卍续藏第 03 册 No. 0221 续华严经略疏刊定记


  No. 221

  续华严略疏刊定记卷第一(本末合)(尽文前十门中九门)

  京兆静法寺沙门慧苑述

  刊定记者。苑以薄祐。□□和上遽迁生所。制兹略疏。经才四分之一。始自妙严品。讫乎第二十行。并能造十定疏前之九定。而悬谈与中间及十定后疏。并未修葺。其已撰者不遑剪刻。今故鸠集广略之文。会撮旧新之说。再勘梵本。仇校异同。顺宗和教。存之以折衷。简言通意。笺之以笔削云尔。

  将释此经。略开十门。一教起所因。二藏部所摄。三显教差别。四简所被机。五能诠教体。六所诠宗趣。七显义分齐。八部类传译。九具释题目。十依文正释。

  初中有二。先总辨名意。后正显教起。言总辨名意者。观夫大像无形。赴感则形而无极。大音无说。应器则说而无穷。盖知形不自形。感赴而形矣。说无自说。器应而说焉。无形而形。弥十方而不广。赴无极而不疲。无说而说。互九世而不延。应无穷而不倦。大方广佛华严经者。实可谓不思议之秘藏难测量之教海。文言浩汗。该众典以为源。理趣渊玄。会殊途而同致。其为体也。则不生不灭非有非无。用不灭为无生。以不生为无灭。事包万类。理极一如。理无事而不融。事无理而不液。故触类成教。即教亡言。混真俗于双际。跨空有于中道。筌蹄绝寄。教网逾张。鱼兔无依。义山弥峻。其为德也。同异类之殊体。则微细容持。同异类之别躯。则展转重现。微细之境难信。晓之以芥瓶。重现之相易疑。喻之以帝网。其为用也。则不分而遍。不去而臻。一多大小而互为延促。静乱而相摄。多劫入于一念。非卷非舒。微尘纳于世界。无增无减。于是刹该净秽。娑婆震而华藏动。主融报化。瞻卢舍以见牟尼。括三际之二七日。乃阐扬之时分。总五位之一多身。为辅翼之圆满。即此即彼之体用。不起而升四天。互隐互显之主伴。不谋而应十刹。现能仁之海印。七处昭彰。开所化之莲华。九会彪炳。若乃具金刚种。虽八难而闻经。阙智眼因。对十身而莫睹。善财询友。表随顺以南行。妙德从机。显滥觞于东庙。然则大以体性包含。方广业用周遍。佛谓两悟圆极。华喻万行披敷。严则通能通所。经则为贯为摄。故云大方广佛华严经。世主妙严品第一者。世谓世间。则众生之别称。主谓君主。则诸王之异名。妙即法门深妙。严是威德庄严。品乃品类。第谓次第。一是创名为数之首。斯经有三十九品。此品建初。故称第一。故曰大方广佛华严经世主妙严品第一。按梵本。此品具名萨婆噜鸡印拏上俫(良追)骠诃柰耶钵攞叵婆娜忙钵里勿多。此云名一切世主庄严法门威德品。释曰。此品虽亦说同生众庄严法门显佛威德。然以异生有三十九众同生唯一。从多为称。又此品亦但显世主功德利益等相。威德之言为显佛者。功德施般若论云。一切经首列众者示现如来大威德故。

  后正辨教起所因中三。一宿因故。二现缘故。三所为故。初中二种。一愿力故。此复二种。一化主愿。二助化愿。故普贤三昧品云。十方诸佛告普贤菩萨言。以毗卢遮那如来本愿力故。亦以汝修一切诸佛行愿力故。所谓能转一切法轮故。十住品云。十方诸佛告法慧菩萨言。又是毗卢遮那如来往昔愿力。乃至云。令汝说法。十行十向十地品等皆同此说。现相品颂云。毗卢遮那佛。愿力周法界。一切国土中。恒转无上轮。又云。十方中所有。诸大世界海。佛神通愿力。处处转法轮。又云。如来大威力。普贤所成愿。一切国土中。妙音无不至。二善根力故。亦有二种。一说法菩萨自善根力。二同会菩萨众善根力。此中善根。除愿智以外一切善根。十住品云。尔时十方诸佛告法慧菩萨言。及汝所修诸善根力。令汝入是三昧而演说法。十行品。十方诸佛告功德林菩萨言。及诸菩萨众善根力令汝入是三昧而演说法。回向品云。十方诸佛告金刚幢菩萨言。诸菩萨善根增胜故。令汝入是三昧而演说法。

  第二现缘事有四。一智慧故。二加持故。三劝请故。四三昧故。初智慧者。回向品云。尔时十方诸佛告金刚幢菩萨言。及由汝智慧清净故。乃至云。令汝入是三昧而演说法。十地品。尔时十方诸佛告金刚藏菩萨言。亦是汝胜智力故。欲令汝为一切菩萨说不思议诸佛法光明故。二加持者有二种。一他方佛加持。二当会佛加持故。普贤三昧品云。十方诸佛告普贤菩萨言。佛子。此是十方诸佛共加持汝。乃至云。所谓能转一切佛法轮故。十住品云。尔时诸佛告法慧菩萨言。十方各千佛刹尘数诸佛。悉以神力。共加于汝。又是毗卢舍那如来威神之力。乃至云。令汝说法。十行十向十地等品。皆同此说。又上下文中。明诸菩萨对佛说法赞颂等。皆云承佛神力者。是其类也。三劝请者。如现相品中诸菩萨等念请。普贤三昧品中诸菩萨偈请。名号品中诸菩萨念请。贤首品中文殊劝说。十住十行十向等品。皆是十方诸佛劝说。十地品中三家劝请。乃至入法界品等。其中劝请如文应知。恐繁不具。四三昧者。于九会中。但诸菩萨将欲说法。先承佛力。入定方说者。皆即是其教起缘也。

  第三所为中。广有无量。略标十种。一机感故。此中机感有二种。一者现在机感。二者未来机感故。初发心功德品云。是时十方万佛刹尘数同名法慧佛。赞法慧菩萨言。汝今能说此法。汝说此法时。有万佛刹尘数菩萨。发菩提心。我等今者悉授彼记。于当来世。过不可说无边劫。同一劫中。而得作佛。皆号清净心。所住世界各各差别。我等诸佛。护持此法。令未来世一切菩萨未曾闻者皆悉得闻。出现品云。是时十方各八十不可说百千亿那由他佛刹尘数。同名普贤佛。赞普贤菩萨言。善哉佛子。乃能说此法。今此会中十方佛刹尘数菩萨。得一切菩萨神通三昧。我等皆与授记。一生当得阿耨菩提。复有佛刹尘数众生。发阿耨菩提心。我等亦与授记。当来不可说佛刹尘劫。皆得成佛。同号殊胜境界。我等为令未来诸菩萨闻此经故。皆共护持。离世间品云。十方诸佛。告普贤菩萨言。我等诸佛悉共同心。护持此经。令现在未来诸菩萨众未曾闻者皆当得闻。贤首品云。贤首菩萨说此偈已。恶道休息。释曰。此恶道众生。与法宿缘。应得法力。感兹教起。又如天上诸会中天女等。皆是现在应教之机令此教起。又三世十方所有佛教。无非机感。所以者何。离机之外。佛无说故。问机感既通现未。何故不入现缘中摄。答只为通现未。不唯现在缘故不入也。问向引发心等品。皆云诸佛为未来菩萨护持此经者。自余众生岂绝无分。答若兼正通为则遍该四类。如下被机中说。今就正为。唯说菩萨。

  二为显行位故。此有二种。一者行布行位。如三贤十地等说。二者圆融相摄行位如普贤行品等说然上二门互无障㝵。所以者何。行布是教相施设。圆融是理性德用。相即性之相故。行布不㝵圆融。性即相之性故。圆融不㝵行布。故世亲菩萨。以六相门圆融十句也。

  三为显果德故。此亦二种。一依果。谓华藏世界海。二正果。谓十佛身通三世间。如初会中四十三众内。除座中众。余众所赞佛德。及第二会中。佛光名号德。第六会中。十地果分德。第七会中。相海随好不思议法等德。出现品中。十种现世间德。第八会中。二千句内。末后一百九十句。化用德故。度世经二千答内分为六段。其第六段中。有五百一十句。前三百二十句。明因圆。后一百九十句。明果满也。第九会中。佛入三昧。放眉间光。现法界身云。令众睹见。自在之德也。

  四为显佛田生福胜故。出现品云。于如来所。见闻亲近。所种善根。皆悉不虚。何以故。此小善根。不与有为诸行烦恼而共住故。譬如丈夫食小金刚。又如小火能烧如须弥山大干草𧂐。又如善现大药王树见闻觉知皆获利益无空过等。广如下说。

  五为显于法获胜益故。此有二种。一于佛现在。闻法得益。如前机感中说。二于佛遗教时。闻法得益。此通十法行。摄论第七云。书写供养转施听闻披读受持开示讽诵思惟修习。余论中初名信乐。最后名修行。中间大同。胜天王第七。初书写。末后修行。中间亦略。贤首品云。趣大乘者犹为易。能信此法倍更难。况能诵持为人说。如法修行真实解。乃至云。十刹尘数众生所。悉施乐具经一劫。彼之福德未为胜。信此法者为殊胜。十刹尘数如来所。悉皆承事尽一劫。若于此品能诵持。其福最胜过于彼。出现品云。一切二乘不闻此经。何况受持读诵书写解说。唯诸菩萨乃能如是。是故菩萨摩诃萨闻此法门。应大欢喜以尊重心恭敬顶受。何以故。菩萨摩诃萨信乐此经。疾得阿耨菩提故。设有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劫。行六波罗蜜。修集种种菩提法。若未闻此如来不思议大威德法门。或时闻已。不信不解不顺不入。不得名为真实菩萨。以不能生如来家故。若闻此经。信解随顺悟入。当知此人生如来家。乃至云。深入如来无㝵境界。又云。菩萨闻此法已。则能以平等智。知无量法。乃至云。恒以一法。观一切法。成就如是功德故。少作功力。得无师智自然智。广如彼说。又颂云。若闻此经生欣庆。彼曾供养无量佛。为佛加持所摄受。人天赞叹常供养。

  六为显具分唯识理故。夜摩天宫偈赞品。觉林菩萨云。譬如工画师。分布诸彩色。虚妄取异色。大种无差别。乃至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如是十颂皆明唯识。广说应知。十地品云。菩萨复作是念。三界所有唯一心作。世亲释论云。唯一心作者。一切三界唯心转故。云何差别随顺观世谛。即入第一义谛。上下文中所明唯识。皆此门摄。

  七为显广大菩提心故。此中三种。谓体相德。初即大悲愿力智故。下文七十八云。菩提心灯。大悲为油。大愿为炷。光照一法界。释曰。光即慧也。二相者。即前三法所有行相皆无限量。如初发心功德品云。不但以一切乐具供养十方十阿僧祇世界众生。经百千那由他劫。及令修五戒十善。教住四禅四无量四无色定。教得四果辟支佛故发阿耨菩提心。乃至云。不齐限但供养尔所佛故发菩提心。为令如来种性不断故。为了知十方世界故。为悉知一切世界成坏故。为尽知一切世界所有众生种种解故。种种根故。种种方便故。种种心故。种种业故。种种烦恼故。为供养尽法界虚空界不可说不可说十方无量去来现在所有诸佛故发阿耨菩提心。又如七十八中显菩提心二利行相利益安乐离过自分胜进等。具说如彼。三德者。谓功德。如贤首品云。若有菩萨初发心。誓求当证佛菩提。彼之功德无边际。不可称量无与等。如是等三百余颂。显菩提心德。又初发心功德品中。十重校量。一一皆云。比初发心菩萨。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分不及一。乃至百千亿分。百千那由他分。数分歌罗分。笇分喻分。优婆尼沙陀分。亦不及一。又七十八中。二百二十一问。叹菩提心。于中或赞体具胜德。或形劣显胜。或福或慧。生善灭恶。制伏邪魔。上摄佛果。广说如彼。又上下文中。但明菩提心处。皆此门摄。

  八为显诸法无性理故。须弥顶上偈赞品云。了知一切法。无性无所有。如是解法性。则见卢舍那。又云。诸法无真实。妄取真实相。是故诸凡夫。轮回生死狱。又云。现在非缘合。去来亦复然。一切法无相。是则佛真实体。若能如是观。诸法甚深义。则见一切佛。法身真实相。夜摩天宫偈赞品云。一切法无来。是故无有生。以生无有故。灭亦不可得。一切法无生。亦复无有灭。若能如是解。斯人见如来。以法无生故。无性无所有。如是分别知。此人达深义。又云。云何说诸蕴。诸蕴有何性。蕴性不可灭。是故说无生。分别此诸蕴。其性本空寂。空故不可灭。此是无生义。众生既如是。诸佛亦复然。佛及诸佛法。自性无所有。如是等文。遍九会中处处皆有。不可繁引。

  九为显理事无㝵法界故。夜摩天宫偈赞品云。如金与金色。其性无差别。法非法亦然。体性无有异。又第四回向云。菩萨解了世间皆如变化。明达众生。唯是一法。无有二性。不舍业境。善巧方便。于有为界。示无为法。而不灭坏有为之相。于无为界。示有为法。而不分别无为之相。第四八回向云。譬如真如真实为性。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了一切法真实为性。譬如真如以一切法无性为性。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了一切法无性为性。譬如真如无相为相。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了一切法无相为相。譬如真如兴一切法同其体性。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与三世佛同一体性。如此等文。九会经中处处皆有。不能具述。

  十为显事事无㝵法界故。此中略有十种。谓主伴隐显微细重重等。广如下卷第九显义中说。上来诸门言为显者。谓圣意为显此等令世知见。故起斯教。又有十种教起所因。如发心品云。悉以佛神力故。乃至第十为了法界无有二故。说如是法。广说如彼。起所因门竟。

  第二藏部所摄中二。先释藏部。后辨所摄。前中藏谓三藏二藏。部即十二部经。于中先释三藏。即分为三初修多罗藏者。或云素怛𢥊。此中有二。先解通名。后释别目。初通名三藏者。世亲摄论第一。庄严论第四。皆作是问。彼三及二。云何名藏。答由摄故。谓摄一切所应知义。十地论中两义解释。或通三义。两义者。一坚实。二出生。三者于出生中。开出包含义。如孕在藏。有二义故。故彼第一云。藏即名坚。其犹树藏。又如怀孕在藏。是诸善根。一切余善根中。其力最上犹如金刚。亦能生成人天道行。今此三藏其义亦然。能诠所诠不可坏故。由此能坏难坏惑故。二于能诠中。蕴积所诠诸义理故。三由能所诠成深无善因果故。三是数即带数释也。二别释中三。一辨名。二释相。三异名。初中修多罗者。此云契经。契谓契理契机。经即贯穿摄化。此或契理合机之经。或契即经。又契经即藏。古来相传多同此释。今详诸论及以梵言。良恐不尔。所以者何。此中通辨有三失故。一敌对翻名失。二译义为名失。三总别不分。失初失者。古德解云。修多罗者。此翻为线。此方不贵线称。废线名经者。按五印度中。呼线席经井索。圣教皆曰修多罗。古人不知修多罗音含于众目。乃执线为正翻。而经非敌对。但此国圣典。既号为经。佛演修多罗。宁应异召。敌对而译。正合称经。二以义为名失者。翻译之家自有规准。若名梵汉共有。则敌对而翻。如其彼有此无。或即令留梵语。或复借义充名。凡是此方所无。翻为汉称者。皆其类尔。其译修多罗为契经者。便是半义半名。非纯借也。若契经两字皆是名者。如何梵本不云欲底修多罗耶。(欲底。具翻总有三义。一契。二顺古所行。三依正道理行。今取契义。有肤受云。欲底但是道理之言者。谬矣)摄大乘论佛地论等皆云。由能贯摄故名为经。不言贯摄即是经目。盖知经有贯摄业用。义当契合。贯穿即为契理。摄持即是合机。由此译家依笔削之理。取呼召之便。借义助名称契经尔。此即缀增一杂心文者。作古于前。译华严涅槃经等者。取则于后。递相祖习。不复研核。随远法师。虽亦蹖驳。未竭其源。今依敌对。但可称经。故智度第二。呼修多罗藏。以为经藏。此经之一字。尚非六释所收。况通持业依主。若带藏教之名。容有持业。应知诸论所释契字。自解经之契义。非释契是经名。若不尔者。而杂心五义。既亦经之义。用何不译作经名谓涌泉经等。又如质多名心集起为义。讵翻集起亦作名耶。一切名义当知皆尔。问名依义立。名岂异义。答义定名不定。随方名字。种种差别。义则不然。三总别不分失者。但藏部立名。各有两重总别。一谓三藏十二部为总名。修多罗等为别称。二谓修多罗为总号。毗奈耶应颂等为别目。古来相传。唯辨前门。不论其后。随远法师。虽说修多罗总别略三。初顺涅槃。二无圣教亦乖正理。三违杂集云杂集修多罗者。谓长行缀葺略说所应说义。释曰。此略说所应说义。即是长行缀葺曾无。先略标。后举广释之相。当知略者总之异名。谓修多一分是总。余十一分是别。故今谓修多。依藏部中总相业用。而立其名。余藏部名。依藏部中别相业用。所以者何。修多罗业能贯摄故。余藏余部所诠所化。由此有贯摄。彼方成故。涅槃十五云。始从如是我闻。终至欢喜奉行。一切皆名修多罗故。又仁王二谛品中。名修多罗为法本故。故知是总。若不尔者。余藏余部。或不皆能合机契理。或应各各皆名修多。无所余称。由非总别相依持故。所余之名别相立者。毗奈耶藏依调伏业用。阿毗达磨依智对业用。本事本生方广记莂希法等五依所诠业用。因缘自说依起教业用。应诵讽诵依教相业用。譬喻论议依善巧业用。别是能依必带于总故。应颂等亦带经称。总是能持不依于别。是故不带应颂等称。问若修多是总。余是别者。何故涅槃第十四云。从牛出乳从乳出酪。酪出生苏。出生苏出熟苏。熟苏出醍醐。佛亦如是。从佛出于十二部经。从十二部经出修多罗。从修多罗出方等经。从方等经出大般涅槃。大般涅槃犹如醍醐。醍醐者譬于佛性。佛性者即是如来。答此文正显修多是总。然有两释。一云。言从佛出十二部者。此即本质十二部教。从十二部出修多罗者。此即影像十二分教。修多是总。但举修多也。从修多罗出方等者。方等是别依于总故。从方等经出涅槃者。依方等教显所诠故。一云。两文互举。显总别相从之理。非总无以成别故。十二皆名修多。非别无以显总故。从十二出修多。言从十二部者。通相说也。二言释相者。诸论配属贯摄不同。或具二义。各别配属。或以贯摄通配二用。或虽具二无别分配。故佛地论第一云。能贯能摄故名为经。以佛圣教贯穿摄持所应说义所化生故。又世亲摄论云。素怛缆有四义。谓能贯穿。依故相故法故义故。依者。谓于是处由此为此而有所说。相者。谓世俗谛相胜义谛相。法者。谓蕴界处缘起谛食静虑无量无色解脱胜处遍处菩提分无㝵解无诤等。义者谓随密意说。又瑜伽二十五显扬二十皆云。素怛缆者。谓佛世尊于彼方所。为彼有情。依彼所化诸行差别。演说无量蕴相应语。乃至广广说。结集法者。摄取圣语。为法久住。以美妙言。次第结集。贯穿缝缀。能引义利。能引梵行真善妙义。是名素怛缆。三异名有三。一仁王经中。名为法本。按随远法师。释有五义。一教为理本。二经为论本。三总为别本。谓十二部中。初是总修多罗。如涅槃云。始从如是我闻。终至欢喜奉行。一切皆名修多罗故。即于前总中。开分十一。余不收者。还复摄在修多罗中。名之为别。四初为后本。谓即前别修多罗。望于祇夜重颂及譬喻论议等。是其本故。五略为广本。谓十二部中。初略标举一切通名修多罗。后广解释说为十二。如言色者即是根本略修多罗。后云青黄等。是其广修多罗。今解不然。应如前叙两重总别中后总别义。总为别本。名法本也。若依随远前五义释名法本者。则余十一部。应非理所依。应非论所释。应非契理机。十一既无不契理机。故无修多罗十一不摄。应唯修多有重颂祇夜亦应颂修多。除讽重外余九皆应无重颂。除论喻外余九皆应无论喻。彼等既并有。应皆名法本。分教既尔。藏亦应然。略为广本。亦遍一切。凡是藏教。皆有标释。若尔一切悉是法本。何独修多。理既不然。远释非也。二依成实论。名直说语言。斯即尊者诃梨䟦摩。约佛语总相而言名为直说。一一语言多义分别。名非直说。三依智度第二。明三藏中。此名经藏。斯即正是敌对翻名。广如前说。

  二毗奈耶藏中三。一辨名。二释相。三异名。初辨名者。翻毗奈耶义名调伏。若敌对译。正称为律。然调练三业。伏即制伏过非。调是行体。伏是行用。调即是伏。持业释也。然行体用。俱藏所诠。此则调伏之藏。依主释也。或能诠藏有此调伏行之业用。有财释也。相者。世亲摄论云。毗奈耶有四义。谓犯罪故。等起故。还净故。出离故。犯罪者。谓五众罪。等起者。谓无知故。放逸故。烦恼盛故。不尊敬故。而犯诸罪。还净者。谓由意乐。不由治罚。如受律仪。出离者。有七种。一各各相对说悔所犯。二誓受治罚谓受学等。三若有妨害先制学处。后由异门。还复开许。四别处止息。谓众僧和合。还舍所制。五转依。谓苾刍苾刍尼。转男女形故。舍不共罪。六由真实观。谓作殊胜法殟驮南诸行相观。七由法尔得。谓由见谛法尔得。无小随小罪。明了论释无小随小。自有两说。一云小谓第二篇罪。随小谓二种方便罪。一云小谓性罪。随小谓诸戒中制罪。言已见谛者。于彼诸罪。法尔得出离故。问今明大乘三藏。何故此中依声闻教。显毗奈耶相。答理实三藏大小不同。然今且就引接教说。古来同此。三异名有六。一曰波罗提木叉。此云别解脱。然有二种。一约因。名别解脱。自有二义。一简异定道俱起。名之为别。二以三业十支各各防非离过。故名为别。前依简持。后约离过。若无简持。定道亦应名别解脱。皆具别别离过义故。或应无此离过解脱。二据果。名随顺解脱。谓方便净涅槃离障所显。戒能顺彼。故立此名。相续解脱经注云。五分法身名解脱。梵云毗木叉。涅槃解脱梵云木叉。远法师云。涅槃是无为解脱。五分法师是有为解脱。今解不然。离过无障。名为木叉。业用无㝵名毗木叉。经注五分法身者。意取解脱解脱知见。非是令取五分也。以于境自在名解脱故。审决解脱之事。名解脱知见故。二曰尸罗。义取翅恒罗。翅恒罗。此云清凉。此亦二义。离热恼因故。得清凉果故。三日优婆罗叉此西域外道律名。亦名为缦。四曰剌阇你地。地音田夷反。此西域王法律名也。五曰守信。谓如本言期无违犯故。六曰性善。此于三性。唯善摄故。

  三阿毗达磨藏中三。初辨名。二释相。三异名。初者阿毗达磨。义名对法。若依敌对而译。或应名传。如公羊等。但此非胜。故不用尔。然阿毗言对。达磨称法。旧云阿毗昙。译为无比。诠慧胜故。今按诸家更有三释。一云对是所对。谓即涅槃。法是藏法。由此藏法。能令修行向涅槃故。此即对之法故依主释也。二云对是智用。法是智体。故真谛三藏。翻有二义。一趣向至得对。谓无流慧根趣向涅槃故。二如实相知对谓无流慧根缘谛理故。释曰。此但于一无流智体。随用分二。缘果缘理。有差别故。问如何辨藏乃释智耶。答此有二义。一依所诠智。二依造论者智故。瑜伽八十一云。论议者。谓诸经典循环研核。摩怛理迦。乃至云诸圣弟子已见谛迹。依自所证。无倒分别诸法体性。此亦名为阿毗达磨。释曰。即准此文。三贤菩萨七方便人所造解释。非对法摄。三云依藏对藏解释为名故。顺正理云。契经名法。论能决了名为对法。此即法之对故依主释也。二释相者。世亲摄论云。阿毗达磨有四义。谓对故数故伏故通故。谓阿毗达磨名为对法。此法对向无住涅槃。能说诸谛菩提分解脱门等。亦名数法。于一一法。数数宣说训释言词自共相等无量差别故。亦名伏法。由此具足论处所等。能伏他论故。亦名通法。此能通释素怛缆义故。三异名中三。一名优波提舍。此云论议。二名摩怛理迦。此云本母。谓藏是解本。能生解故。称之为母。本即是母。持业释也。三名摩夷。此云行母。谓依藏生解。依解成行。从本为名。称日行母。生行之母。依主释也。三藏竟。

  第二二藏者。一菩萨藏。二声闻藏。然此二藏体不异三。约所为异。分之为二故。庄严论第四云。此三藏由上下乘差别故。复说为声闻及菩萨藏。摄大乘云。如是三藏上乘下乘有差别故。则成二藏。一声闻藏。二菩萨藏。言菩萨者。佛地论中三师别释故。彼第二云。菩萨摩诃萨者。谓诸萨埵求菩提故。此通三乘。为简取大故。复说此摩诃萨言。又缘菩提萨埵为境故。名菩萨。具足自利利他大愿。求大菩提。利有情故。又萨埵者。勇猛义谓。能勇猛求大菩提故。名菩萨。初后依主中。一有财。后或有财。言声闻者。成实云。闻法得悟。曰声闻。佛地论故云。闻佛言音而入圣道故曰声闻。瑜伽八十二云。从他听闻正法言音。又能令他闻正法声故曰声闻。法华第二云。以佛道声令一切闻故名声闻。此上诸释。或依他声而自闻。或依自声令他闻。皆依主释。然此二藏。若据所诠。菩萨声闻理行果等。以名其藏。皆有财释。若依菩萨声闻。以立藏名。皆依主释。二藏竟。

  问摄论庄严论。皆云由上下乘差别故于三藏分为二藏。何故普超普曜阇王大悲等经。及入大乘论。皆说三乘为三藏耶。

  答前据二乘理果同故。声闻教行多故。缘觉多分不籍教故。依藏合乘也。后约二乘教行异故。依乘开藏也。虽各有据。而前具三义。后唯一义。多义胜故。今就胜说。广如瑜伽二十五三十八八十一八十五杂集十一显扬第六等说。

  第三十二部经者。亦曰十二分教。于中二。初总后别。总者十二是数。部类。经即是教。总言十二等。带数释也。然其部名滥于部𧙍。经称涉于卷轴。不尔如言若干卷经。应云若干卷教。为止谬解。新名分教尔。别中有三。一列名。二释名。三辨相。初列者。涅槃十五曰。知法者。菩萨知十二部经。所谓修多罗。祇夜。受记。伽他。优陀那。尼陀那。阿波陀那。伊帝目多伽。阇陀伽。毗佛略。阿浮陀达摩。优波提舍。受记梵云和伽罗那。解深密第三云何菩萨依是四种奢摩他。乃至云能善毗钵舍那。佛言。如我为诸菩萨所说法假立。所谓契经。应颂。记别。讽诵。自说。因缘。譬喻。本事。本生。方广。希法。论议。二释名者。初辨契经。广如前释。应颂者。应即相应。谓与长行相应之颂。或为后来应更颂故。依主释也。记别者。玉篇云记录也。说文云别解也。谓录彼果示令解知。录是教体。令解为用。记即是别。持业释也。有云。差别之记识名记别者。本事本生岂非差别记识耶。讽诵者。说文云。讽诵也。讽即诵故。持业释也。自说者。通依主有财。谓依自说故。自有所说故。因缘者。因即是缘。譬喻者。阿波陀那。譬即是喻。本事本生者。犹因也。谓因时之事因时之生。有财也。方广者。谓业用广大。犹如虚空。充满十方。如涅槃说。此方即广。有云正方也。正理广陈故名方广。希法者。谓希奇之法。论议者谓循环研核。论即是议。若此十二各带分教二字之名。皆持业释。谓修多分即教故。乃至一切。三辨差别相者。十二分教各有二义。初契经二者。一总相。二略相。故杂集十一云。契经者。谓长行缀葺略说所应说义。释曰。长行简伽他等教。略说简对法等藏。余如前说。此论且据一相而说。理实如前总别分别。后引杂集。皆是此卷。二应颂者。一为长行未说故。杂集云。不了义经应更颂释。故名应颂。二为后来者故。涅槃十五云。佛告比丘。我昔与汝愚无智慧。乃至云。如佛昔日为诸比丘说契经竟。尔时复有利根众生。为听法故。后至佛所。即便问人。如来向者。为说何事。佛时知已。即因本经。以偈颂曰。我昔与汝等。不见四真谛。乃至更不受诸有。下所引文皆同此卷。三记别者。一记弟子生死因果。故杂集云。记别者。谓圣弟子等谢生过去记别得失生处差别。二记菩萨当成佛事。涅槃云。如有经律中。佛为诸大人。受佛记别。汝阿逸多。未来有王。名曰蠰佉。当于是时。而得成佛。号曰弥勒。是名受记经。四讽诵者。一为易诵持故。二为乐偈颂说者故。涅槃经云。除修多罗。乃至云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是名伽陀。今依别相业用为名故。云除修多罗。余教分有此言。亦同此会。五自说者。一为令知诸法故。十地论云。何故不请而说。若不自说。众则不知为说不说。又复不知欲说何法。二为令所化生殷重故。念佛慈悲为不请友故。涅槃云。如佛脯时入于禅定。乃至云明旦从禅定起。无有人问。以他心智。即自说法。乃至云是名优陀那。六因缘者。一因请方说。表重法故。如杂集云。缘起者。因请而说故。二因事方说。知本末故。涅槃云。如舍卫国有一丈夫。罗网捕鸟。乃至世尊知其本末。而说偈言。莫以小罪以为无殃。乃至云是名尼陀那。(杂集云。又有因缘。制立学处者。此与涅槃因事说同)七譬喻者。一为深智说似令解真故。如法华云。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是也二为浅识就彼所类。诱令信故。如对担人说二蕴等。杂集通说。为令本义得明了故。八本事者。一说佛往事故。二说圣弟子往事故。瑜伽中。但明初相。杂集唯说后义。涅槃通二种故。瑜伽八十一云。本事者。说佛前际诸所有事。除说所生之事。杂集云。本事者。所谓宣说圣弟子等前世相应事。涅槃云。我所说者名曰界经。乃至云。是名伊帝曰多伽。释曰界者因义性义种子义。本因之言。通佛及弟子故。九本生者。一说昔所行故。二说昔受身故。杂集显扬。但辨初相。涅槃经中。唯显后义。瑜伽通二说。显扬第六云。本生者。谓于是中。宣说世尊过去彼彼方所若死若生行于菩萨难行之行。涅槃经云。如佛世尊。本为菩萨。作鹿罢獐兔金翅鸟等。所可受身。是名阇陀伽。瑜伽八十一云。本生者。所谓宣说诸菩萨相应事。十方广者。一义广大故。涅槃云。所谓大乘方广经典。其广大犹如虚空。是名毗佛略。二业用周遍故。杂集开为五义故。彼云方广者。谓菩萨藏相应言说。亦名广破。以能广破一切障故。亦名无比。无有诸法能比类故。一切有情利益安乐所依处故。宣说广大甚深义故。十一希法者。一德业殊异故。二法体希奇故。显扬第六云。谓于是处。宣说诸佛及圣弟子所有共不共德及诸最胜殊特惊异甚深之法。名为希法。即准此文。佛及菩萨现无㝵自在神通。及不可思议解脱法门。世及二乘。皆未曾有。杂集云。宣说声闻诸大菩萨及如来等最极希有甚奇特法。名为希法。涅槃云。菩萨初生即行七步。乃至云初生入天庙时。令彼天像起迎礼敬。名未曾有。释曰。杂集且依通相而说。若分别言。希相全殊。十二论议者。一佛自宣说。二诸菩萨等互相论难故。瑜伽八十一云。论议者。谓诸经典循环研核。摩怛理迦。谓于是处。世尊自广分别。乃至云。摩怛理迦。亦名阿毗达磨。此经问明品等。诸菩萨。更相问难。即论议经也。辨相竟第二辨所摄者。此经于三藏中。正唯修多罗摄。兼通余二。谓十藏品中。说戒藏故。第二地中。明戒品故。净行贤首十住梵行十行等中。皆有其文。不可繁引。由此故通毗奈耶摄。又此经。或佛自说。随好品等。或加持说。十地品。莫不皆悉循环研核甚深了义。由此亦是对法所摄。此经于二藏中。唯菩萨藏。十二分教一切皆摄。所以者何。文中具有十二分故。初有契经者。如涅槃说。始从如是我闻。乃至欢喜奉行。如是一切。名修多罗故。二有应颂者。上下文中。多有此分。不可具引。三有记别者。如说十住品初发心功德品出现品等。十方佛为闻法者授记是也。广如前说。四有讽诵者。如贤首品及三天偈赞品等。五者自说者。如十忍住处等品。六有因缘者。除前自说。所余皆是。七有譬喻者。上下文中。多有此分。不可繁述。八有本事。九有本生者。如毗卢舍那品中说。大威光生处及其逢事诸佛获利益事。并入法界品中。诸善知识。说自在往世本生事等是也。十有方广者。此经名义令分正摄。十一有希法者。上下文中。说无㝵法界体德用等自在之相。非权小凡等所有境界。故希有也。十二有论议者。上下经文。若佛自说。若加持菩萨说。所有修环研核甚深了义。皆论议摄。辨摄竟。问若此大乘具十二分。涅槃等说。当云何通。故涅槃第三云。护大乘者。受持九部。法华第一云。我此九部法。随顺众生说。瑜伽二十五三十八八十五地持十一。皆云声闻藏中无方广故。答彼诸经论。各依别义。且约一相故作是说。理实大小皆通十二故。深蜜第三说。菩萨依十二分教。修奢摩他毗钵舍那。瑜伽二十一云。佛为声闻。一一具演十二分教。而涅槃说九部大者。由依三部小乘相故。一据因缘中因犯制戒。不据因请因事。二依譬喻中诱引义。不依显深广义。三约论议中非了义说。不约了义说。具显如前。法华经说九部小者。由依三部大乘相故一依记别中记作佛义。不依弟子死生记故。二据自说中不请友义。不据为重法义。三约方广中广大利乐义。不约正法广陈义。瑜伽地持。同此会释各有所据。不相违也。问若藏部中。修多唯总而非别者。余中岂不各有余部。谓一切分中。各有一切。广如诸经。不可繁引。然其应颂与讽诵。本事与本生。及本事本生与记别。互望并无。而自说因缘容得互有。如涅槃经说因缘相无人请故。答修多罗是总名义俱令。余但义通故。并别摄门。诸分别具显如章。上来第二藏部摄竟。

  第三立教差别中三。一叙异说。二辨顺违。三显正义。就初门中。略叙一十九家。勒为六门。

  第一立一音教门。自有两家。一后魏菩提留支云。如来一代说法不离一音故。如来一音同时报万。大小并陈。是故圣教虽多差别。不离一音也。二东秦罗什三藏云。佛一圆音平等无二。无思普应机闻自殊。非谓言音本陈大小故。维摩云。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各各随所解故。

  第二立二种教门。自有四家。一者齐朝武丘山隐士刘虬立渐顿二教。谓云如来一代所说。无出渐顿。华严经等是其顿教。余名为渐。渐约五时。以显其相。一佛初成道。为提谓等说五戒十善人天教门。二佛成道已十二年中。说三乘差别教门。如为声闻说四谛教等。三佛成道后三十年中。说般若空相教门。四佛成道已四十年后。于八年中。说法华经。明破三皈一教门。五佛临涅槃。一日一夜。说大涅槃。明佛性常住教门。如是约时。次第说故。名之为渐。

  二隋朝诞法师等。亦立渐顿二教。与前稍异。谓若约直往顿悟机。大不由小。所说唯是菩萨乘教。则名为顿。若约渐悟机大由小起。所设具有三乘之教。则名为渐。

  三西秦昙牟谶三藏。立半满二教。谓依涅槃经喻显大小乘教如半满字。隋远法师亦同此立。

  四唐初南印法师。亦立二教。一屈曲教。谓释迦经遂机性说随计破着故。如涅槃经等。二平道教。谓卢舍那经遂法性说故。如华严经。又此二教。略有四异。一主异。谓释迦化身。与舍那十身异故。二处异。谓娑婆界中木树草座。与华藏界中宝树宝座异故。三众异。谓地前菩萨二乘凡夫等杂众。与唯十地菩萨众异故。四说异。谓局处之说。与通方之说异故。广显差别。如彼华严疏。第三立三种教。亦有四家。一后魏光统律师。立渐顿圆三种教。谓初为根未熟者。先说无常。后方说常。先为说空。后说不空。如是渐次故名为渐。二为根已熟者。于一法门。具足演说一切佛法常与无常空不空等。更无由渐。故名为顿。三为于上达分阶佛境者。说于如来无㝵解脱究竟果德圆极秘密自在法门。故名为圆。其门人遵统。亦同此立。

  二玄奘三藏。依解深密经。立三时法轮教。初为发趣声闻乘者。于波罗奈国施鹿林中。创开生死涅槃因果。此即第一四谛法轮。次为发趣菩萨乘者。鹫峰山等十六会。说诸般若。此即第二无相法轮。后为发趣一切乘者。莲华藏等净秽土中。说深密等。此即第三了义法轮。此如测法师解深密记第一中叙。

  三真谛三藏。依金光明经。立转照持三法轮教。谓佛二月八日成道。四月八日于波罗奈鹿野苑中。为声闻众。转四谛法轮。后于成道第七年中。在舍卫国。去祇园五里。智慧江边。为诸菩萨及二乘众。说般若等经。此时具二。谓转照法轮。又于成道三十年后未涅槃前。在毗舍离国鬼王法堂。为真常菩萨。说解节经。此时具有转照持等三种法轮也。

  四唐吉藏法师。立三法轮教。一根本法轮教。即华严经。佛初成道说故。二枝末法轮教。谓佛成道已。五十七日后。于波罗奈林。转四谛法轮故。三摄末皈本法轮教。谓法华经。如来成道四十年后。说会三归一理故。

  第四立四种教门。于中自有五家。一齐朝大衍法师立四宗教。一因缘宗。谓萨婆多。二假名宗。谓经部教。三不真宗。谓般若教。四真宗。谓法界真理佛性等教。

  二陈朝智顗禅师立四教云。一三藏教。此教明因缘生灭四谛理。正教小乘。傍教菩萨。乃至云此之三藏。的嘱小乘故。名三藏教。法华云。贪着小乘三藏学者故。二通教。通同也。三乘同禀故。此教明因缘即空无生四真谛理。是摩诃衍初门。正教菩萨。傍教二乘故。大品云。欲学声闻者。当学般若等云云。三别教。别是不共之名。不共二乘人说故。此教正明因缘假名无实四真谛理。的化菩萨。不涉二乘。声闻在座。如聋如哑。乃至云非如方等大品二乘共闻而教菩萨兼欲简非圆教。名为别。不名不共。四圆教以不偏为义。此教明不思议因缘二谛中道理事具足。不别为最上利根人说故。华严云。显现自在力。为说圆满经。无量诸众生。悉受菩提记。乃至广说。具如顗师别行四教中辨。

  三梁朝光宅寺云法师。立四乘教。彼依法华譬喻品说。以临门三车。为权教三乘。四衢等授大车为实教。大乘权实合论故。立为四。故云若不尔者。诸子出宅。各应得车。无宜更索。谓羊鹿是权。可使出门。不得牛车。是实如何齐素。又若四衢等授即是三中牛者。且二子先自无心得大。是不期而会。求牛正当无志。何说非本所望。又若不尔者。经不应言。初以三车引诱诸子。然后但与大车。如来亦尔。初说三乘。引导众生。然后但以大乘而度脱之。又不应言于一佛乘分别说三。又不应言彼佛出时虽非恶世以本愿故说三乘法。解云恶世本愿方说三乘。不尔诸佛唯说其一。明知三中之大。非实教大也。具释如彼法华疏中。

  四隋朝笈多三藏。亦立四教云。一四谛教。谓四阿含等诸小乘经。二无相教。谓诸部般若。三法相教。谓楞伽经等。四观行教。谓华严经。

  五唐新罗国元晓法师。亦立四教。一三乘别教。如四谛教缘起经等。二三乘通教。如般若深密经等。三一乘分教。如梵网经等。四一乘满教。如华严经等。然三乘共学名三乘教。不明法空。名别相教。通说法空。是为通教。不共二乘。名一乘教。于中未显普法。名随分教。复明普法。名圆满教。具显如彼华严疏中。

  第五立五种教门。自有三家。一齐朝护身法师。立三宗教。一因缘宗。二假名宗。三不真宗。此上三教同衍师说。四真宗教。谓涅槃经。说佛性常住等故。五法界宗教。谓华严经。说法界法门故。

  二唐初波颇三藏。亦立五教。一四谛教。谓小乘经。二无相教。谓般若经。三观行教。谓华严经。此上三教。同笈多说。四安乐教。谓涅槃经。说常乐故。五守护教。谓大集经。说守护正法事故。

  三有古德。亦立五教。一小乘教。二初教。三终教。四顿教。五圆教。此五大都影响天台。唯加顿教令别尔。然以天台呼小乘为三藏教。其名谬滥故。直目为小乘教。通教但被初根故。改为初教。别教被于熟机故。改名终教。圆教之名仍其旧也。所立顿名。不据根机。入法非渐故。引思益经云。得诸法正性者。不从一地至于一地。又引楞伽云。初地即八地无所有何次。又云呵教劝离。毁相泯心。生心即妄。不生即佛。亦无佛无不佛。无生无不生。如净名哩住显不二等。是其顿也。(其相同此)。

  第六立六种教门。唯有一家。谓耆阇法师。云教有六种。一因缘宗教。二假名宗教。此上二教。同衍师说。三不真宗教。谓诸大乘通说诸法如幻化理故。四真宗教。谓说诸法真空理故。五常宗教。谓说真理恒沙功德常恒等义故。六圆宗教。谓法界自在缘起无㝵德用圆备故。

  第二辨违顺者。前之所叙一十九家。虽各有凭教理成立。中间非无名义可不。故此略明顺违之相也。

  初一音教中两师俱依本质教说若□唯识教分本影。则非唯一音。影像多故。随闻者识聚集异故。若依无㝵法界。则说听圆融。令互相摄一多无㝵也。

  第二二教门内。初刘虬立渐顿中云。初时但说人天教者。此判若唯对一类机。理则无爽。若用五时刻定全断。便乖提谓密迹等经。彼经皆云。第二七日说三乘故。若十二年中说三差别。则深密应非说三差别。真谛记中。佛成道后三十八年。说解节经故。若十二年后三十年前。说般若空教者。龙树菩萨。释大品经。则不应云诸比丘众闻说般若各脱三衣施佛。不犯缺衣者。由是十二年前未制广戒故。又与真谛引教相违。记中说佛成道七年后。即说般若经故。又云说般若时。未说破三皈一教者。何故大品云。舍利弗问须菩提言。若都不退空复不异。何故得有三乘差别不唯一乘。须菩提言无二无三。若闻不怖。能得菩提。据此已说何言未耶。若三十年后。说破三皈一教者。深乖前引大品所说。若临涅槃时。唯说佛性常位了义者。遗教应非临涅槃说。此上且约随说乖妨。大都此人未识佛法。谓不知如来本质色声。闻同时异。应一切时处。但与诸机作增上缘。非目前后说大小法故。不识佛也。又不知影像教。但结集家。随机见闻故。前后大小之相故。不识法也。由不知判教多失。诸有同者准此应知。

  二诞法师等渐顿教者。教既有凭。义复无失故出现品云。若即说深法。众生恐怖。是故如来渐降法雨。如摩那斯。若顿说大乘法。如大庄严。又法华云。若但赞佛乘。众生没在苦。是故以方便。分别说三乘等。广说应知。文既至义。教复极成。无过故也。

  三昙牟谶三藏立半满教者。文义令依涅槃所说。既亦教义至极。无所违也。

  四江南印法师等。立平道屈曲二种教者。义宽断狭。多所违犯。何者谓云。释迦说经。皆是遂机随计破着。舍那说经。皆遂法性。自在而说。若尔者。涅槃法华维摩楞伽密严胜鬘佛藏经等。皆释迦说。应不明于如来藏性实相法界等。华严梵网既舍那说。何故华严于四谛普贤行等品。皆云随诸众生所应调伏。作如是说。又问明净行梵行三贤十地离世间入法界等诸品之中。不应皆说对治行法。梵网应唯遂法性说。不随杂类畜生等器方便而说。亦不应说化身佛礼报身佛请问法等。四异中众处两异皆违经说。七处并是娑婆界故。出现品云。十方诸佛赞普贤言。能说此法。今此会中。有佛刹尘数众生。发菩提心故。发心功德品中。亦同此说。准此故知。有地前器。是此师所立。多违教理。甚难依也。

  第三三种教门内。四说之中。初光统立渐顿圆者。若渐根生熟俱渐。顿根生熟但顿。渐顿可分。既云未熟名渐。已熟名顿。此则于一渐根生熟为异。无顿义也。或应彼一有渐顿二根。生必至熟。熟必从生故。或应一切皆是渐根。无有不从生至熟故。又圆机既是分阶佛境。则地前无有堪闻此经。此经此释。便有自教相违。出现品云。今此会中。有佛刹尘数众生。发阿耨菩提心故。又发心功德品。及离世间品。皆云我等诸佛悉共同心。护持此经。令现在未来诸菩萨众未曾闻者皆当得闻故。释曰。此未曾得闻之辈。应是地上。既尔必唯被上达分阶佛境者耶。

  二玄奘三藏三时法轮。祇可唯是渐教。唯论三性。一法唯为一机。不可以为定量剖判一切佛法。测法师。解深密记宗趣中。叙清辨护法两家判教云。问诸部般若宗明无相。此经了义浅深何别。清辨解云。深密等经。明有所得。浅而非深。诸部般若显无所得。为最甚深。护法判云。二时所说无相之理。理无浅深。而说深密为了义者。约三性义。决判诸经。有无道理。显了说故。名为了义。非无相中有浅深故名为了义。又成唯识记第八卷中会释云。清辨菩萨。说解深密为不了者。有所得故。诸部般若名为了义。无所得故。而彼经中。说深密等。为了义者。以对机根。说三性义。易可了知。劝令受觉。于一时间。说为了义。非约尽理名为了教。释曰。准此所叙。故知深密不能定断一切佛法。若不尔者。则众生界中无顿机故。又使佛无圆音应故。又不能断佛性常住法界解脱具分真性如来藏等无量法门。约时克教难极成也。若谓三时约义浅深不据时节者。深密不应说初昔今故。彼第二云。世尊初于一时。在波罗痆斯国仙人堕处施鹿林中。唯为发趣声闻乘者。以四谛相。转正法轮。乃至云。世尊在昔第二时中。唯为发趣修大乘者。以隐密相。转正法轮。乃至云。世尊于今第三时中。普为发趣一切乘者。以显了相。转正法轮。又前叙异说中。引深密记。辨三法轮。时处前后。历然差别。如何拒讳也。三真谛三藏。三时法轮。克定年月。断教浅深。会同前说。

  四吉藏法师。三法轮中。若初时唯是根本法轮。无技末者。何故此经入法界品云。譬如饿鬼至恒河边而不见水。设有见者。见其枯竭。此喻声闻在根本教法界会中。虽不见闻佛菩萨境。然能见闻自分境界。又此所立亦违密迹提谓等经。彼经皆云第二七日。说三乘故。若四十年后。总是会末皈本教者。佛临涅槃。不应更说遗教诫经。又此所判为渐为顿。若为渐根。则不应说先大后小。若为顿根。则不应有以后会前渐次之相。又按无量义经。佛一切时。说大说小。机一切时。有大有小。各别自闻。各别获益。是故约时克教。皆不可也。

  第四立四种教门内五说之中。初衍法师四教。第一名因缘者。此名宽滥。何教之内。不说因缘。经部标为假名宗者。仁王大品皆立三假。岂唯经部。又不真之与假名。难表差别也。

  二智顗禅师四教。初名三藏教者。按立此名。本依智度。谓对迦陀延尼子弟子。而言三藏中如是如是说。非谓一切也。故彼论一部文中。通名小宗。或云声闻法。或云二乘法。或云小乘法。或云三藏法。当知小乘之名。随自宗语。三藏之称随他宗言。非共名也。而顗禅之徒。不晓此意。务存诡异。误制教名。自成四失。一滥涉大乘失。谓若小有三藏。则名三藏教。大既有三藏。何不名三藏。二大无三藏失。谓小乘有三藏。独名为三藏。大不名三藏。大应无三藏。三特违至教失。谓法华云不得亲近小乘三藏学者。既以小乘。为能别之言。明知三藏不唯属小。诸大乘经皆无偏目。小乘为三藏者。阇王下卷。及入大乘论。皆破小乘。不许立三藏也。四有不定失。谓智度十一。龙树自云。如提达呵多等。亦以三藏声闻法摩诃衍法教人。而身入地狱。是事云何等。又经量部。唯立经律二藏。经诠慧处。是对法故。大众部师。说有四藏。三藏之外更立杂藏。通诠三学故。犊子部师。亦立四藏。于三藏外。立咒藏故。成实论宗。立有五藏。于三藏外。更立杂藏及菩萨藏。准上诸部。立藏多少。数既不定。何得都名小乘为三藏教。故今与作不定过云。为如一切有部立三藏故。小乘定名为三藏耶。为如经量部等不立三藏。小乘不定名三藏耶(有喻云云)又若此教傍教菩萨。则应一切菩萨皆因小起。总无顿机。无简言故。二以三乘同禀名为通教。此明因缘即空无生四真谛理者。小宗之中。亦说声闻辟支菩萨。同禀小教。亦应名通教耶。又佛说般若时。二乘在会。为闻生空。为闻二空。若唯生空。则与菩萨异。何名同禀。若言闻之虽异。以同会故名同禀者。则诸教皆尔。何直般若。一音异应岂不然乎。亦不可说闻二空教获二乘果。行果杂乱故。又别圆两教。岂亦不说因缘。即空无生。四直谛理。三别教。以不共二乘人的化菩萨。二乘在座。如聋如哑。此教明因缘假名者。圆教应共二乘人说。非的化菩萨。又别圆二教。所相因缘。应不即空。应执一切为实有也。四圆教。明不思议因缘。二谛中道。理事具足。不别为上利根人说者。华严为是别教。为是圆耶。若别非圆。则应说因缘假名。不说不可思议因缘。二谛中道所说。理事应别不具。不为上利根人说。若圆非别。二乘在会。应不如聋。若亦圆亦别。有前相违。或无四教也。

  三光宅云法师四乘教者。一三之名。备陈众典。权实之说尤着法华。能诠则凭于实教。所诠则当乎了义。权实合论。总目为四。依乘立教。理极成也。

  四笈多三藏四教。四谛之名大乘亦有。无相之理楞伽不无。楞伽虽有。法相宗岂存乎相也。四谛无相皆是观门。何独华严。唯明观行僧祇寿量住处等品。说何观耶。若谓宗明。则诸经甚众矣。

  五晓法师立四教中云。唯明生空。名三乘别教者。此但是小乘教。何用三名。若言是三中小与大别故名别者。有大乘经。为异小乘。唯说法空。彼亦应名三乘别教。又云具显二空。名三乘通教者。一乘亦应名为通教。分满教中具二空故。一三虽殊。空无异故。又不共二乘名一乘者。法华维摩涅槃等经。应非一乘。彼经会中有声闻故。

  第五立五种教。三说内。初护身法师五宗教中。初之三教。会释如前。衍师所说。四五两教。但是部别之宗。非通宗之教。

  二波颇三藏五中。初二同前笈多所会。余之三教。亦但一部之宗尔。

  三古德五教中立顿。既引思益云。得诸法正性者等。及楞伽云无所有何次等。又云呵教劝离毁相泯心。乃至云如净名嘿等者。当知此并亡诠显理。何复将此立为能诠。若此是教更诠何理。若言以教离言故与理不别者。终圆二教岂不离言。若许离言总应名顿。何有五教。若谓虽说离言不㝵言说者。终圆二教亦应名顿。以皆离言不㝵言故。又此顿望诞及光统所立之顿。便有两重。以彼渐顿机中皆有劝修离言者故。盖知此所立顿。但是余教所诠法性。非能诠教也。

  第六耆阇法师六宗教中。初二同前衍师所会。第三第四只是一义。谓不真如幻约喻显空。真空理性。就法说空。法望于喻。岂二门也。第五恒沙功德。与第六无㝵德用。此之二宗相望稍别。亦无过也。

  第三显正义中二。初以理成立。后问答分别。前中古来立教各据不同。或依言音。或约时机。或就别宗。或据乘立。此之多类。具述如前。今依所诠法性。以显能诠差别。谓有全隐全显分隐分显。以立四教故。宝性论第四云。有四种众生。不识如来。如生盲人。一者凡夫。二者声闻。三者辟支佛。四初心菩萨。今之所存。依此而立。初迷真异执教。当彼凡夫。二真一分半教。当彼声闻及辟支佛。三真一分满教。当彼初心菩萨。四真具分满教。当彼识如来藏之根器。(准法华。譬喻品内三品大乘。当此第三教法。彼四衢等授一乘。当此第四教。大宝积经无尽慧所问会中。及宝性论第四。皆云初心菩萨教者。当此第三教智度论三十七云共教者。[互]当此第三教又云不共者。当此第四教。解深密第二云。世尊在昔第二时中。唯为发趣修大乘者。又云世尊于今第三时中。普为发趣一切乘者等。此二时教既俱大乘。有了不了。当知二中。有权有实。性各随宗。诤了不了。大乘权实。终自有凭宝性等云初心教者。约根胜劣。名其初终。非据修行初终时位。不尔凡夫于兹绝分)。

  初迷真异执教者。谓世及出世情非情类。莫不皆依真性建立。而诸凡夫。福慧微薄。于正法中。不中不得真实。于虚妄法。横起推求。谬执异因。将为正道。无利勤苦。不免轮回。由先业力。坚执不舍。此等皆由迷真所致。故密严经第二云。诸仁者。意在身中。如风速转。业风吹动。遍在诸根。七识同时。如浪而起。外道所计胜性微尘自在时等。悉是清净阿赖耶识。由先业力乃爱为因。成就世间若干品类。妄计之人执为作者。此识体相。微细难知。未见真实。心迷不了。(此经宗意。以生灭与不生灭和合。成阿赖耶识故。以阿赖耶名。名如来藏也)就此教中有二。先叙西域。后述此方。前中西方外道。色类总有九十五种。其中执有异因。传习文教者。有十一□□□论师计。立二十五谛。谓从自性三德。变成大等二十三法。真我于中但能受用。而非作者。此计自性。为万物因。是常。是涅槃因。二胜论师计。立六句义。谓实德业大有同异和合。于实句中。真我能为作者。互能受用故。此真我。是万物因。是常。是涅槃因。三涂灰外道计。三界中有所一切大地命非命物皆是摩醯首罗天之所生故。此天是实。是常。是周遍。能生万物。是涅槃因。四围陀论师计。围陀此云明也。彼计那罗延天能生四姓。煞生祭祀梵天。得生彼天。是即涅槃故。那罗延是一切物因。是常是涅槃因。五时散外道计。一切万□□时生灭。是故时即是常。是万物因。是涅槃因。六方论师计。方生世人天地。后灭还入于方。是故方即是常。是万物因。是涅槃因。七安荼论师计。世间最初唯有大水。时有大荼安出生。如鸡卵金色。后为两段。上为天。下为地。中生一梵天。能作一切有命无命。故此梵天是万物因。是常。是涅槃因。八无因论师。计一切万物无因无缘。自然生自然灭。故此自然是万物因。是常。是涅槃因。九口力论师计。虚空为物因。从空生风。风生火。火生水。水生冻。坚作地。地生五谷。五谷生命。命殁后还归虚空。是故虚空为万物因。是常。是涅槃因。十宿作论师计。一切众生受苦乐报。皆随往日本业因缘。是故若持戒精进。受身心苦。能坏本业。本业既尽。灭众苦尽灭。即得涅槃。是故宿作为一切因。广破此计。如涅槃经第四十说。十一路伽耶论师计。色心等法。皆是极微所作。是故极微为万物因。是常。是涅槃因。此上诸计。若广分别。具如瑜伽第六显杨第九第十婆沙第十一第十二金七十论等。叙西域竟。第二述此方者。除伪书之外。说天地万物本所从生。莫出于易老庄也。此三家。大意略同。而文稍异。初依孔丘。述易为万物之始。生于万物故。易系云。易有大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又曰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不测之谓神。二依李聃计。自然为万物因。则万物无非自然故。道经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始。有名万物母。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又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此计道即自然。或道次于自然)三庄周计。道为万物因。则道无不在故。庄子内篇太宗师云。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释曰。此上三家所计。物生自虚万无而响像学人摸塔释教。即谓如藏随缘是彼无生万有。若此者岂唯不识如来之藏。抑亦未辨虚无之宗。何则如宁有生生万物耶。如宁先无有后方生有耶。如宁有所在而无不在耶。(有无在[有]非即离故)如宁展转生诸法耶。(空即蕰故)如宁可传有可得耶。(离名言故。无所得故。若谓无传传无得得者。爱之与见。何不尔耶)道岂同如体相用耶。相即相在耶。主伴隐显耶。纯杂微细耶。重重无尽耶。同时具足耶。既于如藏。未能巨细。许别建立染净同如随缘。深可悲愍。与夫执砾为宝谓蠹知文。其何爽矣(一切外道。不说因缘无[性有]空空有有不即[不]不离。摸搭之人。持由迷此。若[谛]心不可为说。虑其窃真饰伪故也)。

  第二真一分半教者。谓于真如随缘不变二分义中。唯说生空所显之理。虽一切有部及多闻部说三无为。分别论者立四无为。大众一说说出世鸡胤等部说九无为。化地部说真如等九。而择灭等。皆是凝然。生空所显。仍有数量。以其根劣。未堪闻说二空所显无分限真故。智度三十一云。小乘弟子钝根故。为说众生空。起信论云。法我见者。依二乘根钝。如来但为说人无我。涅槃第五云。以诸声闻无有力。是故如来为说半字九部经典。而不为说毗伽罗论方等大乘。释曰。当此教机虽不同前别执异道。然由未闻真具分义故。依六识三毒。建立染净根本所依故。阿含云。贪恚愚痴是世间根本。乃至云以此三毒为因缘故。起于三业。三业因缘起于三界。是故有一切法。又云众生痴所覆。为后起三行。乃至云是谓为生死诸法之根本。此据染根本说。具如中观第四引。又二十部中分别说部。立一切凡夫圣众生皆以空为本。所以凡圣众生皆从出。(如佛性论第一卷说)经部师计。以现在色心等为染净因。然有三说。一根本经部计。六识及色不相应并心法。受熏持种。二末经部计。识类受熏持种。三复有末计。双熏事类。具如顺正理第八卷说。上座部计。色心前后各各自类。前为后因。因果义成。如成唯识第三中说。又计微细意识为染净因。捡犊子部计。补特伽罗为染净因。故宗轮云。犊子部说。诸法若离补特伽罗。无说前世转至后世。依补特伽罗。可说有转移故。萨婆多计。杂染清净依未来藏得建立捡。又说随眠为杂染依故。俱舍十九云。随眠诸有本。此差别有六。谓贪瞋亦慢无明见及疑。广说如彼。经量部计。异生位中。亦有圣法执有胜义补特伽罗。如宗轮说。释曰。此教虽有多部异计。莫不皆迷真具分义故。别建立染净之因。问此教若于真如随缘不变义中。唯说生空所显之理。名真一分半者。智度论说。当云何通。三十二云。问声闻法中。何故不说如是法性实际。而摩诃衍法中处处说耶。答声闻法中。有说处。但少尔。如杂阿含中说。有一比丘问佛。十二因缘为是佛作。为是余人作。佛告比丘。我不作十二因缘。亦非余人作。有故是事有等。答虽有此说。由四义故。但为真一分半。一者诸大乘经多分说。彼二乘智劣。佛不为说法空理故。二者彼小教中多分不说法无我故。三者智度所引但是少分说彼无故。四者彼虽说名而不释义。隐密相故。如摄大乘。亦引彼说阿赖耶名欣喜爱乐。岂即由此都名满分。故今所立依多分说。第二教竟。

  第三真一分满教者。谓于真如随缘不变二分义中。具说不变生法二空所显真性。当此教机。虽不同前执法有体。而二空所显还是凝然故。成唯识第九云。真如者。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谓此真如。于一切位。常如具住。故曰真如。即是湛然不虚妄义。释曰。由此真如。但是不变无随缘故。故依生灭八识。建立生死根本及涅槃因故。无性摄论第一。引阿毗达磨大乘经颂云。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无性释云。此引阿笈摩。证阿赖耶。名所知依。无始时者。初际无故。界者。因也即种子也。是谁因种。谓一切法。此唯杂染。非是清净故。后当言多闻熏习所依。非阿赖耶所摄。彼一切法等。所依者。能住持义。是所依义。非因性义。所依能依。性各异故。若不尔者。界声已了无假依言。护法论师释前颂文。与无性异故。成唯识第三云。颂中初半显第八识为因缘用。后半颂显为流转还灭作依持用。界是因义。即种子识。无始时来。展转相续。亲生诸法故。名为因。依是缘义。即执持识。无始时来。与一切法等。为依止故。名为缘。谓能执持诸法种子故。与现行法为所依故。释曰。此教既说依生灭识成世出世。是故四智心品为相所迁。说佛三身具常无常。以有为智证无为理。义说不异。而实非一。真俗二谛迢然别故。依他起性。似有不无。非即无性真空圆成释经空义。但约所执同时四相灭。表后无非断非常。果生因灭。根本后得。缘境断惑。决定不同义说双观。而实别照。既说有为不即无为故。亦不说流即无流。佛果说有有为无流。众生识中建立本有无流种子。理行二性根本既异。是故五性毕竟差别。说众生界有佛化境各殊。如是义类广有众多。皆由真性唯凝然故。准释可知。

  第四真具分满教中有二门。一理事无碍门二事事无㝵门。初中圣教说。真如随缘。作一切法。不失自体。诸法即真。不㝵生灭。所以者何。由无自性理。诸法得成。由诸法成。方显无性理。为显此义。诸圣教中。总有三说。一依理成事。二会事归理。三理事互成。且说初者。如宝性论第四云。无始时来。性作诸法依止。依此有诸道及证涅槃果。坚慧论师释云。性者。谓如来藏性。如圣者胜鬘经说。依如来藏故有生死。依如来藏故有涅槃。起信论意亦同此说。密严第三云。世间诸众生。染净等诸法。皆依于藏识。为因而得生。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恶慧不能知。藏即赖耶识。此经问明品中。显一心生种种果。意亦同也。二会事归理者。法华方便品云。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又云。诸佛两足尊。知法常无性。仁王观空品云。若有修习听说无听无说。如虚空法同法性听同一切法皆如也。维摩菩萨品。云一切众生皆如也。一切法亦如也。又观众生品云。言说文字皆解脱相。此经十忍品云。譬如谷响。从缘所起。而与法性。无有相违。涅槃第八云。若言无明因缘诸行。凡夫闻已。生二法想。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乃至云。若言一切法无我。如来秘藏亦无有我。凡夫谓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第八回向云。譬如真如。以一切法。无性为性。无相为相。涅槃四十云。无相者。谓一切法。无自相。无他相。无自他相。乃至云。如是等相随所灭处。名真实相。名为法界。名第一义谛。名第一义空。三理事互成者。此经第四回向中云。于有为界。示无为法。而不灭坏有为之相。于无为界。示有为法。而不分别无为之相。第七回向云。法性不违相。法相不违性。法生不违性。法性不违生。离世间品云。于有为无为。不生二想。佛所摄持。密严第三云。如来清净藏世间阿赖耶。如金与指环。展转无差别。维摩弟子品云。诸法毕竟不生不灭是无常义。乃至广说。大品三十九云。诸法平等所谓无相。须菩提白佛言。是法平等。为是有为。为是无为。佛言。非有为法。非无为法。何以故。离有为法。无为法不可得。离无为法。有为法不可得。须菩提。是有为无为二法。不合不散。释曰。由上教理。显有为无为非一非异故。不同前教。说生灭智证无生灭理。不说如外智证智外如。缘境断惑。不二而二。说能所断。二而不二。说为内证。照惑本无。即是智体。照体无自。即是证如。若依此释。无能所断证方为真断。证始本无二之智。应用无边说无尽智。非唯二四等。如是智体。非相能迁。非为无为。三界唯心。依第一义。非唯生灭识。理行二性。不二而二故。凡有心悉有佛性。但有流心。会自本性。成无漏智。非无漏外有别有漏心能得无漏法。无此失故。不别立有为无漏无因缘种。是故乘破三殊。姓无五异。依他无性即是圆成。更无二执。三性一观不待别修。同时四相。灭非后无。因果即空即有非断非常。如是义类。广有众多。不可繁文。应准思择。

  二事事无㝵门者。谓此事彼事。或由法性力所致。或由神通等转变。是故互望于同类异类中。有相即相在等相作相入等。然此总依三相以显。一体事。二德相。三业用。初体事者。谓色心时处身方教义行位等。此通二种。一纯净无漏。谓佛菩提。从无生智。证净法界所起依正。此即德相所依体事也。二通染无染。此即业用所依体事也。二德相者。谓相即相在等。由佛菩提无染依止。莫不皆以真如为体。真如既具过恒沙德。真所起事德量亦然。是故此事德相一同真性。无㝵自在。三业用者。谓佛菩提证得净法界故。成就通明三昧解脱。而能于彼染净体事。示现自在相作相入等。上来略显事事无㝵。若广分别。明行相证成。如下第七显义中说。

  第二问答分别者。如别行三教对辨中说。上来真具分满教了。上来总辨第三大段立教差别门竟。

  第四教所被机中二。初明正为。后辨兼为。前中即是具分教机。于三乘中。唯是实教大乘菩萨故。出现品云。此法门。如来不为余众生说。唯为趣向大乘菩萨说。唯为乘不思议乘菩萨说。释曰。此简持名也。简中二种。一者二乘。二是渐悟。俱非正为。故云唯为趣向大乘菩萨也。持者乘是运载之义。谓无分别智所有修行。及所成位等。一切诸法。不同行布乘教。彼中行但一。多行但多。上位但上。下位但下。理在事外。事在理外。今此不尔。一即多而不坏一。多即一而不失多。上即下而不坏上。下即上而不失下。事即理而非理。理即事而非事。恒是不是。不是而是。理事镕融。互无障㝵。如斯运载乘。谓一不可以一思议。以即多故。乃至理不可以理思议。由即事故。是故名此为不思议。此亦可是简非名尔。又此简彼二乘小故。名为大。非彼下乘所能测故。名不思议。虽有两释。前说为胜也后兼为中三。一引为。二转为。三远为。初是真一分满教机也。于三乘中。权教大乘菩萨。五种姓内。菩萨种姓。及不定性中。一分菩萨。由此根性。未可正为。但应且依权教修习。从此引入实教中故。出现品云。设有菩萨。于无量百千亿那由他劫。行六波罗蜜。修习种种菩提分法。若未闻此如来不思议大威德法门。或时闻已。不信不解。不顺不入。不得名为真实菩萨。释曰。理实菩萨。经尔所时。修六度等。无有不闻此经不信不解。今假设言。设尔所时。依彼权教。修六度等。而未闻此实教大乘。或闻不信。此尚不名真实菩萨。况闻权教。少时修行。而得名为真实菩萨。问若权教菩萨。毕竟还须入实教者。权教所说。十他佛他。岂虚设耶。答权教所设。因果行相。非实非虚。非虚者为接引故。长养根器故。无实十地佛地故。非是实也。亦如小教说佛菩萨因行果证。彼说非实非不实也。是故实证实果。唯在实教。以此教中说如来藏具分义故。因果行相称法性故。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乃至广说故。出现品云。此法名演说如来根本实性。不思议究竟法。又云此经珍宝不入一切余众生手。唯除如来法王真子。生如来家种如来相诸善根者。乃至广说。

  二转为者。谓即真一分半教机也。于三乘五姓中。随其所应。今依此经。但应转为不可直被故。出现品云。如药树王。唯除三处。不能为作生长利益。所谓地狱深坑及水轮中。然亦于彼初无厌舍。如来知慧大药王树。亦复如是。唯除三处。不能为作生长利益所谓二乘堕无为坑。及坏善根非器众生。溺大邪见贪爱之水。然亦于彼。曾无厌舍。释曰。无厌舍言。非毕竟无生长利益菩提涅槃故。然诸二乘以根钝故。不能直入实教之中。要先回至权教大乘。舍二乘名。得菩萨称。然后方入真具分教。有释此经。亦直被小。现相品说彼获益故。第九会列声闻众故者。今按此释乃为谤经。所以者何。出现品说。一切二乘不闻此经。何况受持书写等故。而现相品说二乘获益。非在此会闻此法故。第九会中。正为简彼非此所被故。列彼众显如聋盲。问此经既不被于二乘。何名具分。答若被二乘。何名具分。思之可见。

  三远为者。谓即迷真异执无闻非法。亦即是前坏于善根。溺见水等。于五姓中。毕竟无有般涅槃法诸有情也。今依此经。但得远为。非可正被故。出现品云。如来智慧无处不至。何以故。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着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㝵智则得现前。譬如有大经卷。量等大千。书写大千世界中事。一切皆尽。乃至云。虽复量等大千世界。而全在一微尘之内。如一微尘。一切微尘皆亦如是。如来智慧亦复如是。无量无㝵。普摄利益一切众生。具足在于众生身中。但诸凡愚妄想执着。不知不觉。不得利益。乃至广说。宝性论宗亦同此教。故彼第三云。向说一阐提。常不入涅槃。无涅槃性者。为欲示现谤大乘因故。为欲回转谤大乘心不求大乘心故。依无量时故作是说。以彼实有清净性故。不得说言彼常毕竟无清净性。上来圣教。除正为外。无有凡愚不至二乘。无有二乘不至权教大乘。无有权教不至实教是故一切三乘五姓。无非此经之所被者。此中总摄现为当为四生六趣外道阐提。一切皆尽。无一众生无佛智故。出现品云。佛子。譬如大海。其水潜流四天下地及八十亿小洲。有穿凿者。无不得水。佛智慧海亦复如是。流入一切众生心中。若有众生。观察境界。修习善法。则得智慧清净明了。而如来智平等无二。乃至广说。此犹且约行性而说。若依法性。非情亦是此经所为。所以者何。情与非情。其性一故。摄相归性。相亦无二。是故但被有情。则为已被非情也。第四门竟。

  第五教体中。兼辨诸宗。通有其三。一萨婆多宗。二经部宗。三大乘宗。就初宗中。自有三说。一大婆沙中。于四法内。唯取音声。以为教体故。彼一百二十六云。问如是佛教。以何为体。为是语业。为是名等。答应作是说。语业为体。问若尔次后所说。当云何通。如说佛教名为何法。

  答谓名身句身文身。次第行列。次第安布。次第连合。答后文为显佛教作用。不欲开示佛教自体。谓次第行列。安布连合。名句文身。是佛教用。有说佛教名等为体。问若尔。此文所说。当云何通。如说佛教云何。答谓佛语言唱词评论语音路语业表是谓佛教。

  答依展转因故作是说。如世子孙展转生法。谓语起名。名能显义。评家释云。如是说者。语业为体。佛意所说。他所闻故。杂心论说。意亦同此。

  二依顺正理。于四法中。用名句文三法为体故。彼第三云。牟尼说法蕴。数有八十千。彼体语或名此色行蕴摄。俱舍第一。亦有此颂。正理释云。论曰。有说佛教语为自性。彼说法蕴。皆色蕴摄。语用音声。为自性故。有说佛教名为自性。彼说法蕴。皆行蕴摄。名不相应行为性故。问语教异名教。是语名别体。教何是名。

  答要由有名。乃说为教。是故佛教体即是名。所以者何。诠义如实故名佛教。名能诠义故教是名。由是佛教定名为体。举名为首以摄句文。显宗第三亦同此说。问岂不正理依婆沙等。如何乃违评家正义。

  答众贤论师。无适莫。但理长者即为自义故。顺正理名等为正。发智论说。意亦同此。

  三依俱舍。通取四法。总为教体故。彼第一中有颂。同前正理。而长行但叙两家无偏定断故。彼叙云。诸说佛教语为体者。彼说法蕴。皆色蕴摄。诸说佛教名为体者。彼说法蕴。皆行蕴摄。次后文中。释蕴量云如实义者。世尊宣说八万法蕴。如彼所说八万法蕴。皆此五中二蕴所摄。释曰。准此论文。既无别断。当知意在通取四法。问婆沙俱舍。只是一宗。岂应别立。

  答俱舍婆沙。理实无异。今且据文而有差别。一则不同正理定取名等。二则不同婆沙评家定断。今故别列也。

  第二依经部宗。声为教体故。正理十四。破彼计云。汝不应说名句文身即声为体。无性摄论第一亦云。诸契经句。语为自性。且不应理。然此宗中。自有三说。一云十二处中。声处为性。离声无别名句字故。一云法处相续假声为体。唯是意识所缘境故。一云通假及实。二声为性。由前二说皆有理故。

  第三就大乘宗中。自有四宗。一真俗俱有宗。二真俗双泯宗。三理事无㝵宗。四事事无㝵宗。初谓真谛理实故说为有。俗谛不坏故说非无。于中三。一随相辨体。二唯识辨体。三会性辨体。初中复三。一唯能诠。二通所诠。三通诸法。初能诠中复有三说。一云教体唯是音声。由声是实名等假故。故深密第五云。如来言音。略有三种。一者契经。二者调伏。三者本母。一云教体用名句文。由名句文有别体故。故成唯识第二。破经部云。若名句文不异声者。法词无㝵境应无别。一云声名句文合为教体。由前二说皆有教理为定量故。又深密第四云。不可舍于言说文字而能宣说。是故我依般若波罗蜜多。能取诸法无自性性。问教岂非一。如何辨体诸说不同。玄奘三藏。释此义云。以假从实。声为其体。离声无别名句等故。以体从用。名等为性。能诠诸法自性差别。二所依故。生解究竟要由文义二种合为教体。瑜伽八十一云。诸契经体。略有二种。一文。二义。文是所依。义是能依。如是二种。总名一切所知境界。释曰。此论意。显无教则无义无义则无教。教之与义。不可离异故。合为体。三通诸法者。谓余一切情非情境。所以者何。如来身二业。能为自身他身非身等三相应化故。意唯二化。非情已是心等现故。如佛地论第七卷说。又阿弥陀经云。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宣畅菩提分法。乃至微风吹动诸宝行树。出微妙音。众生闻者。皆发念佛念法念僧之心。释曰。此文即显自身相应或非身相应。彼土无有实畜生故。依此三化。所显之教。皆是通明三昧解脱。以为其体。

  二唯识辨中二。一本质教体。二影像教体。言本质者。诸佛自宣说。若文若义。皆是如来妙观察智相应净识之所显现。离识无别文义可得故。佛地论第一云。有义。闻者善根本愿增上缘力。如来识上文义相生。此文义相。是佛利他善根所起。名为佛说。此显如来净识为教体也。

  二约显影像教体。谓闻者识上。所变文义。皆不离识故。佛地论云。佛说法时。闻者识心。虽不取得。然似彼相分。明显现故。名我闻。又云。如来慈悲本愿增上缘力。闻者识上。文义相生。此文义相。虽亲依自善根力起。而就强缘。名为佛说。由耳根力。自心变现。名为我闻。又无性摄论第一云。贯穿缝缀故名为经。此中即是随堕八时。闻者识上。直非直说。聚集显现。以为教体。释曰八时者。旧人四说。一云如来说法。于八转声中。随用一声。逗机说故。一云佛说华严八会时故。一云依声明论。昼夜各有四时。如来随于此时。应机说故。一云依十地论。如来说法。离八非时。依八正时故。故彼论第十一云。如王怀忧。恼。病。恚。着诸欲。险处。无侍卫。才佞。无忠臣。于此八难时。智臣不应语。心王亦如是。非时不应说。释曰。寻上诸说。虽各有据。然勘梵本。并不相应。谓梵称一瑟吒。此云欲乐。梵言遏瑟吒。此谓之八。而摄论梵本。则是一瑟吒。非遏瑟吒也。由其两音相滥。致使时译者谬传。既翻欲乐为八。大复虚如时字。故劳诸德。扰动智海。玉卮虽宝。无当奈何。是故正译。应云随堕欲乐。闻者识上。直非直说。聚集显现。释曰。此文意。显闻而欲乐成聚集故。言直非直说者。五释不同。一云诠法自性。名为直诠法差别。名非直说。一云长行名直说。偈颂非直说。一云十二分教中。契经名直说。余十一分。名非直说。一云直尔说法。名为直说。以譬喻说。名非直说。一云如实说者。名为直说。方便说者。名非直说。言聚集显现者。今且依未自在位。闻四字句。五心次第。以辨聚集。谓如佛说诸行无常四字之时。此中即有四声。四字。四名。一句。及所诠义。于闻者识。聚集显现。然此义中。西方四释。一云如说诸字。有率尔寻求二心。然未定知诸字所属。无决定故。次说行字。由先熏习。连带解生。有三心起。谓率尔。寻求。决定知诸字所属一切行故。闻诸行字。虽知自性。然未知义。为令知义。复说无字。但有二心。谓率尔。寻求。未有决定。以未定知无字所属。后说常字。由前字力展转熏习。连后字生。具起五心。谓率尔。寻求。决定。染净。等流心等。于最后时。四字周圆。方能解义。总十二心。初二。次三。次二。后五也。十四相谓。四声。四字。四名。一句。一义。名聚集也。一云说诸字时。率尔耳识。同时意识。但缘其声。是现量故。寻求心中。唯寻耳识所缘境故。亦但缘声。不缘字名。此之三心所变声上。虽有字名。如生等相而不缘之。至决定心。缘声字名。有三相现。说行字时。率尔耳识。同时意识。及寻求心。亦但缘声。至决定心。缘声字名。有三相现。说无字时。率尔耳识。同时意识。及寻求心。亦但缘声。至决定心。缘声字名。有九相现。说常字时。率尔耳识。同时意识。及寻求心。亦但缘声。至决定心。缘声字名。经十六心。有十四相。谓四声。四字。四名。并句。及义。名为聚集。若不散乱。起染净心。及等流心。若散乱时。生心不定。一云率尔耳识。同时意识。但缘于声。是现量故。寻求心中。缘声字名。非现量故。由此然小经十二心。有三。六。九。十四相现。名为聚集。若不散乱。决定心生。若散乱时。生心不定。一云卒尔耳识。但缘于声。同时意识。缘声字名。若不尔者。寻求意识。寻何等名。此中曲有两释。一云四率尔耳识。各缘其声。四同时意识。缘声字名。是其现量。四寻求心。方得圆满。经十二心。有三六九十四相现。名为聚集。一云同时意识。容非现量。得缘过去。缘于八心。四率尔耳识。四同时意识。有三六九十四相现。名为聚集。问同时意识。既是现量。何得缘字名耶。

  答现量亦缘名字自相。不缘名义相系属故。上来且依未自在位。五心次第闻教聚集。若传教者。是自在位。则非此说。所以者何。自在位者。得净耳根。一刹那顷。闻一字时。于余一切。皆就领受。无障碍故。或有闻说先受持教。由纯熟故。不待率尔耳识引发。及寻求等。虽有决定。或染净。或等流等。或有字句增减之者。亦即非如前说相心数量多小。但随所应字句而说。若具显五心。如瑜伽第一及余处章说。

  问此既说有本影二教。何故有圣教说佛无色声心意识耶。

  答教说有无各别所据。今约五义。会其违相。一遮过显德。二真俗二谛。三传古非作。四悲愿所成。五本质影像。初中为遮过患故说非有。为显实德故说非无。如十卷楞伽第八云。如来不说堕文字法。若人言如来说堕文字法者。此即妄语。四卷楞伽第三云。我从某夜得最正觉。乃至某夜入般涅槃。于其中间。不说一字。亦不已说当说。是佛说。佛性论第二云。如实义者。如来无有色声粗相功德可得。检兜率偈赞云。色身非是佛。音声亦复然。亦不离色声。见佛神通力。释曰。此上意。显有过失之色声则佛非有。无过失之色声则佛非无。然此非无。是不有之非无。不无之非无也。故密严第一云。或说菩萨入于诸地。乃至净所依止。入于佛地无漏蕴界。常无变易。涅槃三十七云。凡夫之色。从烦恼生。是故智者。说色无常苦空无我。如来色者。远离烦恼故。说是常恒无变易。乃至云。以是因缘。如来色常。乃至识常。此经现相品说。如来六根。皆无有量。出现品说。如来三业。亦无有量。

  二真俗二谛者。真谛离相故说非有。俗谛随机故说非无。金光明云。佛果唯有如如及如如智独存。大般若四百二十五云。我从成佛已来。不说一字。汝亦不闻。维摩云。其说法者无说无示。其听法者无闻无得。仁王观空品云。若有修习听说无听无说。如虚空法同法性一切法皆如也。释曰。此上唯就真胜义说。兜率偈赞云。众生妄分别。是佛是世界。了达法性者。无佛无世界。大般若五百六十七云。众生各各谓佛独为说法。而佛本来无说无示。涅槃二十六。明菩萨具足多闻中。亦同此说。释曰。此上双约真俗以显。

  三传古非作者。谓佛所说。但是传述古佛之教。非自制造。楞伽云。如来不说法者。缘本位法故。般若论云。须菩提言。如来无所说。此义云何。无有一法唯独如来说。余佛不说故。

  四悲愿所成。谓佛所无有尽。三业应众生者。皆是广劫悲愿。为众生感。非自所有。故说佛果无有色声。然即以此为他为自故。亦说有。下文云。如来不出世。亦无有涅槃。以本大愿力。显现自在法。出现品云。如来身遍一切处。乃至非至非不至。何以故。如来无身故。为众生故。示现其身。

  五本质影像者。谓佛三业平等普应。无彼差别影像色声故。说非有。然即与彼差别闻见。为增上缘。因质有影故。说非无。上五义。会诸圣教。不相违也。

  三会性辨体者。谓此教虽不说真如随缘之义。然说佛正体智证最净法界。而于后得安立教法故。亦说如为体性故。成唯识第十。释真如云。三胜流真如者。谓此真如所流教法。于余教法。极为胜故。七法无别真如者。谓此真如虽多教法种种安立。而无异故。释曰。教法既从法界流。是故教法依真建立。上来第一门竟。

  第二约真俗双泯宗。出体者。谓真谛离相故说非有。俗谛无性故说为空。次第如前。三门出体。皆悉是空毕竟非有。即以此空。为教体性。如清辨论师掌珍颂云。真性有为空。如幻缘生故。无为无有实。不起似空华。此二比量。依真胜义。不依世俗故。说皆空。广说(云云)。

  第三理事无㝵宗。出体中三。一随相。二唯心。三法性。初随相中三。一约能诠。二通所诠。三通诸法。就能诠中亦三。一唯音声为体故。维摩第一云。佛以一音演说法故。二唯名句文为体故。仁王观空品云。是经名味句。百佛千佛百千万佛说名味句故。三合前二说。四法为体故。十地品云。如空中彩画。如空中风相。牟尼智如是。分别甚难见。佛藏经第一卷初亦同此说。十地论云。说者以此二事说。听者以此二事闻。谓音声及善字。释曰。此文举下摄上故但云字。或举所依摄能依故。问前来诸宗皆说声等四法为体。今此亦尔。何以甄别。

  答名言虽同。理趣胡越。所以者何。初有实体故。二唯是声有体假故。三就大中。一称实故。二俱不立故。三即理事故。后第四宗中四法融故。二通所诠者。十住品云。文随于义。义随文故。三通诸法者。谓非但如前依能所诠取耳意识境以为体。亦复通于六识之境。以为教体。由悉能为开悟利益所知境故。维摩香积品云。众生香菩萨谓维摩诘。我土如来无文字说。但以众香。令诸天人得入律行。菩萨各各坐香树下。闻斯妙香。即获一切得藏三昧。释曰。但示此香。即为说法故。彼文次前云。彼土无有声闻辟支佛名。唯有清净大菩萨众佛为说法故。又菩萨行品云。有以光明而作佛事。有以菩萨。或佛化人。或菩提树。或以衣服卧具。或以饮食园林台观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或以佛身。或以虚空梦幻影响镜中像水中月热时焰。或以音声语言文字。而作佛事。或有佛土。寂寞无言无说无示无识无作。而作佛事。阿难。诸佛进止威仪。无非佛事。乃至广说八万四千诸尘劳门。而作佛事。十卷楞伽第四云。佛告大慧。非一切佛土言语说法故。有佛国土。直视不瞬。口无言说。名为说法。有佛国土。宜尔示相。名为说法。有佛国土。但动眉相。名为说法。有佛国土。唯动眼相。名为说法。有佛国土。笑名说法。有佛国土。欠呿名说法。有佛国土。咳名说法。有佛国土。念名说法。有佛国土。动身名说法。释曰。准上二经。种种境界。开悟众生。皆名说法。是故教体。随其所应。非但四法乃所诠也。

  二唯心辨体者。谓前所说能诠等三。莫不皆是真心所现。离此真心。更无有法故。起信云。依一心法。有二种门。一者心真如门。二者心生灭门。如是二门。皆各总摄一切法。此义云何。以此二门不相离故。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所谓心性不生不灭。一切诸法。但依妄念。而有差别。释曰。各摄世出世间。故无漏散。不离真心也。梵行品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故。问此中即依真心辨体。有本影不。

  答有无无㝵。本疏释此四句分别。一唯本无影。谓令唯能说。以听者不离说者真心故。二唯影无本。谓令唯能听。以说者不离听者真心故。三亦本亦影。谓令说令听。俱时现前。以真心不坏说听故。四非本非影。谓令说令听俱非现前。以真心无二非说听故。

  三法性辨体者。谓前相心二教。即令法性所成真心。即法性之别号。是故离真如外。更无有法。仁王二谛品云。大王法轮者。法本如。应诵如。乃至云论议如。此名味句音声果文字记句一切如。上来随相等三。总会为一。理事无㝵教体也。

  第四事事无㝵宗。出体者。此中声名句文能诠所诠等。莫不一一皆具无尽无㝵法界。谓具正智所生法性所起色心时处身方行位等体事相等德相相入业用。所以然者。此中无有一法而不具足一切法故。广释体事等三义如下第七显义门说。问此宗亦有本影义不。

  答有无无等㝵成一四句。所以者何。佛中有众生。众生中有佛故。故出现品云。如来成正觉时。于其身中。普见一切众生成等正觉。乃至普见入般涅槃。皆同一性。所谓无性。广说云云。又佛性论第二云。一切众生。悉在如来智内。以如如智。称如如境故。一切众生。决定无出如如境者。普为如来之所摄持故。名所藏众生。为如来藏。(此明众生在佛中也)又出现品云。菩萨摩诃萨。应知自心念念。常有佛成正觉。何以故。诸佛如来不离此心成正觉故。如自心中。一切众生心中亦复如是。悉有如来。成等正觉。(此明佛在众生中也)言四句者。一果门摄法界尽故。则因无异果之因。而唯本无影。二因门摄法界尽故。则果无异因之果。而唯影无本。三法界缘起因果无碍互相在故。则亦本亦影。四法界缘起因果相摄。双相辨尽。俱非二心。则非本非影。是故。由前第三句故。佛心中众生听众生心中佛说法。众生心中佛为佛心中众生说法。由前第四句故。佛心众生无听。众生心中佛无说。问何故前立教中。明体事业用通于染净。今此教体唯局净耶。

  答前辨业用所依体事。故通染净。今显诸相及净业用所依体事故不通染也。问此中地身非情等说法与前一分满教通诸法说有差别。

  答彼据三种化说已如前辨。今此所有菩萨说。刹说。众生说业。即是佛说。所以者何。三种世间无非佛故。是故教体该摄法界所有诸法也。(上来教体门竟)。

  第六宗趣者。宗谓尊崇。趣即意指。谓此一部经内所诠义中。最所珍贵高尚之义。谓之宗也。宗意所向谓之趣也。此宗即趣。或宗之趣。通其二释。因此部宗二门分别。初通论三教。后别明当部。前中三教各有四宗。谓一通宗。二别宗。三随部宗。四随义宗。又有会宗品宗。恐繁不述。

  初真一分半教中。通宗者。谓二十部对法。及四阿含。虽多所立。莫不同诠生空之理。是故通名生空法有宗也。二别宗者。谓即前之二十对法。各立宗别。如宗轮论中说。不可具引。略显三宗。

  一三世俱有宗。此一切有部。计谓过未名色体是实有同现在故。

  二法无去来宗。此大众部计。谓去来色体用俱无。唯有现法及无为故。

  三现通假实宗。此说假部计。谓去来二世法定非有。唯有现法。于中在界处是假。在蕴是实。经部同此。

  三随部宗者。谓即于前二十对法。一一宗内。有多部论。宗有不同。如萨婆多中。婆沙正理俱舍等。当当部部宗各别故。又如四阿含中。各有多部经。诠宗各别。又如正法念杂宝藏等。并准应知。四随义宗者。谓即前诸经论中。凡所立义。一一皆有宗旨。广说应知。

  第二真一分满教中。初通宗者。谓或有大乘经说真俗俱有。或有说言真俗俱空。虽此有异。莫不皆辨生法二空。是故通名生法俱空宗也。二别宗者。谓即于前通宗之内。开成两宗。然有两说。一云一三性皆空宗。如三无性论等。

  二三性空有宗。如深密等。此二学从互言显密。一云即真俗俱空有等是前宗也。谓胜义真实故不无。世俗因果不失故是有。此则真俗俱有。如深密瑜伽等。二若二胜义相尽为空。世俗缘生如幻非有。如前所述清辨比量。此则真俗俱空。如大般若等。

  三随部宗者。深密以境行果无等为宗。十轮以佛轮等十轮为宗。阿弥陀经以称净土为宗。大般若十八空为宗。

  四随义宗者。谓前深密十轮大般若中。随所说义。有所成立。即以为宗。问大般若等。亦说色空相即之义。此则正当理事无㝵。何故列在一分满教。

  答此色义。两宗释异。一分满云。依所执性故说为空。具分满云。依他无性故说为空。设依后释。而般若中。复有说处是不了义故。大般若五百九十二中说。三乘五姓毕竟差别。唯说色空。依所执说。是故且配属前教摄。若所说色空。依缘生死性。则具分满摄。

  第三真具分满教中。初通宗者。谓此宗中虽说理事无㝵真。莫不皆显有为无为非一非异。是故通名为无为非一异宗也。二别宗者。谓于前通宗之内。分成两宗。一理事无㝵宗。此即楞伽密严维摩法华涅槃胜鬘仁王等经。

  二事事无㝵宗。谓即此经及如来不思议境界经等。问华严等。亦说理事无㝵。何独事事无㝵宗摄。仁王维摩涅槃经等。亦说事事无㝵之相。何不事事无㝵宗收。

  答兼正异故。又仁王等。唯依业用说故。此经具德相等故。

  三随部宗者。初理事无㝵宗中。如楞伽以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为宗。内证圣智所行境界为趣。或以一百八句为宗。一心为趣。密严以现法乐住内证智境为宗。维摩以抑挫二乘显菩提解脱为宗。法华以会三归一为宗。胜鬘以空智如藏及摄受正法为宗。涅槃以佛性常住为宗。仁王以三种般若为宗。后事事无㝵宗中。不思议境界经以如来不思议境界三昧为宗。

  后别明当部宗者。古来异释。总有七家。前六古说。后一现传。前中一笈多三藏云。此经以三十二圣观行为宗。二敏法师云。以因果为宗。印法师亦同此说。三远法师云。以华严三昧为宗。由此经意。令观因果成三昧故。四衍法师云。以无障㝵法界为宗。五裕法师云。以甚深法界心境为宗。法界门中。义分心境。诸佛证之。以成净土。法界即是一心。诸佛证之。以成法身故。此经初品内颂云。无尽平等妙法界。悉皆充满如来身。又经最后品内明入法界。故知唯以法界为宗。六光统律师云。以因果理实为宗。

  二现传者。即是本疏所立也。于中二。初简持。后释义。前中谓前六家宗内。初三但显所成因果。次二唯明所依理实。后一虽该前二。然以名意不具。令义不明故。现所传。具言因果缘起理实法界。以为宗趣。

  后释义中二。先释别名。后解通称。谓因果缘起理实法界唯嘱此经故。名为别。宗趣之目。通余一切。前中四。一因果缘起。与理实法界。分相别显。二融理实法界。以成因果缘起。三会因果缘起。以归理实法界。四双融次前二门无㝵存泯。初中有十法五对。一无等境。此有二种。一在缠。为所信境。二出障。为所证境。二无等心。此亦二种。一大菩提心为主故。二喜舍等心为伴故。三无等行。此亦二种。一差别行。历位显故。二融摄行。一即一切故。四无等位。如前行说。五无等果。此亦二种。一依果。谓华藏世界海故。二正果。谓十身故。此上五对。初一是理实法界。次三缘起因。后一缘起果也。

  第二中亦十法五对。一所信因果。二差别因果。三平等因果亦是出现因果。四成行因果。五证入因果。此门配经。如第二卷疏科文中说。

  第三中亦十法五对。谓即会前理实之因果。而还归于理实。所以者何。五对因果。莫不皆以无㝵法性而为自性。是故不㝵即相即性也。

  第四双融次前二门无㝵存泯者。谓即于一无㝵法界。而性相混融。自在成就。亦有十义。一由离相故。因果不异理实。即因果非因果也。二由离性故。理实不异因果。即理实非理实也。三由离相不坏相故。理实即因果。以非因果为因果也。四由离性不泯性故。因果即理实。以非理实为理实也。五由离相不异离性故。因果理实二俱泯绝。迥超言念。六由不坏不异不泯故。果因理实。二俱现前。炽然言念。七由上存泯不相异故。常以绝见闻而见闻故。此即无见闻之见闻也。常以离言念而言念故。此无言念之言念也。八由理实性融不可分故。即理实之果。统摄理实无不尽。即因随所依而在果中。是故佛中有菩萨也。九即理实之因。摄义亦尔。是故菩萨中有佛也。十因果二位。各随所应。收摄无边差别诸法。相即相在。微细帝网等。此十义中。初七是理事无㝵宗。后三是事事无㝵宗。

  后尺通称中。义类繁广。略显十法五对。一人法相对。谓举人为宗。显法为趣。如佛华严之大方广故。或反上。谓大方广之佛华严故。二理事相对。谓举事为宗。会理为趣。或举理为宗。融事为趣。如举具分真性故。三境智相对。谓举境为宗。成观为趣。或举智为宗。摄境为趣。如心性是一等。四行位相对。谓举位为宗。成行为趣。或举行为宗。显位为趣。如圆行成圆位。五因果相对。谓举因为宗。成果为趣。或举宗为宗。修因为趣。然此宗之与趣。及因果缘起。理实法界等。互望融镕。相即相在。皆无障㝵。谓因之果。果之因。或因即果。果即因。或因果即缘起。或理实即法界。或因果缘起之理实法界。或因果缘起即理实法界。或宗即趣。宗之趣。或因果缘起理实法界之宗趣。或即宗趣。皆准思之。上来四宗相望。宽狭有三。谓初一唯宽后一唯狭。中间别及随部二部。互宽狭。望前后故。此经于三通宗。是为无为非一异宗摄。于三别宗。是事事无㝵宗收。于三随部宗中。是因果缘起理实法界宗。于三一随义宗内。即诸法相即相在相摄相入等宗。于色大小。无增减。于时长短。无延促。余一切义准应知。第六宗趣门竟。

  第七显义分齐者。于中有别有通。别谓随会随品随文句字等。一一皆有义分齐故。通谓一部大宗义之分齐。今此所辨。唯通非别。谓即事事无㝵法界宗中。义之分齐尔。于中二。初辨相。后问答。前中三。一体事。二德相三业用。初体事者。即是德用所依。此通二种。一纯净无漏是德相所依体事。二通漏无漏。是业用所依体事。今通前二体事。略举十法。余可思准。谓色心时处身方教义行位初色者。谓外器世间能造所造。下至微尘。上至广刹。及中一切所有事物。二心者。谓佛菩萨及诸众生。所有染净心及心法。三时者。谓迦罗时。三摩耶时。大劫小劫。九世十世。下至一刹那等。四处者。谓尽十方世界依色所显大小方量。上至广刹。下至一尘毛端等处。五身者。谓佛身。菩萨身。二乘人身。乃至一切众生身。下至一毛孔。上至全身。六方者。谓东方南方。乃至上方下方。上至尽十方虚空界分。下至一毛端量处。七教。谓能诠名句字声。及通一切。下至一名一句一字一声一光香等。上至种种无量差别名句字等。八义者。谓教之所诠一切法门。下至一义。上至一切。九行者。谓诸菩萨所有修行。无边行海。下至一行。上至无尽。十位者。谓三贤十地等。上至佛位。下至十住初心等。

  第二德相者。第八回向说真如一百门德。皆名真如相。又起信论云。真如相大者。具足无量性功德故。此德即是相名德相也。今此将显如所起果。故以如德而名其果。就此门中二。先通辨德相因。后别显德相果。前中谓佛菩萨从初发意。修诸行时。一一皆与法性相应。常观诸法。若同类。若异类。若同体。若异体。若杂染。若清净。相虽差别。其性是一。所谓无性。以无性故。性相无㝵此相彼相。既同一性。相随性而融通。是故此事彼事。成即在等。无障㝵也。又由大愿回向善根同如相故。证净法界所感依正。还同真性。具足一切无边无㝵德相。(普贤行品云何况最胜智三世诸佛法。从于法界生。充满如来地)真如性既具过恒沙德。真所起事。德量亦然。是故此事及德。同无为性。非相所迁非分限取。唯普眼见。非余境界。今略举真如十种德相。以显此中体事德相。第八回向云。譬如真如与一切法。而共相应不相舍离。不离诸法。恒守本性。无有改变。无所不在一切法中。性常平等。性常随顺。与一切法。同其体性。常住无尽。普摄诸法。一切法中毕竟无尽。释曰。此十德相。凡有其一。必具余九。具余九。具百。具十。具过恒沙。如八德水。何以故。同体性故。无分限故。法界体事既全如起。是故一一具余一切。今且依总别分相。略辨十门。余应思准。谓一由法界体事。一一皆有同法性中。与一切法而共相应。不相舍离德故。一一随应。同时具足一切体德。二由此彼事。各有同法性中不离诸法德故。相望有相即德。三由此彼事。各有同法性中无所不在德。相望有相在德。四由诸体事。各有同法性中。性常随顺德。及恒守本性。无改变德故。一一随应有隐显德。五由此彼事。各有同法性中与一切法共相应德故。相望有主伴德。六由诸体事。各有同法性中与一切法同体性德故。一一即是一切诸法德。七由诸体事。各有同法性中常住无尽德故。一一自具无尽法德。八由诸体事。各有同法性中。普摄诸法德。及一切法中性常平等德故。一一随应。有纯杂德。九由诸事一一。皆有同法性中。普摄于法德故。一一随应。具微细德。十由诸体事。一一各有同法性中。无所不在德。及一切法中。毕竟无尽德故。互望重重。有如因陀罗网德也。

  二别显德相果者。准前略显十种德相。余类应知。

  初同时具足相应德者。谓后九门。所有体事。同类异类。及中一多大小长短位上下等。同时具足在于一法。是故此门。为后九门之总。后九是此一门之别。然以总别不相离故。凡举一法必具所余一切门者。是此门摄。若举一法。但具当自一门法者。是余门摄。(华藏颂云。华藏世界所有尘。一一尘中见法界妙严品初显佛法界身德云。譬如虚空具含众像。旧经性起品云。三世一切劫。佛刹及诸法。诸根心心法。一切虚妄法。于一佛身上。此法皆悉现。是故说菩提。无量无有边)。

  二相即德者。谓诸体事。同类异类。及中一多大小长短位上下等相望。此中同异体事相望。但各两句。谓此即彼。彼即此等。其中同类体上一多等相望。或有六句。谓此一即彼一。多即多。一即多。多即一一即多一。多即一多。乃至余大小长短位上下等。互望皆尔。异类体上互望相即。当知亦尔。思准可知。(十住品云。一即是多多即一。文随于义义随文。如是一切展转成。释曰。既云展转。即是异体也。四十七云。诸佛知一切佛语即一佛语。知三世一切劫即一刹那。初发心品云。以发心故。即与三世一切诸佛。体性平等。乃至云。真实智慧等者。此显位上下相即也。七十八云。弥勒告众云。言余诸菩萨。经无量百千亿那由他劫。乃能满足菩萨行愿。乃能亲近诸佛菩萨。此长者子。于一生内。则能净佛刹。乃至云。则能具足普贤诸行。释曰。此显行位及时相即也)。

  三相在德者。谓诸体事。同类异类。及中一多大小长短位上下等相望。是故非但一多相容。此中体事。同类自相望。但各两句。谓彼在此。此在彼。若异类及中一多等相望。各有六句。初六句者。且如身土相望。依中有依。正中有正。依中有正。正中有依依中有依正。正中有正依。余体事准思。后六句者。谓一中有一。多中有多。一中有多。多中有一。一中有多一。多中有一多。余大小等准之。(普贤三昧品初说。佛身中有国土及诸佛菩萨等者。是正中有依正也初发心品云。一微尘中无量刹无量诸佛及佛子诸刹各别无杂乱等者。是依中有依正也。现相品云。如来一一毛孔中。一切刹尘诸佛坐。菩萨众会共围绕等。七十九云。善财入楼阁。见种种境界。乃至云。又见其中。有无量百千诸妙楼阁。一一严饰皆悉如前。广博严丽。同于虚空。不相障㝵。亦不杂乱。于一处中。见一切处。一切处中悉如是见。释曰。此百千阁分量皆等。不碍内外。互相容在而不相杂)。

  四隐显德者。谓诸体事同类异类。及中一多大小长短位上下等。一一随应。有隐有显。如见此者不见彼。见彼者不见此。虽不互见。而各收尽。虽各收尽。而不相杂。如见既尔。闻等随应知亦然。如一人身六亲所望。虽各不同。然各全得亦不杂乱。(夜摩偈赞云。十方一切处。皆谓佛在此。或见在人间。或见在天宫。十定品第七定云。或见佛身其量七肘。或见八肘九肘十肘。乃至或见佛身量等不可说不可说世界。如来本身无增无减。譬如月轮。阎浮提人见其形小。而亦不减。月中住者见其形大。而亦不增。释曰。如佛身隐显既尔。当知言音依果所有及一切法门教义行位等亦然。诸大菩萨。成就如是法界体事德相者。并准可知)。

  五主伴德者。谓诸体事。同类异类。及中一多大小位上下等相望。此中据两法已去互隐显相望不同。前门但一法上即有隐显。(诸会中说。普贤等类辅翼之众。皆是果海菩萨。更相主助。同遍法界。主主不并。伴伴不俱。主伴伴主同时成就。又修多罗光明总持三昧。乃至菩萨无边行海。皆有主伴。如第二中说)。

  六同体成即德。谓诸体事同类异类。及中一多大小长短位上下等。一一即是一切诸法。此中不同前相即门。前据此彼。相望相即。此约即体。是一即是一切诸法。此中不同造色地。即是一切法如体事能造色地。即是水等。亦即所造香味触等。亦即异类心心法乃至一切。悉亦如是。余一切法一一亦然。并应类准。(妙严第一云。其身充满一切世间。其音普顺十方国土如来所处。宫殿楼阁充遍十方。第二云。十方虚空可知量。佛毛孔量不可得。又说依即正。谓摩尼幢放光说法菩提树亦尔。并出菩萨众师子座亦然。又见毛孔中说法。乃至眼即耳等。不同权宗。诸根互用。夜摩偈赞云。佛坐夜摩宫。普遍十方界。此事甚奇特。世间所希有。七十六说。摩耶夫人。如常之身。能容十佛刹微尘数菩萨。并各乘宫殿。及八万龙王。皆在胎中。而不迫窄。七十八云。弥勒菩萨谓善财言。汝但遍观楼阁。则能了知学菩萨修行菩萨道。释曰。此色法即是教义也。八十云。善财从初发心。乃至得见普贤已前。中间所入一切诸佛刹海。今于普贤一毛孔内。一念所入诸佛刹土过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世界。如是而行缘尽[来]来劫犹不能知一毛孔中刹海次第乃至边际。释曰。此显一毛孔量不增即如是广大也)。

  七具足无尽德者。谓诸体事。同类异类。及中一多大小长短位上下等。一一自体。皆无穷尽。如水中文。此不同。后如帝网德。此但当体。即具无尽。彼依互在。重重无尽。又亦不同微细德相。彼据一中多法齐现。此约一一即无尽穷(妙严品云。佛身普遍诸大会。充满法界无穷尽。又云。其菩提树。恒出妙音。说种种法。无有尽极。十住品颂云。欲具演说一句法。阿僧祇劫无穷尽。而今文义各不同。菩萨以此初发心。六十五说。具足优婆夷。于一小器中出一切资具饮食等。毕竟无尽。然不减少。释曰。此皆体德自在。非约解脱等业用)。

  八纯杂德者。谓诸体事。同类异类。及中一多大小长短位上下等相望。各具普别。然普与别。非即非离。融无障碍。非即故。诸体诸德。繁兴万品。非离故。一体一德。即为究竟。(妙严品说。诸异生众及余同生。各各唯得一解脱门是纯门也。普贤菩萨。得不思议诸解脱门。是杂门也。六十五云。慈行童女。见三十六恒河沙佛。彼诸如来。各以异门。令慈行入般若波罗蜜普庄严门者。此纯杂无碍也。又善财童子。所求诸善知识。各言我唯知此法门。又皆云。多劫唯修。此纯门也。彼诸善知识。皆推进云。诸大菩萨种种知见。种种修行。[种]证得者。此杂门也。自言唯一。他推有多。自他虽异。然属一身。此亦纯杂无碍也。又善财。普获诸善知识解行德证。亦杂门尔。上下文中。更有此类准知)。

  九微细德者。谓诸体事。同类异类。及中一多大小长短位上下等。一一之中。即具诸法。此不同前相在之义。彼约解别体别德相望相在。此但当法即具一切。炳然齐着。(此门亦可名普门德故。七十一云。寂静音海谓善财言。此菩萨念念出生广大喜庄严解脱门者。即是普门。于一事。普见一切诸神变故。第九回向中说。微细智。微细境。各七十二门。不可繁引。六十二中。善财于德云比丘所。闻胜进行法广说念佛门中云。住微细念佛门。于一毛端处。有不可说如来。出现悉至其所。而承事故。又离世间品说。菩萨有十种甚微细至相。依之总名微细。相容安立。今分德用。彼文属用。如后业用门。具引应知)。

  十如因陀罗德者。谓诸体事。同类异类。及中一多大小长短位上下等。相望此门。据互相容在。展转重重。无有穷尽(阿僧祇品颂中从不可言说诸佛刹。至此刹。为尘说更难等。有四重也。又四十七云。诸佛有十种知一切法尽无有余。乃至第十云。知一切法界中如因陀罗网差别。尽无有余。)。

  上来十种德相。于前纯净无漏体事。一一具有。是故成百成千等门也。

  第三业用中二。先通显所因。后别辨其相。前中谓佛菩萨成就无㝵法界相应三昧。通明解脱陀罗尼等用。前体事对应度者。转变自在。此所转境。通于染净。如后所引。

  二别辨相中。略显十类。余可准知。谓同时具足相应。相即相在。相入相作。纯杂隐显。主伴。微细。如因陀罗网。

  初同时具足相应用者。谓以诸体事。同类异类。及中一多大小延促去住染净定散位上下等。对应度者。随于一法。即普示现后之九门。同时具足。乃至尽法界所有染净法。无不同时具足相应。所以者何。一切染法一真性故。一切净法真所起故。故于堪应者。现此境界。(普贤三昧品云。能令一切国土微尘悉能容受无边法界。第十行文云。此菩萨于其身中现一切刹一切众生一切法一切诸佛。八十云。善财见普贤。一一身分。一一毛孔。有十方一切世界三千界中地水等轮诸山河海人天宫殿时劫佛菩萨。如见现在世界。如是前际后际一切世界中悉尔明见。乃至十方刹尘中。现三世一切境界一切佛刹一切众生一切佛出兴一切菩萨。及闻佛菩萨众生言音。释曰。此一普贤身。遍十方一切世界尘内无边佛会中。一一毛孔。现法界中所有诸法。莫不皆令同时具足也)。

  二相即用者。谓以诸体事。同类异类。及中一多大小长短去住染净定散位上下等。相望成用。(忉利。夜摩。兜率等三处。升天品中皆云。尔时佛神力故。不离于此菩提树下。而上升天宫者。此显坐即升升即坐也。五十三云。菩萨有十种入劫智。所谓入可数劫即是不可数劫乃至入劫即一念。入一念即劫。释曰。此上约异体相望。显相即用。若得同体。亦有即义。而不名相。准前德相第六。此应名同体成即用。五十六云。菩萨有十种游戏。乃至第十云。菩萨不分身遍一切佛会者。此一身即是一切身故也。摩耶夫人。如常之身。量同虚空者。若依大愿智幻解脱力。而成就说。亦即是此业用门也。胜热婆罗门刀山火聚。即无分别慧。能断惑网破痴闇故。七十七说。善财叹楼阁云。不动本处。能普诣一切佛刹者住处。不离一毛端处。而普现身一切世界者住处。释曰。此皆一即一切也)。

  三相在用者。谓以诸体事。同类异类。及中一多大小长短去住染净定散位上下等。相望成用。此中有二六句。准前德相相在中说。(现相品。一一尘中无量身。复现种种庄严刹。三世所有一切劫。一刹那中悉能现。贤首品云。一微尘中入三昧。成就一切微尘定。而彼微尘。亦不增。于一普现难思刹。彼一尘内众多刹。或有有佛或无佛。或有杂染或清净。或有广大。或狭小。乃至云。如一尘中所示现。一切微尘悉亦然。此大名称诸圣人三昧解脱神通力。第九回向云。此菩萨以无著无缚解脱心于一毛端量处。悉能包容尽虚空遍法界不可说不可说一切国土。皆使明见。如一毛端量遍法界虚空界一一毛端量处悉亦如是。又云。于一念中。现一众生不可说不可说劫念心。乃至现一切众生尔所劫念心。六十八云。一一毛孔内。各现无数身。一一毛孔内。各现无数刹释曰。上下文中。同此门者。准之)。

  四相入用者。谓以诸体事。同类异类。及中一多大小长短去住染净定散位上下等。相望成用。此亦同前。有二六句。(十行品云。能于一一三昧中。普入无数诸三昧。无量无边诸国土。悉令共入一微尘。第八回向云。此菩萨于一毛孔中。普能容纳一切国土。第九回向云。于一身中。悉能包纳尽法界不可说不可说身。而众生界无增无减。如一身。乃至周遍法界。一切身悉亦如是。十地品云。第十地菩萨知佛十种入劫智。所谓一劫入多劫。多劫入一劫。乃至长劫入短劫。短劫入长劫。十定品第二定云。三千世界微尘数三千大千世界。悉入是菩萨身。是菩萨身。亦入是诸世界。第十定云。菩萨自见其身往彼众会亦自见身普入诸地释曰此文即是诸位相入也。普贤行品云。菩萨有十种普入。谓一切世界入一毛道。一毛道入一切世界。乃至云。一世入一切世。一切世入一世。离世间品。十种无碍用中。亦说众生一多相入。六十云。上方菩萨以自在力。令一切世界展转相入。六十一云。此诸菩萨入一切无诤境界。乃至能令小大自在相入。此一切方普入一方。释曰。此约方体事。显相入也)。

  五相作用者。谓以诸体事。同类异类。及中一多大小长短去住染净定散位上下等。相望成用。此亦同前。有二六句。(第八地前颂云。大刹随念变为小。小刹随念变为大。如是神通无有量。世间共说不能尽。又后长行云。此菩萨随众生所乐。能以众生身等十种身互相作。第十文云。此菩萨神通随能以广狭[活]净乱住[住]次第住倒住正住等世界皆互相作。五十六云。以一国土作多国土。以多国土作一国土。以不可说劫作一劫。以一劫作不可说劫。光明觉品云。一身为无量。无量复为一)。

  六纯杂用者。谓以诸体事。同类及异类中一多大小延促前后染净定散位上下等。相望成用。(第九回向云。以无缚无著解脱心。成就普贤佛自在力。于一门中。示现种种不可说不可说劫。无有穷尽。令一切众生皆得悟入。以无著无缚解脱心。成就普贤佛自在刀。于种种门。示现种种不可说不可说劫。无有穷尽令一切众生皆得悟入。其身普现一切佛前)。

  七隐显用者。谓以诸体事。同类异类。及中一多大小长短染净定散位上下等。相望成用。(贤首品云。有胜三昧。名方网。菩萨住此广开示一切方中普现身。或现入定。或从定出。乃至广说。释曰。菩萨一身随应见异。七十六云。摩耶夫人。告善财言。菩萨将下生。放一切如来受生功德光轮。入于我身。尔时我身虽不逾本。然其实已超过世间。乃至云。如于此处为菩萨母。三千世界阎浮提中。悉亦如是。由得菩萨大愿幻解脱门故。释曰。本身无二非一处住故。一隐多显也。非多处住故。多隐一显也)。

  八主伴用者。谓以诸体事。同类异类。及中一多大小位上下等。相望成用。(现相品说。佛眉间出胜音菩萨与诸眷属坐华鬘台。显示主伴教差别相。出现品说。佛放眉间出现光明无量百千亿那由他阿僧祇光。以为眷属。释曰。人光教等主伴既尔。余法准知)。

  九微细用者。谓以体事。同类异类。及中一多大小长短去位位上下等。随其所应。当体即全具一切法。同时炳然齐现成用。(第九回向云。此菩萨于一念中。现一切众生各不可说不可说念心。离世间品云。菩萨十种甚微细极。所谓在母胎中。示现初发菩提心。乃至灌顶地。住母胎中。示现住兜率天。初生童子地。处王宫。出家苦行诣道场成正觉转法轮般涅槃。乃至云。示现大微细。谓一切菩萨行一切如来自在神力无量差别门。六十七云。一一毛孔内。各现无数身。一毛孔内。各现无数刹)。

  十如因陀罗网用者。谓以诸体事。同类异类。及中一多大小长短位上下等。相望互在。重重无尽成用。(普贤三昧品云。佛身所现。一切国土所有微尘。一一尘中。有世界海尘数佛刹。一一刹中。有世界海尘数诸佛。一一佛前。有世界海尘数普贤。入此三昧。阿僧祇品颂中。从一毛端处所有刹已下。有多重重。同类异类。皆神力现。六十四说。体舍优婆夷。答发心久近。谓善财言。菩萨神通无有量。普现一切刹网故。)。

  第二问答者。具如别行旋澓章说。第七门竟。

  第八部类传译者。依教流次第。应云翻译部类传通。今准此分三。一翻译时代。二部类本末。三传通感应。初中。此经前后翻译补阙。四本不同。初本者。晋义熙十四年。此天竺三藏佛度䟦陀罗。此云觉贤。于扬州谢司空寺。翻梵本三万六千颂。成汉经五十卷或六十卷。沙门法业笔受。慧严慧观润色。

  第二本者。大唐永隆元年。中天竺三藏地婆诃罗。此云日照。于西京大原寺。译出入法界品内两处脱文。一从摩耶夫人后。至弥勒菩萨前。中间脱天主光等十善知识。二从弥勒菩萨后。至普贤菩萨前。中间脱文殊师利申手过百一十由旬按善财顶等半纸余文。大德道成律师。薄尘法师。大乘基法师润色。依六十卷本为定。

  第三本者。证圣元年。于阗国三藏实叉难陀。此云喜学。于东都佛授记寺。再译旧文。兼补诸阙。计益九千颂。通旧。总翻四万五千颂。合成汉本八十卷。大德义净三藏。弘景禅师。圆测法师。神英法师。宝法法师。华严和上等同译。复礼法师缀文。

  第四本者。谓前第三本中。虽缮数处。然复漏脱。日照三藏所补入。法界品内文殊手按善财顶处一段要文。由此遂令前文虚指于后后经来无所因。谓前七十七及七十九中。皆云弥勒善财。诣文殊所。后文既𨷂。便将善财违弥勒命。又前七十九中。弥勒告善财言。文殊师利。为汝说一切功德。既漏此文。及使弥勒记言无验。又八十初云。善财一心愿见文殊师利。见三千大千世界尘数知识者。此文失次。居然可见。谓上句既云愿见文殊师利。次句忽云见三千等。此语断绪无来由故。是故知上以新旧两经。与梵本仇校。还将日照补文。安喜学脱处。遂得断文再续缺义复全。今之所传。即此第四本也。

  二部类本末中三。一本部。二别行。三论释。初中西域相传。佛涅槃后六百年时。龙树菩萨入龙宫。见此经有上中下三本。其上本有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颂。四天下微尘数品。中本有四十九万八十八百颂一千二百品。下本有十万颂三十九品。龙树乃诵得下本。流布人间。今此所传。即其本也。

  二别行者。一切经中。兜沙经一卷。是名号品。菩萨本业经一卷。是净行品。小十住经一卷。是十住品。大十住经四卷。是十地品。如来性起微密藏经两卷。是出现品。显无边佛土功德经一卷。是寿量品。度世经六卷。是离世间品。罗麻伽经三卷。是入法界品。等目菩萨所问三昧经二卷。是十定品。又于阗国三藏提云陀般若所翻。修慈经一卷。金刚鬘经十卷。并实叉难陀三藏译。如来不思议境界经等。并是华严眷属。非本部内。别行之经。以其三种世间严事劣故。

  三论释者。龙树菩萨造。大不思议论。有十万颂。备传西域。此方汉本。十住毗婆沙论十六卷。是彼中释十地内初两地也。又世亲菩萨造。十地论。释十地品。魏朝勒那三藏。及菩提流支。各翻一本。于时光统律师。自善梵文。又奏二三藏对御参详。糅成一部一十一卷。见传于代。又魏朝僧灵辨。爱重此经。于五台山。顶戴祈请。经于三载。遂感冥加。悟斯玄旨。爰诣悬瓮山。造此经释。凡一百卷。颇传于代。

  三传通感应者。旧本灵徴。具如五卷华严传说。今此八十卷本。初释之后。佛授记寺诸大德等。共请华严和上讲此经。其年十月十五日开讲。便即入文。至十二月十二日晚上讲。讲至华藏世界海震动之。其讲堂中及寺院内。忽然震动。于时听众道俗有数千人。共睹斯徴。叹未曾有。时三藏法师实叉难陀。及寺大德明诠律师。德感法师等。述兹灵应。具状以闻。都维那慧表署状为首。即以圣历三年腊月十九日进。

  则天圣皇后。亲运神笔批状报云。省状具之。昨因敷演微言。弘扬秘迹。初译之日。梦甘露以呈祥。开讲之辰。感地动而标异。斯乃如来降迹。用符九会之文。岂眹庸虚。敢当六种之应。披览来状。欣畅兼怀。此批并状。具如别录。第八门竟。

  第九具释题目中二。初通辨诸经。后别显当部。前中诸经得名。大例有二种。一单名。二复称。单中六。一依说法者名。如无尽意菩萨经等。二依请法者名。如贤护经思益经等。三依所为者名。如大集经须达经优填王经等。四依说法处名。如密严经楞伽恒水经等。五依喻名。如大云经大宝积经等。六依所说立名。此类稍多。略显八种。余准应知。一依所说人名。如僧染经孛经等。二依所说处名。如阿弥陀经阿閦佛国经等。三依所说时名。如时经贤劫经新岁经等。四依所说喻名。如群牛譬经杂譬喻经等。五依所说行名。如正恭敬经施灯功德经善戒经大悲经修慈经诸三昧为经忍辱经等。六依所说依名。如十住经佛地经等。七依所说事名。如华手经胎藏经等。八依所说法门名。如僧伽吒经缘起经等。

  二复称者。谓即如前单名之类。或有二三四等和合一处。共目一经。此类亦多。略显三五。余准应知。谓或以法喻合名。如法华经等。或以智果为名。如大般若等。或智喻为名。如金刚般若等。或以教义为名。如解深密等。或是约人为名。上首菩萨同此名故。或有以数喻为名。如百喻经十轮经等。或人法数喻为名。胜鬘经等。乃至广说。其单名复称。皆有释名得名。不可具叙。

  二别显当部中二。初辨异名。后显本号。前中二初明余部中所说。后明当部中所说。前中三。一以所说法为名。如智度论属累品中。此经为不思议解脱经故。二喻名。如涅槃经及观佛三昧海经。名此经为杂华经故。三数名。如梁摄论第十胜相中。名此经为百千经故。后明当部中异名者。如下文出现品及离世间品。依别德用。各立十名。至后当辨。

  后显本号者。谓此一部经首。总相称为大方广佛华严故。于中三。一总相科简。二别显义类。三释名得名。初中有四对八事。一教义相对。谓大等字是所诠义。经之一字是能诠教。二就义中人法相对。谓大等三字是所得法。佛等三字是能得人。三就人中行果相对。谓佛字是所严果。华字是能严行。严之一字通前能所。无别自体。四就法中体用相对。谓大之一字。是无㝵法界体。方广两字。是无㝵法界用。

  二别显义类者。谓大等六事。各有多义。且初大义。具显则无量。略辨十种。余准思之。一处大。谓此经充遍十方法界一切世界乃至尘内空毛端处微细重重一切刹故。二时大。谓此经遍前后际九世十世乃至念劫重重故。三归大。谓余所得终归此故。如被机中说。四信大。谓此教中说信能具一切佛法故。如贤首品说。五心大。谓初发菩提心。所期无限。皆与佛等故。如发心品说。六愿大。谓凡所修行回向三处无自为故。如回向品说。七行大。谓菩萨行海一一悉包无尽法界故。如普贤行品及离世间品说。八果大。谓依正二种具足十身通三世间故。如华藏品及十身相海品等说。九能诠教大。谓此经一一名句字。即是尽十方法界世界前后际劫。乃至微细重重时刹中诸佛所说教海无有余故。如上下文中具显。十义大。谓称前教故。二方广有十义。谓杂集有五义。入大乘论有六义。中间除共同者。合有十义。初杂集中五者。彼论第十一云。方广者。谓菩萨藏相应言说。一切有情利益安乐所依处故。宣说广大甚深义故。广破一切障故。无有诸法能比类故。入大乘论六义者。彼第一云。毗佛略者。为众生说对治法故。亦有众多义故。亦以多庄严具故。亦能出生无量大果报故。非是称量所能知。除断一切诸邪见故。释曰。前论破重障。后论随对治。此二同也。是故合有十义。三佛有十义。然有两说。一如佛地论第一说云。具一切智一切种智。离烦恼障及所知障。于一切法一切种相。能自开觉一切有情。如睡梦觉。如莲华开。故名为佛。二如真谛三藏七事记中引真实论。佛具十义。谓觉胜天鼓。不由他悟。离二无知。已过睡眠。譬如莲华自性无染。具足三义。(一假名佛。谓六神通。二寂静佛。谓惑不生。三真实佛。谓即真也)具足三德(般若。解脱。法身)具足三宝性。自知令他知(谓自觉谓他也)四华是杂华。喻于万行。略显十义。余准应知。一无染着义。谓虽为能造水等。所造不为水着。喻离相行。虽因有漏境界修成。而不为漏法所染。二柔耎义。喻柔和行。三自开义。喻无功用行。四可观义。喻慈忍行。五馚馥义。喻戒定等行。六鲜净义。喻离障行。七相状巧成义。喻中道无住行。八味甘美义。喻禅行适悦故。九堪为严义。喻修显行。十能感果义。喻修生行。五严有二义。谓能严所严故。即以前无尽行华。严前无边佛果也。六经有八义。或十义。谓杂心五义。一出生。二显示。三涌泉。四绳墨。五结鬘。佛地论中。说有二义。一贯穿所说。二摄持所化。依涅槃仁王。同说一义。谓总相义。如藏部中辨。或十义者。于前更加常法二义。此如俗书训释可知。三辨得名释名中二。初得名。后释名。前中大以当体为目。包含为义。方广就用标称。周遍为义。佛以觉照彰名。果满为义。华是喻名。感果为义。严以资庄得名。通能所为义。经以总相得名。契合为义。后释名中四。一以体望用有一释。谓瑜伽二十一云。佛为声闻说十二分教。今为简彼方广故。谓之大。准此而言。则大之方广。依主释。二以人望法。通有二释。谓以法简人。即大方广之佛。非下乘佛也。以人简法。即佛之大方广。非因依所得法故。皆依主释。亦通有财。三就人中。行望于果。即佛之华严。而行非余果之行。果望于行。即华严之佛。而果非余行之果。皆依主释。亦通有财。四教义相望。教是义教。即大方广佛华严之经。义是教义。即经之大方广佛华严。皆依主释。有有财同。第九门竟。

  续华严略疏刊定记卷第一
卍续藏第 03 册 No. 0221 续华严经略疏刊定记


  续华严略疏刊定记卷第二(上下合)(尽世主妙严品)

  第十依文正释中二。先通辩诸科。后别依二释。前中本疏科此一部经文。总为十例。一本末部类。二本部三分。三问答相属。四以文从义。五前后摄褺。六随品长分。七随会次第。八本末大位。九本末遍收。十主伴无尽(今存中八思之可见)就存八中。初本部三分者。谓序正流通。世主妙严一品。即为序分。证信发起通九会。故现相品已去是正宗。三流通分者。古今七释。一光统师云。以入法界一品为其流通。证入法界广无边故。二隋远法师。以法界品内明善财童子已去。属流通分。三灵裕法师。以法界品末九十五颂。而为流通。以叹德终极故。四有师云。以九十五颂末后二颂。为流通。以结说无尽。叹益劝修故。五有师云。流通分不在此中。以经来未尽故。六有师云。此经假使十万颂来尽。亦不合有流通。以法无尽。说无休息故。故大般若。前后诸会。一一各有流通此。经诸会前。既并无流通。当知后来亦不应有。七有师云。余眷属经为此流通。以彼皆是此流通故。按前七释。第四为正。所以者何。前三非是劝学付属二种相故。第四释内有劝学故。来未尽经品。在华藏毗卢相海随好等内。不在八十卷后故。第六释云。以法无尽。说无休息。故无流通。翻例大般若者。斯甚不可。违五义故。一违自引例。谓大般若十六会经。各别证信。是以亦别有流通。此经诸会。共一证信。不可翻例无流通也。二违自所立。谓以法无尽无终极故无流通者。亦应不许有序分也。所以者何。证信本为后代疑经故。以六事证之令信。今既有序。岂无流通邪。又此宁是不结集经。若许结集。不许流通。未醒人也。三违现事。谓此经今既现行于代。如何现见。而执为无。若谓虽有佛不付属令流通者。此岂文殊阿难专辄结集也。四违自教。谓此经发心十住出现等品皆云。我等诸佛护持此经。令久住世。为未来菩萨未曾闻者。令得闻故。五违二机教。谓佛于十地诸菩萨所。未曾灭度。说亦无断。不假结集。故无序分。亦无流通。正宗之名。于兹亦废。无缚对故。或彼如来。说一一部时。有发起劝学容具三也。若于地前诸菩萨所。或有现前见佛灭度。或有灭后根熟应闻。对此即须证信流通二分安立。今若以地前有流通之教。同地上无结集之经。乃是混乱两机。不分二机也。第七释云。以余眷属经。为此流通者。此亦不然。有五过故。一彼眷属经。应无序正二分。此经序正。即彼正序故。二彼经不合更有流通。全部总为此流通故。又有三过。同前第六说。

  二问答相属者。此科直就正宗中说。九会总有五番问答。初第一会现相品中。大众起四十句问。当会答尽。此名举果劝乐生信分。二第二会初名号品内。诸菩萨念请有五十句问。讫至第七会末答尽。此名修因契果生解分。中间虽更有诸问答。并是随问随答。非大位问答也。三第八会初普慧菩萨起二百句问。后普贤菩萨以二千句问答。当会答了。此名托法进修行德分。四第九会初大众念请有六十句问。佛入师子频申三昧。示法界身云为答。此名大众顿证法界分。五善财童子。于福城东。问文殊师利。文殊教问善知识法。自后展转指授。乃至到普贤所。前后总历五十三处。见五十五人。五十三处问。五十二处得五十三法门。此约大位问答得法。斯总名为一人历位渐证分。亦可前名果证分。此名因证分。或前是别门之总。后是总门之别。总别不相离。镕融无碍思之。三以文从义科中二。初序分。后正宗。就正宗中。总有五周因果。即分为五。一初会中一周因果。名为所信。五品中初四品。明毗卢遮那依果。最后一品明佛往因。即大威光童子也。二从第二会至第七会中随好品。一周因果。名为生解。亦名差别。谓前二十六品。历会显因。次有三品。明彼果故。三从普贤行品。至出现品。一周因果。名为出现平等非差别显故。四第八会中。一周因果。名为成行。谓普慧问中。一百九十七句问因三句问果。或成如来力一句。通在因果。答准可知。对此所明。而成行故五第九会中。一周因果。名为证入。谓此品初。明佛现法界身云是所证之果。后显善财求法修行。是能证之因也。

  四前后摄褺科中有十重。一始从初品。至第九会中文殊未出重阁已来。是其本会。亦名佛会。佛为会主故。后从文殊出阁已去。乃至普贤已来。皆是末会。亦名菩萨会。以诸善知识为会主故。二前中有二。谓前八会。明信解行因果。后第九一会。显证入法界因果。三前中复二。谓前七会。明信解因果。后一会显成行因果。四前中复二。初随好品已来。明差别因果。后普贤出现二品。显平等因果。五前中复二。初第六会已来。明因中自分行。后十定已去。显因满胜进行。六前中复二。初第五会末明凡位行。后第六会。显圣位行。七前中复二。初第二会末。明外凡行。后次三会。显内凡行。八前中复二。初光明觉品来。明所依所信之境。后问明等三品。显能依能信之行。九前中复二。初世主品。显于教生信。后现相等八品。明于佛生信。(初五依果后三正果)十前中复二。初为后代根性引证令信。后尔时华藏下。为现前机器发起信乐。

  五随品长分科中有十分。一世主品是证信发起分。二次四品是依果殊胜分。三次一品是正果因修分。四名号等三品是三业应机分。五从问明至住处品。是生解修因分。六从不思议法品至随好品。是生解成果分。七普贤行品是出现成因分。八出现品是出现成宗分。九离世间品是顿摄因果分。十入法界品是证入法界分。

  六随会次第科中有十分。初妙严品是九会都序分。余九会各一分故。谓第一会是举果生信分。第二会生解之信分。第三会解修十住分。第四会解修十行分。第五会解修十向分。第六会解修十地分。第七会解修因圆果满分。第八会进修成行分。第九会证入法界分。

  七本末大位科中有六十四序分。分为一分。九会中本会。即为九分。末会中有五十四分。具显如前。通前总为六十四分。

  八本末遍收科中。有三千大千世界尘数余一百二十四分。谓序分为一。九会为九。六千比丘闻法为一。善财已去一百一十三故。弥勒云。此长者子。曩于福城。受文殊教。展转南行。经由一百一十善知识已。然后而来。至于我所。释曰。即准此文。善财未见弥勒前。已经一百一十知识。既后更见弥勒文殊普贤。明知总见一百一十三人。后文殊处云。文殊师利为善财童子。示教利喜。令得阿僧祇法门。乃至云。于是善财。得见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诸善知识故。

  后别依二释者。谓于上八例科中。今依初二。依初科者。妙严一品是序分也。现相品下是正宗也。流通有无具如前说。问若妙严品是序分。属初会不。设尔何失。二俱有失。若言属者。信闻成就应唯初会。若不属者。处众成就属何会耶。

  答属初会。不所以者何。处众唯是初会序故。余四通为九会序故。信闻二种文局义通。时主二种文义俱通。依差别门。且尔分别。若约融摄。则相遍无碍。

  就前序分中二。初明此主序。后如此世界下。明结通十方世界海序。前中二。初明证信序。后尔时华藏下。明发起序。前中二。初总料简。后正释文。前中三。一证信所由。二证信所为。三科文差别。初中两说。一依智度第二云。佛涅槃时。于俱夷那竭国娑罗树林中。北首而卧。欲入涅槃。阿难亲属爱未除故。未离欲故。心没忧海。不能自出。尔时长老阿泥卢豆。语阿难言。汝是守佛法藏人。不应如凡人自没忧海。一切有为法是无常相。汝莫愁忧。又佛手付汝法。汝今愁闷。失所受事。汝当问佛。佛涅槃后。我曹云何行道。谁当作师。恶口车匿云何共住。佛经初首。作何等语。如是种种未来要事。应当问佛。阿难闻是事。心闷少醒。得念道力。于佛后卧床。以是事问佛。佛告阿难。若今现在。若我过去。乃至广说。身受心法。以除世间贪忧。又云。从今日后。解脱或经。即是大师。如解脱或经说。身业口业。应如是行。车匿比丘。如梵天法治。若心耎后。应教迦旃延经。即可得道。复以是我三阿僧祇劫所集法宝藏。是藏初。应作是说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方某国土某处树林中。是我法门初首。应如是说。何以故。三世诸佛经首皆称是语。今我经初。亦应称此如是我闻一时等语。

  二依大悲经第五云。佛告阿难。我今以是正法宝藏。付属于汝。汝勿令毁灭。阿难白佛言。我今云何修行法眼。乃至云。我复云何结集法眼。佛告阿难。我灭度后。有诸大德比丘僧众。集法毗尼时。彼大德摩诃迦叶。最为上首。阿难。时彼大德诸比丘众。应如是问。世尊何处说大阿波陀那。何处说摩诃尼陀那。乃至云。何处说声闻藏缘觉藏菩萨藏。阿难。时彼比丘如是问已。汝应答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摩伽陀国菩提树下初成正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伽耶城。乃至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拘尸那城力士生地阿利罗䟦提河边娑罗双树间。乃至云。佛说经已。一切大众。皆大欢喜。顶戴奉行。阿难。汝应如是结集法眼。(有人云大悲经中优波离教阿难问者。今勘无此文)。

  二证信所为中六。一为断疑故。真谛三藏引微细律云。结集法时。阿难升座。身变如佛。于是大众遂生三疑。一疑大师从涅槃起重来说法。二疑他方有佛来此。三疑阿难转身成佛。阿难说此如是我闻语已。大众三疑一时顿断。谓身若是佛。无此言故。二为生信故。智度论第三云。说时方人。令人心生信故。三为异外道故。外道经首。置阿讴二字。表断常故。四为息诤论故。智度论云。若不推从佛闻。言自制作。则诤论起故。五为离增减过故。佛地论第一云。应知说此如是我闻。意避增减异分过失。谓如是法我从佛闻。非他展转。显示闻者有所堪能。诸有所闻。皆离增减异分过失。非如愚夫无所堪能。诸有所闻。或不能离增减异分。结集法时。传佛教者。初作是言。为令众生恭敬信受。言如是法我从佛闻。文义决定无所增减。是故闻者应正闻已。如理思惟。当勤修学。六为顺同三世佛故。如前所由门中智度论说。

  三科文差别中三说不同。一依真谛三藏七事记中。科此证信序。以为七事。一如是者。标所闻法。二我者。出能闻人。三闻者亲承音旨。四一时者。善合时宜。五佛者。显能说师。六摩竭国者。彰说有处。七观自在等者。表非独闻。

  二依大智度论。龙树菩萨。科为六种成就。一信。二闻。三时。四主。五处。六众。此望前七。合前二三。余皆同也。

  三依佛地论。亲光论师。科为五事。一总显已闻。二教起时分。三别显教主。四彰教起处。五教所被机。此望前六。但合信闻。余皆同也。上来第一总料简讫。

  自下第二正释文者。今依龙树六种成就科。释此文。于中三。初总标五成就。二阿兰若下。别显四成就。后有十佛下。总别标显众成就。初中分五。一如是者信也。二我闻者闻也。三一时者时也。四佛者主也。五在摩竭提者处也。初中二。先别解信。后信与闻合释。前中略叙七家。一智度论第二云。问曰。诸佛经中。何故初称如是语耶。答曰。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如是义者即是信。若人有信清净。是人能入佛法。若无信。是人不能入佛法。不信者言是事不如是是不信相。信者言是事如是。

  二真谛三藏云。真不违俗。名之为如。俗顺于真。称之为是。真俗无二。故称如是。

  三肇法师云。如是者信顺之词。夫信则所信之理顺。顺则师资之道成。经无丰约。非信不传。故建言如是。

  四智者师云。以文为如。以理为是。文以巧诠为如。理以无非为是。文巧理当。故言如是。

  五融法师云。如是者。感应之瑞也。如以顺机受名。是以无非立称。众生以无非为感。如来以顺机为应。经以名教出于感应。故云如是。

  六隋朝远法师云。阿难所说。如于佛语。故名如。为简相似之如。故复称是。

  七梁武帝云。如是者。谓如斯之言是佛说。故言如是。

  后合释信闻中。略有九说。佛地论中。自有六解。一云如是我闻者。谓总显己闻。传佛教者。言如是事我昔曾闻。(此总句为一释)。

  二依譬喻。谓当所说如是文句。如我昔闻。

  三依教诲。谓结集时。阿难告众。如是当听。我昔曾闻。

  四依问答。谓有问言。汝当所说音定闻耶。故此答言如是我闻。

  五依许可。谓结集时。诸菩萨众。咸共请言。如汝所闻。当如是说。传法菩萨。便许彼言。如是当说如我所闻。

  六依传无增减。谓如是法。我昔曾闻。此事如是。齐此当说。定无有异。

  七功德施论云。如是我闻者。显示此经是佛世尊现觉而演。非自所作。

  八长耳三藏。依三宝释。谓依佛宝故言。如佛所说是我所闻。如我所闻是佛所说。依法宝故言。如我所闻是称理之说。如彼称理之教。是我所闻。依僧宝故言。如我所闻是诸菩萨同闻。如诸菩萨同闻。是我所传。

  九梁朝云法师云。如是我闻者。将传所闻之法。先当提举一部。谓如是经教。我于佛闻。上来诸说。虽各有理。然今且用三家所说。谓智度论信相释。佛地论无增减释。云法师释。

  二闻成就中二。先与如是合释。此如前说。后单解我闻。今应正辨。于中二。初释文。后问答。前中二。先释我。后解闻。前中佛地论第一云。我谓诸蕴世俗假者。释曰。依此经宗。传此教者既当位极。而称我闻。即是无漏蕴上随世流布。假立名言。即此名言称实称我。谓即四德真实之我。八自在我。因分有故。

  二解闻中二。初明小宗。自有三说。一萨婆多宗。耳闻非识。二法救论师。识闻非耳。成实同此。三譬喻论者。和合能闻。如大婆沙第十三说。

  二依大乘。亦有三门。一依法相。二约无相。三就无㝵法界。初中四说。一耳闻非识。杂集第二云。耳界何相。谓能闻声。瑜伽三十五云。数于此声至能闻。故名为耳。二云识闻非耳。佛地论第一云。闻谓耳根发识领受。瑜伽释论云。闻谓听闻。即是耳根发生耳识。闻言教故。释曰。上二论以耳不能闻。要待发识。然后得闻故。或此二论。取二和合。文并通也。三云六法合闻。智度第一云。尔时耳根不坏。声在可闻处。作意欲闻。情尘意和合故。耳识生。随耳识生。即意识生。能分别种种因缘得闻声。四云。八缘故闻。谓即于前智度所说。加七八识。为染净依。通依等故。成唯识第四云。由此五识俱有所依定有四种。谓五色根六七八识。随阙一种。必不转故。同境分别染净根本所依别故。

  二约无相中二说。一依。二缘。能闻显闻无性故。杂集第一云。问曰为耳闻声。为识等耶。答非耳闻声。为识等耶答非耳闻声为识等耶答非耳闻声。亦非识等。以一切法无作用故。由有和合假立为闻。眼等亦尔。广如彼说。二依智度第二云。问曰闻者云何。耳根闻耶。耳识闻耶。意识闻耶。若耳根闻。耳根无觉知。故不应闻。若耳识闻。但唯一念不能分别。故不应闻。乃至意识亦不能闻。由先五识识五尘。然后意识。识意识不能识现五尘。但识过未五尘。若意识能识现五尘者。盲聋之人。意识既行。应识色声。答曰。非耳根闻。乃至亦非意识能闻。从多因缘和合故闻。不得言一法能闻。乃至云。尔时耳根不坏。声在可闻处。作意欲闻。情尘意和合。故耳识生。随耳识生。即意识生。能分别种种因缘。得闻声。是故不应难言谁闻声。佛法中无有一法能作能见能知能说。偈云。有业亦有果。无作业果者。此第一甚深。是法佛能说。虽空亦不断。相续亦不常。罪福亦不失。如是法佛说。

  三就无碍法界者。谓传法菩萨。以无㝵法界耳。闻无㝵法界法。能闻所闻。皆遍法界。如是之闻是此闻也。上来释文竟。

  二问答中四。一问依上诸说耳等能闻。何故言我闻耶。

  答佛地论云。废别就总。故称我闻。

  二问说此经时。声闻在会。如聋如盲。又传教弟子。当时未有此称我闻定是谁耶。

  答此有三释。一云余人称故。无前难也。然有三说。一弘广菩萨。称此我闻。故涅槃第四十云。我涅槃后。阿难比丘所未闻经。弘广菩萨当能流布。阿难所闻。自能宣通故。二通诸菩萨称其我闻。故菩提留支译金刚仙论云。佛在铁围山外二世界中间。召集阿罗汉八十亿那由他。菩萨无量无边恒河沙数。结集大乘。当于尔时。菩萨声闻皆云。如是我闻。佛在其处。说某经。广如彼说。三文殊师利称故。智度论云。迦叶阿难。于王舍城。结集三藏。为声闻藏。文殊阿难。于铁围山。结集摩诃衍。为菩萨藏。亦不可说阿难对于文殊作结集主称我闻也。

  二云展转从他闻故。称此我闻。亦离前难。故报恩经第六云。阿难从诸比丘边闻。或有诸天。向阿难说。

  三云阿难亲闻故。而称我闻。为有四说。一如大集法经说。有三种阿难。谓阿难陀持声闻法。阿难陀䟦陀罗持缘觉法。阿难陀婆竭罗持菩萨藏。金刚仙论及真谛般若疏。引阇王忏悔经等。并同此说。此诸经论。既说阿难有其三种。海称我闻。则离前难也。二阿难先未闻经。佛重为说。故称我闻。亦离前难。故报恩云。阿难未为佛侍。二十年中。佛所说法。因阿难请。并为重说。三阿难得胜定总持等故。金刚华经云。阿难得法性觉自在王三昧故。如来前所说经。皆能忆持。与亲闻无异。涅槃云。阿难多闻士。若在若不在。自然能解了。常与无常义。四阿难是大菩萨。故得亲闻。不思议境界经云。尔时复有千亿菩萨。现声闻形。亦来会坐。其名曰舍利弗目犍连乃至云阿难提婆达多䟦难陀等。而为上首。皆已久修六波罗蜜。近佛菩提。为化众生。于杂染土。现声闻形。释曰。准此经文。为究竟说。前诸说者。皆方便尔。

  三问传佛教者。何不称名。但云我闻。

  答恐滥同名失故。他亦有我岂无滥耶。己身称我。定属自故。故无滥失。

  四问一切佛教。说无我人。何故经首乃称我耶。

  答此有两释。一依智度第二。略由五义。一佛弟子辈。虽知无我。随俗说我。非实我也。二世界语言。有三根本。一耶二慢三名字。初二不净。后一是净。一切凡夫具三种语。见道觉人有慢名字。无学圣人。唯有名字。内心不实法随世界人故。共传是语。三除世邪见。四顺俗无诤。五若佛弟子。着无我相。容可难言。既知无我。何故称我闻。诸法尚不着。何况着无我。

  二依瑜伽第六。略由四义故称我闻。一为世间言语便故。二为随顺诸世间故。三为断除决定无我诸怖畏故。四为宣说自他得失。令生决定信解心故。显扬第九杂集十三。皆同此说。问答竟。

  第三时成就中四。一通显时分。二别释一时。三辩体。四问答。初中二。先述古德。后依论释。前中三说。一菩提留支云。时有多种。谓一念时。日夜时。百年时。一劫时。春夏秋冬时。今言一时。非此等时。正是如来说此经时。

  二长耳云。时有两种。一半音时。对缘不遍。二圆音时。对缘普遍。又云。梵音劫波。自有三种。一迦罗时。此云别相时。如说戒律时。大戒时得闻。小戒时不得闻。出家时得闻。在家时不闻。国王得闻。余人不闻。二三摩耶时。此云破邪见时。谓五部阿含九分达摩。不简白黑。一切得闻五。部者谓长中杂增一百部也九分者。谓一分别说戒。二世间。三因缘。四界。五同随时得。六名句文。七集定八集业九诸蕴。一分各有六千偈。六九五十四。合五万四千偈。如真谛部执记第一卷及智度论说。三世流布时。如说一时佛在恒河岸。一时在申恕林等。今言一时。依后二说。或依第三。

  三真谛云。时有十种。一佛出世时。二说正法时。三听时。四持。五思。六修。七下善根时。八成就善根时。九解脱善根时。十平等舍心时。(谓心离退离动弃法。拔沉抑浮。调停得中。念舍平等。得入正法。今此通四也)二约论释中二说。一梁摄论云。时有三种。一平等时。谓无沉浮颠倒故。二和合时。谓令能闻正闻故。三转法轮时。谓正说正受故。今云一时。通此三种也。二智度论云。时有二种。一迦罗时。通假及实。内外通用。二三摩耶时。唯假非实。今云一时者。是后所摄。

  二别释一时中三。一依功德施般若论云。一时谓说此经时。余时复说无量经故。

  二依佛地论。自有三说故。彼第一云。言一时者。谓说听时。此就刹那相续无断说听究竟。总名一时。若不尔者。字名句等。说听时异。云何言一。二云或能说者。得陀罗尼。于一字中一刹那顷。能持能说一切法门。或能听者。得净耳根。一刹那顷间。一字时。于余一切。皆无障碍。悉能领受。故名一时。三云或相会遇时分无别。故名一时。

  三依此经。始成正觉时。一刹那。或无量劫。融无障碍。乃至具摄一切法界。无不皆尽。方名一时。

  三辨体中。一云与时大小宗中通有四说。一依萨婆多及经部宗。蕴门俱以五蕴为性。界处门中。有为为性。

  二依大乘法相。五蕴门中行蕴所摄。界处门中。法处法界意识境故。佛地论云。时者即是有为法上。假立分位。或是心上分位影像色心等上总假立故。是不相应行蕴所摄。

  三依无相者。智度论第二云。问曰。佛法中。数时等法。实无所有。蕴界入所不摄故。乃至云。如是等种种。除邪见故。不说迦罗时。说三摩耶时。答曰。见荫界入生灭假名为时。无有别时。所谓时方离合一异长短等名字。凡人心着。谓是实法。以是故。除弃世界名字语言法。释曰。此以离相为性也。

  四依相无相无碍者。谓一之与时。皆是德相。应机之具。是故一收一切数。尽为一体。一时摄一切前后际劫。尽为时体。乃至各具无边无尽理事无碍法界。以为其性。所以者何。一切诸法。不离此故。染界妄心所现一时。于此一时。即是不是故。

  四问答者。问说处城国既具标名。说时日月何不别显。

  答且依标总由二义故。但云一时。若据别显。许亦无失。言二义者。一言略义同。故云一时。谓佛说法。或一刹那。乃至多劫。一期究竟。总名一时故。二语言便易故。言别显无失者。即如此处文云。始成正觉故。又别行十地经云。成道未久。第二七日故。涅槃云。二月十五日。临涅槃时故。仁王云。年初月八日。方坐十地故。如是等文。处处皆有。不可繁引。上来第三时成就竟。

  第四主成就中三。先得名。次出体。后问答。初中三。一佛。谓佛陀。此翻为觉。即圆满大智照用者也。所照是何。谓菩提法。即真俗无二无障碍法界境也。二依佛地论第一云。具一切智一切种智。离烦恼障及所知障。于一切法一切种相。能自开觉。亦能开觉一切有情。如睡梦觉。如莲华开。故名为佛。三依此经宗。始本无异之智。照法界法。无有差别。名之为佛。下文云。于一切法。成最正觉故。普照境界。同一法性。始本冥会。境智一如。名之为佛。

  二体性者。依佛地论。五法摄大觉地。谓四智及清净法界。依此经宗。具摄无边无碍法界一切诸法。乃至三种世间。总摄为体。

  三问答中三。一问说此经者。或佛自说。或菩萨说。或佛菩萨光明中说。或神天等种种类说。何故今此唯称佛耶。答说虽多类。莫不皆承佛力。佛为主故。证信胜故。但标佛也。故智度云。若不推从佛闻。则诤论起故。

  二问。大师具有十号。何故经首唯标佛称。答依真实论。佛具十义。余号不尔。故但云佛。十义如前具释题目中说。

  三问说此经佛。为他受用。为粗化身。设尔何失。二俱有过。若他受用。则不应在摩竭提国。又与十地偈颂相违。彼云。人间最胜世中上。释师子法加于彼。若粗化身。则不应名毗卢遮那。现相品云。毗卢遮那大智海面门舒光无不见。如是等文。诸会皆有。如何释通。

  答说此经佛。非唯他受用。亦非唯粗化。所以者何。十身说故。谓如来身应机而有。机宜无尽。佛身亦然。故说十身。意显无尽。然佛一身与无尽身。非一非异。何以故。由是佛故。入法界名号等品。皆说一身。或称释迦牟尼。或称毗卢遮那。或称悉达多等。故无违也。十身者。如别行章说。上来第四主成就竟。第五处成就中。总标摩竭提者。西方诸佛六说不同。一云摩竭提者。总相而名。谓之善胜。善中之胜故。或善即胜故。二云摩不也。竭恶也。提处也。由此处所无恶法故。三云摩不也。竭害也。提处也。以此国无刑戮。有犯死者。置之寒林故。四云摩遍也。竭提聪慧也。言总慧之人。遍其国内故。五云摩竭星名也。提处也。以此国界属彼星故。六云摩大也。竭提体也。言此国于五印度诸国之中。境界最大故。上六说中。今用表法。第六为胜。谓所明法界广大包含故。或通初四。理亦无违。

  自下第二。别显四成就者。一别显处深。二始成下别显时遍。三其地下别显处严。四尔时世尊下别显主德。初中二。先释文。后问答。前中云阿兰若法菩提场中者。今勘梵本。正云达摩阿烂攘。此翻为法闲寂。亦曰法无諠诤。此名简异事无諠诤。谓事寂事諠。时处必异。法无諠诤。諠即无諠。故曰达摩阿兰若也。即由此理。凡译梵言。不必皆回。故阿兰若有其三类。一檀陀迦阿兰若。谓沙碛处也。二摩登伽阿兰若。谓冢墓间。去村落。一俱卢舍。依婆沙一百三十六说。四肘为一弓。五百弓为一俱卢舍。今计二尺为肘。四肘即八尺。总有四千尺也。依正量部。一俱卢舍。一千弓量。八尺为弓。总八千许步。当此减四里少许。真谛释云。阿兰若者。名无声处。谓无聚落声。无采斫声。无斗诤声故。三达摩阿兰若。即此所明。具释如前。

  言菩提者。此云所觉法。即真俗镕融。无碍法界。于此证会故。场谓檀场。譬类之名。如世坛场灵祇栖托。佛为众声灵祗之最。托迹所依假其名尔。按西域记。摩竭提国。在中印度界。王舍城处其中。去此王舍城。西二百余里。有山名伽耶。山南有树。名毕钵罗。由佛于下得菩提故。改名菩提树也。

  后问答者。问说此经处。为净秽邪。设尔何失。二俱有过。谓若是秽。不应云宝树宝池。又此品末。亦不应说言尔时华藏界其地六种动。若是净者。说九会处。何故皆在娑婆人天。

  答准上下文。华藏娑婆。就相说异。以相从性。无碍圆融。是故依如此处。说如此法也。问此初会。既在摩竭国说。彼国众生有预会不。设尔何失。二俱有过。若有预者。经何不言。若无预者。何须此说。答此有二义。一为表法。二为应机。言表法者。谓摩竭国是诸国之上首。第一会为九会之最初。故此说也。言应机者。会中菩萨。除十方新来。余皆随愿生于此国。斯即应机。何必要列凡俗方是所化之众。

  第二别显时遍中二。先释文。后问答。前中始成正觉者。谓前但总标闻法一期究竟。然未别指的在何时故。此别名始成正觉时也。谓初成就正真觉智。然此约教总有五说。一依小宗说。菩萨于菩提树下。修三十四心已。得菩提时。名始成正觉。如婆沙八十二说。二依权教大乘。自有两说。一约八相化身。于觉树下。现降魔已。示成正觉时。名始成正觉。二约报身。三无数劫。备修万行。十地满足。无间道后。四智创圆时。名始成正觉。三依实教大乘。亦有两说。一以始觉智。同本觉智。无始本两异之时。名始成正觉。二以十佛法界身云。周遍法界。时处皆尽。无处无时。无非应现新成佛。名始成正觉。即前化相。亦即是此。所以者何。众生须成始成无不应故。今此所明。是最后也。

  第二问答中五。一问此虽别显教起时分。而云始成正觉。然未定说成道已后几日说耶。

  答准十地论经说。佛成道后。第二七日。即说此经故。若尔何故佛不思议品说。一切诸佛现身说法。周遍法界一切时处故。彼中云。一切诸佛。能于一身。化现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头。一一头化出若干数舌。一一舌化出若干数差别音声。一一音声。演若干数修多罗。乃至云。未来际劫。犹可穷尽。如来化身。所转法轮。无有穷尽。又乃至云。所有音声文字句义。一一充满一切法界。其中众生。皆得解了。而佛言音无变无断。无有穷尽。

  答此中第二七日者。即是摄尽九世十世之第二七日。是故此日说即是彼一切时说。故不相违。问若尔。诸时相望相摄力齐。何要在此。不在余时。

  答此即是余。不得说余。又亦不碍表初之说。以不怀相故。问世亲菩萨。释十地经云。此法胜故。在初时及胜处说。岂初二会及七八九会。所说佛果。不如十地。又密迹普曜二经同说。成道已第二七日。于鹿野苑。说三乘法。而普曜云。说十二因缘三乘俱益者。以十二因缘通三乘故。若以初说即为胜者。此说三乘。亦应胜耶。

  答世亲且依一相故作是说。谓涅槃心中十地为胜。六欲天中他化为胜。一代说法此日为胜。非谓一切也。问世亲既云此法胜故在初时说。初时即是第二七日。何故诸经律论说初转法轮。曰与此异同。如前所引密迹普曜。所说转日与此经同。若依法华第四七日说。四分律第六七日。兴显行经七七日。五分律八七日。智度云五十七日。十二游经云一年方说。有云智度五十个七日。与十二游经一年说同。如是异说如何会释。

  答此由根器差别宜闻不同。望佛赴感。无时不说。望器无感。未曾有说。是故已入大地诸菩萨众。不见如来初说后说。于一切时处。恒见如来常说。纯说大乘一味。不思议法品中。据此而辨。

  第三别显处严者。此下亦可辨三世间严。又前虽别显阿兰若等。然未具明场中所有故。此别显。于中有四。一道场地严。二其菩提下明菩提树严。三如来所处下明宫殿楼严。四其狮子下明师子座岩。就初地严中有十事分四。初一地体严。谓标以坚固。释以金刚。此总句也。俱舍第十一云。唯此洲中有金刚座。上穷地际。下据金轮。一切菩萨将登正觉。皆坐此座。起金刚喻定。更无余依及余处所有坚固力能持此故。此中望彼有同有异思之。次四事地面严。于中一宝轮离相之极。二宝华。三净宝。四现众色相。广多如海。次四事地上严。一宝幢。于中复五。一体是摩尼。二光业不息故云常。三说法无间故云恒。四宝网隐显庄严。五华缨体香名香华缨周垂莹助为幢严故。二宝能现身通故云变现。一能雨宝说法也。二能雨华成行也。皆能任机即应并云自在。三法性生华丽而且普。镕融行位。四绕幢宝树为眷属行列枝叶繁郁。悉发光故云光茂也。后一事佛力加严。谓场中所有之物。皆于地面现影。

  第二菩提树严中。九事分四。初一树形严。谓高无与等故云殊特。此总句也。次三事树体严。一身是金刚。二干是琉璃。三技是杂宝。次四事体相用严。一唯用严。谓密荫垂凉。二唯相严。谓华杂色相间技间。三体用相严。谓摩尼体发焰。用间饰相故。华果同时自有二义。一从观同时因果行所生故。二从佛行所起故。佛行如出现品说。四展转用严。于中三。一遍树光。二光雨宝。三宝出菩萨。此显依正无碍宝。及菩萨非本严事。故总为一。设开为三。亦无伤也。后一佛力加严。谓说法无尽故云恒也。

  第三宫殿楼严中。十一事分五。初一量及相严。谓广而且丽。于中四句。一标主。次二举事广丽。后句释广。此总句也。次一体严。谓众色摩尼成故。次一相严。谓宝华庄故。次七胜用严。一严其出光。如云涌出。应用无来。用谢无去。二宫殿间影成幢。勘影字。梵云阿嚩(无贺)皤(蒲贺)娑。此云照曜。亦云影。亦云光。虽通三义。量所宜用。今此应云光华成幢。三众海所集。勘梵本云。阿难攘菩提萨埵曼荼罗娑揭罗三摩嚩萨攞囊羯鞞。此云无边菩萨部类众海凑入之藏。其曼荼罗音通于五义。谓泥坛日轮圆满境内部类。今此即当部类之义。以道场众会无边品类周匝遍满。不但集在宫殿边故。赞宫为藏者。以其包容菩萨众故。四出佛光声有二种。一佛光出声。二声与光别。然是法界体事。又能说法界门。名不思议。五宝网周垂。六现佛力境。七现染影像。问染净不俱。如何净中现染。

  答染以无性为性。仍不坏相故。净证无性成。与染令为体。不坏净性故。染净相望。非即离也。后一佛力加严。谓于时处体事。而现广促业用。一念包法界也。一念者。仁王观空品云。一念有九十刹那。一刹那中。九百生灭。下文说念。准此应知。

  第四师子座严中十事四。一量及相严。谓高广而复妙好。上无加故高。旁无外故广。即事而理故妙。即理而事故好。此总句也。次四事体严。谓一台是摩尼。二网是莲华。三轮是妙宝。四缨是杂华。次四事相严。一诸事修严。二技果间饰。三宝光相照。四主伴珠宝。俱放光莹。后一事佛力加严。谓说佛境界。上来四段。是第三别显处严竟。亦即三种世间中器世间庄严讫。第四别显主德者。前虽总相标佛为主。然未具明主之德用。故此别显。于中有二。先总牒前所处之座。后于一切下。别明其德。德中有五。一三业普周。二身恒下明遍应群机。三一一毛下明毛端容刹。四身遍下明身智皈寂。五三世下明光现佛事。初中二。先法。后喻。法中三业即为三。初意业中二。先标。后智入下释。标中云于一切法者。真俗二谛法也。成正觉者。获得曰成。至极名最。离倒为正。开悟称觉。于何开悟。谓即前一切法。云何开悟。此有三释。一云于真谛境。证离言性际。于俗谛境。穷尽差别相。二云法差别境即无差别故。如瑜伽三十八云。如其胜义觉诸法故。名等正觉。后释云智入等是也。三云证真即俗。而不坏真。证俗即真。而不坏俗。真俗二境及智镕融。不二而二。二而不二。如是开悟。为正悟之极。故云最正觉也。

  后释中言智入等者。释前于一切法正觉也。此二句一义。前约随俗入之言达。谓了达过未之事。分明显然。与现无别。故云平等。后约会性入之言证。谓证会三世法体同一法性。故云平等。二身业中。云其身等者。有二义。一即此座上坐时。即充满法界众生前故。二佛身全收三种世间。故云充满。三语业中。云其音等者。此通三种。一音声。二言音。三言所诠法。文虽通三。意在说法。能顺十方故。后喻中二喻。初喻喻前意业。后喻前身语两业。初喻中两句。一含容义。喻量智照俗不碍万像。二平等义。喻理智照真万像一性。然不碍万像。后喻中两句。初句普遍义。喻前身业充三世间。后句遍入义。喻语业普说逗机。故云平等随入。或圆音合机。各随影像解。故名入也。

  第二遍应群机德中二。初身业。后演一切下语业。前中三。初明普遍超胜德。先明普遍。后明超胜。前中言遍坐一切道场者。其类有五。故言一切。谓一一切同类世界中道场。如名号品等说。二一切异类世界中道场。谓树形等。如世界成就品说。三一切世界种中道场。四一切世界海中道场。并如华藏品说。五一切微尘中诸世界内道场。乃至重重。如是五类。佛皆遍坐。

  后超胜者。彰超劣非奇。故云菩萨众中等如日映星也。二三世下明果满行因德。亦主伴显发德。三无边下明光遍法界德。

  二语业中两句。初法。后喻。配合可知。

  第三毛端容刹德中二。初明容刹无碍。然有二义。一一毛端有多刹。是小大无碍。二多刹互容不失自相。是相在无碍。后各现下明于诸刹内调化自在。

  第四身智皈寂德中二。初明身不动而遍此有二义。一用而常寂。身应十方而常。寂故无来往。二佛身如理圆遍一切在即是彼故。不待来往也。后智入下明智无寂。谓了相无依。故云入也。

  第五光现佛事德中二。初光现三世佛神变。后一切下光现一切佛土庄严。上来别显主成就竟。

  自下第三总别标众成就中二。先料简。后释文。前中略显三门。一众数。二新旧。三位地。初中通辨九会众会数。总有一百七十二众。谓都序中有四十一众。谓同生一众。异生三十九众。佛师子座中一众。此四十一众。遍九会。第一会中有三众。谓旧众。新集十方众。佛眉间众。第二会中有新旧二众。第三第四会中各有三众。谓旧众。证法众。及天王众。第五会中一百一十一众。谓旧为一。升天品内供众。有一百七。并天王众。及偈赞品中新集众。又十回向品中证法众。第六会中有四众。谓说偈天女众。同生。异生。证法众。第七第八两会各唯一众。谓普贤普眼等旧众。第九会中三众。谓菩萨众。声闻众。天王等旧众。上来且就别。有此不同。若依融摄。一一会中。有余会众。称法界会。互相在故。准计可知。

  二诸会新旧者。或有会中唯旧无新。如七八两会。或亦新亦旧。如余七会。其三四五六会中。证法菩萨皆新来故。

  三位地者。此中略有五类众。以辩位地。一常随众。亦名严会众。主伴众谓普贤善德等。同生异生众。同生有一众。异生有三十九众。一一皆有十佛刹微尘数。如实广说。尽法界一切佛。互为主伴。常互庄严果位十身菩萨身故。二表法众。如说十住解位。以慧名表解等。然皆因位极也。三证法众。此中通八地已上故。四所被众。此中不定。或始从凡位。乃至十地等故。发心功德品云。十方诸佛。告法慧菩萨言。汝说是法。皆无量众生发菩提心。乃至云。无量菩萨。一生当得阿耨菩提等。又如天王天女等。皆是初地已上。由见法界身故。五供养众。多是初地已上。上来且依行布德说。若约圆融行位。则不如是。谓所修之行。既一即一切故。所成位亦无碍也。约教思之。

  二释文中二。初各通列名。通赞德。后尔时如来道场众海下。别标名德。以德赞佛。前中四十众分二。初一是同生众。后复有佛世界尘数执金刚下。是异生众。问何类何位。为同异生。复云何名同异生耶。

  答古来诸德种种解释。或云声闻为同。菩萨及杂类为异。或云菩萨声闻为同。杂类为异。或云菩萨为同。声闻杂类为异。或云地上为同。地前为异。或云八地已上为同。已前为异。或云菩萨及杂类俱为同异。或云杂类为同。菩萨为异。或云菩萨为同。杂类为异。虽此八释。后三可通前五难用。所以者何。同异生名。非地位故。十地论释请分之中。唯言解脱月是同生众首。不判声闻故。就后三释中。初依实义。不据分相。今既科文。须依分相。二约菩萨形。非随所化异生。作彼同类生身故。杂类不尔。故名为同。所以者何。异生之名。有二义故。一者造异趣业。受异趣生故。二者异圣人生故。此中同异虽俱菩萨。约形相别。而立其名。三约杂类为随所化。诸异生类。作异生形。同生之名。但约同得法性生身。作菩萨形故。

  今于三中。依最后释。就前同生文中有四。一标数辨类。二其名下依数列名。三如是等下结略显广。四此诸下依名叹德。初中十佛世界者。十是一周圆数。表无尽故。佛世界者。凡一佛上。报化有异。权实宗殊。今取共许者为量。则一三千界也。或名佛刹。或名佛土。体无差别。微尘者。七极微量也。下文有此。并准应知。菩萨摩诃萨者。此通名也。具释如前藏部摄中。然今意取果位菩萨示迹因极者也。

  二依数列称也。文中略列二十菩萨。初十连枝普者。显具法界总相德。故准下第五卷列名得法中。次音贤下有一菩萨。名净德妙光。今此略也。后十名异者。表具法界别相德故。然总之与别。莫不同一法界。而不碍分相显德立其名尔。又此十名中。或依福行德行。或通福德。或德用。或离障。或据蕴德。或约三业胜用。如是种种。准释可知。

  三结云十佛等者。如前可知。四叹德中二。先一句标。后往昔下释。标简余位故云也。释中总有二十四句分三。初二句就缘叹德。次二十一句就行叹德。后一句总结多门。今勘梵本。总有二十一句。其中同异。各如下注。就初约缘叹德二句中。初句叹宿因同行。后句叹从佛海生。前中云以昔与佛同善根故。今得同言毗卢遮那者。此翻为遍照光明。此有四义。一身光遍照事法界乃至尘道。二智光遍照理法界三身光照事理。四智光照理事。所以者何。身智理事互镕融故。此彼或俱皆无碍故。后句云皆从等者。如何菩萨自体。乃从如来善根生耶。本疏两释。一如来善根为增上缘。真善知识为令梵行就彼胜缘。故说从生。二彼诸菩萨所修之行。皆如来所有。据彼令行。行满成身。故从彼生。今助两释。一从他如来善根海生。主伴善根之所生故。二从自如来善根海生。果德十身故。所以通此自他义者。文无简言故。梵本云与佛同一善根海生故。此有二意。一显类会有因。二显大人类会。前主伴有三。一回向主伴。二同行主伴。三如相主伴。后从自如来者。如下兜率偈赞品云。如是菩萨皆与毗卢遮那如来。于往昔时。同种善根。乃至云。已得佛身。与佛同住。获一切智。从一切智而生其身。又如如来不思议境界经说。如上释称我闻中显第二就行叹德中。二十一句分二。初九句叹自分因行德。后十二句叹胜进果行德。前中分三。初三句自利行圆。次三句利他行满。后三句得法位极。初中一诸度行圆。谓多劫积集六度十度八万四千。乃至无尽行海。莫不究竟。或照诸度境界毕(梵本云圆满曜一切波罗蜜境故)二慧用殊胜。决择名慧。照瞩称眼。见一味理。故云明微。等观三世者。照三世境。同一法性。无差别故或。智遍照(梵本云智[照]光明妙极清净普照三世故)三显定深胜三昧。正云三摩地。此曰等持。离沉掉故名等。摄心一境名持。言具足者。无定不获故。清净者。定障皆尽故。又于一切定境。皆明彻其际故。云具足清净。(梵本云照一切三昧[梵]极清净故)二利他行满中三。一语业正教轮。言辨才者。巧显深理曰辨。善应机宜曰才。如是辨才。称理深。遍事广。难测如海。二身业神通轮。谓以佛德类身。令物尊严。上二句梵本合为一句。(梵云照佛广大功德威德无尽辩才海故)三意业记心轮谓知根利钝大小生就耎中上别。称其所宜。谓之如应。劝善制恶。故云化伏。(梵云照一切世间调伏成发趣平等等智故)三得法位极中三。一证理法。谓大智证入平等真法界藏。言智无差别者。能证智与所证境。冥合一味。无智外如为智所入。亦无如外智来入于如。不即不离。说智证如。本来无二。不坏能所。如是证入。为究竟证也。依佛性论。有五种藏。此即是彼第五藏也。故彼云一如来藏者。谓在缠合果法。二自性清净藏。谓在缠不染。三法身藏。谓在果为功德依。四出世间上上藏。谓出惑障。超过二乘菩萨。五法界藏。谓通因果染净。外持一切染净漏无漏法。故名法界。内含一切恒沙性德。故复名藏。(梵云照无差别智地一法界藏故)二证果法中。证佛解脱者。谓于佛总相别相解脱法门。各皆互得。此则于出离道及作用。皆自在无碍。故名解脱。如下不思议法品云。于一念中建立三世一切佛事等。广如彼说。有说离爱无明。得心慧解脱者。非此所宜。甚深广大者。谓解脱事无不包。理不极故。(梵云照佛所行甚深广大解脱境界故)。

  三得位极者。谓此诸菩萨。身遍六位。随在一位。能以方便。摄持一切地行愿海。梵本中分成两句。取意复殊。谓上句明与佛同一地照履出生等。下句明以愿力持力照无边众生。(梵云照曜随顺履践出生一地故住加持智入一切愿海照无边故)第二叹胜进果行中。十二句分三。初得果法。二于一切处下起果用。三一切如来下摄果德。初中五句。一同佛三业。随智慧行。无间无尽。穷未来际。(此句梵本入前句中)二入佛密境。此有二种。一佛即密境。谓佛三业业名。非余测量故。如密迹力士第二卷说。应持菩萨量佛身不得限。目连寻佛声不得边。佛心无思成事等。广说如彼。又佛身非色现色。色现非色。非量现量。量现无量。不分而遍。不去而至。应见者则远感无限。未宜见者。现前不睹。自身一多多一。及与余佛一多多一。皆各同时镕融无碍。应闻声者。无隔远近。远听不异近。未可闻者。对语不闻。一音应多类。各谓同己言意所照烛。等觉菩萨不能测。是则佛为菩萨密境。二佛之密境。谓佛所知见甚深陀罗尼三摩地微细因陀罗等。非余境界。故言希有。穷其源际。故云了达。如下文说。第十地菩萨。入如来十种秘密处处即境界。此文或通前二义也。(梵云遍照如来广大秘密希有境界故)三入佛平等法。谓一切诸佛体性平等。以法身无二故。智平等无增减故。用平等悲愿普应故。(梵云智光随顺恒照一切佛平等法故)四得佛位者。佛有十地。如大乘同性经说。一甚深难知广明智德地。二清净身分威严不思议明德地。三善明月幢宝相海藏地。四精妙金光功德神通智德地。五火轮威严明德地。六虚空内清净无垢焰光开相地。七广胜法界藏明界地。八最胜普觉智藏能净无垢遍无碍智通地。九无边亿庄严回向照明地。十毗卢遮遮那智海藏地。释曰。其毗卢遮那地。即是此中普光明地。斯经文略故。无智海藏言。此诸菩萨皆先成就。故云已践。又为举后摄前。但说此地。理实皆践。践者游履。谓得究竟圆满之智。照佛大智所行之境。准此应云。已践如来普光明地所行之境。地即是智。约位名地。或可以智照。智义亦无伤。(梵云安住如来所行普光智地照无边门游行一切三昧海故)五得佛三昧海。谓佛无量定深广如海。菩萨已微其深故云入等也。(梵本此句入前句中)。

  二起果用中三。一现佛身业遍世同事(梵云见一切世间行海智善安住随顺一切行故)二得佛意业。谓大总持持多法故。三得佛语业。能转法轮不退有四。一称理不退无改说故。二应机不退。一发即中。无初后故。三利益不退。令一闻已毕竟定故。四制伏不退。能伏魔军。制外道故。法轮义如别章。梵本上二同一句。前句是陀罗尼之辨才。不分二业。(梵云得一切法海左右旋陀罗尼善巧辨才故)。

  三摄果德中四。一佛德入身。谓一切如来无边功德。皆入其身(梵云一切佛功德海入身周遍故)二自在游刹中二。初标现德。谓十方佛土随愿遍至。后已曾下显宿因。谓往昔曾事彼诸佛故。梵本中两句意各别。又是愿力出光遍住诸刹。非身去也(梵云愿海出生光明遍一切佛刹故无边际劫爱乐供养一切诸佛得法门光明故)三一切如来下常遍为伴(梵云一切如来道场皆往礼[观]故)四恒以下纯授大法。胜果智身。即是佛身异名(梵云以普贤无余愿海令一切众生智身显现故)。

  第三成就下总结多德。谓诸菩萨德齐佛海。别叹难周故。此总结云无边也。

  第二大段。明异生众中二。先科文。后释义。前中异生。总有三十九众。分之为三。初金刚神下。明诸神众。二阿修罗下。明杂类王众。三夜叉王下。明诸天众。又此三十九众。为显守护三世间故。有三类别。初金刚及足行神二众。守护智正觉世间。二道场神已下至主昼神。守护器世间。三身众神及阿修罗已下并守护众生世间。随有两判。且依前释。就初诸神众中。有一十九众。一一众内。文皆有四。谓标数。辨类。依数列。举略结广。略叹其德。

  初金刚神众。标数可知。辨类者。神执金刚杵。卫护如来。灵祇不测故。曰执金刚神。此从所执为名。有财释也。二依数列名可知。三举略结广易解。四叹德中。十句分二。初一句。宿愿多劫故预斯会。后随愿下九句。昔愿所行。今并圆满。故预斯会。九中初一句总。后积集下八句别。别中。一福行愿满。二定行愿满。三通行愿满。四证解脱行愿满。五威光行愿满。六随应现身调生行愿满。七随佛化往行愿满。八守护行愿满。

  第二身众神众中。文四同前。辨类有二义。一身。谓神之自身众。即同生同名及所随者。凡有其二。共有其三。三故名众。此从所化得名。身之众故依主释也。此神即是菩萨同生同名随类生身。二谓此神专以变化多身而为佛事。故立其名。德中二。初云皆往昔成大愿者标也。此文亦应云往昔大愿今皆成就。后供养等者释也。谓昔发愿愿得供养。修供佛行。此愿今遂。故云成就。

  第三是行神中文四同前。言是行者。因他足行。成自供养。此即足行之神依主释。入法界品云。善现比丘行时足行神布华足下是也。德中多劫亲事如来。

  第四道场神中四同前。下亦并同。更不载此语也。释名如前菩提场处说。若克梵字翻名。应曰觉场。然道场是佛所有。此神守护。依彼得名。是依主释。德中二。一宿值多佛。二供愿今遂。此中前叹愿成。后叹身供。

  第五城神者。依所护得名。亦依主释。又表守护法城心城故。德中以己德行。严佛宫殿。如何佛威神之依果。此义如前。共集互融主伴之因。今将显此严之义。故说佛宫殿用神善根严。向若说果从自因生。无由能显互融因果也。

  六地神者。又表深重行愿如大地故。行愿生成佛智住持故。虽余神等亦名此义。今但偏就此门而赞。亦即摄余一切德尽。此一即是一切一故。余众准此。德中二。初发深重愿等者标也。后愿常等者释也。

  释中二。一愿当近佛此愿德身。二愿同修行此愿成行。由前愿故。感异生身。由后愿故。与佛常为主伴。主伴必由善根互融。互融必由互相回向及观所修。同一法性故。

  七山神者。又禅行寂静。离嚣尘故。德中得净法眼见法性故。

  八林神者。表具德义。德中身光悦机。令乐增行。

  九药神者。又表不空三业灭惑成德。如药树王无空过故。德中二。一能除惑病故。云性皆离垢。谓性能令他离垢故。如阿伽陀。二能增寿命色力故。云慈仁祐物。如七十八中莲华药。

  十稼神者。又表法力精气增长行故。法味逗根令滋义故。德中应机授法。生大法喜。

  十一河神者。又表法河流润益生。亦表无住悲智于生死河无间运济。德中勤作意者。济无暂停。如河流不息也。言利益众生者。设有安乐。亦为利益故。但言益也。或上句明菩萨船师七地已还。下句八地已上也。

  十二海神者。又表智深福广。德中以佛功德大海者。明所护也。言充满其身者。显融摄自在。不尔如何菩萨以功德充于自身。故知由主伴互融。善根共集成故。具显如前。其所表及德。准此一处。通外事内行。余异生众。并准应知。然其内德多是持业。即如此中功德即海故。外事多是依生。谓主海之神故。余并准此。

  十三水神者。又表法水洗濯。德中救护众生者。法水除世渴爱也。言为利益者。法水令增出世福慧也。

  十四火神者。又表慧火焚惑薪故。成就善故。破愚闇故。德中二。一身语智光复各多类。故云种种。又如下文云善财入火得三昧乐等。二即前诸光明破嗔恚等三毒热恼。

  十五风神者。又表慈悲心现大智风轮能令众生身心清凉。又表智风能灭一切众生烦恼习气。如劫坏时有散坏风。坏器世间。并如出现品说。又表愿风能起一切佛事。现身说法。散灭烦恼。成就善根。利乐众生。如贤首品说。风能起一切世间乃至安乐众生等。德中叹慈风智风等散灭我慢。如劫坏时旋蓝猛风散金刚山等。又散灭云等亦尔。

  十六虚空神者。又表法性虚空离染广大。德中三。一自性清净心。为无始客尘䨱不显现。今此断障显净德。如事空云雾等除。本性净故。二法性虚空无外故广大。如事空无际畔故。三性净真空本来明洁。如事虚空性本净故。

  十七方神者。又表正慧离迷谬。使行无邪僻。示导众生。各安其所。德中二。一教光善巧故。云方便示方隅正位令离迷错。此表正教示现正真之道。二转教于人故。云相续不绝。

  十八夜神者。又表生死夜以智炬示导。即是然正法灯。令寻正路。德中。翻生死中。于夜𥨊息。将为安隐故。此以精勤进道为乐。

  十九昼神者。又表于深法中胜解分明无有闇昧。德中。于理事圆融行。成就三德故。云于妙法。法即行法。一生信。二起解。三成行。故云勤严饰等。

  第二杂类王众中。四众皆约所领为名。是有财释。

  初阿修罗者。亦云阿素洛。大婆沙中。名曰非天。或有释云。此类业报神通及所受用。多同于天然以饮酒放逸。乖失天仪。故曰非天。佛地论释天趣所摄。然由谄诈。无天实行。故名非天。如人恶行责曰非人。或曰非端正。谓行恶故。或云不酒。于大海中作酒不成故。正法念说。诸阿修罗住处有五。一在地上众相山中。二在须弥山北大海下二万一千由旬。有阿修罗王。名曰罗睺。此云障碍。由能以手障于日月。领无量众。三从彼更下过二万一千由旬。王名勇健。亦领多众。四过彼二万一千由旬。王名华鬘。亦有多众。五复过彼与前数等。王名毗摩质多。此云响高。是舍支父。身如须弥山。与帝释战时。发自海底。扬声大叫。我是毗摩质多。我是毗摩质多。由此响声。令阎浮提所有山岳一时震动。今此经列。并是位极菩萨。随类生身。大智度论亦云。罗睺修罗是大菩萨。又表菩萨随能自在。出生死海。游诸净刹。而为众生。常在有海。德中略显断障。精勤者。大智勇猛也。摧我慢者。谓诸凡夫随类。皆恃大力。而起我慢。今菩萨现为彼王。就或偏重者先权。及诸烦恼者。余或随断故。

  二迦楼罗者。或曰揭路荼。此金翅鸟。亦云妙翅。以此鸟翅有种种宝色庄严故。海龙王经云。其鸟两翅相去。三百三十六万里。阎浮提止容一足。涅槃云。此鸟能食消龙鱼七宝。唯除金刚不能令消。又食应命终龙。又龙曾过去受三归者。及现以片袈裟着身。乃至一缕系之者。皆不食之。增一经云。四生金翅鸟。而食四生龙。其卵生鸟。从金刚山顶铁杈树下。入海取卵生龙。水未合间。还至本树上食之。若住胎生龙。其鸟即死。若胎生鸟。得取胎卵生龙。不得取余二生龙。若湿生鸟。得取三生龙。不得取化生龙若化生鸟。得取四生龙。然日食大龙王五百小龙。绕四天下周而复始。次第取食。其鸟命将尽时。至海取龙。为龙吐毒。不复能食。饥火所烧。耸翅入海。直下至风轮际。为风所吹。还复却上。如是七返。无处停足。遂至金刚山顶命终。以食龙身毒气。散火自焚。难陀龙王。恐烧宝山。降雨灭火。而滴如车轮。其身完消散。唯有心在。大如人䏶。绀琉璃色。轮王得之。用为珠宝。帝释得之。为髻中珠。今此经所列。皆是位极菩萨。大愿所成。随类生身为王化导。又表大心妙观。开生死海。涝漉沉沦。令至涅槃。故出现品云。以十力止观两翅。鼓扬生死大爱海水。使其两辟。撮取善根熟者。置佛法中。离世间品颂云。菩萨迦楼罗。如意坚为足。方便勇猛翅。慈悲明净眼。住一切智树。观三有大海。搏撮天人龙。安置涅槃岸。德中。菩萨悲愿现作彼王。以大善巧力。救摄彼类及余一切。又案大方便力者。十力止观。如彼鸟奋勇猛力以两翅搏开海水也。善能救摄者。即前十力止观等用。如鸟于海取龙将出也。

  三紧那罗者。亦曰紧捺洛。此云疑神。以其顶有一角。面复似人而端正。见者生疑。为是人邪。为是畜生耶。为非人乎。因此名尔。亦名歌神。以能歌唱作乐故也。又表菩萨虽示众生形类。而非众所摄。不可字名也。德中四。一精勤。二慧观。三禅乐。四游戏神通。此如凡夫紧那能歌唱戏乐故也。

  四摩睺罗伽者。亦曰莫呼洛迦。此云大腹行。亦云大蟒。以其无足如蛇腹行。而躯貌复大。故名也。又表菩萨虽常遍行一切万行。而无所行故也。德中二。初自修离相三轮故。故云大方便。复教众生修离蔽障。故云永割痴网。以有漏修是痴是网故。

  第三诸天王众者。此中略叙三界安立器及有情云云。天是自在义。光明义。清净义。依智度论。天有三种。一人天。谓帝王。二生天。谓欲色界天。三净天。谓佛菩萨第一义天。今此所明。即第三菩萨天也。于此天王众中。总有一十六众。长分为二。初十一众。是欲界天王众。后大梵天王下五众。是色界众。就前欲界众中。初夜叉王者。即是北方天王毗沙门也。此云多闻。以其福德之名闻四方故。此王虽是六欲初天。以其所部名夜叉等故。从彼为名。此即夜叉之王。有财释也。夜叉此云轻揵又领一部。名曰罗刹。此云可畏。德中。勤护众生。不使烦恼恶鬼害于慧命。故云守护。此四大王众天。三法度经云。身长半由旬。衣长一由旬。广半由旬。衣重二分。食天甘露。人间五十年为彼一日。以三十日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年。寿五百年岁。

  二龙王众者。此初总标众名。从所领为名。毗楼博叉。此有两解。玄莽三藏云。毗楼魄也。博叉月也。日照三藏云。毗遍也多也。楼谓楼彼。此云色也。博叉谓博说叉。此云诸根也。谓此龙王。眼等五根。皆有多种色相庄严故。此王主领龙及富单那。富单那者。此云热病鬼。列名中娑竭罗德叉迦等者。并如音义中释。言无热恼者。谓一切诸龙有四种苦。此龙无故得此名也。四苦者。一热沙堕头。二行欲时作蛇身。三为金翅鸟食。四风吹宝衣露身之时。依谤佛经。此龙难初三苦。大智度云。此龙是七地菩萨。依须弥藏经。此龙是马形龙主。又一切龙。总有五种形类。一鸟形。善住龙王为主。二蛇形。难陀龙王为主。三马形。阿那婆达多龙王为主。四鱼形。婆楼那龙王为主。五虾蟆形。摩那斯龙王为主。德中。菩萨以随类摄故。于外则降水雨。除炎灾疫毒。于内施法雨。文中二。先兴身云布法雨。后灭惑业苦一切热恼。

  三鸠槃荼王众者。南方天王众。从所领为名。能领名毗楼勒叉者。此云增长主。此王部领鸠槃荼薜荔多二众。不令损恼众生得便增长色力寿命故。鸠槃荼此云冬菰鬼。以形卯特异诸类得名。薜荔多此云魇魅鬼。广释并如音义中说。德中两句。初句自分自利行。勤修无碍法界法门。二胜进利他行。谓既自修学。后将化生。故云放光明也。

  四乾闼婆王者。东方天王众。亦从所领为名也。列名中提头赖吒者。此云持国。谓任持国土。拥护众生也。此王领二部鬼。一名乾闼婆。此云寻香。亦曰食香。此类止住十宝山间。唯食诸细末香。常供忉利番设奏乐。二名毗舍阇。此云啖精气鬼。谓食啖有情及五谷等精气。问四王皆领二部。何故每唯标一。以名王耶。答理应具标。从稳便胜略故。德中二。初总。后别。总云大法者。谓大法界缘起法也。别中六。一深信。二起解。三生喜。四爱乐。五敬重。六修行。此上六德。从始至终展转因起。如次应知。

  五月天子众者。月是所依处。天子是能依者。从能所依为名故。云月天子。是依主释。俱舍第十一云。月去此几逾缮那。持双山顶齐妙高山半(半即四万由旬)经五十逾缮那。下面颇胝迦宝水精所成。能凉能照。长阿含云。其城正方一千九百六十里。高下亦尔。二分。一分天金。一分琉璃。王座二十里。遥看似圆而实正方。其中天寿五百岁。子孙相继。一劫不断。又表菩萨大悲清凉照生死夜。饶益安乐。下文云菩萨清凉月等是也。德中外事则如月夜分开发莲华。或显众生于生死夜长眠。无所开觉。今菩萨月天开发众生菩提心宝。或开发本觉智宝。谓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如出现品说。释云菩提心有二义。能生佛果故如华。可贵故如宝。今约后义故也。

  六日天子者。亦所依为名也。日轮去地。如月数量。依俱舍说。径有五十一逾缮那。下面颇胝迦宝。火珠所成。能热能照。长阿含云。其城正方二千四十里。高下亦尔。宫城纯金。七宝莹饰。王座二十里。其中王寿及子孙相续等。并同月天。又表智慧日多所饶益如出现品说。德中外事则日光增长百谷华叶。乃至令身安隐快乐。内德则以智日恒照众生。令增善法。

  七三十三天众者。佛地论第五云。妙高山顶四面各有八大天王。帝释居中故。有三十三也。帝释之名。梵本具云释羯罗印拏俫。此云帝主。拏音搦雅。俫音良遐。旧云能天主者。谬也。若梵称释迦。则此云能也。迦音甄何反。三法度经云。此天子身长一由旬。衣二由旬。重六铢。寿一千岁。德中利他令修普贤行故。云广大业。

  八须夜摩天王者。须此云善也妙也。夜摩此云时也。佛地论云。此天中随时受乐故。名时分天。又准大集经。此天中以莲华开合分昼夜故。又云以赤莲华开为昼。白莲华开为夜。故名时分。随其时别。受乐亦异。故云随受乐。此天身长二由旬。衣四由旬。广二由旬。重三铢。寿二千岁。德中广大增善也。法善充足。亦如彼天随时受乐也。

  九兜率陀天王者。此云喜足天王。佛地论云。后身菩萨。于彼教化。多修喜足行。故名喜足。谓得少即悦故喜也。更不复多求故足也。长阿含云。此天身长四由旬。衣八由旬。广四由旬。重一铢半。食甘露。寿四千岁。德中忆一切佛名。常持不忘。

  十化乐天王者。佛地论云。乐自变化。作诸乐具。以自娱乐故。又但受用自所化乐。名不化他故。名为善化。三法度云。此天身长八由旬。衣十六由旬。广八由旬。重一铢。食甘露。寿八千岁。德中成利他行。谓调其因行。使得解脱果。解脱亦是离障也。

  十一他化自在天王者。佛地论云。令他化作乐具。显己自在受用故名也。三法度云。此天衣轻重寿命等。皆准前。增减一倍。德中勤修不思议解脱因故。云自在方便。彼果即是广大法门。

  自下第二色界诸天王众中有五众。谓大梵光音遍净广果大自在众。所以此界总为五者。谓前三静虑各有三天。第四静虑通摄九天。正唯三天。以四静虑各为一众。大自在天亦为一众。故成五众。若但明静虑。则有十八。若并自在。合有十九。若无想属广果。还是十八者。萨婆多宗。第四禅中。应唯八天故。瑜伽第四述彼云。色界有十八处。

  自下有二。先通别名得名。后随文一一具释。前中谓梵众梵辅大梵。少光无量光极光净。少净无量净遍净。无云福生广果。无想天即广果摄。无别处所。复有诸圣五净居宫。谓无繁无热善现善见色究竟天。复有超过五净宫地大自在住处。十地菩萨得生其中。又顺正理第二十一释云。广善所生故名为梵。此梵即大。故名大梵。由彼获得中间定故。最初生故。最后殁故。威德等胜故。名为大也。大梵所有所化所领。故名梵众。于大梵前。行列侍卫。故名梵辅。自地天内光明最小故名少光。光明转胜量难测故名无量光。净光遍照自地处故名极光净。意地受乐说名为净。于自地中。此净严劣故名少净。此净转增量难测故名无量净。此净周普故名遍净。自此已下。空中天所居地如云密合。从此已上。则无其事。从首为名故。云无云。更有异生胜福方所可往生故。说名福生。居在方所异生果中。此最殊胜故。名广果。离欲诸圣。以圣道水。濯烦恼垢。故名为净。净身所止故名净居。或住于此。穷生死边。如还债尽。故名为净。净者所住。故名净居。或此天中无异生杂。纯圣所止故名净居。繁谓繁杂。或谓繁广。于无繁中。此为最初。故名无繁。又广大中此最劣故。亦名无繁。或名无求。不求趣入无色界故。以善伏除杂修静虑上中品障。意等调柔。离诸热恼。故名无热。或下生烦恼名热。此初远离。得无热名。或复热者。炽盛为义。谓上品修静虑及果。此由未证故名无热。已得上品杂修静虑果德易彰。故名善现。杂修定障余品至微渐见极清彻故名善见。更无有处于有色中能过于此。名色究竟。或此已到众苦所依身最后边。名色究竟。有言色者是积集。色至彼后边。名色究竟。萨婆多宗不立大自在天故。彼论不释。后随文一一具释者。初大梵天王众者。佛地论云。离言寂静故名为梵。具名云梵摩。此云清洁寂静。谓创离欲染故名清洁。根本定故名为寂静。言尸弃者。此云持髻。谓此梵王顶有肉髻似螺形故。长阿含云。于梵众中。以梵音语故立其名。其貌如少童。身白银色。长半由旬。衣金色衣。非男非女。禅悦为食。寿命一劫。德中四。一慈心内充。二外愍群品。三身放慈光。四令获乐。初二句或合为一可知。

  二光音天王众者。准瑜伽。应名极光净。又释智度论云。第二禅中通名光音。彼天语皆口出净光故名也。长阿含云。此天身二由旬。寿命二劫。德中四。一慈广大。二定寂静。三智喜乐。四证无碍法界。

  三遍净天王众者。以三禅中离喜故。身心遍净也。长阿含云。以上方便。生于此天。其天王名净智。四臂持风轮。御金超鸟。德中二。初明自住法界法门。后以此门化利众生。

  四广果天王众者。谓此第四禅报。是世间善果中最胜故。名广果。德中外同彼天得最寂定故。内德成就法性。其寂智契其中名安住宫殿。仁王经云。尔时世尊入大寂室三昧是也。问何故第四禅众。唯列初三。不显后六。答初三是正。余是兼摄故。未堪受化者。何故下文六十九云。喜目夜神。入大势力普喜幢解脱时。于身一一毛孔中。出色究竟等天相似身云。出种种声。为彼天等说法耶。答彼据已堪者。此约未堪者。各依一义。不相违尔。

  五大自在天王众者。此天王于三千界最为自在故。智度第二云。此天有八臂三目。乘大白牛。知大千界雨滴数量。此经贤首品中。亦同此说。又智度云。然第四禅。总有八处。五处净居阿那含住。所余三处凡圣共居。过彼八处。有十住菩萨住处。亦名净居。号大自在天王。德中正智入理故云观无相。后智双行故云平等。或由观解无相而行成平等。上来众成就中。初各通列名各通叹德竟。

  自下大段第二明列标名德。以德赞佛。前段中。叙众次第。从近向远。先列同生。后列异生。此段之中。从远向近。先列异生。后列同生。何故尔耶。本疏释云。前表依本起末。今明摄末归本。又异生众中。前则先劣后胜。今则先胜后劣者。谓前表法增微。今显尊位次第。又此皆显法界缘起逆顺自在无障无碍。总合为一大法界众。故作是说。今更助释有其二。有一者显佛于诸众会无远无近然亦不坏远近之相故。逆顺互列别。二者显众同生异生共四十类。表四十心皆是因位。然一一位。悉极因门。但举初后。俱邻近佛中准可知。然亦不坏位相次第。若不尔者。二俱过故。思之可见。

  就此段中。总分为二。初明异生众。后复次普贤下。明同生众。前中二。初明众集见佛。后所谓下明大众各别得法述以叹佛。此判顺梵本。如次下显。前中二。初总结众集。后此诸下明见佛所因。前中五。一总结众集。二无边下明品类多种同满道场。三形色下。就诸品类中。皆有首从各多形色。四随所下。各依本方。皆得亲近。参而不杂。五一心等。明佛非散境。谓异体同心。前后无间。眼意根识。并缘不易故。谓之一。二见佛所因中。先辨意。后释文。意者前同生预会各有所以。今异生见佛。还有其因。故此辨也。文中二。先一句总指其众。后已别离下别显。中三。一离障故见。二如见下宿缘故见。三种无量下具德故见。何以须此三义者。若唯离障及具德。而无宿缘。则无主伴之因。若唯宿缘而不具德及离障。则见佛法界身不尽。亦不与佛僧遍法界。初中三。一法说。谓已离烦恼者。烦恼障尽故。心垢者所知障尽故。一切者。通显分别俱生种现尽故。及余习者。彼诸无堪任性尽故。二喻况云摧重障山者。二障力重如山。劣慧莫能碎灭。此诸大士获金刚智。殄彼障山。三正明见佛。谓障尽故见无疑也。

  二宿缘中四。一总举多时摄受缘。谓昔劫海修行时故。二一一佛下。多善根摄受于彼多劫一一佛所故。三种种下。随机多门成就故。四令其下。置于胜道。令立大菩提因故。此中梵本云。皆以毗虑遮那如来。昔于劫海菩萨行时。往诣彼彼诸如来所。以四摄事善根摄受。以此诸方便门成安立一切智性道。

  三具德中八句。一善根多。二善根大。三入佛海。四行圆满。五具出因。谓已治所治故。六于彼劫海常见佛分明。七以因行胜解入果德海。八以因解脱门。得果解脱用。此中梵本云。已种无量善根。获大福德势力。各已入方便愿海。各已积集圆满净行。各已于出离道出。各已照见彼诸如来。各以胜解力入如来功德海。各以解脱门见佛自在。释曰。此异生众。由具上三义。预会见佛也。言解脱门者。谓佛果自在称为解脱。王神等各所得法名之为门。由此得入佛自在故。此即解脱之门。依主释也。或此各所得法。能令自他离缚无碍入果德。此解脱即门。持业释也。又解脱有多种类。广释如章。问准下文。诸解脱门皆佛果法。如何于中。有因行耶。

  答佛果海中。具因果行。由虽得果不断因行。然俱是果。显主伴故。

  二别明大众各别得法述以叹佛中三十九众。各有长行。经家叙列。各有偈赞。当对佛颂。就中分三。初明天王众。次摩睺罗下明杂类王众。后主昼神下明诸神众。就初天众中有二。初色界。后欲界。色界中五。一大自在众。二第四禅。三第三禅。四第二禅。五初禅。就大自在王众中二。初长行。后偈颂。长行中列十王各得一法。初云法界虚空者。大用所遍之处也。然有二义。一就事。谓大空无边名虚空界。于中事物无尽名法界。佛身大用。于此普遍。二就理事。谓外于空界容一一尘处。各有无边刹海佛身。充满虚空。内则于彼所遍之处。势同真性。如理圆满。故云法界。云寂静者。亦有二义。一明前大用用无相用相不碍常寂。二由此智用即寂同真。是故大用得圆遍一切也。方便力者。亦有二义。一明前寂静即寂无寂相不碍大用。二内不异真性。外不失应机故。云方便。益物不虚故云也。又虚空者。处广也。法界者。多物也。寂静力者。佛身普遍广处多物之中。一一尘内。用而常寂。寂而常用也。二普观一切法悉自在者。亦有二义。一以普眼观见一切法。不坏多事相。令同理性故。云自在。二于一法中。普见一切。展转不相妨碍故。云自在。三知一切法不生等者。亦有二义。谓知不生等。内证真理。无功用行。外应群机。又不生等有二义。一就境。二约行。就境有五。一据所执。谓由是妄执无法可生灭也。又情有即是理无故。云不生也。理无即是情有。是故云不灭。不灭不生是一法也又求执所相。不可得故不生。能显无相性故不不灭即不生唯一法也。二据缘起性。谓法无自体。揽缘而起。即生无生。既本不生。故无可灭也。又缘起无性故不生。无性缘起故不灭。论云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是故不生即不灭。不灭即不生。为一物也。又推缘无起故不生。能离无生性是故不灭。三据圆成性。谓非是有为故。无彼生灭相故。又非妄心境故不生。证智所证故不灭。又体离有故。离无故。不生不灭也。又约用。随缘故。不变故。不生不灭。不灭即是不生。不生即是不灭。唯一物也。四通约三性混融。于一法上。据所执故不生。据圆成故不灭。据依他故亦不灭。五约三无性。非不生非不灭。然此四句合为一法。圆融无碍。顿思可见。二约行者。谓智背情证理而无来去。谓背舍妄执而无去。应机现前而不来。又往应群机而不去。恒归寂灭而不来。不来即是不去。无二为一味也。又应机无从来。化毕无所去。常遍一切处时。不来不去。时处相寂。称一味法界。故不来不去也。由此大智无念应机如末尼天鼓无思成事故。云无功用行也。四现见一切法等者。从慧海深广而现见法实。五与众生等者。谓巧授深定。令得法乐。六令观寂静等者。谓观真灭妄。舍生死怖。七善入无边等者。谓巧现世故名善入无边境。令解无性无依理故名不起有业。八中勘梵本。天王名爱乐。大智无可字得法名普往十方等者。依体起用故。普往十方说法。用不离体故。不动无所依。九入佛寂静等者。佛是寂静者世间是佛之境寂静者。入世间现众生前名入。普现光者。现身语光物。十住自所悟处等者。菩提是广大所缘境。众生是无边取缘境。依自所悟无二悲智。起通化生。以求菩提故。

  颂中二。先辨颂之因缘。后正释颂文。前中二。先通显颂类。后明颂意。前中总有四种。一名阿耨率睹婆颂。此但数字满三十二。即为一颂。其中八字成句。四句成颂。此则无简长行及偈。皆约字数为定也。二名伽他颂。此云讽颂。或名不颂。不颂长行之颂故。或名直颂。谓直以偈颂说法故。三名祇夜颂。此云应颂。四名蕴驮南颂。此云集施颂。谓以少言摄集多义。施他颂持故。上四颂中。初一字数常定。后三不定。或七字六字五字四字三字等句。四句成颂。令此即常四中第三七字句也。若据当时对佛说偈。即是第二伽他颂也。下并准知。后明颂意中二。先通辨意。后别属当。前中有八。一少字摄多义故。二诸赞叹者。多以偈颂故。三为钝根者重说故。四为后来得闻故。五随意乐故。六为易受持故。七为增明前说故。八说前长行所未说故。后别属当者。此中于前八。意正有初二。或五六也。

  第二释文中二。初长行标举。后佛身下正显颂文。前中云妙焰等者。牒前。初天王名承佛等者。显非自能。无我慢故。普观等者。示无偏心。普腾众意故。显非唯己。与众同说故。后正释颂中。十偈依次。各颂前一法门。初中前二句颂法界虚空界。次一句颂寂静。后一句颂方便力。以此一颂是说偈者自法故。不结天名。下并准知。二中初二句颂普观诸法。谓然法灯。法名普观。次句颂自在。下句结天得法。下并准此。三中初二句颂知法不生灭等。次一句颂无功用行。又亦初句同颂无功用行。四中初二句颂智慧海。次一句颂见实相。谓前约天王故说自见。今以此叹佛故。说令他灭痴。即是见真也。五中初二句颂与众生大方便定。谓定中观佛。能灭烦恼。次句颂无边安乐。六中初句颂痴闇怖。以一句颂令观寂静法。次一句智灯破暗。颂前灭字。七中初二句颂善入无边境界。境界即十方处也。次句颂不起诸有业。谓令解无性无依。即不起诸有也。八中初二句颂普往十方说法。次一句颂不动无依。九中初二句颂入寂静境。谓依寂起用名入。次一句颂普现光明。十中初二句颂无边广大境。次一句颂住自所悟处。谓悲智缘彼二境。起通摄化。

  第二明第四禅长行十中。初云普观等者。依本中有三。一观已信佛境者。根应何门入法。二观未信佛境者。应何法令信。三观已布法云降法雨。俱令益故。梵本云。普观一切众生根及疑。广布法云。二随忆念等者。谓能随一切众生心念。现佛形色。令作意者得见故。梵云能示现佛一切形色。令作意随念见。三法性平等者。谓佛庄严身无所依。与法性列到。故云平等。故颂中法性无依为喻。喻佛身无依也。四中云了知一切世间法者。了众生世间心法差别。一念安立者。随机心现种种相身。身多如海也。五于一毛孔等者。此中无碍有二种。一一多无碍。一毛孔现难思刹故。二小大无碍。毛孔中现刹。准颂中约业用门说。六入普门等者。此文未回。应云观察法界入普门解脱门。谓加行观察法界根本证入普门。普门之与法界。眼目异名尔。七为一切众生等者。谓根器无边。现身亦尔。根熟者无已故。云无边劫常现前。八一切世间等者。谓观世间生灭法即无生灭名入。如日光于水现影。水离迁流。而影不动故。颂中云幽奥处常寂然等。此即离言念故。云不思议法也。九示一切众生等者。谓说圆满法轮。一即一切等。难思境界。名为出要法也。十观察一切等者。谓观根器。授以佛法。如纳物于器中故云入也。颂中观自众内三类天。此中同。下三禅。皆有三天。准余可知。十偈次第。颂前十法。用叹如来。初中初二句颂观一切众生根。谓根类多端。唯佛能了。非余所知故。云诸佛境等。下二句颂为说法断疑。令未信者令信。已信者令解佛境。生大意乐。二中初句颂通忆念。次一句颂梵本中现佛形色。次一句颂令见佛。或后二句皆颂令见佛。三中初一句颂法性平等无依。次二句颂佛现庄严身平等无依。二俱无依故平等也。四中初一句颂了知一切世间法。次二句颂一念中安立不思议庄严海。五中初二句颂一毛孔现不思议佛刹。次一句颂无障碍。谓佛力自在故。六中初句内一切法门者。颂普门也。无尽海者。颂法界也。次一句颂入字。会同一法故。次一句颂观察。七中初二句颂为一切众生种种出现。次一句颂无边劫常现前。谓身遍满故无来去。或初二句物颂前法。次一句发明前句。谓虽多劫为众生种种现。然佛自体本无来去。八中初句颂观世间境。次二句颂入不思议法。谓观世生灭无生灭。名入幽奥处。如日光于水现影。影常在迁流中。而不迁流。世间即是所现境故。此境即如故。法性常然。亦即离言念。前云不思议也。九中初二句颂示一切众生。次一句颂出要法。十中初二句颂观一切应化众生。次一句颂令入佛法。

  第三明第三禅长行中十三各得一法门。初了达一切等者。谓了达众生大涅槃因。即观察惑染性不可得及诸行海故。梵本云观察一切众生解脱资粮方便。方便即是离相巧修也。二随一切等者。随乐现形。如日光水中现影。即相无相。广说如前。且约天王众同分说。理实普现遍周法界。勘梵本。光影之影。简异映质之影。三普严净等者。谓离相名修名修行海名大方便。以彼行。回向一切净土。名普严净。净土佛为主故。名佛境界也。四随诸众生等者。谓深厚大悲。常随众生。化无竟期。五忆念如来等者。念佛过去种种调生方便行。念佛当来此行无尽。六普门陀罗尼等者。谓佛有世间海尘数普门陀罗尼多故云海。一一总持者。一切法门名普门。将彼总持海中普门义。示教众生。名所流出也。七能令众生等者。梵本云。能令众生于佛出世生难遇意乐清净胜解藏。按胜解即是信。信即是藏。故名信藏。由信出生众行。珍宝亦是摄受义故。贤首品云。信是宝藏第一法。为清净手受众行。八能令一切众生等者。谓令闻乐法生信。闻理法生喜。闻行法出离。或令众生闻法已。未信者能生信。未解者能解故喜。未解脱者令解脱故出离。九入一切菩萨等者。谓菩萨善巧调众生行。广如虚空。数无边际。用无穷尽。十观众生等者。谓佛以普悲智。观众生烦恼海。欲杖彼皆令出离故普悲也。然不见实众生实烦恼故智也。还以此法为众生说。令得出离也。颂中有十一偈。于中前十。次第颂前十法。后一重述前第四随众生流转生死海中所化事。前中初颂内初二句颂了达。上句明佛。下句化处。次一句颂方便。谓说佛境界令信入。下句颂解脱道之果。二中初一句颂随天众所乐。谓处世应机也。应体相尽故无所依。次一句颂如光影普现。释光影言。广如前显。次一句合前法喻。重显无依义。三中初一句颂大方便。谓具修行海。次一句颂普严净佛境界。次一句重显大方便称法性修。四中初二句颂众生永流转生死海。由无慧眼见出路故。次一句颂随字悲深不舍故。五中初二句明佛调生行高胜难测。次一句辨巧行多门总相颂佛调生行。六中初二句颂普门陀罗尼海。次一句颂所流出。七中初二句颂能令众生值佛生难遇意乐。次一句颂生净信藏。八中初二句颂令众生所闻之法。次一句颂信喜出离。九中初二句入菩萨调生行等。前就因名菩萨。今据果云如来。如空无尽名不思议。次二句颂天王名及得法。十中初二句颂观众生无量烦恼。次一句颂普悲智。十一中初一句。重显前第四颂中初二句于痴覆盲闇众生处先放身光照烛。次二句重显前中次一句如来示以清净道妙音。即是须弥音故。

  第四明第二禅中长行十王各一法门。初云恒受等者。有二义。一内证真乐。二外应成益。谓消苦因令苦灭也。二大悲等者。缘悲无量境。起无量行。行称彼境故。曰相应。其行深广喻之如海。令物离苦得安乐。生于喜乐喜乐。从悲行出故名为藏也。三一念中者。法界体事之时也。一切众生无边劫所修福德力者。善业力所感器世间也。多劫中多刹随性融通。在一念时中现也。四普便等者。谓佛以神力。变成坏世界。作严净佛土。如虚空不生灭。如密严土同无为性。又如足指按地。变此界成清净刹。按此中文回不尽。应云普便成住坏一切世间皆悉清净如虚空。变秽成净故名清净。变相迁成不迁故如虚空也。五爱乐信受等者。圣人即佛菩萨也。爱乐圣人。亲近学行。信受圣法故。听闻生解。即增进菩提心故。梵本云。爱乐信受一切圣人法增长无比欢喜。六能经劫住等者。地谓十地菩萨智也。义谓证净则地智所缘十地理趣。梵本云。说诸地奈耶故方便。谓阿含净教。是入地方便故。经劫住说者。显说者辨才及所说法皆无尽故。七一切菩萨等者。谓虽佛一念遍十方现八相处悉开供养。此云菩萨。是佛菩萨故。与偈无违。此云方便。是现八相故。此云降神。举初摄余故。八观察无尽等者。谓观佛现身神通无尽。领佛说法智海无穷。九一切等者。谓一切诸佛。虽皆功德海满。不须臾修。但以大悲无障㝵愿。誓当彻穷来际。利乐不断。言方便力者。即无障㝵愿力也。十如来往昔等者。谓宿愿供佛。于彼佛所。初立誓及信。次行入证名爱乐藏。颂中十偈次第。颂前法门。初中初二句宿因。后二句现果。由昔信佛。内证寂静乐。外能府就众生令苦灭故。令悉见其果也。二中初二句。颂大悲心相应海。上句悲者。下句悲行。已上是能相应海。次句颂喜乐藏。谓悲能拔忧苦。生喜乐。是藏义。已上是所相应海。三中初一句颂一念中。此云佛法者。此一念时。是佛之所有假借世俗名言法。谓不相应行法。然实非行。密严云。如来蕴界。常无变易。以此念中能现广刹。故名广大。梵本云。佛之法广大多刹海能示现。如彼诸成坏如亭主音少分解脱。次二句颂普现无边劫众生福德力。谓即所感刹也。梵本云。诸佛如是广大法。悉能显示多刹。随彼坏成如实现。四中初一句颂普便成住坏等。谓佛神通普便故。次二句颂皆悉如虚空清净。五中初二句颂爱乐圣人。次一句颂信受圣法。六中初句颂经劫住。次二句颂说地义方便无伦是一切也。七中前三句总颂八相普周。略不颂供养。八中初一句颂智慧海。谓说法无尽。次一句颂无尽神通。次一句颂前二刹益。九中初二句颂功德海满。次一句颂方便力出现世间。谓无障碍愿力常现世间。十中初二颂。颂往昔愿力等。次一句颂发誓生信等。

  续华严略疏刊定记卷第二
卍续藏第 03 册 No. 0221 续华严经略疏刊定记


  续华严略疏刊定记卷第三(本末合)(尽毗卢遮那品)

  如来现相品第二

  将释此品。四门分别。一辨名。二来意。三宗趣四释文。

  初中三。一分名。二会名。三品名。初分名者。此三分中名正宗分。正谓简序流通故。名为正。分谓折总成别。此乃正即是宗。二正宗即分。皆持业也。若五分中。此当第二举果劝乐生信分。谓欲物生信。举佛果示之。此举果劝乐生信之分。亦依主也。

  二会名者。九会中此第一也。约处。名摩竭提国法阿兰若菩提场会。会者遇也。谓机缘感起赴互相遇故。余如上说。约法。名说佛依果会。义易可知。

  三品名者。如来是能现人。相是所现法。现通能所。故名如来现相。如来之名。略显三义。一唯就理。谓法性名如。出障名来。二唯就行。瑜伽三十八云。言无虚妄故名如来。涅槃三十亦同此说。三理智合说。转法轮云。第一义谛名如。正觉名来。正觉第一义谛故名如来。又成实云。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故名如来。下十定品中。名义解释。引来此说。现相有四种。一为召他方众。现面门光相。二为示法主。现眉间光相。三为表此会明佛果。佛前现华。四表能证从佛所流。白毫现众。亦可如来是体。现相是用。品中辨此。故以为名。

  二来意中三。一分来。谓三分中前明序分。名辨正宗故次来也。五分内前明证信发起分。今显举果勤乐生信分。故次来也。二会来。谓九会中此为创首故先来也。三品来者。前品叙此会众。今辨众起疑问。故次来也。

  三宗趣中三。一分宗趣。谓显佛依果无尽法界为宗。欲令菩萨信乐为趣。二会宗。亦同当会辨尽故。三品宗趣者。谓现光华等相为宗。集众表诠等为趣。

  四释文者。自下第二大段。明正宗分。于中有五段。问若即五分列名配品。并如前说。问五分中第五分内。善财问答非一。何得总为一分耶。

  答问者及问词不改易故。答者及答词。乍虽似异。然皆同答。一问者一问词故。就初举果劝乐生信分中五品经。及勒为两节。初现相三昧二品为当会正说之方便。后成就华藏遮那三品。即为正说。就前二品中。初品明集众显说法主。此是远方便也。后品明入定许说。即为近方便也。就前品中。文分为八。一大众同请。二尔时世尊知诸下口光召众。三尔时十方下所召众集。四尔时世尊欲令下先示法主。五尔时佛前下现华表义。六此华生已下现众表严。七即于众中下偈赞佛德。八如此四天下下结通广遍。

  初中二。初中长行令请。后尔时诸菩萨下供声偈请。前中二。先通辨诸会请法仪或。后释此文。前中四门分别一请会。有无。二所问法异。三能问人别。四言念等殊。

  初有无者。于九会中。前二后二期并有问。余皆无也。所以者何。初会据果起因故有问也。第二会初寻因至果故有问也。由因位有升降。客六会以答之。果唯是一。更无高卑故。第七当会答也。然六会诸品更有问者。自显当会别义。或即重明前问。非是大位别问也。第八会中。明因果淳熟故有问。谓行修无碍六位顿成。故当会答也。第九会中。称性因果故有问。谓俱入法界无差别故。然当会答也。二所问异者。谓初两会。问果广因略。为成信故。第八会。问因广果略。显行淳熟故。第九会。问唯果无因。显唯证果故。若依末会。多是问答。因问法界与本会相望。亦可因广果略也。三能问人别者。初及第九。皆有同生异生二众。第二第八唯是同生。四言念等练者。有二种。一约言念。二约通别。前中以门望若。得有七句。然此不具谓问有言念。若有言相。初会中具二句。谓现相品初同异生众念请声中言请。答中佛放眉间光。示相答。谓光佛事已从足下入。及佛前现华眉间出众等。三昧品中。以言重请。普贤菩萨以言说说。下三品经。为答前问也。第二会唯念请。佛以示相答。菩萨言说答。显佛他心最自在故。不待兴言。显佛神力最殊胜故。示相令知。第八会言请言答。此显菩萨不同佛故。第九会中。念请佛示相答。二通别者。初会第九会别问通答。第二第八会别问别答。

  二释文中三。初总标心念次。云何下别显问端后。佛下请说。初中诸菩萨等者。此是前品内四十一部众。意念不殊故同标也。次别显中总四十句分二。前三十句问佛果。后十句问因行。前中三。初二十句通问佛果德体业用。于中若随相分初十是位。次六是体。后四是乐。二唯愿下请佛解释。三又十万下十句。别问佛果语乐利他。就初二十句中。此欠二句。下颂中有神通及自在。恰此成二十。下答中亦同此说。初云佛地者。略显二释。一名。二体。名有二种。一依智德分位差别名地。如大乘同性经说。佛有十地。初名甚深难知广明智位地。乃至第十名毗卢遮那智海藏地。证契经中亦同此说。若准此经。非但有十智德分位量过恒沙。名亦随尔。二约用。从喻名地。如十地论。释菩萨地。有能生成住持义故。此亦如是佛果。就生世出世善根。成熟善果。三乘依住。摄持无尽功德海故。佛地论说所依所行所摄义故名之为地。依摄同前。所行者。是诸菩萨智所照处故。如云已践如来普光明地。二体者。佛地论说五法摄大觉地。谓四智及清净法界。今依此经。若就泯绝界。四智法界亦不可说。若约不碍。则非唯理智。乃具无边过恒沙德无漏蕴界。法界为性。以要言之。包摄法界一切诸法。以为其体。所以者何。证具分真性方究竟故。具足十身。过三世间。由此义故。二境界者。所知所知缘及分齐故体类十。问明品说。因度入智法说知证现广等是也。又出现品。亦有十种。谓一切世间。三世刹法。众生真如无差别。法界无碍。实际无边际。虚空无分量。无境界等。又不界思议法品。有十种无比境界。具如彼说。三佛加持者。诸胜力住持令有所化。广有无量。如不思议法品及法云地说。又离世间品有十种佛摄持。谓能始发菩提心。生不忘菩提心等。又有三类佛力住持。一如加持化身及舍利等。二如加持耆域入火不烧等。三加持草木等一切非情作佛事。问此与神通何别。答别不谓六通中神境一种有加持义。余五但是于境无所拥滞。名此加持。亦即神力。四行者。是佛所作。不思议法品云。诸佛世尊有十种为众生作佛事。谓不现色身。乃至寂漠无言。为众生作佛事。亦是所行之行。如出现品说。如来行。谓无碍行。真如行。法界行等。具如彼。此上是异二乘功德。五佛力者。谓处非处等十种智力。是降魔功德。又不思议法品说广大力等十力。六佛无畏者。是制外道功德。谓一切智等四种无畏。不思议法品说。十种离过清净中。第八云一切诸佛。获四无畏。离诸恐怖。于众会中。大师子吼。明了分别一切诸法。离过清净。上来总相大智功德。七佛三昧者。果位等持。其数无限。不思议法品。略说十种无量不可思议佛三昧。谓恒在定。一念中遍一切处。为众生说法等。广显云云。八准答及颂。名佛神通。通有六种。谓神境智证等。其名虽通二乘。然深浅有异。下文十通。唯属菩萨。佛不思议法品中云。一切诸佛有无边际无碍解脱。示现无尽大神通力。九准答及颂。名佛自在。谓所作任志无碍成就。略有十种。谓诸佛世尊于一切法。悉得自在。明达种种句身味身。演说诸法。辨才无碍等。广如佛不思议法品说。十无能摄取者。颂中各无能。于答中名无能毁坏。谓佛所作。无有天人魔梵外道二乘及菩萨神力能制伏者。旧经名佛胜法。略有十种。如不思议法品云。诸佛世尊有十种最胜法。所谓一切诸佛大愿坚固。不可阻坏。所言必作。言无有二等。广说云云。

  十一至十六问眼等六根者。如佛不思议法品中云。诸佛有十种法。普遍无量无边法界。所谓无边际眼。乃至无边际意。一一用广。具如彼文。

  十七问身光。十八问放光者如出现品说。佛身十种相。内第五云。如来身一一毛孔。放千光明。五百光明照下方。五百光明照上方。种种刹诸佛诸菩萨。诸菩萨见已得十头十眼等云云。十九佛音声者。不思议法品云。一切诸佛皆悉具足六十种音。一一音有五百分。一一分无量百千清净之音。以为严好。出现品说。佛十种音声。谓遍至音。普遍无量音声故。乃至第十各无变音。至究竟故二十佛智者。佛不思议法品云。诸佛有十种智。谓知一切法无所趣向能出生回向愿智等。广说云云。

  第二请佛为说中。何故问果未终。中途遽清解者。此有两说。一云回文者误此文夜安问果了后。一云此文中安通有二意。一为简通非别故。谓前二十句通显佛果体德业用。后十句别辨佛果语乐利他故。二为兼显请说前后通别果故。

  第三别问佛果语乐利他中十句。初世界海者。如下华藏界说可知。二众生海者。说法所被机故。三准下颂中。是法界安立海。即是一切世界海之都名。如下文七十一中寂静音海夜神处说。今此脱其文。四佛海者。多化主故。五佛波罗蜜海者。化所成行也。六佛解脱海者。化所得果也。七佛变化海者。身业化也。八演说海者。语业化也。答中开出法轮海。以为二句。九佛名号海者。谓佛号随宜。立名差别。如名号品说。十佛寿量者。谓佛寿随应。住世修短。无量差别。如寿量品说。

  下答中。此上句就能感机。名诸根欲海。二问因十法中。八法如离世间品二百法门中说。此初名誓愿者。彼中第七十二门也。二发趣者。彼中第二十四五六出显其门。谓发菩提心因缘。为趣向悟入一切智智。近善知识。得诸清净也。三助道者。如彼第一百二十七门说。四乘者。彼中无此。然其乘体即镕融理智也。乘乐谓运菩萨假者。从因至果。或智为能乘。理为所乘。运他行广故云海也。五行者。如彼二百门中第三门说。六出离者。如彼一百二十一诸离生道。也谓烦恼未治。其性生鲠。恼乱行者。身心不安。如生食在腹。若调伏已。则离刚强烦恼劳恼乱故。名离彼生。出离彼生故名出离。七神通者。如彼五十三说。八波罗蜜者。准梵本。加多声。波罗蜜。是彼举义。多是到义。谓施等十行。皆三轮净。与法性相应修故。能到佛果彼岸也。如彼二十七说。九地者。彼中无此。然此即是欢喜等十也。十智者。如彼第七说。上来所引二百门者。一一皆有十句显示。广如彼说。此上十句。因行通一切位。一一皆摄法界。深广无边故。但云海也。上来先彰三十句问果法。后明十句问因法。总辨第二别显问端竟。

  三请说中云亦者。谓四十句中初二十句。前已请说。后十句果法及十句因。亦为我等。问前解脱。又此二十句。既十方世界中。佛为诸菩萨说。令亦请。如彼为我等说故。此亦字通其二义。二此声偈请中二。先显偈声出处因缘。后正说偈。前中菩萨神力为因。供具为缘。因缘具故。不待咽等击发出声故。曰自然出也。

  后正颂中。十颂分二。初三别叹请。后七重述请。前中亦二。初二叹佛请。明说有因故。后一叹众请。明其闻法与说为缘故。前中初一叹佛。积因成果。尽未来际。为物现身。此大悲大愿功德也。后一叹佛。能巧改疑。令生信解。离苦得乐。叹众请中。菩萨同瞻显无畏念愿随意等请。据法除疑。

  后重述请中。初四颂述前长行。初十句问。具释如前。次一颂述第二十句。影略可知。后二颂述后十句及因问。第二句云法界所有安立海者。长行中无得。次合在众生海下。准上下文。此是一切世界海之都名。余文并准可知。

  第二口光召众中二。先长行。后偈颂。前中分为九段。一放光意。谓知众心。此领问也。二放光处。谓示严进舒。三显光数。四列光名。略辨十种。准释可知。五结光数。六摄眷属。七显光色相。八光所照处。九今彼见此。

  后偈诵中。十偈分四。初六叹佛三业自在。劝彼观礼。于中一叹二利行咸。次二叹利他行成。次一放光。次一说法。后一行圆力具。六偈了。次一赞有多众已集兴供。次二赞佛圆音能应机说。能刹那显三世佛愿。劝彼远观。后一述放光意。将諠。待众观及听。

  第三所召众集中二。先十方众集。后如是坐已下赞其德用。前中三。初总辨。二所谓下别显。三如是等下总结。初可知。

  二别显中。十方即为十段。一一方有十事。一土海。二世界。三佛名。四主菩萨。五眷属。六兴供。七作礼。八供佛。九化座。十本方坐。

  三总结中八。一结刹海具十信之言。即前齿光照处也。二结主菩萨。三结眷属菩萨。准主数。此合有十信刹海尘数个刹海尘数菩萨。四结兴供。五结礼。六结供养。七结座。八结坐。

  二明德用中二。初长行经家叙列。后显当时偈赞。前中九。一菩萨数量。即前十刹海尘数。二菩萨毛孔放光。三光中现菩萨。四所现菩萨入遍法界诸安立海尘中。言安立海者。梵云[这-言+(厂@若)]奈那。安立海。即刹海之都名。如前所引下七十一中说。五尘中有广刹。六刹中有佛。七菩萨往供。八念念助佛开化。略标十法门。理实无限。九化答。谓由前十法。成后十答。此文本疏作三释。一各自别释。二相配属释。三圆通释。就初释中文二。先明以十法门各自开悟刹海尘数众生。此以得法生信解等为答故。后结云。如是普遍一切法界。随众生心。悉令开悟。后念念中。一一下。明众生得十种益。以但言各令如须弥山尘数。不云如刹海尘数。不云如刹海尘数故。前中二。先别显。后如是下总结。前中一于念念中。以梦自在等者。念念之言与后九同。非名别。令下并准此。梦自在示现者。略有三义。一梦中唯依意识。能见色闻声等。今此亦尔。菩萨于一根门。示现自在见色闻声等。以此开悟故。二于梦中。示现顺违境界。或为说法令开悟故。示现之言。亦宣说故。三如于梦中梦经多年。于小屋中。多人各梦山河大地。而不逼迫。此中亦尔。菩萨以此。转变外境。小时现多时。小处现大处。自在无碍。令开悟故。二诸天殁生等者。为耽着天乐者。说诸行苦有生灭故。三菩萨行者。谓以无所得。遍修行海。普为众生故。四动刹等者。降伏恃大力起我慢众生知佛力最大。令赞益故。五说净土从大愿起故。六说佛具有一切众生同类言音故。出现品云。一切众生言音。皆为如来法轮音声所摄是也。七说佛身如云。就雨法雨故。八说佛神变。就放光照遍法界土故。九说佛解脱力。就普现身光照满法界故。十说普贤主伴身。遍十方佛刹众会。由大愿违立故。后总结可知。

  后明众生得十益者。一令造十不善业者令修十善离苦。此举地狱。意亦摄余故。二令未入十信者入故。三令修五戒及不动行故。四令住二乘道故。五令修事善。发福行故。六令发大心悲智愿故。七令得三贤。趣向十地故。八令证如。得无分别智眼故。九令得八地已上大力大愿无尽智净国土故。十令得佛本大愿。愿众生得大菩提故。云生如来家。非谓得初地名生佛家也。

  第二相配属释者。谓将前十法。如次配后十益。所以者何。前十虽云念念开悟刹海尘数众生。不必同一念间总令获益故。中间结前起后。云如是普遍一切法界随众生心悉令开悟又。开悟但是警觉之调得益。或复远近多少当不相违。况其开悟遍法界得益。乃云一一国土此何爽也。梵本中呼此开悟之言。为散住达宁。此云于先警悟也。

  第三圆遍者。前十法门。于后十益。一一遍过。谓一一开悟。能成十益。乃至一益。如是互遍无有障碍。此中若从前向后。粗相十重可知。若从后向前。细分十七。一其十须弥山尘数众生得十种益。方是一法门。所开悟也。二如一法门余十刹海尘数法门。一一皆尔。三彼多法门。方是一念中所开悟也。四如一念中。余念念亦尔。五彼念念开悟。方论一广刹中。六如一尘刹。如是十刹尘数广刹亦尔。七彼十刹尘数广刹。方论一尘内。如是于一安立所有微尘亦然。九如一安立既尔。如是遍一切法界诸安立海。当知悉然。十其遍法界安立海中业用。方是一化菩萨所作。十一如一化菩萨。如是世界海化菩萨。一一亦然。十二彼十世界海化菩萨。方是一光所现。十三如一光明现化菩萨。如是十世界海尘数光明一一所现菩萨亦尔。十四彼十世界海尘数光明。方是一毛孔现。十五如一毛孔所现光明。如是遍身毛孔一一皆尔。十六彼遍身毛孔现光方是一菩萨。十七如一菩萨。如是十信佛刹尘数个世界海尘数菩萨遍身毛孔所现光明。一一皆尔。此诸菩萨所现业用。遍一切法界。诸安立海所有尘中世界内者。显此会中将欲说期。称法界法故。上来明结集家叙竟。

  二当时偈赞中。十颂分二。初一颂光音自述可知。余九颂。叹菩萨德用。于中分五。初三叹昔因深厚。次二叹身智寂用。次二叹身业自在。次一叹意业无碍。后一叹三业殊胜。

  第四光示法主中六。一放光意。谓复所明光之业用。是佛神通之境。欲令时众得承佛力见彼境界故。二光出处。谓于眉间。悉平等普照。离偏为故。三显光名。谓令诸菩萨得智慧明。普见佛力所现境界故。云普照十方藏。是眉间出此光故。四光色相。谓色如绀宝。照用如灯。周遍润泽。雨法犹云。五遍照下辨光业用。于中一照现十方刹及众生。二遍种动刹网。或誓机或严刹刹网。谓一刹种上所管二十重内。凡一重中。有三重主伴。递相围绕。十方观之。似网孔纵横。上下皆悉相当故。三刹网尘中现佛说法。说法中三。一说三世佛波罗蜜海。此法三世佛同说故。名三世法轮。二说出离生死法门。三说诸佛大愿法门。明普贤道场遍十分世界。六明事归本。谓平等法界。佛已圆证。从此流教被机。遂令机来证。此修因顺果。从下渐上故。眉间放光作佛事已。右绕世尊。从足下入也。

  第五现华表义中二。初总标华现。彼其华下。别显德用。前中华生佛前。显所诠华藏是佛果所有故。忽然出者。化现难测故。后别显德中。略陈十一种。理实无尽。十一中。初一总。余十列。列中前六明体备众德。后四显妙用自在。前中云藏者。谓莲华台中莲子住处。有含藏之义故。悉法门一含一切华藏之名。从此出也。后妙用四中。无边诸佛。应机神变。及应众生。随类言音。皆依华出。前云摩尼宝王。未显何等摩尼。故此显云。影现一切佛身之者。前云发起一切。未显音所说法故。显云说菩萨行愿法也。此则华现佛身圆音说法。于一念间。周遍法界。佛事究竟。唯此一华之妙用也。

  第六现众表教中二。初标人。后其一切下辨德。前中三。一现众时。谓前华生之后。寻即现故。此显教义相应无间然矣。二现出众处。谓佛高毫相中。表与所论不二而二故。三有菩萨下明所现众。于中有五。一主菩萨名胜音者。谓主教之音。胜彼一切眷属教音。或说一切胜法之音故。云一切法胜音也。二眷属菩萨有刹海尘数者。夫一主教必有无量眷属相应。三主与眷属。于一圆音。同时各应。无前无后。故曰但时而出。四主伴虽殊。莫不皆显修因顺果故。皆右绕也。五主伴能诠名与所诠共相应故。又主伴相对正助异故。是以主据台。伴坐须也。二辨德中。以主教是此正所明故。此中唯赞胜音德也。文中十句。一理智了深法界。二量智无碍入佛所行。三内证果海。四外应诸刹。五毛孔现遍。六内观法界。七外感佛故。八恒住三昧。九见佛十力遍法界尽来际。十总结多故门云乃至三昧等。

  第七偈赞佛德中有十一菩萨说偈。即为十一段。初一是主。余十为伴。一一有二。初承佛力。则显说有依。离我慢故。普观十方。表说通缘。无偏心故。后正说俱称扬德用。

  就初主菩萨。十颂分二。初三偈叹佛胜德。余七叹菩萨德。前中初一身遍众生界。勘第一句梵本云。勃陀迦瑜佛身也。塞普吒充满也。达摩驮都法界也。鞞诸也。是故应云佛身充满诸法界。不偈云于以是即理之事差别相故。二毛孔现诸佛。三毛孔含刹海。以佛具有三世间身故。于三位自在。不起觉树。现业用。以下颂中说刹皆是此也。后七偈中。一佛坐多刹。菩萨咸集。二具福慧数菩萨其叹量。三由行普因。得普现果。同多刹多劫积行之菩萨。感来坐听。称根故喜也。梵本云。住最胜智诸菩萨。多刹修行经劫海。遍坐一切佛会中。听受法云生喜悦。五行愿满证佛果。六神通大用满法界。七现多身演严光随乐说法。初两句。梵本云一切刹出微尘相似身云常示现应。笔削云。常能示现诸身云等一切刹微尘数。

  第二观察菩萨十偈叹佛三业自在德。于中分五。初二叹佛权实双行智。次一叹佛他心智。次一叹佛身业。次四叹佛语业。后二叹佛神通。就初二中。一虽证平等法界。而就随世导引。二虽证法身离相。而随机现形。次一他心智中知一切法者。法是心法。次一身业中。上半相胜。下半用胜。次四语业中二。谓前三别明。后一通显。前中一化佛音深广。二毛光音调生。三光明音赞果德因德行。后一遍显中三。初一句显前三种音说法出正离于耶小。次一句显前三说出多。下二句显前三说皆胜非下所及。后二神通中。一八相身现通。二重化身现通。

  第三法喜菩萨十颂叹佛寂用应机德。于中分四。初三明佛身语应机德。次一三业广应。次三寂用自在。一寂用无碍无生。二寂而常用。三会用归寂。后三应机无尽德。一法云无尽。二众会无尽。三身相无尽。

  第四香焰光菩萨十颂叹此会中菩萨自分胜进德。于中分四。初三叹自分业用。谓遍刹见佛。次二用等普贤。次三胜进同佛。后二定用自在。并可知。

  第五师子菩萨十颂叹佛转法轮德。于中分八。初二颂总叹遍一切处转正法轮。前颂明转轮果。后颂出因。次二颂明以种种名号转法轮。前颂轮果。后颂出因。次一颂明转无生平等法轮。次一颂明转本行法轮。次一颂明化佛法转轮。次一颂明于无差别身现差别色身为转法轮。次一颂转三世佛名号法轮。后一颂总结。但是三世所说法轮。皆此处说。

  第六法海菩萨十颂叹会中菩萨助佛扬化德。于中。初一智满得法。谓得如是深广方便故。就周遍一一国等。此亦是总门标举。后并别显。故云能入如是方便。此即指后别显也。二一切处化广。三一切时观真。四一时佛内行胜。谓以常在佛身内从眉间出也。五一切尘中用行无㝵。六一切刹中见佛自在。七开佛遍法界。圆音。八契入平等妙音智地。九获识达凡圣音声智。十地位成满。

  第七慧灯菩萨十颂叹菩萨悟入佛深广德。于中分四。初二叹菩萨见佛真体。一见佛离相智。二见佛自在体。次四明悟主法。一证深理法愿力受身。二观深法修事行。名最胜行。由此得果。是福生住智地。三连果法体。四广因得广果。次二叹佛身能普应。一深。二广。后二叹得佛加持菩萨令见一切佛。一当贪佛加持。二余一切佛。

  第八华焰髻菩萨十颂叹佛摄生自在德。于中分四。初二明佛身语广大摄生。前颂初后二句。明轮业摄生处。中间二句。正显摄生用。后颂上半体下半用。次四明摄机渐次显深。一约地前菩萨。内则深信欢喜。外则佛力加持。方能出生地上实智。照了真体也。二简劣显胜。谓二乘智劣不就睹实体。菩萨眼净方见真身。三明地上菩萨承力观察。于诸地中。入住及出。明了见真。四明第十地满。成一切智。方能证入佛果法海。次二明佛寂用无碍德。一即用常寂。二即寂常用。后二明大用无涯。一毛孔现遍普眼方睹。二以一一身各遍法界。于一切处。恒转法轮。重叠无尽。不可测量。

  第九威德菩萨十颂叹佛身语普应德。于中分四。初三明身光普遍。一身遍道场。二光应群机。三示尘中刹。次二明所乐刹刹海殊形亦是转法轮处。次句正明周遍转。一遍尘内外刹中转。二遍佛身中一切刹内转。三于无相法转而说法相。四圆音演无尽法。后一明佛身普应曾无起灭。

  第十法界十颂叹佛胜德菩萨能入。于中分二。初三显佛胜胜德。一色妙令喜。二相中现佛遍入尘内。三多身现遍常续不绝。后七明菩萨能入佛境。于中。初四明入佛境界。一内具证智。外蒙佛力。知佛神通方便。现遍尘身。二具普行愿方睹。三四二颂。由具信正解大愿证智。住真法界。方了佛色声自在境界。前一具信等四法。后一观佛色声无碍。后三明所得利益。一证佛所行。则于佛地。能速入。于法界能普摄。二能念中现刹于尘中。三能一刹中现多刹及通。

  第十一精进菩萨十颂叹佛圆音妙色神实自在。于中分四。初三颂明佛圆音说法。一谓一音中具一切音音闻十方说法。二以随类音一切佛刹中说法。三一切刹中见佛神变说法趣菩提。次一以佛解脱力于一切刹尘中现身。次三体用无碍。一法身如空无碍。无别色身如影如像。随类现殊。二重彰前门并显能了者。三明前体用无二如空。后三明佛神通愿力。谓一十方佛入遮那一毛孔。现通智眼乃见。二遮那昔愿今得遍法界刹中说法。三毛孔中诸佛神变一切佛同说。欲寻涯际。多劫不得也。上来别明十一菩萨各说偈赞德。第七段竟。

  第八结遍广遍中二。初举此四六下道场中菩萨云集。后应知下续通广遍。此文漏略。准梵本。应云。如此世界四天下阎浮提场中。以佛神变。十方各有一信世界微尘数世界海中菩萨云集。开显法门。如是一切四天下。一一阎浮提菩提场中。以佛神变。十方各有一亿世界微尘数世界海中菩萨云集。开显法门。亦复如是。

  普贤三昧品第三

  将释此品。四门同前初释名。者德周法界曰普。柔顺调善曰贤。若依理趣般若释。得法界智。遍证自体如故。故彼云。普贤菩萨自体遍故。三昧名如前释。普贤是人。三昧是法。人为能入。法为所入。能所合为其称。故曰普贤三昧。此则得名也。六释中依主释。以普贤依佛三昧入故。或有财释。以三昧是普贤所有故。若依能所证非即离义。有依主持业二释可知。今勘梵本。具名普贤三昧威德神变品。普贤三昧谓标名召体。威德神变即定用也。摄用从体故。但云普贤三昧。

  二来意者。前品明众集次应说法。法是玄妙非定不宣故。又前品是正说远方便。今是近方便。故次来也。三宗趣者。入定受加为宗。为说刹海为趣。

  四释文中二。先通料简九会中定。后正释文。前中。一有无者。唯第二会不入定以表信未成位。因行之中此最粗故。二出不出者。唯第七第九二会不出。七显此是唯胜进故。九显法界一证无退故。三因果者。初及七八九会皆是果定。四中普并有果故。余之五会并是因定。以彼皆显因位行故。四能入人者。七九二会佛自入定表果用故。

  二正释文者。此一品内分为六分。一三昧。二加。三起。四类刹雨宝。五毛光赞德。六大众重请。

  就初分中二。初明此处佛前普贤入定。后如此世界下类通十方及诸尘道。道中四。一法主所在亦入定处。谓亲对佛前。证说真故。二表佛力加无自慧故。三显三昧名。名一切诸佛者。尽法界中所有佛故。佛者为说果法故。毗卢遮那者。智光遍照于何。谓如来藏身故。此则尽法界一切佛智。同遍照法性。性皆如来故名藏。又是依故名身。此即一切诸佛光照之藏。藏即身也。此出定用从用名也。何故入此定者。为显所说华藏界等。离如来藏。无别自体故。四普入下明三昧业用。有十三句。摄第六对。初二明体用一对。亦于理事一对。谓平等性。性即体故。影现法界。影现是用故。二次二深广一对。亦是体用。谓定体广遍虚空。令智深入理奥。海水至深有施复。法海至深用此名。三次二出网一对。亦是定慧。谓出生多定。令定心包网法界。四次二依正一对。亦境智。谓三世佛智照用从此定生。十方刹海中所有事物。依此定现。五次二依正含容一对。亦是内外。谓此定内含诸佛十力解脱及菩萨智故曰含藏。外令刹尘内广容事法界。谓三种世间也。六后三成佛持法一对。谓由此定。成佛德海。显佛愿海。护持遗法。侍化不绝。持正法也。此亦对可名为行教。谓前二句行。后一句教故。二类遍中二。初举此界。后如是下类遍尽法界。类遍中二。初一重遍。后及此下重重遍。前中十一句。初一句总总显即理之事法界中故。别中十句。一遍空。二遍方。三遍时。四遍细色处。五小空处六广色及空处。七日月星等处。八尽佛眼见处。九尽神力到处。十尽佛身现处。二遍重重处中四。初及此国尘者。总牒前一切国土所有尘也。其一切国土之言。若准属佛身所现。不通前者。则此定力。准能遍内身重重。不能遍外重重也。又前通微细等处。皆有普贤在佛前入定。具亦不在世界中有此会耶。二彼一一尘。皆有尘数刹。三彼一一刹中。有尘数佛。四彼一一佛前。各有尘数普贤。

  第二加分中三。初口加。次尔时十方下意加。三是时十方下身加。初中四。一诸佛现身。谓前一切时处重重内普贤前。各有尽十方佛现。由此口加。复无结遍故。此总举一一普贤前也。二彼诸下同赞得定。此虽果定。以普贤是佛菩萨故。名佛菩萨定。三佛子下明得定所由中二。初总显。谓诸佛同加得定。后以毗卢下显此同得加者。有其二因。一是遮那本愿诸佛加普贤。二普贤行愿愿堪受诸佛加。因缘相由故云亦也。四所谓下显加所为中十一句。初一总。谓总相为转诸佛法轮故。别中十句。摄为五对。初境智一对。谓为开显佛智能知十方安立海尽故。何故为此。欲说此故。即世界成就品说一切世界海成就因缘是也。二行果一对。谓为令众生闻净依果。离秽刹行。修净土行。摄无漏土故。三能入能示一对。谓令普贤入佛所知刹海无碍。显其功德庄严故。四义理一对。谓令普贤得佛契实性之智。见一切法相故。五机教一对。谓令普贤了此法门所应之机。任持能应之教久故。梵本中教字是音声。久是文字。举文摄名句。合为能诠。二意加中二。先明加相。后何以下释因。前中二。先显此世。后如此世界下类遍十方。前中佛与普贤十种智。初一总。余九别。总中与能入佛果智海之智以能入果智故名力。别中一与普知即理之事法界智。二与知佛净土。三与知有漏土智有败坏故。四与知有情界智多故。名广大也。五与住佛解脱定门业用智。非因位知所故甚深。住字梵本中。亦是行。谓能行其大用也。六与了此法所应器智。七称根词辨智。八身云普遍智。九与普应圆音智。二类通可知。二释所因中二。先微意云诸佛有力能与。有悲能普。何以以十种智。唯与普贤。不与余菩萨故。后释云以普贤得彼三昧故。法合与也。又问余菩萨何故不入此定耶。答为说普法故。普贤本愿故。三身加中二。先此土。复如此世界下类遍十方。前中二。先明手摩顶。后其手下明手相用。前中十方佛手摩普贤顶。明加持与力印许之相。十方佛同摩顶时。身不成就碎亦不退。各亲触顶。手不相碍也。二明手相用中。略有十义。初五相德圆满。后五妙用自在。前中初相好类者。谓圆𦟛纤直十指端皆有千辐轮相。十指面诸节。一有本囊伽吒相。一有褰啭悉底迦相。如是相间庄严。二手指间网缦。三金手常光恒舒。四香气流散。五放光焰发。是放光也。后五中。初二句恒出二事。谓身语二药妙音神通。后三句显影现三事。一现三世菩萨普贤愿海者。谓彼三世起愿之人及所愿事。无不出世佛手中现。二一切佛及所转法轮亦于中现。三三世佛身相及光。亦于中现影。是故此手。亘十方。括三世。收因果。摄人法。体用深广。自在无边。思之类遍可知。

  第三起分中二。初此界。后如此世界中下类遍十方。前中二。初起定。后普贤菩萨从如是下明众益。前中二。初起此一定。后从此三昧起时下起一切定。前中准梵本从之所摩顶已即从定起。无尔时普贤菩萨及是字而字也。就起一切定中。十句分二。初一句。总显一起一切起。后所谓下九句。别辨一切定名。前中以此定即是一切三昧海之一故。是故起一即起一切也。别中。一名巧知三世中念念平等智。二名知三世中所有事法界尘数。三名现三世中所有佛土。同名现一切染界中众生所广。五名知众生心海。六名知众生名字。七名知十方事法界名名差别。八名知遍法界微尘中皆有诸佛无边身云。九名说一切法门海。此上定名皆约业用。谓能知能现能演说等。二明众益中二。初明此处普贤起定时得益。后如是世界中下类遍十方。前中二。初总标得益时。亦是辨益所因。可知。获其诸下正明益相。于中九句分二。前五得菩萨诸门益。谓三昧总持方便巧辨修行等法。各刹海尘数。一人所得。余皆同然。故云一一菩萨各得故也。后四得果法益。一得佛福藏智光。二得佛十力巧乐等。三毛孔各现多刹海。四得能现八相业用益。二类遍可知。

  第四类刹雨宝分中四。一十方刹海微动。由二力为因。以是光相故微也。二宝严刹。三出声说法。四佛会雨宝。略论十种。以类无尽。前四事相众宝。后六法化传通。其宝并是纯净无漏应众生之体事也。

  第五毛光赞德分中二。先长行标举。后正显偈颂。颂中十偈皆赞普贤深广无尽德。于中。一述前普贤遍在诸刹入定现遍。二身满法界定通方便。圆音亦尔。三述上普贤遍诸佛前三昧业用。四述上普贤在尘内刹中入定现遍佛愿力起。五赞普身土镕融依持无㝵。有四句。谓色身依色相土。法身依法性土。色身依法性土。法身依色相土故。此文云身相如空者。显无碍义。有前诸句。诸大地依空。空依色显。法合可知。法云依真住等者。此举色身依法性土。就难偏显。余准可知。后半明此能现普应之身等彼根断。按梵本中。第二句云依真如住不依刹。第四句云普示现身等一切。六普贤住大愿。获多遍一。恒在诸佛身中一切刹内。梵本中初句云安住普贤大愿者。第四句云悉入其中无限际。七身能遍入无边众海。现净土。刹那现多劫。第二句梵本云以无量身皆遍入。第四句见字亦是现字。八动刹令亲悟法得果。九以三昧力。现佛果德及彼往因。十总结难。且出世三昧中现光声。自结所出之处。

  第六大众重请分者。问此与前品众请何别。答此有四别。一前虽令请。而未发言。故此言请。二前唯旧众请。今此兼彰。三前请化主。今请助化四前真举法请。今此叹座主德。兼举所问法请。所问同前品故。此略显十颂分三。初八叹主请。次一举法请。后一叹众请。初中二。前五颂叹普贤因果深广德。明有说因。后三叹普贤遍广刹能云雨说法。明有说果。前中初一叹普贤三种功德。一依佛果生。二大愿起。三法身净。二中三德。一普应佛会。二福海广。三智光等照。三中三。一德海广。二遍近佛。三诸尘中刹。四中四。一近诸佛。二住定境。三住诸土。四尘劫住。五中三。一普身诣十方。二济度生海。三入法界尘刹内。后三叹普贤能云雨说法。一身遍尘中说佛广法。二遍众生海说佛胜行。三积行多劫大音演法。次一颂举法请中。前品请问虽多。取要不过三种世间故。今前三句总显。后一句结请。后一颂叹众请中。世尊前恭敬者。明众乐欲。身住心敬。堪为法器。请为其说。佛所随喜也。

  世界成就品第四

  将释此品。四门同前。

  初释名者。世谓隐覆。界即分齐。谓诸有为可破坏世。则隐覆无为不可坏法。从真性起。同无为法。则隐覆有为可破坏世。各不相杂。是其分齐。是故感见娑婆者。对华藏而不同。感华藏者。见华藏故。感见华藏者。处娑婆而不同。感娑婆者。见娑婆故。然则世界是所成就。成就是能成就。今此品中但辨能成。能成非即世界。从所成以立名。世界成就依主释也。若依梵本云。噜迦驮都(世界)三慕达罗(海也)涅第奢(演说)[这-言+(厂@若)]缚怛囊(观察)三牟陀俭摩(合集)娜忙(名也)钵里冗多。(品也)若依迥文。总云名观察十方世界海演说合集品。今但名世界成就品者。译家存略太甚也。[这-言+(厂@若)]缚怛囊亦照曜义。谓智照于境观察同也。合集成就也。谓说诸缘合集能成就世故。

  二成成意者。前明方便。今辨正说。故此成也。

  三宗趣者。通说十方一切刹海能成就本末为宗。为明华藏刹海为趣。亦可观十海说十智为宗。为说刹海成就本末为趣。

  四释文者。自下三品经。明当会正说。于中初二品。通答前问三十句果相。后一品。明佛昔因。通答前问十句因相。问此中既亦明因。何故分名举果劝乐。

  答多说果故。说因为显果故。就前二品中。初品通辨法佛刹海能成立因缘。后品别显毗卢遮那所成立刹海。就前品中二。先总标纲要。即为本分。后尔时普贤菩萨告语菩萨言佛子下。正陈本义。即是说分也。前中二。先总陈前问。后是时下诫众听受。前中二。先牒前问。后为令众生入佛下显所为答。前中先牒前问。后如是等下正明许说。前中四十句。是前问果中三十句内。从后向前。牒以总叹。于中初二十句。是前问中世界海等最后十问也。于中初十问约所观境深广。其中第九句首。梵本中加积集二字。余句准前后释并可知。次十句约佛能知智。叹其难思。谓一前问及观。但云世界海。此中兼辨成坏者。是略释也。知无不明故云清净智。以其广故多故深故细故。重叠难知。知非下位言念所及故。皆云不思议。余并准此。问岂世界海有成坏耶。

  答此是言总意别。谓意在刹海所持世界。今但就总。言刹海尔。按梵本。十中句内。皆下有智字。上无知字。译家准义安也。二于中众生报类差别及众生所作业海差别。梵本云一切众生业出现海智。今释出现即是业所生果地。三一切法界安立海智者。梵本云一切法界安立法或海智。不同前说。刹海异名。名安立海。四能化诸佛数量无边。五所化根欲亦多难知。前问中名波罗蜜海者。以诸度行相随根解欲故。互举也。六前观三世海。此中一念普知三世一切等者。略释智胜。问中名佛解脱海者。以一念即三世是佛不思议解脱法故。准梵本。是离障解脱故。梵本云一念平等觉悟一切三世无量智。七称性大愿。为现身说法之因。前问中号海寿量海。皆由愿力故。梵本云合集一切佛无量愿海智。八应机作用神变无方。九转性法轮海。若据前问。摄转法在演说中。据观中。摄演说在转法轮内。此文分异。十随方施设言音差别。亦是法轮随机差别故。云演说海。

  第二佛身等十句。牒上佛六报三业等十问。于中。但广其身及光明等者。以总收别故。一应机之身修短难测。二现众宝金银等色。色各辉耀。皆悉无边。三室利靺瑳等十华藏刹海尘数相圆满王等随好。数复倍多。四圆光随身色相周彻随见多种。五舒光胜上如云涌起。色相复多。六于常光处。复更发焰。色如众宝。形如火焰。发无休息。焰色复多。七圆音无尽一一深广难测。八三轮摄化。谓神足正严记心等轮。未成熟者调令成熟。九于根已熟者。策进令梦猛修行。随应获果故。云不空也。上来九句。一一具德深广故。皆云海。难测量故。称不思议。此则减数十也。

  第三安住佛地下十句。牒上果问中初十句。前问中略无变化及自在二句。以摄在无就毁坏及上无能摄取句中。神变在身。自在属智。由无异道及二乘乃至菩萨之力能摄伏摧制故。曰无能毁坏等也。余义准释。牒问略叹竟。

  二说说中三。初结前所牒问。次我当下明承二力。谓当界及他方。显无我慢故。显多佛说故。所说圆极故。后具足宣说一句。明说无遗。问既云具宣。何故后文但说世界海耶。

  答此有二释。一此会经来未尽故。二下文虽但说一刹海。于中。遍具如上所问三十句义也。二明所为益中十句。摄为五对。初二福智一对。谓令入佛智海住佛福海。次二时处一对。谓一切刹海悉皆严净。于一切时。恒续佛种。次二理严一对。谓显诸法真性。随多解欲。施设言严。次二生灭一对。智断一对。谓随根令生佛慧。随乐令摧障山。后二行愿一对。谓修对治行。住普贤愿海中。此上十句。亦是此会严起所因中所为门也。

  二明诫众听受中二。先长行辨意。后偈颂正显。前中十一句。初一总标。谓令必闻法。是故生喜。余十句。别显喜义。初二乐法生信一对。次二显性立一对。次二了时达处一对。次二任持法显佛境一对。后二阐法增智一对。

  二偈颂正显中。十颂分三。初二明佛出现意。谓现身说法及严土调生。次六简持法器。一简非器。谓佛以自所悟境。普示令入。二乘凡愚力所不达故。云乐小及著有也。次五显是法器。初一具四力堪闻。一有净信。二坚其心。三近善发。四佛力加。次一令八心堪闻。一离矫现顺恭。二离诡诈惑乱。三离异求心。四慈心。五悲心。六善心。普无怨嫉违诤等故。七广大心。为遍法界众生故。八深信心。于离思法。无犹豫故。具上诸依。方堪为此法器。次一列举普贤法器。谓具四德。堪知佛自所悟处。一具普贤愿。二住普贤地。三修普贤行。四观真空法界。次一结叹此众具普贤行。得现见佛神变。次一通结一切众生但得闻法。皆是佛护念力。后二举所说法。劝众观听。以将所说刹及佛。皆身中现。复欲宣说故劝先观。又诫当听也。第二大段。正陈本义中。前释所牒三十问内之一。谓世界海。余并摄在其中。细寻皆有。或可以经来未尽故。此中阙译者。在彼中尔。于中文分有二。初总告令知。彼诸佛子下。正陈所说。说中二。初略标十章。后诸佛子略说以十下。依章广释。前中三。一总标引证。二何者下徴标别列。三诸佛子下结略广。初中云世界海有十事者。以诸世界及种。皆海所摄故。总云海。理实十事于刹及种有处有无非皆遍也。下同准之。宁三世皆说者。此有二义。一明此所说如实无异。二显此要胜无佛不说。

  二别列中二。先徴。后列。列中十种。一起具因缘者。谓能起刹所具因缘。此起即具因缘。或起是所起。刹海具具因缘是能起。此即起之具因缘。通两释也。二所依住者。种等身所据也。三形状者。种等外相也。四体性者。种等质也。五庄严者。谓种等中胜行人法及诸胜境界也。六清净者。谓种等中人修净业。七佛出兴者。谓种等中佛现佛事。八劫住者。谓种等成已住时经停分位。九劫转变差别者。谓种等刹。或由佛菩萨神力等转变。或由居人修漏无漏善不善等猛利行业转变。所居刹及质具。望彼前后时分中异故。名劫转变。具如释文处辨。十无差别者。谓种等中都望诸刹。共同有者说故。

  三就略显广中。云有刹海广尘数者。此总相言尔可知。

  二依章别释中。约十章门。即为十段。一一中二。先长行。后偈颂。就初段长行中三。谓标释结。初标中六。以十种故者。谓能起因。此门通论染净。言已成等者。所起刹也。三世刹因皆同此故。二释中二。先徴标。后正释。正释中。一佛通慧力。二法如是者。依梵本云。达磨多。此云法性。亦曰法尔。即如是也。若依法性以释。即真如为出因。如何理性为因缘耶。释曰。如何因缘非理性耶。若依法尔以解。即刹海成立法合如是。轮此因缘二义虽殊。皆遍因也。三多是有漏苦乐相杂。以但云行业通善恶故。四依金刚道后。功行成满得菩提时。自受用土或他受用土说故。五多染少净因。凡圣二因。互有增上力。同处不相障碍也。六纯净无漏因。如欢喜地十大愿中修净佛国土愿故。七第八地菩萨。功用不退行所成因故。八自在位中。以胜解力为因。或由此力。转染成净。现于净土。九佛赴感善根。往无佛界。或于当界。此二并约粗化土说。多染少净因也。十普愿为因。于依正体事中。现微细帝网等刹。若广分别。具如别章。

  三结略显广中。云有刹海尘数者。此有两说。一云此约一一刹海中所有诸刹。各各一因总相之数。非据多因。及除同类言故。以一刹海中有刹海尘数刹故。即如此段及诸段中标结大数并第十段无差别中说。若除同类则声数有欠。若依多因。则都数有剩。其因缘形体所依住劫等五。但可除同有欠。不得有剩。以果一故。其庄严清净佛出转变无差别等五。非唯除同有欠。亦乃无数不竟。何以故。净刹多严。秽或金无故。清净一向唯净刹故。佛事随机现不现故。转变但约净染染净或秽土中。纯无漏刹无此门故。又造善恶不可例故无差。但依共同者说。非一切故。一云此中标结都数。皆是依实。无有欠剩。有刹或虽多因所成。然则同是一果之因故。虽或多刹因果同类。然各体别故。

  颂中九偈。初一颂佛神力。二次一超颂第五众生菩萨同集善根。三次一超颂第四菩萨成一切智。四次一超颂第六菩萨严土愿。前举愿力。此明愿所起行故。云无量劫。五次一超颂前第三众生行业。此中兼辨烦恼及欲乐。六次一颂第八菩萨胜解力。七次二超颂第十普贤愿力兼行力。普现佛前。身包刹海。八末后一颂颂第九如来善根及成道自在力。其第二法如是因。及第七不退行因。皆略不颂。或通摄在第四颂中。或在所脱一偈中颂也。

  第二刹所依者。通染净刹也。于中。长行内文三同前。初标中。云一一刹海有刹海尘数所依者。以一刹海内所管世界有刹海尘数。一一所依皆各别故。

  二释中十种。一依众宝严具。二依空如云。三依宝海中出光之处名光藏。此是无漏依果常体事故。可为刹依。下声光等。皆准此释。四依佛光。五依如众宝色之光明。六依佛圆音说法之声。此亦刹中说法任持刹住。七依金刚掌如幻业生者以观诸法如幻。无生忍因。回向力所生故。八依一切世主身者。谓如世主品说。三十九类异生众形也。如何世界大体依有情小躯住耶。此有四义。一外由内感故说依身。此复二种。一宿因力。颂中云业力之所持故。二现在转变力。如下说。二由摄属己故。名依身。如因园屋宅等物。虽在他处。属己身摄故。曰依身。非要担负。三由世主神通力任持令住故。通力在身故。说依身。故华严颂云。杂染及清净。无量诸刹种。随众生心起。菩萨之所持。四由无漏依正体事大小无碍德相依住。或约业用。亦无㝵故。虽通四义。多依后二。九依五位菩萨身者。同前会释。随其所应。十依普贤愿所生诸严事者。谓无漏依果。数多如海。从普贤愿生。自在持刹故。

  颂中二十二偈分二。初一总举劝众令观故。梵本云。汝等观此诸刹海。一切依佛神通现。由此十方虚空刹。一切世界皆明观。后二十一颂。正颂前文。于中总分为十三段。初一颂。颂前依一切庄严住。以彼严具皆众宝成故。二次半颂前依空住。三次半颂前依一切宝光明住。于中上句无长行。或两句同颂。谓摩尼海内后有光藏为刹依故。四次二超颂第六依佛音声。于中。前一正颂所依。后一明能依刹。形体严覆等。长行四五无颂。五次二无长行。于中。前一纯净住华海。后一依圆海住故。后颂初句。梵本云刹土随海轮。此显刹形如香海圆。圆轮二言。梵音同呼云曼荼罗故。六次一颂前二依住。于中。前半正颂所依住。上句颂金刚手。下句颂世主身。后半佛于中说法。七次二无长行。皆依佛神力。八次一半超颂第九依普贤愿所生严事。长行第八无颂。九次一广颂前依空。十次一半无长行。依菩萨冠者。会释如前四义中后二。十一次一半又广颂前依空。十二次四颂半依微尘住。长行亦无。佛力所现。此业用门。十三次二依业力住。亦无长行。

  第三明刹形状者。通染净刹也。于中长行文三。同前。初标可知。

  二释中。一周圆。二普方。三长短相称。而八楞非圆。三角非方。或共一名非方非圆故。余易可知。

  颂中十偈。初二略颂前文兼严依等。二次二刹状兼严净等。三次二通显染净刹因果。四次一佛在毛孔内刹中说法。五次二佛在尘内刹中说法。谓先举一尘内刹中说法。谓先举一尘。后类一切。六末后一颂结佛大用。(后四多显刹严)。

  第四刹体中。唯明净刹。释中略辨二十种。于中。云以种种香为体者。多不香质。或通香气。以心所现境为者体。谓佛菩萨定心所现。或明或胜解等所现宝等种种境界。至华藏颂中照知。以佛言音为体者。谓佛以神力变现声为清净刹故。或诸菩萨闻佛言音。修净土行。由此感刹故。云以言色为体。如云佛子从佛口生。亦犹禅定说力起等。余文可知。

  颂中初一颂中。初一颂前初二及第六。谓一切宝一宝不可坏金刚等。二次一颂前第三第四一切宝光及种种光。三次一颂第五一切庄严光明。四次一超颂第十宝影像。五次一颂前日摩尼轮。六次一颂宝焰及宝光。七次一颂前妙宝相及华冠并佛变化。八次一颂前一念普现境界。言一切是分别者。谓佛心所现种种境界。皆随众生分别成异。九次一颂前佛力持及通摄佛言音。十末后一颂菩萨宝。

  第五刹庄严者。唯明净刹。于中。长行内十种。一严具出云为严。二刹中说大法为严。三刹中说业果为严。四说菩萨愿为严。五严具现三世佛影为严。六念须现劫为严。七现佛与为严。八宝香云严。九以佛得菩提处珍宝等物放光为严。十说普贤行愿为严。

  颂中初一总颂所严刹海。后九正颂前文。于中。一颂初妙云。二颂第二菩萨功德及第四菩萨愿海。次一颂说众生业报。次一颂三世佛影。次一颂念间现劫。次一颂现一切佛。次一颂宝香云。次一颂一切道场妙物光严。末后一颂普贤行愿。

  第六刹清净方便者。唯净刹也。方便即是诸善巧出生诸刹因缘。随诸行门。皆有净方便故。是以颂中明同类因。而长行辨等流果等也。如云由久亲近善知识故。得生有善知识刹中。余并准此。又此中有与庄严处同者。据门望异故。释中长行内十种净。一亲近净可知。二增长净。修神通因故。三胜解净。四住境净。唯住菩萨悲智境故。五诸度净。净三轮故。六观菩萨地净。于入住出。皆善巧故。七愿净。恒发净佛国土愿故。八对谓净。离系缚故。此句梵本云观察出生一劫行海。准颂及此文。此句是利他对治。谓观众生所宜。出生一切对治行门。令修出要也。九巧智入净。以自所修。入佛德海。十力净。利生供佛故。

  颂中九偈。初一总明所净刹海。余八颂前文。一颂近净。二次一颂增长净。三次一颂胜解净。四次一颂住境净。五次一颂诸度净。并超颂愿净。六次一颂对治净。七次一劫颂观菩萨地净及巧智入净。八末后一颂力净。上来且约长行相应。如是属配。其间兼余。准释可知。

  第七明刹内佛出兴者。释中略显十种。一佛现身大小。二现寿延促。三示现净土多少。梵本云或佛神力加持严净一佛国土。或佛神力加持严净无量佛土。四说乘多少。五度生多少。上各开二。即为十种。此差别相。都望一切刹海。或一刹海。或一种中。非唯一刹内则有此多也。

  颂中十偈分三。初一总明佛出。次五别颂前文。后四通颂标中尘数内事。初总可知。次别颂前文中。一颂佛大小。二颂寿命长短。三颂净刹多少。四颂说乘多少。五颂度生多少。后四颂标中显佛德用。一毛孔出佛。二圆音应机。三身赴众会。四随念应机。五通多刹海。准释可解。

  第八明劫住。劫住者刹住经停时分也。随能感因。有长短异。长行唯举胜刹久住。颂中并显染刹住时促也。

  释中长行有九种。从阿僧祇至不可说。若唯下文。阿僧祇品。合有第十不可说不可说也。此十即是一百二十三数内后十大数也。言大数者。一一有两重故。如云阿僧祇是一也。阿僧祇转为二也。余八皆尔。唯第十句文有四重。谓不可说为一也。不可说转为二也。不可说不可说为三也。此又不可说不可说转为四也。若依梵本。俱但有三重。初二同前。三云不可说不可说转。晋朝所译。大同梵文。而差别者。三云不可说转转。其转字乃有两个。不可说言唯一学也。此中此中结略显广。据大数定有刹海尘数。以都数。实有若干刹。刹各唯有一住时故。若望时节拾同者说。则无尔许数量。此且总相言尔。

  颂中十偈。初一颂劫差别。二劫长短。三劫多少。少上通颂前文。四劫染净。五释劫净因。六显诸劫名。七劫中佛出。八一多劫相入。九劫中严具相入。十结归心相故得无碍也。

  第九劫转变者。此或从初为名。或通后为称。从初者。成劫坏劫因缘变故。通后称者。谓随现居人。造善恶业。为胜缘故。到昔所造外器世间。善不善种。未成熟者速现前。转变受用。及佛菩萨神通等变。此即不同顺现受业。此转变故。彼非转变故。此或依于劫增咸时。佛及轮王出现而说。出时转胜。殁后变恶。时分异故。名劫转变。虽有多释。从初为胜。问此所转变。与因缘分别相摄尽不。

  答准此文中。唯摄因缘。不摄分别。所以者何。有实受用。非但境故。然有二类。一者正因缘变。如初成坏劫转变故。二者类因缘变。类中二种。一牵列因缘变。谓由居人造善恶业。到昔善恶外器种熟转变现前故。二神力因缘变。谓佛菩萨神通力等。及由所为宿善根力。转变现前故。

  释中长行十种。一成坏转变。谓有漏心为因缘。成咸坏刹。此不待因成故。云法如是故。问岂世界海有成坏耶。

  答此有二义。一义如前叹智中释。唯约所持成坏说故。二就所持中。亦有二种。一无坏灭。二有坏灭。谓由佛菩萨应于彼化故。增上力同处共感。然以众生漏业有成坏故。随先一分成。后还一分灭。佛及菩萨无生灭。观因缘灭故。本无有成故。无后灭。华藏颂云。一一刹种中。劫烧不思议。所现虽败恶。其处常坚固。又如法华寿量品颂云。常在灵鹫山。及余诸住处。众生见劫尽。大火所烧时。我此土安隐。天人常充满等。此句是后诸句总故。显彼别中各随因缘力所转变无有差失。都云法如是故也。二染污转变。谓于多净少染。或半净半染。或少净多染刹中住者。造善恶业。引苦升器。染污种熟。转成纯染。三染净转变。谓有修胜有漏福者。于纯染刹住。或昔已修。今来此现。变成少净。如轮王等故。四净染转变。谓地前菩萨。信谓十信。解即胜解。三贤通称。谓未证真如。依胜解力。而修行故。总名胜解行地。此本住刹。或多染少净。或半染半净。由此住故。变成多净。经本云转变成染净者。译人谬也。故梵本云毗戍提敬吉履瑟吒。此云净染。五菩提心令得纯净转变。言发菩提心者。发心有二种。一世俗发心。谓地前也。二证法发心。即初地已去也。发此心者。来住多染少净等刹。变成纯净故。六庄严转变。谓诸菩萨游戏神通时。以十刹百刹千刹等严。严一佛出等。七大庄严转变。谓诸方菩萨。因此土佛光召来集。悉持无量大庄严云。严此界故。八严威转变。谓佛示灭度。胜事随灭故。九广严转变。谓佛兴世。世界庄严故。十佛通令净转变。谓佛神力。变杂染刹。令清净故。如维摩佛国品说。足指按地等。

  颂中十偈。次第颂前十种转变。然初一颂亦总品。别谓云皆随业力生。即别显成坏转变。是正因缘。变业力起故。又亦总摄后九转变类。因缘变。亦由自业引昔因熟。成佛神通等故。二颂前纯染转变。三颂前多染少净。四颂前少染多净。五颂前菩提心念纯净转变。六颂前庄严转变。七颂前大严转变。八颂前严灭转变。九颂前广严转变。十颂前神通令净转变。

  第十无差别者。都望一切世界海中。悉共同有之事故也。前九但约一刹海内刹种等说。问若尔如何起具中云。佛子以十种因缘故。一切世界海已成等耶。答此是总相之言。非定说一切刹海一一中皆用此十而得成就。所以者何。如泥土金刚铜铁等界。彼岂如来神力因耶。日𨊨华旋眉光等刹。彼岂众生业行因耶。故知不尔。问刹所依住及佛出现中。亦云一一世界海。有世界海微尘数等者。彼云何通耶。答彼大段虽同。而事状各异。不尔与此第十门同。岂应别立释中长行十种。一包刹数同。二诸佛示威力同。此句与前佛土何别。前据一刹海中诸刹诸种。明望差别。今约一切刹海一一中悉同有彼差别故。名无差别故。此即差别之无差别也。三诸佛道场遍刹海同。四诸佛场中众会同。五诸佛光遍同。六诸佛化名同。七诸佛音声普遍同。八说法善巧应机同。九依色中业用多入一大入小同。十据身处业用。亦身色业用中。色内现大身。亦一色中现多身。亦一依中现多正。此皆业用中微细同。以一向现他故。

  颂中十偈。按次颂前。然前约属漫同。此据遍尘同。初一颂包多刹刹尘泥没有刹。仍互相入。二颂佛兴。三颂道场。四颂众会。五颂佛光六颂化名。名召于体。前后互举。七颂法轮。梵本云一切尘中法海音。犹如诸佛转法轮。种种方便自在门。一切皆演无差别。八颂音声。九一切刹海入一尘。言神通业性者。释其无碍所因德用二门也。十颂尘中现佛。言愿力者。由苦愿力得通用。上来略释世界成就品竟。

  华藏世界品第五

  将释此品。四门同前。

  初释名者。梵本于此品中□□五品初一是本品。后四是子品。今此本品。梵本具名拘苏摩多罗骠诃阿楞伽噜迦驮超三牟达罗钵[口*履]轮(入呼)陀惧囊三牟达罗阿缚婆(上呼)婆此云华藏庄严严具世界海之遍清净功德海光明。谓地山河海等。住在种种光明蕊香幢大莲华中所含藏故。名为华藏。此华即藏故。持业释也。又以所持香水海中。各生一大莲华。持世界种。由此出生多华故。名为华藏。此即生华之藏。有财释也。若据刻字翻名。则名华藏世界海。梵本音云拘苏摩多罗噜迦驮都三牟达罗故。若依有财。应名莲华藏世界海。庄严严具者。即彼地山河海众宝香光楼阁树等。为刹海之严具。共庄严故。遍清净光明功德海者。即彼地山等。皆是无漏福慧遍成就故。世界海之者。谓所管摄诸世界广多如海。既非即是华藏自体故云海之。之声即是属主声故。依主释也。或有财释。理亦无违。

  后四子品者。一名说华藏庄严世界海轮围庄严品。此即说轮围山处是也。二名说世界海大地上庄严品。此即说大地上河海等处是也。三名说刹种安立品。此名在说诸世界种前安也。四名说世界安立品。此名在说二十层诸世界前安也。而翻译之家。以随方当简故。略子留本。于本名中。复取省易。唯存四字。今所具载者。欲使传灯之人和本末矣。

  二来意者。前品通辨一切诸佛刹海成立因缘。今此别显毗卢遮那所成依果。前是一之一切。今是一切之一。前通。后别。故次来也。

  三宗趣者。显毗卢遮那依果为宗。令诸菩萨生信起愿成慧行等为趣。

  四释文者。文中有二。初辨住因深广。后诸佛子此下明果相宽博。前中二。初指处所。后是毗卢下明修因广。于中三。一修因广。于中三。一修时广。谓刹海尘数数劫故。此即因显权实教说修时不同。彼唯三祇。此乃刹海尘数。差别之相。如宝云经等说。(捡)二亲近广。谓彼多劫一一中。近刹海尘数佛。余教三祇中逢事佛数云云(捡)三行愿广。谓于彼一一佛所。修刹海尘数净愿行故。此刹海因深广也。

  第二果相宽博中二。先明华藏自体。后尔时普贤菩萨复告大众言诸佛子此中有何等下。明所持刹种等。前中文分十段。一所依风轮。二风持香水海。三海中出莲华。四华持刹海体。五刹海四周轮山。六轮内金刚地面。七地面香水海。八海外香河。九河间阁树等。十总结多门。此十段中。前四共一长行同一偈颂。后六长行偈颂各别相属。

  就初段中三。一标数。二略列十多。及显上所持宝地。一一相属。其最下名平等住者。遍持诸德故。风望所持。皆有二义。一诸风轮间皆有宝严。各以下持上。二诸宝严。并在台地面上。以风轮力。遥相任持。三结最上者胜力能持香海故。云胜灭等也。此中从风至地上海树等。初唯就持。后唯所持中。各有其能所持义。皆可准知。

  第二所持香海名者。以摩尼发光。普照一切严海底岸及宝色香水故名也。

  第三所出莲华名者。谓此莲华众香为蕊。蕊放众光。光能降伏诸魔外道及诸烦恼故。名为幢。从此诸事立名也。

  第四所持刹海体中。先总。后别。总中四义。一总举华藏在此台中。二地普均平。三纯净。四坚。

  二别中下文六义。此略举四。一山。二地。三海。四树。

  颂中十偈分二。初二颂前修因所成。亦颂第四刹海自体。后八颂果相相。亦颂前三段。前中初一。上半举因。下半显果。后一上三句行深。后一句果净。后八中。初二颂前三段。一颂风。二上半颂华。下半颂海。次五明刹自在。一摩尼生菩萨。二宝光救众生。三宝中出诸佛毛孔出众。四光演佛名。五尘含法界宝光现佛。下句结刹自在。后一颂举因释成。以因普果圆故。得重重自在。

  第五刹海四周轮山。长行文三。初一句总举轮山所依处。次十句别显山之体相。后如是下总结尘数。初中山所依处。在刹海地面四周。文云此华藏庄严世界海大轮围山故。前文云华藏住在大华中故。准后颂中。日珠等但是所依处地。若以有莲华之言。即云在大华之内。其所依处。亦有宝香真珠灯焰等。岂香宝等。亦是华耶。夫文通两势。光依有证据者为定。

  二别释山体相中。初句山身三山峰三山轮者。准师子座。以半月为轮。准此即在山半腹。出走轮相庄严。今勘梵本。云殊胜妙香威光遍照摩尼为藏。今谓藏即山心内也。四成轮助缘。谓香摩尼为本出𦦨金刚成轮体。五山间香水。六宝林开华。七地布香果。八果间光珠。九香华遍满。十宝纳覆周。

  后总结广数可知。

  颂中十偈分二。初六明严山众事之体相。亦颂前文。后四辨严山众事之业用。前中初一。总显轮山。于中。初句通说所依刹海广。次句辨山轮色。次句赞严皆寿。下句出因。问华藏刹海依大莲住。此即分量照然。何故初句云无边耶。答此言无边。与前说边。但是一义。所以者何。不性相而即真故。相随理而无边也。不碍随相而即边也。二颂前山轮。三颂前山体。四颂助成轮体之出焰金刚。五六二颂润涧等诸严。后四明众事业用中。一菩萨在山说法。二佛身入树宝尘光中。三诸事中出佛遍往化物。四诸事中说佛本愿。结归佛力。

  第六明轮山内地面。长行文三。初总举大地。二别明地体状等。三总结尘数。初中可知。

  二明地体状等中十句。一地体坚。二地相平净。三地德圆备。谓轮相外现宝藏内充。四地上众形宝互相间严。五宝末为尘。莲华覆地。六常发香气摩尼间严。七严具应念而现。广遍如云。八三世佛土严具而严体摄三际故。九宝网覆地成隐映故。十尽佛所有严事。于地布列。交洛相当。展转重现。故云如帝网也。

  后总结可知。

  颂中十偈分二。初四颂前文。后六明地用。亦是佛境界事。前中初二颂地体相德满。后二明众宝及华遍地严。后六中。一云光说法。二宝现共行。三佛地众宝尘诸刹来入。彼刹尘内刹亦同来入。四菩萨游化。五充法界。六结。能知此中业用境界者。唯佛普贤也。

  第七助地面上香海。长行文二。先总举海数。后一切妙宝下别显海严。前中准后刹种。梵本香海及种。皆有十不可说佛刹数。至彼具显。

  后别显严中。应云一一香水海。各有若干庄严。略故不说。或后第十门中总结准知。然此所别庄严一切香海共同故。无别简言。于中有二十句。初十明海体状。后十摄异庄严。前中一妙宝底。二音宝岸。三光遍照宝为细覆。四香水众宝色。五宝旋华布。六檀泥。七言教光。八菩萨持盖。九菩萨现通。十现他多刹严。后十句中。一阶陛。二栏楯。三白莲。四宝幢尸罗。此云美玉也。石也。五依铃网幢。六华阁。七华城。八宝林网覆。九宝珠。十宝墙。皆绕海岸。

  颂中十偈。一颂底。二颂岸。三颂水及华旋流。四颂阶及栏细。五颂树林。六颂华敷。七颂幢。八颂城及珠。九颂墙及阁。十举佛结严。一昔因二现力。

  第八明海间香河。长行文三。初举河数。次一切下辨河严。后若广下举广显略。初中云各有四天下等者。诸海皆尔。无差别故。

  次辨严中。准后结文。应云一一河有若干庄严。略故不说。又以严事普无对故。通云一切皆也。于中十句。一岸体金刚。二摩尼岸。三现佛光。四出随类音。五旋流出佛昔因行时身。六摩尼铃网。七现他刹海中严。八以现本师化身及余佛通事之摩尼为云覆上。九妙音称三世佛菩萨名。十水出光云。

  后举广显略。云一一河有刹海尘数严者。如何河在刹海地面香海中间。少分处所。乃容刹海尘数严耶。释曰。此刹海自体。一切所有。一一皆是纯净无漏无㝵法界。一一尘中。当容一切无边法界。况河间也。故前文云华藏世界所有尘。一一尘中见法界。上下文中。皆准此释。

  颂中十偈。一颂岸地。二栏缨等严。二波浪说法。四檀泥与宝同旋流。五涌宝流光。六摩尼现佛。七铎网覆河。八宝音说法。九旋澓出菩萨。十珠同毫相。

  第九河间树林等。长行文三。初总举。次一一下别显。后如是等下结广。初中香海有四洲尘数河。一一河。有刹尘数严事。此亦少分处所。容多严事。同前会释。

  次别显中七句。一白宝华遍。严宝树林。三树出严具。四摩尼间照。五香华遍。六树说法。七散宝玉。宝王有八。准释可知。

  后结文易。

  颂中十偈。初二颂宝树严地。次五颂地上散宝。次一颂树果现严。次一颂严具现佛身。后一地尘有诸菩萨当成佛之土。

  第十明前九门所说境界一一严事。长行文三。初举事难测。次何以下徴。后诸佛子下释。初中云世界海庄严者。别不离总。但举总也。不思议者。此有二种。一广多难测。二融涉难限。言广多。谓境界既多。一一境界严事各广。广事一一。各从多因。融涉谓一一严事。各从刹海尘数德成。一一德各令遍成一切严事。此则一因生一切果。一果从一切因。一因是一切因。一果是一切果故。难测难限也。

  次徴云。以何不思议故耶。

  后释中文易。不烦具显。

  颂中十偈。初一宝光云严。二云作佛事。三宝者说法。四严具现佛。五刹中现佛。六宝现依正。七因现果用。八普行能入。九广行顿现。十体真用净。上来十段。合是第一明华藏自体竟。

  第二大段。明所持刹种等者。于中文三。初总告众徴起许说。二诸佛子此不可下标所持种及界二章。三诸佛子彼诸下广释二章。初中云此中者。此华藏中也。何等世界住者。诸刹及种。俱是世界故通名尔。

  二标二章中。准下文香海及种皆十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今经无十字。译人谬漏故。梵本中并有十字。是则诸刹依刹种。刹种依刹海。三位宽狭差别不知。

  三广释二章中二。初通显刹种刹依海。后尔时普贤菩萨复告下。别辨香海依刹海刹种依香海。诸刹依刹种。前中二。初长行。后偈颂。就长行中三。初告众总举刹种依刹海。二各下别标十事。三诸佛子此下。依标广辨。初中以香水海及种所依华并即是刹海故。但总云于世界海中也。

  二列十事中。一各依香水海别。二形状别。三体性别。四面向方所别。五趣入其中所从路毕。梵本云钵逻[口*友]奢。此云所趣入处也。六庄严殊。七广狭不同。八部望诸种行例位分。九部望诸种中有相似之事者。十众生业力菩萨力佛力或共力任持别故。

  三依标广辨中。于前十事。但显三门。一位。二形。三体。余略不辨。初所依中二。先略列十海。后总结广数。此十海是不相似中十个。用释各各之言。亦可但是住处别故。名为各各。非简异同。以凡一种依一海。即是各各故。二形状中亦二。先别辨二十种。后结尘数。前中回转形者。准梵语。应名回曲形。谓摄褺往来之形也。坛佉依勒迦等。并如音义释。三体性中亦二。先别显二十种。前十以诸色相为体。后十以音声为体。后结尘数可知。

  颂中初一颂依住。次一颂形状。次三颂体性。次一颂方所及庄严并分齐。谓差别门是分齐也。遍十方是方所也。大庄严是庄严也。次二颂趣入。谓初多入一。后一多互入各不惟本相。次一颂无差别。谓尘容刹海等无差别。后一颂加持。谓如来自在也。

  后别辨香海依刹海。刹种依香海。诸刹依刹种中。文二。初长行后偈颂。前中亦二。初总举所依诸海。后诸佛子此最中央下。次第广显。前中云诸香海等在刹海地面如帝网分布者。大部分布似车轮形。中间有别。谓帝释殿面向东。其网贯天珠而成。以一大珠当心安置。次以其次。大珠贯穿匝绕。如是展转递绕。经百千匝。若上下南北四角望之。其珠皆行列相当。今此香海虽在地面。分布相状。可以准彼故。云如天帝网等也。

  复次广显中。长科为三段。初明中央一香海内种及诸刹。二尔时普贤菩萨复告大众言诸佛子此无边下。辨绕中央海周匝十海内种及诸刹。三尔时普贤菩萨复告大众言诸佛子彼离垢焰下。明十绕海复各管十海。此中且辨一百一十一海。若总显者。有十不可说佛刹尘数香水海。十不可说佛刹尘数世界种。有刹尘数诸世界也。

  就初段中二。先明诸刹所依刹种及华并海。后有不可说佛刹下。辨能依诸刹。前中三。初香海名者。谓多华各发光明故。海底名者。谓诸摩尼中此最尊独出名幢王故。又有文像如菩萨形故。二海中出华。以香宝严体故。三华中刹种名者。众宝严具为体故。常有炽盛光照诸方故。

  二明能依诸刹中三。初总标大数。次其最下方下。别辨二十层广大刹。没诸佛子此遍下总结大数及所依等。初中唯标有不可说佛刹尘数。据文但有二百一十一佛刹尘数世界。依后结中。复有两说不同。初总结有不可说佛刹尘数。后更结云。此一一世界各有十佛刹尘数广大刹绕。一一广刹复有十佛刹尘数眷属刹绕。何故有此三说异者。以最后结云。此一一世界之言。但是此前二百一十一佛刹尘数世界。非是此于不可说佛刹尘数世界数世界。若不尔者。前标及结。岂应标结二百一十一佛刹尘数刹。为不可说佛刹尘数刹耶。

  次别辨二十层中二。初广显。后诸佛子此遍照下总结。就中。最下层内文显七事。一举名。二辨际。际即边际。刹之下面金刚为严。发光轮也。三所依。谓以众宝为华故。四形状八楞。如末尼珠。五众宝为华。如云覆上。六眷属刹绕。然以所依等与主刹异故。云种种等也。刹中自佛名净眼等者。二障净二智明故。余佛非不亦然。此且依此尔。已上诸层内或八事。以但加相去远近数故。或九事。有加纯净言故。准无此言者。通染净故。又从此上准层渐次加眷属刹数中间诸事。并准可知。其第十二层主刹内。佛号超释梵者。梵本中名胜妙梵主。第十三层主刹。即此娑婆也。言形如虚空者。大小乘教并说虚空体无质㝵不可见相。今云有形。此乃回缀之人。不学经论。未闲法式。叨预译场。误累圣教。一朝至此。深可悲愍。今勘梵本云。三曼多(周圆)第嚩皤嚩囊(天宫)伽伽那(虚空)阿楞迦啰(庄严具覆)僧塞怛那(形状)回文应以形状置周圆之前。虚空安天宫之上。然后合缀饰云其形周圆以空居天宫庄严之具而覆其上。第十五层主刹。形如室利靺瑳法。余层内所有众事。随应准释。

  后总结中五。一举本刹种。总结所管刹数。二通结所管诸刹十事。三于十事中广说形状。此准前说刹种形中。无须弥山形及严具形。余十八同也。四此一一下显两重眷属会同大数。若不将此以会大数。一则此刹种中非唯有一不可说佛刹尘数广大世界。二则三处说数量相违也。五通结二十层刹。当下所在。谓当香海。及绕海四洲尘数河上。此易可知。

  第二大段辨绕中央香海周匝十海所持刹种及诸层刹中二。初牒前中央香海为所绕。后次有下正明就绕十海等。约十海别。即为十段。

  就初段中。四一香。海二海中生。华三华上刹住种。以菩萨说法行增上业成此刹种体也四明二十层诸刹。一一层中。文各有七。一相去远近数。二刹名。三形。四依。五覆。六眷属。七佛。或有说体。或说清净。言尸利华光者。尸利此云德也。第九层内主刹。形如难提迦物多。经本作室利靺搓想形者误也。佛号广大目如空中净月者。梵本云广眼虚空月。第十一层主刹。形如室利靺搓。诸刹名等。随应准释。此中略无结数。准例知故。

  第二从离垢焰藏香海。次南无尽光明轮香海上置刹种者。略不说华。理实应有。二十层刹内第层刹名妙音者。梵本中名庄严严具次第间错。第三层刹名。准梵本。应云众宝庄严光色照曜。佛名准梵本。云善佉法界音声幢。第四层佛号。梵本云金刚光照音。第五重梵本中。佛号最胜月精进力。第六重梵本中刹名宝莲华庄严清净。佛号法城慧雷音。第七重梵本。佛号十方广大名称智慧灯。第九重梵本。佛号大智开敷莲华光。第十二重梵本。佛号普眼照明法界光幢。第十三重世界。梵本名离垢藏庄严。佛号清净觉威光。第十四重世界梵本名宝身光明。佛号一切智力虚空灯。第十五重世界。梵本名出生宝旋缨络。第十七重佛名。梵本大名称广持功德音遍照曜。第十八重刹名不思议严具普庄严。其初一文有七。最后文八。中间十八。各但有三种。相去数量刹名佛号解释准知。

  第三从前无尽光明轮香海。次南右旋有金刚宝焰光香海。上置刹种者。亦略不说莲华。其二十重刹中。初一文七。后一文八。中间同前。亦各有三。其第二十刹形如室利靺瑳。诸文随释可知。

  第四从前金刚宝焰香海。右旋次有帝青宝庄严香海。中出莲华。持刹种。其二十重诸刹内。初后各一文亦同。前中间略亦可知。

  第五从帝青宝庄严香海。右旋有金刚轮庄严底香海。上置刹种。亦略去华也。二十重中。初后同前。中间略亦准知。

  第六从金刚轮庄严底香海。右旋有莲华因陀罗网香海。出华时刹种。其二十重内诸刹。初后及中间具略同前。准释可知。

  第七从前因陀罗网香海。右旋次有积集宝香藏香海。上置刹种。亦略莲华。其二十重诸刹。具略同前。第二十重刹形如栏楯者。梵本云谜你迦。此云形如土坛。余文随释。

  第八从前积进宝香藏香海。右旋有宝庄严香海。上置刹种。其二十重诸刹。所明广略。亦不异前。余文差别。亦随应释。

  第九从前宝庄严香海。右旋有金刚宝聚香海。上置刹种。其二十重诸刹。初后中间广略同前。准释可知。第十从前金刚宝聚香海。右旋有天城宝堞香海。上安刹种。其二十重诸刹。文段广略。亦并同前。

  本疏云。此上十海名字十海即辨百海及所持种等。于中二。初依前十海。各辨一可说海。复诸佛子如是十不可说下。总结都数。就前能管十海。即为十段。其一一段中有二。先标能管海名。后列所管海等。就所管中三。初略列九海种等名字。次结种内刹数。三广说最后一海及种并刹。其结文广。应回安最后海之后。不尔此最后海乃在结外。非不可说刹尘数内摄故。与前后文有相违故。

  就初离垢焰藏海所管十海中欠一海。初八邻次排列自后存略直越。至一不可说之最后近轮山海。下并同此。今勘梵本。此别八海次第稍乱故。梵本中。一变化微妙身。二金刚眼幢。三善安布莲华。四宝王轮。五善化香焰普庄严。六宝末阎浮幢。七威光色普炽然。八一切庄严具庄严境界。就此文中二。先举海名及种名体。后此中下。别显所管二十重刹。于中超间略举四节。一举最下层。二超至第十层。其金刚幢世界。是中央香海刹种中第十重者。此亦第十与彼齐第。三更上超至第十三。与中央第十三重此娑婆齐等。以存略故。所以超说。恐失次第。故辨齐等。四更上超至第二十层。至其刹种所管刹之边际故。此文云。此上过七佛刹尘数世界。至此刹种最上方。有世界等也。刹既终极。不虑失次。故不说齐等刹名。又此中三节略举。皆云此上过者。准梵本。是超至之言。谓从此超至十佛刹尘世界等故。若不尔者。初节已至第十二层。谓说初层。后指云此上过十故。二从第十二层从没。指云此上过三佛刹尘世界。此则已至第十六层。从此后云此上过七。乃是至第二十四层。岂非上下土相违耶。余并准此。

  第二无尽光明轮香海者。是前离垢焰藏海次南之海。从此已去一道布列不可说刹尘数海。至逼轮山海。于中。先略举九海名。及刹种名后。结不可说刹尘数。后并准前。辨释可知。

  第三金刚焰光明香海。是前第二海之次右旋也。亦从此海已去。一通行列不可说刹尘海乃至逼轮山海。中间名等。虽异于前。而分齐不殊。并准可知。

  第四帝青宝庄严香海。是前第三海之次右旋也。亦从此海已去。一道行列乃至近轮山海。于中。刹种等并准释可知。

  第五金刚轮庄严底香海。是前海之次右旋也。从此已去。一道行列乃至近轮山海中安刹种。此列唯有九海九种。余准前后可知。

  第六莲华因陀罗网香海。是前海之次右旋也。余并同前。准释可知。

  第七积集宝香藏香海。是前海之次右旋也。余并同前。准释可知。

  第八宝庄严香海。是前香海之次右旋也。余并同前。准释可知。

  第九金刚宝聚香海。是前香海之次右旋也。余并同前。准释之。

  第十天城地宝堞香海。是前海之次右旋也。其近轮山香海河管。二十层内最初文云。此中最下方有香水海。名因陀罗华藏者。从香字。至藏字。并剩也。应从有字直至世界名发生等。余并同前。随应准释。

  第二总起结数中五。一结香海超数有十不可说佛刹尘数。二有十不可下。结刹种数同香海。三皆依下结前香海及刹种皆依刹海莲华住。前名海种光明蕊香幢。今此名现一切菩萨形摩尼王幢庄严者。是彼华之异名。与最中央香海底名同故也。四各各下结众刹种诸事不同。略显十事。一下际严异。梵本云。际无间断。有字剩也。二放光异。梵本云。光明云轮。三上覆异。四严具别。五住时别。六佛事别。七说乘别。八居人殊。九超诣路殊。以面所向覆仰侧等通十方故。十刹种既异。佛出亦殊。众生别故。佛力加持刹不同。五此一一下结刹种所管众刹诸事不同。略举三事。一所依。二相望连楼交络相当。如天网珠故。因名世界网。三通举多门差别不同。如上来说。形体方所等。第二重颂中。总有一百一偈分三。初一明所依华藏刹海。次九明刹海中诸刹种。后所余颂。显刹种中诸世界事。初中初句标名总举。次句显分量。次句明具德。后句辨所依。

  第二有九颂。辨刹种中分六。初一颂明诸种种种因力。种种庄饰故。不思也。各住自分故。无杂也。二有一颂。明依形严等诸事不同。三有三颂。刹种形体差别。四一颂明俱依莲华。五有二颂。明种中大用光中现刹严具网刹。六末后一颂。总结多刹种严皆归佛力。

  第三一切刹种下。有九十一颂。明诸刹种中诸刹差别。于中文分为十。初十颂明刹异由因起。于中。初四由生灭业因。合依果有成坏。次三由净业因故见净刹。后三通结染净因。一随心染净因。二随分别心业因。三随欲乐因所感。二一切诸刹际下六颂。明世界染净相。一有二颂。总举净相。次一唯染相。次三通染净相。后一唯净相。三一一刹种下四颂。明刹存败。一粗坏细存。初偈。梵本云一一刹种中。为染众生。现不思议劫烧刹轮常坚固。二业存处立。三性无生灭。四佛力常现。四有刹泥土下十颂。明世界中苦乐事。于中。初六明恶道苦。第二偈上二句。梵本云或刹铁所成。或有赤铜作。次二明人天业。次一明身微细境。此唯净快乐。后一总结苦乐由业。五有刹众宝下十颂。明刹体性。兼余义。随释可知。六有见清净下十颂。明刹庄严。于中。初五明一多互严。后五明普摄三世严。七或有众多下十颂。明刹形差别。八有刹住一劫下十颂。明刹住时分及佛出有无多少。于中。初二明住时分。后八明佛出有无多少。九有刹无光明下十颂。明刹中有光无光。于中。初一无光。后九有光。十有刹甚可畏下十一颂。明刹中音声善恶。于中。初二恶道声。次三人天声。后六佛菩萨法轮音。并随应释。上来华藏世界品竟。

  毗卢遮那品第六

  将释此品。四门同前。

  初释名者。毗此云遍也。卢遮那光明照也。谓身智二光觉机照法。具如妙严品初难菩萨德处释。

  二来意者。前此因明之果。今辨前果之因。故次来也。又为答前问因故来也。问此若明因。何故品标果称。

  答若不标果。因是谁因。

  三宗趣者。明佛昔因为宗。证成前果令信为趣。

  四释文中二。先明如来本事处。后诸佛子彼胜者下。明佛本事时。前中三。一通辨所说去今近远。即二刹尘数劫也。二有世界下。明刹海名字依净慧光。修普门行德。严净成故名也。三此世界海中下。明依刹海有世界。此中应说依刹海有刹种。依刹种有世界。略故不说种也。就世界中。文有十七。一刹名胜音者。多佛出法音胜故。二刹所依。三刹眷属。四刹形状。五刹体严。六轮山绕。七刹顶覆。八刹中净。九城宫高。十衣食应念。十一劫名。三种世间皆胜具足故。云种种庄严。十二刹中有香海。十三海中有妙高山。于中三。一山形似华。二名。三宝栏绕。十四山顶有林。于中十一句。一林名。二华楼。三宝台。四香幢。五山幢六自莲。七宝网。八乐音。九光为香云。十多城绕。十一城中居人。十五林东有城文中二。先略标三事。复清净下广辨三事。前中一标主城名。二人王下标居者类。三百万下标眷属城数。后广辨中亦三。初广辨主城。文中十一。一城体。二分量。三郭等三严。四宝堑香水华等严。五宝树。六宫殿楼阁。七网。八涂香散华。九宝门。十门前宝幢。十一园林。林中二。谓香宝重鸟和鸣细分有十九事。如文应知。二广辨居严中三。一成就报得通。二行同天无谄。三随欲应念。三广辨眷属城中文二。先别明城名及居严。后此一一下。通显庄严。前中二。先略别七城。后如是等下。总结同前标中大数城耳也。十六显前第十四山顶林内有道场。文中八事可知。十七道场前有大海。海中七事。一海名。二海中出华。三华量大小。四华茎等悉宝。五华眷属。六华常放光。七华恒出声。并随所应释。

  第二大段。明佛本事时中二。先总举初劫多佛。后其第一下。正明威光所逢事佛。前中云最初劫者。即前种种庄严劫也。后亦名为大庄严劫。有十须弥等者将欲说别。先举其总。然准下文。此大劫中有恒沙数小劫。人寿二小劫。初佛寿五十亿岁。威光历事。三佛转根生天。今云最初劫中有十须弥山尘数佛者。为彼刹中更有多个大劫此初大耶。为诸小劫中取小劫耶。若就小劫。不应威光一报但遇三佛。若就大劫。一刹之中。宁有多大。故知此文。最初劫之三字。应回云劫最初。仍移此三字于后行出兴于世其字之下。即无过也。后正明威光所逢事中。四佛别明。即为四段。一逢一切功德须弥胜云佛。二彼佛灭度下。明逢第二波罗蜜善根庄严佛。三诸佛子波罗下。明逢第三最胜功德海佛。四诸佛子波摩尼下。明逢第四名称普闻莲华明幢佛。

  就初段中。文有七。一先瑞熟机。二尔时一切功德山下。佛现华内。三尔时彼佛下。佛光惊机。四时一切世间主下。机觉来集。五时彼如来下。佛为说法。六是时大威光下。威光获益。七诸佛子汝等下。佛现涅槃。就初中三。一标佛名。谓众德圆满。高出十地。从兹德山。现胜身云。遍周法界故名也。二诸佛子下。佛兴先现。于中二。初总标时。谓百年前林遍严净。后所谓下。显十种瑞。可知。三其世界下。诸王都睹瑞。根熟乐欲诣佛。

  二佛现华内中二。先别显胜处现胜德身。后如于下。结通现身遍彼世界。前中略显十种胜德。一等同真如遍一切世出世事法界中一一皆全。乃至重重无尽。故云等也。二普示出生。谓以圆遍之身。于一切刹。现圆满身。三遍诸道场。或主或伴。四色身圆净。五力无能夺。六众相明显。七现像普遍。八应无不睹。九化身无尽。十众光满刹。后结通可知。

  三放光警机中三。一显光名。谓所化时至。待缘觉悟。是故放此发起善根音光也。二十佛下。明光主伴同遍。三若有下。辨光胜能。胜能有二种。一触物令益。二开觉令集。益中十种。一自觉智开。二息现行惑。三坏五盖网。四摧二障。五净惑种。六发地前信解。七生地上善根。八离八难五怖。九弃分段苦。十见佛趣求。此十种益。是光之能。但触者则得。非当时之事。

  四机觉来集中二。初诸眷属城中主及眷属光觉来集。后诸佛子彼焰光下。明喜见王及眷属光觉来集。于中五。一叙喜见王内外眷属。二尔时大威下。明威光见光得益。三尔时大威下。明威光说偈赞佛。四诸佛子彼大下。明喜见闻威光偈声亦说偈命眷属诣佛。五尔时喜见下。明王及内外眷属诣佛。初中三。一标威光父王之名。二统领下明摄外眷属。三夫人下明摄内眷属。言王子五百人。别本云二万五千人者。按缨络本业经上卷曰。佛子世间果报者。所谓十住。铜宝缨络铜轮王。百福子为眷属。生一佛土。受佛学行。教化二天下。十行。银宝缨络银轮王。五子福子为眷属。生二佛国中。受佛教行。化三天下。十回向。金刚宝缨络金轮王。千福子为眷属。入十方佛国中。化一切众生。处四天下。欢喜地。百宝缨络七宝相轮。四天下王。万子为眷属。百法身百佛国中。化十方天子。二地。宝缨络八宝相轮。忉利王。二万子为眷属。乃至三地已上至净居天王。第十地菩萨。皆二万子。释曰。第十地菩萨示现为王。当无二万五千。按喜见统领及末见波罗蜜善眼佛前。犹未至第二地。恐二万五千误也。或可约教说异。理亦无失。余文可知。

  二威光见光得益中二。先明宿因得缘获善十益故云以昔等也。后正明益中二。先徴。后显。显中一证得一切等者。此定能令见一切佛国圆满德海。此功德即轮故。二一切等者。谓此总持包含一切佛教法故。三广大等者。谓遍法界巧化之慧。名为广大方便。方便从慧生慧生慧即名藏。四调伏等者。谓以慈为藏。调众生故。五称名之音救苦。如云荫息毒热之恼。此悲不限时方名普。六见众生利乐皆度脱故喜也。七觉属等法不取着故舍也。八依无功用思觉起通。名平等大方便。通从方便生。方便名藏。九得初地证真信解及愿故。十证佛辨无㝵解智所作。上十皆云证者。或皆于彼得通达故。不尔威光此已成佛。初二第十证同佛故。然此证字。梵云钵攞底末地地智田贺反。此云贯彻。即亦通达之义。不必皆是如契真性故。后第二佛所见通得益。云是通达也。

  三威光偈赞佛中。先结前。后正说偈。偈中十颂分四。初七颂叹佛劝众观。一佛坐道场。二佛出难遇。三化现多处。四神通自在。五身圆普现。六圆音普应。七光照灭苦。次一颂叹菩萨集。次一颂叹道场出妙音。后一颂赞已集众喜见佛瞻无厌。

  四喜见王说偈命眷属中二。先举王说偈所因。后正说偈。偈中十一颂分三。初三诫众集往佛所。次七劝令辨供。后一劝赍诣佛。普可知。

  五王与内外眷属诣佛中二。初明焰光城人以王力乘空诣佛。此内眷属也。复设有妙华城下天龙等九城主伴众。乃至结有百万亿那由他大城中主伴众诣佛。此皆外眷属也。

  五明佛说法中四。一说经意故。云为欲等。二说主经名普集等者。谓三世佛所有自在果法。皆集在中故。三眷属随转故。四随所乐欲。务令获益。

  六威光闻法得益中四。一闻经得益。二尔时大威下。以偈赞述。三诸佛子下。传示众生。四尔时一切功德。山下。佛赞威光。初中二。先总明得佛宿世法海智光明可知。二所谓下。别显十一种智光明者。约所知十一境。以别能知智名。然皆委照明达故曰光明。此则智用名也。十一中大定发智照诸法体平等平等故。二照菩提心中具摄一切世出世法明也。以真心。即是一切心中之二门内。真如门摄一切法也。三照十方事法界。即如来藏明也。净眼也。六照无功用进趣行二行中来一切行故名藏也。不为功用退故。无功成故大也。不分遍故速也。七照化生法轮明也。三轮中。正教轮。令物从化故云变化。非神通化也。八照佛圆满德海彻其底明也。决定入言到其源故。九照佛胜解究竟具足明也。十照遍法界佛应机现前明也。十一照佛十力四无畏明也。

  二威光以偈赞述中二。先显偈因。后正说偈。偈中十偈分四。初一述己闻法益。二次有七颂。由获益见佛宿因。于中。前六法说。后一喻况。法说中。初二承事行。次二施行。后二严刹行。喻说可知。三次一颂由益故。见依正自在。四末后一颂有二义。一愿承佛力。还如得佛修治依正二行。二如佛因时愿。修二行。得二果。

  三传示众生中二。先明传衣佛德。后令如下。辨益物。前中以自所得之法。为众生说。令得利益。此十与十前自得十一。有同有异。一总举行海。二修之方便。三所成德海。四证净法界。五现成正觉。六功德无别。七身云普应。八自在难议。九严净刹海。十普贤行愿。二益物中两句。一令发大心。二令修严正行。

  四佛赞威光中有十一颂。初一叹发心。二三叹必果满。四叹过芥。五叹修猛。六叹悲深。七通供。八满愿。九知巧。十叹二利。十一行周。并可知。

  七明佛涅槃中三。一明大劫中。有多小劫。欲说其中人及寿量数故。此大劫名即是前种庄严劫之异名尔。二显众生命长。三辨佛寿乃从意。欲释威光历事三佛之疑。余文易了。

  第二明威光逢事。第二佛文有四。一明佛出世。二尔时大时下。明童子见佛获益。三尔时大威下威光说偈劝众诣佛。四时大威光王子下。威光兴眷属等诣佛。初中佛名以无所得智为众行眼庄严究竟故。出现处不异前佛故。亦于彼也。

  二威光见佛得益门。前中。一于念佛定中出现广多佛故名海藏。二智力持深教义名大。三与乐为先。名随调伏。卒令解脱。名度脱。四现身如云荫覆。状在境界。是悲所救故。五庆悦众生所有利乐名喜。佛已具满此喜福海。从此出现刹生胜境。名威力藏。威光通达此故名即得。六于一切法。通达如虚空。清净无二。相无二故。平等平等故。名舍。七通达自性清净性慧故。身是体性也。八应缘即现之通。九于深妙法。略言易解。十智照等流无漏教藏。后总结。有十千皆得通达者。释前十中即得之言。以此准知前。于初佛见光证十法门者。还只是此通达之言尔。

  三威光说偈劝众诣佛中二。一威光说偈。后诸佛子下。明偈声益物。前中十颂分二。前八叹佛。后二劝众同诣。前中分四。初一明佛难遇。次三叹佛身业自在。次三叹佛语业自在。后一叹佛意业自在。后二劝众同诣中。初三句劝见佛。后五句明见益。二偈声益物中。以佛力故。声遍诸刹。有闻之者。皆发菩提。

  四威光与眷属等诣佛中四。一明大众诣佛。二其佛下佛为说经。三彼诸下众闻法益。四时彼佛下。佛以偈赞威光。初中可知。

  二说经中主经名法界体性清净者。所诠理也。庄严者所诠行果。依彼理成也。修多是能诠教。从所诠以立故云也。眷属经。应次劣机。同时而应随闻异也。

  三众闻法益中。有十种。总相而说。不必人人得此十益。或有同初得二。及至有得第十益者。初得净智者。谓闻法生信。成闻慧故。慧因信得故。名净方便。二得地者。闻法生正解。十解成位。位即地故。解慧照彻。名离垢光。三得波罗蜜轮者。闻法超行。行以离相。为彼岸因。此因当成遍法界现可爱庄严果故。从果为名也。四增广行者。此亦同前。得十行益。前依自闻法行。此利他成行故。名普入诸刹。无边光照。令得净见。五得趣向行者。有因闻法成回向行。此约回漏向无漏说故。名离垢功德幢。幢是皈向义。如猛将幢释金刚幢同。此上四皆言轮者。由行与证。摧惑义胜故。六得随入证者。随是不离义。谓有闻说法性真如。无间而证。得入初地。名法海等者。正智光照法性海故。七得转深发趣行者。此有多人。或得二地三地乃至七地。今同一别俱望地前。为转深行。望八地已上。是发趣行。发趣即加行方便等异名。名大智等者。望地前故。引六波罗蜜行故。八得灌顶智海者。与灌顶菩萨。同遣无明缘习故。取灌顶名。(捡仁王记)由此地中得十自在。名不思议智者。无量智者。广大智者。无能惟智者。般若波罗蜜增上故。云智慧海也。又此地与灌顶菩萨同无功用。然此为首。据极而言。余如前说。九得显了大智光明者。谓前诸地菩萨。闻佛说法。得入善慧地。前诸地准亦起法药。识根病。随应为说。非如此地大智光明分明照了。以四十无碍解智。自在宣说故。得善慧名。此中名如来功德海光影遍照者。遍照根药。现光影身。辨说成益。同于如来故。十得出生愿力者。或有闻法乘前得至此法云地。此地菩萨。以自愿力。起悲云。震法雷。通明无畏电光。福慧密云身。一念周旋百千亿那由他刹尘数世界。后倍是数刹中。随心乐。雨法雨。灭惑尘焰。清净智者。得智自在依止法界故。名无量等。即由前所说愿力所作。令无量众生生信解故。彼名藏也。

  四佛以偈赞威光中。十颂分二。前六叹自所成行。后四叹所修行与佛成主伴善根。前中二。初二叹大智德。一智趣菩提。二智入佛境。后四结行劝进。皆上半结所成行。下半明所得果。后四中。一与佛对治行成主伴。二与佛供养行成主伴。三与佛誓愿成主伴。四与佛严土行成主伴。

  第三明威光逢事第三佛中四。一明前佛示灭。二喜见下。明父王升遐。三大威下。明童子践祚。四波摩尼下。正辨佛兴。前三可知。四佛兴中文五。一显佛出时处。及号言最胜等者。谓佛功德海满。更无能过故名也。二时大威下。明威光与众诣佛供养。可知。三时彼下。明佛说经名菩萨等者。谓此经中诠显菩萨称法界行。此行一一智光照修称法性故。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融无障碍故。名普眼光明菩萨行经。摄眷属可知。四尔时大威下。明威光闻法得益。于中。先标名。后辨用。谓此定力。能普照了一切众生福非福故。后从用为名。用准可知。五时彼下。明佛以偈赞威光。于中十一颂分二。前四明自成行。后七显与佛成主伴。前中。发心行。二大悲行。三精进行。四大愿行。后七中。一以愿回前行成主伴。二见诸佛因同节根主伴。三四随诸佛修主伴行。五与佛严刹行成主伴。六令中间说威光愿者。亦并同成主伴善根。七多处多时所修普行。皆以愿满成主伴也。

  第四明威光逢事第四佛中六。一明佛出兴。谓身不如三界见三界故。名莲华明。十方赞德名称普闻。闻皆归向。谓之幢也。二威光寿尽德二㝵转报天主其天城前焰光之邻。三共诸下。与众诣佛兴供。四时彼下。佛为说经名广大等者。谓此经中诠显。以普门智遍照法界广大体性之方便故。从此所诠为名。摄眷属可知。五时天王下。明闻法益。益中初定名。后定用。名普等者。谓万法绝殊。无非法性。体既同一故。一一包含一切依此镕融法界。名曰普门。能知此者。普门智。然则普智契普幢。名欢喜。喜从境生。境即名藏。用中能入等者。普智契普境也。六获是下事说故。此中经来不尽故。无结会。古今。又彼刹中既有十须弥山尘数佛出。威光从初方事四佛。不可但此。即显华藏因了。上来此品随分答前问因。上来五品总明第一会竟。

  卍按。如来名号品及四圣谛品之记恐不传欤。
卍续藏第 03 册 No. 0221 续华严经略疏刊定记


  续华严略疏刊定记卷第四(本末合)(尽贤首品)

  静法寺沙门慧苑述

  光明觉品第九

  将释此品。四门同前。

  初释名中二。先显得名。后辨释名。先得名者。梵本中名如来光明网能觉悟品。谓佛足下轮网相中放光。还名光网。照十方佛会。觉悟菩萨。令发意来此故。

  释名者。如来是能放光主。光明网是所放光体。能觉悟是光业用。此断如来之光明网依主。或有财。简菩萨等故。是佛所有故。光明网之能觉悟。亦通两释。曾音声等觉悟故。光明有此觉业故。若总言如来光明网觉悟之品。唯依主也。

  二来由者。略由二义。一由答前八问故来。谓一佛放光照遍法界。此答威德如日威光。一举能现一切事物。二光所现刹。答开示之意遍历诸句。三光现刹中有佛菩萨。答刹庄严。四文殊说法显佛功德及真实理。答佛性。五光所觉悟诸来菩萨。各于本刹净修梵行。答佛刹清净。六诸来菩萨本刹金色乃至平等色等。其中有依体立名者。答刹体性也。如以金为体名金色金刚为体名金刚色等。七诸来菩萨本刹各各别别成。名体亦异。此答刹成就。八光所照刹中。皆有百亿如来成正觉。此答佛大菩提。亦可众见世尊。遍空世界中。皆坐莲华藏师子座。是答佛住。佛知大众心念请已。各随其类为现神通令众皆见。是答佛威德。余如前说。

  二显前二品名谛别遍。即是此品融遍故来也。谓前所明名谛一切方遍一切。今此品明佛及众会。一即一切前后共显。是故来也。

  三宗趣者。以佛光照一切刹中菩萨为宗。觉悟彼诸菩萨令来此为趣。宗趣门中但说宗趣。不烦强说余法。

  四释文者。此中光处照所大数有二十六节。于中前九别显。后十七同辨。则为十段。此非二十六度放光。亦非一放。而次第巡照。但一放光同时顿照尽空世界。然以言不并彰。说有前后。又为引机入法。令渐睹见故。说有二十六节也。

  就初段中二。先明佛以身光照现事境令众目睹。后尔时一切处文殊下智光赞述令众悟法。或此智光之言。但是分文。非显经称。经名如来光故。今正文殊菩萨门故。前中二。初显能照之光。后照此下明所照之境。前中文云足轮下者。谓足下轮相中也。足下放光表三义故。一涉达所因起自足下。时行万行信为至初。为表说信故此放光也。二信望后住最为至劣。足下于身独为至卑。表说劣门故此放也。三表为本所依之义。谓身能步涉依足下为本。将诣菩提。信为根本。故此放也。下文云信为道元功德母。智度第九云足下放光者。身得住处。皆由于足。与此得也。言百亿光明者。显光数也。以所照世界虽无边限。然彼悉与娑婆世界及密训等。是得类刹皆有百亿四天下等为所照境。是故光明亦放百亿。

  二所照境中二。先照现本刹染净等事。二如此处下现自法会普遍之相。前中三。初总标。次百亿阎浮下别显。后其中下通结。初中照是能照光。此三千等是所照境。然此界量诸说不同。若依真谛部异执记云。以一四天下为一数。从此一数至十。十至百。百至千。是小千世界。三倍小千。为三千。谓一倍至十小千。二倍至百千。三倍至千千。此为三千世界也。又作三倍增。以为大千。谓一倍至三千。二倍至百三千。三倍至千三千。此为大千世界也。若依长阿含第十八云。千日月。千须弥山。千四天下六欲天。千梵天。是名小千世界。千小千名中千世界。千中千界名三千大千世界。杂阿含第十六。亦得此说。若依俱舍十一。释有二义。初明依处分量。后正明三千大千。言处量者。彼云夜摩等天宫依处量有几。有余师说。此上四天依处量同妙高山顶。有余师说。上倍倍增。有余师言。初静虑地宫殿依处等一四州。第二静虑等小千界。第三静虑等中千界。第四静虑等大千界。有余师言。下三静虑如次。量等小中大千。第四静虑量无边际。言三千者。彼云齐何量小中大千。颂曰。四大州日月。苏迷虑欲天。梵世各一千。名一小千界。此小千千倍。说名一中千。此千倍大千。皆同一成坏。顺正理三十一。大同俱舍。然说三千大千。唯至梵天故。彼云圣教唯说至梵世故。依大乘中。亦诸异。杂集第六。佛地第六。瑜伽第二。智度皆同。前引长阿含等。若依显扬第一。大意同前。然说三千世界三灾所坏。故知初禅小千。二禅中千。三禅大千。若依金光明。三千世界遍无色界。彼云是诸仁王。手擎香炉。供养经时。其香遍布。于一念顷。遍至三千大千世界百亿日月乃至百亿非想非非想天。若依此经。唯至第四静虑。故次下云照百亿色究竟天。问此上诸说。何者为定。

  答若约至教定量。则此经为定。若依各随机说。则一切皆定。

  二别显中三。初辨照现人中。次百亿菩萨下明照现八想。后有百亿须弥下照现欲色天。初中三。一四州。二大海。三轮围。四州者。按俱舍等说。中印度当阎浮提中。从中向北。三处各有三重黑山。黑山北有雪山。雪山北有香醉山。香雪两间有阿耨达池。池侧有林。名为瞻部。树形大高。生果甘美。洲因林称。亦依果名。号瞻部提。提此云洲。缀文习古。犹曰阎浮。弗婆者。此云胜身。胜余州故。提如前说。瞿耶尼者。或曰瞿陀尼。瞿牛也。陀尼货也。交关货易用牛如钱故。郁怛罗句卢。此云胜生。亦曰胜处。以彼洲人。定寿千岁衣食自然故。佛本行集经第十三云。此阎浮提纵广正等七千由旬。西瞿尼八千由旬。东弗婆提九千由旬。北郁单越十千由旬。俱舍十一云。南瞻部如东三边各二千。南边有三半。东洲如半月。三边如瞻部。如东边三百半。西洲圆无缺。径二千五百。北俱卢。畟方面各二千等。释曰。此中二千三半等数。皆由旬量也。四洲人面。各象当洲地形。二大海者。谓外咸海。三轮围者。匝此四洲铁围山。谓须弥山在四洲处中。四宝所成。北金。东银。南吠琉璃。西颇胝迦。从此外有重金山。周匝围绕。一由乾陀罗。乃至第七尼民陀罗。此七山外有四大洲。四大洲侧。各有二中洲。八中洲外。有八十亿小洲。此外方有铁轮围山。周匝如轮。此上九山。皆下入海。八万四千由旬。住金轮上。若依俱舍。九山入水。皆八万由旬。若论高量。唯须弥与入水等。余八望须弥。半半渐卑。谓由乾陀山。四万二千。乃至铁围三百一十五由旬半。余一百八十步。此依三十里由旬计也。九山纵广。皆等高量。若依俱舍。高广数准折可知。

  出其九山间有八大海。前七名内。广同内面山量。第八名外。广三亿二万二千由旬。此依十十变数量也。问一三千界内。计有万亿四天下。何故此中但云百亿。

  答此之数量诸说不同。然有二种。一经论翻异。二数法差别。初翻异者。如俱舍翻洛叉为亿。此经译俱胝为亿。故此中云。光照一亿十亿百亿千亿等。梵本皆曰俱低为亿故。此中云。光照一亿十亿百千亿等。梵本皆曰俱低。测法师深密经记。第六中云。俱低相传释有三种。一者十万。二者百万。三者千万。谓此一俱胝三千大千世界。或至百数。或至千数。或百千数。

  二数法差别者。按此方黄帝笇法。数有三等。谓上中下下等数法。十十变之。中等数法。百百变之。上等数法倍倍变之。诸经论中数乃四等。谓下中上上上上。下等数者。如俱舍第十二云。解脱经说。六十数中阿僧祇耶。是其一数有一无余。数始为一。十一为十。十十为百。十百为千。十千为洛叉。十洛叉为度洛叉。十度洛叉为俱低。乃至十大䟦罗搀为阿僧企耶。印度俗中。亦同此说。又诸经论。亿万已前亦同此变。中等数者。百百变位。故大婆沙一百七十七云。积一至百千名洛叉。洛叉至百千。名俱低。百千俱低名阿庾多。佛本行集经第十二云。一百百千是名俱低。乃至广说。皆百百变位。二𠚤一百百千者。一百千是万也。一百个百千是亿也。梵文巧略千字两用。又此经阿僧祇品。晋朝本云。百千百千名一俱梨。今此本云。一百洛叉名一俱低。斯并依中等数也。上等数者。千千变之故。大智度第四云一一名二。二二名四。三三名九。十十名百。十百名千。十千名万。千万名亿。千万亿名那由佗。上上等数者。位位变之。谓将总位为后。别不数积。此别数等前总位故。此经阿僧祇品云。俱低俱低为一阿庾多。阿庾多为一那由佗。乃至广说。皆倍倍变。若依十十变数。则一三千界有百亿四天下。若依百百变数。则有百亿四天下。今计一小千界。有一千四天下。数此至百万。名为万。是则中千。总有十万。计十中千。乃有一亿。百中千有十亿。千中千有百亿也。

  二照现八相中。但显五种。余隐略故。不说。问佛此放光。是成道后。第二七日。如何现前。生受出家。现后涅槃。

  答下文云。佛于一念。显现三世一切佛事。八相微细也。一一相内具余七故。

  三照现欲色天中及后总结。并易可知。

  二现自法会中二。先现本会。二佛神力下现新集会。前中云百亿如成。亦如是坐者。此明一会遍一切处。非是多处。各别有会。余遍法界。世界中亦如是遍。此乃圆融自在法会。非余境界。

  二集新众中。佛神力者。是前各随其类。现神通也。问前品已说文殊新集。何故今此更说新成。

  答今言新集。只是前品新来说法所由事须还牒彼故。问此中现同前品文殊金色界来。复言文殊遍一切处。定不相违。

  答法界之身常来遍不相障㝵何以。故即体即用故。此即佛以法界身。放法界光。令众以法界眼睹文殊法界身。如方为行所似迹境。

  二颂中十偈总意显一切相即平等无差。于中分二。初一颂反显其义。后九颂顺释。初颂意云。答谓离染。外得解脱。不染着世者。此非证理之智眼。梵本云彼。圣道眼下九顺释中。一出佛体。即无体无体即体。二见刹及佛不㝵依。正历然而一性平等。曾无动摇。是不坏二相也。三即佛及所说平等也。四见佛及自身位平等第三句释无能证智无住法性。五知五蕴即无为。故不堕数。数即差别之异名。六远离世出世三见名超越。若知法者。知彼二性平等之法。七于回向菩提。能所心平等。大品云。须菩提言。回向心不在菩提心中。菩提心不在回向心中。帝释难云。何故尔耶。须菩提言。不以世谛如幻梦说。但以第一义谛说。是二心虚空非心相。乃至云。若有二法。可有回向。譬如我东西行。南有止宿故。回东趣向东。与回向处有异故。可有回向。不得但有东而言回向。无有异故。八出众生生与我平等。九解了一多平等。谓解多由一起。解一由多生。无一不成。无一不成来多无多。亦无一多。彼一多相由生尽故。一多之念息。一多相平等。此会差别归平等性。是理事无㝵。非事事无㝵。应审其文。勿谬解也。

  第二节光照十方各十佛土长行得义。十偈分二。初六叹佛德。后四叹菩萨。前中初一叹佛苦因为物求菩提。上半所为。谓无明故造业。贪爱故润业。生死境转。此二为彼除。此求菩提也。准梵本中。第二句应云爱刺。但随遂下半明能为可出。二欲佛为物转不退正见法轮。谓今生求一切法。离断常二边之见。故云普也。此颂亦即释前颂中第三句。谓与众生说此法。即是为物自求菩提。三叹佛精勤弘掉挃生。四叹佛慈力降魔。五叹佛大智断惑。唯在一念。六叹佛法鼓警机。

  后四叹菩萨德者。一游刹不取舍难。二念佛深广生喜难。三为佗苦己难。四护正法舍命难。初中意云游诸亿刹。化众生时。不坏无边有坏。亦不著者不取。不坏者不舍。以此游刹。是自在也。二念佛中。上半所念佛。谓德广如空。障尽常净。下半能念心。若忆念生喜。所愿皆满。三为佗苦己中。上半为物受苦之时处。下半为物受苦之心。谓若自业自受虽多时多处之苦。未足为难。此皆为佗故为难丰。四护法舍命中。上半正无我所时不㝵舍命护法。下半正舍命护法时了了见无我。

  第三节。光照十方各百世界。长行同前。十颂分二。初一内德盈满。后九外化普周。前中初三句能调之人。末句所调之器。前中初二句了俗如幻。达真无㝵。次句于真心净。于俗无著。亦可俱净俱无著。下句所调可知。

  后九是佛悲愿自在。其云或见者有多义。一或多机异处各感见一。二或同处各见。三或异时别见。四或同时异见。五或同时异处见。六或同处异时见。七或时异处异见。八或同时同处见。九或一人于同异处互处见多人所见。十或一人于同异俱见。时处见。一切人所见。以是普眼机故。然佛不分身无思普现也。九中一颂生时如闇夜月现。二行七步时现具德丈夫。三顾盻时观方现笑。四师子吼时说我独尊等。五出家时示行三事。一脱俗系缚。二修古佛行。三舍喧观寂。六坐道场时障尽德圆。七转法轮时因悲度生。八现神通时调伏难化。九入涅槃时示灭常在。第四节。照千世界颂中十偈。初一叹佛悲智德。上半智深。下半悲济。二叹佛身从无义义。所观智百生故。如来身非有而有。有即不有。三叹佛解脱等德。准梵本中。亦通胜解。此中有五。一解脱者。此复二种。一离缚解脱德。谓离三界贪故。心得解脱。离于无明故。慧得解脱亲。光意云由离贪心及无明故。证得无为解脱涅槃。涅槃二十五云。贪嗔痴心永断灭故。心善解脱。于一切法。知无障㝵故。慧善解脱。二无㝵解脱德。谓于一尘中。现不可说不可说诸佛兴世等十种解脱如佛不思议法品。说二明行者禅慧德。瑜伽三十八云。明谓三明。行谓止观二品。涅槃十七云。明者名得无量善果。行名脚足。善果者。名阿耨菩提。足者名戒慧。乘戒慧足。得阿耨菩提。又明者名咒。咒谓解脱者名行吉。吉谓阿耨菩提。足名果。果谓大涅槃。又明者名光。谓不放逸。行者名业。业谓六波罗蜜。足者名果。果谓阿耨菩提。又明者名三明。一菩萨明。二佛明。三无明明。菩萨明者。即是般若波罗蜜。佛明者即是佛眼。无明明者即毕竟空。行者。无量劫为众生修行。足者明见佛性。三无数者。相得无为德。谓佛所有六根三业及一切德不堕诸数。非待对法。事即理故。四无等伦者。超下位德。谓唯佛与佛。互望说等。余无齐匹。五世间等者。离过失德。谓因明比量。但依世俗分别名言。定有定无取相得失。故曰世间。今此显佛一切功德。超世名言。离有无相。故非彼法。能出其过。如说佛声。非定有无。非常无常。三科皆尔。假名三科。实离名相。法性生故。诸因量者。谓自他共等三种比量。比量虽有三支五分。因是量主。故曰因量。因明之称亦从此立也。四叹佛六根三业。一切境界。非是有为三科所摄。五叹佛离心境妄念德。以心境本寂本寂即是解脱。六叹佛寂而常用。七叹佛寂用无㝵。八叹佛无染了染。九叹佛平等度生。十叹佛非有遍有。

  第五节光照十方十千世界。颂中十偈。教诸菩萨。尽十种行。一大悲行中四。一尽大心。二正救物。三令出离。四结勤令修。二信佛行。谓信坚亲近。三者乐佛德行。谓于佛功德。希望不息。由此明非相应之慧。四学念佛行。谓于四威仪。昼夜常念。此无间修也。五观三世佛行。谓三世诸佛得修行海。常观修学。心无厌倦。此无厌足修也。六学如实相观行。谓观我无我。二俱不着。所以者何。观彼二性。平等寂灭故。七学观众生平等行。谓于一切种种众生。等心观察。皆归一性。所谓无性。八学佛神通行。谓擎持一切刹。饮尽一切海。九学知诸佛国土行。谓观诸佛土所有色形体性覆际等相。即得法性故。云思惟。色与非色。一切悉知。或佛土中十八圆满内有色非色者故。或佛国土有根化法性等殊故。云色非色相也。十学知数多行。文易。第六节光照百千世界。颂中十偈。分三。初六颂叹佛即应而寂。次三颂半叹佛即寂而应。后半颂结知此法者益就。初六颂中。前五明身后一明身心。前中一叹佛难取。若以相等取佛。则乖真见倒也。于中三。一离威德取。二离色相取。三离杂种胜取。二叹应无限。谓色相虽应物。莫测其量。如前所引。普曜经说。应持量身。目连寻声。色相类知。三释疑。前之二颂乍似相违。谓前颂不许取相。后颂叹相无边故。此上半会前不违后。以即应而寂故。不可威德色强取也。下半会后不违前。以即寂而应故。乃身相具足随皆见。四明佛所有法超相故云微妙。是则心不能量。口莫能说。下半重释即应而寂故。非和合。即寂而应故。非不合。体性寂灭。重释应寂。五明六根三业得无为性。不可蕴界摄。戏论有二种。一四句中戏论谤。谓非非有非非无句。二言念戏论。谓于离言念法。而以言念称量。皆堕戏论。今此是后余可准知。后一明身心即应而寂中。皆可互标释。谓得身平等故外解脱。得心平等故内解脱。得身心平等故永住正念。或由正念。得平等也。内解脱故无著。外解脱故无系。或通无失。

  二次三颂半即寂而应中。初一显心寂而应。谓他心智无照而照。说法利物。次二明身寂而应。于中。前颂随应现形一多互为。后颂无依之身。随染业行。见色种种。后半明心用而寂。第二句。梵本云。亦未曾分别。谓无分别智。本无分别而分别故。

  后半颂总结。知上圣者。即为见佛。准梵本。应云。如是见佛身。此知如来法。正应云知如来自性。

  第七节光照十方百万世界者。梵本中云照十百千。此是万后亿。前中间之数。谓百千为万。百万为亿。此死但是十百千。未至百百千。当知。犹在俱胝数。前即明此依百百变位。得无惑矣。偈中十颂分二。初五明离分别。后五劝众顺法观佛。前中初二明佛体甚深德具用广。后三明佛三业离妄。前中初内初句总标。后三句如次体深德具用广。后内初三句体深。末句用广。后三业中。初颂明意业。智是意所故。此有五。一光治所知。二净治烦恼。三洗荡余习。四分别不尽。方能断证。五此断证之智。离断常见。亦离能所断。证二见。下句结智乐人。二明佛身业离妄中显身与前智俱非分别所得。余句明见益。三明佛语中。转称性之法轮。此中有四。一转法轮处。二称性体。三称性用。四巧应机宜故。云方便说。

  后五劝众顺法观佛中。初三观正法。后二观身土。前中初一深信诸法。离戏论分别。如此方是念佛菩提。二了差别相即无差别。谓一多差别。唯在心言。法本离言故。不可以一多而说。此会相归性也。三辨无差别之所由。即是释前颂意。云无一无多者。约体与名。体者谓多望于一。多不自多。由一故多。一望于多。一不自一。由多故一。一不自一。故无一可能有多。多不自多故无多可能有一。是故一多不能相有。体性既尔。名字亦然。故一与多。此二俱舍。二俱舍者。会相归性。由此普入佛功德也。问上下皆云。一中有多。多中有一。此乃非耶。答彼约事事无㝵。此依理事镕融。各据一义。不相违也。后二颂观众生国土。初颂显依正归空。以国土寂灭。故曰无依。以众生寂灭故。无妄分别。后颂明此二俱空一异不可得也。

  第八节。光照十方各一亿世界者。前第七节。梵本既云过百千照十百千。明知百千是中等万数。十百千是中等万后亿前之数百百千是中等亿故。此中梵本云。过十百千照一俱胝。胝中等俱胝翻为亿。后与下文百千百千及一百洛叉。名一俱胝同也。即彼洛叉。是中等万也。后第九第十节等所有亿名者。皆应准释。颂中十偈。皆赞佛权实双行善巧方便。初中叹无相示相方便。谓佛功德海平等一相。不㝵应机有多胜劣。此中有六。一能知智无等。二所知法无边。三超有。四到岸。五寿无比。六光无比。下句结善巧。二中虽常明三世境界。而不分别。三中虽劝生趣。住无生定。而亦不为定心所系。四虽善通达一切诸法。而常修习涅业平等。解脱即涅槃异名。五中虽劝众生向大菩提趣一切智。而化生证真无智无得。如称顺也。谛实性也。六中随说证语嘿无㝵。随语所及。即随证会。以证智至所言及处故。云一切行处悉已臻。此说法证双行也。若准梵本。言行双尽无㝵故。梵云一切处行决定发定发趣。七中虽住涅槃。而化周遍。此寂用双行也。八中以佛真实智。了知假时数时。数虽不实。不㝵于佛真智现。此真假双行也。九中同前真假。亦有名无名双行也。十中虽分明照了三世言说差别之相。而知彼相平等一味。此言无言双行也。

  第九节。光照十方各十亿世界。颂中十偈。叹佛因果度生行。于中二。初一明果成度生行。后九明发因誓愿度生行。前中初二句因行圆。上句梵云极难苦行。次一句果满度到也。末句通结利佗能行。

  后九中一誓断物或行。初三句举古佛。此行末句立誓。同古结行。梵本云。至仁勇猛直入中我亦当然。是其行悉断除言。与直入中。语异意同。谓佛直入生死海中。除断众生无明爱欲。二誓度放逸众生行。初二句行境。次句行所。末句立誓尽行及结。三誓为众坐说法行。初二句行境。次缘。末句起行及结。四誓度恶趣行。初三句行境。末句行心及结。五誓燃法灯照迷行。初二句行境。后二句尽行及结。六誓造法船救溺行。初二句行境。后二句尽行及结。七誓建法桥度迷行。初二句行境不见本者。本取我本。所谓无我。后二句尽行及结。问此中既云佛哀愍彼。何故前判后九是佛发因行耶。

  答今言佛者。说佛因故。故云佛也。八誓度险道众生行。初二句行境。次句行缘。末句尽行及结。九信解法性度生行。初二句行缘。后二句尽行及结。第十节光照十方总结无尽世界。于中二。先明世界数量有十七节渐广至法界虚空。后彼一一下明诸世界所有物现。同前中知颂中。十偈分三。初四欲佛因果等流。次四劝物顺法见佛。后二叹佛体用广多。初中前二明等流果。后二明同类因。因果相配后二因中。前因感前果。后因感后果。谓由前因意业。顺观诸法性相。神力利物。获十力智。见劫平等。而不㝵三世之事历然故。云获相似果也。后因意业柔忍禅观法性。证业教物故。获常欢喜普遍宣扬等流果也。次四劝物顺法见佛中。前二求法宣说。后二闻法见佛悟真离着。前中先求后。说求。中谓求法为具众福除二见。更无别意故。云情无异句。标无异求。次二句显正所求。末句明顺求见佛。后说中。初二句说法益物。次句显正宣说时心不离实际。末句顺事理故得见佛也。义利者。令众生得离恶摄善故。此世佗世益故。福德智慧益故。上四对中。皆先义后利应知。后二中先闻菩提分而悟真。后见十力空而悟真。前中初二句闻菩提分。次句悟真。末句悟故见佛。后中会上求说闻等三见佛义。若见佛如幻。此即离着真见。若取相分别见。如盲见非见。初三句取相不亡故不见。末句离执故见。后重赞佛身普遍无尽中。前颂明用应无尽。上半喻显举众生随业受身无尽。下半法合明佛身随器应现无穷。后颂明体真普遍。上三句喻显。末句法合。佛体湛然遍而无易。上来三品明答初十果问竟。

  无余涅槃。何以故此少善根究竟故。

  第六正教甚深中。先问后答。问中二。初直难。后然其下遮难。前中二。初总告勤首。后佛教下正显相违。前中以勤修速脱故问此菩萨也。后相违中二。先按定。后云何下相违。前中二义。一佛教唯一断惑之法。二感者。同见此理共许故成按定。准涅槃经。见有眼见闻见。今此闻见后相违中亦二义。一违教力。邪机见断惑之教而惑不断。二违同见。谓见教同而断惑不同故。云不即悉断。后遮难者。是文殊假说之言。而谓勤首设汝救云虽多同见一断惑教。然由见教者勤情有殊故。断惑不等者。理亦不然。救在文外故。此遮云然其色等。于中文二。初明见教者不别。谓皆禀五蕴界系惑传故。云无有差别。故不可偏以勤惰救难。后是则下明教法唯二。故反显云若言唯由勤惰有迟速者。是则不由教一与不一何殊。应不藉此一味教。般下答意由教力勤力因所成断无断断无断无方断故。颂云当于佛法中勇猛常精进。

  答中十颂分二。初一许说开章。谓上半除伪称实而说。下半开二章门。后九依章别释。于中初一颂释前速解脱章。文显可知。后八颂释前难出难章。于中一樵湿火灭喻。喻惑障厚淳者暂得闻教。即望惑灭。由障厚故。不能复进。所闻速失。二钻火频息喻。喻闻教数间断生意良难。三阙缘求火喻。喻于教不能正闻受持。四闭目求见喻。喻对明师我慢懈怠不能咨启。五无手足欲遍射地喻。喻无信手以持定弓。无戒足以遍步惑地。以劣闻慧箭。射破厚烦恼地。不可得法望灭一切。八端坐望遍腾空喻。喻离闻望自悟。

  第七正行甚深中。先问后答。问中二。初总法首者。谓欲明行法故。而此菩萨。后如佛下正显相违。于中二。初直难后难。后能受持下遮难。前中二初按定。后何故下相违相。前中心领义理名受。受已恒观不失曰持。由此受持。悉能断惑。此理共许故成按定。后相违中三。初总显。次随贪下别明。后势力下结成。初中云既常观察正理现前则应悉断烦恼。无由间起。何得亦有不断者。般次别明中十一句。总相言者。持法本望灭惑。今乃旧惑不除。更增新起惑。法能灭惑。其理安立。文中一于诸有情及资具名等。爱乐染着故。二于诸有情被讥毁等。起植害心。不安隐故。三于真俗境。不如实知。随毁誉等故。四恃财法等贡高陵物计己胜故起解法等慢。五于自遏恶。不欲他起。恐失利誉。藏其短故。六因他语难。或为余缘故。愤发现前。乃至执杖故。七由先忿发。结怨不舍故。八于财法等已之者。生不忍耐。戚行转故。九于财法等秘吝不能舍故。十为求名利。憍现有德。诡诈惑乱故。十一为罔冒他。曲顺其情。憍设方便故。结成中。云势等者。谓虽闻义理。以诸惑势力强故心随被起。是故诸惑常不离心。此显唯闻教。其力少不能令惑灭也。后遮难者。是文殊假纵之言。救在文外。而谓法首云。纵汝救云受持正理是善心。贪等是不善心。善恶既殊故。不妨持法。而复起惑者。此亦不然。此中文未回。应云何故复于能受持法心行之内。起诸烦恼。谓解法是善心。起惑是不善心。此二心僧理则可尔。何故正于自法涅槃我我所心中起惑我我所贪等。上来难者。偏以自法。应断惑而不断为难。下答意不可偏取解法即断惑。要赖依法起行所曾故。惑方能断。如灯破闇缘曾方破由从缘故。破即无破无破方破此亦然矣。

  答中十颂分二。初一劝听略说。后九就喻广明。前中初句劝听。次句叹问。摄顺一正理。故云如实。下半略说。谓非唯多解义理即断烦恼。要及修行方成断证入证也。法喻也。

  后九喻中。皆上半喻说。下半法合。初中水漂渴死喻。喻畏行难而不行失于常命。谓三时舍命得于常命。以不坚身。易坚固身等。善戒第一云应生畏处不生畏故。二饭他自饿喻。喻说修行他依自不依。三善医自病喻。喻自解治法而不治。四贫数他财喻。喻广说菩萨行自涅槃无片修行。五王子饥寒喻。喻虽解义理然以诸障所障。不能修行故。无道火之焰。灯如之味。不能资显法身。为饥寒尔。梵本云。如有生王宫。应获曾之乐。乃受饥寒苦。多闻亦如是。六韵乐脱他喻。喻说法益他不自益。七盲书示他喻。喻与他悦他证自不证。八船师溺海喻。喻与他说法他济自不济。九巧说德行自阙喻。喻为他说德行自身无德行。

  问准上所说。毁责多闻。有人乘此说多闻有过。其理如何。

  答愚者不了。将为毁责。智人了达。正赞多闻。所以此多闻是成种觉正因。故责不依行向。若多闻为非。岂应责不依行。其犹阎罗责罪人偈云。汝得人身不修福。如至寂所空手归等。斯岂责彼得人身乎。此亦如是。又下文第三地中。盛赞多闻。岂一望教前后相违。故文云菩萨见诸众生随烦恼大苦失涅槃乐。思惟救法。不离无碍解脱。不离一切法如实觉。觉不离无行无生慧光。光不离禅观察智。智不离善巧多闻。是故菩萨陪于正法。勤求修习。日夜唯愿闻法喜法乃至行法。为求法故无所吝惜。不见有物难得可重。但于说法者。生难遭想。为法悉舍内外所有。无有恭敬而不能行。无有憍慢而不能舍。无有承事而不能行。无有憍慢而不能舍。无有承事而不能佐。无有勤苦而不能受。广说如彼。又如善财广求诸善知识。意在多闻。若得多闻。则识流无流法可弃可修般法正法可舍可依。知佛方便说。正直说。密意说。显了说。有余说。无余说。随自说。随他说。世俗说。胜义说。权说。实说。如是遍智方能普应众生种种根欲。与菩提心相应。若不尔者。心便劣故。与大菩提不相应也。如婆沙三十二云。多闻能知法。多闻能离罗。多闻舍无义。多闻得涅槃。

  第八正道甚深中二。先问后答。问中二。初总告知首者。谓所显正道智为其体故。问此菩萨也。后于佛下正显相违。于中二。初直相违。后而终下遮救辨违。前中二。初按定。谓智是众助道主故。云为上首。此理共然。故成按。后如来下显其违相。知既上首。则唯应赞智。余度非首。何亦同赞。为无正助胜劣耶。为有正助谬赞助耶。文中十句。六度四无量名释如章。后遮难者。是文殊假纵之言。而谓智首纵汝救云知虽上首。然以根性宜果故。略随佛赞者。理亦不然。救在文外故。此遮云。而终无有唯以一法得出离成菩提者。谓若由诸度。各独出离。容各别赞。既不如是。何各赞耶。此则难者。以正则赞难下答者。以随根性分异各随赞胜答。

  答中十偈分二。初一叹问许说。谓上半叹问应机。下半牒问许说。后九正答前问。于中二。初二颂标随非随二章。后七颂依章别释。前中初一据非随按接引接实而说。正助论要。谓三世佛无有以一法而得出世者。今经本第三句中。准梵文。脱以字故。翻直本云。不有以一法已出。说中尊亦不现出有。亦不当出。复回文应云。过去未来世。现在说中尊。无有以一法。出现于世者。后一依随根接引。各别赞中。言随其所应度者。显引摄方便故。且随赞非即究竟。唯此一也。余文可知。

  后七别释中二。初三颂释前依权随根各赞。后四释后依实正助皆要。前中初二颂半。明众生各有烦恼偏重处及欲乐不同。佛即就彼先治引摄。故此治引。于此相应。即于此赞。于余则非。余亦如是。文中六度四无量准释可知。后半颂总结别赞。乃顺曾修之义。后四颂据实释中。各上半喻显。下半法合。初中万行之本。不越防恶进善。施为进善之首。或为防恶之初。此二若坚万行有据故喻室基也。二中由忍外顺违。则外坏。不能破坏善法。策进自励则内行增顺故。以城郭防外养内为喻。三中菩萨众。或唯赖定慧降伏故。喻王力能静中外。四中四无量行利他。即菩萨自利故。喻轮王也。

  第九一道甚深中。亦先问后答。问中二。先明告贤首者。能会此违唯柔顺胜惠故。问此菩萨。后诸佛下显相违相。于中二。先举法直难。后无有下遮救逆难。前中二。先举共许以为按定。谓诸如来因皆齐一故。云一道。感果不殊故云而得出离。后云何下正示违于果违因故。于中三。初总标。次所谓下别显。后各有下总结。初中可知。

  次别显中十事。此十多分同上世界成就品中诸门所显。

  又第一世界异者。此有十种。一染净。二大小。三形状。四体性。五所依。六庄严。七佛出。八劫住。九转变。十无差别。今略显二门。余如成就品说。初染净异者。如下文寿量品说。始从娑婆释迦佛土。终至胜莲华界首佛刹。总有百万阿僧祇重粗妙差别。谓纯染纯净半染半净多分染净少分染净等。二大小异者。如释迦佛土。唯一三千界。法华第四说。法明佛土。如一恒沙三千界量。智度云以三千界为一数。数至恒沙。为一世界性数。性至恒沙。为一世界海。数至无量恒沙。为一世界种数种。至无量十万恒沙。为一佛土。释曰。准智度。释法华法明佛土。是世界性土。若准上文华藏界品说。藏刹海中有世界海。徴实数世界是毗卢遮那佛化境者。按智度。以恒沙为量。数至无量十方。此以刹海尘数为量。尘是一刹。殊非比也。更有多重称普贤等境。如理应思。

  第二众生异者。即前染净诸刹种种差别人随异。或唯地上。或地前。或通前二。或兼二乘。或曾凡夫恶趣等故等。

  第三说法异者。如十卷楞伽云。佛告大慧。非一切佛土言语说法。何以故。有佛国土。直视不瞬。口无言说。名为说法。有佛国土。直尔示相。名为说法。乃至云。有佛国土。动身名为说法。广说如彼。又如维摩香积品说。说法多种。曾如第一教体门辨。

  第四调伏异者。即如前说。随土净染。众有胜劣。各随起病。设对治门故。

  第五寿量异者。如佛名经第七卷说。梵声佛寿十亿岁。月面佛寿一日一夜。余广如彼。阿弥陀经云。彼佛寿命无量无边。法华第二云。华光佛寿十二小劫。第三云多摩罗䟦旃檀香佛寿二十四小劫。大通智胜佛寿五百四十万亿那由多劫。第四云法明佛寿无量阿僧祇劫。普明佛寿六万劫。山海慧自在通王佛寿无量千万阿僧祇劫。

  第六光明异者。或光色不同。或远近照异。或常放差别。如释迦佛有常光放光。普明佛唯有放光。以常放故。无别常光。如法华第四说。阿弥陀佛唯有常光。以彼常远照十方国。不得放故。

  第七神通异者。谓诸如来随染净刹众生异故。现通亦异。

  第八众会异者。此有三种。一根类。二多小。三会数。初根类。不如前众生界异说。二多少忘。或菩萨多声闻少。或反上。佛名经云。弥留胜王佛。初会声闻众。八十亿百千那由他。师子佛初会声闻众。有九十九亿等。广说如彼。或三乘众多。人天众少。或反上。或僧多少随刹净染故。佛寿修从故。三会数者。如佛名经第七云。弥留胜王佛四会说法。华胜佛一会说法。声德佛三会说法。放焰佛十会说法。或一经多会说。或一会说多经。广显应知。

  第九教仪异者。此有三种。一立乘教别。二位名同异。三互说不说。初谓有佛唯说一我乘。或有说三。或有说五。或曾说三五。会归于一。或说无量。故下文云。十方佛土中闻说一乘音。或二三四五乃至无量乘。或有佛说渐教。或有说顿教。或有僧说。权实亦尔。二位名异者。谓诸世界众生名。宜闻不同佛名谛名乃至一切法门名字。藏经立称。皆各差别。三互说不说者。如根净土中。不说地前诸对治教。会涅槃等。或于藏教。有说不说。谓有佛土。无杀盗淫。彼佛不说。得犯方制因缘经故。无有文字言说佛土摄机示相令会经故。有修多罗。亦示相。本生。本事。曾成佛身。示未曾有。方广大用心诸用不请自现。无余五种。广说应知。

  第十法住任异者。如华光佛正像法各三十二小劫。光明佛正像各住二十小劫。山海慧佛正法二无量千万亿阿僧祇劫。像法无量千万阿僧祇劫。广如法华第二三四中说。更有应说。上来别显竟。

  三总结可起遮救者诸文殊。恐贤首救云。诸佛因行虽皆曾具。然由愿乐各异故。感刹等殊。为遮此救故。云无有不具等。谓若以愿乐各异故。界亦异者。则应诸佛因行互有胜劣。互背。若尔不应得界果齐等。谓海不渴。不应成佛。不得名为应正等觉。理既不然故。云无有不曾一切佛法而成菩提。盖知诸佛因果。曾同异义。言因同者。一切行海皆同修故。因异者。用彼同因。皆同回向。种种应机果故。因果者。行海同行感果同故。异果者。由将同因回向成体种种应机果故。谓断于彼同果之体。能与种种见异之机。为增上缘。令得随见故。此如锦窠线。又如十乐佛。常同常异。融无障㝵。今文殊于二种因果中。以因同果异。作相违难。贤首以因同果异。作相顺答。非但不相违。亦乃极相顺。所以者何。若无同因。异果不成。无可以回向故。若无异果。同因无用。又此遮救文亦是结成前难。会释应知。

  答中十偈分三。初文殊二字标告问者。次法常尔下牒问中共许。后如本下八颂正答。初中谓今问者领答故。先呼其名。二牒问共许中二。先想牒。后一切无碍下别牒。前中二。初三字明诸佛共同之事。不待因成故。云法常尔。此不待因成之事。诸佛无异故。云唯一法。别牒中二。先两句牒前唯一道而得出离。后一颂出离果不异之相。此中言一者。同类之一。非一二之一。余文易了。

  三正答中二。先七颂别明。后一颂总结。前中三。初二颂明异因果之应感。次二颂明同因之果应感。后三颂通辨同异业果。初中前颂明异因感异界。上半因。下半果。后颂明异果应异见。上半能应果。下半所应机。次二中前颂明同因之果非劣所见。后颂明彼因果唯德齐及分阶佛境者方睹。后三中二。先一颂半明三因所见刹等异。颂文巧略举刹摄余。故但说刹。三因所。谓一感者因行心乐异。二佛共同异业力。三佛地同异果力神威神力即二果力也。后一颂半明由因见刹等异。举随机心。摄余因缘。颂文略故。初后各两句苦明见异所因。中间两句明所见果异。前中上二句顺释。下二句反显。谓由心异故异见异。非佛使然。后一颂总结。云一切刹中见佛种种异者。皆如上说法。如是故。

  第十佛境界甚深者。上来九段问答。明文殊一人别问九菩萨。各别文殊一人。此则以总显于别。别设显总。总别共成信中观解也。今此一段问答。明九菩萨共问文殊一人。文殊一人文殊通答九菩萨。此则以别显总。总复显别。总别共成信中观解也。文中三。初明诸菩萨同问文殊者。非上首。无以明佛境。故问之也。二我等下明问答次第。谓九菩萨是总之别。前已各说。文殊是别之总。今次当演。三唯愿下正显问词。于中二。初总标。后何等下别列。前中云妙辨才者。剖析分明曰辨。称根合理曰才。说契佛境入玄为妙。如来者如上说。境界者略有二种。一所缘。二分齐。此中通二。准文可知。后别中十一句。一总。谓佛境深广彻理遍事故。别中一因是佛因非余分故。二佛所度生佛所缘故。三诸器世间佛所缘故。四缘三世平等境之智故。五理事镕融无㝵法界法故。六佛知一切众生言音性相。以一切众生言音为说法言音。不坏相而无相。唯佛境故。七佛能证智唯佛能知故。八佛能证智证所证如此唯佛所证故。九佛现世照世唯佛事业故。十三世总心佛一念知尽非余境故。

  答中十偈次第答前十一句。初一答前总句上半标理事。二境下半明二境所证。谓佛境界。唯有二种。一理。二事。理是事理。则至近难测故。初句云深也。事是理事。则小分亦无限。次句云量等空也。理事非即故。次句云众生证入也。理事非离故。末句云入无所入。众生即如。不待更入故。二答因境界中。有三义。一称法性。二炽盛修。三无间顺故。无终极。如文可知。三答度境界中。物心乐皆令获益此非余境。四答入境界中。佛于众生及器二种世间。智身潜入密作利益。或现色身显益于物。五答三世平等知境界中。上半明知用。下半显知体。六答法境界中。上半明所缘无㝵理事之境。下半彰从能了以得名。七答说境界中。佛了世言音。即相而无相。八答智智境界。谓所智性净法界非染识智。非妄心境。唯佛能知为众生说。九上半答之证境界。证谓能证。于中上句明障无不离故。云非业非烦恼也。下句明理无不契。能证智寂故。云无物也。所证相尽故。云无住处也。此能所俱泯。方为佛证也。下半答现境界中。虽能照智寂及所行境泯。即以此能所平等。而现世间。是故常行世间。而无所行。是名现世照世也。十答广境界中。上半明可知广。上句能依心广。下句所依时广。下半明能知智广。上句举疾知。下句委细智。上来初文殊问九菩萨。九菩萨答为别相。后九菩萨问文殊。文殊答为总相。正辨十甚深竟。

  第二明明现诸事者。谓前品云。如来之下光照此三千界内四洲大海围山八相欲色界天等其中所有悉曾明现。是也。此中略显九种。初一总句法。即是下八种法多类不同故。皆云差别。二业者。一流无流业。二就流中善不善业。或是营为种种生业。三世间者。谓五趣器世间。四身者。谓五趣总根。五根者。谓二十二根及利钝等。六受生者。谓四姓家。或贤不贤圣非圣等。七持戒果者。人天身及端严无缺陋等。八犯戒果者。三途身及缺丑陋等。九国土果者。谓器世间别处种种国界洲郡县屋宅等。如是种种差别。佛光照故。悉明现会众观也。上来明现诸事竟。亦是前品所明光二十六节之初节也。

  自下第二明结通中二。初结东方。后南西下结余九方。此结亦是前品从第二节已志光所照处。此中略举十数。其量分齐。如阿祇品说。余文可知。上来满段。总明第一信中解竟。

  净行品第十一

  将释此品。四门同前。

  初释名中二。先明名者。梵本云。具折罗波唎戍提。(戍音作输律反)言具折啰者。所行也。波唎者皆也。遍也。戍提者清净也。谓由善用心令三业六根于所行三性境皆随所应成信愿行故。云所行皆清净也。

  后释名者。既由于境用心巧愿。令眼等所行皆得清净。此则所行之清净。依主释也。

  二来意者。前品明信中之慧解。今明信中三愿行故。次来也。

  三宗趣者。以随何巧愿离遏为宗。成诸胜妙功德为趣。亦可成后德用为趣。

  四释文者中。文二。先智首菩萨问举法微其因。后尔时文殊下文殊菩萨答标德显其因。前中文有十一段。一无遏三业。二得堪传法器。三成就众慧。四曾道因缘。五善知三科有及三界三世。六善顺。七觉三脱七国满六度四无量心。八得十智力。九世主敬护。十能为饶益。十一于众尊贵。问此十一段所成功德。在何住中。

  答或有唯在佛果。谓第一第三第八。或唯因位。谓第二第四第六。或通因果。谓五七九十一也。就初段中十句。初总。余别。总云无过失者。谓后不害等九种是也。二别中一常心已非可害。况与诸法平等之性。而相害耶。二三业印机而现。则应无不宜故。无可机毁。三不为诸魔外道破坏。四自力不退他力不能转。五任运成就故。六念念升进。七自体离染。八于他不染。九常随知转。

  第二段堪传法器德十句中。一生中国有佛法处。二种族尊贵。三崇心三寂之家。四色貌端正。五曾丈夫相诸根无缺。六记忆不忘。七决释分明。八性行仁和。九处众无畏。智度云。菩萨别有四种无畏。一总持畏。于法记持不惧忘失。二智根无畏。知根授法。不惧差失。三决疑无畏。随问能答。不惧不堪。四答难无畏。有难皆通。不惧屈滞。十性自觉悟。厌生死。求涅槃。亦常自劣察不造众恶。

  第三段十慧者。一尊故。二首故。三上极故。四尊极故。五无分限故。六非筹算得故。七非心言到故。八无正偶故。非以校智故。十非口能宣故。十中后六非十大数中量无等数。所以者何。彼十大数有分限故。今此皆是称法性慧深难表诠约遮显也。

  第四段十种曾道因缘者。一已有习种无倒闻重。梁摄论云。多闻熏习。与阿梨识中解性和合。一切圣人以此为因。无性摄论云。此闻习熏即是有流。而是出廿心种子性故。二有胜欲乐七求大菩提故。三诸所顺行皆善巧故。四诸波罗蜜顺违境界皆现前故。此所即是有境能生心也。五于前顺违境。皆成顺道相心中现故。六具信等根故。七曾决释明故。八会相即性不止而止故。九了性即相不观而观故。胜天王云。奢摩他者。一心不乱。毗婆舍那者。如实见法。又如涅槃深密等说。广如别章。十审细筹量故。此十皆能资道令增长故。俱名力也。

  第五段十善巧者。唯义应云于蕴善巧。余九皆尔。此中有十者。一蕴。二界。三处。四缘起。余六三界三世也。善巧者。谓于十法。善知其相。然不动实性。谓一一释名出体。诸门分别。即此体等。如幻不实。若自观察。若为他说。皆如应是。初由色等。皆有重担义积聚义。同名为蕴。世间苦说蕴名为藏。物所聚故。二由生长门义。名之为处。谓依诸根境。生心心法故。三由种族义别义持义。故名为界。种族者。如一山中有多铜铁等族。说为多界。此亦如是。于一身中。有十八类诸法种族。名十八界。别者六三互望各差别故。持自种类。不相杂故。曾释三科。如别行章。四由无明缘故行起。行乃至有缘故。生老死起。如是十二。皆从缘起。五由有男女形。因欲爱受身故名为欲。望上地别故名界。六由无男女形别。因色爱受身名为色。望上下地别故名界。七由无根生色形。然以无色界爱。受四蕴身。望下二地别故名界也。八由谢往色心无有体用。名过去。九由当起色心未有体用。名等来。十由色心体用已起未灭。名现在。于此十句。皆明了性相。后镕融自在名善巧也。

  第六段顺七觉三脱者。先七觉。后三脱。前中一于可观诸法自相无相而明记故名念。二观察二谛了不了法门名释法。三顺善退恶名进。四原法心悦名喜。五身心调畅名猗。六专注所缘名定。七远离沉掉而平等寂静名舍。然不同权小顺故名为善顺。皆是佛果尽无生智四智十智因故。俱名觉分。诸门分别。具如别章。后三脱中。一知一切法实相。所谓毕竟空。二知一切法无相故不受不着。三知一切法空已。不观诸法若空不空若有若无。三中后二依初立故。总名为空。若从方便名空等三昧。若从方便及根本名空等解脱门。门即三昧。是趣入解脱之方便故。解脱即是出离。般涅槃即方便净法界。广显如章。

  第七段六度四无量。如别章说。

  第八段。十力者。一善恶因果各相称顺名是处。翻此名非处。乃至知一切事理称与不称皆尔。如智度二十四说。二三世自业各有三世根。或三性心中受三性业根。释曰。理实业唯二性。论约名种言感三性根。故作是说。或若原不苦原根各等随自因缘受等。三信等诸根有上中下。或依乘不同。或得果迟速。或宜说广略。或宜以挫诱等。四积习成性。性即界种种不同。或入道迟速。或受化殊异。或宜赞毁。或起见各殊。或贪等厚薄。五于种种境胜解各异。彼彼境中深忍乐欲故。智度云。知众生种种解智力者欲名信喜好乐好五欲成。唯识云。信谓于实德。能深忍乐欲。乃至云。忍谓胜解。六于一切善道一切恶道一切圣道各知处。七四禅八解脱杂爱见慢名染。不杂名净。智度云。禅摄一切色界。解脱摄一切定。乃至云禅定解脱即是三昧。此力唯降魔。次第三根力以已去七力同一降故。八一切众生谢往色心名宿住。此智悉能记忆现前故。九一切众生未来随业因缘所有生死悉明了知故。十烦恼流住佛断无余。声闻但能知自流尽。佛则不尔。知自流尽。亦知他尽。如是十力各缘境时。无能胜故名为力。曾显如别章。

  第九段十王敬护文易可知。

  第十段十种饶益中。一为依。或名舍。长养善根故。令免一切苦事故。二救亦名护念。脱烦恼故。令得大安稳故。三归者。令离怖畏故。与作大依处故。四趣者。令至一切智。五炬者。令得晓悟实法故。破一切众生无明暗故。六明者。令得智光灭痴闇故。示现如来自在故。七照者。令入光明地中故。八导亦名导师。引彼令入真实法故。令得无上出离故。九胜导亦名大导师。此其无破大智慧故。十普导者。今见圆满法界故。

  第十一段。于众尊贵福知超绝德中十种。一第一者。亦名为首。首有二种。一胜首。即后为胜是也。谓光明功德故。二大首。即后为大是也。谓犹出无二故。第二大者有二种。一上大。即后第七为上也。二无上大。即后第八为无上也。第三胜者。即后第五妙也。谓智自在胜故。第四最胜者。即后第六极妙也。谓离一切烦恼。自在最胜故。第七为上者。即后第九为无等也。谓为一切之上。无与等故。第八为无上者。即后第十为无等等也。谓无与等者互齐等故。曾释如十地论第三卷首。于前开后。以后释前。此约在家菩萨。以悲愿力。于人天中。受摄根果自体功德胜也。若依佛果治说。如来功德海满。更无所少。故称第一。此亦总句。大者体包法界故。胜者自利圆满故。最胜者利他究竟故。妙者烦恼障尽故。极妙者所知障尽故。上者望下无及故。无上者望上更无故。无等者望下无倚故。无等等者。望倚皆是无等者故。上来总明举果徴因竟。第二文殊答中二。初叹问成益。后佛子若诸下正答。前中二。初明叹问。谓所问益广故曰善哉。后汝今下明成益。于中二。初明能成益心。后哀愍下明所成益境及结问。前中云饶益者利益也。安隐者安乐也。多所者显广也。故佛论第七有五释。一令顺善因名利益。令得乐果名安乐。二令离恶为利益。令摄善为安乐。三伏众生苦名利益。与众生乐名安乐。四令得此世益名利益。今得他世乐名安乐。五令得世间益名利益。今得出世乐名安乐。后明所益境中。利乐满字唯配可知。

  后正益中二。初总答。后于诸下别显。前中亦二。初答。问云何得。故云若诸菩萨善用其心此显能顺因也。后答无过失三等业十一段德是所成果故。云则获一切胜妙功德。此所成果。皆从大智已相不求三有愿成故名胜也。皆从大悲为众生愿所成故名妙也。亦可前妙后胜。

  后别显中二。先标所成果德。后佛子云何下显能成因行。前问中尽举果后因令此答。亦标果显因尔。前中十句。一于诸佛法心无㝵者。是前问中十慧德。二住三世佛道者。是前顺七觉三脱德。三随众生住等者。应云众生随住恒不舍离。是前十王教养德。四如诸法相等者。是前于蕴等十善巧德。五断一切恶者。是前无过失等十种三业德。六具足众善者。此有二种。一是前六度四无量。二是为一切众生中第一等。于众尊重福智超绝德。七当如普贤等者。是前生处具足等十种堪传法器德。八一切行愿具足等者。是前因力等十种具道因缘德。九于一切法自在等者。是前十力德决释无碍故。十为众生。第二导师者。是前于一切众生中为依等十种饶益德。下贤首品中说胜功德。只是广说此尔。

  后显能成因行中三。初总徴成德之用心。二佛子菩萨下别显用心之行相。三佛子若诸下总结用心及所成德。初总徴者将欲别显故。

  二别显用心行相中二。先通断简诸愿四句。后总科别释。前中三。初通显三事六法。二别明三事。三以初后二事相对辨例。初中诸愿每有四句三事六法。三事者。谓初句是愿所依事。次句是愿可为境。后二句是愿所为境。得成益。此中愿是希望善欲为性。若发语言则兼善色等为性。若通心语加行。则根及寻伺。共为其性。六法者。谓初事中有二种。一者内。谓菩萨自身根识等。二者外。谓他身。或依果。或资具等。经云菩萨等故。在家等故。次事亦二种。一能发愿者。二所愿众生。经云当愿故。众生故。后事亦二种。一者自益。由此诸愿成前诸德故。二者他益。由此发愿愿众生故。此中愿即是行成回向故。一一曾成所行清净善业行故。经云知家性空等故。此后二句。或有前句是因后句是果。如云所行无逆成一切智等。或有二具是因。如云巧何师长习行善法等。或有二俱佛果。如云永离烦恼究竟寂灭等。成俱通因果。如云以法自娱了技非实等。或有三四共成一句。如云演说种种无乖诤法等。

  第二别明三事中。初愿所依何。二标愿所为境。三愿所为境得利乐。初愿所依事中。略据十二门料简。一三性。二三业三十八界。四依正。五情非情。六内外身。七内外受。八内外心。九内外法。十六度非六度。十一三学非三学。十二三寂非三寂。初三性智如孝事父母等善性。背恩无惭等是不善性。菩萨在家等是无记性。其中或有通二三性者。如理思之。二三业者。谓上升楼阁等是身业。论义说法等是语业。敬心观佛等是意业。其中或有通身语。身心。心语。身语心等。并准思释。三十八界者。谓见升高路等是。初三界技乐集会等是。二三界洗涤形秽等是。三三界得义食等是。四三界洗浴身体等是。五三界敬心观佛等是。六三界余类。应知。四依正者。谓山林河池等是依也。端坐结加等是正也。入堂宇升楼阁等亦依亦正。修定修观俱非依正。或是正摄意业顺故。余准可知。自下情非情等。诸门分别。随所应释。二标愿所为境者。此中二愿。该尽法界一切有情。不同获小小教。不显普使有情成佛愿故。大乘权教愿他成佛。五种性中一性半故。三愿所为境得利乐者。由此菩萨依种种事愿他成种种德故。自获如前所说功德。今略举十种。愿他成德。自成胜德。用相属当。谓愿他不行一切不善之法。及得坚固身心无屈等。自得无过失等十种三业及断一切恶等德。二愿他皆如普贤端正第一等。自得生处具足等十种德。及尚如普贤色像第一德。三愿他深入经藏。智慧如海等。自得十慧德。及于诸佛法心无所碍德。四愿他具足成满一切善法等。自得因力等十种德。及一劫行愿皆具足德。五愿他具诸方便得最胜法等。自得于蕴处界等十种善巧德。及如诸法相悉善通达德。六愿他能行佛道向无余法等。自得七觉三脱德及于一切自法在德。七愿他勤修诸行趣佛菩提等。自得六度四无量德及具足众善德。八愿他所作皆辨具诸佛法等。自得十力德及于一切法自在德。九愿他善事于佛。一切护养等。自得十王护养德及随众生住恒不舍德。十愿他同佛出家。救护一切等。自得为众生依等十饶益德及为众生第二导师德。喜相如是。若细分别。一一愿成一切德。一一德一切愿所成。以此菩萨心口起愿时。不住事。不住愿。不住自。不住他。不住自行果。不住他行果。是名菩萨善用其心。一切诸愿。同此一性。是故一愿即一切愿。一切诸愿即是一愿。以如是因。成如是果。因既一多无㝵。果亦多一镕融。

  第三以初后二事相对辨例。且依三性相对。有二十四例。一以修善顺对修善。如自诣大小师愿他巧事师长习行善法等。二以顺善对得果。如自归法愿他深入经藏智慧如海等。三以修善对修善得果。如自受和上教愿他入无生智到无依处等。四以修善对恶行。如乞食不得恭敬愿他不行一切不善法等。五以修善对离恶果。如乞食见钵空愿他心清净空无烦恼等。六以修善对离恶行果。如乞食得粗涩愿他心无染着绝世贪爱等。七以修善对修善离恶果。如入里乞食愿他入深法界心无障碍等。八以修善对离恶行得善果。如右绕塔愿他所行无逆成一切智等。九以离恶行对离恶行。十以离恶行对离恶果。十一以离恶行对离恶行恶果。十二以离恶行对修善行。十三以离恶行对善果。十四以离恶行对修善得果。十五以离恶行对离恶行得善果。十六以离恶行对修善离恶果。十七以无记行对修善。十八以无记对善果。十九以无记对修善得果。二十以无记对离恶行。二十一以无记对离恶果。二十二以无记对离恶行恶果。二十三以无记对修善离恶果。二十四以无记对离恶行得善果。上来且约自修善行等。略此属当。未显见闻他修善等发愿。若广分别。如回向品等说。其约离不善行及行无记法。亦未辨见他。略举其例。未配经文。或有或无。要者思惟。恐繁不载。经标一百四十一愿者。非菩萨弘愿只有若干务。示体或令准为之尔。上来总明先通料简诸愿四句竟。

  第二总科别释者。就此一百四十一愿。长科为十段。一从初至在厄难。明在家时愿。二舍居家下。明出家受戒时愿。三若入堂宇下。明坐起裴束时愿。四手执扬枝下。明揩洗身口等时愿。五手执锡杖下。明为乞食路行时愿。六若见众会下。明在路见何物时愿。七见严饰人下。明路见人物时愿。八若见城郭下。明入城乞食时。愿九若入水下。明洗浴修行时愿。十若洗足下。明眠觉时愿。

  就初段中。有十一愿。初中家是拘系迫迮之义。类身如家故。以自居家迫迮。愿他观身性空。离于逼迫。二以己事亲。愿他修事佛因。得一切世主等守护供养果。三以己爱见悲。愿他得无缘慈。四以己得欲适悦。愿他除欲得安。五声色所成非实即是以法自误。六初地永害分别欲贪及十六心已。各随地害俱生现起。七达伪即真。八正法如楼。令见普彻。九于我若爱。于所则着。不能行施。亦不称理。准梵本。应释云。舍己物。离于我所。谓己及物是我我所。俱不可得。故云悉舍。其爱字有作受者谬也。十智众聚缘成则舍聚见成佛智也。十一以自在厄。愿他得解脱身意。

  第二段中有十五愿。一愿他舍三界惑家。故云心解脱。二以已入和合地。愿他说无诤一味法。三以己近善友。愿他同己。四以己求所求愿达故。愿他心不退得达。五以己出俗入道。愿他修善离苦。六须发姿饰是贪爱。今剃落如断惑证寂。七自着不正色衣。意为不生染着故。愿他行无染行得无果。八以己凡身自为出家。愿他同佛为众生故出家。九以己归佛为弟子。愿他为佛真子发大心。继佛种。梵本云。勃陀防舍写阿弩彼猘驮耶。(防音浮望反舍音作啇反写音作相我反猘音昌曳反耶音作余何反)勃陀云觉。谓能觉者。旧云佛略也。防舍写云种也。阿弩不也。彼猘驮耶者断也。译家翻不断。为绍隆尔。十以己归教理法。愿他得深广智。证教所诠。十一以己归和合众。愿他以法御众便无乖碍。十二准优婆塞戒经云。受菩萨戒。先应遍受五戒十戒二百五十戒。若尼则五戒六事五百戒。此云受学戒者。是其三戒。以己心作。愿他亦然。善学作持也。不作止持也。十三由前受三戒时。有阇梨和上故。次明此以己受二轨范师教。愿他亦具二相似益。十四以己依于和上生智故。翻此愿他得无依无生智。和上此云近读。亦曰亲教。具释如音义中。十五以己具前诸戒为方便。今后受菩萨最胜戒。是教愿他亦得二相似益。

  第三段有十三愿。一以己入堂止住。愿他安住大寂室三昧。心无教动。二以己将修止观先敷座故。愿他善行华开真实果相现前。三以己正身坐。愿他得无著正体智坐佛座。四以己降魔。愿他慈善根圆不为魔动。五以己修止。愿他永心息烦恼。六以己修观。愿他得称实见法。七愿他于有为法舍坚固见。八愿他离住缚。不为住动。九以己移步。愿他移出生死。十下衣盖形丑有惭愧故。愿他以惭等善根为衣。遮诸不善。十一以己结束衣。愿他修忍进。防护诸善不令散。十二以己着上衣。愿他波罗蜜善根圆满。十三以己着三衣中第一衣。愿他预觉位。

  第四段有七愿。一杨枝为治口齿之物。愿他得治惑永净之法。二嚼杨枝则口净齿坚以嚼食。愿他调惑令心净。三便利为秽不可不弃。烦恼为秽愿他除灭。四水为洗秽之用事说须就。法为除妄之要故速趣求。五以己除秽。愿他惑永柔净。六以己洗手。愿他得信手受持佛。七以净面门。愿他净戒之法门。

  第五段有十二愿。一执锡入抟食会得充虚实腹。愿他为诸施大会示众实道。二持品受供。愿他得佛果诸器为应供尊。三发步趣向人所行路前有所依。愿他履佛因行证无依法界。四以己在道。愿他履信等五位是佛因路无余法者。梵本云。烦恼无余五行道路愿他心游出离真如。六七八九并可知。十愿他离六尘坌。十一悲如水柔而济故朽润心。十二险道有二种。一路险贼处。二地狭山阻。此二行险恶行住不正法。以己见险依果。愿他住平等理。不作罪难险因。梵本云。远离众恶安住诸法界。

  第六段有十九愿。一见众人。多人名众苦和合义。是故见众即是见甚深法。众是缘成。成即无成故。愿他说如此法也。二见大柱有荷重之能。翻此愿他离我能之使忿恨永息。梵云萨担婆(去声轻呼)此云树也。萨担婆(入声重呼)此云柱也。由兹二物呼召声滥。古今译异。三丛林有二义。一由两物呼声相近故。从近为愿。偈呼丛林。梵云摩曩呼敬礼梵云磨擦娜。二由丛林人见皆瞻仰。愿他具众。梵云摩曩呼数礼梵云縻捺娜。二由丛林人见皆瞻仰。愿他具众德如林。见者悉瞻礼也。四五可知。六树叶密盛暑月荫人得清凉。以己所见。愿他禅定乐解脱乐。七以己见华开。愿他得现通说法等方便开晓众生。八九可知。然九中道字。梵本云菩提可翻为果。十见大河。预法流者。证具分法性水。预圣行流。真至果智所证性海。或境智一如冥同果智。岂不权小所证法流展转方入果海。若非大河。便同小水。不能直入大海。展转诸流皆亦入海故。十一波泽但是当处福水。不同河海等诸流和杂故。十二池沼者。得近穿凿引水充盈。此可同于巧思穿凿浅深寻伺使辨说圆满。十三见波更相寻取水究竟。此可同于得无断辨具演诸法。十四涌泉不待方便翻显方便。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普可解。然清流可以洗身垢。爱欲法如水。愿他以善欲法水遣心惑垢。林名无忧。西域号为河叔迦。此方虽无类困。可园苑内有华果。可知。

  第七段有二十四愿。一二三四五可知。六愿获根本智。灭众苦根本。智有二种。一正体无分别智。望加行后得。名为根本。二本觉智。与始觉为本故名根本。获者得也。得正体根本智。断惑灭苦。虽通见修诸地皆有。然二处最显。谓见道及无间道。虽有流善法行苦所随解脱道。同一刹那。不足为别。约见道说。获根本智。灭众苦者。众苦不过三八。由得此智。断恶道业无明故。三涂苦灭。生老病苦亦随丧灭。由断此惑。不造十不善业。故无怨憎来会。由断分别欲贪故。无求不得及爱别离。从此唯有怨及取蕴。至无间道。得金刚心根本智。断彼二苦。虽有流善法此时犹在。己被胜智照同法性。于解脱道。不得释灭。三苦八苦。相配准知。得本觉根本智断灭苦者。此唯解脱道证理之时。始本冥合。乃名获得本觉根本。从此永无死及蕴。虽断惑理证立二道名。然同一刹那。获智亦尔。是故无间顿断见修二障种时。即是解脱道时断也。七愿他入真实慧。永无病恼者。此有二种。一约入真见道之慧。断病之苦恼及烦恼病。谓一切恶趣诸烦恼品所有粗重。是分别起。亦为身病远因。于欢喜地真见道中。一刹那断。顿证三界四谛真如。身病及惑。永不后有。二约金刚心慧。顿断一切诸烦恼病及习气随眠。证极圆满真实胜义。诸惑永亡故。八大乖违故身病。愿他知乖违体空寂故得离。九愿他信佛菩萨端正。从忍或信。是深忍欲乐。此忍是法。名为真实端正之因也。十愿他不乐不忍。十一准梵本。愿他常念诸佛菩萨恩德。十二准梵本。愿于有怨处。不加其报。十三沙门此云止息。今愿他于止息不调不静中得第一。谓大般涅槃。十四十五十六并可知。十七见他善甲。愿他行被甲精进。准梵本中。亦有加行不怯弱二种故。下句趣字。梵本是勇求之言。无师者。梵本云自然。即是佛之异称。谓愿众生勇猛求佛果。如着甲入阵而求功赏。十八铠杖不祥之器。以己不见佛他不为。十九可解。二十正命为正业以活命故。邪业活命有五种。一谁现奇特。二自说功德。三占相吉凶。四高声现威令他畏敬。五为他说法。行此五事。皆为利养。堕于邪命。今此第三句通愿他离。第四句但摄初四。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并可知。然长者以年耆。诸事长于人故。能明断也。第八段有二十三愿。一城郭防难牢固身命。是故愿他得非四相所迁之身非胜智令屈之心。二王之所都。多有胜福。慧人聚集喜乐故。愿他与具胜功德者共会。恒得法乐。或能巧集诸善根。身心适悦。三见处林宴坐幽栖可赞。愿他成佛。居闲寂法林。人天叹仰。四五可知。六未入其家。则诸家差别。入一家已。则唯一无多故。愿他入一佛乘。会三无别。与三世佛所说无异。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并可知。十三见有依自法力崇贤人重善法耻不造恶者。即愿众生还尔。藏隐守护眼等诸根。不令放逸。如藏护猫不令杀鼠。亦如以衣藏护男女形丑。十四以己见无惭不仁者。愿他行无缘慈以救物。十五自于义食希望得遂愿。愿他于佛果希望满遂。更无所欲。十六以己在间爱味故。翻此愿他得无生等禅悦之味。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十二二十三并可知。然诸愿他句。初三通因果。后四唯佛果入佛者于大菩提。智证究竟故。梵本云遍了佛智。

  第九段有十四愿。一以水性平等而能潜入故。愿他通达佛智所知之境。谓知过未事同现在。梵本入一切智智。二以己洗身。愿他身光心光身净心净。三准梵本。初句云殟瑟南。此云凡所受热。今云盛暑炎毒者。乃唯互热时下满句。应云离烦恼热永尽无余。四中第三句菩提。第四句涅槃。五顺文诵及持在心故。愿他顺佛说。得总持。六七八九十。并可知。十一以己右绕。愿他所行无逆者。梵云铎乞尼。此翻为右。右是顺义故。离世间品云。摄右足不违一切佛所说故。普曜第二云。菩萨便从兜术降灵。趣于右胁。菩萨所以处于右者。所行无逆故。十二再三郑重故。愿他勤求。十三十四可知。

  第十段有三愿。一二可知。三云周顾十方者。谓愿他成一切智示八相。生时周顾十方。摄我独尊显无与等。上来初通料简诸愿四句。后总科别释。总明第二。别显用心行相竟。

  第三总结用心能成胜德中二。初结前用心。可知。后则获下彰其胜能。于中二。初彰感果胜。则前问中一百一十句及答中十句是也。

  后一切世间下彰叹胜。于中有二。初世间众不能动。略举七类。后及以下出世众不能动。略标二类。言不动者。有其二义。一正修愿时。彼世出世众叹成坏而不能。所以者何。心专注故。不住相故。以心转事。非事转心故。二此愿善根感果决定。如不动业。不动果非余善不善等诸猛利业能引故。上来有三。一总徴成德之用心。二别显用心之行相。三总结用心之胜能。总明第二能成因行竟。上来有二。一先标所成果德。后显能成因行。总明别显了。上来有二。初总答。后别显。总明正答了。上来二初难问。后正答。总明文殊答了。上来二先智首问。后文殊答。总明第四释文了。上来四。一释名。二来意。三宗趣。四释文。总明净行品了。

  贤首品第十二

  将释此品。四门同前。

  初释名者。贤善也首胜也。谓性善德胜故曰贤首。此则贤之首故。有财释也。贤首菩萨说此品故。名贤首品。此则贤首之品。亦依主释也。

  二来意者。前品明信中愿行。今明信中德业。故次来也。

  三宗趣者。以信德用为宗。为后成位为趣。

  四释文者。夫科此品。总为四分。一经家叙述文殊前说分。二我今已为下文殊劝说分。三尔时贤首菩萨下依劝演畅分。四时贤下显实证成分。

  就初结前已说。谓别品中。明由善用心使六根三业于所行境悉得清净无浊无乱。后欲显下起后宣陈。谓欲令贤首说信满菩提心功德大用。故说偈也。

  第二劝说分中一颂分二。谓前半结前品已说所行清净。准亦应云说行及德。但偈最略故。后半正劝说前品修行所成胜德之用。

  第三依劝演畅中二。初经家述其说人可知。后善哉下正显偈词。于中。总即三百五十七颂半。曲科为七分。一叹广说略。二菩萨发意下略辨行相。三信为道元下略示胜能。四若常信奉下所具行位。五或有刹土下无方大用。六一切如来下喻况玄旨。七第一智慧下校量劝持。

  就初分中四颂分二。初一颂总标德广难量。于中少说。初句叹问叹听。次一句明德广。次一句少说。末句喻显。后三烦别辨难量难说。于中。初两颂重显前德广。次半颂重显前小说。后半颂别显前喻。就初两颂中二。初一颂半明所量德广故显量德难量。后半颂明能量人大故显德难量。就前所量德广中。初一颂明初心少时少行德已难量。后半颂明多时具多行位。比况前少以显难量。后举能量人大中。谓一切凡夫二乘及诸菩萨。于此难量。不足为广。一佛二佛乃至多佛。不能称量。亦或非广。今举十方一切如来共说不尽。此则因当难量之极也。二次半颂明说少分中。上句明初发心之广德。五句显彼难量故说少分。三末后半颂。明广前喻况。文显可知。问此中发心与初住及发心品说何别。

  答总是其一。但所望异。谓此中望前是住终发心。即起信论三种发心中。名信成就发心也。初住发心即全是。此后名为初发心住。亦是约位显其心故。发心品说。约心行相宽广。举喻况德。问十信之初岂无发心耶。

  答虽有发心。非正发也。所以者何。如轻毛故。仁王经等名信根故。问既是初。何德具后一切行位。

  答法性行故。广如悬谈第七门说。问据法性。相收卷舒可尔。约人修行。岂十千劫即得然耶。

  答人无别体。揽法以成。法既镕融。故人亦无碍。十千之与一念。一念之与多劫。于此亦无定限可得。时无别体。依色心立。色心既从性而无碍故。念声亦随理而融通。如下善财及兜率天子等所行所得。并斯人异。

  第二略辨行相分中。五颂分二。初半颂总标。余文别显。标中三。一发菩提心。二发心因。三发心缘。菩提者佛果大智所证法界也。发意求者。于彼法界创起。必定当得心故。因缘有多种。或云自性住为因。习所成为缘。或云二性为因。善友及见闻等种种境界为缘。今此不尔。如后当知。若广显因缘。如菩提心章。

  后别显者。此中因缘各有多种。初半颂净信为因三宝为缘。次五句四字大悲大智共为因缘。于中悲因智缘。总八法。五反显三顺释。亦可前五智缘。后三悲因。五谓不求五欲王位则利自安安名称。三谓灭苦利乐严土。严土为安生故悲门摄。次三字半颂智为因。佛法法界为缘。敬养持法求证皆智故。次一颂信知为因。三宝为缘。前据唯信。次约唯知。后据信知。次一颂信为因。佛法菩萨行法界为缘。上来因缘深重克实。因有三种。谓信悲智也。缘有十三。谓三宝八法法界菩萨行。于中异凡小等。如理应思。

  第三略示胜能分中。七颂分三。初两句总标。次五颂半别释。后一颂总结。初中有两门四义。道谓菩萨万行。元者首也。由信为首万行随起。梵本云布。曾凡(蒲含)伽摩。此云导首。俗云行显是也。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者。准梵本。母有三义。一能生。二守护。三长养故。梵经云。母所生者。守护长养一切功德。此信于功德为母亦然。

  次别释中有二十一种胜能。谓初半颂有三义。上句两义。一能断疑。二度爱流。梵本爱字亦是病义。谓喻贪惑智。下句一义。谓能示涅槃对二乘涅槃故。云无上道。道即果也。故梵本云。憩忙布啰写。此云安隐城。谓大涅槃城。即果也。从此异已下二十句。每一句为一胜能。初明信体无偈今心王净。二信于谛宝故。灭慢于众生及三宝。三七圣财中信为其首。由信修善生德故。后名藏。即十藏中信藏是也。四修诸正行由信受行。五由信于施福而能放。六由信佛法不思议故方能趣入。智度云。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慧能度故。七由信知波罗蜜增长。彼所修德八万行成就。由信为根故到佛地。九于五根中信为其首。解因顺习得明利故。十五力之中信亦为首。余如根说。十一于所对治信妄倒无体。于能治道。信与所证。体非即离。如是断惑。如是证理。此即皆由信为本也。十二佛为究竟归故。专向由信。十三信唯识理故不着境界由信。十四信生死为险难无安隐故。离难由信。十五信佛十力。不受四诳故。超天魔路。于见修道。各随对治故。超烦恼魔。于等觉位。舍有流善法及变易根故。无死蕴魔。路者是彼行处故。十六解脱即是出离涅槃。道是其因。由信生慧。慧是了由之体故云示现。十七信佛无碍境界之德。成金刚种。十八由信佛菩提。修菩提行。外增上果。由内行成。内行既由信能生长故。依果亦同。内行生长。十九由信藏喜常能观察理事。理事二无碍相故。得佛智渐渐增益。二十有二义。一者一切诸佛皆由信为根本成佛出现。二者由所应机信根熟故佛方出现。

  三总结中二。初半颂法说。谓资粮等五位行中。此信行终即住初心。资粮位摄故。于行位次第之中。信在最初。为后之本。本故胜也。若无此初。后皆不有。故云最也。十信已上。于无碍境界。信不为难。在具缚地。即能信向故难得也。后半颂喻况。世间中者。言总意别也。虽言世间。意在人间。摩尼难得。唯轮王现。方有此宝故。喻行难得。准梵本中。此颂更有一句。云如鸡菩梨师子王。亦如摩尼世难得。释曰鸡菩梨者。谓但有师子顶上毛卷如旋华华形者。则已难得。况后是王者。倍更希有也。第四所具行位分中五十颂半分三。初明所具行。二若为诸佛下明所具位。三菩萨勤修下结叹功德。初中八颂半分二。先四颂半明德。三宝以成诸行。后四颂明依信展转以成诸行。前中初二颂信佛故成学戒行。于中。前一通辨学戒能具一切德。后一别显戒与学处成德各各异。然学处之名有二种。一通。二别。通谓戒定慧三俱得摄学。别即唯局持戒方便。谓先习学。解持犯相。名为修学。依解起行。名为持戒故。此以地喻学处。以本显持戒。解行同异。犹墨路矿道尔。次一颂明信佛故成供养行。次一颂信法故成求法无厌行。次半颂明信僧故成不退行。后依信展转成行中。四颂。一成根力坚明行。二远恶近善行。三广大善因行。四胜解依护行。皆具二种故。成八行可知。

  第二明所具位中。三十九颂分四。初三颂明十住位。谓发心是初住名也。对修等是治地修行。二住生如来家。是生贵住。善巧方便是方便具足住。信乐心净是正心住。增上是不退住。最胜心是后三住。准释可知。二若得增上下二颂半明十行位。波罗蜜是十行总名。摩诃衍是异二乘行。则初二行。收法供养是顺理行。则次二行。摄念佛心不动及常见佛准一是定慧行。则属后六行位摄。释相可知。三若常观见下三颂明十回向位。谓佛体常住及法永不灭。是如相及法界无量等。辨才演法等是救护众生离众生相等。前五回向慈愍等是等心随顺众生回向。坚固大悲是第六随顺坚固善根回向。以普悲广施故也。四若得坚固下三十颂半明十地位。初半颂是初地。谓深法是所证真如。爱乐是极喜异名。二次半颂是离垢地。以离犯戒有为过故。三次一颂离慢等。是三四两地。以三地中于禅不着故无慢。又以求法不懈故亦名离慢。第四地得出世间道品故。云无放逸。然不舍摄生故。云兼利四。次一颂明五地位。谓双观真俗故。虽得出世处生死。而无疲厌。既于真俗互违之境。难令能令余地不过故。云勇健无能胜。便释地名。又庄严论第十三云。菩萨化众生有二难。一勤化心无恼。二生不从化心无恼。此菩萨能退二难。于难得胜故名也。五次二颂明第六地无住悲智现前。谓神通摄物故。知十二缘生众生行故。六次一颂半明第七地。谓初一明有中殊胜行。后半明空中方便智。准释可知。七若具最胜下三颂明第八地。略辨五义。一道胜。谓无功用道故。云勇猛无上。二力胜。谓智力摧魔。三蕴胜。谓超四魔境。佛地论第一云。烦恼魔者。一百二十八烦恼并随烦恼。蕴魔者。谓五取蕴。死魔者。谓有流内法诸无常相。天魔者。谓欲界第六自在天子。如是四种。皆能损害诸善法故。名说为魔。既超天魔。既不为此四魔所动故。云不退也。四行胜。谓得无生忍。五因胜。谓此位正当大授记处故。次以有两颂。明第九地。谓此地菩萨为大法师。略有四义。一诸佛加持名佛现前。二解了诸佛深密法。三为佛忆念增长慧力。四以德严身为众说法。九若以佛德下十九颂。明第十地位分五。初八颂明三业殊胜德。于中初三颂明身相殊胜。次二颂半明身业大用。次一颂半明语业益生。次一颂意业殊胜。谓智导三业故。二若以智慧下四颂明三业广大。即三轮摄化。初一颂身业。次一颂语业。次二颂意利可知。三若智烦恼下二颂明得结法位。四若得十地下三颂明三昧分文尽分受位分。并可知。五若蒙下二颂明大用难刚也。

  第三结叹其德中。三颂分三。初二颂法说。次三句喻显。后一句法合。初中三。初一颂结前具诸行。次二句出因。后二句结前具诸位。初具行中。初二句明利他悲愿悉已成就。故云无不果菩萨行海。悲愿为首故。偏举尔。后二句显利他成就之行相。谓此菩萨但成就不空三业即是度生悲愿果遂故。云见身闻名闻说法供养等。无不获益。次二句出因者。释此菩萨具一切行位所由也。上句标人。谓具诸行位故。名大士等。于此行位。相即在等。无碍自在。名威神力。下句释义。谓彼大士。所以具诸行位无碍自在者。以得法性缘起之智根名法。眼照即理之行位故常也。无有一行一位不具一切故。全无缺减也。此两句准义。令回文于后。后二句结前具诸位。上句标位。十善妙行者。谓举十地行行位等前诸行之位。诸道者。谓资粮加行等。下句难胜。谓此诸位出诸行宝故。次喻显中。初句喻大士。次句喻威神。后句喻常全二义。后一句法合可知。

  第五无方大用分中。二百三颂分十。并显三昧业用。一海印三昧门。二严净下华严三昧门。三一微尘下帝网三昧门。四若叹下现供三昧门。五菩萨位在下现法三昧门。六有妙三昧下摄生三昧门。七菩萨种种下同世三昧门。八有胜三昧下毛光三昧门。九有胜三昧能出下主伴三昧门。十有胜三昧名方网下寂用三昧门。此之十门。初门依体起用。末后明用不异体中门。并显妙用自在。

  初中有六颂分二。前五正明业用。后一结用所依。前中初一颂明现佛说法。二次一明体用自在。于中四义。一无思念分别。二无动佛功用。三一念遍十方。四方便多门。故摄无量不益。名化群生。日喻四义。准法应知。三次一应现八相。谓前云无量方便者。略示八相也。四次一现三乘摄化。五次一现杂相应机。后一结用归本。于中初二句总结所现诸类广多不可具说。后二句结归。其定海印者。从喻名也。如修罗四兵列在空中。于大海内。印现其像。大集经第十四云。如阎浮提一切众生身。及余外色。如是等色。海中皆有印像。以是故名大海为印。菩萨亦尔。得大海印三昧故。分明见一切众生心行。于一切法门曾得慧明。是为菩萨得海印三昧见一切众生心行所趣。释曰。彼经但说定中心现众生心行宜化不用。今此略举十种。谓一现佛。二说法。三现通。四现舍利。五成小果。六现多劫。七众生形貌。八现心乐。九行业。十音声。

  第二华严三昧中二颂半分二。初二明业用。后半结归所依。前中略辨行用。有七种。一严土行。二供佛行。三光明行。四度生行。五智慧行。六说法行。七十度行。后半中上句一切自在者。总结多门所成之行无碍成就。下句结归本者。万行如华。以严十身故。结行归之。

  第三帝网三昧中。四颂分二。初三颂半明定业用。后半颂明定用所因。前中二。初三句明定心境一多无碍。后两颂三句明定境一现一切。前中二。初二句明一即一切。谓以三昧等力。入一尘定。即成一切尘定。后一句明一切即一。谓前一即一切时。不坏不一故。云亦不增。后明定境一尘现多刹中二。初明于一尘现多刹。后半颂类通一切尘中现刹。前中二。初七句法说。后二句喻显。前中二。初一句总标现刹。后六句明所现刹差别之状。略显十种五对。一佛有无。二染净。三大小。四成坏。五正傍。后喻显中。缘成似有。实则非有。故如焰也。诸尘互现各各一切。复不杂乱。布列成位。曾无障碍故。如帝网也。后类通中。如定一尘现刹既尔。余一切亦尔。后所因中三。初三昧力者。此得标中。二解脱力者。谓不思解脱力。现此业用。如下文不思议法品说。于一尘中现三世佛刹等。三神通力者。谓约通自在。并如下说。

  第四现供三昧中。一十八颂分三。初一颂通标。次十六颂供一切标意入别显。后一颂通结。初中二。前半颂通定。后半颂明遍供一切皆供依可解。次别显者。欲彰定力殊胜。但就一手供一佛。即明尔所多供。于中。初五明手内出供。前三色。后二声。后十一颂明手光现供。后通结中四。一结略显广。上来是略广有难思。二结广供方供一佛。三供一切佛亦尔。四结用所用可知。

  第五现法三昧中。八颂分四。初一颂总标多门。二次五颂别显多门。略有二十种法门。摄化众生。三次一颂显多所用。四后一颂结用难测。第六摄生三昧者。四摄摄生也。于中。十六颂分二。初一颂总标名用。后十五颂别显业用。就别显中分四。初四颂明布施摄。于中。初二是令身安乐摄。后二是令悦自心喜摄。二次二颂明爱结摄。大品云。为众生说六波罗蜜是爱语摄故。种种梵音者。谓八种梵音。或六十种。义如别章。三次四颂明同事摄。于中。初二颂正显得事作亲识八法共同。后二颂明摄义。谓既与有缘故。以出家摄彼令明解说。四次五颂明利行摄。于中。初一颂总辨。谓十行是。佛十度也。大人法佛所行诸佛等。谓菩萨二乘。或世五通等。次二颂示过患摄。于中。前颂显为长寿众生烦恼轻而着乐者。示四相令厌。后颂显为烦恼重者现四相令厌。后二颂示佛功德令乐求。于中。前颂略举三摄生。后颂总以三轮。通结摄生。

  第七得世三昧中。十八颂分二。初一颂总标示。后十七颂别显大用。于中分三。初六明身得世间利众生。一备众艺。次一为主为救。次一外器资具。次一亦巧利物。次二得仙苦行。二次六颂明身得外道转彼邪徒。初五别辨。后一总结。三后五颂明语业大用。于中。初一总辨。次三别显。于中。初云或边咒语者。梵本云。达逻鼻荼曼达罗钵底鞞。言达罗鼻荼者。是南印度中边国名也。此云销融。曼达逻者咒也。钵底鞞者句也。谓其国人禀性纯质。凡所出言。皆成神咒。若邻国侵害。不用兵杖。但以言破之。彼即丧灭。故曰销融咒句国也。或云唯童男童女方得言成咒句。余不得也。次颂中云善破于他者。谓以因修比量真能破。破彼无因论等。今信因果非外所动者。谓以真能立。立因果。此量不为他动故。末颂结意。谓一心说法。名为三昧。亦是依定起用尔。

  第八毛光三昧中九十颂分三。初八十一颂显光业用二如其本行下七颂释外疑。三若有下一颂明闻光益。初辨光业中。有八十一颂分二。初八十颂别明一毛光用。后一颂类通一切毛孔光用。前中二。初七十九颂明四十五门光用。后一颂结略影广及光所依。就前四十五门中。一一各有四义。一标光。二名辨光用。三出光因。四结光果。类例相从。科为十三段。一初一光救度。二有一光明现佛法僧行塔形像等。有三一光照用。二三中出因并可知。四济度光下二光明救生用。两光因中。各有二义。一事法因。二法因可知。五欢喜光下二光是爱恋三宝以益生。初中因内。一造像令见者喜。二叹佛令闻者喜。后光明用中。一令乐三宝为因。当在佛无㝵忍为果行。六福聚光下四。明福智成就。一施无福。二具四无多解智说法正解喜法善说法义无亏减者梵本云种种宣扬法句义无㝵慧令照见理自在即是无㝵也。四得总持。即由于法持者敬护故。七能舍光下七光辨六度或光中用及因各有二义。一持净戒。二发道心。慧光中二。初法慧令悟法。二佛慧令用见佛。余可知。八无畏光下二光慰众生用。一怖者施安。二疾者令愈。九见佛光下五光显见佛乐法妙音说法闻三学胜法用。一令见佛。西域道俗有亲识。或余众生临修之者。即延尊像。安置其前。随取一物。或缯或线。悬佛手指。令病者手执一头。一心专注。作随佛真起如起如是为之。岂直利益亡者。亦自当得此见佛光矣。二令乐正法。三令闻佛音。四施甘露法令舍施逸修功德。五令闻三学最胜法。十宝严光下八光。辨令得宝藏供佛等用。一无尽宝藏。二香严益物。三宝幢等多种名杂。四令地平严塔等。五兴香云雨香水洒塔等。六施严身具。七施珍馔。八无尽财施三宝及贫乏。十一眼净光下六光。显六根清净用。各一颂可知。十二色净光下六光。辨六尘用。于法净光中。初一颂标名及用。后一颂因结成。余并可知。上来别明四十五行光用竟。自下一颂明结略显广及光所依。谓前所说广中少许。具说则有无量恒沙。其中一一业用各别。并是菩萨一毛孔出。上来明一毛孔光用讫。自下一颂类通一切毛光用。谓一毛孔光用。既有无量恒沙数等。余一切毛孔光用。一一皆尔。上来总明第二光业用竟。

  第三释外疑者。谓恐外人闻上所说光用中云。此光觉悟一切众生。而生疑云。此菩萨。悲一放光无时处之限。何故现今众生不得见耶。为断此疑。故有斯文。文中七颂分二。初总释。谓初句牒前随光因得光果。次二句正释疑。谓随彼彼众生宿缘同行等。今放光。彼彼如是见。后一句结放光智在用。后六颂别显。于中二颂法说。后四颂喻况并合。前中有七种众生得遇此光。一发得业。二爱彼行。三随喜彼。此上二三或通遥闻。或令为一。四见所作。五自修多种施行。六修供佛行。七回向大菩提行。后喻况并合。二初二颂明生盲不见日喻。于中。初颂喻显。后颂法合喻。后二句释不见疑凡夫是未修者。次二虽修其道邪劣。谓外道邪信二乘解劣。后二颂明香涂宝宫宝乘喻。亦初颂法。后令配释。可知。

  第四闻光益中有三。一生净信。二起胜解。三不疑虑。以此因速成佛果故。云功德幢也。

  第九主伴三昧中。六颂分二。初一颂标门显意。后五明业用。用中二。初四颂举一方业用。后一颂类通余方。就前一方中。初一颂明主定。次二颂明伴相。于中。一标。一释。后一颂主伴合举故。以星月为喻也。

  第十寂用三昧中。三十四颂半分三。初一颂标名总辨。次或东方下正显业用。后是名下一颂总结。

  初中谓于一切方出入交络犹如罗网。故名方网也。

  二业用中。三十三颂半分六。初二颂明于十方处交络入出。以于器世网得自在故。二有五颂。明于十方佛所入出三昧无碍自在。于中。前四别辨东西二方。后一总结十方。此辨智正觉世间自在。然菩萨于三世间自在有二义。一以自身作三世间。二菩萨于三世间处示现自在。上下文中通有此义。不可局配。随文当说。如眼根下不必唯是众生世间。亦不唯是菩萨身作毛孔微尘毛端显等入出定也。今此文中。前二颂明东入西出寂用得时。后二颂明西入东出寂用。同准义翻前。非直正东入时即西出正西入时即东出。亦乃正东入时即东出。西出时即西入。复西入东出亦尔。何以故结文云三昧自在故。何故三昧得此自在。从如是因感故。谓观察理事不即不离。不即故理随事而不坏事。各各差别。不离故事随理而融通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是故入出定心虽异。而即一一即异也。一切世间一切佛菩萨一切身虽殊。而即一一即殊也。后无碍行得无碍果。法尔如是。准后结颂。十方世界互望同时。各具入出。菩萨一身遍一切佛所。此亦隐显义也。

  三于眼根等下十二颂。约根境相对。以明定用。一一对中。各有八义四对。一根境无㝵。谓观根入定。令从根出。乃从境出故。二入出无碍。准前文。正入出此此时入故。三境根无碍。谓于尘入定。令从尘出。乃从根出故。四理事无㝵。谓眼是事正照境时。体无生。用无起。以性本寂灭无有能作者故。问境岂不然。何故不说。

  答理实亦然。略故不说。又境从根起。根既如是。尘岂有异。故不得说。

  四于童子下有六颂半。明于他身得自在。此有二义。一自身相广化速疾转变。一一化身相应化。或以自作他。或以他作自。如下八地中说。十身根作等故。此云于彼身入此身出等。而彼众生不觉不不知。唯应度者乃得见也。

  五有二颂半。明微细自在。谓毛孔约正根体事中极细也。毛端约虚空界体事极细也。微尘约色体事可见有对中极细也。此通二义。一于彼微细境入出一多无碍。二身在彼境入出一多无碍。

  六有四颂半。明于金刚地等中周遍入出。谓菩萨以定业用。其身普遍。略显五位。一普遍一切十方刹海。二遍彼刹内地树等物。三遍彼一切尘毛等中。四顿遍非前后。五圆遍非分限也。

  三总结中一颂二意。一近结此第十定用无尽。二通结前十门定用。且是略说。若广分别。十方佛多劫说亦不尽。上来第五无方大用竟。

  第六喻况玄旨分。名举胜显劣分。于中。七十九颂分三。初二颂总标显意。二声闻心下别辨。三彼菩提下一颂结说显德。

  初中。意者为上来所说自在业用。乃似因圆。论二颂。前颂通举一切诸难思力。后颂彰喻不全似法。前中四种。一众生异业感果互望难思。谓有于他见小处而见大。他见大处而见小。时节延促。色净秽奴丑。声諠静粗耎知或香臭味甘苦触涩滑等。皆互不同。乃至一切。又由业力。六趣循环大身小身长命短命乃至一切改易迅速。实难思也。二龙变化力难思。如下说。海龙王不出自宫。于六欲天等。兴云雷电降雨。各各差别等。三佛自在力难思。如下不思议品等说。四菩萨神力难思。如下离世间品等说。然梵经别本中无此菩提力用。而有神定力用。何故不同者。以禅定即是菩提所入故也。后颂显非喻能喻中。以三昧业用。从法性所起镕融。因感法性既无世间法喻。所感定用。当知亦然。喻既不合似法。闻者仍解。所喻自非。智慧听达。焉能致之。故斯称美。

  二别辨中。有二十大喻。初有三颂半。明声闻现通喻。喻菩萨自在益生德。先举劣后显胜。下并准此。东方入正定准之。二譬如日月下二颂。明日月游空现影喻。喻菩萨普应群机德。三如净水中下二颂。明水现四兵喻。喻菩萨海印现像德。四海中有神下二颂。明善音巧辨喻。喻菩萨辨才陀罗尼称根令喜德。五有一妇人下二颂。明蜜授辨才喻。喻菩萨授法益生德。六譬如幻师下二颂。明幻师巧术喻。喻菩萨不思解脱德。七天阿修罗共战下二颂。明修罗隐显喻。喻菩萨胜通自在德。八释提桓因下五颂。明象王随变喻。喻菩萨三三昧自在德。九如阿修罗下二颂。明修罗大身喻。喻菩萨现法界身。其德如上文主伴三昧用中说。准梵本。晋朝谓为其首广大如须弥者误。今课为首与须弥齐等者正也。十天阿修罗下四颂。明帝释降怨喻。喻菩萨降伏魔怨德。十一忉利天下六颂。明天鼓说法喻。喻菩萨无思现身说法德。初颂中第二句。梵本云从天业根而出生。十二天阿修罗共斗下三颂。明天鼓安慰喻。喻菩萨慈音除恼德。十三帝释并应下三颂。明天王普应喻。喻菩萨圆身悦众德。十四他化自在下二颂。明魔王系缚遇夫喻。喻菩萨十力摄生同行德。十五三千世界下二颂。梵王殊显喻。喻菩萨解脱自在德。十六摩醯首罗下二颂。明摩醯数滴喻。喻菩萨一念普知众心德。十七众生业根下三颂。明风轮持散喻。喻菩萨大愿宿成德。十八男子下二颂。明众声悦意喻。喻菩萨妙辨悦机德。十九海有希奇下二颂。明大海包含喻。喻菩萨禅慧普修德。二十大海龙王下二十四颂半。明龙王自在喻。喻菩萨普雨法界德。于中分三。初半总标龙游自在。次二十二颂别明自在之相。后二颂举劣显胜。初标可知。

  就别相中分四。初四颂半辨现其色异。经本云阎浮提中青宝色者。再勘梵本。云南阎浮提其如青山色。次四颂明现电光殊。经本云阎浮提中豪青色者。今勘梵本云。天帝释火焰摩尼色。释曰此是珠名也。第三颂第二句中云宝藏色。梵本云室利揭波。此云胜藏。胜藏即是异色宝义。此句应云胜宝色龙宫现。次三颂半明现雷声别。后十颂明所雨不同。初颂第四句云曼陀罗华及泽香者。泽香即是香油也。故梵本云。阿奴里婆。此云涂香。此句中亦云雨鬘故。总应云曼陀及鬘升涂香。释多罗名。如下第三十三中音义释文。第六颂第二句。有本云。一一雨滴如车轮者。谬也。梵本云裒讫叉。此云车轴也。此上所现云电雷雨。于一十五处。各各差别。皆是娑竭罗龙身不移动心无分别。而能如是种种应现。此喻菩萨以无功用三业随应而现。

  后结说显德中。三颂分二。谓前二颂总结龙现自在。后一颂结喻非喻。就中。前半结非喻。后半结所说。略说其末句。梵本云略说彼之自在力。

  第七校量劝持分中。九颂分二。初一颂约六慧结前所说。初第一慧者。慧中之首故。二广大者。照无碍法界故。三真实者。无虚妄故。四无边者。照无限量故。五胜者。慧中尊故。六殊胜者。尊慧中极。此亦可配缨络经六慧。即三贤十地等觉妙觉也。如是法门今已说者。总结前说故。

  后八颂明信受难得中分二。初一总叹法。前信器少难得可知。后七别显难信难得。于中二。初约乘校量器少故信者难得。后有以下约事校量法深故难信。前中四。一初颂前半正明人天乘器信此者不可得故言甚也。后半释疑。谓有疑云。我亦信受此法。岂非世四凡夫。故此释云。今所信者。以现修净福及由发曾闻熏力故。二次一颂明求三乘。从声闻至大乘。展转渐少。三次半烦明信一乘信更微少不可有也。四后半颂举劣说胜。谓但信者尚陪难。况有能如法持诵宣说实解修行者耶。后举事校量中二。初二颂约身力校量显法深难信。后二约福力校量显法深难信。并易可知。上来七分不同。明第三大段依劝演畅分了。

  第四显实证成分中三。初明现瑞现实证成。谓动地故。二魔宫下明利益显实证成。谓降魔救苦故。三十方下明佛印许显实证成。谓十方佛三业印故。上来四分不同。贤首品竟。

  续华严略疏刊定记卷第四
卍续藏第 03 册 No. 0221 续华严经略疏刊定记


  续华严略疏刊定记卷第五(本末合)(尽第三会)

  升须弥山顶品第十三

  将释此品。四门同前。

  初释名中二。先释会名。后解品称。前中约处名须弥山顶会。亦名三十三天会。若通别具言。名三十三天帝释宫中妙胜殿会。若约所法说。名十住会。此即从处从法。皆依主释。

  后解品名者。升登也。须弥梵音具正应曰苏迷卢。此云妙高也。山顶者。谓此山顶纵广八万四千由旬。其形畟方。四边各有八城。中央有一大城。名曰善见。帝释居中。有大卫殿。名为妙胜。据实佛但往妙胜殿。品目就通。名升须弥。或是言总意别。故曰山顶。山顶之品。依主释。若依梵本。具名应云如来向苏迷卢山顶上品。言妙高者。妙谓体以四宝所成。高即相出七金山等。俱舍第十一云。于金轮上。有九大山。妙高山王处中而住。余八周匝绕妙高山。于八山中。前七名内。第七山外有大洲等。此外复有铁轮围山。周匝如轮。围一世界。持双山等唯金所成。妙高山王四宝为体。如次四面北东南西。金银琉璃颇胝迦宝。乃至云。如是九山。住金刚轮上。入水量皆等八万逾缮那。苏迷卢山。出水亦尔。余八出水半半渐升。谓初持双山出水四万。乃至最后铁轮围山。出水三百一十二半。如是九山。一一广量。各各与自水出量同。(若依此经十定品说。妙高山身。入水出水。皆八万[千]由旬。山顶从广。及余八山。并准应释。)又彼论颂云。妙高层有四。相去各十千。傍出十六千八四二千量。坚手及持鬘恒憍大王众。如次居四级。亦住余七山。妙高顶八万。三十三天居。四角有四峰。金刚手所住。中宫名善见。周万逾缮那。高一半。金城杂宝地柔耎。中有殊胜殿。(此殿梵名[吠]制演多。此云妙胜。或曰殊胜。)周千逾缮那。乃至广说如彼云云。今此明佛以自在力不起觉树下应机现彼。故云升须弥山顶也。问何要升天说此法耶。

  答有二义故。一者机感在彼处故。二者显德渐增胜故。问既显德增。何不按次向四王天耶。

  答此亦二义。一表此将说成位法故。谓十信但是十住方便。未得成位。四王住处。在须弥半。未至山顶如来成位。二表此非位与位悬隔。是以说住越彼四大王众天尔。

  二来意者。亦有二种。一显会来。然有二义。一为答前十住问故。二显信是住方便故。方便既满。正位宜陈。故次来也。

  二品来意者。前品说信德用究竟。此品明住方便。故次来也。

  三宗趣者。亦为二种。一以十住行位为宗。摄位得果为趣。二明品宗者。以严处请佛为宗。成后正说十住为趣。

  四释文者。此会总有六品经文。长科为三。初二品显当会由致。次三品是当会正宗。后一品明胜进趣行。问前会何故无此进趣行耶。

  答显二义故。一显此成位。前但行故。二显前无位。总为此位进趣行故。更无别也。问若尔者。回向是位。何故亦无进趣行邪。

  答彼亦为显二种义故。一显三贤位满。总为趣地加行故。二显趣地加行。是无分别慧离趣相故。

  就初二品。文即分二。前一品明化主赴机。后一品明助化赞佛主伴圆备方可显说。就前品中。长分为八。一本会圆遍。二尔时世尊不离下。佛以应法界会身各升当处帝释宫殿。三时天帝下十方天王各见佛来严殿及座。四尔时帝释下十方天王诸佛居殿。五尔时世尊下明一切佛皆受请入殿。六尔时帝释下乐声止息。七即自下天王忆念昔佛入殿自种善根。八尔时世尊下佛普坐殿。殿匆宽容。

  初中二。先明能现因。谓佛威神力。后十方下明所现相。所现相中二。先明化主遍一切会赴机。后各有下明助化遍一切会说法。前中赴机所遍之处。略有九重。一遍一娑婆界内百亿阎浮提菩提树下。二遍围绕娑婆世界十刹尘数广大世界内。三遍围绕一一广刹各十刹尘数眷属刹中。四遍娑婆种中一切世界。五遍尽华藏刹海一切世界。五遍尽华藏刹海一切种内诸世界中。六遍尽虚空界所有刹海诸世界中。七遍前一切世界各各同类皆遍法界诸世界中。八遍前一切世界所有尘中诸世界内。九遍前尘中一切刹内所有尘中一切世界。乃至重重如因陀罗网诸世界内。今此文中。但显遍在第七重中娑婆同类刹内。余略不说。下诸结通皆约此辨。上文光觉品等所说会遍皆此准也。又此依器世间说。若约智正觉世间身及众生世间身中所有世界乃至尘刹。亦有如前重重无尽佛皆充遍。准释应知。问若佛遍前九会等处者。为同时遍前后遍耶。设尔何失。二俱有过。若同时遍。何有九会后次第。若前后遍。则佛及会不称法界。

  答同时前后遍。所以者何。法界体故同时遍。法界用故前后遍。用是体用。常前后不碍同时。体是用体。常同时不碍前后。如印中字印即同字不碍时字前后也。问经说略毗卢。但严华藏。如何今说周遍法界一切刹海。乃至尘刹皆其化境。

  答但严华藏。则为已严无尽刹海。若尔者经何但言严华藏邪。解云。为显诸佛严土行果互望无碍。一即一切故。毗卢严一华藏。则已严净法界诸佛一切刹海。一切即一故。法界诸佛所严刹海。即为但严毗卢华藏。如毗卢望余佛既尔。余一一佛望余亦然。问若一佛化境则遍周法界。余一切佛更何处化。

  答一佛化遍则为一切诸佛化遍。举毗卢望余佛。收摄既尔。举余各各望余亦然。一即一切故。一切即一故。如十业佛云云。文云皆见如来者。谓由佛威神故。令前十方一一会众各皆见佛在当处会中。此文意显前十方一切处一一会皆俨然不散。佛法界身该一切时。遍一切处故。

  后明助化遍一切会说法中二。先明承佛力说法界十住。后靡不下明承佛力见佛法界身。前中法界十住者。具主伴故。一说即一切说故。一切说即一说故。后见法界身者。一身不分。多处恒见。此一即一切也。多身不合。一处令见。此一切即一也。一多同时。应感无碍。是佛法界身矣。文中有三世问及三宝等。准释可知。

  第二佛以应法界身。各升当处帝释殿中。云不离一切菩提树下。而上升等者。据文。则不离一切处。而升一处。约理则不离一切处。而升一切处。为显一切即一一即一切。故互举尔。若通而言之。具有四句。一不离一处升一处。二不离一处升一切处。三不离一切处升一处。四不离一切处升一切处。问动静不俱。去住悬别。既言不离。何复云升。

  答释此。略以三门分别。一叙古。二辨违。三显正。初叙古四说。一云释迦本身不离道树。别起应化。升于天宫。故曰不离而升也。一云不离是报身。升天是化身。二身别故不碍有坐有升也。一云不起是法身。升天是化用。一云此升天之身是不住而至。以往即不往故。所以不起也。不往即往故。所以升天也。如云以不来相而来故。

  二辨违者。且前三说俱违本教。此经九会。皆说毗卢遮那法界十身不分法报化故。第六会云释迦佛者。还于十身。呼释迦尔。故名号品及入法界品中。说摩耶夫人处。并有明文。第四师说。但明升相离故。升即无升。不离相离相。即无碍。

  三显正者。此佛神通同体业用。即住是去。去即是住。住是体遍。去是用应。应是体应。虽升后而不离前。体是应体。虽不离前而升后。然此中有三无碍六相即。三无碍者。一去住无碍。谓不离而升故。二多一无碍。谓不离一切菩提树下。升一天等。具前四句故。三合前二种无碍。谓佛以不离而升之身一处升时即是前一切处不离而升故。六相即者。一去住相即。此有二种。一住时即去时。二住身即去身。二多一相即。亦有二种。一谓一身升即一切身升。二升一处即升一切处。三前后相即。此亦二种。一前会即后会。二前时即后时。上三各二。总六相即也。又此带前赴后。有相入义。至后之时二俱在故。亦有帝网义。后后之中有前前故。思之。问佛既同时遍在九会。而不碍去住相即者。则凡从前往后。皆应云。不离前复而往后。何故但云不离前耶。

  答此显二义。一显相即义。谓前即是后故。但云不离前。则已是不离后也。二显相顺义。谓用顺体故。虽前后历然。而不碍同时普遍。体顺用故。虽同时普遍。不坏前后次第故。依次第理。但说不离已经之处不说未经。以其不坏前后相故。问九会所显。因果虽别。然带前赴后。事理应齐。何唯三天会有。余并无耶。

  答从前往后。理实皆相连带。为显别义。故致异同。谓第二会与初会同在人间。相去非远。故略不说不离菩提树下。又即由此二会相近后三会初皆举树下。摄普光殿。故亦不云即此三会同诠贤位故。递相望说带前赴后。第六七会所诠望前相无相。别不可带相。契于无相故。𨷂升天不离等说。第八会所诠行位细微。同生解中证一会顿彰五位行相。体用已融。不待带升以显。第九会所证入证玄妙体用一味。亦不假带前赴后融会之尔。

  第三十方天王各见佛来严殿座等。于中二。先明见佛彰其根就。后即以下明严殿座。表严根欲为法器。于中十一句。初句总。余句别。别中前七句依报严。次二句正报严。后一句通二严。或天放光。或宝光故。

  第四十方天王请佛居殿中二。初结前可知。后曲躬下请。于中二。先三业殷敬。后唯愿下正显愿词。前中三业文显。语业再三者。叹德无尽故。善来之言。略有四义。一称机来故。二应时来故。三不来来故。四带法界会来故。后愿词可知。

  第五佛智受请入殿者。谓根缘契合故。十方亦如是者。结前所明第七重处也。

  第六乐音止息者。显三贤行相有胜劣故。此有三说。一云十住十行止胜观劣。回向望于住行。观胜止劣故。以乐音息不息相。表差别也。一云住行多修会相归性故。以乐音止息。表回向多修。以理从事观故。以乐音不息表也。一云住行多修寂观。少起事行。回向多修事行。然不乖寂而起大用故。以音乐息不息表也。虽有三说。大略相似。共无异途。任取所当。

  第七天王忆昔佛入此殿自种善根中二。先明佛力令天王得宿住随念。忆昔佛所于此植善可知。后迦叶如来下正明偈赞。于中二。初明此方天王偈赞。后如此世界下结通十方天王偈赞。前中但列十佛者。表说十住故。岂不说十显无尽耶。不尔天王忆昔见佛种善。不至无尽故。何故天王说偈。余不说者。是所应器最上首故。问经文自云天王偈赞十佛功德。何故今乃科判赞殿。

  答赞佛欲显殿胜所因。偈云。如是胜德吉祥之人。既皆曾入此殿。当知此殿是吉祥处也。

  文中十颂。一一各分为二。初三句显殿胜所因。于中二。初两句标佛名略赞德。后一句述德者入殿。后一句结成殿胜。初颂中迦叶者。此云饮光。是饮光仙人种中现生故。取族望为名。饮光仙者。彼仙身光能映夺人间光明使尽。如吞饮之。故立其称。二中云拘那牟尼者。正云迦那迦牟尼。言迦那迦者金也。牟尼者寂也。或曰金仙。谓身真金色。心恒恬寂。近瑜世仙故或名仙。三中迦罗鸠驮者。具云迦罗鸠忖驮。此云所应断已断。惑业苦也。四中毗舍浮者。正云毗湿婆部。言毗湿婆者。此云遍一切也。部者自在也。谓普于诸法。自在无碍故。或云遍胜。五中尸弃者。正云或弃那。此云持髻。或云有髻。六中毗婆尸者。此云净观。或云胜观见。亦曰胜见。亦曰遍见。七中弗沙者。正云勃沙。此云增盛。八中提舍者。正云底沙。依西域训字。底是底逻那。此云度也。沙是皤沙。此云说也。谓说法度人故。或曰说。已当说法故。九中婆头摩者。此云赤莲华。十中然灯者。智度云。此佛从初现生乃至成佛。举身常光。如然灯故。或曰锭光。亦其义也。此十佛中。后七是前庄严劫佛。如何曾得入此殿耶。本疏两释。一据世劫等相入故。二约处有粗妙。粗者随劫坏灭。细者常存。如法华云。天人见劫尽大火所烧时。我土常安隐故。又如维摩云。梵王见净。舍利弗见秽。亦其类故。后结通中二。先牒前。后十方世界下类通普结可知。第八明佛普坐殿。殿忽宽容。此依业用门。同体即成。小大无碍。亦名广狭无碍。结通可知。

  须弥顶上偈赞品第十四

  将释此品。四门同前。

  初释名者。须弥顶上是处。偈赞是法。此即须弥顶上之偈赞法。依处以标显。依主释也。若依梵本。具名应云如来于须弥顶神变集会菩萨说偈品。此即如来于须弥顶之神变集会菩萨说偈。依主释也。品字望所诠。亦是依主。

  二来意者。前品明化主应机。是当会远方便。今此明助化说偈。是当会近方便。故须来也。

  三宗趣者。此中以集众偈赞为宗。成后正说为趣。

  四释文中三。初明集众。二尔时世尊下明放光。三尔时法慧下明偈赞。

  初中二。先辨此方。后如此世界下结通诸刹。前中七。一佛力者。集众因也。二十方各有下明众集大数。三从百佛下明来处近远。谓前十此百。显渐增之相。四其名下辨列其名。同名慧者。表十解故。五所从下明来处刹名。同名华者。表此解慧依无著故。六各于下明来处刹中。同名月者。表解开敷十行华故。七是诸下设般列坐。后结通者。十方世界皆同具前七门事也。本疏云。问准此结通。即于十方尽空世界。皆有菩萨。而来集者。且如东方过百刹尘数外。亦有众集。未知彼因陀华界为在何处。余界亦尔。

  答彼百刹尘数外众集之处。彼因陀华界。还从彼向东百刹尘数外。与此相似。余界亦尔。是故诸会各见本众来集。不见东众过向西。亦不见西众过向东。以诸本会处定是多集众普应一为一切。如佛普应一为一切普应。余可准思。

  二放光中五。一放光主。谓世尊也。二放光处。谓佛足指指能令身住立。表十住成位不退故。三光数。四光相妙色。表住中慧解细密而照。五光照处。谓十方尽空世界须弥顶上佛会皆现。此则一光照一切。一切光亦尔。重褺无碍。无不互见为一法界大会也。

  三偈赞中十菩萨说偈。即为十段。初一是总。余九是别。以法慧是说法主故。通叙此会本末事意。总显佛德。余九别叹佛理教等。

  初中十颂分二。前七叙会中事。后三举因释成。前中一叙此品放光。二叙前品天王请佛偈赞。三叙此品中菩萨来集。四次二颂叙集众结通。初一叙菩萨名刹皆同。后一辨佛名同。五次二叙佛不离觉树下而升天等。初一明恒在一切阎浮会。后一明普在十方须弥山顶皆佛神力。

  后三颂举因结果。初一举因。谓佛于过去。遍彼诸刹。发心求佛。常发此愿。依愿行满。今成彼果。后二明依前行愿得普遍大用。一身云普遍。二慧光灭闇。可知。

  第二一切慧中。十颂分四。初三明佛非妄见。次三明解真睹佛。次三明简妄异真。后一推功归本。就初三颂。分二。初二明迷理依我见佛虽见如盲睹。于中。初一显因。后一辨果。其显因颂中。梵本云尽于多百劫依我见导师。彼于救世者。不能知法理性。后一颂明顺理观蕴等唯是假名。梵本云。观察此诸法自性不可得生灭悉皆如。但示现名字。言示现者。如幻相故。

  二次三解真睹佛中。一明佛离生灭。上半真境。下半真见。二明佛泯能所。谓无所取无能见。上半初句标法体。次句泯也。下半上句明法即是佛。下句显法体离图度。三明见益。上半显所知。下半辨益惑尽故。

  三次三简妄异真中。一不了相是无相相故而作有取故不见佛也。二了相是无相。不随生住灭等大三相迁。虽住无所住故。虽遍而不动故。三由了前相无相等。所以见佛真体无碍惑也。

  四后一推功归本中。上半牒前说。下半述己闻。

  第三胜慧者解佛胜智之慧故名也。十颂分四。初三明妄执不见佛。次二明了真见佛。次四喻况得失。后一推功在本。就初三中。初一总标所见能见真妄异故。妄见不到真境。上半标真境有三。一智德广大。二不为满德辄见三世无与等。下半标非妄境。谓可破坏故名世。堕虚伪中故名间。佛非如此思所到故。云莫能及。后二别显。于中。初一明以相取佛故不见佛。由佛非倒根境故。梵本云愚夫思佛时。生想不如理。若于佛离见净治一切想。后一明以体取佛故不见佛。由佛非漏蕴为体故。或取蕴幻相。不识实性。故名迷惑无知者。此二颂或前约凡夫见。后约二乘见。

  二次二颂明了法实性见佛者。异前小执。兼异权大。于中。初一明了性见佛。后一释了之行相。前中既了蕴性非品守性。则己亦乃见佛法界身云。所以者何。由了相即性见即性根之相故。不同余宗。后释了行相中。上半释前上半。下半释前下半。就释上半中。约前后色心相望无性。佛以无性成故。了此即为见佛。谓由前蕴灭。后蕴方生。后蕴续起。显前开导。此则相望成缘。各无自性无性之性即是佛体。是故欲识佛体。先当观蕴起灭也。涅槃二十九云。师子吼言。世尊。如佛所说。一切诸法有二种因。一者正因。二者缘因。以是二因体无缚解。是五阴者念念生灭。如其生灭谁缚谁解。世尊。因此五阴生后五阴。此阴自灭不至彼阴。虽不至彼。能生彼阴。如子生牙子不至牙。虽不至牙而能生牙。众生亦尔。云何缚解。佛言。善男子。谛听谛听。当为汝说。如人舍命受大苦时。乃至云。众生业果亦复如是。此阴灭时彼阴续生。如灯生闇灭灯灭闇生。善男子。如蜡印印泥。印与泥合。印灭文成。而蜡印不变在泥。文非泥出。不余处来。以印因缘而生是文。现在阴灭。中阴阴生。是现在阴终不变为中阴五阴。中阴五阴亦非自生。不从余来成。因现五阴。生中阴阴。如印印泥印坏文成。名虽无差。时节各异。释曰。由缘因故。则前灭后生。成缘起相。由正因故。后缘起相无性所成。是故生灭恒相续但不相至。故中论第四云。若因前五阴。有后五阴者。应是从他生。如缕应作布然缕无布。下半释前下半者。续成前文了性见佛也。

  三次四颂喻况得失中。初三喻不见失。于中一虽有因𨷂缘失。二虽有缘因障失。谓心有障故不净也。又亦无净信心故。三虽有缘𨷂因失。谓无见理之慧。后一喻前真见之得。谓除无明翳。离妄想色。绝诸法见。方得见佛。此无见之见。

  四后一推功归本。上半牒前。下半述己为离己我慢故。又令法成钩锁故。

  第四功德慧者。解功德法之慧故名也。十颂分七。初一颂明凡夫迷真。妄执异法为真。即诸外道数胜论等。执冥性神我等。广叙如前第一记中。由彼妄执。不识实性。故致轮回。云云可见。

  二次一颂明二乘学有执心外法有实自体。若说若思。皆妄非真。由此法执障真唯心也。

  三次一颂明初心菩萨教学者。但谓外坏八识变现。非如来藏第一义心无不了。此将何正慧。为菩提因。慧既颠倒无恶不增长也。

  四次二颂明不见佛为损。佛以法性为体。若不见法性。即是不见佛体。于中。前一颂半正明无法眼见佛故损。后半颂明观修法眼观佛。

  五次二颂明是佛为益。于中。前颂得了真智如佛知法性益。后颂得了真智如佛知法性益。后颂得了俗智如佛见世间益。

  六次二颂释前见法性。于中。前颂释见行相。后颂上半释法性体。下半释佛觉此法性亦令众生觉此。七末后一颂推功于先。

  第五释进慧者。以勤观真理故名也。十颂分三。初一痴妄之失。次八明真悟之得。后一推功显实。初中上半坏净眼。下半由痴不见佛。

  二次八中。初二明所执无相观。前一离所取。后一离能取。前中论说遍计所执有二义。一情有。二理无。此中上半知于情有名如实不倒。下半知于理无名本真见佛。如迷木见鬼知鬼是迷有。名如实知。知鬼本无举体是木。名知妄本真。所以者何。由见鬼者则不见鬼。见本者乃见鬼故。二离能取中。以前所取既尽。能取应息。上半明存能见。即为垢障智不见理。下半明离能见则智见理佛。如见鬼则不见木离鬼方见木。迷悟相翻。理数皆尔。次三明缘起无性观。一遣所缘。二泯能缘。三辨观益。初中明依他。有二义。一幻有。二无性。于中。上半缘起世间。但是言说幻妄。下半知即无生。方名见世。二中泯能缘者。初句牒前见世间。若此见见于世间。此见即是世间之想。如实言之。见与世间无异。如是知名真见。三中观益者。初句牒前等观。下三句显四益。一离妄。二断障。三证无漏。四用自在。后三明圆成无性观。一牒前二性无。二正显真性。三明观益。初中。上三句明前二性皆无所有。下句辨无之性本清净故。二中显真性者。上半明真性体有相无。下半明离言成观。三中明观益者。一于法离妄想。二不乐着法。三证理不待修。四见佛益。

  三后一推功显德可知。

  第六善慧者。积众善而见理故名也。十颂分五。初二举佛实德。次三明佛说法。次二泯能所见。次一结知佛及法益。后二推功德结。初中。一佛德希有。二能见者难得。前中初两句显利他德有二种。一希现令欣。二勇健益物。下句结德归佛。次一句明自利德。亦二种。一离所知障垢。二烦恼障解脱。下句通结二利。后见者离得中。上半述自所见。下半积智方睹如也。

  二次三明佛说法相中四。初一颂明众生即法性。初三句会相归性。下句引说证成。前中上二句。言速归尽等者。谓有为诸行当相即尽。不待迁坏。此尽是无尽尽德。无自性即是法性。法性体常故名无尽。如上文云。无尽平等妙法界。上下斯文。其例寔繁。胜鬘云。如来色无尽。亦此类也。次句辨体喻显。下句引说证成。并可知。二次一颂明能说同所说。于中。上半会相。上句牒前引证能说。下句唯所说无性故亦无说。下半出因。谓能说自性是无尽法性故。得会相尽。即性其相。尽是不尽尽故。名难思也。三次两句明法性非众生。谓法性是常。众生无常。前会相归性。明性相不离。今显不即。四末后两句。明知此真实非即离义。则见佛也。

  三次二泯能所见中。一无能所为能所。谓众生性空故。即以无众生而作众生。称此而见。见亦如彼。故以非见而为见尔。下半释成。谓以见及众生俱无性故。二遣能所而现真性。上半遣能所见及彼见者。下半不坏真性而现了知。

  四次一结知佛及法益中。上半结如上所知佛及说法。下半辨知利益。谓如毗卢遮那佛光照世间。此人亦当成就此益。五后二颂推功总结。初中。上半佛示一道法。下半进慧说为多。后中上半离有无想。下半见佛住真。

  第七智慧者。闻慧究竟照佛境故名也。十颂分四。初一显自名义。次六凡愚违理不见佛。次二颂顺理见佛。后一释佛名义。以显其至理。初中。上半闻教生慧光。光即照用。下半普照见佛。

  二次六中。初一人执违理。上半明理实无人。下半横计造业。梵本云阴处此是诸众生苦中众生以自性不亦于中有少许。此是假言说。回文应云阴处诸众生。以众生自体于中无少物。但是假言说。二法执乖理。上半起法执。谓观身实相。凡愚计内等法实。下半明佛超彼执故非彼见。三无二空慧眼不见。上半失益。谓以二执障翳慧眼。不睹真理。故不见佛。下半具损。谓由二执故。于生死海。多劫流转。四释彼生死。谓诸凡夫具惑业苦。乖理违诤故为生死。二乘之人以永断名为涅槃。就实无故。云二俱不可得。五明二乘人执着。前二乘大乘道。六于佛执取故不能见。

  三次二顺理见佛中。一颂三句显法超言。后一句明佛亦尔。

  四后一释佛名义。以显其理。于中。上三句显义。下句结名。谓佛既永断分别根。根即法执。明知离妄方见佛也。

  第八真实慧者。以见佛法界真实身故名也。十颂分五。初五显佛名能益闻者。于中。初一明令知闻佛名益故宁受苦得闻。后一明昔不知不能忍苦求闻。所以至今流转。

  二次一释前名有何义闻获斯益。释云。于真俗境。无倒现证。无倒现证者。照和合相即非和合相故。如是觉照究竟成满。名无上觉。

  三次二显前名下何体立此名邪。于中。初一释义。后一辨益。释中。依体立名。名不异体。名诠自体。体不异名。名既无合为义。其体亦然。益中可知。

  四次二重显前名。于中。初一明能觉智称真俗境而觉。谓于真境觉实。俗境觉不实。觉真境外无俗。俗境外无真。二境镕融。非即非离。为究竟解。名佛也。后一明离能所觉。谓离能觉智。无别所觉境。离所觉境。无别能觉智。以一性故。一性故如此觉了方名能所觉。由二俱离。下句结云一法不可得。

  五后三重显前名体无和合义。于中。初一显诸法无依。以一多缘和合故。离和合相也。次一明诸法无能所作。以从妄想业缘所生起故。诸业缘中。一一望余。为一多和合作果故。无能所作。后一明诸法无住。初三句释。以诸缘业果无能所作故。诸法名体。定安一处竟不可得。下句结成。谓诸佛住此无依无作无住毕竟不动成真体。得觉名也。

  第九无上慧中。十颂分三。谓初一颂释自名义。二次八颂显佛胜德。三后一颂推功及结。初一可知。

  二次八中。前六明佛内证德。后二外化德。前中初二明所证深。次二明能证离。后二泯能所证。就初二中。总五义。初颂初句标所证。故云佛所得处。于中四。一非缘所作。亦离所作证。以离境界相故。二非分别所及亦离差别相。三非五识得故。无粗者也。四非意识知故。无细者也。后颂初句亦标所证。于中。一义谓无为。不堕数故。正觉离数者。此以能显所也。下句结所证。次二中。初四义。一标智及用普。二用益。谓灭众生惑。三用无所用。照相离故。四非用而用。无照照故。灭众惑故。后颂六义。于中。初五义释前照相离。谓一灭惑暗时。智自反照。不取此用者自相。故不着也。二即由此不起所用有自相。故无念也。三不恃此用有功能。故不染也。四用于境无二别物相对故。无住也。五照境时不作分限相故。无处所也。后一义释前无照照故。云不坏法性。性即体也。谓智用皆是法。皆有体故。后二泯能所证中。初颂上半正明泯能所之二。二既不立。一亦不存。以一斯二。说一还是二故。下半赞智巧证如斯之处。后颂泯无二之迹。所以者何。若存二无。还即是二。以无离有立故。无二亦泯也。三界一切空此离有无之无性空。非对有之空故。中论颂云。执有名为常。计无则为断。若离于有无。是名真实空。执有取体相。执无著无体。不存于有无。是故真实观。下句结益可知。上来明佛内证德竟。后二明佛外化德中。初颂教住正法。上半总教。下半令住无所住见身实体。后颂释成见自身实体。上半释身。谓非身为身。以缘起无性。故云非起。此释非身也。又即此无起而起。故云现起。此释而说身也。下半释见。谓身既非有。见亦如身。观身既尔。故云是佛无上身。亦可见自实体。即是见佛身也。

  后一推功及结中。上半推所说。下半结闻益。

  第十坚慧者。了佛境界净慧增固故名也。十颂分三。初六显佛大悲德。次三明庆遇见闻。后一结赞无尽。初中一总标。谓上半能救。上句智光广大。下句悲愿勇健。下半为物出兴。二别显大悲见物流转。三唯佛能救。四佛及菩萨方能与乐。五佛及弟子亦尔。六标见闻获益。

  次三庆遇中。一庆己见闻益。二同会菩萨同斯见闻宿缘力。三庆重见佛增净信喜。而得赞说佛智无尽。

  后结赞中。上三句结能赞人多复各赞迳多劫。下句结佛德深广说犹不可尽。

  十住品第十五

  将释此品。四门同前。

  初释名者。创此得位不退名住。又诸佛法界慧能安住故。本业下卷云。住空性位故名为位。乃至云心生一切功德故。不名地。但名住。住义多种依则说十。总言十住。带数释也。依梵本中。具名演说菩萨十住品。菩萨是能得十住法之人。十住是所得位法。此皆所诠也。演说是开显为能诠也。谓于此品。开显菩萨得十住位法故。若依此释。则通有四种。一依主释。谓菩萨之十住故。二带数释。约十显名故。三有财释。十住是菩萨所有故。四持业释。人法相即故。

  二来意者。前二品是当会中序。自下三品是其正宗。故次来也。

  三宗趣者。以十住解行德为宗。成后十行为趣。

  四释文者。就此正宗三品经文。即为三节。初解。次行。后德。就初品中。分二。先长行。后偈颂。前中七分。一三昧分。二以三昧力下加持分。三法慧菩萨下起分。四告诸下本分。五佛子云何下说分。六尔时佛神力下瑞应分。七又以佛神力下证成分。

  就初分中。文四。一入定人。谓法慧菩萨。何故此菩萨入者。是众尊故。显此十住是慧解故。二承佛力者。为显随顺师资义故。示此菩萨无我慢故。三入定意者。有五种。一显所说法非思量境界故。二以此定是法体故三显非证不说故。四观机审法故。五为受佛加故。四定名者。谓标人别法。及简非果定故。云菩萨能发巧慧故。称方便巧慧。多门故曰无量。三昧具言谓三摩地。此云等持。具如前释。

  第二加分中三。一总辨能加。二为增长下显加所为。三善男子如当下正明加相。初中六。一显能加诸佛方所望行为劣故。云千也。后佛数同此。释各字二义。一十方各。二就一一方中。诸刹相去。各有二千。下彰能加佛数。十地论云。何故多佛加显于法及法师。增长恭敬心故。又显一切佛同说故。此通因果二人说也。三皆同下显佛名同说法菩萨者。有四意故。一明得法不异故。二此菩萨闻佛同己名已。重增踊悦故。三显住中说因果同故。四显诸佛于住门显现即名法慧。以法力故。法尔故。四普现其前者。显彼十方佛不来而至故。五善男子汝能下。彰得深定。言汝能者。显余不能故。所以者何。入此定者。希有难得。自非十方佛力毗卢宿愿及现威神并自善根。余无能入故。问佛何举定名。于众中叹耶。

  答为欲令众各知渴仰故。六善男子十方下明得定因。文中二。初别显。后入此下总结。前中二。先明正显得定因。后亦是下转显加因。谓入定则加持为因。加持则愿等为因。所因虽异。然加定同时。后当具释。前中诸佛自述由己等力加者。佛若不说。众则不知。法慧在定。不应说故。为令大众生敬仰故。多佛加同名加如前显。后转显加因中三。一毗卢宿愿。二毗卢现力。三自善根力。十地论云。彼佛先作是愿。今复自加。何以先有此愿者。佛曾过去见有斯事。即发愿故。后总结中二。先结入定因。后结说法因。问加之与定。何先后耶。若先定故后加。则不应云汝能入此三昧。此是十方诸佛菩萨共加于汝。又是毗卢。乃至云及汝善根力故。入此三昧。若先加后定。则不应在三昧分后方说加分。又十地论。加分释云。何故加为说此法故。不言为入三昧故加。又彼释意加中云。何故唯加金刚藏。不加余者。以是菩萨得此三昧。余不得故。既俱文证如何会通。

  答据此等文。似各前后。理实二事同时成就。所以者何。若未定而加。则发心不能胜致诸佛加持之力。若未加而定。则自力不堪入此深定。是故正加时入定。正入定时受加也。

  二加所为中十一句。前十别辨。后一总结。前中一为令未得十住菩萨闻说住已。增长无师自然智故。二为令证得无碍法界故。三为令了知所化种性故。四为令往所化处无障碍故。五为令自行无障故。六令得胜善增化法故。七为令得佛证真智故。八为令悟佛了俗智故。九为令知所化根故。十为令得陀罗尼辨才故。后一总结为欲发起未入十住菩萨令进入故。

  三加相中三。初语业加。次是时诸佛即与下明意业加。后是时诸佛各申下明身业加。初中何故先语业加者。因前语便故。何以语加者。令增辨才故。辨有二种。一他力辨。二自力辨。经云承佛威神故。而演说法故。又此劝承力说即为加相也。

  二意加者。令益智故。文中三。先加。次何以故徴。后此三昧下释。初中与十种智。一无碍者。谓四无碍解智。说法所依故。二无著者。是无著辨才智。谓于所说无所著故。三无断者。是任放辨才智。不待说次。言词不断。处处随意。不忘名义故。四无痴者。明了文义无痴闇故。五无异者。所说同佛无差别故。六无失者。不求名利说故。七无量者。于一切法一切器。随所应说。无限量故。八无胜者。非菩萨智所能通。设余佛智亦不可胜故。九无懈者。说法无疲倦故。十无夺者。无有能相映夺令闇昧故。依此辨说无有制伏令退屈故。次徴者。谓诸如来有力有慈。于诸菩萨。能与能普。令何独与法慧十智。故后释云。此三昧力法如是者。谓由法慧得此三昧。三昧之力。法应招致诸佛力加。故十地论云。以是菩萨得此三昧法。余者不得故。

  三身加者。令增威力故。令起三昧故。文中四一诸佛者。显多佛加故。多义如前。二各申者。显多佛同各观触顶不相障碍。是相即自在故。又各不离本处。手复不长。此是延促无碍。亦去者。住无碍故。三右手者。显佛随顺法慧所说。亦彰法慧所说称顺法界及所作故。四摩顶者。显法慧所说。上禀尊力故。

  第三起分者。略由四义故从定起。谓一三昧事讫故。二已得胜力故。三说法时至故。四定无言说故。如十地住起分中释。

  第四本分中二。先明住体。后彼菩萨住下辨住相。前中二。先对前后诸位料简。后正释文。前中。何故十信不明此者。未成位故。此是位体故。何以故此名住处者。谓此菩萨大菩提心。以三种心。为其体。一直心。二深心。三大悲心。虽三贤十地。同此三心。以为体。然欲简别贤上中下故。各寄一心。说为体性。而此三心。凡有其一。必具余二。𨷂则非也。今此住位由是慧解。直心相显。慧为众行所依故。名住处之。旧经译云种姓者。四种姓中习种姓也。五种性内菩萨性也。种性之位。亦住处故。中贤位体名为行者。由是菩提心体中深心乐修一切诸善行故。旧经译为行业。是也。上贤位体名大愿者。由是菩提心体中大悲心救护一切苦众生故。谓彼菩萨位相渐高。大悲转厚。将前称理所修行海。一一回向一切众生。令离苦得乐故。十地位体名愿善决定者。地位最胜体具三心。菩提心中大悲为首。故举其首。摄余二心。但云愿也。故十地论释云。颠善决定者。如初地中说发菩提心。即此本分中愿是。是故菩提心为诸位通体。亦为总句。余句依之而建立故。十住十行无大善者。表位劣故。大善即是遍众生界摄化利益之大用故。

  后释文中四。一菩萨位处。二广大与法界等。三与虚空等。四住三世诸佛家。初是总句。谓此菩萨住处广大。与法界等。乃至住三世佛家。言菩萨者是能住者故。住处者是所住处。谓菩萨假者所生。不简净土秽土。六趣四生贵贱贫富。但有增长菩提心处。愿生其中故。菩提心是菩萨住处。余如前说。

  二广大与法界等者。谓此位菩萨大菩提心。是一切佛根本。故广大也。法界故大也。此广及大。皆等大法界。故云与等。此句准论。是胜善也。谓大法界故。是胜善也。大法界真如观。胜诸凡夫及二乘。智净故是胜善也。大善巧说大乘法故。胜善也。

  三与虚空等者。谓大菩提果。依菩提心体中正念真如法生故。如色法依虚空立故。此文准论。是因善也。因有二种。一无常爱果因。谓大菩提。于有为界。不可爱相故。二常果因。于无为界。显离障性故。此亦则为生了二因。义如常说。

  四佛子菩萨住三世诸佛家者。此位菩萨。于菩提心三种体中。是初直心。以此亦名十解位故。虽此三心。非即非离。能依非即。常正念真如法。直解菩提心。此心即菩萨生处。故名佛家。三世佛无别。故云三世。准论。此名不怯弱善。谓由此必诸佛护念。此位不虑。解心不明。于位有退。是故总名不怯弱善。上来四种。若于地上。无分别智。证理必然。名为决定。若于地前。随行胜劣。各得自位。必无有差失。名为决定。

  后明住相中四。一牒前许说。此总句也。

  二诸佛子下标数引证。谓三世佛果。无不皆由十住为因。是故同说。

  三依数列名者。一发心。谓经十千劫。修信行满入位不退。创发大心。名发心住。此发心即住。是持业释。本业云。一劫二劫一恒二恒佛所。行十信。信三宝常住。修八万四千度行。不作邪见。乃至云常随佛。多闻多求。方便始入空界故。二治地者。修治前心。令离过失。于八万四千法门。清净明白。心有生成住持之义。故名为地。从喻立称。修治之地。依主释也。三修行者。修无性观。长养诸行。此修即行。持业为名。四生贵者。生在佛家。种性清净。是最尊贵。依主名也。五具足方便者。多习无量善根故。谓带真随俗。修习万行。是巧方便。亦是具足义。此具足即方便。持业为名。若准下颂中。具足度生善巧方便。即是具足之方便。依主释也。六正心者。成就第六般若故。谓闻违顺音。住平等忍。不随相故。正之心故依主释也。七不退者。入于无生毕竟空性。心常行空无相愿故。谓止观双运不为缘坏故。此即从他受称。八童真者。心不生倒。不起邪魔破菩提心故。谓修真如观。成离染行故。此童即真。持业释也。九法王子者。从法王教生解。常绍佛家故。谓应机巧说。绍继佛故。此法王之子。依主也。十灌顶者。从前九住空观。得无生心。最极故。谓位满行成。诸佛法水注其心顶。从喻名故。如轮王子。将绍王位。令四刹利种各持金钟。盛四海水。灌其身顶故。此即从喻得名。非六释摄。或可从喻。同依主释也。

  四是名下总结显胜可知。

  第五说分中。释十住。即为十段。

  初住中二。先徴起名字可知。后此菩萨见下依名广释。释中二。先明自分。是护烦恼行。后佛子此菩萨下。明胜进。是护小乘行。前中二。初明发心缘。后此菩萨缘下缘难得法。前中十一句。初十句别释。后一句总结。别中。一见佛貌严。二见佛相具。三见佛为乐众见。四知佛难遇。五见佛威力。六见佛神变。七闻佛与授记。八闻佛与教诫。九见苦众生。十闻佛为说菩萨藏。法界一段总结者。谓既缘悲智之境而发心。是故不求世间及二乘果。以彼不永能拔济故。后缘难得法中三。初标。次列。后结。标谓十种智力佛果方获。故云难得。列名中略释如前法品。广在别章。后结可知。

  后胜进中五。一标。谓此菩萨者。即此位菩萨也。进求胜位故。须劝励故云励也。下并准此。二徴可知。三依标别列。一劝勤供佛。二劝乐住生死心无厌。三劝为主化导。四劝为物说第一妙法。五赞劝学佛无能制力。六劝修种如来相善根。七劝生佛前。八为说等持劝修。九劝令摧生死轮。十劝令与苦众生作归处。问此中第二句劝乐住生死。第九句劝生佛前。赞离生死。如何会通。

  答此意为令自他成不住行故。谓前一句是即智之悲。虽乐出离生佛会中。而未曾舍三有救护。后二句是即悲之智。虽乐住生死。而常近佛。摧生死轮。互举似违。通论是一。四重徴意云。以何益故。须此劝邪。五重释意云。为令得二种益故。文中二。先明别益。欲令所发大菩提心得增广故。后有所闻下明诸住通益。此有两释。一云闻重生解。要由善知识。为增上缘故。云有所闻法。然其生解。从自种起故。云即自开解。不由他悟一云多闻重习。虽依善知识。然此闻熏不离自心。第一义谛心中无别他故。是以解籍师资。则云有所闻法也。师及所说不离自心故。曰即自开解不由他悟也。下文云。虽知前诸法悟不由师。求善知识常无厌足者。语虽翻覆。会意同耶。上两释中。后解为胜。下诸住中并准此释。

  第二治地住中。徴释同前。分判释内自分胜远亦同前判。就自分中。于众生。起十心。有二义。一于一一众生。各起此十心。二为辨此十心差别故。对十种众生释异。初一总。谓欲闻令得出世故。二于苦众生起救拔心。三于贫财起给施心。四在不定聚者令住正定聚。五刚强者怜愍。六柔耎者摄受教发心。七已发心者守护不令退。八劣己者将为齐己。九齐己推为师。十过己者敬同佛。此十心略同第二地。依大悲利益众生。或增上五义。同第四集义非集果义。读诵者知后胜进中。文五同前。标徴可知。释中十法。一劝众生读诵至教。广闻义理。二闲处思前所闻。三思有疑就师。四问师及与余人。言闻以柔语小语。不现语难相语。令前人心悦语。五问师及说法翻八非时。六不以胜负说法故离怯也。七观境了唯心。又义亦是前有疑问师蒙决之义。八既了唯心。顺观修行。九既顺观行。离异熟愚真实义愚。十既离二愚。习所成性。不可改动。又于义明了。自无犹豫名不动。又心自明了不为他悟。亦名不动。四重徴意云。何不但修前自分行。更须此劝他故。五重释中文二。初别后通。别益者。谓但自分修治。非令悲增。既自分心辨后劝勉他。方得悲增长也。后通益者。如前可知。

  第三修行住者。梵本中。名瑜伽住。瑜伽此云观行。观之名皆顺所诠。如文可见。文中徴释自分胜进。皆同前判。自分中四。一总标。谓于蕴处界等诸有为法。修十观行。二徴数可知。三列名中。一无常者。是总句修行。此观渐顿不同。渐有二种。一约时分位。二约性差别。前中三。一观蕴等迁流性一期分位无常相。二观刹那生灭无常相。三观自体不成实无常相。二约性中亦三。一观所执性。是无物无常。谓无物可常故。二观依他性。是生灭无常。谓行随故。三观圆成实性。是离不离无常。谓障无障别故。如辨中边说。顿者观蕴等生灭相即不生灭。所以者何。法若有实生灭。则无常故。说身无常不厌身故。二苦者观蕴等逼迫性。洞达空无所起故。所以者何。蕴等相尽。即性透彻无余。由是违触本来不起。以不起方有苦也。约三性观。亦如中边论说。三空者。观蕴等究竟无所有故。又所执无相故空。依他无生故空。圆成无性故空。四无我者。观五蕴界等中无主宰故。不自在故。又蕴等中我与无我。无差别故。所以者何。我以无我为自性故。五无作者。观蕴等中假者既无。何有所作业。六无味者。业因尚无。况有所贪五欲实味。七不如名者。依名召体。推体非有。无体何以当名故。又如者称顺也。观蕴等名体皆因生缘成待对假立。各无自实可相称顺。体若不如名。名岂有邪。名即是法。名亦有名。展转相望。皆无实体。广释名义。不相称顺。如无性论第六四寻思观处说。八无处所者。观蕴等相。本无生起。离住方所。若在方所。则是有生故。九离分别者。观蕴等无生。则离分别。分别即是差别异名。梵语通故。又心蕴相尽。谁有分别故。十无坚实者。观蕴等虚假如幻幻相本尽故。

  后胜进中。五初标。二徴可知。三列名中十句。准颂各有二义。一观其事相因缘差别委细历然。二观彼事相平等一性。四徴可知。五释中二。初别益者。欲使观理事镕融无障碍慧得明了故。二通益准前。

  第四生贵住中二。初徴可知。后此菩萨从圣下释。释中初自分内四。一释名及标数。生贵之名。准颂及此文。总有三种。一约教。谓此菩萨从多闻熏习等流无漏教法。而生其身。此即教法实为尊贵故。斯文是也。二约理。谓此菩萨悟平等理。得其自体。此即理法实是尊贵。故下颂云。了达诸有无所有。超过彼法。生法界。三约佛。谓此菩萨生佛种中。此即圣种尊贵故。下颂云。佛子于法如是观。从佛观生名佛子。准此三说。会之则一。所谓因佛闻教。因教会理。展转相由。不相离也。二依数总徴可知。三依徴别列。于中。一于法界生胜解不退。二信佛心坚。三观法寂灭。四至十皆了虚妄。所以者何。众生依正皆妄因果故。菩萨离言念以言中。谓涅槃为寂静无住等。亦为妄也。四结数可知。

  二胜进中五。初标。二徴可知。三所谓下别列十句分二。初九约以性从相故。说三世佛法。佛所得法。名为佛法。谓菩提也。后一约即相之性故。说三世佛平等也。前中三。一解佛菩提。二依解起行。三依行得果。后一约即相之性者。谓三世及佛差别历然。而即平等一性也。四徴意云。何以劝学此。故五释中二。初别益。意云此菩萨生三世佛种中故。即应知三世佛及法相性镕融之义。不尔不名生佛贵种。由此知故则真俗平等之智增进也。二通益准前。

  第五具足方便住中二。初徴可知。二此菩萨所修下释。释中自分内十句。初总。余别。总中云此菩萨至皆为九字。贯通诸句。言救护者。免济在苦厄者故。二饶益者。令修善故。三安乐者。令得善果故。四衰愍者。令不着乐故。五度说者。令修出离行故。六离灾者。令离三灾八难故。七出生死苦者。令出分段变易二种生死苦故。八发生信者。授八正法令除疑故。九调伏者。授与三学故。十证涅槃者。令得究竟三德果故。

  后胜进中五。初标。二徴可知。三所谓下别列中十句分二。初六知诸众生数量众多差别。后四知彼众多差别即无差别平等一相。前中一无泥畔。二无分限。三非算计知。四非节度得。五色数广。六非秤量尽。后四中转释之。以第四。释第一。第一释第二。第二释第三。递相显意。谓一无自性者。蕴处界等俱缘成故。皆无自体。二由法尚无性故。假者何有三。假者既空谁复造业。四能起之业尚无。宁有所起之果。四徴意同前。五释中二。初别益内。意云欲令此菩萨知众生数量众多差别。即非数量众多差别。即非数量众多差别。而亦不坏幻相。历然可见。令此解心转增胜故。二通益同前。

  第六正心住中。初徴。后释。释中自分内四。一总标。二徴数可知。三列名中十句分三。初四约所教三宝及行修音声忍。次三约所度众生修音声忍。后三约所知法界修音声忍。此十皆云于佛法中心定不动者。闻赞不加珍重。毁不起轻慢心。如故不改动也。上句显非世间刚猛心顽愚心同。上句云。于佛法中者。非无记不善愚迷等心故。下句云。心定不动者也。知诸法自体故。无性理故。如幻如梦故。无分别故。于赞毁不见二相。由此忍解正解正见不动。如觉者知梦。幻师知幻。彼等岂复取幻相梦境为实邪。就初四句中。三宝及行是菩萨所欣仰境。闻赞应喜。闻毁应恼。由知赞毁同一无性故。无分别心不动也。次三中菩萨度生悉欲令尽。闻少无垢。易度应喜。闻多有垢。难度应忧。然则不尔。由前义故。准思可见。后三中法性离于数于数量成坏有无。今既闻之。理难忍受。由前道理正念思惟故。于彼言。无所动乱也。

  后胜进中五。一标。二徴可知。三别列中十句准颂。此菩萨常乐听闻此十法非修观也。初无相者。谓乐闻蕴处界中界如等相无差别故。二无体者。蕴等缘生故。三不可修者。造业无故。四无所有者。所造业无故。五无真实者。所趣果虚故。六空者。真空故。七无性者。实性故。八如幻者。似有故。九如梦者。似实故。十无分别者。平等故。又以后五句。释前五句。谓空故无相。无自性故无体。业如幻故不可修。果似实故如梦。能听闻心无真实故无分别。此十句前后相释。十地论中有此体惑。四徴意云何须乐听此十句邪。五释中。初别益者。便此菩萨无生慧增明故。后通益准前可知。第七不退住中标释。释内自分胜进。自分中四。一标数。二徴可知。三别列中。闻十种言音不退转者。菩萨得音声忍。有浅有深。前位但闻赞毁三宝非总拨无。而心不动。为浅忍也。今此乃闻三宝有无言伤甚。不退为难。既得不退。为深忍也。十中初三约三宝。次二约菩萨行。次三约三世佛。后二约佛。智境不退。所因准前位释。或随所应。如理解释。心不退转。闻恶不退。闻善不转。转移转也。谓一闻佛有者。应机现故。无者非世有故。二闻法有者。理法可证。教法随机。行法克果。果法仇因故。无者理教行果离妄有故。三有菩萨等者。大乘种性决定有故。无者佛种从缘自性无故四闻菩萨行有者。如前说无离三轮故。五闻菩萨修行出离如前说不出离。若有出离。则无出离故。六七八中三世佛有无者。过未佛以今望彼无也。各据缘会时说有也。现在有无如初句说。九佛智有尽无尽者。此有二种。一约智用缘境。二约智体离相。前中二种。一分相。二融摄。分相亦二种。一缘世俗。二缘胜义。世俗境可破坏故。有限量故。了彼智名有尽也。胜义境无灭坏故。离分限故。了彼智名无尽也。二融摄者谓世俗境有尽。胜义境无尽。然此二境。二而不二。不二而二故。能了彼智名尽无尽。谓知世俗即胜义故。尽即无尽也。知胜义即世俗故。无尽即尽也。二境无碍故。了彼之智亦无碍也。二约智体离相者。谓智体即真。有无俱离。有相尽故名智有尽。无相尽故名智无尽。十闻三世一相者。三世平等故。非一相者。不坏世俗故。四结可知。

  后胜进中五。谓初标。二徴可知。三别列中十句五对。一一多相即者。约色心时方身处等。或约位相。或约业用说也。二文随于义等者。约教义相即。此准纯净无漏。亦通位用。此上两对四句。依事事无碍。后三非有即有者。无为即有为也。有即非有者有为即无为也。四无相即相者。真如德相即有为相状故。相即无相者。有为相状即真如德相故。五无性即性者。有为法无自性即真如自体故。性即无性者。真如自性即有为法无自性故。此上三对。依理事无碍说。四徴准前。五释中别益意云。欲令于理事法中离限碍故。二通益可知。

  第八童真住中。标释自分胜进。文同前科。就自分中。徴名标数。徴数列名。结数并标。徴列结如前。标云十业者。即身语意之所为也。徴数可知。列中三。一初三无失三业为化体。无失有二种。一者无过失。谓若三业所作与惑相应。皆为过失。今此无碍故云无过失。二者无错失。谓身无非威仪。语无猝暴音。意无忘失念。此三具获唯果分得通因。或依法性镕融。斯亦具足。二次一随意受生者。若顿悟菩萨随愿生故。名随意生。若渐悟菩萨。地前客受变易身故。随所欲生发意须至彼故。名随意受生。三次五化境。于中。初四知所化欲解性业。后一知所化依果。四后一既知所化根欲。随应现通。结文可知。

  后胜进中。标徴可知。列中十句分二。初六于刹自在。谓初及四意业。余身业。后四于三业自在。谓一意。二身。三语四通。三业四徴五释并可知。

  第九法王子住中。徴释自分胜进判亦同前。自分中标徴亦可知。三中十句。一知受生者。此通三。一知引净业感总别报。二知九种命终心受生差别。三知彼种种受生而无来处。二知烦恼现起者。谓现行诸惑。三知习气相续者。习气谓诸烦恼种。熏而习之。同彼气分故。相续者。无间断故。非如现行故。四知所行方便者。此通二义。一修自利善巧。二修利他善巧。五知无量法者。谓广知教法。六解诸威仪者。谓法师威仪庠序生善。乃至语言审谛。七知所化所依刹差别。八知所化所依时差别。九知所化宜闻四种世俗安立道理。十知所化宜闻不可言说法性时非安立谛。又知九十两句不即不离镕融无碍。四结可知。

  后胜进中。初标。二徴可知。三列中十句。皆言法王者。此既法王子住故。应于此学佛施为。初六皆云处者。处犹位也。初善巧者。谓学佛随机安立种种乘教。一乘三乘五乘。乃至无量乘八万四千教门。乃至佛刹微尘数威仪路。摄化众生。此皆善巧安立也。二轨度者。随于佛果位中所应施作令佛位中所行法度也。三宫殿者。大悲故。四趣入者。三慧趣入三空门故。五观察者。审机故。六灌顶者。学佛以佛所证甘露法性水灌位满菩萨心顶故。七力持者。学佛以神力持菩萨故。八无畏者。学佛四无畏十无畏法故。九宴寝者。学佛所入定故。十赞叹者有二种。一学佛赞诸菩萨令增勇锐。二学佛赞诸曩所修行今菩萨学故。四徴可知。五释中二。初别益内二种。一为令所增。二为无障碍。二通益准前。

  第十灌顶位中。徴起别释自分胜进。判皆同前。自分中四。初标二徴。亦可知。三列名二十句。前十句明业用自在。后十句显下位不测。前业用中。初五约所化依果。以显以自在。于中。一动刹。二照刹。三住持。谓以神力持欲坏刹令住。四游刹。五严刹作神变等。此五多依神境智通。以皆缘外色。或内身故。作转变等。其第四或名如意通。以其往还自在故。或名身通。以内身转变往还故。随相立。此三名实是一通尔。第五严净有二种。一宿因严。谓菩萨万行皆为严士因故。如经序第一中说。二现力严。谓佛菩萨以神通力。变现严事故。如此所说。后五约能所益。以显自在中。初三能益。一开示法门。二观机欲乐。三知根生就。后二所益。一令信解趣入。二令心调起行。后十下位不测中三。初列。次结。后释。初中。一身量。二身所作。三于情非情所作无拥。四于情非情转变自在。五六七知三世境。八严土行。九缘众生心为境。十缘佛智为境。次结难可知。后释谁不知。后胜进中五。初标二徴可知。三列中。一学佛三达智。二明了佛法。三知理事无碍法界。四知法界无边。五遍知一切世界。六光照一切刹。七神力持一切刹令住不坏。八知众生根欲性。九知一切有为法性相。十知佛一切种智。四徴可知。五释中二。初别益中。欲令一切种智因渐增长故。后通益可知。

  第六瑞应分中二。初此界。后如此下结通十方。就此界中二。先动地。后雨供。前中三。一动因。二动处。此望行向最劣故。表动一万佛刹尘数刹也。三动相后雨供中十种可知。后结通中二。初标。后十方下结。前中略标三事。一处。二所说法。三神变。后结可知。

  第七证成分中亦二。先此界。后如于此下类遍十方身。前中四。一显彼来因。二作如是下赞此所说。三我等下述己作证。于中六。一主伴同名。二土。三佛伴名自同。四义。五众。六教。亦主伴名同。四佛子下显其来意。后类通可知。此上瑞应证成二分。应在偈颂后安。所以者何。有四因故。一未说偈颂。经犹未了。不应豫瑞豫证故。二瑞证本为证经。既瑞证长行。而不瑞证偈颂。则应偈颂非经故。三证不应云我等佛所亦说十住。文句义理。悉亦如是。无增减故。四若许二分全在颂前。即事应颂中颂此二分。假使梵本如此前后。即合译者回。文文既不回。致令文有舛误。此译人之谬。非结集之过。下诸会中有此者。准释应知。问何故作证菩萨与此说法菩萨及众会能所诠等。彼此名同。彼佛及刹与此别邪。

  答若此彼令同。则无主伴。彼此令别。则非主伴故。于佛及刹别者。简主伴有殊。所余同者。明主伴同类。

  第二大段偈颂分中。总有一百颂。分二。初九十一偈。正颂前十住法。后如是十住下九颂。结叹劝修。前中颂十住。即为十段。初住中。有四十六颂。分五。初三颂。颂前发心缘。二从三世下十颂。颂所求十力。各一颂一力。三随诸下二颂。颂求所知二谛法。四欲悉下二十颂。颂所求佛果广大三业。于中分四。一初十颂。颂身业自在。二欲以下三颂。颂语业自在。三欲使下六颂。颂意业自在。四欲以下一颂。总结三业广大自在。五菩萨如是下十一颂。颂前胜进所学十法。初十各颂一法。后一总结。并准前知。

  第二住中有五颂。初二颂前自分十心。次二颂胜进十法。后一结说。

  第三住中五颂。初二颂自分行。后三颂胜进行。

  第四住中六颂。初三颂自分。后三颂胜进。

  第五住中五颂。初三颂自分。次一颂胜进。后一结叹。

  第六住中四颂。初三颂自分。后一颂胜进。

  第七住中四颂。初二颂自分。后二颂胜进。

  第八住中五颂。初三颂自分。后二颂胜进。

  第九住中五颂。初二颂自分。后三颂胜进。

  第十住中六颂。初三颂自分。次一辨位。后二颂胜进。

  第二大段。结叹劝修中九颂。分三。初一总叹十住。次七别叹发心住。于中。第六第七两颂。勘梵本。少异。六中。梵云。如上所有诸世界。悉皆分拆为微尘。若有众生知此数。方能了斯佛子行。七中。梵云。过现未来十方佛所有独觉及声闻。于此初心功德量。欲说令尽不可得。后一颂以初心类后转益难量故。梵本云。如上所说菩提心功德充满众生界。何况所余诸妙行。岂有于此能称说。上来颂中二。初颂前十住。后结叹劝修。两段不同。总明偈颂竟。上来文有七分。谓三昧分。加持分。起分。本分。说分。瑞证分。重颂分。总明十住品竟。

  梵行品第十六

  将释此品。四门同前。

  初释名者。梵是梵音。具云勃滥摩。此翻为净行。净行有二种。谓相及离相。声闻唯依相修。名为梵行。菩萨唯修离相。名为梵行。是以声闻梵行。乃是菩萨污行。由执见故。但是假名。非真梵行。是故文中于戒等推徴。显共无性。方为梵行。此即随顺观世谛入第一义谛。所推二谛非即离境。是净也。能推二谛非即离心。是行也。而此心境亦非即离。非即故梵之行。依主释也。非离故梵即行。持业释也。故文云。菩萨修梵行时。应以十法而为所缘作意观察。

  二来意中三。一前品明诸住别行。今显诸住通行。故来也。二前明正位。今辨成位之行。故来也。三前品诸住之末。皆云有所闻法。即自开解。不由他教。虽标其言。未显其义。今此显故来也。

  三宗趣者。以会相归性为宗。速达无上菩提为趣。

  四释文中二。先问。后法慧菩萨言下答。前中二。先经家标能所问人。后佛子下正显问端。前中能问是正念天子者。正念表此所明能观之心离断常见故。天子者。表此所明所观境净故。法慧菩萨为所问者。谓以融真俗法之巧慧。答前问故。

  后正显问端中三。一明能修观行人。谓出家菩萨。二云何下问得成梵行清净所因。三从菩萨下问从因得果。

  后法慧答中二。初答第二问。后若诸菩萨下答第三问。何故不答今问者。初问通在后二答故。前中二。初总据能修行人观察十法为得梵行清净所因。后所谓下别显所修行法。前中云十法为所缘者。是所观境也。言作意观察者。是能观心也。后别显所修行法中二。初明自分行法。后复应修习下辨胜进行法。前中二。先明对缘修梵行观。后如是观已下辨观成利益。前中二。先总显。后若身下分别辨。

  前中二。初列十法为观境。后应如是下明观心对境。略显推徴。问何要观此十法。显梵行耶。

  答此十法是梵行缘故。谓梵行依戒。戒依众缘。即自身三业。业具为能受体。三宝为能受缘。戒是所受法。若不观察此十各无自性。但取相坚持为梵行者。使同权小无真梵行。是故要常观此十法。问二乘法执持戒可使不同菩萨权教大乘修二空戒望实教修持。岂差别邪。

  答权大乘中。二空但依所执性说。若因缘生法似有不无。梵行依戒。戒从众缘。即是彼立缘生不无之法。不无意存。不同所执。然不与圆成非一非异。故此不无。乃是理外之事。于能所护持。见有见无。以为梵行。故成唯识云。若不执菩提有情实有。无由发起猛利悲愿。是故今此一一推徴。相尽现理为真梵行。后别辨中。依观十境。即为十段。

  第一观身中二。先牒。后破。破中十事。一云则为非善者。梵行是诸善所依。身是不善承所依故。二法既殊。明知身非梵行。梵行何在。二非法者。梵行可轨。身非可轨。是无记故。明知此身不是梵行。梵行何在。三浑浊者。梵行是至信出离所成。身是不信真实义心所得。是故身非梵行。若不尔者。则应世间一切迷其实义愚。而持戒者皆其梵行。准此。若违实教而持戒者。皆无真梵行也。四臭恶者。梵行戒香芬美。身是惑苦臭恶故。身非梵行。五不净者。梵行清净。身令不净。谓种子住处自相自性毕竟故。身非梵行。六可厌者。梵行乐因。可以愿求。身是苦果。如前不净。可以厌舍。故非梵行。七违逆者。梵行是顺胜义谛修。身是违胜义谛得。故身非梵行。八杂染者。梵行纯净所成。身是杂染业起。故身非梵行。九死尸者。谓身无所知。无恩报等。同于死尸。有所觉知。属身业故。死尸无知。既无梵行。身无知故无梵行也。十虫聚者。依此经十藏品及观佛三昧海经。皆说身中有八万户虫。小宗中说身即虫聚故。观佛三昧经云。身中有八万户虫。户有九亿小虫。大婆沙说。人身皮肉。并是虫聚。虫头在内食人所食。虫尾在外辨作人皮。今徴破云。身既虫聚。身是梵行。虫亦即身。虫应梵行。虫既不尔。身云何然。当知其身都非梵行。梵行何在。

  第二观身业中二。先牒后破。前中身之作用名为身业。破中十事。言行住等者。谓住等并是身作用相。而此作用。皆依于身。前徴身无业依何起。说业所作。各具众缘。一一之中何者是业。余如前说。

  第三语具十事。破中音声风息者。谓风击七处所发音声。又胸舌唯等皆语业具。徴破云。此诸缘具。一一之中谁是具邪。若一是者。应不待余。余亦如是。若各相待则各无具。若不相待。亦无有具。具既不有。依何起业为受戒余。戒缘无故则无无有戒。有戒故无梵行也。

  第四语业十事。破中安立说者。谓假施设说诸法故。随俗说者。随世名言说诸法故。显了说者。离隐密相说诸法故。余文可知。徴破云。前文徴破业具尚无。况此处有作业可得。又业一一各众缘成。一一缘中何者是业。业既无矣。乃至何有梵行。

  第五观意十事。破中觉观者。觉粗观细。思慧为性。令身安住不安住为相。分别者三分别中自性故。七分别中任运故。种种分别者。随念计度故。有相无相寻求伺察染污不染污故。忆念者。于曾更境。但追记一故。种种忆念者。于多追记故。思惟者。于一筹度故。种种思惟者。于多筹度故。幻术者。能变现故。眠是四不定中眠数。轻眠有梦。取境昧略。徴破云。此中意是心王。余是心所为业之具。既具多法。一一法中谁是具邪。若王是具。应不待所。若所是具。应不待王。诸所相望当知亦尔。推具既无。以何作业。成能受戒体。受体既无则无有戒。戒无故无梵行也。

  第六观意业十事。破中分四。初思数。思能造业故。次一想数。是意加行。令意成业根本故。次四解数。识合根境。由业引境故。后四受数。亦由业引故。此亦业眷属也。成唯识云。业之眷属。亦立业名故。徴破云。前破业具体无。业已非有。况业众法。令一一皆无。余如前说。问寒热等触在五识地。今何别在意业中邪。

  答此由三义。一由相应义。谓意识与五有同缘境故。二由意识用强。有彼同分缘故。三由意识于极乐地有乐触故。纯苦趣中意有苦故。寒热准故。问前业具中。有觉观思忆等。后业中亦说思等。有何差别。

  答思等皆有二相。一体。二用。体谓自性。与王同是业之具故。用谓作用。与王相应。同一所缘而作业故。各有所据。故别列也。

  第七观佛者。受菩萨戒及声闻戒。皆先归三宝。为根本得戒所依。依戒有梵行。今约声闻戒依。观察梵行。所以者何。声闻戒中不亡法执有无见等故。此徴破。破中十事。初五五蕴者。声闻乘中。以无漏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及眷属无漏五蕴。为佛法身。以百劫修相好业。感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有漏报。为佛报身。以神通变化。随机应现种种形类。为佛化身。声香味触四尘为体。徴破云。若佛是梵行者。佛三身中各具多法。一一法中何者是佛。若一是佛。应不待余。余亦如是。若各相待则无有佛。若不相待亦无有佛。佛既非有。依谁有戒。戒既不有梵行何凭。二相者。谓三十二相。一一相中何者是佛。余如前说。三好者。谓八十种好。一一好中何者是佛。余如前说。四神通者。谓六神通。初神境者。神谓等持不测之义。转变外事难测量故。外事名境。二天眼者。眼谓照瞩。天即四禅。彼界大造远见无㝵故。三天耳者。耳谓听闻。天如前说。远闻无㝵故。四他心者。缘他心王。虽亦缘所。从定加行意乐立名。五宿住者。缘宿多生五蕴所住。六漏尽者。烦恼种现俱亡故。谓漏尽者。由通力能知他漏尽故。或漏尽者身中起通故。上并各于所缘。无倒了达。妙用无碍。俱名为通。徴破云。一一通中具有多法。一一法内何者是通。通既非有。将何为佛。佛尚不有。依何得戒。余如前说。五行业者。谓经三大劫阿僧仙耶。修菩萨行。六度四摄四无㝵等无边行业。徴破云。于彼诸行。一一之中何者是佛。遍推无佛。况有戒邪。余如前说。六果报者。谓智断二果。智有二种。一者尽智。二无生智。尽智者。谓正自智我已知苦断集证灭修道。无生智者。谓正自智我已知苦断集证灭。复知苦断集证灭修道。不应更复知苦断集证灭修道。徴破云。若有苦可知。乃至有道可修。则无智果。智果既无。将何为佛。佛既非有。戒依谁得。戒既不有。梵行何从。所以者何。无智无得方得智果故。断有二种。一者有余依。二无余依。依谓惑灭所得择灭无为。作有余依体。身智若灭。但是无常无记灭故。不待择灭。重难前择灭。作无余依体。今徴破云。若有烦恼择令断灭。得断果者。则无断果。所以者何。无能所断得断果故。既有能所断。则无断果。断果既无。将何为佛。佛既不有。依谁得戒。余如前说。或彼有余无有涅槃。涅槃唯属彼有苦故。又无余依亦无涅槃。无明住地及无漏业意生身等烦恼业报三余在故。如佛性论第三中说。既无涅槃何名为佛。佛既非有。从谁得戒。何有梵行。

  第八观法八事。破中初一理法。次三果法。次二教法。后二行法。徴破云。若理法是梵行者。则无梵行。以择灭理有多数量。一一数中谁是理法。余如前说。次三果法中。初一断果。后二智果。断果如前涅槃中说。后智果中。不生者无生智也。不起者尽智也。释相徴破。并如前说。次二教法中。初约所说。后约能说。前中徴破云。所说教义字名句等。众法合成而有所说。于中一一所说皆无。若即以此不可说法。为梵行者。则梵行非有。余如前说。后能说中。无分别者。分别有二种。一言说。二寻伺。言加行故。而此能说加行及果。众法合成。一一法中无能分别。若以如是无分别说为梵行者。则梵行非有。余如前说。后二行法中。初约行体。后约行用。前中依无所说也。教随成行故。则行无所行。若以如是无所行法为梵行者。则梵行非有。余如前说。后行用中。合集生果。为行业用。行体尚无。用依何起。余如前说。

  第九观僧十事。破中前八约名体破。后二约德用破。前中叙四向及果。诸说虽异。大意略同杂集婆沙。恐繁不述。今依瑜伽声闻地。略显其相。约般若以会观。谓意无所入。名入流等。于中。先约名。后约体。前中初预流向者。谓见道位有二种。一真见道。谓世第一法无间。彼惑灭增上。引无分别智生。绝诸戏论。证人无我。所显真性。依出世智也。二相见道。谓由前证真如已。欲差别说自所证处。即复拟议。彼真见道。作十六种。谓苦法忍。乃至道类智。总断见道所断一百一十二根本烦恼。谓迷欲界四谛。各十随眠。色无色界各三十六。各除嗔故。此前十五心。皆为趣向所求果故。名之为向。徴破云。真见道中。绝诸戏论。不可名言。何有向邪。相见道中所断迷谛惑之品数。皆是拟议。非如实故。亦无有向。又能所断相对。及前后相望。皆从缘合。无一独立。故无一法名为向者。既无有向。以谁为僧。既无有僧。梵行何托。二云预流果者。谓第十六心道类智。缘道谛故。得预圣流。名为预流。道类智生。得预流果。入修道也。徴破云。果不自果。因向成果。向既不立。果何有邪。有因道类智生方制此果。又能所断等众缘合故。立此果名。故非有也。果既非有。说谁为僧。既无有僧。梵行何寄而得立邪。三云一来向者。谓修道中已断欲界五品烦恼。安住彼道。即第六品无㝵道。二义徴破。一断惑五品合共成故。二住第六品无㝵道。相望成故。结破如前。四云一来果者。谓已断欲第六品惑安住彼道。即第六品解脱道。二义徴破。一约能所因故。二约能所住道。缘成离作。无有此果。结如前说。五云不还向者。谓修道中已断欲界七八品惑安住彼道。即第九品无㝵道。二义徴破。准前向中。结亦准之。六云不还果者。谓于修道已断欲界第九品惑。安住胜道。即第九品解脱道。二义徴破。准前果中。结亦准之。云阿罗汉向者。谓前不还果中有五人。一中般。二生般。三有行般。四无行般。五阿罗汉向。断色界并有顶地前八品惑尽。及第九品无㝵道。皆名阿罗汉向。能所断惑。及能所住道。二义徴破。准前可知。结亦准前。五人具释。如杂集第十三说。八云阿罗汉果者。此有二种。一尽智。二无生智。谓有顶地第九品解脱道。有此二智。乃至未般无余涅槃已来。所有无漏圣慧。皆名阿罗汉果。断惑住道。二义徴破。亦并准前。阿罗汉既非有。谁名为僧。僧既无矣。戒依谁有。戒既不有。梵行何从。上来约名破讫。

  二约体破者。谓有为无为二种果体。无为体者。谓初预流中。断欲界四谛下见道惑尽。四品无为断色无色界四谛下见道惑尽。四品无为。总有八品。向人七品。果人具八也。言有为者。取道类智俱生无漏五蕴二十九法。以为其体。谓善大地十种。即嗔。贪。无愧。信轻安。不放逸。不害。精进。舍等。通大地有十。谓想。欲。触。慧。念。思解脱。忆。定。受等。觉观心。五无表色四相及得也。二一来中无为体。向人断欲修五品惑。有五品无为。果人六品惑尽及各通。前见道八品。有十二十四等有为。同前二十九法。三不还中无为体向人断欲修七八二品。果人断第九品惑尽。又各通前见道所断。有十五十七品无为也。有为同前二十九法。四阿罗汉中无为体。向人断四禅三空各九品修惑尽。及有顶地前八品惑尽。果人断第九品惑尽。并前总有一百四品无为也。有为体者。非想修惑。向人第九品无㝵道。果人第九品解脱道。数皆同前二十九法。俱生无漏五蕴为体。徴破云。向果所有有为无为为体。皆约数量。数量一一。谁是其体。若一是者。应待约余。既待他。则无自。余亦尔。推体既无。僧则非有。无僧故无戒。无戒故。无梵行。如是推无。方真梵行。

  后二约德用。破中初云三明者。一宿命明。亦名宿住随念智证明。通达解了前际法故。二天眼明。亦名死生智证明。通达解了后际法故。三漏尽明。亦名漏尽智证明。通达解了涅槃性故。如次对治过未现愚故。徴破云。慧对治愚。方名为明。此则明非明也。明无故无德。无德用。德用既无。将何为僧。僧既非有。依谁有戒。戒无故无梵行也。五云六通者。一神境智证。二天眼智证。三天耳智证。四他心智证。五宿住随念智证。六漏尽智证。皆名通者。于自所缘。无倒了达。妙用无㝵故。徴破云。于六通中。依慧。依境。或依等持。缘合成用。用无自体。假为立名。德用既无。将何为僧。僧既是无。从何有戒。戒既非有。梵行何凭也。上来九门约梵行疏所依缘。徴显梵行讫。

  自下第十据梵行亲所依缘。徴显梵行中二。初牒。后为坛场下徴破。于中十事。皆通声闻菩萨戒缘。前八约受。后二据随。前中初云坛场者。谓别结界二藏。各自有文。可知。二问清净者。声闻问十三难百遮等。菩萨问七逆等。三教威仪者。菩萨八万。如梵网经说。声闻三千如别行本及众学等。四三说羯磨者。谓声闻戒白四羯磨。受菩萨戒如善戒经及玄奘三藏所译弥勒菩萨造菩萨受戒羯磨说。五和上者。声闻戒。比丘为和上。菩萨戒。佛为和上。六阿阇梨者。声闻有二。谓羯磨威仪也。菩萨戒唯一羯磨师。善戒云。大师者十方诸佛是。小师者我身是也。师有二种。一可见。二不可见。不可见者。十方诸佛菩萨僧是。可见者我是。今于可见不可见师边。是人得菩萨戒。七剃发八。着袈裟衣者。由是出家菩萨受戒故。后二随戒内。初是四圣种中一也。后是离四五等邪命。四邪命。谓仰口。下口。方口。遣口活命故。五邪命。谓为利故。诳现奇特。为利故自说功德。为利故占相吉凶。高声现威。望他敬畏。为利故讲说经典。上来明对缘修梵行观讫。问上来十观。为约受声闻戒者起见破邪。为约受菩萨戒者起声闻见破邪。若依前破。便乖本问亦违初答。若依后破僧谓中何故破四向果耶。

  答此中大意。通前二种。所以者何。善戒经云。受菩萨戒。要先具前三戒。方得与授。问遮难中先问此事。广如彼说。

  自下第二辨成观利益中二。初牒前推徴成观。后如是观察下正显得益。前中二十一句分二。初十句牒成观。后十一句牒推徴。前十句中分四。初三句明净三轮观。不取能持戒故。不着所污法故。不住戒法故。次戒三句明三世相尽观。次两句因果尽观。作者受者不可得故。后两句明法不至法观。后牒推徴十一句中。初一总。后十别。别中分六。初一徴所从。次一徴所属。次一徴体性。次一徴所由。次一徴有无。后五徴五蕴。后显得益中十一句。初十别说。后一总结。前中初一句总。谓如是之言。牒前成观推徴两段文。即是答相。答相即是清净梵行。言梵行法不可得者。即前十问一百事徴皆非梵行故。三世法空者。前依三世中求相尽故。二意无取著者。前离不取能持戒及修行故。三心无障㝵者。不住戒法故。四所行无二者。于一切所行境。皆照无性故。五方便自在者。善巧观心常现前故。六受无相法者。于相尽言教深忍乐故。七观无相法者。随所见闻。皆观无相故。八知佛法平等者。知佛自证此平等故。九由此梵行观智。能具证得一切诸佛所证之法。后一句总结可知。上来自分行竟。

  自下第二明胜进行者。此即胜进行中之胜进也。文中三。初标。次徴。后列。初中以自分已成。仍须更进故。曰复应进门不出三慧。故云修习仰学智力。故依十法。二徴可知。三列中四。一列名十力名义。如前分别。二于如来下观十力名义。咨问胜已成于闻慧。于中二。先闻。后依教观境。前中一一力有无量义者。谓诸智境。后观境闻中。谓众生不知处非处等理起悲不舍。三思惟下成于思慧。四行无上业下成于修慧。于中二。先标。后释。标云行无上业者。佛以力智。度生为业。今此菩萨亦依佛智力。度所缘境故。不求果报者有二种。一由智。谓了因果如幻等故无所求。二由悲。谓见众生迷沦。理合救度故。不求后报。释云。了知境界等者。谓了所度生也。身缘集无我我所如幻。受如梦中领纳境界。想取境相分齐如影。行虽如响暂相应用然速迁流。心虽变现种种境界。如变化人。自尚非实。况有所作。或此五喻不别配属。通譬人法。上来总辨自分胜进行。答前云何得梵行情净问讫。

  自下第二答前从因至果问中二。先牒前起后。后一切佛法下正答前问。前中云能与如是观相应者。指前十问观察梵行。于诸法不二解者。即还是彼观相应心。谓于一百事中。一一推徴悉无所有。差别见尽故。云不生二解。

  后正答中三。先总标。次初发下别释。后知一切下出因。初中云一切佛法者。谓若如前修梵行。得佛果所有理智法故。疾得现前者。现论在即故。次别释。云初发心等者。前云疾得菩提。未定何时为疾故。此别明初发心时。谓十住中初发心住。创得成位故。云初发心时。此约因修法性位上下相即观说。三出因中二。先正显。谓以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故。离自心性更无别佛。乃至一切。后成就下结成。谓一切法既不离自心故。即是佛成就无师自然智。心外无他故。云不由他悟。上来二。初答得梵行清净问。后答从菩萨位到菩提果问。虽两段不同。总答问竟。上来有二。初正念天子问。后法慧菩萨答。两段虽殊。共明一品经也。梵行品释竟。

  初发心功德品第十七

  将释此品。四门同前。

  初释名中二。先得名。后释名。前中。按梵本。名初发心菩萨功德藏品。初者十住中第一住故。发心者。起三种心。增上修诸行故。此即三发心中解行发心也。起信云。发心有三种。一信成就。二解行。三证。解行发心者。当知转胜。以是菩萨从初正信已来于第一阿僧祇劫将欲满故。于真如法中。深解现前。所修离相。乃至广说。顺法性。修诸波罗蜜。余二发心。具说如彼。菩萨者。约位以显人故。功德者。约人以显德故。即此修行力用圆满饶益。己得在己故。藏者谓此菩萨。初发心中。蕴积无边胜功德故。

  后释名者。初住之发心。依主释。以此发心通三贤故。初发心之菩萨。初发心菩萨之功德初发心菩萨功德之藏。皆依主释。

  二来意中二义。一由前二品。明住自分胜进行。今此显彼行之功德故来也。二由前品末云。初发心时。即得阿耨菩提。彼中虽有言。未释其义。今此解彼。是故来也。

  三宗趣者。以辨初发心具摄普真法界因果为宗。令种性菩萨皆增勇锐为趣。

  四释文中二。初长行。后尔时法慧下偈颂。前中二。初明此界所说。后如此娑婆下结通十方。前中四。一请段分。二法慧菩萨下解释分。三尔时佛神力下现瑞分。四是时十方下证成分。

  初中。何故天帝问者。在彼宫故。闻前所说。生疑念故。疑云。初心有几功德。前说初心即得佛耶。

  第二解释分中三。初叹所问深难。二虽然下法喻广显。三发是心已下直就法说。

  初中何不即辨。先且叹者。有二义故。一约说深玄理合先赞故。二欲令闻者用心异常故。文中十一句分二。初一总叹。言此义者。义谓境义。功德分量智所知故。甚深者。且理玄叵测。数广难量。虽深非甚也。今乃即少而多。即事而理。深之至极。故曰甚深。后十句别难者。开总成别。皆带总句。谓彼甚深功德之量。一非言说境故。二非生灭识所知故。三非妄想心能分别故。四非依次第门起信解境故。五非有所得境故。六非有无相行境故。七非有终极故。八非筹量境故。九非分量得故。十无路无门可趣可入故。或前总句为标。后别句为释。释是能成。标是所成。谓由十难显甚深故。

  第二法喻广显中。先牒前起后。后佛子假使下正显。前中。云虽然者。牒前十句虽依身力难说等也。我常下起后。谓承佛力可得说也。

  后正显中有十一大喻。显功德量。一供生及益喻。二者法多刹喻。三知劫成坏喻。四者他胜解喻。五者他诸根喻。六知欲乐喻。七者他方便喻。八者他心行喻。九者他业行喻。十者他烦恼喻。十一知供佛功德喻。

  初中三。先校量显胜。二何以故徴。三佛子一切下释胜所由。初中有十重校量。初一广说。余九略显。初中四。一举广事。二佛子于意下徴问。三天帝下答。四法慧下辨超过。初中有四事广。一供具。谓一切乐具。二供田。谓阿僧刹中众生。三供时。谓一劫。四利益。谓令修五戒。后九略显中。供及供田并同。云一切乐具十阿僧刹中众生。而供及益各别。谓百劫千劫百千劫亿劫百亿劫千亿百千亿那由他亿百千那由亿劫。此中数劫。次百千后。即对亿者。以百千为百万为亿故。此百百变数名也。下并准知。益谓十善四禅四无量四无色定四果辟支果。

  二释胜所由中四。一问答显多。二法慧下比少犹劣。三何以故徴。四佛子下释。初二可知。三徴意云。如前功德。既唯佛能知。何因比此极少之分。犹非类耶。四释中二。初反显。谓不为齐限等故。后为令下顺释。谓为无限等故。前中明初心无限故所生德亦即无限。非如所喻供具等四皆有限也。后顺释中十二句。初句总。余句别。总得初发心时。誓令众生悉当成佛。佛种不断。非只令得五戒乃至缘觉。别中一心广往下颂应云为。以大慈光遍一切世界。翻前十阿僧祇世界故。二行广。谓为广一切等故。三为知处广。谓得一种智。知十方刹几成坏等。四为知所作广。谓知众生报类垢净。五知刹实体或法性主。六为知众生心乐欲异烦恼轻重习气粗细。七为知众生死生差别智。八为知众生根生熟。九为知心令差别。十为知三世业报智。十一为知佛平等境。上十一句皆所为无限故超彼也。

  二佛子复置此喻下。明知行多刹喻。于中四。初显喻广大。二佛子此下辨菩萨超过。三何以故徴。四佛子下释超所由。初中二。先东方十重。言且置者。置犹止也。下皆准此。后南西下类通九方。总约百人所行世界。二辨超过中。可知。三徴意同前。四报中二。先反显。谓非如彼有限故超也。后为了下顺释中十一句。初一总摄。后所谓下别。于中十句。初五及第七显相即。谓粗妙覆仰小大广狭一多净秽。六一多相入。八微细多少刹体差别无差别。九一中出多多无性。十令知诸广刹尽。问所云为欲了知诸刹即入等者。云何了知。

  答准下颂中。往彼诸刹。今此但是了知诸刹故。喻中知彼能速行者。所往多刹菩萨。非但知彼有限一类有显之刹。乃知尽知种种异刹。及知诸刹无碍之相。是故超彼。其无碍相体德位业用本修因。具如经。前显义门讫。

  第三佛子复置下知劫成坏喻。于中四。初显喻广大。二菩萨初发心下明超过。三何以故徴。四菩萨下释。初中三。一辨东方十人。二南方下类显九方。三佛子此下总结百人。此虽略成坏。实亦该摄住空。释四劫相。具如劫章。二超过可知。三徴意准前。四释中二。初反显初心不齐故。后为悉下顺释。前中可知。顺释中三。初总比所谓下列。后是名下释前为欲知等之意。初中可知。问何故总中云为知世界成坏尽。而别中乃说诸劫长短等平等义及相入等无碍相邪。

  答前总中通标成坏劫。简非成坏者。而别中所显。还知论后坏劫平等义相入无碍相。若尔何故亦说无量无尽劫耶。

  释曰。由为有量有尽相从说故。二别中九句。初长短。如下寿量品说。娑婆界内劫唯短矣。首刹中劫唯长。中间诸分内劫。上下递望。亦长亦短。言平等者。有二义。一准十地论释。长短等虽异。相入义齐故。云平等。二劫长短一多等俱以无性为性故。二一劫者。或长或短。但取其一无数者。即是阿僧祇劫也。三有无佛者。谓如庄严劫贤劫星宿劫等。是有佛劫。从此已后六万三千劫。空过无佛出。是无佛劫。四一多劫有多一佛者。如胜音刹。种种庄严劫有十须弥山尘数佛出。是一劫中有不可说佛。又如颂云。如来无量旷劫行。自然正觉出世间。于当来世无量劫。身应一切如大云。是不可说劫中有一佛也。五量无量劫者。谓胜莲华界已下诸刹内劫。皆可比上为其一。曰可据量故。有限量故。是有量劫也。然即彼胜莲华世界内劫。更无有上可比。曰故无限量故。是无量劫也。六尽无尽劫者。谓诸成坏刹内劫。有尽时故。是有尽劫。彼胜莲华界非成坏刹故。劫无有尽。是无尽劫。七念须劫可知。八劫非劫相入者。劫谓成坏中火等非劫。谓劫前时分。若依俱舍第十二说。百二十刹那为一怛刹那。六十怛刹那为一腊缚。三十腊缚为一牟呼栗多。三十牟呼栗多为一昼夜。三十昼夜为一月。十二月为年。年中分三际。谓寒热雨。从此已后。未至成坏中大劫量已来。虽多时分。怛以年名之。谓百千年等。非以劫名之故。亦名非劫故。彼文云如是已辨刹那至年劫量不同。今次当辨。若准此经十定品说。始从刹那须臾昼夜六时一日五日半月一月一时一年乃至百千那由他亿年。皆是非劫。从此已去方名为劫。广说如彼第三定中。又下文第六十四中。毗目仙人执善财手。令自见身。于诸佛经历年劫。大同前说。又有释云法性为非劫者。虑恐难通。所以者何。若是法性。则不唯非劫。亦非色等一切法故。又亦不唯非非劫等。法性即是一切法故。若不尔者。法性与劫。如何相入。又应但显理事无㝵无相入义。非事事无㝵业用门也。九念须知三世刹内劫成坏空中二。初发心所为事。后发阿耨下能为心。前中念须知广。但显别相。非总结前。犹是同前。于成坏劫。所欲知故。后能为心者。此语令遍前八句中略故。此显前喻所明。但是知一类刹中一类劫。然是有限知有碍知。而初心菩萨誓欲知种种刹种种劫。皆无限量理事。理事体用无㝵。是故超彼不可比也。三释前为欲知言者。谓前总别句中。为欲知言比言应合句句安之。略故不具。此云是名初发心者。牒前也。大誓庄严者。释为欲也。了知一切劫等者。了知智神通者。依通发慧而了知故。此同下第四知尽未来际劫智神通。第四佛子复置下明知他胜解喻。按此中梵本云阿地目多。阿地□也目多解也。译家存略故但云解。文中四。初举喻显。二佛子此下明初心超过。三何以故徴可知。四佛子下释。初中二。先举东方十人。后南西下类通九方。前中二。先广说二人。谓初人一知念类刹中众生胜解。积如是念。次经无数劫众生解。第二人无间知前无数劫所知积如是念后经无数劫知。后次第下略举八展转望前以念知。劫所知后类通九方。总一百人也。明超过中。谓彼解虽多。犹可知边。初心功德难得其际。三徴可知。四释中二。先反显。谓不作齐限发心故。后为尽下顺释。于中二。初总可知。后所谓下别。别中二。初标三章。后欲悉知众生海下依章开释。前中三者。一欲知诸解差别故。二欲知彼差别解一多平等故。三欲得佛果能知差别解之智光方便。后依章开释中。十句分三。初三句开释初章。欲知众生。谓欲知众生海各各差别解无边故。欲知三世三性差别解无边故。略无无记性也。欲知相似不相似差别解无边故。次一句释第二章。平等有三种。一约想。谓此彼见解类同故。二约性。谓此彼俱无自性故。三约无㝵。谓此彼平望俱相即故。虽通三义。前依相即故此句释。后六句释前第三章中三。初一句释前能知智光明。谓智是佛十力智种种解智力。次二句释佛智所知不可说差别解。于中初句内。明六种解释前不可说差别解。一从凡夫至等觉已来所有胜解。皆名有上。二唯妙觉解名为无上。三于所解境。未能究尽。名有余。四解已了终极名无余解。五此彼解齐名等。六反此不等。后句内明十二种。解释前不可说差别解。一谓凡夫及二乘见有为法有和合相故名有依解。二菩萨反彼名无依解。三世出世人同境异解名为不共。四自类同解名之为共。或大小乘人同解缘生故有是共。菩萨解此缘生。未曾不空。与二乘异。名为不共。五缘虚空等境无边解故。名无边解。六缘余一切有限高齐境故名有边解。或执断计常。名有边解。离此见故名曰无边。七缘诸有为名差别解。八缘无为境名无差别。余四可知。后三句释前得佛种种解智之方便。就初句中五。前四别显。后一总结。前四内。一解一切法无性即真故名妙解。二解一一事皆包法界故名大解。三解无量境名无量解。或解难量境名无量解。四无分别慧现证真解名正位解。后一结前四种解等中。得佛无㝵智此即是因。亦名方便。次一句释佛解智知境。种种胜解不同。于中二。先标能知之意。后悉知下显所知之解。有六。一不与诸见相应名净解。二反上名染。三遍知名广。四反上名略。五委照名细。六粗了名粗。后一句释佛解智知境同前。于中二。先举所知之解。后一切下总结。前中有六种解。一解方广至奥名深。然非下乘所测名密。二临事制宜权实善巧故云方便。三凡于一多法门决择。故云分别。四于曾更事。惯习淳熟。不待作意。任运胜解。故云自然。五从亲因生解故。本疏云宿因所发。六从增上缘生解故。本疏云善发开悟。后总结有三。一胜解多类。不可具陈。故总结如细。二解类虽多。悉欲知尽。三结为知尽故发心。

  第五佛子复置下。明知他诸根喻中四。初喻广。二佛子此下明发心超彼。三何以故徴。四菩萨下释。释中反显顺释同前。顺释中总别准前。别中据三业等多分同前。故云广说乃至等。

  第六佛子复置下。明知他欲乐喻。文四同前。

  第七佛子复置下。明知他方便喻。文四同前。方便有二种。一造业加行名为方便。二所作善巧。今此并通。余意准前。

  第八佛子复置下。明知他心王喻。亦兼心所。除此文中前深心所文四及意。并准前释。

  第九佛子复置下。明知他业喻。谓善不善漏无漏等。文。四及意同前。

  第十佛子复置下。明知他烦恼喻。文中四。初明喻广百人准前。二佛子此下明发心超彼。三何以故徴。徴意同前。四佛子下释。释中二。初反显。后为尽下顺释。顺释中先总。后所谓下别。别中二。先以六门别释。后发大悲下总结兼别。前中第一门内文有二。先知。后治知中有三喻。一轻重一对。略辨十种。一五住地烦恼中。前四为轻。障见修道故。后一为重。障大菩提故。二分别为轻。少时顿断故。俱生为重。多时渐断故。三诸断品内。下品道断者为轻。中上品道断者为重。中品道断者为轻。上品道断者为重。同等分者为轻。称境起故。多分者为重。通境起故。五随惑为轻。大惑为重。小随为轻。中大为重。中随为轻。大随为重。六迷事为轻。后智亦断故。迷理为重。正体智断故。七习气为轻。正使为重。八暂起起羸劣起者为轻。多起常起猛利起者为重。九不与邪边见相应起者为轻。反上为重。十现行为轻。种子为重。见修二执皆后断故。约识分别。如理应思。二眠起一对。眠谓随眠即诸种子。起谓现起。彼种现行。三一一众生下觉观一对。谓恶觉观与惑相。一一众生。种种觉观无量烦恼。涅槃说有八种觉观。一欲觉。求可意事。二嗔觉。念欲嗔他。三恼觉。念欲恼他。四亲里觉。忆念亲缘。五国土觉念世安危。六不死觉。积财资养。七族姓觉。念族高下。八轻侮觉。是慢自恃欺人。后治中。谓菩萨于诸烦恼悉欲知者。意在对治。不欲但知而已。第二门中文二同前。前中无明与爱一对。谓发业无明润生爱等。后断中。为断众生结生相续故。须知此。第三门中文二。准前。前中等分非等分一对。非等分。谓于贪等劣境起增上贪等故。等分者。称境起故。后断中。为断惑根故。须知此。第四门中文二准前。前中利钝一对。我我所是利。慢是钝。或我及我所一对。慢通二故。后断中。为觉悟我我所空。故而知也。第五门中文二同前。前中有三对。一颠倒分别与余一切为一对。二根本随惑一对。三身见与六十二见为一对。后断中可知。第六门中文二同前。前中盖障一对。谓五盖。即贪。恚。疑。恶作。睡眠。惛沉。掉举也。障谓二障三障。或二三中但烦恼障。后断中。兼于总别。于中二。先明发心所为。后发阿耨下明能发心。前中四。一非救。二慈护。三令断惑。四令智净。后能发心可知。

  第十一佛子复置下。明供佛功德喻。文中三。一喻据量。二何以下徴。三佛子释。初中二。先广说一人喻。后佛子复置下略说九人喻。前中二。先明供广。后佛子于汝下问答显胜。前中二。先广说东方。后南西下略准九方。前中五。一供具广。谓种种上味等。二供田广。谓东方多刹中佛及众生。三供时广。谓念念如是。乃至经无数劫。四刹行广。谓令彼众生如己供养。五显彼佛灭后供广。于中有六。一造多佛塔。二高广。三多严。四塔各像。五像各光照多刹。六经多劫。后九方略准中一一同前。后问答显胜中二。先问答显供福皆多。后佛子此人下。明前供福比后发心不可为拟。并可知。

  后略说九人中二。先显供福甚多。后佛子此前下。将供福比发心福不可为拟。前中九人展转递望。无数多劫。数量复增。同阿僧祇品内。从无数至不可说不可说中间虽有超然。大方依比。此中如第一人。一念以无数供。供十方各无数佛及无数刹各无数众生。如是念念经无数劫。佛灭度后。造塔供时等。亦各无数。此中无数之言。至第二人。皆增至无量。第三增至无边。第四无等。第五不可数。第六不可称。第七不可思。第八不可量。第九不可说。第十不可说不可说。如第二人。一念中作第一人无数劫供事。第三人一念中作第二无量劫供事。乃至第十人一念中作第九人不可说劫供事。余佛数等准知。又皆以后位一念。望前位极时。则以如是之念。相续至自位极时也。后约供福比发心福不可拟中。乃至少分比前极数。亦不相及。

  二徴意云。彼第十人所供生福数虽不至不可说不可说转。然得供养之福。岂不比于发心少分福邪。

  三释中二。先反显。后为供下顺释。释意。供福虽多。心经有限。发心纵少。少即无限。无限有二种。一事。二理。事谓心境。心为能限。境为所限。心于供具供田。不以数量时劫为限。而以无限为限。由此少福亦无有限。从无限心之所生故。理谓彼福。若多若少。皆是法性相应所起。是故少分亦称性无限也。故反显中云不齐限但为等。顺释中。为供尽法界虚空界等。

  第三直就法说中二。初牒前所校量心。后能知下明所摄功德。前中云发是心已者。简未发时。故云已也后摄功德中四。一摄佛功德。二以发心故下明得果法。三才发心下约时化用。四此初发下显所作无著。初中四。一标三世佛功德能信能知。过现世法已从缘应故可得知。未来法未有故但可信。二彼诸下正明摄德。谓此菩萨闻三世佛功德汝能信受等。文中八句。勒为三位。初四句三贤。谓信受两句同是十住。此中信者。即十住之信。不应劫发十信信故。谓于三世佛所有功德。起深胜解故。受谓于彼领纳心无逆故。次修一句是十行。谓于信受随顺行故。次得一句是十回向。谓以所顺行回向不失能获证故。次知证成就三句。是同十地。知谓加行智解了如故。证谓正体智冥契如故。或正体如前后得名。知成就者。谓因行圆满故。后一句与诸佛平等一性者。能同佛果故。三何以下徴。徴意云。以何义故。此菩萨于三世佛功德。即能信受。乃至能与佛果一体。同此菩萨下释。释中十一句。初一总。余十别。文并同前。不烦更述。

  二得果法中二。先显当得。复应知下明即得。然当得者果佛故。即得者因佛故。摄法同等。因果不离。若因不摄果法尽。则非法性果之因。若果法不全即是因。则非法性因之果。因果之相不一。因果之体不异。如是因果果因。非即非离。镕融无碍。方为法界因果。也前中文二。初四字明能得所由。后常为下明所得果法。就所得法中三。初正显所得。二何以下徴。三以是下释。初中八句。一得果护念令增善不退。二由不退当必得果。三感佛授与自所得法。四与三世同一体性。五修成诸佛助道行。六三世佛力无畏皆成就。七以三世佛不共法为严。八得尽法界佛说法无㝵解智。二徴意云何不说由三贤十地万行圆满得佛果法。但云由初心得。三释中意云。以此初心是万行本故。二即得果法中五句。初一总。余四别。初总云与佛同等。未显所因并别之状故。别说同事一境界者。如问明品及出现品说。二功德者。谓摄度悲定力无畏等诸功德海。三与佛随应现身一多无㝵同等同得法界大智与佛同等。或此后两句合为一事。谓得随机现身一多无㝵智故。

  三约时作用者。谓才发心时。即得此应用故。文中十一句。一得诸佛同赞。二能调化。三能同多刹。四能光照多刹。五灭恶道苦。六严净多刹。七示成多佛。八摄机令喜。九能证法性。十能继佛种。十一得佛智因。

  四明所缘无著中二。初总标无能所著。次所谓下别列无所著境。后唯求下双结无能所著。初中云不于三世业者。即后所列三宝现世世所摄故。了知不离自心性故。离此无少别物为所得。无别少心为能得。次别列中七对十四句。前四后一五对约人法。五六两对约名义。或总约名义。后总结中二。先一句明无所著意意等一切智。后于谓下正双结无所著行。诸法界是差别事境。余可知。问前列中。既云于佛及佛法无所得。后结中。云唯求一切智常不相违。答正前佛无所得。则是唯求一切智也。上来第二解释分竟第三现瑞分中二。初标现瑞所因。谓佛神力故。后十方下明所现瑞。于中。先明动刹瑞。后雨众下明雨物瑞。前中二。初标动远近。后所谓下显震动相。略显如前。广辨如章。雨物瑞中十事音声谓歌赞。

  第四证成分中内四。初十方佛现身证成。于中四。一来更刹量。二有万下佛数量。三显佛名表所说法同说法表名故。四各现下正明现身。二作如是下赞说证成。三我等下引同说证。四汝说此下举益证成。举益证成中二。先明益现世。复有二种。一发心益。二授记益。后我等下益未来。可知。上来明此世界中说竟。后结通十方无尽世界说法中二。先明结通普遍尽空刹内同说此法。后悉以下释遍所由。前中二。初明说处。十二重数内。前十略同阿僧祇品中。从第一百四数后十个数内。后二显无限量。后亦说下明所说所作。能说者名并同。后释遍所由中十句。一由此界他方诸佛威神令十方同说。二由毗卢宿愿。三由为显佛自得法。四由为以佛智照。五由为开实义。六由为令众生证法性。七由为会众闻称根法。八由为开佛所得法本因。九由为得诸佛无㝵用。互望无异法。十由为令众生了事法界无二。上来第一大段长行竟第二大段。偈颂中二。先辨说偈意。后为利下正显偈词。前中十句。一普观十方同说此法之集会显法界法门。法尔如是。不谋而应故。二欲普成就故。三欲普令绝恶业不受苦故。四欲普令客尘敛。显本自清净性故。五普欲令拔去无明住地惑故。六普欲令增普门信证信故。七普欲令知众生三乘根器及信等诸根故。八普欲令知三世一相故。九普欲令观生死即涅槃故。十法慧自欲增长无漏善根故。故说此偈也第二正显偈词中。总有一百二十一颂。古来诸德不判此文。唯本疏有科。然望前长行解释分中三段次第。此乃翻彼。从后向前。谓初八十二颂。颂前第三直就法说文。次十方国下一十五颂。颂前第二诸喻广说文。后发心无㝵下二十四颂。颂前第一叹问深难之。初中四。初五十一颂。颂自分行满。次欲得下二颂。结归初心。次无量下二十八颂。明胜进行满。后菩萨下一颂结属初心。就初自分行满中。分为十二节。初三颂。颂前发心充满十方界。第二颂。梵本云。尽虚空界如法界。充满世间如佛法。一切遍行。如诸佛刹世不退故。随入十方国土下三颂。颂前知一切世界成坏等。按梵本云。菩萨常修最胜行。依细无依不可说。于诸佛智见无厌。彼能随入法海流。三哀愍五趣下三颂。颂前为不断如来种性。四诸趣差下五颂。颂前知众生心行诸根及大愿供佛等。五其心清净下三颂。颂前知法甚深智。六菩萨始发下四颂。颂前发心即能说法调伏十方众生智。七菩萨具足下三颂。颂前得三世佛智慧光明。八为令众生下五颂。明忍苦说法体用行。九十方世界下六颂。显供佛请法证理起用。亦即颂颂前现成佛等。十菩萨所得下七颂。颂圆满成果用。于中第四颂。按梵本云。身满诸刹勇猛土。放胜光网遍世间。普照众生阴闇冥。如龙王雨演大法。十一一身示现下四颂。明身心广大。亦颂前一身无量身等。十二能所分别下五颂明绝妄契真。颂前等真法界等。二欲得最胜下二颂明结归初心者。前深广大功德海。皆此初心之德。是故勤令修学。结结己所说。三明胜进行满二十八颂中分八。初二颂。明三种世间无染行。二其心广大下两颂。明悲智深广行。三无量难思下四颂。明请法严土知根说法。四无量无数下四颂。明定慧自在知劫修短。五众生是严下六颂。明知佛十力自在德。六菩萨于一毛孔下四颂。明见三种世间如因陀罗网。七如是大智下三颂。明顺佛普供闻供欢喜。按梵本云。如是无畏诸菩萨。次二句同汉本。第四句。梵云。于如来所获大喜。次一颂。梵本云。变身种种无量亿。现前供养十方佛。示现最胜神通力。佛所行处皆随往。八己护如来下三颂。明定慧信悲无著深胜。于中第三颂。梵本云。彼得广大哀愍竟。于诸众生同己相。见己除妄倍精勤。行空无相等虚空。四菩萨发心下一颂结上诸德。皆发心功德量无齐限故。赞述难尽。上辨前直就法说竟。第二大段颂诸喻广说一十五偈中。文显可知。然第十颂。梵本。世间种种惑业转。由此三业恒相续。彼诸边际有尽穷。胜菩提心无限极。第十一颂。梵本云。云何解脱业烦恼。发心供养如来故。烦恼既离业亦除。哀愍三世皆令孔。

  第三大段颂叹问深难二十四偈中分二。前二十三颂正颂长行。末后一颂举益劝修。前中分十。初三颂明发心深广。颂前甚深及难趣入。于中初颂。梵本云。菩提心谓无著际。一切有量此无量。到众生性菩提岸。一切智智最胜力。次颂。梵本云。菩提心等虚空界。生诸功德如法界。所行普遍同真如。一切性离犹善逝。二一切能舍下二颂明行广大。颂难知。三三世一切下二颂明德门普。颂前难知。四菩提心下二颂明初心成佛。颂前难信解。于中。第二颂内后两句云智慧等者。梵本云。智慧无著应供尊。根本皆由发心得。五一切独觉下三颂。明能出生世出世乐。颂前难证。六往佛无㝵下二颂。明智日行月德海净空无不圆满。颂前难行。七普发下二颂明行愿圆备。颂前难通达。八了法自性下二颂明深广同佛。颂前难思惟。九如众生数六二颂。明以住佛家必得佛智设经多劫说德无尽。颂前难说。十众生心行下三颂。颂以能出生三世界及世间乐是故心尘虚空不可比量。颂难度量。二末后一颂举益劝修。初发心功德品释竟。

  明法品第十八

  将释此品。四门同前。

  初中二。先得名。后释名。前中按梵本云。达摩阿噜迦娜忙钵里勿多。达摩法也。阿噜迦光明。娜忙名也。钵里勿多品也。名品相逼。随方语如经前第一记卷初说也。然总云法光。依摄大乘。略叙五说。一依无著。总相释云。法光明者谓大法光故。二世亲释云。于名句文身。能缘之心。分明记故。名法光明。此约明记教文。三无性释云。显照行故名法光明。如善诵习文字光明。此据智用。明照行法。四梁摄论云。以能照智名光明。此论虽亦世亲同本。或西域自有广略别行故。此异尔。前约心缘教分明记忆。后约能照教智。五有释云。后得所知所现相分名法光明。此释菩萨后得智能照能现二教法故。名法光明。谓照佛说本质教故。自识显现影像故。今此品各望前诸说。虽各无违。契理符文。无性梁论二释稍现。所以者何。以此胜进趣十行故。行要赖智明照教故。故问中云。彼诸菩萨。于佛教中云何修习。令诸如来皆生欢喜。

  后释名者。若依无性。则法是行法。明是能显照心。谓于教明解。则今所修行三轮净称法性。此即光明之行法。依主释也。若依梁论。约智用。通于教行。亦皆依主也。

  二来意者。前明十住自分行之胜德。今辨十住趣后方便。故来也。

  三宗趣者。以修习胜进趣后方便为宗。务成后位为趣。

  第四释文中三。初请说分。二尔时法慧下正说分。三时法慧下结说分。

  初中二。先长行。后偈颂。前中二。初牒前自分行。复彼诸下问后胜进行。前中二。初经家据能所问人。后菩萨下正牒前品所说。前中进慧问者。表问胜进行教。法慧答者。表说行法慧光明故。牒中七句。初一总举前初发心成无量德。后六别辨。一大誓严心。二乘无碍法界智乘。三得位不退。四无生解成多背生灭蕴熏无生蕴种。五生佛种己分同佛体此即摄受。六既体分同佛则定当圆满。

  二问胜进中二。先问所疑。后一切菩萨下请说。前中二。先问所成行体。后复次下问行所成德。前中二。初十句别问。后佛子下结请。前中。初云彼诸菩萨者。牒前初发心菩萨也。云何修习者。问令诸佛喜能求前德之所因。据后答意。由住不放逸等故令佛喜。即后由此成前品中所说功德。余准应知。问其云何修习。岂非别是一句。下答中不放逸是耶。

  答不然。若不放逸独是修习。下诸十十句应皆非修习。何故文云复有十法令佛欢喜。有十种法。令诸菩萨速入地等。皆此说邪。二由巧成福慧速入十地。三由十度令所行净。四由成就众生无厌愿满。五由愿满得普见佛等广无尽藏。六由得无尽藏福具悉净能随应说法。七由说法利生时自增义利故。不舍诸度具严净十度行。八由不舍诸度。住大愿乘。随所念众生。令增净业。出使解脱。准梵本中。随彼诸菩萨者皆为说法令解脱。九由菩萨说种种法度众生智故。令三宝不断。十由绍三宝故。所行无生与方便慧相应。皆回向菩提。无空过者。并如下答中具显。后结请中二。先结。后请。谓先结前所问何方便得。后请随问垂哀宣说。

  二问行所成德中三。初问行成因德。二及余无量下结因成果德。三于诸如来下守护正法德。初中准下答中。粗相分为十二句。云如诸菩萨等十一字。贯通诸句。言灭除等者。此有两释。一云问断迷理迷事二种愚故。一云问断见修惑障故。二问降魔故。三问制异道故。四问究竟道所断微细垢障故。五问策励诸行所依故。六问修净土离诸难处故。七问大智境云何净故。八问成就菩萨七法。九问菩萨庄严六事。十问知佛三种功德。十一问佛所行境。十二问三随佛事随乐现土随根说法随时说法。并具如下说。二结因果成论中有二。先结因。后疾与下成果。前中心结前所说成满。不可更一一说故。总结云。诸行诸道诸境界皆满诸行是助是菩提心是正道境界是所变。后成果者。由因满故。疾与果齐也。三守护正法中二。先明守护行。后于一切下明守护益。前中三。一开演守护。二摧敌守护。三令久守护。并显可知。二守护利益中七。一王守护。二世间敬善。三诸佛护念与灌顶。勘梵本云。一切如来共所护念。同灌其顶。四菩萨爱敬。五长无漏善。六能演深法。七持法自严。并显可知。后请说中云所行次第请依问说故。

  二偈颂中十一颂分四。初一欢说者复。次一颂前所说。次三半颂前十一句所修之行。后五半颂前行所成德。于中。初三半颂前十二句因德究竟。后二颂前守护利益。于中。前五句颂三守护。后三句颂利益中菩萨爱敬得善根长自法。余略不颂。

  第二大段正说分中二。先长行及偈颂。前中二。先叹问许说。后佛子菩萨下正答所问。前中二。先叹问。后谛听下许说。前中二。先赞问所为。后佛子下赞问者德。前中二。先赞。后问于下结问。前中云善哉者。所为广大善中极故。饶益者利益也。令修善因故。安乐者令得乐果故。慧利者双显利安故。广释利安。五种差别。如前净行品记中引佛地论第七卷说。多所者广故大故。哀愍等者悲怜人天。恋少妄乐。失真常乐。长流转故。后结问可知。二赞问者德中五句。一住无所住故。云住实法。二由住此实得无功用勤故。云发大精进。三由得无功勤故。不可退转。四由不退故解脱粗重所缘等缚。五由离缚无障无智明净故。问同佛也。

  二许说中三。初明诫邪勤发闻思。二慧。次我今下显对尊卑己离我慢故。推功于佛。

  第二正答所问中二。初答前所成行体。后佛子菩萨摩诃萨下。答后行所成德。前中二。先牒前起后。后佛子下正答。前中二。初云菩萨已发一切智心者。牒前问中菩萨初发一切智心也。后应离下起后。谓菩萨既已发心自分事讫。更求后位。须起加行。加行虽有众行。唯不放逸为本体。即精进无贪嗔痴故。云应痴暗等。守护之言。通无贪嗔也。

  二正益中依问次第答即为十段。唯颂修习属不放逸。

  就初段答修习不放逸令佛欢喜行方便中。有五十句分二。前二十明令佛欢喜。后三十句明正令佛欢喜行。就前二十句中二。初十句正明不放逸行。后十句明由不放逸得清净德。前中四。一总标。二徴数。三别列。四总结。初中。云各不放逸者。一释如前。一云远离耽着五欲。名不放逸。二徴数可知。三别列十句中。一三聚净戒广故云众戒。然不放逸行持戒为本。故先举也。二不同凡夫行故离愚。不同二乘行故净菩提心。三好行真实。四进修无怠。五设心欲退。即自策言。我自发心。无人劝抑。如何得退。六有两释。一云在家凡夫者。不求出离道。多造不善行。出家凡夫者。虽求出离。与有漏相应。一云无问在家出家。但造顺流转行。皆名凡夫。不可亲近随放逸。七所修行唯回向菩提。八修大离小行。九修善相续。十常自观量力而行。不令过分。四总结可知。

  后明由住不放逸得十清净德中四。一牒前知后。二徴可知。三列中。一言行相应。二忆识宿念故。三住深等持。四求法无倦。为成闻慧。五随同观察为成思慧。六依定为成修慧及通。七舍胜劣等见。八利物无漏。九敬菩提心。如下文说。弥伽闻善财已发菩提心。遽即下座。五体投地。敬礼善财。散华供养等。十恭事师友。四结可知。

  第二后三十句明正令佛欢喜行中。分三。初十句结前生后。即初成行相。次十句中成行相。后十句终成行相。初中二。初句中云佛子至不放逸者。结前方便行成也。后发大下生后。并是正令佛欢喜行也。于中。一先由精进等。成不放逸。令后由不放逸更加勇悍故。云大精进。二由敛摄诸根得正念。三由心不乱胜乐现前。四由胜乐修行不能已。五由称理修离着。六不以深而不动习。七证不二方便。八慈悲转增。九顺了无尽门法。十由前所行称顺佛心。故令喜也。

  次中成行相十句内四。一标数辨相。谓前门初成。次显中成故。云复有十法。令佛欢喜。即是行成就相。二徴数可知。三别列中。一谓前虽发勤。若不至中或容有退。令既至此。故不退。二于求法护法。㧞苦众生。不惜身命。三不求财利称名赞美亦为供养故。四会事归理。谓知五蕴无性故。五普证事事无㝵法界。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故。六有两释。一约四相。谓知一切法无常苦无我寂静。庄严论第十一中。名曰法印也。优陀那菩萨藏经。名四法邬陀南。邬陀那此名为印。亦标相。如说无常是有为法标相。苦是有漏法标相。无我是一切法标相。涅槃寂静是无为法标相。亦可印是决定义。谓凡诸有为决定无常。凡诸有漏决定有苦。凡所执我决定无我。无为理性决定寂静。若广分别。如优陀那第二善戒第七地持第八瑜伽第四十六。今此为显明为等法知无常等故。得离四倒。于常等相。心无倚着。一云此中不但离凡夫倒。亦离二灭无常乐倒法。蕴处界等本不曾生。更有何灭。若见有灭则见有生。故无常等观亦是颠倒。以此无生印。印一切法。决定知无性故。能观心无所倚着。七大菩提愿饶益有情愿。如回向品中所有诸愿及初地中十大愿等。八忍谓胜解。胜解与智。照达真俗。不二而二。二而不二。名清净光明。九观自善法及佛众生。不见多少有异。法性善根平等有故。十无所行而行故。四结可知。

  后十句终成行相中四。一总标。由从中至终行相淳熟究竟故。云复有也。二徴数可知。三别列中。一勤及三善根。二照法实性。三无缘与乐。四无缘秡苦。五观事行以合理。六依法性而行事。七八九十是愿方便力智等四波罗蜜也。此上十句皆云安住者。显行相至此淳熟不退故。

  第二答入菩萨所住处问者。以此观能速得入地。于中三十句分三。初十句明起入地行。二后次下十句明住地观修。后佛子下十句明地要胜。初中四。标徴释结。初二可知。三释中十句分二。前三句自分行。一具资粮。二成加行。三自悟不由师。后七胜进行。一近善友为起行缘。二须自策。三行称佛心。为佛摄受故。云住神力。四无解缘倦。五有两释。一云深心鉴真彻事利智照事达理。以此鉴照为自庄严。一云重修以深厚大悲磨莹以明利智。斯即大乘自庄严也。六由于诸地法门心不住着故。速入地也。七无性观门。是诸佛善根方便。此方便体与三世佛同。四总结可知。二次十句明善安住地修观法。文中二。先十句直辨能所观相。后悉善下逐难重显。前中二。先一句总明能观。后九句别列所观。前中二。先明修观时分。谓创得入地住时。不可后时方顺安住法故。后正标观心。谓善观察应是观向。后别列九句中。皆云随其者。以此一一句。通显十地。一一地中中法门相望各别故。智慧各别故。乃至所得各别故。一法门者。谓随地相得果等法。于佛菩萨所。闻已观察故。二甚深智慧者。谓地地中根本智故。三所修因者。此有二种。一通行。谓十度四摄等。随地有胜劣故。然言随也。二别行。谓若当地净治地行故。四所得果者。谓调柔摄报等地地别故。五境界者。所化众生多少异故。六力用者。谓处非处等十种智力故。七示现者。谓所作及力既各不同。对彼变现故亦别也。八分别者。从前地转入后故。九所得者。此通二种。一于佛菩萨所。得闻法故。二于地地中证说得如故。此段文。同初地中菩萨住地行故。彼云菩萨住于初地。应从诸佛菩萨善知识所。推求请问。此地行相及果。无厌足为成就。此地亦应推求请问。第二地行相及果乃至第十地相及得果。善知诸地障对治成坏相果。得修地法。清净转行。处非处殊胜相不退转净。谓治一切菩萨地。乃至转入如来地。由此故地行不断。乃至入第十地不断。如商主预须知前路安危事云云。

  第二逐难重显中二。先释前善观察。后如是知下明观察利益。前中谓观诸地法门等九句。诸法皆不离自真心所现。既不见有别体性故。云无著名善观也。后益中三句。初句应安第二。第二应置第一。所以然者。此观已是八地初住心故。于中。初二句牒前。后一句显益。谓由智唯心理。则能于地善安住也。

  三后十句明地要胜中四。一标。谓思速入地。二何以下徴。意云。地有何要念远入邪。三释中三句。一以入地至住。则能成前随诸地观察所有功德。二以具功德故能入佛地。三至佛地故能广作佛事。谓十身三业满法界。遍十方。尽未来。重重无尽如因陀罗。世界时处中利乐无断。四是故下结前思惟宜应速入五句。一常勤修。二不息。三无疲。四以所修德自严。五结入地。

  第三若大行清净问中。有二十句。初十句行成出障故云清净。后十句由行净因。得胜法果。前中。一标起可知。二何下徴数。三者下别列十句。即是十度。一施满足意自他俱悦。二护戒坚净。三忍力无限。四勤修无退。五伏沈不迷。伏棹不乱故。知得正念。心一境性也。六无分别慧。善了诸法。七善巧修行无偏住着。八大愿坚固不可动摇。九运生之力无有疲厌。十佛及众生智了同体。此中初句五七各同十行。余并全别不可指。复次有文。具显十度句。佛子下总结可知。

  后十句中四。一牒前起后可知。二何下徴数。三一者下别列。一多佛护念他方显多。又他方尚护自不待言。二同类中为上首。三堪受佛加。四所在皆逢善友为怙。如倚赖父母。五常修行勤及三善根。六了有为法实性。七住无缘拔苦。八能起思慧。九能起修慧。十知佛化物权实善巧。四佛子下总结。

  第四大愿满足问中二十句。初十句起胜净愿。后十励志念溺。又前十起愿。后十满愿。前中四同前。初二可知。三列中。一愿度生无倦。二愿具修净土行。三愿重心事佛。四愿护法不惜身命。五愿随智所观净土即能身诣其中。六愿与诸菩萨。同行法性善根。互望无碍。不即不离。七愿入定无相无愿之门。以此了诸法。八愿得不空三业。九无障㝵愿。彻穷未来际。利乐众生无尽期故。又是十种如金刚大乘誓愿中第八愿也。又是十种愿无㝵用中第八于一切行菩萨行而大愿不断也。十愿具生了普因。谓普贤行生因也。净治等了因也。或行普贤行即是净治。一切种智门门是方便义也。四总结可知。

  后十令愿满中文三。谓标徴列。列中初五自行。后五利他。前中。一行心无厌令愿成满。二大誓自严。三念胜己者愿力所作。四普愿众生生净刹。问菩萨何故自不愿净土。愿他生邪。答菩萨行法。法应如是。所以者何。若不愿他生净土。则利他行不成。若不自愿生秽土。则大悲行不立。五乐修行海长时无间。后五中。一愿普成熟。二为成熟一一众生。各经一劫不觉疲倦。三于彼一切劫。具受三恶等苦。无暂厌悔。四亦不暂起贪乐之心。五勤护法护教理行果等。

  第五答护菩萨藏问中四。一结前生后。二何下徴。三所谓下别列。四佛子下结。初中谓由前行愿蕴积成藏故。唯十句更无成满也。二徴可知。三列中。一见佛。二持法。三解释教理。四悲普。五多定。六来欲乞皆与。七辨无㝵解。八护得五通变现缘境等业用皆无尽故。九住一切时。梵本中名无边佛威神守护无尽藏。十入一切处。四结可知。

  第六答随所应化常为说法中三。一菩萨得是下结前生后。谓蕴福智摄众生故。二佛子菩萨下徴起。三所谓下别列。于中有三十句。分二。前十五句教离过。后为说法时下十五句教起行。前中二。初十四句别说。后菩萨下一句结随应说。前中二。初四句明知根器。一知所作者宜作何事。二宿因待何缘发。三知心行念处。四知希望所好。后十句正明教离过。一贪虽通色等一切。今此且据粗显色。欲对治故说不净。广说五种。如下十藏品中说。二嗔能加害。慈能与乐。正对治故。三痴等者。痴是邪痴。观察是思择。谓为彼不信由惑起业由业感果者。说十二因缘。令观察故。四为说等者。谓前三句约三毒重者。且为说对治烦恼。未堪为说成胜智法。今此等分三毒轻故。方可为说无性观等。释多贪等分名。具如杂集第十三说。五知三界无乐则不复受乐生死。以人天中乐皆变异受行所随故。六处所者有二种。一身所依处。即乡邑舍宅。乃至乐着阿兰若处。二识所依处。即所依身。于此二处而乐著者。皆由不了空寂之理故。此为说令不乐着。七为说怠惰损勤行益。八为自高陵彼者。说一切众生蕴处界平等无异。九易知。十为乐事寂者说理寂法。

  后教起行十五句中亦二。先五句明说法仪轨。一文有位次。二义无差错。三于前后理皆以智照。四于无性印或法殟柁南。皆审称顺。五行位徴着次第为说。后十句正教起行中。一令于所说行门生信。三简知根性令入佛教。三令证理。四令断法爱。由贪相应故。五令除二执。六令识真佛不离自心。即是常念。七令知说法声实性。八令悟名句文如彩画空九。令知法喻相应。十令悟佛果智大用。

  第七答恒不舍波罗蜜行问中二。先牒前利他行时即成自利行。后是时下明自利行时即成利他行。而此两文。说虽前后。行则同时。故云菩萨为众生说法。则自修习增长义利。不舍诸度等。义利者。如前释。不舍诸度者。二利行同体不相舍离。但所望异故。波罗蜜道者。度行通至佛果故。二行同体所望异者。即前所明。随其所应为说法时。令彼益故成利他行。此即法施成自利檀行。又法施离悭。成自利戒行。又法施忘怨。及谛察胜解。成自利忍行。又说法无倦。成自利勤行。又说法之心专一法性。成自利禅行。又说法时念念思惟。思慧增长。成自利慧行。又说法时不住空有。随机所宜皆善巧故。成自利方便行。又此说法称十尽愿。成自利愿行。又此说法心是无杂染力。乃至第十加持力等。成自利力行。又此说法智。能知所化者心行烦恼。乃至知佛智觉法界门。成自利智行也。后明自利行时即成利他行中。具显十度。即为十段。一一段中二。先明行相。后结度名。就行相中。皆先约事。后约理。然事与理。说离前后。行则同时。

  就初施行相。先约事中。谓身命财法随求即与。则无方来乞悉能满意。后而无下约理。谓达三事空故无所著。后结度名。云是则能净等者。谓若但事行而不会理。或但观理而不行事。则不能净波罗蜜故。下诸结名。并准此知。虽自利由说法利生即利他也。

  二戒行相。先约事云。具持众戒者。三聚清净无缺犯故。后而无下约理中。谓三轮净故无所著。无著故我慢息。谓菩萨不以自具持戒见他不具陵彼自高故。持戒虽是自利。由菩萨戒要必法施方名具持众戒故。此即为利他。结名准知。

  三忍行相中。先法。后喻。法中。先约事者。谓为怨恶憎嫉打骂割截等处。与观善无别。等为说法。后于诸下约理者。谛察怨亲平等性故。高为说法。初无有二。后喻中普截善恶无分别故。忍虽自利因。次说法则为利他。后结名可知。

  四勤行相。先约事中三。一利乐勤。谓遍策诸行。亦普劝发诸行亦普劝发诸有情故。二诸有下如行勤。三勇猛下被甲勤也。后于诸下约理者。谓于三勤所生善根。离有无相。离有故不取。离无故不舍。由此佛因行满足。因行是果之门。门是方便。结名准知。

  五禅行相中十句。先科。后释。前中四门。一三禅。二事理。三因果。四禅支。及初三禅者谓十句中一二三六七九是现住法乐禅。由得真三昧乐。不复贪着世间轻安虚妄乐也。余亦并是正在定故。五十两句。正是引生功德禅。兼饶益有情禅。现通威佛皆非为己故。余唯引生由定能令生多定故。令知定境故。了知不违无生印故。二事理者。谓十句中三九两句约理。余皆约事。三因果者。前九皆因。第十是果。四禅支者。十句中初一句及第三句内下半是对治支。第二句及第三句内上半是所依支。正思惟即是心一境性。不住不出。即是无生行相。唯遮诠故。后七句是利益支。依小乘及大乘权教八定支分名体。与此不同。灭受想定名同体异。或名名皆同。而对治所治依。利益并别。谓对治一切惑障。非唯静虑无色等障惑。此唯约修位所断所知障说。由得灭定者。非见道故。地中不断烦恼障故。前八亦据此人说故。若依融摄。位地不定。此中所依即无生定。萨遮第五亦同此说。对治利益如文可知。

  后释文者。一由观五境无无自性故。不复贪着。二依九定作无生观。从初禅为首。乃至非想及灭尽定。按次入出故。云次第定。简异逆顺。超越为名。九定具如萨遮中说。静虑无色四相分别。如杂集第九。广显九定。如别行章。三正思惟及不住不出等。如前可知。四从无生定出生多定。起信云。得此真如三昧。能生无量诸三昧门。五从前多定。各起多通。六出入九定逆顺自在。显淳熟。谓从初禅入二禅。乃至从非想入灭定。如是名顺。从灭定入非想。乃至从二禅入初禅。如是名逆。七由无生定。入余一等持时。即入多等持。以无生定是一切定根本故。八由无生定故。观一定境时。即知一切定境。九在无生观时。能缘观智。与余一切若事若理等持等至观智不相违。以彼一切不离此故。智即是印故名智印。印定诸法本不生故。无性摄论第七云。静虑定名等持。无色定名等至。又心一境相名等持。正受现前名等至。十由此定即是佛体故。依此所作皆称法界。是故能令速证佛位。结名可知。

  六般若行相中八句。先科。后释。前中三。一因果。谓前七修因。后一成果。二理事。谓五六两句约理。余皆约事。三三慧谓初三成闻慧。次一成思慧。后四修慧。问宁知此八句初四次二后二。非是加行正体后得如次邪。

  答此若具三。不应更说第十智度故。无性释论第七云。若说十度。第六唯是根本智摄。若立六度。通摄三智。后释文者。且依三慧。谓闻中初句内有二义。一正成闻慧。二句思为因。谓闻已记持故。前句闻慧胜缘。于中二。谓近及事。后句闻慧胜因。亦二。谓乐及无厌足。无欲乐不能听故。暂闻则已。慧不生故。思慧中先简非。后显正。谓简独觉。及不随所闻。妄思惟故。后显正者。谓如理故。后四修慧中。初两句正是慧体。上句离妄。下句称实。后两句慧用。上句知佛行。下句入果。结名可知。

  七方便行相中十句。皆显悲智善巧无所住着。名为方便。文中。先科。后释。科有二相。一分二方便。谓四七八三句明回向方便。余七句明拔济方便。若依本业缨络下卷。因果亦有三方便。一进趣向果。二巧会有无。三一切法不舍不受。属当可知。二分理事别。谓四八九句约理。余约事。后释文中。一巧匠化世。如贤首品云。若见世界始成立。众生未有资身具足时。菩萨为工匠。为之示现种种业。乃至广说。二导利忘疲。三称机现形。四行净三轮。五现漏无漏行。六不住涅槃。七不住生死。八观诸所作皆无作作故。云善观。九为物现严。非自爱着。十入趣受生。结名可知。

  八愿行相中十句。分二。谓三四五十等四句明求菩提愿。余之六句明求利他愿。且依一相理实皆通。又一一皆至无余。故云尽也。依本业经。愿有三种。一自行。二神通。三外化愿。文可知。文中。一利生尽愿。二严刹尽愿。三供佛尽愿。四了法界尽愿。五修法界行尽愿。六尽来际住愿。七知他心尽愿。八悟有支起灭尽愿。九现净土尽愿。十证佛智尽愿。此十中。前九修因无余。后一成果无余。结名可知。

  九力行相中十句分三。初句思择力。后九修习力。依本业经。通力有三。谓报通力。修通力。变化通力。文中。初二句报通力。第九句修通力。第十句变化通力。或第九第十句俱通修力变化力。加持亦通通报力所摄。余句或是三力因缘。或三力所起。准知。十中。一观心净明彻见法性曰深。离有无见云无杂染。二信心彻理曰深。深故邪师教不能伏。三不见有拔苦而拔。故无疲厌。四不见有与乐而与故。所行平等。五义持无忘。六巧说称机。故令欢喜。七三轮离相三空圆满。唯显了教故严大乘。八无障㝵愿。彻穷来际利乐无断。九神力具故出多变现。十闻教不信不解不受者。神力加持令信解领受。结名可知。

  十智行相中十句分四。初七知众生心行。此成就有情智也。次一句知诸法实性。此受用法乐智也。次一句知佛能随化力。此成就有情智。后一句菩萨自悟法界智。此受用法乐智。依本业经。智三种。一无明智。二一切种智。三变化智。十句中。初四句是无明智。三毒中无明为本。智知三毒。智从本为名故。余皆一切种智。或第五句是变化智若广分别十波罗蜜。如别行章。

  第八答所念众生灭令得度问中三。一结前起后。二堕恶下正明化度。三如其下总结。初中二。前三句结前。后住大下起后。前中三句。各通牒前十度。初云清净者。谓修前十度时。皆净三轮。离有无相故。并结名中云。是则能净等也。二圆满者。谓修前十度时。皆二利圆满故。包融圆满故。十度圆满故。因终圆故。三不舍者。谓修前十度行时。如救头然。曾无暂舍故。后起后者。谓今随昔日创发大心。请一切众生誓常度脱。故云经大庄严乃至云而得度脱等。言住者。正住在修行也。大庄严者。大誓愿也。菩萨乘者。悲愿相应运生也。随所者。顺昔愿心所欲度生。皆为说法令解脱也。念授邻近同在别境。理实是欲希望度彼。亦可随昔愿心所请度者。明记不忘故云念也。梵本中云。于菩萨乘。住大庄严。随所请众生。成为开示。使集诸善根皆令出离。

  二正明化度中十句分四。初二说离苦难法。谓为将堕苦趣常生难者。语令知。使忏悔。若不尔者。纯苦趣中。无暇闻法发心故。若随值菩萨。闻法能勤。非难中故。或现堕苦发心。在难能勤。所以者何。除无间狱。余容有故闻法。后答难中有故。次三说离增上三毒法。谓于劣境起增上烦恼故云多也。初云示无贪法者。谓说不净观故。说无生观故。二令行平等者。谓说违顺境性无二故。三为说缘起者。谓说十二有支相缘故起。即显流转。非自然胜性等起相缘故不起。即显还灭不待缘灭。性自灭故。由此令离断常等见着。次三说三界出离法。初教离欲者。谓欲界爱恚。及因爱恚所起十恶。教以寻伺对治故。得离欲界。或说所治无恚或说有五。谓一贪寻恚寻害。二忧。三苦。四犯戒。五散乱。二为说毗钵舍那者。此有二种。一者静虑。虽定慧均。然是定地。恐其滞寂。但为说观令离色界。二者由彼未闻无生观慧。依有漏定。粗治过患。狭粗利益故。此为说无生观慧。令知惑源。得究竟益。永离色界。三为说妙慧者。此亦二种。一者以彼无色定多慧少。恐其滞寂。说慧令均。使离无色。二者妙慧。是无生慧。谓彼所持取相细根。令出离故。后二随乘根性。方便为说初教。二乘寂静行者。此有二种。一者随彼小根。说远离行故。二者因彼乐乘方便。为说一切诸法本来寂静不生不灭。后为乐大说十力广严者。此亦二种。一为权大乘根乐三身佛十力境界者。乘方便为说十身佛十种大力那罗延等广大佛事。引令入实。二为乐实大乘根。直为说佛十种大力广大庄严。令得增进。

  三总结中二。初结本誓愿。后菩萨具足下。结问中度脱。此中准梵本。一切众生下脱一句。云是名住大庄严。余并同也。

  第九答前绍三宝种使不断绝问。谓菩萨有知根知法巧化之慧。令所化者成闻熏种。生正觉牙。成佛说法。度诸众生。成菩萨声闻僧。由此能令三宝不断。就此文中三。先牒前起后。二何下徴。三菩萨下释。初中牒前菩萨有知根识法巧化之慧亦即是后徴释之处。二徴意云。菩萨但能说法度生。何以能令三宝种不断邪。三释中。明四重三宝种不断相。于中。前三别辨。后一总显。就前别中。初三宝内佛宝。云教诸众生等者。谓菩提心是佛体故。此有二义。一者菩萨自己发心得佛体故。续前不断。复更教他发心。令得佛体。胤后不断。后后皆尔。为不断也。二者诸佛无师无㝵智。具在众生心中。众生不觉。菩萨教发大心。则佛智显现。后后皆尔。为不断也。法宝。云常为等者。谓菩萨。自于佛菩萨。闻正教理。今复为开阐教理。如是展转。后后相续。为不断也。僧宝。云善持等者。谓菩萨自持教。无违事理。教他亦尔无乖违。是和合也。次三宝内。佛宝。云悉能等者。二种。一谓无障㝵愿。彻穷来际。利乐不断。不同二乘趣无余依究竟永灭。赞发此愿故。二谓求菩提饶益有情愿。谓菩萨行海皆应以愿回向众生成大菩提。赞发此愿。则种性成故。法宝云分别等者。谓此菩萨自闻因缘无生方便。而得证悟。今复为他说其无生证悟方便故。僧宝云常勤等者。谓于菩萨众中。三业互敬。戒见施同。由此成佛。当还有僧故。后三宝内。佛宝。云于众生等者。谓佛昔闻教等流无流熏种成佛。佛令菩萨于佛熏种亦尔。今便为他。无倒宣说。令人众生心田成佛可之种故。法宝云护持等者。初句通护三法不断。谓证理为护理法。持教为护教法。修行为护行法。若兼下句。则唯教行以护教行。容有身命之难故。由佛证理。得成教化化菩萨。菩萨证理成佛教化众生。亦令证教行展转不断亦尔。僧宝云统理等者。谓菩萨自依一味之法。后以此法。摄仰大众。令皆随顺。为和合不断。上来别辨竟后总显中。持三世佛戒者。谓由戒得佛。由佛有法僧故。菩萨前后亦如是。故不断也。

  第十答善根方便皆悉不虚问中四。一明由绍三宝种故三业无暇。二无暇故下明由无暇得不空三业。三菩萨如是下明三业不空自利相。四若有众生下明不空利他相。初中二。先结前。绍三宝种。后一切下生后。生后中二。先标所行无失。后随有下释无失所由。可知。二明得不空三业中二。初牒前。后所作下起后。起后中三。初明所行无谬。二皆与下释无谬所因。三末一句结成不空。三明三业不空自利相中四。初牒前标后。二何下徴。可知。三所谓下依标释十中。初四依正严谓三业及土。于中。前二后一利他故现。现身说法严土摄生故。第三一向自心定故。次四句明摄化严。一放光警觉。二摄众集会。三现通令信。四授法令解。后二现佛说法严。四菩萨成就下结不空自利相。四明不空利他相中。有法喻合三。法中见闻等。略举十事。余并可知。上来答所成之行问竟。

  第二大段答行所成德问中三。初明心行成因德。二佛子下明结因成果德。三于无边世界下明护持正法德。

  初中十二句一一内有二。皆先释后牒。准法应合。先牒后释。文虽左右。于义无违。如云摧魔以慈。或曰以慈摧魔。就初句中。勤加修习四字。冠下诸句。谓牒问云勤加修习何法。以灭痴闇。乃至勤加修习何法。随所应等。释云。勤加修习。以智慧明。灭诸痴闇。乃至云以往昔誓愿力。随所应化。现净土。转法轮。度众生。所谓初发大心时。即发此大悲无障㝵愿。此即便显初后二句竟。二云摧魔以慈者。自心先能调他故。三制外以福慧者。智以理制。福以威制故。四灭心垢惑以金刚定者。无间道时。烦恼所知二障种永断无余。五集善以进者。精进遍策众善行故。六以净土善离恶道诸难者。净土业成自无三恶八难故。七以无著慧净智境者。心离执着。智障净故。八以方便智出生菩萨诸地等者。方便智有二种。一种一加行位智。为十地方便。能生十地故。二善巧方便智。此通资粮及十信智。于真俗二谛。巧镕融故。依此智慧。出生七法。及令清净。准前问中。此脱总持令清净者。治谓其障使纯净故。九以一切善法成满诸佛净土等者。谓佛依正报因遍修众善。维摩佛国品云。六度四摄四无量道品十善等。皆是净土故。方便品云。佛身者即法身也。乃至云从断一切不善法集一切善法生。此句内有六法庄严。谓净土相好三业。十以智自在观知佛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平等者。此有二种。一谓观一切佛力等知无差别。二观知同一法性。然此二义。融无障碍。十一以广大智知一切智之境界者。谓菩萨以照理事无㝵智知佛后得智也。十二如前释。

  二明答结因成果德问中。无别行相。但依前十二句行相。勤加修习。即能次第成就无量功德法。乃至疾与佛功德等故。牒前云菩萨勤修此法次第成就等也。按前问中有三句。今此答中有两句。由来问中初二句为一句故也。

  三若护持正法问中二。先别说。后成就三世一切如来智下。总结成法师说法护持。前中三。初正答前问。次何下徴。后佛子释。初中答前十问。即为十段。一答前于诸如来应正等觉百千阿僧祇劫修菩萨行所集法藏守护问中三。一守护处。谓无边世界□二能守护者。谓为大法师。三所守护法。谓诸佛正法。二答前开示演说时诸魔外道不能阻坏问。谓得一切佛护念故。三答前摄持正法无穷尽问。于中。出所因。一内持广大法藏。二外说无㝵。四答前于一切世界演说法时十王守护问。于中二。先明得三种三业。后得心下明十自在。由法王守护故。得三三业。十种自在由得此故。九王守护三三业。有第一善巧三业。身业巧随类现。语业三种。一义无碍辨巧说深理。二法无碍辨。巧布教相。三由前二二巧令闻者获益。第二摄根三业。意业知机。语业二句。一圆净。二令喜。第三无胜三业。身业威力。意业知机。语业无碍。后十自在中。一一皆有标名释义。相显可知。由法王守护故。得此三三胜三业及十自在。即由得此。诸王守护。或由得此。感十王守护。令无退失。转增最高也。五入前一切世间恭敬供养问。谓菩萨。更演说大法。得人天敬养故。六答前诸佛护念同灌顶问。谓得诸佛护诸佛灌顶。由得灌顶。得无见顶相。由佛护念。得身业威德无能映蔽。语业威德无能屈辨。七答前一切菩萨亦皆爱敬问。由菩萨得前十种自在。处大众中。威德蔽众。以大慈悲。安怯弱故。一切菩萨敬爱也。八答前得善根力增长白法问。□以深智慧察其欲乐也。九答前开阐诸佛甚深法藏问。谓以无畏辨。为其说法故。十答前能令一切闻法生喜问。谓摄持正法。以自庄严。释曰。菩萨利他为自利故。是庄严也。上来总显差问竟。次徴意云。此菩萨位居十住。何以乃得如是三业十自在邪。释意云。以成就十种德故。一智圆德。二择法德。三不忘德。四无住慧德。五总持德。六大心德。七无失辨德。八胜解德。九遍法界会中恒辅翼德。十了自与佛同体德。

  第二总结成中二。先结能成因。后作大下结所成德。前中二。初明成果智圆。后一切菩萨下成因智□因是果因也。后结所成德中三。一法师是能护持。二正法是所护持。三总结前二也。第二重颂分中。十颂分二。初六颂半。颂前十种所成之行。后令其下三颂半。颂前行所成德。前中初半颂。颂初不放逸。二有一颂半。颂佛欢喜。三有一颂。颂入诸地及大行大愿。四有一颂。颂菩萨藏及随所化说法。五有一颂。颂不舍自行诸度及所念众生令得度。六半颂。颂绍三宝种。七有一颂。颂善根方便皆不虚。二颂行所成德中。初一颂。颂初两段。谓行成因德。及因成果德。次有一颂半。颂护转正法。后有一颂。喻说法者说法三业无畏辨等。谓一身仪庠序。二树说雄猛。三智了深度。□为□动。问答物灭惑。

  第三结说分中。所说契理。令佛欢喜。所说合机。大众奉行。亦可契理合机佛喜众奉□□。□先长行。后偈颂。两段不同。说分了。上来初请。次说。三结。□□不同。释文了。上来初辨名。次来意。次宗趣。后释文四门□□法亦了。上来初明升须弥顶品乃至明法品了。六品□□□□。明第三会竟。

  续华严略疏刊定记第五

  卍按。六七两卷隐没。而无传者。应有第四会夜摩天。说十行位四品。升夜摩天品。夜摩赞叹品。十行品。无尽品。第五会都率天。说十回向三品之内。升都率天品。都率赞叹品之释。八卷十回向品亦第五会也。
卍续藏第 03 册 No. 0221 续华严经略疏刊定记


  续华严略疏刊定记卷第八(本末合)(尽第十回向)

  第六随顺坚固一切善根回向中二。先长行。后偈颂。前中二。先明位行。后菩萨摩诃萨住此下。明位果。前中三。初牒名徴起。二佛子此菩萨摩诃萨或为下。依徴广释。三佛子是为下。依释结名。

  初中。名者。前本分内列名。与此不同。前名入一切平等善根。此云随顺坚固一切善根。晋本云随顺一切坚固善根。按随顺是前入义。坚固是前平等义。谓所修事行。皆顺入坚固平等法性故。若依此释。前本分中名。及晋译名。皆须更回向此安置。以一切之言属善根故。若取义使。亦应云回向一切善根随顺坚固。释名谓随顺入。是能随顺入也。坚固平等善根。是所随顺入也。即所修事行。莫不顺入平等坚固法性。此则顺入坚等之善根。顺入坚等善根之回向。皆依主释也。本业经释云。习行相善无漏善而不二故。名随顺平等一切善根回向。

  第三依徴广释中二。先明行所依身。后具足下。明依身起行。前中二。先辨类。后威德下赞德。前中云或为帝王等者。谓菩萨行檀之身。不唯一种随机所宜。故置或言。问若尔何不举余。

  答由三义故。先举帝王。一此身具有堪施物故。二举胜可以策劣故。三举一类余故。后赞德中十句。一威称广远。二凡诸下正化等覆。一盖有二义。一以十善法为盖。荫盖群品故。如下施盖中云。为令众生得自在盖。能持一切诸善法故。又云为令众生能一一盖普覆一切等云云。二以慈心盖。于诸众生。普心荫覆故。如施盖中愿云。为令众生得平等心。覆众生故。为令一切以诸善根普覆一切故。为令众生得大回向普覆一切众生故。又如下文第六十六中。大先王谓善财言。我唯知此大慈为首随顺世间三昧门。如诸菩萨摩诃萨。为高盖慈心普荫诸众生故。乃至广说。三以离垢下表尊第一。四于法下十善导物。五以四下四摄摄生。六菩萨下一句。是结德之言。其文宜安离业障下。七有大下感难坏眷属。八离众下体相严修。九获那罗下身坚力大。十得清净下无恶业障。并显可知。

  第二依身起行中三。一随相回向行。二佛子菩萨摩诃萨以诸善根如是回向时身口下。离相回向行。三以何义故说名回向下。释此回向名。

  初中二。先略标列回向因缘。后佛子菩萨摩诃萨随所下。依标广显回向因缘。

  前中三。一列施者并所施物。二其中下。辨所施田。三佛子菩萨摩诃萨如是下。巧摄施行成回向行。

  初中二。先一句总标。后或施下别列。列中除施身王位妻子等。重说之外。有七十五门。若分园与林。别则有七十六种。谓饮。食。上味。车乘。衣服。华。鬘。杂香。涂香。床座。房舍。住处。灯明。汤药。宝器。宝车。象。马。座盖(二十)伞。幢。幡。宝物严具。宝冠。髻珠。王位。身及妻子财赎狱囚系闭。身代囚死(三十)连肤顶发。眼。耳。鼻。舌。牙齿。头。顶。手。足(四十)血。肉。骨。髓。心。肾。肝。肺。大肠(五十)小肠。厚皮。薄皮。手指。足指。连肉爪甲。求法入火。护法受苦。求法舍海内所有。以法导化(六十)断害男形。佛兴示令见。施大地。僮仆。施身与佛及众生供养给事。施城邑。聚落。宫殿。(七十)园林。妻。子。一切资生。设大施会。(七十五)二辨田色类中三。初一句标总多类。次或从下别显。后等皆下总结普施。初后可知。别显中有七句。初五五对十类。后二各多类七十。一来处异。二量行异。三仪观异。四男女异。五趣异。六心性异。七求觅异。并显可知。三巧摄施行成回向行者。谓将显修行随顺坚固善根回向故。先标列一切善根随顺坚固回向之相。所以者何。前所引施者及物并田显所。今随顺坚固回向之心行。今此善摄十句。显能令随顺坚固回向故。云如是施时发善摄心悉以回向。谓色即如故。摄施行所有色物回向色如。乃至回向识如。当知亦尔。何岂不所回善根先已称性。答今正显此以称法性善根。回向法性。方名随顺坚固善根回向。如下释名中说。此第六回向名。从此文立。应知后广显中。一一回向行。皆依此修。文中十句分三。初句总标。次所谓下别显。后善摄慧施下一句总结。初中二。先牒前施行。后发善下正显可知。次别显中八句。初五句总明受者五蕴。于中。虽漏无漏别。皆蕴名收。次一句明能施者五蕴。摄及显位。是不相应行蕴所摄。尊卑次第故。次一句明所施有情具五蕴摄。次一句显所施外物非情故唯色蕴摄。后一句总结者。谓总结前八句不摄施行回向故后广显回向行因缘中二。先料简。后释文。

  前中略以四门分别。一前后差别。二内外分别。三三施。四三科。初中。谓以后广显。望前略标。互有无别。即施伞施顶护法受苦等三。前有后无也。前救狱囚中无施法。必显有也。前施城邑中。无门防输税。后显有也。前为求法舍海内所有。即是略摄。后显国城人民等多类也。前中以法化导。即后显中禁杀令住戒也。余皆大同。

  后广显中。都门总有六十。若单数色类。中间除重。则有一百七种。若巨细而论。乃有无量。谓于八十七中。类中复有异类。如末香有多种。莲华有多种等。又如施国土中一切诸物故。资生中一切资生故。又云随所施物。无量无边故。又云菩萨随诸众生一切所须。以如是等阿僧祇物。而为给施故。准此诸文。色类甚广。且粗相言之。不可刻定一百七等。昔光统律师。将前标显之文。总为一百二十门施。一一行具十回向。一一各具十善七施等。相乘添成八万四千施行。七施行。谓心三。时喜即为三。事有三。谓施者受者财物。入理有一。谓照三事空一寂之理。按此安立。虽欲广其施门。翻乃狭其行相。所以者何。如前所引五处文故。二内外者有二种。一自身为内。他身为外。谓菩萨舍身救囚。代死。求法。护法。或割身肉。或作僮仆。或施力供事。皆名内施。若施妻子眷属僮使乃至象马。皆名外施。二有情为内。非情为外。即前内外皆名内。所余之物皆名为外。三三施者。导示佛出兴皆是法施。救囚代死断杀救毁男形等皆无畏施。所余皆是财施。或施衣食。令离饥寒等怖。或为说法。令其修行离恶道恶等怖。皆无畏施摄。四三科中三。初五蕴。次十二处。后十八界。初五蕴者。谓施自身妻子内宫眷属僮仆乃至象马等。皆是施五蕴故。所余施物非情数者。皆色蕴摄。法施中能诠名句字行蕴摄。声色蕴收。所诠义理非蕴所摄。是无为故。次十二处者。施自他身具内六根故。施外物中。华香音乐饮食衣服。及法施中能所诠等。是外六尘。或一物施中。具二三四等。如衣食中具色声香味触等。自余一切。思准知之。后十八界者。且内外十二界准处可知。中间六界。依内根故。随根布施。然此十八有暂施用。有永施体。如理应思后释文中三。一总明以诸施行成回向行。二所谓下。别明以诸施行成回向行。三佛子菩萨摩诃萨随诸众生下。总结前诸施行成回向行所为。初中二。先总举所施物。后以彼下牒前起后。然此文。应移安后具足行施下。或通总别两用。望总属前。望别属后。二别明中。都有六十门者。第一施食中三。一明施行。二愿一切下明回向行。三是为下双结二行。前中四。一所施物胜。二施众生明所施田。三其心下明能施心。于中五句分三。初一句总明心净。次三句别显净相。一无贪思相应。二三轮净。三无悭思相应。后具足下一句。结施行圆。后回向行中二。先牒前起后。此文应在前。已如前说。后正回向行中十愿。一食能资神故。愿得智。智资法身故。名智食。二食资心力。用则无碍。八识不碍。即第一义故。三耳香味触变坏方资食。性非有故。四知食性空。贪不起故。五于无所有。欢喜爱乐。得出离故。六食能充虚。愿彼智满。七食非久住。翻愿彼得坚法。八食资能有成辨。愿彼能有摄善。九食资身心能游能思。愿彼得二身周遍法界。十愿彼得化身应世作受供田。后双结二行可知。依涅槃第十五末十六初。亦说施食饮车乘衣华香床敷舍宅灯明等。一一发愿回向。与此各有同异。应引彼此说。第二施饮中三。一略举施行。二以此下明回向行。后是为下双结二行。初后可知。回向行中二。先牒前起后可知。后正显。显中十愿。一法解浊爱故。二水恒涓消。虽小成大故。三水多具辨故令渴爱息。四故五佛智离世贪爱水故。六法喜乐性是离染爱故。七证法性水成法身故。八定水调心故。九证圆满智海故。十现法界身云应法雨故。

  第三施上味中四。一明施行。二以此下明回向行。三是为双结二行。四为令下回向意。初中二。先总举施味可知。后所谓下显所施物。于中三。一辨味具足。二润下明体细腻。三能令下显功能。十三句可知。

  二回向行中二。先牒前起后。后所谓下正显。显中十愿。一佛凡所食得味中上。此是三十二相中上味相。佛大牙后。有甘露泉故。二了法利生智故。三了味宝。性证会处名法城。四身云周遍说法调化。五智解法味喜遍身心。六于世味得无贪相应思。勤习佛法味。七得平等无性味。八法味资智不退。九证佛平等法智所化根真俗无碍。十于法味渐深主究竟无碍。三结四意。并易了。

  第四施车乘中三。一略举施行。二以诸下明回向行。三是为下结。初后可知。勘梵本中。通呼车乘之名。云野囊。野音作余我反。若别呼车。云奢羯吒。若呼车辂。云遏逻他。如后第十六施车中辨。就回向行中二。先牒前起后。后所谓下正显。显中十愿。初总余别。别无异体。皆即是总。但约异义立别名尔。一唯至大菩提。二非小。三非如㩲小等初立后废。回入此故。四独尊。五无劣。六慧深。七悲广。八备福海。九超有漏。十普运。非一方一有情故。

  第五施衣中。文三同前。就回向中。正显内六句。一惭愧外着如衣覆身。二不行无惭故。离裸形法。三衣严盖资故。令得颜色润。四妙衣细触故。令得彼细肤耎。五妙衣细触故。令得上乐。六鲜洁衣施故。令得无垢智。

  第六施华中四。一明施行。二布施之时下明回向行。三是为下双结。四为令下回向意。初中二。先列所施物。后以如是等下。明所施田。前中二。先标。后所谓下明物色类。有十可知。后所施田。其类有十。自身为田者。此有二义。一由自身是福田故。如为菩提求食以资身。获菩提故。二由自他平等故。谓若心不等者。则要以他为田等者。不尔自亦田故。余文易了。二回向行中。依华十义。起十愿。一开敷。谓依金刚喻定。智普照境界。开敷实性故。二见喜无厌义。三见皆顺惬义。愿彼得。凡有所见观察。皆顺实性。不取幻相。四离染着义。五令见者专注爱乐不舍义。六见皆喜令瞋不起义。七大愿华令行果满义。八大智发行如日开华。涅槃第十云。譬如莲华为日所照。无不开敷。此赤莲也。九大悲起行。如日开华。涅槃第二十云。譬如日光能令一切优钵罗华开敷鲜明。此青莲也。十善知识如华。见必成行。欢喜如入宝州。既盖且喜。三结四意并可知。

  第七施鬘中三。一略牒起施行。二以诸下明回向行。是为下双结二行。初后可知。就回向行中二。先牒前起后。后所谓下正显。显中以鬘饰为用。有十义故。起十愿。愿众生得佛菩萨身。谓人乐见钦欲亲善爱乐渴仰除忧生喜。离恶者离嫌恶心故。得近佛者。与佛为侍如鬘饰故。清净者鬘体珠华净故。乐见兴爱乐。见未见时别故。除忧与生喜。有忧无忧别故。离恶兴清净。恶无恶别故。

  第八施香中四。前三同前。四为令下显回向意。余门可知。二回向行中二。先牒前起后。后所谓下正显。显中十二愿。前十一愿因行成就。后一愿结因成果。前中。初一总。后十别。总云具足者。即得十也。此言香者。无破惑臭气故。有清净梵行气故。令闻气者鼻根净故。人乐闻故。不嫌恶故。别中初一得字。贯下九句。不缺者持三聚。或如护浮囊故。二即前所持离外道惑故。三离染心故。四离二乘惑故。五离中退失故。谓设误起深怀惭愧。况其故犯数犯不生惭愧。深爱着犯见是福犯耶。六离惑业苦故。七常持如初故。八离断常见故。九离我相持故。十成彼岸因故。后结因成果中。云五分法身。此有两说。一云此应唯愿成佛戒身。今但言总意别故。一云菩萨戒性不同二乘。具五蕴故。法性戒蕴得法性五分。融无碍故。故后回向意中云。为令众生悉得圆满无碍戒蕴是也。问蕴是担累义。积聚义。佛法性色。既非积聚。镕融无碍。何得名蕴。答实非是蕴。但假名尔。

  第九施涂香中三。一牒起施行。二以诸下明回向行。三是为下双结二行。初后可知。就回向行中二。先牒前起后。后所谓下正显。显中十愿。即十度行。前六句可知。后四。一巧方便法。二大愿功德。三菩提心力。四白净智法。谓无漏智。能断惑故。十行皆有熏发资长辟除之义。离蔽障故。熏发资长菩提心故。

  第十施床座中四。一略牒起施行。二以诸下回向行。三是为下双结二行。四为令下回向意。初中床座者。梵本中云设祁。祁音余何处反。此云卧具。纵床字无违。而座字令爽所坐之座。非卧具故。晋本云床敷。深为称顺也。回向行中二。先牒前起后。后所谓下正显。显中十愿。一得与诸佛同生解脱床。名得诸天床。涅槃第二中。名佛为天中天故。二菩提心床。贤圣共依故。三大菩提果床。此对凡夫床。息疲苦以得乐故。四通力自在乐为床。此翻凡夫睡眠之床身心不自在为乐故。五平等说法床。为众生熏修所依故。六出世净业床。是最胜果所依故。七涅槃。是究竟安隐床故。八真如床佛智所依故。九善知识床信解行等所依故。十佛是人中师子。卧常右胁。显有为法依顺无生本不起故。今愿得佛床。意令成佛故。三结四意并易了第十一施房舍中。文四同前。初一后二。并可知。回向行中文二同前。正显中十愿。一严饰以施故。二勤力严饰故。三居中摄散故。四施时舍着故。五净三轮施故。六施者舍生死。受者住菩提故。七常无功用。调化众生故。恒正安住圣天梵住。圣谓无相等。谓四静虑。梵谓四无量。八住菩提因。九住法性相应善根。十有二义。一即前第七表遮说异故。二住大寂室法界故。初愿中。愿一切众生五字。贯下诸愿。应知余如前释第十二施住处中文四同前。初牒起施行可知。二回向行中二。亦同前。后正显中十一愿。初一总。余十别。别中一简依邪师。涅槃第七云。依法者即是如来大涅槃。一切佛法即是法性。是法性者即是如来。是故常住不变。乃至云不知法性。不应依止。其愿一切众生五字。贯下诸愿。二简依妄识。三简依恶友。四简依不了义经。应依了义大乘实教。涅槃第六云。是大乘经名为佛乘。而此佛乘最上最胜。五简不善无记行故。六七同简邪济故。八简有漏行故。九简生死心。恒住深直悲心故。十简二乘道。三结可知。四显回向意中。十句易了。

  第十三施灯中五。一明施行。二以此善根下明回向行。三菩萨如是下明施灯意。四是为下双结二行。五如是回向下显回向意。初中二。先列所施物。略标十种。可知。后施如是等下明施所为。于中。略显利益摄受。理实多门。并可知。二回向行二中。先牒前起后。后所谓下正显。于中十愿。一照教法智。二了佛现世色身智。三了生空智。四身光照物身。五照所诠智。六遍处无㝵。七一多无㝵。八遍时无㝵。九摧魔外道智。十神力相应智。三明施意中二。先略标利安二门。义如上说。后以此下十句。广显其相。可知。四双结。五回向。并易了。

  第十四施汤药中三。初略牒起施行。二以诸下明回向行。三菩萨摩诃萨下双辨二行所为。初门可解。二回向行中二。先牒前起后。后所谓下正显。显十愿。一药遣疾故。盖缠者。盖即五盖。谓覆真实义故。能令善品不显了故名也。五者贪。恚。疑。惛沉睡眠。恶作掉举。初三以根本惑中三法为体。次一以四不定中染污性者为体。后一以随惑为性。初二障戒蕴。次一鄣解脱及知见蕴。次一鄣慧蕴。后一鄣定蕴。具显如章。缠谓十种缠。于现行心等缠绕。令不自在故。即无惭。无愧。惛沈。恶作。悭。嫉。掉举。睡眠。忿。覆也。无惭愧悭嫉忿覆等六。以随惑为性。余四同前盖说。诸门分别具如别章。二令身离病强健故。三疲愈者复能救物故。四施行不息故。五药能令彼身命故。故得佛身。身即是药也。六教病服药故。故得四近三慧也。七施最胜药。服除病源故。八施心悉治一切病患故。九用思善候病药故。十为救物检寻方法故。三双结二行意中三。谓标释结。释中十句。内前六易了。七云得金刚等者。如下佛不思议法品说。十种广大力大那罗延幢勇健法中第一云。一切诸魔。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紧那。摩睺。人非人。毗舍。罗刹等。尽力雨大金刚如须弥山。遍三千界一时下。佛无惊怖。乃至云。假使不制纵雨终不为损。若佛所持及佛所便。尚不可害。况如来身。释曰准此愿彼得佛身也。八得坚力等者。亦是前法十力中一力故。彼文云。广大力。最上力。乃至。七名坚固力。具显如彼。九谓佛所受乐。无能遮夺故。十亦如前十种广大力那罗延法中第一所说故。彼云一切诸佛身不可坏。命不可断。世间毒药所不能中。一切世界水火风灾。皆于佛身不为害也。

  第十五施器中四。一施行。二摩诃下回向行。三是为下双结。四为欲下回向意。初中三。一施物略列十类。二或施诸佛下明田及施心所因。亦十种。三如是施时下明行体。并可知。二回向行中二。先牒前起后。后所谓下正显。显中十愿。一器贮物不散失故。二施净器故。三宝器亦容持故。四广大器亦纳受故。五最胜宝器故。六净器成光宝施故。七器纳受光明宝故。八施坚牢器常置光宝故。九细密器堪持醍醐等故。十施广大器故。得遍法界会中上首身。能赞请说法主。及领受所说法故。三结四意并可解。

  第十六施车中二。先总标列所施物田。后佛菩萨摩诃萨以如是等下。约五类田。别明施等二行。前中二。先牒起章门。后车施下别显。前中准梵本。呼车为遏逻地。即同此方呼车辂之车。是故与前施车乘别也。后别显中二。先明所施田。后菩萨是时下显施行。前中二。先标田类有九种。若并取后愿中塔庙僧众。则有十一类。或但十类。以贫与独一悲境故。后此诸下辨田来由。有六种。可知。后显施行中十种。易了。上来三段。文家存略。实各多类。问准瑜伽四十九中云。若有众生。来求种种能引戏乐能引无义所施之物。不应施与。况令此中乃施采女美色。令引贪爱不善行耶。亦不可说菩萨但自行施。余事不知。所以者何。违前所引瑜伽说故。彼论又云。施妻子时。不应施与怨家恶人药叉罗刹凶暴业者。施王位时。若知乞者拟得位已损害有情。不应施与。又无性摄论第八卷云。菩萨虽得财位自在。见诸遗乏财位有情。有五因缘菩萨不施。一者见彼于财位有重业障故。二见彼有情。若施与财位。障生善法故。三见彼有情。若乏财位。厌离现前故。四见彼有情。若与财位。则能积集不善因故。五见彼有情。若与财位。则便作余无量有情损恼因故。是故菩萨不施于彼。此有颂云。见业障现前。积集损恼故。现见诸有情。不感菩萨施。

  答能施有二人。一者的知乞人得所施物拟损众生。则菩萨不施。亦无违犯。若不的知。菩萨但作利安之心。施亦无咎。况此采女等。皆是菩萨同行主伴。施彼。定知有益无损。或先顺后化。誓愿力故。问菩萨持戒不恼众生。如何自为行檀。乃将男女等施他。

  答此所施男女等。通有二类。一者先与菩萨同结志佛。互为主伴。今得将施。乃遂本期。喜得行成。岂复忧恼。设说悲苦。皆示现尔。二者延发誓愿。志力尚微。虽将施地。再三本问。故瑜伽四十九云。施妻子时。先当晓喻令喜。然后将施。终不强逼令其忧恼。又不施与怨家恶人药叉罗刹凶暴业者。释曰。此教即是为初根设也。

  后约五类田。别明施等行中。即分为五。

  一施佛及塔庙回向。于中四。初牒前。二以此下正显。三是为下总结。四为令下明回向意。

  初中三。一牒前施物。二田。三善根因。辨应起塔人及塔表位。次长阿含云。四种人应起塔。一佛。二辟支佛。三阿罗汉。四轮王。依真谛三藏。引十二因缘经云。八种人应起塔。一者佛。其露盘八层已上。二菩萨。露盘七层。三缘觉六盘。四阿罗汉五盘。五阿那含四盘。六斯陀含三盘。七须陀洹二盘。八轮王一盘。若人见一盘塔。不应礼拜。非圣人塔故。依僧祇律。有四种比丘。得起塔。然不得安露盘。一持律。二法师。三营事。四望德。异诸道俗。有为先已师僧起塔。应审寻此所引圣教。

  二正回向中有二十愿。初中二义。一解修因。二信福。广如般涅槃。一说施不退菩萨及最后身乃至世尊得福无量无边不可称计不可思议。二中二义。一专向佛。二过净田。三中二义。一是离世间品中十种清净施果故。彼云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无上清净广大施。二是彼后文十种舍无量果故。彼云若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无上广大清净舍。四中三义。一非劣愿。二得佛解脱。三得正后二智。或唯后得。五中三义。一能无尽施。二入佛福智。六证佛智有二义。一超劣。二自在。七得佛通。八得无限智契实教理。九中利物与作生佛智缘二堪为胜田。十中。一爱佛。二勤善。三乐佛智。十一中。一无功用游刹。二违疾游刹。十二中。一分身通。二事佛。十三中。一得胜身。二遍游无倦。十四中。一得大身。二速至。三任意往。四无退。十五中。一得佛威。二速通现化。十六中。行安乐行。顺菩萨道。如法华安乐行品说。安乐行有四种。一者菩萨行处亲近处。行处谓住忍辱柔和善顺不卒卒暴。亦不惊。于法无所行观法实相等。于亲近处。谓不近国王大臣等外道文笔凶戏不律仪求声闻四众。不问讯。不与小女等语。不近五不男。不畜年少弟子等。二者观一切法空如实相。乃至云。但以因缘有。从颠倒生故。说常乐观如是法相。三者于末法中。欲说是经。住安乐行。不说人乃经过。不轻余法师。不说他长短。不赞毁声闻人。不生怨嫌。有问难不以小乘答。但以大乘令得一切种智。受持读诵此经。莫怀嫉妒谄诳。勿轻骂学佛道者求其长短。勿恼令疑悔。于一切众生平等说法。以顺法故不多不少。乃至深爱法者。亦不为多说。四者于末世持是经者。于在家人中。生大慈心。于非菩萨人中。生大悲心。念言是人失如来方便。随宜说法。不闻不知。乃至不解是经。我得阿耨菩提时。随在何地。引之令住是法。具说如彼。十七中。一得普贤行。少功力疾得菩提故。二十力圆。三智慧满。四神通具。十八证平等法乘。十九中。一普行究竟。二成佛。二十证佛所证法性。法性是所乘。智能乘故。

  三结。

  四意。并可知。

  二施菩萨知识中四。一牒前。二以诸下释。三是为下结。四为令下回向意。

  初中三同前可知。

  二释中二十愿。一忆持所闻教。二中。一同善善友义利。谓现当益。世出世益。离恶摄善。福德智慧。或此四对并同善友。或除世益。由菩萨于唯世益或不作故。如瑜伽菩萨地说。二摄取众生共同善根。三中。于善友四事。一亲近。二尊重。三供养。四凡所为皆随发心。四中。一得乐欲善。二身不离善友。五中。一常值善友。二顺善友教。六中。于善友心有四事。一爱乐不离。二相续。三不更乐恶友。四不曾错误妄失。七中二种。一舍身事。二顺命事。亦忘已见事。八中三。一为友摄。二修慈。三离恶。九中听闻善友正法。十中三种。一与友同善行果。二与诸菩萨同行愿。三成佛十力。十一中二种。一受持友说。二得友定用智通。十二中二种。一受持正法。二修说行满。十三中一愿令乘二乘人及乘权大乘者同乘实教大乘故。由三权是积渐行无别实果。实果唯在实乘有故。言无障碍者。愿彼假名菩萨等。速同乘一无㝵乘。而离行布趣寂等稽滞之碍故。一切智道者。梵本云钵也缚娑囊。此云究竟成就一切智性。其两个乘字。梵本中。前云阿鞞鲁啰。后云衍那。准此方语法。前是平声。后是去声。昔来以两字俱用平声呼者。由所乘理从能乘显故。上下文中同此者。并准知之。二愿令成满果。梵本云钵也嚩娑(上)囊。此云究竟成就一切智性。性即是体。谓成佛智体。经本云道者。译家谬也。十四中。一乘佛所乘。二至佛所佛。三无有中退。十五中。一解称理行。二随闻永记。十六中。一诸佛摄受。二得佛智。三达法源。十七中。一通用不失。二随乘处速到。十八中。一化物自在。二化令住大。十九中。一令得不空三乘。二乘昔所乘。三至佛令所至。二十令得果乘。如仁王云。佛乘萨婆若乘。来化三界故。

  三结。

  四意。并可知。

  三施僧回向中四。一明施行。二以诸下回向行。三是为下双结。四为令下显回向意。

  初中二。先牒前施物及田可知。后起学下明施行之行。于中起十种心。起字通下诸句。一无余施心。十种施中一切施行。如十藏品说。二无漏施心。三除障施心。四顺无贪思。五贵重田。六至信田。七依教行施。八生难遭欲。九无限大心。十于檀教坚信。

  二回向行中二。先牒前起后。可知。后所谓下正显。显中。约物田。田通大小。有十九愿。勘梵本。二十愿足。所欠者是第十五。后如次显。一约入车坐者。为车住持故。二约升车免灾。三约升车巡游适性。四车是尊贵者所乘。尊贵者言。人多信服。五约田和合了法一性无差别故。六约田无乖一切同证一法生证法性互为主伴故。七约田圣众离染故。八约菩萨僧田故。九同菩萨僧具智福故。十约车运转不住着义。轴在众辐之中转动无㝵。是自在义故。云如王在众中自在也。十一法轮如车轮转动义故。十二乘者不履而至所诣处故。十三以车中虚得受用故。此愿初准梵本。有得字。谓令众生得神通之身。此显伐灾等流故。智无㝵者。车迅疾故。十四车中虚得入坐为二义。一入遍空佛会。二成真空行。十五。梵本云。愿一切众生得大神通自在波罗蜜。不移本处。其身普现一切世界。此约乘车者不起而遍至一切处故。十六车载彼身。彼身安隐故。愿令得十智身。或八地已上无功用智身。谓变易轻举故。十七车既令人不动而往故。愿得无功用神足。如水中月。不往遍应。欲勤心慧变现所依。如身依足故。十八车以不住。转动为能故。愿得无依住身。有感则应。如镜中影。有质斯现故。十九施车之心无限。乘之者随所欲往皆至故。愿得多自在通。随化即应故。二十入车虚无㝵故。愿证入亦然。乘车不倦而游故。愿得速至十方。

  三结。

  四回向意。并可知。

  四施声闻独觉宝车中四。初明施行。二以此施车下。明回向行。三是为下结前二行。四为令下明回向意。

  初中二。先牒前施物及田。可知。后所谓福田下。明施之心。理实无量。说十表多十句。皆带起字。后九句皆依初句。第五句显二乘为无为德皆从佛生。第六句显修此行无厌足时。八九十句。皆显不与悭及有所得相应。前二句变显。后一句顺释。余并可知。

  二回向行中二。先牒前起后。可知。后所谓下正显。显中。有二十愿。多分翻劣就胜。及用共名行不共行。于中。一劣信劣田行故。二中三。一翻不传教但遮无益语。二处諠常寂。三普观一性。后二用共名行不共行故。三翻田及劣利他。四翻识智及利物少故。五翻劣行田故。六用共名行不共行。及翻于法见有体用故。七翻劣田及少福故。八翻共化业名成不共化业。及摄物多故。九翻劣田劣益物故。十有二义。一先标能为胜田。后释胜田所生二。先明利他胜田。后明自利胜果。皆亦翻劣就胜。十一愿得灭罪法等者。此翻声闻不勘堪闻受大乘难思消殃灭障之教。又彼教中未曾闻故。如佛名经说。一闻佛名。灭无量劫生死之罪。又涅槃第六云。我涅槃后。若有得闻如是大乘微妙经典。生信敬心。当知是等于未来世百千亿劫。不堕恶道。又云。若有众生。成就具足无量功德。乃能信是大乘经典。信已受持。其余亦生有乐法者。若能广为解说此经。其人闻已。过去无量阿僧祇劫所作恶业。皆悉除灭。第九云。譬如日出众雾悉除。此大涅槃微妙经典亦复如是。若有众生。一经耳者。悉能除灭一切诸恶无间罪业。又第十云。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诸外道。有能受持如是经典。读诵通利。后为他人分别广说。若自书写。令他书写。斯等皆为菩提因缘。若犯四禁及五逆罪。若为邪鬼毒恶所持。闻是经典。所有诸恶悉皆消灭。又三十一文云。见有受持读诵书写解说之者。恭敬乃至四事供养。赞叹尊重。称说其善不说其短。乃至云。是人能令地狱重报现世轻受。释曰。准经受持读诵等。皆依解心中作。然能供赞者。当转重苦。况所供者自有重苦。极重尚转况轻苦耶。如是等文。大乘经中处处皆有。不可繁引。

  问受持小乘经律。得灭罪不。

  答非不能灭。但其力微。大乘教中。有毁无赞也。十二翻独觉不听受教。声闻虽在法界会不闻不受。虽闻不解无益空过故。十三翻二乘不广利物。余多同前。十四翻二乘外道。外道无正信等。二乘无深信等故。十五翻劣善根。十六以共名。取不共信乐。十七以共见闻之名。取不共见闻之业。十八翻二乘不能以䇷别实护实人。十九翻独觉不依闻教持诵思演故。二十翻二乘于实教不能生解故。亦不能敬养故。

  三结。

  四回向意。并可知。

  五施贫等诸田回向中四。初明施行。二以此下明回向行。三是为下总结前二。四为令下明回向意。

  初中二。先牒前田物。可知。后随其下正显施行。于中三。初明行施时安布三业。语业中云。仍向彼人白悔责言。勘梵本云。于彼人所。愧谢而言也。余并同。次或时下重标施物。此中有少异。前都列故。更别显。后佛子下总结。并易了。

  二回向行中二。先牒前起后。可知。后所谓下正显。显中。有二十一愿。一贫难成功。多诸障碍。为事狭劣故。翻彼为愿。二施童女故。愿彼以白净法智。修行无退。或翻一切女施。三贫无所有。于愿彼了诸法无所有故。贫无物可执捉故。无分别执着也。智道道字。梵本性字。四女人多分谄诳。不正直。及不自在故。翻彼为愿。五施车。愿彼得住佛智所乘法界。施伎女。得佛法相娱乐。六翻所施女人故乘净行。乘车有运出自境至他境故。愿得十到彼岸出离之因。乘车身安乐故。愿得定乐。七唯就施物故。愿彼乘四轮乘第一好国土者。四事易求故。国主善治。无诸障疠故。有同或见故。无諠闹故。第二依善人者。有多闻者故。有见谛者故。有巧说法者故。有为慈说非为利说故。说无退倦故。第三集胜福德者。善法为缘故。善聚福智故。善修心观故。巧说法不求利故。善敬法修行故。第四发大誓愿者。可乐故。无难故。无病三昧故。智慧故。具显如章。八翻贫田。愿彼得富法财十力智。九由乘车者。达所住处故。十中藏乘也。翻施贫田愿令得难思众福。又乘车处处。巡游于平正之路故。十一中。大施者。檀度具故。无悭相应故。心等故。普遍故。舍于难舍男女等故。称法性故。故名大也。十二或度由前檀度。或得净故。十三忍度。由行施时。彼与男女妻妾。既无嫌恨。唯生欢喜故。十四勤度。谓施心常坚。无暂懈退。十五禅度。谓施净三轮。专注不散。十六智度。由慧择力。施成净故。十七车载灌顶王子施故。车是人王车故。法王车类愿故。十八车行不住。终不离地。智乘遍化亦然。十九中而不失等者。梵本云。而于大乘无有失坏。其道字无。谓法乘类车。所施男女是同愿行伴。非恼众生失坏大乘悲行。二十法王乘类人王车最上。满因行类满乞者意。

  三结。

  四回向意。并可知。

  第十七施象马中四。初明施行。二以此下明回向行。三是为下总结。四为令下明回向意。施中四。

  初别列施物。二菩萨以此下双牒象马。三或奉下通显施田。四其心下通辨施心。初中二。先明象德及相。于中云犹如莲华者。梵本云如钵特怔华。此云赤莲华。今译人真白莲华。华有多色。是何华也。后或复下明马德相。及余文并可知。

  二回向行中亦通象马。于中二。先牒前起后可知。后所谓下正显。显中。依象等十义。起于调顺性象马十愿。一施得无漏调顺智。二象马有慧性。能择路故。得巧智。三象马调柔。知主意信住使令。四乘者由象马得有所进趣故。五由施心平等故。六象马是王七宝数。亦以宝严故。无漏智可贵故名宝。七三昧华类。乘此宝象马。令身心调畅适悦。行严类宝严。八多劫精勤。由施迅疾乘故。九契性无违智名调顺类。性调顺乘。十实教大乘。望余最高。但含识者运载。类所施大象马故。

  三结。

  四意。并可知。

  第十八施座者。勘梵本中云。施王贤座。彼方训释云贤好也。旧云贤王者。乃是直本末回向文尔。文中四。一明施行。二以此下回向行。三是为下双结。四为令下回向意。

  初中三。一明座德相严等。二灌顶下居座者德相严等。三时转轮下明所施田。初中二。先牒起前标。后或施下依牒别显。此座望前第十门。前是床敷卧处。译家之谬。具如前说。今此正是朝会群臣大衙殿高座。余文可知。

  二回向行中二。先牒前起后。后所谓下正显。显中依座十义。起二十愿。一由施佛故。二施轮王座故。三同第二。前约权威。此约尊胜。四施王宝严座故。五由是王座最胜故。愿彼佛座三世间中最殊胜故。三世间者。辨法师云。地前愿乐世间。初地至七地。名功用世间。八地至等觉。名无功用世间。衍法师云。三灾名三世间。本疏云。三世名三世间。今按西域相传。众生界中有三世间。一地下世间。龙修罗等。二人中世间。三天上世间。此座于彼三世间座中。最为胜故。六施座供佛法法界身故。七同第六。约能所异尔。八随乞者意施故。九由施佛菩萨声闻缘觉神通者故。十众宝。十一众香。十二众华。十三衣。十四众鬘。十五众摩尼。十六众琉璃。十七等者。等余车渠等。一一独成座故。十八多座。十九清净严。二十金刚。上来十一种座同一愿令于如是等座上现成正觉。

  三结。

  四回向意。并可知。

  第十九施盖中四。一明施行二。以此下明回向行三。是为下总结前二。四为令下回向意。

  初中二。于中。先牒起章门。可知。后此盖下别显。显中三。初明所施物。二以清下能施心。三于佛下所施田。初中二。先总显胜。于中三。一受用者贵。二贵宝严众盖中最后众宝。下别辨庄严。可知。二施心中清净三轮故。三所施田中有十五类。塔安舍利。庙置形像。僧宝有二种。一菩萨。通在家出家得道果者。二声闻。或局出家得道果者。或通在家。见谛已去有理和故。一切佛法者。谓依佛法中。修福慧行者。皆是胜田。谓十法行。及造寺齐会等。师僧谓或师及受业等。尊宿谓在家出家中年耆德艾者故。种种众生谓外道阐提神天鬼等故。已上田中或有一身但应一田。或有一身应二三四等。思之可见。余文易了。

  二回向行中二。先牒前起后。后所谓下正显。显中十愿。初中二。覆荫故佛田故。二荫覆故变显离或覆心故。三中三。覆荫故辟尘故遮执故。四中三。物及心胜故。由内心善友言善令他见面爱乐故。由盖覆身令净洁令见者爱乐故。五中由定持心荫覆不失坏一性故。六中观身无生忍为盖。辟除有所得故。七佛田所致故。八盖辟尘故。九堪为荫覆众生者故。十佛智荫覆更无上故。

  三结前二行可知。

  四回向意中有三十种。一由施轮王自在行十善者盖故。愿令得佛自在智盖。住持善法。令见者皆得此。亦专持善法。如持盖者用心也。二中以盖处处为佛事故。三以盖处处为严。为供故。四中并幢幡处处同供佛故。五庄殊胜处处荫覆供养。六广大荫覆令发心故。七多盖供多佛故。八得佛所用盖。供诸佛故。九得摩尼等六种盖。普覆一切佛故。十得佛无障碍智者。谓一切佛。同以此智为身故。云为盖覆诸佛也。十一物第一故。十二严胜故。十三施心欲愿净故。十四约因。则大宝严盖。此宝亦名心王宝盖。是尊人所用。即是自在所有。依主可名自在。约果则佛智是宝王。可贵故。自在故。方便善巧无有限量故。云无量无边。十五团圆之相。是满足义。自在如前。十六善根利物故。十七所施最胜故。十八辨施持盖者力故。十九称法性施故。二十所施物。是行十善法轮王之盖故。此中自在是自在者物施故。并有前义故。二十一施行发自轮王心故。威德者故。盖显尊威故。二十二随覆不离。令身安净。智有此能故。二十三随用一期荫身安净。福有此能故。二十四庇身安乐。福有此能故。二十五普心施故。二十六等心之施。智有此能故。二十七愿令如巧回向故。二十八所施不为己故。二十九愿令皆得大菩提故。三十皆令愿得回向果故。

  第二十施幢幡中四。一明施行。二以此下明回向行。三是为下双结二行。四为令下回向意。

  初中二。先列所施物。后菩萨摩诃萨下正辨施相。前中按幢与幡。幡是幢上严具故。文云众宝为竿。宝缯为幡。乃至广说诸严具等。准此即非二事合说。详后愿中亦但说幢。文云随诸世界等者。菩萨随愿生处。所感依果。种种异故。遍大地等者。不但于一世界行施利生故。

  后施相中二。先明能施之心。谓于十田生净信胜解。定无疑故。后或施下列十类田。可知。

  二明回向行中二。先牒前起后。可知。后所谓下正明回向。依幢等十义。起十种愿。一植如金刚福。以不可坏义故名幢。二修行佛法。以尊重等四行建立得自在故名幢。三于佛所说菩萨藏法。书写护持故名幢。四高幢置明珠宝施故。五幢能摧伏义故。六幢能不为他坏。如智度论二十一说帝释幢及二侍者幢故。七幢上有光明宝。相续照曜故。八高幢珠宝光远及故。九严事多故。供心广故。十能摧伏他故名幢。佛能摧邪故佛即是幢。言九十六种外道者。余处有说九十五种。如涅槃十一及药师等。但有都数而无别名。若依九十五种外道防难经。虽列别名。但有九十二种。初名裸形。最后名愍陀旃陀利。其经亦名九十五种耶道神咒目录疑伪。又有别本云。佛临涅槃时。梵忘须䟦陀罗问佛。佛为说其名字。与前令异。其数具足。初名时咒术。乃至第九十五名多诵外书种种方术求解脱。具如别录。恐繁不载。问何故此文言九十六耶。

  答由有圣教说二乘人同外道故。宝性论第二云。犊子等见身中有我。不信第一义谛。不信真如法空。佛说彼人无异外道。又七卷楞伽第一云。大慧。云何为外道恶见。谓不知境界自分别现。于自性第一义。见有见无。而起言说。释曰。二乘人既取心外法有实自性。不信唯心。即外道也。又彼第二云。复有说言。见一切法因作者有此是涅槃。大慧。彼无解脱。以未能见法无我故。此是声闻及道种性。于未出中。生出离想。应勤修习舍此恶见。

  三结。

  四回向意。并准可知。

  第二十一开藏施宝中。文四同前。

  初明施行中三。一出众宝。二施多田。三心无吝。如文可知。

  二以诸此下回向行中二。先牒前起后。后所谓下正显。显中。依佛法等十种。皆有可贵希难得义。俱名为宝。约施因缘。起十种愿。一宝有光照使离闇不迷故。二宝有光照令成守护故。三宝能雨物周给。如轮王珠宝故。四施宝心重坚信故。五施心称理决定故。六施宝及照用故。七同前体用及回向故。八施宝照用及心称理不乱。言十六智宝者。古来三释。一云此即见道十六心。始从观欲界四谛境苦法忍为首。终至无色界四谛道类智为后。莫不皆是出世之心。可贵难得称为宝也。二辨法师云。地前明得明增真义一分无间。地上大乘光明集福德王贤首健行等八定。各有自分胜进。依此十六定所友生智为十六也。三本疏云。佛地四智。智各有四。为十六也。虽有三说。初解稍胜。然助一释。菩萨初地相见道时。有十六观智。谓八观真如。八观正智。此十六智虽皆拟真见道立。然是无漏究竟智体故。此文云究竟成满等。前十六心依观下上谛境别立法类。今依观所取能取别立法类。十六种心如成唯识及杂集各第九卷说。九供佛因故。或于余田翻显说故。十所施宝。是众宝中尊。故有光明。显现于物故。

  三双结。

  四回向意。并易知。

  第二十二施庄严具中四。一明施行。二行布施时下明回向行。是为下双结二行。四为令下明回向意。

  初中四。一总标施名。二所谓下别显严具。三菩萨下明施意。四以如是下总结行施。并显可知。

  三回向行二。先牒前起后。可知。后所谓下。正回向中十愿。一妙宝严具有光照用故。二磨莹鲜明施故。三严身同于身相故。言百福相者。其因诸说不同。肇法师法华疏云。十善为本。一善以九善庄严故。瑜伽决择分说百福行者。谓十善业道。少分离煞。乃至少分离耶见。是名初十行。若多分离煞。乃至多离耶见。是名第二十行。若全离煞。乃至全离耶见。名第三十行。若少时离煞乃至少时离耶见。名第四十行。若多时离煞。乃至多时离耶见。名第五十行。若尽寿离煞。乃至尽寿离耶见。名第六十行。若自离煞。乃至自离耶见。名第七十行。若劝他不煞。乃至劝他不耶见。名第八十行。若称扬赞述不煞。乃至称扬述不耶见。名第九十行。若见离煞庆喜大悦。乃至见离耶见庆喜大悦。名第十十行。以此百行。成百福相。又涅槃经第二十四云。菩萨修不煞或。有五种心。谓下中上上中上上。乃至正见亦复如是。五十心名初发心。具足决定。成五十心。是名满足。如是百心名为百福德。具足百福。成于一相。乃至具足三十二相。释曰。若依第十一说。三十二相其因各别。又此且约化身相说。若依此经相海品等说。佛有十华藏刹海尘数相。一一相以一刹尘数福成。非但百福成一相。相有三十二相。此约十身相说故。上文妙严品普兴云幢主水神颂云。清净慈门刹尘数。共生如来一妙相。一一诸相莫不。然是故见者无厌足。四施心应理不乱故。称身所宜施故。皆新妙故。五施耎言慰安屈辱来取惭谢等故。六施时赞彼。不惮己劳。成我檀行故。七施时随应为说正法故。八施时照三轮净心不乱故。九施时心摄一切波罗蜜故。十施时明照法界故。

  三结。

  四意。并可知第二十三施宝冠及髻珠中四。一施行。二以彼下回向行。三是为下双结。四为令下回向意。

  初中可知。

  二回向行中二。先牒前起后。可知。后所谓下正显。显中十愿。皆云智慧者。以髻珠有光明照见义故。二中云具足顶髻等者。梵本中云。得佛螺髻成第一智。余同八中。宝海等者。佛智尊贵称宝深广如海。第九中云至大地顶者。菩萨地尽处故。余文约顶及冠成就最胜等。思之可见。

  三结。

  四意。并可知。

  第二十四施妻子财宝及身救狱囚中四。一施行。二佛子下回向行。三是为下结。四为令下显意。

  初中三。一无畏施。二既救下财施。三然后下法施。无畏施中二。先明所救者受苦。可知。后菩萨见已下明救苦。救中三。一舍难舍物。二于牢下救难救苦。三如大悲下引例证成。初中三。一财宝。二妻子。三自身。引古中。此行菩萨虽多。略举一俗一道为首。亦显菩萨通达道俗化故。已下并准此知。余文并可知。

  二回向行中二。先牒前起后。后所谓下正显。显中十愿。一救脱捡系身故。二救死令生愿证不生死智故。三救脱地牢闇心忧恼苦故。四救脱系闭等故。五救脱系缚忧恼不自在故。六救脱禁时忧惶万计起故。七救遂不乐禁系心故。八救遂乐出狱心及法施故。九救遂厌恶禁闭不得自在故。十入狱法施及脱苦故。

  三结。

  四意可知。

  第二十五舍身代死囚中四。一施行。二佛子下回向行。三是为下双结。四为令下显意。

  初中四。一明所救者受苦。二菩萨见下作念舍身代彼。三如何逸下引例证成如前说。四菩萨尔时下正明舍身救苦。于中四。一陈救意。二显不救失。三徴四释并相显。

  二回向行中二。先牒前起后。后所谓下正显显。中十愿。一救脱命断逸夭灾故。二依菩萨力得预不死者数故。三救脱死怖畏故。四救脱不令命不死故。令得证无死智境界。五菩萨摄护免死难故。六救脱造恶行刀剑死故。七救脱死怖因及令得降四魔故。八无畏施时亦法施故。因及令得净信离大众畏决定说法。九救脱系闭身心不自在故。十救脱死畏苦故。

  三结。

  四意可知。

  第二十六施连肤顶髻中四。一明施行。二菩萨摩诃萨下明回向行。三是为下总结。四为令下显意。

  初中二。先牒起章门。后如宝髻下正显。显中二。先明宝髻等诸菩萨同修此行。后是故我应下明此同彼一切菩萨随其施行。前中二。先标修行者。于中亦二。先略显别名。后及下通结多数。其无量两字。梵本中。但是诸色显其多故。后菩萨是时下明所修行相。文中二。先明行前方便。后便执下正明行相。前中四。一见者喜。以彼与己成檀行故。二而语之下明喜心不易。无吝以畏苦等故。三不念下明无畏救。谓不希现在名利报当来贪乐及二乘果。四明正所求中二。先明涅槃。后释精勤下明求菩提。后正明行相中十种行施。一忍苦。二恭敬。三仰念尊德。亦此行故。四欢喜。五胜志乐。六月开解故。七于苦受心不着。八知五受无体。九知五受受本不起。十知五受从因缘起。亦皆变异为行所迁后己亦应同。一切菩萨修此行中二。先总谓同三世菩萨修此施行。后别中五。一发深信。二染乐。三求一切智。四勤勇。五悟无师理。

  二回向行中二。先牒前起后。后所谓下正显。显中十愿。一得正见等者。谓令得出世因果二位中胜相。一佛果无见顶相。二菩萨如塔发相。此通二义。一菩萨发髻盘环层级如塔形。故二其发堪受人天供养。得如供塔福故。若准梵本。应云得菩萨髻为世间塔无能见顶。二中色绀德刚体细耎。德刚者。非相迁不可坏故。此但标三事。即是愿令作佛也。下八愿中所愿者。皆是佛发。应知。三中准梵本。应云愿一切众生得润泽发。称于髻额。头面圆满。如补那伽吒。此云满瓶。其瓶肚圆。今但取肚之圆相。不取瓶顶及底也。四中可解。五中准梵本。令得二相发。谓室利靺瑳相发。塞嚩悉底加相发。此以如音义中释。六中得佛相发者。梵本云。得难提迦勿多相发。余文同。七八愿中可知。九中梵本云得堪为友提应供顶发。余文同。释曰。堪安支提。堪为应供。即是佛发。安佛舍利发爪等。名支提故。十中可知。

  三双结。

  四回向意中三益。一定。二持。三佛十力智。

  第二十七施眼中四。一施行。二以此下回向行。三是为下结。四为令下显意。

  初中二。先起章门。后如欢喜下正显中二。先引例证成。后菩萨摩诃萨下正明行相。于中三。一于行起治莹心。二于其乞者下明行所为。三佛子菩萨下。于乞者起益己心。初中二。先标人。后起请下明用心。用心有七。一净三轮相。二不取相。三依教生解光明。破不解闇故。四中道字。按梵本云。菩提谓观菩提现前见故。五回向佛智。六与一切菩萨同施故。七于佛无㝵眼信心难坏故。二行所为中三。初总标。次为究竟下别显所为。后于如下总结。别中五句。并易可了。三于乞者起益己心中十句。初一总。余九别。别中。一以爱乐益己为设会。二以爱为法故增行法。三以爱是无缘舍世爱见。四以不起世爱舍放逸。五以法爱除欲缚。六为成行而爱即是修菩提。七以遂物心为自安。八令意充足。前句随何物。此句随几除。九顺无差别施。

  二回向中二。先牒前起后。后所谓下正显。显中五十愿。所令得眼皆是佛眼。与此下离世间品说十眼。但一二别。余多相似。文显可知。

  三结。

  四意亦易了。

  第二十八施耳鼻中三。一通显施行。二佛子下别明回向行。三是为下通结二行。初中三。一牒起二章。二如胜行下引例证成。三菩萨如是下正显行相。初中可知。二引例中二。先列名数。后布施之时下明彼行相。前中二。先列。后通可知。后行相中十五句。初一总。余皆别。于中具佛种性者。十解已上也。生如来家者。初地已去也。其清净两字。配诸根及功德并智慧。余文并可解。三正显行中十一句。初一句总牒前起后。后十句正别显。入大施海者。即是此回向中所说八十七门。或尽人间所有一切情非情类金轮王所管内物。或云无量无边。或云随众生所须。阿僧祇等色类之物也。余文易了。

  二别明回向行中二。先施耳回向。后佛子菩萨下施鼻回向。前中四。一牒前起后。二所谓下正显。三是为下结。四为令下显意。初中可知。二正显中十愿。初二及七。皆名无㝵耳者。准梵本。初名无著耳。二名无㝵耳。七名无所住耳。四中云不因耳处生分别心者。谓不因耳能闻声即执耳有体性。执有体是分别心耳。是十二处中耳处故。由离分别。名清净也。五中今蒙昧识毕竟不生者。使明利耳常现行故。八云无坏耳者。梵本中。名无断耳。善知诸论。无能断者。九十云广大清净为诸耳王者。谓于诸能远闻耳及离分别耳中。无㝵自在最胜故。十中梵本云。愿一切众生具足天耳。得成佛耳。余愿及结意等可知。

  后施鼻回向中四。一牒前起后。二所谓下正显。三是为下结。四为令下显意。初可知。二正显中有二十愿。前十正愿。后十相从愿。何故施鼻愿中说面者。谓鼻于面最为中枢。好丑由生故。此施鼻发愿得面也。就前十愿中。二云得随好鼻者。八十种好中云鼻两孔不现故。三云善相者。谓有大人相故。如下相海云。如来鼻有大人相。名一切神道智慧云。清净妙宝以为庄严。众宝色光弥覆其上。于中出现无量化佛。坐宝莲华。往诸世界。为一切菩萨一切众生。演不思议诸佛法海。六云随顺所宜现。非定一故。八云伏怨者。魔见妇伏故。九善见者。见必发善心故。余愿可知。后十中二云一切法面者。面是正向义。谓心正向诸法性故。善见随顺。同前鼻说。余愿及结可知。四显意中有十门。谓鼻香所入故。摄受香故。了知香持香气住故。觉香气如眼见色故。合中知如触证故。于香辨了。即是有所成就故。根照识了故。香为供养严洁等故。五分法身皆名香故。

  三通结可知。

  第二十九施牙齿者。以此二物业果相似。故合说也。文中四。一施行。二菩萨尔时下回向行。三是为下双结。四为令下显意。

  初中三。一标起章门。言安住坚固自在地中者。智度第十四云。如象王牙齿是法身菩萨故。二犹如下引例证成。言六牙象王菩萨者。十轮第四云。乃往过去有迦奢国。王名梵授。敕旃荼罗。有大象王。名青莲目。六牙具足住雪山边。汝可往彼拔取牙来。若不得者。汝等五人。定无活义。乃至云。时大象王。即自拔牙。施旃荼罗。广说如彼。三菩萨摩诃萨下正显施行。于中二。先标。后所谓下明起得心希有难得。有十二种。一无竟期。二毕竟无碍。三永无悔。四贪瞋痴不起。五无余吝。六为大菩提。七利有情。八有二种。一上大。二无上大。上大亦名无等。谓于诸施。余无与等。无上亦名无等等。谓于诸无等施中。互相齐等故。九于诸施中最故。十亦名妙。以自在智施为胜故。十一亦名极妙。谓离一切烦恼。自在施为最胜故。十二𨷂己济物。喜过济己故。

  二明回向行中二。先牒前起后。后所谓下正显。显中十愿。愿得佛牙齿。以堪起塔受供故。二愿得佛三十二相中齐平相齿。三举心取智。言总意别。或依主。或邻近也。智能调柔。或柔则善趣彼岸之行。而牙能调食。食熟则堪充资身力之用。四是佛三十二相中白净相齿。五如相海品说。右辅上下牙及齿相。皆有众宝香华光明等庄严及现佛神力说法等。悉是可忆念事故。六是佛三十二相中四十齿相。七梵本云愿一切众生得牙齿。文理如胜莲华。塞缚悉底迦相难提迦物多相。皆悉成就。八及十亦多分同前所引相海品说。九易了。

  三双结。

  四显可知。

  第三十施舌中四。一施行菩萨。二尔时以诸下回向行。三是为下结。四为令下显意。

  初中三。一标能施者。二若有下引例证成。三佛子菩萨下正显行相。初可知。二引古中二。先明安布其心。后犹如下正引。三正显中二。先明能施者趣中逢乞者。后菩萨尔时下明施时三业。初明意业十种心。二两膝下明身业。慈心耎语下语业。

  二回向行中二。先牒前起后。后所谓下正显。显中十愿。一同下相海品广长舌遍覆一切世界。乃至云。佛放光中现佛演法。遍一切刹。三亦同前引相海品说所缘愿。并。

  三结。

  四意并可知第三十一施头中文四。同前。

  初施行中三。一牒起章门。二如最胜下引例证成。又如报恩第五云。过去阿僧祇劫。波罗奈国王名大光。施婆罗门头。云云。三佛子菩萨下正显行相。初可知。二引例中二。先举名数。后为欲下明施行所为。为中十种。三是佛一切智。六是佛地地位智也。七是佛一切智智。十坚固智。智为前导故。同首也。后正显行相中二。先总辨。后于诸下别显。前中云安住是法者。住此回向法故。入诸佛种性者。成就道种性。余文易了。后别中十种。一信佛长善。二施喜。三离相。四度彼。五照法。六发心。七往舍。八自悦。九善欲。十好施。

  二回向行中二。先牒前起后。后所谓下正显。显中十愿。一如来头者。此初句总相故。二无见顶相。三无能映。四得上首净土。亦于净土圣众中上首。五准梵本云。头如本那伽吒相。发如难提迦物多相。光净润泽。六卍字严饰。准梵本中是第八云室利靺瑳相严饰。七世所希有。八具足佛首者。同三世佛具足无缺故。九成就智首。一切世间最第一首者。梵本中。但云最第一。无复首字。十为具足首。已上总是一愿。梵本云具足清净首智圆满成熟故。为坐道场之言。译家谬置。以其同一曼荼声故。

  三结。

  四显可知。

  第三十二施手足中三。一施行。二佛子菩萨下回向行。三是为下结。

  初中二。先牒起章门。后如常下正显。显中四。一引例证成。二于诸下略明施行。三愿得下明行所为。四佛子菩萨下明施时用心。初中可知。二略明施行中二。先明施处。后以信下正显修行。三明行所为中八句。一以愿力得雨宝之手施之。二施必契菩萨道。三不曾暂吝。按西域方仪。呼舒手为不悭。缩手为悭。其拟将广慧四字。勘梵本。云恒作施心。四不怖难舍。五无少疑心。六不拟休歇。七慈悲心施故。恶道苦灭也。八智慧心施故。菩提因成也。四施时用心中二。初总。后别。别中十句。应一一皆带总句。一为与众生开解脱方便故。二为证佛深广智故。七为法身无断故。八为智身无坏故。此义云何客尘隔断法身故。愚痴损坏智身故。十为与古今诸菩萨同此行。如前引例是也。余文易了。

  二回向行中二。先牒前起后。后所谓下正显。显中大位十愿。细分有三十四愿。谓初中四。二中五。三中十一。四中三。谓往诸佛土。摩诸界。持彼众。五中二。谓妙相施光。六中三。谓覆护众。成佛。钢手铜爪。七中三。谓覆生。求菩提。生功德。八九十各一。其二中云自然神通者。报得神通足故。三中无边无量者。如何僧祗品所说数。普是无尽。九是证佛所证。十是供佛成主伴善根。余文及第三双结并可知。

  第三十三坏身出血施中三。一明施行。二以诸下明回向行。三是名下结。

  初中三。一牒起章门。二引例证成。三于诸下正辨施行。起十二种心。文显可知。

  二回向行中二。先牒前起后。后所谓下正显。显中十愿。二无功用故。三非有为色故。四有机斯应故。五出世相严故。六证法性而生离一切故。七身如宝光故。八身是智之藏。佛界是常。名不死界。于彼示无常。名为自在故。九见无不益。身如出宝之海。十身如虚空。世苦不及。三双结二行中。以十种心。成施行。用回向。欣悦是加行。庆幸是正施。欢喜是施后。余文显可知第三十四施身髓肉中四一。施行。二佛子菩萨下回向行。三是为下双结。四为令下显回向意。

  初中二。先标章略显。后如饶下依标广释。前略可知。后广中三。一引例证成。二于诸下正显行相。三佛子菩萨下施时运心。初引可知。二行相中二。先明施处。后欢喜下正辨行施中。有十四句。十云审观等者。有诸法从缘耶。无体可缘耶。从缘与无缘体前后耶。十四平等行不感差别果故。余文易了。三运心中十种。一一皆有标释。其文显不烦解解。

  二回向行中二。先牒前起后。后所谓下正显。显中十愿。三中云意生身者。此有两释。一依成唯识第八解云。随意愿生故名意生。二依七卷楞伽第二解云。譬如意去速疾无碍。名意生身。然此身类有其三种。一三昧乐。二觉法自性。三种类俱生。无行作。若广分别如别行章。四中以百福成一相。计三千二百福。成三十二相故。带说百福。已如前解三十二相。及后五中八十种好。并如别章。八中如下出现品说。一切诸佛身唯是一法身等。其义如十色药相作十佛配十方等。广说云云。十是三世间身。余文及三结四意并可知。

  第三十五以心施中四。一施行。二以诸下回向行。三是为下结。四为令下显意。

  初中二。先牒起章门。后如无悔下明修行。行中三。一引例证成。二学自下正显起行。三菩萨摩诃萨下明行所为。初引可知。二正显中作十种心行施。一不为悭所碍故。三于波罗蜜惯习。四中成就是圆满亦究竟。七于一切施惯习。八无俦伴施。余文可知。三所为中二。先总。后为度下别。应知总句配别六句。文显。

  二回向行中二。先牒前起后。后所谓下正显。显中二十愿。初二中。有愿一切众生五字。余并略无。于中。一藏是坚义。其犹树藏。金刚亦坚。即是地智。此智非世法能坏。如下佛不思议法品中说十种广大力大那罗延幢勇猛法。第一中云。一切诸魔天龙八部等。尽力雨大金刚。如须弥山及铁围山。遍三千界一时俱下。佛无惊怖等。广如彼说。二中卍字相者。准梵本。应云室利靺瑳相。次云庄严金刚界心者。十地品说。第十地菩萨。受智职位。坐大宝莲华时。十方所有受职菩萨。皆于金刚庄严臆德相中。出大光明等云云。佛不思议法品十种大力大那罗延幢勇猛法第六中云。一切诸佛皆以德相。庄严胸臆。犹若金刚不可损坏等云云。离世间品说十种心中。第十名[王-十+巾]字相。金刚坚固胜藏庄严心。一切众生数等魔来。乃至不能动一毛等云云。释曰。界是性义。金刚之名。从心智立。谓佛心智。体性坚固不可损坏。然能损坏难坏惑障。其室利靺瑳相。庄严胸臆。近心所依处故。从邻近名庄严金刚界心。第九回向中说金刚界根金刚焰根者。义亦同此。所以者何。清净心王。于无分智等。有所依增上义故。如在因位八识名根。谓同境分别染污通依等。离世间品说十种根。于中。亦有金刚焰等二种根名同前会释三四五六八九十一十二十四十五二十。此后十一心与前第一心。大同小异。具检下文。皆有其相。又六云大勇猛幢者。下文七十八中云。菩提心者如猛将幢降伏一切诸魔军故。七云得如那罗延坚固幢者。三十涅槃一云。菩萨修于定慧。如帝释幢。不可移转。释曰。不可移动是坚固义。第十六云。被金刚甲胄者。是大誓愿心。余心文及三结。四意并可知。

  第三十六施肠肾肝肺中四。一施行。二佛子菩萨下回向行。三是为下结二行。四为令下回向意。

  初中三。一牒起略显。二如善施下引例证成。三行此下广释。前二可知。广释中二。先总。后以爱眼下别。别中四。一为菩提施。二不中悔施。三观不坚施。四观秽污施。梵本中从作是观下与汉经少异。彼云作是观时。知身秽污毕竟无常。如是思惟。知法体已。见乞者来。心生欢喜。起善知识想。谓欲易我不坚固身与坚固身。下同。

  二回向行中文二同前。愿一切下正显中十愿。初智藏者。此愿佛身。佛身所摄无非皆智故。二亦愿佛身。谓无漏福资无漏慧得此身故。任持义也。三五六七是因位。四八九十是佛果。然六七是八地已上。余文及三结。四意并可知。

  第三十七施支节诸骨中四。一施行。二菩萨摩下回向行。三是为下结。四为令下回向意。

  初中二。先牒章略显。后如法下广释。释中二。先引例证成。后施其下正明施行。行中二。先总标。后生爱下别显。别有九心。可知。

  二回向行中。文二同上。后二所谓下正显中有二十愿。一佛所化人本非骨肉故。二三四五十一是佛身。八十四十七十九通三贤位。二十唯初地。生佛家故。余皆八地已上。三中云无系界生者。佛果非界系等生故。生字为异二乘。从无生忍净法界生故。六中无散坏者。非分段故。八中具那罗延支节者。诸支节头。钩锁相支结故。九十相续不断绝者。变易无定限故。十一不空三业故。十三中有感则形。无别自住故。又亦不依内外中间根境识故。十六中有二义。一说法之身故。二如镜面现诸法故。余文及三结。四意可知。

  第三十八施身皮中四。一施行。二菩萨尔时下回向行。三是为下双结。四为令下回向意。

  初中二。先明修行。后犹如下引例证成。前中二。先标章。后心生下正显。显中四。一欢喜施。先法后喻。二逢迎下恭敬施。三而作下难遇施。四欢喜下慰安施。引例中金胁鹿王者。菩萨本缘集经第四云。菩萨住世堕畜生中。而为鹿身。两胁金色。背似琉璃。余处杂厕。种种难名。髀如车渠。角如金精。其身庄严。如七宝藏。身色光焰如日初出。为诸群鹿而作饶益。于大暴河见人欲溺。投身救之。其人得济。后遂背恩。告王将兵欲煞鹿取皮。将王及兵至鹿指示。两臂俱落。王知背恩。发心礼鹿。谢过而去。广说如彼。

  二回向。行中二。同前。后所谓下正显。显中十愿。皆是佛果所得。文显。三结。四意并可知。

  第三十九施手足指中四。一施行。佛子下回向行。三是为下结。四为令下回向意。

  初中二。先牒起章门。后如坚下广释。释中二。先引例证成。后菩萨尔时下正显。显中十句。一慰乞者心故。二不退转故。三不起见故。十唯趣向大菩提故。余。文可知。

  二回向行中二。先牒前起后。后愿一切下正显。显中十愿。皆是愿得佛指。五中随好者。十指端皆千辐轮相也。十力者十种大力也。七中。梵本云。愿一切众生得十指端。里面皆有千辐轮相。所余节中。里面皆有本那伽吒及以塞嚩悉底迦相。相间庄严。八中。梵本云。愿一切众生得如大莲华难提迦物多相指十力业报相好庄严。释曰。十力业报者。身手营为。皆十指力。施指为因。得十大力大那罗延幢勇猛法。相好庄严者。好谓赤铜爪甲相。即细涌指间。余文及三结。四意并可知。

  第四十为求法施连肉爪甲中四。一施行。二菩萨尔时下回向行。三是为下结。四为令下显意。

  初中三。先显行相。次如求下引例证成。后为求下明施所为。初中二。先明施缘。后若有下正显施行。次引例。后所为求。文显可知。

  二回向行。文二同上。后所谓下正显中十愿。皆是佛爪。一中云赤铜相者。相是小相。以赤铜是好故。二云随好者。即赤铜光润故。五中云。于世无染著者。有二种。一佛爪赤色非染成故。二约智爪于境无所取故。八入一切等者。亦智爪故。九云得善生爪者。善生之言。西域语方仪语法。语之端正也。余文及三结。四意可知。

  第四十一求法入火坑文中四。一求法入火行。二菩萨尔时下回向行。三是为下结。四为令下回向意。

  初中二。先标章略显。后有能下正明行相。相中二。先问答显行。轻身重法。后如求下引例同修。并文显可知。

  二回向行中文二同上。后所谓下正显中十愿。初及第九缘求法愿。余八皆缘入火愿故。云离惑苦险难恐怖得乐等。中间文及三结。四意并显可知。

  第四十二为众生求法受众苦中四。一求法受苦行。二以此下回向行。三是为下结。四为欲下回向意。

  初中二。先举能修行人。后为求下明所修行。修行中三。一明修行所为中十一句。初句总。次九句别。后一句结为受苦。总中为字。贯别九句。文并相显。二如求下引例证成。三为求下正显行相中三。初标受苦所因。次乃至下明代恶人受苦。举重显轻故云乃至也。三以求下结受苦所以。并可知。

  二回向行中文二同上。后所谓下正显中十愿。三云得照现身者。梵本中云。钵攞底婆(上)娑(上)邬簸忙。此云得如影像身。言恒受安乐者。谓八地已上得如镜像身。随机照现。益物为乐故。四超苦狱者。出三界故。成智行者。佛因满故。余文及结并意可知。

  第四十三处王住求正法。能舍海内一切所有中四。一求法施行。二菩萨尔时下回向行。三是为下结。四为令下回向意。

  初中三。一明求法行。二能悉下明施行。三如大势下引例证成。初中三。一处王位有三义一高可励下故。二具施物故。三显法尊故。二求法时下显非余为故。言乃至等者。举少况多故。三生难一句。明重法极故。按诸经说此行菩萨乃有众多。今略显少分。一如菩萨本行经说。处阇那伽梨王为求一偈。剜身千灯。二如大品说。萨陀波仑菩萨。往昙无竭菩萨所。求法割身肉卖。三如法华提婆达多品说。有王求法。于阿私陀仙。舍身为奴仆床座。四涅槃二十二云。佛昔为菩萨时。为于佛所闻如来证涅槃一偈。卖身割肉。日取三两。满足一月。其疮苦痛。以佛神力平复如故。三十三说。菩萨为求正法。身钉千钉。五如萨埵王子。为求半偈。高严舍命。六如慈力王。于五夜叉边求法。任就身上食热肉血。七下文入法界品中。普贤谓善财言。我法海中。无有一文一句非是舍转轮王位乃至一切所有而求得者。如此等文。广如别录。恐繁不具也。三能悉下正显行施。可知。二施行所为中。云一切智道者。道字梵本中是菩提也。三引说证成中二。先举人。后勤求下显行。行中十一句。初一总。余十九别。九云离世戏论者。戏论有二种。一四谤中第四句。二但法随言诠。即为戏论。余并相显。

  二回向行中二。先牒前起后。后所谓下正显。显中十愿。初二唯施行愿。三六七兼求法行愿。余并唯求法行愿。九云菩提光明者。谓无师智光照性成行故。余文及三结。四意并可知。

  第四十四辨为王断屠煞中四。一施行。二以此下明回向行。三是为下双结。四为令下回向意。

  初中二。先总。后别。总中三。一行所依身。谓王身施法令自在故。二普行下明无畏施。三普施一句结后。别中九句。一不恃自在欺陵夺命。二广修大行。三御物以慈。四不恃势侵恼。五令众生安。如如意宝。六志愿菩提。七自住三聚戒。八令他住三聚戒。九令不能持三聚戒者令住五戒。防初最切。

  二回向行中二。先牒前起后。后所谓下正显。显中十愿。于中。皆有等流愿。愿寿命长。而差别者。由施无畏离惶怖失念故。初及第十中愿得智慧也。由施无畏令彼欢喜故。第二第八中愿得供养恭敬佛。由施无畏。令彼不恐怖断命颜色不衰变不受苦命尽故。第三第四第十中愿修及得不老病死。由施无畏。令彼不恐怖故。第三中愿离灾毒。由随彼意。再得寿命故。第四中愿得寿命自在。然随意住。并第七中愿得成满大愿。由依王教命。得存欢喜故。第九中愿得学佛学得法喜。由王教。于断命畏。得无畏故。第十中愿得勇猛精进。第六中云寿命门者。即此施无畏。为寿命之方便故。即从此施。长佛善根。余文及三结。四意并准可知。

  第四十五救损男形中四。一明施行。二菩萨尔时下回向。三是为下结。四为令下回向意。

  初中三。一唯无畏施。二菩萨尔时下以财法施成无畏施。三复以下唯法施成无畏施。初中三。一见所救境。二见是下明能救心。三令阎浮下正成救行。并可知。二中三。一珍财施成无畏施。二汝之下法施成无畏。三作是语下正财施成无畏施。文并易了。三唯法施成无畏施中二。先标。后所谓下释。前说法令悦等慈俱救故。后释中二。先释为说妙法。后彼人下释令欢悦。前中三。一示苦因果。令畏苦断集。能息流转。名寂静法。二修行净业一句。示果令修道。名净业。三互起下劝改前心。翻怨成亲。后释令悦中。法既称悦。如说行故。舍罪恶也。此是菩萨善巧救生慈悲平等。不尔但救被损见苦。不救损他当苦。菩萨行于众生。何爱增也。今令欢悦者。即闻法解怨。非王势抑。又舍恶业苦果。此彼亲和。菩萨自行复立。展转相因。共成道伴。拟行菩萨道者说之。二回向行中二。先牒前起后。后所谓下正显。显中十愿。一一中。皆有与前行等流之愿。文显可知。而差别者。初愿中令得成佛故。云得马阴藏相。二中以想不具者心怯弱故。不成修持梵行故。故云发勇猛等。救行既令免彼怯等故。回向还令得似彼所免。三中具丈夫智。可为主导。余同前。四中离欲。同前梵行。五中善男子法同前修梵行。有智亦如前说。六中根不具者。身力心志多不能坚强。故云具大人力等。七中翻彼无志力不能坚修故。非世所有之物智故。八中同前修梵行。九即是佛智能伏物。令宗信故。十望于九。是因位丈夫故。

  三结可知。

  四回向意中。十一句分三。初一总。次九别。后一结意。总中云具丈夫形者。此有二义。一具男子根故。二具丈夫根故。二根何别。谓男子但异女人。丈夫兼显道德。今意取后故云丈夫。不言男子也。涅槃十八云。一切男女。若具四法则名丈夫。一近善知识。二能听正法。三思惟其义。四如说修行。又二十三云。若有人能供养父母。恭敬沙门及婆罗门。修治善法。所言诚实无有欺诳。能忍诸恶。惠施贫乏。名大丈夫。言守护等者。由护众生。不令坏男形。是故回向令能守护。行丈夫行者。使其不退生佛菩萨家等。次别中。一令自修丈夫行成。二修丈夫胜行者。即此章中救苦施无畏行也。三有丈夫者。即此功能显示七丈夫道也。道字。勘梵本云。揭底。底音丁夷反。此云业。七丈夫者。古来三说。一云是七贤圣也。一随信行人。在修行地中。由他得广随他而行故。从方便时为名。二随法行人。在因时。以依法随法而行。从本为名。三信解脱人。由信根而得度故。四见到人。由慧根而得度故。五身证人。灭定无心。由身克证第八解脱故。六慧解脱人。但离无明等诸烦恼障。慧得解脱故。七俱解脱人。离烦恼及定二障。得慧解脱及灭尽定故。此七人。初二在见道。三四五在修道。六七在无学道。此七人。梵本名补路沙。此云丈夫。旧翻为人。问何故回向为令众生成小果耶。

  答此但愿令成七人事业。由此事业。是丈夫行故。非是愿令得彼小果。一云此依七地分别名七丈夫。一种性地。二胜解行地。三净意乐地。四行正行地。五决定地。六决定行地。七到究竟地。此中初二地前。次一初地。次一从二地至七地。次一八地。次一九地。后一十地及佛地。一云依本业经。分因果位地。亦有七类丈夫。一十信。二十住。三十行。四十回向。五十地。六等觉。七妙觉。上三说中。若据名顺。则初释为胜。若约理当。则后二为胜。四具足等者。种字。梵本中是形字。谓如师子王身故。五教令严笈故。六三时不惜身命故。七代众生受阿鼻狱苦。虽无边劫。无暂退故。八善决断决释故。九净治惑障故。后一总结意可知。

  第四十六叹佛出世中四。一法施行。二佛子菩萨下回向行。三是为下双结二行。四为令下显回向意。

  初中三。一见佛兴说法。二以大音声下法施益生。三以无数下结所作业。初中可知。二法施益生中六。一令闻佛名离我慢益。二复更下劝速见成六种行益。三复为下说佛难遇令得净信等四益。四复于下令得闻诸佛名等四益。五尔时下令得清净等二益。六彼诸下令彼得愧恩益。三结所作业。及前文并显可知。

  二回向行中二。先牒前起后。后所谓下正显。显中十愿。一以劝往行令得不待劝往。二以劝见佛令得自常乐见。三以闻法令得智慧受持等。四令闻法修行回向。五令忆念佛及观察佛回向。六令速见佛回向。七同前观察。然差别者。乃佛遍空界。无在无不在故。八令感起相应回向。九令遇佛闻法回向。十以叹佛出兴回向。

  三结。

  四意可知。

  第四十七布施大地中四。一施行。二菩萨摩诃下回向行。三是为下结。四为令下显意。

  初中三。一总显所施地可。二或施诸佛下别辨施处。约田有十四类。谓佛菩萨善知识众僧父母别人声闻独觉贫孤四众塔庙。此或十七种。谓四众即为四故。别人谓自有资财者。如不思议境界经说。菩萨通一切故。善知识局是益我者故。问准此文。及施盖车僮仆等中田类除重。总有二十五种。谓此有十七。施盖中名闻法师一切佛法种种众生师僧尊宿初发菩提心者。施僮仆中。病苦正法等。其一切佛法之言。通备十法行者。种种众生之言。通神天鬼等。若施食饮等中。通有畜生故。后总结诸施行中。云种种趣生皆来集会。若约回向施善根田。则遍通法界。一切圣凡数类难量。问且如上诸田。望三种田。如何配摄。答此有二门。一正。二兼。若唯正摄。则佛法菩萨声闻独觉塔庙众僧四聚众名闻法师一切佛法尊宿师僧初发心等皆是敬田。父母恩田。贫孤病畜是悲田。若约兼摄。有八句。一是敬非恩悲。谓声闻独觉合四众僧一分。二是恩非敬悲。谓父母俗善友。三是悲非恩敬。谓贫孤病。四是悲敬非恩。谓前初句有病者。五是恩敬非悲。谓父母入道及出家善友。六是恩悲非敬。谓前第二句有病者。七是敬亦恩悲。谓出家菩萨贫病。八非敬非恩悲。谓别人自有资财。或外道故。问诸田相望。胜劣云何。答此事繁广不可备载。如别记说。三于如是下。明施好处地及施处中营具所须。按此中回文。稍异梵本。梵本中云。于如是等所施之处。感备资生。令随意用。其处悉是安隐无畏。无诸怨贼毛竖等怖。菩萨下同汉本。

  二回向行中二。先牒前起后。后所谓下正显。显中十愿。地有多义。谓生成住持。不能分别等。一是生成义。喻无分别佛智生成人天二乘菩萨行果故。二三是持义。四无中分别义。五中持成义。六七八九是住持义。十是生成义。

  三结。

  四意可知。

  第四十八施僮仆中四。一施行。二菩萨尔时下回向行。三是为下双结。四为令下显意。

  初中二。先总显。后供养下别辨。别辨中三。一明所施田。二以百千下所施物。三又皆下明感因。初中可知。次物中二。先明数量。后其诸下显三业德能。文易。后感因中二。先辨其因是净业。谓同行菩萨道以愿力回向诸善根所得。非是窃盗罪业所感故。后才虽明德能。然欲显是净业所感方有此能故。从感因判文。

  二回向行中二。先牒前起后。后所谓下正显。显中十愿。约所施僮仆性调顺。顺主教命善事顺宜等。于中。初愿约性调顺作益事。二约顺主以事受持故命。三约一向归主。四约勤顺行事。五约勤事。六约受教不忘亦无违拒。七约于主信乐敬护。八约净业所感施时不恋。亦约亡相。九约一向乐主无背舍心。十约信顺教命行事。

  三结。

  四意可知。问以僮仆施他。还令作僮仆。何如放之从良善根回向益。

  菩萨行海。无善不修。此二善根。皆须修习。但放从良。有三义关。一行海不具。二彼僮仆本愿不满。三佛果𨷂此应机之德。

  第四十九施自身为给侍中四。一施行。二菩萨尔时下回向行。三是为下结。四为令下显意。

  初中二。先标所施身。后布施之时下明能施之心。前中准梵本。应云以身布施为给侍时。其能施心中。梵本云布施之时生谦下心。生地敷心。生大地心。悉能忍受一切诸苦。不取自在生。给侍众生下同依现。文中三。初布施之时一句总。次生谦下六句别。后安住下结。并可知。

  二回向行中二。先牒前起后。后所谓下正显。显中四十愿总分为三。身是总相。愿通多种。准释易知。初十愿中三。云义利者。现当益故。世出世益故。离恶称善故。福慧故。五中了菩萨行一法性故。六在三贤数故。七言必契真故。八令自他具信。他中得净佛法者。净即信也。余文可解。次文此下十愿欠一。于中前八别明愿。后一总结。谓一供佛。二解法。三受。四持。五读。六诵。其不忘等释上持字。七自调行。八不调下调他行。后结可知。后又以下十愿。一塔者。具云窣堵波。此曰归宗之所。今此愿云令与众生作归依。尊崇田中第一故。五云第一好施处者。如好地少种多收故。十中证得第十法界无量回向行。如风行空。无所障碍。证字取契会相应之义。余文及三结。四意并可知第五十闻法喜悦身供佛中四。一闻法以身供佛行。二菩萨尔时下回向行。三是为下结。四为令下显意。

  初中二。先明以身施佛。后佛子菩萨下结前重显。前中二。先闻法施身行。后心常忆下法施利他行。前中二。先明施身。后欣乐下闻法自利。前中二。先施身所因。谓闻法喜信故。后能以下正显施行。后闻法自利中十种。一闻法欣。二乐。三信。四解。五尊敬说者。六读。七诵。八受。九持。十行。谓由修行。普入诸法善根方便故。此句亦是总结。上九种各多善根。悉能趣求获得。故云善入。后法施利他中三。一同佛敷演。二说佛果乘。三利物根熟。后结善重显中三。一结前闻信善。二安住下结前闻法自利。三亦令下结前法施利他。于中八。一断疑。二心悦。三福具。四利物心恒。五成十地智。六近佛。七修净土行。八供佛行。

  二回向行中。文二同前。后正显中十一愿。多分依前四行发。一由闻法。二法施。三施身。四供佛。初二愿但依三四行。第三愿通四行。第四愿依一二四行。第五愿依一二三行。谓闻说此义。施身。复为他说此义。所闻何义。谓闻佛身应现。常一常多。非一非多。机见无来。机谢无去。如水镜中影。悉能分身。梵本云悉能普现。第七愿同第六。然无功用。第八愿依三四二行。谓但有佛身处。即随往生。在佛众会。第九愿同第六。然三忍中谛察力大。依此为因。故不可坏。余文及三结。四意并可知第五十一以身施一切众生中四。一施行。二菩萨尔时下回向行。三是为下结。四为欲下显意。

  初中二。先明施身。后为不欲下明所为中二。先为众生所得有二。谓一为令修善圆满。二为令修善不忘。后菩萨摩诃下为自身所作有十种。一能法灯照。二法乐摄。三法藏持。四法光觉。五随应现。梵本云为世影像。六为行增上缘。七为解增上缘。八行平等慈。九行无缘悲。十普随所应各令获益。

  二回向行中。文二同前。正显中十愿。既舍身与众生。而愿中乃多分属佛者。翻劣成胜故。初中施身与众生。即是近他属他家。今翻彼故近佛。入佛地下翻准。此二翻顺愚拒施行。三翻处凡家不调悭。四翻不依教行施。五翻迷教理不得涅槃。六知足是佛。今施身具知足者之行。故生佛家。七舍受身痴欲。得乐佛身之净欲。八施身是生胜善。九害悭身贼。十依教施身。是护持行法。

  三结。

  四意可知。

  第五十二施身给侍佛中四。一施行。二菩萨尔时下回向行。三是为下结。四为欲下显意。

  初中二。先标施行。可知。后于诸下释所为。所为十句。三云护佛菩提者。谓为绍继佛所得法故。余文可知。

  二回向行中。文二同前。正显中十愿。初二约侍佛用心。三约近佛。八翻胜劣之差及劣不自在故。余文及结。并回向意中十二句。并可知。

  第五十三施国中一切物及王位中。文四同前。

  初施行中二。先总标施物。可知。于后于诸下显施所为。于中十一句。初一句总。余十句别。总中云于世事自在是标。无系下释。标中世事者即王德等。释中无系者。心不系住。无缚者。为彼所舍物缚心故。无恋者。爱心不起故。无著者。不取其相故。别中。一但为益生。不为恶业。二为了业果无实。三为不乐世富贵等。四不贪上二界胜生等。五但为利生处。非为自身故。云非此处生。梵本云虽住世间而无所依。六不执蕴等实有自体可得故。无依住如前所引智度论说。七可解。八未曾之言。于所为不便。应同常不远离九。十两句易知。

  二回向行中文二回向同前。正显中十。此既施王位。王复法令自在故。皆愿成法王转法轮等。二中梵本与三中同。佛王于觉中最自在故。又王降贼故。五中王子继绍王位故。六中成就菩萨。亦准五说。七中及国土施故。八九亦准七说。余文及结意等可知。问若有人与他人有怨。从王乞其王位。若得拟害彼怨菩萨施不。

  答瑜伽四十九云。若有上品逼恼众生行暴恶业者。来求王位。终不施与。

  第五十四施王都中四。一施行。二以此下回向行。三是为下结。四为令下显意。

  初中二。先标所施物。后心无下显能施心。初中可知。后能施心中三。一明施所依心。二发心下明施所为。三而行布施一句。通前两伴心。初所依心中五句。若分慈悲则有六句。二所为心中。前十一句。三于智求证据能证说故。四净修者。一一离相对治故。八自然觉者契无师故。余文可知。

  二回向行中。文二同前。正显中十愿。王京都严饰是胜住处故。喧𠅈故。愿中初及第十。依胜处也。二三四愿。翻喧𠅈处也。五七两愿。但施得舍也。六八两愿。约住处爱着也。九约京都中无边塞山野等灾怖也。

  三结。

  四意可知。

  第五十五施内宫眷属中四。一施行。二菩萨尔时下回向行。三是为下双结二行。四为欲下显回向意。

  初中二。先明所施物。后菩萨尔时下明施行所为。前中二。先明施物胜。后而于下辨畜物心。有十种。七云无分别无简报故。余文易了。后所为中十句。其回向两句。皆应安为欲下。谓修此善根。为将回向欲令众生得出离等故。回文者不晓此文。将谓是后回向行语。又此亦能令人谬解。谓是释回向所由。解文可知。

  二回向行中十愿。皆云得三昧者。谓翻美色妾乐。得禅悦故。释文及结可知。四回向意中有十五种。初不坏者。不为他人所离间故。三云满足佛法者。有眷属是圆满义故。四准三说。五得无上智者。施有材能女故。八具福智者。施中有福智故。九清净。翻施女是染著相故。十一净法身者。翻施以女故。十二辨才等者。施能谈哭歌咏女故。如理翻彼无记谈等。十三舍等满善成无漏行故。十四同前满足义释。十五以法得明为严。翻彼眷属严故。

  第五十六施妻子中四。一施行。二佛子下回向行。三是为下结。四为令下显意。

  初中三。一明所施物。二犹如下引例证成。三菩萨尔时下明能施心。初中可知。二引例中。具如须达拏太子经说。现庄严王者如大王庄严经说。三施心中二。先施所依心。后菩萨摩诃下施所为心。前中九句。初一总。余八别。总中行一切施四字。通下八句。应知。后所为心中二。先结前生后。后自观下正显。显中十二句。一观身缘成无有适主。况有妻子。二中四。法喻合结。三作第一妇处。四同一子想。五除惑热。六与乐。七誓与一切智。八为成无上田愿。愿字应在末。九以守护生。为自利。十解法智光照世。十一十二可解。

  二回向行中。文二同前。正显中十一愿。一妻子是己所有。同于起变化多身故。二由于我身能舍故。又同前故。三由施于妻子不爱贪。于乞不憎恚故。四约施子愿。五妻子被施如自开许。无违皆故。六同五说。七妻子比王是未极自在。翻彼为愿故。八离爱贪惑故。九妻子施劣。法施愿成胜故。十妻子被施心无违背。决相顺故。十一同初等说。

  三结。

  四意可知。

  等五十七施宅舍等中四。一施行。二菩萨尔时下回向行。三是为下结。四为令下显意。

  初中先标所施物。可知。后行布施法下明能施心。心有十二种。一不取着家宅之相而施。文中句例。梵本云。如理行施。于家无著。二不起寻伺。云是我家宅。余并可知。

  二回向行中文二同前。正显中十愿。一自施舍宅而愿他舍妻子者。依假说真故。系缚家在妻子故。二云入非家者。道门无缚。非是家故。六云得无㝵法者。观如幻故。七得自在位。示生三界故。八善说不离家之过。尽化诱令离故。九十两句。同前七说。余文及三结。四意可知。

  第五十八施园林等中四。一施行。二佛子下回向行。三是为下结。四为令下显意。

  初中二。先标所施物。可知。复作是念言下明施行所为。于中二。先辨施所为心。复佛子下明广菩提心。前中二句。一作善友园林令得可爱善行华果。故云好也。离世间品云。示现一切菩萨威力自在神通。是菩萨园林。以大神力。转正法轮。调伏众生。无休息故。此总句。下兼并从此开显。第十慈父者。常覆护故。十一施资具者。令得成佛道具故。余文可知。后明广菩提心中二。先牒前起后。后于恶下正显。显中十句。一本为恶众生。发心修行。今何疲歇。二误尚无况有故也。三本不求彼恩。彼不知何恨。四虽不求彼恩。然求彼苦灭。五心如虚空。香臭不能熏。毁赞俱不着。六观法无性。七誓灭物苦。八志愿广大。九灭身边等见。十普为物修故。诸乐菩萨道者。思此十句。二回向行中十愿。一心园林中无间生善草木等。二园林是游戏散乱处。今翻彼令得定心故见佛。三得游法园五乐。四得定心见佛神足游戏化生之乐。五得佛智真俗非即离境大菩提乐。六得菩萨神通足。游戏往佛刹会。七以转变自在。化生多。劫不厌生。死八以多佛为园林住中瞻仰故。九以园林之游戏令得遍往佛刹。十园林是游戏快乐庄严之处。令翻彼无记不善故。云愿得善欲等。

  三结。

  四意并可知。

  第五十九大施会中四。一施行。二菩萨尔时下回向行。三是为下结。四为令下显意。

  初中二。先标所施会。后普令下明施行所为。前中二。先举会广大数量。后一切下举会营缘如法。后所为中十五句。一离恶。二成智。三开施门。安置清净福田。七三时决定印持无相。余文可解。

  二回向行二同前。正显中十四愿。一亡二我为众生故。二中九施。初是总句。谓即大会施时自但有物竭尽施故。不选田故。胜物施故。无过故。起超下故。与超下者手齐故。离我我所故。即前之施称佛心故。三中云第一谛主乃至证自境智者。谓法施令脱苦。乃至令得证无智外之境故。四由施所要。彼心安静。或施食得命。施乘得通。或为说法得慧地等。十中云应时者。随时随欲故。十一佛是施行之果故。诸愿中多云到彼岸者。各随所应。皆究竟故。余文及结意等并可知。

  六施资生中二。先明施行。后佛子下回向行。前中三。一标所施物。二心无下施所依心。三为欲下施所为。二中五句。三中一句。并相显可知。后四向行中十愿。资具多种故愿亦多。此中略显。随事准知。一施沐浴调身资具愿。二施扫拭资具愿。三施舟船愿。四施造食资具愿。五施成就损补二药资愿。六施车乘资具愿。七说法时资具愿。八施修行者道具。九施具解行者资具愿。十亦施法师资具愿。

  上来第二别明以诸善根成回向行竟。然其六十门内。第十林座但一床敷无二物也。施车中并有骏马象师子座采女百千丈夫十万幢幡所爱男女女宝伎女童女太子十五类。施象马中二种。施幢幡中二种。施冠中及髻珠二事。救囚中并财宝妻子眷属自身七事。施耳中及鼻二事。施牙中并齿二事。施手中并足二事。施体中并肉二事。施腹肾肝肺中四事。施手足指中二事。施为法中施国土城邑人民库藏园池屋宅树林华果珍奇妙物宫殿楼阁妻子眷属王位二十一事。施大地中并造精舍塔庙什物等五事。施国土中一切诸物乃至王位中物类无量不可知数。且总相为二种。施京都中城阙防输税四事。施内宫眷属中伎女侍女二事。施妻子中二事。施宅舍资具中二事。施园林台榭中二事。施大会中色类甚多。且为一事。施资生中既云一切资生。其类难名。亦且为一。此上除重已外粗相。且有一百七类。为据施国土中一切物及大会施并一切资生中。一一名数。则无量无边也。

  第三总结前诸施行。成回向行所为中二。先总结前施行所为。彼佛子菩萨摩诃萨以此善根为欲下。总结前回向行所为。

  前中三。一结前施所为。二时十方下结前所施田。三菩萨见已普下结前能施心。

  初中二。先总。二牒前施物种数。后为令下正显所为。前中言阿僧祇者。总相之称。非克定量。即如上说。施国土中一切资生等是也。后所为中十句。前七句通令自他得如是。后三句。唯令他众生得如是。文相易了。

  二结田中。回文不次。应云种种趣生形类福田求索。以趣中辨生。生中辨等故。

  三结心中三。一正明能施心。有八可知。二时诸下明受施者心中。谓大庆传赞远近归。三菩萨见已欢喜下明施者心喜中二。先假说比况。后菩萨摩诃萨见乞下明由喜获益。前中三。初标喜。次假使下正况。后悉不下结胜。初可知。正比况中始从帝释于百千那由他劫受乐。乃至净居天受不可说劫乐。此则举九三所受决乐。皆不如此菩萨见乞者受施称心欢喜时其心庆悦。此中色天排次。阙第二禅少光天等。又依阿僧祇品。从那由他数。直越其末后十大数中。阙不可量排次。正当第二禅王。此应梵文欠脱也。问何不以不可说转不可说转数配无色界天受乐耶。

  答此回向菩萨庆乐之心。犹未究竟故。无色摄报。非显现故。本业上卷。配摄报果。亦到净居。问四禅已上。舍受相应。如何此说彼地有乐。

  答此有两说。一云彼地无报乐。有禅乐故。禅定必有调畅适悦故。一云此但假设非实有乐故。问金轮王。但王一四天下。何故此云王三千乐。

  答此亦两说。一云此假使言。非有实金轮王王三千界故。梵本云。假使转轮王受用三千界中人间一切资具快乐。经不称劫。一云准本业经上卷。轮王有十五种。谓从十住菩萨作铜轮王。乃至第十五佛果为千辐轮相。此中是第十四觉德光相轮。作三界王。当等觉菩萨也。后明由喜获益中。有十种。文显可知。

  二总结前诸回向行所为中十句。一利益。二安乐。三中义字是利益。利字是安乐。此三句相望。但总别尔。更无别相。具如上释。余文可知。上来随相回向了。

  第二离相回向者。前正随相时。即作此离相。同时成就。然以言不并彰。依发教之施设故。致此前后尔。文中五。一广显三轮相离。二何以故徴。三无有下释。四菩萨如是下会违。五佛子此菩萨下结。

  初中二。先标二章。后无众生下别释。前中。一三业解脱。二三业无著。三三业无系。系即缚也。身口二业。与缚著相应者。此俱离故。别释中准标分三。一显于施者受者及施物中一分。假者我差别相。心无缚着。二佛子菩萨摩诃萨如是下。明于前假者所依蕴及施物一分非情色法心无著。三佛子菩萨摩诃萨若能下。明于蕴等不着故亦无缚。初中二。先明于成成差别相无缚着。后如是下显其成行。前中有十八句。谓菩萨行施及回向时。于施受及物一分有情谓妻子等上。一一不起此诸见故。若施自身时。离二事缚着。释我差别相。具如别章。后显成行中五对十句。初如是两字。贯下诸句。如是等者。牒前无众生等离我差别相。谓前云无者。即是于众生等。了无缚解等。由此故成回向行也。初二句。了生等性离而不缚。故亦不解。次二句了其因果。亦本无实。次二句。能了之心。非一向见故。次二句。施及回向。无贪思并行后思。皆与法性相应故。后二句。与前相应思心王。亦同思准。二于假者所依蕴及施物一分非情色法相离中二。先总牒修行时心。后不着内外下别显。显中八对十六句。初两句约自他身。或情与非情中一分说。次两句约心境说。次两句约因果法体。次两句约真俗或俗真。谓以有生灭事行。回向无生灭时。俱不着故。次两句回向业思及思离相。次约色蕴。三句成对。谓法体及生灭。后约心蕴。三句成对亦尔。此皆通前施物中说。三由于蕴等无著故亦无缚中二。先牒前起后。后则不下正显。显中二。先明不缚。后若能下显不解。前中五蕴各三。谓体及生灭。文显可知。缚着何别者。久染曰着。久著名缚。谓于施行及回向行中三事人法蕴体及生灭等。离彼缚着等故。后显不解中两句。初句牒前了法本无生灭故云不缚。后句正显。谓了本无缚故亦无解。

  二徴意云。圣教现说从业生果。心为能着。境为所取。何以此云无业果。能缘所缘等故。

  三释中二。先总显。后非一下别释。前中二。先别释。后一切下总结。前中三。一以法无性故。三世推不得。言无少法者。如沙中少油亦无故。二以法无性故境无可取。三以法无性故。心无能着。后总结中二。先结前无生等体相。后无有下显前无性义。言无有自性者。谓诸法从缘有。此有即不有。故云无自性。性即体也。言自性离者。谓有此性成性即离故。后别辨中十对二十句。第九句是胜义世俗法故。余文可知。

  四会违者。前徴云圣教自说有业果能所生等。何以今乃皆说无故。故此会云。圣教说有。约随俗说故。今说无者。约胜义说。各据一义不相违也。文中三。初法说。次了知下喻显。后解一切下总结。初中二。先明菩萨依胜义谛观。说诸法空。后言语下明教随世俗说业果不失。前中云一切法非法者。诸法当相离故。后随俗中二。先总显之。非法为法者。谓于离名言法。以名言说故。后不断下别释中二。一不断坏世谛因果。二不退舍出世因果。文显可知。次喻显中二。先喻显胜义。后而亦下法说随俗。前中四喻。一业缘感果。虽历然不失。然如梦所见。觉已都无。二说法音声虽利物成用。然应缘如响音。竟无作者。三众生果相。从因所起。如影起质。自体非真。四诸有为法。如约缘成本来无实。后法说随俗中二。先明胜义时不乖世俗。后了知下明非直了真不乖于俗。亦乃由了此故知业广大。亦可由此了故方是广大。了知业用。以了业实体故。三总结者。上来约真俗会违。显非即离。非约各别说也。此中初句云一切诸法皆无所作者。此显真不离俗故。正起作时相尽离作非不作。名无作也。后句云行无作等者。此显俗不离真故。正起作相尽时不灭坏起作之相故。乃至云未曾暂废。言行无作道者。道行也。

  五大段总结者。总结上来所有回向心。皆安住离相中三。一明能回向心安住离相。二若处下明所有善根。皆向佛果处者。谓与无漏心相应修故。非处者。有漏心修及二乘心修故。三于一切下明所有回向皆悉离相。言不退转者。离相心常现前故。

  第三释此回向名中二。先总徴名。后永度下依徴别释。前中可知。

  后释中三。一释回向二字。二佛子菩萨摩诃萨如是回向时则为随顺下。释随顺二字。三佛子菩萨摩诃萨如是回向时则为了达下。释坚固一切善根六字。初中十释。一回可破坏虚伪因。向不可坏无虚伪果故。此总句。后皆别依总建立。二回有担累因。向无担累果。三回依语言因。向离言果。四回取相心因。向离取相心果。五回有身见因。向无身见果。六回有所依因。向无所依果。七回有有功用因。向无功用果。八回有漏善根因。向无漏善根果。九回向有所取着因。向无取着果。十回世所有诸法因。向出世所有应生诸法果。彼岸之名。是究竟义故。赞以果名。释以因言。前所回施行也。二释随顺中二。先标。后释。释有十义。皆准回向所说。谓若如前回向之所向。则具十义故。一顺佛果。二顺教法。三顺正智。四顺圆智所证真俗非即离境。五顺教所诠随机分别。六顺三世佛回向方便。七顺所为境。八顺道谛。九顺真如。十顺断障。皆云住者。一一依彼修行故。三释坚固一切善根中十句。分二。初四句总标。后六句别释。前中一由能随顺回向故。则已了达理教行果真俗谛法。二由能随顺回向故。则已承事一切佛故。三事一切佛故。上二何别者。前但随顺回向则当事佛。后实承事。故别显示。四供理教等法。后六别释者。别释前初了达之言。如何了达。一了无灭坏以本不生故。二了无乖违。如性无异故。三了好法好无。故无可贪。四了恶法无恶。故无可显。五了内外法有少灭坏。违因缘道。不坏俗谛故。大法力等者。真谛常存故。上来第二大段依徴广释竟。

  自下第三大段依释结名。可知。上来第一大段。明位行了。

  自下第二大段。明位果中。明得十种坚固不退。初一总。余九别。别依总故。于中四能顺教及所诠。八凡所生处即具此回向修行缘。九云一切金刚等者。准梵本。应云坚如金刚。一切不能坏。谓喻此中回向志愿也。十于五欲境。不为贪爱等所缚着。故云自在。余文中可知。上来第一大段长行了。

  自下第二大段。偈颂中二。先明说颂因缘。后菩萨现身下正显偈颂。前中四。一标说偈者名。二观察下说颂仪式。三入于下说颂所为。四承佛下说颂所依。初中可知。二仪式中三。一显无漏心故。二彰说称根。三表说顺理。三说颂所为中九。一为依教契理。二为修大心。三为悲覆世。四为长佛种性。五为所修行与佛功德冥契无二。六为成佛自在力身。七为知所化欲乐。八为随机善根而成就。九为现法性之色身。四显颂有凭可知。

  后正显偈颂中。总四十一颂分二。先三十五颂半。颂前位行。后随顺思惟下五颂半。颂前位果。前中二。先五颂。颂前行所依身。后饮食下三十颂半。颂前依身起行。前中可知。后依身起行中二。初一十九颂。颂随相回向。后菩萨观察下十一颂半。颂离相回向。其中第七颂云谛观等者。梵本中云谛观己身十八界六根六尘及五蕴。释曰。准梵本。文义无乖殊。若依汉经。乃违大意。此中大意。颂前随相回向中施身时。观身蕴处界体性非有。岂曾观外及自身耶。又十二处言为起满七字。而云十二种处者。此润文之因也。读汉经者。将梵本中有此种字。不敢辄论。今见乃知。余文准释。

  第七等随顺一切众生回向中二。先长行。后偈颂。前中二。先明位行。后菩萨摩诃萨成就此下明位果。

  前中三。一牒名徴起。二佛子此菩萨下依徴广释。三佛子是为下依释结名。

  初中云等随顺一切众生者。等是平等。能随顺心。一切众生是所随顺境。谓于一切时处。以一切物。施一众生。如是一一众生所施亦尔。此即等之随顺。依主释也。若依本业释云。以观善恶父母无二一相一合相故。释曰。善父母者亲也。恶父母者怨也。谓观怨亲平等。俱生法身。故皆父母。依此释者。应名平等随顺回向一切众生。

  第二依徴广释中三。一施行。二佛子摩诃萨以所积集下明回向行。三佛子菩萨摩诃萨修行如是下明行所成益。

  初中二。先明积集过现善根。后佛子摩诃萨复作是念愿我下。明以愿积集未来善根。

  前中三。一列所积集善根名字。二佛子菩萨摩诃萨于此下。明前善根积集成德。三佛子菩萨摩诃萨以得下。明积集坚固集前诸善根。

  初中有三十一句。晋本有四十句。光统法师判云。初十是行出自中。次十起从缘发。后十功成在己。本疏云。初十直说善根体。次十约境以明善根。后十约度以明善根。今谓此文布列前后犹依梵本未回文也。若回应以初十一句为第三段。次佛境界等十句。依定为第二段。后勤修一切下十句。为第一段。所以者何。十度即明善根体故。须先说也。佛境界等。是生善缘故。次应列也。小善根等。是前善根分齐数量。故宜后也。若不尔者。十度等善应无。小大等善应别有体。佛法僧等应不能作善根缘故。如是一一广说。应知排次。虽尔释。且依文。初段中前四及第六句。约分量说。余七约数量说。前中初云小者。谓如施行中施粗物少物轻心简田劣田等。或中五。或一分二分等。余行准知。二大者。翻前可知。三广者。普为众生平等施故。或等准知。四多者。所施未至无量已来。皆名为多。五名无量者。阿僧祇转阿僧祇转也。六种种者色类众故。微尘数者一三千界尘数也。阿僧祇者至至也。无边际者。无量转无量转也。不可思者。不可称转不可称转也。不可量者。不可思转也。此中数名。准阿僧祇品。不令次第。应知中十句皆名境界者。凡所属齐若亲若疏。但此摄者。则此境界。七云心者通八识。所以者何。末那不令违方成似无漏。赖耶不受熏善根无种故。八九内外者想尘故也。余文及后十句。准释可知。

  二明前善根积集成德中二。先明修时所起方便。后得堪下正辨积集成德。前中十种。初一总可知。余九别。一正修时住作意。二加行。三修成摄属。四收摄眷属相因起者。五修善根时辨诸缘具。六听法得解。七修时亡相。八说法劝发他心时此十方便不唯局在修一菩提。乃至总相述一切也。后正辨积集成德中三十七句分二。前二十二句明自利。后于虚下十五句。明利他。前中初云得堪忍心者。成谛察法忍故。十云长佛善根者。增长成佛之善根故。二十二云住究竟道者。梵本云具道资粮。利他中云严净大道者。梵本云净治佛道。余文易了。

  三明积集坚固前善相中二。先牒前可知。复作是念言下正显。显中十句。初一标起念所在。次五善根所从。次三善根所为。复作是念时下一句结念成益。

  后明以愿积集未来善根中二。先总标愿心。后愿令下依标别显。前中谓以愿摄持前诸善根。尽未来劫所感依正。令与施行为资及以回向故。后别显中二。先明外施愿。后佛子菩萨摩诃萨复作是念我为下。明内施愿。前中四。一别所愿施施物。略列十种。皆阿僧祇世界施满者。显广大施故。二假使下明无限施。有三种。一时无限尽未来故。二心无限未曾厌倦故。三乞者无限一切众生故。三佛子菩萨摩诃萨如是下。明施心行相。略显十种。前五离过。后五顺理。可知。四佛子菩萨摩诃萨以诸下。结前无限。后明内施者。内谓有情。简外非情故。王位。依有情内身故内摄也。文中四。一列愿所施物。二菩萨摩诃萨以如是下。明无限施。三大悲普下结前六种无限施行。四菩萨摩诃萨如是施时下。明施心行相。初中略列十种施。一众生。二无限施。有六无限。一物无限。如经以如是等种种诸物故。十显无尽故。二时无限。如经尽未来劫故。三心无限。如经安住广大一切施心故。四乞者无限。如经如施一众生尽众生界一切众生皆如是故。五随求无限。如经如是给施一切众生皆令满足故。六施处无限。如经如于一世界于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世界中悉亦如是故。三结前六种无限施行中文即为六。一处无限故。大悲普覆。二时无限故。终无间息。三乞者无限故。普加哀愍。四随求无限故。随其所须供给供养。五物无限故。不令施行遇缘而息。亦心无限故。乃至不于一弹顷生疲倦心。准此内施有六无限。前外施中当知亦尔。略故不说。或应文通。四施心行相中二。先牒前起后。可知。后所谓下正显。显中有十九心。一不染施因。或此行不为心着。二不系施缘。或不为缘缘缚。三前二俱离。四施行不可令退坏。五与法性相应。六巧施摄生。七不与二执相应。八于能施者。不见现在存活之相。或不见有接后之相。九巧治我所。十与定相应。十一不起身命之计。十二梵本云。具种种宝性心。具是获得在己义。种种者。诸菩萨种种知解心可贵如宝。即此可贵心成种性故。云性心也。十三施不望报。或不见当果有实自性。十四明教法。十五具如此品上下文说。十六违所诠。十七令得佛正体智。十八以教法照机。十九令得佛后得智。

  第二明回向行中二。先明随相回向。后佛子菩萨摩诃萨如是回向时不着下。明离相回向。前中二。先明自以善根回向众生。后又劝众生下。明令他以善根回向众生。

  前中二。先正明回向。后佛子菩萨摩诃萨如是回向时发欢喜下。明回向所为。

  前中二。先牒前中二先牒前起后。可知。后所谓下正显。显中十句。皆约前所施内外物等流回向。一约前施财货及宝。二约前施善根所感依正果报。悉施众生。及以善根回向。乃至六种无限施。是无尽功德藏。三约前施床座。准梵本中。具卧具床数。四约前施行皆为众生。是顺菩萨道业。五约前施物皆殊胜皆离相。六约前施象马宝。七约前施象马迅速巡游四天下故。八约前施伎女及男女。翻显染情及恩爱故。九约前施心平等无简择故。十约前施身头眼血肉骨髓奴婢作使等难处。有苦不自在。施身肉忍苦。奴等不自在。愿众生得生无苦之处。自在无碍故。

  后明回向所为中二。先正显所为。后佛子菩萨如是悲愍下结前所为。前中二。先牒前起后。谓牒前回向时智所回善根众生定得故发生欢喜。后为令下正显。显中有一百一十句。依本疏。科分为六段。一从初有二十三句。为令修善趣贤首位行。于中第十一句。云无悔者。施已庆喜故。无恼者。自乐施故。第十三云住随顺施心者。随乞者所须。满其意故。第十四云住摄取施心者。以施摄生故。第十九云住如金刚极大力施心者。施心坚固不可破坏故。第二十云住如日光明施心者。慧光破悭蔽障故。二十一净三轮智成佛智故。二十二有二义。一以众多善根为眷属故。二以具多善根者为眷属故。二十三巧能生长善根之智慧。相续现行故。余文易了。二从得不可坏净心圆满下。有八句。令成种性中修行。初句约令得信究竟故。三从成满菩萨无量清净神通。下有十。句令成解行位中修行。第十句无量心者。四无量也。广大心者。无限量也。最胜心者。无加过也。悉清净者。皆与无我相应也。余文可知。四从成就清净等施心下。有八句。令成十地位中修行十度等行。第七句令得成就纯净无漏无边体事。此是理事理事无㝵法界。余文可知。五从住平等行积集善法悉圆满下。有十句。令于等觉位修行。第九句令证得巧生功德之智。第十句令成同体大悲所生善根。乘萨婆若。来化有情。是一切智乘。余文易了。六从严净一切诸佛国土普圆满下。有五十一句。令成佛果行。第四句云。令得六十种音声。发言诚谛皆可信受。百千种法而以庄严。如来无量功德妙音悉圆满者。下文佛不思议品云一切诸佛皆悉具足六十种音声。一一音有五百分。一一分有无量百千清净之音。以为严好。是也。大庄严论第六云。如来有六十种不可思议音声。如佛秘密经中说云。寂静慧如来具足六十种声语。所谓润泽柔软可言言乐清净等。如是广说。此中润泽者。众生善根能摄持故。乃至第六十名宣诸德音。释曰。秘密经者。即密迹力士经也。论文但五十八种。经中数足。具显如章。第六句明佛无尽辨逗机说法。第八句众生一闻说法。不堕二乘中故。第十句应时佛物修利他行故。第十一句中等字是皆义。第十二句云于一庄严无量庄严者。佛依正二果中一一皆尔严故。第十三句等入等者。皆令入三世佛境界尽故。第十七句云行不动业得无㝵果者。其因有四。一就机法施。二无障碍愿。三悲心亡已。为物受生。四修法性镕融行。感三业无功用。尽众生界。同时普应。无所障碍。第十八句诸根者眼等根也。第十九句云一相者谓无相也。知一切法皆无相故。第二十五句云大力田者如出现品说。于如来所。种少善根。能坏一切有为烦恼。乃至究竟如来涅槃智慧故。第二十六句云坚固第一等者。悲愿决定不可破坏故。第三十二句以一行愿。普满一切行愿。三十八云以一心知一切心。四十三云于一处出兴。一切处出兴。四十四云严净一众会。一切众会皆严净。四十五云于一佛土。普见一切佛土等者。皆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故也。四十九云得非一等者。此有二义。一修因。谓观有为无为非一异故。修诸善根。二得果。谓由前因得法性相应神通转变一切染净体事相即相作等非一非异自在无碍。此依业用门说。上来且约一相分。此六段。理实不然。所以者何。第六段令成佛果位中。第三十一四五六等句内。方说令得修菩萨行遇善知识等故。故知诸句一一各别回向所为。不必依位排次而说故。不可科段配位也。后结前所为中二十句。初一句总牒前能为心。后咸令下正结前所为。将此一十九句。属前一百一十句。流类可知。恐繁不述。

  后明令他以善根回向众生中三。一略明回向之善根。二为令一切众生悉得安住下。明回向所为。三又以诸下正显回向。问何故明菩萨自以善根回向中。则先明回向。后辨所为。今此令他以善根回向中。则先明所为。后回向。

  答理实不别。为异自他。故作是说。言不别者。如言为此事故回向。或云回向为此事故。此但语言异势义无别也。就初略明善根中三。又劝下八字。标简前文教他非自。次普为下明修善根。后方便下八字。显所修善。为将回向。初后可知。修善根中有二。先八字是大悲伐苦行。后以大下是大智观察行。可知。二明所为中有六句。初句令住佛果果位德海。皆是殊胜纯无漏故。二中性体也义用也。功能也。余文易了。三正显回向中二。先牒前起后。后所谓下正显。显中十愿。初云安隐者。非相迁故。三云安乐者。适悦故。余文可知。

  后明离相回向中二。先正明回向。后佛子菩萨摩诃萨如是回向时以此下。明以回向善根复将回向。前中二。先牒前随相。后不着下正明离相。前中何故牒前者。以正随相时有此离相故。后正离相中十句。一离施因。二离施果。三离内施。四离外施。五于起行处离。六于起行方所离。七于足者离常。八于乞者离断。九于所施物及行等离有见。十于前句境离无见。后明以离相回向善根复将回向中二。先明牒前善根将施。后愿一切下明以施善根回向众生。于中六。一果智圆。二惑障尽。三智明。四定心。五离缘缚。六成佛种。

  第三明行成利益中二。先正显利益。佛子菩萨摩诃萨如是修习下校量显胜。前中二。先牒前。后超出下正显。显中十一种。一超世间。二普修下修下修普行。三悉能下见多刹无障。于中二。先诣后见。四又能下见多刹菩萨修行。五以善下巧说深法。于中二。先义辨。后得陀罗下无断辨。六念念于下供多刹佛。七念念严下严多刹。于中二。先果严。后修行下因严。八念念令下清净成就多刹众生。九于彼下。多刹中勤修诸度。摄众生。成净业。十得无碍耳下。闻多刹佛转法轮。不生厌心。十一住无所得下住菩萨无所得神通。于中二。先辨名。后于下显用。言与诸菩萨等同一见者。因一无所得无依无作着见故。后校量显胜中二。先正显校量。后一切佛刹下逐难重释。前中二。先举劣。后况复下显胜可知。后逐难重释者。谓前举劣中。云尚能成就无量不可说清净功德之言。恐余未解故重别显。文中分三。一明得法门。二如是回向时众生不违下。明成就行。三佛子菩萨摩诃萨如是回向时得业下。明观利益。初中二。先别说。后佛子菩萨摩诃萨如是回向时得一切下。总结。前中十句。各约同类法互望一性无差别故。皆云清净平等。余文及结可知。二成观行中有十五对。分三。初六对明异类事事互望无㝵。次法性下两对。明同类理事互望无㝵。后刹平等下七对。明异类事理四句无㝵。初中。一依正。二二业果。约引业说。三王所。四二能所缘。五满业果。六业道是业所依因。即五六识中造引满相应思。由思能造业。业依思故。晋本云业不违迹迹今道也。本疏云。决定思是身口业所游履处。名为业迹。又初刹那思为道。引发第二刹那思。为业体。道即迹也。又思体为业。熏在本识。成种子。为业迹。又思为业。业有感诸道果报功能为业道。道即迹也。隋远法师云。解惑等心起业所依。名为业迹。辨法师云。方便造作名业。根本业道名迹。次两对理事无㝵中。前一性相互融。后一生无生互融。后七对事理四句互融者。谓如初对中。一刹望众生。为两事相对。二两事各有平等。为一理相对。三刹望刹平等。为理事相对。四众生望众生平等。亦为理事相对。分相虽此句四。互融观中。一一句即具余句。无所障碍。其离欲际句。亦是单理事无㝵中摄。余文准可知。三明观刹益中二十句文易可知。

  第三依释结名可知。

  后明位中果中二先。牒前回向行成。可知。后则能下正显。显中一十九句。一以胜解力摧四魔。一摧伏烦恼。二慈心增上摧天魔。三了蕴实性不能为障道。四深解不生非死能系。二贪欲为刺。欲伤戒足无漏菩提路。三得成初地欢喜因故。四住中道实性故。五敬福渐增故。六悲心深厚故。七摄福自在故。八现通自在故。九游刹无碍故。十胜解契入即事理故。十一以一切身修行故。十二随愿所修皆成故。十三了教法。十四为供事佛至一切佛土。勘梵本中。虽但云悉能遍一切佛刹。然其遍字之下往至之义。十五十六可知。十七凡所缘皆生善根。十八心常平等。十九得一性体。此与第四。体同。方便异行。总结可知。

  第二偈颂中二。先经家长行标举。后菩萨所作下正显。显中二十一颂分三。初一颂通显一切善根悉以回向。末后一颂通结上来回向之意。中间十九得正颂前文。于中分三。初三颂。颂前施行。二菩萨为度下四颂。颂前回向行。三菩萨回向到彼下十二颂。颂前行成利益。

  第八真如相回向中二。先长行。后偈颂。前中二。先明位行。后菩萨摩诃萨住此下明位果。前中三。初徴起名字。二佛子此菩萨下依徴广释。三佛子是为下依释结名。

  初中云真如相回向者。谓以所回善根。愿同真如体相业用。多分说相故偏为名。此即真如之相。真如相之回向。依主释。勘梵本中。名真如相自在性回向。谓相是德相。性即体性。然性与相非即非离。故双举也。本业经释云。常照有无二谛。一切法一合相。故名如相回向。

  第二依徴广释中二。先明随相回向。后佛子菩萨摩诃萨以此善根下。明离相回向。

  前中二。先明观察先修善根回向。后佛子菩萨摩诃萨见可乐下。明观现境发愿善根回向。

  前中三初明善根成就本末。二以诸善根下正明回向。三佛子菩萨摩诃萨恒以下。明回向所为。

  初中二。先明善根行相。后菩萨尔时下明观察善根。前中有十四对。一念坚明。二无染修。三无功用业迹。四坚趣佛果。五勇求大法。六二利行。七超凡小。八悲智行。九忆持佛法。十坚信乐十行。十一成多无漏善。十二对行福慧。十三调物生善。十四功巧能回向。后观察善根中三。初总辨。次其诸下别显。后其中下总结。别显中二。先明修时众生缘。后如是下明众缘中复各多种。可知。后总结中三。一皆依向佛乘心成。二皆已回向佛果。三皆悉一性。

  二正明回向中二。先明回向自身。后如为己身下明回向众生。前中三。初总标。次所谓别显。后佛子菩萨摩诃萨以诸下总结。别显中二十愿。初身业应机无㝵。二语业随乐无㝵。三意业住无我我所。四不与四惑相应故无㝵。六得教法明智演说无㝵。七达智境照悲境是菩提心。八常念法界性唯心现前。十二厚悲化物。久而不疲。恶而不厌。十三有二义。一三慧性中无量善巧思慧方便以修菩萨道。二得寻何体性思慧体性为说法方便。虽有两说。前释为胜。十六智契诸法本净性。见世相即常住。十七得见利平等智一多无㝵。十九诸刹各同示即理之事法界。此上或有约德相。或有约业用。详之可见。余文可知。后总结中略举三愿。摄前二十愿。谓初一严刹愿。摄前第十一十二二十。次一遍刹愿。摄前第十五十八十九。后一智慧愿。摄余十四愿。其身口二愿。以随智转。云清净也。后回向众生中二。先牒前起后。后所谓下正显。问此文既云先回向自身。后回向众生者。与此经上下文及涅槃经说如何会通。故第八难得行云。我于众生。无所适莫。乃至云。尽未来劫修菩萨行。未曾一念自为于己。欲度脱一切众生。第一回向中云。我所修行。欲令众生皆悉得成一切智王。不为自身而求解脱。又云我为救度一切众生。发菩提心。不为自身求无上道。涅槃二十一云。佛告琉璃光言。若闻法已当生敬信。乃至云亦莫生念。我听法已。先自度身。然后度人。乃至云应生常乐我净之想。先为他人。然后为身。

  答此中先回向己身。后以回向一切众生者。此亦无违。所以者何。回向自身亦为众生回向。亦为众生。既俱为众生。何先何后。后正显中八愿除八难业。五得佛无垢智光照机。六三慧中得了如思慧。八展转示智断果处。余文可解。

  三明回向所为中二。先结前可知。后为令下正显。显中十句。初二逢佛。三心即是藏。藏即名坚。入此坚菩提心藏。自护不退故。六得水月镜像身。应现无㝵。故云自在。八不起分别。名无动摇。余文易了。

  第二观现境发愿善根回向中三。一观现境随应发愿。二菩萨尔时下正明回向。三佛子菩萨摩诃萨修习下。明回向利益。

  初中二。先明观现见种种境界。后见是事已下明随应发愿。前中见种种境者。如净行品说。后发愿中二。先牒前起后。后为诸下正显。前中牒前可知。起后中以方便等。即如净行品中随境发等流愿出生胜妙功德。亦如彼品云。能得一切胜妙功德。是也。后正显中十句。一勤求善。二不造罪。三广集善。四以善覆生。五作生善依。六离相回向。七示善令修。八智观机。九心境生善境。十常修等如回向。

  二正回向中二。先牒前起后。后所谓下正显正回向。显中三十一愿。一得佛平等见。六得受乐见善知识眼。七见三性境皆成菩萨道缘。八宝爱证如智。九证智增照。十能舍施心是可爱。十四善观真俗不合不散。十七于无差别法随根说差别。是方便也。二十无漏闻熏成金刚种。二十三有堪化机处是可爱乐刹。二十五得知诸法无本之方便。二十六知诸法无二。即是离欲除无能所之断故。即是断障。二十七同前门。但无断障。二十八有二义。一于诸法。无非有非无之戏论。二但于法无所分别。即为无戏论。令取后义。二十九金刚藏者坚固义也。智道者佛因也。三十法性相应善根是无碍善。余文并可知。

  三明回向益中二。先牒前修回向时。可知。后得智慧下正显。显中十句。一得智明。二善友摄。三佛慧照心。四灭痴。五策勤。六修学入十地智。七由回向离相故布善满法界。八由回向离相故。能尽因行源。应知以智回向四字通上下句。九智契善巧回向海。十成广大福慧。

  第二明离回向相中三。明初回向时离相。二譬如真如下正显回向。三佛子等摩诃萨如是回向时得一切下。明回向益。初中有三十六句。一不着器世间。二不取众生世间。三心无所依。四离分别见。五不舍智慧。六顺三世佛回向门。七顺无差别法。八不坏佛真相。九观三世众生等无相。十行顺佛所行道。十一巧说。十二解义。十三证他智。十四悟真理。十五智圆。十六信坚于业性权实双行。十七了法如幻化。十八知法无自性。十九观境及行随世言无著。二十余执。二十一知如实理。二十二观法性寂灭。二十三了诸法一实相二十四知诸法相不相违。二十五与诸菩萨同出。二十六修道摄生。二十七入三世菩萨回向门。二十八闻佛深法心不惊怖。二十九以四无量心令众生净。三十不起我我所执。三十一不分别世间。三十二不染着诸境。三十三勤修出世行。三十四了世法无性。故云无依。无依故无可执取。又无依。谓不依根尘识和合有故。三十五于深理正见坚。三十六离妄了真。

  二正显回向中。有一百门。古来诸德。莫裕意炬等法师。并科此文。作十段。配属位地。然复各殊。远法师判为二分。初十门配地前。余属地上。本疏云。今谓诸门各是一法。并收真如体相用尽。不可相从。科为分段。今按诸说科分段者。说无圣教。文非明白。不可详用但依本疏。不科为定。所以者何。此略显真如无量德相中。始一百门。得即将配地位耶。若尔者百外所余德相。更配何处。益盖知不也。然今诸门多辨如相。少论体用。相是德相。如起信论云。真如相大者。具足无量性功德故。此中且显百也。又此一一相中。文有三句。一标所同之如。如经。譬如真如遍一切处。无有边际故。二举能同回向善根。如经。善根回向亦复如是故。三合所同如相。如经。遍一切处无有边际故。或总作两句。谓束后二句为一句故。下诸门并准此知。其初句云譬如者。勘梵本中。但应云如。非譬如也。所以者何。梵本只云曳他。不言乌簸忙故。曳他即是指前准后之词。是曳他之下。必对怛他之语。此谓亦然。若不对曳他。则是如也。此门显示善根回向愿同如之德相遍处无限。二回向了诸法实性。三随缘之不变。六证如之智不退转。八即智之如为即如之智证会故。云离境界等。九十皆是随缘真如。十七如有大智光明义遍法界义。二十二法性力故。一切行法皆向菩提故。同明眼也。二十三无分别故。二十四无倦故。二十五如曾不以一法有性而为性故。二十六诸法相即无相是如体性故。非出现。三十四非有相心行无相行。三十六随缘即不变故。本来不取作。五十一如能内熏令起厌求。问此百门中亦说如体及用。何故都名真如相耶。

  答真如尚与一切诸法。同其体性。不相舍离。无所不在。况于相中。无体用耶。是故无㝵也。七十了有无无性同如在有无中七十一无㝵故明无余惑故洁也。七十九四无㝵解智全如为性。九十五云舍离诸漏者。勘梵本云。阿那含萨攞嚩。此云无有诸漏。九十七云过去非始等者。晋本云过去非同未来非故现在非异。古德于此。尽妙思。沉研钻极。

  范法师云。此破小乘三世之执。谓彼执过去为有。若是有者。便同现在。今既灭无。故云非同。言未来非故者。小乘亦执未来有法流至现在。若尔应是故法。今既未来缘未至故。毕竟无法。故云非故。现在非异者。彼执现在决定是有。今明待缘假合。推之则无故。不异过未之无。故云非异。

  裕法师云。过去非同者。集起而无集起。未来非故者。转变而非转变。现在非异者。相别而非相别。发起新新称过去也。除灭生死者。同未来也。清净生者。似非异也。

  远法师云。过法无常。同归尽灭。于理本无。故曰非同。来法新生非本有性。故曰非故。现法皆空故曰非异。名此三非。以之为如。

  炬法师云。过去非同者。明如体离。虽在过去。而非迁灭。不同于无。未来非故者。虽复集起而无起相。明已起之处非故。现在非异。虽在现在。而无形处。不异过未。

  莫法师云。过去灭法与如相似。名之为同。今明依如起新行愿不同彼无。故曰非同。微尘故业当报方受。名之为故。今明证如舍彼故业。故云非故。现在业结不同过未。名之为异。今观业结。本无造起。毕竟清净。故云非异。发起新新等释过去也。除灭等释未来也。清净等释现在也。本疏云。泛论三世法有二门。一性空门。二成有门。性空门者。谓过去已灭故空。未来未生故空。现在不住故空。今此文内约成有门。谓前念法是过去灭。以能引起后念法生。是故过去非同一往唯断灭也。后念是前念家未来。虽由前念灭令此后念生。然无前念法可传至后念。故云未来非故。是故前念中旧法今无彼也。现在法望前念同未来。望后念同过去故。故云非异。是故前念谢灭。虽非同尽。然无法至后。后念续前。虽依前现。然法新非故。是故回向中发起新新菩提心者。以前念非同。令后念续起。令菩提心不断也。由后念非故。所以念新。念新令菩提心不常也。除死净生。显心作业。又现在念念成正觉者。了达现在亦平等故。见理名觉。晋本此中错翻后门入此门内。故有九十九今此勘出故一百足也。古德不知此谬。又以同故之言难晓。虽各尽巧思。不符元旨。今此新译文既显露。旧缺复令不待彽徊居然可了。言过去非始等者。谓真如之性无彼三世初中后相。然不碍三世初中后相。是故过去非始。然不碍过去为始。乃至现在非异亦然。现是始末之中望前后立故。名为异也。回向云为一切等者。谓菩提之体。非去来今。然不碍念念中起菩提行。故曰新新也。九十八回向同始于三世平等。九十九诸佛菩萨皆证如为体。一百如不与惑俱。余文思准可知。

  三明回向益中十句。一严刹。二为物转法。三与诸菩萨同智愿。四观佛体。五知不变如。六解世语无性。七善皆回向。八劝善无间。九照漏无漏善一性。十等顺物现。通此十句。皆有标释。文易可知。

  第三大段。依释结名可解。

  第二大段明位果中三。初总标。次能为下别显。后佛子是为下总结。初中云证得无量。而别显中只列十者。是略举尔。次别显中十句。一得决定说辨。二得巧化辨。三得一多无碍身。四得一多无㝵音。五小得正报中容广依力。六得小依报中容广多正报通。七得一凡正中容多圣正报解脱。八得一多无㝵定三昧。九得一句即无尽辨。十得遍法界示成佛化物神力。后结可知。

  第二大段偈颂中二。先长行标举可知。后菩萨志乐下正显。显中二十九颂分四。初六颂。颂前随相回向。二以妙下九颂。颂前离相回向。三如是聪慧下九颂。颂位果。四若能下却颂回向益。第二十九颂云菩萨观心等者。梵本云。菩萨观心不在内。于外亦复不可得。了知心体无所有。由分别有离即无。

  第九无著无缚解脱回向中二。先长行。后偈颂。前中二。先明位行。后菩萨摩诃萨住此下明位果。前中三。初牒名总徴。二佛子是菩萨下依徴别显。三佛子是为下依别显以结名。

  初中云无著无缚解脱回向者。总徴十种无著缚解脱。非别别徴故。不云心等释名者。此菩萨于心等十法。作无著缚解脱。观行所生善根回向愿。成普贤所有三业等法。谓观察时不随相缚见着故。无著缚即是解脱故。十愿无尽。非只十法。此则无著缚解脱是能观。十法是所观。若据都徴名释。无著缚即解脱。无著缚解脱即回向。皆持业释。若据别显名释。则能所观合说。应云无著无缚之心回向。乃至云智回向。通持业依主也。本业释云。以诸法无二般若无生二谛平等三世一合相故。名无缚解脱回向。

  二广释中三。一明所回善根。二以诸善根下正明回向。三菩萨摩诃萨如是回向时如三世下。明行成利益。

  初中二。先明尊重诸善根。后佛子菩萨摩诃萨于彼下。明尊重善根益。前中三。初总标尊重诸善。二所谓下别显所尊诸善。后于如是下总结尊重。初中何故一切皆尊重者。以其悉是菩提因故。若𨷂一。则佛功德海不满足故。别显中九句文显。及结并可知。

  后尊重得益中二。先牒前。后究竟下正显。显中一于诸善根欢喜爱乐永无休息。二于诸善根胜解不可坏。三能自修行。四亦令他行。五离相修。六积集纯就。七意乐殊胜。八心住真俗镕融境。九善根力增时。十悉了种种善根因缘。准梵本中。初一句总。余九句别故。彼云随顺忍可时。究竟欣乐依正彼善根时。坚彼善根时。运致自身于彼善根时。于彼善根安立威德大心时。于彼善根心无著时。于彼善根能积集施得自在时。于彼善根成胜志乐无灭坏时。令彼善根安住如来境时。普见彼善根得势力增长时。以彼善根。如是回向。下同。

  第二正明回向中。有十门无著无缚解脱回向。一心。二身。三口。四业。五根。六世间。七佛刹。八众生。九法。十智。于中。初一门广摄。余九门准同然。初门中二。先牒前起后可知。后所谓下正显。显中二。先明随相回向。后佛子菩萨摩诃萨以无著无缚解脱心回向不分别下。明离相回向。

  前中有六十一愿。但依文相别分为十段。初有三愿。回向前诸善根。愿成普贤身口意业。二有一愿。愿能起普贤勤行。三有四愿。愿得普贤总持。四有十二愿。愿成普贤自在力用。五有十八愿。愿成普贤行。六有一愿。愿成普贤法门。七有三愿。愿成普贤方便。八有三愿。愿修成普贤行。九有三佛。愿修成普贤智。十有一愿。住菩萨行。十一有一愿。愿修贤贤智。十二有十一愿。亦愿修成普贤行。

  初中三。愿如次身口意业皆即之事法界果因故。

  二中一愿。显任运无间勤故。

  三中四愿。愿得总持。一可知。二诸佛常现前。三了他言同他言。四普遍时处修行。

  四中十二愿。愿得自在力。一遍时及众生身中修行。二普现身佛会。三成十身中因果无㝵力用。于一门者。随于一化方便中现故。此纯门也。四杂门方便。余同前。五令众生住十力者。自在力加持故。六于众生身中现佛通。并令住行。七令一切言中各作一切言。皆令住佛地。八令一一身容一切身。自谓是佛。余四愿可知。

  五中十八愿。成普贤行内。第五云不违等者。有六句。显能说法不违能诠词无㝵乐说无碍等。六云入一等者。一即一切即故智契于一时。即契一切。言放光者。智照教法故。七有五句。到于等者。谓说法时。皆以四无㝵解智。观察演说。名庄严到岸。九得法光明等者。得诸菩萨行法智。十得智一切方便中二。先总标可知。后所谓下别显十句。初二知数量。次二知果因。次一知根。次一知法。次一应时。次一巧说。次一广说不畏尽。后一说皆了义。十一有五句。身业称机现故。十二有三句。文显。十三有八句。广大众生等者。根器广大。堪为说广大教故。广大庄严圆满等者。实教修多罗藏。显理无缺故。十四有十句。境界等者。智即是印。印佛境故。十五有总别。总云诸根等者。根谓二十二根中。除男女外。所余皆通。别中十四句。一慧。二定。三四亦慧。于教自在故。解法无尽义故。五勤。六慧。七勤。八慧。谓妙观察智相应意识。识即是根。如前第六回向中说。释界及金刚。并如前说。此句唯就照理而说故。云金刚界根。了知一切佛法故。离世间品解十根中。云如金刚根。证知一切诸法性故。九释根名一同前。说境异前。了法性。此照佛智。故云金刚焰根。光照一切如来智慧故。离世间品云金刚光焰根普照一切佛境界故。前第六回向施心中云金刚界心。与此相类。释曰。此上两句。愿得普贤与法性及诸佛智非即离之智慧。十知根无碍智。十一调化方便智。十二称法界器。十三因极。十四障垢尽。十六有标列。列中十种神力。于中第八定无功用示现。第九依性观。余可解。十七有总别。别中五。一一身速入多土。二多土在一身。三严土智。四观土智。五绝小心。十八有总别。别中六。第六了即理之事。余可知。

  六中一愿。成净法门。此即不思议解脱法门。依业用说。文显可知。

  七中成普贤方便。内有三愿。一一念心中现一切众生多劫心念。二以遍法界身一一纳一切众生身。三舍三倒。常见一切佛身相。严口说法令机受持了悟。

  八中修普贤行有三愿。初有总别。别中二。先明刹相入。后而亦下明本相如故。前中明一念中十种入刹。前六辨一刹入多刹。后四显多刹入一刹。十中初二可知。三四二句。共明一层中三重展转递相绕如网之刹。五当一刹种上二十层内诸刹。由此刹种在华藏刹海内。如天帝网。次第行布故。从此所依摄处。而云以因陀罗网分别方便。谓以帝网布列喻。方便显示故。六尽刹海中所有刹故。云普分别一切法界。七众杂类刹。入一刹。入多入一。九尽法界刹入一刹。十尽空界刹入一刹。后本相如故十对应度者现之。故云悉令见。二有二。先明知诸想。后断一切下明知想益。前中三。初总明知想所因。次所谓下别显想名。后如是等下结知行相。初中谓愿成普行得灌顶。乃至能了知诸想。次别显有五十二相。后结能知行相中二。先结知速。后而离下明离取相。二明知益中八句。文显可解。三有三。初显修行得他心智。次于一一下别显。随彼何心智。皆能智有七类心可知。后种种下总结知之行相。

  九中成普贤智有三愿。一于一切处中。各知多处。二于一切业中。各知无量业。三于一切法中知多法。多法中知一法。

  十中住菩萨行有一愿。于一切言音中。各知多言音。十一中修普贤智有一愿。文中三。一因智成行。二由行住位。三依位说法。说法中七。一一一法中各说多法。二多法中一一各多差别。三一一法摄化多相应机。四摄化多时。五相应有四。一欲。二解。三根。四时宜。六由欲等令多众喜。七一切佛众各满法界令得益。文家且显一佛。余略不说。得益有七。一立胜志。二生广慧。三了诸行。四住普贤位。五证所说。六刹那增长多智。至尽未来。七一切刹中修行成满。

  十二中修普贤行。有十一愿。初中有总别。别中三。一一一根知多根。二了多欲乐。三生多行有二。先明得细境之智。后而心下显能知行相。亦是了知之益。前中三。初总标。次得色下别显。显十细境智。后如是等下结能知速。别显中云微细者。准无性摄论释。微细名由难知故。后能知行相中。云不恐怖者。境虽微细。不怖难知故。余文准释。三有三。初总标。次能知下别列十细境。后如是等下结。能知下别显境智。后如是等下结能所知。

  别显中有二十一门。前十一门。明细智。后菩萨见前境下明细智。前境中。初九名智者。亦是境故。(勘梵本)余文易了。五有二。先明细境。后成就下明了知之益。前中三。初总标。次悉知下别显细境。中间有云智者。亦是所智境故。后如是等下总结能知。就前显中。四十一门分二。前三十门约因。后十一门约果。前中三。初十明一生菩萨身智行位等事。次十明补处菩萨在天宫事。后十明最后身菩萨降生人间事。中间文及结。并可知。后了知益中。有二十四句。一于世现身。八数见道缘。九修行巧无障。十一得因位极。十四十九。凡修行一一无尽。同法性故。二十于一念间。知一切众生生灭心。心法即如藏。如藏即生灭。心心法为无为非即离如幻现如通示。二十四能示四业用。一众生。二劫数。三随妄心立语言。四依愿起通。余文易了。六有二。先明细境之智。后广摄下明知境利物。前中三。初总标。所谓下别显。别显中。九智可知。后如是等下结能知。能知中。一知速。二称境。后利物中五。一法施摄。二示法爱语摄。三利行摄。四同事摄。五令悟摄(五勘梵本)七有二。先明细境之智。后如是了知下明能知利益。前中二。先总标。后所谓下别显。显中二十一向分二。前九句约所化处。后十二句约能化人法。前九中五云无比者。最胜妙故。如胜莲刹密严土等。余文可知。后能化十二句中。一总显知佛出。二知说法。三现身业。四放光。五等通。六一音即多。七入会。八多作一。九一作多。余三知理性。后能知益中十三句。二云入普贤行等者。谓智行通行。九十十一。亦皆云想者。是决定心。非取境之想。余文可解。八有二。先明所知境。后于法自在下显能知行相。前中二。先总。后演说下别。此中皆约即理之事。名法界。别中二。先列所知。后如是下缚能知摄境知。故云如实。余并可解。后能知中十句。一云普行令摄修。二于能所诠离取舍。三出生一相智。四于为无为。离存坏。五不染世。六堕世言。七开示真寂。八不依住境。九见法界相。十了诸法无性。九有二。先明境智。后得诸下明知益。前中先总。后别。别中先列十智。九云非劫者。谓日月岁时不名劫故。余文及结能所知并可解。后知益中得十种心。一云行王者中行最尊贵故。五云世界网者。眷属刹故。余文可知。十有二。先明境智。后得入下明能知成益。前中二。先总。后别。别中二。先列十智。后如是等结能所知。前中。八云非法者。诸法无性故非法也。九云无法者。以无性理有诸法故。余文可了。后结中云与彼同等智称境知故。后能知益中十种。一入即理之事诸法界一一中定心不散起行。二眼等皆具佛智。三得佛善权。四得佛广大善根。五入佛身。六现身业。上两句或共一义。谓能入佛身中。现菩萨身业。七顺时处语说法。八得佛力加意业。九生善巧慧。十以佛智释法。上三句或共一义。谓佛力加得一切智善巧。简释诸法。十一有二。先明境智。后生如影下辨知益。前中二。先总。后别。别中二。先列。后修菩萨下结称知境。故云文义皆如实知。前中十一种。末后中如来道等三个道字。今勘梵本。皆是道路之道。此亦义言意取所行故。后知益中。得十智可解第二明离相回向中。有十对不分别。三中云出离道者。道是能修智。行是智所修成。梁摄论云。不见菩萨所行行及能行道。此之谓也。上来别显十种无缚中。初一无著缚心讫。从此下应辨余九。准例同故。但列名尔。初虽已说。相从故同列也。

  第三彰行成利益中十句。分四。初三同行法。次一同教法。次一同理法。后五同果所有法。就初三中。一总显行同类。故云如也。二古行应学。未行当成。现行正住。住即是行。住其修行故。三于行恒修同三世故。云安住不舍随顺等。安住亦行也。次一同教法中。同昔说勤行。同未说当成。同现说了知。次一同理法中。同昔佛证理圆。同当佛证理当成。同现佛证理正住。后五同三世佛果所有法中。一佛果应机体德业用。唯佛自境。于昔已得令行彼因。当佛未得今同住彼行。今佛现行得齐其所因。或齐所得。就一体说故。二得善根。三具种性。四住所行。谓无碍行。无有住处。普为众示所行等。广如出现品说。五顺境界。谓非境界境界等。亦如出现品说。

  第三依别释结名者。上来但别释。初一无著缚心回向故云心也。

  第二大段。明位果中十二句。初二及七准身业。三六八准意业。权魔业是摧自造四魔因故。四九十一十二通三业。依十通说。具三业故。五唯语业。并可知。上来长行了。

  第二大段偈颂中二。先标举说大。后正显。正显中五十一颂分二。先四十九颂。颂位行。后二颂颂位果。前中三。初三颂颂所回善根。二所修下四十四颂颂回向行。三过去下二颂颂行成利益。初中第二颂内云不为自己及他人者。此有二义。一不以情私为自他故。二不见自他有所为故。二正颂回向行中初一颂。颂普贤因位究竟。余颂因圆满。果满中初一颂。颂知世间后细智。次一颂颂知众生趣微细智。次一颂颂知世界智。次一颂颂知心智。次一颂颂知根欲性。次二颂知业。次二颂入劫智及知心行。次十方世界一切佛下二十七颂。颂菩萨所住成满大用。于中。初一总颂。次一颂住兜率天。次一颂入胎是微细故。胎中具八相也。次二颂初生。次四颂行笑吼成佛各一颂。次一颂在宫及出家。次五颂坐道场降魔成佛正觉。次五颂说法。次三颂余趣现自在。次一结此菩萨善根回向。次三颂回向大果之行仪。次有数无数下四颂。颂入劫及刹菩萨所行行。次二颂出生无余智。于中。前颂第四句。梵本云住行力已皆了知。谓住普贤行之力故。次一颂众生性微细智。后二颂行成益。又后二颂位果。并可知。

  第十等法界无量回向中二。先长行。后偈颂。前中二。先明位行。后菩萨摩诃萨以法施等下。明位果。前中三。一牒名徴起。二佛子此菩萨摩诃萨以离垢下。依徴广释。三佛子是为下。依释结名。

  初中云等法界无量者。等是能等回向行。法界无量是所等事。谓尽十方虚空所摄事法界无可限量。今迥法施等善根。令成无漏体德用。愿彼所得数量等彼事法界故。准后十六门回向中。或愿能起等法界无量行。或愿成等法界无量德。或愿感等法界无量果。此皆是等彼之法界无量。从所等为名。依主释。若总言之。即等法界无量之回向。亦依主释。本业云。觉一相法第一义谛中道无相。一切法皆一相照故。名法界无量回向。

  二依徴广释中三。初明所回向善根。二以此善根下明用前善根成回向行。三佛子菩萨摩诃萨如是回向时安住下。明回所成德。

  就初中三。一行所依身。二广行下依身起行。三佛子此菩萨摩诃萨以法施下。依行所成善根。

  初中住法师位者。如第十地菩萨得离垢三昧。受智职位。由得此定。灌心首故。外示表彰以白缯系顶。缯名离垢。从喻称尔。

  二依身起行中十二句。一法施。二起二大心。三令他住大心。四以出世利利物。五大心养善根。六调生示正因。七破迷真实义愚之智。八等心利物。九心心所净离见缚修行故名自在。十导众正道。十一导众法行。十二作众真友。

  三依行所成善根中。略举六善根。此六于前十二种行。或通遍。或别属。通遍可知。别属者。一由前初行故。发生自他清净无漏善也。三由前第三行故。得摄受众生趣向佛智之心善根。三由前二五八九行故。得胜愿坚固善根。四由前第四行故。得增益威德善根。五由前第十二行故。得于善友心无谄诳善根。六由前六七十十一行故。得观察一切智无边境界善根。谓佛果所有应众生法。无边限故。名无边境界。余文可知。虽有通别两判。约通为胜。

  二用前善根。成就回向行中二。先明随相回向。后佛子菩萨摩诃萨又以此善根如是回向所谓以住法界下。明离相回向。前中二。先正显回向。后佛子菩萨摩诃萨以法施等所集下。明大段回向所为。

  前中有十六门回向。

  就施初门中有七愿。一于大菩提无碍智愿修成增广。此如下回向所为中云。为令一切众生皆得无限量大菩提。周遍法界无所障㝵。是也。二愿于教法得授持说。三愿得于多佛之忆念因行。四愿得修彼多。五愿得用前忆念佛善根施众生成行。六愿常见佛及善友。七愿修行佛菩萨所说梵行。于中二。先明为己修梵行。后佛子菩萨摩诃萨若能下。明为众生修梵行。准次后文。前是自修。后令他修。且依前判。前中二。先总标所行。后所谓下别显行类。别中有二十八行。一离增上缠。二合具。三不杂见。四不杂爱。五不误犯。六离障。七顺教。八缘离。九果离。十对治离。十一同佛因修。十二称法性。十三离取。十四离彼我。十五了不生。十六离危。十七超下乘。十八坚力任运之义。十九寂静。二十忍力所成。后为众生修行中六。一牒前起后。二令一切下正显。三何以故徴。四菩萨摩诃萨自于下释。五何以故重徴。六菩萨摩诃萨住无下重释。初中二。先牒前。后则能下起后。谓一一皆通为己及物故。云若能等。二正显。显中十二句。并约梵行清净义为众生。可知。三徴。意云菩萨先应化物利行。何以先自利行耶。四释。意云若不先自住行。则不可令他住行故。文中十句可知。五重徴。云轨物为导。虽尔大悲齐物。云何故云何以故。六重释。意云菩萨但身住无倒行。口说无倒行。三业说无倒清净则俱不违也。文中二。先总标。后菩萨摩诃萨下别显。总意可知。别中十句五对。一得净心。二修和忍。三离疑悔。四得净信。五住正法。并显可知。

  第二回向愿得于无尽法门海分别演说。文中二。先明用前善根回向愿得法门以施。后作是念言下回向愿得等法界身业等。前中二愿。一愿得无尽法门称机说法摧异道。二愿得三世佛法海为物演说。于中二。先明演说。后为欲下明说所为。前中二。先明所说教。后悉得下明能说辨。前中十相。一说法海时于一一法。先生起其端。后方正说。二所诠。三能诠。四立前后。五正说。六显意。七趣入前方便。八正悟入。九观意。此应在第七。七应在八。八应在九。十起尽法喻主客等分段各别故。后能说中。先明心。于彼一一中。悉得法无尽。后获无畏下明辨说无穷。后说所为中四。可知。后回向愿得等法界身等中十种。初二云遍法界。余八云等。从多分说。此第十回向名。亦从此立。于中。六云住者所依住。此有二义。一外依住处。二内所住位。如十住等。十云入者。趣入回向门。亦随顺义。余文易了。

  第三回向愿得见等法界无量佛十种及得十种平等文中二。先明用前善根回向之所为。有九句。此第十回向名。亦依此立。可知。后又愿下正显回向。于中二。先愿得十种平等。后如我下以己所得愿普同等。前中愿得与佛无异。故名平等。

  第四回向愿得如法界无量智慧中二。先牒前起后。后所谓下正显回向。有十愿。皆约真如法界为愿。一得智。二见佛。三诸刹。四修行。五住佛智。六与众生同一智性。七令众生永净。八令众生顺普行。九令众生以普行为严。十令诸菩萨不失净行。文并易了。

  第五回向愿得事一切佛皆令喜等中二。先牒前起后。后所谓下正显回向。有十四愿。文显可知。

  第六回向愿善根同真如法界无起性正等中二。先牒前起后。后所谓下正显。显中十愿。亦得真如法界为愿。一不变如。二随缘如。三诸法无性。四缘相离。五九世法一念显现故。六空无烦故。七本来寂故。八不住方所故。九常坚故。十平等故。

  第七回向愿众生成法师中二。先牒前起后。后所谓下正显。显中有二十愿。一从菩提心发言佛必护念故。二令众生得佛智故。四令得了教理智故。五从无分别智中出巧辨说故。七令得现证之辨。如眼识现量缘境。非如意识待五识引故。若据梵本。乃云为眼法师非是如也。谓为众生眼。令见正道故。八得念持力。不违佛说句义故。九无相之相是妙相故。十一说实教大乘。是建无胜幢。十二巧说法彼诸疑闇故。十三智于法藏。显出义理。自在无㝵故。十九以无我我所心。传法摄生故。二十菩萨说法皆愿回向安世间故。余不释者。并准知。

  第八回向愿得离诸取着修回向行文中二。先牒前起后。后所谓下正显中十句。于业等皆不以取着而为回向。可知。

  第九回向愿得为成一切智不为世间故回向文中二。同前。正显中二十八句分二。前十七句。变显。后但为教化下顺释。前中二。初二于六尘不耽。四不求。五不着。八不求乐。十一不求乐缘令和合。余文可知。后顺释中。七证无生极故。八众行海严种性现成果故。九求明教法无㝵智故。余文可知。

  第十回向本性平等心等文中二同前。正显中三十句分二。前十句明能回向心。后又为下二十句。明回向所为。前中一了诸法缘成来即无差别。二了诸法无自体。四无诤者无此彼故。五了诸法不生。六了不失因果分位十地智心。余文可知。后所为中。七云入十力轮者。证佛十力智。摧魔。如圣王轮摧敌故。八清净行法之愿。十四无畏菩提心者。其心勇猛。不畏生死拘碍违顺动摇。不畏菩提难成众生难度苦行难行故。余文易了。

  第十一回向愿得正念清净回向等文中四。一牒前所回向善根。二正念下明回向所为。三佛子菩萨摩诃萨如是回向时不应下。明回向不应为。四佛子菩萨摩诃萨如是回向时得净下。明回向利益。初中有二十二种。初三皆应有为字。略故不说。十云离二著者。谓人法二执。或我我所著。十一思惟缘起故。有缘起故无。有无无碍。非即非离。如是观察。如是演说。十二云勇猛者。入生死海。运度众生。不畏诸难。如帝释幢降怨勇猛。十三幢。即帝幢。怨不能胜。为建立十地智幢。更无能胜。藏是坚义。余文可知。三不应为中三。一标。谓不应贪有等回向。二何以故徴。徴意云。菩萨大悲愿常处三有。何以不回向耶。三菩萨摩诃萨下释。释意云。若贪着五欲回向。非大悲也。是故应以无贪等而为回向。文中九句。可知。四将回向利益中十句。一得净信。二于菩萨行欢喜忍受。三修净大菩提道。文云大菩萨道者。恐是写人误错。四具佛种。五佛得智。六舍恶。七离魔业。八近善友。九已成大愿。十请与众生设会。

  第十二回向音声文中二。先牒前起后。后所谓下正显中。愿令众生得四十四种音声。第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加智字者。依智发声故云智。意亦在声。二十七总持金刚句音。谓此句音中。摄持多法门。而能坏灾危。不为天人魔梵等音所制持故。二十八于其声中演出多字句。故名智藏。余文可了知。

  第十三回向愿众生得离过恶身等十法文中二。先牒前起后。后所谓下正显。显中七愿令得了信等善巧智。八信解者胜解也。信中深忍是胜解故。余文可知。

  第十四回向愿自得十种身文中二。先牒前起后。后所谓下正显。显中三。一列所愿得愿身。二于一切下明依身现三业化。三菩萨摩诃萨下总结现身利益。初中有十身。一全体是光。二不闇昧。三水不沾污。四性自清净。五净中之极。六不为尘坌。七极微亦不着。八常无垢秽。九具相可爱。十有机斯应无限近远。二依身现三业化中二。先总显示。诸众生大菩提下别辨。前中二。先约处彰现。后如何明下明所现任运。前中三。一刹中现身业。二世间现语业。三宫殿中现意业善巧安立诸事。后任运现中。各随所应。不待作意。称其现故。后别辨三业化中。有十种分三。初六语业。次三身业。后一意业。三总结现身利益中。皆令得佛身。

  第十五回向自得不空身等文中二。先牒前起后。后愿身下正显。显中二。先明愿得道器三业。后入一切众生下明契语诸法。前中十种。一不空身业。二无厌修。三大悲广。四恒契说。五常念发。六念佛常现前。七实心修善。八置物于道。九得教法智用。十得广受持修。后契悟诸法中二。先明所契悟。后于此下一句。结依十入以修行。前中十句。一悟物实性。七悟菩萨能生众生善根智。八悟菩萨观法性智。余句可知。

  第十六回向净土中二。先牒前起后。后愿一切佛刹下正显。显中二。先总显。后其一一下别辨。前中七。一刹净。二刹严。三刹量。四纯善。五净光。六佛现。七诸刹净境中各互现诸刹。后别辨中二。先明宝等十二种。外物各九十四阿僧祇严。及无限量菩萨人宝为严。如法华云。大宝庄严刹。以菩萨为大宝故。后次第乃至下明前宝等十二种各九千四百阿僧祇严及无限量人宝为严。前中二。先广说宝严具严及人宝为严。后如宝庄严下略列余十一种严物名字。前中三。初总标等法界宝严。二所谓下别显九十四阿僧祇外物宝及人宝严刹。三是为菩萨摩诃萨以诸下。总结善根回向成。二宝严刹。初标云悉以者。同用如此数量宝严故。等法界者。其严具难量故。以事法界数为其量故。二别显中二。先外宝严。后佛子菩萨摩诃萨于彼下。明菩萨人宝严。前中二。先十五阿僧祇别结赞胜。言宝楼阁广博崇丽延袤远近者。梵云宝楼阁广博严丽见者悦意诸佛游往。次后第四云宝多罗形如半月众宝集成者。梵本云宝多罗树半月形宝为叶庄严。后七十九阿僧祇多分各别结赞。中间有显具三业等者。以其皆从人法理事无㝵观修善根感故。后人宝严中二。先明一刹中数量。后如一佛刹下。结通尽虚空界刹中乃至一毛头处数量。三总结宝严。可知。后略列余十一种严物名字。文显易了。后总明宝等十二种各九千四百阿僧祇严。亦易了第二明回向大段所为文中。通此十六及前十五段。于中有三十七门分二。先二十三门明为众生。后十四门明自为成就佛事。前中第四为令信心不坏故。十云眼者智也。十一是宿住智相应念。十三形对二乘菩提有限量故。十四得与一切佛及大地菩萨同体善根。如上第一卷赞菩萨德中云。皆从如来善根海生。是此义也。十七同体净刹。如上文云。普贤身依如住。是也。后为自成就佛事中。先种。后显。文易可知。上来第一明随相回向了。

  自下第二明离相回向。于中二。先牒前标举。后所谓下正显。显中二十九句。此中云法界者。皆理事无㝵法界也。初云无量住者。智依无量行法住故。五云色平者。以其即事之理故。皆准此。十内十一外者。情非情故。十二发起者。方便令起行故。十四善根方便。二十二教法。二十八事法界。上来第一明用前善根成回向行了。

  自下第三明回向行所成德文中二。先牒前。后安住下正显。显中十句。皆言安住者。能得故。法界无量者。事法界数量多故。平等会相归性故。九云能以等者。得佛圆音故。十住于等者。得佛力无畏等功德故。

  第三依释结名可知。

  自下第二大段。位果中二。先牒前标起。后成满下正显。显中三。一总标。二于念念下别显。三如是等下总结在己。

  初中二。先两句。自利果。谓成多行愿。严多佛刹。后令一切下两句。利他果。谓前句。同前得二利。后成就下一句。了多法智。

  二别显中二。先总标。后所谓下别显。总中两句可知。别显中二。先见佛自在力。后又得下明得佛清净。前中有十四句。一遍法界。二离相。三任志。四事事无㝵。五净其惑障。六现刹。七随应言。八随时通。九任通智。十说穷法界。十一法界眼照用。十二问持耳。十三称法界身。十四证法圆智。后得清净中二。先总。标后所谓下别列。别中十句。言清净者。智照于境。明净无障故。三一切处遍智知者。一切至处道智也。余并可知。

  三总结在己中十句。一圆满。二辨已。三净已。四于前诸境。无自在不自在清净不清净故。五如对面。六审了。七证契。八简择。九明自。十究竟。上来明第十回向中长行了。

  自下第六大段。瑞应分中二。先动地。后佛神力故下明兴供。前中三。一动因。如经。尔时佛神力故。故二动处。如经。十方各百万佛刹尘数世界故。此望住行胜故。云百万也。三动相。有二。先总标。如经。六种震动故。后别显如经。所谓动遍等。具显如前世主品末说。后兴供中二。先明供因。有二种。如经。佛神力故。法如是故。后明供事。有二。一空中雨华香幡盖等外事供。二阿僧祇下雨诸天三业供。谓语赞等音。身敬礼作乐放光现化身等供。心希佛功德等供。文显可知。

  第七大段。结通十方中二。先牒前。后用遍下结通此文。或结前瑞应分。(勘梵本)。

  第八大段证成分中八。一证因。如经。尔时复以佛神力故。二证来处。如经。十方各过百万等故。此望住行胜故。以百万表之尔。三来众数。如经。各有百万佛刹尘数等故。四赞说回向。如经。咸作是言等故。五述己及彼佛同名并来处刹名。如经。佛子我等皆同等故。六述本刹中说法同此。如经。彼诸世界等故。七述己来意。如经。我等皆承等故。八结通十方。如经。如我来此等故。此上瑞应结通证成三分。皆应在偈颂后安。所以者何。有五因故。一瑞应等三分。通十回向。而后偈颂。唯局第十回向故。二未说第十偈颂。则是经犹未了。不应预瑞豫证故。三瑞证本为说经。既瑞证长行。而不瑞偈颂。则应偈颂非经故。四证不应云彼诸世界以佛神力悉说是法。文词句义。皆亦如是。无增减故。五若许二分合在颂前。即应颂中颂此二分。借使梵本如此安置。即合译者回文。文说不回。致令文有殊误。此译人之谬。非结集之过。上来长行了。

  自下第二大段偈颂分中二。先叙说偈意。后菩萨成就下正显。前中二。先总标有二。谓一显无我慢。如经承佛力故。二显无偏心。如经观察十方等故。后善知下别显。于中十句。一为善知文义。乃至第十为现清净妙色身。并显可知。

  后正颂中有四十七颂分五。初九颂。颂前所回善根。二随所下两说颂。通颂前十六门回向。三十方佛刹下二十三颂。前别颂前大段回向所为。四过去未来下十一颂。赞胜劝修。五一切众生下两颂校量功德。颂回向所为中分七。其颂不次。应知。初一颂。颂为严净一切佛刹。二有一颂。颂为令众生皆成满清净一切智。三有一颂。颂获一切法大神通智。四有一颂。颂为令一切众生皆得同于普贤行。五有一颂。颂为一切众生皆得无能过清净功德。六有两颂。颂普入一切众会道场。七有十六颂。颂欲于一切众会道场亲近供养为一切众生演一切法咸令欢喜。余文并可知。

  续华严略疏刊定记卷第八
卍续藏第 03 册 No. 0221 续华严经略疏刊定记


  续华严略疏刊定记卷第九

  十地品第二十六

  将释此品。四门同前。

  初释名中二□□□辨品□□前中他化自在天会。元言他化□乐具。具得受用。□任同一法筵相遇。故名会等。于此天宫。说十地者。表真智证如。自他存泯。非即离故。

  后辨品名中二。先总后别。总中亦二。先得。后释。前中十地者。仁王上卷云。入理般若名为住。住生功德称为地。本业下卷云。地名持。持百万阿僧祇一切功德。亦名生成一切因果。成唯识云。与所修行。为胜依持。令得生故。十地论云。复此十地生成佛智住持故。后释名者。诸说虽异。统收不出十地论释生成住持也。□□□□□十是□□总言十地。即带数释。若广分别。如别行章。后释别名者。如后本分中显。

  二来意中二。先会来。后品来。前中二义。一前会明贤位终极。今辨□□入圣位。故次来也□□前会显证相之因□。此会明教相之果成故。无性摄论云。此闻熏习。虽是有漏。而是出世心种子性。二品来者。前明以行回向。今此辨回行成证故来也。问既前会明贤。此会辨圣。何故地前尚辨圆融行愿。地上乃显行布行愿者何。答圆融是行布之圆融。行布是圆融之行布。若地前说行布。地上说圆融。令受持者生二谬解。一品谓前后浅深义次第尔。二谓行布圆融各别教行。不知圆融只融行布。不知行布行彼圆融。是故当知。地□□□□□□□。如说色空非即离义。法性教行。理必应尔。故世亲菩萨。于六相门融教义是也三宗趣中二。先会宗者。以净治地智断惑证如为宗。为成佛果□门趣。□趣名义通于宽□□谓通别部会品章段义等。必不可将宽说挟用狭说宽。亦不可荣古陋今依人弃法。学者得意。详而用之。二品宗有二种。一即同前会宗所说。以品即会故。二以随地修行寄位行相为宗。即此以显圆融无㝵行相为趣。或此后义亦通会宗。

  四释文中二。先料简。后正释。前中以晋朝经本脱十定品。其品乃是第七重会之首。离世间品还居前处。为第八会。由此古来造疏诸德。皆云此会有十一品经。今既文随会别故。此会中唯十地一品。就此品中分二。先明此土所说十地。后尔时复以下明他方菩萨来证此说。前中二。先明此界所说十地。后如此世界下。结通十方无□世界说此十地。

  前中十地不同即为十段。依十地论别□十地。总共有四十八分。谓初地八。二地二。三地四地九地各四。五地六地各三。七地五。八地七。十地八。所以偈不分者。由其但述前文无别相故。然古德云。此四十八分地地中通有者。此解难用。纵使准义应有。据文不通。谓初地中。不说戒故无彼二净。不说禅枝无起厌等故。不说解法慢对治等故。不说身净我慢对治故。不说取染净法对治故。不说乐无作行对治故。不释第八地各等故。无法法师方便等故。不释第十地名等故。假令欲于初地等说悭对治等。释地名等者。更须金刚藏重说一本十地经也。夫科截分段。本只依文。在文既无。如何融易。故难依也。今按可通者。初地八中前六。第十地八中后二。余皆偈也。问初地说分岂不通邪。

  答说分但说初地。不说余地故。论云。已说请分。自此已后。正说初地故。若许通者。此一品经总有九分。无四十八无四十八也。以除初地八中前六并第十地八中后二。余皆是说故。既存除分。复欲存说。义甚相违。故不可也。是故约通数之。初地十分。二地十分。三四九地各十二分。五六地各十一分。七地十三分。八地十五分。十地十四分。总一百二十分。据通虽尔。今且依论别释其文。从此已下。引十地论。但言论云。即是十地。

  就初地中八分者。一序分。二尔时金刚藏菩萨承佛下三昧分。三入是下加分。四摩顶已下起分。五普告下本分。六尔时金刚藏菩萨说此下请分。七佛子若有下说分。八佛子菩萨住此欢喜地能成下。校量胜分。

  就初中。显五种胜。以表法胜。

  一教起时胜。如经尔时故。尔是也。是前始成正觉时故。此品论经云。婆伽婆成道未久第二七日故。

  二教主胜。如经世尊故。于世特尊无与等故。

  三教起处胜。如经在他化自在。所表已如前说。言天王宫者。王亦自在义。自在者所居处。表地智。是佛果所依生成住持故。摩尼宝藏殿者。宝显地智可贵之极故。能随出生世出世间善因果故。故言摩尼宝藏等。殿亦依义。与所出生。为依处故。

  四时胜。谓初成道第二七日在如是时处。说此法者。表所说十地胜彼小乘及地前教故。论云。时处等校量显示胜故。此法胜故。在于初时及胜处说。此处宫殿等胜是名处胜。释曰。胜下天宫殿等故。若尔已上更胜何不彼说者。彼无机感故。论云。何故不色界说此处感果故。释曰。机为能感。果为所感也。问若二七是初表法胜者。初七最初何不表说耶。

  答初七非是说法时初故。论云。何故不初七日说。思惟行因缘行故。释曰。思惟行因行者。谓思惟昔行菩萨时所有善根回向菩提成菩提已广度众生故。思惟行缘行者。谓今既成佛。依彼往愿。思所化缘。欲行度行故。此如仁王上卷说思缘放光同也。论云本为利他成道。何故七日思惟不说。显示自乐大法乐故。何故显己法乐。为令众生于如来所增长爱敬心故。复舍如是妙乐。悲愍众生。为说法故。何故唯行因缘行。是因缘行。显示不共法故。释曰。不共法者。谓三业无失等十八种及善戒第三说相好力无畏等一百四十。此法不共菩萨及二乘故。言不共菩萨者。谓此唯是佛果所得。非菩萨有故。二乘得果。入无余依涅槃界。身智永灭。无所利乐。佛今得果方大利乐事非预二乘故。云显示不共法也。问此所思惟。既为利乐。何故论主乃更徴云本为利他成道。何故七日思惟不说。

  答此但徴其七日不说。不徴思惟行因缘行。谓云既思惟行因缘行。何不即说。乃经七日邪。故后答云。为令于佛增爱敬故。

  五众胜中三。一简异。二住一切下叹德。三其名曰下列名。初中四。一简尊异卑。于中二种。一简下位。如经大菩萨故。二简下乘。如经菩萨故。二简多异少。如经大众俱故。后列名中云无数无量等是也。三其诸下简住异退。问此中菩萨是何位地。而言于阿耨菩提不退转耶。若依实行。既非地前。非位不退。既因位极。非证不退及无功用。又论经云皆一生得阿耨菩提者。若依示现。此诸菩萨一切悉是他方诸佛。依何说为一生不退。应作是说。文虽通二。示现为正。言通二者。且实行中。以最后身是一生故。依仁王经。此一生正得下寂灭忍。于菩提不退者。不复退入无生忍故。依本业经。得中寂灭忍故。言示现者。既此皆是他方诸佛。其身即是十身之中菩萨身故。此佛菩萨不限地位。通作一切菩萨身故。是故通诸不退。亦通一生。由此论经无自违也。若不尔者。一身具有不退一生。甚相违故。退之与转。有差别者。弥勒问经论云。自分坚固名为不退。胜进不坏名为不转。(勘)四简新异旧。亦简主异客。如经悉从他方世界来集故。

  二叹德中二。先别显。后一切下总结。前中十七句。一下遍因位。谓此众皆是佛菩萨十身中菩萨故。故云住一切菩萨智行住境。境有二种。一理。谓所观真性。二事。即所化众生。二中入有二义。一以智贯达。二行彼境中二境同前。勤行不息者。意彰无闻入。非显功用常。三随宜转变神境之事。故曰善能。四调化应时。五无障㝵愿遍时处修。六福圆益生无𨷂。七巧慧至极。八权实双行。九中二。先列德。后诸所下辨业。前中如论第五释云。禅者四禅。解脱者四无色。三昧者四无量。三摩钵底者五神通。释曰。言解脱是四无色者。谓八解脱中后五。皆依无色界故。所以者何。谓空处识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此四解脱。皆约离缘空等心拘㝵名解脱。第五约能观心。有劳虑过患厌之。乃至令前非非想细心种不现行。约防心不起名想受灭解脱故。具显如章。论主今者从多分说故。云解脱者四无色也。三昧是四无量者。以慈等作意皆依定故。三摩钵底是五神通者。以三摩钵底此云等至。即是定根本。由加行力。伏沉掉故。至定根本故。然发五通。皆依四禅根本定故。未至中间慧多定少。四无色地慧少定多。无支相助不发此通。婆沙瑜伽亦同此说。若准论释第三地中。无色亦有四支相助。然今但约定多慧少不发五通。非约无支助也。若依杂集。虽通四禅。多依第四明智者。无分别智断惑照理故。又明谓三明十明。智即三智。后辨业者。谓依前禅解脱等作利众生事。并任志成就故。云皆自在也。十无功用神力速诣诸佛会。十一上首请法。十二弘护教法。十三供事诸佛。十四勤修胜行。十五身业普现世。十六说法遍法界。十七心照三世。

  后总结中二。先结修行圆。后于不可下结德量广。并可知。

  三列名中三。一列名。二如是等下结数。三金刚下显众首。

  初中总有三十九菩萨。前三十八同名藏者。表将说地地有坚义。藏即坚故。其犹树藏。后一名解脱月者。谓请法上首。除众疑闇。其犹夜月独除闇冥。此则托名表法月有脱闇之能。名解脱。

  二结数中略列九数。谓于一百二十三数中。从第一百五数。至第一百二十一数。仍于中间。各隔一转。具如下说。

  三显众首中。名金刚藏者。表所说法故。论云一切烦恼难坏此法能破。善根坚实犹如金刚故。不异名说。又藏即名坚。其犹树藏。人如怀孕在藏。是故坚如金刚。如金刚藏。是诸善根。一切余善根中。其力最上。犹如金刚。亦能生成人天道行。诸余善根所不能坏故。名金刚藏。释曰。言烦恼难坏者。欲显要待无分别智方能断故。善根坚实者。无漏善法至佛果故。不异名不异所说故。一切余善根者。谓地前菩萨及二乘等善根故。

  第二三昧分中二。先释文。后辨意。前中二。初明能入定所依。后菩萨下显所入定名。前中云承佛力者。显能入定。非自力故。入者心与理冥一境性故。菩萨者。简异果定故。说因行故。菩萨名义具如上说。大智等者。谓二无我智。异二乘故。亦异地前菩萨智慧。故云大也。又力能断惑证理生佛果。故名大也。即此决断简择成断证。故名智慧。光明三昧名义具如上说。

  后辨意者。略有二种。一为受加故。如经得此三昧法如是故。释曰。若不入定散心无能住持佛加。二为显法离着故。论云。显示此法非思量境界故。因定所生净觉。方说非散寻伺。为加行故。

  第三加分中三。初总明作加所因。二欲令汝下辨加所为。三善男子汝当下正显加相。

  初中三。一明佛加。二以毗卢下显加所因。三依论问答。

  初中二。先一句牒前。后即时下正显。显中二。先现身同名。后作如是下同赞显加。前中六。一即时者。明正在定故。二十方者。显教通方故。三各过等者。明来处数量故。四各有等者。显佛数量故。望前会。加十倍以百万为亿。约第二等数故。五同名者。为令刚藏增勇悦故。六现身者。为令众睹于法生殷重故。后同赞中三。一赞得难得定故曰乃能。二显能加佛数。三正明作加。

  二显加所因中三。一毗卢宿愿。二现在威神。三亦是下一句是刚藏自力。

  三问答者。何故多佛加。为显于法及法师增长恭敬心故。何故同名金藏加者。本愿力故。何故如来作如是愿者。显示多佛故。本行菩萨时。皆名金刚藏。同说此法。今成正觉。名金刚藏故。不异名加。又是菩萨。闻诸如来同己名已。增勇悦故。何不言过无量世界者。方便显多佛故。释曰。言何故作是愿显示多佛故者。谓彼多佛因时同依此十地行愿故。言方便显多佛故。此中方便有二种。一者不以一二三四及至百千等数数。但数刹尘为量者。是善巧显多也。二者不以多数显多。但说十则显多。是善巧显多也。何故定言十亿佛土者。为说十地故。此经多说十数故。言同名佛加以本愿故者。谓十方及此佛。虽皆有本愿加即同时。然以不失主伴义故。亦得说为此佛先加余佛后加。论云卢舍那佛本愿力故加。

  第二明加所为中二。先总显。后所谓下别辨。

  前中云欲令等者。总明加所为意。言为一切菩萨者。是所被机。论云谓住信行地菩萨此通二种。一者三贤菩萨自来证如。一向依教生信修行故。二者大地菩萨虽闻此教。然是自证见如生信修行故。言说不思议佛法者。分别出世间道品故。出世间是无漏义。道是智。品是流类。谓等流无漏教法从佛无漏智所流。名不可思议佛法。地前菩萨闻已还生见道无漏智。地上菩萨闻此教已智更增明。此智是佛无漏智品类等流。故名道品。言光明者。论云。见智得证故。远法师云。见智得证。义一名异。其犹眼目别。则见智是其观解。得证是行。解有始终。见始智终。推求名见。决断名智。行有始终。得始证终。法显在心。名得心。冥合如名证。今释此文。宜总相说。若摘字解。便失本意。谓光明有破闇合空二义。似无分别智有断惑证理二义故。以法释喻故。云光明者。智见得证。智见即是断障。得证即是契如。若依解深密第三。智为总缘。见为别缘。此中论意显二种机闻教利益。若地前菩萨闻此教已能生见道无分别智。断惑证理故云入者。信乐得证。如无性摄论云。此闻熏习。虽是有漏。而是出世心种子性。若地上菩萨。闻此法已。地证增明。断惑证理故。云明者见智得证。今为说此地上见智得证法故。云说不思议等也。

  后别辨中有二十二句。前十句明自利。后又令下十二句明利他。大判虽尔。若细分别。俱通二利。故论云菩萨教他众生。即是自成佛法。是故利他亦名自利。前中初十句。准论经。与前总句同。是一句。论于初句开出后九。初云令入智地者。智地即十地智。令入者入犹得也。亦趣入义。谓令诸菩萨得入四位。即后九句寄配显示。一初四句。令地前信乐位菩萨得入于地。二次一句。令得见位。三次三句。令得修位。于中初句从初地相见道十六心后至七地。次句八九地。后句第十地。四后一句。令得究竟位。若九句别释。一云摄一切等者。闻慧中摄一切善根故。二简择是思慧。于一切道品中。智善巧故。三于所思诸法中。得智无量种义故。四随所思义名字具足巧说故。五见道时中无分别智证诸法一如故。论云平等也。智分别离故。经云清净也。六论云修道时中离一切烦恼障故者。理实修位亦离所知障。附文释义故作是说。谓不染世法。是离烦恼障故。七出世间道品无贪等三善根无漏。故云净也。八于第十地胜进时等觉位中得佛智秘密。然此秘密非下位言念及。故名不思议。此秘密智即境界。或密智所知之境界。此至菩萨地极。如下文大尽分中说。第十地菩萨入如来十秘密智。是也。九得佛位究竟智。此亦智即境界。智之境。通二同前。然与前别因果殊故。上来九别句与前初总句。非即非离。今但为显地智有差别次第转胜义故。作是别说。故论主用后六相。显前总别非即离义故。言除阴界入等事者。唯约等流无漏教净缘起说。亦是真如随缘出世法。不据有漏三科等。故云除也。论云。总者是根本入。别者余九入。别依止本。满彼本故。谓总与别为依。无总别不立。由别方成总。无别孰为总。同相者入故。谓别皆同本。有入义故。异相者增相故。谓皆彼同入取名异相。成相者略说故。谓诸句和合为一略故成也。坏相者。广说故。彼诸句合为一时。一一推徴。无能成者。各住自位。如是广徴不成。故坏也。如此融摄教文十句。显于无㝵非即离相。余一切法皆随所应方便类释。广显六相。如别章中。

  后明利他十二句者。论经合六七两句为一句。余按次同。初句总。余句别。论云此句是根本始终。谓十地中皆有始终故。云令得菩萨十地始终者。始谓先发信乐十地法门。亲近善友。听受所说。终者谓依善友说忆持不忘。就别中。十一句寄配三位。初三地前思修利他。次一见道。余七修道。此十一始终狭前十八。前中前说闻慧。后摄佛尽。此不同者。以闻慧及佛俱非正。地前既已明。故不重辨。理实皆通如前。自利中有闻慧者。自成闻慧故。闻已方能为他说故。今此利他中有思慧者。思已为他说故。由思惟自增慧故。初云如实说等者。谓思慧智随所闻十地差别义。受持称机理说故。云如实说。二令缘念一切佛法证入故。三修慧观时。于地上无漏道品。起意言分别。带相解故。四见道时。法无我智巧分别法我不可得。名善择光明。即以善巧成此智名。庄严过小故名大也。五修道位中。后所得智。巧能趣入。能所诠方便决定无疑故。论云出世间智力得入法义故。上来寄从二地至七地。从此已下六句。论说菩萨于菩提有障对治。寄从八地至佛地。对彼说障。障在七地乃至十地。七地有初障故。不得入八地。八地有一障。不得入九地。九地有二障。不得入十地。十地有一障。不得佛地。其能治道即经文。是所治障如论显。后释当知。六句中。一初二句合为对治一障。谓不能破邪论障故。云随所住等。谓随彼邪见心住着之处处。即彼所宗。如声生等执所生声是常住等。对彼以无过三支。次第显说。立声无常等。此于七例。是体。据庄严。由立无过。心无所畏。是论出离也。后句是论多所作法。谓宜正之词。邪莫能制。能破邪闇。故曰光明。故论云随彼所著。显己正义。对治邪执。无畏辨才。性无闇故。二住大等者。对治不能答难障。谓九地中。得四无㝵大智。巧决断故。论云证大无㝵智地故。三忆念等者。谓常忆念求大菩提。救萨埵心无忘失。对治乐着小乘障。四成熟等者。对治九地中化生懈怠障。五能遍等者。一切处是五明处。此菩萨智悉能遍至决了。开悟未解者。此对治无方便智障。上来明加所为竟。

  第三明加相中三。谓口意身此三次第有二差别。一约他方佛加。则口意身为次。二约此界佛加。则意身口为次。

  前中谓加持正在说法。是以先须口加说法。必赖说因故。次与其智力在定未可宣除故。身加触令起说。是则口加以益辨。意加以塔威。身加而令觉。或一一业如后分别。远云口先加者。乘前诸佛显加所为因即劝说故。后此佛加次第中。本疏云。为令得定。定由意力。是故居先。身光照触以增威德故。次如云台说偈。口业加教方能有说故。后加就前先口加中。十一句。初句总。余句别。总云汝当辨说等者。辨谓法义。说谓词乐故。论云辨才者。随所得法义。忆持不忘说故。此法门者。谓十地法。差别者。种种名相故。此法善巧成故。云善巧法。后十句分二。初一句总。余句别。前总云承佛等者。显他力辨才。谓刚藏得佛明智神力如持令说不闇昧故。后别中皆显自力辨才。于中。前四显四种净。后五明三种尽。前中。一净自善根者。有作善法净也。谓不动第一义。而依世俗言说分别法相。约法相边。名有作也。二普净法界者。无作法净也。谓依世俗言说。即显不动第一义。约第一义边。名无作也。三普摄众生者。化众生净也。谓能化众生令净故。四深入法身智身者。身净也。入证契也。此句中二种。一属前。二摄后。前中谓第十地菩萨胜进行。等觉菩萨因行至极。惑尽智圆。法报二身。俱非心意识所依。唯智依止。后摄后者。后五句皆此句摄。同在第十地故。束五句为三种尽。谓初二句是菩萨尽。前句云受一切等者。现报利益。后句得一切世间等者。后报利益。现报利益者。第十地菩萨胜进行时。受佛职位。因位未转。名现报。一切佛放光。名益一切智入此菩萨顶故。云受佛灌顶。后报益者。转前因位。至成佛处。言世间最高大身者。谓色形所居大自在宫最高故。色形尊大中彼王最大故。智度论第二云。摩醯首罗天。韦纽天。鸠摩罗天。此三各自称大。自言一切智。有从其学一切经书者。亦言是一切智。若依此经。彼王有大自在智故。名大自在。故贤首品云。摩醯首罗智自在。大海龙王降雨时。悉能分别数其滴。于一念中皆辨了。问经初云佛在摩竭国。始成正觉。此何说于自在天得。

  答成佛应机不局方所。随有感化即说在兹。是故前据所应。此依引摄。诸乘报佛阎浮所成是报身故。不信界外有佛土故。是以权指第十地菩萨摄报果处有报佛也。二次二句。是二乘不同尽中。上句云超一切世间道者。勘梵本。道字乃是趣字。谓惑业苦是世间趣摄。非出世摄。今此菩萨至等觉位。惑业苦尽。故云超。阿罗汉独觉未尽彼三故。云二乘不同尽故。世亲佛性论第三云。二乘涅槃有三种余。一无明住地惑。二无漏业。三意生身。下句云清净等者。二乘涅槃有三余故。不名清净。今此菩萨所得涅槃彼三尽故。不同二乘故。三后一句云满足一切智智者。是佛尽尽无余也。谓等觉菩萨。德海虽满。犹未能舍劣无漏等。今佛位彼三尽无有余故。论云于一切智入智故。

  二明意加中。有二十句。前十句。明正加。亦显他力。后十句释偏加所以。彰自力堪加。

  就前中二。初一句通总别。余九句唯是别。总中二义。一与上胜威德无畏色身。如王处众自在无畏。如经与金刚藏无能映夺身故。悉为他映夺。则无威德。不得无畏。此总句也。二与上胜辨才无畏名身。此别句有九种。一与无㝵等者也。谓不着辨。说法不断。无滞㝵故。着是㝵住义。今此反彼。即言词流美。中无謇讷。称根令乐故。言名身者。名有二种。一者表义。二者显境。前则依声假立之名。能诠表于义。辨门所摄。后则依诸心品。能取于境。为辨所依。辨门所摄。问意加与智。何故初句明色身胜。答由加智力。令色身增威故。又准上下文。不必口唯加口。意唯加意。身唯加身。所以者何。前口加中。通加三业故。谓加菩萨尽二乘不同尽佛尽等中说故。今此意加中。与无能映夺身无㝵乐说辨善分别清净智等故。后身加中令定心起故。又以经中但云口加意加身加。而不言加口加意等故。是故通胜局劣也。二与善分别清净智者堪辨也。谓善能分别因缘非因缘法。成不成相。善达不昧不昧。名为清净。论云善净堪智有四种。谓缘法作成。远法师云。此文人解非一。此言定依相续解脱不得。余释依彼经中有四种成。一者以有成。以有因缘名想言说。诸法得成。二者所作成。一切所作各有成辨。三者法成。一切诸法性相成立。四者助成。以智言说助成诸法。今言缘者。是彼以有成也。以有因缘诸法得成故。名为缘法者。是彼法成。作者是彼所作成也。成者是彼助成。今勘解深密第三。译彼四成名四道理。谓观待作用证成法尔。经自解云。观待者。若因若缘。能生诸行。及起随说。作用者。若因若缘。能得诸法。或能成辨。或复生已作诸业用。证成者。若因若缘。能令所立所说所剽义得成立。令正觉悟。此有二种。一者清净有五相。二不清净有七相。广说如彼。法尔者。如来出世若不出世。法性安立法住法界。释曰。此经虽与相续解脱。同一梵本。译文既异。义还随别。是以古德解作助二种。似有影响释。缘法两相。全为落莫。今解堪智与道理相会。略为二释。一依解深密会释此论。二直解论文以会本意。前中。一经云观待者。论名为缘。缘即因缘。谓凡是因缘之法。必相待藉有故。二经云作用。论名为作。论文略也。谓诸因缘法起已。各随所应。有业用。有成辨故。三经云证成。论名为成。论文略也。谓诸因缘法中。须有成立。以宗因喻等。令得成立故。四经云法尔。论名为法。亦论略也。谓前三道理皆约因缘。此后一种。不待因缘法应如是。又前三种唯是有为。而此第四通为无为。谓无为之法法尔自体不待因缘。有为之法法尔如是因。待如是缘。得如是果。又因法尔作因。不得作果作缘。缘法尔作缘。不得作因作果。果法尔作果。不得作因作缘。今论云堪辨者。堪谓堪能。菩萨得此善净堪智。依四道理。堪能辨说一切诸法。若是缘成。若非缘成。后直解论者。堪谓堪能。菩萨得善净堪智。堪能辨说缘成之法。成不成相。不过此四。一成果诸缘。二缘成果法。三依法兴功。四缘合成果。若于此四。随𨷂其一。必不成故。三与善忆等者。任放辨也。谓说不待次。言词不断。处处随意。不妄名义故。中虽具说。结归不失本义尔。四善决等者。能说辨也。谓随所应度。种种譬喻。能断疑故。能以喻显正。五与至一切等者。不杂辨也。谓三种同相智常现前故。三同相者。金刚仙云。知一切无常苦及无我。别翻本云。知一切法自相同相及不二相。释曰。同共也。共有二种。一者有漏色心是苦等三相共所依故。二者法性真理。是彼三相真实共依故。其真谛译本唯初义。别翻本通二义。以自相即苦等三故。共相即色心故。不二即法性故。六与成等者。教出辨也。谓得佛十力不坏。于可度者。令断烦恼故。七与如来等者。不畏辨也。得佛决定无畏。于他言说。不怯弱故。八与一切智人等者。无量辨也。于一切智随顺宣说修多罗等法。六种正见故。金刚仙云。一真实义正见。谓能知理法。二行正见。能知行法。三教正见。能知教法。四显二边正见。知前理法。不同情取。五不思议正见。知前行法成坏出情。六根欲性正见。知前教法说随物心。九与一切如来等者。同化辨也。得一切佛无畏身等三种教化。随所度者。显示殊胜三业神化故。后十句偏加所以及显自力堪加中二。先徴起。后得此下正显。前中徴意云。诸佛有力能与。有慈悲能普。何以以此十种无畏身。唯加金刚藏。不加余者故。

  后正显中十句。初一句总。余句别。总云得此等者。总显偏加由得此定。余无此定。故不得。如。言法如是者。无有得此定不得者。如善恶因苦乐果等。别中九句。准论得定法有二种。一本愿所起。谓金刚藏宿愿成就现前故。二三昧身摄。功德有八种。前四自利。后四利他。一善净深心者。因净也深心。趣菩萨地尽清净故。深心者。谓信乐至极。即是一切善法根本因故。二善净智轮者。轮是圆满义。此智净也。谓趣菩萨地尽修位真如观。内智圆满。普照法界。如日轮光遍世界故。三善积集助并者。身转净也。谓生生轮胜善行圆满故。四善修治所作者。心调伏净也。谓善断烦恼习故。五念其无量法器者。闻摄净也。谓堪能受持一切如来所说秘密法故。六知其清净信解者。通净也。谓得胜通自在故。七得无错谬总持者。辨才净也。谓善知陀罗尼门。巧说法义。于一一字。中摄无量名句字身。前后无违故。论中举悉昙初音摄一切书字数说等喻此总持者。至脱月第三请处。当广分别。八法界智印善印者。离慢净也。谓真智教授不异故。论主引教配前四句自利因云。一精进因。二不忘因。三势因力。四彼不染因。配后四句利他因云。一断疑因。二敬重因。三转法理因。谓法若坏时。假余尊法诵持故。四教授出离因。可知。

  第三身加中。一十方佛者。显加所为十方同故。二各由者。显法界身此彼体用非即非离不离本处而摩此故。三右手者。表加所说皆称顺故。四摩顶者。表授与力至心顶故。

  第四起分中二。先牒前。后金刚下正显。显有四义须起。一三昧事说。谓受加竟故。二得胜力加堪说法故。三说法时至故。四定无言说故从定起也。

  第五本分中三。一明六决定以彰地。二佛子何等下标列地名。三佛子我不见下显地要胜。

  初中二。先总。后无杂下别。何故此中不待请说。若不自说众则不知出定说法为不说法。又复不知欲说何法。是故自说十地名体。叹胜令请。总中二。先告众。后诸菩萨下正显。言愿善决定者。愿是初地中说发菩提心。即此本分中愿。简地前愿。故云决定。决定即是证智真实。是故决定即是善。善即是决定。依地持说决定有三。一种性地决定为佛种故。二解行决定能发心故。三初地已上决定证智故。今是第三也。后别中六。一不杂者是观相善决定。谓真如观一味相故。此即正体缘如境智一味不带相观。故云不杂。二不可见者。真实善决定。谓非一切世间境界。出世间故。此即超世可坏法。故名真实。三广大如法界者。是胜善决定。论中两解。先别释广大二字。后合释二字。前中以真如法界有广大二义。此证真之智亦然。故云广大如法界。一法界体大包含平等不增减故。故云大法界。故二法界用广能令一切众生厌生死求涅槃故。云一切佛根本故。后合释二字中二。先约训释字义异名一体。以显合释。后引例证成。前中谓法界有大义。此大即广。广即大故。此智亦尔。故云广大如法界。胜及以高字。训义皆然。训释道理法尔如是。后引例证成中三。一引法界大真如观胜。诸凡夫二乘智等净法法尔故。此大真如观等大字。亦得名广名胜等。以此名法尔如是通故。二引法界大方便集地。谓说大乘法。此中大字。亦同前。通广胜等尔如是。三引法界大白法界善法此大字。亦同前。通广胜等法尔如是。是故广大或同。皆言复者。于一所证法界中。具三义故也。四究竟如虚空尽未来际者。是因善决定。此有二种。一成无常爱果因。此因如虚空。生诸色。色不尽故。二常果因。得涅槃道故。谓由此智。修起一切波罗蜜行故。成报化身因。对治一切惑障尽故。成涅槃因。经宗报化。岂无常乎。随彼于报化身爱无常者。所现影像。故作是说。彼是谁耶。谓凡夫二乘及大乘权教根器。所以知爱彼闻有为无为非即非离不信爱故。闻四智菩提有为无漏。生欢喜故。见佛久住不能生于难遭想故。见佛入灭。便生悲感恋善根故。不尔世亲造论违经。依空生色。色虽不尽。非不生灭。真智证会法性之色本非有生。故亦不灭。取其无尽少分为喻。则可然矣。远法师云。诸佛菩萨得大涅槃。不舍世间是无常爱随世生灭。故曰无常。大悲作用理是可乐。名为爱果。二种涅槃是其常果。释曰。此解但会化身随世生灭。而未会报身也。五遍一切佛刹救护一切众生者。是大善决定。谓随顺作利益他行。即次前常果因善是即悲之智故。虽得涅槃。非一向住。前无常爱果因善与此行是即智之悲。虽得菩提。亦非一向住。既其俱是非一向住故。此二文亦得互言尔。其非一向住言。乍谓俱住。不如云不住生死不住涅槃。斯言无滥。六为一切诸佛所护入过去未来现在诸佛智地者。是不怯弱善决定。谓入大地菩萨证佛无漏圣性之分佛无分别智明所照故。名诸佛护。由此护故。名入三世诸佛智地。即复由此入佛智地。得诸佛护故不怯弱。

  第二标列地名中四。一寄问发起。二佛子菩萨摩诃萨智地下。举数叹胜。三何等下依数列名。四佛子此菩萨下结名显胜。叹胜者。以此地是成佛根本故。三世诸佛及今同说。三依数列中二。先牒前起后。后一者下正显。显中依十地论等。略释其相。初欢喜者。论云成就无上自利利他行。初证圣处。多生欢喜故。此有三义。一二利创成。二真理初证。三圣位新得。遂本期心。故多喜也。二离垢者。谓离能起误心犯戒烦恼垢。清净戒具足故。此亦三义。一离误起犯戒惑。二离误起犯戒业。三离误犯戒果。谓具净戒故。三发光者。论经名明。成唯识云。成就胜定大法总持发妙慧光。名发光地。十地论云随闻思修。照法显现。故名明地。依成唯识。有三义。依十地论。有二义。谓三慧是能照明。所闻等法是所照明。合一明名也。四焰慧者。不妄烦恼薪智火能烧故。此唯一义。谓根本智火烧前地所起闻持慢障故。问余地岂亦不有烧惑薪邪。

  答各依一相。不可例难。若准下文。更有一义。谓上彼智法明摩尼宝光明中放阿含光明。入无量法门义。光明智处。普照示现见故。此地释名为焰。此约后得安立教说。五难胜者。得出世间智方便善巧。能度难度故。此有二义。一得出世智者。缘真智也。二方便善巧者。缘俗智也。能度难度者。度由达也。即正智了真时达俗。后得了俗时违真。真俗二智行相交彻。非即非离。于斯难达。而能达故。余莫难胜。故名难胜。庄严论云此地有二难。一劝化众生心无恼难。二生不从化心无恼难。此菩萨能退二难。于难得胜。故名难胜。问岂不余地亦有难度能度及退二难。答望前此胜。望后此初故。六现前者。般若彼罗蜜行有间大智现前故。此唯一义。谓摩诃般若证真行相。有间现前。非如七地已上常现前故。七远行者。善修无相行。功用究竟。能过世间二乘出世间道故。此有二义。一此地善修离有无相行故。云善修无相行。此释行字也。二功用究竟等释远字。于中三义。一功用至极后边故云究竟。二望前三地起随有行相同世间。今此望彼为己超过故。云能过世间。三望四五六地。修道品谛观缘起相。同二乘出世间位。今此过彼故。云能过二乘出世间道故。八不动者。报行纯熟。无相无间故。此有三义对劣显胜。一胜前功用故。云报行纯熟。谓智任运起。不待加行。如报所得。纯熟现前。二胜前有相行故云无相。三胜前有间断故云无间。即此无间通于二行。无功用行无间故。非功用所动也。无相行无间故。非相所动也。九善慧者。无㝵力说法成熟利他行故。此有二义。一德。二位。前中二。谓一此菩萨成熟四无㝵解智。善能说法。名为善慧。二即由此善说法故成熟利他。名善慧也。十法云者。得大法身具足自在故。此亦二义。一能受诸佛云雨说法。名大法身。二能雨法雨。无限量故。名大法身。后位者此菩萨因位究竟受佛智职。具足自在。胜前菩萨故。论云如是受法王位。犹如太子于诸王子而得自在。若广分别。具如别章。四结名显胜者。以地是成佛根本。准前可知。

  第三显地要胜中三。初标举同说。谓但是佛土无问报化必说此法。说此为令机渴仰故。二何以故徴。意云地前教亦是说菩提行。何唯显此为要胜故。三此是下释。于中二。先总释。后所谓下重明。前中两句。上句云此是菩萨等者。谓菩提行法虽通地前。然此于彼。是其最上。下句云亦是等者。谓非但此能亲生佛果。望前最上。亦是证相大乘。超彼教相。此能显彼趣无分别。故曰清净光明法门。后重明中二。先所谓分别业者。再明前地前教相大乘故。论云显示世间智所知故。后佛子此处不可思议所谓诸菩萨随证智。再明前证相大乘故。论云显示出世问智故。

  第六请分中二。先明金刚藏说已嘿然待三家五请。后尔时金刚藏菩萨观察十方下。明请说仪毕刚藏许说示说分齐。

  前中三。一请说所因。二是时下众起疑念。三解脱月菩萨知众下正显请词。

  初中二。先牒前说名。后嘿然下彰不解释。论云何故嘿然。欲令大众渴仰请。说故。复增菩萨尊敬法故。此句应云复何须请此略故也。

  二众疑念中二。先显闻名不闻释起念所因。后作是下正明疑念。于中两说。一云何因者。内因也。谓刚藏但知名不知义故不释耶。何缘者外缘也。谓听法众不堪闻故不释耶。二云何因者。谓因何说名耶。何缘者。缘何不释义耶。

  三正请中三。初明解脱月请。二尔时诸大菩萨下。明大众请。三尔时世尊下明诸佛同于光明云网台中以颂劝说。问此说十地正是答前第二会初所问。何故此中乃问耶。

  答此中但为说名。不释生疑。致请非更别问。问何故脱月先请。答论云彼众上首故。余问则乱众调伏故。何故偈请。少字摄多义故。诸赞叹者。多以偈颂故。

  就初解月请中三。一腾众疑请。二尔时解脱月闻是下叹众重请。三尔时解脱月菩萨重问下叹法重请。初中二。先脱月请。后尔时大智下刚藏答。前中二。先标请所因。谓知众心念。后何故下正显。显中五颂。大意显示说听无过应说。于中分二。初两颂赞德徴嘿。后三颂赞德请说。前中初颂明说者净觉无过。后颂明听者无过。

  前中二。谓上两字及下两句徴嘿中间净等八字赞德。德中二。先叹有说因。后功德具下叹离诸过。前中论云何故唯叹净觉。净觉是说因故。觉观是口言行既有净觉。何故不说。故云何故净觉人等。问二禅已上尚无寻伺。八地已上无思成事。何故刚藏有寻伺耶。

  答二禅已上无寻伺者。是地法无。非永无也。八地已上无有思者。显无加行纯无分别。非无任运无分别思。不尔佛果十八不共无不择舍意业智导皆非有故。择舍是慧意业。业是意俱思故。叹净觉有二种。一摄对治。二离诸过。前中二种。一对治杂觉。二对治杂觉因。忆想分别故。杂是不净。即执之异名。因法执有人执故。人执但名杂。法执名杂觉因。即是其不净寻伺。金刚藏。先具念处生空观。对治凡夫常等四例杂觉故。真如无相智法空观。对治二乘无常等四杂倒觉因故。故云念智。具翻彼。即赞净觉也。后功德等者。显离诸过则不能说。既离过则能说。何故不说。离过有三。一具无嗔贪善根功德故。离嗔嫉他胜己及贪惜法不说之过。二具精进善根功德故。前说十地名离懈怠不说过。三前不待请说地名故。有乐说辨力功德故。离不乐说过。既具诸功德。不应不能说。上来叹能说者无过竟。

  后颂约听者无过。徴赞中。论云此叹同法决定。同法即是同生众。简末后两颂彼异生众故。决定之言。明有根器异。第三颂彼但欲乐故。

  就初颂中分二。上半叹德。下半徴嘿。前中决定者。于此法中一向信故。勇猛者。能为法不惜身命等故。无怯弱者。堪闻深法无所畏故。一切减言通其三处。下半可知。若依论经。再释稍别。彼经第二句云。菩萨大名称。论释云决定者。黠慧明了故。决定有三种。一上决定愿大菩提故。二名闻决定他善敬重故。三摄受决定彼说者善知故。偈言菩萨故。大名称故。说地名故。如次三句应知。后三颂叹德请中。初颂显有欲乐故。论云前虽有决定堪受法器。心不欲闻。亦不说。谓有欲无根。虽乐闻闻不能解。若有根无欲。闻时虽解然不乐。今既根具足。愿为分别。请意如是。文中二。上三句叹德。下一句请说。前中上二句叹有欲。下一句叹具二智。前中论云有阿含决定。非证决定。有非现前决定。无现前决定。如是决定。法器不满足故。不能听受者。谓此众有证相大乘宿根现欲。正能听受十地妙义。愿为分别。现前是欲。非现前是根。互斗不能听。如前颂释。余文可知。下句叹具二智云。其心无怯弱者。论经云佛子智无畏。今此心言即摄彼智智心所故。或此心言即是彼智智心法故。论云智有二种。一证法故。二现受故。释曰。此众皆根本后得二种智故。闻此地义。能受能证故。愿分别。上来叹闻法众德请竟。

  自下颂叹异生众净请中二。上一句总叹。下三句别叹。上总云悉清净者。众中无有一人不离懈怠等浊故。下别叹中离六种浊。一离懈怠者。离不欲闻法浊故。二严者。离威仪不恭肃不严整浊故。三洁者。离五盖浊。一离为名利贪故听法。二离嫉恚他胜己故听法。三离疑心听法。四离听法时睡眠。五离听法时掉举故。四能坚固不动者。离异想浊。谓于说法者。不起妒忌心欲求其过来就听故。又不为欲诘难令退屈破坏徒众。敬重赞叹故来听法。五具功德者。离不足功德浊。谓众皆具多善根故。心专乐听。六具智慧者。杂愚痴浊。谓于所说法。不迷闇故。

  后一颂显二众清净堪闻请。于中上半。明敬法无杂。下半喻显敬仰转深。前中初二字及下句。明二众专心齐一无杂念故。中闻感等三字。明二众敬心齐一无轻慢故。下半喻显中。上句云如蜂等者。按梵经本云。如人念跷达逻蜜。跷达罗者蜂名也。其蜂黑色。所造蜜。气香味美。而无蜡。胜余一切蜂所造蜜。从依属声故。呼蜜以称。据实而称。应名胜蜜。言如人念。不言如蜂念者。非余一切蜂念此蜜故。此两句显敬仰转深者。夫思甜欲蜜。患浊念水。非过越思念也。此乃念最胜蜜。思于甘露。是过分也。而此众希闻地义。过越思念。亦其然矣。故云转深。远云齐心趣证如蜂熟蜜。专意求教如渴思露。此亦无违。上来明解脱月初请竟。

  自下明刚藏初答。于中二。先长行序意。后正以偈义。

  前中二。先明刚藏闻请。言大智无畏者。闻前徴请。答不难故义。不难有二种。一堪酬答故云大智。二不怯弱酬答故云无畏。后欲令下明智众怅根欲述不说所由。令其悦豫故。

  后正偈答中五颂。述其不说所由也。论经有六颂中。初颂即是此经长行序意也。就今五颂中分五。初一颂显法难说。次二颂明法难闻。次半颂喻难说闻。次半颂合难说闻。后一颂举结难显嘿。此上五颂。但显地法难说。非为自无智力而不能说。由此遣众何因之疑。又但明地法难闻。非为众不堪闻而不为说。由此遣众何缘之疑。是故令众欢喜也。

  就初颂中。文与论经。虽少前部。大意不殊。总相意云。菩萨出世间智最难故难显示。菩萨胜行事未曾有难故难分别。何以智及行事。如是难者。以是觉证佛智之根本故。故论释云菩萨行者。是出世间智。地事者诸地菩萨行事最上及分别说等。释云说胜故。何者菩萨行引偈诸佛之根本故。佛者觉佛智故。读疏者既知此颂大意。文虽前部但取释配属四句。尽纵横皆得也。

  第二明难闻中有二颂。初颂内分三。初两句明法难证。以唯根本智境。此境依微细等四义。及显非四心境界。次一句顺释明是正体智境界。末句出非境界之状。初中微细者。非闻慧境界。难可见者。非思慧境界。离念非修慧境界。论云示现三界心心数法分别。世间修道智非境界故者。此简地前修慧也。超心地者。论云示现报生善得修道智非境界者。此简八地已还加行。所以者何。彼唯有漏。此唯无漏。瑜伽五十五说修道位中。有出世断道。世出世断道护法论师云。复得虽不亲证真理无力能断迷理随眠。而于安立非安立相明了现前无倒证故。亦能永断迷事随眠。次句显正境界。云此谁境界者。谓既非余境。是谁耶。故引颂云智境界。智字此经云佛。何者是智见实义故。(义是境义)何故非余境界。此无漏故。无漏者。是出世间义。此义非世闻智境界。此经出生是论经出世。(勘梵本)末句显非境界之状。云若闻等者。谓随有所闻。即作闻解故。不得无所闻理。执心不了名迷闷也。后颂同前。明难闻中二。初句总。余句别。前中云持心等者。谓持听法心。坚如金刚。方堪听此法故。后别中二。先两句。明坚相。后一句辨坚业。前中有二种。先上句明信坚。后下句明证坚。上句中云深信等者。谓于佛菩萨胜智所知所说无边化众生法随所化异说或相达。于其教中。仰推以信。言此唯是诸佛所知。非我境界。如此推时。少无自信。全信于佛。是名深信。信深难动。故名为坚。如根深难拔名坚固根。胜鬘经说三正智中。初名仰推。即同此也。下句云智心地等者。智字应安句末。此证坚也。于中二种。一所证。谓心地。二能证。谓无我智。前中论释云。随心所受三界中报。又随心所行一切境界。释曰。前是内五根身。后是外六尘境。皆为所证。皆是心所依。托名心地也。后无我智者。论云我空法空如实知故。释曰。内外诸法。虽通二无我。此约一相。故作是说。此约结证也。菩萨具此二坚。方堪闻此法。斯则但显难闻。非不可闻。

  第三喻显难说闻中半颂。上句喻前难说。下句喻前难闻。谓于空中彩画处。及风行处。其相皆不可见。以于空中画风行故。笔彩与风俱不住故。然此空中非无彩画及风行处。以不同于余虚空故。此中空喻证智。笔喻能诠名句字。风喻音声。用此四法。诠证真空智。诠时能诠不住相故。所诠本无相故。如是能所相契合时。非有非无。谓能诠所诠俱离相故。非有也。不无诠显十地义故。非无也。如是方为说十地义。

  第四法合中有半颂。上句标名。下句释义。标云牟尼智如是者。牟尼此云寂嘿。谓智相即性故寂。相性同时离说故嘿。即用此义。以名其智故。晋本云。寂灭无无漏智如是者。指法同喻故。魏译论者错谓牟尼是释迦牟尼佛故。翻为佛智故。彼偈云智如是分别难见佛无无漏。长行释云。如是佛智言说显示等。下句释云。分别甚难见者。分别是说也。见是闻也。说者甚难说。闻者甚难闻。以其非有非无故。说者不可作有无说。闻者不可作有无闻。金刚藏正说此时。即是难说说。众依此闻时。即是难闻闻。如是方为十地说闻。问所难说闻。为是果分。为是因分。

  答古德皆云是果分。以不可说故。今谓不然。是因分故。所以者何。由四义显。一三家五请本不唯请说果分故。不尔诸佛则应不知果分是不可说。而强请故。二若是果分。刚藏不应嘿住待请。以其果分永不可说故。三若为果分难说闻而待请者。五请事毕即含说果分。何乃许说因分。四若难说闻不是因分者。许说因分中不应同前还说其难。谓云是境界难见可知。不可说故。问若尔者。何故说大中云我今说少分。论经云我但说一分。

  答只言说一分。不云说易分。故不相违。其定因分果分之义。后说大中当广分别。

  第五举难结嘿中。一颂分二。上三句举。下一句结嘿。前中二。初句及次二字。难所说地智离相非说闻所及故。云佛慧最胜等。名此为佛慧者。如前释。后次三字及下句。全明闻者。谓世间难有证信者故。云难思议不能受等。受即信受故。何故名众为世间者。众生世间故。又古人译地前为世间故。下句结嘿可知。

  自下脱月第二叹众重请中二。先请。后尔时金刚藏义。前中二。先长行。后偈颂。何故此请复叹众者。以前云世间证信者难得故不说。今此显众有堪能故请说。前中三。初牒前起后。二佛子今此下叹众生讲。三善哉下结请。

  正请中二。初句总显。后善洁下别辨。初总云善净深心者。善净谓教净证净。深心谓乐广修行。教证二净。各通二义。教谓顺教修行故。地前所行故。证谓证理起行故。地上所成故。

  次别辨中九句。前五教净。后四证净。前中一善洁思念是欲净。谓随所念教。得清净善巧思念不杂取相故。二善修诸行是求净。谓得身口随顺诸佛敬养起求法行故。三善集助道是生得净。谓以助道善根。愿得所生益众生处。名上上生胜。又随所生处。大菩萨念常现在前。名念胜故。四善能等者。是受持净。谓于多佛闻法。皆忆不忘名善能亲近故。五成熟等者。是行净谓求地真证法故。习行少欲头陀离着行。积集成熟多功德故。后证净四者。一舍离痴惑。是得净。谓初地真见道。断分别惑。无分别智现证决定非意言故。真相见道具足现行。名为见道。初照真如体会理故名为得净。见所断惑虽通二障。烦恼障中执遍计所执实我萨迦耶见而为上首。百一十二根本烦恼。及彼等流诸随烦恼。此皆扰恼有情身心。能障涅槃名烦恼障。所知障者。谓执遍计所执实法萨迦耶见而为上首。见疑无明受恚慢等。覆所知境。无颠倒性能障菩提。名所知障。二障惑名。略显如前。数总一百一十二者。谓欲界四谛所断。各有根本十种烦恼。合有四十。上二界四谛各十中除嗔。各三十。六合七十。二通界合有一百一十二。此等诸惑皆有二用。若执我用烦恼障摄障。若执法用。所知障收。今此但云舍痴惑者。以诸惑中痴为根本。从本说故。二无有垢染。是不行净。谓修道中一切烦恼不行故。从相见道十六心后至金刚心位。总名修道。数数修习无分别智故。此中烦恼名数。多分同前见道。而差别者。于彼数上。更加十六。谓欲界有六。即贪嗔痴慢萨迦耶见边执见。上二界除嗔各五。总有十六。并同前数。合有一百二十八种。皆是俱生。于中分名烦恼所知。亦如前说。今此云一切烦恼不行者。唯说烦恼障中现起之惑及彼粗重。不言其种故。成唯识第十卷云。烦恼障中修所断种。金刚喻定现在前时一切顿断。彼障现起地前渐伏。初地已上能顿伏尽令永不行。如阿罗汉。由故意力。前七地中。虽暂现起。而不为失。八地已上毕竟不行。乃至云虽于修道十地位中皆不断灭烦恼障种。而彼粗重亦渐断灭。三深心信解。是无厌足净。此有二种。一于法。谓不乐小乘。得大乘上胜悕望心。二于佛。谓念佛功德悕乐决定。四于佛等者。是不随他教净。谓于菩萨位极处所行。皆依自证。非依教说修故。上来正请竟。

  后结请中二。先请承力。后明众堪。谓众既内具教证二净。更得承力。为说此地义。必能证知。或此诸下是总结。上别显九句。以云于如是等故。若不尔者。如是牒何等言等何。后偈请中二。先长行标。后愿说下正显二颂。初颂举法请。上半举法愿说。下半明说有益。后颂叹众请。上半显教净。下半明证净。

  后明金刚藏答中二。先长行。后偈颂。前中二。先明刚藏举损以违。后我愍下结嘿。前中二。先牒前所叹举德兼失。故云虽也。后然有下举损以违。违中三。初明所愍众。谓法深机浅。药病失宜。其余劣解之言通有四类。谓乐凡夫声闻缘觉小心菩萨法者。次多生疑惑者愍起苦固。后于长夜下愍受苦果。结嘿可知。后偈颂中二偈分二。前一颂。颂前牒上所叹。谓随教信坚如须弥。定心证理。犹大海。后一颂。颂前举损以违。行未久者小菩萨也。解未得者二乘人也。随识等者。凡夫人也。余准可知。

  自下脱月第三叹法重请中二。先长行。后偈颂。前中二。先正请。后是故下结请。何故须此再三请者。有二义故。一不可以其疑念避之不说。二若避不说。不得成就一切佛法故。前中五。一通前推难致嘿令显不难故请。二何以故徴。三说十地下释。四何以故重徴。五此是下重释。初中二。先劝承佛说者。显说者佛护说无难故。后此人下明听者佛护闻信受故。二徴意云。若由佛护。能令信受。何故说有谤正法人。释云。有二众生。非佛能护。一感报定故。二作业定故。此众非彼。故可护念。若尔者。佛无偏心。何唯护念说听此法者。故三释意云。但说十地处。说听法尔感佛护念。此由法力。非余因缘。此十听者佛护有二种益。一闻说信受。二速能修行故。云能生勇猛。四重徴意云。十地望余。何所别异。有此感故。五重释云。由二义故。一以此地法是菩萨最初所行教行故。二以此他法得证智故。能究竟成就一切智。就前最初义中有三。初法说。次譬如下喻况。后佛子一切下法合。初中云最初者。有二义。一首二本义。首谓上首望地前故。本即根本望地后。此虽通二。故取后为正。谓此地行望成佛果。是亲正因。真无流故。故名根本因。初果。后次第名小决。喻况中二。先喻果以因为本。后字母下喻因能满果。前中云书者字也。谓字形相。亦名字体。如呼师子为[凹/凵/(乳-孚)](诃孕)多故。[凹/凵/(乳-孚)]字像形似师子头尾也。字者。字音即阿(入)阿(去)等。一十四音也。数者谓名句二法。是数义也。说者语也。皆以字母为本者。谓以十四音各别。加于迦佉等三十三字体上。和合成母。因此转生一切字一切音一切语言名句义等。故名为母。十四音者。谓阿(入呼一)阿(去呼二)缢(去四)乌(入五)乌(去六)讫嘿(二合七)纥𠼝(二合八)里(九)梨(十)曀(十一)蔼(十二)污(十三)隩(十四已上十四音也)喑(经呼)阿。(重呼上二字是界畔字也)字体者。有三十四。谓迦(上)佉(上)仰(虐我)伽(按声掣呼)昂(俄朗)者(之我)[奢*多](冒我)𦂍(若我)扚(时何)壤吒(擿我)吒(折我)荼(搦我)荼(宅何)曩([撰]仰)[打-丁+袲](多我)他(上)娜陀(按声掣呼)曩簸叵么([化]复是么音呼似婆字)婆(按[摩]制呼)莽(经呼)邪(余我)啰(卷舌呼)攞嚩(无我)烁(伤我)屣(使我)娑(上)贺(上)叉(楚我)如是字母。为书等根本。亦名为初章故。喻地行最初义也。后喻因能满果中。由字母令书等究竟故。彼书等不离字母摄也。后法合中二。先合前初义。后十地究竟下合前究竟。成就书等义。此亦释得证智也。后结请者。结请者结前说听。既为佛护念。是故愿说。

  后偈颂中三。初半颂颂前愿承力说。二次半颂颂前护念。上并可知。后一颂颂教行证智。文中三。一前半法说。二半上句喻显。三下句法合。初中上句颂前证智成就一切佛法故。云亦究竟。下句颂前教行是最初根本。后两句可知。上来脱月三请竟。

  自下大段第二大众同请者。上来脱月为众先请。虽说众堪乐欲闻法。然要自陈。请仪方具。又显重法故。此共请文中二。先长行标举能说颂人。后上妙下正显偈颂。颂中二。前四颂半叹人请。一颂叹法请。前中二。前二颂叹说者。余叹听者。前中二。前五句叹刚藏具证教二德。后三句叹刚藏能令听者入证入教。前中二。前四句叹证力辨才成就。后一句叹教力辨才成就。以此二力。方能有说。故偏赞尔。论云以证力等。是故赞叹。前中上者是总。总有二义。一宽。谓该二力以显胜故。二狭。谓唯就证力。以显胜故。论云。又复上者显证力等。此中叹辨。有三种。一妙无垢智者。是正体智。此胜二乘智故。二无边分别辨者。是辨体成就。无量义辨故。三宣畅深美言第一义相应者。是辨果。谓训释言词字义成就。又是以深美言词显胜义谛。后一句叹教力辨中。念持等者。受持显说故。是菩萨于正教中。净慧无疑故。后三句令听者入证入教中。初句明入证。言十力者。令已地者得佛力智故。集功德者。未入地者令入地故。后二句明入教。谓今得无㝵辨演说受持十地法故。叹说者。成就二力竟。后二颂半。叹听者中三。初一颂明求教及证。次一颂喻显。后半颂法合。初中下句是总。言唯愿者。有二种。一求教。二求证。谓专求此二故。云唯愿。上句云定戒者。是第二句中我慢二使不堪闻教。能对治行。谓由我慢。于法及法师。不生恭敬。由有定则心调伏故。离我相也。由有戒则善注威仪故。离通慢也。既离二使堪闻也。又上句中集正心。及第二句中见字。并是第二句中耶字。及第三句疑念字之二使。不堪得证能对治行。其集字。论经作深字。谓细意善思惟则得深义故。今此云集者。谓由细意故。于善思惟。能积集也。心字。论经作意字。心意识三据通一也。耶字。论经作妄。妄即妄想耶见借名。今作耶字。正当显称。既有正见。则善思于义故。离颠倒见也。既有正心。则闻不思议。得证智境。欢喜信乐。离疑念也。次一颂喻显中喻四种义。一思水喻闻慧。谓初闻受持未寻思故。如饥水者不呾嚼故。二念食喻思慧。谓于所闻法。思惟得味。益智力故。如吃食者呾嚼得味益身心力。三服药喻修慧。谓已具闻思。如法修行。离诸烦恼及余习气。如服药。药行病得除愈。四如蜜喻果。谓蜜是众蜂所依乐处。三慧之果。是众圣所依所乐处故。后半颂法合可知。上来叹说听等竟。

  后一偈叹所说法利益请中二。先善哉两字是总。余皆是别。前中谓所说法中善具足故。称善哉也。别中三。一广大智者。谓诸地所依。二愿说入诸地者。谓说诸地未曾说法。此即地体。入字。论经作胜字。谓校量地胜故。此校量胜。是趣入方便故。三成十力等两句。是地果。谓具佛十力无㝵智所证果法。此得论文。此经本云一切行者。谓佛智所行之境。文虽少异。大意同也。(勘梵)。

  自下大段第三。诸佛加请中二。先长行。明此界与十方佛光互照。显身业加持。眉间是身故。后时光台下。明光台说偈。显语业加请故。此则长行但加无请。偈颂亦请。唯论判文。长行及颂。总显光有八业二身。今科少异。多依论释。问脱月及众请仪已具。何更待佛。

  答为显法胜故。问前加分中已有佛加。今何复加。

  答此有二义。一前是加。今此请加为异。菩萨以加为请故。二前显主伴故。则十方佛具三业加。而毗卢但同意加。今欲具故。更身语加也。此中身加者。此光照十方佛所加说法菩萨故。即后文云。又亦照此娑婆乃至金刚藏身。是也。问何故前不加众。今此加耶。

  答前已刚藏简众违请。上首虽即叹堪众。未自陈根欲。今以次前自述故此加也。问何故不以常身语请。以光代耶。

  答为重法故。是以有请。为不轻尊位故。不以口求请。不以曲躬请。故以光代也。

  就前长行中二。先明此佛光照十方佛及大众菩萨说法菩萨。后时十方下。十方佛光照十方及照此界佛等。

  前中论经明光有八业二身。今此七业二身。略无降伏业。言七者。一眉间出清净光明。名菩萨力焰明者。是觉业。谓此光照诸菩萨身已。自觉如来力加故。二百千下是因业。谓因主光出伴光故。三普照下是卷舒业。谓舒照十方卷入常光故。此中卷者。有二义。一略故不说。二或取如日身一分义。是此卷业。谓云作前三照十方事已。于上空中。成云网台住故。四三恶道下是止业。谓止息一切恶道苦故。五又照一切下是敬业。谓照诸佛众会。现不思议佛神通力。令物敬故。六又照十方下是示现业。谓如十方佛所加说菩萨大会令此众见故。上来六业竟。第七请业如后颂。是二身者。一即此总结前业。云作是事。已下是如日身。谓于上空成网台住故。二前第三第五第六业中。皆云光照十方者。是流星身。谓往十方故。

  后十方佛光照十方及此界中二。先明彼十方佛各光照自各十方诸刹如此照彼。同前所说六业二身。如文可见。后又亦照下明彼十方佛光照此佛及大众并说法菩萨。虽略无光名眷属息苦等。唯别应具。按上此彼互照之相。此则但照十方。彼则照十方又列照。此显主伴异故。论主将为证同不复别释者。应留后代令笺之也。

  后明光台说偈显语业加请中二。先长行标说颂所依。后佛无等下正显第七请业。于中。先略释业名。后释颂文。

  前中谓光台发声说偈请故。后释颂中五偈分四。谓初一颂显能加者胜。次一颂明加所为。次二颂明请说法有利他三益。后一颂明教刚藏依三渐次说观证修。初中二。先总显能加胜意。谓能加请者。非尊则不彰法胜。而所加不说。可知。

  后正释文。此中约义取文故。不按次。于中分四。

  一第三句全。及第四句内。加于彼三字。并显能加。就中加持彼是总相。第三句全。亦总亦别。以此句亦入前眷属摄。长行中十方佛是此眷属故。论云诸众首者。佛于世间最胜故。余文别相。总云加于彼。诸佛能加。加金刚藏。加有二种。一令同诸佛一法身。二令同诸佛具证佛果能加诸佛。是法王故。如世人王有四种胜。一自在胜。二力胜。三眷属胜。四种姓胜。人王自在者。所作无能为㝵故。力胜者。能降怨。不为怨伏故。眷属胜者。有二种。一内地眷属胜。二邻国眷属胜。种姓胜者。承藉王胄故。佛王四胜者。一初句全。是自在胜。此有二种。一佛无等等是一切智故。即慧解胜自在胜。二如虚空是世法不能染。胜无明烦恼习气威故。即心解脱自在胜。言无等者。非余众生能与等故。重言等者。诸佛此彼互齐等故。

  二次句。初二字云十力者。是力胜。谓处非处等十种智力降魔怨故。论经有无畏两字故。释中云能伏一切耶智等。

  三次云无量诸功德五字。及次后句全。是眷属胜。此有二种。一菩萨眷属胜。于菩萨声闻诸众中。此众是第一。以具无量诸功德故。二佛为眷属胜。论云诸众首者。佛于世间最胜上故。故后句全。亦眷属摄。通入总别二相中故。

  四第四句中。释师子法四字种姓胜。此有二种。一生家种姓。二法家种姓。初释师子三字。是生家胜。释谓释迦。世为于代轮王胄族。师子喻名佛于三界独步无畏故。以别简通故。云释师子。又种姓姓字宜从竖心。以释迦之称是族望。非姓望故。智度第二云。释迦道人姓瞿昙故。佛名经云。我释迦牟尼佛姓瞿昙故。虽一切佛生家皆胜。今且据主佛现在此故。后法之一字。显法家胜。谓一切佛皆证一如。得大菩提。因此如姓生佛身故。超过二乘智所证处。名法家胜。

  第二有一颂。明所为中二。先显所为意。后正释文。前中意者。为闻显法王最胜藏故。后释文中二。先一句为遮外疑。诸佛不能自说。生轻慢心故。故劝承佛力令开也。后三句。正显法王藏中二。先法王最胜藏五字。总标名。后两句别释。释中二。先上句双字义二藏。谓诸地广智者字藏也。上妙行者。义藏也。上谓神力胜。妙谓真实智。行谓诸菩萨初道行法也。后句云以佛等者。总结请说。论云分别者。说十地差别故。

  第三两颂。明请说法利他有三时益中。分三。初半颂明闻时益。次半修行时益。后一颂明转生时益。初闻时益者。谓佛力加故。闻法入心。是能受持也。次修时益者。谓十地行渐次修满。得佛十力。成菩提故。此显因圆果满也。后转生时益中一颂分二。初半颂顺释信益。后半颂反显不信损。前中二。初虽之一字。总显福而有难难不能为。后住海下别辨难福。谓上句中六字明在难处。下句全彰福胜难劣难不能为。前中论长行释有二。初总相通释。后就世界长寿下举颂别配。前中云恶道善道难处生必得闻此法者。恶道难处生。谓在大海龙世界故。善道难处生。谓在色界光音天故。后配中二。先龙世界等。配颂中初句内上四字。后虽在色界光音天等。等配前四字。下三字前别配。初云就世界长寿者。按此长寿之言。或恐是后色界长寿之语。若不尔者。则三恶道难。应唯长寿者。是难短命者非难故。(此文要勘梵本)又论主释劫尽火中云。虽在尼界光音天等。亦得闻此经。下句明福胜中云堪受等者。谓于过去。曾闻此法。生决定信。由余业故。生彼难处。由前信故。成此根器。故虽在难而堪受此法。故云得闻。后反显中二。先上句总标。翻前生信故。云生疑等。后下句正显其损。故云永不闻。谓得闻由信。无信有疑。则永不闻。准此道理。无问生在难非难处。皆不得闻。云何知然。谓如智度论第九说云。舍卫城内有九亿家。佛住其中二十五年。三亿家眼见佛。三亿家耳闻有佛。眼不见。三亿家不闻不见。释曰。后三亿家虽非八难。但是未种决定信根不疑根故。问据论主释。住海水是龙世界恶道难者。此难岂唯在海及皆不闻。

  答经依一分故作是说。非谓一切不尔。余畜应无难故。佛会应无龙等众故。问论经颂云劫尽火中。如何论主释为光音天是长寿难。今此经本既无尽字。复云何通。

  答尽字。晋经亦有。而今本自略。论主释光音等为长寿。是劫火尽中者。广经意也。谓经说劫尽火中。则处唯局上二界。时通前后。一切时皆难。乃至劫灾。但遮劫尽水风灾中二三禅处。不遮初禅。以初禅是长寿之首。举初括后故。云劫尽火中。论主受别生理故。释光音为长寿之首。故置等言。即由劫尽火中之言。复通劫火尽中之势。此即处为二禅已上。为长寿天。唯遮初禅。时局劫火尽时。遮彼初禅劫火烧时。彼时初禅无天住故。不可说有在中闻法。不尔初禅。何非长寿。问如何得知长寿天难通上二界。

  答以多教说长等各异。然皆不离彼二界故。即此经文是初禅故。论主释为光音等字。等上更无限故。大智度论三十八云。长寿天者。谓非想非非想处。以万大劫故。或有人言一切无色定通名长寿。以无形可作故。不任得道。常是凡夫处故。或说无想天名为长寿。亦不任得道故。或说从初禅至四禅。除净居天皆名长寿。以着禅味耶见。不能受道故。梁摄论及成实论皆同智度第三师说。释曰。按前诸说及余圣教具二义故。名长寿难。一是上二界形待欲界名长寿故。二沉着禅味。不任受道故。然此通论总有四句。一是长寿堪受道而非难。如此经及仁王经等说。上二界中有预佛会者故。二是长寿不堪受道。正八难摄。具上二义故。三非长寿不堪受道。谓所余七难及欲界人天中。有于法不信。未种闻法根欲。并未熟故。四非长寿堪受道。谓所余七难中有曾决定信此法。根欲已熟。及欲界人天中闻法根欲熟者故。广说八难。如别章中。

  第四佛教刚藏说十地中三渐次内。一颂分二。谓先三句正明三渐次。后一句明说利益。前中二。初应说两字总显教说。谓云汝应如是如是说故。诸地下别辨。于中三句如次。即为三种渐次。谓初句是观渐次。次句是证渐次。后句是修行渐次。言渐次者。谓一一地中。皆有从初至终行次第故。初中云诸地胜智道者。论谓十地胜智道。说此十地。若观若依止。能生诸地智故。此释加行智缘影像如故名为观。依止此加行。生根本智故。名胜智亦之道。依主释也。次句云入住等者论云入者。入地故。住者未转向余地故。展转者。地地转所住处故。此释根本智亲证真如。名为入等。初证名入。在证名住。将转趣后。名展转也。次修习者。通三渐次。次第修行故。后句云从行等者。论云行者。入住展转成就故。境界者。此行种种异境界故。此释后得智。谓此智行相依二处起。一从缘世俗种种异境界起。二从仿法根本智入住展转生故。云法智生也。所以须此教说者。为显菩萨所说一切皆因佛力。又合后代生正信故。

  问若此地正体智亲证真如。后九地中不应更亲证如。无二无异故。

  答古人解云。如虽一味。约智明昧故。有十亲证。今解不然。所以者何。先难古非。后显正释。难古非者。谓境智互相如约智证十如何名境智互相如约境一证如。又难加行。后智非亲证可说。彼智有明昧。正体缘如不变影。何得说此有明昧。又难能证有分限所证无分限。以限证无限境智。岂相如。后显正释者。应知亲证之言。但望当地加行后得故。名为亲。不望后地说为亲故。不相违也。若不尔者。一向名亲。则智生惑灭。证如同佛。不用后诸地。若一向非亲证。则应同余二智。涅槃经说第十地菩萨犹未了见于佛性。如隔罗縠者。是也。问十地中既无究竟亲证真如有断惑不。

  答既望当地。有亲证。还即但断当地惑。望后非亲证。不断后地惑。上来请分两段中。明第一段刚藏说本分已嘿然待三家五请讫。

  自下第二明刚藏许说未说分齐。于中二。先长行叙意。后如来下正以颂显。

  前中二。先观察等明说相。后欲令等显说意。论云何故观察十方。等无我慢无偏心故。此释有别有通。别中二种。一观十方佛欲承力说故示无我慢。二察十方机欲令同入十地故示无偏心。二通中亦二种。一约承力。二约授记。前中承力示无我慢。普观显无偏心。后中欲显受佛劝教说地依命观机故。无我慢十方皆观故。无漏心观察之言。通心及眼。后显说意中。云增净信者。有二义。一前刚藏解脱月初请已令众悦。令更决明故云增信。二前来违请皆显法深。大众已信今此受请。更示深令信故云增也。

  后正显颂中有十二偈。分二。前七颂明义大。后五颂明说大。义大者所证故。所以故。名为义。深故广故名为大。偈颂中二。先长行叙意。后如来下正显偈颂。前中论云何故观察十方示无我慢无偏心故。欲令大众重增踊悦深生正信。是故说偈示说。正增益闻者。堪受义故。踊悦者。心清不浊故。踊悦有三种。一义大。踊悦为得义故。二说大。踊悦因此说大。得彼义故。又众闻尔说分齐鸟迹喻之义生喜故。又闻许说因分难说故。生喜故。谓前叙意中二。先明观方。后欲令下显说颂意。前中二种。一观十方佛。二观十方菩萨。前中二种。一观佛承力故。不敢违请故。示无我慢也。二十方皆观示无漏也。后观菩萨亦二种。一观器堪闻不轻梦故。示无我慢。二十方皆观示无漏心也。后说颂意中云重增踊悦深生正信者。显众先闻地名已生信喜。今说正地。显众堪闻故。重增信喜为得二大。生此信喜。一者义大。即所诠地义。此义深故名大义。义即是大。持业释也。说大者。谓能诠教以所诠是大故。名说大。大之说故。有财释也。

  后正显颂中十二偈。分二。先七颂明义大。后五颂明说大。前中分五。初二颂总显地微。二次二颂别显微相。三次一颂举例显微。四次一颂寄对彰微。五后一颂引喻辨微。

  就初二颂中二。先明难知甚微。亦是说时甚微。后求见下明难得甚。微亦是证时甚微。前中二。初两句总显。后一句别辨。总中云微妙者。谓诸佛也。标果取因故。云如来大仙通。通是因。因即地。论云修行此道。能到圣处故。大仙者。离染喻名世仙。暂离染不得名大故。难可知者。彼微妙之道难说故。后别辨中云非念者。转释前难知谓非分别境界故。离诸念者。自体无念故。故圣道名甚微也。

  后难得甚微中二。先总显。后无生下别辨。总云求见不可得者。难证得故。谓若有所求。则不证故。别中有四甚微。一无姤浊是观行甚微。谓观智中不杂无明故不同世间定也。二聪慧人智所行处是依止甚微。谓依佛智所证第一义处。菩萨地智依彼生故。此中约三智总别分别。总者通名见实谛智故。别谓加行胜解故。正体巧证本不生故。后得随闻明了知故。三性净恒寂然是清净甚微。谓性自离惑。非先有后离故。上一不同外道不依智者。所行及六行伏惑执先有后离也。四无生亦无灭是功德甚微。谓此地智出世间故无生也。为不舍利益众生非一往灭故无灭也。此不同二乘果人一往住涅槃故。

  二别显微相中。二颂分二。初两句明同相涅槃。后六句明不同相涅槃。相即体也。性净涅槃空无相体一切诸法凡圣同故。方便净涅槃。圣有凡无。因圣分得。果圣圆证。由同相故。凡圣一体。不同相故凡圣恒殊。二相非即离故。凡夫即佛而非佛。佛即凡夫而非凡就同相中。初句总显。后向别辨。总云自性本空寂者谓此地智本来即如空寂为自体。与一切法同故。名为本空寂为本。本何空寂。因缘生法。此岂空寂。若不空寂无因缘故。空寂岂非所执性耶。所执执依他识。依他执遣。便识圆成实。不依他性识。所执终不灭故。无性摄论第五释圆成性云。于依他起上。所执永无。显真性故。此智岂是因缘生耶。因缘无生之所生故。无生生法岂非因缘耶。因缘岂非无生生耶。不识无生者。不识因缘故。后别辨中云无二亦无尽者。此显总。显中智空寂义。远离地前菩萨三乱意空。一离损减谤空。二离异体空。三离灭尽空。初无二。显离前二空。后亦无尽。显离后一空。前中一以智空有无二故。智空不㝵智有。故非损减。一以智空即智有。智有即智空。无二体故。非离异也。后一以智空是即有之空非即灭方空故。离灭尽故。论释初不同兔角一向是无。二非智外别有空。三非转灭。论经偈中加一有字。此无二中摄尽不相违也。宝性论中亦有此说故。彼第四云。此以何义。初发心菩萨起如是心。实有法断灭。后时得涅槃。以是菩萨失空如来藏修行。又复有人以空为有物我应得空。又生如是心。离色等法。别更有空。我应修行。令得彼空。释曰。二处三空。前后虽异。大意不殊。准释可知。

  后六句明不同相中二。先总显。后于诸下别辨。

  总中云解脱者。谓于三种杂染得远离故。分别烦恼见道断故。舍异生性得圣性故。

  别中二。初三字明所脱离染。后五句明能脱体。

  前中云于诸趣者。六趣也。惑为趣缘。业种趣因。生为趣果。六趣修环。不出此三。此智离彼故云解脱。

  后明脱体中五句。即为五相。

  初云涅槃等者。此得平等相。谓观世间与涅槃平等一性。非如二乘不知此理背世求出世。

  二次一句云非初等者。是断惑相。谓此智断惑三时非断断有断不可断故。论云非初非中后前中后取故。远法师误取此文。将为三时总具方成断惑。一一各别。则不能断故。释云治必阶渐。非定始终故。言非初中后。今谓不然。先定三时。后释此文。言初中后者。有通有局。局谓一一地中所应断惑。正断唯在无间道中一刹那时。即于此时。说初中后。若依杂集说。十六心一一刹那经多时分故。彼第九云心刹那者。谓于所知境。智生究竟。名一刹那。非唯于本无今有生时名心刹那。何以故乃至于所知境。能知智生所究竟名一刹那。若约通论如集论说。地别四通。于中前三正是当地治惑因缘。后一胜进为后方便故。彼第五云。云何加行道。谓由此道。能舍烦恼。是名修道中加行道。云何无间道。谓由此道。无间永断烦恼。令无所余。云何解脱道。谓证由此道证断烦恼。所得解脱。云何胜进道。谓为断余品烦恼。所有加行无间解脱道故。后释文者。经宗法性。断惑依宗。不宜异释故。论以前中后取之言。释经非初中后之意。谓经说非三时者。显能所断无。自性无。非说情无。而言非也。为遮谬解故。反经而释即由非故智离常。即由取故智离断。离断常故。智生惑灭。此时何有二体可得同不同时。杂集第七亦同此说。故彼中释三种无上云。智行解脱。如次依止见修无学。即复问云。从何而得断耶。

  答不从过去已灭故。不从未来未生故。不从现在道不俱故。然从诸烦恼粗重而得断。为断如是如是品粗重。生如是如是品对治。若此品粗重灭。平等平等犹如世间明生闇灭。由此烦恼离系。令未来烦恼住不生法中。是名为断。集论第四亦同此说。问照惑无性。惑即灭。照智无性。智应三。

  答照无性理。顺智违惑。故不同也。然此断惑诸宗不同。依萨婆多。无间道时。惑得犹在。若无现得。使无所断。由此无间。断现在得。依经部宗。无间道时。所断惑种应生不生。说之为断。依大乘宗。自有两说。一云二真见道现在前时。彼二障种心不成就。如明与暗定不俱生。如称两头低昂时等。诸相违法。理必应然。是故二性无俱成失。此如成唯识第九卷说。一说即此经等非初中后之初中后断。广如前辨。问大乘二说何者究竟。

  答成唯识说。为引摄小根。权立断义。名同实教断故。说道惑不俱义。同小宗断故。说秤低昂喻。半同实教。半同小宗。方成引摄。若全同异。则引摄不成故。名大乘权教。又小宗说。断能所相敌。权大显后有俱成失。权教自立。如秤低昂。还即不离俱成之过。谓秤衡两头终是一体。无能所治。不相违害。道惑不尔。一向相违。体非是一。若合同一体。则有明闇相乖。离别异躯。互不相及。何以尔者。依一向有能所治体。欲离俱成失。不可得故。其俱成而无失。唯法性宗尔广如前说。具显断或。如别行章。

  三次一句云非言等者。是观行相。谓此无分别观智非世间言说所及。又不同声闻依声悟道。

  四次一句云出过等者。是转依相。谓此地智依止真如常住法身。以是究竟转依教。或初地已上。转六七识。得妙观察平等性故。此智证如依如而成。能依所依俱是常故。出于三世迁动相故。为简地前未转依故。论释云依止常身故。非如无常意识智依止无常因缘法。谓未转依时。智依生灭识故。智亦生灭。今依常身。智亦常故。胜鬘云。如来色无尽。智慧亦复然。一切法常住故。此经上文十藏品云。此菩萨于诸佛一向坚信。乃至云。知彼诸佛智慧不增不减不生不灭。乃至广说。

  五末后一句云其相等者。是解脱相。谓二乘果智。虽离我惑。犹有法执故。彼解脱犹有障㝵。今此不尔。二障并习迷皆都尽故。云如虚空无障清净也。

  三次一颂举例显微中。上半牒前深妙。下半类显地微。前中云寂灭等者。举二涅槃。寂是同相。谓诸法本寂故。灭是不同相。谓灭惑者所显故。佛所行者。行证也。寂灭之智佛圆证故。下句显上离言。下半类显。云地行者。地智行相观理行事悉同上离言。

  四次一颂寄对彰微中。上半显难所由。下半标对反显。前中初句云智起佛境界者。正体智中。观真如而得起故。真如唯佛亲证境故。大地菩萨无亲证耶。彼亲当地此约圆满。次句云非念等者。显地智不可说故。非念谓不同思慧境。离心道者。不同报生意识智境彼皆可说。智非彼境故不可说。此亦反显。下半反显中。上句明地智难说。不同蕴等彼是色心可言说故。地智不尔。唯可内证。下句显难闻中。云非心及者。非耳识知故。非意及者。非意识思量故。

  五末后一颂举喻显微中。上半喻显。下半法合喻。云如空中鸟迹者。证成前颂唯可内证不可说闻之义。谓空中鸟飞之迹。离四句故。难说难示。一迹相同空。空所摄与空无差别故。难说有为。二不无空飞之处故。难说为无。三唯一迹相故。难说为亦有亦无。四法应如是故。难说为非有非无。即由此故。不可示他令见下法合。云十地义如是等者。谓菩萨地证智难说示故。由于证真空智处以不住相之名等诠故。此诠相难说示。四句同前。一诠相同于证真空智空智所摄故。难说为有。论云非如声性故。二非无名等诠地差别故。难说为无。论云非无地智名句字身。三唯一诠相故。难说为亦有亦无。四法应如是故。难说为非有非无。即由此故。不可以示他令见。见谓闻见或此四句中。但取前二句离有离无。其义亦显。金刚藏菩萨。正说此时。即是难说说。难示示。诫众依此难闻闻如是。乃为说闻十地之义。今此既是示说分齐。应知此品所说地义施戒禅支道品四谛六度缘生等法。乃至一句一字。莫不皆如空中鸟迹离四句相。若不作此解。未识十地。古人云。此十地所说浅于地前者。应不将鸟迹喻意照后所说故尔。远法师云。风画喻中。举画为喻相故。合之以说。今举迹处为喻相故。合之以证。有斯左右尔者。此虽善议。然复详核。或无左右。所以者何。前合文云牟尼智如是分别甚难见故。牟尼此云寂嘿。谓即证智也。古人错谓牟尼是释迦牟尼佛。故翻为佛智。比来疏家。虽亦解此佛智即是地智。然不如此本存其梵言。以此校量。前后无别。问地难说闻前已广显。今何复说。

  答前显嘿因。今为诫众。令其用心称迹喻听不得逐语失意。所望各异。无重言过。因此而论。上下说难。非欲不说。为显三义。一说难行相示众便已显地义故。二为显于法固请尊重难得故。三为令众舍见着故。若不舍着。随声取义。有五种过。一不正信。二退勇猛。三诳他。四谤佛。五轻法。初不信者。听既逐教而不会意。从此生信。信不正也。二由信不正故。则无胜解。于说深意。不能决定。名退勇猛也。三由将自逐教之解为他说言此是深意。四由为他说自谬解云是佛说。五将本深说同己谬解。又谬解成性后闻深不重故。上来释义大了。

  自下明说大中五颂分二。先别显三种成熟大。后此处下两句总结许说分齐。但是因分。

  前中显三成熟文即为三。初一句明因成就大。谓悲愿熏心为起行因故。二出生下明因渐成就大。谓闻等慧渐次修行。生出世智故。三圆满下明教说修成就大。谓实智证真。名言不及。假言寄显故。名教说修。问此三俱是说大中开出。何故前二不名教说。又俱是因中。何故后一不名因耶。

  答前二生后功能显故。同得名因。体非玄妙。不待言简。不名教说。后一证智幽微滥同佛果故。以言简名教说修。问三成就位差别如何。

  答前二在地前。后一在初地故。论云闻思慧等次第。乃至能生出世间智因故。初地智生既尔。后后诸地。当知亦然。

  就初因成就中。慈谓等教众生修善。是等与喜乐因果也。悲谓等教众生不造恶。已造者教除灭。是等拔忧苦因果也。愿谓为众生故求大菩提。上三不同二乘狭自度及不等度故。俱称大也。

  二因渐成就中。应云次第出生入地行。依梵语故倒也。谓先闻。次思。后修。次第行为能生入地之因行。

  三教说修中。有二种修。一满足修。二是境界下明观修。前中云圆满心者。圆满是所满正智。心是能满净心。智行非虑境者。谓证智非闻思慧等缘虑之境。闻等但是彼智因行不能满彼智地。要出世净心方能满彼故。后观修中二。初明观境难见难说。后佛力下明说听之过。诫众敬听。前中云是境界难见者。谓正体智境非分别能见故。次云可知不可说者。自心清净唯可证智不可言说故。心清净者。无分别故。离诸漏故。真如非是有漏心境故。

  后明说听过诫众敬听中。有三颂分二。先半颂标离三过。后三颂重显前三。初中二。先明二种过。后汝等下诫听。前中云佛力故开演者。谓说者听者皆离二过故。不离则不得证故。说者二过者。一佛不随喜。二不平等说。听者二过者。一见诤过。言我法是彼法非。如是执着种种诸见故。二于说法者不恭敬过。前中由佛力开演故。离佛不随喜过。由诫众云汝等应受故。离不平等说过。后诫听中云汝等应敬受故。离二种过。谓一由敬受故。离此彼是非见诤之过。二由敬受故。离不恭敬说法者过。

  后重显前三中分三。初一颂重显开演。次一句重显敬受。后五句重显佛力。

  初中三。先一句总标地法。次二句明说广略。后一句明略摄广。初中云如是者。牒举地法。言智入行者。智入是因解。行是因行。众生以智解行行因。得入地法。次说广略云亿劫等者。谓智行广故。说之难尽。今但略说。后略摄广中。云真实等者。真实是如实。谓智入之行虽多。今但说其要略称实理者。还即摄彼广多行法悉尽故。云义无余也。

  二重显敬受。云一心恭敬待者。一心有二种。一身异心同故。二前后无间故。又有二种。一身正恭敬。如威仪住。堪受说法故。二心恭敬待。如法决定堪能忆持故。

  三重显佛力中五句分二。先三句。明承力所作。后二句显承力分齐。前中初句明承力。云我承佛力说者。示已无谄憍慢故。承佛力者。示非己力。无增上慢故。次二句显所作。云胜法等者。谓以妙音善字说胜法故。胜法谓地义与喻相应说故。善字有二相。一随方言音善随顺故。二字句圆满不增减与理相应故。后明承力分齐中。初句显多佛力。后句明力入身中。易可知也。上来别显三成就大了。

  后总结许说分齐中。上句牒所请说难说。下句示说分齐。前中云此处者。指三家所请之处。即十地义也。难宣示者。广如前说。此牒彼言。后示分齐。有二种。一示说因分。二示后所说皆如鸟迹喻意。问因分果分之义。分齐云何。

  答古来诸德。多说不同。略叙四说。余不足论。一云诸地加行为因。正证为果。二云约渐增门名因分。十地差别可说故。苦就圆满。名果分。十地无相差别可说故。三云教相名因。证相名果。四本疏云。释有两重。一云此十地有二分就。实十地。唯佛所知。佛智所行名为果分。上论云。此智是谁证。偈言佛所行故。又上文云。智赴佛境界故。又加分中云不思议佛法故。又如鸟迹依太空为果海等。二随相十地菩萨所知菩萨所行名为因分。是则果分悬绝。当不可说。因分约机。是则可说。此通一部经中大意。又云问菩萨证智岂可说耶。

  答教说修中满足修等是也。二云十地有二分。一约妙智正证智如境故。离相离言故名果分。则不可说。如彼鸟迹同空不可说也。二约方便寄法显地差别。如下初二三地寄同世间。四五六地寄同二乘等。又寄禅支道品诸谛缘生。以显地别。令众因此表解地义故名因分。如空中迹。约鸟说异。名为因分。同空无别名为果分。一迹通二故为二分。又云问约鸟。约空迹。皆离相。云何有说。有不可说。

  答迹虽离相就鸟得说。就鸟得说所说常离也。迹同虚空。理不可说。所说地智。准此可知。此释局斯地品故。云虽为难即是一分也。今复助释。或此二分。唯在十地。非预佛果。于一证智。不坏相边。可言说故。名为因分。相即无相。非言及边。名为果分故。此二句非一非异。论云如鸟行空中迹处不可说相亦不可见。何以故虚空处鸟迹相不可分别故。非无虚空行迹。如是鸟迹住处。名句字身住处。菩萨地证智所摄。不可得说。不可得闻。何以故非如声性故。非无地智名句字身。又云是地所摄有二种。一因分。二果分。释曰。论既判云二分。地摄故。知果分非佛果也。不尔佛果是菩萨故。问若尔者。本疏引教。当云何通。

  答前所引教。或不成证。所以者何。谓佛所行者。益智所证二灭果因非说佛智。不尔二灭十地圆满。满处佛行故作此说。又智起佛境界者。谓地智所契真如。唯佛穷证之境故。地智从佛境起。非说地智即是佛智。不尔十地无十亲证。又加分中云。欲汝令为一切菩萨说不思议诸佛法光明者。论释云。不可思议诸佛法者。是出世间道品。释曰。佛法之言。通相之语。此中即是十地佛法。非地前佛法。亦非佛地佛法。如前论释。又鸟迹所依太空者。论云。如鸟行空中迹处不可说相亦不可见。何以故。虚空处鸟迹相不可分别故。乃至合云菩萨地证地所摄不可得说不可得闻。释曰。空摄鸟迹。与空不别。喻菩萨证智摄名句等。与证智不别。不曾说太空喻果海也。问若尔者。十山依海。复云何通。

  答彼文但说十山依海。不说大海即是十山。上来明第六大段请分了。

  卍按。大段第七说分已下。约半卷散逸。
卍续藏第 03 册 No. 0221 续华严经略疏刊定记


  续华严略疏刊定记卷第十(本末合)(尽第五地)

  第二地中二。先略料简。后正释文。

  前中二门。一释名。二来意。

  前中成唯识第九云。具净尸罗。远离微细犯戒垢故。名离垢地。十住毗婆沙云。行十善道。离诸垢故。摄大乘云。由极远离犯戒垢故。世亲释云。性戒成就。非如初地思惟护戒故。无性同世亲。瑜伽同摄论。

  二来意者有三。一此经论云。如是已证正位。依出世间道。因清净戒说第二菩萨离垢地。释曰。已证正位者。初地也。依此出世修三学行。戒最居先。故次说此。二前地创证真如。犹有微细误犯戒障。不能性自不待思择护持净戒。要至此地方能故。三前施。此戒。义次第故。诸门分别广如别章。第二依文正释中三。一偈赞请说分。二尔时金刚藏下正明本地分。三尔时金刚藏欲重下重颂分。

  初中五颂分二。先三颂述众度闻前地。于中。一心喜。二身踊。三语赞。后二颂明解脱月正请后地。一知众乐闻后地。二正为请。

  第二明本地分中二。初论主约清净戒。明其地行。后佛子菩萨住此离垢地下。显其位果。前中二。先辨发起净。后佛子菩萨住离垢下。明自体净。趣地方便生后地中三聚净戒。名发起净。三聚净戒地中正行。名自体净。

  前中三。一结前举后。二何等下正列十心。三菩萨以此下结行功能能入离垢。初中三。先结前。次欲入下举后。后当起下劝修趣入。二正列中二。先徴。后列。列中初一总。余九别。若通科之。初六摄律。次二摄善。后二摄生。总云正直者。性自离恶。清净成就。此于三聚发起方便中。为初本故。列之居首也。列中一柔耎者。不杂无记不善。持戒唯善性故。二堪能者。能受他恼故。三调伏者。善守诸根。不令误犯。犹如良马性调伏故。复正地中不待守护。性自不误故。与此别。四寂静者。不高己持。不贱彼犯。离高下散动故。五纯善者。他恼不坏持戒之心。如纯真金。虽遭打练。色不失坏。斤两固存。六不杂者。一向进求。不暂厌足。又唯修远离行。不杂童蒙故。七无顾恋者。不眷顾生死中豪贵势要。而持戒故。若尔者。回向品说。彼云何通。彼为众生。此依自说。如后句。八广者。大悲利物。受生三有。愿尽来际无竟期故。九大者。大智处有。随而不染故。

  第二大段自体净中。三种净戒。即为三段。一摄律仪戒。论名离戒净。亦名正受戒净。二复作是念下明摄善法戒。三佛子十不善业道下明摄众生戒。就初中三。初总标戒所依地。二性自下别显远离十不善业。三佛子菩萨摩诃萨如是下总结。初中云住离垢地者。具释如章。二别显中。离十业道。即为十段。

  初段中二。先总。后不畜下别。前中云性自等者。随修此戒任运成故。列中三。一因离。二于一切下对治离。三是菩萨尚不下果行离。初中二种。一离受畜因。二不坏不离起因。前中于缘名因。如十因中相应等。此中刀杖药咒等。是损命因缘。皆不受不畜。名远离。后起因中不怀等者。此中三。一离瞋杀。谓于怨家不怀怨恨故。二离痴煞。谓有羞耻故。崇贤人。重善法故。轻暴人。拒恶法故。三离贪皮肉等杀。谓恕物同己。爱命怖死。此惑同初。仁是慈忍翻瞋心故。二对作离者。此对治即离。不同因离等。于中二。先总举所对境。后常生下别辨。辨中二。初云利益者。是安隐心。谓以善法教化令住善道。及修涅槃因故。后慈念者。是慈心。谓令得人天报乃至得涅槃乐果故。此上二种。是于因果。不颠倒求故。离邪痴煞生祠祀等。三果行离者。揽因成煞故名果。舍此所作名离。于中二种。一微细心念害。二何况下粗重身行恼害。此以细况粗。细念犹无。况有粗行。此中粗行有五。一身谓于他故。二事谓众生故。二想谓起众生想故。四行谓以重意故。五体谓行煞害故。梵本中云。彼菩萨尚不起微少恼想。何况广大。

  第二离盗中二。先总。后菩萨下别。前中如前别中三离。名字同前。初因离。二于他下对治离。三若物属他下果行离。初离中云于自等者。此菩萨具无尽财。为离盗因故。此何不说离起因耶。有二义故。一准前可知。略故不说。二即此句中具二因故。谓一具外财故。离初因。二内知止足不起贪故。离后因。论经云自资财满足故。二对治离中。于他等者。他有二种。一他身。二他世。于他身慈恕。治瞋心损坏他财。由今不损他财。令自当来得不可侵损财也。三果行离中。有粗细二行。先于属他物乃至草叶。不起盗心。是细行离。后何况下粗行离。以细况粗。显离极故。

  第三离耶淫中。先总可知。后菩萨下别中三。初因离。二不求他下对治离。三于他下行果离。初中离不足因。妻有三种。一示同事妻谓此地摄报作轮王身。自妻第一故。不求余人妻。二得法喜妻。谓法味称根。身心遍悦。不求二乘人所乐法故。云于自妻知足。三梵行乐妻。谓此菩萨。梵行具足。身心常安乐。不求世乐故。如有颂言。持戒最为乐。身不受众苦。睡眠得安隐。窹则心欢喜。二对治离中不求他者。他亦二种。一他世妻。谓菩萨修戒不求当来人天得多妻果故。二他人妻。后当说。三果行离中二。先约身。显无粗犯。后尚不生下约心。明无细犯。前中三。一不正。二及为法下非时。三况于下非处。初中五。一他妻妾者。是不共护女。唯夫护故。二他前护女者。是共护女。谓无父母诸亲共护故。三亲者。有父母护故。四族者。高胜族望护。非下族迮故。五媒定者。谓己受他财。乃至许致要谈故。智度十五。多同此说故。彼云若女人父母兄弟姊妹夫主儿子世间法王法守护。若犯皆名邪淫。二非时中。准智度。有三非时。一修梵行时。纵自夫妻。若受八戒时。二妇人怀孕厌本习时。三乳养时。今此名故唯说法护同彼初一。后约心明离细犯中。以细况粗。谓内心尚不生微细染念。何况外相身行粗受。三非处者。谓口隐二道。况于者有二义。一谓于五护三非时女。正处尚不起染心。况于如是女非处从事。二谓于彼五护三非时女。正处尚不从事。乃至不起染心。况于如是女非处从事。此即以正处。况非处。亦是以轻况重。以正处犯者是等分烦恼。非处犯者多贪烦恼。非分理故。轻尚不犯。何况重犯。若不尔者。况字无从。又此非处。亦是约身。离粗犯故。不尔此应不离染心。上来三戒约身业说。三中初后境唯有情中。一通于清非情境。

  第四离妄语中先总。复菩萨下别。别中二。先对治离。后乃至下果行离。此中何无因离者。以对治离中实语等离妄语之寻伺。是因离故。就对治离中。实语者依心说故。真语者不虚妄故。时语者随时方便故。此有二义。一知时发言。如法师知时等。后当具显。二为护正法。为救众生。设言不实。事成利益。非妄语故。亦是时语。如涅槃二十一云。佛为诸梵志。将佛说无我而是断灭故。佛告言。我说众生皆有佛性佛性是我。彼闻获益。然则佛性岂是彼于所计我邪。虽即非是。然非妄语。法华经三车诱喻。理亦同此。菩萨持戒。本欲安生。若护妄语。不护众生。是凡小戒。非菩萨也。若由妄语。能脱物苦。设入恶道。欢喜愿入。如是持戒。非二乘测。二果行离中。亦以细况粗。细中云不忍作覆藏语者。论云覆见忍见。大婆沙云覆相妄语名为覆见。覆心妄语名为覆忍。得本见前事。实生见想。诳言不见。此覆己所见。又实不见前事。妄生见想。诳言不见。于事虽实。于见有违。故名忍见。此忍已见故。知不知等准之。

  第五不两舌中。先总可知。后菩萨下别中二。先对治离。后不作下果行离。前中二。先离离间心语。后未破下明离离间差别。前中二种。一由欲令众生和顺故。离离间心语。不将此语向彼说等。二由欲令众生安乐故。离恼害心。不将此语向彼说等。复离离间差别中三。一离离间身。二离离间心。三离离间业。此亦即是果行离。初中二种。一先未离间者不令离间。二先已离间者不令增长。二中亦二种。一未离间者不欲乐其离间。二已离间者不喜其离间。不随喜故。三中亦二种。一细。二粗。细者如实传。粗者不如实传。谓于两处有实相毁语。尚不传说。何况加减传不实语。

  第六离恶口有二种。先果行离。后常作下对治离。前中离十七语。先列。后如是下结离。前中分四。一初四语语体粗鄙。二次四语约对面。不对面。对面鄙恶庸贱。不对面亦尔。或对面庸贱。不对面庸贱等。三次三语语能违行。前二违他行。后一瞋恼违自行。最后六语能违情。于中前五。翻喜生瞋。复一违乐致苦。就前五中。未起瞋者能令生瞋。令闻时不爱忆时不乐。胸心闭塞故。闻时不爱故心火烧。忆时不乐故心热恼。后一能令己有同意乐事自身失坏。令他生坏。他闻背已。失同友故自坏。彼失我故坏他。后结可知。后对治离中。作十种语。同前分四。初一润泽对前果行中初四语。二次二对。前第二节四语。三次四对前第三节三语。可乐闻对前不可乐闻。闻者喜悦。对前闻者不悦。善入人心风雅典则对前瞋忿。四次三对前第四节。于中前二。翻嗔生喜。后一违苦致乐。或总通二第七不绮语中。先总显往可知。后菩萨下别。别中二。先对治离。后是菩萨下果行离。前中八语分三。初二教化语。化令生信。二次三教授令起行。三后三教诫劝成德。初中发言再覆不纵猝暴故。言合时宜自他不损故。次教授中。无倒故。有义利故。授法令行故。后教诫中。准地持。此开为五句。初一是彼第二有罪者制故。二是彼第一无罪者听故。三随前制听有缺减者。如法举故。四数数犯者。折伏与念念即是此筹量故。五有实德者。称赞令喜。即是此决定称实赞故。后果行中。以轻况重。可知。上来语业四戒竟。

  第八离贪欲中。初总可知。后菩萨下别。别中唯明对治离。上身业中具显三离。次语业中具治果二离。今此意业。唯一治离者。有二义故。一文影略故。二此贪等是业道本。更无所依故。非果故。不可对之更立异因故。无因行以非果故。离此贪等。不名果离。以无因故。不可除之说为因离。文中三。一他财物者。是事简非己物故。二他资用者。是物体简资与用别故。资是衣食可以资身。用是所用。谓金银等。三不生等者。是行差别。谓始欲名贪。次希得属己名愿。后往取名求。悉治离之故。皆云不也。

  第九离瞋中。先总可知。后菩萨下别。别中三。一初六句治瞋心。二永舍下离瞋障。三常思下对治行益。初中一切众生者。总明为对治六种众生。一于怨仇多瞋故。起慈对治。二于恶众生应危害之故。起利益对治。令修善获安。三于贪不足顺缘者。起哀愍对治不与乐。四于苦众生违缘逼者。起令脱得喜对治不拔苦。五着乐众生。以出世法。调润对治令舍。六于发大心众生。起摄受对治故。二治离障中。永舍瞋恨怨害热恼者。此对前慈等六种所治障说故。然恼是妄想。欲令他恼故。热是妒忌。他胜己心热故。准论经。此文应回前后。一于未生怨者能生。已生者随顺增长。二未生亲者令不生。已生者令不增长。三于自身中善法。未生者令不生。已生者令灭。四于不善法。未生者能生。已生者令增长。五于他身中不爱事。未生者令生。已生者令增长。六爱事未生者令不生。已生者不念随顺。不起随喜相顺之念。于中一约怨生长是瞋力。二约亲不生是恨力。三约自善不生是怨力。论经名垢。四约不善生长是害力。五约他不爱事等是热力。论经名妄想。六约爱事不生等是恼力。论经名垢。此六望前能治。六种通相而说。非一一别属。远法师摄为三对。初二以己对他。明瞋恨怨之与亲望己说故。次二唯就于己。释其垢害。后二唯就于他。彰其妄妒初对中生怨为瞋。败亲名恨。未怨生怨已怨令增。此是瞋也。未亲不生。已生不增。此是垢过也。不善法未生令生。已生令增。是害过也。后对中苦他为妄。坏乐名妒。于他身有不爱事。未生令生已生令增。是妄想也。苦者。是他不爱等欲令他苦衰败劣已。倒惑之甚。过中最重。偏名妄想。于他身中。所爱之事。未生不令生。已生不令增。是妒过也。三对治行益中。常思顺行仁慈祐益者。谓一切时思念众生。随顺行仁慈。与众生福乐助益也。

  第十离邪见中。总句不言性离者。影略准前故。菩萨下别显中。依正见有七种。分三。初四见对梵行求众生说。次二见对欲求众生说。后一见对有求众生说。就初四中。一菩萨住正道者。心住大乘故。此对治二我见。二不行占卜者。对治虚妄分别见。此治邪见。不信因果信占卜妄分别故。三不取恶戒者。治戒禁取见。谓受外道乌鸡等戒。非善防过。名恶戒。执取恶戒为净。名恶见。四心见正直者。此治见取。谓外道执己邪见为正见。此即非正谓正故。次二见对欲求众生者。一云无诳者。对治覆藏见。谓于追求时。藏过显善。求利养故。二无诳者。对治诈现不实见。谓无实德诈现有故。后一见对有求众生乐着三有不能于佛法僧起决定信。今此治彼非清净见故。云起决定信。上来第二别显离十不善业道。护持十善业道竟。

  第三总结中二种护持。一数圆满护持具持。十戒不缺减故。二时相续护持。常无间断故。上来第一明离戒亦名摄律仪戒竟。

  自下第二明摄善法戒中二。先别显行相。后如是方便下总结劝修前中四。一明知。二是故我当下明愿。三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复作下明观。四是故我今下明行。

  初中文二。先明知者果处。于此句中。更开出一句依身生苦。后明知者因。菩萨自离无因他因。知众生亦尔。谓堕恶由不善故。非无因也。由十不善堕恶故。非他因也。

  二愿中文三。一牒前起后。谓依众生不能自离恶行者果起愿心欲救故。云是故我当自住等。二何以下徴。徴意云欲救众生。即须往拔。何以乃却自住善故。三若自下释。释意如文易知。

  三观中文二。先思十不善堕恶道。是所治障。复十善业道下明五重十善。是能治行。前所治十恶。具如别章。后能治五种中。一人天可知。二声闻十善中文三。初总标。次心狭下别显。后成下一句总结。初中云智慧修者。实相观相应。乃成上品故。谓总观十恶及人天十善。具四谛理故。苦集离是灭。能治苦集是道。又迷真实义愚是善道苦集因。离彼愚是灭。能治彼愚是道。即真实义智也。善恶道虽殊。同是苦业谛。无差别也。次别中四句。初有二义。一性因。本性狭劣故。二习因。谓宿习狭劣故。狭劣谓但为自身修善根是微少故。若存五性。则一因差别。先性后习。若不存五性。则二因同一。先习后成性故。今经意不存五性。故唯说习。二怖等者。厌患生死故。三阙等者。舍众生故。四从等者。从师学故。若依论主。分此句为二。谓从他为一句。闻下为一句。闻声谓念我众生等但有名。从闻此声生解。证人无我。不能证法无我。后一句结名可知。三缘觉十善中三。初总标。次不从下别辨。三成独一句结名。初中治净乃成上品故。别中三。一不从等者。不假佛菩萨说法。唯自觉故。二大悲等者不乐说法利众生。亦无巧说法习故。三悟解等者。观深细缘生境行故。论名少者不依教故。深细者自觉故。后结名可知。四菩萨十善中文三。初总标。次心广下别显。后成菩萨下总结。初中治净故。乃上品也。别中八句分四。一因集。二用。三明力。四地。前三句各一。后五句合一。前各一中。初云心广等者。此有三义。一依一切善根起行故。二依一切众生利益行故。三大乘心广无量故。此三释因集。谓自行他行行体也。二具足等者。谓见诸众生习行苦因及受苦所起悲愍故。依彼众生利益。是菩萨用也。三方便等者。谓四摄法是善行力。摄众生故。复五合一中。初发生等者。初地是初阿僧满处名净深心地。发十大愿故。二不舍等者。是第八地第二阿僧祇满处。名不退转地。得寂灭行已。不舍解脱。以不住大寂法界故。三希求等者。是第十地第三阿僧祇满处。名受大位地。是故求证佛广大智。受大位者。受灌顶位也。四净治等者。菩萨地清净断二十二愚故。五波罗蜜清净除诸蔽障。净三轮故。此后两句。论经。摄入第三希求句中。后一句总结可知。五佛十善中文三。初总标。次一切种下别显。后一切佛法下总结。初总可知。别中二。初一切种等者。所有十不善业道及习气皆灭。得一切智故。二乃至证十力无畏者。超诸功德直至说十力无畏。故云乃至。力无畏有二义。一降魔摧外力自在故。二舍二乘劣力不自在故。后一句结可知。上来第三明观竟。

  四明行中二。先牒前起后。显自具行十善。后应令下明令他具足清净。古德释此文。有二义。一近望佛善以结求心故。论名无厌足。二上既通观善有五重。今乃结已应行十善。唯求佛善。后如是方便下总结劝修可知。问向来五重十善与前律仪戒何别。

  答前望止恶。今约作善。故分二位。问十善翻十恶。十恶既唯一。十善何得有五重。

  答善恶相翻。亦应是一。但以十善通世出世四位。故有五种。十恶不尔。故不齐也。问十善既五重。所翻十恶亦应尔。

  谓人天十善。翻恶道十恶。声闻十善翻人天十恶。乃至如来十善翻菩萨十恶邪。答不尔。谓翻善之恶。违理损物。不善相粗。不通上位。故唯一也。反恶之善。顺理益物。福随于智。乃通上位。故有五种。是故五位所离恶同。故唯一种。所成善异。故有五重。此即止同作别故。此地是菩萨十善。尚异二乘。况同凡位。若约寄言。亦摄凡位。摄善法戒竟。

  第三摄众生戒。亦名利益众生戒。亦名饶益有情戒。中文五。一显智。谓善知众生苦因果故。二是故菩萨下明愿。谓依智起愿。愿为众生自修善故。三自位下明行。谓依愿起行。如誓修故。四佛子此菩萨下明集。谓依行摄生悲为益本故。五作是念下明集果。谓依悲成正摄生行故。

  初中三。初总明苦因。二于中下别显苦果。三佛子十不下总结。初中虽于一境上。复是一人心造罪。乃成上中下者。此由造时心异。成此差别。自余别境别心成差别者。盖不足论。今就细说。名时差别。问杂集等皆说畜下鬼。此何别邪。

  答依正法念经。三恶趣各有边正谓。大海下无间等八大是正。在铁围山等诸处者名边。其鬼趣如波吒迦鬼镬脚鬼鬼子母等名正。若在人间游行者名边。其畜生如热沙龙苦等名正。若在人所畜养等名边。然此三趣地狱边正。望于鬼畜。一向苦故。更无异说。若边鬼望正畜。则畜重鬼轻。斯经就此而说。若正鬼望边畜。则鬼重畜轻。杂集等约此而说。各据一义不相违也。

  二别显中。论名三途报。为报果。后人中受残报。名为习气果。杂集论等名三途报为异熟果。人中受残报为等流果。等流中开出感外报。为增上果。今用自论释两果。并取杂集等释增上果。初报果者。正仇前因。名为报故。十相无异故。皆言同堕三道。不更释也。后习果者。正报残余其犹习气。十相有异故文各别显。于中初煞内云短命等者。由本煞时命未尽令他相续受苦故得多病。由令他寿命不相续故得短命。亦本将被煞时怖畏。及死已皆无精光。感外器资具等之少光泽。二盗中。由本令他财少故。用不得故。贫穷及共财不自。若增上果。感田苗遭霜雹。损耗他财故。三邪淫中。由本令他妻不贞故。亦由令他妻不随夫意故。外增由污秽他身。居尘坋处。四妄语中。由本于他作不实语。感被妄说有恶。又由诳感外增上。由口出覆藏之言。外感应须盖覆之气。五两舌中。由本令他分张故。令他相恶故。外增上。由出不平之言故。六恶口中。由本口出他不喜闻语故。由欲与物竞方出恶言故。外增上。由语粗恶。感碱卤硗确下恶田土。七绮语中。由本绮错之言。惑他不令解。今感发言于他他不领受。又感不分明。亦由本不令他解。增上由变正成绮故。感外时候乖变。八贪欲中。由本常求欲事故。感不知足。又多求欲境故。无厌。外增上由本多贪。感果实鲜少。九瞋恚中。由本不忍他善恶故。又由恼害他故。外增上。由本恼害于他。令不安隐。所感果实其味辛苦。十邪见中。由本爱乐邪眷属故。又由爱乐不正理故。外增上果。所感果实其味辛苦。或全无果。邪因苦报故。无利勤苦。故。

  三总结。云无量无边众大苦聚者。明差别果习气果总别合观故。

  第二明愿中二。先牒前起后。谓前智知已。欲依智发愿故。云是故等。复我当下正显愿。前中二。先愿离不善。后以十下愿爱乐善。

  第三明行中二。先明自修行。后亦劝下明依自行成摄生行。此依智愿起也。

  第四明集中。依增上悲。念众生故。生十种心。文中二。先总标起。后由生利益下别显。此十心复为八种众生。初利益心者。论经中是第一心。谓于外道众生欲令现信佛法故。二安乐心者。于苦众生。欲令乐具不尽故。三慈心者。于怨增众生。不欲加报故。四悲心者。于贫穷众生。欲令远离彼苦故。五怜愍心者。于乐众生。欲令不放逸故。六摄受心者。是论经中第一安隐心。谓于恶行众生。欲生住善行故。摄受安隐。语异意同。理无违故。七守护心者。于同行众生。欲令不退转故。八自己心者。于一切摄菩提愿众生取如己身。是诸众生即是我身故。九师心十大师心者。观彼众生乖大乘道者。敬之如师。集进趣集具功德者。重之如大师。

  第五明集果中二。先别明摄生。后佛子菩萨如是下总结。前中救摄亦有十类众生。文相有二。先举所化。后明能化。前集中为分释十。以寄前十种众生。以释差别。今此十类。一一生所皆有。如前十心救拔。论分为四。初一明他颠倒众生违理乖境故。二又作下五段。明化欲救众生求外五欲故。三又作下两段。明化有求众生求三有中果故。四又作下两段。明化梵行求众生妄求出道故。今依论判摄十为四段定。

  就初中二。先举所化。后我应下明化益。前中三。初至邪见是总。次恶慧下别。后恶道下结。初总云邪见者。颠倒推求非净谓净故。别中恶慧者。论经名恶道。按梵本中。意云未那。慧云未底。声势相近。字形相似。故致谬尔。今依慧为正。此即妄推有我净也。恶欲者。妄谓无常无乐。法以为常乐故。后结云恶道等者。皆非正路故。稠林者。谓烦恼使多而难分故。后明化益中二。先云令住正见者。通显治前邪见邪四倒。后云行真实道者。治前行恶道稠林。

  第二明化欲求众生五中。初明化受不共财众生。有二种。一于现五欲受用生过。此约受果时。二于未得五欲时追求起过。此约因时。前中三。一受不共财者。谓己得之物不与他共。于费用时。起瞋过。二受无厌足财者。求时无厌生贪过。三受贮积财者。贮而不用。顺生三毒。增于痴过。就初中二。先明过。后我当下明治。前中二。先明斗诤于言中。后瞋恨下明对怨于心中。亦可分别。彼我一句亦是心中也。能治中为治瞋故。令住慈也。

  二明化受无厌足财众生中二。先所化。后我当下明能作前中二。先贪取等者。明贪于心中。后唯求下辨于身口中计秤妄语等方便侵夺。后能化中。住清净等者。令彼众生随顺对治净三业正命活故。

  三明化受贮积财众生中。先所化有二。初明因贮生三毒。后种种下明结过属痴。论云因体过等。释经因字谓贮种与贪为因故。下别释。彼染着故者。解贪也。散用起瞋者。释瞋也。彼宝玩等。释痴也。数为下释结成痴过。谓不见火烧。不求对治。后能治中清凉处是涅槃治前大火。上来三门。是化起烦恼众生。下二门。化造业众生。谓追求生过。于中二。初明追求现报造诸恶业。后明追求后报造有漏善业。

  四明化追求现报习诸恶行众生中。先所化有四句。一为愚痴等者。是无明覆心过。谓由无明迷不见现报是苦。妄生乐想。求此妄乐。造重罪业。又不知此罪当受大苦。二入翳下是增恶远善过。谓由此迷异熟愚故。造三恶道业。论中是愚痴因等者。下释此第二过文。谓依痴起贪瞋等使满足名痴。为使之因。言善行障。即是远善。令离无流智顺处故。不善行是造恶业。三失智慧下明受至大对过。此即受苦报过失。论释云受此业因。纳果名受。到果名至。所受苦多有对碍。故名对。对极名大。又大对有二种。一受彼苦身。二至彼苦处。四行旷野下明多作罪因过。此即增邪见过失。论释云由多作罪因。于临终时。见恶报相。心生悔。虽见其罪相。不能集彼正见对治。后能化中三。一化令得无碍净眼。二由得净眼。见法如实相。三由见法如实故。不随他教。以见一切法唯自心故。

  五明化追求后报习行善行众生。谓由迷真实义愚。造福不动业。求当来人天报故。先明所化中九句分三。初在于等者。是险道自体。谓善根既少令人天报危。易可颠坠。名为险道故。次将坠等者。是险道障碍。于中有七句。一求出。而随顺世间。堕三恶趣故。如世险道临危故。二入恶等者。入苦果网中。妄生乐想故。如世险道有藤葛纵横干兰难度。谓于五欲境。妄谓为实。句留难出故。三为愚痴等者。黑闇稠林所覆。因彼痴使所覆故。为说苦因而不觉。如世险道有稠林遮障道路。生死中痴闇所覆。不见苦因故。四随逐等者。随逐虚妄道行颠倒行故。如世险道多有恶兽等径欲进反回。生死中邪法满世。欲进乃回故。五譬如等者。盲冥得果贪着爱欲所盲故。如世人在险道复无眼错行谓正。凡夫无慧目。着人天乐。痴爱覆心故。六非出等者。是希涅槃乃趣异处。谓梵天等梵世间等以为出世正见。如人在险难处迷道误入余道。此生死中欲求涅槃。误求梵天正报梵世依报。言等者。等上三禅四无色等。彼并谓为涅槃故。七入魔等者。怨贼行魔境着诸欲。劫功德尽。令不集故。如人在险难处恐贼侵扰难得出离。生死中亦尔。五欲恶魔干扰。五妙欲是魔境。贪等是魔心。贪著名随顺。已有功德劫令尽。未有功德不令集。名恶贼。上来初一次七八句。古人将配四谛。亦有少理。在论无断。不烦强立。后一句云远离佛意者。明险道失。论经有三句。此中唯有一句。明作善智识地。谓失出世善法。若起顺佛心。名为佛意。违背名离。上来三段九句总明所化了。后能化中二。先拔出等。治前险道自体。后令住等。治前障碍及失。上二门明造业差别竟。上来五段。总明第二大段化欲求众生竟。

  第三大段明化有求众生中。有两段。一道差别。谓五趣流转过。二界差别。三界系闭过。

  前中二。先明所化。后我当下明能化。前中初句总显。后入欲下别辨。总中没在大河过。谓五趣漂溺烦恼瀑流。如大河水。求有没中。是其过。别辨中十三句。论摄为三。初烦恼是五趣河体。二处多损害名起难。三离出世道名失。又初名惑体。二明障道。三失善友。初中五。一入欲流等者。显贪深且多。以是大河具四流故。二生死等者。往反旋环随流不断。烦恼常行故。三爱河等者。爱水所没故。爱比余惑。流转力胜。故偏得名。四满驰等者。漂急故。如渡流水。水缓则易出。急则难过。烦恼缓圣道可生。若无间起惑。圣道难发。不暇观察。无对治故。五为欲觉等者显广。渡如河水。若狭虽急犹可渡。此既多起恶觉故难渡。亦如河无毒虫则易渡。此有恶觉虫害故难出。

  次身见等者。自下明第二起难。有四种。此即第一。谓执着我我所窟宅。不能动离故。二将其等者。先舍欲已还复转入欲念中故。三于所等者。于受用时求欲等乐着故。上二是爱。一于种子不灭还来。二约现行染着故泥溺。四住我等于用事时我等最胜。三种我慢自高轻彼。最后一种是慢。如人在河水有四事难出。一彼执住。二被回流。三为泥溺。四滞枯洲不到彼岸。谓爱令心下喻河深流不证涅槃山也。慢令心举喻陆地燋枯法水不沾也。论举我等。等取三种。如下三地中一我慢。二大慢。三憍慢。初是于下自高。二于等自大。三于上不恭。后安六处等者。

  自下第三明失也。于中三。一无出意失。二无救失。三异处去失。此即初也。谓善道中无出离心故。二无善救等者。处恶道中无人济拔。三无能等者。生诸难处不值佛世。

  后明能化中二。先于彼等者。明起化心。后以诸等明成化行。行中四。一令无等者。离苦果故。二离染着。离苦因故。三寂静者。令得涅槃故。四住于等者。令得菩提故。

  后明界差别中。先所化内三。初总。谓处三界。如在牢狱难出。次别中五种过随逐。一苦事。二财尽。三爱离。四者缚。五障碍。此示五难。一多诸等者。无病难。多诸病苦妄想愁恼故。二常怀等者。资生难。于爱不爱事中。憎爱所缚故。三自生等者亲难。亲爱坏忧悲增长故。四贪欲等者戒难。虽生色无色中。暂离犯戒。不免戒行相违。爱欲使缚故。五无明等者见难。得世间智彼相违。无明使覆蔽故。后能化中令彼永离等者。有二种。一治前难出。二治前系闭。上来两段。明化有求众生竟。

  第四大段。明化梵行求众生中。文有两段。一化邪梵行求。令舍邪归正。二化正梵行求。令舍小入大。

  就前段中二。先明所化。于中七句分三。初一句总。次五句别。后一句结。初总云执著于我者。是取我相过。此是余见根本故偏举。通俱生分别也。次别中五句。一于诸等者。彼诸众生欲趣涅槃城。以有我故。于五阴舍不能动发。二依六处等者。依持我想。欲起涅槃。虚妄我见。住六入聚落。三起四倒等者。欲行正道。以颠倒故。行彼耶道。四为四大等者。受三八等苦。厌之欲离不得。恒随身。五五蕴等者。阴怨随逐不相放舍。后一总结。云受无量苦者。常为种种诸苦随逐。此亦是外苦也。后能化中二。初令住等者。令住道谛。治前执我相。后所谓下令证灭谛。治前别中五句过及结句中过。

  后明化正梵行求同法小乘过二。先明所化内三。一其心等者。是不乐大因过。谓于多众生应作利益。而乃懈怠不能广度。二不行等者。是依小乘心愿过。愿小乘故。上二是求心过。三虽欲下是修行过。谓不定聚众生。实有大乘出离之法。而反乐修小乘行法故。是其过。后明能化中二。初云令住等者。治前小乘心愿过。谓令住微妙无上佛法广大心故。后云广大等者。治前修行。谓依持戒行故。得此戒力。能作善法。善巧起诸善行故。依持戒行著者。谓依前持律仪戒摄善戒起。此摄生戒力。论名依持戒行。得此戒力。是故能作善法。善巧起摄生善行故。云广生大慈悲心。梵本中云。菩萨如是成就戒力善能增长慈悲之心。上来两段。明化梵行求众生竟。上来十段。摄为四段。总明集果竟。上来智愿行集集果等。总明第三摄众生戒竟。上来第二别明三种戒竟。

  自下佛子菩萨下。总结可知。上来三戒明地体了。

  自下第二明位果中三。果名同前地。初调柔果中三。一调柔相。二佛子此菩萨下明别地行相。三佛子是名下结名。

  初中三法喻合也。法中三。初见诸佛为练行缘。二于诸佛下明能练行。三是菩萨下明所练净。能练行中二。先供佛。后于诸佛下受法。以戒地受十善法。论云有者同者。调柔等三同前地故。无者应知者。应知者。应知无发趣果。此中胜事者。调柔中胜过前地故。三所练净中。谓于多劫。离悭嫉破戒垢心。成就施戒净等诸胜事故。此地二戒俱性成净。前地戒未性净。令施亦未净。若尔何故前名施增上。彼望前为上。今至此转胜。然诸地行有四义。一就别显异。初地唯檀。乃至第十唯智增上。二辨胜过劣。初地檀胜。二地菩萨胜。三地三度胜。乃至十地十度胜。皆是以后兼前故。后胜前。前不兼后故。前劣于后。三约实行修行。一一地中皆具十度。四约证理行。唯平等平等非一非多。下诸地准之。喻及合中并可知。二别地相中离口四过故。兼爱语也。摄报果中金轮过前。前百此千者。瑜伽云当知威力过前十倍。余如前地及论可知。

  第三大段重颂分中。有十五颂分六。初一颂。颂前十种直心。二有二颂。颂律仪戒。三有二颂半。颂摄善法戒。四有四颂半。颂摄众生戒。五有四颂。颂调柔苦果。六有一颂。结叹所说。第二地竟。

  第三地中二。先略料简。后正释文。

  前中二门。一辨名。二来意。

  初中。成唯识第九云。成就胜定大法总持。能发无边妙慧光故。名发光地。释曰。胜定即等持等至。大法是教总持是闻持。念慧为体。妙慧光是闻思修。谓由总持。治忘失障。能发缘法闻思二慧。及发依定缘法修慧。此地能发如是妙光。从果名也。金光明云。无量智慧光明三昧。不可倾动。无能摧伏。闻持陀罗尼。为作本故。名明地。摄大乘云。由无退转等持等至所依止故。大法光明所依止故。名发光地。世亲释云。由此地中与三摩地三摩钵底。常不相离。无退转故。于大乘法。能依光明。名发光地。无性释云。静虑名等持。无色名等至。或等持者心一境性。等至者正受现前。大法光明所依止者。于大乘法。得智光明。此地是彼所依因故。名发光地。解深密及瑜伽意同摄论。显扬云证得静虑三摩地蕴大智光之所依止。十住毗婆沙云。展转多学为众说法。能作照明。故名明地。智度论名为光地。仁王经名明慧地。十地论如前释。

  二来意者。有三。一前戒次定义次第故。二前位能持微细戒。然未圆满世间等持等至。及未圆满闻法总持。为得此故。故说此地令劝修学。如深密说。三谓初三地寄世间施戒修。前已辨施戒。今此显修故来也。诸门分别广如别章。

  第二正释文中三分。一赞请分。二尔时金刚藏下正说分。三尔时金刚藏欲重下重颂分。

  初中六颂分二。先三颂庆闻前地。后三颂请说后地。前中三。初半颂总标前闻。次一颂半三业供养。后一颂显说意。后请闻后地中二。先两颂诸菩萨请。后一颂解脱请。前中初一总请三地行。后一别请十度行。后解脱请中。赞刚藏说地义。如师子吼。得无畏故。下句云柔和等者。谓此地菩萨得等持等至故。

  就第二正说中二。先依论主科前四分。后佛子是菩萨住此发光下明位果。前中四者。一起厌行分。二佛子菩萨摩诃萨住第三下明厌行分。三此菩萨得闻法已下明厌分。四佛子此菩萨心随下明厌果分。此地修禅。厌伏烦恼。名为厌地。初入地心修起彼厌名为厌行。趣地加行起彼厌行名起厌行分。所起地初名厌行分。正住地中修八禅等。名厌分。地满足故。名厌果分。又四分如次。加行无间解脱胜进四道也。

  就初分中三。一结前起后。二何等下正明十心。三菩萨以是下结行入地。就十心中。一清净者。依前净戒起。此趣禅净深心冠下九句。二安住者。坚住自大乘不舍故。三厌舍者。志求胜法起善方便能厌当欲故。二地满已趣向三地名求胜法。四离贪者。依现在欲不贪故。上二据当贪未起但可厌。现贪交舍。名为离贪欲障禅。是故厌离。五不退者。依不舍自乘进行故。六坚固者。依自地烦恼不能破坏故。自地者。此第三地也。远法师云。是前二地。辨法师云。是四禅四空。并难依也。七明盛者。依等至自在故。谓定根本是通所依。明盛即是自在异名故。八勇猛者。依禅定自在有力。虽生下地。而不退失故。谓虽修得上定。不随禅生。虽生散地。不退定心。此明修定淳熟有力自在故云勇猛。九广者。依欲界生烦恼不能染污故。谓智力既广。尚用烦恼。为佛事故。十大者。依利益众生不断诸有故。谓大悲不舍利生。常处有故。三结可知。

  第二厌行分中三。初明厌离有为。名护烦恼行。二见如是下舍狭劣心。名护小乘行。三菩萨如是厌离下明修方便摄行。初中二十句。明观一切行无常无救。前十句。观无常。知法体性。后十句。观无救。就人显过前中二。先总标所观说。后所谓下别释。

  前中云如实相者。谓称有为法自体观无常故。论云命行不住故者。谓色心相续。一期分位。刹那生灭故。此即总相无常观。

  后别释中。八句分二。先六句。明有为无常法自体。后两句明彼法上无常之义。前中前四句。约正报。后二句约依报。前中一无常者。依不护诸恶力横夭寿。等谓以不避履险餐毒之力。致损命故。此句冠下诸句。谓苦无常不净无常等。二苦者依身转时力生三种苦故。谓身命将转时。其报体念念生灭故。虽乐住而不自在。故生行苦。此时与所爱内外别离故生坏苦。正转报时受力风解形故生苦苦。三不净者。依饮食好恶力令形色增损。又饮食转变成不净故。四不安隐者。依轮回六趣无暂停故。谓不停是不安。不安即无常故。五败坏者。依前世间成力灭坏故。谓依成力。得有坏故。六不久住者。依资财无定力能住一主处故。后明无常义中二句。初句云刹那生灭者。少时无常故。谓生与灭俱少时。不常住故。后句云非从等者。自性不成实无常故。谓三世因果无常。皆无自性。不成实。无常。如过去因生现果时。推无能所生故。现在因生当果时。推无去向后。现在法正现前时。推无住者故。是以三世法流转。即无流转转。以无无常为无常体。维摩云。一切法不生不灭。是无常义故也。

  二明无救中二。先总。后无救下别。前中云又观此法者。牒前所观无常行法。今此重观。故云又观。后别中分四。初四句约起说无救。次二句约于外受求事中说无救。次三句约老少病中说无救。后一句通显前九皆无实不可救。就初四中。一无依者。少壮时死未至。望后死至。无告诈依托相救令免故。二与忧者。无常既至。无能救者。多无忧苦故。谓虑恐死名忧。忧是心法。共心相应。名与忧苦。相续名多。三与悲者。中间同悲故。与义如前。谓生蕴转坏死相现前。名中间。忧增名悲。悲与心同故。四苦恼同住者。同苦恼事中忧悲随逐。其力虚弱。转增热恼故。谓正死时同苦事中增热恼也。次二句明于外受求事中无救。初句云爱增所系者。追求资生时。欲所爱事。不欲不爱事。如是妄想爱增常护。后句云忧戚转多者。受用时中乐少苦多故。谓求得已守护多彼侵害。乃至失命损恼。多于贫穷时苦。后三句约老等。明无救。初云死有停积者。身老时。望少壮。盛色不可复集故。谓老无常。无救令免。二云贪恚等者。于少壮时具三种受。贪等常烧故。谓乐受生贪。苦忧二受生瞋。三受俱生痴。常受三受故。常起三毒火。常烧自善根。不息。是常义也。三云众患等者。于年衰时。无量病苦增长故。谓病虽通老少。然老时增多。故就老说。此病苦至。无救令免。四末后一句。云如幻不实者。通显前九皆无实体不可救故。谓如幻人虽示。老少病相及受求外事等。皆无真实。无可救故。

  第二明护小乘行中三十句。前十句明护小心。后菩萨如是见下二十句。明护狭心。前中二。初总。后见佛下别。总中云见如是等者。牒前起后。谓于一切有为行。生厌离已。趣向佛智慧。厌心过前。故云倍增。别中十句分二。前五句明依佛智摄功德大。后五句依佛智清净大。前中一见佛等者。神力摄功德大故。二无等者。无比摄功德大。无有敌对故。三无量者。大义摄功德大。广能利益无量众生故。四难得者。无讥嫌摄功德大。希有难得故。五无杂者。不同摄功德大。诸外道不杂故。后五清净大中。一无恼者。离烦恼使苦。得涅槃故。离烦恼使者。离烦恼习。无明不杂故。二无忧者。论经云。无苦。谓苦根本尽。忧悲随尽故。苦忧在身心异。逼迫义同。随一尽时。余即随尽。皆通无违。三至无畏城者。得涅槃果故。四不复退还者。菩萨至涅槃城。不复退还。五能救无量苦难众生者。至彼城不退故。而能利益众生。得世间出世间涅槃胜事。得人天善化。名得世间。三乘法化名得出世涅槃胜事。又福德名世间。智慧名出世。此二同是涅槃胜事。以见此益。菩萨求之也。

  后获狭心中。初十句起悲。后十句救度。亦可前十悲心。后十慈心。前中二。先牒前起后。举数总标。谓见佛智胜益见有为多过故。于众生哀愍。后何等下正显。于中初句是别中之总。余是别中之别。言孤独无依者。论云无救。救即是依。眼目异尔。世间无父曰孤。无子曰独。今此则一切众生皆佛之子。远佛慈父曰孤。无善心子曰独。由此孤独苦无依救故可愍。此句遍在下诸句下。别中九句。初二依欲求众生。次三依有求众生。后四依邪梵行求众生。初二中一云贫穷等者。求财无厌。常怀不足。名贫穷困乏。二云三毒等者。于他资财。求无止息。名三毒火然。谓初求生贪。散用生瞋。贮积生痴。三毒烧心名火然。次三有求中。一诸有等者。系在苦果未免故。二烦恼等者。苦因未断故。三不善等者。无善观为对治故。后四邪梵求中前三小乘。后一外道。初一无善等者。不求大菩提因。唯乐小善故。二失诸等者。不求大果。妄取小果。恃为究竟。增上慢故。三随生等者。不求大涅槃界。虽入无余依涅槃界。乃是三昧住寂。犹有三余。无明住地惑。无漏业变易生死。由随此转。名随生死流。后一求外道过。妄行邪法。怖真涅槃。后十句明救度中二。先牒前起后。总明度心。后作是念下别明度心。前中谓见众生多苦。起精进行故。别中初一是别中总。总明救度心。后九是别。分三。初三除三障。显度处。次五授三学。明度行。后一令苦灭。是度果。就初三中。一脱彼业结。二净彼惑染。三度彼苦报。次五中初二授三学。后三授法利益。前中一云应着等者。劝之置持戒处故。二云安住者。劝住定慧处。令安住故。定慧合此一句内者。以前地戒成就分戒别辨。后地明慧位未至故。慧从定说。故合云尔。论云三昧地故定慧合说。后三句中初二。约戒。后一约定。前中初云欢喜者。谓受戒者。令除戒疑。信重戒德。欢喜乐受故。二云知见者。谓彼受戒已。示以持犯。令知见所应不应故。后一云调伏者。约定说。谓定如行。伏于沉掉。引得身心安和位故。后一云涅槃者。度彼令得苦灭果故。

  第三修方便摄行中二。先述意。后释。

  前中菩萨因前三种观故。便知生死多过难处众生离佛智。有大利益。众生未得。复念众生堕在惑业苦中。以何方便。而能拔济。令住究竟涅槃乐。即知不离无障碍智。无碍智者。是如来智。智由何生。即知不离八地已上如实觉起。觉由何生。即知不离四地已上无行无生行慧。慧由何得。即知不离三地禅。由何得。不离闻法。是故菩萨先求正法。既闻法已。静处思惟。思已起修。入禅无色。依此禅定。观法无生。起出世慧。依无生慧。起如实觉。依彼实觉。得无碍智。既得智已。便能拔去出生死。得涅槃乐。

  后释文中方便有五。一起观方便。牒上三心起后观求。二欲依如来下明标趣方便。谓标佛慧。显行所起三作是思惟下明观求方便。得观察推求度众生法。四便作是念下明正知方便。谓佛智能救众生。乃至知禅。由闻慧得。五菩萨如是观察下明摄修方便。谓修间法行。摄取正法。

  初中三。初牒上护烦恼行故。云如是等。二牒上护狭心行故。云愍念众生。三牒上护小心故。云知一切智等。论主依此三心。能起后行。故说此三。为三种因。初一是离妄想因。善厌离一切有为行故。二不舍一切世间因。愍念一切众生故。三发精进因。知一切智智有胜利益故。于中知利益胜者能修行彼道故。愍念者。善化众生故。

  二标趣中。欲依佛慧救度众生者。此三地中方便摄持。以知不离无障碍智。能度众生故。欲依自当成佛智救度众生。非但依他佛智也。

  三观求中集上厌离愍念知益三心为因。起此观故。菩萨思惟众生堕惑苦中者。论经中及说业。今此略故。问前救度十心中。欲于惑业苦中救度。今思众生堕之。以何方便。而求度行。向前已知三学为救度行。何故今云以何拔邪。答前虽知彼戒等度法。然未知用何智慧能授此法。问若尔。前护小心中。已知如来智慧有大势力。能救众生。何故今云以何拔济。答前虽见佛智能救。然佛果在当。未可现用。而谓佛智之外更有余法能救济不。故云以何方便。此中简小涅槃同彼化城。非是究竟乐。故云令住等。

  四正知方便中二。先牒前起后。后不离下正显。显中五法四对。论摄为三。言五者。一住无障碍解脱智。二一切法如实觉。三无行无生行慧光。四禅善巧决定观察智。五善巧多闻。言四对者。一从多闻起禅。二依禅起无生慧。三依无生慧起如实觉。四依实觉起无行无生行慧。论摄为三。初无障碍智说为证尽。末后闻慧说为第三。彼起依止行中间。从闻起禅。乃至实觉起无障碍智。摄为第二起上上尽。谓佛无碍智证中穷极名毕竟尽故。起上上证。毕竟尽者。闻起禅定。乃至实觉起无碍智。名之为起。起中渐增名为上上。终穷佛慧名为证尽故。彼起依上行者。闻慧为彼起行所依止故。言不离等者。谓救济众生。令住大涅槃。要得佛无碍智。方证其智等。名云何得。佛智出垢染名无障碍。德用自在称为解脱。此智要依八地已上。一切法如实觉起。谓此地菩萨于佛所说一切法中。得称实教理。觉了现前故。一切法有二种。一于三地闻一切法中。得如实觉。谓八地中十无生忍及深行等。二于七劝一切法中。得如实觉。谓八地中无量身等及净佛土十自在也。如实觉有二种。一称实性而觉了故。二称佛所说觉了故。言无行等者。亦有二种。一染净诸法集起名行。四地已上证空平等。见染净行不生不灭。以无染行可断灭故。名无行。若具应言无灭行。略不言故。以无净行可修起故。名无生行慧。实觉依此故。名不离。一云谓八地无生慧。是无功用行慧。慧任运应用名光。言禅善巧等者。谓三地菩萨修厌行时。即于中。修起善巧决定观察智故。禅善巧者。得胜进禅故。决定者。于他四地。决定向故。观察智者。是自在智慧。非从此后所生智故善巧。多闻谓于所闻法得即心自性。不由他悟之闻慧故。

  五摄修方便中二。初牒前起后。后日夜下正显。

  前中谓先为救度发大精进。今观知已倍。于正法勤求修习。修习即是此求法行。

  后正显中二。先明求法行。后菩萨如是下显重法心成。前中十句。初云日夜等者。常勤求法。无怠慢故。二喜法者。不为妒胜喜他求故。三乐法者。自爱玩而问。非所伏他问故。四依法者。依大乘教。自求取正见。不忘失故。五随法者。依读诵随文。不失次第故。六解法者。依为他说令解故。七顺法者。依静处思义。随顺观顺观察故。八赴法者。依修行定赴究竟故。九住法者。依出世间智住故。十行法者。依诸佛解脱法。随顺彼行故。此中求正法行。当求闻法。此初二句显道勤行故。喜法已下显正修行故。余如论释。后明重法心成中二。先明能求法因。后如其所闻下显所求行因。前中为重法。舍内外所有。略举十事。于中。初二明舍外。后八明舍内。前中初一牒前起后。云由求法殷勤故无所惜。二不见下明世财易得法宝难遭。后八中。初一总句。结前舍外。显后舍内故。云为求佛法能舍内外财。二无有恭敬及隔句云承事。明舍身行所作。三无有憍下明舍高大意故。四无有勤下明舍所应护者。谓众生皆自护身。不欲受苦。今能受苦是舍其护也。五若闻一句下明重法心成。于闻少法。喜受相应。胜财多胜妙财所生喜受故。六若闻一偈下明宁闻少法而舍人中最胜王位乐受故。七若得一偈下明宁闻少法而舍天中最胜王位乐受故。八若有人下明求法能入满三千界火及地狱中火受苦恼。是舍身命故。梵本中。六七两事合为一事。八中文复少异故。彼云若闻一偈。未闻正法。获得释梵转轮王位。多千劫住亦不能及。若有人来作如是言。我有正等觉句净治菩萨行句。汝能投身大火坑者。当为汝说。复作是念。我为一句法故。设有火坑等三千界。尚从梵天而自投下。况彼小坑而不能入。设住一切地狱受苦。犹应求法。何况暂受人间小苦。梵汉有此不同。可知。此上闻偈句是闻教净闻菩萨行是闻义。后明所求行因者。明依寂静处思惟正观故。

  第三大段厌分中三。初牒前起后。二佛子是菩萨下正明厌体。三但随顺下明入禅等意。

  初中谓闻说法意。次思所闻及念修行。以不但口说。亦得净故。梵本云非但口业能得清净。此显他因也。

  二显体中二。先据所住地。后即离下正显。显中二。初明四禅。后超一切下显四空处中先以义料简。后正释文。义中二门分别。一释名。二出体。

  名中。先通。后别。通者小宗。大婆沙一百四十一云。问此四何缘说为静虑。答静谓寂静。虑谓筹虑。此四地中定慧平等故。称静虑。余随有𨷂不得此名。此依主释也。亦可从果为名。又婆沙八十云。以何义故名为静虑。有作是说。以能断结故。问诸无色定亦能断结。应名静虑。

  答若定能断不善无记二种结者。名为静虑。诸无色定唯断无记。非不善故。不名静虑。复有说者。以能正观。故名静虑。问若尔欲界三摩地亦能正观。应名静虑。

  答若三摩地具有定名定用。能正观者。名为静虑。欲界三摩地。虽有定名。而无定用。如泥椽梁有名无用。故非静虑。如是说者。要具二义。方名静虑。谓能断结。及能正观。欲界三摩地虽能正观。不能断结。谓无色定虽能断结。不能正观。故非静虑。复次诸无色定有静无虑。欲界三摩地有虑无静。色定俱有。故名静虑。静谓等引。虑谓遍观。故名静虑。依大乘宗。意同正理。初复次释。瑜伽三十三云。于一所缘系念寂静。而审思虑。故名静虑。言别名者。瑜伽云依顺次数说名为初。乃至第四。小宗正理。亦同此说。

  二体性者。小乘宗中大婆沙第八十云。四种静虑各以自地善染无覆无记五蕴为性。又彼一百四十一云。四静虑体有二种。一修得。二生得。修得者。即彼地摄心一境性并助伴。即五蕴为性。生得者。随地所系余五蕴为性。今大乘宗。大同婆沙。有生及定生即善染无记五蕴为性。善用有漏无漏五蕴为性。上来略显二门竟。若广分别。具如别章。

  二释文者。前四禅中。支类多少虽有异同。然皆勒为四义分别。一离障。二对治。三利益。四彼二所依。

  初禅中。初云离欲等者。一离障也。谓离五欲故名离欲。断十恶故名为离恶。除五盖故名离不善法。如毗昙中说。若依成实。断贪欲心名离欲。以离欲故亦舍杀等。名离恶不善法。智度云离五欲故名离欲。除五盖故名离恶不善。又诸欲发恶行。随极恶处名欲恶。违生善品故。或总谓欲界诸不善俱舍离故。杂集第八云。能断欲界欲恚害等。二有觉有观者。是修对治。论云譬如振铃。粗声喻觉。细声喻观。新译经论。名为寻伺。皆是恶慧为性。然粗细异。寻求伺察欲界过患能除灭故。瑜伽十一云。以不净治欲。以慈治恚。以悲治害故。修三行。治三患。入初定也。三离生喜乐者。是利益故。杂集第八云。由寻伺支。治可治已。离生喜乐。谓离彼所治生喜乐故。悦心名喜。悦身名乐。四住初禅者。是彼二所依。谓定心是能对治及利益所依止故。何不说与所离为依者。彼是所断非是支故。杂集第一云心一境性。是彼二所依自性支。依止定力寻等转故。心与境合如一体故。名心一境性。

  二禅中初云灭觉观者。是所离障。谓觉粗动发生三识扰乱。二禅如静水波动。则无所见故。二内净等者。是能对治。显扬十九云。内等净。以舍念正知三法为性。即是彼三禅中支也。瑜伽六十三亦同此说。一心无觉观者。舍利弗毗昙云。欲界地中心行六处。六识身取六尘故。初禅地中心行四处。以四识身取四境故。初禅已上。无鼻舌识故。二禅已上心行一处。唯意识身缘法尘故。又相续不断。亦名心一等。三定生喜乐者。是修行利益支。前初禅中。创背离欲恶。庆离生喜。此第二禅中。法从内生庆得生喜乐。喜乐同前。四住二禅者。是二所依止定。

  第三禅中离喜者。是离障。谓二禅喜。以分别想生动故多过。三禅转寂。故须除遣。如贫得宝则生喜。若失则深忧莫。若忧喜俱绝。方为快乐。二住舍有念正知者。是能对治支。谓舍是行舍。舍彼喜过。有念者。念前喜过守心一境故。正知者。分别喜过。明见其失。又此三深细寂静。下地喜踊跃浮动。动静相违故。是所治。显扬云住舍者。于已生喜。不忍可故。平等正直无动安住。念盲。于喜不行中。不忘明记故。正知者。或时失念喜行。于此正知。而住三身。受乐者。是利益支。谓喜在意地。乐在五识故。云身受。又乐受有二种。一下品适悦在心。亦上品适遍身心。就所遍处。从末为名故。云身受。言诸圣所说能舍者。显乐深胜。唯诸圣能说为过。堪能舍离。非凡所能。四有念乐受住三禅者。是彼二所依止定。谓常念自地。乐受利益。住此禅也。

  第四禅中。初断乐先除苦忧喜灭者。是所离障。谓三禅胜乐虽是乐利益。与第四禅。极相妨害。如重病人。观妙音乐。为障四禅。故须除遣。若尔应俱除乐。何须更置先除苦言。释曰。理实苦根二禅已离。此中更标者。为显此位。五受中唯有舍受。是不动故。喻伽十一云。初静虑出离忧根。第二静虑出离苦根。第三静虑出离喜根。第四静虑出乐根。又云问何故苦根初静虑中说未断耶。

  答彼品粗重犹未断故。问何缘生苦。初静虑者苦根未断。而不现行。

  答由其助伴相对。忧根所摄诸苦。彼已断故。若初静虑已断苦根。是则行者入初静虑。及第二时受所作位差别应无所由。二俱有喜及乐故。释曰。以初二定俱有喜乐。若齐离苦。则二受不殊故。初不断苦之粗重。然无现行故。有乐支。又小宗此但是轻安非受故。又初禅喜劣。犹为苦根粗重所随故。不名灭苦。二禅喜胜灭苦粗重名灭苦根。二不苦不乐者。是利益支。余禅中皆先明治。今此先明利益者。以我前断苦断乐。对之则明不苦不乐。彰益义便故。理实在后。问此只遣乐。何不但言不乐。而云不苦不乐。

  答为明舍受不同苦乐故。问前离障。云喜忧灭。何不亦言不忧不喜。

  答有二义。一非此正灭。亦非苦乐相对故。不类苦。二若摄五受为三受。忧喜摄入苦乐中故。以苦乐宽故。是故舍受对彼。但名不苦不乐。三舍念清净者。是对治支。前三禅中。为乐所覆故。舍念不净。今此离彼下地乐受故。云清净也。舍念与乐受相违故。成对治。四住第四禅者。是彼二所依止定也。

  后明四空中二。先以义料简。后正释文。前中略以二门分别。一释名。二出体。

  释名中二。先通。后别。通者小宗婆沙一百四十一云。问何故此四说名无色。答此四地中超过一切有色法故。违害一切有色法故。色法于彼。无容生故。说名无色。此无他受称。言别者。婆沙八十中有四复次释故。彼云初空定者。但由加行名空无边处定。谓初业者。先无思惟墙上树上岸上舍等上诸空之相。取此相已。假想胜解。观察照了无边空相。以先思惟无边空相。而修加行。展转引起初无色定故。说此名空无边处。复次法尔初远离地名空无边处。复次法尔初解脱色故。地名空无边处。从此定出。必起相似空想现前。曾闻苾刍出此定已。便举两手。扪摸虚空。有见问言。汝何所觅。苾刍答曰。我觅自身。彼言汝身即在床上。如何余处更觅自身。故从此出起虚空想。此想即是定之等流。是故名为空无边处。具说如彼。俱舍意同初释。正理及显宗同婆沙初三。复次第二识无边处者。大婆沙云。但由加行。名识无边处定。谓初业者。先应思惟清净眼等六种识相。取此相已。假想胜解。观察照了无边识相。以先思惟无边识相。而修加行。展转引起第二无色。故说此名识无边处。复次依等流故。说此定名识无边处。谓瑜伽师从此定出必起相似识想现前。谓于识想欢悦而住。是故名为识无边处。广说如彼。俱舍意同初释。正理显宗同婆沙。第三无所有处者。大婆沙云。问此何故名无所有处。答此中无我无我所故。问一切地中。无我我所。何独此名无所有处。答无有余地能令我执及我所执羸劣穿薄势力减少如此地者。故此独名无所有处。复次此地无有真实常恒不变易法损伏常见胜诸余地故。此独名无所有处。复次此地无有所趣所归屋舍室宅能为救护。摧伏憍慢懈怠放逸。胜诸余地故。此独名无所有处。顺正理云。若由胜解。舍一切所有。加行所成。名无所有处。谓无边行相粗勤为令厌舍。起此加行。是故此处名最胜舍。以于此中不复乐作无边行相。心于所余。舍诸所有。寂然住故。显宗同此。第四非想非非想处者。大婆沙云。问此何故名非想非非想处。答此地中无明了起相。亦无无想相。故名非想非非想处。无明了想相者。非如七地有想定故。亦无无想相者。非如无想及灭定故。由此地独寂静羸劣不明了不决定故。名非想非非想处。俱舍正理及显宗等意并同此。顺正理云。此四无色。皆言处者。以是诸有生长处故。谓此四处为有生长种种业烦恼故。为明妄计彼是涅槃故。佛说为生长有处。依大乘宗。瑜伽三十三云。复次以于虚空起胜解故。所有青黄赤白等相应显色相由不显现故。及厌离欲故。皆能超越除遣如是有色有计种种想已。起无边相虚空胜解。由已超过近分加行。究竟作意。入上根本加行究竟果作意定。当知此中依于近分。乃至未入上根本定。唯缘虚空。若已得入上根本定。亦缘虚空。亦缘自地所有诸蕴。又近分中亦缘下地所有诸蕴。若有欲入识无边处。先舍虚空无边处相。即于彼识次起无边入行相胜解。尔时超过近分根本空无边识处。由彼超过识无边处所有近分。乃至加行究竟作意。入彼根本加行究竟果作意定。复次从无所有。求上进时。由于无所有相起粗想故。便能弃舍无所有处起想先入无所有处定时。超过一切有所有想。今复超过无所有想。是故说言非有想。识或有所有想。或无所有想非无想。谓非无想及灭尽定。一切诸想。皆悉灭尽唯有微细想缘。无相境转。即于此处起胜解时。超过一切近分根本无所有处及非想非非想处近分。乃至加行究竟作意。入彼根本加行究竟果作意定。若广说如显扬第三。

  第二出体者。依小宗。顺正理七十七云。四无色体总相亦善时摄心一境性以为自性。然助伴中。此除色蕴无色蕴无色无有随转色故。是故四蕴以为自性。依婆沙八十四说。有其二种。谓定及生。定谓无色定。生者有说无色界生。若生彼处。无覆无记受想行识。此言说彼四蕴异熟。以为自性。婆沙一百四十一。大意同此。依大乘宗。尽相出体。同萨婆多。而显别者。亦有色蕴定境果色通无色故。上来二门略显名体。若广分别。具如别章。

  第二释文中四空五义。然此经略无对治行。论主准义安之。初空处中。初云超一切乃至种种想者。是所离障。成实论云。远离香味触想。灭有对者。灭色香味触之想。以色等对碍故。不念别异想者。灭缘声想。以声藉众缘击发生故。故名别异。此依大乘。不同前说。谓色虽多种。统摄为六。谓五尘及法处。要略唯三。一可见有对。眼识所行故。二不可见有对。余四识所行故。三不可见无对。意识所行。无表色等故。此中超一切者。离眼识所行可见色想故。何不但言超色。而云超想邪。释曰。以在色地修起此定。未舍色形故。何故但言灭想。不言余心法耶。释曰。理实通余。以想取相强故。二灭有对想者。离余四识所行不可见有对四境色故。三不念种种想者。离意识所缘法处色想故。论云。意识分别一切法故。虽通诸法。此中简取缘色边意识。想灭缘余意识。此中不遣。问香味之想。初禅已离。色声触想二禅已除。今何故言空定灭耶。

  远法师云。对治有四种。一坏对治。谓方便道观下有漏无常等故。二断对治。谓无碍道正断下过。三持对治。谓解脱为首。及后一切无间解脱。时彼无为。不令失坏四远分对治。谓解脱为首。及后一切无碍解脱。远令前障毕竟不起。今此空定据第四治。故说此离。本疏云。今更释于二禅中虽无色声触想。得借初禅三识之心。见闻觉触。是故乃至第四禅中犹有此想。今得空定故。说灭之。若尔香味二想。何故亦说。释有二义。一亦有借故。二以与声触同是不可见有对声故。同辨如第四禅灭忧苦等唯之。二即辨于所离鄣体。显能所行。谓三句超色境等境界想者。空定离彼色等境想。故名超也。云何超。以不分别故。云何不分别。以见无我故。此明实治也。问此中既有修行对治为有支不。

  答依本业经。四无色定。各有五支。谓想护止观一心。今依杂集等。诸无色定奢摩化一味相故。无支分建立也。四入无边虚空者。是修行利益。谓三色想绝廓尔无边也。五住虚空无边处者。是彼二所依定。二中初超一切虚空无边处者。是所离障。二见外之念粗分别过患。是修对治。谓外缘虚空心念粗患故。能见此失。而除彼想故。三入无边识者。是修行利益。谓舍外住内故。五住识无边处者。是定体性无中。初超识等者。是离障。二见其粗事分别过想。是修对治。谓犹见住识为粗患故。三入无少所有者。是修利益。谓前舍外住内。犹为粗念。此即内外俱离。都无所有方利益。四住无等是定体可知。四中初超一切等。是离障。二见彼住无所有想粗念过故。能治彼想。是对治。三勘晋本云。知非有想非无想安隐者。是修利益。此本脱也。谓粗想尽故名非有。细想未尽名非无。约圣智说非。谓世定觉此非无四定体。可知。三明入禅等意中。云但随等者。谓入此八定。非是自行所乐为。俱为随顺所化生故。上来八定。略释厌行了。

  第四大段厌果分中三。初明四无量名行方便果。二佛子此菩萨得下明五神通。是行功用果。三此菩萨于诸下总结自在。

  初中二。先略显义。后正释文。

  前中四无量义。略显二门。初释名。谓缘无量境。起无量行。故名无量。四是数即带数也。二体性者。杂集十四云。四种莫不皆以定慧为体。又慈能与乐。无瞋为性。悲能拔苦。不害为性。喜庆他乐。不嫉为性。令他舍惑。则善舍为性。诸门分别。广如别章。

  二释文中二。初显悲无量行。后住悲下略指余三。前中又有十三句分三。初一句总。次十一句正。后一句结。初云此菩萨等者。谓慈心随顺众生起故。次别中分三。初八明缘众生慈。论中念念即缘念也。次一明缘法慈。后二明无缘慈。就初缘众生中。八句分四。初四与乐。次二治障。次一清净。后一摄果。就初与乐四中。一广者。与欲界人天一切乐故。与欲乐宽。故名广也。二大者。大是高大义。与初二禅。同喜乐故。此中乐者喜得俱起故名同也。三无量者。与三禅已上不同喜乐故。此中离苦及喜故。名不同也。乐极故。名无量也。四不二者。以前三乐等与众生故。次二治障中。一无怨者。治不爱障。谓于怨不加损害故。二无对者。治与爱障。谓于亲与乐故。若有偏情。则有怨对故。次一无障者。谓离五盖。具慈定清净。谓慈依禅起。于色界受正果慈行余势。后摄果中无恼者。于欲界受其习果。无苦恼事。安隐喜乐。如修慈经说。又如经云。修慈定者。卧安觉安。天护人爱。不毒。不兵。水火不丧。眠无恶梦。死生梵天。在所得利。缘众生慈竟。次一句。云遍至一切处者。缘法慈也。涅槃云。缘利生法。名为法缘。地持云。缘法众生俱是五阴因缘法名为法缘。今此地论具二义。先知凡圣众生法。及知众生心所起分别法。即用化之。后二句云尽法界虚空界者。明无缘慈。此有二种。一前句自体无缘观法无我。世间中最。故云尽。此明体无缘也。二后句遍至无尽观。此明分齐无缘也。后一句云遍一切世间住者。住字两用。一属前慈无量结句。一属后三行。结前句者。住亦行义。谓遍一切世间行。结成无量之义第二明行功用五通果中二。先料简。后释文。前中二。先释名。后辨体。

  前中先通。后别。通者妙用难测曰神。自在无㝵名通。五是数。即带数释也。别名者。一神境智通。谓运用不测名神。内身外色为通。所缘名境。决定推求名智。神境即愿。通者神之境境之愿。依主释也。若以智体即通。持业受称。或名神足通者。以欲勤心慧为神通之足。通依定。定依欲等故。或以神为足。能往能还。神即足故。神足即通故。皆持业释。二天眼者。光明名天。见色称眼。通依眼根。照瞩无㝵。名天眼之通。依主释也。三天耳通者。天义同前。闻声名耳。慧依耳根。能无滞碍名通。亦依主也。四他心通者。他心是所缘。通是能缘。亦依主释。五宿住随念通者。谢往之事名宿。事属谢往名住。宿住之事是所缘。通是能缘。亦依主释。

  二辨体者。依百法中。以别境慧为性。若依三科。以行蕴法处法界少分为体。若依二智。俱以后得智为性。缘俗境故。何无漏尽通者。表初二三地寄同世间故。略显如是。若广分别。如别行章。

  二释文中五通即为五段。

  初神足通中。有十一句分三。显得三种自在。谓初总句。此菩萨乃至大地等是世间自在。能动世界大地故。后别中。初二句是身自在。上句云一身等。是合散自在。下句云或境等。是隐显自在。后八句是身作业自在。一石壁下是傍行无碍。二于虚空下上行自在。三入他等是上行。若依论经云。入出于地。是上下行也。四履水下是涉水不没。五身出下是炽然。六复两下身能住水。七日月下身能摩扪。八其身下明自在乃至梵世间器世间随意转变自在。

  二天耳通中三。初标得通者。次天耳下显通体。后悉闻下辨通业。初标可知。二体中云清净者。显了分明故。过人耳者。能闻人不闻处故。后业中。若天上人间远近小大音声悉能闻故。

  三他心通中三。初总标人通业。次所谓下别显通业。后菩萨如是下总结。总云以化心智等者。于他本质影像二种心。知何心耶。所以者何。若知本质惟唯识理。若知影像。何名化心。由此两义故。二十唯识颂云。他心智云何。知境不如实。如自心智。不知如佛境。即依此义。护法安慧。立宗各异。取执不同。谓护法云。佛他心智。知他心极似本质。菩萨不极似。故云不知如佛境。安慧云。佛智知彼本质。菩萨影像缘。故云不知如佛境。次别显中有二十六心。古人云。有十三心。以每心皆有有无一对故。合之为十三。今谓虽是相对。乃是相反。三对行相天求故。依差别。为二十六。论摄为八。谓初贪等六心名随烦恼。以随缘现起故。于现起心。有间断名离故。离亦名烦恼。后皆准此。远法师云。离非烦恼相对故来也。又名随烦恼者。虽标贪等。意取小惑随贪等起者故。二次二心名使。以是性成烦恼。随人名使故。今谓即是十使大烦恼也。三次四名生。约所生处相以名故。人中心小。故名小心。欲天以广于人。故名广。色天心大于欲天心。故名大。无色天中。初二空定心缘无边空境无边识境故。能缘心亦无边量。故名无量。此二心是八解脱中二解脱定心也。复二解脱定心由舍前无边心境。但观无所有及微细想。缘无相境。非缘边量境界分齐。故不名无量也。四次四心名字三昧。一创习定未深名略。二久习能熟渐明得名非略。三不专住习定名散心。四专住习定名不散也。五次二心名得三昧。谓得心一境性故。名定心。不得心一境性故名非定心。六次二心名得解脱者。有缚无缚。谓已脱二障者心。未脱二障者心。七次二心名妄行正行。名于名闻中现起希望。顺不顺故。谓顺希望名闻是妄行也。不顺希望是正行。论经中云求心不求心是也。今此经略无此二心。或即此云杂染心非杂染心是也。八未得四心名余凡夫增上慢者。粗细习行故。谓有上无上广非广等。此虽隔杂染心。排次应尔。粗细习者。外凡慢粗。内凡慢细。细慢是彼粗家之余。名为粗细。对粗辨细。不收彼粗。此细是彼粗家残气。故曰习行。上云如实知称境不谬故。

  四宿命通中三。初总举。次所谓下别显。后如是过去下总结。总中显能念知之智。别中解所知之境。境中二。先明念知自身本生数。后成劫下念知自身本事。本事中有十一种。初一劫成坏数。乃至第十一知言音并易知。

  五天眼通中二。先总。后见诸下别显。总中云天眼者。显能见智通故。清净者。审见故。过人眼者。远见故。后别中四。一见生死时。二好色等见别报色相。三善趣等见总报。四随业下广明造善恶业及所受果。如第二地中所说。可知。

  第三此菩萨于诸下总结自在。于中二。先明悲自在。谓修定虽纯熟出入自在。然不随此因而受禅生。后但随下明智愿自在。谓虽不随定因而受禅生。然为满菩提分故。亦以愿力而生其中。前中云诸禅等者。论云。禅者四禅。解脱者四无色定。今略无此句。由四无色定是八解脱数中故名解脱。三昧者四无量。三摩钵底者五神通。谓三摩钵底此云等至。等至即是定位身心安和平等。由前加行伏沉掉力。令身心至此平等位。即从此定位起五神通。以果名因故。谓等至为五通也。

  自下第二明位果。于中三果即为三段。初调柔果。二菩萨住此下摄报果。三若以菩萨下愿智果。

  初调柔果中四。一调柔行体。二此菩萨忍辱下明忍行位。三此菩萨于四摄下别地行相。四佛子是名下结说相。初中三。先法。次喻。后合。法中云此菩萨观一切法不生不灭因缘而有者。论云于清净中。不见增烦恼。妄中不见灭烦恼。因缘集生故者。此故字有二义。一由缘集故无增减故。云不生灭也。二由缘集故有增减故。云有生灭也。此一缘集之因成其二义。是故常起因缘对治离染成行。而恒不见有生灭相也。见缚先灭。乃至云皆转微薄者。此四缚。谓欲界一切烦恼。除无明见。名欲缚。色无色界一切烦恼。除无明见。名有缚。三界无明名无明缚。三界诸见名见缚。由此四种系缚众生。故名为缚。又能漂流众生。亦名为流。又能令众生为苦所厄。亦名为厄也。三界分别惑见道断故。云见缚先灭也。断一切修道欲色无色界所有烦恼及因同无明习业。皆渐微薄远离故。云皆缚微薄。此是贪等烦恼障现起行并种故。云及瞋因。与当地所知障种同此位灭故。云同无明习业皆微薄。未全尽故但云薄也。不复集断三毒者。以断细不断粗故。二忍行德中有十三心。一忍辱者。为他加恶甘受故。二柔和者。能护他心不发嗔故。作恶怀疑者。谓有人曾损恼菩萨。由此猜疑菩萨怀恨。然菩萨将护故。彼与其同事爱语诱接故。云现同伴等。此释谐顺心悦美心。身被加恶不报名不嗔。口辱不报名不动。忍时不忧名不浊。无高下者。久修不慢下。就善言。于己不高于化不下故。不望报心者。不希望他恭敬故。报恩心者。有恩及己常欲报故。不谄心者。非不实心作利益行及偏心等作利益故。不诳心无险诐心者。微细隐覆垢心皆悉远离故。别地行相及结可知。

  摄报果愿智果如初地说。

  自下第三大段重颂分中一十八颂分五。初一颂颂起厌行分。二有十二颂颂厌行分。于中初二颂颂护烦恼行。次三颂颂护小乘行。后七颂颂方便摄行。三有一颂颂厌分及行果。四有三颂颂位果。五末后一颂颂结说。第三地了。

  第四地中二。先料简。后释文。

  前中二门。一辨名。二来意。

  前中。成唯识第九云。安住最胜菩提分法。烧烦恼薪慧焰增故。名焰慧地。摄论云由诸菩提分法。焚烧一切障故。无性释。由此地中有焰慧故。名为焰地。世亲释云。能烧一切根本烦恼及随烦恼。皆为灰烬。名焰慧地。庄严论云。以菩提分慧为焰自性。惑智二障为薪自性。此地菩萨能焰慧。烧二障薪。名焰慧地。金光明云。能烧烦恼。以智慧大增长光明。修修行道品依处故。名为焰。解深密云。由所得菩提分法。烧诸烦恼。智如火焰故。瑜伽七十八显扬第□。大同此说。大智度云。施戒多闻威德炽盛。故名焰地。

  二来意者有三义。一准解深密经。前地明定。从此地已下明依定所发慧。故来也。

  二依十地论。前三地寄同世间。此地寄出世。故来也。

  三亦准解深密经。前地虽得世间定及总持。而未能得菩提分法舍定爱法爱故来也。略辨如此。诸门分别。广如别章。

  后释文中三。一以偈赞请分。二正明地相分。三以偈重颂分。

  初中六偈分五。初一偈明菩萨闻法欢喜供养。二次半偈明说法感应。三次半偈天女喜赞。四次三偈天主庆前请后。五最后一偈脱月请后。

  二正明地相中二。先依论显依前地净定总持令此地如实智净故说焰地。后佛子菩萨住此焰慧地下明位果校量胜。前中论科此地差别有四分。一清净对治修行增长因分。谓是入地方便故云因。二佛子菩萨住此焰慧地则能下明清净分。谓是初入地出障行故清净。三佛子菩萨住此第四下明对治修行增长分。谓是正住地道品等行能有所除故。对治进修上上故。云修行增长。四佛子住此焰慧地所有身见下明对治修行增长果分。谓是地满即彼清净对治修行增长之果。又初一是地因。后一是地果。中二是地相。又初一加行道。次一无间道。次二解脱道。后一胜进道。何故解脱名对治耶。以断障显地故。

  就初分中三。一结前标后。二何等下正显十门。三菩萨以此下结法功能。初中法明门者。法者众生界等十种。明者四地中证智。门者方便义。论经名入。即此众生界等十法与证智。作入地方便故。谓由观察十法。得入四地故。问若尔何故古人释此十法为门。是所入。非能入。为智明所入故。

  答十法若是所入门经不应言欲入第四地尚修十法明门。乃至云。以此十法得入第四地。十中分二。前五句推能依乃至所依。谓初一观正报假名。二观正报所依染法。三观依报。四观世界所依空无尽境。五总观依正所依心识。谓本识是染净法所依故。复五句明超灭染因。谓前三句明观烦恼使染故成三界。后二句明观广大信解成三界因广大心信解故。烦恼不染故。烦恼不染大心信解故。不舍众生。此二皆超二乘境界故云广大。言信解者。谓于谛宝深忍乐欲。忍即胜解决定印持故。

  第二清净分中三。初总显。次何等下别例。后是为十者总结。初中四。一标得住地。二住地故能以十智成熟众生。三成熟故得内法。四得内法故生如来家。内法者有二种。一就人显法。即佛自体所具之法故。二辨法成人。以法显佛故。论云如来自身所有诸法。以是法故显示如来。谓十种法智教化成熟故。生如来家者。此地寄位出世之首故。同初地云生佛家。二别例中先徴。后显。显中十句摄为四。初深心不退者。谓自住处毕竟智。此即大乘法。是菩萨住处。住于大乘。心不退转。名毕竟智。二于三宝等者。同敬三宝毕竟智。谓于三宝得信不坏。故云毕竟。三诸行下二句明证如正智。前句观诸行等者。此生灭观。假者唯是蕴聚本无有人。揽蕴而立。随蕴迁流。故名诸行。后句观诸法等者。此法空观。谓法从缘生自无有生。缘亦如是。言无生者。理实前观亦有无生。后观亦有迁流。为显二别。文又影略。故互举尔。四观世间成境下六句是分别所说智。即后得缘俗智。或摄为二。谓染及净。或为三。谓一染。二染净。三净。或为四。谓初二句依正二报是苦谛以随烦恼生故。次一句中半句生死。论名世间。即是集谛故。云以随烦恼。次半句涅槃是灭谛故。云所有净。后三句是道谛故。云随所净。又初中以烦恼等顺感器世间故。众生世间。由从业等因生故。云同因。次分别生死涅槃者。是集灭二谛。亦是染净双观。虽全体不二。然两法不杂故。云分别。下三句道谛。亦随显涅槃净法故。云随所净。一于佛世界中教化众生成菩萨自业差别故。云随所净故。云观众生国土业。谓于众生所净成已差别之业。二前际是生死染法。后际是涅槃净法故。云烦恼染及净。三于前际染中不见一法可损。以即空故。后际净中不见一法可增。以性自满故。又释观前后际色心已灭未至之境。此即无性。与现在缘生无性之性。平等。后观现缘无生之性。与彼二际已未之性。无不别故。简非灭尽之尽故。云无所有尽。

  第三大段明对治修行增长分中有二。初明护烦恼。是异凡夫行。亦自利行。后菩萨修行如是下明护小乘行。是异二乘行。亦是利他行。

  前中明菩提分法。先略显名体。后正释文。前中先通。后别。

  通名三十七菩提分。菩提梵言此云觉。谓三乘无学尽无生智照境穷了故。分者因义。此三十七能为觉因故。又云道品。道谓果智。品是类义。因为果类故。总名三十七菩提分。带数释也。

  后别名中七。谓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圣道。

  初谓身受心法。身等四法是所观境。慧是能观。与念俱故。邻近名念处。是所观境。即观智所住之处故亦名念住。以五根大等积聚名身。领纳顺违名受。集起名心。轨持称法。

  四正勤者。亦名正断。唯一精进随义立四。谓于已生未生恶不善法令灭不起。于已生未生善法令长令生。于四用中。约断自所除懈怠障故。名四正断。皆精进力。断彼懈怠故。名正勤。勤即断故。持业释也。

  四神足者。妙用难测名神。欲等四定能为彼依名足。瑜伽二十九云。问何因缘故。说名神足。答如有足者能性能还踊跃勇健能得能证世间所有殊胜之法。世殊胜法说名为神。此等四皆能到此故。名为神足。其四者何。谓欲勤心观。于境乐欲名欲。止恶进善名勤。集起名心。又包摄心故名心。于境简择名观。此四皆是神通因故。神之足故。依主释也。或名如意足者。所作从心故名如意。

  五根者。增上义名根故。瑜伽二十九云。信于何增上。答能于生起出世间法。而为上首。及于能起精进念定慧。为其增上。其五教者。谓信精进念定慧。信者。于谛宝境中忍可清净勇悍造修称为精进。念者。于境忆持。定者。专注所缘。慧者。简释得失。信即是根。乃至于慧。皆持业释。

  五力者。五名如前。力者不可屈伏故。瑜伽二十九云。问谁不能伏。答此清净信。若天。若魔。若沙门。若婆罗门。若诸世间。无有能引夺者。诸烦恼缠亦不能屈故。此为上首。此为前行。余精进等亦名为力。皆持业释也。

  七觉支者。谓择法精进念喜轻安定。谓观察得失。修善退恶。于境明记。于意适悦。远离沉掉。平等寂静。调畅身心。专住所缘择法。乃至于定。而是觉支皆持业释。

  八圣道者。无漏在心名圣。开通涅槃名道。或名八正道。道离八邪故。谓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正见。筹量义理名正思惟。语离四非名正语。身离三过名正业。无漏身语离五邪命名正命。修善断恶勇悍堪能名精进。明记所缘。摄心不乱。推察谛理。如次。正念定慧。谓正思惟乃至正见。即是道支。皆持业释。

  二体性中略就二门。一约三科。二依五聚。前中三蕴法处法界为性。三蕴。谓正语正业正命。是无表戒色蕴所摄。喜觉支。体即受蕴。余三十七行蕴所摄。三十七法。总以色受三蕴为性。法处法法界少分所摄。以无表色法处法界少分摄故。二依五聚者。一心所三色四不相应五无为。菩提分法。于此五聚。唯二为性。谓心所及色。即四念处乃至八道支中念定精进见及思惟。此三十四以心所为体。正语业命此三。是色聚中无表为性。大小宗同。诸门广辨。如别行章。

  二释文中。先总标举能修观者。可知。后内身下明所修观者。文有七段。谓四念处乃至八圣道。就一一中。皆有名体助伴所缘修习果等。此中不必总具。随要略显。或二三四。应知。

  初念处中二。前广说身念处。后知是下略显余三。就前观中。复有三观。一内身修身。二外身修身。三内外身修身。初内身者。谓自身中五根内处摄故。有情数故。修身观者。以分别影像身与本质身相似。循观于身发毛爪等三十六物污露不净。由审观影像质故。重言身也。勤勇念知者。修观之心专精励故。除世间贪忧者。明观利益故。智度云。行者此时为多生贪忧故偏除之。谓创弃五欲念本所爱是生贪未得道法。是故生忧。所以除也。又贪者。凡夫多起。着境难舍。受生之本。三毒之初。故烦恼中。偏说除贪忧心。一向贪欲者。起障定最重。禅中先离故。五受中偏说除忧。是故若说除贪。余结随遣。若说除忧。诸受随殄。如破竹破初节。二云观外身者。谓外五尘外五处摄非有情数故。名为外。余文如前。三内外身者。谓自身中五根扶根尘是有情数故名内。外处摄故名外。又于他身中所有内色处。约处建立名内。约身建立名外。余亦同前。二受念处中。内受者。因内身所生受缘眼等处。为境界故。外受者。因外身所生受缘色等处。为境界故。此约他身说故。内外受者。缘自身中外处为境生受故。缘他身中内处为境生受故。心法亦尔。于受心法。修习修观。各随所应。可知。广说此义。如杂集第十。何故要有此内外等三种观者。修此观人有三类故。一谓一人前后起贪难即不定。且依着内。先说谓计自身为净。生贪着故。二依他身计净生着。三计自他俱净贪着。二约一人次第修观。先内。次外。后合观。三约三类人修观各异。谓或有多分贪着自身为净。二或有多分贪着他身为净。三或有俱贪为净故。后三念处中内外之言。并准此释。二受念处中。自有通别。谓若观行苦。则通五受。皆是变异行所随故。若观苦苦。唯在五识。若观坏苦。唯在意地。忧稍重故。名之为苦。三心念处中。通于八识。皆无常故。小教六识。四法念处中。五蕴性空。空故无我。名法无我。小宗蕴上假者无生宰故。法之无我名法无我。

  第二四正勤中二。先标能修行者。后未生下正显行相。行相中四。初二勤断是止行。后二勤修是作行。就前止行中。初行内二。先标所断恶法故。云未生诸恶不善法为不生故。后欲生下正显勤断行相。谓欲者希望也。生者起也。希望正断彼恶法故。发起精进行也。后一断已生恶法。准前可知。后二勤修中。但正行与正断为善。余文可准。有处云四正断者。勤修二善断懈怠故。

  第三四神足中。先举能修行者。后修行下正显行相。行相中二。先别辨初一。后修行精进下通显余三。前中云欲定者。欲是此中定助伴能起此定果。从缘以立称。此即行体故。杂集第十云。神足助伴者。谓欲勤心观及彼相应心心法等。欲定者谓。猛利乐欲猛利恭敬。方得此定。勤定者。谓常精进。无时暂间。方证此定。心定者。谓由前生数修定力。令彼种子功能增长。由令心任运于定随转变。速能证定。观定者。谓由闻他教法。内自简择。证得定也。断行者。显行业用。谓由定行能断结故。又涅槃名断。此行是断之行故。成就神足者。就前欲定。明其所修习依止厌等者。杂集云。随其次第。显四谛境。修习神足。所以者何。若缘苦体。为恼苦时。于苦境界。必求厌故。名依止厌。若缘爱相苦集。为苦集时。于此境界。必求离故。名依止离。若缘苦灭。为苦灭时。灭时于此境界。必求作证故。名依止寂灭。回向于舍者。谓由此趣苦灭行势力。弃舍苦故。是故若缘此境时。于此境界。必求修习故。名回向于舍。有处云。四如意足者。所作妙用皆从心故。如欲定既尔。余三亦然。

  第四五根中二。初标能修行者。后修行下正显行相。行相中二。先别辨信根一行。后精进下余四同显。前中信及根义。后同显中说依止等。四句义如前说。后同显中此五修习者。信谓于诸谛理起忍可行。进谓于诸谛。忍已为觉悟故。起精进行念者。于诸谛发勤修已起不忘行。定者于谛系念已起心一境性行。慧者于诸谛。心得定已起简择行。果者由此能速发生谛现观故。名根者。此增上力不久能生见道故。又能修治暖顶法故。引发忍及世第一法故。即于此身。入顺决择分位故。依止厌等四句同前。

  第五五力中。判文释义。并同根说。而差别者。此能损灭不信等障。胜过前故。虽与五根缘境相似。然义有别。谓不可屈伏故。依止厌等。亦同前说。

  第六七觉分中。先举能修观者。后修行下正显行相。行相中二。先别辨念觉分一行。后修行择法下通说余六。前中念者。后修习中与余六同辨。依止厌等。准前可知。修习念者。是所依支。由系念故。令诸善法皆不忘失。择法者。是自体支。是觉自相故。精进者。是出离支。由此势力。能到所到处故。喜者。是利益支。由此势力。身调适故。猗定舍者。是不染污支。由此不染污故。依此不染污故。体是不染污故。由轻安不染污。能除粗重过故。依止于定。得转依故。舍是不染污体。永除贪忧。不染污位为自性故。修习四句厌等。准前。果谓见道所断烦恼永断。由七觉支是见道自体故。

  第七八圣道支中二。先标能修行者。后修行正见下正显行相。行相中二。先别明正见一行。后修行正思惟下通显余七。前中正见者。后与余七同释。依止厌等明修习。如前说。后同释中。正见者。是分别支。如先所证真实简释故。正思惟者是诲示他支。如其所证。方便安立。发语言故。正语业命者。是令他信支。如其次第。令他于证理者决定信。有见戒正命清净性故。所以者何。由正语故。随自所证。善能问答。论议决择。由此了知。有见清净。由正业故。身业进止正行具足。由此了知。有戒清净。由正命故。如法乞求佛所听许衣钵资具。由此了知。有命清净。正精进者。是烦恼障支。由此永断一切结故。正念者。是净随烦恼障支。由此不忘失正止举相等。永不容受沉掉等随烦恼故。正定者。是能净最胜功德障支。由此引发神通等无量胜功德故。助伴及修习。如前七觉中说。果谓分别诲示。欲令信烦恼及随烦恼义胜功德等障净故。此中所缘境。即此后明四谛实性。由见道后所缘境界。即先所见诸谛实性为体故。上来明护烦恼行了。

  二明护小乘行十句中。初一句是总。余句是别。前中谓菩萨修此道品。唯为不舍利益众生。非如二乘为自益而行。别中九句。论摄为四。一始。二益。三希。四行。前三护心。后一护行。前中初一句。始者为起行所依故。以本愿为始。二次二句。益者以慈悲益物怜愍心故。三次一句。希者为众生故。希求佛果故。云思念一切智智故。后行中有五句。一成就庄严等者。修净土行故。二成就如来等者。修起佛法行故。三求于上上等者。修彼地方便无厌足行故。四随顺等者。修入不退转地行故。五思惟等者。修教化众生行故。

  第四大段对治修行增长果分中。论判有六种果。一烦恼染生远离果。二此菩萨若见业下明业染生远离果。三佛子此菩萨随所下明于胜功德中生增上欲心果。四此菩萨知恩下明说法等中说报恩心果。五此菩萨如是下明方便行中发勤精进果。六是菩萨心界下明彼增上欲本心界满足果。六中初二是离障果后四是成就果。

  就前二中。初明离惑障果。于中三。初标得离障之者。次所有身见下正显行相。后于如是下结其所离。然论于正显中分五。一从身见至出没有八法。三句明本。二思惟一句明起。三观察一句明行。四治等三句明护。五着处一句明过。就初本中。身见是起慢之本。亦是六十二见本故。我知是能知大知是所知大法此是三地中解法慢也。我修是能修。复计禅定是我所修。此是三地正受慢也。于中我人等是人执。蕴界等是法执。出谓三昧起者计有出定。没谓三昧灭计有入定。又出谓修起诸禅。没谓退失禅定。远法师云出者修起诸定。没者定所除灭。二思惟者。明第二起也。谓起不正思惟。欲起定慢也。观察者。明第三行观。心行于缘中。于己所得八禅等法。求觅胜相。欲令他知故。治故等三明第四护也。治谓数数观察故。我所谓起我想故。财物谓受用护持故。着处故者。明第五过也。谓坚执自所得定。心安处诸事故。云着处。此定爱也。后结除断可知。问何故于此说断惑耶。

  答准成唯识。此是第六识中。俱生身见等及所起过。得第四地出世道品。能除灭故。于此说也。又释。若约寄位。前地寄世间。此当出世。为分世出世故。此说断。若依此释亦得。是分别所起。以仁王经说四地名为须陀洹位故。

  第二业染生远离果中二。先明舍离不可作业。后若见业是顺下明修行可作业。前中。论云所有不可作业。有二种事不应作。一尊敬如来佛不赞叹故。二畏恶名闻生烦恼故。后修可作事中所有可作有二种事。一见无恶名利随顺菩萨行故。二尊敬如来佛赞叹故。

  第三于胜功德中生增上欲心果者。自下明后四种成就果。此即第一文中二。先牒前起后。后如是而行下正显。前中牒前护小乘处。智慧方便故行此道品等故。此中先标转起欲乐者。可知次云随所起等。牒前所修所为。论云随所随所方便智所起修行者。不舍一切众生修行故。如前说。重言随所者。随所修行非一故。修集于道者。道正体也。及助道分者。一切菩提分法是道支故。后正显中十心分二。初一是总。余九为别。总者依前所起三心。正明欲乐心。由前策勤所修力故。于上功德。见其实利。是故转起殊胜意乐。令心柔和。求彼上法。(六七二心中有转字故)论云成润益心者。以见胜德能润益故。起深欲心故。云深欲爱敬。今此云润泽者。意无别也。后九心别者。于总开出故。论云彼润益心有三相。一柔耎者。谓证法悦心名乐行胜。二调顺者。调谓调和。顺即随顺。谓定与相应法。更相随顺。无所乖违。名三昧自在。缘此上二行是行体。三利益安乐者。离过对治胜。此是行用。从此心开出下六心。总明离过堪任有用故。下别显离六过。一无杂染者。此治为食过。或说法中妒心过。二求上上胜法者。此治少欲功德过。不乐布施头陀等。三求殊胜智慧者。此治少欲知过。不好求胜智故。四救一切世间者。此治懈怠过。不勤作众生故。五恭敬尊德无违教命者。此治自见取过。于尊教法心不随顺故。六随所闻法皆善修行。此治舍为首过。不随说行故。如说而行。比于闻思为首为胜。今舍为首故。是过也。

  第四明说法尊中起报恩心果者。谓前地中。从师闻法故。称彼师为说法尊。即从前地来。依法修行。令得成辨。称彼作意。故名报恩。文中二。先标修行者。后知恩下正显。显中二。初一句总。后九句别。总云知恩者。谓知恩报之心也。别中初知报恩者。谓有恩者。遍行报恩行故。二心极和善。同住安乐者。依同法者。起将护心。谓顺说法者意。无所违故。三质直柔耎者。依法行随顺受教反事能忍故。四无稠林行无谄曲者。依受用食。于施主所。自过不覆。不忘说己德故。五无有我慢者。依自胜功德。不起高心故。六善受教诲者。依教正受语故。七得说者意者。依教不颠倒受故。上第三句准论经分为二句。第四句下准论此欠一句云无有谄曲。是故并前七句别中有九句。

  第五发勤精进果中二。先牒前生后。后得不体下正显。前中二。先结前。后作意下生后。前中二。先别显三行。后总结三行。前中一忍成就者。于彼尊所修报恩行成。谓能忍难事成报恩果故。二调柔成就者。是前对治修行增长。谓彼对治于此成就故。三寂灭心成就者。谓对治修行增长力。即前二远离果。为寂灭心。谓前护烦恼对治力也。后总结前三。文愿可知。后正显中十句分二。初得不休息一句是总。余九句别。总中不休是不可令转故。别中一离增减过谓非懈怠非耽染精进故。二坚住自我乘故。三广念利他故。四为无边众生作利益愿故。五炽然者。论经名猛利。谓勇悍难制故。六比劣无齐与胜齐故。七一切魔烦恼行不能破坏故。八成熟者。摄取故。九有义。一能断他疑二降伏他言正修习故。

  第六本心界满足果者。满足今云清净。文中二。先标修行者。后心界下正显。显中二。先一句总。后九句别。前中心界清净者。菩提分欲乐心满故。后别中一深心不失者。求道品心。由前勤修行增益故。云不失深心。二悟解明利者。于胜上证中转生决定故。三善根增长者。彼上证之因治过行增故。四离世垢浊者。除灭诸障故。五断诸疑惑者。除此地秘密疑事故。六明断具足者。以除疑故。于余处决定故。七喜乐充满者。无依众生力。谓佛力加能化众生故。八佛亲护念者。依胜行内证相应故。九无量志乐皆悉成就者。依现无量三昧心得智障清净故。

  自下第二明位果中三。一明调柔果。二菩萨住此地多作下明摄报果。三若以菩萨殊胜下明愿智果。初中四。一调柔行。二如摩下教智净。三此菩萨于四下别地行。四佛子是名下结说。初中。先法。次喻。后合。法中先见佛为练行缘。二皆恭等下为能练行。三又更下明所练净。能行中有出家等者。于中五。一近佛。二听法。三受持。四修行。五出家。此地寄出世故。辨出家摄报果不便故不言。前二地寄人王报故有出家。三地天王出家不便不言也。调柔中五地同金严具者。论云喻阿含现作证智庄严显示得证故。二摩尼喻教智净。前法地无者为寄世间故。别地行相中二。先四摄。后十度。皆是第四者依地配故。余如论。

  第三重颂分中。一十七颂分六。初一颂颂前初增长因分。二次二颂颂前清净分。三次四颂颂前对治修行增长分。于中。初二颂颂护烦恼行。后二颂颂护小乘行。四次四颂颂前对治行增长果分。于中六种果。分配可知。其最后颂中云转更精勤不退转者。转更两字。唯梵本中。应云弥益。五次五颂颂前调柔等三果。六末后一颂显名结说。于中云功德义智共相应者。梵本云。功德义智相应故我已为彼佛子说。谓我已为功德义智相应者说故。若依汉本。则不知功德义智之言属在何也。第四地竟。

  第五难胜地中。先料简。后释文。

  前中略显二门。一释名。二次第。

  前中依成唯识论第九云。真俗两智行相互违合令相应。极难胜故。名难胜地。世亲摄论云。由此地中真实谛智是无分别智。世间工巧等智是有分别。此二相违。应修令合。能合难合令相应故。名极难胜地。梁摄论及无性释。并同此说。瑜伽云。今此地中显示菩萨于诸圣谛决定妙智极难可胜。名难胜地。金光明云。是修行方便胜智自在难得故。见思烦恼不能伏故。名难胜地。解深密云。由即于彼菩提分法方便修习最极难。名极难胜地。庄严论云。于五地有二种难。一劝作无恼难。二生不从心无恼难。此地菩萨能退二难。于难得胜故。名难胜。显扬云。证得极净缘谛所知诸法微妙慧成极难成。不住流转。寂静圣道。名极难胜。十住论云。第五地中功德力成。一切诸魔不能坏故。名难胜地。问仁王云。初地菩萨四天王双照二谛平等道。何故余处皆云五地。古德云。据实。初地二智双照。约任运得处故说五地。今解不然。初地创得圆满在此故不相违。

  第二次第者。有三义。一约四五六地。总寄二乘。如其次第。初果第四果辟支佛但举初后。不寄中二。此约十地论等。问若尔何故仁王云七地得阿罗汉耶。

  答十地论约所观行相。以配二乘道品。四谛通二乘行故。第六缘生通缘觉行故。第七十度唯菩萨行故。仁王下卷。缨络上卷。约人配位。前之三地相同凡夫故。复后四地配于四果。以显四别七地未离分段故寄同下位。二约二乘行中。道品居先。四谛居后故。四地后明此地也。三约前地。虽得出世未能随顺世间。五明摄化。今此地中修证彼法。故致此尔。上来略显法门分别。广如别章。

  后正释文中。三分同前。

  初赞请分中。有九颂半。分四。初一颂明菩萨众三业供养。二有一颂。明天王及众光云供佛。三有六颂半。明天乐及言赞佛。于中三。初一颂总标。次四颂半别显。后一颂总结。总赞可知。别显中五。初一颂标二利果。次前半自利。后半利他。次一颂别明利他果用。言大海今始动者。佛果应机。如海即现。现用为动也。次一颂半别明自利果。初半福备智圆黑闇等灭故。后一颂二障俱净超出二乘。后一颂叹佛为世胜田德。四有一颂众首正请。

  第二正说分中二。先约论科文。后佛子菩萨住是难胜地下明其位果。前中论分为三。初明胜慢对治。二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如实下不住道行胜。三佛子菩萨摩诃萨住此下明彼果胜。此三分用此地加行道及初住地分无间道。合为初分。二以正住地分解脱道。为第二分。三以地满分胜进道为第三分。

  就初分中。胜慢对治者。远释云。慢有二种。一他地慢。谓前四地中。得出世智。取彼胜相。名为胜慢。下以十平等心。翻彼名治。二自地憍。谓于此十心。希求胜相。复以为慢。下以如道行对治。本疏云。今释前地解法慢障正地中对治此地所治身净我慢障。是前地中。得出世净。取以为慢。此地加行观十平等。正伏彼障。初入地时。无间道中。正断彼种。是故此二俱名胜慢对治。以胜前地初说治障。至正住地。但修缘行。于世出世间无漏住着。故能随世以摄众生。

  于初分中分二。先明地加行。后佛子菩萨摩诃萨住此第五下明初住地。

  前中三。初结前举后。次何等下徴起正显。后菩萨下结能入地。初后可知。正显中明十心平等者。谓于平等中心得清净故。云平等心。此十平等与后六地中平等别。由于前地取净法为慢故。此偏观净法平等。后地通观染净平等。此等并是地背相舍法也。十心。论分为二。初三名诸佛法即果法也。谓三世十力悉皆平等。又释举力等。取余功德法。后七名随佛法即因法也。若开见疑句。即有八也。于中。前六自利。后一利他。前六约行。令为三学。初一戒次一定。余四慧行。离为七净。一戒净。二定净。三见净。四度疑净。上二同一句。五道非道净。此前五种大小名同。后二名异小教。六名行净。七名行断净。以彼宗中趣尽灭故。大乘六名行断。七名思量菩提分法上上净。以此宗中依其行断起胜求故。若就位辨小宗。初二在见道前。次三在见道。行净在修道。行断在无学道。大乘行断思菩提分。俱在修道。余悉同前。何故初二在道前。谓要依戒定。方能发彼无漏圣慧。何故次三在于见道。以见道中断身见故。得见净。断疑故得度疑净。断戒取故得道非道净。入见道时十使俱断。何故言三。涅槃经说。此三重故。谓十使中五见及疑。局障见道。余四通见修。就六中。三本。三随。谓身见为本。边见随。戒取为本。见取随。疑为本。邪见随。是故三结三随转断此三结。立三净。复二在修道者。以修道中断障成德故。有其二。余如论辨。

  后明初住地者。论名如道行。文中二。先总显。后随颂下别辨。总中云以善修等两句。是牒前四地所修觉分依起此地十深净心。第三第四两句。云复求等者。是复依此深净心。转求此地。是不住道行胜破慢。谓前四地取道生慢。即净为治。又净心希此胜道。复即是慢。随如为治。以随顺如行。于如法中。不取着故。亦名不住道行胜。后别辨者。从前随顺如中。开出八句。一愿力等者。是修习菩提心故。二于一切等者。不疲倦故。三积集等者。得善根力故。四精勤等者。不舍众行故。五出生等者。正修行故。不正修行非善根故。六观察等者。无厌足故。谓于自他无饱足故。转转向上观照。七受如来等者。得地胜力故。行转胜故。得他佛力加持。八念智等者。德成在己。自得胜力故。成就不退转心故。谓修慧观无障碍故。

  第二明不住道行胜中二。先释名。后解文。前中二种。一所知法中智清净胜。是自利。护烦恼行。不住世间也。二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得如是诸论下。明利益众生勤方便胜。是利他。护小乘行。不住涅槃也。此二说时前后。行必同时亦不与时。相应说为同时。故名不住。若不尔者。初应住涅槃。后应着世间故。知俱也。

  就前所智皆净胜中。先明四谛实法分别。后善知俗谛下明十谛化生差别。于前四谛。作此十种观察故。成十谛。瑜伽住品云。此地于四圣谛。由十行相。如实了知故。

  前中略以二门分别。一释名。二辨体。

  前中二。先总。后别。总者圣谓无漏在心。谛谓如所说相不舍离故。由斯观察。到究竟清净故。决定真实故。谓世出世二种因果。必无虚妄。不可差失。如是决定真实相应清净事理。唯圣智境故。名圣谛。此即圣之谛故。依主释也。总言四圣谛。带数释也。别中逼迫名苦。生长名集。寂静名灭。出离名道。

  第二辨体者。诸名色是苦谛。业烦恼是集谛。烦恼尽是灭谛。止观是道谛。诸门分别。具如别章。论中名此为实法者。苦集二谛。有佛无佛。体是世间杂染因果。灭道二谛。性是出世清净因果故。

  后明十谛中。远法师依论四句分别。一制立。二开合。三对实法辨通别。四释文。

  初谓四谛门中。义含法界。菩萨于中。照达无余。且就一周之数。说此十谛。广辨难穷。此并菩萨自所知境。寄所化以显其别。是故论名所知法中智清净也。

  二开合者。或总为一。谓化众生分别故。或随所化大小分二。初九化小。后一化大。或随作所起分之为三。初五化生令其生解。次四化生令起行。后一化令入证。或约人不同。离为七分。谓初一化根未熟者。二化根已熟者。三化疑深法者。四化谬解法者。五化离正念者。六七八九化正见者。十化于大乘可化众生。或随法不同。分之为十。

  三对实法辨通别者。此之十门。于前四谛。一一皆通。一俗谛者。通观四谛法相差别。二通观四谛体空。三通观四谛非有非无。四通观四谛有无各异。五通观四谛缘起集成。六通观四谛由迷成于苦事。七由迷四谛起作集。八通达四谛得谛灭。九通解四谛得成道智。十穷达四谛缘起真性清净法界故。成大乘菩萨因果。

  四释文中二。先列十名。后次第释。此中两三名。虽新旧稍异。于义无违。会释可知也。论云小乘可化众生者。非是化众生令入小乘。谓化小乘众生。令入大故也。初一根未熟不堪入大。为说四谛十二行等。名知世谛。此是四重二谛中。第三重内世谛也。瑜伽云。依晓悟他故。本疏云。此经及瑜伽。通诸根器。论文偏约根未熟者。二为根熟小乘堪入大故。为说第一义法空。经云。一乘者令小入大。更无余乘故。又理无二故。亦名一相。瑜伽依自内智。三有人不解第一义谛。谓一向断灭。名为疑惑深法众生。知相谛者。谓知诸法非有非无一实相故。又释既闻真谛。将谓断灭于俗故。名疑惑深法。令为分别法自相历然。故云相谛。瑜伽。依俱处所名。为此说。解云。即前真俗名俱处所。四为谬解等者。闻一实谛。谓定是一。名谬解等。今知二谛差别非一。前则疑一。此则迷异。五既闻差别。便为各有体性。乖违正道。名为离正念者。知说成谛者。知前差别四谛诸法。但随言说因缘集成。无有自性故。云说成。瑜伽云。依于契经调伏本母名由此说。六为正见众生者。令得知苦断集证灭修道。瑜伽云。依于现在众苦自性。依于未来苦因生性。依于因尽彼尽无生性。依于修习彼断方便性。经云。至不二法者。谓道谛智。能至无二灭理故。十为大乘可化者。谓直进菩萨不从二乘来者。知菩萨因果。于果位而知者。但是信解力影像观智。非是佛果无尽智知。此简分高下。离世间品中亦如是简。彼文约行。此中就解。

  后明利益众生勤方便胜中二。先总显。后佛子菩萨摩诃萨得如是智力下。别辨。

  前中亦二。先观有为过。后菩萨尔时下明起慈悲。前中虚妄者。观内五蕴妄想常等不相似无故虚。此明所取非实常非我想慢事故。为此显能取不真是妄是伪。谓于前虚相。妄取为我等。诈为诳惑等者。观外六尘。谓世法尽坏故诳。此明所取不实。但是虚诳世法似续似。若有利而实速灭无可得。而言有者。但虚诳尔。世法牵引愚痴凡夫故诈。此显能取迷真。谓由妄取。令彼世法隐虚诈实。令世贪取。诳惑愚夫者。总结内外不实。就人彰过。谓妄境引心名为诳。心迷前境称为惑。于前有为内外之中各境为诳。心为惑。论文牒释可知。凡夫者。依止彼正取我慢身。余处有译为异生。下明正起慈悲。于中悲者。怜愍彼众生故。大者胜地前悲故。转胜者不住道行胜故。慈者胜利益示现故。光明者救众生方便知成就故。

  后别辨中二。先牒前起后。后常求佛智慧下正显。

  前中云得如是智力。是牒前知有为过也。不舍等。是牒前慈悲转胜也。

  后正显中。常求佛智慧者。是救一切众生义。于中二。先明大悲观。后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复作是念此诸众生下。明大慈观。

  前中悲有二相。一观苦因缘集。二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复是念此诸凡夫下。明观深重苦。

  前中云观一切有为行前际后际者。总观先际因后际果也。知从下别观也。别中先观前际。后如前际下类显后际。前中二。初观流转。后无我下显无我我所。前中但言无明有爱者。显流转因。是凡非圣。理实亦有业等诸缘。何不说者。以无明与爱是发润生之本。故偏举尔。生者有三种众生生。谓欲求。妄梵行求。有求等。此明先际果也。生死流转者。是欲求众生也。于诸蕴宅等者。是妄梵行求众生。此是外道。非是小乘故。云妄也。言不能动出者。梵本云。无求出意增长苦聚者。是有求众生。后显无我中二。先四句明无我。后一句明无我所。前中初一句依总义立名。余约别义云称。总云无我者。谓诸蕴中推求假者不可得故。别中无寿者者。谓推求和合现存活者不可得故。无养育者者。谓推求许有我人假藉衣食得增长者不可得故。无更数取后趣身者者。谓推求数数往所诸趣无厌者不可得故。后一句明无我所者。谓我尚不可得。何况有我所。后类显后际中。谓如前际以何因牒彼痴爱也。随所有众生牒前果故。随所有苦行牒前无我。谓但有苦果及苦因行而本无我我所故。云后际亦如是。皆无所有虚妄者。苦果贪著者集因。断尽者灭果。出离者道因也。若有若无皆如实知者。灭道真实故有也。苦集虚妄故无也。于此有无境。皆称顺而知。离颠倒也。

  后明观深重苦大悲者。谓无量世随逐是深苦。种种苦事是重苦。初观众生可愍。后如是尽灭下牒前呵后。明种种苦。前中二。先明可愍。后有无数下显可愍所由。云可愍者有二义。一受苦不知厌离。二于无所有中而生贪着故。云愚痴无智。后可愍所由。谓以无明痴故。受无数生死身。已今当灭者。是无量世随逐苦也。后明受种种苦者。谓于苦不能生厌。已是可愍。况更造集令苦增长。机关苦事者喻显。无实受苦者。如彼木人。随生死流等者。集爱也。于诸蕴等者。爱乐苦荫。违离灭道。不知忧畏等者。明有病苦因。四大乖违火热水冷风轻地重。如四蛇同穴相违相螫。不能拔出等者。明具集因故。此有四句。一妄梵行求众生不能拔出憍慢见箭。二欲求众生受欲者不能亦灭贪恚痴火。三欲求众生行恶行者不能破坏无明黑闇。谓为见少利。行大恶行。后受大苦。名为黑闇。其破坏两字。梵本中除灭字。四有求众生不能干竭爱欲大海不求十力等者。远离灭谛。谓大般涅槃故。入魔意等者。明离道谛失道缘故。于生死海等者。乖道因故。由不善寻伺净出离故。上来二悲观了。

  后明大慈观中二。初明愍物修善。后佛子此菩萨摩诃萨以如是下明发愿益生。

  前中二。先牒苦众生处在孤独无救等明愍物。后我今下明修善。前中十句。初一句总标其苦。余九句别显苦状。一孤穷困迫者。有二义。一于彼逼迫中。无救拔故。二于已受未受苦中。无救扶故。又世间有眷属财物能为救苦。若孤若贫即苦无救者。无救者无有能令脱烦恼故。无有令得大安隐故。三无依者。离善知识故。四无洲者。离寂静思惟故。五无舍者。离闻正法故。(论经此句是第四句)六无导者。离善知正道者故。论经云无究竟者。谓离正见故。七无目者。彼障诸旧烦恼及客尘烦恼常起邪念不闻正法等故。八无明覆翳者。内虽先有无师自然智。然为黑闇缠裹不得显现。后为物修善中二。初牒前所为苦众生。后修行下正显修行。于中三。一正明修行。二独一下修行勇志。不待俦伴。而独救法界众生。三以是下修为所求。求中初令成人天因。后乃至下成涅槃因。毕竟清净者。胜世间清净故。得十力者。降魔怨故。得无碍智慧者。得胜声闻辟支佛净智故后明发愿益生中二。初总。后皆为下别。前中谓牒前于苦无救众生。菩萨以正观察智回自善根尽皆与之为救护故。后别中十一句。一救护者。拔一切苦恼故。此救护有十种。一利益者。住不善众生令住善法故。二安乐者。住善法众生令得乐果故。三哀愍者。住贫之众生与一切资生具故。四成就者。住修行多障碍众生令得具足故。五解脱者。世间禁闭众生令得出离故。六摄受者。令诸外道信解正法故。七离诸等者。住病苦及诸外缘所恼众生皆令除断故。(论经此句是第四句)八令普得等者。疑惑众生善决定断疑故。九令调伏等。已住决定众生劝修三学故。十令入般涅槃等者。已住三学众生得涅槃故。上来初二句为救未来苦。余句救现在亦救未来。上来总明不住道修行胜竟。

  自下第三大段。明不住道修行胜果中。有四种胜。一摄功德胜。二名为无厌足者下修行胜。三佛子菩萨摩诃萨如是劝修下教化众生胜。四佛子此菩萨摩诃萨为利益下起随顺世间智缘。前二种胜是自利。是前所知法中智清净果。初自分。后胜进。后二种胜是利他。是前勤方便果。初化他行。后化他智。

  就初中。初三句。论作二释。先配三慧。可知。次配二巧。谓初句总举。二别知法。三别知义。亦是文义二持。以总摄别。是故论中名摄闻胜也。次二句明戒摄胜。初于微犯能悔。后能坚持不犯。前中虽为他举过。以柔和故。能忍其辱。即生惭愧。悔责受罚。由此自罪灭故。自护也。令他得成无相覆故。护他也。后中由无微缺名坚心不舍也。下五句摄智胜。一因缘集智。谓由果因名是处。反此名非处。此治无因。又善因乐果恶因苦果名是处。反此名非处。此治倒因。达此之智。名为觉者。二证理智。谓理外分别名为魔事。证智能治名不随他。三知义智。谓知正义非正义及正不正相杂。简邪得正。名为随慧。此曰知义。论云说教有斯差别。四神通智。能治邪归令向正故。五化众生智。谓随所宜方便摄故。

  第二修行胜中。有十一种。一集福无厌故。二求慧不休故。三悲化无倦故。四为物劝修涅槃行故。五劝求大菩提故。六庄严佛土行心具能化法所化生故。七劝修正报相严行故。八劝修佛三业作用因故。九敬法重人亲近供养故。十不染三有乐生三有故。十一远自利乐化生故。

  第三教化众生胜中有九段。初一总明四摄摄生。二示现下明同事应物。三演说下别显爱语。四于菩提不知修方便示修菩萨行。五示佛果大用令乐修因。六为欲求有。求者示世过患。令不乐求。七为小乘正梵行求不信大乘者。赞佛大智利生。八为外道无智邪梵行求者。示身通语业。令舍邪入正。九总结行成四句。一勤方便者结前四摄摄生。二心恒等为化众生求佛胜力。三所作等所得福智皆不退失。四常勤等。彼所修行。欲令增胜勤行也。

  第四明随顺世智胜中二。先总。后所谓下别。别中七段。一文字等十种。二疗病中五种。三文笔等八种。四国城等十六种。五金银等藏八种。六日月等十种。七持戒行处禅定神通四无量四无色定等五种。总计有六十二。论摄为十句。一知经书等。二金石等。三治病等。四伎乐等。五日月等。六施戒等。此六正是随世间智。七不恼事。八安生事。九哀愍令出。十令入佛法。此四结意。此与论经。次第前后。虽少有异。多分无别。但于义无违。会释即得。不可改动其文。就前六中。初五是障治。后一是染治。以戒等离染故。就前中。初句内治四种障。一书治所作事中忘障取与等事中障也。闻法等中解障作不作等行业中障。一作不作者。善作恶不作。二于善于中。有已作未作。三于未作中随时益生应作不应作。二经者论经名论。因论治邪见。以格量正理故。声论治耎智。以解了文章声字。生胜智故。三论经印者。印记分明不假守护故治彼障。又技艺当印。又是六艺等文章亦是声论。四以数知多少算记其位令不生疑故治彼障。上总是因声二论也。二金石等者。是工巧论能治贫也。三治病下是医方论。病有三种。谓干消等内四大不调相。鬼着等是外众生相。虫毒等通内外。亦四大草毒故亦众生相是蛇毒故。此等或但成病。或令致死。故为因也。咒药二种通别治也。四技乐等治忧恼障。国土等治不喜乐障。金银等世间系闭等障。五日月等能治报分过作恶因障。谓睹灾相修善排恶。故说治也。曜等摄者。谓日月五星为七曜也。五星谓东方岁星等二十八宿。谓角亢等。日月五星于中宿故。论云入八业果者。一日。二月。三星。四宿。五鸟鸣。六地动。七梦吉凶。八身相休咎。身相者爱不爱果行故。谓由过去爱不爱果之因。令此世有好相恶相。六布施等是内明。是染对治有六句。一施治悭染。二戒治破戒染。三禅治贪欲染。四神通治邪归染。五四无量心治妄行功德染。谓杀生祭祠求福名妄行功德。六四无色定治妄修解脱染。谓有外道妄计。无色为解脱故。下明后四。此起世间智。有四种相。一诸不恼等是异障中无障。谓无捕猎等恼众生障。二安众生是与无过乐。不生罪故。名无过。三哀愍等发起清净。虽令众生无苦有乐。而着欲放逸。是故愍彼令离放逸。四令入等是所用清净。谓虽不放逸。不求出道。是故令入佛法受用净也。又释此四句。从后向前。结前六句。谓此令入佛结前第六施戒。二哀愍等结前第五以示日等灾祥。令离放逸。三安众生事结初四门以同与乐。四诸不恼众生事。结前六中初三后二。以此五门。即五明所摄。能除闇障。俱能生智故。论释前三句。超举后二。其第四但为与乐。而非生智故。非此结。

  自下第二明位果中。有调柔摄报愿智等三果科。释同前。能练中云。既出家已。又更闻法。得陀罗尼。为闻持法师者。此障非得义持。对后显劣也。教智净中云。以车渠摩莹金器等者。喻依净教增长智慧光明转胜前地也。以方便慧思惟观察。故慧转胜。以方便智成就功德。故福转胜。方便之言。皆是真俗合观。而修行故。即是不住道行胜报中。所作自在等者。由善五明故也。余皆准前。

  第三重颂分中。二十二颂分五。初五颂半颂前胜慢对治。于中初一颂颂前十平等。次一颂颂前道品。次一颂颂胜行为严喻。次一定等功德为身说法为师子吼。后一颂前初住地同念不退心。论名如道行。第二佛力所加下七颂。颂不住道行胜。于中。初二颂半颂所知中智清净。后四颂半颂教化众生勤方便。于中初三句颂总观虚伪生慈悲二心。次一颂三句颂前悲中观缘集苦。次一颂半颂观深重苦。后半颂颂大悲观。第三名为有念下五颂颂不住道修行胜果。于中初一颂颂摄功德胜。次一颂颂修行胜。次一颂颂教化众生胜。后二颂颂起世智胜。第四如以下三颂半颂地果。初一颂半调柔。二次半颂颂摄报果。三后一颂半颂愿智果。第五末后一颂结说究竟。难胜地了。

  续华严略疏刊定记卷第十
卍续藏第 03 册 No. 0221 续华严经略疏刊定记


  续华严略疏刊定记卷第十一(本末合)(尽第十地)

  第六现前地中二。先料简。后释文。

  前中略显二门。一释名。二次第。

  初释名者。摄论云。由缘起智。能令般若波罗蜜多现在前故。名现前地。世亲释云。谓此地中。住缘起智。由此智力。令无分别智而得现前。悟一切法。无染无净。无性论师亦同此释。谓由加行智。观察缘起。引根本智。证无染净法界现在前故。解深密云。现前观察诸行流转。又于无相。多修作意。方得现前地名现前。庄严论云。不住生死涅槃。观慧现前。名现前地。十住论云。除魔事已。菩萨道法。皆现在前。成唯识论同摄大乘。瑜伽同深密。

  二次第者。有三义。一前地寄声闻。此地寄缘觉。约寄超前故。二四地虽显出世。不能随世。五地能随。而不能破染净见。此地观察无染净法界。破见故。三无相观者。成唯识云。前五地中。有为观多。无相观少。第六地中。无相观多。有相观少。第七已去。纯无相。令此地中于无相观进少入多故。诸门分别。广如别章。

  后释文中三分同前。

  初赞请分中有九颂分五。初一颂。菩萨闻法欢喜雨华等供佛。二次有一颂。天众欢喜散宝等□□。□□□□。□□天王等。以宝云供佛。四次五颂。天女歌乐赞佛说法益。初一颂除惑。次一颂半显法性。后二颂半明说法所为。五末后一颂。结前请后。

  第二正说分中。论说三分。一胜慢对治。二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如是观已下。明不住道行胜。三佛子菩萨摩诃萨以如是十种下。明彼果胜。此与四地何别者。四地以趣地方便及初住地。同名胜慢对治。此中初住地入不住道行胜摄。以渐胜故。论云四地中说众生我慢解法慢对治。五地中说身净分别慢对治。此六地说所染净法分别慢对治。初胜慢对治者。以前五地观四谛法染净相故名取染得障。是故十平等通一切法平等。

  文中三。初牒前起后。二何等唯正显十门行。三菩萨如是下。结行入地。

  就正显中三。初八句约无破有。次一句约有破无。后一句有无双破。又初一句总。后九句别。总云一切法无相者。论云。一切法谓十二入。释曰。入是识所依缘。今但言入。即已摄界及蕴。下皆准此。

  言无相者。一切法自性无相平等故。谓相是妄想所作。无别自性。由此十二入差别之相即是无相故。云平等。后中九句。论主立九种相对治。以显无相故。说相无。然既想能现相想应是有。论破云。十二入自相想故。谓十二入之相。从自相起。无别自体故。

  二无生者。外转立云。想从相起。可夫无体念别追忆。岂非有生。破云。展转行相故。谓念因前想。后方得记。但是想之展转行相。无别有生故。

  三无成去。外转云。既念因前想后起非有亦可者。因集起之应不成。何故现见成就。论破云。生展转行相故。谓苦是集果。集从念念从想。如是展转行相成故。

  四本来清净者。外转救云。若由展转等乃至无成者。世俗因果。岂断坏耶。论破云。净相故。谓彼因果相。本来性净。非待断怀说为不成故。此文准论经。是第六句。

  五无戏论者。外转立者。杂染因果可从相想等无体。本来清净因果应是实有。论破云。分别相故。谓清净因果非分别相。由分别心取之为有。还非实有故。

  六无取舍者。外转立云。若染净名义皆空。何故菩萨舍染求净。论破云。出没相故。谓净法可取名出。染法可舍名没。妄法即空。无可舍却。真性离念。不可取得。无舍求但约出没相尔。理实无取舍故。摄论云。于生死非舍非不舍。于涅槃非得非不得。维摩云。若达生死性即是涅槃。于其中不取舍者。是为入不二法门中。皆此义也。

  七寂静者。此文准义次第。及论经应在第四句。谓外转立云。苦是所生可说为空。集是能生。岂非是有。论破云。染相故。谓惑业与苦。皆是妄法缘起。无性本寂。非实有故。

  八如幻等者。前来于真妄法起有见故。以无破之。今于二谛见并非有。应无过失。论破云。我非有相故。谓二谛因果离有。众生之我离无。我体亦尔。如幻梦。若一向无。便是断也。问此非有我。岂不正理。何故以为所治相耶。答此我非有相。若即是我非无相。不一不异。则非所治。由执一向非有。便为断见故。是所谓。

  九有无不二者。外转立云。前既有无各别。不得今有无并立。应无过失。论破云。成坏相故谓成之与坏。是相违法。不得同时。有无亦尔。谓有是无之有。无是有之无。有无无有非一非异故。名不二平等。问法非一异。今云不二。非异何在。

  答但解非一。即解非异。以将非一作非异非异作非一故。又有与无非一异。无与有。非一异。相望无别故。云无二平等。

  三结行入地中二。先总结入位。后自性下别结。前总中。牒前所观十平等法观。后别中五。一自性净者。远离障垢故。二随顺平等真如法故。三无违等者。不生分别想违无生故。四得明利者。微细慢对治故。前四五二地同。此地得顺忍。除障未细。不名明利。以四地解法慢最粗故。得耎品忍。五地除身净慢障中庸故。得中品忍。此地取染净所分别慢故。得上品忍。故名明利。下品能治对上品所治。乃至上品能治对下品所治。障治相翻。理必然故。五随顺忍者。耎中忍故。顺者随顺无生法忍故。未得无生忍者。以七地已上是无生忍位。此非彼地故。云未得。然此顺彼名为随顺。理实初地即得无生。为寄五忍配诸地故。分满异故。谓仁王经说。三贤法中名伏忍。初二三地名信忍。七八九地故名无生忍。十地及佛地名寂灭忍。若璎珞经。寂灭忍位。亦有三圣。谓别前二加等觉故。又于初地。分得非满。七地已上圆满得故。胜幔对治竟。

  第二大段。不住道行胜中二。先约初住地。明不住行。二作是念下。就正住地。以明不住。前地劣故。唯正住地。方名不住。此地胜故。初住地时。即明不住。

  就初住中二。初牒前起后。二大悲等正显不住。于中四句。初三明能观之心。后一明观所观生灭。然此三以作六重释。一辨相者。愍心创起故云悲首。论意释以殊胜大悲摄三世众生故。二求果殷至称为增上。又上求佛果故。论意释于所知缘起令知净智。为佛果本故。三厌离有为心。论意释观一切种微细因缘。以生厌离。缘观细极故云满足。二次第者。我前观空。须念众生虚妄所缠故。先起悲。以悲念故。求佛果智。以益众生。以起增上。佛智必由离果而成。是故末后起观缘生过患终极。三约二利者。初一利他。后二自利。四约二护者。前二护小乘。一护狭心。二护小心。后一护烦恼。五约因果者。初后摄因中一求果。六约不住者。初一不住涅槃。后一不住生死。中一俱无所住。就所观生灭中。十二缘生顺生逆灭故。云观世间生灭。此是总观。亦以十门。别观彼法。

  二就正住地。明不住中。广显缘起。于中有二。先以义分别。后依文正释。

  前中总有二十八门。于中。前一十八门。引余教别说。后之十门。随当部文便释前一十八门义。具如别章。

  后依文正释中二先。料简其文。后正释文。

  前中有三。一就经本。二依释论。三经论相对。

  初中。本经内二重。先别明十观。后显名重结。前中十观者。一有支相续。二一心所摄。三自业差别。四不相舍离。五三道不断。六分别三际。七三苦分别。八因缘起。九生灭。十随无所有尽观。于中各有顺逆观。以为不住行故。

  二依释论者。论以三门。一就有为门中。释此十番。此即是前大悲满足观。二就深念众生心中。释此十番。名大悲随顺观。此即是前大悲为首观。三约求佛心中。释此十番。名一切相智分别观。此即是前大悲增上观。此与前三。次第少异者。谓前约生心次第。今据正行次第。谓先自利过。次念众生。后求大果。故与前别。于此三门。各观十番。成三十门。复各有逆顺。成六十门分别缘起观。

  三经论对摄者。有二门。一相对。二相摄。前中。论但取经初住地处三心分别十门缘起。各各具逆顺。成六十门。若将下文。彼果分中三解脱门观因缘集。历前六十门。乃有一百八十门。显缘生观。论主更依初住地三心。一一各通。有此十观。是故经论合举。物为四重释。此缘生一一各十。即为四十门。又各有逆顺。即为八十门。以三空观之。总成二百四十门分别缘生法。二相摄者。论初门内。开为三段。一名成答相差别。此摄经中初一有支相续观。二名第一义差别。此摄经中第二一心所摄中半门观。三名世谛差别。此摄经中后八门半。于此三中。初一显于妄我非有。二真俗非无义理圆修。第二大悲随顺观中。摄十为四。一名观众生愚痴颠倒。摄十中第一门。二名余处求解脱。摄第二门。三名异道求解脱。摄次后四门。四名求异解脱。摄后四门。第三一切相智分别中。摄十为九。一名染净分别观。摄初半门。二名依止观。摄初中后半门及第二门。三名方便观。摄第三门。四名因缘相观。摄第四门。五入谛观摄第五门。六力无力入依观。摄第六门。七增上慢非增上慢信入观。摄第七门。八无始观。摄第八第九门。九种种观。摄第十门。释相可知。

  后释文中。释此十门。即为十段。一一段中。皆四门释。一依经别释。二约论厌离有为释。三约大悲随顺释。四约一切相起分别释。如是四重。依经及论。收摄方尽了。

  就第一段中四门之内。先约经文。名有支相续观者。此中正显有支无我观。于中二。初明倒执有我妄起缘分。后佛子菩萨摩诃萨复作是念下。约迷诸谛理起缘次第。前中三。一明无我。二复作是念下成缘起。三菩萨如是结依位行。初中二。先云世间受生皆由着我者。反举惑情执我非理。若理有我。则起我者。应得出世。既生世间。明知执我非理。复云若离着我。则无生处者。此顺举。若理有我。则离我。理应生世间。既得出世。明理无我。二迷谛起缘者。迷于无我胜义。起彼有我。于中二。先顺观缘起。后此因缘故集下逆观缘起。前中。初云凡夫无知等者。此无明支体用。谓无知即是无明体。余是业用。求有无。爱断常故。二不正思下明行支。谓不正思者。示无明因故。起妄行者。于解脱处不正行故。行邪道者。示菩萨胜义故。菩萨虽行于有。不名妄行。由迷随无明故。起罪行。由迷真实义无明故。起福不动行。谓感三恶道业及人天别报苦业皆是恶行。感欲界人天业名福行。感色无色界业名不动行。三积集下明识支。余论说此识支。有二种。一是所引。本识中异熟识种子。二是能引。谓五果种所依。本识名为识支。即现行第八。今此说后。不论其前。以行支。为能引。引起识中五果种子令至有故。云积集增长。乃至复起后有顺义。此文应云。于诸行中。植心种子。积集增长有漏有取。复起后有。谓随三行种植识中。五果种子积集渐增。乃至令熟至有故。此是能引所引一对言有漏有取复起后有有生老死者。谓由爱取有故。生生老死。此是能生所生一对。以五果是名言种子通无漏位。今行所引。明非无漏故云有漏也。无爱字者略故。四所谓下明识生名色等。然有六缘。如世福田种植。一业为田者。望所生根。为增上缘故。二识为种者。五果种子。为彼亲因故。如种子。但以能依种子不离所依之识故。云识如种子。此举所依。通取能依故也。三无明闇覆者。谓受生时无明迷父母。如世种植。地中虽有种子。要上有土覆。四爱水润者。于父母。起染爱心。润其受生。如种植虽有土要须湿润。五我慢溉灌者。计有己身能有所依。如虽湿润须人溉灌。六见网增长者。以我我所及慢我生不生等种种见网盖覆。夫无漏法不能侵损。如种子入土以网覆护不令众鸟侵夺。五生名色身者。次上六缘了。自下明识缘名色。此即显所生果随识入胎时。五果种子。为无明业引爱水润故。并熟生果。虽同润同熟。然现起则有前后。皆前引后起故。云名色增长生五根等。此但增上。非谓名色是诸根亲因。余亦如是。后六缘起。及忧悲等。文易可知。后逆观中。以因缘集即无集故显无我。此非对治性自灭故。三结位所行相显。后约迷谛理起缘次第中二。先顺观。后如是但有下逆观。前中。云于第一义谛不了故名无明者。此有二义。一通举。第一义谛是十二有支所依之本。明依真起妄。显有支无体。以无明最初故。无明依起。余支类皆依真起。二别显。此是无明所迷。谓此无明。由二谛。造于三行。是故论经名诸谛第一义。前段明所造三行。此中显所迷二谛。文绮互尔。由各为增上缘力。所前起后。令相续成立故生。四取蕴者。能引所引诸教四说。一此经以二支为能引。四蕴名色等五种为所引。此约识支。有二义故。一若赖耶为识支。余识即属名色支中。名支者摄也。若通第六识。亦入识支者。即色受想行四蕴为名色支。今依后义。或同集论。故作是说。二依成唯识说。能引二支。谓无明行。所引五支。谓五果种者。以本识内亲生五果。名言种子是因缘性。为曾业种是增上缘故。三集论所说。三支能引。五支所引者。依本识中有二种说。一以业种为识支故。二异熟识种是名色摄故。四缘起经上卷云。于诸分中。无明与行。及识一分。名为能引。后一分识及名色六处触受。名所引者。此异所说。通取二种。为识支。非如集论偏取。问彼经亦用业种为识。如何种非名色摄。论主为通此难故。出彼经意说。识是名色依。非名色摄故。后逆观中。无作者。是人空。无作事。是法空。依经释了。

  第二依论。约相谛分别释中。三段内。初门名成答相差别。于中。门别有四相。相从为三。要摄为二。总别为一。四者。一举彼解惑显成无我门。二论经愚痴下。经本凡夫无智下。责情显理门。三依论经无智下。依经本行邪道下。名辨相显实门。四不知第一义下明依实辨相门。二相从为三者。四中。初一名成。谓释成无我。以二名答。显无我。后一名相。谓依诸谛理。立缘生相。要摄为二者。前之三门宗显无我故。一处举释。后之一门宗显缘生依真起相故。别举别释。总为一者。谓第一成答相差别也。论云五道中所有生死等者。释世间所有生处等。下开三门。就初释成中四句。一总释成无我。二一切世门下牒举。经即无我义成者。但摄经即见显成无我义。三若第一义下即事显成无我三义有二句。一若实有我不成凡夫过。二若我实有不成圣人过。何者若第一义中。实有我者。定其所取着我之心即为第一义。智者辨定能取也。不应世间生者。正出过。谓若第一义中实有我相者。凡应是圣。此为立宗。以有能证第一义中实我智故。此出因。如诸凡夫者。同法喻。此则凡同圣智过。应无凡夫。现见不尔。明知无我。又二圣应同凡。立宗。以理实有我。圣证为无违理。倒或非圣智故出因。如诸凡夫。应生世间。举同喻。此则圣同凡倒过。应无圣人。理既不尔。明知无我。此境失中准前。此文欠一句。应云离着我心即应非是第一义智。无我既非第一义谛。离我之心岂可得名第一义智。言应常生世间者。以理正徴。谓若离我。以非胜义智。应不证涅槃。常生世间故。别句中凡者。既有第一义智。属道谛摄。应得涅槃。不在世间。此文显于无我真理。显然可见。四显示下举经对显。第二释答中。谓难在文外。故云答也。此有两难二答。初执情徴理难。情乖正理答。难云。若理实无我。云何着我。既著于我。不着无我。明知有我。如虚空无人。岂有计人。立量亦可知下答。以痴所盲故。于无我处。而执为我。如目有翳。空中见华。岂可空中实有华也。比量可知。二如是实无有我下。执相徴实难。相不依我答。难云。若当有我可令无明作缘行次第。既云无我。我谁为次第。乃至老死。此示现下举经正答。由痴造业业行起识。乃至老死。如世种植相生次第。何用我耶。答意如此。于中。希常为有。求断为无。希求是爱。无知是癞。烦恼虽广。以此二种是有支根本故。偏举尔。次释行中三句。一释邪念。二邪道。三妄行。以菩萨行有不妄行故。以释识支等。先仪举经文。是中下释。以异熟赖耶正是报体故。云示生老死体。又释。种子识为彼因故。云体也。又释。如来藏赖耶为生死性故。谓此识体。复能随顺摄持余支种子。令得成就能所引生故。云随顺摄取等也。罪福等业为地。远释云。以如是住者是色。如是生心者是名色支。结所生名色也。本疏云。今更释。如是住者。是识种业地。如是生心者。是痴覆爱润。此结上四文。又释。此物标经中我心灌等。谓作如是安住。生如是心我。是我所等。谓见已为我。如男子受生见父精为己有故为我所。又见母为己妻。亦是我所。女人反此。言我我想是慢者。牒前我及我所二想为慢。自见与父共竞女色。谓己得胜。便起想慢。女人反此亦尔。言我生等。释见网。远云见己唯在此处生不余处生故云我生不生。又云。见常为我生。见断为不生。本疏云。今释。见己正报以为我生见所游戏依报名为不生。以受胎时。或见游华林。或居殿堂等。异见非一故。云种种。以见执难舍。如网网覆也。下游逆观。以缘起法无性故灭。非是智力断故名灭。下结前生后。若缘无我。更依何法。缘相得住。下举经对显。明缘起相。依真而空。论中无明作业称名色者。远引婆沙云。名色有二种。一方便名色。二报名色。若言名色缘识。是方便名色。若说识缘名色。报名色。今既说行以为名色故。知是彼方便名色。言彼依止者。阿赖耶识是彼名色等所依止故。此约依持门说。二名色与识共生者。是相生义。三相依义。谓色由名色得起。名色由识得起。下释逆观作者作事人法皆空。是名结。前云何云彼证此真谛得解脱。答今举缘生以辨彼观故。

  三约论大悲随顺。四段之内。此名第一愚痴颠倒者。不解无我名曰愚痴。谬执有我。称为颠倒。论中总释。谓菩萨观此第一门十二有支想是痴倒。随顺菩萨大悲之心故。云此事观也。下别释中。先解愚痴。后一切凡夫下释颠倒。前中先辨痴相。谓着我故生。离我故不生。举离不生。显著是痴。次释痴名。云何问也。无明闇者。先无慧明体是闇故。名为愚痴。经帖可知。二释倒中。痴盲着我如是倒者。是取我之倒。有相支中疑惑倒者。是取我所倒。此释经中无智求等。乃至尽此一门皆是颠倒。菩萨观此。于诸众生。深起大悲。

  四约一切相智分别者。明此十二有支。总是一切种智所知之法。摄十为九。此初门中。前半名染净分别观。谓着我为染。离我为净。然此一文具含多意。且举四释。谓经中明是妄取我故。知此缘生次第之相。二论家初意。举此解惑。以显无我。成无我观。三举离我不生。显我是痴。顺成悲观。四取此解惑。以为所知染净之法。下半门以是依真起故。属彼依止观摄。释初门竟。

  第二就一心所摄中。亦四门同前。初约经文释。分为三段。初总标。二何以故徴。三随事下释。总中二。先显义。后如来于此下引说证义。前中云三界所有唯是一心者。谓十二缘起是三界所有。此无别体。唯是一心。此一心言。通有二种。一者同类一。谓八识心品。同能积集。熏变种子。成因感果。此则所变现境。依能变心起。摄境从心。名一心故。二者一性一。谓即前所明八识心品。及所变现三界所有。总是生灭虚妄缘集。缘集无性。即是一心。此则会妄归真。摄相从性。名一心故。若尔世谛云何差别。若无差别。一心亦无。要由俗谛得证真故。论云随顺观世谛。即入第一义谛故。云何随顺观。观世缘生故。云何即入第一义谛。观世缘成时。便显无性故。后引说中。云如来于此者。于此缘生门中故。皆依一心者。真心随缘成有支故。前云唯是一心。则约会事归理。后云皆依一心。则为以理从事。其义是一。言左右尔。二徴。意云十二有支既作一心。则有支皆无自性。既尔何有前后相缘。三释。意云一心不坏世谛缘生相故。论云。此是二谛差别一心杂和合因缘集观。谓二谛差别一心等者。是生灭与不生灭和合。非一非异。为阿赖耶识。故云二谛杂和合因缘集也。随事者。随其行业。于何趣中。从中阴内。起求生爱心故。云生欲心。此心起时。与本识中识支种子。同时起。至生阴时。此求生心灭。唯本识托哥罗逻等。如外种依牙生等故。云心是识。论经云贪欲心生者。谓第六识中求生时。贪欲共阿赖耶识。同时起故。于中阴末。贪惑心续。名为受生。彼所造行。变为境界。谓殿堂等。名为诳心。以不知故。虽取之为实。名曰无明。此是受生无明。非发业无明。此中大意。明受生时。行事是能引。欲心是能润。此二于识支前故名诳心。无明亦是能引心。诳故令取亦是能润。此二居后。引润本识中五果等种。生所生果。现起分位有次第故。说名色等。是故十二有支。皆唯是识。

  二约厌离有为。就相谛分别者。论释。此是染依止观。言二谛差别者。论主意。将所依心体是真谛能依有支是俗谛故。此一文名为二谛。此释总标文也。言一心杂和合因缘集观者。释所以者何下文。如别释竟。

  三约大悲随顺分别者。论名余处求解脱。是诸凡夫。如是愚痴颠倒。常应于阿赖耶识及阿陀耶识中求解脱者。此是举正显耶。言乃于余处我我所中求解脱者。此显邪乖正。以诸愚夫背正从邪。深为可愍故。此对治下举经显治可知。

  四约一切智分别者。论名依止观。谓分别有支依止有二种。谓真性及依止识。此中二谛通为二缘。明是大智所了之法。

  第三自业差别中。亦四门同前。初约相用分别。此十二有支。皆有二义。一明自行相。二助成彼用。谓令众生迷于所缘故。是无明自相。与行作生死因。是助成业用。论经名自业成。问此十二支。于四缘中。具有几缘。

  答成唯识第八云。诸支相望增上定有。所余三缘。有无不定。契经依定。唯说有一。爱望于取有望于生有因缘义。若说识支是业种者。行望于识。亦作因缘。余支相望。无因缘义。而集论说。无明望行。有因缘者。依无明时业习气说。无明俱故。假说无明。实是行种。瑜伽论说。诸支相望无因缘者。依现爱取唯业有说。无明望行。爱望于取。生望老死。有余二缘。有望于生。受望于爱。无等无间缘。有所缘缘。余支相望。二俱非有。此中且依邻近顺次不相杂乱。实缘起说异此相望为缘不定。本疏解云。缘起经说。唯增上缘。一切定有因缘。有四位。谓二是实。一但增爱为取。无别种故。二有支中望五果种。望生。有亲生义。若说业以为有支。则无因缘。二是假说。无明时行种。识为业种。等无间缘四位。谓无明行爱取生老死。所缘缘有六位。于前四。加有望生受望爱。所余六支。总无所缘及等无间。

  二约厌有为分别者。于染因观内。名他因观。以前支望后。异故名他。前能起后。与他为因。故云他因。若辨行相显他义名能生。后显因义。论释死支以不见知。令相续者。此是无明。何故属死。释此是死时无明因死而起故。

  三约大悲分别中。四门内。此当第三异道求解脱。于颠倒因中。求解脱。倒因三种中。此文治彼自性因故。云不应如是求。何以故者。将欲广释故徴也。谓我佛法中。因前支起后支。断前因故后果不生。即得解脱。汝说冥性为因。纵知之何由可脱。故云不应。言因缘有支等者。总举经文。

  四约一切相智分别中九门之内。此当第三名方便观。因缘有支二种业能起因缘事者。略释显。谓前巧起。后名方便等。余文可知。

  第四不相舍离观中。亦四门同前。初约不相离者。谓前能起后。离前无别。后依前起。离前无后。不相离故。各无自性。无性缘起。如心现前。此为顺观逆成一真理平等观经文可知。

  二约厌有为分别。论名自因观。无相等自生因。观缘事故者。谓无明生行是自生因。问无明行异。云何名自。答以行赖无明。无自体故。缘力全摄。非是分故。前明不即故说他因。此显不离名为自因。有人引此子果之文。证无明支有种子现行者。非此文意。又远法师。以五义释此文。明子时是前无明。能生后无明令行不断。与行别时。果时是后无明。从前生助成行故。与行同时等。本疏云。今寻此文意。只发行无明为子时。所发之行为果时。以行是无明果故说无明有二时。问无明望行。无亲因义。云何说行即是无明果时。

  答无明是行增上缘故。名为子时。行是无明增上果故。名为果时。文中有四。初开义门。二自因下释不相离义。三若不离下释不即义。四自生下总类结。初中。先开。后是中下释。言子时令行不断者。以无明为行因故。二种义缘事示现者。以子时为缘。果时为事故。余文二义。类此可知。故云余因缘分等。二释不相离义中三句展转释成。初自因者不相离故。二云何不离以现见离前支无后支故。此显离子无果故。说果为子果。三云不离无明则成行者。此顺释不离子无明成果故名离三释。不即义中无明二种过失。后引中论颂释成。言不即因以是所生非能生故。不异因者。从于能生生所生故。以果不即因故。果不断因不常。以不异因故。果不常因不断。又以不即因果俱不断不异故。因果俱不常。又亦反此思之。又以不离是不即故。即不常为不断。四总类结可知。

  三约大悲分别者。谓邪见众生执颠倒因内自在天。为众生因。为可伤愍。今此文中。显无明行等故。对治彼执。故为因观。

  四约一切相智分别者。当第四因缘相观。有支无作故者。明此有支非直后依前故后无性。亦乃前能作后前亦无作故。诸缘起是种智境界。

  第五三道不断中四门同前。初约经为三道不断者。此中烦恼有二。谓能发能润。虽诸烦恼皆能发润。然发业位无明力增。润业受生爱取力胜。是故偏说。由元熏发。立一无明。数数溉灌故。分相显名。行业立生因。爱取已润近生当果。立名为有。此约唯业有说。在名有二。谓在因及果。识等五种唯是报因。生等二位但是报果。以就所引因位难。去差别相故。据当果位。别显立支。谓续生时因识相显。次根未满名色相增。次根满时六处明盛。依斯发触。因触起受。尔时乃名受果究竟。依此位立因。为五支。果位易了。差别相故。总立二支。以显三者然所生若在未来。为生厌故。说生老死。若至现在。为令了知分位相生。说识等五。具如成唯识第八卷显。又此惑业苦三。为流转之相。如净意菩萨所造十二因缘论颂云。烦恼初八九。业二及与十。余七说为苦。三现十二法。从三故生二。从二故生七。从七复生三。是故如轮转。一切世间法。唯因果无人。但从诸空法。遂生于空法。此依三道显二无我也。

  二约厌离有为分别者。论名摄过观。所谓三道摄苦因苦果深厌离故。

  三约大悲分别者。论名异道求解脱内对治苦行因。谓邪苦行但是烦恼业妄想因故。非乐因故。如经无明爱等。

  四约大智分别者。观名入谛观。三道是苦集谛故。是大智所知法也。瑜伽云。几支苦谛摄。及现识为苦。答二。谓生及老死。问几支苦谛摄。当成为苦。答五。谓识乃至受种子性。问几支集谛摄。答所余支。谓余五因二果。俱是苦谛。惑业五是集谛摄。又成唯识第八云。皆苦谛摄。取蕴性故。五集谛摄。业烦恼性故。此中苦通十二。以是取蕴性故。集唯摄五。

  第六分别三际中。亦四门同前。初约经。分别先后际者。此十二支。初二是能引。次五是所引。次三是能生。后二是所生。于中。分别三际。诸圣教中。略有三说。一依此经。开能所引分先后中际。合能所生。总为后际。以行远故开之。生近故合之。二依成唯识论。开能所生。合能所引。是故前十现在。后二未来。以十因二果。分二世故。三生引俱开。如智度论。初二过去。次八现在。后二未来。故成三世。如成唯识等十因二果定不同世。因中。前七与次三。或同或异。若二三七各定同世。如是十二。一重因果。足显轮转及离断常。又由此三际因果轮转。人法二我永无所有。问何故此经不言生老死耶。答略故不说。

  二约厌离有为者。论名护过观。谓外人与此缘道理。出三种过。一一切身一时生者。列过名。何以故者。外人自徴立过所以。无异者释立过相。以无我异同。何为不得五道之身一时并生。二中列释名徴立可知。无作者故者。释立过相。若无我作业。谁受来报。三中别徴可知。释中既无有我。谁持是业令夫至果。是故应知。前不受报据前望后说。此中失业据后望前说。此三种下总牒显护。谓过现因别名为异。以此答前三种难故名为答。亦通取下句未果异因云何得有一时生过。又差别因得差别报。云何乃言有不受报。差别之报由异因生。云何得有生业之过。下释文中。先释过去内无明缘行。是见过去者。牒举经文。下释中二句。初明过因能作现二果。由过因说现识等以为当来。此中但从过去因即足。何须彼说现为其当。欲以因果相属防三过故。即是见下释已总结过去是因义。二释现在中。言识乃至见现在者。牒经文。释中二句。初明现由过因。二复能下明过因得现果。现在是彼过去之未来故。云得未来果。三爱取下。释未来中。先牒文。言后有生者释。从爱取等起有生死。名有生也。问前释过现皆二世相对。今解未来。何故不然。

  答以彼过现经中自分为两世故。须相属。以成护过。经中自说爱取有三从果。为未来不假论主相属故不论也。言一往定结别前文。以上来所说是一分三世。名一往现数。如是称为定下释展转三世相。生无尽故。云复有彼世生转故也。此说何义下释相护过。有三义。一泛明业不得果。二举经明得。三双结得不。前中先总举。由三义故。令过去业不能得报。一或有未作者。就过去求爱所有等尔时未作故。于现在不得生老死果。本疏云。问观此文意。以说过去无明未作业行。何因乃云爱等未作。

  答若无明未作业。何因乃言过去业。三义故不得报。言式有已作未得报者。就现以求爱取有等。虽已作竟。以未熟故。现在不得生老死果。或于此生。若得圣果者。断爱取故。今已熟业。即便燋亡不得报。二是中无明下举经三义得报。谓过去既有无明缘行。故知已作不同爱等现在得识等五果。明知则是业已得果。由现在爱取。无圣道断。令未来生死相续不绝。三是故下双结中。已作是行支。未作是有支。已得果是识支。未得果是生支等。圣人已断凡夫未断下正结。护业既有如是差。何容有一切身一时生过。谓有作未作。何缘一时有得报未得。云何一时有断未断。如何一时。若示下重牒显示。非一切当受者。是前已断也。亦非不受者。是前未断。亦非一时者。显前作未作得未得。若自作下护。第二不受报过。谓自作自受。何不他受以他不作故。三离彼三事护第三失业过。谓由离于三种不得。是故诸业无不得果故。无失业过。下结可知。

  三约大悲分别者。菩萨见诸外道行异道求解脱中计无因等。起大悲心。观此缘生。救彼邪见执。论言先中际因者。过去二支是先际与现在识等中际为因。言及中后际因者。中际爱取有与未来后际为因。言中际前后二际故者。于中际内。识等五果分属前果。爱等三因分属后际。既有此因。云何言无。是故结云。若无如是同事。则种种众生果事亦无也。

  四约大智分别者。名力无力信入依观。过去二支望现有力。望后无力。爱等三支望后有力。望前无力。又释过二有力。现五无力。现三有力。后二无力。以皆能生为有力。所生为无力。菩萨举此化人令离。入正故。云信入依。菩萨智照故云观也。言先中后化缘者。重释成。先中后是力无力。化缘是信入。谓照三际。以化众生。为种智故。

  第七三者聚集中亦四门。初约经。明此有支皆是苦聚。将释三苦因。辨受俱分别。瑜伽云。几果受俱行。谓除二所余。即除受及老死。余十有乐受。以受不与受俱故。老死位中。多无乐故。几苦受俱行。谓即彼及所除中一。即唯除受支。余十一是苦受。几是舍受俱行。如乐受说。以老死位多无容舍故。几不与受俱行。谓所除中一。即受支。以受不与受俱故。成唯识中。亦同此说。次三苦分别有二门。一理实遍通门。如瑜伽中。坏苦摄十支全及受支中一分。谓乐受除受支中苦及老死支苦苦摄。十一支全及受中一分。谓苦受行苦摄苦。摄苦皆是行苦。或有十苦。非二支所摄。谓不苦不乐受。是故行苦通摄十二。成唯识第八同此。二随相增显门。如此经说。谓初五支迁流相显。故称行苦。触受二种触对生苦。故云苦苦。余为坏苦者。但坏乐名坏苦。老死支既无乐可坏。何故名坏者。释曰。坏有二种。一乐坏为苦。望所坏说。二以坏即是苦。故名坏苦。此老死支。能坏生故。属坏苦也。余文可知。

  二约厌离有为。论主。世谛观。亦种种中。此当第五。名不厌厌观。谓凡夫不厌。菩萨厌故。云不厌厌。此约粗苦。又二乘不厌。菩萨能厌。此约细苦故。云种种微苦。以分别此等皆苦故。及厌种种粗苦者。二乘所厌。菩萨亦厌。又亦得前细是行苦此粗是彼余二苦故。

  三约大悲随顺分别者。愍诸外道。不达真理。求异解脱。真脱有四。举正显邪。一离一切苦相者。涅槃乐德也。二无为相者。是是常德。三离流相者。是净德。四出世相者。是德。涅槃云。于世间法自在远离名为我。言彼诸行苦下辨邪异正。于下四段经文。各配一义。今此当初。言苦事随逐乃至无色有转者。举此三苦。显彼外道求非想等为涅槃者。菩萨观之。皆是十二缘生三苦之法。何有涅槃乐德之义。故顺起悲。

  四约一切相智分别者。此当第七。增上慢非增上慢信入观者。声闻人不觉细者。自谓无苦。名增上慢。然觉粗苦。名非增上慢。举此彼二乘信入大乘缘生微细苦事。菩萨照此故名为观。不如实知下释成慢相。此之一门。前约大悲。以化外道。今就大智。以摄二乘。以文言多意。论重善取故也。

  第八因缘生行者。亦四门。初约经文。理实无明望行。无因缘义。而言因缘生行者。有二义。一自种为因。无明为缘。合说故。云因缘。然隐彼亲种。显此胜缘。故云无明因缘。二但彼增上缘。望自增上果。还是亲因。故说无明为引因缘。余亦如是。欲明果不自起要从因。因缘形夺复各无性。是故言因缘生乃显无生。此从顺观逆观一泯非生不生可知。

  二约厌离有为中世谛观六门内。此当第六。名深观。此深观中。摄后三门。合成四句。一不自生。二不他生。三不共生。四不无因生。释此四句。诸论不同。略有三说。一约破外道。谓诸法非自性生故。云不自生。二不从梵天自在天等生故。云不他。三亦非劫初极微和合生。故云不共。四不无因生。离因缘外。无别果法故。云不无因生。二约因缘形夺。杂集云。自种有故不从。待众缘故非自作。无作用故不共生。有功能非无因。凡诸缘起但亡双苦已为甚深。况总亡四句。是故缘起最极甚深。三约缘起无碍门。但因缘生果。因缘相望。各有二义。一全有力。二全无力。谓因望于果。有全不生。缘必全生故。因不生缘生故。二缘望果。亦全不生因必全生故。云缘不生。自因生故。三二力不俱故不共生。四二无力亦不俱故。不无因生。言无明因缘生诸行者。论经云。无明缘行生也。此彰因起果。明非他作。言因缘能生行者。明果由因。显非自作。又以无明是行自因故非他作。亦先无行体。在无明中。后还生行故。非自作。余亦如是。准思之。此门中。论主开为不自不他二句也。

  三约大悲分别者。明诸外道求异解脱中。显彼所求非想天等以为涅槃。观之但是有支缘生法。非是无为涅槃常德。是故菩萨随起大悲也。

  四约一切相智分别者。于九门内。以第八第九二门。合为一无始观。远法师云。是真谛观。见法缘集无本性故。名为无始。本疏云。因缘起法。约无元本。依之始起。故云无始。维摩中。依无住本。立一切法。同此也。中际生故后际生者。举法释成。谓此缘生即是不生。故名无始。是谓大智所知之法。

  第九生灭系缚者。亦四门。初约经无明缘行是生灭系缚者。谓此十递互相望。顺则相生。逆则相灭。然生与灭。不离有无之缚。若观相生无生。则灭亦无灭。方离于缚。经意在此。文中先明顺观。后无灭下明逆观。可知。

  二约厌离有为深观四门中。此是第三不共作。言非二作者。或因为自。以缘为他。或果为自。以因缘为他。此二自他。俱不作故。若自他俱不作。何得为缘生。为释此疑故。云但随顺生。谓随俗说生。理实无生。言无知者。正由因缘互相待故。各无自能可以相共也。岂无成辨果耶。正成辨时即无成辨。故云作时。

  三顺大悲分别者。谓诸外道求异解脱。以非想等。为涅槃。菩萨观之。但是有支。非离染缚。失于涅槃真净三德。故生大悲。故云如是复染生缚也。

  四约一切相智分别门无始观中。名随顺缚故。谓生灭唯缚。随顺无本故。

  第十无所有尽观中。亦四门。初约经。明此有支虚相既尽随顺无所有缘。至第一义。此显不坏俗而恒真故。云无明因缘诸法行生。是随顺无所有。问无明生行是顺有。何故言顺无所有耶。

  答乘诸行次第至此。显无明正生行时即顺无生入理故。问顺观既尔。逆复云何。

  答生既性尽。则所有无所有俱离故。云随顺无所有。尽观思之。

  二约厌离有为中名第四。非无因作随顺有故。何故经中顺无。论名顺有。释经意。以缘归理说。论意以性从相说。各显义别。不相违也。又论中顺有意。显无生。是故与经意亦不别。下别破无因中。一纵破。谓应常生。二夺破。谓恒不生故。三此非法下呵诘破。谓说无因最大邪见。若尔下结非无因。是名下释讫。总结言相谛者。相是前成答相也。谛是前二谛差别。

  三约顺大悲分别者。谓诸外道求异解脱。以为涅槃我德。菩萨愍此顺起大悲。

  四约一切相智分别者。此是第九。名种种观。谓三有总别各多类状。云种种也。随顺下释显其相。此是三有世俗之境。大智照此故。以为门。上来别释十门竟。二如是逆顺下总结十章。既云逆顺十种。明知前十门中。皆有逆顺。前文中有无逆观者。是略故也。一有别行别。二摄归一心。三力用相生。四前后相属。五三道轮还。六三际因果。七三苦过失。八从因无性。九似有若无。十泯同平等。配结前十文皆可见。释不住道行竟。

  第三大段。彼果胜中二。先明彼果胜。后佛子菩萨住此现前地已下。明位果。前中论分为五。一得治行及离障。是前胜慢对治果。二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大悲转增下。得修行胜。是前不住道行果。三佛子菩萨住此现前地得入下。得三昧胜。望前治胜以说果。谓前修三脱。以说对治。彼治转增故。四佛子菩萨住此现前地复更下。得不坏心胜。望前离障以说果。由灭障故。三昧之心不可破坏。五佛子菩萨以此心顺佛菩提下。明得自在力胜。谓望前修行心说果法依。前修行上进无碍名自在力。释此五果。即为五段。

  就初文中二。无明治胜。后菩萨如是下。显离障。前中三解脱门义。五门分别。一辨体。二释名。三治障。四摄行五差别初体者。以前坏中定教为性。二释名中二。先得名。后释名。前中初通后别。前通者通名解脱。即出离涅槃。门者方便之义。谓此定门。是涅槃前方便故。解脱之门。依主立称。若总言三解脱门。带数释也。后别者。若依萨婆多宗。约四谛苦下空无我行。名空门。灭下四行名无相门。所余十行。名为无愿。依大乘中。遍计所执生法无我名为空。缘此三摩地。名空解脱门。相谓十相。即色声香味触男女生老死等。涅槃无此法相故。名无相。缘此三摩地。名无相解脱门。愿谓求愿。观三界苦。无所愿求。故名无愿。缘此三摩地。名无愿解脱门。具如佛地论说。又智度第六云。知一切地实相毕竟空名空三昧。知是空已。不观诸法若空不空若有若无等。名无作三昧。知一切无有相故。于一切法。不受不着。名无相三昧。复次十八空名空三昧。于种种有中。心不求。名无作三昧。于一切法相。知破坏。不忆念。名无相三昧。此中释名。初从解脱行及坏为名。后二皆据无他受称。余门分别。如别行章。门中二。先总显前十门有支皆有此三空观门。后知无我下正显。显中先明空门。论分有三。初三句明生体空。言知无我者。主寄无故。无人者。人以现住为义。观现住者。不可得故。无寿命者。寿以摄后为义。观从此寿命与后寿命相摄者不可得。二次一句自性空者。此显法体空。三后两句无作者受者者。此显前生法上用空即得。结名可知。二云灭此事下明无相门亦三义。一灭障者。观彼有支自性灭故云灭此事。问此与前无我何别。

  答前就诸法以明无我。此中欲遣能取相心故。不同也。二得对治者。论经云。常解脱现前。经云在毕竟解脱也。三相念相不行者。见因缘处。无少法相可生故。云余不相续。远曰。此三中初灭障者。取性心亡。二得理为治。三取相心灭。不见少法生故。离分别取相之心。前灭取性。不同凡夫。今离取相。不同二乘。三知此下明无愿门亦三。一前二则是无愿所依故。云依止。二受不乐有者。显无愿故。云体性。三唯大悲等缘出二乘故。云胜。二明离障初中。初离彼我等。是空门所离也。二离有相者。是无相所离也。三离无相者。是无愿所离故。云离有无相。以不取无相故。说无愿。心无相故。无所愿求。论云。如是次第。于前五地下。举劣显胜。初举五地。显此空门离我之胜。此文是倒。若正应云。以十平等深净心故远离。即远离四地身净我慢。令以深空灭彼二我故。此胜也。二举四地离障。此文中离作者受者胜。三此六地等举此地初十平等处破有无等。显今地满无相无愿。破遣有无。一切蕴尽故。云胜故。

  第二明修行胜中二。初正修行。后即得下明修行胜。前中二。初明勇猛修行。后菩萨如是观下明丈夫者修行。言勇猛修行者。初修更绝故。丈夫者修行者。果决修成故。前中二。初修行心。谓以三空。观彼有支。愍诸众生处而不觉故。云悲心转增。由悲增进是利他心。未满菩提等是自利心。下明修行胜中二。先修智不著有为。后他众生下。修悲不住无为。前中亦二。先知。后厌。就知中。烦恼业生合散具阙有增有减。二既知此法有是过患。即生厌离。不应令合故。云我知有为等故。论云知有为法多过。远离生业烦恼等。下修悲化生可知。后文者志修行中。先智。后悲。智中。论名厌对观者。有为名对。见多过观者重释成也。灭对者。明有为性灭故。云无性等。后明修行胜中二。先胜相现前。论云。智及大悲胜随顺者。牒前二行中。各有悲智。能上顺也。依不住道。无碍般若现前者。明依前悲智不住之道。令佛地无碍智光现前。知有为与涅槃平等。解智悲不住。所以不共住者。解不住义。谓智不共有为法住故。云而亦不住等。又悲不共无为法住故。云亦不住其中等。彼助道行不满故者。释不住所为。为满智助道不住有为。功德助道不住无为故。云欲具足等。

  第三明三昧胜中二。先明空定。后显余二。前中先举十空上首。后结多门。此中一万。论经名百千万也。前十空中。论摄为四。一观是观解。二不放逸者。依解起行。离过为名。三得增上者。因修成德。得上功德。四因事者。依德起用。三昧是大用本故。故名因事。初中除第四三昧。余五名观。一生空观。二法空观。三合取二空名第一义。四依本识观。二种如来藏中。是空如来藏故。云大空。五观七转识。不离如来藏。和合而起。皆无自性故。云合空。楞伽云。七识亦如是。以俱和合生。又云不坏相有八。无相亦无相。是也。二不放逸者。分别对修。是自分也。修行无厌足。胜进也。二修满足故云究竟。三得增上功德者。胜德依空。生起现前故。云生空。四因事去余三三昧。一依此空定。令智障净。因是事故。名如实离妄。二依空起悲。不舍众生。是故论经名不舍空。三依空三昧。愿在三有。远离染着。名离分别。然随顺有离不分别。余文可知。

  等四得不坏心胜中。十句分二。初一总。深心者。深微难动。论经不坏心者。谓坚固不退。余九为别。一于理信观。二行堪受调。三于深秘密法。心不惊怖。四自分不失。五胜进无歇。六不嫉他德。不破己戒。二行普净故。云广心。七慈普益生。八求上地智。九巧化众生。

  第五自在力缘中三。初标举信行满更起进之心。次满足下正显。后佛子菩萨以此下总结。标中。云后更等者。修无厌倦故。正显中。十心分二。初一总。余九别。总中开出故。一下伏力。二解力。三舍小力。四信深力。五摧魔力。六治惑力。七遍治力八巧他力九治障力。并如论显。三结可知。

  自下第二明位果中。三果同前。初调柔中三。调柔行内。听受正法。如说行者。论经得三昧慧光。释以得义持能如说行。因事彼者。因彼义持事。是故说此依胜三昧。得奢摩他。是如实三昧。毗婆舍那。是前智慧光明胜行。行已忆持者。能持彼行故。所练净中。云是人乃至明净者。解脱彼障。释所练净。证彼义故。释知佛法藏。释喻中出世间智增上者。显证智体净光明胜者。亦现用胜。以显体。以教智光胜。显证智。亦增上乃至以方便智等。释合喻文。无碍般若是佛智光明也。方便是前不住道智。二释教智净中。前地取月轮喻故小。此地取月光喻。宽大故胜前。随顺四流是魔所引故。云魔道。此名恶魔。是彼魔道。三是名下结说相摄报愿智。准前可知。

  自下第三大段。重颂分中三十四颂分五。初二颂颂前十平等法胜慢对治。二次有十一颂。颂不住道行胜。于中。初有一颂。颂初住地心总观缘起。二有二颂。颂初因缘分次第观。三有一颂。颂一心所摄。四有一颂。颂自业差别。五有半颂。颂不相舍离。六有半颂。颂三道不断。七有一颂。颂三苦差别。八有一颂。颂三际差别。九有半颂。颂生灭转观。十有半颂。却颂第八缘起观。十一有一颂。颂随顺无所有尽观。十二有一颂。颂结十门名。三次四颂。颂彼果胜。于中。初二颂。颂前对治胜。次一颂。颂修行胜。次半颂。颂不坏心胜。次半颂。颂自在力胜。四次四颂位果。于中初二颂。颂调柔果。后二颂。颂摄报果。略不颂愿起果。五后一颂。叹胜结说。第六地竟。

  第七远行地中。释有二种。一料简。二释文。

  前中。略以二门分别。一释名。二来意。

  初释名者。略有三种。一约功用尽故为名。摄大乘云。至功用行最后边故。世亲释云。谓此地中。于功用行。得至究竟。虽一切不动摇。而于无相犹名有行。二约二义。解深密云。能远证入无缺无间无相作意与清净地无相邻接。故名远行。本疏云。无缺无间远于前六。邻接净地近后第八。三约三义。成唯识云。至无相住功用后边。出过世间二我道故。故名远行地。同十地论释。金光明云。无摄无间无相思惟解脱三昧远修行故。是地清净。无障无碍。名远行地。庄严论云。菩萨七地中近一乘道。名为远行。问谁远去。答功用方便究竟。此远能去。由此远去故。名远行地。十住论云去三界远。近法王位故身地。仁王经名远达地。于远已达故。

  二来意者。今三义。一前寄二乘。今显菩萨。渐次第故。二于无相观前地未纯。今此观进入无相故。三前地功用未满。今此满故。更有诸门分别。如别行章说。

  后释文中三分。一赞请分。二尔时金刚藏下正说分。三重颂分。

  就初赞请中。十二颂分四。初三颂明供赞。于中。前二天众供宝赞说法主。后一天王香光供佛。二有一颂。天众自庆赞得闻地法。三有六颂。明佛力令天女乐中赞佛。初一述赞所依。后五正显赞词。词中。初一颂明无住行三业。次一明无取行三业。次一兴供三业。梵本中云。由得智慧自在故。刹佛我想皆除灭也。次一二刹三业。后一离过三业。四有二颂。明请法。于中。前一结前供赞生后有欲。后一赞众请说心得愿说有想有欲。

  第二正说分中二。先明地行。论分为五。一乐无作行对治分。二佛子菩萨摩诃萨住此第七地已入无量下。彼障对治分。三佛子此菩萨以深智下。发行分。四尔时解脱月问下。前上地胜差别分。五何以故菩萨从初地下。彼果差别分。初云乐等者。前六地中爱着三空名乐无作。此地随有不著于空。故名对治。此是地皆修舍法也。二彼障等者。前加行中。虽治前地乐空之心。以其有量有功用故。即复是障。是故初住地时修无量无功用行。以为对治故。以为名。三发行者。垢障既除。上观俱运故。四前上等者。此地功用过前六地。胜后三地故。五彼果者。地满足故。前发行究竟故名彼果。自下广释。

  就前初分内有三。初结前举后劝修趣入。二何等下正显行相。三菩萨以如是下结行功能。

  初中二。先总举前地乐无作障。后当修下能治方便者。不舍众生。法无我智对治。摄取增上行。此治无作行中生乐心也。修十种等者。此行修空不滞空。行有不著有。由此能治一向住无作行故。名方便慧。能成此地智故。云殊胜道因也。又此行。于前世出法中最胜。彼皆劣此故云此胜。即初二三地寄配世间。四五六地寄配出世故。

  二正显中。先徴。后释。释中十行。一一皆是权实发行法无我慧。论中明四种功德。摄十行。为四门。谓初三各别一德。后七合为一德。此中。初句云虽善修空等者。论经大同。但无量与助道稍异尔。此初功德。谓财及身胜因事。随所须随意取得财及身胜因功德集故。言财及身胜因事者。举方便智。谓菩萨无尽财果。无碍身根。由不滞寂福行所成。故说方便。为彼胜因。随所须是财。随意取是身。谓随意受生故。二云虽得诸佛等者。论经云入诸法无我无寿命无众生而不舍。起四无量故。准论。后释与此经异。谓此文意。显证得己身之佛平等三慧。然不碍乐常供佛。论经乃是明护恶行因事。得胜无量修。于众生中。不起妄行。言护恶行因事者。举方便智。谓慈不恼众生。名为护恶。方便与此为因。故名也。以即空而起悲。名不妄行。此是有第二功德也。三入观空等者。此中。先空智。后集福德。论经先起福德。后观无所取。文虽稍异。大意同也。此是第三功德。谓护善根因事。得彼胜因增上故。功德法增上行。以波罗蜜行。谓以方便智。摄护善根。令得生长。故以为因。下明发起胜行。言得彼胜因增上者。牒前起后。言功德增上等者。正显胜相故。云广集等。论主判意。前三句自利行。后七句利他行故。同名摄众生因事。俱以方便智。为摄生因。七中。初一此云虽远离等者。随物受生。次二他令离障下四摄令住善。初中愿力受生作彼上首故。云庄严三界。论经云。庄严三界行故。何故唯作首。以将众生随逐受化故。二毕竟下令离烦恼障。说对治故去。断惑之智。必不见有惑可断也。故毕竟寂灭诸烦恼焰也。正此不见惑。正是断之行相故。断不断不相碍故。言虽也。三虽知诸法如幻等者。令离智障故。四虽知一切国土等。明为物严土集起法会。维摩云。虽知诸佛国及以众生空。而常修净土。教化诸众生。同此说也。五知诸佛法身等者。为物现正报三业。先辨自业。法离相何故现色者。为与众生化生福五缘故。一见。二闻。三亲近。四供养。五受法修行故。六知诸佛等者。语业为生转法轮故。七随诸佛等者。意业了差别多时不离一念。然不碍随机种种别说。

  三总结胜能。可知。上来释殊胜。下释方便智。论云。此十发起胜行共对者。明共方便智对。谓于空不著名方便智。即空之有名殊胜行。今明释方便智摄取对治者。明不碍空而起有行故。此有行方能对治乐空之心。是为方便智所摄故言摄取。下略举经。初二句以对显。余皆等之也。

  第二明彼障对治分中。二种相。一修行无量种。二此无作是念下明修行无功用行。

  前中修行无量种者。前乐对治有量为障故。修无量为能治。后修无功用行者。前乐对治作意修习功用为障故。修无功用为能治。先明修无量中二十句。摄为十对。一一对中。皆先明所应境。后明能随行。准论。十对修行。以六句摄。皆云入者。随也。谓能随化者业。随所所化之故。皆云入也。初一对。云众生界诸佛教化等者。是随所作。利益何等众生。谓于无量众生界中。以无量业教化故。此亦总句也。二次一对。云世界网诸佛净土等者。是众生经何处。谓于无量世界中。令依净土行故。三次二对。是以何等智慧。谓一云种种差别法诸佛现觉智。二云劫数诸佛觉了三世智等。谓以无量种种法界智慧觉故。无量劫数通达三世。亦入智慧觉故。四次二对是以何等心。谓一云众生差别信解诸佛乐现种种名色身。二云众生欲乐诸根等诸佛语言等。谓有众生。信种种天。身以随同行。随彼信说故。知过去心习。耎中利根。如应说法故。五次一对。是以何等行。谓云众生种种心行。诸佛了知广大智德随众生心。说对治故。此一或属前三品心内利也。六次三对。是置何等乘。谓一声闻乘中信解。诸佛智通令信解故。二辟支佛中信解。诸佛说甚深智慧门令入故。三诸菩萨方便行。诸佛说大乘集成事。令菩萨入故。谓于三乘中。各随应运置故。

  后无功用行中二。先明观解方便。后佛子此菩萨下正显修行。前中亦二。先举修行无量中诸佛无量境界可知。后我迷应下起趣求心。于中。云无分别者。论经云自然。不以分别等。论释云自然者。自性缘无分别故。谓八地已上无功用心。名自然等。以纯任性。能起善行故。名自性。依彼能起佛境势力。是故修习。以分别心。不能亡缘等。照法界不成。要以无分别。不取相故。即无功用也。后正修行中。修习方便慧者。是前十种方便智。何故前以为障。今复为治。谓治障有二种。一染为障净为治。二行生为障。行熟为治。今约后说。以前是创修。励力而起功用。故是障。今此段修纯熟故。是治。此是修学无功用故。不同八地也。安住不动者。行坚不退。不同八地功用不动也。

  第三发行分中四。一二行发无间。二常不舍下是信胜。三此菩萨于念念下。能作大义。四佛子此十波罗下明菩提分差别。论主判此大义结文。入菩提分中。似错。所以者何。若此十度菩提分摄。大义亦应名菩提分。俱十度故。虽然且依论主。此四段中。初一自分。后三胜进。初谓内证行熟止观俱现名二行发。外修常续名无间。

  前中三。初一念等明二行发现无碍故。论云一念中奢摩他毗婆舍那二行现前故。二行位等明二行无间常起。论云一切行中彼修行时无间不断不息行故。不断者不全停绝故。不息者不暂休废故。三乃至睡梦等。明离恶住善。

  二信胜者。始起信心。于上决定名胜。论云。彼无量智中殊异义庄严相现前专念故。谓于随佛所现应机境。专注故。云常不舍于如是想念。

  三能作大义者。依信起行。行有义利。义利胜名大修称作故。于中二。先总标。后何以故下别释。别释中先释能具之智。后所有下释所具十度。前中二。先徴。意云十度行广。何故念念中。能得具足。后释中。以大悲为首者。救众生也。修行等者。求菩提也。后别释所求十度中。一念念舍己善根与生名檀度。即此念中能息烦恼。名戒。悲物不损名忍。进求无厌。不起异念。忍法无生。巧起此行。大愿转增。异论不坏。妙达所宜。是故一念起一施时。即具十度。余念相续皆尔。虽前诸地皆欲修此。要到此地。最胜成就。论释后四度。释方便中。云起无量智事者。释方便体相。以是下释方便功能。谓以方便。能起施等无量行时。能以愿力具足摄故。二起上上智者。释愿体相。以是下释愿功能。谓以愿功能。能起上上智。以此智。能起彼施等。令上上行生。皆摄取殊胜故。三魔等不坏。显力体相。以是能离施等障者。是力功能。四如实前法者。显智体相。以是下明智功能。谓由智力。显施等差别。以化众生故也。

  四菩提分差别中四。一依大乘行。谓十度自利故。二依他众生者。谓四摄摄生故。上二明摄善行。下二明离过行。三依烦恼障净。谓住菩提分法。以般若观。修三解脱门。照于障理。净烦恼障。净障苦果。此净烦恼障因缘。都名四家。亦名四持。四别名者。谓般若二谛舍烦恼苦清净家者。各住分位义故。亦名持。住持自分不相离故。四依智障清净。谓依一切菩提分法。于念中。具足修故。

  第四明前上地胜差别分中二。初明六地。后明胜三地。

  就前中二。先问。后答。答中先总。后别。总中先标。次何以故下释。谓既诸地齐具菩提分法。何故此地独名为胜。下释中以此地中功用行满故。云功行具足能入第八无功用道。论经云得入智慧神通行。旧经入智慧神通道。今此经云得入智慧自在行。行与道俱是因义。自在与神通名用有殊皆无违也。智慧是八地证智因行等名即是此地也。下别释胜相中。论主先总问起云。何此地中方便行满足者。方便行是功用行。彼余下更起殊胜行。举此第七。是故下结胜劣。初地愿力缘遍满真如。名为大法。二地戒除以恶。三地求于佛慧。以益生。名转增得。四地智光名得法明。四地入出世道。五地还能随世。六地入深缘起。上六各是一行中具一切。今此地中一切中具一切故。过别也。论中下地上等。是结前也。云何下生起后。彼修行下略显智方便。是前方便慧。菩提分是前所起菩提分行。于此地中。功用行满。总结满也。

  二何以故下正显胜。后地前中二。先明此胜过。后解脱月下因辨诸地染净之义。前中先徴。意云既言此地菩提分胜。故得名胜此胜前。后有何业用下释中。先法。次喻。后合。初中慧所行道是发行之道。以此力下正显胜相。谓以此势力。令八地已上任运之行自然成。更无加行。二世界者。无功用位。如净世界有功用位。如染世界隔位难超故。以此喻。又前六地喻染界。后三地喻净刹。喻第七地。名染净位。以能超染。到此净处。既染由此越。净由此到。是故此地极为安胜。合中云行杂道者。是染净道故。论经名染净世界也。

  后因辨诸地染净义中。先问。后金刚藏言下答。答中二。先通明诸染净之相。后佛子此第七地无超下。别明此地染净相。前中有法喻合。法中先总标。次徴责。云前言是流。今复云净。此有何义。下释。以回向菩提。名离烦恼业。论中二句释一向菩提大心故名离染业。二随道行。如是深心故。名离烦恼。喻中二。先举轮王。喻于七地未名纯净。后举梵王。喻后三地乃名为净。合轮王中五句。一菩萨亦如是。以合轮王。二始从等合乘象。三知法等合知贫者。四不为等合而不为等。五然未名超烦恼行等。合然未名超过人等。合梵王喻。准释可知。后别明此地染净相中二。初明此地离障胜前故。云过多贫等。后住此地下明此形前望后。得名不定。以不能常在纯无漏观。是故出观求佛。以为烦恼故。

  第五彼果分。亦名发行果。于中二。先明彼果分。后佛子菩萨成就如是智慧下。明位果。

  前中理实此果通前诸分。以彼发行是正地体故。名彼果。于中。论分为四。一业清净。是前彼障对谓果。二佛子菩萨住此地入下。明得胜三昧。是发行果。三是菩萨得此三昧善治下。明过地。是前上地胜果。四解脱月菩萨言佛子菩萨从何地来下。明得胜行。是前乐无作作对治果。以彼方便。及起胜行。满足在此故。初中四。一戒净有二种。一就具明戒故。言以深净心等。二待行明戒。谓断恶修善故。云所有一切不善等。二世间所有下明世间智清净胜。三于三千下明自身胜。论云心行二平等无与等者者。谓深心及妙行为二也。四诸禅下明得胜力得禅等。现前胜者。略释。谓等取神通等。禅是四禅。定是灭定故。云寂灭等行。故云灭定。三摩钵底此云等至。谓作意专注唯在定。心。不同等持通于五识。谓定位身心安和平等名等。此由定力。令身心至此等位。又等义如前。由于加行。伏沉掉力。令身心至此等位故。名等至。神通依根本定起故。云等至神通也。

  二明得胜三昧中二。先别列十门。后总结多类。前中。先五起解分别。后五成行分别。前五中。一依未之义伏心令观。二依己之义。重更审思上二知理法。三依义持力。一句无量义进益心慧。四由文持力。依一义。说无量名故。能分别义也。上二知教法。五依通一切五明处智。此知事法故。云如实分别。后五中。初一烦恼障净显其行深。后四智障净显其行广。初中以真如观坚固不坏故。治惑障。后四谓智障中。一胜功德障者。谓不能发起智通胜德故。以为障。对治可知。二不能具起无碍法界自在业行故。以为障。依定起此故。以为治。三前深上佛法怯弱障者。谓如来所说深玄之法。情碍不入故。以为障。对治可知。四不住行障者。不能寂用无碍俱行故。以为障。对治中皆二种生死向无住涅槃故。结可知。

  三明过地中三。初行修善巧过。二佛子菩萨住此地善净无量下。明作业广大过。二佛子菩萨住此第七地得甚深下。明行修胜业过。初中四句。一巧智。二深悲。三过声闻等。对下彰出。四趣佛智对上彰入。谓能入八地已上法流水中。止观俱现。任运流注。入佛果海故。二作业广大中二。先正显过相。后解脱月下彰过分齐。前中亦二。先对下彰出过二业故。后得无生下对上明入。前中。论云无量三业无相行。论云入定远离相无量。声闻缘觉亦有净业远离相。然无量不能利益一切众生故。此释过二乘。后次此无量胜余下地者。此显过于六地等。后对下明入。云得无生忍等者。得八地无生忍光明相故。能照明也。后彰过分齐中。先问。后答。问中脱月将后同前难。刚藏简后异前答。答中法喻合。法中二。先彼超过是纵也。后然但下夺也。夺中先简非。后今第下显是。论云方便行尽念观住故者。方便慧及殊胜行满足名尽。于上境界。念观相应。名为位。合中。求大法者。求佛身所得法。二乘无心求。此故超也。三行修胜入过中。云甚深名远入故者。能上入故远离。名彼障灭者离前障故。无行者。彼余出世间地。不能行故。言身口等者。论云。声闻辟支佛虽离彼。相业不如是。得少为足。不求上行故。谓二乘虽亦离相业用。不如菩萨。以少为足。不求上故。虽行实际等是双行果过二乘地也。

  四明得胜行中二。先明三摩钵底胜行。谓在空不住故。后佛子此菩萨得如是下。明发起胜行。谓起殊胜行故。前中先问。后答。答中。从六地等。明得法分齐。生住此地等。辨胜过劣。于中有法喻合。法中。先总明得而不证。后此菩萨下别显。以不舍众生。即寂起用故。云成就不思心等。喻合知。具释灭定。如后十通品第十通中。

  后发起胜行中。十句分二。初一句明能发起缘。为后九行所依。亦名为总。后九行是所发起行。为其能依。亦名为别。谓由定慧力。而得善巧。于生死涅槃等真俗界。俱无住着故。皆言虽。虽者即是非一向义。亦名权实发行义。以此言之。十句共是一向一义也。然论中。摄此十句为八者。以后三句。合为一故。八种行共对治摄者。谓此八行皆共所治俱而不污。又障能治俱而常立。如示现生死而恒住涅槃等。以能所治俱故。名共对治。二门互收故。后云摄初中三昧智力是能发起。虽现下是所发起行。二既现世间。以何等身。谓上首之身。方摄生故。三既处世间。何得不染。谓以愿力取有故。四处世不染者。与世迥异。作不染耶。释云。不尔示有妻子。名家不断。在斯炽然。而不为烧。五不唯同凡而行摄化。亦得能转二乘上入佛智。故名入行。六示资生行。谓饮食资身睡眠长养皆顺生是魔境界。七示有衰退老病死三是魔所行。上二转魔行。八转行者。转诸凡夫烦恼之行。所转烦恼。不出三种。谓见爱无明故。有三句。初化转见。谓外道着见名为见贪化。离名转。转亦灭义。二化转无明。谓智不能达世及出世。名障碍化。三令离为转。三化转贪结。菩萨现受胜妙乐具。过天龙等。受而不着。为令觉之生尊重。以即便令彼舍贪五欲故。名摄取。转彼贪心。又此三亦是菩萨自行。常正欲明菩萨处邪恒正。居碍不碍。在贪不贪。俱名转也。

  自下第二明位果中三果科释同前。练行中云护持正法。论云。于三千界得为大师。故能护法。次二句释师义。方便行满者。功用行终自行胜故。守护上首利他行胜。故堪为师。所练净中。云利益众生法忍清净者。法忍转显也。此地释名应知者。谓利生是有中殊胜行。法忍是空中方便起。此二发行。名善修无相行。言善根胜者。修行功用尽至故名远行。言尽至者。是功用毕极故。喻中众宝严金者。亦显一切菩提分法方便行功用满足故。释教起净中。日光如前地说者。前地取日光胜月轮。今取日光。不取轮义。同前地月光故。指彼也。此地胜者。日胜月故。余文准释。

  第三大段。重颂分中。此一颂分七。初四颂颂十妙行乐无作行对治。于中。第二颂虽等如来者。梵本云。虽行平等勤供佛。次云虽观等者。梵本云。虽了法空福无厌。二次二颂颂彼障对治分中无量行。略不颂无功用行。三次三颂颂发行无间分。于中。第二颂内斯字。梵本是为字。即字是是字。四次五颂颂上地胜分。于中。初颂云攀缘者。梵本云缘念。五次三颂半颂发行果。于中。第二颂。云菩萨等者。准梵本。应云智者住。于第七地。超过声闻缘觉行昔愿利物。今智成辨。如王子力具足。次颂云成就等者。梵本云得甚深法又进行。六次二颂半颂住果。七末后一颂叹胜结说。第七地释竟。

  第八地中二。先义料简。后正释文。

  前中。略以二门分别。一释名。二来意。

  前中二。先得名。后释名。得名中三。一摄论云。由一切相有功用行不能动故。名不动地。无性释云。第七地中。行动相不动。今此地中行相俱不动。世亲同此。金光明云。无相正思惟修得自在。诸烦恼行不能令动。故名不动。成唯识云。无分别智任运相续相用烦恼不能动故。解深密云。由于无相。得无功用。于诸相中。不为现行烦恼所动故。名不动。十住论云。若天魔梵沙门婆罗门。无能动其愿。故名不动。后释者。摄论有二义。一无他受摄无彼功用故。二有财释。谓功用是所有。不为彼动故。余多同此。

  二来意者有三。一寄世出世。谓初三地直寄显世间。四五六地寄出世间。从彼此已去寄出出世间故。二行用差别。谓前地虽纯无相观。然有功用作意现前。此地任运不待加行故。三分段变易有差别故。若广分别。如别行章。

  后正释文中有三分。

  初赞请分中。有十二颂分二。初三颂天王天众庆法兴供。次九颂天女歌乐赞德供养。于中分四。初一颂经家标能所供赞。次一颂佛力令乐音说法。次六正显法词。于中。一小处有多佛。二小中有多刹。三小处有多众生。四于前第二颂多刹中有佛为能化。五于前多刹中有生为所化。六神力化。末后一颂经家述众闻乐音法已嘿住欲听后地。后一颂上首赞众请法。

  第二正说分中二。先明地行。论分为七。后佛子菩萨住此不动已下。明位果。前中七者。一总明作集地分。二入一切法本来无生下净忍分。三佛子菩萨成就此忍下得胜行分。四佛子界住此第八地以大下。明净佛国土三世间自在行分。五佛子菩萨成就如是身智已得命下明自在分。六此菩萨如是入已下明大胜分。七佛子此菩萨智地名下明释名分。就七分中。初二是趣地方便。谓前是远方便。总前七地。作起此地集成方便故。彼是近方便。前地所得无生忍光明至此。修熟令深净故。第三是初住地行。依前净忍发起胜修故。第四是正住地。初依前胜行。更起净修佛国土行。第五是正住地满。由净土行。成德无碍。第六是地满行。此地望前。通皆是胜。今复地满足。胜中之胜。故云大胜。第七约德显名。德通始终。释在地满。就初分中。总摄七以为二相。诸地通行名为同相。诸地异修名为别相。同中三句。妙行慧者。是证道。谓二无我上上证故。从初地来。证二无我。转胜至此。故云上上。二方便道净者。是不住道清净。谓悲智俱游。无偏住着。三善集助道法者。彼方便智行摄满足助菩提分法。谓行是前证方便。智是前不住。彼二所摄助道之法。下明别相有七。一初地十大愿能令心住。二地中行十善等行。是佛力护也。三地中厌得不退禅定等者。等取神通无量等。名自善根力也。得通达故。名得力也。四地中所说十种法起教化众生前者。论中名智障净胜也。念通达佛法者。释此同彼。谓彼十法智此名佛法。五地中十种深净心平等。名直深心。六地中前大悲为首。及大悲增上也。观因缘集。是大悲满足。亦是举成观法成就福智。释此同彼。七地二句。初是前空中方便智。有中殊胜行。言不舍众生者。释彼同此。谓大悲等。二以无量众生界故。入无量智道。是前十种无量也。何故前六各唯一句。此第七地有二句耶。释云。以是近方便。或可但求于理。语言多少。不烦问答。问何故于此。总集前地。

  答圣教中。其例有四种。一十住初总集十信。如本业经说。此约成位不成位分际故。二初地加行。总摄地前。如前回向品说。此据此证分际故。三第八地初总集前七地功行。如此义说。此就功用无功用分际故。四第十地初总集前九。如下说。此约因位成满。总摄前因分际故。又初约十千劫满。二约初祇满。三约二祇满。四约三祇满。故有此说。

  第二净忍分中。文有三。初十句正明无生忍。次四句明众生忍净。后一句结忍入位。论中。但释前二。摄为四种。一破相。二破性。三因泯。四果离。又前二破相入如。后二证实舍相。又约寄法。初一加行。次一在正体。后一在后得。其数差别。一种通始终。佛法论三性品云。如经中说。若人既得无生法忍。则不退堕。此云何成立者。由三性故。则得成立如来。为约分别性故说本来无生忍。约依他性。说自性无生忍。约真实性故说垢苦本性无生忍。就初事无生中。论摄为七。初四明不增。后三明不减。即是无增减法界。四中第一立七实。对治此实。以显无生。一入一切法本来无生者。对治计净分法中本有实。谓计自性住性。为有为事物故。二无起者。对治新新生实。谓斗习所成性为实故。三无相者。治计前二性所生行相故。四无成者。治计后际实。谓于佛果。计后际出缠故。无实缠可出故。无成佛也。五无坏者。治计先际实染分中烦恼故。对佛果后际说。佛凡夫时实有惑本净先坏故。论经云不失失坏。义不相违。六无尽者。治尽诸众生实向涅槃故。般若云。如是灭度无量众生。入无余涅槃界。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七无转者。治杂染实净分中。谓修法中。背染向净。来实无来。论经云不行行。与转义不相违。第二自性无生中。云无性为性者。是法无我。自体无性故。论经云。非有有性。文异义同。论云彼观事故等者。明理不无。谓前诸地诸观事故。亦是此地所忍法故。不得言无。下明理不二。谓非事外故名不二。同上文。有不二不尽。第三数差别无生中云。初中后际皆悉平等者。谓于三时中。染净法不增减故。第四作业差别无生中。云无分别如如智之所入处者。谓于真如中净无净分别佛智故。如是下总结十句释无生忍。次释四句无生忍净者。一离一切心意识分别想者。一切有二种。一离报心境想分别故。云现行远离等。二离方便心境想分别故。云摄受分别性相故。想者远离障法想。非无作法想者。简无滥也。彼治想。于下地中。有三种胜事。一无所取著者。谓无功用自然行故。云无所取着。谓于上佛果。不待起贪求。任运起行故。二遍一切法相者。显能治广故。云犹如虚空入一切法。三入真如不动自然行故者。显治深也。故云入一切法如虚空性。此入一切位四字。论通前后句。共用应知。

  第三明得胜行分中二。初明深行胜。谓对别彰出。二佛子此地菩萨下明发起胜。谓对后障入。

  前中二。先总明深行。谓此位行玄奥故。下别有七相。从为三。初三一分。明此地中境分殊绝。次二一分明此地中正行广大。后二一分。明此地中离障寂灭。喻中有三。从后向前。喻此三分七中。一难入深故。名深行菩萨。二同行深。诸净地菩萨同故。谓纯无漏位名为净地。与此位人同故。云难可知差别。如麦在麦聚中不测无差别故。论经名无能分别。三境界深。能取可取不现前故。云离一切相等。言护一切障想者。防护一切障法之想。为简持法想故。名离执着。四修行深。自利利他广大故。云无量无边。五不退深。谓彼二乘不能形夺坏其胜故。云一切声闻等。六离障深。谓离功用障故。云离法諠诤。七对治现前。谓能治之常现在前故。云寂灭现前。下释三喻。喻前所说灭尽。喻中示彼行寂灭故者。释显喻意。释喻中。云无彼依止故者。谓灭尽定中心王不行想等心数无所依故。亦不行也。此亦傍显菩萨灭定与此差别。以得无功用自然行者。释勤方便。三业行息灭故。论经报行成有二释。一约教道故。云得彼相违法。二约证道故。云善住阿赖耶真如法中者。谓本识有二分。凡时住妄染分。今此住真净分。若至佛地。唯住真如。不云梨耶真如。今此为有变易报在。是故双举释。第二梦窹喻中。示此行护彼过想。有正智想者。如从梦窹。虽无梦想。而有窹想。所喻如是。虽舍前地妄修过想。非无此地正智之想。言此行寂灭者。显此正智即用常寂故不同。别显此深行故。是中依下重分别。依清净世间涅槃。二心不行者。此释经中二行相。行悉不现前。谓梦中度河。此岸喻世间。彼岸喻涅槃。既觉窹已。此彼已名依清净故。云二行不现前。释第三生梵天喻中。云如生梵世。六结不行下地心。一向不行得报地故者。对此彰得说离胜。结明喻意。下重分中。顺行是世间心。不顺行是出世间心故。名二分也。心等者。举心。等取意之与识及忆想等。即是顺行。佛等者。举佛。等取菩提涅槃等。即是不顺行也。就不顺行分中。更开三门。经中但就大乘。论主对辨大小。一言差别者。非是大小不同。但是大小乘中生法两异。二言大小乘中众生生法差别。非生法异名差别。明此大小乘中生生行自异法法自别。三言无学学行差别者。就小乘中。辨人差别。非学无学不同。但学学不同。无学亦尔。上开门竟。佛等涅槃差别说者。举经对显。谓菩萨心是第一句等取中间二句。涅槃是第四句。应知何故世间行中而不开异。出世行中开此差别。以出世是大人所求。恐有染取。故委释令离。下释显中。先释顺行。后释不顺行。中言大小差别。是总举。下别中大小同。佛菩萨是人。涅槃是法。小乘中涅槃是法。罗汉是人。二释人法各差别。小乘罗汉者。如毗昙中。六种不同。谓退思护住胜进不动。成实有九。广说如彼。

  二明发起胜中二。先明本愿力住诸佛劝发。后若诸佛不与下明劝利益。

  前中二。初本愿住。后诸佛世尊下明劝发。

  前中本愿力故者。释住地所由。准论经云。本愿力住故。谓从前地来。同求此地无生忍门。名为本愿。得己心息。故名为住。然住义释有二门。一显义。二说意。前中明诸菩萨住与不住。泛释有四。一观入分别。谓初时不住。终则乐住。从前地来。求趣无生。以未得故。是以不住。今既得乐之故住。二起用分别。谓初时乐住。终则不住。今此地中。初得无生乐寂故住。后以佛劝发起胜行。所以不住。三就寂分别初终常住。谓佛菩萨随所证入。无暂时舍。四起用分别。谓诸佛菩萨。一切不住。常随世间。利益众生。今此文中。约后二说。二明说住意。亦有四义。一为渐悟菩萨有寂习故云。本愿力住。二为引定性二乘。明菩萨此地大寂灭处。犹有观起。况彼所得。岂无究竟。三为显此地甚深玄奥。难舍故住。四但有此深奥法流之处。必有诸佛。作七劝指。是故无有一人坠堕。

  后明劝发中三。一总劝。二作如是下别劝。三佛子诸佛世尊下结劝。

  初中法流门中者。在无生忍。不起功用。任运起行。趣于佛果。如大河水不待人力流趣大海。何不前地与智。以得法未深故。何不后地与。以依此劝发修不住故。何故唯与智。理实通与余行。以智是行主故。何故在此位与。以此忍门摄德本故。下文云。亦莫舍此忍门。依此力能成大行故。何故与如来智。以约果说故。

  后别劝中二。先叹所得第一是上法。后然善男下明所未得劝令修习。于中七劝摄为二。前六举多未作。转其住心。后一明其少作能成增其去心。凡劝如是。前六中摄为三对自利利他。初对中。一明自总未成。后一所成未出。第二对中。一化愿未满。后一身得未胜。第三对中。一明化业未广。后一明自得法未穷。

  初中句别有三。初举力等彰其未得。二为得正劝修习。论云不得修。释此句。三亦莫舍等。明起行所依。论云若不舍此等。明反释可知。依彼有力能作者。顺释。

  第二劝中云汝虽得此等。明自所得。然诸凡夫下明他未出。于中亦三。初就凡夫。总劝名依彼众生无利益事。二种种烦恼下显其过失。谓在家去种种烦恼觉观侵害恒现行故。三汝当愍念等结劝。

  第三劝中二。初总。后别。总云汝当忆念者。追忆明记本发誓愿故。别中显本誓愿。有二种。一普大等欲利益众生。是广心愿下化有情故。二皆令得等。令得不思议智。是大心愿。上求佛慧。论中伏愿化生。释上句。智行广释下句。能转者。依前二义劝持。名依名转。

  第四劝中三句。初此诸法法性等。举所得理法尔常事。不令将为奇生于乐着。二诸佛不以等。明上未得于佛。谓佛具大用。非唯寂灭。三一切二乘等者。明下同二乘。谓定性住寂舍离益生。此为抑挫之言。论云不共义者。释第二句。功行疲者。释第三句。有此二过。名为彼垢。依此劝转。名依名转。

  第五劝中二。初云汝观等者。举佛六种化业。后汝今宜应下结劝起修。论中牒举经文。彼佛法成就有力者。彼身等佛法修成之时。明此有能化众生力。言示现依利益众生者。辨定其行。谓其六法皆依利他而说。次此利益众生事下广释六种皆为化生。于中。摄伏者。谓善者以光摄之。恶者以轮伏之。谓三轮也。二如来作无量下释结劝起修之文。

  第六劝中亦三。初云汝今适得等明所得劝之令起。论中三种。谓入作转。入是所入法门。作是法门业用。转是业用不断。余准知。

  第七劝中明少所作在增其心。于中三。初举三种无量。次悉应下劝通达。论云少作去。望佛果不远。故云少在。随所见等。释三无量也。少观即成。释如实通达。以此增其者心故云转也。

  后佛子诸佛世尊下结劝。自下第二明劝利益中二。先对上本愿住彰不劝之损。论释即入涅槃者。又云与如是等无量无边起智门等者。此释经意。谓举此灭为显佛与智故。二以诸佛下对上佛劝彰劝之益。于中有法喻合。法中亦三。初明佛与智者。论释彼行中摄功德因缘者。明与智所依。谓彼发起行之无生法忍。摄功德同最胜故。佛与智也。同作教授说者。正解与智。诸佛共劝。名同教授。二于一念下明由劝故起行速疾。三何以故下问答辨释。谓向前二大阿僧祇所修。比此一念所起之行不及者何。下释中。先以一身等。明知不及。今此无量者辨过前。问前初地百身二地千身。何故言一。

  答实报唯一变化百等故非实也。于中十一句。初无量身者。一切菩萨信解。如自身故者。胜解力故。以身身合同一切菩萨身故。是故一切所修是自修也。此是同体智力。又释以胜解力。令自身无量如一切菩萨所量分齐等。此岂非是变化耶。释以此菩萨既不出观。即摄法界。而起身云。实德非化。此是文意。音声等类身。应知。言此十句。一依化众生者。十中初六利他。二依助道者。次二句自利行。三依障净者。明后二句德用净。应知十句有此三义。下别显之。随身住者。是无量身。谓随住法。当现彼身。如观世音住大悲身等。二随说者。是无量声。谓随所说法音声亦多。三随依起多随所知故。四随所取生者。多生形类异。此是种类俱生无行作意生身也。五随何国土者。多得国。六得教化众生多化众生。次释二句明德用净。一神通障净。二无量大会。明正觉障净。以于大会知根说法等故。言此一切处随顺无量身口意业等。此释结文。无间不断释不动义。二释喻中。中船行疾应知因缘胜者。显疾所因。以无生忍是行胜因。令行疾。三善集下释合文。善集等是前七地中所修行助发于此。故曰资粮。余文可知。

  第四净佛国土分中。有三自在行。一器世间自在行。二佛子此菩萨随诸下明众生世间自在行。三佛子此菩萨远虽下明智正觉世间自在行。初是化处。二是所化。三是能化。具后二净方净土。于此三种。知化无碍故名自在。

  就初中二。先总标举。后所谓下别显。

  前中云大方便善巧智者。是此地无功用智因也。所起等者。此地智也。观者智用也。等一切等者。即器等。是佛所行境故。

  后别显中。论分为五。第一所谓观世间成等。是随心所欲彼能现及不现。此有二义。一于此世界。随自己心。欲知即知。二随众生心。欲知即知。此是智自在也。彼能现及不现者。是通自在。此亦二义。一能现是成不现是坏。二能现是能坏不现反上。由此业下明随何欲彼能现。谓随何业成及坏。即知能现同前。业集故成。业尽故坏。智能彼知故。云业集尽智。三几时成等下明随时欲。彼即时现故。谓随世间几成坏。成住坏住即能随现及知。智能随知故。云皆如实知。论释名随世间成坏智。四又前地界下。明随广狭欲彼能现故者。于中二。先明外四大差相。后随何下通显内外。前中后二。先粗。后知微下明细。前中四相。初三名境界相后一名起相。前中一小相者。非定地故谓欲界所知境狭故。二大相者。定地故。谓上二界所知境广故。三无量相者。谓佛所知境。无限量故。上三俱约所缘分齐。同名境界。知彼之智。名境界智。后一差别相者。谓自相同相互望别故。自相者。谓四大色。是变碍为相故。同相者。诸有为法。同一无常故。空相故。同亦名共。知此相之智。名为相智。后明细中。细是小相。差别同前。余二相略而不说。并准前知。后通内外中三。初总标。二随何下别辨。三知众生身下逐难重释。初中云随何者。通相之言。不定方所故。于中二种尘聚者。尘集成事物故。差别者。不集别住故。二别辨中三。一显知差别尘聚尘。二显内大尘。三显前内外所依世界尘。三逐难重释者。谓前略标众生身言。今此广显故。于中二。先显大小身尘。后辨六趣尘数。此中大身小身者。论经名粗身细身。此是三界差别。论云。身粗细者。色粗。无色细。色中欲界粗。色界细故。云如是次第。准此文。大乘宗。无色界中。亦有微尘。此乃定自在生色。以知六道身微尘成者。以假想慧。分折所成显尘。无实性故。第五又知欲界下明随心几许欲。于中三。一知三界成坏。二知欲界下知大小等相。三佛子此菩萨后起下。知众生随之现化。初知成坏者。如俱舍世品中说。可知。后二。论释云。欲界等境界智相。智者亦开二门。举欲界等取上二界。于此三界知事分齐境界。智知法分齐。名相智。知三界小相等者。谓欲界人境界名小相。天境界名大相。色界初禅有觉有观。中间禅唯觉无观。名小相。二禅已上无觉无观名大相。言无色界佛法中等者。为简外道。彼将无想天报。为得涅槃故。云佛法中凡夫境小相。声闻菩萨大相。一切三界是佛所知境。宽广故。云无量相差别相。结准前复可知。三知众生随之现化中三。初众生。二随其所应下随知现化。三此菩萨下起化自在。论释。初中先牒文。善知身不同。总释所知众生。方便等者释现化巧同彼生也。异生同生差别应知者。是所现同类身也。诸佛国土下。彼处处去身体示现者。释起化自在身遍三千界等。法喻合可知。

  第二明众生自在行中三。一总明自。二所谓下别显自在。三佛子如是下总结自在。论云彼调伏自在者。是总释其相。以此菩萨调众生中得自在故。能作种种方便。言彼行化众生者。此释经中随众生信解于大会现皆往示现。名行化生。言身自同事。释别文同化同物身。谓菩萨自身随众生心。以自己身。同形事故。云身心自同事也。言身心等示现者。此释经中化物。应以菩萨随身随众生心称机而现。名为等分。如云等分烦恼称境起故。此中称所化。现于世。出形类。且略显一十九种。若尽菩萨化力分齐。其类无边故。下文云此菩萨能放光明。照百万佛刹微尘数世界。令诸众生灭烦恼火而得清凉故。

  第三明智正觉世间自在行中有二。初明第一义谛智。后佛子此菩萨下明世谛智。

  前中远离一切身想分别者。于身取相之分别。悉远离故。住于平等者。显得身平等。于自他身不见二故。谓己身为自。十身为他。照同一性。故不分别。何故说此。欲显法身相作所由故。此不同二乘第一义谛智。以二乘第一义谛智。不知无差别身即差别身差别身即无差别身胜义世俗不一异故。菩萨久修此观。观得成就。三昧通明总持不思解脱。能以诸身相作无碍。

  后明世谛智中三。一列所知十身。二此菩萨知下明法身相作。三此菩萨知众生业下广显十身义。初中。十身内初三是染分。次六是净分。后一是不二分。皆言分者。同一法界中分别为十故。论重分别中染分三身内。云彼二生因业烦恼者。是第三业报身。显前二身生起之时因烦恼业故名为报。言是染分者。结其三身也。次明净分中。云三乘净者。声闻乃至如来四身也。此三乘随何智者。举智身。随何法者。举法身。是彼能知及所知法彼显示者。结上六种是净分。虚空非前二相故。名不二分。二诸身相作中。以十身及此地菩萨自身。转次互作计十一身。有十一翻。合起一百十一身。今文家略示四翻。余可思准。四翻。谓一以十中初身为首。作自身。及作余九。二以国土为首。作自及余九。三以业报身为首。作身身。及作余九。四越第十虚空身。以自身为首。作众生身。及作余九。其相作义。广如悬谈第九门显义中说。论云以众生身作自身者。彼自在中所作摄取行故。种种示现者。谓起正觉中。作摄他行。法身相作名种种示现。皆随物心现也。三广显十身义中。初释众生身内五句。一业。二生。三烦恼。此三亦名杂染。四色。五无色界差别。二国土身有十相。论云千等者。千是小千。等是等中大二界。即初三相。谓小相。大相。无量。如次应知。净不净差别者。释染净相。广等释余。指同初地。然有异前。须此会释。谓云普入者。入是趣入。意彰入刹。由路普是都言欲显诸刹趣入。方网者。十方诸刹。如因陀罗网故。次四身假名差别者。论云自相差别假名分别无我人故。谓诸身各各当体名自相。而假名义齐名同相。若就人说假。佛身之处何不说耶。以佛胜德超余人故。七如来身自有十身。一菩提身。示成正觉故。二愿身者。愿生兜率故。三化身者。所有佛应化故。四力持者。自身舍利住持故。五相好庄严身者。所有实报身故。六威势身者。所有光明摄伏众生故。七意生身者。所有同不同世间出世间心得自在解脱故。谓随意现生示同世间故名同。理实出世故名不同。次释所由。云以于出世自在解脱故能现同。以于世间自在解脱。能示不同。八福德身者。所有不共能作广大利益因故。谓福超凡小。名不共。因此大福。广现无量身财等相。广摄众生。九法身者。所有如来无漏果故。谓诸佛断德名无漏界。即十佛中涅槃佛。又是如来内证法身。名无漏界。十智身者。谓佛所有无障碍智故。此智能作一切事。彼事差别。皆悉能知。谓能作一切。释无障碍义。彼事下结能知。八智身者。论经有八释。初二句三慧分别。一思量者。闻思慧。二善如实观相是修慧。三果行所摄者。因果分别所得名彼因名行。四世出世者。就位分别。道前名世。见道已上名出世。五三乘者。大小分别。六共不共者。粗细分别。粗则因修。细则唯大。七乘不乘者。种性分别。已习三乘种性名乘。未习非乘。八学无学者。约修分别。习求名学。果极无学。第九法身者。有五句。一平等相者。无量法门明等一法身故。谓佛无量法明同一法身。故云平等。此是理法。二不坏相者。如闻取故。此是教法中实教。称理而闻。故云如闻。三随时随俗假名差别相者。谓随所化根性。相应时。说差别故。随彼世俗言音所宜。差别说故。四众生非众生者。谓有根性堪可授法名众生。不堪授法。同于木石。名非众生。五知三宝者。名知第一相。谓三宝殊胜故。十虚空身有六句。一无量相者。广大无限故。二周遍相者。周匝遍满色法故。三无形相者。不可见故。四无相者。一切处同故。五无边相者。无初际后际故。六显现色身相者。能通容受相因色彼分别。谓因于色显空。成此处彼处等差别故。

  第五自在分中二。先牒前。亦是显得此自在所因。后得命下正明自在。于中十自在义。六门分别。一释名。二辨体。三对治。四行相。五显因。六问答。初中二。先总。后别。总名十自在者。谓于命等十种。随应转变之力。在自。不在于他。此即在之自故。是依主释。都云十自在。带数释也。后别中。一命者。谓随悲愿力住寿分位非随业转故。又能令寿随所欲乐尔许时住故。二心者。证智定故。又随所乐。于诸三昧。入出无碍故。三财者。资用无限故。又令净土庄严及变化财宝随应现故。四业者。造净因故。五生者。随益物处受报故。六愿者。随所希求必称遂故。七解者。于所缘境得决定故。又随自胜解转大地等为金银等故。八如意者。随心现通故。现神摄化有情皆遂故。九智者。随应成正觉故。又于法义训释言词无滞辨说圆满究竟故。十法者。随宜宣教无障㝵故。又以无量种名句文身。建立素怛缆等无上教法。随其所应故。上十种名。有其通别。若直云命以等。即为别名。自在之目。是其通称。十中唯如意一名。是有财释。谓如所意乐故。所余之名皆一字故。非六释摄。若依通称。皆依主释。谓命之自在。乃至法之自在故。依摄大乘两家释论。并云忍为胜解因。精进为愿因。即合解是第六愿是第七。今此第八地中。经本。乃愿在第六。解在第七。此回文者误也。又第九第十。唯此第八地。云第九是智。第十是法。离世间品及十地论等。皆云第九是法。第十是智。其因既同。是般若于义者无违也。又解是胜解。广略可知。十地论名信解者。亦胜解也。以胜解是信深忍故。又此第八自在名如意。余处皆神力。世亲释云。神力者五通所摄。准无违。余门分别。具如别章。

  第六明大胜分中二。初牒前。亦是显得大胜所因。后则为下正显。于中三。一智大。二此菩萨如是下明业大。三佛子菩萨住此下明彼所住功德大。初中四句。初句总。谓于生死涅槃俱不住故。寂用难测名不思议。后别中三。一修尽至不思议证理甚深。二所知不思议照境广大。三除障不思议破取相极。二业大中二。先牒前。后毕竟下十二句正显业大。于中。初三句。明三业净是业大。体下九句。约修辨业摄为四。一起能起起同时者。谓前三业是所起智慧。起彼是能起。彼业起竟。共慧相随。名曰同时。故名身业隋智行。二般若下智摄。不染作利众生行等者。明智悲一对。故云般若增上大悲首等。三善起愿下因摄。自行他行因等者。此能感所感为一对。谓自起大愿名自行。此自行与他佛行。能加为因。故名他行因等。故云善起愿善为佛护。四常劝下作业所持者。谓三业行成不坏名持。于中三句。初二利他成就。一说法益生。二普住下净土神通化。后一自行增。三明彼二所住功德大中。十三句。于中。前十句正释。后此菩萨下三句结成。前中。论摄为七。初四为一。是住德体故。名善住道功德。后六各一。是约修辨德。前中四句。初二自行。一净心离障。二深心摄善。不离道故名对治坚。后二利他慈悲不舍救也。后约修辨德中。一不忘德。是意业总持德。二成就语业说德。三定以自在。是身业德。依定发通故。四依愿力起行。五修行成就者。明行力集法。六与智者。行成证入佛境。名佛与智。此后六及前一合七也。后三句结定者。初智力者。牒前智大。无增爱不分别众生有恼无恼故。能现下牒前作业大。谓平等作业故。无过咎者。是前彼二所住功德大。以得前七种功德故。法行事中无过矢也。

  第七释名分中二。先显地释名约法明位。后佛子菩萨成就下辨智者释名约人彰得。

  前中十句。论摄为六。谓第三第八各为一。余八两两为一。故有六也。一初二句明染对治。一下地功用行小乘愿诸魔业故名不动。二谓烦恼习行故名不转。二次一句明能得难得甚深无生故名难得。三次二句明发行清净。一友净。谓如童子无染欲之过。纯无漏慧。世莫能测故。论经云。王子者。如王子生在王家。尊贵无有讥嫌卑门之过。菩萨亦尔。得在此地。一切所作无功用失。二行得者。住生地所欲事自在成就故。四次二句明世间出世间有作净胜。谓教道修起名有作。有作名成。福德名世间。慧名出世。出世之慧善决择智障净故。名究竟。五次有一句。明彼二无作净胜。谓证道真理非修行作。梵云无与变化相似故。二译致异由愿非滞寂故云变化。六以二句明菩萨地胜。谓位分过前故。一力持者。愿力任持故。论经名加地者。愿力所持。如他力加故。由先愿护持故。他不能动。由先善起导行。今得无功用也。此胜六地者。发起殊胜行故。此显过前也。他事念动故。彰前劣也。此即六地观空。以有为他。动其空观。今则不尔。故过前也。二先修善名无功用地者。明胜七地有功用。显前劣此。此地善起等。彰此胜彼。余文可知。

  后明智者释名中二。先总牒前所成能起前后。后入佛下正显。前中谓何故此菩萨得名不动。有二义故。一一向不动。谓行修上顺故。二一体不动。谓与诸菩萨行同体故。后正显中二。先广释二种不动。后于无量下总结。前中二。先明一向不动。后佛子菩萨如是入下显一体不动。前中十四句。先四句释明一向义。后十句明不动义。前中初云入佛境界者。论经名入佛性。由梵云。驮都。此云界。亦云性故。二处译异。然义无别。言此菩萨智契佛所证境界故。满足胜者。近同佛果故。随顺因者。标后三句随顺佛因也。二佛功德照者。名摄功德善清净义故。明观解摄德。三顺佛威仪者。名为正行故。依解起修。四佛境现前者。近佛境故。佛即是境。非佛之境。后十句释不动者。初一是总。常为等者。上果下加故。余九是别。论摄为五。谓前四各一。后五为一。前中。一释梵等者。是供养功德。明感天供养。二金刚等。守护功德。先来密护。从此现形护。三恒不等。依止功德。谓依定成德。四能现等。国土清净功德。谓前净土分中现身差别也。次五句五。一者是化众生功德。于中。一于一一等。是愿取诸有中生。此身业化益。二报德等。是报心便智。智力能知众生诸根欲烦恼等。此意业化也。三三昧自在者。是无量法力转法轮故。此语业化。依定证法。以此法力。能转法轮。故云语业。四能受无量记者。是受力。谓堪能领受多佛记故。此句。论经有。今此脱。(勘梵本)五随有等者。是护力。谓示现成佛说法度人。后明一体不动中十句。初一句总。余九别。别依总开出。总中云入大乘会者。谓此菩萨得预此无功用位菩萨大会众数。言入大乘众数者。是不破义。后别中九句。一获大神通者。是智不坏。以内证法实故。二数大等者。是说不坏。以依证起说故。三入无碍等者。解脱不坏。以无碍法界业用自在。四知世界等者。佛国土清净不坏。以于诸佛大自在无碍故。曰善知。五示现等者。入大乘不坏。意业入法能示现。六随意等者。神通不坏。是身业。七善能等者。能解释义不坏。是语业。八普伏等者。坐道场不坏。谓降魔怨。九深入等者。正觉不坏。心能现佛说法。后总云心修行得不退转无碍不断绝故。名不动地菩萨。

  第二明位果中。三果同前。就调柔法说中。云受世界差别等者。等取众生及智正觉二世故。以依此三能无量净土作用名为法明故。说所受为彼因相。喻中依人显胜。谓得清净地身心胜故。即纯净无漏也。善根光明更明净示现者。释教智净。摄报果中。云能与声闻辟支佛诸菩萨波罗蜜道者。梵本中无诸字道字余准可知。

  第三大段重颂分中。二十二颂分九。初一颂半颂前方便作业地分。二有一颂半颂净忍分。三有七颂颂胜行分。于中。初二颂颂胜行。后五颂颂发起。即七劝等。于中。初一颂第三句。梵本云语言我等佛法力智广。谓佛法广大。力广大。智广大。四有六颂颂净佛国土分。于中。初二颂颂器世间。次二颂颂众生世间。后二颂颂智正觉世间。五有半颂颂自在分。六有一颂颂大胜分。七有一颂颂释名分。八有二颂半颂位果分。九末后一颂结说分齐。释不动地竟。

  第九善慧地中二。先义料简。后正释文。

  前中二门。一释名。二来意。

  前中亦二。先得名。后释名。前中七释。一摄大乘云。由得最胜无量智故。名善慧地。世亲释云。由无㝵解智。说名为慧。此慧妙善。故名善慧。无性释云。谓得最胜四无碍解。无㝵解智。于诸智中最为殊胜。智即是慧。故名善慧。二庄严论云。于九地中。四无碍慧最为殊胜。于一刹那。三千世界所有人天异类异音异义异问。此菩萨。能以一音。普答众问。遍翻众疑。由此说言。名为善慧。三金光明云。说法自在无患累故。增长智慧自在无碍故。名善慧。四解深蜜云。于一切种。说法自在。获得无罪广大智慧。故名善慧。五瑜伽住品云。由此地中一切有情利益安乐清净。建得菩萨无㝵解慧。由此善能宣说正法。是故此地名善慧地。六十住论云。其慧转明。调柔增上。名善慧地。七成唯识云。成就微妙四无碍解。能遍十方。善说法故。名为善慧。

  第二来意中三。一前地虽得无相中无功用行。而未能以四无碍解随机说法。今此进修令彼证法。二为知众生三性等诸法行随其化故。三为知众生心业等诸稠林。随应化故。略说如是。若广说者。乃至为无量因缘故。诸门分别。具如别章。

  后依文释中。三分同前地。

  初赞请分中。有十三颂分四。一初二颂显前地益。二有二颂。明菩萨天王供养。三有八颂半。辨天女供赞。于中。初二颂述天女喜乐音赞佛。次有三颂。叹说法菩萨。于中初颂云寂静等者。后半颂。梵本云。利益十方得自在心如行空演佛行。次有三颂。叹说法菩萨应机巧说。后有半颂。结诸天女美赞佛。四末后有半颂。显上首请说。

  第二正说分中二。先明地行。论分为四成就。后佛子菩萨住此第九地下。明位果。前中四者一法师方便成就。二佛子菩萨摩诃萨住此善慧地如实知下。明智成就。三此菩萨以如是智慧如实知众生心下。明入行成就。四住此地已了知众生诸行差别下。明说成就。

  初成就名者。此地能起辨才说法师地趣地行。立名方便成就。文中二。先牒前起后。后欲更下正显。前中谓无量智者。是前八地深广之智。后正显方便中。依他利自利。一一五三句示现者。初一句利他。次一句自利故。云一一也。次五句亦利他。后三句亦自利故。云五三示现也。初云求转胜寂灭解脱者。依无色得解脱根。可化众生作利益故。化彼令得真涅槃故。二复修等者依未得究竟佛智自利益故。下五句亦明利他。三入如来等者。化根熟菩萨。令入深蜜。四观察等者。化耶念修行可化众生。令得正念之行。五净诸等者。化未知众生。转法轮令得。谓总持定智皆是说法所依故。大具广等者。以大神通。化耶归依众生。令入正法。七入差别等者。以通达世界。八修力无畏等者。欲得佛内证正觉大智等故。九随诸等者。欲得外化摄生法轮大智。十不舍等者。欲得佛无住涅槃不舍悲愿。后入结可知。

  第二智成就者。知法智成故。文中二。先总标。后有漏下展转别闻。前中总知三性净染不二。后转别开中有三重一就前净中。开漏无漏。谓见道前善名有漏。见道已上善名无漏。或我我所心修善行名有漏。为此相违名无漏。就无漏中。复开世出世。谓依修阿含行名世间。正证真行名出世间。或加行所修行名世间。正体智证真行名出世间。后得智所修行法名世出世间。又若行法是可破坏堕虚妄中名为世间。与此相违名出世间。二复就彼净中。开思不思。谓地前可思。地上不可思。就可思中。间定不定。若大乘权教十回向已名定。已下名不定。若依实教。十住已去名定。已下名不定。故仁王受持品云。习忍已前行十善菩萨有退有进。譬如轻毛随风东西。乃至云是不定人。三复就净中。开出三乘。谓四谛缘生六度等法行故。云彼复于三乘中也。就三乘中。开为无为。谓能证修起名有为。所证真理名无为。又若约教分别。大乘权教。依事观修行。名有为法行。依理观修行名无为法行。若大乘实教。依即理之事观修行。名有为法行。依即事之理观修行。名无为法行。若双观为无为非即离性而修行。名有为无为非一异法行。言依顺行者。谓依三乘法各随顺行故。

  第三入行成就者。知所化器故。文中三。初略标十一章门。二此菩萨如实知下依章广释。三佛子菩萨随顺下总结安住。

  就初标章中。论释有三。初略解。二别释三结释名义。

  初中一依共者。是心稠林。以是染净所依故。名为共烦恼业是次二也。生是第九以与烦恼业是三。杂染次第故向前列也。次言共者。是根解性欲此四根似故。名为共。共同故。次云染者。是随眠杂染种子。次云烦恼染净等者。是习气。此即是前种子残余。气分未断绝故。谓之根续。次云依定不定等者。举三聚稠林也。二别释相似义。言根次第者。明依根起解等故。言次第。何故依起。以相似故。云何相似。谓宿习为根。依根生解。解必似根。论经名信者。信之深忍。是胜解故。又即由深忍。方起乐欲。即由乐欲。数习成性。由后后得起必依前前故。实相以信等。后解欲性三故后起必依于前名定。能依所依名字时分别故名为不定。故云依定不定时。三结释名义中。众多释林。谁知释调者。应作四句。此是亦多亦难知句也。行是不正信义者。远云。法理证信。能灭心根。心根灭故。一切不行。由无证信。心等集起。故名为行。问此行一字。贯通十一章。如远所云。则此菩萨。但能了地前菩萨及凡小等心等诸法。不能了知地上菩萨心等诸法。所以者何。由彼地前无证信故。又心集起。既释行义。根等既不名集起。应非是行。又心章中清净相。论云自性不染故。幻所作相是因相。诸菩萨愿力生故。知此二不是地上证信菩萨心耶。

  今助一释。谓此所有心等诸法。相是有为。性即无为。由未究竟契会为无为非一异故。是不正信。名之为行。若反此者。一切契会。是离不正信。不名行也。

  第二依章别释中。即为十一段。

  初知心稠林中三。初一句总标。二所谓下别释。三如是下总结。标中云种种者。略显则十种。广辨则有百千万亿故。是中一一皆云相者。行相义也。别中。论经有九。摄之为八。令有十句。可摄为九。谓前八各一。后二为一。远云。八中。前四忘心。后四真心者。此判未定。所以者何。谓三中不坏非唯妄故。四无形觉。论云第一义相故。又论云以自性清净心故。第六第七染不染故。心练故。此二句烦恼染示现。第八句随道故生染示现。释曰。详论所解真妄明矣。就九中。初云杂起者。杂相故。谓八识缘境各异名杂。杂即差别。并头生名起故。云心意识六种差别。谓心及意并六识故。释心意识异同如常。可知。二速转是行相者。谓四相迁流。是行刹那生灭。一灭已是迁速。况一刹那。复有九百生灭。此速转极也。三坏不坏者。前句显行心速转故名坏。此句显行心正为生等相转时。能转所转俱不可得故。名不坏。此句。论经元脱。全本与晋并有故。前科十句。论摄为九。此与古说不同是也。四无形质是第一义相者。观彼心离心。心身不可得故。五无边是自相者。顺行无量境界取故。谓心随境界。无限而取。此唯心之所能。故云自也。六清净是自性不染者。谓本性清净故。七垢无垢是同烦恼不同烦恼者。在缠而不染故。八缚不缚是同使不同使者。谓心与贪相应。同缘爱境。境缚心故。名为同使。与此相违。名不同使。余使余缚。准此应知。下二句合为第九句。言幻所作随诸趣生同是因相者。谓菩萨以悲愿受生。余众生随身业生。此二受生心俱是感当报之因故。然菩萨不自为己求于生处。但有利乐众生处。愿生其中。生既不定。方所随缘而现故。云幻所作也。余众生生皆随自业。业不离系故。云随诸趣生。

  第二知烦恼行稠林中。文三同前。别释中九句。论摄为三。谓初二各一。后七为一故。初一久远随行者。谓远入乃至有顶故。小宗中说。惑最后边。是有顶地故。依大乘宗。至金刚心。但缘界说非根地惑为最后边。大小通说。理亦无违。二无边引起者。修诸善根时。烦恼随行难知故。谓惑因修善起此惑细难知也自下七句分三。初三明烦恼深。次二约生显烦恼。后二约业明烦恼妄根。初三中。一俱生不舍者。是随所缚故。谓所缘缚心不得自在。由贪等俱不相舍故。二眠起一义者。是以何缚故。谓随眠与现起种现各别。惑性是一故。此中现行是使。以有使故。不得解脱。言烦恼使一义者。举经会释。谓此辨烦恼何故说使。以是一义故。若一义者。何故下文复明使行。使但有系缚义及随逐义。此依前义。下约后义。故不相违。三与心相应不相应者。是所缚事。谓若心与惑不相应者。可得解脱。不尔缚。次二句约生明烦恼。一随趣受生而住。二三界差别者。论合释云。谓身是生道界因故。上句道生。下句生界。后二句约业显烦恼妄根。一爱见痴慢如箭深入过患者。于三分中。业因障解脱故。谓爱是欲求。痴是有求。见是耶梵行求。俱障解脱。其过如箭入木深难出。彼入恶道亦尔。二三业因缘不绝者。随顺世间身口意业故。不断起因故。谓憍慢愚痴造重罪业。而烦恼是三业造罪因故。云是不断起因也。后总结中。云八万四千者。依贤劫经。世尊一代施化。总有三百五十度功德。始从先辉光极度。终至分布舍利度。一一各以六度为用。则为二千一百。以此对治四大六衰十种恼患。即成二万一千。四大是内报。六衰是外尘。衰损善法故。以此二万一千。各化四种众生。一多贪。二多瞋。三多痴。四等分。总成八万四千诸度法门。能障之惑即是八万四千烦恼。下业等诸门亦尔。并准知之。

  第三知业稠林中。文三同前。就别显中十句。初善等者。道因差别故。谓通说三性。为六趣因。故云差别。引业唯善恶。满业通三性。名言熏习中。表义唯无记。显境三性故。又准俱舍十七。以三性因。对五种果。分别说有无记业故。彼颂云。善等于善等。初有四二三。中有二三四。后二三三果。五果谓异熟。等流。士用。增上。离系也。论曰最后所说皆如次言。显随所应遍前门义。且善不善无记。一一为因。如其次弟。对善不善无记三法。辨有果数。后例应知。乃至释第四句云。后无记业以善法为二果。诸士用及增上。以不善为三果。除异熟及离系等流。云何谓有身见边执见品。诸无记业。以诸不善为等流故。以无记为三果。除异熟及离系。二有表示等者。自性差别故。此有二种。一筹量时。二作业时。筹量在意地。有审虑决定二思。作业在身语。各唯动发思。此中意显三业业体皆思为性故。云自性别也。又若通说三乘。则唯身语。若唯菩萨。则通在意地。表业如此。又小宗身语二表。即色处声处。以为其性。身语色声。即二业体。意相应思为意业体。大乘不尔。色声二处。是身语表。而非二业。以身语二业思为性故。成唯识云。动身之思名为身业。发语之思名为语业。以身语色声是无记故。若广分别。如余处章。三与心同生等者。方便差别故。谓心共生熏心不别生果故。明此业思与意识共生。随其善恶。生已即熏本识。成种种似能熏故。云不别生果。此释不离义也。四因自性刹那坏而次第集果不失者。尽集果差别故。谓无始时业自然念念灭坏。而集果不失故。云有为作业者。释自然灭坏。谓有为法必无常故。因尽集者。显功能不已。释集果次第。此念念灭因全能引果也。五有报等者。已受果未受差别故。谓过去报业现在已受。名为有报。过去后报果现在未受名。为无报。非谓全无。约已未说故。六受黑黑等众报等者。对差别故。谓黑业对白业。白业对黑业。不黑不白业。对二业。二业对不黑不白业。此中重言黑白者。各因果二故。言对二业者。前单黑白业故。杂集第八云。有四种业差别。一黑黑异熟业。谓不善等由染污故。不可爱异熟故。二白白异熟业者。谓三界善业不染污故。可爱异熟故。二黑白黑白异熟业。谓欲界系杂业善不善杂故。如何一业亦善不善。此约意乐及方便故。总说一业。非据一刹那业即善不善。谓或有业。意乐黑。方便白。谓如有一。为诳他故。先现其相。令他信已。行于慧施。方便黑意乐白者。谓如有一。欲令于门徒等远危处安。由怜愍故。现发种种身语粗恶。遂于此时。发生杂染。四非黑非白无异熟业者。谓无漏业故。又俱舍第十六云。诸不善业一向名黑。染污性故。异熟亦黑。不可意故。色界善业一向白不杂恶故。异熟亦白。是可意故。契经中说。有处亦说。欲界善业名为黑白。恶所杂故。异熟亦黑白。爱非爱果杂故。此黑白名依相续立。非据自性。以无一业及一异熟是黑亦白互相违故。七如田无量者。因缘差别故。谓随多因缘。皆能起业故。八凡圣差别者。未集已集差别故。谓出世业未集。世间业已集故。九现受生受后受者。定不定报差别故。谓现作现受名现报业。现作次来生受名生报业。现作至第二生已后受名后报业。于三种时。定不定故。十乘非乘定不定故。乘者三种乘定不定故。非乘者世间定不定故。谓有退不退故。于非乘者。于世间中。易度难度。为定不定故。论经于乘非乘。各有定不定乐。下结八万等可知。

  第四知根稠林中二。先别说后略说。下总结。前中十句。论主摄为九。谓五六两句合为一句故。一耎中胜者。说器差别故。谓说法时授法之器也。耎下也胜上也非二中也。亦名钝中利。速受名利。迟受名钝。非二名中也。二先后际等者。根转差别故。前后根者。释先后际根也。前根下增平故者。释别异不别异。谓前是能生。后是所生。所生若增前根则下。所生若下前根则增。根以则平。三上中下者。三性差别。谓三乘性。上者菩萨乘。中者独觉乘。下者声闻乘。四烦恼等者。烦恼染差别故。谓喜乐等五受根随烦恼习使染故。云俱生不相离故。俱舍第三云。于杂染中。乐等五受。有增上用。所以者何。由契经说。于乐受贪随增。于苦受嗔随增。于不苦不乐受无明随增故。释曰。增上用是根义。五乘非乘者。定不定相。淳调柔相者。定不定差别故。于三乘中。于世间中者。释乘非乘也。定不定熟不熟故者。总释也。谓大乘中。熟者定。不熟者不定。小乘中熟中不定。转向大故。于三乘中。各定者。各于自乘中解脱故。云一一乘等也。报定者。舍者。于世间中。定不可化令入道故。舍者暂舍也。谓依三乘。各在自乘。未发增进时说故。六随根网轻转怀者。有三种顺行。一依身顺行。递共相转。六入展转故。此释随根转也。二生灭顺行轻坏故。此释易坏也。三观行取相故者。此释深取相相。七增上等者。声闻净差别行增上障灭能成义故。望凡为行增此释初句次断障行成释不可坏八退不退差别者。菩萨净差别。地前转。地上不转。又前七名转。八地已上名不转。九远随等者。示一切根摄差别故。谓始行方便报熟根差别也。即根与行。俱名为共生。以行有始终。根亦随尔。后结可知。

  第五知解稠林。解谓胜解。于所缘境使即持故。

  第六知性稠林。性谓积习成性故。

  第七知乐欲稠林。于所乐境。起希望故。此中三章。皆各略显耎中上一句。即云略说等结者。论云如是性入故。此释不广说所由。以根等四法性相顺入故。唯广说根。余皆略者。以其相似无别义故也。

  第八智随眠稠林中二。先总标。后所谓下别显。前中晋本及论经。皆名为使。彼依现行。此约种子故。然按文意。通取为胜。使者从喻为名。如使逐贼得便系缚。烦恼亦尔。随逐众生。得便系缚故。随眠者。谓二障种子。随逐行者。眠伏不起故。信等善种不名随眠故。瑜伽第二云。若信等善巧品所摄种子。不名粗重。亦非随眠。何以故。此法生时。所依自体。有所堪能。非不堪能故。后别显中十二句。论摄为二。谓前六句名何处随逐。后六句名以何随逐。前中初二句。论经合为一。言与深心等者。报非报心故。此约心明所随处。谓报生心名深。以久远来有故。修行心新有不名深也。今云此使常修行心相违起故。故云心不离现事故。二相应等者。欲色无色上中下差别故。谓约界明所随处。欲界下。色界中。无色界上。言不离相者。唯与异界心相应故。不相应者。不与异界心相应故。又当界起心名相应。异界相望名不相应。使仍不尔。一切相应故。云不离相也。三久远随行者。随顺乃至有顶故。此约位明所随处。谓非想地惑穷尽处已来故。四无始不拔者。无边世界唯智。怖畏如怨贼。未曾有闻思修智。是故不灭。谓此使与三慧为留难。知常怖畏恒随系缚恼众生故。五与一切禅乃至相违等者。世间禅定等不能灭心随顺行故。此约行明所随处。谓由此使故。令禅解脱等不得出世。禅等名义。如五地中释。后明以何随逐六句中。一三界等者。有不断随逐。以有不断相似使作转故。谓以有使故。能令三有相似相续。故云三界系。此约前处以明随逐。二令无边心等者。远时随逐故。谓无始来心虽无边。然念念相续未曾间断。为使逐故。所作共集相续既起亦无间也。三开诸处门者。诸处即内六处。论经名入。与此同也。一身生随逐者。使遍一身根识境故。眼等诸入门六种生集识同生随逐者。依根生识所集与使同生故。及阿赖耶熏故随遂者。依识缘尘。熏本识。成种时。亦随逐故。四坚实难谓者。不实随逐对治实义故。谓不得其实。以为对治也。五地处成就等者。微细随逐。于九地中。六入处烦恼身随逐故。谓遍三界九地一切处。随逐难除。无想非想处不成就。此使行相微细难可知故。六唯以圣道㧞出者。离苦随逐出世间行。余行不能离故。谓此使最极微细。唯无分别智起对治出离非六行等也。

  第九知受生稠林中二。初总标。后所谓下别显。总中云种种者。受种种身形类异故。别中八句。从前总中开出故。亦即显前受种种生之所因。一随业者。由业种种身种种故。二六趣等者。住处故。谓六道也。三有色等者。色想上下种种故。谓约界上下有色无色也。四有想等者。想无想上下故。五业为田乃至后有身等者。同外色因种种故。谓类同草木依地等生故。云业为因等。六名色等者。自相种种故。谓名色共色生。是报自体故。云名色共等。七痴爱等者。本顺生因种种故。谓顺本生因。从痴爱生。还顺彼故。云痴爱。八欲爱等。此下两句。合是一义。集苦谛种种故。谓现在能集未来之苦。三求众生集苦不同名种种言欲受者。乐贪共取受受求故。此是欲求众生以贪及取。处处追取故。欲生者。后有乐有众生爱自身他身心著相往来上下界取着故。此是有求众生爱。自他身者。自界他界也。由心著相上下往来也。无始乐著相等。是耶梵行求众生。谓大无量。是通显贪求欲色无色界。此中实无出离。妄谓有出。无想相出有轮者。彼将无根是涅槃云三有轮转。而实而谛展转不离也。

  第十知习气稠林中。文二同前。此中习气者。非种子。非无堪任。但是惯习故名尔。别显中十句。一行不行差别者。与果现在非现在差别故。谓过去惯习。如恒河女恶口习。舍利弗蛇习故。闻佛诃责食不平等。所食吐出。大迦叶闻乾闼婆王鼓琉璃琴起舞习等。此中云行不行者。谓虽有宿习。有现起不现起者故。二随趣熏习者。道熏差别故。谓随六道中后受生趣有受前趣中习。如人曾生地狱受苦。见同受罪者。虽不忆识。然见之不喜。或怖畏。若见曾同人天中受乐者。欢喜乐见爱。净习不净习。卧乐仰覆等习。乃至广说应知。三随众生行者。亲近众生重故。如人狎习善人则善。狎恶则恶。唯上智下愚。其性不易。其中庸者。畜亦有之。如说战象近寺安之即不复肯战。近屠安之战斗如故。四随业烦恼者。功业烦恼重故。谓内心放逸。或由富贵自恐好行淫欲饮酒等言成就惯习。如涅槃云。如人好眠眠则滋多。贪淫嗜酒亦复如是。五善不善等者。三性业重故谓凡所营业。不出三性。营善业者。通漏无漏。不善业及无记者。一向有漏。此三性业人。乃至梦中。亦营习其业。六随入后有者。中阴重故。谓在中阴时。有前本有习。如人乐修梵行。至中阴中。亦无欲染故。七次第重者。与果次第重。故谓随一惯习。于诸趣中。次第受身。皆有彼习故。八不断烦恼等者。离世间禅因重差别。远入重不断烦恼烦恼掌故。差别下释上句。谓由禅中不断烦恼烦恼掌故。生于上界。犹有彼习故。云远入也。九实非实等者。同法异。外道行解脱重者。谓以诸外道不同佛法故。名为异。彼取无想以为解脱。于此邪正。各有习气故。云有实不实。实是小乘。不实是外道。十见闻等者。乘重差别故。谓大小相对。三乘人法随有见闻亲近。皆有重习故。

  第十一三聚稠林中。文二同前。别中五。一约种性以分三聚。谓无涅槃法者。是邪定。有涅槃法者是正定。正定中三乘各别一向各自定。离此二种是不定性。论约位言。非定五性不会意者。妄纷净尔。二约解惑以分三聚。谓正见是善行因。三善根中正见一种。定起善业名为正定。无贪无瞋不定起善。名为不定。邪见是恶行因。谓烦恼中邪见一种。定起恶业。名为邪定。余名不定。三约行业。以分三聚。谓五逆中一一逆罪。定招恶道。名为邪定。梵本中。名五无间。邪定相者。此但因果。名义不相违。信等五根定感善趣。名为正定。与上相违。名为不定。四约邪正二位。以分三聚。谓翻八正名为八邪。因此以立外道邪位。名为邪定。正性离生名为正位。因此以立声闻正位。名为正定。五直约大乘菩萨得失。以分三聚。言染着邪法邪定者。论经妒吝恶行不转邪定相。谓舍可化机名妒。不善施财名为坏波罗蜜。相违者此中六蔽障六度行故。名相违。谓妒障后三慧定进。吝障施行。恶行障于戒忍二行。由此障故。令诸菩萨正行不成。说为邪定。正定不定。准即可知。

  第三总结上三种成就。结善安住地。可知。

  第四明说成就中二。先总标。后佛子此菩萨善能下别显。

  前中知众生诸行者。牒前。入行知法器令得解脱者明称根说法故。

  后别显中四。一智成就。二佛子菩萨住此善恶地作大下。亦智成就。亦口业成就。三以无量下唯口业成就。四佛子菩萨住第九地下法师成就。

  初中二。先明随所知者是所说法。后一切行处下明随所依。是所逗器。前中云善能演说声闻乘等者。说解脱器得熟故。谓说化法令众生解脱器熟也。解脱体正度故。解脱差别。以三乘法。乃至令得佛果解脱故。后随所依中三。初总明随器说法。二能随下别显所说。三令生信解下总结化益。初中云一切处行者。随所对器心等所行处故。([兹]入行成就中有心调林此中脱也)智随行故者。谓就说者智随彼器者。心等行处行故。论云何者随所依说所法对器故。名释随根等。言于随应者授对治法故者。释论经随使。谓随使对治故。上二句是化法。(即此中总句是也)言所说法器成者。明法器。释随根等。以器成说法故。随根随信而为说法。此义二句说者此是。末后结文。二别显中。能随众生四字。及后而为说法四字。遍配中间十句。此文与前入行稠林大同。略无心行。与论经多少数异。名目有殊。此经有十称。论经有十三种。一心者。论经有。此经前文亦有。明此文无。二使者。此中云眠缚。三根者此彼同有。四信者。此云解。前已会释。五境界差别种种行习气者。此是乐欲。谓于可爱事起希望故。差别者。与不希须境异故。种种行者。境非一故。六随顺一切境界智者。此是报生智通三性。非闻思修。七性。八生。九烦恼。十业。十一习气。十二三聚等六此彼同有。十三乘者。此无也。论总科为六种器。一初五名譬喻器。然后即引第五句。证以前四。若无乐欲。为器不成故。所以者何。闻重聚集成教体中。只言随堕乐欲闻者识。不云随余心所法故。言譬喻器者。谓若化物令成器性。如稼穑法具五因缘彼所种物成就堪用。一种有心堪生者。此喻心王。二除生碍缘喻治使。三有根增益益生力。喻信等根。四是决定究竟生喻胜解。五种已后根等运运速能长进此喻乐欲故。名譬喻器。二次一随顺一切境界智。名种种异行器者。此是报生智。通有漏善等三性故。三次一随顺性行稠林名乃至得成就器。此是譬喻器家果。彼是此因。从因数习究竟成性故。云乃至成就。四次一随生烦恼业习气。名随词办器者。谓彼起生烦恼业。三障与作。同行功辨化之重。成习令转故。五次一随聚差别名定不定根转器者。谓随其所宜。转令胜进故。六后一随乘信名随乘因能乘出器者各依自所乘。乘之出离故。此文是今经木总结前诸器随自乘获益也。三总结前诸器。由随顺信解。增益智慧。各随自乘解脱也。

  二亦智成就亦口业成就者。论中先微问口业。结云智成。从前为智。知说仪故从后口业。具二十种法师德故。论中说者是口业。入深义也。持者。是智成就。显守护法也。二十种法师。具如论说。

  三唯口业成中二。先明无㝵智能起语言。后何等下正显四无㝵。

  前中四。一明法师行。谓护法。二以无量等者。名前所说。为善巧智。以能起此四辨故。知菩萨四辨不依寻伺。从净觉起。三用菩萨等者。言词柔耎故。四常随等者。一切时所说不离无碍智故。后广分别中。四无碍解。略以四门分别。一释名。二辨体。三所依。四漏无漏。初释名中二。先总。后别。言无碍者。说法称根自在成就。总名四无碍。带数释也。别者。法义词辨辨亦乐说。轨生物解。及持自性。名法。教所诠显。名为义。剖折明白。名为辨。亦说称物根。令其生喜。名乐说。四是所缘境。解是能缘智。谓即能缘教法之智。于所缘一名句等中。能现一切能诠句故。此法之无碍解。依主释也。余三准知。余门分别。具如别章。

  后正显四无碍中。先略明。后广释。

  前中二。先徴。后所谓下释。释中先列四名。后此菩萨下正显。此四无碍体。但一后得智。就所缘境。分为四种。一法体者。明法自体。二依境界体者。于法体上。有差别义。三正得与众生者。依自所得。说与众生。四正求与无量门者。随诸众生正求差别。与无量门。下重释中。初释法无碍。内远离二边生所摄者。遮余法故。名离二边。表自体故。名生法摄。如色碍相。举例显示。等余一切。二释义无㝵中。彼远离等。牒举前法。如实智下就法辨境。菩萨住彼。约人辨境。如色下亦举类显虚妄分别。正显差别之义。若小乘。说色有苦无常等义。今约大乘。说此色法。但是妄情。理实本无是色之言。三释词中。随他所喜言说正知者。解于他所乐之言。释正智也。随他等释与也。四释乐说中。先牒举前词无量。后约辨乐说无量种义。语是词中差别。释无量门也。随知下释与也。亦名辨无碍解者。谓剖折分明令他乐说故。

  自下广释中。理实此四于一切法随说皆具。今约一周圆数之则列其十门。以显无尽。一自相。二同相。三行相。四说相。五智相。六无我慢相。七小乘大乘相。八菩萨地相。九如来地相。十作住持相。于中。初五泛知理教。后五知三乘净德。前中。初四正就所知。明无㝵。后一约能知智。前中初三知义。后一知教。前中一约知事法。事法缘别。各住不杂。名为自相。二知理法。理法遍通。名为同相。此二当相明法。三约时辨法。谓三世迁流故名行相。四对机宣教名为说相。五约能知智。分四无碍。非是知于智故。名为智相。后五中。初一总知三乘离相净证。名无我慢。后四。前中。一通知小大。余三别知大乘菩萨地因。后二知果。一体。二用。可知。下次第释中。释此十章。即为十段。

  就初自相中。法义是总别一对。于缘生法。总知自相。别知差别。词及乐说广略一对。少名显法名为词。众多异名。坚固彼义。令他爱乐。名为乐说。言想坚者。想是起言所依。是故余论中。或云想。或云声。或云名。或云字。或云施设。皆是名之异称。以言名显义。令义坚固。故名想坚。想坚多种。名想差别。重释中不坏牒词。随所觉明自解。此云无错谬说也。随彼等显应机说也。次第不断名不息者。是常说也。无量众多等。于一一法。就以无量异名广说也。为坚彼义者。谓以异名多说意。成本义故。令坚固也。

  第二下明同相。于中法义约二谛分。后二约广略分。初一切法同。一无性。二有为法。同无常相。三假名同者。法同无。俱假以说。四假名假名同者。复以假名更重显之。下重分别无常入无我者。释义顺法。谓观无常即解无我。是故第二门入初门智境。如第六地中云随顺观世谛。即入第二义谛。是也。次牒词文。于前假名法上。复以余假名。随应根说故。云不断。次不坏无边者。牒乐说文。不坏前假名。而能以余异假名说。谓异名虽说。不乖前词。故云不坏也。

  第三明行相。了知一念缘生现行名法。知过未缘生行名义。于前二法假设名字词。即以此名宣说彼事。名乐说。下重释中。一一世现在故者。通论过未。各有现在故。云彼彼世间摄。是一一世中各有多门异说。言见过未知现在者。释义顺法。如是菩萨下结后成前。谓以后义成前法无碍境。下释乐说。言事行相不出三世者。释前所说事。经中一一世皆不出三世。言无边法明者。异法明。异法明则是闻思慧照法故。

  第四明说相中。就教本释。以分法义。约所随心言。分词乐说。谓随物言音说故。云随顺说。随心异说。意义不殊。故云相似说。余文可知。

  第五明智相中。法义约现比智。以分词与乐说。约浅深。以分故。论云。一现见智。二比智。三欲得方便智。四得智谓计智。现前见法谓四行相境。境非一故差别也。比智不现前见。比类知故。余如前说。然法比二智。诸宗说异。菩萨婆多宗。最初证知诸法真理故名法。后智境智与前相似名为类智。如俱舍二十三说。若经部宗。知现在世名法智。知余残名比智。如成实论二十六说。依大乘宗。法类差别自有三对。一三心法类。依别总缘于生法假故。谓治二障。各分二品。一内遣有情假缘智。能除耎品分别随眠。二内遣诸法假缘智。能除中品分别随眠。三遍遣有情诸法假缘智。能除一切分别随眠。前二是法智。是无间道。后一是类智。是解脱道。除二障上品随眠。如成唯识第九卷说。二二种十六心法类。约能取所取别故。八观真如八观正智故。亦如唯识及杂集第九说。三据观现不现境。辨法类异。谓欲界及上二界故。亦如唯识第九及瑜伽十六说。此中法有二义。一教故。二所缘理法故。类有一义。谓种类故。今此论文通诸说。以现见之言。即是缘现所取如境。亦缘欲界现在境故。词中云欲得方便者。谓词说世谛。与得第一义。作方便故。乐说中云得智者。说第一义。令正证得故。重释中。释初法智。云知谛差别者。是二谛不同。又一义如前释。言不异方便者。释不坏方便。谓见不异法。名不坏法智等。举经对显。释比智。云如此如实等。释显此义。以现所知类余知法。释乐说中非颠倒异说者。称理说故也。

  第六明无我相中。真俗二观。以分法义。谓观真一相无我不坏故。观俗蕴界等方便入无我故。说中胜妙分词乐说。谓令世归敬故。说法言词愚智共识。名易解了。音声慈耎闻者皆欣。名为美妙。乐说中理渐深益转多故。下重释内。释初无碍中。先顺释。谓无我不坏故下反显。谓取己能解名为我知。取己能得名为我证。如是坏。则明不取名为不坏也。阴等方便下释义顺法。谓观阴等以为方便。得入真谛无我法故。是故下结后成前故。是菩萨智境也。一聚积下释显无我。谓迷阴故计聚积我。以迷界故计异因我。以迷入故计欲着我。以迷四谛缘生故计作者我。说此阴等。对四我。以显无我。杂集第一中。广显蕴等所治之义。云云。

  第七明大乘相中约权实以分法义。谓同观唯是一乘。约权异性。说三差别词及乐说。依总别以分。总说三乘令得解脱。名词无碍。随物心念。于一一乘。无量种说名乐说。下重释中。文显可知。

  第八明菩萨地相中。约地体相。以分法义。词与乐说。同体义分。谓说地名为词。词中差别名乐说也。智相是地体。说相是地相。谓随相说十地故。巧授十地。名与方便。随物心乐。于一一地。以无量门。令具入也。下重释中。释菩萨行内。法行智行示者。以此二行。合为菩萨行。谓证法成行名法行。即智成行。名智行。以此智行。能入地故。名随智行。言观智说故者。释所由。谓何故智行是菩萨行。答以说观智为菩萨行故。释义无碍中。云十地差别。谓心者此出地体。谓地别由心说为口言。释门中。云不颠倒释不坏说。教授释随顺地道。

  第九明如来地相中。约佛体用。以分法义。依彼广略。以分词乐。初一念证得名法身相。二时处应现名色身相。三谓前二身中智德差别名正觉相。四随物乐。广显佛德无量差别。名为说相。下重释义中。随何等劫成何等佛者。释事中。言随以何国是成道处也。随何等佛。是现佛身。释相中云。随名所记可得见闻者。谓如名所记。身土声色。可见闻故。释词无碍中。云随正觉等者。以十佛中最初名为正觉佛。故云依说。

  第十明作住持相中。依知佛说总别。以分法义。即说法义名词。词中差别名乐说。初觉相者。是佛起说住持德。二差别相者。是佛随机现差别德。三说相者。依前差别。为众生说。四彼无量相者。随物心乐异说故。下重释中。佛语者。此本云如来语。谓能说故。力是神力。破憍慢众生故。无畏降邪不共异小。悲能常说智为说依。转法则是随顺正说。此上皆是一切智摄。释义无碍中。随心性者。是种性差别根欲可知。言诸佛智行等者。释乐说中。智行名法身。此行利生不坏名圆满。随彼信等。释随信说故。

  第四大段明法师成就中四。一持成就蕴法在心。二此菩萨得如是百万下说成就依持起从。三佛子此菩萨假使下问答成就善答他问。四佛子此菩萨后更下受持成就能更受胜法。为他宣说。

  初中二。先牒前起后。后得义陀罗下正显总持。于中。先略列十名并依乐用。后如是下牒略结广。谓初三起意。一业知义。二知教。三知起化通。次三起身业。一身放光性善耎者。慈光摄取。二性刚强者。以威巧摄。三上供佛下摄贫乏。后四起口业。一于大乘中。狭劣众生。示大乘教救拔威德。令舍劣归趣不难故。二无间断障碍常说故。三无尽乐说。四种种义乐说广说也。后牒略结广。可知。

  第二明说成就中三。初明能受多法。二此菩萨得如是陀罗下明能随乐广说。三此菩萨受于法座欲以下。明能起说自在。于中。云初见于佛等者。梵本云。才礼佛时。即于无限佛所。得无量法门光明。所得法门下同。次后云坐于法座而说于法。准梵本。应云而演说法。

  第三问答成就中二。初明一世界答难。后如是乃至下明一切世界答难。

  第四受持成就中二。先于一毛端处。后如一毛下。类一切处。领受可知。

  自下第二明位果。三果同前。不烦重说。

  第三大段重颂分中。二十四颂分六。初二颂颂法师方便。二有二颂。颂智成就。三有七颂。颂入行成就。于中。初颂云若欲等者。梵本云。智者能入无边识。推求众生心稠林。种种心行速疾转。以微细意得是智。第二颂初两句云烦恼等者。梵本云。随眠起作趣相续此速。为一句也。

  第四颂中第三句。云与者等者。梵本云。意乐随眠同伴主。谓同伴及同生故。第四句云常等者。梵云与心相随练不断。第五颂云但等者。梵本初句同。下三云不住于心亦不离。虽难可了禅能退除。金刚道余无断。第七颂第四句。云惑溺等者。梵云虽行智道溺诸见。四有九颂。颂说成就。于中。第八颂。云十方等者。梵本云。十方所有诸众生。一切咸来同会坐。一念悉知其意乐。能以一音使充满。五有三颂。颂地果。六末后一颂叹深结说。第九地释了。

  第十法云地。二门分别。先以义料简。后依文正释。

  前中略显二门。一释名二来意。

  前中略有六处。一摄大乘。说法云地者。大法智云。含众德水。譬如大云。无性论师。自有三释。一由得总缘一切法智。总缘一切契经法等。不离真如。此一切共相境智。譬如大云。陀罗尼门三摩地门譬如法水。智能藏彼。如云含水。有能生彼胜功德故者。此通二释。若智云含功德法水。名法云。是有财释。若依共相境智含德水。名法云。是依主释。前释为胜。二又如大云蔽。如空粗重。犹如大云隐覆虚空。如是总缘一切法智。隐覆如空广大无边惑智二障。言隐覆者。断义隔义者。此总缘一切法智名法。即此智法如云隔断广大二障虚空。此法即智故。持业释也。三又如大云注清冷水充满虚空。如是总缘一切法智。出生无量殊胜功德。充满所谓无依法身者。若依总缘一切法智云出功德法水。此即从所出名法云。是有财释。若依所充满法身名法云。是依主释。后释为胜。二依成唯识第九。三释同前。不烦重叙。三金光经云。法身如虚空。智慧如大云。遍覆一切故名大云。真谛释云。如虚空者譬三如如虚空有三义。一容受义。譬自性法身不碍生死故。二无边义。譬显了法身。虽得显了。犹未究竟。如空有清净处有尘雾处。譬道中法身通解惑故。三清净无尘雾空。譬圣果法身也。智慧如云者。譬如如智有三道。一道前性得。二道中修得。三道后至得者。虽有三释。经意本诠障尽智圆证法身满。名法云。此即智从所证得名。依主释也。四庄严论第十三云。二门如云遍雨法雨。名法云者。菩萨第十地中由三昧门及陀罗尼门。摄一切闻熏习因遍满阿梨耶识中。譬如浮云遍满虚空。能以此闻熏习云。于一一刹那一一相一一好一一毛孔。雨无量无边法雨。充足一切所化众生。由能如云雨法雨故。名法云地者。二门如云能受。佛法雨复能与所化。降法雨。此即法雨之云。名为法云。通二释。望受上法。是依主释。望下降法雨。是有财释。五解深密第四云。粗重之身。广如虚空。法身圆满。譬如大云皆能遍覆。故名法云。依梁摄论。由二重障不得圆满法云地。一六神通慧无明。二入微细秘密佛法无明。此二无明所感生死。名粗重身。灭此障已。入第十地等者。此依断障证法身故。名法云。即从所证得名。依主释也。六十住论云。此菩萨。于无佛世界。能雨法雨。名法云地者。此即能说者名云。所说名法。有财释也。上来六处十释中间。除唯识。三释全同摄论。

  二来意者。略有五种。一前地虽得巧辨广说。然未能证法身圆满。为于此地圆证现前故。二为令地满足故。三欲令修行智觉满故。四为得受一切智胜职位等百万阿僧祇三昧故。五为得受职位。故来也。略此二门料简。更有诸门分别。如广章辨。

  后依文正释中三分。一赞请分。二尔时金刚藏菩萨摩诃萨告解脱月菩萨言下。明正说分。三尔时金刚藏菩萨观察十方下。明重颂分。

  初中十六颂分五。初一颂明净居天众供佛。二次一颂明菩萨众烧香熏众为供。三次颂自在天王及众天衣供佛。四次十一颂天女供佛赞佛。于中四。初半颂明供佛。次八颂半赞佛。次一颂劝修利益。后一颂结赞嘿住。初半可知。次赞佛中二。初半颂标赞词所从。后正明赞。赞中。先八颂赞佛体用无碍德。于中分三。初五法说以半喻况。后二半法合。就法说中三。初一颂明一身即多身。次一颂赞毛孔光灭众生惑。后三颂赞佛。以八相等应机。于中。云或现出家等一句。梵本云。为诸世间现出家。次半喻显可知。后法合中四。初一颂明随俗即真。次半颂明于真现俗。次半颂明即俗依真。次半颂明真俗平等。次观修及后结赞嘿住。并可知。结赞第三句云身心等者。梵本云。心乐止息诸攀缘。末后两颂。明上首请。

  自下第二正说分中。论科为八分。一方便作满足地分。谓摄前九地所修诸行。总为方便。满此地故。二佛子菩萨摩诃萨以如是智慧下。明三昧满足分。谓初住地行行德无量。以此地受职必依三昧。故偏举之。三此三昧现在前下得受位分。谓正住地行。依止胜定。能摄佛智故。四佛子菩萨摩诃萨住此法云地如实下。入大尽分。谓此地望前诸地。已是穷尽。就此地中。此复是地满之行。此既尽中之极故。名大尽也。五佛子此菩萨摩诃萨通达如是下。地释名分。谓地学穷辨德显称故。六佛子此地菩萨智慧下。神通力无上有上分。谓地满足已。妙用不测。用过前地。名无上。比如来神通力故。名有上也。已下二分。虽通十地。由将前摄后故。此地摄也。七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十地行相下。地影像分。谓以喻显法。如因像知质故。八佛子此集一切种下。地利益分。谓彰说胜益劝信趣入故。

  就初分中二。先总标告。后以如是下正显。显中二。初总说。后善满下别辨。前中云无量等是广智。已善思惟等是深智。前诸地中。具起此二。通名善择智业。即是从初地至九地。妙慧使择故。后前辨中十句。论摄为七种相。一初三句名善修行相。谓于诸地。皆同善修证助不住似前八地中同相也。一善满足白法者。是证道。二集无边等者是助道。三增长等是不住道。不住无故。论云。此三句次第相释者。谓何因得证。由起助道故。何因成助。由不住道故。二次一句。广行大悲者。是随顺自利利他相。谓普遍释广。余通释大。悲行以自利亦为救众生故。此句摄前七地二利行相。第八地初已辨七地差别之行故。此总摄一句显之尔。三次一句知世界差别者。是合佛土净相。谓此显第八地修净佛国土行故。自下四句别举第九地中行。初一句自分行。后三句胜进行。初句即是从前第四句。入众生界稠林者。是教化众生相。谓此显第九地中自分化众生行故。五次二句入如来所行处等者。是善解相。谓解佛所行真如境处。又顺佛解证寂灭行故。六次一句当观等者。是无厌足相。谓当观趣求力无畏不共法等故。七次一句名为等者。是七地尽至入相。谓十地位极名地尽。依行证名至入。以此地中受佛智职故。云一切种一切智智受职位。

  自下第二三昧分中二。初牒前起后。后即得下正显所得。所得中四。一别显十种。二如是下通结百万无数。三菩萨于此下明于三昧乃入出及善知业用。四其最后下显定名。表位极故。初中。论意举初等后。故云离垢等。举后百万等故。方眷属离烦恼释显其相。以此位中是障尽极处故。不加功力。任运相应故。余九是别。以六七二定共离垢一故。离垢有八种。一入法界差别。是入密无垢。谓法界深奥。名为密处。二庄严道场。是近无垢。是行近佛果。三一切种华光。谓身光业。四海藏者。是口辨总持。五海印者。是意业起通。六虚空界广大。七观一切法自性者。二句俱显净土。无量者释广大也。观一切者。释观也。上来明自利德。八知一切众生心行者。是化众生。谓利他德。上二利是自分行。九一切佛等者。是正觉无垢。是胜进行。上觉名正觉。谓将成菩提时。一切诸佛。递共现前。证知如此。下文受职受说二通结可知。三巧入出等。善知定方便及所作故。四定名表位极中。一切智智无分别者。释前文一切种正体智也。一切智智平等受位者。释后得智受职位也。

  第三明受位分中六。一随何等座者。如世王子受职位时。在阎浮金白象宝座。菩萨亦尔。受佛职时。在大宝莲华王座。二何等身者。如轮王子。玉女宝生。具足王相。为得位身。菩萨亦尔。姝殊之形。为受职身。三随何等眷属者。如轮王子受位时。文武百僚。咸共辅弼。菩萨如是。受佛职时。诸大菩萨。共所围绕。四随何等相者。如王子受位时。严治国内。悬缯幡盖。鸣钟击鼓。宣布遐迩。菩萨亦尔。受佛职时。震动大地。恶道休息。光明普照。世界严净。以此为相。五随何等出受者。如世王子受王位时。告令宰臣。思赦天下。大施无畏。令脱苦厄。赏锡群臣。菩萨如是。十受放光。休息恶道。菩萨增行。六随何所得位者。如轮王子。受国位时。父王手执金钟。盛四大海水。灌太子顶。尔时得名灌顶轮王。菩萨如是。受佛职时。十方诸佛。于白毫放一切智光。入菩萨顶。此时名为受佛职位。此六段中。前三论同处释。次二亦同处释。后一别释。

  就初座中。有十相。一华王是主相。以自在故。二周围等是量相。以广大故。三众宝等是胜相。以具德故。四超过等是地相。以是生处故。五出世等是因相。以从彼生故。六知诸法等是成相。以空慧所成故。如世莲华种植成故。七恒放光等。是第一义相。如世莲华开敷四照。菩萨华座善照法界。八非诸等是功德相。是所照所生果故。九琉璃等体相。以华等为体故。十其华常等是庄严相。以德修故。

  二尔时下明随何等身。身相妙大。称可华座。

  三无量下明随何眷属。谓受座得定心敬目瞻。

  四佛子此大下明随何等相。其相有九。一光音充遍。二动地。三息苦。四严界。五众集。六奏乐。七益物。八供佛。九佛现。

  五佛子此下明随何等出处。以出光明故。此总释时出处也。文中有三。一十五处放光中间二二同者。合名一光。总是十光。二尔时诸佛下明因光明照诸佛菩萨咸觉知。三佛子是时下明由觉知故下位菩萨俱来供养。初中此十光明。论摄为三。一前九是利益业。于中。初五是凡夫。次二益二乘。后二益菩萨。又八九十。此三名发觉业。以第八能发觉初发心。及乃至第九地者故。第九能发觉第十地菩萨。第十光能发觉诸佛故。又八九二光名摄伏业光。谓第八光能摄九地已还菩萨。令咸来供养。第九光名能伏业光。能使魔宫隐蔽。就第十顶光中。有四初照十方。二成光细。三设供养。四入佛足下。初二可知。就供养中三。一显供胜。二正供佛。三见知者益。言于阿耨菩提不退者。论二释。一于地中决定义。谓于地决能证故。二后有异义。定不放逸所作之事决定心故。谓定能离恶集善故。言入佛足下者。远法师三释。一就教相顶光入足显深敬故。二约相显实菩萨智光证入佛境。从下趣入。名入足下故。论名为平等智摄。三约实论菩萨自己因行趣求果时。从下证入。名入佛足。第二由光照佛菩萨智觉中文易了。第三知己佛菩萨来中二。先下地菩萨。来此与供。后常尔之时下同位菩萨德光相助。前中二。先供。后得益。后相助中。亦先光入德相。后明益。此表示内德圆满。而外彰其相。其相。梵名室利靺瑳。此曰吉祥海云。众德深广。利物如云。海云即吉祥。吉祥即海云。古人误译洛刹曩。为恶刹攞。遂谓相为字。又以相表利物深广多故。称之为万。理实此中无万无字。唯云金刚庄严臆室利靺瑳相。其万字之言。都为谬妄尔。

  第六明随所得位中四。谓法喻合结。初中亦四。一放光。二入顶。三得益。四结位。初中光有十业。一名益智是利益业。二眷属是因业。三照示佛力。令他恭敬。名敬业。四开悟是劝进等名劝进业。五十方等名震动业。六灭除恶道苦是止业。七蔽魔宫是降伏业。八示一切下示现业。如是普照下卷舒业。十示现下。论经有示大神通光明之言。此本阙。此名变化业。二入顶者。事光入身顶。亦表法光入心顶增位故尔。论名如来光明彼菩萨递互智平等授者。谓菩萨顶光入佛足。是上进故。佛光入菩萨顶者。下摄故。因果递合故。云平等身光。即知故云智。三得益可知。四结位中入佛境所证。同于十力行德因故。随在佛数。如才出家。虽未受具。即堕僧数。喻合结位并可知。

  第四明大尽分中五。一智大。依正觉实智义故。二佛子菩萨摩诃萨住此地即得下解脱大。依心自在义故。三如是乃至下。三昧大。依发心。即成就一切事义故。四无量百千下。陀罗尼大。依一切世间随利益众生义故。五无量百千下。神通大。依堪能度众生义故。前二自利。一内知。二外用。后三利他。一意业用。二依发语用。三身业变化用。

  就初智大中七种智。一集智大。谓智法缘集智力断疑。二佛子此菩萨摩诃萨以是下。明应化智大。谓化智业用。依身而起。三又如实知佛持下。明加持智大。谓化业住持化用非一故。重言如是常化不绝。名转行力。四又如实知诸佛下。明入微细智。谓一法中现一切法。是难知境界故。于示成佛八相中。一现一切故。依彼应化等。牒前三智。依显微细。一化。二如。三集。合此三智。名为不二。依此成佛故。名为作。正是微细。五又入如来秘密处下。明密处智者。此是秘密隐显门。谓将获初心根未熟者。显粗隐细。令彼不怖。依彼说此微细智也。六又知诸佛所有入劫下。明入劫智。谓善解诸劫互相涉入。名入劫智。时劫相续。说为命。迁流名行。一摄一切。名曰加持。一入一切。名为舍。废己随他故。劫随心转。名自在意。七又知如来下。明入道智。谓知诸世法。堪为出世对治用。名为入道。

  初集智大者。论释云因缘集智。应知。彼复随所有。分染或净或灭者。此是总释。于中有六重。一或唯染。谓初三句及识集众生集一分世界集诸见烦恼集。二或唯净。谓涅槃集及声闻等集。三或唯灭。谓虚空集。四染净合。谓世界集有为界集及一分识集。五通净灭。谓无为及涅槃。六通染净及灭。谓法性集。论经名法界。即不善法界名染。善法界名净。无为法界名灭。论别释中。言随所有三界处者。释三句可知。随所有众生者。释众生集可知。随所有染净等心者。释识集可知。随所有有为无为法无知知故者。释有为有心故名为知无为无心故名无知。随所有处虚空等者。释虚空集。次是世界等所依处故。随所说正不正法者。释法界集。即净法名正。染名不正。等取灭也随所证不证等者。释涅槃集。以圣人所证故。随所邪见下明不证。即释邪见等集。谓何因不证。以邪见故。是谁邪见。谓余外道等。彼不能证故。随所有器世间成坏者。准释可知。随所有二乘彼集差别者。释声闻等。应知。结文可知。

  第二释应化智中三。初标。次众生下别显。后如是下总结。别中十句。初三句明众生世间自在化。谓化现众生。及所化业。化现贪等。及示诸恶见故。论云应示烦恼染见作故。谓现起贪瞋等十使烦恼。诸见等化令众生见名见作。次一句是器世间自在化。法界化者。所说法行故。谓作法师处众说十二分教等。名法界化。彼应化故。次四句是智正觉世间自在化。化现三乘皆有有觉义故。末句结云一切分别等者。此有二释。一云分别化者。化作有情类故。无分别化者。化作非情类故。一云作意现化名分别化。任运现化名无分别化。虽有两释。前释为胜。

  第三明加持智中。文三同前。别中十一句。初三是境界持。谓常化不绝。名佛持。法僧亦尔。后八是行持。初二是运行持。如观佛三昧海经第七。佛为化诸淫女。现马阴藏相。化作三男童子。与淫女行欲。令厌发心。又为降伏外道令发心故。现马阴藏相故。烦恼持者。如骂调达为食小既故。此皆加持所应度者故。皆示现故。如论应知王示瞋害相。婆须密多示贪欲相故。皆示烦恼相。任持行故。次五句是顺行任持。谓多时积行名时持。由愿起行名愿持。由于佛所供养福力。成金刚种。任持究竟。不毁灭故。依行起行名行持。依说劫令乐修。即此说为能持故。一切智智名为智持。谓佛后得智缘俗化世。论云此智能作一切定故。

  第四明入微细智者。谓知佛化用。于一法现一切法。炳然显现。难知之境。佛智能知彼微细境。名微细智于中文三同前。别中十句。初是示出家修苦行故。二示命有尽故。三示王宫生故。乃至住寿命者。示八十阙一故。般涅槃者。为随所宜种恋佛善根法事故。余并可解。

  第五明入佛秘密处智。谓知佛所示秘密义等。于中文三同前。别中初三乐密者。一身量密。量即无量。在此即在彼故。二语密。一言应一切言。寻声无边际故。三意密。如来心识无有所作。然能成就。随时随根不失其宜。如来所有施作佛事。犹如化人无心想念而能成就。广说如密迹力士经。四筹量根器生熟堪度未度时故。善根微故。远故。劣智不测故。云秘密。五授记密者。谓为诱进实声闻人。与变化者授记。或恐有退。非时与记等。六摄众生密者。呵骂调达爱语罗睺等。七种种乘密者。如法华云。虽后说三乘。但为化菩萨。此之谓也。八知根行密者。谓信等五根。或二十二中。随其所应。或利钝等差别多种。非下位能测。故名为密。九业所作密者。或过去所行远难知故。或于一事。三性同造。或多业同时造异时熟。或同时熟。如是无量。十得菩提行密者。或逆顺起故。或依法性。相应所修。非二乘凡夫等境界故密也。

  第六明入劫智中八句。论总相释云。是中入者。平等解脱一切劫递相入故。谓知诸佛依业用门不思议解脱法力。能以互差别时分。彼此相入不异。名平等。第二句云有数劫入无数劫者。有两释。一云有数劫者。是僧祇劫。即是阿僧祇品中第一百二数也。无数劫者。即是阿僧祇劫。是彼第一百五数也。一云有数劫者。可以此刹中劫数量所及故。无数劫者。是阿弥陀刹等已上诸刹中劫故。第四句云劫入非劫非劫入者。此约劫时分与不至劫之时分。说相入广显。古释顺违并释余文。并如上发心功德品说。

  第七明入道智者。善识众生入道不入道方法故。文三同前。别中十四句。一入毛道智者。依凡夫地。有微信心。感道缘发。为说世间闻等三慧等法故。二入微尘智者。为我慢众生。此有二释。一云为恃异术起高慢众生。佛将彼入尘中。彼不知己所往。示之令知。摧伏故。一云为我慢者。令观色蕴但是聚尘。破其慢故。三入国土身智者。依信生天者。智现净土令见。转彼信天为胜之心故。四五六入众生身心行三种智者。依觉观众生。谓烦恼乱心通名觉观。随说对治故。七入随顺等者。谓众生万品对各异故。总言之。一切处故。八入示现遍行智者。众生思觉心多。佛悉遍至彼心所至。先与同。后说过断故。九顺行等者。众生造顺世间行者。亦先同后断故。十逆行等者。无漏行能违生死。佛久修满今示修故。十一十二十三十四等。皆是为众生故说同。其事同世故思议。所作难测故名不思议。余准思释。

  自下第二明解脱大中三。初标。次略辨。后此十下结广。略辨中十句。一不思解脱者。谓依神转变外事妙用难测故。二无碍者。以愿智力。能速至十方无量世界。而无碍故。三净观察者。净智所知故。净行有三。一知世出世。约位分别。二知学无学。约因果分别。三知声闻等。随人分别。此是所知自在。前二是通。后一是智。此知三乘根性有障无障。上知佛。下知二乘。智优劣故。并是净境故。名净智差别。四普照明者。随意转事。谓随众生。于一切色像门。示现种种自在身故。五如来藏者。是法陀罗尼。谓所知真性蕴恒沙德故。六随顺等者。能破他言。而不退故。七通达等者。于三世劫。随意回转故。八法界藏解脱解脱者。梵本唯有一筒解脱。无重言也。谓一切法一切种因缘集智。此中法者。世谛万有非唯一故。名一切法。众生所迷多在世谛生着。不会真谛。要善达世谛因缘。称虚实而知。得名善化。此同上集知。九光明轮者。光不离身而普照故。十无余境界者。依一切时。知无量世界众生心故。后结可知。

  第三三昧大。第四总持大。第五神通大。并准前解脱大中。略广标结等应知。大尽分竟。

  自下第五大段。释名分中三。一能受诸佛云雨说法故。名法云地。二佛子此菩萨以自愿力下明能注法雨灭众生烦恼尘𦦨。名法云地。三佛子此地菩萨于一下明能注法雨生物善根。名法云地。

  初中若从所受。应名法雨。若从能受。应名法海。今但就彼受法之处。名法云地。是故论释。一云法相似以遍覆故。此地中闻法相似者。此所闻法宽广遍覆。是故名云。与法相似也。言如虚空身遍覆故。明能闻法身。谓受云出处。其唯虚空故。说能受法身如空。若随对于佛。则佛身如云。说法如雨。此所受若雨。能受如海。若对所说法。如云遍覆。则所受若云。能受如空。二灭尘。三度生。论显可知。

  就初中。先总明成就念力者近说受持义。二于一念下明能受法。于中三。初于佛所听受多法。二佛子譬如大海下于多佛所听受正法。三解脱月下。问答显前二分齐。

  就初中。有法喻合。论释中二。先总释。谓十方诸佛同时说名说众多故。后别中三。一释初法说内无量法明也。二入如来微密处释合中微密法雨。三速疾释一念须能受。以此地中闻胜故。能多受法。所受虽多。若是粗浅。不足为难故复云密。法虽多密。若积时渐受。亦不为难。今复一念速疾能受故。是胜也。论云。是中无量下别释前三。初二是所闻法。后一显能闻之德。先解所闻法。谓性故作故开为二相。谓三慧所知。名法自性。说授众生。名之为作。别释性中。大法明是闻思智摄受故。大法照是修慧智所摄受故。云何作大法雨。如大云与他法雨故。下释能闻。起信名受。领教名安。是文持取义名摄是义持也。摄受前文义不失名持。论经名安为堪。名摄为思。

  第二释于多佛所受法中。大海喻有四义。相显可知。

  第三问答辨分齐中二。先问。后答。答中亦二。先授量显示所闻广大。显前初段。二如一佛所下。类多佛。显前第二段也。前中云三世法藏者。论释于法界中三种事藏。谓明照雨为三种。蕴在法界。名为藏也。

  第二释名中二。初寄云电等。以显菩萨能化之德。后一念等下明化时促。于上等处。明化处广。余是化益胜。又云雷电等。如论应知。

  第三释名中。八相现成渐增物善。文易可知。

  第六大段。明神通力无上有上分中。论开为六。一依内者。通依内德。此有四种。谓一不思解脱。二三昧。三起智总持。四神通。此亦是前大尽分中五种大。以智与陀罗尼大合。说为四。以并是此地德用故。同说此文略也。二随其心念下。依外大神通业用依外境起三即前门中互相作力名自相。谓转变作用是神通相。此后二门。经文是一。义开二释。故为二门。四或随心念相一念中示现下。作住持相。常用不绝。五尔时会中下。是令喜相断众疑恼。六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已能安住下。是大胜相超过前地。

  就第二依外通业用中。外事地等是所动。刹依报故也。复有外事自他身等。是后现身等。即正报也。何故身等说为外邪。释以对前解脱大等。是内得故。说此身等以为外事。

  三自相亦二种。一转外事等云及他身俱名外等。二应化自身等此二亦摄此一段文也。初转外事有三。一是同类略广转。二垢净异事转。三尘容世界等是自在转。第三自相可知。

  第四作持中三。初总标。次示现不可说下别后佛子总结。别显中十。一者身语供赞。二八相应机。三身现三世之事。四身内容刹。五毛孔出风。六海华现佛。七身光遍照。八口嘘地动。九示起三灾。十身刹作相。后结可知。

  第五令喜者断疑故。此有二种。一显示自体通力以断众疑。二佛子此菩萨住如是智慧下。明说法以断众疑。前中有二问答。前问答显神力无上令众欢喜。后解脱月菩萨言佛子若菩萨下。明后问答。是神力有上令众欢喜。前中亦二。先大众疑。谓举佛疑菩萨非是疑佛也。后解脱月领疑为请。刚藏答中四。一人定断疑。二尔时解脱月下显定名字。三又问下业用分齐。四佛子菩萨住法云下类显广多。就初中亦四。一法主入定。二众现入身。三身内见佛。四摄用还本。二显名中。先问。后答。前入定时已显其名。何故更问。释云当时法主嘿然入定。后结集家。取以安之。既当时不显。故此问也。答中言佛国土体性者。入此三昧。能现佛国故。三业用分齐中二。先问。后答。答中非但如前现一切刹其身乃能现过恒沙刹尘佛刹。四类显广中三。一所得广多。谓此地所得非一二故。故云得如是无量等。二故此下明业用难测。于中十二种分二。先别说。后略说总结。初三业业具难测。二神通是前神通大。三观三世是三达智。四三昧是前三昧大。五智力是前智大。六游戏解脱门是解脱大。七变化等是变化外事等。及后结并可知。

  第二明有上问答中二。先问。后金刚藏下答。前中举菩萨疑与佛齐。问词同上疑意有准答可知。后正答中二。初总呵问非。后复次下别显问非。前中二。先喻况。后法。喻中。一块土者。论经云二三豆土。余并可知。后显中二。初总明佛不可以法云德比。后佛子我今下方便显其非比之相。前中先喻。后法。喻云如四天下取少许土者。此喻前来说法云地德。余者无量者。此喻前说之外多未说者也。后法中。此法云等者。即是合前余未说者也。况如来者。具说菩萨地德当无量劫。况今始说少说。即欲比如来邪。此中有三重。一豆许土。二四天下土。三无边世界地土。将四天下土比无边世界土。当自不可。况以豆许土比邪。以法云具德当不比佛。况其少分比如来邪。后方便显非比中二。先总标。后佛子假使下正显。显中二。初能比。后此一如来下所比。前中三。一所依处多。诸十方各无边刹数刹。二能依人位高。谓得此地菩萨。三彼位高者多。谓于前多刹中。肩排相次住。如稻麻等。四彼多菩萨各是多时积行。谓百千亿那由他劫。后所比中二。初明以多比少。谓多位高者。多劫之行。比一如来故。后百分下明犹非其比。谓非直前多望一非其比。亦乃相一佛德中百分之内比一分乃至少相近分比亦不及。后明说法断疑中二。初明调柔行。后此地菩萨智慧下教智净。上二文皆有法喻合。并准可知第六大胜二二。初明说自在。后佛子是名下结其地相。前中二。初明神通胜。后摄报中若勒行下算数胜。以此二空胜前诸地。故名大胜。前中二。先牒前。后诸佛下正显。显中六句。初五别。后一总结。别中五句。论摄为三。初二各一。后三为一也。一三世智者。是断疑行。以通三世为出世道。故名道义。二法界智者。是速疾神通行。闻说如来秘密法故。三下三句名等作助行。谓于众生平等化益故。于中。一遍等者。作净佛国佛平等化众生故。二照等等者。作法明平等是教智化故。三慈念等者。作正觉平等证智化故。后一句总结可知。

  第七大段。地影像分中四喻。喻地四德。前三阿含。后一证也。前中前一池喻修行功德。谓诸地中起修之行。二山喻上胜功德。谓依前修成德。德位高出。三海喻难度能度大果功德。谓前修所成德能至大果。度取到义。四珠喻转尽坚固功德。谓从初地进阶法云故。名为转。位极障尽名为转尽。证理终极名为坚固。就初修德中。有法喻合。法说中。始从欢喜终至法云。名次第行。因成大果。名趣一切智。喻中阿耨达池。此名无热恼池。从龙王得名。此表地德。离障恼故。出四河者。胜鬘经出八河。阿含经云二十河。下出现品中。但云阎浮出二千五百河水流入大海。不言出处。出四大河。据根本说故。俱舍十一云。此瞻部洲。从中向北。三处各有三重黑山。有大雪山。在黑山北。大雪山北。有香醉山。雪北香雨有大池水。名无热恼。出四大河。余略同下十定品说。而十定最具。寻即可知。其二十河者。大婆沙云。四河去池。各四十里外。复各分四。从池一匝。各于本方。流入大海。是故并四根本。成二十也。(检)法合中四摄利他合四河。满足无尽至一切智增成自利得大菩提。合入大海。论云依本愿力修行者。释菩提心流出善根大愿之水。以四摄作利益他行者。释彼四摄满众生自善等。释自利可知。

  第二山喻上胜功德中三。一总举法。二如因下喻显。三佛子此十下总结。初中十地因佛智故有差别者。谓由佛智。为所依因。超此十地。此则佛智一味平等。为十地差别所依。如大地平等为高下山之所依。论云依一切智增上行故。二喻显中二。先列十山名。后佛子如雪山下。一一别合。前中云鞞陀梨等诸山梵名并如音义上卷中显。后别合中。初药草者。喻初地圣智善五明故。二诸香者喻二地或香故。上二不约慧为名故。以土山为喻。余八依慧立名故。皆取宝山为喻。三地是定。以三慧为体故。亦慧摄故。云诸宝喻者。喻八种地。又厌地善清净者。从三地已上八地是宝。此重显也。三一切众宝者。彼以净禅。厌离烦恼。此禅与慧皆可贵故。四五通神仙者。喻四地出过世间。神仙人间超胜故。五夜叉神者。喻五地。于真俗善巧。难合能合。通自在故。六诸果者。因缘集观。寄声闻果故。七龙神者。喻七地空方便智。寄独觉果故。又此上二地前寄声闻。菩萨超彼。说彼果证。问答不可穷尽故。彼山出果无尽喻此也。后寄独觉。菩萨超彼。说彼果证。问答不可穷尽。彼山出大力龙神无尽喻此也。八诸自在众者。喻八地不起功用普应如水镜像。得十自在故。九阿修罗者。喻九地菩萨巧摄生大力之相故。十诸天者。喻殊胜义。第十地于余地中最胜故。论云复次诸山下。释诸山中所有物。谓神仙等是众生数。药宝等是非众生数。其药等。能资内报。名受用事。谓除病名增损对治。香果资身名长养事。其宝体非是资身。但可贮积以除贫乏。名守护等。言依雪山等者。指定其处。谓初三及第六。是非众生数。所依下释是众生数。于中治六种难。一五通福田供。以得富治贫难。喻四地菩萨。行道品。化治身见贫穷。益众生故。二夜叉威制眷属不令害众生故。治死难。喻五地菩萨。行不住道。虽俱无住。常在生死。救苦故。三龙降雨治俭难。喻七地功用究竟行十度益生治功用俭故。四得自在众治不调伏难。此喻八地菩萨。有二义故。一得密迹金刚现形守护刚强众生见之受化故。二得十自在调众生故。五阿修罗说咒治恶业难。喻九地菩萨。得四十无碍辨才善说法况治惑业故。六大威德诸天。论云自在四天王治怨敌难。经论说异名。经云大威德。是显帝释等三十三天王能降阿修罗怨敌故。论云治四天王怨者。邻近释故。喻第十地受佛位时得力无畏降伏魔怨外道故。论云此一切山集在其中者。如所从事能生一切物故。谓诸山中所有物也。言集在其中诸不可穷尽者。顺行不断不休息故。谓次第相续名顺行。不永断故。名不断。非暂无故。名不休息。下释山海相因名者。谓山因海故。得高胜名。海因山故得深广名。前说依地。今说依海者。由彼十山依此二处故互举尔。释法同喻。谓佛智如海。依起十地。高深相显故。云因果相显。此则一一山下皆有大海。一一地内悉有佛地。当知佛体遍在诸地。若尔佛身亦即遍在十地诸菩萨身。此依性相非一异义说。

  第三大海十相显难度能度大果功德。于中二。先喻显。后菩萨行下法合。各有总别。前中总云不可移夺者。谓此十相同一大海不可移易夺其一味。地法亦尔。同一佛智。义分为十。不可移夺令异。论云难度能度大功德者。因果相顺故。十地如大海能度难度。得大菩提果故。谓能度世海。得无价宝故。下释别中。摄十为八。以六七为一。以九十为一。故成八也。一易入功德。初地渐起大愿故。二净功德。二地不与破戒死尸住故。三平等功德。三地诸世间假名数故。四护功德。四地护自一味。恒无失故。五利益功德。五地无量方便。起世间所作。多利乐故。六不竭功德。六地观甚深缘起集法故。七地即空方便广大无量故。七住处功德。八地菩萨一念分身遍十方。如船入海因风济故。得等众生类身故。具足十身故。名为大身。此地如海。如此大身者住处故。八护世间功德。九地菩萨应机说法不失时。受佛说法无厌足。如海潮不过时受百川水不厌足故。第十地菩萨能受一切大雨无厌足故。

  第四宝珠十事喻转尽坚固功德。于中二。先喻。后佛子当知下合。各有总别。喻中。论先释总内。转尽坚固功德者。大摩尼宝喻过十宝性。谓摩尼宝过毗琉璃等。以出故取者。此是经中初句。谓从大海出故取之为用。放光是第九。示现是第十。越中取后。故云乃至。摄十为八。以合六七八故。此八中。初后二句喻显法。余但释喻。初出海益物故。云功德以善观者。显法也。谓初地圣智。出烦恼海。善观察故。二体色明巧匠治故。三形相圆妙故。四无垢秽故。五光净明彻故。六异相庄严名为起行。三句合释。七神力放光故。八随王意雨宝。是无护惜也。能与一切众生一切宝物。正智受位故。一切众生同善根藏故。过十圣性者。过声闻辟支佛等四向四果八种行性故。并可知。影像分竟。第八明地利益分中三。初显法利益。二如此世界下结通十方。三尔时复以下他方来证。若依论经。更有第四如来随喜第五结说究竟。今且依此。初中有二。先明生信功德。后雨华等起供养功德。前中二。初闻经益。后尔时下动地。明起生信功德。谓以神通力动地。令生信故。前中二。初总举法难闻。后问答显益中二。先正显。谓举类法举法类闻。后何以故下释成。以得至一切智地要由闻此法故。释十八相震动。具如前说及别行章。结通证成等。亦并如前初会中释。

  自下第三大段。重颂分中二。先长行。明说偈意。十种所为。释同前会。后正说颂中。有四十二颂。分九。初十三颂半。颂方便作满足地分。于中。初三颂半总颂九种地中善择智。初颂第三句。梵本云。远离诸垢住智道。次一颂半别颂初地。次半颂颂二地。次半颂颂三地。次一颂颂四地。次一颂颂五地。次一颂颂六地。次一颂颂七地。梵本中。第二句云我体无受离有无。次一颂颂八地。次二颂半颂九地。二有一颂半。颂三昧分。三有五颂半。颂受位分。四有三颂半。颂大尽分。五有三颂。颂释名分。六有四颂。颂神通力无上有上分。初颂云神通等者。梵本云。大威德住此地。现佛境界满十方。神通无量亿千数。世思其行皆迷惑。次后云举一足等者。准梵本中。此是前颂中。于十方说佛神变。七有二颂半。颂调柔行等。八有七颂半。颂地影像分。于中三。初三颂半。颂山喻。初半颂云如是等者。梵本云此具功德净者地。常住佛智如山王。次颂第二句。梵本云。三如毗陀多妙华。次后颂初句。梵云。五如乾陀不思议。次二颂。颂海喻。后二颂。颂珠喻。余他及地利益等。并略不颂也。九末后一颂结说无尽。第十地释竟。

  续华严略疏刊定记卷第十一
卍续藏第 03 册 No. 0221 续华严经略疏刊定记


  续华严略疏刊定记卷第十二(尽佛不思议法品)

  十定品第二十七

  将释此品。四门同前。

  初释名中二。先解会名。后明品称。

  前中。此名重会普光明殿会。谓前第二会。已于此会。今复来此。故云重会。普光等言。义如前说。何重此耶。前来历会答问。问是此起。今答将结归于本。故还来此。又显果不离因故。得果不舍因。异二乘故出现。所说何结归耶。因前方成出现世故。此正得果不舍因也。

  后释品中二。先得名。后释名。前中。按梵本内。名为如来十三昧品。具三昧与定。虽非敌对。然以三昧离于沉掉。专注一境。持心不散。是定住义。故以等持而名为定。如来两字。译家在略。此虽菩萨定。由是等觉。亦得名如来故。依十标称。带数释也。别行经本名等目菩萨所得三昧经。

  第二来意中二。先会来者。谓前说十地正位。今辨位后胜进及所成果。或前明十地位。今显等觉位及妙觉位。故来也。问胜进等觉。今此依何。

  答二俱无碍。所以然者。此但名殊而行相无别。约开合故。诸教说异。谓仁王经以第十地位中位后二行合故。不立胜进。亦无等觉故。彼上卷教化品云。五忍是菩萨法。伏忍上中下。信忍上中下。顺忍上中下。无生忍上中下。寂灭忍上中下。乃至云寂灭忍。佛与菩萨。同用此忍。入金刚三昧。下忍中行名为菩萨。上忍中行名为萨婆若。共观第一义谛。释曰。寂灭忍。既唯有上下。佛与第十地。同用此忍。即明不立等觉位也。若依本业经。开彼二行。立等觉位故。彼上卷初品诸菩萨请云开示我意。佛本缨络。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无垢地妙觉地。为我说要等。云云。又贤圣学观品云。六种性者。所谓习种性。性种性。道种性。圣种性。等觉性。妙觉性。复名六坚六忍六慧六观。并十住等六位名。总有六六三十六名。名名差别。广说如彼。瑜伽亦同。开出等觉故说八义。与佛不同。(勘)若依此经。自有两种。一同前仁王及余教说。唯立五位故。此品等所明行相既异地中又非佛果。然不别标等觉之称。虽此后文说此菩萨即名佛等。然云于此十大三昧得成就者也。二同前本业瑜伽等说。许有六位。具标其称故。下离世间品说十种智慧助道。其第三中云。常随顺住六坚固法。如前具显。由是此位应名等觉也。问此位菩萨既名等觉。即是佛齐更有何劣。非妙觉耶。

  答依仁王经。与佛同用寂灭忍入金刚定中。但得其下忍。不得上忍。故不名佛。又云无相名萨云若觉。有相名等觉故。又瑜伽菩萨地云。此菩萨虽已修行功德海满。由未能舍三种法故。不名妙觉。一由未能舍劣无漏法。二由未舍白净无记法。三由未舍有漏善法。谓佛身不得有劣法故。不得有无记法故。不得有有漏法故。此三不障道故。能至于此障佛果故。于此须舍。舍此三已。方名妙觉。(勘)二品来中有二义。一此品是十地后胜进行。六品中第一故。二其六品明等觉位行。前明十地位行。今辨等觉行中初品故。先来也。

  第三宗趣中。先会宗者。显第十地胜进行相并其果相为宗。明生解因果及与出现因果所依为趣。

  第四释文者。就此会中。有十一品经。于中。前九品明生解因修及所成果。后二品明出现因果。前中初六品。明第十地胜进行亦等觉位行。后三品明佛果德相。前中分五。一初二品明业用广大。二次一品明行相深奥。三次一品约能数数显所数多行。四次一品约时以彰行广。五后一品约处以明行遍。就初二品。即分为二。前一品依定时用。后一品据智辨用。

  就前品中。分为三分。一序分。二尔时普眼下明请分。三普眼普贤菩萨下明示说者分。

  就初中二。先辨时主处等三种成就。后与十佛刹下明众成就。

  前中二。初总相举三种成就。后始成等下别显时等三种成就。前总相释具如初会。后别显中。初始成等约主显时。亦如上释。二于普光下约主显处。问此会既在普光明殿。何故经首云阿兰等。

  答此义如上第二会初已广分别。三入刹那下。别叹主成就中。十二句分四。一明能现。二现如来下明所现。三能合下明益物。四恒住下总结现因。初中二句。初一显定名体是能发起。后一辨智及通。是所发起。前中名刹那际者。有二义故。一为显所说行相。是于有为界修行。行至后边际故。本业下卷云。菩萨尔时住大寂门中品忍观功行满足登大山台。乃至云。唯有累果无常生灭。行过十地。解与佛同。坐佛坐处。其智见常无常一切法境界。当知如佛名为学佛。下地一切菩萨。于此菩萨。不能别知。于佛名菩萨。于此下菩萨名为佛。二为说有为行相即真际故。后所发起中二。初一显正体智。故云一切。后一明佛神通。故云自也。此通为二能。一能显自三业。二能令他见不应见故。不应见有二种。一上非下境故。二意业非眼境故。二次二所现中七句。于中。初三身业。先一总举。后二别显。别中前一无障。后一无著。问佛身元不隐。何故言现耶。

  答现其身中三业作用故。初但云身者。言总意别故。次二意业中。前一离缘外境。后一内住于止。次一身业。谓福慧内充而外威敬畏。后一意业。谓常处世而不着世。三次二益物中。初一正明令见闻悟益不应见见故。后一益悟应时。谓感赴合符。然有二种。一称根渐顿故曰随宜。二相会如期故云不失于时。四末后一句结总上所现不离定心定心恒住一法性故。上来辨三成就竟。

  第二明众成就中五。一举数。同前会释。二靡不下叹德。三其名下列名。四如是等下结数。五往昔下集意。就第二叹德中。十句分二。初五叹自分德。后五叹胜进德。前中初一时位极故云灌顶。若依仁王经。此是第十地。若依本业经。则为等觉位。此经通二。广如前说。二行修满足。如文可知。三明所具之行深而且广。此行既广无边量也。四成就大定普见无涯故。云获诸等。上明自德深广。五大悲等明悲德广大利物难量。后明胜进德中五句。初三同佛三业。一身通用同佛果。二深智入际语演实义。三意业种智降伏四魔。后二明无住行。初释后结。前中不住涅槃故入世间也。不住世间故心恒寂也。下句结德属人。此是彼菩萨无住解脱。三列各。四结数。并可知。五集意者。谓此皆是往昔与佛同行。故令预会。余同前。序分说竟。

  自下第二大段。明请分中四。一普眼请问。二佛言普眼下许问。三普眼菩萨言下正显所问。四佛言善哉下叹问利益。

  第三大段。明示说法者分中二。先示法所属人。后尔时如来下答前所问法。

  前中。文有十段。一示人令问。二尔时会中下闻名获益。三尔时普眼白佛下重问重示。四佛言如是善男下显普质德深不见。五尔时普眼菩萨闻下闻普贤德获三昧益。六佛言如是如是下重显普贤解脱自在。七善男子若有下见闻普贤获益。八尔时普眼及一切下众于普贤渴仰。九尔时佛告普眼下教起方便。十尔时普贤下为现令见。

  就初段中三。一示入令问。于中复三。一示其处。二已能下叹德。三汝应下教问。初中可知。二叹德中十句。一成胜通。二出过下最上难过。三从于下两行生身。四大愿已净。五行成不退。六度。七据。八辨。九悲益物。十本愿无尽。三教问中令见其意故。

  第二段中三。初得十种益。二其请下希欲见然不见。三此由下释隐所以。为欲令希仰普贤重获胜益。

  第三中同前不见可知。

  第四中二。初徴不见。后善男子下释为德深不见。有十句。一住离言真如故。云甚深不可说。二智德无边。三大定奋迅。四胜通自在。五入最清净无碍际。一切三世间等并在其内。六生十力智。七法性为藏。一切三世间等并在其内。八诸佛共与力。九念顷证诸佛平等智。十是故下总结不见。

  第五中普眼闻普贤深德。获三昧。即用此定。观彼不见。白佛申意。

  第六中三。一初一句标不思解脱。二普眼于汝下以法喻。于中二。先喻况。后佛言下法说。前中二。先问。后答。问意云幻字中诸相住处有能说耶。

  答意云幻相无实。彼无住处。故云不也。后法说中二。先牒前幻相。是虚假粗浅境界犹不可说。普贤三业俱秘密境而可入见。入谓意识观察趣入。见谓眼睹。三何以下重徴释前能入是言。于中二。先徴。后普贤下释。前徴意云。普贤既是因位。有何深德。不可入见。后释中十一句分二。初一句总。后十句别。总中三。一赞德深超言虑。二赞德广过数量。三过量故。不可具述。俱应举要而言。别中。一以金等者。慧力威猛照相。皆云如世执金刚杵者。以杵拟须弥等使碎为尘。此亦如是。如上文云。以金刚智。普照境界。同一法性。是也。二于刹常行而无行。由前慧力故。三无住者。义如行释。上三据依果辨。四知众生身等者。身相泯故。五无去来者。于刹中能行者不可得故。上二约正报说。六得通名无断尽者。化用无息故。无差别者。平等化故。自在者。所作无碍故。七无依者。通加行心回寄首离根境识故。八无作者。离于功用成辨业故。九无动转者。往还变现相故。十至于等者。法界无余故。上来十句。初举普入。末举至际。是举要言之。所余无量。略而不论。

  第七中明于普贤见闻等十种事皆益不空。文易可知。

  第八中众于普贤。心渴。口称。身礼。并亦可解。

  第九中二。先教。后行。前中二。初十句明正教。后若能下总结。正教中。一教礼求请。二普观十方。三想念其人。四思遍法界。五欣德厌失。六誓同行愿。七入不二法门。八身普现在。九悉知下知法器。十遍一切下遍修普行。后总结可知。第二行中。谓依教而行尔。

  第十中有四。一以解脱力为现色身者难见已表得应现故。二令彼下正明得见。于中四。一见在此处。二见余处来。三见彼说法。略明五种。一说行法。二说佛后得智随世俗方便化。三明菩萨通。四说菩萨威德。五现三世佛境。四是时普眼下。众菩萨见普贤身及前状已喜跃顶礼尊如见佛。三是时以佛下。其文两势。一由众见普贤现身等状庆喜之瑞。二为普贤将说十定。豫先瑞应。虽通二种。今且依后。文中二。先明瑞因。后自然下正明瑞应。前中可知。后瑞应中七。一兴云雨物。故云雨云。先总。后别。可知。二不可说下动刹。三奏下鼓乐。四放下放光。五令下息苦。六严下净刹。七令不可说下益众。于中三。一创相应者名入。二先已习者名成。三久修者圆满。四尔时普眼下叹普贤德。于中二。先普眼叹。后如来印述。前中十句。约人住位。以显其德。皆是果位名字。初名如前释。二除佛所余无与齐等。三众恶已断。四众德无退异二我故。五等现众生。六言教真实。七大悲随俗。八大智称如。九善巧调御。十解脱业用。后如来印述中。亦有十德。于中二。先印述。后普贤下正显。显中二。初总显无数。后所谓下别说十种。皆约数数。显其多德。数名如阿僧祇品说。一誓愿。二法财。三戒。四忍。五身业应感。六语业称扬三宝。七意业思法。八但显数不明德。(检梵本)九同诸佛德。十无尽善根。上来答第一示法所属人问竟。

  第二答前所问法中二。初列名。叹胜佛教令说。即为本分。二尔时普贤菩萨承如来下依教广陈。即为说分。

  前中四。一举益令说。二何者下列名示法。三此十下叹其功德。四是故普贤下结劝令说。

  初中二。先佛诫普贤说益此众。后诸菩萨下后益三世菩萨(此文须勘梵文)令出离。前中初始善入。后终令成满普贤行愿。

  二列名中。此十定是因满者之定故。皆云大。显定加行共为名故。皆结云三昧善巧智。列普光等名。即为答前何定问也。显其十数。答前几定问也。一普光明者。有二义。由住此定。了知身心无有实体。其身普住一切佛境。以佛智光明。修菩提行故。二由住此定。观察法身。见诸世间。普入其身。于中明见一切世间及世间法。释曰。普是外境。光明是内智。虽有两释。前释为胜。二妙光明者。由住此定。能现多身。放多光明。现多妙用故。三次第遍往诸佛国土神通者。菩萨由住此定。能以神通。遍往十方。各过阿僧祇刹尘刹中。皆入此定故。四清净深心行者。由住此定。能知一一佛身等众生数。见阿僧祇世界尘数如来。一一佛所。皆以深重清净心。种种供佛。请法称赞故。五知过去庄严藏者。此菩萨住此定故。能知诸佛出世。即为庄严国界。从佛出生无尽善法。是故佛即是藏。依过去门。显佛比德故。名为过去庄严藏。亦名过去清净藏者。佛是清净者故。能净世间故。余如前说。六智光明藏者。由此菩萨住此定故。能知未来一切世界一切劫中佛所有事业。能以智慧。皆悉了知。依智起于照用故。曰光明。七了知一切世界佛庄严者。此菩萨住此定故。于现在世。能次第入十方世界。皆见诸佛示现种种佛事利益世间。八一切众生差别身者。此菩萨住此定故。入定起定内身入外身起外身入内身起等。差别多门。虽亦通依三种世间。且依众生一相而说。九法界自在者。菩萨住此定故。知事法界边际与理法界边际不一不异。得如是知见自在无碍故。十无碍轮者。此有二义。一由此菩萨入此定时。能住无碍三业等。能圆满佛果。即初十句。释无碍义。得菩萨下十。一一句牒前起后能成圆满佛果释轮义。二但取初十句。释无碍轮。谓住前九种无碍故。能成就第十转无碍清净法轮也。

  三叹德中三。初总叹。谓大人能入三世间说。二若诸下别叹行人所得功德。三是故普贤下结劝令说。别叹行人德中二。先明受行。后如是之人下显得益。前中略举四种。一于十定深生爱乐。二尊崇贵重。三习学修行。四精勤不懈。后明得益中五。一上同佛果。二此菩萨下周遍普入。三此是诸菩萨下明该摄诸法。四若菩萨入此下明胜德无限。五得法界故下明智德自在。此五段中各有十种。初中十种。皆是佛果异名。准释可知。二周遍普入十中。一普入世界通帝网等处下诸句皆通帝网准知。二普入众生界。三普入法身。四普入即理之事法界。五普近三宝。初佛。次法。法中二。后僧之中二。六普得三世佛知。七普知三世法。八普说佛教。九普转法轮。十普成菩提。三该摄诸法十中摄为五。初二境智一对。次二因果一对。次二三业一对。次二佛法一对。后二严土摄生一对。四胜德无限十中。一称法界力故云无尽。二行等虚空。三位齐法王。四智无不达。五十力圆满。六心无不寂。七大悲自在。八智力有余。名为丈夫。九燃正法灯。破无明闇。十结德无尽非二乘了。五智德自在十中。一理智不动。二量智随俗。三无相入相。四得种性家生。五说别了无。六法施知时。七开悟名智。八摄生令净。九示得果而不舍因。十得果智巧现通。

  四结劝令说。可知。上来本分竟。

  第二说分中三。一承旨总告。二佛子云何下别释十定。三末云佛子此是下总结。

  初总可知。

  二别释中十定。则为十分。一一分中复各三分。谓徴名释义结名。

  就初定中。初徴可知。二别释中四。一智无尽。二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发下明无边心。三佛子此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入三下明入定差别。四佛子此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入大下明入定善巧智。于此四中。末后一段文。明入定方便。次前一段明定业用。又次前两段明定利益。此四段文。倒安布者。随方语言仪式异故。未回文也。今且依文。次第解释。于四段中。各有十种。就初两段二十种同辨定益中。初十明智无尽。后十明发无边心。前中。初二品能化所化智无尽。次二任运应现照彻无性智无尽。初二善摄不退智无尽。次二能转所转智无尽。后二始修智无尽。后明发十种无边心中。初二救生事佛。次二供佛见佛。次二转法现通。次二为得果不舍因。以入微细智说法。次二入佛不思境。于佛辨起志乐领受法。末后一现自在身入一切佛会。此增数十故。三明定业用十中。约诸方入出不同故。云差别。从加行心。共名故。复云智其十种者。约四方四维方及上下方相望入出故。四明定方便善巧智十种中二。先十种法说。后佛子如罗睺下喻况。前中十内。一依定起巧智现大莲华。二身遍华坐。三身内现大千界。以是百亿个百亿故重言尔。此数亦合著小百亿成大百亿也。六于彼下现菩萨修行。七一一菩萨下牒行生胜解故。云决定解。八一一决定下牒解令根性满。九一一根下牒根成法业。十就所现总结自在。后喻况中二。初修罗自在喻。后佛子譬如比丘下观身不净喻。前中二。先喻。后法。何况菩萨说法。以劣况胜。前喻可知。后法说以劣显胜。于中十句。初五句约喻显法。后见如实下五句。就法辨德。可知。二观身不净喻中。有法喻合。并可知。上来释说。是名下结名。可知。释初定竟。

  第二妙觉定中三。初徴。次释。后结。初徴可知。次释中二。

  初就法说。后约喻辨。前中十句。明妙光定力。令菩萨身于诸世界能入能纳。于中。前六重身云重入为调伏众生。七是为下别明所知所入诸杂世界。八是诸世界亦悉下明即彼所入世界还即入于菩萨身内。九身所入界界亦入自界内身中。而无杂乱。十种种法亦不坏灭。

  后约喻辨说中。有六喻。一宝山光影喻。二佛子譬如幻下明幻现时处喻。三如有幻师下时幻事不坏本法喻。四如世幻者下明幻必依处喻。五菩萨摩诃萨得不思议下明同佛幻智喻。六如彼幻师下明幻师不迷幻事喻。

  就初喻中二。先喻显。后佛子菩萨下法合。前中有四。一日照七宝山现影后照山间水内影现。二其宝山上已下明山上日影共山间水日影互相照现故。云更相影现。三或说下明相现名出入。谓此影现彼此名出。彼名入。彼影现此。准之。又本日出时。谓从山等处出。本日没时谓于山等处入。四但此下时互无初际。体实非有。相现非无。不住山等。结山上也。不住水等。结山间也。次法合中二。先明相入而不坏。后观一切下释所由。以世界在身内。不坏世界。不灭诸法。又以世界在身中故。云不住世界内以身还在身内世界中。故云不住世界外。以同时俱现。即不住内外世界。与身不可分别故。云无所分别。而亦不坏世界本相。后释所由中。谓一相无相故得相入。虽无相而不灭虚相故恒不坏也。真性不碍于虚相故。云住真恒不舍也。此是法性融通门也。

  第二喻中。先喻。后菩萨摩诃萨下法合。前中四。一总举幻事。二别显幻时长短。三随其下明幻处。四不以下彰幻与本法互不相碍。后法合中五。一此云现者。准下结中。能以无数刹入一刹。二其阿僧下明彼刹中三世间染净人物等同入也。三菩萨于此下明入时相状。四何以故下徴释所由。五佛子菩萨如是下结成上义。初二段可知。三入时相状中二。先明能见。后不以下明所现。前中三。初一句总标。次五句别显。后一句总结。初云菩萨于此者。于此多刹入一刹也。别中。普明见者。谓同时顿见前三世间净染人物等故。下普字并准此。二入者顿见入故。三观者。顿观诸刹佛会故。四慧者。顿闻诸刹佛说法。顿思惟故。五了者。既思惟已。顿解了故。后总结。云以无尽智者。常智故。如实智者。称境知故。后所现中两句。先明多入于一一不为多所逼破。后显一容于多多不为一所损灭也。四徴释所由中二。先徴。意云以何义多入于少。各本相如故。而不相坏故。后释中有九义。约九观九名以显。若开第一第五中各二名。则名有十一也。其我差别名。诸圣教中。或依人执说。或约法执说。今此通二。显二无我。初云菩萨知等者。二无我观也。入无命法者。法无我也。谓命是不相应行法。行蕴所摄故。智度论云。命谓计有我众生等命根成就故。言众生者。显五蕴故。无作法者者。人无我也。智度云。作者谓计有我人用手足等作众事故。入字通人法两处。谓俱证会故。二菩萨于一切等者无诤观也。谓勤修二无我行时。不见人法中有二相之诤故。住无我法者。瑜伽云。我谓于五取蕴我我所现行故。今此言无。照彼空故。二菩萨如实等者。缘起观也。照身从众缘而起。无能起者故。云如实见身也。住无众生法者。智度云。众生见谓计有我人依于五阴和合而生故。今照彼阴无和合故。智住此理故。云住。住亦名行。行此理故。四菩萨知等者。无生观也。观有为法刹那生灭。不得自在。何能为因。而生于果。补特伽罗者。瑜伽释云。数数往取诸趣无厌故。谓不厌其果而数数造因。造因故数受其果。令知彼唯是一聚有为生灭。了无造因往趣之者。五菩萨知法等者。性平等观也。意生者。勘梵本中。名摩努阇。谓有作此计云。我是意生者。依止于意。或高或下生故。摩纳婆者。此云儒童。谓少小而有学植者。仍要是四姓中婆罗门种。不尔虽小有学。但名俱摩罗。此云童子也。今此知诸法性平等故。意生高下。及四姓中高皆不可得故。并云无。以其二名义类同故一处列也。六菩萨知一切者。等性寂观也。菩萨观无明风击藏识海。虽生死洪涉烂汗三界。而有为本寂初未尝动。七菩萨知一切一相者。无相观也。住无分别法者。分别亦是差别之言。谓一切法同一无相故。名一相。一相故无差别。相通体相及相状相。上来七门。是会相归性。显理事无碍。便显事事无碍。依展转说。八菩萨知法界等者。法界无差别观也。谓即理之事。此彼互望。相有差别。由解脱业用。令互镕融。相即在等。同一无碍。名无差别。住不思等者。从无碍业用为名。亦通德相。文云菩萨知故。此正合前多入于一事事无碍法界。九菩萨勤等者。大悲观也。是前菩萨勤以方便对应度者。现此事事无碍境界。是极大悲调机也。此位菩萨宁有勤耶。虽无功用。约化不息。名为勤尔。五结成上义中三。初牒前然现。二智无数下略明前三世间净染人物等。三亦自见下明无碍行相。初中可知。二中五。一牒前诸国土无量众生等。二无数菩萨者。牒前菩萨众会等。三观无数佛等者。牒诸佛出兴。四彼诸如来所说等者。显前句中佛兴说法。五诸菩萨等者。显前菩萨句众会总法。此则略牒结也。三明无碍行相中二。先明行相。后常勤下明修观。前中三。一此菩萨自身在自定境界中二。然不舍下显法界无碍体用。谓体一故不舍此彼。不碍用故见在此彼。约体不异。约用不一。二彼身下唯就体显不异。三入法界故一句结归所依。谓菩萨见身及处得此不一不异。无障碍者。由证入法界无碍体用故也。

  第三喻中二。先喻说。后菩萨摩诃萨下法合。喻中可知。法合中二。先正合喻。后菩萨了知下。类知诸法皆同幻化。于中二。先总。后知法下别。别中七句。三重展转递起。一牒前起后。谓由知世幻故。知此能知智亦幻。二由了能知智幻故。此智起业用亦幻。三由知智及业幻故。后以幻智观所起业用也。

  第四喻中。先喻。后菩萨摩诃萨下法合。喻说可知。法合中。世间依空。合彼依所。有标起徴释。可知。此中虚空是真性之空是非事虚空也。菩萨能于空中见世。亦能于空修业者。以了如幻。于无处现有故。又一念现多。不令念广者。皆如上幻与本法无碍故也。

  第五喻中三。先法说。次思惟下喻显。后决定下法合。初中三句。一明所住神力业用究竟故。云到彼岸。二住幻际者。际谓边际。智契即有即无之理极处也。三于世中诸法。并在幻数。菩萨善达故。云入也。二喻显中四句分二。先一句总。后三句别显。前中凡所思莫不皆然故。又此幻法恒不离心故。云思惟也。别中一不违幻世者。不碍存也。尽幻知者。不碍亡也。凡是幻法。要具此二义。是故约境智。互举存泯。理实齐具。二了知下明境智不异也。三决定下心是幻法不可其边际也。次如诸下引佛幻智为喻。后摩诃萨下合法。同喻可知。

  第六喻中。先喻。意云幻师身虽不同彼幻。而明了于幻。后法中。菩萨心虽不我入法。而明了于法。离常断故。不坏真俗故。后结可知。上来第二定了。

  第三次第遍往诸佛国土神通定中三。先徴。次释。后结。初徴可知。次释中三。谓法喻合。中五。一于一切处入定。二或刹那下于一切时入定。三若久下总结差别。四菩萨于彼下明不起心念。五虽离下不废起用。并可知。第三竟。

  第四清净深心行定中三。先徴。次释。后结。初徴可知。次释中二。先法说。后佛子如散动下喻显。前中三。初广知诸佛。次于彼下广兴供养。后然于下了无所得。就供养中二。先十种外事供。后于彼一一下明内三业供。初身业。次语业。后入下意业。后了无所得中可知。第二喻显中有三喻。初明应念无知喻。喻合可知。二如日中下明阳焰非水似水喻。喻合可知。三佛子此三昧名为下。寤忆梦事喻。有法喻合。合中二。初合不忘。后而以此下明以所忆法利益众生。后结名可知。第四定竟。

  第五知过法庄严藏定中三。先徴。次释。后结。初徴可知。次释中五。一知过去佛出现所作次第之相。有十句。可知。二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得下。明增广智。前所知刹益。于中十句内。第五云知法者。有二义。一知教法。二知世出世法。余并可知。三佛子此三昧名下。明一念入劫。从少至多。有十三重。可知。四佛子彼菩萨下。明虽入过去定而不灭现在法。亦不作功用缘于过去故。云不缘过去。何以不灭现在者。若灭现在者。即无过去可缘。所以者何。九世尚即一念。一念即是九世。况唯过去与现。不俱耶。五明出定获益中三。初总辨举数。谓位终成果名领受不思灌顶法。二属己名得。三得净治名清净。四究竟名成就。五契合名入。六证会。七圆满。八住持。九平等普知。十三轮净者。三业离障也。二何等下别中十内。初四是四无碍解。可知。二心言无失。次二于未受苦者为依令免。已受苦者救令得脱。后二因善胜果位妙。三结得时达。法喻合可知。结名易解。第五定竟。

  第六智光明藏定中三。初徴。次释。后结。初徴可知。次释中有十门。前六正明此定业用。后四明住定得益。前中初一总知未来诸佛。二所谓下别知名号。有九句。三常出现下。明佛所作事业有十二句。初二出现利生。次二作法王。绍继先佛。及降魔伏外等。次二说世出世福。次二说进善治恶正分者。善恶二分中。善是自分故。次二明于相修无相。后二位满成果。四彼诸如来下明智。彼佛因圆果满十句可知。五彼诸如来名姓下时亦知彼佛出生名姓所作事说入涅槃等。六此菩萨下。于一念中能入如是无尽劫者。释上所知未来诸佛所出劫数故。言入大千世界尘数劫入佛刹尘数劫。此文须梵本准第八定中。从大千后至百千亿那由他大千界故。上来正明三昧事毕。后四门明住定得益者。一得入持门益。二佛子菩萨摩诃萨住此下得善功益。上二自利也。三佛子菩萨摩诃萨如是下得不空益。四佛子菩萨摩诃萨住此下敬养益。上二利他也。初中有十种。一心忆持佛佛护念故。二心住持法得总持辨。三住持行令愿满。四神力无能伏。五智力持所行法无碍。六以悲持法为物说故。七巧持句字令法明净。八不畏生死流转。即受生三界。名师子受生法持。谓心如此勇猛。大菩提志。不避淤泥。方出淤泥也。九以智力持行不休息也。十善友力任持净多机故。十一无住之力所持能入多劫。十二以善巧智知诸法性净。此不入法之力任持也。二法得善巧益中有三。初法说。次佛子譬如日出下喻显。后此大三昧下法合。初中有十二种。初二巧住时处处。次三巧知众生根类。次三巧知众生根行思念。次二巧知说法及佛兴。后二巧知通慧。次喻显中。明日光无念喻。后法合可知。三得不空益中十种。谓若有众生。于此菩萨三业所作见闻同住等。皆获胜益。无空过者。故名不空。其文易可知。四由于众生有此不空益故。遂得天等十王贺恩供养并易了。第六定竟。

  第七了知一切世界佛庄严定中三。初徴。次释。后结。初中两重徴者。初徴义。后徴名。后释义中。先释其名。后为释义。谓住此定故。能次第入十方世界。是了知一切世界也。皆见诸佛出兴现神力等。是佛庄严也。于中二。先明此定体。后佛子菩萨摩诃萨住此三昧成就下。明得定利益。前中八。一明住此定能入十方世界者。是现在世界。以异前二定明过未故也。二皆见下。明于彼十方诸世界中广见诸佛出现业用十事。然非是一佛有十事。乃至通十方多佛。同皆有此。为显无尽故。明十也。下诸门并准此知。三亦见诸佛众会下。明见诸佛眷属徒众所被机等。十类差别可知。四亦见众会其量下。见众会多少。数量不同。二十门欠一可知。五亦见诸佛于彼下。见彼诸佛各于自众会中。各示异相。以化众生故。云种种相。住时多少故云种种时等。十种并准可知。六菩萨摩诃萨亦见自往彼下。明菩萨往诸众中。或说法持法。乃至自见入诸法等十九门。七如是见时下。明在定虽见而心不动。亦无分别。法喻合。法中八句可知。喻中明所诠诸法自不能分别自性。然不舍自性。能诠音声名字亦尔。不自分别。亦不灭名字。合中从后合不舍于行行。谓菩萨自行合自性不舍舍。随世所作合名字不灭也。而于此二无所著者。合前二住各无分别也。八佛子菩萨摩诃萨见佛无量光色下。明见佛色量不同。于中五。初见分明。二或见佛身种种光下。十种明见佛身色不同。三或见佛具量下。明见佛身分量不同。四佛子菩萨如是见下。约所见佛身色形业用。五佛子菩萨如是见于佛身下。明见有差别佛无增减。于中有三喻。一空无增减喻。世人将芥子桧中虚空。与多世界中虚空。宽狭不同。而真空不尔随事大小。理各无限。亦无二相。故无增减。合喻可知。二月无增减喻。法合可知。三受生心现喻。谓善业见净。法合可知。梵本中云譬如众生命终之后。将欲受生。忆念所从心净无碍。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住此三昧。以佛智故。知诸世界种种庄严心净无碍。佛子下同。上来时三昧体用竟。第二明得定利益中。有七种。一得速成行愿益十句准释可知。二佛子此菩萨下得法印同佛益十种中。初二福慧同。次二二谛境同。次二体用同。次二无住同。上句不住生死。下句不住涅槃。后二善巧平等同。三佛子菩萨摩诃萨成就此下。明以德成人益。于中二。初总标定名。显修成憱。后是老师下。正明其益。于中。皆先标人者。后释德用。初二为一对。一自德不由他。二大志能悟他。次二为一对。一内达性净。二外救世间。次二为一对。一安慰恐怖。二令住种性。次二为一对。一智实。二言实。后二为一对。一法藏内满。二法雨外洒。四佛譬如下。得广大知藏益。于中二。先喻。后法。喻中明天帝髻珠喻。有十胜相。可知。法中十内。初二照刹知生智。次二变化入佛身智。次二佛法净法智。次二令入法身见法智。后二到岸无余智。五佛子菩萨摩诃萨住此下。得寂净威德身益。谓身放光。及变化现自在故名也。十中。一照刹。二令净。三调生。四近佛。五事佛。六供佛调生。七成就众生。八远方请法。九令见闻不空。十开秘密法。六佛子菩萨摩诃萨得此下。明得利他圆满益。于中二。先牒前起后。后何等为十下。明正显。显中十益。初二令见佛信佛。次二令闻法知刹。次二令见佛力业力。次二令定圆入佛净境。后二令发心智圆。梵本中云。能令众生得十种加持圆满。七佛子菩萨摩诃萨令众生下。明转利他令得作佛事益。于中二。先牒前起后。后何等为十下正显。显中。初二以声色开觉众生。次二内以忆念。外动世界。次二觉中方便梦中现相。次二以光照修行。次二以成佛转法轮。后二以住寿入灭为佛事。此有十二种。是增数十也。后结名可知。第七定竟。

  第八一切众生差别身定中三。先徴。次佛子菩萨摩诃萨住此下释。后是名下结。初徴可知。次释中三。一以住此定德十无著法。准释可知。二佛子菩萨摩诃萨于此下。明入出三昧之相。于中。初问。后释成。释成中有法喻合。法中略总辨有十类。或于正报众生六趣形。互为入出。或依报事物中入出。或依正相对入出。或约数多少入出。或众生数多少中入出。或染净众生互入出。或于眼等诸根入出。或于微尘多少中入出。或异圣身入出。或念劫入出。或于理事中入出。次佛子譬如有人下。以四喻。略合前法。初明鬼力持人喻。法合可知。二咒起死尸喻。法合亦可解。三罗汉现通喻。法合可知。亦易了。四地一苗多喻。法合准喻。三佛子菩萨摩诃萨住此下。明住定得益相。于中五。一得赞同佛果益。十种可知。梵本云。住此三昧。以十种称赞法得所称赞。二得光明照曜益。亦十称可知。三得无所作益。亦十种。并明业用无作。可知。四佛子菩萨摩诃萨住此下。明于此三昧入出自在大用境界中二。先法说。后譬如幻师下。以六喻。喻其大用。前法说可知。喻中。一幻现六境喻。二修罗潜入藕丝喻。上并法合可知。三农夫下种喻。喻菩萨一多自在德。四受胎生长喻。喻菩萨三昧成事德。五龙下云上喻。六梵宫普现喻。喻并法合可知。五佛子此菩萨下。明到十通岸。可知。后结名易了。第八定竟。

  第九法界自在定中三。先徴。次佛子此菩萨下释。后是名下结。初徴可知。次释中三。初正显定体用。二菩萨如是善知下。明得定所成益。三佛子譬如无热恼下。明喻况前二。初中四。一于自身诸根毛孔入定。了三世间法。二菩萨于彼下。明多劫修行。三又于下。明于彼多劫入出三昧及作所作并释成。以于法界得自在故。四善分别下。明以于法界自在故能善分别六根等尽其边际。可知。第二明得定成益中。有十种。一生起成就十千亿功德。有二十一句。可知。二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复有下。复得无尽功能。有二十句。于中。初十明所具之能。后十明能具之相。三佛子菩萨摩诃萨住此下。明为十方佛摄受。于中三。初为佛所摄。二为现说法。三令修下令获益入法。四佛子菩萨摩诃萨住此下。结彼诸佛护念成益。五佛子菩萨摩诃萨住此下。得十海自在益。可知。六复得十能益易了。七复得十力益。于中二。先别明十力。后通能多力。八佛子菩萨下结。具如上诸胜能十句。可知。九此菩萨功能下。明无能说此菩萨功能边际。十此菩萨所获下。明功能广多说不能尽。上明利益竟。第三喻况前二中三。初法说。次正喻。后法合。初中二。先了知乃至不可说不可说三昧。二亦了彼一一定中所知所作。并可知。二正喻中。略辨三义。一池出四河。二河间华草。三法宝影现。广有多义。如下合处辨。三佛子无热下合法。于中有十二门。一以四辨合四河。先总合。后别合。于中。无尽辨是乐说力也。余并可知。二如四大河下。合菩萨三业随智。流注四方入果海合四河绕池入四海。菩萨四方者。一见佛。二闻法。三智圆。四悲满。三如四大河间华等。从菩提心说法调生。令见严土。合之可知。四如无热池下。以菩提心无边。合彼纵广净善充满无浊离垢。可知。其于菩提心中间六字。梵本云。于所化境中。五如无热池下。明菩提智宝严岸并散善香对合可解。六如无热池底下微妙智等。合金沙。种种法宝合种种摩尼等。七阿那下菩萨现生无染合龙王无恼。八四河润等下。以菩萨四智。润泽人天。令入佛海。一愿智。二行智。三宝智。四悲智。对合可知。九如四大海下。明菩萨行终极入佛果海。十如四河下。明行智入佛海无能为障。十一如四河下。明行入佛海无疲厌。十二佛子如日光下。明菩萨于一一毛孔见不可说不可说刹尘等佛。合彼金沙等互相影现。二何以故下徴释涉入所由有十门可知二。佛子菩萨摩诃萨虽能下。菩萨权实双行自在门二十句可知。第三句云虽善入刹那等者。梵本云。虽善入刹那际定利益众生下并同也。次后云譬如虚空等者。梵本云。譬如虚空虽能容受一切诸物而离有无想。后结名。释第九定竟。

  第十无碍轮定中三。先徴。后佛子菩萨摩诃萨入此下释。三佛子此是下结名。初徴可知。二释中二。先明入定时三昧业用。亦即显此定名。后佛子菩萨摩诃萨住此下。明出定时三昧业用。前中二十句内。初十一句。约因行辨用。后九句就果门辨用。第二出定时业用中六。一观佛智用。二佛子此菩萨摩诃萨有一莲华下。明现事成行用。三佛子菩萨入如是下。明证入诸法用。四佛子此菩萨摩诃萨住普贤下。明住普贤行用。五佛子菩萨摩诃萨以此三昧下。明上摄果用。六佛子菩萨摩诃萨住此下。明正同佛果用。

  初中三。初正观佛智。二何以下徴。三此菩萨下释。初中九句。初一结前生后此总句。次二观缘真智。三观缘俗智。四缘真智用。五缘俗智用。六常缘体用不舍。七八由常缘故。常见二智。九由常见二智见果不舍因镕融行愿。于中二十句。初十体广。后十用恒。二徴意云。何以得此如佛体用故。三释意由成就大愿等故。于中五。一法说。二喻说。三法合。四徴。五释。初中八。一成大愿。此亦总句。二起大行。三入方便海。四巧慧照行。五覆因神变。六同佛护念。七常悲众生。八得佛常法。二喻况可知。三菩萨摩诃萨下法合。言成就智慧以为心宝者。合前巧慧照诸菩萨行。如摩尼宝。观一切智。普皆明现者。合前观一切智常见见。然不舍于菩萨行者。合前得不舍因。如摩尼虽同衣色不舍自性。四徴意云。既成如来不变异法。此即因修果满。何以复须行菩萨行。五释意云。菩萨无障碍愿法应尔故。但随众生所须即应。不唯现佛。不唯菩萨。乃至一切。于中五。初法说。二喻况。三徴。四释。五合。初中九。一发愿。此为总句。二益生。三度生。四事佛。五严刹。六慰生。七契深法。八财法施。九照世如幻。心常不失不易。不倦不满故。云不退等也。二喻。三徴。四释。并可知。五合中五。一正合前法喻。二佛子譬如涅槃下喻前合中无倦。三徴。四释。可知。五合中五。一正合法喻。二佛子如萨婆下喻况。三何以下徴。四一切智下释。五菩萨摩诃萨下合。上来初段竟。

  第二现事成行中三。一现神通事。二佛子菩萨摩诃萨住此下。会事成行。三佛子菩萨摩诃萨以此开示下。证行胜能。

  初中二。初明依果殊胜。后菩萨摩诃萨于此华下。显正报自在。前中二。先明相严。后此大莲华下。明能。并可知。后正报自在中二。先明身量广大。后一切诸佛下。明佛加放光。前中可知。放光中文有二十重。一一中数。皆百万亿那由他不可说佛刹尘数等。然始从菩萨一一毛孔。乃至众生调伏展转遂现数倍渐增至第二十难可量也。

  二会事成行中。七十五句分二。初明证体。后成就下明证用。前中六句。一牒前起后。此亦是总句。谓会前所现事通力缘现无性称真故。不生染着。二安住等者。于中二。初标法体。后无去来下。重自释。标中云安住者。证会相应故。无边等者。谓中边相尽不可说故。自住性从证门说故。性净等者。不为客尘汗故。如来种者。闻熏此性。成佛性故。无碍等者。体无际限故。释中云无去来等者。释性净故。彼无底释无际。现量等释安住。心不迷等转释悟字。三诸佛印可。四还源。五正智缘真。六后得了俗。二证用中七十句分四。一依证善巧行。二功能下广大法界行。三所证下证菩提行。四入不二下。明无住行。初中九句。初八别说。后一总结。一示如来藏。二缘俗智境。三语业化物。四出到菩提成满邻向佛住故。云趣丈夫。五无间道智所断境。微细碍等不能为碍。六得等觉正智。能起安立思择等法智。七以本愿力。受随类生。八现通化物。九总结善巧。二广大行中十六句。初别说。后一句总结。别中。一福慧圆净。二智用广。三观佛境。四住愿坚。五福无尽。六于如来藏及佛所觉能觉常观。以增明其智故。云积智宝。七净无明住地。八不空三业。九见多佛。十照染法相尽。十一照净法究竟。十二以主伴同善根行故。随佛所在摄法上首。十三佛护念故成法身。十四得无忘失。十五定心绝寄。十六总结广大。三证菩提行中六句。一所证广能证离。二益世。三证真故达俗。四境离三轮名净施。此解不动。名住心。从此慧成名净种。净种是成佛正因故。顺生菩提也。五中初标善巧。后具徴下释。谓离过力坚。六知佛威神。四无住行中三十八句分二。初一句总标。余皆别释。初中总标总释。谓住无相法四字。释入不二门四字。此中住无所住无所住。次别释中。一无说说。二了欲等永无而常调生。三身即法界。法界即身。四智无尽。五勤难坏。六见佛福源。七了劫。八法化。九住刹。十严土。十一中。初标。后演下释。十二示大悲法。十三示善趣行。十四所生见佛。十五得等觉智因位极。十六能齐佛故。摄受次邻佛位故。未来入佛数。十七克遂到此。皆诸佛力。十八福慧俱胜。十九受说皆如大云。二十证会究竟故。更无有碍。二十一行无分别故心不动。二十二断微细着等。二十三知教法尽。二十四受随类生。二十五了深无作。而用周法界。二十六常说而无说。二十七知假。二十八无著。二十九了空。三十成法界行。三十一真不碍俗。三十二多德一显一即一切。三十三学佛所行。大乘同性经。佛有十地毗卢遮那智海藏等证契经同。三十四由智免生死泥溺。至佛果。三十五照尽法性。三十六深达地义。三十七大愿究竟。

  三证行胜能中二。初总显十句。后虽一切时下别辨。初句前中。初云以此者。谓此前证行也。开示者。显其胜能。云何胜能。谓由证行能显无分别法性。云何能显。谓于一切法。有不碍无。无不碍有。即由此能名为方便。是行游入名为门。下九句可知。后别辨。前总句中有无无碍义。总四十一句分二。初一句明有不碍无。以其有是无之有故。亦即二而不二之义。后四十句。明无不碍。有以其无是有之无故。亦即不二而二之义。文并可知。

  第三明证入用中四。一显证功用。二而此下。明用离念。三何以下徴。四菩萨三昧下释。初中十句。初一句总标定名。后九句别释定用。名中正应云大威德智轮三昧经。依梵文。势隔越故。以智轮两字。安三昧下。大威德者。因定之中。此定势力最胜故。智轮者。有二义。一所依义。如四轮相依。谓此定为智所依。能发金刚会故。二摧伏义。谓此定所发之智。能摧如金刚惑故。别释用中九句。皆是佛地之法。此菩萨得此定故。即能克证彼。是故皆云即能也。于中。一证佛所证法性。二契教同佛。三成神通同佛。四果圆同佛。五积行究竟同。六断惑尽同。七住圣天梵住同。八十力智明同。九照境一法性同。二用离念中十二句分二。初两句明能得定人及所得定法。可知。后十句明念所离。于中。一是前积集究竟。二三两是前清净。四是前成就。五是前了达。六是前安住。谓四禅四无量三空等。皆依思惟故。七是前证得。八是前趣入。九是前与一切法自性相应。三徴意有三。一者何以此三昧用要离能所念故。二者何以入一定。然得多果法故。三者何以入因定能得果法故。释中二。先正释前徴。后此三昧下转释第三殊胜。前中次第。释前三徴。一谓此定体离念故。用亦如体。二此定虽一。而德用无边故。能得多果法。如一心力生种种法。三虽是因定。而威力殊胜故。能得佛所得。后转释第三殊胜中二。初略举三德。后所谓下广释第三德。言境界者。定所缘故。威力者。得胜果教。深入者契彻故。后广释第三深入中二十八句。一无尽智。智即是门。二诸无相忍。三多彼岸行。谓离三轮故。四诸定。五智包法界。六见如来藏恒沙德。七所度境。八证信等。九迅疾通。十所证理境。十一得平等见佛眼。十二积普行。十三坚智身。十四说佛智广。十五起多神变。十六生诸佛无尽智门。门即巧方便也。十七诸佛现前观。十八净普智。谓令障尽故。十九开普法门。谓一即一切等。二十智微细法界。二十一境微细法。界二十二智胜用。二十三到神通。岸二十四随宜巧说。二十五智身周法界。二十六八相化物遍法界。二十七差别定。二十八知诸佛心第四住普贤行用中四。一校量显胜。二佛子菩萨摩诃萨入普贤下住定加。三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如是下。住定胜益。四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已到下。明到普贤行际。

  初中五。一举劣显胜。二何以下徴。三知一切下释成。四佛子如如意下喻况。五佛子菩萨摩诃萨如是修行普贤下。结前定用归普贤行。初中云此菩萨住普贤等者。谓若不入普贤三昧。虽入余多定。终不见普贤三昧境界及佛境界。菩萨行严前际等。具如后十句显。二徴意云。何以入多定。不见普贤定境界等故。三释意云。余定虽多。所知有尽。而普贤三昧缘境无尽故。于中十句。一知法。二知刹。三知众生。四知前际。五知未来。六知现在。七知佛境。八知菩萨行。九知佛所说境界。十知幻心所缘。此上初一总。余九别。且略说十。理实无边。然知此十及更无量。皆是无尽。四喻况中有三喻。喻定用无尽。一如意珠喻。喻定应境用。二凡夫生心喻。喻定缘境用。三龙王降雨喻。喻定入法用。就初喻中四。一举喻喻随应无尽而珠力不竭。二法合。合定心如殊生诸境界。随应遗。三徴意云。定心既如幻。生境非实。何以能应而无尽耶。四释意云。由菩萨得普贤无碍行智观幻境随应无尽。谓观境界从缘有故。如幻随缘应故如影像。应缘无来故无增。缘谢无去故无减。无增减故无尽也。二凡夫生心喻中四。一举喻凡夫各各三世生心缘境数多难测。二法合可知。三徴意云。何以一定而多用难思。四释意。以了普贤普幻门故。三龙王降雨喻中三。一举喻。二菩萨摩诃萨亦复下法合。三是故诸菩萨下结劝修定。初中四。一降大雨滴。二雨多无际。三云体无尽。四龙王无作境。难陀等梵语可知。二法合中四。一正显法合。二为一切下业用成德。三何以下徴。四譬如下释。初中四。一住定业用。二于一念下业用时分。三如是入时下业用多定心广。四不疲下业用无作。初初中二十一句。初一总。余别。此合前际大雨滴。总中应云菩萨住此三昧亦复如是。今须梵本故也。别中皆云门者。通智游入故。就中略释三五。余可知准。言自在者。离世间品云。智慧能入阿僧祇诸三昧故。神变者。化现难测故。如离世间品说十种变化。谓变化一切众生一切刹等。神通者。于所知所作境。无拥故。难测故。如离世间品说十种神通。谓宿命天耳等。幻网等者。谓诸法各多因缘亲疏相续集成如网。无能独立。似有如幻。言世界有体无体等者。谓净业所成故名有体。妄业所成故名无体。余并准知。二业用时中。云于一念等者。显定力胜用。于促时缘多法。复皆摄境。

  此合前降雨时。三业用多定心广双合前雨无际云无尽。四业用无作合前龙无作境。于中十句。一由无功用故无疲。二无疲故无厌故。三无厌故无间断。四无疲厌故无休息。五究竟故无退。六纯熟故无失。七善达处非处。八思生死涅槃。九等等持。十趣果无间。二业用成德中七句。一为世灯。二转多法轮。三请法无限。四示成多佛。五调生不舍。六常勤普行。七现多色身。三徴意云。菩萨岂无行满成佛。何以业用无际限耶。四释意云。菩萨本为众生修行。非为自求作佛。所为众生既无际无尽故。菩萨业用不可尽也。文中六。一举喻显。二菩萨摩诃萨下理释通。三何以下徴。四此菩萨摩诃萨下重释。五是故下结劝勤修。六佛子下总结修成。初中喻意火随缘起灭。二以理释中二。初标其大心。后乃至别显广业。前中观三境知空际。初为众生既尔。菩萨行愿无终极也。后别显广心业用中六。初一念顿等。举小类多也。谓于一念间。能至尔所佛边故。二于彼多佛所。各入多世俗智境。三化尔所多境。净信等根故。四令多未至普门者得至故。五以多巧慧人多三世三灾大劫。六于多三灾世间。起多悲愿。调生令尽离。三徴意云。何以一念起尔所多业用耶。四释意云。普度众生界。净普贤行愿智。五结劝勤修中。初是故诸菩萨五字是前。后应于下劝修。前中谓结前住定业用缘境二十门也。后劝修中二。先明所应修法。即前住定所缘法也。后三昧之中下。显能修行相。前中十一句。初种类者。是前入普贤三昧。由于三昧中入三昧故。云种类。二境界者是前法。三威德是前神通变等。四广大是前广佛刹。五无量是前不可说菩萨充满。六不思议是前幻化等。七普照明是前智。八诸佛现前住是前见诸佛及亲近尘数如来。九佛护念是前加持。十成就往昔等是前知众生根。谓根由往昔习。起今知已。而成就故。十一心不动是前心自在。二能修行相中二。初正显能修行相。后所谓下逐难重释。前中初一句总。余十四句别。总云三昧中者。明修所依。勤加修者。正显勤词。别中略释一二。余可准知。言入难思智地者。上摄佛位。同性经云。如来有十地。一名甚深难知广明智德地。乃至第十名毗卢遮那智海藏地。今此即是彼初地名难思。是难知是智德。余文略也。言诸法智等者。法智即是二十一功德中。尽一切疑功德。谓佛能知器根有善法无善法智。于佛此智。但宜定住一味。不应分别境智之异。后逐难重释者。谓前句言略难解。显理未尽。故此重明。于中三十句。一近佛开悟。二说法益物。三令物舍邪归正。四愿观出离。五净三轮成诸度。六信佛。七观理。余句可知。五总结。前是定用归普贤行十一句。初一总余是别。此应准前释普贤三昧缘境无尽十句配释。

  第二住定佛加中四。一正显加持。二佛子菩萨摩诃萨如是满足下。加以成用。三何以下徴。四佛子下释。初中三。一加所依。谓住定时。二十方下显能加者。谓多诸佛。三与如来下。正显加相。前二可知。加相中十句。一佛境之念。二知能诠慧。三所诠慧。四果智。五因尽智。六常化智。七无碍辨。八神通。九圆音。十不空三业。二加以成用中二。先牒前两段中。一前成满普贤行。二次前佛加相。二净出离下。正显成用。于中七句。一灭障。二成果智。三轮化。四成果福。五普贤明净。第六句可知。七说法尽未来。三徴意云。普贤行既满足。何以更须尽未来行调生行邪。四释意云。菩萨无障碍愿法尔故。于中二。初正释可知。后即为下显愿所作。于中十句。一法师。二法日。三智月。四须弥。五智海。六法灯。七示德。八顺佛愿。九修普行。十劝众生住定现用。

  第三住定胜益中二。初牒前加相中令得十法。准配可知。后证不思下正显获益。于中八句。一证不思解脱。此依三昧。不依胜解。二正安住。三因满至果。四因中习学。若据次第。第四是第一。第三是第二。第一是第三。第二是第四。思之可见。五证即理之事。参而不杂。六于普贤多定。出入无碍。七住自在定发智。八恒住十法藏。此第八中有四。一标。二徴。三释。四佛子下。难胜标藏者。法门之藏。多所包含故。如后影胜说释中。第六云平等相菩提者。三世佛所觉法同一味故。第十云观察等者。时微细法界故。彰胜中。云难忍受者。广大难可领受故。余并可知。

  第四列普贤证中三。初正显益。二何以下徴。三菩萨下释。初标行体胜。后开示下行用胜。体中可知。用中六句。一开示善。二增势力。三满巧德。四成行。五闻义持。六真俗无碍。二徴意云。既常住实际。何以还随世俗故。三释意云。住定者。法合如此。谓本观真俗无碍成故。

  第五上摄佛果用中三。一正显摄果。二何以下徴。三菩萨摩诃萨下释。初中十句。一得广智。二得广辨。三得无畏。四得定方便智。五得善巧。六法光照到安世岸。七知根生热。八照世令生智。九具福为世范。十示定令生慧。二徴意云。菩萨正修定时。何故复能起业用耶。三释意云。此定无碍故。文中三。一正择在定不碍业用。二于此下显业用行相。三佛子下逐难重释。初中十二句分二。初句云菩萨等者。标修定时。后十句别显可知。二业用行相中。十句分三。初句牒前作业此简持也。次六句正显作业时行相。一无厌。二不易缘。二不易解。四不懈。五不疑。六解缘俱不易。后三句约前作业用。此六心思惟作业乃至究竟。三逐难重释者。谓前十句中。初云不作余业。此未广显故。此重明文中三。初标略起。次何以下徴。后譬如下广显。初标中二。初标人。后无异下标行。行中两句。初反显。后随释。文中难据。利物相显。具说身语。理实通意。二获三业无异。何故菩萨即得此耶。三喻释意云。菩萨本依行得名。若无行。从何立称。文中十喻。即为十段。一金刚难坏喻。喻菩萨由不离法行为名。二真金妙色喻。喻菩萨不离善业为名。三日有光明喻。喻菩萨不离慧为名。四须弥四岸喻。喻菩萨不离善根。五大地能持喻。喻菩萨不离大悲。六大海含水喻。喻菩萨不舍大愿。七军将明战喻。喻菩萨惯习三昧行。八轮王护世喻。喻菩萨依定度生。九植种令生喻。喻菩萨令物增善法。十云雨生种喻。喻菩萨依定修行令物成佛。前九喻中各二。初喻况。后法合。并可知。就第十喻中四。一喻况。二菩萨摩诃萨下法合。三何以下徴。四菩萨摩诃下释。初喻可知。二法合中二。先明菩萨法施合前降雨。后乃至下显法施益。合前增长种子。喻合可知。后合中十四句。十烦恼障尽。二得断果。三得智果。菩提愿满故安隐也。四平等法身波罗蜜果。位成满也。五永离五怖等。六了根生熟。七堪为应供。入令行离蔽障。檀度摄余故唯说施。九教证二法不可转动。或无功用位。十缘真俗无碍。如大般若第九说。十一离二障所依趣。十二四智十智圆满。十三得佛所觉果法。十四展转佛果益。此最后两句。或合为一。是诸菩萨等所成智。谓依佛智闻法为先得生智已。后展转说法后后菩萨生智。三徴意云。菩萨依何行力说法。然成此广大益物。四释意。由成无量证法界行故。文中二。先标。后释。标中四。一标人得法。二由得法令慧明了。三由慧明证入法界。四证法界成多胜行行。释中二。初略显八种功德。并可知。后佛子下结其广多。结广中二。先正结行广。后于如是等下结前成行所因。于中十句。略释一二。言入智慧地者。谓十地。言同分善根。谓回向法性故。成主伴因故。超世间等者。与法性相应所修成故。余准可知。

  第六正同佛果用中二。初正显用同佛果。后尔时普贤下。问答分别。前中三。初总举同佛。次何者下总徴。后所谓下别显。初二可知。别显中一十句。一相严。二放光。三神变。四普身圆音。五应现净土。六普摄语言。七无尽辨才。八说法无畏。九念入三世。十示佛庄严等。二问答分别中二。初普眼问。后普贤下答。前中二。先牒前同佛。后何故不名下辨违。前中十一句可知。后答中二。初赞问纵难。后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已能下正答。答中五。一说法。二佛子譬如下喻说。三佛子菩萨摩诃萨亦复下法合。四何以下双徴因果相违。五欲以下双释。初中十一段。次第答前十一句问。普易可知。二喻况中三。一明象王依正胜。严二若天帝释下。明象王神变。三佛子彼伊罗下。明于本处身不至天上为供帝释故变现。三法合中三。一具众行严。二为欲下明因果无碍行。合前至天下为供帝释故变现。三佛子菩萨摩诃萨本身下。明菩萨身不动而应现。合前不变象身而于天上种种现化。初中十句可知。二因果无碍行中二。先明修无碍行所为。后不舍普贤下。正显无碍行相。前中二。初明为无碍果。后大悲下明为无碍因。后正显行。于中二。先总标。后现不可下别显。前中云不舍普贤现成最正觉者。此法界因果不一不异无障碍也。后别显中二。先别显因果。后复于一切下别显果门因行。前中七句。一智果。二说法果。三般若相应集诸善根果。四断果。五多处现果。六多善属果。七多时现果。就时略显十时。理实无限。并可知。后别显果因行中。有十四句。可知。四双徴因果相违。意云。何故因门现果果后作因。五别释二门。初释果作因意。后佛子汝应观下。释因现果意。中前十句。文易可知。后因现果中四。一法说。二如伊罗下喻显。三佛子菩萨摩诃萨亦复下法合。合中十句分二。初一标人。次二明不舍因行。后七现果。四佛子菩萨摩诃萨安住下叹胜。上来第二释相竟。

  第三总结可知。

  上来别释第十定讫。自下总结十段。可知。十定品释了。

  卍按。已下十通品。十忍品。阿僧祇品。寿量品。菩萨住处品。及不思议品。之释。阙而不传。惜哉。
卍续藏第 03 册 No. 0221 续华严经略疏刊定记


  续华严略疏刊定记卷第十三(本末合)(尽出现品)

  如来十身相海品第三十四

  释此品文。四门同前初释名者。按梵本。名如来十身相海。如来之名。广如前释。十身者。如上文第八地中两种说十身。一众生身国土身等。二菩提身愿身等。广说如章。相海者。内德外彰。标表超胜。其数繁广。难可测量。此则如来之十身。十身之相海。正当依主亦带数释也。

  二来意者。有二种。一远答第二会初后佛果德问。二近望前品。总明果法。此品别显相德。故来也。

  三宗趣者。辨佛果无边相海为宗。显差别因成差别果为趣也。

  四释文中三。一诫听许说。二如来顶上下。略说九十七相。三佛子毗卢遮那下。广结十华藏尘数相。

  就第二略说中。显相依处有四十六。若细论之。相所依处与相数等。以无重叠者故。其一一相文中。或五四三二等。五谓一相所依处。二相名。三庄严。四业用。五成益。具与不具。文各自显。此中最初明顶相。后辨足相者。依观佛三昧海经说。观佛有逆顺。今此是顺观。若先从足观。是逆观也。问此明大相。相福与后品所说好福何厚薄邪。

  答善生经中自有校量故。后文云。一切世间所有福不及如来一毛功德。如来一切毛功德不及一好功德。聚合八十种好功德不及一相功德。一切相功德不及白毫相功德。白毫功德复不及无见顶相功德。

  就初相中三。先总标相依所处及通严。次其中下别显。后佛子下总结。就别显中。同前依处有三十二相。初相文三。谓一名。二一切妙下庄严。三一一下业用。二中三中四中五中。皆同初文三也。六中严内二。先明菩萨以宝焰摩尼为冠。后明具佛力等宝为鬘。业中可知。七中三可知。八中严内。如意宝与摩尼宝别者。摩尼单名意故。业中三海约三业也。九中三同前加。益物十中三。十一中三。同前。十二中。业有益世获净刹断妄想。十三中三同上。十四中。业用云四菩萨行者。谓四摄行也。十五十六十七十八。文并易了。十九具足千轮者。梵本云具千辐轮。业用中云发明智日者。智日即是佛之别称。谓光中出声。赞佛功德故。二十可知。二十一业用中云。显现诸佛菩萨智慧妙藏者。谓光中出声。说佛菩萨智慧善巧说法应机故。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文并可知。二十五业中云舒大焰网。乃至示诸众生一切业海者。光中出声说善恶业决定不亡。或说一一众生业海繁广故。二十六二十七。并可知。二十八业中。光现三世间故。二十九中略无庄严。业中有明利益。可知。三十中亦无庄严。业中令得见无所见益。三十一中。亦无庄严。三十二中同上。有名严业。上来别明顶相竟。三佛子如来下总结可知。上来诸相表名中皆称云者。旧经解云。是周遍义。润益义。无体义。无碍义。现相义。降雨义。今谓上下文中说诸供具。或佛菩萨。或能化佛事等。多用此语。皆同一义。所谓应感则形形必成益。而来无所从。感毕则谢。谢无停止。具兹五德。如世间云。故名云尔。

  自下第三十三眉间有一相文四。谓依处名严业也。第三十四眼有一相。第三十五鼻有一相。并文四同眉间。第三十六舌有二相。前相文七。一相依处。二名。三严。四因。五依处分量。六业用。七利益。后相三十七云。如来舌复有等者。准梵本。复字是相字。文中五。一依处。二名。三依处体状。四严。五业。业中云其光普照一切佛刹唯尘所成者。梵本云。一切佛刹自性。离于尘相。以光威力。令色相土无和合相。显散尘相。随应度者。见此获益。此光即是为菩萨时说因缘法。无和合者。无有自体之所致尔。第三十八舌端有二相。前一文中五。一依处。二名。三严。四业。五利益。后相三十九中文五同前。第四十。上㗁有一相。文四。谓所依名严业可知。第四十一右辅下牙有一相。文四易了。第四十二右辅上牙文四同前。第四十三左辅下牙有一相。文四。第四十四左辅上牙有一相。文四。业用中云流布法乳等者。法谓教菩萨法。能长养其胎故名乳。令胜解成就故名灯。令依胜解成行故。此可贵故。名宝。此三同是伏忍位中。或别配三贤。第四十五齿有一相。文四同前。第四十六唇有一相。文中三。一依处。二名。三业。第四十七颈相文四。庄严中绀蒲成就。如音义说。四十八右肩有二相。前文三。谓依处名业。后相四十九文四。谓依处名体业。第五十右肩有三相。初相文四。谓依处名严业。次相五十一文四。谓所依名字庄严业用。后相五十二文四。依名严业。第五十三胸臆相文六。一依处。三形状。形如卍字者。梵本云室利靺瑳。三名字。四庄严。五业用。六利益。第五十四吉祥相。右边有五相。谓五十四五六七八也。唯第二相文中五。余四文各四。五谓如前依处乃至利益。四谓除利益一种。第五十九吉祥相。左边五相。谓五十九六十六十一六十二六十三也。文中各四。如前所说。第六十四右手有五相。谓六十四五六七八。文中各四。皆同前说。六十六中。云成变化网者。梵本云放光化成网也。第六十九左手有四相。谓六十九七十七十一七十二也。文中亦各有四。第七十三右手指相文四。第七十四左手指相文四。第七十五右手掌相文五。谓处名严业益。第七十六左手掌相文中亦五同前。第七十七阴藏相文四。第七十八右臀相文四。第七十九左臀相文中四。第八十右䏶相文五。五中第四明䏶相状。余四同前。第八十一左䏶相文中五。五中初四同前第五利益。第八十二右腨相文中五。于中第五形相。余四同前。第八十三左腨相文中五。五中第四明色相。余四同前。第八十四宝腨相文中四。一依处。二名字。三相状。四业用。第八十五足下相者。此中略无左右以标。译家脱漏。复勘梵本。文中四。一依处。二名。三色相。四业用。第八十六右足上相文中四。依名严业也。第八十七左足上相中四同前。第八十八右足指间相文中四。同右足上相。第八十九左足指间卍字相者。梵本云室利靺瑳相。文中五。同右足上四外并有利益。第九十右足跟相。第九十一左足跟相。文中并同右足。上九十二右足趺相。第九十三左足趺相。文并同前右足上四。第九十四右足四周相。第九十五左足四周相。文中皆四。同前可知。第九十六右足指端相。第九十七左足指端相。文皆四同前可知。上来大段。第二依佛身四十六处。略显九十七相竟。

  自下大段。第三以别说难周故。次总结无尽故。云毗卢遮那如来有如是等十华藏世界海微尘数大人相等也。十身相海品。略分文指。当一二了。

  如来随好光明功德品第三十五

  释此品文四门同前。

  初释名者。如来。谓乘如实道故。随好者。随逐大相益加姿好故。光明者。显曜除冥故。功德者。行成摄益故。此即标人以显相。因相而发光。因光以获益。总名如来随好光明之功德。亦随好之光。亦如来之随好。皆依主释。若随好等。是如来所有。名如来之随好等。即皆有财释也。

  二来意者。前品明大相。今此辨随好。好有胜益。相因显也。

  三宗趣者。有二义。一辨好为宗。显相为趣。二说好为宗。彰益为趣。

  四释文中二。先明果随好。后佛子我为下辨因随好。前中二。初告上首菩萨。后如来下正说随好。

  前中告宝手者。宝功德也。手信心也。将说好光功德。非深植信根者。不被故。此表也。

  后正说中。佛自说者。好是微相。其用乃广。非佛自陈。恐难信受。故古德云。阿僧祇品是差别因满处。此品是差别果满处。各是究竟故。佛自说者。此或不然。所以者何。十定品既不同彼。于中亦佛自说。文中三。一好名。名圆海王者。令见闻者生究竟自在福故。二此随下显光名。名炽盛者。德殊胜故。三七百下辨光眷属。后明因好中。文有六段。一菩萨于兜率放光相。二佛子菩萨足下下。明足下随好放光利益。三天子汝等应发下。劝发大心。四净治其意下。劝忏除障。五说此法时下。时众闻法得益。六尔时诸天子以上众华下。展转利益。

  就初段中五。一放光时。二放光处。三光名字。四光照处。五彼世界下光所照益。益中四。一脱地狱苦。二得十眼耳等。三生天。四闻天鼓说得生天因缘。于中四。一不放逸故。二于种福故。三昔近善友故。四佛威神力故。

  第二足下随好光益物中三。一相轮名。二此有下随好名。三常放下明好业用。业用中二。先标总数。后中有下别举其一。存略故也。别举中三。一光名。二能照下光所照。三随诸下光所益。益中四。一随机成就。二离苦趣。三得生天。四闻天鼓说法。说法中二。先劝诲。后如我说我下正显。前中三。一天鼓劝诲。二尔时诸天子下。怪鼓声寻所因。三是时天鼓下鼓为说因。因即诸天子善根也。后正显中六。一鼓无我所说我所。喻佛证无我所说我所。文中喻法可知。二如我音声下鼓声缘感无所从。喻缘起无来处。文中喻法可知。三譬如汝等下。地狱及身无所从。喻光及声无所来。文中二。初喻。二合。问喻中云但由于汝颠倒等。生地狱身。此即现有来处。何故乃云此无根本。答从缘之法。皆无自性。即是无根本也。余文同此者。准知。四譬如须弥下。乐具无从喻。喻鼓无所从。文中喻合。五譬如亿那下。一音说法应多喻。喻菩萨一随好光现多自在力。合中二。先正合。后一切声闻下显胜。前中云大欢喜者。各称根欲故。虽多时说。不生疲厌。为多众说。不生退怯。虽多恭敬。不生憍慢。虽多安乐。不生放逸。六诸天子汝当往诣下。劝供养离欲。文中二。先劝。后时诸天子下。依劝供养。前中二。先总劝。后勿复下别劝。前总者。令往菩萨所供养。此有二意。一能暂别五欲。二能报恩德。后别中三。一说五欲过。令离无善根障故。文中三。法喻合可知。二汝等应当下。明报恩损益。文中四。一劝报恩益。二其有下明不报恩损。三汝等今者下。双结损益。谓若离不报修于报行。回损向益。故云宜疾回向等也。四如我天鼓下。因为说法。于中二。先说二空观。后汝等若能下结观成益。前中二。初明生空中。先喻。后法。法中非男女者。即男女相不可得。此显离断常故。后如我天鼓下。明法空中。亦先喻。后法。法中。五蕴不生者。非常故。不灭者。非断故。后结观成益。云则入无依印者。印是决定之义。谓此定无寄。不依根境识等。一切诸法。以此无依印印。一切法皆无依故。后依劝修供中七。一闻天鼓劝。二即皆下身化出兴。三即共下欲供不逐。四时有下。诸天子闻菩萨下生母胎。五时诸天子以天眼下。见菩萨处母胎。六诸天子众下。诸天子各将眷属诸菩萨起居。七时天鼓中下。鼓显菩萨诸生假实。于中二。先喻况。后法说。说中云离分别者。令菩萨示现受生非实生殁故。除憍慢者。令不自谓天宫胜。故无染着。令舍五欲求菩提故。

  第三劝发大心中。大心。梵名阿耨等者。此云无上正遍知觉心。心体有三。具如上释。

  第四劝忏除障中三。初明劝忏罪障。二闻是语下问其忏法。三尔时天鼓下为说忏法。

  初中四。一略标身意二业为能忏缘。言净治意者。令离垢净分别故。住善威仪者。令修善行相仪不住相故。二忏除下列所忏障。障有四种。一业者。小宗五逆业障圣道。今此七逆。加和上阿阇梨故。二烦恼障者。小宗九十八使并十缠为障。今此以分别俱生所执实我萨迦耶等一百二十八根本烦恼及彼等流。能遮见修二种。其道及道方便故。总名障。三报障者。小宗以三恶道北郁单无想天等报。能遮圣道故。为障也。今此更加四果四向。皆能于大菩提。见修二道。极成障故。摄大乘云。非往诸恶趣极障大菩提如住于声闻及以独觉地。又诸大乘经论。广明此理。具如别行章说。四见障者。此唯所知不同小宗但说烦恼。若不尔者有重言失。前烦恼中有五见故。此行相者。谓于真俗理事别执由迷真如随缘不变二分之义。乃至执佛四智菩提有为无漏。涅槃第二云。外道邪见可说如来同于有为。持戒比丘不应如是。若言如来是有为者。即是妄语。当知此人死入地狱。乃至云。应知如来即是无为。三以尽法界下。重显三业广大忏悔。文中四句分三。初两句广前善住威仪修五轮礼仪。初句身者。显两肘两膝四轮也。后句头者明顶轮。通前五也。次一句舌者。广明语业。陈说罪障自性无依。后以尽法界乃至善身业等下。总结三业。皆尽法界众生数者。由昔来起障既未曾治。于境攀缘。造作莫限。是故障缘遍众生界。今欲忏除故。还数等于彼也。

  第二问忏法中二。先闻能所忏喜。后而问下正显也第三为说忏法中二。先显说因。后诸天子下正说。正说中二。初总说。后诸天子如我下别显。前中三。一举能识业障体。若不识则不能除故。何以偏举菩萨。以诸天子贺菩萨恩深信重故。次不从东方下正明忏相。问此中问忏四障。何故唯说业耶。

  答此有二义。一以四障展转相缘不相离故。见障是烦恼所依。依烦恼而起于业。依业感报故。二由同是从缘无自性观故。以一观通治四障若依此解障无不起。不待除亡。三菩萨结善识障体苦故。后别显中二。先别以六门。明忏除障法。各有喻法。后若如是知下总结忏法真实之相。前中六者。一鼓声说业无说说。喻佛无说而有说。二天鼓声无生灭能随悟。喻业能随报。三鼓恒出声离断常。喻佛恒说无断常。四鼓随心乐皆得乐闻。诸佛亦尔。随心悉令见。五颇梨镜现器情影。喻业现果无出入。六幻师幻惑余人眼。喻业现果然无实。后总结中云若如是知者。牒前总别所说四障如幻缘生无体。是真实忏悔者。对小乘权大执有能所治体。彼非真实故。一切罪恶悉清净者。彼见能所治令灭者。非真实净以障除障故。

  第五时众闻法得益中四。一余刹兜率天子得无生忍。二诸六欲天子发无上菩提心。三诸六欲天女皆舍女身。亦发大心。四尔时下。此处兜率天子得益。于中六。一得证地益。二得三昧益。三得多净三业益。四忏除四障。五见众多佛菩萨。六而犹未现等益分齐。谓虽得十地。当未究竟故。云未现少分之力。

  第六展转益中四。一华供佛菩萨普雨香益。二若有众生见其盖下见盖益。三若有暂得下见前轮王放摩尼光益。四成就如是肉眼下以喻重显。并闻说喻益。

  初中有法喻合。法中三。一以上众华者。上字是梵本中前字。谓是诸天子。前欲诣遮那菩萨供养时。所化作华香乐幢盖赞等中之华也。二复于身毛孔。化出多华。共以供佛。散亿佛身者。表散华者行必感果故。三以前香雨诸刹于彼益生。喻中喻蒙香者。业障销灭。得解脱乐故。非随第四禅中有变实受乐。不尔彼地非舍受故。喻取少分相似边说。合中云若有闻者者。还只是前身蒙香者尔。此文有四。一香举前蒙香者。二彼诸下显灭惑数。三了知下明伏害差别。四成就下辨得善根益。问既六种皆益。何偏言闻。

  答因香获益故。明惑数中。此八万四千烦恼。但有都名而非巨细。致使昔来诸德种种安立。初一云众生根本烦恼有十。然一惑力复各有十。即为一百计。应分为九品。但上品重故。开为三品。中下轻故。各为一品。合为五品。即是五百。复于外内境起。谓以自五尘为内。以他五尘为外。一一各五百。即为五千。别迷四谛。则成二万。并本一千。则有二万一千。依多三毒及等分故。为八万四千。二云以十恶为本。展转相成。一一各十故。成一百。迷自五尘为五百。迷他亦尔。合有一千。正迷十谛法门。谓四谛三谛二谛一谛。或约迷说诚谛等十谛。空有不同。分成二万。或约十善二谛。亦是二万。并本一千。总为二万一千。依三毒多分及等分故。成八万四千烦恼也。三依贤劫经。别有八万四千。如上九地记中释。虽有三说。今依前二。前二依此经文内外等故。三伏害文中云。了知如是悉是虚妄者。此但了知六根境等是妄。伏惑不起。非害断也。或可害断了法悉妄相尽理即是断惑证如。亦无违也。四得善根可知。

  二见盖益中。有法喻合。初中二。先明种一恒河沙数轮王善根。按梵本中。非但一王一恒善根。乃是一恒轮王善根故。梵本云恒河沙齐等也后佛子菩萨住此下明得此王位所化利益言于百千等者正明境分齐。按本业经上卷云。初地菩萨作四天王。有一万子百法身百佛国土中化十方天子。二地菩萨作忉利天王。有二万子。从此后诸地子数皆同。略无化境。初地既遍百佛国土。当知后后渐增。乃至第十地菩萨作净居天王。准其化境。与此一恒沙数个清净金网轮王同等。以是菩萨摄报位极故。次喻及合中。明但闻彼佛名必生彼佛土。显此但见第十地菩萨盖即得十地位尔。

  三见前轮王身光益中。有法喻合。法中云若暂遇光者。谓前轮王放摩尼光明也。彼虽未转分段。必定得法云地位故。言以先修行善根者。显此胜益。非无因缘。非小因缘。必由宿植。此大教善根见闻信乐等故。喻中云虽未命终见梵天处等。又云得诸禅等者者。类上三静虑也。合中二。先明放光。后若有众生下重明得益。于中五一得第十地位。二成就无量智慧光明。三得六根各十种清净。四得具无量深定。五假使下以喻重显。并闻说喻益中二。先明喻显。后若有善男子下。明闻说喻益。前中重显上来见盖见光皆是肉眼肉眼所见盖及光明。只是障内之色。何有乃得如是益耶。文中虽说以菩萨善根及金网轮王三昧福善。终自难信故。

  喻重显文中二。先假设譬喻。显轮王肉眼所见刹尘广多。后亦见百亿下。明见佛广多。前中五。一见亿那由他刹尘数刹。复末此刹为尘。十方各行。如上尘数刹。乃下一尘。十方各尔。下刹尘皆尽。又以前所下尘及不下尘数刹。总成一刹。二宝手于汝下问答显广。三若有众生下明闻说喻得益。显刹难思故。四宝手设复下。重积前数。以显刹广。谓以前广刹。积至千亿刹尘数刹。复末为尘。依前喻下尘尽总摄共成一土。复末为尘。如是经八十反。五如是一切下明业报肉眼一念中见前一切广刹之微尘。后见佛广多中有法喻合。文显可知。释随好品了。

  普贤行品第三十六

  (按梵本中。名说普贤行品)。

  释此品文。四门分别。

  初释名中二。先得名。后释名。前中。此品约人标称。言普者遍也。贤善也。道也。因也。谓此菩萨身遍法界。若依若正。乃至微尘毛端等刹故。具满众善德海故。虽成正觉。不舍因行。彻穷来际。常修利乐。无竟期故。故普贤三昧品云。普贤遍住于诸刹。坐宝莲华众所观。又云。普贤恒以种种身。法界周流悉充满。又云。一切佛身所有刹。悉现其形而诣彼。又云。普贤广大功德海。遍往十方亲近佛。一切尘中所有刹。悉能诣彼而明现。又云。佛子能以普遍身。悉诣十方诸国土。众生大海咸济度。法界微尘无不入。又云。入于法界一切尘。其身无尽无差别。譬如虚空悉周遍。又理趣般若云。普贤菩萨自体遍故。释曰。此普与贤。各是别义。相违释也。若总言之。是依主释也。普贤之行故。

  二来意者。上来从名号品。至随好品。明差别因果。从此品下。明出现因果。于中。普贤行品辨因。出现品明果故。次来也。

  三宗趣者。此下二品俱是自在果成。为物出现因果为宗。彻穷来际利乐为趣。

  四释文中二。先长行。后偈颂。前中亦二。先正说。后尔时佛神力故下辨瑞。前中亦二。先叙说所因。后佛子我不见下正显。

  前中三。一指前所说是随器略说。谓是前所说差别因果。二何以故徴。徴意云。何以将彼差别因果。为略少故。三诸佛下释。释意云。由差因俱是因因。其行未普。差别果但是因果。略显相好。未可广陈。若出现因果则因。是因一一行量尽法界。果是果果境界如空。因果俱尽。未来利乐无竟故。前云略少。若尔何不唯说出现因果。故此释云。诸佛世尊为恶众生出兴故。将说出现时。先说差别故。云为诸众生无知乃至随流远道故。出兴也。然此说差别所由中。略显十种。一无智无明者。通独头相应二种。二作恶诸缠者此有八种十种。八者。谓昏沉。睡眠。此二障止。掉举恶作二障观。嫉悭障舍。无惭无愧障尸罗。十者。谓于前八加忿覆二种。此皆现起。缠绕于心。令不自在故。广如章释。三我我所者。此通生法见修二种。具如别章。四身见者。谓五见中。唯萨迦耶故。五。三四七八倒者。三谓心想见。四即常谓无常。乃至净谓无净。七谓前三四。八谓前四乃无常谓常等四。六疑者。谓心犹豫故。七邪见者。五见中乖僻正理之见故。八结者。有三五九种。三谓身见戒禁取疑。五谓爱恚慢嫉悭。九谓爱慢无明见取疑悭嫉。九缚者有二种四种。二谓相及粗重。相者有二说。一云相是相分。由有漏得相。令彼见分不得自在。名为相缚。此相即是缚。名为相缚。一云第七末那。为相缚体。由第七识。余眼等识。于所缘相。不得自在。若依此说相之缚。名为相缚。粗重缚者。亦有二种。一云有漏法上无堪任性。名粗重缚。与有漏法。非一非异。无别体故非实。断不断别故非一。二云。二障种子通名粗重。虽有二说。取种为胜。或有说云一切漏相分名为相缚。由彼令见分不自在故。即彼相分上能缚诸惑。名粗重缚。行相粗故。若总言之。所缘相分名相缚。能缘见分贪等诸惑名粗重缚。四者贪欲瞋恚戒取我见。十随流远道可知。后一句结。结意云。世尊为此多惑障众生出兴。是故先须说差别因果后为说出现因果也。

  后正显中二种。一先辨所治广多有百万障。后佛子我不见有下。明能治广大有六十种行。前中三。初总举。二何等下别显。三佛子若菩萨下结。初中三。先标。次徴。后释。初中。按梵本云。佛子诸菩萨过失中我不见有一法过菩萨于他菩萨起瞋心者。释曰。虽诸烦恼皆能通障一切圣道。然瞋一种。具有二义故。偏举之。一亲障菩萨不能摄受饶益众生。二于菩萨道诸障之中。最尤重故。决定毗尼云。菩萨宁起百千贪心。不起一瞋。违害大悲。莫过此故。善戒经说。与此同也。二别显中。先徴。后显。显中有一百门。寄位分五。初障十信行。二不乐佛法下明障十住行。三不得菩萨诸根下障十行。四乐诽谤一切智语下障十回向大愿行。五不乐与菩萨同住下。障十地真证行。此中亦耳不闻无碍法故者。梵本云。耳不闻法处受身障。释曰。谓生于无佛处故。菩萨万行不过此故。五位起一瞋心。一切顿障。又以所障法界如帝网重重。令能障同于所障亦皆无尽。起一瞋成百亿障。理实无尽。结中三。初正结。次何以故徴意。后佛子我不见下释成。亦即是后辨能治广大也。就辨能治广大中三。初蹑前总显。次是故诸菩萨下别明。后佛子菩萨摩诃萨闻此下结劝。初中可知。次别显中有六位。皆依前起后。初中三。一牒劝修治。二依劝徴问。三所谓下正显。显中十句。摄为五对。初二约人。前不舍下。后不慢上。次二约法。一不诽教。二不迷事。次二约心行。一乐行。二坚心。次二约降制伏使。前降。后制。后二悲智。前悲。后智。第二清净中三段同前。初谓依前正法行成离染胜故。云清净十句亦摄为五对。初三于教法净。一信。二求。三护。次二于理法净。一广大。二甚大。次二于化清净。一了器。二僧福。次二于时劫净。一不着。二劝察。后一结成性。第三广大智者。由离染障。令智广大故。此十句亦为五对。初二了所化智。次二知化法智。一能诠。二所诠。次二知持辨智。次具身语业用智。后二照依正智。第四入十普入者。由得广智能普契所知令互相入故。十句中各自多少为对。初二大色小处互相入。次二多身一身互相入。次二多劫一念互入。次二多法一法互入。次二多处一处互入。次二多根一根互入。次二多根与境互入。次二多想一想互入。次二多言音一言音互入。后二三世一世互入。第五住十胜妙心者。转变无碍应机成益故。心得胜妙。正显中。一住离言。二住离念。三住无常爱果因。四住常果因。五住秘密深。六住平等深。七住灭犹豫。八住诸世平等。九住三世佛平等。十住佛十力四无量。第六得十一种佛法善巧智者。依前胜妙心。起此巧智。正显中。一了理法。二出生行法。三宣说教法。四证果法。五明了三乘法。六悟解一乘法。七巧言词说法。八纯门说法。九杂门说法。十知别不别二二不二不二二十一于第一义谛唯识门究竟故。三明结劝中三。初正显劝。二何以故徴意。三菩萨摩诃萨释意。由闻此法得佛果故。功德海满故。利生等故。

  第二辨瑞中二。先感瑞。后尔时佛神力故下明证成。前中二。先此土。后如此世界下结通十方。前中二。先显瑞因。因有二。谓佛力及法尔。后明瑞相。相中二。先动地。后雨诸色云。并可知。后证成中亦二。先此土。后如此道场下结通十方。问此感瑞自是重会普光明殿会中。何故结通乃云菩提树下菩提场菩萨宫殿中耶。

  答以菩提树是本故。前后诸会。不一不异故第二偈颂中二。先叙意。后正颂。

  前中二。初示相。谓自他二力是所因也。观十方者。念所化故。观法界者。思所说故。后欲开下述意。谓为欲述此十种意故。说此偈颂。一明因行。二显果德。三说大愿。四行起时处。五机熟愿佛。六称机授法。七所说利益。八明因得果。九果净身。十语业开现。此十种义。下偈颂中。普具显之。正颂中。有一百二十一颂分二。初二十二颂显说分齐。余九十九颂正辨普贤行相。此并不是重前文。但与绮互共显普贤行用。谓前是略明。此是广说。前体后用故。前中。初二颂诫听许说。二亦说诸劫下八颂。明此菩萨学过去佛弘誓愿行。三于一贤劫下十一颂。明学相。学现未修三轮行。于中。初七举现未佛。后四学成三轮净行。四行者下一颂结说分竟。

  第二正显普贤行相中亦二。初六十九颂明自德大智行。后未安者令安下三十颂。明外化大悲行。前明普贤大智行中十种。一初七颂明善入帝网大智行。二深入微细下十七颂。明深入时处微细智行。三世界及如来下五颂。明了三世佛心秘要行。谓世界名及佛名。此等最粗。犹于多劫说不能尽。况佛心中所知境界。谓真妙法界等。然此菩萨亦能了知成普贤大智行。四如是未来世下四颂。了未来摄化业行。五现在所摄下四颂。通达现在佛境界行。六出生无㝵眼下五颂。明六根化用行。七诸佛甚深智下十颂。明器世间自在行。八了知诸世间下六颂。明智正觉世间自在行。九如来法身藏下五颂。明非身示法身行。十譬如工幻下六颂。明非量不量净心行。上来自德智了。第二外大悲行中亦十行。初六颂化物令发菩提心行。二众生身无量下二颂。赞叹现佛摄生行。三诸佛能现身等一颂。明分布过去舍利行。四如是未来等一颂。明能起未来佛德行。五如是三世下四颂。明法轮深入行。六无量无边下五颂。了物心器染净行。七众生皆妄下三颂。了物业报缘起行。八眼耳鼻舌下五颂。了达根境无㝵行。九佛说等一颂。了知三轮三世中说法行。十末后二颂。明三世相行。普贤行品释了。

  如来出现品第三十七

  释此品文。四门分别。

  初释名中二。先得名。后释名。前中如来者。略有二义。一智乘因行而来成果。此智即如。故虽来未曾来也。金刚般若云。如来者。即诸法如义故。二果智契理一如时。不碍常应所化。故来也。仁王教化品云。超度世谛第一义谛之外。为第十一地萨云若觉。非有非无。湛然清净。常住不变。同真际。等法性。无缘大悲。教化一切众生。乘般若乘。来化三界故。今此出现是后非前也。后释名者。或如之来。或如即来。或如来之出现。或如来即出现。初二而者。谓如之与来。非一非异。故虽如不坏来此。来是如之来。依主释也。虽来不失如此即是来。持业释也。后二句者。一正来即如时。而不碍乘一切智乘。来化三界。此即如来之出现。依主释也。二正乘一切智来化之时。此即如来复即出现。持业释也。问晋本名为性起。今此乃曰出现。何故尔耶。答旧翻如来性起四字中。如来两字正依梵本。性字全无。起字或通。以温钵底言正译为生。为现通有起义故。

  二来意者。前品明果因出现。此品辨果果出现。义次第故来也。

  三宗趣者。此品显果果出现为宗。以彻穷来际利乐有情无竟期为趣。

  四释文者。此品长科有七分。一加分。二尔时如来性起下本分。三时性起妙德下请分。四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告下说分。五佛子此法一名为如来秘密下。显名受持分。六尔时佛神力故下表瑞证成分。七尔时普贤菩萨承佛下。偈颂总摄分。

  初中二。先毫光加请法主。后尔时如来即于口中下。口光加持说法主。前中二。先长行。后偈赞。前中二。先光加。后时此道场下明众益。前中有十。初光出处眉间者。表证道离二边故。白毫者。表中道法界为诸教本故。二显光名如来出现者。欲表诸佛无障㝵。显果果出现故。三无量等者是光因业。四其光者是舒业。五右绕等者是敬业。六觉悟等是觉业。七除灭等者是正业。八映蔽等是降伏业。九显示等是示现业。十作是事已下明卷业。入妙德顶者。正明加相。何故加此菩萨者。欲令问果法故。为显金刚种性义故。后明众益中二。先得喜踊益。后复作如是下。知光是说法先相。后偈赞中二。初标说颂之人。后正觉下正显。显中十颂分六。初一颂叹佛申礼。二有五颂。叹佛放光。三有一颂。叹前光益。四有一颂。叹众有堪闻之德。五有一颂。叹佛悲智利世故先放光将说法。六末后一颂。请佛示说法意。何不直请佛说法乃转请示余人者。此有二意。一光入身时已令知觉佛不自说故。二同上多例佛不自说故。后口光加持说法意者。前既请示。故今示尔。于中二。先加。后其光下加益。前中有十。初光出处。口放者表教道得通故。二光名无㝵者。表辨才不滞故。无畏者。不惧深而难说故。显其已离众威德故。余同前说。入普贤口者。令说如佛说故。口传授故。何故加普贤者。表此所说是普贤法故。不入顶者。以兼教故。后加益中云过本百亿者。显加力故。及过余者简异故。唯除佛者显尊卑故。加分竟。

  第二本分中二。先问。后普贤菩萨摩诃萨言下答。答中二。一引昔类今。后说是语下现瑞表相。相有二种。一动地者。显普贤引昔相应故。二出问法光者。表有问法菩萨名表所问故。谓说佛果出现法门。令所问者生起种性胜德故。云如来性起妙德菩萨。

  第三请分中二。先长行。后偈颂。前中二。先总相举法请。后善哉佛子下列十门请。前中三。初举法请。二佛子此诸下叹众请。三佛子汝已下叹说者请。初请可知。二中三。初叹众大。二皆久下叹德高。三具如是下结众集。初可知。叹德中十种。一净戒久。二三念慧成。四誓愿极。五具佛仪。六忆念佛。七大悲观。八了通境。九得佛加。十受佛法。三结可知。三中二。先别显。后总结。前中十种。一事佛多。二成妙行。三定自在。四证秘密。五知教法。六除众疑。七佛力加。八知物根。九随乐说。十顺佛智。后结可知。后别列十门请中三。初赞德总牒请。次身相下别列中门云转法者。梵本云转法轮。后如是下结。后偈颂中十偈分三。初一颂标叹说听。二菩萨云何下正颂别列问请。三此说下叹德劝。就正颂别列中。四颂分七。初半偈颂如来出现法。次一句颂身语心境界。语谓音声。次一句颂佛行。次一句颂成菩提。次一句颂转法轮。次一句颂般涅槃。次二颂一句颂见闻亲近出善根。三叹德劝说中。五颂分六。初半颂叹众敬法重人。次半颂赞普贤德请说。谓是听者生功德海之境界故。亦是能净治众生惑障者故。次一颂举六事请。谓以因喻证明。与理相应。闻已发心疑除智净。次一颂举四事请。谓以因喻巧说示佛身如是十方佛身无异。前半举例。后半请问。次一颂叹众希有请。谓十方佛土无量劫中难可得见如今所集之众。次一颂叹众仰法敬人请。以净心具演出现法。上来请分竟。

  第四说分中。答前十问。即为十段。一一各二。谓先长行。后偈颂。十中初答如来出现之法。法是出现所依之因缘。后答身等九种。正显能依出现之相。犹如因果非是因果。以并是果中所现法故。

  就初长行中三。先法说。次佛子譬如下喻显。后佛子菩萨摩诃萨知如来下。约法通结。此三各有十门。然初十。一一通中间十门故。此因缘总有四重。一云十种者。据初略也。二云百者。以初十入中十故。则一一具十有百门也。三云千者。以后结十一一结前百故。有千门也。四无量阿僧祇者。彼千门中后各容有多因缘故。如四智风轮十光明等。又亦通摄身等九中诸因缘故。文中二。先总告众令知。后此处下正显。显中二。先叹。后何等下正说。前中四。一叹难言念。二所谓下辨难所由。三何以故重徴所以。四非以下显难差别。差别中二。先反显。后以十无量下顺释。释意。谓此但数量繁广故。云不可思议。非约理性言绝也。数量者。如前分别十百千等四重展转。余文可知。后正说中三。初徴起。次所谓下正显。后佛子下总结。显中一多大心摄生成故。二多净胜志乐成故。三多慈悲成故。四多行愿成故。五福智无厌成故。六多二利行成故。七多巧慧成故。八多净德藏成故。九多智慧严成故。十多说实法成故。结中云成于如来。此结出现因缘。非说成佛因也。

  第二喻显中有喻。一一有三。先喻。次合。后结。前请中云。愿以因缘及譬喻者。前法说即是因缘。此下明其譬喻。十喻中。

  第一大千兴造喻。喻佛众缘成出现。显此喻中有二。先约缘相喻出现因缘。后法性如是下待缘性喻出现因缘。前中三。初总举多因缘。二所谓下别辨多因缘。三佛子如是等下总结多因缘。初中二。先反显。后以无量下顺释。前中云非以一缘等者。梵本云曩翳系糸垢囊。此云非以一因也。曩翳系囊迦后云以无椤囊此云非以一事缘也。若唯是缘则应云钵椤底耶。文既不尔。故知事缘为。后云以无量者。准前可知。别中二。先举四风轮。后如是皆由下。出所因。前中二。先总显四轮相依。后其四者下别辨四轮。谓依云雨起四风轮。一名能持者。众生业力。于空劫处。世界将成。于上空中。先起云雨。若无风持雨。水无停处。坏余世界。是故业力起初风轮。水若不减。无由得起诸天宫殿。是故业力起第二风轮。虽能消水。处起无由。是故业力起第三风轮。减一节水。起一层天宫。如是渐下。至起须弥及大地等。虽起总处。不能辨彼别类庄严。故彼业起第四风轮。令此世界乃至圆满先起器世间。后起有情世间。广如俱舍分别世品中说。后出所因中三。应众生外增上业共感其中有共中共共中不共可知。二诸菩萨善根所起者。此约净染染净二类界说。所以者何。纯染界中无菩萨故。纯净界中无众生故。二种可得故。就二类中。染界容有菩萨。悲愿现彼。除纯苦趣。故贤首品云。或有刹土无有佛。于彼示现成正觉。或有刹土无有法。于彼示现说法藏等。三令于下通显前同处异感各随所应。如维摩云。譬如诸天共宝器食饼色异等。下文第六十六中大光王告善财言妙光城所住众生皆是。三佛子下总结可知。后明缘性出现中三。初法性如是一句是总显。二无有下四句。明即相而性故不碍生作知成即无生等。即性而相故虽无生等而不碍生等。二法合中。合前缘相缘性及相性中各三相。显其四种大智风轮者。一任持不失智持法云雨。次二依法起自利行所成智。一灭惑。二成德。后一依利他行所成智。余文可知。三总结中结及劝。前文相易了。

  第二洪霔大千喻三段同前。此中是前风所持雨喻。喻佛深广难知德。谓得无尽陀罗尼力。说此成就如来出现法。一切二乘不堪容受。唯除大乘菩萨。所以者何。此菩萨信佛有无障碍愿力。至果方乃相续利乐无竟期故。故云唯除诸大菩萨心相续力者也。此论根器不可限。以位地分尔。则八地已还非所被故。第三大雨无从喻。此中大雨同前所说。众生业力感龙云雨。然无来去喻。喻佛出现无来无去。此有多释。一应机无来。机谢无去。二从因缘现故。现时无来。来既不来。灭尽无去。三从初现来则已不来不去以是从因缘现故。

  第四大雨难知喻。亦名摩醯数渧喻。此亦是前成劫大雨喻。喻佛出现大机堪受德。古德释云。此有四义。一教广。二行大。三因深。四果远故。非二乘所预。

  第五大雨成败喻。喻佛灭惑成智德。各有五种。初能灭炎炽。二能起处所。三能坏大水。四能成海中一切众宝。五能庄严大千界处。法中初二灭惑成福。次二灭障成智。后一以法照机。

  第六一雨随别喻。喻佛一味随器德。

  第七有二喻。初先成色界喻。喻佛胜缘先际德。二后喻释疑。就二喻中。前先成由业力。后法异由机殊。余益可知。

  第八喻中三。先喻。二佛子大云下结。三佛子如来下合。初中二。先显水轮生华。后尔时于中下。明风轮起。前中依五卷大悲经第三卷云。何故名贤劫。阿难。此三千大千世界劫欲成时。尽为一水。净居天。以天眼观见。此世界唯一大水。见有千枝诸妙莲华。一一莲华。各有千叶金色之光。大明普照香气芬熏。甚可爱乐。彼净居天因见此事。心生欢喜。乃至赞言奇哉希有。如此劫中。常千佛出世故。号此为贤劫。释曰。华名如来出现者。先召之名也。后风轮中。每一节水减。一风轮起。成一处所。十风次第成处满足。二结中。善根异故。风及刹殊。而雨无别。三法合。佛成辨大事德。文中二。先正显合。后佛子一切如来下释疑。前中四。一如出现令水。二放智光授菩萨记。合华生。表佛出数。三佛子如来出现下。合十风。此表佛德应机不同。四佛子如来大悲下。合上结文。后释疑中三。一顺前文辨正理劝知。二众生念言下举偏执之疑。于机缘缘成之中一句谓佛独辨不应道理故。云此非也。三佛子乃至下具显缘成。便彰无作之义。文中三。先辨菩萨依佛种善根。后但以下显佛因菩萨有善根故。方以威力。令其具佛德。三而佛下显前根缘互应。是缘成无能所作。故无成。无成故无坏。无成坏故。无差别也第九四轮相依喻喻。佛体用依持德然。水轮所依之风。有四义。一持水名安住。二不可摇撼名不动。三成直至劫坏名究竟。四体质不可损伤名坚固。其厚有十六洛叉。法合中。初合四风。后合四轮。前中。一摄取。二授法。三守护。四照实。有配四摄合四风。理可通矣。合四轮中。饶益慈悲合前地轮。大方便合水。如来合风。无碍慧光合宝递依持。准释。

  第十大千饶益喻化兴世利生德令明三学益。慧中。一内得真理。二外用照明。余准可知。

  第三结劝中十一句。一一皆通结前十门。谓一行多。二周遍。三离相迁。四离分别。五永寂。六无主寄。七无穷已。八无休息。九佛智无碍。十观为无为非一异。十一回向愿得满足。

  第二偈颂中三十七颂分三。初十四颂颂叹深许说。颂上总答。二譬如世界下二十二颂。颂上十喻。三有一颂。颂叹难说。说初中二。初十二颂。颂叹法难量。后是故下二颂明除说分齐。前中亦二。先十一颂叹所知甚深。后若有欲知下一颂。颂叹能知器净。前中亦二。初一颂总显佛德深广难量。后十力功德下十颂。别颂佛德十门难量。各一颂显佛一德。初一显佛难思德总举。后九别辨。皆先喻。后法。二末尘喻。喻佛无限德。三量空喻。喻佛广大德。四数心喻。喻佛无量德。五法界喻。喻佛甚深德。六真如喻。喻佛离相德。七实际喻。喻佛无碍德。八法性如空喻。喻佛性净德。九法性离言喻。喻佛离说德。十法性寂如鸟迹喻。喻即寂而用非色显色德。次一显能知净中。前半总相劝。后半别显。下二许说中。初一诫听许说。后一略示九门。第二颂上十喻中。初二颂颂初喻。先一颂喻。后一颂合。二有二颂。颂第二喻。三有二颂。颂第三喻。四有二颂。颂第四喻。五有二颂。颂第五喻。唯除于世自在人者。梵本云唯除于世自在主。六有二颂。颂第六喻。七有二颂。颂第七喻。八有四颂。颂第八喻。九有二颂。颂第九喻。十有二颂。颂第十喻。三末后一颂叹出现法难喻说说。上来十门中。第一明能出现因缘法竟。

  第二别答大段九门所出法中。先明身业。以是后八所依故。就长行中三。先总标举。二佛子菩萨摩诃萨应于下释相。三以心无量下结劝显。

  释相中有五百门分别谓初约法总显有五门。后所喻别辨有十身。即为五十。三通结能知亦十门。即为五百也。准例亦应有千门。但以总中略故也。初中二。先总标德广。后何以下释成。于中二。先反显。后应遍下顺释。前中五。一法是事所依。事即行事。二行是能行故。三身是行所成。四刹是身所依。五众生是所化。各尽法界故皆无量。后依喻别辨中。略明如来出现十身。一周遍无身身。二无别令别身。三大用成益身。四平等应机身。五密益身劣根身。六超劣随应身。七一多无㝵身。八无功成事身。九体用成益身。十随愿令满身。为显此十身。举十喻以辨。于一一中各三。谓喻合结。

  就初中。明虚空周遍至不至喻。以此虚空无形故。无可量也。又即由无形㝵故。无所不至也。喻佛法界身非有非无故。本为众生而有其身。非自有故。名非有身。又愿以此为众生身。为自身故。名非自身。前徴喻云。既遍一切处等。何故复非至耶。释曰。以无自身故。身是聚义故。后徴法。准喻可知。余文易了。

  第二虚空非色现色喻。喻佛无别令别身。具标释结可知。

  第三日光饶益喻。喻佛大用成益身。文中喻有十义。第五义廓彻虚空者。梵本云。照彻虚空。合中四。谓总别徴释。别中十种。一灭恶生善。二治障发慧。三与乐拔苦。四授法长道。五令心净除疑。六见闻四谛理事无尽。七令自他死此生彼。八见无性理。不损无漏善根。九觉菩提开智照。明梵本云。为诸众生放光益智光。令诸弟子功德华敷。释曰。智日照菩提心华开敷。如日光照赤莲华也。经云令智修明者。修长也。永照故。十依大菩提心成于万行。三徴四释。义可知。

  第四喻中有二喻。一日光等照喻。喻佛平等应机身。合中有六位。谓三乘及三聚众生无念而照益。二日月随照喻。喻佛随根应现身意者。释前疑。云若机有异法不异者。何故现见圣教差别种种耶。释云。教亦彼希望施设故致异尔。

  第五日照生盲喻。喻佛密益身劣根身。喻中二。先无见。后密益。合中二。先略合。后佛子如来下广显。显中二。先辨能益光明。后五百光明普照下方下。明所益众生。前中二。先列十光。初二成施行。次一成戒行。次二闻慧。次一思修。次二成证智。后二成净智。后结广云千种者。古人释云。五百照下者。是五位自分行。五百照上者五位胜进行。后所益中四。一利益菩萨。得普贤位十十之德。后因得彼法。成就种智。于中诸处者。是前十眼耳等也。二住二乘下益二乘。令垢灭者以不求种智故。三其余下益生盲。谓人天中不知有出道。令得三益。一身乐。二心调。三行成其堪道器。四地狱下益恶道中。先身光救恶道。二慈音破邪见。又释有七。一拔苦与乐。二佛子彼诸下因起邪见。谓初愿力后释梵作。三是时下妙音示正。四彼诸下回向邪知正。五心喜故下起报恩行。六佛与授记。七结光利益。

  第六月光奇特喻。喻佛起劣随应身。合中。明佛此身有四奇特。一无明现起。二常身即延促。三住体恒现彰。四一身普现对。言菩提器者。众生堪授道之心有定水故。现佛影像故。

  第七梵身普应喻。喻佛一多无㝵身亦无起念等。

  第八医王巧术喻。喻佛无功成事身。喻中二。先显医王现德。后彼大医王下明殁后持身如本救物。合中亦二。初医现德。后于无量下。合咒觉药持身等。文中三初皆到彼岸等。合命终以生死永尽。二善能等合药涂咒持随有报化住持不绝。三无思等合无功成事。

  第九摩尼利物喻。喻佛体用成益身。合中二。先体。后法用。合可知。

  第十宝王应念喻。喻佛随愿令满身。梵本云。复次佛子譬如大海有大如意珠王。余文易了。后唯除下释疑。若有众生因见等者。梵本云若有众生应见佛身而成就者。如来尔时为成就故。示现其身。

  第三结劝知中十句。一信十方佛。二所行自在。三遍证法界。四住法深。五时不迁。六世无实。七无分别。八度无竟。九严刹。十严身。

  第二颂中二十偈。依次颂十种身。唯第八有四颂。余九各二颂可知。

  第三出现语业中。长行内三。初徴起。二佛子菩萨摩诃萨应知下释相。三佛子如来应正下总结。

  就释相中三。一略说十种声德。二佛子菩萨摩诃萨如来音声非量下。广显前十种。一一有十种故成百门。三复次佛子应知如来音声有十种下。通结前别显百门成一千门。巨细言之。各各无量也。就初说中。约德辨声有十种。一体广。二称欲乐。三称胜解。四应时。五体常随应。六业集缘起。七难度。八正真。九无门。十无改。第二广显中三。初总标。次何以故徴。后佛子譬如下释。就标中有三对六句。初对非量等者。佛声非限故。随限故。次对非主等者。从缘起故。后非示等者。相而性故。性而相故。二徴意云。何以非限非主非示三声而不㝵有缘故。三释中三。初喻。次佛子如来下合。后佛子是为下结。下九喻文同有此三。

  此前第一劫尽唱声喻。喻佛缘起有无声即一声上具。前标中三对义故。此劫尽时空中声。准俱舍第二云生无色界。有二因。一因谓近习及数习。二业力谓上界后报业果报将至故。若生色界。有三因。二因如前。更加法力。但器坏时法尔有声故。又不得越次生二禅等。仍待火至初禅。方生二禅。乃至风至三禅。方生第四。法合中。佛将破坏生死世间。亦出四种声说法而声。体平等。无主无作。余文可知。

  第二响声随应喻。喻佛无方应现声。文三同前。合中从众生欲解缘。合前山谷。地中应有佛以慈悲本愿。略故不说。

  第三天鼓开觉喻。喻佛教诫放逸声。合中二。先辨能开觉。后无数下明所开觉。前中三。初总。次所谓下别。后以此下结。别中有十一种声于中初二通大小教。次六唯小。后三唯大。余可知。后所开觉中三。初总标。二所谓下别显。三佛子是为下总结可知。

  第四天女善口喻。喻佛圆音声。谓佛一圆音出无量众生相应音声。于彼一一音声之中。复说无量法。各随解了。

  第五梵声各闻喻。喻佛根熟独闻声。不出众外者根未熟故。

  第六水随器别喻。喻佛一异无㝵声。

  第七龙王降雨喻。喻佛长养善根声。不从外来者。离佛无声。不从内出者。离机无声故。

  第八龙王渐雨喻。喻佛渐教说法声。亦是审根说法声。合中二。先现法云等合前先起大云等。此明说拥小教也。后得其熟已者。合前普降甘露等。此时说大乘实教。普得令同一实果故。梵本云。若诸众生善根未熟。未雨法雨。若即说深法。众生恐怖。是故如来先兴法云。成就众生诸根。就已然后广树甘露法雨。

  第九龙王连注喻。喻佛种种差别声。随声异说异。并从净法界流故。无异之异也。

  第十遍降喻。喻佛普雨法界声。喻中有六。一云。二电。三雷。四风。五雨。六结。合中先合十身云。初一总。后九别。别中。初四约外相。次四内功德。后一称性。二合依身云放十电光。三合雷震中言三昧者。明依定起说从所依为名。十种可知。四合风。谓将说法时。先从慈悲起。后知警觉加被。令身心柔耎。以成法器。然后说法。五合十法雨。初坐道场菩萨者。正坐觉树临将成佛者也。法雨名法界无差别者。此有二种。一理事无差别。谓理即事事即理故。虽此亦有不一之义。今依不异说故。二事事无差别。谓此事彼事互望。亦约不异义说。菩萨虽从初地已来常闻说此。然未极说。今此最极故偏说尔。二最后身者。是已处胎出生。未坐道场故。法雨名游戏等者。此有二义。一现道即为说法故名密教。二现通亦为说密教。密教者甚深秘密声闻对坐而不闻故。三一生所系者。是未处胎前同弥勒等。法雨名清净等者。谓说断果将满。智果欲圆。并令圆满故。已上并等觉位。四灌顶者。是第十地菩萨。十方佛同以法水。灌其智顶。授佛职位故。法雨名如来庄严具严者。即法水灌顶是也。五得忍者。忍有五种。莫不同一无生之理。今言得者。正在七八九地。法雨名功德宝等者。说大悲大智非一异行。是福慧无㝵功德宝故。六住向者。三贤菩萨趣向正证故。法雨名入现前等者。说胜解力变现境界故。七初发心菩萨者。十住初心也。法雨名出生如来等者。说菩萨心慈悲为本。如来从此故。八为独觉深知缘起等者。依分相说故。无明行感识等果故离断果。起因谢故离常。亦显顺观离断逆观离常。由此得解脱果故。言不坏也。九为求声闻者。说大智慧剑等者。说入空慧为剑。四住惑为怨。害之为究竟故。十为积集善根等者。此三聚众生也。一正定。二邪定。三不定。法雨名能令成就等者。各随所应说令行法得成故。欢喜也。六结中二。先结十雨充法界。后结佛心等。合龙王心平等。余可知。

  第三结前十声中二。先直结前十种。后复次下结十种各有无量。前结可知。后结可知。后结中三。一总举。二何等下别显。三佛子如来下结数。就别中。先徴。后列。列中十种无量。一一各通结前十声。于中。各先举喻显。后释义。义显可知。上来总以一千门分别如来音声竟。

  后颂中有二十颂。颂前十段文。一一各二颂。如次应知。然第九颂。梵本云。譬如梵王一言音。能令众生皆欢喜。其音唯在梵众中。令普得闻除忧恼。上来总答如来音声竟。

  第四意业中。长行内二。先徴起。后佛子如来下释相。释相中三。初约法总辨。二譬如虚空下别显。三佛子菩萨摩诃萨应以如是等下总结。初中云如来心意识下此简法体遮非显是。谓佛无心等。但有智故。然于此文。三说不同。一云佛地无有有漏心及法。而具有净分心及法。今言无有心意识。但应以智无量故者。依净分中。无彼染心等故。无漏位中智强识劣故。不尔无王。所依何立。故成唯识第三。引如来功德庄严经云。如来无垢识是净无漏故。解脱一切障。圆镜智相应。一云以无分别故言无。谓无体故。摄大乘第八云。无分别智所依。非心非思义故。亦非非心为依止。心种类故。以心为因数习势。引得此位。名心种类。一云佛果实无心意识及余心法。唯有大智我故。梁摄论云。佛果无有色声粗相功德可得。唯如如及如如智特存。佛地论云。法摄大觉地。谓四智及如如。不言更有余法。若依成唯识第十佛地四智。已辨八识所作之业。不藉心王及余心所。谓镜智纯净圆德现种依持能现能生身土智影。此辨第八识作用也。平等智。观一切法自他有情。悉皆平等。能随乐。现受用身土影像。此翻显末那。辨彼作用。余二智辨五六作用如论应知。一云诸经论说土虽似实众异无尽。所以者何。说无心等者。依无染分说。说有心等者。依有净分说。若不尔者。既令圣教互致列违。亦使佛无能现不现。若一向无者。色声亦应不有。若一向有者。离染亦应无。上来虽有多说。今依第四也。

  二就喻显中。略举十种大喻。喻佛十种大智。

  一虚空无依喻。喻佛平等无依智。谓能与化作增上缘故。能与他为依。不依他故。依是何义。复言无耶。谓从因缘而得起故。说依因缘。因缘无体则无依也。然即不坏因缘。不失智体。是故常有能所依。而常无也二法界无改喻。喻佛性无增减智。合能依后得随世亏盈所依真智无有增减。

  三大海润益喻。喻佛益生无念智。谓加持众生。资其念力故。云流入众生心中也。

  四宝珠出生喻。喻佛用兴体密智。合中六。一佛海合大海。二智珠合宝珠。三福智能生三乘道果。合能生众宝。四引四宝名。合四珠。辨法师释此四宝。配属四乘。谓三乘及天乘。衍法师等配云。初是证道智。断惑障。二助道智。断业障。三是不住道智。舍报障。上三自利。四利他。此释并非经意。所以者何。此中显已成之佛。何得配三道智耶。故今不尔。谓一巧便无著智。二于为无为不一异智。三于性相融无㝵智。四应时化物智。五此四智下合深胜凡夫龙神等皆不见。此同法华王髻明珠有功勋臣方见。亦此四智下合端严方正等。

  五珠消海水喻。喻佛无功用等智。文中三。先喻况。后佛子如来下法合。三佛子是为下总结。初中二。先明海有四宝。后佛子若大下。辨宝业用。前中二。先通显四宝。后何等下别列其名可知。后业用中二。先明要用。后佛子此下正显珠业。若依俗书。自有两说。一云大海内近东有沃燋石。常能消吸海水。令尽不溢。一云彼沃燋东。有大壑。其名尾闾。海水注中。故常无异。若小宗中起世经及大婆沙说。于大海下。有阿鼻狱。猛火吞消烁海水便不盈溢。余同此者。为究竟说。实则非了。余文可知。合中二。先合前列名。后佛子诸菩萨下合后业用。前中。古德将此四智。配大乘光明集福德王贤护首楞严等三昧智。亦有配属禅定方便如理如量等智。此并讹言。不堪凭信。今但依文。文自有解。可怙。古人凡见一文。即将旧语。以属配之。何必一切皆是旧言。古人之中往往有此。本疏云。初能除流散染业障。二能除味定着净障。三能除根本无明障。四障尽成果智。今谓此四智。乃是佛果。出现门中。辨四种智业。觉悟菩萨令行增进。不应妄配地前地上三昧智等。初灭一切等者。谓佛以智光。照触菩萨。令住定心修善。灭散修故。此照地前令入地。至三地也。二除一切等者。以智光照菩萨。令舍着禅味。起广神通故。此从三地至五地也。三慧光等者。以智光照菩萨。令舍广通。住功用行故。此从五地至六七地也。四与如来等者。以智光照菩萨。令舍功用依无功用故。此从八地至如来地也。三结文及余文并可知。

  六虚空含受喻。喻佛起住无㝵智。三门同前。合中释云。如来智慧遍一切故等者。谓佛智遍一切众生心中。而众生从自心内种性生智。即是从佛智生。还依佛智住。是故虽容无量智。无分别也。三结可知。

  七药王生长喻。喻佛种性深广智。喻中有六。初明树生处及名。梵本中名无退根。二明从生因深。三树功广大。以能生一切树根等故。四此药王下释树名。五佛子彼下简非生处。六然亦下明无舍厌。晋本云然亦不舍生性。次合中二。初总。后别。前中举法同喻总言亦如是。后别中四。一合树身生长乃至成果。二佛子如来下合释树名。三佛子如来下合令一切树根生等。四佛子如来下合简非生处。初中七。一以过去等大智愿悲三法。此习所成性也。合树根。二于一切下合从生因深。谓从诸法无性中生此性种也。三坚固下合树茎。谓以善巧精进为身故。四遍法界下合树枝。随所引生诸度行故。五禅定下合树叶。谓以四禅八定三空等故。六总持下合树华。谓以总持辨才菩提分等故。七究竟下合树果。谓以大菩提常乐故。二合释名中二。先总标徴释。后以究空下别显。显中三。一以菩提心一发无休息时故。二得果不舍因故无断也。三以前前菩萨行。成后后如来体。如是展转无穷尽。三合令一切树根等。生等有六。并文显可知。四合简生处中三。初总标非处。二所谓下别显三类。堕无为坑者。住小见故。𨷂大悲水缘不同生长利益故。此合地狱坑有火无水故不生。问岂此许彼住无余依。不尔如何遮言堕坑。

  答此有二义。一怖令勇猛故。二令无迂回故。二及坏等者。住耶见故断善根故。信不具足。不住法器。永沉生死贪爱长流。此合水轮中有水无土缘故不生也。三不舍生性中。云然亦等者。举前𨷂缘。虽即不生。生性不无。故云亦也。曾无厌舍者。佛菩萨性。不厌生死。不舍众生。其性既在故。云无厌舍故。前住耶小位。只说𨷂缘不生。言三无性不生。近有一僧。指前堕坑溺水之语。即谤此经说毕竟无性义。不观此后句然亦之文乃是显有佛性之理。此僧大与末代众生。作恶知识。持少世听。诵得法相章句。而于数科成佛要义。皆作留难。是知佛所悬记。期为可验。经云。我灭度后之时分后五百岁。魔作比丘。满阎浮提。坏乱我法。后总结可知。

  八劫火烧尽喻。喻佛知不尽智。合中略举四境无不断尽。释中云智慧平等悉明达者。证彼一切法一时性分明了达故。

  九劫风持坏喻。喻佛巧令留惑智。谓佛有此善巧方便。令诸菩萨留惑润生生于三界。由此留惑。惑方至尽。得一切智。不同二乘速出故断惑令尽不生三有。具明留惑。如别行章。

  十尘含经卷喻。喻佛性通平等智。于中文四。一法说。二佛子譬如下喻况。三佛子如来下合。四佛子是为下结。初中三。先标。谓佛果智遍在众生中。即因性本觉也。此即在缠之因具出缠果法。二何以下徴。意云。众生界中。经说有五种种性。何以总说因果等有三无一。下释意云。此中唯除草木瓦砾。无有一因性与果智别。此中文二。先反解。谓但由无明覆故。将为有别。以后若离下顺释。谓若除无明。佛智便现。非始生也。二喻显中五。一总明经卷分量。二所谓下别显经中所录。三此大下明器。前虽大潜在一尘。四如一下准知余尘。五时有下出经益物。三合中一合经在尘。谓佛智在众生烦恼身中。二但凡愚下合经在尘而不知者无益。三尔时下合出经益物。谓佛示众生各自身具有佛慧教修圣道离妄见自佛慧。四佛子下结成可知。

  三总结大段可知。

  第二大段重颂中。有二十二颂分二。初二颂。颂前约法总辨佛心智等。后二十颂。每二颂颂前一喻。益准释可知。

  第五通出现境界中长行内。一法说。二佛子如大龙下喻显。三佛子菩萨摩诃萨为入下总结。

  初中三。一举能知知所知。二佛子如一切下举所知多以显能知多。三佛子菩萨摩诃萨应知下会释心智不异。初中所知有十种。一一切世间者。谓诸可破坏法堕虚妄中故。二一切三世间迁流可坏故。三一切刹者。器世间故。四一切法者。心心法故。五一切众生者。诸蕴上假者故。已上并世俗谛摄。六真如无差别者。无性一味故。七染净实体故。八纯净边际故。九无质㝵性故。十所缘实性故。已上胜义谛摄。上来十种由佛所知之境界也。二明所知多显能知多者。能知无障㝵智一味平等。若不举所知差别之境。无以显能知多故。十种准前。但翻显为异。三会释心智不异者。十中准举初门显无量义。文中二。初总显心智不异。后何以故下徴释。前中二。先标心之境即是智境。后如心下举心缘多境无缚无脱。智缘多境亦尔。言无缚脱者。谓劝此菩萨知心本无体无能随。知相本不生无所随。既不随相。则无相缚。先既无缚。后亦无脱。相缚义广如前普贤品中说。此心与智。王所不离故。如王既尔。其所亦然。或此亦为邻近释也。后中先徴意云。佛智缘境。平等一味。无有多小。何以言无量故耶。后释意云。佛缘境平等。必不坏差别多少。是故随彼种种分别思惟。有种种多境界也。

  第二喻显中三。

  一大龙降雨喻。喻佛境界无所从。此则显前徴意与释意无违。谓佛境离平等一味。然不坏种之相。

  二海水心起喻。喻佛智海昔愿起。此则显前释意与徴意无违。谓佛智海虽无分别。往昔大愿无差失故。上二喻皆先喻后合。并文显可知。

  三海水无量喻。喻佛智海四种无量。于中二。先喻。后佛子于汝下合。前中二。先别明水多。后如是下通显四多。前中一四洲中水。二十龙王雨海水。三海龙王太子雨满水。四十龙王宫殿中水。五海龙王太子宫殿中水。六海龙王雨海水。七海龙王宫殿中水。上七种水皆后水陪多前水入大海中。后通显四多者。一水。二众宝。三众生。四大地。后法合中二。先问答。后佛子此大海下正显。显中二。先合别显。谓从百分中一分。乃至比对分不及一。此皆有数量语言及故。所喻佛海乃至一极微皆不可比。以非数量法故。非语言及故。故云非譬所及。一复合通显四多中。一得初等者。合海中水多。二一切菩提等者。合海中宝聚多。三所经众生等。合海中众生多。四住等者。合海中大地多。

  第三大段总结可知。

  后重颂中五颂分五。初一颂颂法说。次二颂颂初二喻及合。后二颂颂第三喻及合。并如文可知。

  第六出现行中长行内三。初牒前徴起。二佛子菩萨摩诃萨应知下正显。三菩萨摩诃萨应以如是下总结。

  能显中二。先法说。后佛子如真如下喻显。

  前中二行内。一无㝵行者。是即理之事行。他用自在故。二真如行者。是即事之理行常化无化故。

  后喻显中两说。一云初一喻喻后行。后四喻喻前行。一云五喻通二行。今依后说。其中各有法合。初喻合中。云不生等者。谓如为三际依。非三际合行。过未非缘故。不生不动也。现在离缘故不起也。二法界喻合中。云非量等者。谓染净法所显真性之行。非少可量。又非多不可量。以非形质故。然因法显界不无故。三鸟飞喻合中。云无边际等者。谓毕竟无穷尽行。然非不行故。四金翅喻合中。云住无㝵等者。谓无分别无㝵行故。五日月喻合中。云性本寂等者。谓离作念行故。然非不运行故。余文并显可知。

  后偈中五颂各颂一喻可知。释行了。

  第七出现菩萨中长行内三。初牒前徴起。二佛子菩萨摩诃萨应知下正显。三佛子菩萨摩诃萨如是下总结。

  初中云成正觉者。此有四义。一彰此差别。谓晋本名此为菩提故。准梵本中。若言菩提则唯是境。若云勃陀。则唯是智。今云成正觉。便为境智总合之称。二具释三字者。谓境是真俗二谛不一不异故。智是究竟圆满无分别大智故。境智合称者。谓智即境境即智。仍不离非即离故。三字简异三类众故。一异众生。众生无正无觉故。二异二乘。二乘有觉无正故。三异菩萨。菩萨有正有觉。而未成故。唯佛具三故名之尔。四种类中三。初就菩提中五。一有二种菩提。大品云性净菩提修成菩提故。二有三种。涅槃第四十云下智观故声闻菩提。中智观故缘觉菩提。上智观故无上菩提。三有五种。大品云。发心菩提。伏心菩提。明心菩提。出到菩提。无上菩提。此中初一是十解初住。二是三贤。三是初地见道。四是修道满。五是佛果究竟。四有十菩提。如离间说。五通一切法。维摩云。一切法即菩提相故。二就勃陀中。或二或四或十。具如诸经及此经上下文说。三就合说者。即如此文也。

  第二正显中有十段。一体无过失。二出过下明业用。三佛子诸佛菩提下明甚深。四佛子如来应正下明广大。五佛子如来成正觉时下。明现因果。六佛子譬如虚空下。明体离亏盈。七假使有人下明用无增减。八如来成正觉时下明依定起用。九佛子菩萨摩诃萨应知如来身一毛下。明佛周遍法界身。十佛子菩萨摩诃萨应知自心下。明遍心中有佛。

  初体无过失中有九。是减数十故。谓一佛智于境无所观观故。二于平等法性随缘不变二分中无犹豫故。三无二者。无二念故。亦曰不二现行。亦云二行永绝。世亲释云。于所知一向无障功德。非如二乘亦有障亦无障故。无性两释。一释曰前二云此中无有二处现行。谓生死涅槃。亲光释云。谓诸异生住着生死。二乘圣者住着涅槃。如是二障。世尊无故。四无相者。无性为性故。五无行者。非生灭故。六无止者。无住着故。七无量者。是多功德故。八无际者。后边无故。九远离二边等者。离断常故。

  第二明业用中三。谓法喻合。初法说中九。亦减数十也。一出过文字书记故。二出过言说故。三知众心行。四知根。五知性。六知欲乐。七知烦恼。八知习气。九一念中知三世一切法也。二喻况中明大海印现喻所现。如后可知。三法合中。心念诸根等。皆现佛大智海中。略举十境也。而无所现者。此有三义。一不持作意现故。二所现无故。三无别体而不㝵别故。即自体显照。名之为觉。起信云。诸佛如来离于见相。无所不遍。心真实故。即是诸法之性。自体显照一切妄法。有大智用无量方便。随诸众生所应得解。自体开示种种法义。是故得名一切种智。释曰。此则无思显照同体之境。名菩提智业用。不同余法有能所取故。

  第三明甚深中四。初三别。后一总。前中一非文宣故深。二非声及故深。三非语说故深。后一总者。前三但是方便遮诠非表诠故。故云但随等也。

  第四广大中三。初举身广大。二佛子如所得下类显结心。三得如是总结。初中有十三种身。此增数十也。一是众生世间。谓得能同一切众生身之身故。诸句中皆云量等身者。量分也。等齐也。谓佛身令作彼诸身。然不动彼故。云分等。身者依义聚义诸身随应。配可知。二通方执无方轨。三器世间。四德相世及不相应行迁流性依色心立。与三摩耶为依故。五随诸智正觉随应之身故。六德相语言及世间语言。七诸法无性性。八染净法所显真性。九事空无质㝵体故。十得事事无㝵法界德相及业用故。十一得诸大愿身故。十二得功德海满行身故。十三大涅槃界身故。二类显中依辨语心。语心亦十三种身可知。三总结中。身等一一各等法界故云无量等也。

  第五明现因果中三。初总显。二无尽下别辨。三知一切下总结。初中四。一标一性。二略释。三徴何性。四重释。无相性相即体也。以菩提身等于众生。是故众生悉于中现。以彼所现同能现故。是故众生无不成佛问此中所现众生为约事。为约理耶。设尔何失。二俱有过。若约事者。何故释中云皆同一性所谓无性耶。若约理者。何故标中云普见成正觉等耶。答此中所现约事理。所以者何。因修法性观。果成事理无㝵事事无㝵德相故。谓理即事事即理及此事彼事相在等时。皆不坏本相。自他非一异。三世相望。非一非异。当知悉然。是故佛心中有一切众生。佛所发心乃至涅槃。即是众生发心乃至涅槃。此即自他非一异门。常是佛。常不是佛。思之可见。二别辨中十一句。以显此义。一众生染相本性自无。二有二义。一无物可尽故。二常故。三本来不生故。四亦无期灭故。五我性自空故。六非我性亦无故。七众生缘之生非是生故。八即前非生之性亦不可得故。九所证菩提无所得故。十所依法界亦无性故。十一本性空界本无体故。十二能证智体无能得故。三总结中三。初结前知无性。二得下明由智故得大智悲。若不尔者。悲智非大。三由此悲智能度众生到究竟故。

  第六显体离亏盈中二。先喻。后合。喻中明虚空常性。显菩提无增减。由体常满足。成与不成。等无二故。

  第七明用无增减中三。先喻显。二普贤下法合。三佛子下总结。初中化现无形显菩提成不平等。言化多心者。喻各各修多因故。心化作如来者。喻成多果故。以此因果俱无色相。是故化与不化等无异。合结可知。

  第八明依定起用中三。初唯举一定。定名惊觉者。顺理警机故。依此定出众生数等菩提之身。二如一下类显。谓如一定中出既尔。余一一定亦然。如多定既尔。余一一法门亦然。谓大悲大智大总持等。则知菩提之身无尽无尽不可称说也。三佛子下结可知。

  第九明周遍法界中三。先标。二何以故下徴释。三随其下结。初中三。先一毛孔者。此有二种。一云于佛身生毛之处孔中。即于此处。见前门中众生数等菩提之身无不圆满。二云于佛身上毛内孔中见也。上下文中有此毛孔之者。并准此二释。二类显一切毛道皆尔。三类显一切法界处悉重重普遍。二徴释中。先徴。后释。释成周遍。三结法属人。谓毗卢遮那。于此座上坐时。即遍周法界处。现种种身也。

  第十明遍心中二。先明自心例他。后如自心下例他心亦尔。前三。谓标。佛菩提果遍在菩萨身心中。非是菩萨有菩提因性以此正辨佛菩提故。二徴意云。何以将同理性说事亦同故。三释意云。佛果即以无性理成故。故云如来不离此心成正觉故。此义具显。如前第六门中。复例他心中二。先例可知。后悉有下结德。言广大等者。遍一切处也。不离是相即不断是不坏本相故。入不思等者。即理即事即因即果故。

  第三总结中者。结前十门劝菩萨应知。

  后偈中六颂。初颂颂初体无过失。次颂颂第二业用。次颂颂第六体离亏盈。次颂颂第七用无增减。次颂颂第八依定起用。后一颂却颂第九显现因果。及颂初门业用中说法。其末后一颂。云如三世等者。梵本云。三世诸劫刹众生。及心根欲一切法。悉于佛身平等现。是故正觉亦无量。门略无颂。释菩提了。

  第八明出现转法轮中。长行内三。初牒前徴起。二佛子菩萨摩诃萨应如是下正显。三佛子诸菩萨下总结。

  就正显中七。一体相。二一切文字下广深。三佛子譬如下是无尽。四佛子如来法轮悉入下无住。五一切众生种种语下分齐。六复次佛子下出生。七能如是知下显知法益。

  初中十种。一知以心自在力者。是法轮因宿愿故。无起无转者。是为众生转。非自为也。二知一切法等者。是所转之法。对缘方起故。恒无起。三以三种转等者。示相劝知。别证三中偏举断业。余略可知。四知一切法离边见者。是业用能破见故。五离欲际非际者所破者不见爱体而离爱故。六入虚空际者。毕竟无实故。七无言说者。离言说故。八不可说者。说前离言亦不可说故。九究竟寂灭者。永无而有故。十涅槃性者。圆满寂静利乐纷然无竟期故。

  第二明广深中四。一广。二深。三四皆俱广深。各有标释。初中前标。后如来下释广遍也。二标说声如响释了实性是深也。三标一音出多是广释以无主深也。四标无遗尽是广释无著深也。

  第三明无尽中二。前文字无尽喻。后合法轮无尽可知。

  第四明无住中三。初法说。谓佛法轮不定住一处。二喻况可知。三法合。略举五类佛语。用彼说法故。云善入也。

  第五明分齐中二。前中二。前标。后何以下徴释。先徴意云。众生语言但是执染。何以得作净法轮故耶。释意云。执染即实相。实相是法轮故。于中二。先标。后释。皆约体用。得成法轮也。

  第六复次佛子下明出生。于中四。一标门。二何等下徴起。三佛子如来下总举。四何以下别释。释中。先通辨。谓欲转法轮入此三昧者。是所依门故也。无㝵者是辨才。无畏者无怯惧。二入此下正显多音。释成总中出随众生心行欲乐音也。令一切众生等者。称根授法故。皆欢喜也。

  第七能如是知下。明知法益。谓如上而知。即顺大菩提。不尔即非也。

  三总结可知。

  后颂五偈。初半颂颂初体相。次半颂颂第三无尽。次一颂颂第四无住。次二颂颂第六出生。末后一颂却颂第二广深。其第五第七略不颂。释转法轮了。

  第九明出现涅槃中。长行内三。初牒前徴起。二佛子菩萨摩诃萨欲知下。正显。显中长分有八。一体实真常。二佛子如来下简异灰断。三佛子诸佛下不㝵出没。四佛子譬如日出下。随器亏盈。五佛子譬如火大下起世随缘。六复次佛子譬如幻师下。存没俱存。七复次佛子如来应正等觉示涅槃时下。用穷来际。八佛子如来住于下总结能知相。

  就初中三。先举法劝知。即根本自性。次云如真如等也。二如真如下正辨所知。先标真如。次会涅槃。谓即双林示灭。即同真如平等一味不生不灭故。云如真如涅槃如来涅槃亦如是。下九例然并是如之异名。意显涅槃同彼真性令明净故。约此多门显也。三何以故下指喻同法。先徴。后释。徴意云。何不直说如来涅槃非永灭度。乃至当须了知根本自性如真如真如涅槃。乃言如真如际等耶。释意云。若先识真如等根本自性是不生义。即知毕竟无灭。如来涅槃亦尔。若不知根本。即不知无灭之深故。云若法无生无出则无有灭。

  二简灰断中三。先标。次徴。后释。标中云如来不为等者。约人显实故。谓于二乘。亦说如来永断灭故。今就实教大机尽理而谈故。不为说。次徴意云。众生亦有宜闻永灭得何以不为说故。三释意言。虽有益生是小非大。今为令见常现前故等。亦不起二不二根者。谓佛界有二不二。二者应现时有已灭未灭故。不二者一切皆己佛事说如此想亦不起故。次复徴意云。纵事非有想何得无。释意。根因事起。此实教中菩萨。从发心来。初无熏习。彼现由何起。故云永离一切想着也。

  三不㝵出没中三。先标。谓应机有出没不㝵。二徴意云。何以作此不定故。三释云。据佛自体常住随物示灭。

  四随器亏盈中二。先喻。后佛子如来下法合。前中举日影随器现不现喻。显佛随器有亏盈。如无性摄论第十云。问若如来是常住者。于一切时。何故不现。

  答众生罪故不现。故彼颂云。众生罪不见。如月于破器。遍满诸世间。由法光如日。释曰。如破器中无水。月影不得住。此非月过。是器之失。众生身中无奢摩他清深定水。佛影不现。非如来过。是众生失。

  五起尽缘起中三。初喻。次合。后结。喻中火事随薪有无烧不烧别。佛随彼化缘有起尽故。摄论第十云。或涅槃如火者。如世间火有处烧然有处息灭。诸佛亦尔。于诸善根未成熟者。现等正觉。令其成就。速得解脱。于诸善根已得成熟已解脱者。现般涅槃。无所为故。

  六存没俱存中三。谓喻合结。喻中举幻师随舍不舍。显佛随机有灭有存。法界身恒遍。言善知等者。明佛此身即是法界身故。

  七用穷来际中十二。初定力现佛。二佛身放光。三光出华蕊。四蕊有庄。五依庄有佛。六佛数等所化。七佛德具愿海。八佛应机化益。九佛穷来际。十佛体离有无。十一佛常住所由。十二正结知见。此并如来双林示灭之时有此事也。

  八总结能知相中十句。一无量者。结上简异灰断彰大涅槃功用无边。二无㝵者。显随缘起尽。明灭不灭无㝵。三究竟法界者。为万行所依。结存殁俱存。四虚空界者。结不㝵出没。上云其实如来无有出世。亦无涅槃。是故同虚空也。五真如法性无生灭者。结随器亏盈。上云其实如来不生不灭也。六实际者。结前最初体实真常。结上实际等十义。七为诸众生随时示现者。通结诸门因应机现用也。八本愿持故无有休息。不舍一切众生。九不舍利。十不舍法。此上三结末后用穷来际。谓愿力持故。尽穷来际等。可知。

  后颂中六偈。初颂颂第四。明日等者。梵本云。譬如日光照世间。器坏水流影随灭。佛智日光照法界。无信正见见涅槃。次颂颂第五。次颂颂第六。次二颂颂第七。说一颂颂初门。余略不述。涅槃出现了。

  第十出现见闻亲近所种善根中。长行内三。一见闻信向益。二佛子我今告汝下见闻不信益。三佛子如来下简喻异法。

  初中二。

  先总法说。后佛子譬如丈夫下喻显。然一一中。皆有徴合等。初中十一句。先一句总。后十句别。总中云于如来所乃至觉慧故者。谓见佛色身。闻佛名号。受佛戒香。得佛法味。若佛光触。若忆念佛。皆种善根。生无尽觉慧。觉慧谓大菩提智也。若供佛曾行地及佛塔庙。亦具善根。灭惑得乐。乃至虽见闻佛。由业障缠覆。不生信乐者。亦种善根。无空过。乃至毕竟大般涅槃。后别中。一断果。二穷来际利乐。三不错谬。四大愿满。五了有为性。六所行与无为合。七所作生真慧。八所修皆无限。九所行皆佛正因。十所行皆八地已上不动因。上来初唯断。后唯智。中皆通。如文可知。

  二喻显中三喻。

  一吞小金刚喻。喻于佛种少善根毕竟得大菩提涅槃益。文中六。一喻金刚性坚利非肉身腹内所能销化。故云食少许。终竟不销。要穿身过出在外。旧经云。下入至金刚际乃住。二何以故徴。意云。何以至彼方住耶。三释意云。身业非金刚住处故。四合云。佛所种少为非一异善。不住一切有为行等身中。要至为即无为智处住。五重徴云。何以少许即能如此。故六重释云。多少虽殊。其性是一。必不与一切有为法同性住故。

  二小火烧薪喻。喻于佛种少善必断二障益。文中六。一喻谓小火能烧大草积。二徴云草积极大火体极小。何以小火能烧大积草。故三释。意云。以火是性能烧物。干草性是易烧故。小能烧多也。四合云。于佛种少善。必烧一切惑尽。至大涅槃。五徴。六释并易。

  三药树多疗喻。喻于佛积少善不空过益。文中一喻佛为众生六根境益物不空。文中二。先约佛现在。后若有众生下约佛灭后。前中见者眼得净等可知。与宝性论大同故。彼论云。诸佛身如虚空无相。为诸胜智者。作六根境界。示现微妙。出于妙音声。令嗅佛戒香。尝佛妙法味。使觉三昧触。令知深妙法。后明佛灭后中。取彼地土者。喻后世遇遗教及供塔庙等益。二佛子如来下法合。文显可知第二见闻不信益中二。先正显业障。众生虽见闻佛及灭后遇经教供塔庙等。由恶业障缠覆。不生信乐者。亦种善根。后佛子菩萨下并前信向等总结。问如何不信。亦名种善根。不名造罪耶。

  答且据得益边说。谤罪非无故。文殊巡行经云。文殊师利言我由过去谤般若故。无量劫堕三恶道。即由谤时闻般若故。今得解脱。又如来秘密藏经云。譬如骂药服之。还得病愈。骂沉烧之。还发香气。于佛瞋骂。犹胜恭敬赞叹外道。

  第三简喻异法中三。初标云无有譬喻能说此法。二何以故徴意云。向来唯约喻显诸法。今何以言非。故三释云。但随众生心见闻爱乐处。且作是说。令渐得入。理实不只如此故。云心智路绝等。上来总明大段第四说分竟。此门偈颂在后显名受持下。此是教相中。相第塔钩锁义故。

  第五大段显名受持分中三。先显名。次佛子此时门下辨受持。后佛子菩萨摩诃萨成就下结益。

  前中名有十种。一如来秘密者。于佛所说中。见幽奥义。所谓理事事事无㝵法非权小所及故。二世不能知。权小尚迷。何况世间故。三入佛印者。佛印即是一切法无性故。四开大智门者。佛果大智。此教为门。于此开悟。是为方便。得佛智故。五示佛种性者。佛体唯是无性理故。六成就菩萨熏此种性成故。七不能坏者。熏成金刚种子。非人天中受销故。八一向随顺佛境者。佛以真俗非一为境故。九能净众生界者。悉净治故。十演说等者。此教唯说随缘不变真性。此为诸佛根本故。

  后辨受持中四。一定所为受持。二是故菩萨下举益劝修。三若得闻此下信顺成益。四菩萨摩诃萨闻此经已下。劝修成益。

  初中三。谓法喻合。法中二。先明为非。后佛子下明受非受。前中二。初不为余者。谓权小凡故。后唯为等者。谓大乘实教菩萨故。于中有二。先明地前名。趣向大乘无分别智为乘体故。后是十地菩萨乘名不思议。此乘非彼权小凡等所思议故。又乘是运载义。若从信至贤。从贤至圣。是可思议。今乃十信满心。十住初位。即是佛果故。名不思议乘也。后受非受中二。先明不能受。后唯菩萨下显能受。不能受中云不入手者。手信也。上文贤首品云。信为道元功德母。乃至为清净手受众行。喻中五句可知。合中亦五。一此经等合七宝。二不入手合无堪持也。三唯除真子从种性中生者。合第一夫人所生太子。四种如来相等者。合具圣王相。五若无此等者。合若无太子。七宝散灭以无修行故。教法不行名为经灭。般若论云。法欲灭时者。修行灭故。何以故下释无真子经灭所由。

  第二举益劝信中二。先明闻信之益。后佛子设有下明闻信难得。前中有标及徴释。标云。菩萨闻此应大喜顶受。二徴意云岂佛所说有胜有劣有闻不大喜等者耶。三释意云。由菩萨闻此生于信乐。即疾得菩提故。后闻信难得中二。先显真菩萨。后以不能下释成。初中三。初明但依权教修行不约实教熏习为因故。云设多劫修六度菩提法也。后若未闻下明前既无因故后无果。故云未闻或闻不信等。不顺者不能依教行故。不入者由无行故不能证会故。后释成中意。若依实教。毕有证会之时。得名真实。而生信尚无。竟何证会得名真实耶。

  第三信受利益中。文有十一句。一闻实教法名如来等者。此唯诸佛无尽秘藏解脱大智境界故。二闻已能信解等。乃至住佛家故。无性摄论释云。生如来家者。谓佛法界。于此证会故名为生。世亲释云。由此能令诸佛种性不断绝故。十住毗婆沙第一云。今此菩萨行如来道相续不断故。更有多释。广如彼说。三顺佛智境真俗镕融。四悲智行具。五住境佛界。此亦于佛所化能化故。六无诸杂染。七能增长佛果所行。八诸菩萨化生法皆了达。九于佛神通作用不疑。十亿无师自然智。十一于佛无㝵解脱证会故。

  第四修行成益中亦十句。一大智普智一性法故。二真心念真如故。三现见诸佛故。四以加行力入平等观。五由神通念力游多世界。或于诸事物中以自在念力。身遍其中。六以智导众福。七由无师自然智永离世染。八以菩提心入十方网救护众生。方网者。谓一刹海中。有十不可说刹种。一一种上。有二十层。从最下层。有一佛刹尘数。乃至最上层有二十佛刹尘数。总有二百一十刹尘数刹。此刹一一各有十佛刹尘数广大刹绕。又此广刹。一一各有十刹尘数眷属刹绕。如是三重诸刹递如网。以其上下四方四维皆相当。相去近远亦有相似故。其一一层中诸方相望既尔。故名方网。总相观之。状如网故。九知三世佛同一体。如此知之。名大观察。十以善根回向之智。能普入诸法。谓凡观一法。必具一切。然智入时。以无能所缘而入故。名无入之入也。若依梵本。应言佛子菩萨摩诃萨闻此法已。应以普遍随行智入。应以积集中无量意乐随行心入。应以离一切分别计度胜意乐入。应以一切如来现前作意入。应以了知平等如虚空殊胜念入。应以菩萨无中边法界意业乐行入。应以普遍一切功德成就神通智自然智入。应发除灭一切世间垢浊心入。应以尽一切方网菩萨普遍观入。应以善根回向三世诸佛同一体性智入。应以此诸法入然无所入不于一法而有攀缘。应以一法观一切法。释曰。此上十种入是闻此法已。从如是十种方便法入此法。不同新译经文。思之。

  后颂中四颂。此但颂前第十大段见闻等益。不颂显名受持也。四颂分四。初一颂法说。次三颂各颂前一喻。如次应知。

  第六大段表瑞证成分中二。先表瑞。后是时十方下证成。

  前中二。先此土。谓动地雨供表法真实。后如此下结遍通十方。即明一说一切说也。此亦通结前所说法皆顺根成利益故。

  后证成中二。初明果人证。后尔时十方下明因人证。前中二。先明证法。后令此会中下举益。证中四。一现身证。二而作下赞说。三佛子我等下别意说。四如我下类通说可知。后举益证中五。一得因位满益。谓一生菩萨。得十通蒙记尽现一生成佛故。二佛刹下佛刹尘数众生。发菩提心。一记多劫成佛同号佛胜境者。同缘佛出现境界故。三我等为令下明佛护持经久住。四如此下类结前度生益。五出前遍益所因中略显十因。一十方佛现在力故。二当处佛本愿力故。三有此法起处即合有此益故。四彼得益者自善根力故。五佛加持令起不虚加故。六根缘契会故。七随可惊觉时即惊觉故。八往因不失故。九令成普行故。十显佛智自在。后明因人证中二。先明此处作证。后如我表此下类遍十方。前中二。先释文。后问答。前中有十六节。一乘处远近。二有十不可下众数。三来诣下明充满法界而来。四现菩萨庄严相。五放光。六动刹。七坏魔宫。八灭恶道苦。九显歌赞佛德。十雨诸色雨。十一现诸色身。十二受无量法。十三以佛下赞说法者。十四佛子下自述同名及来处。十五彼一切下述彼同此所说法同。略有六种。文句义理。宣说决定。决定即是益物。十六我等下显来意作证故。略出二因。佛力故得。法故得。类通可知。后问答者。问如上发心品中。唯佛证成所余会中菩萨作证。今此品内通因果耶。答发心品中说初发心即是佛故。证此难信佛自证。余会唯菩萨者。为证所说诸菩萨行。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故。今此相显出现行等。皆是果位所行之行。此则虽得佛道。而不舍菩萨行故。通因果也。

  第七大段重颂分中分二。先辨意。后正显颂。前中二。初观众。后欲重下显意。显意中有十句。一佛出现等明总句。出现正法。二如来正法等是语业音声。三无量善根是身业。四诸佛出世业是菩提。五善能等是心业。六随应等是转法轮。七出诸菩萨等是于佛见闻敬养。八一切诸佛自在等是境界。九一切一身等是涅槃。十从本大行等是出现行也。后正显颂中四偈。初一颂颂前说分。次二颂颂前显名受持分。后一叹胜劝持。

  续华严略疏刊定记卷第十三
卍续藏第 03 册 No. 0221 续华严经略疏刊定记


  续华严略疏刊定记卷第十四(本末合)(尽离世间品)

  离世间品第三十八

  将释此品。四门同前。

  初释名中三。一分名。名托法进修成行分。谓由仗托行法修成正行故。二会名。上三。一约处。名普光明殿重会。二约人。名普慧普贤问会。三约法。名说二千行法会。问第二会后历忉利等四处。后来普光可名重会。七八两会中闻不曾暂起复来。何名重会。答重会之名。通于多种。谓时处人法。皆有重义。前约处明。此授法说。谓前六会同显生解因果。令重辨彼解所成行故名重会。三品名有四。一下文有十义。至彼当辨。二别行本名度世经。三又有别行本。名普贤菩萨答难二千经。四今此名离世间者。略有二种。一约位。二得名释名。前中谓人天为世间。二乘为离。二乘为世间。菩萨为离。菩萨分假变易俱为世间。佛果言彼为离。二释名者。谓五取蕴可破坏故名为世。此可破坏蕴。堕三世中故名为间。此世即间。持业释也。若总言离世间是无他受称。或持业释。世间性离故世间即离世间也。故上文力林菩萨颂云。三世五蕴法。说名为世间。彼灭非世间。如是但假名。

  第二来意中三。一分来。谓前明修因契果生解分。则依信起解。今明说法进修成行分。则依解起行。故次来也。二会来。谓前第七会明生解终因。及显其果。今辨依彼解成行故。次来也。三品来。谓前明出现品是生解果之作用。今显彼作用所依之行。作用唯在生解。会说义如前辨。

  第三宗趣者。顿影六位为宗。为证入法界为趣。

  第四释文中二。先辨长行。后偈颂。前中有八谓一序分。二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入广大下三昧分。三入此三昧时下发起分。四然后下起分。五尔时普慧菩萨知众下请分。六尔时普贤菩萨告普慧等下说分。七佛子此法门下经劝分。八说此品时下来证分。

  序分中三。一器世间圆满。二妙悟下智正觉世间圆满。三与不可说下众生世间圆满。

  初器同前二七会说。

  第二智正觉中。明佛二十一种殊胜功德。摄论第五佛地论第二。并约唯受用身说。此经依十身显。就二十一位中。初一句是总。后皆为别。

  前句总云妙幢皆满者。亲光三释。一于一切有为无为所应觉境正开觉故。二于一切所应觉净妙圆满正觉故。三就真俗以依二谛摄境尽故。

  后别句中。依无性论总为二。先总料简。后各别释。前中分二。初四位明自利。后十六德明利他。前四分四。一智德。二断德。三恩德。四作用平等德。后各别释中。一云二行永绝者。无性三释。一于所知障一向无障转功德。非如声闻独知亦有障亦无障。二或二处现行。此中无有二处。谓生死涅槃。三或约未得神通者。于内外处有障现行。佛无此故。

  二达无相法者。世亲释云。清净真。谓趣入。即是于有无。无二相。真如最胜清净能入功德。谓此真如非有相。无性为相故。亦非无相。自相有故。于此真如最胜能入故。清净能入故。彼释趣字是此经达字。无性两释。一同世亲。一云无住涅槃名为无相。不住生死涅槃相故。

  三住于佛住者。世亲释云。谓佛住所处即是无功用佛事不休息住功德。谓此住中常作佛事。无有休息。无性释云。谓不作功用。于诸佛事有情等中。能无间断。随其所应。恒正安住圣天梵住。非如声闻要起功用方能成辨。非如外道虽有所住而非殊胜。天住谓四静虑。梵住四无量。圣住谓空无相等。

  四得佛平等者。世亲释云。于法身中所依意乐作业无差别功德。无性论云。所依无差别者。一切皆依清净智故。意乐无差别者。同有利乐胜意乐故。作业无差别者。同作受用变化利他故。非如声闻唯有所依五到无障处者。世亲释云。即是修一切障对治功德。谓一切时常修觉慧。对治一切障故。亲光两释。一显示世尊永断所治殊胜功德。谓已证得解脱一切烦恼所知二障智故。及以永断一切障故。二已惯习一切烦恼及所知障对治圣道。一切种智定自在性。已到永离一切习气所依趣处。

  六不可转法者。世亲释云。即是降伏外道功德。无性为二释。一谓教证二法。皆不为他转劝。无胜此故。二谓佛正法。诸魔等不能令退转故。

  七所行无㝵者。世亲释云。即是生世间不为世法所㝵功德。谓虽现世间。不为世间八法所染污故。无性两释。一同世亲。二云于诸者情。所作利乐。无有高下。结为勿碍。

  八立不思议者。世亲解云即是安立正法功德。由契经等正法无量不思议。非诸愚夫所能解故。无性释云。谓十二分教名所安立。安立自共相故。如是安立。非诸愚夫觉所行故。出世界故。不可思议。

  九普见三世者。世亲云。即是授记功德。无性两释。一谓于三世平等法性。能遍游涉。以于三世平等性中能随解了过未曾当转事。如现授记故。二于三世佛刹有情事皆相似故。

  十身恒充满一切国土者。世亲释云。即是于一切世界。示现受用变化身功德。无性释云。谓随所化遍诸世界。亦现两身。利乐彼故。

  十一智恒明达一切诸法者。世亲解云。即是断疑功德。无性释云。于一切境善决定故。非于诸法自不决定。能决定化疑非。决定能断疑故。

  十二了一切行者。世亲释云。即是令入种种行功德。亲光两释。一显示世尊于一切乘所作能随有情所应示现自身殊胜功德。谓遍了知一切有情性行差别。如其所应。现自身故。后释同世亲。

  十三尽一切疑者。世亲解云。即是法生妙智功德。谓知当来如当来。如是法生如来妙智。无性释云。谓声闻言此全无小分善根而弃舍者。佛知彼善法当生现证。知彼余生微少善根种子所随逐故。释曰。如经说。有人求入道。诸阿罗汉。观此人。前八万劫来未曾有一会善。遂不度。佛知有善。度之得初果。佛说此人昔定光佛时。为采樵人。于城门首。闻人说佛能救苦厄称名者蒙救。彼人行至山。逢虎将欲被食。急欲称佛。遂忘。但得一忆念南谟。向者城门首闻者。由有此善。今熟可度故。如是细远。二乘不知。唯佛达也。亲光两释。一显示世尊妙善了达一切法智。能随所应。恒正教诲殊胜功德。谓于诸法疑惑者无能随应教诲。唯佛证见诸法智善决定。能随所应。无倒教诲。无休度。余一同无性。

  十四无能测身者。世亲解云。即是如其膳解示现功德。亲光释云。显示世尊能正摄受无染自体殊胜功德。一谓佛身非虚妄分别所起。无烦恼业生杂染故。故云不可分别。二佛虽无分别如末尼珠。然由佛增上力及自胜解力。见佛如金色等。而佛无有分别。

  十五一切菩萨等所求智者。世亲解云。即是无量所依调伏有情加功德。谓无量菩萨所依。能作调伏诸有情事。无性两释。一谓由无量菩萨所依。为欲调伏有情。发起加行。佛增上力闻法为先。获得妙智异类菩萨摄受付属。展转于后。无间而转。故证此智。二引摄住持不定种性声闻菩萨故。赞大乘为显此事故。次说言一切等所求智。

  十六到佛无二究竟彼岸者。世亲解云。即是平等法身波罗蜜多成满功德。谓无二法身名平等法身。即于如是无二法身。得清净波罗蜜多。无性两释。一谓无二故名平等。依平等法身波罗蜜多。果德成满故。二果位六度无增减故。名为平等。

  十七具足如来平等解脱者。世亲解云。谓于无杂如来智中。胜解究竟。此中胜解。即是随其胜解。示现差别佛土功德。无性两释。一谓观众生胜解差别。现金银等种种佛土。不相间杂。世尊胜解现在前时。随众所乐。悉皆显现。无不了知。二间一切佛得平等言。即谓一故应一同性。为遮此疑故。次说言如来解脱妙智究竟。

  十八证无中边佛平等地者。世亲解云。即是三种佛身方处无分限功德。谓佛法身。不可分限尔所方处用变化。亦不可说尔所世界。无性两释。一谓如世界无中边佛地功德方处无有分限。或世界方处无边佛三身。即于身中平等遍满。或法身等于佛地平等遍满无中边分限。复遍一切处饶益众生。然非自性无中边佛地平等。

  十九尽于法界者。世亲解云。谓极清净法界。是名极。于法界即是尽究竟。穷生死际。常现利乐有情功德。无性释云。谓此法界最清净故。能起等流契经等法。极此法。于当来有情。随应利乐。彼论极字。是此经尽字。

  二十云等虚空者。解深密等。皆云尽虚空性穷未来际。此两句中下句诸教或有或无有者。或分或合。若依此经。总别合有二十一句。若解深密等。则有二十二句。初总同前。则中自有二十一句故。世亲无性开此第二十句。为两句别释。亲光合为一释。世亲释云。尽虚空性者。即是无尽功德。谓佛智无尽如虚空故。无性释云。如彼虚空。无边际。无尽灭。无生。无灭。无变易。一切时容受一切质碍。法身亦尔。常作利乐为相。尽一切界遍作饶益。常无休息。穷生除者。世亲释云。即是究竟功德。无性释云。谓此功德常无间断。穷于未来无际之际。显佛功德永涅槃穷尽所化有情永无尽故。亲光合释。仍为两解。一云二种殊胜功德。显示世尊功德无尽。尽虚空性。显示世尊自利利他二德无尽。谓如虚空。经成坏劫。性常无尽。如来一切真实功德。亦如是。常无间断。如来际无有尽期。利他功德亦如是。穷未来。常作一切有情利乐。二云世尊无尽究竟殊胜功德。谓如虚空常无穷尽。法佛法界所起功德亦尔。无穷尽故。如未来际无有尽期。利乐加行亦无休息。上来略显二十一德。若具显别名法释同异及法门分别。广如别章。

  第三众生世间圆满中二。先举数叹德。二其名曰下列名叹德。前中二。初举数简定。后悉具下叹显胜德。前中四。一不可说等举数。二菩萨等简大异小。三一生等简胜异劣。四他方等简客异主。亦可通。后分二。谓先不可说等举数。后皆一生下叹德。叹德中三。一叹位高德。皆一生等故。二叹求法德。不远而至故。三具方便智慧德。于中三。先总标。次所谓下别显。后成就下总结。初总云具方便者。有巧度生法故。具智慧者。巧度法所依故。次别中十九句。初九句叹因位自分德。二于一念下叹果位能进德。前中二。先四句叹巧慧德。后五句叹摄生德。前中一观小乘熟。以调伏方便。令住大乘。二观法佛土方便悉往礼供听法。三观乐涅槃众生。为说如来般涅槃无生无灭离法戏论方便。常修妙行。四巧以四摄方便摄受众生。五以四无量方便。化法众生。六知业果与无性不相违反。七知众生根欲心使等境。持三世佛法。随应为说。八于世出世法知实安住。九于为无为。善观无二。后胜进中十句。一念得三世佛知与多劫修得不珠故。云一念中得。二念念中众生有须成佛处则成故。三化物发心成佛。四知物心所缘境。五得果不舍因行。六知所作行本无所行。七为一一众生各住多劫修行不倦。八为众生多劫不出令生难遇渴仰善根。九说法调生不应损。十具三世佛行愿。后结可知。

  二列名叹德中三。初列中相莫不皆同普贤自德故。同名普。二结数可知。三叹德十句。初一总。谓具普贤自体如行及愿。别中一摄法上首。二受持正行。三化物令不断种性。四知法佛出皆与菩萨授记。次第五知法菩萨成说法。六能于无佛界成佛。七能化染我令净。八能除菩萨业障。九令证法界行。此上九句。望初句。亦行亦愿。宿愿故现行。

  第二三昧分中二。先标能入人。后显定名。前中普贤入者。由是会主故。表此行法普同遍故。从此出彼无边行故。后名华严者。欲说成行分故。

  第三发起分中二。先总谓入定时。后别中四。一所动处谓十方等。二动相谓六种十八相。三出声。四所为机。问何故发起在入后出前。

  答以是定中势力。警现在机。令起决定信乐故。问若尔何不出后发起耶。

  答先发觉令起信心。后出即为说故。问何故此无加分者。以此行法依前解起无别法故。若尔何故更入定。释曰。以抄解成行故须入定。法不异前故不须加。

  第四起分者。有三义。一三昧事讫故。说时至故。定无言说故。故须起也。

  第五请分中三。初总标诸问。二何等为菩萨摩诃萨下别问端。三善哉佛子下结请问前法会皆于定前请问。何故此不尔耶。

  答前诸会从相入实。成正解故。今此依体发起成于正行故。不同也。何故普慧问者。表遍法界慧方堪发起故。何故一人问者。表此行法专在己修。不同于解可传多人解故。言知诸菩萨云集者。知问时至故。起法之缘具故。此明问何依也。问普贤者无尽行法从一法界流出故。

  二别别问端中。有二百句。而别行本度世经中。作六翻问答。古来诸德依彼科段。今亦依彼。长科为六。谓初二十句问十信行。二从何等为发普贤心下二十句。问十住行。三从何等力持下三十句。问十行行。四从何等为如实住下三十句。问十回向行。五何等为身业下五十句。问十地行。六从何等为观察下五十一句。问佛果究竟位中行。上下文中总三度说六位。今此是第二度说也。以普贤行该六位。是故度世经云。此经唯为解说为菩萨行。从始至终。令无疑也。彼经六段文。虽不配属信等六位。尽云从始至终。复于末后。明成佛果。故知最初信行为始。此文明矣。

  第六大段。明说分中二。初总告。后菩萨摩诃萨有十种下正答。答中有二千句。晋本但有一千九百九十九句。以中间𨷂。每十句答前问中一句。是故二百句有二千句答也。释此二千普贤行法。略以五门分别。一因果。二行位。三普别。四互摄。五行相。

  初中四向。一约大位。谓前五位为因行。后成佛等总为果行。二克体辨二百门行一一皆彻佛果。是故法文之末。悉结云即问佛也。此即皆通因果二位。三或总属因位。以普贤位中亦现成佛摄生故。四或总属果。以下文多云虽得成佛而不断菩萨所行。是故此行皆是果行。

  二行位者。谓二千法约修名。行授分称。行位相望。非即非离。位无别位。积行成位。行无别行。各别称行。

  三普别者。谓此中一行必遍一切。然恒不杂故。别义常遍而不生别。普义永殊而不乖。至若锦文。常普常别。要由别而成普。必赖普而成别。极违成顺。极顺成违。当知此中行相亦尔。若然者此即普别不相离异。何独名为普贤行耶。释曰。此普即是别故。但名普贤。若舍普更名别。即不名普贤。如言大方广。法界具大小故。但言大不言小。离大更无别小故。如言我闻。我即无我故。但言我闻。若舍我别云无我闻者。即我外有无我。我不即是无我也。

  四互收摄者。有四重。一以住收位。六位之内。一一各收一切位故。是故一位即具二千。为万二千也。二以门收门。即二百门中。一一各收一切门故。则成二百个二百。为四万行也。三以行收行。即二千行内。一一行各摄一切行故。则成二千个二千。过亿等也。四以略摄广。如此中说二千行等。下颂结云。如大地一尘。是也。以此尘之略说不离十方之广地。是故摄广亦不尽。此乃等无极之法界。越无际之虚空。下云虚空可度量菩萨德无尽。是也。

  五行相者。就此二千行中。依前六位。即分为六。如前所显。初二百答前二十问。明信行中分三。初九十句。明自分行满。二从入法菩萨下八十句。明胜进行圆。三从差别知下三十句明二行究竟。

  就初明依者。以是行起所依最居首故。晋本加果字者。译家误。文中四。一举数标名。二依名徴数。三依徴别释。四是为结劝下。诸文中多具此四。或有增减。至文当显。言依者。简非外器。及非内亲因故但云依。十句一一各有标释。其初句是总。以菩提心是万行之本故。此二千行首。先建其名。此心于修行时曾不暂离。离则法行无依故。二虽内有胜心。若无善友。行亦不成。故云和合。如一一谓同一心也。三上二行依自宿善根。或修诸行时。皆由先有善根为依。所修则得增长。四所修之行。若不照三轮净为依修行。但感三有胜果。不结成就无上菩提。五若不识一切法实性。不得究竟出离。六菩提行得增。要由大愿。上文云一切佛事大愿为本。七功德海满乃成菩提故依诸行成就。八与诸菩萨更互为依。彼此俱同一无生慧故。九净信佛心依供佛行生。十唯佛为究竟。以就于正教授故。四结劝。劝中诸佛所作无非智导。故说依知。菩萨依此十法。当亦得彼故云也。

  第二奇特想者。此十各于自所缘相。就其最胜。决定作解故。前依因缘以成诸行。今约胜想以摄善根。四门同前。初二可知。三列名中。一于他善根等者。菩萨劝自他无二故。于善根决定知同一也。二于诸善根想彼是成佛因。或有正因故。或有相资故。或展转故。三于一切等者。真如用大常熏众生厌生死求涅槃故。众生心中具有无师自然智故。多闻熏习。与阿赖耶识中解性识知为圣因故。四一切菩萨与己事愿愿性同故。五故一切杂本来性净故。亦知自他无别。就善说故。七知诸法实性佛证此成正觉故。八佛说法语言。皆同众生语言而说故。彼语言堪法轮摄。九菩萨受皆由从佛闻熏所感。是故佛为菩萨慈父。十一切佛与己同无性为体故无二也。四应结劝。若得此想。则得能转一切法之想。以一切法随想转故。此是佛位也。

  第三十种行者。以依决定心起大行故。三别释者。十中。一摄生令熟。二为行求法。晋本令物求法。三于善根令增长。四心一境性。五所观皆了。六于所修行皆能。七修严刹。八于善友敬养。九于佛尊事。上来九句。晋本十句。令脱第三善学一切戒。四结劝可知。

  第四善知识者。令我于未知善令知未识恶令识故名善知识。广显如章。行起必藉善友故。次明也。别释中十句。初一令住三种心。谓深直悲等。具显如上。二令于一切境界巧起善根。三令于一切行照三轮净。四令善说法。五令称根勤说。亦令如应巧说胜解。七令知世如幻等。八令常起行不倦。九令行普行。十令证大菩提。

  第五勤精进者。虽遇善友。若不策勤。无由进行故。次明也。别释中十句。一勤化物。二于一切法证无生故。三修严利故。四同法菩萨所修故。五化物灭恶因故。亦息物受苦果故。七摧魔业故。八令物明见善恶故。九修供佛福故。十广行二利。常受利乐故。结劝可知第六心得安隐者。晋本名正悕望。谓加行时悕望故。果遂时心安故。三别释中。初云自住等者。自他心住深心等故。二自他行无诤行。三自他离凡小行心。成唯识云。凡谓无性。愚即趣寂。此亦凡夫乐三有。小乘厌三有。菩萨不尔故。皆云离。四可解。五波罗蜜道者。道即出离因行。此波罗蜜即是道。六自他俱证法性家故。具释如前。七自他深证无生性故。八文显可知。九为自他愿满菩提。十自他深证诸佛智藏。谓佛六智包摄法界故。出生菩提二乘人天道行果证故藏也。劝可知。

  第七成就众生者。此有二种。一通。二别。通谓此十。一一通用成就一切众生。不谓此中十法各用成一类众生。一为悭贪贫穷众生。二为恃色形起慢众生。三为愚痴众生。四佷㑦众生。五贪爱众生。亦乐二乘众生。七不厌世间众生。八信幻术力众生。九邪归依众生。十信外道咒术众生。用上十法。如次教化。令其入道故。云成就。

  第八戒者。依前成就众生恶无不离善无不积故。次明也。十中初谓失坏菩提心。则破菩萨戒。乃至第十若取着佛身。即是犯戒。余亦如是准之。此十随应三聚所摄。

  第九自知受记法者。依前离过德成。自验己行。必当得果。决定无疑故。云有知受记。一为众生故发心。名殊胜自知。此发是真实发故。自知受记。二多劫常行菩萨难行。初无厌心。亦不放舍。三多劫修行不以为多。四佛所有法悉能具修。五深教法亦修。修众善令圆满。七能安受众生佛菩提中。八一切所作皆顺善友。同心无二。九于善友作佛想。十于本大愿。常忆在前。于此十行。自验有一。即知定当得佛授记。瑜伽菩萨地云。菩萨由六种相。得佛授记。一安住种性未发心位。二已发心位。三现前住。四不现前。五有定时限。谓示所证菩提。六无定时限。谓不说时限与授记。善戒经云。非但种性人得授记。释曰。如不轻菩萨与四记。约非种性人远当得故。如十信中记是种性人。以约种性决定故。如发心已去决定不退故。是三贤位也。如梁摄论云。十行菩萨名授记者是也。初地已去证如成就故受记。如十地论云。第八地中受记是无功用行成故。如本师于然灯所得记等。此中十种约通诸位。始在十信中。余如前说。上来九十句。明自分行竟。

  次第二从十种入下。有八十句。明胜进行。于中初十入诸菩萨者。前既自分行成。以应明胜进入所入处。自下有五门。皆言入者。三门多约心能入境。谓观察彼故。如前心得安隐中说。后二门多约身入彼中。然以身心相即故。心入身入亦无碍也。入者证也。相应也。谓菩萨于此愿等十种证彻故。相应故。一与本愿相应。二行相应。三与八万四千法聚相应。四十度等行相应。五所行与三轮净相应。六随事随行差别愿相应。七胜解相应。八严刹相应。九随宜神力相应。十于示刹诸生相应。结益可知。

  二次有十种。入诸如来者。前明因位。今辨果位故也。于中。一示多成佛。二示多时处说法。三多巧随根。四多随音声。五多随宜调伏。六多神力用。七示多身。八入多定。九多力无畏。十示多时处涅槃。结进可知。

  三次有十种入众生。初三三世行。次二二性。次四心根解惑习气。后一于时非时化伏。结进可知。

  四次十种入世界者。前显正根。今辨依果故也。别列中。初二约染净。次四约粗细。言微细者。非以小故得名。世亲无性皆云。微细者。以难知故。谓于一事物一向现他非如相在此彼乐容。次二约止住形势。后二约化主有无。结可知。胜进云普入者。非如前十有各各别入。此则同时顿入前十也。

  五次十种入劫者。前明所依处。今辨所依时故也。别列中。前五直明入。后五约相无明入。前中初三约三世各别入。后二约少多各别入。后五中。一入少即是入。多二入多即是入少。三入一切劫即入非劫者。一切劫谓小中大等小中刀兵等大中有多种。仍重不定。如寿量品说。婆娑中大劫望后唯小。贤胜刹中望唯喻大中间诸刹内劫。亦小亦大。上下互望故。即非劫者。谓入彼小大等劫时。即是入彼非劫故。非劫有二种。一者日月年岁等。未至劫故。不以劫名之故。名非劫。十定品第三定中说。至百千那由他亿年已去。方以劫量故。二依寿量品说。贤胜佛刹已去。但是佛德相外器减彼常时。无有劫量。是故彼时亦名非劫。古德释云非劫者会相归性。性作是劫故。又彼释云。此相入是相摄者。良恐不然。此文其显。不知古人何意是说。今但傍文。如前略显。若不尔者。理望于事。不是两物。何故相即耶。又德相业用中。相即世等。皆是此事彼事相望。以显事事无碍。非理事无碍法界也。四入非劫即一切劫者。唯前翻显可知。五入一切等者。延促相即一法性故。结进文易。

  六次十种说三世者。前劫此时故也。于中四。初牒问总标。二何等下依标徴数。三依数列名。四是为下结及胜进。初二可知。三列中。前九别说。后一总显。前中对三世各三成此九世结现世。现世中以一念之法性。与前九世法性一故。故前九世即是此一无也。又前中未来说未来尽是无尽。而过去说过去何不尔耶。释云。未来非是灭法故说无尽。过去是已灭。是故不同。又现世说现。既与现不殊。即云平等。过未说过未。何不亦然。释云。过未之过未。一向是无。现世是有故。世是有故不同尔。法门分别。具如别章。约文易了。不更释也。

  七次有十种知三世者。旧经名入三世间。今此以前既了时劫无碍。今辨知彼中法故。列中初一知彼彼中器世间诸安立事。二知彼彼中众生能诠语言。三知彼彼中能论议论。四知彼彼中执议法明。五知彼彼中所有名因表召。六知彼彼中真法断恶。七知彼彼中所立名字皆假安立。八知彼假体即当故无尽。九知彼无尽法本不生故寂灭。十知彼寂灭法无性故空也。四结及胜进可知。

  八次有十种发无疲厌心。旧名舍离忧恼心无厌悔。大同新深悔字少异。前无知法悉曲故互无疲厌。列中分四。初四自利行。谓供佛近发求法闻法故。次三利他行。谓说法调生令物行佛因故。次一重明二利行广。次一重明化广。后一重明思惟入理自利行也。结及胜进可知。上来八十句。明信中胜进行竟。

  第三从十种差别知下三十句。明前二行究竟。旧名不可坏知。

  于中初十明差别智者。谓于彼诸境。巨细悉知。名差别智。于中知众生等。约胜境知。佛法等约净境知。世界等通胜净知。法界约非胜净。约并可知。

  第二有十种陀罗尼者。前既悉知诸法差别之相。今持彼不妄生故也。于中。初持教法。二持行法。三四持理法。四亦约法。先照用灭惑等。五持定法。六持圆音说法。于一字中。了一切字义故。七持三世法。八持辨才说。九持能闻一切佛取说法耳根。十持一切佛法住佛力无畏故。约文可知。

  第三次说十种佛者。前明持法。今辨解佛故。列中今略释名。一具足开悟故。二大愿成满故。三万行因感故。四久住持远法故。五应化示灭故。六摄理普周故。七随物心理故。八现言因方见故。九真性不变故。十任机取欲故。约文可知。又释将下文十种见佛。释此可知。上来二百句。答前二十句问。明十信中行纯熟竟。

  自下大段第二从十种发普贤心下。有二百句。答前二十句十住内行法。于中分四。初六十句别明解中初发心住义。二从十种波罗蜜下六十句。明余九住中所成内德行。三从说十种法下三十句得诸住位中外化摄生行。四从十种胜法下五十句。明无碍殊胜行熟。

  初中创得住位。以大心为本。是故最初明发普贤心。释普贤。如前。

  列中初十心皆有标释。初三心明下救济。次二心上求果行。次一坚心历多生而不忘前三心故。次一于修善无饱心如海吞流故。以一忍心不可动摇故。次一心施安。后一心慧极故。结及胜进可解。

  二次有十种普贤行法。依前大心起广行故。旧经加行字。于中前九。明因行广。后显成果广。以普一多即因果故。前中初二自行广。次一益生广。余过二行广。皆广立大愿修行无限也。

  三有十种大悲者。依前普贤行法中。别辨大悲。以深要故。次明也。用此悲心。缘念众生。未曾暂废故。旧经有常字。列中一伤无善友可以倚赖。二性行佷戾。三贫无法财。四为昏沉所速。五设欲求出乃习邪法无利勤苦。六虽不习邪。乃与爱欲相修善。七虽不与欲爱相应修。乃为色无色修禅定故。云没生死海。八众惑病缠不示善行。十身名无师智不能观察故。余文可知。

  四有十种菩提心因缘。先观悲境。次显能起悲直深等三心。故明也。列中前五下为含识为因缘。后五上以佛果为因缘。此则正显菩萨之称。前五中。初一总。余四别。别中前二除苦与乐。后二遗愚与智。后中。亦初总。后别。别中前二顺教见相。后二顺义显位。余准释。

  五有十种亲近供养善知识者。既发心已宜近善友。念心增长故。次明也。又释此上五十门行。悉并同时。说有前后。谓以依善友方能发心等故。于中五。一标意。二徴责。三总释。四和物。五结段。

  别中十内。一身业是更。二悦意。三顺教。四依从。五不求恩泽。六无进退。七与善友和合不二。八与善友俱期和物。九与善友同乘如实道。又重善友如佛。十与善友行互无差别。又前六事发。后四同修。六有十种清净者。依前发心。得此清果故。此长发心之近果。皆有标释。于中。初六三业净。谓前三体净。后用净。次二主伴净。后二愿行净。结文可知。上来别明初住位竟。

  第二从十种波罗蜜下有六十句。通明住中所成内依行。于中初十正明法住取行之行。于中十度并先标。后释。释依法性相应三轮永净也。

  初云悉舍等者。乃至舍亦舍故。二三云佛戒忍者。轮净同佛故。四云所作等者。非唯事中策勤不转。乃至于妄策勤。亦不起有无见。五一境谓专一离有无境。六正体直一向照实性故。七以智方便。证佛十力故。八普贤愿满故。九力度作用任志成故。十后得智证诸佛法故。前次三度因。后得作用也。结进准释。

  二次有十种智随觉者。由前行成。能于所知。无倒了达故也。列中一知依果大小染净转变等。二知正果总别种种多类。三知前二门依正染净诸类入一。一入诸类。此依业用门。四知诸事事无碍法界。五知事空果。六七八知诸刹入过未现。现如何入。现更相入故。九知诸佛多行愿同一智中圆。十知三世佛同一行。此上二门非约同类相似故名同一。何以故一智一行即是一切智行。一切智行即是一智行。多即一时。多亦不减。一即多时。一亦不增。何以故。本位不生故。一非令多。无是多一故。多亦非令一。本是多一故。思之可知。依德相门说。结可知。胜进云于一念。次解一切佛成正觉者。由知理事无碍法界故。一念法性与一切佛法性不二不异。知自身当即是佛。况但解了而不能也。

  三次有十种证知者。由前随顺无倒觉知故。得此十种证知。旧经名决定智。列中初三知诸法。谓一是多一故。二知多不坏多故。三知彼一多不离不念。显近远亦不离一心故。四知众生心行无碍者无不知者。知云无㝵也。五知根同一无差别故。六知惑习气行。七知心使行。八知善不善行。九知菩萨愿行自在住持变化。十知诸佛十力智成正觉。结进准释。

  四次有十种力者。由前既已证知有所堪能故助力也。列中初一总。余九别。别中一体从缘生故。二缘生之相无而忽有故。三缘生似有如幻故。四知诸法实性故。五知无性故不染着。亦于前无性理不昧故。七知解法不昧由善友故尊重不离。八由善友故令善根感佛果。九由善友信佛坚固。十由善友求佛不退。结进可知。

  五次有十种平等者。既有智力堪能于诸境界平等观故。次明也。列中一情伏怨亲。二真俗一味。三染净理均。四无有出离第一义心。五同命一性。六同一道故。七同菩提愿故。八但净三轮故。九无一菩萨于诸行中𨷂一不修者故。或行体无一不具一切行故。或无有一行非净三轮者故。言平等十无等等故。又上文云。一切诸佛身。唯是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无畏亦然。由此诸悉平等也结等余文易可知。

  六次有十种佛法实义句者。前既平等理事故。此显实法句。晋中云方便佛法句。列中初一假标称号故。二似有如幻故。三称资现故。四无自从缘故。五染净俱本净。六如文字先不自立依击显自击后非常故。本末无实也。此上约依他起性。七八九十等约圆成实性。余文可解。上来内德成讫。

  第三十种说法下有三十句。明外化摄生行。于中初十于教理等法结。次说十于法中功能。后十辨说诸法。

  就初十中。初一说理法。二说方广行用等法。三说余十一分教。四说果法。五说行法。六说佛力作用法。七说与三世众生根欲性相应法。八说坚进法。九说赞佛法。十说菩萨学佛于所化境平等相应调化法。余文可知。

  二有十种持法者。前既宣唱。今蕴于心故也。列中初一持善种。二持佛言教。三持譬喻。四持理。五持总持教文。六持问答法。七持法行。八持佛说释定法。九持慧照用法。十持佛神通法。余文准知。

  三有十种辨才者。前明说持。今显宣说故也。列中初一亡见。二业丧。三离执。四达无相。五不昧于性。六为佛为持。七师不离心。八随相不断。九说无性。十说称报故喜也。余可知。上来外化摄生行竟。

  第四从十种自在下有五十句。明无碍珠行。亦当位成满行。于中初十自在者。前以辨才无滞遂显业用出过凡小故。云自在。晋本胜法。列中一调化。二照理。三修善。四知广。五无依。或亦回向菩提。七精勤。八摧魔。九随乐令发大心。十随应现佛。余文易了。

  二次有十种无著者。由前行德超升故。于境无执故也。又前于境自在令于境无著。此十皆是自心显现意言所化故云智慧。于中不着。一于所化处。二于所化者。三于所化法。四于化业。五化所得善。六随化受生。七于所发愿。八于修行。九于同随伴。七于所供事佛所离执故。于上诸境皆无所著。结及胜进准释。

  三次有十平等心者。由前成无著智故。于众法中心无差别故。此与前十平等实者。别得于境此授心辨故。别中前八于因等。后二于果等。前中一于所长养。二于所发愿。问愿既差别何名平等。

  答平等为物故。差别发。三于化生身。四于所化业释。五于能化法。六于依染净刹。七于所化解。八于所化行。后二约果中。前功德智。后根本智。此十于法皆无分别故。云平等心也。余文可解。

  四次有十种出生智慧者。从前根本无分别。出生后得智慧故云也。列中一知所化解。二知净土差别。如寿量品说。三知世界纲。谓一刹种中三重遍相绕故。已如上释。四知刹止住正不正。五知诸法纯杂及广大体。六知众生身差别多类。七世间倒忘故不差。八知出离者皆依一道。九知佛力能普入一切法界。十知三世众生由真如因熏力皆能厌生死继佛种故。结进准知。

  五次有十种变化者。前依根本。今依后得起自用故。次明也。实众生等化为余法。或变余物化为众生等。下并准之。列中一一切众生。二一切身。如文殊变大迦叶等。三于刹。四供养五者声。六行愿。七调化众生。如无厌足王。八一切成正觉。九一切说法。十一切加持。结等可知。此中具三相应化。思准之。上来四段二百句文总是释十住位竟。

  自下大段第三从十种力持下。有三百句。答三十句十行位中行法。于中分三。初六十句明大志旷远行。二从十种不思议下九十句。明定慧业用行。三从十种园林下有一百五十句。胜德成满行。

  就初中二。先二十句明依起大叹行。后四十句明依起胜念行。

  前中初十持标行所依。谓此住持力方能起大志。此中通摄十地中十持。总释应知。于中初三。即三宝力持。众生为僧宝者。一切菩萨皆众生世间故。众生之名。简佛及法故。四大悲所作名业持。五大愿力令行相续。亦由愿力。佛果作用。尽未来际。六十度行力住持余行。七众生及菩提为所缘境持起菩萨悲智心。八化物不失时。由此不失之力。能多利乐。九善根力能有住持。十智力住持。此上皆有胜力能任持故名也。问既此中云佛法僧力持者。何预此菩萨耶。

  答由此菩萨与所为为增上缘令加持故。如佛弟子。若自为有缘。若教他。自作礼佛念佛转经供僧等福。即令彼象三宝获益。便是加持之义。问此持与前十陀罗尼及十受持。各何别耶。

  答陀罗尼是总持文义等受持后领纳不失。此中约加持依持等。各有所授。不相违也。

  二次有十一种大欣至者。依前持力。于所欣乐。得称心安至故。晋本名大正希望。列中一念发心尽事未来诸佛令喜。二念以上供供未来诸佛。三念于彼诸佛所示诲等。四念必当得住菩萨地位。五念多劫修行等。六念自发心来无五怖畏等。七念令众生尽成佛等。八念当类一切刹等。九念断物疑惑等。十念佛难值如优昙华等。十一念当成佛时神力应诸刹等。具显如文。

  三次有十种深入佛法者。谓欣至不已。便能深入佛法故也。

  下四十句中。初二十句为所依。后二十句为所起。

  前中初此十深入是内证。晋本经自有句皆诸云是为第一第二等。列中初四入器世间佛法。次二入众生世间佛法。次三入智正觉世间佛法。后一总就法界入于佛法。初中前三三世各一。后从世界数下为一授。晋本前三种明现在一切世界入过未现。后一种数行说等入一切世界体清净。若依今本。但明智入刹净性。言数者刹数故。行者刹因故。说者为他分别故。次二中前同前器中数说体。后同器中行。次三中初知三世智正觉次第出世。次国土两字该通诸佛及国土。从众会已下是众生世间。从知下是。后一总就法界入于佛法。言理知等者。谓法德离言。不废常言。此是权实变行法故。悉入法界无入入也。次云如至法说无所取差者。此释双行离言常言故。结及果准知。

  二次有十种依止者。前辨行深入。今显所说缘起也。列中。一依佛修行。二依调生行行。三依善友行行。四依集善根行行。五依严土行行。六依不损众生行行。七依深入三轮净行行。八依圆满愿行行。九依能求佛果心行行。十依所证果法行行。谓真俗非即离故。结进可知。

  三次十种发无畏心者。由前有所依故。行心深胜。于可畏事。得无畏心。以无难作而不能作故。列中。以勇猛故。于难非事中而悉能非。一业障欲灭。二远法难护。三法魔难降。四身余难舍。五外道难摧。六众生难喜。谓根业难识唯佛能知故。七大众难喜。谓众心难一故。八八部难调。谓心皆𢤱捩故。九二乘难回。谓已入正性离生者故。十上行难随多劫勤苦故。于此十难。心皆无畏。结及果可知。

  四有十种发无疑心者。前以于难无惧。即自知所作易故无疑也。列中。一以六度四无量摄生。决能得此四字。下九皆同。恐繁不载。二供佛。三严土。四誓尽未来劫。以实教调化过诸算数众生。悉令成就。此一段文回消前智。五满本大愿。六作世灯。七说一切法皆是佛法悉令众生开悟。八了法法不可得乃至成佛。九知世法皆是出世。以无类类一切。于此了无心外师。十于诸法成第一觉者。离于倒侍对数量言说。住不可说境界际。于上十种。决作了知故。无疑也。结进可解。上来六十句。明十志旷远行竟。

  自下第二从十种不可思议下九十句。明定慧业用。于中分三。初三十句明融慧超情行。次十三昧下二十句。明深定普周行。后十法门下四十句业用自在行。

  就初中。初十约行。次十约语。后十约智。

  约行中有十种不思议者。由前心决无疑故。于所修难测也。列中一乃至一念善根悉有佛果故。云不思议。如尼拘陀子子小辨大。二由本愿力。或无思任运果用无如定前等愿力。三知诸法如仍非有似有。四菩萨于善根虽不分别。然不失坏。五虽深入法性。而不证寂灭愿理尽未来实二乘故。六虽行菩萨行。而示八相成道。七虽现佛果自在。而不舍菩萨化众生行。八知法双行无碍相中五对十句。一约迷悟境。谓凡无相妄见有相。圣相凡有悟见无相。又一即相是无相。无相即是相。一事双离知难思也。余四准之。九知心与菩提及众生。三法互望平等由无性一故。上文觉林菩萨颂云。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当知佛与心。一切皆无尽。释曰。无尽即法性也。古德辨此心字。为初发心者。与觉林颂中前后流例。甚不相当故。今不尔也。晋本初二句同前三四两句。云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次云亦不生等者。由知一真性之理。三倒不生。三倒义如回向品及列行业广释。十中四句。一虽入灭定。尽流亦不尽流。以流体本自尽。不得尽方尽故。二虽知诸法本来无漏。而亦不境断惑惑灭。三虽知真俗互即。而亦互不杂。分别者差别也。次一切佛法下结释。虽诸法常与法性合然无可合故。四知诸法即法性不二不变故。结及果可知。

  二有十种巧密语者。正以内行难测故。发言巧密。本疏云。唯论密语有五种。一证深密法故。如上出现品名如来密藏故。二以一言说一切法。上文云如来于一语言中等故。三虽近说而不闻。如鹙子如就子等。虽远听而同近闻。如因达约击等。四言近意远。如说三乘为密意故。五以异言说实法。如说觉不坚为坚等。今此文唯约初义说。列中。一约教法如说意玄故无同实故。二于不受生处。不云我今众生。唯云实生。然非妄语。三于现道成佛。皆言是实。不云示现。然非妄语。四虽知众生业报虚妄。而说因果是实。然非妄语。五于众生所造染净业。还说是实。此意同前。六说事事无碍法。七说十方尽空界有无间世界。此为对非下根所知过说故。名密语。八约说微尘中世界内有佛示八相事。亦非下根所知边。名密语。九约众生虽即涅槃。然以不舍本。令修证得故。说即涅槃。是密语。以非妄语故。十虽知心外无他。然常说不舍。善友转尊重佛与发善根同。回向同。所作同。体同。出离同故。结及果准知。

  三有十种巧分别知者。前既语巧。今显意巧故也。晋本名巧方便分别智。列中一入刹。二入众生欲乐。三入心行。四入根。五入业报。六入声闻二谛观行。七入独觉缘生行。八入菩萨诸度行。九入有漏善法。十入无漏法。于上十法。皆智解明了。悉名入也。结及果如文可知。

  第二有十种入三昧下二十句。明深定普周行。于中初十明定体。晋本名正受三昧。后十明业用。亦可知。初明深定。后显普周。前中。一入定受刹。二观众生身为定境。三诸法为定境。四观佛为定境。五观劫为定境。六从定起现多身入定为境。七观诸佛身为定境。八悟诸众生皆一性为定境。九念次入多菩萨定智为定境。十念次以无碍智成诸菩萨行愿入定无休为境。此上诸入学并同前释。结及果易了。二有十种遍入者。前明入定。今辨从定起周遍一切处故也。晋经名一切处。列中。一所缘悲境。二彼身依处。三世间诸事物体。四五火水灾。六佛身。七佛刹严。八佛功德身。九种种说法。十于诸佛诸供养智。于此十皆解明了明达故名为入。余文准释。上来深定普周行竟。

  第三有十种解脱门下四十句。明业用自在行。

  于中。初十准梵本。是毗木叉此胜解脱。谓所作自在故。今但云解脱者。略也。晋经名法门。别中十。一明身遍一切刹。二于诸刹示种种色相。三以多刹入一刹。四加持诸众生。五以法佛严身而严满诸刹。六于正中见依。七念顷往诸刹。八一刹中示多佛出。九一身遍诸法界。十念间现诸佛游戏。此十皆授解脱业用门说。结等可知。

  二有十种神通者。前是作用自在无㝵故解脱。今是神通所缘无㝵故。次明也。列中。一宿命。二天耳。三他心。四天眼。五神足。六随物心现通。七一身普现多刹。八念顷遍入多刹。九出生多严具严多刹。十现多化身。十一随多物心于多刹现成菩提。结及果如文易了。

  三有十种明者。前通此明也。列中。一知物业果。二知物心中无师智等本成寂静。然物不能观察境故不现前。佛及大菩萨已能观察得现前故。故云知境界寂灭。出现品中有此云尔。三知招化诸所缘境皆是一性。所谓无性。此性坚若金刚。四语业遍十方。五灭心染着。六等受生不受生。七授根受境由根令心取相由受立于禅。今舍此二。故不住相不味禅或依根受灭定。七舍离。八有四对。一知一切非相非无相。谓真性不失。俗相不坏。二者一知一切法一性即是无性。三虽知诸法无有差别。然知不碍有种种法。九有十五对。一了远受生知生本无生故。二知因缘事事即果也。三境行。四生灭言说。谓言说说生灭。或此一别。五迷离迷。六倒离倒。七染净。八生死涅槃。九得非得。十执无执。十一住动。十二去来。十三起坐。十四失坏出离。谓失善根故不得出离。十五所成就及所调根并能调行。后别。结名可知。十有初于佛法刹众生四句不起着心。次不见有众生下有十五句。谓不见有实众生。然不舍化伏故。大悲故。大愿故。说法故。闻法故。修行故。依佛种善根敬养故。神力动刹故。知法药知根病知差别故。知苦果生灭。知诸行如影像。不碍行行故。虽永断受生根本。为救护故。亦不碍受生行行。无所行故。顺佛种性。发山王心故。知诸妄倒入种智门。故智广难动成佛生死中等济度故。别结及果如文可知。

  四有十种解脱者。前辨大愿巧明。今显惑障离缚故。列中。一贪等。前离五钝使。后离五利使。初离三见故。后离二取故。四蕴等三科中离担累得无取蕴故。五离二乘法执故。或舍彼乌波提涅槃故。六舍法有生观无生故。七于四种境离着故。八离二边住故。九离分别故。念顷知三际故。此离不了知三世迷异熟愚故。结及胜进文易。上来四十句明业用自在行竟。

  自下第三从十园林下有一百五十句。明胜德成满行。于中四。一初四十句明德圆满行。二十种发不动心下二十句明心住深行。三十种智慧观察下五十句。明智德殊能行。四从十种不可称量下四十句德重高深行。

  前中初十游赏园林。次十犹正宫殿。次十于中误乐。后十将在束带故曰庄严。

  就初园林中。一一皆初举园林名体。后以义释成。谓游适悦故也。初七自分用行。后三胜进果行。前中初二利他行。后五自利行。一时。二处。三违。四顺五修行。以道等从佛流出故。云慈父境也。后三中。一念果法。二现神通。三成正觉。结及果可解。

  二有十种宫殿者。前园林是外游。今宫殿是内安故。次明也。亦并先标名。后显义。列中二。初一总。后九别。总谓菩提心为众生行本。若忘失则法行无依故。后别中。初七利他行中。初四化三界众生。一化色界分。二初四梵住者。谓圣天梵佛也。住空无相无愿圣行也。住四静虑天行也。住慈悲喜舍梵行也。住常作佛事。然无功用佛行也。二五净居天未断五上分结。为断彼故。菩萨生彼。故云一切烦恼不染也。五结者色贪无色贪无明慢二五净居掉举也。次三通化中。一为染刹众生。菩萨为彼作随类身故。云令一切断烦恼。二为化昔同行。现生王宫。三化憍慢。后二自行成满。一修因。二得果。余文可知。

  三有十种所乐者。前既住宫欣乐胜益故也。列中。初八因法中乐。后二果法中乐。前中初六自利法。或第五亦是利他。后二利他法。

  第四有十种庄严者。既欣乐心熟故。以胜德自严也。列中。初二力无畏。次二义法辨。次二愿行严。次二摄刹雨法。后二持行现化。上来根德圆满行竟。

  第二有二十句明心住坚深行。

  于中初十发不动心。别中。一舍所有心坚。二向法。三供佛。四悲观。五慈摄。六与求法。七常修。八信坚有根信者生佛果故。无浊者。不杂疑故。清净者。不杂二乘故。极清净者。正证理故。离垢者。不求持戒有故。明彻者。不迷因果故。恭敬供养一切佛者。向果故。不退者。因行坚故。不可尽者。心无限故。无坏者。外缘不动故。大欢喜者。称本期故。不动心乃至方便道等者。令果智满也。闻一切菩萨等。因行圆也。

  二有十种不舍深心者。以前之行坚不动。乃能穷达深理故云也。别中。一智。二悲。三显化意。四近友。五供佛。六求法。七持净戒。八摄同行。九持佛法。十修愿行。

  下第三有十种智慧观察下五十句。明智德胜能行。于中。初十者。以心重不舍。则智慧巧观所作。列中观教法。二行法。三通力法。四巧观所诠义。五法佛。威力者约用。是佛神力。加持约体。法身任持万德。六内持。七外说法。八观深。九观广。十观法法智光照用无㝵也。余文可知。

  二有十种说法者。前观察。次说法故也。晋经名分别。列中。初二说依他起性一法一喻。次一知所执性无物可以违诤知。后七说圆成实性。一恒沙功德。二体实无依。三坚若金刚。四无是法身。五法身体寂。六证道所摄。七体相一味。结等可知。

  三有十种清净者。由简择深法。除障清净。晋本云无始。列中。一无异求。二无疑惑。三无耶见。四无所障。五无不欲佛果。六无讷言。七无性弱。八彰大悲。以是菩萨所住故。又若住智无唯住涅槃。非于一处。俱无住着故。九无染污故。十无微细着碍故。无上诸垢故。皆云净。结等如文。

  四有十种印者。由清净德坚决定无易故名为印。晋本云智印。列中。古德十忍配属。一于安受苦境。忍智不动故。名印也。初中十种。一初三苦。谓苦苦。即三受中苦受。及顺苦受法。有漏蕴已是行苦所随处。加苦触故。重言苦苦也。二境苦。谓与乐受及顺乐受法。相违故苦也。三行苦。谓与舍受及顺舍受法相顺。性迁流。违蕴乐住故苦也。二求法不怠。三修无疲。四闻深法不惊。五不畏。六不恐。七不怖。八不舍愿。九佛智。十坚至菩提。二于他不饶益。忍行决定。三于深佛法。信忍决定。即谛察法忍也。四决定成佛当度众生。五决定解脱教等诸佛法故。六大欲决定。有十一句。初善欲是总。余十是别。七决定不惜身命求佛果。八于善根未熟众生令生长故。九已熟众生令入法。十因圆果满。上诸句中。各有多之义。随所应释。结等可知。

  五有十种智光照者。前行体决定令照用无㝵故也。列中皆先明所照。后显能照。初二求果见佛。次二见机后法。次二依友示佛。次二摄生说法。后二佛通行满。

  下第四有十种无等住下四十门。明德量高深行。于中。初十明尊重行。次十勇修行。次十高胜行。后十深广行。

  就初十中。明行用难测。下藏能等故云也。列中。一住真不证难。二成善不取难。三知化行难。四长劫无怠难。五得灭不住难。又释四不厌生死难。五不住涅槃难。六了劫相尽立相难。七知法无作说有作难。八了三界三世唯是一心然不专无量无边。九为一一众生多劫住修行不生疲厌。十因满让果难。由此难测。超过下位也。

  二有十种无下劣心。晋本名无懈怠心。言无下劣行用超过勇猛无间故。列中。初二破耶授正。次一巧诱令喜。次一自成遍行。次二福慧果圆行。次二说法现身调化行。次一为物修内外施行。后一有五。三世下举所解之法有十门。二如是下对能解之相。于中六。谓以相应专了彼性相故知也。悟其境界故觉也。分明现前故见也。见无不彻故证也。无善不进故修也。无息故断也。三然于下明能缘心行相。有十句可知。四次不二下转释。谓既于彼无有分别。如何得说能可所缘耶。于中。约知有十二句。约示现有五句。约入有一句。入是相应义。智解明了义。约证有一句。

  三有十种。于大菩提如山增上心者。正以勇猛行成。大心决定。向大菩提。不可倾动。故云也。列中初一修能证智决定。二观诸法从本已来非性。为性决定无故。证无所得。为究竟证。三愿修称法性行无漏智知见故。白净也四决定成就为物求法。不希名利等。无异求也。非从他闻法。自言我解故。无盗法心也。为法能舍难舍。所有离慢。奉事说法者故。等心故生尊重未曾有心也。五大忍度生行。遇违境乃处增忍行者。以其于谛察中得平等舍故。如师子儿闻母哮吼时。非但不怖。乃处增威尔。六成超魔境行。于中四。初成胜报。有十句。二虽后下。不着此胜。总别有五句。三但深下唯在于法。有十三句。准前净行品释。可知。四佛子举因释成。于中。标徴释三亦可知。七精进勇修行。摄大乘云。愚修虽少时。怠心疑已久。佛于无量劫勤勇谓须臾。八不舍忘人行。九无倚伴勇修行。十权实双行行。谓虽一切法毕竟无一可得。而不舍勤修善。

  四有十种入阿耨菩提如海智等者。前显志高难仰故以山称。今辨智深叵测故以海名尔。列中十种。一入众生界无量。二入世界。三入虚空界。四善入法界释入有七种。入是知解明了如前显。五入三世佛边善根界。六七八入三世诸佛界。九能供多佛。十能求多法。上来总相答。第三十行位中行相竟。

  自下大门第四从十种如宝住至十种身。有三百句。答前三十句问。明十回向位中行相。古德以问中十一句自在内。初一为总。余句为别。分总为别。更无有总故。云答前二十九句问也。今既问及答中自在唯一。余句名无㝵用。此则无彼总别之事。可除其总。是故此后答中。以二百句。答前问中三十句。正相当也。就此三百句中。分三。初一百一十句。明回向中行体坚固义。二从十自在下一百二十句。明自在无㝵义。三从十种游戏下七十句。明行德圆满义。

  就初行体中。分二。初四十门明行体成就高楼彼岸。二从十不坏不信下七十门。明行体离障摄法胜德。就前中。初十种如宝住者。住于正法可贵之所。故云宝住。又以无住为住。亦名宝住。于中。一近佛。二闻法。三自在受生。四知法从一生多。多竟归一。说皆无㝵。五知则自在。谓资粮道厌离。加行道止息。无间道除断。其文不次。胜进道防护。防护即恐同二乘滞寂。而不取证。不证为菩萨修行。不证为到实际彼岸者法无我际方便善巧无。前不证修行又是权实双行行。善学所学者。戒学令法者成无障㝵愿。身不疲倦者。为物多劫受生死身故。六众生心虽无处无作。为调化故。亦说有也。七知理事无㝵法。八知理无。不㝵起行。九于空善巧所愿不虚。十闻多佛异说善能会通。谓以四意趣四悉檀等而决了故。

  二有发十种如金刚大乘誓愿心者。能于大乘无限㝵法。以坚固心。穷尽其际故也。于中。一知三世无际限法。二引多菩萨以自策励。三严无际限刹。四以福慧沾及无际众生。五以善根供无际佛。六见佛闻法。喜不着自及佛。知非一切。不坏一切。徴释云。佛非一切取故。七能忍无际限苦恼。斩着为级。多劫忍多苦。不废修行摄生。徴释云。观法无二相故。八无际时处行菩萨道。九期心要成无际大行。十寂而常用。于中四。一于境无所得。二而亦不舍下不等起事行。三何以故下举本愿释成。四虽后了达下双融大愿。

  三有十种大发起者。于所作大事令发起现前故云也。于中。初三化福业大。次三化业大严土为摄生也。次二明胜进摄福。九成佛。十说法。

  四有十种究竟大事者。前大事但能起现前。今明所作成满故。云究竟。于中。一敬奉佛。二逐机求救。三专求佛法。四次二集善思法。次二愿行成满。后三事友诣佛闻持佛法。

  第二有十种不坏信下有七十门。明行体离障摄法胜德。于中。初四十门明信慧善巧。后三十门显心行摄德。就前中。

  初十明不坏信者。于深人法净信不信障。初六信行缘。后四信行体。前中信众生者。信是所化悲境故。又信其有如来藏性等故。

  二有十种得受记者。内怀坚信。外蒙记莂故有授记。前明自知授记。辨佛与其记别也。于中有。一深解悟与密教合悬与佛意同。二闻此大教随顺种善根。如上文第三会中众生蒙记。是也。三能达大志修广大行故。四身在佛前与记故。五悬与记故。六初地证真故。七第八地得无生忍得记故。八能调化得记故。如记龙树马鸣然正法炬等。是也。九二大阿僧祇劫满故。十得自在位故。

  三有十种善根回向者。以己善根顺同善友故云也。于中。初二同愿心。次一同行。次二同修事理。次二同活。谓正念能对治故。清净所治净故次一同位。后二同得究竟。

  四有十种得智慧者。以回向德成熟故。次应无分别智故云也。列中。初二自在施深解法。三入佛智。谓分明了达。四能遣疑。五入智者境界。六解佛善巧音说法。七解种少善能满白法。八成菩萨不思位。九于一念能住不可说刹。十觉佛菩提。入一切法界。闻持一切佛法。入一切如来种种庄严言音。

  第二有十种发无量无边广大心者下三十门明心行摄德。于中。初于无限之境发称境之心。故云也。一广念所求。二广念所度。次广念所显。谓一念事。二显理。次二广念因果位。七广了业根。八广严刹。九入大众。十观圆音。

  二有十种伏藏者。由先大心普周故。使德穷行奥故。次明也。于中。一知诸法是能起功德。二知是所思。三知是所持。四知是辨说。五知是能觉离言真。六知佛通是示所观。七知法是巧生平等。八知法见佛因缘。九善了劫如幻住。十知佛菩萨是生信喜缘。此上十皆有含摄蕴积。同名藏也。

  三有十种律仪者。谓积德盈满堪为调伏。故云也。于中。一离谤。二离疑。三舍慢。四舍自见。五背下乘。六离不坚。七舍不仁。八进善行。九降魔。十离弊。上来释行体坚竟次第二十种自在下有一百二十门。明自在无㝵行中二。初十句明自在行。后一百一十句明无㝵行。

  前中自在者。所作任而成故。此中多同前第八地。有差别者。此云资具。彼名财。此云受生。彼但名生。此云神力。彼名如意。所余同也。然一一句。有标有释。文显可知。

  后无㝵用者。所作由己成故。于中三。先总标十章。次佛子云何下依章别显。后佛子下总结。

  初中三。初标举。次何等下徴数。后所谓下正列名。谓始从众生无㝵用乃至力无㝵用。

  后依章别显中二。初总徴起。后佛子下别显十章。即为十段。一一章中又四。一标。二徴。三列。四结。

  就初。明十种众生者。是所化故。于中。初二依观成用。二事即理故。众生即无也。二有二义。一唯心。二胜解。唯心者根为心加行行。观众生。不离自心故。云但根所持。二胜解者。菩萨胜解力决定印持众生即无故。三为众生说法合时故。四能现众生故。五内一切众生于自毛孔故。六现他土众生令此见故。后四示现八部等二乘菩萨及佛身相故。

  二明十种国土者。所化依果故。于中。一多作一。二多入一毛。三知无尽。知无尽有二种。一观知多刹故。二观知刹体即同无为相无尽故。四生满一切刹。五身内现一切刹。六动刹不怖生。七多刹严严一刹。八一刹严严多刹。九以一众会遍一切刹。十以九类刹。遍诸方网。示所应度众生令见。方网者。诸二十层刹中。一一层内。三重主伴。遍相绕刹也。广刹者。横长刹也。深刹者微细刹也。以难知故名微细。名甚深尔。

  三明十种法者。谓所诠诸法故。于中。一一多相入而不坏本相故。云而亦不违众生心解。二从般若慧分别演说一切法。三知一切法离文字。然令因文悟入。四知诸法入一相。而能说多法相。五知诸法离言。然能多说。六于诸法善以字轮转变其义。七以诸法入一法。多劫说不尽。然不相违也。八以世法入佛法。令皆悟解。九知诸法无边。十知诸法无㝵如幻网差别。

  四明十种身者。能修行身也。于中。初二他自自他多一一多互入。次二佛身多一一多互入同前。次一依入正。次一正满三世诸法中。次一一身现多身入定。次一一身现多身成佛。次一于多众生现作一身。于一现作多。次一于多众生身现法身。法身现作多众生身。

  五有十种愿者。于中。一以他因愿作自愿。二以他成果愿作自成果愿。三利他成自利。四无障㝵愿尽未来际劫。五转识得智时。以无所得得故。是俱不着。然以愿力。现种种身。六令他身获益。七令他闻法。上二皆以自愿令他愿满。八大愿故多修行不断。九以愿力故于自一毛孔中。现成佛遍诸佛国。如为一众生为不可说世界众生亦尔。十以愿力故。说一句法。充洽遍法界众生界。

  六十种境界者。各有分齐故。于此十种胜劣之境。转变自在。于胜现劣故。名无㝵。一理事。二正耶。三染净。四因果。五静乱。六真妄。七凡圣。八智悲。九住定慧等现于世界。十住佛境界现二乘相仪。

  七明十智者。智不自彰。约所知以彰自也。于中。初二约能化智。一辨。二持。次三知所化智。一知根。二知心行。三欲乐等药病。六上入佛力。七下知三世。八示成佛。九于一根知一切业。十于一众生音解一切语。

  八有十种神通中。一一身示多身。二于一佛会听法受多佛会听法。三于一念中成不可说大菩提。开悟众生。四于一音现一切言音。各令随解。五于一念现前际业果各令自见。六令诸刹具严。七普入三世。八放法光现佛菩提众生行愿。九守护天龙等二乘菩萨等所有善根及如来十力善根。十准晋本。云佛子略说菩萨平等观察一切诸法通自在自在令应名无㝵用。令此本脱。宜勘。

  九有十种神力中。一一尘中着多刹。二于一尘中现多刹。三一毛孔中置诸海水。十方往来不娆众生。四以多刹内自身现通。五一毛系多山。持行诸刹。不怖众生。六一多劫互相作示现成坏。不令众生怖。七于诸刹中。现三灾等。然不恼众生。八一切刹三灾时护众生资具。不令损。九以一手持多刹。掷多刹外。不令众生惊怖。十说诸刹同空。令众生悟解。

  十有十种力者。是悲智无㝵力用故。于中。一调生。二严土。三令身入无身。四常劫修行。五开觉众生。六一行摄一切行。七度脱众生。八自觉诸法。九以一切智成正觉。十不舍众生。

  第三总结中四。一略结。二悉有下辨益。三徴。四释。上来明自在无㝵义竟。

  从此下第三十种游戏等七十门。明行德圆满。于中分二。初二十门明行德殊胜。后五十门明行德圆备。前中。初十明任志行成游赏无㝵。故名也。于中。初二明染正与依互相作。次二中。初佛身现二乘身。后二乘身现佛身。次二菩萨身现佛身。佛身现菩萨。次二于涅槃现生死。生死现涅槃。次一正入定时现四威仪。后一正在一佛所问持时。即于多佛会。身遍闻持。亦不分身。亦不起定。如是念念相续。劫可穷尽菩。萨行不可尽也。

  二有十种境界者。晋名胜行。今言境界者。因游所有故也。于中。一示诸法界门令众生入。二现诸刹严事令众生悟法。三知众生界生悉如化。方便开悟。其化往之言。须勘梵本。次三明互出。一佛身菩萨身。二虚空界世界。三生死界涅槃界。后四明三业。初一众生世俗言中出诸佛法言。二多身作一身一身作多身。三一身满法界。四一念令众生发心各现多身成佛。

  第二有十力下五十门。明行德圆备中。初十力者。正以德胜智用堪能故云力也。皆有标释。于中。初七自分因力中。初三自行。一不杂世情。二不舍佛法。三修善究竟。次四利他行。一知物心二满物愿。三常化修。四现乘。后三胜进行。一毛孔现净利及佛出。二令众生发心成佛。三说一句法。称一切众生根欲性。

  二有十种无畏者。前以福智力胜故。次无惧也。于中。初二具持文义。答难不畏。三了知二空无不解畏。无作作者等。广说如章。四威仪无缺畏。五三业无失畏。六于魔外道等能无障畏。七得无有不能闻持畏。八由愿力于生死无贪着畏。九示同二乘于退堕无畏。十机感现前。无不能应现畏。

  三有十种不共法。前明无畏。今辨不共。有二义。一不共凡小。二无他可共故。其十句皆云不由他教也。于中。一自修六度。不待师教。二普能摄生。三巧回向行。四巧便行。于中七。一不厌世俗巧。二不着己乐巧。三于禅自在巧。四不简生处巧。五备世枝能巧。六现小不失大巧。七现果不断因巧。五权实双行。于中有十种。一涅槃现生死。二知无生而劝化。三入灭现惑。四一身现多身。五入定示受欲。六离三界不舍乐生。七内受法乐。外示无乐。八相严身现陋形。九积善示生三恶。十得果不舍因智。六三业随智行。七代物受三涂苦。八物见无厌。九誓自坚净亦坚净他。十成自觉境智无师自悟。

  四有十种业者。前成不共德。今辨所作业故。次云也。于中。初一约处。次三约人。次一约时。次二约用。一自行。二身光。后三约准持。一护法。二说法。三随愿令满。各有标释。

  五有十种身者。先业因。后身果故也。此亦回向位满所得十身。于中。初二约体。一来相尽。二本无来故亦无去故。求不得也。次五约用。一如将为实故。不实也。二以实理示世故。不虚也。三尽无尽住故。四不可坏故。五不可动故。后三约相。一福相。二无相相。三果相。此有第九行中。十身有同异中有相摄如章。上来三百句。答十回向中行相竟。本疏云。此上十业十身。古德多将入后十地位收。然按别行本度世经。六翻问答中。此在第四翻内末。今依彼经。科判此文。入回向摄也。

  自下大门第五。从十种身业下有五百句。答前五十句问十地位中行相。于中分四。初一百二十门。明十地中三业殊能行。寄在初地。二从十种勤修下九十门。明造修离障行。寄二三地。三从十种离生道下九十门。明造修能熟行。寄在四地已上位。四从十种足下二百门。明报相圆备行。寄八地已上。

  就初中分三。初二十句明身业行。二次四十句明语业行。后六十句明意业行。

  就初中二。先十种中。一一身遍一切受。二三一身起一切机。三一身一切趣受生。四游诸刹。五诣诸佛。六一手覆诸刹。七一手碎诸刹金刚山为微尘。八身中现诸刹成坏。九身容众生界。十身中现净刹众生成道。

  二后有十种者。此约行法为身说不同前门直就无生理体说也。于中。一六度行。二四摄行。三代苦悲行。四救护慈行。五饶益福行。六同体慧行。七法非趣摄行。八有感便应行。九现通行。十示成佛行。

  第二有十种语下四十句。明语业体。应名语业。以语是身分摄故。于中。一离粗犷故云柔耎。二离热恼。谓两破乱令心热故。云甘露悉清凉。次二离妄语。余六离绮语。此皆约遮释。若约表。则十种各显一德。

  二有十种净修语业者。约修因名故。于中。初二乐闻佛菩萨德行。次二离过行。次二语业供佛行。次二法施行。后二重法轻身事发行。

  三得十守护者。由发言诚谛。龙天等敬护。八部外更加梵王众及佛法王为十。可知。

  四能成辨十大事者。由内因诚实。外缘加护。逐使所言广大成辨所作故也。于中。一能断众疑。二能普诣。三了众生。四净诸胜解。五能断众惑六令离习气。七令欲乐净。八令修善广。九遍览即理之事法界。十普证圆寂。

  第三有十种心下六十门。明意业。于中。初十句明意业体。后五十句明意业用。就前中。一广心。二深心。三胜心。四净心。五利心。六坚心。七无染心。八希有心。九智慧心。十无边心。此并意乐之心也。

  二有十种发心者。心体充满理宜发起胜用故也。于中。初六明利他心。次二自利心。后二胜进分中利他。又释初一总。余九别。然并利他。可知。

  三有十种周遍心者。前既发心。终成所作。遍满法界。故云也。于中。一悲心广。二智契深。三依心辨业用念顷一心知三世多心。四遍佛境八相悉了。五遍知根欲习气。六随诸慧所了法界。七知诸心所造如幻网。八遍知诸作无生观者识其体性。九遍无㝵心不住自他心故。十遍诸自在心一念成佛故。

  四有十根者。由前心满堪为法器。能出生故名根也。于中。一信根。二净欲根。三进根。四定根。常住修行。五慧根。六根续至究竟故。七坚利证彻法性故。八证智照用到佛境故。九照诸佛同一性故。十无碍慧到无障际处。此即是佛十力根本处故。云深入等。此上从慧根已下并是慧。但异名显示。

  五有十种深心。晋名直心。今深心者有二义。一于诸行殷至诣极故。二心恒乐修一切善行故。于中。初二不染杂凡小。次二了能所境智。五于违不动。六圆智净修。七受持所闻。八于受生处无著。九具难知境智。十修善无厌。

  第六有十种增上深心。晋但名深心。今名增上者。行过前故也。于中。一进善坚。二了密教。三愿行能持正法。四到义幽奥。五于教自在。六到诸安立教门。七于诸修行成辨。八定及用胜。九令本愿满。十利他究竟。上来初地行相竟。

  下第二十种勤修普名方便下九十门。明二地已上行相。于中分三。初三十句。明智慧勤修行。二从十决定解知众生界下三十句。明慈悲勤修行。三从十种修下三十句。明悲智究竟行。

  初中。初勤修者。心得增上行。乃勤修故也。于中。初六勤修六度行。后四勤修摄生行。知物无性。为说名慈。知物蕴空。代苦名悲。示佛十力令语名喜。转不退法轮至物心名舍。舍生死故。

  二有十种决定解。于诸善行。起决定胜解故也。一乐胜善。二乐异严三乐广大。四乐甚深。五乐普遍。六堪受加持。七乐慈忍。八明了业果。九随应现通。十受记莂。

  三有十种决定解知诸世界者。既内心解了决定故。亦知外器互入无碍也。于中。一知多入一。二知一入多。三知一佛华座遍诸刹。四知诸刹如空。五知诸刹具佛严。六知诸刹菩萨满。七知诸刹入一毛孔。八知诸利入一众生身。九知一树王一道场遍诸刹。十知一音遍诸刹皆令物解了。

  第二有十种决定解知众生界。晋名入众生性下三十句。明慈悲勤修中。初十明无缘悲深解物性故。名决定解知众生界之者性也。谓即无性。于中。一知物性以无实为性。二诸性入一身。三知诸染之性入净因身。四知诸染之性入本净性。五知一染身入诸染之性。六知诸染之性堪佛法器。七知诸染之性能随根欲现释梵身。八知诸染之性能随现二乘身。九知诸染之性能随现菩萨身。十知诸染之性现如来身。

  二有十种习气者。解染净人法之实性积行惯习气分故也。于中。初二自利。谓习大心故。习诸善行故。三化利他故。四自曾惯观察故。五曾数于净刹中受身故。六惯多修施等故。七惯多发愿故。八惯净三轮。九惯数思惟一性之法。十于诸境界各别惯习故。

  三有十种取者。前明惯习气分。今显前彼增故。此惯习之智。于境增明显了。如缘生中爱增名取故。晋名炽燃。炽燃即是增盛之义。于中。初二摄生严土。次二依缘成善。次二悲慈。次一亡相。次一示相。次一得无所得智。后一总结。于诸法取由慧。于境分明照了故。三有十种修下三十句。明悲智圆满行。于中。初十修者。修行各至究竟故。晋名趣者。所趣向处。与所至。略同也。于中。初一诸度亡相。二持犯学所。三决择。四所诠境。五能诠教。六治净。七现通。八策进。九成佛。十说法。二有十种成就者。令诸佛法悉圆满故。晋云为事。于中。初二依人教。次二信法回向。次二知境界。次二念理远耶。后二念佛求智。三有十种退失佛法应当远离者。既于佛法。悉令圆满。便能修道。在胜不退故也。于中。初四失利他行。后六失自利行。劝令远离。

  下第三有十种离生道下九十句。明四地已上至七地来出世间行。于中分三。初三十句因行体广。二从十种大丈夫名号下二十句。明行用殊胜。三从十种无量道下三十句。显行德成就。

  初中。初离生道者。离过患故。谓见等惑未调。如生食在腹。恼乱故。对治道起已。惑灭心柔。名离生。离生即道。名离生道。或是见道。见道之离生。依主也。今此中。非唯离惑之离。亦有离慧等。缘用之生涩故。总名离生。于中。一真俗双缘纯熟故。二自他见离俱时成就故。三不念不着俱时故。四起过复在中熟故。五离惑与惑者居故。六离欲与欲者居故。七乐静与眷属居故。八离界系业而现死此生彼故。九不染世不断世故。十得果不舍因行故。

  二有十种决定法者。由离生强涩刚等。得决定当成故也。于中。初五自分。后五胜进。前中一生佛种中。二住佛境界。三知所应作。四住亡相。五预佛会。后中。一显佛种性。二住佛力。三入佛所证法。四与诸佛同一身。五与诸佛同止。

  三有十种出生佛法道者。于法决定故。能从缘出生圣道故也。于中。初二顺人信法。次二愿善不虚。忍谓胜解。次二时处广长。次二悲增及慈等念遍空界。后二本行坚乐发心。

  第二有十大丈夫名号下二十句。显行用殊胜中。初十以实德内充喜名外着故云也。菩提是所求果法。萨埵是能求有情。于中。初一通约所求能求以立名。后九唯依能求以标称。就后九中。一简非小宗菩萨。二首故。三尊故。四尊极故。五超下故。六上极故。七知十力故。八无近偶故。九心言到故。又喻伽第四十六云。一切菩萨。随德假名。有十六种。所谓名为菩提萨埵摩诃萨埵。乃至十六名为法师。显扬第八庄严十二。皆同此说。然庄严云。此十六种。皆名依义立。一切菩萨总有此名。又商主天子经。有义名。一于菩提分住持入故。故名菩萨。二入大乘故。满大智故。故名摩诃萨。三不可求法智德入故。故名最胜萨埵。四不与烦恼共住。为诸众生灭烦恼故。发精进故。故名净萨埵。五令诸众生行净道故。故名游净萨埵。

  二有十种道者。既名德称实。乃成菩提之道。道即因行故也。于中十句。约增数以辨。初句有三义。一约行本。以菩提心为菩萨万行本故。二约愿力。谓愿得佛果一平等智境。如初地第十愿云。以一三菩提。知一切法界。即涅槃相。梵本中云。以一正觉智。普证一切法界故。三约无俦伴。大悲行故。如上文云。唯我一人志独无侣。是也。二中是二智德。然有两说。一云正体智。名真实智。缘实境故。即此出生。是也。从此出生后得智故。二后所得智。名为方便。善巧方便化众生故。一云正体后得名为真实。能缘真俗二实境故。加行智名为方便。由能引生正体智故。此即正助二智行也。三约三空定。出三界行。故道也。四约四行除四障故。一业障。二嫉妒障。三谤法障。四乐世障。亦是异求障。大智度云。行是悔过等四行。疾至阿鞞䟦地故。五约五根。六约六通。七约七念。于六念上加念众生。是大悲心也。八约八正道。九次第定者。并是菩萨寂用修。又行行始从初定。乃至想受灭定。圣者依此。次第起诸功德。二利定法。故名也。

  于中。初云离欲恚害等者。谓此中觉观。即是菩萨无分别净觉。对治欲界恚害等。显此地有觉观故。云说无碍也。二灭除觉观等者。谓前定能治觉观。为此内净所治。内净即舍念正知。由此对治前觉观故。令不发生眼耳身三粗动之识。此中虽无粗动分别。然以无分别智觉观为说因也。三舍离喜爱者。爱亦名乐。此喜乐是前地利益支。乃是此地所治。由以此中舍念正知。治彼令离故。舍离喜乐受。无所受相应故。一切佛心喜也。四离世间乐等者。世间极乐唯第三禅。然是变异有易耶故。今此以舍念清净。为此能治。治前地所有乐受。为得清净不苦不乐故。云离也。随顺出世乐者。谓寂灭法乐也。第五无边处定者。瑜伽三十三婆沙八十四等大同此说。云但由加行。而立此名。谓初业者。先应思惟树舍等上诸空空相。后以假想胜解观察照了无边空相。由此加行。起初无边定。故。说此名空无边处。复次法尔初解脱色故。地名空无边处。从定出为起相似空想现前。曾闻苾刍出定已。便两手扪摸虚空。有闻者言。汝何所觅。答曰。我觅自身。彼言汝身即在林上。如何余处觅耶。从此出已起虚空想。此想即是定之等流故。名空无边处。第六识无边处者。婆沙云。但由加行而立此名。谓初业者。无应思惟清净眼等六种识相。取此相已。假想胜解脱观照了无边识相。以先思此加行故。展转引起第二无边空故。名识无边处。复次依等流故。说此定。名识无边处。谓瑜伽师。从此定出。必起相似识想现前。谓于识相欢悦而住故。第七无所有处者。婆沙云。问何故名为无所有处。答此中无我无所故。问一切地中。无我我所。何独此名无所有处。答无有余地能令我执及我所执羸劣穿薄势力减少如此地者。故此独名也。乃至广说。第八非想非非想处。答此地中无。明了想相。亦无无想相故。名非想非非想处。无明了想相者。非如七地有想定故。无想相者。非如无想及灭定故。由此地想闇钝羸劣不明了不决定。故名也第九灭尽定者。此有二种。一依权教大乘。二依实教大乘。前中定加行以止息想作意。为先灭不恒行诸心心法及第七识染污一分。由此止息身心劳逼。安和名定。又由偏厌受想灭故。亦名想受灭定。依非想地微微心时厌心种上。假立非实。又得人多少等诸门分别。广说如章。后教中加行。以悲智利乐一切有请作意。为先灭恒不恒行诸心心法。然不灭尽。无分别心为佛事。未曾暂息。菩萨从现前地已去。能入此定。以其初得无生忍故。至远行地。能念念入出。然不作证。住此定时。随心住劫。至不可说不可说身不变异。虽于有无悉无所作。而能成辨诸菩萨事。所谓恒不舍离一切众生。教化调伏。未曾失时。神通变化无有休息。譬如光影普现一切。而于三昧。寂然不动。乃至广说。十力道中知欲乐。先知后为说法现身等。余并可知。

  第三有十种无量道下四十句。明行德成就于中二。先标列四名。后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无量道下。依标名显。

  初中。一事空。二理事无碍。三正报。四依报。五劫量。六语法。后四是佛三业力。谓十力一切智智者。通根本后得。

  二助道者。以前门十道并为菩萨道所依缘故。前所缘既广大无际等故。合显能依六尔。故皆言如也。

  三修道者。对缘修行故。初三别约三无性修。一无相观中不见所执法来去相。二于无生观中。不见染分可灭净分可增。以无生理实故。三于无性性观中。不见前二性为有。不见为无。又真如相非有。体非无。上约正体智。四约后得智中。别就依他性。以成修行。观唯识如幻等。成不颠倒行。五作三空观。不离三界。为欲处中长善根故。六于教法不着。七于理法恒沙功德不坏。八于真体平等。九起行勇猛。十于佛德平等不疑。

  四庄严道者。谓修行互相发起为庄严故也。于中。初五自行无际。一在乱常定。次二处小常大。次二在欲行禅。次三随有摄化。一化行乐世。二化耶道。三化犯戒救苦。九自行成满。于中三。初得法满。二为一切众生下巧便示现。三何以故下释成善巧。十因圆果满。于中三。先因圆得果。二而亦不断下。明得果不舍因。三何以故下释成行相。可知。

  下第四从十足下二百门。明八地已上报德纯熟行。于中分五。初二十句明手足外用。二从十腹下三十句。明内德盈满行。三从十庄严下二十句。外用修行。四从十头下七十句。明六根业用行。五从十行下六十句。明四威仪动止行。

  就初中。十足行用进涉表其脚足。从下为初。是故先辨。于中。初二约行。一戒一进。次二约通。一总二别。次二约心。一愿一誓。次二约法。一教一闻。后二约德。一说一行。

  二有十手者。行用取与表其身手。于中。初四自行。一取。二与。三敬。四养。次四利他。一除疑惑。二拔欲泥。三济四流。四授正法。后二行满。一除惑病。二破无明。

  第二有十腹下三十句。内德盈满中。初腹者。含容一切净法故喻名也。于中。初三约戒净。一离谄。二离伪。三离佞。次一离贪。次一离痴。次一离垢秽。次一观法味。次一观离作性。次一乐善行立。次一离有无见。后一一念包容法界。

  二有十藏者。前总明腹。今别显藏。其犹五藏故。次明尔。此亦取其摄藏之义。于中。初六下摄众生。后四上摄佛果。前中。初三总摄。一授解。二令行。三成德入不退法轮故。后三别摄。三聚众生信根已定者。赴感同时不增减。于一念令其成就。未决定者使信心相续坚固不退。于耶定者。起悲为作未来生信因缘。涅槃众生。虽无菩提之心。法声光明入毛孔故。而能为作菩提因缘。后四上摄中。一摄佛十力。二摄四无畏。三摄不共法。四摄佛了知四种境智。

  三有十念者。道通显腹内诸藏。今别明心藏为最胜故。于中。初二摄善心。一勤策心。二灭恶心。一摧耶。一除惑。次二成行心坚。一不退。一无著。上六自行。次二摄生心。一令悟。一慈救等。大梵住心者。梵住即是四无量也。后二成德心。一深定。一告相。梵本云。室利靺搓相。

  第三从十种被甲下二十句。明身持甲仗。初十句被身以甲。防敌伤故。表慈悲等以自防护不令惑贼伤害。于中。初二慈悲甲。次二被愿求甲。次三被摄生甲。后三被摄德甲。二有十种器仗者。兵刃通称表施戒等用摧悭等。于中。初五顺仗破垢。次三违仗破垢。如用贼器仗还以害贼。后二成德建功仗可知。

  第四有十种首下七十句。明六根业用行。先明首者。以身之上故。于中。初一断德。次一敬德。次一解德。次一福德。次一悲德。次一尊德。后四智慧德。

  二有十眼者。行德净胜照了所缘故。同眼也。于中。初五名同权教。大乘体用全别。如别章。后五中智眼分别事法无碍眼者。见理事无碍法界故。一切智眼者。见帝网境界故。余可知。

  三有十耳者。初二闻顺远音。离于爱恚。次二舍小欣大。次二愍虚苦离妄乐。次二德圆行。后二了俗皆真。

  四有十种鼻者。领嗅行香依鼻增故云也。于中。初四闻香体不随境转。次三非但不随境转。乃复善了知。知身及资具等并转。知彼惑者此道力也。知有顶香者。此香准此类菩萨闻也。后三各随所益。一令小住佛智。二令因入果地。三无障碍愿香得果不舍因行。

  五有十种舌者。明语业自在。依之增善根故也。于中。初五约辨说显德。后五约顺用显德。

  六有十身者。明身业自在应物现形故。于中。初三现凡夫。次五现三乘身。后二现体用身一用一体。

  七有十种意者。明意业自在。于中。一福。二信。三解。四知乐。五不离。六离尘。七应时。八释处。九调伏。十无我我所。

  第五有十种行下六十门。明四威仪动止行中。初十行者。谓发动游行故。于中。初二能闻能说。次一自调。次二化物。二界各一故。次一成慧。次二化物供养。后二得果存因行。一涅槃即生死故。故不断生死是涅槃行。一佛功德满仍不舍菩萨行。

  二有十种住者。行有止息故。次明住也。于中。初一住行本。二住行相。三住正慧。四住定处。五住戒相应行。次二信法近人。次二智忍圆。后一住果满。

  三有十种坐者。四威仪中次第三故。于中。初四说世主。以表法。后六依名义以显法。一无畏说。二巧称根。三不退说。四与乐说。五伏共说。六降魔摧外。

  四有十种卧者。四威仪之第四也。于中。初四表卧是寂嘿义。以显法。次四表卧是安隐义。显以法。后二表卧是毕无作义。以显法。并思之可见。

  五有十种所住处者。智有所缘处故。前明能住。此显所住。又前彰身住。今辨心位故也。于中。初四住四无量。次一住一切度。次三住三空。后二住念慧满及诸法平等。

  六有十种行者。远释云。前行是利他。今此自利也。正云前明始修方便故。以乐闻等为行。今明纯熟修故。以正念等为行。本疏云。前约身义。此约心行。若尔何故前十亦有心智行耶。释云。此经云菩萨身等外事并就内行。以显其相。例皆如是故。不疑也。今按诸德各解不同。只为经文先未具备。今既分明。云所行处义。即决定不烦异释。于中。初四自行。一加行。二觉法理趣。三后智顺佛。四诸度亡相修到佛智。次四摄生行。一总举。二同事。三本语示同贪等后觉悟故。四利行。后二二行成满。上来总五百二十句。明上第五大段十地位中行相竟。

  自下大门第六从十种观察下五百一十句。答上第六因圆果满行。于中分二。初三百二十句。明因圆究竟行。亦是等觉位。二有十种住兜率天宫下一百九十句。现果圆满行。亦是妙觉位。就前中三。初有一百四十门。明因行体性。二从十种义下八十门。明方便造修行。三从十种魔下一百门。明因行除障。

  就前中二。初四十句明起行方便。二从十种施下明十度行体。

  就前中。初二十句明意业观察。次十句身业奋迅。后十句语业哮吼。前中。初十种观察者。观解方便故。善达所行通塞相故。于中。初三观所化。一知业。二知报。三知根。知而不取相。次六观法宝。一理事无㝵法。二果法。三教法。四行。五六位法。一灭惑。二成德。后一化法。

  二有十种普观察者。遍审之故。于中。初六令众生得六度行故。次一顺友教。次一证闻法。次一拔苦。后一成智。

  三有十种奋迅者。梵音也。翻曰自在无畏。谓如师子王于群兽中得无所畏。出入往来。无有障碍。于中。御菩萨乘故。言映蔽一切也。二调心运物故。三兴大法教故。四灭惑故。五摧魔外道故。六灭惑故。七示法相性故八称根说故。九速说随乐令喜故。十一念普令各得道果故。

  四有十种师子吼者。决定无畏故也。涅槃云师子吼有十一事。具说如彼。此下一菩提心。二大悲。三报恩。四坚誓。五持戒。六求福。七求智。八修行。九无生忍。十示生。亦是如说而作。

  第二有十种净施下一百门明十度行。

  初十施者辍己惠人故。一一相施。二遂求施。三不虚。四任须。五不着报。六无不应。七无不施。八离边施。九不舍施。十亡相施。

  二有十种戒者。防十支故。于中。初七自分。后三约胜进。前中。初三律仪戒。次三摄善戒。于中。一过劣。二背小。三顺大。后一摄众生戒。巧拨毁禁。名为微细。后胜进中。亦三聚戒也。

  三有十种忍者。于顺违境。欣耐受故。于中。初三耐怨害忍。忍他三业所恼故。次三安受苦忍。一舍卑小见。二舍命救物。三勿轻未知。后四谛察法忍。一见身如幻无苦故不嗔。二若见自他有犯报故。三见境非实故惑不随起。四若有能所教别。则诸法有生故。

  四有十种精进者。顺理勤策故。于中。初五明三业精进。一供事尊田。二赞佛说法。三有三种。一入出诸定。二离诸不实。三进趣佛智。六不空过精进。七灭惑精进。八智导精进。九平等精进。十示现八相度生精进。

  五有十种禅者。心一境性故。于中。初二约自他身。显静缘说。次二约处静缘说。次二约心调寂以显。次二觉悟定体。后二定用。上初五得定缘。次三定体性。后二定作用。又上八现法乐住禅。九利益众生。十引发禅。

  六有十慧者。委细决择故也。于中。初三解法。一解因惑果亦然。二解脱集。一缘至一法生多亦尔。如一色法十缘至时。其十法共集。各各不同。常知彼所集法。得缘变改。各各差别。如色既尔。声香等一切法。当知亦然。三缘所起离有无。次四摄生慧。一亡见。二了幻。三仇对。四非耶小境。后三。一见相知性。于中。一见法身。二见如来藏性。三诸法实性。四见刹相尽。二持辨善巧利乐究竟。三得断微细碍着究竟智。

  七有十种慈者。与乐意乐故。于中。一等摄心。二随乐。三同体。四恒念。五令灭惑。六求佛果。七普照世。八遍救护。九证如法故。此不同常说。十无所缘证离生真性故。

  八有十种悲者。拔苦作意。于中。一救苦无侣。二代苦无度。三生难处。令不空闻故。四生善趣。令止放逸故。五为令发心故。多劫何便虚令发四生。六唯与他乐。七恩不求报。八离倒。九知法性净。十知诸法如鸟迹以空为性。悲物不能了故。

  九有十种喜者。度物得喜起不离喜作意故。于中。一度自发心。二庆舍所有。三度化破戒人。四庆能忍使造恶人。五庆能舍身求法。六庆能欲乐乐法乐。七庆令众生舍资生乐乐法乐。八庆敬养佛无厌。九庆他得定。十庆自顺行菩萨道证佛定慧。

  十有十种舍者。心无恋着故。于中。一舍敬养。二于轻毁不瞋。三不为八法染。四于法器待时。于非器不嫌。五不求二乘因行果法。六恒远顺流。七不称美乘厌生死。八远离一功障菩萨道语。九小根已熟大根未熟待时化。十于菩萨结缘。菩萨成佛时彼方堪化。此亦待时故。十一菩萨于前二人平等无异故舍。上来明因行体性竟。

  第二有十种义下八十门。明造修方便行。于中。初四十门明自分行。二从十种明足下四十门。显胜进行。

  前中。初十义者。所证旨趣故。依前义以成行故。于中。一依教行故。二释教故。三思理故。四寂灭故。五离言故。六世一性故。七诸法无故。八智契无性故。九无性究竟故。十依断显性故。

  二有十种法者。自性轨持成熟行故。于中。初一称真说行故。次四离障法。次三离相法。后二对小成行。观本来自性。一舍二乘无余。乌波提者。此云有苦。准世亲佛性论第三说。二乘不得无余涅槃。以有三种余。谓无明住地惑未断故。无漏业未尽故。变易生死未舍故。此即惑业苦在故。名有苦涅槃。

  三有十种福德助道具。此皆成福之缘故。云助道具也。于中。一劝物发大心。二顺修十向。三以正慧教化。四悲心不倦。五能舍身财。六勤修相好。七不轻小善。八不蔑小人。九敬养大人。十舍施广大。

  四有十种智慧助道具者。成智因缘故云也。于中。一近真善友。不违教令。得智名具。下并准之。二调要顺善。三念善觉恶。涅槃十八云。六念者。念佛法僧戒施天。六敬者。谓六和敬。身语意戒见行行亦有云施。有云学。谓身语意同。行慈同。菩萨戒同。正见同。学波罗蜜故。六坚者。本业上卷云。解行回向十地等觉妙觉。释曰。准此六坚。即明此经从十地已后至佛不思议法品已前中间诸品。并是等觉位也。承前诸德判十地已后诸品俱是十地胜进行。无等觉位者。正由不见此文及本业经故。此中今正是等觉位也。又此六坚。亦名六种性六忍六慧六观。六坚。谓坚信。坚法。坚修。坚顺。坚觉也。六种性谓习种性。性种性。道种性。圣种性。等觉性。妙觉性。六忍。谓信忍。法忍。修忍。正忍。无垢忍。一切智忍。六慧。谓闻。思。修。无相。照寂。寂照。六观。谓十住观。十行观。十回向观。十地观。无相观。一切种智观。广说如彼。十种智者已如前说。四舍世语论。远小入大。乐能所证。为乐无厌足。五心专六度行。四种梵住者具显如前十宫殿初说随顺明法者。随问为通故。余文可知。六已绝欲恚害三种觉故。了第一义谛心。余文准知。七观三科如幻焰等非断常无生灭。八深信寂灭。九恒住止观。生法平等。此彼性离。十见缘起法故。见一切本来清净。自分行竟。

  第二有十种明足下四十门。明胜进行。于中。初十显明足者。委解曰。明周备称足。又惑闇尽故明也。智用满故足也。涅槃十八云。云何明行足。明者名得无量善果。行名脚足。释曰。准此解。彼明行足。即此明足也。又云善果者。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脚足者名为戒慧乘戒慧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明者名咒。行者名吉。足者名果。又咒者名为解脱。吉者名阿耨菩提。果者名大般涅槃。又明者名光。行者名业。足者名果。又光者名不放逸。业者名六波罗蜜。果者名阿耨菩提。又明者名为三明。一菩萨明。二诸佛明。三无明明。菩萨明者。即是般若波罗蜜。诸佛明者。即是佛眼。无明明者。即毕竟空。行者于无量劫。为众生故。修诸善业。足者明见佛性。释曰。今此正在等觉位中。通因果也。于中。初七句约行。后三别显。三明可知。

  二有十种求法者。依求正法成胜行故。于中。初二离过。一离曲。一离慢。次一重法。次二为物成戒获安。次二为菩提涅槃。次二令物发心断疑。后一为满足一乘。

  三有十种明了法者。此菩萨为令所化于法明了故。此十句皆约利他也。于中。初一童蒙凡夫者。此不定聚人。未能修出离行。且随世俗教。令生长人天善根故。二随信行者。此至相见道十五心中钝根者。但随他人。信他语。修行故。三随法者。同前。在十五心中。然利根解法。自依法行故。此上二人。于七人中及二十七贤圣中。皆初二也。四第八人者。此有两释。一云离耶见等八向正见八行。此八行究竟。总名第八也。一云八谓八解脱也。远离外色拘碍。乃至远离心之谤逼如痈如箭。皆是离障。弃背名远离。皆对治趣解脱名为向。第八人者得想受灭人也。或举后摄前。以胜收劣。总云第八人也。五初果灭众结者。灭八十八结见所断惑。断恶道生死漏。六第二果人观欲味是患者。已断六品故。余未尽故。七第三果人不乐三界等者。总意别故。于受生等。断五下分结。不来生欲界故。八第四果六通八解脱九次第定四辨等。并如萨遮尼健子第五卷说。此麟角喻宿习力自思修悟故。十大智利根乐度物力无畏等满。此等觉菩萨也。

  四有十种修行法者。依法修行故。于中。一敬重善友。二天觉悟。三常惭愧佛。四常处三有。五修善毕竟。六念随大乘心菩萨。七离耶求正。八摧魔及惑业。九知根说法。乃至令住佛地。十住理事无㝵法界。令灭惑身净。上来造修行竟。

  第三有十种魔下一百门。明离障行。分二。初五十门明离障成行。后五十门离障加持。

  前中。初二十句明所离障。次十句明离障方便。后二十句明见佛成行。

  初中。初十魔者。与道为障故。于中。一取蕴担累修道多碍。二诸惑能障见修究竟。三不善诸业皆能障道。四慢高陵物我甚故障。五由见生故。六与众生作乐三界缘。七由见诸法有实体性执取。八乐着轻安。九偏于一人情恋着故。法谓所得法。智即能证智。有智有得是法智障也。

  二有十种魔乐者。前体此用故也。一魔乐生死。此既废弃亡相善而集有漏福不得出生死故。是其业也。二恶心施等。并是有流心福舍恶性等。违菩提心故。成其业。三求利货法。无心得灯。亦失菩提心。四不乐亡相。亦不专勤。五远善近恶。乐小入灭。六瞋菩萨求过断供。七谤法不乐。不重说法。八乐世文词。隐大说小。授深非器。住耶离正。九亲已安。远未安。十自高不敬。恼害蔽固。

  三有十种舍离者。对障修治故云舍离。于中。一敬养善友。二离自称举。三信深法。四专恒忆佛。五勤不放逸。六求菩萨法。七说法无倦。八归佛救护。九信佛加持。十与诸菩萨同善根。

  四有十种见佛者。所障既离。佛境现前故云也。于中。一佛虽现世成。而无所成。如是见佛乃为见佛。二见佛从愿赴感。非但因生。三为物深信现果仇。如是见佛方为见也。四为令遗法久住不灭。佛力持住。如是随顺知。名见舍利形像佛。五为令众生忧悲感慕恋佛善根。故示涅槃。至实如来不生不灭。如是知者。名见涅槃佛。此见深入佛境界故。六知佛身无处不至。法界体故。七住第一义谛心唯识理者。此人见佛不离此心故。八知无依义者。此人见佛佛证无依成故。无量者于一切法皆无依故。九本以无性为性。今分明见本性即为见佛。十佛非自为成。为物作故。今知是随一切意尔。而现其身者。此人见佛普受者普为随示者此身故。

  五有十种佛业者。前体。今业故。于中。一一切诸佛皆以化物为业。二宿于佛种善业。令善觉悟故。三未闻经谓了义令闻了义故断疑也。四为有我造罪而生疑悔不能自出。说本无我罪等可得故。缠即现行疑恼缠心。五为诸惑垢小心等者。乐相严身。令增福灭障故。六法难闻时令闻普能多益故。七方便去魔难。及令益故。八不证二我位根未熟者边。不说自证处。九惑能虽尽不舍菩萨行。十了己及物本来已寂。然劝修无厌。知无造作。造作不亡。知无相而瞻相。知无师而求发。知刹空而严净。知无生而化生。不动现通。成果修因。知法离言。而常说。示灭更生。此皆权实双行业。

  下五十句明离障加持行。于中。初二十句成障离障行。后三十句明外加持行。前中。初十举障。后十显德。

  前中十慢业者。谓恃举于他高举为性。生苦为业。于中。一于所尊及有德所。心不教故。二于有德及法亦不敬故。三于所闻妙法。口不称美故。上三及后六八。准八慢中。是第八憍慢。亦名彻慢。并于所尊境。不肯敬礼故。四通慢者。谓于等计己胜。如是心高举为性。此是慢过慢之异尔。六不赞有德。七自求憍慢也。高座等者。谓实无德。自谓为有。此耶慢也。八见有德人颦戚等者。此同前第六。九见有聪慧等者。此由执着自体有实主宰。不肯暂屈取长安示。为我慢吞灭故也。十复有众生等者。此由慢覆心故。于增上法。未得谓自已得故。设逢佛世。亦不能亲近。上来若约七九摄于配属可知。

  二有十智业者。显对治行也。前既知惑今对治故也。于中。初一信因果不亡。二依菩提心念佛。三敬养善友。四示能所诠。会正违耶。五于物离我慢想。菩萨为佛。惜法如身。护佛如命。六三业恒善。七知事理。得事故不坏缘起。离邪见等。八顺修十回向。想诸度亡相为母方便父。信心入深直悲中。九勤集施戒闻慧定等。十勤修一切佛所赞法。

  第二有十种魔所摄持下三十句辨外加持行。就中。初十句魔摄持者。尽为怨障任持不离障㝵故。于中。一懈怠背精进。能策万行到菩提故怠为魔摄。二志示狭劣。是二乘心。此违大菩提。故是魔摄。三修少行不至佛德海满故。此少行违佛菩萨行海。是魔所摄。四既一非余者。梵本中云。但于一处忍受不能遍于一切处忍受故。五不发广度众生求大菩提愿故。六同二乘所示故。七速入涅槃故。八不能为物修苦行故。九不能为化物久流转故。十疑大乘实伤故。

  二佛所摄持者。既离耶摄故。佛摄也。于中。初二约菩提心。一创发为难。一深发数习。次二为起行。次二约悲智。次二随化悟非即离。后二权实双行也。

  三有十种法所摄持者。舍己从法故。于中。初四即四法印法。梵语去殟驮那。此曰印。亦曰标相。谓无常是有为法标相。苦是有漏法标相。无我是一切法标相。寂静涅槃是无为法标相。广说如四优陀那菩萨藏经。次二。知十二缘生。一总相观。一逆顺观。次二知三乘出生。一小三脱出二乘。一大度摄出大乘。后二知菩提涅槃。上来总三百二十门。明圆究竟说。

  第二住乐天所作一百九十门。明果用圆满行。此等多约八相现化。以明佛用。于中分六。初二十句明在天成行。二从十种示现处胎下二十句。明处胎微细趣行。三从十种生下。明出胎行。四从十种大庄严下。四十句明在家同俗行。五有十种出家下六十句。明出家求道行。六有十种成如来力下四十句明成佛果德行。

  就初中。初十在天所作行。后十在天将下时行。

  前十中。一化欲界天。二化色天。三化三千界众生。四与十方同类菩萨。遥互相共论说下生八相法。五为十方来集菩萨随其所应说法令善。六善巧降魔。七方便教化欲界天子。八诣十方佛闻法。九供多佛。十多身益生。

  二在天将下时行者在天事说物降故次明。故大乘方便经下卷云。菩萨如其本愿。处兜率天宫。能得阿耨菩提。转于法轮。非为不能。菩萨思惟阎浮提人不然至此兜率天上听受法教。兜率天能下阎浮提听法。是故菩萨舍兜率天。于阎浮提成佛。于中。有十种。一足光灭在触彼令知。二毫光警觉宿在府缘。三手光严刹从置非器。四膝光觉事令供随逐。五于心藏室利靺瑳相中放光觉诸力士。六毛孔放光觉诸助化。七殿光垂照当生之处眷属同生。八楼阁等光明照母腹。九足光延寿。十少相中光应现八相。

  第二示现处胎有十种事下二十句中。初十句明处胎。后十句明甚微细趣。前中十种处胎者。于中。一化小根故。二摄眷属故。三入住出时念不乱故。四现广益物故。五依愿化众故。六同人处胎故。七令应见机如瞻镜像。八同类后身悉来集会。九胎中现胜庄严宫殿。十供佛闻法。

  二有十种甚微细趣者。明胎中广摄幽密难知故。名微细趣。智境心所趣故。于中。一现本因行。次八现八相。后一现神力。并在胎内时常现。

  第三有十种生者。于右胁出时。有此十种。一离痴乱。二放光明。三未来更无此生。此最后边故。四摄理而生。五如幻似生。六顿现十方。七具正后二智身生。八光普觉悟生。九定慧满。十利益生。

  第四以十事现微笑下四十句。明在家行。于中。初十句明初生未行之前现微笑相故也。于中。一济欲泥中者。二智眼导盲。三得遍三世身。四智眼观诸天教化。五接退屈。六令大益。七见佛力。八觉同行。九救滞流转。十欣得佛光触。

  二有十事示行七光者创趣游行显示自在。于中。一示俱生力。二显在家具轮王七宝出家具七圣财宝。三满他本愿。四显异人天。五显超象王等行。六履处皆是金刚。七小即能行。表能与众生勇力。八表已具行七觉分故。九显所证得是无师故。十显世中无双故。

  三有十事现处童子地者。约表无染示学摄生故。于中。初三示具艺能。次二显三业无过。次二显色力超过。次一令他舍妄乐真。次一显重法供佛。后一显法光加。

  四有十事现处王宫显行无染。于中。一为化同行彩女等故。二不同二乘善根。王宫生故。三显有胜资具故。四顺同浊世故。五显諠恒静故。六满愿意故。七满父母亲等愿故。八显示音供佛故。九于宫定时现八相故。十顺护法故。上来在家行竟。

  第五以十事故示现出家下六十门。明舍家求道行。于中。初十句明出家内。初二为厌舍故。次二显乐胜道德故。次二显见离言故。次二显离界系家系故。后二顺果同因故。

  二为十种事乐行苦行者。明示同实道摧诸邪见。于中。一有小根众生拘泥。菩萨生在王宫。未经苦行。何能练神得道。故示彼世。二外道邪见以自饿为道。菩萨乐饿六年犹不得道。后食乳糜方悟菩提故。以此激破彼邪见。三化执无业现邪见众生。如大乘方便经第二卷说。佛于往昔迦叶佛时。为化外道五人令得无生忍故。次为人骂迦叶言。秃道人。何有秃道人能得菩提。实以般若观空。而发此语。乐示现此业。得现不实苦行六年令解。众生信知一生菩萨方便之业。犹有此现。况我等耶。乃至广说。四顺五浊者。谓五浊众生皆有重罪。受恼覆心。不得解脱。为除彼忧。示此业报。令彼念言。菩萨谤佛尚得解脱。况我等耶。即常悔除。亦如彼说。五策懈怠。六令求法。七令离欲我乐。八显殊胜者。示此苦行。非是正故。对显菩萨之胜行也。九根未熟者待时故。

  三往诣道场有十种事者。显舍邪趣正。亦是因满趣果。于中。初二现处。次一现身。次一觉同行。次二严处。次一见佛入定成佛。次一八部供养。后一因行满成佛。此共是趣诣道场时有此十事。

  四坐道场有十事。此处成正觉故也。于中。初二严刹。次一灭苦。次二严坐处。次二明心量身相。次二住定受加。后一自力加他。

  五坐道场时有十种奇特未曾有事者。大果将应。奇相先现故也。于中。初二诸佛赞加。次二情非情得向。次二得三昧总持。次二兴供了相。后二身满业普。

  六坐道场忖观十种义示现降魔者。假对魔怨。显于胜力故也。依方便经下卷云。若非佛力召至。彼等何容近佛。为欲界中此最尊。最尊若降。余皆随伏。波旬四兵满三十六由旬。周菩提树。言作留难。菩萨住慈悲智慧。以手指地。一切散坏。八万四千八部大众。发阿耨菩提心。乃至广说如彼。应知。此是化魔眷属也。诸天本见魔王现灭。将谓胜佛。为决彼疑故云降也。于中。初二为众生乐胜故。三调化魔傥故。四为应以此住化者故。五显菩萨力无等故。六为增满佛者心勇故。七愍末世故。八显坐道场当有魔娆娆乃起故。九显善强感劣故。十顺浊世行故。

  第六有十种成如来力下四十门明成佛摄化。于中。初十句成佛。次二十句转法轮。后十句入涅槃。

  就初中。成如来力者。前降魔当无间道断障也。此当解脱道证果也。初中魔是恶缘。烦恼是恶因。此二是所离障。由超过彼之所作业故。显成佛力也。次二得定自在。次二自他德满。次三三业具。后二同诸佛。一三业同。二十力同。是故经名如来。不名菩萨也。

  二如来转法轮有十种事。大觉既圆。机熟时至故。开甘露门。授以正法。余经此中具梵王请。此略不说。于中。初十明所转法轮。后十显能转之因。前中若小乘法轮四谛下。各为有见知明觉四行。今此十行以显无尽。又彼四行既苦谛下。今此亦应苦十谛下来一百行法轮也。于中。一具无畏。二出四辨。三说四谛相。四顺无㝵解知。五令闻必信。六信必益。七悉愿持。八色遍十方。九说无断。十能发道品等也。

  三佛转法轮时以十事故。于众生心中种白清净无空过者。显能因。是佛无漏清净法界故。云白清法。此等流无漏法。转入众生心中来。闻熏种子无空过者。既无不从佛流至众生心。是故无不还证佛也。于中。一由佛本愿力故。二大悲因故。三常念众生故。四随示说故。五应时故。六随宜说。七知三世故。八身无等故。九言难测故。十必开悟故。

  四如来作佛事已观十种义故。示般涅槃者。化缘既毕。息因归真故。示涅槃也。于中。初二显有为是患。次二显涅槃为德。次二有为法非可坏非不可坏。次二显三有与涅槃坚不坚别。次一显非生法而有生灭。后一应所作已法尔示灭。经文可知。上来一百九十句。明第六究竟位中行讫。上来总辨二千行内。六位差别明大行。第五普贤说分竟。

  第七大段明结劝修学分。于中二。先结义劝修。二从佛子此一切菩萨下结名劝学。

  前中亦二。先标名赞胜。后佛子若有众生下赞闻利益。后结名劝学中二。初显名。后应尊重下劝学。前显名中有十名。一一切菩萨功德行处者。教诸菩萨生功德之处故。二决定义华者。结决菩萨行义故。三善入一切法者。令诸菩萨智契诸法故。四普生一切智者。生诸菩萨智故。五起诸世间者。依此教行者必超世故。六离二乘道者。皆菩萨行故。七不兴一切众生菩萨者。此中皆违众生行故。八悉能照了法门者。显诸法门正义故。九增长出世善根者。所说皆是离相善故。十离世间者。所行皆非世间摄故。

  次劝学中有八法行。可知。

  第八大段表瑞证来分中二。先表瑞。后尔时十方下证来。

  前中二。先瑞因二种。佛力故法力故。后正显瑞二种震动光照。

  后证成中三。一诸佛现身赞说。二勤持。三我等下随喜护持。前中三。先现身赞说。略举前四名。后劝持可知。随喜中通举自他佛世界护持中。准上可知。

  自下第二大段偈颂分中。总有二百一十五颂半。分为四节。初有八颂。现其德广难说。二从其心下有一百三十一颂半明。略示行德差别之相。三从依于佛智下有四十颂正颂前二千行相略显也。四从虽令下有三十六颂。颂前结劝修学。

  就初八颂中。每以一颂为一结。即为八事。一多劫苦行成二利。二所成二利复亡相。三离魔惑业具德灭痴。四说法现化为物。五令物发心解脱忧恼。六修六度四无量。七舍己益物。八总结广多。

  第二略示行德差别中分二。初六十七颂半。明托事表法行相殊胜。二从一身能示现下六十四颂。明行用广大。

  就前中。有十五种行相。初八颂半。明法树鸟兽等喻行。二菩萨为商主下四颂。明导迷德惑行。三菩萨为法王下四颂。明行法轮王行。四菩萨智慧海下四颂。明大海须弥行。五菩萨如金刚下四颂。明金刚法雨行。六菩萨正法城下五颂。明法城金翅行。七菩萨正法日下四颂。明日月照临行。八菩萨大法王下四颂。明法王梵主行。九菩萨自在天下四颂。明离过成德行。十菩萨方便地下四颂。明四大宝缨行。十一菩萨德华下四颂。明华香衣帐行。十二菩萨无㝵乘下四颂。明鹫将灯行。十三菩萨功德河下四颂。明河船园业行。十四菩萨等于佛下六颂。明等闻佛果行。十五如是等功德下三颂半。正明障尽德圆行。余半颂能劝令听。

  后明行用广大中。六十四颂。分为十行。初六颂明三业深广行。二菩萨身无边下五颂。明供佛受法定慧行。三示现下四颂。明逆顺行成信满行。四或现声闻相下五颂。明随类现身难思行。五或现在天宫下八颂。明八相念劫法师行。六菩萨知众生下六颂半。明了众生根欲行。七一念得菩提下七颂半明身心迅用甚深行。八如人睡梦中下六颂。明智悲广大玄绝行。九观色如聚沫下十一颂。明智德圆明照法行。十广知下五颂。明结德殊胜无尽行。

  第三正颂前二千行法。略举中有三十九颂。即约六位。分为六段。初四颂。颂前信位中二百门行。二发于普贤心下四颂。颂前十住位中二百门行。三住持下六颂。颂前十行位中三百门行。四如实下六颂。颂前回向位中三百门行。五诸身及身业下十颂。颂前十地位中五百门行。六遍观下十九颂。颂前因圆果满究竟位中五百门行。

  第四约观修学中有四十七颂分三。初一颂总结所说。谓结前二千行。名说少分。二虽令下三十二颂。颂前别结德用。三末后四颂。结广劝修。就前别结中二。先二十一颂别结德用广大。二身语下十一颂别结行德殊胜。前中分五。初五颂明于刹自在。二无量铁围下六颂。明三业自在。三过去一切下三颂。明三世间自在。四深知下五颂。明身智自在。五示现下二颂。结自在无尽。二别结行德殊胜中三。初六颂明轮王七宝城郭等。二总持下三颂。明林泉游观等。三此诸下二颂结上诸行多劫修得。三末后四颂中。初二结德无尽。后二举益劝修。上来略释离世间品了。

  续华严略疏刊定记卷第十四
卍续藏第 03 册 No. 0221 续华严经略疏刊定记


  续华严略疏刊定记卷第十五(本末合)

  四与□□等者。别彰□□。□□□□□□。□□□三。诸世主。初菩萨中。举数。列名。□□。□□□。□□□贤文殊者。是助化中之首故。释名如□□□。□□□五百数。唯一百四十一人大位。十十中间有增□。□□同名幢者。显德行高出故。二十同名威力者。福智感动故。三十同名藏者。具德含摄故。四十同名明者。眼照法界故。五十同名冠者。表胜德严于心顶故。六十同名髻者。表德尊高故。七十同名光者。身智二光照内外故。八十同名幢者。前约独出。今依降伏。各据一义。前后别列故。九十同名音者。妙响体故。十十同名上者。无上故。十一十同名胜者。无劣故。十二十同名自在王者。业用无碍故。十三十同名音者。无碍应机故。十四十同名觉者。悟佛境故。三结数可知。

  三叹德中二。先一句总。后十句别。初总云普贤行愿者。即后别十十句皆是普贤行愿也。于中。一缘诸佛境。二身遍亲近。三睹佛神变。四普至觉树。五智照法海。六显说多劫无尽。七广智缘境悉极。八从无依慧现应机身。九了生无生。灭不了见。十广智普照一切法界法故。二声闻众中亦三。一举数。二显类。三悉觉下叹德。前二可知。叹德中十句。皆具二分。一菩萨分二声闻分。当知此是诸佛密语。显诠声闻法。密诠菩萨法。以每句中含二义故。所以者何。如来不思议境界经云。时有他方诸佛。为欲庄严毗卢遮那道场众故。示菩萨形。来在会座。乃至云。复有无量千亿菩萨。现声闻形。亦来会坐。其名曰舍利弗大目健连等。广说如彼。释曰。准此故知句通二分。初觉真谛者。谓四真谛。此一一谛下。证生空如故。亦是真俗二谛中。真谛通大小乘俱有故。言含显显密也。对于俗谛故。名真谛。二实际者。二空真如自体无限。然与有为住际畔故。故以边际观标其名尔。三入法性者。证一切法无性之体故。显密同前。四出有海者。二乘身出行不出。灰断永灭。唯净法界故。菩萨行永出身不出故。取二出同义故云也。五依佛功德者。二乘有为无为功德。与菩萨无边福慧。皆依佛成故。六离结使缚者。大小宗四缚九结十使大小多同。准小宗中。见取结缚。大乘名我见缚。余皆相似故。此一句会于大小。成显密也。七住无碍处者。就小显说。坐卧空中神通无碍。就大密诠。得无碍解脱神通业用。八心寂静如空者。能证二空。智各如境故。无自犹空也。九于佛德海未满叹尽故。十于佛智海生深信也。三诸世主众中二。先举数可知。后悉曾下叹德。于中十句。一久供多佛。二利物出世。三不请而友。四护物善根。五愿常处有。六生胜闻慧。七护理教行。亦即护果。八发大菩提愿。还熏佛种。九愿证初地。十志向佛慧。上来序竟。

  第二请分中三。一标众起念。二如来下显所念。三唯愿下请说。

  初中三。一众同作念故云咸也。问准此经上下文。皆云一切二乘不闻此经。何乃今与菩萨等同念法请。

  答意法师云。理处不隔故。得同疑。未积大心故。不测其次。又之表同在祇洹故。同念请。普眼未照故盲等。今解不然。应如前叹德中说。

  二显所念法中。总有六十句。古德意法师判云。前三十句明佛自入法界。后三十句明佛令他入法界。本疏云。六十句中。初十念请果法。何以得知。所请是果。谓次十明下位不能测量故。既尽下不能知。云何令欲请。谓次十明因缘力具。或亦明知识力具得。前未知此众有知力不。谓次十显此众根器力具。若无佛力。亦无能知。谓次十明佛利他因具。虽利他因满。若无现起利他果用。亦无由今知故。次十显果用摄生。既尽此缘具故。

  结请云唯愿现等。又云初三十句念法请。后三十句念德请。今评经意。乃是直言。不烦多释。谓前三十句请随所疑说。后三十句请随所宜说。前中三。初十句明佛果法。次十句明于前果法下类不测故。后十句明下既不测待上力加。就初十中。一佛所知境。如出现品说。一切世间境界等十种境界。又如佛不思议法品说。十种境界。谓一者一切诸佛一加趺坐。遍满十方一切世界等。乃至广说。二如来智行者。简异不相应行故。云智行。佛智所行故。出现品云无碍行。是如来行等。广如彼说。三如来加持者。佛威神力护助故。四如来力者。处非处等十种力也。又佛不思议法品云。广大力乃至无能动力等。五无畏者。四无畏十无畏是菩萨此中说佛何故引耶。引彼果故。故彼因未云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即得诸佛无上大无畏。而亦不舍菩萨无畏。释曰。得佛果无畏时。不待舍菩萨无畏。是故菩萨无畏即是佛无畏。即佛无畏即是菩萨无畏。六三昧者。谓十定品说。十种定用。及佛不思议法品中十三昧等。七所住者。佛不思议法品云。如来有无量住。谓常住大悲等十种云云。又云一切诸佛有十种住。一切法。谓觉悟一切法界等。八自在者。佛不思议法品云。有十种自在法。谓于一切法。悉得自在明达种种句身味身等。九身者。谓三身十身。具显如章。十智者。谓四智十智也。此中十问与初会所问果德大同也。次十句明于前果法下不能测中二。先总标人天不能测可知。后无能过下别显不倒八相。于中有十种。一于彼法中心有权滞。二自无慧足可以进诣。三心不决定。四心未明晓。五不能印可容纳。六未得委照。七未细分别。八不能显尔众。九不能分别陈述。十不能令他解了。后十句明下既不测待上力加中二。先总标简。后加被下别显。一加被。谓神力任持故。二通力。三威力。四愿力。五宿善力。六善友摄力。七深净心力。八解心明达力。九净心向果力。十求果愿力。后三十句请随宜说中二。初别显三十句。后如是等下总结请说。前中二。初总标。后种种下别显。显中二。初十一句叹机堪受。后二十句正明请说。前中。一希望。二明了。三照知。四言说。五任业化。六住位。七宿净器。八思量作业。九心所缘。十托佛诸德。十一堪受佛现一切法门。后二十句中二。初十句请说住因圆满。后十句请说果德用。前中二。初显等四字是总贯诸句故。后往昔下别显。于中。一心求佛智。二菩萨愿。三净三轮。四入位。五因行满。六行善巧。七修诸度。八修对治。九起通。十所经事。后十叹说果德用中。十事五对。一成佛说法。二严土调生。三开智城示物路。四入物界受物施。五说施福现佛像。后总结请说可知。

  第三三昧分中二。先问答。后释文。

  前中。问何故入定为佛。

  名显法界身云故。问前诸会皆先集众。后入定。此何先入定耶。

  答此有二义。一前明从相入实故。今显依体起用故。二明前是因人入定。今彰果德自在故。问何故此会佛自入定。

  答为表法界解脱。唯佛穷了故。

  后释文中四。一入定缘。二大悲为身下入定因。三入师子频申下正入定。四入定意。初中知心念者。以他心智。领前疑念。即入定之缘。二以四种大悲。明入定因。谓入定益物。要以大悲为本故。以为因。一身者。利物之身积悲而立。即三昧所依之身也。二门者。佛以大智大定大悲等。为方便引物令入法获益。故名为门。三首者。尽既益物。诸所造作。皆以大悲先导故。四以大悲法为方便。充满虚空者。悲虽为首。若无善巧。悲即滞有。不得入法界。三正入定者。明定业用。从喻为名。如师子频申。言频申者。梵音讹略也。具正应云坚实禀多。此翻为自在无畏。如师子王入出群兽之中自在无畏无障碍也。此定亦尔。能得之者入出一切诸三昧中自在无碍。依涅槃经第二十六师子吼菩萨品意。多同此故。彼中云。善男子如师子王。自知身力。牙齿锋铓。四足据地。安住岩穴。振尾出睹。若有能具如是诸相。当知是即能师子吼。真师子王。晨朝出穴。频申欠㰦四向领望。发观震吼。为十一事。乃至广说。如彼云云。三昧之称如上具显。旧名奋迅者。梵音既违。又未译其言也。

  第四现净土分中三。初现器世间圆满。二所谓见如来身下。明智正觉世间圆满。

  初中二。先明逝多林现严净土。后如于下频通十方。前中亦二。初正显庄严。后何以故下出严因。前中二。先总标。后于时此下别显。显中三。初楼阁广严。二尔时后以下明逝多林庄严。三时逝多林上虚空之中下。显虚空庄严。初中二。先广处。后显严。前中忽然广博者。显佛力自在故。后显严中有十种。一金刚地。二地上散华及宝。三琉璃柱大光宝严。四金及意宝周匝庄柱上。五楼阁栋宇室阶并宝严作物像。其阶墀合是楼阁前地。今文家来在一处也。六宝网霞。七建幢幡。八道场外阶际栏楯。二逝多林广博严中二。先举因。后正显。显中。先总。后一切妙宝下别。别中十一句。一宝间饰。二宝遍地。三宝墙。四宝树。五香河。河中曲有七句。一香水。二湍。三澓。四华随流。五出法音。六华布水上。七华树列岸。六台榭。如音义说。七宝网覆台。八多宝放光。九宝严地。十烧香。十一建种种幢。曲有十五句。文易可知。三虚空严中十二句。初一标。次十别。后一结。别中一天宫。二香树。三须弥山。四枝叶。五莲华。六宝坐。七天王像。八白真珠。九赤珠严阁具。十金刚珠。后结可知。第二出严因中二。先徴记何门有此诸不可说严事故。后如来下释。释中十句。一宿因。二现果纯净无漏故名自法。三福德威。四约业用内。显一即一切也。五约业用内。显依正入正。六约业用门。于少现多。于小现大。此亦通德相。七于一正少分。现多令分。亦现在无碍故。云现过去佛。八约正业用转显一即多。九约正少分。出多依果具分。十约正少分现多具分依果成住等。后结通十方。文易可知。问逝多林园近人造立。何乃结通十方法界。

  答此中俱论称法不称。不论新旧等一切诸法。若与法界相应时。凡一体事。即大小远近新旧等。相即相在等。无所障碍故。此林园非唯遍在十方法界一切世界。亦彼一切刹等在此林园中。思之。

  二智正觉世间。云见佛身住逝多林者。见即此普遍之林园中佛。

  三众生世间中二。初显众满林园可知。后见普雨下明雨供。于中有十四种供云现可知。上来现净土分竟。

  第五集新众分中二。初明所集众。后皆是如来威神力下。显集众因。

  前中二。初别集十方。后如是十方下总叹其德。前中十方即为十数。就中。初二及第六。各有九门。余方各有十。初东方九义者。一来处远近。谓过不可说刹尘数刹海外。表法深远故。二有世界名圣灯云幢者。圣灯略有二义。一破闇。二照现云。亦二义一荫凉。二含水。三佛号毗卢遮那。义如上说。胜谓殊胜。德即功德。王者自在故。四菩萨名初同前。愿光明者。本愿照物故。五眷属俱来。六兴供云。七诣佛礼供。八依本方化楼并华座而坐。九宝网霞身。显胜德自在。若准下殊方。余如第十。或髻珠。或天冠。表胜相故。余方世界佛名等。准释可知。南方持供来供内。云悉以神力充遍等者。依业用门。供遍诸刹海。西方供中。云须弥山云者。皆高广妙好。有清凉利物之能故。充满法界义如前说。释北方供中同名衣者。表依惭愧行故。东北方供中同名楼阁。表二利行相因成高位故。东南供中同名圆满光者。表内因行说真实教资物圆满慧故。西南方供中同名𦦨者。表因内行令他成就治净慧火烧惑薪故。西北方供中。以三世间形像者。为显世出世境界皆同形像。以有非真故。即相无相故。下方供中同名音睹者。此有二义。一显语言文字皆缘成无适主宰。二显音睹语言虽假安立而能善巧入深法门。上方供中。显诸菩萨于六处中现三世佛及众并现昔十度本事。问小宗有部。过未色心有体无用。现在五蕴体用见存。大乘现法体用俱有。过未体用皆即是无。何得此云本事犹在。

  答此中本事者。是昔修行称理之行。非但除蔽名净三轮。持应治见。事理融会。由此不坏真俗二谛。于一依他起。非真非俗。依此修行照生灭法与不生灭和合非一非异。由此行故。渐退生灭染法。分得无生灭净分故。密严第三云。金刚藏菩萨。现种种形。说种种法。乃至云净所依止入于佛地。如来蕴界常无变易。大乘权教。即无此事。从本已来。理事别修故。问菩萨证如已。所感依正。自各有因。何须此耶。

  答彼即是此更何别也。斯即德相门之体事尔。

  第二叹德中三十七句分三。初一句总叹。次以净下三十五句别叹。后如是等下结。初总中云皆从等者。同修普德而生其身。所谓证遍自体修显行故。次别中二。初两句。上缘佛境。已得下自力所成。前中。初一句见佛法界身。后一句闻佛法界法。后自力成中。初两句通三业自在。二亲近下明身业自在。三知一切众生下意业自在。四勇猛下语业自在。五于虚空下亦意业自在。初通三业者。神通通三业故。二亲近者。身近佛也。一身充满等者。一即一切。不待分遍。此德相门。或通业用。一尘等者。身所依中。一小处现多大处故。一毛等者。于正报少小处。现多大音故。三意业中七知生如幻者。了因果似有非实有故。知佛如影者。随机质胜劣应故。趣如梦者。暂有昧略境而无究竟真实故。业报如镜像者。随质现故。诸有生如阳𦦨者。缘合暂起故。知刹如化者。本无如是如是广狭形状因缘力故。先无令有。同无忽有故。此约一分故。言他也。力无畏智皆意业。义如上说。四语业中三。师子吼者无畏说故。无尽辨者。凉演不穷。称根机故。得言辞海智者。虽言得智用。在随类说故。五意业中十六种。初随意即欲往。皆无难故。二知法速达。三通皆离障。四降魔怨。五知了三世。六知法无达离取。七无求而求。八无观而观。九了法无性不乖性。十于无差别而明了差别。十一于业用门显互相入。十二随物受生。十三了知刹形。十四小大无碍。十五得佛加。即得诸佛如。十六十方佛刹网乃至重重照皆明见。后一句结归佛力。逝多虽狭悉能容也。

  第六举劣显胜分中三。初显能不见人。二皆悉下明所不见境。三何以故下释不见所由。

  初中据前列名大数五百。今此略标上首十人。具释名字。如音义下卷。

  二明所不见境中二。先彰不见佛果境界。后亦复不见下明菩萨境界。前中十句。与上大众念请。多分同也。问此若非器请中不应菩萨同既列念今何不见。

  答法名是一。义通浅深。前据浅同。今约深别。广如前显。十中。初一总。余别。总云神力者。无碍作用业用门中相即在等。别中一十华藏刹海相及随好故。二境界者如前引出现品说。三游戏者。依十通化生游戏故。四神变者。神力变现种种境界故。五尊胜者。摄三世间具十身故。六妙行者。亦如前引出现品说。七威德者。功德海满福力令惊畏故。八住持者。谓佛力所持令住在故。如佛舍利形像浮图塔庙袈裟等。九净刹者。即娑婆是华藏等故。后明不见菩萨境界中三十一句。初一句总。余句别。后一句结。初总云境界者。如离世间品云。菩萨有十种境界及十境界无碍用。广说如彼。余别中。一云大会者。一会即是一切会故。二普入者。菩萨入一会时。即入一切会故。三普至者。至一会。即至一切会故。四普诣者。往一会时。即往一切故。五神变者。离世间品云。菩萨有十种神通及十种神无碍用神通变化。即神变故。六游戏者。离世间品云。菩萨有十种游戏。谓三昧力。对应化者。种种现化。令彼获益。名游戏故。广说如彼。七眷属者。十方菩萨来此会。各刹海尘数所现所作悉是广深。非二乘知见故。八方所者。于彼来处。莫识何方。九庄严师子庄诸严具。非彼能识。十宫殿者。离世间品云。菩萨有十种宫殿。广说云云。或是来时。十一住处者。离世间品说。菩萨有十种住处。如彼云云。十二所入三昧自在者。三昧定体自在定用。离世间品云。菩萨有十种入三昧。如彼应知。十三观察者。离世间品云。菩萨有十种观察应知。十四频申者。得定自在。具如前说。十五勇猛者。菩萨一生成就三劫所行。是勇猛义。俱非二乘测量境界。十六供养者菩萨供养一华一香。即遍法界。供一如来。即为供养一切如来故。十七受记者。离世间品云。菩萨有十种自知受记。此亦不是二乘所及故。十八成就者。菩萨观知根欲性。应时说法。令解脱故。十九勇猛者。一念遍至十方诸佛会故。二十法身清净者。证性净如故。此会菩萨他方佛故。惑垢永净故。法身显故。二十一智身者。十智具足故。二十二愿身者。无障碍愿成就故。二十三色身者。随形应物故。二十四诸相者。二十八相或同佛相故。二十五常光者。常随照身种种色故。二十六放大光网者。随远近照广大交络故。二十七起变化云者。变身多种益物如云。二十八身遍者。随十方中堪化应故。二十九诸行圆者。因行毕故。后一句结可知。

  三释不见所由中三。初徴。次以善下正释。后如来等事下总结。

  初徴意云。诸大声闻尽预坐会中。何以不得见故。

  次正释中二。先以法说。后佛子下喻显。前中四。一行劣故不见。二如是下总相指由境胜不见。三何以故下依小教行故不见。四是故下总结不见。

  初行劣中十九句。初一句总。余句别。初句通言善根者。顺理益物生见佛增上缘因故。不同者。异菩萨故。别中一无见佛无障因。二无赞净土因。三无赞佛神变因。四无自发大心因。五无劝他住大心因。六无念佛种不断因。七无摄众生因。八无观他修到彼岸因。九无劝他求佛智眼因。十无自习佛智因。十一无无漏因。十二无严土通智因。十三无菩萨眼境因。十四无求超世不共菩提因。十五无发菩萨大愿因。十六无佛加持生因。十七无知法如幻因。十八无知菩萨如梦因。十九无得菩萨广大法喜因。

  二境胜不见中二。初明德胜故不见。后复次下正显胜德名体。

  前中三。初两句总标。次以是下别显。后是故下总结。初中上句。云普贤菩萨眼境界者。约行显胜。谓体事业用等境。唯智能知。非余境界。下句云不与一切等者。约乘教显胜。谓此大乘实教所显。非小乘及大权劣境故。次别显中十句牒前。余句正显显中不能见等者。既无普眼等故。后总结。约前不见句也。

  后正显胜德名体中五。一显胜名体。二是故下重成前义十种不能。三能何以故徴。四诸大弟子下释成。五是故下总。

  初中二。先明无自利所成德。后又亦下显无利他业用。前中二。初十句显无胜德。后是故下结成前不能义。前中通佛菩萨。初善根者。谓普贤行因。具如前说。二智眼同前。三三昧者。佛不思议法品云。佛有十种佛三昧十定等。亦如前显。四解脱者。谓佛不思议法品中。佛有十种无碍解脱。离世间品云。菩萨有十种解脱。五神通者。亦如上说。六威德者。佛及菩萨。皆具胜福。外感惊畏。亦如前显。七势力者。胜力乃能展转加持。有所成坏。八自在者。神通业用。已如上显。九住处者。如前所引离世间品说。十境界者。亦如前说。

  后结成前不能义中二。先明自行不能。后又亦不能下明利他不能。前中十句。初二可知。三入者。分明了达故。四证者。契合相应故。余句准释。后不能利他中十句。准前思释。

  三徴意云。此诸声闻并是佛大弟子。既复预会。何以不得闻见彼境界故。

  四释意云。此等虽是佛大弟子预会座中。内熏习异故不得见闻。初四句谓依教圣道修行得果别故。五于无有谛者。生空法有故。六常住实际者。如上释。七究竟寂静不住自事者。舍生死位无余依行故。八于彼下十句舍菩萨悲智行愿等。

  五结虽会中坐不见也。

  后喻显中有十喻。远法师等诸德。皆将此喻配前所迷佛果十句功能。唯第九二无喻。喻上第二如来庄严。余皆次第融释可知。本疏云。就十喻见与不见。三义分别。一第一第五第十此三喻二乘不见佛果功德。二第二三第四。此三喻菩萨能见果德。余四喻如来自见果德。亦见二乘等法。又云此十别相者。鬼对恒河喻。喻二乘有所知障故不见胜境。辨法师云。如饿者喻二乘人不得菩萨法界行食。故云饿也。鬼者似人非人。喻二乘所得涅槃似而非真也。裸形者。以无菩萨惭勤行眼故。饥浊者。不得无二理观沾至神故。举体燋然者。四相所迁不息故。乌鹫豺狼竞来搏撮者。此与旧文稍异。此喻有业余故。为诸无漏业所债不自在故。为渴所逼。欲求水饮者。喻诸声闻本无大悲水故。为渴逼也。内既无悲水。外复临河。而不见河故。犹渴也。见枯竭者。梵本。又云。或睹灰河。谓但见闻自分之境证有苦烦恼也。次徴意。何以住在会中不见故。释意可知。二觉梦境喻。喻二乘守劣乖胜故不见。于中。先喻。后一切菩萨下法说。法说中。先总。次别。后结。别中九句。一久积善。二发大愿。三学佛德。四行菩萨严果行。五满果智。六满普行愿。七趣十地。八显定业用化物。九修事事无㝵观。后结中二。先结菩萨。后结声闻。三愚对雪山喻。喻二乘心狭无悲故不见。四地有伏藏喻。喻二乘无巧方便故不见。五盲人不见宝洲喻。喻二乘无深定故不见。六有得净眼喻。喻二乘无深智故不见。七遍处定境喻。喻二乘无深定故不见。此中十二处者。前八观欲界色处作无边行解观故。第九第十。余处各别观作无边空行解无边识行解。今此合观为一。名天遍处也。十名种种众生身者。身业故。十一名语言音声。是语业故。十二名一切所缘遍处者。意业故。依小宗中。前八在第四禅。第九第十在空处识处。通凡圣修。唯有漏道也。八医形自见喻。喻二乘无深行故不见。九二天随人喻。喻二乘无密相故不见。十灭定无见喻。喻二乘住位息求故不见。举劣显胜分竟。

  第七以偈赞德分中。十方菩萨说偈赞。即为十颂。

  就初颂中二。前五颂述前频申业用。后五颂诸来菩萨德。前中初颂上半正赞定用所依。谓佛道即法法即三昧。下半叹于林现通。次一颂叹用多胜非下了。次一颂叹定深非世测。次一颂叹佛以无相为相。后一颂叹定用非言及。后叹菩萨中。初颂述来。次颂叹德具叹量。次颂叹非二乘境。后二颂叹位极德坚业用广大。

  第二菩萨十颂分二。前七颂叹菩萨。后三颂叹佛。前中五。初一颂劝众具二行。次一叹慧明善定智境难量。次二颂叹处众集。次二颂叹悟深离障垢智坚实业。次一颂叹身不分而来。后三颂中一叹佛感众来。二法深此众能通。三后一叹佛证一性说差别。

  第三菩萨十颂分二。初三法说叹佛。一叹佛说法应时。二叹佛力用摧邪。三叹佛超情量。后七喻显佛德。一智达三际。二悲德圆满。三神变无息。四现化无碍。五法轮为依。六佛法速遍。七智轮为本。

  第四菩萨十颂分九喻显。一佛山益世喻。二悲海除炎喻。三山佛出法海。四五二颂无师智宝在佛海中。五巧现应机。六随愿能满。七普智照缘。八随方等照。九智水净根。

  第五菩萨十颂分四。初一颂叹佛身令见者成佛因。二次六颂叹佛现通。于中一遍法界尘内现净诸菩萨。二次叹通力现菩萨境界非世测。三次一神力显相严身僧菩萨行位。四次一于多净刹现成佛。五次一现多神通。六后一颂现诸菩萨行。三次一赞菩萨修行法界智。四末后二颂叹佛圆智说法净世。

  第六菩萨十颂分三。初三明胜境非凡小能知。二次四正显所不知胜境。一深智。二胜通。三善巧。四应化。后三显能知胜者。一大愿。二勤。三修调广。

  第七菩萨十颂分二。前六叹佛身。后四叹佛菩提智。前中初二叹身。后四叹身业。就叹身中。初一显身是智身不碍色相故非思及。后一彰身因。后叹身业中。初二身光。一法说。二喻显。后二明光用。一净三有。二现多色。后四叹菩提智中。一会觉诸法。二念达三世。三叹菩提智难思。四叹超言。

  第八菩萨十颂分三。初二智德。一依思。二依修。次三坚行。一叹。二信。三向。后五断德。于中。初二离染成自行。后三离染成利他行。

  第九菩萨十颂分五。初一叹佛难闻若近必益。二次一叹意业。三次二身业利益。四次二身语业双益。后四利益见闻。

  第十菩萨十一颂分五。初一叹佛身。见者获益。二次一转法轮。三次五叹佛大悲。佛大悲为物忍苦。四次一释忍苦所由。五后三明见佛成益。

  第八普贤开发分者。为令众生发生信故。于中二先。长行。后偈颂。

  前中三。初明说意。言普观等者。谓前明教主入定广现其事未有言说。今辨普贤广以语言资开发前定所示业用令诸菩萨同入此法故。二以等法界方便下明所显事广多善巧。有十一句。一以等法界方便者。谓事法界法之界法。或即界数量广多应机现事善巧广多数量同此故。二等虚空界者。谓太空是事空。虽体无质碍。然随所包容分量。广多应机。下同前。余句亦尔。三等众生界方便者。有情数多故。四等三世者。三际时分多故。边畔难知故。五等一切劫者。一切刹中劫量数多故。知娑婆等望安乐等刹长短既多同类又广说复大中小等也。六等一切众生业者。众生当多况各各业都计皆广也。七欲。八解。九根。十成熟。成熟者令从因至果故。十一等一切法光影方便者。光影之名。简异水影观杂故。谓水等二影依明显己。光影一种映明现己。前可喻现身。后可喻因缘法成坏同时。三为诸菩萨下正显说彼广多善巧。于中四。一标。二徴。三释。四佛子此十下结。初中亦四。一标为菩萨。二标数以十法句故。三标以言说故。四标定名频申故。二徴可知。三释中十门。初云标说能示现者。此有二义。一今以言说说前所示现事故。二今于言说中示现前事等法界者。如前说一切佛刹等。并是所示现事也。自下九句中显示并同初门释。四结中二。先显略结广。后结非余境。唯佛境故。

  后偈颂中二。初叙意。后正颂。前中承佛力者。显非自力故。观如来者。有所禀故。观众会者。有所为故。余句观其所说。此等并是佛差别德故。正颂中十颂。初中。上半颂前等法界刹尘等。下半颂佛兴等。二中上半颂等空界佛刹。下半颂尽未来佛处座赞佛德。三中上半颂等空界佛刹。下半颂佛出世菩萨围绕听。四中上半颂等空界佛刹。下半颂菩萨众会。五中上半颂毛孔出三世佛化身。下半颂充满法界。六中初句颂平等现。下三句颂一身满一切刹。七中上半颂前第八内一切刹尘现中三世诸刹尘数佛。下半颂种种神变经多劫。八中上三句颂前第七内现三世佛神变。即修行法海行是也。下句颂诸境界中。九中上半颂毛孔出生三世佛智奇音。下半颂化道菩萨。十中上半颂令佛座量同法界。下半颂菩萨众会中尽未来转法轮。上来开发信心分竟。

  第九毫光示益分者。令众证法界故。于中三。初举佛放光。为示法之缘。二时逝多林下明依缘见法。三其有此下明见法得益正入法界。

  初中五句。一标即意欲令菩萨因人随分亦得此三昧故。又此三昧中所现事。即是大众前所疑问故。佛答问入此定令众亦得方为答也。二放白毫光者。显中道平等白净法界。是前三昧摄生业用。三名普照等者。依义立名。谓遍照三世法界门悉显现故。今诸菩萨皆证入故。四以不可说下明摄眷属。具主伴故。五普照十方下显摄化分齐。

  二依缘见法中二。先举能见人。谓普云集此通新旧二众。后明所见法中亦二。初见此方法界。后如此会下类通十方。前中亦二。先见一切世界中现身说法。后或现在天宫下明见一切宫殿中现身说法。前中先举所说之处。后如是等下正明现身说法具三世间。可知。二就天宫等中亦二。先所现处。即前世界中尘内十种天宫等。后现种种性下明现身说法。亦有十种。此等所现。并是通答前所疑问。谓如来境界等。可准思之。二类通中三。先举此会。后如是下类通。三不坏下明自在。初举此会可知。二类通中二。初粗类十方世界中器世间及众生普是实报显现故名也。后一切虚空下细类毛孔中可知。三明自在中。初一句不坏广事。谓虽在毛孔微细之中。而亦不坏三世九世广大无边众生界等差别俨然。次四句业用。谓一随心现像。二随乐说法。三普入众会。现身种种。而智无差别。四随应教化无竟期也。

  三见法得益中二。先显见法因缘。后或入法身下正明得益。

  前中二。初约缘。佛有宿缘故见。二或是见闻下约行。已修其德方便。前中二句。一佛通以一切善根摄。二佛唯以四摄摄。后约行中二。初明二利。后结入法。前中二。初三自利。谓见闻等故。发大心故。故与佛同种善故。后一利他。谓以成菩提法化故。后结入法界者。谓然由前得入后益。此句亦是后所入之初为总也。

  后正明益中三。初明因见得法。二其诸菩萨下因法成德。三尔时诸菩萨下因德起用。

  初中三。初一句结前生后。属前末后初如前分别。然此意标所得佛地大三昧。以此中众并是普贤位中诸菩萨故。是故所得。无渐唯顿。即皆究竟也。二或入下显其所得。于中三。先总标所得。略列十门。于中。初六明得菩萨行位究竟。后四明得佛果自在成满。二后诸菩萨下行结略显广。于中二。初结名。后结数。名中十种。初解者明了故。二道者大行愿故。三门者方便故。四入者。于中分明解悟故。五理趣者所显理故。六顺随者无违逆故。七智慧者决断择法故。八助道者三十七品等法。九方便者加行故。十三昧者定体故。后结数中有二种。一此十为首。乃至有十不可说佛刹尘数。二即此十不可说佛刹尘数余等。一一复有尔所数量。以后广明百门定。末结云菩萨以如是等不可说佛刹数三昧。入毗卢等故。三云何种种下偏显定广。于中三。初一句总牒徴数。二所谓下别列一百二门。三菩萨以如是下总结。就别中二。先百门显自分因终。后二门约胜进果满。此中何故偏广三昧。以诸门种种皆依定现故。又前文云欲令诸菩萨安住师子频申三昧故。一百二中。初一名普庄严法界者。无尽行海严平等法界。便出缠究竟圆明具德故。入如来力者。梵本中云十力解释。次云一切法界旋转藏者。梵本中云一切法界理趣旋腹。中间诸定。随文思释。三总结者。结前一百二定通果定故。上来因见得法竟。

  第二因法成德中二。先别显德。后其诸下总结。前中有十门显德。一成深智德。二为诸众生下了法为师德。三知诸世间下随缘无著德。四遍入一切下成就众生德。五示真实际下解深具行德。六具三昧力下得法智能德。七证分别下巧便胜智德。八得一切法无碍下理智契真德。九放净法光下摄生见佛德。于中。初摄生成益。后普见下见佛得益。十一身充满下三业自在德。于中五。一一身普遍。二乘大智下。智慧无碍决了佛地甚深定趣者。梵云甚深所行。三以无尽句下演法无尽。四获大智下念成就。五恒以下转显业用益物定慧神变。后总结可知。

  第三因德起用中三。初总显。次所谓下别显。后是诸菩萨下总结。初中二。先明前所得。后各于下正显起用。次别中十事差别可知。后结中云得法光明等者。是此法力也。上来第九毫光示益分竟。

  第十文殊述德分中三。初长行叙意。二正颂其德。三尔时彼诸下明诸菩萨以佛三昧光照得入此定。

  初中略述颂意可知。

  二正颂中。十三偈分二。初五颂叹逝多林中所显示法。于中。初二颂叹林中器世间自在用。次二颂叹众生世间自在用。后一颂叹智正觉世间自在用。后八颂叹诸菩萨等得法业用。于中。初一叹林上空中说菩萨德。次一颂林中树说众生业海。次颂林中诸事内现佛神通。次一颂一方国土入佛毛孔。次一颂林中诸事内显佛放光。次一颂林中诸事体广遍十方。次一颂三世佛严事皆现此林诸事中。后一颂总结诸菩萨多劫严事皆现此林诸严事中。

  三诸菩萨以佛三昧光照得入此定中三。初明所得行体。谓由佛三昧光照。得此大悲为利物行体。二于其身上一一下。明所得行相。谓毛光现菩萨所化之形。三普为下明行胜用中二。初总显大用遍满法界。后或现不可说下别显悲用。于中六。一显能化法。二往诣一切下所化处。三以平等大悲下能化心。四或有见已下明化令益。五佛子此逝多下现住处。六佛子此诸菩萨下现能化身。初中二。先别说。后以如是等下结数。前中。初八以欣厌门化。二或现不可说檀下十度门化。初中可知。十度中。一先八门明六度化。七八二种慧度摄故。次一或现随诸众生时善等。是方便度。次一或现降魔等是力度。次七门或现知一切工巧等下皆是智度。后结可知。二住所化处中二。先结前生后即为总句。后所谓下别显中。十四处可知。三能化心中四。谓悲愿智方便也。四化益中八种。文显可知。五现所住处中四句。初一标。次二别略显。后一不离本处。此中类结不离者。意显于后文殊出会游化亦不离本处故。六现能化身中初一总标。末后而亦下总结。中间从所谓下别显。一现身中有十种。可知。二往诣下现形。三威仪。四音声。五言论。六住处。七修行。八说法。说法中五句。并准可知。上来从会初至此十数总明本会竟。

  第二大段明末会者。亦名菩萨会。以菩萨为会主故。前本会亦名佛会。佛为会主故。然此本末镕融非即非离。为一无障碍法界会也。就此文。初略有二种。先明文殊为能化起机。二尔时尊者舍利弗下明所化就应。

  前中三。一总标文殊出阁。二与无量下别明同异眷属。三文殊师利下结前生后往人间也。初中显吉祥妙慧证真了俗故。说文殊出阁也。二别明眷属中。先显同生众者。即是会初所列者也。后及常下显异生众。于中。有二十三众。各依行标称。令亦随释。一卫护故。二为物化彼成行为供故。三恒随足下布华故。四乐植善种于心因故。五悲凉水除热恼故。六智火光照故。七冠蔽风尘故。八知方土仪式故。九照生死暗故。十明佛自在故。十一严法界空故。十二度有海众故。十三积集高大助道法故。十四护物心城故。十五守护法城故。十六勤护物命故。梵本训释药叉此曰苦活。故十七寻逐如来。于定慧香生欢喜故。十八以己所离令物离故。十九生死海中拔出天人龙故。二十成佛大身故。二十一喜叹故。二十二厌有乐佛故。二十三重供赞故。三结前生后中二。先牒前二众略赞其德。后出自下明了俗顺机由先内证故。乃至云辞佛南行。

  二明所化就应中四。初明六千比丘会。二尔时文殊菩萨下明诸龙会。三复有无量下明诸乘人渐增作入大乘宗教方便故。四时福城人下明善财会。福城者。梵本云驮宁阿羯罗。若以长声呼驮寂。即云谷也。谓多出谷米之处故。若以短声呼。云但寂。即云福也。是福德之处故。今梵本中有此多处呼召不同故。译从长存福为正也。

  就初中三。一明文殊从善住阁出下见友之远缘也。二时尊者下鹙子与自众随逐文殊者。此明六千见发之近缘也。三此六千下正明六千见先发鹙子指授。

  于中四。一明经家叙六千名德。于中二。先略列十名及德可知。中间自所住处者。同在声闻教法中住故。出家未久者。发心捷出三乘家来近故。后叹德中。先叹。后结。前中七。一福深望浅说故。二解广。三信彻。四观佛境。五了法自性。六益物以出世。七求成佛德。后结并因文殊化成。

  二尔时尊者下鹙子教六千观文殊十种德。一身严。二光益物。三光网灭苦。四菩萨众会。五行处平恒。六道场常随。七行修福严左右伏藏。八供佛善流树间出严藏。九诸世主雨供。十十方佛将说法先放光照身入顶。后结可知。

  三后诸比丘下明六千闻赞文殊德获益中二。先叙。后彼诸下显益。益中十六句。一心净。二信坚。三获喜。四体柔。五根悦。六忧苦除。七垢尽。八常见佛。九求正法。十具菩萨力。十二发大悲。十三发大愿。十四入广深境。十五佛海常现。十六深信乐一切智。

  四即自下诸见胜缘中五。一白尊请引见。二时舍利弗下指授六千。三尔时文殊下文殊观彼六千。四时诸比丘下明六千发愿。五尔时文殊下明劝成十法。初二文观可知。三文殊观六千者。显其根性堪进入法界故。言如象王回者。谓身首俱转现前事重摄受相故。问六千岂不本大乘耶。答本是小乘有堪入大性。如不定性故。四中发愿亦可知。五中四。一劝成十种趣大乘法者。回入实教心无疲厌故。于中。一积善。二见佛聚事。三求法。四修离三轮。五满诸定。六入三世入即明解也。七普严刹。八调化一切。九诸刹劫中成就菩萨行。十为成就一众生故。修刹尘等行。成佛一力。如是为成就一切众生故成就如来一切力也二比丘若若善男下明能深发前十心得益。一长养善根。二舍生死。二超世种性。三不堕二乘地。四生佛家。五具菩萨愿。六习佛功德。七修菩萨诸行。八得佛十力摧魔伏外。九灭惑。十入菩萨位近佛果。

  三时诸比丘下明六千同前劝进获三昧益。由得此定得无碍眼。由得此眼故。能成二十五种益。一能见一切佛境界。二见无量刹佛道场。三见彼诸趣。四见彼诸刹差别。五见彼诸刹微尘。六见彼众生宫殿。七闻彼刹中种种佛言音说法。八观察彼刹中众生根欲心。九能忆念彼中众生前后十生。十忆彼刹中过未各十劫事。十一忆彼佛十本生事。十二成正觉。十三转法。十四十神通。十五十说法。十六十教诫。十七十辨才。十八成十千菩萨菩提心。十九十千定。二十十千三轮净。二十一得大智。二十二光明圆满。二十三得菩萨十通。二十四身心调畅故。云柔耎微妙也。二十五住菩萨心坚固也。

  四尔时文殊下结前。下劝进六千究竟所得中八。一住普贤行。二入愿海。三成大愿海。四心清净。五身清净。六身根利。七得神通。八由大通故。虽在文殊边。然普遍十方所现身成就佛法。

  第二摄龙众会中四。初结前起后可知。二渐次下诣后化处。于中二。先标名。后往昔下赞胜。于中三。一昔佛曾住。二今佛昔修行处。三八部等常供养。三文殊下明说法。于中。先显经名。后说此下显益。前中经名普照法界者。说十眼圆明顿见理事理事无碍法界故。释法界名。义具如别行旋澓章说。后显益中。先显类。谓诸龙众。后明益中二。初百千亿龙厌舍龙身生人天。后一万龙不退菩提。

  第三摄诸众会渐增进位入实教之因缘。具如教被机中说。诸余别分如常可知。

  第四摄善财会中二。先以义料简。后正释文。前中略以八门分别。一会数开合。二说听起就。三科为五相。四会主类别。五南行不定。六叹问有无。七推让后胜。八问答分别。

  初门中二。先叙晋本。后依唐译。前中依光统师等云。此中善知识总四十四人。初文殊一人配十信。次四十人配十住十行十向十地。次二人配等觉位。后一人配妙觉位。若依五台山论及意法师等。总不配位。亦无科截。但随诸会。依文散释。后依唐译者。始从文殊终至普贤。总五十三会。童子童女同一问答故。遍友有问无答不成会故。文殊前后虽是一身。两会别故。

  二说听起就者。此有三类。一由能化者。依大悲行。住不请友故。文殊正趣等起听而化也。二由令所化者行敬法行。要待就请说故。海云海幢等待求问方说也。三由具前二行故。观自在菩萨安住地神等。善财未闻先即赞叹。此同不请友也。然复有请为说此同敬法行也。弥勒后文殊普贤等皆亦同此也。

  三科为五相者。此中总有五十五位。若依本疏。初四十一人明寄位修行相。次从摩耶下有九会十一人。明会缘入实相。三弥勒一人明摄位成因相。四后文殊一人明智照无二相。五普贤一人明显因广大相。若依今本。大都无异。中间少别者。谓从文殊至第四十一瞿婆。总名寄位修行相。寄历诸位。显修行故。二从摩耶至童子童女同得幻住解脱。总名会缘入实相。谓寄男女相别。以幻住理。会其差别。入平等实性故名也。若依位判。此是十地胜进位。后三相是等觉位。但以初历位多。从多名小尔。三弥勒菩萨处得入三世一切境界不忘念智庄严解脱。名摄德成因相。谓摄三世境在念无忘失智。以成应化佛德之因故。四后文殊师利。得无量大智光明总持大愿三昧神通智慧。入普贤道场。住文殊所住。名智慧无二智。谓善财至此。乃入普贤所入。住文殊所住。与二圣同照一境界故。五普贤菩萨处得普贤诸行愿海。与普贤等。与诸佛等。一身充满一切刹等。行正觉等。神通等。法转等。辨才等。言辞等。音声等。力无畏等。佛所住等。大慈悲等。不可思议解脱自在。悉皆同等。名显因广大相。谓当来大果今成彼因福彼广大果之因故。

  四会类别者。总有二十类。一比丘。二医人。三长者。四优婆夷。五仙人。六婆罗门。七童女。八童子。九居士。十人王。十一外道。十二船师。十三比丘尼。十四女人。十五菩萨。十六天神。十七地神。十八夜神。十九林神。二十先生也。

  五南行不定者。梵音呼南曰䭾器尼。依西域训释。南是右义。右是顺义。以彼城邑宫殿园苑屋宅菩提树等皆面向东则南为右。人多右稳。稳便为顺。右绕等事。皆因此言。故于此中。显文殊顺化善财顺求。皆曰南行尔。古人释云。善财南行。表中道法界离东西二边故。又表是正指南之说故。若尔者向使教从此起可取此国司南之正用。指南之义。尽教从西起。何不依彼训释南义。盖知不然。应取顺义故。此经净行品云。右绕于塔。当愿众生所行无逆。成一切智。晋本离世间品云。摄右法是不违一切佛所说故。今本云随顺。是不尽一切尊者教故。按随顺言。即梵云驮器尼。此云右也。尊婆须密论。亦同此说。此表善财所求善友一一随顺。不尽其教。由此南行。是右行故。右行即是随顺义故。是故中间设往忉利天宫菩提场等。皆不违于南行之义。以彼悉是顺教行故。

  六叹问有无者。此有二义。一由菩提是诸菩萨敬重故。闻其能发。无不称叹。二由有别缘故。而无叹也。别缘有三。一善财善友时正受故。如解脱长者海幢比丘等。二善财于善友。说自发心已。善友不即随答叹美。乃述自所得故。此门多是脱略也。三由善友示逆相化。若说闻发心而即称赞者。便与逆相相违故。如无厌足王胜热婆罗门婆须密多女等。所余善友。无此三缘故。皆叹尔。

  七推仰后胜者。此诸位中。唯后文殊及普贤菩萨。无别推胜者。显其人尊位极。除斯以往。余皆有推。中设无者。脱略故也。无别所以也。

  八问答分别者。问此等诸会。并无佛说。何得为经耶。

  答此等并是传法菩萨。结集当时求法说法诸菩萨事。同上本会所显逝多林园自在等法。令彼大众见已入法。虽无佛语。岂即非经。问前本会中佛虽无说。诸所显事。并在佛会之中。今此远方异处。又非佛说。后不对佛。岂得为例。

  答虽在远处。而不离本会。是故常在佛前。如上文逝多林内一一境界当摄十方一切佛刹说。此处而不摄耶。是故此五十三会不出本会故。名为一会。谓入法界品也。既此诸处。并在逝多。下文善财应见普贤及佛大众在此国。下何故乃见在金刚道场。答以觉树金刚。为九会本故。是故不动觉树遍诸会处。寻末见本。还在此故。又此会初普贤及佛。在逝多林处。更无移动。见在觉树。即是逝多。亦在树下。思之。上来略分别竟。

  后正释文者。依前五相以释其文。

  就初相中。有四十一人。于中。初文殊一人寄当十信。表信非位。故但一也。二从德云比丘至慈行童女。寄十住位。三从善见比丘至遍行外道。寄十行位。四从鬻香长者至安住地神。寄十回向位。五从婆演底夜神至瞿婆。寄十地位。就初文殊一人寄十信善友者。本业经上卷云。未上住前。有十心名字菩萨。常行十心。所谓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回向心。护心。戒心。愿心。释曰。信名彼此虽同。然行相境界二经全别。如上贤首品等已显。今此文中分六。一集众分。二尔时文殊童子下观机授说分。三尔时文殊下观已为说分。四尔时文殊如象王回下。赞观摄受分。五善男子于此下指示后友分。六尔时善财下念思辞变分。初中二。先总举。后时有下别显。别显中四众。一优婆塞。二优婆夷。三童男。四童女。形各五百。于中。初二众通称优婆夷等者。是梵音。此云近事男近事女。谓男子亲近承事比丘僧故。女人亲近承事比丘尼故。列别可知。

  二观机分中二。初通标说意可知。后复于下文殊别观善财。于中二。初先明现在。后又知下明宿生。前中四。一明入胎时现奇宝。次善财下明身相具足。次其七下具显宝物。后以此下总结立名。二明宿生中。略显十德。一昔曾供佛。二信解心广。三乐善友。四三业无过。五菩萨行净。六求佛智。七成法器。八净心如空。九回向行。十得无障门。

  三为说分中二。先明为说法。后尔时善财下明说偈求济。

  前中三。一时观察善财慰喻发起可知。二而为演说下正为说法。三尔时文殊下结说劝进。就说法中二。先总标。后所谓下别显。别显中十句。一多行学。二不断绝。三说佛出前后。四说佛会净。五说佛法轮化导。六说佛身相好。七说佛法身。八说佛词教。九说佛光照。十说诸一味。三结说中可知。

  后善财说偈求济中二。先长行述意可知。后正说颂中总三十四颂分二。先四颂自述在缠。后三十颂赞文殊德以求济。前中初颂。明依三界恃倨慠出入不离五趣之门。由以深爱自溺也。次颂三毒覆烧互生死如臣事王。次颂会贪绳系缚谄诳辔勒疑遮慧眼入耶道。后一颂悭嫉憍因入三恶受八苦也。后三十颂中。一一分二多分。上三句赞文殊德。下一句求运济。前中。一智日悲月。二智月慈日。三法界轮王游法界真空法宝导前。四福慧商主勇求佛宝利物。五智忍伏魔。六定慧证法顶。七灭地狱因净三有果。八离三恶趣果成净善因。九见八倒行正八。十了耶正无疑惑。十一住佛见长佛树行佛。十二如三世佛日出现。十三智慧决定染净业三乘行。十四悲愿信忍为轮毂辖。十五持箱慈盖辨铃震。十六净行三昧法鼓音。十七四摄德宝惭愧叹。十八施轮戒香忍辱华。十九禅方便不退转。二十愿持坚力智慧成。二十一普行悲皆无吝。二十二坚善巧无碍。二十三与生极净等空乐。二十四净业惑断行苦摧魔外。二十五满智遍严刹普沾善愿。二十六除爱见净如空利一切。二十七住定普运愿力速。二十八运生如水如地不动。二十九四摄总持日光。三十入法城。着智冠。系法缯。四赞劝摄受分中三。初赞述发心。二善财白言下重请解脱。三尔时文殊下正答所问。

  初中二。先赞发心。言如象王回者。前已略显。此由内有审谛之量外无浅促之仪。回面向机。表摄受相故。后复欲下述意劝勉。于中二。先述。后劝述中三句。一近友。二求解。三修行。后善男下劝中二句。先牒前近养是成佛初因故。涅槃第二十云。一切众生得阿耨菩提近因缘者。莫先善友。乃至广说。后结劝中为成佛。亡劳谤懈也。

  二重请中同下教问。准梵本中。有十二句。一问学。二问信受。三趣向。四修行。五成就。六净。七入。八出生。九随顺。十忆念。十一增广。十二圆满普贤行。其第二问云何修菩萨行者。梵本云钵还提簸多绵弥盐及。此云修。亦曰信受。此文十一句分三。初一学解修次九正修。后一究竟。就正修中。初一总问亦离恶。二专趣向行。三进善。四亡相。五于行分明解悟。六悉具定。七不违理事。八忆持前修。九习前令广。十劝巧速圆。

  三文殊正答中二。先以偈。后尔时文殊下长行。重赞发心教求善友。前中十颂分二。初一总叹善财具福悲物求佛如来。后九叹善财已具大愿大行。于中。一为灭物苦发愿修行。二文殊劝云若不厌生死此是为物具普贤行坚也。三中上半叹善财福能灭苦。名光也。福能摧障。名威力也。生处显宝名福处也。亡相福广名净海也。下半结是为物愿行。四中上半见多佛。下半闻法不忘。五中上半见多佛。下半愿海成具修行。六中上半明住位中善巧修行摄同佛果故。文云初发心时即与三世佛等故。乃至广说。下半重显上半常济佛果不坏本位故。云随学当来也。七中叹善财遍刹尘劫修普贤行道成。八中叹善财多刹劫修普行愿满。九中述多众闻善财愿发大心愿学大法问善财是何位人。

  答经无明文。人断难依。古虽多说。不足记录。若准下文。安住地神处众神相。谓云此人已生法王种中者。斯文可定。然释不同。一云此据智契法性生在佛家名生法王种中。此即是已入大地菩萨也。一云此据多闻熏习胜解真性成就佛种。名生法王种中者。此即是三贤位内种性菩萨也。问若属信摄。此偈所说广大见闻愿行等。当云何通。

  答此言信者。不同本业经中所说信也。

  后长行重赞发心教求善友中四。初重赞发心教求真友。二善男子于此下指示后友。三尔时善财下恋思辞退。四向胜乐下依教趣求。

  就前初门中三。一叹能发心二已后更求行行难中之难故。云信也。三善男子正教求友。此得法也。于中二。先教求后诫劝。前中二种。一乐成佛果故。云一切智智。二要求真友。言真善知识者。谓能令于未知善法得知。于未识恶法得识。名善知识也。言真者。略显有四种。一令识三恶苦得免。令知人天乐得生。此虽善知识。非真也。二令识生死苦可厌。令知涅槃乐可欣。此虽善知识。非真也。三令识有为有漏法可舍。令知有为无漏法可欣。此虽善知识亦非真也。四令知生死非离染涅槃非寂静。然常远离杂染。恒修离相行。令如是知者。为真善友也。若广分别。如别行善知识章说。后诫劝中四。一虽历多所为重法故身心亡倦。二虽昼夜亲近为重法故爱无饱足。三于所晓诲闻必奉行。四逆行方便推非己境何见过也。

  二指示后友中四。一国胜乐者。位胜过前。可欣乐故。二山妙峰者。谓前心离过位高故。妙峰也。比丘德云者。比丘三义。一乞士。二破恶。三怖魔。今创发大心。魔宫震动故。其德如云含法雨故。四教宫震动故。问中十一句同前故。云乃至。

  三念思辞恋中二。初念闻法故喜跃。后离别法音故悲泪也。问文殊师利观识善财根欲等。皆见既足。得为说一切佛法。何乃多人令转别问。答此非无意。略有五焉。一为现在未来作轨范故。二显修万行要必先求真友故。三明修行不自用故。四显依善友不局一故。五显求友无选择故。问善财求法称分行足。何要博访多事多知。

  答菩萨为救众生。求于多闻。不惜身命。若不遍学遍修。德海不满。何以随应也。古来诸德此辨善友处文。或作三分四分五分六七八九十等。今则不尔。但随文作其分数。不可勒限也。上来二十五种相中。第一寄位修行相内。第一明文殊师利寄十信竟。

  自下第二明十信善友中。第一德云比丘。寄初发心住善友。于中六。

  初依教趣求中二。一依教寻觅国山释说。言经于七日者。本疏云。先净七支见善友故。徐出经行者。伴思行故。二见已往诣下明请问。于中四。一设敬仪。二作如是下述自发心。三而未知下正显问。问同前。四我闻下结问请说。

  三时德云下正明答。于中二。先叹发心求法。后善男子我得下明自所得法。前中二。初叹发心。后能下叹问修行法此叹有十一句。皆有求字。一求行法总问也。二所行分齐。三行对治因。四行出离因。此亦是果。五已净大心。六得自在用。七示解脱方便。八示同事业。九知他心。十不住行。十一求为无为非一非异。二明自所得法中二。先明所得法体。后往诣十方下明业用。前中二。先标体。后信眼下释相。前中自在者。作用无碍故。决定解力者。解谓胜解。决定印持由此名力。谓于境界决定印持转变无㝵也。后释相有三。一信。二智。三结释。谓由净信即眼即境转变决定无㝵也。二由智光遍照于境无障㝵故。自在也。三结释。由此知外善观信内明彻清净行具故胜解力决定自在也。后明业用中二。初略标四业。后所谓下广明第四业。前中。一诣十方刹敬养佛业。二常作念佛业。三总持诸佛正法业。四常见诸佛现在业。后广明第四业中二。先总说见佛。后一一方下明别见佛种种事。前中二。先展说东方。谓始从见一佛乃至见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佛。后九准初。略说可知。中间云见三千世界微尘佛佛刹微尘佛者。引梵本中云。娜奢勃陀憩怛罗钵罗忙奴攞阇。此云十佛刹微尘数。汉本脱十字。也后别见佛种种事。前中二。先佛能应。后随众生下明所应。前中十种。始从色相乃至寿命可知。后所应中三。一随机乐。二现成佛。三说法。

  四谦己推胜中二。先谦己唯知一法。即牒前念佛门。后岂能下推胜于他。前中云忆念诸境界者。谓十方佛数量分齐。佛即所观境故。智慧光明者。无分别智所照故。普见者。尽照见故。法门者。总结属故。创入住位光明念佛三昧广见佛者。依佛为本故。故初住中云此菩萨见佛形貌等也。后推胜中三。初一句总。次所谓别显。后而我下一句结。总中无边智慧等者。照无尽佛境故。行无边佛行故。别中有二十一句。各先举得定。后明业用差别。初十念佛胜德圆备。后十一念佛妙用自在。前中。一具见诸佛主伴德。故云常见诸佛国土等。二念佛令众生离倒之德故。云清净。三念佛是处非处等十力等之德。四念佛于法无倒能说能授。亦是菩萨心于法无倒故。能念见佛已闻法受持。五已达佛海智见诸佛刹无异。六念微细境中佛见彼中佛自在用。七念诸劫中佛无间见。八念诸时中佛一切时亲近不离。九念诸刹中佛咸见殊胜身。十念诸世中佛随心普见。后明妙用自在中。一念佛遍诸差别境界中次第现。二念佛示涅槃相。三念佛于一日中从自所住处出去无间。四念佛身充满诸法界。五念多佛于一毛端现悉承事。六念佛一切处现成佛示自在。七念佛出现放智光转法。八唯心念佛知佛随心乐现像。九随乐念佛随心乐知众生业随彼业所所集善现形。十念佛神力现身坐华遍法界。十一念佛实德如虚空身严法界空。后结可知五指示后友中。二先指示见人。后善男子海云下指示得法。前中五。一指方准前。二示国海门者。谓修德心海之方便故。曰海门。此国正当南海口故。三比丘海云者。比丘义如上。海云谓此比丘内含法水。深广如海。外应机说。如云降雨。四劝往问法。五海云比丘下赞彼善说并易知。彼指示得法中九句。一令得实教助道。如萨遮尼乾子经说。二得成一切智因。三闻说发大心因。四得生实教慧见。五得能修与法性相应行。六能行普贤行海。七得成满普贤愿。八得清净誓愿方便。九得生无缘大慈悲力。

  六念恩难舍观察辞退。第一住竟。

  第二海云比丘治地住善友中七。一念前所说。二渐次下依教寻觅。三作如是言下见已问法。四时海云比丘告下正答。五善男子我唯知下谦己推胜。六善男子从此南行下指示后友。七时善财下念德瞻退初中十一句。初一句总。余句别。别中。一智照用。二无碍用方便。三定方便。四菩萨大众。五观佛现前。六观佛所住。七观诸他仪准则。八观佛界广。九观佛出现次第。十观佛入巧化。上十句门者皆方便义故。

  二依教寻觅中三。初至处。二向海云所。三顶礼下明问法。于中三。初设敬仪。二作如是下述已发心。三而未知下正显问辞。于中十句。一舍世俗生出世。二过无明入智明。三离凡入圣。四断顺流入逆流。五破三有轮转。成就大悲愿轮。六灭乐杂染。行离染行。七竭贪爱海。长大悲海。八塞三恶八难开人天涅槃门。九出三界城入佛智城。十舍诸玩好悉益众生。

  四正答中三。一本审发心。二海云言下叹发心难得。三善男子我住此下辨其观行。

  初中。先审问。后善财言唯下答也。

  二叹难得中三。初逆难。次顺难。后发菩提心者下别释。初逆云若不种善则不能发也。次顺难中十一句。前十句别明。末一句总结。前中。一云要得普门善根光明者。谓修一行即一切行。一一行时智明了故。光明也。二具真实道三昧智光者。称法性修定生智光明。三生广福。四增长无漏中无间断故。云无懈怠也。五重法故事友亡疲。六重法故不惜所有也。七普愿荷载。八普欲秡苦。九与乐不舍济拔。十恒观佛境。末句结可知。

  后别释中二。先总标。后所谓下别显。有十一句。一一句中皆有标释。初是拔苦。二祐是与乐以福助护令不离乐故。三灭苦。四离恶法。五守护不令怖畏。六离诸障㝵。七满法界。八等空界。九竟远见多佛。十于三世境悉随顺知。十一普照境界皆入智海。

  三辨行中四。一观海为能诠方便。二善男子我思惟时下得见法界无㝵依正。三时此如来下领受所流无边教法。四若有众生从十方下传授众生。同入法界。就初中二。先总标。后所谓下别辨。总云住此十有二年者。古人有云。谓观十二因缘故。或古释云。住于菩萨十二住故。或有释云。即此十住中之第二故。云十二也。常以海为所观故。云境界。后别中十句。一广大教。二甚深理。三渐次住。四多法宝严。五积大悲水。六随机拔异。七所化多类。八教海所容诸佛菩萨。九教海包容所诠义理。十教海湛然。化多灭度生界不灭。不化多灭生界不增。

  二得见法界无㝵依正中二。先明见依果。后灭时见彼下明见正果。前中二。初明现果。后此大下明宿因。前中二。先明现华所因。于中有四句。可知。后正明所现依果中二。先牒作念。后此海下正明所现果。现果中二。初辨华出处及时处。谓大海中时谓正作念时忽然出。后以无能胜下明严。严中二。先明当体严。后百万阿修下外中严。前中五。一茎。二华三叶。四台。五髻。后外事严中。有二十二种。于中。十一句杂严诸王有情执持。十一句非情为严。并可知。后明宿因中十句。前九句别时。末一句总结德无尽。前中。一无漏因。二诸菩萨随喜。三四如幻梦等观行因生。五净业。六无诤定因。七观无为。八住自在用。九观佛深境。十结。后明见正果中二十句。一见华上佛。二莲座。三道场。四诸相。五随好。六神变。七色相净。八无见顶相。九舌相广长。十巧说。十一圆音。十二十力。十三四无畏。十四辨才。十五宿因。十六示成佛。十七演法。十八普现诸严。十九随见各异。二十所益皆满。

  三领受教法中二。先明伸右手摩海云顶。后为我下正显说经。前中右手摩顶者。身业加持随顺摄受之相。后说经中三。先明经之业用。二我从于彼如来下闻经受持。三善男子我于佛下受持时法多少。就初中二。先显经名。言普眼者。依此所诠成普眼故。所谓照见平等一法界故。后业示下显经业用。于中十句。一佛境。二菩萨行。三摄法轮。四能净佛土。五能摧邪。六灭魔军。七令众生喜。八能照物心。九能了物根。十随心令悟。二闻经授持中二。先明成就六法。后假使下校量多少。前中。一纳法在心故。二各不失故。三对文宣唱故。四背文宣陈故。五追记不忘故。六思惟明审故。后校量中。以多笔墨书写一品中乃至一句。尚不得少分者。显其法门广大故也。三受持时法多少中二。初一句总。后于日日下别。前中云于千二百年受持者。显一部故也。后别中十句日日皆尔。一一皆是无数品故。知一部有十无数也。一闻持总持光明故领受无数品。二寂静明故趣入。三旋明故普入。四随地明故分别。五威德明故普摄。六莲华明故引发。七净音明故开演。八空华明故显示。九光聚明故增广。十海藏总持光明故。辨折无数品。

  四传授众生中二。先明十类王及民众来听可知。后如是下正明为说法。于中二。先显能说有四句。一乐示。二解释。三称扬。四赞叹。后咸令下。明利物中三句。一爱乐。二趣入。三安住。

  五谦己推胜中二。先谦己知一。释法门名如前。后如诸下推胜知多中十一句。前十句别明。后一句总结。前中。一悟解行海发愿修行入字是悟解义下同。二悟解大愿多劫住世。三悟解众生随乐益。四悟解心海生力智光。五悟解物根调化。六悟解严刹。七懈悟解佛体常供。八悟解法教而解悟分明。九悟解福业具明。十悟解物言音说法。后一句结胜所知非己能断。

  六指示后友中六。一南行如前可解。二六千由旬者。古德释云。修六度行故。三楞伽道边者。向彼山之路次也。四有一聚落者人众所居也。五名海岸者。南海之北岸也。六比丘名善住者。身住虚空。表内心住于真性故。七时善财童子下念德瞻退可知。第二住竟第三善住比丘修行住善友中六。一依教趣求。二善财童子下正明问法。三时善住比丘下正明答。四善男子我唯下谦己推胜中。五善男子从此下指示后友。六时善财下眷德辞退。

  就初中二。先念前所闻中十句。一念指示教。二念所示法。三念佛加持。四念持法句。五分明悟解法海门。六思法差别。七悟解法界至深处。八顿悟解一切法性空。九治净法执。十观法空所从来处。后正明趣求中二。先辨其所趣处。可知。后见此比丘下明见所趣人。于中二。先见比丘空中经行。后无相诸天下明诸异类众各申供养。于中十类。一天。二龙。三紧那。四摩睺。五修罗。六迦楼。七罗刹。八夜叉。九梵王。十净居天。二明善财正问中二。初牒前所见。后作如是下起后。起后中二。先自述已发大心。后而未知下正陈所问。问中二。先十一句。闻佛之法。后十句不舍诸法。前中初十句别问。后一句结前问。复前中。一起行。二聚敛不令散失。三务令具足。四于善知识数数闻法。五渐使益广。六括撮。七令得至终。八有垢治净。九审细再治。十尽所滞碍。后一句结前问。复者通前后两数问故。后十句一一皆云不舍者。于彼十法。无暂离心故。一见佛常勤修故。二菩萨同善根。三佛法明证故。四大愿普益生故。五众行无疲厌故。六佛刹普严净故。七佛力见佛自在故。八于有为不舍。不住于有。示变化身。九闻法受正教故。十智光悟解三世一故。

  三正答中二。先审问善财发心。及能问法。可知。后善男子我已下正述己所得。于中三。初显所成解脱。二若来下明能成解脱方便。三知一切下显解脱业用。前中名菩萨无碍解脱者。因位所得名菩萨所作。自在名无碍也。方便中二。初明修习。后即时下彰得解脱。其智慧光明。即是无碍解脱之别名尔。三业用中三。初别明十二句无碍。次徴后释。初中一知物心行。二知物死生。三知宿命。四未来劫事。五知现在事。六知言音。七决疑问。八知诸根。九随应化时。十知一切时分。谓刹那等。刹那等者。仁王经云。九百生灭为一刹那。九十刹那为一念。按俱舍等。谓时之最少名一刹那。一百二十刹那名一怛刹那。六十怛刹那名一罗婆。三十罗婆名一牟呼栗多。三十牟呼栗多为一昼夜。十一知三世流转。十二身遍往十方。次徴意云。何以得此。于诸法中无障碍故。后释意中二。先显由此解脱是无住等通力故可知。后善男子我以下转释于空显通多种作用。于中二。先总标可知。后于虚空中下别显。别显中二十数。一行等无碍。二隐显无碍。三现身一多。四穿度。五加趺来往。六入地水。七身出烟焰。八动地。九手扪日月。十高升。十一现香等大云。十二于一念行过一刹乃至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尘数刹。十三于前所经刹中佛所听法。十四于彼佛所各显无量佛刹尘数身。十五彼一身各无量佛刹尘数供云。所谓下略列十种。可知。十六一一如来下闻受彼诸佛说。十七一一国土下彼诸国所有严事悉忆。十八结十方皆题此通。十九如是一切下明上诸刹中众生见其身者皆决定得菩提。二十随彼彼众生示同类身化。

  四谦己推胜中二。先明谦己唯知一。后如诸下推胜知多。前中名普速等者。谓为成就众生行解证故。速疾普供法界佛边也。推胜多知中。略明二十一句。前二十句别显持菩萨戒。始从大悲终至离垢。皆约持心行相。以为其名。准释可知。末一句如是下显非己知。

  五指示后友中四。一国名达里鼻荼者。此曰销融。谓销融谬解。依教正知。从圣教生。名生贵住也。二城名自在者。既得生贵名自在也。三善友名弥伽者。此翻为云。谓智含法水。广利生故。四汝诣下令问法。

  六时善财童子下念德辞退。修行住善友竟。

  第四医人弥伽生贵住善友中七。一念前所闻。二渐次下求友得见。三时善财童子下正明问法。四尔时弥伽告下正明答。五善男子我唯下谦己推胜。六善男子从此下指示后友。七尔时善财下重友悲辞。

  初中十句。一念前法门思惟生胜解悟解分明。二念佛力三宝常存。三叹真实从贪所显。四念善友恩。五照三际平等。六忆念救生愿。七知有为性故。八思诸性。九严刹。十不着佛众。

  二求友得见中二。先明求觅。后乃见下明得见。可知三正明问中二。先明述已发心。后而我下正问。问中十二句。初二句总。谓上句学。下句修。后别中。一身虽胜转而心不依转。二得一性。三得离染心坚。四拔苦无疲。五明悟总持。六生大智用。七显力决明深义。八念力悟异异法轮。九诸趣说法。十智力决断诸法义理。

  四正明答中七。一审问发心。二善财言唯下答其已发。三弥伽遽即下明叹发心下座礼善财华香供赞发心。四善男子若有下赞发心利益。五善男子应知下赞菩萨所作难等。六弥伽如是赞下明弥伽放光召众说法。七弥伽于是下答自所得法。就初审问者。叹显发心非率尔事。傥能实发。世中奇特。将欲显敬。令普智闻。故审问也。二中直尔晓对故言唯也。三敬发心中急下座礼善财。散种种华香供赞。四赞发心利益中二。初赞成益。后所谓下释前安隐。前中二十二句。初一句总。所余句别。应知发阿耨等十一字。遍历诸句。由菩提心具三心故。佛种不断也。具深直心故严刹也。大悲心故成就众生也。直心故达法性也。深直心故悟解业种相性也。深心故满诸行也。三心故大愿不绝。直心故称实性离贪。深直心故见三世相性。于诸法得胜解亦尔。具三心故。诸佛护持。佛忆念亦尔。菩萨平等亦尔。具此三心为世依故。贤圣护。梵王礼。天主供。夜叉护。罗刹侍。龙王迎。紧那赞。世主称。令物普安。后释前安隐中十一句。一舍四恶趣。二出八难。三断人中贫穷因。四生天乐因。五遇善友。六闻持正法。七发大心。八发亡相大心。九见菩萨行路。十于菩萨智悟解分明。十一安住十地。五赞菩萨难中二。先标。后为一切众生恃怙下释。前中四句。一所作难。谓兴物为依故。二难出。谓待机感故。三难值。谓非薄福能遇故。四见者倍难。谓见菩萨所见处故。后释中十七句。一一句具前四难。或分为四。初七句释前所作难。次三句释难出。谓智光出过众星灯大小光。德高出众山。菩萨与二乘比德亦尔。次二释难值。谓薄福未合受荣故。不得见王及将。若遇菩萨。必成行德。后五句释见菩萨所见必闻法生信。免漂度有也。六弥放光中二。先明放光集众。后弥伽大士下明为说法令闻者不退菩提。言轮字品者。本疏云。日照三藏解云。轮有多义。略显三释。一约字相。楞伽中字轮圆满犹象迹故。二约所诠。尽理周备如轮满足。三约业用。所言不虚故。如文可知。七答己所得中二。先明遽升座。所以敬重法人故。遽下座却礼善财。令显师资之礼。还为敬法升座方说。后善男子下正明得法。得法中二。先标法名。谓妙音陀罗尼。后能分别知下正释。谓能分别知名妙。诸天等语言。名音陀罗尼弥伽智中总持此故。余并可知。

  五谦己推胜中二。初谦己知一。后如诸下推胜知多。前中十四句。先十三句别显。末一句结非己知。别中施设者。威仪也。究竟者。终毕也。上句者胜句也。上上句者胜中之胜故。字轮际者。轮如前释。际者即边际。字轮之极处故。

  六指示后友中二。先显名等。后汝诣劝令问法。前中聚落义如前。名住林者。具众德。以建立故。长者者。年耆德艾事长于人故。解脱者于自所得法门业用无碍故。后劝问中四句。可知。

  七深重善友瞻恋辞退。生贵善友竟。

  第五长者解脱方便具足住友中七。一念前所得法。二渐次游行下明依教趣求。三既得见已下正明问。四尔时解脱长者即入下正明答。五善男子我唯下谦己推胜。六善男子从此南刹下指示后友七时善财童子下恋德悲辞。

  就初中四十一句分二。前十一句正念先所得法。后誓愿下三十句自励其心令依所教。前中。初一句总标前法门名字。后十句别。别显中。一深悟解语言。二念知难知行之加行。三观离过心。四成照益善根。五能发心净。六磨砺摄生智。七坚牢广志乐。八任持胜志乐。九净德信解。十思菩萨修行心。后自励中。初十句坚志护持。次十句了差别境即无差别。后十句了身心入境境入身心。

  二依教趣求中。十二年者。古人释云。修自分胜进。各六度行故。城等释名。并如前显。

  三正明问中四。一设敬仪中三。初自度获利。次徴。后释。释中有标显结标。结可知。显中十句。难出现者。明解菩萨道者世间希出故。承接者。承近接纳故。喜悦者。常顺教命故。余准可知。二述已发心中三。初正述先发心。二为欲事下明发心所为。三圣者我今下明为前所为作意业等心。三我闻圣者下赞能诱诲诸菩萨。四唯愿下正请宣说。初中可知。二述已。三中先亦可知。二发心所为中三十一句。于中分四。一前十三句欲穷尽佛宝境界故。二为欲闻下五句欲穷尽法宝境界故。三为欲与一切下五句欲穷尽僧宝行愿故。四为欲得下八句明欲穷尽十藏故。一一并准释可知。三句为前所为中十句。初一总。余九别。并亦可知。三赞能诱诲中二。先总举。后示意道路下别显。别显二十七句分三。初三句指示修行方便要法。二令除下十三句令离过患。三令其速下十一句令获利益。一一准释应知。四正诸说中二。先一句标。后四句略请。

  四正明答中三。初明入定。二尔时解脱长者从三昧下明出定。三告善财下述己所得法门。初中三。先明定所依因缘有三。一过去自善根为因。二佛神力为缘。三文殊念力为缘。二即入下明定名。名普摄一切佛刹无边旋陀罗尼者。谓摄多刹随智而持。所转摄在能转智中。名总持也。三入此三昧已下明定业用。于中。初明身内现佛三世间身。二或于一世界处下现八相成道。三善财童子悉能下明善财入彼身所显刹中佛所听法。二明出定者。定事讫故。将欲说法故。定无言说故。三述己所得法门中三。初明解脱名体。二善男子我出入下明其业用。三善男子当知菩萨下劝修令入。初名如来无碍庄严者。是现果德定故名如来也。无碍者。本疏有四义。一一切如来各具无碍庄严故。二者一一如来互遍无碍故。三一切如来庄严悉入此长者身内故。四长者彻见十方佛海。今更助一释。谓此三昧力能令得者。见十方佛及国土众会出入。皆无障碍故。二明定业用中二。初明见十方各一佛。后善男子下总结见十方各十佛刹尘数佛。前中。初一总标出入此定时。后即见下别明见十方佛及道场众会。后总结见多佛中四。一总标佛数。二彼诸下标见佛不待往来。三我若欲下明欲见诸佛欲见即见。如前不待往来。略列九佛。四释见不待往来所由。云知佛及自心。如梦故。如水影故。如幻故。如响故。所见由心故。三劝修令入中二。先举所作得法。后如是下明所作之因。前中十一。初一句总举后净诸下十句别显。后明作得之因中二。先一句云一切皆由心者总标。后是故下别辨。辨中十句。初云扶助者。相资故。怛荡者宽平故。知证洁自者。牢彻故。钝净不杂也。解易可知。

  五谦己推胜中二。先谦己知一。后如诸下推胜知多中十三句。初十二别显。后如是妙行下一句总结非己所知。

  六指示后友中三。先显处。次彼有下辨友。后汝诣下明遣问法。初中云阎浮畔者。此洲南际故。国名梵音。此所未详。二善友海幢者。智慧深广故如海也。解行高出众归故。如幢也。

  七时善财下恋德悲辞于友有九事。一忆念依位。二承事。三恭敬。四由得佛智。五不尽逆。六无谄诳七。常随顺。八慈母想。九慈文想。第五住善友竟。

  第六比丘海幢正心住善友中九。一念前长者教。二渐次下依教趣求。三周遍求觅下海幢入定。四善财赞言下赞定业用。五圣者下问定名。六善财童子言下问定境界。七善男子我唯下谦己推胜。八善男子从此下指示后友。九时善财下恋德辞退。

  就初数中。有十三句。一正念彼教故。二观察。三忆念。四思惟。五深入。谓深悟解。六趣向。七明见。八解了。九分别。十思惟。谓再审所由。十一了达。十二修行。十三发起。并显可知。

  二依教趣求中至其国境边。亦此洲南际。如前解。古人释云。所以得般若。是六度之后边故。云畔也。

  三海幢入定中曲有五门。一定名。二从其足下下。明定业用。三海幢比丘下于身毛孔出光明网等。四善财一心下思彼入定。五如是住立下明其出定。

  初中定名入灭受想故。云离出入息无别思觉身安不动也。一定业用者。皆是定加行时发愿力也。于身所现。有十四处。一足下出长者等。明修行之初以施为首。二从两膝出刹帝利等众。以爱语同事摄生。三从腰出仙人者。以此不信宿因乃信导饵得暂延年将之为道。此既信中途外缘不信本因故。从腰出仙者。此显离染欲故。随应为说梵行法也。淮梵本中。此是齐轮出仙也。故梵经云[女*耶]髀曼荼罗。此云齐轮也。向若是腰即合云迦胝故是误也。四从胁出龙者。以龙之业用多以膊胁之力。今随惯习所作相似化导故。雨诸香华等。五从胸室唎靺搓中出阿修罗者。室唎靺搓相是出世中奇胜。修罗能现幻术。是杂类中奇胜也。此显大力降魔。震摇山海等故。六从背出二乘者。由彼与大乘相背故也。七肩出夜叉等者。现大箸力者背樘肩努膊。今欲现此箸力而化故。从肩出也。虽显种种可畏之形。多以守护众生及诸贤圣之业。八从腹出紧那乾闼王及女。各随所能。奏乐为供。歌赞三宝。九从面门出轮王众。行十善化。问女色不施此何许。

  答此约十善。但断耶淫。白衣五戒。非授入道缁服者也。十从目出日轮者。目能照用同日光故。随其照用。作诸利益。谓照地狱离苦故。幽闇得明故。舍愚闇等故。十一从眉白毫中出帝释众。表于佛正法纯信清白常以正法化自天众。或彰福力慧力。乃至成显众生事业。十二从额出梵王众者。额在身之高处故。梵王居在色初禅故。以色相威仪美音利世。劝佛转法轮等。十三从头出菩萨。说十度法门。随所应化。十四顶出佛身者。显最尊高故。

  于中二。先总明三业。后为一切下别显语业。前中二。初一句总标。后其身下别明三业。三业中初身业有三句。一相好庄严。二威光炽盛。三光照十方。二语业一句妙音满法界。三意业现通。

  后别显语业中二。先一句总标。后所谓下三十二句别显。末后一句总结周遍。初标可知。二别显中分二。前十二句为诸菩萨说法。后二十句为诸众生说法。前中。一普知平等法者。观等觉菩萨普知诸法一性平等速成妙觉故。二入普门法者。劝灌顶菩萨学佛十种智三世平等。谓于智所缘。皆普悟解分明故。三普庄严法者。劝法王子菩萨学知法王处善巧法王处执度等。于彼境界。悉遍学知为庄严故。四坚固山法者。劝童真菩萨学知佛刹乃至一刹那中供多佛等。于此知见不可改易故。云坚固。梵行高峻喻名为山。五海藏法者。劝不退菩萨学十种广大法。谓于法界德相一一境界包摄色心等大小一多即在等无㝵无尽故。海藏法复名广大海。六普境界法者。劝正心菩萨学知一切法无相无体等。标十以显无尽。是普境故。七自性门法者。劝方便具足菩萨知众生自性无边无量。乃至知众生无自性故。八随顺世间法者。了知众生及器行果随顺说故。九普悲愍法者。劝修行菩萨学观众生及法界四大三界。于中遍起悲愍。十积集藏法者。劝德地菩萨学诵习多闻乃至远迷不动等。此中若诵行等。皆有修习生德之义故。名积集藏。新学即是创治心地发利益等十心也。十一摄众生法者。劝初发心菩萨学劝供佛乐住生死主导世间故。云摄众生法也。十二无尽境界普现前法者。劝信解菩萨胜进修行十种信心观彼境界令增胜分明故。曰现前信是解资故。名信解也。问准此处文。十住满后。即到坐道场菩萨等觉之位。不尔何故不说十行等耶。

  答此即显法性大宗约位上下相融摄义。广如上悬谈第九显义门说。

  后二十句为众生说法中。为色界说普门法者。彼着色身为谓自胜。今令普观无色法故。二普藏法者。慈生梵世。宿习多慈。虽怜不普。唯己眷属。今为说普。普生广福故。三为大自在天说生力法者。谓此天王智力自在一念能知大千界中雨滴数。更无胜者。今劝求佛智力故。云生力也。四为魔众说心幢法者。此他化自在天摄。谓说慈心如幢。降诸魔众故。名慈心为幢也。五为化乐天说净念法。谓彼天自化乐受用。今还随说自念净法故。六为兜率天说生定法者。谓于出世法。生喜足意故。七为夜摩天说欢喜法者。为说应机合时之法。令欢喜故。八为忉利天说疾庄严虚空界法者。谓居天以严空界为奇故。说福智严法性空界故。九为夜叉说欢喜法者。谓夜叉罗刹多现可畏恐怖之形。今为说众生见形令欢喜法也。十为乾闼婆说金刚轮法者。此类事王不得自随喜。为说得自在法。谓持咒者。作金刚曼荼罗。或凡欲作法。悉得自在。此亦如是故名也。十一为阿修罗说大境界法者。谓此类自恃身貌长大。起于高慢。今为说佛身相周遍法界故。名大境界法也。十二为迦楼罗说无边光明法者。谓此鸟但能观一洲四大海。照见诸龙知有离命。今为说佛智光明。照法界众生。悉知根欲性等故。十三为紧那说一切世间殊胜智者。此类以世歌乐为殊胜伎能。今随彼根说出世胜智。十四为人王说无乐着法者。世间诸王多着欲乐。今随其病。说无乐着。十五为龙说欢喜幢法者。诸龙多患三苦逼。今为说其离忧苦法故。云欢喜幢。十六为摩睺罗说大休息法者。此类蟒身为性毒恶。今随病为说令止息恶毒故云也。十七为地狱众生说正念庄严法者。谓彼众生眼见苦具。身为苦逼。惶怖心乱。无暇正念。今为说法令心安正。此即为庄严也。十八为畜生说智慧藏法者。因为说法令彼舍患生智故。此所说法。即名为藏。十九为阎罗趣说无畏法者。彼界常以热铁融铜为其所食。今为说其离彼炎畏故云也。二十为厄难众生说普安慰法者。谓诸厄难者。若身若心。昼夜忧苦。今为说其身安心乐法故名也。

  末后一句总结周遍可知。

  三海幢身毛孔出光网中六。一能现光毛孔。二光网数。三光色相。四光庄严。五光境界。六光事业满法界四思彼入定中十句。初一总。余九别。总中由见善友。前定业用。思见出定。欲有启问故。渴仰也。别中。一忆前定用。二思得彼定人。三思定利生。四思定普严依正胜境。五思定严法界智。六思得定佛加智。七思定生无㝵用神力。八思定加行愿力。九思定能增行力五明出定中二。先显立住思察所经时分。后过此下正明出定。前中始一日夜乃至六月六日。本疏释云。是第六住故。后明出定者利益事讫故。

  四赞定业用中。有四十一句。前十一句标胜。后所谓下二十句出因。前中。初一句总。余十句别。别中。一近而不知顶故。二称法界故。三分齐难量。四力用叵测。五光用无变。六严事数多。七力势不可止。八所缘无二。九照用普遍。十益物无穷。后二十句出因者。通显前十各由此因故。曰甚深等。一离贫苦。二离地狱苦。乃至能令安住一切智智境界中。并文易可知。于中。第八。有本云。能令增长有为乐故者。今勘梵本。乃晋朝经。皆云能令厌离有为乐故。

  五问定名中二。先问。后海幢下答。答中二。先答定名。后善男子下答得定所由。前有三名。一普眼舍得者。以平等慧照法界故。舍者障无不尽故。得者理无不证故。二名般若等者。以离垢慧光照净境故。三名普严等者。以净善根为方便。庄严智慧故。后答得法所用中二。初得三定。后得此下明得眷属三昧也。

  六问定境界中二。先问。后海幢言下答。答中有二十三句。明于诸刹佛众生境无所障㝵。初一句总。后了知下别。别中分五。初六于刹无障碍。谓一了知。二往诣。三超过。四庄严。五修治。六严净。二有十句。明于佛境无障碍。一见佛。二观佛威德。三知佛自在力。四证佛广大力。五入佛功德海。六受佛妙法。七入佛法修行。八证佛转法轮平等智。九入佛道场众会。十观十方佛法。三有二句。于众生无碍。一大悲摄生。二大悲充满。四有一句。见十方佛无厌足。五有三句。于众生境无碍。一入众生海。二知众生根海。三知众生诸根差别智。

  七谦己推胜中二。先谦己知一。后如诸下推胜知多。前中如前释。后知多中有二十一句。前十句显彼胜者所知。后而我下明非己能知。前中十句成五对。一智悟巧化遍法界净。二了达多刹诸趣根欲。三知蕴诸法入无碍定。四起无漏通善说无已。五巧演地义。与物为依。后而我下显非己知中有十一句。初妙行者。利他善巧故。三所行者。自所修故。六入要门者。悟解旋澓义处故。八道分者。行位故。九十心境者。知他心境故。余并可知。

  八指示后友者中三。一处。二善友。三令闻法。初中海潮者。善友住处。近南海北岸潮所至处。表不退住中二利行不失限故。林名普庄严者。依正二果皆殊胜故。善友休舍者。梵本正云呼舍罗。此曰希望。亦云意乐。亦云满愿。谓随诸众生来求法者。皆遂希求。满其愿故。三令闻法可知。

  九念思辞恋中二。先述得益。后五体下正辞。前中十一句。初一总举。次九正明获益。后一结益欢喜。后正辞中十三句可知。第六住竟。

  第七优婆夷休舍不退住善友中七。一念前善友教谦思。二渐渐下依教求觅。三尔时善财童子入下明见友问法。四休舍告言下正答所问。五善男子我唯知此下谦己推胜。六善男子于此南方下指示后友。七时善财童子顶礼下念思悲辞。

  就初中二。先念教诏思得见解增明故。云蒙力等。于中四句。一蒙力。二蒙教。三念语。四深爱乐友。后作是下念因善友展转利益。于中五句。一令见佛。二令闻法。二令益胜行。四令普见真佛体。五令得成佛华。

  二依教求觅中二。先明至前所指处。前已具释。后众宝下二。先明外人物严。后时休舍下明正报严。前中二。初明依报严。后百万天子下明有情严。前中有八段。一宝垆周绕有一句。二一切宝树下明众宝树严。三其地下明地殿堂等严。四园中复有下明宫殿地柱楼阁及宫殿十宝华座严。五园中复有下众宝帐严。六有百万大宝网下众宝网严。七有百万大光下众摩尼宝光严。八常雨百万严具下明香华缨等杂供养严。后明有情严中三段。一天子。二采女。三菩萨。后明正报严中二。先明正报受用严。后其有见此下明业用益生。前中金座珠冠宝钏宝网严宝珰宝缨众敬十方欲色界天及人非人来敬。后益生中十五句。一除病。二灭惑。三拔见。四摧障。五悟解大用。六增善根。七分明悟解智方便。八总持方便。九定方便。十大愿方便。十一行方便。十二福方便皆现前。十三心广。十四具通。十五身普遍至。

  三见友问法中二。初明见友可知。后往诣下正明问法中二。初自述已发心。后而未知下正发问辞。并易了。

  四正答中八。一自述唯得一法。二若有见下显益物。三善男子下明难得见。四善男子下究竟益物。五善男子东方下德高感佛佛恒不离。六善男子我此下明同行眷属及余利物。七善财白言下问发心久近中二。先问先发心时。后善财言圣者下问当成佛时。前中二。先问可知。后益中三。初略显从燃灯佛等前十佛。二善男子我忆下明过去多劫多生经三十六恒沙事养闻授修行。三善男子菩萨下明发心限量难知。于中十一句。一充满一切法界故。谓此心无有少分色心时处等。一切境界不遍故。二悲心普入世间故。三大愿毕法界故。四大慈普覆物故。五一切时处中修行故。六定力令道不退故。七陀罗尼力住持世间故。八智光力证入三世平等性故。九通力普显于一切刹网者。谓凡于一刹种中。有二十层。于中。一一刹皆三重展转递绕遥观如网故。十显力一普令一切悉解故。十一净身悉遍一切佛刹故。八善财言圣者下问当得成佛时中。先问。后答。答中三。初不为限齐故发心。二欲教化调伏下正为作无限齐事故发心。于中各有十四事。相翻可知。三是故善男子下但然修行无有限齐不答成佛。问若尔岂竟无成。

  答只此无成方是成佛意。以无所得得菩提故。五善财童子言下问答解脱名离。名忧安隐幢者。大心多劫。尽苦无忧。勤修正行。心安无倦。德高众归故。名为幢也。

  六善男子我喻下谦己推胜。前中谦唯知一。后如诸下推胜中十一句。前十正显胜者所知。后而我下一句彰非己知。

  七善男子于此下指示后友中三。初处那罗索者。此云不懈堕。二善友名毗目瞿沙者。具称应曰毗沙摩乌多罗涅槃瞿沙。言毗沙摩者。此云无怖畏也。乌多罗者上涅槃也。瞿沙者出声也。谓此善友常为众生出增上无怖畏声。三汝诸下令往问法可知。

  八时善财童子下眷德辞退中三。初正明辞仪。次作是下显善友处。有十种难。可知。末一句正辞。第七住竟。

  第八仙人毗目瞿沙童真住善友中八。

  一念前友教思惟作意。于中十二句。初二句顺前修行法。后十句依彼生增进心福慧等。初二可知。后十中。一增福心。二增见佛。三出生佛心。四增愿心。五见法心。六照法实性心。七散障心。八法界无闇心。九净意宝心。十摧魔心。

  二依教求觅中二。先至国。后周遍下见依果。可知。

  三时善财下明见正果。于中二。先明领众及服饰。后明见。善财见已下设礼赞友。赞友中十一句。初一句总标。后十句别显。标中云真善知识者。如前已释。释真实道者。实教大乘故。夷险道者。善恶道。亦生死涅槃二道故。大悲海潮故。不失时故。余文可知。

  四作是语已下问法中三。初设礼。二述已发心。三而未知下正问。

  五时毗目下时答。答中四。初赞发心所为。二时诸化下敬养发心。三住如是下显发心当果。四时毗目下正答所得法。初中二。先总告。后此童子普施下正显。显中十一句。文易可知。二敬养发心中。先外物供。后内身供。三赞当果中二。先十四句别明时。后时毗目下结赞当果。前中灭苦蕴者。绝行蕴故。破无明闇者。断无明住地惑故。福德轮园者。功德满足故。显净智日者。大智圆明故。开示善根法藏者。示法苦乐令避龙故。后结赞当果中二。先通显一切。后此善男下别指善财。四正答得法中二。先述己所得法门。名无胜幢者。此住胜进应劝学知于器世间动转。观诣游等。超过前住。彼莫能逾故。曰无胜。又应劝学受诸佛说法。显自在用。大音遍吼。事养多佛。由此降伏耶论异道。使归从故。如帝释幢也。或此能降伏外道耶小。彼莫逾此。亦曰无能胜幢也。二善财白下。问境界中二。先问。后时毗目下神力加持今自证见。于中五。一仙人摩顶执手。二令善财自见身往十方佛刹数刹。见彼佛会。闻佛会彼说。达其文义无杂。又知十种化众生法。三尔时善财下明为十种法门照得十种三昧。可知。四时彼仙人放下善财自见在本处。五仙人问善财下问答定中所见。

  六仙人言下谦己推胜。推胜中二十一句。初十句明彼胜者所能得。后十一句显己不能知。初一句总举。余十句别显。

  七善男子于此下指示后友。于中三。初处。次人。后令往问法处中。聚落名伊沙那者。此曰长直。谓此处里巷迳迂延永也。人中名胜热者。处五热。身中不为所因。非只安然无患。亦乃成于胜行故。令问中可知。

  八时善财下念德辞退。第八住竟。

  第九婆罗门胜热法王子住中十二数。初明得前解脱力用。二念善下依教趣求。三时善财童子下正问。四婆罗门言下授自所行。五时善财下生疑念。六作是下诸梵天等劝。七尔时善财闻如是下生悔过心。八尔时善财下依前教命。登山入火。九善男子我唯下谦己推胜。十善男子于此下指示后友。十一汝诣彼下令往问法。十二时善财下恋德辞退。

  初中二。先一句明得前解脱力用。后三十句明彼解脱光照任持力用。于中分三。初六句明所得。一得佛神力。二菩萨法门通智。三菩萨定慧用。四时定慧用。五知境依想定慧用。六得了俗慧用。二次十二句依前所得用而起。一现身。二说法。三照境。四闻法忍受。五了法。性六能修行。七求佛智不退。八得十力用。九求法无厌。十修行悟佛境。十一誓严。十二愿净。三后十二句明知刹度生成行。于中初三句标三章。后九句各别显。于中。初六句以无穷智。知世界境界。了菩萨行。后三句以无性心度生。了菩萨行。

  二依教趣求中二。先明至处。后显见人登刀山入火聚。

  三时善财下述自发心。问菩萨道。

  四婆罗门言下令善财依婆罗门登刀山入火。

  五时善财下生疑念。于中二。先总。后别。别中二十一句分三。初十二句惜身难得。不得可辄舍。次此将非下三句。正明可疑之状。后而欲下六句显作留难行相。

  六梵天等劝中。有十三众。悉述己为胜熟随应说法。获其利益。一梵天众。二魔众。三自在天众。四化乐天众。五兜率天众。六三十三天众。七龙王众。八夜叉王众。九乾闼婆王众。十阿修罗王众。十一迦楼罗王众。十二紧那罗王众。十三欲界诸天众。就初众中四。一劝不生疑。二今此下赞彼德用。十句。一得定光。二发勤勇。三度生无倦。四断渴爱海。五截见网。六烧惑薪。七照惑林。八断尽死怖。九坏世障。十放法光。皆言欲作。三善男子下自述耶见。四见婆罗门下蒙化除疑。二魔众中三。一散宝供养。二告善财下赞彼德用。三我与下显彼化力。三自在天众中三。一散华供养。二作如是下赞彼德用。三即与下显彼化力。令得八种自在者。取作由己皆遂志故。初心者。慈悲等故。受生者。出入住胎明了故。业障者。速能离故。严具者。能示现故。长短者延促任意故。佛法者。明了文义故。余并可知。四化乐天王众中三。一天乐供养。二作如是下赞彼德用。三即与下十三句明闻法获益。五兜率天王众中三。初雨香供养。次作如是下述彼德用。后共诣下闻法得益。六三十三天王众中四。一雨天华供。二作如是下述彼德用。三共诣下闻法乐菩提。四又善男下述怖发心。七龙王众中二。初雨香华奏天乐为供。二作如是下赞彼德用。有十句。一光照处所。二离沙怖。二离鸟怖。三灭患。四身凉。五心无垢。六闻法解。七厌其趣。八悔障。九发大心。十住果智。八夜叉王众中三。初雨诸供供及善财。二作如是下赞彼德用。于中三。一身及眷属并罗刹鸠槃等生慈心。二不害物。三不乐自宫。三即与不闻法发心。九乾闼婆王众中二。初赞婆罗门德用。于中二。先光照住处。后受多快乐。后是故下明闻法发心不退。十阿修罗王众中三。初明礼敬。二作如是下赞彼德用。震动宫海地。令舍憍逸。三是故下闻法利益。十一迦楼罗王众中三。初明勇力持王化形在空。二嗢如是下赞彼德用。放光照宫震动恐怖。三是故下闻法利益。十二紧那王众中三。初赞彼德用。于中三。一明诸声出处。谓宫中诸树等。二善男子下明比校数多。三善男子下闻法利益。十三欲界诸天王众中二。初明妙供养供。次唱如是下赞彼德用。于中三。一光照地狱。二我等下见光生信。三从彼下还生彼天。后为知下明闻法利益。

  七生悔过中三。初明善财闻上十三众所说以劝晓欢喜。二唱如是下请恕疑心。三时婆罗门下显无疑获益。

  八依前教命中三。初登山入火。二未至下得益。益中二。先明暂始到火时得善住定者。善能安住焚惑性故。后得静乐通定者。得离諠适悦定起无㝵用故。三善财下赞其定缘。逆顺翻显故曰甚奇。

  九谦己推胜中。谦己唯名菩萨无尽轮解脱者。谓以精进誓愿如风轮转住诸行不令退转故。推胜有三。初总云大功德焰者。即福之慧能烧我见故。次必不下六句别显。后而我下一句结自所不知。

  十指示后友中。师子奋迅者。如上具显。童女名慈行者。善知众生受生等十种行故。起慈饶益行故。

  十一汝诣彼下令问法可知。

  十二时善财下恋德辞退。第九住竟。

  第十童女慈行灌顶住善友中八。

  初念前善友恩。生极尊重意中。有二十四句。此即总句。后皆别显。于中。一广净解。二念我。三求智。四愿见佛。五观法。六无碍智常现。七决了法实际。八常住际。九刹那际。十如空际。十一无二际。十二无分别际。十三义无障际。十四劫无坏际。十五佛无际际。十六于佛心无别。十七破想网。十八离执。十九不取佛众会。二十不取净国。二十一知生无我。二十二知声如响。二十三知色如影。

  二依教趣求中二。初至彼城推觅。二善财入已下见彼依果。可知。

  三其慈行童女下明见正报闻法。可知。

  四时慈行下正答。答中二。一令善财观其宫殿。于中二。先总显。后周遍下别显。别中二。先明能现壁等诸事。初有十一句。后走见下明所现一切佛从发心至佛果事。二尔时善财下明善财意问童女悬领以言答。答中三。先答法门名。二答本得法处。三答得法时入方便名般若普庄严者。慧心如空福德成满故。

  五善财白言下问境界中二。先问。后童女答言下正显。显中二。初总答。谓入此门思惟等时。得普门总持故。后所谓下别明。明中有一百二十句总持。分为十段。一初八理事总持。二福德下十门。明愿行持。三业不下十门。明业持。四三昧下六门。明定用持。五心海下五门。明知他心持。六知众生下十二门。明知所化持。七大悲下十五门。明能起化持。八世界下十七门。明知世界持。九见诸佛下二十五门。明佛海自在持。十菩提心下十二门。明知菩提心因果行愿智净等总持。

  六谦己推胜中。谦己可知。推有十五句。明推胜者能知。末句结已不知。

  七指示后友中三处人可知。令问法可知。

  八仰德辞奉可知。第十住竟。

  续华严疏刊定记卷第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