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藏第 11 册 No. 0316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
No. 316 [No. 310(12)]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一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
长者贤护品第一之一
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在舍卫国坐夏安居满三月已,出行访其裁制成办衣服之者,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并余苾刍、苾刍尼、优婆塞、优婆夷、国王大臣、沙门、婆罗门、长者及诸外道,乃至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等,于佛世尊尊重恭信志诚供养——世尊受世供利与世福田——所谓饮食衣服、坐卧之具、病缘医药及余广多受用等物。以佛世尊名称善誉殊胜高显超出世间,如来.应供.正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十号具足。于天人阿修罗、沙门婆罗门、若魔若梵一切世间大众之中,以自通力而证圣果,随所游止宣说正法,初善中善后善,文义深远纯一无杂,圆满清白梵行之相。
尔时世尊徐缓而至摩伽陀国,次第经行至王舍大城,到已止于鹫峰山中。是时王舍城中有一长者其名贤护,宿植善本,于先佛所广作佛事,具大财富广多主宰受用之物,积以金银财谷库藏,增集摩尼真珠砗磲、珊瑚吠琉璃等,及诸象马牛羊、奴婢侍从并营作人。时贤护长者闻沙门瞿昙从王宫出净信出家,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经游摩伽陀国,次第至于王舍大城,止其鹫峰山中。而彼沙门瞿昙,具足广大色相功德,名称善誉超出世间,成正觉果如来.应供.正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随其所应宣说正法,初善中善后善,文义深远纯一无杂,圆满清白梵行之相。长者即作是念:“我今宜应诣彼沙门瞿昙之所亲近瞻礼。彼佛.如来.应供.正等正觉,色相功德斯为甚善。”时贤护长者作是念已,即与五百长者俱,出王舍大城诣佛瞻礼。
尔时世尊日初分时着衣持钵,与苾刍众恭信围绕,入王舍大城次第乞食。而佛世尊威仪严肃履步调寂,清净光明普照世间,进止屈伸端直清净。时贤护等五百长者遥见世尊徐徐而来,威容相好清净端严,诸根调柔意念寂静,胜善调伏如大龙王,复类泉流清净无染。有无数天人大众导从围绕,身相巍巍犹紫金色,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庄严具足。天雨众花广大殊妙,其所雨花周遍稠密,复有千俱胝叶七宝莲花随足而蹈。世尊具足无数百千威仪功德自远而来。时诸长者于其路左如是见已,于佛世尊深生净信,以清净心前诣佛所。到佛所已头面礼足,肃躬恭信住立佛前。时贤护等五百长者俱白佛言:“世尊瞿昙于大众中相好增胜!世尊瞿昙于大众中威德增胜!世尊瞿昙于大众中名称增胜!世尊瞿昙于大众中光明增胜!世尊瞿昙真金色相最上增胜!世尊身相如古金仙!世尊身相妙无等等!世尊诸相具希有法!世尊瞿昙一切世间无与等者!我见世尊具足如是威相功德,以何缘故舍家出家?”
尔时贤护长者即以偈词而伸赞叹:
“如我昔闻佛世尊, 名称吉祥及威德,
最上妙相我今观, 殊胜光明具如是。
清净妙好真金相, 金色高胜众所观,
离尘无染处众中, 如众星中妙月现。
我昔归命人中尊, 如须弥山极高胜,
犹天妙盖顶相严, 周遍次第而普覆。
顶骨首发软复滑, 同彼帝青妙色相,
颈相犹如孔雀王, 右旋宛转而柔软,
额广平正复洁白, 双眉犹如帝释弓,
眉间毫相净复明, 如星中王善照曜,
两目善妙喜爱相, 睹者咸生欢悦意,
谛观不起厌足心, 顶礼世尊清净目。
我睹人中尊鼻相, 隆高修直如金山,
唇如琥珀类频婆, 清净复如净珠宝,
齿相明净复洁白, 如乳如藕及如鸭,
坚牢清净密复齐, 随所动转而善爱,
大小诸齿密不厚, 四牙锋利而无垢,
犹如鹅王处鹅群, 光莹清净白中白。
面如初日净光照, 赤优钵罗及铜色,
舌相净妙而广长, 遍覆面门悉清净,
我于天人梵世中, 未尝见佛妙相好。
耳轮犹如师子王, 具师子相善无畏,
我观喉相具威德, 善纳众味净光明。
正直颈项无曲邪, 常得味中之上味,
容仪敦肃而殊妙, 七处平满世所闻。
最胜吉祥人中尊, 如日光明现峰顶,
七处平满其所谓, 二手足心及二肩,
一颈平满七处同, 圆具清净而明焕。
双臂修直复𦟛圆, 其犹龙王妙清净,
无高无下二臂同, 双垂二臂立过膝。
上半身如师子王, 如尼拘陀身圆满,
犹那罗延不坏身, 大力忍力皆具足。
身毛上靡而柔软, 彼一一毛皆右旋,
尘翳不染净妙身, 譬彼莲花不着水。
阴藏隐覆而复密, 犹如调善妙马王,
双髀其犹软草同, 双腨次第而安住。
足跟平满趺相称, 手足皆具网鞔相,
复如鹅王指纤长, 手足数周二十指。
手指纤长赤铜甲, 诸指柔毛而下覆,
足下圆具千辐轮, 踝骨不粗而不现。
履步平满无高下, 行时离地及四指,
世间最胜妙相圆, 按地宝莲随足蹈。
世尊行步大无畏, 如师子王无高下,
不迟不速处中平, 游戏自在无恐畏。
诸天雨众微妙花, 空中竞奏妙音乐,
非人供养启恭虔, 此佛神通希有相。
色相超越毗沙门, 威光胜逾百千日,
天人魔梵诸众中, 悉无如是胜功德。
今我内心起疑念, 佛具最上神通力,
复见何等功德门, 故佛出家成圣果?”
尔时世尊告贤护等诸长者言:“诸长者!我见十种诸娆乱法世间合集,斯苦甚大。何等为十?一者生为娆乱,二者老为娆乱,三者病为娆乱,四者死为娆乱,五者忧为娆乱,六者悲为娆乱,七者苦为娆乱,八者烦恼为娆乱,九者愁叹为娆乱,十者轮回为娆乱。如是十种诸娆乱法世间合集,我见是已,是故我乃净信出家,趣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诸愚夫异生, 轮回网羁绊,
生娆乱愁叹, 老病旋逼逐,
忧悲故苦恼, 死法来吞食;
若救度出离, 解脱三有网。
“复次长者!瞋之一法互相损害世间合集,斯苦甚大。损害有十。何等为十?一者以我心故,过去已作诸损害事。二者生起思念,现在今作诸损害事。三者生起思念,未来当作诸损害事。四者我所爱者生起思念,而不已作诸损害事。五者我所爱者生起思念,而不今作诸损害事。六者我所爱者生起思念,而不当作诸损害事。七者非我爱者生起思念,过去已作诸损害事。八者非我爱者生起思念,现在今作诸损害事。九者非我爱者生起思念,未来当作诸损害事。十者生起思念,作无义利损害过失。如是十种诸损害事世间合集,我见是已,为令离彼诸损害故,是故我乃净信出家,趣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
尔时世尊重说偈言:
“众生瞋最大, 各各互相害,
已现当损害, 成十损害事。
爱者不生害, 已作及当作,
现作亦复然, 不成损害法,
于我非友爱, 作诸损害事,
已现当亦然, 生损害罪业,
并无义过失, 十损害缠缚。
我见损害法, 乃净信出家。
“复次长者!种种见中诸险恶见世间合集,斯苦甚大。险恶见者有其十种。何等为十?一者于我见中起险恶见,二者众生见中起险恶见,三者寿者见中起险恶见,四者于人见中起险恶见,五者于断见中起险恶见,六者于常见中起险恶见,七者无作见中起险恶见,八者无因见中起险恶见,九者不平等见中起险恶见,十者于邪见中起险恶见。如是十种诸险恶见,我见是已,为欲普令破诸见故,是故我乃净信出家,趣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
尔时世尊重说偈言:
“我人众生见, 寿者见亦然,
诸愚夫异生, 险恶见所覆。
断常及无作, 邪无因不平,
令安立正见, 是故我出家。
我于阿僧祇, 那庾多百千,
俱胝劫数中, 为众生利乐。
“复次长者!有大病箭世间合集,斯苦甚大。大病箭者有其十种。何等为十?一者爱箭,二者无明箭,三者欲箭,四者贪箭,五者瞋箭,六者痴箭,七者慢箭,八者见箭,九者成箭,十者坏箭。如是十种诸大病箭,我欲普令悉得拔除,是故我乃净信出家,趣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
尔时世尊重说偈言:
“爱箭故贪积, 无智故暗冥,
无明痴暗覆, 旋趣于他蕴;
欲箭随射激, 贪箭故吞食,
瞋箭起昏迷, 痴箭都所覆;
见箭起违背, 慢成坏亦然,
诸愚夫异生, 乃互相毁呰。
此妄止真实, 互相兴违诤,
破世间病箭, 唯佛无生法。
世间诸众生, 常为箭所射,
为救护拔除, 悉令离诸苦。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一
大正藏第 11 册 No. 0316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二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
长者贤护品第一之二
“复次长者!爱等诸法建立根本世间合集,斯苦甚大。爱根本法有其十种。何等为十?一者以爱缘故而起追求,二者追求缘故乃生贪着,三者以贪缘故而兴我见,四者我见缘故计为决定,五者决定缘故乃生欲贪,六者欲贪缘故即起计着,七者计着缘故而生悭吝,八者悭吝缘故而为执取,九者执取缘故即不防护,十者不防护缘而生众苦,以不护故执持刀杖斗战诤讼,由此因故兴两舌等多种罪业不善之法。如是十种爱根本法世间合集,我见是已,欲令安立无根本法,是故我乃净信出家,趣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
尔时世尊重说偈言:
“众生爱所吞, 于此彼追求,
得利贪我见, 所受为决定。
此事我当作, 乃欲贪增长,
欲贪增长已, 计着生悭吝。
世间悭过失, 坚固而执着,
以执故不护, 起罪咎相续。
愚者以不护, 执刀杖损害,
广作诸罪业, 其后苦增长。
爱缘增长已, 乃生于众苦,
我证胜菩提, 令住无根本。
“复次长者!邪定聚法世间合集,斯苦甚大。邪法有十。何等为十?一者邪见,二者邪思惟,三者邪语,四者邪业,五者邪命,六者邪勤,七者邪念,八者邪定,九者邪解脱,十者邪智。如是十种邪定聚法世间合集,斯苦甚大,我见是已,普令超越一切邪法,是故我乃净信出家,趣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
尔时世尊重说偈言:
“邪见所含藏, 邪思惟境界,
谈说邪语言, 起作诸邪业。
邪命及邪勤, 邪念与邪定,
起彼邪解脱, 一向生邪智。
此诸邪定聚, 诸愚者安立,
令翻邪入正, 是故我出家。
“复次长者!恶道深险世间合集,斯苦甚大,渐向恶趣、增长恶趣、广开恶趣,谓不善业有其十种。何等为十?一者杀生,二者偷盗,三者邪染,四者妄言,五者绮语,六者两舌,七者恶口,八者贪,九者瞋,十者邪见。如是十种不善业道,渐向恶趣、增长恶趣、广开恶趣,我见是已,为令出离诸险恶道,是故我乃净信出家,趣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
尔时世尊重说偈言:
“众生起杀命, 侵取他财物,
欲邪行遍行, 速堕于地狱。
两舌及恶口, 妄言无决定,
愚者绮饰语, 异生烦恼缚。
贪心乐他富, 瞋起诸过失,
邪见破坏多, 当堕于恶趣。
身有三种罪, 语四种应知,
意三罪亦然, 作者堕恶趣。
若造诸罪者, 定堕于恶趣,
若离此三罪, 必不堕恶趣。
“复次长者!烦恼随烦恼诸杂染垢世间合集,斯苦甚大。杂染有十。何等为十?一者悭吝垢杂染,二者毁戒垢杂染,三者瞋恚垢杂染,四者懈怠垢杂染,五者散乱垢杂染,六者恶慧垢杂染,七者无闻垢杂染,八者疑惑垢杂染,九者无信解垢杂染,十者不尊重垢杂染。如是十种诸杂染法世间合集,我见是已,普令安住无杂染法,是故我乃净信出家,趣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
尔时世尊重说偈言:
“世间相续法, 十杂染逼迫,
著有为杂染, 暂时无疲懈。
诸愚夫异生, 悭垢所染污,
戒学摄众生, 破坏而不具。
愚者背忍辱, 懈怠劣精进,
不能安定心, 恶慧而痴钝。
父母及尊长, 师尊皆远离,
不见世光明, 恶慧起疑念。
佛说甚深法, 而生于毁谤,
痴暗法所覆, 圣法不尊重。
见杂染法已, 不著于有为,
无为无染污, 令众生寂灭。
“复次长者!生死怖畏世间合集,斯苦甚大。此有十种。何等为十?一者悭之与嫉覆盖成结斯苦甚大,二者无明分法常所萦缠斯苦甚大,三者欲海泛溢斯苦甚大,四者欲中艰苦支节摧坏斯苦甚大,五者亲爱缠缚欲箭所射斯苦甚大,六者忿恨烟尘蓬㶿充塞发明炽焰斯苦甚大,七者贪火烧然斯苦甚大,八者瞋毒隐覆斯苦甚大,九者痴障如刺斯苦甚大,十者生死旷野险难怖畏缠缚随逐斯苦甚大。我见如是十种法已,欲令除断,是故我乃净信出家,趣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
尔时世尊总以前义重说偈言:
“生及壮年老吞食, 色相坏为非色相,
无念无慧损减门, 此法能坏世间相。
病能吞食于色力, 势分精进悉摧毁,
而复损减于诸根, 负劣力而无依怙。
死怖其犹罗刹吼, 常时随逐群生类,
时来命尽无爱心, 坏灭世间诸寿命。
老病死法极猛恶, 娆乱世间诸众生,
不老不死安乐门, 我出家为勤求故。
三火烧然于世间, 不见世间救护者,
我起救护世间心, 愿洒甘雨息诸火。
世间正道皆破坏, 无目昏冥复痴暗,
愿开净目施众生, 出家显示于正道。
众生疑惑心所起, 乃为诸障所障覆,
我愿当除恶作心, 故出家已宣正法。
众生互相起违背, 伺求过失而断坏,
故我出家利世间, 普愿众生息瞋恚。
世间父母极亲爱, 众生慢心不尊重,
欲令摧折我慢幢, 是故出家为救护。
我见众生贪所覆, 由财物缘致坠堕,
若能获得七圣财, 当令世间离贫苦。
众生互相起违害, 以无义利已资养,
决定破坏于自身, 是故我令离三有。
愚人不了于义利, 如是遍满三界中,
我欲利益故出家, 当示世间正义法。
众生耽湎于地狱, 我见极受诸苦恼,
种种恶毒广无边, 我出家故令解脱。
众生互相起杀害, 旋复畜生诸趣中,
起悲愿故我出家, 无依众生作依怙。
我见饿鬼趣众生, 极受饥渴诸苦恼,
我证无上大菩提, 普施最上甘露食。
人中追求为大苦, 天中谢灭苦极增,
了知三界诸苦深, 故我出家为救拔。
世间有诸无惭者, 为欲迷乱恶众生,
不择眷属及尊亲, 欲染吞食犹猪犬。
着欲系属于女人, 我见众生为所缚,
起无义利憍醉心, 故我出家为救护。
众生破坏不自在, 恐怖至死不解脱,
我出家已得菩提, 普令觉悟皆自在。
白衣舍中无义利, 我见百千种过失,
我今转此诸地方, 皆令出离生死际。”
尔时贤护等五百长者闻佛所说,发希有心,咸作是言:“佛菩提者斯为广大,我等方知佛为真觉。”
时诸长者异口同音而说偈言:
“我等五百诸长者, 以老怖故来投佛,
愿说无上胜法门, 出离老死苦边际。
世尊圆净相清净, 已离三有得解脱,
救度三有成坏门, 离三有舍令自在。
离贪解脱无所畏, 离尘无垢清净心,
无上善调大导师, 开明无上甘露法。
无上丈夫住胜相, 天人世间无与等,
无等等者世间尊, 演上中上大悲法。
尽诸过失三垢断, 具清净目离昏冥,
尘暗痴网悉蠲除, 宣说无边离尘法。
悲愍世间无依怙, 三有流中为提拔,
悲心中起大慈心, 速令出离善安住。
憍慢痴恶生死海, 病苦违害如潮流,
无救沉溺诸众生, 佛悲愍故为救度。
佛身清净如金山, 圆具百种胜威光,
甘美最上大梵音, 妙宝语言宣胜法。
诸法自性皆清净, 本来明亮净亦然,
无作作受亦不亡, 为无闻者善开示。
无边名称所行善, 十力无畏自然智,
意等虚空智无边, 善说沙门誓愿法。”
尔时世尊即起是念:“此五百长者善根成熟,我今应当随其所宜为说正法,令此地方转白衣舍成出家相,尽诸有漏作证边际。”
尔时世尊即于空中加趺而坐。是时五百长者于佛世尊深生爱乐净信尊重,种种施作善妙亲近。
尔时世尊告五百长者言:“汝诸长者!世间所有生、老、病、死、忧、悲、苦、恼、愁叹、轮回,如是十种诸娆乱法,汝等各欲求解脱邪?
“又复世间已作现作及彼当作爱非爱中起无义利,如是十种诸损害事,汝等各欲求解脱邪?
“又复世间种种见中诸险恶见,所谓我、人、众生、寿者、断、常、无作、无因、不平及彼邪见,如是十种诸险恶见,汝等各欲求解脱邪?
“又复世间十大病箭,所谓爱、无明、欲、贪、瞋、痴、慢、见及成、坏,如是十种诸大病箭,汝等各欲求解脱邪?
“又复世间爱根本法,所谓爱故追求,追求故贪,贪故我见,我见故决定,决定故欲贪,欲贪故计着,计着故悭吝,悭吝故执取,执取故不防护,不防护故生苦,如是十种爱根本法,汝等各欲求解脱邪?
“又复世间邪定聚法,所谓邪见、邪思惟、邪语、邪业、邪命、邪勤、邪念、邪定、邪解脱、邪智,如是十种邪定聚法,汝等各欲求解脱邪?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二
大正藏第 11 册 No. 0316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三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
长者贤护品第一之三
“复次长者!又复世间十不善业,所谓杀生、偷盗、邪染、妄言、绮语、两舌、恶口、贪、瞋、邪见,如是十种不善业道,汝等各欲求解脱邪?又复世间十杂染法,所谓悭吝杂染、毁戒杂染、瞋恚杂染、懈怠杂染、散乱杂染、恶慧杂染、无闻杂染、疑惑杂染、无信解杂染、不尊重杂染,如是十种杂染之法,汝等各欲求解脱邪?又复世间有其十种生死怖畏,所谓悭嫉覆盖、无明萦缠、欲海泛溢、欲中艰苦、欲箭所射、忿恨烟塞、贪火烧然、瞋毒隐覆、痴障如刺、生死旷野险难怖畏,如是十种生死怖畏,汝等各欲求解脱邪?”
尔时五百长者异口同音前白佛言:“世尊!我等各欲解脱十种娆乱之法,总略而言,乃至十种生死怖畏彼彼十法,我等各欲悉求解脱。”
尔时世尊告五百长者言:“汝等各欲求解脱者,而彼解脱从何所求?诸长者!眼不欲解脱。何以故?眼本无转亦复无作,眼无所思亦无了知,是故应知,眼本不从我之建立。诸长者!耳鼻舌身意不欲解脱。何以故?耳鼻舌身意本无转亦复无作,意无所思亦无了知,是故应知,意本不从我之建立。诸长者!色不欲解脱。何以故?色无所转亦复无作,色无所思亦无了知,是故应知,色本不从我之建立。声香味触法不欲解脱。何以故?法无所转亦复无作,法无所思亦无了知,是故应知,法本不从我之建立。
“又复长者!色蕴不欲解脱。何以故?色蕴无转亦复无作,色蕴无思亦无了知,是故应知,色蕴不从我之建立。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不欲解脱。何以故?识蕴无转亦复无作,识蕴无思亦无了知,是故应知,识蕴不从我之建立。
“又复长者!地界不欲解脱。何以故?地界无转亦复无作,地界无思亦无了知,是故应知,地界不从我之建立。水火风空识界不欲解脱。何以故?识界无转亦无所作,识界无思亦无了知,是故应知,识界不从我之建立。
“诸长者!当知一切法皆从虚妄分别所起,系属于缘,无力劣弱,从缘而转。若有缘法,而彼诸法即可施设;缘法若无,诸法亦复无所施设。然于一切法所施设中,无有少法而可了知,亦无少法若生若灭、若起若尽,复无别法为断为常。汝诸长者!以是缘故,应如是知,彼一切法皆从虚妄分别所起,系属于缘,无力劣弱,从缘而转。若有缘故,而彼诸法即可施设;缘法若无,诸法亦复无所施设。然于一切法所施设中,亦无少法而可了知,亦无少法若生若灭、若起若尽,复无别法为断为常。汝等当知,若有虚妄分别、不如理作意,即可施设;若无虚妄分别、不如理作意、无所施设。若有不如理作意,而彼无明即可施设;若无不如理作意,无明亦复无所施设。无明有故行有施设,无明无故行无施设;诸行有故识有施设,诸行无故识无施设;识法有故而彼名色即可施设,识法无故名色亦复无所施设;名色有故而彼六处即可施设,名色无故六处亦复无所施设;六处有故触可施设,六处无故触法亦复无所施设;触法有故受可施设,触法无故受法亦复无所施设;受法有故爱可施设,受法无故爱法亦复无所施设;爱法有故取可施设,爱法无故取法亦复无所施设;取法有故有可施设,取法无故有法亦复无所施设;有法有故生可施设,有法无故生法亦复无所施设;生法有故而彼老死即可施设,生法无故老死亦复无所施设。
“此中应知何名为老?谓状貌衰变、喘息呻吟、策杖而行、诸根熟异、寿命减没、行相朽旧,如是所说故名为老。何名为死?谓终殁时至灭所灭相、诸蕴离散身坠于地、彼众同分坏谢变异,如是所说故名为死。此是老相,此是死相,总而言之名为老死。
“生法有故而彼老死即可施设,生法无故老死亦复无所施设。何名为生?谓发生、遍起、出胎、成立,五蕴起聚、六处圆具,彼众同分次第合集,如是所说故名为生。
“有法有故生可施设,有法无故生法亦复无所施设。何名为有?谓欲有、色有、无色有,此名为有。
“取法有故有可施设,取法无故有法亦复无所施设。何名为取?谓欲取、见取、戒禁取、我语取,如是所说故名为取。
“爱法有故取可施设,爱法无故取法亦复无所施设。何名为爱?谓色爱、声爱、香爱、味爱、触爱、法爱,如是所说故名为爱。
“受法有故爱可施设,受法无故爱法亦复无所施设。何名为受?谓眼触为缘所生诸受、耳触为缘所生诸受、鼻触为缘所生诸受、舌触为缘所生诸受、身触为缘所生诸受、意触为缘所生诸受,如是所说故名为受。
“触法有故受可施设,触法无故受法亦复无所施设。何名为触?谓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如是所说故名为触。
“六处有故触可施设,六处无故触法亦复无所施设。何名六处?谓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意处,如是所说故名六处。
“名色有故而彼六处即可施设,名色无故六处亦复无所施设。何谓名色?谓受、想、行号之为名,受、触、作意及彼四大、四大所造号之为色,总而言之故曰名色。
“识法有故而彼名色即可施设,识法无故名色亦复无所施设。何名为识?谓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如是所说故名为识。
“行法有故识可施设,行法无故识法亦复无所施设。何名为行?谓色遍思、声遍思、香遍思、味遍思、触遍思、法遍思,如是所说故名为行。
“无明有故行可施设,无明无故诸行亦复无所施设。何名无明?谓不知先际、不知后际、不知先后际、不知内不知外、不知中间、不知苦集灭道四圣谛法、不知于缘、不知缘生法中若黑若白、不知缘与非缘、不知对碍非对碍、不知有罪无罪、不知所应亲近不应亲近、于诸法中不知不见、不能觉了现前三昧,如是所说故名无明。
“不如理作意有故而彼无明即可施设,不如理作意无故无明亦复无所施设。何名不如理作意?谓我于先世为有为无?我于先世已过去邪、未过去邪?我于先世为类何等?我于未来世当复何得为有为无?未来世中当在何处?我于未来世复类何等?于内法中其复云何有我无我,而生疑惑为有为无?何者是生何者不生,若有所生复类何等?由起如是不如理作意故,于其六见及余见中有所生起,即起有我之见、无我之见,于我我所中不能平等如理而观。以不平等如理观故,如是乃有诸见生起,是故有我及有世间,即有缘法。其缘法者,无常无强、无力无坚,是不究竟、变坏之法。于不究竟法中计为正住及正安立,此见成已,是故说名不如理作意。
“虚妄分别有故不如理作意即可施设,虚妄分别无故不如理作意无所施设。何名虚妄分别?谓我、人、众生、寿者、补特伽罗、儒童、意生、作者、受者,此名虚妄愚夫、异生、无闻之者于我人众生寿者等中而生遍计,此名分别。总而言之,故名虚妄分别。此虚妄分别有故不如理作意即可施设。虚妄分别无故不如理作意无所施设。
“此虚妄分别及不如理作意有故无明即可施设,二法无故无明亦复无所施设。无明有故而彼诸行即可施设,无明无故诸行亦复无所施设。总略而言,乃至生法有故而彼老死即可施设,生法无故老死亦复无所施设。
“诸长者!当知一切法皆是虚妄分别所起,系属于缘。其缘法者,无常无强、无力无坚、从缘而转。缘法有故而彼诸法即可施设,缘法无故诸法亦复无所施设。然于一切法所施设中,亦无少法而可了知,亦无少法若生若灭、若起若尽,亦无别法为断为常。诸长者!譬如池中大水流注,有诸虫鱼栖止其内。于汝意云何?而彼诸鱼依何力邪?”
长者白佛言:“世尊!依水为力。”
佛言长者:“于汝意云何?水实有力邪?”
长者白佛言:“不也。世尊!不也。善逝!”
佛言:“长者!水本无思,其何有力?”
长者白佛言:“无力。世尊!无力。善逝!”
佛言:“长者!虚妄分别所起诸法亦复如是,无力无坚、从缘所转。缘法有故而彼诸法即可施设,缘法无故诸法亦复无所施设,然于一切法所施设中,亦无少法而可了知,亦无少法若生若灭、若起若尽,复无别法为断为常。诸长者!而彼缘法,若或如理伺察之时,实不可信。不可信故即生惊怖,由惊怖故四向驰走。又复谛诚如理伺察,云何是此法?云何是彼法?以伺察故,即不见有惊怖驰走。又复如理伺察之时即无有法,以无法故云何驰走?何以故?诸长者!以一切法无所得故,一切心意亦无所得。
“又复诸长者!一切法无我,以离尘垢故。一切法无众生,以离我故。一切法无寿者,超越一切生老病死忧悲苦恼愁叹等法故。一切法无人,三世断故。一切法无文字,一切音声语言离故。一切法本来无尘,无所缘故。一切法寂静,近寂相故。一切法一切处通达,如虚空自性故。一切法依止于空,无决定对现故。一切法无动,无依止故。一切法安住实际,无住无动相应故。一切法无言说,离语言波浪故。一切法无色相,离形显色及对碍所行故。一切法无等,离我相故。一切法无所了知,离心意识故。一切法无含藏,超越眼之境界道故。一切法不可信,超越耳鼻舌身意境界道故。”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三
大正藏第 11 册 No. 0316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四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 诏译
长者贤护品第一之四
复次,佛告诸长者言:“一切法无观无不观。何以故?离生住灭故。一切法无转无作,离心意识故。一切法系属于缘,自性无力故。
“又诸长者!眼者四大所造,无常无强而不究竟,无坚无力速朽之法,斯不可信。多苦多恼众病所集,是故诸长者!眼无依止亦无造作,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四大所造,无常无强而不究竟,无坚无力、速朽之法,斯不可信。多苦多恼众病所集,是故诸长者!意无依止亦无造作。诸长者!是等诸法应如是学,此眼如聚沫,不可撮摩;眼如浮泡,不得久立;眼如阳焰,从业烦恼渴爱所生;眼如芭蕉,自体无实;眼如幻化,从颠倒起;眼如梦寐,为虚妄见;眼如其响,系属于缘;眼如影像,由业对现;眼如浮云,刹那离相;眼如电光,须臾变灭;此眼无主为如地,此眼无我为如水,此眼无众生为如火,此眼无寿为如风,此眼无人犹如虚空;此眼不实,四大为家;此眼性空,离我我所;此眼无知,如草木瓦砾;此眼无作,风力所转;此眼为空,不净充满;此眼虚伪,虽复治事莹饰,终归散灭;此眼如丘井,为老所逼;此眼毕竟无边际处,后当归死。诸长者!汝等当知,眼既如是,耳鼻舌身意其义亦然,总略乃至彼一切法应如是知。诸愚夫异生,于彼一切所欲法中而生爱着,谓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
“又复于彼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眼界、色界、眼识界,乃至意界、法界、意识界,地界、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此等法中所欲爱着,乃至一切有为无为名相法中所欲爱着。是故诸长者!汝等当于所欲法中勿生爱着,谓妻子舍宅财宝等法勿生贪取,当发净信舍家出家。得出家已不生乐欲,无乐欲故圆具净戒,修持清净波罗提木叉之法,圆满洁白法式仪范,乃至小罪犹怀大惧。诸长者!若如是学即得戒蕴具足。戒具足故,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而无所取。
“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而无所取,眼界、色界、眼识界,乃至意界、法界、意识界而无所取。
“地界、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而无所取。总略而言,彼一切法都无所取。以无取故即无减失。何法无减失?谓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无减失。
“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无减失。
“眼界、色界、眼识界,乃至意界、法界、意识界无减失。
“地界、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无减失。此等诸法若无减失,即无染污。无染污故,即速得轻安。何法轻安?谓无所见。若无所见,即一切所向无有少法而作障碍。若无障碍,即自无所害、他无所害,自他无所害。由无害故,心无所坏,即能趣入彼无余依清净涅盘。
“又诸长者!所言入者,何所入邪?谓非眼所入,非耳鼻舌身意所入。又诸长者!若执眼从缘成,此即着我我所,离于涅盘。云何离涅盘?谓贪故离涅盘、瞋故离涅盘、痴故离涅盘、无智故离涅盘。诸长者!无智者不离过去、不离未来、不离现在,决定无智、离智所生。何名为智?所谓尽智。何名尽智?谓即过去无尽智、未来无尽智、现在无尽智。缘法无智离智所生。彼无智离智,即眼从缘离智所生。眼者无我,若无我即无取,若无取即无舍,若无舍即解脱。云何解脱?谓我执解脱、众生执解脱、寿者执解脱、人执解脱、断常执解脱、一切执解脱、分别执解脱。彼无分别已,即无能分别、所分别。法无分别亦不离分别。云何无分别?谓我我所俱无分别。若我无分别即无取舍,若无取舍即所入解脱。若法离系、若法非离系,皆得出离。何所离邪?谓离一切苦。诸长者!当求如是出离之法。然于是中无法可取。何以故?若有所取即生怖畏。”
尔时世尊欲重宣明如是等义,说伽陀曰:
“以取法故即生怖, 由怖当堕恶趣中,
若见如是怖起因, 识法有故而生取。
若能如理观正道, 慧光明见破诸暗,
见故即得胜慧明, 当知异性无所得。
应当审观诸空处, 运动虚假而不实,
此中勿作安乐门, 渴爱虚诳世间故。
如实了知于空法, 知诸法空皆无实,
我得安乐离忧门, 亦得无动最上乐。
若能如是正了知, 即知一切法皆空,
由斯解脱诸苦因, 是故诤讼无所立。
因诸所欲生执着, 执故而生诸娆恼,
执者即是取之名, 因取故生于三有。
有故有生即轮转, 三有止息即不生,
老病死法亦随无, 毕竟不受无常苦。
当知无欲即无取, 以无取故无三有,
有若止息即无生, 老病死苦皆不受。
是故汝等诸长者, 同发舍离取着心,
弃诸眷属所爱因, 速当圆具苾刍相。
知识财利诸所欲, 应当互生于喜足,
随处谦恭起下心, 所向为他增善利。
勿起意谓自守戒, 勿观他为破戒者,
于其戒相持犯中, 勿非毁他为犯者。
譬如野鹿投绳网, 当知彼为自损害,
魔索缚心害亦然, 毁他生害亦如是。
愚人生诸损害意, 自赞毁他深为咎,
毁戒尚息于谤言, 何况梵行持戒者。
具学仙众勇智者, 常修远离寂静行,
弃舍身命无爱心, 勤求解脱寂静法。
诸外道辈及典章, 无利根本皆远离,
爱乐甚深正法门, 彼法宣说真空理。
心根本处此当知, 所谓内外十二处,
从彼生起诸业因, 业久住处谓思法。
眼根色境二种缘, 眼识生缘为三事,
若不和合破散时, 如无薪火义如是。
如是所生一切法, 互相和合故有生,
作者受者二俱无, 正道常现诸所作。
内外诸法所成身, 是中应知我空法,
愚人颠倒执着心, 于我我所不知故。
眼内无法而可有, 于外亦复无所得,
无我无作寿者无, 应知诸法亦如是。
非眼遍思欲解脱, 耳鼻舌身意亦然,
色等无转无作门, 当观诸法亦如是。
如大海水起聚时, 暂生泡沫而无实,
谛观眼等亦复然, 无坚无力如泡沫。
五蕴自性假和合, 如彼聚沫无坚力,
解脱一切娆恼门, 及彼生老等忧恼。
汝于我教出家已, 了知一切法如幻,
不虚受彼信施心, 复能普供十方佛。”
尔时五百长者闻佛宣说甚深正法,即于如是中路方处远尘离垢得法眼净。譬如白衣不杂尘黑易受染色,此五百长者于是方处远离尘垢法眼清净,亦复如是。
尔时世尊复为五百长者宣说法要示教利喜。佛言:“诸长者!眼极炽焰。云何炽焰!谓贪火、瞋火、痴火炽焰,生老病死忧悲苦恼等火炽焰,我说此法自受苦恼。耳鼻舌身意炽焰亦然。云何炽焰?谓贪火、瞋火、痴火炽焰,生老病死忧悲苦恼等火炽焰,我说此法自受苦恼。色尘炽焰。云何炽焰?谓贪火、瞋火、痴火炽焰,声香味触法尘诸火炽焰,亦复如是。
“又诸长者!色蕴炽焰。云何炽焰?谓贪火、瞋火、痴火炽焰。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诸火炽焰,亦复如是。十八界法,其义亦然。
“又诸长者!地界炽焰。谓贪火、瞋火、痴火炽焰。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炽焰,亦复如是。谓贪火、瞋火、痴火炽焰,生老病死忧悲苦恼炽焰亦然,我说此法自受苦恼。
“复次长者!眼无所取,应如是学,耳鼻舌身意亦无所取;色无所取,声香味触法亦无所取,应如是学。
“又诸长者!色蕴无所取,受蕴、想蕴、行蕴、识蕴,及十八界,皆无所取,应如是学。又诸长者!地界无所取,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亦无所取,应如是学。
“又诸长者!此界无所取、他界无所取,应如是学。
“复次诸长者!若眼、耳、鼻、舌、身、意无所取故,即无依止。色、声、香、味、触、法无所取故,即于诸处中得无依止。
“又诸长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及十八界,无所取故,即于蕴界中得无依止。
“又诸长者!地界、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无所取故,即于六界中得无依止。又诸长者!此界、他界无所取故,即于一切世界之中得无依止。
“又诸长者!若一切法无所取故,即于一切法中得无依止。诸长者!一切法无所得亦非无得,若能了知无得非无得,即能解脱生老病死忧悲苦恼,我说此为解脱诸苦。”
尔时世尊欲重宣明如是等义,说伽陀曰:
“此诸世间极炽焰, 生死二火镇烧然,
无救娆恼诸愚夫, 唯圣道法常不灭。
何法世间作光明? 有佛如来今出现,
刹那善观正道门, 发起精进常坚固。
常观诸法无依止, 慧光明见破诸暗,
见故即得胜慧明, 应知异性无所得。
若能观察无依止, 了知一切法皆空,
如是了知空法门, 菩提心空无所有。
当知贪瞋痴等法, 此三炽焰极猛恶,
世间寿命普烧然, 久处睡眠愚不觉。
所有生老及病死, 忧悲苦恼常逼迫,
当知娆恼诸世间, 彼一切法无依止。”
尔时五百长者闻佛所说如是正法,心开意解,前白佛言:“世尊!我等今者快得善利!于佛法中净信出家!复于佛所圆具净戒。”
尔时佛言:“善来诸苾刍。”即时诸长者须发自落、袈裟着身,成苾刍相。
尔时世尊说伽陀曰:
“汝念受持袈裟衣, 须发自落皆清净,
执持应器善相圆, 一切皆成阿罗汉。
既证果已依师法, 各说清净嗢陀南,
于诸天人大众前, 圆满清净苾刍相。
往昔曾于诸佛所, 皆修广大布施行,
一呼善来欢喜生, 处处广修诸善法。
今得见我出世间, 发清净心复增胜,
由彼增胜清净心, 听说最上清净法。
闻佛语已证圣果, 远离我见诸执着,
现前空法悟圆成, 我生已尽皆解脱。”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四
大正藏第 11 册 No. 0316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五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 诏译
无怖夜叉品第二
尔时世尊于其中路化度五百诸长者已,即于是处安然详审,将入王舍大城。
尔时王舍大城诸贤圣中有大夜叉,名曰无怖,即作是念:“值佛世尊斯极难得,我今应以胜妙饮食奉上世尊。”时无怖夜叉即以色香味触清净具足上妙饮食恭奉世尊。
尔时世尊为悲愍彼无怖夜叉故受所施食。佛受食讫,即时空中有六万八千诸夜叉众作是赞言:“善哉善哉!”随喜赞声遍闻空界。
时无怖夜叉告自会中诸夜叉众言:“我已持奉如来清净上妙饮食。汝等诸众宜应奉施诸苾刍众清净饮食,当令汝等施长夜中利益安乐。”
时诸夜叉即皆奉施诸苾刍众最上饮食,时苾刍众为悲愍故悉受其食。尔时世尊及苾刍众受其食已,渐次进诣王舍大城。是时即有无数千天众,无数千龙众、夜叉众、乾闼婆众、阿修罗众、迦楼罗众、紧那罗众、摩睺罗伽众、人众非人众,及彼无数百千俱胝那庾多诸众生众,咸悉围绕随从世尊。
尔时世尊未至王舍大城先诣一处广大地方,到已敷设胜妙之座,佛处其座。时无怖夜叉即以天妙曼陀罗花、优钵罗花、钵讷摩花、俱母陀花、奔拏利迦花,及彼天妙栴檀香末,散于佛上而伸供养,普散遍散周广而散,散已合掌住立佛前。
尔时世尊知无怖夜叉及诸夜叉众深心清净已,即时放大殊妙光明。法尔已来,诸佛世尊所放光明,具无数色及种种色从口门出,所谓青黄赤白红紫碧绿,光明普照无边世界,映蔽日月威光不现,其光照耀下至地狱上至梵世。光相旋还至于佛所,右绕七匝,而彼光明从佛顶隐、或从肩隐、或从膝隐。法尔已来诸佛世尊若为地狱众生授记,光即从佛双足而隐,若为傍生授记,光从背隐;若为饿鬼众生授记,光从前隐;若为人趣授记,光从左隐;若为天趣授记,光从右隐;若为声闻授记,光从膝隐;若为缘觉授记,光从肩隐;若诸佛世尊为诸菩萨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光从顶隐。
尔时尊者阿难见佛世尊所放广大净光明已,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向佛,说伽陀曰:
“世尊今日以何因, 放大光明普照耀?
广作利益诸世间, 现斯光相何所为?
何人今日植圣种, 闻佛菩提广大因?
何人授记在今时? 何人安住解脱果?
大智放光非无因, 为调伏故现光相,
所放光相作开明, 牟尼圣尊光何现?”
尔时世尊说伽陀曰:
“有一夜叉名无怖, 信向佛故施饮食,
彼发最上清净心, 故我今时现光相。
而是夜叉此界灭, 即当往生忉利天,
于彼天中寿终时, 后当生于夜摩天。
夜摩灭已生兜率, 以欲尘故造染业,
还复堕生于人间, 当得为王具神力。
作转轮王人中主, 统四大洲而自在,
人间灭已复得生, 彼梵世中受胜报。
后经二十俱胝劫, 常为一切所恭信,
于彼天上及人间, 数数往来受诸乐。
其后弃舍于王位, 净信舍家而出家,
于彼缘觉妙菩提, 如是毕竟当获得。
经于三十千生中, 而数灭彼夜叉身,
后复还生忉利天, 恭敬于佛作佛事。
弥勒尊佛当见已, 而彼夜叉即获得,
阿罗汉果证圆成, 随佛大师伸供养。
后满一千夜叉生, 安立无上大菩提,
以彼彼生诸善根, 永不复堕诸恶趣。
或复值遇于千佛, 尊重恭敬人中尊,
为求无上大菩提, 利益一切众生故。
或二三千夜叉生, 以花鬘等作供养,
为佛菩提最上因, 千俱胝生供养佛,
次复清净观己身, 后复尊敬佛菩提。
夜叉有子名大山, 受夜叉身具神力,
大山夜叉发净心, 愿我当得成佛果。
后常恭敬佛世尊, 于一切处发洪愿,
今见我已伸供养, 发起最胜菩提心。
即当以此众善根, 永离三涂诸恶趣,
当见弥勒尊佛已, 施佛俱胝妙宝盖。
施宝盖已复净心, 施佛俱胝妙衣服,
如是广大供施已, 然后发心求出家。
五百岁中起精勤, 清净修持于梵行,
为求无上大菩提, 利益一切众生故。
彼以如是胜上缘, 普修布施持戒行,
如彼殑伽沙数量, 若干劫中广修行。
若干劫数我所知, 如所知见而宣说,
此后修行经劫数, 非我所知不可说。
如先所说譬喻中, 殑伽河沙等数量,
彼见若干佛世尊, 于彼彼佛咸尊敬。
奇哉胜智大智心, 即彼大心无有上,
广伸供养于诸佛, 普利众生数莫知。
后当成佛大圣尊, 一切世间无有上,
大山夜叉当成佛, 名称医王为佛号。
七十俱胝岁数中, 广为众生宣正法,
名称医王佛会中, 二十俱胝大众会。
而彼众会所发心, 一切当修布施行,
其后复增苾刍众, 数满二十一俱胝。
于彼广大众会中, 具有无量声闻众,
彼会所有声闻众, 而悉趣向大菩提。
彼佛利益诸众生, 化事周圆当入灭,
彼时正法住于世, 当满百千岁数中,
五百劫中得具圆, 有佛及彼苾刍众。
其后或复经一劫, 或复经彼一千劫,
智者出现化世间, 使令亲近于佛法。
说彼极善乐欲意, 深固多闻为最上,
不深固心悉灭除, 常当深固善观察。
宣说诸有多闻者, 彼能增长于胜慧,
四根本法正义门, 为诸菩萨所归向。
所谓施戒闻舍等, 于菩萨道极贤善,
宣说菩提正道门, 最胜乘中而无上。
其有宣说声闻道, 除断疑网复贤善,
广为利益诸众生, 我放光明普照耀。
佛出世为大光明, 当知最上极难得,
宣说甚深妙法门, 普利一切世间故。”
尔时大山夜叉即作是念:“世尊今时往诣王舍大城鹫峰山中,我今宜应于世尊所少植善根。”即时告语彼自会中夜叉众言:“诸仁者!汝等当知,世尊将诣王舍大城鹫峰山中。汝等宜应发勤勇心,各随力能为佛世尊作供养事。”
时大山夜叉言已,即与自会眷属,从王舍大城乃至鹫峰山中,所经道路皆悉除去土石砂砾如净圆镜,于道路中以净香水周匝遍洒,复以妙衣于其道中相续布设,复于道中处处安施等人分量诸殊妙花,幢幡宝盖种种庄严,复置殊妙涂香宝瓶及诸妙香,宝绳交络垂诸花璎以为严饰。复于空中奏妙音乐。又复敷置尽一箭道优钵罗花、俱母陀花、奔拏利迦花等。复有异鸟翔鸣道中,金绳交络有七宝网,及以金网弥覆其上。
尔时大山夜叉于其道中广庄严已,即自化身,并其众会,身喜心喜清净悦意,发欢喜心、极纯善心、柔软心、清净心、无障碍心、悦乐心、向佛心、向法心、向僧心、菩提无动心、无恐畏心、无等等心、一切三界最胜心、慈愍一切众生心、悲心、喜心、舍心、成诸佛法大器之心、真实心坚固心、不破坏心增胜心、于声闻缘觉地中生弃舍心、于菩萨地中起成办心。发如是等清净之心,来诣佛所。到已头面顶礼佛足,右绕三匝住立一面,合掌向佛说伽陀曰:
“我今为佛广施设, 最上最胜诸供养,
愿我当得佛圣果, 宣说最上微妙法。
愿我当圆于十力, 欢喜善住四无畏,
广大利益诸众生, 如佛世尊诸所作。
具三十二胜妙相, 八十种好众庄严,
当作世间大光明, 如佛世尊普照耀。
转彼清净妙法轮, 十二行相而最上,
宣说甘露正法门, 普为众生作利益。
广现神通变化事, 如佛世尊现亦然,
善作利益诸群生, 乃至无数俱胝众。
世尊出现大光明, 如大龙王无所畏,
如是正道广宣扬, 开觉菩提而无上。
为舍亦复为归救, 为趣摄化诸众生,
愿我当得亦复然, 利众生事皆圆满。
五趣所生诸群品, 愿我当为作主宰,
悉令解脱诸苦因, 如佛世尊所解脱。
为二足尊作供养, 无边威德光明照,
天主龙及阿修罗, 普供世间无等比。
我作最上胜事业, 愿我当如大法主,
三十二种胜相圆, 天上人间为最上。”
尔时世尊为大山夜叉说伽陀曰:
“如佛世尊所说教, 修作无上正法因,
众生当得胜法门, 无上菩提不难得。
世间光明大圣主, 作供养已佛光照,
诸天龙神人众中, 所应受彼诸供养。
成证无上大菩提, 安坐树王众集会,
摧伏大恶诸魔军, 广为众生宣正法。”
尔时世尊即与无数百千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并余无数百千俱胝那庾多诸众生类,恭敬围绕。而佛世尊具大威德,有大神力起大变化,广大施作放大威光,振动刹土雨大莲花,鼓百千种殊妙音乐,有妙莲花大若车轮随足而蹈。世尊从彼大山夜叉妙巧施作庄严道路,往诣鹫峰山中。世尊到已,即告尊者阿难言:“汝可为佛施设殊妙之座,所谓法座、最上之座、三界胜座及妙宝座。如来登其座已,摄受一切众生,称扬演说彼菩萨藏甚深正法,成办一切菩萨胜行,除去一切众生诸有疑惑,开明正慧断诸疑网。如来说此甚深经典,广为悲愍利益安乐天人世间一切众生。”
尔时尊者阿难受佛敕已,乃为如来施设胜座。是时即有六十八俱胝天众,各各为佛施设宝座而为献奉。请佛如来登斯座已,即于佛前异口同音说伽陀曰:
“我今为佛广敷设, 殊胜宝座及妙衣,
愿佛悲愍诸天人, 如其所应登宝座。
若佛如来登座已, 宣说正法趣彼岸,
六种振动于世间, 一切皆生大欢喜。
佛光普照诸大众, 焕明佛刹及山王,
普得见佛大圣尊, 开生清净诸法欲。
所有天龙及人众, 八部一切诸品类,
互相得见彼彼身, 是中一切无障碍。
所有俱胝那庾多, 百千天人大众等,
各得见佛大圣尊, 宣说难得妙法句。”
是时频婆娑罗王, 与诸臣佐并眷属,
刹那来至佛会中, 亲近圣尊为听法。
佛知众座悉已定, 普遍四方善观察,
一切众会及天人, 广为众生作利益。
世尊普告诸大众: “疑者当问二足尊,
随诸所问我开明, 普令除断诸疑惑。”
尔时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众生,及天人世间诸众会等,咸悉恭敬瞻仰世尊;起清净心,屏息外闻,专注听受如来宣说甚深正法。
尔时世尊即告尊者大目乾连言:“汝勿就座。应当观彼诸苾刍众,其有未来赴斯会者,汝今往彼雪山南面大迦叶所召来赴会。”
时尊者大目乾连受佛敕已,即运神力往诣雪山南面大迦叶所。到已白言:“尊者当知,世尊如来今在鹫峰山中,与沙门婆罗门人天大众集会说法。佛遣我来呼召尊者。唯愿尊者如佛教命往赴佛会。无令互得隐法之罪。”尔时尊者大迦叶谓尊者大目乾连言:“汝宜先往,我即随当往诣佛所。”
是时尊者大迦叶即于座中运自所有神通化用,四众围绕,于刹那间即到鹫峰山中佛世尊所。到已头面顶礼佛足,去佛不远于一面坐。
时尊者大目乾连以神通力旋至佛所,见尊者大迦叶先至佛会在一面坐。见已白言:“尊者大迦叶神力具足,先至佛会,其何速邪?”
尊者大迦叶即谓大目乾连言:“如佛说汝神通第一,何故今时徐缓如是?”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五
大正藏第 11 册 No. 0316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六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 诏译
菩萨观察品第三之一
尔时尊者舍利子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向佛而白佛言:“世尊!我有少疑欲当请问,惟愿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善为宣说。若佛世尊听许所请,我即当问。”
佛言:“舍利子!恣汝所问。如来.应供.正等正觉随有问者即当为说,使其皆得开释疑心。”
尔时尊者舍利子即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成就几法,即得身业无诸过失、语业无诸过失、意业无诸过失,身业清净、语业清净、意业清净,身业无动、语业无动、意业无动,天魔外道力不能制,然后深发一切智心,地位诸善次第得成,能为一切众生作所归向、作光明炬、作大河流、作大桥梁、作大船筏,济渡一切到于彼岸,为舍为救、为归为趣,于一切智心而无动转?”
尔时尊者舍利子为欲称扬如是义故,以偈问佛:
“以何义故勇智者, 而能安住大菩提,
宣扬功德妙法门, 成证无上菩提果?
诸勇智者何所行, 利益一切诸群品,
又复观察何法门, 而能成佛无上道?
复以何法降魔众, 安处菩提大道场,
振动俱胝刹土中, 圆证菩提胜妙果?
以何义故名菩萨, 如是之句复云何?
此中愿说菩提门, 一切佛法中最上。
于诸世间何所行, 而能广利诸众生,
离诸染着如莲花, 解脱俱胝诸群品。
云何应受彼供养, 诸天诸龙及智者,
乃至一切人非人? 今问斯义愿宣说。”
尔时世尊告尊者舍利子言:“舍利子!汝今当知,菩萨若能成就一法,于一处于多处普能摄受无量佛法。何者一法?所谓发起深固大菩提心。此即是为菩萨成就一法,于一处于多处普能摄受无量佛法。”
舍利子白佛言:“世尊!云何名深固?云何名菩提心?”
佛告舍利子言:“深固者,即是真实不破坏故,坚固无动故,无动即无退屈故,无退屈即善安住故,善安住即无退转故,无退转即善观察众生故,善观察众生即大悲根本故,大悲根本即广大心故,广大心即善知成熟众生法式故,善知成熟众生法式即自在妙乐故,自在妙乐即无种类故,无种类即无爱着故,无爱着即摄受众生故,摄受众生即善能观察劣弱众生故,善能观察劣弱众生即为救为归不起恚心故,不起恚心即善观视故,善观视即无所得故,无所得即善意乐故,善意乐即无所有故,无所有即善清净故,善清净即自洁白故,自洁白即内无垢故,内无垢即外清净故。舍利子!此如是等,从真实、不破坏至内无垢、外清净,斯诸法门乃名深固。
“又舍利子!菩提心者,谓即彼心无诸过失,一切烦恼不能随逐;彼心不乐余乘;彼心坚固,不为一切邪外语言之所坏乱;彼心不破,一切魔众而不能动;彼心决定,长养一切善根本行;彼心不动,爱乐佛法故;彼心善住,登菩萨地故;彼心无上,无对治故;彼心如金刚,一切佛法善决择故;彼心平等,无高下故;彼心于一切众生意乐清净,自性无染故;彼心无垢,慧光照故;彼心广大,容受一切众生故;彼心无染,如虚空故;彼心无障碍,观无碍智故;彼心于一切处随应了知,大悲无断故;彼心现证,清净称赞故;彼心成就一切智种子,圆满一切佛法故;彼心安住普施一切乐事,誓愿最胜故;彼心圆具净戒,无缺犯故;彼心修持忍辱,离诸恚故;彼心精进,不懈怠故;彼心禅定,近寂静故;彼心无害,具慧行故。又复彼心是真实根本,成就如来戒蕴、定蕴、慧蕴、解脱蕴、解脱知见蕴;彼心是真实根本,圆满如来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故。
“又舍利子!菩提所成之心名菩提心,而此萨埵求菩提心深固具足,是故得名菩提萨埵。此亦说名广大众生、最上众生、三界最胜众生。此即身业无诸过失、语业无诸过失、意业无诸过失,身业清净、语业清净、意业清净,身业无动、语业无动、意业无动,不为一切天魔外道而能动转,深发一切智心,地位诸善次第当得,一切世法不能染污,能为一切众生善作调伏、作遍调伏、作所归向、作光明炬、作大河流、作大桥梁、作大船筏,济渡一切到于彼岸,为舍为救、为归为趣,深发一切智心,不为天魔外道之所动转。此菩萨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净信深固广多清净,乐见诸圣乐闻深法,心无悭惜广行施舍,常乐出离心无障碍,于一切众生无杂乱心,无退堕心无流散心,有业有报净信无疑,诸所施作悉离疑惑,于善恶法不坏果报。此如是等善了知已,于身命缘不造罪业,远离杀生、偷盗、邪染、妄言、绮语、两舌、恶口、贪、瞋、邪见,如是十不善业皆悉断除;十善之业常所修集,净信谛理。于沙门婆罗门中常修正道具戒清净,广多听受一切善法,闻已勤行深固作意,而善调伏遍寂近寂,离诸诤讼无非爱语,心意纯善无不善意,勤行善法离不善法,无高无下亦不轻动,离诸赞毁安住正念,妙等引心断三有缚,拔除毒箭去诸重担,乐住寂静度诸疑悔不受后有,常于诸佛世尊、菩萨摩诃萨及沙门婆罗门所亲近恭敬随顺奉事无相违背,而常不离诸善知识。摄受正法,宣正法门示教利喜,谓布施大富、持戒生天、多闻大慧。修习相应如是宣说,此是布施得布施果,此是悭吝得悭吝果,此是持戒得持戒果,此是犯戒得犯戒果,此是忍辱得忍辱果,此是瞋恚得瞋恚果,此是精进得精进果,此是懈怠得懈怠果,此是禅定得禅定果,此是散乱得散乱果,此是智慧得智慧果,此是愚痴得愚痴果,此身善所行得身善所行果,此身恶所行得身恶所行果,此语善所行得语善所行果,此语恶所行得语恶所行果,此意善所行得意善所行果,此意恶所行得意恶所行果,此是善、此是不善,此所应作、此不应作。此所施作,于长夜中利益安乐一切众生;此所施作,于长夜中而不利乐一切众生。此如是等,于善知识所宣说正法示教利喜。
“知是大法器者,即当宣说甚深法门,谓空解脱门、无相解脱门、无愿解脱门,无造无作、无生无起、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及说甚深缘生之法,所谓有法有故有生,即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如是即一大苦蕴集。以不有故即无所生,无生即灭,谓无明灭即行灭、行灭即识灭、识灭即名色灭、名色灭即六处灭、六处灭即触灭、触灭即受灭、受灭即爱灭、爱灭即取灭、取灭即有灭、有灭即生灭、生灭即老死忧悲苦恼灭,如是即一大苦蕴灭。然于是中无有少法若生若灭而实可得。何以故?一切法缘生故,无主宰、无作者、无受者,因缘所转,是故此中无法可转,亦非无转亦非随转。无实所生三界施设,从烦恼转、从苦所转故有施设,一切皆是无实所生。若于此中如实观察,即无有少法而为作者,若无作者即无所作,于胜义谛中都无所得。如是所说无法可转亦非无转。菩萨摩诃萨于如是等甚深之法,闻已信解不生疑悔,入一切法无碍智门。是故不着色受想行识,不着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不着眼界色界眼识界乃至意界法界意识界,如是信解一切法自性皆空。
“舍利子!菩萨若住如是信解即不减失,常见诸佛亦不减失,常闻正法复不减失,常承事众。世世所生不离见佛、不离闻法、不离承事清净之众。现前值遇诸佛出世,在在所生发大精进勤求善法,所发精进不为无义利事。谓舍宅居止无义利事,妻子眷属财宝受用及奴婢等无义利事,及余一切欲乐游戏取着过失无义利事,善能弃舍,于佛如来正法之中净信出家。以彼清净出家心故,近善知识而常不坏,思惟善法得善意乐,所闻善法真实修行。不著文字所成胜慧,深心具足乐法无厌,勤求多闻。如所闻法为他广说,无爱着心,不为悕求名闻利养,为他说法不背自语,为他说法如其所闻如其所住,一一随应为他广说。如所闻法起大慈心,不越一切众生大悲之心。为多闻故不惜身命,少欲喜足乐寂静处,离诸愦闹善能资养。随所闻法善观察义,摄受正义不著于文。随所摄受,于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众中,不独行于自利益事,但为勤求无上大乘、利乐一切众生,所谓佛智、无等等智、一切三界最胜智,于他所作而不放逸。”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六
大正藏第 11 册 No. 0316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七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
菩萨观察品第三之余
复次,佛告舍利子言:“云何名为不放逸法?所谓常当摄护诸根。云何名为摄护诸根?谓眼见色已不执其相,亦复不执随形妙好,亦不爱箸色等诸味,如实了知出离之法。如是耳闻其声、鼻嗅其香、舌了其味、身觉其触、意知其法,皆不执相,亦复不执随形妙好,亦不爱箸诸法等味,如实了知出离之法。如是所说名不放逸。
“又舍利子!不放逸者,谓自调心已善护他心,去除烦恼现证法乐,无所伺察,欲寻、瞋寻、害寻无所伺察,贪不善根、瞋不善根、痴不善根无所伺察,身业恶行、语业恶行、意业恶行无所伺察,不深固作意无所伺察,总略乃至一切罪业不善诸法皆无伺察。如是所说名不放逸。
“又舍利子!不放逸菩萨深固作意勤行相应。若法是有如实知有,若法是无如实知无。云何是有?云何是无?所谓正道勤行能生信解即有,邪道勤行能生信解即无;诸业有报即有,诸业无报即无;眼即是有,彼眼实性即无;耳鼻舌身意即是有,耳鼻舌身意实性即无;色是无常、是苦、是不究竟、是不坚牢、是散坏法即有,计色是常、是乐、是究竟、是坚牢、是不散坏法即无;受想行识,是无常、是苦、是不究竟、是不坚牢、是散坏法即有,计受想行识,是常、是乐、是究竟、是坚牢、是不散坏法即无。
“复次无明缘行等诸法中,不实无明缘行乃至生缘老死即有,定实无明缘行乃至生缘老死即无;行布施者能感大富即有,行布施者返招贫匮即无;持戒生天即有,破戒生天即无;多闻大慧即有,愚痴大慧即无;修习相应即有,修习不相应即无;深固作意相应即有,不深固作意相应即无;发勤精进菩萨得菩提果即有,懈怠菩萨得菩提果即无;无增上慢人作出家事即有,增上慢人证涅槃即无;于一切处通达空性即有,计执我人众生寿者即无。
“复次舍利子!是故当知,不放逸菩萨能深固作意勤行相应,即普遍世间有诸智者广为开示,普遍世间若无智者即不能开示,于世俗谛不知其有、不知其无,何能随顺诸佛世尊所说实义?舍利子!诸佛如来总略以其四种法印摄一切法。何等为四?一者诸行无常,二者诸行是苦,三者诸法无我,四者涅槃寂静。而一切众生于诸行无常中计有常想;若诸众生断除常想,此即是为如来所说。又诸众生于诸行苦中计为乐想;若诸众生断除乐想,此即是为如来所说。又诸众生于一切法无我中计为我想;若诸众生断除我想,此即是为如来所说。又诸众生于涅槃寂静理中起有所得颠倒之心;若诸众生断除有所得颠倒心者,此即是为如来所说。又舍利子!若能了知诸行无常,即能解入空无常性。若能了知诸行是苦,即能离诸愿求。若能了知诸法无我,即能观想空三摩地解脱法门。若能了知涅槃寂静,即能于诸相中有所修作,亦不非时取证实际。舍利子!如是等法,若诸菩萨勤行相应,即不减失一切善法,速能圆满一切佛法。”
如来不思议品弟四之一
尔时佛告舍利子言:“信心住菩萨,于佛.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十种不思议法中,信解清净,超越分别、离诸疑悔,后复生起身喜心喜适悦之相,发希有想。何等为十?一者于佛如来最胜身相不可思议,信解清净乃至适悦之相发希有想。二者于佛如来妙好音声不可思议,信解清净乃至发希有想。三者于佛如来最上大智不可思议,信解清净乃至发希有想。四者于佛如来微妙光明不可思议,信解清净乃至发希有想。五者于佛如来圆满戒定不可思议,信解清净乃至发希有想。六者于佛如来广大神足不可思议,信解清净乃至发希有想。七者于佛如来十种智力不可思议,信解清净乃至发希有想。八者于佛如来四无所畏不可思议,信解清净乃至发希有想。九者于佛如来大悲之心不可思议,信解清净乃至发希有想。十者于佛如来不共佛法不可思议,信解清净乃至发希有想。如是十种如来.应供.正等正觉不可思议希有之法,住信菩萨精进勤求,不怖不懈心无动转,乃至身肉皮骨筋脉血髓干枯焦瘁,若未能得如来十种不思议法,于其中间不生疲倦,精进勤求必当获得。舍利子!住信菩萨于佛如来如是十种不思议法,应当如是信解清净乃至发希有想。”
尔时世尊重明斯义说伽陀曰:
“如来身相不思议, 应观微妙净法身,
无相亦无对碍门, 菩萨能生于信解。
乃至诸趣广分别, 音声惟佛不思议,
于一切处宝法门, 应当信解佛境界。
所有一切众生类, 上中下根有差别,
惟佛胜智普能知, 信解智力不思议。
诸佛无边大光明, 净光明网不思议,
广大照曜于十法, 无边刹海皆洞彻。
牟尼出世净妙戒, 而不依止世间法,
住信菩萨净信心, 信佛神足不思议。
诸佛神通境界门, 而诸菩萨不能知,
诸佛常住等引心, 佛解脱门不思议。
法界广大无分别, 惟佛胜力悉能知,
具足智力大仙尊, 无边无际虚空等。
假使一切众生类, 互发问端辞犹海,
随问遍答生喜心, 如来无畏不思议。
为一众生作利益, 无边众生亦复然,
普令安住调伏心, 如来大悲不思议。
如来诸相皆具足, 而能觉了一切法,
不共佛法功德门, 于一切处智显示。
如是十种不思议, 摄诸佛法入法性,
若能遍起信解心, 菩萨善住于净信。
“复次舍利子!云何名为住信菩萨于佛如来最胜身相,信解清净乃至发希有想?谓佛如来其身清净,于彼一切不善法中普能除断,复于一切善法之中皆悉具足。如来身者,已离一切不净秽恶筋骨血肉流散漏失诸染污法。如来身者,自性明亮清净莹洁,永离一切烦恼垢染;超出世间,不为一切世法所染。如来身者,积集无量福智妙行长养众生,修习无量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等诸善法,严具一切胜功德花,如大圆镜现众色像,复如清净水月影现。又如来身者,如虚空界普摄一切,复如法界最上最胜。佛身无漏诸漏已尽,佛身无为不堕诸数,如虚空身、无等等身、一切三界量胜之身。又如来身者,不可喻身、无所喻身,清净无垢离诸染污,自性光明非先际可观、非后际可观、非现在可观、非种族可观、非色可观、非相可观、非随形妙好可观、非心可观、非意可观、非识可观、非见可观、非闻可观、非念可观、非表了可观、非蕴可观、非处可观、非界可观、非生可观、非住可观、非灭可观、非取可观、非舍可观、非出离可观。非行可观、非显色可观、非状貌可观、非形色可观、非来可观、非去可观、非戒可观、非定可观、非慧可观、非解脱可观、非解脱知见可观、非有相可观、非离相可观、非法相可观、非诸相成办可观、非无所畏可观、非无碍解可观、非神通可观、非大悲可观、非不共佛法成办可观。诸佛出现,如幻如焰、如水中月,自性妙身、空无相无愿无际岸身、无种类身、无积聚身、无分别身、无依止身、无别异身、已得善住不动转身、无色非色自性身、无受非受无想非想无行非行无识非识自性身、无实无生非大种身、未曾有未曾有业身,非眼所生不从色中出亦非在外,非耳依止不从声中出亦非在外,非鼻所嗅不从香中出亦非在外,非舌了别不从味中出亦非在外,非身和合不从触中出亦非在外,非心所转、非意所转、非识所转,亦非不转亦非随转,得安住无动等虚空身,法界最上混入虚空界。舍利子!如是等法,住信菩萨能于如来不可思议净妙身相,信解清净,超越分别、离诸疑悔,后复生起身喜心喜适悦之相,发希有想。”
尔时世尊重明斯义说伽陀曰:
“无量俱胝那庾多, 历劫广修菩萨行,
身业三种善净中, 勤求无等善逝身。
十方世界起慈意, 广以身命行布施,
常离欲邪行染心, 勤求无上虚空身。
清净微妙上衣饰, 无量劫中行布施,
施波罗蜜妙行圆, 广施最上诸佛子。
牦牛爱尾犹护戒, 能舍身命忍无怨,
愿求佛身无懈心, 广修精进波罗蜜。
乐观诸佛定境界, 内心乐起慧方便,
法界最上善逝身, 愿我如是当获得。
诸佛善行广作已, 得菩提果人中上,
当获广大虚空身, 善离尘染净无垢。
离我人相自性空, 无相无言无所得,
出过诸眼境界门, 大牟尼身如是得。
离色离声意清净, 无生无作本来空,
当得如来无动身, 十力善逝亦如是。
如幻化出种种身, 诸象马等及人相,
愚痴虚妄颠倒心, 佛十力尊色相见。
过去无量诸善逝, 未来诸佛亦复然,
同一无等法性身, 法界最上虚空等。
“舍利子!彼住信菩萨于如是等诸佛如来最胜身相不可思议,信解清净,超越分别、离诸疑悔,后复生起身喜心喜适悦之相,发希有想。
“复次舍利子!云何名为住信菩萨于佛如来妙好音声不可思议,信解清净乃至发希有想?舍利子!谓佛如来于彼一切众会之中所出音声,皆为调伏随顺作诸善利所有十方世界一切众生,普遍意乐悉令生喜。然佛如来不作是念:‘我能为此苾刍众会宣说诸法。为此苾刍尼众会,优婆塞、优婆夷、婆罗门、刹帝利、长者居士、梵众会等,为其说法。’又佛如来随宜宣说契经、讽颂、记别、应颂、自说、譬喻、缘起、本事、本生、方广、希法、论议如是等法,普为一切众会乃至梵众,如应宣说。所有上中下根种种差别诸众生类悉闻法句,而彼法句皆从如来口门而出,随诸根性各得解了,于其中间亦无语言互相违碍,各各于法明了知解。此即如来宿福果报现转妙音,令诸众生随转解入。
“又舍利子!如来声者,所出细滑悦意可乐,清净无垢美妙乐闻,复善明了不粗不恶,闻者身喜心无厌倦。闻者心喜喜乐随生,分明解了咸生爱乐,心意调适,如师子音声、云雷音声、海潮音声、迦陵频伽微妙音声、清梵音声、太鼓音声、吉祥音声、柔软音声、振响音声、令彼众生诸根适悦净妙音声、一切众会忻乐音声、诸相具足最胜音声。诸佛如来若此若彼,皆悉具足无量功德清净音声。舍利子!此如是等,是为住信菩萨于佛如来妙好音声不可思议,信解清净乃至发希有想。”
尔时世尊重明斯义说伽陀曰:
“如来梵音妙声相, 所出音声善调伏,
梵众不及佛音声, 如是诸法皆具足。
佛声能与慈相应, 广大悲心复高胜,
喜舍相应亦复然, 牟尼圣尊妙音出。
闻声能息众生类, 贪火瞋毒诸不善,
愚痴暗冥亦消除, 如是音声皆具足。
种种方处诸人众, 普遍一切人类中,
乃至极此阎浮提, 种种语言佛善了。
众生随闻佛音声, 地居空居诸天众,
得闻牟尼妙音声, 随佛音声能解入。
二足四足及多足, 无足等类闻佛声,
随触随闻寂意生, 彼一切处随声转。
三千大千世界中, 开明调伏众生类,
普摄上中下诸根, 随佛音声而善转。
应调伏者闻解脱, 离诸分别非分别,
等引心说圣谛门, 是中无执亦无缚。
无边众生闻佛声, 闻已息除诸烦恼,
志诚归命佛法僧, 闻已戒忍皆具足。
如来最上妙音声, 是声深广无边量,
音声无边智无边, 菩萨智信无疑悔。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七
大正藏第 11 册 No. 0316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八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
如来不思议品弟四之二
“复次舍利子!云何名为住信菩萨于佛如来最上大智不可思议,信解清净,超越分别、离诸疑悔,后复生起身喜心喜适悦之相,发希有想?舍利子!诸佛如来以无碍知见转一切法。
“复次舍利子!我今为汝譬喻宣说发明如来智波罗蜜多,令彼住信菩萨信解清净乃至发希有想。舍利子!譬如殑伽沙等诸世界中,一切草木枝叶茎干,总取为四指分量,中或有人摄聚一处,聚一处已用火焚之,焚已一切悉成灰烬,散掷于彼殑伽沙数一切世界大海之中,其灰在海经百千岁分布。而有如来智力圆满具足,能于彼彼大海之中,取彼彼灰分布于彼一切世界,谓若干灰、若干世界、若干根本、若干蕴聚、若干枝叶,悉布在于若干方处而无减失。何以故?诸佛如来于法界中善觉了故,以其觉了而悉能知如是若干一切世界广大所作。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具大威德,有大神通、广大名称,世间若有诸善男子善女人等,于佛如来最上大智,信解清净离分别者,皆是如来慈心建立,现证一切善根边际,而复作尽诸苦边际。何以故?诸佛如来于法界中善觉了故。若有能于佛如来所发生一念信解心者,所获功德而不坏失。
“又舍利子!我今复说譬喻显明斯义,或有智人于我喻说而能解了。譬如有人寿限百岁,或于一时取以一毛端量一渧之水析作百分,持诣佛所,作是白言:‘世尊!我今持此水渧寄置佛所。后复来取,佛当与我。’佛即受之,以其水渧置在殑伽河中,随流泛溢次弟入于大海之中。尔时彼人过百岁已来诣佛所,作是白言:‘世尊!我昔以水渧寄佛所,愿佛今时还当授我。’舍利子!如来.应供.正等正觉最上大智圆满具足,即于大海之中取彼先寄一毛端量析百分者一渧之水,授与彼人。其一渧水,不为海水损触坏失。舍利子!我所说喻表示分明,况复有人能见是义。如是水渧经久时中,以如来智力而不能坏。如来.应供.正等正觉亦复如是。若善男子善女人能于如来如是大智,信解清净离分别者,皆是如来慈心建立,缘佛功德空中雨华,现证一切善根边际,而复作尽诸苦边际。何以故?诸佛如来于法界中善觉了故。若有能于佛如来所发生一念信解心者,所获功德而不坏失。”
尔时尊者舍利子白佛言:“世尊!诸佛如来离如来智能转诸法不?”
佛言:“不也。舍利子!”
是时舍利子复白佛言:“当何名为智?何名为识?”
“舍利子!当知识者住于四处:一者,识随色住、色缘色住,而常亲近增长坚牢广大所成。二者,识随受住、受缘受住,而常亲近增长坚牢广大所成。三者,识随想住、想缘想住,而常亲近增长坚牢广大所成。四者,识随行住、行缘行住,而常亲近增长坚牢广大所成。此说名识。何名为智?谓住五取蕴中智蕴了知,此说名智。若复地界、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各了知住于识界,此说名识。若复识于法界有所分别,此说名智。若复眼所了知色中施设,耳所了知声中施设,鼻所了知香中施设,舌所了知味中施设,身所了知触中施设,意所了知法中施设,此说名识。若复内心寂静外无所行,以智收摄,无有少法而可分别亦不离分别,此说名智。若复所缘识生、作意识生、分别识生,此说名识。若复无所执、无所取、无所缘、无表了,此说名智。若复有为所行法中识有所住,识于有为中行,此说名识。若于无为法中无识可行,若无为智即说名智。若是识于生住灭法中了别无生无灭无住,此说名识。舍利子!于如是等诸法之中,如是名识,如是名智。是故当知,如来大智不可思议,住信菩萨信解清净,超越分别、离诸疑悔,后复生起身喜心喜适悦之相,发希有想。”
尔时世尊重明斯义说伽陀曰:
“所有殑伽沙数等, 十方世界诸草木,
若人焚爇悉成灰, 置大海中百千岁。
佛十力尊微妙智, 后复能取海中灰,
若干根种及诸方, 而悉分布无减失。
心持十方众生界, 贪瞋痴行悉了知,
一切意乐及所行, 无增无减皆悟解。
大智十力世间尊, 十方乃至遍法界,
调御不生分别心, 一切佛子皆信解。
“复次舍利子!云何名为如来微妙光明不可思议,住信菩萨信解清净,超越分别、离诸疑悔,后复生起身喜心喜适悦之相,发希有想?谓佛.如来.应供.正等正觉于法界中善能觉了所有光明广大微妙,而此三千大千世界总摄一切,普遍光明炎赫照曜,如无云覆翳日光高出。如来.应供.正等正觉亦复如是,于此三千大千世界广大光明炎赫照曜,映蔽大地所有一切星宿山石、药木灯光及大火聚,超出最胜广大微妙明焰炽盛,至于日月光明,及四大王天所化宫殿、身庄严具等诸光明,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所化宫殿、身庄严具等诸光明,彼梵众天、梵辅天、梵会天、大梵天所化宫殿、身庄严具等诸光明,超出最胜广大微妙明焰炽盛。彼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所化宫殿、身庄严具诸光明中,如来,应供,正等正觉清净光明,超出最胜广大微妙明焰炽盛。何以故?如来圆满广大无量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故。舍利子!若此三千大千世界一切光明施设表示,比佛如来所有光明,百分不及一,乃至乌波尼杀昙分皆不及一。譬如世间常等真金,置于阎浮檀金聚中,而彼常金无有光明,亦不炎赫不能照曜。而此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一切光明施设表示,于佛如来最上光中,悉无光明炎赫照曜。如来光者,无有过上、广大最胜亦无分限,极善业报现前随转,于此三千大千世界之中广大照曜,不以日月昼夜时分所照为明。如来悲愍世间一切众生,普令安住净圆光中。如来.应供.正等正觉乃于阿僧祇世界之中广大照曜。何以故?如来已得最上波罗蜜多及般若波罗蜜多故。
“舍利子!我今复说譬喻以明斯义。譬如有人取此三千大千世界大地诸土尽末为尘,持诣东方,过一世界下一尘点,第二世界复下一点;如是乃至南西北方,各各世界悉下尘点。舍利子!于汝意云何?而彼尘末于诸世界尽边际不?”
舍利子言:“不也。世尊!不也。善逝!”
佛言:“舍利子!如来.应供.正等正觉亦复如是。于彼一切世界之中,以净光明广大照曜,而诸光明比佛光明,百分不及一,乃至乌波尼杀昙分皆不及一。何以故?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已得最上波罗蜜多及般若波罗蜜多故。
“又舍利子!大地所有草木树林铁围诸山,乃至须弥山王,皆是如来大光明力所任持故,乃于三千大千世界广大照曜。然其下劣众生不能信解,或有众生不能瞻见如来圆光,或有众生于圆光中广大瞻睹,或有一俱卢舍见佛光者,或有一由旬内见佛光者,或有三千大千世界之内见佛光者。又舍利子!如来光明,何人能于百千世界悉瞻睹者?谓诸登地菩萨能于无边一切世界见佛光明。如来悲愍一切众生,尽虚空界及众生界,以净光明普遍照曜。彼住信菩萨闻是说已,信解清净,超越分别,离诸疑悔,后复生起身喜心喜适悦之相,发希有想。”
尔时世尊重明斯义说伽陀曰:
“所有日月诸光明, 帝释梵王光明等,
乃至色究竟天光, 而悉不及佛光相。
色究竟天等诸光, 乃至三千大千界,
比佛一毛孔中光, 十六分中不及一。
虚空光明为广大, 众生广大亦复然,
若睹如来净光明, 无边无际虚空等。
应化度者见佛光, 不比世间生盲类,
彼不能见日光明, 返谓日光无所有。
下劣众生亦如是, 佛以光明常照曜,
自不能睹净光明, 返谓佛光无所有。
诸有见佛圆光者, 或俱卢舍或由旬,
或复三千世界中, 而能睹佛光明相。
八地九地及十地, 已登地位诸菩萨,
悉能安住大地中, 睹佛光明具大慧。
菩萨趣向佛大慧, 依止无边光明轮,
作诸佛事利众生, 诸佛刹土不思议。
诸佛如来不思议, 不思议光亦复然,
不思议开净信心, 诸福蕴门不思议。
“复次舍利子!云何名为如来圆满戒定不可思议,住信菩萨信解清净,超越分别、离诸疑悔,后复生起身喜心喜适悦之相,发希有想?舍利子!如来正实之语作如是说:‘世间所生一切众生,若净戒蕴,清净身业、清净语业、清净意业,而诸众生于世间生、于世间老,不染世法,得婆罗门离罪之法,复得沙门寂静观想三摩地法,当得最上波罗蜜多。’如来又以正实之语作如是说:‘我不见有世间一切若魔若梵、若沙门婆罗门、天人阿修罗等,而能清净戒蕴、定蕴,同佛如来无量清净戒定蕴者。’何以故?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已得最上波罗蜜多,已得戒定波罗蜜多。
“舍利子!我今复说譬喻以明斯义,可乐闻不?”
舍利子白佛言:“世尊!今正是时,愿佛为说。若诸苾刍得闻如来清净戒定波罗蜜多法者,随所闻已信奉受持。”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八
大正藏第 11 册 No. 0316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九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
如来不思议品弟四之三
复次,佛告舍利子言:“于汝意云何?地界与众生界孰为多邪?”
舍利子白佛言
“世尊!地界非多,众生界多。”
佛言:“舍利子!如是如是,众生界多。舍利子!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一切众生,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乃至普及诸有情界,于一刹那、一腊缚、一须臾顷,无前无后悉得人身。即彼如上得人身者一切众生,于一刹那、一腊缚、一须臾顷,悉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即彼一切所成诸佛如来,一一如来现前所化各有千头,而一一头各有千面,其一一面各有千舌。是诸如来,具足如来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解无碍辩才。舍利子!而彼如来同共称赞如来所有戒波罗蜜多及戒蕴功德,经俱胝那庾多劫而悉不能得其边际。又舍利子!一佛如来戒蕴功德无有边际,如是诸佛如来戒蕴功德、无上大慧解入辩才乃至入大涅盘,于其中间皆悉同等。何以故?于无性中起有性思议。是故如来戒蕴功德、无上大慧最胜辩才,无量无数无有边际与虚空等。舍利子!且置如上所说一三千大千世界,乃至东西南北四维上下普遍十方殑伽沙数等诸世界,一切众生于一刹那、一腊缚、一须臾顷悉得人身,乃至悉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总略广说,乃至于无性中起有性思议。是故如来戒蕴功德、无上大慧最胜辩才,无量无数无有边际与虚空等。何以故?如来已得最上波罗蜜多,圆满清净戒波罗蜜多故。
“复次舍利子!我今复以显明事相宣说如来定波罗蜜多。汝乐闻不?”
舍利子白佛言:“世尊!今正是时,愿佛为说,令诸苾刍闻所说已信奉受持。”
佛言:“舍利子!后时后分当有七日出现世间,于彼时中三千大千世界,炎炽、遍炎炽、极遍炎炽,都一焰聚。彼时如来若行若住若坐若卧,具有十种希有之法现彼地方。何等为十?一者地平如掌,是为第一希有之法。二者于彼时中三千大千世界,炎炽、遍炎炽、极遍炎炽,都一焰聚,彼时如来若行若住若坐若卧,彼地方中悉无荆棘涌出金宝,是为第二希有之法。三者于彼三千大千世界,炎炽、遍炎炽、极遍炎炽,都一焰聚,彼时如来若行若住若坐若卧,其地广阔如来受用,是为第三希有之法。四者于彼时中三千大千世界,炎炽、遍炎炽、极遍炎炽,都一焰聚,彼时如来若行若住若坐若卧,彼地方中自生异草,青润柔软右旋宛转,如迦唧邻那宝,复有妙香,是为第四希有之法。五者于彼时中三千大千世界,炎炽、遍炎炽、极遍炎炽,都一焰聚,彼时如来若行若住若坐若卧,彼地方中自然涌出八功德水,所谓一冷、二轻、三软、四香、五美、六清、七饮时无厌、八多饮无患,如是具足八功德水,是为第五希有之法。六者于彼时中三千大千世界,炎炽,遍炎炽,极遍炎炽,都一焰聚,彼时如来若行若住若坐若卧,彼地方中有清凉风自然吹触。舍利子!譬如夏月盛热之时,人极疲倦时,或有人往诣殑伽河岸,承彼清凉渐入河中,澡沐身体去除热恼,乃得轻安调畅适悦;出河在岸往复经行,其去不远见大树林,青润蓊郁枝叶扶疏,影癊清虚周匝垂覆,其中殊丽宛如珠宝间错严饰,是人即时诣彼林所安详而坐,四面凉风散来吹触。舍利子!如来亦复如是,以宿善业果报焕明,清净凉风自然吹触,是为第六希有之法。七者于彼时中三千大千世界,炎炽、遍炎炽、极遍炎炽,都一焰聚,彼时如来若行若住若坐若卧,彼地方中自然而有水生诸华,所谓优钵罗华、钵讷摩华、俱母陀华、奔拏利迦华等,是为第七希有之法。八者于彼时中三千大千世界,炎炽、遍炎炽、极遍炎炽,都一焰聚,彼时如来若行若住若坐若卧,彼地方中自然而有陆生诸华,所谓阿帝目讫多华、瞻波迦华、苏摩那华、嚩利尸迦华、阿输迦华、波吒罗华、迦兰尼迦华、多啰尼华等,如是等华色香具足,是为第八希有之法。九者于彼时中三千大千世界,炎炽、遍炎、炽极遍炎炽,都一焰聚,彼时如来若行若住若坐若卧,彼地方中如金刚所成,坚固牢实而无破坏,是为第九希有之法。十者于彼时中三千大千世界,炎炽、遍炎炽、极遍炎炽,都一焰聚,彼时如来若行若住若坐若卧,彼地方中见有殊妙宝塔出现,一切天人,若魔若梵、沙门婆罗门等,瞻礼供养,是为第十希有之法。
“舍利子!如是十种希有之法,于彼地方次第出现,以其如来.应供.正等正觉于法界性善觉了故。随其色相入三摩地,住等引心纯一乐受,经殑伽沙数等劫谓如食顷,如来于三摩地无所坏失。舍利子!如来在定,住经一劫或百劫、千劫、百千劫、一俱胝劫、百俱胝劫、千俱胝劫、百千俱胝劫、百千俱胝那庾多劫、后从定起。何以故?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已得最上波罗蜜多故。而彼最上波罗蜜多者,具大神通、有大威德、得大自在,是故如来圆满具足。舍利子!如彼非想非非想天中,天子生已缘一境住,谓识所缘。经八万四千劫而识不于余识所转,乃至寿限尽时即当趣灭。
“舍利子!如来始于初夜分中证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于中夜分入大涅盘,于其中间而不坏灭三摩地法。如来在定,无心可转、无心所行、无心伺察、无心遍行、无心可增、无心可减、无心散乱、无心可高、无心可下、无心摄护、无心隐密、无心随顺、无心违背、无心沉下、无心动转、无心喜悦、无心爱箸、无心分别、无心离分别、无心计度、无心随识流转、无心依止眼耳鼻舌身意、无心依止色声香味触法、无心于彼法中行、无心于彼智中行、无心于彼过去观察、无心于彼未来观察、无心于彼现在观察。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如是安住三摩地中,心无少法而可生起,然于一切法中以无碍知见而常随转,都无发悟。如来离心意识,于定分位亦不减失,复常施作一切佛事,然无发悟。”
尔时世尊重明斯义说伽陀曰:
“佛于无量百千劫, 遍三有中修道行,
戒闻定忍无散心, 圆成无上菩提果。
佛善业果报如是, 超胜世间戒清净,
无戏论垢净如空, 十力净戒虚空等。
佛于初夜成正觉, 后于中夜入涅盘,
佛无心行无遍行, 于诸寂定无减失。
十力戒蕴亦无减, 神力解脱分亦然,
百千劫中住一心, 佛无分别离分别。
佛于如空定境界, 三义转佛无碍智,
心意伺察不遣除, 佛子信解佛十力。
“舍利子!如是等法,住信菩萨应于如来戒定法中,信解清净,超越分别、离诸疑悔,后复生起身喜心喜适悦之相,发希有想。
“复次舍利子!云何名为住信菩萨于佛如来神足通力,信解清净乃至发希有想?舍利子!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常所宣说,尊者大目乾连于声闻苾刍众中神通第一。于彼菩萨众中,若以声闻神通同等较量,我不见有声闻神通与菩萨等者。若以菩萨神通与佛神通同等较量,我不见有菩萨神通与如来神通而相等者。彼诸菩萨常作是念:‘如来神通不可思议,我等发勤精进,愿求成办如来神力。’
“复次舍利子!我今复以喻说,发明如来神通智力。汝乐闻不?”
舍利子白佛言:“世尊!今正是时,愿佛为说,令诸苾刍闻所说已信奉受持。”
佛言:“舍利子!于汝意云何?大目乾连有大神通邪?”
舍利子白佛言:“世尊!我亲闻佛说、亲所听受,大目乾连于声闻苾刍众中神通第一。”
佛言:“舍利子!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满中一切声闻,彼彼神力皆与大目乾连神力同等,犹如稻麻竹𥯤甘蔗丛林,如是同等如是色相。所有一切声闻功德威势精进力能,神通变化随所表示,比佛如来,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分不及一,一俱胝分不及一,百俱胝分不及一,千俱胝分不及一,百千俱胝分不及一,算分、数分及譬喻分乃至乌波尼杀昙分,皆不及一。何以故?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已得最上波罗蜜多故。舍利子!如来以神通力于此地中置一芥子,以佛如来加持力故,彼诸声闻一切威势神通力能,而悉不能举彼芥子,复不能动一毛端量。何以故?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已得最上波罗蜜多及神通波罗蜜多故。舍利子!且置上说此三千大千世界,乃至东西南北四维上下普遍十方殑伽沙等一切世界,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彼诸众生一时皆得声闻之果,具大神通悉如大目乾连,彼诸声闻同以威势力能神通变化,而悉不能举动芥子一毛端量。何以故?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已得最上波罗蜜多及神通波罗蜜多故,具大威德、有大神通、得大自在。”
尔时世尊复告尊者舍利子言:“汝昔曾闻,风灾劫时有大风起名毗蓝婆,振吼吹击此三千大千世界,须弥山王、铁围诸山、大铁围山等,及四大洲至八万洲,彼彼大海吹鼓高起,流散周遍一由旬量。”
舍利子白佛言:“世尊!我昔亲闻如来宣说如是等事。”
佛言:“舍利子!风灾劫时大风吹击此三千大千世界,须弥山王及诸山大海吹鼓高起,破坏流散周遍一切,乃至无数百千由旬分量。地居诸天亦悉飘鼓流散周遍,尘尚不见况山石等。所有夜摩天中诸宫殿等,飘鼓破坏流散周遍,尘尚不见何况宫殿。彼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梵众天、梵辅天、梵会天、大梵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如是等天诸宫殿等,飘鼓破坏流散周遍,尘尚不见何况宫殿。舍利子!如是大风飘鼓吹击,尔时如来所有妙衣不能损动一毛端量,况复衣角。所以者何!以佛如来不思议神力、不思议缘、不思议所行、不思议大悲悉具足故。舍利子!当彼大风飘鼓之时,东西南北四维上下周遍十方殑伽沙等一切世界大风不止。是时如来举以指端指大风轮,即时大风皆悉止息,此是如来神通智力无所减失不思议故。舍利子!彼住信菩萨应于如来神通智力,信解清净,超越分别、离诸疑悔,后复生起身喜心喜适悦之相,发希有想。”
尔时世尊重明斯义说伽陀曰:
“所有三界诸众生, 皆作声闻具智慧,
与大目连智皆同, 悉具神通波罗蜜。
如来于此地方中, 置一芥子极微小,
彼彼一切现神通, 而悉不能为举动。
所有殑伽沙数等, 十方一切世界中,
毗蓝婆风振击时, 普遍诸方皆吹鼓。
当彼如是大风起, 佛上妙衣悉举示,
不能动其一毛端, 由佛神力不思议。
大风吹击极猛恶, 牟尼举一毛端量,
神力能止大风轮, 无边广大虚空等。
“舍利子!住信菩萨应于如来如是神力,信解清净乃至发希有想。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九
大正藏第 11 册 No. 0316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十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 诏译
如来不思议品第四之四
“复次舍利子!住信菩萨于佛如来十种智力不可思议,闻已净信,超越分别、离诸疑惑,后复生起身喜心喜适悦之相,发希有想。如来以具十智力故了知胜处,于天人世间能师子吼转妙梵轮,所有一切天人魔梵悉不能转,无与如来同其法者。云何十力?一者处非处智力,二者业报智力,三者种种信解智力,四者种种界智力,五者根胜劣智力,六者至处道智力,七者禅定解脱等持等至染净智力,八者宿住随念作证智力,九者天眼作证智力,十者漏尽作证智力。舍利子!如是名为如来十种智力。如来以具十智力故了知胜处,于大众中能师子吼转妙梵轮,乃至一切世间无与如来同其法者。
“云何如来处非处智力?谓佛如来以其无上最胜智力,于处非处如实了知。何者是处?何者非处?舍利子!所言非处者,谓不容受,身作恶者、语作恶者、意作恶者能感悦意光泽可爱果报,若如此者无有是处。而或可容受者,谓身语意造作诸恶,不能招感悦意光泽可爱果报,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谓身语意业造作诸善,而能招感不悦意光泽可爱果报,无有是处。可容受者,谓身语意造作诸善,而能招感悦意光泽可爱果报,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谓悭吝人感大富果,无有是处;若悭吝人感贫穷果,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谓行施人感贫穷果,无有是处;若行施人感大富果,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谓破戒人得生天人,无有是处;若破戒人当堕地狱饿鬼傍生趣中,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谓持戒人返堕地狱、饿鬼、傍生趣中,无有是处;若持戒人生天、人中,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谓瞋恚人感端正果,无有是处;若瞋恚人感丑陋果,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谓忍辱人感丑陋果,无有是处;若忍辱人感端正果,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谓懈怠人而能获得现前三昧,无有是处;若懈怠人不得现前三昧,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谓精进人不得现前三昧,无有是处;若精进人而能获得现前三昧,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谓散乱心人得出离道,无有是处;若散乱心人不能获得出离之道,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谓能安住心一境性之人不能获得彼出离道,无有是处;若能安住心一境性之人得出离道,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谓无慧人而能除断一切种子习气,无有是处;若无慧人不能除断一切种子习气,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谓有慧人不能除断一切种子习气,无有是处;若有慧人能断一切种子习气,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谓杀生人起杀害因感长寿果,无有是处;若杀生人感短寿果,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谓离杀生之人感短寿果,无有是处;若离杀生之人感长寿果,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谓偷盗之人感大富果,无有是处;若偷盗之人感贫穷果,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谓离偷盗之人感贫穷果,无有是处;若离偷盗人感大富果,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谓邪染之人得有子妻室,无有是处;若邪染之人不得有子妻室,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谓离邪染人不得有子妻室,无有是处;若离邪染之人得有子妻室,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谓妄语之人不招毁谤,无有是处;招其谤者,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谓离妄语之人返招毁谤,无有是处;不招谤者,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谓两舌之人眷属不离,无有是处;若眷属分离,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谓离两舌之人眷属分离,无有是处;若眷属不离,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谓恶口之人常闻悦意语言,无有是处;若其不闻悦意语言,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谓离恶口之人不闻悦意语言,无有是处;若其闻者,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谓绮语之人得决定辩才,无有是处;若其不得,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谓离绮语之人不得决定辩才,无有是处;若其得者,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谓多贪人得大富者,无有是处;若其不得,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谓离贪人大富断续,无有是处;若不断续,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谓瞋恚心人不堕地狱,无有是处;若其堕者,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谓离瞋人不于善趣天界中生,无有是处;若其生者,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谓邪见人积集邪见之因能得圣道,无有是处;若邪见人积集邪见之因不得圣道,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谓正见人积集正见因故不得圣道,无有是处;若正见人积集正见因故获得圣道,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谓修施行之人若不得净心分位,无有是处;若其得者,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谓持净戒人不得净心分位,无有是处;若其得者,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若起有所得见之人获顺忍者,无有是处;若其不得,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若证空解脱人不得顺忍者,无有是处;若其得者,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谓恶作之人得住轻安心者,无有是处;若其不得,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谓恶作之人得心调伏及轻安者,无有是处;若其不得,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若诸女人成转轮圣王,无有是处;若男子得成,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若诸女人成帝释天主,无有是处;若男子得成,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若诸女人成梵王者,无有是处;若男子得成,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若诸女人现成佛果者,无有是处;若八人地次第得果,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谓须陀洹人现转证成第八位者,无有是处;若于此蕴中趣涅盘者,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若斯陀含人现转第三位者,无有是处;若于此蕴中趣涅槃者,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若阿那含人还来人间,无有是处;于此蕴中趣涅盘者,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若阿罗汉人有结习者,无有是处;若其无者,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谓诸圣人趣求异类师尊教授异义所生法者,无有是处;若不然者,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若得无生法忍之人有退转者,无有是处;乃至得证菩提,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若诸菩萨坐菩提场已而不证成菩提果者,无有是处;若诸菩萨坐菩提场已,决定证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然后起座,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谓诸佛如来于种子习气有所表现者,无有是处;若佛如来所有一切种子习气悉能除断,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谓佛如来智有障碍,无有是处;若佛如来智无障碍,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谓能观见诸佛如来最胜顶相,无有是处;若不能见佛顶相者,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谓能知佛心所行者,无有是处;若不能知诸佛如来心所行者,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谓佛如来住等引心有所得相者,无有是处;若佛如来常住等引心者,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若谓如来语言虚妄不决定者,无有是处;若佛如来言无虚妄,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若谓如来有其过失,无有是处;诸佛如来离诸过失,斯有是处。
“舍利子!如是等法!如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中广说。
“复次舍利子!若谓诸佛如来于现在世中若知若见有障碍者,无有是处;若诸佛如来于现在世中若知若见无障碍者,斯有是处。舍利子,如是所说如来所有处非处智力无有边际,若欲知其边际之者,譬如虚空所可知耶?若其虚空不知边际,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处非处智力边际亦然。诸住信菩萨得闻如来不可思议处非处智力已,发生净信,超越分别、离诸疑惑,后复生起身喜心喜适悦之相,发希有想。”
尔时世尊重明斯义说伽陀曰:
“十方虚空无边量, 处非处智力亦然,
智力真实遍世间, 广说最上真实法。
若人圆具解脱器, 知彼所行为说法,
彼圆法器诸众生, 知处非处住舍行。
虚空大地尚可动, 佛说果报无虚妄,
处非处智若圆成, 世出世间十力具。
“舍利子!此是如来第一智力。如来.应供.正等正觉以具如是胜智力故了知胜处,于大众中能师子吼转妙梵轮,乃至世间无与如来同其法者。
“复次舍利子!云何名为如来业报智力?谓佛如来以无上智,于过去未来现在一切众生,所作诸业积集因处位、若身根因通眼根分位,如是诸根因及分位如来悉如实知。若诸众生有布施根性修持戒行,如来了知自他根故,即为宣说布施之法。若诸众生有持戒根性修布施行,如来了知自他根故,即为宣说持戒之法。若诸众生有忍辱根性修精进行,如来了知自他根故,即为宣说忍辱之法。若诸众生有精进根性修忍辱行,如来了知自他根故,即为宣说精进之法。若诸众生有禅定根性修胜慧行,如来了知自他根故,即为宣说禅定之法。若诸众生有胜慧根性修禅定行,如来了知自他根故,即为宣说胜慧之法。总略乃至诸菩提分法亦如是说。若诸众生具声闻根性修缘觉乘行,如来了知自他根故,即为宣说声闻乘法。若诸众生具缘觉根性修声闻乘行,如来了知自他根故,即为宣说缘觉乘法。若诸众生具大乘根性而修声闻缘觉乘行,如来了知自他根故,即为宣说大乘之法。若诸众生具最上乘根性修大乘行,如来了知实了知。若诸众生于现在世积集乐因,未来世中感其苦报,如来决定如实了知。若诸众生于现在世积集苦因,未来世中感其苦报,如来决定如实了知。若诸众生于现在世积集乐因,未来世中感其乐报,如来决定如实了知。舍利子!如来于过去未来现在世中一切众生,所有诸业若因若果,如来真实无异无别,决定一一如实了知。如来随所知已,如其所应皆为说法。舍利子!如来.应供.正等正觉,于过去未来现在一切众生,诸业果报、积集因处,皆如实知。如来智力无有边际,若欲知其边际之者,譬如虚空所可知耶?若其虚空不知边际,如来.应供.正等正觉业报智力边际亦然。诸住信菩萨得闻如来不可思议业报智力已,发生净信,超越分别、离诸疑惑,后复生起身喜心喜适悦之相,发希有想。”
尔时世尊重明斯义说伽陀曰:
“佛善了知诸因果, 业法智眼悉能观,
无碍智遍三世中, 诸众生行悉明达。
苦乐诸因及所愿, 遍诸众生五趣中,
轮转一切诸苦因, 善逝决定皆明了。
所有黑白诸业报, 因果愿求亦复然,
能仁真实悉了知, 犹观掌中如意宝。
若诸业法修因少, 当来果报获无量,
若因无量果还微, 善逝真实皆晓了。
修声闻行果如愿, 缘觉菩提因愿同,
无上智果愿亦然, 善逝如实皆晓了。
若于先业修苦因, 后复当招于乐果,
若于诸业修乐因, 后复当招于苦果;
苦因苦果如是法, 乐因乐果亦复然,
自业自果和合因, 善逝如实皆晓了。
诸有苦法三世转, 遍诸众生五趣中,
真实无断无异门, 佛无上智皆明了。
“舍利子!此是如来第二智力。如来以具胜智力故了知胜处,于大众中能师子吼转妙梵轮,一切世间天人魔梵皆不能转,乃至无与如来同其法者。”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十
诸果报等皆如实知。云何了知?舍利子!谓诸如来.应供.正等正觉,于诸众生过去诸业所集善因,离诸不善,于未来世与其善果,如来一一如实了知。若诸众生造不善业,集不善因,离诸善法,于未来世获不善果,如来一一如实了知。若诸众生积集业因,于未来世感下劣分位,如来决定如实了知。若诸众生积集业因,于现在世感殊胜分位,于未来世亦感殊胜分位,如来决定如实了知。若诸众生积集业因,于过去世起下劣行,未来世中起广大行,如来决定如实了知。若诸众生积集业因少分发起,当感广大殊胜分位,如来决定如实了知。若诸众生积集业因广大发起,当感少分殊胜分位,如来决定如实了知。若诸众生修声闻行感声闻果,如来决定如实了知。若诸众生修缘觉行感缘觉果,如来决定如实了知。若诸众生修佛智因感佛智果,如来决定如实了知。若诸众生于现在世积集苦因,未来世中感其乐报,如来决定如
大正藏第 11 册 No. 0316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十一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 诏译
如来不思议品第四之五
“复次舍利子!云何名为如来种种信解智力?谓佛如来于诸众生诸补特伽罗所有信解种种差别,如来一一如实了知。若诸众生本住贪爱、于瞋起解、广如经说。若诸众生本住着痴、于瞋起解,如来一一如实了知。若诸众生本住不善之法,于不善法起解,如来一一如实了知。若诸众生本住善法、于善法起解、如来一一如实了知。若诸众生修下劣行、于殊胜法而起信解,如来悉如实知。若诸众生修殊胜行、于下劣法而起信解,如来悉如实知。若诸众生修下劣行、于殊胜分位而起信解,如来悉如实知。若诸众生修殊胜行、起下劣解,如来悉如实知。若诸众生于邪定聚而起信解,取彼定法,如来悉如实知。若诸众生于正定聚而起信解,取彼定法,如来悉如实知。若诸众生于正定聚取彼解脱,如来悉如实知。若诸众生信解欲界定法,从欲界入,如来悉如实知。若诸众生信解色界定法,从色界入,如来悉如实知。若诸众生信解无色界定法,从无色界入,如来悉如实知。若诸众生信解三界定法,遍三界入,如来悉如实知。若诸众生本住下劣分位而得殊胜之法,如来悉如实知。若诸众生本住殊胜分位而得下劣之法,如来悉如实知。若诸众生起种种信解、种种色相、种种受用、种种领纳,如来悉如实知。若诸众生信解以先业故当感坠堕,如来悉如实知。若诸众生信解脱之法取彼解脱,如来悉如实知。如来如是如实知已,随其所应即为说法。
“舍利子!此是如来信解智力,无有边际与虚空等。若诸住信菩萨于佛如来种种信解最胜智力,闻已净信,超越分别、离诸疑惑,后复生起身喜心喜适悦之相,发希有想。”
尔时世尊重明斯义说伽陀曰:
“世间种种信解法, 过未现在无限量,
即彼信解如所思, 佛人中尊皆晓了。
若于贪法起信解, 而本住着瞋分位,
若瞋若痴义亦然, 佛随信解皆明了。
住贪住痴等诸法, 随心所持难思度,
相续无间遍所行, 能仁胜智皆明了。
若诸众生下劣行, 还复信解广大法,
行胜解劣义亦然, 佛调御尊皆明了。
若众生取邪定聚, 来还所起亦复然,
所有三界解脱门, 佛随信解皆明了。
所生色相种种异, 受用差别亦复然,
随先业故报无差, 二足胜尊皆明了。
随其信解了知已, 如其所应为说法,
第三胜解智力门, 佛子当生清净信。
“舍利子!如是如来第三信解智力。如来.应供.正等正觉以具胜智力故了知胜处,于大众中能师子吼转妙梵轮,一切世间天人魔梵悉不能转,无与如来同其法者。
“复次舍利子!云何如来种种界智力?谓佛如来于种种界如实了知。若诸众生于诸世间以诸福行而为长养,如来悉能如实了知。若诸众生以非福行而为长养,如来悉如实知。若诸众生以不动行而为长养,如来悉如实知。若诸众生修出离行,如来悉如实知。又舍利子!如来如实了知眼界、色界、眼识界。云何能知?谓佛了知内空、外空、内外空故。乃至意界、法界、意识界悉如实知。云何能知?谓佛了知内空、外空、内外空故。又舍利子!如来了知地界、水界、火界、风界及虚空界,悉如实知。云何能知?谓如虚空故亦然了知。如来悉知欲界、色界及无色界分别所起,知有为界是造作相,知无为界是无造作相,知杂染界是客尘烦恼相,知清净界是自性明亮相,知诸行界是不如理作意无明相,知涅槃界是如理作意明智相。
“又舍利子!若诸界依止、诸界安住、诸界随顺、诸界建立、诸界作用、诸界意趣、诸界寂定、诸界住着,如来一一如实了知,随所知已即为说法。舍利子!此是如来种种界智力,如是胜力无有边际。若诸住信菩萨于佛如来如是智力,闻已净信,超越分别、离诸疑惑,后复生起身喜心喜适悦之相,发希有想。”
尔时世尊重明斯义说伽陀曰:
“一切世间诸众生, 以种种界为依止,
随转界趣义亦然, 佛无上尊皆明了。
福非福及不动行, 诸出离界义亦然,
随诸界趣安住心, 涅槃无动常寂静。
所有眼界及色界, 彼眼识界亦复然,
耳鼻舌身意界中, 如来如实皆明了。
于其法界了知已, 彼意识界亦复然,
了知诸法内外空, 此即能仁大智力。
地界水界及火界, 而彼风界亦复然,
如是诸界遍了知, 犹如虚空等无异。
所有欲界及色界, 彼无色界亦复然,
如来如是遍了知, 及彼分别所起等。
而彼虚空无边际, 诸界无边亦复然,
佛于一切虽遍知, 不起我心能了解。
了知诸界无所生, 亦知诸界无所灭,
如是诸界寂静心, 无上丈夫皆明了。
如其虚空无边际, 佛智无边亦复然,
以无碍智悉了知, 种种信解皆解脱。
知心所起信解已, 俱胝众生悉调伏,
如来第四力圆成, 佛子当生清净信。
“舍利子!如是如来第四智力,广说乃至无与如来同其法者。
“复次舍利子!云何名为如来根胜劣智力?谓诸众生所有根性若胜若劣,如来一一如实了知。云何能知?谓下根、中根及彼利根,亦复遍知殊胜诸根,乃至积集分别从贪所起诸业根性、从瞋所起诸业根性、从痴所起诸业根性,如来悉如实知。如是分别诸业虚妄所起贪瞋痴等,皆如实知。如是分别诸根从贪瞋痴少分所起者,如来悉如实知。分别诸根从贪瞋痴广大所起者,亦如实知。分别诸根从贪瞋痴执着所起者,亦如实知。若善因根性、若不善因根性、若不动因根性、若出离因根性,如来悉如实知。
“又舍利子!如来遍知一切众生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女根、男根、命根,苦根、乐根、忧根、喜根、舍根,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未知当知根、已知根、具知根,如是二十二根,如来悉如实知。又诸根中,若眼根因通耳根分位,非鼻根、舌根、身根,如来悉如实知。若耳根因通鼻根分位,若鼻根因通舌根分位,若舌根因通身根分位,若身根因通眼根分位,如是诸根因及分位,如来悉如实知。若诸众生有布施根性修持戒行,如来了知自他根故,即为宣说布施之法。若诸众生有持戒根性修布施行,如来了知自他根故,即为宣说持戒之法。若诸众生有忍辱根性修精进行,如来了知自他根故,即为宣说忍辱之法。若诸众生有精进根性修忍辱行,如来了知自他根故,即为宣说精进之法。若诸众生有禅定根性修胜慧行,如来了知自他根故,即为宣说禅定之法。若诸众生有胜慧根性修禅定行,如来了知自他根故,即为宣说胜慧之法。总略乃至诸菩提分法,亦如是说。若诸众生具声闻根性修缘觉乘行,如来了知自他根故,即为宣说声闻乘法。若诸众生具缘觉根性修声闻乘行,如来了知自他根故,即为宣说缘觉乘法。若诸众生具大乘根性而修声闻缘觉乘行,如来了知自他根故,即为宣说大乘之法。若诸众生具最上乘根性修大乘行,如来了知自他根故,即为宣说最上乘法。若诸众生具不堪任非法器根性,如来了知无所堪任非法器已,即当捐弃。若诸众生有所堪任是法器者,如来即为宣说正法。舍利子!如来于一切众生中,若观察诸根而悉了知,不观察诸根亦悉了知;若出离根者而悉了知,不出离根者亦悉了知。随诸众生何等根性,若诸行法、若意乐因、若缘若障、若究竟处、若最后根,如来一一皆如实知。”
尔时世尊重明斯义说伽陀曰:
“趣向彼岸诸根性, 知众生性及意乐,
世间诸根遍了知, 人中师子宣正法。
普观下中上根器, 未曾有智而遍转,
知解脱器诸众生, 智宣胜法令开晓。
决定烦恼诸所起, 随众生根少或多,
如诸根性遍了知, 随顺宣说智行法。
若诸众生具善根, 或具不善诸根者,
眼耳鼻舌身意根, 苦乐忧喜舍根性,
信进念定慧根等, 男女命根亦复然,
如其宣说彼信根, 余根胜义亦如是。
根性所行及诸相, 随众生意而遍转,
应根宣说胜法门, 智善明了诸苦法。
声闻诸根难解脱, 唯佛菩提善出离,
声闻不知佛智因, 为说菩提最胜力。
“舍利子!此是如来第五智力,广说乃至无与如来同其法者。
“复次舍利子!云何名为如来至处道智力?谓佛如来遍一切处所向之道,皆如实知。云何能知?若众生界住正定聚者、住不定聚者、住邪定聚者,一一了知。若住正定聚众生界者,所有因力及彼先行,而悉具足开明利根。如来知彼有所堪任是解脱器,随昔因力而为说法。若住不定聚众生界者,以彼缘力成熟相故,随其所应说法教授即得解脱。若缘力未熟即不解脱,如来俟其因缘和合,值佛出世即为说法。彼于佛所得闻法已,深固勤行乃得胜果。若住邪定聚众生界者,不修正业、根性痴暗、非其正器,如来不为说法。以其无所堪任非解脱器,如来知已即当损弃。是故诸菩萨应当勤行被精进铠。又舍利子!如来了知三种贪处,谓有贪处善相所起,复有贪处边际相所起,复有贪处先因所起。如来了知三种瞋处,谓有瞋处恼害相所起,复有瞋处贪不满意所起,复有瞋处宿习所起。如来了知三种痴处,谓有痴处无明因所起,复有痴处有身见因所起,复有痴处疑惑因所起。如来一一如实了知。又舍利子!如来于诸苦处,以迅速神通而能了知,以其利根故。或于苦处以迟缓神通而能了知,以其柔软根故。又复如来于诸乐处,以迅速神通而能了知,以其利根故。或于乐处,以迟缓神通而能了知,以其柔软根故。又于迟缓处,以迟缓神通而能了知,以障道故。于迟缓处,以迅速神通而能了知,令得轻安故。于迅速处,以迟缓神通而能了知,以无毕竟安隐故。于迅速处,以迅速神通而能了知,以无别异故。又复有处,得决择力圆满非修习力,有得修习力圆满非决择力,有修习力及决择力皆得圆满,有修习力及决择力皆不圆满,如来一一如实了知。又复有处,意乐具足行不具足,有行具足意乐不具足,有意乐具足行亦具足,有意乐不具足行亦不具足,如来一一如实了知。又复有处,身业清净非语非心;又复有处,心业清净非身非语;又复有处,身语心业皆不清净;又复有处,身语心业皆悉清净;如来一一如实了知。
“舍利子!所有一切众生于一切处,所作因业若动若寂,如来以无碍智随众生转。舍利子!如是如来至处道智力,无其边际与虚空等。诸住信菩萨闻已净信,超越分别、离诸疑惑,后复生起身喜心喜适悦之相,发希有想。”◎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十一
大正藏第 11 册 No. 0316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十二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 诏译
如来不思议品第四之六
◎尔时世尊重明斯义说伽陀曰:
“佛善了知至处力, 诸正定聚知彼因,
及不定聚诸众生, 彼成熟相皆明了。
三种贪处佛善了, 瞋痴三种亦复然,
三种烦恼差别门, 佛悉了知因缘处。
苦处了知利根性, 迟缓神通柔软根,
乐处利根亦复然, 佛悉了知迟缓相。
有迟缓处迟缓力, 或迟缓处利根性,
缓或迅速处迟根, 迅速神通无异相。
有决择力无修力, 或有修力决择无,
决择修力或俱圆, 二种俱无皆明了。
有处意乐或圆具, 而复行业未能圆,
俱有俱无二种门, 佛能遍观皆明了。
有处身业得清净, 非语非心净亦然,
或复语身清净时, 非心清净义如是。
或有清净于心业, 非语非身义亦然,
或复语心清净时, 非身清净义如是。
身语心业皆清净, 佛遍观察悉能知,
如其所成寂静门, 此佛第六胜智力。
“舍利子!此是如来第六至处道智力,如来以具胜智力故了知胜处,乃至世间无与如来同其法者。
“复次舍利子!云何名为如来禅定解脱等持等至染净所起智力?谓佛如来于自于他所有禅定解脱、等持等至、染净等法,悉如实知。云何能知?所有一切众生诸杂染法,若因若缘,悉如实知。及彼众生诸清净法,若因若缘,亦如实知。云何是因?云何是缘?谓即一切众生诸杂染中,不如理作意是因、无明是缘,无明为因、行为缘,行为因、识为缘,识为因、名色为缘,名色为因、六处为缘,六处为因、触为缘,触为因、受为缘,受为因、爱为缘,爱为因、取为缘,取为因、有为缘,有为因、生为缘,生为因、所缘为缘,烦恼为因、业为缘,见为因、爱为缘,随眠为因、所起为缘,一切众生诸杂染处,此如是因、此如是缘,如来一一皆如实知。又因缘者,所有一切众生于清净法中有二因二缘,若诸众生闻他随顺语言音声,即能各各深固作意,于三摩地能善观想,善住心一境性。又二因二缘者,谓所起智及未起智。又二因二缘者,谓伺察生法不证涅盘。又二因二缘者,谓明行具足取证解脱。又二因二缘者,谓修习解脱门自性解脱智。又二因二缘者,谓尽智无生智。又二因二缘者,谓真实觉了真实所得。如是一切众生于清净法中,有如是因、有如是缘,如来一一皆如实知。又舍利子!所有一切众生,有其多种清净所缘、杂染所缘,有取清净所缘者,如实伺察故;有取杂染所缘者,如实伺察故;有杂染所缘中取清净所缘者,如实伺察故;有清净所缘中取杂染所缘者,增上慢所执故。舍利子!如来胜智广大无边而能遍转如实遍知,所谓离诸罪业寻伺善法,入离生喜乐初禅定门,从初禅定入至灭受想定起,乃至从灭受想定入还至初禅定起。八解脱者,谓顺入、逆入及逆顺入。何等为八?一者有色观诸色解脱,二者内无色想观外诸色解脱,三者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四者空无边处解脱,五者识无边处解脱,六者无所有处解脱,七者非想非非想处解脱,八者灭受想解脱。此八解脱若顺若逆,等持等至及三昧耶皆能观想。然佛如来于三摩地悉无分别,亦无所缘及彼所入。如来于一三摩地中遍入一切三摩地门,从一定起,诸定亦然。如来于等引心,无相续转、无所得心、无能观心。所有一切缘觉三摩地,出过声闻三摩地;菩萨三摩地,出过缘觉三摩地;诸佛三摩地,出过菩萨三摩地。何以故?如来增上胜智悉遍转故。若发声闻心者,诸有语言及教授法,如来悉知。若发缘觉心者,若发菩萨心者,亦如实知,随其所应说法教授。舍利子!此是如来第七禅定解脱等持等至染净所起智力,无边无际与虚空等。诸住信菩萨闻已净信,超越分别、离诸疑惑,后复生起身喜心喜适悦之相,发希有想。”
尔时世尊重明斯义说伽陀曰:
“诸有众生杂染性, 及诸众生清净因,
大无畏尊悉了知, 知已随应为说法。
而诸烦恼所因者, 从彼无明缘所生,
无明为因行为缘, 乃至有支生诸苦。
一切烦恼诸根本, 源由不如理作意,
从是因缘生有支, 佛善了故为开晓。
诸业根本所谓行, 无明及识而为缘,
乃至诸苦有支生, 随他音声起诸法。
深固作意而内观, 审知二因及二缘,
众生如实觉了因, 以彼因故能寂止。
众生若求解脱因, 应当善观诸缘法,
调御圣尊悉了知, 深固安住戒清净。
如应审谛观空法, 而善修习解脱门,
解脱三有苦难中, 如实清净善开晓。
众生信佛清净法, 空无相愿解脱门,
三摩钵底复善宣, 声闻缘觉诸禅定。
众生备具诸烦恼, 佛说禅定解脱门,
无染第七力圆成, 能调难调佛善说。
“舍利子!如是如来第七智力,如来以具胜智力故了知胜处,乃至无与如来同其法者。
“复次舍利子!云何名为如来宿住随念智力?谓佛如来以无上智,若自若他无数多种诸宿住事,随念了知。若一生若二生、三四五生、若十二十三四五十、百生千生及百千生,乃至无数俱胝那庾多百千生事,随念悉知。若成劫、若坏劫、若成坏劫,乃至无数成坏劫中,于某方某处,往昔世中诸有众生,如是名字、如是种族、如是姓氏、如是状貌、如是色相、如是形体、如是寿量、如是久住、如是苦受、如是乐受,于某处灭、于某处生,复于某处灭已复某处生,若有表示、若无表示,若自若他,有无数多种宿住随念等事。若诸众生有如是因,由彼因故诸所从来,如来一一如实了知,知已为说法要。所有一切众生过去心行,如来悉能任持了知,若心相续、若心所缘、若心生起,于所缘心不坏不灭。舍利子!如来于一众生心相续知故,乃至于何等心而悉相续如实了知。从某心起,设经殑伽沙数等劫说不能尽。是故应知,诸佛如来了知一切众生心行,无其边际,经俱胝劫说不能尽。如来无上胜智亦无边际。舍利子!如是如来宿住随念作证智力,不可思议、无有等比、无其限量、不可算数、不可记说。于诸众生无边际处,以佛神通智力随念能知。若诸众生随所生起种诸善根,若佛乘、若缘觉乘、若声闻乘、若诸善法,如来随念而悉能知。如来以大威力,随诸众生善根所缘,即为说法,令彼众生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如其信解皆得出离,若发声闻乘心、若发缘觉乘心、若发无上正等菩提之心。舍利子!此是如来第八宿住随念作证智力,无其边际与虚空等。诸住信菩萨闻已净信,超越分别、离诸疑惑,乃至发希有想。”
尔时世尊重明斯义说伽陀曰:
“百俱胝劫无边际, 佛世灯照宿住事,
遍知自他五类心, 如观掌中庵摩果。
寿量劫数及色相, 生灭众生所起因,
具法器者亦悉知, 过去无边无际等。
世间众生心心所, 相续所生无间断,
圣尊大智遍了知, 过去无量诸心法。
一众生心佛知已, 殑伽沙数等亦然,
三有无际复无边, 乃至后际不可尽。
如是所行智无尽, 无数亦复无限量,
世尊智海广无边, 悉知众生善意乐。
尊重能仁具无量, 神通智力悉广大,
如昔所修善法因, 以威神力能思念。
如是无量大福事, 三种智通善思念,
安住不退转大心, 已修胜行解脱道。
善逝正智无边量, 能知一切众生心,
第八智力广无边, 佛子当生清净信。
“舍利子!如是如来第八智力,如来以具胜智力故了知胜处,乃至无与如来同其法者。
“复次舍利子!云何名为如来天眼随念作证智力?谓佛如来以无上智清净天眼过于肉眼,观见世间一切众生,生时灭时、尊贵卑贱、善相恶相、趣向善趣趣向恶趣,随诸众生业报成熟所受其果,如来悉知。又若众生身语意业作诸不善,毁谤贤圣起诸邪见,以其积集邪见因故,身坏命终堕于恶趣地狱、饿鬼、傍生趣中。若诸众生身语意业作诸善行,不谤贤圣起于正见,以其积集正见因故,身坏命终生天界中。又复如来清净天眼遍观十方一切佛刹,如虚空界无其边际,亦如法界无有限量。不可记说所有十方殑伽沙数等一切佛刹,如来智光而悉照现。或见一切大火炎炽,或见一切成坏等相,或见众生光明中来,或见众生生时灭时,或见菩萨光明中现,或见菩萨从兜率天没、来生人间降神母胎,菩萨生已即行七步,所有菩萨住胎入胎悉能观见。或见诸佛世尊光明中现,或见菩萨成正觉果,或见诸佛转大法轮,或见诸佛厌舍寿命所有缘行入大涅盘。或见诸声闻众光明中现,又见声闻趣证涅盘。或见诸缘觉众光明中现,又见缘觉现诸神通作大清净。或有众生不能乘佛光明来者,谓外道众及五通仙众,不与声闻缘觉菩萨相等,是故不能乘光而来;以佛清净最上天眼智力光明,亦悉乘光而来。或复如来现车轮量广大光明,有诸众生乘光而来。如是乃至三千大千世界无量无边遍众生界,一切天人悉于如来智光中现。
“又舍利子!如来清净天眼,遍观一切佛刹诸众生界,何等众生所应化度,随其观已有应度者,佛即为现其前而化度之。是彼众生既得度已,余诸众生亦悉不知。舍利子!此是如来第九天眼作证智力,无其边际与虚空等。诸住信菩萨闻已净信,广说乃至发希有想。”
尔时世尊重明斯义说伽陀曰:
“善逝天眼净无垢, 俱胝劫集善业因,
佛眼观照遍十方, 佛刹广大不思议。
若成若坏诸事相, 或见炎炽大火鬘,
或见多界浑然空, 佛自然智皆明照。
广大难思众生界, 若色无色亦复然,
或堕善趣恶趣中, 佛自然智皆明照。
现在俱胝诸如来, 及已涅盘诸圣尊,
并诸缘觉与声闻, 佛自然智皆明照。
菩萨为欲利众生, 诸所修行菩提行,
觉智明达无摄藏, 佛自然智皆明照。
如是善逝无垢眼, 众生微细悉能观,
第九智眼力难思, 佛子应当生净信。
“舍利子!如是如来第九智力,如来以具胜智力故了知胜处,乃至无与如来同其法者。
“复次舍利子!云何名为如来漏尽作证智力?谓佛如来以无上智力,诸漏悉尽非漏随增,心善解脱、慧善解脱,证自通已随诸所行,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如来以是漏尽智力清净明亮,悉断一切种子习气,不与一切声闻、缘觉而相等比。声闻漏尽者,有其限量不断习气。缘觉漏尽者亦有限量,舍离大悲及离辩才。如来漏尽者,诸相具足,一切种子习气皆悉除断,大悲摄受无畏辩才深善伺察,一切世间无胜过者。住一心相和合所成。何以故?如来已无业种子故、无烦恼种故、于威仪道无过失故,其犹虚空清净澄莹,烟云尘雾悉不能染。如来漏尽智力亦复如是,一切烦恼种子悉不能染。如来安住如是清净漏尽智力,已尽诸漏说漏尽法,亦复宣说断取着法,令诸众生了知一切,虚妄分别诸所取着而悉不起,普令众生如实伺察。如来以善方便说譬喻法,令诸众生于彼诸漏不实法中如实知已,于一切法无少法可取,于诸取着而悉寂止。舍利子!如来了知一切众生诸漏所集、诸漏灭法、诸漏向灭之道。如来如实知已,随其所应为说法要。诸住信菩萨,于佛如来漏尽作证智力,闻已净信,超越分别、离诸疑惑,乃至发希有想。”
尔时世尊重明斯义说伽陀曰:
“漏尽智力佛圆具, 广大无量净无障,
成满十力胜智门, 趣证无上菩提果。
不同声闻漏尽智, 种习限量结缚障,
人中最上最胜尊, 蠲除种习及限量。
所有缘觉漏尽智, 捐舍大悲及辩才,
世尊漏尽智圆成, 大悲辩才皆无量。
佛善安住漏尽智, 悉知世间漏不实,
于一切法虚妄中, 此理如应皆善了。
悲念世间极苦恼, 说法无我空无常,
虚假不实诸相中, 应观最上寂静地。
无我无人无众生, 作者受者悉皆无,
于一切法虚妄中, 佛悲心观解脱道。
如来已离诸疲懈, 实智亦无忘失法,
能仁常住相应门, 广利世间宣正法。
十力能摧于他法, 十力无边等虚空,
善能安住十力尊, 转最上轮无等比。
“舍利子!如是如来十种智力,如来以具十智力故了知胜处,于天人世间能师子吼转妙梵轮,所有一切天人魔梵悉不能转,无与如来同其法者。诸住信菩萨,于佛如来不可思议最胜智力,应当净信,超越分别、离诸疑惑,后复生起身喜心喜适悦之相,发希有想。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十二
大正藏第 11 册 No. 0316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十三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
如来不思议品第四之七
“复次舍利子!云何名为如来四无所畏不可思议?诸住信菩萨应发净信,超越分别、离诸疑惑,乃至发希有想。舍利子!如来无所畏法其有四种,如来由具四无畏故了知胜处,于大众中能狮子吼转妙梵轮,余诸沙门婆罗门悉不能转,一切世间天人魔梵无与如来同其法者。舍利子!何等是为四无所畏?一者一切智无畏,谓佛如来已能圆具无上胜智,于大众中作如是言:‘我成无上正等正觉,此法唯佛自所证知,余诸天人世间不能与佛同其法语。’如来以此法故成等正觉,云何说名如来成等正觉?谓佛如来以一切法平等故而成正觉,于诸法中无高无下,若异生法、若圣人法、若诸佛法、若有学法、若无学法、若缘觉法、若菩萨法、若世间法、若出世间法、若有罪法、若无罪法、若有漏法、若无漏法、若有为法、若无为法,于如是等一切法中如来悉平等故,此名如来现成正觉。此中云何名为平等?谓空平等,见自性故。无相平等,相自性故。无愿平等,三界自性故。无生平等,生自性故。无作平等,作自性故。无起平等,起自性故。无含藏平等,含藏自性故。如所说平等,三世自性故。明解脱平等,无明有爱自性故。涅槃平等,诸行自性故。舍利子!以如是等诸法平等,是故如来现成正觉。如来于大众中得无所畏,以如是法教示众会,令诸众会咸生欢喜,身得喜故心极信顺。复令众会适悦快乐,如来大悲相应具真实故、平等性故、如实性故、无异性故、无种类性故、无所观性故、无生性故、无离性故、无所取性故。如来所具无畏法中实无少法可取,亦非无取。如来无畏法中亦无虚诳,如实故平等。法界平等,于是平等法中,普尽一切世界舒坦无碍。如来如实之法,甚深微妙难解难知。如来起大悲心,即以是法起种种方便,为诸众生广大宣说圣出离法能尽诸苦。如来以大愿力,一切众生无师范者为作师范,未成正觉者令成正觉。所有一切众生驰流诸境断见等者,如来以无畏法悉令清净。舍利子!如来无所畏法,无边无际与虚空等,若欲知其虚空边际,即知如来无畏边际。诸住信菩萨闻是法已,应生净信,超越分别、离诸疑惑,乃至发希有想。此说是名如来第一无畏。
“复次舍利子!二者漏尽无畏,谓佛如来具足无上胜智,于大众中作如是言:‘我尽诸漏得无所畏。而彼一切天人世间,无能与佛同法语者。’此复云何如来已尽诸漏?谓佛如来欲漏已尽,心得解脱,断灭一切贪行种子。如来有漏已尽,心得解脱,断灭一切瞋行种子。如来无明漏已尽,心得解脱,断灭一切痴行种子。如来见漏已尽,心得解脱,断灭一切烦恼所行种子。此等是名如来诸漏已尽。如是所说皆世俗所成,非胜义谛。胜义谛者,谓最上圣智慧中若知若断,若修若证,而无少法可住。何以故?如所说尽彼实知。若诸众生修出离行,如来悉如实知。又舍利子!如来如实了知眼界、色界、眼识界。云何能知?谓佛了知内空、外空、内外空故。乃至意界、法界、意识界悉如实知。云何能知?谓佛了知内空、外空、内外空故。又舍利子!如来了知地界、水界、火界、风界及虚空界,悉如实知。云何能知?谓如虚空故亦然了知。如来悉知欲界、色界及无色界分别所起,知有为界是造作相,知无为界是无造作相,知杂染界是客尘烦恼相,知清净界是自性明亮相,知诸行界是不如理作意无明相,知涅槃界是如理作意明智相。
“又舍利子!若诸界依止、诸界安住、诸界随顺、诸界建立、诸界作用、诸界意趣、诸界寂定、诸界住着,如来一一如实了知,随所知已即为说法。舍利子!此是如来种种界智力,如是胜力无有边际。若诸住信菩萨于佛如来如是智力,闻已净信,超越分别、离诸疑惑,后复生起身喜心喜适悦之相,发希有想。
“如来无畏边际,诸住信菩萨闻是法已,应生净信,超越分别、离诸疑惑,乃至发希有想。此说是名如来第二无所畏法。如来由具无所畏故,一切天人世间无与如来同其法者。
“复次舍利子!三者说障道无畏,谓佛如来具足无上胜智,于大众中作如是言:‘我说诸障道法能障圣道,乃至一切天人世间,无能与佛同法语者。’云何名为障道之法?有其一法能障圣道。何等为一?谓诸众生心不清净。二法能障圣道,谓无惭、无愧。三法能障圣道,谓身恶作、语恶作、意恶作。四法能障圣道,其四种法皆堕恶趣,谓贪欲当堕恶趣、瞋恚当堕恶趣、愚痴当堕恶趣、怖畏当堕恶趣。五法能障圣道,谓杀生、偷盗、邪染、妄语、饮酒。六法能障圣道,谓不尊重佛、不尊重法、不尊重僧、不尊重戒学、不尊重定学、不尊重修头陀行者。七法能障圣道,谓慢、过慢、慢过慢、我慢、邪慢、增上慢、卑慢。八法能障圣道,谓邪见、邪思惟、邪语、邪业、邪命、邪勤、邪念、邪定。九法能障圣道,谓于我身作无义利生起害心,已作、现作、当作;于我所爱作无义利生起害心,已作、现作、当作、于我非爱作无义利生起害心,已作、现作、当作。十法能障圣道,谓杀生,偷盗,邪染,妄言,绮语,两舌,恶口,贪,瞋,邪见。舍利子!如是等法能障圣道。乃至不如理作意相应所生结使,此法无味,是不可观、是不可行,由颠倒勤行故不出离,生起一切爱见,取著于身语意业,爱着增炽。如味了知诸法能障圣道,知已如实为诸众生广大宣说障道之法,令诸众生寂止近止。说除断法普为教示,令诸众会咸生欢喜,身得喜故心极信顺。复令众会适悦快乐,如来大悲相应具真实故、平等性故、如实性故、无异性故、无种类性故、无所观性故、无生性故、无离性故、无所取性故。如来所具无畏法中实无少法可取,亦非无取。如来无畏法中亦无虚诳,如实故平等。法界平等,于是平等法中,普尽一切世界舒坦无碍。此如是等不可思议无量无数甚深正法,如来悉具足已,大悲之心所逼切故,为诸众生说断障道之法,普令一切寂止近止。舍利子!如来无所畏法,无边无际与虚空等,若欲知其虚空边际,即知如来无畏边际。诸住信菩萨闻是法已,应生净信,超越分别、离诸疑惑,乃至发希有想。此是如来第三无所畏法。如来由具无所畏故,一切天人世间无与如来同其法者。
“复次舍利子!四者尽苦道无畏,谓佛如来具足无上胜智,于大众中作如是言:‘我说圣出离法能尽苦道,乃至一切天人世间无能与佛同法语者。’云何名为圣出离法能尽苦道?其有一法是圣出离道。何等为一?谓诸众生心悉清净。二法是圣出离道,谓奢摩他、毗钵舍那。三法是圣出离道,谓空、无相、无愿。四法是圣出离道,谓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五法是圣出离道,谓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六法是圣出离道,谓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七法是圣出离道,谓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舍觉支、念觉支、定觉支。八法是圣出离道,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九种欢喜根本法是圣出离道,谓观喜、适悦、轻安、快乐、等持、如实知见、寂静、离染、解脱。十法是圣出离道,谓远离杀生、远离偷盗、远离邪染、远离妄言、远离绮语、远离两舌、远离恶口、远离贪欲、远离瞋恚、能具正见。舍利子!如是所说诸圣出离法,能尽苦道。乃至诸善菩提分法,戒蕴相应、定蕴相应、慧蕴相应、解脱蕴相应、解脱知见蕴相应、四圣谛法相应,此等所说皆名圣出离道。复有圣出离道,谓正所行。此正所行,彼即无法可行亦非无行,无入无出、无取无舍。何以故?若已行、若当行,二法皆离彼一切法,无二亦然。此如实知见,是圣出离道。如来于此圣出离道自了知已,为诸众生广大宣说,令诸众会咸生欢喜,身得喜故心极信顺。复令众会适悦快乐,如来大悲相应具真实故、平等性故、如实性故、无异性故、无种类性故、无所观性故、无生性故、无离性故、无所取性故。如来所具无畏法中实无少法可取,亦非无取。如来无畏法中亦无虚诳,如实故平等。法界平等,于是平等法中,普尽一切世界舒坦无碍。此如是等不可思议无量无数甚深正法,如来悉具足已,大悲之心所逼切故,为诸众生广大宣说圣出离法,令诸众生咸悉觉了尽苦边际。舍利子!此是如来第四无所畏法。如来由具四无所畏故了知胜处,于大众中作狮子吼转妙梵轮,余诸沙门婆罗门悉不能转,乃至一切世间天人魔梵无与如来同其法者。舍利子!如来如是四无所畏,无边无际与虚空等,若欲知其虚空边际,即知如来无畏边际。诸住信菩萨得闻如来如是不可思议无畏之法,应生净信,超越分别、离诸疑惑,后复生起身喜心喜,发希有想。”
尔时世尊重明斯义说伽陀曰:
“彼一切法皆平等, 佛自然智随觉了,
由是现证佛菩提, 如来平等普观视。
世间一切异生法, 与诸佛法悉平等,
有学无学诸法门, 及缘觉法亦如是。
所有世间一切法, 及彼出世胜法门,
善恶无动法亦然, 与涅盘道皆同等。
所有空法无相法, 彼无愿法亦复然,
无生无作诸法中, 如来平等同观照。
此平等法了知已, 佛为众生广宣说,
化众生归解脱门, 牟尼第一无所畏。
解脱世间三种法, 为众生说解脱门,
佛大无畏人中尊, 此名第二无畏法。
虽知诸佛演正法, 何故亲近不解脱?
心不清净惭愧无, 由斯一二为障碍,
复由身语意三业, 不遵戒法而恶作,
贪瞋痴怖起四愆, 彼诸杀害并偷盗,
邪染妄言饮酒五, 六不尊重七慢生,
八种邪法旋复兴, 彼九恼处多过失,
后起十种不善业, 于解脱道为障碍。
深固作意不了知, 为痴暗道所覆蔽,
取着虚妄及迷醉, 颠倒勤行了知已,
乃复亲近正法门, 此名第三无畏法。
清净法门无限量, 近正法故证菩提,
唯佛智知寂静门, 知已广施甘露法。
佛最称赞菩提分, 乃至广多诸善法,
习近故为解脱门, 佛十力尊善宣说。
深固勤行离诸染, 于其善法悉相应,
是法非法无著心, 寂静解脱离忧怖。
如实了知诸善法, 如空寥廓而无碍,
无执着法亦复然, 彼能出离三有海。
三有海中迷著者, 十方尊说业所生,
佛令解脱悲愍心, 四无畏法虚空等。
“舍利子!如是所说如来四无畏法不可思议,诸住信菩萨闻是法已,应生净信,超越分别、离诸疑惑,乃至发希有想。”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十三
即无生,无生即无尽,于毕竟尽中无所对治,此说名尽。如所说尽,亦复无有尽法可尽即是无为,无为即无灭无住。若说有生,如来即无生。法性常住法界常住,诸法亦复随智所行,然其所行悉无所行亦非无行,亦复无漏法可得。虽复如是,如来安住大悲心已,亦为众生广大宣说,断除诸漏之法。如来于大众中得无所畏,以如是法教示众会,令诸众会咸生欢喜,身得喜故心极信顺。复令众会适悦快乐,如来大悲相应具真实故、平等性故、如实性故、无异性故、无种类性故、无所观性故、无生性故、无离性故、无所取性故。如来所具无畏法中实无少法可取,亦非无取。如来无畏法中亦无虚诳,如实故平等。法界平等,于是平等法中,普尽一切世界舒坦无碍。此如是等不可思议无量无数甚深正法,如来悉具足已,大悲之心所逼切故,为诸众生广大宣说如是之法。舍利子!如来无所畏法无边无际与虚空等,若欲知其虚空边际,即知
大正藏第 11 册 No. 0316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十四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
如来不思议品第四之八
“复次舍利子!云何名为如来大悲之心不可思议?诸住信菩萨闻是说已,应生净信,超越分别、离诸疑惑、乃至发希有想。
“舍利子!如来大悲心者,所谓不舍一切众生,常行悲愍为成熟故,随悲心转而无不转。是故当知,如来大悲之心无有限量不可思议,复无等比,亦无数量、不可称说、最为甚深。如其语业不能宣说。何以故?随佛如来所证菩提亦然,如是为诸众生起大悲心,随如是菩提即如是大悲。舍利子!云何如来得证菩提?如来无根本、无所住故,乃证菩提。云何名根本?复何名住?谓有身见为根本,依虚妄分别而住。如来以其菩提平等故,平等了知二法亦悉平等,是故说名无住、无根本。如来由是现成正等菩提,而诸众生于无住、无根本法不能了知,如来为令一切众生悉觉了故,乃于众生转大悲心。
“又舍利子!菩提者,寂静、近寂,由如是故我成正觉。何名寂静?何名近寂?内谓寂静,外谓近寂。所以者何?谓眼空故,我我所无自性,此名寂静。如是耳、鼻、舌、身、意空故,我我所无自性,此名近寂。知眼空已,色无所取,此名寂静;乃至知意空已,法无所取,此名近寂。而诸众生于此菩提寂静等法不能了知,如来为令一切众生悉觉了故,乃于众生转大悲心。
“又舍利子!菩提者自性明亮,由如是故我成正觉。云何名为自性明亮?谓由自性无所染故,与虚空等。虚空自性周遍一切,以虚空平等故,一切法平等。毕竟自性如是明亮,此明亮性所应觉了。诸愚夫异生以客尘烦恼之所染故,于此自性明亮法中不能了知,如来为令一切众生悉觉了故,乃于众生转大悲心。
“又舍利子!菩提者无出无入,由如是故我成正觉。何名无出?以无相故无出。又无出者,一切法无舍故。无入者,一切法无取故。如来于是无出无入法中,平等观照,如来无此无彼,一切法离彼此故,是故如来现成正觉。如是无出无入法中而诸众生不能了知,如来为令一切众生悉觉了故,乃于众生转大悲心。
“又舍利子!菩提者无相无所缘,由如是故我成正觉。何名无相?何名无所缘?谓眼识无所得,名为无相;色无所观,名无所缘。乃至意识无所得,名为无相;法无所观,名无所缘。舍利子!此无相无所缘法,是诸圣境界。何名圣境界?谓即三界是圣境界。若诸圣境界,彼即无境界,而愚夫异生不能了知,如来为令一切众生悉觉了故,乃于众生转大悲心。
“又舍利子!菩提者非过去未来现在,三世平等、三轮清净,由如是故我成正觉。何名三轮清净?谓过去心无转、未来识无觉了、现在意无动,而心意识都无所住,过去无分别、未来无领纳、现在无戏论。此三平等三轮清净之法,而诸众生不能了知,如来为令一切众生悉觉了故,乃于众生转大悲心。
“又舍利子!菩提者是无为,由如是故我成正觉。谓非眼识所知,乃至非意识所知,此名无为。无为即无生、无灭、无住。此说亦名三轮清净,是即无为。然于有为之法亦悉了知。何以故?一切法自性彼即无性,无性即无二。无为之法亦非身证,而诸众生不能了知,如来为令一切众生悉觉了故,乃于众生转大悲心。
“又舍利子!菩提者是无差别句,由如是故我成正觉。何名无差别?复何名句?谓如所说名句无住,名无差别。法界名句无种种性,名无差别。实际名句无动性,名无差别。空名为句无所得,名无差别。无相名句无寻伺,名无差别。无愿名句无分位,名无差别。无众生名句无众生自性,名无差别。虚空名句无所得,名无差别。无生名句无灭,名无差别。无为名句无所行,名无差别。菩提名句近寂,名无差别。涅盘名句无所转,名无差别。舍利子!此如是等,而诸众生不能了知,如来为令一切众生悉觉了故,乃于众生转大悲心。
“又舍利子!菩提者非身心可证。何以故?是身无知无作无转,如草木瓦砾,是心如幻如水月阳焰,应当觉了。身心若然,即是菩提。此乃世俗所行,亦非菩提有少法可说。若身若心、若法若非法、若真实若不真实、若诚若妄,悉无言说。何以故?菩提无言说故。彼一切法亦无分位可容言说,犹如虚空了无分位、无言说故,菩提亦然,了无分位亦无言说。舍利子!若其如实审伺察时,彼一切法本无言说,法无言说亦非无说。此诸法理,而诸众生不能觉知,如来为令一切众生悉觉了故,乃于众生转大悲心。
“又舍利子!菩提无取亦无含藏。何名无取?何名无含藏?谓知眼故,名为无取;色无所观,名无含藏。乃至了知意故,名为无取;法无所得,名无含藏。舍利子!如来以无所取无含藏故,现成正觉。又眼无所取,色无含藏,识无所住;乃至意无所取,法无含藏,识无所住。彼无住识,于彼一切众生心住。此云何知?谓有四种法于一切众生心住。何等为四?谓色中住,受、想、行中一切众生心住。如是四法众生心住,然其所住亦即无住。如来了知如是无住之法真实之际,而诸众生不能觉了,如来为令一切众生悉觉了故,乃于众生转大悲心。
“又舍利子!菩提是空增语,以其空故,菩提亦空、诸法亦空,如来以其诸法空故,现成正觉。亦非空故空有所证,若空若菩提同一理智而无有二,以空及菩提本无二故,即无种类之法。以其诸法无二无种类故,即无名无相无行。毕竟无行无集法中,此说名空。是中悉离执见取着,而于胜义谛中无有少法可得,以如是故乃说名空。此所说空如虚空故,即此虚空欲说为空,而亦无言可说为空,空亦无言而可说故。于是空中若解入者,乃一切法假名施设。然其名字而不在方亦不离方,如其假名不在方不离方故,由是诸法假名施设。一切法亦然,而不在方亦不离方,如来如实了知本来如是无生无起。如实知已,自性解脱无缚无解。而愚夫异生于如是法不能了知,如来为令一切众生悉觉了故,乃于众生转大悲心。
“又舍利子!菩提如虚空故而悉平等无高无下,菩提亦然等无高下。若知诸法毕竟都无,亦复无高无下可说。舍利子!如来以一切法无高无下故,现成正觉。虽有所成,亦无微尘许法若高若下而可施作,如实智知无此彼法。何名如实智?谓无根本法,虽有所生而无摄受,亦无主宰。以无主宰无摄受故,若生不生随缘所转,然于是中无法可转亦非无转。如来于法而亦不说断灭之相。如是无断灭法,而诸众生不能了知。如来为令一切众生悉觉了故,乃于众生转大悲心。
“又舍利子!菩提是如所说句。何名如所说句?如其菩提,色法亦然,而不难真如。如其菩提,受、想、行、识亦然,亦不离真如。如其菩提,地界、水界、火界、风界、空界亦然,亦不离真如。如其菩提,眼界、色界、眼识界,乃至意界,法界,意识界亦然,亦不离真如。由是施设此如是等诸圣法门,所谓蕴、处、界等。如来以如实法故现证菩提,以无颠倒法故现证菩提。如其先说,中后亦然,先际无生、后际无去、中际性离。如是如所说句中,如说一法,多法亦然;如说多法,一法亦然。如其所说,若一若多都无所得。如是如所说句,而诸众生不能了知,如来为令一切众生悉觉了故,乃于众生转大悲心。
“又舍利子!菩提入相、入无相。何名为相?何名无相?此说相者,谓即所起一切善法。无相者,即一切法都无所得。又相者,谓心无所住分位。无相者,即无相三摩地法。又相者,即思惟称量算数伺察。无相者,即出过称量。云何出过称量?谓识业无故。又相者,谓有为伺察。无相者,即无为作证。此相无相法,愚夫异生不能解入亦复不知,如来为令一切众生悉觉了故,乃于众生转大悲心。
“又舍利子!菩提者无漏无取。何名无漏?何名无取?此说无漏者,谓离四种漏法:一离欲漏,二离有漏,三离无明漏,四离见漏。无取者谓离四取:一离欲取,二离我语取,三离见取,四离戒禁取。如是四取,一切皆由无明覆蔽、爱水滋润、我见执取蕴处界法。如来了知彼我语取为根本故,得我清净已,一切众生亦悉清净。若其清净,即无少法而可分别。若无分别,即能深固作意。若深固作意相应,即无明不能起发。由其无明不起发故,即十二有支亦复不起。彼即无生,彼即决定。若其决定,即调伏义,是即胜义,胜义谛中即无补特伽罗义,若无补特伽罗义,即是不可说义。若不可说义,即缘生义。若缘生义,即正法义。若正法义,即如来义。由如是故,当观诸法皆从缘生,若能见法即见如来。如其所见,若如实伺察,即无少法可见。若无法可见,即见无相及无所缘。若如是见,即真实见。如来由此法故现成正觉。平等故平等。如是无漏无取之法,愚夫异生不能了知。如来为令一切众生悉觉了故,乃于众生转大悲心。
“又舍利子!菩提清净无垢无著。何名清净?何名无垢?何名无著?谓空是清净,无相是无垢,无愿是无著。无生是清净,无作是无垢,无起是无著。自性是清净,圆净是无垢,明亮是无著。无戏论是清净,离戏论是无垢,戏论近寂是无著。真如是清净,法界是无垢,实际是无著。虚空是清净,寥廓是无垢,广大是无著。知内是清净,外无所行是无垢,内外无所得是无著。知蕴是清净,界自性是无垢,处离诸业是无著。过去尽智是清净,未来无生智是无垢,现在法界安住智是无著。舍利子!此清净无垢无著,有其一法而能普摄,谓寂静句。若寂静即遍寂,若遍寂即近寂,若近寂即无寂,此是牟尼圣尊所说。
“又舍利子!如虚空故菩提亦然,如菩提故诸法亦然,如诸法故众生亦然、刹土亦然、涅盘亦然。此即名为涅盘平等,是一切法毕竟边际清净正因,无所对治离对治因、本来清净、本来无垢、本来无著。如来了知彼一切法若色无色本如是故,现成正觉。观诸众生界清净无垢无著故,即起游戏神通,乃于众生转大悲心。舍利子当知,如来大悲之心清净无垢无著,于诸众生常所运行,然无发悟、无所生起、无所观瞩,普尽十方一切世界舒坦无碍。舍利子!如来大悲无边无际与虚空等,若欲知其虚空边际,即知如来大悲边际。诸住信菩萨得闻如来不可思议大悲心已,应生净信,超越分别、离诸疑惑,乃至发希有想。”
尔时世尊重明斯义说伽陀曰:
“以无根本无住法, 现证菩提佛所宣,
如所觉了亦复然, 为诸众生广宣说。
知内眼根名为空, 知外色法空亦然,
寂静近寂妙法门, 佛证菩提如是说。
彼诸众生不觉了, 毗钵舍那奢摩他,
开觉句义为众生, 佛大悲心方便转。
诸法自性本明亮, 菩提清净等虚空,
为彼众生不了知, 佛大悲心方便转。
一切众生多执取, 不能如理而相应,
无入无出妙法门, 佛证菩提如是说。
为诸众生不了故, 如来乃起大悲心,
诸法无相无所缘, 此是诸圣之境界。
诸愚夫为非境界, 佛证菩提方便宣,
而诸异生不了知, 为开觉故由斯说。
如来为诸众生故, 随应所起大悲心,
无为自性妙法门, 本来不生亦不灭。
当知彼法无所住, 时中三种相应相,
而诸愚夫不了知, 诸法有为自性故。
随应所起大悲心, 为令了知此理法,
菩提非身所觉知, 非心觉故亦如是。
身本自性无知觉, 心如幻法亦复然,
而彼愚夫不了知, 如是身心自性故。
随应所起大悲心, 为令了知此理法,
佛证最上胜菩提, 自然智尊坐道树。
坐已普观众生界, 旋转种种恶趣中,
佛见极生哀愍心, 生死轮中大悲转。
憍慢等法所迷着, 见网缠覆苦计乐,
无常不净我众生, 此等颠倒而计执。
佛见极生哀愍故, 于取着中大悲转,
痴盖遍覆三有中, 暗冥悉无光明照。
如日光明云所覆, 无垢智光悉隐蔽,
佛见极生哀愍心, 生死轮中大悲转。
贪爱故生诸恶趣, 破坏正道而极坏,
地狱傍生饿鬼中, 众生业故皆堕落。
如先佛说诸正道, 开明显示为众生,
佛见极生悲愍心, 生死轮中大悲转。
了知诸法如实性, 廓然明照等虚空,
如佛所说诸世间, 不知最上清净法。
“舍利子!如是所说,是为如来不可思议大悲之法。诸住信菩萨闻是法已,应生净信,超越分别、离诸疑惑,后复生起身喜心喜,发希有想。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十四
大正藏第 11 册 No. 0316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十五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
如来不思议品第四之九
“复次舍利子!如来所有十八不共佛法,诸住信菩萨闻是说已,应生净信,超越分别、离诸疑惑、乃至发希有想。而是十八种法,如来以具足故了知胜处,于大众中作师子吼转妙梵轮,余诸沙门婆罗门悉不能转,所有一切世间天人魔梵,无与如来同其法者。云何名为如来十八种法?一者如来三业无诸过失。所谓身无过失故,若智若愚无与如来同法语者,何以故?佛世尊者,身业清净无诸过失。如来身相端直,诸威仪道进止可观,若向若背、若屈若伸都无缺失。被僧伽梨、执持应器,而僧伽梨衣离地四指,毗蓝婆风不能吹鼓,举足下足行住坐卧威仪如法,于城邑聚落若入若出,下足按地而不损触千辐轮相,于虚空中雨众莲华及诸妙香。又复如来足按地时,傍生趣中诸众生类于七夜中悉得快乐,命终之后得生天界。佛身光明普遍照耀,下至阿鼻地狱,彼诸众生蒙光照触皆获乐受。此名如来身无过失。又复如来语无过失。此语无过失者,若智若愚无与如来同法语者。何以故?舍利子!如来所出语言悉知时故。是如实语、诚谛语、平等语、如说能行语、无众杂语、令诸众生欢喜语、无重复语、善文善义妙庄严语,以一语言音声,随诸众生种种意乐咸生欢喜语。此名如来语无过失。又复如来心无过失。此心无过失者,若智若愚无与如来同法语者。何以故?舍利子!如来虽常住等引心而不舍离一切佛事,常所施作心无所观,于一切法无碍知见而常运转。此名如来心无过失。即以如是心无过失之法,为诸众生亦然宣说,普令断除诸心过失。此等是名如来第一不共佛法。
“舍利子!如来心无爱着,所有一切魔及魔众并余邪异外道,于佛如来伺不得便。何以故?如来若顺若逆、若尊重若损害,皆已离故。一切众生若起尊重,心亦不高;若不尊重,心亦不恚。如来诸所作事已作见作,悉无流散、不起爱着,亦复不与世间相违,以如来心无爱着故。修无诤行,如来无我无执无取,离诸结缚,是故如来无所爱着。以其无故,为诸众生亦然宣说断爱着法。此是如来第二不共佛法。
“复次舍利子!如来无失念。若有失念即有痴暗,以其如来无痴暗故,即于禅定解脱等持等至悉无障碍,所有一切众生心行动转普观察已,即为如应宣说法要。由无忘失故,于诸法、义、乐说、辩才及无碍解皆无忘失。如来于过去未来现在具无碍智见故,自解了已,即为众生广大宣说过去未来现在无碍智见无忘失法。此是如来第三不共佛法。
“复次舍利子!如来常住三摩呬多。若行若住若坐若卧、若食食已、或复默然,心无所得。如来已得甚深三摩地法及最上波罗蜜多,能观所观悉无障碍。所有一切众生及众生聚中悉不能观如来之心,唯除如来加持力故。如来常住三摩呬多心已,即为众生如应宣说三摩地中清净舍法。此是如来第四不共佛法。
“复次舍利子!如来无种种想,不于种种想及诸境界而住其心。何以故?如来于刹土中无种种想,刹土如虚空无有尽故。于众生中无种种想,众生自性无种种故。于诸佛中无种种想,法界无差别平等智故。于诸法中无种种想,离贪法故。如来于众生中见具戒者不起敬心,见毁戒者不起慢心,不饶益者现起饶益,无不饶益普饶益故,不调伏者平等调伏,邪定聚者亦不轻慢。如来于一切法中起平等行,此名如来无种种想,即以此法为诸众生宣说断除种种之想。此是如来第五不共佛法。
“复次舍利子!如来于诸舍法无不决择。何以故?如来于修道者而行舍法,非修道者亦不弃舍。于修心者而行舍法,非修心者亦不弃舍。于修戒者而行舍法,非修戒者亦不弃舍。于修慧者而行舍法,非修慧者亦不弃舍。于智行舍、不弃愚痴。舍出世间、不弃世间。于圣出离者而行舍法,非圣出离者亦不弃舍。如来转妙梵轮而行舍法,于诸众生亦不舍离大悲之心。如来自所证成平等舍法,不假对治而能随顺。舍利子!又复如来于舍法中无高无下亦无所住,已得不动,离于二法,无出无入。依时而舍不越于时,无动摇、无别异、无分别、无所观、无和合、无表示、无实无虚、无诚无妄亦无领纳。如是如来舍法具足,即以是法为诸众生广大宣说令舍法圆满。此是如来第六不共佛法。
“复次舍利子!如来所欲无减。何名为欲?谓善法欲。复何名无?谓即如来大慈心欲无减、大悲心欲无减、说法欲无减、化度众生欲无减、成熟众生欲无减、伺察欲无减、教示菩萨欲无减、令三宝种不断欲无减。如来所欲所向,智为先导。如是等如来所欲,皆为令彼一切众生圆满无上一切智果,如其所应宣说法要。此是如来第七不共佛法。
“复次舍利子!如来精进无减。以其如来精进力故,普为化度一切众生不舍精进,令听法者不生疲倦,如来于听法者亦无所得。观其法器,如来随应为说法要,不生疲懈亦无中止。当说法时不念饮食,于其中间不舍众生。如来过度殑伽沙数等诸佛刹,其中若有一众生未化度者,如来身语心业悉无疲倦,三业轻安发起精进如理勤行,令诸众生得圣解脱。是为如来为诸众生大精进力。此是如来第八不共佛法。
“复次舍利子!如来于一切处、一切种诸念无减。如来正念悉无忘失。何以故?诸佛如来相续现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所有一切众生过去未来现在诸心,如来悉能任持观察。如来于诸念中毕竟不复有所忘失,随诸众生一切心行而悉了知。如来不复思想观视,正念无减,住三聚法了众生根,解入众生一切意乐,观众生行。如来亦无思惟伺察,说法无断。所以者何?随其如来念无减故,念即寂静悉无忘失,即以是法为诸众生广大宣说。此是如来第九不共佛法。
“复次舍利子!如来等持无减。所有如来等持之法,即是一切法平等,如其所说诸法平等。何名如来等持无减?谓若真如平等即等持平等,若等持平等即诸如来平等。若入是平等法门,此即说名三摩呬多。若贪际平等,即离贪际平等。若瞋际平等,即离瞋际平等。若痴际平等,即离痴际平等。若有为际平等,即无为际平等。若生死际平等,即涅盘际平等。若入是平等法门,即名如来等持无减。何以故?由等持无减故即毕竟无减。又复如来等持之法,非眼相应,非耳、鼻、舌、身、意相应。如来于其诸根无所缺坏,不依止地界亦不依止水、火、风界,不依止欲界、色界、无色界,不依止此界他界。以无依止故即无所减,是为毕竟无减。以其如来等持无减故,即以此法为诸众生广大宣说,普令众生获得如来等持法门。此是如来第十不共佛法。
“复次舍利子!如来慧无减。如来胜慧云何能知?谓一切法不随他信智。无众生、寿者、补特伽罗、于法有所得智,无尽无碍解善巧之智,分别句义智,于一句中入百千劫加持宣说智,随诸所问各各宣说断疑惑智,于一切处无障碍智,建立三乘善宣说智,八万四千心行悉了知智,八万四千法蕴随应说智。如是如来最上胜慧,无边无际说不能尽。如其如来胜慧无减,即为众生广大宣说慧无尽法,此是如来第十一不共佛法。
“复次舍利子!如来解脱无减。何名如来解脱无减?所谓随应悉令解脱。诸声闻众闻声解脱,诸缘觉众觉悟缘生而得解脱,诸佛世尊离诸障碍二取解脱。此说解脱者,先际诸佛已往、后际诸佛未至、现在诸佛不住。由是眼色二取解脱,耳声、鼻香、舌味、身触二取解脱,无取无著无依止解脱,心自性明亮故,智亦复然。此说名为一心相中相应胜慧,如来由是现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如其所证,即以此法为诸众生广大宣说。此是如来第十二不共佛法。
“复次舍利子!如来一切身业智为先导、随智所行。以其如来身业具足故,一切众生见佛身者悉得调伏,闻佛说法者悉得调伏,观佛默然者悉得调伏,睹佛受食者悉得调伏,见佛威仪者悉得调伏,瞻佛众相者悉得调伏。观佛妙好者悉得调伏,瞻佛不可见顶相及放光者悉得调伏,见佛举足下足于城邑聚落若入若出者悉得调伏。诸佛如来于四威仪道中,而无不为众生作调伏事。此名如来身业智为先导、随智慧行。此是如来第十三不共佛法。
“复次舍利子!如来一切语业智为先导、随智慧行。何以故?诸佛世尊不说虚假之法,说无断法,善乐说法。如来诸有语言,未知者令知,无高无下、无纡烦语、无屈曲语、无粗涩语、无恶戾语、无巇险语、善柔软语、无衰朽语、无轻动语、无娆恼语、无迅速语、无迟缓语,善分明语、善演说语、善了知语、妙说相、妙音声、无破缺、无过失、极甘美广大殊妙、无尘离尘、无垢无暗、显焕无碍、和合明亮、神通无劣、音响不破、能生妙乐,身得欢喜、心极信顺,息除贪爱、息除瞋恚、息除愚痴,降伏恶魔、制诸罪业、息邪异语、止不了语,如击鼓音声、如迦陵频伽声、如帝释声、如梵王声、如海潮声、如云雷声、如地振声、如雁王声、如孔雀王游戏声、如拘枳罗声、如命命鸟声、如鹿王声、如箜篌声,分明解了声、悦意乐闻声、甚深清亮无喑哑声,生妙乐声、生善根声,文句不断声、文句乐说声、义句和合声、法句和合声,知时声、顺时声、不越时声,知自他根善演说声,布施庄严声、持戒清净声、忍辱柔和声、精进勇悍声、禅定妙乐声、智慧毕竟声、大慈和合声、大悲无倦声、大喜明亮声、大舍究竟声,建立三乘声、令三宝种不断声、安立三聚分位声,三解脱门清净声、观四谛声、观察智声、不毁智者声、诸圣称赞声,随知虚空无量声、诸相具足声。舍利子、此如是等,是名如来一切语业智为先导、随智慧行。此是如来第十四不共佛法。
“复次舍利子!如来意业智为先导、随智慧行。何以故?如来心法而不可说,如来意法、识法,不可以智慧辩才而能测度。如来智慧,随知一切众生心、随入一切众生意、通达一切众生智,诸法决定、诸等持法亦无他信,超越所缘离诸缘生,息除三友及诸恶趣,越诸魔法诸魔异,解脱诸谄幻法而悉远离,舍我我所,去除无明痴暗覆蔽,修八正道离诸疑惑,与虚空等,法界平等而无差别。舍利子!如是等法,是为如来所有意业智为先导、随智慧行。此是如来第十五不共佛法。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十五
大正藏第 11 册 No. 0316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十六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 诏译
如来不思议品第四之余
“复次舍利子!如来于过去世中,以无著无碍智见随转所转。云何?舍利子!谓过去世诸佛刹中,若成若坏彼一切事,如来以算数方便而悉能知。又佛刹中所有一切药草树林而悉能知。又佛刹中所有一切众生,众类众生施设而悉能知。又佛刹中所有一切众生,种种性行、种种色相周遍广大而悉能知。又佛刹中诸佛出世作诸化事,乃至一一广为众生宣说正法。或有众生以声闻法得化度者,或有众生以缘觉法得化度者,或有众生以大乘法得化度者,乃至佛刹广大、诸苾刍众广大、寿量广大、正法住世广大,久近众生饮食受用等事,乃至众生出息入息,如是所有一切众生过去世中一切诸相,若生若灭诸趣受生、种种根性、种种意乐,佛悉能知。如来以无著心任持了知彼一切法。诸心无边诸心所起,如来以算数方便皆悉能知。如来以现量智如实观察过去世中诸众生心,如是如来最上胜智曾无间断,为诸众生如应说法。舍利子!此是如来第十六不共佛法。
“复次舍利子!如来于未来世中,以无著无碍智见随转所转。云何?谓未来世中诸佛如来当出于世,佛悉能知。乃至未来劫火洞然、大水漂溺、猛风吹鼓,或复诸佛刹土安然不动,至于诸佛刹中一切地界碎若微尘,及彼一切药草树林,至于一切星宿相状,至于周遍诸佛刹中诸佛出世、缘觉出世、声闻出世、菩萨成证,至于众生出息入息、饮食受用等事。若行若住,乃至一切众生周遍广大,一一众生各趣解脱,或声闻乘、或缘觉乘、或复大乘得解脱者,而彼一切如来悉知。又复诸佛刹中周遍一切,一一众生诸所生处及心心所诸所生起,而彼一切如来悉知。虽如是知,亦非如来未来世中于诸众生有所任持,但于未来世中如应观察,为诸众生宣说正法。舍利子!此是如来第十七不共佛法。
“复次舍利子!如来于现在世中,以无著无碍智见随转所转。云何?所谓现在十方一切诸佛刹土,如来以三种算数方便而悉能知。所有现在一切诸佛、一切菩萨、一切缘觉、一切声闻,如来悉知。至于现在一切星宿相状亦复遍知,及彼现在一切药草树林亦悉了知。至于十方一切地界碎若微尘,以算数方便而悉能知。又复十方一切水界如毛端量水滴上涌,又复十方一切火界迅速起灭,又复十方一切风界百种相状周遍吹击,以算数方便而悉能知。又复十方一切空界,假使聚如毛端之量,以算数方便亦悉能知。又复现在三种众生界而悉能知。又复现在所有一切地狱众生界趣,彼所生因及所起因而悉能知。又复现在所有一切畜生界趣,彼所生因及所起因而悉能知。又复现在所有一切饿鬼界趣,彼所生因及所起因而悉能知。又复现在一切人趣,彼所生因及所灭因而悉能知。又复现在诸天界趣,彼所生因及所灭因而悉能知。又复现在一切众生,及众生心所应任持,若有烦恼、若离烦恼,而悉能知。又复现在一切众生随其根性,所应化度、不应化度,如来悉知。然佛如来亦无二种随流识转。如来以其入无二理最上法门,为诸众生说。舍利子!此是如来第十八不共佛法。
“复次舍利子!如是十八不共佛法,如来以具足故,周遍十方一切世界,于大众中光明显照,圆具一切威光名称最上吉祥希有之法。
“又舍利子!如来十八不共佛法,犹若虚空无有边际,若能知其虚空边际,即知如来不共佛法所有边际。是故诸菩萨摩诃萨得闻如来如是十八不共佛法,闻已净信,超越分别、离诸疑惑,后复生起身喜心喜,发希有想。”
尔时世尊欲重明斯义说伽陀曰:
“调伏圣者无过失, 身语意业悉无动,
如应说法利众生, 此是胜尊不共法。
佛心无高亦无下, 一切违顺皆止息,
修无诤行解脱心, 此是胜尊不共法。
佛调伏尊无失念, 解脱行法悉了知,
四无碍解已圆明, 此是胜尊不共法。
如来行住及坐卧, 一切皆住等引心,
无众生想无乱心, 此是胜尊不共法。
善逝已无种种想, 诸佛刹土及众生,
起平等行大名称, 此是胜尊不共法。
佛心无不决择舍, 决定正道善观察,
分别离分别都无, 此是胜尊不共法。
能仁不减善法欲, 悲方便门常所行,
调伏无量诸群生, 此是胜尊不共法。
精进曾无少减缺, 调伏诸见广无边,
善调身语意亦然, 此是胜尊不共法。
如来不减于正念, 觉了菩提诣道场,
于法觉了无觉心, 此是胜尊不共法。
佛无分别离分别, 平等安住等持心,
诸法决定无所依, 此是胜尊不共法。
佛慧刹那悉决了, 诸众生行而悉知,
随其意乐阐法门, 此是胜尊不共法。
随声悟解曰声闻, 想缘生法名缘觉,
离着无垢等虚空, 此大舍心不思议。
宿昔安住无觉心, 自性解脱心任持,
彼解脱法随应宣, 此是胜尊不共法。
现威仪道众所瞻, 直身端视入城邑,
相好庄严众威光, 众生睹者皆调伏。
众生睹佛真实光, 多俱胝众获妙乐,
蒙光照触调伏生, 此是胜尊不共法。
佛以一音演说法, 随众生意悉能闻,
如声对响理相应, 此是胜尊不共法。
善逝心业本无有, 智所作业悉不忘,
圣智随入众生心, 此是胜尊不共法。
禅定等持善相应, 一切戏论无所行,
平等行法等虚空, 此是胜尊不共法。
如来悉知过去世, 转一切法无障碍,
解脱智了诸趣中, 此是胜尊不共法。
所有世间未来法, 当有所得或无得,
众生刹土及如来, 佛悉了知无懈倦。
佛心曾无诸散乱, 未来世中随观察,
众生及法知亦然, 此是胜尊不共法。
现在世中诸所转, 如来悉知无所著,
佛调御者等虚空, 此是胜尊不共法。
如来所有不共法, 而十八种不思议,
如实开明若虚空, 菩萨应当生净信。
“舍利子!如来以具足如是十八不共佛法故,如来.应供.正等正觉了知胜处,于大众中作师子吼转妙梵轮,余诸沙门婆罗门天人魔梵悉不能转,无与如来同其法者。
“舍利子!诸住信菩萨得闻如来如是不思议法,闻已当生清净信乐,超越分别、离诸疑惑,后复生起身喜心喜,发希有想。
慈悲喜舍品第五之一
“复次舍利子!彼住信菩萨,诸佛世尊审知其器,堪可任持菩萨藏正法之器、是诸佛法器,如是知已即诣其所,随应为说菩提道法。
“舍利子!以是缘故,当知住信菩萨是大法器。
“舍利子!我念过去世阿僧祇劫前,复过无量不思议阿僧祇劫数,尔时有佛出现世间,其名大蕴如来.应供.正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彼佛于其世间天人阿修罗、沙门婆罗门等诸大众中,以自通力圆证圣果。为诸大众宣说正法,初善中善后善,文义深远纯一无杂,圆满清白梵行之相。舍利子!彼大蕴如来.应供.正等正觉诸众会中,有七十二那庾多声闻大众,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心得自在到于彼岸。彼时有国名最胜幢,有大国王名最胜寿。正法治化,国土广大安隐丰乐,人民炽盛。其王有子名精进行,色相端严人所乐观,宿种善根,已曾亲近过去百千那庾多俱胝诸佛如来恭敬供养。
“是时太子与自官属止一殊妙大园苑中。尔时大蕴如来.应供.正等正觉知其精进行太子是佛法器,堪可任持菩萨藏正法之器,如是知已即诣园苑。到已尔时处于空中为精进行太子说菩提道法。彼佛告言:‘太子!此中何名为菩提道?谓于一切众生起慈波罗蜜多随转摄法,此即名为菩提道。
“‘复何名为一切众生慈波罗蜜多?太子!所谓菩萨于众生界行广大慈。彼众生界如虚空界,譬如虚空寥廓广大;菩萨慈心亦复如是,于众生界及众生聚中无不广大慈心周遍。太子当知,如众生界无有限量,菩萨慈观亦复无量。又如虚空无边际故,而众生界亦无边际。以其众生无边际故,慈心亦复无其边际。太子当知,彼众生界其数广多,非同地界水火风界。今说譬喻以明斯义,显众生界广多无量。太子!譬如东方殑伽沙数等诸世界,南西北方四维上下周遍十方殑伽沙数等诸世界,而彼一切同一大海,大水充满同一源流。以彼如是十方一切殑伽沙等诸世界中诸众生聚破为百分,乃至如彼一毛端量,举一水滴次复如前以其殑伽沙等众生数量为半百分,乃至如彼一毛端量举一水滴。次复如前以其殑伽沙等众生数量复破半百,乃至如彼一毛端量。太子!如前所说彼大水蕴,以其算数方便,不能比等众生界数无量无边。而众生界无量无边故,菩萨慈心亦复如是。太子!于汝意云何?所有菩萨慈观善根,汝可知其量不?’太子白言:‘不也。世尊!不也。善逝!’佛言:‘太子!菩萨摩诃萨慈观善根,无量无边亦复如是。
“‘复次太子!菩萨慈心能自随护、作他利益,以慈心故于他无瞋亦无懈倦,离诸忿恚、息诸过失,不见违顺,表示清净,灭诸垢秽。于身语心常生妙乐,蠲除杂染息诸怖畏,善护恚恶、起清净意,灭诸斗战不执刀杖,向解脱门离诸损害。所有一切谄曲心意、杂乱词句虚假语言,皆悉远离,顺善财利资养身命。帝释梵王常所恭敬,威德庄严智者称赞。护诸愚者、护持梵行,不着欲界。解脱道等一切出生而善摄受,非所爱乐诸有福行,亦不积集一切胜上诸有福行,而常增长。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以为庄严,一切下劣残缺诸根亦悉遣除。顺向善趣涅盘正道,一切恶趣刹那止息,一切法爱而自喜乐。诸欲受用大富王位,增上适悦悉无爱着。于诸众生起平等心,而行布施离诸异想。一切戒学顺向修习,诸毁戒者善为作护。现忍辱力,远离恶魔憍慢等事。发勤精进出离正行,于禅定解脱等持等至,根本烦恼以决定心而求出离。胜慧净因,出生一切慈闻总持,自分他分悉无违害,息除一切魔烦恼分。行住坐卧增长一切妙乐和合,除荡一切不善自性及诸作意。惭愧妙香而常涂饰,消灭一切恶趣障难及烦恼等。常起慈心救护世间,以大慈心弃舍己乐随与他乐。
“‘复次太子!诸声闻人所起慈心但唯自利,菩萨慈心而常利益一切众生。又复当知,初发心菩萨行众生缘慈,修行位菩萨行法缘慈,得忍菩萨行无缘慈。太子!如是所说皆是菩萨摩诃萨行大慈心。若诸菩萨住慈心者,即能为诸众生行广大慈。’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十六
大正藏第 11 册 No. 0316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十七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 诏译
慈悲喜舍品第五之余
“复次大蕴如来告精进行太子言:‘云何名为菩萨大悲之心?所谓菩萨求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以大悲心而为先导。譬如士夫所有命根以出入息而为先导,积集大乘菩萨以大悲心为其先导,亦复如是。又如转轮圣王以其轮宝而为先导即能获得诸宝,圆具菩萨大悲为先导故即能获得一切佛法。是故当知,菩萨大悲于一切众生而不弃舍。
“‘复次太子!云何是菩萨于诸众生转大悲心?所谓菩萨观见世间一切众生坚固执着诸有身见,彼所随逐,乃至诸见而为缠缚。菩萨为说断除执着之法,是为菩萨于诸众生转大悲心。又复菩萨观见世间一切众生住颠倒处,以无常法计为常想、苦为乐想、无我我想、不净净想。菩萨为说断除颠倒之法,是为菩萨于诸众生转大悲心。又复菩萨观见世间一切众生颠倒取着诸染欲事,于所生母及诸姊妹起贪染心。菩萨作是思惟:“怪哉!世间罪业众生爱着欲境,非圣所行,邪行充满。原其所生,居母胎藏次由母产,云何于今反生欲意?姊妹同体出一母胎,岂以染缘共期和合?坏、极破坏、最极破坏,恣贪瞋痴破毁身心,无智所坏摧灭正法,建立非法行险难法,趣入地狱、饿鬼、畜生境界。譬如狐群于其夜分入弃尸林中,起恚恶相伺其所食,世间颠倒染着众生亦复如是。又如世间生盲之人,不能瞻视诸有色相堕险恶处,染着众生亦复如是。又如猪群食其残弃不净之物,染着众生亦复如是。以颠倒染缘为染污所坏,入魔境界魔索系缚,欲泥陷没。”菩萨为说断除染爱之法,是为菩萨于诸众生转大悲心。
“‘又复菩萨观见世间一切众生为五盖所覆、欲箭所射,处处爱着,眼见色已着所爱境,耳闻其声、鼻嗅其香、舌了其味、身觉其触,随诸所爱而生取着。苦哉众生违害处多,亲附恶友互求财利,与彼恶友同其知解,得无义利互为损恼,多诸惛沉睡眠恶法,懈倦迷闷无智随逐起诸恶作。此等众生为客尘烦恼染污其心起诸疑惑,此等众生不能决定获得最上甚深佛法。菩萨为说断除盖障等法,是为菩萨于诸众生转大悲心。
“‘又复菩萨观见世间一切众生起诸慢心,谓慢、过慢、慢过慢、我慢、增上慢、卑慢、邪慢。如是七慢,一者于劣计胜;二者于胜计等;三者于胜计胜;四者恃所执我;五者计己多德,于增上功德法而起慢心;六者计己少分劣他;七者谓己有德;以慢心故所应称赞而不称赞,所应礼奉而不礼奉,不敬耆宿,于师尊所不能听受,于智者所不能请问何者是善、何者不善、何者所应亲近、何者不应亲近、何者应作、何者不应作、何者有罪、何者无罪、何者是正道、何者是三摩地、何者是解脱?如是等法不能请问。菩萨为说断除一切魔障之法,是为菩萨于诸众生转大悲心。
“‘又复菩萨观见世间一切众生爱绳所缚,所谓爱乐男女妻妾财利等事。以爱着故,是即爱乐生死险难、三涂恶趣,三有缠缚拘束身心不得自在,以不自在故造诸罪业。菩萨为令彼悉趣向涅盘圣道,宣说正法,是为菩萨于诸众生转大悲心。
“‘又复菩萨观见世间一切众生,离善知识近恶知识,以近恶故染着十种不善之法,谓杀生、偷盗、邪染、妄言、绮语、两舌、恶口、贪欲、瞋恚、邪见。菩萨欲令一切众生为善知识之所摄受,息除一切不善之业,积集清净十善业道,宣说正法,是为菩萨于诸众生转大悲心。
“‘又复菩萨观见世间一切众生痴所覆障,无明黑暗而常随逐,执着我、人、众生、寿者、补特伽罗、作者、受者、我我所等。菩萨为令如是一切众生慧眼清净诸见断灭,宣说正法,是为菩萨于诸众生转大悲心。
“‘又复菩萨观见世间一切众生沉没生死不能解脱,五蕴杀者常所杀害。菩萨为令解脱五蕴,超越轮回旷野险难、出离三界,宣说正法,是为菩萨于诸众生转大悲心。
“‘又复菩萨观见世间一切众生作诸不善,如棘刺树虽生无成,造不善业亦复如是,此世他世五趣轮回,不能顺向涅盘圣道。菩萨为其开涅盘门使令趣入,宣说正法,是为菩萨于诸众生转大悲心。
“‘复次太子!菩萨如是观察世间诸众生故,以十种相转大悲心。何等为十?一者无谄诳心转,虚空出离故。二者深固心转,能善出离故。三者无虚假神通转,正道出离故。四者无屈曲心转,止诸曲心善出离故。五者真实心转,于一切众生悉无高下平等出离故。六者随护他转,自心清净善出离故。七者坚固慧心转,离动静心而常安住善出离故。八者弃舍己乐转,无爱着出离故。九者随授他乐转,利他出离故。十者荷负众生极重檐转,坚固精进善出离故。菩萨摩诃萨以如是等十种胜相于诸众生转大悲心。又复菩萨,或有众生应以大乘法得出离者,即起悲心而为出离,此说是为菩萨大悲。
“‘又复众生应修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胜慧法者,即起悲心随应出离,此说是为菩萨大悲。
“‘又复众生应修念处、正勤、神足、根、力、觉、道,欢喜根本最胜事业及次第诸定,乃至十善业道广大章句,随应为转,从悲心起佛自然智,而为饮食资养慧命。此说是为菩萨大悲。
“‘又复菩萨自诸所行极善所作起大悲心,随诸众生应何所作,悉能圆满众生意乐。此说是为菩萨大悲。若诸菩萨摩诃萨具足如是大悲心者,即能观察众生,悉令获得如是等法。此乃菩萨思惟愍念起大悲心。
“‘复次太子!云何是为菩萨喜心?所谓菩萨于诸善法,随所思念适悦欢喜闻诸善法,不惊不惧、不生懈倦,蠲除一切别异心意,安然爱乐一切法乐。心喜身顺,自心清净欢喜意生。睹如来身相好庄严,勤求爱乐增上适悦。听法无倦,依法修行欢喜爱乐。诸来恶语欢喜忍受。随所生起诸欢喜法,于一切众生起无碍心,广为宣说令生胜解,无秘惜心摄伏悭吝。随所求者欢喜而施,面常熙怡摄护毁戒,尊敬持戒常生清净,自所修行得清净已,超越一切恶趣怖畏,欢喜安慰一切众生。诸来恶语起触娆者,欢喜忍受。施诸眼目及身分时,欢喜甘忍。心无间断,常生悦乐起欢喜心。尊重师长、尊胜己者,不生轻慢,面常熙怡含笑先言,离诸颦蹙谄曲心意,杂乱语言欢喜悉除。喜心爱乐诸出离法,仰敬师尊如诸菩萨,顶重正法犹护己身,尊奉如来如惜其命,钦承师范如其父母,爱念一切众生如所生子,遵轨范师如护眼目,敬修行者如护头顶,信受诸波罗蜜多如固手足,重说法师如爱妙宝,勤求正法如重良药,赞奉医王如水上善。太子!如是所说是为菩萨喜心。若住喜心菩萨摩诃萨,于一切时常得欢喜,勤求正法曾无懈倦,起欢喜心修菩萨行。
“‘复次太子!云何是为菩萨舍心?所谓舍者有其三种。何等为三?一烦恼舍,二自他随护舍,三时随时舍。云何名烦恼舍?谓恭敬不高、不恭敬不下,得利无领纳、失利无恼恚,见诸持戒及毁戒者平等其心,称赞不喜、讥谤不恚,毁辱能安、誉美无动,于诸苦法善能决择、于诸乐法常所伺察,随顺不着、违害不断,于善恶友住平等心,善作恶作亦复无二。爱非爱境平等而舍,多闻无闻悉无领受,善说恶说都无违顺,安慰过失二俱平等。等心爱念自他众生不惜身命,于上中下一切众生平等照明,于美恶相住平等法,于真妄中自实清净。太子!如是所说,菩萨自无种类舍心清净,此说是为诸烦恼舍。云何名为自他随护舍?所谓菩萨当段取身肉行布施时,住于舍心悉无所求,身无所作、语无所作、中亦无动,无眼相、无色相,乃至无意相、无法相,一切无动此名为舍。恶作无害亦名为舍,善作无动亦名为舍,自他俱忍亦名为舍。诸所饶益及不饶益住平等心亦名为舍。无诸诤讼名最上舍。自心决定亦名为舍。伺察自他悉无所害,菩萨住等引心而行于舍。然菩萨舍不同诸佛世尊所行舍法。何以故?菩萨摩诃萨于其舍法,现前了知常所修作,于诸善法而常勤求,知时随时而行舍故。云何名为时随时舍?所谓菩萨观见众生非法器者、无闻之者悉住舍心,又于衰毁讥苦一切众生亦住舍心,又于声闻乘法决定超越而舍。于布施时行持戒舍;于忍辱时,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舍;于精进时行持戒舍;于禅定时行布施舍;于智慧时行五波罗蜜多悉圆满舍。此说是为时随时舍。诸所应作及不应作,彼一切法悉住平等,亦名为舍。诸住舍行菩萨摩诃萨,乃至于彼诸善法分悉名为舍。太子!如是所说,皆名菩萨摩诃萨于一切众生起慈悲喜舍之心。’”
尔时世尊释迦牟尼如来告舍利子言:“彼时大蕴如来,为彼精进行太子说慈悲喜舍法已,即复宣说六波罗蜜多。何等为六?所谓布施波罗蜜多、持戒波罗蜜多、忍辱波罗蜜多、精进波罗蜜多、禅定波罗蜜多、胜慧波罗蜜多。如是宣说诸波罗蜜多,令彼精进行太子发勤精进如理修行。”
布施波罗蜜多品第六之一
复次,佛告舍利子:“云何名为于波罗蜜多发勤精进。舍利子!若于六波罗蜜多勤精进者,此说是为修菩萨行。其六波罗蜜多者,谓布施波罗蜜多、持戒波罗蜜多、忍辱波罗蜜多、精进波罗蜜多、禅定波罗蜜多、胜慧波罗蜜多。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见彼沙门婆罗门、贫穷孤露来乞丐者,随诸所欲而悉施与。或乞饮食衣服、涂香花鬘及栖止处,或乞病缘医药、灯明音乐、妻子奴婢、园林台观、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摩尼真珠,及余妙宝、象马车乘、财谷库藏,乃至四大洲主轮王富乐嬉戏等事,至于手足耳鼻眼目、身分血肉骨髓,世间所有无不施者。
“复次舍利子!有十种法,菩萨若能具足清净,当行布施。何等为十?一者菩萨不求艰难受用施,二者菩萨不逼恼众生施,三者菩萨不惊怖他施,四者菩萨无不舍所请施,五者菩萨无现相施,六者菩萨于诸众生无异想施,七者菩萨无损害施,八者菩萨无境土差别施,九者菩萨所施众生而无作意(少第十法,梵本元阙)。
“舍利子!如是十种法,菩萨若能清净,当行布施。
“复有十法,菩萨若能具足清净,当行布施。何等为十?一者菩萨不违业报施,二者菩萨无邪意乐施,三者菩萨无不胜解施,四者菩萨无懈倦施,五者菩萨无见面施,六者菩萨无恼害施,七者菩萨无退屈施,八者菩萨无赞誉持戒施,九者菩萨无轻慢毁戒施,十者菩萨不求果报施。如是十种法,菩萨若能清净,当行布施。
“复有十法,菩萨若能具足清净,当行布施。何等为十?一者菩萨无毁谤施,二者菩萨无违背施,三者菩萨无瑕疵施,四者菩萨无忿怒施,五者菩萨无憎嫉施,六者菩萨无瞋恚施,七者菩萨无不恭敬施,八者菩萨无不自手施,九者菩萨随应止其下劣心施,十者菩萨于所生处无悕望施。如是十种法,菩萨若能清净,当行布施。
“复有十法,菩萨若能具足清净,当行布施。何等为十?一者菩萨无不坚牢施,二者菩萨无边际施,三者菩萨无分段施,四者菩萨无他信施,五者菩萨不着下劣心施,六者菩萨不求色相受用富贵欢喜施,七者菩萨不求梵王帝释护世诸天等施,八者菩萨不求声闻缘觉地施,九者菩萨不毁谤智者施,十者菩萨所作善利无不回向一切智施。如是十种法,菩萨若能清净,当行布施。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十七
大正藏第 11 册 No. 0316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十八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 诏译
布施波罗蜜多品第六之余
“复次舍利子!有十种称赞之法,菩萨若能具足清净,当行布施。此称赞法者,谓即有为出离故得有为果。菩萨应当如是布施,即得十种称赞之法。何等为十?一者施食,获得长寿。二者施饮,息除一切渴爱烦恼。三者施诸乘舆,即能获得诸利乐事。四者施妙衣服,即起惭愧之心如获金盖。五者施诸涂香华鬘,即得戒闻等持妙香涂饰。六者施诸妙香末香,即得身支柔软妙香馥郁。七者施诸美味,即得味中上味,及能圆具人中妙相。八者施依止处,即能当与一切众生为舍为洲、为救为归、为所趣向。九者施诸病缘医药,即得不老不死甘露妙乐圆满具足。十者若施种种资具,即得菩提分法胜妙资具圆满具足。如是十种布施称赞之法,菩萨求菩提时,当得一切称赞摄受。
“复有十种称赞之法,菩萨若能清净,当行布施。何等为十?一者若施灯明,即得如来五眼清净。二者若施殊妙歌音,即得天耳清净。三者若施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摩尼真珠及余珍宝,即得如来三十二种大丈夫相。四者若施种种妙宝、种种妙华,即得如来八十种好。五者若施象马车乘,即得广多人众充满围绕。六者若施殊妙园林,即得禅定解脱等持等至圆满具足。七者若施财谷库藏,即得诸法宝藏圆满具足。八者若施奴婢及营作人,即得所作自在,如佛自然智圆满具足。九者若施妻子眷属,即得最胜可爱无上正等正觉圆满具足。十者若施四大洲主富乐之位,即得菩萨一切善法成一切智圆满具足。如是十种布施称赞之法,菩萨求菩提时,当得一切称赞摄受。
“复有十种称赞之法,菩萨若能清净,当行布施。何等为十?一者若施五欲妙乐,即得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诸蕴清净,及于一切嬉戏娱乐等事悉得如意。二者若施双足,即得法义足圆具诣菩提场。三者若施二手,即得法手常授于他圆满具足。四者若施其耳,即得诸根圆具无所缺坏。五者若施其鼻,亦得诸根圆具。六者若施身诸支分,即得无过失身如佛身清净。七者若施其眼,即得法眼清净。八者若施血肉,即得一切众生真实身命真实布施善资其命。九者若施其髓,即得金刚坚固不坏之身。十者若施上分头顶,菩萨摩诃萨即得安住三界最胜无上,现证一切智智圆满具足。舍利子!菩萨摩诃萨求菩提时,应如是布施,如是等诸相乃能圆满一切佛法,称赞摄受。
“舍利子!智者菩萨以其甚深胜慧,不乐世间所乐财物,但为勤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求甘露法、求大觉智、求寂静涅盘。菩萨于其世间一切所乐之物及诸妙乐无不舍者,一切皆为依止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舍利子,譬如世间耕植之人首欲耘田,先依坚木次设众具,牛以导前,于本上中作耕耘事,营力既成资养身命。彼耕植人以身命存故,金银诸宝亦能成办,至于财谷衣服等物悉能成办。何以故?财不如谷,谷为本故。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若依时依处以世间所乐财物行布施者,即能依止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舍利子!又如群牛先食青草,次复饮其温凉之水。水食既调,即成其乳,次成其酪,后成生酥,后成熟酥,如是次第悉有所成。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先以世间所乐财物行于布施,即能依止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随所乐欲悉能成办,或得成彼转轮圣王,或复成办三种胜相,谓菩萨十地、如来十力、四无所畏。又复成办千种事业,即得十八不共佛法。又复成办千种事业,得佛六十种清净妙音。又复成办百种事业,即得如来一大人相。又复成办二百种事业,即得如来最上清净乌瑟腻沙顶相。又复成办百种功德妙相,即能圆具如来所有大法螺音。又复成办百种俱胝功德妙相,即得如来鲜白齐密上妙齿相。舍利子!是故当知,如来胜业果报菩萨悉能成办。若能发起一念慈心,诸乞丐者随应布施,即与发彼殑伽沙数等心无异,即能成办佛三摩地。当知诸佛从三摩地起已,如来.应供.正等正觉于一一毛孔,悉能化现百三摩地所化自在。舍利子!如是如来所有一切神通事业佛法胜相,皆是菩萨宿修大行,以世间所乐财物奉施如来。以摄受故,求甘露法、求寂静涅盘。舍利子!以是缘故,菩萨摩诃萨以世间所乐财物行布施者,即能依止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
“复次舍利子!我念过去世阿僧祇劫前,复过无量无数不思议劫,尔时有佛出现世间,其名福生如来.应供.正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其佛寿量千岁。佛会之中有百千大苾刍众,皆是大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心得自在到于彼岸。是时有一纺线之人,色相端严人所乐见,其人所居去佛世尊游止方处而复不远。其人于自舍中营自所业,功力办已,于日后分常所出时即出自舍,前诣世尊福生如来所。到佛所已发清净心,持以一线奉上世尊,作是白言:‘我今以此一线献奉世尊,愿佛哀愍受我所施。愿我以此善根,未来世中获诸摄法。’是时世尊即为摄受。其纺线人从是已后乃至成佛,如是次第总以线数五百而奉世尊,由是十五劫中不堕恶趣。又复以此善根,千俱胝生作转轮圣王。又此善根,千俱胝生作帝释天主。又此善根,当得身分柔软人相可爱。最初修作胜上事业,亲近供养千俱胝佛,尊重恭敬,以香华灯涂、饮食衣服、幢幡宝盖、医药缘具伸供养已,最后复过阿僧祇劫,当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名善摄受如来.应供.正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彼佛世尊住寿二十俱胝岁。佛会之中有二十俱胝那庾多大苾刍众,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心得自在到于彼岸。有五俱胝大菩萨众,皆悉安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宣说正法,广度无量无数众生,作利乐已入大涅盘。彼佛世尊入涅盘后,正法住世满一千岁,广作佛事,如我今时当入涅盘等无有异。舍利子!汝见如是纺线之人发清净心,以一条线奉施如来,如是次第成办佛法,谓由清净心广大故。舍利子!是故当知,若心不广大复不精勤,即不能得殊胜果报。若心清净,以其世间所乐财物而为依止随力少施,即得一切可爱乐果。又复智者菩萨以增上智力多作胜利。何以故?力广大故,所作无量回向力故。”
尔时世尊欲重明斯义说伽陀曰:
“布施不求于色相, 不求受用及富饶,
但求无上佛菩提, 以少施故获多利。
不求名称及善誉, 世间快乐亦无求,
于诸起灭绝悕望, 求佛大果无余法。
饮食衣服及众具, 于一切处悉无求,
如毛端量发施心, 求甘露门常开廓。
凡所行施无高下, 亦无谄曲悭吝心,
是中懈怠悉蠲除, 勇发世间利益事。
若财若谷资身命, 及余一切悉行施,
施已广大欢喜生, 菩提解脱不难得。
父母妻子诸所爱, 来乞丐者皆施之,
所施亦无憎嫉心, 是修最上菩提行。
凡诸所见无忿恚, 恶友常同善友观,
诸怖畏者施慰安, 于诸事法无执着。
不求王位生法欲, 常宣出离正法门,
法施普及诸众生, 利益世间常不舍。
不求天中诸妙乐, 唯求无上佛菩提,
不悕布施大名称, 弃舍己身及余法。
唯佛菩提常不舍, 非眼识色相所求,
亦复不求生诸天, 但求涅盘最上乐。
诸所施作无依止, 若成若坏悉无求,
智者常生正智心, 明了一切正道法。
“复次舍利子!是故当知,诸菩萨摩诃萨勤行修习布施波罗蜜多,是即广修菩萨胜行。”
持戒波罗蜜多品第七之一
复次,佛告舍利子言:“云何名为诸菩萨摩诃萨修习持戒波罗蜜多,是即广修菩萨胜行?舍利子!菩萨有三种法常善所行。何等为三?谓身、语、意皆善所行。云何身善所行?而菩萨者远离杀生、偷盗、邪染,此名身业善行。又复菩萨远离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此名语业善行。又复菩萨无贪、无瞋、正见,此名意业善行。菩萨作是思惟:‘云何此身、语、意常善所行?若身不作业,即无杀生、偷盗、邪染,此名身善行。若语不作业,即无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此名语善行。若意不作业,即无贪、瞋、邪见,此名意善行。’菩萨又复如实伺察,若身、语、意无作业者,即于诸法何能表了?于身语意何所施设?若青黄赤白红紫碧绿当何显示,即无眼识表了,无耳鼻舌身意识表了。何以故?以无能生所生、能起所起故。若其无者,诸作业中何能施设?菩萨作是思惟已,了知戒相现前无所作,若无所作有何表示?若无表示亦无取着,如是乃名菩萨善行。于其戒相亦无所观,若于戒相无趣向故即无所观,若如是观即有身见不能生起。若有身见不起,即于持戒毁戒如理伺察而悉不见。若如是观,即于戒法轨范境界无所了知。如是持戒,于自于他悉无所得亦无所行。若于自他无所行故,即于戒无毁缺亦无所取。若自他无所得,戒亦无所得。若戒无所得,即戒学无缺犯。若戒学无缺犯,即戒亦无缺犯,如是即戒无所取。何故无取?以一切法无所取故。是故一切法无自亦无他,于无我中当云何取?”
尔时世尊欲重明斯义说伽陀曰:
“身业清净语亦尔, 意常清净修净行,
禁戒清净复常行, 此名菩萨持净戒。
十善业道贤复胜, 菩萨智者善所观,
于身语意悉无修, 此名智者持净戒。
无修无胜亦无授, 形色显色而复无,
若无形显色相观, 诸境何能见彰表?
戒若无为无修作, 眼于色境不能观,
耳鼻舌身意亦然, 诸境无能为表示。
根识若无相引发, 悲心应作如是观,
于戒清净戒亦无, 戒中无得而无住。
如是解了无我想, 戒无所护善护戒,
无戒想无戒中修, 菩提行中离诸见。
若于诸见无所观, 无见亦复无知解,
即此无见处亦无, 是中持犯无领受。
若入无护正法理, 戒中轨范不思议,
善能了知真护门, 无戒亦复无所得。
无我想故戒无得, 无我亦复戒中无,
所说常生离怖心, 净戒是为无我语。
戒无领解即无我, 戒所依止亦复无,
无戒无求无我言, 无持无犯无所取。
戒无我故无所起, 无我即能无戒想,
菩提行乃深慧门, 如是戒相得无畏。
诸有缺犯亦无得, 持者皆由圣力增,
诸法无得亦复然, 为愚痴者说持犯。
大哉净戒善护者, 于戒胜果无缚解,
诸见断故罪不生, 三恶趣中皆不堕。
戒无所持无所受, 我见不生即不堕,
于中如是戒了知, 此即无持亦无犯。
若于我法不能见, 于三有中亦无观,
况复持犯有所行, 如是见者善持戒。
“复次舍利子!菩萨十种善法,从彼清净心意中出、从彼精进胜行中出、从彼最极善欲广大业报信解中出,于圣者所亲近承事,于师尊所不起分别若圣若师,听受正法勤求无著,志求菩提不惜身命。舍利子!持戒菩萨如是十种胜法,皆从菩萨内心中出,若能安住如是十种法者,即能积集一切善法。”
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十八
大正藏第 11 册 No. 0316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十九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
持戒波罗蜜多品第七之二
佛言:“舍利子!云何名为善法?当知善法厥有三种,谓身、语、意善所行故。诸菩萨摩诃萨如是安住善所行者,能于菩萨藏正法勤求修习,即得菩提而常随逐。”
尔时世尊欲重明斯义说伽陀曰:
“身业常当善修作, 此是诸佛所宣说,
随处亲近阿阇梨, 即得多闻善境界。
补特伽罗胜义者, 当起慈心利众生,
语言妙乐无爱憎, 所说闻者生乐欲。
随诸相法无恚恶, 极善意乐悉平等,
修习不生罪欲心, 慈心观察常尊重。
得闻如来净教已, 应当尊重于正法,
由其尊重正法因, 速得成证菩提果。
“如是十种善法,菩萨能安住已,即于菩萨藏正法勤求修习,亲近承事诸阿阇梨,随诸所作,总略乃至给奉水瓶。
“复次舍利子!菩萨有十种发心。何等为十?一者菩萨发如是心:‘痛哉!世间一切众生疾恼之身,四蛇奋毒牙相违害,积集诸苦生多过失,痈疽疮癣、风癀痰癊,起众疾状眼等诸病,历多艰苦极增违害,速疾破坏是不坚实,羸劣衰朽速趣命终,弃于林中无一可乐。我当令一切众生厌此不坚实身,悕取坚固真实之身。’
“舍利子!此是菩萨第一发心。由发心已,能于菩萨藏正法勤求修习,亲近承事诸阿阇梨,随诸所作,总略乃至给奉水瓶。”
尔时世尊欲重明斯义说伽陀曰:
“诸界如蛇毒猛恶, 四种互相为依止,
各各咸兴恚害多, 于身广生大病恼。
眼耳二处生诸病, 鼻舌所生病亦然,
唇齿生病苦复深, 及余疾患遍身起,
痈疽初起生疼苦, 疮癣旋生痛剧增,
余诸疾患起多门, 由此于身遍缠绕。
此身既生诸病恼, 积集诸苦在其身,
无义无利损害多, 速疾销亡身谢灭,
一弃林中何所有, 无常迅速不坚牢。
谛观如是臭秽身, 与诸病苦为依聚,
应修贤善诸事业, 当来回作佛身因。
捐弃如是众恶身, 破毁衰残而迅速,
佛身成办圆众德, 不可思议大法身。
回观如是众苦身, 诸漏遍增不可乐,
当知别无诸漏法, 即以此身为漏因。
暂居炎热欲清凉, 或处凝寒思庇覆,
痛哉此身何所乐? 老死常萦损害多。
厌寒怖热恼其心, 一切堕落皆破坏。
智者应修士夫业, 愿得最上真实身,
堪任亲近阿阇梨, 厌弃此身虚幻体。
“舍利子!此是菩萨第一发心。
“复次舍利子!二者菩萨发如是心:‘痛哉!世间一切众生不坚实身,断灭摧毁破坏离散。’舍利子!譬如世间工巧窑师,造诸瓶器随量大小,虽有所成即归破坏。世间众生虚幻所成不坚实身,亦复如是。又如大树,枝叶扶疏花果茂盛,虽可爱乐即归堕落。世间众生不坚实身,如成熟果亦复如是。又如清夜露滴草头,日光照触旋有即无。世间众生不坚实身,不久暂停亦复如是。又如世间大海江河流注不断,水中聚沫旋有即无。世间众生身如聚沫不可撮摩亦复如是。又如天雨水滴成泡,旋灭旋生不能暂住。世间众生不坚实身,自性劣弱亦复如是。舍利子!菩萨欲令众生厌弃如是不坚实身,悕取坚固真实之身。此是菩萨第二发心。”
尔时世尊欲重明斯义说伽陀曰:
“如世巧匠造瓶盆, 杖轮泥等共成器,
一切同归破坏门, 众生寿命亦如是。
又如大树盘根广, 枝叶扶疏花果繁,
一切同归堕落门, 众生寿命亦如是。
又如草端承露水, 日光照灼倏然无,
眼境不停须臾间, 众生寿命亦如是。
又如大海江河水, 水中聚沫劣无坚,
众生虚幻羸弱身, 等彼聚沫皆无实。
又如天雨广流注, 水中旋复起浮泡,
刹那观境即空无, 不坚实身亦如是。
不坚实身生实想, 实中还起不实心,
彼人不入真实门, 此邪思惟妄境界。
实中若作真实想, 不实当生不实心,
彼人得入真实门, 此正思惟真境界。
若起真实心想已, 承事师尊奉水鉼,
回此虚幻不实身, 常得坚固真实体。
“舍利子!此是菩萨第二发心。
“复次舍利子!三者菩萨发如是心:‘痛哉!世间一切众生不能如是思念:“我于生死长夜之中,远离善知识、亲近恶知识,发起懈怠下劣精进,邪见所覆痴冥疲乏,无施无爱无诸善作,唯造恶业果报成熟,感诸不善当得身相,贪爱增剧羸瘦憔悴。或生饿鬼趣中,不能活命以火为食,经多百岁多千岁多百千岁不闻水声,何况得饮。”我今回发是心,愿当亲近习行善法、近善知识,由如是故当得人身,善能活命行诸布施,乃至损弃躯命亲近承事诸阿阇梨,于菩萨藏正法勤求修习随诸所作,总略乃至给奉水瓶。’此是菩萨第三发心。”
尔时世尊欲重明斯义说伽陀曰:
“世间所有善知识, 应当往彼常亲近,
不能数数近善因, 由是不生诸善行。
以其亲近恶友故, 即常远离贤善人,
懈怠下劣精进心, 悭疾谄诳生过失。
不行布施无爱乐, 一切善法不能行,
果熟当招瘦弱身。 或生饿鬼诸境界,
长夜眠伏于生死, 蕴报痴冥怖畏多,
饮食俱无饥渴增, 备受广多诸苦恼,
经历多百千岁中, 渴苦不闻水之声,
布施善道不复观, 不得世间诸善相。
我今回发如是心, 世间人身极难得,
誓愿亲近阿阇梨, 速获圆满诸善行。
常当远离恶知识, 常得亲近贤善人,
捐弃身命不为难, 愿作菩提胜根本。
于阿阇梨起尊重, 恭信发生清净心,
顶奉承事我所行, 愿作菩提胜根本。
“舍利子!此是菩萨第三发心。
“复次舍利子!四者菩萨发如是心:‘世间众生应如是念:“我于长夜中,远离善知识、亲近恶知识,发起懈怠下劣精进,痴冥疲乏、无忍无爱、无诸善相,心困身倦如被打击,众苦逼迫娆乱众生。若无彼缘宁招罪至?由是广造诸不善业,以其不善之业果报成熟,当堕牛畜驼驴趣中,不能活命。于彼趣中以草为食,咀嚼䶩啮捶打怖畏负重困苦,远离一切施等善相。”我今回发是心,亲近善友当得人身,不惜躯命广行布施,作诸善业,亲近承事诸阿阇梨,于菩萨藏正法,勤求修习随诸所作,总略乃至给奉水瓶。’此是菩萨第四发心。”
尔时世尊欲重明斯义说伽陀曰:
“众生长夜居险恶, 于诸圣道不了知,
驼驴畜类趣中生, 备受广多诸苦恼。
当来若得人身相, 广作贤善诸事业,
趣向菩提正道门, 此是智者之胜相。
我当发起尊重彼, 已能善住佛法者,
奉阿阇梨教诲言, 愿作菩提胜根本。
过去不思议劫中, 于生死轮循环转,
遍历无义无利门, 不能修作布施行。
处世不能自活命, 懈堕远离善知识,
常随恶友教诲言, 随转还归恶趣地。
相续驼驴中杻械, 系缚拘絷捶打身,
远离善友果报成, 牛畜趣中业不坏。
驼驴趣类受生已, 连环执缚苦恶深,
杖木鞭笞负重多, 善友尔时难亲近。
人身最极为难得, 善友亲近亦复难,
刹那亲近善功成, 历久能扳诸艰苦。
若能善修身语业, 精进远离诸过失,
心安命活众所行, 我乃亲近善知识。
奉阿阇梨无谄曲, 从是我发菩提心,
菩提圣道广宣扬, 遵仰师尊常爱重。
涂香种种妙香等, 众妙衣服及末香,
异品庄严宝花鬘, 二足圣尊伸供养。
十方现住一切佛, 开示胜义利众生,
普放金色大光明, 无边色相为供养。
如佛所放妙光已, 广供人中调御尊,
菩提正道清净因, 诣菩提场愿证果。
“舍利子!此是菩萨第四发心。
“复次舍利子!五者菩萨发如是心:‘世间众生应如是念:“我于长夜中,远离善知识、亲近恶知识,发起懈怠下劣精进,痴冥疲乏、无忍无爱、无诸善相,都无所念。痛哉世间一切众生不能思念,一切物命同一身肉,若存若坏其肉无异。食啖之者谓之无罪亦无罪相,谓之无福亦无福相,乃至海岸边极辽夐之方,诸有众生其见无异,无罪无福。由此缘故,若罪若福不能了知。以不知故,近恶见者增长痴暗,不知善道唯造罪业。以其广造不善业故,果报成熟得下劣身相,乃至堕在地狱趣中受地狱苦,吞热铁丸、考掠捶打、杻缚悬吊,将趣死边业还令活。经多千岁不闻乐声,何况乐触。斯由不知罪福不造施因,智者应念。”我今回发是心,亲近善友,当得人身,不惜躯命,广行布施作诸善业,亲近承事诸阿阇梨,于菩萨藏正法,勤求修习随诸所作,总略乃至给奉水瓶。’此是菩萨第五发心。”
尔时世尊欲重明斯义说伽陀曰:
“为由亲近诸恶友, 恶心欺诳于他人,
罪业邪见为所依, 故我广兴于罪业。
边极辽夐众生类, 恣啖饮食无足心,
皆谓罪福悉无因, 亦无苦楚诸报应。
此等如是罪业见, 数数亲近于恶友,
一向艰恶罪殃深, 由斯速堕于地狱。
纵得人身经千转, 旋堕三种恶趣中,
不见正等正觉尊, 出现世间堪归向,
所有世间善知识, 极善名称悉不闻。
我若当来得人身, 广修贤善诸事业,
世间人身最难得, 众生寿命亦复难。
如来正法极难闻, 诸佛出世实难值,
纵得人身斯难者, 速得圣道转复难。
我若值佛出兴时, 遵一切智清净教,
所有身语意三业, 发起一切诸过罪,
于不究竟苦果中, 誓愿不复还修作,
若复内心清净故, 罪业因果亦复然。
于不究竟苦果中, 如彼内心皆清净,
所有极善身语意, 世间无智诚难作,
唯除亲近阿阇梨, 愿作菩提胜根本。
当知正道名圣道, 如其意乐善宣说,
当入无诳精进门, 作佛菩提胜根本。
菩萨如是发心已, 顶重师尊给水瓶,
智慧方便即圆成, 是为菩萨广大行。
“舍利子!此是菩萨第五发心。
“复次舍利子!六者菩萨发如是心:‘世间众生应如是念:“我于长夜中,远离善知识、亲近恶知识,无善乐欲,于师尊智者不能谦下恭信、百种称赞、亲近礼奉、诚谛合掌、作诸善业,但以慢心增长造多不善。由其所作不善业因果报成熟,纵得人身,羸瘦憔悴不能活命,不能行施。虽生人中其性悭吝加复贫困,或作奴仆为他所使他所系属,如耽欲飞禽于空中行,随所住处惊怖艰险。邪见众生亦复如是,破毁净戒而常习行三不善根,在四趣中,五盖所覆,常行六种不能尊重师长之法,于其七种善妙正法不能遵奉,起八邪法入邪定聚,于九恼处常起恼害,常行十种不善业道。于非道中坚猛而入,向地狱门背生天道,远善知识近恶知识,顺魔意乐舍离善法行不善法,打击怖畏艰苦随生,施作种种不饶益事。以是缘故不能爱乐行布施等。”我今回发是心,亲近善友,当得人身,不惜躯命广行布施作诸善业,于菩萨藏正法,勤求修习随诸所作,总略乃至给奉水瓶。’此是菩萨第六发心。”
尔时世尊欲重明斯义说伽陀曰:
“近恶友故增憍慢, 亲近还经多劫海,
人中若受奴仆身, 长夜轮回于三有。
难得人身历艰苦, 最上身相极难得,
善妙色相亦复难, 诸佛出世极难值。
我当亲近贤善友, 显示菩萨正行道,
菩提心宝广大增, 多俱胝劫愿获得。
身不坚牢如泡沫, 复如幻化歌戏等,
如其所见在梦中, 觉了无实悉虚假。
寿数将尽命促少, 犹如云电不久停,
刹那命尽转蕴时, 舍不实身求实体。
时分转易迅速住, 当须摧堕憍慢山,
虚假和合三世中, 漂流不思议劫海。
弃舍于身离诸爱, 于其寿命亦无惜,
蠲除憍倨我慢心, 顶重师尊常承事。
世间师尊极胜上, 如其父母等无差,
息除憍倨我慢心, 尊重精勤奉诸作。
菩萨无上菩提分, 菩萨胜行同分者,
爱乐尊重坚固心, 愿诸所作皆勤勇。
慢爱行时慢增长, 除断慢法不能知,
由智金刚碎无余, 大憍慢山皆摧堕。
令他修胜菩提行, 最胜安处菩提场,
正法摧伏诸魔军, 救度四生烦恼众。
十方一切病苦者, 不能自厌不净身,
我当发起慈悲心, 愿作三世所归趣。
广行布施波罗蜜, 复能学佛戒功德,
谛观忍辱行周圆, 我发精进最上道。
圆具禅定波罗蜜, 随心所起善安住,
胜慧方便亦复然, 愿奉师尊修施行。
增长此诸福威力, 不可思议智慧善,
自他意乐悉尊高, 修学圆成真法器。
“舍利子!此是菩萨第六发心。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十九
大正藏第 11 册 No. 0316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二十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
持戒波罗蜜多品第七之三
“复次舍利子!菩萨发如是心:‘世间众生应如是念:“我于长夜中,远离善知识、亲近恶知识,发起懈怠下劣精进,痴冥疲乏如喑哑人,无见无忍亦无善爱,无恶业恶报、无善业善报、无杂业杂报。既不自知,亦复不能请问沙门婆罗门诸阿阇梨,何者是善?何者不善?何者有罪?何者无罪?何者所应亲近?何者不应亲近?何者所应作?何者不应作?何者作已于长夜中无义无利生诸苦恼,由是我慢增长,不能了知善业根本,唯造一切不善之业。纵得人身诸根残缺,又于人中不能活命,不能行于布施。又于人中盲聋喑哑无诸色相,善说恶说悉不能知。由如是故不乐布施。”我今应当回发是心,亲近善知识,若得人身,诸根完具能活其命,习行布施不惜躯命,具诸色力,善说恶说悉能了知,复能请问师尊智者,何者是善?何者不善?何者有罪?何者无罪?何者所应亲近?何者不应亲近?何者诸所作时违背声闻缘觉之法、顺向菩萨藏义?亲近承事诸阿阇梨,随诸所作。厌此不真实身,悕取坚固真实之身。总略乃至给奉水瓶。’此是菩萨第七发心。”
尔时世尊欲重明斯义说伽陀曰:
“欲近善友作利益, 我乃远离多百劫,
不能请问善恶门, 有罪无罪果报等。
增上慢心堕地狱, 傍生饿鬼诸趣中,
亲近罪业诸友朋, 多劫历苦而无尽。
纵得人身根残缺, 多千劫中受轮回,
不能了知善恶门, 有罪无罪果报等。
若得人身离艰苦, 诸根完具善相圆,
人相完具离难时, 如一眼龟值浮木。
得睹世间灯照曜, 佛教中闻无染法,
尔时请问世间尊, 诸善不善果报等。
悭者云何所趣向? 何不悭者能行施?
贪谄毁戒复云何? 又何不破净戒者?
云何恚恶心无动? 云何懈怠散乱心?
精进禅定乐云何? 恶慧痴冥何所为?
云何得彼真实慧? 云何菩提行方便?
六种贤行竟云何? 慈心广大世间胜。
恶趣众生云何救? 云何乐法心无厌?
菩提行藏广勤求, 十方刹中善安住。
云何亲诣世间尊? 云何礼奉营诸福?
普贤行门复云何? 如我今时善亲近。
云何请问阿阇梨? 愿闻师尊尊重事,
生阿阇梨欢喜心, 此心生已真佛子。
福力智力为增上, 是中所成广大智,
智力增强发胜心, 给奉水瓶生欢喜。
“舍利子!此是菩萨第七发心。
“复次舍利子!菩萨发如是心:‘世间众生应如是念:“我于长夜中,远离善知识、亲近恶知识,发起懈怠下劣精进,痴冥疲乏如喑哑人,所有世间一切文句,与义句合、与法句合,法句合故,住于寂静与离贪合,寂灭正智与沙门婆罗门涅盘同住。于一切处所作,我乃弃舍,不能了知文义句合,乃至不与涅盘同住,亦复不能受持读诵,亦复无力,又无精进、无士夫力用、无士夫势、无士夫勤勇、无最上精进,无因无缘。诸众生烦恼亦无因无缘,众生杂染无因无缘,众生清净无因无缘。此等无因依止诸见,不能了知所作善业,唯造恶业。纵得人身诸根残缺,又于人中不能活命不能行施,痴迷所覆盲聋喑哑无诸色力,不能了知文义句合,乃至不与涅槃同住,亦复不能受持读诵。由如是故,不能亲近习行善法。”我今应当回发是心亲近善法,乃至不惜躯命了知文义句合,于出离道涅槃同住。于菩萨藏正法,勤求修习受持读诵,发勤精进,亲近承事诸阿阇梨,于菩萨藏正法受持读诵,厌此不真实身,悕取坚固真实之身,福智胜力当得圆具。以福智力得圆具故,所作惯习而能积集菩萨藏正法,亲近承事诸阿阇梨,随诸所作,总略乃至给奉水瓶。’此是菩萨第八发心。”
尔时世尊欲重明斯义说伽陀曰:
“所有法义相应故, 于正道分修道行,
寂灭理中作证门, 而涅槃道得真实。
若于此法远离者, 即于诸法无所利,
无义利句设相应, 不能亲近彼正法,
无力亦复无精进, 士夫势用悉皆无,
无他勤勇亦复然, 于一切处无所得。
即见无佛亦无法, 无父无母及宗亲,
由斯善恶业皆无, 一切皆无诸报应。
此诸如是罪业见, 数数亲近罪根深,
一向艰恶日增多, 堕地狱中经久远。
地狱出受傍生报, 饿鬼趣中罪复深,
其后纵得人中生, 聋騃痴冥而无舌。
余业复受喑哑报, 痴暗缺漏苦还增,
而复重受地狱殃, 由不了故当坠堕。
经历久时后当得, 人身具足善相圆,
诸根既具胜力增, 依时净住而思忖:
若于诸法义相应, 即得同归出离道。
修菩提道证菩提。 我当思惟如是事,
所有诸大菩萨藏, 和合甚深正法义,
经历俱胝千劫中, 发生净信极难得。
若此若余广多数, 诸佛妙法不思议,
随诸修作能受持, 为佛菩提胜根本。
我当亲近及承事, 尊重信奉阿阇梨,
诸佛菩萨亦复然, 即得最上清净信。
发生如是净心已, 即是菩萨广大心,
胜慧方便悉圆成, 给奉水瓶常精进。
“舍利子!此是菩萨第八发心。
“复次舍利子!菩萨发如是心:‘痛哉!世间一切众生,以其爱著于身命故,常为一切无义利行颠倒随逐。何者名为无义利行?谓彼众生爱着身命,不能爱乐菩提分法,以其我见而为先导,执着心坚痴冥所覆,摧毁破坏众事随逐,此说是名无义利行。又复众生爱身命故,以其我见而为先导,爱恋妻室男女知识,以爱着心隐覆痴暗,远离诸饶益事,此说是名无义利行。又复众生爱身命故,以其我见而为先导,顾惜奴婢作事人等詹视防护,此说名为无义利行。复次世间一切众生,有义利行常所随逐者,谓若众生不惜身命爱乐菩提分法,以菩提心而为先导,善修身语意业,此说名为有义利行。又复众生不惜身命而常爱乐菩提分法,以菩提心而为先导,积集布施波罗蜜多,乃至积集般若波罗蜜多,此说名为有义利行。又复众生不惜身命而常爱乐菩提分法,以菩提心而为先导,行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普摄一切众生,此说名为有义利行。又复众生不惜身命而常爱乐菩提分法,以菩提心而为先导,修习念处、正勤、神足、根、力、觉、道、胜菩提分,此说名为有义利行。又复众生不惜身命而常爱乐菩提分法,以菩提心而为先导,听受父母及阿阇梨诸有教诲,礼拜赞叹、恭信合掌、奉诸所作,此说名为有义利行。又复众生不惜身命而常爱乐菩提分法,以菩提心而为先导,常以净心营三宝事,此说名为有义利行。又复众生作如是念:“我以惜身命故,无义利事常随逐我。我当发勤精进,亲近承事诸阿阇梨,不惜身命随诸所作。厌此不真实身,悕取坚固真实之身,福智胜力当得圆具。以圆具故,所作惯习悉能成办,诣菩提场当证圣果。”’
“舍利子!此是菩萨第九发心。”
尔时世尊欲重明斯义说伽陀曰:
“若人爱惜身命故, 菩提分法不爱乐,
三不善业造圆成, 此乃愚夫异生类。
爱乐己身及妻室, 并诸男女眷属等,
此无义利执着心, 旋转三界愚痴者。
又于奴婢作业人, 不觉了心常顾恋,
此无义利爱着深, 资生蓄养四足等,
广多聚积诸财谷, 不自受用不与人,
此无义利爱着深, 秘护伏藏不彰显。
此无义利染着故, 彼愚夫心常爱惜,
返于菩萨善意中, 弃舍不能生爱乐。
若能不惜于身命, 爱乐菩提胜分法,
三种善业造圆成, 此即名为有义利。
施戒忍辱及精进, 禅定胜慧亦复然,
与彼方便行相应, 此即名为有义利。
承事父母为先导, 遵奉师尊亦复然,
审谛思惟三宝门, 此即名为有义利。
诸大菩萨甚深藏, 普摄一切胜法门,
受持诵念广宣扬, 此即名为有义利。
此有义利诸胜行, 乃是诸佛亲所宣,
如其所说义相应, 是名佛子广大行。
发生如是大心已, 复起清净谛信心,
亲近承事阿阇梨, 给奉水瓶随诸作。
“舍利子!此是菩萨第九发心。
“复次舍利子!菩萨发如是心:‘痛哉!世间一切众生,不能如理调伏心意,违背阿阇梨所有教诲,彼人不得阿阇梨财。何者名为阿阇梨财?所谓信财、戒财、闻财、舍财、慧财、惭财、愧财,如是七法名阿阇梨财。由其不得如是财故,当受贫苦逼恼其心。智者应当善调伏心,随顺阿阇梨所有教诲,习行布施作诸善行。何以故?若能善调伏心,随顺教诲修布施行,彼人即得阿阇梨财。此复何名阿阇梨财?谓得菩萨藏正法,普摄一切菩萨胜行善调伏法。如是知已,当于菩萨藏正法勤求修习,广为他人宣布演说。若能安住菩萨藏者,即得毕竟断除贫苦,趣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是发心已,即能随顺阿阇梨教,行布施等,厌此不真实身,悕取坚固真实之身,亲近承事诸阿阇梨,随诸所作,总略乃至给奉水瓶。
“舍利子!此是菩萨第十发心。”
尔时世尊欲重明斯义说伽陀曰:
“所有难调诸众生, 内心谄诳复险恶,
违背师尊教诲言, 不能堪任谛忍受。
此难调伏既知已, 应当随顺师教诲,
如其教令所宣扬, 即得大仙圣财宝。
所谓信财及戒财, 闻财舍财亦复然,
其中最胜曰慧财, 惭愧等财为七种。
了知如是圣财已, 七种伏藏用无尽,
其中若或不能知, 此即名为非法器。
若是法器众生者, 彼即圆具诸佛法,
无谄善调可称扬, 发勤精进修施行,
胜妙法欲心尊重, 损弃身命不为难。
修佛菩提法器成, 知已修持常无间,
法界平等无差别, 佛调御尊亲所宣。
此菩萨藏正法门, 能于菩提善安住,
如其所说广大法, 即是诸佛真实财。
为一切法无我门, 无相亦复无空相,
无其寿命无作者, 亦无戏论无含藏。
于一切法自性中, 无生无相本如是,
诸法无成亦无坏, 谛观诸法本无相。
善调伏者如教行, 随诸教令善修作,
若得见佛自然智, 随自境入解脱门。
如其信财及戒财, 闻舍惭愧慧等七,
如是圣财无上宝, 七法圆成用无尽。
闻其法藏广施门, 善调心意皆随顺,
于诸善友常亲近, 一切善行常修作,
顶重无上大菩提, 勤行诸法亦如是。
发生如是胜心已, 如渴思饮而无懈,
清水盈满净器中, 广大爱乐心献奉。
“舍利子!此是菩萨第十发心。由发心已,即于菩萨藏正法勤求修习,亲近承事诸阿阇梨,随诸所作,总略乃至给奉水瓶。由此最胜善根力故,修菩萨行者得四种法。何等为四?一者如阿阇梨所说速得一切善法,二者随顺阿阇梨言,三者修行速得成办,四者圆满修行法因。
“复次舍利子!修菩萨行者生于人间,得四种法。何等为四?一者教授多人,一切善法随能安住。二者居岩窟处,得彼多人众皆欢喜。三者以广大心,于昼夜中多人咸诣。四者无所发起,趣命终已得生天界。
“复次舍利子!修菩萨行者生于天中,得四种法。何等为四?一者得彼天众与最上座;二者一切所向得彼天众观其面相;三者随有所说领受解了;四者时诣帝释天主之处请决所疑而不诣彼余天众处,天中得彼宫殿受用。舍利子!修菩萨行者生彼天中,得如是等四种之法。若生人中,亦得无量百千法门。”
尔时世尊欲重明斯义说伽他曰:
“天中得彼高胜座, 复得天众常恭信,
一切天众所观詹, 如是常闻善说法。
一切所作皆智者, 问法帝释无吝心,
殊妙宫殿得彼天, 天中没已来人界。
复得人中胜生处, 作转轮王统四洲,
人中没已即还生, 于彼天中受胜乐。
天界不复经苦受, 顶重师尊此为因,
如是四种胜妙门, 常得如是广大事。
由起如是无著心, 顶奉师尊善所作,
以清净心给水瓶, 爱乐尊重常无倦。
又得一切天人龙, 所应供养常尊奉,
于彼所生天界中, 亦复得其四种法。
云何名为四种法, 先所作业悉能知,
积集善行及善因, 现生所作常无减。
又复由其善法故, 而悉了知生灭处,
现生无动亦能知, 是故了知诸法行。
能为诸天广宣说, 依法显示及教诲,
广作利喜胜行门, 然后还从天界没。
“复次舍利子!修菩萨行者得四种法(此中文标四法,祇有一二,阙其三四,梵本元无不可添足)。何等为四?一者天中没已来于人间同禁戒者同分中生。二者生人中已于现生中得五种悲法。何等为五?一者现生得于善法中生,二者现生仪相具足,三者现生净戒圆满,四者现生眷属广多,五者现生于诸众生起慈心观。
“又复当得五种不破坏法。何等为五?一者善友知识常不破坏,二者身不速坏,三者富乐受用常不破坏,四者所发菩提心坚不能坏,五者于饥馑时法乐丰熟。
“又复当得五种希有之法。何等为五?一者以空瓶器置于一处,自然有其清净水满,水中盈积诸妙珍宝。二者渴须水时,自然有其八功德水出现于前。三者身中离诸灾难,所谓若毒若刀、若火若水、若饮伏威光、若吞啖怖畏。四者若值刀兵劫时、疾疫劫时、饥馑劫时、火灾劫时、水灾劫时、风灾劫时、渴乏劫时、灾热劫时、夜叉难时,现生阎浮提中者,即得天界中生受诸快乐,所受妙乐如金刚嬉戏。此是希有之法。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二十
大正藏第 11 册 No. 0316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二十一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
持戒波罗蜜多品第七之四
“复次舍利子!五者修菩萨行者,以此善根于现生中离诸障难,于现生中不堕恶趣,恶作不能扰动其心,速得出离。如是五种希有之法,修菩萨行者以善根力故皆得圆满。
“复次舍利子!以此善根力故,又复获得四种不离等引之法。何等为四?一者菩萨同其见者,于诸苦恼众生咸起大悲之心。二者所有男女眷属皆生尊重爱乐之心。三者老相逼来渐加衰迈,然其善力势分还增。四者所得财利百倍渐增一至于三。
“又复获得三种无损害法。何等为三?一者贪无损害,二者瞋无损害,三者痴无损害。又复获得四种安乐之法。何等为四?一者长时离诸病恼,二者身不枯悴,三者受用无诸阙乏,四者不为王难及盗贼难并余诸难而来逼恼。
“又复获得四种尊重之法。何等为四?一者为转轮王统四大洲,正法治化七宝具足——七宝所谓轮宝、象宝、马宝、珠宝、女宝、主藏臣宝、主兵臣宝——千子围绕各各勇健,悉具无畏最上色相能伏他军;而四大洲所行所作皆顺王化,辅弼大臣及诸小王,乃至国城民庶咸悉尊重而皆信奉。二者于其七欲乐中不极耽爱,五欲所谓眼观色、耳听声、鼻嗅香、舌了味、身觉触,于斯五境受而无著;发净信心爱乐出家,速疾获得五种神通,得人非人常起尊重。三者在在所生一切最胜,智胜、慧胜、王神通胜;此由过去世中修诸善行具大名称,得转轮王最上之座,辅弼臣佐国城民众,于一切处常起尊重。四者乃至证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最尊最上,于其一切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伽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大众之中而为高胜,修习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如是法中亦复高胜,又能成就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法中高胜。如是四种尊重之法,谓由尊奉阿阇梨师长,随诸所作给奉水瓶,积集此等无量功德,以其摄受法故、成法利故,若来若去,如其所说不生违背。
“又复以此善根,获得四种缘具之法。何等为四?一者得王缘具,王缘具者即是仙中缘具。二者弃舍欲乐,发生净信爱乐出家,此说即是法之缘具。三者修菩萨行者在在所生,若此生若他生及一切生,悉得宿命智通,而常不舍大菩提心,此说即是念缘具。四者乃至证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四众围绕尊重恭信,乃至一切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而常围绕尊重恭信。
“又复修菩萨行者于阿阇梨所,乃至受得一四句偈,如阿阇梨指诲,言来即来、言去即去,此是善根、此是不善根,此是有罪、此是无罪,此所应亲近、此不应亲近,此所作时为无义利生诸苦恼、此所作时利益安乐,如其所说不善不作、善法当作,无诸障碍亦无违背。以此善根得圆具者,获得四种高胜之法。何等为四?一者净戒高胜,二者身相高胜,三者身相圆满,四者得大慧根,得速疾慧、猛利慧、极迅速慧、甚深慧、善决择慧,身坏命终得生天界。
“又复获得四种不可观法。何等为四?一者获得内藏秘密。二者以善根力故,所有父母及余知识,乃至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以清净心而悉不能观见修菩萨行者所有顶相。三者以善根力故,随诸所作,所有父母知识乃至人非人等,以清净心或不清净心,而悉不能观见修菩萨行者所有面门及二足门。何以故?彼不能观者,谓以菩萨希有相故、具士夫相故、士夫语言故。四者修菩萨行者以具善根力故,菩萨生时不假扶持,即自于地安然伫立,遍观四方得最上智。何以故?谓以菩萨于先世中历修无谄多闻圣道,得无谄眼根、无谄眼境,乃至遍观三千大千世界,皆悉睹见而无障碍,天眼清净超过人眼。菩萨已得速疾大智,以其大智得圆具故,菩萨于一切众生所爱乐心悉能了知。所以者何?以其菩萨先世所作善能摄受一切心故。尊重犹如圣妙药想、诸珍宝想、极难得想、如所说善道诸众生想。正法出生而善闻持,是故菩萨获得如是善决择智。由其具此决择智故,菩萨与一切众生净戒同等,乃至闻、定、慧、解脱、解脱知见同等;戒和合同等,乃至闻、定、慧、解脱、解脱知见和合同等;一切众生戒无动同等,乃至闻、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无动同等。以一切众生戒无动同等故,即一切众生戒无动增长亦复同等,乃至闻、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无动增长同等,一切众生威仪道行修行精进同等故,即一切众生互相推求。而一切众生所有戒、闻、定、慧、解脱、解脱知见和合。所有一切众生戒等无动,一切众生戒等无动增长,一切众生威仪道行修行精进,总摄一切福蕴,于一切处诚谛推求平等,平等亦无平等可见。
“又复于其一切最极根本之处,一切众生互相推求所有我相平等,平等亦无平等可见。由是修菩萨行者,于刹那间速得一切业报,成就智生,于弹指顷了知一切众生千种心行。如是一切推求我相而悉平等,平等亦无平等可见,住最上处了知我空。是故菩萨如师子、如大龙,初生履地即行七步,发菩提场胜果报故。一心清净肃恭住已,作如是言:‘我于天上人间最胜最上。我能为诸众生宣说极尽生老病死毕竟边际逼恼之法。’
“舍利子!然后若诸菩萨、若诸如来,即于三千大千世界出净妙音显示一切。尔时大地普遍震动,皆生惊怖身毛喜竖,相续自然天鼓音乐。而彼地方菩萨立时、菩萨行时,皆悉震动光明出现,妙色相身乘光而住凝然不动,而彼一切悉能瞻见。乃至成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一切众生悉不能见。此是第四不可见法。如是四种不可见法,皆由菩萨昔于阿阇梨所谛受诲言,若往若来随诸所作,以是善根力故,获得如来四种迅速之法。何等为四?一者随顺听受诸佛世尊,无虚假言宣说正法。二者以善根力故,佛自宣言:‘善来苾刍。’即时须发自落、袈裟着身、执持应器,成苾刍相。三者以善根力故,如来于三时中了知一切众生心意。四者智起善解胜妙方药,拔除一切众生病苦。
“又复以其善根力故,获得四种无过失法。何等为四?若言如来有其火、风、刀、毒四种难者,无有是处。又复获得四种无过失法。何等为四?一者若言如来能使无闻众生而听正法,及痴闇众生受法句者,无有是处。二者不住等引心者能令一念发心,无有是处。三者如来常住等引心中,若言不行慈悲喜舍,无有是处。四者若言如来普能摄受一切众生身色相者,无有是处。
“又复获得如来五种胜无量法。何等为五?一者如来戒闻无量,二者定无量,三者慧无量,四者解脱无量,五者解脱知见无量。
“又复获得四种愿智之法。何等为四?一者过去世中诸佛世尊无著无碍知见随转,二者未来世中诸佛世尊无著无碍知见随转,三者现在世中诸佛世尊无著无碍知见随转,四者如来不思议门之所成办。以不思议门故,即具三世平等正等正觉之智,而正等觉智者不系属他。以是不思议智,如来悉能了知诸法。若具如是不思议智,即能了知世间一切风雨等事。世间有风名曰顺次,其风吹鼓世间众生,是风高起三俱卢舍,盘旋空中。又复有风名曰如云,吹鼓世间,是风高起五俱卢舍,盘旋空中。又复有风名曰痴冥,吹鼓世间,是风高起十逾膳那,盘旋空中。又复有风名虚空相,吹鼓世间,是风高起三十逾膳那,盘旋空中。又复有风名曰如来,吹鼓世间,是风高起四十逾膳那,盘旋空中。舍利子!如来.应供.正等正觉慧所摄故,能知六十八千俱胝风轮事相。西方有风名曰周广,吹鼓世间,是风高起六十八千逾膳那,住于大地水轮之中。从水轮起,复高六十八千逾膳那。舍利子!如前所说,过是算数三千大千世界,大蕴如来.应供.正等正觉现住说法教化众生。其佛寿量三十俱胝岁。有三十俱胝那庾多大声闻众,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乃至心得自在到于彼岸。有百俱胝大菩萨众,皆是已得住菩萨藏者,解决定义宣说多闻甚深法海者,善修空无相无愿胜行之者。佛住千岁之后入大涅盘,佛涅盘后正法住世经百千岁。其后所得如来舍利广大流布,如我今时涅盘之后舍利流布亦复如是。舍利子!如来无碍圣智最上无量,如来智风曼拏罗广大圆满,诸佛刹土亦悉圆满。舍利子!上方有世界!今无佛出世。彼有千缘觉众!现住教化众生!于彼种植善根智所摄故。舍利子!智所摄故,如来不独了知上方殑伽沙数等如来.应供.正等正觉现在说法者,所有十方无量不可数不思议无等比如来.应供.正等正觉现住说法者而悉能知。”
尔时尊者舍利子前白佛言:“世尊!修菩萨行者,植何等善根而能圆具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如是无障碍智?”
佛言:“舍利子!修菩萨行者若能善调伏心,起尊重想、从法出生圣妙药想、大珍宝想、极难得想、胜善根想、如所说想、极尊重想、摄受正法想,应当如是勤勇修进。舍利子!如来广多胜智、最上最胜无所断智,无量无数不思议无等比不可说,于一弹指顷所有十方殑伽沙数诸佛刹土,若来若去若行若住悉得解脱。舍利子!我所得解脱,从闻持故速得解脱。极解脱者谓善解脱。何所解脱?谓解脱一切苦故。舍利子!若人闻是所说起尊重心,是人于所闻间即能发生清净信心,如闻所住,常得不离诸佛正法,随何等相名句文义,此等正法即能受持。以此善根殊胜力故,即得四种胜慧之法。何等为四?一者获得大慧,二者以胜慧故而得见佛亲近摄受,三者以胜慧故净信出家,四者以胜慧故成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此是四种胜慧之法。
“又复获得四种无碍之法。何等为四?一者得生人中而无障碍,二者值佛出世亲近信奉而无障碍,三者净信出家而无障碍,四者成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而无障碍。如是四种无碍之法。
“又复获得四圣分法。何等为四?一者得转轮王具胜金轮,二者得大梵王统于梵世,三者得帝释天主,四者成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而得圆满了知神通境界,天上人间得真实眼。”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二十一
大正藏第 11 册 No. 0316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二十二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
持戒波罗蜜多品第七之五
尔时世尊说是义已,复增教示诸大菩萨摩诃萨众,说伽陀曰:
“应观世间能救护, 一切有情最胜因,
诸无边智悉了知, 获得涅盘无量乐。
往来殊胜获妙果, 永断世间诸苦因,
遍善调伏生天中, 刹那远离诸恶趣。
我今速得见诸佛, 远离一切苦难因,
世间伏藏无有边, 随意自在悉获得。
一切资财与珍宝, 随念应现于世间,
八功德水亦复然, 河沙池沼悉澄湛。
免离种种丑陋因, 一切不生诸苦恼,
聋盲癞病等因缘, 善调伏者获妙果。
所有世间诸患者, 若完若缺众生类,
背伛𤼣躄矬陋形, 诸染着故悉减没。
远离一切异类相, 当获最上殊胜报,
面貌具足悉圆美, 善调伏者得妙果。
色相端严大名称, 诸天咸来伸供养,
八部皆生恭敬心, 一切有情亦如是。
“复次,善调伏者得此果利除灭一切诸恶趣已,然后得生诸天界中,速疾成就大菩提果。善调伏者得此果利,善解一切诸有情心,善能通达诸有情行。行七步已,于诸世间发大音声,于诸识中获大智慧最胜解脱,皆得成就最上智慧,与诸有情皆悉明了。于智慧中善能安立,最胜智慧皆悉清净,于诸佛所皆悉成就,于诸体性智慧明了,于自他中皆悉成就。若诸有情具智慧力,于诸作用皆悉成就,善能如是宣说此义。少欲有情悉无愿力,多贪有情皆悉迷着,罪业因缘皆悉增上,积集恶业无量无边,于诸正法不能信受。若有有情诸少欲者,于正法中不生尊重,于诸有情不生恭敬极瞋恚相生染污心,自谓已得阿罗汉果。所有世间衰老病者,诸大苦恼悉集其身。彼人获得如是果报,所有一切诸不善相,虚受应供诸饮食等,作不善业当堕地狱。不能持彼清净戒行,何况复得阿罗汉果?若生信解造诸塔庙,发恭敬心得生善处。如是持戒修行业已,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求趣大乘正法藏者,应当亲近诸轨范师,而常获得无量善法。如是如是称赞功德,皆悉获得诸善果报,然后转增无量无边不可思不可量不可数无边功德。如是成已,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安住菩萨藏者,得善调伏清净戒行圆满具足,诸菩萨行皆悉成办。
“云何名为戒行清净悉得圆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行相。何等为十?一者一切有情于菩萨所不生娆害,二者菩萨于诸有情所有财宝不生贪着,三者菩萨远离一切诸有眷属,四者菩萨于诸有情不生欺诳,五者菩萨于诸有情及自眷属不起离间诸恶语言,六者菩萨于无量劫以柔软语化利有情,七者菩萨于诸有情不发绮语,八者菩萨于诸有情资生之具不生贪爱,九者菩萨于诸有情不生瞋恚、所有诽谤皆能忍受,十者菩萨远离邪见亦不归依诸天趣故。舍利子!此十种法,皆是菩萨摩诃萨清净戒行具足之相。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复有十种清净戒行。何等为十?一者菩萨于诸戒行坚持不破,不被无明之所侵娆。二者菩萨坚持戒行绝诸瑕玼,于诸险难而不生故。三者菩萨坚持禁戒,于诸烦恼杂染等事悉皆远离。四者菩萨持戒清净,于洁白法常不远离。五者菩萨持诸禁戒,常行平等随心自在。六者菩萨坚持禁戒,于诸智者不生毁谤而得安隐。七者菩萨坚持禁戒,而皆远离一切过失。八者菩萨坚持禁戒,密护诸根令不起故。九者菩萨坚持禁戒,防护诸根初中后时皆悉成就。十者菩萨坚持禁戒,于正念中普尽无余皆悉圆满。舍利子!此十种法,菩萨摩诃萨皆悉成就。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复有十种持戒行相。何等为十?一者菩萨坚持禁戒,于诸饮食少欲知足。二者菩萨坚持禁戒,断贪瞋痴生喜足故。三者菩萨坚持禁戒,于其身心不生贪爱。四者菩萨坚持禁戒,远离一切诸女人故,行住坐卧居旷野中。五者菩萨坚持禁戒,行头陀行,常不忘失诸功德故。六者菩萨坚持禁戒,自在成办诸善根故。七者菩萨坚持禁戒,于胜种族常生欢喜,亦不正视余诸相好。八者菩萨坚持禁戒,言行相应,于人天中不生欺诳。九者菩萨坚持禁戒,于自身中常行伺察,自心决定不生过失,于他过失亦不起见常行庇护。十者菩萨坚持禁戒,以四摄法化利有情常不弃舍。舍利子!如是十法,菩萨摩诃萨皆能圆满清净戒行。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复有十种清净圆满戒行之相。何等为十?一者菩萨坚持禁戒,于佛信解不生退屈。二者菩萨坚持禁戒,于正法中常能拥护。三者菩萨坚持禁戒,于大众中常生尊重。四者菩萨坚持禁戒,趣求菩提志意柔和,于无上果心不暂舍。五者菩萨坚持禁戒,于诸善友常能亲近,复能积集诸善功德。六者菩萨坚持禁戒,于诸恶友而常远离,于不善法皆能弃舍。七者菩萨坚持禁戒,于诸有情常起慈心而生慜念。八者菩萨坚持禁戒,于诸有情常起悲心,于险难中而常救护。九者菩萨坚持禁戒,爱乐正法如游园观生大喜乐。十者菩萨坚持禁戒,于违顺境心常舍离皆悉平等。舍利子!此十种戒行之相,菩萨摩诃萨皆能如是清净圆满。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复有十种清净行相。何等为十?一者菩萨坚持禁戒,于诸施度善能调伏一切有情。二者菩萨坚持禁戒,常行忍辱,于自己心而常防护。三者菩萨坚持禁戒,于诸善法精进不退。四者菩萨坚持禁戒,于诸定聚而常加行不生散乱。五者菩萨坚持禁戒,于胜慧中常乐多闻而无厌足。六者菩萨坚持禁戒,于菩萨藏而求正法,常修闻慧坚固无懈。七者菩萨坚持禁戒,而常伺察诸无常法,志求菩提不惜身命。八者菩萨坚持禁戒,于自寿命而常伺察如梦如幻刹那生灭。九者菩萨坚持禁戒,于自意愿及诸有情,一切善行清净圆满。十者菩萨坚持禁戒,以持戒力愿于当来生佛会中,及诸有情悉同圆满清净戒行。舍利子!菩萨摩诃萨皆能圆满如是十种清净戒相。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如是圆满清净戒行,当获天上及于人间种种吉祥殊胜妙果。菩萨于诸世间种种事业悉皆明了,菩萨于诸世间种种妙欲悉能施与,一切有情而不自着。菩萨行慈行时,与诸有情等行慈行,互相怜慜而无损害。菩萨行菩萨行时,深信正法而无虚妄,复于一切有情皆生父母之想,复于一切有情亲近随顺而生信爱,于有为法念念而生无常之想,于有为行皆生觉悟,于自身命而能弃舍故,得圆满清净戒行。”
尔时世尊为诸菩萨说伽陀曰。
“色相光明妙无比, 宣说诸佛正法门,
清净禁戒坚护持, 法身上妙当获得。
远离愚盲诸苦恼, 癃残百疾不能侵,
清净禁戒坚护持, 当获诸根悉圆满。
势力广大无与等, 威德炽盛亦复然,
智慧猛利超世间, 降伏一切诸魔障。
以慧爱力摄群动, 能破一切诸疑网,
天龙八部咸归依, 国王王属皆供养。
能离一切诸恐怖, 安住禁戒无退转,
不堕一切恶趣中, 行大法故具名称。
一切有情着睡眠, 菩萨而能常警觉,
复能游往遍四方, 为利有情求善法。
最上珍宝及妻妾, 离我执故悉能舍,
为求无上大菩提, 安住圆满清净戒。
为求无上正法故, 于诸佛教生尊重,
常作世间人中师, 能广供养于塔庙。
能除一切瞋恚心, 于诸恶作悉能忍,
以忍辱力而自安, 一切诽谤皆不动。
能于言行悉相应, 一切时中无虚妄,
当坐菩提大道场, 三千世界悉震动。
而能尽求诸佛法, 亦不归依诸天趣,
弃舍外道邪见心, 无上菩提誓成就。
一切器杖及毒药, 有情持以互相害,
菩萨救护于其中, 是故名为大智者。
我于俱胝多劫中, 慜念一切含生类,
若见受其苦恼时, 委身代彼无懈倦。
一切有情多虚诳, 来菩萨所欲侵夺,
造诸恶业阎浮中, 唯佛正法能除断。
能施一切诸珍宝, 而常亲近诸善友,
若诸有情侵害时, 终不起于恚恶意。
一切有情身边处, 而常弃舍愚夫法,
诸佛妙行获圆成, 清净戒足常不舍。
而常善住诸佛法, 亦能于法皆随转,
菩提行愿悉能行, 得成正觉菩提果。
净证三明甘露法, 亦常善住于戒蕴,
一切法习悉能成, 天上人间获妙供。
为求一切无上法, 于诸事业悉明了,
善解有情取舍心, 堪受人天诸供养。
宣说最上甘露法, 于戒蕴中常清净,
悟了无上菩提因, 一切魔障悉远离。
诣菩提树安坐已, 譬如日月照世间,
具大威德炽盛光, 于世间中为最上。
慧眼最上出世间, 于无畏语先成就,
示正道已悉圆成, 当施有情诸无畏。
菩萨不起爱乐心, 于身命财能弃舍,
世间珍宝无所贪, 当证无上菩提果。
众等不舍菩提道, 具足持戒常精进,
而能安住正法中, 远离一切诸谄诳。
菩萨安住戒蕴中, 世间或有谄诳者,
来菩萨所伸语言, 以真实语而教示。
或有常持衣钵者, 多行谄诳而不实,
欲施菩萨而无施, 菩萨正念无所动。
“复次舍利子!如是菩萨摩诃萨圆满清净诸戒行已,于诸世间有为法中不生爱乐,于诸有情常生母想,于五欲中生无著想,了知世法悉皆无相,心行平等无诸险恶,现前成办菩萨之行。何以故?菩萨摩诃萨行平等心时不离涅槃;若染污心而生执着,令诸险恶转生增胜。眼着色故,菩萨了知从识心生,烦恼虚假离自性故,而皆断灭。于诸攀缘而生计执,非真实法而为善法,菩萨知是虚妄自内心起而生胜解,于诸烦恼尽得解脱,身亦解脱,于贪瞋痴悉皆尽故。何以故?此之贪法刹那尽故。若或别有贪法,若或别有尽法,悉皆真实。如是贪法真实了知,真实尽故。
“复次舍利子!然此贪法非于内心真实所起,是遍计故,彼人于法若生分别亦非真实。若于真实知非真实,于诸苦恼而皆解脱。若离苦恼名真实者,彼真实无诸苦恼。性本清净是涅盘义,本非贪法。何以故?是涅盘中非想念故,彼贪尽处而是涅盘。若见贪尽而非贪尽,若见涅盘而非涅盘,而乃是名真实涅盘。何以故?贪及涅盘自性无异、本性和合。智者于此,知彼自性而求涅盘。若非真实而皆虚假,彼虚假中自性空故。云何名空?为其计执我我所故,而或计执我性常故,而或计执我性断故,而或计执一切诸法悉无变异。若无我人及无寿者,毕竟不生贪瞋痴法。彼法若生、此法定有,是故复生我我所故,于我我所而皆复起一切行故。舍利子!起一切行者,由其四种积集之行。何等为四?一者身积集行。二者语积集行,为于寻伺发粗恶语,所作行业娆恼他故。三者心积集行。四者想积集行,为于自他计执想念故,诸有情悉被缠缚(此上文标四行,内二有解、二阙解文。梵本元无,不可添足)。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见诸有情,如是色相、如是计想、如是颠倒,而皆不能与诸菩萨同修胜行而生解了。何以故?菩萨摩诃萨若与有情同修行时,恐彼损减而我常求无畏法故。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如是缘故,于一切有情而生信重无有疑惑。舍利子!云何菩萨而生信重?菩萨摩诃萨于一切有情如父母想。舍利子!菩萨摩诃萨于一切有情无有遗余,而于无边世界无始时来一切有情,皆悉曾为我之父母眷属。时彼有情以贪爱故而生忘失,不记曾为父母眷属,复起瞋恙心时亦皆忘失曾为父母眷属,遂生弃舍。舍利子!菩萨摩诃萨以此缘故而为譬喻,应当了知。菩萨摩诃萨于一切有情常生眷属之想。舍利子!于过去无量无数阿僧祇劫,复于不可说不可说无边广大不可思议世,时于彼世中有佛,名为最上众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出现于世。住于世间九十俱胝岁,有九十俱胝那逾多大声闻众,诸菩萨摩诃萨悉来集会。时彼会中有一菩萨摩诃萨得正念住,而生王宫胜种族中。当初生已,其王及后各令八万四千采女而为侍卫。于是太子色相殊妙,身体端直洁白圆满,诸相具足人所乐见。由是外族眷属见是太子威严色相,而皆来集亲近侍卫。舍利子!时彼太子有三善友,共营所居殊妙楼阁,谓于热时、雨时、寒时于三时中而为娱乐,游往安住各遂其宜。复有千万人众悉来随时,各奏音乐而共嬉戏,亲近承事供给,普遍发诸妙声皆悉和合。时彼太子忽然思念生灭之法,息其音乐,寻思乐声从何而来?从何发生?何处是灭?云何是生?云何是灭?昼夜思念曾无睡眠,惟念无常厌离生灭。舍利子!此菩萨摩诃萨得正念已,于四万岁心常厌离音乐之声,复于四万岁中不乐世间所有诸欲。时彼菩萨未出家时,常勤修习四禅诸定,而得成办五种神通。从自舍宅腾空往诣最上众如来之所,亲近瞻仰礼拜供养,欲问世尊诸善法要。舍利子!是时最上众如来已般涅盘。时彼菩萨而伸请问:‘诸大比丘及善男子!最上众如来已涅盘邪?’‘善男子!我最上众如来已般涅盘。’菩萨闻是语已,悲啼号泣闷绝躄地,良久乃苏。时彼菩萨忆念如来说伽陀曰:
“‘我佛明照于世间, 超一切法登彼岸,
诸放逸行已远离, 清净妙果得成就。
我于百千俱胝劫, 难值如来出世间,
不逢供养染障深, 自舍如来谁救护。
世间慈母非善友, 亦不称赞于如来,
多生正法未曾闻, 于佛世尊难值遇。
世间慈父非善友, 令我耽著于五欲,
随顺五欲增染心, 使我不见如来相。
我佛六十种妙音, 未尝得闻于佛所,
故于善恶不能知, 令我永没生死海。
复于多劫不遇佛, 于诸世间生慜念,
发慜念中悉能行, 了一切法到彼岸。
我于俱胝多劫中, 不曾亲近供养佛,
以放逸故历多生, 由是深障不见佛。
我闻如来出于世, 到佛所已般涅盘,
父母恩爱为所缠, 令我不得见调御。
若值如来久住世, 我必得聆于正法,
广修供养亲近时, 六十妙音闻具足。
六十妙音本清净, 三世如来咸具足,
我虽生住于世间, 不得亲闻梵音响。
我生缘业多重障, 佛灭度已而来此,
诸佛正法藏甚深, 无能开示于我等。’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二十二
大正藏第 11 册 No. 0316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二十三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
持戒波罗蜜多品第七之六
“复次舍利子!时彼菩萨摩诃萨说是偈已,而更前诣最上众佛般涅盘所,头面礼竟涕泪交流,绕百千匝却住一面,复说伽陀曰:
“‘如来于诸有情中, 善说最上真实法,
我今发起真实心, 愿求无上菩提果。
佛具大智真实身, 今灭度已我不见,
志发誓愿等如来, 当获殊妙诸相好。
我昔曾于俗舍中, 于如来法不恭敬,
现招劣弱深钝根, 致诸魔障来娆恼。
今我未得闻正法, 无量苦恼常逼迫,
愿得亲睹调御师, 发起宿植善根本。
我今发是诚实语, 对诸八部天龙众,
证明我此真实心, 愿获当来真实果。
愿我当承善根力, 得见最上人中尊,
闻正法已获神通, 如大龙故注甘雨。
愿我不堕八难中, 远离一切诸欲染,
于佛常生谛仰心, 恶魔重障无能缚。
愿我常于诸佛所, 亲得闻持正法藏,
洁白之业速圆成, 无边佛慧皆通达。
愿我速获真实语, 以真实故得成佛,
当坐菩提大道场, 说真实法利含识。
愿我早同最上众, 振神通力大千界,
俱胝天众围绕时, 获利益者心欢喜。
佛神通力难思议, 住虚空中复难见,
愿以赞叹功德因, 放净光明照我等。
佛神通力无有量, 慜念有情常显现,
以上妙法令我闻, 亿千万偈叹无尽。’
“复次菩萨摩诃萨心生欢喜转复增进,说伽陀曰:
“‘若我往昔承记别, 现生当得成佛道,
一切有情随我心, 所修供养皆圆满。
真净境界不思议, 求菩提者当趣入,
众生若发如是心, 无量如来常再见。’
“复次舍利子!是菩萨摩诃萨昔曾于诸佛所深种善根亲近供养,皆悉成办无量根力。于此没已得生天界,二十俱胝劫不堕恶趣,二十俱胝劫不耽五欲之乐。复于往昔亲近供养七千如来,于一一如来所广大成办诸供养事,为求无上正等正觉,于一切时常修梵行。以是往昔善根力故,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号曰娑罗树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十号具足出现于世。彼佛会中有诸声闻皆来集会,复有二十俱胝比丘,与大阿罗汉四万人俱,诸漏已尽无复烦恼,逮得己利尽诸有结,心得自在到于彼岸。舍利子!彼娑罗树王如来寿命二十俱胝岁,般涅盘后正法住世满一万岁,像法住世亦复如是。全身舍利流布世间,普遍供养广作佛事。”
尔时世尊说伽陀曰:
“我于二十俱胝劫, 不曾堕于诸恶趣,
二十俱胝劫数中, 亦不耽著于五欲。
七千如来当住世, 于彼时中般涅盘,
修梵行故得成就, 常与有情获法欲。
今我得成菩提道, 故号娑罗王如来,
二十俱胝劫数中, 安立有情菩提果。
觉悟菩提最上因, 饶益一切有情故,
二十俱胝岁数中, 当为有情常说法。
常与四十俱胝众, 同坐道场宣正法,
诸漏已尽悉无余, 获得涅盘殊妙果。
三世如来身舍利, 我尝建塔六十千,
复立俱胝数宝幢, 于万年中伸供养。
正法住世一万岁, 诸有智者获利益,
清净妙音宣演时, 普获闻者心欢喜。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圆满清净戒行,于一切有情而生对治,于父母所不生贪爱;于诸有情发起对治,于诸欲境不生耽着。菩萨摩诃萨,云何是欲法?云何对治法?欲法者,谓眼观色欲、耳听声欲、鼻嗅香欲、舌了味欲、身着触欲,而生和合,于此和合而生耽着,是名欲法。既生耽着而被缠缚,于诸缠缚生决定想;此缠缚法毕竟虚假,由贪迷故深乐缠缚。此缠缚法总有三种,谓浅、深、极深,诸有情等应当远离此缠缚法。又色是缠缚,声、香、味、触皆是缠缚。云何色是缠缚?所谓成就身命色故,生于我想、补特伽罗想、寿者想、常想、不坏想、决定不变想、尘境物想、萨伽罗想、五蕴想,此等皆是色法缠缚。又色是缠缚,成就身命色法故,所谓世间诸有欲法,爱着身命妻孥眷属,是名色法缠缚。乃至触欲皆是缠缚,诸有染缘而渐成就,诸不善业而皆积集,耽着诸欲不能暂舍。舍利子!云何是欲无过失?谓洁白清净欲无过失,然于恶趣不生爱着。云何于恶趣中不生爱着?谓欲无过失。舍利子!诸有情等于诸欲事而常亲近,无有少分不曾暂舍,由此业报遍受苦果。舍利子!于千世界次第伺察遍观察已,诸恶朋友无有一人可比于妻。何以故?舍利子!一切有情由愚痴故,诸有智者而常毁弃,是故当知显现正法。诸无智者而常摄受,是故当知显现非法诸有为法。男女妻妾互相耽着而生爱乐,邪道摄受男女妻妾数数爱取,障难出离、障难持戒、障难修定、障难生天、障难涅盘、障难一切洁白之法,又复摄受奴婢眷属,以要言之,又或摄受恶友,为地狱、饿鬼、畜生之所摄受。又复摄受男女妻妾,即彼摄受一切杂染诸不善根。又复摄受男女妻妾乃至饮食,尽其边际而为障碍:欲见如来而为障碍、欲闻正法而为障碍、欲近圣众而为障碍。佛之知见清净洁白之法,一切圣众,由障碍故皆不能见。于时分中欲求成就而为障碍,求七圣财而为障碍,于不正信法返生摄受,乃至破戒悭吝恶慧无惭无愧皆悉摄受,于非七圣财返生摄受。又复摄受男女妻妾,即彼摄受疾病疮疣疼痛猛火毒蛇诸苦。又复摄受男女妻妾所住舍宅,犹如冢间,于其冢间发悲号声,无诸亲友乃至听受,增长痴迷。是虚幻法,于诸善法而为障碍。以要言之,舍利子!破戒之人诸有恶法,如世霜雹毁一切物,破坏善法亦复如是。又复耽着男女妻妾,如贪味人舐于利剑,食热铁团诸不净物。又身垢秽,以贪着故用香花灯涂而自供养,如地狱中极大苦器而自严饰。又复于诸奴婢摄受驱使,又复摄受黑瘦恶人种种毁弃,又复摄受驼驴猪狗种种畜类,即是摄受一切苦恼。又复摄受男女妻妾者,舍利子!决定宁入千逾缮那极大猛焰热铁城中,不应摄受父母男女妻妾。常起如是染爱之心即便堕落,何况领受诸触境事。何以故?诸苦所因,以贪染法为诸根本,损害善法根本、忧悲苦恼根本、系缚善法根本、秽恶根本、生盲根本,而非慧眼洁白根本。如常履践热铁地上,悉令是人堕落邪道。以何因缘说名为妻?妻所作为,如负重担而能忍受,又甘领纳任持重担,长时不舍受诸苦恼,逼迫身心为其损害;如是因缘说名为妻。如是有情,由起爱故返为奴仆,由耽着故不得自在,被诸打缚皆悉信伏,倍生钦仰随诸走使;如是因缘说名为妻。若具足说广大无量。舍利子!又重担者,所谓五蕴——色、受、想、行、识——而此五蕴名大重担,不能弃舍。男女妻妾宿因缘故而为眷属。舍利子!此为破戒缘、坏正行缘、不正见缘、乐饮食缘、地狱饿鬼畜生缘,作胜慧障、闭涅盘门,以是因缘集一切苦,说此名为宿因眷属。
“又舍利子!母之种族亦多过失。说此种族无量无边幻化等事,有人随顺则生过失。诸有魔事如在掌中,波旬眷属及诸魔女种种幻惑多种过失,以轻掉心、侮戏心、颠狂心、猿猴心,善能显现如是幻惑。以是因缘故,说名为母之种族。舍利子!又此幻惑亦名聚落,而建王城四衢道陌,人民世界广大无量不可思议。以是因缘故,说名为幻惑聚落。舍利子!如是幻惑诸欲过失应堕恶趣。舍利子!譬如幻师作幻惑事,而于众中备诸幻具,广能显现种种幻事,女人幻惑亦复如是。舍利子!世间有情见彼女人而被缠缚,或时闻声、或时手触、或时歌舞起心爱着、或时和合起诸幻惑、或时啼泣,行住坐卧于一切处悉被缠缚,供给走使返为奴仆。舍利子!譬如世间成熟苗稼,遭大雨雹之所损坏。舍利子!母之种族亦复如是,而能损坏夫之种族,亦能损坏一切洁白之法。舍利子!诸欲过失应堕恶趣,一切愚夫不能了知,而返摄受妻妾眷属。舍利子!此诸菩萨于诸欲过失无义利事,以方便力而能远离。云何一切愚夫异生,弃背正法返生愚痴非丈夫想?应于一切佛菩萨摩诃萨所作大丈夫想,应当弃舍非丈夫想,不应生诸瞋恚之想,于诸善趣作大丈夫起诸正行,不于恶趣作非丈夫起诸邪行,不于地狱、饿鬼、畜生起诸趣向,不于破戒起诸趣向,不乐于破戒众中而暂安住,唯乐于最上最胜一切无上正法无障无碍佛慧而起趣向,而乐对治诸不善法起诸趣向:‘愿我当来作师子吼,不乐随顺诸不善法作异兽吼。愿我当来如佛显现金色之身,不作异生凡夫之身。常为世间导善之首。又于人中无诸险难,安然寝膳无所乏少,常得清净诸妙饮食皆悉丰足,亦不厌舍世间粗粝饮食。常愿于寂静处修习禅定,速得成就最上最胜妙三摩地,专注一境远离动乱诸惑障染,常得游戏诸佛定门,亦复远离声闻缘觉诸有定门,不乐依止一切愚夫异生诸有定门。亦不乐着色、受、想行、识五蕴而住,不乐依止地、水、火、风、空、识而住,不乐依止欲界、色界、无色界而住,亦不乐于此界他界而住。虽复于彼见闻觉知妙触境界及所证得寂静思惟,亦复不乐依止而住。愿常依止如实静虑之者,虽乐修定于自他身常无损害。愿常圆满佛之智慧,所有欲界诸有为事悉不愿乐。’舍利子!菩萨摩诃萨智者有四种出离法。何等为四?一者出离欲界,二者出离一切有情界,三者出离知恩不报而不亲近,四者出离一切苦行;应当发起此之四种出离之法。舍利子!菩萨摩诃萨住恶趣中,见诸殊妙母之种族亦不发起贪爱之心,应当发起四种之想。何等为四?一者损减想,二者险难想,三者便利不净想,四者脓血秽污想。舍利子!菩萨摩诃萨住恶趣中,又应发起三种之想。何等为三?一者如母想,二者如妹想,三者亲女想;应当发起此三种想。如是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而常善说修习思惟,及诸经典悉应信受。我观世间无有一人,于无量劫来非母能生、非父能育。至于一切有情循环养育,一切有情亦悉曾为我之父母,或于往昔曾名为母,至于今生返名为妇。彼诸行人应当修学,与诸愚夫异生,我当住于不相违行。如是行相随顺于此。贪爱为心,内心专注作是思惟。所谓贪爱之心,彼云何见生与未生?若或贪爱眼中诸色,彼诸行人内心坚固。应当伺察于自眼中而生爱着。云何眼中而生见见?云何自性而见自性?云何自眼而见自眼?如是自眼四大所成,仗众缘故而非自性,既非自性而生爱着,爱着之心亦非自性。何以故?彼性非有、此心亦无,由差别故而生爱着。诸愚夫异生由不了故住无分别,我今乐住有分别中而生进求。何以故?如是色相非功德法,是欲思惟。”
尔时世尊说伽陀曰:
“互相和合为一义, 此中无有义差别,
亦非内心坚固生, 由贪爱故名积聚。
云何真实中真实, 而于四大生爱着,
此法犹如于瓦木, 是中不生爱乐心。
由我执故生遍计, 从不真实为积聚,
不真实中贪爱生, 真实贪爱不可得。
设于十方遍寻求, 真实贪性不可得,
于不真实计执已, 贪爱心生还积聚。
彼若如是生伺察, 循环于此遍推穷,
随诸增胜推穷时, 真实贪爱不可得。”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二十三
大正藏第 11 册 No. 0316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二十四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
持戒波罗蜜多品第七之余
尔时世尊说是偈已告舍利子言:“我今所说,于诸契经展转增胜,随顺根力应当信解。舍利子!又此眼等,譬如泡沫不可撮摩,于泡沫中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无补特伽罗、无意生、无儒童、无作者亦无受者;如是了知诸法不生,离一切相,此中何有贪爱之者?又此眼等譬如阳焰,一切烦恼贪爱集生,前际后际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无补特伽罗、无意生、无儒童、无作者亦无受者;如是了知诸行不转,离一切相,此中何有贪爱之者?又此眼等譬如芭蕉,体不实故。于芭蕉中无我、无人乃至离一切相,此中何有贪爱之者?又此眼等譬如幻化,颠倒集生,此幻化中无我、无人乃至离一切相,此中何有贪爱之者?又此眼等犹如梦中,见诸色相非真实故,于此梦中无我、无人乃至离一切相,此中何有贪爱之者?又此眼等犹如谷响,由缘生故。于谷响中无我、无人乃至离一切相,此中何有贪爱之者?又此眼等犹如影像,随诸业惑之所显现。此影像中无我、无人乃至离一切相,此中何有贪爱之者?又此眼等譬如浮云,聚散无定体非究竟。此浮云中无我、无人乃至离一切相,此中何有贪爱之者?又此眼等,譬如电光刹那变灭,此电光中无我无人,乃至离一切相,此中何有贪爱之者?又此眼等,犹如虚空离我我所,于空法中无我无人,乃至离一切相,此中何有贪爱之者?又此眼等,犹如愚聋无所觉知,又如草木墙壁瓦砾诸非情物无所觉知,而此愚聋非情法中无我无人,乃至离一切相,此中何有贪爱之者?又此眼等,犹如诸行皆流转故,亦如风鸢假缘和合,此诸行中无我无人,乃至离一切相,此中何有贪爱之者?又此眼等皆是虚假,一切不净之所积聚,此虚假法无我无人,乃至离一切相,此中何有贪爱之者?又此眼等如镜中像,随物显现旋有旋无是破坏法,此镜像中无我无人,乃至离一切相,此中何有贪爱之者?又此眼等犹如苦井,老病死苦四蛇二鼠交相侵迫,此苦井中无我无人,乃至离一切相,此中何有贪爱之者?又此眼等无实边际,浮尘之根死法所侵乃见边际,此边际中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无补特伽罗、无意生、无儒童、无作者亦无受者,如是了知离一切相,此中何有贪爱之者?舍利子!蕴处界法亦复如是,若菩萨摩诃萨内心坚固真实相应,永不堕于贪爱法中;若堕贪爱,无有是处。于贪爱法真实厌离,舍利子!是名菩萨摩诃萨戒行清净。又菩萨摩诃萨如是圆满清净戒行,于诸有情不生损害,至于微细有情悉能饶益,亦复不惜躯命,普于一切无所不舍。或受佗恩而能还报,自佗受用悉令圆满。又菩萨摩诃萨于一切处,宁丧身命,远离种种邪欲之行;宁丧身命,不以妄语及以两舌虚诳有情,于自眷属常生喜足;宁丧身命远离绮语,常出慈爱柔顺之语、决定正直之语,常自护身,于佗尘境不生贪爱;宁丧身命,不生瞋恚,人所毁呰终不倾动,而能忍受诸恶语言;宁丧身命,不生邪见。何以故?归依诸佛心不退转,常持禁戒无所毁犯,亦复不乐世智辩聪,唯学佛慧,坚持禁戒,常无过失,远离险恶诸杂染法。坚持禁戒,远离诸恶烦恼积习,常得成就洁白胜行,增长往昔普施饮食。坚持禁戒,随心所欲自在而行安乐吉祥。持诸禁戒,于诸智者不生毁谤,初中后时正念无失。于持戒中离诸讥谤,诸有过失皆悉不生,于诸根门而常密护,于持戒中具大名称。诸有善法而常摄受,少欲知足于诸应供而常知分。欢喜持戒断诸攀缘,常行正直。持诸禁戒,于三业中而常伺察,乐居旷野。坚持禁戒,于诸女人常生厌离,而常爱乐诸圣种族。坚持禁戒,誓愿不观世间美境,于头陀行而无缺漏。持诸禁戒,于自善根不由他起,言行相应。持诸禁戒,于诸人天不生虚诳,常生慈心而复增胜,于诸有情无损害意起大悲心。常持禁戒,忍受一切诸苦恼事,欢喜持戒爱乐诸法,而无执着常修舍行。持诸禁戒,于逆顺境常行平等,于自过失常能伺察,随顺他心而常守护,善能调伏一切有情。持诸禁戒而能圆满檀波罗蜜。持诸禁戒,而能圆满戒波罗蜜坚持之心无人能胜。持诸禁戒而能圆满忍辱波罗蜜,于诸善法而为究竟。持诸禁戒而能圆满精进波罗蜜,于静虑中不生懈倦。持诸禁戒而能圆满禅波罗蜜,修习闻慧常无间断。持诸禁戒而能圆满胜慧波罗蜜,志乐亲近诸善知识。持诸禁戒坚固积集菩提分法,远离恶友。持诸禁戒常得远离诸险苦难,于自身分常生厌离。持诸禁戒于无常想而能伺察,于自寿命复能弃舍。持诸禁戒而常不乐久住于世,唯常远离诸相违行。持诸禁戒,于自心意常极清净离诸热恼。持诸禁戒,远离贪爱,不自贡高而能谦下。持诸禁戒,纯直无谄,柔和软语如实相应。持诸禁戒,获大名称,普遍一切而自调伏。持诸禁戒,常无瞋恚,好乐寂静,以善语言化利有情。持诸禁戒,如实而说悉无违背,以四摄法摄受有情。持诸禁戒,常护正法,于自法财而无匮乏。诸有智者于此戒蕴悉皆具足,而能行诸菩萨之行。舍利子!菩萨摩诃萨以是持戒波罗蜜多故,而能发起勇猛之心,所有魔事及魔眷属悉皆隐蔽,诸娆恼事亦复不现。
忍辱波罗蜜多品第八之一
“舍利子!云何菩萨摩诃萨忍辱波罗蜜多?是菩萨摩诃萨为护禁戒发起勇猛,修行具足忍辱波罗蜜多。修是行时,世间所有一切娆恼不饶益事皆能忍受,若寒热饥渴、暴风酷日,若蚊虻水蛭毒虫之类共来触恼,悉能安受。若诸众生以恶语言互来毁谤,及欲损害菩萨身命,菩萨尔时心无恐怖,不生恚恼亦无怨结,已生现生当生悉能忍耐。舍利子!是名菩萨摩诃萨修行具足忍辱波罗蜜多。又舍利子!我于往昔长夜之中常修如是忍辱观法。若一切有情固来毁骂,加诸瞋恚而行捶打,以粗恶语种种诽谤,我于尔时不生忿恚,不生嫉妒不生恼害,亦不以其不饶益事反相加害。舍利子!我自成就忍辱观已,常起悲心慜念有情增长忿怒瞋恚嫉妒堕烦恼中,复以善巧种种方便而觉悟之,令得出离获妙果报。若诸有情弃背菩萨,不从善化返增恶行,于一切处常获丑陋不如意报。何以故?瞋恚行业是丑陋因、是不善业、是杂染业、是下劣业、非正士业、非善友业,此不应作。当知瞋恚诸不善业,能令引趣堕三恶道,能令引趣焰魔罗界,能令引趣随地狱道、生畜生中,于焰魔罗界以为眷属。如是瞋恚诸恶行业,能令引趣无财下劣夜叉趣中,能令引趣无财下劣饿鬼趣中。如是瞋恚诸恶行业,能令引趣贫穷下贱丑陋人中。舍利子!我自往昔不曾修作如是行相,菩萨摩诃萨亦应不修如是行相。
“又舍利子!此中云何是别异法?云何种种别异修作?我等所修善法相应,彼等所修非善法相应,是别异法别异修作。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应当如是随我修学。何以故?菩萨摩诃萨当修学时,或有有情来相娆恼,不起忿怒瞋恚之心,于诸行相亦不作意,常自思惟作忍辱观,成熟有情诸善根本。舍利子!假使有人以金银琉璃、砗磲码瑙、珊瑚琥珀末尼珠等,满四大洲以用布施,不如行此忍辱波罗蜜多。何以故?菩萨摩诃萨以忍辱故能令有情不堕轮回,趣无漏道。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应当不起瞋恚之心,而常作意念佛、念法、念僧。何以故?以是归命功德之力,当得成就无量善根,亦令有情皆悉念佛、念法、念僧。作是念时常得觉悟,我与有情何善何恶?若不思念佛法僧宝,即被忿怒瞋恚恶行常相缠缚。菩萨作是思惟:‘若起瞋恚即非正理,若能忍辱即是正理。菩萨应当远离一切瞋恚业行。当行忍辱波罗蜜多时,应先思念佛法僧宝。是三宝力能令一切有情同行是行。’舍利子!我已成就如是行相,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诸有情转妙法轮,愿诸如来摄受于我。善男子!当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时,为诸有情转妙法轮,当获诸佛胜无碍解无量知见。菩萨修是忍辱波罗蜜多如是行相,对治忿怒瞋恚恶行,亦当忆念东方有殑伽沙等世界,彼有殑伽沙等如来.应供.正等正觉,现住说法利益有情。时诸菩萨为彼如来之所授记:‘善男子!我亦已发如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为诸有情说法教化。’如是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有殑伽沙等世界,彼有殑伽沙等如来.应供.正等正觉现住说法利益有情。时诸菩萨为彼如来之所授记:‘善男子!我亦已发如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为诸有情说法教化,常乐称赞忍辱波罗蜜多,作师子吼,永得远离忿怒瞋恚诸恶行法。’若诸有情或乐修作种种利益,菩萨尔时见诸有情如是修作,我亦随顺作诸义利,云何此中种种难作易作。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与一切有情应当如是修学忍辱波罗蜜多。若不随顺如是修学,非我善友。若能随顺作义利事,是名善友。是故了知无所侵害是义利事,我当深乐,不舍有情作诸义利。”
尔时世尊说伽陀曰:
“我于俱胝亿劫中, 荷负有情不义利,
见诸有情受苦时, 不曾暂舍而安住。
有情种性本义利, 互相教示为善友,
设遇诸恶侵娆时, 为义利故常忍受。
遍满一切阎浮提, 于佛刹中亦如是,
一切珍宝悉充盈, 为善友故皆能施。
若或有人持利剑, 欲来割截我支体,
以忍辱故生慈心, 永无怖畏诸苦恼。
或有忿怒瞋恚者, 坚持苦毒来侵娆,
以忍辱力而称扬, 安住忍苦曾无恼。
有持刀杖及毒药, 以瞋恚相欲加害,
为利有情诸善根, 于诸恶法能忍受。
我今不学诸愚夫, 亦不习彼下劣行,
广修殊胜饶益因, 当趣涅盘无上果。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应当如是修学忍辱波罗蜜多。于百千万俱胝那由他劫,假使有人将诸杖木瓦石种种器仗而打击之,于少时间闷绝躄地,命将欲尽良久乃苏。菩萨尔时作是思惟:‘叹未曾有,我今于此再得寿命,然后应当如是修学最上最胜忍辱波罗蜜多。假使有人来于我所,须我头目及其骨髓身肉手足,如殑伽沙数满一大劫。我当尔时终无吝惜,亦复不起忿怒瞋恚诸恶行法。何以故?若起忿怒瞋恚诸恶行法,我于百千劫中所集善根应当散坏。我今转复坚固积集百千劫中所植善根无令失坏,而为修习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何以故?我等诸菩萨众以忍辱力而为甲胄。’舍利子!菩萨摩诃萨于大乘心不应退转、使魔得便,不能成就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菩提心不应退转、使心散乱,今其魔事作诸障碍。云何魔事?所谓耽着自分饮食是为魔事,耽着三衣是为魔事,分别教化是为魔事,为利养故使人赞叹是为魔事,乐自利行是为魔事,断灭多种洁白之法是为魔事,乃至断人静住、障修福慧、障人亲近诸轨范师、断人修习菩提行法是为魔事。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若于菩提道而生退转、起散乱意,一切恶魔即得其便。何以故?诸有魔障于长夜中伺求其便入菩萨心,能令增长忿怒瞋恚。舍利子!我于往昔坚持禁戒修行忍辱波罗蜜多时,通达善法,其名仙人。于彼时中有大魔王化五百丈夫众,皆以勇猛作大瞋怒,于五百年中行住坐卧昼夜相逐作大瞋怒,或于道路井邑聚落及白衣舍、或旷野中,常以瞋恚虚诳不实幻惑有情。舍利子!是彼魔众于五百年中常于我边作大瞋怒生诸过失。我于尔时谛察思念,以怜慜故发大慈心,为诸魔众广说妙法。时彼魔众得闻法已,诸恶行业皆悉殒灭。舍利子!我于尔时为彼魔众说是法已,令诸有情成熟善根,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复为彼谄曲破戒乐不善法难调有情,及诸多贪多瞋多痴有情作善缘故,令得成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愿我当来成等正觉,最初度脱诸有情类令得涅盘。舍利子!我于彼时除诸妄念常生正念,具足饶益有情善行而于三际不曾暂舍。舍利子!若菩萨摩诃萨进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应当具足忍辱波罗蜜多。若菩萨于自身中已生未生种种恶病极重苦恼乃至死苦,菩萨尔时具足忍辱波罗蜜多皆能忍受。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应当坚固安住菩萨忍辱波罗蜜多,所谓应当了知,不忿怒是名菩萨忍辱,不损害是名菩萨忍辱,无诤语是名菩萨忍辱,不杀害是名菩萨忍辱,护自身命是名菩萨忍辱,护他身命是名菩萨忍辱,常护身语意业是名菩萨忍辱,内心谛察修忍辱行是名菩萨忍辱,远离贪爱是名菩萨忍辱,随顺业报是名菩萨忍辱,清净身语意业是名菩萨忍辱,以忍辱力而复获得人间天上胜妙快乐是名菩萨忍辱,而复获得菩萨圆满殊胜相好是名菩萨忍辱,而复获得如来深妙清净梵音、菩萨积集坚固善行是名菩萨忍辱,远离一切世间娆恼是名菩萨忍辱。或有伺求一切过失,菩萨于彼不生损害,是名菩萨忍辱。以要言之,乃至获得如来十力、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大喜大舍一切胜法悉皆圆满。应当了知,是菩萨摩诃萨安住忍辱波罗蜜多。舍利子!菩萨摩诃萨修忍辱行时,或有人来瞋怒恼害,菩萨尔时了知虚幻,如对谷响而不加报,乃至打击杀害,菩萨于彼谛察,皆悉了知如幻如化,亦不加报。或有人来种种称赞,不以为喜。何以故?菩萨以自分圆满真实功德而为眷属,于世间法亦不耽着,于自过失而能悔谢,于他过失不生毁呰,为能圆满菩提分法作大佛事。而复思念,已作罪业悉皆虚假,诸相违行无义利事悉能弃舍。舍利子!是名菩萨摩诃萨忍辱波罗蜜多。◎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二十四
大正藏第 11 册 No. 0316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二十五
西天译经三藏银青光禄大夫试光禄卿慈觉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
◎忍辱波罗蜜多品第八之余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忍辱波罗蜜多,所谓自身毕竟忍辱,有我等相非究竟忍。何以故?若他瞋恚来娆恼时及能忍受,于心境中俱不可得。而菩萨作是思惟:‘何者为瞋?何者为忍?于法数中云何眼等处而有瞋恚?’又复伺察,于十二处忍辱亦不可得,展转入解有情等相悉无所得。又此忍辱非实究竟,至于忍辱名字如空谷响,是名苦空无常无我,于忍辱等作如是解。又此忍辱亦非究竟,谓于是法我无颠倒、彼是颠倒,于忍辱行起高下相。又此忍辱非实究竟,谓于是法我能解脱、彼非解脱,于忍辱行而非相应。又此忍辱亦非究竟,谓于是法我居正道、彼非正道,于忍辱行生二种相。又此忍辱非实究竟,谓于是法于空能忍、于见非忍,于无相中而能忍受、于有相中而不能忍,若于无愿无求而皆能忍、于有愿有求而不能忍,若于无积集攀缘而能忍受、于有积集攀缘而不能忍,若于烦恼尽处而能忍受、于烦恼处而不能忍,又于善处而能忍受、于不善处而不能忍,若于无过失处而能忍受、于有过失处而不能忍,若于无漏法而能忍受、于有漏法而不能忍,若于出世间法而能忍受、于世间法而不能忍,若于清净法而能忍受、于杂染法而不能忍,若于涅盘法而能忍受、于生死法而不能忍,此等忍辱有对治故非实究竟。云何名为究竟忍辱?若能随顺空性,于见非见中,非有非无。若能随顺空性,于有愿有求及无愿无求,非有非无。若能随顺空性,于积集攀缘中,非有非无。若能随顺空性,于清净法及杂染法,非有非无。若能随顺空性,于善不善法,非有非无。若能随顺空性,于诸过失及非过失,非有非无。若能随顺空性,于诸行中及涅盘法,非有非无。是名究竟忍辱。何以故?谓过去未来见在诸法皆不生故,众缘无尽、忍辱无尽。若于是法,非有为非无为亦非和合,亦不增减亦无成坏,亦非作者亦非养者,彼不生故,是名无尽,说此是为真实忍辱。舍利子!如是菩萨能行是行者,是名诸大菩萨摩诃萨忍辱波罗蜜多。若彼菩萨摩诃萨能行是菩萨相应行时,一切魔王及魔眷属作诸魔事及诤讼等皆悉不现,是名菩萨摩诃萨成就最上忍辱波罗蜜多。◎
◎精进波罗蜜多品第九之一
“复次舍利子!云何名为菩萨摩诃萨精进波罗蜜多?”
佛言舍利子:“菩萨摩诃萨修精进波罗蜜多相应行时,先令魔事隐没不现。次当发起不退具足勇猛精进,不惜身命坚固勇悍志求修习此菩萨藏正法明文,复能书写受持听闻读诵,解其义趣为人解说。又菩萨摩诃萨于诸契经,亦复教人听闻书写受持读诵,解其义趣为他人说。舍利子!譬如有人行真实行,执持种种金刚器仗与百人战而无怯惧,勇捍敌众不惜身命。菩萨摩诃萨行精进行亦复如是,应当坚固发起最上精进,志求菩萨藏正法曾无弃舍,发胜解行不退精进。
“复次舍利子!若菩萨摩诃萨行坚固精进行时,不惜身命,所有三千大千世界中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乃至堕于有情数者,于一刹那、一腊缚、一牟呼栗多,如是展转满一劫已,往昔已来未曾受生,今始受生获得人身,亦当精进读诵受持,乃至为人演说令他受持。舍利子!我今乐说譬喻以明斯义。譬如有人行真正行,执持利剑能御恶友及断身命而得全胜。舍利子!彼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一心发起勇猛精进无怖畏心,于菩萨藏正法悉能受持。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而能具足不退转地精进之行,复能速疾具足无量精进之力,所谓净心勇猛、持戒勇猛、忍辱勇猛、精进勇猛、三摩地勇猛、胜慧勇猛、胜行勇猛。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虽能如是起诸勇猛,曾无一念起杀害意,非如恶友起勇猛心而能杀害。
“复次舍利子!我说此菩萨摩诃萨犹如梵王、如天帝释、如妙高山而无动摇,大慈大悲及善胜解,复能通达不退转地神通境界,善知有情种种心行,心如大地一切平等,如水火风及虚空等心皆平等,复能除灭贪瞋痴等一切过失。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譬如殑伽沙数世界满中七宝持用布施,不如闻是大乘菩萨藏正法精进思惟而能修行,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诸菩萨摩诃萨等,应当寂静思惟如是修学。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若能如是广大随顺修学,即得圆满无量广大善根。由闻如是精进波罗蜜多,而能成就最胜妙果。何以故?舍利子!决定爱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舍利子!菩萨摩诃萨于菩萨藏正法中,为由听闻读诵书写受持为人演说,应当发起勇猛精进。如是展转于诸险难,亦当固往而无劳苦。云何难去能去?所谓妙趣涅盘,令魔波旬不能得便。说是菩萨正士修相应行者,勇猛精进为求如是三乘涅盘之道。于三恶趣,令诸有情于杂染法而能断除,于持戒忍辱诸波罗蜜多,多闻修习而求出离。若有有情行非善业及诸懈怠,应生怜慜,皆悉令发勇猛精进。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诸智增者,于懈怠有情或当远离,于精进有情或当共住。何以故?舍利子!唯求涅盘最上第一清净解脱。舍利子!又菩萨摩诃萨行精进波罗蜜多时,亦令一切有情而共行之,复能利乐一切有情,善说正行普令觉悟,为令引入无上道故。”
尔时世尊说伽陀曰:
“勇猛精进悉无碍, 常得尊高无与等,
于菩萨藏正法中, 称为任持大智者。
思惟无上正法义, 得不思议智慧门,
复于正法求出离, 当获如来亲授记。
勇猛修习大胜慧, 坐菩提树正思惟,
令诸魔怖悉退伏, 由持智慧精进力。
普现一切戒清净, 世间事业尽能习,
复能利乐诸有情, 具足精进无损减。”
佛告舍利子:“我灭度后后五百岁,若有有情行是行时,于诸契经爱乐受持,当得无量胜慧福聚富贵尊严,及得如来十力、四无所畏、四正断法、慈悲喜舍、佛十八不共法乃至一切佛法,总略而聚各各明了。心得清净除遣魔事,令诸有情尽生死苦向涅盘道,复于彼时诸违顺境一切弃舍。舍利子!若于彼时诸有情类智慧相应善巧方便,求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修持净戒、常乐多闻、习诸禅定、修智慧业及胜解脱、解脱知见进求佛法,及乐利乐一切有情,断除邪见乐求正见出离轮回,修行圣道演说正法。复于彼时破诸魔障,令贪瞋痴悉皆除灭,断无明暗令生明慧。舍利子!如是之法若能听受,即能生长一切善根,积集成就最上精进。若能如是听闻正法,魔不得便,而于一切佛法之中不生疑惑。舍利子!时彼有情福力具足内心正行,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此有情于诸契经而能听诵,爱乐受持极大欢喜,于菩萨藏正法受持读诵修行成办甚大欢喜,亦复如是,我说是人能于一切如来教中而得成就。设复有人不专读诵,以因缘故暂来听受,作意爱乐生大欢喜,亦复获得最上第一坚固精进。乃至如是于菩萨藏正法真实微妙行相,能以少分为他人说。舍利子!譬如大海水中有成熟果色香具足漂浮水上,有一丈夫见如是果,起大勇猛精进胜行入大海中,见水暴涌不顾沉溺,复以二手持取其果,或一或二或取三果而出大海。然后诣彼寂静之处观看是果,乃尝其味。复自念言:‘我于往昔未识是果,色香美味亦复不知。’又作是念:‘发大勇猛复往大海再取其果。’果乃不现,但见海水波涛暴涌,而生苦恼于时退还。然念是果色香美味殊妙可爱,我于先时悔不多取。舍利子!我灭度后后五百岁法欲灭时,若有有情于布施持戒胜慧精进少能信解,亦复如是。以是因缘于诸契经,听闻称赞受持读诵,为人演说乃至一四句偈,为魔波旬之所娆恼,不能建立受持读诵、兴显供养种种称赞,由如是故悉皆弃舍。又复展转少分听闻读诵称赞受持,于寂静处思惟修习,为魔得便,于一切处常令退屈。时彼行人作如是言:‘苦哉苦哉!我于如来无上法中为减没者,于真实法不令我等听闻受持,乃至于牟呼栗多时思念如来正等正觉尚不能得。’
“复次舍利子!又苾刍众为魔所持,于诸契经不能听闻读诵。时魔波旬现大众前种种毁訾:‘此诸契经非佛所说,但是世间虚假文饰。’舍利子!彼大众中有诸苾刍闻是语已,于一切处魔力所加,悉不听受。”
尔时世尊说伽陀曰:
“若人闻是正法已, 令诸魔众悉远离,
而于一切佛法中, 决定信解除疑惑。
若或薄福诸有情, 于此正法不能听,
为彼有情薄福故, 闻亦不能生信解。
或有具足福力者, 听闻受持生信解,
于此正法少听闻, 能遣一切诸魔事。
如是薄福诸有情, 于此正法不生信,
以不信故堕恶趣, 犹如生盲无所见。
若有具足福力者, 于此正法深信解,
以深信故生善趣, 速疾犹若酥投水。
一类少福诸有情, 闻法展转生烦恼,
彼人长夜受苦恼, 为愚痴故不解脱,
于佛菩提悉弃舍, 速疾堕落恶趣中。
“舍利子!如来有清净洁白智慧之法。舍利子!于四众中,若有一类苾刍、苾刍尼、优婆塞、优婆夷,于如来灭后法欲灭时,于诸契经听闻读诵爱乐受持者。若有一类有情,于一切处不能爱乐受持读诵者。如来于彼一一了知。又诸有情于此契经,若能听已发起正行如理修行,当获四种具足清净洁白无障碍法。何等为四?一者获得具足清净洁白戒波罗蜜多无障碍法,二者获得常遇如来见诸妙相具足清净洁白无障碍法,三者得见慈氏如来获得具足清净洁白无障碍法,四者获得如理相应诸善根力具足清净洁白无障碍法。舍利子!获得如是四种具足清净洁白无障碍法。舍利子!若我灭后法欲灭时,于大乘行如是行相修相应行者,发起殊胜精进之行,复于契经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展转听受,时彼有情复有十种魔事,智者应当悉皆了知,于此魔事不应随顺,转复发起勇猛精进成办佛事。何等名为十种魔事?舍利子!若有苾刍于诸契经发起乐欲受持读诵,时魔波旬而来娆恼,此是第一魔事,智者应当于此了知,不应随顺。舍利子!若有苾刍于诸契经发起乐欲受持读诵,时魔波旬而来娆恼,令诸眼目生诸疾病,此是第二魔事,智者应当于此了知,不应退屈。舍利子!若有苾刍于诸契经发起乐欲受持读诵,时魔波旬而来娆恼,令其身分生诸病苦,此是第三魔事,智者应当于此了知,不应退屈。舍利子!若有苾刍于诸契经发起乐欲受持读诵,令心散乱不乐本住,此是第四魔事,智者应当于此了知,不应随顺。舍利子!若有苾刍于诸契经发起乐欲受持读诵,令其发起极忿怒心互相诤竞,令诸契经不能安立,此是第五魔事,智者应当于此了知,不应随顺。舍利子!若有苾刍于诸契经发起乐欲受持读诵,令其互相执持斗诤俱陷王难,起恶语言利如毒箭更相损害,如是行相令诸契经不得流通,由斗诤业速疾退转,此是第六魔事,智者应当于此了知,不应随顺。舍利子!若有苾刍于诸契经发起乐欲受持读诵,时魔波旬而来诲诱住白衣舍,复令发起种种斗诤,如是行相于诸契经不能受持、令生诽谤,由斗讼业速疾破坏,此是第七魔事,智者应当于此了知,不应随顺。舍利子!于彼时分法欲灭时,或有少年诸苾刍众于此法中出家未久,于诸契经爱乐受持坚固信解,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时彼苾刍闻是经已,得大欢喜。彼亲教师乃语少年诸苾刍言:‘此非佛菩提、非佛法律,不应受持。’时诸苾刍闻是语已,于少时间于佛菩提而不信受。又彼苾刍互相谓言:‘我昔修习佛菩提法,今令我等不乐修习。’所有往昔诸善根力使当断灭,返令如是堕染法中,乃至命终生诸恶趣受大苦恼。舍利子!应知此等是魔所说,如是积集诸地狱业。诸有情等毁谤三宝不顺佛言,如来于三世中悉能了知。又诸有情发起精进修大乘行,如来于此亦能了知。舍利子!我今又令诸菩萨等起四种想。何等为四?一者于自身业而善调伏,二者于善修作而妙观察,三者于他所作不乐观察、于诸有情起大悲心,四者于空寂处行住坐卧、于自他心随顺防护。如是名为起四种想。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二十五
大正藏第 11 册 No. 0316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二十六
西天译经三藏银青光禄大夫试光禄卿慈觉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
精进波罗蜜多品第九之二
“复次舍利子!时彼有情多起邪见横生计执,说法苾刍亦复减少,为人轻贱不生尊重,亦不恭敬亲近供养。有诸苾刍非法说法,于其正法不乐亲近。设见有人于诸契经而生恭敬尊重供养,有大力能种种称赞者,共生侮慢。舍利子!时彼苾刍得离欲者爱乐受持,未离欲者于诸契经不乐受持,于大众前随顺魔众,此是第八魔事,智者于此应当了知,不应随顺。舍利子!若有苾刍于诸契经虽生爱乐受持读诵解说书写,为利养故随顺世间诸有情等起偷盗业,于三种事数数作意。何等为三?所谓贪着衣服、饮食及诸卧具。于此三事而多追求,此是第九魔事,智者于此应当了知,不应随顺。舍利子!若有苾刍于此大乘诸契经中行相应行,而能发起最上精进,书写受持爱乐读诵广为人说。时彼苾刍为魔所持,业烦恼障之所覆蔽,于杂染法随顺爱乐,戏论语言而常相应,耽着睡眠。于睡眠中亦乐耽着诸杂染法,又复耽着炫惑女事,深乐随顺如是行相,于诸契经不乐书写受持读诵广为人说。舍利子!时彼苾刍,于如来教生爱乐者,不欲断灭如来圣教。不爱乐者,恶业苾刍为魔所著,欲令佛法速疾断灭。此是第十魔事。舍利子!如是十法,诸有智者应当于此一一了知,不应随顺。”
尔时世尊说伽陀曰:
“时彼所有一切处, 由彼业故魔障生,
于诸白法悉弃舍, 不乐思择诸义利。
胜慧减少恶慧增, 于正法中不安住,
乐闻非法悉能行, 堕恶趣中为境界。
如是展转命终时, 覆藏瑕玼为救护,
尊重亲教阿阇梨, 一时俱堕于恶趣。
我于俱胝千劫中, 为利世间修苦行,
常于有情思善巧, 悉令远离三毒火。
我时证得大菩提, 能转清净妙法轮,
于人天中无与等, 世出世间称第一。
我今不应当弃舍, 世间有情极难得,
令彼魔众悉退散, 皆能离苦获安乐。
又令痴闇道路中, 持六度等真善行,
于诸佛教悉相应, 而能获得菩提道。
于如是法听受已, 复能演说真实空,
令彼安住正信中, 是故得离诸魔众。
于此最上真实中, 若有弃背真实法,
非真实相作真实, 不能远离诸魔众。
若有有情于佛所, 欢喜坚固生尊重,
听闻如是正法时, 获得吉祥胜义利。
正信有情欢喜已, 诸有魔众生苦恼,
于一切处作善时, 魔众竞来为恐怖。
时魔假作苾刍相, 巧出语言相诳惑,
于众迅疾生动乱, 谓菩提道非真实。
自言我法真实因, 汝应坚固求安住,
发生如是戏论已, 然后轻侮复毁谤。
时彼苾刍魔所著, 信魔语故生放逸,
谓言此法非佛乘, 因是弃舍涅盘道。
复背正觉合诸尘, 而于佛法不信受,
由执我见粗重已, 速疾堕落恶趣中。
纵有少分诸苾刍, 而复爱乐非真实,
各于大乘空法中, 互相伺求诸过失。
纵遇最上真实法, 以杂乱故不听习,
复于义理生恐怖, 舍正法故无所归。
彼时无有说法者, 不信解人而复众,
如是纵有说法师, 悉皆弃舍不听受。
若于世尊末法中, 复能利乐诸有情,
彼时多有魔障侵, 于此勿应生退屈。
未来若有苾刍众, 决定于法生信解,
宁丧身命坚护持, 速获证悟圆常果。”
尔时舍利子及诸大苾刍等,于大众中闻是修习大乘行者于诸险难能行正法,各各发起广大无量坚固勇猛精进之力。如是行相,于此大乘菩萨藏正法,听闻读诵书写受持展转教示广为人说。又复说是善巧譬喻:“譬若有人善能守护祖宗库藏,今见财宝渐欲减没而生忧恼。如我今见释迦如来于无量百千俱胝那由他阿僧祇劫,修行是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渐将减没。我等苾刍亦复如是共生忧恼,宜各发起广大无量勇猛精进,坚持守护大乘菩萨正法宝藏。”
又苾刍言:“譬如有人,有一亲子端正殊妙,父母见时适悦其心,观视子相目不暂舍。其子忽然于险难处堕落其中,有大飞禽捉持而去,又复堕落那落迦边高险之处。时彼父母发勇悍力持取而还。如我今者佛灭度后,若有正士于无上法宝生大信敬欲求出离,而于彼时受持读诵如说修行。我以如来无上法宝共相付嘱,精进守护亦复如是,无令为彼诸恶人辈之所侵坏。”
又苾刍言:“譬如世间聚集兵众,行列阵势欲相斗战。是时众中少分有情,见彼军众心无怯弱安住其前,护诸兵众无令斗战。又复众中有多勇悍,见是兵众心无怯弱安住其前,如是展转乃立战功。如我今者佛灭度后法欲灭时,若有有情内心坚固护持正法,亲近善友乐求出离,被坚固铠发起广大精进之力破魔军众。如是行相,于法宝中若有少分精妙思择亦复如是,乃至一四句偈为人演说令他随喜,信受佛语不生疑谤,亦复告示令多有情随喜称赞过去未来现在诸佛无上妙法令其安住。”时诸苾刍乃至广说无量譬喻。
佛告舍利子:“如实行相,我说是人所得福聚,犹如虚空无有限量说不能尽。又舍利子!佛灭度后是人难得,我说名为是殊胜丈夫、是最上丈夫、是勇猛丈夫、是大丈夫,得佛法分,不乐自利小乘静住,唯行坚固大乘正行。又复不乐赞叹自他名誉,唯乐赞叹大乘功德。舍利子!乃至临命终时,于此正法亦复受持读诵,于真实空决定胜解。
“复次舍利子!于后末世破戒苾刍,亦复增盛毁谤正法,于诸世间外道经典多乐修习。舍利子!于此劫浊、烦恼浊、众生浊、见浊、命浊恶世之中,若有苾刍能以勇锐破诸斗诤而得安住,常愿不离诸佛菩提,于三时中应作观想善能安住。”
尔时世尊说伽陀曰:
“亲近如来正法藏, 能破一切老死苦,
于自利行非相应, 常乐利乐诸有情。
于我所说正法中, 恭敬爱乐能建立,
彼堪我为调御师, 即是如来真弟子。
若于正法不乐闻, 又复不能善安住,
彼人堕落恶趣中, 如轮于海速沉没。
于千俱胝劫数中, 遇佛出世极难得,
彼人为魔之所著, 纵得遇佛生厌怠。
“复次舍利子!过去九十一劫,彼时分中有佛出世,号毗婆尸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彼佛法中有六群苾刍:一名善见,二名妙利,三名作喜,四名贤吉,五名名称,六名利牙,而生计执我、人、众生、寿者、断常等见,常行侮慢,共相呼集诣旷野中,而常议论差别恶行,如是各各而自谓言行百种善。而复召集一十二十乃至五十,以为群类,自所行法展转教示,复立誓言:‘若违我教必遭损害。’说是行已分首而去,或入聚落、或抵城邑、或自他舍乃至王城。时彼一人抵一聚落,还集种类,复各教示增损佛语。舍利子!云何作意增损佛语?时彼种类坚固执有我、人、众生、寿者,‘若无我者谁为往来?谁为坐卧?谁为语默?谁为施者?谁为受者?谁为饮食?谁苦谁乐?乃至一痒一痛谁为觉触等者?’时彼众中或有一人作如是言:‘若说无有我、人、众生、寿者,非我善友。’舍利子!时彼聚落男子女人、童男童女闻如是语,皆乐于彼执我见者而为善友,互相谓曰:‘我于往昔有诸智者如实了知。真善友者,说无我、人、众生、寿者。我今于彼先所尊者,不应亲近恭敬供养。’舍利子!时彼六群苾刍后半月分还集一处,中有一苾刍谓言:‘我已展转教化五百种族以为眷属。’
“复次舍利子!时毗婆尸如来.应.正等觉有一声闻苾刍,诸漏已尽无复烦恼,得阿罗汉果。既知是已,入彼五百聚落为诸男子女人、童男童女而说是言:‘彼所说法是粗恶语、不真实语、无义利语。’时阿罗汉于彼众中说伽陀曰:
“‘若于正法不了知, 彼人即昧真圣道,
汝于邪法坚执着, 决定当堕诸恶趣。’
“说是偈已,时彼六群苾刍众等生大恚怒不乐信受。时阿罗汉生大慜念,赞叹佛已,复说伽陀曰:
“‘我佛所说真实法, 一切有为悉无常,
于诸法中皆无我, 是不坚固非常住,
又复诸行皆造作, 体不实故空复空;
愚夫痴迷坚执着, 于幻法中生动乱。’
“说是偈已,又语彼苾刍等众:‘诸佛如来所说法中,悉皆无有我、人、众生、寿者。’时阿罗汉知彼苾刍等众不乐信受,复说伽陀曰:
“‘若于施受生见执, 复认觉触分别有,
于无我法不信从, 彼皆堕落诸恶趣。’
“舍利子!时彼有情于虚妄法,男子女人童男童女,所有语言而生信受,当有六万八千人以邪见故,身坏命终皆堕无间大地狱中身受极苦。在地狱中复生多舌,舌如广大千叶莲华,于其舌上复以铁犁耕破其舌;复有狱卒持百利杵击刺罪人;复于空中雨热铁丸,其丸猛炽击罪人身;又其铁丸变成火聚,其焰极猛,罪人各见猛火烧身。毕是罪已从地狱出,当复堕于千头鱼中。”
尔时世尊说伽陀曰:
“时诸有情堕地狱, 无量百千火聚中,
空中震电复雨火, 罪人身受极苦恼。
一身复受一切苦, 猛焰器仗从空下,
百逾缮那皆充满, 各见身满地狱中。
各各复见于舌上, 锋铓利箭猛来射,
利刀分舌假假裂, 始觉苦中极重苦。
由随恶友虚妄者, 数数亲近而爱敬,
弃舍持戒清净众, 是故堕此极苦中。
“复次舍利子!彼六群苾刍众以虚妄不实故,亦复当堕阿鼻大地狱中。其地狱量百逾缮那,各各自见身满狱中。彼一一身复有千口,一一口中复生二舌,每舌纵广四逾缮那。一一舌上五百铁犁耕破其舌,复以热铁取舌烧烙,罪人痛苦口不能言。复于头上百千俱胝种种苦具而来捶打。如是受罪满百千俱胝那由他岁,毕是罪已,复入别别诸地狱中受诸罪苦,亦复如是。何以故?彼人为于诸佛教中常生毁谤,获如是罪。
“复次舍利子!彼佛世时,复有长者住白衣舍,名为安乐。其家富乐财宝,丰盛随意受用。复有祖宗昔所积聚金银琉璃、砗磲码瑙、真珠珊瑚如是等宝皆悉具足,诸有库藏亦皆丰盈,奴婢仆从城邑人众随所驱使称意无乏。是时长者爱乐承事离系外道,修习邪法而生邪见。时长者妻名尾瑟钵底,色相殊妙端正洁白,身相具足人所乐见。而生一子,端严殊特面貌圆满,身体洁白人所爱乐。其子往昔曾于无量百千俱胝那由他佛所种诸善根。其子初生三开口笑,作如是言:‘我今何故于此邪见种族中生?’其母闻子作是语已,惊怖惶骇身毛皆竖,弃舍其子周慞闷走。时有众女见是事已,悉来集会共相询问。闻说其子有如是言,是时众女复生惊怖而各狂走,去已复来观察议论,各相谓曰:‘此初生子为复是天?为复是龙?为复是药叉、罗刹、阿苏啰、誐噜拏、紧那啰、莫呼啰誐、鸠盘茶、必舍佐、人非人等?’生是疑已,时初生子谓众女曰:‘汝等吉祥具足人相,何故舍我惊怖狂走?’尔时童子对诸女众说伽陀曰:
“‘汝众女等胜吉祥, 何于恶道不生怖?
我今令汝悟真实, 悉能远离诸险难。
我之父母并眷属, 于我悉皆非善友,
我今为彼除邪见, 不生险难诸恶道。’
“舍利子!时彼童子父母并诸会众,闻是童子说伽陀已,共诣其所。尔时童子于父母前,复说伽陀曰:
“‘所有库藏诸财宝, 五谷舍宅并供具,
速疾舍我将布施, 投佛出家作沙门。
毗婆尸佛见住世, 于三界中无与等,
彼佛慧日照世间, 我愿出家为弟子。
于佛正法得开示, 利乐一切诸有情,
彼佛慧日照世间, 我愿出家为弟子。
我佛具足三十二, 大丈夫相悉庄严,
彼佛慧日照世间, 我愿出家为弟子。
假使千俱胝劫中, 未尝闻是佛名字,
如优昙花难值遇, 我愿出家为弟子。’
“舍利子!时彼父母语童子言:‘汝能如是发清净心投佛出家,我今所有祖宗库藏二十俱胝金银珍宝悉施于汝,令汝展转自行布施。’时彼父母说伽陀曰:
“‘我今所有诸财宝, 悉皆付汝将布施,
由汝发起清净心, 随处利乐诸有情。
所有金银诸珍宝, 五谷舍宅并资具,
由汝发起清净心, 速疾舍施利有情。
床褥卧具诸受用, 涂香花鬘末香等,
由汝发起清净心, 随处速疾行布施。
佛宝法宝并僧宝, 此为最上良福田,
于彼广行布施心, 真实利乐于一切。’
“时彼童子复为父母说伽陀曰:
“‘我欲往诣于佛所, 大毗婆尸世尊前,
广作无量诸供养, 利乐一切诸有情。
若天若人诸众等, 乐求一切快乐事,
我今往诣世尊前, 愿众应当同诣彼。’
“时彼童子说此偈已,作是思惟遍观四方,白父母言:‘我今往诣毗婆尸如来.应.正等觉所。’时彼众等闻是事已各生惊疑,共相谓曰:‘云何童子生于一日,能与父母如是议论?而复双足举步能行?’彼时乃有八万四千俱胝等众皆来集会,各各思惟互相谓曰:‘今此童子为复是天?为复是龙?为复是药叉、罗刹、揵闼缚、阿苏啰、紧那啰、摩呼啰誐、人非人等?’时彼童子与诸众等俱时共诣毗婆尸如来.应.正等觉所。尔时童子领众行已,于虚空中有十千盖而覆其上,又于空中高声唱言:‘无令为彼寒热风雨之所损害。’又复空中现金色网弥覆其上。又于空中雨天妙花、种种末香、诸妙香等,复有清凉微风飘散此香。又于行路香水洒地、雨天宝衣,所雨天花积过于膝。又于行路八功德水无量池沼自然出现,一一池沼各有无量优昙钵罗花、俱物头花、奔拏利迦花等而为供养,复有七宝殊妙台树自然出现。又于行时种种角贝不鼓自鸣,出微妙音歌咏赞叹。于其左右无量珍宝自然庄严。时彼童子才举步时,各现一花而为履蹈,随履蹈已隐没不现。尔时童子于道路中,须臾之间回顾观察,说伽陀曰:
“‘世有正理非正理, 我今所行最上道,
于非正道而不行, 是故往诣正理尊。
我于那庾多劫中, 或时获得人中身,
复遇如来出世间, 具足信解智慧力。’
“舍利子!时彼童子说是偈已,于虚空中有八万四千天人咸共赞叹,说伽陀曰:
“‘善哉善哉大智者, 能说最上第一义,
于诸非理悉弃舍, 是故能行真正道。’
“舍利子!时彼童子对诸天众,复说伽陀曰:
“‘诸有能行正道者, 广说获得和合义,
于非正道坚执着, 云何获得相应理?’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二十六
大正藏第 11 册 No. 0316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二十七
西天译经三藏银青光禄大夫试光禄卿慈觉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
精进波罗蜜多品第九之三
“复次舍利子!时诸天众对彼童子,复说伽陀曰:
“‘诸有贪者于欲乐, 一切境界无出离,
由愚痴故非正理, 当堕地狱恶趣中。
若于正道求出家, 应舍受用诸欲境,
彼能开示诸正理, 是名世间相应者。’
“舍利子!时彼童子对诸天众,复说伽陀曰:
“‘我今为汝天众说, 汝于正道未能知,
如是相应真正理, 当说令汝悉解了。’
“尔时童子说是偈已,与诸大众俱时往诣毗婆尸如来所。到已头面礼足,右绕三匝却住一面,瞻仰毗婆尸如来目不暂舍。是时童子心大欢喜,说伽陀曰:
“‘具足三明施甘露, 能为世间作善利,
稽首龙象师子王, 是故我今常赞礼。
佛智光明甚希有, 犹如日月照世间,
亦如优昙花出现, 坚固安住妙色相。
世间有情多重障, 于佛圣道不能知,
犹若生盲愚痴人, 不觉堕于险恶道。
愿我当来成正觉, 犹如毗婆尸世尊,
令诸有情离众苦, 灭三毒火得清凉。
又令无量诸有情, 随我广发如是愿,
闻佛演说最上乘, 悉得开示菩提道。’
“尔时童子说是偈已,又作是言:‘南无毗婆尸如来.应.正等觉,善说法要。’时八万四千俱胝人众亦作是言:‘南无毗婆尸如来.应.正等觉,善说法要。’如是三叹终而复始。‘愿我当来皆得成就正等正觉,如毗婆尸如来善说法要。’尔时毗婆尸如来知彼童子及八万四千俱胝人众堪任授记,即现神变,于其面门放大光明名决定胜,其光复有无量种种色相,所谓青、黄、赤、白、红、颇胝迦、金色等。如是色相普遍无量世界,洞然照耀,上彻梵世至色边际,日月光明悉皆映蔽。其光复来至佛顶上,右旋宛转绕百千匝,忽然不现。舍利子!时毗婆尸如来有一亲侍苾刍,见佛神变光明事已,即从坐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向佛瞻仰尊颜,以偈问曰:
“‘毗婆尸佛大希有, 于诸圣中量尊圣,
我今启问善逝尊, 何因缘故现光明?’
“尔时苾刍复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缘现大神变放是光明?唯愿如来大慈哀慜,为我除疑敷演斯事。复有无量百千人众,现住佛前愿乐欲闻,我等志心殷勤谛听,为诸有情慈悲开示。如来大悲为世间眼,救护一切如诸舍宅覆荫一切。唯愿如来大慈怜慜,断除疑网。而诸有情过去未来现在所行想念一切行业及诸疑惑,如来于彼无不了知。又诸佛刹所有有情,于三世中一切智慧言语差别,如来于彼无不通达。如来为诸法王,具足八种言音,于说法中皆得自在。以何因缘现大神通放是光明?唯愿如来,断除我等一切疑网及一切忧悲苦恼悉皆断灭。我等今者如是三请,一心专注合掌恭敬,愿乐欲闻。’舍利子!时毗婆尸如来语彼亲侍苾刍言:‘汝见此童子于我前住合掌立不?’‘唯然善逝!我今已见。’佛言:‘苾刍!今此童子,于往昔时已曾亲近称赞恭敬礼拜,复以衣服卧具种种汤药供养八万四千俱胝那由他佛,种诸善根,为求成就正等菩提常修梵行。’佛言:‘苾刍!汝又见是八万四千俱胝人众于我前住合掌立不?’‘唯然善逝!我今已见。’佛言:‘彼诸人众于过去世,皆悉曾为童子父母,生生无不从之教化,发心于后后世,愿皆不受女人之身,皆能随顺修习,同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我今为彼授作佛记,以是因缘现大神通放是光明。’尔时毗婆尸如来为彼亲侍苾刍及诸人等说伽陀曰:
“‘汝见现前诸大众, 随于童子悉来集,
八万四千俱胝数, 一心专注听我说,
佛说法中得自在, 我今亲语汝苾刍。
我知童子多劫中, 亲近供养于诸佛,
复于无量诸佛所, 志心坚固求出家,
修持最上清净行, 复能利乐天人众。
又此现前诸大众, 八万四千俱胝数,
生生昔曾为父母, 教化欢喜常无间。
复于往昔无数劫, 广发无边诸大愿,
世世悉皆为父母, 同求无上大菩提。
如是安住离生死, 应当随我共修学,
志求无上妙菩提。 我今为彼亲授记,
彼等决定成正觉, 是故我现大神通。
我能尽令汝心中, 行住坐卧无疑惑,
汝等天龙及人众, 那由他数在我前,
同闻为彼亲授记, 不久当成二足尊。’
“舍利子!时彼童子闻佛授记,欢喜踊跃,速疾往诣到父母前,发诚实语说伽陀曰:
“‘如是八万四千众, 往昔皆为我父母,
俱时同发菩提心, 今日父母复如何?’
“舍利子!时彼父母而为童子说伽陀曰:
“‘如汝所说诸人众, 各各已发菩提心,
我今归依一切智, 与汝发愿无有异。
如是进求究竟道, 汝今身是我所生,
与汝同发真实心, 愿得菩提果成就。’
“舍利子!时彼童子为自父母复说伽陀曰:
“‘我若最先得成佛, 誓与一切悉开示,
愿我父母诸人众, 共成无上大菩提。’
“复次舍利子!时毗婆尸如来为彼童子及诸人众发如是言:‘我今为汝授作佛记。勿生疑惑,善自安慰勿复异见。所以者何?汝于往昔为大自在天子,我于彼时已曾为汝授作佛记。过是已后经俱胝那由他劫不堕恶趣,又过俱胝那由他劫于彼转轮圣王族姓中生,得成为佛,名曰大悲如来.阿罗诃.三藐三佛陀,具大名称。父名净饭,离诸暗钝。母名摩耶,离诸忧恼。其子尔时亦如我子,字罗睺罗。出现世已,求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菩提道既成就已,其佛寿命满十万岁。彼佛光明普能照耀十万逾缮那国土。彼世界中一切有情,有缘无缘悉皆承佛光明照触。时佛光中有百俱胝、那由陀俱胝、百千那由他俱胝大声闻众皆来集会。复有一俱胝众,皆是大阿罗汉,具足白法诸漏已尽,无复烦恼心得自在,具八解脱得六神通。’舍利子!如是大阿罗汉皆来集会,复有无量大菩萨众皆来集会,复有彼佛往昔一切父母亦来集会。时大悲如来说法教化无量阿僧祇有情,皆住不退转地,于诸有情作善利已,即于是时入般涅盘,正法住世一俱胝岁。彼佛舍利于诸世间广大流布,如我灭后流布舍利等无有异。舍利子!说是语时,诸有正士发起勇猛广大精进,而起寻伺观察世间利乐有情心无退转。复有菩萨摩诃萨发起正念,转复增胜心无间断,志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是经于无量阿僧祇劫,愿于生死流转之中,化利有情求佛菩提。舍利子!我于彼时亦发是愿,尽生死际被精进铠化利有情,圆满一劫精进行愿,勇猛精进心无退转,愿成菩提。
“复次舍利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不退勇猛精进?若菩萨摩诃萨行不退勇猛精进行时,设见三千大千世界满中火聚,为求如来正等菩提,应当发起勇猛精进,入是火中而能安忍不生懈倦。彼诸菩萨闻是法时,即得超越圆满一劫精进行愿。又诸菩萨闻是法时,于不退转勇猛精进即得增长无量善根。
“复次舍利子!若菩萨摩诃萨行不退转勇猛精进时,而为利益一切有情求证涅盘,纯一无杂常住坚固,于善不善起大悲慜,于诸有情行相应行。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当行勇猛精进悉无懈怠,于一切处举足下足常不离于菩提之心,观诸三宝常在目前,亦不弃舍一切有情,亦不随顺一切烦恼。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当行勇猛精进悉无懈怠,于已生未生诸善根力悉令回向菩提正道,复令善根增长无尽。舍利子!譬如百川流注大海其水无尽。今此善根回向菩提,亦复如是无有穷尽,是故说名不退勇猛精进。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当行不退勇猛精进之时悉无懈怠,于诸正行一切智智积集善根,复能利乐一切有情,是故说名不退勇猛精进。
“复次舍利子!我今略说菩萨摩诃萨乃至一切有情所获福蕴,乃至有学无学声闻缘觉所获福蕴,不及如来一毛端量所获福蕴,何况如来遍身毛孔所有福蕴?为由如来于无量劫积集修行广大福蕴。设有广大积集福蕴如实行相百分千分,不及如来一大人相,何况如来一切相好?又诸福蕴,不及如来眉间白毫一珂月相,何况百千匝中所有功德?又诸福蕴,不及如来一无见顶相,何况如来大丈夫相,乃至乌瑟腻沙诸根相好出生百千俱胝所有功德?又诸福蕴,不及如来大法螺音一说法相,何况如来广大法音,普能遍满无量世界,令诸有情诸根调适皆生欢喜,随其胜解得善调伏,于如是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应生知解。如是菩萨于无量世界随学如来发大音声,普令有情悉皆得闻,被精进铠发坚固意,乐习菩萨不退勇猛精进之行。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修精进行时而无退屈,假使普令三千大千世界一切有情具足成就胜解智力,若诸有情于此菩萨藏正法随顺成就具足智力,比前功德,百分千分百千万亿分乃至乌波尼杀昙分,不及其一。以要言之,如是三千大千世界一切有情,悉令获得须陀洹智力、斯陀含智力、阿那含智力、阿罗汉智力,又令获得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不退转地智力,一生补处菩萨之位,乃至广说无量世界一切有情普令获得一生补处菩萨智力。若诸有情,于如来无分别及有分别智力等,如是听已不惊不怖,当于彼时次第乐欲甚深智力。比前功德,百分千分百千万亿分阿僧祇分乃至乌波尼杀昙分,不及其一。而菩萨乐欲发起勇猛精进,宁弃身命头目髓脑一切支分,于如来智力不乐暂时间断修习。如是弃舍勇猛精进,我说是名菩萨不退精进之行。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应当如是修学不退转地,乃至发起一心遍入过去未来现在一切有情无量无边心行差别,若诸有情具足充满贪瞋痴等一切烦恼,而复回入菩萨之心。是时菩萨以智慧力,譬喻言辞种种推求,如是发起勇猛精进,见是色相一切有情贪瞋痴等之所烧煮。是时菩萨以诸方便,普令止息一切苦恼,如彼灰烬散灭无余,复令修习趣涅盘道,我说是名菩萨不退精进之行。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修不退精进行时,所谓身作业善、语作业善、意作业善,乃至所有一切精进波罗蜜多,皆悉不离身语意业之所修习,然于三业发生精进意为最胜。云何意业精进最胜?谓无分别及有分别。云何无分别?谓菩提心。云何有分别?谓于一切有情起大悲心。云何无分别?谓于忍智悟无我理。云何有分别?谓能摄受一切有情。云何无分别?谓虽能摄受一切有情而无取相。云何有分别?谓厌离轮回。无分别者,谓于三界都无所得。有分别者,谓诸有财宝随乐舍施。无分别者,谓于布施无取于相。有分别者,谓于持戒有所积集。无分别者,谓于持戒不取于相。有分别者,谓安受苦忍。无分别者,谓于刹那心无所住。有分别者,谓能发起诸善根法。无分别者,谓常静虑。有分别者,谓于禅定有所积集。无分别者,谓心常决定安住不动。有分别者,谓修闻慧而无厌足。无分别者,谓于内心专注善巧。有分别者,谓于闻慧广说诸法。无分别者,谓于法性都无记念。有分别者,谓于智慧有所修作。无分别者,谓于诸法离诸戏论。有分别者,谓于诸梵行积集修作。无分别者,谓于诸慧性悉能弃舍。有分别者,谓于五神通而能圆满。无分别者,谓尽诸有漏。有分别者,谓于观想而常思惟。无分别者,谓于内心而常正念。有分别者,谓于四正断悉能巧妙。无分别者,谓能超越一切善根。有分别者,谓著文字相欲求出离。无分别者,谓于广大福报普遍无相。有分别者,谓于诸有情善达根宜。无分别者,谓善能观察诸善根法而无所得。有分别者,谓于诸力有所修习。无分别者,谓于是处无所损坏。有分别者,谓能出生菩提分法。无分别者,谓于诸法离分别智。有分别者,谓于正道而能求进。无分别者,观诸神变犹如虚空。有分别者,谓于定门而能积集。无分别者,谓住奢摩他而唯一境。有分别者,谓于毗钵舍那而有积集。无分别者,谓善入法性。有分别者,善能入解诸因缘法。无分别者,谓善能了知非因缘法。有分别者,谓着胜义声故。无分别者,谓行正法行故。有分别者,谓庄严法身。无分别者,谓于法身离诸庄严。有分别者,谓庄严语言。无分别者,谓依诸圣能常寂默。有分别者,谓依三解脱门而生乐欲。无分别者,谓无增上我故。有分别者,谓能远离四种魔事。无分别者,谓能弃舍烦恼习气种故。有分别者,谓能善解巧方便故。无分别者,谓于智慧如实知见。有分别者,谓离攀缘有所见故。无分别者,谓离超越见故。有分别者,谓有想念见。无分别者,谓意业见。此说名为意业精进,于精进中最为殊胜,我说是名菩萨摩诃萨修不退转精进之行。
“复次舍利子!如是菩萨摩诃萨行不退转精进行时,行是五种最上极妙之法,速疾证得无上正等菩提。云何五种最上极妙之法?一者而常思念佛出于世,二者而能亲近诸善知识,三者而常值遇好时,四者而常积集诸善根法常令坚固,五者随学菩萨摩诃萨具足戒品而得圆满。是名五种最上极妙之法,由是菩萨速疾获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尔时尊者舍利子重白佛言:“世尊!若诸菩萨离此五种最上极妙之法,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
佛言:“舍利子!若诸菩萨不常思念佛出于世、不能亲近诸善知识、若不值遇好时、不能积集诸善根法、不令坚固,不能随学诸菩萨摩诃萨具足戒品而不圆满。如是远离五种最上极妙之法,不能速疾获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违而得者,无有是处。舍利子!云何在家菩萨远离五种之法?所谓如王家臣住大众中,恃其威势恐怖多人,又语众言:‘我能为汝作种种事。’但以欺诳而实不作,乃至如是安住虚诳语言等事。舍利子!由是虚诳不能得生诸天善趣,如是行相亦不能得值遇好时。舍利子!又此行相,在家菩萨唯自具足资养等事不能利他,亦复不能值佛出世,乃至不能速疾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复次舍利子!又在家菩萨住城邑中,有诸障难而常娆恼。云何城邑有诸障难?舍利子!有诸如来出世成等正觉,为诸天人阿修罗等说法教化,初中后善,其义深远,其语巧妙,具足清白梵行之相,及四部众围绕恭敬。虽复亲近供养礼拜苾刍、苾刍尼、优婆塞、优婆夷,然彼聚落城邑巷陌舍宅,人民国王大臣长者居士悉住其中,由是因缘不能具足清净戒蕴,我说是名城中障难。若在家菩萨如是乐着五欲,不能思念佛出于世,乃至不能速疾得成无上正等正觉。
“复次舍利子!在家菩萨而自宣说现行法律,复多障难。所谓父母男女、妻妾奴婢、姊妹兄弟、朋友眷属于长夜中而为障难。舍利子!如是之法能为在家菩萨作诸障难,亦复不乐佛出于世,乃至不能速疾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二十七
大正藏第 11 册 No. 0316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二十八
西天译经三藏银青光禄大夫试光禄卿慈觉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
精进波罗蜜多品第九之四
“复次舍利子!在家菩萨于诸如来所设契经如实行相,虽复听已不乐多闻,于少欲行不乐修习,及于同类诸契经等亦不信受,于彼如来大乘教中复生毁谤,而皆堕于诸恶趣中。云何名为诸恶趣中?所谓焰魔罗界、饿鬼、畜生,又复边地、诸恶律仪,纵得为人身不具足,垢秽障重具诸邪见。舍利子!如是所呵厌处,诸佛菩萨皆悉远离不乐生彼,乃至不能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复次舍利子!在家菩萨于有大势力坚乐依止,所谓国王大臣及诸人民、大富豪杰,增诸瞋恚,所出言辞多生谄伪,积集恶事诳惑于人,复生侮慢。是人以不善语故堕恶趣中,身体羸瘦具诸恶相。舍利子!此名在家菩萨五种之法。以是因缘,不能值遇诸佛出世,亦复不能亲近善友,不能值遇好时,所集善根悉皆毁坏,于持戒菩萨摩诃萨等不能随学,乃至不能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尔时世尊欲重明斯义说伽陀曰:
“若人行是五种法, 于此胜慧不增长,
而复远离调御尊, 不能速疾成正觉。
虚诳一切有情故, 如王家臣诸仆使,
悉断一切善根力, 不能值遇佛出世。
又或惊怖诸有情, 语令捉缚加捶打,
如是作诸恶业已, 于无上尊常远离。
复于苾刍苾刍尼, 破他净戒生病苦,
刹那不得值好时, 于诸佛所常远离。
父母妻孥诸眷属, 于非法行常无间,
而于正法不乐闻, 堕痴迷中难出离。
设逢佛世求亲近, 于刹那间不能得,
或复爱乐出家时, 彼等竞来为障难。
或时听是正法已, 随处演说真实空,
彼等竞生瞋恚心, 乃说此为非正法。
如是种种诸障难, 十六分中未及一,
由是毁谤正法因, 世世生盲无所见。
彼不能见正觉尊, 纵见不生清净信,
当获人身不具足, 后堕一切傍生中。
若人归向佛菩提, 及于菩萨生爱乐,
一切障难悉蠲除, 善能修习真正行。
所有父母并眷属, 及余一切有情类,
数数引导令出家, 速能摄受归正道。
唯母最初引导已, 复能赞叹令出家,
即当往诣善逝尊, 发心开悟大菩提。
“复次舍利子!出家菩萨复有如是五种之法,于诸善友亦复远离,诸佛出世于刹那时不能值遇,如是积集诸善根力亦皆破坏,而于持戒菩萨摩诃萨不能随学,乃至不能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云何五法?一者以邪思故破诸净戒,二者以不信故毁谤正法,三者耽着利养及乐名闻,四者执着我见入诸险难,五者于他善行而生嫉妒。舍利子!而出家菩萨具足如是五种之法,于诸善友亦复远离,不能值遇诸佛出世,以要言之,乃至不能速疾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舍利子!以是义故,譬如饿犬羸瘦憔悴皮骨连立,匆见枯骨而生食想,复于静处以力舐啮,自伤其口血涂骨上,不自觉知妄生贪爱,于其饱满终无所得。时有刹帝利婆罗门长者居士自远而来,见是饿犬啮彼枯骨,极生嗟念。是时饿犬复自思惟:‘彼所来者夺我美味。’时犬乃作恶声恶眼𪘬𪘨号吠。舍利子!于意云何?彼诸人众见是枯骨悉无血肉,为侵夺不?”
舍利子言:“不也。世尊!不也。善逝!”
佛告舍利子:“云何彼犬作如是相?”
舍利子白佛言:“世尊!由犬饿故,啮彼枯骨如甘露味,妄生贪爱故,现如是恶声恶眼𪘬𪘨号吠,恐彼人众之所侵夺。”
佛告舍利子:“如我灭后有诸苾刍,于种族中乃至便利不净,深生爱着之所缠缚。如是行相,于刹那时成就佛事亦不能得。彼诸苾刍我今所说,于佛法中如彼饿犬。匪惟如来作是诃毁,若诸有情见彼苾刍如是行相,亦复诽谤如彼饿犬。舍利子!复有菩萨摩诃萨,广为利乐一切有情求佛智慧,于自身命亦复弃舍,何况于他善业而生憎嫉?
“复次舍利子!复有世间愚痴之人,以自活命爱乐世间财宝饮食,身为奴仆,为彼系缚责役驱使。于他族中亲近诳妄,以贪求故,复于他人而生嫉妒。舍利子!如彼苾刍为贪利养,先在彼族见后来者,而复发起憎嫉之心,谓后来者而作是言:‘我先住此。汝等诸人从何所来?今此族中诸长者等先发愿言:“所有衣服饮食卧具医药决定施我。”作如是言,彼后来者云何当得?’因是发生三种过失。何等为三?一者乐着住处,二者不乐本住,三者于世间法而能解了、出世间法不能解了。又彼苾刍于此长者族中不乐安住,而彼苾刍又发是言:‘住处有三:一者爱乐处住,二者和合处住,三者如实处住。汝诸长者多行过失,应当于我深生恭敬,于我法中称扬赞叹。’舍利子!由是种族生憎嫉过,于洁白法悉皆减没。
“复次舍利子!复有种族,多诸嫉妒虚妄不实,或有持戒不持戒者,于菩萨摩诃萨所悉皆远离而不随学。如是譬喻应当了知。
“复次舍利子!于过去无量无边广大不可思议阿僧祇劫,彼时彼分有佛出世,号胜高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彼佛住世九十俱胝岁。彼佛会中复有九十那逾多大声闻众,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逮得己利心得自在到于彼岸。彼时复有长者名曰善集,其家巨富眷属广大,多诸财宝,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宝皆悉具足受用广大,复有奴婢仆从象马车乘及诸仓库悉皆盈溢。时彼长者生其二子:一名净住,二名净持;面貌端正身相具足,人所乐见。忽于一时登大楼阁经行游戏。”
尔时佛告舍利子:“彼胜高如来.应供.正等正觉,于晨朝时着衣持钵,与大苾刍众前后围绕,入彼大城次第乞食。其佛相好犹若金山,又如广大妙好金幢最上第一,住奢摩他诸根隐密行,如龙象极妙清净,如大池沼离诸尘秽,又如大海珍宝充满,如帝释天主诸天围绕,如大梵天王寂静严饰,具足圆满清净洁白,心意调畅诸根寂静。彼二童子即于是时见彼胜高如来.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是二童子乃赞如来自远而至,佛身相好无量无边圆满具足,瞻仰世尊心无厌足。舍利子!时净住童子往昔已曾得见胜高如来.应供.正等正觉,乃语净持童子言:‘汝曾往昔得见胜高如来不?此佛功德无有边际,于一切有情中为大慈父。’时净持童子言:‘我于往昔未曾得见此佛世尊相好具足威德特尊。’时净住童子言:‘我于昔时已曾见此胜高如来,愿我当来一如此佛等无有异。’舍利子!时彼净住童子说伽陀曰:
“‘愿我当来如世尊, 有诸苾刍众围绕,
我若得似如来相, 复名如是最上尊。
今将饮食诸供养, 为求无上菩提故,
所有舍宅悉弃舍, 愿我当来成正觉。
譬如众星月为胜, 此谁见已不清凉,
于有情中佛最尊, 谁不舍家求出离?’
“舍利子!时彼净持童子闻是语已,复说伽陀曰:
“‘汝今莫作如是语, 亦勿高声报四方,
汝今听我诚实言, 云何速得菩提道?’
“舍利子!时彼净住童子闻是语已,复说伽陀曰:
“‘汝于此道不爱乐, 亦复莫起憎嫉心,
我今所出善语言, 是故当得菩提道。
汝于世间诸财宝, 亦莫辄生悭吝心,
我于身命尚能舍, 是故语汝悉知解。
与汝如是诸舍宅, 及有一切财宝等,
我今往诣于佛所, 出家求授菩提记。
三十二种殊胜相, 谁人见已不爱乐?
无上菩提谁不行? 于此莫生劣弱见。
我于舍宅并财宝, 父母眷属诸亲友,
于此一切皆能舍, 为求往诣于佛所。
假使俱胝千劫中, 闻佛出世甚难得,
佛为世间大光明, 遇佛光者亦复难。
佛来王城行化行, 大苾刍众皆围绕,
犹若晴空清净月, 普遍照耀于世间。
又如出现千日光, 四衢道陌皆晃耀,
佛于城中行化行, 普放光明亦如是。
譬如须弥山中王, 亦如出现殊妙宝,
佛于苾刍大众中, 清净尊严亦如是。
炽盛光明大威德, 普能照耀诸有情,
如来殊胜二足尊, 圆满如是诸色相。
佛入王城行化行, 显现无量大神变,
诸天龙神及有情, 见者爱乐咸恭敬。
三十二种殊胜相, 见已谁不求正法?
若于小乘乐修习, 是名愚夫劣弱见。
我见无上人中尊, 相好端严世希有,
我今往诣善逝尊, 为求无上菩提道。’
“舍利子!时彼净持童子闻是语已,复说伽陀曰:
“‘我于小乘非爱乐, 亦能往诣于佛所,
今于此大楼阁中, 誓欲弃掷于身命。
又我想身皆虚幻, 于其身命即能舍,
为求无上大智慧, 亦当往诣于佛所。
父母恩爱极最重, 舍宅财物诸欲境,
我今悉能皆弃舍, 誓当往诣于佛所。
若我愿得如世尊, 蒙佛称赞为摄受,
一切所有弃舍已, 投佛出家为弟子。’
“舍利子!时净住童子从大楼阁安详而下,即时往诣胜高如来,应供,正等正觉所。时净持童子复于大楼阁中发勇猛心,不顾身命迅速而下,以精进故先诣胜高如来.应供.正等正觉所。舍利子!时净住童子到佛所已,持以上妙法服价值阎浮檀金一俱胝数,奉献如来,说伽陀曰:
“‘我今所献上妙服, 不求端严诸色相,
愿我当来如世尊, 最上最尊称第一。
具足清净大智慧, 于精进力善安住,
三十二相妙庄严, 愿得果如二足尊。
又复成就十智力, 四无所畏善安住,
愿我当来如世尊, 最上最尊称第一。
愿我于佛正法中, 如佛安住光明聚,
演说诸法施有情, 普令一切皆觉悟。
我今所献上妙服, 不求端严诸色相,
愿成清净大菩提, 广度无边人天众。
又我所献上妙服, 为求如来无上慧,
安住不二正法门, 降伏一切诸外道。
又愿利乐诸有情, 令贪瞋痴悉远离,
无明爱有等皆除, 获得无为甘露法。
又说如来清净法, 普皆利乐诸有情,
令离生老病死等, 及灭忧悲诸苦恼。
又愿说法利一切, 天龙人等及非人,
有想无想诸有情, 自觉觉他咸恭敬。
愿我如住诸佛刹, 普放光明照十方,
于大黑闇热恼中, 作彼清凉甘露味。
欲界色界无色界, 皆令一切无所著,
于憎爱境悉远离, 常说如来清净法。’
“舍利子!时彼净持童子既到佛已,复以上妙革屣持以奉佛。殷勤施已,说伽陀曰:
“‘愿我如佛众中尊, 如大舍宅为救护,
令诸有情离恶趣, 复能演说真正道。
世间所有诸爱欲, 此名愚夫粗境界,
一切有为悉远离, 愿佛出世常值遇。
见佛光明照世间, 于二足尊应供养,
为利一切诸有情, 誓求无上菩提果。
复以最胜香花等, 种种幢幡及宝盖,
为利一切诸有情, 将持供养大觉尊。
上妙衣服及饮食, 床褥卧具诸汤药,
为利一切诸有情, 持此供养于如来。
又持鼓具诸乐器, 歌咏赞叹妙音声,
为利一切诸有情, 供养出世光明尊。
又持珍妙诸饮膳, 世间所有最上味,
为利一切诸有情, 愿将供养佛世尊。
作是广大供养已, 于佛如来求出家,
为利一切诸有情, 誓行一切清净行。
又愿一切有情等, 不生邪道幻惑中,
悉令俱胝数有情, 安隐皆住八正道。
愿我不生此欲界, 极劣边地诃厌处,
远离一切放逸已, 常得亲近不放逸。
又愿不生诸恶趣, 常愿生于信族中,
生已当发最上心, 愿见如来常亲近。
见已发此清净心, 及以花鬘涂香等,
众鼓伎乐诸供养, 当求胜解利一切。
愿于俱胝多劫中, 常作广大供养事,
出家远离诸欲境, 当行一切清净行。’
“舍利子!彼二童子于胜高如来.应正.等觉所,以种种伎乐伽陀歌咏赞叹供养佛已,即于地方所发清净心,以赤旃檀造立精舍,纵广四逾缮那高半逾缮那。如是造已奉献世尊,复作是言:‘唯愿如来哀慜纳受。’彼二童子于胜高如来应正等觉所,劝请世尊,说伽陀曰:
“‘愿佛安住我精舍, 过去诸佛所称赞,
我今发此净施心, 愿佛哀慜亲纳受。
若佛常住我精舍, 了知俱胝有情数,
过现未来三世心, 愿我当来亦如是。
佛依精舍到彼岸, 获得正断及神足,
四种胜行各了知, 我施精舍亦如是。
唯愿胜高如来佛, 及与一切苾刍众,
受此精舍半月中, 供养尊重常恭敬。
我今于是如来所, 亲近恭敬供养已,
发是信心求出家, 剃除顶发被法服。
如是舍家出家已, 于诸利乐遍希求,
常当修作善相应, 爱乐如是真实法。’
“时二童子说是伽陀已,彼净住童子白佛言:‘世尊!愿我当来速成正觉,放大光明如佛世尊等无有异。’时净持童子又白佛言:‘世尊!愿我当于险难恶道常为导师。’舍利子!时彼净持童子于胜高如来前住立一面,恭敬合掌又发誓言:‘愿我于佛法中无复坐卧常离睡眠,为利有情求无上道而常远离一切懈怠。宁以身命一切弃舍,乃至筋皮血肉皆悉枯悴,亦复远离一切懈怠,当发广大勇猛精进求菩提道。’舍利子!尔时净住菩萨摩诃萨,为彼净持菩萨摩诃萨说伽陀曰:
“‘我共汝发平等心, 修行无上菩提行,
我今亦发精进力, 为利一切诸有情。
远离诸欲及身命, 血肉枯干无所辞,
愿于千劫尽修习, 精进志乐菩提道。
常思安住旷野中, 及乐山间寂静处,
为求无上大智慧, 于法清净得自在。’
“舍利子!时彼净持菩萨于千岁中,一弹指顷曾无睡眠及诸懈怠,况复梦想?又于千岁不求安坐,除诸便利,乃至一弹指顷亦不胡跪,何况坐卧?时彼菩萨又千岁中,食时持钵游行乞食,于彼施者亦不观视是男是女童子童女,化利有情心行平等,却诣本住三观世间然后乃食。如是食已,于非食时不生一念饥渴之想,乃至不生甜酸碱淡苦辣之想。又千岁中于非食时亦不乞食。时彼菩萨又千岁中住于树下,一心精进求菩提道,亦不观视是何等树。又于千藏所被法服,未尝暂时而有更换。时彼菩萨又于千岁,而于诸欲不起寻伺,于诸损害亦复如是。又于千岁,于自父母兄弟姊妹及诸眷属,于日月等数不曾发起一念寻伺。又于千岁,于其舍宅曾无一念爱乐依止。又千岁中于日月星宿等,曾无一念起瞻视意。又千岁中未尝依止墙堵树木而于中住。又于千岁,未曾以诸酥油涂身。又千岁中于其自身,乃至一念曾无懈怠。又于千岁于其一念曾无疲倦。又千岁中,乃至酥油亦复不受,唯乐一心精进,求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时彼菩萨又千岁中,于其身心亦不懈倦。又于千岁修精进行,不起一念剃除须发,时四大天王来于顶上,以手摩触顶发自落。时四天王又持此发,于清净地起窣堵波。又千岁中,四大天王知彼菩萨于善所作悉来成办。时彼菩萨又于千岁,若值热时亦复不乐于树荫中。又于千岁若值寒时,亦复不乐以衣覆身。又于千岁,亦复不共世间有情语言戏论。
“复次舍利子!时有魔王忽然出现,名曰痴念。时痴念魔王敕诸波旬,为彼净住、净持二菩萨造作剑林及剑桥道已。时彼魔王及魔波旬狂乱往来高声唱言:‘我今造作此名剑林。’时彼魔王发是语时,三千大千世界中上至魔宫下彻地界,有百千俱胝魔王波旬诸天眷属,皆得闻知悉来集会,共生恐怖欲相谋害。舍利子,时彼菩萨一心精进安住不动。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二十八
大正藏第 11 册 No. 0316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二十九
西天译经三藏银青光禄大夫试光禄卿慈觉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
精进波罗蜜多品第九之五
“复次舍利子!尔时净持菩萨摩诃萨,于彼剑林桥道,亦不经行心不随顺。彼诸天魔作大恶声,于菩萨所恐怖娆恼。时净持,净住二菩萨摩诃萨皆悉不听。又诸天子于虚空中赞如是言:‘彼二菩萨具足能行如是正行,如是大悲如是勇猛。’彼二菩萨于千岁中唯专想佛。是时胜高如来化行已毕入般涅盘,空中诸天见彼如来般涅盘后,告言:‘善男子!彼胜高如来已般涅盘。’时二菩萨闻是语已,即时往诣胜高如来般涅盘所安置床座。到已合掌恭敬住立一面,以悲恋故忆念如来,于七日中目不暂舍,尊重赞叹。时二菩萨勇猛精进行菩萨行,利乐有情如负重担。亦于是时佛前住立如般涅盘,上生梵世。生梵天已,复来诣彼胜高如来.应.正等觉窣堵波所,于四万岁中旋绕礼拜作诸供养,又于七万岁中持诸幡盖供养恭敬,复以上妙香花饮食供养塔庙。彼二菩萨于梵天中尽其寿命,而复下生阎浮提中,于转轮王胜族家生,得宿命智。既诞生已,互相谓言:‘应当修习不放逸行。’是时菩萨说伽陀曰:
“‘我等生王胜族中, 获大神通免诸难,
当愿常行不放逸, 亲近无上菩提道。
尊贵富饶诸欲乐, 是法速朽不可信,
智者应当悉了知, 希求最上大菩提。
若人求是菩提道, 应舍富饶诸欲乐,
为利有情求出家, 修持最上清净行。
我于往昔无量劫, 与诸有情多贪求,
于五欲乐猛炽然, 谓言受用常无足。
我今觉悟诸欲乐, 尊贵富饶及眷属,
悉能弃舍誓出家, 精进为求菩提道。
我昔俱时十六岁, 舍家出家求出离,
剃除顶发被法服, 于千岁中行梵行。
又于是时俱入灭, 而复往生梵世天,
于其梵世复舍寿, 生此阎浮胜族中。’
“复次舍利子!彼时复有佛出,名号最上勇猛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彼二菩萨诣彼佛所,亲近供养、尊重赞叹,发净信心舍家出家,剃除顶发而被法服,于俱胝劫修行梵行。舍利子!彼二菩萨于无量世时已曾值遇百千诸佛亲近供养,于一一佛所具修梵行,尊重赞叹恭敬供养。舍利子!时净持菩萨过是已后,先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号曰勇猛精进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其佛住世九十俱胝岁,彼佛有九十俱胝那逾多大声闻众悉来集会。舍利子!彼时净住菩萨于彼勇猛精进如来世时作转轮圣王,于彼佛所尊重赞叹,复以上妙衣服饮食卧具医药种种供养,于三月中供养彼佛及苾刍众。舍利子!时彼转轮圣王作供养已,彼勇猛精进如来.应.正等觉欲令转轮圣王生大觉悟,说伽陀曰:
“‘若行最上精进行, 一切佛法乐希求,
若诸有情耽欲乐, 一切义利极难得。
若于欲乐不远离, 损自利故及损他,
于此应当悉弃舍, 而求最上诸佛法。
我今令汝亦复然, 往昔眷属皆弃舍,
及发无边大誓愿, 速求成就菩提果。
汝见我已成佛道, 鹿野苑中转法轮,
若于诸欲生爱着, 不能速成大菩提。
诸佛皆说离诸欲, 于放逸法不复生,
智者于此善信随, 即能远离诸业障。
汝于恶慧持重檐, 无义利法何安住?
若于诸欲不觉悟, 佛说皆为诸苦因。’
“尔时世尊说是伽陀已,时转轮圣王生大觉悟,于诸世间国城妻子、父母眷属、臣佐仆从、诸小国邑一切吏民、财宝库藏,悉皆弃舍。住立佛前说伽陀曰:
“‘假使身肉皆枯竭, 至于殒灭旷野中,
誓舍国邑诸宫殿, 希求最上佛菩提。
又复发起大精进, 利乐一切诸有情,
于大旷野辽迥处, 舍家出家乐修行。
永愿弃舍诸欲乐, 远离罪业及痴迷,
若于诸染而执着, 应当弃背菩提道。
所有诸欲及王位, 一切誓将皆弃舍,
我于世尊教法中, 愿乐出家行正行。
智者远离诸欲境, 于菩提道志修行,
应发精进勇猛心, 若耽杂染背佛道。
我今于彼诸欲境, 王位欲乐已弃捐,
勤于佛法求出离, 精进愿速成菩提。’
“时转轮圣王说是伽陀已,即于彼佛亲近供养,发大信敬舍家出家,剃除须发而被法服。王出家已,彼时复有六十百千俱胝那逾多人亦复发大信敬舍家出家。彼勇猛精进如来化行已毕,复于是时入般涅盘。时转轮圣王见佛灭度悲感懊恼,收取舍利作供养已,亦复命终上生兜率陀天。彼天没已,而复下生阎浮提中,于彼时分乃得成佛,号曰善行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彼佛住世一俱胝岁,复有俱胝那逾多大声闻众皆来集会,皆是大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逮得己利心得自在到于彼岸。复有十万菩萨摩诃萨众,得不退转住不退地,誓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彼佛说法教化无量阿僧祇有情,作善利已而般涅盘。彼佛灭后正法住世满一劫已,然后分布其佛舍利供养恭敬,如我灭后分布舍利等无有异。舍利子!彼净住菩萨摩诃萨,于菩萨精进波罗蜜多之行而常随学然无懈惓。由于往昔依止一类造作宝锁有情而住,起嫉妒故。舍利子!若菩萨摩诃萨求菩提道时,于他种族发起嫉妒,应知彼时有三种怖。何等为三?一者于非理处而行乞食,二者不应语言而共语言,三者见余苾刍而生嫉妒。如是等处一向增长嫉妒过失,以是因缘,于地狱道如己舍宅。如是于彼行精进者,犹若盲人于诸险难边地,邪见之所受生为彼摄受。舍利子!又见余苾刍心生忿怒,亦不顾视起嫉妒心令他忿诤,作极恶相出粗犷言。以是因缘,堕地狱道如己舍宅。于彼受生建立种子,纵得人身生诸险难边地邪见为彼摄受,心无慈慜乐多损害,于他谄曲乐多随顺。舍利子!时彼菩萨摩诃萨于他种族生嫉妒时,应当思念如是三种怖畏。”
如是言已,尊者舍利子白佛言:“希有世尊!菩萨摩诃萨乃能听闻如来如是行相,于彼种族不生嫉妒,得大善利而得出离。”又舍利子言:“善哉世尊!我等诸声闻众亦愿闻是法要,云何于彼种族不生嫉妒,而得出离于地狱道,及诸生盲险难恶道皆得解脱?”
佛告舍利子:“无因缘故,且止是事。”
舍利子言:“我等云何离诸诽谤不生邪见,常生中国,见佛闻法修声闻行?”
如是语已,佛告舍利子:“善哉善哉!汝能问于如来如是法义。舍利子!若诸有情乐习世间外道典籍,不应为说。若于佛法恭敬信解志乐修学,即当为说。何以故?舍利子?若于世俗外道典籍而不远离,我则说为斗诤根本,是佛法难。舍利子!若菩萨摩诃萨坚固信解不生放逸,于长夜中寻伺观察,于诸有情心生救护,乃能往诣如来咨问法义。闻是法已,欢喜爱乐如说修行。
“复次舍利子!若诸有情劣弱精进而求涅盘者,不惟难得,亦复转增三种过失。所谓利养尊重名称,而复乐于朋友种族及诸眷属,为自资养而常贪求作不义利。由此三事而追求故,于三恶道不能解脱。以是劣弱精进故,堕于地狱、饿鬼、畜生、焰魔罗界,障生天道。又复于饿鬼趣中常生斗诤。舍利子!彼诸有情于诸善法不肯信受,而常亲近诸恶朋友,于寂静处不乐本住,而复乐住诸白衣舍。闻诸长者发如是言:‘若此安住,我愿供给饮食衣服卧具医药,亲近供养。’是时苾刍与彼长者互相谓言:‘若住旷野谁复亲近?我今于彼爱乐恭敬。’苾刍因是深生贪着住白衣舍。既久住已,与诸种族及彼眷属互生贪爱。忽有苾刍远方而来诣彼族中,时旧住苾刍以贪着故而生嫉妒,谓彼言曰:‘我本清净亦复多闻,自谓我是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果。’发生如是虚妄谄曲诸恶语言。
“复次舍利子!时余苾刍亦作是言:‘我今于此白衣舍中不求久住。’彼旧住苾刍互相憎嫉作不义利。舍利子!复有一类,于大乘法出恶语言互相诤竞,于诸契经如实行相互相毁谤。
“复次舍利子!于佛如来所说契经声名句文如是正法,暂时听已得胜解者,于彼有情复生毁谤,如是行相决定堕于恶趣之中。舍利子!又复于彼不退转精进菩萨摩诃萨而生憎嫉,如是行相亦堕恶趣。”
尔时舍利子及诸有情闻此说已,于诸善作不生嫉妒。
“舍利子!如是菩萨摩诃萨于精进波罗蜜多行不退转精进行时,于诸有情生救度想。一切有情为三种病常所烧煮。何等为三?谓贪、瞋、痴。我当于彼有情以佛正法积集和合为大良药,治诸有情此贪瞋痴诸热恼病,我说是名菩萨摩诃萨行不退转精进波罗蜜多之行。又舍利子!一切有情常生热恼。何以故?谓三毒病无时增长,若生天上及在人中,乃至地狱、饿鬼、畜生、焰摩罗界,咸悉为其贪瞋痴毒之所烧煮。菩萨摩诃萨见彼有情热恼所苦,发救度想,又复思惟彼三种病世间药饵无能医疗,云何除灭是三种病?唯佛如来获大法身,为大医王救疗一切有情三毒热恼重病。诸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身为法药为大医王,悉能救疗一切有情,三毒热恼皆令除灭。舍利子!若彼世间种种医药,于三毒病终不能疗。唯是如来及大菩萨,为大医王施大法药,于诸有情三毒热恼皆能息除。”
舍利子白佛言:“世尊!如我善解如来所说诸有情界。于意云何?非如地、水、火、风、空界,唯有情界无量无边。”
佛告舍利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说。舍利子!彼诸有情众同分界,亦非声闻缘觉之所能见,唯佛天眼悉能遍照。舍利子!所有三千大千世界天、人、阿修罗,乃至无量无边卵胎湿化、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如是建立诸有情界,尽佛天眼所能照处,或一刹那、一腊缚、一牟呼栗多,于此时分不获人身,今乃方得。舍利子!如是人等,设使皆如活命医王善治众病,欲疗一人贪瞋痴毒诸热恼病终不能得。又复而能和合种种最大良药量高须弥,欲差一人贪瞋痴病亦不能得。正使皆如活命医王,各住世间寿命一劫,捣筛和合诸大良药量过须弥,皆悉疲极,于其一人贪瞋痴病欲差少分尚不能得。舍利子!唯是如来具足方便清净法药,与三毒病随所相应。若诸有情贪热恼病,如来为说不净观法和合为药,能疗如是无量百千俱胝那逾多阿僧祇乃至不可说不可记数有情所有贪热恼病皆悉除愈。又诸有情瞋热恼病,如来为说大慈之法和合为药,能疗如是无量乃至不可说不可记数有情瞋热恼病皆悉除愈。又诸有情痴热恼病,如来又说诸缘生法和合为药,能疗如是无量乃至不可说不可记数有情痴热恼病皆悉除愈。以此譬喻应当了知。菩萨摩诃萨能以如来如是法药,救疗无量无边乃至不可说不可记数有情三毒热恼皆悉除灭,即是成就如来法身。舍利子!如是住法身菩萨摩诃萨,复以法身加持力故,令无量无边乃至不可说不可记数有情三毒热恼皆悉除灭不复更生,皆悉除灭不复更生。”
佛言:“舍利子!我于往昔无量无边阿僧祇劫,于如是法皆悉了知。复于彼时有佛出世,号曰燃灯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彼佛如来与我授记:‘汝过无量阿僧祇劫得成为佛,号曰释迦牟尼如来.应供.正等正觉。’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二十九
大正藏第 11 册 No. 0316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三十
西天译经三藏银青光禄大夫试光禄卿慈觉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
精进波罗蜜多品第九之六
“复次舍利子!我于然灯如来.应供.正等正觉所获得具足法身,生三十三天,号光明天子,为烁迦罗主,有大威德具大神通,名称普闻自在无碍。复于彼时,阎浮提洲有八万四千大城,复有众多城邑聚落,彼诸聚落有百千俱胝那庾多诸有情类充满其中。又于彼时疾疫劫起,恶业有情病缘成熟,疥癞㿈疽体生疮癣、风黄痰癊积集其身。彼时复有百千医王,和合良药治诸有情疾病除愈。
“复次舍利子!时彼有情无归无救未得愈者,高声唱言:‘若天、龙、夜叉、乾闼婆、罗刹婆、人非人等耶?能令我病一切苦恼得解脱耶?一切财物悉能舍施,愿为奴仆随意所作供给走使。’舍利子!彼无见者,我以天眼清净出过于人——诸有疾病疥癞㿈疽体生疮癣、风黄痰癊寒热等病、积集成熟充满其身——乃能见故。无有闻者,彼诸有情高声唱言,我以彼天耳界清净出过于人,乃能闻故。于彼有情起大悲心极生怜慜,我发是念:‘于无归者为作归依,于无救者为作救护,于未愈者为令除愈,当护安乐。’舍利子!我于彼时隐烁迦罗形,去俱卢大城不远,忽然化生成有情相,名曰苏牟。复住空中,为阎浮提诸疾病者说伽陀曰:
“‘于彼俱卢城不远, 化有情相名苏牟,
彼若来食肢分者, 一切疾病皆除愈。
汝诸有情勿惊怖, 如是食者生欢喜,
彼无嫌恨瞋已除, 此阎浮洲大良药。’
“舍利子!此八万四千大城郡邑聚落,于其中间一切有情闻是声已,即时奔诣俱卢大城。到苏牟所,取彼身肢少分而食,然其身肢都无损减。是时苏牟说伽陀曰:
“‘由菩提道实不虚, 获得无尽智慧蕴,
彼言真实不欺诳, 令我身肢亦无尽。’
“舍利子!时阎浮提洲诸有病者集苏牟所,取以身肢少分而食。由无尽智,如是断已,断已复生。然于肢体旋复生已,无损减故。
“复次舍利子!诸有病者于苏牟所食肢分时,诸病除愈安隐快乐得无疾报。如是满阎浮提洲诸有病者,皆悉除愈安隐快乐得无疾报。
“尔时阎浮提洲诸有情类,若男若女童子童女,咸发是言:‘如我惟忖,今食苏牟疾病除愈安隐快乐。我等应当亲近供养。’一时集会诣苏牟所,众共围绕说伽陀曰:
“‘能于我等作归救, 汝是医王及良药。
我等今时何所为? 愿施供养无有吝。’
“舍利子!我于是时知此有情得安隐已,现大烁迦罗形住众人前,而作是言:‘我今不用王城国土、郡邑聚落舍宅财物、金银琉璃𤥭璖马瑙珊瑚琥珀诸妙珍宝、象马牛羊辇舆车乘、男子女人童子童女奴婢仆从、饮食衣服床敷卧具汤药资缘、园林池沼,如是玩好悉不复用。我唯教汝,当断杀生永不复作,当断偷盗永不复作,当断邪欲永不复作,当断妄语永不复作,当断两舌永不复作,当断绮语永不复作。以要言之,当断恶口贪瞋邪见永不复作。’时彼大烁迦罗为诸人等说伽陀曰:
“‘多俱胝数诸财宝, 分量犹如须弥山,
饮食衣服妙天女, 如是等施皆不用。
汝若作是诸供养, 不如修习十善道,
各各共起慈悲心, 于一切时常守护。
菩萨不乐于财利, 唯能护持十善业,
汝等若能共修行, 我说此名真供养。
饮食衣服及卧具, 象马车乘诸珍宝,
如是乃至妙天女, 一切我今皆不受。
汝今听我诚实语, 应修清净十善道,
互相发起慈悲心, 于一切处常守护,
若能摄受如是法, 十善业道常清净。’”
说是伽陀已,告舍利子言:“我于彼时于大众中宣说法要,清净无杂示教利喜。说是法已隐身不现。时阎浮提洲男子女人童男童女食苏牟者,乃至命终无有一人堕于恶趣,一时皆得生于三十三天,于妙众中受诸快乐。
“舍利子!彼诸人众生彼天中,闻是法已示教利喜,于彼三乘得决定解,所谓声闻乘、缘觉乘、无上一切智乘。于彼天中,或复当入涅盘、未入涅盘、现入涅盘。”
佛言:“舍利子!汝观菩萨摩诃萨安住法身,云何名为得大神通具大威德名称普闻?我于彼时,唯我一人能舍身命成熟一切有情三乘涅盘。”
如是言已,尊者舍利子白佛言:“世尊!云何名为菩萨摩诃萨具足法身?”
佛言舍利子:“菩萨摩诃萨法身坚固,犹如金刚无破坏相,殊妙真实不生不灭。又复法身,为度有情不惜躯命,以是缘故火不能烧物不能坏,又复坚固犹如金刚无破坏相。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行不退转精进波罗蜜多行时,如是安住具足法身,成熟有情不惜躯命,亦无言说分别遍计。又知此身犹如虚空,离种种相、身离相故,随能入解一切诸法,离种种相。由离相故,亦不分别是身是法。若于相中身既离相,于一切法亦复如是。若能自身离一种相,即能入解一切有情身离相故。一切有情身离相故,即能入解法界离相。法界离相故,于一切法离相。应如是学,乃至极微细法皆不可得。由彼自身真如,即能随解一切有情身真如。由彼一切有情身真如,即能随解自身真如。由自身真如,即能随解一切法真如。由一切法真如,即能随解自身真如。由自身真如,亦能通解一切佛真如。由一切佛真如,即能通解自身真如。由自身真如,亦能随解过去未来现在真如。由过去未来现在真如,即能随解自身真如。又过去真如与未来真如而无相违,过去真如与现在真如亦无相违,现在真如与过去真如而无相违,未来真如与过去真如亦无相违。又过去真如与未来真如而无相违,未来真如与现在真如亦无相违,现在真如与未来真如而无相违,未来真如与现在真如亦无相违。由现在真如与过去真如而无相违,由过去真如与现在真如亦无相违,又过去真如与未来现在真如亦复如是。又彼蕴处界真如此蕴处界真如,彼染净真如此染净真如,彼涅槃轮回真如此涅槃轮回真如,彼行真如此行真如,一切行真如亦复如是。
“复次舍利子!如所说故、无别异故、非远离故、非影像故,乃至真如无少分相。何以故?真如无相,彼说即如来相。如是摄受因果真如,彼说亦如来相。彼菩萨见如是诸相无所造作,即如来相见非违诤。一切色相彼无所动即如来相。非真如智,于如来身何可观察?于如来身平等观察,即自身平等。由自身平等观察,即一切身非身平等。由一切身非身平等观察,即于是身而能观察。是故了知一切身相皆缘生故,于此知己法身决定不可破坏,于诸法身亦复如是。彼得如是法身而能了别非蕴处界,于诸有情见闻觉知乃可化度作诸义利。舍利子!譬如活命医王,积集和合诸大良药施众病者,造作童女色相殊妙,犹如最上清净池沼,具足庄严极妙安住,时非时分行住坐卧,复能作彼胜妙事业。复于是时最上最胜大种豪族长者居士,皆来见彼造药童女。时活命医王普能施与如是触已,诸有病者快乐轻安得无病恼。舍利子!应知唯一活命医王能令有情疾病除愈,余诸医师不能有故。舍利子!了知法身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乃至有情男子女人童男童女,为贪瞋痴之所烧煮,于彼有情身遍触已,是诸疾病皆悉除愈,而得远离一切热恼。如是菩萨,往昔愿力得清净故。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不为资身财物饮食等事,然于法身一切取舍无不通达,而或怜愍有情摄受饮食,于其身命亦不弃舍,于法身力亦不取舍亦不损减。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然于法身无生无灭,由能示现有生灭故,又能成熟有情。于诸行法了知生灭,又知诸法亦无合集,生处灭处悉皆了知。于彼法身法食法力常依止法,心无所表。是名往昔愿力成熟有情不退转精进波罗蜜多。”
尔时世尊重明此义说伽陀曰:
“今乃得成金刚身, 不坏不散佛知故,
刀不能伤火不焚, 度有情时岂超越。
度脱有情猛火害, 若获最上清凉药,
如是有情知见已, 复如得食诸饮膳。
乃至法界无分别, 唯一法身无余身,
无人无我无儒童, 了达诸法缘生故。
观察如能行苦行, 息灭缘故断苦缘,
色蕴非坚水上泡, 受蕴如同于聚沫,
想如渴爱炎时现, 观行芭蕉中不实,
复如幻化诸伎艺, 种种刹那俱离相。
诸有智者所施愿, 了识造作不坚实,
所生资具如电光, 亦如高山流瀑水。
财欲又复同影像, 迅速猛于弓箭势,
了知变易若浮云, 诸有智者无所乐。
不于三界天人所, 受用饮食诸妙乐,
后堕地狱极苦中, 见已不乐于天趣。
彼无依止如傍类, 是人依止离生死,
菩萨当获大法身, 设复成坏无生灭。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行不退转精进波罗蜜多行时,当如是学。世闻诸不善法皆悉充满,彼对治法亦复如是而不了知。如世有情具三大病,谓贪大病、瞋大病、痴大病,皆不了知彼诸有情三种大病,三大良药亦复不知。何等为三?贪大病者,以不净观为大良药。瞋大病者,以慈悲观为大良药。痴大病者,以缘起观为大良药。皆不了知。设有医王医余疾病,虽暂除愈而非究竟,于一切病不能除愈。诸有智者不应如是随顺修学,于佛世尊所对治法应当修学,为大医王通达一切无上善法,令诸疾病净尽除愈,是为究竟。于余世间所习医王,乃至少分不应随学。应当积集捣筛和合最上法药,若闻声已,彼贪大病、彼瞋大病、彼痴大病皆悉除愈。舍利子!是名菩萨摩诃萨行不退转精进波罗蜜多行时,如是积集捣筛和合大法良药,彼诸声闻缘觉悉不能有,唯如来.无上.应供.正等正觉,为大医王集诸善根,捣筛和合为大法药,吹大法螺出深妙声,普遍三千大千世界使得闻知,能令无量无边百千俱胝那庾多矜羯罗,以要言之,乃至不可说不可说诸有情类,此贪瞋痴三种大病皆悉除愈。舍利子!譬如雪山林中有大药树王名离诸毒,能令百庾缮那所住有情闻彼香者悉除诸毒。舍利子!以离诸毒大药树王涂之螺鼓,吹击其声,若诸有情设有虫毒药毒气毒及一切毒,闻是声已悉除诸毒。舍利子!此离诸毒大药树王,一切医师悉不能知,唯活命医王独能知解。舍利子!于菩萨摩诃萨大正法药而能积集捣筛和合,声闻缘觉亦不能有,唯如来能有是故,通达一切善法、为大医王,能令一切有情诸病除愈。于此法药而能积集捣筛和合,吹大法螺出深妙声,普遍三千大千世界使得闻知,能令无量无边百千俱胝那庾多矜羯罗,以要言之,乃至不可说不可说诸有情类闻是声已,彼贪瞋痴皆悉除灭。云何菩萨摩诃萨积集法财?于何等处而为施用?若菩萨摩诃萨施用法财,唯于菩萨藏正法而为积集。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行不退转精进波罗蜜多行时,于菩萨藏正法,受持读诵解说其义,若自书若使人书乃至广为人说,应如是学。
“复次舍利子!乃往过去如是展转,广大不可思议阿僧祇劫于彼时分,有佛名莲华超胜如来,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彼佛有八十俱胝大声闻众俱来集会,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心得自在到于彼岸。彼佛寿量具八万岁,正法住世具五百岁,像法亦尔。彼莲华超胜如来般涅盘后,所有舍利如我灭后等无有异。舍利子!时莲花超胜如来般涅盘已,于百岁后有一菩萨,从他方没来生王家。尔时为母发如是言:‘我今何缘于此非法种族中生?我今亦依彼正法行而修行之。’由是缘故名正法行。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三十
大正藏第 11 册 No. 0316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三十一
西天译经三藏银青光禄大夫试光禄卿慈觉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
精进波罗蜜多品第九之七
“尔时!舍利子!彼正法行童子为成熟善根故,于二十岁发生净信,舍家出家成苾刍相,受具足戒,住阿兰若大树林中而为宴坐。于虚空中有诸贤圣,潜来教示如是义利,语苾刍言:‘汝于菩萨藏正法得不退转精进之行,有大名称当得作佛。’时彼苾刍于贤圣所闻是语已生大欢喜,得未曾有,乃于城邑聚落国土王宫在在处处一切人民,如是寻求菩萨藏正法。又复往诣僧伽蓝中,恭敬礼问苾刍苾刍尼众:‘云何名为菩萨藏正法?菩萨于阿阇梨及佛法中,复何承事亲近修学?我今欲于诸尊者所寻求菩萨藏正法,若名若字而来听受。’彼苾刍等答如是言:‘非我所知。’又窃作是念:‘彼贤圣言应无虚妄。我于菩萨藏正法未曾听受,于不退精进复何修行?’转复问言:‘具寿尊者!彼莲花超胜如来住何方所?愿赐开示。’答言:‘苾刍!莲花超胜如来住是方所。’即时往诣所示方所,到已右绕三匝头面礼足,住立佛前发如是言:‘我今于此结加敷坐,于莲花超胜如来不得闻是菩萨藏正法,于是方所誓不起立。’舍利子!此苾刍七昼夜中于地方所不退精进,如是坚固过七昼夜,以佛神力乃见东方世界宝藏如来.应供.正等正觉,闻彼开演八种法门。此八种法门,能于菩萨藏正法随顺修学。时彼苾刍具足闻是不可思议八种法门无有过上,即于方所从坐而起,亦能于菩萨藏正法开演不退转精进之行,复于城邑聚落国土王宫满六十年教化无量俱胝天人令住三乘。时彼苾刍临命终时,作是愿言:‘生诸佛刹人同分中。’于彼没已生阎浮提洲长者族中。如是生已,乃发是言行正法行。以是因缘,同彼往昔名正法行。发生净信舍家出家,成苾刍相受具足戒。出家未久,复于菩萨藏正法现前安住。于六万岁,城邑聚落国土王宫及能开演菩萨藏正法之行,教化无量俱胝天人成熟三乘,所谓声闻乘、缘觉乘、无上大乘。临命终时复发誓言,由彼愿力,于阎浮提洲得获人身,王族中生。刹那生已,于虚空中贤圣告言:‘汝有情界超越诸法。’以是缘故立彼名字为超越诸法成熟有情。于二十年中发生正信舍家出家,为苾刍相受具足戒。超越诸法正念缘力,于菩萨藏正法现前安住。舍利子!此超越诸法苾刍,于菩萨藏正法断诸疑惑,于城邑聚落国土王宫复能开演满六万岁。过是数已,令无量俱胝天人阿修罗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临命终时复发愿言:‘得获人身。’于阎浮提洲大娑罗长者种族中生。刹那生已,空中有声,贤圣告言:‘汝有情界得获正念。’以是缘故立彼名字为得正念成熟有情。于二十年中,发生正信舍家出家,成苾刍相受具足戒。由彼往昔如实思念最上最胜成就多闻,六十年中说法教化。于城邑聚落国土王宫,今诸有情于菩萨藏正法,复能开演断诸疑惑。又过是数,教化四俱胝天人阿修罗等成熟三乘,所谓声闻乘、缘觉乘、无上智佛乘。舍利子!此正法行苾刍发是愿已即时命终,生于往昔彼地方所宝藏如来佛刹之中。舍利子!彼菩萨摩诃萨令六十俱胝天人阿修罗等,成熟三乘悉得圆满。舍利子!彼菩萨摩诃萨中无间隔,于宝藏如来佛刹之中,得不思议最上最胜多闻具足。于彼命终,即时得生莲花超胜如来世界王族之中。往昔教化六十俱胝天人阿修罗等,悉同生彼而为眷属。复于彼时有佛出世,号最上行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彼佛具足寿量八十俱胝岁,彼国人民寿命亦等。彼佛有八十俱胝大声闻众俱来集会,皆阿罗汉。一一声闻各有八十俱胝大声闻众,皆是清净大阿罗汉。复于彼时名勇猛受王童子,多闻成就智慧明达。舍利子!时彼童子与自眷属八十俱胝,同时往诣最上行如来.应供.正等正觉所。到已头面礼足,围绕世尊却住一面。时最上行如来知彼童子往昔因缘心之所念,而为说法。”
尔时世尊告舍利子言:“彼勇猛受王童子得闻如是往昔相应所修之行,生大欢喜,与自眷属八十俱胝同发净信舍家出家,成苾刍相受具足戒,尽其形寿常修梵行求菩提道。时最上行如来告诸大众:‘此勇猛受王菩萨摩诃萨,我灭度后次当作佛出现世间,号大精进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彼最上行如来般涅盘后,所有舍利作供养已,受持正法,然后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舍利子!彼大精进如来寿量半劫。有无量大声闻众,一一复有二十那逾多,皆是清净大阿罗汉,俱来集会。舍利子!此不退转精进菩萨摩诃萨行精进波罗蜜多行时,于菩萨藏正法闻已次第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乃至生彼大精进如来世界之中。舍利子!若善男子善女人安住大乘,速疾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精进行时,于菩萨藏正法决定听闻受持读诵,乃至广为人说。何以故?舍利子!此诸菩萨摩诃萨唯能于菩萨藏正法如是进求不退转精进之行。舍利子!是名菩萨摩诃萨精进波罗蜜多。
禅定波罗蜜多品第十之一
“复次舍利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修行进趣菩萨禅定波罗蜜多之行?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应先远离染欲过失诸不善法,于彼寻伺发生喜乐,是名入解初禅定行。舍利子!菩萨摩诃萨次当远离寻伺,于内引生清净洁白心一境性,于彼等持发生喜乐,是名入解二禅定行。舍利子!菩萨摩诃萨次当舍离贪爱、行念正知,唯妙乐受身虽正知,如彼圣人观察舍念离喜妙乐行故,是名入解三禅定行。舍利子!菩萨摩诃萨次当如是先断苦乐适悦烦恼,无苦无乐舍念清净,是名入解四禅定行。彼如实得圆满清净纯一无杂正等引心,无余支分及随烦恼,不离等持而能作彼禅定事业,而复圆满五种神通及彼智业。云何名为五种神通?一者天眼、二者天耳、三者他心、四者宿住、五者神境,此说名为五种神通。又复云何菩萨于彼天眼乃至神境而能圆满最上正行神通智业?舍利子!此菩萨如实安住正等引心圆满清净,纯一无杂及随烦恼,于诸有情心无所欲,而能发起神境等通,此说名为神通智业。又天眼清净出过于人,而能观察诸有情等,初生退没好丑等相、善趣恶趣胜妙下劣,乃至知诸有情业行差别,身语意中具足恶行,起彼邪见诽谤圣贤,而复积集邪见业因,身谢命终堕于恶趣那落迦中。又复知彼诸有情等身语意中具足善行,起彼正见称赞圣贤,而复积集正见业因,身谢命终生于善趣或生天界。舍利子!以清净天眼出过于人,于诸有情积集恶业悉能了知。舍利子!此菩萨摩诃萨清净天眼,于诸有情而为最胜,色相明了悉无障碍,一切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有学无学大阿罗汉、辟支佛众,悉胜于彼,最上最胜、最极明了、无有过上。又此天眼,于彼一切出离道中最胜出离。而诸菩萨有是天眼,于十方世界无量有情,若粗若细、若胜若劣、若远若近,而此天眼诸有色相,于彼了知悉无对碍。又此天眼见色究竟,除无色界,所有十方世界无量有情,若生若灭,及彼业因一切根因,若增若减若胜若劣,悉能了知。又彼所有十方世界诸佛刹土功德庄严,一切悉见。清净戒蕴安住成就胜妙果报,亦皆了知。又彼清净天眼出过于人,诸佛世尊及菩萨众一切悉见,及彼正士正念正知、通达境界威仪道行,及解脱法得总持门,安住智慧善巧方便,而能入解一切圆满。彼眼无碍诸色无见,彼眼无著诸色无染,彼眼解脱谓离诸见,彼眼清净自体光洁,眼无依止离诸境界,眼无所取离诸烦恼,眼无翳障离诸疑惑,眼不起念离对碍法,眼得光明照烛诸法,眼随智慧离识境界,彼眼无著离难调伏及彼痴冥一切烦恼。眼能决择诸根幻化,又复眼相彼无能胜,于诸有情平等观瞩。彼眼清净离杂思惟,彼眼无垢体性光莹。又彼天眼随其心意而能现前成熟佛眼,眼无贪瞋离诸违顺。又彼天眼于义境界修行法式如实相应,又于有情安住大悲。又彼天眼来求丐者而无不与,见破戒者亦无瞋怒,于堕落者而常守护,于懈怠者而常勤策,为散乱者现禅定分,为恶慧者示正慧眼,为邪道者开悟正道,劣胜解者导以最上佛之知见。又彼天眼,于一切智智最上神通,于菩提道专注一境决定现前。舍利子!此名菩萨摩诃萨而能圆满彼天眼通及智事业。
“复次舍利子!云何名菩萨摩诃萨得天耳通及能圆满最上正行神通智业?舍利子!此菩萨摩诃萨天耳清净出过于人,能闻十方无量世界人非人声,所谓天声、龙声、夜叉声、乾闼婆声、阿修罗声、[萨/女]噜拏声、紧那罗声、摩睺罗声、人非人声,圣人声、声闻声、缘觉声、菩萨声、佛声,是名诸菩萨摩诃萨天耳清净。又复得闻诸罪业声,地狱声、傍生声、焰摩罗界声,乃至微细边际蝴蝶蜂虿蚊蚋等声,及诸有情所发语业或攀缘心善不善等,一切了知。所发语业善不善根彼因及果,悉皆了知。若语业贪随染爱所表,若语业瞋随恶骂所表,又语业痴亦随贪瞋所表,皆能了知即语业痴亦随恶骂所表。若语业唯恶骂所表,即瞋随恶骂所表,彼语业痴亦即随痴冥所表,悉能了知。又天耳通智,如实了知发生善巧,破彼语业、随顺清净。由能对破、语业清净,即能对破一切贪瞋痴等悉令清净。又彼天耳,于圣人非圣人声悉听闻。如是听已,于圣人声不生住着,于非圣人声不着对破。又于圣人声获得大慈,于非圣人声发起大悲。于一切声无前后际,以决定智如实了知。又彼天耳,于十方无余一切世界,得闻如是诸佛世尊所说妙法。闻已念彼所度根器,不生痴冥一切摄受,亦无失念。如彼有情根器入解,了知诸法平等一味。又复不于一佛二佛所说之法得听声已,不作互相障碍差别事相。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三十一
大正藏第 11 册 No. 0316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三十二
西天译经三藏银青光禄大夫试光禄卿慈觉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
禅定波罗蜜多品第十之二
“复次舍利子!诸佛世尊说彼往昔任持之行,由今善根听闻声故,于时非时分中获彼所说,若众会时、或说法时及非时说,而别解行,听已能说。又说法时,或众会时、或一苾刍,为彼说法如实记别,于他损害而不为说,又不如实记别,择彼相应义理,善巧方便摄受于他,以自心清净洁白而为彼说。若于色相等声决定听闻而生欢喜,彼如色相等声为令听闻决定劝喜。又若处众说法,以天耳识加持彼声,令诸有情而能解了。然彼有情听闻是法或能解了。又若有情听闻是法或未解了,彼于是处得法界清净,即耳界智界亦得清净。我以耳界既获清净,而此有情亦获清净,于彼耳界得善出离。如其所说文字义理及诸有情巧妙言辞,令五趣有情闻说法声悉令悟入。又能于此天耳界中而得成就如来天耳,复于此中无杂乱意。此说名为菩萨摩诃萨得天耳通智业圆满。
“复次舍利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他心智通及彼正行智业圆满?舍利子!此菩萨摩诃萨于十方无余一切世界诸有情类,往昔边际心能了知,及彼现在心亦了知。又复过去有情心智粗因细因种种心智皆能了知:或此有情最上心因,或此有情中分心因,或此有情最下心因;又此有情根性以布施相应,此有情根性以净戒相应,此有情根性以忍辱相应,此有情根性以精进相应,此有情根性以禅定相应,此有情根性以胜慧相应;又此有情根性以大慈为因,此有情根性以大悲为因,此有情根性以大喜为因,此有情根性以大舍为因;又此有情根性以大乘为因,此有情根性以缘觉乘为因,此有情根性以声闻乘为因;又此有情诸善因力具足成就,又此有情诸善缘力具足成就。若复有情不善因缘力成就故,即此有情以彼因缘力相应生下劣种族。若复有情善因缘力成就具足,即此有情以彼因缘力相应生高贵种族。或复有情意中清净、非工巧清净,若或有情工巧清净、非意中清净,若或有情工巧清净亦意中清净,若或有情非意中清净亦非工巧清净。舍利子!此诸有情往昔根因心所行智,如我相应说法之智。此说名为菩萨摩诃萨他心智力。又复入解他心智力,而此有情行布施因,于未来世得布施果。又此有情行净戒因,于未来世得净戒果。又此有情行忍辱因,于未来世得忍辱果。又此有情行精进因,于未来世得精进果。又此有情行禅定因,于未来世得禅定果。又此有情行胜慧因,于未来世得胜慧果。又此有情行大乘因,于未来世得大乘果。又此有情行缘觉因,于未来世得缘觉果。又此有情行声闻因,于未来世得声闻果。又此有情行世间因,于未来世得世间果。舍利子!若此因缘、若彼因缘,于未来世此诸有情得是根性如实了知,于彼有情而能成熟不生厌倦,乃至以智了解是心根本,若正法器说此正法。又于说法复何所得?为令不作余法余业。若诸有情现在世中于诸法行广大寻伺,然彼一切皆如实知。又彼着贪心,即如实了知彼着贪心。彼离贪心,亦如实知彼离贪心。彼着瞋心,如实了知彼着瞋心。彼离瞋心,亦如实知彼离瞋心。彼着痴心,如实了知彼着痴心。彼离痴心,亦如实知彼离痴心。若此若彼有情杂染及障碍心,一切皆能如实了知,如实知已而为说法,欲令彼彼出离烦恼。若复往诣众中如是观察,一切众会若彼若此,于诸有情遍观察已而为说法。舍利子!此诸有情前际后际彼根性智一切了知,而菩萨摩诃萨自心无所住着,及彼他心亦无所住。何以故?此菩萨摩诃萨由智了故心无所住,由念了故心无所住,由慧了故心无所住,由趣向了故心无所住,由胜慧了故心无所住,由觉了故心无所住,由断习气及诸随眠生涩烦恼,离垢光洁无诸过失,于一切法分明了解,于一切有情心行差别极能入解心无所住。舍利子,于如是行相入解有情心智,此说是名菩萨摩诃萨得他心通智业圆满。
“复次舍利子!云何名为菩萨摩诃萨宿住念通及彼正行智业圆满?舍利子!如是菩萨摩诃萨,于十方无余一切世界一切有情,具无量种宿住念通。若一日二日三四五日、若十二十乃至五十日、百生千生百千生无量百千生,乃至百成坏劫千成坏劫百千成坏劫无量百千成坏劫,诸有情类于彼往昔,如是名字、如是种族、如是姓氏、如是色相、如是形状、如是住处、如是饮食、如是久住、如是苦乐,彼彼生灭及于寿量,彼没此生,皆悉了知。又知自身及诸有情,此宿住念非唯一种。自身前际及他补特伽罗前际,此宿住念非唯一种。又自宿因善根念力及他宿因善根念力,又自善根成熟菩提、令他有情念彼善根发菩提心,又若往昔苦及乐因皆是随顺无常苦无我等,彼既随顺无常苦无我等,即不乐色相、不乐受用、不乐眷属、不乐富饶、不乐为转轮圣王、不乐为帝释天主、不乐为大梵天王、不乐为护世天王,一切生处自在王位及诸欲乐皆不爱乐。彼正思惟:‘是处不为成熟有情而受轮回。’彼唯随顺无常苦无我等往昔诸烦恼行之所招集,极生追悔起大厌离。及现在事诸不善业乃至命根,厌不复作。往昔善根令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根广大成熟,又能积集现在善根,除灭一切险难境界,成熟佛法僧种子,相续不断成熟一切智智正念缘力。又此正念,以自加持、法界加持,不倾动故而无所娆,成熟定业亦无娆恼。于奢摩他,以自加持心无迷乱,于毗钵舍那而为摄受。以现量智无怯弱故,以正忆念无忘失故,受大快乐。积集诸行不由他悟,积集行故趣于彼岸一切能到。积集行故,以正念缘力,过去现在无忘失法,此说是名菩萨摩诃萨宿住念通智业圆满。
“复次舍利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于神境通及彼正行智业圆满?舍利子!此菩萨摩诃萨断除诸行而能具足修习欲神足定,断除诸行具足修习勤勇神足定,断除诸行具足修习心神足定,断除诸行具足修习观神足定。彼欲、勤、心、观摄受诸法而能修习成出离故。又此四神足数数修习,即于现前获神境通而得受用彼无量种神通变化。又此神变而常观瞩一切有情,一一神变皆能调伏一切有情。又此神变普能显现,若身若力或复加持。又彼如是一一身相,能往调伏诸有情类。又彼如是一一身相,复能显现或佛身相、或缘觉身相、或声闻身相、或帝释天身相、或大梵王身相、或护世天身相、或转轮王身相。又彼所现一一身相而复显现如是身相,能往调伏一切有情,及能𢤱悷诸旁生类。又彼所现如是身相,为诸有情演说正法。又复能现如是势力,普为摧伏一切有情极重瞋慢,谓大庄士力,乃至四分那罗延力,乃至半那罗延力,乃至那罗延力,乃至如是诸力:以手二指举须弥山高六十百千庾缮那,又掷彼山远八万四千庾缮那,譬如举一庵摩罗果从此掷置他方世界,而神境通菩萨摩诃萨力都无动作。又能以三千大千世界,如是广大下从水际至色究竟天,其间有情置于掌中住经劫数,一切道行普能显现。而菩萨摩诃萨为彼慢过慢极重忿怒诸有情类,成就力能可伏慢过慢忿怒等而为说法。又依彼神足得加持智。于加持智,即得如是诸加持法:或以加持大海为牛迹量,复以牛迹为大海量;又或时加持火聚为彼水聚,复以加持水聚而为火聚。以要言之,于上中下法一切互相加持。亦复获得如是成就,世间所有天人魔梵、沙门婆罗门诸有来者,皆无有能振动变易及能出没。又复世间,此加持法无有共者,唯佛世尊能有是故。又以工巧加持缘力,为彼慢过慢极重忿怒诸有情类,广说妙法极令欢喜。又彼修神足者,于魔境界天魔眷属及诸烦恼而无堕灭、超越自在,于佛境界而能入解。于诸有情,乃至少分无有损害,一切善根相应随顺。此说是名菩萨摩诃萨于神境通智业圆满。
“舍利子!又云何名为菩萨摩诃萨神通?复何名智?以彼天眼正观色相,此说名为神通。彼幻法智不作正行,此说名智。又舍利子!若于一切有情实有所闻,此说名为神通。而于前际过失俱不可得,此说名智。又舍利子!若彼了知一切心行,此说名为神通。于心灭智不灭正行,此说名智。又舍利子!而于前际念彼无碍,此说名为神通。若于三世智都无碍,此说名智。又舍利子,于一切刹土随意往来,此说名为神通。于虚空刹土智都无碍,此说名智。又舍利子!立法分位,此说名为神通。于法观察,此说名智。又舍利子!于诸世间善巧化导,此说名为神通。于诸世间都无系着,此说名智。又舍利子!出过一切释梵护世,此说名为神通。出过一切声闻缘觉,此说名智。
“复次舍利子!如是所说,是名神通智业圆满。又舍利子!所有烦恼散乱,菩萨摩诃萨定分行心及加持智,乃至一切有情染心散乱,及菩萨摩诃萨定分行等,应知积集。舍利子!此菩萨摩诃萨普遍积集而得安住,此说名为三摩呬多。又此一切有情,是名三摩呬多。心常平等,是名三摩呬多。意常平等,是名三摩呬多。善巧平等,是名三摩呬多。意中极深平等,是名三摩呬多。布施平等,是名三摩呬多。持戒平等,是名三摩呬多。忍辱平等,是名三摩呬多。精进平等,是名三摩呬多。禅定平等,是名三摩呬多。胜慧平等,是名三摩呬多。彼一切法平等,是名三摩呬多。若于一切法平等,即一切有情平等及一切菩提平等,如是普遍入解,此说名为三摩钵那。又若普遍入解诸法如虚空等,此说名为三摩钵那。又若普遍平等入解无相无愿无积集行,此说名为三摩钵那。又若普遍入解诸法音声,此说名为三摩钵那。又于一切饶益不饶益等处,心平等如地、心平等如水、心平等如火、心平等如风、心平等如空,高离掉举、下无昏沉而善安住,一切道行而得不动,名三摩呬多。于道行自体而无分别,名三摩钵那。虽言辞充满无口过失,无高无下亦无动乱,相应顺成一切世间法义时分,然于世间八法而能超越,一切烦恼悉无所著,远离愦闹寻伺境界,如是法行名三摩呬多。又于一切世间工巧造作悉能显现,于彼事相亦不弃舍。而菩萨摩诃萨于禅定波罗蜜多平等入解,而复出生智慧方便,不为大悲心缘之所随缚,观察有情平等入解,方便寂静极寂静等,是名智慧。令佛智慧不现在前,是名方便。又若平等入解诸法不为随缚,是名智慧。又一切法都无取舍,是名方便。于彼法界无计度念,是名智慧。若于佛身平等入解、不生现前作证,是名方便。于彼法身念无所住,是名智慧。若于佛声相平等入解、于妙梵音具足领悟,是为方便。又复思念法无可说,是为智慧。又于金刚心时平等入解而能极胜安住,是为方便。于彼正念念无散乱,是为智慧。又于往昔愿是平等入解而能成熟有情极胜安住,是为方便。于一切有情念无实我,是为智慧。念彼善根证无所证,是为方便。又念彼无根及无住着,是为智慧。又于佛刹平等入解而使现前清净,是为方便。念彼刹土如虚空等,是为智慧。又念于菩提道场平等入解而使现前庄严,是为方便。又念彼止息或诸染法,是为智慧。若于转法轮中平等入解而能普应机缘,是为方便。又念彼转无所转,是为智慧。乃至菩提分行平等入解而能现前舍离,是为方便。乃至念彼于一切法而非相应及诸随惑,以如来智慧禅定妙乐无诸热恼,于相无相一切攀缘降伏悉皆了知。彼一切菩萨摩诃萨定非定位,以善出离、如是相应,是为智慧。而诸菩萨摩诃萨获得无尽禅定波罗蜜多,诸有魔事皆不得便,得善安住诸佛法器。舍利子!如是所说智慧、方便,彼菩萨摩诃萨于禅定波罗蜜多而能出离。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三十二
大正藏第 11 册 No. 0316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三十三
西天译经三藏银青光禄大夫试光禄卿慈觉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
禅定波罗蜜多品第十之三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得不退转神通,或以意想、或以事业,皆是所作游戏神通。复于处处广大安住现诸所作。彼有所作,神通智力世间最上。于所作事虽具诸相,善能决择而复现证世出世间第一之法。菩萨神通示无尽相,犹若虚空遍一切处。菩萨神通现一切相色无色等,复能随顺入一切声,然于前际音声平等。菩萨神通观察一切有情心行,于其体性随缘显现,于诸劫中随其思念,前际后际无有间断。一切唯现神境变化,决定现前无别行相。菩萨神通达漏尽智,观时分已而无超越,胜出世间决择诸法,所有一切声闻缘觉之所难测。菩萨神通其义甚深,慑坏群魔制伏外道,于菩提场而能总持一切佛法、志求正觉。随其种类转正法轮,而善调伏一切有情,至灌顶位得法自在。
“舍利子!此不退转神通菩萨摩诃萨,所作事业悉无我慢,其心清净正善调伏光洁自在,离诸染欲及随烦恼,微妙寂静,所有善业而悉成就。于禅定解脱三摩地三摩钵底起正思惟,于生死中都无系缚。所以者何?谓彼生业诸烦恼缚颠倒执着皆悉解脱,是故于生死中都无系缚,而复不坏大乘、成证一切佛法。然彼佛法,十方谛求了不可得。又一切法皆顺佛法,是故佛法即一切法。若一切法如实寻求亦不可得,于算数道及非算数,平等超越无有少分。此说无法亦无非法,若能于法非法遍能了知,是故于此都无住着。又诸法义亦非住着,若著于义非大义利。若复于义非义悉无所住,设见于义而智无碍。若智无碍则无遍计,若无遍计则无有对,若无有对则无所住,若无所住则无间断,若无间断则无虚作,若无虚作则无迷乱,若无迷乱则无我我所,若无我我所则无诤论,若无诤论是沙门法。若无诤论是沙门法,则喻彼虚空亦如平掌。若喻虚空亦如平掌,彼则不堕欲界色界及无色界。若一切处而无所堕,则无形色及无显色亦无分位。若无形色无显色及无分位,彼则如是随顺觉悟。若能如是随顺觉悟,彼则如是随所觉悟。云何说此随顺觉悟及所觉悟?谓若了知彼极微法皆不可得,说此是为随顺觉悟及所觉悟。应当于此平等入解,即能成就菩萨摩诃萨希有之法。云何菩萨摩诃萨希有之法?所谓于慈无我、悲无众生、喜无寿者、舍无补特伽罗,布施无彼悔与心,持戒生彼寂静心,忍辱发彼无尽心,精进发彼最上心,禅定离彼散乱心,胜慧无彼戏论心,念处无念处作意心,正断随彼生灭心,神足离彼嬉戏心,于信进念定慧起彼无碍自然平等入解心,如是五根五力起彼无能损坏屈伏心,于七觉支起彼分别菩提心,于八圣道起彼观察正解心,于奢摩他起彼平等心,于毗钵舍那发起观察圣谛希有遍知心,成熟有情发彼本清净心,于彼法界摄受正法无杂乱心,于无生法忍起不可得心,于不退转地起转无转心,于相所获起无相心,庄严菩提道场起彼顺三界心,制伏群魔起彼摄受有情心,于诸法自性菩提起彼顺觉悟心,于转法轮起彼无所转心,于大涅盘起彼随现轮回自性平等心。舍利子!如是所说,是为菩萨摩诃萨于随顺觉悟及所觉悟而能成就希有之法。
“复次舍利子!云何禅定?谓诸菩萨于彼禅定无所耽着,能于如来三摩地而得圆满,又复不乐禅悦之味。诸菩萨虽复于身适悦而无取着,复于禅定常乐大悲,以是缘故留诸惑染。又于禅定不退等持,以是缘故厌离欲界。复于禅定修神通业,以是缘故了知一切有情心行。又于禅定通达实际,以是缘故得心智自在。复于禅定得等至智,以是缘故普遍一切色无色界。又于禅定至极寂静,以是缘故于声闻缘觉三摩钵底而求增长。复于禅定而无动乱,以是缘故住极究竟。又于禅定常行对治,以是缘故而不住彼相续习气。复于禅定得最胜慧,以是缘故于诸世间而为第一。又于禅定而先通解有情心意,以是缘故诸有情中而为最上。复于禅定而常自在随乐三宝,以是缘故获得如来无尽功德。又于禅定得极高胜,以是缘故常住三摩呬多。复于禅定得自在转,以是缘故而能圆满一切事业。又于禅定悉无所受,以是缘故得大智慧。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禅定。
“复次舍利子!禅定波罗蜜多以何为先?所谓决定心为先,一境心为先,不散乱心为先,安住心为先,奢摩他心为先,三摩地心为先,根等持为先,力等持为先,正等等持为先,定解脱为先,九次第定为先,不相违为先,善法为先,降伏烦恼怨贼为先,圆满三摩地蕴为先,菩萨三摩地为先,佛三摩地为先。舍利子!如是寂静之法,是名菩萨摩诃萨所行之行于禅定波罗蜜多为先。”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说伽陀曰:
“禅定解脱波罗蜜, 常于多劫行是行,
彼世间法意无著, 是名寂照三摩地。
若诸通达波罗蜜, 如电庄严胜高显,
以能勇猛离诸垢, 是名月光三摩地。
成就无忧戒德光, 于诸法中自在转,
斯法高勇若须弥, 是名法光三摩地。
于彼法宝庄严地, 正法总持妙清净,
是心能伺于他心, 名正法智自在转。
定能摧断诸烦恼, 如幢珠网无障碍,
于十力中胜解脱, 名破魔力三摩地。
胜无能胜须弥灯, 彼号智光清净眼,
谓能合掌赞善言, 妙住持地三摩地。
以能入解空无相, 无愿寂静地亦然,
法念功德智自在, 诸佛无边三摩地。
苏难陀龙师子王, 若来若去常安静,
清净眼力无瞬动, 定名远离种种想。
金刚定如金刚地, 高显不动量须弥,
清净音声普遍转, 远离烦恼三摩地。
广大一切功德相, 犹若虚空无边际,
具足增长智慧念, 辩才宣说悉无尽。
观察有情令善作, 无边无尽无损坏,
慈能调柔悲善根, 喜入极喜舍二障。
解脱坚固生欢喜, 如胜莲华金刚幢,
智海智光俱不动, 是名法义三摩地。
无边解脱光明海, 如来定慧愿庄严,
无上正觉妙寂静, 定名不动调伏法。
光明愿得庄严刹, 令有情意悉欢喜,
于正觉道常随顺, 庄严宝髻波罗蜜。
迅速如风无分限, 亦如海藏持众宝,
施真甘露解脱门, 开七觉华三摩地。
大神通义妙摄受, 通达无边悉圆满,
普现如是佛境界, 是名积石山王定。
若修禅定波罗蜜, 安住等引定境界,
菩萨无量功德门, 是名寂静三摩地。
于等引中随作意, 所发言音皆轨范,
乃至行坐威仪中, 如是悉常无放逸。
又此诸法最寂静, 无我无人无寿者,
亦无分别非分别, 唯此无余登彼岸。
若修禅定波罗蜜, 所获无边功德海,
诸有智者菩萨众, 应当怜愍诸有情。”
胜慧波罗蜜多品第十一之一
尔时佛告舍利子:“云何诸菩萨摩诃萨胜慧波罗蜜多?舍利子!若诸菩萨行不退转菩萨行时,于此菩萨藏正法殊胜义利,毕竟受持读诵听闻、广大开示为他人说,得胜慧相。又彼胜慧,云何是相?云何入解?谓于胜慧所闻之相,随意入解。又复云何是所闻相?所谓乐欲相、意愿相、善和合相、善知识相、变化相、回向相、高贵相、尊重相、右旋相、极自在相、亲近相、不听外境相、承事相、作意相、不散乱相、如求宝相、如求医相、灭一切病苦相、念器相、通达菩提相、对治觉悟相、入佛智相、听无厌相、集法施相、施已无悔相、乐近多闻相、善作欢喜领纳相、大喜遍身相、心大适悦相、听无疲倦相、乐闻正法相、乐闻正行相、乐闻不触无智相、乐闻波罗蜜多相、乐闻菩萨藏正法相、乐闻摄事相、乐闻方便善巧相、乐闻梵行相、乐闻神通相、乐闻四念处相、乐闻四正断相、乐闻四神足相、乐闻十二缘生相、乐闻无常苦无我寂静相、乐闻空无相无愿解脱相、乐闻不积集不善根行相、乐闻积集善根行相、乐闻单已相、乐闻转法轮相、于杂染中无散乱想相、调伏一切烦恼想相、归向智者相、亲近贤圣相、远离不律仪相、乐闻圣人相、乐闻五根相、乐闻随念观察相、乐闻七觉支相、乐闻八圣道相、乐闻如来十力四无所畏四无量十八不共佛法相。
“舍利子!而于是中即闻修慧。所以者何?谓于菩萨藏正法而生乐欲,彼听闻已而能了知,知已能修。若于菩萨藏正法中意愿听闻,起善和合近善知识,若变化若摄受右旋,若极自在,若亲近多闻不听外境,安住多闻勤勇作意,如求宝想、如求医想、灭贪瞋痴想、受持想,若于诸法通达旨趣,及于意乐令智增长,听受无厌。闻布施已能勇悍施,闻说戒已能护净戒,闻说忍已而能忍辱,闻说精进而无懈怠,闻说禅定而不散乱,闻说胜慧心起尽漏乐胜多闻及闻法已身心适悦。闻大乘已而生胜欲,闻摄受事心行摄受,闻四念处而身受心法念住,闻四正断则已生不善而令除灭、未生不善而能弃舍、已生善根而令增长、未生善法而能发起,闻说离诤而身心欲俱获轻安,闻说禅定而心行决定,闻四无量已,于一切有情而起大慈、于彼乐着而起大悲、于诸正法而起大喜、于不善处而起大舍,闻五根已于信进念定慧而心能行,闻七觉支于一切法心生觉了,闻八圣道而能起心趣向涅盘。若于如来十力、四无所畏、四无量、十八不共法乃至无量佛法,如是当学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彼听闻已而能了知,知已能修。舍利子!如是所说种种所闻之相随意入解,是为菩萨摩诃萨胜慧波罗蜜多之行。
“复次舍利子!菩萨行胜慧波罗蜜多行时,而能于此菩萨藏正法殊胜义利,受持读诵听闻、广大开示为他人说,得诸法正行。云何是为诸法正行?谓于是法如其所说安立正行。舍利子!法正行者,谓若随顺摄受诸法。所以者何?谓法无执着是即正行,若住执着无有是处。于补特伽罗法中而求出离,亦无是处。若于补特伽罗法无所执着,是名正行。得无疑惑,斯有是处。是故诸修行者,于此正法随顺摄受而无障碍,即为正行。
“复次舍利子!若于诸法及尊重法,无执无取无生无灭,及于诸法设顺正理亦应无取,如是所说即为正行。如我今说无有少分亦无所见,如是无见无取是诸法相。云何为相?所谓有相、无相。所以者何?此相无相,说名无相。又此相者,于一切法都无觉了。此无相者,无见无取。如是所说即为正行。是故于此正行应当修习,现证诸法得无障碍。”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说伽陀曰:
“若于菩萨藏, 不应生决定,
如是诸智者, 得安住正行。
又若于是法, 而或行执取,
及起边执故, 此非为正行。
法虽不可得, 勿作于空解,
况此正妙法, 不同于虚空。
若法同虚空, 世间无领解,
由无领解故, 此非为正行。
又此正妙法, 无取无不取,
是故法非法, 不应生执取。
由无执取故, 此即为法相,
如是行相中, 说名为正行。
又此正妙法, 曾无有住着,
随顺而了知, 无能得损害。
由无所害故, 智都无所解,
如是行相中, 说名为正行。
又复诸智者, 住少欲功德,
于此正法中, 相应善修作。
若诸善安住, 行威仪正行,
而于所向方, 随应得清净。
以所向清净, 知如是正法,
则能于处处, 了有情心意。
又复诸智者, 了彼心意已,
如是行相中, 而能宣正法。
又此甚深法, 通达胜义谛,
于如是义中, 而常获决定。
又复诸智者, 多闻如大海,
以是最深广, 行无量功德。
不假文与义, 能通达正理,
于无量文义, 获坚固不动。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行胜慧波罗蜜多行时,于此菩萨藏正法殊胜义利,闻已乃至广为人说,而能获得胜慧光明。于诸法中,无明黑暗盲瞑翳障悉能除灭,于胜慧光速获成就,善不善法如实了知,乃至命终诸不善法毕竟断除。闻诸善法如所觉悟,于善寂默而能宣说。”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说伽陀曰:
“譬如入暗处, 现前诸色相,
彼眼不可见, 以火能破瞑。
如是现在劫, 彼有生死人,
于善不善法, 不听而不知。
由听是法故, 于罪不应作,
及除非义利, 速能趣涅盘。
乐亲近师友, 增长于闻慧,
彼慧清净故, 获得妙乐义。
彼闻义智者, 见非法出离,
于净法勇猛, 得殊胜妙乐。
若于菩萨藏, 闻已住法性,
光明照世间, 真行菩提行。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三十三
大正藏第 11 册 No. 0316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三十四
西天译经三藏银青光禄大夫试光禄卿慈觉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
胜慧波罗蜜多品第十一之二
“复次舍利子!若菩萨摩诃萨行胜慧波罗蜜多行时!于菩萨藏正法殊胜义利清净乐欲,而于受持读诵正法者应当发起善知识想,勇猛精进正摄受心,为欲发彼正愿及四正断,于一切法相应得无障碍。”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说伽陀曰:
“尊重善知识, 得为说法师,
作彼听法众, 常住于正行。
不惜其身命, 精勤而最上,
安住实智中, 得胜慧清净。
自了知正法, 净信无不达,
由觉出离故, 如佛广开示。
亦如诸智者, 善达文句义。
常修清净行, 得预诸学位,
所有染净分, 皆悉无所著,
以无所著故, 于法而无减,
由精进乐欲, 身速获轻安。
听闻是法已, 智增无失念,
常住于智念, 了善不善法。
由学最上乘, 通达念慧力,
知彼有情意, 如我于长夜。
以学是法故, 得胜慧清净,
了有情意已, 为开示正法。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于胜慧波罗蜜多微妙清净光明法门及诸圣者发起正见,如佛所说而修行之。以二因缘,当如是学。何等为二?一者获他言音,二者谓自作意。若诸菩萨于相应行菩萨藏正法不能听闻,听已于深法律三摩地门而得少分欢喜知足者,应知彼是怀增上慢堕魔网中,于生老病死忧悲苦恼及随烦恼。着五欲乐轮回相续。如来以是说彼有情随顺有漏无能解脱。舍利子!若有亲近法师于此正法听已了知,而不作罪远非义利,增长闻慧见妙涅盘,清净勇猛得胜妙乐。如是菩萨摩诃萨当知是为于此菩萨藏正法希有法律殊胜义利,受持读诵乃至听闻、广大开示为他人说,得相应行。
“复次舍利子!若菩萨摩诃萨于此菩萨藏正法若不听闻,无能获得彼相应意,而与圣道极相违故。如来以是说彼有情于老死解脱而常作意。云何是相应意?谓此菩萨摩诃萨远离相应及不相应是相应意,于相应意得无增语。又菩萨相应意,谓于音响无能发起,诸阿罗汉亦无能发,然彼所出音响了不可得,于前际后际随所伺察,当云何生?至何所灭?若通达过去所说音响则过去已灭,若通达未来所说音响则未来未至,若通达现在所说音响则现在不住。如是已说未说当说,遍一切处寻求俱不可得。于相应意当如是学。
“舍利子!若菩萨相应意如是学者,云何观察?谓此菩萨观一切法自性本灭,观一切法自体本寂,观一切法自性平等,观一切法毕竟不生,观一切法毕竟不起,观一切法毕竟不集,观一切法毕竟无灭。于此时分说如实观亦非所观,如是非所观非不所观,说此是名为观察意,当如是学。若有菩萨于此正法,疑惑痴瞑无能入解,谓言是法非解脱门,断诸勤勇不起通达,而于彼意悉不相应。又复于此诸法正见即如如见。云何诸法即如如见?所谓无见。如是无见即不生增语,不生增语则不积集。云何不积集?谓于增语而无有对。如来以是所说,观察诸行无生无作,于正见中由是获得正出离行。又复正出离行以何为因?谓一切法即为佛法。是故欲求正出离行,应当于此菩萨藏正法殊胜义利,受持读诵听闻为他人说,乃至于此正法得相应意。是名正出离行。
“复次舍利子!若菩萨行胜慧波罗蜜多行时,于此微妙清净光明法门正善觉悟,于意处观察生入解意。何等意处?云何入解?谓此菩萨于三摩地加持处,毗钵舍那寻伺处,最上希望处,心乐欲处,相续不断处,无常处,因缘处,缘生处,无我无人无寿者处,无住无不住无去无不去处,不集不坏因果处,空无相无愿惯习处,非空无相无愿所取处,三摩地三摩钵底所取处,非依三摩地三摩钵底发生处,神通智所取处,非漏尽处,观察无生处,非出离行处,观察一切有情无我处,不舍大悲处,见一切生恐怖处,有执心处,出离贪处,不离现行贪法处,舍五欲乐处,不舍法乐处,离一切戏论处,不舍善巧方便处,如是诸法皆生入解。舍利子!说此是为意处入解。
“复次舍利子!于彼意处,云何说为正理道?所谓以意是道、以门是道、以面门是道、以因是道、以合集是道、以不相违是道、以无诤论是道、以舍是道、无入无不入是道、无戏论是道、无毁呰是道、不增是道、不减是道、不生是道、无所转易是道、无所对治是道、真如是道、实际是道、如来是道、无别异是道、如如是道、三世平等是道、分别不住色受想行识是道、不住眼界色界眼识界是道、不住耳界声界耳识界是道、不住鼻界香界鼻识界是道、不住舌界味界舌识界是道、不住身界触界身识界是道、不住意界法界意识界是道、随顺胜义是道、随顺正智是道、随顺了义契经是道、随顺正法是道。舍利子!说此是名为正理道。又菩萨摩诃萨以入解意于正理道,由是观察即无所观,如是非观察非不观察。说此是名为观察意。
“舍利子!若菩萨摩诃萨以相应意于此正法而有痴瞑,谓言是法非解脱门,断诸勤勇不起增胜无所通达,而于彼意悉不相应。又诸有情,如是正见即如如见。又复云何为如如见?所谓无见。无见则不生增语,乃至无所对名,如前广说。于此菩萨藏胜慧波罗蜜多之行,当如是学。
“又复于意无我,于一切法无我亦然。若一切法无我,则于诸有情无我亦然。如是观察,是观察意。又轮回界与涅槃界平等相应,如是烦恼体性与一切法体性相应,彼相应与不相应都无所著,于观察意而得胜解。乃至菩萨所有相应无余,加持一切有情而不弃舍,加持正法而无相违。舍利子!说此是为菩萨摩诃萨获相应意所闻之相。于意入解、如是观察,彼如如见胜慧不动。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行胜慧波罗蜜多行时得胜慧住,于一切有为法而不共故。所谓无明乃至老死,悉不共住。又于萨迦耶见乃至本末六十二见,悉不共住。世间八法若毁若誉,悉不共住。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乃至一切攀缘,悉不共住。又于慢增上慢邪慢乃至二十随烦恼,悉不共住。又于上中下品若粗若细乃至一切烦恼,悉不共住。又于痴闇盲瞑翳障系絷等处,乃至一切下劣分法,悉不共住。又于烦恼魔、蕴魔、天魔、死魔,乃至一切魔业,悉不共住。又于我、人、众生、寿者、养者、士夫、补特伽罗、意生、儒童,乃至一切我见,悉不共住。又于业障、烦恼障、法障、见障、报障、智障,乃至一切相续习气,悉不共住。又于相障思惟分别、见闻觉知诸所缠缚,悉不共住。又于悭贪布施、毁戒持戒、瞋恚忍辱、懈怠精进、散乱禅定、恶慧胜慧,乃至一切波罗蜜多有无对治、是智非智,悉不共住。又于一切僻报,常与无常、善与不善、有罪无罪、轮回涅盘,乃至一切邪对治法,悉不共住。又于种种佛法、种种刹土、种种有情,悉不共住。又于世俗胜义、有智无智,乃至一切有情作意相等,悉不共住。又于胜慧胜行、有为体相,乃至一切住心意识所造作者,悉不共住。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胜慧波罗蜜多之行,于如是无量有为行法,悉不共住。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行胜慧波罗蜜多行时,于菩萨藏而能安住,于一切法以胜慧决择,而能获得十种善巧。何等为十?一者蕴善巧,二者界善巧,三者处善巧,四者谛善巧,五者正知善巧,六者随顺善巧,七者智识善巧,八者菩提分善巧,九者圣道善巧,十者缘生善巧。云何名蕴善巧?谓此五蕴,如聚沫、如水上泡、如阳焰、如芭蕉、如幻、如梦、如空谷响、如影、如浮云、如境中像。谓色蕴者犹如聚沫,彼聚沫中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无士夫、无意生、无儒童。若世间体性如是,则色蕴体性亦复如是。说此是为色蕴善巧。谓受蕴者如水上泡,彼水泡中无有我、人、众者、寿者、士夫、意生、儒童。若世间体性如是,则受蕴体性亦复如是。说此是为受蕴善巧。谓想蕴者犹如阳焰,彼阳焰中无有我、人、众生、寿者,乃至说此是为想蕴善巧。谓行蕴者犹如芭蕉,彼芭蕉中无有我人众生寿者,乃至说此是为行蕴善巧。谓识蕴者如幻,于彼幻中无有我人众生寿者,乃至说此是为识蕴善巧。
“又复说此五蕴,是彼世间刹那变异坏灭之相。若此世间体性如是,则彼世间体性亦然。云何体性?所谓苦无常性。彼蕴体性亦复如是。舍利子!说此是为菩萨摩诃萨于胜慧波罗蜜多之行,而能获得诸蕴善巧。
“又复云何名界善巧?所谓地界即法界,法界无粗涩相。水界即法界,法界无柔软相。火界即法界,法界无温热相。风界即法界,法界无动转相。眼识界即法界,法界无瞻视相。耳识界即法界,法界无对表声相。鼻识界即法界,法界无能嗅香相。舌识界即法界,法界无能了味相。身识界即法界,法界无能觉触相。意识界即法界,法界无能观察相。如是自体界与法界无二无别。又复欲界、色界、无色界无二无别。轮回界、涅盘界无二无别,此空界、一切法界无二无别,由性空故、离分别故,无二无别。以入解有为界,则入解无为界,乃至说无量界如是决择入解。舍利子!说此是为菩萨摩诃萨于胜慧波罗蜜多之行,而能获得诸界善巧。
“又复云何名处善巧?谓此眼处本空,及耳鼻舌身意处本空,彼无有我亦无我所。彼菩萨如是于眼体性乃至于意体性如实了知,则无处决择、无种种决择、无善决择,于善不善法无二相转。说此是名为处善巧。
“又此处善巧,谓眼处、色处。如是眼见于色而生厌离,如是厌离则非正行。又彼耳处声处、鼻处香处、舌处味处、身处触处、意处法处,如是乃至意识而生厌离,如是厌离则非正行。又复菩萨于圣道处、非圣道处,皆应积集成证大悲,于诸险难非圣道处诸有情类令住正道,于其道处亦不弃舍。舍利子!说此是为菩萨摩诃萨胜慧波罗蜜多之行,而能获得诸处善巧。
“又复云何名入解谛善巧?此谛善巧复有四种,所谓苦智、集智、灭智、道智。云何苦智?谓不起蕴故,是为苦智。云何集智?谓离爱集故,是为集智。云何灭智?谓灭已不生故,是为灭智。云何道智?谓于平等法无平等可得故,是名道智。若菩萨于此四谛如是智慧而不作证成熟有情,说此是为谛善巧。
“又谛善巧复有三种,所谓世俗谛、胜义谛、相谛。云何世俗谛?谓诸想像音声、语言文字,乃至世间所行,是为世俗谛。云何胜义谛?谓心无所缘,况复文字,是为胜义谛。云何相谛?谓诸相一相,一相无相,是为相谛。彼菩萨于世俗谛说无疲倦,于胜义谛不失正行,于相谛中随顺无相,是真实相。说此是为菩萨于谛善巧。又复一谛此无二种,所谓寂谛,此实一谛。于诸平等及不平等,而能随转真妙作用,而能获得于谛善巧。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三十四
大正藏第 11 册 No. 0316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三十五
西天译经三藏银青光禄大夫试光禄卿慈觉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
胜慧波罗蜜多品第十一之三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获得如是于谛善巧,由此了知五蕴是苦,若令五蕴苦相止息犹如虚空,是苦圣谛。又此五蕴随惑爱见,若令执取爱见等因不起合集,为集圣谛。又此五蕴毕竟灭尽,若令前际不生、后际不起、现在不住,为灭圣谛。若于苦智、集智、灭智而能证达以智相续,能善调伏引趣正行,为道圣谛。又复于此诸谛现观,而能寻伺遍尽观察,是为菩萨摩诃萨于谛善巧。又复了知诸受是苦乃至受所引摄,诸决择智,是为苦圣谛。若因于受引生于合集,如实了知,是为集圣谛。又若于受而得轻安则于受非受,而复观察非受是灭获证于灭,是为灭圣谛。又若受所引道,如彼世间积集进求,非受非道令彼苦灭引趣正行,是为道圣谛。若见如是四谛平等毕竟无见,是为清净,是名菩萨摩诃萨于谛善巧。又复于灭而起现证,复能于苦不生观察,是为苦智。若有缘生于有离有,是为集智。了知一切生本不生、灭无所灭,是为灭智。于如是道随其种类,寻求伺察令入其智,是为道智。若能安住如是谛智,说此是为菩萨摩诃萨于胜慧波罗蜜多之行获谛善巧。
“舍利子!又复菩萨摩诃萨获得四种正知善巧。何等为四?一者义正知,二者法正知,三者世间典籍正知,四者辩才正知。云何义正知?谓若于法诸胜义句,相续因智,缘智,集智,通达无边智,入解缘起智,分别法界智,随顺入解真如智,不住实际智,如实法空智,伺察无相智,于愿无愿智,于行无行智,入一正理智,入解无我智,解无众生智,了无寿者智,无补特伽罗胜义智,于过去世无障碍智,于未来世无限量智,于现在世遍一切处智,于蕴幻化智,于处决定空智,于界度量智,内身寂静智,外无遍行智,出离尘境智,念无所住智,达无所入智,胜慧观察智,通达四谛智,诸苦为有智,诸集为行智,诸灭无相智,诸道出离智,分别一切法句智,善解诸根智,诸力无能屈伏智,奢摩他加持智,毗钵舍那光明智,于诸幻化起变灭智,于诸阳焰无迷乱智,于诸梦境无实见智,于诸谷响了缘生智,于诸影像无合集智,于种种相唯一相智,于正和合无所合智,于诸轻安无所得智,于声闻乘达言音智,于缘觉乘解缘生智,于最上乘积集一切善根智。如是所说,是为菩萨于义正知。又复义正知者,若于义随顺则诸法随顺,彼所随义即诸法性。所以者何?以诸法义毕竟如空。若义如空,则诸法义毕竟无相。若义无相,则诸法义毕竟无愿。若义无愿,则彼法义无所趣证。若义无所证,则一切法义毕竟无寿者、无补特伽罗。若义无补特伽罗,则于是义通达法相。若说于义无住无尽,于所说义而获证知,诸佛世尊随喜印可,于彼胜慧如实正知。若于胜慧如实正知,则一切处无有过失,说此是为菩萨于义正知。
“云何名法正知?谓于正法入解之智,若善不善、有过无过、有漏无漏、世间出世间、有为无为、染分净分、轮回涅盘、法界智界,本自平等无所觉悟。说此是为菩萨于法正知。又复法正知者,于彼贪行心能正知,所谓虚假贪行、坚固贪行、微细贪行、广大贪行、过去贪行无边观察,现在贪行随缘入解。或复有情内贪而非外贪,或复外贪而非内贪,或复内贪亦外贪,或非内贪亦非外贪。或复色贪非声贪,声贪非色贪,色贪亦声贪,色声俱非贪。色贪非香贪,声贪非香贪,香贪非味贪,味贪非触贪,乃至绮互于色声香味触贪行等,如是非义利门,入解二万一千贪行、二万一千瞋行、二万一千痴行。如是贪瞋痴二万一千众等分行。如是所说,入解八万四千心行之智、如其所说相应行相智、不增不减智、越百欲界智、殊胜法器智、真实言说智,说此是为菩萨于法正知。
“云何世间典籍正知?谓若入解一切声智。天声、龙声、夜叉声、乾闼婆声、阿修罗声、迦楼罗声、紧那罗声、摩睺罗伽声、人声非人声而能入解。五趣有情粗细高下,说法连环相续不断音声文字。彼或说一说二说多,男声、女声、非男非女声,广说略说,鄙陋说巧妙说,过去说未来说现在说,一字相应多字相应,皆悉了知。说此是为世间典籍正知。又复世间典籍正知者,成熟于文、明了于义,离诸恐畏复无过失。于世俗、胜义,以自心知见,甚深巧妙种种庄严,令诸有情咸生欢喜,说此是为菩萨于世间典籍正知。
“云何菩萨辩才正知?所谓言说无住无断,真实记别迅速辩才、决定获果辩才、如其所问辩才、无减失辩才、无断灭辩才、无诤论辩才、乐善法辩才、住忍辩才、甚深辩才、善巧辩才、世俗胜义辩才、建立一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胜慧辩才、建立念处正断神足根力觉支圣道奢摩他毗钵舍那辩才、入解一切谛智定解脱三摩地三摩钵底辩才、悟一切乘辩才、解一切有情心行辩才、无謇吃语言辩才、无生涩语言辩才、无杂乱语言辩才、润泽语言辩才、清净语言辩才、解脱语言辩才、无障语言辩才、尊重语言辩才、慈爱语言辩才、相应语言辩才、无缺漏语言辩才、甘美语言辩才、细滑语言辩才、无毁呰语言辩才、称赞诸圣语言辩才,通达无边刹土有情,能以妙梵音声随一诠表。如是辩才,于他有情补特伽罗能善说法,佛乃印可。彼若说法无出离者,云何能得尽诸苦际、成就正行?舍利子!说此是为菩萨摩诃萨于胜慧波罗蜜多之行,而能获得辩才善巧。
“云何菩萨随顺善巧?复有四种。何等为四?一者随义不随于文,二者随智不随于识,三者随了义经不随不了义经,四者随法不随于人。何等为义?云何为文?谓若入解出世法行,此说为义。达世间法,此说为文。若于整肃施以妙乐,此说为义。于无戏论调伏制止,此说为文。若于轮回遍能称说,此说为义。于无所得广大开示,此说为文。若能普遍赞涅槃德,此说为义。于涅槃法体无分别,此说为文。若于三乘分位如其开演,此说为义。智唯通达一种教理,此说为文。于诸有情开演布施,此说为义。三轮清净,此说为文。若能宣演三业威仪、积集一切头陀功德,此说为义。于身语意清净胜行皆不可得,此说为文。若能宣说坚固忍受忿恨恼嫉倨傲憍慢,此说为义。得无生忍,此说为文。若能开演于诸善根踊跃精进,此说为义。于彼精进不入不住,此说为文。若能开演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此说为义。灭等至智,此说为文。于诸慧根多闻总持,此说为义。义不可说,此说为文。若能开示三十七品菩提分法,此说为义。若菩提分现证行果,此说为文。若能开示苦集道谛,此说为义。现证灭谛,此说为文。若正开示无明为先乃至老死,此说为义。若无明灭乃至老死灭,此说为文。若说积集止观,此说为义。明解脱智,此说为文。若能分别贪瞋痴等分类行法,此说为义。若于解脱心无所动,此说为文。若能开示诸障碍法,此说为义。若证解脱无障碍智,此说为文。若正开示善能称赞无量三宝,此说为义。若离贪法性及无为功德,此说为文。若说菩萨最初发心习学功德乃至菩提道场,此说为义。说一心相与一切智智无上正觉,乃至总略八万四千法蕴相应,此说为文。又若一切音声语言文字乃至不可说义,俱说为义。
“云何不了义经?谓所说文,如其所说广大了知,此说是为不了义经。云何了义经?谓所说义,如其所说广大通达,此说是为了义经。又说随顺补特伽罗无能出离,是不了义。如所说法即能出离,是为了义。如是菩萨摩诃萨于胜慧波罗蜜多之行得随顺善巧。
“云何菩萨文句善巧?谓诸菩萨于此二法,善能修行胜慧波罗蜜多。云何二法?一者善识,二者善智。何者为识?依四种住。何等为四?一者识依色住,二者识依受住,三者识依想住,四者识依行住,此说为识。何者为智?谓若了知所取五蕴,此说为智。又若了知地界水界火界风界,此说为识。若复安住四种法界,于其法界善能分别,此说为智。舍利子!复说于识,谓眼观色为表,耳闻声为表,鼻嗅香为表,舌了味为表,身觉触为表,意知法为表,此说为识。若复内身寂静外无遍行,智能随顺法无所取,此说为智。又若发起遍计执取,此说为识。无执无取及表无瞋,此说为智。又复了知识住生灭有为行法,此说为识。无为无有识遍行故,又智无为不住生灭,此说为智。
“云何了义不了义经?谓若所说引趣于道,是不了义。引趣于果,是为了义。说世俗行,是不了义。宣说胜义,是为了义。引趣业行,是不了义。尽业烦恼,是为了义。又复染分,是不了义。若说净分,是为了义。于彼轮回而作厌离,是不了义。于轮回涅盘悟不二法,是为了义。善巧文句,是不了义。甚深难解,是为了义。于诸文句心喜乐欲,是不了义。于少文句而生决定,是为了义。又复我人士夫命者、意生儒童作者受者,种种语言,或有主宰及无主宰,是不了义。于空无相无愿三解脱门,不起我人士夫乃至补特伽罗,是为了义。云何补特伽罗及法?谓若于所有法安住补特伽罗见,由起彼见而复安住法智法界,此说是为补特伽罗及法。又复补特伽罗者,谓异生补特伽罗、善异生补特伽罗、顺信补特伽罗、顺法补特伽罗、八辈补特伽罗、入流补特伽罗、一来补特伽罗、不还补特伽罗、应供补特伽罗、缘觉补特伽罗、菩萨补特伽罗。若一补特伽罗出现世间,犹能引生多种妙乐,于彼世间天人众会极深怜慜作诸善利。何况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安住世俗,为一切补特伽罗,令诸有情依如来所说音声入解义利。佛言此说是为于法,各各随顺,乐欲引趣有情于义安住。云何名法?所谓无作无不作、无住无不住,于一切处本自平等悉同依止。又诸法相自性本空,无有平等及不平等,离诸分别无所攀缘,而皆出离。此说于其法性能随顺行得无退转,是故于此正理法门而得入解一切法性。此说是为菩萨摩诃萨于胜慧波罗蜜多而得成就四种随顺善巧。
“云何菩萨福智善巧?菩萨行门有其二种。何等为二?一者福行,二者智行。云何福行?所谓布施福行、持戒福行、修观福行。住等慈心大悲相应,令诸有情悔诸过咎,普令发起一切善根。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三十五
大正藏第 11 册 No. 0316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三十六
西天译经三藏银青光禄大夫试光禄卿慈觉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
胜慧波罗蜜多品第十一之四
“复次舍利子!一切有学阿那含辟支佛,于此福行应先发起如是胜心,得不退转一生补处,次当作佛。菩萨摩诃萨亦应于此发随喜心,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世尊此福行中一切善根亦皆随喜,劝请诸佛转妙法轮。此福行中以一切菩提善根悉共回向。未发菩提心者语令发起,已发菩提心者诸菩萨为说回向。以利养摄诸贫穷,以医药施诸疾病,于诸怯弱亦当亲近为作怜愍,于诸毁戒以法覆护,出离罪报令住涅槃。于和尚阿阇梨尊重供养如佛世尊,于讲法处精进勇猛。求诸法师设百由旬亦应故往,乐闻正法而无厌足。于说法者无所希望,常当亲近恭敬供养,如己父母不生疲厌。又福行中,于身口意不生动乱、离诸过失。住佛塔庙,摄受梵福集诸善本,圆满相好庄严化身。离诸口过庄严语业,决定胜解庄严一心,游戏神通庄严佛刹,以清净智庄严法相。闻彼正法离诸障碍得无障碍,于说法者欢喜称赞,于所说法不生执着,亦无损坏如是庄严解脱法门。以诸园林施佛及僧,如是庄严佛菩提树,植诸善本怜愍一切,业惑清净得无生灭,如是庄严菩提道场。发无尽愿施诸玩好,获得圆满无尽宝手。远离颦蹙平等如掌,乐施一切而先获得面目端严,彼诸有情共喜乐见。光净严饰施诸有情,而获光明普照一切。赞美言辞非由积习,戒福德藏悉皆清净。生人天中,十善道业亦复清净,神通变化亦不唐捐。顺诸佛教不起分别,深心清净平等开化,为诸有情之所爱敬。于最上法及胜解行随力为说,而能摄受一切福行。又当发起一切智心,具七圣财信为先行,一切世间之所爱敬。是故决定最先开导,而能圆满一切佛法及诸善法。此说是为菩萨摩诃萨福行善巧。
“云何诸菩萨智行善巧?谓于因缘发生智解。云何因缘?谓深心乐欲随知法会,勤求善友住于佛智,不依声闻辟支佛智,于论议师极生信乐。其说法者,知彼器已内心具足,于其智慧无有悭惜,相续为说甚深妙法。彼闻法者,为作如是求法相应,则能于此智行相应。云何求法相应?谓于法师得是少义,而于初夜后夜思择称量,此等云何是理非理?展转研究乃至心无所得,离诸障碍及无垢染,得出离智发真实行。于此甚深法、广大法无边法、胜外道法,智解通彻常放光明,最极高显逾于山峰,勇猛精进不舍重担,行殊胜行心唯一境,富乐作意不舍杜多,常乐法乐不持世行,求出世法忆念不忘随为宣说。圣族弟子咸皆欢喜,开导胜缘奉持禁戒惭愧庄严,趣向佛道,无明暗蔽诸无智者悉自远离,而得慧眼清净,广大觉悟、深妙觉悟、极妙觉悟。以观察智,复能分别自他功德,而使纯熟圆满清净业报。是为菩萨摩诃萨智行善巧。
“复次求智菩萨于法师所行四种施。何等为四?谓桦皮纸笔墨等及妙法座、一切利养、法集偈赞。是为四种,于智行中而得成办。又智行中于法师所,应当成就四种守护。何等为四?一者守护身,二者守护善,三者守护处所,四者守护所化徒众,是名为四。又智行中,而复成就四种重担。何等为四?所谓法、智、财物及与菩提,是为四种。又智行中成就五力:一者信力,于法胜解。二者精进力,勤求多闻。三者念力,于菩提心而无忘失。四者定力,于一切法决定平等。五者胜慧力,复乐多闻。是为五种,于智行中而得圆满。又智行中成就四戒。何等为四?谓真实法戒、勤求法戒、决定法戒、向菩提戒,是名为四。又诸勤求法者,于智行中成就四忍。何等为四?一者敝恶人来毁生骂辱,不应加报,善言悔谢;二者风日寒热及饥渴等悉能忍受;三者于和尚阿阇梨随转给侍;四者于空无相无愿三解脱门住大法忍;是为四种。又复成就四种精进。何等为四?所谓多闻精进、总持精进、辩说精进、正行精进,是为四种。又智行中而复成就四种胜定。何等为四?所谓离相寂静、心一境性、入神通定、悟佛知见,是名为四。又智行中成就四法。云何为四?谓诸有不住、非自然性、四缘生灭是无主宰、唯一信解,是名四法。又复成就四种方便。何等为四?一者随转世间,二者随转契经,三者随转于法,四者随转于智;是为四种,于智行中而得具足。又复成就四无碍道。何等为四?所谓波罗蜜多、七菩提分、八圣道支及一切智智,是为四种无障碍道。又复成就四种无厌。何等为四?谓多闻无厌、辩说无厌、寻伺无厌、智慧无厌,是名四种。又智行中如是知见,而复随顺一切有情、一切刹土,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胜慧、慈悲喜舍。所以者何?舍利子!乃至诸菩萨决定于诸智中以是知见而为先行,彼若安住是智而得通达一切智行,诸佛威神之所护念,诸有魔等皆不得便,普为集会一切智智。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于胜慧波罗蜜多得智行善巧。
“云何诸菩萨念处善巧?菩萨念处此有四种。何等为四?一者以身观身念处,二者以受观受念处,三者以心观心念处,四者以法观法念处。云何以身观身念处?舍利子!此诸菩萨修身观时,观身前际、观身后际、观身现在,而此身者从颠倒生、随因缘灭,无动无作无自性无执取。譬如诸外山林药草种等,从因缘生,亦无自性及无执取。又此身者如墙壁瓦砾草木影像,谓蕴处界是无执是空、是无我我所、是无常是速朽灭、是不精实、是颠倒法、是可厌离、是不坚固。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观,当乐勤求坚固之身。所以者何?谓如来身。如来身者,即法界身、金刚身、不可坏身、坚固身、于三界一切最胜妙身。修是观时,当知凡夫粗重秽恶具诸过患;彼复能离一切过患,得获如来最妙身相。又当观念诸有情身,由何所造相续不断?谓四大种及阿赖耶识造作执持薰习功能有无量力。譬如地界、水界、火界、风界,外四大种有种种门、种种处、种种名、种种相、种种物,由是一切有情任持命根。身四大种集起亦复如是,有种种门、种种处、种种名、种种相、种种物,由是一切有情于其命根亦复任持。以别相观身无常,而不厌离生死。以别相观身是苦,而不乐住涅槃。以别相观身无我,而不远离化度有情。以别相观身空寂,而无毕竟寂灭。以别相观身远离,而不舍善法。彼能如是以身观身者,应当了知是不坚固、是不可爱。观内身者而知烦恼不能容受,观外身者了诸烦恼不共合集,而得成就清净身业,及得清净庄严身相,为诸天人之所赞仰。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得以身观身念处。
“云何诸菩萨以受观受念处?谓诸菩萨于彼一切苦乐等受,应以智慧方便善可了知,于诸乐受无贪惜意,若见诸恶道受苦触时,起大悲心无缘息意,于苦乐受触,无无明意随念了知。如是苦、乐、非苦非乐得出离见。而诸菩萨以智慧方便,于诸有情,或为成就、或为远离。然此有情于受出离无所知解,于此乐受随乐施与,于彼苦受随为除灭,于非苦乐受随顺一切智智得获轻安,以大方便善巧而摄受之,为说妙法,令诸有情亦获轻安。何等因缘说如是受?谓于善成就而有乐受,于不善成就乃有苦受。复于是处我人众生寿者起种种受,所谓执受、取受、颠倒受、遍计受、恶见受、眼想受乃至意想受、色想受乃至法想受,乃至眼触为缘所生诸受。以要言之,乃至于内外法意触为缘所生诸受,是中或苦、或乐、非苦非乐说名为受。
“复次于总聚中,或有一受,谓一心所表。二受,谓内外所表。三受,谓过去未来现在所表。四受,谓四大所表。五受,谓五蕴作意。六受,谓六处遍计。七受,谓七识住处。八受,谓八邪相应。九受,谓九有情居。十受,谓十善业道。乃至总略诸受种种作意,是故应知有情无量受亦无量。又诸菩萨观乐受时,见诸有情住生死际,令发智慧,为彼开示善不善受。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以受观受念处。
“云何诸菩萨以心观心念处?谓诸菩萨秘密守护正念不动,观察此心速疾生灭,无有状貌及无住处,亦不在内亦不在外不在中间。知初发心最极微量远离心相,于其方分了不能得。是心所集一切善根,最极微量亦皆远离,及无方分。又于是心回向菩提。于自体相,无心所了、无心所观、无心所入。”
佛言:“是故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谓菩提心与彼善心,于其作用而不共行,又善根心与菩提心亦不共行,又善根心与回向心亦不共行,又回向心与菩提心及善根心悉不共行。应当如是观察,不生惊怖,次复获得甚深缘起不坏因果。然法性心即有情自性,如是还属诸法因缘,无动无作及无主宰,彼如覆障不共相应。是故应知,此法性心亦不共行。云何法性及覆障心?法性心者,谓于是处悉无所施。若复以一切所有回向遍覆庄严佛刹,是心覆障。如彼幻化于刹那顷最极寂净,名法性心。若复集诸禁戒回向一切迅疾神通,是心覆障。犹如梦想毕竟尽尽无余,名法性心。若复乐忍辱力乃至回向遍覆庄严,是心覆障。犹如阳焰毕竟离身心相,名法性心。若复发起一切精进回向圆满一切佛法,是心覆障。如水中月无执无见,名法性心。若复以一切禅定解脱三摩地三摩钵底回向诸佛三昧,是为覆障。无色无见无对无表,名法性心。若复以智分别宣说一切清净句义回向圆满诸佛智慧,是为覆障。种种施设,名法性心。若复于诸善根有所间断,是为覆障。心无因生,名法性心。若复因菩提分法所起,是为覆障。解脱六境,名法性心。若复于佛境界有所断灭,是为覆障。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如是行以观心行时,安住神通,得彼神通于一心中,而能了知一切有情心之所趣,知已随其本性而为说法。又复安住大悲,得彼大悲而能化度一切有情无有疲倦,于此观行加持是心无尽无灭。设复入生死际断诸系缚,而于此心念智不起、超诸行法,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及,而得安住是心乃至圆满一切佛法。是心于刹那顷能与胜慧平等相应,决定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舍利子!是名菩萨摩诃萨以心观心念处。”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三十六
大正藏第 11 册 No. 0316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三十七
西天译经三藏银青光禄大夫试光禄卿慈觉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
胜慧波罗蜜多品第十一之五
佛告舍利子:“云何诸菩萨以法观法念处?谓诸菩萨以圣慧眼得见诸法,于中入解,乃至菩提道场观诸法性,如微尘许悉无所见。若空解脱即无相解脱、无愿解脱、不起解脱、无生解脱、无作解脱、无性解脱、缘生解脱,而诸菩萨于一切法应如是观。云何名法?谓无我义、无人义、无众生义、无寿者义,是名为法。云何非法?谓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常见断见、有见无见、是名非法。又舍利子!此法非法,即摄一切法及非法。所以者何?谓空、无相、无愿三解脱门遍能了知,即是诸法。于我见等深心系着,即诸非法。是故菩萨修法观时,最极微量悉无所见,于解脱法及菩提道悉皆出离得无障碍,于诸有情不起爱见大悲之想。彼无烦恼及随烦恼。所以者何?如其了义平等入解人法俱空,无有烦恼之所积集,而能觉悟彼烦恼自性即菩提性,此菩提自性即烦恼性。如是念处诸法平等,犹如虚空。又诸菩萨修法观时,于诸佛法而能对治,观诸有情尽彼生智,证彼无为离无生智,于无生际无所弃舍。如是通达法观念处,即得安住一切法念,于一切声闻辟支佛法不起爱乐,决定安住诸佛念处常不忘失及无痴迷,乃至最后边际法观念处,能说无量不共境界,平等入解一切佛法,令诸有情心生欢喜,一切魔法自然知解。此说是名以法观法念处。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于胜慧波罗蜜多,获得如是四种念处善巧。
“云何诸菩萨菩提分善巧?菩提分法此有七种。何等为七?一者念菩提分,二者择法菩提分,三者精进菩提分,四者乐菩提分,五者适悦菩提分,六者三摩地菩提分,七者舍菩提分,是名为七。云何念菩提分?谓念所悟法,观察分别条析拣择及与开解。又应念彼法自体相,随顺觉悟,如诸法空随念了知。此说是名念菩提分。云何择法菩提分?谓于八万四千法总聚中以智思择、如法择已,彼是了义即是了义,彼非了义即非了义,彼是世俗即是世俗,彼是胜义即是胜义,彼是秘密即是秘密,彼是决定即是决定,如其思择。此说是名择法菩提分。云何精进菩提分?谓于法思择舍离知解,乐修禅定寂静轻安,应当以勤勇力摧伏彼执,于菩提道乐欲不退不舍重担。此说是名精进菩提分。云何乐菩提分?谓乐闻法音,其心清净不生疲厌,离诸攀缘及烦恼缚,志诚渴仰乃至身毛喜竖得大法乐。此说是名乐菩提分。云何适悦菩提分?谓于三摩地离诸障碍惛掉等性,令彼身心俱获轻安。此说是名适悦菩提分。云何三摩地菩提分?谓于等引心了诸法智安住甚深,观诸法性悉皆平等。此说是名三摩地菩提分。云何舍菩提分?谓于忧喜分法心无所动,于世间法亦不增减,随顺圣道,于自他共无住无动及无损恼。此说是名舍菩提分。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于胜慧波罗蜜多,获得如是七种菩提分善巧。
“云何诸菩萨圣道善巧?此有八种。何等为八?一者正见,二者正分别,三者正语,四者正业,五者正命,六者正勤,七者正念,八者正定,是名为八。云何正见?谓于是见超诸世间,不从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之所发生,亦不从常见断见、有见无见、善不善见乃至涅槃见之所发生。是名正见。云何正分别?谓分别贪、瞋、痴等及诸烦恼,令不发起;分别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令得安住。是名正分别。云何正语?谓于自他善友言无彼此,具足相应入平等道。是名正语。云何正业?谓于黑业报使无造作,令彼尽尽;于白业报自类和合,令善纯熟。是名正业。云何正命?谓圣族弟子荷负重担为圣道故,增长圆满资养身命,不以杂乱欺诳恶求多求,他所得利不生悔恼,于自利养随其所得不生喜乐。是名正命。云何正勤?谓于邪行贪瞋痴等及随烦恼,不起勤勇;入圣谛道趣涅槃果而能随顺起大勤勇。是名正勤。云何正念?谓于是念安住正道,离诸谄曲轮回过失,乃至见涅槃道于如是念亦当远离,而于圣道无有迷乱。是名正念。云何正定?谓正达平等即诸法平等,安住等持于彼正达而能超越。又复菩萨安住等持,能令解脱一切有情,于前正达亦能超越。是名正定。又过现未来诸佛世尊,为诸菩萨于八圣道平等开示无尽圣道。
“舍利子!菩萨摩诃萨于圣道善巧,应当修习助道之法。云何助道?谓奢摩他及毗钵舍那,是名助道。云何奢摩他?谓令心淡泊寂静、极静至极寂静,摄护诸根不动不摇无有高下,口唯慎密亦无谄诈,心一境性,远离愦闹及诸险难,乐处空闲。于其身命清净调适,威仪道行而常谨密,乃至具足资养知时知分及知数量。设闻诽谤亦应安忍,转复深心常乐宴坐。是故定分作意于慈悲喜舍,以方便无碍安住修观,从初禅定乃至第八禅定。于奢摩他,应先修习。我说于此复有无量奢摩他行,于是行中亦当随顺,是名奢摩他。云何毗钵舍那?谓于智慧分观诸法空,无有我人众生寿者,观彼五蕴犹如幻化,观十八界即法界性,观十二处如空聚落,观眼等根随境别转,观诸缘起不相违背,观众生见毕竟远离。又复观因必招果报,观果如现前证得,观诸正达转复超越。又毗钵舍那者,谓于诸法如空所见,无相、无愿而无别异。观无有因、无起灭处,见无所得得无所观。于无所观更复谛察观无所观,知能观者亦复如是,如是观者即如实观,于如实观而能获得真实善巧毗钵舍那。是诸菩萨于此行中而无堕落,于诸善根亦无住着。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于胜慧波罗蜜多获得如是助道之法。
“又诸菩萨于正道善巧有四种相。何等为四?一者未生罪业诸不善法欲令不起,二者已生罪业诸不善法欲令除断,三者未生善法欲令发起,四者已生善法欲令久住无所损坏。修诸观行使无忘失,发精进心摄受正愿。向来所说诸不善法欲令不起,深心作意悉是增语;发精进心摄受正愿,深心观察亦复增语。所以者何?谓法无合集、深心解脱,是名善法。云何名不善法?谓于戒定慧有所对治。云何于戒对治?谓于戒名字及所作法毁犯堕落。云何于定对治?谓于三摩地蕴起散乱心破坏圣行。云何于慧对治?谓于所有法数数起见作诸碍解,于胜慧蕴有所趣向损坏无见,是名于戒定慧有所对治。向来所说已生罪业诸不善法,如是行相深心作意欲令除断,发精进心摄受正愿。此不善法以心覆护不应开示,一切善法心常集行。于所对治贪瞋痴等,悉应了知因攀缘生,以不净观对除贪欲,以慈悲观对除瞋恚,以缘生观对除痴闇,净诸烦恼斯为解脱。又复所有不应普断,于一切法而生观察。此说是名初二正断。又如是说,未生善法欲令发起,发精进心摄受正愿。此有无量。所以者何?谓诸菩萨植诸善本,精进乐欲摄受胜行,如是积集无量善法。此说是名第三正断。又正断者,已生善法欲令久住无所损坏使无忘失,发精进心摄受正愿。若以此善根回向菩提,则是增语。所以者何?无有菩提可回向故,于此善根则无破坏。何以故?如其发心不出三界故。若出三界,于此善根即应尽尽。所以者何?如其发心出三界故,若不出三界而能回向一切智智,于此善根则无有尽。此说是名第四正断。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于胜慧波罗蜜多之行获得四种正道善巧。
“复次,诸菩萨于正道善巧有五种相。何等为五?一者信根,二者精进根,三者念根,四者三摩地根,五者胜慧根。云何信根?信有四法。何等为四?谓起正见,信有世间及轮回行,获彼业报而为对治。由彼命根不造罪业,信菩萨行如彼修行,资身之具不生乐着,于甚深胜义及诸了义发生正解。于有情行,信一切法空无相相,于诸见造作不乐信解。于诸佛法力无畏等,闻已离诸爱着。及余言说彼诸佛法,悉皆积集。此说是名信根。云何精进根?谓信是法发起精进,此说是名精进根。由此精进积集诸法,于其念根无所破坏,是名念根。由此念根无所破坏,而于诸法三摩地根唯一境性,是名三摩地根。由此三摩地根唯一境性,以彼慧根观察诸法而能了知,是名慧根。如是于此五根积集系属,即得圆满一切佛法至授记地。譬如外五神通不受胎藏,乃至获得出离界女等根,如诸佛世尊及诸菩萨于此五根而得成就。此说是名菩萨摩诃萨于胜慧波罗蜜多获得五种正道善巧。
“舍利子!又菩萨正道有五种相。何等为五?一者信力,二者精进力,三者念力,四者三摩地力,五者胜慧力。云何信力?谓于法信解。设魔波旬化作佛身而来亲近为说别法,以信力故,于此正法一尘沙数莫能破坏,以智伺察悉为除断。又魔所说此非佛法,于四大种及诸业报颠倒积集。而诸菩萨以信解力,深心伺察皆不信受,此说是名菩萨信力。云何菩萨精进力?谓能发起勇猛精进入解善法,在在处处得坚固力,若天若人彼所有力,乃至菩萨所住之处无能倾动,是名菩萨精进力。云何菩萨念力?谓于法念处其心安住,彼彼烦恼不能娆乱,以念力故破诸烦恼,而复得此清净正念,是名菩萨念力。云何菩萨三摩地力?谓独处闲静离诸愦闹,一切语言音声悉皆远离,无有攀缘对治,名最初禅定。于善寻伺得无障碍,名第二禅定。于喜乐行得无障碍,名第三禅定。于摄受正法化度有情得无弃舍无有障碍,名第四禅定。于四禅行彼对治法不能破坏,于彼定处亦不远离,于三摩地不生爱着,是名菩萨三摩地力。云何菩萨胜慧力?谓于刹那而能了知世出世法,于如是智无能破坏,一切工巧乃至世间种种技艺,若近若远难作能作。而诸菩萨现前获得出世间法,谓智慧高显胜诸世间,一切天人阿修罗等无能破坏,是名菩萨胜慧力。舍利子!菩萨摩诃萨于胜慧波罗蜜多获得如是五种正道善巧。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三十七
大正藏第 11 册 No. 0316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三十八
西天译经三藏银青光禄大夫试光禄卿慈觉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
胜慧波罗蜜多品第十一之六
“复次舍利子!略说菩萨一种圣道,谓是菩萨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单己无二,以自勇猛大精进力深心摄受,不藉他缘及他开示,而自成办极大力用,能被如是坚固甲胄。而诸有情难得能得,诸新发意住菩萨乘未得今得。又复一切难施能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胜慧亦复如是。又于波罗蜜多无能建立者,而是菩萨于诸波罗蜜多悉能建立。以要言之,乃至广大觉悟种诸善根无能及者,于是法行单己无二,诣菩提场坐金刚座摧伏魔力,一刹那顷胜慧相应,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决定平等无复退转。舍利子!是名菩萨摩诃萨于胜慧波罗蜜多获得菩萨圣道善巧。
“云何菩萨缘生善巧?谓此菩萨于昼夜中独处宴坐发善寻伺,蕴由何起?当由何力?谓由如是不如理作意发生无明,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及随烦恼方便集起。又复由如是法无体、无作及无主宰,谓善因、恶因、无记因一切缘生。又诸有情各有分量,谓根因、增上根因、业因、果因、有无边际究竟等因,一切集生而皆了知。此说是名缘生善巧。又复蕴灭,当云何灭?谓不如理作意灭则无明灭,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灭,而于此中得如是智。又缘生善巧者,谓一切法系属因缘之所和合,即能加持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于如是等得无计度。而诸菩萨于此缘生,复能建立一切佛法及菩提相,于有尽灭应妙观察,于无尽灭摄化有情。舍利子!菩萨摩诃萨于胜慧波罗蜜多。获得如是缘生善巧。
“云何菩萨一切法善巧?一切法者,谓有为、无为。而诸菩萨于有为、无为善巧,应如是知。有为善巧者,谓身语意所有善行,观察有为菩提向一切智,是名有为善巧。又有为善巧者,谓积集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五种波罗蜜多;若复于胜慧波罗蜜多得无为智,于五波罗蜜多亦无弃舍,善求一切波罗蜜多,信解无漏菩提向一切智,是名无为善巧。又有为善巧者,谓于有情行四摄事无所对遣,虽复摄受有情而实摄受、无我无人;于摄事善巧亦无所取,信解无为菩提向一切智,是名无为善巧。又复有为善巧者,谓断诸行相续系缚,即断轮回及烦恼缚,于菩提相有所任持相续系缚微细方分而不集行,此说是名有为善巧。若复于空、无相、无愿,以智伺察善解诸法因缘,修菩提行而不取证无为,是名无为善巧。又复虽行三界而不为三界烦恼之所系着,是名有为善巧。若以智了知出离三界,而不离三界亦无堕落,是名无为善巧。若说一切法善巧,即一切智悉是增语。若于一切智通达圆满无所损减,说此胜慧善巧,是即名为一切法善巧。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安住胜慧波罗蜜多行时,于胜慧分获得如是十种善巧。”
佛告舍利子:“云何胜慧?云何波罗蜜多?胜慧者,谓观察了知善不善法,是名胜慧。分别无量如实法门,是名胜慧。通达诸见得无碍法,是名胜慧。安住一切正愿而实舍诸愿求,是名胜慧。离诸热恼而得轻安,是名胜慧。断诸攀缘得大法乐,是名胜慧。随义观察,是名胜慧。得住一切菩提分法,是名胜慧。于相无相如实了知,是名胜慧。以智照解诸法体性,是名胜慧。超诸险难获无障碍,是名胜慧。摄受正达,是名胜慧。于诸善法使得清净,是名胜慧。断烦恼习,是名胜慧。由先修证一切善法,是名胜慧。于自然生等而起觉悟引导远离,是名胜慧。不着三界,是名胜慧。于诸圣愿相续不断,是名胜慧。以诸无相伏除遍计对治清净,是名胜慧。离诸闇钝成就一切相应行地,是名胜慧。于一切智智住光明道,是名胜慧。于无明闇蔽作诸明眼,是名胜慧。如是信解得无漏眼根,是名胜慧。于眼境道超诸胜义,是名胜慧。真实出离不动调伏,是名胜慧。照智慧门无有穷尽,是名胜慧。遍一切处无有相违,是名胜慧。于解脱道而常高显,是名胜慧。离诸烦恼及障碍法悉不共住,是名胜慧。舍利子!诸菩萨以如是胜慧,而能入解一切有情心之所趣、业行差别诸尘劳门,乃至以如是慧于执持门,而能遍知一切声闻、辟支佛、三藐三佛陀,此说是名胜慧。而诸菩萨于是句义一切当学。
“又舍利子!波罗蜜多者,谓是胜慧了知一切善不善法,名波罗蜜多。以要言之,乃至于是句义一切当学,名波罗蜜多。又复于菩萨行殊胜圆满,名波罗蜜多。一切智智圆满,名波罗蜜多。于有为无为法悉无所著,名波罗蜜多。为令觉悟轮回过失,名波罗蜜多。普能显示无尽法藏,名波罗蜜多。离诸攀缘解脱圆满,名波罗蜜多。于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胜慧普令觉悟,名波罗蜜多。究竟善巧,于有情界引导一切,为令圆满无生法忍至不退地,名波罗蜜多。圆满佛刹化度有情,至菩提场除诸魔怨,获得圆满一切佛法,名波罗蜜多。又能如是建立大乘菩萨藏正法,名波罗蜜多。舍利子!而诸菩萨于正法藏如是学已得至彼岸,是故于此大乘一切波罗蜜多,当如是学。
“又舍利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菩萨藏正法受持读诵,广大开示、为他人说,而能获得十种称赞功德。何等为十?一者过是生已而得通达一切事业,二者得生圣族,三者具大名称,四者所说言辞人喜信受,五者得大富饶,六者人天爱敬,七者获转轮王,八者得生梵世,九者(梵本元阙),十者遍一切处得菩提心无有退失。又复获得十种称赞功德。何等为十?一者与尼乾陀等得不共住,二者不起我见,三者不起人见,四者不起众生见,五者不起寿者见,六者不起常见,七者不起断见,八者舍诸玩好,九者发净信心常乐出家,十者于名句文速得悟入。又复获得十种称赞功德。何等为十?一者正念,二者聪利,三者总持,四者胜慧,五者刹那具足,六者得宿住念,七者性少贪欲,八者性少瞋恚,九者性少愚痴,十者不为炽然三毒之所烧煮。又复获得十种称赞功德。何等为十?一者希有胜慧,二者轻捷胜慧,三者猛利胜慧,四者极迅速胜慧,五者广大胜慧,六者甚深胜慧,七者决择胜慧,八者无碍胜慧,九者现前得见如来能以伽陀歌咏赞叹,十者复与如来深心问答。又复获得十种称赞功德。何等为十?一者谓能将护诸恶知识,二者解诸魔缚,三者破诸魔军,四者断诸惑染,五者于诸行中除伏憍慢,六者趣诸善道,七者向涅槃门,八者布施受施超诸轮转,九者于菩萨道一切随学,十者随顺诸佛一切教敕。舍利子!于菩萨藏正法,应当受持读诵,广大开示、为他人说,悉获如是称赞功德。”
尔时世尊欲重明斯义说伽陀曰:
“诸有大智者, 善了文句义,
持此经中王, 获无量胜慧。
彼比丘法师, 常行是法施,
持此经中王, 最胜生欢喜,
为诸听法者, 宣说如是法。
持此经中王, 获叹美功德,
得是胜慧已, 于法无损减。
复于胜念力, 能演无上句,
善说法要者, 常赞佛教敕。
持此经中王, 多闻常具足,
闻已受持者, 不著于文字。
随义常观察, 增长佛智慧,
由智慧无边, 深达胜义谛。
宣布诣十方, 闻是获称赞,
又令贪恚痴, 由斯皆渐少。
最上清净心, 闻是获称赞,
受用资具中, 称量如实义。
晓了非真实, 舍家求解脱,
乐住空闲处, 闻法常无厌。
咨问世尊所, 法施无有吝,
令智慧增长, 清白无减失。”
尔时世尊说是偈已,告舍利子:“此诸菩萨于胜慧波罗蜜多之行,应当勇猛以四摄事,于长夜中摄受有情。何等为四?所谓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是名四种。云何布施?谓财施、法施及无畏施。云何爱语?谓于闻法者出柔顺语。云何利行?谓于自他意乐圆满。云何同事?谓于是智起功德想,摄受有情安住是法。又布施者,谓于一切来求丐者意极清净。爱语者,断诸合集。利行者,使无退屈。同事者,回向大乘。又布施者,随转大慈心无遗惜。爱语者,随心喜舍。利行者,为诸有情身心勇悍被大甲胄。同事者,心舍高下向一切智。又布施者,如法追求舍诸资具。爱语者,导以正法。利行者,自利利他悉起平等。同事者,利诸有情咸共发起一切智心。又布施者,自舍一切若内外法。爱语者,于诸法行功德智慧善权称赞。利行者,弃自所利随转利他。同事者,成熟菩提,譬彼掌中庵摩勒果,普施一切得无怯弱。
“复次舍利子!法施者,谓如其所闻为他人说。爱语者,谓正开示无所希望。利行者,为他演说不生疲厌。同事者,于一切智乐甚深法心无弃舍。又法施者,于来听法者说无散乱。爱语者,远至他方演说诸法。利行者,为法义故于诸法师以饮食衣服卧具医药乃至以身覆护一切给侍。同事者,为令薰习安住种性。又法施者,于诸施中无有过上。爱语者,分别义利。利行者,谓随于义不随文句。同事者,为令圆满一切佛法。又布施者,是即布施波罗蜜多。爱语者,是即持戒忍辱波罗蜜多。利行者,是即精进波罗蜜多。同事者,是即禅定、胜慧波罗蜜多。又布施者,是即最初发心菩萨。爱语者,是即行胜解行菩萨。利行者,是即不退转地菩萨。同事者,是即一生补处菩萨。又布施者,是即住菩提根。爱语者,是即长菩提芽。利行者,是即开菩提花。同事者,是即结菩提果。
“舍利子!是故诸菩萨摩诃萨于长夜中以四摄事摄受有情,于菩提行诸波罗蜜多而能随转,于此复有无量无边诸摄事等。”
尔时佛告舍利子:“彼大蕴如来.应供.正等正觉,为精进行太子于菩提道悉正开示,及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世尊之所称赞。时精进行太子于彼佛所,得闻如是菩提正道及闻三世诸佛世尊之所称赞,快得善利发大欢喜,复于彼佛及诸大声闻众,于九十九俱胝岁,以饮食衣服卧具医药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舍利子!彼大蕴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即时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三十八
大正藏第 11 册 No. 0316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三十九
西天译经三藏银青光禄大夫试光禄卿慈觉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
胜慧波罗蜜多品第十一之七
尔时佛告舍利子:“汝等勿谓精进行太子得授记已,起于异见而生疑惑。所以者何?是精进行太子,已于过去九十九俱胝岁,亲近供养尊重赞叹大蕴如来及声闻众,亦以饮食衣服卧具医药精勤给侍悉令充足。以本愿故,彼佛世尊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于未来世过阿僧祇劫当得作佛,号曰宝身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其佛有八十那庾多大声闻众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心得自在到于彼岸。舍利子!复于彼时有王出世名曰善现,其王唯以善法化治人民,转正法轮行精进行,四兵严卫七宝具足,所谓轮宝、象宝、马宝、摩尼宝、女宝、主兵宝、主藏宝,如是七宝殊胜无比。复有大城名阎浮檀金,其城东西修广十二逾缮那,南北亦等七逾缮那。其国人民离诸艰苦,所须如意,有大神通受胜妙乐,如是有情充满其中。有大长者名曰善慧,珍宝具足受用无乏,其诸库藏悉皆充溢,于诸佛所植众善本,而为诸佛之所印可。舍利子!尔时宝身如来.应供.正等正觉观彼善慧长者,审知其器堪可任持菩萨藏正法之器、是诸佛法器。如是知已,即诣其所现大神力,于虚空中结跏趺坐,随应为说菩萨道法,而复称赞三世诸佛。舍利子!时彼长者闻说法已,深心爱乐信解清净,生大欢喜。于千岁中,即以饮食衣服卧具医药种种所须,礼拜供养尊重赞叹宝身如来及声闻众。满千岁已而无懈倦,作是誓言:‘愿我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彼如来闻是誓已即为授记。舍利子!汝勿谓善慧长者得授记已,起于异见而生疑惑。我于彼时愿求菩提,亦以饮食衣服卧具医药,于千岁中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宝身如来及声闻众;彼佛世尊不与我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尔时宝身如来告善慧言:‘汝于未来世过阿僧祇劫当得作佛,号曰然灯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彼佛法中有王名阿阇世,其王有城名莲华具足,彼国人民离诸苦难,多所安隐随意成就。’舍利子!复于彼时有王名大娑罗,其王有子名具足灯,威德自在面貌端正,众相具足人所爱乐,库藏充满受用无乏。时阿阇世王即以半国委付其政。时具足灯既即位已,亦以善法化治人民。舍利子!是具足灯乃于后时诞生太子,色相端严最胜圆满,清净莹澈犹如池沼,具三十二大人之相,威光晃耀犹如日轮。其王即时心生欢喜,乃与立字名曰然灯。尔时其王召婆罗门占相其子。时婆罗门而白王言:‘今太子者宿植善本,当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必定不久得大神通。’尔时净居天子于色究竟天忽然没已,诣太子所头面礼足右绕三匝,为彼太子说伽陀曰:
“‘往昔于因中, 积集诸功德,
悟无上菩提, 犹如胜仙幢。
盛年具威势, 迁谢疾如风,
壮色老所侵, 世间不可乐。
以衰老所逼, 厌苦求解脱,
应当善思惟, 光景不久住。
善哉大智者, 速疾求出离,
于此菩提道, 坚固持净戒。’
“尔时净居天子说伽陀已,已初夜分,即为太子警觉开示,令生信解舍家出家,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具大威德名称远闻。时彼太子既授其教,于佛法中精勤信解,随顺修学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舍利子!尔时具足灯王闻是太子舍家出家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即遣使者往诣然灯佛所,具宣教敕:‘唯愿大慈怜愍于我,愿时速还。若不时来,即严四兵,我当自往。’舍利子!时具足灯王复召群臣共议斯事,即时严驾奉迎世尊。见佛身相端严殊特叹未曾有,各起恭敬头面礼足而白佛言:‘唯愿世尊!于阿阇世王深心怜愍,饶益我等。’舍利子!尔时然灯如来受王请已,其王即与二十俱胝王诸眷属及四兵众,随佛世尊前后围绕往诣王宫。而王即以衣服饮食床褥汤药一切乐具悉令充足,随所爱乐而用供养。时佛世尊为说法要,多所度脱。顶礼佛足右绕三匝,涕泪悲泣深怀恋慕。尔时然灯如来复与二十俱胝大阿罗汉,即时往诣阿阇世王莲华具足大城。舍利子!尔时阿阇世王闻佛然灯至其城已,即敕人民,于其城中四衢巷陌咸使清净,瓦砾荆棘悉令屏除,香水洒地无诸尘坌,散众名华积至于膝,宝瓶香炉其烟弥布,种种宝衣处处垂下,击鼓角贝其声相续,涂香华鬘充满其中,胜妙庄严昔所未有。彼国人民随自供养,无诸贸易咸所乐观。舍利子!尔时阿阇世王复以种种华香璎珞、烧香粖香、衣服缯盖、幢幡伎乐、歌颂赞叹奉迎如来,于自宫中礼拜供养。时王即得胜欢喜心、妙吉祥心、无障碍心、离热恼心,安隐而住。舍利子!复有长者居士婆罗门等,亦以如上种种供养,往诣佛所,头面礼足瞻仰世尊。尔时有一梵志名曰妙宝,与其徒众五百人俱住呬末河侧,常持三种曼多啰法,所谓你揵吒法、该吒婆法、恶刹啰钵捺法。时彼徒众悉能通达此三种法,彼自记别:‘诵是文句世间最胜,是大丈夫,为轨范师。’舍利子!彼时复有宝云梵志,亦与徒众五百人俱,于彼学习自谓究竟。是时宝云而白师言:‘我于本法已得通达,今欲还诣本所生处,当求五百金钱用酬教诲。’是时宝云渐次经历国邑聚落,至莲华具足大城,见彼城中庄严殊妙,即时往问:‘今此城中作何胜事?’彼共告言:‘仁者当知,今佛世尊然灯如来,与八十俱胝大阿罗汉,八万四千大菩萨众,见处王宫,演说正法度脱一切。其国人民庄严乃尔。’是时宝云闻是事已,发清净心生大欢喜,作是思惟:‘佛世难遇,如优昙钵华时一现耳。我今当以所求金钱,持用买华以散佛上。’渐次游行见一童女,手持七枝优钵罗华。是时宝云告童女言:‘此华殊妙,从何所得?我今欲以五百金钱贸易此华,作妙华鬘,持以奉献然灯如来。’尔时童女闻佛名已,宿善根力而作是言:‘今我此身堕生死中,宜自开寤。’宝云闻已即告童女:‘汝适何言?’童女答云:‘我于往昔阿僧祇劫,于佛法中积集善利,或以真珠琉璃金银珂贝、象马牛羊辇舆车乘、婇女眷属、头目髓脑身肉手足,若内若外一切财物悉皆布施,深净信解,舍家出家行菩萨道,于一切法离诸障碍,无芥子许不舍身命。汝何于我而生轻侮?’是时童女即持优钵罗华往诣然灯佛所,持以上佛,佛即受之。
“尔时世尊复有百千俱胝那由陀众恭敬围绕,佛于其中威德巍巍广大清净。而是童女叹未曾有,即时发起最上胜心,增长爱乐。舍利子!时宝云梵志亦诣佛所,发净信心顶礼双足,瞻仰尊颜目不暂舍。见彼人众悉以上妙法服,奉献然灯如来。时彼宝云作是思惟:‘我今何有殊妙法服而为供养?’即以所著鹿皮之衣持用上佛。时会人众见是事已,即生毁呰。作是语时,彼鹿皮衣忽然变作七宝所成。是时宝云心大欢喜踊跃无量,即以奉献然灯如来,而作是言:‘唯见哀愍愿垂纳受。’是时如来即为受之。复以五枝优钵罗华,供散佛上普及众会。
“尔时复有无数天子,持天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而散佛上,于虚空中作天伎乐歌咏赞叹,以神通力复现无数优钵罗华,其华千叶异香弥布,旋覆空中化成华盖,以为供养。舍利子!尔时宝云梵志即于然灯佛所经十二岁净心奉事,由胜进力以本愿故获金色髻,而作是言:‘唯愿世尊安慰于我,令我坚固,早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三十九
大正藏第 11 册 No. 0316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四十
西天译经三藏银青光禄大夫试光禄卿慈觉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
胜慧波罗蜜多品第十一之八
“复次舍利子!彼然灯如来.应.正等觉,于三世中普以慧眼悉能了知。时宝云梵志如是知已,以金色髻布散于地,请佛、声闻及余比丘右旋履蹈。所以者何?佛告诸比丘:‘宝云梵志过无量阿僧祇劫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舍利子!时彼梵志闻佛记已,欢喜踊跃现大神通,于虚空中即时证得无量百千俱胝那庾多不可说三摩地门。以神通智力,超越东方殑伽沙世界,诸佛世尊咸与授记:‘汝于未来世过无量阿僧祇劫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如是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诸佛世尊亦复如是。舍利子!是宝云梵志复闻诸佛同授记已,获大安慰从空中下,即时往诣然灯佛所,发净信心舍家出家常修梵行。舍利子!汝于宝云梵志莫起异见、勿生疑惑。所以者何?彼梵志者即我身是。我于尔时以五枝优钵罗华散佛顶上,复于菩萨藏正法,乐欲听闻受持读诵、广大开示为人演说,具足正行谓无相行,是故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舍利子!若我于彼清净法行不以神通智力种种成办,彼佛世尊即不与我授菩提记。尔时我于菩萨藏正法如其所闻,安立正行,谓无相行、不可得行。及见彼佛,于一切行平等超越。我于彼佛知一切法自性不生,随顺诸法起平等见,而能获得最上法忍。得是忍者何所忍耶?所谓色忍、受忍、想忍、行忍、识忍,乃至蕴、处、界种种法忍。虽复得是法忍,如彼增语。所以者何?非世间法积集行故,非异生法、非无学法、非缘觉法、非菩萨法、非诸佛法积集行故,于一切法皆不可得,无所集故,说此是名得诸法忍。又彼忍者,于一切相、一切攀缘,一刹那顷亦得是忍,谓非眼界非眼境界尽,乃至非耳鼻舌身意境界尽,于彼忍境亦无所至。舍利子!得是忍者,由我于菩萨藏正法乐欲听闻受持读诵,广大开示为人演说,具足正行,谓无相行、不可得行,是故我于然灯佛所速得受记。”
说是语时,会中有长者子名曰仁授,闻佛说菩萨藏正法诸佛功德及菩萨行,即从坐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我于尊者阿㝹楼驮,昔常随学入解阿罗汉法,尽老死际住空寂舍。我今忽闻菩萨藏正法、诸佛功德及菩萨行,所谓大乘是最上乘,第一深妙无有过上,是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而我亲闻佛说、亲所听受,于此正法发生无量深妙胜解。复于是法,无所称量、无所执着、不作圣解。若谓是法第一深妙无有过上,是即于彼积集退转。世尊!此菩萨藏正法,于诸佛乘乃至所有一切乘中,最在其上第一开示,多所怜愍多所饶益,安乐天人度脱一切。于学无学如应所得至菩萨地,其谁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尔时长者子仁授重白佛言:“世尊!于苦集中而难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
佛言:“仁授!如是如是。世尊如其行相,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退转积集精进。如佛世尊于殑伽沙数一一佛所发菩提心,复能平等安住如是精进证菩提果,复能安隐诸菩萨道。所以者何?诸佛智慧无量无边。不可思议不可称量世尊,若于是法不善修作、分别挂碍,虽百千俱胝那庾多劫,于菩提果甚为难得。”
尔时仁授长者子即于佛前说伽陀曰:
“于千俱胝劫, 我发菩提心,
见懈怠众生, 沉沦诸苦恼。
假使施头目, 量积过须弥,
如是一心中, 精勤无懈退。
若我住佛道, 利乐诸有情,
由依如来故, 得是精进力。
此乘名大乘, 是佛最上说,
乐欲菩提者, 毕竟无见取。
救护诸苦恼, 解脱于恶趣,
此正觉义利, 唯如来所说。”
时仁授长者子说是偈已,于佛法中起大信解,不着世乐妻子眷属。向佛世尊头面礼足右绕三匝,于刹那顷诣本住处,与自眷属七妻七男七女七奴七婢,各持上妙细㲲价直千万,并诸伎乐五百人俱,出王舍大城欲诣佛所。时彼人众见是事已,即时往问。时长者子白言:“仁等当知,如来现在耆阇崛山,与无量无数百千大众恭敬围绕,广大开示无量善法。佛之智慧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我及眷属欲往诣彼乐闻如来深妙法义,以善根力决诸疑网,为欲摄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仁等亦宜亲近彼佛植诸善本。”时彼人民闻是语已,生大欢喜,咸悉随从。尔时长者子与自眷属五百伎乐及千人众到佛所已,即以花香缨珞、涂香粖香缯盖幢幡、伎乐歌咏作诸供养,及上妙细㲲价直百千以散佛上。即于佛前说伽陀曰:
“往昔多劫中, 勤修菩提行,
于法得自在, 利乐诸有情,
如是我今当, 故此伸供养。
见两足世尊, 常处清净行,
现证无上道, 故此伸供养。
我诸眷属等, 所将千人众,
咸亲近如来, 一切归命礼。”
尔时长者子说偈赞已,而白佛言:“世尊!我及眷属所将人众来诣佛所,一切皆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植众善本,于无上道誓不退转。”作是语已俱发声言:“世尊!我等归佛、归法及比丘僧诸优婆塞,唯见摄受。我等尽其形寿,远离杀害,趣清净门,一时皆发无上道心。惟愿世尊为我等故说微妙法,于如是众勿应弃舍,及未来世苦恼众生愿为济度。”如是二请。
尔时世尊极怜愍故现大神通,即升虚空跏趺而坐。时长者子等见是事已叹未曾有。彼佛世尊威神力故,持诸大众皆处虚空。尔时长者子与自眷属五百伎乐等发大欢喜,于虚空中起立合掌,右绕三匝头面礼足,作众伎乐歌咏佛德,普及时会,如是遍满无量百千逾缮那。佛神力故,忽于空中复化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与其眷属六万人俱,从东方来乐欲听法。时佛世尊见彼大众,即以神力化五楼阁,众妙庄严甚为希有,一一楼阁皆出梵音演说妙法。复有百千俱胝诸天子众,持天曼陀罗华以散佛上,偏覆空中;佛神力故成华楼阁。尔时长者子及诸大众,睹如是等广大神变清净庄严,发生无量亲近爱乐。佛知是已即摄神力,还复东方本相如故。尔时阿难见是事已,偏袒右肩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缘现是神变?惟愿世尊为我等说。”
佛告阿难:“我今当为仁授长者子与自眷属及众伎乐供养于我,是人于千俱胝劫不堕恶趣,常生人天受胜妙乐。过是劫已,亦复尊重供养道行如来.应.正等觉,于二十五俱胝劫不复轮转。是七妻等舍是身已,当转女身成丈夫相,复与仁授菩萨于一劫中修菩萨行。阿难!彼仁授菩萨当得作佛,号曰等心如来,十号具足,与自眷属转次授记皆得作佛。时彼伎乐五百人众,由供养佛,以是缘故,于阿僧祇劫不堕恶趣,千俱胝劫常作转轮圣王。过是数已,供养尊重十千如来,于一劫中皆当作佛,尽同一号。余千人众于慈氏如来般涅盘后,过殑伽沙劫于千俱胝佛所尊重供养,当得作佛,号曰希胜如来,十号具足。”
尔时佛告具寿舍利子言:“彼阿阇世王与具足灯婆罗门及千人等,正法灭已过刀兵劫,于未来世有佛出世,名曰慈氏。时彼有情寿命长远具八万岁,复有千辟支佛出现世间,复于彼时亲近供养尊重赞叹,亦复尊重供养慈氏如来。于二十五俱胝那庾多劫,无复退转种诸善根,舍家出家成菩提果。及见彼千人同时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时六十那庾多天人远尘离垢得法眼净。”
佛告阿难:“而诸愚夫,不能于佛发生爱乐清净信解、尊重赞叹者。所以者何?是诸人等,于少善根尚不能得,何况如来大涅盘证。”
尔时世尊欲重明斯义说伽陀曰:
“尊重诸佛故, 得是胜吉祥,
供养调御师, 获最上大果。
诸佛灭度后, 得睹佛舍利,
犹如芥子量, 应广妙修设。
又佛灭度后, 供养舍利者,
应生平等心, 若如来住世。
由发是心故, 供养无上尊,
悟平等菩提, 果报亦如是。
为善逝摄受, 远离于恶道,
是人趣涅盘, 不以为难得。
能示佛禁戒, 最上三摩地,
及清净胜解, 得佛无上果。
作是供养已, 疾趣善修习,
获无上正觉, 宣说第一法。
若人欲了知, 亲近诸佛法,
乐欲获多闻, 深心无厌怠。
自在转轮王, 及净行胜族,
具福相庄严, 应时获出离。”
尔时世尊说是偈已,告具寿舍利子言:“若善男子善女人安住大乘,欲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应于菩萨藏正法殊胜义利,乐欲多闻受持读诵,乃至广大开示为他人说,即得绍隆三宝使不断绝,得不退转四无量心、六波罗蜜、四摄事等,饶益有情悉相应故。又舍利子!此菩萨藏正法即菩提道。所以者何?是菩萨藏正法,摄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即诸菩萨资粮,应如是学,无令断绝。舍利子!所谓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切波罗蜜多,能于如来一切波罗蜜多善作出离。于无量地随得如来一切轻安,乃至随得如来之地。若于如是波罗蜜多,即得安住一切波罗蜜多。”
尔时世尊欲重明斯义说伽陀曰:
“诸有智发生, 说一切有为,
由智及无明, 故有为诸苦。
于业及业报, 应当如是知,
若非业非报, 现前获出离。”
尔时世尊说伽陀已,时具寿舍利子,诸大菩萨摩诃萨,及诸比丘众,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乾闼婆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