卍续藏第 21 册 No. 0369 解深密经疏
解深密经疏目次卷第一序品第一卷第二胜义谛相品第二卷第三胜义谛相品之余心意识相品第三卷第四一切法相品第四无自性相品第五卷第五无自性相品之余卷第六分别瑜伽品第六卷第七分别瑜伽品之余卷第八地波罗蜜多品第七卷第九地波罗蜜多品之余如来成所作事品第八卷第十(但逸此卷)如来成所作事品之余
解深密经疏目次(终)
No. 369
解深密经疏卷第一
西明寺沙门 圆测 撰
解深密经序品第一
将欲释经四门分别。一教兴题目。二辨经宗体。三显所依为。四依文正释。
第一教兴及题目者。窃以。真性甚深。超众象而为象。圆音秘密。布群言而不言。斯乃即言而言亡。非象而象着。理虽寂而可谈。即言而言亡。言虽弘而无说。故嘿不二于丈室。可谈。故辨三性于净宫。是故慈氏菩萨。说真俗而并存。龙猛大士。谈空有而双遣。然则存不违遣。唯识之义弥彰。遣不违存。无相之旨恒立。亦空亦有。顺成二谛之宗。非有非空。契会中道之理。故知迷谬者说空而执有。悟解者辨有而达空。佛法甚源岂不斯矣。但以接引多方。入理非一。是故法王说三法轮。初为发起声闻乘者。波罗柰国施鹿林中。创开生死涅槃因果。此即第一四谛法轮。次为发趣菩萨乘者。鹫峰山等十六会中。说诸般若。此即第二无相法轮。后为发趣一切乘者。莲华藏等净秽土中。说深密等。此即第三了义大乘。是即如来教兴之意也。
题云解深密经者。一部总名。序品第一者。品内别目。解谓解释。深即甚深。密者秘密。此经宗明境行及果三种无等。解释如是甚深之义。名解深密。经者。梵音名素怛缆。此云经也。若依俗典。经者常也。经古历今。教义恒定。目之为常。或翻为綖。四分律云。綖贯华定不失落。大唐三藏。翻为契经。谓契合。契当道理。合有情机。经亦二义。一者贯穿。二者摄持。贯穿所应说义。摄持所化有情。具斯二义。故名契经。辨得名者。解经两字。是能诠教。深密之言。显所诠理。从能所诠。以立经目。此即深密之解经也。故六释中。是依主释。序品第一者。序谓由序。起正说之由致。品谓品类。或品别义。显已闻等。义类相从。摄义各别。目之为品。于一部内。有其八品。此品最初。故名第一。故言解深密经序品第一。
言宗体者。体即总明能诠教体。宗言别显诸教所诠。然诸圣教。大唐三藏。五门出体。一摄妄归真门。谓诸圣教。名句文身。及以音声。用如为体。故维摩等云。一切众生皆如也。一切诸法亦如也。
二摄相归识门。略有二义。一三分明义。自体名识。见相二分通名为相。故成唯识第一卷云。变谓识体转似二分。见相俱依自体起故。又第二云。识所变相。虽无量种。而能变识。类别唯三。若依此释。相谓相状。见相皆是自体分识之相状故。二二分明义。见分名识。相分为相。故成唯识云。或复内识转似外境。若依此释。相分名相。相不离见。说名唯识。总说意云。名句文身及以音声识之相故。名为识也。
三以假从实门。如瑜伽等。名等是假。声即是实。故离声外无别名等。又解。此上三门。各开二门。初二门者。一摄妄归真门。唯真非妄。二真妄差别门。是妄非真。名等四法非真如故。次二门者。一摄相归识门。唯识非相。二识相差别门。且依此土。名等四法。唯相非识。名等皆是相分摄故。后二门者。一以假从实门。唯实非假。二假实差别门。通假及实。名等是假。声即实故。
第四三法定体门。三法即是蕴处及界三科法门故。杂集论名三法品。萨婆多宗评家正义。用声为体故。三科中。色蕴声处声界所摄。依经部宗。假实二声以为教体。五蕴门中。色蕴所摄。处界门中。声处法处声界法界。法数门中。当广分别。今依大乘。声及名等四法为性。于五蕴中。色行二蕴。处界门中。声处法处声界法界。名等三法。意识境故。
第五法数出体。四门分别。一法数出体。二本影有无。三聚集显现历心差别。四辨音一异。
言法数出体者。且辨邪教。数论外道。声谛为体。依胜论宗。声德为性。顺世外道。四大为体。一切皆用大为性故。声论诸师。用声为体。明论声常能为定量。诠诸法故。今依内宗。诸说不同。萨婆多宗总有七十五法。义如常释。然彼教体。杂心俱舍及毗婆沙。皆有二说。一云如来法蕴色蕴为性。以是声故。一云行蕴。名句字故。由斯义故。此地诸师解不同。有其三说。一云音教以为正义。以声是善。名句文身是无记故。故杂心云。经律阿毗昙。是名俗正法。三十七道品。是说第一义。长行释云。俗正法者。言说正法。一云名等以为正义。以能诠表所说义故。故发智论云。十二部经。以何为性。答名身句身文身次第住。乃至广说。一云通用音声名等为体。由前所说二种义故。今依新翻俱舍第一。具申两释。谓说音声。或说名等。而无别判。正理第三。叙两师说。亦同俱舍。兼有问答。故彼论云。语教异名。教容是语。名教别体。教何是名。彼作是释。要由有名乃说为教。是故似教体即是名。所以者何。诠义如实。故名佛教。名能诠义。故教是名。由是佛教定名为体。举名为首。以摄句文。显宗第三。同顺正理。三藏解云。西方诸师。传作此释。俱舍正理。皆有两说。各有所归。所以者何。令物欢喜。音声为胜。若约诠法。名等即胜。故知所对不同。各有准据。由斯两说。皆是正义。今详诸论。随文相判。正理论意。名等为正。故彼结云。是故佛教定名为体。准此俱舍亦同正理。以彼不破义不违故。或可后师自结所立。非正理师刊定胜劣。若依婆沙。评家正义。音声为正。故大婆沙第一百二十六云。问。如是佛教。以何为体。为是语业。为是名等。答。应作是说。语业为体。问。若尔次后所说。当云何通。如说佛教名何法。答谓名身句身文身。次第行列。次第安布。次第连合。答后文为显佛教作用。不欲开示佛教自体。谓次第行列安布连合名句文身。是佛教用。有说佛教名等为体。问。若尔此文所说。当云何通。如说佛教云何。答。谓佛语言。唱词评论。语音语路。语业语表。是谓佛教。答依展转因。故作是说。如世子孙展转生法。谓语起名。名能显义。如是说者。语业为体。佛意所说他所闻故。具说如彼。问。岂不正理依婆沙等如何不依评家正义。答曰众贤理长为胜。故别生理。名等为正。解云。彼宗声为体者。法数门中。唯用音声一法为体。名等为体者。即用名等三法为体。若合说者。合用四法为体。谓声名等。评家正义。用声一法为体。依经部宗。以声为体。故顺正理第十四卷。破经部云。汝不应说名句文身即声为体。无性摄论第一亦尔。彼云。诸契经句语为自性。且不应理。然依彼宗。有三师说。一云。十二处中。声处为性。离声无别名句字故。一云。法处相续假声以为自性。唯是意识所缘性故。一云。通用假实二声为体。前二义故。如何经部宗有此三说。三藏解云。以经为量。释诸义者。皆名经部。故经部宗有此三说。彼宗法数。诸说不同。一云离心无别心法。若依彼说。有十九法。谓色中有十四。谓五根五境及四大种。心唯是一。无心法故。不相应法唯有一数。谓诸无作。无为有三。谓虚空。择灭。非择灭。如是有十九种法。于中但用声处为体。相续假声无别体。故自余诸。说。一切法义中。当具分别。今依大乘。两说不。同一。龙猛宗。无文正判。法数多少。准智度论明。诸法相大分同于萨婆多宗。总有七百六十一法。何以得知者。萨婆多宗。明七十五法。十住毗婆沙。立有七百不相应法。故知除十四不相应。加七百不相应法。故有七百六十一法。(更勘余论)由斯即用十一色中音声为体。故智度论三十三云。六通阿罗汉。佛说法时。虽不在座。以天眼见佛。天耳闻法。若神通力所不及处。不得见闻。准此佛教。用名为体。二弥勒宗总有百法。如百法论。然出教体。诸教不同。有处唯声。如维摩经等。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又无量义经云。能以一音。普应众声。又大界经云。如来一语说法中。演说无量契经海。又此经第五云。如来言音。略有三种。一者契经。二者调伏。三者本母。相续深密二经。皆云佛语有三。一修多罗语。二毗尼语。三摩德勒伽语。显扬等论。即说圣教名为声量。有处但用名等为体。如仁王经云。此经名句百千佛说。又此经第四云。一者于无量说法无量法句文字后后慧辨陀罗尼自在愚痴。二者辨才自在愚痴。解云。无量说法者。义无碍境。无量法句文字者。法无碍境。后后慧辨者。辞无碍境。辨才自在者。辨说无碍境。故知圣教名等为体。故成唯识第二卷云。若名句文。不异声者。法辞无碍境应无别。准知名等以为自性。有处合说声及名等。如仁王经云。十二部经如名句文声。又维摩经第三卷云。有以音声语言文字而作佛事。如是乃至诸佛威仪进止。诸所施为。无非佛事。无垢称经亦同维摩。又十地论第一卷云。说者以此二事说。闻者以此二事闻。具如彼说。解云。言二事者。谓声及名等。有处文义合说为体。如瑜伽论八十一云。论契经体。略有二种。一文。二义。文是所依。义是能依。如是二种。总名一切所知境界。所以如是诸教异者。三藏解云。据实皆用名等为体。而诸圣教。各据一义。故不相违。所以者何。以假从实。用声为体。离声无别名句等故。以体从用。名等为体。能诠诸法自性差别二所依故。假实相藉合说为体。随阙一种。说不成故。生解究竟必由文义。是故诸说互不相违。
第二本影有无。有其二义。一本影有无。二说法差别。本影有无者。如来圣教。四法为体。所谓音声名句文身。如是四法。如来自说。名为本质。闻者识变名之为影。如是本影有无差别。总约诸宗。有其四句。一有本无影。诸说不同。且依诸部。有其三说。一萨婆多宗。一切佛声唯是有漏。亦说名等定唯无记。若广分别。如婆沙等。二大众部。一说部。说出世部。鸡胤部等。皆作是说。诸佛世尊。皆是出世。无有漏法。诸如来语。皆转法轮。佛以一音说一切法。三多闻部说。佛五种音是出世间。所谓苦空无常无我涅槃寂静。引圣道故。所余诸声。皆是世间。如是等部。皆作是说。唯本非影。彼宗不明唯识义故。二有影无本者。诸那伽犀那。此云龙军。即是旧翻三身论主。彼说佛果唯有真如及真如智。无色声等粗相功德。坚慧论师。及金刚军。皆同此释。坚慧论师。即是旧翻宝性论主。五印度北也。三本影俱有者。月藏菩萨。(亦名护月)及亲光等。皆作是说。一切如来。具有三身色声等德。金光明云。如来能转三种法轮。谓转照持。如是等教。诚证非一。或能闻者识变似彼。故知俱有本质影像。四本影俱无者。清辨菩萨。依胜义谛立一切法其性皆空。或可护法就胜义谛。作如是说。如来圣教。本影俱无。胜义谛中。无言等故。虽有如是四句差别。大唐三藏及护法宗。有其二义。一就实正教。唯本非影。本即如来正所说故。二兼正俱说。通于本影。皆由如来说力起故。问。若正教佛自说者。楞伽等说如何会释。四卷楞伽第三卷云。我从某夜得最正觉。乃至某夜入般涅槃。于其中间。不说一字。亦不已说当说。不说是佛说。又大般若第五百六十七云。众生各各谓佛独为说法。而佛本来无说无示。又五百七十一云。诸佛菩萨。从始至终。不说一字。解云。不说有其三义。一依真如离言说等种种相故。故言不说。是故四卷楞伽第三卷云。何因说言不说是佛说。佛告大慧。我因二法故。作如是说。云何二法。谓缘自得法及本住法。又十卷楞伽第五卷云。一者依自身内证法。二者依本住法。广说如彼。解云。经意。于一真如。有其二义。一内自所证。二有佛无佛性相常住。如是真如。离言说故。名为不说。故彼四卷颂云。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我某夜成道 至某夜涅槃 于此二中间
我都无所说 缘自得法住 故我作是说
彼佛及与我 悉无有差别
十卷第五。大同前颂。(第五句云内身证法性)又仁王经云。无听无说如虚空。法同法性。听同说同。一切法皆如也。又天亲菩萨波若论云。若人言如来说法。则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法故。此义云何。偈曰。
如佛法亦然 所说二差别 不离于法界
说法无自相
论自释云。二差别者。所说法及义。解云。论意。化身如来。离真如外无别自相。如佛离真如外无别自相。所说教法及所说义。亦复如是。二约诸佛所说无异。故言不说。故波若论云。如经言。须菩提。如来无所说法故。此义云何。无有一法唯独如来说余佛不说故。三约堕文字法。故言不说。是故四卷楞伽第四云。如来不说堕文字法。文字有无不可得故。除不堕文字。若有人言。如来说堕文字法者。此则妄说。法离文字故。是故诸佛及诸菩萨。不说一字。不答一字。乃至广说。又彼复云。大慧。若不说一切法者。教法则坏。教法坏者。则无诸佛菩萨缘觉声闻。若无者谁说为谁。十卷第六大同此说。故不繁述。准上经文。虽不能说堕文字法。而能宣说不堕文字三藏圣教。故维摩云。夫说法者无说无示。其听法者无闻无得。譬如幻士为幻人说法。当建是意而为说法。又问。兼正俱说通本影者。如何会释。无性菩萨摄大乘论。彼文但用闻者识上聚集显现。以为自性。解云。护法不依彼论以为定量。故不成难。又解。护法同无性说。彼无性意。许有三身色声等德。亦能说法。故彼论云。受用变化。即是后得智之差别。问。若尔如何闻者识上聚集显现。以为教体。而不说言见者识上所现色身以为化身。解云。影略互显。据实。身教皆有本影。故不相违。问。等是影略。如何不说见者识相以为二身。解云。不必须通。不离难故。又解。教为生解。闻者识相。亲能生解。身出佛体。由斯且说佛色心等。问。闻者识上所变教体。为是有漏。为无漏耶。大唐三藏释云。西方两释。一云无漏心变。定唯无漏。有漏心变。自有二义。横克而言。名为有漏。以有漏心所变境故。若从法界所流义边。名为无漏。无性论宗。多依此释。一云有漏心所变者。定是有漏。若无漏心所变相者。定唯无漏。虽有两说。大唐三藏。护法菩萨。意存后。说故成唯识论第十卷云。见相二分。有漏无漏。定是同性。善等三性。不必同性。三性因缘。杂引生故。问。有漏变正教。正教成有漏。无漏变邪教。邪教应无漏。解云。许亦无失。无漏变故。问。教有邪正殊。皆通漏无漏。或可。人有凡圣异。皆通圣非圣。解云。许亦无失。以能变心通二种故。言说法差别者。自有二种。一约三身者。二依诸知。约三身。问。依何身而能说法。答。萨婆多宗。佛有二种。一者生身佛。谓父母所生有漏身。二法身佛。谓五分法身。生身说法。而非法身。入观位中不说法故。依经部宗。亦有二身。皆能说法。彼宗无漏能发音声说圣教也。今依大乘。具有三身。说与不说。有其四句。一。一说二不说。谓受用身。为受法乐。能自说故。非法身者。无言说故。亦非化身。非真说故。或可。化身非余二身。无言说故。无所为故。虽他受用对机说法。而实是化。二。二说一不说。谓佛法身。及受用身。内证圣行境界故。受用法乐故。或可。受用变化。皆能说法。而非法身。无言说故。三。三皆说法。如十卷楞伽第二卷说。法身说法者。内证圣行境界故。报佛说法者。说一切法自相同相故。化佛说法者。说六度等乃至广说。四卷楞伽第一卷说。大同前说。四。三皆不说。所以者何。真如法身无言说故。自受用身无所为故。变化身等非真说故。然佛地论。且依说义。略叙三说。故佛地论第一卷云。受用变化二佛土中。今此净土。何土所摄。说此经佛。为是何身。有义。化土化身说法。有说。受用土受用身说法。广说如彼。如实义者。释迦牟尼。说此经时。地前大众。见变化身。居此秽土。为其说法。地上大众。见受用身。居佛净土。为其说法。所闻虽同。所见各别。具说如彼。准如实义。于三身中。二身说法。而非法身。依土差别者。依楞伽经。有十种说法。一语言说法。乃至第十动身说法。故十卷经第四卷云。大慧。复言。世尊有语言说。应有诸法。若无诸法。应无言说。佛告大慧。亦有无法而有言说。如兔角等。大慧。兔角非有非无。而有言说。故汝所难此义已破。大慧。非一切佛土言语说法。何以故。有佛国土。直亲不瞬口无言说。名为说法。(四卷楞伽云瞻视显法)有佛国土。直示相名为说法。(四卷楞伽或有作相)有佛国土。但动眉相名为说法。(四卷楞伽或有扬眉)有佛国土。唯动眼相名为说。(四卷楞伽或有动精)有佛。土叹名为说法。(四卷亦同)有佛国土。欠名为说法。(四卷亦同)有佛国土。咬名为说法。(四卷云或磬咳)有佛国土。念名为说法。(四卷经云或念刹土)有佛国土。动身名为说法。(四卷云或动摇)又维摩经第三卷云。有以光明而作佛事。或以菩萨。或佛化人。或菩提树。或以衣服卧具。或以饭食。或以园林台观。或以三十二相八十随好。或以佛身。或以虚空。或梦喻等。或以音声语言文字。而作佛事。或有佛土。寂漠无言无说无示无识无作无。为而作佛事。如是阿难。诸佛威仪进止。诸所施为。无非佛事。若广分别。如无垢称第五卷说。所以如是诸教异者。依大乘宗。泛论说法。略有四义。一语言说。如佛地论。二身说法。而非法身。二生解说法。亦通法身。如楞伽经。三依土差别。十种说法。如楞伽经。四诸佛进止诸所施为。乃成无量。如维摩等。各有所据。故不相违。或可。佛事显利益事。非唯说法。问上诸说皆有名等为不定耶。解云不定。法身说法及虚空等能生解故。名为说法。而无名等。诸无为法。无分位故。若其无说无示等者。寂嘿心上。假立名等。于理无失。有为心等。有分位故。
三聚集显现历心差别者。如摄大乘无性释云。贯穿缝缀。故名为经。此中即是随堕八时。闻者识上。直非直说。聚集显现。以为体性。解云。八时有其二释。一云八时即八转声。谓于七转。加呼召声。如言系补卢沙。此八转声。后当分别。谓佛说法。于八转中。随用一声。故云随堕八时。一云依声明论。昼夜各有四时。合有八时。如来说法。于八时中。随堕一时。故云随堕八时。直非直说。有其三释。一云诠自性故。名为直说。诠差别故。名非直说。一云。长行名为直说。偈颂为非直说。一云。十二部中。契经为直说。余十一部为非直说。此中意说。随堕八时。闻者识上。十二部经名字句等。聚集显现。以为教体。问。何等名为闻者识心。如何说为聚集显现。解云。依瑜伽论。且约六识分别五心。故彼第一卷云。复次由眼识生三心可得。如其次第。谓卒尔。寻求。决定心。初是眼识。二在意识。决定心后。方有染净。此后乃至等流眼识善不善转。而彼不自由分别力。乃至此意不趣余境。经尔所时。眼意二识。或善或染。相续而转。如眼识生。乃至身识亦尔。解云。五中。初后通六。次三唯意。又前三是无记。后二通善恶。又卒尔五识后。必有寻求心。寻求心后。或散不散。散即复起卒尔五识。不散即起第三决定。乃至等流。又意识卒尔。自有二种。一五识同时卒尔意识。二独头意识卒尔堕心。故瑜伽论第三卷云。又意识任运散乱缘。不串习境时。无欲等生。尔时意识。名卒尔堕心。唯缘过去境。五识无间。所生意识。或寻求。或决定。唯应说缘现在境。若此即缘彼境生。释家四说。一云意识任运。不依前三心次第。故名散乱。泛尔漫缘不串习境时。有五遍行。无别境五。尔时意识。名卒尔堕心。唯能缘过去曾所缘境。若说五识无间所生意识。或寻求心。或决定心。唯应说缘前五识种类现在境。若此寻求决定二心。即缘彼五识种类境生。余三师说。如五心章。此中且依前五种心。以明聚集。言聚集者。如契经说。诸行无常。有起尽法。生必灭故。彼寂为乐。解云。此即契经比量破执常者。诸行无常宗。有起尽法者是同法喻。举灯光等。生必灭故者是因。由是道理。彼寂涅槃。以为胜乐。且约初句。以辨聚集。于中具有四声四字四名一句及所诠义。于此义中。西方诸师。且作三释。有云。说诸字时。卒尔耳识。同时意识。及寻求心。唯有声相。所以者何。五俱意识。是现量故。不缘名等。若寻求心。寻五识等所缘境故。不缘名等。虽此三识所变声上皆有名等。如生等相。而不缘故。不说聚集。决定心后有三种相。谓声名字。至说行时。卒尔耳识。同时意识。及寻求心。唯得行声。准前可知。决定心等。亦得九种。准前可知。说常字时。卒尔心等得常声。决定心后。得十四种。谓四声四字四名一句及所诠义。由此极少。经十六心。乃得具足。谓从四字。皆有四心。谓卒尔耳识同时意识。寻求决定。若不散者。起染净心。如理应思。有义。卒尔耳识。同时意识。不缘名等。义如前说。是现量故。寻求已去。即非现量。由斯亦得声名字等。四寻求心。如其次第。得三六九及以十四。准前应知。若依此释。经十二心。方得具足。决定心等。所得多少。如理应知。有义。耳识同时意识。亦缘名等。若不尔者。寻求意识。寻何等名。由斯道理。说诸字时。卒尔耳识。唯得诸声。同时意识。得声名等。于此义中。分成两释。一云四卒尔心。各唯得三。所以者何。说常声时。不缘诸等声及名字。五识同时卒尔堕心。皆现量故。若许缘者。应有散心现量缘过去故。其寻求心。方得圆满。寻求等心。所得多少。如第二说。一云五识同时意识。容非现量。故得缘过去名等。若依此释。即以心中具足聚集。问。若如前说。五俱意识。定是现量。如何亦说缘名等耶。解云。现量亦然。名等自相。而因明理门说不缘名。义相系故。或有但由等流耳识所列发故。而显现者。未必要待卒尔耳识之所列生方能聚集。上来且说未转依位卒尔心等聚集显现。若转位。于一念中具足显现。如理应思。广释五心。具如前章。
四辨音一异门。问。如来说法为一音不。答。诸说不同。若依异部宗轮论。有二十部。分成两释。一大众部。一说部。说出世部。鸡胤部。皆作此说。诸如来语。皆转法轮。佛以一音说一切法。(真谛记云。如来言音。自有二种。一从口出皆是法轮。二威德所显。不从口出。不关法轮。如问阿难从何处来等。如佛说法时前后悉见佛面。对其说法。此亦佛威德所显云云)二一切有部。及经部等。皆作此说。非如来语皆转法轮。非佛一音能说一切法。乃至广说。大毗婆沙第七十九。亦有两说。同部执论。彼云。问。佛以圣语。说四圣谛。能令所化皆得解不。设尔何失。二俱有过。所以者何。若言能者。毗奈耶说。如何会释。世尊有时。为四天王。先以圣语。说四圣谛四天王中。二能领解。二不领解。世尊怜愍饶益彼故。以南印度边国俗语。说四圣谛。二天王中。一能领解。一不领解。世尊怜愍饶益彼故。复以一种篾戾羊语。说四圣谛。时四天王。皆得领解。若不能者。伽他所说。当云何通。如有颂言。
佛以一音演说法 众生随类各得解
皆谓世尊同其语 独为我说种种义
一音者谓梵音。乃至广说。答有二说。一有作是说。佛以圣语说四圣谛。皆能领解。而四天王。意乐有异。为满彼意。故佛异说。乃至广说。复次世尊。欲显于诸言音皆能善解。故作是说。谓有生疑。佛唯能作圣语说法。一切言音。未必自在。为决彼疑。佛以种种言音说法。复次有所化者。依佛不变形言。或依变形言。乃至广说。是故。世尊。说三种语。二云。佛以一音说四圣谛。不令一切皆能领解。世尊虽有自在神力。而于境界。不能改越。如不能令耳见诸色眼闻声等。问。若尔前颂当云何通。答。不必须通。非三藏故。诸赞佛颂。言多过实。如分别论者赞说世尊。心常在定。乃至广说。复次。如来言音。遍诸声境。随所欲言。皆能作之。谓佛若作支那国语。胜在支那中华生者。具说如彼。复次。佛语轻利速疾回转。虽种种语。而谓一时。谓佛若作支那语已。无间复作砾迦国语。乃至复作博罗语。以速转故。皆谓一时如旋火轮。非轮轮相。前颂依此。故亦无违。复次。如来言音虽有多种。而同有益。故说一音。解云。婆沙自有二说。一云。一音能令得解。此当部执大众部等。言一音者。谓梵音也。而三遍说。有三种意。一满彼意故。二断彼疑故。三随所化者。依不变形言反变形言。一云。不得一音皆令得解。此当部执说一切有部等计。而伽陀说能令解者。不必须通。非三藏故。言过实故。如分别论者。云世尊心常在定等。复以三义。会一音义。一随处第一。故名为一。二速疾似一。故名为一。三利益同。故名为一。今依大乘一音能说。故无量义经云。能以一音。普应众声。又大不思议经云。如来说法一语中。演说无边契经海。无垢称云。佛以一音演说法。有情随类各得解。又佛地论第六卷云。成所作智。随诸众生意乐差别。现化语业。说种种义。断诸疑惑。谓发一音。表一切义。定诸有情随类获益。如契经言。佛一音演说诸法。众生随类各得开解。或有怖畏。或有欢喜。或生厌离。或复断疑。此是如来本愿所列不思议力所发化语。一音能断一切众疑。如是等说。不可具述。然一音者。是一梵音。故无量义经云。稽首归依梵音声。又智度论八十六云。欲为众生法说解一切众生语言音声。以梵音声。而为说法。问。此如来一音所说。为是本质。为影像耶。若本质者。无性摄论。如何会释。若影像者。随能闻者。即成多种。如何言一。解云。护法等宗。就实正教。唯本非影。兼正俱说。通本及影。而言一者。同一梵音。难约声辨。顺违同一声。或可。约色辨青黄。青黄应成一。解云。许亦无失。如杂集说。迦末罗病。损坏眼根。见青为黄。此亦如是。由佛神力。于一色等。各各异见。故佛地论第六卷云。成所作智。若作化身。亦令众生一质异见。利乐事成。问。神力得自在。同质得异见。或可。神力得自在。异质得同见。解云。大乘四句皆成。一同质异见。如一化身。众生各各所见不同。二异质同见。如一化身。诸佛共变。据实众多而见为一。故成唯识论第十卷云。他受用身。及变化身。随诸如来所化有情。有共不共。所化共者。同处同时。诸佛各变为身为土。形状相似。不相障碍。展转相杂。为增上缘。定所化生自识变现。谓于一土有一佛身。为现神通说法饶益。于不共者。唯一佛变。诸有情类。无始时来。种姓法尔。更相系属。或多属一。或一属多。故所化生。有共不共。不尔多佛久住世间。各事劬劳。实得无益。一佛能益一切生故。三同质同见。四异质异见。诸宗共许。义显可知。问。约色辨青黄青黄得成。可约心辨八识应成一。解云。色声是粗法。同质得异见。心法细难知。不应说为一。又一音等。即是如来三密之中身语密也。言身密者。如智度论第一卷云。佛初转法轮时。应持菩萨。从他方来。欲量佛身。上过虚空无量佛土。至华上世界。见佛身如故。说偈赞叹。又密迹经云。佛有三密。身密语密意密。一切诸天人。皆不解不知。有一会众生。或见佛身黄金色。白银色。诸杂宝色。或见佛身一丈六尺。或见一里十里百千万亿。乃至无边无量遍虚空中。如是等名为身密。言语密者。有人闻佛声一里。有闻十里百千万亿无数无量遍虚空中。有一会人。或闻说布施。或闻说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如是乃至十二部。八万法聚。各各随心所闻。是名语密。是时目连。心念欲知佛声近远。即以神足力。往至西方光明幢世界。去此九十六恒河沙世界。自闻佛声。如近无异。其佛身长四十里。菩萨身长二十里。所食钵器。其高一里。其佛与大众方食。大目犍连行钵际上。彼土大众。怪问世尊。此人头虫。从何处来。被沙门服。行钵际上。乃至彼佛告目连曰。汝过恒河沙劫。寻佛音声。终不可得。目连还来佛前悔过。言意密者。如来成道至灭度日。于其中间。如来无疑。亦不回转心无思行等。广说如彼。及智度论第九。如上所说。皆是如来不思议。若思议者心则狂乱。如大般若五百六十七。显扬十七说。所诠宗者。略有四种。一存妄隐真宗。如萨婆多等。虽说四谛。不立真如。二遣妄存真宗。如经部师。遣诸妄法。存法性空。三真妄俱遣宗。如清辨等。双遣一切有为无为。四真妄俱存宗。如护法等。存立二谛三性等义。如是等义。至文当说。或可诸宗略有三种。一约时辨宗。二部别显宗。三随病别宗。约时辨宗。有其三种。一四谛法轮。如四阿笈摩。虽有诸部。四谛为宗。(梵音阿笈摩。此翻云传。故瑜伽论八十五云。佛及南印度立五阿笈摩。弟子展转传来于今。故名笈摩。谓四阿笈摩外。别立百部阿笈摩经。四阿笈摩者。一杂。二中。三长。四增壹。广如瑜伽八十五释)二无相大乘。如诸般若。遣所执性。无相为宗。三了义大乘。如此经等。用三性等。为所诠宗。三种法轮。至第二卷。当广分别。问。诸般若宗明无相。此经了义。浅深何异。清辨解云。深密等经。辨有所得浅而非深。诸部般若。显无所得为最甚深。护法等说。二时所说。无相之理。理无浅深。而说深密为了义者。约三性义。决判诸经。有道理。显了说故。名为了义。非无相中有浅深故说了义也。问。如何得知诸部般若为第二时。解云。此义如第二卷经记中说。二部别显宗者。约时虽三。而一一时皆有多部。随一一部。所诠各别。如法华等。一乘为宗。无垢称等。不可思议解脱为宗。涅槃经等。佛性为宗。华严经等。四十二贤圣观行为宗。此经一部。三种无等。为所诠宗。一境无等。即是二谛及三性等。二谛即是三乘通境。三性等理唯菩萨境。二行无等。所谓止观及十度等。止观即是三乘通行。行十度唯是菩萨行门。三果无等。即是智断及三身果。智断即是菩提涅槃。此通三乘。三身唯是菩萨所得。如是等部。所诠各别。不可具述。三随病别宗者。虽随部别各诠一义。而诸有情。迷蕴处等八万四千法门。故诸部中。随其所说。蕴界处等。为所诠宗。今此一部四种宗中。真妄俱存宗。约时辨宗了义为宗。随部别宗。三种无等为所诠宗。随病别宗。即用二谛及三性等。为所诠宗。
第三显所依为。自有二种。一显教所依。二显教所为。言所依者。圣教虽多。总相不出二藏三藏十二部经。十二部经。至第三卷。当广分别。二藏三藏。至第五卷。自当解释。具如别章。故不繁述。然此一代如来圣教。此国诸师。意趣不同。有说一教。所谓一音。义如上说。或说二教。所谓渐顿。顿即华严。余皆是渐。渐中涅槃以为了义。余皆不了。(诞法师等作如是说)或说三教。所谓通教别教圆教。(光统法师等作如是说。慧光法师是国统故名光统也)或说四教。一三藏教。(小乘三藏)二者通教。谓波若等。三者别教。谓涅槃等。四者圆教。谓华严等。或说五时教及七阶教。(武都山隐士刘虬云。华严等教以为顿教。渐中五时。或开七阶。言五时者。一佛初成道。为提谓波利。说五戒十善。即是人天教门。佛成道已。十二年中。说三乘差别教。如次应知。四谛缘起及六度行。未说空理。三佛成道已。三十年中。说空宗般若维摩思益。未说一乘破三皈一。四成道已。三十年后。于八年中。说法华经辨一乘义。破三皈一。未说佛性。未明佛常。是不了教。五佛将灭度。一日一夜说涅槃经。悉有佛性法身常住。是了义教。言七阶者。第二时中。开三乘教。远法师破云。所说年月皆无正文也)。
今述西方诸师所立。有说一教。所谓一音。如罗什等。或说二教。所谓半满。如昙无忏。或说三教。如大唐三藏。依深密等所说四谛无相了义。如上已说。而说一音及半满等。各据一义。互不相违。所说华严及楞伽等。皆第三了义所摄。而言三时所说教者。约义浅深广略义说。非约年岁日月前后说三时也。或说四教。所谓四谛无相。或说法相。如楞伽等。或说观行。如华严等。真谛三藏。作如是说。或说五教。一者四谛。二者无相。三者观行。四者安乐。如涅槃经。以说常乐涅槃果故。五者守护。如金光明等。说诸神王护国事故。婆颇三藏。作如是说。今此一部。二藏之中。菩萨藏摄。三藏教内。达摩藏收。十二部中。论议经摄。三时教中。了义教收。四教之内。法相观行。五教门中。观行门也。言所为者。自有二种。一者总明诸教所为。二者别明此教所被。诸教所为。具有五性。所谓三乘不定无性。故善戒经第二卷云。众生调伏。有其四种。一者有声闻性。得声闻道。二者有缘觉性。得缘觉道。三者有佛性。得佛道。四者有人天性。得人天乐。地持第二。亦同善戒经。彼云。人成就者。略说四种。有声闻性。以声闻乘而成就之。有缘觉性。以缘觉乘而成就之。有佛种性。以无上乘而成就之。无种性者。则以善趣而成熟之。如是四人。诸佛菩萨。以此四事而成熟之。瑜伽三十七。亦同地持。解云。不定不离三乘。乘乘之内。菩萨性摄。故不别说。又准此文。三法轮外。理应别有人天教门。就胜说故。且说三时法轮。或可摄在苦集教中。别明此教所被机者。于五种性。但为菩萨及不定性说此契经。故下经云。阿陀邪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暴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又解。此经通为四性。唯除无性。故下经云。为欲发趣一切乘者故。说第三了义大乘。所以者何。诸部波若。但为菩萨。说诸空义。此经宗明一切诸法有无道理。故三乘者。皆得胜利。或可。此经通为五性。通说人天一切乘故。五性义中。当更分别。
第四依文正释。自有二种。一广略同异。二判文解释。广略同异者。此经一部。自有二种。一者广本。有十万颂。二者略本。千五百颂。然此略经。梵本唯一。随译者异乃成四部。一者宋时元嘉年中。中印度僧。(旧云天竺)求那䟦陀罗。(宋云功德贤)在于润州江宁县东安寺。翻出一本。名相续解脱。唯有一卷。或两卷成。总十七纸。于一卷内。有二题目。初十纸半。名相续解脱地波罗蜜了义经一卷。后有六纸半。名相续解脱如来所作随顺处了义经。虽无品目。如其次第。当解深密最后二品。二者后魏延昌二年。北印度僧。菩提留支。(魏云道希)在于洛阳嵩高山少林寺。翻出一本。名深密解脱经。有其五卷。品有十一。六十七纸。(一序品。二圣者善问菩萨问品。三圣者昙无竭菩萨问品。四圣者善清净慧菩萨问品。五慧命须菩提问品。六圣者广慧菩萨问品。七圣者功德林菩萨问品。八圣者成就第一义菩萨问品。九圣者弥勒菩萨问品。十圣者观世自在菩萨问品。十一圣者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问品也)三者陈朝保定年中。西印度内。优禅那国。三藏法师。拘那罗陀。(陈云亲依。或名真谛。此三藏入汉国历三朝。谓周梁陈)于西京故城内四天王寺。更翻一本。名解节经。唯有一卷。有其四品。纸九张半。当解深密初之二品。无序品名。开胜义谛。以为四品。(一不可言无二品。二过觉观境品。三过一异品。四一味品也)若依真谛翻译目录云。陈时天嘉二年。于建造寺。译解节经一卷义疏四卷。四者大唐贞观二十一年三藏法师玄奘。在于西京弘福寺。更翻一本。名解深密。总有五卷。开品为八。六十八纸。(一序品。二胜义谛相品。三心意识相品。四一切法相品。五无自性相品。六分别瑜伽品。七地波罗蜜多品。八如来成所作事品)然此四本。有同异者。略有二义。一题名有异。二文义圆足。言名异者。四本不同。一相续解脱。二深密解脱。三者解节。四解深密。解深密者。若依梵音。涅谟折那[利-禾+冉]地。言涅谟折那。此翻名解。[利-禾+冉]地。翻为深密。释其名义。如前已前。言解节者。如真谛记。解即解释。节谓坚结。坚是坚固。结缚。楯如木节及人骨节。并有坚固拘结缠缚。此经所明甚深密义。难可通达。难可解释。故非凡夫新行菩萨所能解了。故说此义。名为坚结。此经能解。故名解节。解节之义。凡有五种。一深密义。如法身等。难可通达。名为义节。此经能释。故名解节。二者无明习气心惑。凡夫二乘所不能破。故说此惑名为坚结。由缘真实。能灭此惑。故说真实名为解节。三者智慧。缘此真实。亦说此智名为解节。从境得名也。四者此经文句。名为解节。从所显得名。五者一切三乘教中。所有微细难可了义。聚在此经。分明解释。故说此经名为解节。若具分别。如真谛记。所言相续解脱深密解脱。未见说处。准义释者。涅谟折[利-禾+冉]。含有二义。一者解释义。如上已说。二者解脱义。故二本经皆云解脱。言[利-禾+冉]地者。含有三义。一者深密义。二者坚结义。如上已释。三者相续义。是故二经。一名相续解脱。二名深密解脱。此上二释。准真谛而可了知。言相续者。谓所知障。坚结相续。难可解脱。今一部释甚深义。便能解脱烦恼相续。故名相续解脱经。即当真谛记中第二烦恼解节义。言深密解脱者。由智慧力。缘深密理。解脱烦恼。故言深密解脱。即当第三智慧解节也。虽有此释。据实。即是译家谬也。言文义圆足者。如解深密。具有八品。而差别者。解节唯有最初二品。阙无后六。相续解脱。当后二品。阙无前六。深密解脱。有十一品。于胜义谛。开为四品。由斯与此文义圆足。然解深密。诸所说处。文义明净。至文对释。故今释此大唐一本。
如是我闻。
释曰。自下判文解释。然判此经。有其三释。一云此经唯有二分。一教起因缘。即初序品。二圣教正说。谓后七品。虽后经末依教奉行。品中奉行。非一部也。一云一部总有三分。初一品名教起因缘分。次有七品。名圣教正说分。后第五卷末。尔时曼殊室利下。依教奉行分。然此奉行。散在诸品。于理无违。一云此经有其五分。一教起因缘。即是序分。二无等境界分。谓次四品。三无等行分。谓次二品。四无等果分。谓后一品。五依教奉行分。谓即经末欢喜奉行。虽有三释。且依初说。无有一部通奉行故。又解。三中第二为正。具足三分义不违故。此当旧说序正流通。序谓由序。起正说之由致。正即正宗。所诠之宗义。通谓流通通。后世之胜利。今言教起因缘等者。以薄伽梵说经本主。名之为因。显已闻等非正说故。名之为缘。故说序分。名因缘分。正显所诠法门品类。故说七品。名圣教所说分。时众闻教欢喜信受。名奉行分。就因缘分。有其二义。一证信分。二发起。然此二分有差别者。略有三义。一者名别。所谓证信及发起序。亦名通序。及名别序。说我闻等。令物生信。名为证信。诸经皆同。名为通序。以放光等发起正宗。名为发起。随部各别。名为别序。二者时别。如来发起。名经前序。阿难所请。名经后序。说彼二序时分别故。三者人别。一如来序。于诸经中。如来发起。二阿难序。由阿难请说此序故。今此经文。及佛地等。唯有证信。而无发起。于证信中。义说发起。理亦无违。就证信中。有其三义。一辨事多少。二说序之意。三随事别释。辨事多少者。自有三说。一者真谛般若记中。开为七事。一如是者。标所闻法。一部文理。决定可信。二言我者。出能闻人。即是阿难。三言闻者。亲承音旨。四一时者。显所闻法善合时机。五佛世尊。出能说师。六住处者。显说有处。七大比丘。显非独闻。然此七事。总唯四意。初如是者。明所闻法。次我闻者。辨能闻人。次二证所闻法。后二证能闻人。广如真谛七事记释。二依龙猛大智度论。于序分中。开为六义。一信。二闻。三时。四主。五处。六众。世亲菩萨灯论中说。亦有六义。故彼偈云。前三明弟子。后二证师说。一切修多罗。其事皆如是。三依亲光佛地论中。摄多五种。一总显已闻。二说经时。三者说主。四显说处。五显听众。说序意者。问。何因缘一切经首皆说如是我闻等事。真谛三藏七事记云。断三疑故。彼云。又微细律明其阿难。当登高座出法藏时。身即如佛。具诸相好。若下高座。还复本形。众见此瑞。有三种疑。一疑。大师释迦。以慈悲故。从涅槃起。更宣深法。二疑。诸余世尊。从他方来。三疑。阿难比丘。既是佛弟。堪代其兄转身成佛。今欲遣三疑。故云如是我闻等七事。明乃是我亲从佛闻。非关慈悲从涅槃起。亦非余佛他方来。又非我已转身成佛自说经也。智度论云。说时方人。欲令众生心生信故。又智度第二卷云。佛涅槃时。于俱夷那竭国萨罗树间。北首而卧。将入涅槃。尔时阿难。亲爱未除。未离欲故。没忧悔。不能自出。尔时。长老阿㝹楼豆。语阿难言。汝是守护佛法藏者。不应如凡人自没忧悔。诸有为法。皆是无常。汝何愁忧。又佛世尊。手付汝法。汝今愁闷。失所受事。汝当问佛。佛涅槃后云何修行。谁当作师。恶口车匿云何共住。(长阿含经第四卷云阐弩比丘云何共住)佛诸经首。作何等语。阿难即以此语问佛。佛告阿难。行四念处。戒经为师。车匿比丘如梵法治。长阿含经第四。增一阿含第三十六。皆云梵法治者。即是不共语也。广说如彼。诸佛经者首。皆称如是我闻等语。依集法经及涅槃后分。大同智论。恐繁不述。大悲经说。忧波离教阿难请问。所以经论。说不同者。二人共教。各据一义。互不相违。
复依经文。随事别释。言如是我闻者。即七事中。所闻能闻亲承音旨三种事也。于六义中。信闻二事。五中第一。总显已闻。虽有三说。且依佛地。如是我闻。释有三义。一总释如是我闻。二别释如是我闻。三者申其合说之意。言总释者。谓传佛教。曼殊室利及阿难等。皆作此言。如是所说甚深等。我昔曾闻。(金刚仙论云。三种阿难中。大乘阿难传大教也)言别释者。先辨如是。后释我闻。言如是者。诸说不同。(此地诸师。略有八释。义如常说。言八释者。一约信顺释。言如是者。信顺之辞也夫信则所言之理顺。顺则师资之道成。经无丰约。非信不传。故建言如是。注维摩中。肇法师释也。二约文义释。以文为如。以理为是。文巧诠为如。理以为非为是。智者禅师维摩记中。有此释也。三约真俗释。真不违俗名之为如。俗顺于真称之为是。相传释也。四约弟子释。阿难所说。如于佛语。故名为如。为欲简去相似之如。故称是。五唯约佛释。阿难道佛所说之法。如过去佛所说不异。故名为如。如诸佛说。是正非邪。故复言是。此上二释。远法师说。六约佛及弟子释。言如是者。感应之瑞也。如以顺机受名。是以无非立称。众生以无非为感。如来以顺机为应。传经者。以名教出于感应。故言如是。注法华经。有此释也。七光宅师云。言如是者。将传所闻。前题举一部也。如是一部经。我亲从佛闻。即为我闻。八梁武帝云。言如是者。如斯之言。是佛所说。故言如是[等]说。不可具述也)西方诸师。三说不同。一菩提留支金刚仙论云。若依世辨。乃有多途。略而言之。凡有四种。一者发心如是。二者教他。三者譬喻。四者决定。发心如是者。自念我当如是发菩提心修善行。教他如是者。教前人言。汝当如是发菩提心修善行等也。譬喻如是者。是人威德炽盛。如日光明。智慧深广。犹如大海。面貌端正。犹如满月。乃至广说。决定如是者。我如是见闻等。是名决定如是。今言如是者。但取第四决定如是。明须菩提我从佛闻所说理教。我之所说。不多不少。不错不谬。决定如是。无所传之失。故曰如是。(解云意趣大同亲光)长耳三藏释有三义。一者就佛。三世诸佛所说无异。故名为如。以同说故。称之为是。二者约法。诸法实相故名为如。如如而说。故称为是。三者约僧。阿难所传不异佛说。故名为如。永离过非。称之曰是。三真谛三藏释。如是者。决定义。有其二种。一文。二理。文是能诠。理即所诠。广说如彼。总释意云。阿难所传。文理决定。如佛所说。故曰如是。诸论所说。亦有三种。一依智度论第一卷云。如是义者。即是信也。佛法大海中。信为能入。智为能度。其信顺者。是事如是。其不信者。此事不如是。广说如彼。二依功德施波若论云。如是我闻者。显示此是世尊现觉而演。非自所作。三依佛地论。有其四义。故第一云。如是总言依四义转。一依譬喻。谓当所说。如是文句。如我昔闻。(此即以昔喻今)二依教诲。谓告时众。如是当听我昔所闻。三依问答。谓有问言。汝当所说。昔定闻耶。故此答言如是我闻。四依许可。谓结集时。诸菩萨众。咸共请言。如汝所闻。当如是说。传法菩萨。许彼言。如是当说如我所闻。于此四义。有三师释。一云四中唯依第四。一云此中唯依后二。一云四中总依四义而说。具说如彼。别释我闻者。传法菩萨及阿难等。五蕴身上。假立为我。耳根发识。听闻所说。故言我闻。故佛地论云。我谓诸蕴世俗假者。闻谓耳根发识听受。废别就总。故说我闻。问。佛法中无人无我。如何诸经皆说我闻。解云。此义诸说不同。依龙猛宗。约四悉檀。以释我闻。(梵音悉檀。诸说不同。一云不翻。含多义故。或说翻之。或翻宗成。或翻为墨。或翻为印。或翻为定。或翻或就究竟。如是异翻。难可定准。南岳禅师云。如大涅槃。胡汉并称也。悉是隋音。檀是胡语。悉之言遍。檀翻名施。佛以四法。遍施众生。故名悉檀也。智者师维摩记中。作如是说。若依四卷。楞伽经。有其四种故。第二卷注经释云。悉檀者。谓或言宗。或言成。或言理也)四悉檀义。如智度论第一卷说。一世界悉檀。如蕴成人。如是我闻。世界故有。第一义故无。二各各为人悉檀。观人心行。而为说法。于一事中。或听不听。为断见故。说有续生。为常见故。说无有人。三对治悉檀。如不净观于贪对治。于瞋则无。四第一义悉檀。谓诸法实相。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即说偈言。
一切实一切非实 及一切实亦非实
一切非实非非实 是名诸法之实相
(广释此偈。如中论第三)又彼论云。复次世界语言有三。一邪。二慢。三者名字。依第三故。名之为我。即当瑜伽假说我也。问。岂不中论实相问中非我非无我。如何智度论中。说为无我。答不相违。世界悉檀。即说为我。第一义中。说为无我。各各为人。或我无我。双遣二执。亦得说言非我非非无我。故中论云。诸佛或说我。或说于无我。诸法实相中。非我非无我。若偏对我。即说无我。以为实相。若双遣执。非我非无我。以为实相。各据一义。故不相违。若依涅槃。即说真我。以为实相。如理应知。依弥勒宗。四义故于诸蕴中假说为我。故瑜伽论第六卷云。薄伽梵说。苾刍当知。由四因故。假说有情。一为世间言说易故。二欲随顺诸世间故。三为断除决定无我诸怖畏故。四为宣说自他得失。令其决定信解心故。显扬第九。对法十三。同瑜伽说。言闻者。诸说不同。萨婆多宗。耳闻非识。法救论师。识闻非耳。如大毗婆沙第十三等。依经部宗。识闻非耳。如成实第六。譬喻论师。和合能闻。如婆沙十三。今依大乘。龙树菩萨。自有两释。一者天眼见色。准知耳闻。二者和合能闻。知智度论第一卷等。虽有两说。和合为正。正释闻中。说和合故。依弥勒宗。自有三说。一云耳闻非识。如集论杂集第一卷云。耳界何相。谓能闻声。又瑜伽论第三卷云。数数于此声至能闻。故名为耳。一云识闻非耳。如瑜伽释论第一卷云。闻谓听闻。即是耳根发生耳识。闻言教故。又佛地论第一卷云。闻谓耳根发识听受。或可二论耳闻非识。一云和合能闻。如杂集论第二卷云。问。为眼见色。为识等耶。答。非眼见色。示非识等。以一切法无作用故。由有和合。假立为见。耳等亦尔。广说如彼。所以如是诸论异者。为显闻声最胜所依故。瑜伽等。说耳为闻。就分别义故。佛地等。说识为闻。为显诸法无实作用故。智度论及杂集论。和合为闻。各据一义。互不相违。(问无实作用。不许耳闻。无实作用。智不应缘。此中应作问答)唯识道理。以辨闻者。如佛地论第一卷说。有二师义。故彼论云。有义。如来慈悲本愿增上缘力。闻者识上文义相生。此文义相。虽亲依自善根力起。而就强缘名为佛说。由耳根力自心变现。故名我闻。有义。闻者善根本愿增上缘力。如来识上文义相生。此文义相。是佛利他善根所起。名为佛说。闻者识心。虽不取得。然似彼分明显现。故名我闻。解云。佛地二师所说。初即那伽犀那。不许佛果有色声等。第二师义。许佛果中具色声等。大唐三藏。法护菩萨。皆用后说。如前本影有无中说。问曰。阿难。如来成道日生。经二十年。方为侍者。前所说经。皆非亲闻。如何诸经皆说我闻。菩提留支金刚仙论云。昔如来灭后。凡有三时结集法藏。初在王舍城因陀罗窟中。五百比丘。结集法藏。舍利弗等诸阿罗汉比丘。各自称言。某甲经。如是我闻。佛在某处说。后时为恶国王坏灭佛法。自此以后。复有七百比丘。重结集法藏。皆云某甲经。我从某甲比丘边闻。不云我从佛闻。此之再集。并是小乘之人。结集法藏。又复如来在铁围山外。不至余世界。二界中间。无量诸佛。共集于彼。说佛话经讫。欲结集大乘法藏。复召集徒众。罗汉。有八十亿那由他。菩萨众。有无量无边恒河沙不可思议。皆集于彼。当于尔时。菩萨声闻。皆云。如是我闻。如来在某处。说某甲经。真谛三藏七事记云。亲闻曰如是我闻。传闻曰我闻如是。又部执记云。亲闻曰我闻。传曰所闻。解云。如是等说。违报恩经说也。若依报恩经。释有三义。一者传闻。二者知佛世俗心。三者佛重为说。故第六云。佛二十年中说法。阿难不闻。何得言我闻。答。诸天语阿难。又云从诸比丘边闻。又云佛入世俗心。令阿难知。又云阿难从佛请愿。佛二十年中说法。尽为我说。佛善巧。于一法一句中。演无量法。能以无量法。为一句义。佛粗示其端。阿难尽已得知。速利强持力故。又解。金刚华经说。阿难比丘。得法性觉自在王三昧。以三昧力故。前所说经。皆能忆持。与亲闻无异。如宿命通见过去事。无不明了。亦如迦旃延得愿智力故。佛所说经。皆能忆持。阿难亦尔。问。阿难既是声闻。如何能持大乘经典。答。如大乘集法经中说。有三种阿难。一者阿难陀。持声闻法。二者阿难贤。持缘觉法。三者阿难海。持摩诃衍法。金刚仙论亦同集法。真谛三藏金刚波若疏。引阇王忏悔经说三种阿难。三种之中。第三阿难。持此经也。故不相违。第三申其合说意者。如佛地论云。应知说此如是我闻。意避增减异分过失。谓如是法我从佛闻。非他展转。显示闻者有所堪能。诸有所闻。皆离增减异分过失。具说如彼。
一时。
释曰。五中第二教起时分。然此一时。(此地诸师。有说四种。一者如来一代说法有五十年时。二者说一部时。三者众机熟时。四者说听共相会遇时。吉藏法师法华疏说)西方诸师。三说不同。一菩提留支。言一时者。有其多种。谓一念时。有日时。有百年时。有一切时。有春秋冬夏时。今言一时者。非此等时。正是如来说此经时。虽言一时。不云某年月日故。不知何时。如大华严净眼品等。如来成道日说。其十地品。第二七日说。如十万偈般若。如来成道五年。经有成文。余七部般若。但云一时。皆不知何年说。乃至彼云。相传说云。如来一代成道。乃至涅槃。恒说般若华严大集。未曾断绝。(解云。准此西方三藏。亦不能定说诸经时也)二长耳三藏云。时有两种。一半音时。对缘不遍。二圆音时。对缘即普。从初得道。终讫双林。二音并行。半满俱说。见小分者。为半音时。见满分者。为圆音时。又解时。复有三。一分段流转时。二不思议变易时。三假名施设时。前二即是二种生死时。假名时者。梵音劫波。自有三意。一迦罗时。二三摩耶时。三世流布时。迦罗时者。此翻别相时。如来戒律。大戒时闻小戒时不闻。出家时闻。在家不闻。国王得闻。余人不闻。三摩耶时。此翻破耶见时。谓五部阿含。九分达磨。不简黑白。一切得闻。(言九分者。如真谛师部执论记第一卷云。如来正教。即是经律阿毗昙。经即五阿含。谓长增一中杂百部也。律不过三部。一二[二]五十戒律。二杂诵律。三比丘尼律。阿毗昙有九分。一分别说戒。二分别说世间。三分别说因缘。四分别说界。五分别说同随得。六分别说名味句。七分别集定。八分别说集业。九分别说诸阴。一分有六千偈。六九五十四。合五万四千偈也)上二种时。大同智度论说。世流布者。如说一时佛在恒河岸。一时在申怒林。今言一时。且依后二。三真谛三藏七事记云。一时有十义。一佛出世。时二说正法时。三听正法时。四持正法时。五思正法时六修正法时。七下善种时。(谓菩提心)八成就善根时。(谓生中国。修四念处)九解脱善根时。(谓听法。说法。持法。静心。修习。以此五缘得入解脱。故名解脱善根时)十平等舍心时。(若心多退。名为下心。听法不入。若心动踊。名为高心。听法不入。若作弃舍正法心。此是无明不平等心。听亦不入。若能㧞沉抑浮。调停得中念知舍平等。得入正法。故云平等舍心时。具此十义。故云一时也。广说如彼)今依诸论。有其三说。一功德施波若论云。一时者。说此经时。余时复说无量经故。二依龙猛宗。时有二种。一名迦罗时。通假及实。内外通用。二三摩耶时。唯假非实。内宗一时依此而说。故智度论第一卷云。问天竺说时。有其二种。一名迦罗。二三摩耶。佛何不言迦罗时分。而但说三摩耶时。(此即外人问龙树宗)答言迦罗俱亦有疑。(龙树略答。设言迦罗。还有此难。故不应答)问曰。此中应说迦罗。以彼二字转易说故。而不应说三摩耶时。以彼三字重语难故。(此外人难龙树。何不就轻而就重耶)答曰。今此除邪见故。说三摩耶。不言迦罗。具说如彼。(龙树广释。若说迦罗。执时外道便作此言。时能生诸法。世尊许时。是实有故)三依亲光。时有四种。一说听究竟总名一时。故佛地论云。言一时者。谓说听时。此就刹那相续无断听说究竟。总名一时。(此即总说一会说法说听究竟。总名一时)若不尔者。字名句等。听说时异。云何言一。(此即反解。若不就其说听究竟名一时者。如初说字次名后句。乃至偈章品部等。说听时皆异。云何言一)二者一刹那顷。能持能说能领能受。故言一时。故彼论云。或能说者。得陀罗尼。于一字中一刹那顷。能持能说一切法门。(解云。地上菩萨。得陀罗尼故。一刹那顷。能持说一切法门也)或能听者。得净耳根。一刹那顷。闻一字时。于余一切。皆无障碍。悉能领受。故名一时。(解云。地上菩萨。得陀罗尼。一时能领。名一时也)三者共相会遇名为一时。故彼论云。或相会遇时分无别。故名一时。即是说听共相会遇同一时义(解云。感圣赴机。更相会遇。名一时也。或可为四。开听说时为二时故)。问。一及时。其体是何。答。一是数。时即时分。诸说不同。萨婆多宗及经部师。即用有为五蕴为性。处界门中。亦用有为为性。(难萨婆多宗。约色辨同异。色外有同异。或可约色辨数量。亦应有别体)今依大乘。自有两释。一龙猛宗。数及时等。皆无有体。非蕴处界三科所摄故。智度论第一卷云。数时等法实无。阴入持所不摄。故彼论复云。谓有时方离合一异长短名字。凡人心着。谓是实有。广说如彼。依弥勒宗。数时即是有为法上分位假立。即二十四不相应中。数及时也。五蕴门中蕴所摄。处界门中。法界法处意识境故。依佛地论。或是心上分位影像。是不相应。此约唯识道理说。问。何故二宗有无不同。答。龙猛宗。为破外道实数时等。故无体性。依弥勒宗。为显大乘法相道理。故别立之。故不相违。或可五百不相应摄。于理无违。十住毗婆沙。立七百不相应。虽有此理。未见成文。问。不别显日初出时乃至中夜。说此契经。如下处等别指胜处。而此经中。但言一时。答。如佛地论。昼夜时分。诸方不定。不可别说(解云。如南赡部洲日午时。西方日出。北方夜半。东方日没)。
薄伽梵。
释曰。五中第三别显教主。依智度论。说佛法人。有其五种。故第二卷云。说法有五。一佛自说。二弟子说。三仙人说。四诸天说。五化人说。今简余四。标薄伽梵。问。此经初解甚深义密意菩萨。说一切法无二之义。如何但言薄伽梵说。答有三义。一以少从多。二就胜说故。三佛加被故。(如华严经等)然诸经首。标名不同。乃有四种。自有经初唯置佛名。如涅槃等。自有经初唯婆伽婆。如大品等。自有经初双标两号。如无上依。(佛婆伽婆般若经)或有经文二种俱无。如相续解脱及多心经等。所以如是诸本异者。相续解脱。即一部中最后二品。故不标名。多心般若。即大般若。应是结集菩萨别录流行。故亦不标名。余之三句。西方诸师。自有三说。一真谛三藏七事记中。有其二意。一依真实论。佛具十义。故诸经初十种号中。单置佛号。故七事记云。大师十号经中。何故不别余九。而独称佛。解有十义。一觉胜天鼓。二不由他悟。三离二无知。(解脱障无知一切智障无知)四已过睡眠。五譬如莲华。六自性无染。七具足三义。(三义者。一假名佛。即六神通。二寂灭佛。惑不生故。三真实佛。即是真如)八具于三德。(法身般若解脱三德)九具三宝性。十自知令知他。总有四纸。恐多不述。真谛自云。此十种义。出真实论也。二者真谛自申道理四句分别。一切经首双标两号。故七事中云。佛婆伽婆。有其四句。一是佛非婆伽婆。即声闻二乘。观四谛。证无余涅槃。在其自位中。得名为佛。不修功德行。非婆伽婆。二是婆伽婆非佛。即是菩萨功德行满。名婆伽婆。既在因位。智慧未满。不得名佛。三非佛非婆伽婆。是凡夫。其不修智慧。不名为佛。不修功德。非婆伽婆。四亦佛亦婆伽婆。即是佛世尊。智慧圆满。故名为佛。功德具足。婆伽婆。(广释婆伽婆。有三四纸。恐繁不述)乃至彼云。若但言佛。恐滥二乘。若单婆伽婆。滥于大菩萨及转轮王。故知合说。即是如来。是故无上依经。及金刚波若。皆作此言佛婆伽婆也。部执论记。亦同七事也。二菩提留支金刚仙论。依西方正本。一切经首。皆云婆伽婆。此方诸经。或佛。或婆伽婆。或复双举佛薄伽梵者。随译者意。三亲光菩萨佛地论意。同金刚仙。故佛地云。佛具十种功德名号。何故如来教传法者。一切经首。皆置如是薄伽梵名。谓此一名世咸尊重。故诸外道。皆称本师名薄伽梵。又此一名。总摄诸德。余名不尔。是故经首皆置此名。大智度论意同佛地。故第二云。问曰。婆伽婆正有此名。更有余名。答。佛功德无量。名号亦无量。此名耳。其大者。以人多识故。又婆伽婆。依涅槃经。释有二意。一者破恶。二具六德。合有七义。故第十八云。婆伽婆者。婆伽名破。婆名烦恼。能破烦恼。名婆伽婆。(此即破恶。四魔之中。唯破烦恼魔也)又能成就诸善法故。又能善解诸法义故。有大功德。无能胜故。有大名闻。遍十方故。又能种种大惠施故。又于无量阿僧祇劫。吐女根故。(此即六德。依智度论。有其四义。故第二云。颇加名德。婆名为有。此名有德。又颇伽名分别。婆名巧用。总相别相巧分别法故。又颇伽名声。婆名为有。是有名声。又颇伽名破。婆名能也。能破三毒。名颇伽婆。二乘虽断。而有习气。是故不名颇伽婆也。又瑜伽论三十八云。能破诸魔大力军众。具多功德。名薄伽梵。又八十云云怛然安坐妙菩提座。任运摧灭一切魔军。大势力故薄伽梵)依佛地论。薄伽梵名。含有二义。一具六德。二能破四魔。具六德者。薄伽梵声。依六义转。一自在义。永不系为诸烦恼故。二炽盛义。炎热智火所烧练故。三端严义。妙三十二大士相等所庄饰故。四名称义。一切殊胜功德圆满。无不知故。五吉祥义。一切世间亲近供养。咸称赞故。六尊贵义。具一切德。常起利益安乐一切有情。无懈废故。如有颂言。
自在炽盛与端严 名称吉祥及尊贵
如是六种义差别 应知总名为薄伽
破四魔者。一烦恼魔。百二十八根本烦恼。及随烦恼。名颂恼魔。有漏五蕴。名为蕴魔。有漏五蕴诸无常相。名为死魔。第六他化自在天子。名为天魔。如是四种。能损诸善。故名为魔。离四魔故。名薄伽梵。破四魔义。后当分别。今详西方诸三藏意。昙无谶等。依真实论。但置佛名。真谛三藏。依真实论及四句义。双标两号。大唐三藏及菩提流支。各依一论。置薄伽梵。虽有诸说。且依薄伽梵有论说。故地婆诃罗三藏说云。西方诸本。皆云薄伽梵。而不相违。大唐三藏诸本中。有婆伽婆等者。具七转声。故有种种。依第八转。此亦未可。即是地婆诃罗三藏。神都翻者。皆安薄伽梵。西京所翻。皆云佛也。
住最胜光曜七宝庄严。
释曰。五中第四说经处所。于中有二。初明如来住处庄严。后释世尊总别功德。就住处中。有其二义。初明住处同异。后正释经住处差别。言同异者。依解节经。化身如来在秽土说。故彼经云。如是我闻一时佛婆伽婆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若依深密经。即受用身。在净土说。同解深密。解云。真谛翻解节经。意欲礭明胜义谛相。故十八品内。但翻中间四品。略而不翻余十四品。为成此经具足三分故。不二品内安通序文。一味品末。安后流通。故真谛记第一卷云。经初不说通序文者。译家略故。解云。不安品目。故说为略。非无序文名之为略。然真谛记。与经相违。经王舍城耆阇崛。真谛记第一云。毗舍离国鬼王法堂。为真尚菩萨。说解节经等。又智度论第三卷云。王舍城在摩揭陀国。不云山在毗耶离国。故如违经也。依佛地论。释佛地经。自有三说。故第一云。佛住如是大宫殿中。说此契经。受用变化二佛土中。今此净土。何土所摄。说此经佛。为是何身。有义。此土变化土摄。说此经佛。是变化身。声闻等众。住此土中。现对如来。闻说此经。欢喜信受而奉行故。佛心所现。故出三界。净识为相。为说胜法。化此地前诸有情类。令其欣乐修行彼因。故暂化作清净佛土殊胜化身。神力加众。令暂得见。若尔者。声闻等众。应俱不见。有义。此土受用土摄。说此经佛。是受用身。此净土量无边际故。路乘门等是实德故。受用如是清净佛土。一向净妙。一向安乐。一向无罪。一向自在。余处说故。解深密说。三地已上乃得生故。(解云。此经无此文也。应是广本。或可译家错也。此文即是瑜伽第七十九说)此经佛具后所说二十一种实功德故。说余经时。不列如是佛功德故。若暂化作如是净土如是妙身。加众令见。应如余经分明显说。然不说故。是受用土及受用身。声闻等众。是佛化作。或诸菩萨。现作此身。庄严佛土说法会故。若尔。此是地上菩萨所应见闻。何故于此化佛土中。结集流布。传法菩萨。为欲示现一切智者及所居处超过一切世间法故。如是示现。欲令所化生欣乐故。为令发愿当生如是清净佛土。见如是佛。闻如是法。修彼因故。为生广大胜解有有情及诸菩萨欢喜故。欲令增上意乐胜解界坚牢故。结集流布。又是法胜。于此宜闻。然处非胜。化身相粗。不可宣说。故受用身。居受用土。为初地上诸菩萨说。令传法者结集流通。若尔。何故。不但说彼所说法耶。若不说处。及能说者。不知此法何处谁说。一切生疑。故须具说。如实义者。释迦牟尼。说此经时。地前大众。见变化身。居此秽土。为其说法。地上大众。见受用身。居佛净土。为其说法。所闻虽同。所见各别。虽俱欢喜信受奉行。解有浅深。所行各异。而传法者。为令众生闻胜悕愿。勤修彼因。当生净土。证佛功德。故就胜者所见结集。言薄伽梵住最胜等。乃至广说如来功德。今释此经。同如实义。义亦无失。诸本同异。已如上释。今正释住处之义。依智度论第三。三义释住。一住威仪。二住圣住。三住佛住。故名为住。故彼论云。问曰。何不直说般若波罗蜜。而说住处耶。答曰。说时方人。令人生信故。(时谓说经时。方谓说法处。人谓听众。声闻菩萨等)云何住。四种身仪。坐卧行住。故名为住。复有三住。一者天住。谓六欲天住法。二者梵住。谓色无色天住法。三者圣住。谓佛独觉及阿罗汉住法。于三住中。佛住圣住。复次施戒善心三事。名为天住。四无量心。名为梵住。空无相无作三三昧。名为圣住。于三住中。佛住圣住。复有四住。一天。二梵。三圣。四佛。三住如前。佛住首楞严等诸佛无量三昧。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一切智等。种种诸慧。及八万四千法藏。度人法门。如是等种种诸佛功德。是佛所住处。佛于中住。故名佛住。法华论云。显法胜故。佛住胜处。胜思惟论。同法华论。宝积论云。问曰。何故初明住处。答。佛住此处者。欲令敬重彼处故。重福众生敬此处故。增长善根。是故先明住处。功德施菩萨波若论中。同宝积论。真谛三藏。八义释住。一境界住。(谓一切十六大国四事供养之处。是佛所游履。故云境界住)二依止住。(是一切僧伽蓝。耆阇崛山迦兰陀竹林等。是所依止)三威仪住。(谓行住坐卧四威仪)四未舍寿命住。(谓现在未般涅槃。住戒定等五分法身中也)五者梵住。(谓四无量心。佛在大悲心中。故名梵住也)六者天住。(谓四禅。即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第四禅最胜。佛住此中)七者圣住。(谓是解脱。解脱有四。一入无心定暂灭苦。二入空定灭诸见。三入无愿定灭贪爱。四入无相定灭四谤。佛住无相定中心惑都尽也)八佛住。(佛住无生无灭无处所法中。而具足在此八处。故名佛住。三身而辨。前三住即是化身住。次三是应身。后二是法身。前二身是能住。后法身是所住也。经中多举八住。前两境界化白衣。依止化出家人。即举总别二处)就释此经住处之中。有十九句。显彼净土十八圆满。十八圆满。即十八段。言十八者。如佛地论第一卷云。论曰。此显如来住处圆满。谓佛净土。如是。净土复由十八圆满事故。说名圆满。谓显色圆满。形色圆满。分量圆满。方所圆满。因圆满。果圆满。主圆满。辅翼圆满。眷属圆满。住持圆满。事业圆满。摄益圆满。无畏圆满。住处圆满。路圆满。乘圆满。门圆满。依持圆满。由十九句。如其次第。显示如是十八圆满。即此圆满所严宫殿。名佛净土佛住如是大宫殿中。说此契经。然诸论中。世亲无性摄大乘释第十。梁朝摄论第十五。佛地论等。(等耶大业论等)皆释经中十八圆满。至文对释。初圆满中有二句。经初明显色七宝庄严。后辨放光照无边界。此中句者。显义满足之为句。非要数字方名句也。余十八句。准此应知。然初经句。亲光两释。故佛地论云。谓大宫殿。用最胜光曜七宝庄严。(此释光曜属于七宝也)或大宫殿七宝庄严故。最胜光曜(此释光曜属于宫殿)无性释论。亦同佛地。世亲不释。易可知故。言七宝者。如称赞净土经云。一金。二银。三吠琉璃。四颇胝迦。五赤真珠。六阿湿摩揭拉婆。七牟婆洛揭拉婆。依智度论。亦同彼经。故第十云。金银毗琉璃颇梨车渠马瑙赤真珠。解云。金银二宝。此土有故。翻为此名。真谛释云。弗师罗伽。此云黄色宝。即是金也。旃陀罗干多。此云白色宝。即是银也。吠琉璃者。是正梵音。毗琉璃者。梵音讹也。或云琉璃者。略吠音也。或可。此土无真琉璃。有似琉璃。故亦翻也。真谛梁论记云。琉璃是青色宝。烧不可坏。唯有鬼神有神力者。能破为器。或可。是其金翘鸟卵。颇胝迦者。此云黄绿色宝。佛地论云。羯鸡怛诺迦宝。智度论云。过千岁冰。化为颇梨珠。赤真珠者。佛地论云。赤虫所出。名赤真珠。或珠体赤。名赤真珠。真谛释云。即无价宝珠也。阿湿摩揭拉婆者。旧云马瑙。真谛释云。是赤色宝。无性摄论云。是帝青大青等宝。解云。帝青是帝释青色宝。大青是帝释胜青色宝。牟婆洛揭拉婆者。旧云车𤦲。真谛释云。是绀色宝。又智度论云。宝有三种。谓人宝。天宝。菩萨宝。人宝力少。唯有清净光色。除毒。除鬼。除闇。亦除饥渴寒热等苦。天宝亦大亦胜。常随逐天身。可使令共语。轻而不重。菩萨宝胜于天宝。能兼有人天宝事。又能令众生知死此生彼因缘本末。又复能出种种法音。乃至广说。又彼复云。问曰。是诸珍宝。从何处出。答曰。金出山石沙赤铜中。真珠出鱼腹中竹中蛇脑中。龙珠出龙脑中。珊瑚出海中石树生。贝生虫甲。银生烧石。余琉璃颇梨等。皆出山窟中。如意珠出自佛舍利。若法没尽时。诸舍利皆变为如意珠。譬如过千岁冰化为颇梨珠。如是等诸宝。是人中常宝。所庄严一切国土。是最殊胜。诸天所不能得。何以故。从大功德所生故。大业论云。七宝皆是石所摄也。
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无边世界。
释曰。明第二句放光普照。亲光释云。他受用土。体虽不遍。以光普照。自受用土。以体遍故。光亦普照。世亲释云。谓前七宝于光普照。无性释论。具上二释。
无量方所妙饰间列。
释曰。此显第二形色圆满。言方所者。如绮井等。言妙饰者。如华文等。亲光释云。谓大宫殿。妙饰间列。无量方所。(此释无量属于方所)或大宫殿无量妙饰方所问列。(此释无量属于妙饰)言无量者。或数无量。或处无量。解云。此中数无量者。重释前云无量妙饰。处无量者。重释前云无量方所。世亲无性亦同亲光。上来已释显形二色。然此二色。有差别者。依俱舍等。二门分别。一约二十色分别显形。二显形相对四句分别。二十色辨显形者。如俱舍论初卷颂云。色二或二十。长行释云。言色二者。一显。二形。显色有四。青黄赤白。余显是此四色差别。(解云。余者光影明闇烟云尘雾。皆是青等之差别也。日光名光。余光名明。有云。光者。黄色。所摄。有云赤色。有云黄赤。今解不尔。光明二种。皆通四色。影闇是青。烟云尘雾。皆通四色。或可雾是青白所摄)形色有八。谓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复说二十者。谓青赤白光影明闇云烟尘雾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有余师说。空一显色。第二十一。释诸色相。具说如彼。言四句者。如彼论说。或有色处。有显无形。谓青黄赤白光影明闇。或有色处。有形无显。谓长等一分身表业性。或有色处。有显有形。谓所余色。然此四句。诸说不同。一真谛三藏云。一显而非形。如须弥山四方空中青等显色。二形而非显。谓身表色。三亦显亦形。如譬等中青黄等色。四非显非形。如无表色。二形而非显谓身表色。二大唐三藏。约生智义。以辨四句。如一迂白染青色时。而形不改。唯生显智。形智不生。如是名为显而非形。若其截割而不染者。但有形智。显智不生。如是名为形而非显。若其染截。形显智生。如正理说。遥见黑幡。作如是言。是乌非幡。幡非乌等。如是名为亦显亦形。非显非形者。如空界色等。然第四句。诸说不同。依毗婆沙。自有两说。一云空界色。为第四句。一云非显非形者无也。若依正理。声香味触。及无表色。为第四句。识身足论。五根四尘。及无表色。为第四句。又俱舍云。有余师说。唯光明色。有显无形。现见世间青等色处。有长等故。(此是萨婆多第二师说)问。萨婆多显形别体。如何说云亦显亦形。解云。俱舍有此问答。故彼论云。如何一事。具有显形。(经部师等问萨婆多宗)由于此中俱可知故。此中有者。是有智藏。非有境义。萨婆多师答。于一处所。约新生智故。名为形显。非于一体有二境义。大唐三藏。依此而说。今依大乘。种数多少。诸论不同。若依瑜伽。二十四色。故第一云。略说有三。谓显色。形色表色。显色者。谓青黄赤白光影明闇云烟尘雾。及空一显色。形色者。谓长短方圆粗细正不正高下。表色者。谓取舍屈申行住坐卧。如是等色。解云。虽二十四色。四句分别。唯有三句。一显而非形。有十三。二形而非显。有十种。三非显非形。谓表色。依显扬论。亦二十四。故初卷云。若显色。若形色。若表色。云何青黄赤白如是等显。长短方圆粗细高下正及不正。烟云尘雾光影明闇。若空一显色。若影像之色。解云。显扬言虽有异。意同瑜伽。故彼所说如是等言。等取后说云烟等句。影像之色。即是表色。依杂集论。二十五色。更加回色。余同瑜伽。而不分别四句差别。同瑜伽论。于理无违。
周圆无际其量难测。
释曰。此显第三分量圆满。亲光菩萨。先以三义释其难测。后约二土分别难测。言三义者。一云其量周圆无际难测。一云其量无际周圆难测。第三一义。约十方等以释难测。故佛地云。谓大宫殿其量周圆无际难测。或大宫殿其量无际周圆离测。又东方等分齐无故。长短等相难可测故。后约二土释难测者。有三师释。故佛地云。有义。如来受用身土。随所化生所宜而现。或大或小。其量无定。显现广大。亦有边际。然就地前菩萨智等。说言无际其量难测。有义。如来受用身土。三无数劫所修无边善根所感。周遍法界。地上菩萨。及诸如来。亦不能测其量边际。以无边故。如无始时。如实义者。受用身土。略有二种。一自受用。谓诸如来三无数劫所修无边善根所感。周遍法界。为自受用大法乐故。从初得佛。尽未来际。相续无变。如诸功德。诸大菩萨亦不能见。但可得闻。如是净土以无量故。诸佛虽见。亦不能测其量边际。二他受用。谓诸如来为令地上诸菩萨众受大法乐。进修胜行。随宜而现。或胜或劣。或大或小。改转不定。如变化土。如是净土以有边故。地上菩萨。及诸如来。皆测其量。但就地前。言不能测。由是二种差别故。言周圆无际其量难测。无性即同佛地。三中初二复次。世亲不释。义可知故。
超过三界所行之处。
释曰。此明第四方所圆满。亲光释云。谓大宫殿处所方域。超过三界所行之处。非如三界自地诸爱执为己有。所缘相应二缚随增。是彼异熟及增上果。如是净土。非三界受所执爱故。离二缚故。非彼异熟增上果故。如涅槃等。超过三界异熟果地。约十八界。问答分别具不具等。广如佛地及净土章(勘净土章及三身章。约十八界问答分别有不)。
胜出世间善根所起。
释云。此明第五因圆满也。亲光释云。谓大宫殿。用出世间无分别智后所得智善根为因。而得生起。非是无因。非大自在天等为因。云何净土超过三界。而用出世无分别智后所得世间净法。为异熟因。不说与彼为异熟因。然为余因彼得生起。如苦法智忍品世第一法为因。此用本来无分别智后得无漏善根种子。三无数劫。修令增广。为此净土变现生因。无分别智。名出世间。后得过前说名为胜。用胜出世无漏善根为此生因。或诸声闻独觉圣道。名出世间。如来善根。过彼名胜。此佛净土。如来识中无漏善根为因而生。有义。但是增上缘生。以外法故。有义。亦是因缘而生。亲能生故。若不尔者。应无因缘。外法相望。非因缘故。一切外法。皆用内法熏习为因。若尔。外法既是共有。云何有情各别种子。共为因缘。合生一果。勿以小心测测量大法。外物岂是极微合成。实有体性。多因共感。但是有情异识各变。同处相似。不相障碍。如众灯明。如多所梦。因类是同。果相相似。处所无别。假名为共。实各有异。诸佛净土。亦复如是。各别识变。皆遍法界。同处相似。说名为共。
最极自在净识为相。
释曰。此显第六果圆满也。亲光释云。谓大宫殿最极自在。佛无漏心。以为体相。唯有识故。非离识外别有宝等。即佛净心。如是变现。似众宝等。此即如来大圆镜智相应净识。由昔所修。自利无漏净土种子因缘力故。于一切时。遍一切处。不待作意。任运变现众宝庄严受用佛土。与自受用身。作所作依止处。利他无漏净土种子因缘力故。为地上菩萨。随宜变现净土。或小或大。或劣或胜。为他受用身。作所作止处。谓随初地菩萨所宜。现小现劣。如是展转。乃至十地。最大最胜。于地地中。初中后等。亦复如是。世亲无性。更无别释。
如来所都。
释曰。此明第七主圆满也。亲光释云。谓大宫殿。诸佛世尊为主非余。以殊胜故。唯属世尊。或唯世尊住持摄受。非余不能。自受用土虽遍法界。一一自变各自为主。不相障碍。他受用土虽诸佛变。然一合相。亦一相身摄。受用为主。不相障碍。世亲无性。无别异释。
诸大菩萨众所云集。
释曰。此辨第八辅翼圆满。亲光释云。谓大宫殿。常有无量大菩萨僧。共所云集。诸来朝者。名为辅翼。既有无数大菩萨僧。常来辅翼。故无怨敌能为违害。诸声闻等。无如是事。谓初地上诸菩萨众。虽不能集诸佛自利受用净土。而能集会诸佛利他受用净土。诸佛慈悲。于自识上。随菩萨宜。现粗妙土。菩萨随自善根愿力。于自识上。似佛所生净土相现。虽是自心各别变现。而同一处现相相似。谓为一土。共集其中。如是地上菩萨净土。为是有漏。为是无漏。如是等义。具如章说。世亲无性。更无异释。
无量天龙药叉健达缚阿素洛揭路荼紧捺洛摩呼洛伽人非人等常所翼从。
释曰。此即第九眷属圆满。依智度论第五卷说。天有三种。一假号天。谓轮王等。(等即等取诸小王也)二者生天。谓从四天王天。乃至有顶天。三者净天。谓佛法身菩萨辟支佛阿罗汉。智度论第七大同此说。又第二十二。天有四种。一者名天。如今国王名为天子。二者生天。从四天王。乃至非非想天。三者净天。谓人中生诸圣人是。四者生净天。三界天中生诸圣人是。解云。三种四种天中。名生二天名为天也。故法华云。我此土安隐天人常充满。本业经云。无色诸天来入会故。亦名天众。依舍利弗问经。护天诸神名为天也。龙有四种。一者天龙。持天宫殿令不堕落。二者人龙。兴云致雨。三者地龙。持地及海。四者王龙。守王宝藏。言药叉者。旧云夜叉。真谛翻为轻捷鬼也。大唐三藏。翻为暴恶。亦名勇健。亦名可畏。其类有三。一者在地。二者在空。三者在天。为天给使。健达缚者。旧云乾闼婆。此翻名寻香行。西方人呼发乐戏儿。名健达缚。不事生业。寻食香气作乐乞求。名寻香行。今此神鬼。常能作乐。食诸香气。名健达缚。智度论第十云。是天妓神。常随诸天。其心柔软。福少诸天。居十宝山间。阿素洛者。旧云阿修罗。此云非天。行多谄诈。无天实行。名曰非天。如人恶行名曰非人。故瑜伽论第四卷云。又诸非天。当知天趣所摄。然由意志多怀诈幻。谄诳多故。不如诸天为净法器。由此因缘。有时。经中说为别趣。实是天类。由不受行诸天法故。说为非天。或云疑神。故智度论第三十云。阿修罗神。是天受乐。小减诸天。威德变化随意所作。是故人疑言。是修罗非修罗。或云身大。智度论云。修罗秦言大也。大海中立。不没于𣍿。向下观忉利天。又云不端正。唯女舍脂端正。父兄眷属皆丑。又云男丑女端正故。云不端正。又云无酒。采四天下华。于海酿酒不成。故言无酒。依瑜伽智度。修罗天摄。毗昙论说。修罗鬼摄。依正法念经。有鬼有畜。依伽他经。有天鬼畜三种所摄。然阿修罗。有五地别。如地经说。一在地上众相山中势力最下。二在须弥山北大海之下二万一千由旬。有修罗王。名曰罗睺。三罗睺下。过二万一千由旬。有修罗王。名曰勇健。于勇健下。复过二万一千由旬。有修罗王。名曰华鬘。于华鬘下。复过二万一千由旬。有修罗王。名毗摩质多。毗摩之母。本从天生。故名天。劫初成时。有诸天女。来海中洗浴。水触其身。遂失精气。流在水中。成一肉卵。迳八千岁乃生一女。有九百九十九头。头有千眼。有九百九十九口。口有四牙。牙上出火。犹如礔礰。二十四手。九百九十九脚。此女后时在海浮戏。水精入身。生一肉卵。迳八千岁。生毗摩质多。有九头。头有千眼。口中出火。有九百九十手。脚唯有八。其形四倍大于须弥。纯食淤泥及与祸根。多与天诤。如正法念经说。揭路荼者。旧云迦楼罗。名为金翅鸟。今云妙翅鸟。鸟翅种种宝色庄严。不唯金故。华严经云。法身金翅鸟。四如意为足。慈悲明净眼。住一切智树。菩萨金翅鸟。生死大海中。持撮天龙。安置涅槃岸。此是不退三昧金翅之法门。准此应知净土八部皆是化也。海龙王经。翻为大身凤凰。(勘)又经云。两翅相去。三百三十六万里。阎浮提止容一足。颈下有如意珠。故名如意。又云。是其鸟神。于中有其金翅之鸟。纯食诸龙有四生别。其化生者。食四生龙。其胎生者。食三生龙。除其化生。其卵生者。食二生龙。除化除胎。其湿生者。唯食其湿。此四天下。有一化生迦楼罗王。名曰正音。寿八千岁。日别新食一大龙王五百小龙。绕四天下。周而复始。次第食之。命欲终时。诸龙吐毒。不复能食。饥火所烧。耸翅直下。至风轮际。为风所吹。而复上来。往返七回。无处停足。遂至金刚轮山顶上命终。以食诸龙身肉。毒气遂发猛火。其难陀龙王。及䟦难陀。恐烧宝山。遂降大雨。渧如车轮。以灭其火。身肉消散。唯有心在。大如人䏶。纯清琉璃。轮王得之。用为珠宝。帝释得之。为髻中珠。紧捺洛者。此云歌神。能唱歌咏。乾闼婆同事诸天。天须之时。更互来去。又云疑神。体是畜生。形状似人。面貌端正。顶有一角。人见生疑。不知为人为鬼畜耶。故名疑神。此是天之乐神。莫呼洛伽者。莫呼此云大。洛名为腹。伽名为行。此是蟒神。亦云地龙。无足腹行神。即世间厝神。受人酒害。悉入蟒腹。又龙蛇难辨。以滥于龙。故偏指也。世亲摄论云。前已举龙。今复举莫呼洛伽。为摄大蟒。人非人等者。有八部鬼神。悉非人作人形。来听法故。曰人非人。故舍利弗问经云。非八部鬼神。皆曰人非人也。又云。人者总摄一切人。非人者总摄一切人非人。又云。人非人者。疑云为是人为非人也。依舍利弗问经。说八部因。彼云。舍利弗白佛言。世尊。八部鬼神。以何因缘。生于恶道。常闻正法。佛言。以二种业。一以恶业。生于恶道。二以善业。多受快乐。此八部皆曰人非人者。先身以车舆等。供养三宝父母贤胜之人。犹怀悭俭诳嫉。故受此身。如普光净胜天神等。龙者先世修建德本。广行布施。不依正念。急性好瞋。故受此身。如摩尼光龙王等。夜叉神者。先世好大布施。或先损害。然后饶益。随功胜负。故受此身。乾闼婆者。先生亦少有瞋恚。常好布施。以青莲华自严。作众妓乐。今为此神。常为诸天。奏诸妓乐。因名乐神。阿修罗者。志强不随善友所作净福。好逐幻伪之人。作诸邪福。依傍邪师。甚好布施。又乐观他斗讼。故受此身。迦楼罗神者。先世修大舍施。常有高心。以陵于物。故受此身。紧那罗者。昔好劝人发菩提心。未正其志。逐诸邪师。故受此身。摩睺罗神者。亦布施护法。性好瞋恚。故受此身。又佛地论云。云何净土超过三界所行之处。而有天等。以为眷属。天等皆是三界摄故。净识如是摄受变现。为严净土。故不相违。或为成熟所化有情。示现如是变化种类。如为调伏劫比拏王。现化无量转轮王众眷属围绕。或诸菩萨。化作无量天龙等身。住净土中。以供养佛。或自化身。为天龙等。翼从如来。故无有过。梁摄论云。(第十五)于净土中。实无如此天龙等众。欲令不空。故佛化作如此杂类。
广大法味喜乐所持。
释曰。此明第十住持圆满。亲光释云。谓于此中。大乘法味喜乐所持食能令住。是任持义。(此上亲光释义)已说净土超过三界所行之处。云何有食。有无漏法。不应名食。食能长养三有众生。此断有故。应不名食。(此外人问。有其三意。一问超过三界云何有食。二无漏法不应名食三断三有故应不名食)是任持因。故亦名食。(论主略答。虽是无漏而任持故亦名为食)如汝宗中。生色界等。入无漏定。亦应名食。此反经部。汝宗生色界等。入无漏定。虽是无漏。亦应名食。非过去食应名为食。过去无故。(此破萨婆多用过去食为食此抑破小乘合许无漏食。此亦应尔。是任持因故说为食。此即论主立自宗义)如有漏法。虽鄣无漏。然持有漏。得名为食。无漏亦尔。虽断有漏。然持无漏。云何非食。(论主成立食义)此净土中。诸佛菩萨后得无漏。能说能受大乘法味。生大欢乐。又正体智真如味生大喜乐。能任持身。令不断坏。长养善法。故名为食。(此中大乘正义)世亲无性。更无别释。又法华云。其国众生。常以二食。一者法喜食。二者禅悦食。即彼偈云。法喜禅悦食。更无余食想。
现作众生一切义利。
释曰。此第十一事业圆满。亲光释云。谓于此中。自能现作一切有情一切义利。或令一切有情自作一切义利。现益名义。当益名利。世间名义。出世名利。离恶名义。摄善名利。福德名义。智慧名利。如是等别。虽在寂定。由先所修加行愿行。任运能作一切有情一切义利。世亲无性。更无异释。
蠲除一切烦恼缠垢。
释曰。此第十二摄益圆满。依佛地论。烦恼缠垢二种差别。三复次释。故彼论云。即诸烦恼。名为缠垢。(解云。烦恼缠垢差别异名。如瑜伽第八卷云。烦恼差别者。谓缠垢等数起现行。故名为缠。自性染污。故名为垢)又烦恼者。一百二十八根本烦恼。(欲界四谛各有十。色无色界四谛除瞋各九。合有一百一十二。欲界修道有六使。谓贪瞋慢无明身见边见。色无色界修道各五。除瞋。合有一百二十八。如显扬第一说)缠者。即是无惭愧等。(等者。于八缠中。等取惛沉掉举恶作嫉妒悭吝。如瑜伽第八杂集第七)垢者。即是谄诳憍等。(等者于六垢中。等取害恨恼三)又所知障。或诸随眠。名为烦恼。即彼现起说名缠垢。本惑名缠。随惑名垢。如是远离烦恼缠垢。名为摄益。然此经文。三本不同。摄大乘论所列经文。虽有灾横。而无缠垢。故彼论云蠲除一切烦恼灾横。今依此经。虽有缠垢。而无灾横。佛地经文。具说烦恼灾横缠垢。故彼经云。灭诸烦恼灾横缠垢。释灾横义。如佛地论及摄大乘。
远离众魔。
释曰。显第十三无畏圆满。言众魔者。如前所说。烦恼蕴死及与天魔。如亲光说。如是四种。皆能损害诸善法故。说名为魔。然离四魔。有差别者。依萨婆多及大乘化相。菩提树下。成佛道时。无间解脱。破烦恼魔。入无余依涅槃界时。能破蕴魔。留三月命。能破死魔。入慈定时。能破天魔。若依大乘理实说者。如佛地论。初地以上。离粗四魔。于佛果中。究竟永离。随义分别。十信已上。于诸地中渐次远离。如理应思。
过诸庄严如来庄严之所依处。
释曰。辨第十四住处圆满。亲光释云。谓于此中。佛所住处。胜过一切菩萨及余庄严住处。唯是如来妙饰庄严。为所住处。由胜一切庄严住处。是故说名住处圆满。世亲无性。更无异释。
大念慧行以为游路。
释曰。显第十五路圆满也。亲光释云。谓于此中。大念大慧。及以大行。为所行路。所游履故名为游路。是道异名。闻所成慧。名为大念。闻已记恃无倒义故。思所成慧。名为大慧。依理审思得决定故。修所成慧。名为大行。由修习力趣真理故。大者。念等缘大乘法而生起故。是彼果故。彼所摄故。履三妙慧。净土往还。故名游路。此说菩萨因三妙慧。得入净土。故名游路。(八地已上常入定位。即用何慧。名为闻慧。准此大乘。设入定位。义说闻慧。于理无失)若诸如来。大念即是无分别智。由念安住真如理故。大慧即是后所得智。分别诸法真俗相。故此二皆有造作净土增上业用。故俱名行。由此二智通生净土。故名游路。或大念行是自利行。内摄记故。大慧行者是利他行。外分别故。如其次第。通生如来二种净土。故名游路。(具如佛地论说)无性世亲。更无异释。
大止妙观以为所乘。
释曰。是第十六乘圆满也。亲光释云。止谓三摩地。观谓般罗若。大义如前。此二等运。故名所乘。乘此止观。随其所应行前道是应住。住中止观。别名所乘。(总别不显思)世亲释云。乘止及观而游趣故。无性释云。以乘止观。游三慧路。往所趣国。胜诸声闻独觉菩萨所乘止观。故名为大。
大空无相无愿解脱为所入门。
释曰。是第十七门圆满也。亲光释云。谓大宫殿。三解脱门为所入处。解脱即是出离涅槃。即大空等。名解脱门。依从是门而入净土。遍计所执生法无我。说名为空。缘此三摩地。名空解脱门。相谓十相。一色。二声。三香。四味。五触。六男。七女。八生。九老。十死。即此涅槃。无此等相。故名无相。缘此三摩地。名无相解脱门。愿谓愿求观三界苦。无所愿求。故名无愿。缘此三摩地。名无愿解脱门。由此空等三解脱门。得入净土。故名为门。大如前说。此净土中。亦应有事路乘门等。为令有情欣乐实德。故就行说(如论说须释此中应辨三解脱门章)。
无量功德众所庄严大宝华王众所建立大宫殿中。
释曰。明第十八依持圆满。佛地论云。谓如地等依风轮等。或如世间宫殿依地。如是净土。无量功德众所庄严大宝红莲华王众所建立。下以三义。释大及王。一者。谓红莲华大宝所成。如是大宝无量功德众善所起。于众宝中。胜故名大。(释大)此宝红莲。于诸华中最为殊胜。故名华王。(释王)二者。或此宝华。望诸菩萨善根所起红莲华众。胜故名大。(释大)佛是法王。是佛最胜善根所起。故名华王。(释王)三者。又此宝华。极难得故。名为大宝。(释大)华中最胜。故名华王。(释王)此华非一。或华叶多。故名为众。世亲释云。次有一句显依持圆满。如大地等依风轮住。此佛净土。何所依持。无量功德众所庄严大红莲华之所建立。无性释云。此红莲华。于诸华中最为殊胜。是故说名大宝华王。或即如来说名大王故。此红莲华。是佛依处。从王为名。所建立者。谓佛净土。依此华王。长时相续。无有间绝。此句显示依持圆满。
是薄伽梵最清净觉。
释曰。上来已释住处庄严。自下第二释总别德。如何此中先处后德。亲光释云。为显世尊依净佛土具如是德说此经故。就释德中。复分为二。初释总德。二释别德。说此二德。有何义耶。依佛地论。有其二义。一显诸佛异余大师。故说世尊功德殊胜。二为其余生净信故。显示如来功德圆满。无性论云。显薄伽梵异诸声闻独觉菩萨觉最胜故。薄伽梵者。显有德人。最清净觉者。正明胜德。依佛地论。释有三义。一于一切有为无为所应觉境正开觉故。二于一切所应觉境净妙圆满正开觉故。三于一切如所有性尽所有性正开觉。解云。三释有差别者。一约法数以释净觉。有为无为摄法尽故。二约二慧以释净觉。净妙圆满摄慧尽故。(净妙者缘俗智。圆满者缘真智)三就真俗以释净觉以依二谛摄境尽故。下经云尽诸有性。如五数蕴等。如所有性。七真如等。此尽所有性如所有性。如第三卷经记中说。
不二现行。
释曰。自下第二释诸别德。然释此德有其二义。一明种数多少。新旧同异。二依诸论正释经文。文同异者。真谛三藏梁摄大乘论本。唯有二十句。阙经一句穷未来际。无著但二十德名。释论初云。由二十道理成就如来智慧最清净故。乃至后云。第一句为本。余二十一句为能成就。(解云。旧本有二种失。一脱经一句穷未来际。二或释云释云二十道理便违后说二十一句。由斯诸师谬释非一。真谛记云。别德唯有二十句。通取结句合成二十一句。别德常[冗-几+言]二师亦同真谛。嵩法师云。论中有二十句。而言一者。乘此一字或可脱失一种功德。道默法师。总别合说。成二十一。如是等谬。不可具述)今依唐本。摄大乘等具释经中二十一德。故今唐本经论为正。二依诸论正释经者。释此别德。诸论不同。一摄大乘论。先举经中二十一德。后依道理立功德名。而不解释。故本论云。谓于所知一向无障转功德。于有无无二相。真如最胜清净能入功德。无功用佛事不休息住功德。于法身中所依意乐作业无差别功德。修一切障对治降伏一切外道功德。生在世间不为世法所碍功德。安立正法功德。授记功德。于一切世界现示受用变化身功德。断疑功德。令人种种行功德。当来法生妙智功德。如其胜解示现功德。无量所依调伏有情加行功德。平等法身波罗蜜多成满功德。随其胜解示现差别佛土功德。三种佛身方处无分限功德。穷生死际常现利益安乐一切有情功德。无尽功德等。二者世亲略释经论二十一德。(帐一纸半)三者无性广释经论二十一德。(三纸半)后明功德生起次第。(一纸半)四者亲光佛地论中。有二复次。初自立名。释经诸句。(两纸半)后依无著所立德名。以释经句。(有其四纸)今依诸论。正释经文。就释文中自有两说。一世亲等一一别释。为二十一。二者亲光合释后二。分为二十。虽有两说。且依前说。此释第一不二现行。(依无性论。总分为二。初有四种。明自利德。后十七种。显利他德。自利德中复分为四。一明智德。二显断德。三辨恩德四释化用平等。配文可知)世亲释云。即是于所知一向无障转功德。非如声闻独觉智亦有障亦无障故。(解云。且如天眼三千界。内无障。外即有障。余皆准此)依无性论。有二复次。初同世亲。后复次云。或二处现行。此中无有。(二处自有两说。一云前约得通者说。今二处约未得通于内外处。皆有障行。佛无此故。不二现行。或可二处如佛地论。生死涅槃。以为二处也)亲光释云。显示世尊一向无障殊胜功德。谓诸异生住着生死。二乘圣者住着涅槃。如是二障。世尊无故。佛地后释。文同世亲。如是诸释。总有三说。一有障无障为二现行。二内外二处无智为二现行。三乐着生死涅槃为二现行。
趣无相法。
释曰。显第二德。世亲释云。谓清净真如。名无相法。趣谓趣入。即是于有无无二相真如最胜清净能入功德。谓此真如。非是有相。诸法无性。以为相故。亦非无相。自相有故。于此无相真如最胜清净能入故。解云。真如有其二义。一者最胜。二者清净。证智能入最胜清净二种境义。亦令他入。是故说最胜能入清净能入。无性两释。初同世亲。后复次云。无住涅槃名为无相。不住生死涅槃相故。亲光释云。显示世尊调化方便殊胜功德。谓无相法。即是涅槃。佛善知了三乘有情随彼堪能调化方便。如实为说。令彼趣证无相法故。亲光后释。亦同世亲。如是诸论。总有三释。一者真如名为无相。远离有无二种相故。二无住涅槃。名为无相。不住生死涅槃相故。三者三乘涅槃。名为无相。以无色等十种相故。
住于佛住。
释曰。显第三德。世亲释云。谓住佛所住。无所住处。即是无功用佛事不休息住功德。谓此住中。常作佛事。无有休息。解云。无所住处者。谓无住涅槃。无功用者。谓不由功用作利有情事。故摄大乘第十卷云。佛无住为住者。生死涅槃无住为住。此即安住无住涅槃。诸事无功用者。不由功用作一切事。犹如世间末尼天乐。无性释云。随所应恒正安住圣天梵住。故名佛住。非如声闻要作功用。非如外道有住非胜。天住即是四种静虑。梵住即是悲等无量。圣住即是空无相等。又无性云。于空大悲善安住故。名为佛住。亲光释云。显示世尊观所调化殊胜功德。谓住大悲。昼夜六时观世间故。亲光后释。同无性前释。如是诸论。总有四释。一住无住涅槃。二住圣天梵住。三住空大悲。四住大悲。
逮得一切佛平等性。
释曰。明第四德。世亲释云。即是于法身中所依意乐作业无差别功德。更无别释。(梁摄论云。所依即法身。意乐即应身。作业即化身。如是三身。一切十方三世如来。平等无异。皆已至得)无性释云。所依无差别者。一切皆依清净智故。意乐无差别者。一切皆有利益安乐一切有情胜意乐故。作业无差别者。一切皆作受用变化利他事故。非如声闻等唯有所依故。亲光释云。显示世尊得一切佛相似事业殊功德。谓证诸佛相似事业平等性故。解云。诸佛能现受用变化利有情事。平等相似。亲光后释。亦同无性。如是诸论。总有三释。一者。诸佛三身无别。二者。诸佛净智大悲受用变化二身无别。三者。诸佛示现受用变化相似事业无别。
到无障处。
释曰。显第五德。世亲释云。即是修一切障对治功德。谓一切时。常修觉慧。对治一切障故。无性释云。谓己串习一切烦恼及所知障对治圣道。一切种智定自在性。(此释功德)已到永离一切习气所依趣处。(此释到无障处。所依趣处即是涅槃)亲光释云。显示世尊永断所治殊胜功德。谓已证得解脱一切烦恼所知二障故。及以永断一切障。亲光后释。同无性论总释。意云。如上诸论。修二障智。断一切障。能到涅槃无障之处。
不可转法。
释曰。辨第六德。世亲论云。即是降伏外道功德。更无别释。(非诸外道所能退转)无性释云。谓教证二法。皆不为他所能动转。无有余法胜过此故。(教证二法非外道转)又无性云。谓诸魔等。不能退转。亲光释云。显示世尊降伏外道殊胜功德。谓佛正法。一切外道不能退转。降伏彼已。显正道故。亲光后释。同无性前解。如是诸论。总有二释。一者外道不能退转。二者魔等不能退转。
所行无碍。
释曰。显第七德。世亲释云。即是生在世间不为世法所碍功德。谓虽在世间行于世间所行之处。不为利等世间八法所染污故。(言八法者。谓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广如无性前释。亦同世亲)又无性云。于诸所化有情利益安乐事中。无有高下能为拘碍。名所行无碍。亲光释云。显示世尊降伏魔怨殊胜功德。谓所行者。即色等境此所行境。扰乱心故。障碍善故。说名魔怨。诸佛世尊。心善安定。极悦意境亦不能乱。所有功德。极善成满。一切恶境不能为碍。以能摧伏一切境界。一切所行不能拘碍。是故说名所行无碍。亲光后释。同世亲说。如上诸论。总有三释。一者八风。二者高下。三者魔境。皆不能碍。
其所安立不可思议。
释曰。明第八德。世亲释云。即是安立正法功德。由契经等正法无量不可思议。非凡夫所能知。如来安立不可思议。非诸愚夫所能解故。(解云。教法对佛名所安立。愚所解非名不可思议。梁摄论云。十二部教此法竟乃至婴儿等亦能通达)无性释云。谓契经等。十二分教。名所安立。安立彼彼自相共相故。如是安立。非诸愚夫觉所行故。出世间故。不可思议。(解云。十二分教。对佛。名所安立。即此教法安立自相共相故。名为安立)亲光两释。初同世亲。第二复次。大同无性。
游于三世平等法性。
释曰。辨第九德。世亲论云。即是授记功德。无性释云。谓于三世平等法性能遍游涉。以于三世平等性中。能随解了。过去未来曾当转事。皆如现在。而授记故。解云。无性自有两释。此则初释。谓能了知三世诸法平等真如故。证知过未。犹如现在。或即三世。名为法性。证无差别。故名平等。无性后释。三世诸佛利有情事皆相似故。亲光释云。显示世尊记别三世殊胜功德。谓记三世皆无碍故。后复次云。谓于三世流转句义。皆如现在。分别无倒。故名平等。如是诸论。总有二释。一云三世即所记境。二云三世谓三世佛。
其身流布一切世界。
释曰。明第十德。世亲释云。即是于一切世界示现受用变化身功德。无性意同。亲光释云。显示世尊现从睹史天宫来下殊胜功德。谓现化身。普于一切世界洲渚。同时流下。入母胎故。亲光后释。意同世亲。如是诸论。总有两释。一约二身。二谓化相。
于一切法智无疑滞。
释曰。显第十一德。世亲释云。即是断疑功德。无性释云。于一切境。善决定故。非于诸法自不决他疑非离决定能断疑故。亲光释云。显示世尊断一切疑殊胜功德。谓于诸法。以得能除一切疑惑决定智故。佛地后释。亦同无性。如是诸释。皆同断疑。
于一切行成就大觉。
释曰。第十二德。世亲释云。即是令入种种行功德。无性亦同。亲光释云。显示世尊于一切乘所化有情能随所应示现自身殊胜功德。谓遍了知一切有情性行差别。如其所应。现自身故。亲光后释。意同世亲。如上诸释。皆同入行。
于诸法智无有疑惑。
释曰。第十三德。世亲释云。即是当来法生妙智功德。谓知当来如是法生如来妙智。无性释云。谓圣声闻言此全无少分善根而弃舍者。佛薄伽梵。如彼后时善法当生。现证知彼余生微少善根种子所随逐故。解云。如经中说。(勘是何经)佛于一时。在祇洹林。有一乞人。至此丘所。请求入道。诸声闻等。以宿住智。观八万劫来。未有一念趣向善根。故皆不度。佛后责问不度所由。诸比丘等。具报所为。于后世尊为说法要。得证初果。诸比丘等。请问所由。佛为说云。此人先世定光佛时。作取柴人。至城门首。见诸人等扫饰治道以待世尊。此取柴人。问诸人云。治道何为。诸人答言。定光如来。今日入城。故修道路。此取柴人。闻佛名已。身毛皆竖。悲泣雨泪。不能自胜。欲待世尊。衣食所累。遂往入山。路逢一虎。搂。而食之。未入口时。忘本佛名。但云城门首人。遂为虎食。此人唯有此一念念佛。善根。从定光佛是第二僧祇时起此念佛。后经第三僧祇及九十余劫。此一念善根方熟。故佛依此善种。为其说法。得证初果。如此细种。二乘不知。佛能达也。亲光释云。显示世尊妙善了达一切法智能随所应怛正教诲殊胜功德。谓于诸法怀疑惑者。无有堪能随应教诲。唯佛世尊。证见诸法。智善决定。能随所应。无倒教诲。无休废故。亲光后释。意同无性。如上诸论。总有两释。一于当来。二通诸法。
凡所现身不可分别。
释曰。第十四德。世亲论云。即是如其胜解示现功德。无性释云。谓随有情种种胜解。现金色等。虽现此身。而无分别。如末尼珠及箫笛等。(虽无分别而能现身。名不可分别。或可所现之身。由无分别起故。余人不可分别)无性复云。即于所化有情邪正及俱行中。所应现相。不可分别。(于有情中现邪正等行不可分别。是邪正等行名不可分别也)亲光释云。显示世尊能正摄受无染自身殊胜功德。谓诸佛身。非是虚妄分别所起。无烦恼业生杂染故。如来身非是杂染分别起故。不可分别。(凡所现身不由虚妄分别起故名不可分别。或可所现身非虚分别起故。余人不可分别也)亲光后释。大同无性。故彼论云。谓佛世尊。虽无分别。如末尼珠。由诸如来增上力故。亦由自身胜解力故。见如来身如金色。然诸如来。无有分别。无异分别。具说如彼。(无有分别者。无自性分别。无者无自性异分别者无差别分别)又亲光云。或同彼类。不可分别。(解。云此同无性现邪等行。不可知故。不可分别。或可现六道身。不可分别。与其六道。有差别相。名不可分别)依梁论云。示现化身数量相貌时节处所。并不可分别。如上诸说。总有四释。一云。凡所现身。不由分别任运起故。名不可分别。一云。于有情中。现邪等行不可知故。名不可分别。
一切菩萨正所求智。
释曰。第十五德。世亲云。即是无量所依调伏有情加行功德。谓无量菩萨所依。能作调伏诸有情事。此非诸佛已得自他平等更求此智。唯有诸佛。已作如是胜调伏事。(总释意云。佛调伏智。即是无量菩萨所依。由菩萨加行渐次证得。非佛所求。以佛已证最胜调伏故。余释差别。如后所引)无性释云。谓由无量菩萨所依。为欲调伏诸有情故。发起加行。佛增上力。闻法为先。获得妙智。异类菩萨。摄受付属。展转相续。无间而转。由此证得一切菩萨等所求智。(此于释中。先释功德。后释经句。无量菩萨所依者。释上无量所依。无量所依即佛智也。有说。即是菩萨无分别智。为欲调伏诸有情执取心故。发起加行智求佛智也。或可求菩萨智。虽有二释。求佛智为胜。下释经句。佛增上力。有菩萨闻法为先。获得初地无分别妙智。或可获得佛一切妙智。譬如一灯传燃千灯。地前异类菩萨。及不定性声闻独觉。佛自摄受。佛涅槃时付属余佛。及大菩萨。一切善人。展转令闻思修智。由此证得。一切菩萨等。皆所求佛果智也。世亲波若论。善护念者。依根熟菩萨说。善付属者。依根未熟菩萨说)无性复云。列摄任持不定种性声闻菩萨。故赞大乘。为显此事故。次说言一切菩萨等所求智。(解云。为列不定声闻等。令进趣故。任持不定菩萨。令不退故。说大乘智。故法华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亲光释云。显示世尊成就佛种不断方便殊胜功德。谓诸菩萨。为令佛种无断绝故。勤修加行。非声闻等。是故佛智。唯诸菩萨正所应求。(准此佛智以为所求。非菩萨智为所求也)亲光后释。亦同无性。如上诸说。总有两释。一者利他德。二者佛种不断。即自利德。
得佛无二住胜彼岸。
释曰。第十六德。世亲释云。即是平等法身波罗蜜多成满功德。谓无二法身。名平等法身。即于如是无二法身。得善清净波罗蜜多。(解云。准梁论。用圆满法身及四德波罗蜜。为功德体。故梁论云。如来法身名住四德。究竟名波罗蜜。具说如彼)无性释云。谓无二故名为平等。依平等法身波罗蜜多果位成满故。(解云。诸佛法身无二。故名平等)无性复云。果位六度无增减故。名为平等。具说如彼。亲光释云。显示世尊自性身分殊胜功德。谓佛法身无差别相名二。佛无二住。即是法身真如为体。无差别相。于一切二相分别皆不现行。缘胜定常住其中。故名为住。即无二住。名胜彼岸。佛已穷到。说名为得。(解云。判此亲光三说不同。一云举能住定。显所住境平等法身。一云虽举所住。意取住定。一云通取所住能住以立德名)又亲光云。谓于佛地无二法身一切施等波罗蜜多。平等圆满。(解云。法身一故名为无二。六度皆满。故名平等)如上诸论。总有两释。一云法身一故名为无二。一云于法身中无种种二故。名为无二。
不相间杂如来解脱妙智究竟。
第十七德。世亲释云。谓于无杂如来智中。胜解究竟。此中胜解。名为解脱。即是随其胜解示现差别佛土功德。(解云。世亲论意。依无性释而可了知。言不相间杂者。如来胜解所现佛土。不相间杂。言如来解脱者。即是如来现土胜解。于所现中。无不了知。故名妙智究竟)无性释云。谓观众生胜解差别。现金银等种种佛土。不相间杂。世尊胜解现在前时。随众所乐。悉皆显现。无不了知。无性复云。闻一切佛得平等言。即谓一切应同一性。为遮此疑。故次说言。如来解脱妙智究竟。亲光释云。显示世尊受用身分殊胜功德。(立功德名)谓受用身。不相间杂。一切如来受用身体。各各别故。(释自受用身不相间杂)如来妙智。能令一切众生解脱。故名如来解脱妙智。佛于此智。已得究竟。如是即说如来妙智不相间杂。(此释妙智不相间杂)于净佛土。现受用身。亦不相杂。(此释他受用身不相间杂)大集会中。现种种身。与诸菩萨受用法乐。亦不相杂。(释受用法乐不相间杂)如来于此智所现身。亦到究竟。(重释究竟)亲光后解。同无性初释(上来五释文显可知)。
证无中边佛地平等。
释曰。第十八德。世亲释云。即是三种佛身方处无分限功德。谓佛法身。不可分限尔所方处。受用变化。亦不可说尔所世界。(文显可知)梁论释云。如来三种身中。法身约处所不可度量。应化两身互尔。不可言但此世界有彼世界无。无有一法出法身外。无有众生界出应化两身外。无性两释。初次中复有四种。意同世亲。故彼论云。如世界无中无边。佛地亦尔。功德方处无有分限。或复世界方处无边。诸佛三身。即于其中称世界量。平等遍满。以法身等。即住如是诸世界中。非余处故。或法身等。于佛地中。平等遍满。无中无边。无有分限。此法身等。遍一切处。为诸众生。现化饶益。然非自性无中无边。(解云无中无边。有其四种。一约喻法释无中边。二或复世界下。约所依能依释无中边。三或法身等下。唯约佛地释无中边。无有分限。四此法身等下。明为众生故现身无分限。然非自性无中边身也)无性复云。非一非异。其相云何。为答此问。故次说言。证无中边佛地平等。不相间杂。故云非一。乘前得佛无二。故云非异。如是非一异相。云何应(解云。于此德中。先问后答。乘前知为答此问故。次说言证无中边佛地平等。虽复非一。各各遍周。若是无二。亦是遍满。故无中边)亲光云。显示世尊证真如相殊胜功德。谓真如相无有中边。远离一切有为无为中边相故。远离方处中边相故。如是真如。即是佛地平等法性。证此佛地平等性故。遍知一切有为无为等。于中不染。(解云。远离一切有为无为中边相故者。如于有为执为定有。是常边。执为定无。是断边。非有非无是中道。中道之义待边故立。边性自离。中何所中。故佛证平等。中边俱离。有为既尔。无为亦然。若随俗说方土处所。有中有边。如中国为中余国名边。佛证平等。无方土故。远离方土中边相也。或可有为无为为二边。非有为非无为为中。边既非有。中何所中。方所中边。准此应释)亲光后释。同世亲说。
极于法界。
释曰。第十九德。世亲释云。谓极清净法界。是名极于法界。即是穷生死际。常现利益安乐一切有情功德。(准无性释可知)无性释云。谓此法界最清净故。能起等流契经等法。极此法界。于当来世一切有情。如其所应。常能现作利益安乐。(解云。最清净法界流出正智。由正智故流出后智。由后智故流出大悲。由大悲故流出契经等十二部。由此法界常住故。常于当来世。能现利益)亲光释云。显示世尊证得果相殊胜功德。谓得穷极清净法界。如是法界修道果。亲光后释。同于无性。
尽虚空性。
释曰。第二十德。世亲释云。即是无尽功德。谓佛智无尽。如虚空故。无性释云。如彼虚空。无边无际。无尽无减。无生无灭。无有变易。于一切时。现前容受一切质碍。法界亦尔。常现前作一切有情利乐为相。尽一切界遍作众生诸饶益事。无有休息。广说如彼。
穷未来际。
释曰。第二十一德。世亲释云。即是究竟功德。等言等此佛智究竟穷未来际无有间断。是故名为最清净觉。无性释云。等者等取究竟功德。谓此功德。穷未来际。常无间断。穷于未来无际之际。显佛功德永无穷尽。所化有情永无尽故。若依亲光。后二合释。故佛地云。次后二种殊胜功德。显示世尊功德无尽。尽虚空性穷未来际者。显示世尊自利利他二德无尽。谓如虚空。经成坏劫。性常无尽。如来一切真实功德。亦复如是。常无断尽。如未来际。无有尽期。利他功德。亦复如是。穷未来际。常作一切有情利益安乐事故。亲光后释云。显示世尊无尽究竟殊胜功德。谓如虚空。常无穷尽。诸佛法界所起功德。亦复如是。无穷尽故。如未来际无有尽期。利乐一切有情加行。无休息故。(解云。亲光两释有差别者。前释立功德名。皆是无尽。后复次释同世亲等。兼有问答。具说如彼)上来所释如来功德。具申诸论。诸讲说者。随情广略。若用一者。取世亲释。或亲光初说。若用二者。合取两家。
与无量大声闻众俱。
释曰。自下第五教机。(六中第六众成就)于中有二。初明声闻。后明菩萨。谓即声闻菩萨二众。然此二众。四门分别。后方释文。言四门者。一辨有无。二释前后。三明权实。四显余众有无。辨有无者。有其四句。自有经文。唯小非大。如金刚波若及阿含等。二唯大非小。如华严经及理趣等。三大小俱列。如法华维摩等。四大小俱无。如金光明及胜鬘等。问。若有四句。如何会释大智度论。彼云。声闻藏中。唯列声闻。菩萨藏中。具列声闻及菩萨众。此有二说。一云据实如智度论。而四句结集经者意乐异故。一云据实具有四句。而智度论为显二藏胜劣异故。具说二句。旧来相传。实有无故。或广略故。(真谛三藏金光明记云。此经三义不立同闻。一耆阇之众。唯闻正说后分。不闻正说前分所明因果。王舍之众。闻前分因果。不闻后分缘用等事。时众有闻不闻。所以不立同闻。二义者。说四德之果是四佛明三身之因是释迦。非止听时众不同。亦是法主有异。故不安同闻。三义者。闻忏悔是信相独自梦感。不得与多同闻。为此三义。不安同闻)辨前后者。此即不定。自有经文。先大后小。如五浊经。自有经文。先小后大。即此经等。问。若尔。如何佛地。及智度论。皆说声闻为先。解云。如智度论第四卷说。佛法二种。一者秘密。二者显示。显示门中。先闻声闻。以其烦恼灭无余故。秘密门中。先说菩萨。得无生忍断烦恼故。解云。是故两经各据一义。互不相违。然说声闻以为先者。依佛地论。有其八故。第二云。一为于大乘生疑惑者。除彼疑故。疑大乘教非是佛说。亲对佛闻。信是佛说。二为列不定种性。令生定信故。不定性者。欲取小果。故遣近佛令取大果。三为已清净诸大声闻。舍于自身尊贵慢故。乃至广说。(谓近世尊亲授化故。自舍高慢究竟门也)四又诸声闻常随佛故。菩萨化物。不常随佛。声闻常随。故先列之。五形同佛故。(剃发染衣形同佛故。菩萨不定。是故后说)六内眷属故。(出家近佛名内眷属也)七又令菩萨生恭敬故。乃至广说。(亲侍佛故。菩萨恭敬。如侍王者余人敬也)八者由是赞叹声闻功德。亦令其余于声闻众生净信故。转释菩萨敬声闻意。菩萨尚敬。况复余众。依智度论。有二复次。彼云。问曰。若从上数。应先菩萨。若从下数。先优婆夷。何以先说声闻四众。后说菩萨。答曰。菩萨智慧虽多。应次佛说。以惑未尽。所以后说。诸阿罗汉智慧虽少。而惑已尽。是故先说。复次菩萨。以方便力。现入五道。受其五欲。引导众生。若在阿罗汉上。诸天世人当生疑怪。是故后说。广说如彼。言权实者。此经一部。如前所说。如实义者。二处所说。一者净土。二者秽土。今释此经。若净土中。菩萨为实。二乘是权。故瑜伽论七十九云。问。何等有情不生净土。答。异生二乘地前菩萨。故知二乘是化非实。若秽土中。二乘为实。菩萨是权。受变易不可见故。七地以来容受分段。故有实身。义亦无失。故智度论云。七地已来。未舍虫身肉身。言余众有无者。若依秽土。有实龙等。故佛地论第二卷云。于此会中亦有余众。结集法者。略说二众。以其胜故。如经后言。世间天人阿素洛等。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若在净土。有化龙等。故佛地论云。化亦无过。为欲庄严说法会故。或佛化作。或菩萨化作。世亲无性大乘论亦同此释。就释文中。文别有二。初明声闻。后显菩萨。就声闻众。文别有三。初标数辨类。次一切下广释诸德。后已善下显已奉行。此即第一标数辨类。谓二众中简异菩萨。故言声闻。文有五节。一辨与俱。二解无量。三释其大。四明声闻。五显众也。言与俱者。约佛对众。以身兼彼。目之为与。又与是共。故大品云共摩诃僧。智度论云一处一时一心一戒一见一道一解脱是名为共。此经与者。即彼共。也言无量者。亲光释云。其数甚多。难可算计。故名无量。所言大者。依智度论。释有三义。一大。二多。三胜。众中上故。诸障断故。王等敬故。名为大也。数甚多故。名之为多。胜九十六外道论故。名为胜也。依佛地论。释有四义。一者利根波罗蜜多种性声闻。二者无学果故。三如实义不定种性回心向大。故名为大。四者众多故名为大。如今大众。(真谛释云。大有三义。一者数大。如言大军。以数多故名为大也。二者量大。如言大山。不以。数多名之为大。但以形量高广故名大也。三者胜大。如言大王。非关数多及以形量高广。但由德胜。故名为大。声闻亦尔。数非一故即是数大。回求佛果修菩提高极无上。即是胜大。广大无底不可测量。即是量大)言声闻者。成实论云。闻法得悟。故曰声闻。亲光释云。闻佛言音。而入圣道。故曰声闻。又瑜伽论八十二云。从他听闻正法言音。又能令他闻正法声。故曰声闻。十地经云。从他闻声而通达故。闻声意解。成声闻乘。释彼经意。如十地论第四。(广释声闻。如大集经十七。大般若第五百一十十住婆沙第一第十一。成实第五。瑜伽释论)所言众者。梵音僧伽。此云和合众。谓理事二和。故名众也。广如智度论第三卷说。
一切调顺。
释曰。自下第二广释诸德。有十三德。此即第一心善调顺德。依佛地论。有其三释。故第二云。一切调顺者。有义。有学离见所断一百一十二种分别粗重烦恼。不𢤱悷故。犹如良马。名为调顺。有义。无学离见修断一百二十八种烦恼。不刚强故。犹如真金。名为调顺。如实义者。皆是回向菩提种性。一切堪能发趣大果。随佛意转。如聪慧众。故名调顺。依智度论第三卷中。有三复次。释心调顺。一约三种顺违以释调顺。一恭敬骂詈。心等无异。二珍宝瓦石。视之无异。三持刀斫身栴檀涂身。亦等无异。二约利钝根本烦恼已断。以释调顺。三约应贪不贪应瞋不瞋应痴不痴守护六情。以释调顺。
皆是佛子。
释曰。第二绍隆佛种德。然此佛子。自有三义。一唯约声闻以释佛子。如即此经佛地经等。亲光释云。由佛教力。彼圣道生。故名佛子。如说皆从世尊口生正法生故。有义。皆是趣大声闻。能绍佛种。令不断绝。故名佛子。二唯约菩萨。以释佛子。如梁摄论第八卷云。佛子有五义。一愿乐无上乘为种子。二以般若为母。三以定为胎。四以大悲为乳母。五以诸佛为父。真谛释云。成众生身。必具五事。一父。二种子。三母。四胎处。五乳母。父是出子之根本。故先明父。父之遗体以为身种子。故第二明种子。虽有种子。若无母怀伍。不得成身。故第三明母。母虽怀之。若无胎里。亦不成身。胎是安身之处。故第四明胎处。出生以后。若无乳母饮养。即不成身。故第五明乳母。佛子亦尔。有五缘胜。一者父胜。诸佛世尊为其父故。二种子胜。以菩提心为种子故。三生母胜。以其波若为生母故。四胎藏胜。以福智住持为胎藏故。五乳母胜。以大悲长养为乳母故。三通约菩萨声闻。以释佛子。如智度论七十二云。佛子有五。皆从口生法生。谓须陀洹乃至阿罗汉。及入正位菩萨。辟支佛。虽佛法中种因缘。无佛时自能得道。不得言从佛口生。因缘远故(瑜伽第八十四。佛性论第二。庄严论第一。摄论第六。十住婆沙第十三。智度论第四十一。皆释佛子。恐繁不述)。
心善解脱慧善解脱。
释曰。第三心慧解脱德。如契经说。已离贪得。故心解脱。离无明故。慧得解脱。是故诸师释经不同。分别论者。作如是说。心性本净。客尘烦恼所染污故。说不清净。据实本性。心得解脱慧善解脱。若依萨婆多宗。心善解脱者。心离贪时。与心相应胜解。解脱贪故。即说胜解。名心善解脱。慧善解脱者。慧离无明时。与慧相应胜解。解脱无明故。即说胜解。名为慧善解脱。非谓无为涅槃解脱。若广分别。如大毗婆沙第二十七二十八及七十二说。今依大乘。如佛地论。离三界贪。心得解脱。如契经说。已离贪故。心得解脱。如契经说。离于无明。惠得解脱。解云。佛地论意。由心惠故。证得离贪无明所得无为。为解脱体。于理无违。论不简故。若依智度论第三卷云。复次诸结使属爱属见。属爱烦恼覆心。属见烦恼覆慧。如是爱离故。属爱结使亦离。得心解脱。无明离故。属见结使亦离。得慧解脱。又涅槃经二十五云。贪瞋痴心永断灭故。心善解脱。于一切法。知无障碍。慧善解脱。若依智论第三。改善名好。然好解脱。自有三义。一简异外道离欲人。一处一道。心得解脱。非于一切。故不名好。二简内道中学人。虽得解脱。有残结使故。非好解脱。三简无学中退法阿罗汉。得时解脱。非好解脱。是故唯约利根阿罗汉。说好解脱。
戒善清净。
释曰。第四戒善清净德。亲光菩萨。释有三义。一约六支释戒善净。二约无漏释戒善净。三约大乘释戒善净。故佛地论云。如契经说。具足六支。名戒善净。一住净尸罗。(所受学处三业无犯)二善自防守别解律仪。(谓能守护七最律仪)三轨则具足。(谓于威仪行住坐卧。或于所作。谓着衣服便利等。或于善品加行。诵经坐禅等。成就轨则。随顺世间。不越世间。随顺毗奈耶。不越毗奈耶也)四者所行皆悉具足。(谓五处非非比丘所行。所谓唱家淫女家酟酒王旃陀罗。如是五家。及诸如来所制之处。除此所余依时行者。如是名为所行具足)五于微细罪。见大怖畏。(随小学处。乃至若有命难因缘。终不故犯。乃至广说。故维摩云。乃至小罪。犹怀大惧)六受学学处。(唯自誓受我当尽学一切学处。乃至广说。若广分别。如瑜伽论第二十二显扬第七也)二约无漏释戒善者。或复皆得无漏戒故。名善清净。三如实义。住无学位。回向大乘。自分戒净。修菩萨戒。故名善净。
趣求法乐。
释曰。第五求法乐德。亲光三释。一求正法时。求大菩提乐。不求余乐。二或求法时。为令他乐。无求过意。离恶威仪。三如实义。此大声闻。专求法乐。不求名闻利养恭敬。
多闻闻持其闻积集。
释曰。第六闻持积集德。如是三慧。唯约闻慧。初中后位胜。差别说三种。如亲光说。无量经典。初中后分。皆能听受。故名闻。随所闻义。皆能忆持。令不忘失。故名闻持。数习文义。令其坚住。是故说名其闻积集。
善思所思善说所说善作所作。
释曰。第七三业随智德。亲光释云。世间愚夫。恶思所思。恶说所说。恶作所作。出世圣者。超过彼法。与彼相违。是故说名善思所思善说所说善作所作。三业清净。随智慧行。又瑜伽论第七十云。恶思所思。恶说所说。恶作所作。凡所现行。身语意业。皆不清净。又瑜伽论二十五云。云何成就聪慧者相。谓由作业相。表知愚夫。由作业相。表知聪慧。其事云何。谓诸愚夫。恶思所思。恶说所说。恶作所作。诸聪慧者。善思所思。善说所说。善作所作。是名成就聪慧者相。
捷慧速慧利慧出慧胜决择慧大慧广慧及无等慧慧宝成就。
释曰。第八诸慧差别德。释此诸慧。诸说不同。一云此经总明八慧。名字如经。后云慧宝成就者。摄上八慧。以为慧宝。非别立慧。故瑜伽论。但言慧宝。不言宝慧。一云九慧。故大品经及智度论。皆名宝慧。故知别慧。一云。此经据宝十慧。谓加甚深妙慧。故佛地云。有本。复说甚深妙慧。谓他不能究其底故。今且依九。以辨诸慧。故亲光云。于佛所说法毗奈耶。速入其义。故名捷慧。即于此中。多入其义。故名速慧。能多行者。说名速慧故。入微细义。故名利慧。得能出离生死妙慧。故名出慧。此慧能为涅槃了因。是故说名胜决择慧。胜决择故名胜决择。即是涅槃。此慧能为彼了因故。依彼立名。(已上释出慧)问答决择无穷尽故。名为大慧。深广圆满善通达故。名为广慧。于耎根等诸声闻众。此慧胜故。名无等慧。此慧能招最上义故。名为慧宝。是诸声闻。具此慧宝。是故说名慧宝成就。(解云最上义即是涅槃)若依瑜伽。与彼少异。八十三云。速疾了知故名捷慧。无滞碍故名为速慧。能善了知尽其所有如所有故。名为利慧。于出离法世间离欲善了知故。名为出慧。世间诸离欲法能了知故。名胜决择慧。谓即此慧长时串习。故名大慧。谓即此慧无量无边所行境故。名为广慧。其余诸慧无与等故。名无等慧。于诸根中。慧最胜故。如末尼珠显发轮王毗琉璃宝。令光净故。与彼相应。故慧宝皆得成就。依大品经及大般若。有十一慧。如智度论第八十三。次第广释。恐繁不述。
具足三明。
释曰。第九具足三明德。如契经说。有三种明。一宿住随念智证通明。二者死生智证通明。三者漏尽智证通明。然此三明。萨婆多宗。俱舍论意。四门分别。第一出体。用慧为性。如其次第。六通之中。第五宿住。第二天眼。第六漏尽。三通为性。第二立三之意。如次对治前后中际三种愚故。第三真假分别。漏尽智明。通假及真。通无漏故。余二假说。唯有漏故。(有漏无漏智皆名漏尽。俱在漏尽身中生故。真名无漏。假名有漏。胜劣相形。故说真假)第四学无学分别。唯在无学。学有闇故。又大婆沙一百二卷云。问。六通中。何故但说三种为明。答。神境智证通。如工巧处转。天耳智证通。唯能取声。他心智证通。唯取自相。无胜用故。不立为明。后之三通。皆有胜用。故立为明。胜用者。谓皆能随顺厌舍生死。皆能引发殊胜功德。皆能趣向殊胜涅槃。问。云何后三皆有胜用。答。第四宿住随念智证通。见前际事。深生厌离。第五生死智证通。见后际事。深生厌离。第六漏尽智证通。既厌离已。欣乐涅槃。广说如彼。今依大乘。亲光释云。无学利根所得三通。除染不染三际愚故。说有三明。有义。明者以慧为性。慧能除闇。故说为明。有说。无痴善根为性。翻无明故。云大乘皆通无漏。于理无违。许后得智是无漏故。又瑜伽论六十九云。六通中。前三通是通非明。后三通亦通亦明。以能对治三世愚故。依智度论第二卷云。宿命天眼漏尽。名为三明。问曰。神通与明。有何等异。答曰。直知过去宿命事。是名通。知过去因缘行业。是名明。直知死此生彼。是名天眼通。知行因缘际会不失。是名明。直知尽结使。不知更生不生。是漏尽通。若知漏尽更不复生。是名明。是三明。大阿罗汉大辟支佛所得。广释三明。如法集经第三。杂阿含四十三。中阿含五十一。毗昙第六。俱舍二十七。顺正理七十六。婆沙八十一及一百二。
逮得一切现法乐住。
释曰。第十现法乐住德。然此乐住。依萨婆多宗。大婆沙论八十一云。问。世尊何故说四静虑是乐住耶。答。唯静虑中。具二种乐。故名乐住。一乐受乐。二轻安乐前三静虑。皆具二乐。第四静虑无受乐。而轻安乐。势用广大。胜前二乐。近分无色。虽有轻安。而不广大。故不名乐。复次根本静虑现在前时。长养大种。遍身中生令充悦。故名乐住。近分定等现在前时。长养大种。唯心边生。非极充悦。故非乐住。广如彼论有九复次。及顺正理七十九。俱舍二十八。毗昙第八。成实二十。显扬十九。亲光释云。证得不退胜静虑故。又瑜伽论第十一云。复次是诸静虑名差别者。或名增上心。谓由心清净增上力正审虑故。或名乐住。谓于此中受极乐故。所以者何。诸静虑领受喜乐安乐舍乐身心乐故。又得定者。于诸静虑。数数入出。领受现法安乐住故。由此定中现前领受现法乐住。从是起已。作如是言。我已领受如是乐住。于无色定。无如是受。是故不说彼为乐住。广说如彼。
大净福田。
释曰。第十一胜净福田德。成实论第二卷福田品云。问曰。以何等故。此诸贤圣名为福田。答曰。断贪慧等诸烦恼尽。故名福田。如说。稊稗不去。害善谷苗。是故施无欲人。获报利大。故名福田。广说如彼。亲光释云。永离烦恼。如世良田。速能生长广大果故。
威仪寂静无不圆满。
释曰。第十二威仪寂静德。亲光释云。正知住故。瑜伽七十一云。威仪寂静者。谓诸根寂静。无有躁扰。亦不高举。支节不动。而有所说。是名威仪寂静。威仪无缺。故名圆满。
大忍柔和成就无减。
释曰。第十三忍辱柔和德。亲光释云。于苦堪耐。易共住故。瑜伽九十二云。言忍辱者。谓于他怨。终无返报。言柔和者。谓心无愤。不恼他故。广如瑜伽二十五释。
已善奉行如来圣教。
释曰。第十三显已奉行。亲光释云。诸有所作已圆满故。是诸声闻。位登无学。皆出生死。故善奉行如来圣教。
复有无量菩萨摩诃萨众。从种种佛土而来集会。
释曰。自下第二释菩萨众。于中有三。初标数辨类。次皆住大乘下。赞诸功德。后其名下。就胜列名。此即第一标数辨类。谓二众中。已释声闻。故今别释菩萨众类。又有三节。一释无量。二菩萨等。三辨来处。言无量者显数无量。无分限故。所言菩萨摩诃萨者。若具梵音。应作是言。菩提萨埵摩诃萨埵。为存略故。但言菩萨。菩提名觉。萨埵此土翻为有情。或精进义。由斯亲光佛地论中。释有三义。故第二云。所言菩萨摩诃萨者。谓诸菩萨。求菩提故。此通三乘。为简取大。故须复说摩诃萨言。又缘菩提萨埵为境。故名菩萨。具足自利利他大愿。求大菩提利有情故。又萨埵者。是勇猛义。精进勇猛求大菩提。故名菩萨。此通诸位。今取地上诸大菩萨。是故复说摩诃萨言。无性菩萨。依后二义。故摄大乘论第一卷云。言菩萨者。菩提萨埵为所缘境。故名菩萨。从境得名。如不净观等。或即彼心为求菩提。有志有能。故名菩萨。又亲光云。此中菩萨。有三大事。名摩诃萨。一者数大。谓无量等。二者德大。住大乘第。三者业大。息灾横等。依十地论。亦有三义。故第一云。有三大故。名摩诃萨。一者愿大。二者行大。三者利益众生大。(若广分别菩萨摩诃萨义。如大般若第三十七第七十一第四百一十一第四百八十六七及第五百三十八五百五十六。大品经第六。智度论第四五第三十四五也)从种种佛土而来集会者。此即第三显其来处。为听法故。从十方来。问。岂不慈氏住在此方。如何但言从他方来。答。如佛地论。为欲对治懈怠憍慢不来集会求闻法故。且说他方。具说如彼(若广分别菩萨他方来意。如解节经疏第一宝积论第一智度论第十也)。
皆住大乘。
释曰。自下第二赞诸功德。然判此经。亲光菩萨四复次释。一约十大。释十句经。二依十地。释十句经。三约十度释十句经。四约十愿释十句经。此即初也。十句经文。即为十段。此即第一释精进大。亲光释云。由精进力。安住大乘。拔济有有。令离生死。及自发趣无上菩提(解云。大乘者。即用化生。及求菩提。为大乘也。有云。法性真如以为大乘。今解金刚般若中广大心等。以为住大乘)。
游大乘法。
释曰。第二赞其因大。亲光释云。即十地中。以闻思修等。渐次而游。(解云。十地等者。等取等取妙觉。此即大乘。亦是所游之处。闻思修等者世间三慧。等言等取无漏修慧。此明三慧。于十地境。次第而起。能生佛地。故名因大。又解。大乘皆法性真如。十地菩萨。以三慧及相应法。渐次了知真如之境。能生佛果。故名因大也)。
于诸众生其心平等。
释曰。第三释所缘大。亲光释云。即于一切有情。得自他平等。以大慈等平等方便故(解云。此德慈等为体。一切有情为所缘境。名所缘大。前德以智体故。真如为境。此以慈等无体性故。有情为境。此即波若论中。同体大悲故名平等方便也)。
离诸分别及不分别种种分别。
释曰。第四明时大也。亲光释云。即于一切时。犹如一念。平等而转。劫名分别。以于一切劫与非劫分别断故。以不分别劫与非劫。故能长时修行无厌。释云。梵音名劫腊波。此翻为分别。有为之法。时劫所摄。分分差别。无为之法。非时劫摄。无有时劫分分差别。名不分别。此二是所缘境。种种分别者。是能分别心。缘前分别不分别境。故云种种分别。此中意说。若有分别。此是时劫。此非时劫。见时劫长。修行有厌。诸菩萨等。以于一切劫与非劫分别。何故。以不分别劫与非劫。故能长时修行无厌。乃至三无数劫。一切长时。犹如一念。平等而转。如人不睡分别日夜。即谓夜长。若睡眠时。不分别夜。故虽经长夜。不觉夜长。经无数劫。亦复如是。是故无性摄大乘释第六卷云。经无量劫。乃成佛果。时既长久。云何言疾。此义不然。时劫长远唯分别故。如有颂言。处梦谓经年。觉乃须臾顷。故虽时无量。摄在一刹那。又佛精进极炽然故。虽经多时。而谓少时。如有颂言。愚修虽少时。怠心疑已久。佛于无量劫。勇猛谓须臾。此亦如是。故作此言。于一切时。犹如一念。
摧伏一切众魔怨歒。
释曰。第五显无染大。亲光释云。谓诸摧魔怨。以舍一切所摄受故。能魔怨。(解云。以舍摄受五妙欲境故能摧伏烦恼魔怨。或可由斯为本具离四魔)又亲光云。如说。菩萨若于一切所摄受事。如不坚实。心不贪求。即能摧伏一切魔怨。(解云亲光引经证成。如般舟经云。诸法不坚固常立在于念以解见空者一切无于念。摧魔之义。理极于此)依涅槃经。立八种魔。谓有为四倒上。更加无为四倒。通名为魔。小乘宗中。不成过失。或大乘中。烦恼魔摄。故诸教中。略而不说。广释四魔。如前十八圆满中说。
远离一切声闻独觉所有作意。
释曰。第六辨作意大。亲光释云。远离二乘分别作意。世亲无性摄论第六亦同亲光。梁摄论第七卷云。舍离声闻独觉思惟故。二乘思惟。谓数观苦无常等生死过去。及数观涅槃寂静功德。此观但爱自身。舍利益众生事。
广大法味喜乐所持。
释曰。第七住持大。亲光释云。即用大乘法味喜乐为食。梁摄论云。大乘十二部经名为大法。真如解脱等为味。经此法味生诸喜乐。长养菩萨五分法身。此句正明住持圆净。又法华云。法喜禅悦食。更无余食想。
超五怖畏。
释曰。第八清净大。亲光释云。谓超五怖畏。即三业清净。出诸怖畏。无犯戒等。诸恶趣等怖畏因故。五怖畏者。一不活畏。二恶诵畏。三死畏。四恶趣畏。五怯众畏。如是五畏。证得清净意乐地时。皆已远离(广释五怖畏。如佛地论第二。善戒经第八。十住婆沙第二。佛性论第三。十地论第[□]婆沙七十五。顺正理四十九等也)。
一向趣入不退转地。
释曰。第九证得大。亲光释云。一向趣入不退转地。即得一切智记别时。一向不退。前七地中。犹有加行功用运转。未得不退无功用道。其余诸地。行无加行功用运转。一向趣入不退转地。(今护法宗。三智门中。加行智一向有漏。八地已上一切不行。又八地已上。一切烦恼皆不现行。名不退地。后当分别)又庄严论第十卷。云不退菩萨品类有三。一未成不退。谓信行地。二已成不退。谓初地至七地。三极成不退。谓八地已上。般舟三昧经。菩提资粮论。佛地第六。皆说八地已上。名不退地。恐繁不述。
息一切众生一切灾横地而现在前。
释曰。此即第十释其业大。亲光释云。谓诸菩萨。能息一切有情内外苦恼逼迫。地位现前。此地中有大悲大慈。由此二种能息一切内病等苦。外贪等恼之所逼迫。此二多作有情利乐。故得此者。名为业大。佛地论云。灾横即道惑所发业及所得果。梁朝论云。三界苦谛。名一切灾横。上来以约九德及业释经十句讫。第二复次。约十地行故。配经十句。故亲光云。复次皆住大乘者。谓住初地。证得遍满真法界时。初得真实大乘法故。名住大乘。游大乘法者。谓第二地。修行菩萨三聚戒故。大乘行法。即三聚戒。于诸众生其心平等者。谓第三地得诸胜定发四无量。平等利乐诸有情故。离诸分别等者。谓第四地。得三十七菩提分法。离诸分别及不分别种种分别。诸分别者。即见所断分别我见。初地已离。不分别者。即修所断俱生我见。此地中。离即此二种相应诸法。名种种分别。行解异故。虽前后离。尽处总说。如第四定说离苦根。如第三果离下分结。有义。此地。第七识中俱生烦恼。一切远离。有义。此地。第六识中。俱生我见。一切远离。非第七识。以七地来。犹有微细烦恼现行。若无第七。应无染依。应不似五。第七细惑。若已远离。五六七地。六识粗惑应不现行。即违瑜伽解深密说。又如二乘金刚喻定。第七识或俱。六识中最细烦恼一时俱断。云何此中先离第七微细烦恼。后离六识粗烦恼耶。是故四地得无我智。灭意识中俱生我见。未离第七微细烦恼及六识中余修断惑。此说伏难。非是永灭。其第十地金刚心时。方顿灭修断种故。摧伏一切众魔怨歒者。谓第五地。观四圣谛。皆平等性。摧伏执取生死涅槃差别魔怨。远离一切声闻独觉所有作意者。谓第六地。观十二支染净缘起。皆平等性。远离二乘厌患杂染欣乐清净系念分别。广大法味喜乐所持者。谓第七地。证无相理。于空智有胜行。受大法乐。超五怖畏因。名超五怖。五怖畏果。初地已离。一向趣入不退转位者。谓第九地。决定趣入第十菩萨众行圆满不退转位。息诸众生等者。谓第十地。得大法身。起大悲云。雨大法雨。息除一切众生苦恼所逼迫事。第三十度。第四十愿。配经十句。如应配释。十度十愿。如第四卷经记中释。
其名曰。解甚深义密意菩萨摩诃萨。如理请问菩萨摩诃萨。法诵菩萨摩诃萨。善清净慧菩萨摩诃萨。广慧菩萨摩诃萨。德本菩萨摩诃萨。胜义王菩萨摩诃萨。观自在菩萨摩诃萨。慈氏菩萨摩诃萨。曼殊室利菩萨摩诃萨等。而为上首。
释曰。第三就胜列名。略辨三义。一释名字。二说十所由。三问答分别一生补处。言释名者。自有二义。一通。二别。言通名者。如瑜伽论四十六云。一切菩萨随德假名。有十六种。所谓名为菩提萨埵。摩诃萨埵。乃至十六。名为法师。显扬第八亦同瑜伽。庄严十二卷。名虽少异。意况大同。又庄严云。此十六名。皆依义立一切菩萨。总有此名。若人闻有此名应知即是菩萨。解云。今言菩萨摩诃萨者。即通名中。初二号也。释义如前。(十六名者。一名菩提萨埵。二名摩诃萨埵。三名成就觉慧。四名最上照明。五名最胜真子。亦名最胜之子。六名最胜住持。亦名最胜所依。七名普能降伏。亦名最胜所使。八名最胜萌芽。九名勇健。亦名猛健。十名最胜圣。亦名上轨范师。十一名商主。十二名具大名称。十三名怜愍。亦名成就慈悲。十四名大福。十五名自在。亦名富自在。十六名法师)言别名者。如后广释。等者。等取其余无量诸菩萨也。而为上首者。谓十菩萨。于此众中最第一故。名为上首。故佛地云。妙生菩萨。于此众中最第一故。名为上首。说十意者。有其三。义第一菩萨。初解释甚深义故。次三菩萨。各问胜义一种相故。后六菩萨。各问一品差别义故。故唯列十。又解。为存略故。但说十也。如佛地论第二卷云。此经略故。唯列一名。所余众会。但举其数。结集法者意在略故。又智度论第七卷云。问曰。菩萨甚多。何以独说二十二种菩萨名字。答曰。菩萨无量。说不可尽。若都说者。文字难载。复次。菩萨不过二种。所谓在家。出家。此方。他方。在家谓颰陀罗等。出家谓妙德等。此方谓慈氏等。他方谓观音等。若说此二。当知一切都已摄尽。问。解节经云。弥勒观音文殊师利。皆是一生补处菩萨。一生补处。与最后身。有何差别。答。萨婆多宗。如弥勒等。睹史多天身。名为一生。生人中成佛身者。名最后身。故俱舍论第十一云。睹史多天。一生所系菩萨。及最后身。必无中夭。顺正理论第三十一亦同俱舍。(问。理应睹史经无量生。如何但说名一生耶。若言菩萨得自在故唯一生者。如何会释大婆沙等。此义难更须思)今依大乘。诸教不同。自有圣教。唯说天身名为一生。如大般若第七卷云。一生所系睹史天菩萨。自有圣教。唯说天身名最后。如佛地论第五卷云。睹史多天后身菩萨。于中教化。自有圣教。唯说天身。名为一生及最后生。如菩提资粮论第一卷云。一生所系菩萨。入兜率陀。最后生菩萨。住兜率陀。自有圣教。唯说人身名为一生。如解节经等。观音文殊名一生补处。自有圣教。唯说人身名最后生。如瑜伽四十八云。最后生者。诸菩萨于此生中。能现等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具说如彼。自有圣教。唯说人身。名为一生及最后生。如智度论第四十云。一生补处者。或以相知。如阿私陀仙人。观其身相。知今世成佛。见食乳糜。知今日成佛。末后身菩萨。以方便力。受恶业报。现有魔恼等。自有圣教。说天名一生。说人名后有。如瑜伽论第四十云。显扬第八。彼云。一生所系者。此生无间当证无上正等菩提。最后有者。谓即住此生。能证无上正等菩提。大同萨婆多。然说天等名一生者。古来相传。自有三释。一云。即说天身名为一生。人生即是后身摄故。一云。说人身名为一生。更受人生方成佛故。一云。人天合说名为一生。如说七生预流果等。合说二生为一生故。问。若说天身名一生者。智度论说如何会释。故智度论三十八云。三生菩萨。唯生兜率。解云。据实三生。谓人生天生最后生。而说天身名三生者。三中一数。故说三生。人身已受故。后身成佛故。是故不说人生后生名三生也。问。慈氏菩萨。可言补处。如何余者称补处耶。答。如智度论第七释云。除弥勒外。余菩萨众。虽非此方赞补佛处。于十方国。皆补佛处。故称补处。问。慈氏菩萨。理应多生。如何说言天一生耶。答。据实多生。同是天故。名为一生。问。若尔。便违智度论说。故第四云。下天寿短。佛未出时。命已终故。上天寿长。佛灭度后。命始终故。兜率天不长不短。佛出世时。正相会故。补处菩萨。常生其中。大婆沙论百七八亦同智论。(思)问。一生者。依何身说。为约实行。为化相耶。答。三身中。法身。无有补处之义。无初后故。若受用身。自有二种。一自受用。虽无入般涅槃处之义。而有赞补初成佛义。故瑜伽论四十六云。究竟菩萨。自有二种。一者一生所系。二者住最后身。准此实行。于理无违。所以者何。据实为论。顿悟菩萨。第十地中。变易生死。虽无分别。前后异熟别尽别生。由二障种。而有变易前后异熟别尽别生。由斯亦有已入等觉未入等觉差别义故。分为二种。此中意说。变易生死。由二障种子力故。数数生灭。故成唯识云。前异熟既尽。复生余异熟。不同二乘无烦恼障故。不许前异熟尽复异熟生。但言延命令受变易。具说如彼。二他受用身。及变化身。皆有一生补处之义。如弥陀佛说有父母入涅槃义。由斯观音赞补佛处。名为一生补处菩萨。然彼弥陀自有二种。一为地上菩萨所现。是他受用。二为地前异生二乘。变化身摄。问。若尔。渐悟应唯一生。无别尽别生故。解云。如观世音菩萨。说为一生。于理无违。即最后身为一生故。
解深密经疏卷第一
卍续藏第 21 册 No. 0369 解深密经疏
解深密经疏卷第二
西明寺沙门 圆测 撰
胜义谛相品第二
释此品文。略有二义。一释品名。二正释文。言胜义谛相品者。谛中之胜号。谛有二种。一者世俗。二者胜义。言世俗者。世是隐覆义。俗是粗显义。谓瓶衣等。世粗显物。隐覆胜义。故名世俗。名胜义者。胜谓胜智。义即境义。谓真如理。是胜智之境义。故名胜义。即六释中依主释也。或复义者即是义利。谓涅槃果。即胜义利。名为胜义。即六释中持业释也。或复圣道用胜为义。故名胜义。是有财释。今于此中。且依初义。谛有二义。如瑜伽论五十五说。一如所说相不舍离义。二由观此故到究竟。故名为谛。相谓体相。或是相状。离言等五皆是真如自体相故。或一真如有离言等五相状故。于此品内。明胜义谛五相之义。故言胜义。谛相品第二。
尔时如理请问菩萨摩诃萨。即于佛前。问解甚深义密意菩萨摩诃萨言。
释曰。第二正释经文。上来已释教起因缘分讫。自下第二圣教正说分。于此分中。有其七品。摄为三段。初有四品。明所观境。(胜义谛相品。心意识相品。一切法相品。无自性相品)次有二品。辨能观行。(分别瑜伽品。地波罗蜜多品)后有一品。显所得果。(如来成所住事品)所以如是说三分者。夫观行者。要藉胜境。依境起行。由行得果。是故世尊。阿毗达磨大乘经中。说十种胜。初二是境。(所知依所知相)次六是行。(入所知。入因果。戒学。定学。修差别慧学)后二是果。(彼果断彼果智)由是无著摄大乘论。约三无等。说十殊胜。慈氏菩萨。说十七地。亦辨三种。初九是境。(五识相应地。意地。有寻有伺地。无伺地。无寻唯伺地。无寻无伺地。三摩呬多地。非三摩呬多地。有心地。无心地)次六是行。(闻所成地思所成地。修所成地。声闻地。独学地。菩萨地)后二是果。(有余依地无余依地)此经说三无等。以为三分。就所观境。复分为二。初有二品。明真俗境。(胜义谛相品明其真谛心意识相品明世俗谛)后二品。明有无性境。(谓初品明三性境。后品明三无性境)就二谛中。本末次第。先真俗故。今此中说胜义谛。依瑜伽论。判此品中。辨五种相。故七十五云。复次胜义谛有五相。一离名言相。二无二相。三超过寻思所行相。四超过诸法一异性相。五遍一切一味相。今依此经。摄为四段。一明离言及无二相。二尔时法涌下明超过寻思所行相。三尔时善清净慧下辨非一异相。四尔时世尊下释遍一切一味相。五中离言应通四段。四相皆有离言相故。而与无二一处合说。准可知故。余三段中。略而不说。就前二相。文别有二。初长行广释。后以颂略说。前中有六。一请问。二略答。三徴问。四广释。五重徴。六喻说。(依真谛判。四段同前。就初为五。一略说不可言无二。二广说。三喻显。四总结。五偈颂)此即第一菩萨请问。于中有二。初发问由序。后依教发问。此即初也。文有四节。一尔时者发问时也。(深密经云。佛婆伽婆大众围绕说深法时者。译家谬也)二如理请问菩萨者。辨能问者顺理发问。故名如理请问菩萨。(解节经云如理正问。深密经云善问菩萨)三即于佛前者。发问处也。此如世亲摄大乘云。善入菩萨薄伽梵前者。显有所敬及无异言。又无性云。显佛开许堪广流通。亲对世尊无异言故。四同解甚深义密意菩萨言者。标所问人也。今此菩萨。能以四辨。解释甚深义理密意。故立其名。此如瑜伽三十七说。解节经云。能解甚深义节菩萨。真谛释云。解即解释。节是坚结义。解释甚深坚结义节。是故名为解释甚深义节菩萨。亦名宝冠顶。宝冠顶本是佛名。今此菩萨。彼佛弟子。从师立号。广说如彼(深密经云深密解脱菩萨)。
最胜子言一切法无二。一切法无二者。何等一切法。云何为无二。
释曰。此即第二依教发问。文有两节。初最胜子言。一切法无二者。举所问教。后一切法无二等者。依教发问。然最胜子深密解节皆佛子。真谛记云。佛子有五义。一种子义。谓信乐大乘能为得佛种子。二母义。谓般若度能生佛法。故名为母。三胎处义。菩萨禅定是住处。故名胎处。四乳母义。谓能长养菩萨令得成道。故说慈悲为乳母。五似父义。谓从初地乃至佛地。转依似佛。故言似父。即呼解节菩萨为佛子。也广说如前。十住论云。菩萨是佛真实之子是。故菩萨名为佛子。今依唐本。名最胜子。自有二说。一云最胜是菩萨名。三乘子中最殊胜故。能绍佛种。名之为子。是持业释。一云最胜是世尊号。故无性论云。最胜者显佛胜二乘故。又瑜伽云。佛是最胜。于诸外道烦恼等魔。能得胜故。宗族姓等映众人故。若依此释。最胜之子。名最胜子。故显扬云。菩萨亦名最胜之子。是故余处名为佛子。言谓言教。即一切法无二言也。此亦两释。一云菩萨言教。一云佛言。如百法论。如世尊言一切法无我。又下颂云。佛说离言无二义。一切法无二者。举经两章。一一切法。二者无二。一切法无二者。何等一切法。云何为无二者。此即第二依教发问。文有两节。初将欲发问。双牒两章。后依章别徴。即成二问。一问何等一切法。二问云何为无二。依瑜伽释。泛论发问。有其五种。一不解故问。二疑惑故问。三为欲利益安乐故问。四诫验故问。五轻触故问。今此菩萨。依第三问。为欲利益诸众生故。或可通三。亦有不解疑惑义故。不依后二。无上法王不可轻触及诫验故。(解节经云。一切法无二。一切法无二此义云何。真谛记云。引经为问。重言一切法无二。为五义故。一处处经说故。二有为无为无二故。三内六根外六尘无二故。四凡圣无二故。五因果无二故。今此所说文义云何。是菩萨以所作非所作答也)。
解甚深义密意菩萨。谓如理请问菩萨曰。
释曰。自下第二依问略答。于中有二。初示问答者。后依问正答。此即初也。
善男子。一切法者略有二种。所谓有为无为。
释曰。第二依问正答。于中有二。初善男子者。赞能问者。后一切法下。依问正答。此即初也。依智度论三十五云。男子言简非男子等不堪教授。善谓善相。谓具慈悲。三业无失。乐于善人。不显己德。随顺众人。不说他过。不求世间名誉等乐。但乐道德。自业清净。心贵实相。轻贱世事。有如是等无量善法。此相多在男子身中。是故赞言善男子也。问。如何但说有为无为二种法耶。答。如大婆沙。说有二意。彼云。为欲遮遣补特伽罗故。及为显示智殊胜故。说此有为无为二种法也。为欲遮遣补特伽罗者。谓显唯有有为无为法。毕竟无实补特伽罗故。及为显示智殊胜者。谓有聪慧智殊胜者。由此二法。通达一切法。此二遍摄一切法故。一切法等者。依问正答。于中有二。初答一切。后释无二。此答一切。文有两节。初一切法略有二种者。标章举数。后有为无为者。依数列名。泛论一切。有其三种。一者略说唯有二种。所谓有为无为。二者非广非略。有其五种。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四者心不相应行法。五者无为法。大智度论。及密严经。但列五种。而不别释。三者广说。具明百法。今简中广故言略说。言有为无为者。诸教不同。顺正理云。众缘聚集共所生故名有为。与此相违。准知无为。婆沙论云。若法依属因缘和合作用。是名有为。若法不依属因缘和合作用。是名无为。掌珍论云。众缘合成有所造作。故名有为。非有为故。说名无为。翻对有为是无为义。无著菩萨波若论云。无为者是无分别义。准知有为是有分别。又集论云。有生住异灭。是名有为。无生住异灭。是名无为。瑜伽第一百云。言为者。谓有生灭系属因缘。与此相违。应知无为。智度论云。有所得者名有为。无所得者是名无为。功德施论亦同此说。又智度论九十三云。取相是有为。不取相是无为。若广分别。具如别章。然今所说有为无为。三释不同。一云。此中所说。遍计所执有为无为。故下经云。决定实有有为无为。坚固执着。随起言说。一云。唯约依他所起相分有为无为。故下经云。决定无实有为无为。然有分别所起行。一云。有为即依他起。无为即圆成实性。虽有三说。后说为正。所以者何。此中意说。依他有为。圆成无为。二法之上。无所执性有为无为。故言无二也。后当分别。
是中有为非有为非无为。无为亦非无为非无为。
释曰。第二释无二相。此即五中不可言相及无二相。所以者何。不可说言有为无为故。亦非有为无为二种相故。然释此文。诸说不同。解节经云。所作者非所作非非所作。非所作者非非所作亦非所作。真谛释云。自下两句遣有为法。两句遣无为法也。所作者即有为法。有为法为因缘聚集所作。故名所作。非所作者即无为法。无为法本有是常。不为因缘聚集所作。名非所作。先约三义。故遣有为。一由乱识分别。故有所作。所作实无。但有分别。亦由有所取。故有能取。所取既无故。能取亦无。故非所作。二由根本是无有为诸。法根本由不正思惟。不正思惟生诸惑。诸惑生诸业。业生果报。不正思惟从执。境界实无。谬执为。有由境无故。不正思惟亦无。不正思惟既无。诸惑亦无。诸惑故诸业亦无。诸业无故果报亦无。由其根本不实故。一切有为皆非实也。三由无生。此所作法。不离分别依他二性。此二性既本无相无生。有何作义。是故非所作也。非非所作者。此第二句。遣非所作。所作既是有为。非所作即是无为。遂以三义遣此无为。无为亦由乱识分别故有此所作。而乱识既无。非所作亦不有。亦由乱识分别故有所作名。体非是实有。故不得成。既无所作之法。非所作即不得有本。以有对无。既其无有。理自无无。二由根本是无。即以所作为根本。若实有所作。可说非所作名。如先有病。复称病差。病本是无。何差之有。三由法本无相无生。离有离无。本非所作。亦非非所作也。非所作者下次两句。遣无为法。初一句约三义显无为。故云非非所作。次一句约三义遣有为。故云亦非所作。三义并不异前。进退终不离有为无为。故无异前辨也。此即是显不可言及无二义。所以略作此答者。一为利根人薄闻使悟者。不劳广说。二为破高心人。令一闻未悟再请方解。上来已述真谛师宗。以申经意。此地诸师大同真谛。今唐本经云。是中有为非有为非无为。无为亦非无为非有为。释此经文。诸说不同。一云。是中有为即是遍计所执。由彼所执无实法故。故不可说。及无二相。有为既非有为无为。无为亦尔。以所执故。不可说为有为无为也。故下经云。坚固执着决定实有有为无为。故知有为无为皆所执也。一云。此处有为无为。皆是依他有为无为。故下经云。唯有分别所起行相。为遣所执有为无为。故作此说。是中有为非有为非无为。无为亦非无为非有为也。一云。是中有为者。依他起性诸有为法。言非有为非无为者。即非遍计所执有为无为。此中意说。依他起上遣所执性有为无为。所显真如为胜义谛。如说依他起上无所执性。为圆成实。不取依他以为圆成。言无为者。即是圆成实性。离言真如。言亦非无为非有为者。即非遍计所执无为有为。此中意说。圆成实上遣所执性无为有为。所显真如为胜义谛。虽有三说。且依第三。然无二相。有其多种。不可具说。且论有为无为无二相中。诸说不同。若集论约无取蕴以说无二。非业烦恼所生故。不可言有为。随欲现前不现前故。不可言无为。依摄大乘法身五相中。(一转依为相。二自法所成为相。三无二为相。四常住为相。五不可思议为相)第三无二论有三义一有无无二。二有为无为无二。三一性异性无二。谓有为无为无二为相者。由业烦恼非所为故。自在示现有为相故。今此所说。非遍计所执生灭等有为。非遍计所执无生灭等无为。故言非有为非无为也。即此离言无二体性即是真如。是故无上依经说。如来界五种功德。一不可说相。二无二相。三过觉观相。四过一异相。五一切处一味相。乃至彼云。一切法藏无变异故。名为如如。无颠倒故。名为实际。过一切相故。名为寂灭。圣人行处无分别之境界故。名第一义。阿难。是如来界。非有非无。不染不净。自性清净。此经下云。佛说离言无二义甚深。非愚之所行。故知离言真如为体。问。若尔。大品所说如何会释。故三十二云。须菩提白佛言。何等是有法。何等是无法。佛言。二是有法。不二是无法。大智度论九十五云。二法名各各别相。不二法名一空相。以是一空相。破各各异相。又大品经三十九云。诸法平等所谓无相。须菩提白佛言。是法平等。为是有为。是无为法。佛言。非有为法。非无为法。何以故。离有为法。无为法不可得。离无为法。有为法不可得。须菩提。是有为性无为性。是二法不合不散。(勘)无色无形一相。所谓无相。佛以世谛故说。非以第一义故。具说如彼。解云。此胜义谛。用如为体。而言无者。以遣所执故说无言。据实非无。故下经云。一切诸法皆无自性者。通据三性。密意说无。非实全无。此一切法无二观门。即是唯识性观。或三中圆成实观。三无性中胜义无自性观。真谛师云。即是分别无相观。或依他无性观。此中应说不二法门八不中道。义如别章。
如理请问菩萨。复问解甚深义密意菩萨言。
释曰。第三菩萨徴问。于中有二。初标问答者。后乘前徴问。此即初也。
最胜子。如何有为非有为非无为。无为亦非无为非有为。
释曰。第二乘前徴问。前文既言有为无为。依何义故。而复说言有为非有为非无为无为亦非无为非有为。此有何义。
解甚深义密意菩萨。谓如理请问菩萨曰。
释曰。自下第四广释。于中有二。初明说之由序。后依问正答。此即初也。
善男子。言有为者。乃是本师假施设句。
释曰。自下第二依问正答。于中有二。初释有为无二相。后善男子言无为者亦是本师下。释无为无二相。前中有二。初遮三相。后然非无事下。释外伏难。示正道理。遮三相中。文别有三。初遮有为。次善男子下。遮无为。后设离下。遮非有为非无为相。此即第一遮有为相。然释此文。西方诸师。三说不同。一云。此文唯依外道名为本师。谓劫初时。外道本师假名安立有为诸法。若是外道假名安立。即是遍计所集言辞所说。若是遍计所集言辞所说。即是究竟遍计所执。非实有故。非是有为。所集即是所执异名。故广百卷第十卷云。般若经中。佛自分明判有无义。遍计所执所集所增所取常恒无变易法。如是一切皆名为无。因缘所生皆说为有。一云。此文皆是佛说。谓一切法皆离名言。而佛本师大慈悲力。假说有为。此即如来后得智中。遍计所集言辞所说。还是究竟遍计后得智所说故。非实有为。故作此言有为非有为也。真谛三藏大同此释。一云。此文有其三节。初明有为是佛假说。次若是本师等者。辨异生等执假为实。后若是遍计等者。重辨非实。结非有为。虽有三说。第三为胜。即说如来号为本师。故深密云。言有为者。唯是如来名字说法。解节经云。此是本师正教言说。又对法云。薄伽梵说。一切诸法。略有二种。所谓有为无为。故知本师是如来也。理实无有当名实法。但如幻等。非有似有。是故本师于离名言。假说有为也。
若是本师假施设句。即是遍计所集言辞所说。
释曰。此即第二执假为实。若是如来假施设句。即诸有情遍计所集言辞所说。寻名所执即非实故。非是有为。
若是遍计所集言辞所说。即是究竟种种遍计言辞所说不成实故。非是有为。
释曰。第三辨非实有。结非有为。此显有情种种遍计执实有心言辞所说不成实故非是有为。三中第一遮有为说。
善男子。言无为者亦堕言辞。
释曰。第二遮无为法。谓无为法亦堕本师假说言辞。乃至不成实故非是无为也。三师别释。准上应知。
设离有为无为少有所说其相亦尔。
释曰。第三遮非有为非无为相。此遮犊子部计彼立五法藏义。所谓三世无为及不可说法藏。彼所立我不可说为有为三世及无为非世。故名非有为非无为。非有为如是名为少有所说。今破彼计。故言设离有为无为。少有所说。常住真我。其相亦尔。堕名字故。亦非实有。或可此文遮彼转计。未必有执。又智度论第二卷云。一切诸法。略有三种。一者有为法。二者无为法。三者不可说法。
然非无事而有所说。
释曰。自下第二释通伏难示正道理。谓外疑难。若有为法即非有为及无为者。如来说言有为无为应无有事。事者体事。(解节经云。大师说教可无义不。深密经云不空说事)于中有三。初标宗总答。次菩萨反结。后菩萨正说。此即第一标宗总答。谓佛所说有为无为者。虽无真实有为之法。然非无事而有所说。
何等为事。
释曰。第二菩萨反结。
谓诸圣者。以圣智圣见离名言故现正等觉。即于如是离言法性。为欲令他现等觉故。假立名想。谓之有为。
释曰。第三菩萨正说。非无有事而有所说。所言圣者。俱舍论云。圣谓己有无漏圣道。远诸恶法。故名为圣。正理论云。圣谓离缚。或远众恶。或善所趣。故名为圣。成实论云。能其泥洹故名为胜。瑜伽论云。是善是无漏故名为圣。言智见者。智是决断义。见是推求义。谓无漏圣慧决断推求。故名圣慧见也。智见二种合说意者。如智度论二十六云。问曰。解脱智见但言知即得。何以复言见。答曰。智见合说。事得牢固。譬如二绳合为一绳则得坚牢。广说如彼。若依世亲波若论意。现量圣智名为知见。若唯说知。谓以比智知。若但言见。谓是肉眼等见。知简眼见。见简比知。故知见合说也。今说智见意同世亲。问。此云智见。彼说知见。如何以知证智。解云。五分法身名字。新旧不同。依智度论大品经等。名解脱知见。依显扬等。名解脱智见。又解节经名圣知圣见。今此经云圣智圣见。故知智见即知见也。然今释此非无有事而有所说。诸说不同。一真谛记云。若说并非实有。大师所说皆无义耶。答。由不可言体实有。不可言体即真实义也。但有四义故不可言。一在真观。无分别智能念真理。尔时无有分别。故不可言。二出真观。心虽有言说不在真境。故不可言。三若言说决定不离人法及能取所取有为无为。真理过此。故不可言。四者真理但是证至二量境界。非是比信二量境界。故不可言。此意说云。非无实事。实事即是离言法性真如。以为实事。为欲自他无分别智觉真如境。是故假说有为以显实事也。一云。外疑非有为无为便无有事。如何说言有为无为。又复疑云。一切诸法皆离名言。何须假说。故作此通。然非无事而有所说。离言缘生法。依此自觉。故非无事。为令他觉。故须假说。一云。外疑既无有为无为。便无有法。有何利事而说有为。故作此答。非无有事。事略有三。一自觉事。二觉他事。三者为令他觉起言说事。一一事中。皆有多义。不可具说。
善男子。言无为者亦是本师假施设句。
释曰。自下第二释无为无二相。于中有二。初历三相。后然非无事下。释伏难示正道理。前中有三。初遮无为相。次善男子下。遮有为相。后设离下。释非无为非有为相。此即第一遮无为相。于中有三。初明无为是假说。次依佛假说执为实有。后辨非实结非无为。此即初也。于中有二释。准上应知。
若是本师假施设句。即是遍计所集言辞所说。
释曰。此即第二依佛假说。执为实有。
若是遍计所集言辞所说。即是究竟种种遍计言辞所说。不成实故非是无为。
释曰。第三辨非实有。结非无为。
善男子。言有为者亦堕言辞。
释曰。第二遮有为相。准上应知。
设离无为有为。少有所说。其相亦尔。
释曰。第三遮非无为有为相。
然非无事而有所说。
释曰。第二释通伏难示正道理。于中有三。初标宗总答。次反诘。后正说。此即初也。
何等为事。
释曰。第二反诘。
谓诸圣者以圣智圣见离名言故现正等觉。即于如是离言法性。为欲令他现等觉故。假立名想。谓之无为。
释曰。此即第三菩萨正释。文有两节。初明诸圣离名言故取正等觉。后即于下。为令他故假立名想。若具分别。准上可知。
尔时如理请问菩萨摩诃萨。复问解甚深义密意菩萨摩诃萨言。
释曰。自下第五重徴假说。于中有二。初徴问由序。后正徴问。此即第一辨问答者。以为由序。
最胜子。如何此事。彼诸圣者。以圣智圣见离名言故。现正等觉。即于如是离言法性。为欲令他现等觉故。假立名想。或谓有为。或谓无为。
释曰。此即第二正设徴问。虽已广说。而未能了。其喻何等。解节经文脱此徴问。译家谬也。或可意存略故。
解甚深义密意菩萨。谓如理请问菩萨曰。
释曰。自下第六举喻重说。于中有二。初明说之由序。后依徴广说。此即初也。
善男子。如善幻师。或彼弟子。住四衢道。积集草叶瓦砾等。现作种种幻化事业。
释曰。自下第二依徴广说。于中有三。初举喻重说。次如是若有下。举法同喻。后如是善男子下。结通外难。前中有三。初幻师幻事喻。次若诸众生下。愚者执实喻。后若有众生下。悟者觉妄喻。此即第一幻师幻事喻也。于中有二。初总明幻事。后所谓下。别明幻事。前中有四。一明幻师。二显幻处。三辨幻所依。四总明幻事。然此喻文。意趣难了。故今先述真谛师说。后依诸教。释此经文。真谛记云。说喻意者。此譬众生由妄颠倒。种种分别。久在生死。受诸苦报。不知幻本及不可言无二真如。执为实有。圣人明了识此非真。凡夫不幻幻本。由有无知未得圣慧故。圣人了知幻本及无二不可言体。由断无知。得圣道故。幻师譬聪明凡夫。即是外道。幻弟子譬愚痴凡夫。即是阐提。又幻师喻烦恼。弟子喻业。由惑起业故。又幻师譬因。弟子譬果。于四衢道者。譬三界及无漏界四种生死。或譬根尘我识四种境界。若依真谛金光明记。幻师即是阿赖耶识无始已来能造虚妄。幻弟子者喻七识也。微细妄法赖耶所造。中即陀那。粗者六识所造。又见惑为师。爱惑为弟子。又心烦恼为师。皮肉惑弟子。四衢道者喻四谤之理。今依诸教释此经者。所言幻师有其四释。一十住婆沙。以业为师。二瑜伽六十。惑业为师。三梁摄大乘唐摄大乘及大品经。菩萨为师。四瑜伽八十四。八识为师。言四衢道者有其三释。一增一阿含及杂阿含十五卷云。四谛为四衢。二杂阿含第二十等。说四念处为四衢道。三瑜伽八十四。以四识住为四衢道也。言积集草叶木瓦砾等者。辨幻所依。谓喻诸种子积集在本识中也。或可三种薰习在赖耶中。草叶细软。譬于善种。木石等粗强。喻诸恶种也。言现作种种幻化事业者。总明幻事。由草叶等诸幻事起。由善恶种生诸果也。
所谓象身车身马身步身末尼真珠琉璃螺贝璧玉珊瑚种种财壳库藏等身。
释曰。第二别明幻事。谓上总标现作种种幻化事业。而不别释。故今别释。真谛释云。四兵譬因缘。珠等喻果。由四兵故能。为珠等。或可四兵喻有情类。末尼等者喻非情类。总释意云。赖耶幻师。七识弟子。住四识住。积集种种名言等种。而生三界五趣四生情非情等种种诸果。地前迷者。执有真实有为无为种种诸法。地上悟者。觉知如幻无实诸法。而诸教中。说业为幻师。四圣谛等为四衢者。凡论幻师。有其三种。一能造幻故名为幻师。即惑业等。二者如幻故名为幻师。即是菩萨。三造幻主故名为幻师。即八识也。今依第三。或可亦取惑业。或可通说三种。义亦无失也。其四衢道。亦有三义。一除惑四道。即是四谛。二初学所观道。即四念处。三幻主所住道。即四识住。今依第三。或可通取。义亦无失。
若诸众生愚痴顽钝恶慧种类无所知晓。
释曰。自下第三愚者执实喻。于中有五。一明能执人。二显所执境。三正辨起执。四依执起说。五劝彼重观。此即第一明能执人。谓诸愚夫五蕴假者。真谛记云。愚痴凡夫者。婴儿凡夫。即是阐提。恶慧种类者。聪明凡夫。即是外道能起见者。今解愚痴者。出无明体。顽钝者。显痴用也。此即起执本也。恶慧。出执体性。即是诸见。无所知晓者。恶慧用也。此明由痴执为实有有为无为也。
于草叶木瓦砾等上诸幻化事。
释曰。第二辨所执境。谓草叶等喻善恶业。诸幻化事喻业所感。或识所变种种诸事。
见已闻已。作如是念。此所见者。实有象身。实有马身车身步身末尼真珠琉璃螺贝壁玉珊瑚种种财谷库藏身。
释曰。第三正明起执。谓由无明起分别见。执实有象等。真谛记云。见已者谓自见。即是幻师喻聪明凡夫。闻已。谓从他闻。即是弟子喻愚痴凡夫。
如其所见。如其所闻。坚固执着。随起言说。唯此谛实。余皆愚妄。
释曰。第四因执起说。谓不知幻故执为实有。余人云不是实者。皆是愚人及以妄语。
彼于后时应更观察。
释曰。第五劝彼更观。由彼顽钝。不知是幻。执为实有。于后幻灭。更审观察。乃知非实。
若有众生非愚非钝。善慧种类有所知晓。
释曰。自下第三悟者觉妄喻。有其五段。翻上应知。一能悟人。二所悟境。三正明觉悟。四因悟起说。五劝不重观。此即第一明能悟人。文有三节。一若有众生者。辨能悟人。谓地前菩萨。或可地上菩萨五蕴假者。二非愚非钝者。起悟近缘。谓无痴善根。三善慧种类有所知晓者。正明悟体。以慧为性。此喻地前加行位中分证能取所取空性。或可地上了知胜义无二之理。名知晓也。
于草叶木瓦砾等上诸幻化事。
释曰。第二明所悟境。如文可知。
见已闻已作如是念。此所见者。无实象身。无实马身车身步身末尼真珠琉璃螺贝璧玉珊瑚种种财谷库藏等身。
释曰。第三正明觉悟。于中有二。初明实境非有。后然有下。明假境非无。此即第一实境非有。如文可知。
然有幻状迷惑眼事。于中发起大象身想。或大象身差别之想。乃至发起种种财谷库藏等想。或彼种类差别之想。
释曰。第二明假境非无。文有二节。初言然有幻状迷惑眼事者。正明似境非无。后于中下。示迷惑之相。此即初也。然此幻状。诸宗不同。萨婆多宗顺正理云。如变化色。由定力故。虽是化色。而是实色。是眼识境。如是由幻术力。似幻相起。能发眼识。彼宗自说一切诸心皆缘有境。依经部宗。幻象马等皆无有体。缘幻之心。缘无境起。故知彼宗缘无亦生心也。今依大乘。自有两说。一依龙猛宗。意同经部。缘无亦得生心。故智度论云。五识皆不可诳。故知彼宗。眼等五识唯缘实境。第六意识容许缘无。依弥勤宗。无实象等。而有似象。相分现前。用此影像色。为所缘境。又此幻象喻。自有二义。一依大般若等。幻等十喻。喻于空义。二依阿毗达磨经及摄大乘。八喻显依他似有非实。此经亦尔。用似义喻依他起。言于中发起大象身想等者。示迷惑相。于中有二。初大象身想者。迷象自性。总辨象体。名为自相。于中大小或青白等。名差别相。是故迷者起二种想。言乃至等者。类释马等总别二想。准上应知。
不如所见。不如所闻。坚固执着。随起言说。唯此谛实。余皆愚妄。为欲表知如是义故。亦于此中随起言说。
释曰。第四因悟起说。有其二义。一由智力悟境非实。不起实言。二为欲下。由智力故悟境是假。随起言说。
彼于后时不须观察。
释曰。第五劝不观。谓由智力如实知故。
如是若有众生。是凡夫类。是异生类。未得诸圣出世间慧。
释曰。自下第二举法同喻。于中有二。初明迷者执实。后若有下。辨悟者觉妄。前中有五。一明能执人。二明于境不了。三正明起执。四因执起说。五劝彼重观。此即第一合能执人。言如是者。举法如喻。故言如是。此能执人。有其三名。一名众生。二名愚夫。三名异生。言众生者。略有二义。一者众多法生。故名众生。故智度论第三十云。言众生者。于五众十二入十八界六界十二缘等众多法生。故名众生。大乘同性经证契经梁摄论第十四。大意亦同。二者受多生故。名曰众生。故般若灯论云。谓有情者数数受生。故名众生。又真谛波若疏云。以前生后生。生不绝故名众生。若尔亦有前后灭义。应名众灭。答非一例。生成众生。灭非成故。广说如彼。言愚夫者。愚谓愚痴。夫谓士夫。有愚之夫。故名愚夫。若依广百论。愚夫即是异生。故彼论云。诸异生者说名愚夫。又第一云。随所有见。皆无谛实。智不清白。故名愚夫。言异生者。依大婆沙四十五云。问。何名异生。答。一切圣者皆名同生。此异于彼。故名异生。问。若尔。圣者异异生故应名异生。答。一切圣者同会真理。同见同欲。故名同生。异生不尔。可厌贱故。立异生名。不应为难。大德说曰。异于正法及毗奈耶。而受生故。名为异生。广说如彼。此意说云。诸异生类。未得三乘无漏圣道。或可未得初地已上诸圣道故。起实有执。
于一切法离言法性。不能了知。
释曰。第二于境不了。言于一切法离言法性者。即是一切有为无为诸法自相离名言故。或可有为无为无二真如。名为离言。于此法性。不能了知。
彼于一切有为无为。见已闻已。作如是念。此所得者。决定实有有为无为。
释曰。第三正明起执。谓诸愚夫。以不了知法性理故。于有为等。执为实有。如执象等。
如其所见。如其所闻。坚固执着随起言说。唯此谛实。余皆痴妄。
释曰。第四随执起说。准上应知。
彼于后时应更观察。
释曰。第五劝彼重观。以未能觉非实义故。
若有众生。非愚夫类。已见圣谛。已得诸圣出世间慧。
释曰。自下第二辨其悟者觉境非实。于中有五。一明悟人。二明觉境。三明觉相。四明起说。五劝不重观。此即第一明能悟人。言若有众生非愚夫类者。简异地前愚夫异生。已见圣谛已得诸圣出世间慧者。正出觉体。已见胜义真如圣谛。或可已见四谛真如。已得诸圣出世间慧者。即是正体后得无漏圣智。依成唯识二复次。释出世间智唯是正体。初约一义。后明二义。故第九云。断世间故名出世间。二取随眠是世间本。唯能断独得出名。或出世间依二义立。谓体无漏及证真如。此智具斯二种义故。独名出世间。余智不然。即十地中无分别智。
于一切法离言法性如实了知。
释曰。第二如实觉境。已得出世无漏智故。
彼于一切有为无为。见已闻已。作如是念。此所得者。决定无实有为无为。
释曰。第三正明觉悟。于中有二。初觉实境非有。后然有下。悟假境非无。此即初也。若依真谛师。如前所说三种义故。一切有为及无为法。皆非实有。若依大唐三藏。约此执性以显非实。
然有分别所起行相。犹如幻事迷惑觉慧。于中发起为无为想。或为无为差别之想。
释曰。第二明假境非无。文有两节。初明假境非无。后于中下。明其假境自性差别。言行相者。行谓见分。能缘行解。相即相分。有为无为。此明依他相分所摄。有为无为假有非无。犹如幻事。后于中发起等者。明其假境自性差别二种相也。言为无为想者。出自性想。缘自性故。或谓为无为差别之想者。辨差别想。缘差别故。
不如所见。不如所闻。坚固执着随起言说。唯此谛实。余皆痴妄。为欲表知如是义故。亦于此中随起言说。
释曰。第四依境起说。准上应知。
彼于后时不须观察。
释曰。第五劝不重观。已了知故。
如是善男子。彼诸圣者。于此事中。以圣智圣见离名言故。现正等觉。即于如是离言法性。为欲令他现等觉故。假立名想。谓之有为。谓之无为。
释曰。此即第三结通外难。难及通意。寻上可知。
尔时解甚深义密意菩萨摩诃萨。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释曰。就无二相。文别有二。初长行广释。后以颂略说。广释已讫。自下第二以颂略说。于中有二。初总标颂意。后以颂正说。此即初也。密意菩萨为欲重宣无二义故。说此颂也。言重宣者。真谛释云。有其四句。一文重义不重。如说瞿名目九义等。二义重文不重。如说帝释有千名等。三文义俱不重。如说人天等。四文义俱重。如以结颂重颂前义。今依第四。故说重言。旧人相传。但说三句。略下不说。此第三一句。又释十二部经颂有二种。一者应颂。二者讽颂。故杂集论第十一云。应颂者。即诸经中。或以颂重颂。又不了义经应更颂释。故名应颂。讽颂者。谓诸经中以句宣说。或以二句。或三或四或五或六。今依应颂。故说重言。所言颂者。深密解节皆说偈言。旧来诸师。自有两释。一云。偈者梵音伽陀。此云重颂。而翻译者为存略故。或音讹故。但言偈也。一云。偈者此即汉语。竭也尽也。四句成颂。摄义同尽。故言偈也。不尔。梵音正是伽陀。即应言伽。不应名偈。虽有两释。前说为正。西方诸国。语音不同。中印度国名为伽陀。余处名伽他。乃至于阗国名为偈他。译家略故。但言偈也。然说偈意。依真谛。略有六意。一为忘失。二为晚来。三为易受易持。四为二智利钝不同。五为众生意乐不等。六显能说之人善巧方便。故真谛疏云。为有听众散乱异缘。忘失前义。欲令更得。故说偈颂。又为晚来不及闻者。欲令得闻。故有偈颂。又为易受易持故。说经及偈。若但说偈不说经者。则理细难受。若但说经不说偈者。则义散难持。为易受易持故。具说经偈。又为利益二种智人。具说经偈。一分别智人。此人根钝。若为略说。不广分别。不能得义。为利此人。故广说经。二者开智人。神根利故。略说义相。自能分别。得具足解。如舍利弗。正闻一义。十重分别。若其广说。不利此人。为利钝二人。具说经偈也。又众生有二种。一者乐说。由慈悲力多故。二者乐行。由心寂静故。为利此两人。故说经偈。又显能说之人最为善巧。广而能略。略能广故。所说正法最为当忠。随广略说。皆能利钝不相违故。具说经偈也。依成实论第二卷中。说偈有六意。依十住婆沙有一意。恐繁不述。
佛说离言无二义。甚深非愚之所行。愚夫于此痴所惑。乐着二依言戏论。彼或不定或邪定。流转极长生死苦。复违如正智论。当生牛羊等类中。
释曰。第二以颂略说。有其二颂。分之为二。初有半颂。叹理甚深。谓佛所说离言无二两种真如。极甚深故。非愚境界。后一颂半。显执过失。于中有三。初有两句。能生戏论失。次有两句。流转生死失。后有二句。当生恶趣失。
言愚夫于此痴所惑乐着二依言戏论者。此即第一能生戏论失。二依即是有为无为八种戏论所依处故。言戏论者。八种妄想。此中意说。愚夫于此无二离言境中。痴所惑故。乐著有为无为二种法上八种戏论。八种戏论如瑜伽论三十六说。彼云。又诸愚夫。由于如是所显真如。不了知故。从是因缘。八分别转。能生三事。能起一切有情世间及器世间。八分别者。一者自性。于一切法分别自性。如色声等。二者差别。谓即于彼分别可见不可见等。三者总执。谓即于彼色声等上。计有情我舍军林等。四我分别。五者我所分别。于诸有漏有取法上。即计为我。或计我所。六爱分别。七者非爱。八俱相违。如其次第。于妙非妙及俱离事所生分别。大唐三藏云。八种分别。皆以无覆无记异熟生慧。为其自性。或可寻伺以为自性。生三事者。初三分别。能生戏论所依缘事六根六境。次二分别。能生我见及以我慢。后三分别。如次能生贪瞋痴。当知。此中所依缘事为所依故。生我见慢。见慢为依。生贪瞋痴。由此三事。能现有情及器世间流转品法(此中意引显扬三无性论)。
言彼或不定或邪定流转极长生死苦者。此二句。显流转生死失。谓彼愚夫愚痴力故。便于三种有情聚中。或在不定聚。或在邪定聚。流转极长分段生死三聚之处。然此三聚。诸说不同。萨婆多宗。自有两说。一依集异门论。有三聚众生。一邪性定聚。谓成就五无间业。二正性定聚。谓成就学无学法。三不定聚。谓唯成就余有漏法及无为法。是名三聚之性。界者。邪性定聚一界少分。谓欲界。正性定聚三界少分。不定聚亦尔。趣者。邪性定聚一趣少分。谓人。正性定聚二趣少分。谓人天。不定聚三趣全。谓地狱傍生饿鬼。二趣少分谓人天。二依施设足论。邪性定聚。谓五无间业。若彼因。若彼果。彼等流。彼异熟。及成就彼法补特伽罗。正性定聚。谓学无学法。若彼因。彼果。彼等流。及成就彼补特伽罗不定聚谓诸余法。若彼因。彼果。彼等流。彼异熟。及成就彼补特伽罗。是名三聚之性。界者如前。趣者邪性定聚二趣小分。谓地狱人。正性定聚亦二趣少分。谓人天。不定聚二趣全。谓傍生饿鬼。三趣少分。谓地狱人天。依经部宗。如婆沙论百八十六云。譬喻者说。无间地狱。乃至有顶皆有三聚。彼说般涅槃法。名正性定聚。不般涅槃法。名邪性定聚。不决定聚者。名不定聚。若广分别。如大婆沙百八十六等。今依大乘。略有十门。且依十地论判十地经五门三聚。经曰。是菩萨如实知众生三聚。一正定相。邪定相。离此二不定相。二正见正定相。邪见邪定相。离此二不定相。三五逆邪定相。五根正定相。离此二不定相。四八邪邪定相。正位正定相。更不作故。离此二不定相。五妒吝恶行不转邪定相。修行无上圣道正定相。离此二不定相。皆如实知。佛子菩萨随顺如是智。名为安住菩萨善慧地。十地论第十一云。论曰。众生三聚行稠林差别五种。一有涅槃法无涅槃法三乘中一向定差别。如经。是菩萨如实知众生三聚。正定相。邪定相。离此二不定相故。二善行恶行因差别。如经。正见正定相。邪见邪定相。离此二不定相故。三恶道善道因差别。如经。五逆邪定相。五根正定相。离此二不定相故。四外道声闻因差别。如经。八邪邪定相。正位正定相。更不作故。离此二不定相故。五菩萨差别示现。如经。妒吝恶行不转邪定相。修行无上圣道正定相。离此二不定相。皆是如实知故。舍可化众生名妒。不喜他财名吝。通能生他苦行不转。菩萨波罗蜜相违邪定菩萨。是名法师方便成就智。复有五门。一业惑趣寂。如瑜伽论第一百云。邪性定法聚者。谓无间业及断善根。正性定法聚者。谓学无学所有诸法。不定法聚者。余非学非无学法。智度论第四十五。意同瑜伽。二断不断倒门。如智度论八十四云。为破颠倒。分别有三。能破颠倒。名为正定。必不能破。名为邪定。有缘能破。无缘不破。名为不定。具说如彼。三堪不堪任门。如大菩萨藏经第五卷。云何正定。谓由因力。先世方便开智利根之所生故。若诸如来为说不说堪任法器。若为说法速得解脱。云何不定性。由外缘力。如法教授。可得解脱。不得如法教授教诫。不得解脱。为如是等得义利故。诸佛世尊出兴于世。云何邪定聚。谓有情性烦恼。所弊。不修净业。识性薄弱。愚痴深厚。住邪见网。非正法器。若使如来为说不说。终不堪任证于解脱。具如彼经。四著有无等门。如无上依经。彼第一云。世间中有三品众生。一者著有。二者着无。三者不著有无。著有者复有二种。一者。背涅槃道。无涅槃性。不求涅槃。愿乐生死。二者。于法中不生偈仰。诽谤大乘。乃至广说。着断无者。亦有二种。一者行无方便。二者行有方便。行无方便。复有二人。一者。在佛法外。九十六种异学外道。二者。在佛法中。能生信心。坚着我见。不爱正理。我说此人同彼外道。复有增上慢人。在正法中观空。生于有无二见。是真空者。直向无上菩提一道正解脱门。如来显了开示正说。于中生空见。我说不可治。阿难若有人。执我如须弥山大。我不惊怪。亦不毁呰。增上慢执着空见。如一发发作十六分。我不许可。行有方便亦有二人。一声闻乘。二缘觉乘。不著有无者。最上利根。修行大乘。是人不着生死如阐提。不行无方便如外道。不行有方便如二乘。具说如佛告阿难。若人贪着三有。诽谤大乘。名一阐提。堕邪定聚。若人着无行无方便。堕不定聚。复有着无行有方便。不著有无。行平等道。名正定聚。五可不可治门。如央掘魔罗经第三卷。尔时大目揵连以偈问曰。
云何世间病 分别说三种 或有医治差
或不能医治 或复有病人 虽得医不差
是故诸病人 分别有三种
尔时央堀魔罗以偈答曰。
是义则不尔 不应说三种 可治不可治
唯二无有三 若作三分别 亦是声闻乘
若诸声闻乘 佛说蚊蝄乘 以彼无智故
分别有三种 所言邪定者 谓彼一阐提
正定谓如来
菩萨及二乘。释义差别。义如别章。
言复违如是正智论当生牛羊等类中者。此后有二句。明能生恶趣失。谓彼愚夫。非但违于无二真义。复违如是正智及论。正智即是证无二智。论谓言论。即说无二圣教言论。由此复违正智论等。当生牛等诸恶趣中也。
尔时法涌菩摩诃萨。白佛言世尊。
释曰。自下第二释超过寻思所行相。于中有二。初长行广释。后以颂略说。就长行中。复分为六。一菩萨问。二尔时下。世尊略答。三何以故者。菩萨徴问。四我说下。如来广说。五法涌当知下喻说。六如是法涌下。举法同喻。或可结答。(或可有六。一问二答三徴四释五喻六合。依真谛记。一菩萨问二如来正说三譬说四合结五偈颂)就初请中。文别有三。初标有所请。次陈所请事。后正陈所念。此即初也。言尔时者。发问时也。法涌菩萨等者。辨问答也。解节深密皆云昙无竭。依智度论。名为法盛。故九十七云。问。昙无竭菩萨因缘云何。答。郁伽陀秦言盛。达磨秦言法。谓此菩萨在众香城。随意说法。令诸众生广种善根。故名法盛。真谛记云。昙无竭菩萨。若存天笠正语。应云檀兰无竭多。此云法上。然此菩萨住居八地。依法身上起。故名法上。具说如彼。一云。昙者梵音此云法也。言无竭者。此即汉语。胡汉并陈。故云昙无竭。大唐三藏。翻为法涌。菩萨法辨用而无竭。犹如涌泉。法喻双举。故名法涌。
从此东方过七十二殑伽沙等世界。有世界名具大名称。是中如来号广大名称。我于先日从彼佛土发来至此。
释曰。自下第二陈所请事。此意说言。外道聚集。论胜义谛。竟不能决。故知胜义超寻思境。于中有四一陈往来处。二见其聚集。三诤论不决。四显不决相。此即第一陈往来处。文有两节。初言从此等者。显其往处。后云我于等者。辨其来处。此明法涌从此世界往彼名称世界。助化众生。问。从此乃至发来至此者。说何处所。名为此邪。答。有三说。一云。此者娑呵世界。故解节云。从此娑呵世界。向东最远。真谛记云。娑诃世界者。娑诃是梵王名。此云能忍。此人见他胜事。常生随喜。不起嫉妒。能忍许他。有胜德事。故名为忍。非关忍辱说名忍也。由此娑诃领千世界。即是千界主。从主立名。号曰娑诃也。一云。从此者。从此十八圆满净土也。是故二本经中皆无娑诃之言也。问。若尔。净土即无日月。如何说言我从先日从彼处发。解云。约余世界日月而说。一云。如佛地论。如实义者。从此住处。自有二种。一者净土。二者秽土。由此义故。通说两处名为此也。所以如是诸本异者。译家别故。或可梵本有此差别。言殑伽者。旧云恒河也。此是神名。(勘西域传)问。如何诸经但言恒河。不说余河。答。如智度论第七卷说。彼云。问曰。阎浮提中种种大河。亦有过恒河者。何以常言恒河沙等。答曰。恒河沙多。余河不尔。复次是恒河是佛生处游行处。弟子眼见。故以为喻。复次阎浮提雪山中。有阿耨达池。出四大河。东面象头出恒河入东海。南面牛头出辛头河入南海。西面马头出婆叉河入西海。北面师子头出私陀河入北海。是四河中。恒河最大。四远诸人经书。皆以恒河为福德吉河。若入中洗者。诸罪垢恶皆悉除尽。以人敬事此河。皆共识知。故以恒河沙为喻。复次余河名字喜转。是恒河世世不转。以是故。以恒河沙为喻。不取余河。问曰。恒河中沙为有几许。答曰。一切算数所不能知。唯有诸佛及法身菩萨能知其数。佛及法身菩萨。一切阎浮提中微尘生灭多少皆能数知。何况恒河沙。如佛在祗桓外林中树下坐。有一婆罗门。来到佛所。问佛此林有几许叶。佛即便答有若干数。婆罗门心疑。谁证知者。婆罗门去。至一树边。取小树叶。还来问佛。定有几叶。佛即答云。少若干叶。如其所取语之。婆罗门知已。心大敬信。求出家。后得阿罗汉道。以是故知。佛能知恒河沙数。又金刚仙论云。恒河沙者。从清凉池出。入于东海。长八万四千由旬。广四十里。或有广十里处。以从沙山中过故有流沙色白。水亦同白色。状如乳出。河即清。此沙极深。若象马车乘入者皆没。又天竺国皆见此河。引此为喻。所以能到远世界者。真谛记云。神通有三。一者举身如鸟飞空。由定功能。单身远至。恒须神通摄持。若忘不摄。身即退落。故名举身。三中下品。二如意神通。随圣意欲。转远令近。转近令远。或内或外。若内转者。世界不促。但身能远至。若外转者。身不远至。但促远世界。令其在近。转步则着。此即中品。三心速疾通。此通最胜。八地已上独所能得。令身轻捷至已成满止于一心即便至彼。故令菩萨以心速通往彼世界。若依俱舍第二十七及顺正理。意势神通。唯佛所有。故顺正理七十六云。行有三种。一者运身。谓乘空行。犹如飞鸟。(俱舍亦同)二者胜解。谓极远方作近思惟。便能速至。(上同俱舍已下乘也)若于极远色究竟天。作近思惟。即便能至。本无去知来。何谓速行。此实亦行。但由近解行极速故。得胜解名。或世尊言静虑境界不思议故。唯佛能了。三者意势。谓极远方举心缘时。身即能至。此势如意。得意势名。(上同俱舍已下乘也)如心取境顿至色究竟故。(已上正理)于此三中。意势唯佛。运身胜解。亦通余乘。谓我世尊神通迅速。随方远近。举心即至。由此世尊作如是说。诸佛境界不可思议。(上同俱舍)如日舒光。蕴流亦尔。能顿至远。故说为行。若谓不然。此没彼出。中间既断。行义应无。或佛威神不思议故。举心即至。不可测量。故意势行唯世尊有。胜解兼余圣。运身并异生。今依大乘。大智度论。法用少异。故第五云。如意有三。一者能到。二转变自在。三圣如意。能到有四。一者。身能飞行。如鸟无碍。(当正理初行也)二者。移远令近。不往而到。三者。此没彼出。(此二即当正理第二)四者。一念能至。(当正理第二)转变自在者。大能作小。小能作大。一能作多。多能作一。种种诸物。皆能转变。外道转变极久不过七日。佛及弟子转变自在无有久近。圣如意者。外六尘中。不爱不净物能观令净。爱净物能观令不净。是自在法。唯佛独有。又大智度论第三云。问。如经说。弹指顷有六十念。若一念中能至一方恒河沙等世界。尚不可信。何况十方恒河沙等世界。时少而所到处多。答曰。经说五事不可思议。所谓众生多少。业果报。坐禅人力。诸龙力。诸佛力。于五不可思议中。佛力最不可思议。菩萨入深禅定。生不可思议神。故。一念中悉到十方诸佛世界。如说四种神通中。唯佛菩萨有如意疾遍神通。
我于彼佛土。曾见一处。有七万七千外道并其师首。同一会坐。
释曰。第二见其聚集。为欲思量。故一会坐。
为思诸法胜谛义相。彼共思议称量观察遍寻求时。于一切法胜义谛相。竟不能得。
释曰。第三诤论不决。真谛记云。夫论立义。有其三义。一者现量。二依比量。三圣言量。为思诸法胜义谛相。于彼思议。即是外道所说现量。言称量者。即是比量。言观察者。是圣言量。如四韦陀论等。依此三量。遍寻求时。于胜义谛。竟不能得。又解立义有其三义。一者立义。即是立宗。二者证义。即是辨因。三者立喻。是同法喻。言思议者。即是立宗。称量即是立因。观察是喻。依此三种。遍寻求时。不得胜义。若广分别。如真谛记云(依真谛记十四五纸。恐繁不述)。
唯除种种意解别异意解变异意解。互相违背。共兴诤论。口出矛䂎。更相䂎刺。既恼坏已。各各离散。
释曰。第四显示决相。文有三节。初明意业相违。次共兴下口业违诤。后既恼坏下显身业乖违。言唯除种种等者。是名意业相违。谓诸外道种种推求。意不能得真胜义谛。唯除谬执三种意解。谓一种种意解。二别异意解。三变异意解。(依解节经。但言起种种执。不并三种。依深密经。生异异见异异执立异朋党也)然三意解。诸说不同。一云种种意解者。即用种种诸法以为胜义。无别真如。故名种种意解。利异意解者。离诸法外。别有胜义。与一切法。决定别异。故言别异意解。言变异者。理实胜义。无有变异。而言变异。非谓常住故言变异。一云。初句是总。后二是别。释义如上。一云。三种义无差别。众计非一故言种种。意趣各别故言别异。展转异计无决定相。故言变异。意业乖诤如上已说。次明语业。口出矛䂎。后明身业。更相损坏。故解节经云。由口刀杖互相伤毁。便各分散。又瑜伽论九十七云。是诸外道。萨迦邪见以为根本。种种见趣意各别故。彼此展转互相违戾。遍于一切四圣谛中。尚无有能施设其教。况当觉悟。
我于尔时窃作是念。如来出世甚奇希有。由出世故。乃于如是超过一切寻思所行胜义谛相。亦有通达作证可得。说是语已。
释曰。第三陈己所念。谓彼菩萨见诸外道寻思不决。便知胜义超寻思境。便窃作念。赞佛希有。由佛出世善方便说。亦有令他作证可得。
尔时世尊告法涌菩萨摩诃萨曰。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说。我于超过一切寻思胜义谛相。现正等觉。现等觉已。为他宣说。显现开解施设照了。
释曰。第二依问略答。文有三节。初尔时等者。说之由序。次善男子等者。赞请顺理。文义但顺。或可俱顺自他二利。是故重言如是如是。(依大品经。帝释赞言。供养般若功德无量。佛言如是如是。龙树释云。恐疑帝释非一切智所说。或错。故佛印可所说重言如是如是。此经亦尔。下文所说皆。应准此)后我于超过者。作问略答。于胜义谛现成等觉。亦为他说。
何以故。
释曰。第二菩萨徴诘。以何义故。超寻思境。
我说胜义是诸圣者内自所证。寻思所行。是诸异生展转所证。
释曰。自下第四依问广释。以五相释超寻思境。即分为五。一内自所证。二无相所行。三不可言说。四绝诸表示。五息诸诤论。例有两段。先释。后结。就内自所证。文别有二。初释。后结。此即释也。谓诸圣者。无分别智缘真如境。内证自体。然此内证。诸说不同。一云。一切根本后得内证真如而不变影。以无漏智缘真如故。一云。根本及后得智皆能变影而非亲证。不尔唯识理不成故。一云。正智亲证自体不变而缘。自证分。无别相分。后所得智变影而缘。以分别故。若不尔者。圆镜智等缘真如境。正体后得。应无差别。虽有三说。大唐三藏及护法宗。后说为正。若广分别。如成唯识第九卷释及佛地论第三卷说。寻思所行。即是异生依他言说。非内所证。故言展转。问。解节深密。皆作是言。过觉观境。此本即云过寻思境。如何会释。答。有两释。一云。旧诸经论。皆云觉观。大唐三藏翻为寻伺。寻谓寻求。伺即伺察。如瑜伽论等。一一皆用思慧为体。而此经言名寻思者。通说寻伺。皆名寻思。皆有推求思量义故。然此寻伺。诸说不同。萨婆多宗。离心以外别有心所。实有体性。始从欲界至初静虑。一切心中。皆有寻伺。中间静虑。无寻有伺。第二静虑以上诸地。皆名无寻无伺。通于六识有漏无漏。若广分别。如俱舍等。依经部宗。离心已外。无别自性。亦非一心寻伺俱起。故成实论觉观品云。有说觉观在一心者。此事不然。解云。经部大同大乘。然差别者。成实论宗以心为体。依大乘宗。思慧为体。又经部宗。三地别者。如大毗婆沙。欲界乃至有顶地具有寻伺。而说三地有差别者。欲界初定一切善染无覆无记。静虑中间乃至有顶染污心等。名有寻有伺地。静虑中间善及无覆无记心等。名无寻唯伺地。第二静虑乃至有顶善及无覆无记等。名无寻无伺地。今依大乘。如成唯识第七卷说。寻求令心匆遽。于意言境。粗转为性。伺谓伺察。令心匆遽。于意言境。细转为性。此二俱以安不安住身心分位所依为业。并用思慧一分为体。非一刹那二法相应。一类粗细前后异故。若广分别。如瑜伽显扬成唯识等。三地别者。大唐三藏云。瑜伽论意。自性离欲。建立三地。谓欲界乃至初静虑中。诸有为法。未能远离自性欲故。名有寻伺。中间静虑。诸有为法。已离下地自性欲故。名无寻唯伺地。第二静虑已上乃至非想诸有为法。已离寻伺自性欲故。名无寻无伺地。若广分别。如瑜伽释论第一卷说。今此所说。超寻思者。依此寻伺而说。一云。此中寻思即用三界有漏心心所法。以为寻思。即五法中分别所摄。然寻思言。自有两种。一者。四寻思用慧为体。推求名等未决定故。二者。此中所说寻思。即用三界有漏心等。故今但言寻思。不名寻伺。
是故法涌。由此道理。当知胜义超过一切寻思境相。
释曰。第二结文可知。
我说胜义无相所行。寻思但行有相境界。
释曰。第二无相所行。先释。后结。此即释也。解节经云。我说真实非相行处。真谛记云。相行处者。谓十八界。相即六尘。行即六识。处即六根。此根尘识。但觉观境。真如非觉观境。是故非十八界摄。今唐本云。无相所行。然此无相。诸说不同。一云。能观无分别智名为无相。远离能取所取相故。若依此说。无相观智之所行故。名无相所行。是依主释。一云。无相即是真如涅槃。此是无相三昧所行。俱舍佛地第一。皆作是说。无十相故。名为无相。谓五境男女及生老无常。若依此释。无相即是智所行故。名无相所行。是六释中持业释也。一云。平等真如法性离诸相故。名为无相。如无量义经说。无量义者。从一法生。其一法者。即无相也。如是无相。无相不相。不相无相。名为实相。诸处所说真如无相。依此而说。又广百论云。又真空理。离有无等一切法相。故名无相。又瑜伽七十三云。问。如是五事。当知几种取所行义。答。略有三种。一有言有相取所行义。二无言有相取所行义。三无言无相取所行义。此中最初是言说随觉者取所行境。第二是言说随眠者取所行境。第三是于言说离随眠者取所行境。又初二是世俗谛取。最后是胜义谛取。又广百论释云。初于名言能有觉悟。次于名言。虽有随眠。而无觉悟。后于名言随眠觉悟。一切永无。初二缘世俗。后一缘胜义。复有永离言说后所得心。通缘二谛。问。大般若等云。蕴界处等乃至菩提皆无所得。即是无相。此说何义。解云。经意所说不同。依清辨宗。通约三性。说无所得。护法等宗。唯违所执。无自性品当广分别。寻思但行有相境者。寻思即用分别为体。是故不证无相真如。
是故法涌。由是道理。当知胜义超过一切寻思境相。
释曰。第二结文。可知。
法涌。我说胜义不可言说。寻思但行言说境界。
释曰。第三不可言说相。谓真如胜义。远离有为无为等故。然不可说。依诸圣教。乃有多种。一非四藏故名不可说。如犊子部立五法藏。谓三世无为及不可说法藏。不可说法藏即真我也。不可说。为三世无为及不可说。成唯识论比量破云。汝说真我不可说为是我非我。不可说为有为无故。犹如空化。二离损益等名不可说。如萨婆多宗。如大婆沙第十五说。若可说者。说火应烧舌。说食应除饥。广说如彼。三依大乘。略有四义。一离损益等名不可说。如智度论。说火应烧舌。同萨婆多。二现量境故名不可说。如理门论。一切诸法皆有二相。一者自相。现量所得不可言说。二共相。比量所得即可言说。由斯道理。诸圣言量。比量所摄。诸法自相不可说也。问。说诸法言。为是表诠。为遮诠耶。大唐三藏。总相判云。诸部皆云。说诸法言。多是表诠。但比量中。异法喻言。唯是遮诠。大乘亦尔。故入理论同法喻云。谓若所作。见彼无常。譬如瓶等。异法喻云。谓若是常。见非所作。如虚空等。此中常言。表非无常。非所作言。表无所作。故知异喻皆是遮诠。又掌珍论第一卷云。为遮异品。立异法喻。异品无故。遮义已成。又第二云。又遮诠言。遮止为胜。遮所遮已。功能即尽。无能更表所诠差别。今依大乘。一切言说皆是遮诠。故理门论云。喻有二种。同法。异法。前是遮诠。后唯止滥。具说如彼。解云。此简二喻差别。前是同喻。后是异喻。诸法自相不可言说。若诠共相。要遮余法。如说青言。遮非青等。又广百论第九卷云。我诸所说。皆是遮言。(标宗)遮谓遮他生灭等执。无生非灭。唯为遮生。无灭非生。但为遮灭。(正释)非断常等。类此应知。(类释)虽涅槃时生灭断灭。此方便说。是假非真。如说天中有常乐等。是随俗说。非称实言。(释通伏难)应以前说诸句文词。随其所应。破诸妄执。我等皆妄。谁复为真。谓毕竟空。心言路绝。分别戏论皆不能行。唯诸圣贤。内智所证。(示正道理)三名义相对互为客故。不可言说。如摄大乘第五云。复次云何得知。如依他起自性。遍计所执自性。显现而非称体。由名前觉无。称体相违故。由名有众多。多体相违故。名不决定。杂体相违故。若广分别。如世亲及无性释。三无性论及瑜伽菩萨地。具说如彼。四一切法无所得故。不可言说。故金刚般若等云。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何以故。一切圣人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又无垢称经。不二法门。有诸菩萨。随所了知各别说已。同时发问妙吉祥言。云何菩萨名为悟入不二法。时妙吉祥。告诸菩萨。汝等所言。虽皆是无。如我意者。汝等所说犹名为二。若诸菩萨。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表无示。离诸戏论。绝诸分别。是为悟入不二法门。时妙吉祥。复问无垢称言。我等随意各别说已。仁者当说无。垢称默然无说。具说如彼。(肇师释云。此品有三分。初诸菩萨以言说明不二。次文殊遣言明不二后维摩诘杜默明不二。言说明不二者。示藉教以生解。依言以通理。遣言明不二者。示虽由言以通理。着言则乖宗。杜默明不二。者示心寂则会真。有心则堕二复次。诸菩萨依法明不二。文殊依理明不二。维摩无依明不二。依法者除教依观依理者舍观依空。无依者舍空而灭观。此是入道深浅不同)如上所说四种义中。有说。此经依第四义。一切诸法不可得故。有说。如摄大乘。名义互为客等故名不可说。是故瑜伽七十三云。问。如是五事。为摄一切法。为不如是耶。答曰。如是。问。彼一切法以何为性。答。诸法性不言说。问。云何应观彼诸法相。答。如幻事相。非令无有。乃至唯有名相可得。无有自性。问。可言中不可言。可说诸法不可说。不可言中不可言。如何诸法不可说。答。正立宗时不可言。言亦已遮遣。为令觉知如是义故。方便施设譬喻等言。问。一切法不可言说。如何世尊为他宣说。答。如瑜伽三十六说。若不起言说。则不能为他说一切法。离言自他性亦不闻。若无有闻。即不能知此一切法离言自性。为欲令他闻知诸法离言自性。是故于此离言自性而起言说。问。一切言说皆依寻伺不。答。诸说不同。亲光师说。八地已上不依寻伺而起言说。以诸寻伺唯有漏故。护法说云。十地菩萨。必假寻伺而起言说。复说寻伺亦通无漏后得智。问。无分别智现在前时。能说法不。解云。说亦无妨。于一刹那。二智并行。于中无分别智非寻伺俱。后所得智与寻伺俱。起言说故。依智度论第十七云。菩萨常入禅定。摄心不动。不生觉观。亦能说法。广说如彼。
是故法涌。由此道理。当知胜义超过一切寻思境相。
释曰。第二结文。应知。
法涌。我说胜义绝诸表示。寻思但行。表示境界。
释曰。第四绝诸表示。先释。后结。此即释也。(解节经云。复次法上。我说真实绝于四事。谓见闻觉知。一切觉观缘四事起。解云。四事即所见等。深密经中但云离诸言语。而不说四事也)此明胜义离名等故。非见闻等四种境界之所表示。所以者何。见闻觉知。皆是有漏戏论所摄。胜义谛理。非见闻等所取之境。是故不可所见等事表示胜义。问。言说表示有何差别。答。非言所说。非见闻等所表示境。故有差别。见闻觉知具如别章。然此所说见闻觉知。诸说不同。萨婆多宗。依六根说。眼根名见。耳根为闻。三根名觉。意根名知。故杂心论第一卷云。若眼随生见。耳界随生闻。三界随生觉。意界随生识。解云。六根名随生者。谓眼等根皆有随根生识同分所摄。约同分根为见等体。故约随生以说见等。俱舍亦尔。故十六云。何等名为所见相。颂曰。由眼耳意识。并余三所证。如次第名为。所见闻知觉。广说如彼。大婆沙一百二十一云。此中眼识所受名见。耳识所受名闻。三识所受名觉。意识所受名知。说四境故。见闻觉知。是根非识。然举识者。显眼等根必由识助方能了境。以同分根能有作用。非彼同分故。问。如何眼耳意三根。各立为一。杂心释云。彼三界以方便得离欲得。修得神通性四支五支定果。是故彼随生各别建立。余三随生。无彼相分。故共建立一。广如婆沙。问。如何鼻等三根合说为觉。答。杂心颂云。境界唯无记。觉心于中转。随生三种识。是则名为觉。俱舍复云。香味触三无记性故。如死无觉。故能证者偏立觉名。问。第六意根。设不生识。得成同分。亦得成知。不尔罗汉最后念意应不成知。而杂心云。意界随生识者。欲显有识之根。且说随生。(若细分别。如顺正理[此]二)依经部宗。有其三释。依成实论。约三量等。以辨见等。故第十四八语品云。问。见闻知觉有何差别。答曰。有三种信。见名现在信。闻名信贤圣语。知名比知。觉名分别。三种信慧。此三种慧。或皆是实。或皆颠倒。具如彼说。(六识之心得现境界。名之为现。故论说言。见名现信。不现境界。藉教而知。说之为闻。故论说言。闻名信于贤圣之语。于彼不见不闻境界。依前见闻。譬度知者。说之为知。故论说言。知名比知。前三心后重分别心名之为觉。云何分别。先因见已。后重思惟。起于见想。或忘前见。起不见想。此则是其见后觉也。闻知后觉。类亦可知。然此觉心非直从于见及知。三心后起。其亦从于不见不闻不知后生。先不见。后忘不见。生于见想。此则是其不见后觉。不闻不知生觉例然)若依俱舍十六。有二师说。一云。有余师说。若是五根现所证境。名为所见。若他传闻。说为所闻。若运自心。以种种理。比度所许。名为所觉。若意现证。名为所知。于五境中。一一容起见闻觉知四种言说。于第六境。除见有三。具说如彼。(此师意说。若是五根现量所证五境。以分明故。名为所见。若依教量。从他传说六境。名为所闻。若依比量。运自己心。以种种理。比度所许六境。名为所觉。若意识依现量证六境。名为所知。谓意识亲从五识后起现量证五。若在定意识现量证法。或在定意现量六。能通证六境)先轨范师作如是说。眼所现见名为所见。从他传闻名为所闻。自运己心诸所思构名为所觉。自内所受及自所证名为所知。(解云。此师意说。眼现量所见名为所见。所以唯眼名为见者。色境显现。最分明故。故眼唯见。若依教量。从他传闻六境。名为所闻。若依比量。自运己心诸所思构。名为所觉。又依现量。耳鼻舌身自内所受四境。及意根现量自内所证六境[但]名所知若依此释。见唯在眼。闻觉唯意。知通耳鼻舌身意。于六境中。色境容起四种。声等五境容起闻觉知三)今依大乘。诸教不同。依智度论第四十云。眼识所知名为所见。耳识所知名为所闻。鼻舌身三识所知名为所觉。意识所缘名为所知。具说如彼。依杂集论第一卷云。见闻觉知义者。眼所受是见义。耳所受是闻义。自然思构应如是如是是觉义。自内所受是知义。又瑜伽第二卷云。云何四种言说。谓依见闻觉知所有言说。依见言说者。谓依眼故现见外色。由是因缘。为他宣说。依闻言说者。谓从他闻。由此因缘。为他宣说。依觉言说者。谓不见不闻。但自然思构。称量观察。由此因缘。为他宣说。依知言说者。谓各别于内所受所证所触所得。由此因缘。为他宣说。所言见者。自有三释。一云眼根名见。故云眼所受是见义。(意同萨婆多)一云。眼识名见。故瑜伽第二卷云。谓依眼故。现见外色。而言眼所受是见义者。识依眼故。一云。眼相及识名见。故杂集云。眼所受是见义。又瑜伽云。谓依眼故现见外色。故知眼根及识。以为见体。问。若尔如何杂集第二云。问。为眼见色为识等耶。答。非眼见色。亦非识等。以一切法无作用故。由有和合。假立为见。又由六相。眼于见色中最胜。非识等。是故说眼能见诸色。(六相如论)问。瑜伽五十六云。约胜义道理。非是眼等。亦非彼识。何以故。诸法自性。众缘生故。刹那灭故。无作用故。约世俗道理。眼等最胜。故可于彼假立见者。具如彼说。如何说言眼根及识二俱为见。答。为遮根识各别为见。故言见等非根非识。非遮根识和合名见。是故根识俱名为见。又解。见闻觉知中。见与见色。见不同故。不相违也。若依智度论。四法和合。谓耳根耳识意识及声和合名闻。具说如彼。所言闻者。闻他所说。闻思慧等以为自性。此即意识相应心聚。以为自性。问。若尔。如何瑜伽说闻为圣言量。答。圣言量自有二种。一圣者言教为圣言量。此即圣言即量。名圣言量。是持业释。二闻慧等名圣言量。此即圣言之量。故言圣言量。是依主释。瑜伽依此故。说闻慧等为圣言量。若自运己心。自然思构比量意识。以为觉性。若耳等四识及现量意识。皆名为知。故瑜伽云。依知言说者。谓各别于内所受所证所触所得。解云。耳识名所受。鼻舌二识名所证。身识名所触。现量意识名所得。或可耳等四识并取其根。而杂集论。但言自内所受是知义者。摄所证等。皆名内所受。皆内现量受境同故。问。第七八识为见等不。答。据实为论。第七末那非量摄故。不立见等。第八赖耶唯现量故。摄在知中。而大母经等。且依六识。故不说之。若依瑜伽。约三量义。以辨见等。故彼九十三云。又即依止四种言说。应知一切所依三量。若见若知二种言说。是依现量。若觉言说。是依比量。若闻言说。依至教量。问。眼等根是现量不。若是现量。如何理门论说。此中现量。谓无分别智。若有正智。于色等义。离名种等。若非现量。何故杂集说云。眼所受是见义。瑜伽即云见是现量。答。此有两解。一云。根非现量。现量依故。瑜伽等云。色根现量。一云。有二种。一是色根。如瑜伽第十五云。色根现量者。谓五色根所行境界。二即心等。如理门论。故说眼等亦名现量。问。八地已上闻诸圣教第六意识即是定心。如何不说是现量耶。解云。有其二义。一者现量得自相故。或圣言量。量圣言故。问。若尔。如何陈那菩萨。但立二量。谓现量。比量。其圣言量。比量所摄。解云。二菩萨宗。其义不同。故不可会。释文云。陈那菩萨云。圣言量是比量者。约圣教说。故不相违。若依显扬第十八。言说差别。约界分别。谓欲界中。具有四种言说。色界无觉无推度故。无色界中一切无有(解云。于欲界中。具有见等及四言说。于色界中。据实应有微细推度。而言无者。约粗相说。无色界中。无别三种。寻即可知。论其知体据实亦有。以微细故。略而不说。彼无言说。义显可知)。
是故法涌。由是道理。当知胜义。超过一切寻思境相。
释曰。第二结文。可知。
法涌。我说胜义绝诸诤论。寻思但行诤论境界。
释曰。自下第五绝诸诤论相。先释。后结。此即释也。言诤论者。谓我我所见。于五蕴中。执有真我。而是真如离我我所。非我见等诤论烦恼所行之处。故名绝诸诤论。真谛解云。斗诤二种。一者在家。于五尘境。由思推烦恼。故起斗诤。二出家人。由相违所起诸见。故生斗诤。依俱舍论第一卷云。有漏名取蕴。亦说名有诤。长行释云。烦恼名取。蕴从取生。故名取蕴。如草糠火。或蕴属取。故名取蕴。如帝王臣。或蕴生取。故名取蕴。如华果树。此有漏法亦名有诤。烦恼名诤。触动善品故。损害自他故。诤随增故。名为有诤。犹如有漏依。大毗婆沙第一百七十九云。诤有三种。一烦恼诤。二蕴诤。三斗诤。烦恼诤者。谓百八烦恼。蕴诤者。谓死。斗净者。谓诸有情互相㥄辱。言语相违。杂心第一意亦同此。依集论等。以贪瞋痴为诤体性。故第二卷云。云何有诤。几是有诤。为何义故观有诤耶。谓依如是贪瞋痴故。执持刀杖。发起一切斗讼违诤故。彼自性故。彼相属故。彼所缚故。彼所随故。彼随顺故。彼种类故。是有诤义。乃至有漏有尔所量。有诤亦尔。杂集第三亦同集论。然彼所说自性等者。如有漏中说。准即可知。漏自性者。诸漏自性。漏性合故名为有漏。漏相属者。谓漏共有心心法及眼等。漏相应故。漏所依故。如其次第名有漏。漏所缚者。谓有漏善法。由漏势力。招后有故。漏所随者。谓余地法。亦为余地诸漏粗重所随逐故。漏随顺者。谓顺决择分。虽为烦恼粗重所随。然得建立为无漏性。以背一切有。顺彼对治故。漏种类者谓阿罗汉有漏诸蕴。前生烦恼所起故。五取蕴十五界十处全及三界二处少分是有漏。谓除最后三界二处少分圣道眷属及诸无为非有漏。或依瑜伽论。一切烦恼皆名有诤。故第八云。烦恼差别者。多种差别。应知。谓结缚随眠乃至有诤等。
是故法涌。由此道理。当知胜义。超过一切寻思境相。
释曰。第二结文。可知。
法涌当知。譬如有人。尽其寿量。习辛苦味。于蜜石蜜上妙美味。不能寻思。不能比度。不能信解。
释曰。自下第五举喻重释。有其五喻。喻上五法。真谛三藏。配五种乐。以为五喻。释上五法。言五乐者。一出家乐。二远离乐。三寂静乐。四正觉乐。五涅槃乐。五乐次第者。唯涅槃乐是最真实。所余四乐是方便。方便有四。初出家乐。是涅槃缘起。由信根成。次远离乐。是涅槃资粮。由精进根成。三寂静乐。是涅槃道依止。即涅槃缘。由定根成。四正觉乐。是涅槃正道。由慧根成。念根通此四处。皆诸忆念故。由是四方便次第。得涅槃常乐我净。今解此经。依瑜伽等。无恼害乐所摄四乐。开为五乐。以释此经。言四乐者。一出家乐。二远离乐。三寂静乐。四菩提乐。解云。第四菩提乐中。开为二种。一菩提乐。二涅槃乐。故瑜伽论三十八云。二智二断皆名菩提。善戒经。地持论。亦同瑜伽。又涅槃二十五云。诸佛如来有二种乐。一寂灭乐。二觉知乐。今先辨五种乐义。后方便释文。五种乐义。具如别章。就释文中。依五种乐。喻上五相。即分为五。一出家上味胜乐喻。二远离五欲妙乐喻。三贤圣嘿然静乐喻。四灭诸表示寂静喻。五离诸诤论觉乐喻。此即第一出家上味胜乐喻。言譬如有人等者。如人一生常食苦味。于石蜜味。不能寻思比度信解。在家亦尔。久在生死。恒习在世间忧苦粗味。于出家乐妙梵行味。不能寻思比度信解。故瑜伽云。正信舍家。趣于非家。解脱烦笼居家迫迮种种大苦。名出离乐。又涅槃云。居家迫迮。喻如牢狱。一切烦恼由之而生。出家宽旷。犹如虚空。一切善法由之增长。若在家。不得尽寿净修梵行。我今应剃除𩯭发出家修学无上菩提。又智度论第三卷云。孔雀虽有色严身。不如鸿雁能远飞。白衣虽有富贵力。不如出家功德胜。然此出家。自有二种。一形出家。如上所说。二心出家。如维摩云。虽为白衣。奉持沙门清净律行。虽处居家。不着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又彼复云。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是即具足。依成实论。有其四句。谓有僧威仪无僧德。无僧威仪有僧德。有僧威仪有僧德。无僧威仪无僧德。寻思即可知。此喻意云。寻思比度信解。世间三智。但得有漏粗境之味。未得出世三无漏根自内所证真如妙乐。真谛三藏。亦同此意(解节经云。觉观比度忆念。深密经云。不能觉不能量不能信思也)。
或于长夜。由欲贪胜解。诸欲炽火所烧然故。于内除灭一切色声香味触相。妙远离乐。不能寻思。不能比度。不能信解。
释曰。第二远离五欲妙乐喻。此即四种乐中远离乐也。故瑜伽云。断除诸欲恶不善法。证初禅虑离生喜乐。名远离乐。如何此中初后具说譬如等言。中三略者。此即如来文辞善巧也。或可为存略故。余二本经皆具说者。译家别故。或可梵本有此不同。言长夜者。谓生死长夜。言欲贪者。欲贪即是十烦恼中贪欲为性。言胜解者。即别境中胜解为体。此中举欲。意取胜解。言诸欲炽火所烧然故者。此有两释。一云。诸欲即是色等五境。五境非一。能生贪欲。故说五境名为诸欲。炽火。即是五境上贪。能损害故。名为炽火。故智度论云。若人贪着五境。诸结使火。尽皆炽然。烧害人身。如火烧人。又十四云。有捕鱼师。名怵波伽。求欲不遂。忧恨懊恼。淫火内发。自烧而死。广说如彼。若依此释。诸欲之炽火。故言诸欲炽火。即六释中依主释也。一云。诸欲即五境中贪。即说五贪名为炽火。故智度论云。五欲烧人。如逆风执炬。即六释中持业释也。言于内除灭等者。内谓内定。简外散乱。名之为内。于内除灭一切声香味触相妙远离乐者。此明初静虑定相应乐受。远离欲界五境上贪。遍身怡适。故言妙远离乐。据实。初定具离五盖。贪盖是初。举初显后也。广释五欲五盖过患。如智度论第十七卷。若依萨婆多宗。入根本定。唯喜非乐。今依大乘。一刹那喜。令心适悦。名之为喜。令身怡适。名之为乐。如显扬说。故说初定亦名为乐。此喻意说。由引贪欲胜解势力。于五欲境上起贪火故。于离五境初静虑乐。不能了知。如是有寻思者。不能了知离色等相无相真如。
或于长夜。由言说胜解。乐着世间绮言说故。于内寂静圣默然乐。不能寻思。不能比度。不能信解。
释曰。第三贤圣默然寂静乐喻。此即四种乐中寂静乐也。故瑜伽云。第二静虑已上诸定。寻伺止息。名寂静乐。诸教中说三种法能成三行。一者身行。谓出入息成身之行。故名身行。入第四定。能灭身行。二者语行。所谓寻伺发语之行。名为语行。第二静虑即能除灭。大小乘教。皆作此说。第二静虑已上诸地无寻伺故。将欲发语。皆依下地寻思而说。三者心行。谓受想等助心之行。名为心行。若无心所。心不行故。入灭定时。能灭心行。今于此中。约言行说。二定已上无寻伺故。不能发言。不发言故。名为寂静圣嘿然乐。此中意说。有寻伺者。乐着世间绮言说故。不能了知二定已上圣嘿然乐。如是有寻思者。由寻思力。行言说境。而不能说离言法性寂静真如。
或于长夜。由见闻觉知表示胜解。乐着世间诸表示故。于永除断一切表示萨迦邪灭究竟涅槃。不能寻思。不能比度。不能信解。
释曰。第四绝诸表示寂乐喻。此即四种乐中菩提乐也。故瑜伽云。一切烦恼毕竟离系。于所知事。如实等觉。名菩提乐。又彼复云。无恼害乐所摄最后三菩提乐。由当来世此胜义苦永寂灭故。于现法中。附在所依诸烦恼品一切粗重永寂灭故。说名为乐。解云。依瑜伽论。明菩提乐。自有二种。一唯智非灭。如前所引文。二唯灭非智。如后所引文也。今依此经。取灭非智。不同真谛举灭取智。言表示者。如上所说。见闻觉知四种表示。萨迦邪者。此是梵音。依萨婆多。萨名为有。迦邪名身。彼五蕴身有实体故。依经部宗。萨名虚伪。迦邪名身。彼宗五蕴是虚伪故。今依大乘。无性摄论。同经部说。故第十云。迦邪名身。虚伪名萨。其身虚伪。名萨迦邪。(世亲释云。即说三界名萨迦邪。五蕴释论云。萨谓败坏义。迦邪谓和合积聚义。若广分别。如杂心第四俱舍十九顺正理四十七婆沙第八及四十九成实十六增一阿含十五瑜伽第八显扬十五梁论十五涅槃经二十五)言涅槃者。若具梵音。应言波利䁥缚喃。此云圆寂。今顺旧说。故言涅槃。于此涅槃。有其二义。一永断一切见等表示。二萨迦邪灭究竟涅槃。此即是其无余涅槃。究竟永灭五蕴身故。名为究竟涅槃。问。此涅槃依何乘说。解云。依弥勒宗。三乘皆有无余涅槃。后当分别。(解节经云。绝四事处灭离身见是般涅槃者。译家谬也。深密经云。内身寂灭离见闻觉知乐。解云。深密意同此经配五乐中何乐)此中意说。于生死长夜。由表示胜解。乐着世间诸表示故。不能了知永寂之乐。如是有寻思者。但行表示境界。不能寻思胜义谛相绝表示境。
法涌当知。譬如有人。于其长夜。由有种种我所摄受诤论胜解。乐着世间诸诤论故。于北拘卢洲无我所无摄受离诤论。不能寻思。不能比度。不能信解。
释曰。第五离诸诤论觉乐喻。此即四种乐中菩提乐也故。瑜伽云。一切烦恼毕竟离系。于所知事。如实等觉。名菩提乐。此即取智非灭。不同真谛取灭非智。谓有诤论诸胜解者。乐着世间自所摄受父母妻子兄弟朋友及库藏等摄受事故。不能了知北洲有情无妻子等摄受诤论。如是为寻思者。但行烦恼诤等。为诤论境。不能寻思胜义谛相无烦恼等离诤论境(解节经云。譬如有人。由恒畜财乐行征伐。北郁单越无我所无积畜不相斗诤乐。不能比度。深密经云。如人长夜取我我相。不能知北郁单越无我我所乐。今依唐本云。拘卢此云胜处。或云胜生)。
如是法涌。诸寻思者。于超一切寻思所行胜义谛相。不能寻思。不能比度。不能信解。
释曰。第六举法同喻。谓诸寻思行相粗故。不能了知胜义谛理。释其合喻。如上应知。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释曰。就释超过寻思相中。文别有二。初长行广释。后以颂略说。上来已释长行。自下举颂略说。于中有二。初略标颂意。彼举颂正释。此即初也。
内证无相之所行。不可言说绝表示。息诸诤论胜义谛。超过一切寻思相。
释曰。此即第二举颂略说。有一颂文。分之为二。初有二句四字。别颂五相。后三字一句。通颂五相。言内证者。颂第一相。无相之所行者。颂第二相。不可言说者。颂第三相。绝表示者。颂第四相。息诸诤论者。颂第五相。后胜义等三字一句。通颂五相。如文可知。
尔时善清净慧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甚奇。乃至世尊善说。
释曰。自下第三释超过诸法一异性相。于中有二。初长行广说。后以颂略说。就长行中。复分为五。一菩萨问。二尔时下。如来正答。三喻。四合。五结。此即问也。于中有三。初赞凡善说。次显众诤论。后世尊我见下。申己疑情。赞善说中。复分为二。初赞佛善说。后略申善说。此即初也。尔时者发问时。言善清净慧菩萨者。从慧立名。正智后得。是善无漏。离诸染污。故名善清净慧。深密亦同。解节经云。净慧菩萨。真谛解云。此菩萨。位居九地。善答问。常转法轮。在净慧位。复有净慧。复能生他净慧。故名净慧。具说如彼。谓佛世尊自有二德。所谓自利利他。初赞自利。故言世尊甚奇。复赞利他。故言世尊善说。若依瑜伽。甚奇善说。通自利利他。故四十六云。有五甚希奇法。一者。于诸有情非有因缘而生亲爱。二者。唯为饶益诸有情故。常处生死。三者。于多烦恼难伏有情。善能解了调伏方便。四者。于极难解真实义理。能顺悟入。五者具不可思议大威神力。(解云彼说菩萨德。准释佛德。于理无违。寻即可知)言善说者。如瑜伽论第七十云。由二因缘。佛世尊法名为善说。一言词文句皆清美故。二易可通达故。(难解法由佛说故易可通达也)又八十三云。言善说者。道理相应故。任持胜德故。又瑜伽九十四云。由四种相。佛所说教。名为善说。具释如彼。
谓世尊言。胜义谛相。微细甚深。超过诸法一异性相。难可通达。
释曰。第二略申善说。谓佛世尊。无上依经等作如是说。胜义谛相。乃至难可通达。真谛解云。或约三人。非凡所知。故名微细。非二乘所知。故名甚深。非地前菩萨所能证见。故名难可通达。或约三义。真如与行不一故微细。不异故甚深。过一异故难可通达。又非闻慧境故名微细。非思慧境故说甚深。非凡夫二乘初学菩萨修慧境故。说难可通达(解云。真谛三释。第三为胜。故大般若五百六十七云。真如法界是出世般若及后得无分别智境。非三慧境。所以者何。实相般若甚深微妙。闻慧粗浅不能得见。是胜义故。思不能量。出世法故。修不能行)。
世尊。我即于此曾见一处。有众菩萨等正修行胜解行地同一会坐。皆共思议胜义谛相。与诸行相一异性相。
释曰。自下第二显众诤论。于中有二。初总明共集诤论。后别叙三计。此即初也。言我即于此者。于此娑诃世界。或可于此赡部洲中。余二本中皆阙此言。曾见一处。即王舍城等。而非净土。胜解行地诸菩萨众所集处故。胜解行地。即是地前初僧祗位。是故大唐摄大乘云。论曰。谓胜解行补特伽罗。经初大劫。修行圆满。又梁摄论第十一云。愿乐行人。自有四种。谓十信。十解。十行。十回向。菩萨圣道。有四方便。故有四人。如须陀洹道前有四方便。此四种人。名愿乐地。第一僧祗修行圆满。然此地名略有四种。一愿乐地。如梁摄论及解节经。二信行地。如深密经。三胜解行地。如唐摄论瑜伽地持及善戒经。四意乐地。如瑜伽论意乐品等。如何地名有此异者。谓此地名略有二种。一者总名。梵音阿世邪。此云意乐。欲。信。胜解。三法为性。故瑜伽等名为意乐。二者别名有三种。一名愿乐。即是乐欲之异名也。五别境中。欲为自性。故唯识云。乐欲谓欲。二名信行。善十一中。信为自体。故智度论云。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慧能度。三名胜解行。亦别境中胜解为性。是故无性摄大乘云。胜解行者。未证真如。但依胜解。勤修诸行。又复彼云。一得胜解。谓得诸地深信解者。于他教法。决定印可。真实如是。于此地中。未证真如。有此诤论也。
于此会中一类菩萨。作如是言。胜义谛相。与诸行相。都无有异。
释曰。自下第二别叙三计。即分为三。此即初计。离诸法外。无别胜义。胜智所缘。故名胜义。俗智所缘。名为世俗。
一类菩萨复作是言。非胜义谛相与诸行相。都无有异。然胜义谛相异诸行相。
释曰。此即第二师计。离诸法外。有别胜义。条然别体。
有余菩萨疑惑犹豫。复作是言。是诸菩萨。谁言谛实。谁言虚妄。谁如理行。谁不如理。或唱是言。胜义谛相与诸行相。都无有异。或唱是言。胜义谛相。异诸行相。
释曰。第三师计。于上二说。犹豫不决。非别有计。今于此中。合有四计。所谓一异及与俱非。所以者何。亦一亦异是相违谛。非一非异是戏论故。而此经意为存略故。准可知故。且破一异。然此所说一异二执。十散动中一异执也。对治如是一异分别。诸教不同。若依世亲摄大乘释第四卷云。为对治一性散动故。即彼经言。色空非色。何以故。若依他起与圆成实。是一性者。此依他起。应如圆成实。是清净境。(此约依他色对圆成空。破彼一执)为对治异性散动故。即彼经言。色不离空。何以故。此二若异。法与法性。亦应有异。若有异性。不应道理。如无常法与无常性。(此亦约依他色对圆成空。破彼异执)若取遍计所执自性。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何以故。遍计所执色无所有。即是空性。此性即是彼无所有。非如依他起与圆成实不可说一。(此约所执色对所执空。破彼异执)梁论第五。同世亲论。若依无性摄论第四。色空非色。同世亲论。以依他色。对圆成空。破彼一执。色不离空等。约所执色。对所执空。破彼异执。杂集十四。色空非色。约所执色。对圆成空。破彼一执。色不离空等。约所执色。对所执空。破彼异执。庄严第五。但配经文而不解释。今此经意。约依他起对圆成实。破一异执。同世亲初释。故成唯识第八卷云。此圆成实。与彼依他起。非异非不异。异应真如非彼实性。不异此性应是无常。彼此俱应净非净境。则本后智用应无别。云何二性非异非一。如彼无常无我等性。无常等性。与行等法。异应彼法非无常等。不异此应非彼共相。由斯喻显此圆成实与彼依他非一非异。广辨一异。如后当说。
世尊。我见彼已窃作是念。是诸善男子。愚痴顽钝。不明不善。不如理行。于胜义谛微细甚深超过诸行一异性相。不能解了。说是语已。
释曰。第三申己疑情。言愚痴者。出无明体。言顽钝者。辨无明用。谓善清净慧菩萨。作如是念。此诸善男子。由无明故顽钝。由顽钝故。有其三用。一不明者未得未知根故。二不善者未得未知根故。三不知理者未得具知根故。由此未证非一异相胜真如理。
尔时世尊。告善清净慧菩萨摩诃萨曰。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说。此诸善男子。愚痴顽钝。不明不善。不如理行。于胜义谛微细甚深超过诸行一异性相。不能解了。
释曰。自下第二如来正答。于中有五。一如来印可。二菩萨徴诘。三如来略答。四菩萨重徴。五如来广释。此即第一如来印可。重意如是。准上应知。
何以故。
释曰。第二菩萨徴诘。徴诘之意。以何义故。不能解了。
善清净慧。非于诸行如是行时。名能通达胜义谛相。或于胜义谛。为得作证。
释曰。第三如来略答。此答意者。非于诸行如是执着。与胜义谛。或一或异。而能通达。或得作证。有多过故。失相如后当说。然此通达作证了别者。知胜义名为通达。能得涅槃及菩提果名为作证。又无间道名为通达。其解脱道。名为通达。亦名作证。证无间为故。又后得智名为通达。其正体智。名为作证。故大般若五百六十七云。世尊云何能证能得如是法界。佛言。出世般若及后得所得无分别智。能证能得。世尊证得义有何异。佛言出世般若能如实见。故名为证。后智通达。故名为得。然此作证。且依萨婆多宗。以其圣道对无为法。有两重四句。一多念四句。二一刹那四句。多念四句者。一身证慧不证。谓缘三谛解脱道时。证无为故。名为身证。不缘灭故。名慧不证。二慧证身不证。谓缘灭谛无间道时。缘无为故。名为慧证。未得灭故。名身不证。三身慧俱证。谓缘灭谛解脱道时。慧缘无为及得灭故。四身慧俱不证。谓缘三谛无间道时。慧不缘灭。未得灭故。一刹那四句者。且如以灭法智得一来果时。一刹那中。有其四句。一身证慧不证。谓上二界。见所断惑所得无为。以得果时。顿得彼故。二慧证身不证。谓欲界九品中。后三修所断惑所得无为。慧虽能缘。而未得故。三身慧俱证。谓欲界修所断中。断前六品。及欲界见四谛所断诸惑所得无为。四身慧俱不证。谓上二界修所断惑所证无为。
何以故。
释曰。此即第四菩萨重徴甚深所由。
善清净慧。若胜义谛相。与诸行相。都无异者。
释曰。自下第五依徴广释。有三复次。即分为三。初约三五过破一异执。次善清净慧。若胜义谛相与诸行相都无异者下。约净共相。破一异执。后善清净慧。若胜义谛相与诸行相都无异者下。约行无别及无我等。破一异执。就初复次。分为二。初反释破执。后善清净慧下。顺释破执。(或可初就宗随情破。后约义随理破)就返破中。复分为二。初约三失。以破一执。后约五失。破其异执。破一执中。先牒。后破。此即将破牒彼一执也。
应于今时一切异生皆已见谛。
释曰。此即第二。正以三过。破彼一执。三过失者。一异生已见谛理失。二已得涅槃失。三已得菩提失。此即第一异生已见谛理失。谓汝若许诸行即理。异生见色。应则见理。色则理故。
又诸异生皆应已得无上方便安稳涅槃。
释曰。此显第二异生应证涅槃失。无上方便即是道谛无漏圣道。言涅槃者。略有四种。一者本来自性清净。二者有余。三者无余。四者无住处。后当分别。今于此中。约有余依及无住处。本来清净。元来有故。其无余依。身已灭故。或可此中亦依无余。灭有漏依。得无余故。举方便道。显涅槃果。故言无上方便安稳涅槃也。
或应已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释曰。此显第三异生应证菩提失。菩提言者。此是梵音。此地翻译。新旧不同。一云。阿之言无。耨多罗云上。三名正。藐之言真。后三名正。菩提曰道。总言无上正真正道。一云。阿之言无。耨多罗云上。三名正。藐之言遍。后三云知。菩提名觉。如理智缘真名正。如量智缘俗言遍。无分别智断二无知名知。菩提出眠梦之表。称之曰觉。此四智是菩提体。超二乘果故名无上。总云无上正遍知觉。大唐三藏释云。阿之言无。耨多罗云上。前三名正。藐之云等。后三言正。菩提名觉。无法可过。故名无上。理事遍知。故云正等。离妄照真。故曰正觉。即是无上正等正觉。此意释云。若无异者。诸异生类皆已了知色等行相。亦应了知胜义谛相。与余行相无别异故。由斯应证无上菩提。既不证得。故知非一也。
若胜义谛相与诸行相一向异者。
释曰。自下第二约五种失。破其异执。于中有二。先牒。后破。此即将破先牒异执也。谓胜义谛与诸行相条然异者。应有五失。
已见谛者。于诸行相。应不除遣。
释曰。自下第二别显五失。言五失者。一已见谛者行相不遣失。二相缚不脱失。三粗重缚不脱失。四不证涅槃失。五不证菩提失。此释第一行相不遣失。言行相者。行谓见分。能缘行解。相是相分。此即行之相故。名为行相。此依主释。或可行相者。行谓生灭迁流不住。相即体相。此破意云。若胜义谛与诸行相一向异者。已见谛者。于诸行相。不应除遣。以胜义谛与行异故。然能除遣。故应非异。问。见胜义时。如何能遣依他起相。解云。真如观时。众相不现。故说除遣。非如所执无自性故名之为遣。准何得知。如成唯识第九卷说。四善根观行颂云。现前立少物。谓是唯识性。以有所得故。非实住唯识。长行释云。以彼空有二相未除。带相观心。有所得故。具说如彼。又瑜伽云。极善定心。第四静虑。顺决择分。未遣诸相。未脱二缚。故知此云除遣相者。空有相分。通名为相。
若不除遣诸行相者。应于相缚不得解脱。
释曰。第二不断相缚失。谓不了知如幻事故。诸心心所。于所缘相。不得自在。故说相分名为相缚。
此见谛者。于诸相缚不解脱故。于粗重缚。亦应不脱。
释曰。第三不断粗重失。谓于相缚不自在故。诸粗重缚亦应不断。然此二缚。诸说不同。大唐三藏云。西方诸师。自有两说。一云。一切有漏相分以为相缚。谓由有漏相分力故。见分心等。不能了知诸有漏法皆如幻等。非有似有。由无明故。便执实有色心等法。若依此释。即相是缚。故名相缚。即六释中持业释也。即相分上能缚诸惑。名粗重缚。行相粗故。此亦持业。准上应知。总说意者。所缘相分。名为相缚。能缘见分贪等诸惑。名粗重缚。是故。瑜伽五十一云。亦能通达阿赖耶识。外为相缚所缚。内为粗重缚所缚。具说如彼。一云。相缚即末那识以为自性。此意说云。由末那识相应四惑势分力故。六识中惑。于诸相分。不能了知如幻事等。故说末那名为相缚。若依此释。相谓相分。缚即末那。相之缚故名为相缚。即六释中依主释也。言粗重缚。自有二种。一。六识中惑。名为粗重。义如上说。二者。烦恼所知二障势力。令诸有漏五蕴等法无所堪任。即说此为粗重缚也。今于此中。说前非后也。(有云粗重缚者。诸烦恼见分种子相缚。即是烦恼相分种子。又现起相见。亦是二缚)若依三无性论。有两节文。故彼上卷云。分别性名为相惑。依他起性名粗重惑。故上卷云。次辨相惑。粗重惑。若分别性起能为二惑系缚众生。一者相惑。二粗重惑。相惑即分别性。粗重惑即依他性。故此二惑所以得立者。于依他起性中。执为分别性故得立。释曰。呼分别性为相惑者。相谓相貌。说相貌惑能为惑缘。故说为惑。但依他性是正惑。而说轻重者。分别性但是惑缘说惑。故名为轻。依他起性正是惑体。故说粗重。同显扬论。故彼第十六云。是依他起自性。以相及粗重为体。云何说为依他起。由此二种。更互为缘而得生故。谓相为缘起于粗重。粗重为缘又能生相。依梁摄论第四卷云。结有二种。一相结。二粗重结。相结难解。粗重结难灭。心分别诸尘名相结。由此分别起欲瞋等惑。说名粗重结。若得无分别智。即解相结。相结不起。粗重结即随灭。(真谛解云。相结即是分别执。相谓一切六识心。识所缘外境。是。有未达此并是自心分别所作故。若见相并是分别所作欲瞋等则无从即生)大唐世观论。都无此文也。(勘大业本)依解节经云。众相系缚。粗重系缚。又复下云。相结。粗重惑。(真谛记云。五识境名相系缚。意识境名粗重系缚。又众相系缚即分别性。粗重系缚谓依他性。又解一切苦谛名众相系缚。由解脱得离故。一切集谛名粗重系缚。由道所灭故。广说如彼)深密经云。相缚烦恼缚。若广分别。义如别章。
由于二缚不解脱故。已见谛者。应不能得无上方便安稳涅槃。
释曰。第四不证涅槃失。准上应知。
或不应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释曰。第五不证菩提失。准上应知。
善清净慧。由于今时非诸异生皆已见谛。
释曰。自下第二顺释道理破一异执。于中有二。初举无三失。破彼一执。后善清净慧下。约无五失。破彼异执。此之二义。翻上可知。就举无三失中。文别有二。先释。后结。此即释也。于中释无三失。即分为三。此即第一释非已见谛。如文可知。
非诸异生已能获得无上方便安稳涅槃。
释曰。第二明证涅槃。如文可知。
亦非已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释曰。第三非证菩提破其一执。可知。
是故胜义谛相与诸行相都无有异。不应道理。
释曰。自下第二结破一执。于中有二。初以理总结。后牒计重结。此即初也。谓上所说反顺释故。彼执一计不应道理。
若于此中作如是言。胜义谛相与诸行相都无异者。由此道理。当知一切非如理行。不如正理。
释曰。此即第二牒计重结。谓由上说反顺释故。彼计一执及所执义。不应正行及正理也。
善清净慧。由于今时非见谛者。于诸行相不能除遣。然能除遣。
释曰。自下第二五种顺释道理破彼异过。于中有二。先释。后结。此即释也。释五无失。即分为五此即第一显除遣相。破彼异执。谓诸圣者如实了知如幻事等无实性故。
非见谛者于诸相缚。不能解脱。然能解脱。
释曰。此显第二能除相缚。如实了知无异相故。
非见谛者。于粗重缚。不能解脱。然能解脱。
释曰。第三除粗重缚。断相缚故。
以于二鄣能解脱故。亦能获得无上方便安稳涅槃。
释曰。此显第四能证涅槃断二缚故。
或有能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释曰。此显第五能证菩提断鄣尽故。
是故胜义谛相与诸行相。一向异相。不应道理。
释曰。此下第二结异过失。于中有二。初以理总结。后牒计重结。此即初也。
若于此中。作如是言。胜义谛相与诸行相一向异者。由是道理。当知一切非如理行不如正理。
释曰。此即第二牒计重结。谓由前说五过失故。胜义诸行不可言异。
善清净慧。若胜义谛相与诸行相都无异者。如诸行相堕杂染相。此胜义谛相亦应如是堕杂染相。
释曰。自下三复次中。第二复次。约净共相。破彼一异。于中有二。初释。后结。释中有二。初反解顺释。前中有二。初约堕杂染相。破彼一执。后约共相。破其异执。此即初也。谓胜义谛。应堕杂染。与诸行相。都无异故。犹如杂染。
善清净慧。若胜义谛相与诸行相一向异者。应非一切行相名胜义谛相。
释曰。第二约共相义。破其异执。谓一切法。皆有二相。一者自相如说色是质碍为相。识为了别。以不遍故。名为自相。二者共相。谓一切法无我性等真如胜义。遍诸法故。名为共相。今破异执。若胜义谛异诸行相。应非诸行共相。与彼诸行一向异故。
善清净慧。由于今时胜义谛相非堕杂染相诸行共相名胜义谛相。
释曰。此即第二依顺道理。破一异计。如经应知。
是故胜义谛相。与诸行相。都无异相。不应道理。胜义谛相。与诸行相。一向异相。不应道理。
释曰。自下第二结一异过。于中有二。初以理双结。后牒计重结。此即双结。
若于此中。作如是言。胜义谛相。与诸行相。都无有异。或胜义谛相。与诸行相。一向异者。由此道理。当知一切非如理行。不如正理。
释曰。第二牒计重结。一异执过。
善清净慧。若胜义谛相。与诸行相。都无异者。如胜义谛相。于诸行相。无有差别。一切行相。亦应如是无有差别。
释曰。自下第三复次。约行无别及无我等。破其一异。于中有二。先破。后结。前中有二。初反解显失。后善清净慧下。顺释显过。前有二。初约二相破无异过。后约二相破一向异。前中有二。初约诸行差别破无异过。后约更求胜义破无异执。此即初也。谓若胜义。与蕴处等。无别异者。蕴等应无蕴处等异。
修观行者。于诸行中。如其所见。如其所闻。如其所觉。如其所知。复于后时。更求胜义。
释曰。第二更求胜义。破无异执。谓若胜义。与诸行相。都无异者所。见等境。如其所见。其义已了。不应后时更求胜义。既求胜义。故知非一。见闻觉知。义如前说。
若胜义谛相。与诸行相。一向异者。应非诸行唯无我性。唯无自性之所显现。是胜义相。
释曰。自下第二约唯无我等破一向异。于中有二。初约唯无我等。破一向异。后约非别相成立。破一向异。此即初也。谓世尊说。一切诸法。皆唯无我。或说诸法皆无自性。故知胜义与一切行。非一向异。一向异者。应非诸行唯无我性。唯无自性之所显现。
又应俱时别相成立。谓杂染相及清净相。
释曰。此即第二非别相立。破一向异。然释此文。自有诸说。有说。又应俱时别相成立等者。除遣名等五事影像。证无相真如。是故证无相时。诸相不显现。若诸相显现时。无相不显现。是故不应俱时成立。若如汝说一向异者。即应俱时别相成立。各别体故。如色声等。有说。又应俱时别相成立染净二法。所以者何。胜义与行调然异故。是则见净时应不除染。见染时应不障净。有说。胜义与行一向异者。即应俱时别相成立。一切诸法本染本净。然经但说其性本净。故知诸行与胜义谛。非一向异也。或可不应说言俗即是真真即是俗。调然异故(真谛有释恐繁不述)。
善清净慧。由于今时一切行相皆有差别。非无差别。
释曰。自下第三顺释道理破彼一异。于中有二。初约二相。破彼不异。后约二相。破一向异。前中二相。即分为二。此即第一约差别体。破彼无异。
修观行者。于诸行中。如其所见。如其所闻。如其所觉。如其所知。复于后时。更求胜义。
释曰。第二更求胜义破彼不异。如文可知。
又即诸行唯无我性。唯无自性之所显现。名胜义相。
释曰。自下第二约二种相。破一向异。此即第一唯无我性所显义故。破一向异也。
又非俱时染净二相别相成立。
释曰。此即第二约非别相立。以破一向异。如契经云。一切诸法皆唯本清净故。
是故胜义谛相与诸行相都无有异。或一向异。不应道理。
释曰。自下第二结破二失。于中有二。初以理总结。后牒计重结。此即第一总破一异。
若于此中。作如是言。胜义谛相与诸行相。都无有异。或一向异者。由此道理。当知一切非如理行不如正理。
释曰。此即第二牒计重结。结破一异。如文可知(佛性论第二。三无性论第二。瑜伽七十二。真如与相若一若异。皆有三过。佛性论第四约法约人。破真与俗若一若异。恐繁不述)。
善清净慧。如螺贝上鲜白色性不易施设。与彼螺贝一相异相。
释曰。自下第三举喻重释。有十种喻。即分为十。虽有十义。如其次第。约六境说。初二约色。次一约声。次一约香。次二约味。次二约触。后二约法。此即第一螺贝白色一异喻。梵音伤佉。此云螺贝。谓彼螺贝。喻诸行相。四尘异故。鲜白色性喻胜义谛。色性通故。由如螺贝与鲜白色。不可言一。四尘色性总别异故。或可通别异故。不可言异。无别体故。真谛记云。第三喻说为显利钝两种方便。若但说义。不立譬者。唯利能入。钝不能入。若具足说义喻二种。利钝俱入。故借浅事。以显深理。此中具举六尘为譬。若解一种。余类可知。伤佉即是白色螺也。白色与螺若言一者。则但色是螺。余三尘四大皆应非螺。又如白色唯眼境界。螺亦应尔。又如白色通余诸物。螺亦应尔。螺既不通。白色亦尔。不应通物。无此义故。不可言一。若言异者。义亦不可。见其白色。不应通螺。体别异故。又此白色应无所依。不关螺故。又应此螺不具八物。与色异故。赤色与金。乃至于触。例皆如是。具说如彼(深密经云。譬如珂白。不可言一异。解节经云。譬如伤佉白色不可言一异)。
如螺贝上鲜白色性。金上黄色。亦复如是。
释曰。此即第二金与黄色一异喻。例前可知。
如箜篌声上美妙曲性。不易施设。与箜篌声一相异相。
释曰。此显第三箜篌声曲一异喻。谓声与曲不可言一。总别异故。(声是总曲是别)或可声曲异故不可言异。无别体故(若依深密。箜篌与声。辨非一异。若依彼经。箜篌是总。具五尘故。声是其别。是一分故。解节亦同。故彼经云。如毗拏音声不可言一异。真谛记云。毗拏者是音乐器。此间毗巴。大略相似)。
如黑沉上有妙香性。不易施设与彼黑沉一相异相。
释曰。第四沈与妙香一异喻。沉与妙香不可言一。总别异故。不得言异。无别体故(深密经云。沉水香味不可言一异。解节经云。如沉香香气不可言一异也)。
如胡椒上辛猛利性。不易施设与彼胡椒一相一异。
释曰。第五胡椒辛味一异喻。椒与辛味不可言一。总别异故。不得言异。无别体故(深密经云。毕钵辛味不可言一异。解节经云。摩梨遮与辛辣味不可言一异)。
如胡椒上辛猛利性。诃利淡性。亦复如是。
释曰。第六诃梨淡味一异喻。准上应知(深密经云。诃梨勒苦味不可言一异。解节经云。呵梨勒涩)。
如蠹罗绵上有柔耎性。不易施设与蠹罗绵一相异相。
释曰。第七绵与柔耎一异喻。蠹罗绵者。相传说是蒲柳华也。绵与耎触。不可言一。总别异故。不得言异。无别体故(深密经云。兜罗柔软。解节经云。绵纩柔软)。
如熟苏上所有醍醐。不易施设与彼熟苏一相异相。
释曰。第八熟苏醍醐一异喻。虽举醍醐。意取滑触。苏与醍醐不可言一。总别异故。不可言异。无别体故。真谛记云。苏与醍醐。但举其触。不谈其味(深密解节亦同此经)。
又如一切行上无常性。一切有漏法上苦性。一切法上补特伽罗无我性。不易施设与彼行等一相异相。
释曰。第九理事一异喻。言一切行无常性者。行谓一切有漏无漏四相所迁。故名无常。故涅槃云。诸行无常是生灭法。一切有漏法上苦性者。诸有漏法粗重所随。说名为苦。如对法说。一切法上补特伽罗无我性者。一切法言。总摄有为无为诸法。补特伽罗者。此云数取趣。以诸有情随善恶业。数取诸趣。名数取趣。旧云人者。译家谬也。然无我义。有其二种。一者生空。二者法空。今于此中。说前非后故云补特伽罗无我性也。问。理有四种。何为说三。而不明空。答。今于此中。显三法印。谓有漏者皆悉是苦。诸有为者皆是无常。遍一切法悉皆无我。空无所印。故此不论。此中意云。无常等性与行等法。不可言一。事理别故。不可言异。无别体故。是故。世亲三十颂云。依他起自性。分别缘所生。圆成实于彼。常远离前性。故此与依他。非异非不异。如无常等性。非不见此彼。护法释云。此圆成实。与依他起。非异非不异。异应真如非彼异性。非异此性应是无常。彼此俱应净非净境。即本后智。用应无别。云何二性非异非一。如彼无常无我等性。无常等性。与行等法。异应彼法非无常等。不异彼应非彼共相。由斯喻显。此圆成实。与彼依他。非一非异。法与法性。理必应然。胜义世俗。相待有故。
又如贪上不寂静相及杂染相。不易施说此与彼贪一相异相。如于贪上。于瞋痴上。当知亦尔。
释曰。此即第十烦恼性相一异喻。谓贪瞋痴性。皆有二相。一者自相。谓贪瞋等性各别故。二者共相。谓杂染等皆共有故。共相有二。一不寂静相。以嚣动故。二杂染相。相应所缘二缚杂故。谓彼贪等性相别故。不可言一。相离贪等无别体故。不可言异。问。贪瞋等一一皆有不寂灭相及离染相。诸宗共许。法处所摄。然此所说一切行与无常等共相道理。应通十二。如何此经唯法处摄。解云。萨婆多宗。说一切行及无常等。一一皆通十二处摄。然彼法处。唯别非总。谓受想行三种无为及无表色。如是七种。余十一处所不摄故。依经部宗。法处有二。一别。二通。若别法处。大同萨婆多。而差别者。彼宗无作非色非心。通法处者。彼宗十二皆名法处。第六意识所缘境故。今依大乘。大同经部。通别二种。皆名法处。故成唯识第五卷云。色等五识唯了色等名色等识。法识通能了一切法。故名法识。或能了别法。独得法识名。解云。准此大乘法处具有二种。今于此中。据实为论。一切行等通十二处。此经且依意识所缘及通法处二种义故。一切行等。皆名法处。
如是善清净慧。胜义谛相。不可施设与诸行相一相异相。
释曰。此即第四举法同喻。如文可知。
善清净慧。我于如是微细极微细。甚深极甚深。难通达极难通达。超过诸法一异性相胜义谛相。现正等觉。现正等觉已。为他宣说显示开解施设照了。
释曰。此即第五结通外疑。谓佛所说甚深胜义。如何了知。故佛说言。我于如是超过诸法一异性相。成等正觉。为他宣说。然此胜义。超过十信已前外异生境。非彼所说。非彼所思。故言微细极微细。又过地前内异生位。非言所及。非思所思。故言甚深极甚深。或过等觉已下诸菩萨位。非言所说。非心所及。故言难通达极难通达。又解。过三僧祗所说所思。故说六句。如是等义。如理应思也。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释曰。自下第二举颂略说。于中有二。初发起颂文。后举颂略说。此即初也。
行界胜义相。离一异性相。若分别一异。彼非如理行。众生为相缚。及为粗重缚。要勤修止观。尔乃得解脱。
释曰。自下第二举颂略说。于中有三。初之二句。叹理甚深。次有四句。显执有失。后之二句。明修得果。言行界者。行谓迁流有为诸行。界是性义。自有二说。一云有为自性。名之为界。一云。诸行皆以真如为自性故名为行界。即以行界为胜义也。次有四句。显执有失。谓执一异等。皆非如理。非如理故。二缚所缚。二缚之理。如上已说。后有二句。明修得果。谓迷执者。要修止观方得解脱。梵音名奢摩他。此翻名止。体即定。止息散乱。名之为止。梵音毗钵舍那。此云观也。体即是慧。审察诸法。名之为观。后瑜伽处当广分别。解脱即是有为无为二种解脱。有为解脱者。即是心慧二种解脱。无为解脱。即是无为四种涅槃。此意说言。若欲断除二种缚者。要经三大阿僧祗劫。勤修止观。方可解脱二种缚也(瑜伽五十九意同此经。故彼论云。复次云何能断烦恼。云何当言已断烦恼。谓修奢摩他故。修毗钵舍那故。能断烦恼。若诸相缚已得解脱。诸粗重缚亦得解脱。当言已断一切烦恼。如世尊言。相缚缚众生。亦由粗重善缚。双修止观。方乃俱解脱)。
解深密经疏卷第二
卍续藏第 21 册 No. 0369 解深密经疏
解深密经疏卷第三
西明寺沙门 圆测 撰
胜义谛相品第二之余
尔时世尊告尊者善现。曰善现。
释曰。自下第四释遍一切一味相。于中有二。初长行广释。后举颂略说。(或可颂文如来说中乃可分别)就长行中。复分为三。一如来告问。次善现奉答。后世尊正说。此即第一世尊告问。于中有二。初约时标所问者。后正明告问。此即初也。言尔时者。佛说真如一味相时。或可善现发问之时。(真谛记云。言尔时者。有十一种。一佛在世时。二转法轮时。三成就相续人聚集时。四闻思修时。五下种成就解脱时。六成立自正义时。七破邪执所立义时。八破坏生死牢狱义时。九由说正义为欢喜破除邪义所鄣众生时。十正修行人领受宝祠时。佛为大众说能分张正法授与大众即是法宝祠大众也。十一于修行中正定智㧞起抑下舍置之时。由如是等义故言尔时也)言善现者。若具梵音。名修浮吼底。此云善现。相传说云。其人初生。宅室皆空。父母惊怪。以问相师。相师报云。现空唯善。无所加也。故名善现。或云空生。即由此义。无著论中名为善吉。笈多所翻直本般若。名为善实。真谛金刚波若记云。东方世界青龙陀佛。于此影向也。广如彼记。又相传云。自有经文。位登阿鞞䟦致地。(然未见诚文。或相传云婆罗门子。祈天而生。生始长大[请又]延佛。为设大会。送佛祇园。返获罗汉。或云是净音向王太子)问。如何此会唯告善现比丘。不告余三部众及菩萨众耶。真谛师云。不告余部。有其三义。一初转法轮时。比丘先入道。为佛弟子。余众后入故。二百腊比丘尼。礼敬一腊比丘。所以者何。由比丘力成就戒故。又终身不离依止比丘。三根性胜。丈夫根性坚利。女性闇[苟*苟]。是故律明为女人说法。过五六语波夜提。五语者谓五阴。六语者谓六入。为女说法不得阴入外义。根性闇[苟*苟]。不能多受故。若广分别。不告余部及以菩萨。皆有五义。恐繁不述。又五分律第六卷云。五语者。色无常。受想行识无常。六语者。眼无我。耳鼻舌身心无我。四分等律皆不释也。今解。命须菩提。如智度论第四十卷。须菩提有二因缘大。佛命说法。不命余弟子。一者好行无诤定。二好深行空法。问。若尔。如何不告菩萨。答。如智度论第十一云。须菩提常行空三昧。复断漏尽。众生生信。命令说法。(法华论中。以五义故。佛命声闻。不告菩萨。大智度论第四十一。广释不告菩萨及余弟子佛亦不为说所由。应知)准彼智度。唯告善现。今此经中应知亦尔。
汝于有情界中。知几有情怀增上慢。为增上慢所执持故。记别所。解汝于有情界中。知几有情离增上慢故。记别所解。
释曰。此即第三正明告问。此中所言增上慢者。如法华经未得谓得未证谓证名增上慢。解节同此。深密经云。依我我慢者。译家谬也。今于此中约慢有无。以发两问。真谛记云。前问有增上慢。后问无增上慢。前问凡夫。后问圣人。前问显示不可治人。后问可治人。又前问空果行人。后问不空果行人。又前问颠倒修人。后问不颠倒修人。又前问邪定聚人。后问正定聚人。然释此文。依真谛记。有慢无慢。各有四义。有慢四者。一增上慢依止。谓有取五阴。二慢因。谓慢随眠。三慢体。即是上心。四慢事用即是因上心慢。能生诸业果报报等。言知几有情者。显慢依上。怀增上慢者。显慢之因。增上慢所执持故者。显慢体也。记别所解者。显慢事用。无慢四者。一无慢依上。谓无漏五阴相续。二无慢因。即是未知欲根。三无慢体。即是知根。四无慢事用。即知已根。言知几有情者。无慢依上。离增上慢者。谓无慢因及无慢体。
(解节经云。无增上慢。不由增上慢。深密经云。离我离慢)。
(○此二经各具二文。今此本中。唯有一句。含有二义。是故但云离增上慢也)。
记别所解者。无慢事用。
尔时尊者善现。白佛言世尊。我知有情界中少分有情离增上慢记别所解。
释曰。自下第二善现奉答。于中有二。先释后问。后答前问。此即初也。谓唯初地已上菩萨。如实了知遍一味相法空胜义。由此不起法增上慢。非诸二乘及异生等。故言少分有情离增上慢记别所解。问。如何二乘知其分齐为菩萨说。答。佛加被故。总相略知。而非究竟一一了知故。故大品经舌相品云。须菩提为菩萨说法。皆是佛力。问。此善现由加被力。若能解者。应断法执。若不解者。如何能说。解云。由加力故能信知解。亦能说空。不尔。应断法执过故。智度论云。二乘未证法空理故。问。此善现即是二乘。如何奉答在净土耶。答。佛加被故。得往净土。或佛所化。而非实身。或可秽土有此问答。
世尊我知有情界中。有无量无数不可说有情怀增上慢。为增上慢所执持故。记别所解。
释曰。自下第二答第一问。于中有三。初略答。次世尊下述己所见。后世尊下申己所念。此则初也。谓我知有情界中无量有情坏增上慢记别所解。记别之相。如后当说。然此所说怀增上慢。诸说不同。若依萨婆多宗。有四种人。起增上慢。所谓异生及下三果。如大婆沙四十三云。起增上慢。三说不同。有说。异生起五。谓四善根及四果。预流起四。除第一。一来起三。除前二。不还起二。除前三。阿罗汉无增上慢。有说。异生起九。谓有漏善根四向四果。预流果起七。除前二。一来向起六。除前三。一来果起五。除前四。不还向起四。除前五。不还果起三。除前六。阿罗汉向起二。除前七。阿罗汉无增上慢。预流向无起增上慢义。评曰。圣者亦于胜有漏善。起增上慢故。六圣者。如前所起。各复增一。广说如彼。依经部宗。同萨婆多。于理无违。于彼部中。有多计故。今依大乘。大同二宗。慢通异生有学圣者。故成唯识第六卷云。云何为慢。恃己于他高举为性。能障不慢生苦为业。此慢差别。有七九种。谓于三品我德处生。一切皆通见修所断。圣位我慢既得现行。慢类由斯起亦无失。解云。言七慢者。五蕴论云。云何为慢。谓慢。过慢。慢过慢。我慢。增上慢。卑慢。邪慢。慢谓于劣计己胜。或于等计己等。心高举为性。过慢谓于等计己胜。或于胜计己等。慢过慢谓于胜计己胜。我慢谓于五取蕴随观为我或我所。心高举为性。增上慢谓于未得增上殊胜所证法中。谓我已得。卑慢谓于多分殊胜计己少分下劣。邪慢谓实无德计己有德。心高举为性。集论第四。杂集第六瑜伽八十九。皆同五蕴。若依智度论五十六云。增上人者。是佛弟子。得禅定未得圣道。自谓已得。言九慢者。发智论第二十云。有九慢类。谓我胜。我等。我劣。有胜我。有等我。有劣我。无胜我。无等我。无劣我。显扬第一。但列三种慢类。故彼论云。如经说三种慢类。我胜慢类。我等慢类。我劣慢类。解云。义准说九。于理无违。此七九慢。依成唯识。于五处生故。彼第六云。此慢差别。有七九种。谓于三品我德处生。解云。且七慢中。慢。过慢。慢过慢。卑慢。依三品起。我慢一种。依我处生。邪慢增上依德处生。故杂集论第六卷云。于下中二品处生慢。依中上品处生过慢。依上品处生慢过慢。依上品处生劣慢。于五邪蕴执我我所。由此起我慢。于未得胜德计己得胜德。起增上慢。于实无德计己有德。即是邪慢。若辨九慢。自有两说。若依发智论。如俱舍第十九说。如是九种从前七慢三中离出。谓从前慢过慢卑慢如是三种。若依见生行次有殊成三三类。初三如次即过慢慢卑慢。中三如次即卑慢慢过慢。后三如次即慢过慢卑慢。广如婆沙。若依品类足。释慢类者。且我胜慢胜从三慢生。谓慢过慢慢过慢三。由观劣等胜境别故。故婆沙第百九十九云。依品类足论。我胜慢中。摄三种慢。若于劣谓己胜即是慢。若于等谓己胜即是过慢。若于胜谓己胜即慢过慢。余八慢类。如理应说。解云。余八慢类如理应说者。我等慢类。依中上品摄二种慢。于等计等此即是慢。于胜谓等即是过慢。我劣慢类。但依上品摄一种慢。谓于多胜计己少劣。即是卑慢。有胜无劣同我劣说。有等无胜同我等说。有劣无等同我胜说。如此九中。三依三品。三依中上。三依上品。如前可知。而今此中说有慢者。七九慢中但约增上。于中三说不同。真谛三藏。但说异生以为有慢。依有所得观以为真观。起上慢故。有说。此中通说异生二乘有学为有慢者。罗汉己断烦恼障故。故法华经第一卷说。实得阿罗汉。若不信此法。无有是处。有说。亦通罗汉。所以者何。虽无烦恼慢。有所知慢故。问。若尔。如何会释法华所说。答。彼约烦恼。此据所知。说有说无互不相违。问。七地已来诸菩萨等。于增上慢亦得起不。答。有三释。一云初地己上不起上慢。己得胜义一味相故。一云。七地已还起亦无失。如经所说。故意起故。一云。前七地中。不唯得起烦恼鄣慢。所知障慢亦得现行。地地相望。有胜劣故。问。佛知一切众生边际不。如是问答。如大婆沙一百八十六。彼云。毗奈耶说。世尊于菩提树下。建立有情为三聚。谓齐尔许名邪定聚。齐尔许名正定聚。齐尔许名不定聚。问。为依有情分齐建立。为依法分齐耶。若依有情者。云何非是得有情海边际耶。若依法者。声闻亦能如是建立。佛与声闻有何不共。有说。依有情建立。问。若尔。如何非是得有情海边际耶。答。佛得有情海边际。亦无有过。然总相得。而非别相。谓一切有情不出四生。如是而得。有说。依法建立。问。若尔。声闻亦能建立。佛与声闻有何不共。答。声闻因从佛闻。佛无师自能建立。是为不共。有说。若三千世界。及千岁已来。依有情建立。若余世界及余时。依法建立。依智度论。亦有问答。故第二十八云。问。一切众生可得悉知不。若悉知。即众生有边。若不知。何以故说欲知一切众生心所趣向。云何佛有一切智。答曰。众生心心数法可得悉知。何以故。如经中说。一切实语中。佛最第一。若不能悉知一切众生心得其边际者。佛何以言悉知。亦不名一切智人。而佛语皆实。必应定有一切智人。后次众生虽无边。一切种智亦无边。譬如函大盖亦大。若智慧有边众生无边者。应有是难。今智慧及众生。俱无边故。汝难非也。后次若言有边无边。此二于佛法中是置答。是十四事虚妄无实无益故。不应以为难。具如彼说(又三十云。问曰。菩萨若能满一切众生愿者。则众生有边。即无有受诸饥寒苦。何以故。一切众生皆满所愿。离苦得乐故。答云。满一切者。名字一切。非实一切。如法句偈说。一切皆惧死。莫不畏杖痛。恕已可为譬。勿煞勿行杖。虽言一切畏杖痛。如无色众生。无身故即无杖痛。色界众生。虽可有身。亦无杖痛。欲界众生亦有不受杖痛。而言一切语应得杖者。说言一切。非实一切)。
世尊。我于一时。住阿练若大树林中。
释曰。自下第二申己所见。于中有二。初明自他住处。后我见下叙他记别。此明自所住处。众树聚集。故深密经云。名为林如我忆念过去世时住于一处阿练若园。阿练若者。即是梵音。此云空闲静处。真谛释云。阿练若者。自有三义。一者离声处。谓国邑音声所不至故。二者离斫伐处。谓采薪所不至故。三者离斗诤处。谓一切烦恼总能动乱善法。名为斗诤。若住此处。能伏烦恼故。名离斗诤也。从一拘卢舍外。外去乃至百千由旬。皆名阿练若处。若萨婆多部。解一拘卢舍五百弓。依正量部。解一拘卢舍。凡一千弓也。一弓八尺。凡八百丈地。若准此间。应成四里少许。毗昙论云。四肘为一弓。五百弓名一拘卢舍。一拘卢舍半名阿练若处。大毗婆沙一百三十六云。四肘为一弓。五百弓名阿练若处。从此已去名边远处。即五百弓。成摩揭陀国一俱卢舍。成北方半俱卢舍。所以者何。摩揭陀国。其地平正。去村虽近。而不闻声。北方高下。远犹声及。是故北方俱卢舍大。(俱舍第十二广辨其量。彼云。颂云。极微微金水 㝹羊牛隙尘 蠛虱麦指节 后后增七倍 二十四指肘 四肘为弓量 五百拘卢舍 此八逾缮那 论曰。极微为初。指节为后。应知后后皆七倍增。谓七极微为一微量。积微至七为一金尘。积七金尘为水尘量。水尘积至七。为一莬毛尘。积七莬毛尘。为一羊毛尘量。积羊毛尘七。为一牛毛尘。积七牛毛尘。为隙游尘量。隙尘七为蠛。七蠛为一虱。七虱为𪍿麦。七麦为指节。三节为一指。二十四指横布为肘。竖积四肘为弓。谓寻竖积五百弓。为一俱卢舍。一俱卢舍。许是从村至阿练若中间道量。说八俱卢舍。为一逾缮那。若广分别。如婆沙论一百三十六说)无性摄论云。远离聚落拘卢舍。名阿练若。十住论云。离众愦丙名阿练若。瑜伽复云。谓住空闲山林垧野。受用边际所有卧具。远离一切村邑聚落。名阿练若。头陀经云。阿练若法令身远离愦闹。住于空闲。远离者离众恼乱。若放牧处。最近三里。能远益善。身远离已。亦当令心远离五欲五盖。名阿练若。智论亦同。
时有众多苾刍。亦于林依近我住。
释曰。此明众所住处。言苾刍者。唐言乞士。旧云比丘。金刚仙云。此是梵音。此方义释或云乞士。或云破恶。或云怖魔。无正名相翻。故存梵语。依智度论。有其五义。一名乞士。清净活命故。(彼第三卷云。离四口食故名清净。四口食者。一下口食。有出家人合药种谷殖树等不净活命者。是名下口食。有出家人观视星宿日月风雨雷电礔礰不净活命者。是名仰口食。有出家人曲媚豪势通使四方巧言多求不净活命者。名方口食。有出家人学种种咒术笇吉凶小术不正如是等不净活命者。是名四维口食也)二破烦恼名比丘。(比此云破。丘名烦恼)三出家人号。四名清净持戒。五名怖魔。(比名怖。丘名魔)依瑜伽论有五苾刍。故第二十九云。苾刍有五种。一乞白苾刍。二自称苾刍。三名想苾刍。四破坏烦恼苾刍。五白四羯魔受具足戒苾刍。真谛记云。在因。名怖魔乞士破恶。至果。转怖魔为煞贼。改乞士为应供。说破恶为不生。
我见彼诸苾刍。于日后分。展转聚集。依有所得现观。各说种种相法。记别所解。
释曰。自下第三记别所解。于中有二。初总叙诸计。后别叙诸计。此即第一总叙诸计。如后所说。依五蕴等。作种种解。以为胜义。不说一味法空道理为胜义谛。如是乃至八圣道中。自性差别。及对治等。计为胜义。成增上慢。故今叙之。现观者。依瑜伽论五十三云。决定义是现观义。依俱舍论第二十二。云于诸谛境现见分明。名见现观。然此现观。诸教不同。依俱舍论。有三种现观。谓见缘事有差别故。或说六种。如瑜伽五十五等。或说十种。如集论第七。杂集十三。或说十八。如显扬十七。然今所说有所得现观者。谓诸苾刍。依初法轮所说十三法门。如言执义。不了无所得一味法句胜义。起增上慢。便诸证得空竟胜义。问。诸苾刍依何现观记别所解。答。通说见修无学及前方。故下经云。由得念住乃至得八支圣道故。
于中一类由得蕴故。得蕴相故。得蕴起故。得蕴灭故。得蕴灭作证故。记别所解。
释曰。自下第二别叙诸计。于中有二。初约六种善巧所观境界。记别取解。后复有类得念住下。约道品中七种观门。记别所解。此即第一六种善巧所观境界。记别所解。六善巧者。谓蕴。处。缘生。四食。四谛。并十八界。理实处界摄法周尽。而诸有情意乐差别。故约蕴等。开为六门。若真现观。要证一味胜义谛理。方名现观。而诸苾刍。怀增上慢。得蕴等相。谓真现观。故今此中叙六种计。虽有六门。摄为五段。一明五蕴。二类处缘生。三明四食。四明四谛。五明十八界。此即第一释蕴六句。问。此六句为一类计。为六计耶。解云。解节相续皆作此说。有诸比丘。证见阴相。说为证法。有诸比丘。证见阴生。以为证法。故知六句皆有别计。今此本经。一一门中。俱说一类。故知同彼。分为六计。或可一门合为一计。于理无违。然此六句。释有二义。一句数多少。二辨差别相。言多少者。依深密经。唯有五句。少第一句。(一者阴相。二阴生相。三阴灭相。四阴灭法。五阴灭现证法也)依解节经。具有六句。意同此经。(一阴。二阴相。三阴生。四阴变异。五阴灭。六证阴灭道)今依此经。三处不同。第一卷中。有其六句。如经可知。第二卷初唯有五句。(一诸蕴所有自相。二者生相。三者灭相。四者永断。五者遍知)第二卷末。有七种相。故彼云。假名安立以为色蕴。或自性相。或差别相。假名安立。为色蕴生。为色蕴灭。及为色蕴永断遍知。或自性相。或差别相。问。如何此经句数多少有此异耶。解云。据实前后总有九句。谓初卷六句外更加永断遍知及开相为二。谓自性差别。然此第一及第二末。总别具说。故置总句。第二卷初。总不离别。不别说总。又初卷中自性差别。合为蕴相。至于第二相中。分为自性差别。又初卷中。唯说灭道。不论苦集。第二卷末。永断遍知。不说灭道者。影略互显。故不相违。言差别相者。真谛师云。问。此五蕴等八万法门。得一味义。其相云何。若依上坐部。则有八万四千法门。今依正量部。但有八万。答。约六种法相。显一味义。或有比丘。由见阴者记自所得。此则第一执有五阴。不能了别大师所说。但唯音声。无有别法。名为五阴。由不了知此一味故。起如是执。谓实有五阴。由此执故。起于颠倒。由此倒故。起增上慢。或有比丘。证见阴相者。此即第二显五阴相。或假名相。或实法相。功德相。过恶相。因缘相。三世相。生住灭相。苦等四谛相。三界相。无漏界相。一向答相。分别答相。及问答相。置答相。四食相。乃至有漏色心非色心等相。阴有如是种种道理。名为阴相。由不了别道理一味。故起此实实道理执。因此执故。起于颠倒。由颠倒故。起增上慢。或有比丘。证见阴生者。此即第三显生相。由不了别因果一味。故执五阴真实有生。由此执故。起于颠倒。由颠倒故。起增上慢。或有比丘。证阴变异者。此即第四显阴变异相。由不了别无灭一味。故起此实变异执。由此执故起于颠倒。由颠倒故起增上慢。或有比丘。证见阴灭者。此即第五显阴灭相。不了别清净一味。故起此实清净执。由此执故起颠倒。由颠倒故起增上慢。或有比丘。证阴灭道者。此即第六显阴灭道。由不了别境智一味。故起实灭道执。由此执故起于颠倒。由颠倒起增上慢。就五阴法门。既有此六义。为六种一味。如是十二入等一切法门中。例皆如此。又有别解。第一句显言说品类。即是五阴但有言说。无有别故。第二句显义及理品类。义有假名实法三世相等种种不同。如前所列道理一无我。第三句显应灭品类。即是集谛烦恼业故。第四句显应知品类。即是苦谛。第五句显所证得品类。即是灭谛。第六句显应修品类。即是道谛。于入等中。例有此六也。今解不尔。言得蕴者。总显所证五蕴法门。即是总句。言得蕴相者。得蕴自性差别相。此二句是总。通下诸句。故第二云。假名安立以为色蕴。或自性相。或差别相。乃至色蕴永断遍知。或自性相。或差别相。言自性相者。自法自体。名为自性。如色受蕴等。于自性上。辨差别义。名差别相。如说常无常漏无漏等。言得蕴起故。得蕴尽故者。此二句显生灭无常见。故下经云。诸蕴生相灭相。又诸经云诸行无常起尽法故。又瑜伽八十五云。云何诸行无常。决定起尽相应故。言得蕴灭故得蕴灭作证故者。此二句如次显示灭道二谛。断苦集谛得灭谛故。由道断蕴作证灭故。十二处等。皆准此释。广辨五蕴。义如别章。
如此一类。由得蕴故。复有一类。由得处故。复有一类。得缘起故。当知亦尔。
释曰。此即第二类处缘生。皆有六句。类蕴应知。处及缘生。义如别章。
复有一类。由得食故。得食相故。得食起故。得食尽故。得食灭故。得食灭作证故。记别所解。
释曰。此即第三约四食门。记别所解。配释六句。准上应知。辨四食相。义如别章。
复有一类。由得谛故。得谛相故。得谛遍知故。得谛永断故。得谛作证故。得谛修习故。记别所解。
释曰。此即第四约四谛门。记别所解。于六句中。初二是总。如上应知。后四如次。苦应遍知。集应永断。灭应作证。道应修习。若依瑜伽第五十五云。问。何缘故说遍知苦谛永断集谛触证灭谛修习道谛。答。由彼苦谛是四颠倒所依处故。为除颠倒。苦既遍知。苦即遍知故遍知集。由彼集谛苦谛摄故。虽遍知苦。仍为集之所随逐故。故须更说永断集谛。言触证者。是现见义。由于灭谛现前见故。不生怖畏。受乐摄受。是故次说触证灭谛。若勤修道。乃能成办所观三义。是故后说修习道谛。问。余三谛亦应遍知。如何唯说苦应遍知。答。此如婆沙七十九说。彼云。问。契经但说苦谛应遍知。如何阿毗达磨说一切法皆应遍知。胁尊者言。世尊唯说应遍知苦。或谓唯苦是应遍知。故对法中说一切法是所遍知。世尊唯说集应永断。或谓唯集是应永断。故对法中说有漏法皆应永断。世尊唯说灭应作证。或谓唯灭是应作证。故对法中说有漏法皆应永断。世尊唯说灭应作证。或谓唯灭是应作证。故对法中依得作证。说诸善法皆应作证。世尊唯说道应修习。或谓唯道是应修习。故对法中总说一切善有为法皆应修习。此则显示经义不了。阿毗达磨是了义说。广如彼论多复次说。广辨四谛。义如别章。
复有一类。内得界故。得界相故。得界种种性故。得界非一性故。得界灭故。得界灭作证故。记别所解。
释曰。第五约十八界。记别所解。于六句中。初二后二。准前应知。中间二句。释有差别。种类众多名为种种。数过一故名为非一。故杂阿含经第十六云。佛告比丘。云何种种界。谓十八界。眼界色界眼识界乃至意界法界意识界是名种种界。若瑜伽二十七。约五蕴明种种非一。二义差别。彼云。云何名蕴种种差别性。谓色蕴异。乃至识蕴异。云何名蕴非一众多性。谓色蕴非一众多品类。大种所造差别故。古来今等品类差别故。若瑜伽五十六云。云何种种界。谓即十八界。展转异相性。云何非一界。谓即彼诸界无量有情种种差别所依住。云何无量界。谓总彼二名无量界。又瑜伽八十三云。若能了知十八界者。名非一界智。了知彼界种种品类。名种种界智。通达了知彼界趣地补特伽罗品类差别故。十八界义。如别章说。
复有一类。由得念住故。得念住相故。得念住能治所治故。得念住修故。得念住未生令生故。得念住生已坚住不忘倍修增上广大故。记别所解。
释曰。自下第二约道品三十七法。记别所解。此有两释。一云。前蕴等法。约所证境。记别所解。后念住等。依能证行。记别所解。一云。彼诸苾刍。非但缘于蕴等中六相以为胜义现观境界。亦缘念住正断等法六种别相。计为真实现观境界。故不能了真胜义中一味相也。故解节云。或有比丘。证见念处及念处相等。记自所得。又深密云。如是诸比丘。取念处相。说为证法。具说如彼。于中有三。初约念住。记别所解。次如有一类下。类释正断神足根力觉支。记别所解。后约八圣道。记别所解。此即第一约四念住。记别所解。言念住者。谓四念住。即身受心法。依正理论七十一云。何缘于慧立念住名。慧由念力持令住故。俱舍二十五云。毗婆沙师。作如是说。慧由念力。持令住故。理实由慧。令念住境。如实见者。能明记故。依毗婆沙第九十六云。由念势力析除自体。故名念住。自体即是有漏五蕴。要由念住折除彼故。依智度论第十九云。随顺智慧缘中止住。是时名念处。依瑜伽二十八云。问。念住何义。答。若于此念住。若由此住念。皆名念住。于此念住者。谓所缘念住。由此住念者。谓若慧若念。摄持于定。是自性念住。所余相应诸心心所。是相杂念住。辨体性者。依萨婆多。以慧为体。若大乘以念慧为体。故杂集论十云。念住自体者。谓慧及念。由佛经中有于身等随观言故。及有念住言故。如其次第。依瑜伽云。若慧若念。摄持于定。是名自性念住。又此复三种。一闻所成。二思所成。三修所成。闻思所成。唯是有漏。修所成者。通有漏无漏。就释文中。文有六句。(深密经有七句。于第六句开为二句。谓念处生已住及不失修行相。解节经文。依真谛记开为十句)真谛记云。问曰。经意或有比丘证见念处等十句。欲何所显。答曰。为显十义。说此十句。初句证见念处者。即是境界念处。第二念处相者。即是自性念处。第三念处对治者。显念处道所治四倒。第四念处对治道者。显能治道。即是杂念处治四倒故。第五念处修习者。即是修念处方便道。第六未生念处证见念生者。即是无碍道。谓八忍。第七已生念处证见念住者。即解脱道。谓八知。第八不忘失。即是修道。乃至金刚心。第九增长者。即无学道。谓金刚后心。第十圆满者。即神通。道三轮利物也。谓神通。记心。正教。如四念处有此十句。四正勤乃至八圣道。例亦如此。具说如彼。今解不尔。一一法门。例有六句。初二句准蕴应知。下有四句。不同蕴等。言得念住能治所治者。显四念住能治四倒。谓身念住。观身不净。能治净倒。受念住。观受无乐。能治乐倒。心念住。观心无常。能治常倒。法念住。观法无我。能治我倒。广如瑜伽二十八等。言得念住修故等者。此三句文。约四种修。释四念住。然此四修。萨婆多宗。念住现前名为行修。亦名得修。起得能得未来种类名准得修。故俱舍论二十六云。修有四种。一得修。二习修。三对治修。四除遣修。如是四种依法立。颂曰。
立得习二修 依善有为法 依诸有漏法
立治修遣修
论曰。得习二修。依有为善。未来唯得。现其二修。治遣二修。依有漏法。故有漏善具足四修。无漏有为余有漏法。如次各具前后二修。若广分别。如顺正理七十四。婆沙一百五说。今依大乘。诸教不同。若依集论第五。杂集第九。亦依四修。修念住等。彼约四正断。明四种修。故彼论云。更辨诸道修之差别。略说有四种。谓得修。习修。除去修。对治修。得修者。谓未生善法修习令生。习修者谓已生善法修令坚住不忘陪复增广。除去修者。谓已生恶不善法修令永断。对治修者。谓未生恶不善法修令不生。如是四种修差别相。随其所应。依四正断说。瑜伽六十六。亦同集论。若依此经。唯初二修。明修念住。言得念住修故者。总标二修。言未生令生者。别显得修。言生已坚住等者。别显习修。问。如何不说后二种修。答。此中俱说修诸善法。不说余恶不善法故。或可具四。前能治中摄二修故。言得念住未生令生故者。准显扬第二云。未生善法为令生故。未生者。谓所未得。善法者。谓闻思修所生三慧。由无过义。故名为善。为令生故者。谓令修得故。言得念住生已坚住不忘倍修增广故者。此习修文。诸教不同。若准显扬。有其七种。一已生善法。二令住。三不忘。四令修满。五令倍修。六令增长。七令广大。故彼论云。已生者谓已得故。令住者谓闻慧。令不忘者谓思慧。令修满者谓修慧。此上三句。显唯守护已所得善。令倍修。令增长。令广大者。如其次第。不唯于彼生知足故。若依瑜伽二十八。具足列名。而不解释。二十九文。但有前四。阙后三句。
如有一类。得念住故。复有一类。得正断故。得神足故。得诸根故。得诸力故。得觉支故。当知亦尔。
释曰。此即第二类释五门。谓如念住。有其六句。正断神足根力觉支。皆有六句。准上应知。言五门者。一者正断。谓四正断。即已生恶不善法为令断故。于诸未生恶不善法为令不生故。于其未生一切善法为令生故。于其已生一切善法为欲令住令不忘失等。依俱舍论云。何故说勤名为正断。于正修习断修位中。此勤力能断懈怠故。或名正胜。于正持策身语意中。此最胜故。顺正理毗婆沙亦同。依智度论第十九云。破邪法正道中行。故名正勤。又云。四种精进心勇发动。故名正勤。辨体性者。大小诸教。皆以精进为体。言神足者。谓四神足。即欲勤心观三摩地。依俱舍云。何缘于定立神足名。诸灵妙德所依止故。有余师说。神即是定。足谓欲等。彼应觉分事有十三增欲心故。(毗婆沙师觉分十一。加欲心故成十三事)又违经说。如契经言。吾今为汝说神足等。神谓受用种种神境。分一为多。乃至广说。足谓欲等四三摩地。此中佛说定果名神。欲等所生等持名足。正理大同。毗婆沙云。能为神妙功德所依。故名神足。若广分别。如大婆沙百四十一说。依智度论云。摄心安隐于缘中故。名如意足。又云。行四正勤时。心等散故。以定摄心。故名如意足。又云。智定力等所愿皆得故。名如意足。具说如彼。依瑜伽云。问。何因缘说名神足。答。如有足者。能往能还。腾跃勇健。能得能证世间所有殊胜之法。世殊胜法。说名为神。彼能到此。故名神足。广说乃至能得能证出世间法。由出世法最胜自在。是最胜神。彼能证此。故名神足。广说如彼。辨体性者。大小诸教。皆用三摩地为体。言诸根诸力者。谓五根五力。即信精进念定慧。依俱舍论。何缘信等先说为根。后名为力。由此五法。依下上品。分先后故。又依可屈伏不可屈伏故。依顺正理云。何缘信等立根力名。以增上故。难屈伏故。何缘此五先说为根。后名为力。由此五法。依下上品。分先后故。又依可屈伏不可屈伏故。下品信等势力劣故。犹为所治同类屈伏。上品翻此。故得力名。毗婆沙云。势用增上。故名为根。难可摧制。故名为力。依智度云。耎智心得故名根。利智心得故名力。又云。于知众生根中。得自在方便力。故名为根。五力增长。能破烦恼。度众生。得无生法忍。是名为力。复次天魔外道不能俎坏。故名为力。具说如彼。依瑜伽论。增上义故说名根。难伏义故名力。具如彼说。显扬杂集等意同瑜伽。辨体性者。大小诸教。皆用信等五法为体。言觉支者。谓七觉支。即念。择法。精进。喜。安定。舍觉支。依婆沙云。助如实觉。故名觉支。问。觉支者是何义耶。为能觉悟。故名觉支。为觉之支。故名觉支。有作是说。是能觉悟。故名觉支。问。若尔。即应一是六非。答。六是觉支。能随顺觉。从胜而说亦名觉支。复有说者。是觉之支故名觉支。问。若尔。即应六是一非。答。择法是觉支亦是觉。余六是觉支而非是觉。如正见是道亦正道支。具说如彼。顺正理论意同婆沙。依智度论云。无学实觉此七事能到故名分。又云。修道用故名觉。见道。用故名道。中边论云。此支助觉。故名觉支。由此觉支位在见道。依瑜伽论云。诸已证入正性离生补特伽罗。如实觉慧。用此为支。故名觉支。辨体性者。大小诸教。用慧精进念定喜受轻安行舍为体。
复有一类。得八支正道相故。得八支圣道能治所治故。得八支圣道修故。得八支圣道未生令生故。得八支圣道生已坚住不忘倍修增广故。记别所解。
释曰。此即第三约八道支。记别所解。能治是八圣道。所治是八邪。余同前释。言八支圣道者。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毗婆沙云。问。言道支者。是何义耶。为能求趣故名道支。为道之支故名道支。有作是说。此能求趣故名道支。问。若尔。则应一是七非。答。七是道分。能随顺道。从胜而说。亦名道支。复有说者。是道之支。故名道支。问。若尔。即应七是一非。答。正见是道亦道支。余是道支而非道。如择法是觉亦是觉支。余六是觉支而非觉。智度论云。得是诸安隐具足已欲入涅槃无为城故。行是诸法。是时名为道。瑜伽论云。问。何因缘故。名八支圣道。答。诸圣是觉已见迹者。由八支摄行迹正道。能无余断一切烦恼。能于解脱究竟作证。是故名为八支圣道。辨体性者诸说不同。若依俱舍。六法为体。正语业命同或故。毗婆沙师。七法为体。身语二业不相杂故。正理亦同。毗婆沙论有三释。或说为六。或说为七。意同俱舍。或说为八。正命非正语业故。依杂集论云。道支自体者。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如是八法名道支自体。问。七觉八道依何位说。答。依婆沙自有两说。一云。见位八正道。修位七觉支。一云。见道名觉支。修道名八道。许家正义。前说为正。依俱舍论。亦有两释。一说同婆沙。一说七觉在见道。八道通见修。今依大乘。智度论自有两说。同大婆沙杂集中边。七觉为见。八道为修。显扬论说七觉在见。八圣道中正见。通于见修。余七唯修。瑜伽七觉为见。八圣道中正语业命唯立修道。余不别说。广辨道品。义如别章。
世尊我见彼已。便作是念。此诸长老。依有所得现观。各说种种相法。记别所解。
释曰。自下第三述已所念。于中有三。初略述己念。次重述己念。后赞世尊德。此即第一略述己念。
当知彼诸长老一切皆怀增上慢。为增上慢所执持故。于胜义谛遍一切一味相。不能解了。
释曰。此即第二重述所念。
是故世尊甚奇。乃至世尊善说。
释曰。自下第三赞世尊德。于中有三。初略赞善说。次举所赞教。后显非余境。此即初也。
谓世尊言。胜义谛相微细最微细。甚深最甚深。难通达最难通达。遍一切一味相。
释曰。此即第二举所赞教。微细等文。已如上释。
世尊此圣教中修行苾刍。于胜义谛遍一切一味相。尚难通达。况诸外道。
释曰。此即第三显非余境。谓诸二乘及诸外道。不能通达遍一味相。皆是此中起增上慢。
尔时世尊。告尊者善现曰。如是如是。善现。我于微细最微细甚深最甚深难通达最难通达。遍一切一味相胜义谛。现正等现觉等觉已。为他宣说显示开解施设照了。
释曰。此即第二即所赞德。如汝所赞。于微细等一味胜义。自觉悟他。又解。初是总赞。能自觉他。后是别赞。能自觉他。赞自他觉。重言如是。
何以故。
释曰。第二依徴广释。先徴。后释。此即徴也。
善现。我已显示于一切蕴中。清净所缘。是胜义谛。
释曰。此即广释。于中有三。初法。次喻。后合。法中有三。初约清净所缘。显一味相。次善现修观行下。约三遍义以辨一味。后善现如彼下。即以离三过。释一味相。就初段中。先释。后结。释中复二。初约清净所缘。显胜义谛。后此清净下。以清净所缘。显一味相。前中有二。初约蕴上清净所缘。显胜义谛。后类处等清净所缘是胜义谛。此则初也。一切蕴者。五蕴非一。故言一切。或可漏无漏等非一。故言一切。此意说云。于蕴等上。有胜义谛。亦名清净所缘。由缘此境。得心清净故。是故显扬十六卷云。复次颂曰。
清净之所缘 常无有变异 善性及乐性
一切皆成就
论曰。由胜谛离一异性故。当知即是清净所缘。何以故。由缘此境。得心清净故。具说如彼。或可胜义即体离系故名清净。问。上经中未说此言。如何说言我已显示。解云。诸部般若及无量义中。皆说真如也。
我已显示于一切处缘起。食谛界念住正断神足根力觉支道支中清净所缘。是胜义谛。
释曰。此即第二释类处等清净所缘。是胜义谛。所以者何。胜义谛理。遍诸法故。
此清净所缘。于一切蕴中。是一味相。无别异相。
释曰。自下第二约清净所缘。显一味相。于中有二。初约诸蕴。释一味相。后类处等。释一味相。此即第一约蕴上清净所缘。显一味相。于诸蕴上清净所缘。无别异相。无别异义。即一味故。
如于蕴中。如是于一切处中乃至一切道支中。是一味相。无别异相。
释曰。此即第二类处等诸法一味。
是故善现。由是道理。当知胜义谛是遍一切味相。
释曰。此即第二结胜义谛是一味相。谓由前所明蕴等法中清净所缘胜义谛相。无别道理。故知胜义谛相即是遍一切。
善现。修观行苾刍。通达一蕴真如胜义法无我性已。更不寻求各别余蕴诸处缘起。食谛界念住正断神足根力觉支道支。真如胜义法无我性。
释曰。自下第二约三遍义。以释一味。言三遍者。谓真如胜义及法无我。此三皆遍蕴等法中。故说此三名为一味。于中有二。先释。后结。释中有二。先反解。后顺释。此即初也。谓胜义谛有众多义。依大般若。有十二名。谓真如。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虚空界。不思议界。如是乃至余教所说。不可具述。今于此中。且约三义以释一味。言真如者。如成唯识第九卷云。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异。谓此真实。于一切位。常如其性。故曰真如。即是湛然不虚妄义。问。岂不前说真胜义谛离诸名言。如何于此说名真如。解释此难。如成唯识第二卷说。真如亦是假施设名。遮拨为无。故说为有。遮执为有。故说为空。勿谓虚幻。故说为实。理非妄倒。故名真如。言胜义者。胜谓胜智。义即境义。谓此真如。二种胜智所缘境义。故名胜义。是故显扬第十六云。论曰。此胜义谛。当知即是圆成实性。问。何因缘故。七种真如。名胜义谛。答。由是二最胜智所行故。谓出世智及后所得世间智。由此胜义无戏论故。非余智境。自余别义。如二谛章。言法无我者。如集论第三说。何等无我相。谓如我论者。所立我相蕴界处非此相。由蕴界处我相无故。故名无我相。杂集第八亦同此说。问。空与无我。二种何别。答。诸教不同。依俱舍论。四说不同。故第二十六云。违我所见故空。违我见故非我。又云。内离士夫故空。不自在故非我。又云。于此无我故空。自非我故非我。又云。为治我所见故修空行相。为治我见故修非我行相。大毗婆沙第七十九。亦有两说。同俱舍初二释。顺正理论第七十四云。无主宰故空。违我相故非我。又云。为治我所见故修空行相。为治我见故修非我行相。(此同俱舍论第四释)依智度论第三十二云。不见实是名空。不见我是名无我。依集论第三云。何等空相。谓若于是处此非有。由此理正观为空。若于是处余是有。由此理如实如有。是名善入空性。于何处谁非有。于蕴界处常恒凝住不变坏法。我我所等非有。由此理彼皆是空。于何处谁余有。即此处无我性。此无我性。无我有性。是谓空(成实论第二十五云。如法印经中说。行者观色无常空虚无常者。谓色体性无常空虚者。如瓶中无水名曰空瓶。如是如是。五蕴中无神我故名为空。又圣行品云。有二行。空行无我行。于五阴中不见众生。是名空行。见五阴亦无。是无我行也)。
唯即随此真如胜义无二智为依止故。于遍一切一味相胜义谛。审察趣证。
释曰。此即第二顺释一味。释此文诸说不同。一云。唯此皆是一蕴遮表异故说二。言唯是遮遣遮余蕴等。此者表示此一蕴也。此意说云。唯此一蕴真如胜义。及有无无二法无我境。三种无分别智为依止故。后所得智。于彼一切一味相。审察趣证。故知真如是一味相。一云。无二智者人法二无我智。余如前说。一云。行者以三种无分别智为依止故。即用此智。于遍一切一味相中。审察趣证。余如初说。或可余如前说。上来总有三说。一云。唯此皆是一味真如。亦有三释。准上应知。一云。唯谓一蕴此即真如。亦有三释。准上应知。如是上来总有九释。或可唯是真如此即一蕴。亦有三释。准上应知。虽有此释。文辞不便。总释意云。前文遮求余法胜义。故名反解。此文成立唯求一蕴故名顺释。真谛三藏释两段经云。前文释通达三境。后文释审察趣证。此三别者。若依小乘。三无漏根有差别故。此即见修无学位差别故。今依大乘。地地皆有入住出分。如其次第。配属应知。
是故善现。由此道理当知胜义谛是遍一切一味相。
释曰。此即第二结文。可知。
善现。如彼诸蕴展转异相。如彼法处缘起食谛界念住正断神足根力觉支道支展转异相。
释曰。此下第三以离三过。释一味相。即真如等。离有因等三种过失。故成一味。于中有二。先释。后结。释中有二。初明蕴等展转异相。后辨真如无别异相。此即初也。文有二节。初明诸蕴展转异相。后如彼下类处等展转相异。由此蕴等相别异故。有三过失。一者有因。因所生故。二者有为。相所迁故。三非胜义应更寻求。非究竟故。
若一切法真如胜义法无我性亦异相者。是即真如胜义法无我性亦应有因。从因所生。若从因生。应是有为。若是有为。应非胜义。若非胜义。应更寻求余胜义谛。
释曰。此下第二显胜义谛无别异相。于中有二。初返显胜义。有三过失。后善现下顺释胜义。离三过失。此即初也。文有二节。初牒异相。后显三失。言三失者。如前已说。或可五失。一应有因。二从因生。三应有为。四非胜义。五应求胜。即准此文。圆镜智等。从因生故。是有为摄。非胜义谛故。亲光等释受用身。即是无常。生者必灭。一向记故。有说是常。(勘文)如是等义。第五卷中当广分别。
善现。由此真如胜义法无我性。不名有因非因所生。亦非有为是胜义谛。得此胜义。更不寻求余胜义谛。
释曰。自下第二顺释胜义。离三过失。于中有二。初正释胜义离三过。后唯有下以理重成。此即初也谓若别异有三失故。故知胜义唯是一味。离三种失。
唯有常常时。恒恒时。如来出世。若不出世。诸法法性安立法界安住。
释曰。此即第二以理重成。谓彼胜义一味真如。唯常恒时。如来出世。若不出世。一切诸法法性安立法界安住。更无变异种种异相。依解节经。但说恒常乃至法性法界法住。真谛解曰。于道前位中。先来本有。故名为恒。非佛出世方始有故。道中后位。此理无灭。故称为常。佛出世后理无尽故。法性者。即自性住佛性。约道前位。能为菩提以作根本。众生由此得发心故。法界者。即引出佛性。约道中位。界名为诸行根本。引出万行故。法住者。即至得果佛性。约道后位。至涅槃法体常住故。今依此本。云常常时恒恒时者。解云。一味真如。从本已来。前时非一名常常时。后时非一名恒恒时。于如是时。诸法法性安立法界安住。然此法性安立法界安住自有二义。准余二本。分为三种。一诸法法性。二安立法界。三安立安住。若准无性摄论第四。分为二种。一诸法法性安立。二法界安住。安住即是安立异名。若依瑜伽。分为三种。谓法性法界法住。安住即是法性故。第十卷云。是诸缘起。无始时来。理成就性。是名法性。如成就性。以无颠倒文句安立。是名法住。由此法住以彼法性为因。是故说彼名为法界。解云。瑜伽举彼缘起。显彼理性。或可彼论即说缘起。有此三句。非显彼性。然释三句。其理无别。
是故善现。由此道理。当知胜义谛是遍一切一味相。
释曰。是第二结文。应知。
善现。譬如种种非一品类异相色中。虚空无相无别无变异。遍一切一味相。
释曰。第二举喻重说。言种种非一品类者。凡论色蕴。有其三种。一者四大及所造相。二者有见有对。无见有对。无见无对。三句差别之相。三者变坏。谓前二种皆有变坏。名变坏相。具此三种。故言种种非一品类。或云异相也。然虚空中。无能所造相。故名无相。无有有见有对色等种种差别故。名无分别。分别即是差别异名。解节经云。无差别故亦无变坏。名无变异。具此三义。名一味相。
如是异性异相一切法中。胜义谛遍。一切一味相。当知亦尔。
释曰。第三举法同喻。言异性相者。即自相差别。故深密云自相差别。此意说云。一切诸法皆有二相。一者自性。二者差别。而胜义中无一切法自相差别。故名一味。故佛地经云。譬如虚空。虽遍诸色种种相中。而不可说有种种相。体唯一味。如是如来清净法界。虽复遍至种种相类所知境界。而不可说有种种相。体唯一味。佛地论第五。依他起性同皈真如圆成实性。故名一味。又遍计所执所显真如无差别故。名为一味。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释曰。自下第二举颂略说。于中有二。初发起颂文。后举颂略说。此即初也。
此遍一切一味相。胜义诸佛说无异。若有于中异分别。彼定愚痴依上慢。
释曰。自下第二以颂略说。于中有二。初有半颂。举佛同说赞一味相。后二句辨愚异执。显理甚深。前中上句颂一味相遍诸蕴等。下句明其胜义诸佛同说。或可胜义诸佛说无异者。无异即是一味义也。下半颂中。前句辨异计。后句计所依。然此颂中。依解节经。更有一颂及奉持长行。应非正本。所以尔者。唐本深密皆无后颂。又后奉持。真谛自云。后去流通。非此品内。乃是摄最后流通文。安此未了。前序亦然。抄经前序。安第一品也。今判此释。亦不顺经。经末奉持。曼殊室利以为后故(深密颂云。如来应说法见别是憍慢 解节经有其二颂 法通相一味一切一味相 不离第一义 是人增上慢 逆生死流通 微细深难见 诸佛说平等 若于中执异 欲染痴覆故 凡夫不能得)。
解深密经心意识相品第三
将释此品。略有二义。一释品名。二正释文。言心意识相品者。心意识名。有通有别。如成唯识第五卷云。谓薄伽梵。处处经中。说心意识三种别义。集起名心。思量名意。了别名识。是三别义。如是三义。虽通八识。而随胜显。第八名心。集诸法种。起诸法故。第七名意。缘第八识。恒审思量。为我等故。余六名识。于六别境。粗动间断。了别转故。相谓体相。或是相状。品义如前。虽有二门。此品宗明通名三义。于中就胜。故说第八。或可此中别名三义。虽有两释。前说为胜。是故题云心意识相品。
尔时广慧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说。于心意识秘密善巧菩萨。
释曰。就所观境。自有二种。一者胜义。二者世俗。上来已释胜义谛讫。自下第二辨世俗谛。于中有二。初长行广释。后以颂略说。前中有二。先问。后答。问中有二。初举所问教。后依教发问。此即初也。言广慧菩萨者。从慧立名。真谛记云。广慧对佛说法之人。一切菩萨无不具此广慧之德。但此中从广慧法门立名。佛地论云。深广圆满善通达故。名为广慧。智度论云。道俗种种经书论议。无不悉知。名为广慧。瑜伽论云。谓即此慧无量无边所行境故。名为广慧。谓世尊说。于心意识秘密义中。如实了知。名善巧菩萨。
于心意识秘密善巧菩萨者。齐何名为于心意识秘密善巧菩萨。如来齐何施设彼为于心意识秘密善巧菩萨。说是语已。
释曰。此即第二依教发问。文有二节。初牒所问教。后齐何下。正设问辞。问有二意。初齐何名为于心意识秘密善巧菩萨者。问菩萨位即是教所说义。后如来齐何施设彼为于心意识秘密善巧菩萨者。问。如来依何菩萨施设彼教。施设彼教。施设即是宣说之义。
尔时世尊。告广慧菩萨摩诃萨曰。善哉善哉。
释曰。此下第二依问正答。于中有二。初赞问许说。后广慧当知下。对问正答。前中有二。初赞其所问。后敕听许说。前中有二。先总。后别。此即初也。所问深义能益复广。是故重赞善哉善哉。十地论第一云。善哉者。所说法中善具足故。瑜伽八十三云。善哉者。是诸贤圣所称赞故。九十八亦同。大智度论四十一云。善哉善哉者。赞德之美也。又智度论六十六云。言必可信。能问于佛。断大众疑。能大利益。故言善哉。无上依经第一卷云。若有烦恼不能染着。是名善哉。
广慧。汝今乃能请问如来如是深义。
释曰。自下别赞。于中有二。初赞问胜义。后赞问有益。此即初也。
汝今为欲利益安乐无量众生。哀愍世间及诸天人阿素落等。为令获得义利安乐。故发斯问。
释曰。自下第二赞问有益。文有两节。初明总益。后哀愍下明别利益。言利益安乐者。如佛地论第一卷云。现益名乐。当益名利。世间名乐。出世名利。离恶名乐。摄善名利。福德名乐。智慧名利。无性摄论第七亦有七对。大同佛地第一。若依佛地第七。有其五对。故彼论云。谓净法界及妙智。皆能安立一切众生利益安乐。令修善因名为利益。令得乐果名为安乐。又令离恶名为利益。令其摄善名为安乐。又拔其苦名为利益。施与其乐名为安乐。此世他世世出世等。应知亦尔。解云。利益安乐与第一卷相违应知。言哀愍等者。明其利益。自有二种。言世间者。五蕴世间成人之法。人天等者。蕴所成人。谓五蕴假者。依智度论。有三世间。一器世间。二五蕴世间。三众生世间。今于此中辨教所益。是故但说五蕴众生。或可所益诸众。名为世间。领解众首。名天人等。问。岂不颂言。我于凡愚不开演。如何此云哀愍世间及天人等。答。说教所为。有其多义。若为令离恶修善。通为有性无性故说。若为趣无上正等菩提。但为菩萨种姓不定者说。
汝应谛听。吾当为汝说心意识秘密之义。
释曰。此即第二敕听许说。言谛听者。依功德施波若论云。谛听者。心专一境。瑜伽八十三云。言谛听者。谓如是相法劝令审听。
广慧当知。于六趣生死彼彼有情众中。或在卵生。或在胎生。或在湿生。或在化生。身分生起。
释曰。自下第二对问正答。此心意识。即是八识故。今先辨八识差别。后方正释心意识义。八识差别。略辨六义。一种数多少。二释名字。三出体性。四所依根。五所缘境。六心所相应。
言种数者。诸声闻藏。但说六识。而无七八。具如诸教。今依大乘。自有两释。一龙猛等。但说六识。是故清辨菩萨所造。中观心论入真甘露品云。离六识外。无别阿赖耶识。眼等六识所不摄故。犹如空华。故知彼宗唯立六识。二弥勒宗。依金光明等。具立八识。然依此宗。西方诸师。有其三说。一菩提留支唯识论云。立二种心。一法性心。真如为体。此即真如心之性故。名之为心。而非能缘。二相应心。与信贪等心所相应。解云。唯释意之性故。识之性故。亦名意识。于理无违。二真谛三藏。依决定藏论。立九识义。如九识品说。言九识者。眼等六识。大同识论。第七阿陀那此云执持。执持第八为我我所。唯烦恼障。而无法执。定不成佛。第八阿梨耶识。自有三种。一解性梨耶。有成佛义。二果报梨耶。缘十八界。故中边分别偈云。根尘我及识。本识生似彼。依彼论等说。第八识缘十八界。三染污阿梨耶。缘真如境。起四种谤。即是法执。而非人执。依安慧宗。作如是说。第九阿摩罗识。此云无垢识。真如为体。于一真如。有其二义。一所缘境。名为真如及实际等。二能缘义。名无垢识。亦名本觉。具如九识章引决定藏论九识品中说。三大唐三藏。依楞伽等及护法宗。唯立八识。不说第九。破清辨云。所立量中。便有自教相违之失。楞伽等经。皆说第八阿赖耶故。问。若尔。如何大品经等。唯说六识。护法会释。如成唯识第五卷说。然有经中说六识者。应知彼是随转理门。或随所依六根说六。而识类别。实有八种。问。岂不龙猛唯立六耶。解云。据实龙猛等信有七八。位在极喜大菩萨故。而彼论中。说六识者。述大品经等意。故不相违。真谛师说。九种。识中。后之三识。皆有多失。且如第七。有二种失。一阿陀那者。第八异名。而非第七。故此经等。说第八识。名阿陀那。二义相违。所谓唯烦恼障。便违此经八地已上有染末那。或不成佛。违庄严论等转八识成四智义也。第八赖耶能起法执。或云。缘十八界。皆不应理。心所法中。无明无明数。如何得与法执俱起。又新翻辨中边论云。颂曰。
识生变似义 有情我及了 此境实非有
境无故识无
长行释云。论云变似义者。谓似色等诸境性现。变似有情者。谓似自他身五根性现。变似我者。谓染末那与我痴等恒相应故。变似了者。谓余六识了相粗故。具说如彼。故知第八不缘心等。若广分别。如成唯识也。又真谛云。阿摩罗识反照自体。无教可凭。复违如来功德庄严经。彼云。如来无垢识。是净无漏界。解脱一切障。圆镜智相应。准经可知。无垢识者。即是净分第八识也。又决定藏论。即是瑜伽彼。论本无九识品也。
言释名者。先通。后别。言八识者。是其通名。八谓标数。识即了别。通性及相。简唯六识。故言八识。即六释中带数释也。言名别者。眼等六识皆依主释。谓依眼之识名为眼识。乃至依意之识名为意识。第七末那此云意。如成唯识恒审思胜余识故。若依此释。意即识故名为意识。是持业释。八阿赖耶。此云藏识。具有能藏所藏执藏义故。此即如次。果于因中藏。因于果中藏。境于执中藏。具如成唯识论及摄大乘。此亦持业。藏即识故。
言体性者。且依三义。一约三性。二约三科。三依法数。若依三性。分别八识。一一此通三性。摄妄皈真。皆真如故。托因缘起。皆名依他。随执情有。是所执性。故唯识第九卷云。谓唯识性。略有二种。一者虚妄。谓遍计所执。二者真实。谓圆成实。复有二性。一者世俗。谓依他起。二者胜义。谓圆成实。三科出体。五蕴门中。八识皆用识蕴为体。十二处中皆意处摄。皆有无间灭依义故。十八界中。前五种识。一一皆用自识界及意界一分为体。第六七八三识。一一皆用意识及意界少分。以为自性。
辨所依者。八识所依。各有三种。一因缘依。谓能亲生八识种子。故成唯识第四卷云。一因缘依。谓自种子诸有为法。皆托此依。离自因缘。必不生故。二开导依。谓前念灭自类八识。各望后念。为开导依。故唯识云。三等无间缘依。谓前灭意诸心心所。皆托此依。离开导根。必不转故。三俱有依。然俱有依。诸识不同。眼等五识。各有四依。一同境根。谓眼等五根各望自识。二分别根。谓五识俱同缘意识。三染净根。谓第七末那。四根本依。谓第八识。故唯识云。由此五识俱有所依。定有四种。谓五色根六七八识。随𨷂一种。必不转故。同境分别染净根本所依别故。第六意识。俱有所依。唯有二种。故唯识云。第六意识俱有所依。唯有二种。谓七八识。随𨷂一种。必不转故。第七末那。俱有所依。唯有一种。故唯识云。第七意识。俱有所依。但有一种。谓第八识。藏识若无。必不转故。第八赖耶俱有所依。亦唯一种。故唯识云。阿赖耶识俱有所依。亦但一种。谓第七识。彼识若无。定不转故。论说藏识恒与末那俱时转故。解云。八识所依有漏无漏无有差别。
显所缘者。有其四种。一五识所缘。二意识所缘。三末那所缘。四阿赖耶境。一一门中。先辨有漏。后显无漏。有漏五识。于五境中各唯缘一。谓眼识缘色。乃至身识缘触。(唯是现量)若无漏位。依成唯识论第十卷。有两师义。故彼云。成所作智相应心品。有义但缘五种现境。庄严论说。如来五根。一一皆于五境故转。有义亦能通缘三世诸法。佛地论说。成所作智。起三业诸变化事。决择有情心行差别。领受去来现在等义。(亦唯现量不通真智)有漏意识遍缘十八界。诸论皆同。(通量非量或现或比)若已转依。亦遍缘诸法。故唯识云。妙观察智相应心品。缘一切法自相共相。皆无障碍。(唯是现量通真俗智)有漏第七。唯缘第八赖耶见分。执为我法。诸论悉同。(唯是非量)无漏末那。依唯识论。三释不同。故彼云。平等性智相应心品。有义但缘第八净识。如染末那缘藏识故。有义但缘真如为境。缘一切法平等性故。有义遍缘真俗为境。佛地经说。平等性智。证得十种平等性故。庄严论说。缘诸有情自他平等。随他胜解。示现无边佛影像故。(唯是现量通真俗智)有漏赖耶所缘境。诸论不同。若依瑜伽五十一。唯说二种。故彼云。谓若略说阿赖耶识。由于二种所缘境转。一由了别内执受故。二由了别外无分别器相故。若依成唯识第二卷前文。缘三种境。谓外器世间有漏种子及有根身。若依唯识第二后文。缘四种境。前三之外。更加法处实色。故彼云。略说此识所变境者。谓有漏种十有色处。及随法处所现实色。(唯是现量)问。何故此识不缘心等。解云。如唯识第二卷云。异熟识变。必有实用。若变心等。便无实用。相分心等不能缘故。变无为等亦无实用。故异熟识不缘心等。无漏第八。依唯识论第十。有两师义。故彼云。大圆镜智相应心品。有义但缘真如为境。是无分别。非后得智。行相所缘。不可知故。有义此品缘一切法。庄严论说。大圆镜智。于一切境不愚迷故。佛地经说。如来智镜。诸处境识众像现故。又此决定缘无漏种及身土等诸影像故。(亦唯现量通真俗智)八识缘假实。实境有为无为三世等别。广如唯识论等说。
言心所相应者。依唯识论。护法正义。于五十一心所法中。有漏五识。各与三十四心所相应。谓遍行五。别境五。善有十一。根本惑三。谓贪瞋痴。随惑有十。谓中二大八。然善十一中。有两师义。故唯识第六云。有义五识唯有十种。自性散乱无轻安故。有义五识亦有轻安。定所引善者亦有调畅故。成所作智。俱必有轻安故。无余心所。如论广说。有漏意识。与五十一心所相应。诸论共同。亦无异义。有漏末那。护法正义。唯与十八心所相应。故成唯识第四云。然此意俱心所十八。谓九法八随烦恼并别境中慧。解云。前九法者。谓遍行五及四烦恼。四烦恼者。谓我知我见我慢我爱。无别心法。义如论说。有漏赖耶。唯与五种遍行相应。故论颂云。触作意受想思。相应无余心所。具如论说。无漏八识。皆二十一心所相应。谓遍行五。别境五。善有十一。于中别者。妙观察智。因位亦得寻伺相应。于药病等未自在故。若至佛果。寻伺即无。无思成事故。若广分别。具如诸论。心意识义。具如别章。
就释文中。文别有二。初明心意识秘密之义。后广慧如是下。辨秘密善巧答前两问。前中有二。初明第八众名差别。后广慧阿陀那识下。明诸识俱转差别。前中有四。一释种子识。二辨阿陀那。三明阿赖耶。四显心名。此即第一。释一切种子识。一切种子。即三习气。此中意说。由第八识摄持三种习气结生相续。故成唯识第八卷云。复次生死相续。由诸习气。然诸习气。总有三种。一名言习气。二我执习气。三有支习气。其种子识。自有二种。一识所持种。名种子识。二能持种识。名为种识。虽有二种。今此正明能持种识。身分生时。执持所依及种子故。彼所持种。即三习气。故今略辨三种习气。然三习气。略以四门分别。一释名字。二出体性。三生果差别。四四缘分别。
第一释名。有通有别。三习气者。是其通名。三是标数。言习气者。说名言等。名之为习。第八中种习之气分。故名习气。即六释中带数释也。言别名者。如成唯识。然诸习气。总有三种。一名言习气。谓有为法各别亲种。名言有二。一表义名言。即能诠义音声差别。二显境名言。即能了境心心所法。(如其次第。旧云言说名。思惟名也)二我执习气。谓虚妄执我我所种。我执有二。一俱生我执。即修所断我我所执。二分别我执。即见所断我我所执。随二我执所熏成种。令有情等自他差别。三有支习气。谓招三界异熟业种有支有二种。一有漏善。即是能招可爱果种。二诸。不善。即是能招非爱果报。解云。三习气相。如论应知。三种习气。皆依主释。谓名言习之气种子故。乃至有支习之气种子故。
言出体者。如前所说。随二名言所熏种子。为名言习气。二种我见所熏成种。为我见习气。乃至由善恶业所熏种子。为有支习气。种现分别。唯种非现。三果出体。名言习气。五蕴门中一分种子五蕴以为自性。除无漏种。种随所生。同蕴摄故。处界门中。一分十二处种十八界种以为自性。除无漏种。准蕴应知。我见习气。五蕴门中行蕴一分所摄。处界门中法处法界少分为体。有支习气。五蕴门中色行二蕴。以身语业是色蕴故。意思业种行蕴摄故。处界门中色处声处法处色界声界法界一分为体。法数出体。名言习气。百法门中。通用百法种子为体。影像百法皆熏种故。我见习气。用别境中慧及十烦恼中萨迦耶见。以为自性。有支习气。十一色中。色声二法及心所中思为自性。意思业故。
言出果者。有其二义。一依成唯识。通约诸法。以明生果。二依摄论。就十一识。以辨生果。言通约诸法以明生果者。名言习气。通生百法。而差别者。九十四法。本质及影。皆名言生。六种无为。本影不同。本质六种。不从种生。圆成无为无生义故。影像六种从名言起。依他无为。据实有为。托因生故。故唯识论云。名言习气。谓有为法各别亲种。问。有为法中实法有体。可言种生。不相应等既无实体。如何因起。解云。据实假法不从种生。故成唯识论第二卷云。假法如无。非因缘故。解云。假法既非因缘义唯假法。亦非所生。然以假从实。说为假种。从因缘生。故唯识论第二卷云。名相分别三种习气。我见习气。能生自他身中百法差别。有支习气。能生百法善恶趣别。无为假法。准前应思。言就十一识辨生果者。如摄大乘论第四卷云。此中若身身者受者识。彼所受识。彼能受识。世识。数识。处识。言说识。此由名言熏习种子。若自他差别识。此由我见熏习种子。若善趣恶趣死生识。此由有分熏习种子。广如彼释。
言四缘分别者。名言习气。是正因缘。余二习气。增上缘。故成唯识第八卷云。随二名言所熏成种。作有为法各别因缘。又彼复云。应知我执有支习气。于差别果。是增上缘。若广分别。成唯识论第八疏。就种识中。文别有二。初约趣生。略明身分生起。后于中下依种子识。广辨受生差别。此即初也。
言六趣者。如下经说。那落迦。傍生。饿鬼。天。阿素洛。人。然此六趣。诸宗不同。依萨婆多宗。唯立五趣。故大婆娑第一百七十二云。如契经说。五趣。谓那落迦。傍生。饿鬼。人。天。又云。谓有余部立阿素洛。为第六趣。彼不应作是说。契经唯说有五趣故。广说如彼。问。若尔。阿素洛何趣所摄。答。婆沙有二说。一云天趣。评家正义。鬼趣所摄。正理二十一。俱舍第八。大同婆沙。依经部宗。唯立五趣。故成实论第十四云。业有六种。谓五趣业。及不定业。今依大乘。有处唯五。如佛地经及维摩等。问。若尔。阿素洛何趣所摄。答。依佛地经第六卷云。诸阿素落。种类不定。或天。或鬼。或复傍生。故不别说。有处说六。如即此经及法华经等。或有处说。或五或六。若依瑜伽。立五为正。故第四云。又诸非天。当知天趣所摄。然由意思多怀诈。约谄诳多故。不如诸天为净法器。由此因缘。有诸经中说为别趣。实是天趣。又第二云。如是安立世界成已。于中五趣可得。谓那落伽。傍生。饿鬼。人。天。依智度论。立六为正。故第三十云。又摩诃衍中。法华经说有六趣众生。观诸义意。应有六道。复次分别善恶。故有六道。善有上中下。故有三善道。天人阿修罗。恶有上中下。故有地狱畜生饿鬼道。广说如彼。又第十云。佛不分明说有五道。说五道者。是一切有部僧所说。婆嗟弗姡路部僧。说有六道。复次应有六道。何以故。三恶道一向是罪处若福多罪少。是名阿修罗。生处应别。以是故。应言六趣。问。琰摩王何趣所摄。答。依大婆沙。鬼趣所摄。故彼一百七十二云。施设论说。如今时鬼世界王名琰摩。又云赡部洲下。五百逾缮那。有琰摩王界。是一切鬼本所住处。从彼流转亦在余处。若依瑜伽。地狱趣摄。故第二云。随一有情由感杂染增上业。生在那落迦中。作静息王。言卵胎湿化生者。即是四生。瑜伽第二云。云何卵生。谓诸有情。破㲉而出。彼复云何。如鹅雁孔雀鹦鹉舍利鸟等。云何胎生。谓诸有情胎所缠裹。部胎而出。彼复云何。如象马牛驴等。云何湿生。谓诸有情随因一种湿气而生。彼复云何。如虫蝎飞蛾等。云何化生。谓诸有情业增上故。具足六处而生。或复不具。彼复云何。如天那落迦全。及人鬼傍生一分。若广分别。如毗昙第八。显宗十二。俱舍第八。顺正理二十二。婆沙一百二十。问。前说六趣。何故复说四种生耶。答。俱舍第八云。施设足论。作如是说。四生摄五趣。非五摄四生。不摄者何。所谓中有。由是道理。天等六趣。摄生不尽故。复重说卵等四生。问。若尔。何故更说六趣。答。欲显善恶受生差别。故说六趣。问。若尔。何故不说界耶。答。界通非情。故此不说。真谛三藏。亦同此意。六趣四生。义如别章。然释此文。有其两解。一云。于六趣生死彼彼有情者。明所舍身。堕彼彼有情众中者。辨所受身。所受身中。自有二类。一六趣身。二四生身。若依此释。身分生起。通前二类。一云。所受身者。皆是四生。堕彼彼有情众中。是其总因。或有卵生等者。别显四生。故金刚仙论云。卵生等者。受生差别。有色等者。粗细差别。若依此说。身分生起。依四生说。
于中最初一切种子心识成熟展转和合增长广大。
释曰。自下第二约种子识。广辨受生差别。于中有二。初明受生分位差别。复明种依二执受。此即初也。文有三节。初明种识成熟。次展转和合。三增长广大。
言于中最初一切种子心识成熟者。此明种识成熟。谓于此趣生受生位中。最初结生一切种子心识成熟。初结生时。种识成熟。成羯罗监。名为结生。故瑜伽论第一卷云。尔时父母贪爱俱极。最后决定。各出一滴浓厚精血。二滴和合。住母胎中。合为一段。犹如熟乳凝结之时。当于此处一切种子异熟所摄。执受所依。阿赖耶识。和合依托。谓此出浓厚精血成合一段。与颠倒缘中有俱灭同时。即由一切种子识功能力故。有余微细根及大种。和合而生。及余有根同分精血。和合转生。于此时中。说识已住结生续。即此名为羯罗蓝位。此羯罗蓝中。有诸根大种。唯与身根及根所依处大种俱生。即由此身根俱生诸根大种力故。眼等诸根。次第当生。又由此身根俱生根所依处大种力故。诸根依处次第当生。由彼诸根及所依处具足生故。名得圆满依止成熟。乃至彼云。羯罗蓝识最初托处。即名肉心。如是识。此处最初托。即从此处最后舍。依俱舍论第九云。有言精血即成根依。谓前无根中有俱灭。后有根者无间续生。又云。有余师云。别生大种。如依叶粪别有虫生。瑜伽所说。同初师释。若依顺正理二十四。取后说为正。广如彼说。
言展转和合者。此有两释。一云。初受生之时。以识为缘。根大种等展转和合。故瑜伽第一卷云。即由一切种子识功能力故。有余微细根及大种和合而生等。一云。识与羯罗蓝。展转和合。故摄大乘论云。于母胎中。识羯罗蓝更相和合。无性释论第三云。异熟与其赤白同一安危。世亲释论。意同无性(梁朝摄论第三云。论云。是识托柯罗逻。于母胎中。变合受生。释曰。是识即是意识。于一时中。与柯罗逻相应故。言托柯罗逻。此果报识。异前染污识。故言变。由宿业功能起风和合赤白。令与识同言合。即名此为受生)。
言增长广大者。亦有两释。一云。由前展转和合力故。羯罗蓝等渐增长位。根大种等增长广大。一云。由和合故名色渐渐增长广大。故瑜伽第二云。又羯罗蓝渐增长时。名之与色平等增长俱渐广大。如是增长。乃至依止圆满。应知此中由地界故。依止造色渐渐增广。由水界摄持故。由火界成熟故。令其坚梗。由无闰故。由风界故。分别支节。各安其所。若分位者。有二种位。一者胎藏八位。二者通相八位。胎藏八位谓羯罗蓝等。故杂集第六云。自此已后。根渐生长。如缘起说。故列颂云。
最初羯罗蓝 次生遏部昙 从此生闭尸
闭尸生键南 次钵罗赊佉 后发毛爪等
及色根形相 渐渐而生长
又瑜伽第二云。复次此胎藏八位差别。何等为八。谓羯罗蓝位。遏部昙位。闭尸位。键南位。钵罗赊佉位。发毛爪位。根位。形位。若已结凝。箭内稀。名羯罗蓝。若表里如酪。未至肉位。名遏部昙。若已成肉。仍极柔暖。名闭尸。若已坚厚稍勘摩触。名为键南。即此肉团增长支分相现。名钵罗赊佉。从此以后。发毛爪现。即名此位。从此以后。眼等生名为根位。从此以后。彼所依处分别显现。名为形位。(大唐三藏云。羯罗蓝此云和合。頞部昙此云胞。闰尸此云凝血。键南此云坚厚。钵罗奢佉此云支分。钵罗此云分。奢佉此云支。真谛三藏云。本识与父母遗体和合。名为受生。于胎藏中。略有五位。一者柯罗逻。翻为凝滑。识与父母精血和合。如薄酪。即执为根。尔时名为初受生。二者第二七日。名頞呼陀。翻为胎结。始有一胎结在凝滑中。如凝苏在白酪乳中。三者第三七日名闭尸。翻为肉团。男则上阔下狭。女则下阔上狭。肉犹少软。四者第四七日。名伽诃那。翻为坚实。尔时肉团始坚强。五者第五七日。名彼罗舍佉。翻为枝枝。尔时始有头足手脚等相貌。方有业风吹破开九孔生大苦受。次后以去则有觔肉骨发爪等。梁摄论疏第五卷说)。
问。羯罗蓝等八位。经几许时。方得圆满。答。如瑜伽论第二卷说。彼云。又于胎中。经三十八七日。此之胎藏。一切支分。皆悉具足。从此以后。复经四日。方乃出生。如薄伽梵于入胎经广说此说。极满足者。或经九月。或复过此。若经八月。此名圆满。非极圆满。若经七月六月。不名圆满。或复缺减。(五王经云。何谓生苦。人死之时。不知精神趣向何道。未得生处。普受中阴之形。至其三七日中。父母和合。便来受胎。一七日如薄酪。二七日如稠酪。三七日如凝苏。四七日如肉团。五疱成熟。巧风入腹。吹其身体。六情开张。在胎中生藏之下熟藏之上。母啖一杯热食。灌其身体。如入镬汤。母饮一杯冷水。亦如寒冰切身。母饱之时。迫迄身体痛[石]可云。母饱之时。腹中了了。亦如倒悬受苦无量。至月满欲生之时。头向产门。剧如两石挟山。欲生之时。母危父怖。生堕草上。身体细软。草触其身。如履刀剑。忽然失声大呼。此是大苦。又大集经二十五云。云何名为观于生苦。从业因缘。父母和合。初受意识。歌罗罗时。其身犹如亭历子许。是时未有入出气息。乃至云歌罗罗时。住六七日。六七日转。名頞浮陀。是时形色犹如小[来]住七七日。转名伽那。是时形色如胡桃㲉住八七日。转名闭尸。形色犹频婆罗果。是时身边有五胞出。谓头手脚。十三七日。始有腹相。二十七日男女根别。二十一七日。始生骨节。乃至三十六七日其身具足血肉毛根。三十八七日。具足身枝。四日夜住在胎中臭秽之处。尔时还忆本生之事。忆己愁苦。作是念言。若我出胎当修善法。愿后更莫生如是处。修不放逸。远离受生。始出母胎。尔时举身受迫迮苦。外风触手身亦复受苦。身初至地。以水摩洗。复受大苦。犹如地狱。尔时还失忆宿命事。生已复有老病死。随逐不舍具说如彼)若广分别。如解脱道论第七卷。及入胎经说。
通相八位者。如瑜伽第二云。云何八位。谓处胎位。出生位。婴孩位。童子位。少年位。中年位。老年位。耄熟位。处胎位者。谓羯罗蓝等。出生位者。谓从此后。乃至耄熟。婴孩位者。谓乃至未能游行嬉戏。童子位者。谓能为彼事。少年位者。谓能受用欲尘。乃至三十。中年位者。谓从此位。乃至五十。老年位者。谓从此位。乃至七十。从此已上。名耄熟位。
依二执受。
释曰。第二种识依二执受。于中有三。初标章举数。次依数列名。后约界分别。此即初也。上来已辨根等依识生起增长。此下明识依色根等。
一者有色诸根及所依执受。二相名分别言说戏论习气执受。
释曰。此即第二依数列名。谓受生位。有异熟识执受二种为所缘境。一者执受五根。及彼所依色香味触为所依止。二者执相名分别。三法习气为所缘境。除无漏种。非所缘故。此所摄受。皆是所缘。是故瑜伽五十一云。谓若略说阿赖耶识。由于二种所缘境转。一由了别内执受故。二由了外无分别器相故。了别内执受者。谓能了别遍计所执自性妄执习气。及诸色根根所依处。此于有色界。若在无色。唯习气执受了别。了别外无分别器相者。谓能了别依止缘内执受阿赖耶识故。于一切时。无有间断。器世间相。譬如灯焰生时。内执膏炷。外发光明。如是阿赖耶识。缘内执受。缘外器相。生起道理。应知亦尔。又成唯识第二卷云。赖耶所缘。有其三种。一器世间。二有漏种。三有根身。阿赖耶识因缘力故。自体生时。内变为种。及有根身。外变为器。即以所变为自所缘。行相杖之而得起故。广说如彼。此中所说执受义者。是能执受。执受五根及彼所依。令不损坏。为自所依。摄受种子。为自所有。亦名所依。然此执受。诸教不同。俱舍第二云。十八界中九不受余二。彼约一义释执受故。彼云有执受此言何义。心心所法共所执持。摄为依处。名为执受。损益展转。更相随故。乃至广说。正理第四有三师释。一同俱舍。正理释云。若尔色等即应一向名无执受。心心所法不依彼故。非根性故。不尔色等若不离根。虽非所依。而是心等之所亲附。故无有失。二毗婆沙师说。若诸色法逼迫断坏。便能生苦。与此相违。即能生乐。是己身摄。名有执受。三有余师说。若诸有情执为自体。一切处时方便防护。乃至广说。若尔应违契经所说。故契经云。若于此处。识所执藏。识所随摄。名有执受。虽有是说。而不相违。有执受法。略有二种。一者有爱乃有身见。执为己有。名有执受。若净智生。即便断灭。二者为因能生苦乐。至般涅槃。随转不舍。是为经论各据一义。解云。经约有爱身见执为己有。名有执受。论有三释。初师意说。执为依处。次师意说。能生苦乐。后师意说。执为自体。并符本论。己身所摄名有执受。即当为因生苦乐义。然第二师。唯生苦乐。初后两师。兼取余义。经论合说。总有四释。具说如彼。若依毗婆沙第一百四十八。执受纳息六教不同。恐繁不述。今依大乘。三说不同。或有唯约生苦乐故。名为执受。故集论云。五色界全。四界一分。名有执受。即既不说声。故知唯约生苦乐。故名执受也。或有唯约摄为自体名有执受。如瑜伽五十一等云。若无第八依止执受不可得故。又五十六复云。五执非执受。所余一向非执受。准此等文。唯约摄为自体明执受也。或有通约二义。以明执受。如五十三云。识执不执者。若识依执。名执受色。此复云何。谓识所托。安危事同。和合生长。又此为依。能生诸受。与此相违。非执受摄。又瑜伽论第一百云。执受法者。谓色法为心心所执持。由托彼故。心心所转安危事同。同安危者。由心心所住持力故。其色不断不坏不烂。即由如是所执受色。或弃损。或时摄益。其心心所。亦随损益。与此相违。名非执受。今此经中说执受者。且依二义。一者赖耶执根依处。为自所依。二者执持种子。为自所摄。具如诸论。
有色界中具二执受。无色界中不具二种。
释曰。此即第三约界分别。即准此文。依大乘宗。无色界中。无眼耳等十种色界。非如摩诃僧祇部说具十色及五识身。而本业经。无色诸天。来入会中。法华经中间有顶香。如此等文。皆依法处所摄色说。
广慧。此识亦名阿陀那识。何以故。由此识于身随逐执持故。
释曰。此即第二释阿陀那识。梵云阿陀那。此翻名执持。谓由此识随逐于身。执受色根。令不失坏。故说此识名为执持。依摄大乘。有其二义。释阿陀那。一执受色根令不坏故。二执受自体取彼生故。如彼第一具广分别。依成唯识。具有三义。故第三云。以能执持诸法种子。及能执受色根依处。亦能执取结生相续。故说此识。名阿陀那。此当二论所说执受。
亦名阿赖耶识。何以故。由此识于身摄受藏隐同安危义故。
释曰。此即第三解阿赖耶。梵云阿赖耶。此翻名藏。藏有三义。一者能藏。二者所藏。三者执藏。故成唯识第二卷云。此识具有能藏所藏执藏义故。为与杂染互为缘故。有情执为自内我故。摄论第一。亦辨三义。故彼论云。复何缘故。此识亦名阿赖耶。一切有生杂染品法。于此摄藏。为果性故。又即此识于彼摄藏为自性故。或诸有情。摄藏此识。为自我故。说名阿赖耶识。解云。藏义三种别者。第一能藏。此即果法。于因中藏。谓识中种生现七识染果不离能生因故。第二所藏。此即因种于果中藏。谓所熏种藏在能熏七现识中成因性故。第三我爱所执藏义。此即境于能执中藏。今依此经。不同诸论。谓由此识。于有根身。能摄受彼。为所依止。于彼藏隐与所依身。同安危故。此即现识藏所依中。故名为藏。于所藏中。一分之义。故深密云。于彼身中住者故。一体相应故。住者即此摄受藏隐。一体相应。同安危义。
亦名为心。何以故。由此识色声香味触等积集滋长故。
释曰。此即第四释其心义。梵音质多。此翻为心。有其多义。一名集起。集诸法种。起诸法故。如成唯识第五卷说。二名积集。有其二义。一诸法种子所积集故。如摄论第一。由种种法熏习种子所积集故。二外六境界积集滋长故。三名采集。采集种种所缘境故。如深密经及五蕴论。今依此经。依第二义。故名为心。此有二义。一者积集。二者滋长。由色等境之所积集及滋长故。若依成唯识论第三卷。有七种名。此经四名外更加三名。三名者何。如彼论云。或名所知依。能与染净所知诸法为依止故。释如摄论十殊胜中第一殊胜名所知依。世亲释云。所应可知。故名所知。所谓杂染清净诸法。即三自性。依是因义。无性释云。所应可知故名所知。依谓所依。此所依声。简取能依杂染清净诸有为法。不取无为。由彼无所依义故。所依即是阿赖耶识。是彼因故。能列彼故。如其所应。解云。世亲菩萨许第八识通与三性为所依止。无性菩萨。唯与依他起性为依。不与遍计圆成为依。是彼因故者。与染分依他为依。能列彼故者。与净分依他为依。问。如何两论有此相违。解云。世亲约通依故通三性。无性唯约亲依故依他。各据一义。亦不相违。或名异熟识。能引生死善不善业异熟果故。解云。异熟有三。一转变而熟。故名异熟。二异时而熟。故名异熟。三异类而熟。因是善恶。果唯无记。故云异熟。三中唯取第三异类。以前二名通余果故。或名无垢识。最极清净。诸无漏法所依止故。解云。梵音阿末罗识。此云无垢识。即妙觉位。大圆镜智相应心体。名无垢识。最极清净。诸智定等无漏道法。为依止故。故如来功德庄严经云。如来无垢识。是净无漏界。解脱一切鄣。圆镜智相应。广如唯识疏第三卷说。
广慧。阿陀那识为依止为建立故。六识身转。谓眼识耳鼻舌身意识。
释曰。自下第二明诸识俱转差别。于中有三。初法。次喻。后合。前中有二。初阿陀那与六识俱转。后广慧若于下明意识对五俱转多少。初举本末以辨俱转。后以意对五明其俱转。然瑜伽等。且约初义。以辨俱转。此中应说末那俱转。而不说者。举初举后。准可知故。略而不说。故瑜伽等。通约末那。以辨俱转。前中有二。初总标俱转。后逐难重释。此即初也。以阿陀那为依止故。六识身转。谓眼识等。
此中有识眼及色为缘生眼识。与眼识俱转随行。同时同境有分别意识转。
释曰。自下第二逐难重释。于中有二。初明眼识必意识俱。后明四识与意识俱。此即初也。
言此中者。依理门说。有其二义。一起论端义。二简持义。上来总言诸识俱转。而未分别五必依意。意不依五。为欲发起如是义端。故言此中。又于俱转。含有多义。不可顿说。简余诸义。持取此义。故言此中。言有识眼者。谓眼二种。一有识眼。名同分眼。二无识眼。名彼同分。简彼同分。名有识眼。然此同分及彼同分。诸教不同。一萨婆多。依十八界。以释同分彼同分义。谓十八界有业用者。名为同分。若无业用。名彼同分。故俱舍论第二卷云。十八界中。几是同分。几彼同分。颂曰。
法同分余二 作不作自业
论曰。谓一法界唯是同分。谓诸圣者。二念已去。无我观智。缘一切法。无不同遍。是故法界恒名同分。杂心释云。一切法界意识境故。大婆沙云。以无有法非三世摄意识境故。具说如彼。问。十七界意识所缘。应皆同分无彼同分。答。十七界不依意识立为同分及彼同分。但依各别根境。相对色。色对眼。乃至身对触。触对身。问。若尔。意界及意识界。唯应对法界立同分彼同分。是则缘余十七界者。应非同分。答。理应如是。然以意界及意识界。能遍了一切法故。依自作用。立为同分。如眼等根有见等用。必不立为彼同分故。有余师说。法界总摄一切法尽。以十七界亦名法故。彼不应作是说。法名虽通。而法界别故。由此前说于理为善。(解云。准此萨婆多宗。通一切法非法界摄)谓余十七界。皆有同分及彼同分。何名同分彼同分耶。谓依自业不作自业。若作自业名为同分。不作自业名彼同分。此中眼界。已正当见。名同分眼。如是广说。乃至意界。皆各于自界应说自用。迦湿弥罗国毗婆沙师说。彼同分眼。但有四种。谓不见色已正当灭及不生法。西方诸师。说有五种。谓不生法。复开为二。一有识属。二无识属。乃至身界应知亦然。意彼同分唯不生法。(解云。准此罗汉最后蕴同分意界约能缘义说为同分。不尔如何说为同分)色界为眼已正当见。名同分色。彼同分色。亦有四种。乃至触界亦尔。各对自根。应说自用。应知同分及彼同分眼。若于一是同分。于余一切亦同分。彼同分眼。如是广说。乃至意界亦尔。杂心亦尔。若依婆沙。有其三释。初师说同俱舍等。有作是说。诸见色眼。于自有情。名同分眼。于余有情。名彼同分眼。诸不见色眼。于自有情。名彼同分眼。于余有情。亦名彼同分眼。复有说者。诸见色眼。于自有情。名同分眼。于余有情。非同分。亦非彼同分。诸不见色眼。于自有情。名彼同分眼。于余有情。非同分眼。亦非彼同分。彼不应作是说。云何有眼。而非同分。亦非彼同分。应作是说。于三说中。初说应理。具说如彼。又俱舍云。眼不共故。依一相续。建立同分及彼同分。色是共故。依多相续。建立同分及彼同分。如说色界。声香味触。应知亦尔。声可如色。香味触三。至根方取。是不共故。一取非余。理应如眼等。不应如色说。虽有是理。而容有共。所以者何。香等三界。于一及余。皆有可生鼻等识义。眼等不尔。故如色说。若依杂心。谓眼见色是有分。不见色是余有分。谓色眼可见是有分。所不见是余有分。差别者。若眼是一有分。余一切亦有分。若一余有分。余一切亦余有分。色若见者是有分非余。耳鼻舌身。声香味触亦如是。第一义如眼说。俗数如色说。(解云。杂心意不分明)毗婆沙云。如色界。声香味触界亦尔。同分彼同分。品类差别。皆相似故。然于此义。或有欲令唯嗅尝觉。各自身中。诸香味触。彼作是说。香味触界。依世俗理。如色界说。谓诸世间。作如是语。汝所嗅香。我等亦嗅。汝所尝味。我等亦尝。汝所觉触。我等亦觉。依胜义理。香味触界。如眼界说。谓一有情所嗅香界。余不能嗅。若一有情所尝味界。余不能尝。若一有情所觉触界。余不能觉。问。若一触界。二有情身。各在一边。共所逼触。岂非胜义如色界说。答。如是触界。有多极微。和集一处。二身逼触。各得一边。无共得者。故胜义理。如眼界说。香味二界。准此应知。复有欲令亦嗅尝觉。他及非情。诸香味触。若已受用。及受用时。依世俗理。如色界说。谓诸世间说共得故。依胜义谛。如眼界说。一所受用。余不得故。若未受用。香味触界。依胜义理。亦得如色界说。谓在未来。当至现在。有多人等。共得义故。若依前义。应作是说。香味触界。依世俗理。如色界说。依胜义理。如眼界说。若依后义。应作是说。香味触界。若已受用及受用时。依世俗理。如色界说。依胜义理。如眼界说。若未受用。依胜义理。亦可得言如色界说。是故诸论皆作是说。如色界声香味触界亦尔。以香味触可共得故。眼等六识。同分彼同分。生不生法故。如意界说。
次释同分彼同分名。依俱舍论。有其三义。故彼问言。云何同分彼同分义。根境识三。更相交杂。故名为分。或复分者。是已作用。或复分者。是所生触。同有此分。故云同分。与此相违。名彼同分。由非同分与彼同分。与彼同分种类分同。名彼同分。正理同俱舍。杂心论云。有分余有分。有何义。答。有分时说名有分。问。眼界二种有业及无业分。彼有业分为无业分可分。亦说有分。彼无业分亦为有业分可分。亦说有分。二分俱得有分相。依经部宗。未见正文。准同大乘。于理无违。今依大乘。诸论不同。若依世亲安慧五蕴论。唯约五内处释同分义。故彼论皆云。几同分。谓五内有色界与彼自识等境界故。几彼同分。谓彼自识空时与自类等故。解云。同分等境义。故名同分。集论第三。杂集第五。意同五蕴。故集论云。云何同分彼同分。几同分彼同分。为何义故。观同分彼同分耶。谓不离识彼相似根。于境相续生故。离识自类相似相续生。是同分彼同分。初是同分。诸根与识俱。识相似于诸境相续生故。由根与识相似转义。说名同分。第二是彼同分。诸根离识自类相似相续生故。由根不与识合。唯自体相似相续生。根相似义说同分。色蕴一分。眼等五有色界处一分是同分彼同分。又瑜伽五十六。亦依五内处说。彼云。问。十八界中。几是同分。几彼同分。答。有识眼界名为同分。所余眼界名彼同分。如眼界。乃至身界亦尔。唯根所摄内诸界中。思量同分及彼同分。非于色等外诸界中。当知法界诸有所缘。如心界说。无所缘如色等说。(若深密经。阙无此文。梁摄论所列。解节经云。依有识眼根。缘外色尘。眼识得生。真谛解云。若死人眼。名无识眼。故言有识。以简无识。此释不然。若舍命后。不成眼故也)下有识耳等。准此应知与眼识俱随行等者。此明眼识起时。必有分别意识。同时随行。同缘一境。
有识。耳鼻舌身及声香味触为缘。生耳鼻舌身识。与耳鼻舌身识俱随行。同时同境有分别意识转。
释曰。此即第二释余四识与意识俱。准上应知。
广慧。若于尔时。一眼识转。即于此时。唯有一分别意识。与眼识同行转。
释曰。自下第二别释俱转多少。于中有二。初明意识与眼识俱转。后明意识与眼等二三四五识俱转。此即第一明意识与眼识俱转。一缘合故。
若于尔时。二三四五诸识身转。即于此时。唯有一分别意识。与五色身同所行转。
释曰。此即第二明随所缘境等缘合多少。是一意识与眼等五识俱转多少。其数不定。深密经云。无分别意识。依解节经等皆云。分别意识。与此本同。故知分别为正。
广慧。如大暴水流。若有一浪生缘现前。唯一浪转。
释曰。此即第二举喻重释。于中有二。初水浪多少喻。二镜影多少喻。前后二喻有差别者。诸说不同。一云。二喻意趣各别。如真谛记。水生浪譬。六识与本识同生灭义。镜生影譬。诸识虽起非本识体转作六识。一云。二喻意趣无异。同显诸识俱转义故。如瑜伽论第五十一。显扬十七。今解二喻。诸教不同。有处。欲显所依能依二种差别。故说二喻。如瑜伽六十三云。云何名为胜义道理建立差别。谓略有二识。一阿赖耶。二者转识。阿赖耶识是所依。转识是能依。此复七种。所谓眼识乃至意识。譬如水浪依止暴流。或如影像依止明观。如是名依胜义道理建立所依能依差别。有处。为显第八与七俱转。如瑜伽五十一。显扬十七。有处。为显第八与七不异义故。如成唯识第七云。八识自性不可言定一。行相所依缘相应异故。又一灭时余不灭故。能熏等相各异故亦。非定异。经说八识。如水波等。无差别故。定异应非因果性故。如幻等无定性故。如前所说识差别相。依理世俗。非真胜义。真胜义中。心言绝故。如伽他说。心意识八种。俗故相有别。真故相无别。相所相无别故。今此经意含有如上所说诸义。或可此经二喻意异。前喻俱起及因果相续不断义。如成唯识第三卷云。恒言遮断转非常。犹如暴流。因果法尔。具说如彼。后喻俱起及八不转成七。及受用无尽义。前中有三。初一缘一浪喻。次多缘多浪喻。后然此下自类无断喻。此即第一一缘一浪喻。
若二若多浪。生缘现前。有多浪转。
释曰。此即第二多缘多浪喻。
然此暴水。自类恒流。无断无尽。
释曰。第三自类不断喻。入楞伽经。亦同此意。故彼颂云。
如海遇风缘 起种种波浪 现前作用转
无有间断时 藏识海亦然 境等风所击
恒起诸识浪 现前化用转
譬如善净镜面。若有一影生缘现前。唯一影起。
释曰。自下第二镜影多少喻。于中有三。初一缘一影喻。二多缘多影喻。后非此下。受用无尽喻。此即第一一缘一影喻。
若二若多影。生缘现前。有多影起。
释曰。此即第二多缘多影喻。
非此镜面转变为影。亦无受用灭尽可得。
释曰。此即第三受用无尽喻。言非此镜面转变为影等者。真谛记云。镜影生藉缘。镜不转作影。六识藉缘尘生者。并用前六识种子。生后六识。非为本识体转作六识。今解。转变自有二义。一者因变。种子赖耶变成七识。二者果变。现行第八变自相分。而不能变眼等七识。今此经中。约果变义。故非此镜面转变为影。又此镜面现影无灭。意显第八生果无尽。问。如何合中唯举水波。解云。义准可知。略而不说。若尔如何深密解节具合二喻。解云。梵本有此差别。
如是。广慧。由似暴流。阿陀那识。为依止。为建立故。若于尔时。有一眼识生缘现前。即于此时。一眼识转。
释曰。自下第三举法同喻。于中有二。初明一缘一识转。后明多缘多识转。此即第一明一缘一识。
若于尔时。乃至有五识身生缘现前。即于此时。五识身转。
释曰。此即第二明多缘多识转。准上应知。
广慧。如是菩萨。虽由法住智。为依止。为建立故。于心意识秘密善巧。然诸如来不齐于此施设彼。为于心意识一切秘密善巧菩萨。
释曰。此下第二辨秘密善巧答前两问。于中有二。初依问正释。后广慧齐此下。结答前问。前中有二。初明地前非佛所说。后明地上是佛所说。此即初也。法住智者。依萨婆多宗。知果法所住内故。名法住智。故大婆沙一百一十云。问。何故名法住智。答。法者是果。住者是因。知果法所住因故。名法住智。谓知三界下中上果所住之因。名法住智。广说如彼。依经部宗。知法常住故。名法住智。故成实论二十六云。知诸法生起。名法住智。如生缘老死乃至无明缘行。以有佛无佛此性常住。故曰法住智。今依大乘。依显扬论第十五云。法住智者。谓依素怛䌫等安立法门智。依瑜伽论。同显扬论。故第十云。云何法住智。谓如佛施设开示无倒而知。又九十四云。云何法住智。谓如有一人间随顺缘生缘起。无倒教已。于缘生行因果分位。住异生地。便能如实。以闻思修所成作意。如理思惟。能以妙慧。悟入信解。苦真是苦。集真是集。灭真是灭。道真是道。诸如是等。如其因果安立法中所有妙智。名法住智。今此所说。意同显扬瑜伽第十。此意说云。地前菩萨。虽由法住智力了知心意识中世俗差别。而未证解于心意识秘密胜义。是故世尊不齐于此施设彼为善巧菩萨。
广慧。若诸菩萨于内各别。如实不见阿陀那。不见阿陀那识。不见阿赖耶。不见阿赖耶识。不见积集。不见心。
释曰。自下第二正明地上是佛所记。于中有二。初总答两问。后是名下别答两问。谓前答中。含有二义。一者教所诠义。以答初问。二者依义设教。即答后问。于中有二。初约第八三名。辨如实知。后约十八界。明如实知。此即初也。然释此文。诸说不同。真谛记云。菩萨若如此前来见识色等。此依俗解。佛不记说此人解心意识秘密义。由如实不见前来所明识义。佛方记说此人解心意识秘密义。此明识虚妄无所有即真。由达本秘密。于虚妄之末。方始明了也。又解云。于内各别者。内谓真如诸法自体。故名为内。各别者。随诠显真。名为各别。此意说地上菩萨。依胜义谛。由根本智。于内各别。由证真如境上如实不见阿陀那用。如实不见阿陀那体。赖耶及心体用差别。准此应知。又解云。于内各别者。阿陀那等诸法体上。皆有自共相道理。于中自相现量境故。名之为内。诸法自相各附自体。名为各别。是故杂集第一云。自内所受是知义。此即现量知自相义。又瑜伽第二。复作此言。依知言说者。谓各别于内所受所证所触所得。由此因缘。为他宣说。若依此释。正体后得。皆是现量。如实了知陀那自相。离诸分别。故名不见。非无分别乃名不见。
不见眼色及眼识。不见耳声及耳识。不见鼻香及鼻识。不见舌味及舌识。不见身触及身识。不见意法及意识。
释曰。此释不见十八界故。名善巧菩萨。
是名胜义善巧菩萨。如来施设彼。为胜义善巧菩萨。
释曰。此即第二别答前两问。文有两节。初是名胜义善巧菩萨者。牒上所证之义。以答前问。后如来施设彼。为胜义善巧菩萨者。牒上能诠之教。以答后问(或可是名两字该通两段)。
广慧。齐此名为于心意识一切秘密善巧菩萨。如来齐此施设彼。为于心意识一切秘密善巧菩萨。
释曰。此即第二结答前问。如文可知。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释曰。自下第二举颂略说。于中有二。初发起颂文。后举颂略说。此即第一发起颂文。
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暴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深密颂云。诸种阿陀那 解节经曰。执持识深细 能生于诸法 我说水镜喻 不为愚人说 诸种子恒流 于凡我不说 彼勿执为我)。
释曰。此即第二举颂说。然释此颂。诸论不同。依摄大乘。无性释曰。言甚者。世聪睿者所有觉慧难穷底故。言甚细者。诸声闻等难了知故。是故不为诸声闻等开示此识。以不求微细一切智智故。一切种子如暴流者。刹那展转相续不断。如水暴流。我于凡愚不开演者。怀我见者。不为开示。恐彼分别计执为我。何容彼类分别计我。穷生死际。行相一类无改易故。世亲释云。阿陀那识者。所释异名。甚深细者。难了知故。一切种子如暴流者。次第转故。一切种子。刹那展转。如暴水流。相续转故。恐彼分别执为我者。一行相转故分别执可得。成唯识论护法释云。以能执持诸法种子。及能执受色根依处。亦能执取结生相续。故说此识名阿陀那。无性有情不能穷底。故说甚深。趣寂种性不能通达。故名甚细。是一切法真实种子。缘击便生转识波浪。恒无间断。犹如暴流。凡即无性。愚即趣寂。恐彼于此起分别执。堕诸恶趣。障生圣道。故我世尊不为开示。
解深密经疏卷第三
卍续藏第 21 册 No. 0369 解深密经疏
解深密经疏卷第四(经本第二)
西明寺沙门 圆测 撰
解深密经一切法相品第四
将释此品。有其二种。一解品名。二释文义。题云一切法相品者。自有两释。一云三性非一。故言一切。皆持自性。轨生物解。名之为法。相谓体相。或相状相。谓所执等。是一切法体性相状。总说三性。名一切法。即持业释。若一一性名一切法。是依主释。以一一性非一切故。一云一切法者。略有二释。所谓有为及无为等。中即有五。谓心心法等。广有百法。谓八识等。然此三性是一切法体性相状。故名一切法相。若依此释。于三性中。前之二性。名一切法相。即持业释。二性皆具一切法故。后圆成实。名一切法相。是依主释。是一切法之体相故。虽有两释。后释为胜。下经文不违理故。如下经说。所执依他。皆云一切圆成实性。是一切法。平等真如。此品广明一切法相三性道理故。名一切法相品(深密题云。圣者功德林菩萨问品者。梵本经文有此异故)。
尔时德本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说。于诸法相善巧菩萨。
释曰。第二正释文。就所观境。自有二种。一真俗谛境。二有无性境。上来已释真俗二境。自下当辨有无性境。初明有性。即是三性。后说无性。即三无性。于二品中。依有立无。有性是本。所以先明。无性是末。故在后说。由斯理故。世亲菩萨三十颂云。即依此三性。立彼三无性。就此品中。文别有二。初菩萨请问。后如来正答。就请问中。复分为二。初举所问教。后依教发问。此即初也。文有两节。初约时分辨问答者。深密经云。功德林者。以德成人。如树成林。法喻双举。名功德林。今德本者。从无量劫久殖德本。解云。此是从因立号。种殖福智二种德本。故言德本。于诸法相善巧菩萨者。举所问教。诸法相者。辨所观法。善巧菩萨者。能观人也。
于诸法相善巧菩萨者。齐何名为于诸法相善巧菩萨。如来齐何施设彼。为诸法相善巧菩萨。说是语已。
释曰。此即第二依教发问。文有两节。初牒所问教。后齐何等者。正发问辞。问有二意。一问菩萨善巧齐何分位。二问施设善巧之名。或可前明所诠之义。后问能诠之教。
尔时世尊告德本菩萨曰。
释曰。自下第二世尊正说。于中有二。初赞问许说。后诸法相下对问正说。前中有三。初标问答者。次赞问有益。后劝听许说。此即初也。
善哉德本。汝今乃能请问如来如是深义。汝今为欲利益安乐无量众生。哀愍世间乃诸天人阿素洛等。为令获得义利安乐。故发斯问。
释曰。第二赞问有益。文有二节。初赞问深义。后赞问有益。准上应知。
汝应谛听。吾当为汝说诸法相。
释曰。第三敕听许说。
谓诸法相略有三种。
释曰。自下第二对问正说。于中有二。初约所观辨诸法相。后复次德本下。约能观人。明善巧菩萨。前中有二。先法。后喻。法中有三。初标章举数。次问答列名。后次第别释。此即初也。然此略言。自有两释。一者广略略。谓一切法。广虽百法。略唯三性。今对百法。故言略也。二者要略略。故摄大乘云。谓所知相略有三种。无性释云。略有三种者。谓一切法。要有所应知所应断所应证差别故。
何等为三。
释曰。第二问答列名。先徴。后列。此即徴也。
一者遍计所执相。二者依他起相。三者圆成实相。
释曰。此即列名。然三相名。有通有别。言三相者是其通名。三谓标数。相即体性。或相状相。即六释中带数释也。具如别章。言别名者。一者遍计所执。摄大乘论第四卷云。云何成遍计所执。何因缘故。名遍计所执。无量行相。意识遍计。颠倒生相。故名遍计所执。自相实无。唯有遍计所执可得。是故说名遍计所执也。(解云。此文双答二问。或可次第答前两问)世亲释云。无量行相者。所谓一切境界行相。意识遍计者。谓即意识说名遍计。颠倒生相者。谓是能生虚妄颠倒所缘境相。自相实无者。实无彼体。唯有遍计所执可得者。唯有乱识所执可得。无性释云。无量行相者。谓种种我法境界影像。(一云依他因缘我法。一云所执我法)意识遍计者。谓即意识说名遍计。颠倒生相者。谓乱识所取能取义相生因。(一云遍计所执境义。相生颠倒乱识之因。一云所执无量行相。与依他起相见生因)故名遍计所执者。谓即遍计所执义相。名为遍计所执自性。自相实无。唯有遍计所执可得者。谓于实无我及法中。唯有遍计所执影像相貌可得。故名遍计所执。依成唯识第八卷云。周遍度故。名遍计。即能计度虚妄分别。分别谓彼所执蕴界处等。若法若我。自性差别。总名遍计所执自性。然能遍计。自有两说。一云八识及诸心所有遍摄者。皆能遍计虚妄分别。为自性故。皆似所取能取现故。说阿赖耶。以遍计所执自性妄执种为所缘故。(此是安慧论师义也)有义。第六第七心品。执我法者。是能遍计。唯说意识能遍计故。广说如彼。(此即护法菩萨宗)深密经云。虚妄分别相。因缘相。第一义相。(真谛三藏所翻诸论分别性。依他性。真实性。楞伽经云。妄相自性缘起自性成自性者。译家别故)今言遍计所执者。举遍计意取所执。若遍计所执者。是依主释。若以所执对性。即持业释。所执即性故。二者依他起。摄大乘云。若依他自性。实唯有识。似义显现之所依止。云何成依他起。何因缘故。名依他起。从自薰习种子所生依他缘起。故名依他起生。刹那后无有功能自然住故。名依他起。世亲释云。从自因缘生。生已无能。暂时安住。名依他起。无性释云。谓从遍计所执。名言熏习种生。依自种子他所生故。名依他起。此说彼体依他而生。生刹那后。无有功能自然住者。此说彼体依而住。由此二因。名依他起。(所言住者。依胜军义。生刹那后别立住时。名依他住。依护法宗。即生刹那暂有用故。义说为住)有为诸法。依因托缘。而得生起。名依他起。故三十唯识云。依他起自性分别缘所生。护法释云。依他众缘而得生起。名依他起。三者圆成实性。摄大乘云。由无变异性故。又由清净所缘性故。一切善法最胜性故。由最胜义。名圆成实。世亲释云。由无变异性故者。谓无虚诳性。如不虚诳臣。由最胜义。名圆成实者。谓由清净所缘性故。最胜性故。名圆成实。如圆成衣。无性释云。圆满成就真实为性。略不说喻。余同世亲。成唯识云。二空所显。圆满成就。诸法实性。名圆成实。显此遍常体非虚谬。简自共相虚空我等。解云。二空所显者。略出体性。具三义故名圆成实。一者圆满。即显遍满义。简色是质碍等自相。二者成就。即显常义。简诸共相苦无常等虽是共相。即无常故。三者诸法实性。显非虚诳。简于虚空外道我等。虽说遍常。是虚谬故。又成唯识。云。无漏有为离倒究竟胜用周遍。亦得此名。然此经中说初非后说得名者。皆持业释。遍计所执。乃至圆成。即是性故。
云何诸法遍计所执相。
释曰。自下第三次第别释。别释三分为三。就初相中。先问后答。此即问也。
一切法名假安立自性差别。乃至为令随起言说。
释曰。此即答也。谓一切法。无实自性。但随妄情名言假立我诸自性。如说谓我。或说色等我法自性。或说假我。或说实我。或可见色不可见等。我法差别。如是假立自性差别已。乃至为令世间有情随起言说。依成唯识第八。复云。谓所妄执蕴处界等。若我若法。自性差别。此所妄执。自性差别。总名遍计所执自性。广说自性及差别义。如世亲无性摄大乘释第四卷说。及瑜伽论七十三等。
云何诸法依他起相。
释曰。此下第二辨依他起。先问后答。此即问也。
谓一切法缘生自性。则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谓无明缘行。乃至招集纯大苦蕴。
释曰。此即答也。文有两节。初总相出体。谓从缘生一切烦恼业生杂染从缘生故。皆名依他。泛论依他。自有二种。一者杂染。二者清净。故成唯识第八云。有漏无漏皆依他起。依他众缘而得起故。颂言分别缘所生者。应知亦说染分依他。此经亦尔。说染非净。言则此有故等者。指事别释。然前二句。有差别者。萨婆多宗。如俱舍论第九卷云。何故世尊说前二句。谓依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为于缘起知决定故。依无明有诸行得有。非离无明可有诸行。又为显示诸支传生。谓依此支有。彼支得有由彼支生余支得生。又为显示三际传生。谓依前际有中际得有。由中际有后际得生。又为显示亲传二缘。谓有无明。无明无间生行。或展转力诸行方生。(一云无明支后。即起行支。名无间生行。起无明已。次起无记心。后起行支。名展转力诸行方生。一云无明望行。名无间生。无明望识等。名展转生)有余师释。如是二句。为破无因常因二论。(此有立破。具如彼论)轨范诸师。释此二句。为显因果不断及生。谓依无明不断。诸行不断。即由无明生故。诸行得生。如是展转。皆应广说。若广分别。如顺正理第二十五。依瑜伽论第十卷云。问。云何说言此有故彼有。答。由未断缘余得生义故。问。云何此生故彼生。答。由无常缘余得生义故。依杂集第四云。相者谓无作缘生故。无常缘生故。势用缘生故。是缘生相。由此相故。薄伽梵说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谓无明缘行。乃至广说。此有彼有者。显无作缘生义。唯由有缘故。果法得有。非缘有实作用能生果法。此生故彼生者。显无常缘生义。非无生法为因故。少所生法而成得立。
无明缘行等者。显势用缘生义。虽复诸法无作无常。然不随一法为缘故。一切果生。所以者何。以诸法功能差别如说。无明力故诸行得生。乃至生力故。得有老死。若广分别。如弥勒菩萨所问论第五卷说。
招集纯大苦蕰者。依俱舍论。如是纯言。显唯有行无我我所。大苦蕰言。显苦积集无初无后。集言为显诸苦蕰生。依大毗婆沙第二十四云。复次此十二支缘起法。有根有茎。有枝有叶。有华有果。犹如大树。此中根者谓无明行。茎者谓识名色。枝者谓六处。叶者谓触受。华者谓爱取有。果者谓生老死此十二支缘起法树。或有华有果。或无华无果。有华有果者。谓异生及有学。无华果者。谓阿罗汉。依瑜伽第十云。问。于缘起中。何等是苦牙。谁守养苦牙。何等为苦树。答。无明行缘所引识乃至受是苦牙。受缘所引爱乃至有是守养苦牙。生与老死。当知是苦树。若依摄论。约十一识。明依他起。故摄大乘云。论曰。此中何者依他起相。谓阿赖耶识为种子。虚妄分别所摄诸识。此复云何。谓身身者受者识。彼所受识。彼能受识。世识。数识。处识。言说识。自他差别识。善趣恶趣死生识。此中若身身者受者识。彼所受识。彼能受识。世识。数识。处识。言说识。此由名言熏习种子。若自他差别识。此由我见熏习种子。若善趣恶趣死生识。此由有支熏习种子。乃至云如是名为依他起相。世亲摄论第四释云。身谓眼等五界。身者谓染污意。(无性云。眼等五识所依意界。名身者识也)能受者谓意界。(无性云第六识所依意界名受者识)彼所受识者。谓色等六外界。彼能受识者。谓六识界。世识者。谓生死相续不断住。(无性云。世识者谓是三时影现)数识者。谓算计性。(无性云。谓似一等算数影现)处识者。谓器世间。(无性云。谓似聚落兰等影现)言说识者。谓见闻觉知四种言说。如是诸识。皆用所知依中所说名言熏习差别为因。自他差别识者。谓依此差别。此用前说我见熏习差别为因。(无性云。谓身等识我我所执相续不断执我我所他他所等有差别故)善趣恶趣生死识者。谓生死趣种种差别。此由前说有支熏习差别种子。(无性云。谓似天人及捺落迦傍生饿鬼死生影现也)广如无性世亲释论第四。然此诸识有差别者。若依无性。眼等五识所依意界。名身者识。第六意识所依意界。名受者识。解云。无性论意。眼等五识所依意界。即是赖耶。名身者识。第六意识所依意界。即是末那名受者识。若依世亲。与此相翻。第七末那名身者识。第八赖耶名受者识。故彼论云。身者谓染污意。受者谓意界。又此诸识。数有差别。若依梁论及成唯识。皆云十一。若依摄大乘。自有两文。前文十一。后文十二。谓开善趣恶趣死生识。以为二故。一善趣恶趣。识。二死生识。故彼论云。业果异熟无数量故。所受死生无数量故。无性释云。善趣恶趣及与死生。解云。说故及言。故知十二。世亲不释。故为十一。于理无违。
云何诸法圆成实相。
释曰。自下第三释圆成实。于中先问后答。此即问也。
谓一切法平等真如。
释曰。此即答也。于中有二。初正出体。后显胜用。此即初也。谓前所说。遍一切法一味真如。以为体性若中边。圆成实性。自有二种。故第二云此圆成实。总有二种。无为有为有差别故。无为总摄真如涅槃。无变异故。名圆成实。有为总摄一切圣道。于境无倒故。亦名圆成实。若依摄大乘。圆成实性。自有四种。故彼论云。云何应知圆成实性。应知宣说四清净法。一者自性清净。谓真如空实际无相胜义法界。二离垢清净。谓即此离一切障垢。三者得此道清净。谓一切菩提分法波罗蜜多等。四者生此境清净。谓诸大乘妙正法教。由此法教清净缘故。非遍计所执自性。最净法界等流性故。非依他自性。如是四法。总摄一切清净法尽。此中有二颂。
幻等说于生 说无计所执 若说四清净
是谓圆成实 自性与离垢 清净道所缘
一切清净法 皆四相所摄
广如无性世亲释论第五卷说。此经上来别约三法。释三性义。若依中边。第二成唯识第八。约四谛义通释三性。若依杂集第五。约蕰界处三科法门。通说三性。若依大般若。约一切法。通释三性故无性释论第四卷云。如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中亦说。佛告慈氏。若于彼彼行相事中遍计为色。为受。为想。为行。为识。乃至为一切佛法。依止名想施设言说遍计。以为诸色自性。乃至一切佛法自性。是名遍计所执色。乃至遍计所执一切佛法。若复于彼行相事中。唯有分别法性安立。分别为缘。起诸戏论。假立名想施设言说。谓之为色。乃至谓为一切佛法。是名分别色乃至分别一切佛法。若诸如来出现于世。若不出世。法性安立。法界安立。由彼遍计所执色故。此分别色。于常常时。于恒恒时。是真如性。无自性性。法无我性。实际之性是名法性。色乃至由彼遍计所执一切佛法故。此分别一切佛法。于常常时。于恒恒时。乃至是名法性一切佛法。广说如经。
于此真如。诸菩萨众勇猛精进为因缘故。如理作意。无倒思惟。为因缘故。乃能通达。于此通达渐渐修集。乃至无上正等菩提。方证圆满。
释曰。此显胜用。谓于真如。诸菩萨众。资粮位中。勇猛精进。于加行位。无倒思惟。由此因缘。见道位中。乃能通达。住修道位渐渐修集。至究竟位。方证圆满。若依瑜伽第七十三。有其三用。一证得清净用。二解脱二缚二缚用。三引发功德用。故彼论云。乃至能令证得清净。能令解脱一切相缚及粗重缚。亦令引发一切功德。解云。如次即当见等三道。然此三相体性宽狭。诸说不同。且依真谛三藏说云。第八赖耶。名依他起。眼等七识。为分别性。依他无生。分别无相。为真实性。又解。眼等八识。为依他起。所变相分。为分别性。依他无生。分别无相。为真实性。又解。眼等八识见分相分。名依他起。妄所执境。为分别性。依他无生。分别无相。为真实性。如上两解。理且不然。眼等八识及诸相分等从缘生。云何偏说第八赖耶。名依他起。眼等七识为分别性。分别无相依他无生。不异二性。如何说彼名真实性。如此等过。不可具陈。已外诸说。恐繁不叙。今述诸教所说三性。总有二门。一所执杂染不倒门。谓妄所执实我实法。都无所有。但随妄情而施设故。说之为有。如是皆名遍计所执。一切杂染诸有漏法。从缘生者。名依他起。依因托缘而得生故。一切有为无漏道谛。及诸无为。名圆成实。二种皆是不颠倒故。二所执缘生不变门。谓妄所执实我法等。随情有故。名所执性。有漏无漏一切有为。皆依他起。一切诸法。平等真如。不变异故。名圆成实。于上二门。诸教不同。自有圣教说前非后。如楞伽经第四卷说。大慧。正智如如者。不可坏故。名成自性。辨中边论。亦同此说。自有圣教说后非前。如瑜伽论七十四云。问。第二自性几所摄。答四所摄。问。第三自性几所摄。答一所摄。自有圣教二种俱有。如成唯识第八卷云。分别缘所生。应知。且说染分依他。净分依他亦圆成故。或诸染净心心所法皆名分别能缘虑故。是则一切染净依他。皆是此中依他起摄。摄论第四云。二者依他杂染清净性不成故。(世亲释云。由即如是依他起性。若遍计时。即成杂染。无分别时即成清净。由二分故。一性不成。无性释意。亦同此说)今此一部。说后非前。唯说真如圆成实故。或可说前非后。唯说染法为缘生故。或可通有二义。前二说故。若广分别。如三性章。
善男子。如眩翳人眼中所有眩翳过患。遍计所执相。当知亦尔。
释曰。自下第二。举喻重释。于中有二。初明翳净眼境三相喻。后善男子下颇胝迦宝四事喻。前中三喻。即分为三。初眩翳过患喻。次眩翳众相喻。后净眼本境喻。例有二节。初正明喻说。后举法同喻。此即第一眩翳过患喻。此喻意云。由眼有翳。便发眼识及眼识同时分别意识。由此二识。引生第二念中分别意识。作毛轮等解。然毛轮自有二种。一者分别意识所计实毛轮等。即说此为眼翳过患。以此过患。喻所执性。二者即彼分别意识所依所托。似毛轮相。即说此为眩翳众相。喻依他起。如后当说。此用过患喻所执性故。言遍计所执。当知亦尔。或可眩翳过患者。即说眩翳名为过患。此意说言。由所执故。生依他起。似由眩翳现毛轮等。故瑜伽论七十三云。如眼若有翳等过患。便有发毛轮等翳相现前可得。若无彼患。便不可得。但有自性无颠倒取。问。如何依他喻所执性。答。无净色喻圆成故。故无有失。问。翳眼眼识见毛轮不。解云。西方诸师。自有两释。一安慧宗。眼等五眼亦缘毛轮第二月等。故杂集云。迦末罗病损坏眼根。见青为黄。护法菩萨说。眼等识缘实境起。是现量故。瞿婆论师。十二唯识梵本记中。自有二说。一云。五识唯缘实境。是故。阿毗达磨经云。无有眼等识。不缘实境起。意识有三种。缘实不实境。故知五识唯缘实境。一云。五识亦缘不实。是故。经云。由乱眼根及眼识引乱意识生。由不乱眼及眼识引不乱意识。故知五识见第二月及空华等。此中所说过患等文。依前三说。准即可知。
如眩翳人眩翳众相。或发毛轮蜂蝇巨胜。或复青黄赤白等相。差别现前。依他起相。当知亦尔。
释曰。第二眩翳众喻。喻依他相。当知亦尔。谓眩翳人。似毛轮相。非实似实。故喻依他起。非有似有。当知亦尔。
如净眼人远离眼中眩翳过患。即此净眼本性所行无乱境界。圆成实相。当知亦尔。
释曰。第三净眼本境喻。谓彼净眼本所行境。青黄等色。自性清净。无毛轮等眩翳过患。圆成实性。当知亦尔。自性清净。于依他起。无所执性。
善男子。譬如清净颇胝迦宝。若与青染色合。则似帝青大青末尼宝像。由耶执耶帝青大青末尼宝故。惑乱有情。
释曰。此下第二颇胝迦宝四色喻。于中有二。初广辨四喻。后如是德本下。举法同喻。前中四喻。即分为四。此即第一青色相应喻。文有五节。义含四种。意喻三性。文五节者。一清净颇胝迦者依他起。二若与青染色合者。喻言说习气。此明依他起与言说习气合。三即似帝青大青等者。喻依他起。由我法分别名言种子力故。虽在内识。而似外现。四由耶执取帝青等者。此喻由邪执故执为实有。五惑乱有情者。此喻邪师将己所执。惑乱有情。令生实解。义含四者。准下合文。喻中有四。一颇胝迦者。喻依他起。二与青染色合者。喻名言熏习与依他合。三由耶执耶等。喻彼能执。四即彼所执情有理无。喻圆成实。言意三者。谓青染色合。乃至惑乱有情。喻所执性。颇胝迦宝。喻依他起。无实帝青。喻圆成实。下三色喻。皆具诸义。准此应知。譬如清净颇胝迦宝者。此出宝体。此处无名。故不翻之。应师经音云。此云水玉。或云白珠。深密经云。清净琉璃者。译家别故。若依俱舍。妙高山王四宝所成。谓金银吠琉璃颇胝迦。此颇胝迦。即当赤色。又即彼云。日轮下面颇胝迦宝。火珠所成。月轮下面颇胝迦宝。水珠所成。准此等文。其颇胝迦。亦具众色。今于此经。且举白色。以对四色。由此下文不说白色。若与青染色者。明色转变。谓颇胝迦与青色合即。似帝青大青末尼宝像。帝青等者。谓天帝释青及大青。末尼宝者。此云如意珠。即说颇胝迦。名为如意。或可所似帝青等即是末尼。由耶执等者。显诸世间执似为实为他宣说迷乱有情。此意说云。阿赖耶识。由我法执习气力故。变似我法。诸有情类。执为实我。惑乱有情。据实颇胝迦上无实青等。于赖耶上无所执性应知亦尔。后当分别。
若与赤染色合。则以虎魄末尼宝像。由耶执耶虎魄末尼宝故。惑乱有情。
释曰。第二赤色相应喻。深密经云。置赤色中。即出赤波头摩尼摩尼宝光明现前。
若与绿染色合。则似末罗羯多末尼宝像。由耶执取末罗羯多末尼宝故。惑乱有情。
释曰。第三绿色相应喻。末罗羯多。此处无名。故不翻之。有说。此云煞色宝。由此宝故。煞一切色尽坏故。依深密经。但言绿色。
若与黄染色合。则似金像。由耶执取真金像故。惑乱有情。
释曰。第四黄色相应喻。与深密经有差别者。此云金像。彼云金色摩尼之宝。后三种喻。准初可知。
如是德本如彼清净颇胝迦上所有染色相应。依他起相上遍计所执相言说习气。当知亦尔。
释曰。自下第二举法同喻。合上四义。即分为四。一合种子。二合相执。三合依他。四合成实。此之四义。于前喻中。文虽有五。义合有四。故以四义。合上喻文。此即初也。然此四义。自有两说。一云。初一执缘。次三如次。喻其三性。一云。初二喻所执性白种现执成所执故。此即初也。谓于颇胝迦上所有染色相应义故。颇胝迦上似青色像现。如是由依他上妄执种子为因缘故。于赖耶上似色声等依他相现。
如彼清净颇胝迦上所有帝青大青虎魄末罗羯多金等耶执。依他起相上遍计所执相。执当知亦尔。
释曰。此下第二合现行执。谓由前说执种子故。能生依他似色等相。由现执故。执彼为实。由此义故。此上二段意显三中遍计所执。
如彼清净颇胝迦宝。依他起相当知亦尔。
释曰。第三合依他起。谓颇胝迦即似青等。如是依他由种子故。似色声等种种相现。
如彼清净颇胝迦上所有帝青大青虎魄末罗羯多真金等相。于常常时。于恒恒时。无有真实。无自性性。
释曰。第四合圆成实。于中有二。初重举前喻。后释法同喻。此即初也。于颇胝迦上无实青等。名无有真实。亦名无自性性。或可无真实者。遮青等实。无自性性者。虽无青等实。而有颇胝迦性。
即依他起相上。由遍计所执相。于常常时。于恒恒时。无有真实。无自性性。圆成实相。当知亦尔。
释曰。此即第二释法同喻。于依他上。无有所执实我等性。即此名为无自性性。或可于依他上。无有所执实。而有无自性性。于常常时及恒恒时者。自有两释。一云。依前前无故。说常常言。于后后无故。说恒恒言。一云。显无有真实故说常常有。无自性性故言恒恒时。问。此三性与七真如。如何相摄。解云。如成唯识第八卷说。彼云。如是三性与七真如云何相摄。七真如者。一流转真如。谓有为法流转实性。(有为有二种。一四相所为故名有为。二烦恼所为故名有为。此即烦恼所为)二实相真如。谓二无我所显实性。三唯识真如。谓染净法唯识实性。(今此所取能观染净唯识观智。即是真如也)四安立真如。谓苦实性。五邪行真如。谓集实性。六清净真如。谓灭实性。七正行真如。谓道实性。此七实性。圆成实摄。根本后得二智境故。随相摄者。流转苦集三。前二性摄。妄执杂染故。余四皆是圆成实摄。辨中边论第二卷云。差别真实。略有七种。谓流转。实相。唯识。安立。邪行。清净。正行。云何应知。此七真实。依三根本真实立耶。颂曰。流转与安立。邪行依初二。实相唯识清。正行依后一。显扬论第三。瑜伽七十七。应准此摄。于理无违。次后又问三性五事相摄云何。诸圣教说相摄不定。一瑜伽七十四说。依他性摄彼相名分别正智。成圆实性摄彼真如。遍计所执不摄五事。彼说有漏心心所法。变似所诠。说名为相。似能诠现。施设为名。能变心等。立为分别。无漏心等。离戏论故。但总名。正智不说能所诠。四从缘生皆依他摄。二依辨中边第二卷说。依他起性摄相分别。遍计所执唯摄彼名。正智真如圆成实摄。彼说有漏心及心所相分名。相余名分别。遍计所执都无体故。为显非有。假说为名。二无倒故圆成实摄。三依楞伽经第七卷说。依他起唯摄分别。遍计所执摄彼相名。正智真如圆成实摄。彼说有漏心及心所相见分等。总名分别。虚妄分别为自性故。遍计所执能诠所诠。随情立为名相二事。四依世亲摄大乘论第四卷说。名属依他起性。义属遍计所执。彼有漏心心所法相见分等。由名势力成所遍计。故说为名。遍计所执。随名横计。体实非有。假立义名。如前四教所说五事三性相摄。文虽有异。而义无违。护法菩萨。取初为胜。不杂乱故。复有问言。诸圣教中。说有五相。此与三性相摄云何。所诠能诠。各具三性。谓妄所计属初性摄。相名分别。随其所应。所诠能诠。属依他起。真如正智。随其所应。所诠能诠。属圆成实。后得变似能诠相故。二相属相。唯初性摄。妄执义名定相属故。彼执著相。唯依他起。虚妄分别为自性故。不执著相。唯圆成实。无漏智等。为自性故。瑜伽八十一。二性是所诠。遍计所执性是能诠。第七十四。显扬十六。能诠所诠。皆通三性。委细分别。具如唯识第八卷疏。
复次德本。相名相应以为缘故。遍计所执相而可了知。
释曰。自下第二依能观门。明善巧菩萨。于中有二。初长行广释。后以颂略说。前中有二。初略辨三相。劝物令知。后依前三相。正显观门。又释即分为二。初正辨观门。后如是德本下。重牒前观。以答前问。前中有三。初明菩萨了知三性。次善男子下。知三性故了知三相。后善男子下。知三相故断染证净。虽有两科。且依后释。此即第一了知三性。三性别故。即分为三。此即初也。谓所诠相与能诠名。互相系属。以为缘故。妄所执相。遍计所执。而可了知。故瑜伽七十三云。遍计所执自性缘何应知。答。缘于相名相属应知。若广分别。如三无性论。彼第一云。分别性者。无有体相。名等五法所不摄故。外曰。无体云何分别。答。但有无义故。何以故。如世间于义中立名。凡夫执名。分别义性。谓名即义性。此为颠倒。但有名分别。无实体故。何以故。此名及义。互为客故。云何知然。由三义故。此理可知。一名前觉不生。二多体相违失。三杂体相违过。具如彼论。摄大乘论。同三无性。
依他起上遍计所执相执以为以缘。依他起相而可了知。
释曰。此释依他。谓执遍计所执相分别以为缘故。依他起性而得生起。故显扬第十六云。于依他起自性。执着初自性故。起于熏智。则成杂染。又云。于所执相所起执故。应可了知。是依他起。若能执者从缘生故。故佛性论第二卷云。问曰。依他起性缘何因故得成耶。答曰。缘执分别性故得显现。问。依他起通染及净。如何但言所执相执以为缘故。依他起性而可了知。会释此难。如瑜伽论第七十四说。故彼云。问。若依他起自性亦正智所摄。何故前说依他起自性缘遍计所执自性执应可了知。答。彼意唯说依他起自性杂染分。非清净分。若清净分。当知缘彼无执。应可了知。
依他起相上遍计所执相无执以为缘故。圆成实相而可了知。
释曰。此释圆成实。谓于依他起上无所执相。以显真实。故言无执。故瑜伽七十三云。缘遍计所执自性。于依他起自性中。毕竟不实。应知。或可无执即是圣道。不执着故。名为无执。此意说云。不执着道以为因故。证得清净圆成实性。故瑜伽云。世尊。于余经中说。缘不执着遍计所执自性。应知此性者。依得清净说。不依相说。解云。余经者即此经也。依得清净者。依内证得真如圣道。显所证理。或可由圣道力。断染证得清净真如。依能证道。显所证理。不依相说者。此文不依遣所执相显圆成实。若依前说。言余经者。指所余经。有云。无执者。无能执依他及所执分别。故言无执。故佛性论云。问曰。真实性缘何因得成。答曰。由分别依他极无所有。故得显现。解云。译家谬也。遣依他起。违自所宗瑜伽等故。
善男子。若诸菩萨。能于诸法依他起相上。如实了知遍计所执相。即能如实了知一切无相之法。
释曰。此下第二。知三性故。了知三相。三相不同。即分为三。此即第一。知所执故。了知无相。谓如前说相名相应以为缘故。知实了知遍计所执名相假立无实自性。由此即能如实了知一切所执无相之法。
若诸菩萨。如实了知依他起相。即能如实了知一切杂染相法。
释曰。此即第二。了依他故。知杂染相。谓能了知从相执起皆是依他。即能了知杂染是依他起。前是总观。后是别观。前后二相。准此应知。又云。初约自性。辨依他观。后约差别。辨依他观。又云。前依尽所有性。后是如所有性。
若诸菩萨。如实了知圆成实相。即能如实了知一切清净相法。
释曰。此即第三了圆成实。知清净相。谓遍计所执无执以为缘故。即能了知诸清净法皆圆成实。
善男子。若诸菩萨。能于依他起相上。如实了知无相之法。即能断灭杂染相法。
释曰。此下第三。知三相故。断染证净。于中有二。初了知无相。断杂染法。后断杂染故证得清净。此即初也。然无相法。自有三释。一云。即所执性。随情说有。据理即无。相常无故。故名无相。故中边云。遍计所执此相本无。故名无相。若依此释。谓能了知无相法故。依他起性杂染相法即不得生。故说能断杂染相法。若无所执。杂染相法不得生故。故瑜伽论七十四云。问。遍计所执自性能为几业。答五。一能生依他起自性。二即于彼性能起言说。三能生补特伽罗执。四能生法执。五能摄受彼二种执习气粗重。一云。依他起上无所执性所显真如。离诸相故。名为无相。故摄论云。真如永离一切色等相故。故名无相。又广百论云。真如空理。离有无等一切法相。故名无相。若依此释。谓能了知无相法故。即能断灭依他起性杂染相法。一云。所执圆成皆名无相。前二义故。若依此释。谓能了知遍计所执无相法故。即能悟入圆成实性无相之法。由能悟入圆成实故。即能断灭依他起性杂染相法。故瑜伽七十四云。问若观行者。如实悟入遍计所执自性时。当言随入何等自性。答圆成自性。问。若观行者。随入圆成自性时。当言除遣何等自性。答依他起自性。
若能断灭杂染相法。即能证得清净相法。
释曰。此即第二断杂染故。证得涅槃。谓由断灭杂染法故。即能证得清净涅槃。问。此三相观依何位说。若在地前。如何能断杂染相法。要无漏道方能断故。若在地上。入初地时。证二空理。如何先起二性观耶。解云。此三相观分成两位。初二性观。依加行位。作四寻思四如实智。第三圆成。在十地位。是故。无著摄大乘论。立三性观。释此经意。彼第六卷。论云。如是菩萨。悟入意言似义相。故悟入遍计所执性。悟入唯识故。悟入依他起性。云何悟入圆成实性。若已灭除意言闻法熏习种类唯识之想。尔时菩萨已遣义想。一切似义无容得生。故似唯识亦不得起。由是因缘。住一切义无分别名。(无分别名者。能诠真谛平等法。名以所诠真如。是一切义无分别理。今能诠名从所诠立名。名无分别名。此所诠真如从能诠立目。故云无分别名)于法界中。便得现见相应而住。尔时菩萨平等平等所缘能缘无分别智已得生起。由此菩萨名已悟入圆成实性。即准此文。圆成实观唯在地上。故成唯识第九颂云。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
如是德本。由诸菩萨如实了知遍计所执相依他起相圆成实相故。如实了知诸无相法杂染相法清净相法。
释曰。自下第二。重牒观门。以答二问。于中有二。初重牒观门。后齐此已下。正答二问。前中有二。初牒知三性故了知三相。后牒知三相故即断染证净。此即第一。牒上知三性故了知三相。准上可知。
如实了知无相法故。断灭一切杂染相法。断灭一切染相法故。证得一切清净相法。
释曰。自下第二。牒上知三相故断染证净。谓由了知遍计所执无相义故。展转渐证圆成实性。由斯证得清净涅槃。又解。了知遍计所执无相真如故能断杂染证涅槃果也。
齐此名为于诸法相善巧菩萨。如来齐此施设彼为于诸法相善巧菩萨。
释曰。此即第二。依上观门。以答二问。谓佛依上了知三性诸菩萨众。即说名为善巧菩萨。如来依此善巧菩萨施设圣教。名为善巧菩萨。然此菩萨善巧分限。诸说不同。一云。十信已上皆名善巧。一云。十回向中第十回向。名加行道。即依彼位起四寻思如实智故。一云。初已上证清净如及俗相故。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释曰。自下第二。以颂略说。于中有二。初发起颂文。后举颂略说。此即初也。
若不了知无相法。杂染相法不能解。不断杂染相法故。坏证微妙净相法。不观诸行众过失。放逸过失害众生。懈怠住法动法中。无有失坏可怜愍。
释曰。此即第二。以颂略说。上来长行顺释了知三性德。此颂反显不了无相失。如何说此反顺释者。理实长行及颂。皆有反顺。为存略故。各据一边影略互显。依深密经。颂及长行。皆顺释者。译家别故。有其二颂。即分为二。初有一颂。正颂不了无相失。后之一颂。重释不观众行失。前中有二。初之二句举不了知。显不断杂染失。后有二句。约不断染。显不证圆成失。坏谓失坏。谓不断染故失坏证得微妙真如净相法也。失坏者。是不能证义。就释后颂文别有二。初之二句。明放逸失。后有二句。明懈怠失。言不观诸行众过失等者。谓由愚痴不能观察诸行过失。遂起放逸伤害众生。言懈怠住法动法中等者。此明第二懈怠过失。谓懈怠者。过失之因。功德之障。言住法者。即是涅槃常住不灭。故名为住。言动法者。是生死法。前生后灭。流转三有。故名动法。又解。住法者是定。动法者是散乱。言无有失坏可怜愍者。谓由懈怠故。于住法无。于动法有。由是无有。故成失坏。由失坏故。甚可怜愍。广释失坏。如瑜伽论第三十六及七十三(深密经云。如实知诸法。即舍染法相舍染法相已。证于清净法。不观有为过。懈怠放逸害。诸法常不动。离相名菩萨也)。
解深密经无自性相品第五
将释此品。有其二义。一解品名。二释文义。题云无自性相品者。谓无自性略有三种。一相无自性性。二生无自性性。三胜义无自性性。无自性言显三无性。故言无自性也。相即体相。或谓相状。此三无性。如其次第。即用三性。以为体相。此品广明三无自性体相相状。故言无自性相品(深密经云成就第一义菩萨问品者[人从]立名。译家别故)。
尔时胜义生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
释曰。自下正释文义。就释有情无性境中。上来已释三性境讫。自下第二释三无性。于此品内。有其五分。一菩萨请问分。二尔时世尊下。如来正说分。三尔时胜义生下。领解受持分。四尔时胜义生菩萨下。校量叹胜分。五尔时胜义生下。依教奉行分。
就请问中。文别有三。初标问答者。次我曾下。申所问事。后未审下。依教发问。此即第一标问答者。言胜义生者。胜义即是所证之境。胜智之境。名胜义。生者能证之智。缘胜义生名之为生。故摄论云。于此证会。故名为生。于此所缘。胜智生故。就能所证。以立其号。名胜义生。
我曾独在静处。心生如是寻思。
释曰。自下第二。申所问事。于中有二。初陈己疑思。后举所问教。此即初也。谓昔我曾独在山林闲房静。如是寻思。世尊如何先说有性。后说无性。深密经云。空闲之处。生觉观心者。如前分别。译家别故。泛论寻思。有其四种。一者。三界有漏分别心心所法。二者寻伺。故深密云。空闲之处生觉观心。三者唯寻。故集论第六云。寻思行者。缘入出息念境。俱舍论第二十二云。寻多乱心名寻行者。彼依息念能正入修。或可通说寻伺。名寻思行者。四者慧数。如四寻思。处处说故。今于此中。第四为胜。
世尊以无量门。曾说诸蕴所有自相。生相灭相。永断遍知。
释曰。自下第二。申所问教。于中有二。初举有性教。后世尊复说下。显无性教。就前文中。有十三门。摄为五段。一明蕴教。二明谛教。三明诸界。四明念住。五八圣道。此即第一辨蕴教门。于中有二。初正明蕴教。后类显三教。此即五相辨蕴圣教。无量门者。此有两释。一云。蕴中所有自共相等。诸门非一。故名无量。一云。可见不可见有色无色等。诸门非一。故名无量。所有自相即是别相。如说色是质碍。如是识是了别。生相灭相即是通相。色等皆有生灭相故。永断遍知。即苦集相。永断集谛苦烦恼故。遍知苦谛生死果故。或可所有自相者。即是自相差别相。如是二相。遍于生灭。永断遍知。如下领解中说。
如说诸蕴诸处缘起。诸食亦尔。
释曰。此即第二类释二门。谓如蕴中所说五相。十二处教缘起诸食应知亦尔。谓处自相能见色。名之为眼。眼所见故。名之为色。乃至能知法故。名之为意。意所知故。名之为法。缘起自相智所对法。别有心所。覆弊为性。名为无明。如瑜伽论五十六说。乃至渐衰顿灭。名为老死。诸食自相分段而吞。各为段食。乃至了别执持名为识食。生灭二相永断遍知。准上应知。问。如何胜义谛品。以六相分别蕴等。具说四谛。于此品中。但说苦集。而非灭道。解云。前品欲辨现观有差别故。具说四谛。今此品中。有性无性二教差别。是故此中略而不说。由得蕴故灭及依证。
以无量门。曾说诸谛所有自相。遍知永断。作证修习。
释曰。第二辨四谛教。有其五句。所有自相。自有两说。准上应知。谓逼迫名。召集名集。灭尽名灭。能通名道。遍知等四。别显四谛。遍知苦谛。永断集谛。作证灭谛。修习道谛。
以无量门。曾说诸界所有自相。种种界性。非一界性。永断遍知。
释曰。第三辨诸界门。所有自相。准上应知。次之二句。谓十八界。展转异相。名种种界。即十八界。无量有情。所依差别。名非一界。如瑜伽论五十六说。若依八十三。与上相反。如初卷记。永断遍知。准上应知。
以无量门。曾说念住所有自相。能治所治。及以修。习未生令生。生已坚住。不忘信修。增长广大。
释曰。第四辨念住教。于中有二。初释念住。后类五门。前中五句。所有自相。自有二释。准蕴应知。此四念住。以慧为体。住身等境。应言慧住。而言念住。与念相应。住身等境。故名念住。此六释中。邻近释也。后四句者。一能治四倒。二未生令生。三生已坚住。四不忘倍修增长广大。如初卷说。
如说念住。正断神足根力觉支。亦复如是。
释曰。此即第二类释五门。谓如念住有其五句。四正断门。四种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皆有五句。准上应知。
以无量门。曾说八支圣道。所有自相。能治所治。及以修习。未生令生。生已坚住。不忘倍修增长广大。
释曰。第五八圣道支。有其五句。准上应知。此后七门。即是三十七品观。义如别章。
世尊复说一切诸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
释曰。第二显无性教。谓依下经。三时法轮。于第一时。说四谛教。于第二时。说无相教。第三时中。说了义教。说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无自性性。而今此中。约第二时。对第一时。以为发问所依。前说有相。后说无相。此无相言。违前有相。故以无相。为问所依。问若。准此经。初唯说有。后但说无。无量义经前后两时。皆说空有。故彼经云。善男子。我起树王。诣波罗奈鹿野园中。为阿若拘邻等五人。转四谛法轮时。亦说诸法本来寂静。中间于此及以处处。为诸比丘并众菩萨。辨演宣说十二因缘六波罗蜜。亦说诸法本来空寂。具说如彼。即此二经如何会释。解云。如智度论。诸佛说法。有其二事。一者秘密。二者显示。无量义经。依秘密门。今依此经。是显示门。各据一边。互不相违。
未审世尊依何密意。作如是说。一切诸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
释曰。第三依教发问。于中有三。初陈己疑情。次请愿解释。后申所释经。此即初也。谓佛先说蕴处界等十三法门皆无自性。后复说言一切诸法皆无自性无生灭等。前说有性。后说无性。二教相违。未审世尊依何密意。作如是说无自性等(若依密经。有其五节。一一切法本来无证。二一切法本来不生。三一切法本来无灭。四一切法本来寂静。五一切法本来自性涅槃)。
我今请问如来斯义。唯愿如来哀愍解释。
释曰。此即第二诸愿解释。
说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所有密意。
释曰。第三申所释教。
尔时世尊。告胜义生菩萨曰。
释曰。自下第二。如来正说。于中有二。初赞问许说。后胜义生当知下。依问正说。前中有二。初赞问有益。后敕听许说。前中有四。一辨能说者。二赞问应理。三赞问深义。四赞问有益。此即初也。
善哉善哉。胜义生。汝所寻思。甚为如理。
释曰。此即第二赞问应理。
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乃能请问如来如是深义。
释曰。此即第三赞问深义。此上二种。文义俱善。是故重言善哉善哉。
汝今为欲利益安乐无量众生。哀愍世间及诸天人阿素洛等。为令获得义利安乐。故发斯问。
释曰。此即第四赞问有益。准应知。
汝应谛听。吾当为汝解释所说一切诸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所有密意。
释曰。此即第二敕听许说。
胜义生。当知。我依三种无自性性密意。说言一切诸法皆无自性。
释曰。此下第二。依问正说。于中有二。初长行广释。后举颂重说。前中有五一约三无性。释经诸句。二复次胜义生下。约三性观。辨立三无性意。三复次胜义生下。约位辨立三无性意。四复次胜义生下。约三无性观。辨一乘义。五复次胜义生下。约无性教。辨取解不同。此即第一。约三无性。释经诸句。于中有二。初约三无性。释诸经中说一切法皆无自性。后胜义生当知下。约初后无性。释一切法无生灭等。前中有三。初标章略说。次善男子下。问答广释。后善男子下。释已总结。前中有二。初依三无性。显经密意。后依数列三无性名。此即初也。谓世尊言一切诸法无自性者。我今具依三无自性。说一切法皆无自性。一切诸法即是三性。即三性。立三无性。故诸经言一切诸法皆无自性。是故成唯识三十颂云。即依此三性立彼三无性。故佛密意说一切法无性。
所谓相无自性性。生无自性性。胜义无自性性。
释曰。此即第二依数列名。谓即三种相无自性等。
善男子。云何诸法相无自性性。
释曰。此下第二。问答广释。于中有二。初依法正说。后举喻重释。前法说中。三种无性即分为三。此即初也。于中有五。一问。二答。三徴。四释。五结。此即问也。
谓诸遍计所执相。
释曰。此即第二。依问正答。谓三性中。遍计所执以为自性。
何以故。
释曰。第三徴也。以何义故。说所执相。名相。无性。
此由假名。安立为相。非由自相安立为相。
释曰。第四依徴别释。此由假名安立为相者。此释相言。谓依名言所立相故。非由自相安立为相者。释无性言。总解意云。遍计所执情有之相。以理无故。说为无性。由此即说彼所执相以为自性。故显扬云。谓所执性体相无故。名无自性性。又三无性云。如所显现。是相实无。故分别性无相为性。瑜伽七十三云。云何相无自性性。谓一切法世俗言说自性。
是故说名相无自性性。
释曰。此即第五结文。可知。
云何诸法生无自性性。
释曰。自下第二。释生无性。文有五段。准上可知。此即问也。
谓诸依他起相。
释曰。此即第二依问正答。谓三性中。依他起性。以为自性。
何以故。
释曰。第三徴也。以何义故。说依他起。名生无性。
此由依他缘力故有。非自然有。
释曰。此即第四依徴别释。此由依他缘力故有者。此释生言。谓由依他缘力故有。故说为生。非自然有者。释无性也。总解意云。依他诸法。依因缘故。说之为生。而非自然自在天等邪因所生。说名无生。故显扬云。依他起性缘力所生。非自然生故无生。又三无性云。依他性者。由缘力生。不由自生。是故依他无生为性。依瑜伽七十三云。云何生无自性性。谓一切行众缘所生缘力故有。非自然有。
是故说名生无自性性。
释曰。第五结文。可知。
云何诸法胜义无自性性。
释曰。此下第三释胜义无性。于中有二。初约依他起。解胜义无性。后复有下。约圆成实。解胜义无性。前中有五。准上应知。此即问也。
谓诸法由生无自性性故。说名无自性性。即缘生法。亦名胜义无自性性。
释曰。第二依问正答。文有两节。初将释第三。牒前第二。释义如前。后即缘生法等者。依第二性。立第三无性。谓依他起上。无圆成实。故缘生法。非但说名生无自性性。亦名胜义无自性性。故显扬云。依他起性。由异相故。亦得建立为胜义无性。何以故。由无胜义性故。
何以故。
释曰。第三徴也。何故缘生亦名胜义无自性性。
于诸法中。若是清净所缘境界。我显示彼。以为胜义无自性性。依他起相。非是清净所缘境界。
释曰。第四依徴别释。文有二节。初释所无清净胜义。后明依他无彼清净胜义。此释真如净智所缘。名为清净胜义。故显扬云。当知胜义。即是清净之所缘性何以故。由缘此境。得心清净故。
是故亦说名为胜义无自性性。
释曰。第五结文。可知。
复有诸法圆成相。亦名胜义无自性性。
释曰。此下第二约圆成实。释三无性。于中有四。一标。二徴。三释。四结。此即标也。谓三性中。圆成实性。以为自性。
何以故。
释曰。第二徴所由也。何以复说圆成实性。名为胜义。亦名无性。
一切诸法法无我性。名为胜义。亦得名为无自性性。是一切法胜义谛故。无自性性之显故。
释曰。第三依徴正释。文有二节。初标。后释。谓法无我性。有其二义。一名胜义。二名无自性性。是诸法中。胜义谛故。诸法无性所显理故。故显扬云。谓圆成实胜义无性。由此自性体是胜义。又是诸法无性性故。又复彼云。由此自性即是胜义。亦是无性。由无戏论我法性故。依三无性论。与此不同。故彼云。约真实性。由真实无性故说无性者。此真实性。更无别性。还即前两性之无。是真实性。真实是无相无生故。一切有为法。不出此分别依他两性。此三性既真实无相无生。由此理故。一切诸法。同一无性。此一无性。真实是无。真实是有。真实无。此分别依他二有。真实有。此分别依他二无。故不可说无。不可说有。乃至广说。解云。通遣依他。故不同此。
由此因缘。名为胜义无自性性。
释曰。此即第四。结文可知。问。若依此经。胜义无性。自有二种。一依他起。二圆成实。如何三十唯识。说后非前。解云。据实具有二义。故此经文及显扬论。皆作是说。依他起性无胜义故。亦得说为胜义无性。而诸论中不明前者。成唯识第九卷中。护法释云。而滥第二。故此不说。问。此经意。即依三性。立三无性。体即三性。何故三无性论。于一真如。立三无性。故三无性论第一卷云。约此三性。说三无性。由三无性。应知是一无性理。约分别者。由相无性。说名无性。依他起者。由生无性。说名无性。真实性者。由真实无性。故说无性。具如彼说。解云。此有两释。一真谛三藏云。于一真如。遣三性故。说为三种无自性性。于中圆成实性。安立谛摄。三无性者皆非安立。如三性论。二大唐三藏云。如显扬等。即依三性。立三无性。以此为正。所以者何。世亲菩萨。三十唯识。作此颂言。即依此三性。立彼三无性。故佛密意说。一切法无性。护法释云。于有及无。总说无性。故名密意。又显扬论。无著所造。与摄大乘等。同显一义。又瑜伽论。广引此经及三无性。通有及无。故知三无性论。译家谬也。所以者何。三十唯识。三无性论。世亲所造。如何二论有此差别。又彼世亲依弥勒宗及无著等。故知同一无性者。真谛谬耳。或可今勘真谛三无性论。即无著所造显扬论无自性品。然彼真谛译为别本(须勘目录及显扬未了)。
善男子。譬如空华。相无自性性。当知亦尔。
释曰。自下第二。举喻重释。释三无性。即分为三。此即第一释相无自性性。譬如空华。由眩翳故。于虚空中。似华相现。据实空中本来无华。遍计所执。亦复如是。即用所执。为初无性。故言相无自性性。当知亦尔。
譬如幻像。生无自性性当知亦尔。一分胜义无自性性。当知亦尔。
释曰。第二释生无性及一分胜义无性。如阿毗达摩经说。幻等八喻。显依他起。今此第二。生无自性性。及一分胜义无自性性。皆用依他。以为自性。故如幻像。当知亦尔。问大般若等即用幻等。喻其空义。如何此经喻依他起。解云。幻等自有二义。一非有似有。二无实像等。是故二经各据一义。故不相违。
譬如虚空。唯是众色无性所显。遍一切处。一分胜义无自性性。当知亦尔。法无我性之所显故。遍一切故。
释曰。此即第三释一分胜义无自性。譬如虚空。有其二义。一无色所显。二遍一切处。真如胜义无自性性。当知亦尔。一法无我性之所显故。二遍一切法故。故佛地经十虚空喻。喻净法界。此亦如是。问。对法瑜伽。喻色无处说为虚空。依佛地论及成唯识。五蕴无处说为虚空。如何会释。解云。瑜伽及对法等。随转理门。同萨婆多。唯识等论。真实理门。各据一义。故不相违。
善男子。我依如是三种无自性性。密意说言一切诸法皆无自性。
释曰。此即第三释已总结。
胜义生当知。我依相无自性性。密意说言。一切诸法。无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
释曰。自下第二约初后无性。释一切法无生等句。于中有二。初约相无自性性。释无生等句。后善男子下。约胜义无自性性。释无生等句。前中有四。一标。二徴。三释。四结。此即第一以理标宗。谓诸经说一切诸法无生等言。三无性中。约相无性。说无生等。
何以故。
释曰。此即第二外人反徴。
若诸自相。都无所有。则无有生。若无有生。则无有灭。若无生无灭。则本来寂静。若本来寂静。则自性涅槃。于中都无少分所有更可令其般涅槃故。
释曰。此第三释。文有四节。一释无生。二释无灭。三释本来寂静。四释自性涅槃。如经可知。故不繁释。
是故我依相无自性性。密意说言一切诸法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
释曰。此即第四结文。可知。
善男子。我亦依法无我性所显胜义无自性性。密意说言一切诸法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
释曰。自下第二约胜义无自性性。释无生等句。于中有四。一标。二徴。三释。四结。此即初也。谓圆成实实胜义谛中。有其四义。一者无生。二者无灭。三本来寂静。四自性涅槃。故诸经中。亦依圆成胜义无性。说无生等。
何以故。
释曰。第二外人反徴。谓外反徴虽说四义。未辨其因。依何因故。名无生等。
法无我性所显胜义无自性性。于常常时。于恒恒时。诸法法性。安住无为。一切杂染不相应故。
释曰。自下第三依徴正释。文别有二。初总标三因。以答徴诘。后举三因。释无生等。此即初也。文有二节。初出胜义无性体。有其二种。一者依他。二圆成实。今于此中。取后非前。后于常常时等者。正明三因。一于常常时。于恒恒时。诸法法性安住故无为。二无为故无生无灭。此即安住故。及无为故。二因成立无生无灭二义也。一切杂染不相应故者。以第三因。成立经中本来寂静及自性涅槃二义也。以一故字含有三义故。成三因也。
于常常时。于恒恒时。诸法法性安住故无为。由无为故无生无灭。
释曰。自下第二重释三因。释无生等。于中有二。初以二因释无生等。后一切杂染不相应因。释成本来寂静及自性涅槃。此即初也。谓法无我胜义谛理。于常常时。于恒恒时。诸法法性安住故。得成无为也。由无为故。无生无灭二义得成也。
一切杂染不相应故。本来寂静自性涅槃。
释曰。此即第二一切杂染不相应因。成立二义。一者本来寂静。二者自性涅槃。问。经所说不生等言。如何唯依初后无性。答泛论无性。自有二种。一者大小二藏共说无性。二唯菩萨藏所说无性。言共说者。如世亲摄论第五卷说。说一切法无自性意。今当显示自然无者。由一切法无离众缘自然有性。是名一种无自性意。自体无者。由法灭已不复更生。故无自性。此后一种无自性意。自性不坚住者。由法才生。一刹那后。无力能住。故无自性。如是诸无自性理。与声闻共。言不共者。即彼论云。如执取不有故。许无自性者。此无自性不共声闻。以如愚夫所取遍计所执自性不如是有。由此意故。依大乘理。说一切法皆无自性。集论杂集及性论。意亦同此。虽有二说。今此经中。依不共门。说无性等。然不共门说无性等。依三无性。诸经不同。自有圣教。依初无性。说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灭等。如广百论第十卷云。佛自决判我依遍计所执自性。于余经中。说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涅槃。又瑜伽论第七十四。庄严第五。无性世亲摄论第五。并同此说。梁本摄论。通依三种无自性性。说无自性等。与此不同。自有圣教。依三无性。说一切法皆无自性。依初无性。说无性等。瑜伽论第七十三。故彼论云。问。世尊依何密意。说一切法皆无自性。答。由依彼彼所化势力。故说三种无自性性。又云。问。世尊依何密意。说一切法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答。依相无自性性。说如是言。自有圣教。依三无性。说一切法皆无自性。依初后二说无生等。如即此经及深密经。自有圣教。依三无性。说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灭等。如杂集论第十二说。彼云。一切法者。即三自性。谓遍计所执自性。依他起自性。圆成实自性。遍计所执自性。定无自相。自相无故。名相无相。相无相故。名为无性。依他起自性待众缘故。非自然生。无自然生。无自然生性故。名生无性。生无性故。说为无性。圆成实自性清净所缘故。于依他起中。无遍计所执相。所显自体。故胜义为自体。又无性所显故。名胜义无性。胜义无性故。名为无性。由此道理。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无自性。非一切种性相俱无说为无性。又彼说云。一切诸法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此依何密意说。如无自性。无性亦尔。如无生。无灭亦尔。无生无灭。本来寂静亦尔。如本来寂静。自性涅槃亦尔。又即彼云。相秘密者。谓于三自性。说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等。梁论第六亦同杂集。所以如是诸教异者。此所遣性。唯所执性。故广百论等。唯约遍计所执。说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灭等。欲显因缘生义不无。是故。此经通依三无性。说一切法皆无自性。但约初后二种无性。说无生等句。然依他起。虽依他起。而无自然无因生义。故杂集等具约三性。说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灭等。三无性义。具如别章。
是故。我依法无我性所显胜义无自性性密。意说言一切诸法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
释曰。第四结文可知。问。如上所说诸密意言。四秘密中。依何密意。解云。依杂集说。有四秘密。故彼论云。一令入秘密。二相秘密。三对治秘密。四转变秘密。如是四种。于大乘中。略摄如来一切所说秘密道理。令入秘密者。谓于声闻乘。说色等诸法。皆有自性。为令无怖畏。渐入圣教故。相秘密者。谓于三自性。说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等。对治秘密者。谓为调伏诸过失者。如来宣说种种秘密。如为对治八种障故说最上乘。何等为八。一者轻佛。二者轻法。三懈怠。四者少善生喜足故。五者贪行。六者慢行。七者恶作。八者不定性。为对治轻佛障故。说往昔毗婆尸佛即我身是。为对治轻法障故。说于无量恒沙佛所修行大乘乃得生解。为对治懈怠障故。说有众生愿生安乐国一切得往生。称念无垢月光佛名。决定当得无上菩提。为对治少善喜足障故。于施等行。或时称赞。或时毁呰。为对治贪行障故。称赞佛土富乐庄严。为对治慢行障故。称赞诸佛或有增胜。为对治悔行障故。或有众生。于佛菩萨。起不饶益。说彼有情。虽行轻毁。亦得生天。为对治不定种性故。令舍声闻下劣意乐。记大声闻当得作佛。又说一乘更无第二。转变秘密者。谓经所说隐密名言。如说觉不坚。善住于颠倒。极烦恼所恼。得最上菩提。此中密意。于不散动起坚固胜觉。所以者何。坚有二义。一者真实。二者散动。由此散动。令心刚逸。故亦名坚。善住于颠倒者。翻常乐我常四倒。为无常等。故名颠倒。于此不退。故名善住。极烦恼所恼者。谓于长时精勤苦行。极为劳倦所逼恼故。得最上菩提者。若具如上所说三事。定速当证无上菩提。今此经中明密意者。如世尊说。以无量门。曾说蕴等十三法门皆有自相。即当四中令入秘密。世尊复说一切诸法皆无自性无生灭等。即是四中相秘密也。无性世亲摄论第五。约三自性。说相秘密。杂集十二。庄严第六。依三无性。说无生等。名相秘密。即彼杂集及庄严论。顺此经文。
复次胜义生。非由有情界中诸有情类别观遍计所执为自性故。亦非由彼别观依他起自性及圆成实自性为自性故。我立三种无自性性。
释曰。自下第三约三性门。立三无性意。于中有二。初反释。后然由下顺解。此即初也。观谓观待。或观察义。此中意云。谓诸有情非由别观三种自性。如其次第。遣三性故。立三无性。所以者何。非唯相无自性性遣遍计所执。余二亦遣所执性故。不遣依他及圆成实。立后二种无自性性。依他圆成不可遣故。又解。此中立三意者。为除有情所执过患。立三无性。非彼有情于三性中。一一别执。有三自性。为除彼故。立三无性。但诸有情。不了依他及圆成实。于二性上。起增益执。由此建立三种三无性。于二说中。后说为胜。顺文相故。依深密经。不违此经。
然由有情于依他起自性及圆成实自性上增益遍计所执自性故。我立三种无自性性。
释曰。此下第二顺解。于中有二。先标。后释。此即标也。此意说云。于二性上。遍计所执相。非由自相安立为相故。立相无自性性。于依他起上。无自然生增益故。立生无自性性。于圆成实上。无此所执性故。立胜义无自性性。非谓别观三种自性为自性故。故说三种无自性性。
由遍计所执自性相故。彼诸有情。于依他起自性及圆成实自性中。随起言说。
释曰。此即释也。总说意云。由所执相。能起言说。由言说故。成三种因。由三因故。起诸执着。由执着故。生依他起三种杂染流转六趣生死过失。是故。此中约所执相。立三无性。于中有二。初由所执相能生执着。后如如下。由执着故生流转法。前中有二。初由所执相。能起言说。后如如由言说故能生执着。此即初也。理实二性皆离名言。而由遍计所执相故。于二相中。有言说起。
如如随起言说。如是如是。由言说熏习心故。由言说随觉故。由言说随眠故。
释曰。此即第二由言说故能生执着。于中有二。初由言说故成三种因。后由三因故能生执着。此即初也。言如如者。显所说法。所说非一。故曰如如。随彼如如。起诸言说。是故重言如是如是。由诸言说。成三种因。一由言说熏习心故。此明三熏习中名言熏习。二由言说随觉故。此解名言随觉分别。如人天等解言说者。三由言说随眠故。此不解名言随眠分别。如牛羊等不解言说。但由随眠而起分别。此即显由起言说故成三种因。
于依他起自性及圆成实自性中。执着遍计所执自性相。
释曰。此明由三因故能执着。于三因中。前之一因。显执因缘。后之二因。显增上缘。由此三因。于二性中。执着遍计所执自性。
如如执着如是如是。于依他起自性及圆成实自性上。执着遍计所执自性。
释曰。此下第二由执着故。生流转法。于中有二。初牒前能执显流转因。后正明能执生流转果。此即初也。言如如者。显所执境。所执非一。故曰如如。随彼如如。起诸执着。是故重言如如是是。由此执着。于二性中。执着遍计所执自性。以此执着。为流转因。
由此因缘。生当来世依他起自性。
释曰。此下第二显流转果。于中有二。初生依他起。后生三杂染。此即初也。问。依他杂染有何差别。答。总别有异。或可宽狭不同。依他是宽。从缘生者。皆依他故。三杂染中不摄长养五根等故。
由此因缘。或为烦恼杂染所染。或为业染所染。或为生杂染所染。于生死中。长时驰骋。长时流转。无有休息。
释曰。此下第二生三杂染。于中有二。初由三杂染流转生死。后由三杂染流转六趣。此即初也。谓由此执为因缘故。生三杂染。三杂染者。谓或业生所缘相应二缚所缚。故名杂深。由此杂染。分段变易二生死中。驰骋流转。无有休息(二种生死义如别章)。
或在那落迦。或在傍生。或在饿鬼。或在天上。或在阿索洛。或在人中。受诸苦恼。
释曰。此即第二由三杂染流转六趣。言那落迦。依顺正理二十一云。迦是乐名。那者言无。落是与义。无乐相与。名那落迦。或复落迦是救济义。那名不可。不可救济。名那落迦。依大婆沙百七十二云。捺落名人。迦名为恶。恶人生处。名捺落迦。依毗昙论第八卷云。不可乐故名地狱。言傍生者。毗昙论云。身横行故名畜生。顺正理云。彼趣多分身横住故。或彼趣中。容有少分傍行者。婆沙论云。其形傍故行亦傍。以行傍故形亦傍。故名傍生。有说。遍诸处故名傍生。谓此遍于五趣有故。言饿鬼者。毗昙论云。从他悕求。故名饿鬼。顺正理云。多怀法劣。其形瘦悴。身心轻躁。故名饿鬼。婆沙论云。饥渴增故。名为饿鬼。有说。被驱役故名鬼。恒为诸天处处驱役。常驰走故。所言天者。毗昙论云。光明故名天。顺正理云。天谓尊高。神用自在。众所祈告。故名为天。婆沙论云。光明增故名天。以彼自然身光恒照昼夜等故。阿素洛者。正理云。素洛名天。是自在义。阿是非义。显彼非天。自在减天。名阿素洛。婆沙论云。素洛是天。彼非天故。名阿素洛。复次素洛名端政。彼非端政。名阿素洛。所言人者。毗昙论云。意寂静故名人。顺正理云。多思虑故名人。婆沙论云。能寂静故名人。以五趣中能寂静意无如人者。广释如彼。正理婆沙。具如别章。
复次胜义生。若诸有情。从本已来。未种善根。未清净障。未成熟相续。未多修胜解。未能积集福德智慧二种资粮。
释曰。自下第三约位。辨立三无性意。于中有二。初约五位说生无自性性。后彼虽如是下。约加行等位说后二种无自性性。夫论观门。有其五位。如成唯识第九卷说。何谓悟入唯识五位。一资粮位。谓修大乘顺解脱分。解云。始从十信至十回向。二加行位。谓修大乘顺决择分。解云。在十回向第十终心。三通达位。谓诸菩萨所住见道。四修习位。谓诸菩萨所住修道。五究竟位。谓住无上正等菩提。今依此经。分为两段。初约五位。辨生无自性性。即当唯识初资粮位及十信前种解脱分善根位也。后约加行等位。辨立后二无性。即当唯识中间三位。除无学位。非所为故。此即初也。于中有三。初明说教所为。次我为彼下。对机正说。后彼闻下。辨教胜利。此即初也。然彼所为。有其五位。一种善根位。谓十信前种解脱分善根位也。种解脱分善根之法。如优婆塞戒经中说。二清净位。谓即十信。谓能随分净罪业故。故深密经第二卷云。未清净罪业者。清净罪业缘起经云。内法异生不共无明已永断故。不造罪业也。三成熟相续位。谓即十解。能令信等相续成就故。深密云。依彼成熟善根力故。四多修胜解位。谓即十行。决定胜解多现前故。五积集福智资粮位。即十回向。具足福智二资粮故。此中意说。未种善根令种善根。乃至未具资粮。令得具足故。为此等故。说生无性。又解。此文辨资粮位。五事差别。非立五位配四十心。五事差别。如前分别。
我为彼故。依生无自性性。宣说诸法。
释曰。此即第二对机正说。谓诸有情。从本已来。未悟诸法缘生道理。妄执无因自然而生。是故。世尊依生无自性性。说一切法。皆从因生。不由自然。
彼闻是已。能于一切缘生行中。随分解了。无常无恒。是不安隐变坏法已。
释曰。此即第三闻教胜利。四种胜利。即分为四。一解了无常利。二怖畏厌患利。三止恶修善利。四五事具足利。此即初也。谓世尊说。从无明缘行。乃至老死。不从自在天等所生。由斯有情随分解了。一切诸法。无常无恒。是无常故。即不安稳。非如涅槃离生灭故。即是安住。又诸有为。前灭后生。渐次衰坏变坏之法。
于一切行。心生怖畏。深起厌患。
释曰。此即第二怖畏厌患利。如文可知。
心生怖畏。深厌患已。遮止诸恶。于诸恶法。能不造作。于诸善法。能勤修习。
释曰。此即第三止恶修善利。如文可知。
修习善因故。未种善根能种善根。未清净障能令清净。未熟相续令成熟。由此因缘。多修胜解。亦多积集福德智慧二种资粮。
释曰。此即第四五事具足利。释五事相准上应知。
彼虽如是种诸善根。乃至积集福德智慧二种资粮。然于生无自性性中。未能如实了知相无自性性及二种胜义无自性性。
释曰。此下第二约加行等位。说后二种无自性性。于中有三。初明说教所为。次如来为彼下。对机正说。后彼闻已下。辨教胜利。此即初也。于中有二。初明未了二种无性。后辨不了无性之性。谓诸有情。闻说诸法从缘而生。不从自在天等所生。由斯解了无常等义。积集福智二资粮等。而未能了诸有为行皆如幻等非实有性。便执诸法定有实性。此多不了相无性性。或复不了如上所说二种胜义无自性性。
于一切行。未能正厌。未正离欲。未正解脱。未遍解脱烦恼杂染。未遍解脱诸业杂染。未遍解脱诸生杂染。
释曰。此即第二明不了失。谓未能了相无自性业故。于一切行。未能正厌等。言正厌是加行道。正离欲者。是无间道。正解脱等是解脱道。及胜进道。烦恼业生三种杂染。如摄大乘及唯识等。
如来为彼更说法要。谓相无自性性。及胜义无自性性。
释曰。此下第二对机正说。于中有二。初正说教。后明说教之意。此即初也。谓十回向终加行位等。宜闻此教。故为说之。
为欲令其于一切行能正厌故。正离欲故。正解脱故。超过一切烦恼杂染故。超过一切业杂染故。超过一切生杂染故。
释曰。此第二明说教之意。为欲令其加行等位。速能成办加行等道。及令超过三种杂染。是故更说二种无性。
彼闻如是所说法已。于生无自性性中。能正信解相无自性性。及胜义无自性性。简择思惟。如实通达。
释曰。此下第三辨教胜利。于中有二。初明加行位中所得胜利。后于依他起下。辨地上二地所得胜利。此即初也。此中正明于加行位所得胜利。然加行位。诸说不同。有说。即属第二僧祗。极欢喜地近方便故。如未至定。即属初禅。有说。正在第十回向第一僧祗。未入地故。虽有两说。护法菩萨存第二解。如成唯识第九卷说。近见道故。立加行名。于此位中。闻后二种无性教故。作四寻思四如实观。存能缘识。遣所取空。即是相自性性。即彼无性所显胜义。名为胜义无自性性。若广分别。如成唯识第九卷说。故今说云。于二无性。简择思惟。即四寻思。如实通达。即四如实智也。又解。简择思惟者。四寻思位。如实通达者。初地已上通达位也。
于依他起自性。能不执着遍计所执自性相。
释曰。此下第二辨地上二位所得胜利。有六胜利。即分为六。一遣所执相。二不起三因。三灭依他起。四断当苦因。五能引三道。六离三杂染。此即初也。谓地上二位。闻前所说二无性故。能不执着遍计所执。
由言说不熏习智故。由言说不随觉智故。由言说离随眠智故。
释曰。此即第二不起三因。谓不执故。三因不成。因不成故。生三种智。言三智者。一言说不熏习智。二言说不随觉智。三言说离随眠智。然此三智。自有二说。一从境得名。谓后所得智。缘三境生。立三智名。一云。从因得名。谓即二种无自性智。从三种因之所生故。立三种名。
能灭依他起相。
释曰。此即第三灭依他起。谓不起三因。成三种智。由三智故。能灭依他也。
于现法中。智力所持。能永断灭当来世因。
释曰。此即第四断当苦因。由前三智灭依他故。于现身中。有方便智。以方便智所摄持故。彼根本智。能永断除当来世因。
由此因缘。于一切行。能正厌患。能正离欲。能正解脱。
释曰。此即第五引三道。所谓加行无间解脱也。
能遍解脱烦恼业生三种杂染。
释曰。此即第六离三杂染。如文可知。
复次胜义生。诸声闻乘种姓有情。亦由此道。此行迹故。证得无上安隐涅槃。诸独觉乘种姓有情。诸如来乘种姓有情。亦由此道。此行迹故。证得无上安隐涅槃。
释曰。此下第四约三无性。辨一乘义义。于中有三。初约圣道辨一乘义。次善男子下。明趣寂声闻定不成佛。后若回向下。明回向声闻定得成佛。总释意云。第一段中。约三种姓。如来方便。说为一乘。就实正理。具有三乘。各证无余究竟涅槃。胜鬘经意亦同此说。第二段意。定性二乘。唯证二乘无余涅槃。必无后时得成佛义。故瑜伽云。二乘所证无余涅槃。唯有真如清净法界。第三段意。不定种姓回向声闻必当成佛。是故。法华方便品说。为二乘种姓。理实决定得成佛果。若依此说。方便说三。就实为一。故法华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法华胜鬘。各据一义。今此一部义俱有。故解深密是最了义。(义如别章)就初段中。复分为三。初明三乘各证自乘无余涅槃。次约圣道方便说一。后明理实三乘差别。此即第一。谓三乘种姓。各以无性妙清净道。证无余依妙涅槃界。然彼圣道能通义故。名之为道。即彼圣道诸圣游履。亦名行迹。由此道迹。离诸烦恼有漏苦身。证得常住寂灭之乐。是故。说为安隐涅槃。
一切声闻独觉菩萨。皆共此一妙清净道。皆同此究竟清净。更无第二乘。依此故密意说言唯有一乘。
释曰。此即第二方便说。一言声闻者。诸佛圣教。声为上首。从师友所。闻此教声。展转修证。永出世间。小行小果。故名声闻。言独觉者。常乐寂静。不欲杂居。修加行满。无师友教。自然独悟。永出世间。中行中果。故名独觉。或观待缘而悟圣果。亦名缘觉。言菩萨者。悕求大觉。悲愍有情。或求菩提。志愿坚猛长时修证。永出世间。大行大果。故名菩萨。具如瑜伽释论广解。总说意云。谓彼三乘皆其此一妙无性道。即说此道。名究竟净。唯有此道。更无第二。故约一道。说为一乘。故深密云。唯有一清净道。更无第二。而不别说究竟清净。故知究竟清净即是妙清净道也。又云。一言自有三种。一。道一故名一。二。果一故名一。三。理一故名一。今依此文。有其二种。妙清净道即是道一。究竟清净即是果一。依此二一。更无第二。故深密意说唯有一乘。而不同下第四卷中约理无别故说一乘。然一乘者。唯一佛乘。故胜鬘经云。声闻缘觉皆入大乘。大乘即佛乘也。又法华经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或可法身以明一乘。故法华论云。以如来法身与声闻法身。法身无异。故与授记。后当分别。此即六中带数释也。论体性者。若受用身。四智心品所摄蕴等。以为体性。若就法身真如为体。总相出体。于一乘门教理行果以为一乘。然此一乘圣教甚多。译者非一。意趣深远。是故新旧竞兴诤论。一真谛等一类诸师。依法华等诸经及论。皆作此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故涅槃经第七卷云。二十五有有我不耶。佛言。善男子。我者即是如来藏义。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即是我义。又第二十五云。众生佛性不一不异。诸佛平等犹如虚空。一切众生。同共有之。(此说理性)又第二十七云。师子吼者。名决定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又云。譬如有人。家有乳酪。有人问言。汝有苏耶。答言我有。酪实非苏。以巧方便。定当得故。故言有苏。众生亦尔。悉皆有心。凡有心者。定当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是义故。我定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此说行性)又三十三云。一切众生。同有佛性。皆同一乘。同一解脱。一因。一果。同一甘露。一切当得常乐我净。是名一味。(通说理行)又法华经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又云。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又胜鬘经。声闻缘觉。皆入大乘。又须真天子所问经云。文殊师利言。一切皆得审当作佛。卿莫疑也。所以者何。一切当得如来觉故。广说如彼。又入楞伽第二。明五乘性云。阐提二种。一者焚烧一切善根。二者怜愍一切众生作尽愿。二中从一定不成佛。具说如彼。四卷楞伽第一卷说。言虽有异。意同前本。准此等经。无姓有情。亦得成佛。又梁摄论第十五云。五救济乘为业。乃至彼云。未定根性声闻。能安立彼。为修行大乘故。释曰。乃至若得信等五根。不名定根。以未得圣故。若得未知欲知等三根。则名定根。以得圣故。若至顶位。不名定性。以不勉四恶道故。若至忍位。名为定性。以免四恶道故。若依小乘解。未得定根性。则转小为大。若得定根性。则不可转。如此声闻。无有改小为大义。云何说一乘。今依大乘解。未专修菩萨道。悉名未定根性。故一切声闻。皆有可转小为大义。安立如此大小乘人。令修行大乘。智度论八十四云。有四种道。人天道并三乘道为四。菩萨法应引导众生着大道中。若尔任入大道者。着三乘中。若不任入涅槃者。着人天福乐中。作涅槃因缘。又法华论云。声闻有四种。一者决定。二者增上慢。三者退菩提。四者应化声闻。二种声闻。如来与授记。谓应化声闻。退已还发菩提心者。决定增上二种声闻。根未熟故。如来不与授记。菩萨与授记者。方便令发心故。准此等文。决定无有无性有情。亦无定性声闻独觉必不成佛。而深密经及瑜伽等。定不成者。约根未熟时分而说。非谓决定不成佛也。故宝性论第二卷云。向说一阐提常不入涅槃。无涅槃性者。此义云何。为欲示现谤大乘因故。乃至依无量时。故如是说。以彼实有清净性故。不得说言彼常毕竟无清净心。问。依瑜伽第八十云。于无余依涅槃界中。远离一切发趣事业。一切功用。皆悉止息。若如上说。决定声闻。亦得成佛。彼瑜伽文。如何会释。答。依法华第三卷云。我灭度后。复有弟子。不闻是经。不知不觉菩萨所行。自于所得功德。生灭度想。入于涅槃。我于余国作佛。更有异名。是人虽生灭度之想入于涅槃。而于彼土。求佛智慧。大智论第九十三。亦同此说。又涅槃经二十三云。声闻独觉。八万六万四万二万一万住处。名为涅槃。无上法主圣王住处。乃得名为大般涅槃。又楞伽第四颂云。
譬如海浮木 当随波浪转 诸声闻亦尔
相风所漂荡 离诸随烦恼 薰习烦恼缚
味着三昧乐 安住无漏界 无有究竟趣
亦复不退还 得诸三昧身 无量劫不觉
譬如昏醉人 酒消然后寤 得佛无上体
是我真法身
第二第二亦同此意。又法华论云。实无而有增上慢人。以有世间三摩䟦提实无涅槃。而生涅槃想。对治此故。说化城譬喻应知。又云。第四人者。方便令入涅槃城故。涅槃城者。诸禅三昧城。过彼城已。令入大般涅槃城故。准此等文。瑜伽所说。无余涅槃。即彼楞伽所说三昧乐定。离分段故。名为无余。非实无余。有变易故。胜鬘经说无无余。故彼经云。是故阿罗汉辟支佛有余。生法不尽故。有生有余。梵行成故。不纯事不究竟故。当有所作。不度彼故。当有所断。以不断故。去涅槃界远。乃至言得涅槃者。是佛方便。唯有如来得般涅槃。准此应知。八万劫等。入三昧乐。假名无余。无实身智俱灭无余涅槃。(然须陀洹等者从本为名实是无学)是故二乘定得成佛。由此诸经。实说一乘。假说二乘。二者。大唐三藏。依诸经论。立有五姓。无姓有情无涅槃性。定性二乘必不成佛。故善戒经第一卷云。若无菩萨性。虽复发心勤修精进。终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地持论第一卷云。非种姓人无种性故。虽复发心勤修精进。必不究竟阿耨菩提。瑜伽第三十五亦同地持。又此经云。一向趣寂静声闻种姓补特伽罗。虽蒙诸佛施设种种勇猛加行方便化导。终不能令当坐道场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深密解脱经第二云。成就第一义寂灭声闻性人。一切诸佛尽力教化。不能令其坐于道场得无上菩提。我说名为寂灭声闻。又大菩萨藏经第五卷云。正定众生。是正法器。如来说法。若不说法。皆得解脱。邪定众生非正法器。若使如来为彼说法。若不说法。终不堪任证于解脱。如来如实知彼有情非法器已。而便弃舍。央堀摩罗经第三卷云。三聚众生别。即是声闻乘。大乘唯二聚。可治不可治。所言邪定者。谓彼一阐提。正定谓如来菩萨及二乘。又善戒经第三卷云。众生调伏。有其四种。一者有声闻性。得声闻道。二缘觉性。得缘觉道。三有佛性。即得佛道。四者有人天性。得人天乐。是名为四。胜鬘经云。又如大地。持四重担。何等为四。一者大海。二者诸山。三者草木。四者众生。如是摄受正法善男子善女人。建立大地。堪能荷负四种重任。喻彼大地。何等为四。谓离善知识无闻非法众生。以人天善根而成就之。求声闻者。授声闻乘。求缘觉者。授缘觉乘。求大乘者。授以大乘。又大般若五百九十三云。若有情类。于声闻乘性决定者。闻此法已。速能证得自无漏地。于独觉乘性决定者。闻此法已。速依自乘而得出离。于无上乘性决定者。闻此法已。速证无上正等菩提。若有情类。虽未证入正性离生。而于三乘不定者。闻此法已。皆发无上正等觉心。十轮经第九意同大般若。依菩萨地持第二卷云。人成就者。略记四种。有声闻种性。以声闻乘而成就之。有缘觉种性。以缘觉乘而成就之。有佛种性。以无上大乘而成就之。无种性者。则以善趣而成就之。瑜伽三十七亦同地持。又瑜伽论第二卷云。无涅槃法者。便阙三乘菩提种子。又瑜伽六十七云。住无种性人。是名毕竟无般涅槃法。乃至广说。又五十二云。若于通达真如所缘缘中。有毕竟障种子。建立不般涅槃种性补特伽罗。若不尔者。建立为般涅槃法种性补特伽罗。又庄严论第一卷云。无性有二。一时边无般涅槃。二毕竟无般涅槃。时边无般涅槃法有四。一者一向行恶行。二者普断诸善法。三者无解脱分善根。四者善因少不具足。毕竟无涅槃法者。以无因故。无般涅槃性。但求生死。不求涅槃人。又梁朝摄论第十四云。彼障因不具。一切众生界。住二种定中。诸佛无自在。天亲释曰。众生无涅槃性名因不具。诸佛于此位中。不能令般涅槃。神通亦无自在诸贪着生死不信乐大乘。又大唐摄论云。
有情界周遍 具障而阙因 二种决定转(造业受果二种决定)
诸佛无自在
世亲释论第十卷云。若诸有情界。无涅槃法。名为阙因。此意说彼无涅槃因无种姓故。诸佛于彼无有自在。又大业论亦同此意。又无性云。谓具烦恼业异熟障故。名具障。无涅槃因无种姓故。名为阙因。诸佛于上所说有情。皆无自在令得涅槃。广说如彼。依佛地论。有五种姓。义如常说。乃至彼云。第五种姓无有出世功德因故。毕竟无有灭度之期。又十地论第十一云。邪定聚名无般涅槃性。准此等文。无性有情无涅槃因。定性二乘必不成佛。若尔如何说为一乘。前所引教如何会释。解云。如涅槃云。善男子。我者即是如来藏义。又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常住无有变易。又宝性论第一卷云。问。云何得知一切众生有如来藏。答。依一切诸佛平等法性身。知一切众生皆有如来藏。如此等文。皆是真如法身佛性。此即五性皆有佛性。又涅槃云。譬如有人。乃至定当得故者。如此等教。皆是行性。定当得故。约不定姓少分而说。又法华经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者。释此经文。诸说不同。罗什等云。言无二者。无声闻缘觉。无三者。无声闻缘觉及大乘中偏行六度独善菩萨。复有人云。言无二者。谓无第二即是缘觉。言无三者。谓无第三声闻乘也。一云。此前两解唯因乘。仍见佛乘有极果性。不故破焉。今者正判无二无三。约佛三身。以显此义。所言无二。唯有如来报佛一乘。无彼声闻缘觉二乘。胜鬘经云。声闻缘觉乘皆入大乘者。即是佛乘。法华经云。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所言无三。唯有如来法身一乘。而无声闻缘觉及佛三乘。摄大乘云。菩萨未入二地。生如是想。谓三乘人三行差别。迷一乘理。法华经云。尚无二乘。何况有三。涅槃云。如来声闻缘觉。同一佛性。同一无漏。前破二皈。一是破小入大。后破三皈一。是泯事归理。虽有三释。第二为正。故法华论末云。第二方便品。示现破二明一。(或有本云破三明一。然诸本中多云破二明一)又华严经第十二十八第六十等。皆云无二乘之名。又法华经第三卷云。世间无有二乘而得灭度。唯一佛乘得灭度耳。又云。唯有一佛乘。息处故说二。梁摄论云。信等五根不名定根等者。大业大唐二本摄论皆无此言。故不可依。智度论云。若不任入涅槃者。着人天福乐中。作涅槃因缘者。人天乐中。自有二种。一者毕竟无涅槃性。但以人天而成就之。二者暂时无涅槃性。人天成就作涅槃因。虽有二种。彼论且依暂时无性一边而说。或可彼显菩萨悲愿。欲令尽无余涅槃。非悉一切皆入涅槃。法华论云。决定增上二种声闻。根未熟故。如不与授记。菩萨与授记者方便令发心故者。菩萨与授成佛之记。为欲令彼于大乘中发信心故。此即方便。非实成佛。法华经云。是人虽生灭度之想入于涅槃。而于余国求佛智慧者。依正法华第四卷云。一切志在无为之想。谓当灭度。甫当往至他佛世界。又第三云。临欲灭度。佛在前住。诲以要法。发菩萨意。不在生死。不住灭度。解三界空。第四卷文意同此也。此文既云临欲灭度。准此应知。住无余依。临入无余。发菩提心。非是已入而能发心。释通智度。准此应知。又涅槃云。八万劫住处等者。三藏释云。预流等位。回心向大。受变易生。行菩萨行。至十信位。住于八万六万劫等。名为住处。真谛三藏九识章云。问。大本云。缘觉十千劫到。到何位。是何宗。答。此是客宗意。除三界或。回心学大乘。入十信。信法如如。准知真谛亦说。十信为所到处。问。若尔如何说为涅槃。答。佛依回心向大声闻。以火烧身。示现涅槃。说为涅槃。非实涅槃。此如瑜伽论第八十云。彼既如是。增寿行已。留有根身。别作化身同法者前方便示现。于无余涅槃界而涅槃。由此因缘。皆作是念。其名尊者。于无余依涅槃界。已般涅槃。彼以所留有根实身。即于此界赡部洲中。随其所乐。远离而住。一切诸天尚不能睹。何况其余众生能见。此意说云。为除疑情同法者前。示现入于无余涅槃。故名涅槃。非彼实任无余涅槃。或可诸佛菩萨化入无余。为引摄一类。及任持所余。显彼二果非究竟。如首楞严三昧经云。舍利弗。菩萨如是。以辟支佛乘。入于涅槃。而不永灭。乃至广说。楞伽第二第四所说。三昧乐门者。谓预流等。回心向大。令身久住。依边际定。资有漏业。受变易生。经八万劫。或六万等。至十信位。即说彼定。名三昧乐。而非已住无余涅槃名为三昧。由此理教。言八万劫。乃至十千劫。住处者。即非已入无余涅槃而没废趣故。瑜伽第八十云。问回向菩提声闻为住无余依涅槃界中。能发趣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为住有余依涅槃界耶。答。唯住有余依涅槃界中。可有此事。所以者何。以无余依涅槃界中。远离一切发趣事业。一切功用皆悉止息。又云。问于无余依涅槃界中。所得转依。当言何相。答。无戏论相。又善清净法界为相。又解深密经第四。及深密解脱。皆云。于无余依涅槃界中。一切诸受无余永灭。广说如经。是故三乘非无差别。辨假实者。诸教不同。有处实说一乘。假说三乘。如法华经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又云。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又胜鬘云。声闻缘觉皆入大乘。又涅槃经第二十五云。一切众生皆归一道。一道者谓大乘也。诸佛菩萨为众生故分之为三等。有处实说三乘。假说一乘。如即此经第二卷云。一切声闻独觉菩萨。皆共此一妙清净道等。又第四卷云。如世尊说。若声闻乘。若复大乘。唯是一乘。此何密意等。又出生菩萨心经。尔时迦叶波罗门。白佛言。世尊。解脱。解脱有差别不。佛言解脱于解脱无有差别。道于道无有差别。乘于乘而有差别。譬如王路。有象舆者。有马舆者。有驴舆者等。次第行于彼路。同至一城。如是等教。诚证非一。然说一乘。意趣不同。故诸圣教。种种有异。若依显扬第二十卷。以六因释说一乘意。故彼论云。问。何以故如来宣说一乘。答。由六因故。一即彼诸法约无差别相故。(故约所证一味真如无差别故)二约无分别行相故。(此约能证平等智说。意同此经。道一故说一乘。此上一义摄论所无)三众生无我及法无我平等故。(此依二种无我故说一乘。此即摄论法等无我等。合为第三)四解脱平等故。谓差别求者。有事虚妄分别烦恼。对治所缘法性。不相违故。(此当摄论解脱平等差别。求者举能证人。三乘不同。名差别求有事烦恼者。即修所断。虚妄分别烦恼者。即见所断。能断二惑见修二道。名为对治。所证解脱。名所缘法性。此意说云。能求三乘。虽有差别。而见修所证涅槃无差别故。名不相违也)五善能变化主故。(此即摄论依变化故。说为一乘)六行究竟故。(此同摄论究竟说一乘)依庄严论。以十种义。以释一乘。其庄严论颂。是慈氏释。即世亲共成一部。(旧相传云。无著菩萨造者谬也)然彼论中。先以八义。释诸经中佛说一乘。后以引摄任持二义。释诸如来说一乘意。故彼论云。如是处处经中。以此八意。佛说一乘。而亦不无三乘。问。若尔复有何义。以彼意而说一乘。偈曰。
引接诸声闻 摄住诸菩萨 于此二不定
诸佛说一乘
广说如彼。后无著菩萨造摄大乘论。引庄严颂。以明十义。后世亲无性。各造释论。以释十义。故无著菩萨摄大乘论云。论曰。若此功德圆满相应诸佛法身。不与声闻独觉乘共。以何意趣。佛说一乘。此中有二颂。为引摄一类。及任持所余。由不定种姓。诸佛说一乘。法无我解脱。等故姓不同。得二意乐化。究竟说一乘。世亲说云。释曰。此中二颂。辨诸佛说一乘意趣。为引摄一类者。谓为引摄不定种姓声闻等。令趣大乘。云何当令不定种姓诸声闻等。皆由大乘而般涅槃。及任持所余者。谓为任持不定种姓诸菩萨众令住大乘。云何当令不定种姓诸菩萨众。不舍大乘。勿声闻乘而般涅槃。为此义故。佛说一乘。由不定等句义。已说法无我解脱。乃至广说。(已上二义大业及无性庄严论亦同。梁论意别。故彼论本颂云。未定姓声闻。及诸余菩萨。于大乘引摄定姓说一乘。释曰。有诸声闻等。于大乘根姓未定。摄引令信受大乘摄令修行大乘。乃至佛说一乘。引摄令入住大乘。有诸菩萨于大乘根姓未定。云何安立彼于大乘。令不舍于大乘。乃至佛说一乘。引摄令入住大乘。有诸菩萨。于大乘根性已定。无退异意。为此菩萨故说一乘。解云。本论及释。佛为三人说为一乘。前二未定。第三已定。诸论皆无。故不可依也)此中复由别意趣力。唯说一乘。何别意趣。谓法等故等。(梁论为显论一乘意。是故说偈。前偈以了义说一乘。后偈以秘密义说一乘)法等故者。法谓真如。诸声闻等同所归趣。所趣平等。故说一乘。无我等故者。谓声闻等补特伽罗。我皆无有。由无我故。此是声闻此是菩萨。不应道理。由此无我平等意趣。故说一乘。解脱等故者。谓声闻等于烦恼障同得解脱。故说一乘。如世尊言。解脱解脱无有差别。(已上三义诸论皆同)姓不同故者。种姓差别故。以不定姓诸声闻等亦当成佛。由此意趣。故说一乘。(大业无性意同此论。梁论云。有二乘人。于自乘位。根性未同。此人虽求二乘道未得二乘。根性未定。故可转作大乘根性。为化此人。故说一乘。若庄严论。引入大乘。故说一乘者。意同梁论。解云。此意引摄不定。即同第一引摄一类与诸论异。故不可依也)得二意乐故者。得二种意乐故。一摄取平等意乐。由此摄取一切有情。言彼即是我我即是彼。如是取已。此既成佛。彼亦成佛。由此意趣。故说一乘。(诸本大同。然梁论云。声闻等人。于一切众生。得平等意。无性庄严。诸佛于一切众生。得自体平等意。大业唐本不云诸佛及声闻等也)二法性平等意乐。谓诸声闻。法华会上。蒙佛授记。得法性平等意乐。未得法身。由得如是平等意乐。作如是思惟。诸佛法性。即我法性。(诸论皆同。唯庄严论云。声闻得作佛意。谓诸声闻昔行大菩提聚时。有定作佛性。彼时佛加故。胜摄故。得自知作佛意。由此人前后相续无别。故说一乘。解云。译家不同不可会也)复有别义。谓彼众中。有诸菩萨。与彼名同。蒙佛授记。由此法如平等意乐。故说一乘。(诸论皆同。唯庄严论似无此段)言化故者。谓佛化作声闻乘等。如世尊言。我忆往昔无量百返依声闻乘而般涅槃。由此意趣。故说一乘。以声闻乘所化有情。由见此故得般涅槃。故现此化。(诸论皆同。梁论云。复次佛化舍利弗等声闻。为其受记。欲令已定根性声闻更练根性为菩萨。未得定根性声闻令直修佛道。由佛道般涅槃。余本无也)究竟故者。唯此一乘最为究竟。过此更无余胜乘故。声闻乘等有余胜乘。所谓佛乘。由此意趣。诸佛世尊。宣说一乘(诸本皆同。大业本云。此即是一乘。以究竟无有别趣故。然有差别。以声闻乘等异于佛乘。解云。译家不同)。
非于一切有情界中无有种种有情性。或钝根性。或中根性。或利根性有情差别。
释曰。此即第三辨三乘差别。文有二节。初标非一。后约根分三。言非一者。谓于一切有情数中。非无五种种性差别。言五姓者。所谓三乘不定无性。言无性者。谓于身中。无有三乘涅槃种性。就有性中。有其四种。一声闻种性。谓于身中唯有声闻涅槃种性。二独觉种性。三菩萨种姓。此二种姓唯同声闻。四不定种姓。谓于身中。具有三乘涅槃种姓。而彼回心定趣佛果。由佛菩萨大悲方便所摄受故。然彼种姓。自有二种。一性种姓。二习种姓。释此种姓。西方诸师。诸说不同。一唯本非新。如护月菩萨亦名月藏。彼立唯有法尔种子。而无新熏。二唯新非本。如难陀及胜军等。彼立唯有新熏种子。而无法尔。三亦本亦新。如护法菩萨。具立新熏法尔二种子为性种姓。新所熏种为习种性。若广分别。如成唯识第二卷。如是五姓。具如别章。或可此云非一种姓者。三乘不定。四性非一。故言种种。约根分三者。谓诸圣者。随根利钝。有上中下。故立三乘。由此道理。密意说一。非无三乘。故说一乘(深密解脱意亦同此)。
善男子。若有一向趣寂声闻种性补特伽罗。虽蒙诸佛施设种种勇猛加行方便化导。终不能令当坐道场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释曰。此下第二明趣寂声闻定不成佛。于中有四。一标。二徴。三释。四结。此即标也。谓彼趣寂是定性故。虽诸佛化。定不成佛。
何以故。
释曰。此第二徴。
由彼本来唯有下劣种性故。一向慈悲薄弱故。一向怖畏众苦故。
释曰。此第三释。于中有三。初总标三因。次牒前二因显二过失。后举前二失。释不成佛。此即初也。谓彼定性二乘种性。皆是本来劣种性故。此即总因。一向慈悲薄弱故者。是独觉障。一向怖畏众苦故者。此是声闻障故。无上依经第一卷云。有四种障。一弃背大乘。是阐提障。执着我见。是外道障。厌畏疲极。是声闻障。背利益他。是缘觉障。故知后二是二乘障。理实二乘皆具二障。无上依经。具依相显。各说一障。
由彼一向慈悲薄弱。是故一向弃背利益诸众生事。由彼一向怖畏众苦。是故一向弃背发起诸行所作。
释曰。此即第二显二过失。如经可知。
我终不说一切弃背利益众生事者。一向弃背发起诸行所作。当坐道场。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释曰。第二显不成佛。由二过故。终不说言得成正觉。
是故说彼名为一向趣寂声闻。
释曰。第四总结可知。
若回向菩提声闻种性补特伽罗。我亦异门说为菩萨。
释曰。此下第三回向声闻定得成佛。于中有四。一标。二徴。三释。四结。此即标也。谓回向声闻。即是瑜伽五种姓中不定性者。或是渐钝二菩萨中渐悟所摄。彼定成佛故。法华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皆依此中不定者说。又庄严论第六卷云。为对治不定障故。大乘经说。诸佛授记声闻当得作佛。及说一乘。更无第二。杂集十二亦同。
何以故。
释曰。此第二徴。
彼既解脱烦恼障已。若蒙诸佛等觉悟时。于所知障。其心亦可当得解脱。
释曰。第三广释。谓佛化导断所知障。渐次证得无住涅槃。由斯理故。决定成佛。
由彼最初为自利益修行加行脱烦恼障。是故如来施设彼为声闻种性。
释曰。此即第四结其本名。然说声闻诸教不同。有处说二。所谓趣寂回向声闻。如即此经深密解脱。有处说三。谓退菩提寂灭声闻及增上慢。如入楞伽第七。但列其名。而不解释。或有三种。所谓变化誓愿法性。如瑜伽论第七十三。故彼论云。复次云何立声闻乘。谓三因缘故。一变化故。二誓愿故。三法性故。变化故者。谓随彼彼所化势力。如来化作变化声闻。誓愿故者。谓有补特伽罗。于声闻乘。已发誓愿。即建立彼。以为声闻。法性故者。谓有补特伽罗。本性已来。慈悲薄弱。于诸苦事。深生怖畏。由此二因。于利他事。不深爱乐。非为是事乐处生死。彼由安住此法性故。立为声闻。又觉法性故。谓于一切安立谛中。多分修习怖畏行缚。由此因缘。证得圆满。如声闻乘独觉亦尔。出无佛世。而证正觉。与此差别。即上相违三因缘故。应知菩萨。有处说四。一者决定。二增上慢。三退菩提。四者应化。如法华论。列名不释。或说四种。一者变化。二增上慢。三回向菩提。四一向趣寂。如瑜伽八十。彼云。云何名为四种声闻。一者变化声闻。(法华论应化。宝积论应声闻)二者增上慢声闻。(宝积论云我慢声闻)三者回向菩提声闻。(法华退菩提。宝积作菩提)四者一向趣寂声闻。(法华决定声闻宝积寂灭性)变化声闻者。为欲化度由彼所化诸有情故。或诸菩萨。或诸如来。化作声闻。(七十三但云诸如来不言菩萨也)增上慢声闻者。谓但由补特伽罗无我智及执着耶法无我智。计为清净。回向菩提声闻者。谓从本来是极微劣慈悲种性。由亲近如来住故。于广大佛法中。起大功德想熏修相续。虽到究竟住无漏界。而蒙诸佛觉悟引入方便开导。由此因故。便发趣广大菩提。由乐寂故。于此加行极成迟钝。不如初始发心有佛种姓者。一向趣寂声闻者。谓从本来是最极微劣慈悲种姓故。一向弃背利益众生事故。于生死苦。极怖畏故。唯有安住涅槃意乐。究竟不能趣大菩提。或说四种。谓应声闻。我慢声闻。作菩提愿声闻。及定灭性声闻。如宝积论第三。解云。如次即当瑜伽四种声闻。名虽有异。义同瑜伽。故不繁述。如何诸教多少异。据实具四。如瑜伽等。而差别者。瑜伽等四。摄声闻尽。法华论说。退菩萨者。便不摄本不退者。故今宝积瑜伽为胜。或可法华退菩提者。举别显总。以回向中是一分故。如说思数以摄行蕴。楞伽三中。除变化者。非实声闻。故略不说。然七十三。变化即是诸论变化声闻。法性即是决定声闻。誓愿即当回向声闻。于声闻乘。已誓愿后。未发大愿。名为誓愿。亦名回向。若已发大菩提者。即是菩萨誓愿所摄。不名声闻。增上慢者。即誓愿摄。或可誓愿法性二摄。故此不说。此经不说变化增上。义同前说解。
解深密经疏卷第四
卍续藏第 21 册 No. 0369 解深密经疏
解深密经疏第五(经本第二)
西明寺沙门 圆测 撰
无自性相品第五之余
复次胜义生。如是于我善说善制法毗奈耶最极清净意乐所说善教法中。诸有情类。意解种种差别可得。
释曰。自下第五释密意教意解差别。于中有三。初略标依教意解差别。次善男子下。广辨依教意解不同。后善男子如是已下。总结依教意解差别。此即初也。释此经文自有释。一云。善说即三藏中素怛缆藏。善制法者。是达摩藏。毗奈耶者。即毗奈耶。一云。善说。即是三中。素怛缆藏。阿毗达摩。善制法毗奈耶者即毗奈耶。一云。善说善制法者。通举三藏。如来善说善制法故。毗奈耶者。此云调伏。三藏皆有调恶之用。名毗奈耶。又亦名灭。三藏皆有灭恶之义故。无性摄论云。或一切善能灭众恶。名毗奈耶。言善说善制多。瑜伽八十三云。道理所摄故。任持胜德故。文义巧妙故。谓文句善圆满故。故名善说。制立一切所应学处故。名善制法。毗奈耶者。瑜伽九十八云。八圣道支会正理故。说名为法。能灭一切诸烦恼故。名毗奈耶。最极清净意乐所说者。辨能说者说法意乐。然说法意乐。诸说不同。若依龙猛。说法有二。一生死之说法。必依寻伺。二法身菩萨说法。不依寻伺。故智度论第十七云。复次尔时菩萨常入禅定。摄心不动。不生觉观。亦能为十方一切众生。以无量音声说法而度脱之。是名禅波罗蜜。问。如经中说。先有觉观思惟。然后能说法。入禅定中无语觉观。不应得说法。汝今云何言禅定中不生觉观而为众生说法。答曰。生死人入禅定。先。以语觉观。然后说法。法身菩萨。离生死身。知一切诸法常住。如禅定相。不见有乱。法身菩萨变化无量身。为众生说法。而菩萨心无所分别。如阿罗汉琴常自出声随意而作。无人弹者。此亦无散心。亦无摄心。是福德报生故。随人意出声。法身菩萨如是。无所分别。亦无散心。亦无说法相。是无量福德禅定智慧因缘故。是法身菩萨。种种法音随应而出。广说如彼。无有寻伺说法众中。如来最胜。故言最极清净意乐所说。若依亲光。八地已上皆无寻伺。而能说法。彼说寻伺。唯有漏故。无有寻伺。说法众中。如来最胜。故言最极清净意乐所说。依护法宗。金刚已还诸菩萨众。为他说法。必假寻伺。于药病等。未遍知故。由此道理。八地已上。无漏寻伺亦能说法。于佛果位已究竟故。无功用说不假寻伺。而能说法。故成唯识第七卷云。未究竟位。于药病等。未遍知故。后得智中。为他说法。必假寻伺。非如佛地无功用说。是故说言最极清净意乐所说。问。十地菩萨。依寻伺说。智度所说。如何会释。答。论者意异。不可会释。如智度说。寻伺俱起。弥勒等宗。必不俱起。如是等异。其例非一。故不须会。问。依护法宗。十地已还。皆依寻伺。金刚喻定。是第四定。既无寻伺。应不说法。答。虽无第四静虑寻伺。而由元起下地寻伺。于等觉位。亦得说法。不起灭定。现诸威仪。亦唯此释。言善教法中者。是所说教。瑜伽九十四云。由四种相。应知世尊所说圣教名善说法。一能趣寂静。能定证得有余依涅槃界故。二能般涅槃。能令证得无余依涅槃界故。三能趣菩提。能令证得声闻独觉无上正等三菩提故。四善游分别最极究竟现量所显无上大师所开示故。具上诸义。故言善教法中。言诸有情类意解种种差别可得者。此即正明意解不同。有其四种。一信解教义。二唯信教义。三信教不信义。四教义俱不信。故言种种。如后当释。
善男子。如来但依如是三种无自性性。
释曰。自下第二广释依教意解不同。于中有二。初举所依。后教于是经下。正释有情意解不同。前中有二。初明教所依理。后由深密意下。明依理说教。此即初也。谓依所说三无自性。于不了义隐密相教。为所依止。
由深密意。于所宣说不了义经。以隐密相。说诸法要。谓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
释曰。此即第二依理说教。文有三节。初说教之意。次辨教隐密。后正示密教。言由深密意者。说教之意。谓能证知三种无性甚深密意。言于所宣说不了义经以隐密相说诸法要者。辨教隐密。诸谓圣教隐显不同。今于此中。隐有说无。故言隐密。言法要者。要谓要略。此中意者。由深密意。于不了经。依三性以隐密相。说一切法无自性等诸法要言。言谓一切法皆无自性等者。此即第三正示密教。如前广说。
于是经中。若诸有情。已种上品善根。已清净诸鄣。已成熟相续。已多修胜解。已能积集上品福德智慧资粮。
释曰。自下第二正明有情意解不同。于中有四。一五事具足信解人。二五事不具能信人。三生信随言执着人。四五事全无不信人。然此四人。种善根等五事多少。分成六人。一五事具足。二有四阙一。三有三阙二。四有二阙三。五有一阙四。六五事全无。此即初也。于中有二。初明成就五事。后彼若下。闻教解悟。此即初也。
彼若听闻如是法已。于我甚深密意言说。如实解了。
释曰。自下第二闻教解了。于中有二。初明闻教解了。后于如是下。解了胜利。此即初也。谓闻法已。于佛所说密意言说所显法义。如实解了。
于如是法。深生信解。于如是义。以无倒慧。如实通达。依此通达善修习故。速疾能证最极究竟。
释曰。自下第二解了胜利。于中有二。初明解了法义胜利。后亦于下。信佛胜利。此即初也。文有两节。初于法信解。后于义信解。就信义中。文复三节。初于见道如实通达。次修习位。依此通达。能善修习。后于究竟。速疾能证菩提涅槃。
亦于我所。深生净信。知是如来应正等觉于一切法现正等觉。
释曰。自下第二信佛胜利。
若诸有情已种上品善根。已清净诸鄣。已成熟相续。已多修习胜解。未能积集上品福德智慧资粮。
释曰。自下第二五事不具能信人。于中有二。初明不具五事。后能生信心。此即初也。此明行人虽不具五。由成四事。而能生信。四事差别。如前已说。
其性质直。是质直类。虽无力能思择废立。而不安住自见取中。
释曰。自下第二明能生信心。于中有三。初明不住自见能生信心。次于此经下。由生信心故自轻而住。后于此经下。由自轻故。能修福智。前中有三。初明不住自见。次辨闻教生信。后显其信相。此即初也。性质直者。谓即是信。故维摩云。直心是道场。言直心者。即是信心。智度论云。佛法海中信能入故。故知质直即是信心。此意说云。性质直故。虽无慧力。简择圣教是非道理。而不安住自见所中。更复进求了义经故。如是于余不了义经。不如真文而生执着。
彼若听闻如是法已。于我甚深秘密言说。虽无力能如实解了。然于此法。能生胜解。发清净信。
释曰。自下第二明闻教生信。由彼不住自见取故。彼闻法已。虽无力能解了言说。然于此教。而发信心。
信此经典。是如来说。是其甚深。显现甚深。空性相应。难见难悟。不可寻思。非诸寻思所行境界。微细详审聪明智者之所解了。
释曰。自下第三显其信相。谓信此经。具六义故。是其甚深。一信此经典等者。谓信此经典等者。谓信此经是佛说故。是其甚深。二显现甚深者。谓此经典分明显现甚深义。故名显现甚深。三空性相应者。谓此圣教诠空性故。与空相称。故名空性相应。四难见难悟者。谓此经典。凡夫不能见。二乘不能悟。又解。凡夫二乘皆不见悟。故名难见难悟。五不可寻思等者。谓此圣教。超寻思境故。不可寻思也。寻思即是三界有漏心心所法。或可寻思即不定中寻伺二法。六微细等者。谓此圣教他上菩萨微细详审聪明智者所解了也。
于此经典所说义中。自轻而住。作如是言。诸佛菩提为最甚深。诸法法性亦最甚深。唯佛如来能善了达。非是我等所能解了。
释曰。自下第二由生信故。自轻而住。于中有二。初于所说义自轻而住。后于能说教自轻而住。此即初也。于此经所说义中。自轻己智不能解了。便作是言。诸佛所有能证菩提真俗二智为最甚深。所证诸法真俗二性亦最甚深。远离所取能取性故。唯佛如来而能了达。非我少智之所能知。如婆沙说。诸法性相甚深微妙。唯一切智乃可穷尽。又胜鬘云。若善男子。于诸深法。不自了知。仰推世尊。非我境界。唯佛所知。有如是等诸教非一。
诸佛如来。为彼种种胜解有情。转正法教。诸佛如来无边智见。我等智见。犹如牛迹。
释曰。此即第二约能说教自轻而住。然诸如来随所摄受有情意乐。转法教。而能说智无量无边。我等智见。比佛智见。犹如牛迹等于大海。(深密经云。以诸如来无边智慧所知如海。而我知见如牛迹水)。
如此经典。虽能恭敬。为他宣说。书写护持。披阅流布。殷重供养。受诵温习。然由未能以其修相发起加行。
释曰。此即第三由自轻故。能生福智。于中有二。初由自轻故。未能通达。后未通达故。更修福智。前中有二。先释。后结。此即初也。谓彼菩萨。以自轻故。于此经典起恭敬等十种法行。然由未能以其修相发起福智二种加行。十法行者。诸教不同。依大般若五百七十三。但列其名。而不解释。故彼经云。佛告阿难。受持此经。有十法行。一者书写。二者供养。三者施他。四者谛听。五者披读。六者受持。七者广说。八者讽诵。九者思惟。十者修习。大般若第四百及四百二十七。庄严论第十三。胜天王第七。无上依经第二。亦但列名。瑜伽七十四。辨中边论第三。显扬第二。如是等教广释。虽有前后次第不同。而义无异。故显扬云。一于菩萨藏法。若多若少。尊重恭敬。书持法行。二若劣若胜。诸供养具。供养法行。三若自书己。由矜愍心施他法行。四若他发意恭敬尊重。以微妙声。宣扬阐赞。由宗仰故。谛听法行。五发净信解恭敬重心披赞法行。六为欲修习法随法行。从师受已。讽诵法行。七现讽诵已为坚持故。以广妙音温习法行。八悲愍他故。传授与彼。随其广略开演法行。九独处闲静极善研寻称理观察思惟法行。十如所思惟修行奢摩他毗钵舍那为欲起入。乃至为令诸所求义成就法行。庄严十三。与此稍异。故彼论云。一书写。二供养。三流传。四听受。五转读。六教他。七习诵。八解说。九思择。十修习。解云。彼论与显扬义不同者。于显扬等。第六讽诵。第七温习。合为习诵。以为第七。更加教他即为第六。于余教中。皆无此义。然彼论意。为他略说。名为教他。名他广说。名为解说。余教意者。若略若广。皆为他说。即合为一。故不相违。今依此经。亦同般若。俱十法行。然此文中有其七种。一为他宣说。即是广说。二书写护持。即是书写。或可护持即是一行。三者披闻即是披读。四者流布。即是施他。五殷重供养。此即供养。六者受诵即是讽诵。或是受持。七者温习。是即受持。或是讽诵。而无听闻思惟修习。此品下文。具有其八种。一闻已信解。二书写护持。三供养。四流布。五受诵。六温习。七如理思惟。八以其修相发起加行。而无广说披读二种。如下第七地波罗蜜多品中。但云十种法行。而不引名。智度论五十六。虽不具足。略释其相。依瑜伽论。此十法行。能生三道。故七十四云。问。如是十种法行。几是能生广大福德道。答一切。问。几是加行道。答一。谓第九。问。几是净障道。答一。谓第十。若广分别。如梁摄论第十。旧中边第二。新中边第三。瑜伽七十四。
是故于我甚深密意所说言辞。不能通达。
释曰。此第二结。由彼未能起加行故。于我甚深所说言辞。不能通达。
由此因缘。彼诸有情。亦能增长福德智慧二种资粮。于后相续。未成熟者。亦能成熟。
释曰。此即第二未通达故。更修福智。谓此菩萨未能修习二加行故。不能通达密意言辞。由此十行因缘力故。便能修习福德智慧二种资粮。于后身中。所未成熟。皆能成熟。今言成熟。于一一位。所修具足。名为成熟。非五事相续成熟。或可利他令他成熟。又云由此因缘等者。熟生信中。文别有二。初广释生信。后总结信用。上来广释生信。此即第二总结。可知。
若诸有情。广说乃至未能积集上品福德智慧资粮。性非质直非质直类。虽有力能思择废立。而复安住自见取中。
释曰。自下第三生信随言执着人。于中有二。初明师计。后辨弟子。前中有二。初对前辨异。后明如言起执。此即初也。文有四即。一五事有无。二质非质直三。有力无力。四安立不安立自见取中。言广说等者。然释此文。自有四说。一云。此中唯取总阙五事。故深密云。不种善根。乃至不能成就福智。然与第四有差别云。此中信法不信义。第四法义俱不信也。一云。此中总有三人。一有初一阙四。二有初二阙三。三有初三阙二。一云。此中总有四人。于前三中。更加有初四阙一。而与第二异者。彼第二人其性质直。此第三人性非质直。一云。此中总有五人。于前四中。更加五事俱阙。而与第二第四人异。准前应释。虽有四释。第四为正。顺文相故。言而复安住自见取中者。更不进求了义大乘。恒执如言不了教故。故杂集论第十二云。复次何缘一分众生。于方广分广大甚深。虽生信解。而不得出离耶。答。由深安住自见取故。常坚执着如言义故。由深安住自见取者。更不进求了义经故。常坚执着如言义者。恒坚封执不了义经故。如闻一切法毕竟无自性言故。便拨一切诸法性相皆无所有。如是于余不了义经。坚执如言义亦尔。是故虽信大乘。而不得出离。以大乘经由种种意说故。
彼若听闻如是法已。于我甚深密意言说。不能如实解了。
释曰。自下第二如言起执。于中有二。初明如言执。后由此已下。显执过失。前中有二。初闻而不了。后信而执着。此即初也。谓彼菩萨闻此教已。性非质直。住自见故。于我甚深密意教中。不能如实解了密言。
于如是法。虽生信解。然于其义。随言执着。
释曰。第二信而执着。于中有二。初正明执着。后显执著相。此即初也。于密意教。虽生信解。由不了故。如言执着。
谓一切法决定皆无自性。决定不生不灭。决定本来寂静。决定自性涅槃。
释曰。此即第二显执著相。据实道理。于此经中有其四句。一一诸法。皆无自性。准上经文。通约三种无自性说。即用三性。以为自性。二无生无灭。三本来寂静。四自性涅槃。此之三句。准上经文。唯约二种无自性性。谓相自性性。胜义无自性性。依广百论等。四句总依初无性说。集论杂集。四句皆通三无性说。如前分别。然佛密意不了教中。但言诸法皆无自性。乃至复云自性涅槃。然彼安住自见取人。不解如来密意趣故。虽生信解。如言起执。谓一切法决定无性。乃至决定自性涅槃。然彼执人诸教不同。依智度论第十八卷。有三邪见。一破果不破因。二因果俱破不破一切法。三破一切法皆无所有。即依第三。是恶取人。广如彼说。依胜鬘经。即说名为习诸外道。若依集论。第六杂集十二。皆言若诸菩萨随言取义。不如正理思择法故。广如彼释。今依此经。但言有情。亦不说名菩萨外道。准义即同集论等说。虽阙第五福智资粮。而具前四善根等故。
由此因缘。于一切法。获得无见及无相见。
释曰。自下第二显执过失。于中有二。初正显执失。后虽于下。释通伏难。前中有五。一略标二失。二由得下。辨二失相。三外人徴诘。四依徴广释。五释已总结。此即初也。由此执着为因缘故。于一切法。获得二见。一者无见。二无相见。然此二见。自有两释。一云。无见者。拨无依他及圆成实。无相见者。拨无所执如名言相。一云。无见者。即大法镜经二十八。不不正见中。第一相见。无相见者。即次三见。谓损减施设见。损减分别见。损减真实见。故杂集论第十二卷。释彼经云。言相见者。谓闻大乘经中所说。一切诸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等言。不善密意。但随此言义。便生胜解。谓佛所说一切诸法定无自性定无生等。执着如是无性等相。是名相见。执着如是无性相时。便谤三性。于此三性。起诽谤行。即次三见。谓损减施设见。损减分别见。损减真实见。广如彼释。彼与此经名差别者。彼据执着无性等相。名为相见。此就行解执有为无。名为无见。彼据损减三性理故。名损减见。此据拨无三性相故。名无相见。
由得无见无相见故。拨一切相皆是无相。诽拨诸法遍计所执相依他起相圆成实相。
释曰。此即第二释二失相。然释此文。亦有两解。一云由得无见无相见故者。双牒二见。拨一切相皆是无相者。总显二见。所成过失。谓拨一切三种性相皆是无相。诽拨诸法者。别显拨三相失。一云。由得无见无相见故者。双牒二见。拨一切相皆是无相者。别显无见。诽拨诸法等者。别释无相见。
何以故。
释曰。此第三徴。徴有二意。一云何以先无依他圆成后无所执。一云。前二性有。可说拨无。后所执无。拨无何失。
由有依他起相及圆成实相故。遍计所执相。方可施设。
释曰。自下第四依徴广释。于中有二。初先信三性施设次第。后依次第以答外徴。此即初也。如上所说。由诸有情于二性上增益所执。故立三种无自性。此亦同彼所说次第。
若于依他起相圆成实相。见为无相。彼亦诽拨遍计所执相。
释曰。此即第二依前次第。以答外徴。若依后徴。文有二节。初明依二性故。虽无实性。而随执情假施设有。后明随情施设有故。执彼为无。亦成诽拨。由斯理故。瑜伽七十四云。问。若无遍计所执自性。当有何过。答。于依他起自性中。应无名言无名言执。此若无者。应不可知杂染清净。依佛性论。三自性中。皆有损减增益二谤。
是故说彼诽拨三相。
释曰。第五总结可知。此经所说诽拨三相。即诸经等恶取空也。说恶取。圣教非一。宝积经云。如是迦叶。宁山了起我见积若须弥。非以空见起增上慢。所以者何。一切诸见。以空得解脱。若起空见。则不可除。譬如迦叶医师授药。令病扰动。是药在内而不出者。于意云何。如是病人。宁复差不。不也世尊。是药不出。其病转增。如是。迦叶。一切诸见。唯空能灭。若起空见。则不可除。无上依经第一卷云。复有增上慢人。在正法中。观空生于有无二见。是真空者。直向无上菩提一道净解脱门。如来显了开示正说。于中生空见。我说不可治。阿难。若有人执我见如须弥山大。我不惊怪。亦不毁呰。增上慢人执着空见。如一髦发作十六分。我不许可。依此等经曰有两说。若清辨等。依龙猛宗。说空有者。依世俗谛。有空不空。依胜义无法不空。若执着空。名恶取空。故般若灯论第八卷云。论者言。若第一义中有阴等者。除此有物立于空法。而第一义中。实无一法是不空者。如偈曰。
若一法不空 观此故有空 无一法不空
何处空可得
释曰。空不空者。于世谛中。依止法体。如是分别。此义云何。如有舍宅有人住故。名舍不空。人不住故则名舍空。今第一义中无一法不空。何处得有空法可得。(已说善取空。当说恶取空)又如偈曰。
如来说空法 为出离诸见 诸有见空者
说彼不可治
释曰。云何名见空者。谓执著于空。言有此空。此执着空。有何过失。如来说彼空见众生不可疗治。此义云何。如服下药。动作诸病。而复不泄。反成重病如是说空法。为舍诸恶见。若还执空者。说彼不可治。以此义故。舍空无过。解云。所取空者。如瑜伽师。所立空理以为真理。名恶取空。故般若灯云。复次十七地论者言如所分别体无故。分别体空。此诸法空。真实是有。云何真实不观作者。论者意。汝此见者。名著空见。外人言。何故名我以为着空。论者言。由一切法无体故空。空非实法。不应执着。广说如彼。若护法等。依弥勒宗。说空有者。善取空者。谓于依他所执性无。即于此无我性有。如是有无。总说为空。恶取空者。于依他上所执性无。及于依他圆成性有。俱不信受。而作此执。一切诸法都无所有。是恶取空。故善戒经第二卷云。有二种人。远离佛法。非佛弟子。永失佛法。一者。说色乃至涅槃有真实性。(所执性也)二者。不信世流布性。(依他性也)如是二人。不任受持菩萨禁戒。如其受者不得戒师。则有罪也。何故不得诽谤实法。着非法故。菩萨戒者非口所得。心口和合。然后乃获。复言。若有说言大乘经中。一切法空。亦得大罪。不能善解大乘经义。生憍慢心。言我善解。随其自心妄想思惟。为人广说。亦得大罪。若言一切诸法性无。云何得有流布于世。亦得大罪。何以故。谤一切法者。即是外道富兰那等真弟子也。富兰那谓诸法性无。而佛法中亦有亦无。若有人说一切法空。当知是人不中共住共语论议布萨说戒。若与共住。乃至说戒。则得大罪。何以故。不解空义故。乃至彼云。云何正解。如色说色。乃至涅槃。分别无有种种相性。是名色空。以色真实。流布于世。是名不空。以是义故。说色一法亦有亦无解。此二故。亦法亦空。终不于中妄生计着。是名真解空义。具说如彼。又瑜伽三十六云。云何复名善取空者。谓由于此彼无所有。即由彼故。正观为空。复由于此余实是有。即由余故。如实知有。如是名为悟入空性。如实无倒。地持第二。亦同此说。杂集第六云。空相者。谓若于是处此非有。由此理正观为空。若于是处余是有。由此理如实知有。是善入空性。如实者。不颠倒义。显扬十五云。空自相者。非定有无。非定有者。谓于诸行中。众生自性及法自性。毕竟无所有故。非定无者。谓于此中。众生无我。及法无我。有实性故。佛性论第一云。二谛不可说有。不可说无。非有非无故。真谛不可说有。不可说无者。无人法故。不可说有。显二空故。不可说无。俗谛亦尔。分别性故不可说有。依他性故不可说无。复次真谛不定有无。人法无不无。二空有不有。俗谛亦尔。分别性故。非决定无。依他性故非决定有。(已说善取空。当说恶取空)瑜伽三十六云。云何名为恶取空者。谓有沙门。惑婆罗门。由彼故空亦不信受。于此而空亦不信受。如是名为恶取空者。何以故。由彼故空。彼实是无。于此而空。此实是有。由此道理。可说为空。若说一切都无所有。何处者何。何故名空。亦不应言由此于此即说为空。是故名为恶取空者。又瑜伽七十五云。复次。于大乘中。或有一类恶取空故。作如是言。由世俗故。一切皆有。由胜义故。一切皆无。应告彼言。长老。何者世俗。何者胜义。如是问已。彼若答言。若一切法皆无自性。是名胜义。若于诸法无自性中。自性可得。是名世俗。何以故。无所有中。建立世俗假设名言而起说故。应告彼曰。汝何所欲。名言世俗。为从因有自性可得。为唯名言世俗说有。若名言世俗从因有者。名言世俗从因而生。而非是有。不应道理。若唯名言世俗说有。名言世俗。无事而有。不应道理。又应言彼言。长老。何缘诸可得者。此无自性。如是问已。彼若答言。颠倒事故。复应告言。汝何所欲。此颠倒事。为有为无。若言有者。说一切法。由胜义故。皆无自性。不应道理。若言无者。颠倒事故。诸可得者。此无自性。不应道理。佛性第一亦同瑜伽。又彼论第二云。复次。增上慢人。取空为见。是真空解脱门。约此空解脱门。起于空执。谓一切有无并皆是空。此空执者即无所有。无所有故。因果二谛道理并失。执此空过故。即堕耶无。是等执者。由空而起。故成邪执。一切邪执。莫不由空。故能灭除。此执既依空起。故不可治。由此人故。佛语迦叶。若人起我见执。如须须山大。我亦许之。何以故。以可灭故。若此增上慢人。所起空执。犹如发端四分之一。我急呵责。决定不许。又广百第六卷云。复次诸法真理何者是耶。谓一切法空无我理。若尔此理亦有过失。所以者何。如有一类。闻空无我。谓法皆无。诽拨一切因果正理。乃至断灭一切善根。此自见有过。非空无我咎。由恶取空。妄起邪见。行诸恶行。空无我理。心言不倒。非彼所证。愚夫闻说诸法皆空。不知圣意。便拨世俗。因果亦无。灭诸善法。此岂是空无我过失。圣说空教。有何意耶。为遣一切虚妄有执。若尔亦应说诸法有。为遣妄执诸法空故实尔。若有执诸法空。如来亦说诸法是有。既为遣执。说有说空。诸法真理为空为有。诸法真理非有非空。分别戏论皆不能及。何缘圣说非虚妄耶。为除邪执。故非虚妄。空有二教俱能除执。何故如来多说空教。以诸有情多分执有空说空。生死多分从有生执。是故如来为除有执。灭生死苦。多说空教。若空若有。皆是教门。何故前说空为真理。方便假说。亦不相违。又此空言。是遮非表。非唯空有。亦复空空。遮遣执心。令契诸法非有非空究竟真理。诸法真理实非空性。空为门故。假说为空。真理非空。空为门者。真理非有。应有为门。随机说门。有亦无过。然其门义。顺在于空。有有有等。皆顺执心。空空空等皆违妄执。故有智者开说空言。应离一切有无等执。悟法真理非有非无。勿起有无分别戏论。辨恶趣过失相者。如瑜伽论三十六说。故彼论云。如有一类。闻说难解大乘相应。未极显了密意趣义。甚深经典。不能如实解所说义。起不如理虚妄分别。由不巧便所引寻伺。起如是见。立如是论。一切唯假。是为真实。若作是观。名为正观。彼于虚假所依处所实有唯事。拨为非有。是则一切虚假皆无。何当得有。一切唯假是为真实。由此道理。彼真实及以虚假二种俱谤。都无所有。由谤真实及虚假故。当知是名最极无者。如是无者。一切有智同梵行者。不应共语。不应共语。不应共住。如是无者。能自败坏。亦坏世间。随彼见者。世尊依彼密意说言。宁如一类起我见者。不如一类恶取空者。何以故。起我见者。唯于所知境界迷惑。不谤一切所知境界。不由此因堕诸恶趣。于他求法。求苦解脱。不为虚诳。不作稽留。于法于谛。亦能建立。于诸学处。不生慢缓。恶取空者。亦于所知境界迷惑。亦谤一切所知境界。由此因故。堕诸恶趣。于他求法。苦解脱。能为虚诳。亦作稽留。于法于谛。不能建立。于诸学处。极生慢缓。如是损减。实有事者。于佛所说法毗奈耶。甚为失坏。广百论第六卷亦同瑜伽。故论云。复次劣慧者前。不应辄说空无我理增其恶见。所以者何。故次颂曰。
宁彼起我执 非空无我见 后兼向恶趣
初唯背涅槃
论曰。彼谓世间诸劣慧者。我执即是萨迦耶见。其我所见。亦带我执故。我执言亦摄彼见。我执虽复不称正理。而宁起彼过失轻故。实无我见虽称正理。然彼不能如实了达。因斯诽拨诸法皆无。过失重故。宁彼不起。云何此二过失轻重。谓一切我执唯背涅槃。后恶取空兼向恶趣。彼劣慧者。恶取空时。尚厌善根。况诸含识。彼由厌背善。及世间断灭善根。损害含识。非唯弃背清凉涅槃。亦持自身之地狱火。起我见者。无如是事。所以者何。彼贪我乐。欲我离苦。不造众罪。广修诸福。脱诸恶趣。不失人天。但怖涅槃。不证解脱。故契经说。宁起我见如妙高山。非恶取空增上慢者。若尔诸法空无我理。邻近险趣。圣不应说。劣慧者前。实不应说。而胜慧者。随此修行。获大义利。故须为说。
虽于我法起于法想。而非义中起于义想。
释曰。自下第二释通伏难。通二伏难。即分为二。初通信法不应成过难。后通信法应具福智难。前中有二。初正通伏难。后释所由。此即初也。谓彼菩萨虽依我教起于教想。非正义中起正义想。虽能信教。而成过失。
由于我法起法想故。及非义中起义想故。于是法中持为是法。于非义中。持为是义。
释曰。此即第二释其所由。由于我法。起法想故。于是法中。信为正法。而于非义起义想故。非正义中。执为正义。
彼虽于法起信解故福德增长。然于非义起执。着故退失智慧。智慧退故。退失广大无量善法。
释曰。此第二通信法应具福智难。谓外难云。此位菩萨四事具足。闻教能信。如何不具福智资烺。故作此通。彼虽于法起净信故。福德增长。于非义中起执着故。退失智慧。由退智故。失无量善。问。种姓菩萨有退以不。设尔何失。若言退者。乐广庄严经。如何会释。经云。性地菩萨。若一时煞阎浮提众生。虽有此罪。不堕地狱。若煞四天下乃至三千大千众生。亦不堕地狱。何以故。此人旷劫修行多供养诸佛。功德智慧善根纯熟。虽造重罪。以福德大故。罪即消灭。不堕地狱。又无性摄大乘释第七卷初无数劫云。坚固心胜进。虽遇恶友方便破坏。终不弃舍大菩提心。现世当来所修善法。运运增长。终不退减。世亲第七亦同无性。若不退者。地持经说。性地菩萨。堕地狱等。如何会释。解云。于此义中。自有两说。一龙树宗。种姓不退。是故宝鬘论中。有人。问龙树云。地持经说种姓菩萨堕阿毗地狱。此义云何。龙树答云。虽有此言。我不敢作如是说。何以故。不增不减经中。明性地菩萨毕竟不堕地狱。同乐庄严经。而地持等说言入者。催恐地前菩萨令其生怖速证初地。非谓实入阿毗地狱。(此段引经如金刚仙说)马鸣菩萨起信论亦同上释。故彼论云。如修多罗中。或说有退堕恶趣者。非其实退。但为初学菩萨未入正信而懈怠者。恐怖勇猛故。二弥勒宗。自有两说。一云。同龙树宗。一云。依本业经。十住已上。名种姓位。于十住中。前六名退。第七不退。故知种姓亦有退义。又瑜伽论四十七云。又诸菩萨胜解行位。于菩萨修。所作狭小。所作有缺。所作不定。所得有退。又云。解行菩萨。或于一时。于大菩提。虽以发心。而复退舍。善戒经第八。地持第九。亦同此说。又瑜伽三十七云。若诸菩萨住胜解行地。乃至犹往恶起。此尽第一无数劫边际。善戒经第三。地持第二。亦同此说。然乐广庄严经。及摄大乘论。言不退者。从多分说。而非尽理。
复有有情。从他听闻。谓法为法。非义为义。若随其见。彼即于法起于法想。于非义中起于义想。执法为法。非义为义。
释曰。自下第二明弟子计。于中有二。初别释二计。后由是缘下。总结二计。前中二计。即分为二。初依闻随言执着人。后不随其见不信人。前中有二。初明如言起执。后显执过失。此即初也。谓此有情从第三师。听闻所说。随其师见。于法为法。非义为义。彼与本师。无别异见。而差别者。其第三师。听闻佛教。此第四人。从他传闻。与师同计。若准对法。如前分别。说第三师。以为菩萨。依深密经。说第三师名邪见人。故深密云。复有众生。于彼耶见人边闻法也。
由此因缘。当知同彼退失善法。
释曰。此即第二显执过失。同前第三失无量善。
若有有情不随其见。从彼欻闻一切诸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便生恐怖。
释曰。自下第二不随其见不信人。于中有二。初明闻教不信。后由此下。显不信失。前中有三。初闻教生怖。次生耶解。后因解起谤。此即初也。谓此有情。从第三师。闻彼所说。而不随其前师所见。言一切法决定皆无自性等见。从彼欻闻一切诸法无性等言。心生怖畏。如何诸法无自性等。因此于教亦生恐怖。有三种人。于教生怖。如杂集论第十二云。复次何缘一分众生。于方广分广大甚深。不生胜解。反生怖畏耶。由远离法性故。未种善根故。恶友所摄故。法性者。谓菩萨种性。是彼自体故。由一分众生无菩萨种姓故。心性下劣。于广大甚深教。不能胜解。是故怖畏。又一分众生。虽有菩萨种性。而于大菩提。未种正愿等诸善根故。于此不能胜解。是故怖畏。又一分众生。虽已种善根。而为诽谤大乘众生恶友所摄故。于此不能胜解。是故怖畏。
恐怖已。作如是言。此非佛语。是魔所说。
释曰。此即第二因生耶解。谓生怖已。因其怖畏。便生耶解。言是佛教定非佛说。即作是言。此非佛语。是魔所说。
作此解已。于是经典。诽谤毁骂。
释曰。此即第三因解起谤。然慢法缘。有其二种。或有四种。故大般若五百五十九云。具寿善现。复白佛言。彼愚痴人。几因缘故。毁谤深法。佛言善现。由二因缘。一为耶魔之所扇惑。二于深法不能信解。复次善现。由四因缘。毁谤深法。一为恶友之所诱诳。二为不能劝修善法。三为怀恶。喜求他过。四为嫉妒。自赞毁他。由具如是法因缘故。彼愚痴人。毁谤深法。发起无边极重恶业。又大般若三百七十。四百三十五。大品经十八。智度论六十三。谛法四缘大同前说。
由此因缘。获大衰损。触大业障。
释曰。此即第二显不信失。谓由前说谤法因缘。获大衰损证大业障。
由是缘故。我说若有于一切相起无相见。于非义中。宣说为义。
释曰。自下第二总结二计。于中有二。初结前计。后结后计。此即初也。由是从他闻法起执以为缘故。世尊自说。于三性相起无相见。非义之中宣说为义。便成耶见。
是起广大业障方便。由彼陷坠无量众生。令其获得大业障故。
释曰。此即第二结后计也。如文可知。或如言起执。文别有二。初广释如言起执。后由是缘故下总结。虽有两释。后解为胜。
善男子。若诸有情。未种善根。未清净障。未熟相续。无多胜解。未集福德智慧资粮。性非质直。非质直有力能思择废立。而常安住自见取中。
释曰。自下第安住自见不信人。于中有二。初明不具五事。后显其不信。此即初也。文有二节。初明五事不具。后辨三类差别。准前可知。
彼若听闻如是法已。不能如实解我甚深密意言说。亦于此法不生信解。
释曰。自下第二显其不信。于中有五。一闻经不信二起二种想。三生二种执。四因生耶解。五正明起谤。此即初也。谓由安住自见取故。闻此密教。不生信解。
于是法中。起非法想。于是义中。起非义想。
释曰。此第二释起二种想。由前闻教不信解故。于法义中。起二耶想。
于是法中。执为非法。于是义中。执为非义。
释曰。此第三释生二种执。由前二想起二执故也。
唱如是言。此非佛语。是魔所说。
释曰。此第四释因生耶解。由于法义起二执故。以因此缘。起斯耶解。
作此解已。于是经典。诽谤毁骂。拨为虚伪。以无量门。毁灭摧伏如是经典。
释曰。此第五释正明起谤。于中有三。初正明谤经。次憎信经者。后辨谤法缘。此即初也。
于诸信解此经典者。起怨家想。
释曰。此第二释憎信经人也。
彼先为诸业障所障。
释曰。此即第三辨谤法缘。谓三障中。为业障故。所以谤法。
由此因缘。复为如是业障所障。如是业障。初易施设。乃至齐于百千俱胝那庾多劫无有出期。
释曰。此即第二显谤过失。谓由先世业障所障。复为现在谤法业障之所覆障。如是业障初造时。虽易施设。当受苦果。迳于百千俱胝那庾多劫。无有出期。言俱胝那庾多者。如俱舍论第十二卷引经说云。有一无余数始为一。十一为十。十十为百。十百为千。十千为万。十万为洛叉。十洛叉为度洛叉。十度洛叉为俱胝。十俱胝为末陀。十末陀为阿庾多。十阿庾多为大阿庾多。十大阿庾多为那庾多。如是展转。满六十数。具如彼说。或可初易施设者。过去业障初所造故。易可施设轻重之相。今谤法业。受苦无穷。难可分别。其谤法失。具如大般若一百八十一。法华第二等。然上诸说有差别者。初之二人。教义俱信。第三人中及二弟子。合有三人。初之二人。信教失义。后之一人。修义失教。第四一人。教义俱失。又四人中。前之二人。并是菩萨。而差别者。初具五事。后具四事。第三一人。依深密经。五义俱无。名为耶见。若依此经。具有四事。但言有情。依对法论及大品。名为菩萨。所以如是诸教不同。
善男子。如是于我善说善制法毗奈耶最极清净意乐所说善教法中。有如是等诸有情类意解种种差别可得。
释曰。就意解不同。文别有三。初总标。次别释。后总结。上来已释二段文讫。此即第三总结应知。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释曰。此下第二以颂重说。于中有二。初总标颂意。后举颂正释。此即初也。
一切诸法皆无性。无生无灭本来寂。诸法自性恒涅槃。谁有智言无密意。
释曰。此下第二举颂正释。于中有二。初之两颂。颂上一切诸法皆无性等。反颂后说依密意教迷悟不同。后依诸净道下。有其三颂。颂依密教说一乘义。或可分为二。初有二颂。颂上一切诸无性等意。后有三颂。颂上一乘已下二复次文。前中有二。初有一颂。释经四句密意趣。后有一颂。约三无性。正显密意。谓经所说无性等言。非决定无自性等故。名为无性。但依三种无自性义。说名无性。若具分别。如上广说。故言谁有智言无密意也。
相生胜义无自性。如是我皆已显示。若不知佛此密意。失坏正道不能往。
释曰。此即第二。约三无性。正显密意。谓前所说无性等言。不了言辞。我以相生胜义无性。显示所说无性等意。若不了知此密意者。失正道故。不能趣往无上菩提。如是失坏。如无性摄论第一卷云。于无无因。强立为有。故名增益。于有无因。强拨为无。故名损减。如是增益。及与损减。俱说为边。是坠堕义。此二转时。失坏中道。
依诸净道清净者唯。依此一无第二故。于其中立一乘。非有情性无差别。
释曰。自下第二。有三行颂。约无性观。释一乘义。于中有四。初之一颂。约三乘人。密说一乘。二有半颂。颂定姓人唯度自身。三有半颂。颂不定姓证大涅槃。四有一颂。释涅槃相。此即第一。约三乘人密说一乘。谓三乘人。皆依无性无漏圣道。各证涅槃。无第二道。故说一乘。非彼三乘无有差别。
众生界中无量生。唯度一身趣寂灭。
释曰。此即第二。颂定性人唯度自身。谓依身中定无如来慈悲种故。毕竟不成无上菩提。广说如前。
大悲勇猛证涅槃。不舍众生甚难得。
释曰。此即第三。颂不定性证大涅槃。彼不定人。身中具有佛种姓故。勇猛精进。证佛涅槃。不舍众生利益之事。具四种智。便能证得究竟涅槃。比定性人甚难得也。
微妙难思无漏界。于中解脱等无差。一切义成离惑苦。二种异说谓常乐。
释曰。此即第四释涅槃相。微妙难思无漏界者。谓涅槃体。界者体也。谓涅槃体离诸相故。微妙难思。于中解脱等无差者。显涅槃果等无差别。于一真如。有二身义。一解脱身。谓依真如断烦恼障。证得解脱。名解脱身。二者法身。谓佛法身力无畏等功德所依。故名法身。于中法身唯如来有。解脱身者三乘无别。故言解脱等无差。故下第五卷中说云。善男子。由解脱身故。说一切声闻独觉与诸如来。平等平等。由法身故。说有差别。如来法身有差别故。无量功德最胜差别。若依瑜伽。三乘无余涅槃。无有上中下品差别。故瑜伽论第八十云。非此无余涅槃界中可得安立上中下品高下胜劣。此是如来。是声闻等。广说如彼。一切义成等者。义谓义利。谓于无余涅槃真如体上。一切无为功德义成。远离烦恼所依苦身。不同有余唯离烦恼。依此涅槃二种异说。所谓常乐。以离惑故说之为常。离苦故说之为乐。若依瑜伽。有三义故。说之为常。有二义故。名之为乐。故八十云。问。何因缘故当言是常。答清净真如之所显故。非缘生故。无生灭故。问。当言是乐。当言非乐。答由胜义乐。当言是乐。非由受乐。说名为乐。何以故。一切烦恼及所生苦。皆超越故。准此瑜伽。依三常义。二种乐义。由此常乐二种义别。故作此言二种异说。
尔时胜义生菩萨。复白佛言。世尊。诸佛如来密意语言甚奇希有。乃至微妙最微妙。甚深最甚深。难通达最难通达。
释曰。自下第三菩萨领解受持分。于中有二。初菩萨领解。后尔时世尊下。如来劝持。前中有三。初赞教甚深。次如是下。申自领解。后世尊譬如下。举喻重显。此即第一赞教甚深。文有二节。初总赞叹功能希有。后乃至下别赞叹也。言微妙甚深难通达者。如其次第。超过凡夫二乘菩萨。三位别故。或可超过声闻。缘觉菩萨位故。或可超过三僧祗位菩萨境故。说此三名。
如是我今领解世尊所说义者。
释曰。自下第二自领解。于中有二。初领蕴等五门说三无性。后领谛等二门说三无性。前中有二。初约色蕴说三无性。后类余蕴等。就色蕴中复分为二。初领前二性。后领第三性。前中有二。初总标领解。后别释领解。此即初也。
若于分别所行遍计所执相所依行相中。假名安立。以为色蕴。或自性相。或差别相。假名安立。为色蕴生。为色蕴灭。及为色蕴永断遍知。或自性。或差别相。是名遍计所执相。
释曰。自下第二。别释领解。于中有二。初明所执相。后明依他性。就所就中。文别有二。初依依他。立所执性。后世尊依此下。依所执性。说相无性。此即初也。文有三节。一明分别所行所依行相。二明色蕴自性差别。三辨色蕴生灭永断遍知。分别所行者。分别即是能遍计度心。及心所所行言。显彼所执性实色蕴等。是彼分别所行境故。名为所行。又解。所行是依他假色蕴等。即彼分别所缘缘故。名为所行。言遍计所执相所依行相中者。所说行相。自有两说。一云。行谓见分。能缘行解。相即相分。是所缘相。一云行相。即是有为行相。总说依他。以为行相。两说之中。后说为胜。若依前说。不摄依他见等分故。安立色蕴自性差别者。总相出体。名为自性。即自性上。有漏无漏。可见不可见等。名为差别。安立色蕴生灭等者。未有而有。名之为生。已有还无称之为灭。总辨生灭。名为自性。刹那生灭及一期等。名为差别。染污色蕴。名为永断。不染色蕴。名曰遍知。或集义边。名为永断。苦谛义边。名曰遍知。如是永断遍知。若总辨永断。名永断自性。若见修等断。名永断差别。总者色蕴自性名遍知自性。别知色蕴差别。名遍知差别。如是安立。名为遍计所执相。问。胜义谛品。总有六相。谓得蕴故。得蕴相故。得蕴起故。得蕴尽故。得蕴灭故。得蕴灭作证故。依此品初。但说五相。此领解中。说有六句。如何前后有此差别。解曰前后通论。总有十相。胜义谛品。说有六相。无性品初更加二相。谓永断遍知。此领解中。复加二相。谓自性差别此十相中。自性差别。及以相故。其数不定。废别论总。唯有一相。废总论别。唯有二相。总别通论。即有三相。所以前后增减不同。今领解中。领品初故。说此六句。或可品初亦有六相。曾说诸蕴即胜义谛品由得蕴故也。此领解中。即有七相。以为色蕴即初相故。问。何故第二品。于蕴等法说灭灭作证无永遍知。此品即说永断遍知。而不说灭及灭作证。解云。永断是集。遍知即苦。灭是灭谛。作证是道。据实蕴等通有四谛。各举一边。影略互显。
世尊依此施设诸法相无自性性。
释曰。此即第三。依所执性。说相无性。如文可知。
若即分别所行遍计所执相所依行相。是名依他起相。
释曰。自下第二别显依他。于中有二。初明所执所依是依他起。后依依他起辨二无性。此即初也。
世尊依此施设诸法生无自性性。及一分胜义无自性性。
释曰。此即第二。依依他起。辨无性。
如是我今领解世尊所说义者。
释曰。自下第二。领第三性。于中有二。初总标领解。后别释领解。此即初也。
若即于此分别所行遍计所执相依行相中。由遍计所执相不成实故。即此自性无自性性法无我真如清净所缘。是名圆成实相。
释曰。自下第二。别释领解。于中有二。初依依他。辨圆成实。后依圆成。说一分胜义无性。此即初也。谓所执相所依依他起性上。遣所执故。无性所显法无我性。名圆成实。
世尊依此施设一分胜义无自性性。
释曰。此即第二。依圆成实。说一分胜义无性。
如于色蕴。如是于余蕴皆应广说。
释曰。自下第二。类余蕴等。于中有五。一类余蕴。二类十二处。三类十二缘。四类四食。五类六界十八界。此即初也。
如于诸蕴。如是于十二处。一一处中皆应广说。
释曰。此即第二类十二处领解无性。准上应知。
于十二支。一一支中。皆应广说。
释曰。此即第三类十二支。领解无性。准上应知。
于四种食。一一食中。皆应广说。
释曰。此即第四类四种食。领解无性。准上应知。
于六界十八界。一一界中。皆应广说。
释曰。此即第五类六界。及十八界。领解无性。六界即是地水火风及以空识。准此领解品初所说。种种界等。通说六界。
我今领解世尊所说义者。
释曰。自下二领谛等二门说三无性。于中有二。初约苦谛。领解无性。后类余谛等领解无性。前中有二。初依二性。领二无性。后依圆成实。领胜义无性。前中有二。初总标领解。后别释领解。此即初也。
若于分别所行遍计所执相所依行相中。假名安立。以为苦谛。苦谛遍知。或自性相。或差别相。是名遍计所执相。
释曰。自下第二。别释领解。于中有二。初约所执性。领相无自性性。后依依他起。领生无自性性及一分胜义无自性性。前中有二。初依依他起。安立所执。后依所执施设无性。此即初也。谓于所执所依行相。依他起上。假名安立。以为苦谛。或立苦谛遍知。是名遍计所执相。如是二种。皆有自性。或差别相。谓逼迫名苦。名苦谛自性。三八苦等。名苦差别。知苦谛自相。名遍知自性。知苦差别。遍知差别。
世尊依此施设诸法相无自性性。
释曰。此即第二。依所执性。施设无性。谓所执相故。立相无性。准上应知。
若即分别所行遍计所执相所依行相。是名依他起相。
释曰。自下第二。依依他起。领生无性及一分胜义无性。于中有二。初辨依他起。后依依他说无性。此即初也。
世尊依此施设诸法生无自性性及一分胜义无自性性。
释曰。此即第二。依依他起。说二无性。
如是我今领解世尊所说义者。
释曰。自下第二。依圆成实。施说一分胜义无性。于中有二。初总标领解。后别释领解。此即初也。
若即于此分别所行遍计所执相所行中相。由遍计所执相不实故。即此自性无自性性法无我真如清净所缘。是名圆成实相。
释曰。自下第二。正明领解。于中有二。初辨圆成实相。后施设一分胜义无性。此即初也。准上应知。
世尊依此。施设一分胜义无自性性。
释曰。此即第二。施设无性。如文可知。
如于苦谛。如是。于余谛皆应广说。
释曰。此即第二。类释余谛等。于中有二。初类余谛。后类道品。此即初也。谓如苦谛具有三性。依彼三性。立三无性。类此三谛。皆具三性。依彼三性。立三无性。是故总言。如于苦谛。于一一谛。皆具三性。广如中边及成唯识第八说。然于此经。有差别者。依于苦谛。说名遍知。依于集谛。名为永断。依于灭谛。说名作证。依于道谛。名为修习。如前卷说。
如于圣谛。如是。于诸念住正断神足根力觉支中。一一皆应广说。
释曰。自下第二。依诸道品。领解无性。于中有二。初约七门。总明领解。后如是我今下。别约八道支。明其领解。此即第一。总约七门道品类四圣谛。约三性义。辨三无性。准上应知。
如是我今领解世尊所说义者。
释曰。自下第二。别约道支中第八正定。明其领解。于中有二。初依二性。领二无性。后依圆成。领胜义无性前中有二。初总标领解。后别释领解。此即初也。
若于分别所行遍计所执相所依行相中。假名安立。以为正定。及为正定能治所治。若正修未生令生。生已坚住。不忘倍修。增长广大。或自性相。或差别相。是名遍计所执相。
释曰。自下第二。别释领解。于中有二。初约所执。领相无性。后依依他。领生无性及一分胜义无性。前中有二。初立所执相。后施设无性。此即初也。八道支中。第八正定。分别正定。余准可知。故今分别第八正定。文有二节。若于分别等者。辨所执性所依依他。后假名安立等者。依依他起。安立所执。就所执中。安立五事。一安立正定自性差别。谓总出定体。名定自性。未至中间及四静虑。名定差别。二安立正定。能治所治自性差别。谓八道支中。第八正定。名为能治。八耶之中。第八耶定。名为所治。自性差别。准上应思。三安立正修未生令生。四生已坚住。五不忘位修增长广大。此上三门。皆有自性差别。寻即可知。如是五相安立正定。名所执相。
世尊依此施设诸法相无自性性。
释曰。此即第二。辨相无性。准上应知。
若即分别所行遍计所执相所依行相。是名依他起相。
释曰。自下第二。依依他起。领解无性。于中有二。初辨依他起。后依依他辨二无性。此即初也。
世尊依此施设诸法生无自性性及一分胜义无自性性。
释曰。此即第二。依依他起。辨二无性。准上可知。
如是我今领解世尊所说义者。
释曰。自下第二。依圆成实。领解无性。于中有二。初总标领解。后别释领解。此即初也。
若即于此分别所行遍计所执相所依行相中。由遍计所执相不成实故。即此自性法无我真如清净所缘是。名圆成实相。
释曰。自下第二。别释领解。于中有二。初辨圆成实。后辨无性。此即初也。准上应知。
世尊依此施设诸法一分胜义无自性性。
释曰。此即第二施设无性。准上应知。
世尊。譬如毗湿缚药。一切散药仙药方中。皆应安处。
释曰。自下第三。举喻重显。于中四喻。即为四段。此即第一毗湿缚药喻。于中有二。先喻。后合。此即举喻。毗湿缚药者。但知此药有多功能。此方无名。故不翻之。若以此药。置诸药中。合诸药草皆有神验(深密经云。毗舒婆药草者译家别也)。
如是世尊。依此诸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无自性性了义言教。遍于一切不了义经。皆应安置。
释曰。第二举法同喻。谓无性等言。安置一切不了义中。应皆了知彼经密意。
世尊。如彩𦘕地遍于一切。彩𦘕事业。皆同一味。或青或黄。或赤或白。复能显发彩𦘕事业。
释曰。自下第二。如彩𦘕地喻。于中有二。先喻后法。此即初也。谓如彩𦘕青黄等地。遍于一切众像事业。能令事业皆同青等一味地故。复能显发一切彩𦘕像事业。
如是世尊。依此诸法皆无自性。广说乃至自性涅槃无自性性了义言教。遍于一切不了义经。皆同一味。复能显发彼诸经中所不了义。
释曰。第二举法同喻。如文可知。
世尊。譬如一切成熟珍羞诸饼果内投之熟苏。更生胜味。
释曰。自下第三熟苏胜味喻。于中有二。先喻后法。此即喻也。
如是世尊。依此诸法皆无自性。广说乃至自性涅槃无自性性了义言教。置于一切不了义经生胜欢喜。
释曰。此即举法同喻。寻文可知。
世尊。譬如虚空。遍一切处。皆同一味。不障一切所作事业。
释曰。自下第四。虚空一味喻。于中有二。先喻后法。此即喻也。
如是世尊。依此诸法皆无自性。广说乃至自性涅槃无自性性了义言教。遍于一切不了义经。皆同一味。不障一切声闻独觉及诸大乘所修事业。说是语已。
释曰。此即举法同喻。谓无性性了义言教。遍于一切不了义经。皆悉同此一无性味。不障一切三乘事业。
尔时世尊。叹胜义生菩萨曰。善哉善哉。
释曰。自下第二。如来劝持。于中有四。一总赞善哉。二赞领深义。三赞能作喻。四叹胜劝学。此即第一总赞善哉。
善男子。汝今乃能善解如来所说甚深密意言义。
释曰。此即第二赞领深义。
复于此义。善作譬喻。所谓世间毗湿缚药杂彩𦘕池熟苏虚空。
释曰。此即第三赞能作喻。
胜义生。如是如是。更无有异。如是如是。汝应受持。
释曰。此即第四。印可劝持。
尔时。胜义生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初于一时。在婆罗痆斯仙人堕处施鹿林中。唯为发趣声闻乘者。以四谛相转正法轮。
释曰。自下第四。校量叹胜分。于中有二。初菩萨请问。后尔时下。世尊正说。前中有二。初明三转胜劣不同。后世尊若善男子下。正发问辞辨福胜劣。前中三轮。即分为三。此即第一四谛法轮。于中有二。初正明法轮。后虽是下。显教是劣。此即初也。文有五节。一辨问答者。二明说时。三显说处。四解所为。五释法轮。言尔时等者。辨问答人也。言初于一时者。说经时也。谓三法轮中。说初轮时。言在婆罗痆斯等者。说经处也。深密经云。于婆罗奈城仙人集处诸禽兽游处。若依真谛解节记云。第一时。于婆罗㮈鹿园仙人集处。此处有三德故三种人恒集此处。言三德者。一谓林德。树枝荫覆。春则遮雨。夏能遮热。冬复遮风。二谓水德。恒具有五。轻。冷。软。美。香。三谓他德。林外旷野一切鸟兽皆来集聚。饮食无畏。又此地下有大宝藏。广四十里。深四十里。有时出现。但人不得取。若轮王出世。得用此宝。而鹿园自有二义。一谓昔时此地有无量鹿。国王欲取鹿。鹿王白。日日煞一可得无量时羹。后日煞次一怀胎鹿。鹿王愍念。自代就死。国王见之。因相顾访。鹿王仍为说菩萨道。国王闻之。即得解悟。遂放诸鹿。(广说鹿王代鹿母死。如智度论第十六说也)二谓转法轮时。有三鹿恒来佛所听法。三种人者。佛未出世。世间仙人。皆集此地。修学仙道。二佛未出世。一切缘觉。皆集此地。修缘觉道。三佛既出世。与诸声闻。共集此处。依大严经。名仙人堕处及施鹿林。彼第一云。一生补处菩萨。将欲下生。有天子下阎浮提。告辟支佛言。仁者应舍此土。何以故。十二年后。当有菩萨降神入胎。是时波罗奈国五百辟支佛。闻天语已。从座而起。踊在虚空。高七多罗树。作入烧身。入于涅槃。唯有舍利从空而下。是故此地名仙人堕处。复有过去有仁慈王。施于群鹿无畏之处。是故彼地亦名仙人鹿苑。具说如彼。依大婆沙百八十三云。佛于波罗痆斯仙人论处施鹿林中。为憍陈那等。转正法轮。问。何故名波罗痆斯。答。此即是河名。去其不远。造立王城。是故此城亦名波罗痆斯。问何故名仙人论处。答。若作是说。诸佛定于此处。转法轮者。彼说佛是最胜仙人。皆于此处。初转法轮。故名仙人论处。若作是说。诸佛非定于此转法轮者。彼说应言仙人住处。谓佛出世时。有佛大仙及圣弟子。仙众所住。佛不世时。有独觉仙人所住。若无独觉时。有世俗五通仙住。以此处恒有诸仙已住今住当住。故名仙人住处。有说应言仙人堕处。昔有五百仙人。飞行空行。至此遇退因缘。一时堕落。问。何故名施鹿林。答。恒有诸鹿。游止此林。故名鹿林。昔有国王。名梵达多。以此林施与群鹿故。名施鹿林。如羯兰铎迦长者。于王舍城竹园中。穿一池。以施羯兰铎迦鸟。令其游戏。因名施羯兰铎迦池。此亦如是。故名施鹿林。若依世亲菩萨转法轮论。有其四缘故。依彼林而转法轮。故彼云。以何义故。舍于胜处多众集处。于波罗奈小人众处。在波吒离树影荫下鹿苑之中。而转法轮。彼义今释。世尊往昔六十千亿那由他会广行施故。以曾供养六十千亿那由他佛。又于彼处。已有九十一亿千佛。转于法轮。又彼处常饶寂静仙人。有如是等诸功德故。广说如彼。言唯为发趣声闻乘者。解所为人。三乘之中。唯为声闻人也。依大婆沙俱舍正理转法轮论。为五比丘。(五比丘者。依四分律。一憍陈如。二阿湿卑。三摩诃男。四婆提。五婆敷。五分律云。憍陈如䟦提婆颇頞鞞摩诃纳)依瑜伽论第九十五。为憍陈那。今依此经。通为一切声闻乘者。转四谛法。言以四谛相转正法轮者。正释法轮。谓三周正转十二行相法轮。如转法轮经。然此法转。略以四门分别。一释名字。二出体性。三问答解释。四释十二行。
言释名者。如契经说。世尊转法轮。毗婆沙一百八十二云。问。何故名法轮。答。此轮是法所成。法为自性。故名法转。如世间轮。金等所成。金等为性。名金等轮。此亦如是。有说。此轮能净圣慧法眼。故名法轮。有说。此轮能治非法轮故名法轮。非法轮者。谓布剌䋈等六师所转八耶支轮。问。何故名轮。轮是何义答。动转不住。是转义。舍此趣彼。是轮义。能伏怨敌义。是轮义。如是等义。故名为轮。言动转不住者。见道是速疾道。不越期心道。于动转不住。最为随顺故。言舍此趣彼者。见道中。舍苦现观。趣集现观。乃至。舍灭现观。趣道现观故。言能伏怨敌义者。如转轮王所有轮宝。降伏四洲所有怨敌。如是行者。以见道轮。降伏四谛所有烦恼。故名法轮。所言轮者。依转动义。令他身中圣道起故。名之为转。故婆沙。问。若彼身中圣道生时。即彼名为转法轮者。何故说佛转法轮耶。答。依能转因。故作是说。谓彼身中所有圣道。世尊若不以言说手为其转者。即彼圣道。无因得生。彼圣道生。皆由佛力。是故说佛初转法轮。萨婆多宗。义如上释。若依经部。有其二义。一者圣教。二者圣道。由此圣教往他相续。故名为转。故俱舍二十四云。所有法门。名法轮。应可正理。云何名转。由此法门。往他相续令解义故。或诸圣道。皆是法轮。于所化生身中转故。于他相续。见道生时。已至转初。故名已转。大乘亦尔。具有二义。如瑜伽说。后当分别。
言出体者。诸说不同。一萨婆多宗。依俱舍等。唯八圣道。以为自性。故俱舍二十四云。颂曰。
所说沙门性 亦名婆罗门 亦名为梵轮
于中唯见道 说名为法轮 由速等似轮
或具轮等故
解云。于中唯见道说名为法轮。准此故知。唯在见道。八支为体。杂心第十。亦同俱舍。故彼颂曰。
牟尼说见道 疾故名法轮 或说觉八枝
转至于他身
解云。上半萨婆多义。下半颂显尊者瞿沙所立宗义。通于修位。大唐三藏翻为妙音。广说如彼。又大婆沙一百八十二云。云何法轮。答。八圣道支。若兼相应随转。即五蕴性。乃至彼云。唯说见道名为法转。具说如彼。然毗婆沙师。三转十二行。如次显示见等三道。非唯见道。是故世亲。约三转十二行。破萨婆多。唯说见道名为法轮。故俱舍论第二十四。复作是言。由此三转。如次显示见道修道无学道三。毗婆沙师所说如是。(此叙萨婆多义)若尔三转十二行相。非唯见道。如何可说。唯于见道。立法轮名。(此是经[部]萨婆多。或可世亲自破也)是故。唯应即此三转十二行相所有法门。名为法轮。可应正理。具说如彼。(解云。经部申自宗。或可世亲申自宗义也)依顺正理第六十七。救萨婆多云。毗婆沙师本意。总说一切圣道皆名法轮。以说三道摄故。于他相续见道生时。已至转初。故名已转。然唯见道是法轮初。故说法轮唯是见道。诸天神类。即就最初。言转法轮。不依二道。依摩诃僧祇部。说法轮体。语为自性。故婆沙一百八十二云。彼作是说。一切佛语。皆是法轮。依经部宗。如俱舍第二十四。体有二种。一教为体。二用一切圣道为体。所引圣教。如名中说。若依异部宗轮论。大众部。一说部。说出世部。鸡胤部。四部同说。诸如来语皆转法轮。依多闻部。谓佛五音是出世教。一无常。二苦。三空。四无我。五涅槃寂静。此五能引出离道故。如来余音是世间教。如是等说。皆用圣教以为法轮。今依大乘通用圣道及彼圣教。为法轮体。故此经云。初二法轮是不了义。第三法轮是了义经。依深密经。第二不了义修多罗。第三了义修多罗。而不说第一不了义者。译家略故。准此经等皆说圣教。名为法轮。若依瑜伽。通说教行。故瑜伽九十五云。正见等法所成性故。说名法轮。如来应供是梵增语。彼所转故。亦名梵轮。然彼瑜伽。以五种相。辨转法轮。故今叙之。彼云。复次由五种相转法轮者。当知名为善转法轮。一者世尊为菩萨时。为所得缘境界。二者为得所得方便。三者证得自所应得。四者得已树他相续。令于自证深生信解。五者令他于他所证深生信解。当知此中所缘境者。谓四圣谛。得方便者。谓即依此四圣谛中。三周正转十二相智。最初转者。谓昔菩萨入现观时。如实了知是苦圣谛。广说乃至是道圣谛。于中所有现量圣智。能断见道所断烦恼。尔时说名生圣慧眼。即此由依去来今世有差别故。如其次第。眼智明觉。第二转者。谓是有学。以其妙慧如实通达。我当于后犹有所作。应当遍知未知苦谛。应当永断未断集谛。应当作证未证灭谛。应当修习未修道谛。如是亦有四种行相。如前应知。第三转者。谓是无学已得尽智无生智故。言所应作我皆已作。如是亦有四种行相。如前应知。此差别者。谓前二转四种行相。是其有学真圣慧眼。最后一转。是其无学真圣慧眼。(此释菩萨见等三道三周正转十二相智。谓为无上菩提之方便。准此瑜伽。以眼智明觉。为十二行相)得所得者。谓得无上正等菩提。(此释第三无学位中。自有二义。一三道差别以为方便。二菩提义边。即无学为证自所得也)树他相续令于自证生信解者。谓如长老阿若憍陈。从世尊所。闻正法已。最初悟解四圣谛法。又答问言我已解法。从此已后。如前所说究竟行相。五皆证得阿罗汉果。生解脱处。(此释如来施鹿林中转法轮时五人得道)最后令他于他所证生信解者。谓如长老阿若憍陈。起世间心。我已解法。如来知已起世间心。断阿若憍陈已解我法。地神知已。举声转告。迳于刹那。瞬息便实。其声展转。乃至梵世。(此释陈如得道后地神转告至于梵世也)当知。世尊转所转法。置于阿若憍陈身中。次复随转置余身中。彼复随转。置余身中。以是展转随转义故。说名为转。正见等法所成性故。说名法轮。如来应供。是梵增语。彼所转故。亦名梵轮。(准此瑜伽五相之义释经宗意。应可了知也)。
第三问答解释。问。依萨婆多。何故唯说见道。名法轮耶。答。见道是速疾道。不越期心道。于动转不住。最为随顺故。独名法轮。解云。十六刹那各唯一念。故名速疾。无余心间。故言不越期心。杂心俱舍及顺正理。大同此释。或有说者。见道犹如辐谷辋法。故。说为轮。犹如车轮谷最居中。轮依谷住。辋摄于轮。如是见道。苦集忍智如辐。灭忍灭智如谷。道忍道智如辋。遍缘道故。或有说者。正见正思惟正勤如辐。正语业命如谷。正念正定如辋。应如婆沙六复次释。问。若唯见道名法轮者。如何三周十二行智。皆名法轮。答。依俱舍等。不释此难。正理论师。释通此难。如体中说。问。若谓圣道是法轮者。即菩提树下已转法轮。何故至波罗痆斯。方名转法轮。答。转法轮有二种。一自相续中转。二令他相续中转。菩提树下是自转法轮。波罗痆斯是令他转法轮。佛以饶益他为正事故。依令他转说初转法轮。广说如彼。萨婆多师问摩诃僧祇部。若是佛语名法轮者。则应菩提树边为商人说法已名转法轮。何故后至波罗痆斯国。乃名转法轮耶。答。依毗婆沙。不释此难。若准异部宗轮论。彼说一切佛语皆转法轮。故知为贾客说。亦是法轮。而今所说鹿野苑中方转法轮者。约三转十二行相。故作此说。问。经部大乘一切圣道三转十二行皆名法轮者。如何不说菩提树下名转法轮。而言鹿苑名转法轮。若一切教皆名法轮者。如何波罗奈国。见道生时。名已转耶。释此难意。如俱舍论。十二行相所有法门。名为法轮。由此法门。往他相续令解义故。或诸圣道皆是法轮。于所化生身中转故。于他相续见道生时。已至转初。故名已转。解云。经部诸教诸道。皆名法轮。而约转初。故言已转。非谓余道余教非法轮故。而说已言。依大乘宗。应准此释。于理无违。
第四释十二行者。三转十二行相。诸宗不同。萨婆多宗。如毗婆沙第七十九。有三师说。故彼论云。如契经说。佛告苾刍此苦圣谛。我曾未闻。于此法中。如理作意。由此便生眼智明觉。此苦圣谛慧应遍知。我昔未闻。乃至广说。此苦圣谛慧已遍知。我昔未闻。乃至广说。集灭道谛广。说亦尔此苦圣谛我昔未闻等。显未知当知根。此苦圣谛慧应遍知等。显已知根。此苦圣谛慧已遍知等。显具知根。集灭道谛。各显三根。应知亦尔。大德法救。作如是说。我思此经。举身毛竖。以佛所说必不违义。定有次第。今此契经。越次第说。具知根后。复说未知当知根故。非佛独觉及诸声闻得有如是观行次第。具知根后。如何复起初无漏根。若舍此经。必不应理。佛初说故。以五苾刍而为上首。八万诸天。闻此所说。皆证法故。若欲不舍。复违次第。故思此经举身毛竖。然彼大德。虽作是言。而不舍经。但回文句。彼作是说。此经应言。此苦圣谛我昔未闻。乃至广说。举灭道谛广说亦尔。此苦圣谛慧应遍知。此集圣谛慧应永断。此灭圣谛慧应作证。此道圣谛慧应修习。昔未闻等。广说如前。此苦圣谛慧已遍知。此集圣谛慧已永断。此灭圣谛慧已作证。此道圣谛慧已修习。昔未闻等。广说如前。若作是说。不失次第。随顺现观。非如经说。阿毗达摩诸论师言。不应辄回此经文句。过去无量诸大论师。利根多闻。过于大德。当不敢回此经文句。况今大德而可辄回。但应寻求此经意趣。谓说法者。依二次第。一依随顺说法次第如此经说。二依随顺现观次第。如大德说。胁尊者言。此经不说三无漏根。但说菩萨菩提树下欲界闻思所成慧力。修行四谛。问。世尊既说我由此观证得无上正等菩提。岂有闻思证菩提义。答。菩萨由此闻思慧力。伏除一切四圣谛愚。由此定当证无上觉。故说由此证得菩提。如人先时湿皮覆面后得除去。以谷覆之。其障轻微。可言无障。故此非说三无漏根。如契经说。佛告苾刍。我于四圣谛三转十二行相。生眼智明觉。
问。此应有十二转四十八行相。何故但说三转十二行相耶。答。虽观一一谛皆有三转十二行相。而不过三转十二行相。故作是说。如预流者。极七反有及七处善。并二法等。此中眼者。谓法智忍。智者谓诸法智。明者谓类智忍。觉者谓诸类智。复次眼是观见义。智是决断义。明是照了义。觉是警察义。(十二转者。四谛中各有三转。故成十二转。四十八行相者。如苦谛中有三转。一一转各生眼智明觉。故成十二。余三谛亦尔。合成四十八行相。七处善及二法者。如婆娑一百八云。云何七处善。谓如实知色。知色集。知色灭趣。知色灭行。知色味。知色愚。知色出。如实知受想行识七亦尔。广说如彼。又彼云。问若尔应说三十五处善或无量善。何故说七。答观一一蕴各各有七。不过七数。故说有七。如余经说。诸预流者。极七反有。彼有别说二趣二有。应二十八。谓人趣有七。天趣有七。人中有有七。天中有有七。然不过七。故说七名。又如余经说。有二法。谓眼色乃至意法。又如余经说三转法轮。有十二行相。彼不过三及十二。故说三十二。此亦如是。广说如彼。两复次解眼智明觉。初复次唯依见道。后复次依后二道。或可初依见道。后通三道也)今依经部破萨婆多。唯依见道。名转法轮。通约圣教及诸圣道。俱作三转及十二行。故俱舍云。若尔三转十二行相。非唯见道。如何可说。唯于见道立法轮名。是故唯应即此三转十二行相。所有法门名为法轮。可应正理。如何三转。三周转故。如何具足十二行相。三周楯历四圣谛故。谓此名苦。此是集。此是灭。此是道。此应遍知。此应永灭。此应作证。此应修习。此已遍知。此已永断。此已作证。此已修习。乃至广说。解云。经部约位。辨三依谛。辨四行十二行相。同大乘释。
问。若尔如何会释前所引经。解云。彼经依说次第。眼智明觉。同瑜伽释。亦不违理。今依大乘同经部说。故转法轮论云。又复世尊转几几行转法轮者。彼义今说。法轮三转有十二行。此苦圣谛。此集圣谛。此灭圣谛。此苦灭道圣谛。此第一转。此苦圣谛应知。此苦集应断。此苦灭应证。此苦灭道应修。此第二转此苦圣谛已知。此苦集已断。此苦灭已证。此苦灭道已修。此第三转。此说三转。如是苦智集智灭智道智。如是苦谛。有三转智。如是集谛。如是灭谛。如是道谛。有三转智。彼如是说有十二行。瑜伽九十五。大同转法轮论。而差别者。转法轮论。总不分别眼智明觉。依瑜伽论。眼智明觉。约三世境。总别有异。如体中说。四分律。由三转故。憍陈如等。得法眼净。而不说言得罗汉果。应更寻求已外诸门。具如婆沙一百八十二三。杂心第十。俱舍二十四。顺正理第六十七等广说。
虽是甚奇甚为希有。一切世间诸天人等。先无有能如法转者。而于彼时所转法轮。有上有客。是未了义。是诸诤论安足处所。
释曰。此即第二。显不了义。谓此法轮。隐空说有。是不了义。具显生死涅槃因果。及说人空。而未能显法空道理。是故此教有上胜教。有容胜教。有容他破。是二十部诤论依处。真谛记云。初说小乘见四谛非无相故不了。更有大乘故有上。为大乘破故有难。既与世间义异故。与彼斗诤。
世尊在昔第二时中。唯为发趣修大乘者。依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以隐密相转正法轮。
释曰。自下第二无相法轮。于中有二。初正明法轮。后显不了。此即初也。文有三节。初明说时。次辨所为。后显法轮。言世尊在昔第二时中者。明说时也。谓三轮中第二时也。唯为等者。说教所为。谓求三乘中。唯为发趣大乘者说。依深密经。亦同此释。故彼经云。为住大乘众生。说于诸法无自性等。是故金刚般若经云。此经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依一切法皆无自性等者。正显第二无相法轮。诸部波若宗明无相。说一切法皆无自性乃至自性涅槃。然初法轮。隐空说有。今此第二。隐有说空。故作此言。以隐密相。转正法轮。亦名秘密。故大般若五百七十二云。无生无灭等。即是诸佛秘密之教。然此第二无相大乘。即大般若。此即旧说八部般若。菩提留支金刚仙论第一云。应世间故。说八部般若。第一部十万偈。第二部二万五千偈。第三部一万八千偈。此大品是第四部八千偈。此小品是第五部四千偈。第六部五百偈。第七部六百偈。此文殊般若。是第八部三百偈。此金刚般若。是前七部。遣相未尽故。但称般若。此第八部。遣相最尽。故别立金刚之名也。真谛三藏。大同留支。又云。第一第二。此之二部。犹在西国。此方所无。第五第六。此之二部。由在胡本。未曾翻译。今大唐三藏所译梵本二十万颂。四处十八会说。初之六会及第十五会。在王舍城鹫峰山说。第七八九十一十二十三十四。此之七会。在室罗筏誓多林给孤独园说。第十会。在他化自在天王宫说。第十六会。在王舍城竹林园白鹭池说。
虽更甚深甚为希有。而于彼时。所转法轮。亦是有上有所容受犹未了义。是诸诤论安足处所。
释曰。第二显未了义。谓诸般若说无相等。而不分别三无自性及三自性有无之义。故深密经及此经文。皆说无为。为不了义。又无量义经云。我先道场菩提树下端坐六年。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佛眼观。一切诸法。不可宣说。所以者何。知诸众生性欲不同。种种说法。以方便力。四十余年。未显真实。是故众生得道差别。不得疾成无上菩提。准此等文。故知般若是不了义。由斯义故。对四谛轮。虽是甚深亦是希有。而比第三。有上有容。是未了义。由未了故。犹有诤论。真谛记云。次说大乘异于小乘故不了。犹有一乘故有上。与小乘异故。与小乘一乘斗诤。为一乘所破故有难。
第三时中。普为发趣一切乘者。依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无自性性。以显了相转正法轮。
释曰。自下第三。了义大乘。于中有二。初正明了义。后显了义相。此即初也。文有三节。初明说时。次辨所为。后显法轮。言世尊于今第三时者。说教时也。于三法轮中。说第三时。普为发趣一切乘者说教所。今此法轮。是了义教。如是分别二空三性等义。是故。三乘各证自果。故显扬论第六卷云。方便者谓了知知是三种自性。能作一切声闻独觉无上正等菩提方便。依一切法皆无自性等者。后显法轮也。谓一切法无自性等者。如前所说。以隐密相转正法轮。而今第三。于上诸句。一一皆说无自性性。无自性性即是三种无自性性。如前已说。如是三种无自性性。即是三性。由斯道理无自性性。具足显示有性无性。故作此言。以显了相。转正法轮。
第一甚奇最为希有。于今世尊所转法轮无上无容是真了义。非诸诤论安足处所。
释曰。此第二释显了之相。所转法轮最上希有。更无过胜。故名无上。无容后胜。无容后破。故名无容。具显有无。故是了义。非诸诤论所依之处。真谛记云。次须说一乘与小乘大乘同因缘因果。故云显说无分别第一了义。是法轮最希有。无更过此理者。故名无上。又小同归故无有诤。无诤故不可破。不可破无难。然上所说三种法轮。略以三门分别。一明时处。诸说同异。二辨摄教分齐显了不了。三辨所诠宗浅深差别。
第一时处诸说同异者。依真谛三藏解节经疏云。复次如来三转法轮。为三种人。一者初度声闻。于波罗㮈鹿园仙人集处。初转法轮。即第一时。转四谛法轮。是法轮希有。不可思议。是法轮不了义有上有难有诤。次如来得道已第七年。在舍卫国给孤独园。即是第二时。为度大乘行人。显一切法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显说相皂名转法轮。转法轮者。波罗蜜十地等。是法轮希有不可思议。一切人天所不能转。是法轮不了义。亦有上有难有诤。去孤独园五里有江。人饮浴去。悉得智慧。时人号云施智慧所。故佛于此地。说大乘般若。江名沙罗底。此翻为智慧如河。此是女天所住处也。次佛未涅槃七年。成道后三十八年。在毗舍离国鬼王法堂。为真当菩萨。说解节经等维摩法华等。此第三时。世尊为度三乘行人。为显一切法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显无分别相轮。是法轮最清净希有不可思议。是法轮了义无上无难无诤。为众生根钝。如来次第说法轮。问。如来说法。何故有此三种。答。为二种谛故。一者安立谛。二者不安立谛。若鹿园说法。即是安立四谛。若祇园说法。即是安立二谛。若于毗舍离说法。名不安立谛。不定真俗。谓之不安立谛。相传说云真谛师说。第一法轮。二月八日成道。四月八日。于波罗㮈。初转法轮。又第二法轮。为诸菩萨兼为二乘。说般若经。解云。相传。第一法轮。如其日月。第二法轮。兼为二乘。余义皆同解节经疏。又解节疏云。第三教在毗舍离。便违经说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今依大唐三藏。三种法轮。但说处所。不说时节日月年岁。初法轮处。同真谛说。如前分别。第二法轮依四处十六会说。如大般若。如前所说。而真谛云。在舍卫国给孤独者。于四处中。但说一处。第三法轮。在两处说。一者净土。二者秽土。如何第一记中已说。真谛记云。毗舍离者。便显秽土。与经不同。如前分别。通说法华及华严等为第三者。即鹫峰山及七处八会。如经应知。问。深密解脱经云。第一为声闻行人。第二为住大乘人。第三为住一切大乘。今依此经。第一唯为发趣声闻乘者。第二唯为发趣修大乘者。第三普为发趣一切乘者。如是二经。以何为正。答。今本为正。如前所说。理不违故。又真谛记。亦同此说。故解节记云。第一为声闻人。第二为大乘人。第三为三乘人。
第二摄教分齐显了不了者。先辨摄教分齐。后明了不了义。言摄教分齐者。诸说不同。若依真谛部执论记第二卷说。小乘三藏。名初法轮。唯小非大。涅槃经。名第二法轮。通为大小。华严般若。名第三法轮。唯大非小。故彼记云。佛教自有三种法轮。一小乘法轮。即是三藏教。二大乘法轮。说大乘与小乘异。如涅槃经合明大小乘义。三一乘法轮。明大小无异。如华严等经诸般若经。明三乘人同观二空理。同修真实智。故知大小无异也。若依解节疏。如前说。第一说四谛法轮。第二说大乘般若。第三说谓解节经维摩法华等。解云。真谛二记所自说成相违。虽有两说。且依后释顺经文故。谓四谛为初教。诸部般若为第二教。解深密经维摩法华及华严等。为第三教。且依真谛。判教如上。今解诸说。四谛者为第一教。说无相者为第二教。若约三性三无性等。具显有无尽理说者。为第三教。不约年月时节前后辨三时教。问。准何得知诸部般若为第三教。解云。如般若二百九十六云。尔时无量百千天子。空中散华。同声唱言。我等今者。于赡部洲。见佛第二转妙法轮。四百三十七。五百七。五百四十五。大品十九。智度论六十五皆同。后明了不了者。且依此经于三轮中。初二不了。第三为了。所以者何。如上所说。第一法轮。隐空说有。第二法轮隐有说空。第三法轮。具足显示空有道理。故名了义。非谓所诠有浅深故名了不了。所以者何。第二第三。所辨无相。理无浅深。而具分别显故名了。不具足说隐故不了。由斯道理。了与不了。诸说不同。若依小乘二十部中。自有二说。一大众部。一说。说出世。鸡胤。说假。制多。山小西山。住北山。住法密。饮光十部。同说如来所说皆是了义。二萨婆多等余十部。说如来所说有了不了。非皆了义。依真谛师部执论记第一卷云。若是未熟众生多。宜为说不了义经。若已成熟众生多。宜为说了义经。然了不了凡有四句。一语了义不了。如小乘经。二义了语不了。如煞王子偈。(如杂集论第十六云。逆害于父母。王及二多闻。诛国及随行。是人说清净。广释如彼)三语义俱不了。如外道经。四语义俱了。如大乘经。了了易解为浅。不了难解为深。又第六云。一切经不尽是了义者。若称理而说。即是了义不了义。自有两种。一语不了而义了。如煞于父母王及诸王子偈。语虽不了。义实了也。二语了而义不了。如释迦言。我精进故法久住世。余佛懈怠故法不久住世。迦叶佛灭后住止七日。柯罗拘孙陀诃佛灭后。法住世十二年。柯那牟尼佛灭后。法世六年。我灭后住世二千年。此语甚了而义不了。不了者。佛意明。余佛不重说法故名懈怠。一法止作一过说。释迦于一切法门。作无过重说之。故名精进也。广说如彼。若依显扬第六云。不了义教者。谓契经应颂记别等中。薄伽梵略标其义。未广分别。应更开示教。了义教者。谓翻前应知。隐密教者。谓多分声闻藏教。显了教者。谓多分大乘藏教。瑜伽六十四。亦同显扬。大智度论第九云。了义经者。有一切智人佛第一。一切诸经书中佛法第一。一切众生中比丘僧第一。施得大富。持戒得生天。如是等是了义经。如说法师说法有五种利。一者大富。二人所爱。三者端正。四者名声。五者后得涅槃。是为未了义。云何未了。施得大富。是了了可解。说法无财施。而言得富。得富者。说法人种种赞施。破人悭心。亦自除悭。以是因缘得富。是故言未了。(显扬了难了相对。此与菩萨藏第七浅深相返也)大菩萨藏经第十八卷中。以九对辨了不了义。一所有广文名不了义经。所有广义名了义经。(初广文少义。后少文广义)二宣说于道。名不了义。宣说于果。名为了义。(因果相对。三乘行因名道。彼所得果名果)三说世俗谛。名不了义。说胜义谛。名为了义。(二谛相对)四说业惑染。名不了义。说惑业尽。名为了义。(染尽相对)五说可染法。名不了义。说清净法。名为了义。(止恶修善相对)六说厌背生死欣乐涅槃。名不了义。说生死涅槃二无差别。名为了义。(生死涅槃有别无别相对门也)七说种种文句差别。名不了义。说甚深难见难觉。是名了义。(文句浅深相对门)八说文句广博令心踊跃。名不了义。说文句及心皆同灰烬。是名了义。(广略相对)九说有我有情等。又说立有种种受蕴无有主宰。名不了义。说空无相等无有我等及三解脱门。是名了义(我法二空相对门也)若依大集五十四。唯有七对。而无第一第三二对。余门大同。而差别者。大集经云。不了义经者。分别随道。了义经者。不分别果。此即菩萨藏经。因果相对。然云不分别者。译家谬也。又大集云。不了义经者。多为众生说罪福相。令闻法者心生欣戚。了义经者。凡所演说。必令听者心为调伏。此即菩萨藏中第八广略相对。文虽有异。其意亦同。菩萨藏云。皆同灰烬。即调伏义。依涅槃经第六卷中。声闻乘无上大乘等七对。释了不了。广如彼说。此经所说了不了者。隐密显了释了不了。如前分别。如是诸教了不了义。种种不同。故不可以了不了言判教浅深。后当分别。
第三显理浅深者。西方诸师。自有两说。一清辨等言。于三轮中。四谛为初。解深密等。以为第二。说法相故。诸部般若。以为第三。无所得故。所申理教。如前善取空中已说。此地诸师。自有两释。一云。三论但遣所执。一云具遣三性。如掌珍等。二护法等宗。但遣所执。不遣二性。然彼宗中。自有两释。一真谛三藏云。具遣三性。立三无性。如次应知安非安立。二大唐三藏云。于三性中。但遣所执。而非二性。如前善取空中已说。然彼所诠有深浅者。第一四谛法轮。自有二义。一者有作。二者无作。即是分段变易二种四谛。初转法轮。意在第一。第二法轮。唯遣所执。第三法轮。具显三种无自性性。于中第二第三法轮所说无相。理无浅深。若依此理。皆是了义。而今第三为了义者。具显三种自性等故。据实般若亦说三性。应是了义。从多分说。故言不了。故无性摄论第一卷云。又如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中说。慈氏。于汝意云何。诸遍计所执中。非实有性。为色非色。不也世尊。依他起中。唯有名想施设言说性。为色非色。不也世尊。诸圆成实中。彼空无我性。为色非色。不也世尊。慈氏。由此门故。应如是知。诸遍计所执性。决定非有。诸依他起性。唯有名想施设言说。诸圆成实空无我性。是真实有。我依此故。密意说言。彼无二数。谓是色等。又第四卷。引大般若。于五蕴中。乃至佛法具有三性。广如彼说。又解。般若自有二种。一深。二浅。深即了义。浅即不了。故智度论第一百云。问曰。更有何法甚深胜般若者。而以般若。嘱累阿难。而余经嘱累菩萨。答曰。般若非秘密法。而法华等诸经说。阿罗汉受决作佛。大菩萨能受。又如佛说不可思议解脱经。五百阿罗汉。虽在佛边而不闻。或时得闻而不能用。复次般若有二种。一者共声闻说。二者但为十方住第十地大菩萨说。非九地所闻。何况新发意者。复有九地乃至初地所闻各各不同。般若总相是一。而深浅有异。具说如彼。准知波若有了不了。又智度论第三十四四十一七十二。皆说共不共二种般若。恐繁不述。
世尊。若善男子。或善女人。于此如来依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所说甚深了义言教。
释曰。自下第二正发问辞福胜劣。于中有二。初菩萨请问。后如来正答。前中有二。初约人举所问教。后闻已信下。正问依教起十法行生福多少。此即初也。为显如上无自性性显了言辞。故作是言。所说甚深了义言教。
闻已信解书写护持供养流布受诵温习如理思惟。以其修相。发起加行。生几所福。说是语已。
释曰。此即第二。正问依教起十法行生福多少。此十法行。如前已释。
尔时世尊。告胜义生菩萨曰。胜生。是善男子。或善女人。其所生福。无量无数。难闻喻知。吾今为汝。略说少分。
释曰。自下第二。如来正说。于中有二。初叹胜许说。后依问正说。此即初也。如文可知。
如爪上土。比大地土。百分不分一。千分不及一。百千分不及一。数算计喻邬波尼煞昙分亦不及一。
释曰。自下第二如来正说。于中有二。初举二喻。辨其胜劣。后如是下。举法同喻。辨福胜劣。就二喻中。即分为二。初爪上少土。后牛迹少水喻。此即初也。然依此经。以其八分校量胜劣。一百分。二千分。三百千分。四数分。五算分。六计分。七喻分。八邬波尼煞昙分。若最无比经及希有经。皆说八分。即同此经。若依菩萨藏经第十二卷。数虽同八。然后五分。皆安梵语。故彼经云。僧佉分。迦罗分。伽拏那分。乌波摩分。邬波尼煞昙分。于中前四。若准诸教。如次即配数算计喻。然准直本金刚般若。如次配为数计算喻。若依能断般若经及直本经十轮经第五同说十分。谓百千后更加俱胝那庾多分。若依大般若经第一百四卷。说十三分。谓百千后。更加五分。谓俱胝分。百俱胝分。千俱胝分。百千俱胝分。百千俱胝那庾多分。然释诸分差别相者。若依真谛金刚般若经云。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不及一。穷于算数。不及其一。乃至威力品类相应譬喻所不能及。真谛解云。凡举五义。显此胜彼劣。一约数量故胜。二约威力故胜。三约品类故胜四约相应故胜。五约譬喻故胜。数量者。穷于数量不能及一。如经言。百分不及一。穷于算数。不及其一也。二威力者。谓随所欲得三乘胜果自然成办。胜如意宝。假设世间如意宝。如须弥山王。满大千界。无此威力。不能得三乘果故。三品类胜者。品类有五种。即五藏义。一如来。二正法。三法身。四出世法。五自性清净。此五藏义。即是品类义。于一真如。有五藏义。初显体性。次显因。三显果。四显功德。五显不共。但是无分别智可得故。如此五种。是品类义。彼财施福。无此五义品。故不及也。四相应者。明因果相应。谓信乐大乘。能感真如。布施福德。不能应真。无此相应。故不及也。五譬喻者。即此真如。是第一法。更无别法与此法等。故无可为喻。具说如彼。若依菩提留支金刚般若经云。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分不及一。歌罗分不及一。数分不及一。优波尼沙陀分不及一。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依天亲波若论。约四种胜。校量胜劣。故彼偈言。
数力无似胜 无似因亦然 一切世间法
不可得为喻
此说何义。示前福德。此福为胜。云何为胜。一者数胜。二者力胜。三者不相似胜。四者因胜。是故偈言一切世间法。不可得为喻。数胜者如。经百分不及一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故。以数无限齐故。摄得余数。应知。力胜者。如经不及一歌罗分故。无似胜者。此福德中数不相似。此福德不可数故。如经不能及故。因胜者。因果不相似。此因果胜彼因果故。如经乃至优波尼沙陀分不及一故。有此法最胜无有世间法可喻此法故。偈言一切世间法不可得为喻故。如是此福德中彼福微少。是故无法可喻。金刚仙论云。百分不及一等者。论云算数胜。此明有漏福德。是有尽法。故亦有限。明无漏善法是无尽之法。故亦无限。所以胜也。歌罗分不及一者。论云力胜。歌罗者。西国正音。如折一毛以为百分。一分名歌罗分。此义翻为力胜。以无漏善法功德势力。胜于有漏善法。故名力胜也数分不及一者。论云不相似胜。由是其数数中转微转细。及至少许。由不及一。故名不相似胜也。明此无漏善法。若有形色者。虚空法界所不容受。以有尽法形。无为无尽法故。假令乃至少许不相似。如分芥子以为万分。拟须弥山。唐失其身。终不相类也。优波尼沙陀分不及一者。论中义翻云因胜。明因果不相似珍宝。有漏善法。但得三界报。因果俱是不如。无漏善法。乃远得佛果。因果俱胜。故名因果不相似也。今于此经。前之三分。如名可知。
言数分者。梵者僧佉。此云数也。依十地论第七卷云。数者。一一为二。二二为四。如是等。依功德施般若论云。数者。谓六十位。过斯已往。数不能及。解云。依俱舍论。其数渐增有六十转。依华严经一百二十转。且依俱舍。故言六十。依金刚仙论。前之五分。皆名数分。故彼云百分不及一等者。论云算数胜。
言算分者。梵音伽拏那。此云算也。十地论云。算者。一纵十横如是等。若依毗婆沙第一百二十六云。数名何法。答。如理转变意业及此所依诸巧便智。此中数者。非谓所数稻麻等物百千等数。但是所有能数之法。此能数法。故说为数。乃至彼云。如是四蕴为数自性。算名何法。答。如理转变语业及此所依诸巧便智。此中算者。非谓所算一十百千万亿等法。但是所有能算之法。此能算法。故说为算。乃至彼云。如是五蕴为算自性。解云。若准此文。能数能算巧便智等。以为算数。虽有此义。且依前说。
言计分者。梵音迦罗。此云计也。功德施云。歌罗不及。校计不及者。此依歌罗微细义说。谓受持福最微细。功德已多。非前所及。穷于校计。终无与等。微细尚尔。况一切耶。(歌罗与计。梵音有异。不合分为二种分)若依杂集。算计二分。亦名为数。故十一云。数有二种。一计算数。二决定数。计算数者。谓六波罗蜜多。决定数者。谓波罗蜜多。数唯有六。不增减。
言喻分者。梵音乌波摩。此云喻也。功德施云。譬喻不及者。如有童女。称为月面。女面岂能合类于月。以有光洁。少分相同。彼前福喻聚即不如是。无少相似可为譬喻。
言邬波尼煞昙分者。此云极也。即是数算计喻是四中云最后极故。于数等后。说邬波尼煞昙分也。又解。邬波尼煞昙分者。但是数极。此是西方最极大数之末数名。似此方载名。非即是载。以此方数法少。但有十五。西方乃有六十数名。世亲论云因胜。功德施云。优波尼沙者。因也。其义云何。此少分福。于最胜果。即成因性。总前福聚。亦不成因。不能得真实果故。
或如牛迹中水。比四大海水。百分不及一。广说乃至邬波尼煞昙分。亦不及一。
释曰。此即第二牛迹少水喻。准前可知。
如是于诸不了义经。闻已信解。广说乃至以其修相。发起加行。所获功德。比此所说了义经教闻已信解所集功德。广说乃至以其修相。发起加行所集功德。百分不及一。广说乃至邬波尼煞昙分亦不及一。说是语已。
释曰。此即第二举法同喻。校量胜劣。谓闻二经所获功德。依前二喻。校量胜劣。分数差别如经可知。
尔时胜义生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于是解深法门中。当何名此教。我当云何奉持。
释曰。自下第五。依教奉持分。于中有二。初菩萨请问。后如来正答。此即初也。请问二事。一问教名。二问奉持。
佛告胜义生菩萨曰。善男子。此名胜义了义之教。于此胜义了义之教。汝当奉持。
释曰。自下第二如来正答。于中有二。初依问正答。后说教胜利。此即初也。谓说此教名。为胜义了义之教。依如是名。汝当奉持。
说此胜义了义教时。于大会中。有六百千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释曰。自下第二说教胜利。有四胜益。即分为四。此即初益。依瑜伽论第四十六。有五胜利。彼云。诸佛菩萨为诸有情。宣说正法。当知有五大果胜利。一者。一类有情。闻正法时。远尘离垢。于诸法中。法眼生起。二者。一类有情。闻正法时。得尽诸漏。三者。一类有情。闻正法时。便于无上正等菩提。发正愿心。四者。一类有情。闻正法时。证得菩萨最胜法忍。五者。一类有情。闻正法已。受持读诵。修习正行。展转方便。令正法眼久往不灭。如是五种。当知名为诸佛菩萨所说正法大果胜利。今此经中。有四胜利。阙后一种。易可知故。诸经多不说也。四种胜利。即分为四。此即第一发心胜利。依智度论第五十三无生品云。云何五种菩提。答曰。一者柔顺忍。二者无生忍。及三种菩提。(解云。地前地上及三乘无学菩提。以为五种也)复有五种菩提。一发心菩提。于无量生死中发心。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名为菩提。此即因中说果。二伏心菩提。折诸烦恼。降伏其心。行诸波罗蜜。三明菩提。观三世诸法本末总相别相。分别筹量。诸法毕竟清净。所谓般若波罗蜜相。四出到菩提。于般若波罗蜜中。得方便力故。亦不着般若波罗蜜。灭一切烦恼。见一切十方诸佛。得无生法忍。出三界。到萨婆若。五者无上菩提。坐道场。断烦恼习。得阿耨菩提。长耳三藏释云。习种已前。名发心位。次三十心。名为伏心位。始从初地。至于七地。名为明位。八九十地。名出到位。妙觉名无上位。今依此五释经意者。此云阿耨菩提者。所求菩提。言发心者。发能求之心。故言发菩提心。此即五中初二菩提也。一云。第三明菩提也。所以者何。金刚仙云。初地菩提发心故。或可所求其五种。能求之心唯在因位(勘显扬)。
三百千声闻。远尘离垢。于诸法中。得法眼净。
释曰。此即第二离尘垢等益。谓闻此教。得二种益。一远尘离垢益。二得法眼净益。然此二益。诸教不同。若依大毗婆沙百八十二云。如契经说。佛说此法门时。具寿憍陈那。及八万诸天。远尘离垢。于诸法中生净法眼。此中远尘者谓远随眼。离垢者谓离缠垢。于诸法中者。谓于四圣谛中。生净法眼者。谓见四圣谛。净法眼生。依杂集论第九卷云。如契经言。远尘离垢。于诸法中。正法眼生者。此依见道说。诸法忍能远尘。诸法智能离垢。由彼最初。于诸谛中。妙圣慧眼为自性故。法忍能远离尘者。由诸法忍。永断一切烦恼尘故。法智能离垢者。由诸法智。已断障垢。依得生故。又于此忍智两位。如其次第遍知故。永断故。道得清净故。依此而说远尘离垢。集论第五。同杂集说。解云。遍知故。永断故。道得清净者。通释法眼净也。若依瑜伽八十三云。复次远尘离垢者。尘谓已生未究竟智。能障现观。有间无间。我慢现转。垢谓彼品及见断品所有粗重。令永无故。名远尘离垢。又复尘者。所谓我慢及见所断一切烦恼。垢谓二品所有粗重。于诸法中者。谓于自相共相所住法中。言法眼者。谓如实现证。唯有法慧。言见法者。谓于苦等。如实见故。言得法者。谓随证得沙门果故。广说如彼。又瑜伽论八十六云。复次由二种相。当知圣者慧眼清净。谓由远尘及离垢故。由是所断诸烦恼缠得离系故。名为远尘。由彼随眠得离系故。说名离垢。又现观有粗我慢随入作意间无间转。若遍了知。所取能取所缘平等。彼即断灭。彼即灭故。说名远尘。一切见道所断烦恼随眠断故。说名离垢。见法得法等。十种胜利。具说如彼。
一百五十千声闻。永尽诸漏。心得解脱。
释曰。此即第三得解脱益。一永尽诸漏。得慧解脱。永离定障。得心解脱。或可离三漏故。名永尽诸漏。永离贪故。心得解脱。依大婆沙九十四云。漏尽者。谓诸漏永尽。问。顺诸漏法亦得永尽。何故但说彼漏尽耶。答。彼以尽而为上首。应知亦说顺诸法尽。复次诸漏难断难破难趣。非顺漏法。故偏说之。复次诸漏过失多胜坚牢。非顺漏法。故偏说之。广说如彼。大智度论第三卷云。三界中三种漏已尽无余。故言诸漏尽也。解云。心得解脱。如前广说。问如何此甚深大乘。而能证得二乘利益。解云。如智度论。如来说教。有其二种。一者显了。二者秘密。若依显了。唯证大果。而有秘密。故通大小二种胜利。故经说云。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又无量义云。如来一音说三法轮。又大界经云。如来一音中演说无量契经海。又此经说。普为发趣一切乘者说此了义。故知闻此得三乘果。于理无违。
七十五千菩萨。得无生法忍。
释曰。此即第四得无生忍益。然此无生。自有二种。一者初地菩萨。名得无生忍。故智度论云。有二种忍。一者柔顺忍。二者无生忍。解云。柔顺忍在十回向。无生忍即初地已上。二者八地已上得诸法无生忍。故仁王经有五种忍。谓一伏忍。二信忍。三顺忍。四无生忍。五寂静。如其次第。地前三十心是伏忍位。初二三地是信忍位。四五六地是顺忍位。七八九地是无生忍。十地及佛地是寂静忍。广说如彼。菩提资粮论第三云。得无生法忍位菩萨不动地。菩萨藏经第二十云。舍利子当授记时。我便证得无生法忍。舍利子证何等无生法忍。所谓证得一切色法无所得忍。证得受想行识无所得忍。证得蕴界处法无所得忍。舍利子。言得忍者。是即名为忍受诸法都无所得。何以故。非于证得如是忍时世间之法而复现行。非异生法。非诸学法。非无学法。非独觉法。非菩萨法。诸非佛法而复现行。所以者何。由一切法不现行故。说名得忍。由一切法毕竟无得。亦无所得。故名得忍。又是忍者。于一刹那。尽一切相及诸所缘。故名得忍。又是忍者。不忍于眼。不坏于眼及诸所缘。故名得忍。不忍于耳鼻舌身意。不坏于意。如是忍者。无尽境界。如是忍者。非趣境界。故名得忍。瑜伽七十四云。问。如经中说。无生法忍云何建立。答。由三自性。而得建立。谓由遍计所执自性故。立本性无生忍。由依他起自性故。立自然无生忍。由圆成实自性故。立烦恼苦垢无生忍。当知此忍无有退转。显扬第六亦同瑜伽。又显扬云。此三种忍。在不退转地。大集十一。功德施金刚论。意同显扬。佛地论第六释云。八地已上。名不退地。又佛地论。有两复次。一云初地已上得无生忍。一云八地已上得无生忍。广如彼说。今此所说无生忍者。若依智度。初地已上无生法忍。若准仁王。七八九地得无生忍。若广分别。如十地论第十卷说。
解深密经疏卷第五
卍续藏第 21 册 No. 0369 解深密经疏
解深密经疏卷第六(经本第三)
西明寺沙门 圆测 撰
分别瑜伽品第六
将释此品。略有二种。初释品名。后正文释。释品名者。梵音瑜伽。此云相应。然此瑜伽。依瑜伽释。两释不同。一云。通说三乘境行果等。(等言等取能诠教法)所有诸法皆名瑜伽。一切并有方便善巧相应义故。境瑜伽者。谓一切境。无颠倒性。不相违性。相随顺性。趣究竟性。(解云。如次如其自性。不违道理。随顺诸法。由此能取菩提涅槃)与正理教行果相应。故云瑜伽。此境瑜伽。虽通一切。然诸经论。就相随机。种种异说。或说观待等四种道理。如是乃至说蕴界处缘起谛等。皆名瑜伽。总具四性顺四法故。行瑜伽者。谓一切行更相顺故。称正理故。顺正教故。趣正果故。说名瑜伽。此行瑜伽。虽通诸行。然诸经论。就相随机。种种异说。或说正修诸行。说名瑜伽。或说三十七菩提分法。说名瑜伽。或说奢摩他毗钵舍那平等运道。说名瑜伽。如是乃至复说菩萨所有殊胜慧悲平等双转。名为瑜伽。具上所说四种义故。果瑜伽者。谓一切果更相顺故。合正理故。顺正教故。称正因故。说名瑜伽。此果瑜伽。虽通诸果。就诸经论。就相随机。种种异说。或有处说。力无畏等不共佛法。说名瑜伽。如是乃至或说有为无为功德。皆名瑜伽。具上义故。如是圣教。亦名瑜伽。称正理故。顺正行故。引正果故。一云。正取三乘观行说名瑜伽。数数进修合理。顺行得胜果故。境果圣教。瑜伽境故。瑜伽果故。诠瑜伽故。亦名瑜伽。非正瑜伽。解云。彼论虽有两说。此经瑜伽当第二说。于诸行中。止观为体。同六处经。以奢摩他毗钵舍那平等运道。说名瑜伽。于此品中。广明正观瑜伽之义。故名分别瑜伽。
尔时慈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菩萨何依何住于大乘中修奢摩他毗钵舍那。
释曰。上来四品辨所观。次有二品释能观行。于中有二。初分别瑜伽。明止观行门。后地波罗蜜。明十地十度。于二品中。止观是总。所以先明。十度是别。故在后说。或可止观略故先明。十度是广。所以后说。就止观中。文别有二。初正释止观。后尔时慈氏下。明依教奉持。前中有二。初长行广释。后举颂重说。有义此品总分为三。初长行广释。次举颂略说。后依教奉持。就长行中。复分为二。初广辨止观相。后尔时世尊说是语已下。结叹劝学。就广辨中。有十八门。一分别止观依住门。二止观所缘差别门。三分别能求止观门。四随顺止观作意门。五止观二道同异门。六分别止观唯识门。(或可分别心境一异门)七修习止观单覆门。八止观种数差别门。九依不依法止观门。十有寻伺等差别门。十一止举舍相差别门。十二知法知义差别门。十三止观能摄诸定门。十四止观因果作业门。十五止观治障差别门。十六止观能证菩提门。十七引发广大威德门。十八于无余依灭受门。此即第一分别止观依住门。于中有二。先问。后答。此即第一菩萨请问。言慈氏者。依正梵言。应云梅怛履邪。此云慈氏。自有三义。一者。从姓立名。母姓慈氏。从母慈姓。以立其名。故名慈氏。字阿氏多。或作阿嗜多。此云无胜。谓无人能胜也。旧云阿逸多者讹也。二者。自性慈悲。名为慈氏。故华严云。初得慈心三昧。故名慈也。三者。依愿立名。一切智光仙人经说。弥勒昔作一切智光仙人。值于慈佛说三昧经。发愿未来得成佛时亦名慈佛。由斯三义。故名慈氏。(深密经云弥勒。僧伽吒经云弥谛疑。魏云慈也)问。有二意。一问以何为依而修止观。二问住于何法而修止观。梵音奢摩他。此云止也。毗钵舍那此云观也。即是定慧。故成实论第二十四止观品云。止名定。观名慧。佛地论第一云。止谓三摩地。观谓般若。又大般若五百六十八云。止谓一心不乱。观谓如实见法。又无性摄论第七卷云。奢摩他者。谓能对治诸散动定。毗钵舍那者。谓能对治诸颠倒慧(戒实论二十四。起信论。杂集论第一第十显扬第二。优婆塞戒经第三。菩萨藏经十九。大集经二十四。涅槃经三十一。释二别相。恐繁不述也)。
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当知菩萨法假安立。及不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愿。为依为住。于大乘中修奢摩他毗钵舍那。
释曰。此即第二如来正答。谓诸菩萨用十二部经。假安立法。以为所依。而修止观。又住不舍菩提大愿而修止观。法假安立者。一切诸法。皆离名言。而假安立十二分教。故此经第一云。即于如是离言法性。为欲令他现等觉故。假安立名想。又报恩经第一卷云。法无言说。如来以妙方便。能以无名相法。作名相说。又如瑜伽三十六云。何因缘故。于一切法离言自性。而起言说。答若不起言。即不能为他说一切法离言自性。他亦不能闻如是义。若无有闻。即不能知此一切法离言自性。为欲令他闻知诸法离言自性。是故。于此离言自性。而起言说。住菩提愿。如显扬论第二卷说。彼云。发心者。谓诸菩萨发菩提心。若诸菩萨住菩萨法性。为欲利益十方世界所有有情。依彼行相强胜因缘。于无上菩提。发大誓愿。受发心法。谓我必定当证无上菩提为度十方一切有情。令离诸烦恼故。及离诸苦难故。此受发心。复有二种。一世俗发心。谓如有一随智者前。恭敬而住。起增上意。发誓愿言。长老忆念。或言圣者忆念。或言邬波拖耶。(此云亲教)我如是名。从今日始教无上菩提心。为欲饶益诸有情故。从今已往。凡我所修六度之行。皆为证得无上菩提故。我今与诸菩萨摩诃萨。和合出家。愿尊证知。我是菩萨。第二第三亦复如是。二证法性。谓如已过第一劫阿僧企耶。证得菩萨初极喜地。乃至由如是故。于大菩提愿不退转。是名证法性发心。或可住菩提愿者。即是般若经中四种心也。故功德施波若论云。云何住者。于何相果心住愿求。此中显示菩萨果四种利益相应之心。何者为四。一无边心。如经所有一切众生之类。如是等。二最上心。如经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三受摄心。如经如是灭度无量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四正智心。如经若有众生想即不名菩萨者。具说如彼。世亲波若论云。一广大心。二第一心。三常心。四不颠倒心。大乘中者。修止观门。通于二藏。简声闻藏。故说大乘。大乘所摄理教行果。大人所乘。有胜运用。故名大乘。(然此大乘。起信论大集经三义释大乘。无性摄论第一。二义七义以释大乘。十二门论六义释大乘。善戒经第七。地持第八。显扬第八。杂集十一。庄严十二。瑜伽四十六。以七义释大乘。称赞大乘功德经。三十七义释大乘也)修奢摩他毗钵舍那者。菩萨行中。止观为主故。法华云。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又智度论第十七云。如车二轮。一强二弱。则不安隐。智定不等。亦复如是。是故菩萨双修止观(杂集第十。有四句。一有定无慧二有慧无定。三定慧俱有四定慧俱无。此中应说)。
慈氏菩萨。复白佛言。如世尊说四种所缘境事。
释曰。自下第二止观所缘差别门。于中有二。先问后答。问中有三。初标业举数。次依数列名。后正发问辞。此即初也。言境事者。境谓境界。事谓体事。四所缘境皆有体。性故言境事。
一者有分别影像所缘境事。二者无分别影像所缘境事。三者事边际所缘境事。四者所作成办所缘境事。
释曰。第二依数列名。结所缘境。总有四种。一遍满所缘。二净行所缘。三善巧所缘。四净戒所缘。如是四种。诸经不同。若依此经及深密经。但列遍满四缘而不解释。若依瑜伽十三及六十五。具列遍满净行等四种所缘。而不解释。集论第六。杂集十二。显扬十六。瑜伽二十六。次第广释四种所缘。故今对辨。故集论云。云何于法所缘。若别略说有四。谓遍满所缘。净行所缘。善巧所缘。净戒所缘。遍满所缘复有四种。谓有分别影像所缘。无分别影像所缘。事边际所缘。所作成就所缘。有分别所缘者。谓由胜解作意所有奢摩他毗钵舍那所缘境界。(杂集释云。胜解作意者。一向世间作意)无分别影像所缘者。谓由真实作意所有奢摩他毗钵舍那所缘境界。(杂集释云。真实作意者。一向出世间及此后所得作意)事边际所缘者。谓一切法。尽所有性。如所有性。尽所有性者。谓蕴界处。(杂集释云。为显所知诸法体事。唯有尔所分量边际。是故建立蕴界处三)如所有性者。谓四圣谛十六行相。真如。一切行无常。一切行苦。一切法无我。涅槃寂静空无愿无相。(杂集释云。由如是等义差别门。了所知境。故名如所有性)所作成就所缘者。谓转依。(杂集释云。已得转依者。无有颠倒所缘显现故)净行所缘。复有五种。谓多贪行者缘不净境。多瞋行者缘修慈境。多痴行者缘众胜性诸缘起境。憍慢行者缘界差别境。寻思行者缘入出息念境。(杂心第八。俱舍二十二。顺正理五十九。婆沙论四十。瑜伽二十六。广释不净观。杂心第七。俱舍二十九。顺正理七十九。婆沙八十二。瑜伽二十七三十[三]涅槃经十五。释慈悲观。瑜伽二十七。释缘起观。杂心第五。婆沙七十五。瑜伽二十七。释界差别观杂心第八。俱舍二十二。顺正理六十。婆沙二十六。瑜伽二十七。广释入出息观)善巧所缘。亦有五种。谓蕴善巧。界善巧。处善巧。缘起善巧。处非处善巧。应云何观。应如缘起善巧观。处非处善巧缘起善巧有何差别。若以诸法。深闰诸法。令离无因不平等因生故。是缘起善巧。因果相称摄受生故。是处非处善巧。(杂集释云。谓以无明等诸法深闰行等诸法。非彼诸法无因而生。亦非自在即等不平等因生。如是观智名缘起善巧。谓虽唯有法为因。然由摄受相称因。方能生起相称果。如善行感可爱异熟。恶行感不可爱异熟。如是比如是观智名处非处善巧。五种善巧。广如瑜伽第二十七说)净戒所缘者。谓下地粗性。上地静性。真如及四圣谛。(杂集释云。下地粗性上地静性者。依世间道说。由此制伏诸缠故。真如及四圣谛者。依出世道说。略故真如。广四圣谛。由此永害诸随眠故。广如瑜伽第二十七也)若广分别。如杂集十一。显扬十六。瑜伽二十六七。然后三境。诸论大同。故不别释。遍满四境诸教有异。故今对辨。今此经等。就胜而说。是故。偏显遍满四种。如是四境。名有通别。言通名者。四种皆名遍满所缘故。瑜伽论二十六云。如是四种所缘境事。遍行一切。随入一切所缘境中。去来今世正等觉者共所宣说。是故说名遍满所缘。又此所缘。遍毗钵奢那品。遍奢摩他品。遍一切事。遍真实事。遍因果相属事。故名遍满。谓若说有分别影像。即是此中毗钵舍那品。若说无分别影像。即是此中奢摩他品。若说事边际性。即是此中一切事真实事。若说所作成办。即是此中因果相属事。乃至彼云。当知如是遍满所缘。随顺净教。契合正理。如是名为遍满所缘。言别名者。诸教不同。若依杂集由胜解作意所有止观所缘境界。名有分别影像。一向世间作意所缘故。由真实作意所有止观所缘境界。名无分别影像。一向出世作意。及后得所缘故。诸法体事。唯有尔所分量边际。如蕴界处。名事边际所缘。已得转依者所缘境故。名所作成办所缘。具说如彼。若依瑜伽。有分别影像者。谓于所知事。同分影像。由三摩呬多地毗钵舍那行观察。简择极简择。遍寻思。遍伺察。所知事者。谓净行所缘。善巧所缘。净戒所缘。彼所知事。相似显现。由此道理。名所知事同分影像。修观行者。推求此故。于彼本性所知事中。观察审定功德过失。是名有分别影像。无分别影像者。谓修观行者。受如是影像相已。不复观察简择极简择遍寻思遍伺察。然即于此所缘影像。以奢摩他。寂静其心。是名无分别影像。事边际性者。谓若所缘。尽所有性。如所有性。尽所有性者。谓蕴界处四谛。如所有性者。谓若所缘是真实性。是真如性。四道理性。所作成办者。谓修观行者。修习止观为因缘故。诸缘影像所有作意。皆得圆满。此圆满故。便得转依。一切粗重。悉皆息灭。得转依故。超过影像。即于所知事。有无分别现量智见生。入初静虑者。得静虑时。于初静虑所行境界。乃至入非想定者。得彼定时。即于彼定所行境界。如是名为所住成办。具说如彼。即此四种。瑜伽十一。四十住意中。名四作意。显扬十六。瑜伽六十七。十六修中。是三种修。释义大同。故不别叙。(四作意者。一有分别影像作意。二无分别影像所缘作意。三事边际所缘作意。四所作成办所缘作意。三种修者。一影像修。有分别影像无别影像合为一故。二事边际修。三所作成办修也)若依显扬。有分别影像者。谓所知事同分三摩地所行观境。无分别影像者。谓所知事同分三摩地所行心境。事边际者。谓尽所有性及如所有性。所作成办者。谓转依及依此无分别知。(三无性论所说多谬故不观也)此诸说中。显扬所说。顺于经文。非集论等。集论等说。初二皆通止观境故。又彼瑜伽与经别者。诸静虑等。通成办故。今释经中所说四者。意同显扬。故不别释。
于此四中。几是奢摩他所缘境事。几是毗钵舍那所缘境事。几是俱所缘境事。
释曰。第三正发问辞。
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一是奢摩他所缘境事。谓无分别影像。一是毗钵舍那所缘境事。谓有分别影像。二是俱所缘境事。谓事边际所作成办。
释曰。第二如来正答。四境别相。如前已说。四中第二是其止境。以奢摩他无分别故。四中第一是其观境。毗钵舍那有分别故。四中后二通止观境。止观通缘二种境故。然此四境地别者。诸说不同。一云。初二是地前境。依教修时。即缘自变似诸法义影像相分。观能推求名有分别。定心推求名无分别。第三即是十地正观所缘境界。至于十地。方可了知境边际故。第四所缘。唯在佛地。以得转依。所作成办所缘境故。问。若尔。如何杂集论说。无分别影像所缘者。谓无分别及后所得智境。解云。彼论生通理。故所在义异瑜伽等。一云。初二通在地前及十地二位。皆有影像境故。解同前说。一云。前三皆通地前及十地位。尽所有等通诸位故。解如前说。一云。四种皆通诸位。如瑜伽论六十七云。云何所作成办修。谓已证入根本静虑。或诸等至。或世间定。或出世间定。诸所有修。名所作成办修。显扬十六。瑜伽十一二十六亦同。一云。诸说皆不违理。准下经文。地前唯初二。十地有前三。佛地具之四。故下经云。彼于先时。已得二种所缘。彼于今时。得见道故。更证得事边际所缘。乃至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又得所作成满所缘。具说如彼。问。无漏心品变影像不。若不变者。如前集论如何合释。若变影者。三十唯识复云何通。彼云。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答。释此义。如成唯识第九卷说。彼云。次通达位其相云何。颂曰。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论曰。若时菩萨。于所缘境。智都无所得。不取种种戏论相故。乃至广说。有义。此智二分俱无。说无所取能取相故。有义此智相见俱有。带彼相起。名缘彼故。若无彼相名缘彼者。应色等智名声等智。若无见分。应不能缘。宁可说为缘真如智。勿真如性亦名能缘故。应许除此定有见分。有义。此智见有相无。说无相取。不取相故。虽有见分。而无分别。说非能取。非取全无。虽无相分。而可说此带如相起。不离如故。如自证分。缘见分时。不变而缘。此亦应尔。变而缘者。便非亲证。如后得智。应有分别。故应许此有见无相。诸后得智。有二分耶。有义。俱无。离二取故。有义。此智见有相无。说此智品有分别故。圣智皆能观。能观照境故。有义。此智二分俱有。说此思推似真如相。不见真实真如性故。广说如彼。佛地第三。意同唯识。虽有诸说。依护法宗。无分别智。见有相无。诸后得智。见相俱有。问。若尔。杂集所说如何会释。彼论说云。无分别影像所缘者。谓由真实作意所有止观所缘境界。真实作意者。一向出世间。及此后所得作意。解云。无著但名真实作意。不言出世间智。故知出世间等言。师子觉意。非无著说。故不相违。
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依是四种奢摩他毗钵舍那所缘境事。能求奢摩他。能善毗钵舍那。
释曰。自下第三分别能求止观门。于中有二。先问。后答。此即问也。问有二意。一问。云何菩萨。依此四种止观所缘。能求奢摩他。二问。能善毗钵舍那。言求善者。释有三义。一云。求之与善。皆是修义。为分止观。说求善言。一云。求善通止及观。故深密云。修行止观善知止观。一云。求是修义。进修止故。唯止非观。善谓善知。毗钵舍那善知义故。唯观非止。故此经云。能求奢摩他。能善毗钵舍那。
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如我为诸菩萨所说法假安立。所谓契经应颂记别讽诵自说因缘譬喻本事本生方广希法论议。
释曰。自下第二如来正答。于中有二。初明修所依教。后显依教正修。此即初也。佛告慈氏。我为菩萨法假安立十二分教。所谓契经乃至论议。然此十二诸教甚多。且述集论第六所说。彼云。契经者。谓以长行缀[糸*((世-廿+口)/日)]略说所应说义。应颂者。即诸经中。或中。或后。以颂重颂。又不了义经应更颂释。故名应颂。记别者。谓于是处圣弟子等。谢往过去记别德失生处差别。又了义经说名记别。记别开示深密意故。讽诵者。谓诸缘中以句宣说。或以二句。或三或四。或五或六。(解云。依显扬瑜伽等说言)自说者。谓诸经中。或时如来悦意自说。缘起者。谓因请而说。又有因缘。制立学处。亦名缘起。譬喻者。谓诸经中有比说。本事者。谓宣说圣弟子等前世相应事。本生者。谓宣说菩萨本行相应事。方广者。谓菩萨藏相应言说。如名方广亦名广破。亦名无比。为何义故名为方广。一切有情利益安乐所依处故。宣说广大甚深法故。为何义故名为广彼。以能广破一切障故。为何义故名为无比。无有诸法能比类故。希法者。若于是处。宣说声闻诸大菩萨及如来等最极希有甚奇特法。论议者。若于是处。无有颠倒。解释一切深隐诸相。(依深密经。具列梵名。而不翻出。故彼经云。彼所谓修多罗。祇夜。和伽罗那。伽陀。优陀那。尼陀那。阿婆陀那。伊帝忧多伽。阇多伽。毗佛略。阿浮陀檀摩。忧优婆提舍也)若广分别。具如别章。
菩萨于此善听善受。言善通利。意善寻思。见善通达。
释曰。自下第二依教正修。于中有二。初总明止观方便。后复即于此下。别释止观二门。前中有二。初明闻慧。后辨思慧。此即初也。然此闻慧有其五相。一者善听。二者善受。三言善通利。四意善寻思。五见善通达。谓诸菩萨。于此教法。专心谛听。能善受持。讽诵通利。意善思推。慧善通达。若依瑜伽第二十五。以四种相。释其闻慧。除此经中初听闻相。若依瑜伽第三十卷。有其六相。加觉慧相。后之五相。名少异。义当此经。故彼论云。云何闻所成地。谓于五明处名句文身无量差别。觉慧为先。听闻领受。读诵忆念。无倒解了。解云。如次当此经五。听闻即当善听。领受即当善受。读诵精熟名言善通利。忆念思量名意善寻思。惟求解了名见善通达。
即于如是善思惟法。独处空闲作意思惟。
释曰。此即第二辨其思慧。即于闻慧所思惟法。独处空闲作意思惟所闻法义。二种影像。故瑜伽论第十六云。云何思所成地。谓如有一。独处空闲。审谛思惟。如其所闻。如所究达诸法道理。又瑜伽论第十三云。若尔空闲便能引发内心安住正奢摩他。若心安住正奢摩他。便能引发毗钵舍那。
复即于此能思惟心。内心相续。作意思惟。如是正引多安住故。起身轻安及心轻安。是名奢摩他。
释曰。自下第二别释止观。于中有二。先止后观。前中有二。初正释止门。后结答前问。就初门中。自有两说。一云。于此文中。有其四节。一所缘境。二能缘心。三显其信。四结其名。言复即于此能思惟心者。是所缘境。然释此文。自有两说。一云。于此法义境中。能正思惟。闻思二慧相应之心。为所缘境。一云。于此二慧相应之心。为所缘境。此中意说。奢摩他门。心心令住一境。是故缘心为境。毗钵舍那。为欲简择所知义故。闻思二慧所变相分。为所缘境。内心相续作意思惟者。辨能缘止。言内心者。摄能缘心。在于定内。名为内心。故瑜伽论六十三云。系心于内所缘境界。于外所缘。不流散故。此释正心相续作意思惟。闻思相应之心。如是正行。多安住故。起身轻安及心轻安者。此显其住。谓奢摩他。具内住等九正行故。起身轻安及心轻安。身轻安者。四大所造轻安触也。心轻安者。善十一中轻安数也。无性论云。轻而安隐。有堪能性。是轻安相。如是身心轻安分位。立奢摩他。故瑜伽论第十三云。若能于内九种住心。如是名为内心安住正奢摩他。九心住者。如集论第五。但列九名。而不解释。杂集第十。次第牒释。故彼论云。奢摩他。谓于内摄心令住。等住。安住。近住。调顺。寂静。最极寂静。专注一趣。平等摄持。如是九行。令心安住。是奢摩他。住者。摄外攀缘。内离散乱。最初系心故。等住者。最初系缚粗动心已。即于所缘相续系念微细渐略故。安住者。或时失念于外驰散寻复殿摄故。近住者。从初已来。为令其心于外不散亲近令住故。调顺者。从先已来。于散乱因色等法中。起过患想增上力故。调伏其心。令不流散故。寂静者。于扰动心散乱恶觉随烦恼中。深见过患。摄伏其心。令不流散故。最极寂静者。或时失念散乱觉等卒尔现行。即便制伏。令不更起故。专注一趣者。精勤加行无间无缺。相续安住胜三摩地故。平等摄持者。善修习故。不由加行远离功用。定心相续。离散乱转故。若广分别如瑜伽论第三十卷。庄严第七。是名奢摩他者。结其名也。一云。于此文中。即分为二。初复即于此等者。释止方便。后如是等者。正释止也。此明上品止慧。复即缘此中下二品闻思两慧。内相续心。为所缘境。正释止相。义同前解。
如是菩萨。能求奢摩他。
释曰。此即第二结答前问。
彼由获得身心轻安为所依故。即于如所善思惟法。内三摩地所行影像。观察胜解舍离心相。
释曰。自下第二别释观门。于中有二。初正释观门。后结答前问。就前门中。自有两说。一云。总依定位以释此文。有其二解。一唯约影像。以释此文。于中有二。初简非所缘。后依境发观。此即初也。文有二节。初彼由获得等者。辨观所依。谓由前止获得轻安为所依故。能发于观。后即于等者。简非所缘。谓即如闻思所缘。思惟法上。起内三摩地观同分影像。于此影像。发起胜解。思惟观察。为欲生起毗钵舍那舍奢摩他所缘心相。言心相者。即心是相。故名心相。
即于如是三摩地影像所知义中。能正思择最极思择。周遍寻思。周遍伺察。若忍若乐若慧若见若观。是名毗钵舍那。
释曰。此即第二依境发观。文有四节。一即于等者辨所观境。即此前说内三摩地所行影像。为所知义。是所观境。二能正思择等者。释观行相。即是此中四慧行相。此四行相。如杂集论第十卷说。故彼论云。简择诸法者。尽所有故。最极简择者。如所有故。普遍寻思者。由有分别作意俱行慧建立诸法相故。周审观察者。委具推求故。瑜伽三十大同杂集。彼云。云何四种毗钵舍那。谓有苾刍。依止内心奢摩他故。于诸法中。能正思择。最极思择。周遍寻思。周遍伺察。是名四种毗钵舍那。云何名为能正寻思。谓于净行所缘境界。或于善巧所缘境界。或于净戒所缘境界。能正思择。尽所有性。云何名为最极思择。谓即于彼所缘境界。最极思择。如所有性。云何名为周遍寻思。谓即于彼所缘境界。由慧俱行有分别作意。取彼相状。周遍寻思。云何名为周遍伺察。谓即于彼所缘境界。审谛推求。周遍伺察。显扬第四。如次名为四种观也。三若忍等下。辨观异名。有其五种。忍谓忍解。乐谓受乐。慧即分别。见是推求。观谓观察。如是五种。义一名异。故瑜伽论八十二云。慧智见明观等名之差别。简择法相心所有法。为其自性。显扬十三。亦同瑜伽。四是名毗钵舍那者。结也。二通约本影。以释此文。言即于如所等者。影本质法。内三摩地等者。依本起影。托影观察。即于如是等者。由观影故。了所知义本质之境。故瑜伽论二十六云。修观行者。推求影故。于彼本性所知事中。观察审定功德过失。释余文句。义如前解。一云。通约定散。以释此文。于中有二。初辨观方便。后即于下。正明根本毗钵舍那。前中有二。初辨观所依。后即于下正明方便。谓由获得身心轻安为所依故。依定散观。而所发必由闻思慧散心以为方便故。此正明闻思方便。所以者何。止观二门行相前故。虽已得定。更起散心闻思方便。言内三摩地者。摄心不散。名之为内。非正在定。故说内言。余如前释。然此方便及根本位。皆有两释。一唯约影像。二通依本影。义同前释。
如是菩萨能善毗钵舍那。
释曰。此即第二结答前问。
慈氏菩萨复白彿言。世尊。若诸菩萨缘心为境内思惟心。乃至未得身心轻安。所有作意。当名何等。
释曰。自下第四随顺止观作意门。于中有二。初明顺止作意。后顺观作意。前中有二。先问。后答。此即问也。谓如前说。后即于此能思惟心内心相续作意思惟。如是作意。乃至未得轻安已前。当名何等。
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非奢摩他作意。是随顺奢摩他胜解相应作意。
释曰。第二世尊正答。是顺止作意。非正奢摩他。无轻安故。
世尊。若诸菩萨乃至未得身心轻安。于如所思所有诸法内三摩地所缘影像。作意思惟。如是作意。当名何等。
释曰。自下第二随观作意。于中有二。先问。后答。此即问也。谓前所说。即于如所善思惟法内三摩地所行影像。观察胜解。舍离心相。如是作意。乃至未得轻安已前。当名何等。
善男子。非毗钵舍那作意。是随顺毗钵舍那胜解相应作意。
释曰。第二如来正答。是随顺观作意。而非正观。无轻安故。即准此文。证知止观唯在定位。又由此文。应知前段所说内心相续作意等言。是其方便。以为正义。
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奢摩他道与毗钵舍那道。当言有异。当言无异。
释曰。自下第五止观二道同异门。于中有二。先问。后答。此即问也。止观二种。诸修行者所游履处。或能引生诸圣道法。故名为道。如是二道。为同为异。
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当言非有异非无异。
释曰。自下第二如来正答。于中有二。初依问总标。后问答别释。此即初也。
何故非有异。以毗钵舍那所缘境心为所缘故。何故非无异。有分别影像非所缘故。
释曰。此即第二问答别释。然释此文。自有两说。一云。非有异者。约本质说。且如止观俱转之时。同缘闻思所缘相分境及能缘见分心。为本质境。以质同故。名非有异。非无异者。约影像说。以彼止观同缘之时。所变影像。各各不同。谓有分别影。无分别影。有差别故。名非无异。一云。非有异者。以奢摩他。虽不能缘毗钵舍那所缘闻思相分之境。而能缘彼闻思二慧所缘境上见分之心。故非有异。非无异者。义同前说。于二说中后说为胜。顺前文故。
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诸毗钵舍那三摩地所行影像。彼与此心。当言有异。当言无异。
释曰。自下第六分别止观唯识门。或可分别心境一异门。于中有六。一问。二答。三徴。四释。五难。六通。此即第一慈氏请问。然此问意。自有三释。一云。此中举观问定所缘。如摄大乘。但说诸三摩地所行影像。而不说观。此经下云。三摩地所行影像显现。一云。此中举定问观所缘。如诸处说。十一切处观等。非是定故。而摄论等言。三摩地者。依定起观。故说定言。一云。双问定慧所缘影像。此经中问毗钵舍那三摩地所缘境故。此问意云。毗钵舍那三摩地所行青等。彼与此心。为一为异。依深密经。亦同此经。三摩地所行影像者。无性释云。三摩地者。是能令心住一境性。心法为体。此所缘境。说名所行。本境名质。似彼现者。说名影像。然此影像。准摄大乘。是喑瘀等影。梁朝摄论。十遍处中前八种色。谓青黄赤白地水火风。然此八色。萨婆多宗。八中四大触处所摄。青等四种色处所收。彼宗法处所摄色中唯无表故。依经部宗。如成实论。无表唯是非色非心。诸定境色法处所摄。大同大乘。故俱舍论第十三云。经部师说。且诸经言有三色者。瑜伽师说。修静虑时。定力所生定境界色。非眼根境。故名无见。不障处所。故名无对。若谓既尔。如何名色。释如是名。与无表同。又经所说无漏色者。瑜伽师说。即由定力所生色中。依无漏定者。即说为无漏。今依大乘。十一切观八解脱等所缘境色。皆是法处。(须引文)问。如何此中唯说毗钵舍那所缘境界。答。前段中说。止唯缘心。观缘诸境。乘前起问。故不论止。问。此应言所缘境界与观同异。如何乃言与心一异。答。心相应故。亦说名心。如唯识言。故不相违。
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当言无异。
释曰。第二如来略答。境不离心。故言无异。理实而言。非一非异。为破异执。但言无异。
何以故。
释曰。第三菩萨重徴。岂不所缘离能缘心。
由彼影像唯是识故。
释曰。第四如来正释。于中有二。初标宗正说。后遣外疑情。此即初也。由彼影像识所缘故。
善男子。我说识所缘唯识所现故。
释曰。此即第二遣外疑情。无性释云。我说在外识所缘境。唯是内识之所显现。即是所缘境识为自性义。此意说言。识所缘境。唯是识上所现影像。无别有体。世亲释云。谓识所缘。唯识所现。无别境义。复举识者。显我所说定识所行唯识所现。无别有体(此中应引新摄论第四梁论第五成唯识第七佛地论第三杂集十一说唯识道理也)。
世尊。若彼所行影像。即与此心。无有异者。云何此心还见此心。
释曰。第五菩萨设难。难云。心是能缘义。境是所杖义。如世尊说。所行影像不异心者。云何此心还见此心。便违世间。眼不自见。指不自指。刀不自割。无性释云。云何此心还取此心者。此显作用于自相违。梁摄论云。若有别识为识境。则唯识义不成。若缘自体为境。事亦不成。以世间无此类故。
善男子。此中无有少法能见少法。然即此心如是生时。即有如是影像显现。
释曰。自下第六如来释通。于中有二。初释是境不离于心。后问答分别散心所缘。前中有三。谓法喻合。此即法说。无性释云。无有少法能取少法者。此释前难。无作用故。谓一切法作用作者皆不成故。解云无有少法者。显无作者。能见少法者。显无作用。魏世本云。无有法而能取法。梁朝本云。无有法能取余法。大业论云。无有一法能取余法。深密经云。无有一法能观一法。如是等说。文异义同。又解。无有少法能取少法者。即于依他心上。无实心体。亦无实用。离于彼心。次有伏难。既无实用。如何得有能所取耶。故作此言。然依他起。似心生时。即有如是影像显现。故说此心能取于境。无性论云。然即此心如是生时者。缘起诸法威力大故。即一体上有二影生。更互相望。不即不离。诸心心法。由缘起力。其性法尔。如是而生。如是诸心缘境道理。如成唯识第七卷说。彼云。外色实无。可非内识境。他心实有。宁非自所缘。谁言他心非自识境。但不说彼是亲所缘。谓识生时。无实作用。非如手等亲执外物。日等叙光亲照外境。但如镜等似外境现。名了他心。非释能了。亲所缘者。谓自所变故。契经言无有少法能取余法。但识生时。似彼相现。名取彼物。如缘他心。色等亦尔。广作问答。具如彼论。
善男子。如依善莹清净镜面。以质为缘。还见本质。而谓我今见于影像。及谓离质别有所行影像显现。
释曰。此即喻说然此镜像。其相难知。故今先申诸宗所说。后正释经。且依诸宗。像与本质。连隔彼实。略有五释。一隔而是实。如上坐部。即依此喻。不立中有。(如俱舍第八。正理二十三。又大婆沙六十九。分别论者。不立中者。许镜中像者间隙义。今上坐部亦同彼说也)二隔而非实。然诸法因缘和合势力。令如是见。以诸法性功能差别。难可思议。如世亲菩萨而立中有。(如俱舍第八广辨其义也)三连而是实。如众贤论师立有中有。广破世亲。(具如正理第二十三)四连而非实。于诸宗中。应有此句。未见诚文。(勘)五非隔非连。非实不实。如大德逻摩。(此即经部第三大师。于经部中。有三大师。一鸠摩逻多。二室利逻多。三大德逻摩)谓缘眼根及质镜等。还见本面。谓见别像(正理二十三广破彼计。寻即可知)今依大乘。自有两文。一依此经心意识品。镜中有影。故经说云。又如善净镜面。若有一影生缘现前。唯一影起。若二若多生缘现前。有多影起。又佛地经云。如依圆镜众像影现。乃至彼云。又如圆镜依缘本质。种种影像相貌生起。二依此文云。如依善莹清净镜面。以质为缘。还见本质。而谓我今见于影像。及谓离质别有所行影像显现。如此等经。大乘诸师。分成两说。一就猛宗。即依前文及佛地经等。立镜中影别有体性。彼经部宗。反见自面。故智度论三十六云。问云。影色像色不应别说。何以故。眼光明对清净镜。反自照见。影亦如是遮光故影现。无更有法。答曰。是事不然。如油中见像黑。则非本色。如五尺刀中横观。则面像广。纵观则面像长。则非本面。如大秦水精中玷玷皆有面像。则非一面像。以是因缘故。非还见本像。复次有镜。有人。有持者。有光明。众缘和合故有像生。若众缘不具。即像不生。具说如彼。而此所说文见自面者。依经部宗。以影喻相。非大乘义。二弥勒宗。自有两说。一云。镜中有别影像。眼识起时。缘影而生。若唯本质。无别影像。应唯见分而无相分。便有法喻。无相似失。又诸教中。以镜中像。说依他起。以空华喻喻所执性。故定有影。色处所收。而此经中为彼定执质外别影。是故说言。以质为缘。还见本质。而谓我今见于影像。及谓离质别有所行影像显现。以实而言。影与本质。非一非异。由非一故。质影不同。由非异故。名见本质。一云。离质无别影像。大同经部。反见自面。由连乱故。谓我今见于镜中像。及谓离质别有所行影像显现。据实都无。故佛地论第四卷云。若无实影圆镜中生。云何为喻。有质有镜。和合为缘。如是相现。故得为喻。谓诸有情。颠倒执着。影像熏习。成熟力故。镜面为缘。自识变异似面影现。由是世间起增上慢。谓我镜中见其面影。以无别影镜中生故。经但说言众像影现。不言生起。问。若尔。如何佛地下文及心意识品说生起言。解云。依现假说生言。又摄大乘无性释论第五卷云。又如影像。于镜等中。还见本质。而谓我今别见影像。而此影像。实无所有。又世亲释第五卷云。譬如影像实无有义。即于本质。起影像觉。然影像义。无别可得。此亦如是。虽有两说。后说为胜。顺诸教故。就无影中。复有两说。一云。镜中都无影像。如前所引。摄大乘等。即于本质起影像觉。一云。镜所照面。自有四种。一者赖耶所变本质。二者眼识所变相分。三者同时意识相分。此之三种。同本质处。四者分别意识相分。此之一种。在于镜面。即杂集论五种法处所摄色中。遍计所起色也。(言五种者极略。极迥。受所引。自在所生。及遍计所起色)然镜质像差别相者。诸说不同。一云。镜即喻定。质喻心王。影喻相分。此中意说。由心力故。依止于定。缘青等影。然即彼影。心所变故。还不离心。是故说言还见自心。非谓见分还见见分。故言自见。若通定散。说此喻者。自有二说。一云。散位亦有定故。义同定位。一云。散中镜喻本质。质喻见分。影喻相分。一云。镜喻见分。影喻相分。质喻自证分。此意说云。由自证分变见相故。由见缘相。而彼相见不离自证。故说唯识。
如是此心生时相似有异。三摩地所行影像显现。
释曰。第三举法同喻。谓此定心。如是生时。以迷乱故。相似心外。有异所见影像显现。论其理也。心所变相。不离心故。亦说名心。非离心外别有所见。故言还见自心。
世尊。若诸有情自性而住。缘色等心所行影像。彼与此心亦无异耶。
释曰。自下第二问答分别散心所缘。于中有二。初请。后说。此即请问。问意定境如世尊说。若诸有情。不由功用。自性住心。所缘色等。诸影像境。彼与此心亦无异耶。
善男子。亦无有异。而诸愚夫由颠倒觉。于诸影像。不能如实知唯是识。作颠倒解。
释曰。第二如来正说散心所缘。亦不离心。而诸愚夫。由心乱故。于诸影像。作心外解。问。佛说唯识有何意耶。答。如广百论第十卷说。诸契经言。唯有识者。为令观识舍彼外尘。既舍外尘。妄心随息。妄心息故。证会中道。故契经言。未达境唯心。起二种分别。达境唯心已。分别亦不生。知诸法唯心。便舍外尘相。由此息分别。悟平等真空。愚夫异生。贪着境味。受诸欲乐。无舍离心。生死轮回。投三有海。受诸剧苦。解脱无因。如来慈悲。方便为说诸法唯识。令舍外尘。舍外尘已。妄识随灭。妄识灭故。便证涅槃。故契经言如世有良医。妙药投众病。诸佛亦如是。为物说唯心。具说如彼。广释唯识。如成唯识第十卷等。
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齐何当言菩萨一向修毗钵舍那。
释曰。自下第七修习止观单双门。(故庄严论第十一云。单修者谓止观别修。双修者谓止观合修)于中有二。初明通别修习。后世尊云何心相下。重释三种所缘差别。前中有三。初明一向修观。次辨一向修止。后显止观二种俱转。如是三段。皆有问答。此即观中菩萨请问。此问修观行解分齐。
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若相续作意唯思惟心相。
释曰。第二如来正说。谓相续思惟闻思慧俱心之相分。问。前所说舍离心相。与此何别。答。心相虽同。此依主释。彼持业释。故有差别(深密经云。随顺观彼心相不断)。
世尊齐何当言菩萨一向修奢摩他。
释曰。第二问唯修止。
善男子。若相续作意唯思惟无间心。
释曰。如来正说。无间心者。即前无间相续缘法义境闻思二慧相应见分。故瑜伽论第十云。无间作意者。谓一切时。无间无断相续而转。故知无间是相续也。谓奢摩他。令心不散。故唯缘心。有解。无间心者。即是次前无间隔心以为所缘。虽有二说。前说为正(深密经云。心相不断)。
世尊齐何当言菩萨奢摩他毗钵舍那和合俱转。
释曰。第三问俱转相。
善男子。若正思惟心一境性。
释曰。如来正说。心一境性者。谓止观俱转所缘境。然此一句。诸说不同。一云。心一境者。世俗唯识境不离心。名心一境。或唯一心。名心一境。心一境性者。胜义唯识。谓一切法唯一真性。名心一境性。一云。性言亦通世俗。故成唯识第九卷云。谓唯识性略有二种。一者世俗。谓依他起。二者胜义。谓圆成实(深密经云。观心一心)。
世尊云何心相。
释曰。自下第二重释三种所缘差别。释三所缘。即分为三。此问第一。
善男子。谓三摩地所行。有分别影像。毗钵舍那所缘。
释曰。如来正释。谓即如前所说心相是三摩地所行影像。亦即观心所行境也。
世尊云何无间心。
释曰。问第二境。
善男子。谓缘彼影像心奢摩他所缘。
释曰。如来正说。缘彼影像闻思二慧相应相分之心。是奢摩他所缘境界。
世尊云何心一境性。
释曰。此问第三。
善男子。通达三摩地所行影像唯是其识。或通达此已复思惟如性。
释曰。如来正说。谓于此时。通达诸法。皆不离识。如是观已。复思惟如。谓前二种。心境别观。止观不俱。此第三门。心境合缘。止观俱转。(广释止观二道俱转。如瑜伽第三十一。广释心一境性。如瑜伽第三十也)。
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毗钵舍那。凡有几种。
释曰。自下第八止观种数差别门。于中有二。先观后止。观中有二。先问。后答。此即问也。
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略有三种。
释曰。第二世尊正说。于中有三。标数。列名。别释。此即初也。
一者有相毗钵舍那。二者寻求毗钵舍那。三者伺察毗钵舍那。
释曰。第二依数列名。
云何有相毗钵舍那。
释曰。自下第三次第别释。释三别相。即分为三。此初问也。
谓纯思惟三摩地所行。有分别影像毗钵舍那。
释曰。此即正释第一有相。谓纯思惟有分别影像。似法似义。从境立名。名为有相。
云何寻求毗钵舍那。
释曰。此问第二。
谓由慧故。遍于彼彼未善解了。一切法中为善了故。作意思惟毗钵舍那。
释曰。此即正说。谓由慧故。遍于影像。有相境中。未善解处。为欲了故。作意思惟。
云何伺察毗钵舍那。
释曰。此问第三。
谓由慧故。遍于彼彼已善解了。一切法中为善证得极解脱故。作意思惟毗钵舍那。
释曰。此即正释。谓于彼境已善解了。为欲证得极解脱故。作意思惟。依瑜伽论第三十卷。大同此经。故彼论云。云何名为唯随相行毗钵舍那。谓于所闻所受持法。或于教授教诫诸法。由等引地如理作意。暂尔思惟。未思未量未推未察。如是名为唯随相行毗钵舍那。若复于彼思量推察。尔时名为随寻思行毗钵舍那。若复于彼既推察已。如所安住。复审观察。如是名为随伺察行毗钵舍那。然此止观差别。如瑜伽论第十三云。云何止。谓九种住心。云何观。谓或三事观。或四行观。或六事差别所缘观。三事观者。一者相观。二寻求观。三伺察观。四行观者。谓于诸法中简择行观。极简择行观。遍寻思行观。遍伺察行观。六事差别所缘观者。一义所缘观。二事所缘观。三相所缘观。四品所缘观。五时所缘观。六道理所缘观。显扬第四。亦同瑜伽。解云。九种住心。二种事观。四种行观。已如前说。六种事观。故今释之。故瑜伽论第三十云。云何六事差别所缘毗钵舍那。谓寻思时寻思六事。一寻思于义。谓正寻思如是如是语有如是如是义。二寻思于事。谓正寻思内外二事。三寻思于相。谓正寻思诸法二相。一者自相。二者共相。四寻思于品。谓正寻思诸法二品。一者黑品。二者白品。寻思黑品过失过患。寻思白品功德胜利。五寻思于时。谓正寻思过去未来现在三时。寻思如是事。曾在过去世。寻思如是事。当在未来世。寻思如是事。今现在世。六寻思于理。谓正寻思四种道理。一观待道理。二作用道理。三证成道理。四法尔道理。问。何因缘故。建立如是六事差别毗钵舍那。答。依三觉故。如是建立。何等三觉。一悟义觉。二事边际觉。三如实觉。寻思义故。起悟义觉。寻思其事及自相故。起事边际觉。寻思共相品时理故。起如实觉。修瑜伽师。唯有尔所所知境界。所谓语义及所知事。尽所有性。如所有性。具说如彼。四种道理。如后当说。
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是奢摩他凡有几种。
释曰。自下第二辨奢摩他种数多少。先问。后答。此即问也。
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即由随彼无间心故。当知此中亦有三种。
释曰。自下正释。于中有三。初明三种奢摩他。次明八种奢摩他。后明四种奢摩他。此即第一有相等三。言随彼者。前言心相。即是所随相分。无间心者。即是能随见分心也。此中意说。缘彼心相毗钵舍那。有三种故。缘无间心奢摩他心。亦有三种。
复有八种。谓初静虑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各有一种奢摩他故。
释曰。第二明其八定。即名八止。然此八定。分之为二。初释四静虑。后明四无色。四种静虑。二门分别。一释名字。二出体性。
言释名者。先通。后别。言通名者。萨婆多宗。如大婆沙百四十一。自有一释。彼云。问。此四何缘说为静虑。答。静谓寂静。虑谓筹虑。此四地中。定慧平等。故称静虑。余随有𨷂。不得此名。若依正理第七十三。自有两释。彼云。依何义故。立静虑名。答。由依此寂静。方能审虑故。审虑即是实了知义。俱舍第二十八亦同。一云。此定持胜遍缘如理思惟。故名静虑。胜言简欲界。遍缘简无色。如理思惟简妄颠倒。能持此定。是妙等持。说名静虑。此言显示止观均行无倒等持。方名静虑。依大婆沙第八十卷。自有三释。一能断结。二是正观。三具二义。故彼论云。以何义故。名为静虑。有作是说。以能断结故名静虑。问。诸无色定。亦能断结。应名静虑。答。若定能断不善无记二种结者。名为静虑。诸无色定。唯断无记。非不善故。不名静虑。(断结中更有两释恐繁不述)复有说者。以能正观。故名静虑。问。若尔。欲界三摩地亦能正观。应名静虑。答。若三摩地具有定名定用。能正观者名为静虑。欲界三摩地。虽有定名。而无定用。如泥椽梁。有名无用。故非静虑。(能正观中更有三释。恐繁不述)如是说者。要具二义。方名静虑。谓能断结。及能正观。欲界三摩地。虽能正观。而不能断结。诸无色定。虽能断结。而不能正观。故非静虑。复次诸无色定。有静无虑。欲界三摩地。有虑无静。色定俱有。故名静虑。静谓等引。虑谓遍观。故名静虑。(是二义中。更有两释。恐繁不述)若依大乘。意同正理。初复次释。故瑜伽三十三云。言静虑者。于一所缘。系念寂静。正审思虑。故名静虑。言别名者。初二三四名为别名。故顺正理七十七云。诸定静虑总相无别。为显地异。就数标名。故说为初乃至第四。问。若善性摄心一境性并伴立为四静虑者。依何相立初二三四。答。具伺喜乐建立为初。渐离前支。立二三四。离伺有二。(第二静虑。离伺。有喜乐二)离二有乐。(第三静虑。离伺喜二但。有其乐)具离三种。(第四静虑离伺喜乐三)如是次第。故一境性。分为四种。问。岂诸静虑无如慈等不共名相。而今但就初等四数建立别名。答。此中非无不共名相。然无唯遍摄一地名。故但就数。以为别名。俱舍亦同。又俱舍颂云。初具伺喜乐。后渐离前支。问。如何颂中不说具寻。解云。如俱舍论。由此已明亦具寻义必俱行故。如烟与火。非伺有喜乐而不与寻俱。若依婆沙百四十一云。四静虑者。谓初静虑。乃至第四静虑。有说。寻喜乐舍相应静虑。如次为四。今依大乘。就数列名。同顺正理。故瑜伽云。依顺次数。说名为初乃至第四。
言出体者。萨婆多宗。如大婆沙第八十卷。四种静虑。各以自地善染无覆无记五蕴为性。又婆沙论一百四十一云。四静虑体。自有二种。一修得。二生得。修得者。即彼地摄心一境性。若并助伴。即五蕴性。生得者。随地所系余五蕴为性。俱舍二十八。正理七十七。意同婆沙。今依大乘。大同婆沙。有生及定生即善染无记五蕴为性。善用有漏无漏五蕴为性。
四无色定。略以二门分别。一释名字。二出体性。言释名者。先通。后别。言通名者。萨婆多。宗如顺正理第七十七。有其三义。一制约义。二兼显极义。三兼显有义。故彼论云。依何义故。立无色名。鲁彼言。显可变示义。依可变示。说名为色。阿言。即显能制约义。为欲显示生死海中。亦有暂时制约色处。依制约义。说名为无。由彼界中制约变示。依无色义。名阿鲁彼。或此阿言。兼显极义。虽于余界亦有不可变示法。而无色界。是不可变示中极。无在此在彼所依诸色故。或此阿言。兼显有义。为遮此界唯是色无。故说阿言显有无色。谓世亦有唯是遮言。亦见有能遮而兼表。如何显此。非但是遮。故说阿言。具显遮表。显宗亦同。若依婆沙一百四十一云。问。何故此四说名无色。答。此四地中。超过一切有色法故。违害一切有色法故。色法于此无容生故。说名无色。言别名者。萨婆多宗。初空处定。如婆沙论第八十四四复次释。彼云。但由加行。名空无边处定。谓初业者。先应思惟墙上树上舍上等诸虚空相。取此相已。假想胜解观察照了无边空相。以先思惟无边空相。而修加行。展转引起初无色定。故说此名空无边处。复次法尔初远离色地。名空无边处。复次法尔初解脱色地。名空无边处。复次依等流。故说此定名空无边处。谓瑜伽师。从此定出。必起相似空想现前。曾闻苾刍出此定已。便举两手。扪摸虚空。有见问言。汝何所觅。苾刍答曰。我觅自身。彼言汝身即在林上。如何余处更觅自身。故从此出。起虚空想。此想即是前定等流。是故名为空无边处。具说如彼。若依俱舍。意同婆沙初复次释。若依正理及显宗论。意同婆沙初三复次。言识无边处者。依婆沙论。两复次释。彼云。但由加行。名识无边处定。谓初业者。先应思惟清净眼等六种识相。取此相已。假想胜解观察照了无边识相。以先思惟无边识相。而修加行。展转引起第二无色定。故说此名识无边处。复次依等流故。说此定名识无边处。谓瑜伽师。从此定出。必起相似识想现前。谓于识相观悦而住。是故名为识无边处。具说如彼。俱舍意同初复次释。正理显宗并同婆沙。无所有处者。依婆沙论五复次释。彼云。问。此何故名无所有处。答。此中无我无我所故。问。一切地中。无我我所。何独此名无所有处。答。无有余地能令我执及我所执羸劣穿薄势力减少如此地者。故此独名无所有处。复次此地。无有真实常恒不变易法。损伏常见。胜诸余地。故此独名无所有处。复次此地。无有所趣所皈屋舍室宅。能为救护。摧伏憍慢懈怠放逸。胜诸余地。故此独名无所有处。复次此地中无无边行相。初舍彼相。故此独名无所有处。尊者世友。作如是说。于此定中。无能所摄行相转故。如说非我有处有时有所属物。亦无处时物属我者。故此独名无所有处。具说如彼。正理论云。若由胜解。舍一切所有加行所成。名无所有处。谓见无边行相粗勤。为欲厌舍。起此加行。是故此处名最胜舍。以于此不复乐作无边行相。心于所缘。舍诸所有。寂然住故。显宗亦同。言非想非非想者。依婆沙论。唯有一释。彼云。问。此何故名非想非非想处。答。此地中无明了想相。亦无无想相。故名非想非非想处。无明了想相者。非如七地有想定故。亦无无想相者。非如无想及灭定故。由此地想闇钝羸劣不明了不决定。故名非想非非想处。俱舍正理及显宗论。意同婆沙。又正理云。此四无色。皆言处者。以是诸有生长处故。谓此四处为有无有。生长种种业烦恼故。为破妄计彼是涅槃。故佛说为生长有处。依大乘宗。如瑜伽三十三说。复次以于虚空起胜解故。所有青黄亦白等相应显色想。由不显现故。及厌离欲故。皆能超越。除遣如是有色有谛种种想已。起无边相虚空胜解。由已超过近分加行。究竟作意。入上根本加行究竟果作意定。当知此中依于近分。乃至未入上根本定。唯缘虚空。若已得入上根本定。亦缘虚空。亦缘自地所有诸蕴。又近分中。亦缘下地所有诸蕴。复次若由此识于无边空发起胜解。当知此识无边空相胜解。若有欲入识无边处。先舍虚空无边处想。即于彼说。次起无边行相胜解。尔时超过近分根本空无边处。由彼超过识无边处所有近分。乃至加行究竟作意。入上根本加行究竟果作意定。复次从识无边处。求上进时。离其识外。更求余境。都无所得。谓诸所有。或色非色相应境性。彼求境界。无所得时。超过近分及以根本识无边处。发起都无余境胜解。是则名为于无所有假想胜解。即于如是假想胜解。多修习故。便能超过无所有处一切近分。乃至加行究竟作意。入彼根本加行究竟果作意定。复次从无所有处。求上进时。由于无所有想。起虚想故。便能弃舍无所有处想。先入无所有处定时。超过一切有所有想。今复超过无所有想。是故说言非有想。谓或有所有想。或无所有想。非无想。谓非如无想。及灭尽定。一切诸想。皆悉灭尽。唯有微细想缘无相境转。即于此处起胜解时。超过一切近分根本无所有处。及非想非非想处近分乃至加行究竟作意。入彼根本加行究竟果作意定。若广分别。如显扬第二。
言出体者。萨婆多宗。如顺正理第七十七。四无色体。总而言之。亦善性摄。心一境性以为自性。然助伴中。此除色蕴。无色无有随转色故。是故四蕴以为自性。若依婆沙第八十四。亦有二种。谓定及生。此中定者。谓无色定。生者。即说无色界生。若生彼处。无覆无记受想行识。此言说彼四蕴异熟以为自性。若依婆沙一百四十一亦同。彼云。四无色体亦二种。一修得。二生得。修得者。即彼地摄心一境性。若辨助伴。即四蕴性。生得者。即彼地系余四蕴为性。依大乘宗。总相出体。同萨婆多。而差别者。亦有色蕴。定境界色通无色故(勘无作色)。
复有四种。谓慈悲喜舍四无量中。各有一种奢摩他故。
释曰。此即第三释四种止。谓四无量相应定故。然四无量。略以二门分别。一释名字。二出体性。释名有二。先通。后别。言无量者。即是通名。萨婆多宗。如大婆沙第八十一四复次释。彼云。问。何故名无量。无量是何义。答。普缘有情。对治无量戏论烦恼。故名无量(戏论有二。一见烦恼。二爱烦恼。故名戏论烦恼也)复次普缘有情对治无量放逸烦恼。故名无量。(欲界烦恼名为放逸烦恼)复次如是四种。是诸贤圣广游戏处。故名无量。复次如是四种。能缘无量有情为境故。生无量福故。引无量果故。故名无量。若依婆沙第一百四十一。俱舍二十九。正理七十九。同前婆沙第四复次。依大乘宗。如显扬第四。以其三义。释无量名。一广。二大。三者无量。广者。于见所行作意故。大者。于闻所行作意故。无量者。于觉知所行作意故。如是三义。遍缘一方乃至十方无边器世间及有情世间。故名无量。言别名者。一慈。二悲。三喜。四舍。萨婆多宗。如俱舍论第四卷云。慈名与乐。悲名拔苦。喜名欣慰。舍名平等。大毗婆沙。复作是说。授与饶益是慈相。除去衰损是悲相。庆慰得舍是喜相。忘坏平等是舍相。依大乘宗。如显扬说。慈无量者谓慈心俱。慈心俱者。于无苦无乐众生。欲施乐具。阿世耶心相应故。悲无量者谓悲俱心。悲俱心者。于有苦众生。欲拔苦具。阿世耶心相应故。喜无量者谓喜俱心。喜俱心者。谓于有乐众生随喜彼乐阿世耶心相应故。舍无量者谓舍俱心。舍俱心者。欲令不染阿世耶心相应故。
言出体者。萨婆多宗。如大婆沙八十一说。慈悲无量。自有两说。有说。慈悲俱以无瞋善根为性。对治瞋故。兼取相应随转性者。欲界四蕴色界五蕴。而差别者。慈对治断贪瞋。悲对治捶打瞋。有作是说。慈以无瞋善根为性。悲以不害善根为性。对治害故。喜无量性。自有二说。一云。喜以喜根为性。四蕴五蕴准上应知。问。若喜无量。以喜根为性者。品类之说当云何通。如说云何喜无量。谓喜及喜相应受想行识。若彼所起身语二业。若彼所起心不相应行。皆名为喜。岂有喜受与受相应。答。彼文应说。谓苦及喜相应想行识。不应言受。而言受者是译者谬。复次彼论总说五蕴为喜无量自性。虽喜受与受不相应。而余心心所法。与受相应。故作是说。亦不违理。有余师说。此喜无量。欣为自性欣体非受。别有心所与心相应。有说。喜根相应。有说。喜后生。若作是说。喜受相应。亦不违理。舍以无贪善根为性。四蕴五蕴。准上应知。婆沙百四十一亦同。俱舍二十九云。四中初二。体是无瞋。理实应言。悲是不害。喜即是受。舍即无贪眷属五蕴。正理七十九。余三无量。同俱舍论。喜同婆沙。余师所说。欣为自性。或以无贪以为自性。问答分别。如大婆沙。依何义故。契经中说。修四无量。慈极至遍净。悲极至空无边处。喜至识无边处。舍至无所有处。云何色界法能招无色果。又四静虑。无不有慈。何缘修慈。唯极遍净。有余于此倦于思寻。仰推慈尊。当解此义。传闻具寿迦多衍尼子。曾以此义。问设摩达多。彼尊寻思。便入寂定。至明清旦。欲为解释。时衍尼子。复入寂定。时未会遇。各般涅槃。由此迄今。无能释者。毗婆沙者作是释言。应知此经依相似说。谓乐受法。与慈相似。慈作与乐行相转。乐至遍净。上地皆无。故说修慈极于遍净。求离苦法。与悲相似。悲作拔苦行相转故。色身能作粗苦生因。有身便有断首等故。空处近分厌离色身。故说修悲极于空处。轻安乐法。与喜相似。喜作安乐行相转故。识无边处。轻安乐增。缘自无边识为门故。无边识相极增安乐。故说修喜极于识处。能弃舍法。与舍相似。舍作弃舍行相转故。无所有处。由近分中。弃舍无边行相成满。是故说修舍极无所有处。乃至广说。(三复次释[评]取物释)依经部宗。立四无量。皆慧为性故成实论第二十云。问曰。此三皆是慈也。答曰。即是慈心差别三种。欲令心等于亲舍亲于。怨舍怨。然后于一切众生。慈心平等。悲喜亦尔。故我先说慈生差别。为悲喜等。是四无量。皆是慧性。今依大乘。诸教不同。依杂集十三。四种无量。皆以定慧及彼相应诸心心法。以为自性。若依显扬第四。慈以无瞋善根为体。悲以不害善根为体。喜以不嫉善根为体。舍以无贪无瞋善根为体。皆是怜愍众生法故。于四中。慈唯无瞋。次二无量无瞋一分。舍是无贪无瞋一分。又复与彼相应等持诸心心法。并彼眷属。皆是四无量体。若广分别。具如别章。问。此品中。先止。后观。如何此上二门。先观后止。解云次。第有其二种。一者观行次第先止后观。二者言说次第其义不定。是故此中依说次第。又解。观行自有二义。一依止发观。二由观引止。故瑜伽论三十一云。由奢摩他为依止故。令毗钵舍那速得清净。由毗钵舍那为依止故。令奢摩他增长广大。由此义故。互不相违。
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如说依法奢摩他毗钵舍那。复说不依法奢摩他毗钵舍那。
释曰。自下第九依不依法止观门。于中有三。初明依法不依法。次明缘法总别门。后明缘总差别。此即初也。于中有二。先问。后答。问中有二。初举所依教。后依教发问。此即初也。
云何名依法奢摩他毗钵舍那。云何复名不依法奢摩他毗钵舍那。
释曰。第二依教发问。问有二意。如经可知。
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若诸菩萨随先所受所思法相。而于其义。得奢摩他毗钵舍那。名依法奢摩他毗钵舍那。
释曰。自下第二如来正说。于中有二。初对问正说。后由依止下。约信法行释依不依。前中有二。初释依法。后释不依。此释依法。谓诸菩萨。随先闻慧所受所思十二教法。而于其义。得止观者。即说名为依法止观。
若诸菩萨。不待所受所思法相。但依于他教诫教授。而于其义。得奢摩他毗钵舍那。
释曰。自下第二释不依法。于中有三。初略释。次广释。后总结。此即略释。谓诸菩萨。以性钝故。不待所受所思法义。要由他教。而于义中。得止及观。
观青瘀及脓烂等。或一切行皆是无常。或诸行苦。或一切法皆无有我。或复涅槃毕竟寂静。
释曰。第二广释。由教诫力。五净境中。观不净境。谓观青瘀及脓烂等。等言等取慈悲观境。乃至别相四念处所行之境。或一切行。皆是无常。乃至皆无有我者。释总相念处。已上诸观。于四念处所缘境中。总观无常及无我等。是总相念处。如是乃至无漏观中。苦无常等。或复观察无学位中涅槃寂静。又解。青瘀等者。不净观中。九相观也。(大智度论第二十一。广释九相观也)一切行无常等者印。是四法印。观法相。揩定不易之义。名为法印。故庄严论第十一云。四法印者。一者一切行无常印。二者一切行苦印。三者一切法无我印。四者涅槃寂灭印。名为四法优陀那。菩萨藏经名四法邬拖南。邬拖南者。此云标相。如说无常是有为法标相。苦是有漏法标相。无我是一切法标相。涅槃寂静是无为法标相。旧云忧陀那者讹也。嗢拖南者。嗢此云集。拖南此云施。旧云檀那者讹也。谓集诸句义。施于学者。故名集施。或翻摄散。摄广散义。集在颂中。令众易知。故言摄散。今云邬拖南者。故是标相。(成实论第二。智度论三十二。名三法印。除前苦印也)若广分别四法邬拖南义。如菩萨藏经第二。善戒经第七。地持论第八。瑜伽三十六。
如是等类奢摩他毗钵舍那。名不依法奢摩他毗钵舍那。
释曰。第三总结可知。
由依止法得奢摩他毗钵舍那。故我施设随法行菩萨是利根性。
释曰。自下第二约信法行。释依不依。于中有二。初释依法。后辨不依。此即初也。谓依止法得止观者。以利根故。如来说为随法行者。
由不依法得奢摩他毗钵舍那。故我施设随信行菩萨是钝根性。
释曰。此释不依从他教诫得止观者。以钝根故。如来说为随信行者。然信法行。诸说不同。萨婆多宗。如契经说。有七种人。信行。法行。信解。见至。身证。慧解脱。俱解说。在见道位。钝根名随信行。利根名法行。修道位中。钝根名信解。利根名见至。得灭定者。名为身证。无学位中。未得灭定。名慧解脱。已得灭定。名俱解脱。具如诸论。依经部宗。信法二行。在见道前。至见道位。名无相行。故成实论第二卷云。行须陀洹者。有三种人。一随信行。二随法行。三无相行。随信行者。若人未得空无我智。信佛语故。名信行。法行者。此人得无我智。在四善根。随顺法行。是名法行。此二行人。入见谛道。见灭谛故。名无相行。解云。准此信法二行。在见道前。今依大乘。诸教不同。依智度论第四十云。见道十五心。利根名法行。钝根名信行。即此二人。亦名无相行。若依杂集第十三卷。信法二行。在资粮位。见道十五心。钝根名信行。利根名法行。即此十六心后名信解见至。故彼论云。随信行者。谓资粮已具。性是钝根。随顺他教。修谛现观。随法行者。谓资粮已具。性是利根。自然随顺谛增上法。修谛现观。信解者。谓随信行已至果位。见至者。谓随法行已至果位。解云。已至果位。名为信解见至。故知在见道十五心位。名信法行。显扬第三。瑜伽第二十六。亦同杂集。而瑜伽五十八卷。在见道前。名信法行。在见道位。名无相行者。亦不相违。所以者何。若说无相行人。信法二人。在见道前。若不说者。即信法行。亦通见道。若论菩萨。无文正判。准义释者。地前地上。于理无违。更不别立信解等故。
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如说缘别法奢摩他毗钵舍那。复说缘总法奢摩他毗钵舍那。
释曰。自下第二正明缘法总别门。于中有二。初问。后答。问中有二。初举所依教。后依教发问。此即初也。
云何名为缘别法奢摩他毗钵舍那。云何复名缘总法奢摩他毗钵舍那。
释曰。第二依教发问。问有二意。如文可知。
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若诸菩萨。缘于各别契经等法。于如所受所思惟法。修奢摩他毗钵舍那。是名缘别法奢摩他钵钵舍那。
释曰。自下如来正答。于中有二。先答缘别。后释缘总。此即初也。文有二节。先释。后结。然释此文。自有两说。一云。缘于各别者。十二部教。各别异故。名为各别。非一云部。各有多种。故言各别。言契经等法者。正出十二部各别境体。若依此释。若别若总。缘一一部。名为缘别。若依此释。后三总中。第一小总。于此中摄。一云。缘于各别者。于一一部。各有多种。谓有十二各别义故。故言各别。非十二部别名为各别。言契经等法者。出十二种各别境也。若依此释。要具二义。方名缘别。一者部别。二者类别。若依此释。此别缘中。不摄小总。此中意说。缘于各别契经等法。如前所说。闻慧所受。思慧所思。文义法上修习止观。是名缘别。
若诸菩萨。即缘一切契经等法。集为一团。一种一分一聚作意思惟。
释曰。自下第二释缘总法。于中有二。先释后结。释中有三。初摄别为总作意思惟。次释思惟相。后结修止观。此即初也。释此经文。亦有两说。一云。即缘一切契经等法。为一团等者。总摄十二部。以为一团。故言一切。要具十二。乃名一切。一云。一切含有三义。一于一一部皆有多种。故言一切。二者。摄十二部。合为一团。故言一切。三者总摄无量十二部教。故言一切。故下经文。于此总中。开为三种。谓小总等。于二说中。后说为正。顺后文故。团积分聚。义一名异。此中意说。谓缘一切契经等法。集为一团。作真如解。而修止观。名缘总法止观。故无性摄论第六卷云。论曰。为何义故入唯识性。由缘总法出世止观智故。无性释云。由缘总法者。缘一切法总相所显真如为境。谓大乘教中所说。一切法皆真如为性。故缘真如时。即是解了一切法性。缘一切法时。即是缘真如。
此一切法随修真如。趣向真如。临入真如。
释曰。自下第二释思惟相。于中有二。初思惟教有三胜用。后思惟教宣说善法。前中有二。初约真如理思惟三用。后约菩提等思惟三用。此即初也。谓诸菩萨作意思惟十二分教。有其三用。一随顺真如。二趣向真如。三临入真如。谓此圣教顺正理故。入正理故。又解。由圣教故。得三种慧。闻慧随顺。思慧趣向。修慧临入。又解。由圣教故。得三方便。随顺者。真如中远方便也。趣向者。近方便也。临入者。最后方便。后准此释。然此三句。瑜伽三十二。约念住门。说此三句。三十三约静虑定。说此三句。大般若三百一十六等。亦说三句。
随顺菩提。随顺涅槃。随顺转依及趣向彼。若临入彼。
释曰。第二约菩提等显其三相。谓此三相。于三处转。一者菩提。二者涅槃。三者转依。十二分教。对此三法。皆有随顺趣向临入三种胜用。准上应知。问。涅槃转依。有何差别。解云。涅槃即是依真如上离二障义。转依即通菩提涅槃故。成唯识第九卷云。舍二粗重故。便证得转依。护法释云。便能证得菩提涅槃二种转依。又解。菩提者有为果也。涅槃者涅槃果也。转依者法身果也。
此一切法宣说无量无数善法。
释曰。此即第二思惟圣教宣说善法。据实圣教具说三性。为欲思惟修习止观。故偏说善。
如是思惟修奢摩他毗钵舍那。
释曰。第三结修止观。
是名缘总法奢摩他毗钵舍那。
释曰。此即第二结总缘法。如文可知。
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如说缘小总法奢摩他毗钵舍那。复说缘大总法奢摩他毗钵舍那。又说缘无量总法奢摩他毗钵舍那。
释曰。自下第三释缘总法差别门。于中有三。初明缘小总等差别门。次明得缘总相具缘门。后辨得与通达位地门。此即初也。于中有二。先问。后答。问中有二。初举所依教。后依教发问。此即初也。
云何名缘小总法奢摩他毗钵舍那。云何名缘大总法奢摩他毗钵舍那。云何复名缘无量总法奢摩他毗钵钵那。
释曰。第二依教发问。有其三问。如文可知。
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若缘各别契经乃至各别论议。为一团等作意思惟。当知是名缘小总法奢摩他毗钵舍那。
释曰。自下第二如来正说。释三总缘。即分为三。此即第一缘小总法。谓十二中各各别缘。谓众多契经。总摄为一。乃至众多论义。总摄为一。故名小总。
若缘乃至所受所思契经等法。为一团等。作意思惟。非缘各别。当知是名缘大总法奢摩他毗钵舍那。
释曰。此即第二释缘大总。文有三节。初释。次简。后结。就正释中。言若缘者。谓此具缘十二分教。言乃至所受等者。显缘分齐。此意说云。是缘十二大总通缘。论其分限。乃至随所领受所思惟处。十二分教为一团等。作意思惟。名为大总。非缘各别者。简异小总。非如小总部部别缘。
若缘无量如来法教。无量法句文字。无量后后慧所照了。为一团等。作意思惟。非缘乃至所受所思。当知是名缘无量总法奢摩他毗钵舍那。
释曰。第三缘无量总。文有三节。初释。次简。后结。就释中。言缘无量如来法教等者。此明缘三无量。为一团等作意思惟。名无量总。言三无量者。一缘无量如来法教。此有多释。一云。无量法教者。以音声说无量法故。名无量法教。言如来者。辨能说者。一云。无量者显能说者。十方三世多如来故。名为无量。一云。无量通于二种。谓佛及教。二无量名句字等者。依声所发名句字也。三无量后后慧照了者。举能缘智。辨所缘教。显智非一。故言后后。故深密云上上智也。依成唯识第九卷云。展转训释。故言后后。如何说此三无量为一团等。此明所缘法教。有其三义。一者。举能说人。显所说教。二者。说名句文。正出教体。三者。约能缘智。显所缘教。由此说三。非三无量皆是教体。然此三种有差别者。诸说不同。一真谛师金光明记。言教法者辞无碍境。无量句文字者法无碍境。无量智者义辨二无碍体。了知其义。巧便说故。若依成唯识论二十二愚中。即当前三无碍。一无量所说法。义无量解。无量名句字者法无碍解。后后慧辨者辞无碍解。即于言音展转训释。依深密云。无量上上智慧乐说辨才。解云。若准彼经第三无量具有二辨。言上上智者是辞无碍。乐说辨才者是辨无碍。今依此经。意同护法。总说意云。四无碍解所缘圣教。为一团等。作意思惟。问。三总缘有何差别。解云。有其二说。一云。小总十二部中部部别缘众多文句。第二大总唯缘一类十二分教。第三无量通缘一切十二分教。一云。小总同前所说。第二大教唯说一佛十二分教。第三无量通缘诸佛十二分教。问。此三所缘思惟何相。解云。有其三说。一云。此三总缘但思惟教。如前所说。缘契经等。为一团等。作意思惟。有随顺等三种作用。及能宣说一切善法。一云。此三总缘唯思惟如。如后所说五种缘中。依真如观。融销一切粗重等故。一云。含有二义。缘教缘如。义不违故。
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菩萨。齐何名得缘总法奢摩他毗钵舍那。
释曰。自下第二得缘总法具缘门。或可得缘总法分齐门。于中有二。先请。后说。此即请问。齐何缘具名得缘总法止观。
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由五缘故当知名得。
释曰。自下第二世尊正说。于中有二。初标数略答。后一者下。别释五缘。此即初也。具五缘故名得总缘。五缘即是摄大乘说五修所得五种果也。彼对修故名之为果。今望止观。亦名为缘。然彼五修。摄大乘论杂集十二。列五修名。而不解释。准无性释论第七及梁论第十。列名解释。故今且依无性释等。辨五修相。后释此经五果差别。言五修者。摄大乘说。谓诸菩萨。于地地中。修奢摩他毗钵舍那。由五相修。何等为五。谓集总修。无相修。无功用修。炽盛修。无喜之修。无性释云。奢摩他者。谓能对治散动定。毗钵舍那者。谓能对治诸颠倒慧。于地地中。修此二种。皆由五相数数修习。五相即是集总修等。集总修者。谓集一切总为一聚。简要修习。(集诸教义总为一聚。简取真如要观修习)余骨璅等事境界观。亦集一切总为一聚。要修习为简彼故。说无相修。(此释第二修无相意。已后四修。于集总修。义有差别也)于离众相真法界中遣事差别而修习故。(此释无相所由定事差别。观无相理)虽无相修。或有功用。为显此修不藉功力任运而转故。况复说无功用修。离作功用。任运转故。(此释无功用修也)虽无功用任运而修。或胜或劣。二种不定。故复第四说炽盛修。言炽盛者。即是增胜。(释炽盛修)虽炽盛修。或少所得便生喜之。谓且修此。余何用为。故最后说无喜之修。非但无相及无功用炽盛而修。何者为证最上佛果应勤修习。(此释无喜足修也)解云。然此五修体性差别。无文正判。总相分别。正用定慧及俱行法而为自性。梁论第十。如其次第。慧悲正见勤信为性。具说如彼。大唐大乘二种释论。无此分别。杂集十二。列五修名。而不解释。故彼论云。如是五修。能得五果。何等为五。谓息相修。和合修。无相修。无功用修。转相修。解云。杂集息相修者。即当摄论炽盛修也。和合修者。即总集修。彼云无相无功用者。即是无相无功用修。转相修者。无喜足。所以如是二论异者。谓觉师子别生道理安置五修。如是次第。谓观行者创初入观。息相炽盛。是故炽盛回在第一。然此五果。本出此经。是故无著摄大乘谓具申经文而不别释。世亲无性各造释论。释经五义。故依二论。正释经文。
一者于思惟时。刹那刹那融销一切粗重所依。
释曰。自下第二别释五缘。即分为五。此即第一融粗重果。(深密经云。念念灭一切烦恼身也)依无著论。即同此经。世亲释云。谓烦恼障及所知障。无始时来熏习种子。说名粗重。此二障聚。由缘总法。止观智力。念念销融。此中意取障聚破坏。故名销融。或令羸损名销融。无性释云。阿赖耶识名粗重依止。损坏彼聚。故名销融。今释二论意趣别者。世亲说种名为粗重。无重无堪任故。亦名依止。现所依故。永断种子名为破。能伏现种名为嬴损。无性论意。现识为依。种现合说。名之为聚。但损聚中唯种非现。故说损坏。或可无性意同世亲。于理无违。大业摄论意同世亲。若依梁论。惑障为粗。智障为重。本识中一切不净品熏习种子。为此二障依法。初刹那为次第道。第二刹那为解脱道。初刹那坏现在惑令灭。第二刹那遮未来惑令不生。以此文证。地地亦断烦恼障也。
二者离种种想得乐法乐。
释曰。此即第二得乐法乐果。(深密经云。离种种相得法乐乐)无著论云。离种种想得法菀乐。世亲释中。有两复次。云契经等法。住种种性。远离如是种种性想。即是证得法菀之乐。于中可居。故名为菀。解云。此约离教证真一味。名为法乐。言契经等法住种种性者。十二分教名契经等。十二不同。名住种种。或可契经等法。是能诠教。住种种性者。所诠之义。远离法义种种性想。得法菀乐。后复次云。复有余义。于随所受寻伺法中。不起粗显领纳观察。但由止观忆念光明。而起微细领纳观察。解云。此依微细观察义。名法菀乐。此即复说有寻伺等三种定中。第二定也。谓离粗显领纳观察。而有微细彼光明念领纳观察。名得法菀。问。如何不取第三无寻无伺名法菀乐。解云。此依教法领受观察。名法菀乐。彼第三者。于诸法相都无作意领纳观察。是故不名得法菀乐。无性释云。离我离法佛等相想。菀谓于中可以游玩。法谓法界。法即是菀。故名法菀。于此喜悦。名法菀乐。证此故名得法菀乐。如王宫外上妙菀园。游戏其中。受胜喜乐。法界亦尔。解云。无分别智所游戏处。法界园中。得无分别智相应喜乐。大同世亲初复次解。而差别者。世亲唯离契经等想。无性具离三宝相想。言离我者。谓离佛僧。言离法者。离法宝也。依大业论。亦同唐本。若依梁论。即无后释。余同唐本。
三者解了十方无差别相无量法光。
释曰。此即第三解了法光果。(深密经云。如实知十方无量无畔齐者知无量法光明)无著论云。能正了知周遍无量无分限相大法光明。世亲释云。谓正了达十方无边无分限相。如善习诵文字光明。名法光明。无性释云。谓正通达十方无边无分量相显照行故。名法光明。如善诵习文字光明(解云。二论所说法光明者。自有二说。一云。能诵经者。闻此法光于心中现。一云。能记名句文身。能缘之心分明记故。名法光明。法说亦尔。自有二说。一云后得所知所现相分名法光明。一云。照相之见名为法光。若准大业及梁朝论。以能照智名法光明也)。
四者所作成满相应净分无分别相恒现在前。
释曰。此即第四因智恒现果。(深密经云。所作成就相应清净分。无分别相现前)无著论云。顺清净分无所分别无相现行。世亲释云。谓事成办诸相应法。名顺清净分无所分别无相现行。此中意取所得佛果名事成办。解云。世亲取无著意。但举其因。而不辨果。故举经中事成办言。加于论上。以释论本。若依世亲释此经者。所作成办。即是佛果。相应已下皆是因名。无性释云。当来佛果。名清净分。此能引彼。故名顺为无所分别无相现行。解云。无性释无著意。清净分者。即是经中所作成办。顺及无所分别等。皆是因名。若依无性释此经者。所作成满。即是果名。相应净分等者。皆是因名。说净分者。即事分办。经中别举所作成办。故说相应净分皆是因名也。是故二论意趣不同。今此经文。依世亲释。寻即可知。
五者为令法身得成满故。摄受后后转胜妙因。
释曰。此即第五摄受后因果。(深密经云。为得成就法身证最上胜上胜因也)无著论云。为令法身圆成满办。能正摄受后后胜因。世亲释云。谓第十地法身说名圆满。第十一佛地法身说名成办。一切因中生佛地者。最为殊胜。是故说言能正摄受后后胜因。无性释云。谓第十地说名圆满。若在佛地。说名成办。感此之因。最为殊胜。说名胜因。前前诸因所招集故。说名后后。(有云十地名成。佛地为满者。便违诸论也)解云。为令法身得成满者。大业梁朝论。属第四果。便违此经。余同唐本。释经已讫。而诸论中有同异者。自有四种。一云立名不配果。谓别立果名。不以五修别配五果。如庄严论。如后当说。二配果不立名。谓以五修别配五果。不立果名。如无性释。故彼云。如是五修。随其数量。得五种果。三立名亦配果。谓别立果名。亦别配五果。如梁摄论。故彼云。惑灭不生果。是总修所得。成就佛法果。是无相修所得。二智果是无功用修所得。出离果是炽盛修所得。圆满果是不知足修所得。四不立名亦不配果。如世亲释大业论及无性第九等。若依庄严论二种称赞配摄五果。故彼论云。何等五功德。偈曰。
念念融诸习 身倚及心倚 圆明与见相
满净诸法身
释曰。五功德者。一者融习。二者身倚。三者心倚。四者圆明。五者见相。融习者。二刹那消融一切习气聚故。身倚者。修习轻安遍满身故。心倚亦尔。圆明者。圆解一切种空离分数故。见相者。见无分别相为后清净因故。满净诸法身者。为满为净一切种法身。常作如是五因故。问。何时满何时净。答。十地时满佛地时净。此中应知五种功德。前三是奢摩他分。后二是毗钵舍那分。问。摄大乘等。约十地位。以释五果。如何庄严说在地前。解云。庄严据初学者说在地前。摄大乘等。依得无漏故说十地。若依杂集。三种称赞配摄五果。故彼论云。复次方广分中。于法三摩地善巧菩萨相。云何可知。谓由五种因故。一。刹那刹那消除一切粗重所依。二。出离种种想得乐法乐。三了知无量无分别相。四顺清净分无分别相恒现在前。五摄受转上转胜圆满成就佛法身因。若依杂集第十二卷。与摄大乘意趣不同。故彼引经。即自释云。如是五种。依诸菩萨三种称赞功德说。谓奢摩他称赞功德。毗钵舍那称赞功德。此二俱分称赞功德。奢摩他称赞功德。复有二种。一刹那刹那胜进轻安无有间缺。遍所依故刹那刹那消除一切粗重所依。二胜解谛观。一切教法。无有差别。同一味故。远离种种蕴界处等诸义相想。得契经等喜乐法乐。毗钵舍那称赞功德。亦有二种。一随所释法无有间缺不忘失故。由忆念门。于无量无分别相契经等法。以慧照了。二种依前所有色像。无分别无加行相。恒现在前。第五一种是此二俱分称赞功德法身。谓所知障永断。转依所摄。此于第十地名圆满。于如来地名成就。为令法身速得圆满成就故。引殖转上转胜等流习气。故名摄受彼因。如是五种。即显五修能得五果。何等为五。谓息相修。和合修。无相修。无功用修。转相修。问。庄严论二种称赞。如何杂集三种称赞。解云。所引本经。弥勒无著。无此分别。是故世亲与觉师子。各生别理。释经五果。故不相违。
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此缘总法奢摩他毗钵舍那。当知从何名为通达。从何名得。
释曰。自下第三得与通达地位门。于中有二。先问。后答。此即先问。如经可知。
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从初极喜地名为通达。从第三发光地。乃名为得。
释曰。此下第二如来正说。于中有二。初正答前问。后劝初学者。此即正答。谓初二地已得证如。名为通达。而未淳熟。不名为得。或可初地已上诸地皆名通达。第三地中得定地故。依定发观。亦得淳熟。故上诸地皆名为得。理实为论。于诸地中。皆具二义。就相显故。作如是说。依深密经。初地名通达。第三地名得。
善男子。初业菩萨。亦于是中。随学作意。虽未可叹。不应懈废。
释曰。此即第二劝初学者。地前菩萨。未能通达。亦未能得。虽未可叹。亦于是中。随学作意。而应勤修勿生懈废。
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是奢摩他毗钵舍那。云何名有寻有伺三摩地。云何名无寻唯伺三摩他。云何名无寻无伺三摩地。
释曰。自下第十有寻伺等差别门。于中有二。先问。后答。此即问也。此问意云。如上所说。止观二种。皆寻等三种别相。云何名有寻有伺三摩地。乃至云何名无寻无伺三摩地。三种皆言三摩地者。为简散位。故说此言。旧诸经论。名为觉观。大唐三藏。翻为寻伺。然此寻伺有差别者。萨婆多宗。各别有体。容互相应。依经部宗。体类是同。说不俱起。故成实论觉观品云。有说。觉观在一心者。是事不然。唯此成实论意。非一时起。亦非离心有别自性。今依大乘。皆用思慧以为自性。而非相应。粗细异故。如瑜伽释第一卷云。寻求伺谓伺察。或思或慧。于境惟求粗位名寻。即此二种。于境伺察细位名伺。非一刹那二法相应。一类粗细。前后异故。
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于如所取寻伺法相。若有粗显领受观察。诸奢摩他毗钵舍那。是名有寻有伺三摩地。
释曰。自下第二如来正说。有二复次。即分为二。初唯就地前辨差别相。后通约地上辨差别相。前中三别。即分为三。此即初也。谓佛告慈氏。如所闻思二慧所取。于中寻伺文义法相粗显领受。观察止观。名有寻有伺三摩地。
若于彼相虽无粗显领受观察。而有微细彼光明念。领受观察诸奢摩他毗钵舍那。是无名寻唯伺三摩地。
释曰。第二辨无寻唯伺相。于彼如前总别法相。虽无粗显观察。而有微细忆念彼前总别教法光明之念。领受观察。所有止观。名为无寻唯伺三摩地。故世亲释第七卷云。于随所受寻伺法中。不起粗显领受观察。但由止观忆念光明。而起微细领受观察。彼光明念者。有其多种。有依闻慧。以释光明。如瑜伽第二十云。谓如所闻已得究竟不忘念法。名法光明。与彼俱行彼相应想。名光明想。或依三慧以释光明。故瑜伽第十一云。法光明者。谓如有一随其所受所思所触。观察诸法。或复修习随念佛等。或说四种。如瑜伽第二十八云。当知此中有四光明。一法光明。二义光明。三奢摩他光明。四毗钵舍那光明。依此四种光明增上。名光明想。解云。如是光明。自有二释。一云。彼光明者。彼所取法同分影像。当念显现。名彼光明。念即能缘。若依此说。光明之念。名光明念。是依主释。一云。彼能缘念能显照了。名彼光明。若依此释。是持业释。念即光故。
若即于彼一切法相都无作意。领受观察。诸奢摩他毗钵舍那。是名无寻无伺三摩地。
释曰。第三释无寻伺相。谓即于彼前止观位所缘诸法。任运淳熟。都无作意领受观察。名无寻伺三摩地。又解。此云都无作意者。谓于地前。学真如观。息诸分别。名无作意。
复次善男子。若有寻求奢摩他毗钵舍那。是名有寻有伺三摩地。
释曰。自下第二通约地上。辨差别相。于中三段。即分为三。此即初也。此约地前四寻思说。谓加行位中。暖顶善根。寻求自义自性差别。名为寻求。故名有寻有伺三摩地。
若有伺察奢摩他毗钵舍那。是名无寻唯伺三摩地。
释曰。此释第二无寻唯伺。谓忍第一法二种善根。如实了知名等四境。名为伺察。如是名为无寻唯伺三摩地。如是寻思及如实智。如成唯识及摄大乘及瑜伽论菩萨地中。具广分别。
若缘总法奢摩他毗钵舍那。是名无寻无伺三摩地。
释曰。第三释无寻伺相。谓在地上。总缘诸法。作真如观。离诸寻伺。名无寻伺。故摄大乘云。为何义故入唯识性。由缘总法出世止观智故。然此寻伺三地别相。义如别事。
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云何止相。云何举相。云何舍相。
释曰。自下第十一止举舍相差别门。于中有二。先问。后答。此即问也。此问意云。世尊处处说止举舍三种别相。梵音奢摩他。此翻名止。守心住境。离于散动。故名为止。毗钵舍那。此翻名观。于法推求简择名观。或名为举。离沉没故。梵音优毕叉。此翻名舍。离沉掉故。然今此中。且不说观。如是三相。其相云何。
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若心掉举。或恐掉举时。诸可厌法作意。及彼无间心作意。是名止相。
释曰。自下第二如来正答。答前三问。即分为三。此答止相。谓若菩萨修观行时。若心已掉举时。或恐应掉举时。有二作意。一缘可缘法。二缘无间心即由如是二种作意。令心寂静。名为止相。无间心者。即前所说。是奢摩他所缘境界。
若心沉没。或恐沉没时。诸可欣法作意及。彼心相作意。是名举相。
释曰。此辨举相。谓若菩萨。修观行时。若心已沉没时。或恐应没沉时。有二作意。一缘可欣法。二缘彼心相。即由如是二种作意。令心策励。名为举相。言心相者。即前所说毗钵舍那所缘境界。
若于一向止道。或于一向观道。或于双运转送。二随烦恼所染污时。诸无功用作意。及心任运转中。所有作意。是名舍相。
释曰。第三释其舍相。谓一向止。或一向观。或于双运转道。惛沉掉举二随烦恼所染污时。诸无功用作意。及以任运转中所有作意。是名为舍。一向止观。各离沉举顺违二障。故亦名舍。问。无功用及任运转。有何异耶。答。行相相似。但初成就不作功用。名无功用。复淳熟时。任运转故。故名任运。如成唯识第六卷中行舍中说平等正直无功用住。约初中后三时差别。无别行相。此亦如是。问。此三法其体如何。解云。以定为止。以观为举。所言舍者。旧来相传。自有两释。一云。合说止观以为自体。离沉掉故。一云。十一善心法中。舍为自性。故成唯识第六卷云。云何行舍。于精进三根。令心平等正直无功用住为体。对治掉举净住为业。准此得知。行舍为体。虽有两释。后说为胜。然此所说。止观及舍。名作意者。是邻近释。如四念处。虽言是念。论体是恶。问。以观为举。如何瑜伽第三十一。开为四种。谓止观举舍。解云。若是举者。必是其观。自有观门。而非是举。谓不对治惛沉等时。然此止等差别相者。如瑜伽论第三十一。止观举舍。皆有三相。谓止止相止时等。
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修奢摩他毗钵舍那。诸菩萨众。知法知义。云何知法。云何知义。
释曰。自下第十二知法知义差别门。于中有二。初明知法知义。后慈氏乃至云何除遣诸相下。辨除遣诸相。前中有二。初约所知明知法知义。后慈氏乃至若闻所成慧下。明能知智。故无性摄论第六卷云。大乘法义。为闻慧等三种所缘。又解。初正释知法知义。后慈氏菩萨乃至云何为见下。释知见差别。虽有两释。且依前说。就知法知义。文别有二。先问。后答。此即问也。文有两节。初问所依教。后云何下。正发问辞。
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彼诸菩萨。由五种相。了知于法。
释曰。自下第二如来正答。于中有二。初明知法。后释知义。就知法中。文别有四。初标业举数。二依数列名。三次第别释。四释已总结。此即初也。
一者知。二者知句。三者知文。四者知别。五者知总。
释曰。第二依数列名。五中前三知教自性。即准此文。如来教法。名句文身以为自性。后二知教总别之义。然此总别。自有五释。一云。知名。故名知别。若知于句。名为知总。一云。名中有众多名。各各别知。名为知别。总合了知。名为知总。句身文身总别亦尔。一云。各各别知名句文身。名为知别。总合而知名句文身。名为知总。一云。众多契经各各别知。名为知别。总合了知名为知总。如前广说。一云。知总别者。谓能了知缘总别心。名知总别。非知名等。问。既云知心。何名知法。解云。如显扬说。能说之者及所为等。皆名知文。故缘知法心亦名知法。
云何为名。
释曰。自下第三次第别释。即分为五。皆有问答。此即问名。
谓于一切染净法中。所立自性想假施设。
释曰。第二正释。谓一切法。不出染净。能诠染净诸法自性想假施设。目之为名。此中意说。一切诸法。皆有二义一者自性。如说人天及眼耳等。目法自性。故说为名。名从想生。故名为想。据实诸法离诸名言。而假说故。名假安立。
云何为句。
释曰。自下释句。先问。后答。此初问也。
谓即于彼名聚集中。能随宣说诸染净义。依持建立。
释曰。第二正答。谓即于彼名聚集中。别有假法。能诠染净差别之义。名之为句。如说有对无对有见无见等差别之义。谓此句法。能与所诠为所依故。名之为依。摄持所诠。令不失落。故名为持。或可依者谓句依义。而能显彼。故名为依。
云何为文。
释曰。自下释文。先问。后答。此即问也。
谓即彼二所依止字。
释曰。第二正答。谓彼文字虽不能诠。而能与彼为所依止。若离于字。二不成故。然此三种有差别者。梵音南摩。此翻为名。是归趣义。皈趣所诠故。然释此名。诸论不同。依毗婆沙有其三义。谓随召合。故彼论云。何故名名。答。名者名为随。名为召。名为合。随者如其所作即往相应。召者为此义立。如求便应。合者随造颂转令与义会。五蕴论云。诸行自性增语为性。集论亦尔。杂集释云。自性增语者。谓说人天眼耳等事。显扬第一。及瑜伽论五十二。大同集论。又依瑜伽八十一云。问。名是何义。答。能令种种共所了知。故名为名。又能令意作种种相。故名为名。又由语言之所呼召。故名为名。显扬十二亦同瑜伽。梵音钵陀。此翻为迹。如见鸟迹而表于鸟。如是四句。表有颂文。随义翻之。亦名为句。而释此句。诸论不同。毗婆沙云。显义满足。名之为句。五蕰论云。云何为句身。谓诸法差别增语为性。集论亦尔。杂集释云。差别增语者。谓说诸行无常一切有情当死等义。显扬瑜伽大同集论。瑜伽八十一云。摄受诸名。究竟显了不现见义。故名为句。显扬十二亦同瑜伽。梵音便缮那。此翻为文。此是典语。梵音恶刹。此翻为字。即是俗语。恐有不会文字是一。故诸处云文即是字。集论云。文身者。谓于彼二所依诸字假立文身。杂集释曰。彼二所依诸字者。谓自性差别增言所依诸字。如𧙃壹邬等。文者能彰义。能彰彼二故。此又名显。能显义故。此复名字无异转故。所以者何。如眼名眼。离此名外更有照了导等异名改转。由彼同显此想故。非𧙃壹等字。离𧙃壹等差别外。更有差别能显此字。故无异转说名为字。无异转者。谓不流转。五蕴所说同集论说。显扬瑜伽亦同彼说。瑜伽八十一云。随显名句故名为文。显扬十二。亦同瑜伽。论其体者。萨婆多宗。离声已外别有自性。是不相行蕰所摄。若广分别。如顺正理第十四说。若依经部。即依音声假说名等。有其三释。一云。声处所摄。离声无别名句等故。一云。法处所摄。意识境故。一云。声处法处前二说故。今依大乘。是不相应行蕰所摄。是假非实。广如瑜伽杂集等说。若广分别。具如别章。
云何于彼各别了知。
释曰。自下别释。先问。后答。此即问也。
谓由各别所缘作意。
释曰。第二正说。谓由了知名等别相。诠用各别。名了知别。
云何于彼总合了知。
释曰。自下释总。先问。后答。此即问也。
谓由总合所缘作意。
释曰。第二正答。谓由了知名等三种。总略为一。显所诠义。故名知总。别有五释。准上应知。
如是一切总略为一。名为知法。如是名为菩萨知法。
释曰。第四总结应知。
善男子。彼诸菩萨。由十种相了知于义。
释曰。自下第二释所知义。于中有二。初明止观知义。后明三慧知义。又解。三慧不入知义中。就知义中。文别有四。一约十义以明知义。二约五义以释知义。三约四义以释知义。四约三义以释知义。就十义中。文别有四。一标章举数。二依数列名。三次第别释。四总结十义。此即第一标章举数。
一者知尽所有性。二者知如所有性。三者知能取义。四者知所取义。五者知建立义。六者知受用义。七者知颠倒义。八者知无倒义。九者知杂染义。十者知清净义。
释曰。此即第二依数列名。
善男子。尽所有性者。谓诸杂染清净法中。所有一切品别边际。是名此中尽所有性。
释曰。自下第三次第别释。别释十义。即分为十。就初义中。文别有二。初正释。后指事类释。此即初也。文有三节。初牒。次释。后结。谓所知法不出染净。染净法中所有一切品类差别摄法周尽。名尽所有性。
如五数蕴。六数内处。六数外处。如是一切。
释曰。第二指事类释。如五蕴等言即是指事。谓一切法。自有二种。一者。一切有为。以五数蕴。摄有为尽。故言尽所有性。二者。一切有为无为。以六内处及外六处。如是十二。总摄一切有为无为。故言尽所有性。如是一切者。即是类释。如蕴处。如是十八数界等亦尔。
如所有性者。谓即一切染净法中所有真如。是名此中如所有性。
释曰。自下第二如所有性。于中有二。初略。后广。就前略中。文有三节。初牒。次释。后结。谓染净法中一味真如平等法性。名如所有性。然此二性。本出此经。而诸论师。以义取文。种种异说。若依显扬第五及深密经。与此经同。若依集论第六杂集十一。蕴界处三。名尽所有性。四谛十六行真如四法。即三解脱。名如所有性。故集论云。尽所有性者。谓蕴界处。如所有性者。谓四圣谛十六行相。真如。一切行无常。一切行苦。一切法无我。涅槃寂静。空无相。杂集释云。唯有所尔分量边际。是故建立蕴界处三。名尽所有性。由如是等义差别门。了所知境。故名如所有性。具说如彼。解云。准上二论。释经意者。三科法门摄法周尽。名尽所有性。由如是等四圣谛理。乃至空无愿等。了所知境。名如所有性。非真如如名如所有。显扬十六。但列其名。而不解释。若依瑜伽第二十六。与前不同。故彼论云。云何名为尽所有性。谓色蕴外。更无余色。受想行识蕴外。更无有余受想行识。一切有为事。皆五法所摄。一切诸法界处所摄。一切所知事四圣谛摄。如是名为尽所有性。云何名为如所有性。谓若所缘是真如实性。是真如性。由四道理。具道理性。谓观待道理。作用道理。证成道理。法尔道理。解云。言不同者。集论杂集说四圣谛名如所有。如上所说。此瑜伽意。说四圣谛名尽所有。所以然者。由四圣谛摄诸染净。依此义故。名尽所有。各据一义。故不相违。又集论等不说四种道理名如所有性。此论不说四法印等名如所有性者。影略互显。亦不相违。问。岂不真如界处所摄。如何不说尽所有性。解云。据实二性体无宽狭。界处能摄一切法故。四种道理摄法尽故。而就相显。蕴等三法名尽所有。七真如等名如所有。或可随相分别。有其四句。自有尽而非如。如蕰处等。如而非尽。如七如等。亦尽亦如。如四圣谛。非尽非如。如空华等。
此复七种。
释曰。自下第二广释七如。于中有三。初标章举数。次次第别释。后约四平等。属当七如。此即初也。
一者流转真如。谓一切行无先后性。
释曰。自下第二次第别释。然此七如。本出此经。而诸论师。即依此经。诸说不同。一依佛地第七。三无性论第一。十八空论。唯约真如。分为七种。若依此释。实相一如。唯持业释。实相即如故。清净真如。自有二义。一假实别论。唯依主释。灭谛是假。如即是实。灭之如故。二摄假从实。是持业释。灭即如故。余五唯依主释。谓流转之真如。乃至正行之真如故。二依庄严十二。中边分别。辨中边第二。唯随相说。即流转等。如其自体。不失自性。名为真如。非一味如乃名如也。实相一种。正实真如清净二义。准前可知。余之五种。非正真如。若依此释。七种真如。皆持业释。三依成唯识论。自有二义。一唯约真如。同佛地等。二随相说。同庄严等。故第八云。此七实性圆成实摄。根本后得二智境故。随相摄者。流转苦集三。前二性摄。妄执杂染故。余四皆是圆成实摄。若依显扬第三。七种真如皆实真如。彼说七如名遍满故。或可随相分别。前三即真如。后四即四谛。依深密经第三。大同此经。故不别说。若广分别。如三无性论十八空论等。释七真如。即分为七。此即第一释流转如。谓一切行无前后性者。此有三释。一云。一切行中真如实性。无前后际故。名无前后性。一云。即说流转。说名真如。谓一切行念念生灭。未有而有。名之为生。故名无前。已有还无。名之为灭。名为无后。一云。诸行流转无始无终。故云无前后。依三无性论。十八空论。皆有三释。恐繁不述。
二者相真如。谓一切法补特伽罗无我性及法无我性。
释曰。第二释相真如。相谓实相。谓一切法上二无我性。依成唯识。谓二无我所显实性。如何经论有此异者。据实无我即是无法。所显实性真如为体。而此经中。于所显处。说能显名。成唯识等。就实而说。故说所显。故瑜伽云。有为无为名为有。无我我所名为无。
三者了别真如。谓一切行唯是识性。
释曰。第三释唯识如。然释此如。自有两说。若依佛地论等。唯识之性。名唯识性。若依成唯识论。有其二义。一同佛地。更有一释。于一切行唯识观智。故唯识云。随相说者。圆成实摄。既云随相是圆成实。知是无漏唯识观智。故庄严论云。唯识如者。谓无分别智。深密经云。唯识真如。知有为行皆是心。显扬亦同。
四者安立真如。谓我所说诸苦圣谛。
释曰。第四释苦谛如。此亦二义。谓苦谛实性。或即苦谛由集谛因之所成立。故名安立。或可四谛皆是安立。苦谛在初。得安立名。(显扬第六。瑜伽六十四。以四义释安立)依深密经。名为执着。解云。是我我所所执处故。十八空论名为依止。为众生依处故。
五者耶行真如。谓我所说诸集圣谛。
释曰。第五释集谛如。亦有二释。准苦应知。
六者清净真如。谓我所说诸灭圣谛。
释曰。第六释灭谛如。此亦二释。如上应知。
七者正行真如。谓我所说诸道圣谛。
释曰。第七释道谛如。二释可知。
当知此中由流转真如安立真如耶行真如故。一切有情平等平等。
释曰。自下第三约四平等属当七如。于中有四。此即第一。由三如故。有情平等。所以者何。流转即是十二缘生。安立耶行即是苦集。由此成立诸有情故。
由相真如了别真如故。一切诸法平等平等。
释曰。第二由二如故。诸法平等。一切诸法。皆用真如唯识道理。为自性故。
由清净真如故。一切声闻菩提独觉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平等平等。
释曰。第三由一如故。三乘菩提平等平等。皆同证得。断烦恼障。择灭涅槃无差别故。故诸经说。三乘圣者。同解脱床。此意说云。举所证灭。显能证智。有平等义。
由正行真如故。听闻正法。缘总境界。胜奢摩他毗钵舍那。所摄受慧平等平等。
释曰。第四由一如故。止观所证智慧平等。此七真如。若广分别。具如别章。
能取义者。谓内五色处。若心意识及诸心法。
释曰。第三释能取义。谓能取法。即五色根取五境故。心意识者。即是八识。有其二义。一通。二别。俱如前说。及彼相应诸心所法。亦名能取。同一境故。广如集论第二杂集第三。
所取义者。谓外六处。又能取义。亦所取义。
释曰。第四释所取义。谓十二处中。外六种处。除诸心所。皆是所取。唯是所取。非能取故。又前能取亦是所取。以心心所。所取境故。若广分别。如集论第二杂集第三。
建立义者。谓器世界。于中可得建立一切诸有情界。
释曰。第五知建立义。于中有二。先总。后别。此即是总。谓器世界。即是建立诸有情处。摄持有情。故名建立。
谓一村田。若百村田。若千村田。若百千村田。
释曰。自下第二别释建立。于中三释。一云。此中如其次第。即为十段。一村田量。二大地量。三瞻部洲量。四四洲量。五小千界量。六中千界量。七大千界量。八拘胝界量。九无数界量。十微尘界量。一云。于中七段。即前七段。于大千界。文别有四。一百千量。二拘胝量。三无数量。四微尘量。一云。于中有五。一村田量。二大地量。三四洲量。四三千大千世界量。五十方世界量。虽有三释。且依第三。此即初也。
或一大地至海边际。此百此千。若此百千。
释曰。第二辨大地量。如文可知。
或一瞻部洲。此百此千。若此百千。或一四大洲。此百此千。若此百千。
释曰。第三明四洲量。言四洲者。一南瞻部洲。从树立名。北广南狭。其相如车。南边唯广三逾缮那半。三边各有二千逾缮那。二东毗提诃洲。此名胜身。东狭西广。形如半月。三边量等。东三百五十。三边各二千。三西瞿陀尼。此云牛货。形如满月。径二千五百。周围七千半。四北俱卢洲。此云胜处。或名胜生。形如方座。四边量等。面各二千。随其洲相。人面亦然。若广分别。如俱舍第十一十二瑜伽第二等。
或一小千世界。此百此千。若此百千。或一中千世界。此百此千。若此百千。或一三千大千世界。此百此千。若此百千。
释曰。第四辨三千界量。于中有三。一百千量。二拘胝。三无数量。就百千中。文有三节。初明小千。次明中千。后明大千。此小中大千。例有四节。谓一界界千界百千界。就此界量。诸说不同。若依真谛部执记云。以一四天下为一数。从一数至十。十至百。百至千。为小千世界。三倍小千为三千。谓一倍至十小千。二倍至百千。三倍至千千。此是三千世界也。三千又作三倍增。以为大千。谓一倍至十三千。二倍至百三千。三倍至千三千。以为大千世界也。(依真谛师般若记云。三千者即举中千大千。即举后大千以三倍小千。故名三千)若依长阿含经第十八云。千日月。千须弥山。千四天下。千六欲天。千梵天。是名小千世界。千小千界名中千界。千中千界名三千大千世界。杂阿含十六亦同。若依俱舍十一。释有二义。初明处量。后正明三千大千。言处量者。彼云。夜摩等天宫依处量有几。
有余师说。此上四天。依处量同妙高山顶。有余师说。上倍倍增。有余师言。初静虑地宫殿依处。等一四洲。第二静虑等小千界。第三静虑等中千界。第四静虑等大千界。有余师言。下三静虑。如次量等小中大千。第四静虑量无边际。言三千者。彼云。齐何量说小中大千。颂曰。
四大洲日月 苏迷卢欲天 梵世各一千
名一小千界 此小千千倍 说名一中千
此千倍大千 皆同一成坏
若依顺正理第三十一。大同俱舍。而差别者。彼云。此中千。小唯举至梵世。故少光等非小千界摄。积小千等为中大千故。中大千亦不摄彼。又言小者是卑下义。以除上故。如截角牛积小成余。亦非摄彼。解云。依正理论。三千大千唯至梵世。圣教唯说至梵世故。积小千界成中大故。今依大乘。诸教不同。若依杂集第六。佛地第六。瑜伽第二。智度论第七。同前所引。长阿含等。更无异释。若依显扬第一大同前说。而差别者。彼云。问。何因缘故。小千世界。名为卑小。答。由如特牛断去两角。以缺减故。名为卑小。如是梵世已下。其中所有千世界不如上地。故名卑小。如是三千世界三灾所坏。谓火水风灾。解云。准此小千不至上地。应知中大即通上地。又云。三千世界三灾所坏。故知初禅小千。二禅中千。三禅大千。又依显扬十八。与上少异。彼云。何因缘故。此三千大千世界中。有多世界。乃至色究竟天。而同说为一世界。但至梵世。谓亦由二因故。一同成坏故。二建立众会故。解云。准此大千世界至第四禅。而阿含等。至梵世者。由二因缘。一同成坏。谓具之三灾所成坏故。二建立众会。谓初禅已下王众差别。摄众会故。问。三千世界。既通色究竟。如何说言三灾所坏立三千界。解云。且约三灾。属当三千。理实而言。第四静虑亦通大千。故十地经云。八地菩萨。多作大梵天王。主千世界。九地菩萨。多作大梵天王。主二千世界。十地菩萨。多作摩醯首罗天王。主三千世界。依深密经。与上小异。彼云。彼百千。彼百千阎浮提。彼百千。彼百千万。名为一千世界。彼一千世界百倍。彼百倍千倍。彼千倍百千倍。名为二千中千世界。彼二千中世界百倍千倍百千倍。名为三千大千世界者。译异也。若依金光明经。三千世界通无色界。彼云。是诸仁王。手擎香炉。供养经时。其香遍布。于一念顷。遍至三千大千世界百亿日月乃至百亿非想非非想天。
解云。准此大乘。三千大千亦通非想。问。若尔。如何会释瑜伽等论。解云。圣教自有二种。一者共教。如阿含等。二者不共教。如金光明等。就共教中。自有两释。若依顺正理等。唯约初禅已下。说三千界。若依显扬等。据实乃至第四静虑。由二缘故。故阿含经。唯至初定。如前已说。问。三千世界。以谁为主。答。释此义。诸教不同。依大品经等。轮王为主。彼云。化作转轮王。领三千世界。依大集经。魔王为主。彼云。有魔王领三千世界。依法华经。初禅梵王为主。彼云。娑婆世界主梵天王。又智度论云。三千大千世界主梵天王名尸弃。又阿含经等说。三千界至初定故。依十地经。第十地菩萨为主。彼云。十地菩萨。多作魔醯首罗天王。主三千大千世界。又显扬论说。三千界通色究竟故。依仁王经。世尊为主。故彼上卷云。圆智无相三界王。金光明经说。三千界通无色界故。
或此拘胝此千拘胝此百千拘胝。
释曰。第二明拘胝量。言拘胝者。此云亿也。故解深密经说名为亿。智度论亦名为亿。故第七云。百亿日月乃至百亿大梵。是名三千大千世界。又瑜伽第二云。百拘胝四大洲。乃至百拘胝梵世间。名三千大千世界。故知拘胝即是亿也。依婆沙论一百七十七云。积一至百千。名洛叉。百至百千。名俱胝。百千俱胝名那庾多。依俱舍论第十二云。十一为十。十十为百。十百为千。十千为万。十万为洛叉。十洛叉为度洛叉。十度洛叉为俱胝。十俱胝为末陀。十末陀为阿庾多。依智度论第四卷云。一一名二。二二名四。三三名九。十十名百。十百名千。十千名万。千万名亿。千万亿名那由他。解云。拘胝传释有三。一者十万。二者百万。三者千万。谓此一拘胝三千大千世界。或至百数。或至千数。或百千数。
或此无数此百无数此千无数此百千无数。
释曰。第三辨无数量。梵音阿僧企耶。此云无数。依大婆沙及俱舍论。六十数中。第五十二。名为无数。依智度论云。天人中能知笇数极数不复能知。是名一阿僧祗。具说如彼。依华严经僧祗品说。百二十转中。第一百三。名阿僧祗。谓此一无数三千大千世界。或至百数。或至千数。或百千数。
或三千大千世界无数百千微尘量等。于十方面无量无数诸器世界。
释曰。第五明十方界量。一三千世界。二无数百千三千世界。三微尘量等十方无量三千世界故。显扬云。三千世界无数百千世界极微尘等十方无量无数世界。又解。一方无数百千微尘量等三千世界。十方无量无数三千世界。皆说名为建立义也。
受用义者。谓我所说诸有情类。为受用故摄受资具。
释曰。第六知受用义。谓诸有情为受用故。具足摄受十身资具。故瑜伽论第二卷云。云何十种身资具。一食。二饮。三乘。四依。五庄严具。六歌笑儛乐。七香鬘涂末。八什物之具。九照明。十男女受行。又解。言摄受者。七种摄受事。言资具者。十身资具。七种摄受事者。如瑜伽论第二卷说。云何七种摄受事。一自父母事。二妻子事。三奴婢仆使事。四朋友官僚兄弟眷属事。五田宅𨞬肆事。六福业事及方便作业事。七库藏事。十身资具。已如上说。
颠倒义者。谓即于彼能取等义。无常计常。想倒心倒见倒。苦计为乐。不净计净。无我计我。想倒心倒见倒。
释曰。第七释颠倒义。谓即于彼如上所说能取等义。七种颠倒。名颠倒义。此七颠倒。如十七地第八卷说。彼云。颠倒摄者。谓七颠倒。一想倒。二见倒。三心倒。四于无常常倒。五于苦乐倒。六于不净净倒。想倒者。谓于无常苦不净无我中。起常乐净我妄想分别。见倒者。谓即于彼妄想所分别中。忍可欲乐建立执着。心倒者。谓即于彼所执着中贪等烦恼。当知烦恼。略有三种。或有烦恼是倒根本。或有烦恼是颠倒体。或有烦恼是倒等流。倒根本者。谓无明。颠倒体者。谓萨迦耶见边执见一分。见取戒禁取及贪。倒等流者。谓邪见边执见一分。瞋慢及痴。此中萨迦耶见是无我我倒。边执见一分是无常常倒。见取是不净净倒。戒禁取是于苦乐倒。贪通二种。谓不净净想。及于苦乐倒。若广分别。如俱舍十九。顺正理四十七。婆沙一百四。及四倒章。
无倒义者。与上相违。能对治彼。应知其相。
释曰。第八释无倒义。返上应知。
杂染义者。谓三界中三种杂染。一烦恼杂染。二业杂染。三生杂染。
释曰。第九明杂染义。文有三节。初牒章门。次标其数。后列其名。若依无性摄大乘释第二卷云。言杂染者。是浑是不净义。杂染有三。一烦恼所作。二业所作。三生所作。(解云。烦恼不静乱心名浑。业性造作令心不澄称之为浊。生死有漏是名不净)又显扬论第一卷云。烦恼杂染者。谓一切烦恼及随烦恼合名烦恼杂染。业杂染者。谓或因烦恼所生。或因烦恼缘助善法所生。如其所应。三界所摄身语意业。生杂染者。谓因烦恼及业故生。因生故苦。具说如彼。若广分别。如瑜伽论第八第九。
清净义者。谓即如是三种杂染所有离系菩提分法。
释曰。第十释清净义。所有离系。菩提分法。自有二说。一云。所有离系及菩提分法。名清净义。是相违释。一云。所有离系之菩提分法。举果显因。是清净义。是依主释。虽有两说。后释为胜。故显扬论第五卷云。清净义者。谓为证三种杂离系故。所修一切菩提分法。又摄论云。清净义者。是鲜是洁。是扫除义。清净有二。一世间清净。以有漏道暂时损伏现烦恼故。二出世清净。以无漏道毕竟断灭彼随眠故(解云。离惑称鲜。离业名洁。离生死义。是谓扫除)。
善男子。如是十种。当知普摄一切诸义。
释曰。第四总结十义能摄诸义。如是十义显扬第五。一同此经。而差别者。彼论七如。但列其名。而不解释。
复次善男子。彼诸菩萨由能了知五种义故。名为知义。
释曰。自下第二约五种义。以释知义。于中有四。一标章举数。二问答列名。三次第别释。四总结五义。此即初也。
何等五义。
释曰。自下第二问答列名。于中有二。先问。后答。此即初也。
一者遍知事。二者遍知义。三者遍知因。四者得遍知果。五者于此觉了。
释曰。第二依数列名。于此五中。总分为三。初二所知境。第三能知智。即是因行。后二即是所证果。
此中遍知事者。当知即是一切所知。谓或诸蕴。或诸内处。或诸外处。如是一切。
释曰。自下第三次第别释。即分为五。此释初义。文有三节。初牒。次释。后类。事谓体事。谓一切法所知境。或是五蕴。或十二处。十二处中。内诸六处。外诸六处。如是一切者。类释界皆是所知。故显扬云。遍知事者。谓蕴界处如是等。依瑜伽论八十二云。遍知事者。谓蕴界处缘起念住及正断等。显扬十三。亦同瑜伽。
遍知义者。乃至所有品类差别应知境。
释曰。第二明遍知义。于中有三。初总标。次别释。后类释。此即初也。文有二节。初牒。后释。谓与前事有差别者。前出境体。未辨种种义门差别故。今此门明义差别。
谓世俗故。或胜义故。
释曰。自下别释。有十一门。此即第一世俗胜义门。如集论第一杂集第二云。云何世俗。几是世俗。为何义故现世俗耶。谓杂染所缘是世俗有义。一切皆是世俗有。(言一切者。具五蕰十二处十八界三十五法。故言一切也)为舍执着杂染相我故。观察世俗有。云何胜义有。几是胜有。为何义故观胜义有耶。谓清净所缘是胜义有义。一切皆是胜义有。为舍执着清净我相故。观察胜义有。杂集释云。一切皆是胜义有者。以一切法不离真如故。若广分别。如二谛章。
或功德故。或过失故。
释曰。第二功德过失门。谓四无量等。及百四十不共佛法。名为功德。五逆十恶四重烦恼等。名为过失故。下经云。过失者。诸杂染法。功德者。诸清净法。中边论曰。涅槃名功德。生死名过失。
缘故世故。
释曰。第三四缘分别门。第四三世分别门。言四缘者。如瑜伽论第三卷云。又有四缘者。一者因缘。谓诸种子。二等无间缘。谓若此识无闻诸识决定生。此是彼等无间缘。三所缘缘。谓诸心心法所缘境界。四增上缘。谓除种子余所依。如眼及助伴法望眼识。所余识亦尔。又善不善性。能取爱非爱果。如是等类名增上缘。广如别章。言三世者。瑜伽论第三云。云何建立三世。谓诸种子不离法故。如法建立。又由与果未与果故。若诸法果。若以灭相是过去。有因未生相是未来。已生未灭相是现在。又瑜伽五十二云。若已与果种子相续名过去界。若未与果当来种子相续名未来界。若未与果现在种子相续名现在界。当知此中如是密意。又云。过去诸行与果故有。未来诸行摄因故有。所以者何。现在诸行三相所显。一是过去果性故。二是未来因性故。三自性相续不断故。具说如彼。瑜伽五十六亦同。辨中边第二。集论第二。杂集第三。显扬第九。大同瑜伽。又成唯识第三卷云。应信大乘缘起正理。谓此正理深妙离言。因果等言。皆假施设。观现在法有引后用。假立当果。对说现因。观现在法有酬前相。假立曾因。对说现果。假谓现识似彼相现。如是因果理趣显然。远离二边。契会中道。若广分别。具如别章。
或生或住或坏相故。
释曰。第五生等三相门。瑜伽三云。由缘力故。今最初生。名生有为相。即已生时。唯生刹那随转故。名住有为相。生刹那后。刹那不住故。名无常有为相。广如别章。
或如病等故。
释曰。第六病等分别门。故瑜伽论八十六云。厌背想者。复有四行。谓于诸行思惟如病如痈如箭恼害。如病者。谓如有一。因界错乱所生病苦。修厌背想。如痈者。谓如有一。因于先业所生痈苦。修厌背想。如箭者。谓如有一。因他怨箭所中之苦。习厌背想。恼害者。谓于亲财等匮乏中。因自耶计所生诸苦。修厌背想。如是名为修观行者。于诸行中。修厌背想。又智度论五十四云。观五众能生诸恼。故言如病。有人闻五众如病。谓为轻微。故言如痈疽。有人以痈疽难愈犹或可差。故言如箭镝入体不可得出。有人以箭镝在体虽沉深难拔出。良方妙术犹可令出。故言常痛恼。广说如彼。
或苦集等故。
释曰。第七四谛分别门。等言等取灭道二谛。此四谛义。如前章说。
或真如实际法界等故。
释曰。第八真如众名门。言真如者。如成唯识第九卷说。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谓此真如。于一切位。常如其性。故曰真如。即是湛然不虚妄义。又成唯识第二卷云。理非妄倒。故曰真如。亲光释云。由离一切虚妄颠倒。假名真如。言实际者。无性释云。真故名实。究竟名际。际声即是边际言故。如事边际。亲光释云。分折推求诸法虚假。极至于此。更不可度。唯此是真。假立实际。言法界者。无性释云。法界者。谓是一切净法因。亲光释云。能与一切善法所依假立法界。等者等取空无我等。然此众名。诸教不同。辨中边论。略举六名。等无我等。故彼颂云。
略说空异门 谓真如实际 无相胜义性
法界等应知
广说如彼。集论第一。略举七名。谓真如。无我性。空性。无相。实际。胜义。法界。广如彼论及杂集释。摄论佛地亦说众名。而不具足。依大般若。有十一名。谓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法定。法住。实际。虚空界。不思议界。
或广略故。
释曰。第九广略分别门。显扬第二十云。略广者。谓先说一句法。后后以无量句转转分别显了究竟。此经第五名为总别。释同显扬。如瑜伽论八十一云。略义者。谓宣说诸法同类相应。广义者。谓宣说诸法异类相应。复次有二种略义。一者名略。二者义略。如略义。如是广义亦有二种。一者名广。二者义广。如世尊言。舍利子。我所说法或略或广。当知此中显示世尊于契经中文广义略。于伽他中义广文略。依智度论四十六云。诸佛说法有二种。或初略后广。为解义故。或初广后略。为易持故。十住婆沙第三卷云。略说者。以少言辞。苞含多义。利根之人。闻即开悟。广说者。于一事一义中种种因缘。为诸钝根乐分别者。敷演解说。略广者。亦以一言苞举广义。又亦种种演敷一义。
或一向记故。分别记故。或返问记故。或置记故。
释曰。第十四记差别门。如佛地论第六卷说。言四记者。一一向记。二分别记。三返问记。四嘿置记。一向记者。如有问言。一切生者决定灭耶。佛法僧宝良福田耶。如是等问。应一向记。此义决定。分别记者。如有问言。一切灭者定更生耶。佛法僧宝唯有一耶。如是等问。应分别记。此义不定。反问记者。如有问言。菩萨十地为上为下。佛法僧宝为胜为劣。如是等问。应反问记。汝望何问。嘿置记者。如有问言。实有性我。为善为恶。石女儿色。为黑为白。如是等问。应嘿置记。不应记故。长戏论故(若广分别。如毗昙第一。俱舍论第十九。顺正理第四十九。毗婆沙第十五卷。智度论第二十二二十六三十五。涅槃经三十五。瑜伽论第八十一也)。
或隐密故。或显了故。
释曰。第十一隐密显了门。如显扬论第六卷云。隐密教者。谓多分声闻藏教。显了教者。谓多分大乘藏教。瑜伽六十四亦同显扬。依智度论六十五云。诸佛事有二种。一密。二现。初转法轮。得声闻果。依显了教。若得菩萨无生忍等。依隐密教。广如彼说。或可说三性教名为显了。三无性教名为隐密。
如是等类。当知一切名遍知义。
释曰。第三类释。如文可知。
言遍知者。当知即是能取前二菩提分法。所谓念住或正断等。
释曰。此释第三遍知。谓即能取前二境界四念住等三十七种菩提分法。
得遍知果者。
释曰。第四释遍知果。先牒。后释。此即牒也。
谓贪瞋痴永毗奈耶及贪瞋痴一切永断。诸沙门果(自有本云永断毗奈耶者谬也。今勘草本经本瑜伽。皆云永毗奈耶也)。
释曰。第四正释。于中有二。初释无为果。后释有为果。此即初也。毗奈耶者。此云灭也。即是伏灭。此贪瞋痴若永断者。即是正灭。用此正灭。为沙门果。故显扬云。谓永灭贪瞋痴及无遗余。贪瞋痴断。四沙门果。
及我所说声闻如来。若共不共世出世间所有功德。于彼作证。
释曰。第二释有为果。所谓声闻及诸如来。八解脱等诸共功德。力无畏等一百四十不共功德。于彼作证。问。如何不说独觉功德。解云。据实亦有独觉功德。故显扬论通说三乘所有功德。而今此经准可知故。略不说之。或可摄在声闻藏中。
于此觉了者。谓即于此作证法中诸解脱智。广为他说宣扬开示。
释曰。第五辨觉了义。谓后得智。于所证得有为无为所有功德。能知能证诸解脱智。能广为他宣说显示。故深密云。能知解脱。能受解脱。为他广说。或可诸解脱智者。智体离障。名解脱智。若依显扬。名受用遍智果。释义同经。
善男子。如是五义。当知普摄一切诸义。
释曰。第四总结。如文可知。显扬五义。并同此经。更无异释。依杂集论第十五卷。自有两文。若依前文。开为六义。释文少异。故彼论云。所遍知事谓蕴等。所遍知义谓无常等。遍知因缘谓净尸罗守根门等。遍知自性谓菩提分法。遍知果谓解脱。彼证受谓解脱智见。集论第七但列六名。同杂集论。而不解释。若依杂集。后文引爱味经。释此五义。名同此经。释义有异。彼云。所遍知事者谓色等。遍知义者谓有味等。由此差别义遍知色等事故。遍知者。谓于五取蕴。由如是三转如实遍知。(言三转者。即于如前所遍知事所遍知义及此遍知。名为三转。以于五蕴三度观度故。又解。于五蕴中。三度观察。故名三转。一者爱味即观集谛。二者过患即观苦谛。三者出离观灭道。或可示转。劝转证转名为三转)遍知果者。谓从此诸天世间乃至并天人皆得解脱。乃至极解脱。彼证受者。谓自证知我已证觉无上正等菩提。
善男子。彼诸菩萨。由能了知四种义。名为知义。
释曰。自下第三约四种义。以明知义。于中有三。先总。次别。后结。此即初也。
何等四义。
释曰。自下别释。先问。后答。此即问也。
一者心执受义。二者领纳义。三者了别义。四杂染清净义。
释曰。第二正释。然释四义。自有二说。一云。心执受义者。谓知自心于境执受。领纳义者。如彼三受纳之义。了别义者。谓知诸识了别境义。杂染清净义者。知一切法杂染清净。一云。此四如其次第。知四念处所缘四境。谓身受心法。而言心执受者。举能执受。显所执身。
善男子。如是四义。当知普摄一切诸义。
释曰。第三总结应知。
复次善男子。彼诸菩萨由能了知三种义故。名为知义。
释曰。自下第四约三种义。以释知义。于中有三。初总标。次列名。后别释。此即初也。
何等三义。
释曰。自下问答列名。此即问也。
一者文义。二者义义。三者界义。
释曰。此即第二依数列名。
善男子。言文义者。谓名身等。
释曰。自下第三别释三义。即分为三。此即初义。言文义者。所谓名身句身文身。此名等三。有积集义。皆名为身。或可身者体义。谓名等三。皆有体故。名之为身。即此三种。能彰显义。皆名为文。即是所诠之义。故名文义。
义义当知复有十种。
释曰。自下第二释其义义。于中有二。初标章举数。后依数列名。此即初也。是前文义所诠义故。名为义义。
一者真实相。
释曰。自下第二依数列名。此即初相。谓一切法实相真如。故下经云。谛实者。谓诸法真如。解云。谛实即是真实相也。
二者遍知相。三者永断相。四者作证相。五者修习相。
释曰。此四种相。如其次第。苦集灭道四谛相也。
六者即彼真实相等品类差别相。
释曰。此第六相。即前五相。一一皆有众多义门品类差别。
七者所依能依相属相。
释曰。释第七相。显扬第五云。所依能依相属相者。谓大种是所依。造色是能依。或可眼等是所依。识等是能依。或可能诠是所依。所诠是能依。如是能所互相系属。名相属相。
八者即遍知等障碍法相。
释曰。辨第八相。即是四谛所断烦恼。名障碍法相。若依下文。谓即于修菩提分法。能随障碍诸染污相。是名彼障碍法相。
九者即彼随顺法相。
释曰。辨第九相。即是四谛能断惑智。名随顺法相。若依下文。谓即于彼多所作。名彼随顺法相。
十者不遍知等及遍知等过患功德相。
释曰。明第十相。谓不遍知等烦恼过失。及遍知等智慧功德差别之相。故下经云。彼过患相者。当知即彼诸障碍法所有过失。彼胜利相者。当知即彼诸随顺法所有功德。又解。总说四谛名真实相。故瑜伽论六十四云。一谛相教。余之九相。名同此经。苦谛名遍知相。集谛名永断相。灭谛名作证相。道谛名修习相。十六行差别。名即彼真实相等品类差别相。说集因苦果道因灭果相。称义名所依能依相属相。因名所依。果为能依也。说四谛所断法名为即遍知谛果法相。决择分等名为即彼随顺法相。烦恼过失遍知功德。名不遍等及遍知等过患功德相。若依杂集第十五卷。引爱味经。具释十相。故彼论云。真实相者。谓取蕴所摄苦谛相。遍知相者。谓即于此有味等如实智。永断相作证相者。谓从一切世间得解脱。由永断诸障证得转依故。修习相者。谓离颠倒心。多修习住。品类差别相者。(解云。此差别相。如其次第释上五相。有差别义也)真实相有五种差别。谓色乃至识。遍知相有三种差别。谓味由味故。乃至出离由出离故。如实知。(解云。三差别者。谓味出离如实知。若依此释。爱味即是集谛。言乃至者。即摄过患苦谛。出离是灭谛。如实知是道谛。或可三者一爱味。二过患。三出离。于此三种。如实了知。名如实知也)永断相作证相。各有二种差别。谓烦恼解脱。苦解脱。从此诸天世间乃至并天人皆得解脱者。显烦恼解脱。为显此差别义故。次说出离言。何以故。由余经言。出离云何。谓若于是处贪欲永灭贪欲永断。超过贪欲故。如是由能生未来苦烦恼得离系故。苦亦解脱。为显此差别义故。次说离系缚极解脱。修习相者有二种差别。谓见道修道。离颠倒心者显示见道。多修习住者显示修道。能依所依相属相者。谓显示真实相等。为后后所依性。遍知等障碍法相者。谓如是三转不如实知。遍知等随顺法相者。谓观察如所安立色等法中味等相。于不遍知等过失相者。谓不解脱乃至不证觉无上正等菩提。与此相违。名于遍知等功德相。
言界义者谓五种界。
释曰。第三释界义。于中有三。初标章数。次依数列名。后总结五义。此即初也。
一者世界。二者有情界。三者法界。四者所调伏界。五者调伏方便界。
释曰。第二依数列名。庄严十二名五无量。故彼论云。五事无量者。一应化事无量。由摄一切众生界故。二应净事无量。由摄一切器世界故。三应得事无量。由摄一切法界故。四应成事无量。由摄一切可化众生故。五应说事无量。由摄十二部经是化主方便故。显扬第三。亦名五无量。故彼论云。一有情无量。菩萨思惟无量世界一切有情差别之相。或一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无色。五趣四生等。二世界无量。菩萨思惟十方无量器世界相染。此世界净。或成坏种种形界差别建立等。三法界无量。菩萨思惟十方无量世界一切诸法自相共相是色非色有见无见等。四所调伏无量。菩萨思惟十方无量世界有情种种行种种姓。或声闻种性。或独觉种性。或如来种性。耎中上根胜劣差别等。五调伏方便无量。菩萨思惟十方无量世界所化有情调伏方便。此因说秘密之法。方能调伏。此因说显了之法。方能调伏。此因摄受方便。此因折伏方便等。方令调伏。具说如彼。广如第十经记中说。
善男子。如是五义。当知普摄一切诸义。
释曰。第三总结五义。然此结文。依经草本瑜伽草本及深密经。皆云如是五义。若依显扬第五卷云。如是三义普摄诸义。如上十义五义四义。皆有经数。准上知。此中三义为胜。此经瑜伽两处草本及深密经。皆云五义。不放辄回。
解深密经疏卷第六
卍续藏第 21 册 No. 0369 解深密经疏
解深密经疏卷第七
西明寺沙门 圆测 撰
分别瑜伽品第六之余
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若闻所成慧了知其义。若思所成慧了知其义。若奢摩他毗钵舍那。修所成慧了知其义。此何差别。
释曰。自下第二。明三慧知义。又解。就知义中。文别有二。初约所知。明知法知义。后明能知。上来已释所知法义。自下第二。辨能知智。于中有二。初明三慧知义差别。后显智见二种差别。前中有二。先问后答。此即问也。文有二节。初发问所依。后正发问辞。如文可知。
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闻所成慧依止于文。但如其说。未善意趣。未现在前。随顺解脱。未能领受成解脱义。
释曰。自下第二。如来正答。于中有二。先释。后结。释中三慧。即分为三。此释闻慧。总约六义。以辨三慧差别之相。此释闻慧六义差别。一依止于文。谓此闻慧。要由于文而得起故。二但如其说。谓但如文而取于义。非如二慧以义取文。三未善意趣。谓未善通达圣教意趣。四未现在前。谓缘境时未得同分影像现前未得定故。五随顺解脱。谓远能随顺涅槃解脱。或可通摄有为无为二种解脱。六未能领受成解脱义。谓未证灭。以散心位不断结故。
思所成慧。亦依于文。不唯如说。能善意趣。未现在前。转顺解脱。未能领受成解脱义。
释曰。第二思慧六义。一亦唯依文义同闻慧。二不唯如说。了与不了二教别故。三能善意趣。谓善通达圣教意故。四未现在前。亦同闻慧。五转顺解脱。转谓转胜。胜闻慧故。六未能领受成解脱义。亦同闻慧。谓此思慧。对前闻慧。三种义同。谓第一第四第六。三义不同。谓第二第三第五。
若诸菩萨。顺所成慧。亦依于文。亦不依文。亦如其说。亦不如说。能善意趣。所知事同分三摩地所行影像现前。极顺解脱。已能领受成解脱义。
释曰。第三辨修慧六义。一亦依于文亦不依文。谓此修慧。缘总别法而取义故。亦依于文。或时离教而取义故。亦不依文。二亦如其说。亦不如说。义同思慧。三能善意趣。亦同思慧。(即四秘密四意趣等)四所知事同分。三摩地所行影像现前。由得定故。五极顺解脱。最极顺于解脱果也。六已能领受成解脱义。谓此修慧。唯依定发。通无漏故。断惑证灭。具足六义。谓此顺慧对前闻慧。六皆不同。对前思慧。二种义同。谓第二第三。第四义不同。谓第一第四第五第六。今此经文。以六种义。显三慧同异。若依瑜伽第八十二。以五种因。显其同异。故彼论云。复有五因。谓我当闻所未闻。我当闻已研究。我当除断疑网。我当弃背诸见。我当以慧通达一切甚深句义。诸佛世尊。说此五种。显闻思修三所成慧清净方便。谓初二种显闻所成慧。次二种显思所成慧。后一种显修所成慧。显扬十三亦同瑜伽。然此三慧。诸教不同。萨婆多宗。闻慧缘名。思慧缘名及义。修慧缘义。故俱舍第二十二云。颂曰。闻思修所成。谓名俱义境。长行释云。此三慧相差别云何。毗婆沙师。谓。三慧相缘名俱义。如次有别。闻所成慧唯缘名境。未能舍文而观义故。思所成慧。缘名义境。有时由文引义。有时由义引文。未令舍文而观义故。修所成慧。唯缘义境。以能舍文唯观义故。譬若有人浮深驶水。曾未学者。未舍所依。曾学未成。或舍或执。曾善学者。不待所依。自力浮渡。三慧亦尔。(此下述萨婆多义)有言。若尔思不成。谓此既通缘名缘义。如次应是闻修所成。(世亲菩萨述余师意破萨婆多)今详三相无过别者谓修行者。依闻至教所生胜慧。名闻所成。依思正理所生胜慧。名思成。依修等持所生胜慧。名修所成。说所成言显三胜慧。是闻思等三因所成。由如世间。于如命牛等。如次说是食草所成。(世亲菩萨述经部义。如言食所成命。草所成牛。若广分别。如杂心第五顺正理五十九。婆沙三十二。及一百八十。恐繁不述也)依经部宗。如成实论二十三云。通达语言是闻慧。通达义趣是思慧。从此二慧能生心喜。乃至摄心生如实智。是名修慧。又二十五三慧品云。从十二部经中生。名为闻慧。若能思量诸经中义。是名思慧。思惟义已。当随说行。若能现前智见。是修慧。如说行者。于定心中。见五阴生灭。广说如彼。今依大乘。大同世亲。故优婆塞戒经第六卷云。慧有三种。一从闻生。二从思生。三从修生。从字得义。名从闻生。思惟得义。名从思生。从修得义。名从修生。又瑜伽释论第一卷云。闻所成慧者。闻谓闻闻。即是耳根发生耳识。闻言教故。从闻所生解文义慧。及慧相应心心所等。以为自性。思谓思虑。即是思数。如发生智慧思择法故。从思所生解法相慧。及慧相应心心所等。以为自性。修谓修习。即是胜定发生智慧。修对治故。从修所生解理事慧。及慧相应心心所等。以为自性。问。依瑜伽释。闻慧解文及义。思慧解其法相。修慧解理及事。瑜伽十一云。闻慧缘法。思修二慧缘义。又依瑜伽第九十五云。由三行相。住持圣谛。何等为三。一由闻慧。任持其文。二由思慧。任持其义。三由修慧。任持其证。具说如彼。如此不同。如何会释。解云。依大乘宗。据实而言。闻等三慧。通解义文。如瑜伽释。瑜伽论说。闻慧缘思法慧持义等者。就相显说。界地事者。萨婆多宗。欲界唯有闻思二慧。色界唯有闻修二慧。无色界中唯有修慧。如婆沙等。依经部宗。欲色具三。无色唯修。故成实论三慧品云。问曰。是三慧几欲界几色无色界。答。欲色界一切。无色界中唯有修慧。广说如彼。今依大乘。大同萨婆多。(大品欲界有定。有云大乘三慧皆通三界。须勘)若广分别。具如别章。
善男子。是名三种知义差别。
释曰。第二总结应知。
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修奢摩他毗钵舍那诸菩萨众。知法知义。云何为智。云何为见。
释曰。自下第二。明智见差别。于中有二。先问。后答。此即问也。
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我无量门宣说智见二种差别。今当为汝略说其相。
释曰。自下第二。如来正说。于中有二。先许。后说。此即初也。
若缘总法。修奢摩他毗钵舍那所有妙慧。是名为知。
释曰。第二如来正说。于中有二。先智。后见。此即释智。
若缘别法。修奢摩他毗钵舍那所有妙慧。是名为见。
释曰。第二别释见也。解云。据实。二种皆通见智。皆有推求决断义故。而于此中。为显二种胜劣差别。是故。约别名见。缘总名智。依深密经。与此相翻者。译家别故。然此智见。诸教不同。若依俱舍第二十六云。八忍非智性。自所断疑未已断故。可见性摄推度性故。尽与无生二智非见性。已息求心不推度故。所余皆通智见二性。已断自疑推度性故。诸有漏慧。皆智性摄。于中唯六亦是见性。谓五染污见。世俗正见为六。如是所说。圣有漏慧。皆择法故。并慧性摄。依大婆沙九十五。云云何为见。答。眼根五见世俗正见学无学见。云何为智。答。五识相应慧。除无漏忍。余意识相应慧。广说如彼。又彼复云。诸见是智耶。答。应作四句。一有见非智。谓眼根及无漏忍见。二有智非见。谓五识身相应慧尽无生智。除五见及世俗正见。余意识相应有漏慧。三有见亦智。谓五见世俗正见。除无漏忍及尽无生智。余无漏慧。即学八智及无学正见。此无漏慧。及前五见。世俗正见。皆具见智二种相故。第三句摄。四有非见非智。谓除前相。相谓所名。若法是前三句所表。皆名为相。除此余法。为第四句。是第四句所表之法。此复是何。谓色蕴中。除眼余色。于行蕴中。除慧余行。及三蕴令并无为法。为第四句。广说如彼。若依经部。智见无别。故成实论智见品云。问曰。见智有何差别。答曰。即是一体无有差别。乃至云。见智得解了达证皆是一义。问曰。经曰。经中说知者见者。则得漏尽。有何差别。答曰。若智初破假名。名为智。入法位已。则名为见。始观名智。达了名见。有如是深浅差别。广说如彼。今依大乘。诸教不同。若依世亲般若论。智见合说。自有二意。一简比智。简天二眼。故彼云。悉知便足。何故复说如来悉见。若不说悉见。或谓如来以比智知。若尔但言悉见便足。何故复说如来悉知。若不说悉知。或谓如来以肉眼等见。功德施论大意亦同。依智度论二十六云。如从人读诵分别筹量是名知。自身得证是名见。譬如耳闻其事犹尚有疑。是名知。亲自目睹了了无疑。是名见。又智度论八十六云。初知名知。后深入名见。知名未了。见名已了。知见有四句。一有知非见。谓尽知无生智。除世间正见及五见余慧皆名知。二是见非知。谓五见世间正见及八忍。余无漏慧亦名知亦名见。离是见知。余法非见非知。若依第十十二云。云何修定为得智见。此中天眼。于诸色境。能照能观。说名为见。能知诸天如是名字如是种类。是名为智。又瑜伽八十六云。问曰。智见有何差别。答若照过去及以未来。非现见境。此慧名智。照现在境。此慧名见。又所取为缘。此慧名智。能取为缘。此慧名见。又闻思所成名智。修所成者此慧名见。又能断烦恼。此慧名见。烦恼断已能证解脱。此慧名智。又缘自相境。此慧名智。缘共相境。此慧名见。又由假施设遍于彼彼内外行中。或立为我。或立有情。天龙药叉健达缚阿素洛揭路荼紧捺洛摩呼洛伽等。或立军林及舍山等。以如是等世俗理行缘所知境。此慧名智。若能取于自相共相。此慧名见。又寻求诸法。此慧名智。既寻求已伺察诸法。此慧名见。又缘无分别影像为境。此慧名智。缘有分别影像为境。此慧名见。又有色尔焰影像为缘。此慧名见。无色尔焰影像为缘。此慧名智。
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修奢摩他毗钵舍那诸菩萨众。由何作意。何等云何除遣诸相。
释曰。自下第二。除遣诸相门。于中三。初问答分别除遣诸相。次世尊如世尊下。问答分别堪任观察。后世尊下。问答分别难除诸相。就除遣相。文别有四。一问。二答。三徴。四释。此即问也。问有三意。一由何作意者。问能除作意。诸作意中由何作意。二何等者。问所除相。三云何除遣诸相者。问除相方法作何观行。或可观行作何识灭(深密经云。以何等心观何法相者。译家略也)。
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由真如作意。
释曰。自下第二如来正答。然此答文自有两释。一云。此文地前观门以答前问。答上三问。即分为三。此答初问。谓诸菩萨诸作意中。由真如作意(深密经云真如观心。解云。诸作意者。即是瑜伽第十一四十作意中真如作意者即四十作意中真实作意)。
除遣法相及与义相。
释曰。答第二问。谓所除相。不过二种。即前所说能诠名等。及十义等所诠诸法义影像之相。或可所执法义之相。入真如观不见彼故。
若于其名及名自性。无所得时。亦不观彼所依之相。如是除遣。
释曰。自下第三辨观仪试。于中有二。初约名辨观。后类释句者。此即初也。谓诸菩萨观名之时。观彼诸名及名自性皆自心变假施设有。所执实名皆不可得。如是观时。非但观名是无所得。亦不观彼名等所依所执性识。又解。观所执名无所得时。亦不观彼遍计所执名等所依依他名等。此意说云。入真如观。遣所执时。依依名等。不得显现。故名除遣。非谓推求空无自性说名除遣。故无性摄论第八卷云。无分别智。现起智行时。一切境义。皆不显现。又依显扬第二十。真如观中。遣所执时。依他不现。名无所得。故彼论云。第三不显现无所得者。推求诸法。不见自性。非一切种都无所得。然于遍计所执自性无所得时。亦不观彼依他自相(由不观故。依他不现)。
如于其名。于句于文。于一切义。当知亦尔。
释曰。第二类释句等。于中有二。初类释句文及十种义。后得乃至下。类释五义四义三义。或可前文至于四义乃至已下类释三义。此即第一类释句文及十种义。谓如其名及名自性无所得时。亦不观彼所依之相。如是句文乃至十义。一一自性。皆无所得。及不观彼所依之相。如前应知。
乃至界及界自住无所得时。亦不观彼所依之相。如是除遣(勘草本经及草本瑜伽。皆云及知于界及界自性。自余经论皆云乃至于界。以义取文。乃至为胜)。
释曰。第二类释五义等。谓从乃彼五义四义及三义中文义义至于五界。或可乃彼文义义义至于界义。皆有二义。一观自性无所得。二亦不观彼所依之相。准上应知。如是观门。如成唯识第九卷说。故今略述唯识论意。彼论且依四种寻思四如实智。观彼名义。谓暖顶位。依四寻思观所取名义自性差别皆不可得。四如实智观彼能取名义之识亦不可得。故彼颂曰。
现前立少物 谓是唯识性 以有所得故
非实住唯识
长行释云。为入见道。住唯识性。复修加行。伏除二取。谓暖顶忍世第一法。此四善根。依四寻思。四如实智。初后位立。四寻思者。寻思名义自性差别假有(依他)实无。(所执性也)如实遍知此四离识及识非有。名如实智。依明得定。发下寻思。观无所取。立为暖位。谓此位中。创观所取名等四法皆自心变。假施设有。实不可得。依明增定。发上寻思。观无所取。立为顶位。谓此位中。重观所取名等四法皆自心变。假施设有。实不可得。依印修定。发下如实智。于无所取。决定印持。无能取中。亦顺乐忍。既无实境离能取识。宁有实识离取境。所取能取相待立故。依无间定。发上如实智。印二取空。立世第一法。谓前上忍。唯印能取空。今世一法二空双印。如是暖顶。依能取识。观所取空。下忍起时。印境空相。中忍转位。于能取识。如境是空。顺乐忍可。上忍起位。印能取空。世第一法。双印空相。皆带相故。未能证实。故说菩萨此四位中犹于现前安立少物。谓是唯识真胜义性。以彼空有二相未除。带相观心有所得故。非实安住真唯识理。彼相灭已。方实安住。依如是义。故有颂言。
菩萨于定位 观影唯是心 义想既灭除
审观唯自想 如是住内心 知所取非有
次能取亦无 后触无所得
释此二颂。如摄大乘释论第六杂集十一。解云。经云。无名等者。暖顶二位。观所取空。亦不观彼所依相者。忍及第一。观能取空。一云此文地上观门。以答前问。谓地上菩萨入真观时。名等自性及所依相。都无所得。谓证一味境智平等。远离能取所取相故。
世尊。诸所了知真如义相。此真如相。亦可遣不。
释曰。此即第三徴诘。谓前所说真如作意所缘真如。亦可遣不。
善男子。于所了知真如义中。都无有相。亦无所得。当何所遣。
释曰。第四如来释通。于中有二。初正释。后重释。此即初也。然释此文。亦有两说。一云此文约地前观释通外难。谓观如时。都无诸相。以无相故。亦无所得。何所除遣。一云此文约地上观。释通外难。谓入真观时。都无所得能所取相。故成唯识云。次通达位。其相云何。颂曰。
若时于所缘 智都无所得 尔时住唯识
离二取相故
长行释云。若时菩萨于所缘境。无分别智。都无所得。不取种种戏论相故。广说如彼。
善男子。我说了知真如义时。能伏一切法义之相。非此了达余所能伏。
释曰。第二重释真如之相。非余所遣。此中意说。余一切相。以有相故。以真如遣。证真如时。所证真如。都无有相。不可余法遣此真如。此当无量义经所说实相无相不相无相。解云。无相不相者。无相不遣。不相无相者。不遣无相。
世尊。如世尊说浊水器喻不净镜喻挠泉池喻。不任观察自面影相。若堪任者。与上相违。
释曰。自下第二。问答分别堪任观察。于中有二。先问。后答。问中有二。初问所依教。后依教发问。前中有二先喻。后答。此即喻说。文有二节。初不任观察喻。后堪任观察喻。谓世尊说浊水器喻不净镜喻挠泉池喻。如是三种。不任观察自面影相。故深密经云。器不清净。镜不清净。诸水等浊。不见面相。清水器喻。净镜面喻。澄泉池喻。如是三种。如其次第即喻三慧。净水之器照象虽得。犹不及镜。故喻闻慧。净镜虽明。无澄静性。故喻思慧。水性调柔。有澄静性。故喻修慧。或可一一通喻三慧。
如是若有不修心。则不堪任如实观察所有真如。若善修心。堪任观察。
释曰。此第二合。如其次第。未得三慧之时。不善修心。则不堪任如实观察真如之相。如浊水等不见自面。若善修心。堪任观察。如清水等能见自面。
此说何等能观察心。依何真如。而作是说。
释曰。第二依教发问。问有二意。初问能观察心依何观心作如是说。后问所观境依何真如作如是说。
善男子。此说三种能观察心。谓闻所成能观察心。若思所成能观察心。若修所成能观察心。依了别真如。作如是说。
释曰。第二如来正答。文有二节。初答能观。即三慧心。故深密云三种心观。后答所观。即七真如中了别真如。然此真如自有二种。一者谓一切行唯是识性。故名真如。此即世俗唯识观。二者唯识之性。名唯识性。此即胜义唯识观。若在地前。观唯识相。初地已上。观唯识性。此中通说两种观也。
世尊。如是了知法义菩萨。为遣诸相。勤修加行。有几种相。难可除遣。谁能除遣。
释曰。自下第三。问答分别难除诸相。于中有三。初问答分别难除相等。次世尊除遣如是十相下。问答分别除相解脱。后尔时慈氏下。问答分别总相空性。就难除中。先问。后答。此即正问难除相数及能除空。
善男子。有十种相。空能除遣。
释曰。自下第二如来正说。于中有三。初标数略答。次菩萨徴问。后如来广释。此即初也。十种相者。此答初问。谓难除相略有十种。谓此十相。观空除遣。非如事别中不净观等。虽非空观而除净等。为简故彼说难言。问。准下经文有十六相。如何但说十种相耶。答。据实别相有其十六。即所了义有十种故。摄为十相。空能遣者。答第二问。有十七空。是能除遣。依深密经。有十八空。第八相中有五空故。
何等为十。
释曰。此即第二菩萨徴问。
一者了知法义故。有种种文字相。
释曰。自下第三如来广释。释十种相。以空除遣。除遣十相。即分为十。此即初也。于相中有二。初标所除相。后明能除空。此即初也。言法义者。法谓教法。义是境义。法即义故。是持业释。文字相者。谓名句文身。通名文字。故瑜伽论八十一云。谓契经体。略有二种。一文。二义。文是所依。义是能依。云何为文。谓名身句身字身。故知文者即名句文也。此中意说。谓诸菩萨。初观行时。为欲了知十二部经。为境义故。即有种种文字相现。
此由一切法空。能正除遣。
释曰。此即第二。辨除空。然此诸空。诸说不同。一依大般若初分第五十一。说二十空及四空义。故彼经云。复次善现。菩萨摩诃萨大乘相者。谓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无变异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是名菩萨摩诃萨大乘相。善现白佛言。世尊。云何内空。佛言。善现。内谓内法。即六内处。此中眼由眼空。何以故。非常非境。本性尔故。耳等亦尔。外谓法外。即六外处。准上应知。内外谓内外法。即十二处。此中内六处由外六处空。何以故。非常非境。本性尔故。外六处由内六处空。云何空空。佛言。空谓一切法空。此空由空空。何以非常非境。本性尔故。佛言。大空谓十方空。佛言。胜义谓涅槃此胜义。由胜义空。佛言。善现。有为谓三界。此中欲界由欲界空。色无色亦尔。佛言。无为谓无生无住无异无灭。此无为由无为空。毕竟谓诸法究竟不可得。佛言。无际谓无初中后可得。及无往来际可得。佛言。散谓有放有弃有舍可得。佛言。无变异谓无放无弃无舍可得。佛言。本性谓一切法本性。若有为法性。若无为法性。皆非三乘所作。亦非余所作。佛言。自相谓一切法自相。如变碍是色自相。领纳是受自相。取像是想自性。造作是行自相。了知是识自相。如是等。若有为法自相。若无为法自相。佛言。共相谓一切共相。如苦是有漏法共相。无常是有为法共相。无我是一切法共相。如是等无量共相。佛言。一切法谓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若有色无色。有见无见。有对无对。有漏无漏。有为无为。佛言。不可得。此中一切法不可得。谓三世不可得。若过去无二世可得。若未来无二世可得。若现在无二世可得。佛言。无性空。谓此中无少性可得。佛言。自性谓诸法能和合自性不可得。佛言。无性不可得。佛言。无性自性。谓诸法无能和合性。有所和合自性。解云。无性者。无诸法体性。自性者。离法体外。无能和合性。无性自性者。合说二种。又有四空。谓有性。无性。自性。他性。有性谓有为。无性谓无为。自性谓一切法自性空。此空非智所作。亦非余所作。他性谓若佛出世。若不出世。一切法法住乃至实际。皆由他性故空。若依第二分四百一十三。释十八空。与前二十空。开合有异。义无宽狭。合二十中散无变异。为散无散空。合自相空共相空。名自共相空。若依第三分四百七十九。列十九空。而不解释。于中前十六空同后十六。后之三空。即有差别。谓所缘空。增上空。互无空等。若依第三分四百八十。说十六空。于二十空中。合自共相。名为相空。阙散空不可得空自性空。名同异者。改无变异名无散。释相同二十空。若依第二分第四百三卷。说有七空。一五蕴。二十二处。三十八界。四四谛。五十二缘起。六有为无为等一切法。七本性。引名不释。大品第七。释十八空及以四空。依智度论第四十六。释十八空及四云。问曰。十八空内空等后皆云非常非灭故。此义云何。答曰。若人不习此空。必堕二边。若常若灭。所以者何。若诸法实有。则无灭义。堕常中。如人出一舍入一舍。眼虽不见。不名为无。诸法亦尔。从未来世。入现在世。入过去世。如是则不灭。行者以有为患。用空破有。心复贵空。著于空者。则堕断灭。以是故。行是空以破有。亦不着空。离是二边。以中道行是十八空。以大悲心为度众生。是故。十八空后皆言非常非灭。是名摩诃衍。若异此者。则是戏论狂人。于佛法中。都无所得。如人于珍宝聚中取水精珠。眼见虽好。价无所直。问云。第十八空。已摄诸空。何以故说四空。答云。十八空中现空尽摄。诸佛有二种说法。或初略后广。或初广后略。初略后广为解义故。初广后略为易持故。或为后会众生略说其要。或以偈颂。今佛前广说十八空。后略说四空。广说如彼。若依涅槃第十六。释十一空。依大集经第四十八大品第七。释十八空及以四空。依显扬十五及中边论。有十六空。楞伽第一智度论三十六。有七空。依瑜伽十二。有四空。十八空论说十八空。十七空十六空十四空二空具如别章。上来已叙诸教。今正释文。然依此经。有十七空。于二十空中。阙散自性二空。合二十中自相共相为一相空。故有十七。十八空中。阙自性空。此即第一一切法空。依大般若。一切法空者。谓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若有色无色。有见无见。有对无对。有漏无漏。有为无为。此一切法。由一切法空。依智度论第三十一云。一切法空者。一切法名五众十二入十八界等。具说如彼。依十八空论及中边论。一切法者。如十力无畏等。令此一切法空为清净一切佛法。今依此经。欲摄一切能诠之教。故依文字显一切法空。问。如何此经但说十相及十七空。答。准如智度论。略即不周。广即事繁。故唯十八。此亦同彼。
二者了知安立真如义故。有生灭住异性相续随转相。
释曰。辨第二相。先相。后空。此即初也。此中所说安立真如者。即四圣谛中。是苦圣谛。即七如中。如前所说安立真如。业烦恼等所安立故。或可安立四谛最初得安立名。守性不改。故名真如。由斯苦谛有生等相相续随转。亦名真如。或可此中有其二相。一生等四相。二三世相续随转相。由斯二空。各除一相。
此由相空及无先后空。能正除遣。
释曰。此辨第二能对治空。此有二种。一相空。二无先后空。依大般若。说此相空。开为二空。一自相空。二共相空。故彼经云。自相空者。谓一切法自相。如变碍是色自相。领纳是受自相等。言共相者。谓一切法共相。如苦是有漏法共相等。说此无先后空。名无际空。故彼经云。无际空者。无三际可得等。依大智度论。释其相空。名同此经。义同般若。广说如彼。无先后空。彼云。无始空。故彼论云。无始空者。世间若众生若法。皆无有始。故名无始空。广如彼说。今依此经。不同彼说。遣四相故。名为相故名为相空。遣流转故。名无先后空。辨中边第一云。生死长远。无初后际。十八空论云。无前后空。亦名无始空。广说如彼。
三者了知能取义故。有顾恋身相及我慢相。
释曰。此明第三相。先。相后空。此即初也。此有二种。谓顾恋身相及我慢相。由此了知如上所说能取五根及心心所起二种相。一顾恋身相。谓我根等能取诸法。二我慢相。由我心等胜于他故。
此由内空及无所得空。能正除遣。
释曰。此辨能除空。此有二种。内空无所得空。依大般若。言内空者。内六处空。无所得空。彼云不可得空。不得三世故。名不可得。大智度论云。内空者。谓内六入。无我无我所。无眼等法。不可得空者。一切法及因缘毕竟不可得。名不可得空。今依此经。由能了知六根能取。即有顾恋执着内身。而观内空。能正除遣。由执我有故起我慢。观无所得空能正除遣。无我可得。云何起慢。又解。由二种空。通除二相。
四者了知所取义故。有顾恋财相。
释曰。辨第四相。先相。后空。此辨相也。此由如上所说外六处等所取义中有顾恋财相。
此由外空。能正除遣。
释云。辨能遣空。依大般若。外空者。谓外六处。智度论曰。外空者。所谓外六入无我我所及无六法。此经同彼。由外六除。
五者了知受用义。男女承事资具相应。故有内安乐相外净妙相。
释曰。辨第五相。先相。后空。此即释相。谓由了知受用义中受用男女及资具故。于男女处是有情故。起内安乐想。于诸资具非有情故。起外净妙想。或可内谓内六处。外即外六处。于内六处。起安乐想。于外六处。起净妙相。
由此内外空及本性空。能正除遣。
释曰。辨能治谓空。有其二种。内外空及本性空。依大般若。谓内外六处。名内外空。谓一切法本性。若有为性无为性。皆非三乘及余所作。名本性空。依智度论。内外空者。谓内外六入。无我无我所。无内外法。本性空者。谓法性常空。假来相续故。似若不空。譬如水性自冷澂。皆以火故热。止火停久。水即还冷。诸法性亦如是。未生时空无所有。如水性常冷。诸法众缘和合故有。如水得火成熟。众缘若非若无。即无有法。如火灭汤冷。问云。与毕竟空有何差别。论自释云。性空者破诸法性。如彼水中。无其热性。不无水相。毕竟空者。破无法相。及乃至因缘法相亦无。今释此经。诸说不同。一云。内空除内安乐相。外空除净妙相。本性空通除二相。一云内外空除内安乐相。于中外空一分除净妙相。本性空通除二相。一云。内外空除内安乐相。有情数故云内。自身外故云外也。本性空除净妙相。一云。内外空除内安乐相。谓男女等具十二处故内外空除。本性空除净妙相。问。外净妙相如何不说由外空除。解云。据实亦用外空。前已说故。故不说之。
六者了知建立义故。有无量相。
释曰。辨第六相。先相。后空。此辨其相。谓由前说器世间相建立义故。有三千等无量相也。
此由大空。能正除遣。
释曰。辨能治空。涅槃经云。般若波罗蜜名为大空。依大般若。言大空者。谓十方空。智度论说同大般若。而差别者。具以六义。释大空名。故彼论云。问曰。十方空。何以名大空。答云。东方无边故。一切处有故。遍一切色故。常有故。益世间故。令众生不迷闷故。故名为大。如是大方能破名大空。具说如彼。今依此经。大同般若。
七者了知无色故。有内寂静解脱相。
释曰。辨第七相。先相。后空。此释其相。谓前第六辨欲色界器世间相。今辨无色内寂静相。谓修定者。得无色定。以为寂静解脱涅槃。是故。名为解脱相也。
此由有为空。能正除遣。
释曰。辨能治空。依大般若。有为空者谓三界空。智度论说。有为空者。谓因缘和合生阴界等。有二义故。名之有为空。一者无我我所等不可得故空。二有为法相空不生不灭无所有故空。广说如彼。今依此经。亦同般若。
八者了知相真如义故。有补特伽罗无我相。法无我相。若唯识相。及胜义相。
释曰。辨第八相。先相。后空。此释相也。谓由前说相真如故。便有四相。谓人无我相。法无我相。唯识真如。及胜义相。
此由毕竟空无性空无性自性空及胜义空。能正除遣。
释曰。辨能治空。依大般若。言毕竟空。谓诸法毕竟不可得。无性空者。谓无少性可得。无性自性空。谓诸法无能和合性。有所和合自性。胜义空者。谓涅槃智度论说。毕竟空者。以有为空无为空。破诸法无有遗余。是名毕竟空。无法空者。无法名法已灭无故。名无法空。无法有法空者。取无法有法相不可得。是名无法有法空。复次有人言。过未法空。名无法空。现在及无为法空。是二俱空。故名无法有法空。复次有人言。无为法无生住灭。是名无法。有为法有生住灭。是名有法。此二空故。名无法有法空。解云。无法空无法有法空者。如次名为无性空无性自性空。第一义空者。第一义名诸法实相。不破不坏故。是诸法实相亦空。何以故。无受者故。广说如彼。今依此经。空遗相者。自有三说。一云毕竟空破前二相。由无性空无性自性空。破唯识相。由胜义空。破胜义空破胜义相。一云。毕竟空破前二相。若执唯识相。无性空除。若执依他为胜义相。由无性自性空除。执圆成实。胜义空除。一云。如其次第。除前四相。所以然者。所执我相。诸宗共计。毕竟空除。所执法相无性空除。理实法空用诸空除。然上所说诸空。皆除法空。是故。此中且举无性。以遗法空。为显诸法不离识故。以有性无性。遣唯识相。由胜义空。遣胜义相。名义相当。意显可知。若依深密解脱说。有四相用五空除。谓本空。无物空。自体空。无体自体空。第一义空。解云。若准彼经。具十八空。加无物空。或可加本空故。故深密云。弥勒有十种难修行相。依十八空。观彼难修行相。
九者由了知清净真如义故。有无为相无变异相。
释曰。辨第九相。先相。后空。此辨相也。谓由了前清净真如是灭谛故。了知彼时。便有二相。一无为相。二无变异。
此由无为空无变异空。能正除遣。
释曰。第二辨能治空。依大般若。言无为者。谓无生无住无异无灭。是为无为空。无变异者。谓无放无辨无舍可得。是为无变异。依智度论。言无为者。名无因缘。常不生不灭如虚空。无变异空。彼论不释。今依此经。大同般若。谓证空时。无二相故。以二空治。
十者。即于彼相对治空性作意思惟故。有空性相。
释曰。辨第十相。先相。后空。此辨相也。然释此文。自有两说。一云即于彼相者。谓即次前无变异相及无为相。对治空性者。谓即次前无变异空及无异空。如深密说。此意说云。菩萨思惟对治二相二空性相现。一云。即于彼相者。谓前九相。对治空性者。前十六空思惟。如上十六空故。即有十六空性相现。
此由空空。能正除遣。
释曰。第二辨能除空。依大般若。言空空者。谓一切法空由空空。是名空空。依智度论意同般若。故彼论云。言空空者。以空破前内空外空内外空三种空故。名曰空空。广说如彼。若依中边第一。空智亦空。空名云空。故彼云。谓智能见内处等空。空智空故。说名空空。十八空论。意同中边。(破前内空外空内外空大空)若依涅槃经。有无双遣。故无空空。故彼云。是有是无故名空空。是是非是是。故名空空。(远法师解云。因缘之法有无同体。以同体故。无法为有。有法为无。有有法为无。无。为有故有即非有有。为无故无。即非有非无。故曰空空)今此经意。与前不同。自有两说。一云。以空遣第九相中无为空无变异空二空性相。故曰空空。故深密云。对治无为空无变异空相故云空空。具说如彼。一云。以空除前十六空相故云空空。而深密经。但遣二相空者。译家异也。
世尊。除遣如是十种相时。除遣何等。从何等相而得解脱。
释曰。自下第二。问答分别除相解脱。于中有二。初问答分别除相解脱。后善男子当知就胜下。释外疑难。前中有二。先问。后答。此即请问。问有二意。一问所除相。二问从何相而得解脱。然初问意。三说不同。一云。如上除遣所执相时。更除何相。一云。如上所说除十相者。定散相中。依何相说。一云。如上所执之相是何等相。准此三问。答亦有三。至文当说。
善男子。除遣三摩地所行影像相从杂染缚相而得解脱。彼亦除遣。
释曰。第二如来正答二问。今此答文。唯前三问。亦有三说。一云。观空除遣遍计所执十种相时。空观心中。仍有依他似空影像。随空心现。从此空观。入于证智。更除似空影像相分。相分既除。即从一切杂染相缚种子解脱。执解脱心亦皆远离。故言彼亦除遣。一云。如上所说除十相时。唯能除遣三摩地所行依他影像相分。由能除遣定影像故。即解脱有漏相缚。由彼解脱相缚力故。能缘见分亦能除遣。或可现行相缚解脱力故。彼相缚种亦得解脱。一云。如上所说除遣十相。即是依定所现影像所起遍计所执相也。谓由三摩地有影像现。后散心中。依彼影像。即随妄情。有所执相。故观空时。能除如是所执之相。除执相故。从杂染相而得解脱。由解脱故。彼能执心亦名除遣。或可护法所说。除遣三摩地所行影像者。如前所说。不现前故。名为除遣。非无自体。故名除遣。故瑜伽论七十四云。问。若观行者。如实悟入遍计所执自性时。当言随入何等自性。答。圆成实自性。问。若观行者。随入圆成实自性时。当言除遣何等自性。答。依他起自性。又瑜伽七十三云。问。修观行者。云何除遣所缘境相。答。由正定心。于诸所知境界影像。先审观察。后由胜义作意力故。转舍有相。转得无相。又三十六云。能断能舍。故名除遣。又显扬十六云除遣修。谓如有一思惟三摩地所行影像相故。除遣诸法根本性相。令不复现。依以榍出榍道理。犹如有人。以其细榍除遣粗榍。或以身安遗身粗重。瑜伽六十七亦同显扬。
善男子。当知。就胜说如是空。治如是相。非不一一治一切相。
释曰。自下第二。释外疑难。于中有三。谓法喻合。此即法说。谓外疑难。岂不一一能除十相。如何别说。名除一相。故作此答。据实一一除一切相。就胜说故。名除一相。
譬如无明非不能生乃至老死诸杂染法。就胜但说能生于行。由是诸行亲近缘故。
释曰。第二喻说。如经可知。
此中道理。当知亦尔。
释曰。第三举法同喻。
尔时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此中何等空是总空性相。若诸菩萨了知是已。无有失坏。于空性相。离增上慢。
释曰。自下第三。问答分别总相空性。于中有二。先问。后答。此即问也。言此中何等空性是总空性者。正问总空。此中问意。于三性中。何等法空为总性。言若诸菩萨等者。发问之意。谓若了知总性空已。便无损减恶取空失。由此亦离未证谓证增上慢过。
尔时世尊。叹慈氏菩萨曰。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乃能请问如来如是深义。令诸菩萨于空性相无有失坏。
释曰。自下第二如来正说。于中有二。初赞问许说。后依问正答。前中有三。初赞问有益。次何以故下。显不问失。后是故下。敕听许说。此即第一赞问有益。
何以故。善男子。若诸菩萨。于空性相有失坏者。便为失坏一切大乘。
释曰。第二辨不问失文。文有两节意。初何以故者。徴诘于空性相无失所由。后善男子等者。举失坏相。反显不失。若诸菩萨于总空性有失坏者。便为失坏一切大乘。言一切大乘者。如前所引大般若经说十八空等。名为大乘。然此所说。言失坏者。如瑜伽论七十三说。彼云。云何菩萨失坏大乘。谓有菩萨。闻皆一切法甚深无性。即执一切烦恼烧然自性本无。谓已无有生死重病。譬如有人。于己身中所生热病。谓为无病。于此热病。不能解脱。名为失坏。由此譬喻失坏菩萨当知亦尔。若依瑜伽第三十六。增益损减恶取空者。名为失坏。彼云。有二种人。于佛法中。俱为失坏。一者。于色等法。于色等事。谓有假说自性自相。于实无事。起增益执。二者。于假说相处。于假说相依。于离言自性胜义法性。谓一切种皆无所有。于实有事。起损减执。乃至云恶取空者。名为失坏广。说如彼。
是故。汝应谛听谛听。当为汝说总空性相。
释曰。第三敕听许说。
善男子。若于依他起相及圆成实相中。一切品类杂染清净遍计所执相毕竟远杂性。及于此中。都无所得。如是名为于大乘中总空性相。
释曰。第二依问正答。文有两节。初依问正答。后如是下。结答外问。就正答中。西方诸师。自有两释。一清辨等云。此经三性皆空。如经。若于依他圆成二种性中。一切品类杂染清净遍计所执毕竟远离性者。显所执性空。及于此中都无所得者。显依他起及圆成实二性空义。如是三性。都无所得。名为总空性相。问。如何得知亦遣依他。彼引经云。
无有少法生 亦无少法灭 净见观诸法
非有亦非无
又引两经。一经说云。
诸法说缘生 缘法两皆无 能如是正知
名通达缘起 若法从缘生 此法都无性
若法都无性 此法非缘生
又诸波若皆作此说。一切诸法皆不可得。乃至法界实际。故知圆成亦无所有。问。若尔契经如何会释。契经颂云。
遍计所执无 依他起性有 妄分别失坏
堕增减二边
解云。名是遍计所执。义是依他起性。名于其义非有故无。义随世间非无故有。不可引此证有依他。如是等文。不可具述。二护法等云。于三性中。但遣所执。非余二性。故此中云。于依他起及圆成中。一切品类染净所执毕竟远离性。此明于二性中远离所执。故知但遣所执以显空性。言及于此中都无所得者。止滥。谓此总空性一切十相皆无所得。非如前十六空各遣一相。又解。遍计所执。于二性中毕竟远离。及都无所得。又余经说。遍计所执无。依他起性有。妄分别失坏。堕增减二边。又此经中无自性相品云。然诸有情。于依他起自性及圆成实自性上。增益遍计所执自性。故我立三种无自性性。又大般若经云。诸遍计所执性。决定非有。诸依他起性。唯有名相施说言说。诸圆成实空无我性。是真实有。(无性摄论第一引此经文)又广百论引经云。遍计所执所集所增所取常恒无变易法。如是一切。皆名为无。因缘所生。皆说为有。如来处处说三自性。皆言遍计所执性空。依他圆成二性是有。故知空教别有意趣。不可如言拨无诸法。如言取义。名谤大乘。便恶取空。成大邪见。如是等经。不可具述。问若尔如何会释前所引经遣依他起。护法释云。前何经说云。无有少法生亦无少法灭者。此颂意明遍计所执自性差别能诠所诠。其体皆空。无生无灭。净见观诸法非有亦非无者。离执净见观诸世间因缘所生非无非有。会后二经云。如是二经。说缘生法虽无自性。而不相违。以从缘生法有二种。一者遍计所执。二者依他起性。此中意明。遍计所执自性非有。不说依他。上来护法等会释经文。清辨引经。复作此难。若有依他。何缘经说一切法性无不皆空。又契经云。佛告善现。色等诸法自性皆无。复有经言。佛告大慧。一切法性皆无有性。先有先无不可生故。护法通云。此有密意。密意如何。谓此诸经。唯破遍计所执自性。非一切无。若一切无。便成邪见。云何知有此密意耶。结余契经中显可说故。谓薄伽梵。说如是言。我唯依于相应自性。说一切法自性皆无。若有如言而生执着。谓染净法自性皆无。彼恶取空。名为邪见。具说如彼。由斯义故。世亲菩萨二十唯识云。非知诸法一切种无。乃得名为入法无我。然达愚夫遍计所执自性差别诸法我无。如是乃名入法无我。非诸佛境离言法性。亦都无故。名法无我。又无性摄论第一卷云。于无无因。强立为有。故名增益。于有无因。强拨为无。故名损减。乃至彼云。于遍计所执。唯有增益。而无损减。都无有故。以要于有方起损减。于依他起。无有增益。以有体故。要于非有。方有增益。亦无损减。唯妄有故。于圆成实。无有增益。是实有故。唯有损减。广说如彼。又依瑜伽第三十六及七十五。损减依他圆成是无。皆说名为恶取空者。如前分别。又大智度论第三十七云。爱多者著有见。见多者着无见。如是等众生。著有见无见。是二种见。虚妄非实。破中道。譬如人行陕道。一边深水。一边大火。二边俱死。著有着无。二事俱失。乃至广说。问。此总空性与十七空。有何差别。解有两释。一云。体无差别。总别有异。一云。此总空性。遣所执性。前十七空。除遣影像。故有差别。
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此奢摩他毗钵舍那。能摄几种胜三摩地。
释曰。第十三。止观能摄诸定地门。于中有二。先问。后答。此即请问。
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如我所说。无量声闻菩萨如来。有无量种胜三摩地。当知一切皆此所摄。
释曰。此即第二如来正说。一切三乘无量诸定。当知摄在此止观中。更无别定非此所摄。
世尊。此奢摩他毗钵舍那。以何为因。
释曰。自下第十四止观因果作业门。于中有三。初因。次果。后业。此即因也。先问。后答。此即问也。
善男子。清净尸罗清净闻思所成正见。以为其因。
释曰。此第二答。谓此止观得定位故。别解脱戒。及散位中闻思二慧。以为其因。
世尊。此奢摩他毗钵舍那。以何为果。
释曰。自下第二辨止观果。先问。后答。此即问也。
善男子。善清净心。善清净以慧。以为其果。
释曰。自下正答。有二复次。此即初也。清净心者。心言显定。是奢摩他果。善清净慧。是毗钵舍那果。此约等流果说。若依增上果。皆得两果。又云。善清净心善清净慧者。说无漏故。名之为善。有别本云。善清净戒善清净心善清净慧以为其果者。谬也。而勘草本经论及深密经。皆不说戒。
复次善男子。一切声闻及如来等。所有世间及出世间一切善法。当知皆是此奢摩他毗钵舍那所得之果。
释曰。第二复次重释其果。然释此文。诸说不同。一云。此文但说声闻菩萨如来。若依此说。等言等取诸菩萨也。故深密云。一切声闻菩萨诸佛诸独觉众。非正教授及所化故。略而不说。一云。此中说声闻言。亦摄独觉。余如前说。一云。等言通等独觉及诸菩萨。余如前说。总说意云。三乘所得世出世间所有诸法。皆是止观所得果也。问。佛所得果皆是无漏。如何说彼名为世间。解云。世间有二种。一体有漏。故名世间。二者体虽无漏。缘世间故。名为世间。谓后得智相应心等。是故世尊有世间法。
世尊。此奢摩他毗钵舍那。能作何业。
释云。自下第三。明止观作业。先问后答。此即问也。
善男子。此能解脱二缚为业。所谓相缚及粗重缚。
释曰。如来正说。解脱二缚以为其业。所谓相缚及粗重缚。言相缚者。一云。相分。由有漏相。令彼见分不得自在。名为相缚。此即相是缚。名为相缚。一云。第七末那。为相缚体。由第七识。余眼等识。于所缘相。不得自在。若依此说。相之缚故名为相缚。言粗重缚。亦有二种。一有漏法上无堪任性。名粗重缚。与有漏法非一非异。无别体故。名为非异。断不断异。故名非一。二者。二障种子通名粗重。虽有二种。意取种子。名为粗重。若广分别。如胜义谛品已说。
世尊。如佛所说。五种系中。几是奢摩他障。几是毗钵舍那障。几是俱障。
释曰。自下第十五。止观诸障差别门。于中有四。一五系能障止观门。二五盖能障止观门。三分别五种散动门。四止观治十一障。此即初也。于中有二。先问。后答。此即问也。于五系中。几是止障。几是观障。几是俱障。言五系者。依成实论。名五心缚。烦恼恶法缠心不舍。故名心缚。一贪己身。二贪外五欲。三乐与在家出家众合。四于圣语心不喜乐。五于善法得少为足。若依集论第四。释三拘碍。彼云。拘碍有三。谓贪瞋痴。由依三故。顾恋身财。无所觉了。乐处愦丙。得少善法。便生厌足。由此不能修诸善法。故名拘碍。解云。集论如经次第。无所觉了。即当经说于诸圣教不得随欲。杂集第七。先申集论。后依五种拘碍。释拘碍义。故彼论云。又此顾恋身等。即依五种心拘碍说。何等为五。谓顾恋身。顾恋诸欲相杂住。阙于随顺教诫教授。于诸善品。得少为足。拘碍心故。名心拘碍。解云。杂集与集论异。即彼第三以为第四。瑜伽第八。引其五名而不解释。故今依五以发问辞。
善男子。顾恋身体。是奢摩他障。于诸圣教。不得随欲。是毗钵舍那障。
释曰。自下如来正说。谓顾恋身。及顾恋财。如是二种。能障于止。于诸圣教不得随欲。由斯不能分别教意。是故一向障于观也。
乐相杂住。于少喜足。当知俱障由第一故。不能造修。由第二故。所修加行不到究竟。
释曰。此明俱障。谓俱障中有其二种。一者乐相杂住。由斯不能修止及观。二于少喜足。由彼力故。所修止观。不到究竟。
世尊。于五盖中。几是奢摩他障。几是毗钵舍那障。几是俱障。
释曰。自下第二。五盖能障止观门。于中有二。初正明五盖能障止观。后世尊下。明止观二道圆传门。前中有二。先问。后答。此即问也。
善男子。掉举恶作。是奢摩他障。惛沉睡眠疑。是毗钵舍那障。贪欲瞋恚。当知俱障。
释曰。第二如来正答。谓五盖中掉举恶作。是奢摩他障。以散动故。惛沉睡眠及与疑盖。是其观障。以不明了不决定故。贪瞋俱障。根本烦恼障用胜故。然此五盖。出体辨相释名。如大婆沙四十八说。彼云。有五盖。谓贪欲盖。瞋恚盖。惛沉睡眠盖。掉举恶作盖。疑盖。问。此五盖以何为自性。答。以欲界三十事为自性。谓贪欲瞋恚各欲界五部为十事。惛沉掉举各三界五部。通不善无记。唯不善者。立盖为十事。睡眠唯欲界五部。通善不善无记。唯不善者。立盖为五事。恶作唯欲界修所断。通善不善。唯不善者。立盖为一事。疑通三界四部。通不善无记。唯不善者。立盖为四事。由此五盖以欲界三十事为自性。问。盖有何相。尊者世友作如是说。自性即相。相即自性。以一切法自性与相不相离故。复次耽求诸欲。是贪欲相。增恚有情。是瞋恚相。身心沉没。是惛沉相。身心躁动。是掉举相。令心昧略。是睡眠相。令心变悔。是恶作相。令心行相犹豫不决。是疑相。已说盖自性及相。所以今当说。问。何故名盖。盖是何义。答。障义是盖义。谓障圣道加行善根。故名为盖。广说如彼。若依杂集第七卷云。能令善品不得显了。是盖义。(已上论本)覆蔽其心。障诸善品。令不转故。若依瑜伽。说诸烦恼通名为盖。故第八云。覆真实义故名为盖。又八十四云。于所知事。能障智故。说名为盖。又依瑜伽第八十九。释立盖意。彼云。违背五处。当知建立五盖差别。一为在家诸欲境界所标论故。违背圣教。立贪欲盖。二不堪忍诸同法者。呵谏驱摈教诫等故。违背所有可爱乐法。立瞋恚盖。三由违背奢摩他故。立惛沉睡眠盖。四由违背毗钵舍那故。立掉举恶作盖。五由违背于法论义。无倒决释审察诸法大师圣教涅槃胜解故。建立疑盖。广释五盖。如大婆沙第三十八四十八。成实论第十七。杂集第七。瑜伽十一。及如别章。
世尊。齐何名得奢摩他道圆满清净。
释曰。自下第二。明止观二道圆满门。于中有二。先止。后观。皆有问答。此问止也。
善男子。乃至所有惛沉睡眠。正善除遣。齐是名得奢摩他道圆满清净。
释曰。第二如来正答。谓善男子。非如初得但除掉举及与恶作。令圆满时。乃至复除惛沉睡眠。乃得圆满。
世尊。齐何名得毗钵舍那道圆满清净。
释曰。第二问观圆满。
善男子。乃至所有掉举恶作。正善除遣。齐是名得毗钵舍那道圆满清净。
释曰。第二如来正答。谓善男子。非如初得但除惛沉睡眠。乃至亦能除遣掉举恶作。乃得圆满。问。如何五盖障止观中。掉举恶作。障止非观。惛沉睡眠。障观非止。令圆满处。与上相违。解云。止观各有二障。一性相相顺障。惛沉止。掉举观。是故瑜伽五十八十九等。皆云惛沉障止掉举障观。惛昧轻利性随顺故。二性相相翻障。惛沉障观。掉举障止。如集论杂集显扬第一成唯识论第六卷等。惛沉与观。掉举与止。性相翻故。是故盖中说相翻障。今圆满中。各各双除。顺翻二障。得圆满故。
世尊。若诸菩萨。于奢摩他毗钵舍那现在前时。应知。几种心散动法。
释曰。自下第三。分别五种散动门。于中有二。先问。后答。此即总问。止观起时应有几种心散动法。
善男子。应知五种。
释曰。自下正答。于中有三。初标数略答。次依数列名。后次第别释。此即初也。应知散动总有五种。然此散动。诸教不同。此经说五。如经可知。依深密经亦明五种。名虽有异。其义即同。故深密经云。一正念散乱。二烦恼散乱。余三散乱。与此经同。梁朝摄论亦说五种。与此经异。故第九云。论云能灭除散乱故名持诃。(此明定度)释曰。散乱有五。一自性散乱。谓五识。二外散乱。谓意识驰动于外尘。三内散乱。谓心高下及散味等。四粗重散乱。谓计我我所等。五思惟散乱。谓下劣心。谓舍大乘。思惟小乘也。解云。五中除相散动。加于自性。唐世亲本无性释论。皆不分别。集论杂集第一。皆说六种散乱。同辨中边第三中边第二。故辨中边云。散乱有六。一自性散乱。二内散乱。三外散乱。四相散乱。三粗重散乱。六作意散乱。具说如彼。显扬十八。亦说六种。同辨中边。而差别者。作意为初。第六自性。问。经说五。如何诸论更加自性。合说为六。解云。诸论皆依此经应说五种。而别说者。除佛果位。余位五识。唯散非定。是故别说自性散动。而经不说自性散动者。障定远故。非极故障。略而不说。梁摄大乘。五种散乱有两种失。一者违经。二依唐本无性世亲。皆无此说。故不可依。以外诸义。至文对释。故不重述。
一者作意散动。二者外心散动。三者内心散动。四者相散动。五者粗重散动。
释曰。第二依数列名。
善男子。若诸菩萨。舍于大乘相应作意。堕在声闻独觉相应诸作意中。当知是名作意散动。
释曰。自下第三次第别释。然此散动。略以二门分别。后方释文。一释名字。二出体性。
第一释名。先通后别。通名五散动。依深密经。名五散乱。五是标数。散动散乱。其义是一。于作意等。令闻心流荡。故名散动。即六释中。带数释也。言别名者。有其五种。一者作意。二者外心。三者内心。四者相。五者粗重。言作意者。如经舍于大乘相应作意堕在声闻独觉相应诸作意中。是名作意散动。解云。经意自有两说。一云。即说作意为散动体。若依此释。即六释中。持业释也。以彼作意即散乱故。一云。此经举二作意。能引散动。故名作意散动。据实即用散乱为体。若依此释。即依主释。此有二义。依深密经。菩萨作意之散动。故深密云。正念散动。一云。声闻作意之散动。故辨中边云。下劣心作意。虽有二说。后说为正。故集论云。此散乱法。有其六种。言外心散乱者。如经。若于其外五种妙欲诸杂乱相。乃至于外所缘境中所有寻思随烦恼中纵心流散。解云。经意有其三外。一外妙五境。二诸杂乱相。即愦丙相。故显扬云。于妙五欲及愦丙相。三除前二所余外境。于三境于上散动为体。若依此说即依主释。言内心散动者。如经。若由惛沉及以睡眠。或由沉没。或由爱味三摩钵底。或由随一三摩钵底诸随烦恼之所染污。当知是名内心散动。解云。内心者。等持相应内定之心。此意说云。能障内定。有其四种。一惛沉。二睡眠。三者沉没。即说惛沉等业用。四爱味三摩钵底者。爱上静虑。及由随一三摩钵底所起烦恼。能障定内之心。故名内三摩钵底。此有两释。一云。即说惛沉等四。为散乱体。一云。由惛等力所引染心。所引散动。以为自性。释名两释。准上应知。相散动者。如经。若依外相。于内等持。所行诸相。作意思惟。名相散动。解云。依定外相作意思惟。定内离言诸相。由此因缘。障于止观。名相散动。两种出体。唯上应知。深密经云。依外相内身三昧境界相思惟。名相散乱。又显扬云。依止外相作意思惟内境相貌。如是经论。意同此经。余教同异。至文当释。言粗重者。如经。若内作意为缘生起所有诸受。由粗重身计我起慢。是名粗重。解云。由计定中喜乐以为我所。计粗重身为我起慢。又解。若内作意为缘生起。喜乐受等。为所缘境。由粗重身种子因缘所生我见我慢。于前诸受。起我见或起我慢。即说见慢相应散乱。名为粗重。解云。二义。若依前说。依粗重身上起我见等。由此因缘。所生散乱。亦名粗重。若依后释。即我见等。行相粗故。名为粗重。此有两释。一云。我见及我慢等。名为粗重散动。一云。所生散乱为散动体。
第二出体。诸说不同。若依真谛梁朝摄论记第一卷。出五散体。不异论文。若广分别。如部执记第四卷中边论记。恐繁不述。今解。作意散动。自有两说。一云。五遍行中作意为体。如是作意。与三慧俱。或可具通善等三性。而杂集论说散乱者。举散乱缘。显其作意。一云。随烦恼中。散乱为体。举作意缘。显其散乱。故杂集云。依随烦恼性散乱。说外心散动。五欲愦丙。及所余境。三种境中。纵心流散。即随惑中散乱为体。内心散动。自有两释。一云。依中边杂集梁论。以三法为体。谓沉掉爱味。依显扬论及以此经。或以四法为体。谓惛沉睡眠下劣爱味诸烦恼。或下劣即是沉没惛睡之用。或可五法。言下劣者。即是懈怠。一云。由惛掉等力之所染故。即起散乱举惛等缘。显其散乱。相散动者。定前加行所得诸相。以为定内所行之相。作意思惟。或可依外本质相。思惟定内影像相。或可相者即矫现相。即用作意以为体性。一云。此中举作意缘。显其散乱。准前可知。粗重散动见慢种子。名为粗重。由此为缘。于已生起乐等受中。计我我所及以我慢。即用现行我见我慢。以为体性。或可由我见慢。便起散乱。即用散乱。以为体性。问。上来两释。若依释。集论杂集如何会释。谓集论说。谓散乱体。此复六种。杂集又云。依随烦恼性散乱说。解云。彼依性散乱。显散乱体。故不相违。问。若依后说。辨中边等如何会释。谓彼论说自性散乱即是五识。解云。散乱有其二种。一者随惑散乱。唯是染性。二者除佛所余五识非等引故过名散乱。即通三性。故成唯识。第十卷云。又说五识性散动者。说余所成者。非佛所成故。由斯五识。亦名散乱。故不相违。释义已讫。
今当释文。就别释中。释五散动。即分为五。此即初也。大乘作意者。依瑜伽论六十七云。云何大乘相应作意。谓有菩萨住菩萨法性。或未证入正性离生。或已证入正性离生。观自观他。诸利益事。具说如彼。声闻作意者。谓有声闻住法性。或未证入正性离生。或已证入正性离生。不观他利益事。唯观自利益事。广说如彼。显扬十六。亦同瑜伽。此中意说。未入正性离生菩萨。舍大乘相应作意。堕在二乘相应作意。然此作意。诸教不同。深密经云。舍正念大乘相应。相念二乘。若依梁论。思惟散乱。谓下劣心菩萨。舍大乘思惟小乘。集论说云。谓于余乘余定。若依若入。所有流散。杂集释云。谓于乘或入余定。舍先所习。发起散乱。谓依随烦恼性散乱。辨中边论及显扬论。名为作意。依旧中边。名为思惟。解云。思惟念想。皆是作为异名。译家别故。立名不同。
若于其外五种妙欲诸杂乱相所有寻思随烦恼中。及于其外所缘境中。纵心流散。当知是名外心散动。
释曰。第二外心散乱。文有二节。先释后结。然此散乱。诸教不同。集论说云。谓正修善时。于五妙欲。其心驰散。杂集释云。谓方便修闻等善法。舍彼所缘。心外驰散。处妙欲中。旧中边论说于六尘境。辨中边论。成唯识等。但说于诸所缘令心流荡。依显扬论。缘二种境。谓妙五欲及愦闹相。依深密经。具三种境。谓五妙欲及愦闹三处着诸相。今依此经。约三种境。释外散动。言纵心流散者。正出三种散乱体。谓一五妙欲中纵心流散。二诸杂乱相中纵心流散。三前二境外所缘境中纵心流散。言若于其外五种中纵心流散妙欲者。举第一境。顺情五尘名妙五欲。言诸杂乱相者。即愦丙相。举第二境。故显扬云。于妙五欲及愦丙相。言所有寻思随烦恼中者。显前二境所有诸随烦恼。通名寻思。皆有缘虑寻思用故。言及于其外所缘境中者。举第三境。前二境外诸根等类。名于其外。此中应说所有寻思随烦恼中。准可知故。略而不说。故深密经说。三境后有随烦恼。所言中者。如理门论。是简持义。总说意云。于三境上所有寻思。诸随烦恼中。简除忿等余随烦恼。持取纵心流散一随烦恼。唯外散乱。故说中言。
若由惛沉及以睡眠。或由沉没。或由爱味三摩钵底。诸随烦恼之所染污。当知是名内心散动。
释曰。第三辨内散动。文有两节。先释。后结。释此散动。诸教不同。故申诸教。次释经文。集论说云。谓修善时沉掉味着。杂集释云。发起沉掉及味着故。退失静定。辨中边云。味沉掉者。味着等持。惛沉掉举。即内散乱。梁摄论云。三内心散乱。谓心高下及啖味等。显扬论云。谓或由惛沉睡眠下劣。或由味着诸定。或由种种定中随烦恼故。恼乱其心。深密经云。若菩萨为睡不利。心着三昧及余三昧三摩婆提。染于所染。是名内心散乱。于诸教中。显扬同此。故依显扬释此经文。谓散动自有五种。一由惛沉。二以睡眠。三由沉没。显扬论云下劣心。解云。心自怯劣。无求定心故。已下劣心懈怠为体。四爱味三摩钵底。梵音三摩钵底。此云等至。此明欲界贪异异着上定。故名爱味三摩钵底。不同萨婆多唯用上界贪异为爱味定。以贪异烦恼不上缘故。故显扬等云。慢上静虑爱上静虑见上静虑。五者。或由随一三摩钵底诸随烦恼者。随八胜处十遍处四无色等能障诸随烦恼。如放逸懈怠等。如是五类。诸随烦恼之诸染污。言染污者。令退定故。名为染污。故杂集云。由沉掉退失静虑。又中边云。自性外缘未得令不得。内相二种已得令退。粗惑散动。令不得解脱。第六思惟。令不得无上菩提。故知沉等已得令退。或可中边一相分别。据沈等未得退失。皆得成障。
若依外相。于由等持所行诸相作意思惟。名相散动。
释曰。第四辨相散动。释此散动。诸说不同。集论云。谓为他归信。矫示修善。杂集释云。谓欲令他信已有德故。现此因缘。所修善法渐更退失。辨中边云。矫现相已修定加行故。中边论云。下地意未决未息。是名相散动。解云。已得定者。虽已得定。而下地意未能决绝。亦未能息。由矫示相退失定。为利养故。矫示其相。显扬论云。相心散乱。谓依止外相作意思惟内境相貌。深密经云。若菩萨依外相内身三昧境界相思惟。是名相散乱。解云。显扬深密。意同此经。今此经云。于内等持所行诸相者。谓正在定内现量所得种种离言境相。此意说云。依未得定知定外境。而谓已得定内境相。此即将内同外境相。又解。未得实定内相。而有少相现前。执为已得实定内相。是名散动。
若内作意为缘生起。所有诸受。由粗重身。计我起慢。当知是名粗重散动。
释曰。第五释粗重散动。由计定中喜乐。以为我所。计粗重身。为我起慢。名粗重散动。又解。若内作意为缘生起。喜乐等受。为所缘境。由粗重种子为因缘。所生我见我慢。于前诸受起我见。或起我慢。即说见慢相应散乱。名为粗重。故杂集云。粗重散乱者。依我我所执及我慢品粗重力故。修善法时。于已生起所有诸受。起我我所。及与我慢执受间杂取相。谓由我执等粗重力故。于相已生起乐等受中。或执为我。或执我所。或起我慢。由此所修善品永不清净。
世尊。此奢摩他毗钵舍那。从初菩萨地。至如来地。能对治何障。
释曰。自下第四。止观所治十一障门。于中有二。先问。后答。此即初也。
善男子。此奢摩他毗钵舍那。于初地中。对治恶趣烦恼业生杂染障。
释曰。自下第二如来正说。治十一障。分为十一。此即第一释初障。十地论第一。名凡夫我相障。世亲摄论第七。名异生性障。深密第三。及此经文。但列其名。而不解释。梁摄论第十。名凡夫性无明。略辨体相。成唯识第九。名异生性障。广释其相。故今且依成唯识论。以辨障体。且初障体。自有二义。一随名出体。即用分别二障为体。故唯识云。异生性障。谓二障中分别起者。依彼种立异生性故。又云。执着我法愚。即是此中异生性障。二就实出体。即用二十二愚中初二种愚及彼粗重。以为自性。故唯识云。虽见道生亦断恶趣诸业果等。而今且说能起烦恼。是根本故。由斯初地说断二愚及彼粗重。一执着我法愚。即是此中异生性障。二恶趣杂染愚。即是恶趣诸业果等。(等言等取北拘卢洲无想天第八有及恶趣中等流增上果等)应知愚品。总说为愚。或彼唯说利钝观障品俱起二愚。彼粗重言。显彼二种。或二所起无堪任性。具说如彼。又此经云。对治恶趣烦恼业生离染障。故知就实。初地所治二障等为体。会诸教者。十地论云凡夫我相障。世亲论云异生性障。梁摄论云。凡夫性无明者。即当第一执着我法愚。而差别者。梁论名狭。说无明故。余论名宽。说障言故。深密经云。恶道业生烦恼染。及此经文。即当第二恶趣杂染愚。二经三论。各举一愚。成唯识论通二愚等。故知就实二种愚等以为自性。或可二经同唯识论。说烦恼言摄所知障。以同体故说烦恼名。言释名者。异生性障。是依主释。依二障种。立异生性故。恶趣烦恼业生杂障染障。是持业释。三种杂染。即是障故。
第二地中。对治微细误犯现行障。
释曰。此明第二地障。所知障中。俱生一分。及彼所发误犯三业。以为自性。现种分别。通现及种。并取习气。习气即是无堪任性。故唯识云。二耶行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及彼所发误犯三业。即经所说微细误犯愚。种种业趣愚。具说如彼。而十地论。耶行于众生身等障。世亲论云。于诸有情身耶行。深密经云微细过失。及此经云微细误犯现行者。有其三义。依持业释。三业为体。若依主释。无明为体。尽理而说。通用三业。无明为体。若依梁摄论。依身业。于诸众生起耶行无明者。有其二义。若随名说。无明为体。据尽理论。通用无明及业为体。言释名者。若依梁论。起邪行无明者。是持业释。而此经等名微细误犯现行等者。如前分别。亦是依主。亦是持业。误犯现行之障。或误犯现行即是障故。
第三地中对治欲贪障。
释曰。此明第三地障。依唯识论。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谓能障三地胜定修慧贪烦恼。及障总持闻思修慧。忘念不正知。以为自性。故唯识云。三闇钝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今所闻思修法忘失。彼障三地胜定总持。及彼所发殊胜三慧。亦摄二十二愚中欲贪愚。及圆满陀罗尼愚。而十地云。闇相于闻思修等诸法忘失。世亲论云。迟钝性于闻思修而有忘失。梁朝摄论。心迟苦无明。闻思修忘失无明。意同唯识。通摄二愚。而深密云。欲得善法过。及此经云。欲贪愚者。但摄初愚。据实通摄二愚自体。如成唯识。言释名者。余处所说。闇钝障者。谓贪即是闇性障故。名闇钝障。即持业释。或可阇钝是烦恼名。今说所知障名闇钝者。以同体故。若依是释。是依主释。阇钝之障故。今言欲贪障者。是依主释。或可法爱名贪等故。亦持业释。
第四地中对治定爱及法爱障。
释曰。此辨第四地障。依成唯识。第六识俱俱生我见。定爱法爱以为体性。故唯识云。四微细烦恼现行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第六识俱身见等摄。彼。障四地菩提分法。入四地中便能永断。具说如彼又彼云。身见等言。亦摄无始所知障。摄定爱法爱。彼定法爱。三地尚增。入四地时。方能永断。菩提分法特违彼故。又下经中。亦说二愚。一等至爱愚。二法爱愚及彼粗重。梁朝论云。四微细烦恼现行共生身见等无明。又世亲论云。四微细烦恼现行俱生身见等摄。此上二论。意同唯识。有等言故。问若尔何故十地论云解法慢障。解云。于第三地。解法教时。起解法慢。亦起法爱。故十地等各据一义。亦不相违。深密经云。爱三摩拔提心愚者。唯当定爱愚。译家别故。今此经云定法爱障者。通摄二愚。而不说身见者。非正二愚故。言释名者。成唯识云。微细烦恼现行障者。谓俱生我见。彼云。微细有其三义。一最下品故。二不作意缘故。三远随现行故。言烦恼者。彼而烦恼同体起故。说烦恼名。此即微细烦恼现行之障。故依主释。今此经云。定爱及法爱障者。亦依主释。或可持业。谓所知障亦得爱名。故法爱等名法爱障。亦持业释。又解。爱名唯烦恼名。亦成持业。先以爱名显所知障体。后言障故。余论释名不可具述。
第五地中对治生死涅槃一向背趣障。
释曰。此辨第五地障。依成唯识。即用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二十二愚中纯作意背生死纯作意趣涅槃愚。以为自性。故成唯识云。五于下乘般涅槃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厌生死乐趣涅槃。同下二乘厌苦所灭。彼障五地无差别道。释二种愚。如下经说。纯作意背生死纯作意趣涅槃。而十地论身净我慢障。梁论。于下乘涅槃无明。世亲论云。于下乘涅槃障者。皆摄一愚。意通二愚。深密经意同此经。今此经云。生死涅槃一向背趣者。正摄二愚。如名可知。释名字者。成唯识云。于下乘般涅槃障者。是依主释。下乘般涅槃障故。今此经文。是持业释。厌背即是所知障故。
第六地中对治相多现行障。
释曰。此辨第六地障。依成唯识。所知障中俱生一分。此即第五地中。作四谛观。执彼四谛染净之相。谓苦集流转是染分相。灭道还灭是净分相故。成唯识云。六粗相现行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执有染分粗相现行。彼障六地无染净道。入六地时。便能永断。由斯六地。说断二愚及彼粗重。一现行观察流转愚。即是此中执有染者。诸行流转染分摄故。二相多现行愚。即是此中执有净者。取净相多现行。未能多时住无相观。而十地云。微细习障。梁论。微细相行无明。世亲唯识。粗相现行。皆是相形立名。论体性者。通摄二愚。于理无失。深密经云诸相行过。及此经云相多现行。意同诸论。义不违故。释名字者。并依主释。相多现行之障故。寻而可知。
第七地中对治细相现行障。
释曰。此明第七地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前第六地作十二缘生观。执有微细流转相。及细还灭相。执此二相故。能障第七地妙无相道。故成唯识云。七细相现行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执有生灭细相现行。彼障七地妙无相道。入七地时。便能永断。由此七地。说断二愚及彼粗重。一细相现行愚。即是此中执有生者。犹取流转细生相故。二纯作意求无相愚。即是此中执有灭者。尚取还灭相故。纯于无相作意劝求。未能空中起有胜行。而十地论细相习障。梁论复云微细相行无明。世亲云细相现行。成唯识云细相现行障。深密经云微细相行过。及此经云细相现行障。皆是相形得名。皆摄二愚。理亦不违。准上应知。言释名者。并依主释。准上应知。
第八地中。对治于无相作功用及于有相不得自在障。
释曰。辨第八地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无相观不任运起。亦摄二愚。一于无相作功用愚。二于相自在愚。令于相中不自在故。故唯识云。八于无相中作加行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无相观不任运起。前之五地有观多。无相观少。于第六地。有相观少。无相观多。第七地中。纯中纯无相观。虽恒现行。而有加行。由无相中有加行故。未能任运现相及土。乃至广说。十地论云。于无相有行障。梁论云于无相作功用无明。世亲论云无相作行。成唯识云无相中作加行障。皆摄一愚。谓于无相作功用愚。准唯识。虽举一名。通摄二愚。谓于无相作功用愚。于相自在愚。深密经云。对治无相行自然行过者。自有两释。一云。于八地中无相智行能无功用自然现行。此能障彼。故言无相行自然行过。即当二中于无相作功用愚。一云。彼经同解深密。双举二愚。一无相行者。即当于无相作功用愚。二自然行愚者。即当于有相不得自在愚。今此一部具摄二愚。如经应知。言释名者。十地梁论世亲唯识。皆云于无相中加行障者。皆依主释。谓由无相起加行智。非加行智体即是障。此即加行智之障故。是依主释。今依此经。于无相作功用。及于有相不得自在障者。并依主释。
第九地中对治于一切种善巧言词不得自在障。
释曰。办第九地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能障四无碍法。以为体性。故唯识云。九于利他中不欲行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于利乐有情事中不欲勤行。乐修己利。彼障九地四无碍解。入九地时。便能永断。由斯九地。说断二愚及彼粗重。一于无量所说法名句字后后慧辨陀罗尼自在愚。于无量所说法陀罗尼自在者。谓义无碍解。即于所诠总持自在。于一义中现一切义故。于无量名句字陀罗尼自在者。谓法无碍解。即于能诠总持自在。于一名句字中。现一切名句字故。于后后慧辨陀罗尼自在者。谓词无碍解。即于言音展展训释总持自在。于一音声中。现一切音声故。二辨才自在愚。辨才自在者。谓辨无碍解。善达机宜。巧为说故。愚能障此四种自在。皆是此中第九障摄。十地论云。不能善利益众生障。梁朝论云。于众生利益事不由功用无明。世亲论云。于饶益有情事不作者慈摄二愚。于理无违。无简别故。深密经说。一切种法不得自在过。又此经云。于一切种善巧言词不得自在障者。自有两释。一云。即当第二辨才自在愚。一云。通摄二愚。于一切种善巧言词者。通四无碍。名一切种善巧言词。言释名者。此上四论二经。并依主释。寻即可知。
第十地中对治不得圆满法身证得障。
释曰。此明第十地障。此亦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依成唯识及下经文。亦摄二愚。故唯识云。十于诸法中未得自在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于诸法不得自在。彼障十地大法智云及所含藏所起事业。入十地时。便能永断。由斯十地。说断二愚及彼粗重。一大神通愚。即是此中障所起事业者。二悟入微细秘密愚。即是此中障大法智云及所含藏者。十地。梁论。世亲。唯识。皆云于诸法中未得自在障者。当二愚中悟入微细秘密愚。或可通摄二愚。深密经云。第十地中。对治未得满足法身愚。此经复云。第十地中对治不得圆满法身证得障者。亦摄二愚。义亦无失。不别配故。今此经云不得圆满法身者。约真如法身说。故杂集论第十二云。言法身者。谓所知障永断转依所摄。此于第十地名圆满。于如来地名成就。言释名者。四论二种释名虽异。得名皆同。是依主释。
善男子。此奢摩他毗钵舍那。于如来地。对治极微细最极微细烦恼障及所知障。
释曰。此明第十一障。于中有二。初明所断障。后明断障胜利。此即初也。谓二障中俱生一分。言极微细者。是烦恼障。最极微细者。是所知障。又解。极细最细皆通二障。极位所断。故名极细。胜位所断。故名最细。又解。无细可过。名为极细。无细可胜。故名最细。所以佛地说。二障者。见所断障。初地已断中。其所知障。同诸经论。烦恼障中若俱生者。前十地中故留不断。至于佛地。乃能断之。故唯识云。此地于法虽得自在。而有余障。未名最极。谓有俱生微所知障。及有任运烦恼障种。金刚喻定现在前时。彼皆顿断。入如来地。由斯佛地。说断二愚及彼粗重。一于一切所知境极微细着愚。即是此中微所知障。二极微细碍愚。即是此中一切任运烦恼障种。故集论说。得菩提时。顿断烦恼及所知障。成阿罗汉。及成如来。证大涅槃大菩提故。此经即当二种愚也。而深密云。第十一地中。对治细极细微细智障者。偏说智障。译家脱也。此佛地障余论皆无。故不配属。言释名者。六释之中。持业释也。
由能永害如是障故。究竟证得无著无碍一切智见。依于所作成满所缘建立最极清净法身。
释曰。此明第二断障胜利。文有两节。一明断障证得智见。谓能永断二种障故。如其次第。究竟证得法空无著一切智见。人空无障一切智见。故成唯识第九卷云。着是所知障。碍是烦恼障。以此证知。法空观智名为无著。人空观智名为无碍。二于所缘建立法身。谓依第四所作成满所缘境故。断除二障。建立清净真如法身。或可建立二种法身。
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依奢摩他毗钵舍那勤修行故。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释曰。自下第十六。止观能证菩提门。先问。后答。此即问也。云何菩萨已得止观。由依止观勤修行故。证得无上正等菩提。
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若诸菩萨。已得奢摩他毗钵舍那。依七真如。于如所闻所思法中。由胜定心。于善审定。于善思量。于善安立。真如性中内正思惟。
释曰。自下第二如来正说。于中有二。初释。后善男子如是下结。前中有二。初明因位勤修诸行。后乃至下。明其果位证得菩提。前中有三。初法。次喻。后合。就法说中。自有两说。一云约四种道。即分为四。一明资粮位。二彼于下明加行位。三僧是下明见道位。四复于下。明修道位。此即第一明资粮位。文有两节。初明能观人在资粮位已得止观。后依七真如下。依境发观。文有三节。初依七真如者。举所观境。谓资粮位位依此心观。观七真如。次于如所闻等者。辨三慧所依。于如所闻者。闻慧所依。闻谓听闻。即是耳根发生耳识闻言教故。所思法中者。思慧所依。思谓思虑。即是思数发生智慧思择法故。由胜定心者。修慧所依。修谓修习。即是胜定发生智慧修对治故。后于善审定等者。辨所生慧。此用闻慧。依七真如能善审定。于善思量者。思所成慧。于善安住等者。修所成慧。依七如中内思惟故。一云。即分为三。初明加行位。次明见位。后显修位。就加行似中。复分为二。初明寻思如实观。后彼于下除遣诸相。此即初也。文有二节。初明依七真如作寻思观。后于善审定下。明如实观。谓诸菩萨。依七真如。如所闻思。由胜定力。于𤏙顶位。作四寻思观。能善审定。能善思量。存识遣相。于忍第一。作四如实观。于善安立真如性中。内正思惟。遣能取识。广释其相。如前已说。虽有两释。且依后说。
彼于真如正思惟故。心于一切细相现行。尚能弃舍。何况粗相。
释曰。第二除遣诸相。于中有二。初明除遣。后彼既多住下明善修治心。前中有三。初标除遣。次善男子下显所除相。后于彼现行下正明除遣。此即初也。诸彼加行位菩萨。依七真如。正思惟故。彼能观心。于彼一切所执受等细相现行。尚能弃舍。何况粗相。言粗相者。一切散位所现诸相。或可一切染污所现诸相。或可欲界下地诸相。故瑜伽论第十一云。云何粗相。谓所观下地一切粗相。
善男子。言细相者。谓心不执受相。或领纳相。或了别相。或杂染清净相。
释曰。自下第二显所除相。然诸所除。有二十一种。摄十一段。此即第一明所执受等四种相也。如其次第。身受心法四念处境。此中意说。托所执受等变作影像。名为细相。下皆准此。
或内相。或外相。或内外相。
释曰。第二内等三相。然此内外。略有三释。一云。自身名内。他身名外。合名内外。一云。六根名内。六境名外。合名内外。一云。有情名内。非情名外。合名内外。故婆沙论一百三十八云。然内外法差别有三。一相续内外。谓在自名身为内。在他身及非情名为外。二处内外。谓心心所所依名内。所缘名外。三情非情内外。谓有情数法名内。非情外数法名外。大般若等。同第二释。彼云。内空谓内六处。外空谓外六处。内外空谓内外六处。
或谓我当修行一切利有情相。
释曰。第三显利他相。利他即是显扬论中利有情行。谓以四摄利益一切诸有情故。又解。自利利他行中是利他行。广如瑜伽三十五说。
或正智相或如如相。
释曰。第四正智如如相。或可此中分别五相。五相即是名相分别正智如如。就胜说故。且说二相。若广分别名等五相。如瑜伽论七十二等。
或苦集灭道相。
释曰。第五辨四谛相。婆沙论七十七云。问。苦集灭道。各有何相。胁尊者曰。逼迫是苦相。生长是集相。寂灭是灭相。出离是道相。广如彼论四复次释。
或有为相。或无为相。
释曰。第六辨有为相。若与生等四相相应。名有为相。与此相相违。名无为相。广如杂集论第三婆沙一百二十八等。
或有常相。或无常相。
释曰。第七常无常相。与前有为无为。体无差别。义别故说。
或苦有变异性相。或苦无变异性相。
释曰。第八苦变异等相。谓苦乐二受。名有变异性相。舍受。名为苦无变异性相。又解。所执性苦。及依他性苦。名苦有变异性相。圆成实性苦无变异性相。如辨中边成唯识。广辨四谛。皆通三性(深密经云苦集不异自性业者。译家别也)。
或有为异相相。或有为同相相。
释曰。第九有为同异相。大般若第五十一云。自相谓一切法自相。如变碍是色自相。领纳是受自相。取像是想自相。造作是行自相。了别是识自相。如是等有无量自相。共谓一切法共相。如苦是有漏法共相。无常是有为法共相。空无我是一切法共相。如是等。有无量共相。
或知一切是一切已有一切相。
释曰。第十知一切相。谓知一切是一切已者。上来别显诸相。此即总显诸相。举能知智。显所知相。此即显其诸法自相。有一切相者。显差别相。一一皆有可见不可见等一切相也。或可前是尽所有相。后一切者如所有性。
或补特伽罗无我相。或法无我相。
释曰。第十一辨二无我相。补特伽罗。此云数取趣。谓数数往来取诸趣也。旧云人者谬也。末奴沙。此云人也。若依旧译。有其两失。一不摄诸趣失。二梵音相违失。以此故知今翻正也。此二无我相。如瑜伽论九十三说。彼云。补特伽罗无我者。谓离一切缘生行外。别有实我不可得故。法无我者。谓即一切缘生诸行。性非实我。是无常故。
彼于现行心能弃舍。
释曰。第三正明除遣。谓即于彼如上所说现行诸相。真如观心能正除遣。问。此诸相是依他起。如何说彼名为除遣。解云。如前所说。不现前故名为除遣。非遣依他因缘道理说名除遣。又解。染污依他断故名遣。故瑜伽论三十六云。能断能舍。故名除遣。
彼既多住如是行故。于时时间。从其一切系盖散动善修治心。
释曰。第二善修治心。谓能观察真如相故。如上所说。五系五盖及五散动。便能修习能对治心。
从是已后。于七真如。有七各别自内所证通达智生。名为见道。
释曰。自下第二明见道位。于中有二。初正明见道。后由得此故下。明见道胜利。此即第一正明见道。初见理故。名为见道。故无性摄论第六卷云。见先未见胜法界故。名为见道。又成唯识第九卷云。加行无间。此智生时。体会真如。名通达位。初照理故。亦名见道。然此见道自有二种。一真见道。谓世第一无间而生。双证生法二空真如。顿断一切见所断惑。名真见道。而今此说各别内证七真如者。从诠而说。若证流转诸法实性义边。名各内证流转之真如。如是乃至。若证四谛实性义边。名为别证四谛真如。非此无相真见道位。前后七时各别内证。二相见道。或有三心。谓有情假缘智。法假缘智。遍遗有情法假缘智。或十六心。谓苦法忍等。此二见道。如成唯识第九瑜伽五十八等。广如别章。
由得此故。名入菩萨正性离生。生如来家。证得初地。又能受用此地胜德。
释曰。自下第二释其胜利。于中有二。初明四种胜利。后彼于下。明事边际所缘胜利。此即初也。然此胜利。依成唯识第九卷中。见道胜利。有其八种。故彼论云。菩萨得此二见道时。生如来家。住极喜地。善达法界。得诸平等。常生诸佛大集会中。于多百门已得自在。自知不久证大菩提。能尽未来利乐一切。依摄大乘。有六胜利。故摄论云。入极喜地。善达法界。生如来家。得一切有情平等心性。得一切菩萨平等心性。得一切佛平等心性。六种胜利。若广分别。如无性世亲释论第六。八种胜利。如梁论第八。十种胜利。如梁论第十。今依此经。有四胜利。一入菩萨正性离生。二生如来家。三证得初地。四又能受用此地胜德。言正性离生者。正性即是无漏圣道。言离生者。见道所断分别烦恼。能生六道四生等类。犹如生食能生诸病。从喻立号。名之为生。见道生时。离彼如生分别烦恼。故名离生。若依俱舍第二十三。苦法智忍见有其二名。故彼论云。即此名正性离生。亦复名正性决定。由此是初入正性离生。亦是初入正性决定故。经说正性。所谓涅槃。或正性言。目诸圣道。生谓烦恼。或根未熟。圣道能越。故名离生。能决取涅槃。或决了谛相。故诸圣道得决定名。至此位中说名为入。解云。俱舍正性二种涅槃圣道。生有二义。一烦恼生犹如生食。二圣道未熟。名之为生。顺正理六十三。显宗第七。大同俱舍。依毗婆沙。亦有二义。一者见所断惑。犹如生食。故大婆沙第三卷云。复次。见所断惑。令诸有情堕诸恶趣。受诸剧苦。譬如生食久在身中。能作种种极苦恼事。是故此惑说名为生。见道能灭。故名离生。复次有身见等。刚强难伏。如狩笼戾。故说名生。见道能灭。故名离生。或复善根未熟名生。故婆沙云。复次一切烦恼。或诸贪爱。能令善根不得成就。及令诸有润令起过。皆名为生。见道起已。摧彼势力。令不复为增上生过。由此见道。独名离生。广说如彼。大乘说处。如第八卷疏记中释。言生如来家者。无性释云。谓佛法界。名如来家。于此证会。故名为生。世亲释云。生如来家者。由此能令诸佛种性不断绝故。依十住婆沙第一卷云。是诸佛家。名如来家。今是菩萨行如来道相续不断故如来家。广如彼论多复次说。证得初地者。如下当释。又能受用此地胜德者。此摄唯识余六胜利。
彼于先时。由得奢摩他毗钵舍那故。已得二种所缘。谓有分别影像所缘。及无分别影像所缘。彼于今时。得见道故。更证得事边际所缘。
释曰。自下第二。明所缘胜利。谓先地前已得二种所缘境故。今此见道。更得第三边际所缘。三种所缘。差别之相。如前已说。
复于后后一切地中进修修道。即于如是三种所缘。作意思惟。
释曰。自下第三释修道位。文有二节。初明进修。修是增明义。谓见道后。后九地中。观智渐增。又解。后后者。具说十地。在见道后。十地非一。重言后后。后即于如是等者辨具三缘。谓无分别智内正思惟诸事边际真如实境。而不变影。以后得智作意思惟有分别影无分别影二种境界。即以此文。证十地中皆具三境。
譬如有人。以其细楔。出于粗楔。
释曰。第二喻说。如诸世间欲破木时。先用粗楔。后用细楔。以其细楔。出于粗楔。
如是菩萨。依此以楔出楔方便。遣内相故。一切随顺杂染分相。皆悉除遣。相除遣故。粗重亦遣。
释曰。第三举法同喻。(亦名为合)于中有二。初明初地出二种缚。后显余地陶练其心。此即初也。谓初地菩萨。依此以楔出楔圣道遣定内相。由遣相故。一切相缚悉皆除遣。相缚遣故。粗重缚亦遣。故瑜伽论六十四云。若有行于非安立谛不行于相。不行相故。于诸相缚便得解脱。于诸相缚得解脱故。于粗重缚亦得解脱。二缚别相。如前已释。问。如何得知初地已上能断二缚。答。如成唯识第九卷云。此加行位。未遣相缚。于粗重缚亦未能断。又梁摄论第四卷云。若得无分别智。即解相结。相结不起。粗重结即随灭。故知地前不断二缚。然此所说以楔出楔。诸教不同。若依瑜伽。影像喻细楔。本质喻粗楔。身轻安为细楔。身粗重为粗楔。即以细楔。遣于粗楔。故六十七云。除遣修者。谓如有一由三摩地所行影像诸相作意故。如以楔出楔方便除遣。弃于自性诸相。又如有一用彼细楔遣于粗楔。如是行者。以身轻安。遣身粗重。名除遣修。又显扬论第十六云。除遣修者。谓如有一思惟三摩地所行影像相故。除遣诸法根本性相。令不复现。余同瑜伽。若依梁论。以粗榍遣细榍。喻十地中以胜智遣劣智。故十一云。如世间欲破木。先用细榍。后用粗榍。观行人破烦恼亦尔。先用劣道。次用中道。后用胜道。若依摄论。圣道喻细楔。杂染种子喻粗楔。故世亲论第八卷云。论曰。对治差别者。谓一切总相缘智。以楔出楔道理。遣阿赖耶识中一切障粗重故。释云。缘总法智。对治一切障破而住。如以细楔除去粗楔。住本识中。诸杂染法熏习种子说名为粗。诸对治道。能除彼故。是微细义。又无性论第八卷云。圣道微妙。故如细楔。所治种子其性粗重。故如粗楔。余同世亲。依此等教。释此经文。诸说不同。一云。此经意同梁论。以胜智楔。出劣智楔。一云。经意同世亲等。以圣智楔。出于惑楔。一云。此经就相显说。同世亲等。就通相说。皆不相违。谓诸菩萨。在地前位。得根本定。以身轻安。遣身粗重。次以定内细影。遣外粗相。或以影像细相。遣本粗相。地上菩萨。及用真观。遣影像相。乃至以智遣惑。寻即可知。或可法喻合依修道位说。
永害一切相粗重故。渐次于彼后后地中。如练金法陶练其心。
释曰。第二陶练其心。谓于初地。永害二缚力故。于后诸地。如练生金。陶练其心。此练金法。如瑜伽论第十三说。彼云。当如陶练生金之法。陶练其心。谓练生金。略有三种。一除垢陶练。谓从金性中渐渐除去粗中细垢。二摄受陶练。谓即于彼郑重销煮。三调柔陶练。谓销煮已。更细练治瑕璅等秽。又三十一云。譬如黠慧锻金银师。或彼弟子。于时时间。烧练金银。令其弃舍一切垢秽。调柔随顺。随其所乐。种子转变。如是勤修瑜伽行者。为令其心弃背贪等一切垢秽。随于彼彼欲自安立。或奢摩他品。或毗钵舍那品。即于彼彼能善和合。无转无动。随其所乐。种种义中。如所信解。皆能成办。
乃至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得所作成满所缘。
释曰。第二明其果位。证得菩提。(于五位中。即是第五究竟位也)谓非但地地陶练其心。乃至证得究竟位中无上菩提。又依此位。于其四种所缘境中。更得第四所作成满所缘境也。佛果位中。四境具足。又解。地前得二种境。十地位中。改名边证。佛果位中。改名成满。虽有两释。前解为胜。
善男子。如是菩萨。于内止观正修行故。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释曰。此即第二结文。谓地前地上菩萨。修止观二道勤修行故。证得无上正等菩提。
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云何修行引发菩萨广大威德。
释曰。自下第十七。引发广大威德门。于中有二。先问。后答。此即问也。
善男子。若诸菩萨。善知六处。便能引发菩萨所有广大威德。
释曰。自下第二如来正答。于中有二。初依问正释。后善男子下结。前中有三。一标数略答。二依数列名。后次第别释。此即第一标数略答。谓诸菩萨善知六处。引大威德。
一者善知心生。二者善知住。三者善知心出。四者善知心增。五者善知心减。六者善知方便。
释曰。第二依数列名。
云何善知心生。
释曰。自下第三次第别释。别释六处。即分为六。此即第一释善知心生。于中有二。先问。后答。此即问也。善知者。能知智。心生者所知心。下皆准此。
谓如实知十六行心生起差别。是名善知心生。
释曰。自下第二正答。于中有二。初总答。后别释。此即总答。
十六行心生起差别者。
释曰。第二别释十六行心。于中有二。先牒。后释。此即总牒。
一者不可觉知坚住器识生。谓阿陀那识。
释曰。自下第二次第别释。十六种心。即为十六。此释初心。文有两节。初标心名。后出体性。然释此文。自有两释。一云。不可觉知者。谓第八识能缘行相不可觉知。恒相续结故。名为坚住。执持器世间故。名为器识。阿陀那识者。此出体性。梵音阿陀那。此云执持。有其三义。一执持根根所依。二执持种子。三者执持结生相续结。一云。不可觉知者。谓共相果外器世间。不可觉知自变他变差别之相。
二者种种行相所缘识生。
释曰。此明第二心生。先标其名。后出体性。此即标名。能缘行相。随境非一。故言种种行相。所缘识生者。从境立名。所缘境境识。故名所缘识生。
谓顿取一切色等境界分别意识。及顿取内外境界觉受。
释曰。第二出体。于中有二。初明有漏意识。后明无漏意识。此即初也。谓于一时。顿取一切色等六境。分别意识。此即五识同时分别意识。或五识后分别意识。或于一时顿取内外十二处境。觉悟领受。分别意识。
或顿于一念瞬息须臾。现入多定。见多佛土。见多如来。分别意识。
释曰。第二无漏意识。梵音刹那。此云极少时。即是一念。故杂心论云。如壮士夫一弹指顷。迳六十刹那。一刹那为一念。梵音腊缚。此云瞬息。梵音牟呼栗多。此云须臾。依俱舍论第十二云。刹那百二十。为一怛刹那。六十怛刹那。为腊缚。三十腊缚。为牟呼栗多。此意说云。后得无漏自在力故。或于一时。于一念顷。现入多定。见多佛土。或见多佛。分别意识。然此后得对有漏心。名无分别。对正体智。亦名分别。问。于一念见多如来。其义可尔。如何一念能入多定。答。诸佛菩萨神力难思。能于念念。入种种定。故杂集论第十四云。唯佛世尊。及已得大神通菩萨。由随所欲。刹那刹那。能入无量三摩地差别故。又解。随应可得入诸定等。非实一念入一切定。若不尔者。如何一念入多佛土。无一有情有多身故。示现化身。入多佛土。
三者小相所缘识生。谓欲界系识。
释曰。显第三心。此下五相。并约第八赖耶识说。故瑜伽论五十一云。阿赖耶识。于欲界中。缘狭小执受境。了别狭小所缘故。杂论云。小者谓欲界下劣故。
四者大相缘识生。谓色界系识。
释曰。辨第四识。瑜伽论云。阿赖耶识。于色界中。缘广大执受境。了别广大执受所缘故。杂集论云。大者谓色界增上故。
五者无量相所缘识生。谓空识无边处系识。
释曰。辨第五识。瑜伽论云。阿赖耶识。于无色界空无边处识无边处。缘无量执受境。了别无量执受所缘故。杂集论云。无量者。谓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边际故。
六者微细相所处识生。谓无所有处系识。
释曰。释第六相。瑜伽论云。阿赖耶识。于无所有处。缘微细执受境。了别微细执受所缘故。
七者边际相所缘识生。谓非想非非想处系识。
释曰。明第七心。于三界中。最是后边。故名边际。瑜伽论云。阿赖耶识。于非想非非想处。缘极微细执受境。了别极微执受所缘故。显扬十七释上五相。亦同瑜伽。或可五相随其所应。通于六识。
八者无相识生。谓出世识及缘灭识。
释曰。明第八心。出世识者。无漏道谛相应识。远离有漏诸戏论相。故名无相。此通无漏八种净识。及缘灭识者。缘灭谛识。此通无漏八识及有漏意识。
九者苦俱行识生。谓地狱识。
释曰。明第九心。谓那落迦全。及于一分鬼傍生中。纯受苦处。深密经云。苦相应识者。如恶道识。
十者杂受俱行识生。谓欲行识。
释曰。明第十心。谓于人中。若欲界天。及于一分鬼傍生中。转识相应。苦受。乐受。不乐受。相杂俱转。深密经云。杂受相应识。如欲界识。
十一喜俱行识生。谓初二静虑识。
释曰。明第十一心。谓初二定喜受相应。大小共许。然大乘宗。同体义分。亦有乐受。此经为分五受别故。且说喜受。深密经云。喜相应识。如初二禅识。
十二乐俱行识生。谓第三静虑识。
释曰。第十二心。瑜伽论云。下三静虑。一向乐受俱转。深密经云。乐相应识。如第三禅识。
十三不苦不乐俱行识生。谓第四静虑。乃至非想非非想处识。
释曰。明第十三心。谓第四静虑已上诸地。一向唯与舍受相应。此通有漏无漏第六意识及第七八识。深密经云。舍受相应识。如第四禅乃至非非想识。
十四染污俱行识生。谓诸烦恼及随烦恼相应识。
释曰。明第十四心。随其所应。谓与根本六种烦恼及与二十诸随烦恼相应有漏七识。
十五善俱行识生。谓信等相应识。
释曰。明第十五心。谓与信等十一善法相应有漏六识。及无漏八识。
十六无记俱行识生。谓彼俱不相应识。
释曰。明第十六心。谓不与彼善染相应有漏六识。及第八识。
云何善知心住。
释曰。第二善知心住。先问。后答。此即问也。善知者能知智。心住者所知心。下准此释。
谓如实知了别真如。
释曰。释二答也。谓如实知无分别智相应之心。了别真如。依如而住。或可了别真如者。七真如中。唯识真如。即能观智。名为了别真如。非实性如。故庄严论云。唯识真如者。谓无分别智。此意说云。谓如实知唯识观知相应之心。依境而住。名善知心住。
云何善知心出。
释曰。第三善知心出。先问后答。此即问也。
谓如实知出二种缚。所谓相缚及粗重缚。此能善知应令其心从如是出。
释曰。第二答也。谓如实知无分别智相应之心。出二种缚。此能知心既善知已。应令无分别智相应之心从二缚出。
云何善知心增。
释曰。第四善知心增。先问。后答。此即问也。
谓如实知能治相缚粗重缚心。彼增长时。彼积集时。亦得增长。亦得积集。名善知增。
释曰。第二答也。谓如实知治二缚心。彼增长时。彼积集时。能治缚心相应慧等。亦得增长。亦得积集。名善知增。增长积集有差别者。现行转增名为增长。熏成种子名为积集。或可初增长时名为增长。数数重起名为积集。
云何善知心减。
释曰。第五善知心减。先问。后答。此即问也。
谓如实知彼所对治相及粗重所杂染心。彼衰退时。彼损减时。此亦衰退。此亦损减。名善知减。
释曰。第二答也。谓如实知所治二缚所杂染心。衰退损减之时。彼杂染心相应见等。亦复衰损。名善知减。衰退减有差别者。反上增长积集应知。
云何善知方便。
释曰。第六善知方便。先问。后答。此即问也。
谓如实知解脱胜处及与遍处。或修或遣。
释曰。第二答也。谓如实知八解脱八胜处十遍处修习如如。此三科功德。或能除遣彼三科障。由此方便。发起神通及无诤等种种功德。故名方便。然此方便。引诸功德。诸教不同。若依显扬第四卷说。八解脱中。第五解脱。引诸功德。故彼论云。为欲引起诸圣神通无诤愿智无碍辨等诸功德故。复作无边识处解脱方便。若依瑜伽第十二卷。三文不同。一处但说八解脱中。第一解脱。引胜处遍处诸圣神通无诤愿智无碍解等。又复彼云。十遍处中。由八色遍处。引圣神通。由识遍处。能引无诤愿智无碍解等。由空遍处。随其所欲。皆转成空。又复彼云。解脱胜处。及遍处等。名能引道。瑜伽七十二亦同三科能引。解云。初观行者。必用解脱为初。是故。瑜伽且约解脱。后渐修习遍处能引。据实为论。三科能引诸功德。是故。瑜伽一处。及此经文。三皆能引神通等德。然此三科有差别者。如大婆沙八十五云。问。解脱胜处遍处有何差别。答。名即差别。谓此名解脱。此名胜处。此名遍处。复次下品善根名解脱。中品善根名胜处。上品善根名遍处。复次小善根名解脱。大善根名遍处。复次唯因名解脱。唯果名遍处。通因果名胜处。复次能有弃背名解脱。能胜伏境名胜处。能广所缘名遍处。复次唯作胜解名解脱。能伏烦恼名胜处。于所缘境无二无量名遍处。复次。若得解脱。未必已得胜处遍处。若得胜处。必已得解脱。未必已得遍处。若得遍处。必已得解脱及胜处。所以者何。从解脱入胜处。从胜处入遍处故。是谓解脱胜处遍处差别。若广分别。具如别章。
善男子。于诸菩萨广大威德。或已引发。或当引发。或现引发。
释曰。第二总结。谓如是善知六处菩萨知六处故。于六通等广大威德。于过去世。已能引发。于未来世。当能引发。于现在世。能现引发。
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说。于无余依涅槃界中。一切诸受。无余永灭。何等诸受于此永灭。
释曰。自下第十八。于无余依灭受门。于中有二。先问。后答。此即诘问。文有三节。初举所问教。后正发问辞。如经应知。
善男子。以要言之。有二种受无余永灭。
释曰。自下第二如来正说。于中有二。初依问正说。后是故下结。释中有二。初标数略答。后问答广释。此即略答。
何等为二。
释曰。自下第二问答广释。先问。后答。此即问也。
一者所依粗重受。二者彼果境界受。
释曰。自下广释。于中有二。初正释诸受。后于有余下。释其永灭。前中有二。初略答二受。后次第别释。此即初也。二受别相。诸说不同。一云。所依粗重受者。谓有漏受。依六根生。从根得名。称为所依。由二障种粗重所随。故言所依粗重受。彼果境界受者。谓外六境。由内六根势引生故。说六境界。名为彼果。此境界受。缘彼而生。故名彼果境界受。据实二。受。体无差别。但随根境。义说二受。一云。所依粗重受者。谓种子受。彼果境界受者。谓现行受。谓有漏种能与现果为所依止。或二障种粗重所随。故言所依粗受也。若现行受。以种子受之所生故言彼果境界受。一云。所依粗重受者。依内六根。缘内身中六根及境。诸有漏受。从所依根及能随法。以立其名。以依六根。或二障种粗重所随故。彼果境界受者。谓外六境。能与六根为增上果。故集论云。眼等六根受用力故。有六境生。此第二受。依内六根。缘外六境。从境得名。故言彼果境界受。即十二缘中。说自体受及境界受也。虽有三说。且依第三。
所依粗重受。当知有四种。
释曰。自下第二。次第别释。于中有二。初释所依粗重受。后释彼果境界受。前中有三。初标章举数。次依数列名。后逐难重释。此即初也。
一者有色所依受。二者无色所依受。三者果已成满粗重受。四者果未成满粗重受。
释曰。第二依数列名。然此四受。诸说不同。亦有三说。而初师说。大同第三师说。故不别叙。前第二师云。有色所依受。谓欲色界受种子。无色所依受者。谓无色界受种子。果已成满粗重受者。谓现与果种子。果未成满粗重受者。谓未与果受种子。一云。有色所依受。谓五识身相应受。无色所依受者。谓意识相应受也。此即身心二受也。果已成满受者。谓过去无明行等所生现在果受。果未成满受者。谓业烦恼相应能感未来因受。虽有诸说。第三为正。顺文义故。
果已成满受者。谓现在受。果未成满受者。谓未来因受。
释曰。第三逐难重释。谓初是宿业所得现在果受。后是能感未来异熟业烦恼相应受。未来果之因。故言未来因受。
彼果境界受。略有四种。
释曰。自下第二释彼果境界受。于中有二。初标章举数。后依数列名。此即初也。
一者依持受。二者资具受。三者受用受。四者顾恋受。
释曰。第二依数列名。如是四受。诸说不同。一云。此之四受。皆是现行。其差别者。有其四种。一依持受。谓缘器世界受。二资具受。谓缘资生具受。三受用受。谓亲受用衣食等受。此三缘现境受。四顾恋受。谓缘过去前三境所生受也。一云。依持受者。缘器世间受。二资具受。谓缘衣药等受。三受用受者。即是合说依持资具二种受也。四顾恋受者。顾财物受也。一云。如其次第。初缘器世间。次缘衣药等。次缘现在。后缘过去也。
于有余依涅槃界中。果未成满受。一切已灭。领彼对治明触生受。领受共有。或复彼果已成满受。又二种受一切已灭。唯现领受明触生受。
释曰。自下第二释其永灭。于中有二。初释有余永灭。后释无余永灭。此即初也。有二复次。而释此文。诸说不同。一云。果未成满受。一切已灭者。金刚心时。已断灭未来果业烦恼及相应受。领彼对治明触生受者。领彼业烦恼对治尽无生智相应无漏受也。领受共有者。领受共有器世界受。即经所说依持受也。略而不言资具受受。用受二种受也。唯除顾恋受。与贪相应故。或复彼果已成满受者。由已成满受中。通有粗重无粗重。无学身中。但有无粗重受。故言或也。略不言领有色所依受无色所依受。无学犹起故。又二种受一切已灭者。谓所依粗重受。彼果境界受。皆已除断。唯现领受明触生受。此据漏尽所有诸受。皆名明触所生之受。一云。果未成满受一切已灭者。谓得有余依时。能灭未来受种子。一切已断。言领彼对治明触生受者。能治道无漏受。言领受共有者。谓彼果境界受。言或复彼果已成满受者。谓现行正现与果受。此上据去入无余犹远者。有余依中。具此三受。言又二种受一切已灭。唯现领受明触生受者。此据将欲入无余依时。唯用无漏心。缘无余故。后灭领受共有受及彼果已成满受。但有无漏受在。故言又二种受一切已灭唯有明触生受。此约明触唯无漏者。作如是释。又解。此文是二师别解。前家言有余依中唯灭未来因受。有余三受在者。此约唯立无漏受为明触所生受。故云有三受。第二家解意。无学人身中所有受。通漏无漏。总名明触所生受。由约此义故。言有余依中。又二种受一切已灭。谓前所依粗重受。及彼果境界受。此二受一切已灭。唯有无学人明触所生受在。一云。有二复次。初复次意。于八受中。于有余依涅槃时。唯灭果未成满受。或业俱故。领彼对治明触生受。更得无漏受故。领受共有者。谓八受中。除未成满及彼果已成满。余六受凡圣共有。故言共有。问。如何无学有顾恋受。解云。顾恋有其二种。一贪应罗汉已除。二无染污者。欲数相应。罗汉亦有。故言共有。或可言共有者。唯有五受。除其顾恋。贪相应故。易可知故。略而不说。或复彼果已成满受者。此明罗汉身中有见现果受故。问。如何此受不名共有。解云。据实亦是共有。为欲对前未成满受。有无不同。所以别说。又二种受一切已灭唯现领受明触生受者。释论两释。一云。罗汉身中所有诸受离随眠故。名为无漏。前说八受。一向有漏故。云一切皆无。言二种者。前说根本二受。以摄八受。一云。入无心定时。灭除八受。而言有无漏受者。入无心定。退方便故。假说不灭。据实亦灭也。
于无余依涅槃界中。般涅槃时。此亦永灭。
释曰。第二明无余永灭。谓无余依中。此明触生受亦灭。或可如上所说共有受等亦灭。
是故说言于无余依涅槃界中一切诸受无余永灭。
释曰。第二总结应知。
尔时世尊。说是语已。复告慈氏菩萨曰。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善能依止圆满最极清净妙瑜伽道。请问如来。汝于瑜伽。已得决定最极善巧。
释曰。就长行广说中。大分为二。初广辨止观相。后结叹劝学。上来已释止观相讫。自下第二。结叹劝学。于中有三。初叹问有益。次吾已为汝下显佛同说。后诸善男子下。劝物修学。此即前二。如经可知。
吾已为汝宣说圆满最极清净妙瑜伽道。所有一切过去未来正等觉者。已说当说。皆亦如是。
释曰。显佛同说。谓我所说止观妙道。非唯我说。三世诸佛。同说此义。
诸善男子。若善女人。皆应依此勇猛精进。当正修学。
释曰。第四劝物修学。如经可知。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释曰。就此品中。大分为二。初释止观。后依教奉持。就正释中。大分为二。初长行。后重颂。或可一品总分为三。初长行广说。次以颂重说。后依教奉持。此即第二以颂重说。于中有二。初发起颂文。后以颂重说。此即初也。
于法假立瑜伽中。若行放逸失大义。依止此法及瑜伽。若正修行得大觉。
释曰。自下举颂正释。有五行颂。即分为五。初有一颂。显法瑜伽违顺得失。次有一行颂。显有所得失。次有一行颂。显化生离染德。次有一行颂。为欲说法失。次有一行颂。舍着利生得。此即第一显依法瑜伽明违顺得失。谓于十二部教。假安立法所说瑜伽。止观道中。若行放逸。失大义利大涅槃果。若依此教。及依止观。若正修行。得大菩提。
见有所得求免难。若谓此见为得法。慈氏彼去瑜伽远。譬如大地与虚空。
释曰。第二有显所得失。谓依止观推寻见有所得。若执此见。为所得法。免生死难。去瑜伽远。譬如大地之与虚空。故思益经曰。若以心分别诸法皆邪。不以心分别诸法皆正。若依婆沙第二十五。有一颂云。
虚空大地相远去 海彼此岸亦复远
日出没处斯亦远 正法邪法远中远
今此经中但举初喻。
利生坚固而不作。悟已勤修利有情。智者作此穷劫量。便得最上离染喜。
释曰。第三化生离染德。谓诸菩萨利益众生。大悲坚固。而不作是念。我能利益。彼是所利。无有能所。悟如是理。便能勤修利有情事。乃至穷劫便得最上离染喜乐。是故。地持论云。菩萨观行随事取随如取。不作是念。此如如是等类。不可具说。
若人为欲而说法。彼名舍欲还取欲。愚痴得法无价宝。返更游行而乞丐。
释曰。第四为说欲法失。若人为求名闻利养。为人说法。名为舍欲还取欲。言中说法名为舍欲。心贪名利名还取欲。如百论中。诃彼不净持戒颂云。
如羖羊相触 将前而更却 汝为欲持戒
其事亦如是 身虽能持戒 心为欲所牵
斯业是不净 何用是戒为
如是愚人获得如是法无价宝。不求无上正等菩提。而反求彼世间名利。如世愚人得无价宝反行乞丐。又解。若人为欲取空而说法者。彼名舍有还复着空。是愚痴人。获得如是法无价宝。不解教意。反生空执。
于诤諠杂戏论著。应舍发起上精进。为度诸天及世间。于此瑜伽汝当学。
释曰。第五舍着利生德。应舍诤论諠杂戏论。发起增上勇猛精进。为度世间。勤修止观。
尔时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于此解深密法门中。当何名此教。我当云何奉持。
释曰。自下第三依教奉持分。于中二。先问。后答。此即慈氏请问如来。问有二意。一问教名。二问奉持。
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此名瑜伽了义之教。于此瑜伽了义之教。汝当奉持。
释曰。自下第二对问正答。于中有二。初正答二问。后说此瑜伽下。叹教胜利。此即初也。
说此瑜伽了义教时。于大会中。有六百千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三百千声闻。远尘离垢。于诸法中。得法眼净。一百五十千声闻。诸漏永尽。心得解脱。七十五千菩萨。获得广大瑜伽作意。
释曰。此即第二叹教胜利。有其四种。一发菩提心。二远尘离垢得法眼净。三诸漏永尽心得解脱。此之三利。如前已释。四获得广大瑜伽作意。人法二空名为广大。如摄论说。止观二道。名为瑜伽。如六处经说。谓此菩萨获得缘二空性止观作意。故名广大瑜伽作意。若依瑜伽第四十六。诸佛菩萨。为众说法。当知有五大果胜利。一者一类有情远尘离垢得法眼净。二者一类有情得尽诸漏。三者一类有情于无上觉发正愿心。四者一类有情证得菩萨最胜法忍。五者一类有情受持读。修习正行。展转方便。令正法眼久住不灭。若依庄严第十二云。菩萨说法。能得八果。一诸听法者。或发菩提心。二或得无生忍。三或于诸法。远尘离垢。得法眼净。此谓下乘所摄。四或得诸漏尽。五令正法久住。由此正说得展转受持故。六未学义者令得学义。七未断疑者令得断疑。八已断疑者令得受用正法无障大善味。今此经中。有四胜利。瑜伽作意义。当菩萨无生法忍。
解深密经疏卷第七
卍续藏第 21 册 No. 0369 解深密经疏
解深经疏卷第八(经本第四)
西明寺沙门 圆测 撰
地波罗蜜多品第七
或可止观略故先说。依地起度广故后释。来意已说。今当释。
尔时观自在菩萨。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菩萨十地。所谓极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极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复说佛地为第十一。如是诸地。几种清净义分所摄。
释曰。第三依文正释。于此品内。大分为二。初问答正说分。后尔时观自在下。依教奉持分。前中有二。初长行广释。后以颂略说。或可此品即分为三。初长行广释。次以颂略说。后依教奉行。虽有两说。且依前释。就前长行。复分为四。一广明诸地。二观自在菩萨复白佛言世尊是诸菩萨凡有几种所应学事下。广明十度。三观自在菩萨复白佛言世尊此诸地中烦恼随眠下。别释依地起度所对治障。四观自在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说若声闻乘下。明佛如来说一乘意。所以如是说四段者。依地起度。依度除障。故得一乘果。故说四段。就释地中。复分为六。一约四种清净及十一分分别诸地。二释地名义。三约二十二愚分别诸地。四八种殊胜分别诸地。五约胜生分别诸地。六就三愿分别诸地。就初段中。先请。后说。此即第一菩萨请问。文有三节。初明问答者。次如佛下。举所问教。后如是下。正发问辞。言观自在菩萨者。发问菩萨名也。谓此菩萨。内具智悲。外观三业。不作功用。任运自在。观自在。或约智及境立名。故华严云。观音菩萨。住大悲门。法华云。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相续经云。观世音。深密经云观世自在菩萨。□□□光世音菩萨。阿难目佉陀罗尼经云遍见普安菩萨。毗摩诘经𨶳音菩萨决定总持经云名光世音如来。谤佛经云观世自在如来。观音三昧经云。观音菩萨先已成佛。名正法明如来。观音授记经云。观音菩萨。补弥陀佛处。号普光功德山王佛也)次言如佛所说等者。举所问教。谓十地等经。具说十地及如来地。如是诸地等者。正发问辞。问有二意。一问如是十地四清净中几种所摄。二问十一分中几分所摄。
尔时世尊告观自在菩萨曰。善男子。当知诸地四种清净十一分摄。
释曰。自下第二如来正说。于中有二。初标宗略答。后问答广释。此即初也。
云何名为四种清净能摄诸地。
释曰。自下第二问答广释。于中有二。初释四种清净能摄诸地。云何名为下。明十一分能摄诸地。前中先问。后答。此即问也。
谓增上意乐清净摄于初地。增上戒清净摄第二地。增上心清净摄第三地。增上慧清净于后后地。转胜妙故。当知能摄从第四地乃至佛地。
释曰。自下第二正答。于中有二。先释。后结。此即释也。谓诸清净。自有四种。如经所说。若依瑜伽第七十九。名为四住。即当此经四种清净。言增上意乐清净摄于初地者。梵音阿世耶。此云意乐。此意乐体。诸教不同。若依梁论。无分别智为体。故第九云。乐信即是无分别智。又十一云。无分别智即是清净意行。若依瑜伽第四十七。胜解为性。故意乐品云。净信为先。择法为先。于诸佛法所有胜解。印解决定。是名菩萨增上意乐。若依无性摄论第七。信欲为体。故彼论云。意乐□信及欲为体。世亲第七亦同无性。故彼论云。意乐自体。谓欲胜解。欲名希求。信名胜解。大业论亦同。又梁论第九云。于正教中。心决无疑。故名为信。如所信法。求欲修行。故名为乐。然此意乐种数别者。如瑜伽论第四十八。有十意乐。故彼论云。若诸菩萨。先极喜住由十种心意乐。已得意乐清净。何等为十。一者。于一切师长尊重福田。不行虚诳意乐。二者。于同法菩萨忍辱柔和易可共住意乐。三者。胜伏一切烦恼及随烦恼众魔事业心自在转意业。四者。于一切行深见过失意乐。五者。于大涅槃深见胜利意乐。六者。于诸妙善菩提法常勤修习意乐。七者。即于彼修为顺故乐处远离意乐。八者。于诸世间有染尊位利养恭敬无所顾恋意乐。九者。远离下乘趣证大乘意乐。十者。欲作一切有情一切义利意乐。如是十种无倒意乐依止而转。是故说为意乐清净。若广分别。有十五意乐。如瑜伽论第四十七。若依无性所依论本。增上意乐。有八种相。一资粮故。谓解行地善修福智二种资粮。二堪忍故。谓得上品谛察法忍。(是增上忍或第一法)三所缘故。谓缘大乘深广圣教。四作意故。谓觉一切法唯有分别。是谓作意。五对治故。谓无分别智。六自体故。谓此意乐以信及欲为自体故。七瑞相故。谓地前地上处于□中见诸佛者即是瑞相。八胜利故。谓了知菩提近以无难得故。广分别有三行颂长行释。具说如彼。若依世亲所依本。谓有下□。除对治故。言增上戒摄二地者。谓第二地远离一切微细犯垢。住此地中。性戒具足。极小恶业。当不现行。由斯戒净摄第二地。若广分别。如瑜伽论第四十八。言增上心清净摄第三地者。谓如瑜伽四十八云。于此地中。能得世俗四种静虑四无色定。及四无量五种神通。具足安住。既多住已。复还弃舍诸静虑等。还来欲界。为诸有情。能作义利。具说如彼。乃至彼云。由内心净。能发光明。是故说言增上心住。由此义故。增上心净摄第三地。广如瑜伽第四十八。言增上慧清净从第四地乃至佛地者。谓增上慧。摄后八地。从第四地。后后地中。种种慧门。转胜妙故。第四地觉品相应增上慧住。第五地诸谛相应增上慧住。第六缘起相应增上慧住。第七有加行无相住。第八无加行无相住。第九四无碍解住。第十最上成满菩萨住。第十一如来住。广如瑜伽第四十八。问。如何得知第四地上并是慧也。答。如前所列第七十九。四种住中第四住。名增上慧住。故知已上约慧辨地。
善男子。当知如是四种清净普摄诸地。
释曰。第二摄结。谓四清净是实功德。地是假名。是则以实摄假。
云何名为第十一种分能摄诸地。
释曰。自下第二明十一分摄十一地。于中有二。先问。后答。此即第一依教发问。虽十一分与十一地分位无别。而义有异。故瑜伽云。由能摄持菩萨义故。说名为地。能为受用居处义故。说名为住。庄严论云。乐住名住。广说如彼。解云。分者□□义。谓十一住。分段各别。义说为分。依十住婆沙譬喻品云。初地分者。所有诸法。合成初地。名初地分。此即十三住中。许初三住。为十一住。十一住者。如瑜伽论四十七云。谓种性住。胜解行住。极欢喜住。增上戒住。增上心住。觉品相应增上慧住。诸谛相应增上慧住。缘起相应增上慧住。有加行有功用无相住。无加行无功用无相住。无碍解住。最上成满菩萨住。如来住。广释如彼。于此经中。除初二住。依十一住。以分名说。故今此中。以分摄地。
谓诸菩萨先于胜解行地。依十法行。极善修习胜解忍故。
释曰。自下第二如来正说。于中有二。初依问正答。后善男子下。释已总结。就正答中。释十一分。即为十一。此释初分摄极喜地。于中有二。初明地前未入初地。后超过下。超彼地前得入初地。此即初也。然释于二地。约十一分。自有两释。一依梁摄论第十。于一一地。约断三障得胜功德。释十一地。而差别者。初之一地断三种障得十功德。次有九地。各断三障。得八功德。后之一地。断三种障。得七功德。以为因缘。明地圆满。如后对释。一云。于地地中。随其所应所修诸行。以为因缘。如极喜地修十法行。及胜解忍。以为因缘。所言分者。谓十一地分段各别。名之为分。就释初地。文别有二。初明地前修后行因。后明自分圆满。此即初也。谓诸菩萨者。举观行人。谓具性习二种种姓补特伽罗。先于胜解地者。行所依位。谓前所说资粮加行见修究竟五位之内。依前二位。起深信解。名胜解行地。故摄大乘第七卷云。谓得诸地深信解者。于地教法。决定印可真实如是。依十法行等者。依位起行。谓依胜行地。起十正行。十正行者。如瑜伽论七十四云。复次于大乘中有十法行。能令菩萨成熟有情。何等为十。谓于大乘相应菩萨藏摄契经等法。书持供养。惠施于他。若他正说恭敬听闻。或自玩读或复领受。受已广音而为讽诵。或复为他广说开示。独处空闲思量观察随入修相。问。如是十种法行。几是能生广大福德道。答一切。问。几是加行道。答一。谓第九。问。几净障道。答一。谓第十。此十正行。广说如前第四卷记。极善修习胜解忍故者。梁摄大乘第十卷云。菩萨先在愿行地中。于十种法行随愿忍得成。由愿忍成。过愿行地。入正定位。愿者十大愿。忍者无分别智。真谛记云。于初地得无生愿忍十大愿成就。准此梁论。胜行即是初地无分别智。今解经意。谓四善根通名为忍。或可增上忍及世第一。名胜解忍(深密经云。信行地修行十种信心。相续经云。解行地菩萨有十法行。善修习菩萨解脱忍)。
超过彼地证入菩萨正性离生。彼诸菩萨。由是因缘。此分圆满。
释曰。自下第二明自分满。谓极喜地。由前方便地十法行等因缘力故。超过彼方便地。证入初地正性离生。由是因缘此分圆满。解云。正性即是无漏圣道。翻邪性故。名为正性。□断烦恼损害有情。犹如宿食。名之为生。无漏圣道能离见惑。故言正性离生。若广分别。如瑜伽品记中已说。深密经云。过彼信地。入于定聚。相续经云。超升离生。文虽有异。义不乖违。依大般若。正性离生。有其两释。一云。有所得为生。无所得智为正性离生。故大般若四百六十八云。善现白佛言。世尊。证入菩萨正性离生。菩萨以何为生。以何为离生。佛告善现。诸菩萨一切有所得为生。以一切无所得为离生。具说如彼。一云。随顺法爱说名为生。如宿食生能为过患。解空之智能灭彼生。是故说名正性离生。故大般若四百八十四云。菩萨无方便善巧修行六度。堕二乘地。不入菩萨正性离生。时舍利子。问善现言。何法名生。善现答言。生谓菩萨随顺法爱。即此法爱。说名为生。如宿食生能为过患。除遣此故。名为离生。具说如彼。又大般若三十六四百八。大品第四。亦同后释。广释彼经。如智度论第三十一。若依梁论。释此经者。断三种障。得十分功德因缘力故。初地圆满。故第十云。诸地各能灭三障。各得胜功德。初地能灭三障者。一法我分别无明。二恶道业无明。此二无明感方便生死。名粗重报。为灭三障故修正勤。因修正勤。灭三障已。得十分圆满。一入菩萨正定位。二生在佛家。三种姓无可讥嫌。四已转一切世间行。决定不作杀生邪行故。五已至出世行。所得诸地必无漏故。六已得菩萨法如。由得自他平等故。七已善立菩萨处。由证真实菩萨法故。八已至三世平等。由觉了一切法无我真如故。九已决定在如来姓中。当来必成佛故。十已离坏卵事。由佛道破无明㲉。于外般涅槃故。菩萨于初地。由见法界遍满义。得此十分。由此分故。初地圆满。解云。十一地各灭三障者。即是经中二十二无明。十一粗重。如后广释。
而未能于微细毁犯。误现行中正知而行。由是因缘。于此分中犹未圆满。
释曰。自下第二辨第二分摄离垢地。于中有二。初明前分后行未满。后为今下。明其自分对修圆满。此即初也。初分时犹有微细误犯愚故。未能除灭误犯之失。由此因缘。犹未圆满。
为令此分得圆满故。精勤修习便能证得。彼诸菩萨由是因缘此分圆满。
释曰。第二明其自分勤修圆满。谓如瑜伽住品说云。即由如是十种意乐成上品故。极圆满故。是诸菩萨入证第二增上戒住。如是住中。性戒具足。极小邪恶业道所摄诸恶犯戒。尚不现行。况中上品。广说如彼。由是因缘。此分圆满。梁摄论云。菩萨于初地。未有胜能。未能了达菩萨戒中微细犯戒过行故。所以未能者。由三障故。一微细犯过无明。二种种相业行无明。此二无明感方便生死。故名粗重报。为灭三障故修正勤。因修正勤。灭三障已。入第二地。得八种清净功德。一信乐清净。二心清净。三慈悲清净。四波罗蜜清净。五见佛事佛清净。六成熟众生清净。七生清净。八威德清净。于上上地离如如来地。此八功德转上转胜。由此分故。二地圆满。解云。八种清净。后当广释。
而未能得世间圆满等持等至及圆满闻持陀罗尼。由是因缘。于此分中。犹未圆满。
释曰。自下第三辨第三分摄发光地。于中有二。初明二地后行未满。后明自地修令圆满。此即初也。谓彼菩萨虽已圆满增上戒分。而未能得第三地中胜定所摄等持等至及彼圆满闻持陀罗尼。言等持者。梵音三摩地。此云等持。离沉浮故。名之为等。持心令住一境。故名等持。梵音三摩钵底。此云等至。等义如前。至谓至极。谓彼寂静至极处故。名为等至。如是二种皆有漏故。可破坏故。名为世间。然此定名。依瑜伽释。有其三名。谓三摩呬多。三摩地。三摩钵底。故彼论云。所言三摩呬多地者。谓胜定地。离沉掉等。平等能引。或引平等。或是平等所引发故。名等引地。有义。此名唯摄一切有心诸定。皆能平等引功德故。不通无心。以前颂中言三摩地俱故。三摩地者。是别境中心数法故。二无心定。不能等引诸功德故。非等引地。若尔何故等引地说。此等引地。略有四种。谓静虑解脱等持等至。言静虑者。谓四静虑。言解脱者。谓八解脱。言等持者。谓空等持。无愿等持。无相等持。言等至者。谓五现见等至。(五等至者。一观内身种种不净。二观白骨识于中行。三观白骨识于中行住今世后世。四观白骨识于中行不住今世但住后世。五观白骨识于中行不住今世后世。广如婆沙第四十卷。瑜伽十二也)八胜处等至。十遍处等至。四无色等至。无想等至。灭尽等至。此无有失。二无心定是等引果。故与其名。实非等引。有义。此名通有心位及无心位所有定体。若有心定。平等能引诸功德故。亦引等根大等故。及离沉掉戒无悔等平等方便所引发故。名为等引。若无心定。虽不能引殊胜功德。而引平等根大等故。是平等定所引发故。亦名等引。若尔何故前颂中言三摩地俱。此无有失。颂中变略。且言彼俱。其实等引非俱。亦是后说等引通无心故。如实义者。等引地名。有通有局。有心无心两位俱摄。故名为通。后说无想灭尽定。亦是等引地体故。唯在有漏。无漏胜定。非欲界等一切散心。故名为局。以后说言唯静虑等名等引地。非于欲界一境性。由此等引无悔欢喜安乐所引。欲界不尔。准此上界。若在散心。亦非等引。同欲界故。由此相对得作四句。或等持俱非等引地。谓欲界等散心位中三摩地俱心心所等。或等引地非等持俱。谓定位中三摩地体及无想定灭尽定位所有诸法。或等持俱亦等引地。谓诸静虑及诸无色有心定位心心所等。除三摩地。或有俱非。谓除上位所有诸法。又三摩地。三摩钵底。三摩呬多。名有宽狭。三摩地名。目心数中等持一法。通摄一切有心位中心一境性。通定散位。然诸经论。就胜但说空无愿等。名三摩地。三摩钵底。通目一切有心无心诸定位中所有定体。诸经论中。就胜唯说五现见等相应诸定。名为等至。等引地名。通目一切有心无心定位功德。故此地中。通摄一切定位功德。由是总故。偏目地名。然今此中。略辨二名。以彼二名能摄定散有无心故。言陀罗尼者。此云总持。念慧为体。然此陀罗尼。略有四种。如瑜伽论第四十五。故彼论云。云何菩萨妙陀罗尼。当知如是妙陀罗尼。略有四种。一者法陀罗尼。二者义陀罗尼。三者咒陀罗尼。四者能得菩萨忍陀罗尼。云何菩萨法陀罗尼。谓诸菩萨。获得如是念慧力持。由是力持。闻未曾闻。言未温习未善通利。名句文身之所摄录。次第错综。次第结集无量经典。经无量时能持不忘。是名菩萨法陀罗尼。云何菩萨义陀罗尼。谓如前说。此差别者。则于彼法无量义趣。心未温习。未善通利。经无量时能持不忘。是名菩萨义陀罗尼。云何菩萨咒陀罗尼。谓诸菩萨获得如是等持自在。由此自在。加被能除有情灾患诸咒章句。令彼章句悉皆神验。无所唐捐。能除非一种种灾患。是名菩萨咒陀罗尼。云何菩萨能得菩萨忍陀罗尼。谓诸菩萨成就自然坚固因行。具足妙慧。独处空闲。寂无言说。曾无有物。见路而行。知量而食。不杂秽食。一类而食。常极静虑。于夜分中少眠多寤。于佛所说得菩萨忍诸咒章句。能谛思惟。广说如彼。具如别章。此中意说。等持等至是修慧因。陀罗尼者是闻思慧因。然彼菩萨。未得等持及等至等发三慧因。由是因缘。于此增上心分。于未圆满也。
为令此分得圆满故。精勤修习。便能证得。彼诸菩萨由是因缘此分圆满。
释曰。第二明其自分勤修圆满。谓第三地证得等持等至及陀罗尼因缘力故。此分圆满。梁论释云。菩萨于二地未有胜能。未得四定四空三摩䟦提。及闻持陀罗尼具足念力。所以未得者。由三障故。一欲爱无明。二具足闻持陀罗尼无明。此二无明所感方便生死名粗重报。为灭三障故修正勤。因修正勤。灭三障已。入第三地。得八种转胜清净及四定等。乃至通达法界胜义。由此分故三地圆满。
而未能令随所获得。菩提分法多修习住。心未能舍诸等至爱及与法爱。由是因缘。于此分中。犹未圆满。
释曰。自下第四辨第四分摄𦦨慧地。于中有二。初明三地后行未满。后明自地勤修圆满。此即初也。谓彼菩萨。由二缘故。未得第四觉分圆满。一者随所获得诸道品中未能多住。二者定爱法爱犹未能舍。由此二缘。于此分中。犹未圆满。
为令此分得圆满故。精勤修习。便能证得。彼诸菩萨。由是因缘。此分圆满。
释曰。第二明其自地修令圆满。谓第四地证得道品。而后能舍定法二爱因缘力故。此分圆满。梁朝论云。菩萨于三地。未有胜能。未能随自所得助道品法中如意久住。未能舍离定爱法爱心清净住。所以未能者。由三障故。一三摩䟦提爱无明。二法爱无明。此二无明所感方便生死为粗重报。为灭此障。故修正勤。因修正勤。灭三障已。入第四地。得八种转胜清净。及于助道法中如意久住等。乃至通达法界无摄义。由此分故。四地圆满。
而未能于诸谛道理如实观察。又未能于生死涅槃弃舍一向背趣作意。又未能修方便所摄菩提分法。由是因缘。于此分中。犹未圆满。
释曰。自下第五辨第五分摄极难胜地。于中有二。初明四地后行未满。后明自地修令圆满。此即初也。谓第四地已得道品。而三缘故。未得第五地。一者。虽得三十七品。而未能得诸谛道理如实观察。所言诸谛。如十地经四种圣谛及二谛等。具说如彼。二未得弃舍一向背生死一向取涅槃二种作意。如成唯识。未得生死涅槃无差别道故。三未能修方便所摄菩提分法。问。第四地已得道品。如何未修菩提分法。解云。菩提分法。有其二种。一三十七品。如前已说。二者方便所摄三种道品。如十地经第五地云。一者无厌足助道。善集功德行助道故。二不烋息精进助道。常求智慧行助道故。三无疲惓助道。集大慈悲行助道故。故前后说。互不相违。由此三缘。于此分中。犹未圆满。
为令此分得圆满故。精勤修习便能证得。彼诸菩萨。由是因缘。此分圆满。
释曰。第二明自地法修令圆满。谓五地菩萨。由上所说三缘力故。此分圆满。梁摄论云。菩萨于四地。未有胜能。修四谛观。于生死涅槃。未能舍离一向背取心。未能得修四种方便所摄菩提道品。所以未能者。由三障故。一生死涅槃一向背取思惟无明。二方便所摄修习道品无明。此二无明所感因缘生死。名粗重报。为灭此三障故修正勤。因修正勤。灭三障已。入第五地。得八种转胜清净。及得舍离背取心等。乃至通达法界相续不异义。由此分故。五地圆满。
而未能于生死流转如实观察。又由于彼多生厌故。未能多住无相作意。由是因缘。于此分中。于未圆满。
释曰。自下第六辨第六分摄现前地。于中有二。初明五地后行未满。后明自地修令圆满。此即初也。谓第五地虽得谛观。有二因缘。未得第六地。一未能于生死流转如实观察缘生道理。二由于彼苦集染中多生厌故。未能多住无相作意。由是二缘。于第六分。犹未圆满。
为令此分得圆满故。精勤修习。便能证得。彼诸菩萨。由是因缘。此分圆满。
释曰。第二明自地法修令圆满。谓六地菩萨证得缘生观故。此分圆满。梁摄论云。菩萨于五地。未有胜能。于诸行法生起相续如理证故。由多修行厌恶有为法相故。未能长时如意住无相思惟故。所以未能者。由三障故。一证诸行法生起相续无明。二相想数起无明。此二无明感因缘生死。名粗重报。为灭此三障故修正勤。由修正勤。灭三障已。入第六地。得八种转胜清净及不证诸行生起相续等。乃至通达法界无染净义。由此分故。六地圆满。
而未能令无相作意。无缺无间多修习住。由是因缘。于此分中犹未圆满。
释曰。自下第七明第七分摄远行地。于中有二。初明六地后行未满。后明自地修令圆满。此即初也。谓第六地得缘起观。而未能得第七地中纯无相观。于无相观时无缺减。故言无缺。非有相间。故名无间。故成唯识第九卷云。前五地中。有相观多。无相观少。第六地中。无相观多。有相观少。第七地中。纯无相观。由是因缘。于此分中。犹未圆满。
为令此分得圆满故。精勤修习。便能证得。彼诸菩萨。由此因缘。此分圆满。
释曰。第二明自地法修令圆满。谓七地菩萨而能证得无缺无间无相作意。由是因缘。此分圆满。梁摄论云。菩萨于六地未有胜能。未能离有为法微细诸相行起。未能长时如意住无间无流无相思惟中。所以未能者。由三障故。一微细相行起无明。二一向无相思惟方便无明。此二无明所感因缘生死。名粗重报。为灭三障故修正勤。由修正勤。灭三障已。入第七地。得八种胜清净。及离有为法微细行起诸法。乃至通达法界种种法无差别义。由此分故。七地圆满。
而未能于无相住中舍离功用。又未能得于相自在。由是因缘。于此分中。犹未圆满。
释曰。自下第八明第八分摄不动地。于中有二。初明前分后行未满。后明自分勤修圆满。此即初也。谓七地菩萨而未能于无相住中舍离功用。又未能得于相自在。由是因缘。于第八分。犹未圆满。
为令此分得圆满故。精勤修习。便能证得。彼诸菩萨。由是因缘。此分圆满。
释曰。第二明自地法勤修圆满。谓八地菩萨。而能于彼无相住中舍离功用。又复能得于相自在。由是因缘。此分圆满。梁摄论云。菩萨于七地。未有胜能。未能离功用心得住无相修中。未能于自利利他相中心得自在。所以未能者。由三障故。一于无相观作功用无明。二于相行自在无明。此二无明所感有有生死。名粗重报。为灭三障故修正勤。因修正勤。灭三障已。入第八地。得八种转胜清净及离功用心。得住无相修中等。乃至通达法界无增减义。由此分故。八地圆满。
而未能于异名众相训词差别一切品类宣说法中得大自在。由是因缘。于此分中。犹未圆满。
释曰。自下第九明第九分摄善慧地。于中有二。初明前分后行未满。后明自分勤修圆满。此即初也。异名者法无碍境。众相者义无碍境。训词差别者词无碍。境一切品类宣说法中得大自在者。乐说无碍境。故瑜伽论四十三云。一依法异门智。所谓菩萨法无碍慧。二依法相智。所谓菩萨义无碍慧。三依法释词智。所谓菩萨释词无碍慧。四依法品类句差别智。所谓菩萨辨才无碍慧。谓八地菩萨未得九地四无碍解。故名未能。由是因缘。于第九分。于未圆满。
为令此分得圆满故。精勤修习。便能证得。彼诸菩萨。由是因缘。此分圆满。
释曰。第二明自地分勤修圆满。谓第九地得四无碍。故名证得。由是因缘。此分圆满。梁摄论云。菩萨于八地。未有胜能。未得于正说中具足相别异名言品类等自在。未得善巧说陀罗尼。所以未能者。由三障故。一无量正说说法无量名句味难答巧言自在陀罗尼无明。二依四无碍辨决疑生解无明。此二无明所感有有生死。名粗重报。为灭此三障故修正勤。因修正勤。灭三障已。入第九地。得八种转胜清净及于正说法中得具足相自在等。乃至通达法界智自在依止义。由此分故。九地圆满。解云。若依梁论。二种无明障四无碍。谓初无明障三无碍。第二无明障四无碍者。此引瑜伽及此经文。真谛自安。梵本摄论都无此文。又所引文第三无明唯障辨才。故知依四无碍辨才者。译家谬也。
而未能得圆满法身现前证受。由是因缘。于此分中。犹未圆满。
释曰。自下第十明第十分摄法云地。于中有二。初明前分后行未满。后明自分勤修圆满。此即初也。谓第九地因未满故。未能现证圆满法身。真谛释云。谓第九地因未圆满。未能证得圆满三身。由是因缘。于此分中。犹未圆满。
为令此分得圆满故。精勤修习。便能证得。彼诸菩萨。由是因缘。此分圆满。
释曰。第二明其自分勤修圆满。谓第十地因圆满故。而能证得圆满法身。由是因缘。此分圆满。梁摄论云。菩萨于九地。未有胜能。未能得正说圆满法身。未得无著无碍圆满六通慧。所以未能者。由三障故。一六神通慧无明。二入微细秘密佛法无明。此二无明所感有有生死。名粗重报。为灭此三障故修正勤。因修正勤。灭三障已。入第十地。得八种转胜清净。及能得正说圆满法身等。乃至通达法界业自在依止义。由此分故。十地圆满。真谛释云。十地圆满所得三身名圆满法身。正说法身。从法身出六通慧。慧即是化身。由得业自在化身成就也。
而未能得遍于一切所知境界。无著无碍妙智妙见。由是因缘。于此分中。犹未圆满。
释曰。自下别明第十一分摄于佛地。于中有二。初明前分后行未满。后明自分勤修圆满。此即初也。谓第十地未得遍知一切境界法空无著妙智妙见人空无碍妙智妙见。由是因缘。于此分中。犹未圆满。
为令此分得圆满故。精勤修习。便能证得。由是因缘。此分圆满。此分满故。于一切分皆得圆满。
释曰。第二明自地分勤修圆满。谓此佛地证得遍知一切智见。由是因缘。佛地圆满。佛地圆满故。十一种分皆得圆满。梁摄论云。菩萨十地。未有胜能。未得清净圆满法身。未能于一切应知境得无著无碍见及智。所以未能者。由三障故。一于一切应智境微细着无明。二于一切应知境微细碍无明。此二无明所感无有生死。名粗重报。为灭此三障故修正勤。因修正勤。灭三障已。入第十一如来地。得七种最胜清净离生清净。及得清净圆满法身无著无碍见智等。由此分故。佛地圆满。一云。就十一分摄十一地。有三例。初一分中。文有二节。初明前位修行未成。后超过彼地下明自地已满。次彼诸菩萨下九分。例有三段。初结前位满。次而未能下明后位未满。后为令下明修令圆满。后彼诸菩萨下明第十一分。文别有四。一结前位满。次而未下明后位未满。次为令下修令圆满。后此分满下重结已满。虽有两说前。说为正。
善男子。当知如是十一种分。普摄诸地。
释曰。第二总结应知。
观自在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何缘最初名极喜地。乃至何缘说名佛地。
释曰。自下第二释地名义。先问。后答。此即总问诸地名义。
佛告观自在菩萨曰。善男子。成就大义。得未曾得出世间心。生大欢喜。是故最初名极喜地。
释曰。自下第二如来正说。释十一地。即为十一。此释极喜地。释有二义。一得自他利。二得无漏心。故十地论第一卷云。成就无上自利利他。初证圣处。故名欢喜。解云。圣处即无漏智。释此地名。诸教极多。不可具述。以要言之。或以一义释极喜名。如仁王经。善觉菩萨四天王双照二谛平等理。摄大乘云。由此最初得能成办自他义利胜功德故。无性世亲摄大乘释亦同摄论。显扬第三由正证得无上现观。住增上喜。故名欢喜。十住婆沙第一卷云。始得善法味。心多欢喜故。或以二义以释极喜。如即此经十地论等。或以三义。如金光明第一卷云。得出世心。未得始得。大事大用如意所愿。故名欢喜。(大事者自利。大用者利他)成唯识论第九卷云。初获圣性。具证二空。能益自他。生大喜故。若广分别多信敬等九种念佛等十种离世间境等十种欢喜。如十地论。
远离一切微细犯戒。是故第二名离垢地。
释曰。第二辨离垢地。相续深密亦同此经。仁王经云。名为离远。故彼偈云。离远开士忉利王。现形六道千国土。金光明云。一切微细之误破戒过失皆清净故。名离垢地。十地经云。远离悭嫉破戒垢心。名离垢地。十地论云。离能起误心犯戒烦恼垢等。清净戒具足故。名离垢地。摄大乘云。由极远离犯戒垢故。世亲释云。性戒成就。非如初地思择护戒性戒成故。诸犯戒垢已远离故。无性意同世亲。显扬论云。超二乘地。证净尸罗。对治一切犯戒垢。十住论云。行十善道离诸垢故。成唯识云。具净尸罗远离能起微细毁犯烦恼垢故。名离垢地。
由彼所得三摩地及闻持陀罗尼。能为无量智光依止。是故第三名发光地。
释曰。第三明发光地。谓第三地由得定故。发修慧光。由得闻持陀罗尼故。发闻思慧光。是故第三名发光地。或可假地能与发光为所依止。名发光地。相续经云明地。深密经云光明地。而不说云发光地者。译家别故。仁王经云名为明慧。故彼偈云。明慧空照炎天王。应形万国导群生。金光明云。无量智慧光明三昧不可倾动。无能摧伏。闻持陀罗尼为作本故。说名明地。十地经云。无贪瞋等三种善根转增明净。故名明地。华严十住及善戒经大同十地。摄大乘云。由无退转等持等至所依止故。大法光明所依止故。名发光地。世亲释云。由此地中与三摩地三摩钵底。尝不相离。无退转故。于大乘法能作光明。名发光地。若广分别。如无性释。显扬论云。证得极净三摩地蕴大智光明之所依止。名发光地。成唯识云。成就胜定大法总持能发无边妙慧光故。名发光地。大智度论第四十九。名有光地。
由彼所得菩提分。法烧诸烦恼。智如火𦦨。是故第四名𦦨慧地。
释曰。第四辨𦦨慧地。谓诸菩提分法智𦦨。烧烦恼薪。故名𦦨慧。相续深密意同此经。依仁王经。亦名𦦨慧。故彼偈云。𦦨慧妙光火精进。兜率天王游信国。金光明云。能烧烦恼以智慧火增长光明修行道品依处故。名为炎地。十地经云。日夜常放智光明炎故。如摩尼光非余光灭。故名𦦨地。十住华严大同十地。十地论云。不忘烦恼薪智火能烧故。名为𦦨地。(言不忘者俱生烦恼任运相续欲起即智故言不忘也)庄严论云。以菩提分慧为𦦨自性。以惑智二障为薪自性。此地菩萨能起智慧𦦨。烧二障薪。名𦦨慧地。摄大乘云。由诸菩提分法焚灭一切障故。名𦦨慧地。世亲释云。由此地中安住最胜菩提分法。由住此故。能烧一切根本烦恼及随烦恼。皆为灰烬。名焰慧地。无性意同。成唯识云。安住最胜菩提分法。烧烦恼薪。慧𦦨增故。名焰慧地。智度论云增曜地。解云。庄严论等。烧二障薪名𦦨地。世亲释云。能烧一切根本烦恼及随烦恼皆为灰烬者。永断所智。伏断烦恼名为灰烬。不尔便违摄大乘说留惑至惑尽等。
由即于彼菩提分法方便修习。最极艰难方得自在。是故第五名极难胜地。
释曰。第五明难胜地。谓难修中得自在故。名为难胜。相续同此。深密经云。菩提分法方便修行难胜得胜。名难胜地。仁王经名胜慧地。故彼偈云。
胜慧三谛自远明 化乐天王百亿国
金光明云。是修行方便胜智自在难得故。见思烦恼不能伏故。名难胜地。十地经。彼地善根。以方便智思量力故。转胜明净。下地善根二乘善根世间善根所不能及。名难胜地。十住华严及善戒经意同十地。论云。得世间智方便善巧。能度难度故。名难胜地。瑜伽论云。今此地中。显示菩萨于诸圣谛决定妙智极难可胜。名难胜地。庄严论云。于五地中。有二种离。一勤化众生无恼难。二生不从化心无恼难。此地菩萨能退二难。于难得胜。名难胜地。摄大乘云。由真谛智与世间智更互相违。合此难合令相应故。名难胜地。无性世亲意同摄论。显扬论云。证得极净缘谛所知诸法微妙慧蕰成极难。不住流转寂静圣道。名极难胜。十住论云。第五地中功德力盛。一切诸魔不能坏故。名难胜地。成唯识论意同摄论。
现前观察诸行流转。又于无相多修作意方现在前。是故第六名现前地。
释曰。第六辨现前地。谓此地中。现前观察诸行流转。又相无相多修作意。令无相观方得现前。具此二义。名现前地。相续深密意同此经。依仁王经。名为法现。故彼偈云。法现开士自在王。照千亿土教一切。金光明经。意同此经。十地经云。得无障碍智门现前。名般若光明现前。华严十住善戒经。意同十地经。庄严论云。不住生死涅槃。观慧现前。名现前地。摄大乘云。由缘起智为所依止。能令般若波罗蜜多恒现在前。世亲释云。谓此地中。住缘起智。由此智力。无分别住。最缘般若波罗蜜多。而得现在。悟一切法无染无净。于第七地。当成有行。于第八地中。当成无行。无性释论意同世亲。十住论云。障魔事已诸菩萨道法皆现在前。成唯识论同摄大乘。智度论亦名现前地。
能远证入无缺无间无相作意。与清净地共相邻接。是故第七名远行地。
释曰。第七解远行地。谓此地中。无缺无间证入无相。不同六地暂时现前。又复邻近第八净地。具斯二义。名远行地。相续深密意同此经。依仁王经。名远达地。故彼偈云。远达无生初禅王。常万亿土教众生。金光明云。无漏无间无相思惟解脱三昧远修行故。是地清净无障无碍。名远行地。十地经云。得甚深远离无身口意业转求胜行。复能利益众生故。法忍转净。名远行地。华严十住及善戒经意同十地。十地论云。善修无相行功用究竟。能过世间二乘出世间道故。名远行地。庄严论云菩萨于七地中。近一乘道。名为远行。问。谁是远去。答。功用方便究竟此远能去。由此远去故。名远行地。摄大乘云。至功用行最后边故。世亲释云。谓此地中。于功用行得至究竟。虽一切相不能动漂。而于无相犹名有行。无性意同。十住论云。去三界远。近法王位。故名深远地。成唯识云。至无相住功用后边。出过世间二乘道去。名远行地。
由于无相得无功用。于诸相中。不为现行烦恼所动。是故第八名不动地。
释曰。第八明不动地。谓此地中。功用烦恼皆不能动。名不动地。梁摄大乘。释此经文。有其三义。故彼论云。相惑功能不能动故。谓此地中。有二种境。一真境名无相。菩萨住此境。一切相及功用所不能动。二俗境名一切相。菩萨住此境。一切烦恼不能动故。名不动地。相续深密意同此经。依仁王经名为等观。故彼偈云。
等观菩萨二禅王 入百亿土化一切
金光明云。无相正思惟修得自在。诸烦恼行不能令动。名不动地。若广分别。如十地经及华严等。十地论云。报行纯熟无相无间。名为不勤。庄严论云。于八地中。有相想及无相有功用想。二想俱不能动。由无此动故名不动地。摄大乘云。由一切相有功用行不能动地。世亲释云。由此地中所有诸相及一切行相皆不能动。无分别智任运流行。无性释云。谓一切相及一切行皆悉不能动彼心故。第七地中。虽一切相所不能动。不现行故。然不自在任运而转。有加行故。第八地中。任运而转。不作加行。无功用故。是名七八二地差别。(梁摄论大乘二复次释。初同此经。后同新经)十住论云。若天魔梵沙门婆罗门。无能动其愿故。名不动地。成唯识云。无分别智任运相续。相用烦恼不能动故。
于一切种说法自在。获得无罪广大智慧。是故第九名善慧地。
释曰。第九明善慧地。罪者过也碍也患也。谓此地中。于一切处种种说法而得自在。获得无碍广大智慧。此慧妙善。故名善慧。相续深密意同此经。依仁王经。名为慧光。故彼偈云。慧光开士三禅王。能于千亿一时现。金光明云。说法自在无患累故。增长智慧自在无碍。十地经云。如实知众生三聚相。随顺如是智。名善慧地。华严等经意同十地。十地论云。无碍力说法成就利他行故。庄严论云。于九地中。四无碍慧最为殊胜。于一刹那。三千世界所有人天异类异音异义问。此菩萨能以一音普答众问。遍断众疑。由此说言名善慧地。摄大乘云。由得最胜无碍智故。世亲释云。由此地中无碍解智。说名为慧。此慧妙善。故名善慧无性释云。谓得最胜四无碍解无碍智。于诸智中最为殊胜。智即是慧。故名善慧。四无碍者。法义词辨。由法无碍。自在了知一切句。由义无碍。自在通达一切义理。由辞无碍。自在分别一切言词。由辨无碍。遍于十方随其所宜自在辨说。于此地中。最初证得先未曾得无碍解智。故名善慧。十住论云。其慧转明调柔增上。名善慧地。成唯识云。成就微妙四无碍解。能遍十方善说法故。智度论云。善相地智。
粗重之身广如虚空。法身圆满。譬如大云皆能遍覆。是故第十名法云地。
释曰。第十解法云地。谓我法执所熏种子无堪任故。名为粗重。遍障二空无我理故。是故经云。广如虚空。其第十地下种法界。法身圆满。喻如大云。证法界时。由圆满法身及修生法身覆隐如空广大粗重故。名法云地。相续经云。如虚空等过恶。以如大云法身周遍覆故。深密经云。众生烦恼过患之身。如虚云等。如来成法身犹如大云。覆众生界。说法示现。依仁王经。名为灌顶。故彼偈云。灌顶菩萨四禅王。于亿恒土化群生。金光明云。法身如虚空。智慧如大云。能令遍覆一切故。(真谛说云。如虚空者。譬三如如也。虚空有三义。一容受。譬自性法身不碍生死。二无边。譬显了法身虽复显了而未究竟。如空有清净处有尘雾处。如道内法身通惑解中道也。三清净无尘雾。譬圣果法身智慧。如大云者。譬如如智有三。一道前性得。二道内修德。三道后至得。又言遍者。性得如如智遍如如理。满者。修得如如智满如如理。覆者。至得如如智覆如如理。境智相覆也。云即是雨。雨有三义。一能障尘。道前自性智清净无染义。二能洗垢。道内灭惑除恶义。三能萌牙。道后能出如牙已生。又空如法身。云如应身)十地经云。如大龙王智大法雨。余地处所不能容受。唯除大海。如是佛子。一切如来秘密云雨。凡夫二乘九地菩萨皆不能受。唯法云地菩萨能受。故名法云地。复次此地菩萨起大慈云。震大法雷。无畏电光。智慧疾风。善根密云。种种色身。为杂色云。说正法雨。破诸魔怨。于一念间。遍䨱世界。澍大法雨。灭除众生烦恼尘炎。八相成道。度诸众生。故名法云地。具说如彼。庄严论云。于第十地中。由三昧门及陀罗尼门。摄一切闻熏习因。遍满阿梨耶识中。譬如浮云遍满虚空。能以此闻熏习云。于一一刹那。于一一相。于一一好。一一毛孔。雨无量无边法雨。充足一切可化众生。由能如云雨法故。名法云地。摄大乘云。由得总缘一切法智。含藏一切陀罗尼门三摩地门。譬如大云能䨱如空广大障故。又于法身能圆满故。世亲释云。由此地中所有总缘一切法智。譬如大云。陀罗尼门三摩地门。犹如净水。此智所藏。如云含水。又如大云能䨱虚空。如是总缘一切法智。普能覆灭诸广大障。又于法身能圆满者。如大云起周遍虚空。如是此智。于诸菩萨所依法身。悉能周遍。此中圆满意说周遍。无性释云。由得总缘一切法智。总缘一切契经等法不离真如。此一切法共相境智。譬如大云。陀罗尼门三摩地门。犹如净水。智能藏彼。如云含水。有能生彼胜功能故。又如大云覆隐虚空。如是总缘一切法智。覆隐如空广大无边惑智二障。言覆隐者摄义断义。又如大云澍清冷水充满虚空。如是总缘一切法智。出生无量殊胜功能。充满所证所依法身。(梁摄大乘文虽有异意无异也)成唯识云。大法智云含众德水。蔽如空粗重充满法身故。名法云地。解云。此有三义。一大法智云含众德水譬如大云。由得总缘一切法智。犹如大云。陀罗尼门。三摩地门。犹如净水。智能藏彼。如云含水。二蔽如云粗重譬如大云。由如大云覆隐虚空。如是总缘一切法智。覆隐如虚空广大无边戒智二障。言覆隐者隔义断义。三充满法身故譬如大云。由如大云澍清冷水充满虚空。如是总缘一切法智。出生无量殊胜功德充满所证所依法身。
永断最极微细烦恼及所知障。无差无碍。于一切种所知境界。现等正觉。故第十一说名佛地。
释曰。第十一别解佛地。谓一刹那金刚三摩地。为无间道。双断微细二障种子。断烦恼障故名为无差。断所知障故说名无碍。第二刹那为解说道。于一切种所知境界。现等正觉。即是四智相应心品。名为等觉。言佛地者。佛具五义。地有三义。故佛地论第一卷云。言佛地者。具一切智一切种智。离烦恼障及所知障。于一切法。于一切众相。能自开觉。一切有情。如睡梦悟。如莲华开。故名为佛。地谓所依所行所摄。即当所说清净法界。大圆境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受用和合一味事等。是佛所依所行所摄。故名佛地。解云。言五义者。一具真俗智。二离二种障。三达真俗境。四具自他觉。五离无明故慧得解脱。如睡梦悟。断贪欲故心得解脱。如莲华开。具此五义。故名为佛。今此经中。具有四义。一离二障。如经永断最极微细烦恼及所智障。二具二智。谓生空法空智。如经无差无碍。三达真俗境。如经于一切种所知境界。四具自他觉。如经现等正觉。地三义者。一所依。二所行。三所摄。如上已说。又佛地经云。有五种法。摄大觉地。谓清净法界及彼四智。广说如彼。故今经云故第十一名为佛地。(相续经云。微细烦恼尔炎障断。得无阂无障尔炎一切种觉。故第十一名为佛地。深密经云。离一切无明微细习气。离一切境界智障习气。无障无碍。于一切法中而得自在。故十一名为佛也)若广分别。如十地论第一卷及梁摄论第十及瑜伽七十九等。
观自在菩萨。复白佛言。于此诸地。有几愚痴。有几粗重。为所对治。
释曰。自下第三。二十二愚分别诸地。于中有二。先问。后答。此即总问。于十一地有几愚痴及诸粗重为所对治。然此诸愚十一粗重。诸教不同。谓相续深密瑜伽决择第七十八。皆与此经同本异译。金光明经最净地品。列诸愚名。而不解释。梁摄大乘天亲论第十卷中。二十二愚感十一粗重报。初八愚痴能感四中方便生死。次六能感因缘生死。次六能感有有生死。后二能感无有生死。即彼所感变易果报为粗重报。今详梁论有三种失。一梵本摄大乘释无分别。二所列解深密经不辨四种生死。三以所知障不感分段变易二种生死。如成唯识第九卷中广释经意。故今依彼释此经文。其间同异。依文正释。
佛告观自在菩萨曰。善男子。此诸地中。有二十二种愚痴。十一粗重为所对治。
释曰。第二如来正说。于中有三。初总标。次别释。后善男子下显说愚意。此即总标。十一地有二十二愚及十一粗重为所治障。
谓于初地有二愚痴。一者执着补特迦罗及法愚痴。二恶趣杂染愚痴。及彼粗重为所对治。
释曰。自下第二次第别释。于十一地。各有二愚及一粗重。为十一段。此即初地二愚粗重。能此二愚。依成唯识。自有两释。一云。愚及愚品。总说为愚。谓初地二愚。一执着我法。即是此中异生性障。二恶趣杂染愚。即是恶趣诸业果等。应知愚品总说为愚。后准此释。一云。此中唯说愚痴。故彼复云。或彼唯说利钝障品俱起二愚。解云。五利俱愚名为执着我法愚。五钝俱者名为恶趣杂染愚。问。若尔利钝二惑俱愚。何愚所摄。解云。随强而说。或可同时义说二愚。问。护法宗。异生性障用何为体。解云。护法自有两释。一据实通论。于二障中。分别起者。二乘见道现在前时。唯断一种。名得圣性。菩萨见道现在前时。具断二种。名得圣性。二真见道现在前时。彼二障种必不成就。犹明与闇定不俱生。如称两头低昂时等。诸相违法理必应然。是故二性无俱成失。无间道时。已无惑种。何用复起解脱道为。断惑证灭。期心别故。为舍彼品粗重性故。无间道时。虽无惑种。而未舍彼堪任性。为舍此故。起解脱道。及证此品择灭无为。一云。据实通摄二障。经论意趣。唯所知障。障十地故。唯诸菩萨之所断故。言粗重者。诸教不同。相续经云十一所治过。深密经云十一对。金光明云依二粗重心。如是诸教。言虽有异。义不相违。依种子说惑无堪任。俱不违故。梁摄大乘。粗重报者真谛自安。非正梵本。成唯识论。自有两释。故彼复云。及粗重言。显彼二种或。二所起无堪任性。如入二定。说断苦根。所断苦根虽非现种。而名粗重。此亦应然。后粗重言。例此应释。
于第二地有二愚痴。一者微细误犯愚痴。二者种种业趣愚痴。及彼粗重为所对治。
释曰。第二辨离垢地障。依成唯识。自有两说。一云。微细误犯愚。即是俱生一分。二种种业趣愚。即彼所起误犯三业。一云。或唯起业不了业愚。解云。前义愚及愚品俱说为愚。后复次意。如其次第。一能发业愚。二不了业愚。此上二愚。即十障中耶行障也。释粗重言。如上已说。
于第三地。有二愚痴。一者欲贪愚痴。二者圆满闻持陀罗尼愚痴。及彼粗重为所对治。
释曰。第三发光地障。成唯识云。一欲贪愚。即是此中能障胜定及修慧者。彼昔多与欲贪俱故。名欲贪愚。(解云。据实是所知障。而言贪欲者。与贪欲同体故)今得胜定。及修所成。复既永断。欲贪随伏。此无始来依彼转故。二圆满陀罗尼愚。即是此中能障总持闻思慧者。合说二愚为闇钝障。
于第四地有二愚痴。一者等至爱愚痴。二者法爱愚痴。及彼粗重为所对治。
释曰。第四焰慧地障。成唯识云。一等至爱愚。即是此中定爱俱者。二法爱愚。即是此中法爱俱者。所知障摄。二愚断故。烦恼二爱亦不现行。唯识复云。此即十障中第四微细烦恼现行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第六识俱身见等摄。最下品故。不作意缘故。远随现行故。说名微细。(解云。三义释微细义虑知)彼障四地菩提分法。入四地时。便能永断。彼昔多与第六识中任运而生执我见等。同体起故。说烦恼名。今四地中。既得无漏菩提分法。彼便永灭。此我见等亦永不行。初二三地。行施戒修。相同世间。四地修得菩提分法。方名出世。故能永害二身见等。宁知此与第六识俱。第七识俱执我见等。与无漏道性相违故。八地已去。方不行。七地已来。犹得现起。与余烦恼为依持故。此粗彼细。伏有前后。故此但与第六相应。身见等言。亦摄无始所知障摄定爱法爱。彼定法爱。三地尚增。入四地时方能永断。菩提分法特违彼故。
于第五地有二愚痴。一者一向作意弃背生死愚痴。二者一向作意趣向涅槃愚痴。及彼粗重为所对治。
释曰。第五难胜地障。成唯识云。如其次第能厌生死乐涅槃者也。即十障中第五于下乘涅槃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厌生死乐趣涅槃。同下二乘厌苦欣灭。彼障五地无差别道。入五地时便能永断(解云。五地依四谛观以为方便。入彼四谛染净因果无差别道。是故能断皆趣二愚)。
于第六地有二愚痴。一者现前观察诸行流转愚痴。二者相多现行愚痴。及彼粗重为所对治。
释曰。第六现前地障。成唯识云。一现观察行流转愚。即是此中执有染者。诸行流转。染分摄故。二相多现行愚。即是此中执有净者。取净相故。相观多行。未能多时住无相观。(解云。初愚执苦集流转门。后愚执灭道净相门)即十障中第六粗相现行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执有染净粗相现行。彼障六地无染净道。入六地时便能永灭。
于第七地有二愚痴。一者微细相现行愚痴。二者一向无相作意方便愚痴。及彼粗重为所对治。
释曰。第七远行地障。成唯识云。一细相现行愚。即是此中执有生者。犹有流转细生相故。(解云。执有缘生生灭流转。据实通灭。且举初言)二纯作意求无相愚。即是此中执有灭者。尚取还灭细灭相故。(解云。执有缘生还灭相也)纯于无相作意勤求。未能空中起有胜行。即十障中第七细相现行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执有生灭细相现行。彼障七地妙无相道。入七地时。便能永断。
于第八地有二愚痴。一者于无相作功用愚痴。二者于相自在愚痴。及彼粗重为所对治。
释曰。第八不动地障。成唯识云。一于无相作功用愚。二于相自在愚。令于相中不自在故。此亦摄土。相一分故。八地已上。纯无漏道任运起故。三界烦恼永不现行。第七识中细所知障犹可现起。生空智果不违彼故。(解云。生空智果者。谓生空智所引后得智及灭定)即十障中第八于无相中作加行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无相观不任运起。前之五地。有相观多。无相观少。于第六地。有相观少。无相观多。第七中纯无相观。虽恒相续。而有加行。由无相中有加行故。未能任运现相及土。如是加行障八地中无功用道。故若得入第八地时。便能永断。彼永断故。得二自在。
于第九地有二愚痴。一者无量说法无量法句文字后后慧辨陀罗尼自在愚痴。二者辨才自在愚痴。及彼粗重为所对治。
释曰。第九善慧地障。成唯识云。一于无量所说法无量名句字后后慧辨陀罗尼自在愚。于无量所说法陀罗尼自在者。谓义无碍解。即于所诠总持自在。于一义中现一切义故。于无量名句字陀罗尼自在者。谓法无碍解。即于能诠总持自在。于一名句字中现一切名句字故。于后后慧辨陀罗尼自在者。谓词无碍解。即于言音展转训释总持自在。于一音声中现一切音声故。二辨才自在愚。辨才自在者。谓辨无碍解。善达机宜。巧为说故。愚能障此四种自在。皆是此中第九障摄。即十障中第九利他中不欲行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于利乐有情事中不欲勤行乐修己利。彼障九地四无碍解。入九地时。便能永断。
于第十地有二愚痴。一者大神通愚痴。二者悟入微细秘密愚痴。及彼粗重为所对治。
释曰。第十法云地障。成唯识云。一大神通愚。即是此中障所起事业者。二悟入微细秘密愚。即是此中障大法智云及所含藏者。即十障中第十于诸法中未得自在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于诸法不得自在。彼障十地大法智云及所含藏所起事业。入十地时。便能永断。
于如来地有二愚痴。一者于一切所知境界极微细着愚痴。二者极微细碍及彼粗重为所对治。
释曰。第十一如来地障。成唯识云。一于一切所知境界极微细着愚。即是此中微所知障。二极细碍愚。即是此中一切任运烦恼障种。故集论说。得菩提时顿断烦恼及所知障。成阿罗汉。及成如来。证大涅槃大菩提故。即十障中。于第十障别开一障。故成唯识复作此言。此地于法虽得自在。而有余障。未名最极。谓有俱生微所知障及有任运烦恼障种。金刚喻定现在前时。彼皆顿断。入如来地。广引诸教。具如别章。
善男子。由此二十二种愚痴及十一种粗重故。安立诸地。
释曰。自下第三说愚等意。于中有二。初明说愚等意。后赞菩提离诸系缚。此即初也。谓欲安立十一地故。说诸愚痴十一粗重。
而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离彼系缚。
释曰。第二赞无上觉离诸系缚。于中有二。初佛自说。后菩萨赞。此即佛说。谓妙觉位。远离诸愚及彼粗重。
观自在菩萨复白佛言。世尊。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甚奇希有。乃至成就大利大果。
释曰。自下第二菩萨赞叹。于中有二初总。后别。此即初总赞。有其二义。一成就大利。即是利他功德。二成就大果。即是自利功德。或可得菩提故名大利。证涅槃故名为大果。或可断所知障名为大利。断烦恼障名为大果。
令诸菩萨能破如是大愚痴罗网。能越如是大粗重稠林。现前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释曰。第二别赞。有其三义。一破诸愚痴。二越诸粗重。三现证菩提。能令菩萨具此三利。愚能罗覆网𢛡有情。故喻罗网。粗重众多譬似稠林。又解。就释二十二愚中。文别有四。一问。二答。三善男子下结。四观自在下菩萨赞叹菩提功德。
观自在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如是诸地几种殊胜之所安立。
释曰。自下第四八种殊胜安立诸地。于中有二。先请。后说。此即第一菩萨请问。如是十一地各有几种之所安立。
佛告观自在菩萨曰。善男子。略有八种。
释曰。自下第二如来正说。于中有三。初标数略答。次依数列名。后善男子下。约地分别胜劣多少。此即第一标数总答。于十一地有八种胜。
一者增上意乐清净。二者心清净。三者悲清净。四者到彼岸清净。五者见佛供养承事清净。六者成就有情清净。七者生清净。八者威德清净。
释曰。第二依数列名。相续深密摄大乘第十瑜伽七十五。名字大同。言增上意乐者。如前清净意乐中说。(相续悕望。深密直心。梁论信乐。瑜伽意乐者。译家异故)心清净者。通说八定为心清净。故诸圣教通说诸定。名为心学。显扬第三说四静虑为心净者。如瑜伽论二十八说。最初能入圣谛现观正性离生。故偏说为增上心学。悲清净者。四无量中悲无量也。问。悲与大悲有何差别。答。萨婆多宗。依俱舍论。八因差别。故第二十七云。此与悲异。由八种因。一由自性无碍无瞋。自性异故。二由行相。三苦一苦行相异故。三由所缘。三界一界所缘异故。四由依地。第四静虑通余异故。五由依身。唯佛通余。身有异故。六由证得。离有顶欲。证得异故。七由救济。事成希望救济异故。八由哀愍。平等不平等哀愍异故。正理七十五亦同俱舍。杂心第七五义辨异。婆沙第八十。三十五复次。以释差别。广说如彼。经部师宗。如成实论。七义以辨。故彼第二十云。问曰。悲与大悲有何差别。答曰。悲名但心怜愍。能成办事故大悲。所以者何。菩萨见众生苦。为尽此苦。勤修精进。又于无量劫修习所成。故名大悲。又以智眼见众生苦。决定发心要当除灭。故名大悲。又多所利益。故名大悲。亦无障碍。故名大悲。所以者何。悲心或念他恶。故生障碍。大悲于种种深恶通无碍。又悲心或有厚薄不等。一切平等故名大悲。又自舍己利。但求他利。故名大悲。悲不如是。是名差别。今依大乘。如庄严论。六义辨悲大悲差别。故第九卷云。复有六种差别。偈曰。
非等亦非常 非深亦非顺 非道非不得
翻六非如是
释曰。翻非大悲六种差别即是大悲。六种差别。一者平等。二者常恒。三者深极。四者随顺。五者净道六者不得。平等者。于乐受等众生所有诸受皆知是苦故。常恒者。乃至无余涅槃亦无尽故。深极者。入地诸菩萨得自他平等故。随顺者。于一切众生苦如理拔济故。净道者。所对治烦恼得断除故。不得者。得无生忍时。诸法不可得故。大智度论第二十七。亦以六义辨二差别。不同庄严。广如彼说。瑜伽四十四。显扬第四。俱以四缘辨如来悲得成大悲。而不说彼二种差别。庄严亦以四因缘得成大悲。与瑜伽等文意不同。广如彼说。然此大悲。依萨婆多俱舍论等。唯如来有。若依大乘。智度论第二十七。亦同俱舍。依菩提资粮论第二大智度论第二十庄严第九。菩萨亦有大悲。依智度二十七云。复次诸佛心中慈悲名为大。余人心中名为小。问曰。若尔者。何以言菩萨行大慈大悲。答曰。菩萨大慈者。于佛为小。于二乘为大。此是假名为大。佛大慈大悲真实最大。到彼岸清净者。六度十度等如下当说。见佛供养承事清净者。即当十地论中所说三种无余。一见佛无余。二供养无余。三恭敬无余。故十地论第三卷云。菩萨大愿无余有三。一见一切佛无余。二一切供养无余。三一切恭敬无余。见佛无余者。见应身报身法身佛。供养有三。一利养供养。谓衣服卧具等。二恭敬供养。谓香华幡盖等。三者行供养。谓修行信戒行等。恭敬亦有三种。一者给侍恭敬。二者迎送恭敬。三者修行恭敬。或可见佛供养承事清净者。即十种供养也。故瑜伽论四十四云。菩萨供养如来。略有十种。一设利罗供养。(善戒经云。供养己身地持云身)二制多供养。(善戒经云塔地持云支提)三现前供养。(善戒至云现见。地持同瑜伽)四不现前供养。(善戒云不见。地持同瑜伽)五自作供养。(善戒地持皆同瑜伽)六教他供养。(善戒地持亦同瑜伽)七财敬供养。(善戒云利益地持云财物)八广大供养。(善戒云最胜地持云胜)九无染供养。(善戒云清净地持云不污)十正行供养。(善戒云受持。地持云至处道)若诸菩萨亲现供养如来色身。是名设利罗供养。若诸菩萨于为如来所造一切。若窣堵波若龛若一若故制多新制多所设诸供养。是名制多供养。若诸菩萨于如来身或制多所。亲面对前现嘱现见而设供养。是名现前供养。若诸菩萨于如来所若制多所。现前施设供养具时。发起增上意乐俱心净信俱心。作是思惟。若一如来法性。即是三世一切如来法性。若一如来制多法性。即是十方一切如来制多法性。是故我今供现如来。即是供养其余三世一切如来。供现制多。即是供养其余十方一切制多。当知是名菩萨俱供现不现前一切如来及以制多。若诸菩萨于不现前一切如来及以制多。作如来想。普为三世一切如来一切十方如来制多。施设供养。当知是名菩萨唯供不现前佛及制多。此中菩萨唯供现前佛及制多。应知获得广大福果。若唯供养不现前佛及以制多。应知获得大大福果。若俱供养现不现前佛及制多。应知获得最大福果。为无有上。若诸菩萨于如来所若制多所。欲设供养。唯自手作。不使奴婢等作。不依懈堕诸放逸处。而设供养。是名菩萨自作供养。若诸菩萨于如来所。若制多所。欲设供养。非唯自作。亦劝父母妻子奴婢乃至外道等众。令于如来若制多所。随力随能。作诸供养。当知是名菩萨自他咸共供养。若诸菩萨。现有少分可供养物。兴悲愍心。故思施与贫苦少福无力有情。令于如来若制多所持用供养。愿彼当来恒受安乐。彼得此物。供养如来及以制多。菩萨于斯自无所供。当知是名菩萨唯教他设供养。此中菩萨若唯自供佛及制多。应知获得广大福果。若唯教他。应知获得大大福果。若能自他俱共供养。应知获得最大福果。为无有上。若诸菩萨于如来所若制多所。敬问礼拜奉迎合掌。歌颂称赞五轮皈命。趋绕右旋而为供养。或复奉施无尽财而为供养。是名菩萨财敬供养。若诸菩萨于如来所。若制多所。长时施设即上所陈财敬供养。若现在前不现在前。若自造作教他造作。即以如是所种善根。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是名菩萨广大供养。若诸菩萨。于如来所若制多。自手供养。无染污心。而为供养。不于信佛国王大臣诸贵胜前。为财敬故诈设种种虚事供养。是名菩萨无染供养。又诸菩萨。若无财物可设供养。然于所有。或瞻部洲四大洲乃至十方无边无际诸世界中。上中上品供养如来一切供具。菩萨于彼以净信俱胜解俱心。周遍思惟。一切随喜。如是菩萨少用功力而兴无边广大供养。摄受菩萨广大资粮。(以上是财供养以下明法供养)若诸菩萨少时少时须臾须臾。乃至下如构牛乳顷。普于一切蠢动有情。修习慈悲喜舍俱心。于一切行修无常想无常苦想苦无我想。于其涅槃修胜利想。于佛法僧修习随念。少时少时须臾须臾。于一切法发生少分下劣忍智。信解离言法性真如。起无分别无相心住。何况于此若过若增。如是守护菩萨所受尸罗律仪。于奢摩他毗钵舍那菩提分法精勤修学。亦于一切波罗蜜多及诸摄事正勤修学。是名菩萨于如来所正行供养。如是供养为最第一。过前所说。百倍千倍。乃至邬波尼杀昙倍。由此十相。应知是名供养如来。若法若僧。随其所应当知亦尔。具说如彼。若广分别。如善戒经第六。地持第七。庄严第九。智度第三十。婆沙二十九及第三十。成就有情清净者。即四摄事。故显扬第三云。成就行者。谓四摄事。总摄说为成就有情行。若已入圣教所化有情界。以财法二种摄受义故。此中财摄者。谓助摄受方便令成就故。法摄者。谓正摄受转及随转方便令成就故。如是四摄事。依五种摄行说为摄事。五摄行者。一令附已摄。二令受善摄。三令起善正勤摄。四令善成就摄。五令善解脱摄。瑜伽三十七云。当知成就略有六种。一者成就自性。(谓善法种子及数习现行以为自性)二者所成就补特伽罗。略有四种。(谓三乘种性及无种姓人也)三者成就差别。略有六种。(一者谓根。二善根。三智慧。四下品。五中品。六上品)四成就方便有二十七种。(一界增长乃至俱成就等)五能成就者有六种。(一解行地谓地前。二净意乐地谓初地也。三正行地从二地至七地四决定地谓八地。五决定行地谓九地也。六究竟地谓十地及佛地也)六已成就人相。谓三乘人。各有三品九品差别相。广说如彼。生清净者。谓诸菩萨为利有情受种种生。名生清净。故瑜伽论三十八云。诸菩萨生略有五种。摄一切生。利益安乐一切有情。何等为五。一者除灾生。(地持云息苦生。善戒经云离苦有)二者随类生。(地持亦同。善戒经云随心行有)三者大势生。(地持云胜生善戒云胜有)四者增上生。(地持亦同。善戒云自在有)五者最后生。(地持亦同善戒云后有)除灾生者。谓诸菩萨以大愿力或自在力。于饥馑时。作大鱼等。以肉给施饥饿众生。于疾疫时。作大医王。息一切有情疾疫。于斗诤时。作大地主。息除斗诤。名除灾生。维摩经中意亦同此。随类生者。谓诸菩萨以大愿力或自在力。随生六趣种种类中。随彼恶行。化令行善。名随类生。大势生者。谓诸菩萨禀性生时。所感寿量形色族姓自在富等诸异熟果。一切世间最为殊胜。名大势生。增上生者。谓诸菩萨始从初地。作转轮王。王瞻部洲。得大自在。乃至十地。作大自在。过色究竟。一切生处最为殊胜。彼菩萨即由此业增上所感。名增上生。最后生者。谓诸菩萨于此生中。菩提资粮已极圆满。或生刹利婆罗门家。现等正觉。广作一切佛所作事。名最后生。三世菩萨曾当现生。一切皆此五生所摄。除此无有若过若增。唯除凡地菩萨受生。何以故。此中意取有智菩萨诸所受生为五生故。如是诸生。大菩提果之所依处。令诸菩萨疾证无上正等菩提。名生清净。具说如彼。善戒经第九。地持第十。大同瑜伽。又解。菩萨受生具四因缘。名生清净。四种因缘。如下文说。问。地上菩萨已离三恶。如何得有除灾生等。答。依变化故作如说。故大般若第三百九十四云。云何菩萨摩诃萨。成就如是一切白净圣无漏法。而生恶趣受傍生身。佛言善现。于意云何。如来化作傍生身时。是实傍生受彼苦不。善现答言。不也世尊。不也善逝。如来化作傍生身时。非实傍生。不受彼苦。佛告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虽成就一切白净无漏法。而为成就诸有情故。方便受傍生身。由受彼身。如应成就诸有情类。又云。菩萨现受种种傍生等身。虽受彼身。而实非彼。亦不为彼过所染污。乃至广说。解云。既云菩萨亦复如是。又云而实非彼。故知变化而非实身。问既是化身同彼如来。何故佛果除生清净。答。虽于三恶与佛无异。于人天中。菩萨亦有实受生故。于佛果位。除生清净。谓五生中。初二同佛。后三即与如来有异。威德者即威力也。此如瑜伽第三十七威力品说。彼云。云何诸佛菩萨威力。略有三种。一者圣威力。谓佛菩萨得定自在。依定自在。随其所欲一切事成。心调柔故。善修心故。是名圣威力。二者法威力。谓诸胜法。有广大果。有大胜利。是名法威力。此中法者。即是六种波罗蜜多。所谓布施乃至波若。如是诸法有大威力。名法威力。三者俱生威力。谓佛菩萨先集广大福德资粮。证得俱生甚希奇法。是名俱生威力。又佛菩萨如是威力品类差别。复有五种。一者神通威力。二者法威力。三者俱生威力。四者共诸声闻独觉威力。五者不共声闻独觉威力。神通威力者。具如彼说。法威力者。谓布施威力乃至波若威力。俱生威力者。谓性能忆念诸本生事。为欲利益诸有情故。不由思择。于极长时。种种猛利无间大苦。悉能堪忍等。共不共威力者。略由三相。应知不共。一者微细故。二者品类故。三者界故。诸佛菩萨。于无量数诸有情类及无量数威力方便如所应作诸利益事。皆如实知。无不能作。是名微细。一切品类神通威力法威力俱生威力悉皆成就。是名品类。以一切世界一切有情界为威力境。是名为界。声闻但以二千世界及有情界为神通境。独觉但以三千世界为神通境。何以故。由彼唯为调伏一身。而修正行。非诸有情。是故最极唯以一界为神通境。除上所说。所余诸佛菩萨威力。当知粗相与二乘等共。如是诸佛菩萨威力。声闻独觉尚不能及。何况所余一切天人异生外道。善戒经神通品。地持论威力品。大同瑜伽。具上威力故。名威德清净也。
善男子。于初地中。所有增上意乐清净。乃至威德清净。后后诸地。乃至佛地。所有增上意乐清净。乃至威德清净。彼诸清净展转增胜。唯于佛地。除生清净。
释曰。自下第三约地分别胜劣多少。于中有二。初依八殊胜辨其胜劣。后又初地下通约余德辨其胜劣。此即初也。谓从初地乃至第十。于一一地。皆具八种展转增胜。若至佛地。唯有七种。除生清净。解云。佛地除生清净者。约除灾等五种生说。瑜伽等说五种受生。唯说十地。不通地前及佛地故。又解。谓十地中摄报果。十王报体。通分段变易。皆用地前有漏诸波罗蜜为总别报因。用地上有漏波罗蜜为别报因。无漏波罗蜜为增上缘。并从净因生。体是胜妙果。故名生清净。故下文言。极净善根所集起故。佛俱无故。名除生清净。
又初地中所有功德。于上诸地平等皆有。当知自地功德殊胜。
释曰。自下第二通约余德辨其胜劣。于中有二。初明胜劣。后明有上无上差别。此即第一明胜劣。谓初地中所有功德。地地皆有。且如十种波罗蜜多地地皆有。而初地中施度殊胜。余九非胜。第二地中戒度殊胜。余九非胜。余诸地中。准此应知。
一切菩萨十地功德皆是有上。佛地功德当知无上。
释曰。第二有上无上分别诸地。十地功德更有胜上。故名有上。佛地功德无有胜故名无上也。依善戒经第三卷说。无上菩提具七无上故名无上。一者身无上。三十二相庄严身故。二者受持无上。自利利他与他乐故。三者具足无上。谓寿命具足。见具足。戒具足。行具足故。四者智慧无上。谓四无碍。五者不可思议无上。所谓具足六波罗蜜故。六者解脱无上。如来能坏二种障故。七者行无上。所谓圣行天行梵行。如来以是无上身故名大丈夫。受持无上故名为大悲。具足无上故名到彼岸。智慧无上故名一切智。不可思议无上故名阿罗呵。解脱无上故名大涅槃。行无上故名三藐三佛陀。具此七故。佛陀功德名无上也。
观自在菩萨白佛言。世尊。何因缘故。说菩萨生于诸有情最为殊胜。
释曰。第五约殊胜生分别诸地于中有二。先问。后答。此即菩萨乘前发问。谓前所说生殊胜者。依何义故名为殊胜。
佛告观自在菩萨曰。善男子。四因缘故。
释曰。自下第二如来正说。于中有二。初标数略答后别释四因缘。此即初也。
一者极净善根所集起故。二者故意思择力所取故。三者悲愍济度诸众生故。四者自能无染除他染故。
释曰。第二别释四缘。一者求大菩提极净善根所集起故。此即瑜伽所说势力受生也。二故意思择者。即是愿力受生。故庄严十三卷云。愿力受生者。入大地菩萨。此上二种即是近缘。三悲愍故者。此入生死。四自能无染除他染故。谓地上菩萨能除烦恼所知障故。能除他染。若自有染。不能除他。故维摩云。自疾不能救。那能救诸疾。人又云。若自有缚能解彼缚。无有是处。若自无缚能解彼缚。斯有是处。(十地论同有此释)问。此说殊胜依何生说。答。如上所说除灾生等五种生说。于理无失。依庄严论。菩萨受生。总有四种。故十三卷云。次说菩萨四种受生。偈曰。
业力及愿力 定力亦通力 依此四种力
菩萨而受生
释曰。四种受生者。一业力生。二愿力生。三定力生。四通力生。业力生者。谓信行地菩萨业力自在。随所欲处而受生故。愿力生者。谓入大地菩萨愿力自在。为成熟他。受畜生等生故。定力生者。谓得定菩萨定力自在。舍于上界下受生故。通力生者。谓菩萨得神通力自在。能于兜率天等示现诸相而受生故。今依此经。除初业力。依余生说。
观自在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何因缘故。说菩萨行广大愿妙胜愿(相续经云。何故发妙愿胜愿名力愿。深密经云。一切妙愿胜愿殊胜力愿也)。
释曰。自下第六约三大愿分别十地。于中有二。先问。后说。此即总问发三愿缘。然此三愿。诸说不同。一云。缘诸众生名为大愿。所缘广故。上求菩提名为妙愿。愿妙觉故。即说此一名为胜愿。过二乘愿及地前故。一云。三愿约四缘说。初之二缘显广大愿。第三一缘显其妙愿。第四一缘显其胜愿。一云。三愿同体。随义说三。所缘广故名为广愿。胜二乘故名妙名胜。
佛告观自在菩萨曰。善男子。四因缘故。
释曰。自下第二如来正说。于中有三。初标数略答。次别释四缘。后总结四缘。此即略答。四因缘故能发三愿。而不别释三愿别相。
谓诸菩萨能善了知涅槃乐住堪能速证。
释曰。自下第二别释四缘。此即第一堪证涅槃。此即是其由无分别智不住于生死。
而复弃舍速证乐住。
释曰。此即第二而舍速证乐。即是常起大悲故。不入于涅槃。
无缘无待发大愿心。
释曰。辨第三缘不缘报恩。不待报恩而起大悲。故深密经云不为报恩而发大心。相续经云无所用无所为也。
为欲利益诸有情故。处多种种长时大苦。
释曰。显第四缘。即五生中除灾生。或可随类生也。
是故我说彼诸菩萨行广大愿妙愿胜愿。
释曰。第三总结可知。
观自在菩萨复白佛言。世尊。是诸菩萨凡有几种所应学事。
释曰。自下第二广释诸度。于中有十八问。即为十八段。一所学种数多少门。二分别三学相摄门。三分别福智资粮门。四五相修学六度门。五诸度数无增减门。六分别诸度次第门。七六度品类差别门。八波罗蜜多得名门。九诸度清净种数门。十分别五相五业门。十一最广大等五相门。十二六度因果无尽门。十三爱度不得度果门。十四诸度威德种数门。十五诸度因果义利门。十六众生自业过失门。十七般若取法无性门。十八三种波罗蜜多门。此即第一所学种数多少门。先问。后答。此即问也。
佛告观自在菩萨曰。善男子。菩萨学处略有六种。
释曰。第二如来正说。于中有二。初标数略答。后依数列名。此即第一标数略答。谓所学事总有六种。
所谓布施持戒忍辱精进静虑到彼岸。
释曰。第二依数列名。(深密经云。檀波罗蜜。尸罗。羼提。毗梨耶。禅。般若。波罗蜜者。彼岸梵音。此标唐言)此释六度总别名义。六到彼岸。是其总名。施戒等者。即是别目。然到彼岸。诸教不同。依瑜伽论。第四十九。以三种义释到彼岸。一时。二自性清净。三得妙果。故彼论云。如是十法。最极长时。乃至能圆证自性最极清净殊胜。能得最极菩提妙果。是故说名波罗蜜多。善戒第九。地持论第十。大同瑜伽。依梁摄论。以三无等释到彼岸。故第九云。一时无等。谓三大劫。二加行无等。谓四修等。三果无等。即是三身所显菩提。彼岸皆具此三义故。通称波罗蜜。具说如彼。(新摄大乘释皆无此言)依新摄论。即说六度最胜义故名到彼岸。故摄大乘第七卷云。论曰。此诸波罗蜜多。训释名言。云何可见。于诸世尊声闻独觉施等善根。最为殊胜。能到彼岸。是故通称波罗蜜多。世亲释云。超诸世间声闻独觉施等彼岸。是故通名波罗蜜多。无性第七大同世亲。依智度论第十二卷。有五复次释到彼岸。一云。于施等退。回向小乘。如舍利弗等。名为此岸。直进不退成办佛道。名到彼岸。二云。悭等六弊名为此岸。施等六度名到彼岸。三云。有无二见名为此岸。破有无见智名到彼岸。四云。为结使缚所行施等名为此岸。非结使缚所行施等名到彼岸。五云。生死大海名为此岸。涅槃大城名到彼岸。具说如彼。依杂集论第十一卷。以三最胜显波罗蜜。彼云。一自体最胜。并积习。二方便最胜。三果最胜。积习者谓长时也。具此三义。名到彼岸。又彼复云。最胜所作故。最胜所至故。名波罗蜜多。一切佛菩萨所为所到故。复次到所知彼岸故。名波罗蜜多。安住佛性故。复次济度自他最极灾横故。名波罗蜜多。能令自他越度生死大苦海故。释别名者。如庄严论第七卷云。能除贫穷故名施。能令清凉故名戒。由具戒者于境界中热恼息故。能破瞋恚故名忍。忍破瞋恚能令尽故。能建善故名进。建立善法由此力故。能持心故名定。摄持内意故。能解真法故名慧。晓了第一义故。依摄大乘第七卷云。又能破裂悭吝贫穷。及能引得广大财位福德资粮。故名为施。又能息灭恶戒恶趣。及能取得善趣等持。故名为戒。又能灭尽忿怒仇。及能善住自他安隐。故名为忍。又能远离所有懈怠恶不善法。及能出生无量善法令其增。长故名精进。又能消除所有散动。及能引得内心安住。故名静虑。又能除遣一切见趣诸耶恶慧。及能真实品引知法。故名为慧。世亲释云。以于因时破悭惠施。果时能裂一切贫穷。及于果时。引大财位广福资粮。故名为施。又于因时息诸恶戒。果时能灭恶趣。及于未来能取善趣。于现在能得等持。故名为戒。如是一切波罗蜜多训释言词。如应当说。及能善住自他安稳者。谓于自身不为忿怒过失所恼。不生他苦。故得安稳。无性释云。谓于因时能破悭吝。亦能引广福德资粮。及于果时能裂贫穷。得大财位。故名为施。余释别名。其文易了。解云。世亲论意。资粮属果。无性论资粮属因。余者皆同。梁论第九意同新论。掌珍第二及胜鬘经释名少异。恐繁不述。
观自在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如是六种所应学事。几是增上戒学所摄。几是增上心学所摄。几是增上慧学所摄。
释曰。自下第二分别三学相摄门。于中有二。先问。后答。此即请问。
佛告观自在菩萨曰。善男子。当知初三但是增上戒学所摄。静虑一种。但是增上心学所摄。慧是增上慧学所摄。我说精进遍于一切。
释曰。第二如来正说。谓随用说。戒摄前三。以戒资粮是戒自性戒眷属故。定即心学。般若是慧。诸教皆同。如名可知。精近遍三。策三学故。相续深蜜亦同此经。问。善戒经云。戒摄戒度。心摄定度。慧摄慧度。如何此经与彼有异。解云。相摄有其多义故。今先辨三学。后明相摄同异。言三学者。如世亲摄论第一卷云。增上戒者。谓十地中依戒而学。故名增上戒。即诸菩萨所有律仪。于诸不善。无复作心。增上心者。谓在内心。或即依心而学。故名增上心。即诸三摩地。增上慧者。谓趣证慧。故名增上慧。或依慧而学。故名增上慧。即是无分别智。言增上者。是最胜义。故瑜伽论第八云。唯于佛独有此三。不共外道。如是名为最胜义故。名为增上。具说如彼。广释三学。如无性摄论梁论第一显扬第七瑜伽二十八法集经第六杂阿含第四十。广辨三学差别。如成唯识第九摄大乘第七第八。后明相摄。诸教不同。依善戒经。戒唯摄戒。定唯摄心。慧唯摄慧。不配余度。故第九云。六度有三戒。一随戒戒。二随心戒。三随智戒。尸度名为随戒戒。禅度名为随心戒。智度名为随智戒。(此即自性相摄)若依此经相续深密。前三摄戒。是资粮。是戒自性戒眷属故。静虑摄心。般若摄慧。精进遍三。䇿三学故。(此即随用相摄)依庄严论。意同此经。故第七云。偈曰。为摄三学故。说度有六种。初三二初一。后二二一三。(解云。初三者。谓初三度。二者谓初三度即是二。一聚二眷属。尸罗为聚。檀及羼提为眷属。初一者谓初三及二。即三学中是初一戒学。后二者。即是后二禅度般若度。重二者。谓后二度。如其次第即是心慧二学。一者。谓精进一度。三者谓此一度遍三学也)若依瑜伽第四十九。前四摄戒。第五摄心。第六摄慧。故彼论云。由前四度资粮自性眷属守护。当知圆满增上戒学。由静虑度。当知圆满增上心学。由般若度。当知圆满增上慧学。具说如彼。地持论第十亦同瑜伽。(此即随显相摄)依摄论等。六度一一更互相摄。以此准知。三学一一皆摄六度。故摄论云。如是六属相决择。云何可见。世尊。于此一切六度戒有处所以施声说。如是乃至戒有处所以慧声说。谓于一切波罗蜜多。修加行中。皆有一切波罗蜜多。互相助成。如是意趣。广说如彼。(此即助伴相摄)然此诸教摄义不同。故成唯识约四种义。以辨相摄。一自性摄。二助伴摄。三随用摄。四随显摄。故第九云。若自性摄。戒唯摄戒。定摄静虑。慧摄后五。(约十度门以辨相摄)若辨助伴。皆具相摄。若随用摄。戒摄前三。资粮自体眷属性故。定摄静虑。慧摄后五(约十度行说)精进三摄。遍䇿三故。若随显摄。戒摄前四。前三如前。及守护故。定摄静虑。慧摄后五。解云。唯此诸圣教中。若据一义。故不相违。
观自在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如是六种所应学事。几是福德资粮所摄。几是智慧资粮所摄。
释曰。自下第三分别福智资粮门。先问。后答。此即请问。
佛告观自在菩萨曰。善男子。若增上戒学所摄者。是名福德资粮所摄。若增上慧学所摄者。是名智慧资粮所摄。我说精进静虑二种遍于一切。
释曰。此即如来正说。谓六度中。初三是福。后一是智。余二即通二种资粮。释此经意。如瑜伽论第三十六。彼云。云何为福。谓施戒忍三。云何为智。谓第六般若。精进静虑通于二分。若依精进。修施戒忍及四无量。名为福分。若依精进。习闻思修所成三慧及蕴等善巧。名为智分。若依静虑。修习慈等四种无量。名为福分。若依静虑。修蕴界等种种善巧。名为智分。地持论第一。善戒经第二。世亲摄论第六。梁论第八。大同瑜伽。然此福智二种资粮。略释名义。后辨相摄。言名义者。能生福果。与福为因。名福资粮。能生智果。与智为因。名智资粮。言资粮者。若依梁论。成就义故。名为资粮。故第八云。此福及智。有二种功用。一能助道。二能成道体。由此二故。道得成就。故说此二为通资粮。若依无性摄论。运集义故名为资粮。故第六云。言资粮者。经无量劫所运集故。若依菩提资粮论。有其五义。一者满义。二者持义。三长养义。四者因义。五具足义。故第一云。言资粮者。是其满义。由此能满菩提法故。又以持为义。由此能持菩提法故。又以长养为义。由此长养菩提法故。又以因为义。由此能生菩提法故。又以众分具足为义。由此具足菩提法故。名为资粮。具说如彼。言相摄者。诸教不同。略有八例。一者。前三是福。后三是智。如无性摄论第六卷云。福资粮者。谓施戒忍三种加行。智资粮者。精进静虑及闻慧等。智度论第十五云。欲成佛道。凡有二门。一者福德。二者智慧。行施戒忍是福德门。知一切法实相般若是智慧门。般若要因禅定。禅定必须大精进力。二者。初二及第四是福。后二及第三是智。如优婆塞戒经第二卷二庄严品云。施戒精进名福庄严。忍定智慧名智庄严。三者。前二是福。后一是智。三通二种。如庄严论第十卷云。问。二聚摄六度云何。偈曰。
初二为福聚 第六即是智 余三二聚因
五亦成智聚
释曰。施戒为福体。波若为智体。忍进定三通为二聚因。由俱作故。五亦成智聚。由智回向故。具说如彼。四者。前三是福。后一是智。余通二种。如即此经相续深密地持论第一善戒经第二无性世亲摄论第六梁摄论第八瑜伽三十六。五者。前五是福。后一是智。如伽耶经云。助道者五波罗蜜。断道者般若波罗蜜。又智度论云。五波罗蜜殖诸功德。般若波罗蜜能除着心。六者前。五是福。后一通福智。如涅槃经第二十七狮子吼品云。福庄严者。谓从波罗蜜乃至般若。非般若波罗蜜。慧庄严者。谓从一地乃至十地。解云。地者即是慧也。故无性摄论第七卷云。法无我智分位名地。七者。前是福。六皆是智。如前所引大庄严论云。五亦成智聚者。后由般若能回向故。一切诸波罗蜜皆成智聚。解云。前五度非但是福。亦通智聚。由智回向故。八者。施戒及定为福。般若为智。略不配释忍进二度。如大菩萨藏经般若品云。云何名为二种资粮善巧。谓福及智。云何为福。谓施戒修。云何为智。谓修行般若摄取于智。具说如彼。或可六度皆通福智。一一度中互相助成。各具六故。解云。诸经及论。随机不同。种种异说。各不相违。
观自在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于此六种所学事中。菩萨云何应当修学。
释曰。自下第四五相修学六度门。先问。后答。此即请问五相修法。
佛告观自在菩萨曰。善男子。由五种相应当修学。
释曰。自下第二如来正答。于中有二。初标章举数。后次第别释。此即初也(深密经云有五种观法)。
一者最初于菩萨藏波罗蜜多相应微妙正法教中猛利信解。
释曰。自下第二次第别释五相。即为五段。此释第一猛利信解相。如摄大乘即七卷云。谓于诸度相应圣教。虽极甚深。而能信解。解云诸度相应教甚深者。如杂集论第十一云。十二分圣教中。方广分名菩萨波罗蜜多藏。如经中说。大乘者即是菩萨波罗蜜多藏。又第十二云。复次何缘说方广分为广大甚深耶。由一切种智性广大甚深故。谓此所得一切种智性果最广大甚深故。因受果名。是故别说方广分为广大甚深。
二者次于十种法行。以闻思修所成妙慧精进修行。
释曰。第二行十法行。十种法行。如前所引瑜伽决择七十四说。显扬第二。今释经文。两说不同。一云。十种法行即是三慧。故以三慧精进修行十种法行。故相续经作如是说。于彼行十法行闻思修慧。又深密云。有十法行如实修行闻等慧故。一云。三慧正显其观。十种法行即是助伴。故辨中边论第三卷云。颂曰。菩萨以三慧。恒思惟大乘。如所施设法。名作意正行。乃至彼云。作意正行有何助伴。颂曰。此助伴应知。即十种法行。何等为十。颂曰。谓书写供养。施他听披读。受持正开演。讽诵及思修。论曰。于此大乘有十法行。一书写。二供养。三施他。四若他诵读专心谛听。五自披读。六受持。七正为他开演文义。八讽诵。九思惟。十修习。解云。后说为胜。所以者何。彼论复云。作意正行。由十法行之所摄受。
三者随护菩提之心。
释曰。第三护菩提心。谓发菩提心令不退转。名护菩提心。广释发菩提心。如发菩提心经第一广赞菩提心。如华严经五十九。
四者亲近真善知识。
释曰。此释第四近善知识。如瑜伽论第四十四。彼云。成就八支能为善友众相圆满。一者住戒。于诸菩萨律仪戒中。妙善安住无缺无穿。二者多闻。觉慧成就。三者具证。得修所成随一胜善。逮奢摩他毗钵舍那。四者哀愍。内具慈悲。能舍自己现法乐住。精勤无怠饶益于他。五者无畏。为他宣说正法教时。非由恐怖忘失念辨。六者堪忍。于他轻讥调弄鄙言违拒等事。非爱言路种种恶行。皆悉能忍。七者无倦。其力充强能多思择。处在四众说正法时。言无謇涩。心不疲厌。八者善词。语具圆满。不坏法性。言词辨了。广赞善知识。如法句经及华严经五十八。又瑜伽云。由四种相方得圆满亲近善友。一于善友有病无病。随时供待。恒常发起爱敬净信。二于善友随时敬问礼拜奉迎合掌殷勤。修和敬业。而为供养。三于善友如法衣服饮食卧具病缘医药资身什物。随时供养。四于善友。若正依止于如法义。若合若离。随自在转无有倾动。如实显发作奉教心。随时往诣恭敬承事请问听受。具说如彼。
五者无间勤修善法。
释曰。此辨第五无间勤修。如摄大乘说。恒常无间修习六度方得圆满。此即长无间殷重无余。四种修中无间修也。依成唯识。更加发心以为五修。辨此经意。说五根者。欲修六度。要具五相。一于度教发胜信解。若不依正教。成耶行故。二已信圣教。起十供养。发三种慧。是行体故。三随护善根。令不退故。四近善知识。藉胜缘故。五无间修。令速满故。若依摄大乘论。说修有五。一现起加行修。二胜解修。三作意修。四方便善巧修。五成所作事修。又杂集论第十二卷。修略有五。谓依止住持修。依止作意修。依止意乐修。依止方便修。依止自在修。广说如彼。恐繁不述。
观自在菩萨白佛言。世尊。何因缘故。施设如是所应学事。但有六数。
释曰。自下第五诸度数无增减门。有十种度。分之为二。初明六度数无增减。后明四度数无增减。前中有二。先请。后说。此即请问唯六所由。
佛告观自在菩萨曰。善男子。二因缘故。
释曰。自下世尊正说。于中有四。一者标数。二者别叙。三者属当。四者别释。此即第一标数略答。由二缘故。数无增减(相续经云二事。深密二义者。因缘事义。名异意同)。
一者饶益有情故。二者对治诸烦恼故。
释曰。第二别叙二缘。如经可知。
当知前三饶益有情。后三对治一切烦恼。
释曰。第三举前三后三。属当二缘。谓六度中施戒忍三。饶益有情。精进等三。对治烦恼。
前三益饶诸有情者。谓诸菩萨由布施故。摄受资具。饶益有情。由持戒故。不行损害逼迫恼乱。饶益有情。由忍辱故。于彼损害逼迫恼乱。堪能忍受。饶益有情。
释曰。自下第四次第别释。前三饶益。后三对治。此释前三饶益后三对治此释前三饶益有情。深密等云。前三种度。如次三益。资世摄受益。不加摄受益。无报怨心益。成唯识云。又前三种饶益有情。施彼资财。不损恼彼。堪忍彼恼。而饶益故。广如杂集等。
后三对治诸烦恼者。谓诸菩萨由精进故。虽未永伏一切烦恼。亦未永害一切随眠。而能勇猛修诸善品。彼诸烦恼不能倾动。善品加行。由静虑故。永伏烦恼。由般若故。永害随眠。
释曰。此明后三对治烦恼。谓彼精进非如静虑永伏一切现行烦恼。非如般若永害一切种子随眠。而由精进能修诸善。由此诸惑不倾动。善品加行即是精进。能与定慧方便故。说名加行。由静虑故永伏现惑。由般若故永害种子。故说后三对治烦恼。成唯识云。精进等三对治烦恼。虽未伏灭。而能精勒修对治彼诸善加行。永伏永灭诸烦恼故。广如杂集等。然此六度唯六所由。乃至有五种。有处一义以释六数。如优婆塞戒经第一卷云。为除外道六方耶说。故说六度。佛言东方如施。初始出故。南方如戒。以似右故。西方如忍。忍恶于后故。北方如精进。名号胜故。下方如禅。观察恶道故。上方如慧。无上无生故。又智度论四十六云。何故如来正说六度。不多不少。答。佛为法王。随众生机。或时略说。一二三等。或时广说。如贤劫经八万四千诸波罗蜜。复次六道众生皆受身心苦恼。菩萨生大悲心。为灭六道众生苦故。生六波罗蜜。不多不少。又瑜伽论四十九云。为摄三学故唯说六。初四摄戒。次一摄心。后一摄慧。由此建立波罗蜜多唯有六种。无增无减。或以二义释无增减。如即此经相续深密梁论第十。或以三义释无增减。如摄大乘第七卷云。何因缘故。波罗蜜多唯有六数。成立对治所治障故。证诸佛法所依处故。随顺成就诸有情故。广说如彼。世亲无性摄大乘释亦同本论。又杂集论第十一云。数有二种。一计算数。二决定数。计算数者。谓六波罗蜜。决定数者。谓波罗蜜唯有六不增不减。何以故。诸菩萨道。略有二种。一增上生道。即前三度。二决定胜道。即后三度。具说如彼。(此是初缘)复次罗蜜多是无住涅槃方便故。其数唯六缘。所以者何。前三度故不住涅槃。后三度故不住生死。具说如彼。(第二缘)复次摄益有情故。对治烦恼故。说唯六数。即同此经二意说六。(第三缘)或以四义释无增减。如成唯识第九卷说。然依彼论。有其三义。一总明十度数无增无减。有其二义。一除十障故。二证十如故。二别明六度数无增减。有其四义。一依三因。为除六种相违障故。渐次修行诸佛法故。渐次成就诸有情故。具如摄论。二约二道。谓增上生道决定胜道。同杂集论初复次释。三利生除障。即同此经。四不住道。明无增减。谓前三故不住涅槃。以后三故不住生死。具说如彼。解云。摄大乘论唯说前三。谓渐除障。渐行佛法。渐熟有情。杂集唯说后三种意二种道等。成唯识论。通摄二论所说六种。故成四缘。或可唯识开为六缘。开摄论中三因别故。此经二缘。如杂集论及成唯识。寻即可知。三别明四度数无增减。至文当释。依庄严论第七卷中有六行偈。各各皆说立六所由。一者为摄自利三事故。二者为摄二利六事故。三者为摄他利六事故。四者为摄大乘四因故。五者为摄大乘道故。六者为摄大乘三学故。寻文可知。故不繁释。
观自在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何因缘故。施设所余波罗蜜多但有四数。
释曰。自下第二辨后四度数无增减。所言四者。即十度中后四种度。所谓方便愿力及智。于中先请。后说。此即请问唯四所由。
佛告观自在菩萨。善男子。与前六种波罗蜜多为助伴故。
释曰。自下第二如来正说。于中有二。初总答说四无增减意。后别释四度无增减义。此即总答唯四所由。能与六种为助伴故。唯有四种而无增减。故成唯识云。后唯四者。为助前六令满足不增减故。方便善巧助施等三。愿助精进。力助静虑。智助般若令满足故。
谓诸菩萨于前三种波罗蜜多所摄有情。以诸摄事方便善巧而摄受之。安置善品。
释曰。自下第二次第别释四度。即分为四。此即第一释方便度助前三度。先释。后结。后之三度。准此应知。此即正释方便助三。谓诸菩萨于前三度所摄有情。以诸摄事方便善巧而摄受之。安置善品。然诸摄事通说种种方便摄受。相续深密皆云摄事。不言四故。或可诸摄即四摄事。故梁摄论云。于前三度所摄众生。由四摄事。安立善处。
是故我说方便善巧波罗蜜多与前三种而为助伴。
释曰。第二结文可知。
若诸菩萨于现法中烦恼多故。于修无间无有堪能羸劣意乐故。下界胜解故。于内心住无有堪能。于菩萨藏不能闻缘善修习故。所有静虑不能引发出世间慧。
释曰。自下第二愿助精进。于中有二。先释。后结。此即释也。于中有二。初明起愿所由。后明愿助精进。此即第一起愿所由。文有三节。即为三缘。一者菩萨于现法中烦恼多故。于无间修诸善品法。无有堪能。(深密经云于现身中)二者羸劣意乐故。欲界散位胜解故。由此二缘。于内位定无有堪能。梁摄论云。或为愿生下界。或由心羸劣。于恒修习及心内位。无有功能。三者于大乘教。不能听闻。不能缘虑。不能善修习故。所有静虑不能引发出世间慧。由上三缘故起愿度。
彼便摄受少分狭劣福德资粮。为未来世烦恼轻微心生正愿。
释曰。自下第二正明愿助精进。于中有二。初明起愿。后释助愿精进。此明起愿。谓彼菩萨摄受少分布施等福。便作是愿。由斯福力。于未来世烦恼微薄。梁摄论云薄少善根。
如是名愿波罗蜜多。由此愿故。烦恼微薄。能修精进。
释曰。正明愿助精进。如文可知。
是故我说愿波罗蜜多与精进波罗蜜多而为助伴。
释曰。第二总结应知。
若诸菩萨。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为因缘故。转劣意乐。成胜意乐。亦能获得上界胜解。
释曰。第三力助静虑。先释。后结。此即释也。于中有二。初释力度。后释力助静虑。此释力度。谓诸菩萨由三因缘。得胜意乐及得胜解。三因缘者。一亲近善友。二听闻正法。三如理作意。由此三缘。转劣意乐。得胜意乐。亦能获得上界胜解。即用二法名之为力。然三缘中。如理作意。相续经内正思惟。梁论亦尔。深密经云。如理思惟者。名异义同。或可此中唐本为正。内正思惟摄在力中。问。此所说意乐胜解有何异耶。解云。相续经云。转劣悕望。得力悕望。殊胜上界能内一心。准彼经意。转劣悕望者。于下界劣欲乐。得力悕望者。得欲界胜欲乐。上界能内一心者。即是静虑也。深密经云。转彼薄心增长善力。于彼真如法界之中得增上力。是菩萨力波罗蜜得内心定。是故我说力波罗蜜与般若波罗蜜为伴。解云谬结。译家错也。今此经云转劣意乐得胜意乐者。舍劣欲乐得胜欲乐。言亦得者。非唯欲界。亦得上界。如是意乐以为力度。梁论说云。能除羸弱心地。于微妙境得强胜心地者。亦是译家谬也。问。此力度是后得智。如何欲及胜解为自性耶。解云。自性以慧为体。今依助伴出体。故说欲等。
如是名力波罗蜜多。由此力故。于内心住有所堪能。
释曰。第二力助静虑。谓如上说名为力度。由此力故。于内心住静虑度中有胜堪能。
是故我说力波罗蜜多与静虑波罗蜜多而为助伴。
释曰。第二结文可知。
若诸菩萨于菩萨藏已能闻缘善修习故。能发静虑。
释曰。第四智助般若。先释。后结。释中有二。初释智度。后明智助般若。此即初也。谓于菩萨藏教能闻是闻慧。缘即思慧。善修习者即是修慧。由此能发静虑。或可闻思能发静虑。静虑即是修慧所摄。若广分别。如梁论说。彼云。菩萨缘菩萨藏文句。所生闻思慧修慧及缘五明智。此智能生如理简择真俗境智。此智或在无分别智前。或在无分别智后。是菩萨智波罗蜜。由此智能生定。及引出世般若。故智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助伴。
如是名智波罗蜜多。由此智故。堪能引发出世间慧。
释曰。第二正明智助般若。如经可知。
是故我说智波罗蜜多与慧波罗蜜多而为助伴。
释曰。第二结文可知。相续深密大同此经。广如梁摄论第十卷说。广释四度。如善戒经第九地持第十瑜伽四十九。
观自在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何因缘故。宣说六种波罗蜜多。如是次第。
释曰。自下第六分别诸度次第门。先问。后答。此即请问六度前后次第所由。略而不辨后四次第。或次前文已辨其义。故不说之。
佛告观自在菩萨曰。善男子。能为后后引发依故。
释曰。自下如来正说。于中有三。初标章略说。次依宗释。第三总结。此即如来标章略答我依引发。故说六度。如是次第。谓能为后后依止义故。
谓诸菩萨若于身财无所顾吝。便能受持清净禁戒。为护禁戒便能忍辱。修忍辱已能发精进。发精进已能办静虑。具静虑已便能获得出世间慧。
释曰。此即第二正释六度前后次第。此当庄严引发次第。故庄严论第七卷云。前后者。谓依前后得起。何以故。由不顾资财故。受持戒行。持戒行已能起忍辱。起忍辱已能起精进。起精进已能起禅定。起禅定已能解真法。又摄大乘第七卷云。论曰。何因缘故。如是六种波罗蜜多此次第说。谓前波罗蜜多随顺生后波罗蜜多故。无性释云。随顺生后波罗蜜多故者。谓于财位不着已能守尸罗。具尸罗已便能忍受。能忍受已堪耐乖违。故发精进。发精进己心便得定。心得定已能如实知。故此六种如是次第。世亲释云。如是六度。依生前后说此次第。
是故我说波罗蜜多如是次第。
释曰。第三总结应知。然六次第诸教不同。或以一义以释次第。即此经相续深密新摄大乘及二释论。皆以引发以明前后。或以二义。如梁摄论。一引发次第。同此经等。二持净次第。论云。前前波罗蜜由后后波罗蜜所清净故。或以三义。如善戒经第九卷地持论第十瑜伽四十九。一对治故。二生起故。三得果故。具如瑜伽。又以三义。如杂集第十一。一者引发。二者持净。三者粗细。引发持净如前应知。言粗细者。于诸行中。施行最粗。故先建立。于忍等行。戒为最粗。故次建立。乃至于慧静虑为粗。一切行中慧为最细。故最后立。又庄严论亦以三义。一者前后。即同引发。二者下上。前者为下。后者为上。三者粗细。即同杂集。故彼偈云。前后及下上。粗细次第起。如是说六度。不乱有三因。或以四义。如成唯识第九卷。一引发。二持净。三粗细。四易难。或可易难释上粗细故。成唯识第九卷云。十次第者。谓由前前引后后。及由后后持净前前。又前前粗后后细。易难修习。次第如是。
观自在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如是六种波罗蜜多。各有几种品类差别。
释曰。自下第七六度品类差别门。先问。后答。此问六度品类差别。
佛告观自在菩萨曰。善男子。各有三种。
释曰。自下第二世尊正说。于中有二。初总标六三合有十八。后次第别开六种各三。此即初也。然此品类诸教不同。解深密经相续深密摄大乘论瑜伽七十八。约前六度。各开三类。而不解。瑜伽菩萨地无性世亲摄大乘释梁朝释论及杂集论。开六各三。而亦解释。依成唯识。具约十度。前六各三。后四各二。而不解释。四各二者。方便有二。一回向方便善巧。二拔济方便善巧愿有二种。一求菩提愿。二利乐他愿。力有二种。一思择力。二修习力。智有二种。一受用法乐智。成熟有情智。故今依经且释前六。其间同异。对文辨释。
施三种者。一者法施。二者财施。三者无畏施。
释曰。自下第二次第别释。释六种三。即分为六。此即第一布施三品。瑜伽三十九。以九种相释施三类。彼云。财施者。谓以上妙如法财物而行惠施。调伏悭垢而行惠施。调伏畜积而行惠施。广说如彼。无畏施者。谓济拔师子虎狼鬼魅等畏。济拔王贼等畏。济拔水火等畏。法施者。无倒说法。称理说法。勤修学处。如是一切总说九相。此三种名。诸处无异。世亲释曰。法财无畏。如次益他善根身心。以是因缘。故说三种。无性释论。有二复次。初顺瑜伽。后同世亲。故不重述。杂集十二十八任持显六三品。财无畏法如次身心善根任持。同世亲说益身心等。依梁释论。有二复次。彼云。法施利益他心。财施利益他身。无畏施通益身心。复次由财施有向恶者引令皈善。由无畏施摄彼令成眷属。由法施生彼善根及成熟解脱。由具此义。故说施有三品。
戒三种者。一者转舍不善戒。二者转生善戒。三者转生饶益有情戒。
释曰。第二明戒三品。名虽稍异意同摄论。成唯识等戒中三品。谓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故瑜伽论四十云。在家出家二分净戒略有三种。一律仪戒。谓诸菩萨所受七众别解脱戒。二摄善法戒。谓诸菩萨受别解脱后。所有一切为大菩提。由身语意积集诸善。总说名为摄善法戒。三饶益有情戒。谓诸菩萨于诸有情能引义利。广说如彼。世亲释云。初是依特为欲建立其余二戒。由此修集一切佛法证入菩提。复能建立益有情戒。无性释云。律仪戒者。谓于不善能远离法防护受持。由能防护诸恶不善身语等业。故名律仪。此即是戒。此能建立后二尸罗。解云。彼论等言。等取意思中戒。释后二戒。意同世亲。梁朝释论大同世亲。又彼复云。此三品戒。即四无畏因。何以故。初戒是断德。第二戒是智德。第三戒是恩德。四无畏不出此三德故言即四无畏因也。杂集释云。律仪摄善饶益有情。如其次第。善菩提悲三种任持。
忍三种者。一者耐怨害忍。二者安受苦忍。三者谛察法忍。
释曰。第三明忍三品。依菩萨地忍品说云。忍有三种。一耐怨害忍。谓诸菩萨从他怨害所生诸苦现在前时。应如是学。如此是我自业过耳。由我先业。今受此苦。广说如彼。二安受苦忍。菩萨思择我今为求能引安稳最胜善品。尚应思择忍受百千拘胝大苦。况少小苦而不忍受。如是如理正思惟故。为求菩提。悉能忍受一切事苦。三法思胜解忍。谓诸菩萨于一切法能正思择善安胜解。广说如彼。世亲释云。耐怨害忍。能忍受他所作怨害。安受苦忍。能正忍受所遭众苦。察谛法忍。堪能审谛观察诸法。具说如彼。无性释云。耐怨害忍。是诸有情成熟转因。安受苦忍。是成佛因。寒热饥渴种种苦事皆能忍受无退转故。谛察法忍。是前二忍所依止处。堪忍甚深广大法故。梁朝摄论大同世亲。杂集三忍名同此经。如其次第。不舍有情。舍下劣心。无生法忍。三种任持。
精进三者。一者被甲精进。二者转生善法加行精进。三者饶益有情加行精进。
释曰。第四辨精进三。(相续经云。弘誓精进善方便精进利众生精进。深密经云。发起精进修行善法精进利众生精进)瑜伽菩萨地精进品云。精进有三。一擐甲精进。谓诸菩萨加行。其心勇悍。先擐誓甲。若我为脱一有情苦。以千大劫等一日夜。处那落迦。经尔所时。证无上觉。假使过此百千俱胝倍数时劫。证无上觉。我之勇悍。亦无退屈。是名菩萨擐甲精进。广说如彼。二摄善法精进。谓诸菩萨所有精进。能为诸度加行成办。广说如彼。三饶益有情精进。如戒品中饶益尸罗中说。摄大乘论释经五句总摄为三。所谓被甲精进。加行精进。无怯弱无退转无喜足精进。世亲释云。三精进中其体差别。即经中说有势有勤有勇坚猛不舍善轭。彼经五句。即是此中三精进体之所解释。由被甲故最初有势。由加行故能有精勤。由无怯弱无退转无喜足故。如其次第。有勇坚猛不舍善轭。乃至广说。无性第七梁论第九意同世亲。恐繁不述。杂集论云。被甲方便饶益。如次善根方便善根圆证善根无尽三种任持。
静虑三者。一者无分别寂静。极寂静。无罪故。对治烦恼众苦乐住静虑。二者引发功德静虑。三者引发饶益有情静虑。
释曰。第五明静虑三。然初品中。有其四句。其相难知。故今依诸经论释此四句。一无分别寂静者。离一切虚妄分别及以粗重。故名无分别寂静。故相续经云离妄想寂静。又瑜伽云。远离一切分别。能生身心轻安。二极寂静者。瑜伽论云。远诸爱味。泯一切相也。三无罪故者。无性论云。离慢见爱。得清净故。瑜伽论云。远离憍举。又瑜伽云。无罪者。远离六[病-丙+(?/ㄆ)]随烦恼也。四对治烦恼众苦乐住。者由此定能治烦恼苦。神通自在。得现法乐。梁朝论云。此定离诸染污故。现世得安乐住。世亲论云。由此能安现法乐住。后之二品。如文可知。依瑜伽论静虑品云。复有三种。一现法乐住静虑。谓诸菩萨所有静虑。远离一切分别。能生身心轻安。最极寂静。离诸爱味。泯一切相。当知是名菩萨现法住静虑。二者能引菩萨等持功德静虑。谓诸菩萨所有静虑。能引能住种种殊胜不可思议不可度量十力种姓所摄等持。一切声闻及独觉等不知其名。何况能入。乃至广说。三者饶益有情静虑。谓诸菩萨依止静虑。于诸有情。能引义利。彼彼事业。与作助伴。能为除苦。能如理说。于诸有情善随心转。为物现通。方便引摄。具说如彼。世亲论云。安住静虑者。由此能安现法乐。引发静虑者。由此能引六种神通。成所作事静虑者。谓依此故成立所作利有情事。无性论云。安住静虑为得现法乐住。离慢见爱得清净故。引发静虑。为能引发六神通等殊胜功德。成所作事静虑。为欲饶益诸有情类。以能止息饥俭疾废诸怖畏等苦恼事故。杂集论云。现法乐住。引发神通。饶益有情。如次应知三种任。一无厌惓。二诸所思议成满。三御众业。梁朝摄论大同世亲论。恐繁不述。依庄严论。有觉等三。
慧三种者。一者缘俗谛慧。二者缘胜义谛慧。三者缘饶益有情慧。
释曰。第六明慧三品。瑜伽慧品。有二种三。初三慧者。一能于所知真实随觉慧。二于五明及三聚中决定慧。三于一切有情义利慧。解云。初一缘真。次一缘俗自利。后一缘俗利他。(五明者。即内明等明论也。三聚者。即是能引义利法聚能引非义利法聚能引非义利非非义利法聚)后三慧者。一能知甚深法无我智。二能知有情调伏方便智。三了知一切所知境界无障碍智。解云。初一法空智。次一人空智。后一双证二空智。成唯识论。生空法空俱空为三。摄大乘论加行正智后得为三。无性释云。无分别加行慧。谓真观前胜方便智。无分别慧。谓真观智。无分别后得慧。谓现观边诸世俗智。能起种种说法等事。杂集论云。缘世俗胜义缘有情慧。如其次第。证入大地。引发佛法。建立佛事。三种任持。六度各各三品差别。广如梁摄论第九显扬第三。恐繁不述。如何诸教有此异者。义品非一。各据一义。故不相违。略辨六度体性别者。如成唯识第九卷云。十度性者。施以无贪及彼所造三业为性。戒以受学菩萨戒时三业为性。忍以无瞋精进审慧及所起三业为性。精进以勤及所起三业为性。静虑但以等持为性。后五皆以择法为性。说是根本后得智故。具说如彼。广如别章。
解深密经疏卷第八
卍续藏第 21 册 No. 0369 解深密经疏
解深密经疏卷第九
西明寺沙门 圆测 撰
地波罗蜜多品第七之余
观自在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何因缘故。波罗蜜多。说名波罗蜜多。
释曰。自下第八。波罗蜜多得名门。先问。后答。此即第一菩萨请问何因缘故名波罗蜜多。释总别名。已如上说。今问因缘。何义故得波罗蜜名。
佛告观自在菩萨曰。善男子。五因缘故。
释曰。第二世尊正说。于中有四。一标章举数。二依数列名。三次第别释。四逐难重释。此即第一标章举数。由五相故。名到彼岸(相续但言五种深密云五义)。
一者无染着故。二者无顾恋故。三者无罪过故。四者无分别故。五者正回向故。
释曰。第二依数列名。(相续经曰。无阂无顾无过无忌想回向。深密经云。不着不希望无过不分别回向。显扬第三。但列其名而不解释。故彼论云。施度与五功德相应。名到彼岸。一无著故舍。二不观故舍。三无失故舍。四无分别故舍。五回向故舍。如施如是戒乃至慧。应知亦尔)。
无染著者。谓不染着波罗蜜多诸相违事。
释曰。自下第三次第别释。列五缘即分为五。此即第一无染著相。谓违六度六相违障。名相违。于彼相违。无染着故。广释六障。如下经说。依瑜伽论第七十五。与此经同。故彼论云。谓诸菩萨所有布施。略与五种功德相应。得入布施彼岸数也。何等为五。一者无著。二者无恋。三者无罪。四者无分别。五者回向。如施。戒等当知亦尔。无著者。谓于一切种施等障法中。无有挂碍(相续经云。无阂者。谓于波罗蜜相违事不染着。深密经云。无著所谓不着诸波罗蜜相违事。梁摄论第九卷云。一无著清净。谓不起与波罗蜜相违法)。
无顾恋相者。谓于一切波罗蜜多诸果异熟及报恩中。心无系缚。
释曰。第二无顾恋相。谓不望悕六度诸果及报恩而行施等。名无顾恋。六度诸果。如下经释。瑜伽论云。无顾恋者。谓于有染及彼果中。心无系着。解云。谓于有染心。无系著者。经即所说及报恩中心无系缚也。(相续经云。无顾者。谓于波罗蜜果报及现世利。心不系缚。深密经云。不悕望者。于诸波罗蜜受用果报报恩中无求心。梁摄论云。二不观清净。谓于自身及波罗蜜果报报恩中。心常不观。金刚波若论云。自身及报恩果报。斯不着也)又解。此当瑜伽二种施也。故瑜伽论施品说云。云何不望报恩施。谓诸菩萨悲心愍心而行惠施。终不于他希望反报。但观求乐爱火所烧无有势力性苦众生。深心悲愍而行惠施。云何不希异熟施。谓诸菩萨修行惠施。终不希望当来所得财宝圆满自身圆满施果异熟。观一切行性是虚伪。观大菩萨最胜功德。而行惠施。广释此相。如世亲菩萨及功德施波若论第一。
无罪过者。谓于如是波罗蜜多。无间杂染法。非离方便行。
释曰。第三无罪过相。罪过有二。一闻离杂染法。如下所说无悲加行等四种过失。二非方便行。如下所说。但摄财物饶益有情等。具如下经。离此二种。而行施等。亦无罪过。瑜伽论云。无罪者。谓远离一切施等随烦恼。(释云。随烦恼者。亦如瑜伽七十五说。彼云。于施波罗蜜多。由内及外。有十随烦恼。对治彼故。得施波罗蜜多。依于外门有五随烦恼。一遍染[总]性。二弃舍法。三不持可乐性四意望不圆满性。五不成就性。依于内门。有五随烦恼。一不出离性。二杂染[总]性。三不劣薄性。四现前恼性。五尽灭法性。深密相续。亦同此经。梁摄论云三无失。谓离与波罗相杂染污法及杂非之方便也)。
无分别者。谓于如是波罗蜜多。不如言词执着自相。
释曰。第四无分别相。谓离如言执六度相。名无分别。瑜伽论云。无分别者。谓于施等。不观遍计所执自相。又解。无分别者。谓三轮清净也。广释六三轮清净。如梁摄论第九(相续经云。无[异]想者。于诸波罗蜜不如言说计着自相。深密经云。不分别者。诸波罗蜜中。不如所闻执着自相。梁摄论云。四无分别清净。谓离如言执波罗蜜相也)。
正回向者。谓以如是所作所集波罗蜜多。回求无上大菩提果。
释曰。第五正回向相。谓初起作。名为所作。增长之时。名为所集。瑜伽论云。回向者。施求诸行愿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广释回向。如发菩提心经及华严经回向品也。(相续经云。回向者。谓此诸波罗蜜。已作已增长。为求无上大菩提果。深密经云。回向者。诸波罗蜜。所作所集。回向取大菩提果。梁摄论云。五回向清净。谓于六度已生长及未生长中。常求得菩提。广释五相。如真谛梁摄论疏第八)然此所说。到彼岸相。诸教不同。或以四相。释到彼岸。如庄严论第七卷云。六度二皆有四相。一者治障。治悭等故。二者合智。悉与无分别智共行故。三者愿满。施于求者随欲给之。乃至智于疑者随欲决疑。四者成生。先施摄。后以三乘。乃至先以慧摄。后三乘。随其所度而成就之。又杂集论第十一卷。亦说四相。彼云。云何波罗蜜相。一发起故。二习气故。三自体故。四等流故。寻即可知。或说五相。如即此经。相续。深密。瑜伽七十五及七十八。显扬第三。梁摄论第九。一一皆同。如经应知。又杂集论。亦说五相。彼云。云何波罗蜜相。谓种姓故。愿故。意乐故。事故。自体故。寻即可知。或说六相。如摄大乘第七卷云。此六种相。云何可见。由六种最胜故。解云。此六同成唯识后六种相。故不述之。或说七相。如成唯识第九卷云。此十相者。要七最胜之所摄受。方可建立波罗蜜多。一安住最胜。谓要安住菩萨种性。二依止最胜谓要依止大菩提心。三意乐最胜。谓要悲愍一切有情。四事业最胜。要具行一切事业。五巧便最胜。谓要无相智所摄受。六回向最胜。谓要回向无上菩提。七清净最胜。谓要不为二障间杂。若非此七所摄受者。所行施等。非到彼岸。或说八相。如显扬第三。或说十二相。如杂集十一中边第三。
世尊。何等名为波罗蜜多诸相违事。
释曰。自下第四逐难重释。或可说问答广释。于中有四。一问答分别波罗蜜相违事。二世尊如是下问答分别诸果异熟。三世尊何等下。问答分别度间杂法。四世尊何等名为非方便行下。释上非方便行。略而不释。无分别故。及正回向。易可知故。此即第一释相违事。先问。后答。此即请问违六度事。
善男子。当知此事。略有六种。
释曰。自下第二如来正说。于中有二。初标章举数。后次第别释。此即总标。有六相违事也。
一者。于喜乐欲财富自在诸欲乐中。深见功德及与胜利。
释曰。自下第二次第别释。六相违事。即为六段。然此违事。自有三种。一别所治障。如无性释第七卷云。所治杂染所理悭吝犯戒恐恚懈怠散动恶慧。二者。合说通别障。谓乐着财等。是其别鄣。于三中深见功德及与胜利。即是通障。今此中释通别障。此释第一违施度障。言喜乐等者。此有三释。一云。于喜乐欲者。皆是乐欲异名。财富最自在诸欲者。所乐之境。后乐中者。三境上乐。一云。喜乐者。是乐欲义。体即是欲欲谓五欲。即是五境。言财富者多畜财宝。言自在者。于上二事受用自在。诸欲乐者即说喜欲境喜乐财富喜乐自在三种喜乐。名为欲乐。于此三种喜乐事中。深见功德及与胜利。总说意云。喜乐三种欲乐(爱乐乐也)中。深见功德及与胜利。为施度障。一云。喜乐即喜乐受。余如前(相续经云乐欲财自在。深密经乐于五欲资生自在。梁摄论第九云。六度有六障。第一障者。喜乐欲尘。于富财物自身爱乐中。见胜功德。施能除此)。
二者。于随所乐。纵身语意而现行中。深见功德及与胜利。
释曰。第二违戒度事。随其所乐。谓杀生等三种业中。见有功德及与胜利。如言杀羊得生天等(梁摄论云第二障者。疑心起身口业。戒能除此)。
三者。于他轻蔑不堪忍中。深见功德及与胜利。
释曰。第三违忍度事。如经可知(梁摄论云。第三障者不能安受轻慢毁辱寒热等苦。忍能除此)。
四者。于不勤修着欲乐中。深见功德及与胜利。
释曰。第四违精进事。即用懈怠及放逸等。以为功德(梁摄论云。第四障者。执不修行为乐。未得计得。于不见功德。精进能除)。
五者于处愦[〦/(内-入+人)]世杂乱行。深见功德及与胜利。
释曰。第五违定度事。谓于五种散乱。或六散乱。见胜功德等(相续经。习近世间杂乱众事。深密亦同。梁摄论云。第五障乐相杂住于世间希有事及散乱因缘。见有功德。定能除此)。
六者。于见闻觉知言说戏论。深见功德及与胜利。
释曰。第六违慧度事。如经可知(深密经。即同此经。相续经云。五者习近世间杂乱众事见闻觉识。六者世间戏论作福利见者。译家谬故。见闻等事摄属第五。摄大乘云。一切见趣诸耶恶慧。梁摄论云。第六障者。于见闻觉知计为如实。于世间戏论心修学。于不了义经。如文判义。智慧能除此障。广如真谛摄论疏第八卷说也)。
世尊。如是一切波罗蜜多。何果异熟。
释曰。第二问答分别六度诸果。先问。后答。此即请问。如是六度各各得何果报。故深密云。何者是诸波罗蜜果报。
善男子。当知此亦略有六种。
释曰。自下如来正说。于中有二。初标章举数。后次第别释。此即初也。能修之因。既有六别。所感果报亦有六种。
一者得大财富。二者往生善趣。三者无怨无坏。多诸喜乐。四者为众生主。五者身无怨害。六者有大宗叶。
释曰。第二次第别释。如其次第。由施力故得大财富。由持戒故往生善趣。由忍辱故无怨无坏。多诸欢喜。由勤精进故得大尊贵。为众生主。由静虑故伏除烦恼。故能感得身无怨害。由波若故广解五明。得大宗叶。叶者施族(相续经云。一大财。二善趣三无怨者。与此经同。四不坏。五多喜乐众生增上主。六者不害自身。有大堪能。深密经云。得福财故。趣善道故。无怨歒故。不坏多喜乐故。常为众生主故。不害自身故。大威德故。解云相续失次第。深密七果合不分别。译家别故)依杂集论第十一卷。具说六度。各得五果。今此经文具说一果。故彼论云。功德者。谓依五果。无量无边称赞胜利。皆名功德。谓能永断自所对治。是诸波罗蜜多离系果。于现法中。由此施等。摄受自他。是士夫用果。于当来世。后后增胜。展转生起。是等流果。大菩萨是增上果。感大财富往生善趣。无怨无坏。多诸喜乐。有情中尊。身无损害。广大宗族。随其次第。是施等波罗蜜多异熟果。又成唯识第九卷云。有漏有四种。除离系果。无漏有四。除异熟果。而有处说具五果者。或互相资。或二合说(此即会释杂集说也)。
世尊。何等名为波罗蜜多间杂染法。
释曰。自下第三问答分别度间杂法。于中有二。先请后说。此即问前无罪过中间杂染法。
善男子。当知略由四种加行。
释曰。自下第二。如来正说。于中有三。初标数略答。次次第别释。后逐难重释。此即第一标数略答。
一者无悲加行故。二有不如理加行故。三者不常加行故。四者不殷重加行故。
释曰。第二次第别释。谓障四修故说四种。言四修者。如俱舍论二十七说。彼云。有四种修。一无余修。福德智慧二种资粮修无遗故。二长时修。经三大劫阿僧祇耶修无倦故。三无间修。精勤勇猛刹那刹那修无废故。四尊重修。恭敬所学。无所顾惜。修无慢故。依顺正理第七十五。亦同俱舍。依成唯识。有五种修。故第六云。或初发心长时无间殷重无余修差别故。而不解释。今于此中除初发心。故说四种。一无悲加行者。障长时修。谓菩萨。于三大劫。能修行者。由大悲力。由无悲力由无悲故非长时修。二不如理加行者。障无余修。修一时不能通修诸广行故。三不常加行者。障无间修。常者恒也。由懈怠故。不能无间恒修诸行。四不殷重者。障殷重修。谓诸菩萨行六度法。于二行皆生尊重。而行施等。如是四种。于行度时间杂而起。名间杂染也。
不如理加行者。谓修行余波罗蜜多时。于余波罗蜜多远离失坏。
释曰。第三逐难重释。谓上所说不如理言。虽通诸过。皆违正理。而今经意。修观行者曲行一度者。离余度行。名不如理。故深密云。修行诸度。离余度行。名不如理。(而相续云。四者不顿方便。不思惟方便者。于此诸度。余度杂乱修习者。译家谬也。或可助成行以为正行。故名杂乱)。
世尊。何等名为非方便行。
释曰。自中第四问答分别非方便行。于中有六。一问。二答。三徴。四释。五喻。六合。此即第一问上所说非方便行。
善男子。若诸菩萨。以波罗蜜多。饶益众生时。但摄财物饶益众生。便为喜足。而不令其出不善处安置善处。如是名为非方便行。
释曰。第二依问正答。谓诸菩萨。于四摄中。但以财摄。便以为足。不能令其出不善处。如是名为非方便行。
何以故。
释曰。第三徴请非方便行所由。施物令喜。还成饶益。以何义故。名非方便。
善男子。非于众生唯作此事名实饶益。
释曰。第四如来正说。谓诸菩萨。非于众生唯作财摄世间喜悦名为饶益。要须法施。令诸众生出不善处。乃名饶益。
譬如粪秽若多若少。终无有能令成香洁。
释曰。第五喻说。如世粪秽多之以少。竟身不能成香洁之物。粪喻行苦。香譬涅槃。
如是众生。由行苦故。其性是苦。无有方便。但以财物。暂相饶益。可合成乐。唯有安处妙善法中方便可得。名第一饶益。
释曰。第六合喻。谓诸众生由行苦故。其性皆苦。无有以财饮食饶益可令成乐。唯有安处菩萨涅槃妙善法中。如是乃名第一饶益。
观自在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如是一切波罗蜜多。有几清净。
释曰。自下第九诸度清净种数门。于中有二。先问。后答。此即总问六度有几清净。
佛告观自在菩萨曰。善男子。我终不说波罗蜜多除上五相有余清净。
释曰。自下第二。如来正说。于中有二。初明清净不离前相五。后明依五说总别七。此即初也。谓我不说。如上所说无染着故。及其第五正回向相。除此已外。有别净相。
然我即依如是诸事总别。当说波罗蜜多清净之相。
释曰。自下第二。依前五相。说总别七。于中有二。初总答依前五相说总别七。后次第别释总别七相。此即初也。如是诸事者。说法度名为诸事。如是诸度名有总别七种。
总说一切波罗蜜多清净相者。当知七种。
释曰。自下第二次第别释。于中有二。初释总七相。后释别七相。前中有二。初标章举数。后问答释别。此即总标有七种相。
何等为七。
释曰。第二问答别释。此即总问。
一者。菩萨于此诸法不求他知。
释曰。自下别释七相。此释初相。菩萨密行六度。不令他知。不求名闻利养故。
二者。于此诸法见已。不生执着。
释曰。第二不生执著相。离三轮故。六度一一各离三轮。如梁摄论第九广释。
三者。即于如是诸法。不生疑惑。谓为能得大菩提不。
释曰。第三不生疑惑相。信解坚牢故。
四者。终不自赞毁他有所轻蔑。
释曰。第四不起自赞毁他犯重过故。
五者。终不憍傲放逸。
释曰。第五不放逸相离懈怠故。
六者。终不少有所得便生喜足。
释曰。第六不生喜足。广修诸行。无厌足故。
七者。终不由此诸法于他发起嫉妒悭吝。
释曰。第七不生嫉妒。菩萨不以自行法故见他行吝者发起嫉妒悭吝财法。
别说一切波罗蜜多清净相者。亦有七种。
释曰。自下第二释别七相。于中有二。初标章举数。后问答别释。此即第一标章举数。
何等为七。
释曰。自下问答别释。此即总问。
谓诸菩萨。如我所说。七种布施清净之相。随顺修行。
释曰。自下别释六度七相。即为六段。此即第一释施七相。于中有三。初总标菩萨起七净相。次别释七相。后总结七相。此即总标修施七相。
一者由施物清净行清净施。二者由戒清净行清净施。三者由见清净行清净施。四者由心清净行清净施。五者由语清净行清净施。六者由智清净行清净施。七者由垢清净行清净施。
释曰。第二次第别释。施中七相。非不净物等而行惠施。名施物清净。息除诸恶等而行惠施。名为戒净。不计度我能行施为我所等而行惠施。名为见净。以怜爱心等而行惠施。名为心净。舒颜含笑先言问执等而行惠施。名为语。净于施名体。皆如实知等而行惠施。名为智净。远离懈怠贪瞋痴等垢而行惠施。名为垢净。菩萨行施。要由如是七清净相。乃成净施。具如瑜伽论说。
是名七种施清净相。
释曰。此即第三总结应知。然此七相。一一各以十相分别。如瑜伽论第七十四。彼云。复次如诸菩萨所行惠施。当知此施。由七种相乃得清净。谓施物清净。戒清净。见清净。心清净。语清净。智清净。垢清净。如是清净。当知一切皆有十相。云何施物清净十相。一广大施。谓众多差别故。二平等施。谓无增无减故。三应时施。谓当彼所乐故。四上妙施。谓色等具足故。五清净施。谓非不净物所杂秽故。六如法施。谓无罪相应故。七随乐施。谓随求者所爱乐故。八利益施。谓随彼所宜故。九或顿或渐施。谓随求有故。十无间施。谓无断绝故。戒见心语智垢六种。各以十相分别。具说如彼。
又诸菩萨。能善了知制立律仪一切学处。能善了知出离所犯。
释曰。自下第二。辨戒七相。先释。后结。释七相即分为二。初明二相能善了知。后有五相正显受持。此即初也。一能善了知律仪戒中一切学处。故相续经云。善制一切律仪戒。二能善了知出离所犯。即是出罪忏悔法也。故相续经云善于出过。深密经云离诸过法。
具常尸罗坚固尸罗常作尸罗常转尸罗受学一切所有学处。
释曰。此后五相。正显受持。言五相者。一具常尸罗。二坚固尸罗。三常作尸罗。四常转尸罗。五受学一切所有学处。此后五相。如瑜伽论第六十二次第解释。故彼论云。云何常守尸罗。谓不弃舍诸学处故。(瑜伽四十二云。恒常戒者。离尽寿命不弃所学处)云何坚守尸罗。谓不毁犯诸学处故。瑜伽四十二云。坚固戒者。一切利养恭敬他论本随烦恼不能伏故。不能夺故。云何常作尸罗。谓于学处无穿穴故。云何常转尸罗。谓穿穴已复还净故。云何受学尸罗之处。谓具随学诸处故(广释此相如显扬第七瑜伽二十二)显扬十三。别释五相亦同瑜伽(解云。具常坚固二种尸罗不舍不犯为二。常作常转二种尸罗。专精不犯。犯已即悔为二。学处尸罗谓具修行一切学处。有释七中。初二是律仪戒。次二摄善法戒。后二利有情戒。第七一种。通摄前三也)。
是名七种戒清净相。
释曰。此即第二总结应知。
若诸菩萨。自于所有业果异熟。深生仰信。一切所有不饶益事现在前时。不生愤发。
释曰。自下第三释忍七相。于中有二。先释。后结。释中七相。此即七中第一相也。谓诸菩萨。深信因果。知由自业所有违境不生愤发。于中。信业即是忍因。不饶益事即是忍境。不生愤发即是忍体。由此三缘显第一相。又瑜伽论四十二云。谓诸菩萨从他怨害所生众苦现在前时。应如是学。如此是我自业过耳。由我先世自造种种不净业故。今受如是种种苦果。若不忍者。复为当来大苦因处。广说如彼。
亦不反骂。不瞋不打。不恐不弄。不以种种不饶事益反相加害。
释曰。显第二相。谓诸菩萨。深达二空无能所骂。又欲令忍速得成就。故能行忍。不加反报。若反报者失大利也。又瑜伽论第三十云。此中都无能骂所骂能瞋所瞋能弄所弄能打所打。唯有音声。唯有名字。又我身随所生起名有色粗重四大所造。随所住处便有如是解触所逼恼。略有三触。谓音声触及手足魂刀杖等触。是身及触皆悉无常。能为如是不饶益者。亦是无常。又复一切有情之类。皆有生老病死等法。本性是苦。故我不应于本性苦诸有情上。更加其苦。而不与乐。又亦不应不与怨家作善知识。不摄一切有情之类。以为自体。又世尊言。我不观见如是种类有情可得。无始世来。经历生死。长时流转。亦互相为或父母兄弟姊妹。若轨范师。若亲教师。若余尊重者。由是因缘。一切怨品无不皆是我之亲品。又恐亲品无有决定真实可得。何以故。亲品余时转成怨品。怨品余时转成亲品。是故。一切无有决定。故我今者应于一切有情之类行忍辱心。
不怀怨结。
释曰。明第三相。知忍胜利。必无怨结。瑜伽论四十二云。他损恼时。亦无怨嫌意乐相续。恒现在前。欲作饶益。先无异。
若谏诲时不令恚恼。
释曰。辨第四相。菩萨怨家而来谏诲。即便受谢。不令生恼。瑜伽论云。终不令他生疲厌已。然后受谢。恐其疲厌。才谢便受(深密经云。若彼[取]悔时即应受不令他恼)。
亦复不待他来诲谏。
释曰。显第五相。菩萨怨家损菩萨已。菩萨速自往彼怨所而求忏谢。不待他来而谏诲也。瑜伽论云。于有怨者。自往悔谢(相续经云。若他触犯不望忏谢也)。
不由恐怖有染爱心而行忍辱。
释曰。辨第六相。谓诸菩萨不以怖他而行忍辱。如王所等。亦不以染心而有所求而行忍辱。如求饮食等。但为利他故行忍也(相续经云。无畏无求而行忍也。深密经云。不为有畏不为饮食。而行忍也)。
不以作思而便施舍。
释曰。辨第七相。菩萨常欲饶益众生。不以一度饶益众生以为思足而便施舍。更不以余事而相饶益。瑜伽论云。非一益已舍而不益。(相续经云。常行饶益心不废舍也)。
是名七种忍清净相。
释曰。此即第二结忍七相。
若诸菩萨通达精进平等之性。
释曰。自下第四精进七相。于中有二。先释。后结。释中七相。此第一平等精进。菩萨精进。缓急不得。故名平等。故瑜伽论四十二云。若诸菩萨。发勤精进不缓不急。平等双运。普于一切应作事中。亦能平等。殷重修作。是名菩萨平等精进。又五分律第十九。意同瑜伽。故彼律云。时二十亿。白佛世尊。愿听出家受具足戒。佛即许之。出家不分。于尸陀林。精进经行。足伤血流。二十亿便作是念。佛弟子中。精进无胜我者。而今未得尽诸苦原。我家幸多财宝。亦可返俗快作功德。佛知其念。往到其所。问二十亿云。汝实作此念不。答言实尔。佛复语言。我今问汝。随汝意答。汝在家时。善弹琴不。答。又问琴弦急时声调好不。答言不好。又问琴弦缓时声调好不。答言不好。又问云何得好。答言。不急不缓。然后乃好。佛言。于我法中。亦复如是。太缓太急。何缘得道。精进处中。不久尽苦。二十亿耳。闻佛说已。即于经行处。漏尽无余。具说如彼。增一阿含经第十二。杂阿含第九。四分律等。大同五分。
不由勇猛勤精进故。自举凌他。
释曰。此明第二离慢精进。菩萨精进利他为先。如何于他反起憍慢。瑜伽论云。由勤精进。离高举故是故名为离慢精进。
具大势力。具大精进。有所堪能。坚固勇猛。于诸善法。终不舍轭。
释曰。此明后五精进之相。五精进者。一具大势力。二具大精进。三有所堪能。四坚固勇猛。五于诸善法终不舍轭。然此五句。诸教不同。显扬第一。瑜伽四十二。但举经五句。而不解释。集论第一。以义立五名。而不释。成唯识第六。杂集第一。瑜伽五十七。以义立五名。配经五句。下别解释。瑜伽八十九。以义立五名。而亦解释。不配经句。无性世亲论摄论第七。以义立名。而亦配释。故今具依成唯识第六无性第七瑜伽八十九。以释此经。故唯识云。被甲加行无下无退无足。即经所说有势有勤有勇猛不舍善轭。如次应知。无性释云。被甲精进。谓最初时自励我当作如是事。即是释经初有势句。加行精进。谓加行时如所意乐。勤修加行。即是释经次有勤句。于自疲苦。心不退屈。名无怯弱。于他逼恼。心不移动。名无退转。乃至菩提。于其中间。进修善品。尝无懈疲。名无喜足。瑜伽论云。又勤精进应知五种。一被甲精进。二加行精进。三不下精进。四无动精进。五无喜足精进。此中最初当知发起猛利意乐。次随所欲发起坚固勇悍方便。次为证所得诸受法不自轻蔑。亦无怯惧。次能堪忍寒热等苦。后于下劣不生喜足。次勤求后后转胜转妙诸功德住。
如是名为七种精进清净之相。
释曰。此即第四总结七相。
若诸菩萨。有善通达相三摩地静虑。有圆满三摩地静虑。有俱分三摩地静虑。
释曰。第五释定七相。于中。先释。后结。此即正释。初三静虑。谓善通达俗谛相定。名通达相。缘彼圆满真如境定。从境得名。名为圆满。通缘真俗二境之定。名为俱分。
有运转三摩地静虑。有无所依三摩地静虑。有善修治三摩地静虑。
释曰。此明第四第五及第六相。如其次第。加行正知后得三智相应定也。其加行智。唯是有漏作意运转所依之定。名为运转。其根本智。无异境相可为依止所依之定。名无所依。以后得智。能善修治种种诸行所依之定。名善修治。
有于菩萨藏闻缘修习无量三摩地静虑。
释曰。此明第七相也。即却谈方便时慧。菩萨藏者谓大乘教。于此教中。能闻定者义说闻慧。于定位中亦得闻教。缘者即是定中义说思慧。修习无量三摩地者。即是修慧。于定位中。能修无量种种定故。又解。与慧相应定。慧增上故。能通达法相。名通达相。内证圆满定。虽慧相应。而定增上。名为圆满定。定慧均等相应定。名为俱分。能起神通定。名有运转。与无分别智相应定。名无所依。与后得智相应定。名善修。有于菩萨藏下明加行定。谓于大乘菩萨藏教。以闻慧为缘。修习无量诸静虑故。(有相传云。初一是定分偏胜静虑。但观相分。名通达相。第三是慧分偏胜静虑。但观见分令自体圆满。名圆满。定慧均等静虑。名为俱分。如理智相应见道静虑。名无所依。如理智相应修道静虑。名善修。于菩萨藏下是加行静虑。闻慧谓闻慧。缘谓思慧。修习谓修慧。依此三慧。广修无量三摩地静虑。故言三摩地及静虑者。三摩地是定体。静虑是定用也)。
是名七种静虑清净之相。
释曰。第二总结如文。
若诸菩萨。远离增益损减二边。行于中道。是名为慧。
释曰。第六释慧七相。先释后结。释中七相。此即初相。言远离增益损减二边行中道者。如无性摄论第一卷云。于无无因。强立为有。故名增益。于有无因。强拨为无。故名损减。如是增益乃与损减。俱说为边。此坠随义。此二转时。失坏中道。于遍计所执。唯有增益。而无损减。都无有故。以要于有方起损减。于依他起。无有增益。以有体故。要于非有。方有增益。亦无损减。唯妄有故。于圆成实。无有增益。是实有故。唯有损减。具说如彼。又成唯识第七卷云。我法非有。空识非无。离有离无。故契中道。慈尊于此说二颂言。虚妄分别有。于此二都无。此中唯有空。于彼亦有此。故说一切法。非空非不空。有无及有故。是则契中道。广释中道。如中道章。
由此慧故。如实了知解脱门义。谓空无愿无相解脱门。
释曰。明第二相。说三解脱门智。此三解脱门。如显扬论第二卷说。彼云。解脱门者。谓三解脱门。一空解脱门。二无相解脱门。三无愿解脱门。空有二种。一所知。二智。所知者。诸谓于众生遍计性所执法中。及法遍计性所执法中。此二遍计性俱离无性。及彼所余。无我有性。于诸法中遍计性无。即是无我性有。于诸法中无我性有。即是遍计性无。即于此中。有及非有。及非有无二之性无分别境。智者。谓缘彼境如实了知。无相亦有二种。一所知。二智。所知者。谓即所知空境。由此境相一切诸相之所不行。智者。谓如前说。无愿亦有二种。一所知。二智。所知者。谓由无智故。颠倒所起诸行相貌。智者。谓缘彼境厌恶了知。空行者。谓于诸行我不可得。及诸相中世俗分别法不可得。无相行者。诸谓即于诸行中众生是无我可得。及诸相中世俗分别法无我性可得。及于灭中灭静妙离行。无愿行者。谓无常苦不净。如病如痈如箭。因集生缘行。缘智空道作道如行出行。此亦是空行。缘智无相道作道如行出行。此亦是无相行。缘智无愿道作道如行出行。此亦是无相行。若无差别。总名空无相无愿者。此通闻思修所生之慧。世及出世。应知。若名空无相无愿三摩地者。唯是修所生慧。通世出世。应知。若名空无相愿解脱门者。此唯出世。应知。若广分别。具如别章。
如实了知有自性义。谓遍计所执。若依他起。若圆成实。三种自性。
释曰。明第三相。谓由远离二边慧故。如实了知三自性义。三性之义。如何三性中说。
如实了知无自性义。谓相生胜义三种无自性性。
释曰。明第四相。三无性义。如前已说。
如实了知世俗谛义。谓于五明处。
释曰。明第五相。谓了五明处智。名世俗谛。依广百论第十卷云。世俗谛者。谓从缘生。世出世间色心等法亲证离说。展转可言。亲证为先。后方起此世俗谛。亦有亦生假合所成。犹诸幻事从分别起。如篾所为有相可言。名世俗谛。显扬第二云。世俗谛者。谓名句文身。及依彼义一切言说。及依言说所解了义。又曾得世间心。及心法及彼所行境义。瑜伽六十四云。谓诸所有言道可宣。一切皆是世俗谛摄。言五明者。一内明处。谓即显示正因果等。二因明处。谓即显示摧伏他等。三声明处。谓即显示诸工明等。四医方明处。谓即显示病体病因等。五工业明处。谓即显示营造业等。广如瑜伽第三十八及第十五等。菩萨求此五明意者。如瑜伽论三十八说。彼云。菩萨何故求闻正法。谓诸菩萨求内明时。为正修行法随法行。为广开示利悟于他。求因明时。欲了知外道因论是恶言说。为欲降伏他诸异论。求声明时。为令欲信乐典语众生。于菩萨身深生敬信。为欲悟入诂训音声文句差别。求医明时。为息众生种种疾病。求工业时。为小功力。多集珍财。饶益众生。菩萨求此一切五明。为令无上正等菩提大智资粮速得圆满。非不于此一切明处次第修学能得无障一切智。具说如彼。地持论第三。善戒经第四。庄严论第五。意同瑜伽。
如实了知胜义谛义。谓于七真如。
释曰。明第六相。于中有二。初举境显智。后三因成立。此即初也。胜谓胜智。义即境义。七种真如。即是胜智之境义。故名胜义谛。谓是依主释。故大般若五百六十九云。天王当知。凡有言说。名世俗谛。离言寂静圣智境界。名胜义谛。广百论云。胜义谛者。谓圣所知。分别名言皆所不及。自内所证。不由他缘。无相绝言。名胜义谛。
又无分别。离诸戏论。纯一理趣多所住故。无量总法为所缘故。及毗钵舍那故。
释曰。第二三因成立缘真之智。又无分别等者。显正体智。无有种种分别戏论。唯于真如一理趣中。多分安住。广释此智。如杂集十四摄论第八。无量总法为所缘者。谓此正智。以总法真如为所缘也。又解。无量总法为所缘者。显后得智。谓此总法。有其三种。一少总法。十二部经各别缘故。二大总法。十二部经总合缘故。三无量总法。无量如来十二部经总合缘故。此智即缘第三法也。及毗钵舍那者。谓显此智是修慧故。
能善成办法随法行。
释曰。第七随法行智。然此法行。诸教不同。若依婆沙一百八十一云。法谓涅槃。随法谓八支圣道。若于此中。随义而行。所谓为求涅槃故。修习八支圣道。名法随法行。能安住此。名法随法行者。广说如彼。若依无性摄论第二云。法随法行者。所证名法。道名随法。随顺彼故。又出世道名法。世间道名随法。行者行彼自心相续。树增彼故。令彼现行得自在故。此则说其修所成智。(解云。行彼自心相续者。以此修慧行彼定心相续之处也。言树增彼故者。释其行意树殖建立也。亦种也。于彼定心树立增长彼修慧故。说名为行。言令彼现前得自在故者。重释增意。由彼修慧于心现行得自在用。能证真理。断惑得果。种种作用。言此即说其修所成智者。属当所明也)又世亲论第二卷云。法随法者。如教行故。
是名七种慧清净相。
释曰。第二总结如文。
观自在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如是五相。各有何业。
释曰。第十分别五相五业门。先问。后答。此即问上无染着等五相业用。谓彼五相各有几业。
佛告观自在菩萨曰。善男子。当知。彼相有五种业。
释曰。第三如来正说。于中有二。先总。后别。此即总答各有一业。故深密云。佛告观世自在。此五种各有一业。应知。
谓诸菩萨无染着故。于现法中。于所修习波罗蜜多。恒常殷重勤修加行。无有放逸。
释曰。第二别释五相各有一业。此即第一无染著相。所有别业。即是勤修加行。无放逸业。无染著相。如上广说。由无染着故。于现身中。无间殷重勤修六度。无有放逸。
无顾恋故。摄受当来不放逸因。
释曰。第二无顾恋相所有业也。由于六度诸异熟果及报恩中无系缚故。能摄未来不放逸因。即彼未来不放逸故。能修六度。渐渐增长。
无罪过故。能正修习极善圆满极善清净极善鲜白波罗蜜多。
释曰。第三明无罪相所有业也。谓无罪相即有四句业。一能正修习。二极善圆满。三极善清净。四极善鲜白。由离前说四间杂法。谓无悲加行。不如理加行。不常加行。不殷重加行。故说此四句。一云能正修习者是想句。下之三句。前别显三德因。一极善圆满者。显断德因。极善清净者。显智德因。极善鲜白者。显恩德因。
无分别故。方便善巧波罗蜜多。速得圆满。
释曰。第四无分别相所有别业。谓不如言词执诸相故。即能善巧方便。令诸波罗蜜速得满之。非十度中方便。
正回向故。一切生处波罗蜜多。及彼可爱诸果异熟皆得无尽。乃至无上正等菩提。
释曰。第五正回向业。如经可知。
观自在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如是所说波罗蜜多。何者最广大。何者无染污。何者最明盛。何者不可动。何者最清净。
释曰。自下第十一最广大等五相门。先问后答。此即菩萨曾闻余经有此五相。故作此问。或可如来加被力故。作此问也。
佛告观自在菩萨曰。善男子。无染着性。无顾恋性。正回向性。最为广大。
释曰。自下如来正说。于中有二。初约五相。分为三种。后依位地释后三相。此即五中。无染着性。无顾恋性。正回向性三种。名最广大。行相广大。摄于诸位中不相违故。
无罪过性。无分别性。无有染污。
释曰。五中无罪过性。及无分别智。名无染污。谓所行度自性无染。无分别智能除染故。此无染性。亦通诸位。
思择所作最为明盛。
释曰。第二约位辨后三相。此释明盛。明谓彼六度。以胜思择所作事故。名为明盛。此即位在前之七地。深密经云。何者炽然。
已入无退转法地者名不可动。
释曰。第四不可动相第八第九二种地也。不动之义。如上已说(深密经云。初地已上名不动者。译家别故)。
若十地摄佛地。摄者名最清净。
释曰。第五最清净相。谓第十地因中最胜。若如来地果中最胜。究竟清净故。是故。杂集第十一云。圆满最胜。谓第十地及如来地所有施等波罗蜜多。如其次第。菩萨圆满故。佛圆满故。然此三名有差别者。如瑜伽论第三十七。彼云。性淳故。极猛盛故。能有上品广大果故。大胜利故。名为炽。(深密经云炽然)不转还故。不退堕故。常胜进故。名为无动。菩萨地中。最无上故。当知。说名极善清净。
观自在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何因缘故。菩萨所得波罗蜜多。诸可爱果。及诸异熟常无有尽。波罗蜜多亦无有尽。
释曰。自下第十二。六度因果无尽门。于中先问。后答。此即问也。此问果因常无有尽。六度因。彼度所得离系等四可爱诸果及异熟果。如是五种。总名为果。广释五果。如前所引杂集十二。
佛告观自在菩萨曰。善男子。展转相依生起修习无间断故。
释曰。第二如来正说。谓依六度能得诸果。由依果故。能修六度。如是展转。相依生起。无间断故。便无尽义。杂集论云。于当来世。后后增胜。展转生起。是故波罗蜜多等流果(相续经云。何故常得无尽波罗蜜多果报及无尽波罗蜜多。佛告观世音。展转相依舍修习故。解云。译家谬也。深密经云。佛言所谓迭相因生如业果应知。解云。译家别故)。
观自在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何因缘故。是诸菩萨。深信爱乐波罗蜜多。非于如是波罗蜜多所得可爱诸果异熟。
释曰。自下第十三。爱度不爱度果门。先问。后答。此即请问如何菩萨爱度而不爱度行得果耶。然此问意。三本不同。相续经云。何故菩萨深爱波罗蜜多果报。深密经问。与此经同。若准答文。相续经谬也。
佛告观自在菩萨曰。善男子。五因缘故。
释曰。自下世尊正说。于中有二。初标章举数。后次第别释。此即初也。
一者波罗蜜多是最增上喜乐因故。二者波罗蜜多是其究竟饶益一切自他因故。三者波罗蜜多是当来世彼可爱果异熟因故。四者波罗蜜多非诸杂染所依事故。五者波罗蜜多非是毕竟变坏法故。
释曰。第二次第别释五种因相。如其次第。于他受用智及与佛果受用法乐喜乐因故。非彼异熟。有此胜用。究竟自利利他因故。胜能减当来异熟因故。非业烦恼所依因故。非如异熟受已尽故(二本大同。故不述之)。
观自在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一切波罗蜜多。各有几种最胜威德。
释曰。自下第十四。诸度威德种数门。先问。后答。此即总问(相续经云名为德力。深密经云胜妙之力。译家异故义无乖违也)。
佛告观自在。善男子。当知。一切波罗蜜多。各有四种最胜威德。
释曰。自下如来正说。于中有二。初标章举数。后次第别释。此即初也。
一者。于此波罗蜜多。正修行时。能舍悭吝犯戒心愤懈怠散乱见趣所治。
释曰。自下第二。次别释四种威德。此即初也。谓彼六度。如其次第。能除六弊。杂集论云。谓能永断自所断障。是诸波罗蜜多离系果。
二者。于此正修行时。能为无上正等菩提真实资粮。
释曰。第二威德能与菩提真实资粮。能与法身作了因故。能与二身作生因故。杂集论云。大菩提诸波罗蜜多增上果。
三者。于此正修行时。于现法中。能自摄受饶益有情。
释曰。此明第三威德。于现身中。益有情故。杂集论云。于现法中。由此施等。摄受自他。是士夫用果。
四者。于此正修行时。于未来世能得广大无尽可爱诸果异熟。
释曰。明第四威德六度所得诸果异熟。杂集论云。感大财富。往生善趣。无怨无坏。多诸喜乐。有情中尊。身无损害。广大宗族。随其次第。是施等波罗蜜多异熟果。
观自在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如是一切波罗蜜多。何因何果。有何义利。
释曰。自下第十五。诸度因果义利门。于中有二。先问。后答。此即第一问其三义。一因。二果。三者义利。
佛告观自在菩萨曰。善男子。如是一切波罗蜜多。大悲为因。微妙可爱诸果异熟。饶益一切有情为果。圆满无上广大菩提。为大义利。
释曰。第二如来正说。谓诸菩萨。由大悲力。行于六度。由行度故。感胜异熟。饶益有情。由此因缘。能得无上正等菩提。
观自在菩萨。复白佛言。世尊。若诸菩萨。具足一切无尽财宝。成就大悲。何缘世间现有众生贫苦可得。
释曰。自下第十六。众生自业过失门。于中有二。先问。后答。此即请问。谓诸菩萨财宝大悲二缘具足。如何世间现有众生贫穷苦恼。
佛告观自在菩萨曰。善男子。是诸众生自业过失。
释曰。自下第二如来正说。于中有三。初法。次喻。后答。此即法说。于中有二。初顺释。后反解。此即初也。菩萨虽具财宝大悲。而彼众生自恶业故。不能受用菩萨财宝。非菩萨咎。
若不尔者。菩萨常怀饶益他心。又常具足无尽财宝。若诸众生。无自恶业能为障碍。何有世间贫苦可得。
释曰。第二反解。众生若不由自业者。世间无有贫穷可得。菩萨以能饶益他故。既有贫穷。故知自业。故智度论第三十云。问。佛在世时。众生当有饥饿等苦。佛不能救。何况菩萨而能救耶。答。菩萨心无齐限。福德果报亦无量。但众生无量阿僧祗劫罪厚障故。而不能得。如舍利弗子罗𩒚周比丘。持戒清进。乞食六日而不能得。乃至七日。命存不久。有同道者。乞食持与。鸟即持去。时舍利弗。语大目连。汝大神力。守护此食。令彼得之。即时目连持食往与。始欲向口。变成为泥。又舍利弗乞食持与。而口自合。以是故。菩萨欲满一切众生愿。彼以罪故而不能得。菩萨无咎。又如龙王等心降雨。在人为水。在鬼为火。又如雷电礔礰。聋者不闻。雷声无咎。又无垢称云。日月虽明。盲者不见。是盲过。非日月咎。众生罪故。不见世尊佛土严净。非如来咎(佛地论第五。三种众生。由自恶业不[减]如来圆镜智影。此中应引。又世亲无性摄论第十。佛于一切。虽得自在。于具障人无性人二种决定中。诸佛无自在。此中应知)。
譬如饿鬼为大热渴逼迫其身。见大海水。悉皆涸竭。非大海过。是诸饿鬼自业过耳。
释曰。此即第二举喻重说。由如饿鬼自恶业力见海涸竭。非海咎也。若依无著摄大乘论。有五因缘。众生不感菩萨布施。无性第八。世亲第九。次第释彼五种因缘。此经即常初一因也。摄论曰。若诸菩萨成就如是增上尸罗增上质多增上般若功德圆满。于诸财位。得大自在。何故现见诸有情遗乏财位。(此即总问以下别答)见彼有情。于诸财位。有重业障故。(此第一因)无性释云。谓诸菩萨。见彼有情。于其财位。有重业障。故不施与。勿令惠施空无有果。设复施彼。亦不能受。何用施为。如有颂言。如母乳婴儿。经一月无倦。婴儿唯若闭。乳母欲何为。世亲释云。谓诸有情。有障菩萨神力恶业。由彼恶业。障碍菩萨无障碍智。由见此故。虽有堪能。虽彼遗乏。而便弃舍。此中应引饿鬼江喻。如江有水。无障饮者。然诸饿鬼。由自业过。不能得饮。此亦如是。江喻菩萨。财位喻水。鬼喻有情。如彼余鬼不令饮用江中净水。如是有情不令受用菩萨财位。论云。见彼有情。若施财位。障生善法故。(此第二因)无性释云。谓诸菩萨。见彼有情。虽于财位无重业障。而彼若得财位圆满。多放逸不作善法。作是思惟。宁彼现法少时贫贱。勿彼来生多时贫贱。故不施彼所有财位。世亲释云。复有情虽无业障。菩萨彼于相续中当生善法。若施财位。受富乐故。障彼生善法。作是思惟。宁彼贫贱。顺生善法。勿彼富贵障善法生。由此道理。不施财位。论云。见彼有情。若乏财位。厌离现前故。(此第三因)无性释云。谓诸菩萨。见彼有情。若乏财位。厌生死心便现在前。求欲出离。若得富贵。即生憍逸。故不施彼所有财位。作是思惟。宁彼贫财。厌离生死心常现前。勿彼富贵受乐放逸不厌生死起善法。世亲亦同。论云。见彼有情。若施财位。即为积集不善法因故。(此第四因)无性释云。谓诸菩萨。见彼有情。为当施满足财位。即便放逸。积集种种恶不善业。故不施彼所有财位。如有颂言。宁便贫乏于财位。远离恶趣诸恶行。勿彼富贵乱诸根。令感当来众苦器。世亲论云。见彼有情。若施财位。即便作余无量有情损恼因故。(此第五因)无性释云。谓诸菩萨。见彼有情。若得富贵。即便损恼无量有情。故不施彼所有财位。作是念言。宁彼一身受贫贱苦。勿令损恼余多有情。世亲亦同。论云。是故现见有诸有情遗乏财位。此中有颂。见业障现前。积集损恼故。现有诸有情。不感菩萨施。(无著总结)世亲释云。为显此义。复说伽他。谓见有情业障故。障生善故。厌现前故。积集恶故。损恼他故。不感菩萨施彼财位。是故现有遗乏有情。梁论十二。所说五因。大意亦同。故不繁述。
如是菩萨所施财宝。犹如大海。无有过失。是诸众生自业过耳。犹如饿鬼自恶业力令无有果。
释曰。第三举法同喻。如文可知。智度论第三十云。鬼有二种。弊鬼饿鬼。弊鬼如天受乐。但与饿鬼同住。即为其主。饿鬼腹如山谷。咽如针身。唯有三事。黑皮筋骨色。数百岁不闻饮食之名。何况得见。复有饿鬼。火从口出。飞蛾投火以为饮食。有食粪涕唾脓血洗器遗余。或得祭祀。或食产生不净。如是等种种饿鬼。依瑜伽论第四卷云。又饿鬼趣略有三种。一者由外障碍饮食。二者由内障碍饮食。三者饮食无有障碍。云何由外障碍饮食。谓彼有有情。由习上品悭故。生鬼趣中。常与饥渴相应。皮肉血脉皆悉枯槁。犹如灰炭。头发蓬乱。其面黯黑唇口干焦。常以其舌。䑛略口面。饥渴慞惶。处处驰走。所到泉池。为余有情手执刀杖。及以罗索。行列守护。令不得趣。或强趣之。便见其泉变成脓血。自不欲饮。如是等鬼。是名由外障碍饮食。云何由内障碍饮食。谓彼有情。口或如针。口或如炬。或复颈瘿。其腹宽大。由此因缘。得饮食。无他障碍。自然不能若啖若饮。如是等鬼。是名由内障碍饮食。云何饮食无有障碍。谓有饿鬼。名猛焰鬘。随所饮啖。皆被烧然。由此因缘。饥渴大苦。未尝暂息。复有饿鬼。名食粪秽。或有一分食粪饮溺。或有一分唯能饮啖极可[病-丙+猒]恶生熟臭秽。纵得香善。而不能食。或有一分自割身肉而啖食之。纵得余食。竟不能啖。如是等鬼。是名饮食无有障碍。
观自在菩萨。复白佛言。世尊。菩萨以何等波罗蜜多。取一切法无自性性。
释曰。自下第十七。般若取法无性门。于中有五。一问。二答。三难。四通。五结。此即第一菩萨请问。于六度中。何度能取诸法无性。
佛告观自在菩萨曰。善男子。以般若波罗蜜多。能取诸法无自性性。
释曰。第二如来正答。六十般若是慧性故。能取诸法无自性性。然此所说无自性性。即是真如无自性性。或是三种无自性性。
世尊。般若波罗蜜多。能取诸法无自性性。何故不取有自性性。
释曰。第三菩萨设难。此难意云。若取无性。即是执着。应取所执。如何不取有自性性。又解。谓若般若能取诸法无自性性。亦应能取有自性性。于一真如具有性无性义故。或可云三种无自性性。亦有无性有性二义。如何不取有性义耶。
善男子。我终不说以无自性性取无自性性。
释曰。自下第四如来释通。于中有三。反解。顺释。通外伏难。此即反解。通外难。自有两释。一云。我终不说以有执着无自性性取无自性性。故我说取有自性性。一云。我终不说以无自性性取无性性。以无自性性离名言故。是故亦不得言取有自性性。
然无自性性离诸文字自所证。
释曰。第二顺释无自性性。是内所证。故初卷云。胜义谛。谓离诸名言寻思。但行名言境界。又胜义谛。是诸圣者自内所证。寻思所行。是诸异生展转所证。又瑜伽论三十六云。又诸菩萨。由能深入法无我智。于一切法离言自性。如实知已。达无少法及少品类可起分别。唯取其事。唯取真如。不作是念。此唯是事。是唯真如。俱行于义。
不可舍于言说文字而能宣说。
释曰。第三释外伏难。谓外伏难。若离言说。何故前说般若能取无自性性。故作此通。不可舍言而能宣说。如是问答。亦如瑜伽论三十六说。问。若离言者。何因缘故。于一切法离言自性而起言说。答。若不起言说。则不能为他说一切法离言自性。他亦不能闻如是义。若无有闻。则不能知此一切法离言自性。是故于此离言自性而起言说。又六十六云。诸法自性。皆绝戏论。过语言道。然由言说为依止故。方乃可取可观可觉。是故当知。一切诸法甚深难见。
是故我说般若波罗蜜多。能取诸法无自性性。
释曰。第五结文可知。
观自在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波罗蜜多。近般若波罗蜜多。大波罗蜜多。云何波罗蜜多。云何近波罗蜜多。云何大波罗蜜多。
释曰。自下第十八。三种波罗蜜多门。于中有二。先问。后答。此即问也。问中有二先问后答此即问也问中有二。先牒。后问。有一本经。牒中有三。问中但二。脱初一问。若依瑜伽相续深密皆有三问。故知脱也。
佛告观自在菩萨曰。善男子。若诸菩萨。于无量时。修行施等。成就善法。而诸烦恼。犹故现行。未能制伏。然为彼伏。谓于胜解行地耎中胜解转时。是名波罗蜜多。
释曰。自下第二。如来正答。中有三。即为三段。此即第一释初也。三僧祇中所修施等。三名差别。谓初僧祇成就施等。六弊等增故现行。未能伏彼。然为六弊之制伏。言谓于胜解行地者。出其位地。言耎中胜解转时者。出修行时。地前所修未成上品。是耎品中品胜解转胜。言是名波罗蜜多者。结其名也。
复于无量时。修行施等。渐复增上。成就善法。而诸烦恼犹故现行。然能制伏非彼所伏。谓从初地已上。是名近波罗蜜多。
释曰。答第三二问。于中三节。初释。次出位地。后结名。谓从初地已上。第二僧祇所修施等。渐增上故。贪等烦恼。虽设现行。然能伏彼。非彼所伏。渐近菩提。为近也。
复于无量时修行施等转复增上。成就善法。一切烦恼皆不现行。谓从八地已上。是名大波罗蜜多。
释曰。答第三问。于中三节。准前应知。谓八地已上。第三僧祇所修施等转增故。当入观故。一切烦恼皆不现行。八地已上无功用修。一一行中。起无量行。故得大名。依成唯识第九卷中。意同此经。故彼论云。此十因位。有三种名。一名波罗蜜多。谓初无数劫。尔时施等势力尚微。被烦恼伏。未能伏彼。由斯烦恼不觉现行。二名近波罗蜜多。谓第二无数劫。尔时施等势力渐增。非烦恼伏。而能伏彼。由斯烦恼故意方行。三名大波罗蜜多。谓第三无数劫。尔时施等势力转增。能毕竟伏一切烦恼。由斯烦恼永不现行。犹所知微细现种及烦恼种。故未究竟。依瑜伽论第四十五。名下中上。故彼论云。福德智慧二种庄严。菩萨于初无数大劫所修习者。应知名下。若于第二无数大劫所修习者。应知名中。若于第三无数大劫所修习者。应知名上。善戒经第七。地持第七。亦同瑜伽。相续解脱。大同此经。依深密经。与此少异。波罗蜜近波罗蜜。配入地前。大波罗蜜。配入初地已上。望第十地。又地前菩萨。亦伏烦恼非烦恼伏者。译家谬也。
观自在菩萨。复白佛言。世尊。此诸地中烦恼随眠。可有几种(相续经云。几许烦恼使深密经云。几许使烦恼)。
释曰。自下第三分别地中随眠等障。于中有四。一分别随眠种数多少。二分别粗重断所显示。三分别粗重断之时分。四分别菩萨烦恼德失。此即第一分别随眠种数多少。于中先问。后答。此即问也。梵音阿奴耶。此云随眠。谓随逐。眠即伏眠。随逐行者。眠伏不起。故名随眠。萨婆多宗。贪等烦恼。于境随增。故名随眠。大众部等。现行名缠。不相应行名为随眠。如宗轮论。如是等说。皆不应理。随眠名义不相应故。是经部及大乘宗。即说种子名为随眠。
佛告观自在菩萨曰。善男子。略有三种。
释曰。自下第二。如来正答。于中有二。初标数略答。后次第别释。此即初也。谓烦恼种种。虽有无量。略摄为三。
一者害伴随眠。谓于前五地。何以故。善男子。诸不俱生烦恼现行。是俱生烦恼现行助伴。彼于尔时。永无复有。是故说名害伴随眠。
释曰。自下第二次第别释三种随眠。此释三种随眠此释第一害伴随眠。文有五节。一标名。二配位。三徴诘。四正释。五结名。言害伴者。标名也。言在于五地者。配位也。何以故者徴诘。言善男子等。正释名义。依大乘宗。一切烦恼。略有二种。一者俱生。二分别起。分别即是见所断惑。言俱生者。修所断惑。故成唯识第一卷云。然诸我执。略有二种。一者俱生。二者分别。俱生我执。无始时来。虚妄熏习内因力故。恒与身俱生。不待耶教及耶分别。任运而转。故名俱生。具说如彼。分别我执。亦由现在外缘力故。非与身俱。要待耶教及耶分别。然后方起。名分别。具说如彼。今言诸不俱生现行烦恼者。见道所断分别烦恼。言俱生者。六识相应修所断惑。见道位前。展转相伴。而得现行。今见道后已害见惑。不俱生伴。故名害伴。据实害伴是现行惑。而说随眠名害伴者。是害伴之随眠。故名害伴。即六释中。依主释也。言是故等者。结文可知。
二者羸劣随眠。谓于第六第七地中。微细现行。若修所伏不现行故。
释曰。第二羸劣随眠。文有三节。谓标名。配位。释名。言羸劣随眠者。即是标名。亦依主释。准上应知。言六七地中微细现行者。配位。对前粗故名为微细。言若修所伏不现行故者。释羸劣义。若者不定之声。谓有菩萨。七地已来不伏烦恼。故令现行。自有菩萨。伏令不起。有此不定。故说若言。此中意说。设彼现行亦名羸劣。何以故。若修所伏不现行故。释羸劣名。准上应知。
三者微细随眠。谓于第八地已上。从此已去。一切烦恼。不复现行。唯有所知障。为依止故。
释曰。第三微细随眠。文有三节。谓标名。配位。释名。言微细随眠者。谓标名也。言谓于第八地已上者。配位。言从此已去等者。释微细名义。有其二因。一者八地已上。一切烦恼皆不现行。于一切时。常入观故。设不入观。即彼等流灭尽定等而现行故。由斯道理。一切烦恼。无时现行。二者唯有所知障为依止故。谓以八地已上无烦恼故。唯有末那识俱所知障。与有漏法为所依止。又解。虽无能依现行烦恼。而有所依现行所知障故。由此二因。虽有种子。其相难知。故言微细。(然此后因。深密经云。唯有一切境微细障。相续经云。及尔炎。障依少故。成唯识论所引经云。唯有所依知障在也)此即微细即随眠故。于六释中。持业释也。问。此三随眠。何障所摄。答。有三释。一云。此三唯所知障。一云。初二烦恼。第三随眠唯所知障。一云。此三唯烦恼障。虽有三释。后说为正。顺文相故。问。三随眠为同体不。自有三说。一云。三种体各不同。粗行随也细异故。一云。后后摄前前故宽狭有异。一云。此三约位辨劣。八地已上。转名微细。于三说中。第三为胜。
观自在菩萨。复白佛言。世尊。此诸随眠。几种粗重断所显示。
释曰。自下第二。分别粗重断所显示。于中有二。先问。后答。然此一段。意趣难解。故先分别随眠粗重差别之相。后方释文。言随眠者。种子异名。二障种子。随逐行者。眠伏不起故名随。眠。烦恼随眠见所断者。入初地断。余修所故。由不断要至金刚一时顿断。若所知障见所断种。入初地时见道位断。修所断者地别断。皆用无间解脱道断。于解脱道。证得择灭。言粗重者。由二障种势分力故。令有漏身无所堪能。名为粗重。亦名习气。与有漏法。非一非异。断与未断位差别故。不可言一。离五蕴外无别体故。可不言异。由斯义故。更不可别起无间解脱二种断道。亦不别得择灭无为。但由智力。渐除种子所引粗重。如是粗重及彼随眠有宽狭者。如瑜伽论第二卷云。所有种子。若烦恼品所摄种身。不名粗重。亦非随眠。何以故。此法生时。所依自体。唯有堪能。非不堪能。解云。此说所有种子。若烦恼品所摄名粗重者。即烦恼种子。名为粗重。非此所说无堪任性。以彼种子有体性故。然此粗重。略以四门分别。一释名字。二出体性。三种数多少。四断之位地。
释名字者。先通。后别。三粗重者。三是标数。谓皮等三。于诸善法。无所堪能。故名粗重。即六释中带数释也。言别名皮实心。如佛性论第三。三无性第一。梁摄论十一。瑜伽七十五。或名皮肤实。如瑜伽论第四十八。或皮肤骨。如善戒经第八。地持第九。深密相续及此经第一。如是三种。从喻得名。是持业释。或可依主。寻即可知。
言出体性者。真谛三藏。依三无性论。即说贪等修所断惑为皮。见所断惑为肉。及心烦恼以为心体。由斯旧来诸师多作此释。大唐三藏。依护法宗。作如是说。二障种子。名曰随眠。由彼所引无堪任性。名为粗重。故成唯识第九卷云。又十无明不染污者。唯依十地修所断说。虽此住中亦伏烦恼。断彼粗重。而非正意。不断随眠。故此不说。又唯识第十卷云。虽于修道十地位中皆不断灭烦恼障种。而彼粗重亦渐灭。由斯故说。二障粗重。一一皆有三住断义。虽诸住中皆断粗重。而三位显。是故偏说。由斯道理。此中粗重。即非种子。瑜伽七十三云。皮肉心者。见所断惑粗重名皮。修所断惑粗重名肉。见修所断所知障品粗重名心。此约二障见修所断。别总建立。如四十八等。皮肤实三。唯所知障以为体性。梁朝摄论。地前十地。一一地中。依入住出。名皮肉心。以粗细义。分为三种。三无性论。八种分别。生三烦恼。贪等惑事名皮。我慢事类名肉。诸戏论事名心。佛性论说。想见心倒。如次名为皮肉心惑。论者意别。不可会释。
言种数多少者。有处唯依所知障中。开三粗重。如善戒经曰。地持论及瑜伽论。故彼瑜伽四十八云。又由如是所说十二诸菩萨住。经三无数大劫时量。能断一切烦恼障品所有粗重。及断一切所知障品所有粗重。于三住中。当知能断烦恼障品所有粗重。谓于极喜住中。一切恶趣诸烦恼品所有粗重。皆悉永断。一切上中诸烦恼品。皆不现行。于无加行无功用无相住中。一切能障一向清净无生法忍。诸烦恼品所有粗重皆悉永断。一切烦恼皆不现前。于最上成满菩萨住中。当知一切烦恼习气随眠障等。皆悉永断。入如来住。当知。一切所知障品所有粗重。亦有三种。一者在皮粗重。二者在肤粗重。三者在实粗重。当知。此中在皮粗重。极喜住皆悉已断。在肤粗重。无加行无功用无相住皆悉已断。在实粗重。如来住中皆悉已断。得一切障极清净智。于三住中。烦恼所知二障永断。所余诸住。如其次第修断资粮。或有处说。烦恼所知合说三种。如瑜伽七十三。烦恼障中。见修分二。名为皮肉。若所知障。五心粗重。故彼论云。问。于此成满建立几乘。齐何时证。答。随三种根差别证故。建立三乘。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以为根本。又彼二乘。随缘差别。随所成就。无决定。故证得时亦不决定。其最后乘。要经三种无数大劫。方可证得。依断三种粗重。一恶趣不乐品。在皮粗重。由断彼故。不住恶趣。修方便时。不为不乐之所间离。二烦恼障品。在肉粗重。由断彼故。一切种极微细烦恼。亦不现行。然未永害一切随眠。三所知障品。在心粗重。由断彼故。永害一切所有随眠。遍于一切所知境界。无障碍智自在而转。
言断位地者。略有四门。一住三住断。故说皮等。如四十八等。二显三随眠。说断皮等。如即此经三随入住出。由断皮等。如梁摄论。地前十地依入住出三十三僧祇二地中断皮等三。四就实分别。于十二住。皆断粗重。随相显故。说住三断。如成唯识第十卷说。所以如是诸教异者。说皮等三。意显所断有粗细义。故依四门显粗重义。于理无违。寻即可知。上来已辨随眠粗重差别之相。次当释文。此中问意。三粗重中。由断几种。显彼随眠(相续经云。几种过断。名断彼使。解云。经意断使中粗重。假说名断使。据实不断。菩萨故留至金刚故。深密经云。断几种名断诸使者。意相续同)。
佛告观自在菩萨曰。善男子。但由二种。
释曰。自下第二如来正说。于中有二。初标数略答。后别释二种。此即标数略答。谓断皮肤二粗重故。具显随眠。离粗重义。义如别释。
谓由在皮粗重断故。显彼初二。复由在肤粗重断故。显彼第三。
释曰。自下别释但由二种相。于中有二。初释但由二种。后释断骨。不别显示。此即别释但由二种。谓前所说三种随眠。但断所知障中二种粗重之所显示。所谓一者从极喜地乃至七。断皮粗重。由断此一粗重义故。能显害伴羸劣随眠离粗重义。或由第二粗重断故。便能显示第九第十地中微细随眠离粗重义。问。若尔三十八说三住断三粗重。如何会释。解。此经与彼名虽相似。义即不同。不须会释。或可此经与四十八。义无差别。谓皮粗重。初地已断。八地断肤。佛地断骨。害伴等三义相未显。由于初地断皮粗重害伴羸劣二义方显。故言由断皮故显彼初二。于第八地断肤粗重微细义显。故言由断肤故显彼第三。如是答中即既有两释。准此问中。亦有二意。准答应知。
若在于骨粗重断者。我说永离一切随眠。位在佛地。
释曰。第二明断骨粗重。不别显示。此意说言。所知障中在骨粗重极微细故。至解脱道。方能断尽。此位中。不别显示三种随眠离粗重义。总相显示。位在佛果。永离三种随眠种子。(相续经云。几种过断名断彼使。佛告观音。有三种。初皮过断。第二肤过断。第三骨过断。离一切使者。我说唯佛地经三劫断。深密经云。断几种过。名断诸使。佛言断[三]过。能断诸使。观音自在。初断皮障。离第一过。次断。肤障。离第二过。次断骨障。离第三过。我说一切使尽。是名为佛经三劫。解云。二经与此经异者。译家别故但说烦恼障中三种粗重。而言在骨说佛果者。解脱道中。断粗重故。又解。此中三种粗重。但说烦恼障中三种粗重。而言在骨。说佛果者。解脱道中。断粗重故)或可此中三种粗重。前之二种。属烦恼障。第三粗重。属所知障。如瑜伽论第七十三。问。岂不二障各有随眠及彼粗重。如何此经说随眠处唯取烦恼。而粗重处但说所知。有何意耶。答。诸圣教。宣说诸法。有其多门。一就实尽理门。如瑜伽四十八。谓各别说烦恼障中三种粗重及所知障三种粗重。广如前引。二影略互显门。谓今此经随眠门中。但说烦恼而非所知。影显所知亦有三种。粗重义中。但说所知。影显烦恼亦有三种。而二障中。各三粗重。如四十八。寻则可知。
观自在菩萨。复白佛言。世尊。经几不可数劫。能断如是粗重。
释曰。自下第三。分别粗重断之时节。于中有二。先问。后答。此即问也。
佛告观自在菩萨曰。善男子。经于三大不可数劫。或无量劫。所谓年月半月昼夜一时半时须臾瞬息刹那量劫不可数故。
释曰。自下总答粗重断之时节。谓经三劫或无量劫。而三本经皆不别释。今释此文。自有两说。一初断皮。第二断肤。第三断骨。故梁摄论第十一云。约除皮肉心三烦恼故。立三阿僧祇劫。又瑜伽论七十三云。其最后乘。要经三种无数大劫。方可证得。依断三种粗重别故。一云。前二僧祇。断皮粗重。第三断肤。入如来地。断骨粗重。虽有两说。后说顺经(更思)。
言无量者。依年月等不可数故。名无量劫。然于此中。有其九数。一年。二月。三半月。四昼夜。五一时。六半时。七须臾。八瞬息。九刹那。(相续经云。有三无量。或刹那罗婆摩睺妒路半时一时日夜半月一月离兜。二月为一节。一节名离兜深密经云。三大阿僧祇劫。无量时。无量半月。无量夜。无量昼日。无量念。无量刹那。无量无睺多。无量罗婆劫也)问。理应先说刹那量等。后说大劫。如何先劫后刹那耶。答。此如婆沙一百三十六说。彼云。由刹那等积成昼夜。昼夜积成半月半月。等积成大劫。何故前说粗。后说细耶。答。彼作论者意欲尔故。有作是说。阿毗达磨。应以相求。不以先后。以但不违法相。随说无失。有余师说。此论中。先说粗。后说细。令诸学者渐次入故。此经亦尔。故无有失。令释此经从后向前。
言刹那者。即是刹那及怛刹那。梵音刹那。此云极少时。故智度论云。时中最少。六十念中一念也。又杂心论第二卷云。言少时者。谓一刹那。时之至少。极于一念。故说刹那为时分齐。刹那量者。有说。如壮夫疾回历观众星。随其历一星一刹那。广说如彼。又大婆沙一百三十六云。问。彼刹那量。云何可知。有作是说。施设论说。如中年女滑续毳时。树梀细毛。不长不短。齐此说为怛刹那量。彼不欲说毳缕短长。但说毳毛从指间出。随所出量。是怛刹那。问。前问刹那何缘乃引施设论说怛刹那量。各此中举粗以显于细。难知不可显故。谓百二十刹那。成一怛刹那。乃至广说。有说此粗非刹那量。如我义者。如壮夫弹指顷。经六十四刹那。有说不然。如我义者。如二壮夫制手断众多迦思细缕。随尔所缕断。经尔所刹那。有说不然。如我义者。如二壮夫执持众多迦尸细缕。有一壮夫以至那国百练刚刀捷疾而断。随尔所缕断。经尔所刹那。有说犹粗非刹那量。实刹那量。世尊不说。云何知然。如契经说。有一苾刍。来诸佛所。顶礼双足。却住一面。白世尊言。寿行云何速疾生灭。佛言我能宣说。汝不能知。苾刍言。颇有譬喻能显示不。佛言有。今为汝说。譬如四善射弓夫。各执弓箭相背攒立。欲射四方。有一捷夫。来语之曰。汝等今可一时放箭。我能遍接但令不堕。于意云何。此捷疾不。苾刍白佛甚疾。世尊。佛言。彼捷疾不及地行药叉。地行捷疾不及空行药叉。空行捷疾不及四大王众天。彼天捷疾不及日月轮。二轮捷疾不及圣行天子。此是导引日月轮车者。此等诸天展转捷疾。寿行生灭。捷疾于彼。刹那流转。无有暂停。由此故知。世尊不说实刹那量。问。何故世尊不为他说实刹那量。答。无有有情堪能知故。问。岂舍利子亦不知耶。答。彼虽能知。而于彼无用。是故不说。佛不空说佛不空说法故。梵音腊缚。此云瞬息。(旧云罗婆)瞬。谓目瞬。息是气息。婆沙论云。百二十刹那。成一怛刹那。六十怛刹那。成腊缚。此云有七千二百刹那。毗昙亦同。梵音牟呼栗多。此云须臾。(旧云摩侯罗多)婆沙论云。三十腊缚成。一牟呼栗多。此有二百一十六千刹那。毗昙论云。有二十一万六千刹那。
言半时者。依智度论。昼夜各三时。合有六时。半时者。即是一中之半时也。
言一时者。即六时中之一时也。又解。依俱舍论。一年之中。分为三时。谓寒热雨。各有四月。今此半时。即雨月也。言一时者。即四月也。虽有两释。前说为胜。所以然者。今此经意。从短至长。若依俱舍。时长昼夜。是故前说以为正也。依法华论。时长于日。故彼论云。昼夜日时年不可数故。俱舍说时。当法华论。言昼夜者。婆沙论云。三十牟呼栗多。成一昼夜。此有少二十不满六千五百千刹那。此五蕰身。一昼一夜。经于尔所生灭无常。毗昙论云。有六六百四十八万刹那也。
言半月者。即十五日也。言一月者。即三十日也。所言年者。十二月也。故俱舍论第十云。刹那百二十为一怛刹那。六十怛刹那为一腊缚。三十腊缚为一牟呼栗多。三十牟呼栗多为一昼夜。三十昼夜为一月。总十二月为一年。于一年中。分为三时。谓寒热雨。各有四月。广说如彼。
刹那等。所以名为劫者。如婆沙论一百三十五说。彼云。何故名劫。劫是何义。答分别时分。故名为劫。谓分别刹那腊缚牟呼栗多时分。以成昼夜。分别昼夜时分以成半月月时年。分别半月等时分以成于劫。是分别时分中极。故得总名。声论者意。分别位故。说名为劫一。所以者何。劫是分别有为行中究竟位故。梵音阿僧企耶。此云无数。梵音劫波。或云劫波罗。此翻为时。谓无数时也。然此僧祇诸教不同。若依俱舍。六十转中。阿僧祇劫。是其一数。故彼论云。应知有四劫。谓坏成中大。坏从狱中生。至外器都尽。成劫从风起。至地狱初生。中劫从无量。减至寿唯十。次增减十八。后增至八万。如是成已住。名中二十劫。成坏坏已空。时皆等住劫。八十中劫大劫大劫无数。乃至彼云。如是所说成住坏空各二十中。积成八十。总此八十。成大劫量。劫性是何。谓唯五蕴。经说。三劫阿僧企耶。精进修行方得成佛。于前所说四种劫中。积何劫成三劫无数。累前大劫。为十百千。乃至积成三劫无数。既称无数。何复言非无数言显不可数。解脱经说。六十数中。阿僧企耶。是其一数。乃至广说。解云。阿僧祇数。是第五十二。诸传诵者。忘失后八。故大婆沙一百七十七云。阿僧企耶。是六十数中第五十二。或可僧是第六十。诸传诵者。忘失前八。若依华严阿僧祇品。百二十转中。第一百三。名阿僧祗。若依智度论第四卷说。十二转中。第十一数。名阿僧祇。又智度论第五卷中。引不可思议经一百二十二数中阿僧祇数是第一百七。若广分别。具如别章。问。菩萨成大菩提。要经三劫。为不定耶。答。瑜伽七十三。地持第九。善戒经第八。无性摄论第一。要经三大劫。无量义经。华严经等。而不决定。不满三劫即成佛故。依大般若。过三大劫。乃得成佛。故大般若五百六十八云。三无数劫修行成佛。其义不尔。经无量劫故。
观自在菩萨。复白佛言。世尊。是诸菩萨。于诸地中。所生烦恼。当知何相何失何德。
释曰。自下第四分别菩萨烦恼德失。于中有二。先问。后答。问意淮答应知。
佛告观自在菩萨曰。善男子。无染污相。
释曰。自下第二世尊正答上三问。即分为三。此释初问。于中有四。此即第一标名略答。
何以故。
释曰。第二反诘。
是诸菩萨。于初地中定。于一切诸法法界。已善通达。由此因缘。菩萨要知方起烦恼。非为不知。
释曰。第三正释。谓能了知烦恼。过失方起惑故。名无染相。据实是染。而从智生。名为无染。又无上依经云。阿难。一切诸佛在因地中。依如来界。修行善根。为利众生。来入三界。是诸菩萨。生老等苦。非真实有。何以故。已如实见如来界故。虽有烦恼。不能染污。具说如彼。
是故说名无染污相。
释曰。第四结文可知。
于自身中。不能生苦。故无过失。
释曰。此答第二问也。虽有烦恼。已初伏故。不能生苦。故不成过。无性论云。不能招苦故无有罪。又集论第七卷云。此诸菩萨虽未永断一切烦恼。然此烦恼犹如咒药所求诸毒。不起一切烦恼过失。一切地中如阿罗汉烦恼。成唯识第三。杂集十四。瑜伽七十九。亦同集论。又摄大乘第十卷云。论云。烦恼伏不灭。如毒咒所害。留惑至惑尽。证佛一切智。无性释云。烦恼伏不灭者。谓菩萨位中。伏诸烦恼。而未永断。如毒咒所害者。譬如众毒为神验咒之所损害。体虽未灭。而不为患。烦恼亦尔。由念智力。伏现行缠。随眠犹在。何故烦恼随眠犹在。恐同声闻乘速般涅槃故。由道现理。烦恼为因。至烦恼尽。得一切知。有颂言。念智力所灭。烦恼证菩提。如毒咒所害。过失成功德。世亲大同。
菩萨生起如是烦恼。于有情界。能断苦因。是故。彼有无量功德。
释曰。自下第三答第三问。于中有二。初如来答。后菩萨叹。此即初也。谓菩萨故起烦恼。断众生苦。即说菩萨烦恼。名断苦因。又解。由菩萨故。断众生烦恼。即说众生烦恼。名为苦因。感生死苦。由烦恼故。然初地已上。乃至七地。所起烦恼。自有二意。一者无性摄论云。惑已伏为䜗彼力故心暂起。二者故起烦恼。受分段身。利益众生。由斯故有无量功德。故瑜伽云。然诸菩萨。由自烦恼能作一切众生利益。生无量福。又摄大乘云。菩萨善巧方便行煞生等十种业作。而无有罪。生无量福。速证菩提。无性释云。不能招苦故无有罪。能助道故。生无量福。
观自在菩萨。复白佛言。甚奇。世尊。无上菩提。乃有如是大功德利。
释曰。第二菩萨赞叹。于中有二。初叹佛德。后叹菩萨德。此叹佛德。谓菩萨所求未来菩提。乃有如是大功德利。或可现在。或可三。或诸佛菩萨功德利故。能令菩萨所作皆胜。
令诸菩萨生起烦恼。尚胜一切有情声闻独觉善根。何况其余无量功德。
释曰。第二叹菩萨德。菩萨生起烦恼善根。尚胜一切异生二乘所有善根。何况其余诸善功德。凡夫发心。即胜二乘。何况地上菩萨。为利众生故起烦恼。故智度论七十八云。阿罗汉辟支佛虽漏尽。不如初发心菩萨。譬如转轮圣王太子。虽在胎中。已胜余子。又如国王太子。虽未即位。胜诸大臣有位富贵者。何以故。一切众生。皆自求乐。自为身故。爱其所说。一切二乘。虽不贪世乐。自为灭苦故。求涅槃乐。不能为众生。菩萨为度众生故发心。是故胜也。譬如有一六通阿罗汉。将一沙弥。令负衣钵。随路而行。沙弥思惟。我当以何乘入涅槃。即发心。佛为世尊。最尊最妙。我当以佛乘入涅槃。师知其念。即取衣钵自担。椎沙弥在前行。沙弥覆思惟。佛道甚难。久住生死。受无量苦。且以小乘早入涅槃。师知。复以衣钵还与沙弥令担。语在后行。如是至三。沙弥白师。师年老毛。状如小儿戏。方始令我在前。已复令我后。何其大速。师答。汝初念发心作佛。是心贵重。则作我师道中。如是人。诸辟支佛。当应供养。何况阿罗汉。以是故。推汝在前。汝心还悔。欲取小乘。而未便得。汝云我悬远。是故令汝在后。沙弥闻已惊悟。我师能知我心。我一意发。已胜二乘。何况成就。即自坚固住大乘法。又智度论五十六云。供养三千大千世界满中二乘如稻麻竹苇。不如供养一初发意菩萨。问曰。二乘已证实际。是一切众生福田。何以故。不如初发意菩萨。答曰。以三事故不如。一者用萨婆若心行。二者常不离六波罗蜜等诸功德。三者由是菩萨断三恶道出生三乘。二乘不尔。是故胜也。
观自在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说。若声闻乘。若复大乘。唯是一乘。此何密意。
释曰。自下第四。分别说一乘意。于中有二。先请。后说。此即请问。谓佛世尊。诸阿含中说声闻乘。大乘经中说菩萨乘。即说彼二说为一乘。如法华等。此何密意。
佛告观自在菩萨曰。善男子。如我于彼声闻乘中言。宣说种种诸法自性。所谓五蕴。或内六处。或外六处。如是等类。于大乘中。即说彼法同一法界同一理趣。故我不说乘差别性。
释曰。第二如来正说。于中有三。初正释密意。次明迷者谬执。后结成密意。此即正说。佛告观自在曰。如我于彼声闻乘中说宣蕴等。由此理趣。诸乘差别。而我于此大乘教中。说同一性。真如同故。或前第二卷。说同一理趣同道故。说为一乘。非无诸乘有差别。
于中或有如言于义妄起分别。一类增益。一类损减。
释曰。自下第二谬执。于中有二。初明增减。后兴诤论。此即初也。谓如来说三乘教门。如文执义。闻说三乘。定执义三乘一向各异。说名增益。不许不定佛成义故。或闻一乘总皆成佛。定唯一乘。名为损减。损减寂静不成佛故。
又于诸乘差别道理。谓互相违。如是展转。递兴诤论。
释曰。第二共兴诤论。谓说一乘。定知三者是方便说。闻说三乘。定执三乘违于一乘。论其实义。说有三乘。不违一乘。三乘虽异。而同一如。故三或一。互不相违。故前第二卷云。复次胜义生。诸声闻种性有情。亦由此道此行迹故。证得无上安隐涅槃。缘觉菩萨。皆共此道。更无第二。我依此故。密意说言唯有一乘。非于一切有情界中无有种种有情性。或钝或钝根性。或中根性。或利根性有情差别。善男子。若一向趣声闻。虽蒙诸佛施设种种导。终不能令当坐道场证大菩提。具说如彼。故如一乘。约理行说。
如是名为此中密意。
释曰。第三结文可知。是三乘差别。而约理同。是故密意说为一乘。据蕴等法。不得言一也。广释一乘。如第四卷记中已说。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释曰。自下第二举颂略说。于中有二。初发起颂文。后举颂正说。此即初也。
诸地摄想所对治。殊胜生愿及诸学。由依佛说是大乘。于此善修成大觉。
释曰。自下第二举颂正说。有其三颂。颂上长行。于中有二。初之一颂。颂上地度。后之二颂。颂上一乘。此即初也。诸地摄者。颂上四净及十一分能摄诸地。诸地想心者。颂释十地名。想者名也。名从想起。从因立名。名之为相。诸地所对治者。颂二十二愚及十一粗重。十地之行所对治故。诸地殊胜者。颂上八种殊胜清净。诸地殊胜生者。颂上菩萨胜生。诸地愿者。颂上三愿。诸地诸学者颂上诸度种种诸门。问。如何不颂诸随眠等。解云。何所对治。义已摄故。故不别颂。上来正颂已讫。后有二句。劝学大乘。令取大觉。或可二句生起二颂。
宣说诸法种种性。复说皆同一理趣。谓于下乘或上乘。故我说乘无异性。
释曰。自下第二颂。颂上一乘。此颂佛告至乘差别。谓于下声闻及上如来。同一理趣。故我不说有其异性。真如同故。
如言于义妄分别。或有增益或有损减。
释曰。颂上于中乃至一类损减。
谓此二种互相违。愚痴意解成乖诤。
释曰。此颂久于诸已下乃至此中密意。广释一乘。如前第四说中已说。
尔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于是解深密法门中。此名何教。我当云何奉持。
释曰。自下大段第二依教奉持分。于中有二。先问。后答。此即请问奉持之义。
佛告观自在菩萨曰。善男子。此名诸地波罗蜜多了义之教。于此诸地波罗蜜多了义之教。汝当奉持。
释曰。自下第二如来正答。于中有二。初劝学奉持。后明说教胜利。此即第一劝学奉持。
说此诸地波罗蜜多了义教时。于会中有七十五千菩萨。皆得菩萨大乘光明三摩地。
释曰。此明说教胜益。大乘光明三摩地者。如成唯识第九卷云。大乘光明定者。谓此能发照了大乘理教行果智光明故。又梁摄论第十一云。论曰。大乘光明三摩提。释曰。大乘有三。一性。二随。三得。性即三无性。随即福智所摄十地十度随顺性无。得门所得四德之果。此之缘此三种为境。故名大乘。依止此定。得无分别智照真如乃佛不异。故名光明。又此定能破一阐提无明闇。是闇对治。故名光明。
如来成所作事品第八(经本第五)
将释此品。三门分别。一释品名义二辨品来意。三依文正释。释品名者。曰有二义。一如来者。显能化主。二成所作事品者。辨所化事业。言如来者。梵音多陀阿伽度。此云如来。略有三义。一唯一约理释如来。二但依行。三通理行。唯约谓真如理。如波若经。无所至去。无所从来。故名如来。能断经云。言如来者。即是真实真如。都无所去。无所从来。故名如来。密严经云。无生无灭。故名如来。如是等故。如即是来。故名如来。是持业释。唯依行者。如十住论第一卷云。如名六度。以是六法来至佛地。故名如来。智度论云。乘如实道。来成正觉。若依此释。如之来故。名为如来。是依主释。就理行者。如涅槃经第一卷云。乘六波罗蜜十一空来。故名如来。又十住论云。如名实相。来名智慧。故名如来。解云。六度是行空及实相是所证理。从因及境来成正觉。故名如来。亦依主释。若广分别。如十号章。言成所作事品者。辨作事业成。谓成办。事即事业。谓依境行成办如来现身智等化身事业。据实应言成三身品。然诸如来。利物为先。是故从化以标其品。或可三身皆能成办化有情业。相续经云。如来所作随顺处了义经。深密经云。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问。品辨来意。上来已释无等境行。故今正释无等果义。依理起行。因行得果。义次第故。
尔时曼殊室利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如来法身。如来法身。有何等相。
释曰。第三正释经文。于一品内。总分为二。初问答正说分。后尔时曼殊室利至云何奉持下。明依教奉持分。就正说中。十二问答。即分十二。一问答分别法身之相。二明如来化身生起相。三明如来化身善巧。四明如来言音差别。五尔时曼殊室利下。明诸如来心生起相。六明化身有心无心。七明如来所行境界差别之相。八明如来于相性为缘差别。十明如来法身三乘解说身差别相。十一明如来菩萨威德住持有情相。十二明净秽二土差别相。此即第一问答分别法身之相。或可十二即分为三。初明法身相。次曼殊室利至云何应知如来生起。明化身相。尔时曼殊室利下。明受用身相。虽有两解。且依后释。然此三身之义。具如别章。就释文中。先问。后答。此即曼殊室利菩萨问也。曼殊室利菩萨者。此云妙吉祥。真谛师云。心恒寂静。于怨亲中。平等利益。不为损恼。名为吉祥。佛埊论云。一切世间亲近供养咸称赞故。具吉祥义。相续经云文殊师利菩萨。深密经文殊师利王子菩萨。观察诸法三昧经云普首菩萨。阿难目佉陀罗尼经云濡首菩萨。无量门微密持经云敬首菩萨。正法华云傅首菩萨。梁本涅槃经云妙德菩萨。大品经云满柔尸利菩萨。智度论满濡尸利菩萨。无垢称云妙吉祥菩萨。文殊般若云文殊师利童真菩萨。智度论。如首楞严经说。文殊师利是过去龙种尊佛。央掘魔经云。文殊现见北方欢喜藏摩尼宝积佛。今此菩萨实是菩萨。或可如来示菩萨相影向佛法。
佛告曼殊室利菩萨曰。善男子。若于诸地波罗蜜多。善修出离转依成满。是名如来法身之相。
释曰。自下第二世尊正说。于中有二。初明法。后释解脱身。前中有二。初明法身相。后显不思议。此即初也。文有四节。一佛告等者。标说听者。二若于诸地波罗蜜多善修出离者。显法身因。有其二种。一者六度。地是修因所依位地。度即依地所修正因。望于法身。即是了因。于余二身。即生因。而今此中正明了因。显法身故。善修出离者。由修六度出离惑业。故名出离。故瑜伽云。所修诸行出兴涅槃相应。故名出离。谓所修道。能与涅槃相应。故名出离。又出离者。是进趣义。故摄大乘第八卷云。进趣究竟故名出离。即是进趣大涅槃义。三转成满者。正明法身之相。言转依者。如摄大乘第七卷说。谓非真义皆不显现所执性也。所有真义。皆悉显现。故名转依。圆成实性。言成满者。简异圆满。真如法身。自有二种。若在因位名为圆满。至于果转名成满。成满即是成就成办之异名也。故此经第三云。于如来地。永害二障。依于所依。成满所缘。建立最极清净法身。又杂集论第十二云。法身者。谓所知障永害转依所摄。此于第十地名圆满。于如来地名成就。世亲无性摄论第七。瑜伽七十三。皆同杂集。总说意云。谓善修十地十度出离之道。证得转依成满法身。无上依经。梁摄大乘。皆作是言。修习十地十度出离道。所得转依为相。此转依义。具如别章(广如集论第六杂集第十无性世亲摄论第九梁论第四及十三十四庄严第三三无性论第二成唯识第十大业摄大乘等)。
当知。此相二因缘故。不可思议。
释曰。第二显不可思议。于中有三。初依因立宗。二辨二因相。三谬执有失。此即初也。
无戏论故。无所得故。
释曰。第二辨二因相。一无戏论。二无所为。(相续经云离虚伪无行。深密经云。离诸戏论一切有为行相)言戏论者。谓有无等四谤戏论。乃至一切常无常等种种戏论。言所为者。一切障碍。生灭等为。业烦恼为。然此法身。无诸戏论生灭等为。故名不思议。是故无性摄大乘论第八卷云。法身即是转依为相。离一切障。常住真如。无变易故。非业烦恼所能为故。无上依经第一卷云。二因缘故不可思议。一者不可言说。过语言境故。二一切出世。于世间中无譬类故。显扬第八。摄论第九。二种因缘。同无上依经。若依摄论第九。以三义释真如法身不可思议。彼云。论曰。五不可思议为相。谓真如清净自内证故。无世间喻能喻故。非诸寻思所行处故。无性释云。思议者。谓依道理。审谛思惟。分别智起。分别智寻思所摄。譬喻所显。诸佛非此所行处。不可思议。超过一切寻思地故。准上应信解不思议。
而诸众生。计着戏论。有所为故。
释曰。第三谬执有失。谓诸有情。无始时来。由无知故。计着法身。执有无等。种种戏论。或生灭等有为之相。由是因缘。不证法身。
世尊。声闻独觉所得转依。名法身不。
释曰。自下第二明解脱身。于中有四。一问。二答。三徴。四释。此即问也。谓彼二乘。断烦恼障所得无为。名为法身不。
善男子。不名法身。
释曰。即第二如来正答。虽证涅槃。不名法身。非功德法所依止故。
世尊。当名何身。
释曰。此即第三菩萨徴诘。
善男子。名解脱身。
释曰。自下第四如来正释。于中有二。初标解脱身相。后辨差别相。此即标也。谓能解脱烦恼系缚。名解脱身。
由解脱身故。说一切声闻独觉与诸如来平等平等。
释曰。自下第二辨二身别相。于中有二。初约解脱身辨三乘无别。后约法身辨有差别。此即初也。谓彼二乘。与诸如来。所断烦恼无差别故。所得择灭亦无差别。故作此言与诸如来平等平等。然释此义。诸说不同。萨婆多宗。自有两说。大毗婆沙三十一云。评曰。应作是说。随有漏法。有尔所体。择灭亦尔。随所转系事。体有尔所。离系亦尔。有尔体故。问。诸有情类。证择灭时。为欲别证。为共证耶。有余师说各各别证。问。若尔。契经所说如何会释。如说。如来解脱与余阿罗汉等解脱无二。答。三乘身中。解脱虽异。而善常同。故说无异。复次此言显示一相续中有三乘道同证解脱。谓望他身所证解脱。虽各有异。而一身中有三乘性。同证解脱。随依何乘。引起圣道。皆能证得。此涅槃曰彼不应作是说。应作是说。诸有情类。普于一一有漏法中。皆共证得一择灭体。解云。评家共证诸灭。故言解脱无异。具说如彼。依经部宗。同断烦恼所证灭故。假说同言。非有别体辨其同异。其宗择灭无体性故。今依大乘。于一真如说择灭故。不同萨婆多。于真如上假建立故。不同经部。有说。此中所说身。通摄智断及五分法身。虽有两释。前说为正。
由法身故。说有差别。
释曰。自下第二释有差别。于中有二。先标。后释。此即标也。断二障故。能与无量功德所依有差别。
如来法身有差别故。无量功德最胜差别。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释曰。此即第二正释差别。谓由法身有差别故。无量功德所依殊胜。与二乘差别。算数譬喻不能及。即依如是二身别相。摄大乘论第三卷云。此中法身与解脱身差别者。谓解脱身。唯名远离烦恼障缚。如人离枷锁等所有禁系。息除众苦。而无殊胜增上自在富乐相应。其法身者。解脱一切烦恼所知二种障缚并诸习气。力无畏等无量希奇妙功德众之所庄严。一切富乐身在所依。证得第一最胜自在。随乐而行。譬如王子先灌顶。少有𠍴犯。闭在囹圄。才得解脱。即与第一最胜自在富乐相应。梁论第三。大意亦同。又成唯识第九卷云。二乘满位。名解脱身。在大牟尼。名法身故。问。二种解脱若无别者。入大乘论如何会释。彼云。如来解脱于二乘断习气故。大唐三藏会释经论云。据实。如来二乘解脱体无差别。同断烦恼。所证灭故。断诸习气不证灭故。而差别者。二乘解脱习气未尽。如来解脱断习气之所显示。由斯经论。各举一义。互不相违。
曼殊室利菩萨。复白佛言。世尊。我当云何应知如来生起之相。
释曰。自下第二明化身相。于中有三。初明生起。次明示现方便善巧相。后明言音差别相。前中有二。先问。后答。此即请问化身之相。
佛告曼殊室利菩萨曰。善男子。一切如来化身作业。如世界起一切种类。如来功德众所庄严住持为相。
释曰。自下第二如来正答。于中有二。初明后后化身生起之相。后辨二身差别之相。此即初也。文有三节。法喻合说。谓一切如来化身。如金光明经第一卷说。彼云。云何菩萨了别化身。善男子。如来昔愿修行地中。为一切众生修种种法。是诸修法。至修行满。修行力故得至自在力自在。力自在故。随众生意。随众生行。随众生界。多种了别。不待时。不过时。处所相应时相应行相相应说法相应种种身。是名化身。此经亦尔。由昔所修种种因愿。起诸如来种种作业。譬如世界由种种业起种种事。摄持众生。如来化身亦复如是。由种种行无量种类功德庄严。持摄众生。以为化相。
当知化身相有生起。法身之相。无有生起。
释曰。此即第二辨二种身差别之相。谓二身中。当知化身因所起故。有生起相。真如法体是常故。无性起相。
曼殊室利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云何应知示现化身方便善巧。
释曰。自下第二示现善巧相。先问。后答。此即请问。然此化身方便善巧。如佛地第七说。彼云。成所作智。起三业化。称顺机宜。故名善巧。加行不断。故名方便。
佛告曼殊室利菩萨曰。善男子。遍于一切三千大千佛国土中或众推许增上王家。或众推许大福田家。
释曰。自下第二如来正答。于中有二。先释。后结。释中有二。初明化处。后明化相。处于中有二。初明总所行处。谓遍于一切三千大千佛国土中。即是一切化身所行之处。后明别所生处。谓或众推许增上王家。即是刹帝利家。或众生推许大福田家。则是婆罗家。故瑜伽第十五云。刹帝利众。于人趣中。最增上故。婆罗众世间共许为福田故。
同时入胎。诞生。长大。受欲。出家。示行苦行。舍苦行已成等正觉。次第示现。
释曰。第二正明化相。然此化相。多少差别。诸教不同。无上依经。有十三相。一示升兜率。二示下彼天。三现降胎。四现出胎。五现童子位。六现受学。七现游戏后园。八现出家。九现苦行。十现往诣道场。十一现成佛。十二现转法轮。十三现般涅槃。依相续经。为十一相。一入。胎二出胎。三生长。四受欲。五出家。六苦行。七往诣道场。八降魔。九成佛。十转法轮。十一入涅槃。依深密经。亦十一相。与相续经大同少异。谓加住胎及大舍相。阙诣道场及降魔相。今此经中唯为七相。兼取诸经住天住胎转法轮入涅槃。合十一相。以释此经。
言住天者。大严经兜率品云。佛告比丘。何等为名大严经典。谓显菩萨住兜率宫。常为无量威德诸天之所供。乃至广说。又涅槃经三十三云。兜率陀天。欲界中胜。下天放逸。上天闇钝。修施及戒。得上下身。修施戒定得兜率。是故名胜。又智度论第四卷云。问云。菩萨何以但生兜率。不生上天耶。答曰。佛常居中道故。兜率陀于六欲天及梵之中。上三下三。此天是中。于彼天下。必生中国。中夜降神。中夜出家。行于中道。得佛菩萨中道说法。中夜涅槃。好中法故。中即上生。广说如彼。又智度论三十八云。何故菩萨但生兜率。无色界中无形不得说法。故不在中生。色界中虽有色身可为说法。而深着禅。不在中生。下三欲天。深厚结使。心粗散乱。上二欲天。结使既厚。心儒不利。兜率陀天。结使薄心𣽈利故生彼中。又婆沙论一百七十八云。问。何故菩萨唯生都史多天。答。唯都支多天寿量。与菩萨成佛。及膳部人见佛业熟。时分相称。谓人间经五十七俱胝六十千岁。能化所化善相应。若就彼即是都史多天寿量。是故菩萨唯生彼天。若生上天。寿量未尽。善根已熟。若生下天。寿量已尽。善根未熟。故不生彼。广说如彼。又复云。问。何故不即天中成佛。而来人间耶。答。最后有菩萨必受胎生。天趣一向唯化生故。复次人天并是法器。为欲俱摄。故来人间。若在天上。人无由往。又不可合天上成佛来人间化。人当疑佛。是约所作不受法故。是以菩萨随人间成佛。广说如彼。梁论第十。十地论第三。亦有多释。恐繁不述。
言入胎者。依普曜经第一卷现尊品云。佛告比丘。于时菩萨为天大众。敷演法已。问诸天子。我以何形。降神母胎。或有说言。为童子形。或言释梵形。乃至或言金翅鸟形。彼有梵天。名曰绝盛。本从仙道中来。报诸天言。吾察梵志典籍所载。欲说菩萨降神母胎。象形第一。六牙白象。头首微妙。威神魏魏。形像姝好。梵典所戴。其为状异。所以者何。世有三兽。一兔二马三象。兔之度水。趣自度取。马差独猛。犹不能知水之深浅。白象之度。尽其深底。声闻缘觉。其犹兔马。虽免生死。不达法本。菩萨大乘。譬若白象。解畅三界十二因缘起。了之本无。救护一切。莫不蒙济。旧俱舍云。六牙譬六度。四脚喻四如意。七支喻七觉分。真谛释曰。菩萨中。或为白象形。凡有三义。一者身大。二为六牙。三于四足中胜。身大者。人间白象身长由旬。天中象身长九由旬。今言大者。是天中白象。此表菩萨福德大也。四足表四行。一智。二谛。三藏。四寂静。六牙表六无上。一得。二见。三闻。四觉。五念。六供养。师子兽王。所以不作师子相者。师子独无侣不。为眷属所随菩。萨出世必。为四众所随逐也依。涅槃经及因果经。皆云菩萨化乘白象降神母胎。
言住胎者。大严经处胎品云。菩萨处胎十月。所居宫殿。梵天所奉。纵广正等三百由旬。种种庄严。六欲诸天不能睹见。佛告阿难一切菩萨。将入胎时。于母右胁。先有如是宝庄严。然后菩萨从兜率天宫。降神入胎。于此殿中。结跏趺坐。普遍世界四大天王。二十八夜叉大将天。与其眷属。每于晨朝。供养菩萨。听闻正法。释提桓三十三天。每于中时。供养菩萨。听闻正法。大梵天与诸梵众。每于申时。供养菩萨。听闻正法。周遍十方无量菩萨。于日入时。供养菩萨。为听法故而至此。尔时菩萨化作无量师子之座。令诸菩萨。各坐其上。互相问答。辨折上乘。摩耶圣后亦不能见。阿难。菩萨。处胎十月。已能化导三十六那由他天人。令住三乘。
言诞生者。大严经诞生品云。尔时摩耶圣后。以菩萨威力故。即知菩萨有欲诞生。入蓝毗园。历观诸树。至彼叉宝树下。仰观于树。即以右手攀树东枝。频呻欠呿端严而立。从母右胁安详而生。尔时菩萨不假扶持即便自能东行七步。所下足处。皆生莲华。南西北上下亦尔。各行七步。或作如是言。我于世间最胜。当为一切众生之所瞻仰。说是语时。其声普闻一切三千大千世界。普曜经云。帝释梵天。忽然来下。杂名香水洗浴菩萨。九龙在上而下香水。洗浴圣尊。涅槃经云。生未至地。帝释奉取。难陀龙王及䟦难陀吐水而浴。摩尼䟦陀大鬼神王。执持宝盖。随后待立。地神化华以承其足。四方各行七步。华严经云。何故菩萨游行七步。现七宝故游行七步。满地神愿故游行七步。现七宝相故游行七步。
言长大者。如大严经示有品。菩萨我始七岁。然诣学堂。博士见之。自顾不任为菩萨师。尔时太子。以六十四而问师言。欲以何而相教乎。是时博士闻所未闻。叹未曾有。遂请太子而为解释。又观农品云。菩萨年渐长大。便于一时。于阎浮树下。结跏趺坐。入于四禅。诸树光阴。逐日而转。唯菩萨坐树之影。湛然不移。又现艺品云。尔时太子。与五百释子。射御数相扑角艺。种种皆胜。广说如彼。
言受欲者。如大严经现艺品云。时诸释种。各白王言。大子年渐长大。相师皆云。若出家者。必得成佛。若在家者。定为轮王。应为求婚令生染着。由是因缘不出家也。尔时。迦毗罗城。有一大臣。名曰执杖。其人有女。名耶输陀罗。相好端严。姝妙第一。父王。尔时。即为太子。索以为妃。尔时菩萨。随顺世法。现处中宫。八万四千婇女娱乐而住。耶输陀罗。为第一妃。广说如彼。涅槃经云。菩萨处在深宫。六万婇女。娱乐受乐。
言出家者。如大严经第五卷云。菩萨出城游观。出城东门。逢值老人。出城南门。逢值病人。出城西门。逢值死人。菩萨思惟。我亦如是。愁忧不乐。后于一时。出城北门。逢值沙门。乘空而行。广说出家功德之利。菩萨已请求出家。父王不放。又出家品云。于其中夜。诸天劝请。令速出家。菩萨即遣车匿被马。车匿闻已。故发大语。望使宫内皆悉闻知。虚空诸天。以神通力。令彼一切悉昏睡。都不觉知。车匿即被干陟持以进。菩萨于此乘马王已。初举步时。十方大地六种震动。升空而行。四天大王。捧承马足。尔时菩萨至弥尼国往古仙人苦行林中。即便下马。慰喻车匿。汝便可将干陟俱还。于是车匿举声大哭。干陟底头。前屈双脚。䑛菩萨足。泪下悲鸣。菩萨思惟。若不剃除发须。非出家法。乃从车匿。取摩尼剑。即自剃发。时净居天。化作猎师。身着袈裟。菩萨前立。菩萨即以所著宝衣。易取袈裟。尔时菩萨。剃除发须。身着袈裟。仪容显奕。作如是言。我今始名真出家也。广说如彼。
言苦行者。如普曜经苦行品。六年苦行。若天世人皆不能行。唯有一生补处菩萨。乃能行之。又智度论三十八云。诸外道等。等信着苦行。若佛不行六年苦行。则人不信。言是王串乐不能苦行。有诸外道修苦行者。三月半岁。或一岁。无能六年日食一麻。外道谓为苦行之极。是人无道真无道也。于是信受。皆入正道。以是因缘。六年苦行。
舍苦行已成等正觉者。涅槃经云。苦行六年。知是苦行不能得道。即便舍之。至阿利䟦提河中洗浴。受牧牛女所奉乳糜。受已转至菩提树下。破魔波旬。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普曜经云。有长者女。发愿生男。当作美膳祠山树神。既生男已。心大欢喜。构千头牛。展转相饮。取至淳乳。用作乳糜。跳出釜高一丈余。女甚怪之。有梵志师。语女人曰。今此乳糜。非凡夫所临。唯成佛食此乳糜乃消化耳。女人即取奉进山神。菩萨食已。即便成佛。婆沙论云。非我于彼外道苦行不能修故而弃舍之。但审观察知是苦行毕竟不能断诸烦恼得真义利。故舍之更修真实处中妙行。由斯已证无上菩提。能拔众生生死剧苦。
转法轮者。如前第二经记中说言。
示入涅槃者。如大婆沙论一百九十一云。如契经说。世尊。在拘尸城力士生处双娑罗林间。而般涅槃。问。世尊何故在拘尸城般涅槃耶。答。为欲化度拘尸城中诸力士故。又为摄化外道苏䟦陀罗故。有说。佛曾于此数数舍身命故。如彼经说佛告阿难。如来于此六返舍轮王身命。今第七反。舍如来应正等觉身命。乃至广说。又彼复云。如说。佛告阿难。汝应往诣双娑罗林。为佛敷设北首卧床。如来。于今日中夜。当于无余依涅槃界而般涅槃。乃至广说。问。世尊何故。今敷北首卧床而卧耶。答。欲显彼国论师法应尔故。谓彼国论师。皆敷设北首床而卧。世尊亦尔。以佛能伏诸论师故。即是无上第一论师。故今随彼敷设而卧。有说。欲显远离世所妄执吉祥事故。谓彼国死者。乃令床上北首而卧。佛为破彼妄吉祥执。是故。未般涅槃。即令敷设北首而卧。有说。为欲显佛恭敬正法故。谓预知般涅槃后无上法炬北方炽盛久久不灭。故于床上北首而卧。乃至广说。彼复云。如说。尔时世尊。趣所敷床。右胁在下。累足西面。北首而卧。住光明相。具念正智。乃至广说。问。世尊何故右胁而卧。答。欲显佛如师子而卧故。如契经说。卧有四种。谓师子王卧。天鬼卧。耽欲者卧。师子王右胁而卧。天即仰面。鬼则伏面耽欲者卧左胁着地。佛是无上人中师子。故右胁而卧。问。世尊何故卧般涅槃。而不坐耶。答。欲显如来离诳故。若佛坐涅槃者。即不信者。当是言。此是矫狂。何有死人而能端坐。有说为止当来于诸圣者生诽谤故。若坐般涅槃者。则于今时。诸阿罗汉。身力羸劣。卧入涅槃。世便谤言。非阿罗汉。若是者何不同坐般涅槃。问。世尊何故于中夜分而般涅槃。答。以此时最寂静故。谓彼土暑热。昼时不堪作务。多初夜后夜分中作诸事业者。唯中夜分。一切寂然。如来恒时爱乐寂静。赞美寂静。故于中夜而般涅槃。有说。一切时乐处中行故。谓佛昔为菩萨时。于最后天中生处中睹史多天处。于最后人生中印度劫比罗城。于中夜分逾城出家。习处中行。证无上觉。为益有情。说离有无处中妙法。夜中分而般涅槃。乃至广说。若依华严经第四十三云。有十种义。示现涅槃。所谓明一切行悉无常故。一切有为非安故。明般涅槃安隐故。远离一切诸怖畏故。以诸天人乐色身。明色身无常是磨灭法。令求常住净住身故。明无常力绝不可转故。明有为法不随爱行不自在故。明三界法悉如坏器无坚牢故。明般涅槃最为真实不可坏故。远离生死。非起灭故。以此十事示涅槃。十地论第三卷云。何故示入涅槃。为令懈怠众生勤心修道故。依大般若五百六十八云。复有天人。乐闻圆寂。菩萨为彼示般涅槃。上来略述如来化相。若广分别。如佛本行经普曜经因果经华严经大严经等。
是名如来示现化身方便善巧。
释曰。第二经结文可知。
解深密经疏卷第九
经文未竟宜有次疏惜哉此本罄于第九卷后学须寻而全备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