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藏第 40 册 No. 1815 梵网经古迹记


  No. 1815 [cf. No. 1484]

  梵网经古迹记卷上

  青丘沙门太贤集

  将释此经七门分别。时处故。机根故。藏摄故。翻译故。宗趣故。题名故。本文故。言时处者。本即卢舍那佛在莲华台藏世界说。末即释迦初成佛时于摩伽陀国寂灭道场说。言机根者。有菩萨性得发心者。为谤不信不得说故。藏摄故者。通菩萨藏毗奈耶摄。翻译故者。后秦有西域三藏鸠摩罗什。此云童寿。持菩萨戒偏诵此品。与义学沙门三千余人。遂于逍遥园及长安草堂寺翻译经论五十余部。最后因秦主欲受禁戒。别诵译出。慧融等笔受。法藏师云。西域有十万颂六十一品。具译成三百余卷。此经序云。可有一百二十卷。又上代诸德相传云。真谛三藏将菩萨律藏拟来此。时于南海上船。船即欲没。省去余物仍犹不起。唯去律本船方得进。真谛叹曰。菩萨戒律汉地无缘。深可悲矣。又昙无谶三藏于西凉州。有沙门法进等。求谶受菩萨戒并请戒本。谶曰。此国人粗。岂有堪为菩萨道器。遂不与授。进等苦请不获所愿。于佛像前立誓求戒。七日才满梦见。弥勒亲与授戒并受戒本。并皆诵得。觉已见谶。谶睹其相异喟然叹曰。汉地亦有人矣。则与译出戒本。与进梦诵文义相同。今别行地持戒本首安归敬偈者是。又闻西域诸小乘寺以宾头卢为上座。诸大乘寺以文殊师利为上座。合众共持菩萨戒。羯磨说戒皆作菩萨法事。菩萨律藏常诵不绝。言宗趣者。语之所表曰宗。宗之所归曰趣。此经正以心行为宗。证觉利生以为其趣。言心行者略有二门。一教正行门。二诫恶行门。教正行者。即经初说三贤十圣内证之行。诫恶行者。即经后说十重四十八轻戒行。经自广说如后应知。所归趣者亦有二门。一如来性门。二发趣相门。所趣能趣如次应知。如来性者即真如性。如经寂灭者名为一心。一心者名如来藏。谓众生心似生无生之性寥为一心之海。似生之相流成六道之波。如不增不减经云。即此法身飘流生死名为众生。即此法身修行诸度名为菩萨。即也法身住于彼岸名为诸佛。此复云何。生死之梦唯有迷心。虚妄习气扰浊心故。或似眼等或似色等。犹如翳眼所见空华。天地山河虽无边际。如梦所见莫据之方。色等境风之所击动。藏识海中转识浪起涌于六处分别六尘。然色声等唯如梦尘。除心行相都无所得。境既即心。心如境空也。迷故生死。悟故涅槃。是以空性名如来藏。第二发趣门者。如是内有如来性。故闻诸有情同如来藏妄念所飘苦轮无际。生死大海誓为舟楫。不畏其中所受大苦。发不可坏无碍意乐。谓大菩提若可得法。我亦丈夫。三大阿僧企耶虽绝。期之者要可出之。无上正等菩提虽远。誓之者定有至也。盖决无明之㲉掌融法界之雄。亲近善士。听闻正法。智慧为母。方便为父。广摄众生为自眷属。空寂为家法喜为妇。慈心为女。至诚为男。虽在居家不着三有。虽现受欲常住梵行。游于衢路利物为心。欲成他义能舍自命。诣讲论处导以大乘。入诸学堂诱开童朦。风前交友必简其师。月下忘怀影中味道。草系之功自有风云。交游美色亦知其空。大悲般若之所辅翼。乘不住道至心实际。但于诸心返照自性。明昧位立佛菩萨故。云何名为不住道耶。于空有边不住慧也。谓颠倒缘有世间相。既颠倒有即离有无。如圣天言。有非真有。故无亦非真无。谓于妄识似有而现。即于证智似无所得。然于胜义非毕竟无。诸胜义无俗亦无故。既离有性。般若证空亦离无性。大悲拔有。拔有之故不住涅槃。证空之故不住生死。不住二边异凡二乘。异凡小故自发菩提。如瑜伽云。于空性相有失坏者。便为失坏一切大乘。是以菩萨行六度时皆无所得以为方便。无所得者即不住道。若唯空有便可得无。而复空空故无所得。无所得故三轮清净。是名究竟修菩萨行。言题名者。梵网经一部都名也。卢舍那佛说心地法门品第十者此品别名也。梵者能净之义。网者摄有情义。谓此经者乃至有顶生死大海拘持有情。终致无上寂灭之岸。无尽饶益诸饥渴类。如世网故。为显此义故。诸梵王持罗网幢供佛听法。佛因此说世界差别犹如网孔。佛教门亦如是。世界别者。须弥树形覆世界等遍涉入故。佛教门者。虽一味法蕴界处等法门别故。是则如梵主网孔多网一。法王戒法当知亦尔。虽尘沙门终归一道。万行一门所谓得意。得意而行皆称法性。是故从喻名梵网经。经谓契经。贯持为义。贯义持生不散失故。卢舍那者此云净满。无障不净无德不圆故。法藏师云。梵本皆名毗卢舍那。此云光明遍照。智照法界身应大机故。梵网字下标此名者。为简余品释迦说故。佛谓觉者。三义如常。说谓圆音。巧应生解。唯识万德从此生长名为心也。出苦之津入净之户称之法门。文义类别故名为品。此心地品总有二门。一本师说故。二化传说故。初中有五。处众故。警觉故。启问故。见问故。付属故。

  经。尔时至心地法品。

  述曰。处众之中有三。处所故。大众故。所说故。如文可解。

  经。是时释迦至亦生疑念。

  述曰。第二警觉中亦有三。放光故。众喜故。疑念故。如文可知。

  经。尔时众中至为何等相。

  述曰。第三启问亦有三文。起定故。集众故。启问故。玄通华光王者。所证真理名玄。能证真智曰通。能生大果名华。能除闇障名光。三乘中胜名王。彼所起定华光亦尔。众德庄严名大庄严。金刚白云色者。以不可坏无漏清白含众德水故标此色。光明非一故言光光。为何等相者。问所为相。

  经。是时释迦至光明座上。

  述曰。第四见问中有二。见故问故。此初也。化归本体言还至也。加力见胜如戒本疏。百万亿紫金刚光明宫者。如兜率天弥勒菩萨五百亿宫也。百万莲华者。座莲华也。

  经。时释迦至菩萨种子。

  述曰。第二问中有二。问故答故。此初也。有云三问。地者问有为行。虚空者问无为中行。众生者备上二行众生也。非也。据所居处问彼因果故。菩萨种子余品广问故今不问(旧疏云。六处殊胜名为种子。如地持说)。

  经。尔时至卢舍那佛。

  述曰。第二答中有二。果故因故。此答果也。大欢喜者。见大利故。无分别智名虚空光。照法性空故。正了因体亦名体性。智为正因故。彼所依定名为本原。此能显成常住法身也。佛现此定示大众也。根本因故修行心地以之为因。舍凡夫等举因答果也。成等正觉已下显成佛相也。显正依报及化相故。世界海者。如智论云。数此三千大千世界如恒河沙为一世界种。数此种复至恒沙为一世界海。数此海复至十万恒沙为一佛世界。虽在千叶中央台上。而言在于世界海者。如化身在一阎浮州言在娑婆为一佛土。二身游化量亦尔故。千百亿释迦身土如戒本记释。

  经。尔时莲华至智身满足。

  述曰。第二答因中有二。略故广故。此初也。疏云。坚信忍者。明习种性解德法门。亦名闻慧。坚法忍中明性种性行德法门。亦名思慧。坚修忍中明道种性行实法门。亦名修慧。坚圣忍中明圣种性亲证法门。名出世慧。此中三贤十圣四十后次第解故不释之。蹬者登也。言无为者。非烦恼业之所为故。无相者法身故。大满者智身故。常住者自性无间及相续故。

  经。尔时至品中已开。

  述曰。第二广中有二。请故答故。此初也。诸佛会中有菩萨问。释名准前。凡此经文难可解者。佛佛相对梵语巧妙。犹如此间五言诗等。以汉语翻。失妙难解。

  经。尔时至入空三昧。

  述曰。第二答中有四。如次广说四十法门故。初亦有十。此发趣中初舍心也。菩萨请者。千佛所加故。今告言千佛谛听。知千佛众未解了故。舍心三文。章门故行相故结成故。言一切舍者。举章门也。次行相中谓国土等。一切舍之。无为无相者。标舍所舍之时离三轮也。无为者人空故。无相者法空故。次释三轮。初施者空。谓即我人知者见者十二因缘假会合成。故能执彼主者造作之我见者于彼所缘十二因缘无合无散。于境无我故言无合。而有似我亦言无散。次受者空。谓无受者。以蕴界处一合空相无我我所相故。后施物空。假成诸法若内身等若外财等一切之法空。无自之所舍无彼受故。第三结言。尔时观成如境假会。能观现前。

  经。若佛子至一道清净。

  述曰。第二戒心。戒者举章。非非戒者。离有无边重言非非。何者。无受者故。及十善戒无师说法。谓无能说宁有所说。受者授者及所受戒不可得故三轮空也。欺盗乃至邪见无集受者。明所防恶体空无集。还属众缘。无定性故。欺者蔑也。蔑中之极谓害命故。慈良等者。明能防戒体性亦空。一慈防杀也。二良防盗也。三清防淫也。四直防妄也。五正防酤酒。六实防赞毁。七正见防邪见。八舍防悭也。九喜防瞋也。旧疏云。等言等取悲防说过。防十恶时。制止有为无为八倒。有无性离一味清净也。

  经。若佛子至不可得。

  述曰。第三忍心。忍者举章。有无相慧体性者。总标真俗忍体。次辨行相差别。言空空忍者。缘胜义忍。下此名为无生行忍。一切处忍者。缘世俗忍。下名此为一切处得名如苦忍。遍一切处如俗苦相而忍解故。得名如苦者。耐怨害等随境目故。如是真俗无量行相一一皆名忍者结也。明真俗已。次明三轮。自空无受。彼空无打。法性空故无刀杖无瞋心。三轮一味言皆如如。事事无实言无一一。谛理无二言谛一相。理亦实空名无无相。而俗非无言有无有相。次能所相对门。非非心等明忍空相。谓能忍心非都无故言非非心相。似有缘虑无实缘故言缘无缘相。立住等者空所忍境。能打人等四威仪中染净性空。故言一切法如。既能所空忍相不可得。

  经。若佛子至进分善根。

  述曰。第四精进心。苦四威仪一切时行者。以精进行举章门也。行住等位无时不策故。次明行相。伏空假者。伏初二性。空谓遍计。假谓依他。会法性者。会圆成实。伏初事相会真理故。空智德聚名无生山。见有无者。有相名有。无相名无。如龙树论有为名有无为名无。如有者。世俗似有。如无者。胜义似无。已上总观一切法也。大地青黄赤白一切入者。十遍处也。包胜处解脱等故言乃至。已上别观共功德门也。三宝智性者。大乘功德门也。以具三宝摄一切法故。明境界已。次明功德。以一切信上升进道必三三昧空慧为门。无生者无相。相必生故。从胜义观趣世俗。故言起空入世谛法。了真即俗言亦无二相。第三结言续空心通达进分善根者。所有进道皆空为首。故言续前空心。通达而进善根名进心也。

  经。若佛子至生一切善。

  述曰。第五定心。寂灭无相者举章门也。寂灭散动照无相故。次行相中无相无量行三昧者。生空定也。唯有诸行无实我故。无相无量心三昧者。法空定也。唯有诸识无实法故。并趣真空总名无相。凡夫圣人无不入三昧者。八禅定也。彼二类定得淳熟故言体性相应。于一切行以定力故诸障灭也。谓我人受者人执也。一切缚者余烦恼也。见性者。且举法执摄所知障也。皆是障定因缘。散风动心者。不生思惟皆心不寂。而灭空空及以八倒无攀缘也。假静慧观者。学观有情法假定慧。由此定慧一切假会苦谛伏灭。能受三界罪性集灭。言而生一切善者。道资粮也。

  经。若佛子至为慧用故。

  述曰。第六慧心中空慧者。举第六度。明行相中非无缘者。标有所依缘也。慧亦无性。依他起故。何为所依。谓能知体名之为心。了别一切法假名主者。心王性故。与道通同者。与慧相应故既住圣胎。当入圣等尽是慧心体性功用也。一切能执四倒烦恼皆由染慧性不明故。故对治之以慧为首。修不可说种种闻慧。以为方便入于中道一真谛也。次明障空。谓其无明能障慧者。离众缘合无自相故言非相。不即缘故非来于缘。既无自性故非罪非八倒无生灭也。由此慧明照而乐空。明真实智已。更智方便转变神通亦智体性所为。以慧用故。

  经。若佛子至一切行本原。

  述曰。第七愿心。愿愿大求一切求者举章门也。双求二利故言愿愿。求断名大求。求智名一切求。明行相中。以求远果修行因故愿心连也。必由愿心连相续故百劫得佛即灭罪也。百谓多义。罪即生死。灾患聚故。专注连求法空一相。故言求求至心于无生空一。一者一相。所谓无相。乘愿增观而入定照。则无量见缚以求愿心故得解脱。其能证行以求心成。由此菩提无量功德以愿为本。既成佛已圆证法界离有无边。言观一谛中道也。万德相融能照智分所照法界虽无差别。非如二乘灰身灭智。亦言非没。亲圆证已于后得智起无量用。言生见见。然不谓言我有所作。言非解慧。结文可解。

  经。若佛子至观法亦尔。

  述曰。第八护心之中。护三宝护一切行功德者举章门也。以护所依及自行故。次明行相。初护外道不令娆正信者护三宝也。以无相行伏倒心故。灭我缚见缚无生等者护自行也。伏烦恼障言灭我缚。伏所知障言见缚无生。以何行相如此护耶。谓护根本三宝以无相行护。护自三空门以心慧连慧连等也。二空相资故言慧连慧连。如是相连入无生者。止道观道则明光明光。以伏二障无挂碍故。如是护观入于空境。俗假相别。故言分分。似我似法妄识中似有。故言幻化幻化所起。俗相性空。空智中似无故言如无如无。以下结云。缘合所起言法体集。还属众缘言法体散。无定自性言不可护。如所观理能观亦尔。

  经。若佛子至一切法。

  述曰。第九喜心。见他人得乐常生喜悦者举章门也。及一切下明行相也。假谓依他。空谓遍计。遍伏二相言及一切。二相不现名为照寂。不见初二性言不入有为。真如影现言不无寂然。内证乐中境智俱空。故言大乐无合。般若虽证空大悲犹化物攀缘有境。故言有受而化有法而见也。玄假法性等者。见二谛性平等一观心心中行也。玄者胜义。假者世俗。般若大悲而相融故。多闻一切佛行功德等者。多闻果德及因行德。普以无相随喜之智连生正念而专照也。既一无生佛即我故。以下结云。乐心缘一切法者。离嫉妒等喜悦缘故。

  经。若佛子至光品广说。

  述曰。第十顶心。是人最上智者举章门也。次释名义。前九心上三义如顶。一灭障如顶。言我轮者。执我为首。轮回烦恼利见疑身。及以钝品瞋等烦恼皆灭无故。胜如顶也。二智胜如顶。最上智连如顶故。三境胜如顶。周遍法界因果圆融如如一道最如顶故。如人顶者。总喻上三也。次明行相。不同身见六十二见。简二类见。故言非非。五众即五蕴也。于蕴刹那刹那生灭。谬执神我体常流转。观识蕴空也。多计识蕴为我相故。无受者观受蕴空。无行可捉缚者观余三蕴空也。行即行蕴。无可捉者色蕴空故。无可缚者想蕴空故。妄想缚本故。如契经云。识如幻化乃至色如聚沫。言入内空直道者。即入内门纯一味道。上明般若。次明大悲。刹那刹那于诸众生不见有缘不见非缘。恒以无缘大悲攀缘住顶三昧寂灭定。亦发加行于趣证道。尔时设有性实我人常见八倒生者。则缘不二法门。性实见者法执也。我人见者生执也。由此不受八难者三途等也。幻化果毕竟不受者。道分善根不造生死引业故。同体大悲离我无化。故言唯一众生。四威仪中灭恶生善。言入道者总句。余三别句。满十解位名为正人。立福智资粮名正智正行。行即福也。下总结言。菩萨达观现前故不受六道果。必不退于佛种姓中也。以背流转向还灭故。生生入佛家者。十住毗婆沙云。以真如为佛家。相应解成故言入也。十天光品者指上品也。

  经。卢舍那至体性三昧。

  述曰。第二十长养中牒问可知。此初慈心中。常行慈心生乐因已者举章门也。慈与乐故此无缘慈。慈行既成自亦乐俱入所缘法。谓即五蕴大真法中空蕴三相如幻如化真如无二。故则堪当成圣道法轮。言化被已下教他生信。大悲门故。言非实者。谓所利益信心空故。非善恶果者。谓所安乐乐果空故。言解空体性三昧者结慈行成也。

  经。若佛子至起大悲。

  述曰。第二悲心中。以悲空空无相者举章门也。有性空故言空。空亦空故言空无相。次明行相。悲缘行道自灭一切苦者标句也。缘谓攀缘。如下有情缘等三故。如何灭苦。先于众生苦中生智。生何等智。谓有三种。一有情缘。如经不杀生缘故。二法缘悲。如经不杀法缘故。三无缘悲。如经不着我缘故。由此于一切众生不恼也。次明行相。夫发大悲心者于空性中见一切法如实性。若失坏空性则失一切大乘故。种性行中生道智心者。出斯位行也。如仁王云。银轮三天。性种性故。父等六善于我为亲。翻彼六恶于我为恶。彼二各有上中下品。欲与上乐而拔苦之且上品。恶随器各得九品乐者。即观果空欲与上乐。而九品别乐还属器。无自性故。乐果空相慈心中现。以一乐行引起大悲也。

  经。若佛子至苦故喜。

  述曰。第三喜心中。喜悦无生心时者举章门也。喜心观空名无生心。种性体相道智者位体相也。自他空故名为空空。犹随喜他名为喜心。此有二种。一者性空。不着我及所故。二者法空。达流转无集故。出没即流转义。诸缘所起还属众缘。无一定相。故言无集。尔时一切万有入空即观行成。以同体之喜等喜一切。起此空观入有相道。远邪近正。正谓示我好道。及使众生入佛法家。得法在怀。行体怡悦。故言法中常起欢喜。自入法位复于他入正中随喜也。

  经。若佛子至常修其舍。

  述曰。第四舍心中。常生舍心者举章门也。无造无相空法中三空门也。如虚空者喻于三空无障碍。行于善等中法空人空为大舍。舍谓治染且显治贪。幻等如次喻虚流转及刹那灭。无生心者舍心空故。虽空恒进言常修舍。

  经。若佛子至现前行。

  述曰。第五施心中。能以施心被一切众生者举章门也。无心行化者。无执着故。达理达施者。了真俗性。言一切相现在行者。施行成就也。

  经。若佛子至发起善根。

  述曰。第六爱语心中。入体性爱语三昧者举章门也。体性者真性也。粗语耎语皆趣胜义可爱乐。故名爱语也。实谛之中。法语之义实语之言皆顺纯净一语之门能调一切。乃至无诤发语之智法空无缘而生恩爱之心。下总结言常行如心发起善根者称真心也。

  经。若佛子至但益人为利。

  述曰。第七利行心也。利益心时者举章门也。实智体性者所缘真如也。广行智道者能缘智慧也。集一切明炎法门者。集智资粮故。集观行七财者。集福资粮故。用之益人言前人得利。时还益己法身慧命。言益受身命。言一切意者。作用多故。皆令他人次第行成也。言法种者习种行成故。空种者性种行成故。道种者道种行成故。皆生佛果故言种也。令他人入此三十心中。次云得益者证地上际行故。得乐果者得佛后际果也。形居六道处苦甘心。下结意者但益他人为己利故。

  经。若佛子至同法三昧。

  述曰。第八同事心中。以道性智同空无生法者举章门也。谓此位智称空理也。次明行相。生无二者生空真如也。智行相应言同于彼。又法空行同最本原法空如相。世间诸法以恒转故言常生常住常灭。于此流转随入事同。虽了法空同而无生及自他我同而无物。犹为益物入同事三昧。

  经。若佛子至而不可得。

  述曰。第九定心中。复从定心者举章门也。次明行相。从定发慧念念寂照。离戏论故。于我所法者即所遍计十八界也。此文可言我法所法。谓七心界名为我法。多计识蕴以为我故。十根尘色法处色等名为所法。下出体云识界色界。于此不着言不动转。十禅支者。一寻。二伺。三喜。四乐。五心一境性。六内等净。七舍。八念。九正知。十不苦不乐受。以一念智双观二空。一切我人无合散者。观生空故。内外现种无合散者。观法空故。言众生者诸现行也。无一定性言无合。缘合似有言无散。所以者何。众缘集成之所起作。求彼实性不可得故。

  经。若佛子至百法明门。

  述曰。第十慧心中。作慧见心者举章门也。缠名为结。随眠名患。众苦本故。言顺忍者境顺智故。慧性起光光者运运照故。一炎明明者一体多用故。见虚无受者缘空不执故。总结云其慧方便者。慧行善巧故。能生此位十长养心也。是心入空理起空道故。杂修智悲堪发无生圣心之因也。

  经。卢舍那至名无相信。

  述曰。第三十金刚也。初发心趣。次长养已。今不可坏喻金刚故。此初心中。信者举章门也。诸见名著者训释见义。以执着故。结有造业者招苦造集故。于此必不受方入空无为。言三相无者总标三相寂灭。无无生下别破三相。谓生住灭有能所相。今双空故重言无无。遣能所生言无无生。此文可言。无无生故无生之住。无生住故住所住无。住住无故灭灭亦无。言有一切法空者。存法无我真如也。遮减过故。言尽灭异空者。二谛智泯故言尽灭。犹有分见亦言异空。色空者色阴空也。细心心空者四阴空也。三世心空故。二谛信寂灭无体性和合。还属众缘无一定性。故所属缘亦空。故言亦无依。次总结言然主者我人名用者。举实我体名字功能也。三界假我我者。人法二假我也。无得集相者。实我假我无可得一聚集相故。既人法空名无相信。

  经。若佛子至亦如是。

  述曰。第二念心中作念者举章门也。六念中常觉者念佛也。乃至摄法僧戒三也。言常施者念施也。观彼实性皆言常也。第一义谛者念天也。佛常涅槃果第一义天故。言空无著无解等者。观所念境空无可缚着。况有解脱耶。既空三相之所不动不到去来。以迹绝故。然于作者一合真相还归本际入法界智。运运增明言慧慧相乘。运运会空言乘乘寂灭。念念泯相言炎炎无常。上古传说。慧慧住相名光光。即彼灭相名无无。后后生相名生生。相虽迁流然性不起。熏修力故。转易空道。变舍前劣转得后胜运运增长。本有劣无故言变变。本无胜有故言转化。展转胜生言化化转转。如是后转前变之时。如称两头同时住也。炎炎一相者。念念虽别而恒一相。所谓无相。生灭一时者。生灭虽异融于一念。次例生灭三世亦如是。已变者过去。未变者未来。变者正变即现在也。三世同时故言变化。亦得一受。受谓容受。一念融故。

  经。若佛子至心解脱。

  述曰。第三深心中深心者举章门也。即回向心也。期远深故。第一义空者标句。于遍计空智照有中道。谓十二支非常非断名为实谛。执有情等名为俗谛。于此二谛了二空故重言深深。出入相寂言无去来。结中道言。十二因缘幻化受果故离减边。而无实受故离增边。是故伏障心解脱也。

  经。若佛子至不可得。

  述曰。第四达心中达照者举章门也。忍顺一切实性者。印顺真俗无倒性也。俗性无缚。真性无解。言无碍者总标也。法达等四别出也。如次法义辞辨无碍。无碍名达。所达三世因果所化众生根行。如如不增不减。体性既空。无实法用无假法用无假名用。既无三用故言用用空。彼体用空亦空。故言空空。如处缘空能照亦空。是名通达一切法空。结智行相云空空如如相不可得。

  经。若佛子至而不受。

  述曰。第五直心中直者举章门也。行无邪曲故名直心。言直照者释直心名。次出境体。言取缘我境入无生理之智名直心也。由无明力所计神我二空中泯。虽其缘二空理之心在无我有在实我无。然不著有无不失坏空理。空理名为佛道种子。如瑜伽云真如所缘缘种子故。不失坏空名大乘故。相似无漏中道一味观而教化十方。转一切众生者。转凡向圣也。转众生时皆以萨婆若空直直性也。以趣菩提真空性故。二空正性名直直性。次总结言。直行于空故三界缚而不受也。烦恼根本名为主者。

  经。若佛子至一道一照。

  述曰。第六不退中不退心者举章门也。唯进无虑名不退心。古师云。凡夫有二。习种已前名外凡夫。地前三十心名内凡夫。今不退入于外凡也。不起新长养诸见者。伏分别惑故。不起习因相似我人者。渐伏俱生故。虽入三界业中流转。而亦行空位不退也。又解脱现行障于第一中道境智合行故行不退也。又于本性空正念不退也。证空生解言空生观智也。如如相续如是。如是乘胜心入于不二。结云。常时于空生心一乘纯净。此为不退一道一照也。

  经。若佛子至得度苦海。

  述曰。第七大乘心中。独大乘心者举章门也。独谓不共义。次明乘行运载功中。解解一空者。双依二空证一真法界故。法界同故。了三乘行皆一乘也。如是菩萨乘一空智双修福智名智乘行乘也。言乘智者。牒上显运。谓乘者牒上所修福智。智者牒上能修空智。言心心者念念也。刹那刹那任载行者任用自利。任载行者任度众生。言度三界河者度苦也。度结缚河者度惑也。度生灭河者度业也。是故行者坐乘如上任用载用智相应心趣入佛海也。故诸众生未得乘用但名乘所得度之海。

  经。若佛子至故无相心。

  述曰。第八无相心中。无相心者举章门也。次明行相。谓亡相心照实相般若无二。复于一切烦恼业果。如如一谛亦行无生空。自知成佛。了平等故。佛是我性等者。贤圣是我行同者。结言皆同无生空故无相心。

  经。若佛子至入一切法。

  述曰。第九慧心中。如如慧者举章门也。次举所缘云。无量法界无集因无受生果。亦非生生烦恼所缚。如知胜义境。世俗一切法门三贤所行道十圣所观法亦如是知。非但所知。外化方便皆集心中。达正方便故。外道邪见功用幻化魔说及与佛说差别之中皆分别也。入二谛处。谛故非一。解故非二。非有阴界入即是慧光之所映夺。然慧光照性即入一切法。以证真时思惟一切法故。

  经。若佛子至广说。

  述曰。第十不坏心者举章门也。次明行相中。堪入圣智近于分别二障解脱。但得圣道方便正门。于此终心开四善根。明得明增故名明菩提心。伏忍之中极顺空理。八魔者。一苦二空三无常四无我五生六老七病八死。非此八种之所惑乱。传说如此。应厌生死欣小涅槃退菩提心。立为魔也。明自分行已。次明胜分众圣与力。言诸佛劝发者。佛见此人而发悟故。彼受加已入摩顶定得三业加力。初身加力中自身放光。入佛仪神者。传说习佛威仪行也。次意加力与证地心相似无别。而非实证。中观智道此真门也。又以定力世俗门中见无量土。后语加力现为说法。尔时顶善所依三昧。登所取空平等地中。摄相归识总持满足。心心行空者。下忍之时印所取空故。言空空慧中道无相照者。初空中忍。顺能取空。后空上忍。印能取空。更无余相言无相照。由此世第一法位中双印二空。故言一切相灭。此无间定永无退还言金刚三昧门。从此入圣于一身中修一切行。故言入一切行门。即入初地虚空平等地也。佛华经者指余经也。◎

  ◎经卢舍那言至毛头许事。

  述曰。明十地中牒问可知。此初地中举章门。言平等慧体性地者。平等慧者能证智也。体性者所证真也。地即总也。次行相中。真实法者内证门也。真实化者外化门也。具此二利言一切行。真无漏行正感佛果言华。实破闇种名光。遍证法界言满足。四天果者摄报果也。乘用任化者世俗门化。无方理化者胜义门化。于十力等皆得入者。如瑜伽云。初地已上分得百四十不共佛法故。净土大愿者。堪住他受用土愿故。一切论者五明论也。一切行者。于彼五明多有所作。坐佛性地者。已入大地故。一切障碍分别起障。凡夫因果恶趣北州无想天等。从一佛土入无量土者。不动一国至诸国故。从一劫入无量劫者。于一念中摄三际故。或舒一劫为多劫故。不可说法为可说者。堪说内证甚深法故。摄法归智名反照见一切法。常入二谛等者。游照二谛宅心真故。知十地次第者地位也。一一事示众生者地行也。身心不变者会一味故。十恶者杀生等也。虽知黑品住白品故。一智见有无二相者达三性故。分分了起者别别了知色故。别别生起色故。入受色报者。趣入领受有色报故。即不生无色也。而心无缚者。虽住静虑生欲界等。慧光恒照遍满真故。无生理中信忍空慧常现前也。即五忍之第二初故。其中间一切法门者十度也。略出下结初地大海今略出也。

  经。若佛子至体性地。

  述曰。第二地中有三。章门故地行故指广故。此初举章。言善慧者离犯戒恶故。

  经。清净明达至功德本。

  述曰。第二地行中有二。总标故别释故。此初也。清净明达一切善根者。举行体也。谓有三种。一慈与乐为最故。二舍离染之本故。或有经本具四无量。三慧证达之原故。一切功德本者。释上善根名义也。

  经。从观入至为苦苦苦。

  述曰。别释有三。逆次第释惠舍慈故。初亦有二。观察故化导故。此初也。言观入大空慧者。谓初观入于最胜真如大空之慧。从初入心遂起后得巧方便道智中。见诸众生无非苦谛。何以故。皆有识苦之心。三途乃至善趣。苦缘中生识领故。何等为苦。谓有三苦。言如者。相传云。相似如也。指事言故。言身初觉者五识也。从刀杖者外缘也。从身者内缘也。根境并色故言色阴。二缘中生识觉故。此识名为行苦之缘。率尔多分起舍受故。次意识觉同缘刀杖及身疮等。引生五识相应苦受及自忧根。名苦苦缘。重故苦苦者。释逼迫重名苦苦也。次起第三。追念意识名受行觉。于前所受追缘行故。于前二觉所缘身等会妙坏中。生忧恼故名坏苦缘。是以三位识渐生三苦。故为苦苦苦。此三苦字如次结前行等三苦。

  经。一切有心至是初善根。

  述曰。第二化导。诸有心者。见是三苦起八苦等之因缘故。此地菩萨入教化道三昧。说诸过患令生厌背。于中入定意业自在。现身六道身业自在。十辩说法语业自在。十者传说。一自相。说事相故。二同相。说理相故。三行相。四说相。五智相。六无我慢相。七大小乘相。八菩萨地相。九如来地相。十作住持相。即古今恒尔相也。(如十地论)。苦识者苦体也。于此且说四谛门故。苦缘者所依也。依自心王及根起故。刀杖缘具者外触境也。苦识行身疮肿发坏者内触境也。以觉苦识所行执受内身触故。刀等破身故具二触。疮等自生故言不具。具所依缘生了别故名为生识。识作思也。识受受也。触识触也。如是一聚合名苦识。以随显胜且举三心所。然此苦谛差别有三。一者苦苦。依根境故言行二缘。由此念念缘身疮等故言心心缘色。此心触对触恼之境领受烦毒为苦苦也。二者行苦。二苦本故处中说。言心缘识者名之差别。初在根发多分率尔觉所缘境名行苦觉。思受及触才觉境触未受毒时。舍受现前名为行苦。三者坏。苦境切生苦如𣃆石火。谓由缘逼𣃆行苦石。出坏等苦烧身心也。此有二种。刹那生灭即细坏苦。若一期身散坏转变如幻化。识于中了故言识入坏缘也。妻子珍等存名缘集。彼后败坏名为缘散。尔时心苦转增心恼。虽现受念。后散坏缘恋着前存念念不舍是为坏苦。总结上云三界一切苦谛也。次明集谛。谓观无明引集无量善恶之心作一切业。习气相续烦恼习因诸业集因名为集谛。次明道谛。正见因也。解脱果也。空空智道体也。谓二空智以世间正见为因。出世解脱为果。群圣之迹名道。见修等别名心心。总结名以智道道谛。次明灭谛。尽有苦果尽有集因。离障清净一味所照体性。以圣妙智择力寂灭一谛也。慧品具足已下总结初慧善根。起空者俗智。入观者真智。

  经。第二观舍至舍品具足。

  述曰。逆次第二观舍善根。初总标云。第二观彼舍一切贪障而行平等空之舍也。次明行相。以无缘行观法空际一真如相。又观世俗平等之门。谓观地土吾所已用旧故土等。四大皆然。我今入此地者离垢地也。毕竟不受不净身者。如十住论。初地菩萨于五欲中烦恼作患。上地不然。无始淫爱受胎生身。所弃尸身成大地等。今于五欲不作过患。更不应受胎生身故。

  经。第三次观至无量法身。

  述曰。逆次第三观慈善根。妙花三昧者。一乘三昧总摄因也。佛乐果也。后结成言无痴无贪无瞋。如次结前慧舍慈品善根成也。入平等智诸菩萨行本也。现化无量法身者。如水中月法身影故。

  经。如一切众生天华品说。

  述曰。第三指广。余地准此。

  经。若佛子至名一义别。

  述曰。第三地名光明者。发光地故。次行相中有二。自利故利他故。初亦有二。知能诠故知所诠故。此初也。三昧解了智者。以依胜定发三慧故。三世佛法门者。十二分教。名句文身遍摄能诠故。重诵者应颂。此不了义。对记别故在前立二。直语者契经。此唯长行。对讽颂偈故次立二。不请说者自说。戒律者因缘。佛界者本生。昔事者本事。方正者方广。未曾有者希法。谈说者论议。言名一者。一种名句文故。义别者。开为十二分故。

  经。是名味句至因缘果观。

  述曰。第二知所诠也。分分受生者分段生也。初入识于胎即识支位也。四大增长色心者名色支也。名六住于根中起实觉者。堪发识位为六处支故。未别苦乐名触识者触支也。觉苦乐识名三受者受支也。连连觉着受无穷者爱支也。恒着爱故。欲谓欲取。我谓我语取。见即见取。戒即戒禁取。合取支也。善恶有者有支也。识初名生生支也。识终名死死支也。言是十品者。除无明行支故。现在苦因缘果观者。识等五支名现在苦。爱取有三名现在因缘。生老死二名因缘之果。能观察彼名之为观。

  经。是行相中至身心则化。

  述曰。第二利他也。菩萨念言。于是缘生行相。以中道智我久已离有无著故无自体性。知所证已亦为利他入总持辩。事佛受法现身六道。随应说法。现劫化者。如维摩经一日舒为七大劫等。展转化故言转化百千劫。国土不同身心别化者。随其国欲三业别化。

  经。是妙华至三昧品说。

  述曰。第三存略指广。如彼二品已广说故。

  经。若佛子至寂灭忍。

  述曰。第四地行相中有二。自分行故胜进行故。此初也。梵云尔炎即知所义。今配二谛故言尔真炎俗。离增减故言不断不常。如无量劫即是一念。况生住灭一世一时一有。一有者一妙有也。虽真一味因缘不杂。故言种异异。如因缘别。果亦不同。故言现异。既虽无相不坏假名。故言因缘中道也。既无定性名中道故。非一二等。如文可知。然随假相佛与凡等一一差别名为世谛。然胜义智道观。彼无一二。如何等法观彼真耶。故总举言玄道定品也。玄即所缘。道谓慧也。定谓所依。言佛心行者举果显因。初觉定因者初悟空理定即因也。觉之因故。何等名品。谓有十种。初三如次闻思修慧。次七证位七觉支也。上觉精进。以上升故。观觉定也。从果名故。倚觉安也。旧翻倚故。乐谓喜也。四地菩萨渐断障时。方便道力念念进入定果觉慧。是人住定起慧炎故。见世俗法行胜义空。若起念定者。定之亲因并举念也。起者出也。出前缘法缘空定者。即入有情缘心定中生慈心爱。以顺道法化生。既爱法乐名法乐忍。持德不退名为住忍。入真名为证忍。出妄名寂灭忍。名之差别也。

  经。故诸佛至已明斯义。

  述曰。第二胜进行。于彼菩萨所入定中。诸佛现影而起发故。百千起发者精进法门也。着定者释住定也。贪定者释味乐定也。然善法欲非贪烦恼。已断定爱故。发起者觉发也。警彼定品三种相故。菩萨定力超三有故。名为出相。超二乘灭名为进相。向大乘果名去向相。佛光觉发出相之故。菩萨不没生死不退涅槃。觉发进相之故。不堕二乘。觉发去向相故。不住因位。是则定品功德满足。谓摩顶发起名顶三昧法。离没等劣名上乐忍。功德圆备名永尽无余。无量功德品福也。行行皆光明智也。见佛体性常乐我净者。令心解故。余文可解。上日月下指余品也。

  经。若佛子至因果分别。

  述曰。第五地举章云。慧照者始双照故。地行有二。自分故胜进故。初亦有二。智故通故。此初也。总标云十力生品者。起一切功德行故。一以一慧至处力品者。处非处智力也。二自业智力。三种种胜解智力。能知六道意乐胜劣故。现行意乐名为果欲。四种种界智力。知种姓故。五根上下智力。六静虑解脱智力。能知凡圣定差别故。正定圣也。七遍趣行智力。能知趣果方便故。谓知乘是因必至果处。及乘是果由乘因道故。如对法云。悟入大小乘教所摄境故。八死生智力。言五眼知一切法者。类举总数。慧法眼等知一切法。以天眼见诸受生故。九宿住随念智力。十漏尽智力。一切受者顺现受等。润生烦恼灭。发业无明灭故。

  经。而身心口至下足事。

  述曰。第二通力。三业变化自在用故。既从众生现不可议。下地不知觉举足下足事。

  经。是人大明智至现在前。

  述曰。第二胜进分行。大明智者总举也。惭惭进者加行道也。分分智者无间道也。光光无量无量者解脱道也。不可说不可说法门胜进道也。

  经。若佛子至品中说。

  述曰。第六地举章云。华光者。般若正因照境破闇故。次地行中初总标已。天眼明下别显十通。十通者。一天眼通。知微尘数大色分成六道众生身。及一一身细分成大亦分分知。二天耳通。言非非音非非声者。传说。并知音声空故。一切法声者余一切声。有说。闻法䗍等教也。三天身通。即神境通。知一切色及知色之非色等性。于一念中通于十方国土之量三世劫量。随国大小现齐尔所时尘数身故。四天心通。即他心智。五天人通。知人事故。即宿住智。六天解脱通。即漏尽智。知诸众生解脱方便故。灭灭皆尽者。灭十障故。已后四通皆是他心通之差别。如次知他定慧念愿立为四故。非定非不定者。以上二心体性空故。三十心者地前心也。一切求者。于法非法求修断也。言而尔所者。但明尔所十通明者。于释迦略说也。

  经。若佛子至听法故。

  述曰。第七地中举章云。满足者功用满故。地行有二。实行故化相故。此初也。言十八圣人智者。以随分得十八不共法故。古有作疏云。初六中身无漏过者。离杀盗淫业及习故。二口无语罪者。离妄语等四罪语故。三念无失念者。离贪离瞋及邪见故。乃至广说。非也。如此十恶前第二地已永离故。今解。身无漏过者身无误失也。口无语罪者无卒暴音也。念无失念者无忘失念也。离八法者无不择舍。罗汉由执世间八法专求自利舍利他事。菩萨远离八法性故。一切法中舍者无种种想也。于生死涅槃无差别想。由住第一大舍故。常在三昧者无不定心也。此六入地之所满足。第二六者。一欲具足。于三界结无所怖畏。堪求所知障清净故。言具足者今云无减也。二精进具足。所求能满故。三念具足。远忆诸法劫人事故。四慧具足。众生者世谛也。一切法者第一义谛也。四重之中且举初故。五解脱具足。知诸解脱未得不退故。六知他解脱足。即定不退也。必由定力知弟子心亦无染故。是人入此中六足中更欲起后满分六故便起智也。一身随六道心行而现。二口辨说法示众生故。三随众生心入定振动。言虚空化花者。以雨花故。能令众生心有所行。上三如次三业随智行也。四以大明具足见过去佛。亦令众生心眼得见。五以无著智见现在佛等。六以神通智见未来佛等。此中大明无著神通者。达三世智名之差别也。

  经。住是十八至国土中。

  述曰。第二化相中。先观平等慈悲门。次量自力能。后现变化。力能之中。一切功德者福品也。一切神光者智品也。一切佛所行法等者。证果法门及胜进法门中已入解也。

  经。若佛子至入心三昧。

  述曰。第八地中有五种行。此初定行。初无功用名入法王位三昧也。其智似果说法定故。虽有所说而于无相无功用住。故言似佛。下内空等十大明慧所入定门。任运流故。诸佛得果除闇教音入菩萨心定也。花能得果。光除闇义。

  经。其空慧者至不可说。

  述曰。第二慧行。谓内空等如辨中边智论广说。于此第十泯第九也。总结十空性平等地。可以十门假说。而不着故亦不可说。

  经。神通道智至一时行。

  述曰。第三通行。谓神通智遍知诸事。入无量土神通照境如眼见色。余真实智达事达理。行解深细如意识了。转法度与一切众生者。以己之解授与众生也。菩萨法身示现诸化与果相似。言入佛果。是诸佛数。况是九地十地数也。平等门者。陀罗尼门等所行真如门中。而大自在一念一时而修行也。

  经。劫说非劫至佛说非佛。

  述曰。第四说行。劫空非劫。然不都无。非劫说劫。余皆准此。

  经。而入出至品中已明。

  述曰。第五照行。诸佛体性三昧者。传说。果德相应故。反照者还照自故。言顺逆者。如顺逆观缘起。余皆随境。不动已下明智行力。离功用故言不动。永伏染故言不倒。恒证生空言不出。法空不续言不入。永不复受分段生死故言不生不灭也。结文可解。

  经。若佛子至出入无时。

  述曰。第九地中言佛华严者。具四无碍庄严行故。地行有二。内证故外化故。此初也。现佛威仪定及说法自在王定。恒现前故更无出入别时也。

  经。于十方至无量意。

  述曰。第二外化。十世界者十方大千故。所现身别相好具足自在无碍与虚空同。无量大悲智慧光明福相智相庄严法身。言一切法外等者。非趣生法而行趣生。转魔界等入佛界等。性平等故说无碍也。光光照者二空故。慧慧者彼后智故。明炎明炎者无间解脱故。备四无畏四无量十力十八不共法八解脱等。无住涅槃不住二边。无为一道所知障净。为诸众生作父母等。说法穷劫令得道果。从生死际起者。从初发心至金刚心。所有愿行于一心现。入众生界而教化也。

  经。若佛子至名佛界地。

  述曰。第十地中举章云。入佛界者受职位故。次地行中有二。行功德故行胜利故。此初也。先出体用言大慧空。然二空用亦复空故言空空复空。复空所取能取。既平等空故言如虚空。性平等智有果德性十德具足。此总标也。十者十号。一者如来。清净法界一相无为。其中法身神虚体一。一切事法泯同法性无所去来名如来故。然经举义末后配名。二者应供。智应顺境。断应不受后有。法身无二应正法养故。三者正遍智。遍覆有情及器世事。周知诸法及有情故。正觉所知名为正知。无所染著名圣解脱智。四者明行足。因行增明已到满故。五者善逝。善逝于三世佛法其所至法同于先佛。佛去世时多有所益言去时善善。来现世时亦有所益言来时善善。名善善者结善逝也。六者世间解。菩萨修行上说五种德行。入世间中教化众生令解脱故。七者无上士。诸行法上入威神似佛所行义形处故。八者调御丈夫。为世间解脱调顺众生刚强烦恼故。九者天人师。彼所咨受法言师故。十者佛世尊。法身无二智身恒时。大满名佛。一切礼拜及所尊敬名世尊故。次总结释佛界地名。一切世人受教之处。是故此地是觉地也。下地来入亦名界地。能持群圣圆满处故。

  经。尔时至与佛道同。

  述曰。第二行胜利。十地菩萨坐莲华上。蒙法身佛授记摩顶。及蒙同见同学赞叹。言法身者。如隔轻縠见报身故。内德已满更得一切佛菩萨请转法轮。饶益世间。所转法轮名虚空藏。周遍容受化导门故。

  经。尔时至一心而行。

  述曰。第五付属也。不可说数名也。此数为一。积至百千恒沙法门。恒河者。香山顶无热恼池流出四河。此东河。水宽四十余里。梵语应言殑伽。无别正翻。义天堂来。河源山顶人所不见。如俱舍云。无通不能至。但见彼水高澍而下。时俗遂言天堂来也。此一河沙为一数量至百千故。就彼门中。今此第十心地品者如毛头许。佛付属言。三际佛菩萨之所说学。我已多劫修故成佛。放光非一故言光光。告千叶上净秽土佛。汝各转化一切众生。佛等展转说也。

  经。尔时千华至世界而没。

  述曰。自下大段第二化传说中有二。报恩故别化故。此初也。法可重故。

  经。没已至品中说。

  述曰。第二别化也。各还本土别化众故。于中有二。传上贤圣内门行故。传初发心外门戒故。初亦有二。经家总序故别释故。此初也。其三昧名如前已释。大小乘机所见不同。菩萨众见初成佛已往第四禅大自在天王宫放光接众。事卢舍那听心地品。还来树下出定而说十世界海。菩提树者毕钵罗树。在伽耶城西南二十四里。金中精牢名曰金刚。可宜金刚体之座也。光中最胜名光王座。妙光堂者。即华严云普光堂也。因佛放光而立名也。在摩伽陀国寂灭道场界。去菩提树三里也。灭生死处名寂灭道场。十世界海者。华严第二云。莲华藏世界海。次东方有世界海。名净胜光庄严。中有佛刹。名众宝金刚藏。如是十方各说异名。广如彼说。除莲华藏言十世界海。世界海量如前已说。十住十行十回向者。即前所说十发趣等。十禅定者。此文次第当四善根。一向修慧故偏说定。禅那此云寂静。其十者何。如华严经十定品说。善戒经第六禅品中有十寂静清禅。一世法寂静净禅等。彼十何义。颂曰。漏无漏近分。根本与胜进。入住出边际。决择分为十。准此上卷十金刚者即十回向。四天中说。何故色界重说回向。北并州真藏师云。色界所说诸位通行。如华严三十九说。十金刚心。谓菩萨发如是心。我当觉了三世一切诸法悉无有余。是第一发金刚心。乃至广说。十忍者。瑜伽忍品云。清净忍有十。如彼广说。又善戒经忍品说十。十愿者。如华严说。发菩提心经下当引释。

  经。尔时释迦至八千返。

  述曰。第二别释。谓有疑云。从初成佛何时说耶。故今释云。此化释迦初莲华界从本佛现。自东来入兜率天宫。说魔受化经已下生入胎。乃至号吾释迦牟尼佛。此举成道也。余诸经云。树下降魔。云何此经魔受化已方始下生。解云。魔众非一。化有前后。如大集经云。魔王有百亿。若一已伏更无余者。佛灭度后谁乱结集。为显力胜时时降魔。如华严云。为显菩萨功德之力不可坏故。下阎浮提者入胎相也。梵云瞻部。此云胜金。如阿含经阎浮提品。阎浮树下有金。厚四十由旬。号曰胜金。金中胜故。即阎浮檀金也。摩诃摩耶此云大术。七岁出家等者。此经应错。既说娶嫁方出家故。西域传云。诸部见闻不同也。其正义者如金光明记。寂灭道场已下显时。谓成佛已从第四禅事卢舍那受心地法。还来道场说十世界海。如次前说。历十住处。乃至第十摩醯首罗天王宫中说心地时。诸大梵王供网罗幢。因此说法乃至告言。吾今来此世界八千返。

  经。为此娑婆至一戒光明。

  述曰。大段第二诫恶行门。于中有三。开序故正说故流通故。初亦有三。时处故劝策故结戒故。此初经家序时处也。为化此娑婆界。从金刚座乃至四禅所化类故说心地竟。复还树下始说。如下菩萨戒本。戒破罪闇名为光明。

  经。金刚宝戒至自性清净。

  述曰。第二法王劝策。于中有二。策发故劝信故。此初也。佛举戒云金刚宝者。坚牢能持一切功德令不漏失。破诸恶故。因果万德以戒为初。名曰本源。如下广释。佛性种子者戒实性也。意谓那末。识即六识。心谓第八。色即五根。凡有如是情及心者皆入佛性当得作佛。所以者何。当当常有因故。有当当常住法身。三菩提因重言当当。其当果因法尔有故。有当当报化及常住法身。如是十戒出于世界等者。释迦传说出现于世。则是法戒应受持也。由此显自佛性果故。故今为此大众传说。言一切众生戒本原自性清净者。举戒实性表诸众生皆有佛性故得成佛也。

  梵网经古迹记卷上
大正藏第 40 册 No. 1815 梵网经古迹记


  梵网经古迹记卷下(本)

  青丘太贤集

  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法门品第十

        后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经。尔时卢舍那佛至自性清净 已下十一颂半第二劝信。信为入法之本。戒为住法之原。所以说偈更令信戒。然菩萨戒略有三门。一受得门。二护持门。三犯失门。初受得者。六道众生但解师语。要须先发大菩提心。谓誓定取无上菩提穷未来际利乐有情。如瑜伽云。菩提心者决定希求以为行相故。无上菩提一切有情义利为境。发此心已有二种受。一者一分受随其受者意乐所堪。或受一戒或多皆得成戒名为菩萨。不同声闻必总受持若其一分不名比丘。谓令现身得阿罗汉。圆满轨则建立学处。十戒具戒各必总受。若凡若圣受学一轨。即由此义简择人器。除有遮难及余趣也。菩萨不尔。随分戒故。谓凡必无现身成佛。要经无数大劫修故。从但解语乃至金刚。随其位力渐渐修满。如成山海尘渧为初。既大菩提无德不摄。欲成彼聚何善非因。即由此义不择趣生。但解师语发心皆得。虽但解语唯受一戒。犹胜二乘一切功德。罗汉功德但为自身。于有情界无有恩分。菩萨一戒为度一切。无一众生不荷恩故。二者全分受。谓三聚戒。摄律仪者断一切恶。恶谓一切应断舍法。从初发心断杀生等。三贤十圣伏断二障。乃至佛舍生死法故。摄善戒者修一切善。善谓一切应修证法。从初发心随分所学。三贤十圣各十胜行。乃至佛证二转依故。饶益有情者度一切众生。从初发心随分教化。穷未来际度一切故。非诸凡夫即能一切三聚顿誓。渐修满故。如是无碍所发愿行于诸愿行最无上。故随所生处心其中王。然无毕竟堪为其果。唯除无上正等菩提。第二护持者略有十门。一随心门。随其宿习心乐住故。犹如世间随其本色虽一蕰水缘碧等异。故先固一渐具余行。如本业云。若受一戒名一分菩萨。乃至具受名具分菩萨故。然佛所制应渐遍学。由此第二有遍学门。如瑜伽说。声闻自利尚护他心。况诸菩萨利他为先。故应遍护诸讥嫌戒。然智论云。新行菩萨不能一世一时遍行五度。如护三衣不能施等。由此第三有随性门。相违学处现在前时。唯护性戒纵遮戒故。如摄大乘菩萨性罪不现行故。与声闻共相似。遮罪有现行故。与彼不共。然瑜伽云。若有胜利性罪现行。由此第四有隐密门。如摄大乘行十恶故。就中瑜伽但开七非。然其第三但非性罪。于无属女许欲行故。摄大乘论通开邪行。以言十恶见利行故。如杀生等随一摄故。然庄严云。由利群生意起贪不得罪。瞋则与彼违。恒欲损他故。由此第五有顺胜门。爱顺大悲故罪为劣。瞋彼相违。罪为重故。如瑜伽云。是诸菩萨多分应与瞋所起犯。非贪所起。乃至广说。又智论云。菩萨不恼众生为戒。不同声闻求现涅槃。淫欲虽不恼众生系缚心故立为大罪。菩萨不求现世涅槃。往返生死具资粮故。然瑜伽云。若欲断彼生起意乐发勤精进。烦恼炽盛蔽抑其心起瞋盖等。无所违犯。由此第六有意乐门。由意乐力恶无犯故。如十住论。悭心不解不能施时。谢今未熟后当施故。然经亦说。护戒之心如惜浮囊及草系者。由此第七有怖畏门。见微遮罪如性罪故。然涅槃云。于乘缓者乃名为缓。于戒缓者不名为缓。由此第八有成胜门。作善有胜且放止故。然庄严云。虽恒处地狱。不障大菩提。若起自利心。是大菩提障。由此第九有护障门。虽有作善护小乘故。如大般若云。若菩萨设殑伽沙劫受妙五欲。于菩萨戒犹不名犯。若起一念二乘之心。即名为犯。解云。虽贪所污。大心不尽。无无余犯。故名无犯。然文殊问经云。若以心分别男女非男女相。是菩萨波罗夷罪。由此第十有究竟门。若取法相非究竟故。如大般若。应以不护圆满净戒波罗蜜多。犯无犯相不可得故。第三犯失者。谓菩萨戒无无余犯。如有一分受。有一分持故。不同声闻犯一重时。便破一切失比丘性。如本业经。一切菩萨凡圣戒尽心为体。是故心尽戒亦尽。心无尽故戒亦无尽。心谓期心。若不放舍无尽戒愿。无有尽犯。无边戒故。由此转生。戒亦恒随运运增长乃至成佛。犹如河水日夜不停运运迁流自到大海。唯除故舍大菩提心。彼既心尽戒亦尽故。然犯重戒略有二种。一破二污。若以上品烦恼缠犯。随所犯支失戒律仪。若中下缠唯污不失。如瑜伽云。若诸菩萨毁犯四种他胜处法。数数现行都无惭愧。深生爱乐见是功德。当知说名上品缠犯。非诸菩萨暂一现行他胜处法。便舍菩萨净戒律仪。不同声闻一犯即舍。又上缠犯虽失净戒。经说即忏亦得重受。不同声闻如斩头者现身不能复入僧数。广引教理如宗要释。且止傍论释颂二门。谓初六颂传诵本师门。释迦传诵本师序故。后五颂半末主显扬门。释迦自演戒宗要故。初亦有二种。初五颂显主尊胜门。后之一颂赞戒功能门。初亦有二。初二颂半现身本末门。后二颂半说法本末门。

  经。我今卢舍那方坐莲华台。

  述曰。现身本末门略有四重。此初他受用身。传说。此身应第二地。戒波罗蜜此经宗故。非自受用。华严等说彼无边故。方者正也。千叶台总成二地菩萨净土。此中台上是身所居。千叶即是所化部落。如仁王云。信忍菩萨百佛千佛万佛国中化现百身千身万身。十地经云。二地菩萨入千世界见千佛故。于此台上别有佛座。此千叶台有说是座。非也。上卷别说卢舍那佛坐百万莲华赫赫光明座上故。既说我住莲华藏世界海。其台周匝有千叶。一叶一世界。我化为千释迦。复有百亿须弥。明知是土。有难。彼土岂狭弥陀圆光。经说彼佛圆光如百亿三千大千世界故。此难不然。佛光不定。释迦亦照无量刹故。或既言如。但比广大。未必量同。如眼喻海。故知百万莲华为座。何故诸佛莲华为座。表佛虽在世如不着水故。

  经。周匝千华上复现千释迦。

  述曰。第二净土化身。传说。此身应地前机。有说。唯四善根方生净土。理未必然。净土经说余亦生故。净秽同处随业异见。犹如四识等事心异。如说鹙子所见山河螺髻梵王反宝土故。

  经。一华百亿国一国一释迦。

  述曰。第三秽土化身。言一国者一须弥界。以世界别南洲现故。瑜伽论云一大千有百俱胝界。杂集云一俱胝量当于百亿。何故此中唯言百亿。亿有多种。瑜伽且依十万为亿。此经千万故不相违。此依粗相且说一类须弥世界。据实树形人形倒及侧等。各随其类遍满诸方。异类无碍。如因陀罗网。重重无尽出过思议之表。然皆摄在莲华台藏世界海中。并卢舍那转法轮处。

  经。各坐菩提树至卢舍那本身。

  述曰。第四举净秽土。机根顿熟一时重化。摄末归本。如上卷云千华上佛是吾化身。千百亿释迦是千释迦化身故。

  经。千百亿释迦至十重四十八。

  述曰。第二说法本末。卢舍那身虽非凡境。加力见闻接众而至。既贯三际之则。非随时宜所制。故说我诵不言说也。味中之上名为甘露。故喻乐中最极涅槃。戒则出苦证乐之门。故言听诵甘露门开也。或说戒经名之为门。所诠之戒名为甘露。教能开理出三界门。对机而显是为开也。凡心易竭。胜影难留。故归本处诵本师戒。此中本师谓即本身。或可戒法名为本师。佛所师故。

  经。戒如明日月至由是成正觉。

  述曰。此即第二赞戒威力门也。戒破罪闇犹如日月。庄严行者如璎珞珠。如遗教云。惭愧之衣于诸庄严最为第一。或说。性戒明如日月。遮戒庄严如璎珞珠。破性罪闇严性戒故。万行之始以戒为本。万行之终菩提为果。是故三际皆由戒成佛。三聚如应成三德故。如瑜伽云。如是所集福智资粮更无余果可共相摄。唯除无上正等菩提。

  经。是卢舍那诵至转授诸众生。

  述曰。自下末主显扬门。此有四门。一展转开化门。二所成戒相门。三能受有情门。四开许广说门。此即初也。谓上六颂本师诵出。如我传诵汝亦应尔。戒手相接佛种即不断也。

  经。谛听我正诵至戒品已具足。

  述曰。第二门也。世尊所制一切禁戒上乘下乘皆从此出。故言佛法中戒藏也。简定道戒故言波罗提木叉。梵云波罗提。此云别也。若具应言毗木叉。此云别解脱。别出非故名别解脱。又遗教云。戒是顺解脱之本。故名波罗提木叉。若受菩萨戒。谓由此戒我当成佛。犹如释迦由戒已成。便不起余不同分心。尔时名为戒品具足。善思分限名为戒故。如本业云。一切菩萨凡圣戒尽心为体。其心若尽戒亦尽。心无尽故戒亦无尽。此中心者大乘心也。非诸退乘及未发心之所能得。

  经。一切有心者至真是诸佛子。

  述曰。第三门也。应者容也。有障无性不成戒故。此戒最胜。何易声闻。谁言易得。难发心故。无上菩提无德不摄。发心所修无善不因。故有心者得发大心。所有愿行皆成因性。即入诸佛位者。佛位有二。一发心满位。二行果满位。今入初故。初发之愿无不周圆。与佛无异。言同大觉。如契经云发心毕竟二无别故。已得此位真是佛子。从佛法生绍佛位故。颂曰。方便父信种。般若母禅胎。慈悲为养母。佛子绍位生。广说此义如摄大乘。

  经。大众皆恭敬至心听我诵 其第四门如文可解。

  经。尔时释迦牟尼佛至一切佛大乘戒。

  述曰。自下第三结戒序中有二。初经家序。后世尊序。此即初也。言尔时者。从天宫来应现时也。释迦此云能。牟尼即寂也。菩提树者在摩伽陀国。于此树下有金刚台。此下证觉名菩提树。何故初顿结者。三乘万行从此生故。三际决定不待犯故。不同声闻随时渐制。如文殊问经及涅槃经云。先预制戒。世间生疑故。如补衣随破随补。今菩萨戒则不如是。故初成佛初结此戒。依十地论。成道初七日自受法乐。第二七日方起言说。今云初结应第二七。孝谓养育。顺即恭敬。知恩报恩即是孝道。恩有二种。一滋长生身恩。谓即父母。二长养法身恩。即师僧等。以财法二如应敬养。此中师僧三宝至道如次助伴所依所缘。所以别举。孝名戒亦名制止者。孝为百行之本。先王要道。戒为万善之基。诸佛本原。善从此生。孝名为戒。恶从此灭亦名制止。所以孝戒名异义同。言即口放等者。放光招众。放无量光而招有缘。表无碍门照导长夜。言大戒者大乘戒也。是以此中无声闻众。

  经。佛告诸菩萨至非无因故。

  述曰。自下佛序如次序成师法弟子三轮相也。师有二种。一本谓佛。二末菩萨。故言我诵汝等亦诵。半月诵者。虽师隐没依法住故。增即易退减即难进。为不退戒进修定慧。是故半月不增不减。如遗教云。波罗提木叉是汝等师。若我住世无异此也。言发心者十信位也。行实有退。非三贤之正位。十发趣者十住也。三贤初故。十长养者十行也。长养圣胎故。十金刚者十回向也。摄五力故。本业下卷皆地前故。戒能破暗。以光为瑞。常所诵持从口而出。故说有缘非无因也。

  经。光光非青黄至应读诵善学。

  述曰。此第二法也。此中光光谓诸戒也。从喻瑞相而得名故。戒虽名色而非显形。以依善思分限立故。无质碍故非色。无缘虑故非心。不离缘故非有。不即缘故非无。以非有故非因果法。以非无故诸佛本原。佛本原故菩萨根本。以与因果作根本故。由此时众亦为根本。是以佛子初受后持诵文学义。

  经。佛子谛听至第一清净者。

  述曰。此即第三所被弟子。言比丘者。先受声闻。有说。回心受戒时转成菩萨戒。非也。彼依余乘种子立故。但前小戒有助大力。菩萨乘心别种子生。于彼所熏别起无表。十八梵者色界众也。谓三静虑各有三天。第四有九故。无想初后许有心故。善戒经云。要先发菩提心方得受菩萨戒。如何净居亦得受戒。有说。十八言总意别。如一比丘名六群。有说。除无想净居别有十八梵。如本业经。下三静虑各有四天。第四六故。有说。据实亦有成佛。然唯识论总成色界有回心。已傍述未建立回向菩提声闻教。云若依般若不发大心即五净居无回心者。不谓了义亦无回心。于中且依受不共戒。许黄门等亦受得戒。若遍学行别受七众当知遮难同声闻受。有问。若黄门等亦受得戒。何故经云。若言不受优婆塞戒沙弥戒比丘戒得菩萨戒。无有是处。譬如重楼不由初级得第二级。无有是处。彼自解云。必由律仪得后不共二菩萨戒故作是说。未必菩萨先发小心。皆名第一清净者。如论超胜诸罗汉故。何故尔者。如般若言。二乘善根犹如萤火。唯照自身。大乘善根犹如日光。导一切故。

  经。佛告诸佛子至我亦如是诵。

  述曰。第二正说分。此有二。初重后轻。初中有三。总标故别诵故结成故。总中有二。举数制持故示相劝学故。此初也。瑜伽立四。如宗要释。若善生经依在家众唯说前六。以粗显故。依善戒经。出家菩萨立有八重。即此十中初四后四。以共不共根本重故。此经本业总立十重。以通摄故。颂曰。四身三语意亦三。由贪瞋痴四二一。三语由三得究竟。淫瞋邪见亦非情。十中四以身业为体。智论十三云酒及前三俱身戒故。第四六七语业为罪。余三语随相为第六七故。然有业道非他胜处。谓染歌等绮语所摄。此一一重各容贪瞋痴为方便。盗淫酤悭由贪究竟。杀瞋由瞋。邪见由痴。余三由三。于他名利由嫉赞毁。瞋究竟故。淫瞋邪见或从非情。淫尸未坏是非情类故。余唯情边方结重罪。虽盗非情主边结故。复次颂曰。皆自于他造。他于他亦然。自于自有五。他于自唯淫。自于他边一切应造。他向于他亦容具十。谓教他人向他造故。自于自造。传说有五。杀淫悭瞋及以邪见。谓舍利他自死为罪。律云。弱背自淫面门。善生经云自施不成施。自悭即成悭。于自发愤谤理性等皆自犯故。他于自造淫有余无。被贼所污顺生爱染亦为犯故。颇有犯罪自亦不作不教他作。有。谓随喜。颇有不发身语意业得犯戒罪。有。谓不作所应作等。此等问答广如宗要持犯门说。已辨傍义。应释本文。如是十重受而不诵。即迷持犯失菩萨行。既非菩萨。宁佛种子。我已果满犹如是诵。况新学者。此中意也。

  经。一切菩萨至敬心奉持。

  述曰。第二示相劝持门也。涅槃经云。声闻戒中佛知时宜。说轻为重说重为轻。大智论云。毗尼皆为世俗摄意。不论实相。为护佛法故。不观后世罪多少。又后世罪重戒中便轻。如道人杀牛羊等。赞叹女人戒中重后世罪轻。乃至广说。菩萨不尔。实重说重理轻说轻。法性常然贯三际故。是谓菩萨别解脱相。欲取大果宜敬心持。如遗教云。若勤精进事无难者。譬如小水常流穿石。无为空死后必有悔。譬如良医知病说药。服与不服非医咎也。

  快意杀生戒第一

  经。若佛子若自杀至是菩萨波罗夷罪。

  述曰。第二别诵。此初十戒。各二门说。一显制意。二释经文。初制意者。世间所畏死苦为穷。损他之中无过夺命。如智论云。设满世界宝无有直身命。是则菩萨济物为心。而施极怖便失其性。如瑜伽云。若问菩萨以何为体。应正答云大悲为体。由此最初制斯戒也。犹如声闻出苦为先。初制欲贪最为重戒。第二释文者。经有四门。一违犯相门。二违犯性门。三境界事门。四结成罪门。初者如经若自杀至咒杀。此即违犯差别相故。违犯性者。如经杀业至杀缘故。谓具五支必成犯故。此中杀业即究竟也。杀法方便。杀因意乐及烦恼也。杀缘事也。依此有说。不成业道不入犯重。如瑜伽说。菩萨若见欲作重罪发心思惟。我若断彼恶众生命当堕地狱。如其不断彼罪。业成当受大苦。我宁杀彼堕那落迦。终不令其受无间苦。如是于彼或以善心或无记心知此事已。为当来故深生惭愧。以怜愍心而断彼命。由此因缘。于菩萨戒无所违犯。生多功德。此阙烦恼故无违犯。意乐善故生多功德。今解。不然。不成业道亦成犯故。如诸有命皆犯重处。虽想颠倒而犯重故。况随分戒随位制别。如文殊问经说此戒云。若受出世间菩萨戒而不起慈悲心。是菩萨波罗夷罪。于诸犯处论除三人。谓心狂乱重苦无戒。传说。亦应除无忆念及有胜利。转生不能忆。虽作无犯故。诸有胜利处一切无犯故。言境界事门者。如经乃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杀故。声闻戒中唯取杀人。今不简趣故言乃至。彼随事重。今约理制。如涅槃经。佛告阿阇世王言。大王汝王宫中常敕屠羊。心初无惧。云何于父独生惧心。虽复人兽尊卑差别。宝命重死二俱无异。若中彼寿尽刹那杀如何得罪。文殊问经说得同罪。以加彼苦缘具足故。广如彼说。违教之罪轻重虽同。随心境等业有轻重。如论广说。问自品烦恼势力应等。何故善生云贪杀生轻瞋次痴重。答粗细虽等。所违有异。违于出离大乘正理。如其次第贪等为重。经约相通且痴为重。结成罪门者如经是菩萨至波罗夷罪。以对正行翻结罪故。常住慈悲心者。下缘群生伤愍心也。有情法尔种性系属。属我之类由我没故。孝顺心者。上缘胜品惭愧心也。以诸菩萨为度于我无量劫受大苦行故。菩萨应起如是二心。而快恣心杀生犯重。律云。声闻人作人想得波罗夷。非人人想但偷兰遮。菩萨不尔。但于有命故意杀生皆波罗夷。波罗夷者此云他胜处。善自恶他。恶法所胜。戒是持犯所依名处。此文略意。谓彼彼相差别。犯中以五缘犯。翻正得罪。余诸戒文准此应释。此中诸戒依主为名。

  劫盗人物戒第二

  经。若佛子自盗至是菩萨波罗夷罪。

  述曰。此中第一制意者。施摄六度广济群生。盗正坏檀二利俱丧。世间丑谓盗也。如应障道广招苦故。宁应舍身以避斯咎。何以少财自辱二世。故损依报次正报制。第二释文。于中亦四。初门者如经自盗至方便盗。故赞叹随喜略而不论。理应有故。其第二门如前应知。此世间门。若出世戒文殊问经云。若于他物心起盗想犯波罗夷。境界事门者。如经乃至鬼神至不得盗。此中摄重故言乃至。然有主物略有五种。一三宝物。二属人物。三畜生物。四鬼神物。五劫贼物。其有主言摄前后也。僧祇律云。知事人互用三宝物佛言波罗夷。宝梁经云。佛法二物不得互用。于佛法物无有主故。复无可白不同僧物。常住招提互有所用。营事比丘和僧得用。若用僧物修治佛塔。僧若不和劝俗修理。若依此文。前僧祇律约僧不和皆言犯重。互用尚尔。况盗心取。若尔何故涅槃经云。盗佛物者若知不知犯偷兰遮。以佛于物无我所故无恼害故。汉地传说。约无守护经说偷兰。若有守护互用尚重。况盗何轻。故善生经望护人结重。然涅槃经说小乘戒。菩萨不尔。但有主物皆犯重故。凡三宝物难可掌之。制听持犯难可委故。如大集言。佛听二人。一阿罗汉二须陀洹。又有二人。一持戒识知。二畏罪惭愧。然菩萨戒亦用佛物。如瑜伽说。菩萨先于所畜资具。为作净故以净意乐舍与十方诸佛菩萨。见来求者不称道理言此他物耎言发遣。若当正理应作是念。诸佛菩萨无有小物于诸众生而不施者。如是知已取净施物。施来求者令所愿满。由此等教和上云。轨则虽如小乘律说。然如杀生有利应行。诸佛出现皆为兴法。兴法之意皆为众生。兴法利生何所不用。除有染心及无胜利。但小乘戒不得互用。虽佛即法违施意故。然四分云。供养佛塔食治塔人得食。五分云。若白衣入寺僧不与食便起嫌心。佛言应与。又僧祇云。若损者益者应与。十诵供给王大臣贼。小乘狭小犹见损益。何况大乘不可一定。问十诵云。偷佛舍利净心供养。自作念言。于彼亦师于我亦师。如是意者不犯。若盗卖者犯罪。何故盗法律中结重。法亦师故。答佛得遥申敬。法对方生解。然菩萨戒知彼不用。净心盗学理应无犯。知障彼善。盗佛亦重。问瑜伽俱舍云劫夺僧物破僧同类。何故大集盗僧物者罪过五逆。方等经云四重五逆我亦能救。盗僧物者我所不救。答所望各别。破僧暂时。且现前僧。盗和合财普障三世常住僧道。非亲障圣故名同类。言劫贼物者。物已属彼。律不许夺。如律云。贼夺贼物。五分云。有比丘为贼所剥。争得衣物。然疑问佛。佛言不犯。菩萨不然。如瑜伽云。菩萨见有增上宰官上品暴恶于诸有情无慈逼恼。起怜愍心废增上位。见劫盗贼夺他财物若僧伽物率堵波物执为己有。利乐意乐随力逼夺。勿令受用受长夜苦。所夺财宝各还其本。乃至广说。菩萨如是虽不与取而无违犯生多功德。如五分云争衣比丘。若菩萨戒由悭财罪。若护彼罪生多功德。如是所说但有主物于无义利盗心取。乃至一草犯波罗夷。若于己物或无主物或于有主。迷谓无主。或虽有主不作盗心。不成盗故若于己物谓他而盗。或无主物谓有主物。传说。约心结重方便。彼物实非犯重境故。若于有主迷谓无主后知不还。或于人物谓非人物。或求余物余人物替。传说皆重。是犯境故。云何名为无主。物耶。如他弃等。善见论云。子作恶事。父母趁出。后父母死。其物无主。婆娑等云。二国中间伏藏等也。若尔百姓取山林等应盗王物。不尔。国王拟养彼故。声闻法中五钱方重。今欲简异言一针草。言菩萨下第四门也。孝顺慈悲名为佛性。菩萨由此异二乘故。生福者利益故。生乐者安乐故。而盗人物生彼烦恼故违利益。夺命缘故亦违安乐。如智论十三颂曰。一切诸众生。衣食以自活。若劫若夺取。则为劫夺命。

  无慈行欲戒第三

  经。若佛子自淫至是菩萨波罗夷罪。

  述曰。初制意者。生死牢狱淫为枷锁。深缚有情难出离故。如智论云。淫欲者虽不恼众生。系缚心故立为大罪。瑜伽论云。诸爱之中欲爱为最。若能治彼。余自然伏。如制强力劣者自伏。然此欲法有三种过。苦而似乐故。少味多灾故。不净似净故。初者颂曰。不忍烦恼病。行淫似乐生。犹如抓疥病。于苦乐想生。如抓疥者以苦为乐。欲所生乐应知亦然。已离欲者见欲为苦。如无疥者疥乐为苦。然诸欲尘其性虚伪能诳众生恒生烧害。如世尊言。欲如枯骨。乃至亦如树端烂果。如齿骨故令无饱期。如段肉故无定属主。如草炬故忧火恒烧。如火坑故增长渴爱。如蟒毒故贤圣远避。如梦见故速趣坏灭。如借严具故但托众缘。如熟果故危所依地。如是应观苦而似乐。云何诸欲少味多灾。颂曰。犹如罗刹女。如怨诈示亲。诳心生恶业。招苦障涅槃。如罗刹女交已致食。亦如怨士诈亲加害。五欲怨贼亦复如此。烧乱迷心害于慧命。招无量苦障涅槃乐。如菩萨藏经第十云。习近欲时无恶不造。受彼果时无苦不受。爱河欲海漂溺无岸。死生之波长流莫绝。一切怨害皆从欲生。愚人所贪如蛾投火。五百登空失通而落。一角仙人被女人捉。是以律云。可畏之甚无过女人。宁以男根内毒蛇口。蛇害一肉身。女害法身故。又龙树说。巧察人意女人为智。不观余得失。但以欲为亲。清风犹可捉。女心难得定。终无厌期感生无穷。生死长夜会离之悲六趣无己。是谓诸欲少味多灾。云何欲尘不净似净。颂曰。肉身虽不净。似净诳愚夫。乐秽而无厌。似猪乐淤泥。此身不净累骨所成。血肉便秽薄皮所持。八万户虫一户九亿。种种臭秽九孔流漏。不净似净。谓皮上分白膏热血交所重映。诳心媚眼种种烧害。然诸愚夫曾无厌背。似猪竟日不离淤泥。所以今制。随应莫犯。第二释文中。违犯相门者。如经自淫至不得故淫。声闻法中自淫方重。今菩萨戒教他亦重。如小乘教自行方业道。大乘教中媒他亦业道。通制二众言一切女人。据实在家唯制邪行。非但障道。招恶趣故。云何邪行。如瑜伽云。女不应行。设所应行。非支非时非处非量。若不应理一切男及不男。母等名为所不应行。除产门外皆名非支。若秽下时。胎圆满时。饮儿乳时。受齐戒时。或有病时。谓有病不宜淫。是名非时。若诸尊重所集会处。或灵庙中。或大众前。或坚鞭地高下不安。此等非处。若过五返名为非量。不依世礼名为非理。在家除此于自分行。虽非自妇若无所属。在家见利亦得行淫。如菩萨地云。在家菩萨见有母邑现无系属习淫欲法继心菩萨求非梵行。菩萨见已作意思惟。勿令彼恚多生非福。若随其欲便得自在。方便安处种善舍恶住慈愍心行非梵行。虽习如是秽染之法。而无所犯多生功德。出家不尔。护声闻故。言违犯性门者。如经淫因淫业淫法淫缘。且依粗相制初业故。若就出世。涅槃经云。虽不交女。壁外遥闻女璎珞声。心生爱着成欲破戒。优婆塞戒经云。菩萨想女人身上璎珞等皆波罗夷。当知此皆依地上制。如文殊问经云。菩萨出世戒若以心分别男女非男女相。是菩萨波罗夷故。境界事门者。如经乃至畜生女至及非道行淫。女三男二正是境也。以行余处不犯重故。言诸天者。魔女等反身为人淫比丘等。言非道者。法藏师云。除其产门余二处也。义寂师云。除三重处余支分等。若准律文。于道道想。于道非道想。及疑皆成重。若与境合入如毛头。即成究竟。若为怨逼开与境合。禁其受乐。今菩萨戒虽不乐欲。烦恼所制生乐无犯。言结成罪门者。如经而菩萨至波罗夷罪。对正结罪故。净法与人者。菩萨应以离欲法门施与众生度生死苦。

  故心妄语戒第四

  经。若佛子自妄语至是菩萨波罗夷罪。

  述曰。初制意者。智论十五云。妄语之人先自诳身。然后诳他。以实为虚。以虚为实。虚实颠倒不受善法。譬如覆瓶水不得入。如世尊言。妄语覆心道水不入。又实语人其心端直易得出离。譬如稠林曳木直者易出。瑜伽云。所犯学处重修行支。谓离妄语。妄语翻此。既障善法颠坠恶趣。后生人间常被诽谤。过失重故。次身业制。第二释文中。初犯相门者。如经自妄语至方便妄语。言方便者。假托余事令他异解。次犯性门者。如经妄语因至妄语缘。此中问答如大论记。境界事门者。如经乃至不见言见至身心妄语。为简声闻唯大妄语故言乃至。或见闻等四言说中摄余三故。身妄语者。无语动身。心妄语者。谓想倒等。如于不见而起见想诳言不见。虽称于事。以覆所知此即名为以心妄语。又如文殊问经出世间戒品言。若起妄语心犯波罗夷。结成罪门者。如经而菩萨至波罗夷罪。菩萨应常自行正语亦劝他人令生正语。为简妄语故言正语。为简覆想故言正见。而反自起妄语之时。众生随说故生邪语。他谓为实故言邪见。随此心语有所作故言生邪业。若为救脱多有情故覆想正知而说妄语。瑜伽论云。无所违犯生多功德。不尔妄语犯他胜处。

  酤酒生罪戒第五

  经。若佛子自酤酒至是菩萨波罗夷罪。

  述曰。初制意者。耽酒放逸后必有悔。失自正念违本心故。作不应作言不应言。无恶不造。制勿施人。此不共戒。或对五戒故。今第五制酤酒戒。余如前说。具缘成犯中。欲乐者。以酒与人求利心也。酒已属彼即为究竟。事中言是酒起罪因缘者。唯除破僧余恶并起。

  谈他过失戒第六

  经。若佛子口自说至是菩萨波罗夷。

  述曰。初制意者。说佛法过必坏他信失坏菩萨兴法利生。况复能招广大苦果。是故制为他胜处法。如正法念处经云。入拔舌地狱耕其舌等。大智论云。胜意比丘持戒清净。闻喜根比丘无戒说偈淫欲即是道恚痴亦复然。便生诽谤陷入地狱。又不思议光菩萨经云。饶财菩萨说贤天菩萨过故。九十一劫常堕淫女腹中生。生已弃之。为狐狠所食。乃至广说。第二释文。违犯相者。如经口自说至教人说罪过。今此戒中初门兼摄境界事门。此中初二受菩萨戒。后二声闻。俱是内众。人天师故。若实有犯。说过何失。犹有堪作福田义故。如本业经云。有而犯者胜无不犯。有犯名菩萨。无犯名外道。又十轮云。占匐花虽萎犹胜诸余花。破戒诸比丘犹胜诸外道。说出家人过。若破戒若持戒若有戒若无戒若有过若无过说者。过出万亿佛身血。解云。出血不能障道。说僧过时坏多人信生彼烦恼。障圣道故。是故菩萨乐求彼德不乐求失。求失之者麟角圣上有失可取。求德之者断善者身有德可录。如涅槃云。若彼众生无善可赞。当念佛性而赞叹之。世间无有凡而无失。谈人之短。短在己身。如大集经新发菩萨十六行中云。不说己德而起高心。不说他失而起嫌心。诸法无行经颂云。若见破戒人。不说其过恶。应当念彼人。久久亦得道。结成罪者。如经而菩萨至波罗夷罪。言常生悲心者。如菩萨地云。怜愍恶人胜于正行。又云。若憎犯戒行不饶益。是名菩萨相似功德。故说悲心教化恶辈。问下轻戒云说七逆十重。如何此重彼为轻耶。答彼向同法说故罪轻。此向异道说故过重。或说彼无事不能被罪过。此说有实犯故制为重罪。

  自赞毁他戒第七

  经。若佛子口自赞毁他至是菩萨波罗夷罪。

  述曰。初制意者。且孔丘云。吾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戒亦尔。虽言赞毁义通一切。菩萨普为饶益有情。正发无上菩提大愿。誓处生死受无量苦。反施恶他失坏大乘。所以偏制为根本重。第二释文中。违犯相者。如经口自赞毁他。必有赞毁方重罪故。别赞别毁别得两轻。犹如别时别取四钱。余四句等如宗要记。违犯性者。如经毁他因至毁他缘故。次前及此随相离间粗绮语摄。是即随应究竟应知。妄语虽通前已制故。略无第三境界事门。然瑜伽云。为欲贪求利养恭敬自赞毁他。是名第一他胜处法。是即多分以贪究竟。若无所得但由嫉妒。以瞋究竟。第四门者。如经而菩萨至波罗夷罪。菩萨本愿利他为心。引好推恶失坏大乘。若人无道毁菩萨时。如何引恶好事向他。谓作是念。彼行此事坚固我戒。我若不忍恶在己身。

  悭生毁辱戒第八

  经。若佛子自悭至是菩萨波罗夷罪。

  述曰。初制意者。菩萨本愿为有情界留生死身。既菩萨身属于众生。况乎财物非自所有。故悭施障。破万行甚深。居意地广毁六度。是故偏制为根本重。多求广施菩萨所宜。贪不深违故为轻罪。释文中。言菩萨见一切贫穷人来乞者。菩萨地云。见有胜利而来乞者。方应施与。欲以财摄易化导故。若无利益。设有安乐不应施与。何以故。若施彼时。虽暂令彼于菩萨所心生欢喜。而后令彼广作种种不饶益事。谓因施故。令彼多行憍逸恶行身坏已后堕恶趣故。此中诸句如七十五。略摄颂曰。设他财法利。不应自法衰。若自但衰物。他财法盛为。言随前人所须一切给与者。七十四云。若贫乏者于自仆从。若中财者即于彼所及贫苦所。若大财者即于彼所。亦于其余来求者所。各善分布而行布施。今此经文且依第三也。如龙树云。菩萨身心应如药树一切虽取根茎枝叶而不分别由我得益。若尔多财但彼有益一切施耶。不尔。颂曰。父母及师长。未许自无能。此亦于一切。一向不应为。菩萨地云。身命乃至毒刀酒等但有义利一切施与。父母师长定不应施。何以故。以有恩者常生顶戴任屠卖故。言未许者亦有二种。一他所有。谓如论说。不应侵夺父母妻子奴婢等物持用布施。行有罪福。菩萨相似功德摄故。二自所有。谓如论说。若不先以正言晓喻令其欢喜。终不强逼令其忧恼施来求者。虽复晓喻令生乐欲。而不施与怨家恶者。不以妻子形容耎弱族姓男女施来求者令作奴婢。此意为显此亦众生平等所愍。不应为彼乐令此生苦故。若尔云何须达拏太子强逼男女施婆罗门。彼亦晓喻。谓如彼云。两儿白言。我宿何罪是国王种而作奴婢今乞忏悔。太子语言。天下恩爱皆当别离。一切无常。何可保守。我得无上平等道时。自当度汝。问若已晓喻何不肯去。如彼经云。婆罗门打血出流地。太子泪下其地即沸。答彼非不肯作奴婢。唯待阿娘欲面别。如说母来不见我。当如牛母失犊子啼哭竟日向东西。言自无能者。若见由施退菩提行。则不应施。为显此义。鹙子十解示退之迹。非分慧施反生退故。如十住论云。出家之人若行财施则妨余善。必多事故。故于出家称赞法施。于在家者称赞财施。由此决定毗尼经云。在家菩萨应行二施。一财二法。出家菩萨应行四施。一纸二墨三笔四法。得忍菩萨应行三施。一王位二妻子三头目皮骨。然大集云。新发意菩萨于身命财常作舍想者。欲令渐薰至堪舍故。如十住论。乞极惜物时当自劝喻。心犹贪惜者。应辞谢乞者言。我今是新学。善根未成就。心未得自在。愿后当相与。言有求法者。一句威力能出苦轮。是故法施胜于财施。如瑜伽七十一金光明经第二广说。然菩萨地云。不求胜智不应施与。广说法施如彼应知。言而反骂辱者。此句通上悭财法也。悭财反骂便堕饿鬼。悭法招狂长夜障道。瑜伽论云。现有资财有来求者。怀嫌恨心坏恚恼心不施染犯。若怠放逸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若无可施物。若求不宜物。若调伏彼。若彼王所匪宜。若护僧制。问以何义故大集经云于身命财常作舍想。颂曰。为身求财集恶行。当归死灭不知恩。财随命舍恶业随。受彼果时无共受。

  瞋不受谢戒第九

  经。若佛子自瞋至是菩萨波罗夷罪。

  述曰。初制意者。众生不喜见无过瞋恚也。故唯不善必招苦果。菩萨誓舍二乘涅槃。但以怜愍有情界故。瞋障大悲为根本重。如世尊说。是诸菩萨多分应与瞋所起犯。非贪所起。论释此中所说密意。谓诸菩萨爱诸有情增上力故。凡有所作一切皆是菩萨所作。非作所作可得成犯。若诸菩萨憎诸有情嫉诸有情不能修行自他利行。作诸菩萨所不应作。作不应作可得成犯。解云。贪实亦犯故云密意。非谓犯瞋实破一切。勿菩萨有无余犯故。但举粗显相示深无余义。上品邪见遍谤一切。尔时如何残有余戒。尔时唯犯一波罗夷。然必引生不同分心。第二释文。犯相犯性如前应知。言而菩萨至常生悲心者。劝他令生无瞋善根。自亦应常生大悲心。谓对恶人便作三念。一念彼人。心性本净。醉无明酒着烦恼鬼。不获己有此所作耳。二念本愿。我为众生誓证菩提。生死大苦尚不生畏。况此小苦应不忍受。三念彼恩。必由恼害乃成忍行。彼即成满我菩提因。何乃背恩反生瞋害。言以恶口骂辱至犹瞋不解者。如其次第语身意业。虽具三业。今取意罪。以所等起显瞋重故。此意地罪决定时结。由此决定不受悔故。虽非众生不来忏谢。瞋不应谏犹成重罪。有说。据实唯有情边。以轻况重言非众生。百法何摄。即忿为体。如瑜伽云。长养如是种类忿缠。不唯发起粗言便息。由瞋蔽故加以手打怀忿意乐。他来谏谢不受不忍不舍怨结名他胜处。

  毁谤三宝戒第十

  经。若佛子自谤三宝至是菩萨波罗夷罪。

  述曰。初制意者。佛法僧宝出邪之大津入正之要门。顺之者必证常乐。背之者常沈苦海。邪见违逆罪莫大焉。行相幽猛断诸善故。是故亦立为根本重。释文者准前应知。言如三百鉾刺心者。如瑜伽七十九云。菩萨当言。以何为苦。众生损恼即为自苦。若尔当言以何为乐。众生饶益即为自乐。乃至广说。众生损恼无过谤法。是以菩萨如鉾刺心。习不慈心他苦为乐。习慈心者他益为乐。乐既如此。苦亦然故。言况口自谤者。瑜伽论云。谤菩萨藏爱乐建立像似正法。或自信解或随他转。是名第四他胜处法。此通增益损减邪见。此邪见缠若决定时。虽未断善必起不同分心。故菩萨戒无断善舍。邪见有二。若全分谤一切因果。设不谤余而谤大乘。一向犯重。若至上缠亦失净戒。已上所说皆世俗门。若胜义门即三轮净。如宗要说。

  经。善学诸人者至当广明。

  述曰。此即第三结成门也。此有三文。劝不毁犯故。示犯失坏故。诫学指广故。初者如经善学诸人者至犯十戒。言善学者。简外道诸不善学及以二乘不究竟学。如八十云。又彼声闻虽到究竟。而不为彼诸天人等供养赞叹如住新业修菩萨行。此云不应一一犯微尘许者。虽过轻微积成大故。如经颂曰。莫轻小恶。以为无殃。水渧虽微。渐盈大器。或复愚人犯小罪。重故微尘许亦不应犯。如有颂曰。愚者罪小亦堕恶。智为罪大亦脱苦。如团铁小亦沉水。为钵铁大亦能浮。即智论云。智慧心虚如钵能浮也。问知而故作世间所责。非如狂夫所作无怪。智愚作罪亦复应然。如何智轻愚者为重。答此难不尔。自作自受非他制故。谓如狂夫触刀被害。智者虽触避刃无损。又如闇室知柱触轻。不知有柱打着即重。愚智作罪道理亦然。十住论中。智所作罪如投盐池。如彼颂曰。斗盐投大池。其味无有异。若投小器水。咸苦不可饮。第二犯失坏者。如经若有犯者至一一犯。此中若犯不得现身发菩提心者。若犯十重入七遮者。更不能受菩萨戒故。所余不尔。瑜伽本业许重受故。问犯重失戒何故本业经云。菩萨戒有受法而无舍法。乃至广说。答此有多释。元晓师云。若于三乘教发心即有失。若闻一乘教永无退失故。然新教宗难可依定。义寂师云。功能虽失。种体常留。瑜伽本业如次说异。此亦难解。声闻戒种亦常留故。今解如宗要。言亦失国王位等。显因亡故失果利也。当堕恶趣失坏世间及二乘果。何况大乘三贤十圣三身妙果。言佛性者谓法身也。以体性故。言常住者通余二身。如次自性无间相续常故。不闻父母三宝名者。谓显世间及出世间无能救也。余文可解。

  梵网经古迹记下本(终)

  梵网经古迹记卷下末

  经。佛告诸菩萨至四十八轻今当说。

  述曰。此下别诵轻戒。此中有三。初结前生后。次次第诵出。后结劝奉行。此初也。此诸轻戒随其意乐。有犯无犯是染非染耎中上品。应当了知。如菩萨地。就中染犯。谓恶意乐。不尔。设有烦恼相应名不染犯。随心境等三品差别。如六十八言。由六差别所犯成重。一教制为重。二事重。三数犯。四烦恼猛。五智力劣。六不速悔。如此诸戒一一皆具三聚戒义。随要开合诸教不定。

  不敬师长戒第一

  经。若佛子欲受国王位至若不尔者犯轻垢罪。

  述曰。自下别诵。初十有四门。初二护自心念门。于憍逸处制轻慢故。于放逸处断酒过故。次三护他心行门。次三仰修佛法门。后二救护众生门。受王等位。先受戒者。传说有二。有说。菩萨虽曾有戒。尔时更受。为调心故。表等缘具虽引无表。前戒类故说非新得。如对法说。已依涅槃先起善根者不复新起。岂彼后时不熏生种。此亦应尔。若曾无戒。何名佛子。犯何轻罪。有说。别解脱戒轨则之法如比丘戒无再受法。设虽重受唯增旧戒。由此菩萨入初地已舍有漏戒受无满戒。为欲长养成佛德故。先有戒故。见道不得。不同声闻先无戒故见道得戒。故瑜伽云重受不新得。不同余法重熏种子。彼非作法制轨则故。虽未受戒佛子无失。已发无上菩提愿故。犯轻罪者。结生憍慢。不必重受方无犯耶。若曾调心。应无用故。言上座者。众中上首。和上者即亲教师。授戒和上也。阿阇梨者即轨范师。授戒羯磨威仪教受受业等师也。同学同见同行如次同师同宗同乘者也。言七宝者。所重。犹可施。何况所余轻。此中意也。言若不尔者。恭敬供养不如法也。瑜伽论云。慢心嫌心恚心染犯。懈怠忘念是犯非染。无违犯者。或病或狂或睡。或自说法或与他语或自听法。或欲将护说法者心。或为将护多有情心。或为调伏或护僧制。皆无违犯。

  饮酒戒第二

  经。若佛子故饮酒至教人饮者犯轻垢罪。

  述曰。酒者迷乱起罪之本。昔是伏龙之势。而今不禁虾蟆。乃至四逆从此而生。唯除破僧。故今制也。言过失无量者。醉生过失方犯罪故。如俱舍云。治病限量无性罪相。故知遮罪。持律者云。性罪。邬波离云。吾如何供养病者。世尊言。除性罪皆可供给。然有染病。释种须酒。世尊无许彼饮酒故。又经生圣者亦无犯故。诸对法师言。非性罪。然为病者总开遮戒。后于异时遮饮酒者。为防用此犯性罪故。又一切圣不饮酒者。以诸圣者具惭愧故。饮令失正念故。乃至小分亦不饮者。以如毒药量不定故。言五百世无手者。以极增上恶心过故。非善心等。若善心施。瑜伽论许施度摄故。如十住云。在家菩萨施酒无罪。应生是念。施度之法悉满人愿。后当方便教化离酒故。言不得教至况自饮酒者。先以过器况自饮已。此即第二以教他饮况自饮也。若故自饮教人饮者。总结违犯。然文殊问经云。不得饮酒。若合药医师所说多药相和少酒多药得用。不得服油及涂身等。若有因缘得用。得用乳酪生苏醍醐。我先啖乳糜为风淡冷故。未曾有经制五戒云。若有饮酒悦心生善。饮不犯戒。广如彼说。况菩萨戒有利无犯。如维摩诘入诸酒肆能立其志。

  食肉戒第三

  经。若佛子故食肉至若故食者犯轻垢罪。

  述曰。菩萨理应舍自身肉而救物命。而反食他必至于杀。故今制也。文殊问经制菩萨言。若为己杀不得啖。若肉如林木已自腐烂。欲食得食。若欲啖肉三说此咒。

  多咥他(此云如是)阿[烈-列+(木*奈)]摩阿[烈-列+(木*奈)]摩(此云无我无我)阿视婆多阿视婆多(此云无寿命无寿命)那舍那舍(此云失失)陀呵陀呵(此云烧烧)婆弗婆弗(此云破破)僧柯剽多弭(此云有为)莎呵(此云除杀生)

  文殊白言。若得食肉者。写龟经大云经指鬘经楞伽经等诸经何故悉断。佛告文殊。以众生无慈悲力怀杀害意。为此因缘故断食肉。文殊师利有众生乐粪扫衣。我说粪扫衣如是。乞食亦尔。为教化彼我说头陀如是。文殊若众生有杀害心故我说断肉。若能不怀害心。大慈悲心为教化一切众生故。无有罪过。言断大慈悲性种子者。由食至杀故。言见而舍去者。鹰逐之鸽于鹙子影未解其惶。况乎在食之位。言食肉得无量罪者。如一切智光明仙人不食肉因缘经中广显食之失。彼仙人即是弥勒。当成佛时制食肉犯重。具如彼说。

  食五辛戒第四

  经。若佛子不得食五辛至若故食者犯轻垢罪。

  述曰。五辛虽草。臭秽难亲贤良所避。所以制之。法藏师云。今此五中大蒜家蒜也。有人说。韭䓗是胡䓗。兰䓗是家䓗。上三是人间常食。革䓗。尔雅云山䓗也。茎细叶大。应为茖字。革者非也。北地有江南无。其兴渠。有说芸台。然未见文。有说。江南叶似野蒜。根茎似韭。北地所无。又释。阿魏药梵语名兴渠。传说如是。如是五辛除自重病及有利益余不得食。如文殊问经云。不得啖蒜。若有因缘得啖。若合药治病得用。又华严云。我身中有八万户虫(正法念经云一户九亿)。我身安乐彼亦安乐。我身饥苦彼亦饥苦。是故菩萨有所服食。皆为诸蛊欲令安乐。不贪其味。

  不举教忏戒第五

  经。若佛子见一切众生至令悔过者犯轻垢罪。

  述曰。如瑜伽说。菩萨怜愍净戒有情。不如犯戒于苦因转。若由嫌恨方便弃舍不作饶益。是染违犯。维摩经云。众生烦恼病即为菩萨病。是即菩萨不救苦因违利乐深。故今制也。此八戒等皆通声闻菩萨戒也。瑜伽论云摄律仪戒七众戒故。涅槃经云为无上道受八戒故。言毁禁者。比丘大戒及以菩萨摄律仪戒。七逆如下。八难者。有说八无暇也。谓三恶趣北洲长寿天生盲生聋世智辨聪佛前佛后。彼无修道故名无暇亦名为难。彼是报障。虽非举忏。然彼因中说果名也。此中十恶招恶趣难。世善生北洲。邪定感长寿。谤法生盲聋。邪智得聪辨。不敬三宝佛前后生。有说。十三难中除五逆罪。以彼五入七逆中故。虽举大数取污尼等。传说如此。言犯轻垢罪者。除无五德或反生过。彼虽不举。无违犯故。瑜伽论云。无违犯者。若了知彼不可疗治不可与语。若观待时。若观因此斗讼乱众。知彼猛利惭愧还净。而不呵责治罚驱摈。皆无违犯。

  住不请法戒第六

  经。若佛子见大乘法师至若不尔者犯轻垢罪。

  述曰。诸佛所师所谓法也。以能生智证涅槃故。遗教云。智慧者度生死海牢船。无明闇夜明灯。一切病者良药。伐烦恼树利斧。是故汝等以闻思修慧而自增益。菩萨理应灭身尚求。而反轻慢违犯乃深。故今制也。言僧坊者制出家也。舍宅在家也。城邑国王等也。日日三时者。晨旦斋时非时药等。日食三两金者。所重之宝亦勿惜之。何者。施非圣财得圣财故。二财差别广如瑜伽。常请法师三时说法者。若彼法师慧行胜己。日初中后应请说法。以请说故语业善。三时礼故身业善。不生瞋等意业善。言为法灭身请法者。如求半偈魂沈雪山。其事非一。有病等难彼劣我胜。不请无违。

  不能游学戒第七

  经。若佛子见一切处至不至彼听受者犯轻垢罪。

  述曰。万行一门。所谓得意。得意而行无非是。故新学菩萨触事无知理。应游学以成圣行。如契经言。设满世界火。必过要闻法。会当成佛道。广济生死流。所以然者。如七十九云。无上菩提以慧为体。慧能引发所余一切波罗蜜多。是以于慧起邪行时。当知菩萨于彼菩提及能引法皆起邪行。是故菩萨轻身重法。何者。颂曰。慧于诸善行。如船楫所持。百千盲失路。由一眼得存。问若尔。何故华严颂曰。譬如贫穷人。日夜数他宝。自无半钱分。多闻亦如是。答彼但为遮闻为究竟。不遮多闻圣慧本故。如瑜伽颂言。多闻能知法。多闻能远恶。多闻舍无义。多闻得涅槃。言毗尼者。此云调伏。能止三业恶炽然故。听受咨问者。瑜伽三十云。始修业者为证义利。先应四处安住正念然后请问。何等四处。略摄颂曰。不嫉无憍慢。非为显自能。安立自他善。尔乃请法师。菩萨地云。慢心嫌心恚心不往听受。是染违犯。懒惰不染。无违犯者。有病无力。若知倒说。及彼所说数已所闻。若护说者心。若勤修余善。

  背正向邪戒第八

  经。若佛子心背至经律者犯轻垢罪。

  述曰。涅槃经云。菩萨怖二乘道。如惜命者怖畏舍身。弃大向小逆菩萨道。故须制也。问心背大乘失戒。何轻。答此谤别教。非总背故。即菩萨地若不诽谤仰推如来。虽无信解。而无违犯也。言常住经律者。常住所诠。经律能诠。又三世佛同说同行无改易故。若其二乘谤法空等名为邪见。

  不瞻病苦戒第九

  经。若佛子见一切疾病人至不救济者犯轻垢罪。

  述曰。菩萨大悲拔苦为义。病而无救难莫过斯焉。是以不救制之为罪。以其看病即施命故。言供养如佛无异者。佛为可敬之极。病是可愍之至。敬悲虽异边际义同。故无异也。八福田者。有人言。一造旷野美井。二水路桥梁。三平治险路。四孝事父母。五供养沙门。六供养病人。七救济厄难。八设无遮会(法藏师云。未见圣教)。今解。一佛二圣人三和上四阇梨五众僧六父七母八病人。以何知然。即下文云八福田诸佛圣人一一师僧父母病人故。言犯轻垢罪者。瑜伽论云。若嫌恚心是染违犯。若由懈怠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若自有病。若无气力。若传请他。若知病者有依有怙。若知病者自能供事。若了知彼长病所触堪自支持。若修胜善令无间缺。若自知钝难修定慧。若先许余为作供事。如于病者。于有苦等为作助伴欲除其苦。当知亦尔。

  畜杀生具戒第十

  经。若佛子不得畜至畜刀杖者犯轻垢罪。

  述曰。菩萨应聚利有情物。而畜杀具深违愍济。故须制也。乃至杀父母尚不加报者。以彼还受自宿业果因果法尔。不应瞋故。若瞋自害。无所益故。言犯轻垢罪者。若护正法即无违犯。涅槃经中在家护法听持伏故。

  经。如是十戒至六品中当广明 自下十戒分为二门。初四护自善门。后六护摄他门。如文可解。

  通国使命戒第一

  经。佛言佛子不得为利养至若故作者犯轻垢罪。

  述曰。菩萨理应和诸违诤。而通国使命相杀害违菩萨道。故今制也。若为调伏止长相杀入国。理应无犯。兴者起也。师者众也。

  恼他贩卖戒第二

  经。若佛子故贩卖至教人作者犯轻垢罪。

  述曰。贩卖有情他别为乐。市易棺材必求人死。下贱活命无过此焉。无罪命缘世间多有。故制菩萨犯即为罪。言六畜者。周礼云。牛马犬羊豕鸡为六。理实通于一切畜生。况教人作者。以利他为最故举自况他。除下贱业余正贩卖。制道开俗。如优婆塞戒经云。在家人得财应作四分。一分供养父母妻子。二分如法贩卖。余一分藏积。

  无根谤毁戒第三

  经。若佛子以恶心至堕不如意处者犯轻垢罪。

  述曰。轻拒贤善即是无愧。一切恶法从此而生。绍隆佛种之所不宜。故须制也。无利益心故言恶心。离三根故亦言无事。此无根谤不能陷没。故于利他制为轻罪。其声闻戒无根谤重。谤实为轻。于彼自行通轻重故。俗云。士为知己者用。其知己者良人也。施我之善其师也。护身财者王之教也。蒙覆养者亲之恩也。言六亲者。父母伯叔兄弟为六。知恩报恩菩萨本行。死尚不辞。而生反害。如说。世尊为雁王时。将五百雁向南飞之。尔时雁王堕猎师网。时有一雁悲鸣吐血徘徊不去。尔时猎师弯弓欲射。不避弓矢目不暂舍。即鼓两翅来投雁王。五百群雁徘徊虚空亦复不去。尔时猎师见此一雁即生惭愧。寻时放舍。其一雁者即阿难是。阿阇世王虽放醉象。心生顾恋不离世尊。五百罗汉登空如本。既重其恩至人所赞。菩萨若背制之为罪。

  放火损生戒第四

  经。若佛子以恶心至若故烧者犯轻垢罪。

  述曰。无择杀生无过放火。雉尚润翅救烧之难。菩萨放火逆道之甚。所以制之。若欲放火害命损物。别得杀盗。瑜伽说烧是盗之重。此中山等多分无主。但无慈悲言以恶心。定有主物略标有六。一他室宅。二城邑。三僧坊。四田木。五鬼神物。六官物。

  法化违宗戒第五

  经。若佛子自佛弟子至邪见论等犯轻垢罪。

  述曰。菩萨应以大法化生。如维摩经。入讲论处导以大乘。以小障大逆菩萨道。所以制之。问若尔。何故瑜伽论云。若有求法先问种姓。若彼黠慧说其根性。即随所应授彼乘法。若彼不知自种姓者。应为历说三乘之法。随其种姓闻之发心。然后如应说其乘法。答今制恶心不违彼论。准妄语业。虽不信犯。今此文中众略有四。一入正法。二未入正法。三同气连枝。四同乘亲厚。所授有三。一者教法。即教大乘经律也。二者理法。谓教义理也。三者行法。谓发心等。依教生解。依解发行。其次第也。此中发菩提心十信也。十发心者十住也。长养心者十行也。金刚心者十回向也。不说十地自证解故。或有经本无长养心。应知少也。言横教者。如大集云。劝学小乘是魔业也。况乎外道邪论。犯罪应知。

  贪财惜法戒第六

  经。若佛子应以好心至说者犯轻垢罪。

  述曰。先应自学后必教他。贪财惜法即断佛种违菩萨道。故今制也。此中意言。先说苦行诫心令固。然后为说真实正法。应答不答者。谓不说也。然但为利不由悭法。所以轻摄。如瑜伽说。现有财法。悭财法而不施他胜处故。谤三宝说者。如文取义。如涅槃经。若说众生定有佛性定无佛性。皆为谤佛法僧宝也。犯轻垢罪者。瑜伽云。他来求法。嫌心恚心嫉妒不施。是染违犯。懈怠忘念无记之心非染违犯。无违犯者。外道伺过。或病或狂。或欲调伏。或于此法未善通利。或复见彼不敬不愧恶威仪来。或知彼钝反生邪见。或复知彼转布非人而不施与。皆无违犯。

  依势恶求戒第七

  经。若佛子自为饮食至无孝顺心犯轻垢罪述曰。非但恼他自亦劳倦。深障二利。所以制之。如遗教云。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恼亦多。行少欲者心即坦然。无所忧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恒乏短故。知足之人虽贫而富。常安乐故。言恶求多求者。为简非染有义利求。如瑜伽云。若诸菩萨如佛戒经。为令声闻少事少业少希望住。建立遮罪令不造作。不应等学。何以故。彼修自利。于利他中少事为妙。非诸菩萨利他为胜不顾自利。于利他中少事少业少希望住得名为妙。如是菩萨为利他故。从非亲里长者等边。应求百千衣钵等物畜种种宝。

  虚伪作师戒第八

  经。若佛子学诵戒至授戒者犯轻垢罪。

  述曰。日日诵持明解为师。懈怠不明此戒所制。言即为自欺诳亦欺他人者。自作后法大衰损故言自欺诳。授虚妄教无利勤苦言亦欺他。菩萨地云。诈现威仪菩萨相似功德摄故。此虽妄语。诈作师义犯轻垢罪。

  斗诤两头戒第九

  经。若佛子以恶心至无恶不造者犯轻垢罪述曰。理应赞美菩萨行人。能令此彼和合生善。而反斗遘两头逆道。故制斯戒。见持戒比丘者。此是所斗贤良之众。手捉香炉等是行道威仪也。言而斗遘两头等者。谓遘两头令斗诤故。遘者遇也。谤欺此彼众恶起也。菩萨地云。若见恶友之所摄受行离间语。反生功德。

  不救存亡戒第十

  经。若佛子以慈心至若不尔者犯轻垢罪。

  述曰。经文二意。初放生以救死难。后斋讲以资亡灵。皆我父母者。起普亲观。如世尊云。我不能见一切有情长夜不曾为汝父母故。言亦杀我故身者。四大五常无曾不禀。皆是旧我二亲之孙。无不与我分受气故。如俗间有语。丈夫意气寸心之中自有风云。烈士交游四海之内皆为兄弟。言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风是我本体者。此于万物作同体想。大地无曾不舍身处故。火风存为身。散即归本故。常行放生。及以方便除能所杀现当苦也。死亡之日讲戒经者。良由此戒有二德故。一能遮恶故不堕三途。二诸善本故见佛生天。戒中之戒谓菩萨戒。广度众生。以理本故。是故偏说菩萨戒经。

  经。如是十戒至明一一戒相。

  自下十戒成六和敬。谓十如次三一四二摄彼业见利戒同故。初三各摄三业同故成六和敬。

  不忍违犯戒第一

  经。佛言佛子以瞋报瞋至报者犯轻垢罪。

  述曰。以怨报怨即违忍行。若失忍行可谓退乘。故今制也。言以瞋报瞋等者。如长寿王经云。以怨报怨怨终不灭。以德报怨怨乃尽耳。是故菩萨不瞋为勇。言若杀父母至不顺孝道者。问俗礼之中君父之怨不报非孝。何故今言于害王亲报之违孝。答孝有二种。世间之孝以怨报怨。如草灭火。胜义之孝以慈报怨。如水灭火。既信六道皆我父母。岂为一亲更害一亲。彼杀今亲后堕地狱。但可悲愍。更无可报。故以慈心平等解怨速令断绝。孝中之孝。言而出家菩萨无慈报仇者。出家有二。一心出家。二身出家。故通二众不忍为非。如戒经云。忍辱第一道。佛说无为最。出家恼他人。不名为沙门。

  慢人轻法戒第二

  经。若佛子初始出家至第一义谛者犯轻垢罪述曰。昔人求法投身火坑。欲闻半偈悬命雪山。王身亦为罗刹之床。天衣复作野干之座。天顶虽尊戴畜生足。良由重法为先者乎。是故轻慢制之为罪。此中有智及大解者世俗事。

  轻蔑新学戒第三

  经。若佛子佛灭度后至不好答问者犯轻垢罪述曰。菩萨理应赞励新学。而蔑不摄制之为罪。如璎珞经云。若化一人令发心受菩萨戒者。胜造大千界满中佛塔。言佛前忏悔者。谓忏悔时忆念斯义。略摄颂曰。佛誓度群生。我入一生数。遍知助我善。一切罪灭除。自受羯磨如菩萨地四十一说。若千里内等者。若尔自受功德劣耶。不尔。虽无现缘。心猛利故。如五十三云。自受从他若等心受亦如是持。福德无别。问五十三云。若复有人作如是思。我处居家难可活命。要当出家方易存济。如诸苾刍所修梵行。我亦如是。乃至命终当修梵行。如是出家戒不名意乐损害。虽非纯净。非不说名出家受具。既尔亦可不求菩提亦有受得菩萨净戒。答声闻之行身语为先。虽心不纯梵行容成。菩萨不尔。存意地故。或说。彼文显此心杂。非说都无涅槃意乐。

  怖胜顺劣戒第四

  经。若佛子有佛经律至若故作者犯轻垢罪述曰。难遇大乘。如经广说。言菩萨者大乘学也。抱己无知随恶友转。为防此失故制斯戒。言有佛经律大乘法者教法也。简外道故言佛经律。异二乘故言大乘法。言正见者行法。正性者理法。法身者果法。言而舍七宝者。大法可珍。从喻为名。如舍七宝反取瓦砾也。或有经本不舍七宝。即世珍也。此中增减名为邪见。小乘论等名阿毗昙。言书记者世间饰文。瑜伽云。宣似正法及预世间文章明数。即菩萨相似功德故。是断佛种障道因缘者。退大进余名断佛性。重邪阙正名障道因缘。如契经云。大乘法流行名佛种子不断。法华经云。学小乘者不应共住。如瑜伽云。于菩萨藏未精研究。专学声闻及外论等。是染违犯。若上聪敏速受不忘。若于其义能思能达。若于佛教无动觉者。于日日中常以二分修学佛语。一分学外。即无违犯。又云。若说菩萨何用受持声闻藏法。是染违犯。尚学外道。况于佛语。无违犯者。为令一向习小乘者舍彼欲故。作如是说。

  为主失仪戒第五

  若佛子佛灭度后至用三宝物犯轻垢罪。

  述曰。说法主者即说法者。为行法主者守经藏等。僧坊主者纲维知事。教化主者化俗护法。坐禅主者教授止观。行来主者领众游方。泛为他主仁义为尊。师子拔胁救猕猴子。鹿苑鹿王代孕就死。即其事也。如自己有者谓有二义。一勿如己有任意用也。二勿应用处如己吝惜。今此戒中不守护边得轻垢罪。约所损物犯波罗夷。

  领宾违式戒第六

  经。若佛子先在僧房中至非释种姓犯轻垢罪述曰。预在佛种法利应同。而不平用故制为罪。夏坐安居处者。北并洲疏云。昔来经论或名坐夏。或名坐腊或名夏腊。皆由不善方言也。今依大唐三藏译。云雨安居。谓雨时安居故。然西方立时不同。或立四时。谓从正月十六日室四月十五日为春时。从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为夏时。如此秋冬并各三月。至正月十五日总为一岁。或总一年分为三时。谓即佛法依此为定。谓从正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以为热际。从五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立为雨际。从九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即为寒际。雨际虫多令人讥谤。故制安居。然初安居即从五月十六日至八月十五日。良以雨时将毕。恐至寒时不济。故开一月为偿劳月。若后安居从六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即无偿劳。三月雨时尽故。今此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实为疏谬。既非夏时。言雨安居。言客僧有利养分者。信施该十方。佛制僧次故。言得无量罪者。以盗十方现前僧物。利纵微小。僧无边故。

  受他别请戒第七

  经。若佛子一切至自己用者犯轻垢罪。

  述曰。以损施主无限之福亦失众僧平等之利故须制也。言一切不得受者。为简声闻若非头陀许受别请。言而此利养属十方僧者。若次第受理属十方僧及八福田故。言即取十方僧物入己者。既受他施。非第二重。八福田者如文佛等。前已说也。若尔何故菩萨地云。他来延请嫌恚不受。是染违犯。乃至广说。有说。彼亦次第请。有说。欲说法等别有所化。不关僧次得受别请。如此不受如论所制。以后为胜。前说供养说法者故。

  自别请僧戒第八

  经。若佛子有出家菩萨至别请僧者犯轻垢罪述曰。二众菩萨正所制也。一切檀越兼所制也。言即得十方贤圣僧者。于一味僧广心供故。如饮海水即饮诸河。言不如僧次一凡夫僧者。问以广心故得福如此。亦可无择逢一定杀得杀一切有情界罪。答不尔。诸佛本愿遍许受故。然无普愿害一遍余。不尔彼受苦应无尽期故。言犯轻垢罪者。除有希望别道德也。

  邪命养身戒第九

  经。若佛子以恶心至无慈心犯轻垢罪。

  述曰。贩卖男女色者。以开淫肆而求利也。此贩卖边犯轻垢罪。自手作食者。即是恶触坏生等罪。反作世间之所嫌也。此一不制在家菩萨。占相男女者。占婚嫁宜又相手文等。解梦吉凶者可解。是男女者占卜胎也。咒者咒咀。术即眩惑。工巧为匠也。蛇毒者。如五月五日毒蛇合毒药。又以毒药避蛇等也。生金银者。造假金银以诳惑人。虫毒者使鬼等也。

  诈亲害生戒第十

  经。若佛子以恶心至犯戒者犯轻垢罪。

  述曰。此谤三宝第十重摄。诈觅利边并得此罪。媒嫁令淫第三重摄。然就媒边结此罪耳。其杀生等随应亦尔。不敬斋边制为轻罪。言六斋者。黑白各三。谓第八日十四十五。此日鬼神得势伤人。为令免害故须制也。年三长斋者。提谓经云。正月本斋十五日。五月本斋十五日。九月本斋十五日。三斋因缘如经广说。

  经。如是十戒至制戒品中广解 自下九戒。开正施故。遮横取故。避邪缘故。趣正乘故。发愿求故。立誓厌故。离难故。无乱故。利乐故。所为应知。

  不救尊厄戒第一

  经。佛言佛子至若不赎者犯轻垢罪。

  述曰。菩萨既以护法度生为心。不赎不救违敬违慈。故不赎救制为罪也。父母形像者。法藏师云。己父母形像为他所卖。或佛即名父母。

  横取他财戒第二

  经。若佛子不得至养者犯轻垢罪。

  述曰。菩萨地云。物主迷物贱价而卖。菩萨教悟如价贾之。然此伪器少与多取违犯乃深。故今制也。今为护财畜刀杖。故与前爱杀而畜者别。此是在家虽许贩卖。但不得以伪秤斗也。此自身官破他成功领非功物。异前凭他。既取他与非盗戒摄。养猫狸等觅财具也。

  虚作无义戒第三

  经。若佛子以恶心至若故作者犯轻垢罪。

  述曰。菩萨为道应惜寸阴。虚度时节制为罪也。贝者螺也。涅槃云。吹贝知时也。角亦所吹。西方乐器。波罗塞戏者。法藏师云。是西国兵戏法。谓两人各执二十余小玉。乘象或马。于局道所争得要道以为胜也。弹棋者。以指弹棋子。得远为胜。世说弹棋始自魏宫。六博者双六。投壶者。投杖于壶中。八道行成(此无译者)。抓镜者。法藏师云。承闻西方术师以药涂爪甲。咒之即于中见吉凶等事。此等卜筮皆妖术也。又用芝草作术。或咒杨枝。或咒钵盂。或人髑髅并用作筮卜知吉凶。

  退菩提心戒第四

  经。若佛子护持禁戒至外道心者犯轻垢罪述曰。大菩提心万行之本。菩萨净戒三德之原。故制坚持不应暂失。言行住坐卧者。劝势相接。如华严颂言。譬如人攒火。未出数休息。火势随止灭。懈怠者亦然。言犹如金刚者。意坚固不可坏也。如带持浮囊者。见微小罪生大怖畏。微有缺漏易沈流故。如涅槃云。菩萨护戒如护浮囊。譬如有人带持浮囊欲度大海。路逢罗刹乞索浮囊不可分与。生死大海护戒浮囊。烦恼鬼索不可小缺。畏没死故。广说如彼。如草系比丘者。既生怖已终无犯也。如庄严论说。有诸比丘。为贼所剥裸形伏地。以连根草缚之。经宿不转。国王因猎见草中裸形。谓是外道。傍人答云。是佛弟子。何以得知。其右膞全黑。是偏袒之相。王即以偈问云。看时似无病。肥壮有多力。如何为草系。日夜不转侧。尔时比丘以偈答曰。此草甚危脆。断时岂有难。但为佛世尊。金刚戒所制。王发信心解放。与衣将至宫中。为造新衣种种供养。况菩萨戒。言若起一念二乘等心轻垢罪者。退乘本故。如大般若戒品云。若菩萨设殑伽沙劫受妙五欲。于菩萨戒犹不名犯。若起一念二乘之心。即名为犯。

  不发愿戒第五

  经。若佛子常应发至不发是愿者犯轻垢罪述曰。邪正是非莫不由愿。或有小善招无量果。或有多善感狭小果。引行趣果愿为最要。今此文意应发大愿孝顺二恩。一覆育生身恩。即父母也。二长养法身恩。即师众也。孝顺为因大愿为缘所愿成就。此中意也。愿有四种。得好师等者亲近善士愿。常教我等者听闻正法愿。使我开解者如理作意愿。如法修行者法随法行愿。如是四愿尽摄诸善。是故上言发一切愿。

  不生自要戒第六

  经。若佛子发十大愿至若不发是愿者犯轻垢罪。

  述曰。虽发大愿。若不要心。串习中恶难可弃之。倾贝酌海润羽洒林获珠感帝之至莫不由于誓愿。是故制立要契之戒。云何名为十大愿耶。谓发菩提心经云。初始发心大悲为首。皆发转胜十大正愿。一愿曾今所有善根施与众生共我佛道。二愿由此善不生无佛国。三愿生已常不离佛如影随身。四愿如应为我说法成菩萨五通。五愿由此即达二谛得正法智。六愿得智为众生说恒令开解。七愿佛力遍生十方奉佛听法广摄众生。八愿闻已随转法轮听我名者发菩提心。九愿令发菩提心已常随利乐荷正法担。十愿荷已虽行正法心无所行。是名十大愿。总誓此愿。如真法界无所不至。如众生界终无尽期。发此愿已立十三誓。此中初十二护戒誓愿。后一证果誓愿。初中前七护戒律仪。后五护根律仪。二种律仪如瑜伽说。此中宁以此身投火坑等。人间火等害一肉身。犯戒之罪害法身。故挍量应知。

  故入难处戒第七

  经。若佛子常应二时至入者犯轻垢罪。

  述曰。身心道器。不敢毁伤。逐静游行亦避险难也。言头陀者。新音杜多。此云抖擞。抖擞烦恼生死染故。如善意天子经云。头陀者抖擞贪瞋痴三界六入等。依瑜伽等。或十二或十三。谓依食四。依衣有三。敷具有六。依食四者。一常期乞食。随往还家随得受故。二次第乞食。巡家乞故。三但一坐食。四先止后食。瑜伽论云。初二对治美食贪。后二对治多食贪。若依乞食无差别性。十二杜多。若开十三。大智论云。受请食者若得起慢。不得懊恼。受僧食者随众事多心散妨道。受常乞食。尚求一食多有所妨。况小食等。故一坐食。有虽一食极饱妨道。故节量食。谓随所食三分留一。即身轻安易消无患。衣中有三者。一但持三衣。二但持毳衣。三持粪扫衣。如次对治多衣耎触上妙三贪。大智论云。衣辄盖身。不多不少。少欲知足。故受三衣。好衣难觅亦招贼难。故受纳衣等法。敷具六者。一住阿练若。除谊杂贪。近远去一拘卢舍。西域记云。名一牛吼。谓大牛吼声可闻也。大智论云。虽出居家。还属师徒心复娆乱。故受练若。二树下坐。瑜伽论云。除屋宇贪。三露地坐。智论云。除好树贪。月光遍照空中明净。心易入空三昧故。四冢间坐。除淫泆贪。易得离欲故。五常期端坐。除倚卧贪。智论云。身四威仪中坐为第一。食易消化。离沉掉故。六处如常坐。除敷具贪。一敷设后终不数数。翻修理故。瑜伽论云。由食等贪不顺梵行。如未弹毛不任作毡。今此杜多净修令纯。有所堪任。不增不减。智论云。佛法唯以智慧为本。不以苦为先。是法皆助道。诸佛常赞叹。言二时头陀者。春秋二时宜皆游方。冬夏坐禅者。以极寒热宜摄迹故。七十三云。菩萨虽行十二杜多。不贵阿练若等法。解云。以顺声闻少事行故。此中杨枝口香除热故晨嚼之。杨枝有德如阿含说。澡豆落垢去腻洗身。三衣者。三世诸佛福田之相。大悲经说。若佛子于我灭后有戒无戒但有被着如来三衣。从慈氏佛终至楼至佛皆得涅槃无有遗余。瓶持水器。钵欲乞食。梵云钵多罗。此云应量器。大者即容斗半。小即可受五舛。律制铁瓦。余不得畜。坐具护衣之触。锡杖止毒虫兽。香炉感佛。漉水救生。手巾拭手。刀子割甲。火燧求火。镊子拔莿。绳床安身。经律生解。尊像起信。是故道具必须具也。十八种物者。义寂师云。除杨枝澡豆取三衣等。别开经律佛菩萨故。然唐国说。三衣为三。经律为一。佛菩萨为一。故十八。常随其身如鸟二翼者。道具已足。离多事故。如大集云。初业菩萨常乐寂静不乐多事。于多事人莫起嫌心。若优婆塞戒经云。优婆塞应畜僧伽梨衣钵锡杖。此何所用。和上云。菩萨亦有心出家故。如无垢称经赞维摩诘云不离三衣钵等。余文可解。于难处中有其二文。一制初入。如经若头陀时莫入难处。所谓国难等一切难处中也。二制住中。如经悉不得入一切难处故。言头陀乃至夏坐安居。自下如次牒前结犯。是诸难处亦不得入者。牒初制也。此诸难处况行头陀者。牒后制也。见难处已下举违结罪。

  坐无次第戒第八

  经。若佛子应如法至不次第坐者犯轻垢罪述曰。佛法中者戒为上首。不同世间年岁为尊。尊卑若乱即无轨则。故今制也。不问老少等者。法藏师云。有释。令四众杂合通坐。非也。此文意者通举别制。实随自宗各依次坐。义寂师云。诸师释不同。一云。但受菩萨戒为次第。一云。百岁比丘未受菩萨戒。坐于十岁菩萨已下。若受即依旧夏数坐。戒亦反成菩萨戒故。如此在家奴主亦尔。尊卑异故。如比丘后受在百岁尼上。一云。不问声闻菩萨差别。但先受戒即在前坐。如智论说。文殊弥勒入声闻众次第坐故。在家亦应先受声闻五戒为上。虽主后受。于奴为上。类不杂故。犹如僧尼尊卑不杂。问若尔出家贵胜为上。答如已放奴受戒为次。此中不问老少即不同律云。沙弥生年为次。若生年等受戒为次。和上云。据实菩萨虽是在家。坐于声闻大僧之上。如阿阇世王经云。文殊云。迦叶坐上。以耆年故。迦叶让言。我等在后。菩萨尊故。舍利弗云。我等亦尊。已发无上心故。迦叶云。菩萨年尊。久发心故。故文殊所将二千在家在前而住。迦叶等五百声闻在后而坐。虽然若彼声闻不和。即依次坐。如智论云。释迦法中无别菩萨僧。是故文殊弥勒等入声闻众次第而坐。此明现身出家为初。尔时现相余众许故。若依文殊实戒次第。已经三大劫。不应杂坐故。亦非遍学入声闻众。若受声闻如富楼那。是声闻众非菩萨故。总而言之。若纯声闻不受菩萨戒依次第坐。后受菩萨戒声闻夏虽多。依菩萨戒次第而坐。设先所受成菩萨戒。后转乘时方反成故。菩萨乘中女人先受于男为上。但不杂坐。王臣奴主若就俗坐如其尊卑。若就法坐悉受为次。由此经云一切不问先者先坐。问菩萨几众。答智论四众。谓彼论意等受三聚。出家在家男女别故。若遍学者如声闻也。

  不行利乐戒第九

  经。若佛子常应教化至若不尔者犯轻垢罪述曰。福慧二善如二翼轮。随阙一种胜果难成。是以教化立行道处即福行也。讲经生解即智行也。修福生慧名利。法力救难名乐。如其次第文相可解。疾病下即救难也。言行来治生者。南人经营产业为治生。治生不利亦讲大乘也。救罪报中。报者三时报罪也。救狱难中。在手曰杻。在足曰械。在颈名枷。在腰名锁。皆由业报致斯罪网。多疾病者。性多病等。前天行等。故有差别。何以皆制讲大乘者。大乘利生以为本故。

  经。如是九戒至梵坛品中当说 言梵坛者此翻默摈。不受调伏故以治也。自下九戒初五以戒摄受。后四以悲教化。初五如次。摄器故。简非故。外护故。内护故。恭敬故。后四如次。唱导故。说化故。遮恶故。护正故。所为应知。

  摄化漏失戒第一

  经。佛言佛子与人受戒至一切众生戒者犯轻垢罪。

  述曰。有堪受器。不择而舍则成摄化漏失之过。所以制之。身所著衣皆使坏色者。别制出家。袈裟此云不正色。谓青等五成不正色故名坏色。虽言青等非正青等。如文殊问经。文殊白言。有几色衣。佛告文殊。不太赤色。不太黄。不太黑。不太白。清净如法三法服。及以余衣皆如是色。若自染若令他染。如法捣成随时浣濯常使清洁。如是臣具得用青黄杂色。言一切染衣已下制余衣色。与俗服有异者。样亦须别。所以然者。如遗教云。汝等比丘当自摩头。已舍饰妙着坏色衣。执持应器以乞自活。自见如是。若起憍慢当疾灭之。增长憍慢尚非世俗白衣所宜。何况出家入道之人。言不得与七逆人现身受戒者。有说。未忏七逆犹罪现存。故言现身不得戒。若依教忏罪灭应得。如集法悦经办诵陀罗尼灭五逆罪。有说。不然。无文忏已得受破故。言若具七遮者。以一一罪具缘成故。非谓要具七数方尔。破法轮僧时不破羯磨僧。然谤羯磨法。是故唯言破羯磨不言僧也。唯破羯磨僧不为遮难。唯取破轮立为一逆。善生经云。杀发菩提心众生。不得受菩萨戒。此中何摄。谓即和上阇梨类也。彼先入故。言不向国王礼拜等者。谓国王等有戒无戒一切不如出家功德。是即出家若礼在家。在家即得无量罪故。

  恶求弟子戒第二

  经。若佛子教化人至与人受戒者犯轻垢罪述曰。应教请二师者。和上是得戒之本。阿阇梨耶得戒因缘故。普贤观经请三师者。生殷重故。喻伽唯请一师者。一人能作多事义故。善戒经云。师有二种。一是不可见。谓诸佛菩萨。二是可见。谓授戒师。又云。若不于佛菩萨受者不名菩萨戒。当知通说相对所师。问七遮者障此戒故。若善戒经约具德故。问十种事具方得受。谓先受声闻戒等。问优婆塞戒经说。受优婆塞戒有十五遮难。何故通俗唯问七遮。答彼依近事性故不相违。言教忏者。如涅槃经云。世间有两种健人。一欲不作恶。二作已能悔。是则谁人无过。改莫大焉。如瑜伽云。忏在至心。如世尊言。于所犯罪由意乐故我说能出。非治罚故。谓惭愧药杀罪毒也。依善戒经。菩萨覆罪重于本罪。但覆僧残即波罗夷。此等随品。若声闻覆但突吉罗。言三世千佛者。法藏师云。过去庄严劫华光佛等一千佛。现在贤劫俱留孙等一千佛。未来星宿劫日光佛等一千佛。此随显说。理通一切。言若无好相虽忏无益者。此约上缠犯失者说。非中下缠。如瑜伽云。又此菩萨一切违犯当知皆是恶作所摄。应向有力于语表义能觉能受小乘大乘补特伽罗发露悔灭。若诸菩萨以上品缠犯他胜处失戒律仪。应当更受。若中品缠应对三人或过此数陈所犯悔。若下品缠犯他胜处及余违犯(轻罪名余)。应对一人。若无随顺补特伽罗可对发露悔除所犯。以净意乐起自誓心。我当决定防护当来终不重犯。今此中言虽忏无益者。藏师及寂师云。上缠失戒。若得好相。旧戒还生。更不须受。若不得相。旧戒已失。故言现身不得戒。既非七遮更受。故言而得增受戒。言不同七遮者结。显犯重及轻垢罪不同七遮永不得受。言一一好解者。如瑜伽云。唯从有德。如彼广说。经许夫妇互为师者。亦有德故。言若不解大乘等。不了教法也。言不解第一义谛。不了理法也。习种姓等行果法也。习种姓即十发趣。初熏习故。长养性即十长养性。渐增长故。不可坏性十回向也。已坚固故。道种姓顺决择分。引圣道故。虽回向摄。别说如常。由此仁王十回向位皆名道种。正法性者即圣种姓。通摄佛地。已了真性名正法性。言十禅支。总束十八为十支也。喜乐定等随地虽别。名义同故。何等为十。谓寻伺喜乐定内等净舍念正知及以舍受。虽知内等净即舍念正智。总别异故别立为数。传说如此。言恶求等者。非法求利故曰恶求。耽无厌足故名为贪。矫现异仪故名为诈。网冒他人言之欺也。此戒何异第十八戒。彼制懈怠而不明了。此制贪利恶求弟子。

  非处说戒第三

  经。若佛子不得至七佛教戒者犯轻垢罪。

  述曰。瑜伽四十云。于谤大乘及无信者。终不率尔宣示开悟。所以者何。为其闻已不能信解。大无知障之所覆蔽便生诽谤。由诽谤故。如住菩萨净戒律仪成就无量大功德藏。彼诽谤者亦为无量大罪业藏之所随逐。有此大过故今制也。此中未受戒者遮不发心。如瑜伽四十云。欲授菩萨戒时。先应为说菩萨法藏摩怛履迦菩萨学处及犯处相。令其听受以慧观察自所意乐堪能思择。言外道者。求正法过。言恶人者。闻已谤也。大邪见者。总拨内外。恐增彼恶故不为说。如善戒经云。不应向彼不信者说。乃至不向谤大乘者说。何以故。若不信者以是因缘堕地狱故。除国王者。佛法付属两人。一佛弟子以为内护。二诸国王以为外护。故为说之。又王有力。当依戒律仪策励行人。故须知也。言不受佛戒名为畜生者。此身虽人。无生因故得当果名。

  故违圣禁戒第四

  经。若佛子信心出家至毁正戒者犯轻垢罪述曰。心尚不应窃怀犯戒。何况菩萨亦行毁犯。若重若轻故违教边得此罪也。言不受一切檀越供养者。非但自增罪。于他损福故。不得饮国王水者。出家避役而非福田。于其国王无恩分故无所用故言大贼。有罪同畜生。无善同木头也。

  不重经律戒第五

  经。若佛子常应一心至不如法供养者犯轻垢罪。

  述曰。此中以难况易。如文可解。各随其力以宝供养。此中意也。瑜伽中边等所说书写等十种法行此中应具。此当瑜伽供养三宝第一轻戒。善生经云。若作衣服钵器。先奉上佛父母师长。先一受用然后自服。若上佛者当以香华赎之。

  不化有情戒第六

  经。若佛子常起大悲心至教化众生心者犯轻垢罪。

  述曰。一切圣道他音为本。虽有其性无教不成。故制教化。下劣有情设无领解。声入毛孔远作菩提之因缘故。此中文相可解。然瑜伽云。教化众生善巧方便略有六种。一能令有情以少善根感无量果。谓劝有情舍微少物乃至最下唯一麨团。施鄙秽田乃至蠢动傍生之类。回求无上正等菩提。如是善根物田虽下。由回向力感无量果。二能令有情小用功力引摄广大无量善根。以要言之。若依邪法为说正法。又于世间作福受乐因缘。随喜劝他亦尔。又缘十方受苦有情愿自代受。又以意乐礼佛法僧。乃至命终时无虚度。又于过现一切违犯。以净意乐想对诸佛。至诚发露诲往修来。如是数数小用功力。一切业障皆得解脱。广说如彼。三憎背圣教除具恚恼。四处中有情令其趣入。五已入令熟。六已熟解脱。辨次前四复有六种方便善巧。一者随顺会通方便善巧。谓顺行彼欲后以法化。又于深教会通而说。二共立要契方便善巧。谓见有情有所求来。即要契言汝若修善随汝欲施。又救有苦亦如是等。三异分意乐方便善巧。谓要契已若彼不行如要契事。但为利益示现愤责而不施彼。权时弃舍终归安处。四逼迫所生方便善巧。谓或家主或作国王得增上力。强逼令修善。五施恩报恩方便善巧。谓于有情随力少多施作恩惠。或济厄难。彼欲报恩。菩萨尔时劝令修善以受报恩。告言莫以世财相酬。六究竟清净方便善巧。谓到究竟从都支天八相成道。如是方便应当学之。

  说法乖仪戒第七

  经。若佛子常行教化至不如法说者犯轻垢罪述曰。敬人重法胜善方生。不尔便生翻彼恶法。此中贵人多慢故偏举之。言听者下坐等。生渴仰故。如摄论云。若人戒足虽羸劣。而能说法利多人。如佛世尊应供养。受彼善说相似故。又涅槃云。有知法者。若老若少如第二天奉事帝释。

  非法立制戒第八

  经。若佛子皆以信心至作破法者犯轻垢罪述曰。若于恶人不令出家。不须造像而市卖等。理应无犯。余皆结犯。

  自破内法戒第九

  经。若佛子以好心至若故作者犯轻垢罪。

  述曰。说是非而破唯在内家。非外道等之所能也。如莲华面经云。佛告阿难。譬如师子命终。若空若地若水若陆。所有众生不敢食师子身肉。唯师子自生诸虫自食师子虫之肉。阿难我之佛法非余能坏。是我法中诸比丘破我三大阿僧祇劫积行勤苦所集佛法。

  经。如是九戒至心心顶戴喜跃受持。

  述曰。轻戒三门。自下第三结劝奉行门。

  经。尔时释迦牟尼佛至七行品中说。

  述曰。始终卷初分为三段。此即第三流通分也。此文意言。此一释迦行作意时。其余释迦亦尔。应知。从摩醯首罗等者。说十世界海等。处如卷初说。言心藏等者。传说。心藏即三贤也。地藏者十圣之地。戒藏即十重四十八轻戒也。无量行愿藏者即上三贤十圣所有行愿也。因谓三劫。果即四智。佛性常住清净法界也。自下总结如文可解。

  经。明人忍慧强至疾得成佛道。

  梵网经古迹记卷下(末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