卍续藏第 11 册 No. 0267 楞严经义疏释要钞
No. 267
首楞严经义疏释要钞卷第一并序
长水沙门 怀远 录
长水大师释楞严经曰义疏者盖直以一家要义而消经也流通虽久而钞阙焉一日门弟子稽首于余请制钞以辅疏余告之曰先师所作若文若义焕犹日月何俟于记二三子曰于师虽明于某犹昧乃不得已集成钞文六卷既释疏之要义故以释要命题云耳。
时钜宋四叶嘉祐辛丑十月望日序
将释此经依长水义疏消释疏文二节初题目二初经疏通题二述作人号今初首楞严义疏注经此题七字能所通别略有三重一首楞严经四字是所解法题义疏注三字是能解疏目二首楞严是能诠法题之别号经之一字是能诠之通号以通从别则非余经或云首楞严为所诠经之一字为能诠者盖取绮互相收之义也意以所诠法界妙定摄理行二经以能诠经字摄首楞严三字如世织绮互现其纹也三首楞严唯局当部是能拣义疏注经通余疏余经为所拣故标首楞严为经疏之别目也。
首楞严者竺方之语宋云一切事究竟坚固未修此定一切事法宛尔差殊为法所缚得此定时山河大地色空明暗一切事法当处寂灭即是常住心性故云究竟坚固法华云世间相常住古人云心外无法满目青山然今经一题凡二十字但标三字者以此三字正示中道妙行显乎法界正体众生诸佛同此一源故天台云法界寂然名止寂而常照名观既为一经之宗要三世如来之所修疏取简要故以标题问大佛顶三字正诠三德妙理是一经所显何不以此标题耶答约言诠边在迷属事首楞严是行取理为亲故然师云本虽久远圆顿虽实第一义虽理望观属事故知首楞严为最要也然经之一字若取文便令居首楞严三字之下今取义便故在于末谓以义疏笺释经文故也亦是以下经字之通彰于上别以上首楞严之别彰于下通(云云)。
△义者释名曰宜也谓裁制事物使合宜故疏主意云我今直以圆实之义而解经文不更广约五时诸教而消释也。
△疏者条也条理经文之义趣也又文心雕龙云疏者布也谓布置物端撮题近意也。
△注者或从水作或从言作若从言则以言义注释经文故也若从水则如一源之水若不流注则无以润物疏不流注何由益生故今流注以利群情也又注者连环属着之义谓以义笺于经下俾经下有义义上存科免致亢行令人易晓拣异他疏与经别行。
△经者训法训常法乃群机所轨常则万圣同宣故曰经也又经者径也此经是三世如来趣实之通径也。
△卷者可卷舒也。
△第者居也。
△一则建数之首。
二述作人名。
△长水者秀州之水名也。
△沙门具云沙门那此云乏道由为良福田故能断众生馑乏因修八正道故能断一切邪道故大经云断一切乏断一切邪道是故修八正道者名沙门那亦翻勤息(云云)合有释字今不著者以此方无外道故西国外道亦称沙门故着释以拣之亦有释种不出家者着沙门以拣之有此二患故曰沙门释也。
△子璇者即疏主之高讳也本名子玄字仲微梓里在钱塘俗姓郑氏投师落发于南山普门寺因受学于嘉兴僧判官洪敏法师故以长水标号天禧中天台僧正崇教大师慧恩奏请入山讲演此经敕赐紫衣天圣年中钱塘府主胡侍郎请于祥符寺开讲道俗听众近一千人荐赐徽号曰楞严大师然疏主天与其性妙悟兹经早因诸方禅德虔命消经制单消经科一本现行于世凡讲兹经迄三十遍后遇海监保寿院庆南大师敦请制疏遂往彼院九旬秉笔一疏告成宇内僧英朝中卿彦靡不钦奉而耽阅者也。
△集者聚也刘熙云会集众彩以成锦绣会集众字以成词义今疏主会集众义以成此疏也亦谦也。
二偈文归请二初归命三宝然此一偈全是资中沆法师语疏主本宗资中疏文意不忘本故特存焉然归三宝有其具阙不同有但归佛者有但归人者有总不归者此乃各随作者之意今疏即具归也然由六种义故所以归依三宝一是荷恩德谓佛大慈垂教与僧令我于苦不至于乐有得即三宝于我有大恩德为感荷故而归命之二请加护故谓将欲制疏恐多魔娆有成难事故归命之三为生信故谓疏主种智未圆所述疏文恐鲜有信今承佛力而作必信无疑四作仪式故夫臣子之道欲有所作必先告于君父今遗法子将有撰集必归三宝为后式故五表尊胜故三宝尊崇首出庶物为世良田疏首归之表殊胜故六为益物故三宝之能广益群品凡愚不觉鲜有知者故特归之以显于物有大利也。
△稽首者即能归志诚也稽者稽(鸡音)也以头至地稽留少时也即九拜之最重也九拜者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以头扣地也三曰空首以头至手即拜首也四曰振动即变其颜色有似哀悔五曰吉拜即先拜而后稽颡谓齐衰不杖已下者六曰凶拜即先稽颡而后拜三年服者七曰奇(基音)拜先屈一膝也八曰褒拜即再拜也九曰肃拜但俯下手即介胄者不拜但揖而已今云稽首即至重之拜也然能归之人必具三业以身业归显佛有天眼见以口业归显佛有天耳闻以意业归显佛有他心知未归已前三业悉皆不善归依之后三业皆善也又因中以身业归果上获神通轮以口业归果上获正教轮以意业归果上获记心轮轮能摧碾业烦恼故稽首通下法僧而转。
△我大师下六句即所归三宝然有三种谓住持别相同体住持者雕铸塑画名佛经律论教名法剃发染衣为僧别相者佛即三身十身法即教理行果僧即三贤十圣然亦五教浅深之异以三身等各别故故名别相耳同体者即就一法之上有觉照义故名佛可轨持故名法理智众德和合名僧今于三中此经是开权后说即正归一体旁及余二我字通于能所若属能归即稽首我之大师若属所归即称佛为我也然佛法无我何以称我谓拣彼此故即四我中能是世流布所通真假。
△大师即十号中一也然兹一句唯属释迦一佛以是此界化主故。
△十方调御尊即遍一切以表诸佛同证故谓一心一智慧力无畏亦然也又拣二乘不信有他方佛也唯许释迦一人。
△调御者涅槃云如来有四善法调御众生。
△尊者天人所尊重故具上九号故受尊称。
△佛顶下二句叹法宝法有四种谓教理行果佛顶即教法下云虽蒙如来佛顶神咒。
△首楞严是行法下云有大佛顶名首楞严具足万行。
△大觉是果法即究竟觉也拣异相似分真故云大觉。
△如来藏即理法又佛顶果也首楞严行也大觉如来藏是理法下云空生大觉中诠此三故名为教法藏者含藏为义体具众德故。
△圆明下二句叹僧宝圆明即二十五圣尽证圆明之人也或唯叹观音(云云)。
△诸圣众即普该听众也或可一切诸圣皆圆明大士也。
△上首龙尊王即独赞文殊也菩萨成道先劫号龙尊王今迹居因位弼辅能仁智德超群为众纲领故云上首下云文殊师利而为上首。
△常辟下总叹大慈辟开也谓常开大慈门度脱苦恼众也门有能通无壅为义然有教门行门理门之异慈能与乐悲能拔苦既云与乐拔苦必然或可救即是悲谓佛以四摄法救拔苦众生也。
△者即指三宝是救摄众生之者。
△愿垂下结愿利生愿即睎欲义疏主将欲制疏恐多魔娆故乞威加也又此妙难思法深而且隐谓教理行果俱不思议若匪三宝助增智慧则无以解通幽旨故法华云假使满世间皆如舍利弗尽思共度量不能测佛智圣智尚难图度凡岂不祈加护一言加护有冥有显冥即但求潜应密助智力显即现身摩顶说法慰安今但祈冥加耳然广论冥显有四句三十六句等(云云)。
△我即疏主自称也。
△显说即疏主智也。
△妙难思即此教也谓我欲以疏彰显宣说此妙难思之教也能诠所诠皆不思议故称曰妙又将入末叶斗争坚牢恐异执者多毁仰祈三宝护持必无所娆。
△普共下回向群灵释经之意只为利生。
△含灵即众生之异目也又拣相宗三无二有有不成佛者故特结云诸含灵也。
△速证真如海者意云非谓令生证得人天声闻等宗盖欲令众生同证真如究竟果海故也。
△言真如海者法喻双举也真者离诸伪妄如者无去无来法性周遍如海广大离虚妄故如海清净无法不备如海珍宝由此义故以海喻之。
将释下二分文解释二初分章。
△将者欲也且也。
△初教起因缘者夫圣人设教必不徒然今经发兴有何所以故授之以教起缘由兹经由十因缘故而得发起名教既兴未知约法约人摄属何藏故次辩藏乘分摄藏通于大小菩萨有权实不以义求罔知旨趣既知此经菩萨藏摄经藏所收未审诠法分齐极至于何故有第三教义分齐教所诠义已知至极未委何等机宜于此悟入故有第四所被机宜所诠所被既已冷然未审能诠之教以何为体故有第五能诠教体教体既明其如教下所诠宗于何事宗之毕竟为趣于何故有第六所诠宗趣既知此经以如来藏为宗首楞严定为趣弗审此经是何时说故第七明教迹先后虽知是法华后涅槃前说未审传来东土是何年代翻译为是何人故第八明传译时年既知传翻时代建立此经首题何目以题是一部纲总不得不预知悉故第九通释名题然科云通释名题者释通名题也(云云)大纲虽识别中之义户牖千端若不广解销义难知故有第十别解文义。
△别解文义者解别文义也(云云)然十中前八是悬谈后二释经此法贤首建此十门若约天台五重玄义即人法名如来藏心体首楞严妙定宗破疑生信用醍醐为教相(云云)。
二随释十初因缘中分文。
△总别者总总一代别别此经。
二正释二初总中正示因缘。
△酬者酬报。
△因即因地佛因地时欲析无上菩提遂启四弘誓愿烦恼誓断法门誓学众生誓度佛道誓成然此四愿只是悲智二门智则已圆悲心未满众生誓度生且宛然今虽证果不舍因门故现身说教济度含灵以答先愿也故妙经云我本立誓愿欲令一切众如我等无异如我昔所愿今者已满足化一切众生普令入佛道。
△酬请者佛初成道梵释诸天请转法轮也经云尔时诸梵王及诸天帝释护世四天王及大自在天并余诸天众眷属百千万恭敬合掌礼请我转法轮如来默然受请故始自鹿苑终于鹤树说诸经法教化众生也经云即于波罗奈转四谛法轮等故曰酬请。
△显理度生者说教显理良为度生然显理之言具含总别若以一音说法随类各解即总若说四谛十二因缘显生空理度凡夫外道说六波罗蜜法显二空理度不定性二乘及利根众生令入大乘道说一乘究竟法显实相理度定性不定性及圆菩萨并上上根凡夫令入究竟佛道然此一期竖配若细论四谛十二因缘六波罗蜜等各通大小权实显理亦异且如四谛有生灭无生无量无作等(云云)天台说藏通二教显真空理别圆二教显中道理真有即不即中有但不但若约今经开权之后普收大小咸会藏心即是唯一实理。
▲二克论佛意。
△原者掬穷也若穷佛本怀唯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也故妙经云诸佛唯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开佛知见所得清净故出现于世乃至入佛知见故出现于世天长疏主解云佛之知见非三非五故云一广博包含故云大诸佛仪式说此化生故云事机感曰因佛应为缘故即所以也由此大事因缘所以出现于世。
△开示悟入者法华论云开即双开菩提涅槃二无上果示即别示法身显三身同体悟即别指报身二乘不知说令知故八即因义修因契入也天台作四位四智四门观心释之四位者开即十住初破无明开如来藏见实相理谓性德之理为惑所染难可了知初心虽能圆信圆伏未断不名为开必内资观力外假法雨破除通别两惑性德知见朗然开发也示即十行也惑障既除知见体显法界众德显示分明也悟者十回向也障除体显法界理明故曰悟也入者十地也事理既融自在无碍从阿及荼自然流入也一位即一切位故不异而异作此释也余义详彼取要为言能知能见即圆顿妙智所知所见即实相妙理令物修此智契此理是佛本怀。
△虽三车通许等者三车即三乘也声闻缘觉菩萨此妙经文彼云譬如长者有一大宅为火所烧其诸子等乐着嬉戏不肯信受乃至云我今当设方便令免斯害而告之言汝等所可玩好希有难得汝若不取后必忧悔如是种种羊车鹿车牛车今在门外可以游戏汝等出来皆当与汝斯即通许(此喻法华前三乘权法也)。
△唯赐白牛者喻一佛乘也文云尔时诸子闻父所说心各勇锐争出火宅乃至云各赐诸子等一大车(此喻开权无权唯一究竟佛乘)。
△无三及二者亦彼文也彼云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天台解云无般若之二(通别二教)无方等之三(藏通别之三也)意显法华已前三乘权法但是名字引导众生也。
二别三列释中十初示真定。
△克示真三昧者克的显示也三昧云正受即首楞严定也然亦随处为名有云一行三昧金刚如幻真如等。
△遭难者佛赴王宫斋请阿难僧次不遑遂往城中平等行乞逢旃陀罗女名摩登伽从彼求水女生染心因遭邪咒摄持不觉入彼淫室如来天眼遥知遂乃归园说咒即遣文殊持之往救方免兹难此则由无真定故受邪欺也。
△故请诸佛等者阿难承佛咒力得归祇林见佛之后顶礼悲泣恨无始来一向多闻不全道力殷勤启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奢摩他云止三摩云观禅那云静虑又云思惟修等即止观双运也。
△言诸佛成菩提方便者举果请因也意显非祈权浅之行也亦深证此经法华后说也以声闻明请佛行故涅槃云复有一行名如来行。
△一门超出妙庄严路者定为因行所履故名为路。
二广引。
△再请者徴心之后重请行也故下文云尔时阿难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合掌恭敬而白佛言我是如来最小之弟虽今出家犹恃娇怜所以多闻未得无漏不能折伏娑毗罗咒当由不知真际所指唯愿世尊开示我等。
△责己者恨无始来一向多闻不全道力又云将谓如来惠我三昧不知身心本不相代又云已悉多闻不逮修习等皆责己也。
△偈赞希有者由佛约心约见修历诸门一一广破从兹悟解疑消于第三末经说偈赞曰妙湛总持不动尊首楞严王世希有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祇获法身。
△如来等者下云是名妙莲华金刚王宝觉如幻三摩地弹指超无学此阿毗达磨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等。
△敕说圆通者由阿难请云我今犹如旅泊之人忽蒙天王赐与华屋虽获大宅要因门入等如来欲示行门理宜选择圆实要门令其悟入故询诸圣入道观门故下经云若圆通根与不圆根日劫相倍遂令二十五圣各说本初成道妙门后敕文殊拣显唯取观音为要偏宜阿难及此界机也。
△指三世佛同此一门者文殊云此是微尘佛一路涅槃门过去诸如来此门已成就现在诸菩萨今各入圆明未来修学人当依如是法。
△道场加行者他力离魔障即令修行者建立道场围坛诵咒防御魔障也。
△成就圣位者即下所说地位皆由修此真定而成就也下文于第三渐次始自干慧终于妙觉不别而别成就五十七位故。
△立此经名者即文殊请问经名如来广答五种名目文云佛告文殊师利是经名大佛顶悉怛多般怛罗无上宝印十方如来清净海眼亦名救护亲因亦名如来密印亦名大方广妙莲华王亦名万行首楞严汝当奉持。
△破灭七趣者妄念未蠲升沈罔息真定一发七趣元空故下文云若得妙发真三摩提则妙常寂有无二无无二亦灭等。
△辩识诸魔者即第九第十如来无问自说五十境界此等皆为显定胜功故曰皆为此也。
▲二破妄执执心七处妄起三疑因缘自然其执非一故曰诸也执则确然不舍迷则于理不明斯之二义决定相须若执妄法必迷性明也。
△执常为断者匿王计身死后断灭也文云波斯匿王起立白佛我昔未承诸佛诲敕见迦旃延毗罗胝子咸言此身死后断灭名为涅槃佛即为约观河之见次显性常也。
△七处徴心者如来欲破阿难心是虚妄先诘心在何处譬如国王为贼所侵发兵讨除是兵要当知贼所在阿难遂计心在身内身外潜根随合等悉被如来破无所在如下详辩。
△三凝拒争者发心修行疑谤法退善疑无心土木疑因佛斥咄此非汝心遂起三疑向佛拒争也。
△佛再语云等者下云若汝执吝分别觉观所了知性必为心者此心则应离诸一切色香味触诸尘事业别有全性如汝今者承听我法此则因声而有分别乃至若离前尘有分别性即真汝心离尘无体斯则前尘分别影事此心则同龟毛兔角则汝法身同于断灭其谁修证无生法忍。
△约心见二门者以心为群妄之源见为我执之本诸妄虽多不离此起然心即是见为门不同故分别破初破妄心显真心即从如来举臂为光明拳乃至云一切世间诸修学人不得漏尽成阿罗汉皆由执此生死妄想误为真实等然亦非离现前一念别有真心但能妙体一念即空假中三千具足即是真心但为情牢执重者彻底破之须知破无所破无明即明真无别真一念即是如斯方称今经圆旨故下会通只于一念而示意在此矣次从佛告阿难汝先答我见光明拳云何成拳汝将谁见直至第三卷末即破妄见明真见也。
△人法者妄执虽多不过人法人法性相之执若忘二空妙理圆显然亦须辩人法之执浅深方甄教之大小。
三显妙心四初约迷显。
△开显妙明心者盖为众生处迷不悟本常心性故佛现身说教而点示之开示显发一切众生不思议心性故曰开显妙明心也又心性寂而常照曰明照而常寂曰妙寂照不二名妙明心。
△审问发心者阿难悚己随邪由无定力故归见佛即请行门如来未即为说却约心见徴解意云解若真正行可无邪故圆觉中文殊一章先明信解真正为本起因正同此也故下经云汝我同气情均天伦当初发心于我法中见何胜相顿舍世间深重恩爱阿难答云我见如来三十二相胜妙殊绝形体映彻犹如琉璃常自思惟此相非是欲爱所生何以故欲气粗浊不能发生胜净妙明紫金光聚是以渴仰从佛剃落阿难既申兹意即知以爱出家夫出家者是无为法无利无功德是真出家既因爱见出家难逃生死根本解既未逃生死真实之体安明故云全迷真实下云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
△无始相续者下云一切众生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
△即是菩提等者下云二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者即指此真心也。
△自责等者下云将谓如来惠我三昧不知身心本不相代我等今者二障所缠良由不知寂常心性等。
△许可等者妙明性即许说如来藏心也故下经云吾今为汝建大法幢亦令十方一切众生获妙微密性净明心等。
▲二约破显。
△乍者渐也或也。
△徴则七处徴心。
△显则八还显见然徴显之义经中甚繁下文自见。
△三科七大者会诸妄法当处绝待即是性常故文云汝犹未明一切浮尘诸幻化相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幻妄称相其性真为妙觉明体如是五阴六入从十二处至十八界生灭去来本如来藏至第三经末尽是显会之文由前广破不是真心恐愚法者不达破意离法求真故示法法咸是真常各各周遍各各含摄此彼相容一多自在斯乃微尘现土芥子纳须弥性本若斯难曾留碍故龙树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空即假即中正同此也。
▲三约悟显。
△众皆领悟者由佛约心见广破后会法法全真大众悟解疑消自述悟心之相也。
△自知心遍十方即下悟心广大益故下经云阿难大众身心荡然得无挂碍各各自知心遍十方等诸所有物至含褁十虚即了物咸真益下云一切世间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心精遍圆含褁十方等。
△身土等者即反顾遗身益下云反观父母所生之身犹彼虚空之中吹一微尘若存若亡等。
△唯一本妙等者即妙获元心益下云了然自知获本妙心常住不灭等。
△四约疑显。
△洎满慈等者满慈因闻佛说诸所有物皆即菩提遂疑云既即菩提自前何故复有山河大地诸有物象次第迁流流终而复始等如来乃举性觉妙明本觉明妙以断彼疑也。
△再责因缘者由佛结答满慈云汝但不随分别世间业果众生三种相续三缘断故三因不生等遂即难云如来现说三缘断故三因不生此则因缘皎然明白云何如来顿弃因缘我从因缘心得开悟等前已曾破因缘今复重疑故云再责。
四断疑网。
△决即决了。
△断即断除疑事不一曰众于理犹豫不明曰疑疑覆真理如网之罩蔽也。
△示见者由佛显见本来常住遂请问云我虽识此见性无还云何知是我真性佛借通力俾见初禅意显真见周圆本来若此功过在人故见彰远迩由是佛则穷尽法界菩萨见百千界乃至众生洞视不过分寸等。
△缩断者由阿难旋归讲堂但见一室之事既适见远而今见狭遂疑莫是缩大见为其小见为是墙宇夹之令断故云缩断佛即以器空之喻喻之令知空无规矩器自方圆以并见无舒缩也。
△离身者由佛示云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迷己为物若能转物即同如来身心圆明不动道场遍能含受十方国土阿难不了真见周圆绝于彼此却欲转前物象成我真见在彼目前故疑云若此见精必我妙性现在我前我今身心复是何物等意谓见性在前物上如来遂于物象以即见非见而广破之。
△因缘自尔者由阿难于物象上推求是见非见俱不可得如来皆印云如是如是以此大众茫然失守于是文殊为众咨询见性元是何物故无是非之相如来示云诸佛菩萨于其自性三摩地中见与见缘如虚空华元是菩提妙净明体云何于中有是非是又疑见性是因缘自然之法故下云诚如法王所说觉缘遍十方界与彼外道所谭神我遍十方界有何差别等既非自然必是因缘是义云何合因缘性等。
△和合非合者由佛示云见见之时见非是见不了此旨遂请问云和合非合心由未明而今更闻见见非见重增迷闷故佛一一随为破之。
△执相疑性者即富楼那闻如来说性火真空性空真火清净本然周遍法界等由执缘生之相差别遂疑性中不合相融故文云世尊若地性遍云何容水水性周遍火则不生复云何明水火二性俱遍法界不相凌灭耶佛即破云观相元妄无可指陈犹邀空华结为空果观性元真唯妙觉明妙觉明心先非水火云何复问相凌灭义。
△灭妄生妄者满慈疑云一切众生与佛觉性本来清净无状忽生山河大地如来今得妙空明觉何当复生如是诸妄意云众生既本清净今忽妄生如来今虽灭妄何时又生于妄耶如来举迷方空华金矿灰木四喻破之。
△成真不真者下云一切诸法咸是成佛真体阿难疑云佛已成道今何得有地狱等七趣差别斯则妄法融真之后再有不真也或可二句一意。
△修无常因等者下经佛令行者因地发心须与果心相应若不相应则无上菩提终不成就如种苦求甘烝沙作饭阿难云如佛说言因地觉心要与果位名目相应如果位中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藏大圆镜智是七种名体性坚凝如金刚王若此见听离于明暗毕竟无体云何将此毕竟断灭以为修因欲获如来七常住果如来令罗睺撞钟以显心性不灭用释彼疑也。
五辩修行。
△辩别分折也俾权实不滥邪正甄分也。
△门者行也以能通至果理故。
△深解现前者藏体难知由佛善巧已获明审若不修行空解何益虽有多闻与不闻等遂请修行之方次作诣真之路故下请云忽蒙天王赐与华屋虽获大宅要因门入天王喻佛屋喻藏性欲入藏性安住必须行门而入故佛为说止观两门为修行要三世如来因此而证菩提也。
△逮及也。
△畴语词也无始时之迷妄故曰畴昔攀缘。
△决定者三世诸佛决定须假也。
△湛即止也。
△旋即伏也以定伏其虚妄之心不起成不生灭即止观也。
△审详即观也谓审谛观察无始妄想头数分剂一一明知也如人识贼方可捉获。
△一根等者下云一根既反源六根成解脱诸既泯觉性圆彰冰泮水显天理斯然故曰诸妄消亡不真何待。
六分别邪正者行人起行行有正邪若不广辩无以得知故须辩识方免邪歧。
△已悟修行者由佛广示行门已审修行之理故下经云我今已悟成佛法门是中修行得无疑惑等末代行人匪示令知如何甄辨洗心非正往往随邪于是庆喜愍众故申兹请。
△漏卮无底之杯器也。
△四种明诲者根本戒也欲趣菩提须于四事无犯故下经云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脱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是名如来第一决定清净明诲乃至盗杀妄语皆作此说三世如来皆须决定持斯四戒戒器若完定水可贮。
△切即谨切也。
△洪大也。
△逭逃也书云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
△祈求也。
△却退也欲求速届前所退步岂可及乎欲得速至菩提果所而却戒步其可及乎进步喻持戒也。
七显咒功正咒才宣淫难即脱讵非咒之功乎。
△承力虽至等者获益虽为至极但令文殊暗诵阿难未得亲闻咒词故曰密言阙闻至第七卷中始来重请说咒下云虽蒙如来佛顶神咒冥获其力尚未亲闻唯愿大悲重为宣说等阿难再请意欲传通。
△况能等者意云何须重请流通以有大利益故以此神咒妙力密护六根之门六尘恶贼莫之能入无明业惑可庶消亡矣。
△防堤也。
△闲御也无始习漏种子为定击发难为制止故假咒力堤防闲御无隳正行俾现行之惑消伏未起之种不起。
△斋戒不禀而自备者由持咒力不曾禀持斋戒之人自然禀持斋戒故下云能令破戒之人戒根清净未得戒者令其得戒乃至云不持斋者自持斋等。
△果证不远而可得者下云诵持我咒三七日后瑞坐安居经一百日有利根者不起于座得须陀洹又云决定自知成佛不谬。
△消难获利者当知如是诵持众生火不能烧水不能溺大毒小毒所不能害乃至设有众生非三摩地心忆口持金刚藏王精心阴速发彼神诚是人应时心能记忆八万四千恒河沙劫周遍了知得无疑惑又云十方如来所得功德悉与是人。
△自行者下云十方如来因此咒心得成无上正遍知觉降伏诸魔制诸外道等。
△化他者经云十方如来含此咒心于微尘国转大法轮能于十方摩顶授记等。
△事者自行化他修证菩提之事。
八明行位理绝修证者寂灭真如有何位次岂有行之可修位之可证菩提涅槃同空华故故经云若有一法胜过涅槃我亦说为如梦如化净名云众生如诸佛如草木如等圆觉云始知众生本来成佛起信云从本已来离言说相毕竟平等斯约真如泯相显实门说。
△事存阶渐者此约生灭览理成事门说即有观可修有菩提涅槃可证有烦恼生死可断位次阶渐可历反妄旋真法尔涉于阶位如人习文取仕及第之后须有升陟之次也。
△偏一则病空有者若一向执无地位修证则堕空病龙树云宁起有见如须弥山不起空见如芥子许若一向执有则堕有见执断则拨无因果绝化群生成恶取空执常则不了法空利成爱见因果相辽难容进趣也。
△圆通则融者不生二边之执即契中道妙理由即真而俗故凡圣不滥慈济群品即俗而真故自他平等无生可度。
△不损等者寂照平等也照体即寂故不损灭定寂体即照故建立诸位也净名云不起灭定现诸威仪下经云当处出生随处灭尽等楞伽云初生即有灭。
△知机为请者下云如是修证佛三摩地未到涅槃云何名为干慧之地四十四心至何渐次得修行目诣何方所名入地中等。
△就行开示者经云尔时世尊赞阿难言善哉善哉汝等乃能普为大众及诸末世求大乘者悬示无上正修行路等即于无生忍中不别而别明五十七位以为行履之阶渐也。
△不断等者虽断惑而无惑可断方为真断以无明即明故虽证位而无位可证方为真证以本成佛故。
△金刚观察者即首楞严定也此定能观察一切诸法皆不可得能破一切无明如金刚坏物也令于一一位中断无断证无证也。
△十喻者如影响阳炎水月镜像虚空化干城幻。
△奢摩他中用毗婆舍那者止中用观也既云渐次深入故知位地不无也虽非作意任运自彰譬犹浣衣垢落先后天理斯然。
九示魔境。
△靡无也。
△鲜少也。
△克能也此诗语也此是如来无问自说盖为深矜末叶行人不了一实相相外余皆魔事恐彼误生取着失正堕邪故不待请回坐自宣故下经云即时如来将罢法座回紫金山再来凭几普告大众今日回心趣大菩提吾今已说真实修行汝犹未明修奢摩他微细魔事等俾令行人一一明辩使内外魔不得便也然其辨魔有其三法一以定研磨二以智慧观察三依本修治(云云)。
十折妄源。
△源者本也经经皆说五阴虚妄而不说是五种妄想所成独有今经示之最显也破色阴出坚固妄想受出虚明妄想想出融通妄想行出幽隐妄想识出罔象虚无颠倒妄想梵语塞健陀此云阴阴即阴覆真性蕴即蕴积有为烦恼故也起则始迷成识终结为色故云从细至粗破则反之然则起亦顿起非有先后义说始终断亦圆断法尔粗垢先除若其不然恐乖圆旨但是欲明行相须以次第显不次第也。
△识阴无体者不了一真成兹妄识若究其源毕竟无体全是一心故圭山云识如幻梦但是一心。
△湛入合湛者上湛是识下湛是真谓以定伏于湛识合归真如寂湛之理也斯乃真如是识边际也。
△何所不该者以五阴摄于百法但除六无为余皆摄尽故颂云色摄十一全受想各当一八王识蕴收七十三行摄无为非积聚不在蕴门摄故知五阴摄有为尽。
△论即起信论也文意可见。
二藏乘分摄初藏摄上来已知说此经之大意未悉兹经三二藏中当何藏摄故次辨也梵云俱舍此云藏谓能含藏故称曰藏。
△三藏者经律论也梵言修多罗宋云契经即契当法义契合机心也经即贯穿所说义理令不散失摄持所化物机令无坠故又杂心论有五义谓出生徴发绳墨结鬘涌泉等梵云毗奈耶此云律谓明持犯法则大似斯方条法或翻云调伏谓调练三业制伏过非调则通于止作伏则唯明止恶或翻云清凉或云灭等梵云阿毗达磨此言对法法即所对对即能对然有对向对观之异若以实智对理名对向若以后得对事名对观今于三中即经藏摄然经必备诠三字但就胜得名。
△二藏者菩萨声闻约人立名也但于前三藏诠示大乘理行果故名菩萨藏诠示小乘理行果故名声闻藏庄严论云人有三乘则合有三藏以缘觉人理果同故但立二也若据教行有别亦可为三(云云)。
△若此摄彼者即今经为能摄二三为所摄也。
△持戒证果有小乘者登伽证第三果阿难证二果等即摄声闻四种明诲即律藏阿难被徴匿王设难互相辩折即论藏问此有彼义故摄彼彼亦有此义何不摄此耶答以此能全摄彼彼但能分摄斯故故疏不论也。
▲一乘摄诸乘者三五九一等乘也斯经所谈诸法实相声闻缘觉皆获一乘寂灭场地故唯一乘摄得此经也。
△亦该诸乘者下明五戒十善因果报应即人天登伽阿难证果及诸圣观门即摄小乘及权菩萨也斯则逐器方圆无机不被蚊虻修罗饮其水者皆获充足故总摄也三分摄。
△十二分者因缘本生本事未曾有譬喻祇夜伽陀授记无问自说论议方广契经。
△方广摄此经者方者遍也广者大也今经唯显法性广大周遍平等故得摄也又下五名中一名大方广妙莲华经契经可知若以彼为所摄此经为能摄则总摄十二分也一以阿难示遭淫难为因如来说教为缘即因缘分又下广明因缘之义二下五名亦名大方广经即方广分又一经备明法性方广之义三下云令汝会中定性声闻皆获一乘寂灭场地虽无劫国记号其奈授记作佛即授记分四下云如来将罢法座再来凭几普告大众汝犹未识奢摩他中微细魔事等即无问自说分五下云我今犹如旅泊之人忽蒙天王赐与华屋要因门入一经之内备有譬喻不能具书即譬喻分六下文匿王设难庆喜再责因缘七处徴心三疑拒诤即论义分七下云妙湛总持不动尊首楞严王世希有又云我等平常未闻五阴五妄相成等即未曾有分八明摩登伽历劫爱缠又述二十五圣本昔之事又云如我马麦等无有异即本事分九下云自忆受生如恒河沙等即本生分说佛及弟子往昔之事名本事说佛及弟子往昔受身名本生十下云譬如人静居十方俱击鼓十处一时闻等即伽陀分十一下云良哉观世音入微尘佛国得大自在力等即祇夜分十二契经如常故云摄彼如前。
三教义分齐二初标章教为能诠义为所诠今以所诠义之浅深判能诠教之优劣也。
△贤首者即华严宗主藏法师灭后敕谥贤首大师。
▲二正辨中初约教诠法通局显分齐三初标。
△通局者通即终顿圆三教以能广博包含故以被机广故诠义深故显理实故破惑妙故鲜圆顿故初后等故局即小乘及始教也诠义浅故被机狭故解不圆融故又深必该浅故通浅不该深故局亦可后四教为通愚法小乘为局。
△教者教也圣人被下之言教凡成圣教愚成智故。
初小乘教。
△小乘者运小机至小果故曰小乘何意须说小耶以圣人演教为度物机若不逗机说教何益若但说深谤之堕恶是故如来不动寂场而游鹿苑十二年间说小乘法而教导之此是愚法之人但得无我犹不知五蕴之法当体即空如亡拳相五指犹存然准经论亦破界内法执(云云)。
△但说我空者一切凡夫执有我相执一切法为我所有故此教中破有我故若谓有我五蕴所成应有多我如一色蕴自有一十种色应有十一种我作此推捡故知无我。
△小说法空者阿含云无是老死无谁老死既云无是老死即法空义更不广明所以故曰小也。
△六识三毒者前六识也贪瞋痴三能损法身慧命故贬之云毒若以三毒为能熏现在色心为所熏即造业受生轮转六道名染根本若以不贪瞋痴为能熏色法为所熏即断烦恼出三界名净根本染之与净因三有无除此别无根本故云但也。
△未尽法源者未极二无住本也。
△故多诤论者诠识不至七八诠理不及中道实相故诸宗师各执一见分成二十余部互相诤论如群盲摸象纷然是非由不极源故也。
二大乘始教始者即法空教也分教法相教也始即初也入大之初门也分即支分也分得佛故谈未终极故得始分之名也。
△大乘者运大机至大果故虽四教权实有殊对前愚法通受大名法空者始自色心终于种智皆如幻化空华也故般若云无色无受想行识乃至无智亦无得等又云若有一法胜过涅槃我亦说为如梦如化。
△未尽法理者大乘法理不空不有而空而有中实圆妙今但说空将知未尽也法鼓经云一切空经是有余说中论云空是大乘初门又云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然般若备谈三教正意在圆如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等今偏约不得意边斥也。
△一切法相者法相虽多不过五位一白法纵说真如无为是诸法性亦堕法相之数故云但说法相。
△有不成佛者彼说五性之人三分半人不得成佛唯一分半人得成佛也既有不成故说名分终等三教则不然下云定性声闻无性阐提皆获一乘寂灭场地又云若有一人发真归元诸器世间应念化成无上智觉无情尚咸成觉讵有不成有情者哉问此始教与愚法小乘优劣如何答前是正说我空今此正说法空但未能见空实相故受始名既能体法即空不为法缚可从此门通达实相故是大乘初门故大论云为小乘钝根弟子说我空为大乘利根弟子说法空然但舍旁取正而说有执法者皆由着我我执若亡我所自遣故正说我空始教既是衍门故正说法空也此正同天台通教体法见空空含不空号含中真前通三藏后入别圆故曰通教但深观此空能见不空受别圆接故知此教是入实之初门也问始教断证分剂与小何别答二教惑理是一观智全殊惑理一者愚法断执取计名二粗之惑是我执分别我执俱生即见思惑也若其始教今家则无明文若以义求亦只断我执分别俱生之惑但空六凡法界之法证真谛理与小不殊故云惑理一也观智殊者以其所修观智体折有异故云观智全殊问起信论中断智相相续相名断法执还与今始教断法执同否答不同彼是界外根本无明法执也彼论六染文云二者不断相应染(即相续相)依信相应地修学方便渐渐能舍得净心地究竟离故三者分别相应染(即智相也)依具戒地渐离乃至无相方便地究竟离故藏师判相续相是法执分别初地究尽智相是法执俱生二地至七地究尽岂非此二粗是破无明位正属界外法执耶始教但断界内法执若破无明即非当分与后三教不殊若已破无明即入秘藏即不可言始教是大乘初门但见空理故知始教不断无明法执须善分别不可雷同问下疏云法相极于三细岂非始教断界外无明耶答此明分教了诸法生起以赖耶为本纵说次第破十品无明证妙觉者皆是教道之说为引机入证故也若实破证则与后三教同分教之义即泯故天台明别教破无明是教道说若实破无明则无历别故彼文云入地自证权门自开岂有亲证而存隔历又云初地即初住故当恁之时无权可存或说有妄外真如不受熏变如云外月破尽三细究竟证得此理教道明矣。
三大乘终教终实二名但唯一体对前始分义立两名耳。
△随缘者即真如不守自性成妄法也起信云心生灭者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所谓心性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阿梨耶识等缘起之法全有而成无性可得即是真如如水成波波即水故从真起妄故曰随缘妄即全真故云无性如金成器器即是金。
△定性等者三聚五性一切众生悉成佛也涅槃云凡有心者皆得作佛圆觉云有性无性齐成佛道。
△方尽等者对前辨果也诠法穷源故云至极非同于权故云实理也。
四大乘顿教不谈委曲直示心源故曰顿也然有约部论顿即华严也逐机明顿即不定也如圆觉观无量寿等。
△不说法相者不说偏计依他色心等法也此约真如门泯相说也。
△唯辩真性者独显圆成实性也一实性外更无别法照体独立物我皆如。
△八识者是法相之源今此教中亦且不立菩提涅槃尚不可立况妄谙乎。
△呵教者斥其无实也肇公云名无得物之功圆觉云修多罗教如标月指起信云一切言说假名无实但随妄念不可得故此皆破众生执言滞教成生死本。
△劝离者起信云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等净名云无有名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又云文字性离即是解脱达磨云我法以心传心等。
△毁相者金刚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下云当处出生随处灭尽。
△泯心者楞伽云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般若云无智亦无得起信云非色非心非智非识等故知有念即凡夫无念即诸佛下云歇即菩提何藉劬劳肯綮修证是知刹那登妙觉等佛于一朝如斯之论讵非顿乎。
△不依地位者真如寂理何位次可及圆觉云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思益云不从一地至一地等五一乘圆教此之一教该收前四性相俱融含摄无碍乃至草叶皆即真如即华严宗也。
△所说唯是法界者谓心境理事染净等法皆是实相故云唯是法界或可此句总标性海圆融等是别列四种法界。
△性界圆融理法界理性深广常住无迁故曰性海理体周遍无法不容故曰圆融。
△缘起即事法界谓众缘所造心境染净等法各不同故。
△无碍即理事无碍法界缘起事法皆理所成缘起无性不碍于理理能随缘不碍于事故知理事二无障碍也。
△相即相入等即事事无碍法界谓一入一切一切入一互为主伴如天网珠光影互入无碍无尽不可思议自在若此以一事法全理所成理既本性周遍事亦称理周遍故得一事法能遍入一切事中故云一入一切又一切事法既同一理所成周遍之理既全在一事法中故得一切事法亦随理同入一事法中故云一切入一以一一事称理成故如百千灯光照一室其光各遍一室其光互互相入也界者性也分也事言界者即三科五蕴一一事法分限别故理言界者以一切法当处寂灭唯一性故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具性分两义(云云)然此四种法界举一即具四言四体即一一四无碍方曰圆融问楞严大师尝于笔削记中将此五教对天台化法四教但开合之异彼则开前合后此乃开后合前未审约但明开以何论合矧彼双遮双照遮照相须三义一时方称圆教讵容支开被三根器乎答约义对论不无其理但由彼斯学人专守一边互成诤诘其中更有绵历年纪听此五教都不明五教义者臆说云云今略以彼此文意粗试通之且此云愚法小乘同彼三藏于理不疑也二此云大乘始教属诸法空经同彼通教修体法观破六凡法界证即空真其义颇齐若始教中分义属法相宗备说八识差别之修次第修证历位浅深因果殊隔同彼别教历别渐修备学法门经无量劫修习取证破尽十二品无明方显佛界但中之理理非具法绝待之中但有教道权谈非是究竟实说天台云有教无人既说佛界但理在九界外正同相宗说真如在诸法外坚如玉石不受熏变其义一揆问彼何以开为通别此何以合为一始答彼约理真中故开此以俱衍权故合也三此云终教谈真如随缘成一切法诸法无性当处即真同彼天台双照空有之义也四此云顿教明呵教泯相不着二边直契圆成同彼天台双遮空有五此云圆教者包融性相该括始终虽泯空有空有炳然虽示色空色空都寂法界圆融无碍自在同彼天台非寂非照而寂而照义也斯上终等三教即是不思议照不思议遮不思议遮照一时也若达观之士闻不思议言义自照着不俟更陈其未了者直更细明然要先知斯终顿圆三教但为门有异圆实无殊对彼之义方可冷然应知斯三皆以不思议中道实相为体所诠之体既实诠体之教无不圆妙所被之机同是圆顿所起之行皆悉无作但由宜闻真如不守自性成一切法缘起无性一切皆如之义而得入者即以终教接之其实于终教双照入者即达顿教双遮圆教非遮非照而遮而照义也以是不思议照故宜闻顿教双遮圆教遮照同时亦然入一达三了三即一如一王都入门异尔以此而知入门异故须三修证同故只一一三相资方被圆机足矣名偏意圆宜善知悉与彼天台三义一时无相违也亦如天台于一圆教机宜异故横开四门四门之机虽异皆是圆机或宜空门入者余三悉趣空门入一达四王都不殊故知彼从圆有门入者同此终教得入从圆空门入者同此顿教得入从圆双亦双非门入者同此圆教得入应知此乃只一圆实义开三教之殊彼亦唯一圆教义设四门之异此由不开四门义开三教接物设既备设四门但受一圆之目大抵而论三教四门只为便宜故设故今三教即彼四门更无异也不可谓终教入故失于顿圆之旨不可谓彼从有门入故失于空等门意苟执终教定双照者非独实教上乘成可思议抑亦但得俗谛之义尚不如分教分教虽理在事外不谈相即无碍而且二谛具明又但得用而阙于体何者照有照空是用非有非空是体又双照双遮俱是用非遮非照方为体若坚执不融翻成但俗但用粗浅之法如斯弘教诚为他宗取笑自谓禀贤首宗讲长水疏焉知宗师妙旨顿被沉废痛哉痛哉又若三教不皆圆实者何以行愿钞明渐顿义云若法相宗行位地前伏惑登地断惑乃至金刚喻定解脱道中方成妙觉名渐无相宗一向不说地位为顿然此并非称性圆证圆修今就此宗直谈真界非渐非顿随缘修证则具渐具顿若终顿二教不同是圆融者何不指终顿二教为非圆修圆证而秪将始教对拣权实耶又圆觉疏将圆觉顿教与华严对辨齐平义已即云终教与此正同若然岂不三教义等耶问终等三教有优劣否答虽俱圆实不异而异义分三品从双照入者为下双遮入者为中遮照俱时入者为上若得此意研核教旨众滞自消问华严疏说此经明事事无阂指事全理名别教一乘终顿融事归理至于法华会三归一名同教一乘如何谓言三教义一耶答且如终教为拣异始教唯空教理俱权分教教权理实皆是权浅特立终极称实之教名为终教既实且极岂得未究竟耶况终教既谈理事无碍岂不达事全理耶法华世间相常楞严世间诸所有物皆即菩提非事全理耶譬犹波水无碍岂得不晓全波是水耶又华严顿为菩萨说圆顿法名别教一乘法华为前三时已调熟者会归一乘名同教一乘同别虽殊一乘岂异若言异者更为可笑具教眼者如指诸掌盖为浅学执固之者须至备括一家教旨委而示之也问人师立教各是一途何须强会答通论判教悉准一代之经经既不殊讵可天隔又此和会盖为表明所禀起信钞中之说非无由也。
三教摄。
△正唯终教者既三教圆实不殊故但约诠义多小以判兼正今经多说迷真逐妄诸法生起本末次第返妄旋真皆圆实故如下经云一切世界因果微尘因心成体又云无同异中炽然成异所既妄立生汝妄能等又云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其性真为妙觉明体等一经始终多谈斯义故云正是终教也。
△兼顿圆者如云金刚王宝觉如幻三昧提弹指超无学又云歇即菩提性净明心等即顿教也若云地水火风皆遍法界性火真空性空真火不相妨碍又云离一切相即一切法又云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转等又云一为无量无量为一等皆圆义也此文既少故判为兼若约一往诠言圆融胜妙以立一经尊极应判云正唯圆教兼于顿终今既三教齐致故但约文多少以判正旁则无咎也若约五判应云此经分齐正唯终顿圆三兼于愚始二教以下明五比丘所悟法及根境如空华等。
二约法生起本末显分齐中初一心为本源。
△一心源者谓此一心是染净诸法之根本故论云摩诃衍者一法二义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心则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依于此心显示摩诃衍义等故知一心是诸法本其犹水源为万流之本此约因法显故云众生心若圆觉经中约果法显即云无上法王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蜜等。
二依一心开二门。
△二门者论云依一心法有二种门然真如门中有离言真如依言真如依言中有空不空真如等。
云依后门明二义科云后门即生灭门也。
△二义者彼论云此识有二种义能生一切法摄一切法云何为二一者觉义二者不觉义等。
△心体离念等者论云所言觉者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说名本觉等一言其觉有始觉本觉本觉复有随染本觉性净本觉之异不觉中有根本枝末之别四依后义生三细谓依不觉故起业等三相也一是业相业者为因义动作义论云一者无明业相以依不觉故心动说名为业觉则不动动则有苦果不离因二者转相即转前业相为能见故论云二者能见相以依动故能见不动则无见三是现相由能缘心带所缘境故论云三者境界相以依能见故境界妄现离见则无境界等此三属本识对后事识粗位通称曰细故论云复次依不觉故生三种相与后不觉相应不离等。
△五依最后生六粗最后即现相也论云以有境界缘故复生六种动相等斯六属事识位涉于外境其相显著故称曰粗。
△智相者执境外生起智分别爱与不爱等。
△相续相者依前分别遂起苦乐觉心念念相应不断等。
▲二正显分齐初通指诸教。
△通诠本末者一心为本九相为未。
▲二别显今经则此经常住真心等者上来通约诸教明生起义未知此经对彼其义云何谓今经即以常住真心为一心源也下云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等一切世界因果等法皆以此心为本而生起也。
△二根本者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即汝今者用攀缘心为自性者二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即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等。
△咸言妙真如性者下云如是五阴六入等皆如来藏妙真如性等斯乃法法当处绝待全是真实即真如门也。
△瞪目者喻真妄和合故则有法生如清净眼观睛明空由目劳动见空有华华实不曾生起。
△合手者文云其人无故以二手掌于空相摩等又云如人以一冷手触于热手若热势多冷者从热等皆喻妄生也。
△眚见等者文云如世间人目有赤眚夜见灯光别有圆影五色重叠等此约不了一真忽然妄起成生灭门也。
△性明圆等者一真之性本自明圆因不了元明故有妄法发于性上故曰因明发性然实全性成妄非如树发于华。
△识精元明者约体指妄也斯识无体本是元常故曰元明。
△性一切心者谓一切法以心为体性也。
△满慈致疑者因闻佛说清净本然遂疑云何得有世界山河也经文备如前引。
△本觉不觉者性觉必明即本觉也妄为明觉即不觉也。
△了然自知者始觉也。
△三相即异同非同非异之三相也下云所既妄立生汝妄能无同异中炽然成异等。
△四轮即经云觉明空昧相待成摇故有风轮执持世界因空生摇坚明立碍故有金轮保持国土坚觉宝成摇明风出风金相磨故有火光为变化生宝明生润火光上蒸故有水轮含十方界等。
△晦昧即业相亦即赖耶四分中自证分证自证分也。
△为空即转相四分中见分也。
△结暗为色即现相四分中相分也故晦昧等即三相也。
△引起等者下云如是扰恼相待成劳劳久发尘自相浑浊由是引起尘劳烦恼起为世界静成虚空虚空为同世界成异等。
△聚缘内摇者集聚外境于内分别也由有境界缘故起心分别念念不断也。
△趣外奔逸者由念不断故遂成分离取六尘境下云色杂妄想想相为身聚缘内摇趣外奔逸昏扰扰相以为心性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外洎山河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等。
△业果众生等者六粗中造业受报二相也合云三种今但约正报为言也下云汝但不随分别世间业果众生三种相续等。
▲由是下二总叹学人披阅此经始自一性终至九界无不备谈无不当处真实不是隐覆真相而说足显此经终实圆妙故也。
四所被机宜中初标章上来已悉此经深妙且大圣设化或说或默无不为机未审何机于此得入故须辨之。
▲二随辩中初料拣。
△乐著名相者有一类机但乐名言法相者也且此经非相故不可思非名故不可议是故著名相者不堪受此经也下文云见与见缘如虚空华等。
△以文为解即文字法师不能忘情合理者也。
△滞行位者计佛居果上我处凡夫行位遥远如何得臻上果心著有为遂生劳怠。
△情尚等者尔雅云宾者服也凡有所皆言服在空也宾者客也主既立无故客有所言皆向主故。
△自恃等者天真即自然义也本来自然是佛何用更求于佛烦恼本无更何所断凡见进修之人即轻厌之也圆觉云不断生死不求涅槃任彼一切随诸法性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任有故说名为病等。
△固执者斯人先闻小教便执在心坚守不舍后闻说大不肯信受如人元担于麻后遇金藏不能总担又惜前功不肯弃麻遂舍金去经云所未闻法闻之不疑是为希有。
△皆非器者如上诸过中随落一过即非是堪受此经之根器也。
△反上者谓虽寻文而文字性离虽睹相而常照自心反上著名相也因该果海果彻因源即反滞行位者也虽空不断而中道了然反情尚于空也理顿悟而事渐修反轻厌进习也精勤求法无暂懈怠反弃金也。
▲二。
△普收凡有心者皆得作佛有性无性齐成佛道又云饮其水者皆获充足等此约结缘下种故普收一切也。
▲二。
△益者浅深悟入者证悟契入也俱无则因此熏成远种也。
△金刚喻者彼云譬如丈夫食少金刚要穿其身出在于外何以故金刚不与肉身杂秽而同止故于如来所种少善根亦复如是要穿有为烦恼身过到于无为智处等纵谤堕恶由历耳故终须醒悟如人因地而倒因地而起也悟入等即种熟脱也。
△兼为余性等者定性声闻定性缘觉及无种性人也二乘之人实不定性但闻斯教决定回心且无性之人但无善性傥闻今教善种自成遇缘发起必当成佛楞伽说二种阐提一大悲菩萨二断善根众生佛说永不入者虽大悲菩萨应知无信之但得闻教后必悟入也。
△三聚者聚犹众也每类非一故称众也然有三乘不同若以五无间业众生为邪定学无学人为正定余漏无漏人为不定即小乘说若以无种性人为邪定菩萨性人为正定不定性人为不定即权教说若以一切异生为邪定三贤已去为正定十信为不定即实教说今经即唯实也。
五能诠体性中初标章上虽已明教所被机未委一代教法以何为体而能诠辩无量事理耶故以四门辨之然今辩体不同天台五重玄义辨体彼明所诠之体如今经以如来藏心为体维摩不思议为体法华实相为体等今此是显能诠之体即当体体然据归性门亦摄所诠之体则此通彼局也。
▲初随相门。
△声名句文者声是教主言音名句文是声上屈曲诠表然有三义一唯以声为教体二唯以名句文为体三通四法为体若但取声唯是径捷之声且无诠表若唯名句文又文等无所依故以名句文但是声上用故若无所依之声则名等何有故须通取。
△体用假实者声是实即不可见有对色名句文是假属不相应行法非色非心但约分位假立论云名诠自性句诠差别(云云)亦可通取一切法为教体但能生物解即为教体如灵云见桃华得道等净名云有以光明作佛事有以菩提树作佛事乃至云八万四千尘劳众生为之疲劳诸佛即以此法而作佛事楞伽云有佛国土直视不瞬口无言说有佛国土动身名为说法且香积世界餐香饭而三昧成极乐国土听风歌而正念圆丝竹可以传心目击以之存道只如今经二十五圣于十八界七大性皆获悟入此讵唯名句文耶天台师云手不执卷常读是经口无言声遍读众典佛不说法常闻梵音心不思惟遍照法界。
△若不等者如世功韵玉篇不属诗书礼乐故不可以教化下民移风易俗是故挟所诠义俱为教体天台明教行理三种经旨于此。
▲二唯识门前二等者能诠所诠也此二教体下离识所变也经云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故知能所诠法皆从识变。
△本质影像之异者谓以众生为缘故于妙观察智净识演出八音四辨之声教名本质教众生由佛声教为缘故于自心变起影像而缘名影像教斯乃众生诸佛互为增上缘也唯识云展转增上力二识成决定若对五教通以四句拣之谓唯本非影愚法小乘唯影非本终教亦本亦影始教非本非影顿教具足四句圆教(云云)。
▲三归性门前收差别之教但唯一识今明此识但是一心一心即真如也如水成波波全归水故圭山云识如幻梦但是一心。
▲四无碍门即事事无碍法法相融生死真如夷齐一贯方为极唱。
△心境下正显无碍之相也心即唯识门境即随相门理即归性门事即重指随相唯识二门要成句故重言之也此之三门即一论三即三而一互相依倚互相无碍应知言色时一切皆色一切是经举识时一切皆识全识是经故得动止纵横无非教体也。
△以一心法有二门故者出所以也故者所以义如上心境理事无碍者由一切法不离真如生灭二门故又此二门全即一心故归性即真如门随相唯识即生灭门二门不二即是一心故得交彻无碍也。
六所诠宗趣初标章一部所崇曰宗宗之所归曰趣然今家明宗若望天台五重玄义即含体宗用三科如来藏是体非因非果修首楞严妙定能取于体通因通果是宗惑业消灭起大神用是用若欲会者圆融之教开合颇齐彼以即一而三故体宗用分以彰修性之殊此以即三而一故三法合说乍似相反其实相成。
▲初统论诸教。
△统论等者吾教自浅之深皆以因缘为宗儒即宗于五常道则宗于自然佛则宗于因缘一言因缘有内有外外即如以种子为因水土人时为缘而芽得生又如泥团为因轮绳陶师为缘而器得成内因缘者然有世间因缘出世间因缘世间者十二因缘也无明为因行支为缘名色等方得生起若出世因缘者即自性本觉内熏为因师教善友外熏为缘则能成就佛果是知吾教浅深虽异因缘是同如佛以愿力为因须假度生为缘若无众生佛不说法然有四种不同一因缘故生死成坏涅槃云我观诸行生灭无常云何得知以因缘故知二因缘故即空故龙树云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三因缘故即假如镜像水月等缘会不得不现四因缘故即中若言不从因缘即是定有定无则堕断常之过故中论云因缘所生法即空即假即中然因缘是一由四人观之有异下智观故得声闻菩提中智观故得缘觉菩提上智观故得菩萨菩提上上智观故得佛菩提故知佛教因缘收尽。
△宗途五者一随相法执宗即小乘诸师依阿含等经以造婆沙俱舍等论二真空无相宗即龙树提婆依般若等经以造中观等论三唯识法相宗即天亲无著依深密等经以造唯识等论四如来藏缘起宗即马鸣坚慧依楞伽等经以造起信等论五圆融具德宗即华严宗天亲菩萨造论解释今经约文广略当四约义尊胜应五。
二别显今经中初拟他解初总。
△注偏计等者如夜见绳迷谓为蛇蛇岂有实但是情有夜见杌木谓之为鬼亦复如是偏计妄法亦尔情中则有理上元无如病目见华华实无故故唯识云由彼彼遍计偏计种种物此偏计所执自性无所有金刚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起信云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心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等未审今经之中还有此文否故注云如虚空等下云见与见缘如虚空华本无所有等。
△妄为色空等者下云本是妙明无上菩提妄为色空及以闻见如第二月谁为是月又谁非月注依他等者前约脱体无故云空今乃假有本自寂然如日中见影影本自寂虽依身有身实不尝现影如镜中像非从内出非从外入见时不是新生不见亦非灭去故寂如依麻有绳绳全假立麻虽做绳麻性不变依他之性亦尔不待破除本自寂也唯识云依他起自性分别缘所生妙经云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又云世间相常住等。
△注当处等者下云汝犹未明一切浮尘诸幻化相当处出生随处灭等。
△藏性圆满者计蛇之绳谓鬼之木做绳之麻此三俱喻藏性也既知心境元寂则显藏性本圆一切众生不能空寂心境故藏性弗及显现若能空寂则得藏性圆彰也。
△注此见等者下云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云何于中有是非是又云见与见缘似现前境元我觉明。
△凡圣平等者由圆满故平等也圆觉云始知众生本来成佛净名云众生如弥勒如草木如。
△迷悟等者下经云殊不能知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妙真如性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死生了不可得。
△圣凡无二路者中间无实性是故若交芦结解同所因圣凡无二路迷晦即无明发明便解脱。
△生死涅槃等者下云一切世间山河大地生死涅槃皆即狂劳虚妄华相等。
△忘情者行人由达心境空寂故自然丧己妄情一念不生即同于佛也。
△则汝心中者下云则汝心中演若达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胜净明心本周法界不从人得等。
△旋流无妄者下文拣圆通文也彼云今此娑婆界声论得宣明众生迷本闻循声故流转旋流获无妄等。
△等佛者只为情生智隔想变体殊若乃忘情与佛平等。
△即同如来者下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身心圆明不动道场于一毛端现宝王利坐微尘里转大法轮。
△方便易成就者下云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方便易成就堪与教阿难及末劫沉沦等。
△三缘等者下云汝但不随分别世间业果众生三种相续三缘断故三因不生等。
△永绝轮回等者业惑才消轮回自绝故圆觉云知彼如空华即能免流转。
△若得妙发等者下云若得妙发三摩提者则妙常寂尚无不杀不盗不淫云何更随杀盗淫事。
△有无二无者即有杀盗淫无杀盗淫俱无也下云有名鬼伦无名天趣有无二无无二亦灭等。
△起大神用者三惑二死既亡三智五眼圆发性德妙用自此而彰也。
△不须天眼等者三渐次文文云是修行人先持声闻四弃八弃执身不动后行菩萨清净律仪执心不起禁戒成就乃至云是清净人修三摩提父母肉身不须天眼自然观见十方世界睹佛闻法得大神通。
△安乐者得禅定乐也又得涅槃常乐我净之乐。
△身心快然等者下云阿难与诸大众蒙佛开示慧觉圆通得无疑惑俱白佛言我等今日身心皎然快得无碍等。
△自在者不着涅槃生死也。
△一为等者下云我以不生不灭合如来藏而如来藏唯妙觉明圆照法界是故于中一为无量无量为一等。
▲二。
△别五对者一以说教为宗义意为趣二事法为宗显理为趣事即义中所诠三科五蕴破妄显真等事也诠此事者为显理故三理境为宗修行为趣境即所观真理为对能观智故称之曰境四以修行为宗藏体寂灭为趣五以藏性寂灭为宗起大神用为趣。
△相由者由教故有义由义故显理显理故修行修行故趣寂趣寂故起用起用故出假利生其犹于镜垢尽明彰物对像现尔。
二随要释中初约解行。
△许示者经云有三摩提名大佛顶具足万行等。
△徴解者却反徴问出家本怀也经云汝我同气情均天伦当初发心于我法中见何胜相顿舍世间深重恩爱直至第三卷经终尽是开示阿难圆解一约修证。
△虽获等者即下请行之文下云我今犹如旅泊之人虽获大宅要因门入等然据今文总有三重谓解行证今示下经但引解行之文而不引趣证文者意云行成必证事可知也又入通能所行证双该也。
△若欲具明者应云解如来藏为宗谓佛许示真修却约心见徴解行首楞严定为趣故下请云虽获大宅要因门入等次修此真定为宗证彼藏体为趣下云我以不生不灭合如来藏等七教迹前后。
△集者即结集此经之人也。
△约类总为一部者虽非一含所谈而其所诠法义相同故合为一也如人说事闻者有疑遇他事故不遑咨问及后再面方获咨询以决前疑也今亦如是时虽不同只是一经之事如华严七处九会但一经耳。
△匿王致疑者叙外道之说疑身死后断灭也下云我闻迦旃延毗罗胝子咸言此身死后断灭名为涅槃等。
△阿难疑问者下经佛云一人成道依正咸真今佛成道何故复有地狱饿鬼畜生等道乃至举琉璃王善星比丘生身陷狱为有定处为无定处等。
△诛释种者琉璃幼岁于释摩南家学射其家新建一堂欲请佛琉璃幼孩入中作剧由是释种以言骂之曰汝是何人辄污我堂琉璃大怒告左右曰待我为王必须语我我得报之后为王果诛释种忖为此恶必招祸报遂乘舶入海至中流间业火四焚直入地狱今此大意云第二卷中匿王在座请问及匿王崩琉璃为王方诛释种今既举琉璃陷狱为问验知隔矌时遥非一会一时说也。
▲二定文之部属。
△耶输受记者引文证是法华后也下云或得出缠或蒙授记出缠即登伽证第三离欲果授记即耶输已曾于法华会中授记作佛也。
△持地等者下云我闻如来宣妙莲华佛知见地我先证明等即妙经普门品终云尔时持地菩萨即从座起前白佛言世尊若有众生闻是观世音菩萨品时众中八万四千众生皆发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应身无量者既云应身无量斯即是入无记化化禅能普现色身也经云以佛道声令一切闻也。
△显露入实者下云了然自知获本妙心常住不灭等又云不历僧祇获法身又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等既请佛行开权后经理无惑也。
△尽证圆妙者如最初陈如云妙音密圆得阿罗汉优波尼沙陀云尘色既尽妙色密圆等此皆住持如来三德秘藏圆妙可知也。
△俱醍醐者今经既在法华后说故知以醍醐为教相也若时若部若教若人悉圆极也若不明终顿圆三俱是圆极并无优劣而作浅深解者即疏主判云正唯终教大乖经旨及法华后意也明教者悉之。
八传译时中初明翻译。
△制止道场者道场即寺也汉世名寺隋朝敕改天下寺字为道场改道观为玄坛。
△边境者边方戍遏之人也。
△中宗者庐陵太子也高宗之子则天亲毓一十八上登大宝之位后被则天毁位贬于房州庐陵郡后得狄相犯谏遂陵却诏回荐升宝位恰当长安三年中宗即改为神龙元年也正月升位二月即贬房融于岭南知铨同五月遇此三藏对译兹经。
▲二叙流传。
△大通即北神秀和尚也。
△灌涛即县名也。
▲二叙异同然据译场中有证梵义证梵文读梵本有传语证译证义今般剌密帝是传语之人云峰是翻梵为华之人房相与迪公即受其语以书之也必润其辞也。
▲二会通可见。
首楞严经义疏释要钞卷第一
卍续藏第 11 册 No. 0267 楞严经义疏释要钞
首楞严经义疏释要钞卷第二
长水沙门 怀远 录
九通释名题中初正题然此一题凡二十字有唐梵具通别梵言摩诃此云大佛陀云觉乌瑟尼沙云顶此之三字即总指性净明心为一经正体也心性虽离名相为益物故须立强名夫名能召法寻名可以识体譬如因指可以见月又经云俗谛有名无实义第一义谛有名有实义今谈实谛立乎妙名其宜者哉法性常住周遍含容曰大下云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本有灵知曰佛下云性觉妙明本觉明妙等本具出生妙用曰顶下云不动道场遍能含受十方国土此直指一心法体本具三德妙常是心佛众生之本性一切诸法之亲依是妙定之所显是现化之元基湛寂明圆常住平等包万有以无余吐十方而发现众生迷故目前不辨日用罔知华严云法性遍在一切处一切众生及国土三世悉在无有余亦无形相而可得下经云常住真心性净明体又云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由是迷之即为生死为烦恼为结缚悟之即为菩提为涅槃为安乐解脱名秘密藏大即法身佛即般若顶即解脱能超绝二死故以顶对解脱然此三字须约修性离合释之若约性者即离义谓本有三种三理元遍为性三也从如来下即全性起修如来密因修证即妙三观为三般若菩萨万行首楞严即妙三止为三解脱即修六也故不二门云离谓修性各三然此九法三三相冥秪是三法三无别三体即是一九一难思方彰秘妙故我如来四十九年说教盖为开示众生此之心性故下斥云一切众生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故受轮转故知一经首题只是总明三法如是我闻已下即是别明三法若得此意一经之旨思过半矣若以大佛顶三字自论修性者即是合义大即性德法身佛即修德般若顶即修德解脱修性融通不思议一名大佛顶不二门云合谓修二性一如来已下即是别显圆顿修证之相以此二义释之理无不尽问长水何得不作此释答文异义同寻疏可解(云云)梵云多陀阿伽度此云如来即乘如实道来成正觉上冥下显三身备矣梵语散脂醯都斯云密因约教则秘密首楞严但处心诵持自然成德约行则圆修定惠非五乘七方便所知故曰果因又密是三德果因即圆定惠修圆定惠趣三德果故曰密因然初心能了森罗万像即空假中皆是自己心性故曰密因然则见有自己早隔十山岂况更存心外之法如斯体达至近至妙一经宗旨无出斯也涅槃云复有一行名如来行。
△修证者修圆因证圆果也。
△了义者称实究竟之谈非是有余覆相之说。
△菩萨者具云菩提萨埵此云大道心众生上求大道下化众生。
△万行首楞严者由修妙定万行自圆达事实相名事究竟法华云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经即通号通一切故然具教行人理(云云)七种立题此从人法得名孤山以顶字为喻即具三为目。
疏二初总显意经有下假设难意云下问名中备显五名一名大佛顶悉怛多般怛罗无上宝印二名救护亲因度脱阿难入遍知海三名密因修证了义四名大方广妙莲华王五名诸菩萨万行首楞严何故题中不说大方广妙莲华王及救护亲因入遍知海之二名耶谓该下释通也所以但合三为题者谓该教等诸法足故了义教也密因修证万行首楞严行也如来菩萨人也大佛顶理也万行等因也如来佛顶果也了义为显首题严为密又咒辞名密今经是法华后说所谈教等圆妙与法华不殊教即惟有一乘法无三及二行乃即观之止解脱难思人则分证极果如实遍知理则法界中道性德含容因之与果诸法实相显即无覆无遍密乃惟圆无外如斯八法玄妙览者足见幽深。
二别释中。
△义含者经中虽无理果为大佛顶文而有理果为大佛顶义。
△明指者既云三摩名大佛顶岂非称行为佛顶耶既云佛顶神咒岂非以教为佛顶耶。
△悟修无妄者由分明宣示令所行如所说也又不历僧祇获法身即悟修也销我亿劫颠倒想无妄也。
△寂照含空者藏体寂而常照含育太虚岂非理有大义性觉妙明岂非理有佛顶义耶周遍法界即果有大义。
△明极即如来即果有佛顶义也。
△至极无上者如上教理行果四法皆至极无上也。
▲二若以下全约理法配体大即常住心体也起信云摩诃衍者一法二义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心则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依于此心显示摩诃衍义。
△灵照等者心体本来灵明鉴照无有九界染碍之法故曰绝诸妄想。
△自性显照者当体鉴觉故起信云所言相大者谓如来藏具足无漏性功德故所谓自体有大智慧光明义遍照法界义真实识知义清凉不变义常乐我净义等。
△随缘现益者即体具性德无方妙用也随彼根熟众生现真应二身作冥显两益故起信云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间出世间善因果故。
△诸佛所师之法者无一佛而不依此证菩提也经云诸佛所师所谓法也以法常故诸佛亦常。
▲二。
△如来下配下诸字。
△显了宣说者无覆相故。
△究竟利他者拣三无二有故又不令得权小之乐故然此八字即显圆人圆行圆理圆教即天台四一之义也(云云)。
△诸菩萨下约因修配后八字此定为诸三昧总领能摄一切行故故曰万行首楞严疏引下经双证上义也下云过去诸如来斯门已成就现在诸菩萨今各入圆明。
次广释中初标。
△当体者非是形对小法而受大称涅槃云譬如虚空名为大空不因小空名为大空涅槃亦尔不因小相名大涅槃此是绝待之大故曰当体受称佛出无增佛灭无减曰常十方无外曰遍。
二释中初释名。
△拣小名大者彼欲拣异小乘故曰大乘百法论今言大者体性周遍无不含容非生非灭无去无来不挂唇齿不涉有无但以别无名目强受大名故起信云从本以来离言说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不可破坏惟是一心故名真如。
▲二显义。
△竖穷三世者世是迁流造作为义但是有为皆被三世所迁今此常心穷彻三世而三世莫之能易。
△惟此先于诸法者依此建立诸法也下云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
△今经常遍者下云常住真心性净明体又云了然自知获本妙心常住不灭又云失汝元常故受轮转又云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又云无为起灭等即常义也又云妙性圆明又云清净本然周遍法界又云十方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又云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此皆遍义也。
△仍具三义者体相用也性即体净即相明即用又无始菩提即相涅槃即用元清净体即体诸可例知(云云)。
释佛顶初标。
△佛即觉也。
△顶即究竟也故曰佛顶究竟觉也。
▲初。
△本觉绝妄想者体既本来灵鉴即无无明暗昧无暗昧故绝诸妄想之法也此则本来清净非适今也故起信云从本以来不与妄染相应即空如来藏亦名自性清净心等。
△具足无量功德者本具性德三千之法也即起信自体有大智慧光明义等名不空如来藏也寂故空藏照故不空藏寂照不二二藏体一名为本觉。
▲二。
△始觉依本觉有不觉者觉性本明由不如实知故忽然念起即成无明无明不觉也。
△依不觉有始觉者若无不觉无明何有始觉可得良由不觉流浪生死内假本觉资熏外由知识教道从此悛迷成悟乃彰始觉之名论云觉知前念起恶能止后念令其不起即始觉初起也。
▲三。
△究竟觉始本不二者谓极果之时惑障都尽智照无用遂合归体名究竟觉。
△藏性显现时者即前本觉藏性由始觉而究竟显也。
▲三结。
▲二约现事释既因佛顶放光而说教行故以现事目教行也三释如来。
△如者常也。
△来者合也即始觉智合本觉理故曰如来此报身如来然有三身若云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即法身如来若云乘如实道来成正觉即报身如来若云从真如海中流出即应身如来三身相即方是圆谈今虽约报上冥下应三身足矣。
△下说教行俱约诸佛者下云即时如来从胸万字涌出宝光遍灌十方所有宝刹诸如来顶又云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又云十方普佛世界微尘如来异口同音告阿难言汝欲识知无上菩提寂静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等又云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斯显一心一智佛佛道同也。
四释密因约行中。
△具空假中者以此定是不思议妙三止一体真止是即空二方便缘止是即假三息二边分别止是即中即一而三即三而一非一二三而一二三不可思议止即是观名偏意圆故也斯圆三止圆照二谛空即三谛俱空一空一切空假即三谛俱假一假一切假中即三谛俱中一中一切中非谓先空次假后中故曰即是一心此定成时五眼三智一念开发故龙树云三智一心中得。
△非纵者不同点水之纵。
△非横者不同烈火之横。
△不并者非合也。
△不别者非散也。
△诸佛同此法门者过去诸如来斯门已成就现在诸菩萨今各入圆明等。
五释修证。
△缘即缘教作理比度生解未能亲证三德密藏即是地前菩萨唯识云现前立少物谓是唯识性以有所得故非实住唯识真即分破无明亲证密藏依真如实理而修名为真修即地上已去菩萨也唯识云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然今疏中且约一代佛经总说故以地上地前对一修也若的就今经所论即前二渐次为缘修从第三渐次证法忍去为真修也天台圆教住前为缘登住为真地住至等觉皆名分果惟妙觉名满以远离微细无明故。
△所修所证俱大佛顶者因果俱法界也普贤观云大乘因者诸法实相大乘果者亦诸法实相。
△如观音圆通者下云初于闻中入流亡所乃至空所空灭即缘修寂灭现前即真修。
六释了义。
△了义者显了宣说也又了者究竟也即究竟称实说也。
△覆相者隐覆真实之相而不显谈也如般若经始自色心终于种智一向遣荡若今经则节节明示真实如云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又云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又云其性真为妙觉明体又云菩提涅槃元清净体等尽理极谈更无隐覆也。
△胜义中真胜义性者胜即空义也于空而见空实性故曰真胜义性也。
七释菩萨。
△具多义者以此妙定具一切定是故修之则无行不备。
八释首楞严中初翻名。
△究竟坚固者修此定时五蕴三科一切事法咸即实相故曰究竟不为烦恼动乱能尽微细无明故云坚固。
▲二释义。
△观法如幻者得如幻三昧也了九界法绝待如幻故。
△于法自在者即王三昧为诸三昧总领曰王不为六尘烦恼染缚曰自在一切众生为法所缚故于法不得自在下云从无始来迷己为物为物所转若能了物则于法自在下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
△二殊胜者于同体法性起慈悲二德也下云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诸如来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六道一切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
△佛母者诸佛皆依此修也。
△莲华者离染清净然并妙定之异名也。
▲初正出体。
△此三昧偏就妙止得名是解脱故以寂用为体既是圆妙三止必须寂照常俱岂不即是妙三观耶观即般若德即照用为体故知慧非定则无以穷其照定非慧则无以深其寂寂照相资方尽其妙。
△染净都尽者染即六道凡夫净即三乘贤圣今融九界咸会实际故曰都尽又九界为染佛界为净形对染法故说为净今九界之染既亡佛界之净亦遣。
△净用显者成圆明净妙也。
▲解能诠初。
△就事释法者任持自性轨生物解也苟非能诠住持所诠义理莫显。
△诠显性相者诠辨理事分明令众生亡其相而会其理也又相即性故诸法绝待性即相故法法摐然举一全收自在无碍经能持义令不散失似线贯华无飘散也。
△不颠坠者由经说故知恶堕苦知善受乐故无颠坠三涂二死之患也。
▲二约理释初惟就藏体释心性在缠出障无增无减曰常凡圣通为体性曰贯含容具足色心染净之法名摄论云是心即摄一切世出世间法二遍一切法但于一切物上起解悟心即为经也如古人见桃华而悟道因担柴以达性但取得意入解便名经也。
△亦具四义者良由理具方有事用理既具四事亦必然如水具德波亦具也若以义点示者但能于一切物上生于解心名法世间相常本无去来曰常于事达理见法实际曰贯一色一香三千具足曰摄是知法法法尔具四故得手不执卷常读是经矣。
▲二别号初释印度。
△月邦者又彼国贤圣继兴如月照世也。
△中印者彼国北背雪山画野分邪七十余国统论其要惟五印土今拣余四故曰中也。
△或翻为不至者此国兵马强壮所有怨歒皆不能至或翻为善胜亦云无害。
▲二释道场。
△施无厌者此龙能兴祸福凡有祈求雨水皆蒙殊应人感其恩施多宝物于池以报龙也。
△缉兴者自佛灭后六朝帝王相继兴建也。
△六帝者一帝日王为恋佛故造伽蓝二觉护王又造南伽蓝三三如来王建东伽蓝四幻日王又于北造寺五金刚王造南伽蓝六中印度王又造伽蓝。
▲三释灌顶。
△五部者以彼土密言凡有五部一东方金刚部阿閦佛为部主二西方莲华部无量寿佛为主三南方羯磨部不空成就佛为主四北方宝部宝生佛为主五中央灌顶部毗卢佛为主。
三译人。
△中宗者隋封高祖为唐公因号大唐自高祖至景宗凡二十二主总合二百八十九年中宗即第五主名显即高宗第七子也。
△乙巳岁者是载岁星次于乙巳也。
△般剌密帝亦翻为极量。
△四方各有名者南曰象东曰纪西曰歒低北曰译今言通四方语曰象胥者善四方语者别受象胥之号也。
△正谏者以正道谏君也汉时名谏议龙朔改为正谏至中宗时复名谏议也。
△二省者中书省门下省也。
△润色者以其才力润饰使语言流美理味焕然也。
△乌长国者具云乌长那此云苑昔轮王之苑囿也。
△弥伽释迦正云弥伽烁佉或翻为云峰。
十别解文义疏二初分科。
△准常三分者始自道安法师判一代佛经总为三分即初中后三善也初善生人信心即序分彰说法之由致中善生人慧心即正宗分畅本意之玄门后善生人传心即流通分继遐方于万古此之三分冥符西域今古同遵也从如是我闻至归来佛所即序分从阿难见佛顶礼悲泣至不恋三界是正宗分从阿难若复有人至作礼而去是流通分。
二随释经分三段初序分疏二初分文二随释二初证信序二发起序。
△证信者六成就也显说听时处一一分明以证非谬令物生信故亦谓之通序经经皆有此言故或云经后序以佛说时未有至结集时方安立故然亦可谓之别序以经经如是等言茂深异故。
△发起者则以事相表示发起正宗法义也或曰别序谓经经发起别故如法华放光金刚乞食涅槃劝人令问等或云经前序谓佛先自发起后方说故或曰通序以经经皆有发起故。
证信疏初立由。
△由阿难问者谓佛将欲涅槃倚卧双林告阿难言吾今背痛阿难闻语知佛涅槃闷绝愁恼有尊者阿泥楼豆(即阿那律阿难堂兄)告阿难言汝是持佛法人且须裁抑如来今日即有明日即无汝当往问后事阿难言何谓后事阿泥楼豆教问四事阿难如教往问一问世尊在日以佛为师世尊灭后以谁为师佛令以戒为师二问如来在日依如来住如来灭后依何而住佛令依四念处住三问恶性比丘佛自调伏佛灭度后如何调伏佛令梵坛治之四问遐益后来理宜结集一切经首当置何言佛令安如是我闻等言故云由阿难问佛令置之。
▲二立意。
△断疑者谓佛灭后诸阿罗汉各欲涅槃诸天王等心自念言众生有病谁当治者即礼大迦叶足白言大德知否法海欲竭法船欲破法城欲颓法幢欲倒当以大悲建立佛法于是迦叶受请诸圣弟子得神通者皆来集会共一千人唯除阿难余皆罗汉迦叶牵出阿难苦言清净众中结集法藏汝结未尽不应住此仍备举阿难六种吉罗之罪阿难惭耻一一忏悔求断结使靡不精诚朗然大悟三明六通作大罗汉却至窟中礼僧足已大众乃请阿难升座结集才升座已未发言间感得自身相好如佛于是大众遂起三疑一疑他方佛来二疑如来重起说法三疑阿难成佛才唱如是我闻等言三疑顿息。
△息诤者同是罗汉德业颇齐若云自言理宜喧诤才言我从佛闻即息诤也。
▲异邪者外道经首皆云阿忧阿忧表告今云如是等言即异邪也。
二科定经文初说经时处。
△经如是者所传之法也。
△我闻者能传之人也。
△一时者机理契会之时也。
△佛者说教之主也。
△在室罗伐城者说法地也向下与大比丘众等即同闻伴也然此六事亦随五教不同且就今经。
△如是者众生一念即佛为如三科七大无非中道为是如此如是是信圆融一实如是也。
△我闻者我有四种谓我我我无我无我我非我非无我闻亦四谓闻闻闻不闻不闻闻不闻不不闻今经即以非我非无我不闻不不闻为我闻也圆人了我即空故云非我即空而假性具宛然故曰非无我即中道妙义也不闻不不闻者谓不闻不不闻即中道妙闻也又我即是闻以能闻所闻俱法界故故使我外更无能闻耳根也所以但云我闻。
△一时者亦五教异今取不思议一时也所谓非一非一切而一而一切即中道双非双照也。
△佛者即应之法身佛也涅槃云吾今此身即是常身以应即法故说即无说法即应故无说即说得则非说非不说事则而说而不说若得斯意即于应身能了三身圆妙。
△在者内住首楞严妙定迹住伐城精舍。
疏初释如是二初合释佛地论即阿难海与文殊结集诸大乘经也故云传法菩萨然有四种阿难一贤二持三典藏四海贤即结集小乘持与典藏对始教海即终顿圆也然人秪是一随教而立四名也。
▲初约人释。
△肇即肇法师也。
△顺则师资者信则师承资取其道不信则不师禀也。
▲二约法释如者䐇合之辞是者无非之称故云永离过非曰是。
▲二就此经克性说。
△不动曰如等者若有生灭不可名如良以藏性无动故得名如若有虚伪则不名是唯真实故方称曰是。
▲二会妄说。
△一切诸法本空无生灭等者下云汝犹未明一切浮尘诸幻化相当处出生随处灭尽乃至云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妙真如性净名云弥勒如草木如等。
△离一切等者约遮照解是也遮故离相照故即是遮照同时中道方显。
▲更有余义者注法华云如是者感应之瑞也如以顺机受名是以无非立称众生以无非为感如来以顺机为应故言如是长耳三藏云如是有三一约佛明三世诸佛共说不异名如以同说故称是二约法明诸法实相古今不易名如如如而说称是三约僧释阿难所传望佛本教不异名如永离过非曰是等。
释我闻初释我。
△假者谓于五蕴身上假立我称要别自他。
△遍计者凡夫计身为我计诸法为我所有。
△外道宗计者各宗邪见为我也即十八种九十六种等备在止观净名。
△非邪慢者异外道故非邪异凡夫故非慢。
▲二释闻。
△听受者根境识三和合声在可闻处方为闻也若约瑜伽须具八缘方得成闻谓根境识空种子染净分别作意。
△废别者耳是身之别废耳之别从身之总故曰我闻。
▲二约空宗释。
△不坏假名者缘生之俗存故有假名也。
△不闻闻者达无闻故曰不闻不坏俗故而闻也。
▲三就法性释。
△非一异者非一故根境历然非异故能所泯绝即以中道妙耳闻第一义谛法故曰真俗无碍也。
三释一时总言一时盖不约四六十二等时亦不局成道以来若干年月等时但取根熟众生能感于佛佛即应之为说说毕听终为一时也肇公云法王启运嘉会之时。
▲二出体。
△一言略周者但举一时之言略可周足。
▲三通妨。
△时分延促者此土四时西但三时又此十二彼六时等天与人间延促可知。
▲二据实释。
△心境泯者泯亡也能所都亡翛然无滞也净名云其说法者无说无示其听法者无闻无得。
△理知融者闻法之际亡情与法性妙理相应若以缘心听法非得法性。
△凡圣如者心冥平等之性故得凡圣皆如净名云众生如诸佛如等。
△本始会者始觉合本觉时摄用归体名究竟觉故曰会。
四释佛初正翻名。
△觉了真妄性相者了真本有达妄本空诸法皆空性也诸法缘生相也真心虽体无一物而体不空即了性也虽随缘成色等相而体非色即了相也真俗两亡中道究显故名究竟觉也。
▲二广辩相初约三义释。
△自觉者觉知遍计依他如梦幻如空华独显圆成实性也。
△觉他者悟知十界依正与己无异。
△觉满者自他俱究竟也。
▲二佛地下引十义十义中有自他法喻等。
△具一切智即根本智。
△具一切种智即后得智。
△出所知烦恼二障即二智所亡惑也然三智配对又别即一切智为空智断烦恼障道种智为假智断尘沙烦恼一切种智为中道智断无明随经论配释(云云)。
△诸法性相者义如上释又诸法性相即性相二执也计一切法从自生从他生自他共生无因生此四名为性执推捡四处皆无生故名为性空若计有此空可得名为相执推捡此空亦空名为相空。
△如梦觉即自行果圆。
△如华开即化他功着。
五释处所初总指。
△祇桓者梵语也若作方言释者应法师曰桓即林也即祇陀太子林也以古桓字与园字同用也。
▲二别解初释伐城。
△举城者拣南憍萨罗国也。
△丰解脱者多五通仙人得道故名解脱也。
△就胜易彰者城有胜迹易彰明也。
▲二释祇桓。
△战胜者即生太子时王与外国战胜也。
▲三释精舍。
△精舍者非粗暴者所居故曰精舍。
△须达买园等者须达即波斯匿王臣其家巨富为儿娉妇至王舍城寄止珊檀那宅其家中夜而起辨诸肴膳须达问云大士欲请谁耶答云请佛须达闻已身毛皆竖问云何等名佛答云汝岂不闻释种太子号悉达多舍父出家无师自觉贪恚痴尽得大菩提号之为佛须达云善哉大士所言佛者今在何许答云在伽蓝陀竹林精舍时须达多一心念佛天忽大明犹同白日寻光遂至佛所头面礼足世尊即为如应说法得须陀洹乃请佛云惟愿临顾至舍卫城受我微供佛云颇有精舍容受我否须达云若见垂顾便当营辩世尊默然受请时须达遍观何处堪起精舍唯祇陀林最好安立告祇陀言我欲建立僧坊惟仁者园堪任造立祇陀戏言应以真金遍布其地园即可买须达便欲取金祇陀云我园不卖云何取金时首陀天化作断事人云王既许卖决须与也于是取金唯五百步金未周遍祇陀云无上法王真实无上致使斯人轻宝如是语云金未遍者请于此处造立门楼使佛经游园中林树是我施之兴功七日一时周备即执香炉请云唯愿受我此处佛与大众如展臂顷至祇陀园今于此处说佛顶经也。
二引众同闻疏三初总叙天龙八部即说咒处明也。
△八部者一龙二神三夜叉四乾闼婆五修罗六迦楼那七紧那罗八摩睺罗伽。
△王臣菩萨发起中说盖译人巧互其文也。
二科分。
▲三随释经文二节初声闻众初标类举数二初释标显四初释疏与字然大释论以七一释与字与者共也共一处时戒心见道解脱比丘及佛共此七一故言与也然今七一亦不与法华前经同以是开显之后唯共祇洹精舍处共最后无范时共大乘中道戒共常住真净心共圆融无漏见共三德涅槃道共一不思议解脱故曰与也。
▲二释大。
△内外者内即三藏教文外即四韦陀典。
△九十五种者外道有六师每一人有十六法以十五法教十五弟子师资合论有九十六内一道实故云胜出九十五若以小衍相对以衍为正以小为邪今经圆实亦可云胜出九十六种又七方便人恭敬故云大通达权实性门故言多于圆实众而为上首故云胜。
▲三释比丘。
△离邪正命者邪即四邪五邪四邪者如净目女问舍利弗云汝食净否答云净净目云下口食耶答云否乃至问仰维方食皆答云否舍利弗言姊我不堕是四种不净食中我用清净乞食活命净目因闻清净法食欢喜信解得须陀洹五邪者一作现异相二自说功德三占相吉凶四高声现威五说所得供养以动人身。
△正命者不问净秽于食等者于法亦等也如是乞食名乞士众。
△又怖魔者发真归无能隳裂魔宫故曰怖魔。
△七支者身杀盗淫口妄言绮语两舌恶骂也。
△九十八使者即见思烦恼也约三界四谛见惑有八十八颂曰苦下具一切(即贪瞋痴慢疑身见边见见取邪见戒禁取也)集灭离三见(即身见边见及戒禁取也)道除于二见(只除身边二见四谛共有三十二使)上界不行恚(上色无色二界各除四使瞋惑每界但有二十八使)由是三界共有八十八使见惑此在见道门中顿断即证初果又三界共有十使思惑欲界具四(贪瞋痴慢)色无色各三(贪痴慢也)故见思合九十八也又若就今经应以九界烦恼即是菩提妙用元心无恶可破故名破恶。
▲四释众。
△说恣者说戒自恣也。
▲二释举数。
△五人者陈如頞鞞䟦提十力迦叶拘利太子。
△三迦叶者优楼频螺在火龙窟有徒五百那提在象头山有徒三百伽耶在希连河有徒二百。
二总叹行德疏总指。
△三漏者欲漏有漏无明漏也谓欲界四谛下各具贪瞋等十使烦恼合四十使除四使痴但三十六修惑于六根本中亦除一使痴但有五(六根本即贪瞋痴慢疑邪见也)见修合论有四十一名为欲漏又色无色界于前四十一使名除五使瞋(见惑四使修惑一使)每界但有三十六二界合有七十二使名为有漏三界共有十五使痴名无明漏共有一百二十八使见思此约大乘说小则如上九十八使由兹造业漏落三界然疏解罗汉三义且约小说若称今经应云害无明贼不受变易生应受十界供。
△此皆无疑者然罗汉有三一时解脱即信行钝根待时及众缘具方解脱故然有二种一慧解脱是人因中偏修性念处观不得灭尽定二俱解脱是人因中修性念及共念处观得灭尽定二不时解脱即法行利根此人不待众具随欲进修即得解脱(亦如上二种人得定不得定异)三无碍解脱即闻佛说三藏教法修缘念处观发四辩才能具一切罗汉功德然若称经实谈应遍解权实教文决定无疑名大罗汉。
▲二别叹疏。
△从佛口生者从言教生也。
△从法生者从理作意之所生也。
△得法分者受用无漏法财也。
△二十五有此出涅槃经超地狱有得无垢三昧超饿鬼有得心乐三昧等总即欲等三有然有界内分段三有界外变易三有如华严说阿僧祇香云即变易欲有百千禅定无量心尘即变易色无色有细开即二十五有所谓四洲四恶趣无想及那含六欲并梵天四禅四空处须超变易二十五有方称善超。
△不为界系者不被三界业惑缚也。
▲二叹利他五。
△无利不现者即竖入实报方便同居横遍十方诸刹随彼彼根一一现益也此经诸大声闻已证三德故能应物现形也照而常寂故不损灭定寂而常照故现诸威仪。
▲二智堪遗付。
△随从者常从如来转大小权实法门广大利物故于今经堪可遗付也。
▲三戒可遵依。
△断割重轻者十方僧物招提之物或犯罪心境一一皆能决断判割体用轻重使织毫不滥或此开彼遮等无不明白也。
▲四定能现化。
△化复作化者入无记化化禅于化体上复化种种形类皆如幻也。
△令彼度苦即除报障业即业障惑即烦恼障。
△内秘外现者即内秘菩萨行外现是声闻其实以佛道声令一切闻方为至说。
▲五结悲济无尽令脱分段变易二生死苦令证菩提涅槃二无上乐故云脱苦得乐。
三列众上首疏。
△六菽即豆也。
△胡豆即菉豆也。
△大膝者膝盖大也。
△佛令立论者汝若论胜甥可还汝遂立云一切论可破一切法不忍忍安也佛问汝见忍否思惟良久不得一法入心乃云沙门着我于二负中从兹负愧低头得阿罗汉意云我答忍即违自宗以我立云一切不忍故若云不忍如何破他于是心调柔软得法眼净。
二缘觉众然有独觉缘觉独觉生无佛世然有大小不说法名小说法名大缘觉亦然以利根故不须制果能断正使兼除习气也。
△不叹德者皆为机设自有希高慕远沾迹扬名即以多知识引之自有藏名隐德退让为怀即以少知识引之也。
二发起序疏二初指诸经。
△放光如法华般若法华云放眉间光照于东方万八千土般若云尔时世尊放六百八十万亿那庾多光等。
△微笑者报恩经尔时如来熙怡微笑。
△乞食金刚经尔时如来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等。
△入禅如光明经是时如来游于无量甚深法性等。
△自唱位号如梵网经我今庐舍那方坐莲华台等。
△劝人令问即涅槃云普告大众大觉世尊将入涅槃若有所疑今悉可问等。
▲经四初夏制圆成众求密义。
△自述等者违犯禁戒述不自知恣任众僧举其过失此则内表无私隐外显有瑕疵身口托于他人故曰自恣又自陈三法之词恣举七聚之罪欲令知过必改省己增修皎洁尸罗凝清律海故也自恣凡有二种五德一举罪五德谓知时不以非时如实不以虚妄利益不以损减柔软不以粗犷慈心不以瞋恚二自恣五德谓不爱不瞋不怖不痴如自恣不自恣然自恣通三日七月十四十五十六又修道安乐亦通延日自恣可延至八月十五日(云云)菩萨三释初全约所求觉果所度众生以得名即全取他名有财释次则分取他名有财释第三。
△觉悟智者分证真故。
△情虑识者惑未尽故即依主释。
△限内者九旬中也。
△将求密义者文通两势一则恣决心中所疑故曰密义二众来咨求法义意在欲闻楞严了义法也。
▲二教演真乘。
△非禅不慧者夫欲说法先须入定从定起说言无谬也。
△为后轨者释难也或曰佛常在定何用入禅答云要作后人轨则也佛有所为皆效效故金刚并缘入对面等。
△无量义为一乘本者欲显一乘先说无量义法谓从一法生二道(顿渐)三法(三乘)四果(四位)故一无别一即无量而为一故以无量为一乘本如净名先说普集经等。
△必有经目者但云深奥略故不言也。
△迦陵者具云迦陵频伽此云好声。
△仙者褒之也如云佛仙神妙等。
△卵壳者(苦观切)初出在[歹*需]时也或苦角切(云云)。
△最胜者苑法师经音金匮中云如来声有八胜相一极好二柔软三和适四尊慧五不女六不误七深远八不竭。
△妙吉祥者一切天人亲近供养即获一切微妙庆瑞之事此菩萨是南天竺憍萨罗国梵德婆罗门子尼拘树下左胁而生生即能言相好如佛有七宝盖行住随身又西域记云此菩萨生时有十种吉祥之相一光明满宅二甘露垂庭三地涌七珍四地开伏藏五鸡生凤子六猪产龙㹠七马产骐驎八牛生白驿九仓变金粟十象具六牙或翻濡首以河沙功德濡润法身之首也此菩萨在此方欢喜世界作摩尼宝积佛又是七佛祖师。
△无私不伏者此显众咸心伏也若言伏而心不伏者非真伏也礼云畏而爱之郑玄云心伏也。
▲三王臣请供。
△斋者吾教以不过中食为齐齐者齐也齐其身口故。
△羞者熟食也波斯匿亦翻和悦。
△忌举吉事者于是之日不乐歌也礼云哭日不歌。
△讳避其名者体以卒哭后讳名也。
△宫掖者汉书曰朱虚侯章从勃请卒千人入未央宫掖门注云非正门在两旁若人之臂掖法苑珠林音义云掖者庭也。
△策掖者扶助之人也即宫娥内官之类也。
△十德一姓尊谓三皇五帝之裔左貂右蝉之家二位高辅弼丞相监梅阿衡三大富铜陵金谷丰饶侈靡四威德严霜隆重不肃而威五智深即[月*匋]如武库权奇超拔六年耆苍苍棱棱物仪所伏七行净即白圭无玷所行如所言八礼备节度庠序世所式瞻九上钦一人所敬十下敬四海所归韩子云重厚自居谓之长者。
△三品居财者居财百亿上十亿中一亿下又守道下别约慈恩解居士也玉藻云居士锦带郑氏注云道艺之处士也。
▲四庆喜无斋循乞二初归园无请。
△不随佛受别请者佛召阿难为待者先从佛求三愿一佛以故衣施我听我不受二佛受别请听我不随三听我出入无有时节佛赞阿难善哉具足智慧预见讥谦恐人云为衣食故给奉如来出入若有时节即不能广利四众也又具八不思议一不受别请二不受故衣三未断诸漏入王宫见诸女人而无欲心四侍佛左右不尝失时五佛说三藏教法一历耳根曾无遗忘六未得他心智知佛入禅出禅七未得愿智而能了知他人现得四果后得四果八能请说所未闻法。
▲初正行平等以乞食。
△日初分者涅槃明四分初诸天食时即丑寅卯时二人法食时即辰巳午时三畜生食时即未申酉时四鬼神食时即戌亥子时今取初分人家正炊爨时故易得也。
△色与体量应法度者色即薰作绀青之色或赤黑色体即瓦铁也量即上三斗下一斗半中可知也南山云此姬周之量若唐则上者斗半下者五升。
△乞食十利者一为摄受诸有情故二为次第故三为不疲厌四知足五为分布六为不耽嗜七为知量八为善品现前九为善根圆满十为离我执故。
△刹利旃陀者略举初后以摄中间二姓西国凡有四姓一是婆罗门此云净行即守道自居二刹帝利此云田主即君临奕世三毗舍此云商贾即货迁有无也四首陀此云农人辛勤稼穑者。
△田主者即贤劫初成天降人种因食地饼粳米男女既形各估田土学耨耕稼奸盗繁兴无决断者遂推一人世钦信者以为民主各输税财以归此人因号田主旃陀正云旃荼罗此云严炽恶业自严行则摇铃持竹为自标故。
△魁鲙者魁帅也脍切割也为屠割之主帅也仰效无遮。
△印可者因佛命问维摩疾自述被诃故不堪任因佛印可故云佛诃也又净名诃盖承佛意故净名诃即是佛诃也。
△猜嫌者猜疑嫌恶佛有拣择也又疑佛嫌我也。
△隍者枯濠也有水曰池无水曰隍。
▲二示遇恶缘。
△幻术者妖法也。
△先梵天咒者指祖承也谓娑毗迦罗先师梵天说此咒也如云某人先禀说。
△义翻本性者谓过去有婆罗门名莲华实莲华实有女名为本性今经又名性比丘尼约此义翻也然有三本摩登伽经一是汉世高译为一卷二吴支嫌译为三卷三东晋失译然三本文节大同其吴本云佛在给孤独园晨朝食时阿难持钵乞食分卫还祇陀林于其路次有一大池聚落人众游集其上池侧有女旃陀罗种执持瓶器来池取水长老阿难往到其所语言姊妹今我渴乏甚须见饮可惠少许女言大德我无所吝但吾身是旃陀罗女若将施者恐非所宜阿难言但时见施不宜夂留即以净水授与阿难阿难饮讫还其所止其去已后此女即取阿难容貌等相深生染心乃至告母母即于舍以生粪涂地布以白带于此场中燃大猛火用一百八茎妙遏迦华诵咒一周即以一茎投于火中(其咒如经)乃至云若天若魔等闻我此咒急令阿难至此如此咒已阿难心则迷乱不觉诣旃陀舍等。
△别解脱戒者梵云波罗提木叉此云别解脱身口七支别别防非得解脱故。
△白四所发者一白三羯磨也。
△形愿业体者形愿业是能发通作无作体即所发惟是无作形即身形屈申俯仰也愿即立誓要期于此一形至三法竟时发生于身能为善种业通二义一发动身口营为造作名之为业二业即思业即运意也此总名作戒于正作时若淳重心作即有一类无作与作戒齐生即作俱无作假此二戒为因引生向后无作戒体也即三番羯磨谢后无作戒体随生也纳在身中尽形受持此即形俱无作谓形灭戒失也亦名作已无作一成之后更无施作也此之戒体能清身心革凡成圣不与色心相应故曰非色非心非粗浮可见尘大之色亦非四蕴缘虑之心但是要誓造心领受之功熏纳在身中以为生善息恶之基全依色心假建立也问毕竟体是何法耶答既云非色非心依色心假立故不可以形相求也譬如火烧坯器令坚实可用若求坚实体毕竟离器外别无坚实体相但有坚实功能尔或依有部属不可见无表色为体若据结界之地地行罗刹过之不得义亦无爽戒者警䇿三业止过防非也是故持则善法恒流曰肥犯则善法不流曰羸也。
△应知不毁吉罗者沈疏结吉罗也既本无心咒力所摄纵然犯戒犹不为罪涅槃云药狂咒狂贪狂本业狂因此四狂而破戒者我终不说是人犯戒况经明云尚未沦溺岂初果人而有犯耶。
三佛垂哀救三初斋毕归园如来斋了匆匆回园意在说咒解救庆喜淫逼之难问何不即就王宫说咒耶答王宫说咒众有阙闻藉缘得道讵在一人由是回宣举众咸益又上首文殊领众他适缘在斯人须至敕遣疏释文。
△生死智明者三明中一也谓得此智明能知他人死此生彼。
△不二天眼即天眼通见法不异故云不二又见涅槃生死一也。
△啐啄者如鸡抱子内啐外啄如镜鉴物形对象生皆法尔也。
▲一放光说咒。
△百宝者表具众德也能破暗障故曰无畏光明。
△千叶宝莲者华表权莲表实即千如权实法也。
△佛顶无见故表体寂也。
△光明众也表相德也所谓自体有大智慧光明等。
△莲华是因故表用也修行发智会理意在成就妙果故也。
△表大定智悲者顶定也光智也华悲也莲华出水开敷见者咸悦以表无缘大悲拔苦与乐也。
▲三遣咒往救。
△见佛离欲者才蹄佛所便获三果说圆通已增道损生成无学也。
二正宗分疏二初总叙意。
△正请等者由兹正请正说解行圆彰故节此去为正宗矣。
▲经阿难悲恨请修。
△殷勤等者已悟多闻是失故归见佛率先请行其所请行惟是圆顿止观一实大行欲令九界众生咸会如来藏体故示邪缘以为发起。
△奢摩他者即体真止既是不思议止止即是观名即空观圭峰谓之泯相澄神观起信云止者止一切境界相随顺奢摩他观义故。
△三摩云观即方便随缘止名即假观圭峰谓之起幻消尘观起信云观者所谓分别生灭因缘相随顺毗钵舍那观义故。
△禅那云静虑即息二边分别止名即中观圭峰谓之绝待灵心观起信云以此二义渐渐修习不相舍离双现前故以即一而三即三而一故得止即是观亦观即平等故称曰妙然奢摩他显止体之静三摩显观体之明禅那即彰明静之不二故此三法为一经之宏要是趣理之枢机阿难遭难良以阙是六道轮回祇由迷此二乘缠空盖缘偏是菩萨着中实由异此圆人直至道场即同如来秪由得此。
▲疏释叙偏失。
△入流小乘初果也。
△极证人者始觉究竟合本觉之人也。
△极证法者所证究竟果也。
二辩观行相中初翻名总指。
△如圆觉经者彼经云由澄诸念觉识烦动静慧发生身心客尘从此永灭便能内发寂静经安由寂静故十方世界如来诸如来心于中显现如镜中像此方便者名奢摩他觉知心性及与根尘皆同幻化即起诸幻以除幻者变化诸幻而开幻众由起幻故便能内发大悲轻安此方便者名三摩钵提了知身心皆为挂碍无知觉明不依诸碍永得超过碍无碍境受用世界及与身心相在尘域如器中锽声出于外此方便者名为禅那。
▲二通示微妙。
△三义秪在一心者秪是一心三义圆足实无前后亦一时体唯一法义立三名寂故奢摩他照故三摩非寂非照故禅那举一即具三言三体即一如是妙修方曰楞严大定故龙树云三智实在一心中得天台云即空即假即中然天台凡有三种三观今拣异别相通相二种观法故云即天台一心三观也。
△证涅槃三德者由修三止三观即证法身般若解脱三德然则五眼三智无量百千三法无不证得也。
▲二别解方便二初浅深总示。
△浅深虽异俱方便者约解约行或圆通或所归即皆称方便也三摩地云等持亦云正定方便为能入正定为所入也。
▲二别解中初约解释。
△了悟发菩提心者下云了然自知获本妙心常住不灭又云愿我早登无上觉于十方界坐道场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
△示三观者即威德自在章中明奢摩他等三观显诸轮即辩音章中以止为首有七一前修止后修观二前止后禅三前止次观后禅四前止次禅后观五前止后齐修观禅六前齐修止观后修禅七前齐修止禅后修观观为首亦七禅为首亦七又有单止单观单禅及圆修三法即二十五也既皆先须悟净圆觉即是以解为方便。
▲二约行释。
△从闻思修为方便者但取耳根顺机易入为得最初方便从者随顺也若初心随顺闻思修而修即是方便若违而背之即非方便也二同时大众俱欲钦闻闻所成慧如渴饮水思所成慧如饥啖食修所成慧如服药病除三慧成就即生灭既灭寂灭现前于是住持秘藏受用法财如蜂采百华成蜜依蜜而活人集万行证真依真而住。
△愿闻甘露法者喻所闻也甘露服之不死妙法闻而常住。
△收视者合掌低头更无他瞩也。
△反听者耳不随外声也。
△渴饮者无心睥睨听者谁暇别观。
△入语义中者意中现义方发于言今令采义而忘言得意而舍义一览无遗可谓至妙者也。
△踊跃者欢荷之貌悲喜者伤庆之深也。
三如来乘机广为开演疏四初指古判二明今判。
△前五科开合之异者今疏妙解一科即振公显如来藏心妙行即振公修行方便妙位即振师辩地位阶差妙名即出圣教名殊今不明辩魔者以魔业即是行所杂故摄在妙行科中也。
△后三段者今趣生差别即振公趣生因果示禅境即振师陈禅那现境并顿渐科也顿渐即禅中所问事也。
三明去取今疏不从己判者遏己扬人推功归他也。
△没第八者存则顿渐之外更有余文收不尽也初显如来藏心是开圆解失真心本妙迷不觉知于平等中枉受轮回轮回无体即是元常故下文云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妙真如性如斯之理佛若不说众生莫知故托阿难为请以开一切群迷之圆解次明修行方便已去即依解发行也有解不修如贫数宝解行相资凉池可到。
▲初中二初破阿难认妄迷真显如来藏中五初审其初心二一问发心之始。
△同气者书曰孔怀兄弟同气连枝孔者甚也怀者亲也谓甚亲兄弟同气相连也。
△天伦即兄弟也诗云兄弟天伦即情爱均等天然成其兄弟之伦序也又均者同也虽是堂从兄弟情爱恰似同父兄弟一般也。
△疏祖父相传亦名同气者虽是堂弟以净饭与斛饭同祖亦名同气也。
△修行见爱者本虽正修见爱忽生尚为魔业又在似位见爱未亡是为顶堕(云云)。
▲二答舍爱之缘经梵言吠琉璃此云不远山宝去楞伽山不远其山有此宝故一云远山宝者出须弥山顶惟鬼神得之也。
△疏暗昧不明者虽有大相不分明显著凡有七义不如佛相一佛相明好二分明了了三不失处四具足五深入六随智慧行不随世俗七随远离行。
△纯是不净者有漏色身具五种不净一种子不净谓乘过去业识种子揽现在父母精血成故二住处不净谓母胎中在生藏之下熟藏之上常熏秽故三自体不净合三十六物成故所谓外十二即发毛爪齿眵泪涕唾垢秽便利次次有十二即十二皮肤血肉筋脉骨髓肪膏脑膜内有十二脾肾心肺肝胆肠胃赤痰白痰生藏熟藏四自相不净九孔常流不净物故五究竟不净一旦命终膀胀烂坏臭恶狼藉不堪见闻。
△纯不净者诚不虚也。
△互生爱欲者若男胎于母起爱作妻妇想女胎于父起爱作夫婿想故俱舍云九处命终心皆须生爱想。
△歌罗逻者梵语也或云羯逻蓝此翻杂秽状似凝酥此胎中一七之称也二七名遏部昙此云疱三七名闭尸此云凝结状似熟血四七名犍男此云凝厚渐坚硬故五七名钵罗奢佉此云形位具诸根故六七名发毛位有毛发爪齿生故七七名具根位五根圆满故。
△五谷者黍稷麻麦豆也。
△革者生皮也。
△展转比者以阎浮金比四天王金阎浮金犹如聚墨展转比至夜摩天金夜摩金比迦叶身金夜摩金犹如聚墨又以迦叶身金比如来身金迦叶身金犹如聚墨也。
△以爱舍爱者舍爱粗身反爱净质所爱之境虽殊能爱之心匪别故圆觉云种种取舍皆是轮回等盖是见相实有而发其心则生灭宛尔金刚云不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又云若以色见我是人行邪道净名云夫出家是无为法无利无功德是真出家出二死家栖三德舍般若云无有如来为如来者苟能如是无见而见无发而发始为真正发出家心也今以爱心出家故未尽善也。
初总彰沦溺。
△佛言善哉者略赞阿难所述也虽离粗重亦甚为难故赞善哉未为真正发心故不重言善也。
△当知一切众生者总而言之十界无□众生欲破阿难是妄先责一切众生意显一人既尔众多亦然佛慈无缘广大若此。
▲初。
△迷真不知者无明不了也以不了故全迷三德成三道故所以枉受转回也。
△性净明体者性即法身净即解脱明即般若意云若识性净明心即无生死相续也。
▲二认妄。
△认他虚想者认者执着也攀缘之心刹那生灭非本心源故称曰他从缘暂有当处即无全由想象而生故曰虚想由迷不了但见随尘想象之心认为自己心性此心缘会即有缘散即无如此不常安得保为真实下云若汝执吝分别觉观为自心者此心即应离诸一切色香味触诸尘事业别有全性等大似不识镜体认象为镜失之甚也若知象全是镜象亦无遗然此所明约破妄显为病重者真须打破执情拂除群妄的指性常令是非明白然后始可会妄全真若根利惑薄可指一念即是元常如世良医随病与药故也。
三劝直语。
△真发明性者发明真性也山根曰礭也。
▲引证。
△同一道者无一佛而不以直心得出生死也事直则理直也。
△脱苦得乐者脱二死苦得二真乐也。
△向理之心无别岐路者理既惟一能向讵差谓修无作正定离二边邪曲故曰直也。
△三心者起信云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二者深心乐集一切诸善行故三者大悲心欲拔众生苦故正念真如即向理也。
△二行根者深心大悲心即是自利利他也。
▲三结益。
四问其见爱二初问。
△谁为爱乐者此正徴诘爱见两门也前云我见如来三十二相等即是见也又云常自思惟此相非是欲爱所生是以渴仰从佛剃落是爱也。
△指见谬称者云将眼见也。
△三空者人法及俱空。
▲二答。
△单牒者秪言如是爱乐不言其见。
△双指者而云用我心目。
△岂惟等者不了根识本空执为实有即迷法空也于此计有主宰即是人我见爱也。
△皆由根识更非他物者秪由根识妄生取着起惑系缚不得解脱下文云汝欲识知俱生无明使汝流转生死结根更非他物等。
五辩真妄二初推妄所在七一破内中初牒前以语意云若知心目所在二障尘劳此可伏矣或可尘劳便是心目以染污劳累故初引他为例中。
△异生识心居在身内意例佛心亦在身内佛眼在面例众生眼亦复在面生佛既尔我之心眼岂不然耶。
▲二指已结答。
△故指浮根者根有二种一胜义根即清净四大所造属不可见有对色二浮尘根是外四大所造属可见有对色为胜义所依。
△四尘者色香味触也然二种根皆二具八法(云云)。
△面与身中心眼定处者面是眼所处身是心所处。
二破初问境内外。
△计宗危者喻既见堂内外法亦须然向下法合但见外而不见内法喻不齐所以计宗危堕。
▲二示益安怀。
△妙庄严路者妙庄严是果路是因由修首楞严因路能远趣庄严果海也庄严之路尔标宗叹德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标宗也十方如来下是叹德初引例正问。
△亦有众生者亦者别上之义也还更有人但见堂外不见堂内以否。
三合喻夺破三初正夺。
△心能灵鉴内外俱缘者堂内堂外皆能缘也或可内是缘比量外是缘现量又心灵者汝心甚灵利于一切事靡不了知还有众生先不见身中后方见外否。
△腑藏者五藏六腑也白虎通云五藏即肝心肺肾脾六腑者为五藏之官府也即胃为脾之府膀胱为肺之府三焦为肾之府胆为肝之府大肠小肠为心之府也。
▲二纵破。
△爪生等者意云心肝在内暗密难知容许不见秪如爪生发长等连内及外粗浮转动何以不见。
▲三反责。
△必不内知者意云汝心定不能见内五藏六腑将知心不在内也毕竟居存甚处又却见外。
△昵者近也。
▲二结破。
△境风外动者楞伽云藏识海常住境界风所动种种诸识浪腾跃而转生等此明由境牵生第六识也即由法生故种种心生也然兹结破未指此心全是虚妄者要引阿难种种推划令情尽理穷不生倒执故也由是直至下文七处徴心之后方始指云此非汝心等。
二破在外初正立。
△谢非立是者谢执在内之非立今在外之是也。
▲初引喻领悟前非。
△所以者何者意云所以此心不在内者何谓也此可立比量领前在内之非云心有法定不在内故为宗因云不见五藏故同喻如室外烛烛不在室故不能照室心不在内故不见五藏。
▲二蹑喻成立今义亦可立量成今在外之是云心有法定在外故为宗因云见外不见内故同喻如室外灯室外灯照外不照内身外心见外不见内。
△是义必明者此在外之义必定明白请无惑也将请也此义决定如佛所谈了义教也。
正破初引例一多同饱问。
△抟食者可抟握故新云段食但有形段皆可摄也。
△宿训预者论语云子路无宿诺孔安国注云宿预也孤山云凡齐经宿方食待明相也故以宿名齐也如汉书名麦为宿麦颜师古云秋冬种之经岁方熟故云宿麦例如守狗路马等盖犬能守御因是名狗为守狗也。
▲二自他殊体答。
△躯命不同者虽皆罗汉其奈各有父母所生形躯寿命不同也然一多之喻配合法上应随经文而转若以一人喻心众人喻身配下则心所知身不能觉二句意云若许一人食众人同饱即容汝身在身外知时身亦能知又将一人喻身众人喻心将配觉在身际心不能知二句意云若一人食时众人亦饱则许汝身处有知之时在外之心亦知也。
▲二约见验其相知。
△云何在外者心既在外如人自食不及他饱应须眼见不及心知今既相知云何说言在心外耶三破潜根中初举喻合法。
△彼根随见随即分别者上随者任也下随者逐也意云随任眼根照一境时此心随逐根后便起分别也。
△同喻不成者法喻不齐也此是因明家阙量也。
△比量者须三支无过方能成立于法今既同喻不成即不能成立于法既无同喻即三支阙也或有宗因无喻或有宗喻无因或有因喻无宗等皆名阙量今既喻则远近俱见法则但见山河不见其眼故不可以琉璃为同喻也。
△不觉随语过生者法喻不齐过也。
▲二破中初蹑喻定其俱见。
△略牒者合云如汝所言潜根内故犹如有人取琉璃碗合其两眼者。
△问答极成者谓道理分明两家共许故曰极成今立琉璃笼眼之时琉璃与境俱见彼此分明许可也。
▲三纵见不见咸失。
△若见眼者者牒计词也意云我见境时亦见其眼有何过耶汝既云根取境时心便随根分别今却敌对显是所分别境也。
△二过者不齐与相违过也。
四破见内初约见暗以成立。
△七窍者眼耳鼻三双及口也初对眼不属内。
△云何成内者责破也既在眼前云何却称为内应立量破云汝眼见暗是有法定非内故为宗因云与眼作对故诸有对境皆在前故同喻如色空等境凡所取境不离色空明暗色空明三既在眼前暗亦须在前也二外台成焦腑汝处幽室是有法(此名前陈谓之宗依)应汝焦腑为宗(此名后陈亦曰宗体须以二句合方成体合云幽室即焦腑焦腑即幽室将前挂后将后挂前方曰谄宗)因云以同是暗故同喻如汝所见暗。
▲二破不对。
▲初牒计夺破。
△若离外见内对所成者阿难云我所见暗是闭眼所见暗室之暗是开眼所见今如来将开眼之暗难我闭眼之暗有甚交涉故牒云若离开眼外见之暗唯取闭眼见暗为内对所成者。
△无执麻者勖人理长即就也莫如愚人担麻遇金不取也。
△何不见面者夫眼取境秪是向前今却反见身中之暗既能反见身中亦合反见自面若不反见于面亦不反见身中故云成则俱成破则俱破也。
▲二展转纵破四初在空非内同他破。
△自非汝体者谓此心眼既离汝身处于虚空自然不是汝心眼体也又亦可作身体之体谓心眼既在空中即汝现前身体即非是汝身体也以是所见境故以无心眼故疏云二过即不在内及非汝体之二过也。
△同喻如他者他人能见汝面非是内故汝之心眼能见面故亦应非内也。
▲二他见还同己体破。
△佛亦见汝应是汝身者汝之心眼处在别处能见汝面故定汝身我亦处在别处能见汝面合是汝身。
▲疏。
△设或不许等者反显也理合有之但是文略也应立量云汝之心眼是有法非汝身故为宗因云在别处见汝面故同喻如如来如来能见汝面不是汝身应知心眼能见汝面亦非汝身。
▲三根身互阙能知破。
△身若有觉眼必无知者处空之眼处必无知觉也。
五破随合初引经成立前之四处皆以自己成立道理尽被除自此已去并是引圣言量而建立也。
△由心生等是楞伽经。
△三境者由不如实知成阿赖耶变起根身种子器世间也故起信云以有能见心故境界妄现。
△境界风动能起识浪者由心生境不了虚妄全是自心执境外来起心分别故云能起识浪即起事识分别也论云以有境界缘故复生六种相等。
△即思惟体者今我现起推度心之处所即于能推体便是我心但有境处心即随生也初破无体。
△是心无体者既随境有毕竟自无体性若实有体境不对时终不可灭。
△一法云何合者论云染法染者一一法云何合染法染者异异法云何合。
△是义不然者世间秪有六尘与十八界合今执无体有合大似执有第七尘与十九界合必无其理也应立量云随境生心毕竟无宗因云无体合故如十九界与七尘合。
▲二破有体初正夺破。
△汝所知心者有所了知也。
△难同前破者内则同前在内理须先见五藏外则同前何不见面。
▲二破转救。
△心知非眼者意云心自是知非是眼见。
▲二破。
△门但能通无碍。
△见须假人亦似浮尘眼根但是见缘照了分别须籍于心故以死者破之。
▲别破中。
△桎有所者如本触左臂亦了了知是触左臂也。
△何体为汝者心既多种即成多人以一心成一人故于多人中何体是阿难正当体耶。
六破中间二初引经成立。
△谈实相等者既谈实相即显常住真心也非根识故不在内非尘境故不在外今阿难妄立心在根尘中间也。
△相知者意云心若在外合不相知但以合字助亦可也。
▲推破二初定其中位。
△中必不迷者立此中间道理必定明了更无所惑也此先按定后破之也。
△身处者处即依报也。
▲初在身无中破。
△若在身者牒计也阿难意云我以正报身上立中故牒破之。
△在边非中者在边二字牒非中二字破下句亦然若言在边非可谓之中也故云非中。
▲二在处不定破。
△表体既混者如以一标表此是中若在西望此表表则在东若东观此表表则在西故知此表名(去声)为东亦得西亦得也故疏云东西南北皆可道故。
▲二托根境立中初立。
△如世尊言者指佛于权小教中说云眼色为缘生眼识也。
▲二破初若兼成杂破。
△物体杂乱者既兼根境根境须杂物本是无知今须有知以杂著有知根故根体本是有知今须无知以杂着无知物故如水杂尘混然无别也或可中间心有知与不知之杂故云物体杂乱。
▲二不杂非中破。
△物非体知者阿难意云虽兼根境其实不杂不妨物自无知根自有知故云物非体知故破云若然即中义不成也若二物相应可说有中今根境各立则二体全别如何立中中论云异法云何合以不合故中不成也如教云二和生识今既根境不杂则失和合义也和义既无无生识理故云成敌两立云何为中。
▲二破不兼。
△兼二不成者不兼根境二法而成也。
△即无体性等者若存根境可生中间之识根境既无教谁生得识之体性体性既无名(去声)何为中故云中何为相又即无体性者若汝之识不兼根境则根境都无体性根境体性既无则无以生中间之识故云中何为相。
七破无著初引经成立。
△不知佛意破妄无体者佛为遣彼妄执令知诸法无性全是一真则了法法皆无所得故云无著不执令知诸法无性全是一真则了法法皆无所得故云无著不了此旨便执不着是我真心。
△三际求心者此竖约三世破也。
△不在内外等约横破也。
△执此无著亦是妄想者若谓有无著心正是倒执舍一取一药还成病也恰同楞伽云若执无体为心量即正是其心量也故云我说为心量。
▲二推破二初牒计双徴。
△为在为无者意问此无著心为着一切法中为不着一切法中。
▲初不在同无破。
△无则同于龟毛兔角者兔角者阿难计云一切法中无不着心故牒破也无则两字是牒同于下是破亦可立比量破云汝不着心是有法定毕竟无故为宗因云一切法中无故同喻如兔角龟毛兔角龟毛无故故不着一切法也今汝不着心亦毕竟无故所以不着一切法也更名何为无著之心故云云何不着也。
▲二有体成着破。
△有不著者牒计也阿难计云不着之心实有体性何谓无耶遂即破云不可名无既云实有体性即不可言不在一切法中也。
▲三双指二过结责前非。
△无相则无者半牒半破下句亦然。
△非无者有也。
△即相者即在一切相也。
△相有即在者在犹着也一切法中既有不着之心则显是有着何谓无著故责云云何无著上来七处广其道理破妄所依若是利根即达妄想本空无常体遍纤尘不碍等佛斯须也其如情牢执固者理须更尽破除方无所惑也。
疏初叙意。
△欲推妄体者即能依心也。
▲二定处。
△似破能依者似破心也然但挟能破所也。
首楞严经义疏释要钞卷第二
卍续藏第 11 册 No. 0267 楞严经义疏释要钞
首楞严经义疏释要钞卷第三
长水沙门 怀远 录
二破妄显真二初责躬遭难。
△请益则起者彼文云侍坐于先生先生问焉终则对请业则起请益则起注云益谓受说未了欲师更明也。
△更端则起者彼云侍坐于君子君子问更端则起而对注云谓异问之端倪故敬而起对也。
△儒有居与汝言者论语孝经皆有斯语。
△从法空体者表法说也即不动真际示十界身普益众生也。
△肉袒者即西国以卑见尊之礼也。
△覆左露右者表覆权显实也。
△荷大法等者荷即担荷也自证非权非实之理即是自荷也能起而权而实之化即荷他也今阿难自荷荷他同入秘密藏中非重担耶。
△胡跪者效胡人而跪也。
△地能生养万物故表理也。
△合掌表权实相即也。
△冥符契合也。
△俾悟入者智度大海信为能入。
△斛饭子者斛饭即净饭次弟也然有经中又云阿难是白饭王子故彼文云尼休王有四子一名净饭王有二子一名悉达二名难陀二名白饭王亦二子一名阿难二名调达三名斛饭王亦二子一名摩诃男二名阿那律四名耳露饭王亦二子一名䟦提二名婆敷各随经论出也。
△见惑除者已断八十八使见惑得初果也此惑能障见道故云见惑即真见道所断之惑也又见即是惑因邪起见故。
△俱生在者犹有十使思三界分为八十一品断之此惑障于修道以难断故分为九地欲界一地自分九品谓上上品能闰两反生死上中上下中上各闰一反生死中中中下共闰一反生死下上下中下下共闰一反生死此九品共闰七反生死即七往天上七来人间若断前六品尽证斯陀含果断下三品尽证那含果余有色界四地谓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无色界四地空处识处无处有处非非想处地地各分九品八地共有七十二品若断尽即证罗汉也。
△大教所指示处者即一实相印也即今经所显如来藏理也有本作诣字者诣至也即不知真际至极处也。
▲二请示修行。
△奢摩他路者教能诠定即教为定之路也定能显理即定为理之路也今请说妙定即因教为路而得发定即奢摩他之路若即指定为路是奢摩他即路单言止者圆融之定即一具三也。
△阿阐提此云无信根亦翻无欲谓不乐欲涅槃也由无信故不能成就善法故曰焚烧善根故知万善以信为首是入法之根本众行之先容华严云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左传云信不由丧质(智音)无益也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芼苹繁蕰藻之菜潢汗行潦之水可以荐于神明可以羞于王公今此人拨弃世出世间因果永灭善根故曰阐提亦翻多贪谓贪乐生死不求出离也。
△五体表五蕴。
△地表实理即表以智照五蕴空证圆常理也。
△翘伫者翘悬也伫待也悬悬待望如来如来慈音开示诲教也。
二如来现瑞。
△法利者将示如来藏心无上法利也。
△声色用中无非智体者声色之用皆从无漏智性显发故得若声若色当处绝待全是本智即一色一香无非中道古师云用则波腾鼎沸全真体以运行。
△种种者青黄等色表众德也。
△三世间者众生世间五阴世间器世间佛为总化之主故曰佛世间也。
△不离本觉者迷本觉故为三世间世间无性即是本觉也。
△无明坚厚土石成形者无明坚厚似土石之坚确也又内由坚执外感土石之形智定镕时无不亡泯百年之暗一灯尽除。
△拔除也。
△六种如华严者谓吼击震起动踊一一各三吼遍吼等遍吼余皆仿此即十八变也。
△六情妄隔等者由众生六情妄隔故外感国土差别本智或融讵能隔别故曰开现或可六根取境各各分限所谓听不出声见不超色等似国土之殊形也一相若反六用通同似国土开现也。
△谁为自他者智起则物物咸真理显乃高下无别。
△因果不二者九界即佛界也。
△无明即明者迷之生死无穷悟即廓尔解脱迷则三道流转悟则果中胜用又三千在理同名无明三千果成咸称常乐故云皆住本国然今现土土是寂光以表大众将取三德真土以此经正显如来藏体三德妙常故也七既如是身亦非低尊特说经无所惑也。
△第三末经是此所表者下云一切世间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心精遍圆含累十方宁有方所了然自知获本妙心常住不灭等。
三正为开示三初总斥不了。
△常等四倒者此无常计常不乐计乐不净计净无我计我此凡夫众生着荣四倒二乘不知本具常乐我净而但着无常无乐无我无净之枯四倒也。
△无始无明等者从无住本立一切法由法牵生分别事识起惑造业网以为种。
△种必有果者由贪爱烦恼为能熏本识为所熏故得业惑种子起成现行盖是过去造业为因招感现今苦报为果于苦果身中又造种种业因招引当来苦果故云子子相生等斯则过去二支因现在五支果现在三支因未来二支果三世轮回无有断绝如线贯珠也。
△经云即涅槃经也本识为法因诸法即为果此诸法必依藏本识中故曰诸法于识藏由诸法作本识因本识得生即为果此本识必依藏诸法中故曰藏于法亦然此则本识能为诸法因亦为诸法果诸法能作本识因亦为本识果故云更互为果性亦常为因性也一蔀生三子喻惑业苦不相离也起惑必造业业必招苦理如然也起信云动则有苦果不离因。
△五道即三途人天。
△心行理外者背中道故迦叶云我等自此已前皆名邪见人。
△杀者能杀法身慧命故。
△通途即大达也即失妙奢摩他路也二乘教理迂僻故云幽径。
▲初示妄源。
△无始者无初始也从来未曾悟故说妄无始斯七种生死中名流来生死此不可穷诘初际。
△攀缘者攀外六尘于内分别也下云聚缘内摇趣外奔逸造业受报尘沙劫波莫能遏绝者无不由此攀缘妄想以为其本保爱此法为自性者深为误也经云若有一法胜过涅槃我亦说为如梦如幻何况执此虚妄相想为身心也。
△吁叹声也然则法无彼此得失在人如人览镜不观镜体团圆内外明洁却取像之去来以为镜者误之甚矣今所斥者有斯人也苟能体像是全镜之像则无像而不是于镜镜是全像之镜则无镜而不具于像此则法界圆融本来俱现即是无始菩提元清净体若得此意方见佛之本怀方免偏指之失方于行者不远而得矣。
▲二示真源初正示。
△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者性德三因也无始者本具也本有性了因故云菩提本具性缘因故云涅槃本具性正因故云元清净体如斯三德性本具足非新非故无去无来但迷时全修在性故即三道流转悟则全性成修故则果中胜用岂同权宗说菩提心是无常耶。
△识精者精者拣粗为义即梨耶也然此识体即是无常故曰元明又识精者心性也。
△能生者由斯理性三德不守自性随其染缘成九界法事法既起真性即隐而不彰故曰缘所遗者如迷东为西东即为西所覆也。
△对法经即阿毗达磨经也。
△界者性也。
△一切法等者十界所依故故起信云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心则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此心若随染缘即有六道依正之法随净缘即有涅槃三德之法。
▲二斥迷。
△含褁无余者寂照含空故也华严云一切众生及国土三世悉在无有余。
△日用罔知者易曰百姓日用而不知。
△持珠乞丐者妙经云譬如有人至亲友家是时亲友官事当行以无价宝珠系其衣里是人醉卧都不觉知往至贫里求乞衣食等彼明结缘下种之后为无明酒醉脱着二乘驰流五道自亡法财不能取用此明本有当心不能认得抂入诸趣也。
△怀宝迷邦者论语中文阳货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意谓孔子有才知而不仕是怀其宝也善于治国之道不执政事是迷其邦也意欲夫子仕我故答曰诺吾将仕矣今借彼语以况本有圆常之性而不认取却自流迸五道栖栖不及谁之过欤。
△踬困也。
二正权真妄中四别推心见。
△汝目可见者疏二解一以目为所见意云汝目在汝面上显然令我可见二以目为能见故云目实可见我奉相。
△固执既深者自无始来确执此心为己心性沙数算之不及故曰河沙叵算。
△相想者相即六尘想即分别妄心第六识也此是虚妄相家之想也。
△惑者迷也相起性隐故云惑汝真性然全所覆为能迷也。
△嫡生者正后所生也又嫡亲也非螟蛉也。
二显示真心疏二初示心体。
△真心之体本周法界者体量也。
△非妄非真绝言离相者离过也。
△能摄一切等体德也。
△非妄非真者是非双绝也中论云若法为待成是法还成待等下云言妄显诸真妄真同二妄等。
△绝言等者论云从本以来离言说相离心缘相下云非风非火非六根非十八界非智非识等斯则口谈辞丧心缘虑亡也能摄一切等起信论也。
△世间即六凡。
△出世即四圣此则十界依正不离自心也下云一切世界因果微尘因心成体又云诸法所生唯心所现。
▲初举义标门。
△三大者体相用也。
△二门者即真如生灭也此二门即寂照二法照故三千俱假无一法而不立寂故法尔空中是法咸泯寂照平等即是一心初真如门即一心之体照而常寂也即泯相显实门唯就理说即顿教义一切事法到此门中无不真实如众器到于𦦨炉咸成一体然一言真如有二种一依言真如即以言说诠辨真如之相令人生信二离言真如唯与观智相应。
△唯体大者论云是心真如相即示摩诃衍自体义故二生灭门。
△彰染净者九界染佛界净。
△明体用者非寂非照为体而寂而照为用。
△显真妄者诸幻灭尽觉心不动名真幻相虚假名妄。
△论因果者余尘尚诸学明极即如来。
△有修证者空所空灭故名修寂灭现前故名证。
△或破会者斯是前尘虚妄相想故名破生灭去来本如来藏故会。
▲二会二相。
△治生等者治生产业是差别事法如斯之法全真所成法法皆妙故与实相不相违背。
△己界者即自己一念也。
△众生者九界众生也。
△佛者究竟觉也意显己之一念及彼彼众生心与诸佛究竟果理实无高下不思议一也故华严云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二别示经意二初略指二广释三初通示诸教然根利钝执轻重约人皆通横竖(云云)乘顿渐即约行约理教权实即约教此四在今经则皆圆实。
△理须破斥者为执重者破令情尽方辩真妄如何难正认妄为真若便与指为真时即助彼倒执益其上慢以但见像犹未识镜故。
△苦药等是尚书语。
△瞑眩即冥昧发动之貌。
△厥其也犹良之马举摇鞭影即归正路若驽骀之马彻骨方调。
▲二广释相中初破妄显真诸法所生唯心所现性一切心实有体性是显真。
△不同前尘分别影事即拣妄。
▲三总结申叹。
△维摩法华皆有此意者然法华破三显一似破汝等所行是菩萨道决了声闻法是诸经之王是会也净名以三破小以圆斥三即破贪恚痴性即是解脱罪性不在内外中间亦不常自有如其心然罪垢亦然及文殊与诸菩萨说不二法门等并是会也。
阿难申疑中初发心修行疑。
△宠弟者宠爱之弟也。
△恒沙国土承事诸佛等即弟子显本义今经法华后说可诚证也。
△难行法事者自利利他捐身折骨拔苦与乐之事也。
▲疏初引涅槃。
△发菩提心者菩提智果发心希求此果即菩提之心也。
△不是佛性者不是正因佛性也。
△先有佛性者本具正因性也。
△何故复有初发菩提心者以权教修缘了难也。
△佛言下是佛顺师子吼问为赴末代机宜说缘了性是无常也此心虽念念灭谢若能运运修之不已亦能至于菩提智果涅槃断果故云亦能破暗等若实教说本有三种三理元遍如前文云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达性成修修三亦遍欲示众生本有正性且示正因体遍为赴末代一类众生宜闻带权之说故佛覆实缘了述权缘了也。
▲二合今教今阿难执能造善恶之心念念生起正同涅槃似无常修得缘了佛性难常住正因佛性也。
△不辨三因常无常者阿难不知发心修行是缘了而却以斯难正因常遍也盖不辨缘了无常正因常也尚未识正因常住岂况更识三因俱常然在今经必须三俱常住如来善巧渐次示之尔疏语甚略细研记消可以意得。
▲三无心土木疑中。
△发明者分别也意云若此分别之心不是我心者我乃无心全同土木也又发门即开发明显也若如来开发明示云不是我心者我乃无心也。
▲二总结请。
△离此觉知者觉知即分别也离此现前觉了能知心外别无有心也然此众生在迷理须破折洎乎认得其实相即方知一念即具三千无欠无余故金錍云阿鼻依正全处极圣之自心毗卢身土不逾凡下之一念。
△不早辩者系辞云(坤卦文也)由辨之不早辩也。
二如来正显二初约现法随缘以显心。
△欲令心入者即圆融定慧之心也。
△入者契入也。
△无生法是理。
△忍是智得此智时了一切法无不是如印可决定名无生法忍今经第三渐次得此忍也。
△以手摩顶者手智也顶理也将发圆智契入无相寂理故摩顶也。
△通达一切法门者初破无明显法性时所有百法明门一时开现也明门者明者慧也门者通达也得此忍时于多百法门而得自在于刹那顷证百三摩地应百界化生等然斯即是三德开发也谓发一切功德发一切智慧发一切境界故名通达。
△总标色心者诸法虽多色心包尽是凡圣因果染净等法也。
△不守自性为因等者由心本具随缘之义能造十界依正故所造法全能造心故云唯心十界依正既唯一心一心岂存能所方知心外无法唯是一心然造有二种一者理造即性本具故名造二者约事名造良由理具方有事用也。
△无始妄想者根本无明也。
△凡圣总该者世间因果即六凡出世因果即四圣。
△别指依报者竖则四土相望论净秽横即土土论净秽(云云)。
△亦通转者一切因果一切世界微尘也。
二正显妙净明心。
△三德具足者净即解脱明即般若心即法身即一而三故称妙亦可妙对法身。
△不能变动者以随缘即不变故若随染缘时全体为染者则不能随净缘成净法也良以正随缘时体不变故能为一切法所依也。
初就执定其有性。
△觉观者语之加行也初心在缘名觉细心分别名观即觉粗观细也。
△思惟寻伺者思惟即分别也寻伺谓寻求伺察也即觉观也又分别即心王觉观即心所。
▲初例对五尘显。
△因声分别者由声境牵故方起分别此明了意识取现量也。
▲二单就法尘显。
△见闻觉知者见即眼闻即耳鼻觉即身知即舌意意云五尘不对之时有此分别性者亦非自立盖因法尘影象而起。
△明了不行者不对五尘故明了意识不起也。
△在独散位者独散意识比度生解取落谢尘也。
△同五所取者即明了随前五识取现量境也初尘亡体在容是真常。
△何必求人者勉其取舍以智自裁也故南岳云但向己求莫从他觅觅亦不得得亦不真终是他心不知自性自性清净即是法身猿猴念念耽着纷纭害马念念狠戾不调也疏引楞伽及下文并是第八识今证意识者以细况粗也。
▲二释成。
△皮之不存者皮喻六尘毛喻心也文出左传。
△法身断灭者真性即是法身汝若执随境之心为真性者尘灭心灭非断如何四彰其自失。
△默然自失者无语申通故默然也知执妄非故自失又失前所执缘心故云自失。
初正显失疏二一释名相。
△灭受想者灭其领受想念心所法也即灭尽定也。
△能从一禅至一禅者从初禅修念念无间已至二禅二禅念念无间至三禅等故云次第。
△能成无漏者修此定时善能调伏漏心不起随所修禅悉知虚假不起着心发真空慧断诸烦恼随所对境不生见着如此修心三漏永尽名为无漏初唯简凡夫释。
△未到定者未到初禅也亦名中间禅位位皆有此名。
△随禅感果者本是有漏有着心修随于禅中发支林功德时忽生爱着即随定功力感生诸界如修初禅方便时有二种心一粗心住谓方便修习渐渐虚凝不复缘虑二细心住其心泯泯转加微细也或正得此粗细住时或将得时皆有持身法起此法起时身心自然正直坐久不疲等于是若生味着心即感生未到地中诸禅亦然也。
△灭尽定者灭六全分尽七染分也。
▲二通简三乘释。
△亦可别斥前之九定者即灭受想等小乘无漏定也。
△俱是不了者未得大乘中道无漏也。
△过三有者过界外三有也然修心有异感果遂差若凡夫修则不能厌患世间但求禅定中乐及以果报生见着心等即名有漏心修也二乘即无漏心修菩萨亦有漏亦无漏心修佛以非有漏非无漏心修等广如禅波罗蜜说。
▲二出所以。
△若了真妄者知真本有达妄元空也又了达真妄平等但有二名也。
二破妄见明真见中疏初明次第。
△见有正邪者依理起见名为正见依妄起见名为邪见。
▲二会二文。
△明心则约见而辨者即用以明体也(云云)。
▲初正叙。
△身心不相代者身不能代心也。
△未染大乘法服者即以一心三观为衣能蔽三谛上感能庄严三身即是着如来衣也。
△法食者即法喜禅悦食也于食等者于法亦等于法等者于食亦等即以烦恼为薪智慧为火以是因缘成涅槃食。
▲二喻显。
△虽有多闻等者虽闻大法不修理定终无所证故云与不闻等。
△如人有目等即般若经日喻观目喻止止观并修达种种事即实相故故云见种种色即真善妙色也。
△大论以多闻对慧此以多闻对定者以圆融之行定慧体一但以多闻助止观行也。
△是所说应受者如说如行也。
二述迷求解。
△烦恼者烦者扰也恼者乱也扰乱有情常处生死也烦恼当处是障即持业释若对所知竖论即四住烦恼名为通惑见思亦名我执分别我执俱生此惑亲迷且迷第六识心也若如疏云发妙明心是除烦恼障者即该五住烦恼与所知障齐但约迷理名烦恼障迷中道智名所知障也。
△所知障者竖论即由无明覆根本智于所知理不了名之为障即所知之障依主释慈恩云所知不是障障所知名为别惑见思也。
△扰恼不生无烦恼障。
△业性不结是无业障谁为生死是无报障。
△谁为涅槃是无三德此则德障一体相名都泯法界独朗是曰寂常心性。
△无上覆者孤幼也。
△权实父母者权智干事即父也实智长养曰母。
▲初放光灌顶。
△万字者表平等理为万法之本光表从体发于见用。
△必受安乐者三德具足究竟真乐也下云安乐解脱。
△天枢者即则天时于端门外立一所以铜铸广一丈二尺高九十尺状似今之幢也上列日月星象并有字标额上以银为盖下以铁为山义似璇玑玉衡之类以纪德也。
△无漏净眼普见十方者眼即智也谓圆照十界机也。
△智果同者佛佛道齐也。
△乘因不二者同乘一实到如来地也微尘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则诸佛已乘菩萨今乘未来当乘故曰不二。
二许为宣说。
△建大法幢者圆顿大法超出偏小故名曰幢幢者高显之貌。
△建大义者无上妙教尽未来际自利利他脱苦得乐故也。
△十地隔罗縠者有一分微细无明也。
二答由。
△染部捺陀此云上胜金。
△观经疏即远法师疏也。
△赩者盛貌文选云瑶草正翕赩注云翕赩盛郁貌。
初告语。
△实言告汝者先按定令谛信也佛具五语不诳众生。
▲二正例。
△例我拳理者理道理也。
△均同也今以汝眼类例我拳义理均否。
△唯然者唯即应诺之辞老子云唯之与阿相去几何注云礼对曰唯然者如是也顺许之辞也。
▲二验。
△所以者何者所以非见全无者何也五通见黑无别应立量云盲者眼根是有法是见故为宗因云能见暗故喻如有眼见暗有眼见暗既是见无眼见暗亦是见初牒向执情。
△忽得眼光者或得金錍决膜重发胜义照了前尘故曰眼光常情所见咸谓是眼见也。
△灯之与眼但是见缘者此二秪是瑜伽九缘二缘也眼即根缘灯即明缘也。
▲三结归心见。
△余是助因者灯眼是发识助缘也。
△令知其根本者已知见之根本须是心也。
△未辨真妄者犹未辩折此见是真是妄也二广约诸相辩释中初阿难伫佛慈音。
△羝羊者语出周易如羝羊触于藩篱进为身碍退被角违即进退不得之象类似阿难取舍难明也故兹默请觊佛开示也。
▲初如来问悟因由。
△鹿苑者梵云波罗奈此云鹿苑亦云鹿林即先王养鹿之苑囿也(云云)。
△五人者即世尊修道时遣内族三人外族二人给侍太子后疑世尊所修不真遂皆舍去入此苑中修外道法故佛先度也憍陈如是姓此云火气阿若多斯云解是名也。
△相次舍去者内族三人执乐为道即摩诃男婆提婆敷见修若行谓为非道忍苦不禁舍之而去外族二人执苦为道即憍陈頞鞞见食乳麋乃云太子败道丧志遂舍而去。
△三转者一示相转谓此是苦此是集等二劝修转谓此是苦汝应知此是集汝应断斯是道汝应修斯是灭汝应证三作证转谓此是苦我已知汝应知等(云云)。
△说生灭四谛者所谓若则三相迁移集则四心流动道则对治易脱灭则灭有还无此最粗浅属小乘也然凡有四种四谛一生灭如上二无生谓苦无逼迫相一切皆空故集无和合相因果俱空故道不二相无能治所治故灭无灭相法本不生今则无灭故三无量谓苦有无量相一界尚有无量况十界邪集有无量相者贪瞋痴种种心种种身口集业等道有无量相者谓折体巧拙方便曲直等灭有无量相者如是方便灭见灭思惟灭尘沙灭无明等四无作谓皆是实相不可思议非但第一义谛无若干一切皆无若干迷为苦集悟为道灭今疏且约权小说故属生灭若以开权后经及下叙悟须在无作。
△别指集谛者集即见思烦恼分别烦恼八十八使见惑俱生即思惑。
初标所悟。
△我今长老者此人最有年齿也凡诸经列众若约年齿即列陈知为首若约慧解即列身子为首又但有德行皆称长老如经中称阿难为长老。
△独得解名者最先解故感诸天在空证云陈如先解。
△生空者由不执五蕴得众生空也。
▲二述解二一述客义。
△俶装者文选云简元辰而俶装注云俶始装而行也。
△攸往者所往也易曰利有攸往然据圆人不断五欲而净诸根三道即三德无明即明岂同客之去来尘之摇动但以无动而动无去而去即不碍圆意也。
▲二述尘义。
△清阳目也。
△发明者照现也喻观智也。
△尘惑微细观智断之。
△主空喻真性者近言即偏真法性据经远言即中道真如佛性也须敕陈如说客尘义者欲令深达即体之见本来常住无去无来故佛善巧适时御物盖知陈如所悟法门最堪引接故令部折以为阿难所悟之筌也又缘在此人也。
初引手问答。
△屈五转指等者欲示见性不动故举手以示也然前问悟因由科中云舒兜罗绵网相光手二句经文合在斯出(云云)。
▲一就见推穷已下经疏并可见眄斜视也总责意者盖责阿难汝今既能认得见体动静双绝显手自有倾摇云何前来却认攀缘扰坏之心以为真性认像失镜过莫大焉不但汝之一人如此一切众生无始至今认生灭妄想于是执身执境轮替罔休有将此文是责阿难不合见手开合见头摇动者甚不便也佛意且令阿难明识真妄一则经文大紧二则第二卷中如来示匿王身自迁改见性无动又示阿难诸境自有还灭见性无迁并是孤起但作如来许今认见之见责彼前文认妄之非也请细详(此下入第二经)。
初述阿难愿辨真妄以此段经无阿难问辞但是集经之家叙述阿难所怀之事也。
△泰然者安然畅泰也。
△真妄虚实者真实虚妄也。
△二发明性者希觊如来为我开发明示何者是真实不生灭性何者是虚妄生灭之性也以阿难因闻阿若多说客尘之义解知见性无动遂疑现前见性为便是真为别有耶而不发问者但以屡扣佛慈深蒙指诲内惭暗短未体大猷况以师严道尊莫敢容易发言赖得匿王发与斯旨。
初引外叙疑。
△自然见者此人计道不须修但八万劫若尽自然解脱如掷缕丸于高山线尽自止迦旃延毗罗胝子即六师中二人也。
△发挥者发趣挥扬也语出孝经序。
△诸有漏者通该未发圆解未证圆理皆名有漏。
△狐者妖兽也玄中记云千岁之狐为淫妇百岁之狐为美女述征记云风劲河冰始合要须狐行。
二问答未灭知灭。
△新新不住者灭而复生生已复灭故曰新新。
▲三问答先幼何貌。
△已从衰老者渐渐改易已至衰年五十已去并曰衰年。
△未巾冠者十五曰童即未束发加冠也山无草牛无角皆曰童近于衰耄即惛忘也八十曰老九十曰耄今近于耄年也。
△观五十时宛然强壮者反观年五十时虽曰衰年比今六十已高其五十上宛似强壮意显衰弱今又甚也。
△微细四相者即一刹那心具生住异灭也不同一期四相故曰微细此一昼夜凡有六百三十八万刹那。
疏正述中。
△只于生灭了不生灭者不离秪今之见即是性净明心也如波即水故圭山云识如幻梦但是一心秪为根机未堪故须渐破渐会方于物物咸见真常方便多门秪为逗机故也。
△相虽粗近者一往说云身变而见不动意则令了此见即是真常故云旨甚深微下云此见元是菩提妙净明体肇师云圣远乎哉体之则神道远乎哉触事皆真既知万法本无去来故知见性元无生灭。
▲二引证。
△如自观身实相者谓诸佛解脱当于众生心行中求一切众生相即菩提相以众生与佛一如无二如故。
▲二问答见河同异。
△无异之语甚好思量者既言无异合知真妄体一是显性常然亦非但见性无异直谓法法圆常故经云世间相常住又云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
▲三斥彼置疑。
△皱者为变者有为则被行法迁变也。
△不皱非变者不是有为则不被行变。
△趣尔举者意云俱是断见外道随便举也。
初阿难乘违发问。
△若此见闻必不生灭者若此波斯匿王见闻之性必定常住何以世尊斥云自是前尘虚妄相想耶。
▲二竖臂以示此出倒见。
△首尾相换者上下相翻也肩处为首手处为尾今若以竖为正即手却为上肩却为下即是尾却为首首却为尾也故云相换也。
△一倍瞻视者垂手是正谓之为倒是一迷坚手是倒却言是正是倍迷也。
△以此验之者以此见手正倒验之也。
△正遍知者二乘非正非偏权菩萨离边显中正而非偏即边显中名正遍知初徴倒所在。
△古人作泯相解者意云名字尚无更将什么号为颠倒正真抄云有正有倒是凡夫见无正无倒是诸佛见不约竖手垂手随身不随身以明但约子体不曾迁移竖则全手竖垂则全手垂但执相迷体故见正倒也。
△血脉不贯者既泯却正倒向下正辨正倒经文孤起义不连贯也。
三广示倒相二初与悲叙其常说。
△佛与慈悲者悲能拔苦慈能与乐即拔阿难大众无明之苦与常住真心之乐。
△天鼓者天帝宫中有鼓修罗若来则鼓中预自发声云贼军来也海潮无念而潮至不失其期。
△无缘者不是先谋后动但随众生根缘法尔自应也如镜现像岂先念而方现耶然佛有三缘慈一众生缘慈无心攀缘一切众生而于众生自然现益二法缘慈无心观法而于法自然普照三无缘慈无心观理而于平等第一义中自然安住。
△不待请者佛为法界众生不请之友但随根熟众生自然而应如箭筈相当如镜物相对。
△十一色者五根六尘。
△八识者前六末那赖耶。
△不相应二十四者谓一得二命根三众同分四异生性五无想定六灭尽定七无想事八名身九句身十文身十一生十二老十三住十四无常十五流转十六定异十七相应十八执速十九次第二十方二十一时二十二数二十三和合性二十四不和合性。
△五十一心所者遍行有五作意触受想思别境有五欲胜解三摩地念慧善有十一信精进惭愧无贪无嗔无痴轻安不放逸舍不害烦恼有六贪瞋慢无明疑不正见随烦恼二十忿恨恼覆诳谄憍害嫉悭无惭无愧不信懈怠放逸惛沉心乱掉举失念不正知不定有四睡眠恶作寻伺。
△六无为者一虚空二择灭三非择灭四不动五想受灭六真如。
△五位者如上百法总成五位一是心二色三心所四不相应五无为既是唯心所现此之百法皆性本具无有一法在心性外照故百法宛然寂故一法不立寂照不二唯是一心故得生灭去来皆如来藏。
△无体可得者如波无自性唯一水故。
二通妨言。
△对妄立者以对妄法义立真如之名也以真如体即一心故离一心外无别真如体也斯则不但名假体亦全无也以为一心之所夺故如云水之湿性别无波之性也权宗不说一心故云体实今云一心所现岂一心外别有体耶。
▲初标指。
△心现身心者上是妙净明心下是幻身妄心。
▲二责失或可遗失妙等三句经文对中真俗三谛可解。
△认悟中迷者动寂故为皆在大觉中也理本悟而生自迷也。
△正指倒处者妄身心也。
▲三叙妄。
△晦昧者迷暗也最初一念无明不了故曰晦昧论云由不如实知真如法一不觉心起说名为业内有无明妄想故外感顽空先现故曰为空由无明妄见与顽空互相摩触互相交织故结成形色即有国土山河正报有情故曰色杂妄想想相为身也由是虚妄境界引起分别妄心览取前境于内念念分别分别不息遂成分离取六尘境故曰聚缘内摇趣外奔逸。
▲疏二初对三细。
△汝见虚空遍十方界者妄见顽空称法界迷也妄想澄凝则为国土坚确妄想知觉则成有情纷扰。
△空见不分者示其微细也见未派为六根八识空未凝相形状体质故曰不分。
△业转二相者晦昧是业相业者为因义最初一念为九界染碍之因也为空即第二念起也由内有妄见外感顽空也见即转相转前动心起成能见。
△互相待者妄见顽空一动一静相形对待结成形色也境界毕具故曰现相。
▲二对六粗。
△前二粗者论云以有境界缘故复生六种相等前二即智相相续相义如玄谈释。
△遂成分离者即分离事识取六尘境各奔本境故曰分离所谓眼根取色耳分别声鼻嗅诸香等后二粗即执取计名也执则执着前境由坚执故但计善恶名字即起烦恼。
△烦恼道毕于此者此四粗是三道中烦恼道也后二粗即业苦二道也。
▲五结迷。
△缘而执受者根身种子属正报故云内第六缘而复执受故有情有知觉山河大地属依报是外境故第六但缘不执受故无知觉也。
二约喻结指倒相。
△目为全潮者但见一沤却目为全潮大海便谓已能穷尽大瀛渤澥也譬认妄为真也。
△百非者凡百有为无为事理染净一切名相都泯也又百非者起信疏中约一异有无四句一一句各四谓一非一亦一亦非一非一非非一异非异亦异亦非异非异非非异余二句效此四四成十六句约三世成四十八又约已起未起各四十八成九十六更加根本四句即一百也。
△中间以法进退相例者认妄弃真是法进则汝认手既以倒为正验知汝认妄为真也退则汝认妄为真恰似认沤为海疏示今意。
△缘尘事境也。
△名相则名言法相也谓三科五蕴七大八还四见因缘自然和合非合等今此经中一时遣荡也随落一法即成戏论也。
二正释经文中初述悟。
△悲救深诲者从如来轮手下指问阿难言汝今见我母陀罗手至此经文皆是如来深海也又从放光宣咒提奖阿难归来佛所是悲救从佛问发心至此为深海也。
▲二彰疑。
△𠃔所瞻仰者允信也现以缘心信佛所说妙心仰瞻佛之相好而我徒得信仰之心未敢认为真常妙性恐不称佛所诲旨故欲望如来指示令我除疑故云拔我疑根也。
△归无上道者道理也疑根若除可以旋归无上妙理也。
疏二解名相。
△遍穷生界者佛以一音说法起十界机缘随一一机各得开解故起信云圆音一演异类等解此显如来一音中具一切音一切音即一音故曰圆音音而非圆如世间丝竹之类圆而非音如世钟鼓之类唯佛如来圆而且音。
▲初指定其非。
△汝等尚以等者汝等尚以缘尘生灭之心缘佛言音便认此心为自性者累我所说之法亦成所缘尘境则不能与所诠法性相应故曰非得法性须达文字性离方与法性冥合也。
△离能所相者净名云其说法者无说无示其听法者无闻无得圆觉云未出轮回而辩圆觉彼圆觉性即同流转等轮回即分别也。
▲初指月双迷。
△指月俱迷者认指为月亦迷指也认能诠言为所诠旨亦失能诠之教故曰诠旨两失也。
▲二明暗俱失能喻可知月指也月体明莹有光曜故指体皮骨暗昧法故。
▲二合以法合喻者汝若舍诠缘旨大似因指识月汝若执诠失旨恰如背月认指也。
▲三合中云。
△若真汝心则无所去者有二意一则若斯分别法音之心是真实者应无所去今且不然二则分别法音之心自有往来若汝真性则不曾往来生灭故曰则无所去初例成无性。
△云何离声无分别性二句经文亦可节在前科为责结之词(云云)。
△岂唯声分别心者意云不但分别声心离声无性乃至分别色心离色相外亦无自性可得。
二指同外宗。
△非色非空者尘灭则无故非色尘对则有故非空。
△二十五谛者是加毗罗外道立有十万偈即僧佉论此云数术明因中有果计二为宗一是从冥初生觉过八万劫前冥然不知亦云世性世间众生以斯为本性得生起故以斯生觉谛亦名大谛次从觉生我心从我心生五惟量即色声香味触从五尘生五大地水火风空从五大生五知根眼耳鼻舌身有觉知故从五知生五作业根手足口大小便道能有用故云业更有心平等根能遍缘故即二十四谛即是我所皆依神我神我名为主谛能所合论故二十五谛冥性是总名别名三德梵云萨埵剌阇荼摩此云勇尘暗由此三德为生因我思胜境三德即变起中间二十三谛为我受用余如疏俱舍梨是断见外道。
初阿难承前叙难。
△若我心性等者意云我之缘心既随六尘还灭未审如来以何为无还心耶。
△阿难执者是妄者然法无彼此功过在人譬犹金为师子会者便知全是真金惑者但见师子不识真金大似阿难因佛开示已能知真识妄而犹未达全妄是真但执其相不达其性故云执者是妄。
初约权标指许说。
△权指事为明元者迷理而起体即元明也。
△虽非妙精明心者非是理性真见也然则如来向下亦非离此见而是真见今此且要阿难明识事理真妄昭彰洎乎拣辨分明还秪指相即性达事即理无二别也。
▲初列八境西国堂舍皆面东故曰洞开东方。
△户牖者书云一扇曰户两扇曰门说文云牖者穿壁以木以交窗也尔雅曰在墙曰牖在门曰窗。
△观壅者障隔不通也。
△分别处者所分别境也或分别即差别谓前尘差别之处即见之所缘。
△郁𡋯者郁盛𡋯𡋯然起也。
△敛氛者即雾气收藏也氛即秋气也。
▲二明各还一一合例明境经家避繁也具云暗还黑月何以故无黑不暗暗因属黑是故还黑通还户牖何以故无牖不通通因属牖是故还牖壅还墙宇何以故无墙不壅壅因属墙是故还墙缘还分别何以故无境无缘缘因属境是故还境郁𡋯还尘何以故无尘不𡋯𡋯因属尘是故还尘清明还霁何以故无霁不清清因属霁是故还霁。
▲二释。
△若还于明等者意云见性若随明境而灭则暗相现时无复见暗以其见性随明灭故余例知。
▲三结。
△汝不还者非汝而谁者汝不灭之见性若非汝之真见而是何耶。
▲三就本彰迷以结责。
△永不离本者事即理故用即体故从心发见见即真心之用也今指事即理如波即水也又修即性故。
三约体用重明中初申问。
△用约人者但由人有优劣故发见用有浅深也。
△体对物论者物境自有差殊见体实无移改。
△分二科者用优劣体无差也。
▲初用优劣中。
△未得无漏者以初果人方能断见未断事惑未发神通故借力见。
△庵摩罗果者奈也亦翻无垢。
△不寝者因佛座下不见那律佛问何在答云睡未起因被诃云咄咄胡为寝蛳螺蚌蛤类一睡一千年不闻佛名字于是勤意修行七日不睡遂失双目。
△作意数者作意偏修天眼观智也数者谓百法中有作意一数也不同余人果后任运发得故但见小千界也。
△五眼三智者肉天慧法佛五眼也佛肉眼见大千粗色尽理言之能见法界粗色佛天眼见十方世界死斯生彼及善恶等佛慧眼见法界假中俱空佛法眼尽法界任运真化分别药病一一方便皆令得入佛眼唯见实相三智者一切智(空)道种知(假)一切种智(中)然斯三智体一随其照用义立三名。
二敕拣中。
△汝应于斯分别自他者由阿难前云我虽识此见性无还不知如何别得是我真性佛即为阿难示其见秪是一随功发用乃成胜劣故知物自有异见体无差阿难遂疑见体随尘亦有差异此则阿难执见有相佛意云真见之体离相绝名无有此彼如何同物有差殊耶于是纵而责云见若同物有差你应为我指出见体同物无疑故云汝应于此分别自他等。
▲初明非见之物是前尘。
△是物非汝者自是物象且非是汝见性。
△七金山者七重金山围绕须弥也。
初正破中。
△若见是物者或可直作阿难计云虽言见性同物差殊而物象见性混而无别如何令我辨得自他故此牒而破之则汝下破意云汝既见即是物我见亦即是物我见若是物应被汝见也。
▲二转破疏云。
△省略者合云名为见吾之见自然非彼不见之相者既云不见须见之不得今既可见则反是见非不见也恰同前云相有则在云何无著。
▲三结破。
△五重者若不见吾不见之处一也亦不见吾见处二也吾见自然非物三也汝见亦非是物四也云何非汝真见五也。
初正破。
△又则者重复之义也无别计词但是重破若见是物之执也经文语简合云又则若见是物汝今见物之时汝既见物物亦见汝汝意云若见即是物应知物中有见物既有见即能见汝也既能见汝汝应反是所见物也物有见故物应反是能见性也故云体性纷杂。
△不成安立者世谛也一一各自安立不可混也。
▲二显是。
△若汝见时是汝非我者或可云汝见物时自是汝见且非佛见故云非我。
▲三斥疑。
△性汝不真者能性之心不是真耶却来问我求心岂非错耶。
△明真见离缘者不逐缘生不由境起终日尘染未尝不洁终日灵照未尝不昏非昏非照非染非洁物我皆如方曰真见离缘。
四广释中初申疑须弥出海八万由旬四王处半腹与日月齐故曰四万由旬正云俞善那斯云合应计应合尔许度量也大论有三品上八十里次六十里小四十里。
△堪忍者悲华云是诸众生堪任忍受三毒诸烦恼故。
△庑者汉书云全陈廊庑下注云廊周屋庑门屋。
△犹预者疑惑也礼云决嫌疑定犹预犹预皆兽也此二物皆进退多疑也或云犹犬也此物随人或前或后不定也。
▲举喻释中二双破。
△在方器中应无方空者意云空若不定则见空在方器中时应知非是空方自是器方也在圆器时非是空圆自是器圆意云空体周遍无彼无此无方无圆器自或方或圆故见空有方圆也以喻境自有宽有狭见性实无舒卷去来新故常自安然也。
▲三合显。
△云何为在者见性之义恰似虚空云何说有舒缩而可在耶又见性之义秪如是此云何却谓不知所在耶在归着也。
▲三会通二初迷心执境。
△为物所转者既见尘境实有故为物境所转由是境大则观大境小则观小是故见不超色听不出声嗅不越香尝不逾味觉不离触思不出法讵能忘缘自在无碍。
△境从心变者心生则种种法生也。
△心随境转者以法生故种种心生也。
▲二悟物咸真。
△若能转物者转者体达也即以圆融妙智体达色心诸法当处即空全是真实无妄可除无真可得法法尘尘尽如来藏妙真如性故曰即同如来下云歇即菩提又云知见无见斯则涅槃此即虚空大地应念化成无上知觉也然则如来是究竟果号义通五即解行兼含始则依言解理是名字转物乃至妙觉如来究竟转物(云云)由即故始终俱是由六故凡圣不滥。
△身心圆明者色心不二不二之体周遍法界故也。
△不动道场者理智一如法界独朗能起妙用故云于一毛端等由转物故即三德圆显也则同如来是智即般若德身心圆明是理法身德于一毛等即解脱德此之三法不可思议名如来藏疏文节释可见。
二破见性离身疑中初疑。
△现在我前见必我真者阿难不了会通万法唯心却执如来令转目前山河成我真见故云现在我前此现前见必定是我真见者故云见必我真现前物象既是我见我今身心还是何耶故云复是何物。
▲二难。
△若实我心令我今见者意云彼现在我前之见实我心性令我得见故云令我今见现前见性既实我真而今之身应合非我故云而身非我。
二牒疑立理意云若的可见者应在处所汝可分明指陈示我故云非无指示。
△疏云岂成真见离缘者意云本来竖穷横遍无所不在不可声色求不可名相取若有方所相状岂是离缘耶。
▲三以理推徴。
△若空是汝见性斯则空已成见复以何者为空意云须是空见两存不相倾夺方名离空有见物亦例知。
▲三答释不知。
△若树非见云何见树者意谓若树即是非见云何复见于树既称非见须见不及如前云若见不见自然非彼不见之相也。
△若树即见复云何树者若所见树即是见者既唤做见不可更詺为树故云复云何树。
二大众失其守守即保守是见非见二义之中还守何得故云失守。
△非无学者指学人也意以无学果人经法华后按位尚入相似已达法界故不惑也或可横来此会之机及法华起去之徒未入秘藏俱名有学。
▲三法王安其意。
△如所如说者上如称义下如即真如谓称所证真如以说故云如所如说如来见阿难推是见不得印云如是如是推非见不得亦印云如是如是恐阿难大众将谓佛同反印顺外道故安而慰之令其谛思。
△四矫乱者一于一切时皆乱其语二但言其无三但言其是四无容穷诘。
△不死者计不乱答生不死天。
三会通中初叙其不悟。
△发明二种者不解如来于色空境上开发明显是与非是二种义也。
▲二出其因由。
△应无所瞩者瞩见也既云非见应不可见。
△畴昔等者非谓大众宿昔以来善根鲜少故生惊怖盖是是非之义深固幽远非浅识之所知也自非文殊大智启发根元余人但抱惊惶而已畴语辞也。
二如来会通二初显诸法唯心是非双绝。
△自住三摩地中举其自证法也由修一心三止首楞严定证一心三谛之理也然此妙定修通观行相似证唯分真究竟下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又云生灭既灭寂灭现前此皆语证也位当地住今经即第三渐次。
△见与见缘等者修此定时了根境识即是性常即俗而真无法可得如同空华全华是空故曰本无所有即真而俗诸法宛然如全空是华故曰此见及缘中道双非即是法界故曰元是菩提妙净明体斯则三谛互融无法可得平等平等离言绝相岂有是非而可在耶故曰云何于中有是非是。
△疏已离业识者即诸如来究竟证得三摩地故无有彼此色相迭相见故如何更说是非之相耶。
△增上缘者增上胜力助生识也。
△所缘缘者由所缘境为缘能牵生识也心如羸人非杖不行故假杖境为助缘也。
△不觉即觉者知见无见斯则涅槃也。
△念无自相者念即无明无明无体全是真如也。
△离性离相者即亡性相二执也又即真而俗故离性即俗而真故离相性相双亡事理无碍故于法法咸会性常也。
初问。
△更有文殊等者意云如汝文殊还可名汝为是文殊得否又可名为无文殊得否。
▲二答。
△有是者则二文殊者疏外更一解意云于真文殊上更添一是文殊即二文殊也。
▲二合显。
△此见妙明者见能照了前尘故曰妙明又此见从妙明性发故曰妙明。
△本是妙明等显真也本具性德真明故曰妙明。
△无上菩提即大觉也本无九界垢染曰净体性周遍曰圆即本明大觉清净圆满常住真心也。
疏三斥非显是。
△二月空华皆脱体全无更论什么大小妍媸者哉。
△攻异端者论语云攻乎异端斯害也矣注云善道有统故殊途而同归异端不同归也异瑞喻执权小也。
△居一切时等是圆觉经语居一切时不起妄念者谓四仪中不起贪嗔爱恶诸杂念虑也古人云有念即众生无念即诸佛下云歇即菩提等。
△于诸妄心亦不息灭者若了诸念元空有何可息如知蛇是绳无蛇可灭古人云森罗万象古佛家风碧落青霄道人活计。
△住妄想境不加了知者诸法无心本自知觉更起了知故曰加也古人所谓举足下足鸟道无别坐卧经行是非悬绝。
△于无了知不辨真实者忘分别处不得认为真实法爱若生药还成病古人云澄元湛水尚掉孤舟圆觉云种种取舍皆是轮回斯则终日居晦未尝不照终日昭彰未尝知觉方能语默作做咸与藏性相应岂有是非而可在耶。
三破因缘自然中初外计同真难。
△觉缘者真觉缘由行相也。
△裸形拔发等此尼干外道此云离系即拔发露形无所贮畜。
△五热者四边火炎头上日曝也。
△投灰者梵云幡轮钵多此云涂灰即遍身涂灰也并苦行也。
△界趣生本者即三界五趣受生之本即赖耶为总报主也。
△神我者即数论外道立二十五谛也。
▲二自语相违。
△楞伽城名彼有山名摩罗此山出种种宝物故云能种种现斯乃城因所出之宝以彰名也或云不可往唯得通者可诣故阿难不体佛依俗谛随他意说权引机也。
▲三双结。
△似非因缘者今说觉缘似不同楞伽之谈若将此比自然外道似不相违未审如何分辩使正邪不滥耶。
△感外增上者山河大地诸有物象皆是众生增上共业所感。
▲初牒疑审定。
△约理即云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又云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又云因果微尘因心成体。
△约事即阿难匿王之见又云且汝见我见精明元等。
△喻即空器海沤空华二月等。
△境即明暗等八境手开合头摇动等。
△甄明者甄别明辨也。
▲二破。
△若明为自应不见暗者若以明为自然见体者暗相现前自然之体已随明灭则不见暗。
二破因缘中初申难。
△防问善道曰谈咨问亲戚为询故曰咨询。
△是义云何合因缘性者既非自然必是因缘虽欲谓之因缘观其行相道理与昔因缘之义似不相符故云云何合因缘性。
▲会通中初亡相显法。
△不因缘在自然中者才云自然便即不是因缘也名异义同也由是非却自然便是非却不因缘也亦可既非自然必须是不因缘也如既可是有必须是无故可以有影摄于无也故知名相咸泯药病两亡由是见元焕然此显。
△离一切相即一切法者照而常寂故离一切法则三谛俱泯理事咸亡也寂而常照故即一切法则三谛宛然含容万法寂照不二中道了然不落戏论。
△又即一切法者表非离法显真故云即一切法此句即覆疏上句也恐闻离一切相便谓离法求真故再遮云即一切法俾其即法会真无可灭也但除情执法无所移方为圆妙。
△此诸法胜等者意以即于诸法空处全是真如也胜者空也。
△常如其性者如亦空也恒空自性即是真实也。
△圆成实于彼者谓圆成实性不离彼一切法而显也但于依他之法不起遍计虚妄倒执即是圆成实也。
△下广辩者三科七大即法见性义甚着也。
▲二结责滞情。
△措犹举也于圆融三谛中举心颠倒分别也。
△手掌喻自然等名相也撮摩喻举心分别也。
△空喻三谛妙理也。
△秪益自劳者转增生死迷倒也。
初申难。
△九缘如前说。
△减五者欠根本染净种子作意及境也。
▲二反难。
△疏若立见明为见等是暗立一比量也应云暗时见性是有法定是见为宗因云能见暗故诸有见者皆名见故同喻如所见明意云见明既称见见暗亦称见以能见暗故次量云明时见性是有法定不是见为宗因云不见暗故诸不见者皆非见故同喻如所见暗意云见暗之时不见明故名不见见明之时不见暗故亦合名不见成则俱成破则俱破。
▲三结成俱见。
△自相夺者明时明夺暗暗时暗夺明。
会通中初会前见性非他所成疏二斥他解。
△见明之时见非是明者旧解见明之时此见岂非是明境成就得也余三例知。
△文无连贯者以不贯通前破意也。
△旨非起尽者始则由阿难执此见性因于空等四缘而成今若云缘四成就见性即是符彼妄计终则令了见性本常不藉前尘而得都不体斯意故无起尽。
▲二克示见体离自见相。
△见见之时者无分别智契理之时也上见是能见之智下见是所见之理今明能见所见当体俱不可得故曰见非是见若存真见可得还是未了此则若人见般若亦被般若缚疏中三释甚委。
△见犹离见见不能及者即覆疏上义也意云所见之理不可得能见之智岂得在乎故云见不能及云何更以俗谛虚妄因缘以为难耶故云云何复说因缘自然等耶疏释初解前二句初约位辨异。
△信解行位者未证真前观行相似位中也今经即前二渐次起圆信发圆解修圆行也通论即住前地前但信教仰理而未证密藏也唯识云现前立少物谓是唯识性以有所得故非实住唯识。
△若以上见为用等者用是无分别智体即实相妙理智契理时能所一体故曰理智㳷然㳷合也当尔之时所见之体能见之用俱不可得故曰见非是见般若云以无所得故得阿耨等。
△次照体者全体起智照三谛时三谛俱中竟无一法可照故曰见非是见。
△次上真下妄者真即始觉智妄即九界无明无明即明全是佛界故无妄法可得论云念无自相不离本觉。
△唯一法界者既云唯一岂存能所待对耶三谛圆融故曰法界。
△无相境者实相无相故名实相。
△无缘者亡分别也智无别智全理是智理无别理全智是理故得理智㳷合如水不分也。
▲二解中二句疏并可见然此二句若作蹑上破下释之文甚便也又或可见非是见是无能照智能照尚犹离自见相故曰见犹离见岂存所照之理故曰见不能及余二义例知(云云)然于疏外更一解上见即能观见性下见即所见森罗今了能见所见自性本无全是自己如来藏性故曰见非是见能见所见尚自本空见不能及更说甚因缘自然法耶。
▲三责小中。
△狭劣者无圆解怠大行住偏小但自利故被斥也。
△菩提路者劝修楞严定路达到菩提上界即菩提之路也。
二酬请中初举前置请。
△施大慧目者说圆顿法名为大慧能破众生迷暗如日之照故名为日又因闻教获开大智故曰施大慧目。
▲二总告许宣。
△总持者或云遮持谓遮恶不起持善不失若约能诠即多字约所诠即如来藏理名无字陀罗尼谓如来藏心总持世出世间一切诸法无不具足故曰总持圆觉云无上法王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蜜教授菩萨等即妙修行之路又一心三观相即互融故曰总持诸三摩提即一心三止止观不二中道难思名修行路此妙修行即路也。
△若不通达等者若不先了一法界性不离一念圆具诸法无欠无余以为妙修之本即所起之行皆邪僻也。
△奢摩他即止微密观照即观以此妙止观法冥契一心三谛之境境观一如唯一法界方称微密观照现量所得。
初双标二见。
△当处发生者一念不了故全迷法性以成无明故云当处发生如全水为波也起信云由不如实知真如法一故不觉心动而有于念念无自相不离本觉全迷三德以成三道故云当业轮转当处发生即根木无明为烦恼道当业即业道轮转即苦道。
△分别者无明初动也即三细中业相也。
△妄见即转相也。
△当业轮转即现相及六粗也。
疏初正释同别。
△众生望佛见无见殊者众生迷故心外见法即无见而见诸佛悟故心外无法即见而无见也故名别业。
△若离业识则无见相者若破业识则离妄见如无翳病则无空华也引下经及起信俱证见无见别也此之下去是明同分义。
▲二拣异常论。
△常途二业者即总报业别报业也业力强盛能牵生诸趣名总报业亦名引业引生诸道故虽同一界受苦乐异名别报业亦名满业圆满诸报故今此所论由迷一真名为妄见此之妄业体即是一约人异故立二种名也。
▲二重出所疑。
△应不名为见精明元者意云既名(去声)真见为见精明元何以却得无见耶。
▲初破即灯即见。
△见圆影者名为何等者意云见既成影现今见圆影之见为是何耶故曰名为何等。
▲二总结。
△色实在灯者斯指清明灯色喻法性也。
△影见俱眚者所见影能见见俱为眚病也亦似迷者所见法能见见俱无明也。
△见眚非病者见非眚病也非无也眼若无病终不见影。
△终不应言是灯是见者终不应言此影是灯上出是见上出也。
▲初喻。
△捏犹㮈也是形是非形离见离非见也或改离字作是字恐传写误也(云云)。
▲二合。
△此亦如是者此圆影恰似第二月也。
二同分二初通列外报。
△五天即五印度也。
△括结也易云括囊无咎。
▲二别示业缘。
△秽土者即同居秽也。
△净土者疏云无漏智为体即实报无障碍土亦寂光土。
△晕适(音的又音式)皆曰旁气也汉书云之将食先有黑气之变也又音谪礼云妇顺不修阴事不得谪见于天月为之蚀谪者责也。
△玦者似环而缺。
△人之所佩等者礼臣佩玉以表德随功锡之准汉书应作背彼云向日为抱向外为背。
△彗即恶星亦曰毛头亦名剑星扫星等此星若现流血千里。
△珥者玉珠也今气负之如耳之带珥也五行志云抱珥孟康曰抱气向日也珥形黑点也黑点似珠在珥也。
△虹霓者阴阳和则为雨露怒则为风雷妖气击作散为虹霓鲜盛者为虹暗昧者为霓诗曰螮蝀国将不祥故现此相也。
三双例所喻二初总标。
△进退合明者前但标举二喻未曾合法今以二事互相合显以明众生有见诸佛无见之义也进例法者进圆影灾祥二事有见无见之喻以例法上众生妄故有见诸佛真故无见也例法之文凡有二段于中先进影喻例合别业。
△退例喻者以喻例喻也前将影喻己自合归法上讫又却退圆影喻与同分喻合之令二喻理一然后俱例归法上以显见无见殊如此方见进退义也经云如彼同分妄见例彼妄见别业一人等即是退喻例喻也初示妄圆影全空眚故似有。
△眚即见劳者由眚故有圆影也。
△非色所造者非清明灯色所造也疏中四句法喻相参若全约法应云无明所生非法性造若全约喻应云因眚故起似有圆影。
▲二所喻心境二初示妄例汝下例法也应知众生无明不了诸法炽然诸佛达解法法元空故无见也。
▲二显真。
△见与见缘似现前境者正显诸佛无见也妄法本无迷故似有故曰似境。
▲初寄喻重释。
△见所缘眚觉见即眚疏二解初全约妄释上见字是执着义次约觉妄释能觉之智形妄而立亦即眚病故龙树云若法为待成是法还成待起信云以有妄心能知名义为说真觉等初解于下句能缘见中必含识心次解上见含识心下见含能见所见。
△本觉等二句显体离过也。
△觉所觉眚者上觉是智下觉是惑能所既立非眚病耶。
△无知觉明者三字离过明之一字是显体德。
▲二寄喻结酬。
△非见眚者无无明眚病也。
△性非眚者者正结真也以是而知见性本无(或作非字)无明眚者不名有见也。
例合同分中初能喻一多理齐此一段正是退喻例喻也。
△俱是无始妄见者或可全约喻说谓无始者无因也无因忽然见圆影及不祥相也。
▲二所喻心境俱妄。
△娑婆者举一界也。
△并洎十方诸有漏国及诸众生者九界依正也。
△无漏觉心等者于无漏妙心不如实知忽然念起成见闻觉知虚妄病也前云认悟中迷。
△和合者下云与诸无明俱灭俱生是也。
▲二息妄归真。
△三相应染者智相应染分别相应染执取相应染此三与心王心所相应属六粗位。
△三不相应染者根本业不相应染能见心不相应染所见色不相应染此不与心王心所相应属三细也。
△微细念者根本业不相应也。
四破和合非合疑二初牒前未晓。
△世间人等者权宗说菩提是四智心品所成唯生因所生如种生芽所谓转八识成四智是有为也唯说理是清净法界是无为也故彼说有三常之义一相续常是报身二不断常是应身此二属有为三凝然常是法身属无为由是有为无为二性全别不同性宗所说理智相即三因俱常故也。
△假因仗缘者言菩提是假清净因缘和合而成也。
△但了因所了者意以理是本有唯藉智之照发如暗室中元自有物唯藉灯光照现不是渐新造成也。
△二谛者俗谛是权小法随他意语也真谛谈实相法随自意语也然二谛之语通大小权实天台有七二谛三二谛七二谛者一实有为俗实有空为真二幻有为俗幻有即空为真三幻有为俗幻有即空不空为真四幻有为俗幻有即空不空一切法趣空不空为真五幻有幻有即空为俗不有不空为真六幻有幻有即空为俗不有不空一切趣不有不空为真七幻有幻有即空为俗一切法趣有趣空趣不有不空为真然此七中单俗单真并属小复俗复真等皆属大大中有权有实(云云)三种二谛者如上七二谛中一一皆有随情二谛有随情智二谛有随智二谛若凡夫人情性不同随情异说即随情二谛若迷二谛皆俗若悟谛理方乃名真故经云凡夫心所见为俗圣人心所见为真此随情智二谛也若圣人悟理非但见真亦能达俗斯名随智二谛又愚法小乘一向随他意语即随情二谛始教随自他意语即随情智二谛终顿圆三教一向随自意语即随智二谛斯乃略点大端令学人知也。
初指出疑情。
△生住异灭是无常性者权教既判属有为故被四相所迁是无常故。
▲初明见相杂何形。
△见相可辨者能见之见所见之相现今可辨未审见与明相杂之后还作何状故曰杂何形像。
▲二若见不见非理阿难云明见杂和之相决不可见者既不可见云何见明以明是杂相中一分故若云可见此杂相者即破云云何见见以见是杂相中一分今若可见即是见又自见也如眼终不自观。
▲三互偏失其和义。
△必见圆满何处和明者若一切处尽是于见则更不容于明相相杂也如一器中盛物已满岂可更容他物杂耶。
▲四俱亡立理不成。
△见必异明者见与明相二法各别今若杂之明不成明见不成见体性既无名字俱失故云杂则失彼性明名字性即见性明即明境名字尚不及存岂有和合义耶故云和明非义。
▲二略例余尘。
△及诸群塞亦复如是者若欲例暗即以暗字替却经中明字通塞亦然。
初正推破。
△如鼻闻香者斯喻见性纵不随明灭谢亦不见暗犹如鼻根对香则闻对声则不闻。
▲二破转救。
△云何明合了明非暗者既不与暗合不妨见暗反须与明合时却不见明今又何故与明合时了知是明非是暗耶。
二破非和合疑中初述所解因破菩提心非和合有便谓离根境缘别有体性如云若离依他起无别有圆成又焉可离法求真耶。
△缘尘即境。
△念虑即分别心。
△分别菩提见者计有计无皆堕戏论初非和宛成其畔。
△在见在明自何为畔者齐至何处是明边畔齐至何许是见边畔如水火之性须各有剂限二不及畔义全乖。
△若明际中必无见者意云若各有边际则见不到明处明不及见性如是焉知明相所在处尚不知说何边畔故云何成。
▲二别破。
△见且不知明相所在者既角歒相违则无以得知明相所在如耳焉知明相所在既不及知岂更能辨合与非合义耶如人未曾同事焉知心性善恶耶。
二总约诸法以会通中。
△疏止就一门而显者秪就见之一门显也如云见与见缘元是菩提又云见见之时见非是见等但且会一见尘犹未尽历诸法遍破遍会自今已去广会诸法当处常住乃至三科七大皆如来藏然今经正为末代钝根备历诸法破会方能悟入正同摩诃止观观不思议境不悟即发菩提心发心不入即巧安止观止观不入即破法遍等。
▲初指物咸真。
△幻者托物假成全无真实如结巾为马结草为兔等。
△当处出生者全理成事也全法性为无明故曰当处出生出生之言包乎九相九相无体全是一真故云随处灭尽譬犹圆影本自寂灭不须更灭故云随处灭尽。
▲疏文初正消经文。
△一切法不生我说刹那义者凡夫权小正以刹那为生灭圆实教中能了刹那念体本自寂灭是刹那义也。
△愚者不了法本不生故不可为之说也既本不生故当处即寂也良以一切法当处即空即有亦空亦有非空非有四义即一一即四义言思寂绝名真法界是故诸法森然之处不妨即无生即寂灭也。
△中论即中观论是龙树造不自即不从自因生。
△不他即不从他缘生。
△不共即不从因缘共生。
△不无因即不自然生下云本非因缘非自然性四句推捡性相本空即见无生也。
▲二答中云。
△空为所依体者空华所起全以空为体性如像全以镜为体故二答意云法虽一体约迷悟异故立二名若克性为言则真妄咸泯以生死涅槃如昨梦故。
▲三结示经旨。
△执丧空明者二执若亡中空自显如了是绳蛇相自泯。
二别列诸妄三科之设盖为机宜故颂云愚根乐有三故说蕴处界愚三者愚迷也有类众生不迷色心但迷心所则为说五蕴法即开心所为三谓受想行也有众生但迷色法即为说十二处有众生不迷心所而迷色心即为说十八界根三者上五蕴中十二处下十八界乐三者乐略五蕴乐中十二处乐广十八界。
▲三斥迷圆实。
△异能知者不能称所知真如实理而知也不达一法界故能知异所知也若生若灭或去或来妄情故见一真性中未尝迁动故曰生灭去来本如来藏肇公云日月历天而不周野马飘鼓而不动江河竞注而不流毗岚偃岳而常静如来是极果之名理本具足故名曰藏。
初破五阴二初总徴。
△摄有为尽者色摄十一全受想各当一七十三行法八王识蕴收无为非积聚不在蕴门摄一百法中但除六无为不是积聚法故蕴不摄也。
▲一色阴中初寄喻总标。
△以空目二法喻真性者目有照用空体寂静寂照相成同喻一性义方足也理如于智智如于理故重言也。
△故同(疏无同字)事者书云非大故不行。
▲二破生处。
△即非虚空者虚空本无体性如何出入。
△空若非空者汝若执云虚空不无体性故云空若非空也即破云自不容其华相起灭意道若是实色亦不容有华相起灭如阿难体是实色岂可容有出入耶。
△从目出故当合有见者母有见故子亦有也。
△云何晴空号清明眼者合云云何见晴明空号清明眼意云既若见华是好眼应见晴空却是病眼又何以世人观晴空时号清明眼那。
▲三结成虚妄。
△本非因缘等即是四性观推捡令见无生也因即白性计缘即他性计因缘合即共性计自然即共性计自然即无因性计今推一切法若自性生苟无其缘何能生法如水无风岂自成浪若云他缘生者他又焉能自生法耶如风无水焉能起波若云共生未合各无共时安有又共涉二边体属谁耶共生尚非无因岂有此四既空名字亦绝性相执除三空自显也。
▲二受阴三初寄喻总标。
△手足宴安者四肢畅适安然也。
△无形一般者此喻一真性中无法可得。
△李陵者前汉人也汉武帝时领步卒五千出征夷狄无备数败期兵不至遂权降匈奴以免其难汉帝不察谓其悖逆乃诛三族后有书与苏武云功大罪小不蒙明察辜负陵心区区之意每一念至忽然忘生选注云每念国家不明察陵心忽然不知生之有生也。
△变起世间者梨耶生三境也。
△触是受因者约触以显受阴也三和生触由根境识三触对前境起心领受故四和生受也。
△假托而生者无明不了四法假合故名受也。
▲二破生处。
△触从空生二义一能生空体周遍所生之触亦合周遍二空无选择故。
△一物往来者冷暖等常在身中往来不须待合方觉也。
▲三破想中初寄喻总标此下三阴更不标真直约起妄说也。
△想者取像也即想像虚无不实之法故曰想也犹如想崖说梅便有水酸岂有实耶初标无生。
△如是酢说者如此说酢也但破能说能闻无生处故即所有之水自不可得故牒云如是酢说也。
△非从口入者说酢之声且不从汝口入自从汝耳闻也。
▲四破行阴初寄喻总标。
△瀑流即急流也。
△不逾越者前波才灭后波续生次第相续无有过逾越次也初标无生。
△亦非水性者流非即是水性也。
▲二破生处。
△性应非水者流之性且非水之性也须能生所生各有体性如树与果二性全别今流与水且不如是。
△有所有相者能有水所有流相状若异即许从水生也。
△澄时非体者若此动流即是水体至澄清时却须不是水体以动自是水体故。
▲五破识阴中初寄喻总标。
△瓶喻有情身者识被业牵趣他蕴时身实不去但取舍身义说为去以身能包识似瓶之含空也将瓶入喻业也或可以瓶喻业业能系识受生似瓶能含空以将瓶人喻贪爱烦恼润业受生。
▲二破生处。
△先合见空从瓶出者意云若此方空入汝瓶中须先开孔见彼方空从瓶而出后始可入得此方空也。
△入此方者若道瓶能将空来此方者应须见空从瓶内出入于此方(此下入第三经)。
首楞严经义疏释要钞卷第三
卍续藏第 11 册 No. 0267 楞严经义疏释要钞
首楞严经义疏释要钞卷第四
长水沙门 怀远 录
破六入二初翻名释义。
△境入处者六根不能亡缘返照为境所入从此引心起惑造业轮回罔极涅槃云六入空聚夜间当有六大恶贼来也金光明云六入村落结贼所止故知六根是过患本然若了达亦是解脱之元故下云知见无见此则涅槃。
▲初总徴。
△复次者次前五阴以别徴也。
△本如来藏等者本即拣非始有如来即性德理智前云无始菩提涅槃是也藏者含藏极果理智及一切法故曰藏也。
△妙即三德难思真即拣非伪妄。
△如以不动为功。
△性乃无改彰德也。
初举喻显妄。
△即彼目睛者即借前瞪目见华喻也经文欲具合云即彼目睛瞪发劳者见空中华。
△能结所结者能即无明妄见所即根境诸法。
△约喻指法者兼目与劳是喻同是菩提即指法。
△瞪发劳相者约喻结归也虽结能喻意在所喻心境也。
▲二约尘辨无。
△发见居中者发生见性居于根中也。
△明暗尚如影像者能发尚同身之影镜之像全不可得况所发耶。
▲初标无生。
△非明暗即非他生。
△非根出即非自生亦即非自他共生。
△不于空生即非无因生也下皆做此。
▲二破生处。
△如是见精本无自性者下云由尘发知今若心无明暗见性岂存以自望自者根自当处有见也。
△世俗即浮尘也浮尘能生胜义也。
二破耳中初举喻显妄。
△同彼直视者此由塞耳故头中作声恰似彼直视故见空中华也余皆例知。
▲二破生处。
△有闻成性者空中若能有闻已自成听闻性不合名空也。
▲三破鼻。
△前则闻境者空生闻性在浮尘中前进嗅香回合嗅鼻。
△或可回嗅汝鼻者回犹反也意云从空出来反须嗅鼻以鼻已是所闻境故。
▲四破舌初约尘辨无。
△因甜苦淡者甜苦即动境淡即静境故云二种也。
▲五破身初举喻显妄。
△劣者喻真者以在迷时无明力强能熏真性真即随缘成诸染法故真隐妄显也。
▲二破生处。
△广其道理者违顺秪是合境今开为二境破之是广历而破尽洗疑情也。
▲六破意初举喻显妄。
△意根是第七识梵云讫梨瑟吒耶末那此云染污意意者恒审思量名之曰意相宗所说但能缘内计第八见分为内我若小乘但说一切诸法皆从六识建立不说七八二识然心亦多种相宗说七识为心根是不可见法非同色法可见即胜义也若肉抟心即形如莲华上有七叶即浮尘也然今经不论色与不色尽是菩提性中无明劳相皆同空华无体可得即是藏性故也。
△览尘斯忆者缘览梦中所见之尘忆想不忘名忆喻生尘忘记名失忆喻灭尘疏云睡故成梦等意显睡中必有心境经文巧略也。
▲二约尘辩无。
△内缘者意根名传送识第六缘外取境七识传归赖耶故不缘外。
▲二破生处。
△将何为寐者将何为心知寐尘耶合更破寐文略也。
△灭即同无者灭境现时此心已同生尘谢也。
△令谁受灭者教谁受知此灭尘耶。
▲三结虚妄然斯且是偏破众生著有之病也须知即破即立虽或偏破而未尝不立虽或偏立而未尝不破文有出没义必常备破即是空立即是假立破相即是中三谛三观举一即具不可暂亡说者读者不可不了一经首末皆不离此也。
三破十二处初总徴梵云阿野怛那此云处谓识生族即蕴以积聚为义处以生门为义界以种族为义。
▲二随计牒破。
△一切都无者能生色根既消即所生一切色相皆泯也。
△行相如色者但以空字替却经中色空。
△观空非色者见空时无色也能生色既灭所生见即亡故曰见即消亡。
△亡即都无者色见俱无也。
△谁明空色者合且云谁明空质。
▲二破声处二随计牒破。
△在祇陀林则无有我者在祇陀林之人则不见世尊也若声往耳处彼钟鼓处应即无声如佛入城祇陀林中即无世尊也。
▲三破鼻处。
△铢者二十四铢为一两。
△不从外入与鼻合者鼻舌身三并合中知境若离外则不知也。
△粗显而破者意云烟虽未远气可远彻今约烟破义粗浅也然但腾阿难计辞自然破得有力此由阿难计其香气生于木中即破云则此香质因爇成烟意云木自烧爇成烟因何得有香气阿难云此烟便是香气岂更离烟别有香耶于是破云若鼻得闻合蒙烟气也烟若便是香气则鼻闻时其烟应须蒙合汝鼻烟且击旋未至遥远四十里内何故已闻。
▲四破舌处初举事处故。
▲一破色处。
▲初举事以徴。
△于意云何者于汝意中还如何也为复色尘为缘生得眼见为复眼根为缘生得色相耶。
△生门为义者颂曰聚生门种以徴。
△酥酪者烹乳成酪烹酪成酥炼酥为醍醐醍醐味之美者也。
▲二随计牒破。
△黑石蜜者黑板糖其坚如石含则消也。
△何成知味者凡云知味须一一了知是甜是酸等今若混而为一岂名知味预犹关也。
△必无所知者必无所了知也。
△云何名味者云何名为知味也。
▲五破身处初举事以徴。
△此摩所知谁为能触者意问以手摩头之时则有所了知或涩或滑名之为触为复以头为能触以手为能触故云谁为能触。
△按摩之法常式皆然者遗教经中佛令比丘晨朝常式摩头劣觉内身俾令进道也劣内则削除须发省外则瓦钵坏衣令除贪以速证也。
▲二随计牒破。
△若在于手等者能触若在于手斯则手自有触头则无触手若无头以显触自不成故曰云何成触也能触在头亦然大抵一法不能成触两法能触难明推令无迹以显性常也。
△一触所生者头手共生一触也所生既一能生必合若合为一一岂成触。
▲六破意处初举事以徴。
△无记者非善恶也。
△意中所缘匪离善恶无记也此名小三性若遍计依他等名大三性。
▲二随计牒破。
△法则非尘者若则是心斯法则不是所缘尘境也。
△非心所缘者既不是法尘则非是心家所缘境也。
△为知非知者意问此离心在外之法尘为有知为无知。
△异汝非尘等者意问离心有知之法为异汝心为即汝心若异汝心又能有知即非是法尘全同他人心量也以他人异汝兼有知故若云离心有知之法即是汝心此乃心外更有心也故云云何汝心更二于汝。
破十八界初总徴。
△各一种族者眼等六根是一种族色等六尘是一种族眼等六识是一种族又种族别者眼根眼境眼识是一种族耳根耳声耳识是一等(云云)。
▲初牒计双徴。
△如所言等者前徴心处阿难曾引为难故今云如汝所明也又阿难小乘唯明此义故。
△眼色为缘者眼为增上缘能发识故色为所缘能牵识故。
▲二随计牒破。
△识将何用者识本别了诸物今无色空有识何用。
△汝见又非等者意云不唯无境秪此能生识根自无相状虽属色摄且非青黄等可见之色是不可见色故云无所表示能生既无依何以立所生识界或可汝见若无青黄等色即同龟毛兔角毕竟无体以由尘发知故意云不但无色空故识无其用抑亦无色空故根自不可得故云无所表示也。
△汝亦识其色相迁变者今色灭而识不迁又却能了色相迁变故知识性不从色生也以不随能生灭故。
△质破者难破也又质者责问之辞。
△从变则变者色变识变也若随色变则无识界也识虽不变本非空生故不能了空犹眼与声也。
△合则中离者离别也若言根境共生此识斯中间藏须有知不知别也若许两别则知自合根不知合境故云离则两合又离则两合者若实别者即知与不知二法合成一识故云离则两合。
△开义者知与不知合中间须有离开之缝也。
△无者二物合则混为一体更无中间识位可得也。
▲二破耳声界二随计牒破。
△必无所知者若定无所故之境能知之根尚自不成况依根生识岂及有耶。
△杂色触尘者色香味触杂成浮尘相也。
△双质二根者胜义浮尘也。
△无闻则亡声相所在者若无闻根如何显境下云因根有相故。
△又许因根有相者谓斯声境心藉闻成既许因闻以成声相声相复能生识此则闻声之时即是闻识也。
△不闻非界者若闻声时不闻识者即不可云识从声生也又若不闻识亦不闻声若不闻声即无生识之界故云不闻非界。
△谁知闻识者识既已为所闻将何为能了知知是闻识耶。
△则内外相复从何成者若有中间之识则可分有内根外境中既不存内外安立他皆效斯。
▲三破鼻根界二随计牒破。
△名身非鼻者但名身根非是鼻根。
△名触即尘者但名触尘即非是香尘。
△元触非鼻者本自属身觉触非鼻闻香也。
△伊兰即臭树。
△栴檀即香木。
△质不生香者此二物体不生香臭也。
△香不因根无有香界者须藉根缘方有香尘也下云因根有相识不知香。
△因界则非从香建立者纵许香能生识文且不能自知香境以此而知依因识界不从香有故云则非从香建立。
▲四破舌识界二随计牒破。
△谁知根者者舌既已成味境将何了知根是味耶。
△味自不生者既舌非苦等众味则知味自不生于舌也独有汝根安能生识心如羸人非杖不行或可舌性无苦等境尝味之根尚自不生况所生识故云味自不生等舌性即舌根也味自不生者尝味之根尚自不生也味自生识应不自识故云同于舌根应不自尝也俱生即如物有始终俱苦俱甜等。
△变异者始生苦而后甜始生淡而后酸等。
△元无自性者既属两势自性本无也。
▲五破身识界二随计牒破。
△必无离合等者意云身若自能生识必不假离合二境为对待缘也。
△物不触知身知有触者此二句先定有知无知异也。
△知身即触者若许触能有知则应身即是触也以身有知故知触即身亦然。
△即触非身等者既有知之身即是于触故无身也有知之触即是于身故无触也故云身触二相元无处所将汝一因者触上有知为一因也上约有知夺破触位体不可得无生识义今更约离合破无触尘无生识理若触合身之时即全是身之体性将何为触能生识耶空无质故不能成触今若离身亦复然也。
△内无外无者根无故触无也。
▲六破意识界二随计牒破。
△所思者所思惟境也。
△发明者由所思境引发显明意根故也以由尘发知故今正破第六识兼七八破也。
△七八二识俱第六根者唯识云五四六有二七八一俱依即第六识以七八二识为所依根故云六有二也。
△亦同名意者起信有五意识故七八二识俱得名意也。
△同意即意者能同是第六所同是七八也。
△云何意生者云何可言意根生第六耶。
△云何识意者若云所生之识同能生意有了别者又如何分那个是识那个是意耶法通六尘故须料简离合等离合即身境动静即耳舌之境生灭即通指诸尘俱是生灭之法或生灭是甜淡字笔之误也。
二重约七大会相者前已广约三科会相即性今更约七大会之故曰重也又此七大即前三科也地等五大即前十二处根大即六入识大即十八界但以为门不同宜乐有别故重说也。
△小乘法相者或可法相是指权宗。
△内外者内谓正报色身发毛爪齿皮肉筋骨名地暖气名火动转为风痰泪精血大小便利为水外即依报所有地水火风也。
△诸法自相者如火处不容水等各自立故。
△寂而不圆者不杂故寂有水处无火故不能圆遍。
△共相者生住异灭遍一切处皆有故此则圆而不寂唯有涅槃圆而且寂双拣共相自相也。
二显实教。
△体无不在者竖穷横遍故。
△物无不是者一切浮尘幻相皆藏性故大外更无一法可为形待故云当处得名。
▲初正显七大。
△摄空有等者空大即空法地水火风即有法色法尘法根大根法识大心法性色真空性空真色等性也随众生等相也然以七大共摄诸法且是一往配对直须大大各具诸义方为今经大义含摄如地当体是有有即色尘亦即根也以浮尘胜义同是色故又色空等无不以识为体即是心法诸法当处灭尽即是空法随缘即相不变即性一大既尔余悉例然然此犹是约事相道理以摄末是不思议理举一全收圆融顿摄须知大大皆是不思议理圆具诸法性色真空性空真色即是圆融三谛三谛摄法更无所少约性理造随缘事造虽论二造不思议一如此方为绝待妙大下云性真圆融皆如来藏不得此意难会深经。
▲二引证。
▲三结判然此七大性遍相遍性既具德相亦具德如水八德随风起波波亦具八良由理具方有事用故此七大虽各周遍而不混杂故云均名七大其犹一室千灯其光各遍一室互互相在而不杂乱一经文心唯在兹也。
初申难。
△中道了义者约体明教也不思议理即边而中中理本来具一切法是故法法皆不思议一色一香莫非中道故也了义者究竟之教又文字性离即是中道故曰中道了义。
▲初指意标示。
△汝先厌离等者已经法华开会即舍小向大故又前云恨无始来一向多闻等是厌小殷勤启请十方如来等是求大。
初立理总非。
△若彼大性等者若地性之体非是和合即不能与本等三大和也若不可和又何得言四大和合能成诸法若四大体是可和之法即同所成之法有变异也则生灭连连不能止也然须知大性非和合非不和合而和合而不和合非和非不和是双遮而和而不和是双照遮照圆融三谛一体名如来藏方是妙大方是今经正旨耳。
初破地大初举事标。
△常说极微色边际俱是邻虚异名今经以极微色边际俱为有方分微者随经所出也。
▲二立理广破。
△合色非空者意云若合色时自见合色非是合空也。
△教观俱有者立言名教修之会理名观。
△内外无凭者域中方外俱无此说也或可内教及外道教俱无斯说也。
▲三会通实理。
△汝元不知等者谓三谛之理无始本具阿难与一切众生无始本迷故云汝元不知前云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等。
△性色者不是虚妄缘起之色此是性中本具妙有之色故曰性也真空性色但有二名体是一也。
△清净本然等者这故本无九界妄染故曰清净表则理具十界故曰本然此是理具非论事造故皆云性然理必融事事理不二方为一真法界。
△随众生心应所知量等者即随缘事造十界依正也然理如水具波性事如水起灭成波众生有业能感藏性随而应之也。
△疏第一义谛者中道实理也。
△即真而俗等者俗故十界俱假故云性空真色真故生佛寂然故曰性色真空寂照一体名为一心。
△显即中之真俗者非是单真单俗是不思议即中道之真俗也举真时即俗中之真言俗时即真中之俗言中时是即真俗之中故云举一即具三也。
△无所不在者时处悉有也。
△种性者三障即是三德也障为德种如波为水种水为波性。
△体德者谓此心性具诸佛之身土身土互融相即无碍如指水性本具众波故曰清净本然。
△体量者心性非内外遍虚空同诸佛等法界如一波之水体遍百川故曰周遍。
△成妙三观者若能体达依正之法性色真空是即空观所谓一空一切空无假中而不空体达性空真色是即假观所谓一假一切假无空中而不假色空不二是即中观所谓一中一切中无空假而不中斯则三观一心非纵横并别名为妙观以此观冥三谛之理谛观一体无二无别故天台云谛观名别体复同是故能所二非二。
△十界漏无漏异者如前九次第定中说。
△色法净秽者依正之色也正则十界五阴不同依则四土净秽有异也。
▲结责中。
△无知者九道众生无佛知见故曰无知。
二破火大初总标无性。
△寄于诸缘者艾镜日合方有火故又钻动本坚方有火故举事标徴。
△出火镜者崔豹古今注云以铜为之形如镜照物则影倒向日则火生以艾炷之也淮南子云阳燧者出火方诸也论衡曰于五月丙午日午时炼五方石圆如镜中尖洼天晴向日出火。
△地最胜者除天之外地类之中最为胜也。
△日种者甘蔗王不从胎藏中生但日炙甘蔗开割而生南山云星名从星立姓也。
▲二依理推破。
△自能者犹云独能也。
△纡犹于也。
△非缘岂有者从空无因生也。
三破水大初标无性。
△流息不定者决之则流堰之则息搅之则浊澄之则清举事标徴。
△出水珠者淮南子云方诸见月而津为水十一月壬子日夜半子时于北方炼五方石形如杯盂向月得津有云方诸是承灵盘也。
▲二依理推破。
△不流明水者所经之处若不流水明知此水非月降也或明洁之水也。
四破风大初标无性。
△无体者或可作体性义解谓无常性也或无则瞥尔无迹也。
▲初举事徴。
△大衣无正翻义云杂碎衣亦云合成衣然有三品九种自九条十一条十三条名下品两长一短(同七条以七条亦两长一短故)十五条十七十九条名中品衣皆三长一短二十一二十三二十五条名上品衣四长一短。
△坏色不正色也或云离染等。
▲二依理推破。
△其衣飞摇者风能飞举摇动衣若有风必须离体。
△云何倒拂者既被拂之人而自出风又自受拂即应风却倒转自拂面也。
五破空大初标无性空若无色显发即无形状然空亦是色名所碍色有六种谓光影明暗极迥及空一显色下见空名迥色上见空名空一显色。
▲初举事标徴。
△田主者即王种也弈世君临仁恕为志弈世犹继世也仁恕即以心度物也。
△净志者守道居正洁白其操也谓居守正道而无邪也。
△坐估者即商贾也贸迁有无逐利远近也行卖曰商坐卖曰买贸者交博迁谓迁易也以有博无贩贱卖贵唯利所从故无远近也。
△农者农人也肆力畴垄勤身稼穑也肆陈也畴垄田亩稼穑者种曰稼敛曰穑凡兹四姓清浊殊流婚嫁不通飞伏异路刹利净行是贵姓如净流毗舍首陀即贱姓如浊流耕种垦植畋猎渔捕名毗舍劫盗贩卖无悲恩心名首陀捷疾即婆罗门十八姓中之一姓也。
△旃陀罗即第四姓摄也。
▲二依理推破。
△应见虚空出土入井者土从井出时应见空从土中出而入井也。
△土因空果者因除土得空故云空果。
△空何不出者既云空土一体应土出时方合见空同出也。
△医空虚实者医实空虚也。
▲三类通前义。
△若此虚空性圆周遍等者意云空既遍而非生灭地等四大亦周遍而本非生灭也若斯之言宜约观慧说之(云云)。
△无方大用者无缘慈悲随十界缘作冥显两益乃至春生夏长冬寒秋落等皆大用也亦可立量类通云地水火风是有法定皆是大故为宗因云性周遍故同喻如空大性空大既周遍即如来藏当知四大亦周遍圆融即如来藏下根识效此。
▲三正会通今理。
△性觉真空者即俗之真也以对真空故改性空为性觉也以觉为俗觉有照义故也。
六破根大疏二初辩异立名。
△大教始有空名者大乘中说五轮即地水火风空也空性周遍时处悉有故名大。
△根境识有周遍义者圆觉云觉性遍满圆无际故当知六根遍满法界根遍满故当知六尘遍满法界等又光明亦有六大皆不彰灼唯此七大最显明也初标无性。
△见觉无知者略牒也合云见闻觉知无见闻觉知由色空境而显发也或可单牒见之一根意云见性本无见性可得也觉知皆性也。
△或同非同者与下句互出也。
▲二依理推破。
△必一明者定与明境一体也。
△本无边畔者若空与见各自分限则可云不一今既不可以分故非不一也。
△见觉空顽者略举空境也见自觉知空自顽钝非和合法也斥劝研详。
△生灭同异者若随境有生有灭则同若不同境之生灭则异也。
七破识大初标无性。
△六种根尘妄出者意云识无根源由根境假和合故有识生也若无根尘即无有识前文云因缘和合虚妄有生。
▲二依理推破。
△相见相待者根境互相形待而有也下云由尘发知等。
△非相非见者不藉根境也。
△非相灭缘者无四境即灭所缘境也。
△欲何分别者能生空既顽暗所生之识必无了知或可既无根境纵发得识了别何耶。
△有非同物者或可若有岂非同物象耶。
△可状成有等者空若可相状者显有形状也若言其无又成类灭。
△了别见闻等者或可即指此见闻觉知有照了之义故曰了别见闻等也。
三承前开示获悟初略叙除疑。
△微妙开示者盖蒙如来约心见二门广破疑情又以三科七大会相即性于是豁然顿悟常心获破无明入初住位或在信解行位等身心荡然疑情毕遣无明若除即获色心无碍故曰荡然。
▲初悟心广大。
△各各自知者始觉智起故曰自知。
△心遍十方即所觉之理常住真心也十方者通该十界自他一体也。
▲二了物咸真。
△一切世间诸所有物者总该三种世间无不咸是真觉故云皆即菩提此了青青翠竹尽是真如郁郁黄华无非般若一色一香无非中道故经云破一微尘出大千经卷举一心时亦三千具足举一色时亦三千具足依正平等彼此互收三千界成咸称常乐岂更分乎情器之异哉。
▲三反顾遗身。
△若存若亡似有还无也观身即假如尘若沤观身即空似尘亡沤灭非空非假中道一心如空如海斯则以三观观身实相观佛亦然。
▲四妙获元心可见偈文。
疏初释叹佛。
△诸度所显者六度万行所显故即报身是智也法身是理理智相冥能起无方大用名曰应身即不动道场应十方刹故以不动配应身也。
△厌求者厌离烦恼忻乐菩提也若厌求心胜即睹胜应厌求心劣即见劣应若以中道感应所见无非尊特。
△通上下者谓妙湛尊妙总持尊妙不动尊也。
▲二释叹法。
△言叹行者拣教理也首楞严妙定正是行也义如释题中说。
▲三重结示。
△理果者三身显出并是果法别取法身对理法也能诠此三即教法也然下句亦含教理何者以行从理以立名教从理而受称斯三具足能克上句三身之果也。
△世希有者教行理三皆希有也教圆理实行顿故。
▲二述益上句破惑下句显理无始无明初获破断下云一切妄想灭尽无余然无明即明无别有断达九界事即佛界理故无僧祇可历也疏三初解初句。
△妄认四大等圆觉云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
▲三商较悟道。
△两教二乘等者天台四教中义也两教即藏通两教声闻缘觉也禀权菩萨即别教独菩萨法或兼藏通菩萨。
△圆教未发信者即五品初名字位未入十信之人也然两教二乘已断通惑钝根按位入者犹居相似若稍利者得闻今教升进入者必破无明。
初陈愿。
△三法周备者悲智愿也菩提心以此为体也。
△先陈已发者善财历诸善知识所皆云我已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未知云何修菩萨行等。
▲二述意。
△深心者二利俱运悲智等修故曰深心又全性成修曰深心也。
△奉尘刹者遵奉承事尘刹如来说法利生也。
▲二重请证明五浊之界烦恼煎熬众苦逼迫菩萨洪慈誓欲度脱今出披阅见菩萨心为我如此若无惭荷不能策己增修诚过顽石经云诸大菩萨见众生作恶业时身毛孔中悉皆流血当知圣恩诚为难报乞除惑速成。
△审除者即观智觉察也希佛加被令我增明观智断余细惑也。
△十义者一是处非处力二业三定四根五欲六性七至处道力八宿命九天眼力十漏尽力。
△自乘修惑者小乘八十一品俱生惑也所知即无明也或可阿难今经开悟已破一品无明今更愿速除余品细惑也。
△八相者一入胎二出胎三住王宫四逾城五成道六降魔七转法轮八入涅槃然有大小大即一相具八相也轮者七宝之一也能镇已伏能摧未伏也(此下入第四经)。
科执相难性者满慈因如来为阿难广说三科五蕴七大诸法皆即菩提生灭去来元如来藏清净本然周遍法界于是遂执世间染碍之相以难性中无碍融通义也然此疑起由不能了妄元空见法实有故生疑也若了性具随缘有起起处全真故得事理无碍寂照常俱岂被相之为碍耶疑有二种如下明之。
▲初展礼申叹。
△善为众生等者佛具三智五眼普鉴十界根机一一开导令得佛慧者盖由善巧也。
△不空不有等者谓非寂非照而寂而照是中道第一义谛谛即谛理也。
▲二引喻述迷。
△微妙音者所诠第一义微妙难思音即教也又音声性空即是解脱非离音声别有第一义也。
△百步聆蚊蚋者斯反用庄子义也彼说黄帝时有三臣一名离娄一名𧩶诟一曰罔象离娄能百里见秋毫目明也𧩶诟能百步聆蚊蚋耳聪也罔象耳聩目盲及帝游赤水之北登昆仑之丘南望还乡失玄珠使离娄视之不见𧩶诟聆之不闻唯罔象得之尔帝曰异哉罔象乃可以得之乎彼明得自然真道非用心也今意云小虫逾在百步之外有眼见犹不及无耳听岂可闻以况于佛所证第一义法非色声思议可及也。
▲三比论得失阿难解悟是得未除习漏是失满慈尽漏是得尚在疑悔是失。
△纡者系滞也疏二。
△约小乘烦恼障者若望大乘无明全在未为无漏矣阿难法执轻人执重满慈反之故闻法不了也。
△正理论即小乘论也。
△境智者了境之智也罗汉却问凡夫何名赤盐凡夫云赤是色盐是咸味方乃得知也。
△障法界理者然有事理之惑若于事境不了即障事法界界内外尘沙是也于理境不了即障理法界今但言理者深必该浅也。
初藏性生相疑。
△阴处界等者阴即五阴处即十二处界即十八界等即等七大也满慈见说阴等诸法皆如来藏清净本然从此遂疑既是清净本然不合现有山河诸法次第迁流生灭不已。
▲疏对消经文。
△即同刚藏等者刚藏菩萨见普贤章中云圆觉普照寂灭无二乃至云诸佛世界犹如空华乱起乱灭不即不离无缚无脱始知众生本来成佛疑云既是本来成佛何故复有一切无明彼约妄体故曰无明此约妄相故指山河也今经若欲反难应云若山河诸相本来自有何因缘故如来复说清净本然耶。
△责无穷者十方众生本成佛道后起无明一切如来何时复生一切烦恼等今经即云若此妙觉与如来心不增不减无状忽生山河大地如来今得妙空明觉山河大地何当复生此则悟已复迷迷已复悟故无穷也。
△广略者彼经文略也。
▲初释圆觉取舍之心正是轮回也若以此心辩圆觉性累彼圆觉亦成轮转如云自驶见月有运动舟自行见岸有迁移若欲见岸月之无动须寂舟云以观之欲见觉性之本然须亡情见以体之。
▲二释今经。
△如空华相者喻不实也空华似有而体实无由眼病见山河似有而体元尽因无明有空实无华起性实无法生。
▲三结示。
△疑难大节者若不先了妨障修行若言本净何用起修若云诸法本有如何可除又若成佛后再起烦恼空劳修进终始何益由是迟回难为取舍若知众生但是理净诸佛事理俱净如是则不妨策修令事净也。
▲三双结求诲。
△攸往者所归也易曰利有收往。
△迷云者大众心疑犹云翳空也。
初叙诠。
△胜义中真胜义性者即胜义胜义谛也上胜胜于俗下胜胜于真真俗俱胜即中道第一义谛。
▲二显益。
△定性者其性决不可改也。
△未得二空者虽得界内小空未得十界假名空未得十界实法空即不得界外二空也。
△回向上乘回心向大也此约现座回心也若现不回生方便土经八六四二万十千劫方回心向大此亦敦逼之意(云云)。
△无性阐提者无缘因性也。
△五性者声闻缘觉不定性人无种性人及定性大乘也方便教中唯许定性大乘及不定性中半分得成佛耳常论阿练若取绝人烟远放牛声处今约法解不离方便权小之定故曰无喧杂又楞严大定体性寂然无二边喧杂初唯一真心汝常或作尝字。
△性觉妙明本觉明妙疏释甚详然此二句作真俗无碍事理相即义解亦要性觉妙明即真之俗斯理不碍事也本觉明妙即俗之真此事不碍理意令满慈了知性不碍相故山河炳然相不碍性故法法全真虽说二谛不思议一前云离一切相即一切法若能如此体达则山河大地未尝碍于清净本然清净本然未尝妨于山河大地此约不思议一真法界非真非俗而真而俗以答之也如是则不被法缚方于山河自在无碍斯即答尽所疑也犹恐钝根未了满慈故疑故佛约妄生起以说也。
△唯然者对尊顺从之辞礼曰尊者问唯而起无诺初显经意。
△法界者即胜法因义也。
△实相者离诸相故。
△如来藏者含藏众功德故。
△净明心者灵鉴无染故。
△绝相答者泯真俗绝性相也。
▲初释性本。
△相非生起者实相无相也起信云觉心初起心无初相故。
▲二释妙明。
△左右言者意云言异体一也譬如一物由人在左谓物在右人或在右谓物在左物实不动故普照即寂灭故云不二。
△古人即诸家疏解也或有约一真一妄释或约在缠释(云云)在彼不能具引。
科二起诸妄法合先开科云疏二初举义标门二依门释义(云云)。
△生灭门者即览理成事门乃立一切诸法有染有净一一示其妄法生起元由令知虚妄也。
▲初总问觉明意问为复本自有明故名觉明耶故云为复性明称名为觉又问为复觉体不明须假所明来合方得为觉明耶故云为觉不明称为明觉。
▲二答由所觉。
△若此不明等者此则指觉体也满慈意云若此觉体不得所觉之明名为觉者者即牒则无所明一句执也意云既无所明安可名为觉明但可名为觉也所明即所觉之境也。
△疏觉妙明妙者觉即体明即用意云体即全用之体故曰觉妙用即全体之用故曰明妙体既圆遍用亦周圆如明与珠实非异也。
▲初破真觉堕能所。
△有所非觉者若执有所觉之明则非真觉也以真觉不堕能所故所缘即境也智即能缘也。
△都无者理智双亡也。
△二取即能取所取若存能所即非真觉唯识云以有所得故非实住唯识。
△经云即楞伽经。
△二妄即能所也。
▲二破妙性无湛明。
△无明又非觉湛明性者如来意云觉体若无性明即不合号曰觉湛明性也此则不唯真觉堕能所抑亦如来成妄语以我常云觉湛明性应诳众生也。
▲三结示真妄二觉。
△妄为明觉者意云性觉本自具足真明而汝妄计明与觉异故云妄为明觉能所才立妄想纷纭大地山河自兹翳目。
初通明妄觉托真之相。
△觉非所明者真觉本无所明也。
△因明立所者因本性自明故妄情不了计作所明斯则全迷性明为影明也如眼翳故全清明灯光作圆影也。
△四惑者我痴我见我爱我慢也。
△本识初相者由不了觉本自明故成赖耶识也此识含业转现三相最初一念不了是业相故曰初相。
△四住即见一切住地欲爱色爱无色爱住地皆言住地者由此惑故住着欲等界地也此四住惑前唯有无明更无有法先于无明故曰无法起也。
▲初异相。
△无同异中炽然成异者全法性为无明也如澄湛之水全起成波也动望不动是相望论异能所不同生灭有异等即当体论异也。
▲二同相。
△彼所异即异相也。
△因异立同者因异异相乃成同相立即成也顽空妄见冥昧不分故曰同相下云空见不分是也又同者空也由动真故成顽空也下云虚空为同等此当体论同。
△疏中前异于真即指异相。
△今异于异即指同相欲异异相乃立同名斯则全迷性明为影明也即相望论也。
△绝待无同异者中道实相绝诸待对故也。
△本识分齐者起信名三细亦名三不相应染彼明八地菩萨力断现相九地断见十地断业。
▲二总指释成。
△如是扰乱相待成劳即同异二相前云同异发明。
△劳久发尘自相浑浊即无同异相也。
△泪即浊乱貌初由细引粗。
此四是二障体者智相相续是所知体执取计名为烦恼体然一念迷真二障顿兴三道具足未必定取六粗为二障也前之三细根本无明正障中理今且就六粗略配摄也。
△妄想内熏者根本无明也。
△由是方生者生起六粗也楞伽云境界风所动种种诸识浪腾跃而转生业果相续即造业相众生相续即受报相。
▲二因内感外。
△前后改转释世也。
△隔别不同释界也。
△结由二相者虚空以同相为能感世界以异相为能感二释后二句。
△真有为法者此特拣真也此是有为之无同异非无为之无同异也。
△现识者起信五意识中名为现识六染中名所现色不相应染。
△能事即能所也。
△一念顿现者一念才兴全法界以成诸法故无先后但以言难顿陈说成前后也如云起为世界静成虚空起是动相静是同相若执法起定有先后者应先有世界后有虚空也初风轮。
△全是无明者强觉影明迷真起故全是无明斯一念初起时也起信名为不觉亦名痴佛名经云独头无明为烦恼种。
△空见不分妄见顽空混然一体遍迷法界也。
△一明一动即妄见影明。
△一昧一静即顽空内由相摇不息外感风相不停故世界初兴风轮居首俱舍云安立器世间风轮最居下其量广无边厚十六洛叉等洛叉此翻为亿。
▲二金轮。
△坚明立碍者由内坚执所明外感质碍之相。
△彼金宝等者由坚执故宝乃坚刚也。
△因空生摇者蹑上风轮为因也余悉效此。
▲三火轮。
△坚觉宝成等者由妄觉坚执影明故外感金宝之相故曰坚觉宝成由妄觉摇动分别故外起风轮故曰摇明风出生灭不停即为风本坚执不舍即为金本火能镕物坏散故曰镕散。
▲四水轮。
△宝明生润等者宝有光明兼能流润然此但明外相相生若约内心则由爱心故也爱心沉下故成水轮下文云心发爱涎举体光润内有懆心故感火起内心生灭故有风轮内心坚执故感金轮故知四轮皆因内发即是如来藏体循业发现也故山河世界亦是众生增上业感亦是诸佛妙用故迷则为碍悟则自在也。
▲疏初消当文。
△非爱不生无始种子蕴在藏识若无爱心沃润终不生起如世谷麦种子若无水润终不萌芽。
▲二通辨虚妄。
△同一妄心者起信云一切诸法唯依妄心而有差别若离心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能结所结不离一妄譬犹空华能见所见不离一翳。
△愚人即无法空智人也拣异小乘。
△然小乘等者此设妨也意云俱舍说有三轮下说水轮故颂云安立器世间风轮最居下其量广无数厚十六洛叉次上水轮深十一亿二万下八洛叉水余凝结成金(即三亿二万是金轮也)若然则风在初次是水后乃金也今经何故水在后金在前耶而。
△不知下释通也风既坚碍诺健那神以金刚杵悬击金刚有碎风轮不动能既持水即是坚碍故以风之坚性为金轮也以金以坚为性故此约性故金先水后彼约相故水前金后殷师云论妄始则金乃居先说安布则水居其下安立论其理势了妄推本为先两义既成宁劳贮妨。
△不知是何因种者不知从赖耶变生也然说自梨耶犹为隐密其实性中本具良由理具方有事用也镜之像性水之波性可方之也。
▲明诸相发生者此总中论别上虽总明四轮为世界体界中之相相类万差故一一相偕明发起之因由也。
△火腾等者易云火就燥水流湿云从龙风从虎皆物性之法尔也一腾一降四轮之性交加互杂也。
△彼大海下引现事以验也世间海有火起洲潬含水盖本由水火结成也。
△瞋增爱微者凡情瞋则憎而不爱故外感水劣之相。
△滋蔓者藤滋长曰蔓又草长也瞋爱慢三广布相续生长不已若草之滋蔓也。
▲二结相续。
△皆由内心者由内妄心递互相由以为因种故感世界相续也经从火腾水降已去不约内心俱论外相相生者前已总明也初指因相。
△明理不逾者妄云既翳理月难彰也。
▲二结成根尘。
△色香味触合云香味触法。
△根境识三为业性者由根取境识起分别造贪瞋业缠缚生死也依此造业是业之性。
△不行他缘者金鼓经云云眼根受色耳分别声鼻嗅诸香舌䑛于味所有身根贪受诸触意根分别一切诸法六情诸根各各自缘诸尘境界不行他缘等。
▲初举类标。
△同业相感者父母及子皆起想爱方受生也又同业者同人业同畜业等业异则不生也。
△合离者俱舍云湿化染香处谓湿即染香生化即染处生也。
△化即生之总名者上云合离即湿化也此即通指四生俱名变化也初情想所因。
△见明色发者妄心见妄境也即是中阴见父母也。
△明见想成者因妄境起妄惑也想即惑着此正显托识时也。
△异见者男胎于父则为异见也见即想也于母为同想也女胎反上说。
△色同于心者同即称合也色境称合己心也。
△二结成种类。
△异本之种者此不同藏识中未受润散名言种子此是泡苞异本已受爱润之种也即有支如世间谷麦已苞漫者也胎约现生起种约未生起或二句俱约托胎时种即爱父母遗体为己所有想即福德想如华林宫殿薄福想如棘林圊厕(云云)。
△三处情想者子亦于父母起爱想也俱舍云九处命终心皆须生爱想。
△界趣同业者同其界类也若异界别类则无受生理。
△胎卵分者若胎即自成软肉卵即生谷也。
▲二分为四生。
△情想合离四生皆具者一一类生皆有四义胎卵二种男则于母起爱为合于父起憎为离前云同想为胎异见成憎湿生则先想其湿处或香或臭想已即爱着爱着即情也或染可意香处受生为合皆不可意香处为离又湿生受生时先遥想可情触而生即具四义也化亦遥想胜处情合彼生胎卵亦然遥想则是想是离爱着是情趣彼受生是合此乃任运四义各具然俱舍说人畜各具四生鬼通胎化二生地狱及诸天中有唯化生也人具四者卵生即毗舍佉母卵生三十二子又般遮罗王妃生五百卵生已羞耻恐为灾变以小函盛弃殑伽河随波而去下邻国因观水次遣人接得经数日间各出一子养大骁勇所往战征无不从伏时彼邻国久为冤仇欲遣征讨般遮罗王极大忧怖王妃闻之慰谕王言不须愁恼此五百子皆我儿也夫子见母恶心必息妃即登城告五百子说上因缘若不信者各张其口妃按两乳成五百道各注一口从斯和好湿即布杀陀王顶疱中生又髀生王是髀疱中生又庵罗卫女从长者庭树中生即韦提希夫人是也化生即劫初下为人种也胎即可知旁生四者俱舍云化生金翅鸟能食四生龙湿生金翅鸟能食三生龙胎生金翅鸟能食二生龙卵生金翅鸟能食一生龙鬼有胎生如目连见一鬼母曰我昼夜生五百子随生随食竟不能饱四生以卵居初者无明最初遍迷性觉如卵被谷之周覆也。
三业果相续者业即业因果即果报报续于因终不可易初欲本。
△想爱同结者指前想念情爱不离之故结之成业也。
▲二杀本。
△贪爱同滋者由贪爱不断故枉取他身滋养我命同滋即同有取也滋己之业也。
▲三盗本西国羊类最繁故举为首也俱生即同处生也。
二释成。
△我还债汝者我还汝债也经文语窄合云汝还我命我负汝债我还汝债既冤债相酬故百千劫常在生死下云除佛出世及奢摩他终不停𥨊。
▲二结续。
△皆由贪爱者贪即烦恼由烦恼为缘故造业也。
▲三结答。
△如是三种者即世界众生业果也。
△因了发相者因由性中本有直明了知迷故认为所相下云圆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
初满慈申难。
△有为习漏何当复生等者并云众生妙明不增减同佛妙明不增减众生无状生山河佛心亦合生山河以佛与众生觉无二故。
二如来喻释疏叙意。
△正方虚空俱喻真性也。
△妄心妄境似有生灭者实无法可起灭如绳为蛇蛇无起灭情中似有尔。
▲初问答迷本无因。
△迷无根者迷若有根可以生迷迷既本无说何因迷根者因也既云是悟岂却生迷耶是知迷倏起非由迷悟合显。
△似有迷觉者迷即能迷无明也觉即所迷本觉也妄谓似有无明迷于觉性也此即迷新而觉旧也或可觉是始觉即悟也由迷故起起始觉智觉于迷妄迷之与悟俱不可得似有觉似有迷也此则觉新而迷旧也然理则非新非故迷悟俱亡事则在迷时真性为旧无明为新约悟则无明为旧始觉为新。
△觉迷迷灭者起始觉智觉迷令灭悟已更不起迷故曰觉不生迷迷痴不觉无知等皆无明也。
△疏云觉即所迷本觉即初解。
△亦即始觉是次解。
二颠倒狂痴答。
△此实狂痴者空实不尝起华妄见有生有灭谓从空灭早是颠倒况待更生狂之甚矣纵愚终不如此山河不生谓有可灭已是颠倒况待更生非狂如何。
▲二反质结酬。
△如梦勤加等者斯荆溪大师语谓虽勤修行但如梦有勤加虽则断惑全若虚空无实空但有名而无实体惑亦如是但有断惑之名实无惑障可断所修因行如幻本空所证之果如像无得盖显修无修证无证也清凉大师云修习空华万行安坐水月道场降伏镜像天魔证取梦中佛果生灭门。
初喻果成。
△因果虽殊觉性平等者金虽在矿出矿有殊金体实无有异人虽有迷有悟觉性曾无有别此则约事为语有惑可除也。
▲二合。
△双合二喻者金能断割喻智能断惑烧木成灰故喻涅槃断果龙树云智德实断断断德不断断矿木俱喻惑也。
▲二显后二喻。
△迷悟成异者约事则有迷有悟下云理则顿悟事非顿除二义相资方成圆妙。
▲三显相资。
△拨者去也便谓等佛更不起修此堕恶取空见故曰便成邪见龙树云宁起有见如须弥山不起空见如芥子许若执后二喻则推功上人自甘底滞还成邪见。
二答大性俱遍疑中初标。
△拒违拒也。
▲二释。
△随义对法者以明对识大能了别故暗空大动风大清根大根能照境而体清净故浊气火大热气上蒸故映水大霾地大霾即黄沙也诗云终风且霾初徴。
△诸有为相者明暗等七相也。
▲三结。
△随缘似有者空喻真性日喻无明或可空日俱喻真性。
初相无所指。
△元妄者妄者虚伪不实之称本来自无故曰元妄。
△云何诘其相凌灭义者反质也既知七大之相元妄云何更问相凌耶问七相既无何不云观相元无耶答迷者见有故指云妄又非脱体全无故特云妄。
▲二性元不容。
△唯妙觉明者约理而言独妙觉明更以何法论不相容耶以性中本无染碍地水火风等差别之相故。
一正合前文。
△汝以空明则有空现者汝心计有空相藏性即随业感乃现空相如以丑形对镜则现丑像。
△各各互发者或发地则现地发水现水等。
△又随人各发者约多人论也。
△俱现一相者尽法界众生同发空相则遍法界现空相余亦然也。
△因熏习镜者镜喻真如为染净所熏现一切法。
▲初正喻。
△天上日喻妙明。
△影喻所明。
△人喻强觉。
△水喻无明。
△日影各去喻七大随分别现。
初迷成世间相。
△相倾夺者汝心执色空有相倾夺解藏性即倾夺也。
△非性性者圆觉性中无种种性由觉性不守自性能随种种性而发现故云循诸性起。
▲二悟成出世用。
△一为无量等者以一法即无量法故故能一为无量无量法即一法故故能无量为一也以一切法体性本来融通不即不离自在无碍及至了达亲证之时获斯神用也。
△标二自在者一多大小也。
△正中现依者身正空依也。
△正现依正者毛端正也所现宝王与刹即依正也然毛约不执受边亦通依报摄故曰亦是依中现依正也。
△依中现正者微尘为依坐转法轮为正。
△余句含在其中者合具六句谓正中正正中依正中依正依中依依中正依中依正疏配对阙正正依依若欲具者即经云毛端现刹即依中现依毛端现宝王即正中现正。
△十自在者一命二心三财四业五生六愿七解八如意九智十法了达尘劳生死即是菩提涅槃故曰灭尘合觉。
初真谛。
△本妙圆心者谓此心性本来不可思议圆满周遍灵明鉴觉故也总标此为三谛体也前云汝无不知如来藏中性色真空即真谛性空真色即俗谛皆言性者显即中也三义一体即如来藏今欲广其义意令行人修证使行相分明故重明也云即云而皆显不离之义也此是一经之正体万行之宗元妙用之宏要故达此者成三妙观境观体一修性融通等佛此须讵烦肯綮非七大不言根者在地等色法中摄也亦影在下文也。
△亦即五蕴者非心即四蕴心余皆是色。
△非明无明者明即能观观智无明即所观境也此亡流转观。
△流转者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乃至生缘老死忧悲苦恼亦有四十四智逆观老死等十一支。
△明无明尽者即非还灭观也。
△还灭者无明灭即行灭行灭即识灭等亦用七十七智逆观老死等十一支。
△非智非得者智即能证得即所证择灭之理也。
△檀那云施。
△尸罗云戒。
△毗离耶云忍。
△羼提云精进。
△禅那云静虑。
△般剌若云智慧。
△波罗蜜多云到彼岸由修六度能到涅槃彼岸此一句总结也。
△疏三十七品者三四二五单七只八也即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
△十力如第三经末记说。
△四无畏者一一切智无所畏二漏尽三说障道四说苦尽道。
△十八不共者一身无失二口无失三念无失四无异想五无不定心六无不知已舍七欲无减八精进无咸九念无减十慧无减十一解脱无减十二解脱知见无减十三一切身业随智行十四一切口业随慧行十五一切意业随智慧行十六智慧知过去世无碍十七知未来十八知现在此是极地之法不与凡外二乘菩萨共有故云不共。
△怛闼阿竭或云多陀阿伽度此云如来。
△阿罗诃云应。
△三耶三菩云正遍正觉。
△非涅槃四德者涅槃即法身般若解脱一一德中皆具常乐我净之四德也。
▲疏初解经文。
△谛缘观智者即四谛十二因缘之观智也。
▲二释经意。
△但有名字等者约泯相说一切不立般若云若有一法胜过涅槃我亦说为如梦如化但有对待皆无实义以要为言十界俱空。
▲三释次第起则从细至粗复即从粗入细。
二俗谛即者即寂而照也斯十界俱假也所谓真空当处即妙有也龙树云亦名为假名。
△疏染幻差别者真如不守自性随染净缘是差别法也。
三中谛疏初释经文。
△双遮等者离即遮也是即照也。
△是即非即者是即是非即也皆云即如来藏者即真即俗即中也三义体一非三而三非一而一三一平等名不思议圆融三谛言即言非犹带名言今显即非与非即非俱泯方为绝待妙体圆彰也。
▲二通经意。
△离即非即无非不非者所谓离即离非即无非无不非也即遮照俱泯唯一妙乘也。
▲初引净名。
△以言遣相者以有言之教遣荡一切名相也然天台说诸菩萨以言遣言文殊以言遗无言净名以无言遣无言三说虽殊理实无异。
▲二引天台。
△是相如者指一切相本无差别无差故名如如即空也。
△如是相者谓此如即相也。
△点空性相者点示此空即是性相体力等差别法也。
△相如是者谓相如皆是也是即中道实相也故云如于中道实相之是也初总责。
△以所知心者有所限量之心也平等法界讵得以有量心求又所知心者未忘分别心也此则分别心未忘云何出生死问金刚云是人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不也世尊若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则为着我人众生寿者此正是忘分别何谓有念答虽能忘念取自界而于法界妙理不免横计邪推迦叶云我等自此已前皆名邪见人直至始教皆所知心也。
△疏不能至彼之亲证所现涅槃者意云身心语言皆灭则得果若不忘分别尚不能至自乘小果况究竟佛性耶。
△轮回心者分别心也。
▲二举喻。
△琴者禁也禁止于邪以正人心也琴操云伏牺氏作说文又云神农氏作风俗通云琴者乐之统也君子常御不离于身适足以和人意气感发善心郭璞云琴长三尺六寸六分五弦表五行大者为君小者为臣文武加二弦以合君臣之恩琴者伏牺氏作二十五弦本有三十六弦长八尺二寸广一尺八寸因黄帝命素女鼓瑟帝悲故破之为二十五弦。
△箜篌者风俗通云一曰坎篌武帝祠大一后土乐人篌调依琴所作言其坎坎应节也篌者以姓冠章空者取其中空也释名云师延所作靡靡之乐盖空国之篌所好故云箜篌也。
△琵琶者风俗通云近代乐人所作不知所起长三尺五寸法天地人与五行也四弦象四时释名云琵琶者本胡中马上所鼓推于前曰琵引却后曰琶因是为名也皆喻一切众生藏性虽各各圆具若不以圆智照之终不能显。
△疏发起用者三谛俱显也全性发修故云起用也。
▲三合显以智合理大似按指于器妙音自发也。
△海印即大海有文喻三谛显也海印三昧即楞严定之异名也。
▲四结。
△斥化城者偏空涅槃也但三百由旬。
初申疑。
△犹未究竟者断障既浅未证实相也虽知山河皆妄又疑妄有初因我未究竟妄因莫测如来证极必了元由故叙为问初举事。
△头镜喻觉性者头喻觉体本寂镜喻体具性明因有性明故执所明如因照镜忽生狂怖也证真记主镜喻强觉忽生彺怖喻诸法生起也。
△魑魅者山神为魑魅水神为魍魉西京赋云山神虎形为魑它神猪头为魅。
▲二问答。
△更无他故者秪由照镜见影妄起颠狂爱镜中像岂更别有因由所以耶了知是影狂心自息矣。
初责因。
△云何有因者妄即虚伪不实之名若执有因应具根种若有根种断应不可但由不了觉体本明强分能所诸法此起如天忽云如镜忽尘古人云莫妄想故知妄想不生诸法自妙。
△自诸妄想展转相因者就妄自论可说相因也如因无明故成三细因三细故生六粗等又由过去二支因故有现在五支果等(云云)自无法起者若体是妄脱体全空本不曾起如绳为蛇蛇实不起。
▲二引悟释相。
△佛犹不能返者为为因也。
▲疏贴喻况显。
△觉心初起者觉即始觉也心即妄识亦可真如心提喻合显。
△纵未歇狂亦何遗失者以喻众生虽处迷中性未尝失也如见蛇时绳实无失也圆觉云众生本成佛道即此谓也初劝息妄缘。
△三缘者即分别世间业果众生也由所分别三故能分别亦三也此三分别即为造业缘也持业释也。
△三因即杀盗淫若无三种分别烦恼为缘即无杀盗淫业也分别三种是烦恼道由分别故于违顺境造一切业也。
△三之助缘者三即杀盗淫也缘即分别烦恼能助造杀等业故故曰三之助缘即依主释也。
▲二显自真体。
△不从人得者法本自然岂从他得镜本自明岂从磨者边得邪。
△肯綮者喻不达妄故着事修行也。
△秪为显觉者劬劬修行欲忘分别忘分别者秪为显觉今忘分别觉性焕彰何藉劬劳然此盖示修而无修修不滞相得而无得得非外得故云歇即菩提歇之一字正显绝待妙修也故疏云非全不修行也恐迷者兀然坐守非菩提因也意在策修令知无相成圆意也。
△大軱即大骨喻着空也。
△肯綮细肉喻著有也。
△大窾即骨肉之空处喻绝待中道也不达诸法本空而起修者似解牛伤于骨肉也得理而修似游刃于大窾也。
△不亡见全牛者喻其不能修而无修也(云云)然是译者借彼语以润文以况不假多劫聚集而修行也彼庄子全文云庖丁为文慧君(本作王字)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角彼切一)砉然(呼鵙切皮骨相离声)响然奏刀騞然(呼获切庖丁即掌厨丁役之人供𦠆者也或云丁名也文惠王即梁惠王也解即宰割也踦刺也言善能宰牛见其间理故以手搏触以肩倚着用脚踏履用膝刺筑遂使皮肉离折砉然响应进奏鸾刀[石*砉]然而解盖寄庖丁明养生之术也)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桑林殷汤乐名也经首咸池乐章之名即尧乐也庖丁妙尽牛理既解割声响雅合宫商所以音中桑林经首也)文慧君曰嘻(音希叹声也)善哉伎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伎矣(释舍也所好养生之道故寄伎以献君也又进者过也艰生之道过于解牛之伎也)始臣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始学未达所见皆牛亦犹养生始学未照理境触途之碍故也)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才睹于牛便知空郄亦犹服道日久智照渐明所见无非虚幻故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不以目睹(经十九年合阴阳之妙数牵神以会理亦犹学道妙契玄极灵心虚照岂用目取邪)官知止而神欲行(官主司之谓也即日主色等类也既以神照不用目视故眼等主司悉废止也从心欲顺理行道亦尔也)依乎天理(依天然之腠理终不枉截伤牛养生自然性心必不贪生以夭折也)批大郗(间郗交际用刀而批戾之令各离异学道至生死穷际用心观照令其解脱也)导大窾(苦管切骨节空处足导令殊学道之人以有资空以空导有也)因其固然(因其空郗所以运刀眼见耳闻必不妄有分别)伎经肯綮之未尝(伎之妙也常游刃于空未尝经概于徴碍)而况大軱(古胡切大骨也又盘骨注云軱戾大骨衄刀刃者也衄女六切鼻出血俗作衄又挫也)乎(养生用智妙体真空细惑尚不染心粗尘岂容累德)良庖岁更刀割也(不中其理间也)疏(良善之庖犹未中理经乎一岁更易其刀况小学之人未体真道证空舍有易夺之心者矣)族庖月更刀折也(中骨而折刀也)疏(况凡鄙之夫心灵闇塞触境皆碍必损智伤神)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硎砥砺石也十阴数九阳数虽解牛多锋如新磨养生妙尽阴阳虽千变万化而常湛然)文慧君曰善哉吾闻丁之言得养生焉(第四下)。
庆喜难缘起者再责因缘也意云前文广破本非因缘非自然性又云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等既破我说因缘何故如来自说三缘断故三因不生此乃因缘之义显然。
△心中达多等者约喻显法也心即真心达多即无明妄法也。
▲三引他例。
△从老梵志者老即诸尊者梵志即所师外道也并年老从外道处来才到佛所便得上果或可诸尊者先并事老梵志也。
▲四结同邪。
△所说自然成第一义者前云歇即菩提不从人得即觉性自然而得此则与俱舍梨说有神我是自然性与今佛说觉性自然有何异耶。
初标质所疑。
△即如城中等者即如犹云汝执也汝执由因缘故狂狂息则不狂性自然而出也。
△理穷于是者道理极至此也。
▲初因缘破自然。
△本自其然者从本已来自如是也无有之头不是自有也。
△何因缘故怖头狂走者既头从本自然而有应始终不可改易以何因故而得狂走耶既可狂怖故知非自然也。
▲二自然破因缘。
△若自然头因缘知失者牒计也意者头虽自然由因缘故狂走者破云在自然时头既无失何不由因缘故失却头耶若无所失则非因缘也。
△了不相触者头自安然狂自妄生狂之与头毕竟不相于涉。
▲二破转计自然。
△狂何所潜者既本有狂须常怖走何以照镜方始狂走未览照前何所潜匿耶。
△何为狂走者为犹因也既云本自不狂今何因狂耶故知狂与不狂俱非自然皆妄计也。
二显无功用有生有灭颠倒难亡无菩提生无生灭灭方名绝待下云生灭既灭寂灭现前是也照即能照智。
△照者即所照理也。
△无功用者证真后任运进进向于上位即自然流入也。
▲一纵立正显。
△若有自然者纵使我教若有说自然者都绝生灭方称自然。
▲二举况重明世间虚空不可和合可名自然。
△疏二成外道教者意云外道立自然今我教若立自然即符外道教也。
▲三正示亡情。
△本然非然者自然无自然也下句亦尔。
△合然俱离者复疏也此则和合与自然俱泯也。
△离合俱非者遣药也能离和合自然之离亦亡也。
△远离为幻亦复远离遣能亡智也即此能离智之离亦不可得故曰离远离幻亦复远离也然此俱证离合俱非也一斥成戏论。
菩提涅槃尚在遥远者意云若以自然因缘之心求二果者甚遥远也。
△无心亡照者亡心于境但照自性也。
▲二引事验。
△阿那含此云不来亦云离欲三果之人离欲染故故欲爱已断故曰爱河枯竭。
△令汝解脱者彼离故汝脱也。
△疏二示多闻无功者策行也。
△霄壤异者小乘三果方断九品欲思若圆人七信断思惑尽八信已去伏断界内外尘沙初住破无明普现色身十界界作佛故知天地悬隔也三藏教佛尚不如圆十信也故永嘉云同除四住此处为齐若伏无明三藏即劣天台云佛尚犹劣岂况二乘。
▲三结真修。
△秘密妙严者空自忆持三世如来果上秘妙庄严之法门于行何益。
△无漏业者首楞严定也。
△憎爱苦者不恐分别于境违顺则生憎爱之苦又有妄可断有真可得皆憎爱也若了如幻自然憎爱不生也。
▲四举佗为证。
△同悟宿因者皆如贪欲为生死本。
△名本性者经云过去婆罗门名莲华实莲华实有女名为本性即今登伽也已离欲缚故云出缠授记即莲华色尼妙经记云当作千万光相如来。
▲五责随尘境。
△自欺者本真自性不能认取妄取六尘枉受沦溺故曰尚留观听。
首楞严经义疏释要钞卷第四
卍续藏第 11 册 No. 0267 楞严经义疏释要钞
首楞严经义疏释要钞卷第五
长水沙门 怀远 录
二明修行方便一总结前文。
△答最初方便竟者约解论方便竟也。
▲二叙今来意此下约行论方便也圆觉经中信解真证为本起因即文殊章次则依解修行随根证入即普贤也下十章经正同此下经文也然彼有三根初通明观行上根修证次别明观行中根修证后道场加行下根修证斯皆被圆机也若寻今经亦有斯三何则如前七处徴心破心破见及破十八界七大性等皆了本空元如来藏及四性推捡无生若上根利智入心成观即会藏心苟或于兹未入更须此下别明止观(观音观门)等被之方入得非中根耶次后建立坛场六时行道诵持神咒等正助相兼即下根也今论即解之行不别而别即中根也然更复知前所明解未必全解行在其中今所明行未必单行解亦兼之但约旁正以分经也。
初经家总叙。
△轻安者今阿难疑消心怿似得支林功德故也喜悟藏心即喜极故流涕恨无行法即伤叹故成悲也。
▲二阿难别叹。
△方便者梵云沤和俱舍罗此云善权方便以善巧方便提携奖导出生死暗冥故云引出沉冥胡云摩尼此云如意。
△赈给者赈惠贫乏给济孤独也。
△永覆无明者无始至今汩无明海不遇如来孰由开晓。
▲初正叙。
△含育者性具十界故曰含能随缘变造十界事法故曰育。
△彰得失者已悟为得未修为失。
▲二喻显。
△天王即天子也春秋时周室衰弱诸候僭滥称王仲尼正名称周为天子王以别之也。
▲二正请修路。
△本发心路者本时发心所修之行是趣涅槃之道路。
△得陀罗尼即请一心三观故曰总持。
△入佛知见即一心三谛之理眼智开发故云知见。
经家叙意。
△未自在不达一法界妙止观而修名未自在又未入初住名未自在。
▲二举义许宣。
△二决定者三世诸佛决定须修止观二法取无上果也。
▲疏初略示经意。
△真如观者实相观也占察经中明二种观法一者唯心识观二者真如实观实相观理唯识历事从理则唯达法性更无余途从事则专照起心四运叵得亦名本末相映事理不二今经首楞严定体达九界即是佛界名事究竟然必含二种观法如今经直观三谛清净本然周遍法界即唯达法性更无余途即实相观历彼三科七大四生推捡无生方显藏性即唯识观专照起心四性叵得也此二种观法皆是圆修但发轸有异分二种也今观如来藏体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故云真如观也然复应知止观通于大小权实若在今经即是圆顿止观仍通五即初心虽则双学未能相即名为随顺即名字止观修成法尔相即名为俱运即观而止即一止而三止全止为观即一观而三观非三而三体即一故不一而一三义宛然三一互融方成一妙止观以止止散则无法而不寂以观观昏则无昏而不朗斯止观成即是观行相似止观若眼智开发谛观一如法界独朗名真三昧即前云我以不生不灭合如来藏下云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又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此分真究竟止观也。
△一切所依赖者一切诸佛皆以止观而成正觉也下云过去诸如来斯门已成就(云云)。
▲初止。
△起随顺行者了法皆空起无相行顺寂灭理因心果心悉无相故向理心绝是相皆泯也如众器入于炎炉混而为一也。
△止一切境界者唯心之外更无一法可得也。
△奢摩他是止结云观者显即观之止也然止观俱以观结者盖显旁正也天台云断惑之时观慧为正止但旁助永嘉云惺惺为正寂寂为旁皆此义也。
▲二。
△观烦恼根元者欲要断除先须识知分齐一一明白方能破断如人捉贼须知贼之居处面貌等方可捉获。
初标义劝。
△因地发心者即最初行所依心即初起觉悟智也起信云觉知前念起恶故能止后念令其不起即制令此心成不生灭与果相应也。
▲二约义显非。
△普贤观者即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也既云因果皆是实相岂得以生灭为因心耶。
初举喻总彰生灭。
△疏妄心如器等即暗立比量也应云妄心是有法定是坏灭为宗因云以是因缘所作性故同喻如器世间异喻如虚空又云真心是有法定无坏灭故为宗因云非所作性故同喻如虚空异喻如器界空非所作故无坏灭然今云空无坏灭且约一期不随物有凋变故也如下云一人发真归元十方虚空悉皆消殒即非究竟不坏也。
▲初示其浊因。
△坚相为地者发毛爪齿皮肉筋骨等。
△四缠者经云二上二下即交缠也由此四大交缠故分一真成六根也。
△为觉者鼻舌身也。
△为察即意根也。
▲二喻其浊相。
△真妄等性相违背者真本清净寂无相故妄唯染污相差别故。
初劫浊。
△汝见虚空者见即妄见虚空即无明遍迷法界所成也。
△成住坏空各二十增减从十岁时百年增一年增至人寿八万岁从百年减一年至人寿十岁名一增减(云云)意云虽长亦不离时分所摄。
△非劫末之劫浊者拣异三灾坏时劫浊也寻常所论见以五利为体烦恼以五钝为体众生但览见慢果报立其假名也命以连持一期色心为体催年促寿曰命劫但四浊聚在其时名劫经云劫浊乱时众生垢重今此但取妄初起时名为劫浊即业转也。
▲二见浊。
△抟聚也依六触因缘生六受境有违顺等别故一一受有苦乐等不同四大本非留碍由见闻觉知拥令留碍妄见本非六根由四大旋伏令成见闻觉知也由此交织诸相炳然见境领纳故云见浊四微形相者色香味触也。
▲三烦恼浊。
△忆识诵习者意识缘三世境也能分别识性从见闻觉知所发故云性发知见所分别相从六尘现故曰容现六尘离六尘无所忆识诵习之相故曰离尘无相离见闻觉知无能忆识诵习之性故曰离觉无性。
△六识分别三世遍缘者意识能缘三世依正之境复能执受忆过去境即独散意识缘落谢尘。
△识现在尘即明了意识随前五所取缘现量境。
△诵习未来即未形非事预思念也即独敬意缘比量境想像所取之境亦有六想扰乱真性名烦恼浊前四粗即二障烦恼也。
▲四众生浊行以迁流造作为性若以妄情所著唯惟久住世间业行变移巡环诸界故曰迁流国土。
△行者六思思即业也业具善恶不动等别去动被业牵住留但情执情业相参故云交织。
▲五命浊。
△元无异性者总报之主唯一本识故云无异六尘隔别见听爰分根尘异故识乃分离取六尘境。
△性中相知者唯一本识为体故。
△用相背者眼唯了色且不别声等故曰背也。
△命是报法者由前世业法之所感故遂有修短之殊夫受身者由命暖识三不相离也命即气息报风连持不断色心可久命不连持色心则变暖即遗体之色识即心主也。
△同异失准者同不定同用相背故异不定异性相知故。
△业系苦相者即果报相也由业系缚妄识受苦乐报也。
初劝拣妄依真。
△远契者凡圣因果悬殊故云远。
△先当择去生死根本者生灭妄心即生死本圆满湛然无生灭性即常乐本然无生之心亦非远求但了一念即是藏性三千具足咸空假中离一念外更非别有真心可得方是妙行之基也虽云择去但能体达现前一念事理相即即真修本此则体远名择也。
▲初正示用心。
△以湛旋者湛即定也旋即伏也以定旋伏虚妄动乱之法成本真性故曰伏还元觉若得此性为发觉心即可修证取常乐果。
△境界不生见闻不起者若无境牵分别自息。
△由澄诸念等者由定澄寂诸杂念虑则觉知妄识烦扰动乱动乱才息寂静妙慧自然发生故曰静慧发生。
△于中显现者于观心中现也。
▲二举喻贴释。
△一切变现者水澄则万像此鉴真证则现用自在寂而常照法尔如然然亦兼观行相似如天台智者观行位人于大苏道场了了见于灵山听众俨在日前但以出观有间故也。
△永断无明之言通分真究竟分真言永断者拣异伏惑未断也。
初标义总劝。
△先止后观法应如是者圆人虽则止观俱运不别而别则止伏观除法尔如是以止如缚贼观如杀贼故又初心学时未能相即法尔止先观后功成之后自然寂照常俱然亦随机其或昏沉多者亦通先学于观故知初学乍先乍后不妨大途但期功成相即为要耳小乘亦说止观齐修不应便是圆顿。
△无明发业者分别无明也由无明故即发诸业即十二有支中无明支也。
△爱取即贪惑也。
△六识能作者六虽通作第六正作前五助作。
△第八能受者八为总报故受善恶报也又能纳受善恶种子故初正显六根六尘为烦恼本。
△则不能知虚妄根尘者不知烦恼本即便是不知虚妄根尘也以是烦恼处故光明云六入村落结贼所止。
△云何降伏者贼处不知云何捉获。
初释名辨相。
△众生世间者众法和合中生故曰众生即假名世间。
△器界即依报国土。
△五阴即实法世间。
▲二简位方定。
△上下无位者指着上下莫非皆是四方之上下无别上下也。
△中无定方者四维也维角也维在两方相接之中间本无定位如东南维若以东方南方夺之即无维之正位可得其可定准者唯四方也。
▲三反成功。
△宛转十二者以世涉方方方皆具三世三四即成十二也以方入世世世皆具四方即四五亦成十二也亦可四三是结数意云若将三世涉于四方即方方具三世即有四个三世故云宛转十二疏三初指古释壳公资中金陵皆有义释又证真抄以方世相涉为一叠又十二中一一皆具十善成百二十为第二叠又一一善皆具性相体力等十如是成千二百为第三叠又码瑙以两始一圆释之三明今意今云六根取境有千二百者(六根取境不离三世四方一念之心三世具足)一念既不过三世三世之境不离四方由是方世相涉任运世数有千二百以为取境功能之极数也今疏祇将算法之喻为能表法尔取境之数成千二百是所表也何故祇三变止千二百耶以约三世论变故也以轮回之法不出三世以世涉方既成十二即第一叠约圆数变第二世法尔成百二十第三一变自然成千二百国清慧光大师以世涉方成十二次约每方三世各具九世谓过去过去过去现在过去未来现在过去现在现在现在未来未来过去未来现在未来未来三世既各具九即每方三九成二十七世加本每三即每方各具三十世四方成一百二十次每方三十世中一一各具九世成二百七十世加本三十每方即有三百四方成一千二百一十百千出律历志(云云)。
△当为百千者现未也。
▲三显异同彼约持经功德是圆教相似位人因经之力有胜根用未发真故犹名肉眼虽称肉眼有天眼用故见大千内外彼有二释一约三业安乐行有十善一善具十即成百善每善具十如是即成一千又兼化他即有二千约如来室衣座各二千即成六千二约一心具十法界界皆有十如即成一百六根即有六百约定慧庄严即千二百根根皆悉由定慧二严故各千二百也有优劣者显其能盈能缩能盈故千二不为多能缩故八百不为少盈缩自在不可数局也今明凡夫取境虚妄功用故名功德然迷成世间用悟成出世用迷悟染净虽殊皆本具故也二约优劣别示初眼根前方全明后方全暗左右旁观三分之二约疏注成图子令人易晓。
每方二百全每维二五十见不见以图子照之左右旁观三分之二合云三分之二半以左右各见二百五十故盖经文略举全数故也。
▲二耳。
△动若迩遥者耳取动境似有近远其实无远近境使之然。
▲三鼻。
△阙中交者出时不能入入时不能出故阙一分。
▲五身。
△合有违顺离但舍受故曰离一合双。
▲六意。
△默容者但北度生解也下云意如幽室见遍缘十方三世世出世法故曰容容即含摄也。
△三性者偏计依他圆成实也或小三性亦通。
三令简圆根修证初总劝详择。
△反穷流根者穷到欲流之根本即三谛妙理是流之根或即真流义通浅深根即唯究竟也。
△六受用根者受领六尘造作善恶之业也。
△谁合者须境与根合方觉知也鼻舌身三并合中知眼耳意三是离知也。
△深即意根造业最深。
△浅即前五眼鼻身为不圆通据下文殊料简唯耳根为圆通也。
▲二别示功能。
△织妄业流者空见相织结成根尘造虚妄业也。
△日劫相倍者圆根一日修习胜不圆根一劫也。
▲三许为发明。
△六湛圆明者约本说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也。
△发明者随汝所欲之根我即为汝开发明示令汝轨则修之取上果也。
▲四须简所以。
△一一修行皆得圆满者妙智修之无不获证何须简择下云顺逆皆方便。
△自在慧者实相智也此智照法无不真实不为物拒故云自在初申请阿难意问六根若实一体不合更有六根之异若六体别云何入一余皆解脱一况显未亡法执。
△须陀洹此云逆流即初果断八十八使见惑也。
△见所断者见道门中所断也。
△修所断者修道门中所断俱生惑也。
△何况下正况自乘根中修惑尚在况此根中根本无明分齐数量耶。
△生住异灭即微细惑不达一法界性谓六谓一即微细法执初破一。
△履行也。
△奚何也。
▲三结。
△非一终六者亡一存六也。
△非六终一者亡六存一也一六俱亡方为至说以圆常性中本非一六故曰终不汝根元一元六或可意云不应言非是一终是六亦不可云非是六终是一。
一释成。
△非一非六者约名约体俱非一六一以对六而称六亦待一而立一六相形名言罔息体则不当是一是六而亦能一能六寂照同时拟议叵及。
△执一者闻说解六根结又执六根是一体性。
△四流一见二欲三有四无明。
△虽得六销疏中三解初六根虽亡一体实有次境空故六销根有故存一三惑亡故六销执理故犹一初眼。
△由明暗等二种相形者妄见初起明暗未形斯约惑性冥具说也向下见精映色方彰明暗之相也。
△粘者和合执着之义由妄执故动觉湛性发成妄见也。
△见精即第八见分最细故曰精。
△色即第八相分由能见故境界妄现由相织故结成六根。
△觉明相杂者强觉影明也。
△清净四大者染中说净也能照境发觉有增上胜力非同染碍粗相故曰清净。
△眼体者眼谓胜义体即浮尘即胜义所依之体也。
△浮根奔色者即胜义在浮尘中流趣奔色也。
△舌根恬变即动静也。
△身根疏二具八法者能造地水火风所造色香味触然根根皆具八法也。
△意根疏以六根等四句是作比量成立意根亦是色法也以经文云根元且为清净四大故应云意根是有法定色摄故宗因云以是六根中随一摄故诸所摄根皆色法故同喻如前五根前五二具八法是色法故意根亦具八法亦应是色。
然此下总结示初结由迷发现。
△有明明觉者本有真明之明觉非满慈所执之明觉也既执所明性明即隐故云失彼精了下云所立照性亡或可有明指真明觉属妄谓本有性明故妄执影明妄觉也六根皆有照用故云发光。
三正示入一之门。
△随拔一根者但于六根之中随除一根系着达见性海余皆一时解脱不循尘境即脱粘也反照心性不起妄用故云内伏伏归真元。
△发本明曜者既能反照不已即破无明三谛开发智光自显也。
△曜性发明者理智俱发也。
△一脱圆消者一根见性诸根遍旋也。
初略标示。
△不由等者不逐缘生不由境起即本性知见也疏意云不是因前尘所起妄知见也。
△明不循根者明显发也此本性知见不从六根显发但是寄六根而显发又明者性明也此性觉真明寄根发也。
△互相为用者根根皆具六用也。
▲二约人辨用。
△四大净色者修观系缘四禅四大净色观成从肉眼处发也。
△言半头者大论云得天眼人中最第一者阿泥卢头色界四大造色半头清净佛天眼四大造色遍头清净是为差别头分也(云云)。
△见障内外者障内障外所有细色无不见也。
△为目连所降者佛欲上天此龙吐黑云暗雾隐翳三光以身绕须弥七匝尾挑海水头枕山顶目连化龙绕十四匝尾出海外头枕梵宫龙瞋雨金刚沙被目连变为轻软宝华又被化细身入龙身内从眼出从耳入等钻啮其身于是降伏。
△天堂来者因张骞寻河源至昆仑山见仙灵所居谓是天宫便谓此河从斯山出故翻天堂来。
△无热恼池者阿耨达池也此池在南瞻部洲从中向北有九黑山次有大雪山次有香醉山于雪山北香山南有此池广五十由旬八功德水充满其中于四面各出大河东名殑伽河绕池一匝流入东海南信渡河西缚刍河北徙多河各流入海。
△既为风质者主空之神如风之无形也亦可风字笔误应云空质。
△随其所主者所主空既无碍能主之神亦无相也。
△久灭意根者已断见思不起三界惑染故。
△圆明了知者圆明之性周遍了知一切境界不假缘虑故曰不因心念。
△修意不同者大乘作求功德想小乘作止息想。
△盖染分者留净分不断要持种也。
△修得即那律迦叶牛呞余悉业报若约实说三人俱是发真。
▲二就法融体。
△内莹发光者自性用显也。
△如是浮尘者指有情世间也器界即无情世间。
△变化相者情无情类皆可变坏也念除即觉故曰应念化成也。
疏斥谬解。
△无情不能起行者此不了万法唯心一切唯识依正平等同是一念念即全真岂有不成之理若谓不成何异待华结果。
▲三举事例显。
△若令急合等者虽急合其眼若以手摸一一了知是头是足等故知不可云见在眼也或约二人谓一人急合却眼并不见他人头在何许足在那边以手扪摸一一了知故云头足一辩一辨者一一明辨也。
▲四指妄结真。
△缘见因明者缘生之见须因明有不假明境为缘自性所发之见故曰不明自发。
初举果常住。
△常住不坏者简权宗也彼说大圆镜智菩提皆是有为四智心品所成不能即理今皆常住岂同彼耶。
△离倒圆成者远离遍计依他之倒执即是圆成实性也。
▲三进退成疑。
△循环者进退推寻似环之不绝然终不见常心可得。
▲四结难求示。
△蒙吝者蒙暗也吝鄙也易曰困蒙吝。
二问答所以中。
△斥成矫乱者问声问闻但随言答并不决定不体声自有无闻性元无起灭故被斥成矫乱也。
初破其执断。
△知有知无自是声尘或有或无者分别有声无声自是境之有无非是闻性有有无也。
△谁知无者者闻性若逐声境将何为知知无闻性耶若有知性知无声境验知闻性不曾断灭结斥垂劝。
△声闻无辨者于声于声不能甄别谁生灭不生灭也。
一引睡人中睡人应无闻性者今举睡人以验闻性不灭若作喻说须是睡人全无性可得也今显人自或睡或窹闻性不尝断灭睡尚不曾暂无岂可寤时却有断灭耶。
▲二例死者。
△命光者命存则六根发照命谢则诸根闭塞又命在则息风恒起命谢即息不连持故曰命光。
▲三结斥迷倒。
△不循所常者不顺所有常住妙性也。
三结劝中。
△常光者本性智明显也。
△法眼者照十界法皆实相也。
△障翳般若者智明不显全明作暗也(此下入第五经)。
初述己犹迷生之与死不离无明故曰俱灭俱生。
△隔日疟者已除我执如好日未除法执似发曰。
△全界无明者通指五住惑也即根本枝末总含故曰全界。
△二障见思者烦恼障为界内见思亦名通惑所知即界外见思此根本无明亦名别惑也。
△名破烦恼障者分破也尚有八十一品思惑。
▲二请示结解。
△免轮回者二死轮回也。
△三有者细分二十五有然有界内界外三有若秪断界内与小不殊。
初世尊摩顶。
△将来眼者眼能照了喻智能达俗证真。
△手喻智顶喻理智会理时无明即明诸妄咸泯又顶喻无明欲破无明根结必须智照也。
▲二诸佛放光。
△六种震动者表破六根也即动踊震起吼击摇飏不安名动𡑝垄凹凸名踊隐隐有声名震自下升高曰起砰(披莇切)磕(苦盍切)发响名吼打搏警物名击然各有三直动名动四天下动名遍动尽大千动名等遍动余皆效此(云云)。
▲疏初正释本文。
△诸佛标示者即十方佛同说六根缚脱也。
△此佛释成即释迦释成其义也即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也。
▲二问答。
△四度放光初如来顶上放百宝光光中出生千叶莲华有化如来宣说神咒此说秘密首楞严破登伽邪心。
▲二从口放光表从说显理经云尔时世尊从其面门放种种光其光晃昱如百千日等三从胸放表从心发见见即智也文云即时如来从胸万字涌出宝光其晃曜有百千色遍灌十方所有宝刹诸如来顶等令十方如来却放宝光灌此佛顶表彼此道齐也。
▲三同说结根。
△觉明初起者真觉妙明初起迷妄之时也又强觉影明始起时也。
△自在解脱等悟之成德也。
△安乐即乐德。
△解脱即我德我即自在为义。
△寂静即净德无烦恼垢染所喧杂故。
△妙常即常德。
△气动移等者气寒则冰喻无明故九界气暖则水喻智照故唯真湿即一性无差也。
▲五佛为释通初双标。
△疏故云为缚者云当为名字之误耳。
△绮互相影者织绮之互现其纹也形必有影形存于彼影现于此根尘必有识识必须根尘意云根尘识三同以真为源缚之与脱唯一六根故云缚脱无二根尘识体本自空寂若空中华初总显无性三茎之芦交加而立故曰交芦。
△喻根境识者然有二义一外虽具相中间本空喻根境识从缘似有体性元空。
▲二由三茎相依故得成立一茎若倾余皆不立以喻根境识三互相假待而立随缺一缘三皆不成也何故得知芦具三耶以根境识不可缺一故知须以三茎为喻如杂阿含云摩诃狗絺罗告舍利弗知者因譬喻得解譬如三芦立于空地展转相依而得竖立识缘名色亦复如是等。
▲二别明缚脱。
△知见立知者若于见闻觉知定执实有见闻觉知即生死本此则无同异中炽然成异为物所转故于是中观大观小不二门云三千在理同名无明若能体达见闻觉知本无见闻觉知可得即是涅槃此则若能转物则同如来歇即菩提胜净明心本周法界等无明即明也不二门云三千果成咸称常乐。
偈文初标举。
△相望五对者经云是名妙莲华金刚王宝觉偈中有长行无偈云迷晦即无明发明便解脱即略长行云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此则涅槃是广长行先说根尘同源缚脱无二后说相见无性同于交芦偈中先说中间无实性是故若交芦后说解结同所因圣凡无二路偈云解结同所因是合长行云汝欲识知俱生无明使汝流转唯汝六根更非他物汝复欲知无上菩提令汝速证安乐解脱亦汝六根更非他物即离也偈云结解同所因等即隐长行云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则涅槃即显。
初此量正破上二句一量破有为下二句一量破无为意云一真性中遮故三谛俱泯故有为无为悉皆亡遣又破有为显即俗之真破无为显即真之俗不二三谛圆融方为秘妙。
疏三初略标示。
△执为无为实有体者若执有为是实有此不达法空即若不见般若则被般若缚若执无为是实有即若人见般若亦被般若缚也。
▲二别解文。
△真性有为空者此显如来藏体本空有为之法也。
△通第二量转者真性之言贯下无为也量云真性有为是有法(因明家[积]此为前陈)定元空故为宗(此名后陈应合云空即有为有为即空名为谄宗也)因云从缘生故同喻如幻事然有今古二合若于同下便合因云从缘生故诸从缘生体即空故同喻如幻事此名今合若陈那已前古师合即于喻后合云幻事从缘生幻事体即空有为从缘生有为体即空(云云)次量例知。
△标拣分明者既标真性即显非是权小及外宗教中作如此说故不相违也然准因明家说真比量宗上须离九过一现量相违如云声是有法非所闻性为宗(世间共许声是所闻却云非所闻性故相违也)二比量相违(瓶本无常今却云常故相违也)三自教相违(如佛弟子立空华是实有)四世间相违如说怀兔非月有世间尽知月中有兔今反言非有故相违五自语相违如云我母是石女六能别不极成如佛弟子对数论立声有法灭坏宗(声虽共许能别灭坏数论不许故不极成)七所别不极成如入正理论曰数论师对佛弟子立我有法思为宗(思惟共许我即不许小已破我故也)八俱不成如胜论对佛弟子立神我法和合宗(神我和合成佛弟子俱不许故)九相符极成如云声有法所闻宗人皆许故即符他也。
因有十四过(因须两家共许方能成立未共许宗)一两俱不成如云声是有法无常宗因云眼所见故(彼此俱不许故)二随一不成如佛弟子对胜论立声无常宗因云所作性(此所作因[亡]者虽许敌者不许)三犹预不成如疑烟是雾等(既不决定即不能生敌者智也)四所依不成(前陈有法是因所依性故)如胜论对经部师立虚空实有宗(经部不许虚空是实有故)五共不定(若立因于同异品上皆有名共不定)六不共不定如立声有法常宗因云所闻性同喻如空异如瓶(所闻性于同异品上俱无则不能成声上常等义也)七同品一分转异品遍转如云声有法非勤勇所发宗因云无常性同喻如电空异喻如瓶(无常性于同品电上有空上无于异品瓶上却遍有)八异品一分转同品遍转如云声有法是勤勇所发宗因云无常性同喻瓶异如电空(无常性于同品瓶遍有于异品电有空无)九俱品一分转如立声常宗因云无质碍故同喻虚空极微异如瓶乐(今无质碍于同品空有微无于异品上乐欲有瓶无)十决定相违如云声是所声性(但自成得常宗决定违于所作性无常宗)十一法自相相违(常无常是相违)如声常宗因云所作性同喻如空(此由因不令云所作性故类宗成相违也)十二法差别相违(诠言为自相诠言外各自意许名差别)如云眼等有法必为他受用为宗因云积聚住故喻如卧具(此数论对佛弟子意欲成立神我是常能受用眼等根若立神我为有法以佛弟子不许有神我即犯所别不极成故矫立云眼等为他受用他即神我意许神我是实有积聚他用眼等是役我无积聚明既不许后陈眼等有积聚即无同喻也以卧具是有积聚性故)十三有法自相相违(此胜论师立六句法第四名大有是一是常能有实德业三法五顶弟子不信别有大有体意云实德业便是能有岂更有大有体此以有性非有性为相违)立云有性是有法非实有宗因云有一实故喻如同异性(意道唯有实等一实)十四有法差别相违(师见弟子不信离实等法外有性乃不离彼一实因立作有缘性成立有射意道有是境能牵生心性是所有心即有之性也其弟子由能违量云)有性是有法非有缘性宗因云有一实故喻如同异性(师意许性属大有弟子意道境当体是性此以有缘性非有缘性为相违)。
同喻五一能立法不成如声论对胜论立声有法常为宗因云无质碍故同喻如极微(极微虽常奈有质碍声胜二师共许声无质碍故不成也)二所立法不成如云声有法常宗因云无质碍喻如觉(觉即心心所法虽无质碍于所常宗即不成以心心所才生即灭故)三俱不成如声常宗无碍因同喻如瓶(瓶有质碍是无常故于宗因俱不成)四无合(无配合也)五倒合(若合云诸无常皆所依故即倒应云诸所作皆无常故即不倒)异喻五一所立法不遣如云声常宗异喻如微尘(微尘是常于宗不遣也)二能立法不遣如立声常宗无碍因异喻如业(彼计业无质碍故于能成不遣)三俱不遣如云声常宗无质碍因异喻如空(空于宗不无常性于因不无无碍性)四不离(不离是不相属着义)如云异喻如空见常性故有无㝵性(合云空若是常定非所作)五倒离如云诸无㝵性皆是常性(合云诸有常性见彼无碍大抵异喻离则先宗后因)。
比量者藉立诸论主能立众相而观于义智也凡立量宗前因后者将已极成成未共许也缘此三十三过起信记主备列在文而不解释后学以为一家难文故于彼论疏中撮要略示之耳。
△掌珍论中取为善立者掌真论即清辩菩萨于佛灭后一千一百年中于南天竺造中观心论及掌真论等于掌真立二比量都为一偈半破有为菩提涅槃半破无为菩提涅槃清辨与护法诤于胜义谛法然此比量对护法立则有一分相符之过以护法于世俗胜义谛中皆许亦空亦不空若清辨总立为空即符他亦空破得他亦不空故有一分相符过也今经对一向执有以破则非过也。
△先因等者应云无为无有实不起似空华然此一颂或但约性宗义消可亦言真性有为空者意云一真法界由无明不了妄执所明从斯变生有情无情一切有为之相斯有为法既是因缘假有即当处出生随处灭尽犹如幻事一般故曰缘生故如幻。
△无为无起灭等者意云一真性中菩提涅槃皆如昨梦对有为故强立无为之称以不实故无无为可生可灭如同空华无起无灭病者妄见可耳。
二显过况破。
△言妄显诸真者诸之也因言说破妄所显之真亦即是妄以对待故故龙树云若法为待成是法还成待故妄与真同虚妄也。
△疏以是遍计所缘境者既执实有即是遍计所执取故非正智冥契也故圆觉云种种取舍皆是轮回。
二颂。
△中间无实性者根境识三和合似有自性元无故如茭芦不实也。
△同所因者即六根也能因即结解也或所因即一真性也。
△将何遣有者汝观如茭之性若有实体则可用无以遣之既无所遣之有亦无能遣之无。
▲三颂生起下文。
△入流即亡境照性也下经云由我不自观音以观观者。
▲四颂无明习气。
△三位者一是我爱执藏位即通一切凡夫二乘七地菩萨破此位时断灭异二相二善恶业果位通凡夫二乘菩萨造善恶因受异熟果三相续执持位通一切众生乃至诸佛执持种子起现行故习气种子也。
▲五颂遣幻非幻。
△不取即不分别也。
△非幻即真也若执有非幻即是存无也。
▲六颂赞法令欣。
△妙莲华者妙即法莲华喻也妙者中道正观不着二边垢染似莲华开敷不染泥水又喻妙观所显诸法实相永无九界之染似华开莲现也。
△宝觉者性觉真空能破微细无明如金刚之摧物妙假体虚犹如幻事此三即绝待灵心观泯相澄神观起幻消尘观如次配上三句即一体而有三义三一微妙即首楞严定三智三谛也。
△超无学有三义初则一念不生便超因位直至果海次从然至觉时亦无自果是泯绝果相故名超。
三亦即下显速疾故名超。
△对向者智冥理时也。
△自在者于十界中得自在故。
△炽盛者炽盛智火烧烦恼薪故。
△端严者诸根相好皆无边故。
△名称者有大名闻遍法界故。
△吉祥者生时九龙吐水七步乘莲宝树低枝金河辍浪。
△尊贵者十界中尊德无过上。
初叙庆所闻。
△伽陀即孤起颂。
△祇夜即重颂。
▲二正陈疑意。
△结无前后者一念不了六根顿萌故无前后。
△解亦不伦者了之即真更何伦次。
一结巾初问。
△涅槃僧此云内衣正云泥缚些(桑个切)那此云裙。
△揽七宝几者揽犹倚也。
△劫波天即髑髅天四天王太子所奉也。
△叠者布也汝曹者曹辈也史记曰十余曹循之云曹辈也意问初结可名为结第二三等何以亦名结耶。
初问答。
△六结乱名者既妄成六六用不同故不可乱也然此意显六根既殊必有优劣欲依反本须选圆根故兹问也。
△循顾本因者循历也顾观察也。
△是非锋起者刘伯伦酒德颂曰陈说礼法是非锋起言如剑戟之锋刃相竞逐而起也是非相敌若锋刃之相竞也意云知见立知六根妄隔是非对待于是纷然知见无见一六俱亡恁时是非自然息矣。
二贴喻释成如劳下举喻。
△湛精明者即清明空也或约喻指法谓如空华之妄法从湛精明性忽然变起也初二边俱非。
△此劳同结者大地山河生死涅槃等虚妄劳相恰同巾结之义又生死等同一无明妄结也右喻空者右则施为宛便若空之无碍也。
△非同世间粗相因缘者如父母为缘生子水土为缘生芽等。
△知其本因者知十界法皆以实相为因前云一切因界世界微尘因心成体。
△随所缘出者随无明缘现九界随教行缘现佛果下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
△非余境界者皆实相也。
△皆了元由者一切诸法唯心所现如来已证故了法无难也。
初就事问答。
△非谓六根相望者非谓先解眼根次解耳根等但为六根不能总解须先于一根修观观断故名次第若得一根解时余根皆脱下云一根既反源六根成解脱此正同天台止观去释就寸之义。
▲二约法合显。
△此根初解先得人空等者此是圆修一心三观圆伏五住烦恼圆断诸惑但是智力有厚薄故任运惑落成前后也故然师云秪由亡智亲疏致使迷成厚薄迷厚薄故强分三惑义开六即名智浅深观音观门亦复如是。
△得人空者破见惑也。
△法解脱破思惑也。
△俱空不生破无明也又对天台三惑谓人空空俗谛破见思惑法解脱空真谛破尘沙惑俱空不生空中谛破无明惑二引净名贴释然净名是通相三观荆溪云解虽虚通就观除惑不无前后今疏所引秪是空观破见思也虽则一空一切空假中亦空作意唯断见思从初至即除我想是体众生假空从当起法想至是二皆空是体实法假空从得是平等至空病亦空是体平等假空其余二观更自有文。
△众法合成此身者阴入法也。
△即是颠倒者无法而起法想也。
△不念内外者能念所念也生死名界内涅槃名界外二边皆空故名平等。
△我等涅槃等者能起法想为我此我即空故云我等涅槃为所想此所即空故云涅槃等。
△乃至得是平等者生死有为涅槃无为二法皆空无二相异名为平等平等亦空故名空病亦空也疏云三空观即如上所列之三空也。
△次第观者非别教次第但是人空菩萨总相别相而观也总相即但体三假皆如幻化别相则分别众生实法平等一一无谬以作出假方便。
△自然粗执先断者此显一心三观圆修圆断不同通相作意次第断也如浣衣之法心但祈净任运粗者先去也。
三广引修证初述解申疑。
△慧觉圆通者蒙佛开示于一六义已得智慧开觉通达无滞也。
▲二叙迷遇佛。
△飘零者飘飏零落在生死之旅久背本性之乡也。
△孤露者礼曰老而无子曰孤少而无父曰露。
△何心何虑预佛天伦者我积劫何尝心念思虑希觊佛为我兄今日天然际会得为兄弟系辞云天下何思何虑。
▲三结愿彰益。
△还同本悟者禀言达理了妄无妄若不曾迷故曰本悟然此通名字已还疏约分真有似太局(云云)。
△则与未闻等者未犹无也则与无见闻觉知同也或可悟本常也虽则闻法与未闻法时其性无别故曰有何差别以迷悟性一故也道成之言亦该四即(云云)。
▲四请示法门。
△退藏密机者机即动也易曰机者动之微也吉凶之先见者也即静心受法也。
△冥授者望佛冥察我心而授与法门也。
二如来询诸圣众。
△从口生者从佛八音四辨言教生也。
△从法化生者因佛法故革俗从真化凡成圣也得佛法分者受佛气分也。
△总摄不离十八者七大亦根境识如前说。
初陈如三初遇佛获悟屈(音泪)曰吒阿蓝摩此云鸡园即无忧王初信佛法时建此精舍。
△其先者其先祖也。
△三转等如前说。
△妙音密圆者达音声性微密圆妙常住周遍也。
△音声为上者了唯声法门离声更无一法一切法趣声也余皆效此。
二尼沙陀因观微尘见尘实性故名尘性。
△观不净相者于依正生贪故作此观对治谓多贪众生作不净观也此即九相谓胀想青瘀坏血涂漫脓烂啖散骨烧等然有大小广如禅波罗蜜中又如十相中不净观身总有五种不净如上记如是观已即不计身尊贵恃己凌他也。
▲一观成得道。
△白骨微尘者白骨即九相中白骨观也复折此白骨归空也。
△骨锁者观一身从眉间一点白骨渐至一身皆成白骨等即能对治形色显色威仪贪等。
▲二重指释成。
△真善妙色者即三谛也真故非色善故即色妙故非色非非色三义一体即如来藏。
三香严童子因香发智即以智定之香庄严法身也。
△童子者即证三德之后直至等觉皆名童子于三谛法喜不生染爱如世童子于一切女色心无染故。
△宴晦者宴然安静于晦夕之时也。
四药王梵云俾沙周罗那此云药王昔名星光后于尊者日藏所闻说佛慧以雪山胜药供养众僧愿我未来能治众生身心两病举世欢喜号曰药王又于药于病得大自在了味法界故曰药王将来成佛名曰净眼时弟名曰电光见兄发菩提心身心欢喜即以家中醍醐及诸上药施僧及一切人以上妙药得上气力亦闻上妙法药故因是名为药上将来成佛名为净藏。
△分别性用者知药性冷热及病之所宜用无虚也非有非金石草木等物上有也。
五䟦陀。
△贤护者贤善也善能守护令妄不起妙触发明也。
△中间安然者中间之水安然无为从兹见水实相也。
六迦叶正云摩诃羯婆此云大龟此人上古修道感龟负仙图而应之。
△名毕钵罗者树名因祷此树而生也妻名婆陀其家千倍胜瓶沙王畏胜故唯有九百九十双金牛犁最下细氎直百千两金以丁钉之入地七尺㲲不穿破身被无价宝衣截为僧伽梨衣奉佛此人头陀少欲第一此人涅槃之后所有衣钵之余货卖秪直三钱时天帝释以千两黄金赎将上天供养。
△缘起如常者此紫金尼即昔为贫女捉得金珠往锻金师所打金贴佛二人发愿愿我世世身常金色共为夫妇经出别缘者常说事火身有光明吞饮日月等云云(第五卷下)。
初那律乐见照明者深忍乐欲发于智明照了一实境界破无明暗故曰照明。
△金刚三昧即首楞严定。
△如意者亦云无贫过去因施辟支佛饭故得世世无贫受如意乐。
△无灭者昔为猎师入佛鹿中以箭排灯因果不亡今获天眼。
△精真洞然者照穷实际也即不以二相见诸净土也。
二槃特。
△百日教一句者兄见其弟诵之不得乃谓弟曰若不能诵何不还作白衣槃特闻已诣祇桓门泣佛问具答上事佛云成菩提由汝兄佛即以手牵诣静室令诵守口摄意身莫犯如是行者得度世诵得上口佛曰汝今年老唯诵一偈不足为奇须解其义所谓身口意十观其所起察其所灭由之生天由之入渊由之得道菩提自然因此心开得罗汉果。
△蛇奴者母与奴私通走逃他国于路中产一子名路边生思乡旋归于路又生一子因斯名奴过去曾生蛇中今得人身身犹似蛇又云祷蛇神以生也五百弟子本起经云我昔放猪躯令度水以绳系口猪不得喘中流皆死故招瞢暗。
△数息者坐时鼻中息风出入若觉有声曰风虽无声若出入结滞不通名喘虽不结滞而出入不细曰气须是不声不结不粗出入绵绵微微若存若亡资神安稳情抱悦豫方名为息守风则散守喘则结守气则劳守息则定梵云安那钵那此云出息入息经云安之言生般之言灭即生灭息也然有约息约心之异若以息为门则但通行心至四禅四空四无量十六特胜通明等即世间禅若以心为门即用智慧反观自性能通行心至法华念佛般舟觉意首楞严诸大三昧自性禅乃至出世间上上禅等今见息实相约心明矣。
三憍梵钵提。
△口业者昔日师年老吃食迟钝云我师吃食如牛噍草故招斯报此人为口相不善恐众生讥笑损彼之福常居忉利受天供养解律过于波离。
△一味心地法门者达了所尝之味本不可得能尝之根从何而有能所既寂一味平等清净实相从兹显现。
△灭心者心即性也能知味之性了不可得也。
△大论缘异者彼说因摘一茎稻数粒坠地五百世作牛偿他今虽人身犹作牛蹄牛呞之相也。
四毕陵。
△余习者因过恒河水见流急云咄小婢驻流河神为之两派神往诉佛佛令忏谢即合掌云小婢莫瞋大众笑之忏而更骂佛言本习如此实无故心。
△虽觉觉痛者虽觉即虽观也虽观能觉知所觉痛也。
△觉清净心者觉亦观也。
△无痛痛觉者无所觉痛及能觉痛之觉也。
△双觉者两观也即能观观慧也。
△疏痛觉之念者观痛与觉之念也。
△净心之觉者即净心之观也。
△能觉所觉者痛与知也。
△纯觉遗身者唯一觉知无身可得也能痛刺也。
五须菩提。
△空生约法说则由心达空性以空为行故曰空生。
△但空即小乘偏空也。
△性觉真空者毕竟中空也。
△解脱性空者于空无著也。
△非所非尽者能非所非俱泯药病都亡也。
十八界初舍利弗。
△三谛因缘生解者苦集灭三谛根利故不说道谛也若约今经即圆三谛也。
△见觉者体达眼识成觉湛圆明也。
△三智五眼如上说。
二普贤梵云三满多般剌啰此云普贤居众伏之顶邻极妙觉故称普贤所修观法备如普贤行法经。
三孙陀罗鼻识孙陀罗此云艳艳即妻之美色也难陀此云喜。
△兼妻为名者拣异放牛难陀是佛亲弟由爱妻故不肯出家佛气食次接如来钵盛食奉佛佛不接令自送至祇桓遂令剃头(云云)由散动故令观鼻识也。
△犹在方便存白相故。
△明圆灭漏者智明圆发消灭诸漏也。
四富楼那。
△四辨者法义辞乐说也法者一切法之名字分别无滞分别三乘不坏法性义者诸法之义了了通达知一切义皆入实相辞者言说名字随其所应能令得解一切众生殊方异类男女三世九世诸教诸门闻者悉解乐说者能于一字说一切字诸法亦然随所说者无不真实十二八万随根所乐而为说之。
△随说法净等皆唯谈实相名说法净机缘既净能说之人智慧亦净说法之人智既增惑转消心冞显也。
五波离。
△疏盖以初虽随佛后方得度者通难也既云亲随侍佛合先得度何以先度五比丘耶答意云初虽随佛缘未熟故如来知时知机后方得度。
△身心寂灭者大乘持戒身心等持也。
△四仪即行住坐卧也。
△二百五十即一千。
△三聚即摄善法戒摄律仪戒摄众生戒。
△七支即身杀盗淫口妄言绮语两舌恶骂一支三千合成二万一千。
△四分即贪瞋痴等分共成八万四千也。
△性业者本是罪亦曰轮王戒亦曰旧戒佛未出时王已制故。
△纪纲者网上大绳曰纲纲举则目整也。
六大目连意识。
△尼拘即因祷此树生也。
△木爪林等亦皆约所祷神以立称或因所居近之而彰名也或云木爪癃因胸有疾以字也。
△十方如来叹我神力者因寻佛声至不动佛国于钵缘行众疑故彼佛示云此释迦文上足弟子神通第一(云云)。
初火头由观欲火为入道初门故云火头。
二持地。
△造世界者即依报国土是众生共业所造故。
△不相触摩者既达平等唯一实相更无此彼之相谁为相触以心平则一切平故。
△多因王请者西国若人请得一人证罗汉果即生梵天故多被王请如俱舍论主被王请入小果陈那菩萨在山放光被按达罗王请证小果将循王请文殊空中弹指告言莫入小果当为佛法而演大乘从此造因明等大乘论也。
三月光。
△水性者太阴也从海涌现故曰浮幢。
△十遍处者青黄赤白地水火风空识此十一切处皆有故如作青想一切处尽是于青然但自心假想尔经云舍利弗新剃发竟正身端坐以衣覆头于时有二夜叉一名为害二名复害尔时复害语为害言我于今日欲以拳打剃发沙门为害云此有神德汝勿因此受长夜苦时复害以恶炽盛故故以拳打打已地裂现身陷入地狱今云为害经举同时逢者也。
△病缘者凡夫得病由十因缘一久坐二食不节三多忧愁四疲极五淫欲六瞋恚七忍大便八忍小便九制上风十制下风今罗汉已离此缘也。
△一味流通者证唯水法门也。
四琉璃光于风了知本寂显发智光照平等理莹若琉璃故以名焉。
△无量声者因观风声见风实性周遍无涯也。
△远山宝者唯须弥有斯宝也。
△欲显无动而观动者动即不动方真平等。
△世动时者世是迁流现在过未迁流不停故。
△令十方佛者令应作合意云我既证得本觉与十方如来所传妙心无异下云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
五空藏心性如空无所积聚故名空藏。
△手执四大宝珠者手即能观智四珠即四大也四大明彻犹若宝珠。
△得大随顺者十界机缘受化无逆又能现十界身随顺机宜作利益故。
△十身者一虚空身二智三业报四众生五国土六声闻七缘觉八菩萨九如来十法界然不离法报应也。
六弥勒此菩萨得无缘慈摄一切也又修慈心三昧故贤愚经云国王见象师调象即慈心生因是为姓唯遮境有识拣心无显心不是无也一切诸法唯心所现离心则无一切境界之相若知心外无法则驰求自亡。
△不从他来者高下贵贱得失穷达皆唯识定若分外求终无得理。
△初即相无性即遍计也由彼遍计遍计种种物此遍计所执自性无所有。
△次无自然性即无依他依他起自性分别缘所生。
△后由远离前所执我法性即圆成实性但于彼一切法上远离前来遍计之法即是圆成也。
七势至悲华经云我愿世界如观世音等无有异思益云我投足处震动大千及魔宫殿名大势至(势力取世不违其志故名世志)净名疏云降制内外魔怨外道名得大势。
△疏不以念间者无邪念间隔也经云一心不乱是也(此下入第六经)。
五观音。
△返闻真实证者返观闻性悟真实相也意显余圣所修多从权入唯有此门始行便修圆实故也今以观音。
△最后说者凡有三义一以圆通义广正是此方便宜故备显修证之门广演化仪之相也二是庆说相继意欲观音说后即便庆赞以表正赞观音旁兼余圣若于那律次说若不庆赞不彰观音最优若便庆赞后说诸圣应非故留后说即庆赞正旁自然着矣三敕拣连环观音说竟便敕文殊料简连绵相接事无断绝故也初遇佛禀教梵云阿缚卢枳帝室伐罗此云观自在唐三藏云观有不住有观空不住空闻名不惑于名见相不没于相心不能动境不能随动随不乱于真可谓无碍智慧者矣斯全就能观得名观世音即能所合目也观即能观三观世音即所观三种世间一切音声也妙智观之无不即空假中也故云能所境智以立名也天台云能所圆融有无兼畅照穷正性察其本末故称观世音自行功着化他必然十界之苦菩萨弘慈悉能普救此乃自行化他俱观世音大悲经云过去成佛号正法明如来授记经云未来补弥陀处然此或权或实若本若迹莫得而知也。
△皆其所师者所值佛所修观皆观世音也。
△无有一佛不以音声化群品者据本说也纵有理行二经皆藉言教诠辨纵不因声教自然启悟者亦由宿昔闻教为种尔然亦是约此土化生佛佛皆以音声故也下云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等。
二如教修观。
△初于闻中者始闻言教也。
△入流者不随言教体言达理返观闻性也。
△所入既寂者所达之理本来湛寂故无前尘动静二相可得故曰了然不生。
△闻所闻尽者动静既无能亡动静之性亦尽尽间之后亦不住着思慧。
△觉所觉空者即能觉闻慧之觉亦无也所即闻慧觉即思慧。
△空觉极圆者空是修慧觉是思慧今空尽思慧修智冞显故曰极圆。
△空所空灭者能空修慧智所空思慧境一时都泯也此之三慧闻则亡言达理思则言理俱亡修则境智齐泯即证无生故曰生灭既灭寂灭现前若论位则闻是名字观行观音思修即相似观音寂灭现前即分真究竟观音疏远离为幻等者能远心境之离亦即是幻故须离也。
△离远离幻者能离远离之离亦即是幻亦须亡遣故曰亦复远离。
△二心前心难者初证曰前究竟名为毕竟初证实相功难成就证实之后入无功用过难不生自然流入一切智地也故摩诃止观掇送行者但至初住耳。
△萨婆若此云一切智。
△反照离缘者反照闻性离能所缘也。
△挟空义说者意云虽三观圆修就荡着边挟空义说也。
初获果德断即法身智即报身恩即解脱应身自初住去成就三身一切三法无不分显。
△自下现应皆此二者以慈悲故现三十二应十四无畏令一切众生脱苦得乐然所现应不离真应二身真身冥作利益即十四无畏应身显作利益即三十二应。
二明妙用中初标举。
△闻熏闻修者以三昧力从于闻根熏习修行故曰闻熏闻修。
△入国土者竖该三世横遍十方应身无量度脱众生。
△湛然应一切者由证平等理能普现身说法作利益也。
▲初圣身。
△第十重他受用身者仁王云初地名阎浮提王王百佛土乃至第十地四禅王王不可说不可说佛土。
△现上位身者菩萨因人是本下能现佛身是迹高若现三乘身是本高迹下菩萨现菩萨是俱下佛是俱高。
▲二独觉。
△麟角者三千界中独一而出似麟之头唯有一角此观华飞叶落睹外境之无常例内心之亦尔若然既本禀教何云现身说法耶答始虽自觉将圆必假导成故不违也若值佛出则化火焚身入无为界。
△资加二位者资粮外凡加行内凡。
▲三缘觉。
△缘断胜性者十二因缘断即证真性也。
△流转还灭如前说。
△以集为初门者先观无明即是以集谛为首声闻即苦谛为初门也十二因缘亦四谛也无明行爱取有即集谛识名色等即苦谛能观智即道谛所证理即灭谛。
△缘觉者缘即十二因缘声教觉即觉悟智也。
▲四声闻。
△缩观观四谛者此有漏缩观观四谛谓初观欲界苦集灭道四谛每谛各具四行相(即十六行相辨上二界令)观亦十六行相即成三十二行相缩者渐观渐缩令观境狭也此在中忍位作七周减缘十二四周减行初观欲界苦谛下苦空无常无我次观上界亦然又观欲界集谛下集因缘生次观上界集谛亦然又观欲界灭谛下灭静妙离次观上界亦然又观欲界道谛下道如行出次观上界亦然然上界道谛但观道如行三不观出之一行也此是一周减一行也如是渐减唯留欲界苦谛一缘(云云)。
△见道十六心者此谛现观中说十六心即八忍八智所谓苦法智忍苦法智苦类智忍苦类智集法智忍集法智集类智忍集类智灭法知忍灭法智灭类智忍灭类智道法智忍道法智道类智忍道类智此十六刹那心欲界四谛每谛一忍一智上二界合观亦各一忍一智至道谛时生一忍名十五心次生一智名十六心满见惑顿尽即证初果。
二释梵自在对。
△出入禅支者出一入一次第而修每禅皆有支林功德梵云忉利此翻三十三释提桓因能为三十三天主故翻为能天帝夜摩亦云须炎摩此云时分亦云妙善睹史陀云知足梵言须洹密陀此云化乐即自在天梵云婆舍跂提斯云他化自在。
△乐自乐他者乐自即乐变化天乐自变化殊胜乐事而受用乐他即他化自在天乐他变化而受用也。
▲二统摄鬼神对。
△四王各二部者东持国天王居黄金山所领二部一名犍闼婆二名富单那南增长天王居琉璃山所领薜荔多鸠槃荼西恶眼天王居白银山所领毒龙毗舍阇北多闻天王居水精山所领即夜叉罗刹制此鬼神不令恼人故称护世。
初帝王臣佐对。
△四轮即金银铜铁也金轮王王四天下乃至铁轮王王一天下。
△粟散三皇五帝尧舜诸王为诸侯主也。
△五官者殷时立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
△六官者周时立太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也。
▲二出家在家对。
△五星即东岁星南荧惑西太白北恒星中镇星。
△五帝者东方青帝灵威[邱-丘+伯]南赤西白北黑中黄。
△大小尸罗即菩萨声闻戒也。
▲三女主童身对。
△曹慧姬者后汉时人徐令彪女名照字慧姬嫁曹世叔十九寡居作女诫八篇善于经藉汉明帝为马后召入宫内授五经为后妃师尊而不名但称大家。
初天龙药叉对。
△乾闼婆云寻香行即帝释外乐神此神在七宝山间忉利诸天意欲音乐即此人身上有异相生即往作乐也。
▲二无酒疑神对。
△阿修罗亦云非天所行猜忌谄曲不正故曰非天。
△田蚊未知所出。
△腹行即无足以腹而行也蛇蚓之类也。
▲三人非人等杂类对。
△见佛受化者人中苦乐相均故易受化度故佛秪于人中出世也。
△天之着乐乐事所萦也四恶多苦不遑进修唯于人中云乐人修人也。
十四无畏初闻声离苦。
△不自观音者由我自能不观音声返观闻性故曰以观观者者下观字即闻性也。
△自既如是故令他观皆得解脱又不自观音者由观世音以楞严妙定观照法界所有音声不从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无因有今略举不自生一句以摄后三句也由此四处推捡声无生处唯照闻性本周法界故曰以观观者孤山云由我不自观音者由我亡尘合性也自既证性即起化他常观十法界内观音声之众生故曰以观观者。
▲初三灾恶国。
△知见旋伏者由观闻性冥真实理余根亦旋故曰知见旋伏下云一处成休复六用皆不成。
△火不烧者知见照了如火明耀今知见既复故火不烧又见能现瞋瞋则生火知见复故火自不生故使尘火皆不能烧此并约根便宜说也然有三种火一果报火二业火三烦恼火果报自地狱到初禅业通三界经云烧诸善根无过瞋恚等烦恼始自凡夫终至圆教等觉即五住烦恼火也由菩萨力悉便得脱良由菩萨深证平等法界凡有火者即是性火即观世音等无有异故得即念而三火顿亡也以火即法界无能烧所烧故余皆准此而知(云云)。
△观听旋复者观于听根亡尘复真也。
△水能漂鼓有声今既复真根尘俱泯故逢水难即得免害然亦具三果报水至二禅余同上不说风灾者经家略也果报风至三禅余亦同上。
△断灭妄想者总举诸根也由证平等理即无自他可得谁当受害。
▲二鬼狱恶贼。
△性不能全者全暗成明岂有暗可存耶。
△罗刹云可畏。
△鸠槃荼云大形谓阴藏大也即魇魅鬼。
△毗舍遮云啖精气亦云颠狂鬼。
△富单那云臭饿鬼饿鬼中胜者。
△音性圆销者了声性本无故曰圆销。
△观听反入者反观听根证真实性也。
△离诸尘妄者根境俱寂也。
△灭音圆闻者消灭音尘圆显闻性也。
▲三三毒恶心。
△色所不劫者随尘取着则被色劫返照离尘欲从何起。
△纯音无尘者证唯声法门也一切诸法悉趣于声也。
△销尘旋明者体尘本空旋复明觉也。
三随欲应求。
△不动道场涉入世界者即寂而照也。
△种性不断者佛种不断也经云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
△男表权智男德刚健复能干事权智干事故生男也经云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方便即权智也。
△女德坤仪者坤即地也地能柔和承受天阳之气资生万物长养含育故表女德易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故以镜智表女德也。
四称名获福。
△修法垂范者自行他化也。
△圆通本根者由从耳根圆通观门契入一心三谛之理故得一多理齐也。
△我一名号与彼众多名号无异者法身唯一应色则多故六十二等一法身也又六十二洹偏菩萨等一圆菩萨也孤山云耳根此方最利故受道之人极多余圣不顺此方故入者甚鲜故称一名敌六十二也然亦抑扬之道适时御物也。
△谁人出不由户者正显从此根得道也以顺斯方机宜故三四不思议。
△数有限者止三十二应十四无畏也然兹四不思议所化之机亦不出此但显能化不思议无作妙用有若是也。
▲初现形说法。
△或慈或威结上法身法身性具性善恶也。
△或定即结手是解脱德或慧即说法是结目般若德烁迦罗此云坚固。
▲二无畏众生。
△由我闻思脱出六尘者由闻思修能转物故不为境缚也。
△等悲者同体平等大悲也四所求随欲疏通前对观由修一心三观发得三德妙用也或可由即中故寂灭现前即空故十四无畏即假故三十二应四不思议也。
初结答所问。
△圆照三昧者首楞严定一心三止圆照一心三谛由此观照豁悟本心故云缘心自在。
△一行三昧者常一其行更无余次第行也所观理一故能照行无次第也。
△初缘实相造境即中无不真实即所缘妙境。
△系缘法界即观之止。
△一念法界即止之观能所尚一止观岂异止观不二境智冥一方名缘心自在。
▲二叙叹得名。
△十方圆明者由观听根违法界故故周遍十方圆满明妙也。
初诸佛交光林木演法也法法尘尘无非智体故智光及处无不演妙也。
△五体放光者表余五根一时解脱。
△圆张大教者大教之网圆张漉十界鱼出生死河至菩提岸也。
▲三雨华饰界。
△百宝华者万行因华庄严本有法身方彰妙果也。
▲四合国宣音。
△山河不现九界依正一念全空合成一界佛果圆显也。
△梵摩呗匿此云净赞叹即梵天音曲咏赞三宝也如陈思王作鱼山之呗陈思王即曹子建魏武帝第四子十岁属文下笔便成初不曾改每读佛经辄留连嗟玩以为至道之宗极也因游鱼山忽闻空中梵天音响清雅哀婉独听良久从者咸闻乃摸其声节写为梵呗撰文制音赞叹三宝传为后式也。
初指说显同。
△前后者迟速也。
△承佛威神者推功于师是礼也夫臣子之有作皆功归于君父也。
▲二贴喻释。
△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者大觉理也理能含容具足一切随种种缘而体不变非至大耶。
△顽空无明事空不能有不能具一切法非至小耶如镜与像镜能现方圆大小妍𡟎青黄非大耶像不能尔非至小耶。
▲三返妄归真。
△沤灭空本无者如沤之空若灭方知此空本不曾有起信云觉心初起心无初相即此谓也。
首楞严经义疏释要钞卷第五
卍续藏第 11 册 No. 0267 楞严经义疏释要钞
首楞严经义疏释要钞卷第六
长水沙门 怀远 录
二颂料拣诸圣初六尘。
▲一。
△精了不明彻者语倒合云不精了明彻。
▲二。
△句味味即文也古翻为味字能显于名句如味显食也。
△名诠自性者如云火秪诠得火更不含水风等并是何火等。
△句诠差别即言炭火艾火等。
▲三。
△不常其所觉者根境合即有所觉香尘不合则无故曰不常。
▲四。
△非本然者非是自然常有味也。
△不恒一者所觉味境不定一味也谓甜苦等变故。
▲五。
△合离性非定者合所触即身有触尘离则无也。
▲六。
△必有所者必有能所也。
根五一。
△亏半者四角但见前二角也。
▲三。
△舌非入无端者舌入非无端也端由也舌根非无由端自有也。
▲四。
△身与所触同者互相因待俱无自性又同即合也身与所合方有知觉也非圆满觉性所修之观故云各非圆觉观也身有知尘无知各有分限不相冥合故曰涯量不冥会。
识六一。
△三和者根境识三也。
△非相者根境合生本无自相可得也。
△自体非定者根境偶则有不对则亡又为属根为属境故曰不定。
▲二。
△法界为体者以法性平等为自体也但为太高故拣然亦随用。
▲三。
△住成心所住者住心一处则成心有所著也非圆观也真无住故。
▲四。
△弄音文者音即声文即文字也此声名句文四法中略举初后也与下句名句非无漏影互言也。
△名句非无漏者或可声名句文是所作性属有漏故故曰非无漏也。
七大初。
△地性质碍有为非是虚融成就圣性之法门也。
▲二。
△如如非觉观者如如之理非有寻伺也。
▲三。
△厌有者存有则牵淫故厌有也。
△真无取舍何厌之有故非真也。
▲五。
△昏钝先非觉者晦昧为空故。
▲六。
△唯识者唯遮境有境空也识拣心无心不无也既存心则妄也。
初标叹所入法。
△此方真教体者真实教体也以耳闻音声为教体故曰在音闻也无有染碍故曰清净。
△缘名句文者缘声也以声中屈曲诠表即名句文也。
△引生闻慧者心所法也此于所闻起决定解大抵此方以音声为能诠教体如香积世界以香为教体或衣或树或卧具或镜像水月等作佛事。
▲二略叹能入人。
△良哉者良善也。
△妙音观世音者由妙穷音声实相能遍观十界音声也。
△亦真俗二谛者中道实理为真谛空假为俗谛。
△自利利他者妙音自利自行观音圆离三种惑染故曰梵音普应十界化他无忒故曰海潮音也。
△世间乐者人中财食随欲之乐天上自在快乐及禅定等乐出世即二种真乐二乘等乐。
▲二释成。
△不为不思无者不可因不思前境便无闻性也。
△故令语倒者合云出觉观思惟也。
△遍行思者心所法也遍行五中之一也。
△观照者本觉体有照明即真闻性也。
初告语。
△金刚对空观者金刚能坏万物故。
▲二斥失。
△何不自闻闻者上闻字训观也。
▲初脱尘旋根。
△因声名字者因声尘故说有闻也。
△旋闻与声脱者旋伏妄闻与声境俱泯也。
△能脱者能亡根尘之观慧也。
▲二尘消觉显。
△闻复翳根除者闻性若复元真如翳之妄根自泯故曰除尘亡则真显故曰尘消觉圆净。
▲三觉极无碍。
△寂照含虚空者寂照之理含容十方国土空尚含容余物可知也。
▲二喻。
△必有所依者或𦯟或草等喻妄起必依真也。
▲三合。
△六和合者因缘和合乃成六根也又眼与色和等(云云)。
▲二观成利益。
△圆明净妙者三德难思也。
△互现者断德未圆即影取智亦未圆也。
▲四劝修。
△倒闻机者机即根也。
△返闻闻自性者返观自闻性也。
二重明差当。
△即事舍尘劳者因权小而入实也又因始因割因水等事也。
△因事远游者背觉合尘也。
△未得归还无行也。
△明了其家所归道路解心了了已和必从耳根发行证入也。
大科。
△三辨离魔业行者前明正道此显助道正助相资方成大事矣。
△疏魔辨逼真者魔有辩智宣说近真染惑众生沉沦生死。
△朋流众者朋党法辈多也又朋党流行滥述之言众也。
△四依者住前名初依五品十信位也初住至五住名二依六七二住名三依八九十住名四依通言依者以内有道法堪受人天依止也此约圆教配也。
△八不净者一田宅二种植根㘽三贮聚稻谷居监求利四奴婢人民五养群畜六金银财宝七象牙刻镂诸宝大床等八铜铁釜镬等。
二陈所愿。
△疏悲增菩萨入地方伏烦恼是任运伏也。
△智增地前永伏然天台惟通教留惑润生以无应本故故须留惑牵生三界。
一赞请许宣。
△事理两修者观理破惑达惑成智即理修持戒诵咒等即事修今正明事修以助理修也又道场中事仪外三七日中心无异缘唯念实相亦理修也。
初总明三学。
△戒学先者以戒器不完定水不住戒净则可依之发安定水若澄万象斯鉴故因之发慧也涅槃云戒如捉贼定如缚贼慧如殊贼。
△对机不同者多贪众生修不净观散乱修数息观等。
初示意。
△定慧二门前已说者从初至第四半经总是开解即慧学从阿难举喻譬如天王赐与华屋至此是明定学故此下唯明戒学。
△符律谈常者意明今经唯显圆顿合明大乘持戒何以但明四根本耶故引涅槃以显同也涅槃正显常住佛性亦止明四根本戒以符合小乘律制为最后诫勖也今云摄心为戒断性亦无即大乘持戒故知名虽同小持心永殊。
▲初标示。
△不随生死相续者若亡爱欲三界难拘先明淫者约自行说故欲在初以是三界生死本故故诸行者不得不慎也菩萨利他为重故戒杀为先也。
▲二未来多惑。
△为善知识者赞叹淫欲为真修行等。
△皆是淫根者纵得妙悟但资贪欲根本以不断淫轮回罔息。
二杀为鬼因。
△祠祀者立祠庙受享祀也。
△三种肉者不见杀不闻杀不疑杀也。
△五种即加自死鸟残也。
△七种即加不为己杀及先干也。
△九种者即于上三中皆有前后方便故成九也见三者见牵去见持刀将杀之时名前方便见杀时正罪见煞已欢喜名后方便闻三亦然疑三者初瞥尔举心名前方便分别思忖疑为己煞名根本正罪疑然己欢喜名后方便或云于前七种更加彼煞请己食不期而食又除十种肉外若不见闻疑皆许得食谓人象蛇猕猴师子驴马狐狗猪况显。
△不踏生草者不坏生也如草系比丘被贼将草系不敢动身恐损草故。
△东方即指此方也。
△此土即西国也彼多以皮为衣也。
二反以喻显。
△皆为彼缘者由服因食以之为缘故牵三界也。
△足不离地者劫成时光音天下为人种身有光明足行离地因食地饼林藤等从此足不离地。
△辟谷者辟除也即休粮绝粒也。
△身身分者身食也身分服也。
三盗因。
△上人法者三乘圣果也。
△循方者顺法也又循历也即循历方巷而行乞也。
△裨者附也附托佛法兴贩如来也。
△却非出家者却非毁出家具戒之人也。
▲二反结酬偿。
△马麦者昔有婆罗门名因提耆利博达多智教五百弟子因王设会请毗婆弃佛供养大众悉赴唯一病比丘弥勤不来余比丘为请食回过梵志山见食香美因生妒心云秃头沙门应食马麦不应食此甘馔之供诸童子曰此等师主亦应食马麦昔梵志即我是五百童子今五百罗汉是故同在毗兰邑马厩中九十日食马麦我不云师主亦食马麦故故得捣麦食也。
△水灌漏卮者汉书颜师古云卮饮酒圆器也文选曰王卮无当当底也即漏卮也。
△分寸不畜即不贪于会礼众即不慢。
△有人捶詈等即不瞋不将如来不了义教回为己解即不痴也。
△晖即晖法师。
四妄因疏。
△起贪痴慢者贪利养故妄语或愚痴故或欲己尊胜故。
△波罗夷云极恶死堕极恶处故或云弃等(云云)。
△多罗木断已不复生也。
△四摄者一布施以财法二施令彼附己也二爱语以软顺之语慰令受道三利行三业利他令生恭敬四同事以种种形同其事故。
△密因者所行秘密不与人知。
△求那者求那䟦摩此云功德铠罽宾国王子宋文帝时来于建康垂死乃屈二指表证斯须二果也真观法师垂终反屈三指表证三果。
△后君噬脐者此译者借彼语以润文也此鲁庄公六年楚文王伐申过邓邓祈候曰吾甥也止而享之骓(音生)甥聃甥养甥(并邓臣侯亦外甥也)请杀楚子邓候弗许三甥曰亡国者必此人也不早图后君噬脐(如噬自脐终不可及)其及图之乎图之此为时矣曰人将不食吾余对曰若不从三臣抑社稷实不血食而君焉取余弗从还年楚子伐邓十六年楚复伐邓果被灭之规求也(此下入第七经)。
他力离魔者持戒但遮现业若有无始冤横宿殃不能排遣或于禅中发来三种治魔亦不得免唯有建立道场持咒礼佛等他力可能治也。
初总结前文。
△正顺解脱者由戒防非三业各各得解脱故。
△先容者容仪也即入佛法之先仪也。
△色香味触无非实相者持中道戒也法法无非实相绝二边之染名真持戒口等为枝叶也。
二劝诵神咒。
△无为心佛者大定智悲熏习而现非有为造作所成故曰无为。
△垢障尘沙者垢障似尘若沙之多也功行有力则能动魔所谓城高则荒生道尊则魔盛。
△恩爱习气非一生者五百生中为夫妇故。
初示行仪。
△五缘即阙者夫欲修行先具五缘一持戒清净二衣食具足三息诸缘务四闲居静室五近善知识。
△七逆者父母罗汉佛身血和合僧和尚阿阇梨。
△皆见好相者见光明佛相好异华等相也。
△百八烦恼者九十八使见思更如十缠谓无惭无愧嫉悭悔眠掉举昏沉忿覆。
▲二明感应。
△圭山修证仪者有十八卷总开三门一道场法事门有七科一劝修二拣器三诃欲四弃盖五具缘六严处七立志二礼忏法门有八事一启请二供养三叹赞四礼敬五忏悔六杂法事七旋绕八坐思三坐禅法门凡有八事初总标二调和三近方便四辨魔五治病六正修七善发八证相。
△背本习者如修念佛三昧见佛身相等即称习也别见异相即不与修多罗合故名背也。
一坛场基量。
△旃檀者出外国有白有赤俞益期曰木根谓之旃檀。
△沉水者异物志曰出自南国以时研倒着地久烂取至坚者入水则沉与水平者名𣝕香。
△苏合者续汉书曰出太秦国合诸香煎汁为膏也一云兽所作中国谓之怪香。
△熏陆者出秦国海边大树生在沙中凡盛夏时树胶流入沙上状似桃樛。
△郁金者说文云百草之华远方所贡合而酿酒以降神也。
△白胶可见。
△青木者出交州有云出天竺国。
△零陵者南越志云土人云燕草芸香月令云仲冬芸始生(香草)。
△甘松者广志云出凉山。
△鸡舌者出五马州可合以香合俞益期曰木之华为鸡舌。
△茹退者茹食粗者退为粪。
△除地者削除地面令平净也封土令高谓之坛坛方圆丈六及外供具一一皆十六应以道场表四种法界统四法界为一真法界即如来藏正是行人所证之法四界互具即成十六十六融通秪是一界行人所解所修所证俱不离此故以表也。
△兜娄婆香者出兜渠国汉武故事曰西王母将降上烧此香香闻百里。
二陈象设。
△当阳安卢舍那者是今经部主也。
△蓝地迦即青面金刚。
△频那夜迦双身之类。
△五悔者一忏悔二劝请三随喜四回向五发愿然行人建立道场自供养凡有八事能治八障成就八善一供养除悭贪障惑大富贵二叹佛除恶口障得无碍辨三礼佛除我慢障得尊贵身四忏悔除三障四魔得依正具足五劝请除谤法障得多闻知慧六随喜除嫉妒障得大眷属七回向除狭劣障成广大善八发愿除退屈障能总持诸行愿如束物所行即无舒散垂终若得愿力则恶念不生不牵恶道即生善处。
△职主也。
△假择灭者择是智灭是理由智拣择惑障故证灭谛理也若望大乘即是未证故名假也。
初现化佛。
△肉髻即无见顶顶相表实相无相也。
△百宝光表本具十界互具成百也。
△千叶宝莲表界界十如即具千如权实法也此约理具百界千如也。
△从化佛顶放十道光明等即表全性起修成就果中胜用也佛现化佛即化复作化也。
△畏爱者畏于密迹持杵擎山爱于化佛莲华说咒一畏一爱兼聚于怀也此示折摄二化。
△哀祐者哀怜福祐也。
▲二说咒辞。
△非余圣所能通达者非七方便等所知也。
△大辟者死罪也。
二叙咒功能。
△乘此咒心者运载也由此法为运载能于十方现身转法也。
△五盛阴者身聚不净受领恶触相象倾渴事不现前起心求欲念念迁流于境不了种种迷惑也。
△大小诸横者灌顶经云大横有九小横无数。
△四饭诸子者阿那律阿难难陀婆提婆敷等及余眷属即罗睺耶输陈如十力迦叶等。
△用劫寿说不尽者既是密诠藏体功不可穷功若有尽藏体应是思议法也。
初总劝受持。
△一切诸毒者外则一切恶病一切冤家一切诸难但不饶答己事皆名毒也内则贪瞋痴毒。
初标。
△出世间智者三乘圣智也。
▲二释十一段。
△大小毒者大毒令人寿夭小毒令人不安。
△碜者馔中有沙也即心怀毒恶之人也。
△俱胝此云兆心忆口持非观持也文中虽举三度即包六度戒波罗蜜即含施也由持戒故无杀害即无畏施更兼财食施之精进含忍由忍故能精勤也智慧摄定有定方能发智。
△不清净者未得无漏清净也。
△五辛如下自明生食发嗔熟食发淫为过深也。
△园馆者客舍也周礼五十里有馆馆有委积以待朝聘之客也。
△二十八宿谓南方井鬼柳星张翼轸等(云云)。
△通达即五位之第三位也如上明也。
△五土者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湿也第四地位疏须位之得。
位有因果者住前为因住上名果又等觉已前名因妙觉名果。
△惑有粗细者见思为粗无明为细。
△智明昧者我空智昧法空智明又权小智昧圆实智明又等觉犹昧妙觉方明前云明极即如来。
△断浅深者智浅则断浅智深则断深又愚始二教断浅终等三教断深。
△用优劣者初住见百佛界乃至佛地见不可说不可说世界等。
△寡闻者无多闻智暗教修行也认四禅为四果垂终后有来迎谤云佛说阿罗汉人不受后有总是妄说从此陷狱。
▲初述益。
△得正熏修者舍小向大依观音门修首楞严定也。
▲二正请。
△佛三摩提拣权小也。
△信解行地即地前十信三贤也地者谓此四十位是行所依故称地也然的就今经前二渐次为信解行地第三渐次得意之流即是真修(云云)。
疏述意。
△本性即虚者如病目见华华本不实故叙二相。
△因妄有生者因迷不了有诸法生。
△灭妄名真者灭即涅槃生死即转为涅槃故云灭妄也。
△念即生相者起信论始自迷真终至受报总成生住异灭四相最初迷真微细名为生相。
△能止后念令不起者始觉初起也。
△了本无生者始觉智起即了诸法不曾生起信云觉心初起心无初相以远离微细念故得见心性等。
△转迷依为悟依者其实所依不转但由能依法迷悟尔但全迷是悟亦无可转秪是了达故名转。
△六依者一损力益能转即资加二位以信惭等损本识中染种势力二通达转由见道智断二障粗分别三修习转十地渐断俱生四圆满转究竟位以金刚定顿证佛果五下劣转二乘厌苦忻寂证真择灭六广大转大乘俱无欣厌双断二障顿证无上菩提。
△因明发性者因不了本有妙明妄执为所故有影明发于性上也。
△性妄见生者由执所明能见俄起故曰见生此见全迷性起故曰生妄。
△二相俄生者影明妄见也。
△此有者蹑上异相也异为能有同为所有。
△从无住本立一切法者从无明本立一切法也迷无住故成九界染法悟无住故成佛界依正净法问无明依法性而有何云无住耶答离无明外无别法性为无明本以全法性是无明故全所覆为能覆故约事理染净不别而别义说两重也两重若异即权教也。
妄性无体者妄无体性也又妄法之性也性即无明也。
△非有所依者修然成妄异何因依又全法性成更无能依所依也。
△非真求复者蹑上转相也。
△宛成非相者境界妄现也。
△非生非住者略举四相之二也妄生妄住也非心非法即妄色妄心也。
二随业受生。
△遂有相生相灭之报者爱故相生憎故相灭也又善生故恶灭即感人天恶生故善灭即三涂也。
△非因所因无住所住者异相无因故有而为同相所因异相本无住着而为同相所住。
△疏果住于因者异因同果也如树生果果住于树也。
△成业性者六根六尘是造业之性。
三类生差别。
△翻覆者或走或飞不当其类也。
△假颠倒者假托他身为己形质也。
△障颠倒者由障碍故结成形色色即明着故托明以受生。
△爝火即萤火庄子曰日月已出爝火不灭。
△惑者暗昧不明之象故所受身无色相也无色界及无相天也。
△无想羯南者想心不行也即望夫石女姑泉等。
△劫毗罗等者劫初时出世造略数论恐身不久被人破所造论遂往自在天所请延寿法天曰往余甘林中求余甘子食可令身永又问延法令变身为物报门徒曰我化为石异宗来难但书石上后陈那造因明论破之石即书答又展转问答之不得石即汗流大吼振碎。
△非有色相者本无自体也。
△成色羯南拾沫成□质也。
△水母者俗曰鰕鲍。
△非无色相者各有自卵也。
△无色羯南者从无相声以召成不召则坏也庄子曰虫鸣于上风雌应于下风又雌孔雀闻雄者鸣即有身。
△非有想相者螟蛉之相不从蜾蠃想。
△成相羯南者却假蜾蠃想成子也螟蛉即菜虫亦桑虫也蜾蠃蠮螉。
△非无想相者初须想爱变土成儿。
△无想羯南者生已即无想爱故食父母也又土无想爱故云无想羯南。
△破镜为者鸟字合是等字以破镜是兽非鸟也故史记孝武本纪曰祀黄帝用一枭破镜孟康曰枭鸟名食母也破镜如貙(世于功)虎眼食父也尔雅曰貙似狸黄帝欲绝其类令百物祀皆用之。
△相成相袭者相成即相生也相袭即相害也春秋云袭郑袭许等皆暗侵伐之名也(此下入第八经)。
二反妄归真。
△辨地位之相者反逆也迷则顺妄逆真悟则顺真逆妄良由逆妄之智力有浅深故所妄之惑法尔有其前后故成位次差降不同今经无位而位始干慧终妙觉历五十七位以显行之浅深矣。
▲初结前颠倒生。
△颠倒妙圆者颠倒即迷也。
▲二生后渐次法。
△渐次者此是即理而事不次而次成三对治不同渐教历别之次第也亦如天台五品对破五障十信相似入住证真总五十二位皆是不次而论次也今经第三渐次得意者即证无生法忍初信即见道位。
△须具众因者须藉三渐次为对治也起信云譬如清净摩尼宝珠有其旷秽须以种种磨治方得显现等。
初总指食为助因。
△大种者四大种也。
△相续执持者由食资益故识心寿命相续无断也。
△香味触三正消变者正消则资益诸根大种不正消则损诸根大种不名食也不云色者以色是香味触三所依之相不名食故。
△段者有形段故。
△触者根境识三触对可意即生喜乐能益身故名之为食如人所求叶意则体貌悦怿也。
△意识相应触起者遍行五中心所法也。
△与欲俱转者思亦遍行中一也欲即别境五中之一也转起也思惟希望过求之境有喜乐生益身命力故名为食。
△如四食章佛初出家于外道边六年苦行日食一麻一麦后于牧牛女边受乳糜食外道闻之生谤问佛云所言证得一法余不能知者请为说之佛为除彼自饿外道无利勤苦之行乃曰一切有情皆依食住正觉正说余不能知然此四食段以变坏为相触以触境为相思以希欲为相识以相续执持为相。
△茖䓗薤也。
△兰䓗韭也。
△慈䓗今䓗也。
△兴渠此方无故不翻慈悯三藏云藏云根如萝卜出土辛臭。
二刳其正性。
△让讥嫌与性重等者菩萨利物为先起过招讥累他堕苦故深诚也。
△债有余者食人负债虽偿未毕犹系狱中喻似二乘犹有爱习。
△罗刹女妇随所生子生已即食爱罗刹女食善根子。
△华茎毒蛇凡夫贪五欲华不见爱蛇死堕三恶。
△淫女者喻爱女能夺善法之财。
△摩楼迦子者尼拘大树盖五百乘车设被些子抽藤即缠令枯死爱藤能缠慧命枯死。
△瘜肉者爱瘜能兴五阴之疮。
△彗者彗星苦出天即饥馑爱彗若兴令人善根谨乏。
△触八覆随者触即不得与染心男身相触也八者不得与染心男捉手捉衣入屏处共立共语共行身相倚共期覆者不得覆他重罪随者不得随举大僧供给衣食即为僧所举未与作共住法者不得随彼。
△菩萨律仪者十重四十八轻也大乘举心即犯故执心。
△负累者偷窃不行则不欠资财为业系累抑亦不来酬还宿债。
△父母肉身睹佛闻法天眼天耳。
△得大神通游十方界神境通。
△宿命清净宿命通他心通含存其中即相似五通六根清净者观见十方眼听受正法耳得大神通身宿命清净意余鼻舌含在其中。
△观行持经者文字字性空即解脱也。
三违其现业出观犹未全亡故云不多流逸。
▲二获无生忍。
△内悬宝月者宝即假月即中即假中之空故云内悬引圆宝证清净是空义也。
△密圆净妙者密理也圆智也净行也。
△皆现其中者三德一时显发也。
△不离等者从此位位妙修理证三智三身分分而显随其惑落即彰位号也然第三渐次获无生忍即通名以从初信直至等觉皆得名为无生忍故又第二第三渐次俱通超次若利根第二渐次即得六根清净钝者秪在观行位中第三渐次利根即获无生法忍所历五十七位皆是真修钝者秪在相似初信方破无明方登法忍又十信具在相似初住方破无明入无生忍圣位难量非可粗意(云云)。
疏文初立位所由。
△断伏者教道名伏证道名断又等觉名伏妙觉名断又教道名断证道不断(云云)。
△起信道前名相似觉道中名随分觉道后名究竟觉圆人初心圆修三观圆伏诸惑圆观三德初信断见二信至七信断思八九信断界内尘沙十信断界外尘沙以未破无明未证实理但名为伏初住方名断道又位位皆有伏断此且略点大纲既是亲证境界凡夫漏识莫能备悉由惑落前后合所显理得名不同如经云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此显法身发真妙用约智即般若德功力浅深约行即解脱德由是圆人所显所悟所修皆不离理智行也。
△无有佛涅槃者亡证果法也亦无涅槃佛亡能证人也。
△远离觉所觉者双亡理智也。
△华严四十一位不说十信但有住前十善心也亦不出等觉。
△大品即有等觉涅槃五行圣行梵行天行婴儿行病行。
▲初干慧地。
△欲爱干枯根境不偶者初句蹑前第二渐次也前云如是清净持禁戒人心无贪淫即欲干也次句蹑第三渐次也前云尘既不缘根无所偶反流全一六用不行不行即根境不偶也。
△不续生者尽此残质更不重受三界生也此已断三界见思故不续也破所知者无根境已偶故无明即破法界理显也亦可且破界内法执入似位也。
△生实报者真实感报也。
△执心虚明者我法二执空故曰虚明。
△未沾果海法流水者未与理水接也问第三渐次已证法无生理何言未沾答但未与后位理水接也此正在无间道断惑时也若入解脱道证即初信也若钝根者第三渐次犹属似位未接法流理下疑也。
信初蹑前总示欲习初干即干欲也未与法流水接即唯有智慧也。
△中中者即中智证中理也。
▲疏三双次则双遮双照寂照俱中故曰中中第三中中者进进也。
△圆妙开敷者显发也由念念增明观智力故圆妙之理又得开发。
△重发真妙者即圆妙开敷也又从理发智也或可从相似证转真实证故曰重发真妙。
二正开十心一。
△妙信常住者妙信即能冥之智常住即所冥之理即妙信之常住也又即理之智智亦常住此则妙信即常住也。
△疏于实德能者即一体三宝也于此忍可乐欲冥然契入也。
△一切灭尽者顿断一品无明故曰一切灭尽又约一断一切断故曰灭尽无余。
△不偏不邪释中。
△是佛正因释道。
△不杂伪妄释钝真不住一切法而住中道故曰即住其中。
▲二。
△一切圆通者达九界即佛界也故得三科一切诸法无碍自在。
△如是乃至者超越现在也。
△习气即种子也一切种子蕴在识中多所遗忘今悉能记忆也。
△所经未经者即已起未起之种也。
△忘失烦恼即二十随烦恼之一也。
▲三。
△精真发化者从此精真之智现化自在也又发化者融通也由此真智融通一切妄想纯成真智也。
△进趣真净者进增净行趣向真理。
▲四。
△心精现前者即心性弥显纯一妙智也。
△慧即是智故云左右惑慧能拣择是因智能决断是界金刚论云慧是智因。
▲五。
△执持智明者以定持慧无二边之动乱。
△寂妙常凝者即上周遍之智凝然湛寂故称曰定但照故曰智寂故曰定体不异也。
▲六。
△定光即蹑上定慧也。
△明性深入者智性深照三谛理也。
△惟深惟进者深于理进于行也。
▲七。
△心进安然者理智相冥保护无失也。
△气分交接者所证之理与佛所证等也佛踞极理今始分得故云交接。
▲八。
△觉明即蹑上定慧由其觉慧深冥于理智定力深故能使佛光因心中现又以因心冥极果理故云向佛安住此即因果平等互相涉入名回向心。
▲九。
△心光密回等者光即照也由心光冥合于佛故曰密回。
△获佛常凝者凝寂也即分得常寂理也又心光密回即蹑上回佛慈光获佛常碍即蹑上向佛安住。
△无上妙净者深得中道也无二边为作防非不失名戒心住。
△定道者即定共戒道共戒此之二戒得不因受舍非要期但随定道证道之所感也。
▲十。
△过累不拘者明持戒之德也若不持戒则起过造业为业系累即不自在今善得中道遍应十方故大自在。
△以此为足者以戒为足也戒经云常当护戒足。
三十住一。
△以真方便发此十心者拣异相似故曰真以此真智显发此十心也。
△十用涉入圆成一心即十心圆融互相涉入自在无碍即是一心由此妙智而得心精显发名发心住。
△发心者三心发也一正因性显即理心发二了因即智心发三缘因即行心发十种三法一时显发无住而住是住不思议解脱然不独此住三心开发但破无明见理即三心发。
▲二。
△心中发明者蹑上也发明即显现也履以成地者即以此心为基依之显发妙用也地者有能生义故又以初住为二住所观境故云治地住或可琉璃空中现精金假。
▲三。
△游履十方者由理智合故能起大用也。
▲四行与佛同分真智与究竟果同也。
△受佛气分者即分证与究竟理等也既合佛理智即是用权实二智为父母故如阴身自求父母也。
△入如来种者既合佛二智即是禀佛遗体初托圣胎令佛种不断。
▲五。
△亲奉觉胤者由是受气为种胤育长养诸行圆成如人在胎五位具足故云人相不缺。
▲六。
△容貌如佛者具足理智无缘慈悲应用无尽全如佛也。
▲七。
△身心合成者蹑上容貌如佛心相亦同也。
△日益增长者种智行三念念资益增长也。
▲八。
△佛自具十身者一菩提二愿三化四力五庄严六威势七意生八福九法十智。
▲九。
△形成出胎者破第九无明之因如出如又从体起用如出胎。
▲十化缘具足堪行佛事故云表以成人。
△太子者天人最大之子也。
△世子者继世之子也上言太子下云世子互其文也汉制天子之嫡嗣曰太子诸候嫡嗣名世子古则互称皆得如礼云文王世子此天子称世子春秋云晋太子申生此诸候称太子今译者从古式也。
△疏圆融不碍行布者圆融是约理约横故一位即能包括含融一切位也行布是约事约竖故因不该果后不是前二义相资方成圆妙若知二义相济教味圆实则随举一义二必相兼故华严初住成正觉现十界身作大佛事一位具一切位一切位即一位虽则圆融若此而位次宛然高下不滥今经第十住方明成佛入胎形成出胎文云十用涉入圆成一心岂非并是二义无碍若昧斯旨众异难通。
△大品为如佛者通教第十地菩萨破一品无明能八相成道利生故如佛也。
四十行一。
△十方随顺者现十界身施三轮化若自若他咸生欢喜。
▲二。
△疏如欢喜等者明四悉檀也一切诸佛菩萨出世利生无越此四初世界悉檀生人欢喜益即随方异说令生欢喜二为人悉檀生善益三对治悉檀破恶益四第一义悉檀入理益悉遍也檀施也以此四益遍施法界一切众生也。
▲三。
△得无违拒者违意则多瞋今自他不违故无瞋也。
▲四。
△种类出生者现种种同类之身化一切也出生者不起灭定现诸威仪也。
▲五。
△一切合同者于一切法皆合妙理也所有尘沙法门或逆或顺皆与实相不相违背故曰得无差误由不迷法故离痴乱。
▲六。
△则于同中者能于同中现种种异即理而事也。
△一一异相各各见同者即事而理也同异无碍名善现行。
▲七。
△如是乃至者化用无量略有六种自在今但叙大小自在故云乃至于一尘中现十方界而不坏一尘之小相又不损十界之大相故曰现尘现界也。
▲八。
△咸是第一波罗蜜者所起之行皆是无作超过一切权小之行即是究竟彼岸之行故曰尊重。
▲九。
△如是圆融者蹑上尊重行也既能觉了一一法门皆合涅槃即能成就诸佛利生轨范。
▲十。
△性本然故者达前诸行皆是性本具足不从修得此了修即性名真实行。
五十回向。
△回向者前来诸位并约从体发用说今则摄用归体回前二行向佛果理故曰回向。
▲初。
△纯洁精真者唯一清净实智也既能了法成智则无无明惑障为留碍故曰远诸留患般若亦同等者彼说度四生九类尽成佛道而无一众生得灭度者若有相则疫倦爱憎也。
▲二。
△不坏者能以妙智坏一切法而不为坏名不坏回向。
▲三。
△觉齐佛觉者亦可分智与究竟果智同。
▲四。
△至一切处者处即理也由智显发遍照于理智称理周故名至一切处。
▲五。
△世界如来者此依正全是一心故得各各体遍互相涉入。
▲六。
△生清净因者理具性德之行具故名生因即行也全性成修故云依因发辉取涅槃果顺性而修故曰随顺善根。
▲七。
△真根既成者真因已成也了达一切众生皆我心性我心既遍一切众生心性亦遍彼此性同故得不失。
▲八。
△如名不动故云即一切法即世间相常也亦可二无所著双遮也。
△亦三谛者即一切法俗也离一切相真也二无所著中也。
▲九。
△真得所知者已了法法无不是也十方无碍者不着二边善得中道故无缚着。
▲十。
△法界量灭者无十界高下之相故云量灭又混四法界故曰量灭。
△疏圣法因义者所证不思议实相之法为圣智之因故云圣法因也。
四加行。
△疏小乘五位者五停心总别念处名资粮位暖顶忍世第一名加行位初果为通达位二三果名修习位四果名究竟位。
△大乘相宗三贤为外凡名资粮位四加行为内凡名加行位初地名通达二地已去名修习妙觉名究竟然今位在回向之后将入初地作此四番加功用行破入初地之障或有不出者含地回向发心也问从前至此利根已破四十一品无明稍钝破三十品何啻明加功用行耶答诸经论及法相宗并是初地入理创入此理为难故陈四种加行今圆实教中无位可论但寄权教名目以辨圆之位次故亦地前立也名虽同权义须圆实故仁王云三贤十圣住果报唯佛一人居净土然今地前立四加行凡有三义一为拟权故二为登地高深却难进趣不同前位破执尚浅如人及第为官历任虽多将入庙堂更宜进德修业三亦兼被历别之机于此修入以法华后有重施义故有兹三意故在地前出也初地名决择究竟名解脱初心虽祈究竟及到地前加功且希见道如人西上意祈见王及近京几且祈入门而已。
△以佛觉为己心者用初地果智为己因心也。
△未能离因显果者加行为因初地为果位位相望迭论因果存二相因果也。
△心佛二同者因果平等也犹存中相故云非出唯识云现前立少物谓是唯识性以有所得故非实住唯识。
△迷觉即因果者迷因果觉也。
△前之二位依明得明增二定等者依明得定发下寻伺观观名义名义自性名义差别四法所取是无立为暖位以此四法皆是自心假施设有(初得慧日名明得定)寻伺者寻求伺察也即寻伺名等四法假有实无也依明增定发上寻伺重观无所取名顶位即重观四法实无可得(明相转增名明增定)。
△后二位等者依印顺定发下如实智于无所取决定印持于无能取亦随顺忍乐立为忍位即印前顺后依无间定发上如实智双印二取俱空名世第一(从此无间必入见道名为无间)然上四位所立观门并是未证所修今即证位圆修定慧渐入渐深也。
七十地一欢喜地。
△地者可游履义又出生义智为能履能发理为所履所发也。
△经觉通如来者妙智冥合果理也当尔之时远离分别动摇寂能所相离五怖畏开百法明门证三德秘藏故曰通达亦曰一子地已离异生性障故等观众生如一子也。
△檀波罗蜜增上者意显此地菩萨亦备修诸度但就增胜得名入此地时理智行三及诸陀罗尼等一时显发也。
△遍行者真如遍在一切迁流法中今得生灭去来本如来藏。
▲二异性入同者蹑前地为所破也性戒成就者无二边垢染善得中道性戒。
△三成就胜定等者谓以智慧光照诸三昧及闻持陀罗尼能得自在故。
▲四二身见者烦恼所知二障分别中各断一身见也身见以第六我执为本。
▲五一切同异者达俗即照真照真即达俗故真俗同异俱不能及故曰所不能至。
△类无差别者种种异类唯一真如不同眼等种族别故。
△下乘者声闻涅槃也不着此证故名断。
▲六性净明露者三德又转转增明也疏住因缘智等者虽修十二因缘智而不住着以之作方便引发后位无分别智也然疏中多用唯识义消经学者随文用圆意疏之不可对滞(云云)。
▲七远行地者多劫行行至不动之边际故曰远行。
△方便善巧波罗蜜者谓方便摄取众生安置诸善法中自此四度皆后得智。
▲八无分别智任运相续者此地破现相梨耶三境自此都泯既无心外之法故自行化他于兹顿息摄用归体唯与理冥故云任运相续未必至此方得无分别智任运续也。
△愿波罗蜜者谓现多烦恼不能摄取内心正定为薄烦恼故须发种种愿力愿薄诸烦恼成大精进。
▲九善慧地者从真如理起大慧用说一切法一切种智无碍自在无不降伏故名善慧。
△四无碍解者在心曰解腾口曰辨。
△力波罗蜜者由亲近善知识故听闻妙法如实思惟如实修行增长善力故也。
▲十初标指。
△第四位者修习位也。
▲二正显。
△融为果海者转因成果也。
△二相尚存者能覆智所覆理也。
△业自在者能断业相无动作因故得自在然真如唯一但就所亡惑障有殊故彰遍行等名也。
△智波罗蜜者如所显示诸波罗蜜自受用法乐及成就众生等皆依智所建立也。
▲等妙二位并可见。
三结位初。
△幻者譬如幻法虽无有实而可见闻今观若智若惑若行若证诸法亦然。
▲二。
△炎者风鼓尘和日光名为野马渴鹿谓之为水无智谓之为实。
▲三。
△水月者水中月影当处不实。
▲四。
△空者空但有名望似有色。
▲五。
△响者妄谓空谷有声发响。
▲六。
△城者日初出时蜃吐其气望如城郭日高即无。
▲七。
△梦者在梦谓为实寤方知是虚。
▲八。
△影者影现不可捉元来自寂然。
▲九。
△镜像者不内外出入非生灭可求。
▲十。
△化者如化不曾生更说谁为灭。
第五出圣教名殊疏。
△是尊重法释宝字。
△揩定邪正释印字。
△唯佛究尽释无上。
△以此照明释眼。
△竖穷横遍释海。
▲三。
△密即秘密藏也。
△因即楞严妙定以之为因证彼果理也。
△智碍即所知障。
△莲华者三德显发似莲华出水。
六趣生因果。
△三界九地者欲界五趣杂染地色界四禅无色四空。
△故意令生者令起贪爱烦恼润生三界教化众生也。
二结示中。
△前后相济者即俗而真一切咸泯即真而俗因果照然偏在一边成断常见。
初总分二分一标列。
△因彼妄见有妄习生者众生妄分别有佛有世界起信云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既因妄造必受妄执正法念经云如绳系飞鸟虽远摄即还众生被业牵当知亦如是。
二外分想能飞举乃至成佛亦资想念如观经中观念弥陀而生净土然内分非谓无想但是情染之想也。
初纯想中。
△心开见佛亦须兼通观行相似(云云)。
▲二情少想多。
△差别之因一如上说者上中下品异如魔业中说。
△仙鬼等四飞仙九想大力鬼神八想飞行夜叉七想地行罗刹六想。
△保总法忍者保持安隐令无退也。
▲三。
△情想均等想明斯聪者想是清明之法稍增必聪慧也情是幽暗之法稍增必愚钝也。
▲四情多。
△无间是七热者俱舍说八热第八名为无间于八热外自有五无间也。
三结由自业。
△共中共变者山河大地地狱等是众生共业共变唯识有四句一共中共变即山河地狱等二共中不共即田园产业三不共中共即妻女等四不共中不共即正报身。
△同受此苦者谓彼彼同受镬汤等。
△受报不同者虽同感地狱而受苦各异谓彼铁床此刀山等又彼八寒此八热等。
△元地者谓本造铁丸因即受铁丸苦等结前生后。
引满者牵生地狱是引业受有轻重是满业初淫习。
△无明正发者即痴使贪瞋慢等九为助发也由贪痴等惑故起于淫行故淫为所发也。
△根随者根本烦恼六随烦恼有二十并如上贪习。
△有有具者于种种物上生贪也。
△地狱者地下有狱也狱局也拘局罪人处也梵语泥犁此云无去处捺落迦云受苦器。
△郁钵罗云青莲华冻成青淤之色奔茶利云白莲华钵头摩云红莲华皆色如此也八寒一疱二疱列三𠿒(音喝)哳詀(叱涉切)四郝(音赤)五虎虎六青莲华七红莲华八大红莲华八热者一等活二黑绳三号叫四大号叫五烧热六极烧热七遍烧热八无间。
△瘴海气也。
△人吸即病。
△冲突也。
△忤触也逆也。
△火能铸物由瞋火故铸成种种金苦具也。
△宫割者男子去其势故云割女子闭其宫故云宫又割即截其耳也。
△秦五刑者秦相商君公孙鞅所制一墨刑(刻其额以墨指之)二劓(截其鼻也)二(剕其足也)四宫五大辟(死刑)新五刑即汉郑侯萧何所制一笞笞耻也鞭令青色象东方甲乙木有五等一十至五十每十下赎铜一斤二杖鞭令见血象南方丙丁火亦五等六十至一百三曰徒徒者奴也白日驱使象西方庚辛金夜间即禁之亦五等一年(二十斤)一年半(三十斤)二年(四十斤)二年半(五十斤)三年(六十斤)四流流散也如水东流更不西返水黑象北方壬癸水有三等二千里二千五百里三千里五死人死则骨肉归土土黄象中央戊巳土。
△延亦引也。
△校即枷也易曰荷挍灭耳。
△大尾长胡者诗曰狼䟦其胡载疐其尾。
△锐首者央锐其头也文选云锐耳白头。
△飞心者动役其心也。
△如尘随风各无所见者风与微尘各不可见也尘虽有相非日不照以喻奸𧨀人所不觉。
△如擘者如擘五指也。
△车槛者拘夹罪人具也。
△畜恶者积恶在心也匿怨而友人若作槿字滥上投礰也若抛字即滥上掷也。
△萨迦耶此云邪见。
△见戒禁取者见即身边二见也戒禁即戒禁取也取即见取此五若执常即违断执断即违常故曰出生相反发于违拒。
△染慧者邪智也。
△见取者我所见事取为最胜诸见。
△戒禁者因见持戒也外道因以天眼观见鸡狗死得生天便谓但是鸡狗死悉生天遂持鸡戒狗戒如彼宿食讼即覆藏己事被他讼发也。
△追触暴熟者追他过恶触恼其心令暴热也。
△蛆螫者欣人之事如虫毒伤人也。
二六交报初总标。
△六识造业者六根但是造业之具如鱼鸟之网然六识造复有正助第六正造前五识是助造。
△总报业者引业也此业于诸业中最胜故即能引生诸趣故。
△善不善思者正是业体善思即为善报之因恶思即是恶报之因由前六造因第八无记受报。
△强盛随转者前五不能造引但随六转第六造善强盛前五即随造善造恶强盛前五即随造恶。
▲一见报。
△色能役心令心躁动故盛火现。
△种种恶物者铁山铁城牛头狱卒创剑刀兵等。
▲二闻报。
△雨雾毒虫合是身境。
△毒气合是鼻境(云云)。
▲三嗅报。
△馁爽者鱼败曰馁羹败曰爽即败坏失鲜洁也老子曰五味令人口爽。
△为道者涂道也。
△观即门两阙也古今法云阙者观也古者每门树两观于其前以标表宫门也观者登之可远观也人臣将朝至此则思其所阙故也。
△倳者竹之锋刃也又倳者以物插地也思报。
△风能转变迅疾且无形状似意之速疾也。
△荒即乱也。
△合石等宜为身境。
二别显重轻。
△六根十因具足同造者如眼根造恶时余五根俱时备造十因也。
△不涉余根者如眼识与意造业时但是眼根眼境同造不兼余根境造也。
△口意不作者意云身犯杀盗淫者口不起四恶意不贪瞋痴也或意造三恶身口不作等或可身口意三作杀盗淫者谓意念口言身作也。
△三业不兼者不具造杀盗淫三也或为杀时即不作盗淫等或可犯杀盗时不兼淫也或犯淫杀即不犯盗此但约不具犯也。
△单犯一业者即犯一业时意不念口不言也或可前二业此一业也(云云)。
二鬼趣。
△轻重不禁者十重四十八。
△毁佛涅槃者不信有究竟安乐处也。
△非是轻受者非谓造贪物等十罪后便秪受鬼趣轻报此已于地狱受重苦毕方受鬼报也。
△魃鬼即旱怪之鬼有经作妖鬼即妖媚之鬼惑乱人也以多情故。
△苦苦具者种种违心之境也。
△水石变怪者孔子世家曰丘闻之石之怪变罔阆水之怪龙罔象或云独足魍魉山精也好学人语能迷人。
△童子师即鸣童也因果报应皆虚妄造受若了圆常都不可得故云若悟菩提本无所有三畜趣。
△咎徴者恶行之验也。
△𪄱鴹即阴鸟故主雨谚云𪄱鴹鼓舞天下大雨。
△鹤者相鹤经云阳鸟也是以主旱鹤能警露露下则鸣。
△狐即妖兽说文云狐有三德其色中和小前大后死枕丘首名山记云狐先古之淫妇也其名紫紫化为狐。
△应时者燕雁也燕知社后来社前去今古注云燕一名天女亦名鸷鸟诗云燕燕于飞差迟其羽雁者随阳之鸟礼云季秋之月鸿雁来宾。
△麟凤者麒麟凤凰也牡曰麒牝曰麟说文曰仁兽也诗义曰麟马足黄色圆蹄角端有肉音中黄钟王者至仁则出凤凰者神鸟也雄曰凤雌曰凰鹑火之禽阳之精也瑞应图云王者之嘉祥也遇乱则居夷狄也。
四人趣可见。
▲五仙趣。
△俾贱作贵者点物成金之类也。
△荣卫者身中阴阳二气也。
△悉化源者知一切物变化之源也此十种仙不离人间但是名峰灵岳方丈蓬莱即自变化园亭庄宅而居止也如汉明帝永平五年剡县刘农入天台山度山见一大溪有二女子姿容妙绝遂留半年后因怀土求归既出亲旧零落邑屋更变并无相识及子细询问问得其家是七世孙故知此皆仙类也。
天欲界。
△天者果报天然不藉为作念衣衣来想食食至故名曰天俗中释天云天者显也在上高显也又天者坦也坦然高远也春曰苍天阳气始发色苍苍也夏曰昊天其气布散浩浩然也秋曰旻天旻闵也物就枯落可闵伤也冬曰上天其气上腾与地绝也然此六天寿量如俱舍说人间五十年下天一昼夜承斯寿五百上五倍倍增(云云)。
▲初四天王。
△于邪淫中心不流逸者略举其一也须具持五戒谓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兼行上品十善方生欲天然此欲界六天兼护法心得生四天兼慈化人生忉利天其心细妙善巧纯熟生𦦨摩天兼修禅定摄粗细念住生兜率天修欲界定生化乐天修未到定破事障生他化天四王去人间四万逾善那于须弥半山有四级东提头赖吒南毗留勒叉西毗留博叉北毗沙门共领八部鬼神。
▲二忉利居妙高顶俱舍云妙高顶八万三十三天居四角有四峰金刚首所居中宫名善现周万逾缮那四峰即三十二天所居也。
△戾者逆也乖也未能乖逆彼意也。
△三灾不及者此约弥勒居处说也余凡夫天还受三灾坏也。
△所居器者器界依报也。
△六受欲等者谓地居二天形交同人法𦦨摩勾抱兜率执手化乐对笑他化相视俱名欲也楼炭经云地居形交不泄𦦨摩相抱或但执手兜率意喜语笑化乐共相瞻视他化但闻声及香气而已此六天衣皆重半两阿含云四天半两忉利六铢𦦨摩三铢兜率一铢半化乐一铢他化半铢。
△形虽出动者不同人类欲心粗染之相且云出动也(此下入第九经)。
二色界前欲天亦是色法以彼三欲五妙胜故但受欲名此约色法殊胜故得名又此所有依正庄严皆禅定发异下散动故受禅称此天衣与欲天不殊头虽无髻如似天冠无男女相形唯一种梵语禅那此云静虑即定慧相均之目也亦云功德丛林等此天无昼夜之异寿命与身量数等。
△除无想者含在广果天也。
△大众部者律有上座部大众部也。
△六行者修六行事观伏惑也亦名十二行观因果合称也初攀为因至土为果初厌为因去下为果即厌下欲界是苦是粗是障欣求色界是净是妙是离也。
△味此而生者有漏心修随发支林多生味着即便感果受生不出三界也。
△独一而住者天王先住一劫后起异计思念眷属梵子俄生。
△无寻唯伺者粗念断故无寻存细想故有伺。
△为一因主者计我为因能生梵众也。
△八苦者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盛阴也。
△不于三界现身意者若静身敛念方得入定即现身意也身如木石即现身心如死灰要期出入即现意也若云在欲而行禅令魔心愦乱即不现身意也。
△五支者初心觉悟名觉细心分别名观庆悦之心名喜恬惔心之名乐寂然不散名一心二禅初天。
△离觉观者寻伺立也寻伺是发语之加行加行既无语言即息也光复生光故云光光相然。
△离诸粗重者亡寻伺也。
△无前五识者小乘及凡夫若在定时俱不能起前王了境。
△欣上厌下者厌离觉观也此二动乱定心故是苦从此二法生喜乐故是粗此二翳上定故是障二禅异斯故欣余悉效此(云云)。
△内净支者初禅八触既除即内净与定俱发余悉同上。
三禅。
△圆光成音者圆满慧光成就教体故曰成音。
△三慧者闻前光音思惟妙理修习禅观也现所诠妙理清净之性也即寂灭乐也。
△舍者乐上舍喜。
△念者护念令其增长。
△慧者善巧离着乐者快乐遍身此乐不同二禅倚喜生乐亦不同觉观生乐唯受乐息故曰一心。
四禅。
△愿智无诤边际者此依四禅修超越三昧禅也此禅最为高上故云边际边际至极义也亦云愿智顶禅又能转寿为福转福为寿故名愿智又随愿即知三世能令他心不起诤故名无诤定。
△彼器非常等者彼器即依报非是常住不坏之法情即有情正报寿命有限报尽必灭故云生灭然此四禅得四支林一舍二念三清净四一心疏不出者略也离三禅胜乐不生忧悔名舍等智照了名为护念无下地染名为清净定体不动名为一心。
二五不还天何故须杂修耶谓五净居无别引业一切有情法尔第四禅中秪有三品总报引业生彼三天圣人既无烦恼故须杂修资下三天故业生生五天也然所资故业是一由能资因行相有五故感五天故颂云由杂修五品生有五净居。
▲初无烦天既无苦乐相形则无斗诤斗诤不生则无烦恼。
△杂修初品者即下品心资也谓行人先入四禅定已于此定中先起多念无漏心相续现前次起多念有漏心相续现前又起多念无漏心相续现前如是渐渐减至二念无漏二念有漏二念无漏时名杂修加行成满次起一念无漏一念有漏一念无漏至此名为根本成满由此有漏无漏间杂修故名为杂修亦名来熏禅以用无漏来熏有漏色定转明果报转胜也由此资故业故从广果殁便生无烦天也。
▲二。
△机括者是弩矢要欲发矢以机括为要譬修禅以舍心为要也若有苦乐研磨则生热恼今既不交故得清凉也。
△中品杂修者用前二品三心(二无漏心二有漏心二无漏心为三心)为加行更引一无漏一有漏一无漏以为根本资故业故从广果殁生无热天。
▲三。
△更无尘像者周遍澄寂更无尘像可以碍心也定慧均等故无沈散由无沉散故名善见。
△杂修上品者此品有九心用前六心为加行更起三心为根本资故业故从广果殁生善现天也。
▲四。
△精见现前者精明照了自在无碍名善见天。
△陶铸者陶即陶师为器也周书曰神农作陶陶人瓦器之官也铸即炉冶铸像也汉书曰犹金之在镕惟冶者之铸注曰镕谓铸器之模范也喻变化自在也此杂修上胜品有十二心用前九心为加行又引三心为根本资于故业即殁广果生善现也。
▲五。
△群几者几者动之微也即穷及万有将形之际也此欲形未形之时。
△所依大种者四大种为识心所依即有理也空又是有理所依也此当杂修上极品即有十五心用前十二心为加行更引三心为根本资于故业殁广果生色究竟天也。
三无色界。
△无色界无处者以无色法及所依处俱异熟生有胜劣故说有四种谓于是处得彼定者命终即于是处生也。
△同分者意识也若无色法受想行三蕴依何而住谓依意识及命也。
▲初。
△回心不入入有浅深者有按位入有胜进入按位者如在小方断见惑入大即圆初信二三四果即二信至七信升进者即破无明入圆初住也。
△消碍之言亦通前二者有顶广果也。
▲二识。
△无碍无灭者谓此空亦空也。
▲四非非想。
△于无尽中发宣尽性者识在故无尽妄计为尽故云发宣尽性也。
△非毕竟不回者斯但不于涅槃现座回心也如不于此回心生方便土中初果经八万劫方回心二果六万三果四万四果二万支佛一万(一二三果云生方便者此据本说也本者谓一生中修习秪得初果此人成无学后若生方便须经八万大劫方回心也余果例知然是敷逼之谈要令其人惮远速于此世回心其实生彼闻胜应佛说法训诱未必须经尔许时也)从无想所外道天等者如疏今更作解言无想天无上生义者且据经偏说机宜无量或有一类于斯有上生者理亦无妨或可斯文结指当文因拣无想不入也此既于彼穷研舍心身心俱灭认斯空处便为涅槃更不入无色故云不归不同广果能穷色尽归无色也。
七修罗趣海龙王经云阿须伦此云不善神由慢疑瞋故受此界生也余如前。
△第七陈禅那现境者即重明禅中所现境界令行人预识不落群邪故佛大慈不问自说也。
△揽七宝机者揽取也即以手再来取按也。
迷真妄起。
△疏我痴者即最初无明业相也。
△饰三摩地者三摩地言义该理行今惟指理谓圆定慧严饰法身也。
△心精通吻者心性通合也。
△亦通罗汉者开权后经故可通也。
△阴消入明者阴是迷惑无知明即智慧显发也。
△削藉者削除板藉子孙永无食禄也。
△区宇者色等五别如区同是阴覆如宇然斯秪是色等边际也。
△忆妄如一者起心分别即有忆妄今亡分别故如一也。
△初心有破无明分者色破方是观行位耳今约三惑一体一破遍破故见思时即是破无明也。
△内外精研者内身外境也又内五藏外身质也。
△离心主宾于肝者本是心主而离心主入肝为宾也。
△宝色分现者越分而现也又青等分分而现也。
△迫心者急切观心也。
二受阴。
△反观其面者实魇歇亦不反见自面但是心于根门动用自在故也。
△赤子者始生其体赤而未衣也。
△婴儿者胸前曰婴抱之婴前乳养也厌游盛故魔即现身水上出没自在称善知识我能令汝早得解脱争求此人以断命根佛知即令以观解之。
△称量同德者于见识同者言我与彼等亦属慢也。
△卑劣者知身卑贱反自矜高也。
△安顺入心者由心安定境顺而无逆禅支深入故发狂欲。
三想。
△得意生身者随意能应十界利生譬如意去速疾无碍即同楞伽三种意生俱在十地若净名疏中三种意生俱约似位一三昧正受意生身通教二观法性意生身别教三无作意生身圆教皆言意者未发真修犹是作意。
△淬(七内切)利者淬染也爱染祈利令得精明也。
△暂见其身如百千岁者此人颜貌耆古如百千岁又乍见似如百千年之旧识。
△爱深入者惟爱深入山谷幽寂处也。
△简䇿符牍者简即简牍䇿即史䇿春秋曰大事书之于䇿小事简牍而已符者竹长六寸分为两片各收一片则合君臣之信也。
△理于地下者诱彼听人藏身于地下自有明月宝珠照之使不暗也。
△化性者化即万化穷万物变化之性入空寂也。
△蚀神罗计也。
△四派者阿难叹曰我今于世无用诣阇王所告别门人云王睡即度恒河王梦盖茎忽折觉已门人奏其事王随追之半河方及请曰世尊入灭迦叶入灭我俱不见唯仰尊者今复弃我何所归依阿难默然即入风迅三昧分身四派也骨与二国及天上地下也。
△四安乐者身口意及誓愿安乐也(此下入第十经)。
四行阴。
△寤寐一者有想象及梦事可分寤寐之殊今既皆亡虽有寤寐故如一也般若云远离颠倒梦想。
△粗重即想心也。
△来无所黏者镜虽现净秽之像像不粘着镜体故曰虚受照应如想尽故根识对境虽暂分别过去更无缘虑。
△毕竟无有无始妄习者上句释了罔下句释陈习次解意云惟有了别之识此识具足无始罔象种子詺此以为一精真也。
△未通各命者未达识阴也识是众生各各性命之由绪也。
△同生基者同以行为生灭本也。
△各别性命者善恶种子千差万别咸蕴识中故各别也。
△熠熠者日中之尘扰扰纷纭也。
△元性者行阴是众生生灭之本性也此以事为性也熠熠即生灭也。
△性入元澄者灭斯熠熠元性归寂之识阴也。
△波澜即喻行阴。
▲初二无因。
△正心即正定之心也行阴周遍生灭故云圆扰。
△湾环者轮回也。
△本无因者一切众生八万劫前本无因由而生也见末无因却云皆本无因者以本验末也本既无末可知也。
▲二中。
△穷心境性者心性境性生灭无断故计为常。
△冰水者冰喻生水喻灭。
△六根者六根之识也。
△心意识者重牒上八种识也心即第八意即第七识即前六行阴正是微细生灭妄计为不生灭理。
△生理即行也行中无想阴粗浮生灭故云更无流止运转也。
▲三中。
△有漏观者未断惑也。
△假想见者观中似见也。
△心如微尘者微尘至细难见心亦难见色身即无常也。
▲四中。
△过未即今无故名有边现在行心相续无穷极故名无边。
△我曾不知彼之知性者一切众生身虽在我知中被我得见而心不现我知中此心既不到我知中故名有边由我能遍一切众生身故名无边也。
△研令取空者前三阴既空行亦研究令空也计一切众生身中念念生灭半生名有边半灭名无边。
△一切所有者依报也。
▲五中。
△观变化元者即生灭元也。
△见所见处者见得及处也。
△不见见处者见不及处也。
△以理都观者总观行阴之理别生八种见解也于义无准故遗失章句也。
△但答是者兼通有无也。
△二相各别者有中虽有于无而无且不是有故云别也。
▲标。
△行是我之所有者行既迁流不绝必我死后有相如见彼在必知水存也。
▲六中。
△四句者一色是我二我有色三色属我四我在色受想行例然故有十六相也。
△或见我圆者执我性圆遍能含国土国土之色是我能有。
△随我回复者由我安置也。
△依行相续云我在色者在一切色内迁流我既与行相续故我亦在色中。
△不被阴迷者不被十境恼也。
△两驰者各存其相无相夺也究竟烦恼究竟菩提不相融刻如树与果也。
▲七中。
△心无系者不缘念也受能领纳任持不散故曰连缀。
△纵有生理者有行阴也虽有行阴与草木等故知亦归无也现在既不可得应知死后四阴亦空因果合论名八无相。
▲八中。
△兼受想灭者略举已灭二阴也行存是非无例知已灭三阴亦非无已灭三阴今非有例知现存行阴亦非有故以存殁相例成四句非有非无现今四阴既非有非无死后四阴亦非有非无故名八俱非也。
△自体相破者当句自破也计有非有以即无故计无非无以即有故故成自相破也。
△随得一缘者若于一阴见得现在死后非有非无即知余阴亦然也。
▲九中。
△七际者七处报也一人二天三初禅四二禅五三禅六四禅七无色此七处报尽皆归断灭更不续也。
▲十中。
△五处现今即是涅槃更非别有安乐处也因修欲定见圆明相便计欲界是涅槃也因初禅无忧故便谓涅槃等。
△胜净依即涅槃异名也。
五识阴。
△沉细纲纽者法喻双举也沉细行阴为能感因。
△补特伽罗是所感果。
△深脉者行阴微细如身中血脉深密难了。
△精色者精明曰色也又曰是太阳之精故曰精色。
△内内者上是内照之观下即所照内境识阴已极此外更无妄法可照故曰无所入也无业牵生诸趣故曰诸类不召。
△见闻通邻者即见闻觉知通融邻接为一体也。
初因所因执。
△已灭生灭者已灭行阴生灭而识阴微细犹在故曰精妙未圆也。
△觉知通㳷者即见闻觉知融通㳷合以为一也。
△全是识影者变起真如影像也。
△言因所因者因由所因妄识执为真常能为其因生万法也此即执妄为真也。
△所归冥谛即识也妄计为所归究竟涅槃也。
△因中为所得者计有此真可得果上所归安乐处也。
▲二中。
△能非能者不唯认识为因抑谓之属我体。
△外道所宗者外道计欲界第六是常住能生诸子己心为能事因众生为能事果从能成事故曰能事。
▲三中。
△在生灭中早计常住者于识生灭中便妄计为常也又在行阴生灭中见识不动早计为常也或可早字应作妄字笔之误也。
▲四中。
△成虚谬果者妄计人死成草木实无此理故曰虚谬。
▲五中。
△观尘成就者观地大之相寂然不动也又积尘能成世界也。
△一切亦尔者因于根中发得互用遂计物物之上皆可发于胜用成就胜果物既有知亦可修成知见合得常住故崇火等。
▲六中。
△计明中虚者已灭行阴生灭动乱计此识阴圆明虚静也。
△非灭群化者即已除灭前之四阴故云灭群化又已破行阴类生变化之基故故云群化。
▲七中。
△劳与牢古同用。
▲八中。
△互通者识为命根彼我皆以此识为命故互通也。
△恐销尽者不贪欲则识不续识不续则命销尽也故留尘劳。
△女宝者尔雅云男宝曰彦女宝曰媛。
结劝中。
△因依迷惑者因不了识而生迷也。
△先习迷心者宿曾熏习斯迷倒性蕴在识中因定激发也全止是观故曰奢摩他中毗钵舍那。
△心垢洗除者不为魔垢染心故曰洗除。
△褫(直是切又音祉)易曰以讼受服赐之鞶(大带)带终朝三褫之。
△下劣增进者二乘行劣由离魔故能进大行也。
二阿难因闻请益别显中。
△必非妄想同类者意云体是妄想同类故能容有想水想酸生也故知不独想阴是妄想也。
△由因受生能动色体者显受亦是妄想也若不因受妄想领纳安能令其色体有损益耶。
△融色质者由想念故融变其身如望夫石女姑泉等又如月光童子想身成水等能坐缘天下故曰通心念能变一切影像而缘故曰变影像。
△不出见闻觉知者识体隐密故约事用以表。
△不容习妄者若是真实不合容受习妄而发现也。
△习几者此是见闻中串习之几微也。
△罔象者无形也。
△湛入合湛者上湛是观伏行阴生灭下湛是合归澄湛识阴也亦可澄湛之定合归湛寂之理理是识之极边际也。
△日出孩生者日出则团圆顿现孩生则六根并足此喻理顿悟也日乃渐渐升陟孩则渐渐长养斯喻事次第尽也。
三流通。
△七宝者然有三种一海中七宝谓白银黄金珊瑚白珠砗磲明月珠摩尼珠二人间七宝谓金银琉璃颇梨真珠砗磲玛瑙三轮王七宝广大等即弥勒颂也颂云广大第一常其心不颠倒今唯阙不颠倒心也若欲具者即布施不求名等即不颠倒也轮王七宝者轮宝白象绀马神珠玉女居士主兵住劫时人寿八万岁即轮王化世也。
△眴息即经此方他方者业猛盛故堕狱如箭射也。
△现无僧用者不堪与大僧共任作法也亦翻极恶死堕极恶处故。
△十重者杀盗邪淫妄语饮酒自赞毁他说在家出家菩萨过失。
贪瞋谤三宝。
△一念者心之极少分极微是色之极少分刹那是时之极少分也。
△苦因成安乐国者转三道成三德也能除极苦反受极乐也。
△能说人清净者非是名利生灭心说也。
△所说法净者说实相究竟之法也。
△得果净者不令得人天二乘之果也三总结回向即疏家流通分也即回其制疏功利普益自他同臻秘藏也。
△回向者所谓回事向理回因向果回自向他回事向理者本由理具方有事用一切修证不出理性也今回此心向于实际回自向他者若迷理遍凡所修善秪严自身今知自他体等顺于本性故回向众生也回因向果者所修善种不趣二乘所修顺性皆成了因因必显果故回向菩提如此回向方是菩萨大行方获自他等度也。
首楞严经义疏释要钞卷第六(终)
楞严经释题一卷
宋 宗印述
载于楞严经集注卷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