知之如是方名不纵不横秘密藏也。
○三分得下明分满净秽。
【疏】分得究竟上下净秽耳。
【钞】分得名秽从证者论常寂光名从极理立。
○三故以下据义结示。
【疏】故以修心妙观能感净土为经宗也。
【钞】释题观字明圆三观至今明宗初云以心观净则佛土净为经宗致次即广明四土净秽今乃结云故以修心妙观能感净土为经宗也若其不用圆妙三观感四净土则标结文全为无用释题三观为被何人为何处用若谓欲感实报寂光二种净土须圆三观若有余净但修体空若同居净只用事行不须三观者此义不然偏空体法种种事行虽是二种净土之因非是此经的示宗致盖以此经本为韦提厌同居秽求同居净故谈妙观观彼依正那得辄云感同居净不须三观三观若成粗垢先落非有余净更生何处岂有余净非妙观耶须知正为生同居净故说三观良由观妙能破三惑不独感于同居净土随其惑断浅深之处自然感得有余等三如病须药本为身安求得仙方修合服之不但身安兼能轻骨身安可喻生同居净轻骨可喻感上三土只是一药效乃深胜如一妙观能净四土起信论说初心修行大乘正信惧在此土不当值佛信心退失乃教求生极乐世界令观彼佛真如法身毕竟得生住正定故非圆三观宁照法身那谓极乐因唯事善。
○四论用宗是自行所修之法用是利他所施之法自行趣理故明妙观化他摄机合通众善他宜妙观亦须教修自行助道岂废众善是故宗用法必齐等但有自行化他之异耳文二初标名略示。
【疏】次辩经用用者力用也生善灭恶为经力用。
【钞】力方有用故言力用力用何为生善灭恶也行者应知体宗用三别明三法乃从一性起于二修体是法身所显性也宗是般若能显智也用是解脱所起力也二虽修成须知本具一虽是性全起成修故非纵横不可思议二德在性全指惑业即是性具善恶二修今体逆修既全性具当处融妙乃化他德故以此二为经宗用用遍一切非无恶用以顺性故生善灭恶故染恶用称性用之最能灭恶。
○二灭恶下约义广释二初约善恶具明。
【疏】灭恶故言力生善故言用灭恶故言功生善故言德此皆偏举具论必备也。
【钞】既施力用必成功德是故一用而有四名偏论灭恶须施功力偏论生善在于德用斯是一往若二往说力用功德皆能灭恶力用功德皆能生善须知灭恶极至阿鼻生善理合至于妙觉方是圆经力用功德。
○二苦是下就灭恶偏释二初无恶不除。
【疏】苦是恶果贪恚痴是恶因恶因不除果不得谢。
【钞】所言灭恶须灭恶因方除恶果如果报修因二种行人不除三毒众苦之本纵暂免苦终非永谢今明化他修净土观则令诸恶因果俱灭惑纵未断生彼不起断在不久故能永灭恶因恶果以要言之此经力用灭五住因除二死果。
○二是故下从重别显。
【疏】是故此经能令五逆罪灭往生净土即是此经之大力用也。
【钞】恶之重者莫过五逆五逆是业从于上品烦恼而起招无间苦此经大力能灭此等极重三障即生净土若此三障性非三德何能无间转为极乐从极钝根且论十念生最下品若从利根非不能生上之八品以其五逆体是寂光故可于此净四佛土。
○五判教相教是圣人被下之言相是相状览而可别上之四义皆是言教谓诠名教诠体诠宗诠用之教若以其相而分别之则令览者观之显了故约五时二藏渐顿而示其相文二初正判所说教三初约五时判二初明教部。
【疏】教相者此是大乘方等教摄。
【钞】于大小乘此属大乘经中亦有频婆证小然非此教正所被机今从正为韦提希等宣净土观尚非通别岂是小乘于五时中是其第三方等时也。
○二赴机下明广略。
【疏】赴机适化广略不同大本二卷晋永嘉年中竺法护译此本是宋元嘉时疆良耶舍于杨州译两经皆在王舍城说复有小本名阿弥陀在舍卫国说阿弥陀无量寿彼此方言。
【钞】且辩文相未论定散。
○二约二藏判。
【疏】二藏明义菩萨藏收。
【钞】约人判法此属菩萨阿含等经虽说三乘从多从正属声闻藏大乘诸部虽有二乘非部正意是故判藏归菩萨也。
○三约渐顿。
【疏】渐顿悟入此即顿教正为韦提希及诸侍女并是凡夫未证小果故知是顿不从渐入。
【钞】若约化仪论渐顿者华严属顿三时皆渐经在方等非化仪顿今经顿者乃于化法以圆为顿故就韦提即身得忍判教为顿且无生忍位别在初地圆在初住别教凡夫经无数劫方至此位唯有圆教即生可入若将结益判教偏圆最为明显是故今文就其当机证位定之是顿非渐。
○二题称下傍简能说人。
【疏】题称佛说简异四人弟子诸仙诸天化人等说也。
【钞】若四人说如来印之亦得称经今经始末皆出金口故称佛说。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会本卷第二
卍续藏第 22 册 No. 0407 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会本卷第三
日东 沙门 实观 分会
【钞】二分文下随经显义前取经中名等五义解释总题总意虽彰别文难显故须以句节定经文令义显现总别虽异义无两涂方知玄义释此经题复了疏句不显他义分二初总别科判总科三分别科六章。
【疏】分文为三序正流通从如是讫清净业处序分尔时世尊放眉间光讫诸天发无上道心正说当机益分尔时阿难白佛当何名下讫经流通分序中文二证信发起正说亦二净业妙观流通亦二王宫鹫山。
【钞】二初证下随科解释三初序分二初证信序即是通序大论云佛将涅槃阿难问佛一切经首当安何语佛答阿难应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某国土与某大众非独我法如是三世诸佛经初亦然故知六义即是通序以诸经同故亦名经前序付嘱令安故亦名经后序结集者所置故今言证信者令闻者不疑故论第四问曰何不直说般若而言住王舍城答说时方人令人信故言六句者但以诠义究竟为句如佛但一字亦名句也二初标指六句。
【疏】初证信序六句如是标于信我闻异外道一时辩息诤佛正明化主王城论住处列众为同闻。
【钞】如是标于信者释论第二问曰诸佛经何故初称如是答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如是义者即是信也若人有信能入佛法无信不入不信者言是事不如是信者言是事如是我闻异外道亲承于佛故曰我闻不同外道不禀佛也一时辩息诤者谓机熟受道之时故无诤也释论云不应无一时佛自言一人出世多人得乐是者何人佛世尊也。
如是。
【钞】二如是下随文释义六初标信。
【疏】如是者诸法实相古今不异名如如理而说故为是决定可信故云如是。
【钞】信名忍乐理当言善方忍方乐理当则不异名如言善则无非曰是四教言理皆称如是而有浅深若其三藏唯就世俗论于不异及以无非通虽即理但在二谛别教知中要先破二唯圆初心即了诸法一一中实当处皆如称此而谈无非曰是故圆望三教皆不如是此经所信虽未开废而所被机不从偏小故但就圆明于如是决定可信也此句既尔下之五句皆以在圆故通序文通其义亦通而其意别今以别意释其通文故此云也。
我闻。
【钞】二我闻下异外道二初正释。
【疏】我闻者表异外道亲承有在。
【钞】有在者在于佛也虽释我闻意多明闻次文明我。
○二我者下料简二初立难。
【疏】我者自在义一切法空无我何故说我。
【钞】我有自在及主宰义凡夫小乘于人法中而著于我今传圆观合顺二空何得言我。
○二随俗下通难二初直通。
【疏】随俗假名说我谓见慢名字若无我则无闻若无闻化道则绝为此义故虽知无我为传化不绝假名说我。
【钞】毕竟空中虽我叵得此空即俗诸我宛然今且约三分别我相横计主宰名为见我俱生主宰名为慢我随世流布即名字我阿难尊者至结集时尚破同体见慢之我岂有界内二种我耶为传化故故顺妙俗立名字我。
○二如人下举譬。
【疏】如人以金钱易铜钱及草木等卖买法尔人无笑者故言我闻。
【钞】知无我理如用金钱随俗立我如易铜钱及草木等。
一时。
【钞】三一者下辩息诤二初示论释二初释一。
【疏】一者佛法无有定实之一云何称一随俗假说一耳释论广破一异也。
【钞】先约真破次随俗立在文可见释论广破一异者论云若一与物一一与物异二俱有过问曰若一有何过答曰若一瓶是一义在在有一处处皆应是瓶则无衣等诸物一中之过既然二中之过云何答若一与瓶异瓶则非一若瓶与一异一则非瓶若瓶与一合瓶名一者今一与瓶合何不名一为瓶是故不得言瓶异一彼文极广盖瓶显可见故以瓶喻时也一则是数时则是体若于数体定执一异则诸惑纷然能离执者则于法解脱斯乃寄于数体一文示离着观令于诸法皆祛定计即知六事及以诸文皆须离于一异之见也。
○二释时。
【疏】时者有二种一迦罗即短时亦名实时二三摩耶名长时亦名假时。
【钞】此土诠召但直云时天竺二音若云迦罗即是实时云三摩耶即是假时亦如此间心有二称言智是解心言识是迷心故令依智不依识也外人执时以为实因是故对彼云三摩耶显时是假若内弟子依时而食护明相等乃言迦罗显时是实言迦罗短时三摩耶长时者若据论文短时长时并名三摩耶也谓方时离合一异长短等名字出凡人着心是故长短皆假无实今以短长分对二名者恐是大师依建立门巧会论意以依佛制时则生死时短外道执时则生死时长既回论文必有此意。
○二今不下明今意。
【疏】今不论长短假实说此经竟总云一时。
【钞】言不论等者今非界内护明相等故不论实时又非破外执时为实故不论假时长短如前但是众生机熟佛应说经机应合一之时亦是谛智合一之时故云一时文但从应故云说经岂无机感佛空说法故佛说竟韦提悟讫然一时文义本通深浅今意别在圆机感佛故使凡夫顿入法忍。
佛。
【钞】四佛者下化主三初约异名释。
【疏】佛者亦婆伽婆此云有大名声亦云能破烦恼。
【钞】大论第四以四义释婆伽婆一能破烦恼二有功德三巧分别能分别诸法总相别相故四好名声无有得声名如佛者故今文略出二义新云薄伽梵具六义一自在二炽盛三端严四名称五吉祥六尊贵以多含故不翻旧云婆伽婆讹也。
○二佛者下约三觉释。
【疏】佛者平等开觉故名为佛既能自觉复能觉他觉行备满。
【钞】佛者下总示既能下别示三觉对迷说自对自说他对因说满一平等觉对三不同说为三觉。
○三一切下约超因释。
【疏】一切智异外道慈悲异二乘平等异小乘尊极名为佛。
【钞】一切智故异外邪痴无缘慈故略小自度三智等故异偏菩萨究竟觉故异诸因位能异不殊对所异故四种分别然释佛义六即等说其文稍委故今略云。
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
【钞】五在者下论住处二初释住二初会在同住。
【疏】在者暂时曰在久停名住一往语耳。
【钞】在暂住久一往分之故非尽理久在暂住有何所妨况灵鹫山如来应身常在其中岂得言暂。
○二住者下约论释住此经云在大品言住其义不别故引彼论住义释在分二初标列。
【疏】住者四威仪皆为住差别者谓天住梵住圣住佛住也。
【钞】四威仪者谓行住坐卧此之身仪皆住灵鹫而能住法则有四差即天梵圣佛也。
○二天住下解释。
【疏】天住谓六欲天因即施戒善心也梵住从初禅至非想因即四无量心也圣住三乘人因即三三昧也佛住首标严百八三昧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也。
【钞】今四住文乃是尽取论释住义是知四中皆明因果而所住法正在于因所谓如来以摄物故示现施戒及十善心此即佛以欲天之法住王舍城为物示现四无量心示三三昧即梵法圣法住王城等此皆如来随他意住若随自意即以楞严至不共等住王城也故普贤观云释迦牟尼名毗卢遮那此佛住处名常寂光释迦遮那既是异名王城寂光毕竟无二故云此佛住处名常寂光今之所住是何境界又应了知若以人法分于能所施戒至于首楞严等皆所住法佛为能住若以王城为所住处上之人法皆名能住又据经文但云佛住论应唯就首楞严释而明前三者荆溪二解一从通以趣别从广之狭也二将胜以摄劣佛住王城必摄欲色及以三乘佛住既胜则无法不住非不住恶为引物故且从善说而于善中就世间善略指定散收一切善故言天梵于出世中略指小大摄一切法故言圣佛他人不明能住心法唯云身住王舍城等则抑极圣同凡夫住况复凡圣各各有于能住之法且如比丘修戒定慧乃以天梵及以圣住住于房舍若破戒者则以地狱住于房舍其有能修一心三观则所住处即空假中岂非楞严为能住法初心尚尔如何果佛唯论身住。
○二王舍下释处二初各释城山二初释城二初翻梵名。
【疏】王舍城者天竺云罗阅祇伽罗。
【钞】亦名摩竭提此云不害言此国法不行刑戮其有犯死罪者送置寒林。
○二释论下解释三初约诸王治化释。
【疏】释论解摩伽陀国王有夫人生子一头两面四臂人谓不祥王即裂其身首弃之旷野罗刹女鬼名阇罗还合其身以乳养之后大成人力能并国王有天下取诸国王万八千人置此五山以大力势治阎浮提阎浮提人因此名王舍城也。
【钞】二又先下约移居免火释。
【疏】又先所住城城中失火一烧一作如是至七国人疲役集诸智人宜应易处即求觅地见此五山周匝如城即作宫殿王于中住故名王舍。
【钞】三又下约畏罪得处释。
【疏】又古昔国王名婆薮厌世学仙妄云天祀中应杀生啖肉身陷地狱其子广车次复为王自念我父生入地狱今欲出家复畏地狱欲治天下复恐有罪当何处身作是念时空中语言汝行若见难值希有处当作舍住王出畋猎见一鹿走疾如风王便逐之至此山周匝峻固其地平正生草细软好华遍地茂林华果温泉浴池皆悉清净天雨天香奏天伎乐乾闼婆等适见王来各自还去见此灵奇于中起舍故名王舍城也。
【钞】二耆阇下释山二初翻名。
【疏】耆阇崛山者翻名灵鹫。
【钞】二诸圣下解释三初约圣灵依就释。
【疏】诸圣仙灵依之而住。
【钞】二又名下约山形似鹫释。
【疏】又名鹫头峰形似鹫。
【钞】三又山下约鹫鸟栖隐释。
【疏】又山南有尸陀林诸鹫食尸竟栖其山。
【钞】二然法下总示法应。
【疏】然法身无像实不假地所居为欲利益故随化身明化主住处耳。
【钞】不言报者报能冥法复能垂应既言法应报在其中三身融妙言且暂分体常相即。
○六与大下列同闻二初标科辩次。
【疏】与大比丘众下列同闻众也先声闻次菩萨显示教中二乘外相为胜菩萨心虽是胜外相无定是故后说也。
【钞】二声闻下依次解释二初声闻众二初分科示略。
【疏】声闻先标位次列数何不叹德非是无德译经人略。
与大比丘众。
【钞】二与若下随文解释二初标位四初释与。
【疏】与者共义一处一时一心一戒一道一见一解脱等皆一故名共也今经与阿难诸大众同闻故云与也。
【钞】与即共义以七一释七种一故方成共义若据时判已属生苏且从本说七在三藏同感佛时同鹿苑处同别脱戒同一切智心同无漏正见同三十七道同有余脱昔同七者今日同闻然此观门佛将阿难及以目连入韦提希后宫宣说大众未闻至回灵山阿难具述方得同闻。
○二大义下释大。
【疏】大义有三谓大多胜天王大人所敬故言大遍解内外经书名曰多出九十五种上号为胜此等皆是无学小乘中极故云大也。
【钞】华言大者梵曰摩诃乃含三义谓大多胜故须就本三义释之大人所归德量大故梵王师陈如帝释师迦叶等通内外典识解多故出九十五知见胜故皆无疑解脱故小中极虽标一大义必具三。
○三释比丘二初标列六义。
【疏】比丘者因果六义因名乞士怖魔破恶果号应供杀贼无生。
【钞】因三果三一一主对。
○一释论下随要释三因三若成果三自克复欲行者效彼修因故释因三三中初乞士。
【疏】释论净目问舍利弗乞士者有四种食合药种植田园名下口食仰观星宿名仰口食四方巧语名方口食咒术卜算名维口食比丘不作此四名清净乞士也。
【钞】今举身子答彼净目乞士之义须离上下方维之食常行乞食清净活命故名乞士至果乃成应供德也。
○二怖魔。
【疏】怖魔者若发心出家地行夜叉唱飞行空中展转乃至六天魔王闻之怖畏失人众也。
【钞】魔主生死在家受欲增长生死出家离染趣向无生是故魔王闻之生怖染欲破戒魔还快乐勤修三学果证无生。
○三破恶。
【疏】破恶者能破烦恼九十八使悉皆破断故名破恶。
【钞】见思二使共九十八名恶名贼修观推穷名为破恶证智断尽名为杀贼。
○四众者下释众三初释通名。
【疏】众者四人已上乃至百千无量一处羯磨作法行筹布萨事理二和无有违诤名和合众也。
【钞】二一有下释别相。
【疏】一有羞僧持戒无违二无羞僧不持戒不别好恶三无知僧虽不破戒不别轻重二人共诤不能判决默然无言四真实僧谓学无学人。
【钞】三今此下明去取。
【疏】今此二僧得共羯磨同闻证信唯取无学人也。
【钞】羯磨通凡故取有羞今此二僧者即有羞真实也论云是中二种僧可共百一羯磨同闻证信尚简学人前三绝分也。
千二百五十人俱。
【钞】二千二下列数二初标人合数二初合一千。
【疏】千二百五十人者列数也三迦叶兄弟有千弟子优楼此云木瓜林伽耶此云城那提此云江昔共起刹今连枝也。
【钞】二舍利下合二百五十。
【疏】舍利弗名翻言珠子亦云身子姓拘栗陀目犍连姓也翻赞颂亦莱茯根或云胡豆二人共有二百五十人。
【钞】二迦叶下常随所以。
【疏】迦叶舍利弗等先并事火翻邪入正艰苦累载都无所获一遇见佛便得上果感佛恩深常随侍佛为同闻众。
菩萨三万二千文殊师利法王子而为上首。
【钞】二菩萨众二初料四文。
【疏】菩萨位中有四第一明位第二列数三万二千人第三标名文殊第四结为上首。
【钞】二天竺下释二义二初释位。
【疏】天竺云摩诃菩提质帝萨埵此云大道心成众生。
【钞】二文殊下翻名。
【疏】文殊此云妙德以法化人名法王子也。
【钞】二发起序二初对辩不同二初泛举差别。
【疏】二发起序者诸经不同或放光动地微笑入禅自唱位号劝人令问。
【钞】放光如法华经放眉间光照东方万八千土也动地如大品世尊以神通力大千国土六种震动微笑如报恩经尔时如来熙怡微笑也入禅如金光明经是时如来游于无量甚深法性也自唱位号如梵网经我今卢舍那方坐莲台也劝人令问如涅槃经普告众生大觉世尊将入涅槃若有所疑今悉可问为最后问也然诸经发起事或兼有之今且各举一端以明发起之相。
○二今经下正显今经二初正显。
【疏】今经正以杀父以为发起。
【钞】二何故下释疑。
【疏】何故举此逆事为发起耶为彰此界极恶令人厌弃亲所生子犹尚危害即欲令人同欣净土下韦提希愿为我说无忧恼处不乐阎浮浊恶之世。
【钞】二就中下总科略释二初分科。
【疏】就中为二初尔时下正明杀父次问守门人下明欲害母。
【钞】二问频下释三初问答释疑二初问。
【疏】问频婆何故遣人说法韦提何故如来自往。
【钞】频婆韦提皆请弟子赴频婆请何故唯遣目连楼那至赴韦提何故如来躬亲而往。
○二答。
【疏】答父愿闻法遣入传授为化义足母求生净土非佛不开故须自往。
【钞】频婆国父愿闻戒法可遣人授韦提国母机在妙观须佛亲开父母之称从阇王得。
○二频婆下预翻名字。
【疏】频婆娑罗此云摸实亦曰影坚韦提希此云思惟阿阇世此云未生怨或婆罗留支此云折指内人将护名为善见也。
【钞】三初段下随科解经初正明杀父二初分科。
【疏】初段为四一频婆为子幽禁二国太夫人密奉王食以济王命三漱口毕下圣为说法以润王心四如是时间下明因食兼由闻法多日不死。
尔时王舍大城有一太子名阿阇世随顺调达恶友之教收执父王频婆娑罗幽闭置于七重室内制诸群臣一不得往。
【钞】二初尔下随释四初为子幽禁二初随释经文二初师资现事二初释时处标人。
【疏】初尔时王舍太子阿阇世者当佛在王舍城时未生怨者未生之日相师占之此儿生已定当害父。
【钞】经云尔时即当佛在城不远耆阇山时也前译阿阇世为未生冤今方释义处胎之日有冤害相占者预记因以为名。
○二随顺下明顺友造逆五初释恶友名族。
【疏】随顺调达恶友教者调达此云天热亦云天授是斛饭王子是佛堂弟阿难亲兄阿难此翻欢喜亦云无染或云欣乐调达有三十相出家诵六万法聚满十二韦陀。
【钞】二为利下释恶友谋术二初从人学术。
【疏】为利养故往诣佛所求学神通佛不为说令观无常自可得道复至舍利弗目连乃至五百弟子所皆不为说取通之法阿难亲弟未得他心授与通法调达入山学得五通。
【钞】阿难亲弟知取通法自未得通不知其心故授与之。
○二心念下诱人同谋。
【疏】心念谁作檀越阇世太子有大王相或自变身作象马宝于王子前抱持歍嗽复至天上取天华天食。
【钞】作象马宝以轮王事诳惑阇世作抱持等欲其生爱也。
○三语王下明恶友言教。
【疏】语王子言我作新佛汝作新王岂不快耶。
【钞】正教造逆我杀牟尼以作新佛汝杀频婆以作新王新王新佛共化世间不亦快哉。
○四随顺下明太子造逆。
【疏】随顺恶友收执父王。
【钞】阇世受教乃行杀逆。
○五调达下明恶友造逆。
【疏】调达破僧舍利目连教化还合推山厌佛密迹金刚以杵拟之碎石迸来伤佛足指华色比丘尼呵之拳打眼出作三逆罪生入地狱。
【钞】调达自造三逆成就复教阇世杀父成就害母加行自行教他五逆罪故生陷泥黎。
○二频婆下父子前因。
【疏】频婆往日毗富罗山游行猎鹿空无所获遇值一仙正坐使人驱逐令去遂敕杀之临终恶念愿我来生还如今日心口害汝。
【钞】被杀仙人生恶念故即来为子胎中已有害父之怨。
○二如此下总结权化。
【疏】如此等事皆是大士善权现化行于非道通达佛道众生根性不同入道有异一逆一顺弘道益物示行无间而无恼恚阇王现逆为息恶人令不起逆。
【钞】调达阇世频婆韦提皆是大权现逆现顺利益众生。
○二夫人奉食。
【疏】二明夫人奉食。
国太夫人名韦提希恭敬大王澡浴清净以酥蜜和麨用涂其身诸璎珞中盛蒲卜浆密以上王尔时大王食麨饮浆求水漱口。
【疏】王食麨饮浆求水漱口合掌遥礼请受八戒澡浴清净。
△三二圣为说法。
漱口毕已合掌恭敬向耆阇崛山遥礼世尊而作是言大目犍连是吾亲友愿兴慈悲授我八戒时目犍连如鹰隼飞疾至王所日日如是授王八戒世尊亦遣尊者富楼那为王说法。
【钞】三圣为说法二初释目连授戒二初释疾至。
【疏】目连是佛右面弟子昔为辟支佛剃头作袈裟愿得神通。
【钞】以其宿世事辟支佛今得神通疾至王所。
○二授八下释戒相。
【疏】授八戒者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不着华香不观听伎乐不上高床此八是戒不过中食是斋毗昙不着香衣不上高床同是庄严处合为一也。
【钞】初开香衣及上高床以为八戒斋在八外次合香衣高床为七不过中食为第八则斋在八内法无增减数有开合皆名为八戒斋也。
○二富楼下释楼那说法。
【疏】富楼那此云满愿子亦满慈子从父母得名说法第一巧开人心故偏遣之。
如是时间经三七日王食麨蜜得闻法故颜色和悦。
【钞】四频婆下法食延寿。
【疏】四频婆因食闻法遂得多日不死也。
【钞】二次害下明欲害母二初分科。
【疏】次害母中为四一为子幽闭二因禁请佛三佛与弟子因请往赴四见佛伤叹请法初中又三一欲害母二二臣谏不听害三敕内官幽闭。
【钞】二初阇下随释四初为子幽闭三初欲害母三初王问在不。
【疏】初阇世问守门者王今在不。
时阿阇世问守门者父王今者犹存在耶。
【钞】二守门下以事实答。
【疏】二守门者以事实答。
时守门人白言大王国太夫人身涂麨蜜璎珞盛浆持用上王沙门目连及富楼那从空而来为王说法不可禁制。
【疏】三王闻瞋怒。
时阿阇世闻此语已怒其母曰我母是贼与贼为伴沙门恶人幻惑咒术令此恶王多日不死即执利剑欲害其母。
【钞】三王闻瞋怒二初消经文。
【疏】名父为贼母为贼伴即执利剑欲害其母。
【钞】二应杀下释妨难。
【疏】应杀守门人而欲害母者守门有辞王先有敕制诸群臣不言妇女沙门从空飞入非我能禁王虽贪国杀父犹不违法。
时有一臣名曰月光聪明多智及与耆婆为王作礼白言大王臣闻毗陀论经说劫初已来有诸恶王贪国位故杀害其父一万八千未曾闻有无道害母王今为此杀逆之事污刹利种臣不忍闻是旃陀罗我等不宜复住于此时二大臣说此语竟以手按剑却行而退时阿阇世惊怖惶惧告耆婆言汝不为我耶耆婆白言大王慎莫害母王闻此语忏悔求救即便舍剑止不害母。
【钞】二劫初下二臣谏三初释劝辞。
【疏】劫初已来一万八千未闻无道害母害母眼见何得言闻谓不忍闻世人传说不宜住此欲奔他国故云不住有国已来虽有刑罪不加女人况所生母故不住也。
【钞】二以手下释劝相。
【疏】以手按剑却行而退者按剑现威以息王忿也。
【钞】三惊怖下明从劝。
【疏】惊怖惶惧者畏惧也耆婆此云固活生时一手把药囊一手把针筒昔誓为医能治他病从德立号庵罗女子也是国贤臣贤臣去必国亡也汝不为我者耆婆重谏慎莫害母忏悔求救前𠏘也即便舍剑止不害母。
敕语内官闭置深宫不令复出。
【钞】三敕语下敕幽闭。
【疏】敕语内官幽闭深宫。
【钞】二韦提下因禁请佛二初分科。
【疏】韦提希被幽闭下第二请佛谓请如来令遣弟子与己相见文为二初明请人次明请法。
时韦提希被幽闭已愁忧憔悴遥向耆阇崛山为佛作礼而作是言如来世尊在昔之时恒遣阿难来慰问我我今愁忧世尊威重无由得见愿遣目连尊者阿难与我相见。
【钞】二韦提下随释二初请人。
【疏】韦提何故请见目连及以阿难目连是门师阿难佛侍者先恒教诫故偏求见居在深宫不敢偏求内厌恶界愿生净土欲令二人传意请佛。
【钞】一是门师一是佛侍先常教诫故偏请二人既在深宫故请二人不敢偏一欲传我意请佛宣说生净土因请人之意也。
作是语已悲泣雨泪遥向佛礼。
【钞】二悲泣下请式科云请法即法式也。
【疏】悲泣雨泪望佛哀怜遥向佛礼前已礼竟今复重礼表已殷勤。
【钞】三世尊下因请往赴二初分科。
【疏】世尊在耆阇下如来现宫不异胜鬘即生此念时佛于空中现也文为五一神通二色身三坐座四眷属五雨华。
【钞】胜鬘等者胜鬘夫人也即舍卫国波斯匿王女末利夫人所生为逾阇国妃其后父母遣书云佛出我国神通自在普益众生胜鬘执书对使说偈云仰惟佛世尊普为世间出亦应愍我等速来至此处即说此偈时佛于空中现复说偈赞云如来妙色身世间无与等等今韦提哀请佛即降赴其事相类故云不异。
未举头顷尔时世尊在耆阇崛山知韦提希心之所念即敕大目犍连及以阿难从空而来佛从耆阇崛山没于王宫出。
【钞】二知韦下随释五初神通二初消文。
【疏】知韦提希心念者是知他心从崛山没王宫出显神通也。
【钞】如来之心寂而常照无数河沙世界众生若干种心悉知悉见非同小圣作意方知他心及以身如意通皆无记通也。
○二问前下释妨二初出妨。
【疏】问前频婆请弟子意在如来今夫人亦请弟子意在佛何故前请遣弟子今请自往耶。
【钞】此难重出问不异前答不同彼。
【疏】解有二义一阇王与调达杀父如来若躬赴恐世王起怨嫌心为护彼故不得自往二者佛法寄在国王频婆定死阇世当为国主如来若往者王得国主佛法不行故不得往夫人无此诸事如来自往。
【钞】言二解者一灭即今嫌佛之恶二生以后行法之善何以故若佛入彼频婆之室即令世王谓佛朋父还谋国政怨嫌既重后不行法故不躬往母无斯事故佛亲赴。
○二时韦下色身。
时韦提希礼已举头见世尊释迦牟尼佛身紫金色。
【钞】三坐百下坐座。
坐百宝莲华。
【钞】四目连下眷属。
目连侍左阿难侍右释梵护世诸天在虚空中。
【钞】五普雨下雨华。
普雨天华持用供养。
【钞】四伤叹请法二初分科。
【疏】伤叹请法中有二意韦提见佛下正明请其生处今向世尊下明请往生之因初明供养问往生因次问生处也。
【钞】今向世尊下明请往生之因者即二意中第二请示往生净土之因经云唯愿佛日教我观于清净处文也初明供养问往生因者即第一意问往昔生中何罪为因生此阇世恶逆之子应知此二语同意别。
时韦提希见佛世尊自绝璎珞举身投地号泣向佛白言世尊我宿何罪生此恶子世尊复有何等因缘与提婆达多共为眷属。
【钞】分二初我有下供养问往生因。
【疏】我有何罪生此恶子世尊复有何等因缘与提婆达多而为眷属此经不答余经说之昔于锭光佛时释迦为摩纳就珍宝仙人学学习既成念欲报恩自惟贫乏于时耶若达欲嫁女时有须摩提求为女婿聪明有智而形貌丑摩纳遇见论义须摩提屈在言下耶若达欢喜大赐珍宝以女妻之摩提生忿发誓未来世世常恼为此因缘常触恼也。
【钞】经自绝璎珞举身投地号泣向佛即三业供养绝璎投地是身号泣是口以二显意阇世之因已略如前疏今但出调达之缘。
唯愿世尊为我广说无忧恼处我当往生不乐阎浮提浊恶世也此浊恶处地狱饿鬼畜生盈满多不善聚愿我未来不闻恶声不见恶人。
【钞】二浊恶下正问生处。
【疏】浊恶者浊五浊也一见二烦恼三众生四命五劫恶者十恶也杀盗淫妄语恶口两舌绮语贪瞋邪见也三途地狱名泥犁译云不可乐畜生云旁行从主畜养为人驱使食啖饿鬼饥虚怯畏三千刹土同有此恶故曰盈满多不善聚恶道因也无人不起故名曰多人常现行杀盗淫等违理枉物为不善积集称聚也愿我未来不闻恶声不见恶人。
今向世尊五体投地求哀忏悔唯愿佛日教我观于清净业处。
【钞】二今向下请往生因。
【疏】今向世尊五体投地两肘两膝头顶是为五体也忏摩梵言悔过汉语彼此并举故云忏悔将果验因知过去有罪恐偿未尽当来更受故须忏悔唯愿佛日启告所求佛能破坏众生痴闇如日除昏故言佛日教我观于清净业处序文竟。
【钞】第二正说分二初泛科悬解二初科三段。
【疏】尔时世尊放眉间光下第二正说文为三初明净业次辩妙观三利益。
【钞】二如来下解初文。
【疏】如来眉间有白毫相犹如珂雪长一丈五尺毫有八楞周围五寸其毫中空右旋宛转如琉璃筒从此发光照无量国还住佛顶变为金台广现诸国令韦提希乐生安养。
【钞】二初放下重科广释二初总别分科。
【疏】初放光酬前请于生处次世尊微笑下酬前净业近答思惟正受三种净业散心思量名曰思惟十六正观说名正受就初有二第一答其生处唯愿下明见净土更请净国之因初放光普示诸土次或有下示土差别韦提下示生处。
【钞】酬前生处者前韦提请云唯愿为我广说无忧恼处佛今放光照其净土令彼见之以酬前请酬前净业者前请云唯愿教我观于清净业处今示三种净业十六妙观即教彼观净业处也近答等者以韦提希于酬生处中因光见土乃再请云教我思惟教我正受此在正宗故云近答若酬序中所请即是远答。
○二随科解释二初酬二问二初酬前生处二初答其生处三初尔时下放光普示。
尔时世尊放眉间光其光金色遍照十方无量世界还住佛顶化为金台如须弥山十方诸佛净妙国土皆于中现。
【钞】二或有下示土差别。
或有国土七宝合成复有国土纯是莲华复有国土如自在天宫复有国土如玻璃镜十方国土皆于中现有如是等无量诸佛国土严显可观令韦提希见。
【钞】三时韦下的示生处。
时韦提希白佛言世尊是诸佛土虽复清净皆有光明我今乐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唯愿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
【钞】二思惟下见土更请因。
【疏】思惟是愿愿思是业正问其因正受者非邪曰正领纳名受即第二问观行。
【钞】此请净土正助二因初教我思惟若不思惟不成愿乐有愿之思乃成业因唯愿世尊教我修于净土愿思令成业因此请事善助道之业也次教我正受离邪倒想领纳所缘名为正受此请世尊教我修行净土观法即正观也。
○二微笑下酬前净业二初总别分科。
【疏】微笑中有二初明三种净业答思惟汝是凡夫下次明十六妙观答正受初业共凡夫次共二乘后是大乘不共之法初净业中有三第一明三种净业告阿难下第二叹其所问妙契佛心从阿难汝当受持下第三略付阿难令持获利也就初复三初明光照频婆获道次世尊告韦提汝今知不下举果劝修因三欲生彼国者下明往生之因也。
【钞】初业共凡夫等者今三种福是圆助道与正观合皆如来行故云三世诸佛净业正因但以三种有通有局初孝养等通于大小及以博地故云初业共凡夫次归戒等唯通大小凡夫无分故云次共二乘若菩提心等专在大乘不通凡小故云不共之法。
尔时世尊即便微笑有五色光从佛口出一一光照频婆娑罗王顶尔时大王虽在幽闭心眼无障遥见世尊头面作礼自然增进成阿那含。
【钞】二何以下随科解释二初三种净业答思惟三初正明净业三初光照频婆得道二初释微笑二初问。
【疏】何以不直答其土因而复放光微笑耶。
【钞】二答二初解有下答放光。
【疏】解有二初为欲增道次欲使王与夫人因光相见王既睹光增道知国非实视死如眠夫人见王无忧观法成果也。
【钞】观法得果者无生法忍是圆三观习果故也。
○二微笑下答微笑。
【疏】微笑如释种被诛如来光色益显正以如来善达因缘业报无差对至叵避王虽应死而获前迹夫人幽絷即是现净土之缘有此多缘所以致笑也。
【钞】恶业之报害命絷身而为获果及净土缘如来心了善恶因果交互万差欲表内心是故微笑。
○二阿那下释阿那含。
【疏】阿那含者第三不还果也。
尔时世尊告韦提希汝今知不阿弥陀佛去此不远汝常系念谛观彼国净业成者我今为汝广说众譬亦令未来世一切凡夫欲修净业者得生西方极乐国土。
【钞】二去此下举果劝修因二初问。
【疏】去此不远者安乐国土去此十万亿佛刹一一刹恒沙世界何言不远。
【钞】大本小本俱云极乐去此十万亿刹刹即大千故云河沙何言不远。
○二解云下答有二意。
【疏】解云以佛力故欲见即见又光中现土显于佛顶一念能缘言不远也。
【钞】初以佛力故令修观者欲见即见故此文云汝当系念谛观彼国故知佛力加欲见者令观成见后文云一切众生观于西方极乐世界以佛力故当得见彼清净国土故般舟见佛而论三力一佛威力二三昧力三行者本功德力次意即是光中现土即目睹见也其二种见皆由感应虽远而近然若心性不具尘刹则佛无应现之理生无感见之功故此经谈是心是佛观迷此意则非妙宗。
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佛告韦提希汝今知不此三种业乃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
【钞】三第一下正示往生因二初正示三初共凡夫业。
【疏】第一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敬上接下慈心行也修十善业是其止行身除三邪口离四过意断三恶也。
【钞】此经正被顿修之机虽修佛行父母师长岂不孝事轮王十戒岂不止行但能修之心一一称性何妨所修慈孝之善共于凡夫。
○二第二下共二乘业。
【疏】第二三归者佛法僧也在家戒亦即是十戒具足众戒者道俗备受微细不犯威仪者三千悉皆不缺也。
【钞】圆顿行者岂违小乘出家之式三归众戒威仪等事但受持之心合于一体依于毕竟而所行之法共于二乘。
○三第三下大乘不共业。
【疏】第三发菩提心是愿起意趣向名为发心菩提是道佛果圆通说为菩提读诵大乘明修解也行能运通说之为乘余二不及是言大也。
【钞】依无作境起无缘誓名发菩提心实相不二而二立因果殊二而不二始终理一信此因果方名为深读诵大乘修三智解运圆乘行以此解行教其行者名为劝进此三种业得前前者不得后后得后后者必得前前故今行人能修前二前二不能修于大乘故云余二不及是言大乘。
○二佛告下结叹。
【疏】佛告韦提此三种业三世诸佛净业正因是叹辞也。
【钞】既是佛业验是圆修故大经中复有一行名如来行虽云一行而具五行今亦如是虽是佛业而具三种。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如来今者为未来世一切众生为烦恼贼之所害者说清净业善哉韦提希快问此事。
【钞】二谛听下叹其所问。
【疏】谛听谛听善思念之谛听令生闻慧善思思慧念之修慧烦恼贼者此能损慧命伤法身故名为贼也。
【钞】谛听等者诸经诫听皆有此语莫不令人生于三慧而须按教明慧偏圆能听所听能思所思能念所念若作生灭解者即三藏三慧无生解者通教三慧无量无作别圆可知今令韦提等生圆三慧若不尔者安能此座即证法忍。
阿难汝当受持广为多众宣说佛语如来今者教韦提希及未来世一切众生观于西方极乐世界以佛力故当得见彼清净国土如执明镜自见面像见彼国土极妙乐事心欢喜故应时即得无生法忍。
【钞】三即得下略付阿难。
【疏】即得无生忍是初住初地仁王经说五忍一伏二信三顺四无生五寂灭。
【钞】经如执明镜等者观法如镜修之如执观成土现如见面像是知外有三种净业内备十六妙观乃得见也此虽略付净业意说妙观初住初地者圆住别地俱破无明是无生忍位妙玄一实位云若入初住正破无明是明圆教无生忍位今意在圆引仁王五种忍位者用显无生居三忍上若依别教十信伏忍十住信忍十行去顺忍十地无生忍妙觉寂灭忍若约圆位五品伏忍六根清净信顺二忍初住至等觉名无生忍妙觉名寂灭忍然别初地即圆初住故引仁王以证今位行者应知如来将说十六观法预彰所说是圆妙观故云一切众生观于极乐观成即得无生法忍是故韦提闻说十六随语观成说说即证此之妙位经示此观是取初住径捷之门故不可云想事而已。
○二初明下明十六妙观答正受二初分科。
【疏】初明韦提见土之由次一问答明为未来众生请见土之方法。
佛告韦提希汝是凡夫心想羸劣未得天眼不能远观诸佛如来有异方便令汝得见。
【钞】二汝是下随释二初明韦提见土之由。
【疏】汝是凡夫彰其分齐不能远观韦提实大菩萨此会即得无生忍示同在凡夫心想羸劣未得天眼不能远照见彼国土有异方便令汝得见异方便者即十六观非直观名方便以佛力故见彼国者亦是方便也。
【钞】经未得天眼等者问阿那律天眼最胜但见大千岂有得天眼者越十万亿土见安养乎答此语未得分真菩萨天眼非二乘也故大经二十二云菩萨所得清净天眼异于声闻缘觉所得以是异故一时遍见十方世界现在诸佛大论亦同此说韦提实大菩萨者此显韦提本住法身为欲发起净土观法故示同凡此会即得无生忍者即者方将也此会闻观将证法忍非谓前文说无生忍是韦提证前文乃是通说未来众生修十六观能得无生人见示同凡夫之言便谓前文是韦提证须知即得非已得也既云实大菩萨乃是久证无生如来据迹言是凡夫心想羸劣劣想凡夫修之得忍显兹妙观能革下凡顿成圆圣异方便者十六观法奇异方便也故起信论云修多罗说有胜方便系念极乐令生彼国非直观名方便者谓彼依正有二方便能令此土凡夫得见一者修观正受方便令心眼见二佛神力示现方便能令目击既得见之由有其二种故云非直观(去声)名方便佛力令见亦是方便韦提乃得二种之见一者将有随文作观之见二者已蒙佛力示现见也故云韦提见土之由。
时韦提希白佛言世尊如我今者以佛力故见彼国土若佛灭后诸众生等浊恶不善五苦所逼云何当见阿弥陀佛极乐世界。
【钞】二韦提下为未来请见土之法二初请。
【疏】韦提白佛如我今者下为佛灭后众生请也浊者五浊不善者十不善五苦者五道非乐故云五苦或是五恶五痛五烧五恶杀盛邪淫妄语饮酒如大经现遭厄难王法刑罚是五痛也五烧即当来堕三途苦毒名五烧云何当见阿弥陀极乐国土正为启请。
【钞】韦提先令示现方便而为请由是故经云如我今者以佛力故见彼国土然复正请观法方便乃以众生而为请缘故经云若佛灭后诸众生等浊恶不善五苦所逼云何当见极乐世界五苦者疏有二释初以五道非乐释二以五罪招报释初释者地狱烧然苦饿鬼饥虚苦畜生屠割苦人间八种苦天上五衰苦次释者圣意多含更明五恶招于二报名出大本无量寿经今云大经是也疏文先列三五之名次五恶下释出三五杀至饮酒五恶因也如大经下释五痛即华报也五烧下释五烧即果报也然其二报并无五相各称五者皆从五种恶因而立故彼五文后皆结云是为一大恶一痛一烧乃至总云五大恶五痛五烧故知二五皆从因立。
○二答二初列观分科二初列观。
【疏】答中有十六观一日观二水观三地观四树观五池观六总观观一切楼地池等七华座观八佛菩萨像观九佛身观十观音观十一势至观十二普往生观十三杂明佛菩萨观十四上品生观十五中品生观十六下品生观。
【钞】义例云夫三观者义唯三种一者从行唯于万境观一心万境虽殊妙观理等如观阴等即其意也二约法相如约四谛五行之文入一念心以为圆观三托事如王舍耆阇名从事立借事为观以导执情如方等普贤其例可识问今十六观于三种中属何义耶答既不撮乎法相入心成观信非附法又非借彼事义立境立观验非托事明矣如来直谈十六观行修证之门正当从行也问义例三种皆是理观今之十六历依正事何预三种耶答托事附法二种三观有事有理且置未论从行三观以何义故不得历事既言从行必四种行常坐一种纵直观理余三三昧岂不兼事如般舟三观历念佛事方等三观历持咒事法华三观历诵经事请观音三观历数息事觉意三观历三性事此等历事若非从行摄属何耶般舟三昧初观足下千辐轮相次第逆缘至肉髻相彼观相时即用三观彼是从行今那独非况义例云唯于万境观一心岂今依正不唯一心经文具列十六境相大师但于首题示圆三观令将此观观十六境正是万境虽殊妙观理等又今三观并诸历事三观若非从行等者那云三观义唯三种问今经但于像观示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文皆无观理之语则知佛外皆是事观纵将此义例观十五斯是行人用理观意据经现文但是事观答若自依经修观入证何须四依解说经意制立观法大师深得佛旨故于首题以妙三观释能观观以妙三身释所观佛而云观虽十六言佛便周今依大师用三妙观观十六境岂是行人自用观意应知四种三昧无不于事观三谛理但般舟等依定散善事觉意纵任善恶等事是故偏得历事之名若常坐等直于三道之事而观三谛不兼修善及纵恶事故受理名今经观法岂可异于四三昧耶故知十六正是从行历事观理也应知十六皆用三观为想相之法三观微故且观落日及以清水三观渐着乃观地树座像佛身下去诸境皆须三观。
○二就十下分科。
【疏】就十六观分文为三初六观观其依果次七观观其正报后三明三辈九品往生也。
【钞】以十六观三类分之六属依报者日标送想之方冰表琉璃之地虽此土物意显彼邦是故六观皆彼依报七属正报者座为三圣亲依像类三圣真体是故七观皆名正报三辈之人自此之彼修因托质事相不同是故此三自为一类。
○二第一下随科解释三初六观观依报六初日观二初立意分科。
【疏】第一日观示令系心佛告下略明系念总劝修观云何下正明作日观一切有目皆见日没下举所观境当起想下正教观察是为下结也。
【钞】先作日观意令系心凡心暗散何能明见净土妙境故令专想落日之形一事系心想之不已其心则定心若静细种种观法皆可造修系心之法须落日者欲令定想趣于西方是向弥陀所居处故。
○二随解释二初佛告下总劝修观。
佛告韦提希汝及众生应当专心系念一处想于西方。
【钞】经韦提希汝及众生者韦提希等是现在机一切众生是未来机故知修观不专佛世况复韦提是发起者正为今人请正受法是故我佛劝众生修修法如何专系一处所谓西方。
○二云何下正明日观三初举所观境。
云何作想凡作想者一切众生自非生盲有目之徒皆见日没。
【钞】经文意者谓昔曾见者或现前见日欲没相为所观境盖以此观所被周遍唯除生下双目俱盲既不识日故莫能想若曾有目即今盲者亦可修之况现有目见日分明修之越易即以所见落日为境想之令起观中之日。
○二当起下正教观察。
当起想念正坐西向谛观于日欲没之处令心坚住专想不移见日欲没状如悬鼓既见日已闭目开目皆令明了。
【钞】释题观字明妙三观题目是总经文是别岂不以总而贯于别今想落日而能想之观随解而进三藏事定能想所想无非生灭通教事定能想所想皆如幻化别知能想元是佛性于想能所次第观中圆人妙解知能想心本具一切依正之法今以具日之心缘于即心之日令本性日显现其前斯乃以法界心缘法界境起法界日既皆法界岂不即空假中圆人六根常所触对尚须念念即空假中岂今修观顿废此三此犹总示若别论三观成日功者以根境空寂故心日无碍以缘起假立故累想日生以其心日皆法界故当处显现此之三观同在一心非一非三而三而一不可思议以其圆人凡修功行皆悉如是若不尔者非是圆人修事观也通人必以如幻之心修诸事定以验圆人用即中心成其事观既以妙心观于落日此心坚住能于本性显现日相不唯闭目能见开目亦皆明了若如此者则日观成也。
○疏出二义二初教令下除疑。
【疏】教令正观为除疑心大本所明以疑惑心修诸功德生彼国者落在边地复受胎生故作此观令除疑惑也。
【钞】大本下卷云若有众生以疑惑心修诸功德愿生彼国不了佛智修习善本愿生其国此诸众生生彼宫殿寿五百岁常不见佛不闻法不见僧于彼国土而受胎生此人宿世无有智慧疑惑所致乃至生彼宫殿无有一念恶事但于五百岁中不见三宝故作此观令除疑惑者经云不了佛智则生疑惑疏云故作此观令除疑惑即显此观能了佛智若其不用一心三观观落日者则迷佛智那名此观能除疑惑日观既尔余观例然故知大师依乎佛智立今观法然十六观属顿教故原始要终皆用佛智若凡小善乃于临终回向佛智作众恶者须依佛智求灭罪障此等亦名了于佛智不生疑惑既有乘种生彼速得见佛闻法预于海众不生边地及胎宫也。
○二障者下灭障即五逆重罪也。
【疏】障者大本言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故须作观五逆重罪除六十劫生死罪等下辈自论。
【钞】彼经散善力弱故逆谤不生故彼经云若有众生闻其名字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若依今经修正观者下至日想即能灭除五逆重罪是知逆罪得生必由修观下辈自论者下品下生观云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今言六十者恐六字误问既用法界以为心境显法界日令闭目开目常得见日即是观行见法界理当中三品今何判位在名字初属下下品答理观事定相即修者心虽不二事杂凡情故未伏惑事定可成理观忘情伏惑方发故别惑初伏名观行位见法界理深伏乃名相似位见分断方得真见法界今之行者观日观冰及观琉璃虽用法界心境而观而惑全未伏凡情尚浓方得名字见法界日非观行位作此判者盖约钝根于日等观且得定心假想之益故在名字也若利根者法界日显便能圆伏及任运除二种粗惑岂非日观历九品耶问今用理解想日现前纵未断惑事定已成据下经说下下品人以苦逼故不遑念佛但十念顷称彼佛名心虽相续终不可类见日定心因何同在第九品位答彼由造逆及作众恶临终苦逼得遇善友为说妙法虽不能念彼佛三身怖地狱故苦切称名具足十念既绝后恶即乘此念托彼莲中名下下品今论始行乐习三昧亲善知识闻法了心本具净土依正诸法标心具修十六观法故先观日令心坚住望后诸观此当末品彼人虽即不成事定而能十念称佛不散亦为定摄复兼临终勇决之力故得预于第九品也是故行相虽少不同品位无别。
○三是为下结。
是为日想名曰初观。
【钞】二水观二初分科。
【疏】第二水观初作水想者举所观境界从见水澄清下正起观行是为水想下结观也一作水想二变水成冰三变冰为琉璃四观琉璃以成大地内外映彻。
【钞】二随释三初举所观境。
次作水想。
【钞】即以曾见大陂池水为所缘境。
○二见水下正明起观既禀圆宗知能想心具七大性故以具水之心托彼即心之水观于本性令水现前并及诸相皆于心性观令显现经文为四初作水想。
见水澄清亦令明了无分散意。
【钞】妙心既运性水即生专想澄清令心不散。
○二既见下变水成冰。
既见水已当起冰想。
【钞】性具之法转变自由故可令水而作坚冰。
○三见冰下变冰为琉璃。
见冰映彻作琉璃想。
【钞】水想若成琉璃可识。
○四此想下观琉璃成地心藏具法有何边涯无妙观缘隐而不发今依佛语顺性想之宝地光明种种奇相随心出现此自六段初成地莹彻。
此想成已见琉璃地内外映彻。
【钞】二下有下宝幢光明。
下有金刚七宝金幢擎琉璃地其幢八方八楞具足一一方面百宝所成一一宝珠有千光明一一光明八万四千色映琉璃地如亿千日不可具见。
【钞】三琉璃下地上庄严。
琉璃地上以黄金绳杂厕间错以七宝界分齐分明。
【钞】四一一下宝光楼合。
一一宝中有五百色光其光如华又似星月悬处虚空成光明台楼阁千万百宝合成。
【钞】五于台下华幢乐器。
于台两边各有百亿华幢无量乐器以为庄严。
六八种下风乐演法。
八种清风从光明出鼓此乐器演说苦空无常无我之音。
【疏】地下宝柱承擎地上诸相庄严以众宝间错其地一一宝出杂色光明光明成诸楼观楼观两边有华幢幢上多有乐器宣说妙音也八种清风者彼处实无时节若寄此八谓除上下余四方四维故云八亦可用对八卦也。
【钞】疏实无时节等者大本云彼无四时不寒不热及无日月常有光明寄于此土四方四维有八种风故亦顺此对有八风然彼八风不同此土令物生长及以衰落但鼓自然之乐演乎妙法之音耳三是为下结。
是为水想名第二观。
【钞】三地观二初分科。
【疏】第三地观文有四一渐想观从若得三昧下第二实观佛告下明利益作是观下显观邪正。
【钞】二随释四。
此想成时一一观之极令了了闭目开目不令散失唯除食时恒忆此事如此想者名为粗见极乐国地。
【钞】初渐想者转于冰想用表琉璃虽复观地种种庄严未称彼佛胜应所居良以三观尚微犹兼假想故于彼地名为粗见。
○二若得下实观。
若得三昧见彼国地了了分明不可具说是为地想名第三观。
【钞】妙观功着三昧有成见彼胜身所依之地庄严之相岂可具陈应了同居横具三土其相非少如诸经说凡小善行回向求生纵依大乘仍是散善故感安养净相犹劣若今顿教心观妙宗所见净相永异他部如修妙观于同居秽尚见尊特及实报土岂净同居身土一概故今地想妙三昧成见庄严事不可具说三佛告下明利益。
佛告阿难汝持佛语为未来世一切众生欲脱苦者说是观地法若观是地者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舍身他世必生净国心得无疑。
【疏】前水是想不能灭罪地观是实故能除断也。
【钞】疏云前水是想者盖托此方水成冰事表彼宝地但是假想故名粗见今成三昧实见彼地则名实观言假想不能灭罪斯是大师顺经䇿进令其行者速成三昧非是假想全不灭罪何以知然日观尚类下品下生灭罪之数岂粗见地全不除𠍴四作此下显邪正。
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钞】观与经合则称性见名为正观见相乖经是发魔事故名邪观下去皆然。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会本卷第三
卍续藏第 22 册 No. 0407 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会本卷第四
日东 沙门 实观 分会
【钞】四树观二初分科。
【疏】第四树观文三初明结前生后次观宝树下正明观行是为下结正观中有五一明树体二明庄严相三明生法四有大光明下现佛国土五见树茎叶下结观也。
【钞】二随释三初结前生后。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地想成已次观宝树。
【钞】二正明观行问日观水观皆先立境地树等观何不云耶答别论水日有曾见相可指为境地树已下非曾睹对将何为境若通论者皆得有境何者诸观皆用教所示相忆持在心为所缘境仍了能观本具此法托境想成令性具法发明心目是故心观及所发相一一皆三故知通论皆得有境此文为五。
观宝树者一一观之作七重行树想一一树高八千由旬其诸宝树七宝华叶无不具足。
【钞】初观宝下树体者下之庄严及生法等皆是能依今一一树八千由旬即所依体。
○二一一下庄严相。
一一华叶作异宝色琉璃色中出金色光玻璃色中出红色光码瑙色中出砗磲光砗磲色中出缘真珠光珊瑚琥珀一切众宝以为映饰妙真珠网弥覆树上一一树上有七金网一一网间有五百亿妙华宫殿如梵王宫。
【钞】琉璃具云吠琉璃耶此云不远谓西域有山去波罗奈城不远此宝出彼故以名之颇黎正云窣坡致迦其状少似此方水精然有赤白者。
○三诸天下明生法生即众生诸天童子也以生对诸庄严之事皆称为法。
诸天童子自然在中一一童子五百亿释迦毗楞迦摩尼以为璎珞其摩尼光照百由旬犹如和合百亿日月不可具名众宝间错色中上者此诸宝树行行相当叶叶相次于众叶间生诸妙华华上自然有七宝果一一树叶纵广正等二十五由旬其叶千色有百种画如天璎珞有众妙华作阎浮檀金色如旋火轮宛转叶间涌生诸果如帝释瓶。
【钞】释迦毗楞伽此云能胜摩尼正云末尼此翻离垢言此宝光净不为垢秽所染又翻增长谓有此宝处必增其威德旧云翻为如意随意此皆义译也色中上者谓摩尼之光间杂众宝色像殊妙最上无过也阎浮檀金阎浮具云染部捺陀此是西域河名近阎浮捺陀树其金出彼河中此则河因树立称金由河得名如帝释瓶者帝释具云释迦因陀罗此云能主言其能为天主言瓶者释论第十五云有人常供养天其人贫穷一心供养满十二岁求索富贵天愍此人自现其身而问之曰汝求何等答我求富贵欲令所愿皆得天与一器名曰德瓶而语之言所须之物从此瓶出其人得已应意所欲无所不得今以妙华涌生诸果如彼天瓶出种种物故以喻之。
○四有大下现佛国。
有大光明化成幢幡无量宝盖是宝盖中映现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佛事十方佛国亦于中现见此树已亦当次第一一观之。
【钞】非独现一大千十方佛刹亦于中现树观若发转观佛土亦应不难。
○五观见下结观。
观见树茎枝叶华果皆令分明。
【钞】虽因光盖见十方土然从树起故须结末而归其本。
○三是为下结。
是为树想名第四观。
【钞】此乃结树当第四观。
○五池观二初疏科。
【疏】第五池观中有五一明池体二明池相三明随心适意四明利益第五结观。
【钞】二释经五初明池体。
次当想水欲想水者极乐国土有八池水。
【钞】体义同树。
○二一一下明池相。
一一池水七宝所成其宝柔软从如意珠王生分为十四支一一支作七宝妙色黄金为渠渠下皆以杂色金刚以为底沙一一水中有六十亿七宝莲华一一莲华团圆正等十二由旬。
【钞】支派金渠底沙莲华皆是八池奇妙之相。
○三其摩下明随心。
其摩尼水流注华间寻树上下。
【疏】摩尼者如意珠也。
【钞】论其宝水称适人情自然上树然后流下故上生经明兜率宫有水游梁栋间与此同也。
○四其声下明利益即水声说法增人观慧也。
其声微妙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诸波罗蜜复有赞叹诸佛相好者如意珠王涌出金色微妙光明其光化为百宝色鸟和鸣哀雅常赞念佛念法念僧。
【钞】苦空等是说小诸度相好是说大又赞念佛法僧则令人深观三宝也说法既分大小验此三宝亦赞别体同体之殊涅槃经中琉璃光菩萨欲来此土先放光明非青现青文殊言此光明者即是智慧大师引此立有分别色若心若色唯是一色今水声说法光明化鸟岂不彰于有分别色色能造心色具于心唯是一色耶须知万法唯心尚兼权教他师皆说一切唯色俱在圆宗独从吾祖以变义兼别具唯属圆故。
○五是为下结观。
是为八功德水想名第五观。
【疏】八功德者轻清冷软美不臭饮时调适饮已无患清是色入不臭香入轻冷软是触入美是味入调适无患是法入。
【钞】疏释八德而对五入并前说法即声入也虽成六入无非妙境故令行者速证无生。
○六总观二初疏科。
【疏】第六总观中有四众宝国土下明总观初宝楼二树三地四池观楼中初正观楼次观上及虚空中诸音乐声结成观想名为粗见从是为下二结从若见下第三利益作是观下第四显观邪正。
【钞】二经文四初明总观二初观宝楼二初众宝下正明观楼。
众宝国土一一界上有五百亿宝楼。
【钞】二其楼下二处乐声即楼中天作及空里自鸣此乐音中皆诠三宝微妙观门。
其楼阁中有无量诸天作天妓乐又有乐器悬处虚空如天宝幢不鼓自鸣此众音中皆说念佛念法念比丘僧。
【钞】二此想下结成总观。
此想成已名为粗见极乐世界宝树宝地宝池。
【钞】最初系念且寄此土落日及冰以为方便次观彼国地树池楼应知此四得后后者必得前前故楼观成四事都现是故至此得总观名虽云总见若望后观此犹约略故曰粗见。
○二是为下结。
是为总观想名第六观。
【钞】三若见下明利益。
若见此者除无量亿劫极重恶业命终之后必生彼国。
【钞】除无量亿劫极重恶业者华座中云除五万亿劫罪前地观除八十亿劫然其灭罪多少之数皆是佛智如量言之非是初心所能思议但可信奉而已。
○四作是下显观邪正。
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钞】二七观观正报二初分科。
【疏】第七明佛身中有四第一佛告下敕听许说第二从说是语时下明佛现身相第三从时韦提下为未来请第四佛告下酬请广明五种观门。
【钞】二随释四初敕听许说。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除苦恼法汝等忆持广为大众分别解说。
【钞】二说是下佛现身相。
说是语时无量寿佛住立空中观世音大势至是二大士侍立左右光明炽盛不可具见百千阎浮檀金色不得为比。
【钞】三时韦下为未来请。
时韦提希见无量寿佛已接足作礼白佛言世尊我今因佛力故得见无量寿佛及二菩萨未来众生当云何观无量寿佛及二菩萨。
【钞】四第一下酬请广明二初别从酬请列五。
【疏】第一观华座第二观像第三观佛身第四观观音第五观势至。
【钞】韦提因睹三圣乃为未来请三圣观如来酬请须示五门何者既欲观佛佛必坐座故先观座又真佛难观要须想像使心流利是故答三陈兹五观而独标佛者以主包徒也。
○二初华下通就所观释七具论正报须依前科照于七境文七初第七华座观二初疏科。
【疏】初华座中有五一明成座法用并辩其相二一一金色下明能随机利物三是为华想下结观四阿难如此华下明由愿力所成五若欲念彼佛下明观未来有利益。
【钞】二经文五初成座法用及辩相子科分二初佛告下明法用谓观法之用也以由理具方有事用能想之心何法不具依圣言境就性而观华座庄严不现而现。
佛告韦提希欲观彼佛者当起想念于七宝地上作莲华想。
【钞】二令其下辩相即法用所成华座众相也文四初华色数量。
令其莲华一一叶上作百宝色有八万四千脉犹如天画脉有八万四千光了了分明皆令得见华叶小者纵广二百五十由旬如是莲华具有八万四千叶。
【钞】二一一下叶间珠光。
一一叶间有百亿摩尼珠王以为映饰一一摩尼珠放千光明其光如盖七宝合成遍覆地上。
【钞】三释迦下华台宝网。
释迦毗楞伽宝以为其台此莲华台八万金刚甄叔迦宝梵摩尼宝妙真珠纲以为校饰。
【钞】甄叔迦者此云赤色西域有甄叔迦树其华赤色形大如手此宝色似此华因以名焉。
○四于其下宝幢庄严。
于其台上自然而有四柱宝幢一一宝幢如百千万亿须弥山幢上宝慢如夜摩天宫复有五百亿微妙宝珠以为映饰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
【钞】须弥山者此云妙高亦曰安明夜摩天者具云须夜摩此云善时以彼天光明无昼夜之别故曰善时应知能观三观转深所发胜相渐大如前宝树止高八千由旬今之华座台上宝幢自如万亿须弥验其座体极为高大故知妙境随观增明矣。
○二一一金色下明能随机利物。
一一金色遍其宝土处处变化各作异相或为金刚台或作真珠网或作杂华云于十方面随意变现施作佛事。
【钞】座观若成十方佛事随观皆睹。
○三是为下结观。
是为华座想名第七观。
【钞】四佛告下明由愿力成。
佛告阿难如此妙华是本法藏比丘愿力所成。
【钞】彼佛因中作菩萨比丘名为法藏于世自在王佛所发四十八愿取此净土摄诸众生今愿力成故令所依华座若此。
○五若欲下明未来利益。
若欲念彼佛者当先作此华座想作此想时不得杂观皆应一一观之一一叶一一珠一一光一一台一一幢皆令分明如于镜中自见面像此想成者灭除五万亿劫生死之罪必定当生极乐世界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钞】二第八佛菩萨像观二初分科。
【疏】第八明像想中有三初泛明诸佛法身自在从心想生二是故应当下偏观彼弥陀并示观行三作是观者下明修观获利也。
【钞】二法界下随释三初泛明诸佛法身从心想生欲想佛身须知观体体是本觉起成能观依体立宗斯之谓矣须知本觉乃是诸佛法界之身以诸如来无别所证全证众生本性故也若始觉有功本觉乃显故云法身从心想生又复弥陀与一切佛一身一智应用亦然弥陀身显即诸佛身诸佛相明即弥陀体是故泛明生诸佛身以为观察弥陀观体。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见此事已次当想佛所以者何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
【钞】疏约三义释此经文初释初八句二初约感应道交释二初明佛入生心。
【疏】法界身者报佛法性身也众生心净法身自在故言入众生心想中如似白日升天影现百川。
【钞】报佛法性身者满足始觉名为报佛究显本觉名法性身始本既冥能起应用然顺能感应方现前今论三观净心念佛方名能感故云众生心净法身自在此二道交是为入义复以白日升天喻始似本影现百川喻应入净想。
○二即是下相随物现。
【疏】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明佛身自在能随物现前明佛菩萨此显能随也。
【钞】三十等者牒经是故汝等已下文也明佛下释义由法报冥故应用自在有净心感悉能示现前明佛菩萨者即指诸佛是法界身之文也而言菩萨者以法界身通分证故故兼菩萨意明前虽显示法身入心未明随观现身之相今明观佛相好佛以相好随心观现故云此显能随也。
○二又法下约解入相应释。
【疏】又法界身是佛身无所不遍法界为体入一切众生心想中者得此观佛三昧解入相应故言入心想中也。
【钞】前明感应道交恐谓佛体异众生体感召方入今祛此见故云佛身无所不遍既法界无外岂少异众生若尔佛体本遍全是众生色心依正何故经云入众生心然虽全是而众生迷背是故佛体成出离义今得观解契合佛体是故佛体入观解心故得名曰解入相应斯乃始观解于本觉是故本觉入于始觉问解入相应释之方的此义即足何须前约感应释耶答今之心观非直于阴观本性佛乃托他佛显乎本性故先明应佛入我想心次明佛身全是本觉故应佛显知本性明托外义成唯心观立二释相假是今观门故感应释阙之不可。
○二是心下释中二句二初作是别明二初约能感能成释作。
【疏】是心作佛者佛本是无心净故有亦因此三昧心终成作佛也。
【钞】作有二义一净心能感他方应佛故名是心作佛言佛本是无者法身妙绝无有色相迭相见故心净故有者众生净心依于业识熏佛法身故见胜应妙色相也二三昧能成己之果佛故云亦因等也复名是心作佛初作他佛次作己佛。
○二是心是下约即应即果释是。
【疏】是心是佛者向闻佛本是无心净故有便谓条然有异故言即是心外无佛亦无佛之因也。
【钞】是亦二义一心即应佛故名是心是佛向闻等者佛体无相心感故有是则心佛及以有无条然永异经泯此见故言心是应佛心外无佛二心即果佛故名是心是佛即亦无佛之因一句也既心是果佛故无能成三昧之因也众生心中已有如来结加趺坐岂待当来方成果佛初是应佛二是果佛此乃消释经疏之文若论作是之义者即不思议三观也何者以明心作佛故显非性德自然有佛以明心是佛故显非修德因缘成佛应知外道诸句三教四门所有思议不出因缘及自然性故佛顶经明乎七大皆如来藏循业发现一一结云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彼云世间该于九界今于一念妙观作是能泯性过即是而作故全性成修则泯一切自然之性即作而是故全修即性则泯一切因缘之性若其然者何思不绝何议不忘既以作是绝乎思议复以作是显于三观以若破若立皆名为作空假二观也不破不立名之为是中道观也全是而作则三谛俱破三谛俱立名一空一切空名一假一切假也全作而是则于三谛俱非破非立名一中一切中也即中之空假名作既破三惑能立三法故感他佛三身圆应能成我心三身当果即空假之中名是则全惑即智全障即德故心是应佛心是果佛故知作是一心修者乃不思议三观十六观之总体一经之妙宗文出此中义遍初后是故行者当用此意修净土因不可不知故今略释。
○二始学下作是共释二初约始终释。
【疏】始学名作终成即是佛。
【钞】若论六即皆作皆是今辩修证作是须分始则名字观行相似三位修而未证故且名作终则分证究竟任运真觉得名为是意存拣滥故有此释。
○二若当下约当现释。
【疏】若当现分别诸佛法身与己同体现观佛时心中现者即是诸佛法身之体名心是佛望己当果由观生彼名心作佛也。
【钞】以现释是以当释作为令即心见佛法体以此现因而证当果故以心佛同体名心是佛观生彼果名心作佛意在即心念佛及令慕果修因故有此释。
○三正遍下后二句。
【疏】正遍知海从心想生者以心净故诸佛即现故云生也亦因此观佛三昧出生作佛。
【钞】三智融妙名正遍知无量甚深故喻如海斯乃究竟圆明大觉与我心体无二无别今依顿教即三惑染修圆净心能生诸佛正遍知海此约他佛释心生也若依此心能成当果此约己佛释心生也。
○二多陀下偏观弥陀并示观法二初令偏观。
是故应当一心系念谛观彼佛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
【疏】多陀阿伽度或明十号无量名号等此中略举三号即如来应供正遍知天竺三名相近阿罗诃翻应供阿罗汉翻无生阿卢汉翻杀贼。
【钞】经是故应当者上已明示心感诸佛心即诸佛以是义故知可即心而观弥陀心尚能作诸佛岂不感于弥陀心尚即是诸佛岂不即是弥陀应知弥陀与一切佛不多不少诸佛乃即一之多弥陀乃即多之一一心系念谛观彼佛者即一心三观也但云谛观那云三观以所观境列三号故显于能观知是三观何者多陀阿伽度此云如来阿罗诃此云应供三藐三佛陀此云正遍知此之三号即召三德今就所观义当三谛正遍知即般若真谛也应供即解脱俗谛也如来即法身中谛也以三德为三谛三一圆融不一不异此谛与观名别体同绝思绝议此乃复见弥陀观体当以此观观僧观真疏释三号其文可见问像观文中示心作佛示心是佛复以三号显于三谛妙观既立可用此法观下诸境其落日观至华座观佛既未示三观之式何得行人预用兹观答佛对当机示观前后全由圣意非凡所知灭后之人欲修观行所用法则须凭四依大师释题能观之观既论三观题目是总经文是别岂不以总而贯于别况云观佛十六俱包今依天台修习教观不凭智者更托何人如般舟三观妙门普贤六根悔法皆于定内见圣方宣而大师教人预习精熟方入道场何不疑之那独责此且禀斯宗者若闻若思不离三观须于动静用空假中立一切行若其然者今何不用空假中心想乎日冰及地树等种种相耶如心想日以何力故日想现前般舟经云我所念即见心作佛心自见心心者不知心心有想则痴心无想则泥洹彼经初心以佛相为境故言心作佛等今之初心既先观日岂不得云心作日心自见心等耶止观以彼经此文示于中观中观若立三观自成如此观日方依此疏修日观也况一切法皆是佛法何得依报非佛法耶。
○二想彼下示观法子科分经为四初观佛像二初正明像观。
想彼佛者先当想像闭目开目见一宝像如阎浮檀金色坐彼华上。
【钞】既是具足三号之像理合于像照空假中如见此方泥木之像尚须体达性若虚空三身宛然四德无减观中宝像岂可不然若于像观不达三谛次观真佛宁见三身。
○二见像下因像见土。
见像坐已心眼得开了了分明见极乐国七宝庄严宝地宝池宝树行列诸天宝幔弥覆其上众宝罗网满虚空中见如此事极令明了如观掌中。
【钞】像观既成心眼开发广见依报地树诸相应知树等出过前树无数倍也何者以今宝像必称华座座像高胜树合覆之皆由妙观转深故使所观愈胜。
○二见此下观二菩萨。
见此事已复当更作一大莲华在佛左边如前莲华等无有异复作一大莲华在佛右边想一观世音菩萨像坐左华座亦作金色如前无异想一大势至菩萨像坐右华座。
【钞】三圣设化动静必俱一主二臣非并非别表乎三法三一妙融真身既然像合相似观二足佛令妙观成三。
○三此想下像放光二初明光照诸树。
此想成时佛菩萨像皆放光明其光金色照诸宝树。
【钞】二一一下明树皆三像。
一一树下亦有三莲华诸莲华上各有一佛二菩萨像遍满彼国。
【钞】四此想下行者闻法二初明因定闻。
此想成时行者当闻水流光明及诸宝树凫鹰鸳鸯皆说妙法入定出定恒闻妙法。
【钞】二行者下明与经合。
行者所闻出定之时忆持不舍令与修多罗合若不合者名为妄想若与合者名为粗想见极乐世界是为像想名第八观。
【疏】令与修多罗合者观行之时令与教法相应故言合也又解与十二部经教合入定是修多罗出定之时心与定合故云与修多罗合也。
【钞】此文疏有二释初须定与教合二须散与定合初义者谓出定忆持定中闻法须与经中所说符契故云令与教法相应次意者谓心虽出定对彼五尘须息爱憎净乎身口三业若尔虽不住定亦闻法音故云出定入定常闻妙法言与十二部经教合者以十二部总称修多罗同名为经三藏分之经诠定学律诠戒学论诠慧学故名经为定与修多罗合是与定合经若不合名妄想者若定不合经若散不合定皆是发于魔事全非像观禅定故名妄想若已合名粗想见极乐界者谓以经验定无差出定与在定相似得名粗想见彼国界问见此妙事那名粗想答以像望真须分粗妙此想乃是佛观方便岂可全同真佛观耶。
○三作是下明修观利益。
作是观者除无量亿劫生死之罪于现身中得念佛三昧。
【钞】像想若成真观可获故于现身得念佛三昧。
○三第九佛身观二初分科。
【疏】第九观佛真法身中有五一明结上第二次当更观下正观佛身第三从作是观下正明观于佛心第四从作此观者舍身他世下举利劝修第五从作是观者下显观邪正。
【钞】真法身者前观宝像则似佛身今对彼似故名为真然此色相是实报身应同居土亦名尊特亦名胜应而特名法身者为成行人圆妙观也良以报应属修法身是性若渐教说别起报应二修庄严法身一性若顿教诠报应二修全是性具法身一性举体起修故得全性成修全修在性三身融妙指一即三问既言指一即三但名为应自摄二身何故疏文立法身称答若言报应恐滥别修归于别教今以报应名为法身即显三身皆非修得故今家生身应身报身法身对藏通别圆行者应知圆宗大体非唯报应称为法身亦乃业惑名为理毒三观十乘名性德行慈悲与拔性德苦乐今之胜应称为法身显示妙宗其旨非浅须祛滞想方见旨归。
○二随释五初明结上。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此想成已。
【钞】二正观佛身既指报应名为法身即显弥陀三身具足既为妙境但是法身行人心观即空假中空假是二修中观是一性修性冥妙三观圆融既为能观但是般若境观相契见尊特身虽具三身但名解脱此则以三照三故发现三合此三三秪是一三三不定三同在一念一念无念三三宛然如此方名修心妙观此观能令四土皆净若不尔者非是顿教所诠妙观当以此观观弥陀身子科分经为三初总标略列。
次当更观无量寿佛身相光明。
【钞】二正观佛身相四初阿难下观身色。
阿难当知无量寿佛身如百千万亿夜摩天阎浮檀金色。
【钞】二佛身下观身量。
佛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眉间白毫右旋宛转如五须弥山佛眼如四大海水青白分明。
【钞】疏释分二初略消经文。
【疏】观身大小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毫相如五须弥山须弥山举高三百三十六万里纵广亦尔彼佛毫相过此五倍。
【钞】二眼如下商较分量二初以眼度身。
【疏】眼如四大海水准眼量以度身身量太长世人身长七尺者眼长一寸余四大海水一海八万四千由旬四海合三十三万六千由旬身过其眼五十六亿倍假令极多无出万倍何缘佛身得长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
【钞】二定经斥译。
【疏】准眼定身正六十万亿那由他由旬言恒河沙者译人谬耳。
【钞】三观身光然观色量及相好光明皆须用前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而为观法以心作佛故能观所观破立宛尔破则三惑三智皆荡立则三谛三观皆成非此破立则非净心作佛义也以心是佛故忘能忘所非破非立作是一念遮照同时此则即观无观用无作行修念佛定此法乃是观佛要术今若不用宣示奚为此术不施胜相不发观光分四初身诸下毛孔光。
身诸毛孔演出光明如须弥山。
【钞】二彼佛下观圆光。
彼佛圆光如百亿三千大千世界。
【钞】三于圆下光中化佛。
于圆光中有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化佛。
【钞】四一一下化佛侍者。
一一化佛亦有众多无数化菩萨以为侍者。
【钞】四观相好二初无量下正示相好身。
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一一好中复有八万四千光明。
【钞】总相别相总好别好总光别光此三总别皆云八万四千者即障显德故成此数佛居凡地具于八万四千尘劳于此尘劳皆见实相理智既合故能示现相好光明故节节云八万四千行人今观知心即是能于尘劳皆即佛相。
○二一一下光明摄生。
一一光明遍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钞】生佛体同虽土广生多摄无一失观佛心处还释此文须摄之意。
○三明观成能见二初其光下见一佛。
其光相好及与化佛不可具说但当忆想令心眼见。
【钞】二见此下见诸佛。
见此事者即见十方一切诸佛以见诸佛故名念佛三昧。
【钞】中观见佛佛体圆融一即一切同尊特身故观一佛能见诸佛。
○三正观佛心。
作是观者名观一切佛身以观佛身故亦见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
【钞】疏三初眼见下因身见心。
【疏】眼见佛身即见佛心身由心起故见身即见心由见身心想转明故得见佛心。
【钞】疏有二释初约如来由大悲心起胜应身故令行者观身见心由见身下二约行者观想明故得见佛心所以明者由观佛身是故二意皆是由色而见于心以心无形由色表故以圆人所观色心不二既见微妙色岂隔大悲心故胜鬘云如来色无尽智慧亦复然既三种慈体是三谛今三观明故三慈显以用果法为观行故故于位位见佛色心。
○二佛心下正示心体。
【疏】佛心者大慈悲心是。
【钞】若匪无缘慈悲不大。
○三以无缘下引文广释三初牒经引论以明文意问经文但云以无缘慈摄诸众生疏中何故兼明生法皆云无心答起三慈者由三观智照三谛也照真即起法缘之慈照俗即起众生缘慈照中即起无缘之慈此三谛慈浅不具深深必具浅故照真俗未必照中若能照中必具真俗故次第生法不即无缘今无缘慈合具生法岂但具二亦乃俱深故今生法皆云无心故涅槃云慈若有无非有非无如是之慈非诸声闻辟支佛等所能思议当知三慈其体本一非三非一而三而一如是方名佛心慈也此自分三初众生缘慈。
【疏】以无缘慈普摄众生释论云慈有三种一众生缘无心攀缘一切众生而于众生自然现益如涅槃经我实不往慈善根力能令众生见如斯事。
【钞】三无差别今尽现前心与众生能所既绝无我心想缘他众生而一切众生与我同体十界因果不离一心而此一心是慈体故十界苦集四种道灭能于一时任运与拔故云无心攀缘自然现益如涅槃下梵行品文也然彼经如来凡说八事一伏醉象二降力士三化卢至四度女人五涂割疮六摩调达七救群贼八医释女一一皆结云慈善根力见如是事今文云我实不往者即引第五涂割疮文文现一处意通诸缘言割疮者经云波罗奈城有优婆夷名摩诃斯那达多夏九十日屈请众僧奉施医药有一比丘身婴重病良医诊之当须肉药若不得者命将不全是优婆夷寻自取刀割其股肉切以为羹施病比丘服已病差女人患疮苦恼发声称佛我在舍卫闻其音声于是女人起大悲心是女寻见我持良药涂其疮上还复如本善男子我于尔时实不往至波罗奈城持药涂彼当知皆是慈善根力令彼女人见如是事今云我实不往者正引此缘不言女人而言众生者通收十界众生不以文害意也即俗谛慈也涅槃云慈之所缘一切众生如缘父母妻子亲属以是义故名众生缘以缘十界同在一心故非次第生缘慈也。
○二法缘慈。
【疏】二法缘者无心观法而于诸法自然普照如日照物无所分别。
【钞】十界缘起是三谛法不离一心唯佛究尽境相既寂能观亦忘是故得云无心观法而毕竟空智照此三谛不受一尘此智自然照破众生三谛惑着或为众生说斯空慧皆令得离有相之苦证真实乐此即不思议真谛慈悲名为法缘故涅槃云不见父母妻子亲属见一切法皆从缘生是名法缘不见之言须忘十界是佛法缘也。
○三无缘慈。
【疏】三者无缘无心观理而于平等第一义中自然安住以无缘慈摄诸众生辩佛心相也。
【钞】以佛性中成究竟智有何别理为心所缘故云无心观理境智既泯空有又忘无住无依绝思绝议此名安住第一义中心既无缘慈乃周遍入众生性称为内熏或为现身说第一义称为外熏以此摄生名无缘慈。
○二念佛下却牒前经以对初慈即前正观佛身光明摄生之文也。
【疏】念佛众生摄取不舍者若为佛慈悲所护终得离苦永得安乐释论云譬如鱼子母若不念子则烂坏众生亦尔佛若不念善根则坏。
【钞】虽与无缘慈体不别若约义辩为门不同是故此慈念佛众生摄取不舍终令离苦永得安乐此从感应生佛相关顺于俗谛名生缘慈故举鱼母念子不失喻此慈相也。
○三今明下正以无缘会释经意。
【疏】今明无缘慈者诸佛所被谓心不住有无不依三世知缘不实以众生不知故实相智慧令众生得之是为无缘也。
【钞】既与生缘为门有异须辩慈相不同前二故生法慈约次第论则两二乘及偏菩萨有修证分若此无缘唯圆唯极今约极显故云诸佛所被不住有无者正与生法辩不同相生缘妙有法缘妙空今是妙中故云无缘中必无缘故也不依三世者此之慈悲非四相故知缘不实者了苦乐事即性德故以众生等者此慈所被令众生发即境之智方乃名得实相智慧得此智者方终离苦得于永乐故与前慈门异益等若对法缘亦以实慧故一切空是故三慈益物不异疏不云者略也。
○四举利劝修子科分三初正举益劝。
作此观者舍身他世生诸佛前得无生忍是故智者应当系心谛观无量寿佛。
【钞】得生极乐则见十方一切诸佛故云生诸佛前法身观成已入相似是故至彼即证无生别圆地住也。
○疏释分四初舍身下牒释。
【疏】舍身他世生诸佛前以修念佛三昧故发见佛愿生生常值。
【钞】二如人下喻显。
【疏】如人习巧从少至长所作遂妙。
【钞】习巧如修观从少至长喻观有微着所作遂妙喻生彼土亲见真法然且分喻是心作佛行者应以是佛与作佛义一念圆照方合今经由观见佛。
○三以随下结示。
【疏】以随念佛三昧故得生无量寿佛国。
【钞】四故般下引证。
【疏】故般舟经云众生问佛何因缘得生此国弥陀佛答以修念佛三昧得生我国也。
【钞】二的示观法。
观无量寿佛者从一相好入但观眉间白毫极令明了见眉间白毫相者八万四千相好自然当现。
【钞】相有八万都想难成故令但观眉间毫相如五须弥此观若成八万皆现此为要门也。
○疏释二初从一下牒经。
【疏】从一相好入但观眉间白毫者。
【钞】二正示四初如观下引他文示二种毫量。
【疏】如观佛三昧经云释迦如来眉间白毫者(云云)宝性论明佛毫相在两真间阔三百六十万里方圆亦然。
【钞】此明释迦胜劣两相以例弥陀经明劣相论明胜相云云者即前疏云长一丈五尺毫有八楞周围五寸。
○二故文下据此经明凡心难及。
【疏】故文云无量寿佛身量无边非是凡夫心力所及。
【钞】即第七杂观中经文也。
○三正可下正示初心从易现观。
【疏】正可取如释迦毫相大小现观。
【钞】斯是大师别示初心即观佛相入门要术也若从落日水冰方便次入地树座像等观心得流利观已宏深此之行人自可称彼毫量而观使八万相自然而现故知令观劣应毫相乃为未修前诸观者及以虽修观不成者故于佛身别指初心可观之相为三昧门也行者须知所托之境有胜有劣若能观观皆须顿照即空假中以胜劣相皆心作故皆心是故。
○四克示观成称彼而见二初若得下正示。
【疏】若得三昧观心成就方可称彼佛相而观也。
【钞】因用作是观劣应毫观渐深着得成真似念佛三昧乃能称彼胜相而见。
○二智度下引证。
【疏】智度论云为增长诸菩萨念佛三昧故说般若波罗蜜经今说般若现奇特身相光明色像遍至十方以此为观也。
【钞】引此释迦胜身说法增真似位念佛三昧类彼弥陀八万相好须真似人方能观见。
○三见无下就观结成。
见无量寿佛者即见十方无量诸佛得见无量诸佛故诸佛现前授记是为遍观一切色身相名第九观。
【钞】五作是下显观邪正。
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钞】然此佛观义具释题疏文既略学者多疑若不释之造修无路故更寄问答明乎境观问此经观佛止论八万四千相好若华严说相好之数有十华藏世界微尘二经所说优降天殊彼经正当尊特之相此经乃是安养生身凡夫小乘常所见相钞中何故言是尊特答一家所判丈六尊特不定约相多少分之克就真中感应而辩如通教明合身之义见但空者唯睹丈六见不空者乃睹尊特生身本被藏通之机尊特身应别圆之众今经教相唯在圆顿释能观观是妙三观释所观境是妙三身疏解今文云观佛法身约位乃当圆教七信正托法性无边色像尊特观心使其增长念佛三昧据何等义云是生身用圆顿观显藏通身未之可也问以坐华王具藏尘相而为尊特三十二相老比丘形而为生身其文炳着那云不以相好分耶答约相解释四教佛身此乃从于增胜而说未是的分相起之本其本乃是权实二理空中二观事业二识就此分之则生身尊特如指诸掌故金光疏云丈六身佛住真谛丈六尊特合身佛双住真中尊特身佛双住俗中法身佛住中道此依二理故有二佛众生二识有二观因故感二佛言二识者起信论云佛用有二种一者依分别事识凡夫二乘心所见者名为应身以不知转识现故见从外来取色分齐不能尽知故二者依于业识谓诸菩萨从初发意乃至菩萨究竟地心所见者名为报身身有无量色色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所住依果亦复无量种种庄严随所示现即无有边不可穷尽离分齐相随其所应常能住持不毁不失如是功德皆因诸波罗蜜等无漏行熏及不思议熏之所成就具足无量乐相故说为报(文毕)此乃佛用依二识彰也应是生身报是尊特论意要在见从外来取色分齐与知转识现离分齐相而分二身然须了知权理但空不具心色故使佛身齐业齐缘生已永灭故曰生身名应名化体是无常实理不空性具五阴随机生灭性阴常然名法名报亦名尊特体是常住须知依事识者但见应身不能睹报以其粗浅不穷深故依业识者不但睹报亦能见应以知全体起二用故随现大小彼彼无边无非尊特皆酬实因悉可称报故妙经文句云同居方便自体三土皆是妙色妙心果报之处故知菩萨业识见佛一切分齐皆无分齐岂比藏通佛耶方知智者师与马鸣师精切甄分生身尊特其义罄矣问约相多少分于二身其义已显何须理观及就识分答华藏尘相及八万相虽是尊特三十二相不局生身何者以由圆人知全法界作三十二及以八万藏尘相好故三品相皆可称海既一一相皆无边底是故悉可名为尊特故止观并辅行以法华三十二相观无量寿八万相华严十华藏尘相同是别圆道品修发法身现相对斥藏通相非奇特以验三经所谈相海皆是尊特然有通局三十二则通大见无边小见分齐若藏尘八万唯大非小若也不就理观等分此义全失故金光明龙尊叹佛经文但列三十二相圆光一寻疏乃判云正叹尊特故知不定以相数多方为尊特秪就不空妙观见耳问行人睹于劣应谈圆佛相秪可即是法身及自受用不即尊特以尊特身现起方有不现则无岂见不空不待佛现便自能见尊特相耶答既以尊特对于生身分身非身常无常等今云劣应但即法身及自受用不即尊特则成寿量属于尊特身相自属生身如此分张进退皆失须知行者无有一见非如来力如来鉴机未始差惑有须现者即为现之如梵网华严及此经等相多身大也不须现者即以力加令于劣身不取分齐见三十二相即无有边以知丈六是法界故应持不见其顶目连莫究其声丈六身声既因二圣穷不得际后之圆人岂不即劣见于无边不必一一待现方见若不尔者用圆解为用业识为若但即法身及自受用不即尊特此说全乖顿足之义何者如释签解色无边故般若无边云五阴是理故即阴是实相般若故皆无边以由理故令法无边自受用身既证理极岂不即劣而无边耶行者应知今之妙观观佛法身见八万相不同金光但于劣身见无今齐分是彼佛全法界身应圆似观现奇特身非是彼土常身常相若彼常身即般舟中三十二相也今及特现八万四千相好光明经文自云身量无边非是凡夫心力所及正类净名如须弥山显于大海安处众宝师子之座药师中巍巍堂堂如星中月大论中色相无边尊特之身此等经论所明尊特与今所现无少差殊彼色像无边既称尊特此云身量无边那谓生身问所言龙尊叹尊特相非现起者是义不然以彼疏释尊特身云巍巍堂堂若不现者何谓堂堂答华藏尘相华严经列九十七名与龙尊叹全不相应又无身相高大之说以验非是特现之相秪由龙尊言中妙示即劣含胜难思之文大师见彼得意之处是故疏云巍巍堂堂得意处者即总叹云诸佛清净微妙寂灭也清净乃是四德中净必不阙于常乐我也寂灭岂非涅槃之义既称微妙是大灭度秘密藏也以总冠别故三十二相遍严三身生身则百福所成见无厌足尊特身则色无分齐劣即堂堂法性身则色性即智法门为相疏云此三不纵不横若纵横一异则不清净非微妙寂灭岂非圆人了乎三身是秘密藏密藏乃是法界总体一摄一切事事相收应用无边不离毫末相好至劣量等虚空故法华中龙女赞佛微妙净法身具相三十二显是劣应以法身具故相相尊特是故荆溪类同华严一一相好与虚空等又文句云一一相皆法界海又妙玄云垢衣内身实是长者释签云即是璎珞长者璎珞长者岂非尊特何待现耶又妙乐云若隐前三相从胜而说非谓太虚名为圆佛法华已前三佛离明隔偏小故来至此经从劣辩胜即三而一若也法华但即法身不具尊特正以太虚而为圆佛又不具尊特如何得名从劣辩胜即三而一问法华文句云地师说多宝是法身举南岳破云法身无来无出报身巍巍堂堂应身普现一切若即此谓是三佛者未尽其体秪是表示而已多宝表法佛释尊表报佛分身表应佛记释云无来者不合东来无出者不应踊出巍巍不应塔内应身不应唯此尚非应身岂具三身既云巍巍不应塔内信知报佛须现大身若其即劣便得名报塔内何妨何得破他答此破地师不知表示真将舍利便为法身故记破云尚非应身岂具三身又以世人不知法华开权之妙即劣显胜秪执身大相多为报故就其见斥云巍巍不应塔内此用世人通解之义而破于彼不可据此便令法华相非尊特秪如记云尚非应身岂具三身亦非今家尽理之说如荆溪据论若知像性遍虚空三身宛然四德无减泥木之像尚具三身岂全身舍利皆不具耶虽曲引文欲令非报然终不能令法华机非业识见佛也问请观音疏云无量有二义若生身无量是有量之无量法身无量是无量之无量大论云法性身色像无边尊特之身犹如虚空既云法性身此乃不灭方名尊特今第九观观于佛身第十即观观世音身观音既是补处菩萨验佛有灭岂非生身有量无量安以此身便为尊特答藏通补处彰佛有量别圆补处显佛无量以十方三世一切如来更无彼此迭相见故同一法身一智慧故菩萨机忘如来应息名补佛处实异藏通前佛定灭后佛定生为补处也故金光明四佛降室疏乃释云若见四佛同尊特身一身一智慧即是常身弟子众一故若见四佛佛身不同即是应化弟子众多故故知秪就同与不同常与无常分于二身藏通三乘故弟子多别圆纯菩萨故弟子一岂论相好多少等耶既同一身复云常身岂竖分当现横论彼此是知观音补法身处愈彰尊特无量之无量矣且华严佛身委明八相既是尊特此论补处与彼何异云是生身是知今佛全法界身故灭即非灭观音补处生即非生不灭不生常身义成尊特相显问今所观佛高六十万亿那由他由旬虽云高大秪是净土常所见佛何以知然如法华中净光庄严国妙音菩萨欲来娑婆彼佛诫云汝身四万二千由旬我身六百八十万由旬汝往彼土于佛菩萨勿生劣想故知净土常身高大安以常身便为尊特答于同居中净光庄严土唯演顿如净名中众香之土以其所被纯菩萨故所以但现高大之身佛知妙音所将之众不知娑婆开权之妙于佛辄起定小之讥故寄妙音规未达者意令得悟即劣之胜秘妙之权既诫勿生下劣之想乃是令起尊特之心若谓不然安得皆获普现三昧若安养土渐顿俱谈声闻菩萨共为僧故故使佛示生身法身二种之相三十二相通于生法大小共见若八万相局在法身大乘贤圣方得见也是故众经多说弥陀生身常相今当略出小弥陀经云彼土莲华大如车轮大弥陀经说弥陀浴池广四万八千里以依验正身未极大般舟经说阿弥陀佛三十二相此经中说惯习小者生彼即得见佛闻法便证小果更有丈六八尺之身此等岂非常身常相耶若今所观八万相好别圆真似方得见之故上品下生疏判已登习种性位生彼七日见佛众相心不明了三七日后乃了了见及闻众声皆说妙法唯上品上生道种性位生彼即见众相具足光明宝林皆说妙法即悟无生三贤菩萨依业识故知心现佛乃就尊特论乎明昧若惯习小者及诸凡夫依事识故不于尊特而论明昧良以此等虽因临终回向得生佛顺本习故且用小令其证果既说无常苦空之法须以生身相好应之浴池之身三十二相正对此机故般舟经云在菩萨众中说经又云在比丘僧中说经信三十二相通大小人当所睹见是故彼经观法之初不托日冰便观此相斯盖凡心可想之境故也若八万相是彼如来现奇特身增进深位念佛三昧非是凡夫心力所及是故此经初令观日疏释齐于下品下生以验想冰至假想地属下三品当名字人次得三昧见彼实地合入观行初二两品次观宝树及以池楼至总观成当三四品宝座观成当第五品以座上宝幢如百千万亿须弥山大比知座体其量难思非第五品三观功成凡小事禅见莫能及此观虽就经文未便许观佛身乃令先想一大宝像称座而坐及二菩萨皆想坐座况复悉用作是不二妙观观之使心流利方令观佛学者应知日观已来所修三观共于事禅良以皆须想成相起故也事禅既胜三界思惑悉已被伏妙观观像见破即登第七信位得此位已方令观佛真法之身八万相显乃得名为念佛三昧即感诸佛现前授记生彼便证无生法忍经文如此明圆深观所显之相诚谓奇特实匪生身凡夫小乘常所见相问释题序云无量寿佛是所观胜境岂非托彼依正色心修乎三观显三谛理今八万相既是正报义当生身托此修观观成理显乃见藏海尘数之相方名尊特岂分段生身便为尊特耶答前正释题以妙三身解所观境今至经文以八万相为所观境信八万相与妙三身无二无别二处皆用不思议境而为所观故八万相观之令显显名观成无别所显且行人念佛谁不托佛正报修观但境随解名生名法小机不解所观佛身是法界用谓正习生故曰生身大机能解所观之佛是法界用应既有本生即同法是故受于法身之称故见佛相若多若小皆称法身今经明示佛法界身入心想中故疏标云观佛法身斯乃即三而一之法身也况今不是初心观境乃圆七信所观境耳岂于座像圆观已成却托藏通生身修观又观生身显藏尘相此乃通人被别圆接全非顿教始终圆观秪如般舟三十二相即知心现故相相皆中据所观胜境言是生身深不可也学者应知八万相显即三谛显良以此相法身所具与彼三惑本不相应故一一相即真俗中即一而三即三而一不可思议名真善妙色今之三昧显本妙相故观音观云真实色身也问尊特既是他受用报须入别圆地住方见今八万相似位能见验非尊特合是色身答据何文义别圆似位唯见生身须知尊特地住已上分证论见地住之前相似论见斯乃如来以实报身应下二土故荆溪云胜兼两处劣唯鹿园若其似位全不见者法华四信何故见于实报土耶有余那见圆满相海通教按位受接之人为见何相若非尊特合身不成今经明说无量寿佛身量无边与大论云色像无边有何异耶彼云无边既称尊特此何独非况疏专引彼论此文以证身量无边之义验今佛身的是尊特不须疑也问若是尊特合是常身何故法华疏中判观无量寿佛经云实有量而言无量答此乃刊正钞中错引彼疏彼疏并云实有量而言无量如阿弥陀与金光疏及此疏同盖以小大二弥陀经不专尊特被于顿机故彼佛现三十二相通被众机大机虽见尊特常身其惯习小人洎诸凡夫虽因回向得生彼土未宜尊特说常住理故以应化说无常法成其小果是故佛寿虽不可数终归有量娑婆生彼多是此机以别圆似位人难及故三疏约此故判弥陀在有量中若观无量寿佛经纯被圆人明说佛身全法界起应既有本生即同法的类释论法性尊特正当无量之无量也故释签云教分二身为机劣故暂现生身今机不劣岂对生身问大本中云生我国者身皆具足三十二相彼国人民既具此相佛身理合超胜于人故知常身有八万相般舟经说三十二相盖借释迦为初心观境耳答般舟经云菩萨用是念佛故当得生阿弥陀佛国当念如是佛身有三十二相悉具足光明彻照端正无比在比丘僧中说经经指弥陀有三十二相何文言借释迦为境况止观无文辅行不说岂得自言成于己见又彼人民三十二相故佛常相须八万者其义不然以同居土佛应同人秪由净土人皆有于三十二相故佛常身须现此相但于同中相相皆胜秽土佛身虽异凡鄙亦同上人故应此方所有相法故三十二同轮王相亦于同中而分明昧三十二相既同彼人验是彼土常身常相是知八万别为大机现尊特相更何所疑问一等尊特以何因缘相分三品答悉檀因缘故盖一类机应以藏尘尊特之相得四益者故佛称机而为现之应以八万尊特之相应以三十二尊特之相得四益者佛皆称机而为现之仍须了知此之相海别教则用别修缘了成就此相即修成之尊特故名报身圆教能了二修即性修德无功乃性具之尊特故名法身已在此观开章中说须知华严华藏尘数之相虽多此以兼别故犹带修成此论八万既唯圆顿无非性具故三圣观疏皆示云观于法身行者当须以教定理就理明观于观显相无得但以多数斥少使胜成劣实在精学然后勤修欲罢不能故兹辨拆。
○四第十观音观二初疏科略释。
【疏】第十观观音中有三初结上次复应观观世音菩萨下正明观菩萨身也第三作此观者观之邪正也观菩萨法身中有三初观身相冠中立化佛者带果而行因也第二明与佛同异第三佛告阿难下还举利劝修也。
【钞】带果行因者观音三昧经云观音昔已成佛号正法明今为菩萨修净土行斯乃带昔果德行今因行顶有化佛表带果也。
○二依科列经三初结上。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见无量寿佛了了分明已。
【钞】二正观菩萨身三初正观身相子科十一初次复下身量。
次复应观观世音菩萨此菩萨身长八十万亿那由他由旬。
【钞】应云十八万亿今云八十者翻过佛身二十万亿故知误也问如释迦丈六人身八尺今佛身六十万亿菩萨十八菩萨之身何太卑耶答净土胜应不可以秽土劣应例也亦如妙音身量但四万二千由旬佛身六百八十万由旬佛身之量去菩萨更多。
○二身紫下身色。
身紫金色。
【钞】三顶有下肉髻。
顶有肉髻。
【钞】四项有下项光。
项有圆光面各百千由旬其圆光中有五百化佛如释迦牟尼一一化佛有五百化菩萨无量诸天以为侍者。
【钞】五举身下身光。
举身光中五道众生一切色相皆于中现。
【钞】六顶有下天冠。
顶上毗楞伽摩尼宝以为天冠其天冠中有一立化佛高二十五由旬。
【疏】释迦毗楞伽翻能圣。
【钞】七观世下面色。
观世音菩萨面如阎浮檀金色。
【钞】八眉间下毫相。
眉间毫相备七宝色流出八万四千种光明一一光明有无量无数百千化佛一一化佛无数化菩萨以为侍者变现自在满十方世界。
【钞】九臂如下臂相。
臂如红莲华色有八十亿微妙光明以为璎珞其璎珞中普现一切诸庄严事。
【钞】十手掌下手相。
手掌作五百亿杂莲华色手十指端一一指端有八万四千画犹如印文一一画有八万四千色一一色有八万四千光其光柔软普照一切以此宝手接引众生。
【钞】十一举足下足相。
举足时足下有千辐轮相自然化成五百亿光明台下足时有金刚摩尼华布散一切莫不弥满。
【钞】二其余下与佛同异。
其余身相众好具足如佛无异唯顶上肉髻及无见顶相不及世尊是为观观世音菩萨真实色身相名第十观。
【钞】肉髻是相无见顶是好此之相好表于极果今作因人故不及佛。
○三举利劝修子科二初佛告下举观利劝二初约修观明灭罪。
佛告阿难若欲观观世音菩萨者当作是观作是观者不遇诸祸净除业障除无数劫生死之罪。
【钞】二如此下约称名况获福。
如此菩萨但闻其名获无量福何况谛观。
【钞】二若有下示观次第。
若有欲观观世音菩萨者先观顶上肉髻次观天冠其余众相亦次第观之悉令明了如观掌中。
【钞】身相既多先观何相故今示云先观肉髻次观天冠以此二种能别表示观音德相何者肉髻降佛表现行因冠有化佛表昔成果别相若显其余通相则易可明行者观于冠髻毫面身色光明一一须用心作心是而为能观说在像前用在此处既云作佛是佛岂不能作观音是观音耶作髻作冠是髻是冠皆可为例不独以佛例观菩萨亦须例于普杂三辈岂唯以前例后亦令以后例前以今行人览经始末方修观故大师得意乃于释题总示三观若也不于十六处用则令大师虚说亦见行者谩修当遵佛言勿背祖法专用妙观显乎胜相以此妙观为见佛本迥出余因至彼土时速证无生。
○三作是下结观邪正。
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会本卷第四
卍续藏第 22 册 No. 0407 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会本卷第五
日东 沙门 实观 分会
【钞】五第十一势至观二初分科叙意二初分科。
【疏】第十一势至中有三初明因光神力制二种名次此菩萨天冠有五百宝下明与观音同异后除无量劫罪下劝修。
【钞】二叙意二初略无下约当门明阙真观。
【疏】略无观法当不异上故不重明。
【钞】观佛真身乃立观云正观佛身等观音中云正明观菩萨身今势至观但云因光神力制二种名及云与观音辩同异何不例上各立观法故疏出意云略无观法当不异上以大势至与观世音身量大小皆悉同等此令行者辩异之后用观音观观势至身何须别立。
○二所以下兼观音明无像想。
【疏】所以观佛先作像想后观法身菩萨直明法身者但佛法身妙极不可一往而观故先作像想流利后观法身则易菩萨者观佛既竟次二大士是眷属庄严如王来即有营从有佛必有菩萨也。
【钞】观成见佛真法身后观二侍者岂须更修像想方便耶。
○二依科列经三初因光神力制二名子科二初遍示诸光。
次观大势至菩萨此菩萨身量大小亦如观世音圆光面各百二十五由旬照二百五十由旬举身光明照十方国作紫金色有缘众生皆悉得见。
【钞】二但见下正立二名。
但见此菩萨一毛孔光即见十方无量诸佛净妙光明是故号此菩萨名无边光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离三涂得无上力是故号此菩萨名大势至。
【钞】光照十方故立无边光为名令三途人得佛十力故立大势至为名也行者应知即举身光名智慧光以是邻极色心不二若不尔者焉得色相名为法身。
○二明与观音同异子科三初此菩下正明同异。
此菩萨天冠有五百宝华一一宝华有五百宝台一一台中十方诸佛净妙国土广长之相皆于中现顶上肉髻如钵头摩华于肉髻上有一宝瓶盛诸光明普现佛事余诸身相如观世音等无有异。
【钞】二此菩下更示行坐。
此菩萨行时十方世界一切震动当地动处有五百亿宝华一一宝华庄严高显如极乐世界此菩萨坐时七宝国土一时动摇从下方金光佛刹乃至上方光明王佛刹于其中间无量尘数分身无量寿佛分身观世音大势至皆悉云集极乐国土畟塞空中坐莲华座演说妙法度苦众生。
【钞】观音行坐岂不动地集佛等耶但于势至观中说耳若不然者何得云除顶上宝瓶余与观音等无有异。
○三作此下结成观相。
作此观者名为观见大势至菩萨是为观大势至色身相观此菩萨者名第十一观。
【钞】经云色相疏称法身若非全色是心色由心造安令色相即名法身此乃三谛一境之法身发我三观一心之般若相冥见相则三脱圆彰故云佛法界身入心想中疏云念佛三昧解入相应非此相应不发胜相。
○三除无下灭罪以劝修。
除无数劫阿僧祇生死之罪作是观者不处胞胎常游诸佛净妙国土此观成已名为具足观观世音大势至。
【钞】名为具足观观世音大势至者以二菩萨唯有顶上化佛宝瓶二种有异余相皆同同异分明名具足见。
○六第十二普往生观二初疏科二初对杂辩异。
【疏】第十二普观普杂何异而为二耶普观作自身往想称彼境界一一具观杂观明佛菩萨神力自在转变非恒大小不定或随物现故名为杂以此为别。
【钞】二普中下就普分科。
【疏】普中有二初从见此事时当起自心下作自身往想次无量寿佛化身下佛及菩萨化身来现也。
【钞】二经文二初明自身往想。
见此事时当起自心生于西方极乐世界于莲华中结加趺坐作莲华合想作莲华开想莲华开时有五百色光来照身想眼目开想见佛菩萨满虚空中水鸟树林及与诸佛所出音声皆演妙法与十二部经合若出定之时忆持不失见此事已名见无量寿佛极乐世界是为普观想名第十二观。
【钞】上来诸观先依次正先主次徒虽皆观成未为普总又未想身生彼亲见故今令想身终生彼一时普见非独所观境界顿足亦乃往生心想成就可类前文依报之观初地树池等别观至楼观成四事总见名为总观然但能总依报四事今想生彼普见普闻依正诸相故名普观问上品上生乘金刚台上品中生乘紫金台上品下生入金莲华今三圣观成方修普观合是上品上生之者何故同彼上品下生耶答十六观人对九品位义有多途今且一往以三圣观及普观成当上中品杂及三辈四观成者方是上上故上中品终时虽见坐紫金台此台到彼成大宝华经宿则开此文亦云生极乐界于莲华坐作开合想莲华开时见佛满空及说妙法正合上品中生之相若上品下生华开七日乃得见佛仍于众相心不明了故知此文与上中品生相正齐若其以品对别圆位至三品观方得委论。
○二无量下明三圣来现。
无量寿佛化身无数与观世音及大势至常来至此行人之所。
【钞】上想终后生于彼土见佛菩萨今想未终三圣常来入我心想良由当念即是来际故能预想将生之事复由生佛体不别故故令三圣不来而来斯乃三观一心作是双运致令心佛往彼来此故知观体不可言思。
○七第十三杂明佛菩萨观今评此观略有二意一为前观佛及菩萨胜相不成者乃令舍大而观丈六二为观前胜相已成之人令其更观胜劣化用遍十方界使品位增进若谓不然前观既成修后诸观有何益耶疏从前意故作拂疑生重释以观成者自知经意是故大师从初意示释此为二初分科。
【疏】第十三杂观有二第一观丈六像第二无量寿佛身量无边下明弥陀变现自在坚固行者常令习观修行不倦。
【钞】二随释二初佛告下观丈六像。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若欲至心生西方者先当观于一丈六像在池水上。
【钞】经若欲等者行人于前依正诸观修虽不久求生之意弥加敦督名为至心故令此人舍胜观劣未观二侍前想弥陀故云先当观于一丈六像行人欲托彼土莲池故令观像在池水上应知胜身既心作心是岂今丈六非作是耶圆人作为皆了唯心全具而变全变是具具变不二故观佛相胜劣皆然。
○二明弥陀变现子科二初示化主随物二初如先下劝常修观。
如先所说无量寿佛身量无边非是凡夫心力所及然彼如来宿愿力故有忆想者必得成就但想佛像得无量福况复观佛具足身相。
【钞】二阿弥下拂去众疑。
阿弥陀佛神通如意于十方国变现自在或现大身满虚空中或现小身丈六八尺所现之形皆真金色圆光化佛及宝莲华如上所说。
【钞】疏二初所观下示相问疑。
【疏】所观若大若小皆是佛身拂去众疑生人重意众云何疑。
【钞】二前闻下示疑明破。
【疏】前闻广大无量今闻观小疑非佛身于小不敬故须拂去明皆是佛生其重意。
【钞】胜身观法修虽不成而且得知广大无量今闻观小顿违前说宁免轻疑为拂此疑故说弥陀神通如意能大能小皆全法界但以重心观令成就勿疑身谢不生西方。
○二明补处同生二初观世下明劣应同众生。
观世音菩萨及大势至于一切处身同众生。
【钞】佛应既随万物补处亦同众生。
○二但观下仿胜身论观法。
但观首相知是观世音知是大势至此二菩萨助阿弥陀佛普化一切是为杂想观名第十三观。
【钞】前明观音胜身观法先想冠髻则令众相次第皆明势至观中髻有宝瓶其余身相不异观音以此二种是二大士身之别相令修观者但观别相别相若显同相则明。
【疏】但观手相者有作头首解者上言观音头上天冠中有一立化佛势至头上有宝瓶以此为别作手解者上云其手柔软有八万四千画以此宝手接引众生皆是经文用无在。
【钞】疏释首相虽通两说然头首之首手足之手皆是别相悉可以别而显于通应知观佛丈六之身先观白毫方彰众相备如前疏约释迦说。
○三后三观明三辈往生四初立观所由。
【疏】第十四上品生观此下三观观往生人者有二义一为令识三品往生舍于中下修习上品二为令识位之上中下即是大本中三品也。
【钞】此中二义初即杂观观劣应者位在中下令识三品进修胜观登于上品次义即是前观胜应及修杂想了随机化在八九信今令此人以妙三观分别九品即大本三辈事理穷深登第十信既云此下三观观往生人有二义乃是修前观法行者观于九品往生之相非是凡小求生之者读今三辈经文改转行业纵通此义亦是傍兼非今增进观行意也。
○二释会经论二初会论即无量寿经论今云往生论是也天亲所造有十七成就至第十六大义门成就中偈云大乘善根界等无讥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长行释云故净土果报离二种讥嫌过一者体二者名体有三种一二乘人二女人三诸根不具足人无此三种过故名离讥嫌也名亦三种非但无三体乃至不闻二乘女人诸根不具三种名故此十七成就俱明彼土果报故无二乘等悉约彼土非是此方二乘等不得生也恐惑者不晓故和会解释之分二初会二乘二初会不生。
【疏】释会经论者问依往生论二乘不得生此经中辈小乘得生答正处小行不生要由垂终发大乘种尔乃得生经说现今论举本始。
【钞】且据彼论二乘种不生句并于此经小戒得生以具足戒及沙弥戒等是小乘种故二说相违而为诘问今以住小回心以会释之坚住小道志趣无余不求净土故云正处若回小向大转小乘业作净土因故云要由经就现今向大时说是以得生论就本始住小时说是故不生然论说彼土无二乘人由在此身因转故也。
【疏】何故复证小果释虽复垂终发大心先多学小至彼闻苦空无常发其本解先证小果得小果已于小不住必还入大。
【钞】二何故下释证果云垂终回小向大方生彼国何故中辈三品行人生彼复证小乘果耶今释意者回心故得生惯习故证小知大证小不执偏真而为究竟不久证大也。
○二问论下会女人。
【疏】问论女人根缺不生此经韦提希及五百侍女同皆往生释言论说女人根缺不生者就彼为言生彼国者净根离欲故无女人身根精上故无根缺经语初往故有善心一切得往。
【钞】复举论偈女人根缺不生之文并于此经韦提侍女得生之说而为诘问今约彼此会释二说论就转报是故彼土无有女人及根不具者若名若体经就此土修净业者故有善心一切得往故大弥陀经薜荔多蠢动蜎蜚皆得往生故知经论无少相违。
○二问大下会经二初对经双问。
【疏】问大本五逆谤法不得生此经逆罪得生。
【钞】逆罪得生即下品下生文。
○二释有下立义双释二初悔有轻重。
【疏】释有两义约人造罪有上有下上根者如世王造逆必有重悔令罪消薄容使得生下根人造逆多无重悔故不得生。
【钞】上即利根下即钝根俱舍云愚智所犯轻重不同愚作罪小亦堕恶智为罪大亦脱苦如团铁小亦沉水为钵铁大亦能浮涅槃云智者有二一者不造诸恶二者作已忏悔愚者亦二一者作罪二者覆藏如阿阇世王杀父害母至涅槃会身疮肿热生重惭愧悔过自责耆婆劝往佛所佛为说法得无根信文载涅槃梵行品此经明逆罪得生净土者即同阇王上根利智能重心忏也彼经不生者下根愚人至于临终不能重悔也。
○二二者下约行有定散。
【疏】二者约行行有定散观佛三昧名定修余善业说以为散散善力微不能灭除五逆不得往生大本就此故言不生此经明观故说得生。
【钞】大本就此者指上散善力微也此经明观者即观佛三昧问若定力得生下下品云此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若不能念者应称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此与大本散心十念理应无别答此虽造恶已曾修观故使临终善友劝称十念定心则成亦是法行乘急戒缓人也修观故乘急造恶故戒缓由乘急故得值善友纵现世不修三昧亦是宿种今熟故得往生所以华开见二大士说实相法自非定善孰至此乎故十疑论云临终遇善知识十念成就者并是宿善业强始遇知识等当知作此解释方合此中定善之义若本不修三昧之者则属前悔有轻义也。
○三依品定位二初通示九品二初就三下示三中具九。
【疏】就三品中更为九。
【钞】经文显示三辈各三。
○二判九品属三二初上品下约位判。
【疏】上品之人始从习种终至解行菩萨中品者从外凡十信已下下品即是今时悠悠凡夫。
【钞】虽分九品以义定之不出三位即内凡外凡及悠悠者然习种解行及十信名乃是别教地前凡位以为今经往生位者略有三意一别位次第对品显故二别具四观收机广故三九品多判所观人故若以九品判今能观圆观位者则以三贤对今十信彼之十信对今五品悠悠即对名字人也以名字位通修未修故应知疏用此之三位判九品人其意深细不可粗心今试略言盖一切善若能回向皆净土因仍一切恶若能忏愿亦净土因故种种善修之浅深无非九品其一一恶约忏功力亦皆九品故上上品善通下下品下下品恶通上上品三心六念或闻或修未能伏惑属下三品以此伏惑入中三品能破二惑方预上三如五逆罪临终十念为能消功属下下品阇王重悔得无根信即是上辈三品所摄岂非五逆随于忏功自分九品中间七品若善若恶若修若忏随功浅深一一皆须明于九品若据经文下三唯恶中下世善中中中上即小乘行上三唯大疏则纯用大乘三位判九品者以中三品回向大乘故下三品人依大灭罪故故九品行一一成大随一品行若至三贤皆上三品若至十信皆中三品全未伏惑即下三品应知经为收机尽故故以大小善恶分其九品盖约增胜高下互显也大师得意乃约三位判乎九品则何机不摄何行不深乃由妙解大小观行善恶之业全修即性一一具于四种净土但能回向随功能显四种乐邦如是说者多约一行随功浅深历于九品亦自有人节节改行历于九品若以三位定其高下改与不改皆悉不滥问今十六观既是圆修为一一观皆通九品为须节节改观入品答虽俱圆观而所托境随其宜乐有改不改合有二途若就现文多从改观历于九品以初心人虽了根尘皆是法界而心想羸劣胜境难观是故如来设异方便先观落日于西定心疏云除五逆罪下辈自论故知妙观想落日成当下下品次以三观想水结冰合在下中转想琉璃粗见彼地可对下上若得三昧见彼宝地及宝树宝池虽五品初而五住圆伏名得三昧品当中下总见依报五品中心合当中中华座观成五品后心即中上品此之三品虽成三昧能伏五住见惑未断事识犹存未可即观胜妙身相故修三观观于宝像像想现前见思俱尽所以尽者以事定力深能伏思见断即登圆第七信即上下品事识既尽全依业识可观三圣真法之身及普观成在八九信即上中品故难思相法界光明十方佛事悉能洞见后修杂观及三辈观成当第十信即上上品内外尘沙任运除尽故随机应相及差别行业观察明了宣示无穷此约修者从微至着三圣观成后修杂观及三辈观故当如此若观胜相不成就者始依杂观及丈六身此人或在下之三品或沾中辈今观九品必能进功从劣观胜求预上流是故疏云令识三辈往生舍于中下修习上品此从节节改观次第入品如是说也有因改观超品位者不可定判此上皆从次第改境修观者说其不改者十六境中宜乐何境即用妙观修之不舍乃从名字修成观行入相似位历乎九品然十六中佛境最宜从劣观胜成于九品故疏令观释迦毫相以为初心入门之渐杂观令观一丈六像经虽不云从一相入据理合然若般舟经则从足下千辐轮相次第上观至顶肉髻故知但解今家住前三位以判九品于境于行改与不改次比自成也非独今经九品如此法华五品其义亦然解一千从矣。
○二何以下以经验。
【疏】何以得知上品见佛闻法便悟无生故是道种人下品备造四重众罪亦得往生类此似尔。
【钞】以无生忍位在别圆初地初住非别十向圆第十信何能见佛便登此位上上既尔诸品例知复以造罪验下三品以别圆教内外凡位不造众恶既约罪说知是未入外凡人也类此似尔者经不明示故以得悟及造罪等比类验之此乃大师尊经谦己近人判解不逊者多。
○二别明上三二初上品下约三位定。
【疏】上品位当道种中品位当性种下品位当习种。
【钞】上以三品判于九品下至悠悠今则别明上辈三品故约种性以分三位璎珞经明六种性一十住习种性二十行性种性三十向道种性四十地圣种性五等觉性六妙觉性问今此上品是出假位合在秽土利益有情何故求生净土耶答大论四十三正有此说故彼问云菩萨法应度众生何以但至清净无量寿佛国土中答曰菩萨有二种一者有慈悲心多为众生二者多集诸佛功德乐多集功德者至一乘清净无量寿国土好多为众生者无佛法众处赞叹三宝之音故知一等断惑菩萨而好乐不同故有二别又论第四十五云菩萨有二有先自成就功德然后度众生有先成就众生然后自成就功德者故知今十向菩萨求生净土乃是先自成就功德人也故十疑论明未得无生忍已还要须常不离佛故须求生。
○二一得下约二义求。
【疏】一得道有迟疾二所乘有异初则金刚台中紫金台下金莲华。
【钞】上上生已即悟无生法忍上中经七日得不退转上下经三小劫住欢喜地得无生忍证念不退即欢喜地也。
○四随文解释三即十六中后三观也疏前标云此下三观观往生人若但读文不名为观必须览经所诠之相入一念心用空假中微妙之观照于心性本具净土因缘果报生佛咸然三无差别诸佛净土因果已满能应众生众生由具净土因果能感诸佛感应缘起不一不异一一融妙相相宛然随品随功感佛感土观之不已则难思俗谛净土因缘自然明了明了之位大判有三若相似明当上三品若观行了即中三品名字观解属下三品论断伏等虽有高下而皆了知一切善恶回向忏悔皆通九品或共不共或超不超或改不改或进或否状类万差难以言具若不尔者岂得名为观于三辈往生人耶初十四上品生观三初上品上生二初分科。
【疏】就初中文为三第一标第二若有众生愿生彼国下正释第三从是名下结释中复四初明修因第二从生彼国时下明值缘第三从行者见已下正明得生第四从生彼国下生后利益。
【钞】二随释三初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上品上生者。
【钞】二释四初明生因。
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何等为三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发愿愿生彼国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
【疏】至诚心者即实行众生至之言专诚之言实深者佛果深高以心往求故云深心亦从深理生亦从厚乐善根生故十地经言入深广心涅槃经云根深难拔故言深心六念者佛法僧施戒天六事安心不动称之为念也。
【钞】经有二段初段既云发三种心即便往生知此三心是一人发次段乃云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据此合是三人各修成三种行然修之在人或别一行或兼余行或具足修但能位至别教道种圆第十信即得名为上品上生言至诚等三心者此与起信论中三心义合彼云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故二者深心乐集一切诸善行故三者大悲心欲拔一切众生苦故今初至诚疏以专实释之非念真如岂名专实解于深心疏虽三义而不相舍求高深果顺契深理欲契深理须厚乐善根此乃立行依理求果也二经证成三种深义不出彼论乐集一切诸善行也经回向发愿心疏虽不解义当彼论大悲拔苦之义盖以真如实念趣果善心二心功德善巧回向愿生净土速证法忍广拔一切众生苦恼然此三心顺于三法何者初念真如平等一性次二即是自行化他二种修义既是修二性一乃就圆融三法而发心也今此三心一念中修见思尘沙任运先去入第十信故当此品若此三心但能圆伏即中三品若全未伏当下三品文在此中义该下八经慈心不杀具诸戒行者以无缘慈不害物命知性离非心具诸戒读诵方等者随文成观也修行六念者涅槃疏云前三念他后三念自戒施是自因生天是自果戒是止善施是行善天有近果远果远即第一义天也安心下释念义谓念同体三宝一心戒施第一义理悉不为二边所动故通名念经回向发愿等者总论不杀等皆须善巧回向愿生净土证无生后广度含识经具此功德者或全或分皆得言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者上一一行修之成就至道种位长时弥善下至七日或唯一日皆得预于上上品生也此等悉须约于断伏及全未伏分下八品若不尔者岂令初修六念等人三惑尚炽便登极品耶须知九品难将法定只可随功此去科节经疏分明钞不标也。
生彼国时此人精进勇猛故阿弥陀如来与观世音大势至无数化佛百千比丘声闻大众无量诸天七宝宫殿观世音菩萨执金刚台与大势至菩萨至行者前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与诸菩萨授手迎接观世音大势至与无数菩萨赞叹行者劝进其心。
行者见已欢喜踊跃自见其身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顷往生彼国。
生彼国已见佛色身众相具足见诸菩萨色相具足光明宝林演说妙法闻已即悟无生法忍经须臾间历事诸佛遍十方界于诸佛前次第受记还至本国得无量百千陀罗尼门。
【疏】无生忍言登初地也陀罗尼者一能持善二能遮恶是总持也。
是名上品上生者。
【疏】上品中生者有三第一标第二释第三结释中有四初往生因第二行此下明值缘第三行者自见下得生第四行者身作紫磨金色下往生利益。
上品中生者。
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善解义趣于第一义心不惊动深信因果不谤大乘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
【钞】上品中生明生因云不必受持方等经典善解义趣等者是义持人不乐读诵但于经中取一句偈深穷旨趣于绝言思深广之理心不惊动又复其心安住中道不为二边之所惊动了达因果皆是实相名为深信虽不遍习或闻大教赴机异说知显一理不生疑谤此一种因亦通九品但令此观位至圆教八九信位故当此品若第一义解全未伏惑秪在下品三品摄也如常不轻不专读诵但以一句礼拜授人深知义故多年不懈此以第一随喜品行始从名字历于五品至六根净故知读诵等四品行皆可从于名字修之至六根净若证分真无偏修者也。
行此行者命欲终时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至无量大众眷属围绕持紫金台至行者前赞言法子汝行大乘解第一义是故我今来迎接汝与千化佛一时授手。
行者自见坐紫金台合掌叉手赞叹诸佛如一念顷即生彼国七宝池中此紫金台如大宝华经宿则开行者身作紫磨金色足下亦有七宝莲华佛及菩萨俱时放光照行者身目即开明因前宿习普闻众声纯说甚深第一义谛即下金台礼佛合掌赞叹世尊经于七日应时即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应时即能飞行遍至十方历事诸佛于诸佛所修诸三昧经一小劫得无生忍现前受记。
【疏】甚深第一义者谓诸法实相言语道绝心行处灭名之深妙精进最称第一阿耨不退转者谓道种菩提亦通是道种地不退位现前受记者四种受记一往现前也。
【钞】生后利益中疏云名之深妙精进等者以闻众声说第一义能成趣理不思议观既顿泯绝情尘微碍是故进趣其疾如风比余事行杂而且滞故此精进最称第一疏牒阿耨不退释云道种菩提等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翻为无上正等觉斯是行人心之本性所求之果于此不退其位有三若破见思名位不退则永不失超凡之位习种性也伏断尘沙名行不退则永不失菩萨之行当性种性及道种性也若破无明名念不退则永不失中道正念圣种性也上中生者此土已得性种菩提到彼一劫始得无生圣种不退今于七日所得菩提不退转者义当道种菩提不退也通名地者凡圣所依皆名地故四种授记一往现前者净名大疏出四受记谓未发心记密记现前记无生记言一往现前者以现前记通于凡圣今无生位佛就一往通名现前耳。
是名上品中生者。
【疏】上品下生中有三初标第二亦信因果下释第三是名下结释中有四第一明往生之因第二行者命欲终时下值缘第三见此事时下得生第四一日一夜下生后利益。
上品下生者。
亦信因果不谤大乘但发无上道心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
【钞】上品下生亦信因果不谤大乘同上中品故名为亦彼以解了第一义谛而为别行此以但发无上道心而为别行究理摄生标心虽异从凡入圣历位无殊谓依无作四谛妙境发四誓愿名为真正发菩提心未度苦者誓令得度阴入皆如故未解集者誓令得解尘劳本净故未安道者誓令得安即惑成智故未证灭者誓令得证即生成灭故发此道心亦通九品名字中发自有静散即下三品观行五位即中三品相似既分三般种性即上三品今习种发故当此品此心深运分真可阶岂不能至上上品耶约位判之无法非九。
行者命欲终时阿弥陀佛及观世音大势至与诸眷属持金莲华化作五百佛来迎此人五百化佛一时授手赞言法子汝今清净发无上道心我来迎汝。
见此事时即自见身坐金莲华坐已华合随世尊后即得往生七宝池中。
一日一夜莲华乃开七日之中乃得见佛虽见佛身于众相好心不明了于三七日后乃了了见闻众音声皆演妙法游历十方供养诸佛于诸佛前闻甚深法经三小劫得百法明门住欢喜地。
【疏】得百法明门者地论云入百法明门增长智慧思惟种种法门义故欢喜地者初证圣处多生欢喜也。
【钞】生后利益中经虽见佛身于众相好心不明了于三七日后乃了了见者以此品人位当习种见思虽破尘沙未除故于众相心不明了过三七日进入性种侵断尘沙故八万相一一分明自此三劫游历十方供佛闻法进入道种登于初地此地即得百法明门言百法者如百法论所出名数今于此法皆证三谛乃以百法而为明达三谛之门三谛若明则了一切是故论云增长智慧思惟种种法门义明此义故心大欢喜故名欢喜地也。
是名上品下生者是名上辈生想名第十四观。
【疏】第十五中品生观中品上生者有三第一标第二从若有众生下释第三从是名下结释中有四初明生因第二从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下值缘第三从行者见已下得生第四从当华敷时下明生后利益。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中品上生者。
若有众生受持五戒持八戒斋修行诸戒不造五逆无众过患以此善根回向愿求生于西方极乐世界。
【疏】五戒者不杀盗淫妄语饮酒也八戒者加不上高床不着华鬘璎珞香涂身薰衣不得歌舞作乐及往观听也。
【钞】中品上生明生因中但言众戒斯乃略举三学之初也若据生彼闻赞四谛便成罗汉三明八解以果验因不专持戒合修小乘理观事禅但未证果犹在贤位于临终时闻赞方等回心向大愿生净土然回向心须至别教七信已上圆教观行四五二品方是中品上生人也若其小行已至忍位及世第一但案位回即当此品若在暖顶及外凡者须猛利回超入此品大约小乘并世间善从回向心深浅高下判于九品。
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比丘眷属围绕放金色光至其人所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赞叹出家得离众苦行者见已心大欢喜自见己身坐莲华台长跪合掌为佛作礼未举头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莲华寻开当华敷时闻众音声赞叹四谛应时即得阿罗汉道三明六通具八解脱。
【钞】生后利益疏二初正释经文。
【疏】四谛者苦集灭道也罗汉者应供不生杀贼也三明者过现未来明也六神通者天眼天耳他心宿命漏尽身得如意此六悉皆无壅故为通八解脱者一内有色相外观色二者内无色相外观色三者净四空处五识处六无所有处七非非想处八灭尽解脱也此八中前三种微妙五欲无染无著中四于下得离后一能脱心虑故名解脱亦名背舍背者背彼净洁五欲也舍者离是着心也。
【钞】四谛者既是共二乘行由宿习故而闻生灭无生二种四谛也生灭者苦则三相迁移集则四心流动道则对治易夺灭则灭有还无无生四者苦无逼迫相集无和合相道不二相灭无生相次三明者过去宿命明现在漏尽明未来天眼明此三名明复得名通余三但得名通者婆沙云身通但是工巧天耳但是闻声他心缘他别想而已是故非明宿命知过去苦生大厌离天眼知未来苦生大厌离漏尽正观断惑是故此三称明大论问通明何别答直知过去等名通知过去等因缘行业名明次释八解脱一内有等者内色即内身骨人也为修八色流光故存骨人欲界结使难断故以不净心观外色也位在初禅能脱自地及下欲界二者下位在二禅二禅内净故坏灭内身骨人欲惑难断故犹观外不净之相三者下除外不净相但于定中练八色光明清净皎洁故名净也位在三禅四空处者若灭根本四禅及三背舍等色一心缘无边虚空而入定即观此定依阴入故有无常苦空虚诳不实心生厌背而不受着五识处者若舍空缘识入定即观此定虚诳不实而不受着六无所有处者若舍识缘无所有入定时乃至而不受着七非非想处者若舍无所有处缘非非想入定时乃至而不受着八灭尽等者背灭受想诸心数法也诸佛弟子患厌散乱心欲入定休息以涅槃法安着身中故云身证而想受灭也前三等者位在色界能离自地五欲也中四等者位在无色界皆展转离下地然前三亦离下中四亦离自地互现说耳后一可知亦名下背舍因称解脱果名。
○二释会下释诸疑妨三初会小乘不生疑。
【疏】释会者论明小乘不生者决定不生此中得生退菩提心得生至彼处无漏道熟即证第四果大论亦然或接引小乘然彼实无。
【钞】疏与释论取法华意会于今经及往生论论云不生据决定性入无余者今经云生是退菩提取小乘者疏前会云正处小行不生要由垂终发大心故生若无宿种岂能垂终回小向大故知与前义不相反仍释伏疑既因回心向大得生何故至彼却证小果故释云无漏道熟等以退大既久习小功深是故彼佛称习说小且令证果或接下再出经论引小之意今经释论说至彼土证小果者意欲别接小乘求生其若生已咸慕大乘必不证小然虽出此意前义为正。
○二中品下释中不及下妨。
【疏】中品应时即得罗汉何以不及九品解云是退菩提声闻往生彼国无漏道熟便证小果不守小位而住还起大心进行弥速或五劫或十劫得成初地如是阶级犹是其胜。
【钞】以下下品生彼闻法应时即发菩提之心中上生彼何故只证无学果也耶以大小故难第四品不及九品解云下以登地速而为答也中上顺习虽证小果不逾十劫必入初地九品恶重十二大劫方得出胎虽发大心更经多劫方阶法忍故以速证比彼为胜。
○三大本下通中不出家难。
【疏】大本上品明其出家中品不明出家此中所明是则中品若其不出家经云一日一夜持沙弥戒故知有也而大本不明据长时始终为语今言出家者就短时而论。
【钞】彼明中品云虽不能行作沙门故云不明出家长时始终者谓尽形出家者就短时者谓一日一夜也是知若据短时大本约义亦有若论长时此经约说亦无此乃二经事同也。
是名中品上生者。
【疏】中品中生者有三初标第二从若有众生下释第三是名下结就释中有四初明生因第二从如此行者下明值缘第三从行者自见下明得生第四在宝池中下明生后利益也。
中品中生者。
若有众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斋若一日一夜持沙弥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仪无缺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戒香熏修。
【疏】十戒者即前八戒更足不捉金银生像及不过中食为十戒也具足戒者二百五十戒五百戒等。
【钞】中品中生修因中疏云十戒者释经持沙弥戒也金银生像者南山云胡汉二彰谓胡言生像此翻金银也善见云生色似色似即像也此谓金则生是黄色银则可染似金故云生像若尔生像此方之言何谓胡语耶答谓五竺之北胡地言音有涉汉者故谓生像胡人重译又却入汉故存胡音。
如此行者命欲终时见阿弥陀佛与诸眷属放金色光持七宝莲华至行者前行者自闻空中有声赞言善男子如汝善人随顺三世诸佛教故我来迎汝。
行者自见坐莲华上莲华即合生于西方极乐世界在宝池中经于七日莲华乃敷华既敷已开目合掌赞叹世尊闻法欢喜得须陀洹经半劫已成阿罗汉。
【疏】须陀洹者翻修习无漏或逆流也。
是名中品中生者。
【疏】中品下生者有三初标第二从若有下释第三是名下结释中有四初明因第二此人命终时下明缘第三从闻此事下得生第四从经七日下生后利益也。
中品下生者。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养父母行世仁慈。
【钞】中品下生修因中经云孝养父母行世仁慈此凡夫善不能伏惑岂预中辈疏前判位中辈人当别教十信即圆五品斯由垂终善友广说阿弥陀佛随顺本性取极乐国及谈法藏称理发愿行者闻已解悟大乘发回向心求生净土经虽不云发回向心既闻广说岂不回心特是影略临终发心心猛利故能入别圆外凡初位通惑顿伏故令世善当此品位大师唯就大乘三位对于九品深有其致。
此人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共广说阿弥陀佛国土乐事亦说法藏比丘四十八愿。
闻此事已寻即命终譬如壮士屈伸臂顷即生西方极乐世界。
经七日已遇观世音及大势至闻法欢喜得须陀洹过一小劫成阿罗汉。
【钞】生后利益中过一小劫成阿罗汉问到彼证小皆顺本习今此行人本习世善是人天因非声闻行至彼那得阿罗汉耶答孝养仁慈大小基址何教不谈而其阿含偏论此善以果验因是依三藏行孝顺等虽行世善心在无常既久标心无漏道熟故证小果。
是名中品下生者是名中辈生想名第十五观。
【疏】第十六下品生观下品上生者有三初标第二从或有众生下释第三从是名下结释中有四初明因第二从尔时彼佛下明缘第三从作是语下明得生第四经七七日下明生后利益也。
【钞】第十六下三品人造罪轻重值缘得灭为往生因须知经意为易解故以三业等恶灭为下三品因回向凡小为中三品因以大乘诸善为上三品因此乃上下互相显映为观法境若称实观依义而说大小善恶逐回向心随灭罪力浅深阶位各论九品今之三人闻法称佛虽业障灭全未伏惑位在名字故属下三若灭罪心利入别圆外凡即中三品能至内凡即上三品阇王悔逆得无根信是其类也。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上生者。
或有众生作众恶业虽不诽谤方等经典如此愚人多造恶法无有惭愧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大乘十二部经首题名字以闻如是诸经名故除却千劫极重恶业智者复教合掌叉手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除五十亿劫生死之罪。
【钞】下品上生经云虽不诽方等经典者此品不谤显罪犹轻至下下品云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则谤经等一切恶业无不造作故言具也圆顿教说罪无轻重悔则皆灭如仙预杀诸婆罗门地狱三念知谤方等心生改悔即生佛国。
尔时彼佛即遣化佛化观世音化大势至至行者前赞言善男子以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
作是语已行者即见化佛光明遍满其室见已欢喜即便命终乘宝莲华随化佛后生宝池中。
经七七日莲华乃敷当华敷时大悲观世音菩萨及大势至菩萨放大光明住其人前为说甚深十二部经闻已信解发无上道心经十小劫具百法明门得入初地。
是名下品上生者。
【疏】下品中生者有三一标二释三结释中有四初明因第二从吹诸天华下明缘第三从如一念顷下明得生第四从经六劫下明生后获利也。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中生者。
或有众生毁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如此愚人偷僧祇物盗现前僧物不净说法无有惭愧以诸恶业而自庄严如此罪人以恶业故应堕地狱命欲终时地狱众火一时俱至遇善知识以大慈悲即为赞说阿弥陀佛十力威德广赞彼佛光明神力亦赞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此人闻已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地狱猛火化为清凉风。
【钞】下品中生经偷僧祇物盗现前僧物者所盗之物不出四种常住一常住常住谓众僧厨库寺舍众具华果树林田园仆畜等以体通十方不可分用故二十方常住如僧家供僧常食体通十方唯局本处三者现前现前谓僧得之物四十方现前如亡五众轻物若未羯磨从十方僧得罪若已羯磨望现前僧得罪则属第三现前现前盗前二种名偷僧祇物盗后二种名现前僧物不净说法者但求名利非益物也无有惭愧者屏处为恶不惭于天显露为恶不愧于人惭愧犹羞耻也。
吹诸天华华上皆有化佛菩萨迎接此人。
如一念顷即得往生七宝池中莲华之内。
经于六劫莲华乃敷观世音大势至以梵音声安慰彼人为说大乘甚深经典闻此法已应时即发无上道心。
是名下品中生者。
【疏】下品下生有三初标二释三结释中有四初明因第二从见金莲华下明缘第三从如一念顷下明得生第四从于莲华中下明获利。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下生者。
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钞】下品下生疏释修因中二初称无下明念佛灭罪。
【疏】称无量寿佛至于十念者善心相续至于十念或一念成就即得往生以念佛除灭罪障故即以念佛为胜缘也若不如此者云何得往生也。
【钞】二引大论问答二初问云下约少时责。
【疏】问云何行者以少时心力而能胜于终身造恶耶大论有此责。
【钞】二是心下约猛心答。
【疏】是心虽少时而力猛利如垂死之人必知不免谛心决断胜百年愿力是心名为大心以舍身事急故如人入阵不惜身命名为健人也。
【钞】此猛利心从二缘发一值善友二为苦逼心怖恶道耳听佛名是故牢强至诚称念既境胜心猛故时少功多能超百年悠悠愿力若此二缘猛心不发此人乃是合堕地狱也。
命终之时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人前。
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于莲华中满十二大劫莲华方开观世音大势至以大悲音声为其广说诸法实相除灭罪法闻已欢喜应时即发菩提之心。
是名下品下生者是名下辈生想名第十六观。
【钞】二明利益二初疏科。
【疏】第二利益中有二初明夫人道悟无生二明侍女发心也。
【钞】二释经二初夫人悟道。
说是语时韦提希与五百侍女闻佛所说应时即见极乐世界广长之相得见佛身及二菩萨心生欢喜叹未曾有豁然大悟逮无生忍。
【钞】经豁然大悟逮无生忍者以凡夫心闻十六观即闻即修顿入圆住盖由了知依正应色即报即法非纵非横三一融妙全心作佛全心是佛能所既忘思议泯绝三德秘藏当念顿开是故名为豁然大悟悟通观行及相似位是故特云逮无生忍显此大悟的在分真若十六观非妙宗者岂令当机顿入圆位经文结益显此观门非偏非渐信不可用事相销文。
○二明侍女发心。
五百侍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愿生彼国世尊悉记皆当往生生彼国已得诸佛现前三昧无量诸天发无上道心。
【钞】经文但云发无上正等觉心是何位耶经示夫人无生忍后别云发心验非真发净名疏云菩萨柔顺忍方有发义故多约相似明发心位名字观行亦有发义去无生远故不得论。
○大段第三流通分金光明疏云流名下澍通名不壅欲使正法之水从今以澍当圣教筌罤不壅于来世是故此下举名举益劝人修习若不尔者安令法水下澍不壅疏二初总别分科。
【疏】第三流通亦二第一明王宫流通第二尔时世尊足步下明崛山流通初有四一列名教持二行此下明修有益劝人奉信三告阿难下付嘱令持四说此下目连等闻欢喜。
【钞】二随科解释今经两处流通观道初于王宫佛自嘱劝次回灵鹫阿难备述初文自四初列名教持二初阿难问二初当何下问经名。
【疏】初中阿难先问发何名下问经名字。
尔时阿难即从座起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
【疏】上来所说言义非一当于何义而名此经。
【钞】疏云言义非一等者经文别示三种净业十六妙观未审以何而为总目。
○二此法下问持法。
【疏】此法之要云何受持问受持法。
此法之要当云何受持。
【钞】二如来答二初佛答前问。
【疏】佛答名观极乐无量寿佛观音势至亦名净业生诸佛前对其初问。
佛告阿难此经名观极乐国土无量寿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亦名净除业障生诸佛前。
【钞】观之一字心观妙宗也极乐三圣实相圆体也此从宗体而立此名净除业障极至五逆生诸佛前该于九品此名从用总此三义即是释名此四既圆即当教相故示二名五章意足信今释题冥符佛旨。
○二汝当下答后问。
【疏】汝当受持无令忘失对其后问。
汝当受持无令忘失。
【钞】无令忘失即是念心念心能成欲等四法良以欲进巧慧一心若其忘失皆不成就佛令不忘则具五法受持之功于兹尽矣。
行此三昧者现身得见无量寿佛及二大士。
【钞】二举益劝修三初明生善灭恶二初次明下直明生见佛善。
【疏】次明有益行前十六观门得大利益现身得见彼佛菩萨。
【钞】能见弥陀及二菩萨真法之身生善极也以深比浅何善不生。
若善男子及善女人但闻佛名二菩萨名除无量劫生死之罪何况忆念。
【钞】二善男下况显灭生死罪。
【疏】善男子善女人闻名下明其念佛菩萨之益但得闻名除无量罪何况忆念明念佛菩萨有大利益举劣况胜。
【钞】闻名是闻慧忆念是修慧举闻之劣况其修胜行者应知前无忘失亦是忆念然属方便今之忆念乃是正修名同义异善须分别。
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分陀利华。
【钞】二明身胜友胜二初念佛下喻白莲明身胜。
【疏】念佛者人中分陀利华明其身胜。
【钞】分陀利者此云白莲华涅槃云水生华中分陀利最为第一显修圆观超余一切修道之人即七方便也。
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
【钞】二观音下类补处明友胜。
【疏】观音势至为胜友伴胜。
【钞】二圣本修圆念佛定今为补处行者今修亦是此定位虽高下所修法同故可为友其犹世人道术之交岂分贵贱。
当坐道场生诸佛家。
【钞】三当坐下明得果起行。
【疏】当坐道场得通之场名曰道场菩提树下得道故名为坐依之得果义说为坐依之起行名生佛家也。
【钞】事相解释菩提树下坐金刚台此处成佛名为道场事本表理今观本性弥陀觉体此体即是所坐道场所生佛家理一义异名场名家此理为场坐必得果此理为家生必起行果即分果行即真修此观本期分证之果无功用行欲以病行及婴儿行度众生故修念佛观求生净土生彼速获故云当坐。
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其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钞】三结名下结名付嘱。
【疏】结名付嘱亦名观无量寿佛亦名灭除业障也。
【钞】经好持者好即妙也以不纵横绝思议心方能受持此经章句别文既妙是故能持经之总名上以三一融妙释者意在于此此寄阿难嘱今人也。
佛说此语时尊者目犍连尊者阿难及韦提希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
【钞】四欢喜下众闻欢喜。
【疏】欢喜者三义故喜一能说人清净佛无碍智无有错谬名为清净二所说法清净能令众生得证三昧三依法所得果清净依法修行满足身证清净果也。
【钞】言三义者一遇人二闻法三得果文出大论义归此经人既是佛佛必具足四无碍智谓法义词及以乐说说观佛法离于错谬故名清净今遇此人宁不欢喜法是观法一十六门曲尽其妙能令凡心入深三昧离虚设故名为清净闻如是法岂不欢喜果即修观克获之果韦提希等闻法即修登分真果侍女诸天得相似果目连阿难同佛化机或能增道莫测浅深各以离惑名为清净得如是果岂不欢喜此三相由得果由法法由人说彼众欢喜具兹三义我于今日虽面不睹金容而为妙智所被又得闻此微妙观法但未获果是故阙于第三喜耳。
尔时世尊足步虚空还耆阇崛山。
【钞】二崛山流通二初耆山下佛步空还。
【疏】耆山流通中初佛步空还耆阇崛山为增物敬奉顺其言故现此变。
【钞】前赴请时从崛山没于王宫出今步虚空还于崛山二俱神通前隐后显者前欲施化化法未成故但密往今宣妙观当机已益欲使同遵此法是故现变彰灼而还。
尔时阿难广为大众说如上事无量诸天龙夜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礼佛而退。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钞】二次阿下阿难重述。
【疏】次阿难及天龙等闻法欢喜作礼而去也。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
【钞】王宫机悟崛山未知故遣重宣普令信受阿难所述即是佛言是以文云闻佛所说皆大欢喜理合同前三义故喜。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会本卷第五(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