卍续藏第 19 册 No. 0353 胜鬘经疏义私钞
胜鬘经疏义私钞目次卷之一叹如来真实功德章第一十大受章第二卷之二十大受章之余三大愿章第三摄受正法章第四卷之三摄受正法章之余一乘章第五卷之四一乘章之余卷之五无边圣谛章第六如来藏章第七法身章第八空义隐覆章第九一谛章第十一依章第十一卷之六颠倒真实章第十二自性清净章第十三真子章第十四胜鬘章第十五䟦
胜鬘经疏义私钞目次(终)
No. 353
胜鬘经疏义私钞卷之一
惟扬法云寺僧 明空 述
胜鬘经义疏
【疏】此是大倭国上宫王私集非海彼本。
【钞】此经前后两译一云胜鬘经亦云胜鬘师子吼一乘方便经此是晋安帝世三藏法师昙摩译注云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此是宋元嘉年求那䟦陀罗于扬都译并出刊定录今上宫王疏所释即是后译经有二十一纸其疏唐大历七年日本国僧使诫明得清等八人兼法华疏四卷将来扬州与龙兴寺大律阇梨灵祐其上宫王是安南都护晁衡姑也相传云是梁南岳高僧思大禅师后身禅师先造得金字大品法华宝函盛之于般若台上石窟无人知之上宫王为国王令五使来取岳山具有取金经宝函时节及安置金经石窟现在。
疏注云非海彼本者或是疏主注或是别人注存二意好即指此国及新罗国日本国指此二土俱名为彼也以新罗国有晓法师胜鬘疏此间上代亦有此经疏一卷十余纸不题人名为简异此二土疏故云非海彼本也。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求那䟦陀罗 译
【钞】疏文大分为二先略释经题次入经文初文复三先释别名即是胜鬘师子吼次释通名即经字三结得名不同初文分五初辨胜鬘本迹二明其所说三释胜鬘名义四释师子吼五总结初释本迹者又二先本次迹通云本迹者本谓法身迹谓应迹诸佛菩萨法身理以之为本能起十类之应迹故法华云应以佛身而为说法乃至释等经文虽有三十三身所谓六道四圣也故净名云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大经亦云随其类音大声普告口轮既尔心轮鉴机身轮现应亦复如是于中先本。
【疏】夫胜鬘者本是不可思议何知如来分身或是法云大士。
【钞】言不可思议者言其位高下难测不可以心思及言议者也法云大士者即第十地菩萨华严三十九释十地云佛子此地菩萨以自愿力起大悲云震大法雷通明无畏以为电光福德智慧而为密云现种种身周旋往返于一念顷普遍十方百千亿那由他世界微尘国土演说大法随诸众生心之所乐霔甘露雨灭除一切众惑尘焰是故此地名为法云经文甚广准此经本迹义足大士者安法师云开士心初开故又云始士初始发心故此从初得名具存西音应云菩提萨埵什法师恐繁略提埵二字但云菩萨翻译不同今存一释菩提云无上道萨埵名大心谓无上道大心言此人发心为众生求无上道故名菩萨也诸解不同且存一释。
○次迹。
【疏】但远照逾阇之机宜以女质为化所以初则生于舍卫国王尽孝养之道中则为阿逾阇友称夫人显三从之礼终则影向释迦共弘摩诃衍之道。
【钞】但远照逾阇之机等者明迹法身悬鉴故云远照言菩萨在法身之地悬照逾阇一国有大乘之机仍宜以女质为化也故经云应以女身得度者即现女人身而为说法所以初则生于下明垂迹之相举始中终三处略示其相也王字去声谓起也初也言初且兴起孝养之道摩诃衍即一乘下经文自释。
○二明所说。
【疏】论其所演则以十四为体谈其大意非近是远为宗所以如来每说赞同诸佛发言则为述成。
【钞】十四为体等者一十四章是正说之体一一章内皆对昔二乘之近情显是今经之远理悉用此意以为宗要何者且如第一赞叹如来真实功德章且胜鬘因父母遣书方闻常住远理以为归依为是异于昔日归依无常之近为非也第二十大受章归依既异于昔戒亦应改于昔所以今受十受异于昔日小乘五戒也第三三大愿章归依受戒既殊于昔故愿亦更发胜愿远期常住法身异于昔日愿身灭智亡也第四摄受正法章七地已还及以二乘有功用行此为近也八地已上一念三行建立真应二身出生五果因果此为远也第五一乘章昔日别相三宝五乘之别皆是方便为近今日会五乘入一乘以为因一体三宝以为果为远也第六无边圣谛章二种圣谛皆是修善之缘而二乘但观一种圣谛为近如来并皆已达为远第七如来藏章为叹八谛甚深故言依如来说八圣谛如来藏甚深故八谛岂得不深故立二种圣谛唯在如来非是二乘第八法身章只是明隐为如来藏显为法身隐显虽殊即是一体更无异体也第九空义隐覆章明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照此二藏为二空智此智本来常有昔为无常等空义隐覆者也第十一谛章将明为依之极简除七谛唯取无作一灭谛为极也是故此谛非凡夫心识所缘亦非二乘智慧境界如七日婴儿不见日轮第十一一依章明此一灭谛为众可依之极故非二乘境界第十二颠倒真实章明无作一灭即如来藏生死神明依如来藏相续相续不灭非但出惑言为依从在惑中为依也第十三自性清净章明如来藏自性清净虽在惑中不为生死所染但隐覆而已第十四如来真子章明三忍菩萨御此乘而行二乘凡夫不能行之也所以如来每说等者胜鬘凡有所说如来即赞同诸佛也故下文云所说摄受正法皆是过去现在未来诸佛已说今说当说我今得无上菩提亦常说此摄受正法发言则为述成者经云佛赞胜鬘善哉善哉智慧方便甚深微妙汝已长夜植诸善本来世众生久种善者乃能解汝所说。
○三释胜鬘名义。
【疏】胜鬘者世以七宝严其肉身而今以万行严其法身故云胜鬘。
【钞】胜鬘者下释名义可见。
七宝者一金二银三琉璃四车璖五马瑙六珊瑚七真珠鬘(莫还反)华茸饰也茸(如容也)草藂生也言万行严于法身胜于世严故也前五章自分他分不出一乘即是万行严于如来藏等八章之境令显现也故题名中总标一部大意略尽。
○四释师子吼。
【疏】师子吼者自宣大理无所怖畏义同师子不畏众狩故云师子吼。
【钞】师子吼下四释师子吼义涅槃二十五云师子吼者名决定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来常住无有变易是故胜鬘所演一十四章无非常住自性清净对佛阐扬无所畏难义同涅槃决定说也。
○第五总结称。
【疏】胜鬘就当体得名师子举譬为称一乘大方便方广者举其所说之法。
【钞】一乘大方便等者此等三名不出一乘权实之法也疏文总举而已今略释三名粗知旨趣。
言一乘者夫乘之为称出于运通今经即以万善等流为能运一体三宝为所通者也故下经云三乘即一乘得一乘者即得阿耨菩提下文广释今且略销因果权实不二之理故一一是无二之称乘是运出为义因中善品虽复不同而流义一故云一也。
大方便者善权也方法也便用也巧用诸法会众生也故下文云如来随彼所欲而方便说也。
方广实理也正无邪曰方具德无边曰广如世方物无邪无偏妙旨虚融义无偏定故经云自性清净如来之藏是法身藏常乐我净四波罗蜜虽有为相非虚妄法是故灭谛是第一义谛当知三法一体从义立于三名也且分于人法理实为论人即是法何者胜鬘从万善得名师子吼从喻以显说万善即一乘方便方广无畏即决定了义是故当知人法无异也故下经文无异如来无异法身如来即法身也。
○二释通名。
【疏】经者训法训常圣人之教虽复时移易俗不能改其是非故云常亦为物轨则故称法而此是汉中之语外国云修多罗修多罗五义亦如常释修多罗虽有五义要在涌泉绳墨二义即同经之法常二义故以此经代彼修多罗也。
【钞】次经者下释通名。
不能改其等者肇法师云古今虽殊觉道不改群邪不能俎众生不能异故曰常也。
修多罗五义者一法本亦名出生二微发亦名显示三涌泉四绳墨五结鬘出杂心论一法本者金口所说一言为本流出无量言教当时被物闻即得道故经言一一修多罗复有无量修多罗以为眷属二微发者佛所说法言辞巧妙次第诠量初中后善圆满具足如大海水渐渐转深闻教之者次第领受分别法相微有解生渐渐增长明练通达又云遍读诵异论广知智者意多闻强识以至成佛三涌泉者从喻为名也佛所说法文义无尽法流不绝闻教之者于一句法解无量句故云乃至闻一偈通达无量义次第知法说月四月至岁如风于空中自在无障碍四绳墨者佛所说法裁爱之教不为邪风倒惑得入正辙即同绳墨义也五结鬘者如结华鬘令不零落结佛言教不零落也。
要在涌泉绳墨二义等者涌泉则恒流不绝可以同常绳墨则除邪显正可同法之轨则故以此方之经字代彼修多罗之称也。
○三结得名不同。
【疏】诸经得名不同今此经上言胜鬘师子吼是举人下言一乘大方便方广是举法双举人法为题故云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钞】三得名不同者如诸经之题所从各异或从法如涅槃大品等或有就事如枯树经或有就人如须达拏或有就喻如大云宝箧等经或具法喻如法华等或具人法即如此经及净名等或具人法喻如华严等。
○从夫大圣至说法下第二入经文疏文中先分节经文次释经文。
【疏】夫大圣应世为物说法不撰经卷之多少不别明理之深浅皆用三段为说第一序说序是渐由为义第二正说正者经之正体第三流通说谓传之后世须此三所以者良由众生从来迷尘加复神钝若卒闻深理非但不能受行更生谤心还坠三涂是以圣人先现殊常之相令物生乐于是众生因此序相即发乐应闻深理之心故即为说正体序正既竟必时众生皆得蒙益而大圣垂慈说法非但当时获利远及末代皆同令福故末即为说流通以劝之也三段文处者从初讫咸以清净心叹佛实功德名为序说从如来妙色身世间无与等以下讫汝已亲近百千亿佛能说此义以来明为正说从尔时世尊放胜光明普照大众竟经为流通说。
【钞】初分三段者夫佛说法虽复殊源而初中后善文必备矣故安法师一切诸经皆用序正流通而分之也后见亲光菩萨佛地论果有此文冥合圣意。
更生谤心等者非但不能受领而行之更乃生诽谤如来止而不说也故法华云止止不须说若说是事一切天人皆当惊疑增上慢比丘将坠于大坑大坑即三涂也三涂之名出四解脱经地狱名火涂小狱通寒热大狱唯在热从热边说为火涂也畜生名血涂从相啖边说鬼道名刀剑涂从彼驱逼边也涂者大乎反道路也泥行也。
殊常之相者如法华序品即以天雨四种华地摇六动眉间光照万八千土一一土中佛转法轮三乘受行入涅槃等以为表发涅槃面门放光表说常住佛性大品支节放光等各各表发不同此经即以内外缘以为发起也。
【疏】就第一序说初开为二一通二别如是等五事普贯众经故名通序。
【钞】释序中通别二序者言五事至通序者一切经皆安如是等五事故亦名遗嘱序如来遗言令标经首故亦名经前序三世诸佛经前皆然故大论云佛将涅槃阿难亲属爱结未除心没忧海阿泥楼驮语阿难言于未来事若有疑者乃时咨决何为没在忧海如世凡夫阿难得念道力闷心得醒即以四事请问一问佛涅槃后云何修道二问谁当作师三问恶口车匿云何共住四问佛经初置何等语佛告阿难若现在若去世后依四念处修道解脱戒经是汝大师恶口车匿依梵法治我三僧祇所集法藏初应作如是说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方某国土与某大众非独我法如是三世诸佛经初亦然是故五义名为通序等别释者如是等五同是劝信之辞所传之教理我闻者亲承音旨明能传之人一时者能传所传会理之时佛住者的出化主亦禀承之主舍卫等者闻经之处故展转相证劝信非虚欲使将来顺而不逆也于中或五或六由主处离合故。
【疏】遣书感佛正为此经非为余经故称别序。
【钞】言遣书至别序者经经由各藉异故名为别教门机别亦名现在序佛在世时有此事故此经别序者波斯匿王与末利信法未久遣书与胜鬘略赞如来无量功德等是已上释通别二序之来意竟。
【疏】就第一通序即有二一明阿难所传不谬证人是可信二有住处同闻明说经之根本证法是可信人能弘法故先证法由人弘故后证。
如是我闻一时。
【疏】如是者总举一教之始终也两物相似曰如一物无非曰是如来与阿难谈其声口必一八既殊金肉非同故于文曰如一八金肉虽异即其所明即是一物故于理曰是。
【钞】必一八殊等者一谓一音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圆音一演异类等解此在于佛八者八音一最好二易了三柔软四调和五尊慧六不误七深妙八不女此在阿难一音唯在大八音通大小故将八音且目阿难金谓如来黄金色身口业所说肉谓阿难肉身口业所说金肉一八虽异而阿难传佛所说如佛所说曰如虽金肉二说而所诠只是一理故云是也一八释教一物喻理教如理是故也古来多云如是文如理是文以巧诠为如理以无非曰是大论云佛法大海信为能入如是者善信之辞不信者言是事不如是其信者是事如是即劝信之端端犹首也。
【疏】我闻者言阿难亲从佛闻所传不谬且欲表异外道我自然知之过。
【钞】我闻者若传从他闻多致伪谬今亲闻是则可信群情承受无所致疑大论云随俗说我和合称闻随俗说我者学无学人传法利生顺俗说我外不乖宣内不乖实大论明三种我见慢名字凡夫三种学人二种无学一种阿难是学人无邪我伏慢我随世名字称我无咎和合称闻者耳根不坏声在可闻处作意欲闻情尘和合耳识即生意识分别种种所闻因缘和合故称于闻阿难等内则耳根聪利外则对佛一音领纳无遗故称我闻。
且欲表异外道等者言阿难所闻必有内外因缘异外道不从因缘有执自然之过捡故萨婆多宗明我但有名依昙无德说有假我犊子部所计我在第五不可说藏是等虽殊悉破外人计神我性说假名我也故云表异外道等问大论云阿难是佛得道夜生涅槃明佛成道后过二十年方为给侍自尔已前说经阿难不闻云何皆称我闻答报恩经云阿难从佛求四愿第四愿所未闻经愿佛重说大论略经更有诸文应须广引余三愿涅槃三十六云不受故衣不受别请出入无恒捡经。
【疏】一时者明如来所说经教其数无量而阿难得佛觉三昧一时皆领故云一时。
【钞】一时者肇法师云法王启运嘉会之时也又四众感教得道之时此亦助成我闻可信大论云说时令人心生信故。
【疏】第二举住处同闻证法是可信。
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疏】舍卫是城名梁云闻物此城殷富多有名珍远闻四方故云闻物国名憍萨罗今以城目国故言舍卫是十六大国中之一。
【钞】第二举住处证法是可信者言佛住者佛是能说显其化主亦为助成传闻可信何者九十六种不足归心三乘圣人犹居不极说非究竟今明无师大觉朗然顿悟所言诚谛从是闻经称物机缘众情忻惬旧云佛陀此言觉者自觉觉他名之为佛智论云佛陀秦言知者知何等法谓知三世众生数非众生数及常无常等一切诸法菩提树下了了觉知故名为佛住者大论云四威仪住故名为住住有四种一天住谓布施持戒善心三事故二梵住者住四谛四无量心四无色定三圣住者住三空四谛十二因缘理也四佛住者住首楞严等无量三昧力无畏等一切佛法佛所得法于中住怜愍众生示住给孤独园。
今以城目国等者此是中印度憍萨罗国之都城名为异南憍萨罗故以都城名为国之称捡西域记有南北两憍萨罗国仁王经列十六大国第一憍萨罗是南第二舍卫国是北南去北甚远不相关涉古今释者不同此为定说。
【疏】祇树给孤独园者树嘱太子祇达园嘱给孤长者二人共立精舍今以两主标名故云祇树给孤独园。
【钞】祇树给孤独者城南五六里有逝多林此云胜林是给孤园何者胜军王大臣苏达多此云善施善施长者仁而聪敏积而能散赈乏施贫哀孤恤老时人美德号给孤独尊重如来愿建精舍佛命舍利子随处瞻揆唯太子逝多林园地爽垲(苦亥切)地高灿也寻自太子戏言金遍乃卖善施豁然即出藏金随言布地有少未满太子请留曰佛诚良田宜植善种即于空地建立精舍世尊即告阿难曰园地善施所买林树逝多所施二人同心式崇功业自今已往应谓此地为逝多树给孤独园逝多即祇陀已上出青龙疏。
【疏】同闻众略无也或云说此经时在乎后宫上唯诸天下唯彩女阙无大士不足以此证经故阙之也而此经下流通之初既云放胜光明普照大众岂言复无众且今言以住处同闻证法是可信者岂其举彼逾阇宫处宫中采女哉是即付嘱之时处众也故知略即明矣。
【钞】同闻众略无等者此是同闻法人证法是可信亦证非谬传但经家略不出之疏主意云准经文下合有即取如来却还祇洹林为阿难帝释等重说此经及付嘱流通之处自有同闻不取逾阇宫中之人也验知古人释不当也略义显矣。
【疏】就第二别序亦开为二第一从时波斯匿王以下讫敬授胜鬘名外缘序第二从胜鬘得书欢喜以下讫叹佛实功德名内因序言尊者遣书为说此经之外缘云外缘序胜鬘默念感佛为说此经之内因故云内因序。
【钞】外缘内因等者父母遣书但能发其内心故云发其道意默念感佛机应道交即合闻法故云感以清净心净故闻法。
【疏】就第一外缘序亦有三第一王及夫人共谈胜鬘心明根利宜闻深法德行第二从夫人白言以下言毕即作书赞佛功德遣信令闻第三从使人奉书以下明使人奉书至阿逾阇国而奉。
时波斯匿王及末利夫人信法未久共相谓言胜鬘夫人是我之女聪慧利根通慜易悟若见佛者必速解法心得无疑宜时遣信发其道意。
【疏】时者言胜鬘应闻常住之时也信法未久者谓信大乘法未久也言王与夫人但信小乘法来久而未信大乘如来在一树下说法时波斯匿王击鼓来奉佛佛知故问此何声也阿难依实而答时佛言世王击生死鼓我为法王宜击法鼓即说法鼓经于是王及夫人始信大乘未久即遣使告于女胜鬘也。
【钞】经云波斯匿王此云和悦末利夫人者未曾有经云元是王舍城耶若达多波罗门婢名黄头常知守园因将干饭供佛之福后波斯匿王游猎入园见之婢乃为王种种供给及按摩等极称王意王问波罗门卖不答言贱婢何堪王重问之答云千两金王遂以百千两金从其买取六万夫人中为第一夫人。
法鼓经等者此经后宋求那䟦陀罗于东安寺译有两卷名大法鼓经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百千菩萨末利夫人等十方无量诸菩萨众尔时如来于彼四众说如是法有有则有苦乐无有则无苦乐是故离苦乐则是涅槃第一之乐尔时波斯匿王击鼓吹贝往诣佛所世尊知而故问阿难以何等故有鼓贝声阿难具答佛告阿难汝今亦应击大法鼓我今当说大法鼓经佛告迦叶今此会众虽复一切清净纯一然于隐覆之说有不善解迦叶白佛言何名为隐覆之说佛言隐覆说者谓言如来毕竟涅槃而实如来常住不灭般涅槃者非毁坏法此修多罗离覆清净明显音声百千因缘分别开示作是语时众中有下信众生及声闻缘觉初业菩萨自性不堪听受如来已般涅槃而复说言常住不灭从座而去所以者何彼人长夜于般涅槃大修习空见也闻离隐覆清净经故从座而去等经文甚广。
【疏】一云时者是谓说法鼓经时也解此信法未久种种不同然推寻本末唯此应当故不记也是我之女者赞重之辞也言相子不过父母知臣莫知君王我子之称不别自他唯在于善今胜鬘既为己子且有明德应闻胜道故亦自称我子也。
【钞】我子之称等者胜鬘以万行能严为名故长表唯善哉审知之更无于恶故云不别自他也。
【疏】聪慧利根者耳善听曰聪心明察曰慧聪察爽明谓之利根通敏易悟者闻表达里谓之通善听之所致照了深明谓之敏善察之所致遇理即解谓之易悟利根之所致前句谈其性能后句言其功用共相成也廪教必由善听故叹听为首此明器已具。
【钞】爽者(疏两反)善也贵也明也敏者(贫殒反)聪也疾也致(知吏反)至也与也利根是性能易悟是功用易悟必由利根而成利根必由易悟而显故云共相成也此机器已具堪闻常住故也。
【疏】必速解法者一闻即悟不待再教心得无疑者神情开朗无小乘疑滞也宜时遣信发其道意者时有二一年时二机时皆不可失也此明可纳实也。
从夫人白言以下第二遣信略赞。
夫人白言今正是时王及夫人与胜鬘书略赞如来无量功德即遣内人名旃提罗。
【疏】如来无量功德者圣德无量不可备陈故粗标三德。
【钞】粗标三德者准下经略赞文。
【疏】第三明使人致彼奉书可见。
使人奉书至阿逾阇国入其宫内敬授胜鬘。
【疏】此明正内实可见。
【钞】正内实者父母遣书为正其内心令生真实常住之解也。
【钞】从胜鬘得书以下第二内因序分为五第一明得书欢喜亦可见。
胜鬘得书欢喜顶受读诵受持生希有心向旃提罗而说偈言。
【疏】生希有心者谓闻常住也。
【钞】谓闻常住也者闻前略三德也。
【疏】二初行偈欲修供养。
我闻佛音声世所未曾有所言真实者应当修供养。
【疏】而胜鬘但见通而为论常住本然但闻是希故云希有书那得言我闻佛音声者声以传意书以传声故书义云闻佛声又见闻觉者从书得解亦称为闻世所未曾有者言我理虽本然但据故我云未曾明一生未曾闻常住真实者圣体圆备非伪曰真至德凝然无虚曰实。
【钞】我闻佛音声等者无名疏云传道声于书故云我闻圆备者具三德也凝者(鱼膺反)坚也。
【疏】有一行偈明默念感佛。
仰惟佛世尊普为世间出亦应垂哀愍必令我得见。
【疏】言如来应世为物无偏我虽无知女人亦入世数愿垂慈心得见耶。
【钞】默念者准佛应如经文。
【疏】一行偈明佛应其感。
即生此念时佛于空中现普放净光明显示无比身。
【疏】而应于空中者若在宫内或履涉艰难且欲表如来法身无相犹如虚空也如来顶后常光但七尺而已今欲表胜鬘将说一乘圆果常住之理故普身皆放。
一行偈明三业供养可见。
胜鬘及眷属头面接足礼咸以清净心叹佛实功德。
【疏】接足礼者惟在空中以接足礼致敬非适接也。
【钞】三业供养者经除上句说余三句对三业可见。
惟在空中者惟思惟念也适者(尸赤反)乐也往也言但惟念在空以申礼敬非住空中而接足也。
【疏】从如来妙色身以下经中之第二正说就中凡有十四章大分为三第一举初五章明乘之体言万善皆为乘体举中八章明乘之境言有作无作八圣谛皆为乘境举后一章明行乘人言三忍菩萨御此乘而行就第一明乘体中五章亦分为二第一初三章明自分行言胜鬘本是不可思议但迹在七地今初三章明七地行故云自分行第二后二章明他分行明八地以上之行非其七地之分故云他分行自分行中三章第一叹佛真实功德章第二十大受章第三三大愿章今第一叹如来真实章。
【钞】第一如来真实章初五章明乘体等者始从初信终至妙觉其乘万善七地已还有功用行名为自分行八地已上无功用行名为他分行从有入无笃善以为能运至妙觉只是无作灭谛出缠名为法身是故从初即用作灭谛以为所缘后之七章亦是灭谛异名但随隐显等义立名异耳故云有作无作八圣谛皆为乘境也真子即是乘善照境之人至于八地分证灭谛建立真应二身出生五乘因果化度五乘之人终讫会归一乘乃至佛地亦然具如释迦一化先三后一更无有异此意深矣请为详之。
【疏】此章来意者胜鬘前来未闻常住但今因父母遣书乃得闻所以叹今日常住真实愿为归依异于昔日归依无常且行善之义本在归依今欲广明万行之道故以归依为首也所以优婆塞戒经云若不依三宝受戒戒不坚强如彩色无胶就此章中又开为二第一有五行偈正叹常住真实愿为归依第二从哀愍覆护我以下竟章请救就第一正叹中五行偈分为四第一初二行偈叹法身次一行偈叹解脱次一行偈叹波若次一行偈总叹三德而常言佛地万德圆备何意但据此三德为叹者法身是万德之正体解脱是断波若是智然即万德之中此三为要若举此三德即余德自显所以但据此三德为叹也且上父母相闻既云圣德无量不可备陈故但略叹三德尔也所以胜鬘亦从但叹三德也释此意义家种种不同而要在于此故不记也。
【钞】举此三德则余德自显者法身则摄报应二身智慧则摄一切权实之智解脱则五住俱断能起一切神通变用故涅槃云诸佛调伏众生之处名为解脱也是故此三万德中要。
【疏】就第一叹法身中二行分为二第一一行半偈叹应身第二举二句叹真身何即非本无以垂迹非迹无以显本是以于诸叹处中常为双叹。
【钞】非本无以垂迹等者本迹之义出自肇法师彼云非本无以垂迹非迹无以显本本迹虽殊不思议一今文亦然真身为本应身为迹非真身之本无以垂于应身之迹非应身之迹无以显于真身之本迹有显本之能故须双叹亦是体用及不二也。
如来妙色身世间无与等无比不思议是故今敬礼如来色无尽智慧亦复然。
【疏】如来妙色身世间无与等者叹无等言梵天在上莫能见佛顶无比不思议者比类言众识非所思议也如来色无尽者言感者言见应谓有兴废故云有感即应无有穷已此四句皆叹色智慧亦复然者叹心亦如上叹色无比无尽也是故今敬礼结叹应身义家云此句应在第二行偈上二句次而出经者欲以结皆在偈末故然也。
【钞】梵天在上等者梵天在色界从彼天来亦未曾见世尊顶相。
无比者智论云如释迦菩萨以一偈叹弗沙佛曰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界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
众识非所思议者且通而言之据实为论等觉菩萨亦不思议于妙觉。
言应有兴废者有感则兴机谢则废机感无尽是故如来遍法界应未曾有尽故云无有穷已(末捡)故华严云八地菩萨于一切不可说国中随众生信乐差别而为现身八地尚尔佛地可知亦如观世音普门示现三十三身十九说法又经云妙色湛然应一切(皆捡)是其例也又涅槃云佛性者亦色非色云何名色金刚身故云何非色十力无畏非色法故金刚身是三十二相既是佛性之色验知无尽常矣疏家虽有二解俱从二身以释经文意含若离二为三者初一行应身智慧即报身常住即法身应知二三离合为异异而不异亦常住也。
一切法常住是故我归依。
【疏】一切法常住者第二叹真身明应即随感而现但真身凝然常住者不动且余德通在因地故只就常住为叹私释少异初一行叹应身后一行全叹真身如来色无尽者无尽谓是常住叹真身无色常住何即既为色法理为不尽既云不尽即非色常住自明故云如来色无尽亦可以智为色亦可是应色之本故云色智慧亦复然者正叹真身言亦无尽常住也一切法常住者总真身诸法。
【钞】余德通在因地等者言佛地四德我乐净等及余一切通于下地常住一德唯在如来是故今经偏就常住为叹故缨珞云古昔诸佛二身道同同是常住一切菩萨二身俱是无常释曰以等觉已下有微细无明因变易生死果故经云三贤十圣住果报唯佛一人居法性土。
私释小异者璎珞本业经云有二法身一果极法身二应化法身其应化法身如影随形以果身常故应身亦常法鼓经云常解脱非名妙色湛然住非声闻缘觉菩萨之境界。
【疏】次一行叹解脱。
降伏心过恶及与身四种已到难伏地是故礼法王。
【疏】心过恶者谓三毒四倒身四种者谓四大此二句叹脱三界内四住地恶又解谓身三恶四种谓口四恶离为十恶明摄三界内恶尽已到难伏地者难伏地谓金刚心夫魔有四种一天魔二烦恼魔三阴魔四死魔金刚心不为天魔外道所伏且结惑净尽降烦恼魔但未免行阴魔及生灭死魔故云难伏地一云难伏地即是佛地言佛地非四魔得伏故云难伏地此句叹脱三界外无明住地恶又云上二句叹有余解脱下一句叹无余解脱因尽谓有余果亡谓无余前叹离四住地据因尽证果亡后叹离无明举果亡证因灭则其实双亡明矣法云法师云生死有二种一分段生死二变易生死此言心者是变易生死果过恶者是变易生死因身者分段生死果四种者分段生死因前明断无明住地变易果亡后明除四住地分段报灭故言降伏已到难伏地者烦恼伏智不出二种一鄣令不见法相二感使无常金刚心起断惑斯尽照见法相免于惑累故言难伏地犹有烦恼感彼心起不免无常果累犹在故不言不可伏己之言过过金刚心至佛地免无常生灭果累亡因果双亡故解脱私意少异金刚心所难伏者唯是阴魔死魔如来已过此二境故云已到难伏地是故礼法王结叹。
【钞】解脱德中三毒贪嗔痴四倒谓无常计常我乐净等亦复如是离为十恶者离心过恶为贪嗔痴足为十恶释难伏地者初且释难伏后私意中兼释已倒金刚心是等觉位此菩萨有一分不思议变易果未免生灭死魔微细生灭迁流故未免行阴魔行以迁流为义璎珞经云等觉菩萨超度三魔未免生死魔妙觉超过四魔二身常住盖经论异出不同。
【疏】次一行叹波若。
知一切尔炎智慧身自在摄持一切法是故今敬礼。
【疏】知一切尔炎智慧身自在者尔炎梁言智母智母谓真谛境空为生智之本故称母空既无为所生智慧故自在此二句叹空智摄持一切法者谓照有参差摄持万境此一句叹有智而世谛亦能生智但生智劣故不与母名一解言上二句叹实智下一句叹方便智尔炎者即此二谛能生乎智故通称智母智慧身自在者即是照二谛分明纵任下句摄持一切法者明能以方便摄持众生化令生善是故今敬礼亦结叹。
【钞】释般若德中经云知即是智一切是诸境尔炎即是一切境本性空寂此为真谛空也此之空境既是无为照此无为故空智自生参差万境即俗谛境照此俗谛名为有智俗谛少生空解故不与母名第二解中双照真俗故云分明真俗无碍故云自在应知纵任释自在义文中初以真谛为母次以二谛能生实智为母然璎珞经佛母品中以三谛为母故经敬首菩萨白佛言世尊佛及菩萨二初照智从何而生佛言弟子所谓有谛无谛中道第一义谛是诸佛菩萨智母乃至一切法亦是诸佛菩萨智母所以者何诸佛菩萨从法生故此疏但言二谛则中谛合在真谛之中离合适时诸经皆尔。
【疏】次一行偈总叹可见。
敬礼过称量敬礼无譬类敬礼无边法敬礼难思议。
【钞】经总难中过称量者净名云无有量已过量下文云究竟者即是无边不断无名云无有终讫故曰无边无边之理岂有中断即常住之异名也。
【疏】从哀愍覆护我以下章中第二请护就中分为四。
第一一行偈直请护。
哀愍覆护我令法种增长此世及后生愿佛常摄受。
【疏】言我虽叹佛真实归依常住若佛不相随救即归依不尊故就佛请护法者法身万善为种。
【钞】即归依不尊等者若佛常随救护则我归依之心尊重也。
经法种者万善为能严法身为身无所严万善若增长法身即显现。
【疏】次一行偈如来许护。
我久安立汝前世已开觉今复摄受汝未来生亦然。
【疏】请唯二世许兼往世明护之深远。
【钞】请唯现未许兼前世者明护之久远。
【疏】次一行半因佛许护重请致敬。
我已作功德现在及余世如是众善本唯愿见摄受尔时胜鬘及诸眷属头面礼佛。
【疏】言如来久远救我者我必已作善余世谓未来若三世常护者即作善无息故更请赐记。
【钞】更请赐记者唯愿见摄受之文是请救文竟无名释云胜鬘赞叹美善尽矣以今证古知开觉之不近乘此善根因获尊号不亦宜乎。
【疏】第四从佛于众中以下明佛赐记亦分为六。
第一许因。
佛于众中即为受记汝叹如来真实功德以此善根当于无量阿僧祗劫天人之中为自在王一切生处常得见我现前赞叹如今无异。
【疏】第二从当复供养以下许果。
当复供养无量阿僧祗佛过二万阿僧祗劫当得作佛号普光如来应正遍知。
【疏】第三从彼佛国土以下许其国无秽。
彼佛国土无诸恶趣老病衰恼不适意苦亦无不善恶业道名。
【疏】第四从彼国众生以下记其纯净。
彼国众生色力寿命五欲众具皆悉快乐胜于他化自在诸天彼诸众生纯一大乘诸有修习善根众生皆集于彼。
【疏】第五从胜鬘夫人以下明人天发愿。
胜鬘夫人得受记时无量众生诸天及人愿生彼国。
【疏】第六明佛赐记人天皆可见彼。
世尊悉记皆当往生。
【疏】从尔时胜鬘夫人闻受记已以下明自分行中之第二十大受章叹佛真实求依常住本为修善且归依即异于昔戒亦应改于昔所以今受大受异于昔日小乘五戒也就中开为三第一明受戒方便第二从世尊我从今日以下正明受戒第三从法主世尊以下竟章立誓断疑将欲受戒故先修容仪以静其志修仪静志要为受戒故第二即有受戒受戒既竟即大众疑胜鬘既为女人所志应弱而今其所受甚重且远恐将口不当实是以第三立誓断疑以成其受。
【钞】第二十受章以静其志等者静(疾郢反)净闲也净(疾正反)洁明也甚重三聚净戒且远即乃至菩提。
尔时胜鬘闻受记已恭敬而立受十大受。
【疏】恭敬而立者常时受戒必须着地今佛处空若着地即言接奢远故立而为受受十大受者上受是能受之心下受是所受十戒昔日虽复五戒所求者小乘今以常住菩提为期故云大受。
【疏】就第二正受戒中凡有十戒亦开为三第一初五戒名为摄律仪戒律者类也仪者容仪此五戒止于意恶而容仪之类自不失法第二从不自为已以下有四受名为摄众生戒第三从摄受正法终不失以下有一受名为摄善法戒。
【钞】十受束为三者璎珞亦有此文彼大众受学品云佛子吾今为诸菩萨结一切戒根本所谓三受门摄善法戒所谓八万四千法门摄众生戒所谓慈悲喜舍摄律仪戒所谓十波罗夷经文广佛子是三摄受三种受戒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已说当说今说过去未来现在诸菩萨已学当学今学是诸佛正法戒若一切佛一切菩萨不入是正法戒门得无上道果空平等地者无有是处此三种戒不通小乘是大士律仪通上三业今从身口相显名曰律仪于律仪上起菩提心能止一切不终善事勤修诸善满菩提愿名摄善法菩萨利生行四摄法大慈与乐大悲拔苦摄救众生能止自济兼为益他名摄众生是故此三通名戒也即是菩萨三聚净戒方等涅槃地持论等并有广文。
【疏】将欲化他要必先正己身所以先受自行大士正己要为化物故次有摄众生戒化物之道非但止恶要修福善故第三有摄善法戒然第一以自行为本兼显化他第二以化他为宗仍明自行第三合明自行化他即备举大士之行明矣。
【钞】将欲化他要必先正己身等者经云自既有缚能解彼缚无有是处故云兼显化他第二菩萨化他仍资己行故一一戒中皆云乃至菩提。
【疏】就第一摄律仪中五戒分为三。
第一初一受明昔日所受小乘五戒犹不起犯心。
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于所受戒不起犯心。
【疏】小乘戒法但制身口不制于心今又更精其先所行明清净之极也此戒既防昔日故在初也。
【钞】言精其先所行者于昔五戒今加制于不犯之心也。
【疏】第二有二受明于尊卑二境誓不起恶。
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于诸尊长不慢起心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于诸众生不起恚心。
【疏】于诸尊长不起慢心者三处为尊兄帙为长于诸众生不起恚心者通言含识之类然所以尊上止慢于卑禁瞋者解有三种一云凡人之情于上乐等故起慢于下求遍故起瞋二皆非道所以尊上止慢卑上防瞋二云尊上多生瞋而慢少何即尊者冯其高贵好凌群下故下多生瞋而其德自可敬故慢生少卑上慢多生而瞋少何即为己在下理自可凌故生慢即多纵横随我故生瞋少言今于尊上少慢尚不起况乎卑上多生慢又卑上少瞋尚不止起况乎尊上多瞋是皆举轻况重三云尊长是可敬境恐慢与敬相违故尊上止慢卑是可慈境恐瞋与慈相违故卑上止瞋。
【钞】三处为尊等者尊谓君父师帙者(直质反)俸禄也兄之品位也。
于下求逼故起嗔者下于己者好逼恼之故下于己而起瞋好之与求绮文互说纵横随我者言不敢不随于我既相随顺故于下生瞋少。
【疏】第三有二受明于自他二境誓不起恶。
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于他身色及外众具不起嫉心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于内外法不起悭心。
【疏】言于他不起嫉于自不起悭可见。
【钞】经于他身色等者身色是正报众具即依报见他胜己而不生嫉内谓头目手足等正报也外谓国城妻子等依报也欣乐施与求佛智慧。
【疏】就第二摄众生戒四受亦分为二第一有二受同明慈心与乐第二有二受亦同明悲心拔苦就第一有二受自分为二初受明与乐果。
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不自为己受畜财物凡有所受悉为成就贫苦众生。
【疏】不自为己受畜财物者明止善从凡有所受以下明行善。
【钞】与乐果中止其自畜也凡受财物济彼贫苦毕竟成就令得乐果。
【疏】后受明与乐因。
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不自为己行四摄法为一切众生故以不爱染心无厌足心无碍心摄受众生。
【疏】不自为己行四摄法者明止善从为一切众生以下明行善以无爱染心者谓无贪心无厌足心者无瞋心无碍心者无痴心。
又云以无爱染心者谓不以爱见悲若有爱见即化道为漏亦于生死有厌足且化物有碍又云无以爱染心者说不同凡夫无厌足心者不同二乘无碍心者同于大士。
【钞】与乐因中止自行四摄也行善中化众生有厌足者即有不喜心也有痴心者即有碍也慈悲心有三一法缘二众生缘三无缘出涅槃经法缘者五阴等法空故众生缘者缘于众生得乐之相故无缘者缘如来故缘一切众生与诸佛理一体无二故故云一切众生亦如也至于弥勒亦如也夫如者不二不异故今爱见悲即众生缘但缘众生得乐之相故于众生有爱染心既有爱心即化道为漏于物有碍故净名云菩萨以无爱见心庄严佛土成就众生于空无作法中而自调伏而不疲厌是名有方便慧解四摄者此度众生四通名摄者众生情所爱者即是此之四法若大士用此同情接引则物之所归焉若众生依附乃导以大乘正道而度脱之故云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道一布施摄者菩萨以无所舍心行于二种布施能摄众生一者财施二者法施若为乐财众生即以财施而摄取之若为乐法众生即以法施而摄取之以此二施能利益一切众生既蒙恩利因是生爱心而随受道得住真理故名布施摄也二爱语摄者菩萨若以善软之言随顺一切根情安慰开喻则一切众生之所乐闻因是生爱心依附菩萨而随受道得住真理故名爱语摄三利行摄者菩萨起身口意行能令一切各沾利益众生既蒙利以欣所得利故因是生亲爱心依附受道得住真理故名利行摄四同事摄者菩萨用法眼明见众生根缘故一切随有欣同之者即分形散影普和其光同彼事业各使沾益既巧同其事因是生亲爱心依附受道得住涅槃故同事利益名为摄也。
无厌足心者厌(于盐反)饱或作厌(于艳反)。
【疏】第二有二戒明悲心㧞苦亦自为二初明拔苦果。
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若见孤独幽系疾病种种厄难困苦众生终不暂舍必欲安稳以义饶益令脱众苦然后乃舍。
【疏】从若见孤独以下明止善从必欲安稳以下明行善少无父曰孤老无子曰独在囹圄为幽有枷锁曰系刑恼曰疾疾甚曰病在我称厄谈彼曰难自衅曰困外逼曰苦以义饶益者义犹理也以理济十苦也然后谓令至菩提乃舍也。
【钞】若见下明止善在囹圄者(上力郎反下鱼举反又鱼据反)狱也危者(鱼为反)高也不安也难者(奴旦反)患也衅者(许觐反)罪也皆顺也道理齐拔十苦也。
【疏】后明拔苦因。
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若见捕养众恶律仪及诸犯戒终不弃舍我得力时于彼彼处见此众生应折伏者而折伏之应摄受者而摄受之何以故以折伏摄受故令法久住法久住者天人充满恶道减少于如来所转法轮而得随转见是利故救摄不舍。
【疏】就拔苦因亦有止行从若见捕养以下明止善从我得力时以下明行善外求曰捕内畜曰养众恶律仪谓十六恶律见涅槃经及诸犯戒者言违其本誓者也恶律仪发始更恶犯戒初善后恶者也我得力时者力有二种一势力二道力于彼彼处者若不行善即诸道皆闭流转生死迁移六趣所以大士于彼彼处皆见此人重恶即以势力折伏轻恶即以道力摄受息恶修善即圣化久住圣化住世即善来恶去故天人充满恶道减少道器既增即佛法轮恒可转。
【钞】疏拔苦因中止行者止其弃舍折摄止也行其折摄即行善也捕养者(上补故反提也下余两反)安也畜者(许六反)养也。
十六恶律者大经二十七云善男子云何复名修习于戒若能破坏一切众生十六恶律仪令其永断是名修戒何者十六一者为利养食黑羊肥已转卖二者为利买已屠杀三者为利养食䐗豚肥已转卖四为利买已屠杀五者为利养食牛犊肥已转卖六者为利买已屠杀七者为利养鸡令肥肥已转卖八者为利买已屠杀九者钩鱼十者猎师十一劫夺十二魁脍十三网捕飞鸟十四两舌十五狱卒十六咒龙能为众生永断如是十六恶业是名修戒违其本誓者也者由未受戒前恶遍法界欲进受时翻前恶境并起善心故戒发所因还遍法界今既犯戒违初要期故言违本誓也初受为初善后犯为后恶恶律仪在受之前也势力者王力及天龙力也诸无漏善道皆闭也。
法轮者轮具二义转义摧碾义何者佛证四谛法有可转之义故名为轮能摧坏烦恼亦名为轮如轮王宝能坏怨敌佛法轮宝能坏烦恼是故佛初成道趣波罗捺为五比丘八万诸天说四谛转入彼心坏彼烦恼故名转法轮也乃至涅槃随有三乘之道器法轮常转故法华云昔于波罗捺转四谛法轮分别说诸法五众之生灭今复转最妙无上大法轮故云恒可转也。
胜鬘经疏义私钞卷之一
卍续藏第 19 册 No. 0353 胜鬘经疏义私钞
胜鬘经疏义私钞卷之二
【疏】就第三有一受名摄善法戒亦分为二第一直明不忘摄受正法。
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摄受正法终不忘失。
【疏】摄受正法终不忘失者既云摄受正法是八地以上行故云他分行今胜鬘迹在七地而言不忘者但愿得八地以上故摄受正法之心暂不敢忘非言自得而不忘也。
第二释不忘。
何以故忘失法者则忘大乘忘大乘者则忘波罗蜜忘波罗蜜者则不欲大乘若菩萨不决定大乘者则不能得摄正法欲随所乐入永不堪任越凡夫地。
【疏】就第二释中凡有三行三欲三行是八地以上行三欲谓七地以还故。
【钞】三欲判在七地已还者璎珞云十信菩萨今复修行无量功德所谓十波罗蜜乃至集一切善法八万四千波罗蜜一切诸法门摄我心中念念不去心此是今经三欲意彼经文中已有二欲大乘欲可知。
【疏】三行者一摄受正法行二大乘行三波罗蜜行七地以还非不大乘但大义未显何者七地以还断结与二乘齐同出三界。
【钞】七地以还断结与二乘齐等者璎珞释七地菩萨心所观法中谓尽果报无障无碍智所谓以三空智观三界习色心果报灭无余一切功德功用造作已竟。
【疏】而未及八地以上冥合众流更无异趣故大义不明。
【钞】冥合众流者彼经释八地中不思议无功用观所谓无相大慧方便大用无有色习无明亦尽百万劫事无量佛土事以一念心一时得现如佛形示一切众生形以一念心中一时行以无功用故华严三十八云菩萨住第八不动地即舍一切功用行得无功用法身口意业念务皆息住于报行又云佛子此地菩萨本愿力故诸佛世尊亲现其前与如来智令其得入法流门中譬如乘船欲入大海未至于海多用功力若至海已但随风去不假人力以至大海一日所行此未至其未至时设经百岁亦不能及佛子菩萨亦如是积集广大善根资粮乘大乘船至菩萨行海于一念顷以无功用智入一切智智境界等本有功用行经于无量百千亿那由他劫所不能及。
【疏】波罗蜜者名到彼岸七地以还亦是无相彼岸但未能并照故波罗蜜义亦未彰七地以还亦修万行但一念之中不能齐故亦不得摄受之名。
【钞】并照者十波罗蜜一念心中一时行照之以无相七地已还次第行万行故云不齐。
【疏】所以摄受大乘波罗蜜皆名八地以上为明三欲即是愿得此三行之心故七地以还许其有也而此三行皆是八地以上一心上用但随义立别名耳故云若忘失法即三行都忘三行既忘即三行之欲亦皆忘也应有波罗欲略无也列行则以摄受为先列欲则以大乘为初是盖逐便无大意也。
【钞】逐便等者逐三行中第三波罗蜜行便列波罗蜜欲故也经既失三行忘三欲。
【疏】从随所乐入以下明失行即起恶也。
【钞】随所乐入法门不得入又不能超过凡夫地岂非大过哉此一段文总取七地已还三欲以为摄善法戒故疏云许其有也。
【疏】第三结不忘。
我见如是无量大过又见未来摄受正法菩萨摩诃萨无量福利故受此大受。
【疏】从我见如是以下第三结不忘言忘则致祸不忘得福故受不忘。
【钞】无名疏统收今后两章亦不出七地已还行与今意同彼云报胜则道高行精则果能在己进德曰行及物胜曰愿故十受以守戒不犯为先三愿以安慰众生为首也十受中五明止恶五说修善而修善以摄受正法为原止恶以戒慎为本故建此两端以统万行修善进德以慈悲为首故前两行以明慈后二行以明悲将明得失之深大故阶节以言欲者向道之初门波罗蜜者大乘之妙行大乘者理极之都称摄正法者人法之合名也夫遗终则忘始数之然矣开此章义彰于下。
【疏】从法主世尊以下章中第三立誓断疑就中亦有四第一佛前立誓。
法主世尊现为我证虽佛世尊现前证知而诸众生善根微薄戒起疑网以十大受极难度故彼或长夜非义饶益不得安乐为安彼故今于佛前说诚实誓我受此十大受如说行者以此誓故于大众中当雨天华出天妙音。
【钞】第三立誓断疑中引佛为证者无名云证者证其受必能行信薄则生疑疑生则入网既入生死之密网焉得涅槃之安乐哉。
【疏】第二从说是语时以下明雨华出声为证。
说是语时于虚空中雨众天华出妙声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说真实无异。
【疏】言有声必有言故以声证言非虚有华必有实故以华证行必果。
第三从彼见妙华以下明众疑得断仍发愿。
彼见妙华及闻音声一切众会疑惑悉除喜踊无量而发愿言恒与胜鬘常共俱会同其所行。
【疏】第四明佛为赐记可见。
世尊悉记一切大众如其所愿。
【疏】从尔时胜鬘复于佛前以下自分行中第三三大愿章归依受戒既殊于昔故愿亦更发胜愿远期常住法身异于昔日愿身灭智亡就中开为三第一明为愿作愿第二从以此善根以下正发三愿第三从尔时世尊以下明佛述成。
尔时胜鬘复于佛前发三大愿而作是言以此实愿安慰无量无边众生。
【疏】以此实愿者通言以我今将愿三大愿也明大士立怀非但自为必先为物故云安慰众生一云实愿者必行其行。
【钞】第三三大愿章为愿作愿者为三大愿对佛发愿愿行此三愿也愿必行其行愿不虚故云实愿也。
【疏】就第二正发三愿中自有三愿第一愿愿得正法智。
以此善根于一切生得正法智是名第一大愿。
【疏】正法智者谓常住之智。
【钞】以此善根者指前归依常住戒行之善根。
正法智者归依三德常住正法依此起解故云常住智自行若成必化他也化他之功必严自行。
【疏】第二愿愿为众生说。
我得正法智已以无厌心为众生说是名第二大愿。
【疏】第三愿愿护法。
我于摄受正法舍身命财护持正法是名第三大愿。
【疏】第一第三二愿要就自行兼明化他中间一愿因明化他并显自行即与上十大受同。
【疏】第三如来述成可见。
尔时世尊即记胜鬘三大誓愿如一切色悉入空界如是菩萨恒沙诸愿皆悉入此三大愿中此三愿者真实广大。
【疏】而此三愿并是住前之愿而言摄受诸愿者此但取住前诸愿非兼八地以上愿也。
【钞】疏取住前诸愿者璎珞上卷释十住前十信心信心有十故修行百法明门常发无量有行无行大愿得入习种姓中广行一切愿经文广十信心者信进念定慧戒回向护法舍愿习种姓谓十信是一贤位。
经恒沙诸愿皆悉入此三大愿中者璎珞云我因果愿悉已具足一切愿行摄在其中今于诸佛前受大愿愿今已满修进余行一切菩萨若入是愿无不得入萨婆若海彼在住上义通住前已上三章自分行讫。
【疏】从尔时胜鬘白佛言以下明乘体中第二举二章明他分行二章即自为二第一摄受正法章明万善出生义言八地以上一念心中能生五乘诸善第二入一乘章收入一义言总取能生八地之行所生五乘诸善皆入一乘。
【钞】第四摄受正法章。
言万善出生义等者此乃辨两章之同异摄受章八地已上一念心中摄诸愿行以得名此心能出生五乘因果故名为能生也一乘章总收能所皆入一乘也。
【疏】一往释摄受正法能摄万行之心为摄受所修之善当理非邪故言正为物轨则故言法而释此摄受正法种种不同。
【钞】一往释摄受正法下释名体宽狭先释名从一往至为摄受释摄受二字所修之善释法字当理非邪故释正字。
【疏】或云夫善皆能摄生众生诸行故自凡至圣皆取以为摄受正法。
【钞】从摄生众生已下释体宽狭摄生众生诸行故等言摄受正法能摄诸行故从初信乃至妙觉之善皆取。
【疏】或云外凡之善皆以相心而作故不得为摄受正法但内凡以上可取。
【钞】或云下除十信外凡从十住内凡已上皆取。
【疏】或云内凡犹未得真解故亦未足取但初地以上正是真观故从此可取而今所须者八地以上一念之中备修万行之心为摄受所修之行当理非邪故言正为物轨则故言法初地以上七地以还之行实是真无漏故亦应言正为物轨则故亦可称法然但一念之中不能备修万行亦未并观故犹不得摄受之名且临文自证若尽并取七地以下以为摄受正法者那得言菩萨所有恒沙诸愿一切皆入一大愿中所谓摄受正法所言自分他分以此为辨也就中初开为二第一从初讫有大功德有大利益明愿摄第二从胜鬘白佛言我当承佛神力竟章明行摄受。
【钞】或内凡已下从初地已上皆取如上三师自是一途今家自取八地已上愿摄受者华严云八地菩萨十波罗蜜中愿波罗蜜增上。
【疏】私释少异此章正以出生义为宗但物闻上三愿便谓愿极于此故一往从初讫有大利益先明七地以下恒沙诸愿皆入八地以上一念愿中若论其至极正在于此第二从胜鬘白佛我当承佛以下正明出生义第一明愿摄中亦有二第一正明愿摄第二明如来赞成就第一正明愿摄中即有三第一明胜鬘受命。
【钞】私释已上疏主义判非即用此为正科文言出生为宗者此一意明摄受正法菩萨能出生五乘义此为章中之宗要也。
尔时胜鬘白佛言我今当复承佛威神说调伏大愿真实无异。
【疏】承佛威神者外形端肃曰威内心难测曰神而今承者直是如来许已有说恣其所辨非谓异术相加木石使能言之前三章不求承威但从此章乃请承威则所谓自分他分亦可证调伏大愿者心恒附理为调伏无德不期为大愿真实无异者言与佛昔愿无异也又云如佛所说无异。
【钞】如来许已有说者金刚论云于菩萨身佛与功德智慧之力故名加也。
言自分他分亦可证者七地已还是自分行不假承威八地他分非自能述必假威神盖从迹以判也大愿者八地已上愿必顺理故云心恒附理三德四义及恒沙万德为无德不期广则恒沙万德略则三德四义摄一功德尽也。
【疏】第二明佛许说。
佛告胜鬘恣听汝说。
【疏】许听可见。
【钞】许听者听(地丁反)提也(亦他定反)。
【疏】第三从胜鬘白佛以下正明愿摄。
胜鬘白佛言菩萨所有恒沙诸愿一切皆入一大愿中所谓摄受正法摄受正法者真为大愿。
【疏】第三正明愿摄恒沙诸愿皆入一大愿中者一愿谓八地以上一念心中愿言七地以下恒沙诸愿皆入八地以上一念愿中故云皆入一大愿中所谓摄受正法者出一愿体与万行正法即是八地以上一念上用故云摄受正法真为大愿也。
【钞】八地已上一念上用者自行化他之用悉有一念如引华严经经文云此菩萨十波罗蜜中愿波罗蜜增上余波罗蜜非不修行随力随分。
【疏】从佛赞胜鬘以下明愿摄中第二如来赞成就中亦有五第一赞其现德。
佛赞胜鬘善哉善哉智慧方便甚深微妙。
【钞】疏赞其现德者无名云智以照空权以入有能体空说有者可曰甚深微妙也。
【疏】第二从汝已长夜以下叹其往因。
汝已长夜植诸善本来世众生久种善根者乃能解汝所说。
【钞】长夜等者于无明夜种诸善本智慧为诸善之本也故经云大智本行也。
【疏】第三从汝之所说以下叹其所说与诸佛同。
汝之所说摄受正法皆是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已说今说当说。
【钞】三叹同诸佛者无名云三世诸佛虽殊而其道不二不二之道汝能一之得一者岂远乎哉道无二宗其能得异乎自以为证。
【疏】第四从我今得无上菩提以下叹说与释迦同。
我今得无上菩提亦常说此摄受正法。
【疏】然释迦即入诸佛但是一化之主故更别举。
第五从如是我说以下叹摄受正法所有功德。
如是我说摄受正法所有功德不得边际如来智慧辩才亦无边际何以故是摄受正法有大功德有大利益。
【疏】不得边际者只是摄受正法理深幽远说不可尽故云不得边际如来智慧辩才亦无边际者释疑若摄受功德不得边际者亦应无能解此理者谁以此理为说众生耶故释曰佛智从无边理而生故佛智亦无边际今以无边际之智还照无边际之理为佛何难所以称为一切种智从何以故以下仍释佛智无边际标疑云何以如来慧智亦无边际耶释曰此摄受正法之理有大功德利益故所生佛智亦无边际也亦释何以摄受所有功德无边际者此摄受正法上能感种智下能化众生如是功德利益说不可尽故不得边际也。
【钞】智慧辩才等者辩有四种一义无碍辩二法无碍辩三辞无碍辩四乐无碍辩此四通名无碍辩者如来于此四法智慧捷疾分别了了通达无滞故通名无碍智也一义无碍智者知诸法义了了通达无滞故又能知一切义皆入实相故二法无碍智者法名一切义名字为知义故悉通达诸法名字分别无滞又能以是法无碍智分别三乘而不坏法性于所说语言中无有滞碍也三辞无碍智者以语言说名字义种种庄严言语随其所应能令解了所谓一切众生殊方异语若一语若二语略男女等语过去未来现在语如此等语言能令各各得解辩无碍一切闻者悉解其言说也四乐说无碍智者于一字中能说一切字一语中说一切语一法中说一切法于是所说法皆是真实皆随可度者有所利益所谓十二部经八万四千法藏随一切众生根性乐闻善赴机缘言方无滞闻者无厌乃至无量劫说为佛何难者用智照理得成为佛虽无边际说何难无差机之过已上并是经论诚文。
【疏】从我当承佛神力以下第二明摄行私云正明出生义又开为二第一正明行摄第二从尔时世尊于胜鬘所说以下竟章亦明如来赞成就第一正明行摄又分为三第一先出行摄之体亦可能生之体第二从譬如劫初成时以下正明出生义第三从世尊摄受正法摄受正法者以下明相即以释物疑第一中亦有三第一受命。
胜鬘白佛我当承佛神力更复演说摄受正法广大之义。
【疏】第二许听。
佛言便说。
【疏】第三从白佛以下正出行体皆可见。
胜鬘白佛言摄受正法广大义者则是无量得一切佛法摄八万四千法门。
【疏】广大义者谓行体也一云牒前句从则是无量以下皆释广大八万四千法门余疏有记而今不记。
【钞】八万四千法门者结八地三行之体不出八万四千法门大小乘经论所出不同今存一释贤劫经云佛初发心至分舍利凡有三百五十度门一一皆有六度合二千一百又对四分合八千四百一变为十合八万四千彼经文相稍隐古来皆用以为准的然诸经所出虽多不出四谛八万四千法藏即苦谛尘劳门即集谛对治门三三昧门诸陀罗尼门此三合为道谛诸波罗蜜门即灭谛大论问三昧与陀罗尼何别答陀罗尼慧性三昧定性故将此二合为道谛但是对治之义。
【疏】就第二明其出生义凡有四譬分为二第一初二譬明法能出生第二后二譬明人能出生所以知者前二譬直言摄受正法而不见善男女后二譬即合中皆言善男女就第一明法能出生中二譬自分为二第一云兴譬。
譬如劫初成时普兴大云雨众色雨及种种宝如是摄受正法雨无量福报及无量善根之雨。
【疏】明其荫覆之义言八地以上摄受正法能荫覆众生贫人亦第二有大水譬明其洗荡之用言八地以上摄受正法亦能洗荡众生垢累就第一云譬即开合为二譬中即有四句初句譬如劫初成时譬八地以上真身初建第二句普兴大云譬应身说法此二句皆为能生摄受作譬第三句雨众色雨譬能生五乘因第四句及种种宝亦譬能生五乘果此二句皆为所生五乘作譬第二合譬有三句初句如是摄受正法并合上能生中劫成云兴二譬言八地以上真身初建垂应化物则义同劫成云兴第二句雨无量福报退合上所生中及种种宝言八地以上摄受能生五乘果即义同雨种种宝第三句及无量善根之雨超合上所生中雨众色雨言能生五乘因即义同雨众色雨。
【钞】荫覆众生贫人等者众生乏五乘之法财蕴五住之惑垢也。
真身初建应身说法者璎珞云从初地至佛地有二种法身一极果法身二应化法身于第一义谛法流水中从实性生智故实智为法身法名自体集义为身一切众生善根感此实智法身故法身能现应无量法身所谓一切世界国土身一切众生身一切佛菩萨身皆悉能现不可思议国土亦然应身说法相具如释迦一化所演半满之教无异也。
【疏】就第二大水譬开为三第一开比。
世尊又如劫初成时有大水聚出生三千大千界藏及四百亿种种类洲。
【疏】比中亦有四句初句又如劫成时亦比八地以上真身初建第二句有大水聚亦比应身说法此二句亦皆为能生摄受作比第三句出生三千大千界藏者比能生菩萨大乘第四句及四百亿种种类州比能生四乘。
第二合比。
如是摄受正法出生大乘无量界藏一切菩萨神通之力一切世间安稳快乐一切世间如意自在及出世间安乐。
【疏】第二合比即有五句初句如是摄受正法亦并合上能生中劫成大水二比言八地真身初建垂应说法即义同劫成有大水聚也第二句出生大乘无量界藏一切菩萨神通之力者合上所生中出生三千大千界藏第三句一切世间安稳快乐举人乘合上四百中一百州第四句一切世间如意自在举天乘合上四百中二百州第五句及出世间安乐举二乘共合上四百中三四百州明二乘同出三界故共合也。
第三双结开合。
劫成乃至天人本所未得皆于中出。
【疏】劫成乃至天人本所未得皆于中出者第三双结开合劫成取开比之初天人本所未得取合比之末出世间安乐是天人本所未得比取其初合取其末中间为略故云乃至皆于中出者双结大千界藏及四百亿类州皆从劫中而出亦天人本所未得皆从摄受而生也此二比有三可辨一为本作比即二比皆云劫初成时故文意皆同二为迹作比前比普兴大云后比有大水聚故意一文异三为所生作比前比合人而辨因果后比辨人而合因果故文意皆异然亦无大意但圣人说法互举而明也。
【钞】有三可辨者云兴大水二比之中皆有劫成并喻八地已上真身之本此即文同其意亦同二比之中皆有垂应之迹此即文异而意同文异者即普兴大云有大水聚也二比之中前比但言雨众色雨是因及种种宝是果而不明人人合在因果之中后比但言菩萨神通及安隐等而不明因果因果合在人中故文意皆异互举而明者言初本中一切菩萨真身之本皆同故文意皆同以显之一切菩萨从本垂迹虽同而化迹各异故意同文异以第三所生中前比但出法后比但出人者互举而明也何者八地真身初建垂应说法不出五乘因果或举法以显人故如前比或举人显法即如后比一代教门此即极多溢敷经论表之所化五乘或开因果而显人不同或开于人而显因果有异故云互举而明也然亦不出从真起应说五乘法化五乘人说因说果或离或合即收一化人之兴法能化所化声无不尽即是菩萨一念无功用行中摄受一切诸行等法故云行摄也。
【疏】从又如大地以下明出生中第二明人能出成就中亦有二比自为二第一名重担比明八地以上大士荷负众生之义第二名宝藏比明八地以上大士为众生蕴藏之义就第一重担比即开合为二就开比即有二第一初二句为八地以上能负人作比。
【钞】荷负众生之义者菩萨垂形九道同事而摄故经云而生五道以现其身为大医王善疗众病蕴藏之义者一念含藏五乘之法故经云集众法宝如海导师。
又如大地持四重担。
【疏】第二从何等为四以下为所负法作比。
何等为四一者大海二者诸山三者草木四者众生。
【疏】有四句一大海比菩萨言广抱众生即如大海抱纳无穷故以为比二诸山比缘觉乘言真高出亦如众山之高故以为喻三草木比声闻乘言其头数繁多如草木故以为比四众生共比人天乘人天乘但在生死中如众生处处受生故以为况。
【钞】缘觉出声闻之上故喻之以山菩萨可不高耶菩萨垂形六道和光同尘利物故喻之以海广抱。
【疏】第二合比分为三第一正合第二结合第三赞叹能负人就第一正合中亦有二第一合能负人比。
如是摄受正法善男子善女人建立大地堪能荷负四种重任逾彼大地。
【疏】逾彼大地者地唯负形不如大士兼负形神教令改恶修善故云逾彼大地。
【钞】经建立大地者真应二身之地以能生五乘故逾者(羊朱反)越也度也。
【疏】第二合所负法比。
何等为四谓离善知识无闻非法众生以人天善根而成就之求声闻者授声闻乘求缘觉者授缘觉乘求大乘者授以大乘。
【疏】第二合所负法唯倒合先合众生比可见从声闻以下合上草木比从缘觉以下合上诸山比从大乘以下合上大海比言八地以上大士能负五乘众生则义同大地负此四种也。
第二结合可见。
是名摄受正法善男子善女人建立大地堪能荷负四种重任。
【疏】从世尊以下合中第三赞叹能负人亦可见。
世尊如是摄受正法善男子善女人建立大地堪能荷负四种重任普为众生作不请之友大悲安慰哀愍众生为世法母。
【疏】友是相救为义然请而后救即非真友故云作不请之友菩萨化物知慈母就婴儿故云为世法母。
【钞】不请友者世以同志为友菩萨四摄有同事摄善巧同根缘修五乘善令得无漏果故经云我等二人亦共汝作净名云众人不请友而安者未安道谛即令安道谛即与今经大悲安慰全同无名云大悲内兴救不待请哀愍安慰犹如慈母举此结终以明地德之厚戴也。
【疏】从又如大地有四种宝藏以下第二宝藏比明八地为众生蕴藏之义即开合为二开比中亦有二第一正比。
又如大地有四种宝藏何等为四一者无价二者上价三者中价四者下价。
【疏】正比中亦有二第一初二句为能蕴藏作比可见第二为所蕴藏法作比有四句无价比菩萨乘上价比缘觉乘中价比声闻乘下价比人天乘。
第二结比。
是名大地四种宝藏。
【疏】是名有四种宝藏者第二结。
就第二合比亦有三第一正合第二赞叹第三明即正合中亦有二第一合能蕴藏比。
如是摄受正法善男子善女人建立大地得众生四种最上大宝。
【疏】得众生四种最大宝者解有四种第一解言五乘之善义属众生八地大士备之在心故言得众生宝第二云八地以上大士得教化四种众生之宝故云得众生宝第三云摄受正法由教化四种众生而得故言得众生宝第四解四种众生善根并由八地菩萨为得故云得众生宝而第一第二解但言本末有异大意似同。
【钞】但言本末有异者初备在心即自行成以为本将此法化众生以为末合此二文总成今家出生义。
【疏】第三第四解但其处得上下各异故语意皆不同。
【钞】但其处得等者第三得之于下第四得之于上。
【疏】且第四解于文即便但此未合所蕴藏。
【钞】且第四解于文即便者文云如是得大宝众生皆由摄受正法善男女得此奇特希有功德此乃赞叹能蕴藏人不合所蕴藏。
【疏】然以后结文为推亦所是也。
【钞】然以结文为推者即此章末结劝文云是故胜鬘当以摄受正法开示众生教化众生建立众生也此文与初二师解同是故今用并是能蕴藏。
【疏】第三解好即好矣但其取之甚远也。
【钞】取之甚远者由教化四种众生方成摄受正法者其义太远矣。
【疏】第一第二随念为用而四种宝中唯无价最上那得皆是最上者以胜兼劣故通称最上又云余三始终会成上价故通称最上。
【钞】余三始终会成上价者会始归终同成一乘故云通称最上。
【疏】第二合所蕴藏比。
何等为四摄受正法善男子善女人无闻非法众生以人天功德善根而授与之求声闻者授声闻乘求缘觉者授缘觉乘求大乘者授以大乘。
【疏】从何等为四以下第二合所蕴藏法从无闻以下合上下价从声闻以下合上中价从缘觉以下合上上价从大乘以下合上无价。
从如是以下合中第二叹。
如是得大宝众生皆由摄受正法善男子善女人得此奇特希有功德。
【疏】从世尊以下合中第三明即。
世尊大宝藏者即是摄受正法。
【疏】而前重担譬但结而不明即今此宝藏譬即而不结者前重担譬即言以身为负于事可难而负非他身故即义可信所以结而不明即也宝藏譬况言有宝故即义难明而非以身负故于事可易所以即以不结且前重担譬既言逾彼大地今此宝藏譬直言得众生宝此亦同此意也。
【钞】第三相即者世尊大宝藏等者即喻八地已上摄受正法也。
而前重担譬已下明二比中即结互有出没何者前比立譬自即于义易信更不用别出即文言将身为负于事实难故结出也后比立譬不即于义难明所以别出即文言不以身为负于事实易故不用结也虽有结即不同而二譬俱胜理无优劣故云此亦意同也。
【疏】从世尊摄受正法摄受正法者以下正明行摄中第三明相即以释物疑上正明出成中前二比明法能出成后二比明人能出成物谓人非法法非人二体各异故今致比亦不同又因此广生诸疑诸万行正法异于摄受正法摄受正法异于波罗蜜故举此相即为释也就中开为二第一从初讫摄受正法即是波罗蜜先明法法相即第二从世尊我今承佛威神更说大义以下明人法相即然疑本但在人法此情即一往难遣所以先明法法相即因令稍解后明人法相即以遣之也就第一法法相即中分为二第一万行正法即摄受之心。
世尊摄受正法摄受正法者无异正法无异摄受正法正法即是摄受正法。
【钞】双明无异中皆取上句来无异下句何者且如初释无异正法一句者即取上双牒中下句来故云能摄之心无异所摄万行正法也次释无异摄受正法一句者即取上无异正法句来故云所摄万行正法无异能摄之心也此势下文屡有此中故委明之。
【疏】正法即是摄受正法者明万行正法即是摄受之心次应言摄受正法即是正法经文阙也言八地以上既是法身故以万行正法为心以心为万行正法心法一体更无二相故云万行正法即是心心即万行正法也七地以下非未法身且不能一念备修故不得然。
【钞】言七地以下非未法身者璎珞云佛子初地一念无相法身智成就百万阿僧祇功德双照二谛心心寂灭法流水中不可以凡夫心识思量二种之法身何况二地乃至妙觉地。
【疏】第二明波罗蜜即万行法分为三第一正明相即。
世尊无异波罗蜜无异摄受正法摄受正法即是波罗蜜。
【疏】第二从无异波罗蜜以下明波罗蜜即万行正法无异波罗蜜者谓摄受正法无异于波罗蜜也摄受正法即是波罗蜜者明即文不足亦阙也。
第二举六度释正法即波罗蜜。
何以故摄受正法善男子善女人应以施成就者以施成就乃至舍身支节将护彼意而成就之彼所成就众生建立正法是名檀波罗蜜应以戒成就者以守护六根净身口意业乃至正四威仪将护彼意而成就之彼所成就众生建立正法是名尸罗波罗蜜应以忍成就者若彼众生骂詈毁辱诽谤恐怖以无恚心饶益心第一忍力乃至颜色无变将护彼意而成就之彼所成就众生建立正法是名羼提波罗蜜应以精进成就者于彼众生不起懈心生大欲心第一精进乃至苦四威仪将护彼意而成就之彼所成就众生建立正法是名毗梨耶波罗蜜应以禅成就者于彼众生以不乱心不外向心第一正念乃至久时所作久时所说终不忘失将护彼意而成就之彼所成就众生建立正法是名禅波罗蜜应以智慧成就者彼诸众生问一切义以无畏心而为演说一切论一切工巧究竟明处乃至种种工巧诸事将护彼意而成就之彼所成就众生建立正法是名般若波罗蜜。
【疏】第二从何以故以下举六度法释正法即波罗蜜义标疑云何以正法即是波罗蜜耶正释曰八地大士欲以随机度物故一念之中修此六度而此六度行当理非邪故即是正法为物轨则故即是法无相修行故即是波罗蜜故云即正法也此中六度皆以此意为释也彼者谓彼八地以上。
【钞】八地大士欲以随机度物等者华严释八地中此菩萨随诸众生身心信解种种差别于彼佛国会众会之中而现其身所谓于沙门中示沙门形波罗门刹利毗舍首陀居士四天王三十三天乃至阿迦尼吒天声闻缘觉菩萨如来皆示其形一切国土亦复如是放大智光普灭众生烦恼黑闇能善开阐智慧门故。
【疏】第三从是故世尊以下结即义。
是故世尊无异波罗蜜无异摄受正法摄受正法即是波罗蜜。
【疏】从世尊我今以下明相即中第二明人法相即又分为三第一正明人法相即。
世尊我今承佛威神更说大义佛言便说胜鬘白佛摄受正法摄受正法者无异摄受正法无异摄受正法者摄受正法善男子善女人即是摄受正法。
【疏】摄受正法摄受正法者亦牒上句牒法下句牒人无异摄受正法者谓人无异于法无异摄受正法者谓法无异于人此二句双明无异次应明即文不足亦阙也所以知此明人法相即者此则言摄受正法善男女故也第二从何以故以下亦释相即义。
何以故若摄受正法善男子善女人为摄受正法舍三种分。
【疏】第二释相即义标疑云何以人即法耶释曰八地以上人为摄受正法舍三种分此舍之心即是摄受正法之心即以此心既成此行人然即此摄受正法之心安得异于舍此三种分人。
【钞】二释相即义中即以此心既成此行人者言以此摄受正法之心能成此舍三分人故知正法之心即是舍三分人无名云能舍之主目人所舍之理曰法故人即法也为摄受正法而舍三分可名人也第二愿开其端此章成其义。
【疏】第三从何等为三以下出舍三分义第三出舍三分义因上焰明之也。
【钞】因上焰明之者因前将舍三分人未释相即义故今仍明三分义也。
【疏】又分为四第一正明三分义第二从世尊如是以下赞叹舍三分人第三从世尊又善男子以下明舍三分时节第四从世尊我见摄受正法以下引佛为证就第一正明舍三分中即有二第一直总举三分何等为三谓身命财是。
何等为三谓身命财。
【疏】第二从舍身者以下别出三分体。
善男子善女人舍身者生死后际等离老病死得不坏常住无有变易不可思议功德如来法身舍命者生死后际等毕竟离老病死得无边常住不可思议功德通达一切甚深佛法舍财者生死后际等得不共一切众生无尽无减毕竟常住不可思议具足功德得一切众生殊胜供养。
【疏】从舍身以下别明舍身从舍命以下明舍命从舍财以下明舍财旧释舍身谓自放为奴舍命为人取死今云舍命舍身皆是死也但建意异耳若如投身饿虎本在舍身若义士见色授命意在舍命舍财谓身外之物后际等者谓未来未来则无际谓常舍明矣又云金刚心为后际离老病死者谓分段生死无有变易者谓变易生死也此言得者谓令得众生也功德法财非如世财五家共有得一切众生殊胜供养者语少倒应言得供养殊胜一切众生或顺文直释得人天殊胜供养。
【钞】若如投身饿虎等者即是金光明第四萨埵王子舍身缘彼舍身品中因菩提树神问如来昔日苦行之事如来神力大地震动有七宝塔从地踊出佛礼塔讫令阿难取舍利示此大众佛言此舍利者是戒定慧乃至无量波罗蜜之所薰修尔时世尊断众疑故说舍利往昔因缘过去世有王名摩诃罗陀而有三子一名摩诃波那罗次名摩诃提婆小名摩诃萨埵于是三子因游园林见有一虎新产七子身体羸损命将欲绝其萨埵王子自观己身不净深生厌离誓求无上涅槃故于高山王上投身虎前其虎食啖唯留余骨等佛告树神尔时萨埵今我身是第一王子弥勒是第二王子调达是虎者瞿夷是七子者今五比丘舍利弗及目连是光明施头者大方便佛报恩经第四云昔波罗柰国王名大光明心惠一切不违人意小国嫉之雇婆罗门从其乞头王自思惟从无始来未曾为法空度生死劳我精神今此身欲求菩提王言大善即者不与违我本心何当得成无上菩提王言大善即自以𩒐发系后园树上令婆罗门断头将去光明王者即释迦是。
五家共有者一水二火三怨家四责主五王难。
【疏】从世尊以下第二叹舍三分人可见也。
世尊如是舍三分善男子善女人摄受正法常为一切诸佛所记一切众生之所瞻仰。
【疏】从世尊又善男子以下第三明舍三分时节言夫护法之功在法将灭灭而更兴护功乃显也就中有二第一正明舍三分时节。
世尊又善男子善女人摄受正法者法欲灭时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朋党诤讼破坏离散以不謟曲不欺诳不幻伪爱乐正法摄受正法入法朋中。
【疏】明要在法欲将灭时必以正道心乃可为也。
【钞】必以正道心者经文从以不謟曲已下并是。
【疏】第二从入法朋者以下明佛赐记得时舍三分人皆可见也。
入法朋者必为诸佛之所授记。
【疏】从世尊我见以下出三分义中第四引佛为证证言行虚也。
世尊我见摄受正法如是大力佛为实眼实智为法根本为通达法为正法依亦悉知见。
【钞】引佛为证者无名云实眼则见实智则知为法根本则照其始为通达法则鉴其终为正法依人所敬信佛既知见愿垂显证。
胜鬘经疏义私钞卷之二
卍续藏第 19 册 No. 0353 胜鬘经疏义私钞
胜鬘经疏义私钞卷之三
【疏】从尔时世尊于胜鬘以下章中第二如来赞成就中亦有二第一赞成第二从是故以下结劝就第一赞成又开为二第一直述。
尔时世尊于胜鬘所说摄受正法大精进力起随喜心。
【疏】摄受正法谓八地以上万行中之一行。
第二别述就中有三第一举力士譬明胜人天乘。
如是胜鬘如汝所说摄受正法大精进力如大力士少触身分生大苦痛。
【钞】如大力士等者如无力人为大力士少触身分生大苦痛无名云上来虽承旨而说若不得如来美述其事者则未来世众生信敬情薄。
如是胜鬘少摄受正法令魔苦恼我不见余一善法令魔忧苦如少摄受正法。
【疏】第二举牛王譬明过二乘。
又如牛王形色无比胜一切牛如是大乘少摄受正法胜于一切二乘善根以广大故。
【疏】第三举须弥山王譬明胜七地以还大乘。
又如须弥山王端严殊特胜于众山如是大乘舍身命财以摄取心摄受正法胜不舍身命财初住大乘一切善根何况二乘以广大故。
【疏】三中即有开合皆可见以摄取心者谓万行之心七地以还亦能舍身命但形于八地以上一念备修故云不舍。
就第二结劝亦有四一广劝。
是故胜鬘当以摄受正法开示众生教化众生建立众生。
【疏】开示众生谓人天乘即对上力士比教化众生谓二乘即对上牛王比建立众生谓七地以还即对上须弥山比此皆广劝。
【钞】开示众生谓人天乘等无名云初名开示中名教化后名建立也既以三譬述成其义复加三劝令广其道也今疏意亦同之前举三喻述于胜鬘摄受正法胜五乘人故今结劝亦对五乘人劝结也开示众生对上大力士比者开对上人天乘未开教化对二乘自度建立对上菩萨未如八地建立真应是故少摄受正法已胜于五乘人必须开示等也。
【疏】二广结。
如是胜鬘摄受正法如是大利如是大福如是大果。
【疏】如是大利结人天乘如是大福者结二乘如是大果者结七地以还大乘亦对三譬为结此名广结。
【钞】广结中皆言结者结谓结示也人天开示即得大利二乘教化即得大福七地建立即得大果是故皆由摄受正法言广略者广举五乘略言无量无边等。
【疏】三略劝。
胜鬘我于阿僧祇阿僧祇劫说摄受正法功德义利不得边际。
【疏】四略结。
是故胜鬘摄受正法有无量无边功德。
【疏】从胜鬘我于以下略劝从是故以下略结可见也。
【钞】○第五一乘章无名云此经弘旨名义奇拔皆显于此章初立名超常韵则不可以言求义超众伦则不可以意取必要当豁其物习之怀废我以存道者然后可寻之于因缘耳今释此章先义门分别次释经文义门分九。
○一明章意及略分文。
【疏】从佛告胜鬘汝今更说以下明他分行中第二一乘章明总收能生摄受所生五乘皆入一乘就中初开为二第一正明皆入一乘第二明一体三宝一乘是一体三宝之因一体三宝是一乘之果欲以果一体为况因一故第二举一体三宝明果既是一则因一明也。
【钞】二明对昔辨今。
【疏】且夫昔日梯橙三宝及五乘之别同是方便之说非是实说今则既会五乘入于一乘同为常住一果之因故亦明昔日梯橙三宝非是究竟唯今日常住一体为归依之极也。
【钞】五乘之别同是方便等者此章明八地菩萨收前出生五乘以归一乘出生是施权收入是入实即与释迦一化先三后一不殊故释此章文全用一代化仪以释于中即有褒贬抑扬大意不殊净名大集若尔与法华何异答此今会者言当得当觉也华言现觉现得此经谈其始终而现会也。
○三释名义。
【疏】一然是无二之称乘是运出为义释一义义家种种不同一云一则本无但欲破三故故云一也二云一是果一义乘是因名言因中善品虽复种种终必归于一果故以果义一名因谓之一也三云一与乘皆是因名因中善品虽复种种不同而其流义一故故云一第一解好则好矣但疑十方净土无三乘之别亦应不说一乘之道而十方净土皆说一乘若尔那得言但欲破三故一也但第二与第三释皆可为用然今义家多就因一为释。
【钞】三释名义中第二师以终名始第三师一自在因如四渎之水虽末至海而趣而趣流义一言万善趣法之义是一也。
○四辨大小。
【疏】仍辨大小者不求自度济物为先等流佛果称为大乘化物为患但求自度臧彼无实名曰小乘。
【钞】与物同趣佛果故曰等流化城权设名臧彼无实。
○五辨一大同异。
【疏】大乘一乘大意虽复同所以少异大乘犹是三中之别名一乘则无三二之称波若维摩虽名大教而不名一乘是其所以也为例一乘释大亦应有二果义一家云大是果名为言佛果为大因一家云亦是因名言菩萨不求自度与物等流即运心广大故云大也。
【钞】五辨一大同异中先立同异释中先释异次为例下释同大乘下先释异中波若净名通有三乘得道故也大品中若得声闻缘觉菩萨乘皆云当学波若波罗蜜净名中佛以足指按地乃至一切大众自见坐宝莲华当佛现此国土严净之时五百长者子得无生忍八万四千人发菩提心佛摄神足于是世界还复如故求声闻乘三万二千天及人知有为法皆悉无常远尘离垢得法眼净八千比丘不受诸法漏尽意解如斯之例悉是兼三之说但大非一如法华经云十方世界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唯一佛乘及此经会五乘归一乘即唯一非大若例一以释大此大是一家之大仍例为二释先明果一家之大次明因一家之大可见。
○六辨体。
【疏】若论乘体善有二种一报善二习善报善虽有脱重令轻之能但匿金刚以还不致于佛果故只是缘由不为正体故今但以习善为体又解与善解是乘之本善是乘之末今就末为乘不以本为乘何则道有通不通若以解为乘则乘名不广善即乃至一称南无无非是善故乘名即广所以只就末为乘体又凡夫向三有善亦不为乘体何即又乘是为出生死期作常住果。
【钞】辨乘体中先定体。
言报习二善等者报善谓果报之善脱重等者脱四趣重得天人报脱六道重得二乘报脱二乘菩萨重乃至等觉脱下地报若至佛地即无出报故云三贤十圣有果报唯佛一人居法性土以身同遮那无变易报故所居以法性为土能所体一故也故云不致佛果也但是缘助令至后位终不为正体耳又解是乘之本等者习善之中有所习之善有能解知是善之心先有解知是善方可习善故解本而善末今取末者言凡是善悉可为乘之体也以体通故不取解者有人修善未必解知故不取也以解心不通故也如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等未必知是善虽无知心其善不无皆堪为体也如此之例并可准知是故文中举一称南无即是此意。
【疏】凡夫向三有善但期三界之内不指常住故亦不为乘体。
【钞】次凡夫向三有善下明所期善即不殊前由所期近故故亦不为乘体。
【疏】若论收会会三善废三教破三执又云善即今昔虽殊即是一善理无可会但教则立名义各异故会之入一所以文则言正法住正法灭为大乘故说三执如前。
【钞】三若论收会下会收言三善者人天为一善二乘为一善七地大乘为一善三教三执准此可知说三执如前者如前摄受章中明所蕴藏文五乘之人不出三执随执授教也。
○七广分章。
【疏】就第一正明一乘中又分为三第一从初讫出世间善法总会五乘第二从如世尊说六处以下别会二乘因第三从世尊阿罗汉辟支佛有怖畏以下即会二乘果。
【钞】七广分章可见。
○八明别会二乘意。
【疏】前摄受正法章但取能生之心以为摄受正法不取所生五乘之行即取义未尽今此章尽取能生所生皆入一乘故先有总会也人天未有别求亦未定大小之名则因总会理自可足七地以还本来求佛自为大乘无应重会但二乘为物所信莫不谓有别因果所以殷勤重会也。
【钞】八明别会二乘中言但取能生之心等者前何以名为摄受正法以八地已上一念摄受一切法为摄受此心能生五乘之行教化众生名为能生章中之意只在能生之心有出生五乘之用实未会五乘归入一乘今章悉会能生心中三行并所生五乘入一乘故与前章异也。
人天未有别求大乘故是故未定大小之名总会即足七地本来求妙觉果但行在功行满入无功用自成佛果不用重会二乘是出家内众常随于佛人皆谓有别因别果异于人天及以菩萨故须重会也。
○九释疑显同。
【疏】然上摄受正法章唯明八地以上摄受之义故所言他分理自可证而今此章尽取能生摄受所生五乘皆为一乘即所言他分何以为证释曰解文虽尔所名他分亦有所以何则就实为论定位以上已信一乘之义况乎七地然就教为谈初地以上七地以还断结观境与二乘齐故于一乘义犹未明了若论明达唯在八地以上所以此章亦云明他分行也。
【钞】九释疑中言而今此章尽取等者此设难也难云五乘之中七地已下是自分行何以俱名他分行耶释曰现文虽尔当寻文内之意何者就实机实教而为论初住菩萨名为定位此时已信一切诸法皆从一乘生毕竟皆归一乘义况乎七地而不信耶但如来有教道权化之说即七地次第心中行十波罗蜜等故于一乘犹未明了入无功用一心中行方为明达是故此章亦为他分行也初住了一乘主义具在华严难初发心住文云所有慧身不由他悟分身百分成佛道化众生等此乃实教之说。
言初地已上七地已还等者璎珞上卷云从初地至七地伏断三界业果尽八地已上有无明习存。
【疏】就第一总会中即有二第一佛命说。
佛告胜鬘汝今更说一切诸佛所说摄受正法。
【疏】前摄受正法章每发言胜鬘先请求说今此章佛自先命者前章既是他分深行不敢自宣故命而说也上来其所说莫不契理无所可疑所以不待其请先命更说也汝今更说一切诸佛所说摄受正法者更应如诸佛说所生能生皆入一乘也。
【钞】次释经文中言前章每发言先请求说者前愿摄初受命之文即是求说尔时胜鬘白佛言我今当复承佛威神说调伏大愿真言无异次如来听说云佛告胜鬘恣听汝说次行摄初云胜鬘白佛我当承佛神力更复演说摄受正法广大之义次佛言便说次明人法相即中亦然故云每发言也。
【疏】第二胜鬘受来而说就第二胜鬘奉旨而说即有二第一先会能生第二从世尊如阿耨达池以下会所生就第一会能生中亦有二第一正会。
胜鬘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即白佛言世尊摄受正法者即是摩诃衍。
【疏】即是摩诃衍者明能生摄受之心即与大乘心一也。
【钞】先会能生中言能生摄受之心即与大乘心一也者前章摄受之心能生五乘今摩诃衍亦能生五乘二处能生义同故云一也。
【疏】第二释会。
何以故摩诃衍者出生一切声闻缘觉世间出世间善法。
【疏】第二释会明所生既一则能生安得异也此似会所生而举所生以释能生非会所生。
【钞】次释会中言所生既一能生安得异者明从一乘所生五乘与前摄受之所生五乘不异也二处所生既同即显二处能生无异。
【疏】就第二会所生中亦有二第一举二比正会。
世尊如阿耨达池出八大河如是摩诃衍出生一切声闻缘觉世间出世间善法。
【疏】就第一八河比即有开合阿耨达此言无热龙龙居此池故因为名池在昆仑山顶其水四面流出八河八河之水即是池水更非异水内合从于大乘所生四乘即是大乘更无异乘此比明其始生义第二合可见。
【钞】阿耨达池等者涅槃第三云一恒河二周摩罗三萨罗四阿利罗䟦提五摩诃六辛头七博叉八悉陀河从池出生八河比八地已上摄受之心初始出五乘因果义故云比其始生义也。
世尊又如一切种子皆依于地而得生长如是一切声闻缘觉世间出世间善法依于大乘而得增长。
【疏】第二种子比明种子依地而生种子即是地大内合四乘依大乘增长故亦即是大乘又释依地生种子种子不离地依大乘出五乘五乘不离大乘若尔但是两物不相离那得会一释曰后还为地也此譬明其终成第二合可见世间者谓人天出世间者谓七地以还大乘然所以只就七地以还为合者七地以还大乘昔日入于三中故仍为合也。
【钞】种子比中地大具四微与种子四微不异种子归地比诸佛法久后要当说真实终归一乘也四微者色香味触。
【疏】第二结即大乘。
是故世尊住于大乘摄受大乘即是住于二乘摄受二乘一切世间出世间善法。
【疏】从是故以下会所生中第二结此中大乘谓七地以还大乘也。
【钞】第二结即中云住大乘等者言所生五乘既即八地大乘即是住七地大乘摄受七地大乘即是住于二乘摄受二乘何以故所生即能生故及一切世间等准此可见。
【疏】从如世尊以下第二别会二乘因又分为五第一举六处总会明昔日学小有此六处故会之入一六处一教有兴衰二戒有得离三人有始终合为六也第二从何以故以下别会教有兴衰第三从波罗提木叉以下别会戒有得离第四从是出家以下别会人有始终第五从阿罗汉以下举果况因。
如世尊说六处。
【疏】如世尊说六处者总唱六处此六是生尽智无生智之处。
【钞】此六是生尽智等者毗昙云尽智者谓我知苦乃至我修道无生智者言我知苦已不复更知乃至我修道已不复更修又云我漏已尽名尽智不复更生名无生智又云世智断是尽智无漏智断是无生智也。
何等为六谓正法住正法灭波罗提木叉毗尼出家受具足。
【疏】次列六处正法住正法灭此二明教有兴衰此是二乘得果之缘正法住谓佛灭度后五百年中余风未毁此句明兴正法灭者谓五百年后像法中此句明衰波罗提木叉毗尼此二句明戒有得离此是二乘得果之因波罗提木叉此言保解脱此句明得善毗尼此言灭恶此句明离言戒有得善灭恶之用出家受具足此二句明人有始终此是禀教行善之人也有始终出家辞亲离俗受三归此明始受具足谓白四羯磨备律仪戒此明终此六句列六处。
【钞】正法兴衰者无名云声闻禀化承圣化得以自通更无别理以为兴衰是以法之住灭唯在大乘。
言得果之缘者经言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引大证小小乘亦以教法为缘木叉毗尼为果因者三十二相持戒为总因相相有别因故罗汉果戒为因也因亲缘疏可见。
为大乘故说此六处。
【疏】为大乘故说此六处者正总会。
【钞】为大乘故说此六处者如斯心法是一乘出生故是故今还会归一乘故云正会入也。
【疏】从何以故以下第二别会教有兴衰。
何以故正法住者为大乘故说大乘住者即正法住正法灭者为大乘故说大乘灭者即正法灭。
【疏】先会住后会灭可见此何以故通下为标。
【钞】经正法住者为大乘故者五乘等法通名正法今意且会二乘然须通释何者正法本从一乘出生元为一乘施说此法若有人常说一乘正法随住若无人说一乘正法随灭以一乘为正法之根本故是故住灭皆由一乘正法既从一乘出生然则所生即是大乘也如前八河种子比说者皆须胜前总意未入别中销此释文方尽其旨已下两双准此可见。
【疏】从波罗提木叉以下第三别会戒有得离就中即有四第一明波罗提木叉毗尼一体。
波罗提木叉毗尼此二法者义一名异。
【疏】第二正会毗尼者即大乘学此句是。
毗尼者即大乘学。
【疏】第三从何以故以下释会。
何以故以依佛出家而受具足。
【疏】明佛既是大从佛出家受戒安得非大。
第四结从是故以下是可见。
是故说大乘威仪戒是毗尼。
【疏】从是出家以下第四别会人有始终亦有三第一明是大。
是出家是受具足。
【钞】经是出家是受具足者上文言依佛出家而受具足故知是大。
【疏】第二从是故以下明非小。
是故阿罗汉无别出家受具足。
【钞】言非小者谓非小乘有出家受具足故。
【疏】第三从何以故以下释是大非小。
何以故阿罗汉依如来出家受具足故。
【疏】言佛既是大依佛出家那得是小而所以唯木叉毗尼明相即者正法兴衰前后异时出家受戒始终非一所以不相即木叉毗尼即同体一时故即也。
【钞】言是大非小者疏文自显。
【疏】从阿罗汉以下第五举果为况就中亦有二第一立两章门。
阿罗汉归依于佛阿罗汉有恐怖。
【疏】阿罗汉归依于佛者明善法未满阿罗汉有恐怖者明恶未除。
第二从何以故以下释两章门就第二释中亦有二先释恶未除章门。
何以故阿罗汉于一切无行怖畏想住如人执剑欲来害己是故阿罗汉无究竟乐。
【疏】于一切无行者谓无三界外治道之行怖畏想住者谓未免变易生死故怖畏想住胸次举比为释如人执剑欲来害己者言怖畏亦如是是故阿罗汉无究竟乐者结言变易未尽故非究竟乐。
【钞】无三界外治道之行者谓无无作道谛此道能治无作苦集故也无名云无行者何既出三界而未入佛境众法之大因也。
怖畏想住者无名云夫然阿罗汉虽尽三界之大怖而未免彼地之微畏伤其无上法身岂执剑之所譬。
【疏】从何以故以下第二释善法未满章门。
何以故世尊依不求依如众生无依彼彼恐怖以恐怖故则求归依如是阿罗汉有怖畏以恐怖故依于如来。
【疏】依不求依者明自有依德不求依他次亦举譬为释可见从如是以下合亦可见。
【钞】自有依德不求依他者八地已上顺法性流自依三德四义不假依他故下经云无作圣谛义者能以自力知一切苦集灭道等。
言举果为况者谓罗汉果法善犹未满恶犹未除况前因法而得究竟是故会六处因皆入一乘也。
【疏】从世尊阿罗汉以下正明一乘中之第三别会二乘果就中开为六第一从初讫去涅槃界远夺其所得四智及涅槃果第二从何以故下释与夺之意第三从何以故有二种死以下举二种生死释第二意第四从何以故有烦恼以下举二种烦恼释第三意第五从世尊阿罗汉辟支佛最后身菩萨以下历结前四段第六从世尊彼先所得地以下结入一乘今第一夺四智及涅槃果。
世尊阿罗汉辟支佛有怖畏是故阿罗汉辟支佛有余生法不尽故有生有余梵行成故不纯事不究竟故当有所作不度彼故当有所断以不断故去涅槃界远。
【疏】四智者一我生已尽智二梵行已立智三所作已办智四不受后有智此四智及涅槃果二乘自谓已得今胜鬘谓犹未满故夺也若四智不究竟则是道谛不足亦是有为果不周若涅槃不究竟则是灭谛不满亦是无为果未极既未满未极便向趣佛道然则应夺明矣。
【钞】言有为无为果者即小乘有余无余涅槃也。
【疏】有余生法不尽者烦恼为受生之法故云生法以烦恼尽为尽智之境今烦恼犹有余所以照尽之智不究竟也故有生者似夺无生智此以生不尽明烦恼未尽非夺无生智此句夺其尽智有余梵行成故不纯者明虽有三界治道而非一切治道满故云不纯。
【钞】无明烦恼是余生法无作道谛能治界外苦集故云一切。
【疏】境既未纯则照境之智那得究竟此句夺其梵行已立智事不究竟故当有所作者办是事之讫犹有三界外治道应修故云当有所作境有应修照境之智那得满也此句夺所作已办不度彼故当有所断者夺其不受后有智不度彼者言未度变易生死当有所断者言当有无明住地应断既有生法犹应受生生既未尽照境之智那得穷也以不断故去涅槃界远者夺其涅槃果以不断故者谓未断无明住地惑既未断犹有变易生死那得涅槃。
从何以故以下第二释与夺之意昔日如来已言究竟今日胜鬘更夺则与夺相错理应须释也标疑云。
何以故。
【疏】何以故如来昔日已言究竟而今胜鬘夺耶。
释曰昔日如来与者但是方便非是实说今日胜鬘夺者究竟唯在如来非在二乘故此何以故通下为标就中凡有五事初言一切。
唯有如来应正等觉得般涅槃成就一切功德故阿罗汉辟支佛不成就一切功德言得涅槃者是佛方便。
【疏】次言无量。
唯有如来得般涅槃成就无量功德故阿罗汉辟支佛成就有量功德言得涅槃者是佛方便。
【疏】次言不思议。
唯有如来得般涅槃成就不可思议功德故阿罗汉辟支佛成就思议功德言得涅槃者是佛方便。
【疏】次言清净。
唯有如来得般涅槃一切所应断过皆悉断灭成就第一清净故阿罗汉辟支佛有余过非第一清净言得涅槃者是佛方便。
唯有如来得般涅槃为一切众生之所瞻仰出过阿罗汉辟支佛菩萨境界是故阿罗汉辟支佛去涅槃界远言阿罗汉辟支佛观察解脱四智究竟得苏息处者亦是如来方便有余不了义说。
【疏】盖是逐便无别所以观察举智解脱举断四智释智苏息释解脱无为凝然故为苏息处也。
【钞】盖是逐便无别所以者去涅槃界远故不成就一切功德不成就故有量有量故思议思议故非第一清净是故去涅槃界远无名云一切者尽有之名无量者体无之称不思议者有无兼极之谓也清净者证断之极号故言唯有如来得般涅槃无名云向指归依之义故单言声闻今广释生死不尽是以兼说二乘。
【疏】从何以故有二种生死以下第三举二种生死以释第二夺段二段云佛昔与者既是方便胜鬘今夺则究竟在佛二乘未故所以举二种生死以释与是方便夺由未极之意标疑云。
何以故。
【疏】何以昔与是方便究竟唯在如来非在二乘耶。
释曰生死有二种一分段死二变易死佛昔但因除分段而言究竟故云方便为与未除变易故究竟唯在如来非在二乘就中有四第一立二种死章门。
【钞】第三举二死中有四段初立可见。
有二种死何等为二谓分段死不思议变易死。
【疏】第二从分段死者以下释二种死章门。
分段死者谓虚伪众生不思议变易死者谓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意生身乃至究竟无上菩提。
【钞】第二释中经意生身者楞伽经大慧问佛何名意生佛言譬如意去速疾无碍名为意生此即从喻故彼意生譬如意去彼经两义而释通名初云如十万由旬外忆先所见念念相续疾至于彼次云如幻三昧力忆本愿故生诸圣中初云忆所次云忆愿二义并是意忆生故名为意生经既云忆忆即作意是故亦名作意生故名为意生次第四卷释三别名初无常品云意生三种一入三昧乐意成身亦名正受即三四五地心寂不动故二觉法自性意成身即八地中并入佛刹故以法为自性三种类俱生无作意成身谓了佛证法成之与生并从果说总此楞伽只在十地用释今文菩萨一人二乘未断无明准此可解亦名三意因移谓因移果易故也须知今文三种与楞伽三种不同受变易死其义不异。
【疏】三界中亦有圣人而今从多为明故云虚伪众生七地以下未受变易但仍本受名故八地以上名阿罗汉辟支佛也究竟无上菩提者金刚心是因中最究竟若辨生死凡有四种一者以有漏业为因四住地烦恼为缘所感之果身色妙粗有别寿命长短有期名为分段生死二者以无漏业为因无明住地烦恼为缘所感之果身无形色命无期限但以明代闇念念新易者名为变易生死。
【钞】言三界中亦有圣人等者三果四向并未出界故三界果报相望为粗妙人人寿命不同长短不等变易果报无三界之形色但心有明晦而于彼土得闻一乘智慧增长以明代闇将新易故也无名释此二死文云受生三界名为虚伪众生行报有定期期尽则终名分段死也彼三圣者则不然矣灭除诸漏舍离报身藉众妙之行以成其体体由行成安得无终但潜往冥来莫测其际犹心之代谢故名意生身也随其修短非不善有终故名变易死也死而不灭岂可思议。
【疏】三者以有漏胜善为因三界余习为缘所感之果犹有形色寿命有限似同分段念念生灭亦同变易名为二国中间生死四者初流来时在三界外无无漏业但以闇惑相传而受生死名为初流来生死然即六地以还乃至三途虽有念念生灭之义形质有别寿命有期国家有定故皆分段生死八地以上虽有劫数期限但约他为明前念为因后念为果新新改易故皆是为变易生死菩萨虽有形色但非正结所感故不名分段虽复念念生灭犹有形色故不名变易踟蹰两楹故名为二国中间生死初流来时无无漏业故不可同变易未入三界取相故不正分段唯以闇识相续念念下坠故别立为一种生死今约分段变易中间三种生死有十二谛约初流来唯有苦集二谛所以大合有十四谛或云初流来时或有值佛修道得佛故亦有灭道二谛所以犹有十六谛而今释不然初流来时入三界方起取相乃别苦乐求修灭道即无灭道二谛明矣二国中间缘非正使初流来时未明断结则不足以证佛究竟且若相收摄二国中间属于分段初流来时属于变易然即要在分段变易所以胜鬘但就分段变易为释究竟不究竟之意。
第三从二种死中以下正释昔以方便为与之意。
二种死中以分段死故说阿罗汉辟支佛智我生已尽得有余果证故说梵行已立凡夫人天所不能办七种学人先所未作虚伪烦恼断故说所作已办阿罗汉辟支佛所断烦恼更不能受后有故说不受后有。
【疏】从二种死中以下第三正释昔与是方便之意释曰昔日但因除分段而言四智究竟故。
【钞】从昔与是下释第三意七种学人者谓三果四向虚伪烦恼谓断四住惑故法华但离虚妄名为解脱其实未得一切解脱。
【疏】第四从非尽一切以下正释究竟非在二乘之意。
非尽一切烦恼亦非尽一切受生故说不受后有。
【疏】从非尽一切烦恼以下第四正释究竟非在二乘之意释曰非谓未尽一切烦恼是究竟故而推寻此中文外文只释究竟非在二乘昔与是方便究竟唯在如来但以义自去本义从二种死中以下结第一夺先结佛昔与从非尽一切以下结今日胜鬘夺。
【钞】从究竟非在下释第四意经意云二乘昔日但断分段死故得不受后有名等非谓尽一切烦恼受生得不受后有也疏文反释夺云非谓未尽一切烦恼是究竟故涅槃究竟者尽一切烦恼等方是究竟以此捡之究竟不在二乘以二乘未尽一切烦恼等故。
胜鬘经疏义私钞卷之三
卍续藏第 19 册 No. 0353 胜鬘经疏义私钞
胜鬘经疏义私钞卷之四
【疏】从何以故以下别会二乘果中第四举二种烦恼以释第三段二死兼除不除之意就中开为二第一直举二种烦恼为释第二从烦恼有二种以下出烦恼体相标疑云。
何以故。
【疏】何以如来能除二死二乘未除耶。
有烦恼是阿罗汉辟支佛所不能断。
【疏】释曰烦恼有二种一四住地烦恼二无明住地烦恼如来已尽二种烦恼故二死兼除二乘唯尽四住地烦恼故但除分段生死。
【钞】直举二种烦恼者文中但举无明其所断者即是四住故疏文中双释二种也无名云何以故有烦恼者所以归依由于怖畏之来缘生死不尽不尽之本乎烦恼是以历明至于此也。
【疏】就第二出烦恼体相又分为四第一正出二种烦恼体相第二从此四住地力一切上烦恼以下校量二种烦恼功用胜负第三从又如取缘以下明其润业不同第四从世尊如是有爱住地以下明断除之义就第一正出体相中又自有二第一释四住地惑。
烦恼有二种何等为二谓住地烦恼及起烦恼住地有四种何等为四谓见一处住地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此四种住地生一切起烦恼起者刹那心刹那相应。
【疏】刹那心者谓识心相应者谓受想行等。
第二从世尊心不相应以下释无明住地惑。
世尊心不相应无始无明住地。
【疏】心不相应者根本并无四心相应无始者无始。
于己。
【钞】根本并无四心相应者无明不与识等四心相应也无名云心不相应有二义一明心相本净非烦恼所染是性不相应也二明三界重累是心识所起故与心相应无明住地微结障于二乘净智故非心相应也是以四住地者名为心也漏也无明住地者名为智也无漏也故璎珞上卷云无明者名不了一切法迷法界而起三界业果是故我言从无明藏起十三烦恼所谓邪见我见常见断见戒盗见果盗见疑见七见见一切处求故说见从见复起六着心贪爱瞋痴欲慢于法界中一切时起一切烦恼以十三为本无明与十三作本是以就法界中别为三界报也何以验之夫神根初动要从无入有自精至粗但势极必反穷则思通故复从粗至精自有还无耳彼众生者发轸于无明住地终沦乎阿鼻泥犁又从无染而迥驾还入泥洹之妙界靡测无明之始莫识泥洹之终岂非从无入有自有还无是故此经以无色界为有爱住地余典以非想为第一有斯有无色之终也无名释五住云各安其分曰住能有所生曰地从彼而生名为起也见虽遍三界而为惑出于迷理迷则四方易位悟则廓然无遗是故诸见虽众共为一地也爱之为患根深难拔何者三界既殊行报亦异而爱水潜润津染幽固随地所生坚着不舍是以三界之爱各为一地。
【疏】从此四住地力以下出体相中之第二校量功用就中又分为五第一明四住地劣。
世尊此四住地力一切上烦恼依种比无明住地笇数譬喻所不能及。
【疏】一切上烦恼者恒沙上烦恼从无明住地上生亦鄣众生行之上故谓之上烦恼依种者别相烦恼依通相而有谓之为依通相烦恼能生别相称之为种依取五住地家起烦恼种取四住地根本取相次举无明住地正明劣。
【钞】依种者恒沙是别相四住地为通相通则通障一切别则别障行及别相知见。
依取五住地家起烦恼者谓恒沙惑也以界内外俱有恒沙从五住起并障内外诸行及知见故此取能依。
种取四住等者四住为恒沙根本此取能生取相是四住之异名。
【疏】第二从世尊如是无明住地以下明无明住地胜。
世尊如是无明住地力于有爱数四住地无明住地其力最大。
【疏】从世尊以下第二明无明住地胜与前反覆为二于有爱数四住地者有爱谓无色惑又数色反数取下色爱欲爱及见一处足为四住地。
【钞】与前反覆为二者前先举劣后明胜今先明胜后举劣。
【疏】第三从譬如恶魔以下举比明胜。
譬如恶魔波旬于他化自在天色力寿命眷属众具自在殊胜如是无明住地力于有爱数四住地其力最胜。
【疏】第三举比明胜即有开合可见。
【钞】举比明胜者无名云波旬为众魔之主故居上上而临下无明为尘劳之元故处本以统终也。
【疏】第四从恒沙等数以下释无明住地胜。
恒沙等数上烦恼依亦令四种烦恼久住阿罗汉辟支佛智所不能断唯有如来菩提智之所能断。
【疏】从恒沙等数以下第四释胜久住者远作根本也此就生明胜二乘不能断唯佛菩提智能断者就断明胜菩提智谓空解也此未明断借断明力一云金刚心断惑已尽名为学佛故云如来菩提智断。
【钞】疏释胜中体惑本空故云空解无名云三界上烦恼犹可以恒沙为数重冥幽昏非萤烛之所照也非佛不断可称为大。
【疏】第五从如是世尊以下结胜。
如是世尊无明住地最为大力。
【疏】从如是以下第五结胜可见。
从又如取缘以下出烦恼体相中之第三明其润业不同又分为四第一明四住地惑润有漏业而生三有。
世尊又如取缘有漏业因而生三有。
【疏】缘者谓四住地惑言此惑能助业取果为果之缘也有漏业因者通言善恶诸业。
【钞】三有者欲色无色有也智论第四云欲有者欲界系业取因缘后世能生亦是业报色有无色有亦如是。
【疏】第二从如是以下明无明住地惑润无漏业受变易生。
如是无明住地缘无漏业因生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三种意生身。
【疏】第三从此三地以下明无明住地通润一切业受生。
此三地彼三种意生身生及无漏业生依无明住地有缘非无缘。
【疏】此三地者此三界地彼三种者彼三乘人意生者变易生身生者分段生也及无漏业生者即谓业生一云上言意生直谈变易果生故此言无漏业为因而生又上虽言三地未明有色无色故更重举二生以显之也依无明住地者明无明住地通润一切业物谓无明住地但为变易作缘不缘分段故云有缘非无缘。
从是故以下第四结无明住地润无漏业受变易生。
是故三种意生身及无漏业缘无明住地。
【疏】从世尊如是以下出烦恼体相中之第四明断除之义又分为三第一现二种住地业不同可见。
世尊如是有爱住地数四住地不与无明住地业同无明住地异离四住地。
【钞】经异离四住地者无名云二乘已离四住地而无明犹存所以为异也。
【疏】第二正明断除。
佛地所断佛菩提智所断。
【疏】佛地所断者通言佛地一切功德佛菩提智所断者偏举断结空解。
【钞】佛地一切功德者璎珞释下地中通言地者二义能生义持义今取持义言一切功德也。
【疏】第三释标疑。
何以故。
【疏】何以言唯佛地能断二乘不断欤。
释曰。
阿罗汉辟支佛断四种住地无漏不尽不得自在力亦不作证无漏不尽者即是无明住地。
【疏】二乘唯除四住地亦无漏不尽无漏不尽者谓未尽证无漏也不得自在力者谓未尽证无漏故不得自在力也明既未证未自在故不得断无明住地也亦不作证无漏不尽者即是无明住地者明由未断无明住地故应证不证也应证者无断可证也一云无漏不尽者应无之漏不尽也应无之漏者谓无明住地故即下云无漏不尽者即是无明住地而生此中释作标疑为佛能断正释以二乘不断盖互通为释也。
【钞】无漏不尽者无名云是未断无明住地既为无明所缚安得自在无明不尽以何为证。
【疏】从世尊阿罗汉辟支以下别会二乘果中之第五历结前四重上来四段但承上事即释而不悉明其之相故此更简而结也即分为四第一从初讫名向涅槃界结上第一段夺四智及涅槃不满第二从若知一切苦以下结上第二段明究竟唯在于佛非是二乘第三从世尊于此起烦恼以下结上第四举二种烦恼以释第三二死兼除不除第四从世界不受后有智有二种以下结上第三段举二种生死以释第二究竟不究竟本义云从此下结前第二唯如来究竟二乘不究竟就中分为四第一结二乘不究竟第二从若知一切苦以下结如来究竟第三从世尊若无明住地不断以下释结二乘不究竟第四从世尊于此起烦恼以下释结如来究竟若尔只结第一第二不结第三第四而已且已结更释释结则无穷此少不宜故不须也第一结上第一四智及涅槃不满上直言不满故今结七德不满故夺也。
【钞】第五历结前四中云但承上事即释等者上来将欲会二乘果且先夺四智及涅槃果未究竟承此夺文便释与夺之意何故与夺即举二死以释之复由二种烦恼故有二死不同然虽如此未及广简是故今文先举七德不满结上四智及涅槃不满第二广举七德满足以对二乘七德不满结上与夺之意第三举二种烦恼以结上第四意第四举二死结上第三意一一皆广于前文也至下释中文相自显。
【疏】七德不满者一智慧不满。
世尊阿罗汉辟支佛最后身菩萨为无明住地之所覆障故于彼彼法不知不觉。
【钞】七德之中一智慧不满者无名云统论生分不尽则言大力菩萨大力菩萨者通八住已上三地也今穷无明住地之所覆故偏取最后身最后身者一变则成佛而微障未尽障微则难遣故于彼彼法不得一切种智以知之无上正觉以觉之也。
【疏】二断不足从以不知见故以下是。
以不知见故所应断者不断不究竟。
【钞】见犹觉也知觉则断断则究竟言不断者将头断也。
【疏】三解脱未满从以不断故以下是。
以不断故名有余过解脱非断一切过解脱。
【钞】三解脱未满者无名云自此以下更举有余之说以明如来真实四智无余功德四智有余四谛不尽因果不尽故以有余为少分于无余为向也。
【疏】四清净未圆从名有余清净以下是。
名有余清净非一切清净。
【疏】五功德未满从名成就以下是。
名成就有余功德非成就一切功德。
【疏】六智境不周从以成就有余以下是。
以成就有余解脱有余清净有余功德故知有余苦断有余集证有余灭修有余道。
【疏】此前六结夺四智。
七涅槃未极从是名以下是。
是名得少分涅槃得少分涅槃者名向涅槃界。
【疏】此结夺涅槃果而所以第六事牒前第三四五事者第二已牒第一第三已牒第二而第四不牒第三第五不牒第四所以此六中并牒也。
【钞】言牒前第三四五事者第二言以不知见故是牒第一第三言以不断故是牒第二第四但言名有余清净故不牒第三第五但言名成就有余功德故不牒第四故于第六中总牒第三第四及第五也。
【疏】从若知一切苦以下结上第二明究竟在佛非在二乘就中即分为二第一先结佛究竟第二从世尊若无明住地以下结二乘非究竟上直言究竟唯在佛故今结七德满足故云究竟以对二乘七德不满分文为八一以初四一切作折别明智境满足以对上第六智境不周。
若知一切苦断一切集证一切灭修一切道。
【钞】一以初四一切明智境等者四谛为境知为智也一切是无作有余是有作。
【疏】二以二无常明涅槃满足以对上第七涅槃不满。
于无常坏世间无常病世间得常住涅槃界。
【疏】无常坏谓分段生死有身坏命也无常病谓变易生死虽无身坏命犹有念念迁移义自病也。
三以无覆护无依明依归德满足。
于无覆护世间无依无间为护为依。
【疏】比不对上上无荫盖为无覆傍无力授为无护无依者谓变易众生无依亦轻于无覆护也。
【钞】明依归德等者如来有归依覆护之德已满之也界内众生未有出世善法覆护变易二乘更须归依如来以无无作道灭故无名云为依者以道度人曰护以灭安物曰依。
【疏】四举法身等以释涅槃满足初举法身。
何以故法无优劣故得涅槃。
【疏】亦不对上此何以故通下三德为标法无优劣者本义云诸佛法身无优劣也波若解脱清净释等亦同此而今释是对小乘涅槃三过昔日小乘有余无余二种涅槃通有三过一不俱二不满三不等三德优劣故不等。
【钞】小乘三过一优劣者诸小乘师说佛菩提树下初成道时种智已圆果缚尚在解脱未具身犹杂食又带无常此乃一优二劣譬之横川走火释曰三十四心八忍八智九无碍九解脱断见思惑之时已有般若名为种智已圆父母生身犹未灭度名为果缚尚在虽断通惑未有法身身是无常犹资段食食非一故云杂食以小乘教主同凡报故一优谓般若种智已圆二劣谓解脱未具身犹杂食此二虽劣已有少分具在不大义当一时譬之横川及以烈火并一尽长余尽短也三德虽则一时优劣不等故云也。
【疏】三德不共故不俱。
【钞】二不俱者前取义具摄后归前且言一时据现灼然前后而得故云不共也。
【疏】三德未究竟故不满。
【钞】三德未究竟者法身只是五分法身般若只是一无漏智解脱只是已除四住岂同大乘平等法身遮那妙体一切种智五住圆除者耶。
【疏】所以名少分今日涅槃无此三过皆是一等故云常住涅槃界。
【钞】今日涅槃无此三过者此三德义出在大经是彼经中宗极之义如来出世安置众生秘密藏中我亦不久自住其中秘密藏者即是涅槃涅槃即是三德此经虽略意亦同之须引彼经之广文用演今经之略说先且引经文次解其义故哀难品云我今当令一切众生及我诸子四部之众悉皆安住秘密藏中我亦复当安住是中入于涅槃何等名为秘密之藏犹如伊字三点若并则不成伊纵亦不成如摩醯首罗面上三目乃得成伊三点若别亦不得成我亦如是解脱之法亦非涅槃如来之身亦非涅槃摩诃般若亦非涅槃三法各异亦非涅槃我今安住如是三法为众生故名入涅槃如世伊字释曰言如世伊字者外国有新旧两伊旧伊横竖断绝相离借此况彼横如烈火竖如点水各不相续不横不同烈火不竖不同点水应如此土草下字相细画相连是新伊相旧伊可譬昔教三德法身本有波若修成入无余已方是解脱无复身智此则如竖点水纵而相离三法各异如横烈火各不相关此乃昔教大乘中纵横之义疏文一往对小不满以释应知通斥大小也新伊字可喻今教三德法身即照亦即自在名为三三无别体是故不横非前非后故是非纵一即三如大点三即一如细画三而一一而三不可一三思故名不可思议不可思议者即非三非一名秘密藏如世伊字此句是彼经之根本为显此义广立问答致二十五品洋洋无尽若失此意令迷根本将何指归深会此义销释今经妙无不尽彼经言三目者摩醯首罗居色界顶一统领大千一面三目三目一面不可言一三纵横若并若别能严天颜作世界主彻照三千若不纵横严主照世一切皆成三德亦尔纵横并别秘藏不成不纵不横秘藏则成。
【疏】次举波若以对上第一智慧不满。
智慧等故得涅槃。
【疏】次举解脱以对上第三解脱不满。
解脱等故得涅槃。
【疏】次举清净以对上第四清净不满。
清净等故得涅槃。
【疏】次举三点以结七德满足。
是故涅槃一味等味谓解脱味。
【疏】是故涅槃一味等味谓解脱味者一味谓波若等味谓法身言此涅槃通名三德也涅槃无翻家义即明涅槃含众义也亦可昔日涅槃不即三德常住今日涅槃即三德常住故云即是一味等味也前结二乘不满不明归依与法身此结如来究竟不明断与功德盖互举为明也。
【钞】涅槃无翻等者言涅槃一名含于多义故不可翻也如先陀婆一名四实然虽如此寂义以为准则所以自古诸德或云有翻或云无翻有无虽则不同然亦不出寂灭之义故庄严大斌翻为寂灭引文云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竺道生翻为灭定林柔翻为无累解脱梁帝翻为不生肇云无为开善藏光宅云同用灭度如是等诸师释虽不同多分不出寂义者也。
【疏】从世尊以下第二结二乘不究竟就中又分为四第一正明二乘未断无明住地故不得三昧所以不究竟也。
世尊若无明住地不断不究竟者不得一味等味谓明解脱味。
【疏】第一可见。
第二从何以故以下释不断无明住地不得一味就第二释中即有二第一明应断不断。
何以故无明住地不断不究竟者过恒沙等所应断法不断不究竟。
【疏】应断者谓别相无知。
第二明应得不得。
过恒沙等所应断法不断故过恒沙等法应得不得应证不证。
【疏】应得者谓诸行及别相知见应证者谓无知之断也。
【钞】诸行及别相知见者恒沙万行及照俗参差之智。
【疏】第三从是故无名住地以下仍明无明住地为众惑之本。
是故无明住地积聚生一切修道断烦恼上烦恼彼生心上烦恼止上烦恼观上烦恼禅上烦恼正受上烦恼方便上烦恼智上烦恼果上烦恼得上烦恼力上烦恼无畏上烦恼。
【疏】从是故以下明无明住地为众惑之本略举十二以明其相积聚生一切修道断烦恼者明修道应断者皆由无明住地为生此一句总明下十一句明映障诸境上烦恼皆从无明住地而生彼者彼无明住地能生心上烦恼一云彼者即谓彼心。
【钞】经是故无明住地等者无名云以能生为烦恼所生为上烦恼心者总说三界心也四住地结障于心识无明住地障彼净智净智者又二种一障二乘二障菩萨今释无明住地皆生此众结也将修禅定先习止观此别解欲界烦恼禅上色界也正受上无色界说心止尽于此也方便上无漏方便也智上智所知闻也果上有为未尽得上无为未极也此是二乘知障也力上无畏上此是菩萨智障也。
【疏】第四从如是过恒沙以下结无明住地为众惑之本。
如是过恒沙等上烦恼如来菩提智所断一切皆依无明住地之所建立一切上烦恼起皆因无明住地缘无明住地。
【疏】从如是过恒沙以下第四结无明住地为众惑之本皆因无明住地者恒沙本无而因住地为生故云皆因恒沙亦有可生之义即住地助发故云皆缘。
【钞】皆因无明住地等者无名云但以无知为性故名为因虽智犹迷谓之缘也。
【疏】从世尊于此起烦恼以下第三结上第四举二种烦恼释第三二死兼除不除所以在第三处为结者上结二乘不究竟以不断无明住地为结故逐便遂结也。
【钞】故逐便遂结也者上结文分四第一文经云世尊若无明住地乃至无明为众惑本云缘无明住地承此便故今将第四烦恼文来第二中结之第二方明结前第三二死可见。
【疏】上第四举二种烦恼释二死兼除不除中本有四第一出烦恼体相第二明校量力用第三明润业不同第四明断除今但略不结第三润业不同余三皆结从初讫无始无明住地结第一出烦恼体相。
世尊于此起烦恼刹那心刹那相应世尊心不相应无始无明住地。
【疏】于此起烦恼刹那心刹那相应举四住地世尊心不相应无始无明住地举无明住地。
从世尊若复过于以下结上第二校量力用。
世尊若复过于恒沙如来菩提智所应断法一切皆是无明住地所持所建立譬如一切种子皆依地生建立增长若地坏者彼亦随坏如是过恒沙等如来菩提智所应断法一切皆依无明住地生建立增长若无明住地断者过恒沙等如来菩提智所应断法皆亦随断。
【疏】上第二校量力用本有二一四住地劣二无明住地胜今但结无明住地胜即而四住地劣自去上中即有法说比喻今结中亦有法说比喻可见上直言无明住地力胜故此明诸烦恼成坏皆以无明住地为本而结也。
【钞】经所持建立者无名云始起是为持终成为建立生死由彼灭岂容异。
【疏】如是一切以下结上第四断除。
如是一切烦恼上烦恼断过恒沙等如来所得一切诸法通达无碍一切知见离一切过恶得一切功德法王法主而得自在证一切法自在之地如来应等正觉正师子吼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是故世尊以师子吼依于了义一向记说。
【疏】如是一切以下结上第四断除上直言佛地所断佛菩提智所断故此明如来因果既满故能断而结就中即有三第一明因满故能断第二从法王法主而以下明果满故能断第三从是故以下结皆可见一切烦恼谓根本通相烦恼上烦恼谓支条别相烦恼然置位为论所作已办梵行已立本在金刚以还而今以照佛果法身为梵行智所作已办盖就通门为明。
【钞】经一切知见下别称云一切种智备于此众恶永尽诸善普会超出众圣故称主于诸法自在谓之王入涅槃界得究竟乐名证自在地如斯之人者始可应十号之德发无畏之言也言不隐理谓之了义所说无余是一向记说也然置位为论等者此以大比小说也小乘四智满足称有余涅槃准此大乘合在等觉此就别门明义通门明义义通果位故也无名云如是一切者谓所应断法悉断也。
过恒沙者谓应得者得应证者证也。
【疏】从世尊不受后有以下第四结上第三举二种生死以释第二究竟不究竟上直言如来二死兼除二乘但除其一故今简结如来既伏四魔是故言二死皆除二乘不能伏四魔是故但除其一本义云从此以下结收入一就中即有二第一先结如来二死兼除第二从世尊阿罗汉以下结二乘但除其一就第一先结如来二死兼除中亦有二第一正结如来既伏四魔是故二死兼除。
世尊不受后有智有二种谓如来以无上调御降伏四魔出一切世间为一切众生之所瞻仰。
【疏】不受后有智有二种者将欲结二死兼除不除故先以此不受后有智为首二种者一如来不受后有智二二乘不受后有智降伏四魔者天魔是恶缘烦恼魔是恶因阴魔死魔是恶果明如来既伏此四魔故二死皆兼除出一切世间者谓分段变易二世间为一切众生之所瞻仰者明既伏四魔超出二世间故为一切众生仰慕然则二死兼除明也。
第二从得不思议以下举万德证二死兼除。
得不思议法身于一切尔炎地得无碍法自在于上更无所作无所得地十力勇猛升于第一无上无畏之地一切尔炎无碍智观不由于他不受后有智师子吼。
【疏】从得不思议以下第二举果上诸德以证二死兼除明既有如是尊德宁复未免二死。
【钞】经十力勇猛者一处非处力二业力三定力四根力五欲力六性力七处道力八宿命力九天眼力十漏尽力此十通称力者即诸佛所得如实智用通达一切了了分明无能得无能胜故名力也。
一处非处力者佛知一切诸法因缘果报定相从是因缘生如是果报从是因缘不生如是果报如恶业得受善报无有是处恶业尚不能得世间何况出世间乐恶行亦然五盖覆心散乱虽修七觉而得涅槃无有是处五盖覆心修七觉尚不得声闻道心无覆盖佛道可得况声闻道如是等种种是处不是处佛悉遍知无能坏无能胜是初力也。
二业力者佛知一切众生过去未来现在诸业诸受知造业处知因缘知报皆悉遍知已下如初力文下去尔耳。
三定力者佛知一切诸禅解脱三昧定垢净分别相如实遍知。
四根力者佛知他众生诸根上下。
五欲力者佛知众生种种欲。
六性力者佛知世间种种无种性。
七至处道力者佛知一切道至处。
八宿命力者佛知一切种种共相共因缘一世二世乃至百千世劫初尽我在彼众生中如是姓名饮食苦乐寿命长短彼中死是间生是间死还生是此间此间姓名乃至长短。
九天眼力者佛天眼净过诸天人眼见众生死时生时端正丑陋若大若小若堕恶道若堕善道如是业因缘受报是诸众生恶身口意成就不谤毁圣人正见正业成就是因缘故身坏死时入善道生天上等。
十漏尽力者佛诸漏尽故无漏心解脱无漏慧解脱在现在法中自识知我生已尽持戒已立不作后有尽如实知。
【疏】从世尊阿罗汉以下第二结二乘但除其一就中亦分为二第一明二乘但除分段因谓已离生死。
世尊阿罗汉辟支佛度生死畏次第得解脱乐作是念我离生死恐怖不受生死苦。
【疏】度生死畏者谓畏度分段生死也次第得解脱乐者明以次第断三界惑无惑理自可乐故解脱乐也作是念者明因此谓已离生死怖畏不受生死苦也此即二种不受后智中亦一种智结云是故二乘但除其一。
【钞】次第断三界惑等者先断三界见得初果次断欲界六品思得斯陀含次进断九品得阿那含次从初禅初品乃至非想非非想第九品尽名阿罗汉果故也若细分帙明家家一种子等非此可尽毗昙广明。
【疏】第二从世尊以下亦明但因除分段自谓已得第一果是故但除其一。
世尊阿罗汉辟支佛观察时得不受后有观第一苏息处涅槃地。
【疏】从世尊以下第二明亦因此谓已得第一处观察时者谓照四谛时一云照四谛时自能推理仰观第一应得处。
从世尊彼先所得地以下别会二乘果中之第六结入一乘本义云此前料简佛出非是一乘收结三乘以为一乘就中即有四第一明二乘在因时自知未究竟。
世尊彼先所得地不愚于法不由于他亦自知得有余地必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疏】彼者彼二乘人先者谓得五方便三果四向不愚于法者不迷常住之理不由于他者不待他教。
【钞】五方便者总相别相念处为一四善根之为五也。
【疏】第二从何以故以下释自知。
何以故声闻缘觉乘皆入大乘大乘者即是佛乘。
【疏】第二释何以自知释曰就实为论理无三故也。
【钞】就实为论理无三故也者二乘之理化城权设就实为论其理实无故法华云唯有一佛乘息处故说二今为汝说实汝所得非灭。
【疏】第三从是故以下正结入一乘。
是故三乘即是一乘。
【疏】是故三乘即是一乘正结入一。
第四从得一乘者以下仍明一乘所得果义第四明果义因一既竟宜明所得果相故仍明之也就中有二第一直明所得菩提果。
得一乘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疏】第二举菩提涅槃法身三德明相即义。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即是涅槃界涅槃界者即是如来法身得究竟法身者则究竟一乘无异如来无异法身如来即是法身得究竟法身者则究竟一乘究竟者即是无边不断。
【疏】所以明此相即者物闻得菩提便谓一乘只得菩提不得余德故须此相即也得究竟法身者则究竟一乘明由究竟因而得也法身是法如来是行者其义似别所以更举相明即也随果再举因亦再明也法身是万德之正体一乘为法身之正因所以偏举法身以明因究竟也。
【钞】明由究竟因而得也者明此法身之果由前一乘因得故也随此明果之文更举其因则一乘因义亦转明故也。
【疏】从世尊如来无有限际时住以下章中第二举一体三宝以成因一言所感之果既是一体则因一可证就中初开为二第一从初讫是有限依将欲明今日一体最极故先明别体非是究竟第二从若有众生以下正明今日一体最极就第一先明别体中亦开为二第一从初讫作无尽归依先叹别体中一佛宝何则虽复别体不如一体至极但一佛宝即是一种理无可下所以先叹别体中一佛宝是归依之本也第二从常住归依者以下正明别体法僧二宝非究竟昔日别体既是方便今日别体正是实说虽实不实皆不如今日一体最极故云非究竟也就第一先叹中即有五一明是常住。
【钞】即是一种理者佛宝常住亦是一体中佛宝理也。
昔日别体既是等者昔日别体可见今日此经一乘之教为法宝三忍真子为僧宝所论法身为佛宝也皆不如此经所诠法身身理自具三宝为最极也。
世尊如来无有限齐时住如来应等正觉后际等住。
【疏】后际谓众生尽作佛而众生无尽作佛则如来常住明矣。
二明是大悲。
如来无限齐大悲亦无限齐安慰世间无限大悲无限安慰世间。
【疏】三劝说大悲。
作是说者是名善说如来。
【疏】四劝说常住。
若复说言无尽法常住法一切世间之所归依者亦名善说如来。
【疏】五结。
是故于未度世间无依世间与后际等作无尽归依。
【疏】皆可见。
就第二正明法僧二宝非究竟中有四第一先列。
常住归依者谓如来应等正觉也法者即是说一乘道僧者是三乘众。
【疏】本义云从初讫谓如来应等正觉也明今日一体为归依之本而今不须梯橙三宝即所说经教不别大小皆为法宝学教之人亦不别大小皆为僧宝而今举胜兼劣故唯称一乘教三乘人也而昔日虽说大乘未明一乘以一乘为法宝唯今此经也。
第二从此二归依以下正明二依非究竟。
此二归依非究竟归依名少分归依。
【疏】第三从何以故以下释二依非究竟。
何以故说一乘道法能得究竟法身于上更无说一乘法事。
【疏】说一乘道乃得法身法身上更无说一乘法事然则法宝之极唯在法身故云说一乘非究竟法宝也。
三乘众者有恐怖归依如来求出修学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疏】释僧非究竟可见。
第四从是故以下结非究竟。
是故二依非究竟依是有限依。
【疏】第四结亦可见。
从若有众生以下第二正明今日一体至极就中有五一明依今日一体法僧即是归依如来。
若有众生如来调伏归依如来得法津泽生信乐心归依法僧是二归依非此二归依是归依如来归依第一义者是归依如来此二归依第一义是究竟归依如来。
【疏】是二归依者谓一体法僧二依为是非此二归依者别体二依非可为比也是归依如来者今日一体法僧即是如来故又解言因调伏发心归依法僧者谓依别体法僧是二归依非者谓别体二依为非上已非别体法僧非究竟而此更举者欲以非明是也此二归依者谓今日一体二依是归依如来者亦明一体故所以知从此下明一体法僧者上已结别体故也归依第一义者是归依如来者第一义谓三德四义本义云此二句偏明一体佛宝最胜然则别体亦可而一体何别最胜此二归依第一义是究竟归依如来者明依一体法僧及三德四义即是究竟归依如来也本义云从此二归依以下结一体三归依同是究竟。
【钞】一体三宝中又解下古人取句稍别释义又殊今家存而不破经意难定故也。
从归依第一义者下今家自释第四句三德如前四义谓四波罗蜜常乐我净涅槃亦名四德如下经文。
然则体亦可等者别体则容佛宝胜二宝劣一体则三无优劣古人若言一体中佛宝胜与别体何别故云皆最胜。
【疏】二从何以故以下释何故依法僧即归依如来。
何以故无异如来无异二归依如来即三归依。
【疏】第二释何故依法僧即归依如来曰三依即是一体故本义云何故同是究竟即一体故。
第三从何以故以下亦释何以是一体。
何以故说一乘道。
【疏】第三释何以是一体以一乘而得故是一体也。
【钞】以一乘而得者由一乘道而得法身法身之体自具三宝也。
【疏】第四引佛为证。
如来四无所畏成就师子吼说。
【疏】第四谁其如是说引佛为证然别体三宝则其名体各异故理自可别但一体何以为别释曰常住法身为佛宝此法身能为物轨则自为法宝又此法身则能与理和合亦为僧宝若辨归依为其习解断惑则别体可先但不迷旨归必一体为要今胜鬘唯欲以旨归为本故非昔梯橙唯欲今日一体也。
【钞】则其名体各异等者佛法僧名异法身三乘教三乘人体无异一体之中常住法身灵觉智性为佛宝轨生物解为法宝理智和合为僧宝。
若辨归依等者若依三乘人冯教修习生解断惑可先别体也若为不迷教下旨趣必一体为要也。
经四无畏成就等者一一切智无畏二漏尽无畏三说障道无畏四说尽苦道无畏此四通名无畏者于众中广说自他智断既决定无失则无微恐惧之相也一切智无畏者佛作诚言我是一切智人若有沙门婆罗门若天若魔若梵若复余众如实言是法不知乃至不见微畏相以是故我得安隐得无所畏安住圣主处如牛王在大众中师子吼能转梵轮也诸沙门婆罗门若天若魔若梵若复余众如实不能转一无畏也二漏尽无畏者佛作诚言我一切漏尽若有已下同前如实言是漏不尽乃至无微畏相已下文同前三说障道无畏者佛作诚言我说障法已下同前如实言是障法不障道法已下文同前四说苦尽无畏者佛作诚言我所说圣道能出世间随是行能尽苦乃至余众实不能转。
【疏】第五从若如来以下明昔日不说一乘之意。
若如来随彼所欲而方便说即是大乘无有二乘二乘者入于一乘一乘者即是第一义乘。
【疏】第五明昔日不明一乘之意理既如是何故昔犹明三耶故云此是如来随众生机方便而说就实为论即是一乘无有二乘本义云从若如来以下明一体三宝中遂结入一乘第一义者经云说一乘是说第一义谛说三乘是说世谛义也。
胜鬘经疏义私钞卷之四
卍续藏第 19 册 No. 0353 胜鬘经疏义私钞
胜鬘经疏义私钞卷之五
【疏】从世尊声闻缘觉以下正说中之第二举八章以明乘境言夫善不自生必由境起故有作无作二种圣谛皆是一乘之境也大意虽尔好寻此下外文则无异上明究竟不究竟所以私怀亦可举境证究竟曰二种圣谛皆是修善之缘而二乘但观一种圣谛如来二皆已达观境既尔则所证未究竟明矣就中开为二第一前四章总明境界第二后四章别明境界总取有作无作二种圣谛无所简除皆为一乘境故名为总简除三谛唯无作灭为极故名为别就第一总明境界中有四章一无边圣谛章二如来藏章二法身章四空义隐覆章就第一无边圣谛章开为五重第一牒二乘所得即是有作四谛。
【钞】第二举八章明乘境者是前五章所观之境。
夫善不自生等者言前五章以万善为乘体此义不孤然自生必詑境而起故二圣谛为乘境也何者众生心体本寂即无作灭谛但两苦二集以为能覆二道一灭以为能显为显此灭应修万善始从初心终至妙觉皆乘万善为显一灭后之七章只是重明一灭得名不同隐显有异是故乘之与境未曾相离真子即是能乘之人虽分三文实是一法人即是法斯言可凭文既显然理将何隐。
世尊声闻缘觉初观圣谛以一智断诸住地以一智四断智功德作证亦善知此四法义。
【疏】第一初观圣谛者谓始观有作四圣谛也以一智者言以一有作谛智也断诸住地者谓断四住惑四断智谓断因智得惑断故云断智亦可以四谛下结为四断智功德作证者谓无为功德亦善知此四法义者谓四谛义明得少分观也。
【钞】第一释无边圣谛章。
观圣谛者广释四谛在大经第十一明慧圣行中经云又有圣行者所谓四圣谛苦集灭道苦者逼迫相集者能生长相灭者寂灭相道者大乘相又苦者有三相苦苦行苦坏苦集者二十五有灭者二十五有灭道者修戒定慧经文甚广又善男子有漏法者有二种相有因有果无漏法者亦有二种有因有果有漏因果者集因苦果无漏因果者道因灭果。
四谛下结者智论云结谓九结爱恚慢痴见取疑并悭嫉。
【疏】第二从无有出世间以下明上上非二乘分。
世尊无有出世间上上智四智渐至及四缘渐至无渐至法是出世间上上智。
【疏】从世尊以下第二明上上非其分无有出世间上上智者昔明阿罗汉金刚心是学中之极以为世间之上罗汉果心名为上上今既明二乘未满故亦非上上也四智渐至者以智释非上上明智体未满更有所至及四缘渐至者举境释非上上更有无作四谛应至言智境皆未竟那得上上无渐至法是出世间上上智者举佛真上上以证二乘非上上佛智圆极无所更至故云无渐至。
【钞】阿罗汉金刚心者断惑之心也四智谓四谛智境谓四谛境。
【疏】第三从世尊金刚喻者以下明第一义智亦非二乘分。
世尊金刚喻者是第一义智世尊非声闻缘觉不断无明住地初圣谛智是第一义智世尊以无二圣谛智断诸住地世尊如来应等正觉非一切声闻缘觉境界不思议空智断一切烦恼藏世尊若坏一切烦恼藏究竟智是名第一义智初圣谛智非究竟智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智。
【疏】从世尊以下第三明第一义智非其分就中有六句合为三双第一双牒是非明第一义智是佛非二乘第二从世尊以无二圣谛智以下双释是非先释非后释是第三从世尊若坏一切以下双结是非先结是后结非皆可见金刚为喻佛断诸住地谓四住地。
【钞】以无二圣谛智者只是前一智经不思议空智者无名云正觉虚寂而能照空照空则非空寂则非有非空非有者名不思议空智也。
【疏】第四从世尊圣义者以下明圣义亦非二乘分。
世尊圣义者非一切声闻缘觉声闻缘觉成就有量功德声闻缘觉成就少分功德故名之为圣。
【疏】从世尊圣义以下明圣义非其分即有二第一直明非其分第二举有量及少分为释可见。
【钞】经圣义者非一切声闻等者无名云夫称圣者微妙玄通不可测尽者也彼二乘者智不穷微德不极妙安得充大圣之义耶。
【疏】第五从圣谛者以下明谛亦非二乘分。
圣谛者非声闻缘觉谛亦非声闻缘觉功德世尊此谛如来应等正觉初始觉知然后为无明㲉藏世间开现演说是故名圣谛。
【疏】从圣谛者以下第五明谛非其分即有二第一直明非其分第二明是如来谛非谛者苦集非其谛亦非功德者谓灭道非其谛第二明是如来谛可见谛是审实为义故云是佛非二乘分而无作谛亦复可然但有作谛何非其分耶虽复作谛亦不如如来深达故云非其分何者所言二乘观有作四谛断三界惑亦是方便就实为论观有作四谛断三界惑正在七地上。
【钞】苦集非其谛等者二种苦集二乘不能审实故但非其谛道灭亦然二乘虽复得有作谛不如如来深达二种苦集即如来藏故下文云颠倒即真实也。
经为无明㲉藏等者无名云世间者众生世间无明㲉藏者心之所窟宅也彼众生者既以无明为心窟处昏闇而莫晓安寝永夜反流靡津自非大圣垂灵益何以自觉导群迷于蒙俗开神功以坦路曜慧光以朗烛者熟能兴于此也壳㲉(上苦角切下苦侯切)卵㲉也鸟子在卵须母曰㲉见新加切韵说若准此义合用㲉字以含情识故也。
【疏】从圣谛者以下第二如来藏章为叹八圣谛甚深上直明二种圣谛唯是如来非在二乘而未明其甚深之所以是故此举如来藏为叹二种圣谛今日此八谛说于如来藏藏既甚深则八圣谛岂得不深故云二种圣谛唯在如来非是二乘就中开为五重第一直举如来藏叹八圣谛甚深第二从若于无量以下举如来藏与法身劝信八圣谛第三如是难知难解以下仍广明八圣谛名体相第四从如是无作四圣谛以下结无作圣谛唯在于佛第五从世尊非坏法故名为苦灭以下料简二灭谛就第一举如来藏叹八圣谛甚深亦有三第一直叹甚深。
圣谛者说甚深义微细难知非思量境界是智者所知一切世间所不能信。
【钞】第二如来藏章。
经微细难知等者无名云虚而非无曰微实而非有曰细渊不可测曰甚深唯得菩提智者乃能知之智者所知也。
【疏】第二从何以故下释叹。
何以故此说甚深如来之藏如来藏者是如来境界非一切声闻缘觉所知。
【疏】此说甚深如来之藏者言于八谛说如来藏也。
第三从如来藏处以下结叹。
如来藏处说圣谛义如来藏处甚深故说圣谛亦甚深微细难知非思量境界是智者所知一切世间所不能信。
【疏】说圣谛义者明此八谛依如来藏而说也如来藏处甚深故说圣谛亦甚深者无作灭谛即如来藏所以甚深两苦两集能隐此藏二道一灭能显此藏则其隐显之所以难明故亦皆甚深。
【疏】从若于无量以下第二举如来藏及法身劝信八谛物闻圣谛甚深唯佛境界便谓然则若非如来都无应信当复为谁而说此谛耶所以举此如来藏及法身劝信曰无作灭谛即如来藏此藏显为法身若能信此如来藏及法身即能信此八谛所以劝信之也且闻如来藏既是甚深非识所量即谓此如来藏已超惑累独自清净故知非识境界所以亦明此如来藏隐在烦恼之中非出惑累若能无疑于隐义者亦能无疑于显法身若能信此隐显之义即能信八谛昔日不明理在惑中又二圣谛中唯明一种圣谛皆是方便之说也就中亦有二第一明信藏即信法身。
若于无量烦恼藏所缠如来藏不疑惑者于出无量烦恼藏法身亦无疑惑。
【疏】第二从于说如来藏以下正明能信如来藏及法身即应信八谛。
于说如来藏如来法身不思议佛境界及方便说心得决定者此则信解说二圣谛义。
【疏】藏即既是隐但就藏可难所以传取显时法身为劝也。
【钞】经若于无量烦恼藏所缠者无名云然人怀胜求但心昧故不了虽未能了可审其不无始既不无则终必定有故言若于无量烦恼所缠不疑惑者则于出无量烦恼藏法身亦无疑惑也此则信解说无作圣谛是真实解说作圣谛为方便也。
【疏】从如是难知以下第三出八谛名体相上来直称二种圣谛但未显其名体相故此故广明之就中亦分为八第一总唱二种圣谛。
如是难知难解者谓说二圣谛义。
【钞】经如是难知难解者等者无名云如是难知难解者此统举始终也初说作谛名为究竟后说无作亦名究竟名同而实异谁能知之意远而言近孰能解之能知解者要当推近以及远观果以寻因故上言若能了所缠云佛性者则已出之法身也。
【疏】第二从何等为说二圣谛以下列二圣谛名。
何等为说二圣谛义谓说作圣谛义说无作圣谛义。
【钞】第二列圣谛名者无名云何等等者将显名以辨实也。
【疏】第三释会有作有量。
说作圣谛义者是说有量四圣谛义。
【疏】说作圣谛义者是说有量四圣谛此二句是。
第四从何以故以下释所以名有作有量。
何以故非因他能知一切苦断一切集证一切灭修一切道。
【疏】前三重可见第四释名疑云何以名有作有量耶释曰非因他能知一切苦者因他谓二乘七地言非此因他人能知三界内外一切苦集灭道也故名其人有作有量所以其所照谛亦名有作有量也。
【钞】非因他能知一切苦等者七地二乘必因他教因他教者但知有作有量不知无作无量故云非此因他人能知一切苦等一切等即是无作无量也故名此因他能知之人名为有作有量也人既名为有作以人名法则其所照谛亦名有作等也。
【疏】第五从是故世尊以下举二种生死及二种涅槃释有二种圣谛。
是故世尊有有为生死无为生死涅槃亦如是有余及无余。
【疏】第五举二种生死涅槃为释是故世尊有为生死无为生死者境既从人必有有作无作之别故生死亦从人则有有为生死无为生死也二乘七地名有为人分段生死是有为人所知八地以上名无为人变易生死是无为人所照故云有为生死无为生死也有为生死即是有量苦集无为生死即是无量苦集八地以上亦能照分段生死但就七地未照变易生死故因为别也涅槃亦如是有余及无余者境与生死皆从人得名故涅槃亦从所证人即有有余无余二种也二乘七地名有余人有余人所证名有余涅槃如来名无余人无余人所证名无余涅槃有余涅槃即兼有量灭道无余涅槃兼无量灭道。
【钞】八地已上亦能照分段生死等者七地未照变易名有为人八地已上能照变易名无为人此显别故也其实八地双照二死。
【疏】第六从说无作圣谛义者以下释无作无量。
说无作圣谛义者说无量四圣谛义。
【疏】说无作圣谛义者是说无量四圣谛义者第六释会无作无量。
第七从何以故以下释所以名无作无量。
何以故能以自力知一切受苦断一切受集证一切受灭修一切受灭道。
【疏】从何以故以下释所以名无作无量疑云何以名无作无量耶能以自力知一切者明八地以上入法流水念念自知也亦从人得名故云无作无量也但灭谛那得自知者是谓仰信非言现知也。
【钞】能以自力知一切受等者无名云智由内发以穷缘尽照者名为自力也自力生智乃得无量是故如来以无量之妙智照彼无作真谛则谛无不尽智无不周也受者犹受阴之流也凡有智以接痛痒者皆名之为受也。
【疏】第八从如是以下总结二种圣谛。
如是八圣谛如来说四圣谛。
【疏】从如是以下第八总结如是八谛如来说四谛者八谛之中昔日如来为二乘七地但说有作四谛又云三界内外虽有八谛如来合为四谛也。
【钞】如来合为四谛也者无名云分别作及无作故为八考名以定实其唯苦集灭道故四也。
【疏】夫今此二种圣谛合有十名三界内谛有作有量有边有为有余三界外谛无作无量无边无为无余。
【钞】今此二种圣谛合有十名者皆是此经文有之细寻可见。
【疏】凡此十名亦可当体为称而今此中只从人为称也二乘七地称之五有八地以上皆名五无而二乘七地称五有者皆因未竟三界外事更有应作为称也八地以上称五无者亦皆因修习已极更无新造为称则可推也八地以上亦皆照三界内事但就七地不照三界外事为别也当体称者三界内集道二谛自为因感苦灭二谛苦灭二谛从作因生故名有作。
【钞】集道二谛自为因者集因苦果道因灭果集则根尘相对生于爱见苦则无明行业父母等缘生于识等故知二谛皆从作因生。
【疏】且此四谛亦未穷其源故名有余有边有量苦集道三谛当体自生灭故名有为一灭谛从有为因得故亦从因为称三界外谛集道二谛虽有作义但作用微不如界内之现故受无作名何则前念为因后念为果念念新易难见作相苦灭二谛亦从无作因为得故亦得无作本义云苦灭二谛当体不能作果故名无作然则三界内苦灭二谛亦应无作故不须也四谛理尽且穷其原故言无量无余无边一灭谛体非生灭故言无为三谛皆从灭谛为称也。
【疏】从如是无作四圣谛以下章中第四结八圣谛唯佛究竟八谛名体既竟宜明穷此理者故更结如来究竟此理也就中即有四第一明唯佛究竟。
如是无作四圣谛义唯如来应等正觉事究竟。
【疏】第二从非阿罗汉以下明非二乘究竟。
非阿罗汉辟支佛事究竟。
【疏】第三从何以故以下释二乘非究竟。
何以故非下中上法得涅槃。
【疏】非下中上者下谓声闻中谓缘觉上谓七地明非此三种人得究竟涅槃也又云上谓佛非三种人皆得唯佛一得也。
第四从何以故以下释唯佛究竟。
何以故如来应等正觉于无作四圣谛义事究竟以一切如来应等正觉知一切未来苦断一切烦恼上烦恼所摄受一切集灭一切意生身阴一切苦灭作证。
【疏】第四释佛究竟疑云何以唯佛究竟耶知一切未来苦者苦佛已过但约二乘未知未来苦为言故云不究竟如也亦可知一切众生未来苦断一切烦恼谓根本上烦恼谓枝条集以业烦恼为体故云所摄受集灭一切意生身阴一切苦灭作证者谓灭谛通三界内外故言一切但道不显又云所摄受明无漏业为烦恼所摄受也一切集者总收前业烦恼为集灭一切意生身阴者谓灭谛一切苦灭作证者疑道谛一云所摄受谓四住地也。
【钞】但约二乘未知未来苦等者无名云意生身苦于二乘为未来能知此苦则无苦而不知也灭意生身阴则无苦而不灭能证此灭者则佛性显现名为法身也。
【疏】从世尊以下章中第五料简二灭余六谛虽有深浅之殊同是有法理自可别但二灭谛难别其相所以料简曰昔灭是无今灭妙有灭名虽同所指各异就中即有二第一明昔灭非真。
【钞】余六谛虽有浅深等者苦则分段变易不同集则四住无明有异道分作与无作故云浅深之殊此六同是有法二灭谛所灭不同同名为灭是故须知其相苦灭灭有还无今灭体含万德故云所指各异。
世尊非坏法故名为苦灭。
【疏】非坏法者谓断烦恼明非以烦恼灭为真灭。
第二从言苦灭以下明今灭是有。
所言苦灭者名无始无作无起无尽离尽常住自性清净离一切烦恼藏。
【疏】名无始无作无起者明无生无尽离尽常住者明无灭此明非三世法自性清净离一切烦恼藏者虽非坏灭自然离于烦恼明此无始有二种解一云此灭谛是本有故言无始二云就果论果非三世法故云无始。
【钞】无始无作等者无名云生必有始始则有作作故起也今无此三当知无生夫有尽是尽不作故灭此三句明无灭也法性如此则无生灭者乃名真寂灭也以此为灭何坏法之有此明法灭者既得能空故称灭复办心净故为灭夫心之垢也由乎失理反其流也缘于悟宗是以若能审法性自灭以为灭谛者则自性清净心得离烦恼也离烦恼者亦名为灭但非法之灭耳法身非三世摄犹如虚空亦非三世此义广在涅槃经。
【疏】从世尊过于恒沙以下章中第三名法身章此章来意者物闻上第二如来藏章劝信八圣谛云若能信如来藏即能信法身信此二者亦能信八圣谛更谓此如来藏与法身必是异体故云信藏即能信法身若是一体岂复重举所以今明隐为如来藏显为法身隐显虽殊即是一体更无异体也就中又分为三第一明如来藏与法身即是一体。
世尊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异不思议佛法成就说如来法身世尊如是如来法身不离烦恼藏名如来藏。
【疏】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异不思议佛法成就说如来法身者举如来藏即法身过于恒沙者明烦恼过恒沙也如是如来法身不离烦恼名如来藏者举法身即如来藏。
【钞】第三法身章。
第一明如来藏与法身一体者无名云法身不离烦恼藏则名如来藏成就则名法身故知一真实理而始终二名言良以烦恼为称谓也。
【疏】第二举智证一体。
世尊如来藏智是如来空智。
【疏】如来藏智是如来空智者第二举智证一体明智即是一境何有二未离烦恼故藏为不空已离烦恼故法身为空所以照藏为如来藏智照法身为如来空智照藏照法身智即终是一体智智即是一所照之境那得异体。
【钞】第二举智证一体者无名云如来藏智者言其始也如来空智者谓其终也始终虽殊而智性不二。
【疏】第三明如来藏非二乘境界也。
世尊如来藏者一切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本所不见本所不得。
【疏】第三明如来藏非二乘境界此明如来藏理深玄微非二乘所识也亦昔日不为说故本所不见不得本义云如来藏章法身章更无别文但附明已显不假别出又云从过于恒沙以下入第九空义隐覆章此是明境之真实而昔以空义隐覆而不显也。
从世尊有二种如来藏空智以下总明境中第四名空义隐覆章此章来意者物闻上第三法身章云隐为如来藏显为法身即是一体又举智证一体便生疑理既如是昔日何意不说或此智昔未方今乃得故尔耶故释曰照真实智本来常有但昔日非其时故不说以苦空无常等为隐覆而不显也就中有二第一正明智则本来常有第二从此二空智以下明非时故不用就第一直明智有三第一直明智有。
世尊有二种如来藏空智。
【疏】有二种如来藏空智者谓如来藏智法身智也直云二种如来藏智亦足何故称空智者境有空不空智即只是一空智故言空智举有。
【钞】第四空义隐覆章中直云二种如来藏智亦足等者无名云第一义智断一切烦恼藏言空则当如来藏智应名不空而言空者明其虽在烦恼之中而自性清净非彼所染故亦名空也上言如来藏智是如来空智此之谓也是为如来藏名生于始空智之称出于终今言二种如来藏是以始验终二种空智是以终验始智由终显藏因始彰岂非统而有致哉言空智举有二种如来藏空智者无名云而今云有二种如来藏则法身亦名如来藏始明妙因出于真果故言藏终明真果生乎应身亦名藏是以思益经言如来身者亦是法身之藏也则是无量光明藏若是光明藏者亦是法身之藏然藏名虽同所藏各异故二种也藏既二种则智亦如之故释藏以明智也若具其文者应云有二种如来藏二种空智也今以一而二彼二者是其简也一者明体同也。
【疏】第二举三若就空境明智有。
世尊空如来藏若离若脱若异一切烦恼藏。
【疏】第三举四不空就不空境明智有。
世尊不空如来藏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异不思议佛法。
【疏】从此二空智以下第二明非时故不用就中有三第一假设举愚抑二乘。
世尊此二空智诸大声闻能信如来。
【疏】此二空智诸大声闻能信如来者假设举愚抑二乘此二智非其闻分一云诸大声闻者圣共位中诸菩萨也。
【钞】假设举愚等者假设诸大声闻举迷二智言诸声闻尚信而已况罗汉支佛而不迷耶。
【疏】第二正明非时故不用。
一切阿罗汉辟支佛空智于四不颠倒境界转是故一切阿罗汉辟支佛本所不见本所不得。
【疏】四不颠倒则如常释是故以下结言有此所以故不说是故二乘昔不见不闻也。
【钞】以二乘人于如来常乐我净境作无常等四解故故云于四不颠等。
【疏】第三从一切苦灭以下明唯佛得证。
一切苦灭唯佛得证坏一切烦恼藏修一切灭苦道。
【疏】从一切苦灭以下第三明唯佛得证而此文来意难明盖言如来无四倒修一切灭苦道者是说已修非言今修。
【疏】从世尊此四圣谛以下明乘境中第二举四章别明境界上四章虽复明境每言但直非二乘分未明其可依之极所以从此下明八谛之中简除七谛无作四谛中唯一灭谛为依之极故云别明境界四章者一一谛章二一依章三如来藏章四自性清净章第一一谛章者将明为依之极故简除有作无作中三谛但取一灭为极也就中初开为三第一料简八谛唯一灭为极第二从此灭谛过一切众生以下叹一灭谛甚深第三从或有众生以下劝信一灭谛就第一料简中即有二第一立两章门。
世尊此四圣谛三是无常一是常。
【疏】三是无常一是常三是无常者谓两苦两集两道一是常者谓无作一灭谛有作灭谛既是无为无所可除即是断无不可为取所以不用以不为数也然上举二种涅槃为释有作无作既云二乘七地名有余人有余人所证名有余涅槃有余涅槃即兼有量灭道如来名无余人无余人所证名无余涅槃无余涅槃即兼无量灭道今此但取一灭亦除道谛此二相违何故然耶释曰道有二种一因道二果道上就果道为谈故无余涅槃即兼无量灭道此就因道为明故简除道谛唯取一灭谛为极也。
【钞】第五一谛章。
无名云一是常者说一谛也八由方便生四以了义起穷名至于无名极义至于无义无名无义而强为名义者其一谛乎故次去三以存一也。
道有二种等者上举果道地三道岂得不常因道在迷通至等觉并是无常。
【疏】第二从何以故以下释二章门先释无常章门释无常门中亦有二第一正释。
何以故三谛入有为相入有为相者是无常无常者是虚妄法虚妄法者非谛非常非依。
【钞】经三谛入有为相等者无名云名随数立义因名变谓入有为相也与他推移得非虚妄耶。
【疏】第二结。
是故苦谛集谛道谛非第一义谛非常非依。
【疏】后释常章门。
一苦灭谛离有为相离有为相者是常常者非虚妄法非虚妄法者是谛是常是依是故灭谛是第一义不思议。
【疏】就释常章门亦有释结从是故以下结皆可见。
【钞】经是常是依等者无名云非虚妄者明谛则是常常故可依也是故下结非以明是也此于一谛门中又显常住安稳一依义也。
【疏】从是灭谛以下第二叹一灭谛甚深就中又开为三第一直明凡夫二乘并非所望。
是灭谛过一切众生心识所缘亦非一切阿罗汉辟支佛智慧境界譬如生盲不见众色七日婴儿不见日轮苦灭谛者亦复如是非一切凡夫心识所缘亦非二乘智慧境界。
【疏】生盲都不见众色像故譬凡夫七日婴儿能见余物但不能见日轮故譬二乘。
从凡夫识者以下料简二人虽同不见而不见不同。
凡夫识者二见颠倒一切阿罗汉辟支佛智者则是清净。
【疏】第二不同可见。
第三从边见以下广释凡夫二见二乘清净之相就第三广释中即有二先释凡夫识后释二乘智就释凡夫识中亦有二先释二见后释颠倒释二见中亦有五一直出二见。
边见者凡夫于五受阴我见妄想计着生二见是名边见。
【疏】我见妄想者妄计即离二我即故生断离故生常。
【钞】即故生断等者即阴有我我是故成断离阴有我身灭我存是故成常。
【疏】第二列二见之名所谓常见断见是。
所谓常见断见。
【钞】列二名若无名云常则生而不灭断则灭而不生。
【疏】第三从见诸行无常以下举生死涅槃释二见。
见诸行无常是断见非正见见涅槃常是常见非正见妄想见故作如是见。
【疏】二见者计生死神明都断计生死有涅槃。
第四从于身诸根以下举色心二法释二见。
于身诸根分别思惟现法见坏于有相续不见起于断见妄想见故于心相续愚闇不解不知刹那间意识境界起于常见妄想见故。
【疏】二见色坏生断计心不断生常。
【钞】色心二法释二见等者无名云明内学凡夫起见也明但见其败亡之断坏而不睹其相续之冥缚也既不睹冥缚之相续安得不起妄想之断见也所缘既不二心相又是一欲不起常见其能得乎名色阴界入中明不了若即若离中妄计有我我所之实故名为我。
【疏】第五从此妄想见以下明二见失于中道。
此妄想见于彼义若过若不及作异想分别若断若常。
【疏】彼义谓中道义过与不及则二见皆通有。
【钞】经若过若不及者无名云计断为过计常不及。
【疏】从颠倒众生以下释颠倒可见。
颠倒众生于五受阴无常常想苦有乐想无我我想不净净想。
【钞】经颠倒众生于五受阴等者心实无常计之为常受实是苦计之为乐想行无我计之有我身实不净计之为净也。
【疏】从一切阿罗汉以下释二乘智亦可见。
一切阿罗汉辟支佛净智者于一切智境界及如来法身本所不见。
【疏】从或有众生以下章中第三劝信一灭谛就中亦有三第一明从佛语为正见。
或有众生信佛语故起常想乐想我想净想非颠倒见是名正见。
【疏】第二从何以故以下释何以起此四想为正见耶。
何以故如来法身是常波罗蜜乐波罗蜜我波罗蜜净波罗蜜。
【疏】波罗蜜因果有二此中所明皆是果彼岸。
第三从于佛法身以下结劝。
于佛法身作是见者是名正见正见者是佛真子从佛口生从正法生从法化生得法余财。
【疏】口生谓因教而生正法生谓藉理而生法化生谓藉教会理化凡为圣余财者七财佛已先得故今随后得故云余财也。
【钞】因教而生等者教从佛说故因教会理依理生正见故化凡之邪见得圣人正见也璎珞云七圣财者谓信施戒闻思惭愧也圣用成佛故说为财。
【疏】从世尊净智者以下别明境中第二名一依章正明此一灭谛为众可依之极就中开为四第一欲明今日一灭谛为依之极故先明二乘智非其境界。
世尊净智者一切阿罗汉辟支佛智波罗蜜此净智者虽曰净智于彼灭谛尚非境界况四依智。
【疏】况四依智者是谓五方便中依四谛生智者也一云佛为五方便人说四依道故云四依智也。
【钞】第六一依章。
四依道者依四谛生智。
【疏】第二释非其境界。
何以故三乘初业不愚于法于彼义当觉当得。
【疏】第二释标疑云何以言非其境界耶释曰三乘初业于彼义但当觉当得非现觉得故一云疑云何以相违与上一乘章云三乘初业不愚于法耶故释同上言不愚于法者是谓当觉当得非是已得已觉之谓也。
第三从为彼故以下明昔依为非。
为彼故世尊说四依世尊此四依者是世间法。
【疏】第三明昔依为非为彼故世尊说四依者明昔日正为二乘故说此有作四谛此四依是世间法者明非极依也。
第四从世尊一依者以下正明今日一依为依之极。
世尊一依者一切依上出世间上上第一义依所谓灭谛。
【疏】第四正明今日一依为依之极一切依上者通言三界内外八圣谛中此一灭谛为上也出世间上上者只就无作四谛唯此一灭谛为极也第一义依所谓灭谛者更出其体一云一切依上者只就有作四谛为上也。
胜鬘经疏义私钞卷之五
卍续藏第 19 册 No. 0353 胜鬘经疏义私钞
胜鬘经疏义私钞卷之六
【疏】从世尊生死者以下别明境中第三名颠倒真实章。
此章来意者前一依章明今日无作一灭一切依上出世上上为依之极物闻便谓然即出惑之后方为物依非言在惑为依所以今释无作一灭即如来藏生死神明依如来藏相续不灭非但出惑方为物依从在惑中已为依也就中又开为八。
第一直明生死依如来藏。
世尊生死者依如来藏以如来藏故说本际不可知。
【疏】今第一世尊生死者依如来藏者生死即是颠倒如来藏即是真实今明一切众生皆有真实之性若无此性则一化便尽与草木不殊由有此性故相续不断终得大明故云生死依如来藏此中如来藏若以理为正因皆以理为如来藏若以神明为正因皆以当果事为如来藏本际不可知者夫生死非无终始但逐藏为论故本际不可知也何则此藏非三世法以非三世为生死依必从何时即不可知又云生死非无终始但终始难测也本际谓众生之原。
【钞】第七颠倒真实章。
相续不断终得大明者迷悟皆依于藏也又云生死非无终始乃至难测者璎珞释第四十二地名寂灭心妙觉地常住一相第一无极湛若虚空一切种智照达无生有说始终唯佛穷尽众生根本有始有终又云无明住地金刚智知此始起一相有终而不知其始唯佛知始知终也。
【疏】第二明藉理而说名为善说。
世尊有如来藏故说生死是名善说。
【疏】第二藉理而说名为善说可见。
第三从生死生死者以下明生死二法能藏如来藏就中亦有二第一先释生死义。
世尊生死生死者诸受根没次第不受根起是名生死。
【疏】从生死生死者以下第三明生死能藏如来藏重言生死者欲释生死二义故上为生下为死重举之也一云上牒前语下向下为释诸受根没者诸根皆有通相领缘谓之为没次第不受根起者不能通相领缘之根次第而起也。
【钞】诸根皆有通相领缘等者六根皆有领纳前尘谓之领缘心心数法流入前尘谓之没也此释生句诸根不能领纳前尘渐次而起谓之起此释死句。
【疏】第二正明生死二法能藏如来藏。
世尊死生者此二法是如来藏。
【疏】第二正明能藏如来藏言此藏理非自欲藏但以生死二法为藏也。
第四从世间言说故以下料简生死与如来藏异。
世间言说故有死有生死者诸根坏生者新诸根起非如来藏有生有死如来藏离有为相如来藏常住不变。
【疏】从世间言说故以下第四明生死与藏异若得为生死藏即与生死混然为一故明生死与藏异也先明生死后明藏义。
【钞】经死者诸根坏等者此有一期及念念一期者此阴坏中阴起故名新念念则旧诸根坏新诸根生一切有为法皆为四相所迁故也经诸根起等前释生死约根尘相对今但就异熟五阴解之谓旧六根渐灭坏故谓之死新六根渐增生故谓之生也。
【疏】第五从是故以下结生死依如来藏。
是故如来藏是依是持是建立。
【疏】第六从世尊不离不脱以下明众生依藏得建立若无藏理无有厌苦求乐就中自有三第一直明依藏得建。
世尊不离不断不脱不异不思议佛法世尊断脱异外有为法依持建立者是如来藏。
【疏】四不皆明未出惑也又云藏体真实不可离断脱与理不异也。
【钞】疏第一直明依藏得建者从初至不思议佛法明藏断脱异是法身并有为法并由藏建又云藏体真实等者又释第一直明依藏得建前释不离烦恼今释藏体不可断离等。
【疏】第二从若无以下明无藏不得建。
世尊若无如来藏者不得厌苦乐求涅槃。
【钞】经若无如来藏等者无名云向明依如来藏故入生死今明依如来藏故升涅槃也是为昔之往者乖宗于一豪今之来者寻本以合真也故知往复升降皆依如来藏也。
【疏】第三从何以故以下释不得建。
何以故于此六识及心法智此七法刹那不住不种众苦不得厌苦乐求涅槃。
【钞】经此七法等者此七法若无藏刹那不住若无藏亦不种众苦及不得厌苦等。
【疏】第七从世尊如来藏者以下明如来藏非三世法。
世尊如来藏者无前际不起不灭法种诸苦得厌苦乐求涅槃。
【疏】从世尊如来藏者以下第七明藏非三世法无前际者谓未来不起者谓现在不灭者谓过去。
【钞】无前际等者如来藏虽非三世生死涅槃依藏得建。
经不起不灭者无名云莫知其所生故无起灭也不起故能起生死不灭故灭生死也法种诸苦生死也厌苦等涅槃也。
【疏】第八亦从如来藏者以下明如来藏异于横计。
世尊如来藏者非我非众生非命非人如来藏者堕身见众生颠倒众生空乱意众生非其境界。
【钞】经云非我等明藏异于横计非我非众生者无名云非我者于心多计此四如来藏者心而非心故非此四也我者若于名色阴界入中无明不了若即若离中妄计有我我所之实众生者于名色等中妄计有我生故命者即是寿命于名色等中妄计我命根成就连持不断故人者于名色等中妄我是人异于非行人身见颠倒众生则计有空乱意众生则计无有则生常见无则起断见见断见常者尚不得因缘中道岂能以如来藏为境界乎净名云法无众生离众生垢故法无有我离我所故法无寿命离生死故法无有人前后际断故法常寂灭灭诸相故。
【疏】从世尊如来藏者是法界藏以下别明境中第四名自性清净章此章来意者物闻上第三如来藏章云此如来藏在惑之中曰已为物依非但出惑方为物依即生疑若尔此如来藏必为生死被染何尊为依若言不染既是隔别奈得相依所以今释此如来藏自性清净虽在惑中不为生死所染但隐覆而已就中初开为二第一胜鬘自说第二如来述成就第一胜鬘自说中又开为四第一将明染不染先会五种藏第二从此自性清净以下明染不染难定第三从何以故以下举世近事难定为况远理第四从唯佛世尊以下推明于佛今第一先会五种藏。
世尊如来藏者是法界藏法身藏出世间上上藏自性清净藏。
【疏】一如来藏蕴在惑内故名藏亦含当果故名藏二法界藏谓佛果含照法界又云是常住法性三法身藏谓法身含万德故名藏四出世间上上藏五自性清净藏前一后一就隐时为称中三就显时为称隐显虽殊即是一体。
【钞】第八自性清净章。
无名云近在烦恼之内而远与涅槃体同故名自性清净也。
【疏】从此自性清净以下第二明染不染难定。
此自性清净如来藏而客尘烦恼上烦恼所染不思议如来境界。
【疏】客尘烦恼谓四住烦恼上烦恼谓恒沙上烦恼言此如来藏为此烦恼被染不染难可定知何则既是自性清净何得言染犹在惑中那得不染故云不思议如来境界也。
【钞】客尘烦恼者无名云始虽貌同而性乖终必远离以独绝故谓之客也。
不思议如来境界者无名云性虽不沦而非不染岂可思议。
【疏】从何以故以下第三举世近事难定为况远理就中即有二第一明实法道中无染。
何以故刹那善心非烦恼所染刹那不善心亦非烦恼所染烦恼不触心心不触烦恼云何不触法而能得染心。
【疏】疑云何以难知耶刹那善心非烦恼所染者实法道中善心前灭烦恼后生既不相及安得有染刹那不善心亦非烦恼所染者不善心起即是烦恼有何烦恼更来相染耶烦恼不触心心不触烦恼者触犹及也烦恼自灭不及后心心亦不触烦恼既不相及竟有何染。
【钞】经烦恼不触心等者无名云心以虑知为能烦恼以昧照为用其犹明闇同处而性自天隔故名不相触也既不相触则义无染名也此释不染也释染者五住地历然非无烦恼三乘同闇非不染心也。
言实法道中者五阴十二入十八界是实有法故云五阴是实法众生是假名故第六无间灭意识生前念灭后念生故不相及也。
【疏】第二明相续道中有。
世尊然有烦恼有烦恼染心。
【疏】第二明相续道中有染然有烦恼有烦恼染心者相续道中假名有染言以前善心不灭转为后恶恶有染前之义言世间近事染与不染如是难定况乎佛性深理岂可定尔。
【钞】相续道中假名论之由前念转为后念后由前起似有染也。
【疏】从自性清净以下第四推明于佛可见。
自性清净心而有染者难可了知唯佛世尊实眼实智为法根本为通达法为正法依如实知见。
【疏】从胜鬘夫人以下章中第二如来述成就中有二第一直述其上所说即然难可定也。
胜鬘夫人说是难解之法问于佛时佛即随喜如是如是自性清净心而有染污难可了知有二法难可了知谓自性清净心难可了知彼心为烦恼所染亦难可了知。
【疏】自性清净心而有染污难可了知者言藏为烦恼被染难可了知也有二法难可了知者二法谓藏理世事也谓自性清净心难可了知者言藏理染不染难可知也彼心为烦恼所染亦难了知者谓世事染不染难可知也然胜鬘自难定说故推明于佛而佛亦更述其语而已者有二意一事中作论亦似染二理中作谈亦不染所以更述其语而已也。
【钞】有二法难可了知者无名云莫知所以有而有一难了也靡识所以染而染二难了也事中作论亦似染等者迷如来藏全理为事如水成冰故似于染悟藏性常常体清净未曾变易全事为理如冰湿性故不染也。
【疏】第二从如是二法以下出能信此难定理人上胜鬘既言难定此如来亦言难定即为信无据所以举能信人劝信莫疑也就中有三第一总明深解者能信诸凡难信。
如是二法汝及成就大法菩萨摩诃萨乃能听受诸余声闻唯信佛语。
【钞】经云大法菩萨者无名云大法犹大力之流也闻说以入神名为听受也。
【疏】第二从若我弟子以下正出能信人即是信顺二忍菩萨就第二正出中即有二第一直出二忍章门。
若我弟子随信信增上者依明信已随顺法智而得究竟。
【疏】若我弟子随信信增上者者信信忍章门信增上者谓登住之信信中之上也依明信已随顺法智而得究竟者顺忍章门而疑只是顺忍章门随信信增上者只是举顺本也。
【钞】出二忍章门者云信是入道初门智究竟之玄术故依明信已随顺法智随顺法智已究竟烦恼究竟烦恼则同一谛常住一依也。
【疏】第二从随顺法智者以下释顺忍。
随顺法智者观察施设根意解境界观察业报观察阿罗汉眠观察心自在乐禅定乐观察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圣自在通。
【疏】第二释唯释顺忍一观观察施设根者谓五根假施设意解者谓六识境界者谓六尘此是十八界观二观观察业报者谓因果二观三观观察阿罗汉眠者谓无明住地惑观四观观察心自在乐禅乐者谓智禅二观智慧照境住放为乐五观观三乘神通力观。
【钞】释顺忍章者无名云夫然垢净祸福唯心为主知闇入明唯信是先是故若能履信以顺智者烦恼不断而自灭净心不莹而自明也观察五事以意解为初者信等五根是众德之本习信之始始乎意解意解既成然后实果可登也习恶行以致苦果修善业以招乐报者亦由积豪之功也先假以及真故次说业报也修习有二种一者积德二者尽垢观察业报者明积德也观察罗汉眠者明尽垢也眠者名身心昏昧非真委体安寝也既能从假以及真积德而尽垢尽垢之地必依诸禅故随其所乐而依之则得所期之乐也通为禅之果故以禅明通也假为真之基故终于圣自在也。
【疏】第三从此五种巧便以下结有能信。
此五种巧便观成就于我灭后未来世中若我弟子随信信增上依于明信随顺法智自性清净心彼为烦恼所染污而得究竟是究竟者入大乘道因信如来者有如是大利益不谤深义。
【疏】从此五种以下第三结有能信入大乘道因者明大乘道为佛作因又云八地以上是大乘道信顺二忍是大乘因信如来者有如是大利益不谤深义者言此人前能信佛语故得如是五种观之利益所以因此五观之力今亦能信此难定之理也。
【疏】从尔时胜鬘以下正体中之第三举真子一章明御乘人乘体乘境已竟故此举真子一章明三忍菩萨受此乘而行也本义云从若我弟子以下入真子章就中有二第一如来但举信顺二忍故名为略明真子从此下胜鬘备举三忍故名为广明真子而如来欲以此经推功于胜鬘故但略明信顺二忍合为胜鬘真子章也随欲可用就中初开为三第一胜鬘请说。
【钞】第三真子章。
从本义下至真子章也并古人义。
尔时胜鬘白佛言更有余大利益我当承佛威神复说斯义。
【疏】更有余大利益者上已明乘体及境而未明行乘人故言更有余大利益亦可上如来举能信染不染人利益故仍言更有余通行此经人利益。
第二如来命说。
佛言便说。
【疏】第三从白言以下正说就第三正说中开为五第一总唱三种人。
胜鬘白佛言三种善男子善女人于甚深义离自毁伤生大功德入大乘道。
【钞】经离自毁伤等者无名云离毁伤犹上不谤之大利功德犹上究竟之大益入大乘犹上所谓随信者也。
【疏】第二从何等为三以下别列三种人三种人若为别。
何等为三谓若善男子善女人自成就甚深法智若善男子善女人成就随顺法智若善男子善女人于诸深法不自了知仰推世尊非我境界唯佛所知是名善男子善女人仰推如来。
【钞】经成就甚深法智等者无名云甚深法智谓大菩萨也世尊就末以为教故辨之而不名胜鬘欲广其义故列为真子之上。
经是名等者无名云真子之名本出于随信故举末以结叹也。
【疏】第三从除此诸善男子以下明调伏恶人。
除此诸善男子善女人已诸余众生于诸深法坚着妄说违背正法习诸外道腐败种子者当以王力及天龙鬼神力而调伏之。
【疏】言胜鬘自能以如王力及天龙力而调伏之也。
【钞】经腐败种子等者无名云以邪为正谓能出离者是腐败之种子也假人神之力以调伏众生令入信者亦是佛之真子也。
【疏】第四从尔时胜鬘以下明说竟致敬。
尔时胜鬘与诸眷属顶礼佛足。
【钞】经顶礼佛足者无名云明义既终敬礼承旨也。
【疏】第五明佛述叹即是有二第一叹其调伏恶人。
佛言善哉善哉胜鬘于甚深法方便守护降伏非法善得其宜。
【钞】经善得其宜者无名云不因人神之力则至道无由先大胜鬘始言承旨而说佛今叹善哉可曰神会也。
【疏】第二从汝已亲近以下叹说非适今。
汝已亲近百千亿佛能说此义。
【疏】此义者通举体境及行乘人诸义也从尔时世尊放胜光明以下经中第三流通说又开为三第一明如来将欲流通此经还于舍卫国第二从尔时世尊入祇桓林以下正明流通第三从时天帝释白佛言以下列十六名结成题目就第一还舍卫中亦有二第一直唱还。
尔时世尊放胜光明普照大众身升虚空高七多罗树足步虚空还舍卫国。
【钞】第三流通分。
放胜光明等者无名云乘感而来以涤众心则名为放应毕而往津悟已深故曰胜也法身无形形以应显显由物彰者何法而非化耶是以举足下足皆佛事也将明法本自空因缘故有所以始从空中来也既已有矣复还之无故从地而升空也若乘空者与有不异故云足步也既能在有不有处空不空故可化流二国道济无穷也。
【疏】第二从胜鬘以下明奉送。
时胜鬘夫人与诸眷属合掌向佛观无厌足目不暂舍过眼境已踊跃欢喜各各称叹如来功德具足念佛还入城中向友称王称叹大乘城中女人七岁已上化以大乘友称大王亦以大乘化诸男子七岁已上举国人民皆向大乘。
【疏】亦可身出城而送亦可但心送而已还入城亦然。
【钞】经观无厌足目不暂舍等者无名云领缘步之玄旨极心目以送归虽形离而神会何此度之。
经具足念佛者巍巍承感而至于佛无来应毕而往于佛无去是名具足念也。
经向友称王称叹大乘者称缘既异则所悟不同是以胜鬘之会友称近而不预。
【疏】就第二正明流通又分为四第一明将欲附嘱先集众。
尔时世尊入祗桓林告长老阿难及念天帝释应时帝释与诸眷属忽然而至住于佛前。
【疏】第二从向天帝释以下为众复广说此经。
尔时世尊向天帝释及长老阿难广说此经。
【疏】第三从说已告帝释以下附帝释流通天上。
说已告帝释言汝当受持读诵此经憍尸迦善男子善女人于恒沙劫修菩提行行六波罗蜜若复善男子善女人听受读诵乃至执持经卷福多于彼何况广为人说是故憍尸迦当读诵此经为三十三天分别广说。
【疏】第四从复告阿难以下附阿难流通人间。
复告阿难汝亦受持读诵为四众广说。
【疏】帝释是佛檀越常为请法之主阿难是佛亲侍兼复多闻所以附嘱此二人也。
【钞】经告帝释者阿难每亲承圣旨以宣布未闻故上先告也帝释能使道给天人流通无外故次先命也虽意存弥广且以辅臣为首也理深难受亦宜以四众为限常为请法之主者法华云尔时诸梵王及诸天帝释乃至请我转法轮。
【疏】就第三列十六名结成题目即有七第一明帝释请经名。
【钞】请经名目者欲因名以保实也。
时天帝释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斯经云何奉持。
【疏】第二从佛告帝释以下如来叹经功德。
【钞】经叹经功德者无名云虽名以宣德而为名本故先言其实也。
佛告帝释此经成就无量无边功德一切声闻缘觉不能究竟观察知见。
【疏】第三从憍尸迦以下许说戒听。
憍尸迦当知此经甚深微妙大功德聚今当为汝略说其名谛听谛听善思念之。
【钞】经深微妙大者明理深德大难可为称谓也虽随其义判为十五犹是略也宜思其义而会其文也。
【疏】第四从时天帝释以下奉旨。
时天帝释及长老阿难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
【疏】第五从佛言此经以下正列十六名结成题目。
佛言此经叹如来真实第一义功德如是受持不思议大受如是受持一切愿摄大愿如是受持说不思议摄受正法如是受持说入一乘如是受持说无边圣谛如是受持说如来藏如是受持说法身如是受持说空义隐覆真实如是受持说一谛如是受持说常住安稳一依如是受持说颠倒真实如是受持说自性清净心隐覆如是受持说如来真子如是受持说胜鬘夫人师子吼如是受持复次憍尸迦此经所说断一切疑决定了义入一乘道。
【疏】然此经既以上十四章为正体则名亦应有十四而今列中倍二合有十六名一名胜鬘师子吼如是受持二名复次憍尸迦此经所说断一切疑决定了义入一乘道而此二名更无别体前一名但是通以人名标其所说一教后一名亦总取其所说理为目此经然此十四章即其名体各异不可以题卷首所以举此二名以为首题也经题云胜鬘师子吼此举第十五名一乘大方便方广举第十六名。
【钞】标其所说一教等者前一举人后二举法合此人法共为题名人为能说法为所说此即通十四章举总摄别理无不周其余一十四章章章名异名下体异既具名体故不可独取一名为题也。
【疏】第六从憍尸迦今以此说以下重劝流通。
憍尸迦今以此说胜鬘夫人师子吼经付嘱于汝乃至法住受持读诵广分别说。
【钞】经受持者敬纳为受不妄为持也经乃至法住受持等者无名云阿难则随佛常住常释则天寿弥久故同以法住为期也。
【疏】第七从帝释白佛言以下奉旨而受行也。
帝释白佛言善哉世尊顶受尊教时天帝释长老阿难及诸大会天人阿修罗乾闼婆等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钞】七奉旨者无名云阿难密奉圣旨帝释显受尊教也。
胜鬘经疏义私钞卷之六(终)
No. 353-A
谨寄入 胜鬘疏钞一本。
右彼钞者大唐高僧之制造日域面目之秘书也贞观十三之运虽请求于我朝建长第七之历才访得乎荒陵恨矣忘先哲之芳志可悲失后锐之龟镜依兹匆写一本永冀传通矣伏惟 上宫王圣灵者东隅佛法之曩祖也法隆学问寺者太子郑重之御愿也才辨因果之人谁忘 皇太子之鸿恩苟志报谢之辈须崇法隆寺之人法圣灵忝留义疏于末代寺家又昌夏冬之研练须写此钞安置彼寺仍更修写一本永以寄入以谢圣灵无穷之恩德以拟寺中琢磨之披览而已丹襟之旨盖以若斯。
建长八年三月十八日 西大寺众首苾刍睿尊
此钞者延历寺座主慈觉大师以承和五年奉使入唐幸达扬州询求法文缘宿殖故遇此疏钞写得送归睿山镇藏其疏主者南岳大师后身上宫太子又钞主者天台六祖妙乐弟子祖孙道合光荣妙极吾师获之流传本朝可谓系固之士权示先后传教救迷末学信之须笃敬重。
贞观十三年十二月十八日
前入唐沙门圆珍敬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