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藏第 141 册 No. 1600 大乘起信论疏
大乘起信论䟽卷第一(并序) 田二
西太原寺沙门法藏述
草堂沙门宗密录之随科注于论文之下。
夫真心寥廓绝言象于筌罤冲漠希夷忘境智于能所非生非灭四相之所不迁无去无来三际莫之能易但以无住为性随派分歧逐迷悟而升沈任因缘而起灭虽复繁兴鼓跃未始动于心源静谧虚凝未尝乖于业果故使不变性而缘起染净恒殊不舍缘而即真凡圣致一其犹波无异湿之动故即水以辨于波水无异动之湿故即波以明于水是以动静交彻真俗双融生死涅槃夷齐同贯但以如来在世根熟易调一禀尊言无不悬契大师没后异执纷纶或趣邪途或奔小径遂使宅中宝藏匿济乏于孤穷衣内明珠弗解贫于佣作加以大乘深旨沈贝叶而不寻群有盲徒驰异路而莫反爰有大士厥号马鸣慨此颓纲悼斯沦溺将欲启深经之妙旨再曜昏衢斥邪见之颠眸令归正趣使还源者可即反本非遥造广论于当时遐益群品既文多义邈非浅识所窥悲末叶之迷伦又造斯论可谓义丰文约解行俱兼中下之流因兹悟入者矣。
将解此论文分二章初悬叙义门六一辨教起因缘有十徴释以显十因一依何智谓依论主洞契心源之智随机巧妙之辩二示何法谓一心二门三大四信五行等法三云何示谓以巧便开一味大乘作法义二种分一心法复作二门析一义理复为三大由此善巧而得开示四以何显谓妙音善字譬喻宗因能令义理明了显现五依何本谓依佛圣言及正道理定量为本六藉何力谓归命三宝请加承力七为何义谓助佛扬化摧邪显正护持遗法令久住世报如来恩八以何缘谓令众生离一切苦得究竟乐九由何起谓由菩萨大悲愍物迷谬十机何益谓令生信得闻思修慧证入因满二约诸藏所摄三藏之中对法藏摄二藏之中菩萨藏摄三显教义分齐二一约教诠法通局显分齐谓以义分教教类有五一小乘教但说我空纵少说法空亦不明显但依六识三毒建立染净根本未尽法源故多诤论云大乘始教亦名分教于中但说诸法皆空未尽大乘法理故名为始但说一切法相有不成佛故名为分三终教亦名实教说如来藏随缘成阿赖耶识缘起无性一切皆如定性二乘无性阐提悉当成佛方尽大乘至极之说故名为终以称实理故名为实四顿教总不说法相唯辨真性亦无八识差别之相诃教劝离毁相泯心但一念不生即名为佛不依地位渐次故说为顿五圆教所说唯是法界性海圆融缘起无碍相即相入帝网重重主伴无尽若于五中显此论之分齐正唯终教亦兼于顿若将此论与五教互相摄者五唯后三摄此此唯摄五前四二约法生起本末显分齐谓依此论所诠染法从本起末略有五重以对诸宗显其分齐五重者初唯一心为本源即华严经一真法界然华严所宗虽四法界而彼䟽云统唯一真法界谓寂寥虚旷冲深包博总该万有即是一心(正当此门)体绝有无相非生灭莫穷其始宁见中边(即下心真如门)迷之则生死无穷解之则廓尔大悟(即下心生灭门)二依一心开二门一者心真如门即顿教分齐也始教中空义亦是密说此门二者心生灭门谓依如来藏有生灭心所谓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为阿梨耶识即终教分齐也以始教相宗不知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故非彼分三依后门明二义一者觉义(前真如门但明心体不变此门觉义但显染中净相及反流还源并非起末伦次)二者不觉义(前生灭门及此不觉即是生起次也)四依后义生三细一业相(赖耶自体分)二转相(见分)三现相(相分)即唯识宗齐此业相以为诸法生起之本以彼宗未明此等与真如同以一心为源故说真如无知无觉凝然不变不许随缘但说八识生灭纵转成四智亦唯是有为不得即理故诠法分齐唯齐业识五依最后生六粗一智分别境界二生苦乐受三着苦乐四计名字五造业六受报二乘所明诸法唯齐第三人乘天乘唯齐第五若取血脉相承一向蹑前起后以明生起略有八重一以一心为本二不觉一心成业相三能见相四境界相五分别相续(法执)六取着计名(人执)七造业八受报四明教所被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无非所被不同法相宗唯被菩萨性及不定性然一切众生三聚统[(冰-水+〡)*ㄆ]此论正唯为不定聚故下文云依未入正定聚众生故说修行信心兼为邪定作远因缘兼为正定令增妙行准此义例则五性中正被菩萨性及不定性令修信心兼为余性作远因缘又因缘分中别明所被至文当辨五能诠教体略作四门一随相门于中或唯名句文谓能诠诸法自性差别二所依故或唯音声离声无别名等摄假从实故或假实双取四俱为体又遍于六尘一切所知境界总有生解之义悉为教体二唯识门谓说者净识所现文义为增上缘令闻者识上文义相现故下文云若离自心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是故一切声名句文皆是自心之所显现三归性门此识无体唯是真如故下文云是故一切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乃至唯是一心故名真如四无碍门谓于前三门心境理事同一缘起混融无碍交彻相摄以为教体以一心法有二门故二皆各摄一切法故六所诠宗趣当部所崇曰宗宗之所归曰趣二初总辨诸宗一切经论通大小乘宗途有五一随相法执宗即小乘诸师依阿含等经所立以造诸部小乘等论二真空无相宗即龙树提婆依般若等经所立以造中观等论三唯识法相宗即无著天亲依解深密等经所立以造唯识等论四如来藏缘起宗即马鸣坚慧依棱伽等经所立以造起信等论五圆融具德宗谓事事无碍主伴具足重重无尽即华严经今此论宗当其第四门也然此五宗对前五教互有宽狭教则一经容有多教宗则一宗容具多经随何经中皆此宗故后唯明此论又有总别总以一心法义为宗信行得果为趣别者有五对一教义对教说为宗义意为趣如下文令舍言取意等二理事对举事为宗显理为趣如从生灭门入真如门等三境行对以真俗境为宗止观行为趣四证信对以成信不退为宗登地入证为趣五因果对以因为宗克果为趣此五是从前起后渐渐相由矣(二随文注解二初解名题)。
大乘起信论
(大者当体为目包含为义乘者就喻为称运载为功大乘即所信之境起信即能信之心心境合目也此即大乘之起信又亦起大乘之信又大者就义谓体相用乘者就人谓菩萨等又依杂集论由与七种大性相应故名大乘一境二行三智四精进五方便善巧六证得七业起谓𤼵起以有本觉内熏为因善友闻熏为缘于此胜境𤼵希有信能令心净如水清珠何故但明信而不言余行以是行本故论为初机故故下文云自信己性知心妄勤修远离法又华严云信为道源功德母等论者建立决了可轨文言判说甚深法相道理依决判义名之为论又论者集法议论也谓假立宾主往复徴析论量正理故名为论)。
马鸣菩萨造
(名马鸣者此菩萨初生之时感动诸马悲鸣不已又善能抚琴以宣法音诸马闻之咸悉悲鸣中印度月氏国王将欲试验以行正法取马七匹绝其水草已经六日至第七日宣告集众王躬礼请升座说法令于众中以草谷等饮其饿马马皆不食唯悲鸣垂泪谛听法要于是远近敬伏从化故名马鸣言菩萨者具云菩提萨埵此云觉有情亦有三释一约境所求所度二约心有觉悟之智余情虑之识三约能所所求能求三皆如次配觉及有情造者制作佛灭度后六百年内所造也故摩诃摩耶经云如来灭后六百岁已诸外道等邪见竞其毁灭佛法有一比丘名曰马鸣善说法要降伏一切诸外道辈)。
真谛三藏译
(总有二译一西印度优禅尼国沙门波罗末陀此云真谛梁元帝承圣三年于衡州建兴寺译成一卷二十四纸月氏国婆首那王子译语沙门智恺笔授沙门惠显惠旻昙振等并黄钺大将军太保萧勃证义然此三藏梁陈二代来译经论总三十四部一百四十一卷其博解神异具如译经记二于阗国沙门实叉难陀此云喜学大周则天时于东都佛授记寺译成两卷亦二十四纸沙门波仑玄轨笔授复礼缀文弘景法宝法藏等证义今解前译二解文义三一归敬述意二一归依三宝归三宝者略有六意一荷恩德故二请加护故三令生信故四为仪式故五表尊胜故六显益物故)。
归命。
(显能归至诚归者是依投趣向义命者总御诸根一身之要人之所毁莫不为先举此无二之命以奉无上之尊又归者是还源义众生六根从一心起而背自源驰趣六尘今举命根总摄六情还归一心一心即一体三宝然能归之体必具三业欲显佛有天眼天耳他心故又圆满三业善故成就三轮因故或见不闻处闻不见处不见不闻处则身语意如次归依在见闻处则三业皆归今云归命是意意业最重矣)。
尽十方。
(所归分齐也非直一方三宝每方非直一二等刹中三宝显三宝普遍故归心广大故拣异小乘故然三宝又有住持别相同体之殊为福之田皆可宝重今所归者意归别相理该同体也)。
最胜业遍知色无碍自在救世大悲者。
(佛宝也过小曰胜超因曰最业者总举三轮业用谓意遍知身无碍语能救世也遍知有二一真智遍知心真如门恒沙功德二俗智遍知心生灭门缘起差别理量齐鉴无倒遍知色无碍自在者如华严说乃有多种今略举四一大小无碍谓一一根皆遍法界而不坏诸根之性又不杂诸根之相二互用无碍谓诸根相作三事理无碍谓现色炳然而不碍举体性空四应机无碍谓圆回之身十方齐应多机顿感身亦不分世者三世间中是众生世间即所救也大悲者三缘之中是无缘悲即能救也无缘最胜故云大悲佛性论云悲者暂救不能真救大悲者能永救济恒不舍离然万德之中如来唯用大悲为力故遍举之者者结德属人即遍知色无碍救世之者)。
及彼身体相法性真如海无量功德藏。
(法宝也然四种中教浅理深行分果圆今取深圆唯归理果故约彼佛身以明法宝是果法也显身之体相是理法也初句标及者有二义一拣前义显是二事二合集义非但归佛亦及法也此中及言显佛与法是非一义彼身体相显佛与法是非异义体谓体大相谓相大以用大中辨佛报化二身是故体相二大自是法身属法宝摄以彼用大依体相起会用归体故云彼身体相次二句释上句释体大法性者明此真体普遍之义非有与前佛宝为体亦乃通与一切法为性即显真如遍于染净通情非情深广之义故智论云在众生数中名为佛性在非众生数中名为法性言真如者此明法性遍染净时无变异义真者体非伪妄如者性无改异海者约喻释疑疑云真既不变云何随于染净既随染净云何不变释云如海因风起于波浪波虽起尽湿性无变无变之性不凝起浪浪虽万动不碍一湿是故动静无二法准思之下句释相大谓此法身如来藏中含摄蕴积无边恒沙性功德故或此句亦摄教行二法教含所诠之德行摄所成之功当知此中通四法宝俱有含藏之义又海之一字通喻体相永绝百非如海甚深包含万物如海广大无德不备如海珍宝无像不现如海现影也)。
如实修行等。
(僧宝也僧通凡圣宝唯圣位也圣通大小菩萨为胜是故此中唯归地上大菩萨僧谓证理起行名如实修行下文云依法力熏习是地前行如实修行是地上行满足方便是地满位此中举中等取后也又依宝性论就地上菩萨约正体后得说二修行彼论云一如实修行了如理一味二遍修行备知一心有恒沙法界今此文中举正体等取后得故云等也又解次上一句亦属僧宝上句举德取人谓地上菩萨随修一行万行集成其一一行皆等法界积功所得故云功德人能摄德故名为藏下句即正叹行德也据后译云无边德藏僧勤求正觉者即符后解也然菩萨虽属僧宝修行所成之德则属法宝由是前解摄属法也亦如体相是佛法身而摄入法宝故知此句文通上下二述造论意)。
为欲令众生除疑舍邪执起大乘正信佛种不断故。
(述造论意也亦是归敬意初句举所为机所为机者已如前辨次二句明所成益上句令离过由疑故迷真失于乐也由执故起妄种于苦也十地论中菩萨三种观于众生起大慈悲一远离最上第一义乐二具足诸苦三于彼二颠倒解云真乐本有失而不知妄苦本空得而不觉故云颠倒故令菩萨兴悲造论故解释分中文有三段一显示正义即除疑也令悟真乐二对治邪执即舍邪执也令离妄苦三分别发趣道相即此下句起大乘正信也意令成行既于真不疑于邪不执未知于何起行谓于大乘以一心三义是究竟根本法故未知于大乘起何行谓起正信以信是众行之本故即翻疑云信翻邪执云正后一句明成益意谓令众生离过求行使信成满入住不退堪求佛果故云佛种不断故下云信成就发心者毕竟不退入如来种中正因相应等又解除疑者泛论疑惑乃有多途求大乘者所疑有二一者疑法障于发心二者疑门障于修行今立一心法以遣前疑开二种门以遣后疑△二正述论文二初标益起说)。
论曰。
(拣异经律)。
有法。
(一心二门三大即所说法体)。
能起摩诃衍信根。
(题目正依此立也摩诃衍此云大乘谓约心真如门信理决定约心生灭门信业果不亡约三大中信三宝不坏信根者谓信满入住成根不退根有二义一能持义自分不失二生后义胜进上求)。
是故应说。
(论主思惟见此胜益是故要须也二正陈所说二初标列)。
说有五分云何为五一者因缘分。
(言不自起制必有由名为因缘章别余段故称为分)。
二者立义分。
(由致既兴次宜略标纲要以为宗本)。
三者解释分。
(宗要既略次宜广释令其生解)。
四者修行信心分。
(次宜依解起行有解无行如贫数他宝是所不应)。
五者劝修利益分。
(虽示行仪纯根懈慢次宜举益劝修也然五中初一是序分次三是正宗后一是流通二牒释五一因缘分二一正释)。
初说因缘分。
(标牒)。
问曰有何因缘而造此论。
(假问)。
答曰是因缘有八种。
(举数)。
云何为八。
(徴起)。
一者因缘总相。
(此门通与一部论为𤼵起之由故云因缘总相总遏兼正下七则别为当机)。
所谓为令众生离一切苦。
(苦苦坏苦行苦分段变易二生死苦)。
得究竟乐。
(无上菩提觉法乐无上涅槃寂静乐)。
非求世间名利恭敬故。
(非欲令其求于后世人天利乐等亦可论主自云我为益生故造斯论非为名利等故云总相)。
二者为欲解释如来根本之义。
(与立义分及解释分中显示正义对治邪执作𤼵起因缘以彼文中说依一心法有二种门各摄一切法即是如来所说法门之根本又生灭门中本觉名如始觉名来始本不觉名曰如来此即所证本觉真理名如能证无分别智名来诸众生未有无分别智时是如无来也今以如来依此心成故名此心为如来根本之义)。
令诸众生正解。
(具释此义令彼地前三贤诸菩萨等比观相应故云正解即显示正义也)。
不谬故。
(比观离倒故云不谬不谬即对治邪执也)。
三者为令善根成熟众生于摩诃衍法堪任不退信故。
(即下分别发趣道相也以彼文中令利根者发决定心进趣大道堪任住于不退位故此当十信终心自分满足故云成熟进入十住正定聚中使前信心堪任不退)。
四者为令善根微少众生修习信心故。
(即下修行信心分初四种信心及四种修行也以彼文中令信未满者修行信心使满足故此当十信住心以信位未满故云微少令进向满故云修信心也)。
五者为示方便消恶业障善护其心远离痴慢出邪网故。
(自此下四种机当信位初心以前三根胜难退不假多方便助成道力故各一此中根劣易退赖多方便故有四也四中前三为下中上三人后一䇿以劝修今初当下品也即下修行信心分中第四修行末文是也以彼文中令业重惑多者善根难发众生以礼忏等方便消恶业障障轻故内离顽嚚痴慢外出邪魔罥网)。
六者为示修习止观对治凡夫二乘心过故。
(当中品也即下第五修行止观门以彼文中双明止观遣凡小二执故云对治也)。
七者为示专念方便生于佛前必定不退信心故。
(当上品也即下修行信心分末复次众生初学是法下劝生净土门等以彼文中举胜方便令彼观解分得相应众生恐后报迁遇缘成退故今往生使不退也)。
八者为示利益劝修行故。
(即下劝修利益分也以彼文中举彼损益劝物修舍即总䇿成前诸行也)。
有如是等因缘所以造论。
(总结二通难二一难)。
问曰修多罗中具有此法何须重说。
(二通二一纵问略标)。
答曰修多罗中虽有此法。
(纵其问辞)。
以众生根行不等。
(或利或钝乐广乐略假经假论之殊)。
受解缘别。
(遇佛遇教之异也△二以义具释二一明余机不假此论三○一胜机遇佛悟尚无纸素之经○何况须论)。
所谓如来在世。
(时胜)。
众生利根。
(根胜)。
能说之人色心业胜。
(缘胜)。
圆音一演。
(显缘胜相)。
异类等解。
(显根胜相)。
则不须论。
(结成不假论也色心圆音即三业矣一音及圆音者有二初如来一音说一切法无不显了故名圆音华严云如来于一语言中演出无边契经海二如来同一切音故云圆音华严云一切众生语言法一言演说尽无余以一切音即一音故云一音一音即一切音故云圆音一一语音遍穷生界而其音韵恒不杂乱若音不遍则是音非圆若音等遍失其韵曲则是圆非音今不坏曲而等遍不动遍而差韵此是如来圆音非是心识思量境界耳○二自力闻经悟)。
若如来灭后或有众生能以自力广闻而取解者。
(自力闻广经文得解佛意不须他论故云自力此具文持义持)。
或有众生亦以自力少闻而多解者。
(亦以自力寻略经文而能深解佛意故亦不须他论此有义持无文持○三劣机因寻广论悟)。
或有众生无自心力因于广论而得解者。
(但依经文不能解意因他广论而得解了故云无自心力此有文持无义持△二明当机须造此论二○一机)。
自有众生复以广论文多为烦心乐总持少文而摄多义能取解者。
(此人不要繁文唯依文约义丰之论深解佛经所说之旨故云总持多义然不须广者有二意一根利不假二心烦不耐○二结)。
如是此论为欲总摄如来广大深法无边义故应说此论。
(此论文句虽少总摄一切大乘经论深旨深者如理智境广者如量智境无边者深广无际△二立义分二○一结前生后)。
已说因缘分次说立义分。
(△二正立义宗三○一标总开别)。
摩诃衍者总说有二种。
(○二寄问别名)。
云何为二一者法二者义。
(法者出大乘法体谓自体故对智故显义故即宗本法也大位在因通于染净义者辨大乘名义何故此心是大乘耶谓此心具三大义故名为大有二运转故名为乘是故先显法体后释义理收义足也依宗所显差别义理大位在果唯取于净△三依名辨相二初法○起下释中初释法体之文文二○一举法总立)。
所言法者谓众生心。
(出其法体谓如来藏心具和合不和合二门以其在于众生位故若在佛地则无和合义以始觉同本唯是真如即当所显义也今就随染众生位中故得具二门也)。
是心则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
(辨法功能以其此心体相无碍染净同依随流反流唯转此心是故若随染成于不觉则摄世间法不变之本觉及反流之始觉则摄出世间法此犹约生灭门辨若约真如门者则镕融含摄染净不殊下文具显)。
依于此心显示摩诃衍义。
(释其法名谓依此一心宗本法上显示大乘三大之义故名此心以为法也△二开门别立二一责总立难)。
何以故。
(责有二意一云心通染净大乘唯净如何此心能显彼义二云心法是一大乘义广如何一心能具示彼○二开别释成释初意云大乘虽净相用必对染成今生灭门中既具含染净故能显也以废染之时则无净用故释后意云心法虽一而有二门真如门中示大乘体生灭门中具示三大大乘之义莫过是三故依一心得具示也)。
是心真如。
(总举真如门起下文中即是一法界已下文)。
相。
(即是真如相起下复次真如者依言说分别已下文)。
即示摩诃衍体故是心生灭。
(随熏变动故总举生灭门起下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已下文)。
因缘。
(生灭缘由故起下复次生灭因缘已下文)。
相。
(生灭之状故起下复次生灭相者已下文)。
能示摩诃衍。
(何故真如门中云即示生灭门中云能示者以真如是不起门与彼所显诠旨不别故云即示以是不起故唯示体生灭是起动门染净既异诠旨又分能所不同故不云即)。
自体相用故。
(体谓生灭门中本觉之义是生灭之自体生灭之因故在生灭门中亦辨体也翻染之净相正随染之业用并在此门中故具诠耳是以下文释生灭门内具显所示三大之义意在于此何故真如门中直云体生灭门中乃云自体等者以所示三大义还在能示生灭门中显非别外故云自也问真如是不起门但示于体者生灭是起动门应唯示于相用答真如是不起门不起不必由起立由无有起故所以唯示体生灭是起动门起必赖不起起含不起故起中具示三大余如下说△二义○起下复次真如自体相者已下释义之文文二○一大)。
所言义者。
(牒章)。
则有三种。
(标数)。
云何为三。
(徴起)。
一者体大。
(真性深广凡圣染净皆以为依故受大名)。
谓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减故。
(随流加染而不增反流除染而不减又反流加净不增随流阙净不减良以染净之所不亏始终之所不易故)。
二者相大谓如来藏具足无量性功德故。
(即二种如来藏中不空之义谓不异体之相故云性德如水八德不异于水)。
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间出世间善因果故。
(谓随染业行然此用大是报化二身粗细之用令诸众生始成世善终成出世善也下文显之何故唯言善不云不善者以不善法违真理故是所治故非其用也若尔诸不善法应离于真释云以迷真故不得离真以违真故非其用也○二乘)。
一切诸佛本所乘故。
(标果望因以解乘也)。
一切菩萨皆乘此法到如来地故。
(举因望果以成运即始觉之智是能乘本觉之理为所乘故梁摄论云乘大性故名为大乘△三解释分二○一结前生后)。
已说立义分次说解释分。
(△二分门解释二一标数徴列)。
解释有三种云何为三一者显示正义。
(正释所立大乘法义)。
二者对治邪执。
(既明正理须道异计)。
三者分别发趣道相。
(趣正理之阶降△二牒名辨相三一显示正义二初总○释上立义分中众生心摄一切等也于中二○一依法开门)。
显示正义者。
(牒章)。
依一心法有二种门云何为二一者心真如门二者心生灭门。
(谓一如来藏心含于二义一约体绝相义即真如门谓非染非净非生非灭不动不转平等一味性无差别众生即涅槃不待灭也凡夫弥勒同一际也二随缘起灭义即生灭门谓随熏转动成于染净染净虽成性恒不动正由不动能成染净是故不动亦在动门是故下文识有二义中本觉是也上文生灭门中自体是也胜鬘云不染而染染而不染等棱伽云如来藏名阿赖耶识而与无明七识共俱如大海波常无断绝等又云如来藏者为无始虚伪恶习所熏名为识藏又云如来藏者为善不善因受苦乐与因俱若生若灭犹如伎儿作诸伎乐等此等并约生灭门说也然此二门举体通融际限不分体相莫二此无二处诸法中实不同虚空性自神解故云一心△二二门该摄二○一立)。
是二种门皆各总摄一切法。
(上立义分中直云摄今释中云各摄者以一心含通别二门故今分通别又各摄故以真如门是染净通相通相之外无别染净故得总摄一切诸法生灭门者别显染净染净之法无所不该故亦总摄一切诸法通别虽殊齐无所遗故云各摄又以此即是真如随缘和合变作诸法诸法即无异体还摄真如门也以此二门齐摄不二故得说为一心也问二门既齐相摄者何故上文真如门中唯示大业体不显于相用生灭门中具显三耶答真如是泯相显实门不坏相而即泯故得摄于生灭以纸相而相不存故但示于体也生灭是揽理成事门不坏理而成事故得摄于真如以成事而理不失故具示三大问前既泯相相不存但示于体亦可揽理理不具应但示相用何故不齐耶答生灭起必赖于真故揽理理不失真如未必籍生灭故泯相相不存相不存故唯示于体理不失故具示于三是故摄义是齐示义别也○二释)。
此义云何。
(责云若二门各别不可相从若本唯一心未容影摄下答云)。
以是二门不相离故。
(以体相不离故如金与庄严具若以金[(冰-水+〡)*ㄆ]具具无所遗以具摄金金无不尽良以二门一揆全体遍收此义亦然思之可见△二别○释上立义分中何以故下二门别义于中二一别辨二门显动静不一二一真如门二一显体离言以明观智境○释上立义分中真如义也于中二一正举法体二一正显如体三○一就实略标)。
心真如者。
(牒章)。
即是一法界。
(即无二真心为一法界此非算数之一谓如理虚融平等不二故称为一又对下依言有二义故今约体但云一也依生圣法故云法界中边论云法界者圣法因义故也)。
大总相法门体。
(二门之中不取别相门𢪛中但取总相然亦该𢪛别尽故云大也此一法界举体全作生灭门举体全作真如门为显此义故云体也轨生物解曰法圣智通游曰门)。
所谓心性不生不灭。
(释上法体谓随妄不生约治不灭又修起不生处染不灭故摄论云世间不破出世间不尽○二会妄显真)。
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
(妄执者云境见诸法差别迁流云何乃言性无生灭释云差别相者是汝遍计妄情所作本来无实如依病眼妄见空华)。
若离心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
(疑若又云以何得知依妄念生释云以诸圣人离妄念故既无此境即验此境定从妄生又若此境非妄所作定实有者圣人不见应是迷倒凡夫既见应是觉悟如不见空华谁是病眼○三结真离妄)。
是故一切法从本已来。
(是所执本空故真心不动故由此一切诸法皆即真如也)。
离言说相。
(非如音声之所说也)。
离名字相。
(非如文句之所诠表此二句言语路绝非闻慧境)。
离心缘相。
(非意言分别故即心行处灭非思慧境上来离伪妄故名真自下离异相故名如又下三句展转相释离世间非修慧境唯正智与之相应)。
毕竟平等。
(虽遍通染净而性恒无二)。
无有变异。
(所以得无二者以在缘时始终不改变)。
不可破坏。
(所以在有为中得不变异者以不同有为可破坏故此则在染不破治道不坏)。
唯是一心。
(结归法体)。
故名真如。
(依义立名△二会执释名二一释三○一正会谓执)。
以一切言说假名无实。
(明言教非实不可如言取也)。
但随妄念不可得故。
(释成无实所以恐诸凡愚闻上真如名则谓论主自语相违上文既云离名字相何故复立此真如名故今释遣假名非实不相违也)。
言真如者亦无有相。
(良以各依相立但是遍计所缘故棱伽云相名常相随而生诸妄想故名相双遣○二结名释疑)。
谓言说之极。
(立名分齐也疑云既绝名相但假立客名者何故不立余名而唯云真如耶释云真如者是言说之极谓此名之后更无有名则诸名之中最后边际故摄论中十种名内真如是第十究竟名故云极也)。
因言遣言。
(立名之意也立此极名为遣于名如以声止声也若无此名无以遣名若存此名亦不成遣名○三约相释遣)。
此真如体无有可遣。
(二释一云外人见前文双遣真如名相则谓真如本体亦是可遣之法则生断见故此释云但遣虚妄名相不遣真如实法以是妙智观境故二云非以真体遣生灭法也何以不遣下云)。
以一切法悉皆真故。
(释上不遣也以法悉真无法可遣又以生灭门染净等法即无自性不异真如故不待遣)。
亦无可立。
(外人既闻真理不遣则谓有法可立当情执取故释云亦无可立以离妄情故又生灭等法即真不待立也何以不立下云)。
以一切法皆同如故。
(真故不可遣如故不可立又生灭等法本来同如故此真如未曾不显更何所立也○二结)。
当知一切法不可说不可念故名为真如。
(结离言绝虑也△二问答断疑二○一疑真绝修问)。
问曰若如是义者诸众生等云何随顺。
(问方便观)。
而能得入。
(问正观也○二举真劝修答)。
答曰若知一切法虽说无有能说可说虽念亦无能念可念是名随顺。
(答方便观也说念皆无能所者明念即无念非灭于念非灭念故故名虽念离于断见也即无念故皆无能所离于常见也于一念间离此二见无此二故故能称顺中道随顺法性又亦可虽在于念等即观此念等常无能所虽未能离念而顺于无念故名随顺也)。
若离于念名为得入。
(答正观也如上久观不已即能离兹妄念契彼无念真理故名正观云得入者观智契入也十地论云智行处故又亦可正知无能所之念亦离方入真如△二依言辨德以明生信境○释上立义中真如相也于中三○一举数总标)。
复次真如者依言说分别有二种义。
(显此二义者若离于言即唯一味今既依言故说有二即显不可随言执取也但为生物信解故说此文故十地论云何故不但说无言示现依言求解故○二开章略辨)。
云何为二。
(徴起)。
一者如实空。
(此以如实之中空无妄染非谓如实自空此则如实之空也)。
以能究竟显实故。
(以妄空故遂能显示真理故云显实)。
二者如实不空。
(有二义)。
以有自体。
(一异妄无体故)。
具足无漏性功德故。
(二异恒沙有流烦恼故故佛性论偈云由客尘空故与法界相离无上法不空与法界相随△三依章广释二一空三○一略明)。
所言空者从本已来一切染法不相应故。
(总举能所分别皆不相应)。
谓离一切法差别之相。
(所取相也)。
以无虚妄心念故。
(能取见也又以妄境从妄念生故释显空无也良以倒心妄境情有理无真如之德理有情无故不相应也○二广释)。
当知真如自性非有相。
(明真离妄有也)。
非无相。
(惑者云既其非有即应是无故释云非无也)。
非非有相非非无相。
(惑者闻上非有非无则谓双非是真如法释云我非汝谓有说非有非谓法体是非有非汝谓无说非无非谓法体是非无故又非却双非也)。
非有无俱相。
(惑者云我上立有立无汝立双非双非若存即有无随丧今双非既非我有无还立释云我非汝双非故说非非非许双是如何复执俱相)。
非一相非异相非非一相非非异相非一异俱相。
(准前四句可知然执取虽多总摄不过此一四句故广百论云复次为显世间所执诸法皆非真实及显外道所执不同故偈曰有非有俱非一非一双泯随次而配属智者达非真彼论次第广破四宗外道今此约展转计执不同彼论后段破外道说○三总结)。
乃至总说依一切众生以有妄心念念分别皆不相应故说为空。
(妄计尘沙难可遍历故今总摄辨不相应此顺结也)。
若离妄心实无可空故。
(反结也以对染无说真为空非无如体以为空也亦可此文是释疑疑者闻上真空则拨无真体及恒沙功德故为此释是则闻空不异不空也△二不空二○一正释)。
所言不空者已显法体空无妄故。
(牒前显后)。
即是真心。
(举体)。
常。
(常德)。
恒。
(乐德)。
不变。
(我德也以离变易苦非业所系自在故也)。
净法满足。
(净德)。
则名不空。
(结也○二释疑)。
亦无有相可取。
(惑者闻净法不空则谓同于情执之有故此释也是则不空不异于空)。
以离念境界唯证相应故。
(释无相所以也若妄念所缘是则有相既唯真智之境明知无妄执之相也△二生灭门二初释生灭心法二一明染净生灭二一就体总标三○一标体二)。
心生灭者。
(牒章)。
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
(标体也谓不生灭心因无明风动作生灭故说生灭心依不生灭心然此二心竟无二体但约二义以说相依如不动之水为风所吹而作动水动静虽殊而水体是一亦得说言依静水故有其动水当知此中理趣亦尔宜可思之谓自性清净心名如来藏因无明风动作生灭故云依如来藏有生灭心也棱伽胜鬘俱同此说此显真心随动故作生灭非谓举所依取能依以此门中有二义故能示三大是故通摄所依亦入此门○二辨相)。
所谓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
(不生不灭者是上如来藏自性清净心动作生灭不相离故故云和合非谓别有生灭来与真如合谓生灭之心心之生灭无二相故心之不生灭因无明成生灭之心从本觉起而无二体不相舍离故下文云如大海水因风波动水相风相不相舍离乃至广说此中水之动是风相动之湿是水相以水举体动故水不离于风相无动而非湿故动不离于水相心亦如是不生灭心举体动故心不离生灭之相生灭之相莫非神解故生灭不离于心相如是不离名为和合此是不生灭心与生灭合以是随缘门故非是生灭与不生灭合以此非是句本真如门故)。
非一非异。
(真如全体动故心与生灭非异而恒不变真性故与生灭不一依棱伽经以七识染法为生灭以如来藏净法为不生灭此二和合为阿梨耶识以和合故非一非异非异门者有三种一以本从未明不异经云如来藏是善不善因能遍兴造一切趣生乃至下云若生若灭等又经云佛性随流成别味等二摄末归本明不异经云众生即如也又涅槃云十二因缘即佛性故又十地论云三界唯一心者第一义谛也又此论下文云四相本来平等同一觉故又前即未之本本无别本故唯有生灭更无别法可相异也后即本之末末无别未故唯有不生灭亦无别法可相异也三本未平等明不异经云甚深如来藏而与七识俱又经云阿梨耶识名如来藏而与无明七识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断绝又论云唯真不生单妄不成真妄和合方有所为此则本末际限不分故云不异也不一义者即以前摄末之本唯不生灭故与彼摄本之末唯生灭法而不一也依是义故经云如来藏者不在阿梨耶中是故七识有生有灭如来藏者不生不灭解云此中唯生灭是七识唯不生灭是如来藏二义既分遂使梨耶无别自体故云不在中此约不一义说非谓不和合何以故此中如来藏不生灭即七识生灭之不生灭故与自生灭不一也七识生灭即如来藏不生灭之生灭故与自不生灭亦不一也此中非直不乖不异以明不一亦乃由不异故成于不一何以故若如来藏随缘作生灭时失自不生灭者则不得有生灭是故由不生灭得有生灭是则不异故不一也又此中真妄和合诸识缘起以四句辨之一以如来藏唯不生灭如水湿性二七识唯生灭如水波浪三梨耶识亦生灭亦不生灭如海含动静四无明倒执非生灭非不生灭如起浪猛风非水非浪此四义中随举一义即融摄自体缘起义理无二相故此中且约湿性不失义边动静不一故说水不在于浪中岂可此浪离水之外别有体耶余义准此思之问既云动静不一则应云如来藏不在七识中何故乃云不在梨耶中答梨耶融动静动静不二是梨耶今既动静分梨耶无别体故云不在中也问梨耶既通动静不应唯在生灭门答为起静以成动无别有动体是故静性随于动亦在生灭中非直梨耶具动静在此生灭中亦乃如来藏唯不动亦在此门中何以故以彼生灭无别体故应思准之又若一者生灭识相灭尽之时真心应灭则堕断过若是异者依无明风熏动之时静心之体应不随缘则堕常过离此二边故非一异又若一则无和合若异亦无和合非一非异故得和合也如经云譬如泥团微尘非异非不异金庄严具亦复如是若泥团微尘异者非彼所成而实彼成是故非异若不异者泥团微尘应无差别如是转识藏识真相若异者藏识非因若不异者转识灭藏识亦应灭而自真相实不灭是故非自真相灭但业相灭解云此中真相是如来藏转识是七识藏识是梨耶今此论主总括彼棱伽上下文意作此安立故云非一异也○三立名)。
名为阿梨耶识。
(此生灭不生灭即之义不一辨之心不异因此云义不二之心名阿梨耶识或云阿赖耶者但梵音楚夏耳梁朝真谛三藏就名翻为无没识今时奘法师就义翻为藏识藏是摄藏义无没是不失义义一名异也所摄名藏谓诸众生取为我故所以然者良以真心不守自性随薰和合似一似常故诸愚者以似为实执为内我我见所摄故名为藏由是义故二种我见永不起位失赖耶名也又能藏自体于诸法中又能藏诸法于自体内论云能藏所藏我爱执藏此之谓也此依义立名也)。
大乘起信论䟽卷第一
乾隆藏第 141 册 No. 1600 大乘起信论疏
大乘起信论䟽卷第二 田三
西太原寺沙门法藏述
草堂沙门宗密录之注于论文之下。
(△二依义别解三一释上生灭心三○一开数辨德)。
此识有二种义。
(此义稍难今总括上下文略叙其意余可至文当知何者谓真如有二义一不变义二随缘义无明亦二义一无体即空义二有用成事义此真妄中各由初义故成上真如门也各由后义故成此生灭门也此随缘真如及成事无明亦各有二义一违自顺他义二违他顺自义无明中初违自顺他亦有二义一能反对诠示性功德二能知名义成净用违他顺自亦有二义一覆真理一成妄心真如中违他顺自亦有二义一翻对妄染显自真德二内熏无明令起净用违自顺他亦有二义一隐自真体义二显现妄法义此上真妄各四义中由无明中反对诠示义及真如中翻妄显德义从此二义得有本觉又由无明中能知名义及真如中内熏义从此二义得有始觉又由无明中覆真义及真如中隐体义从此二义得有根本不觉又由无明中成妄义及真如中显妄义从此二义得有枝末不觉此生灭门中真妄略开四义广即有八门若约两两相对和合成缘起分相有四门谓二觉二不觉若本末不相离但唯有二门谓觉与不觉若镕融总摄唯有一门谓一心生灭门也又若约诸识分相门本觉本不觉在本识中余二在生起事识中若约本末不二门并在一本识中故云此识有二义也问此中一识有二义与上一心有一门何别耶答上一心中含于一义谓不守自性随缘义及不变自性绝相义今此但就随缘门中染净理事无二之相明此识也是则前一心义宽该[(冰-水+〡)*ㄆ]于二门此一识义狭局在于一门问此中本觉与上真如门何别答真如门约体绝相说本觉约性功德说谓大智慧光明义等名本觉相本者是性义觉者是智慧义以此皆为翻妄染显故在生灭门中摄以真如门中无翻染等义故与此不问也是故体相二大俱名本觉并在生灭门中故得具三大也)。
能摄一切法生一切法。
(上二门中云皆各总摄此中不云各者以此二义狭于二门故但明一识由含二义故摄一切不言二义各摄一切又上文中但云摄而不二生者以真如门无能生义故此识之中以不觉熏本觉故生诸染法流转生死以本觉熏不觉故生诸净法反流出缠成于始觉依此二义遍生一切染净法故云能生也下四熏习中广辨此也非直相熏能生诸法亦乃生诸法已不离此心为此心所摄故云摄如上二门各摄处释也○二寄开列名)。
云何为二一者觉义二者不觉义。
(二依名辨释三一明觉○约净法明心生灭故文二一略辨始本二觉二一本觉二○一显本觉体)。
所言觉义者。
(牒章)。
谓心体离念。
(离于妄念显无不觉)。
离念相者等虚空界。
(非唯无不觉之闇乃有大智慧光明义等故也虚空有二义以况于本觉)。
无所不遍。
(一周遍义谓横遍三际竖通凡圣故)。
法界一相。
(二无差别义谓在缠出障性恒无二故)。
即是如来平等法身。
(欲明觉义出缠相显故)。
依此法身说名本觉。
(既是法身之觉理非新成故云本也无性摄论云无垢无挂碍智名为法身金光明经名大圆镜智为法身等皆此义也○二释本觉名)。
何以故。
(责其立名责有二意一云上开章中直云觉义何故今结乃名本觉二云此中既云本觉何故上文但云觉耶)。
本觉义者对始觉义说。
(以对始故说之为本答初意也又以本觉随染生于始觉还待此始觉方名本觉)。
以始觉者即同本觉。
(以至心源时始本无二相故是故上文但云其觉答后意也又此始觉是本所成还契心源融同一体方名始觉故问若始觉异本则不成始若始同本即无始觉之异如何说言对始名本答今在生灭门中约随染义形本不觉说为始觉而实始觉至心源时深缘既𥁞始本不殊平等绝言即真如门摄也故本觉之名在生灭门中非真如门也○二始觉)。
始觉义者。
(牒名)。
依本觉故而有不觉。
(明起始觉之所由谓即此心体随无明缘动作妄念)。
依不觉故说有始觉。
(本觉内熏力故渐有微觉厌求乃至究竟还同本觉故下文云本觉随染生智净相者即此始觉也此文意明本觉成不觉不觉成始觉始觉同本觉以同本觉故则无不觉无不觉故则无始觉无始觉故则无本觉无本觉故平等平等离言绝虑是故佛果圆融修然无寄尚无始本之殊况有三身之异但随物心现故说报化之用下文显之△二广明二觉二一始觉三○一总标因果二觉)。
又以觉心源故。
(染心之源谓性净也又粗相之源谓生相也)。
名究竟觉。
(始觉道圆同于本觉故也此在佛地)。
不觉心源故非究竟觉。
(不了其源始末同本故也此在金刚已还△二广寄四相释成○前三相释上不究竟觉后一相释上究竟觉文二○一正寄四相显其四位此中文意将四相粗细寄显反流四位以明始觉分齐然此四相约真心随重粗细差别寄说为四非约一刹那心明四相也今以二门略辨一总明二别说总者原夫心性离念无生无灭而有无明迷自心体违寂静性鼓动起念有生灭四相是故由无明风力能令心体生住异灭从细至粗经云佛性随流成种种味等又经云即此法身为烦恼之所漂动往来生死名为众生此下文云自性清净心因无明风动等今就此义以明四相既鼓静令动遂有微着不同先后际异就彼先际最微名为生相乃至后际最粗名为灭相故佛性论云一切有为法约前际与生相相应约后际与灭相相应约中际与住异相相应也二别明者对彼下文约位别分生相有一住相有四异相有二灭相还一生相一者名为业相谓由无明不觉心动虽有起灭而相见未分以无明力故转彼净心至此最微名为生相甚深微细唯佛能知下文云依无明所起识者乃至唯佛能知故即下文三细中初一及六染中后一五意中第一此等并同此生相摄住相四者一名转相谓由无明力不觉前动相即无动故转成能见二名现相谓由无明依前能见不了无相遂令境界妄现此二及初并在赖耶位中属不相应心三名智相谓由无明迷前自心所现之境妄起分别染净之相故云智也四名相续相谓由无明不了前所分别空无所有更复起念相续不断此二并在分别事识细分之位属相应心无明与前生相和合转彼净心乃至此位行相犹细法执坚住名为住相下文三细中后二及六粗中初二并五意中后四亦六染中中四此等并同是此住相摄言异相二者一执取相二计名字相谓此无明迷前染净违顺之法更起贪瞋人我见爱执相计名取着转深此在事识粗分之位无明与前住相和合转彼静心令至此位行相稍粗发动身口令其造业名为异相下文六粗中中二及六染中初一并五意中后意识此等并同是此异相摄言灭相一者名起业相谓此无明不了善恶二业定招苦乐二报故广对诸缘造集诸业依业受果灭前异心令墯诸趣以无明力转彼净心至此后际行相最粗极至于此周𥁞之终名为灭相下文六粗中第五相是也以果报非可断故不论第六相也是故三界四相唯一梦心皆因根本无明之力故经云无明住地其力最大此论下文当知无明能生一切染法此之谓也虽复从微至着辨四相阶降然其始终竟无前后总此四相以为一念谓粗细镕融唯是一心故说俱时而有皆无自立也然未穷源者随位浅深觉有前后达心源者一念四相俱时而知经云菩萨知终不知始唯佛如来始终俱知始者谓生相也终者谓余相乃至灭相也既因无明不觉之力起生相等种种梦念动其心源转至灭相长眠三界流转六趣今因本觉不思议熏力起厌求心又因真如所流闻熏教法熏于本觉以体同用融领彼闻熏益性解力损无明能渐向心源始息灭相终息生相朗然大悟觉了心源本无所动今无始静平等平等无始觉之异如经所说梦渡大河喻等大意如此次正释四相各为四段△一能观人二所观相三辨观利益四结观分齐对文详之○一灭)。
此义云何。
(且总相蹑前徴起)。
如凡夫人。
(一能观人位在十信)。
觉知前念起恶。
(二所观相谓未入十信已前广造身口恶业而不觉知今入信已能知恶业定招苦报故言觉知此明觉于灭相义也)。
故能止后念令其不起。
(三辨观利益今既觉故能不造恶止灭相也)。
虽复名觉即是不觉故。
(四结观分齐能知灭相实是不善故不造恶名为虽觉而犹未知灭相是梦故云不觉此但能止恶业故云虽觉未觉烦恼故云不觉○二异)。
如二乘观智初发意菩萨等。
(三贤菩萨也十解初心名发心住举初等后以此菩萨虽留惑故不证人空然于人空实得自在故与二乘同一位论)。
觉于念异。
(如上所说二种异相分别内外计我我所贪瞋见爱等此二种人共了知故明本净心为无明所眠梦于异相起诸烦恼而今渐与智慧相应从异相梦而得微觉故云觉于念异也)。
念无异相。
(既能觉异相之梦彼所梦异相永无所有)。
以舍粗分别执著相故。
(释上以成观益也起贪瞋等名粗分别着违顺境名执著相以于异相梦觉故能舍之)。
名相似觉。
(而犹眠在住相梦中故云相似觉以此位中菩萨未至证位二乘不了法空故云相似觉问觉异相等亦不觉后位何不亦止不觉之名答据觉前不觉后亦得名不觉故下文乃至十地皆名不觉若约觉业不觉惑正名为不觉即此文中以觉了惑正敌对故非觉业也○三住)。
如法身菩萨等。
(初地证法身遍满乃至九地悉同证得皆名法身菩萨也)。
觉于念住念无住相。
(觉前四种住相虽知一切法惟是识故不起心念粗执分别然出观后于自心所现法上犹起染净法执分别明彼净心为无明所眠梦于生相今与无分别智相应从住相梦而得觉悟反照住相竟无所有)。
以离分别粗念相故。
(异前人执及着外境故今约心但云分别又异后根本无明生相细念故云粗念相也此四种住相中于初地七地八地九地各离一相也下文自当显耳)。
名随分觉。
(虽于粗念住相而得觉悟犹自眠于生相梦中觉道未圆故云随分○四生)。
如菩萨地尽。
(十地学穷故云尽此是总举下二句别明)。
满足方便。
(是方便道)。
一念相应。
(是无间道)。
觉心初起心无初相。
(根本无明依觉故迷动彼静心令起微念今乃觉知离本觉无不觉即动心本来寂犹如迷方谓东为西悟时即西是东更无西相故云心无初相也前三位中虽各有所觉以其动念未尽故但言念无住相等今此究竟位中动念都尽唯一心在故云心无初相也)。
以远离微细念故。
(业识动念念中最细名微细念谓生相也此相都尽永无所余故言远离)。
得见心性。
(远离虚妄故真性即显现故云见心性也前三位中相未尽故不云见性)。
心即常住。
(前三位中觉未至源犹梦生相动彼静心业识起灭故不云常住今生相梦𥁞无明风止性海浪歇湛然常住也)。
名究竟觉。
(前未至心源梦念未尽求灭此动望到彼岸今即梦念都尽觉了心源本不流转今无始静常自一心平等平等始不异本名究竟觉△二引经释成心源无念四○一引经证成)。
是故修多罗说若有众生能观无念者则为向佛智故。
(在因地时虽未离念能观如此无念道理说此能观为句佛智以是证知佛地无念此是举因望果说也○二重释前文)。
又心起者。
(牒上觉心初起之言)。
无有初相可知。
(非谓觉时知有初相故也)。
而言知初相者即谓无念。
(问既无初相何故说言知初相耶故为此答也如觉迷方时知西即东更无西相可知言知西相者谓即东也觉心之时知初动念即本来静故云即无念也○三举不觉之失)。
是故一切众生不名为觉。
(是前无念得名为觉故即显有念不得名觉)。
以从本来念念相续未曾离念。
(显不觉所以即金刚已还一切众生本难无始无明之念故不得名觉然则前对四中梦之差别故说渐觉今约无明眠之无异故说不觉)。
故说无始无明。
(结成不觉义也此显无有染法始于无明故云无始也又无明依真同无始故也○四显觉者之得)。
若得无念者则知心相生住异灭。
(若至心源得于无念则遍知一切众生一心动转四相差别)。
以无念等故。
(释成上义疑云佛得无念众生有念有无悬隔何能知也释云众生有念本来无念佛既得彼无念无念与念本来平等故云以无念等故是故得知也又释云以四相念中各即无念故云以无念等也是故得无念者遍知四相诸念也○三明始不异本)。
而实无有始觉之异。
(标也虽始得无念之觉然其所觉四相本来无起待何不觉而有始觉之异)。
以四相俱时而有皆无自立本来平等同一觉故。
(释成上义也以彼四相一心所成钩锁连注无有前后离净心外无别自体无自体故本来平等同一本觉然未至此位随其智力前后而觉未称法故不得同本今既四相俱时平等觉知皆无自体同一本觉是故则无始觉之异问四相云何而得俱时既其俱时何故上文觉有前后答上已辨竟谓唯一梦心四相流转处梦之士谓为前后各各随其智力浅深分分而觉然大觉之者知梦四相唯一净心无有体性可辨前后故云俱时无有自立等也故摄论云处梦谓经年悟乃须㬰顷故时虽无量摄在一刹那此中一刹那者即谓无念棱伽云一切法不生我说刹那义初生即有灭不为愚者说解云以刹那流转必无自性无自性故即是无生若非无生则不流转是故契无生者方见刹那也又净名经中不生不灭是无常义等棱伽又云七识不流转不受苦乐非涅槃因如来藏者受苦乐与因俱若生若灭此等经意并明真心随流动作诸法诸法无别体性故唯是真心无有别法是故四相即一真心不觉即同本觉故△二本觉二一明随染本觉三○一总标)。
复次本觉随染分别生二种相。
(此二既在随染门中故云生也)。
与彼本觉不相舍离。
(生已不离不动觉体故○二徴列)。
云何为二一者智净相。
(明本觉随染还净之相)。
二者不思议业相。
(明还净本觉业用之相此之二相若离染缘则不得成故云随染也△三辨相二一智净相二一直明净相二○一因)。
智净相者。
(牒章)。
谓依法力熏习。
(真如内熏之力及所流教法外缘熏力此在地前依此熏力修习资粮加行善根)。
如实修行。
(登地已上行契真如)。
满足方便故。
(十地行终也此在金刚因位极也○二果)。
破和合识相。
(由前方便能破和合识内生灭之相显不生灭之性此根本无明𥁞故心无所合即显法身本觉义也)。
灭相续心相显现法身智淳净故。
(即于此时能灭染心之中业相等相续之相不灭相续心体故令随染本觉之心遂即还源成淳净圆智成于应身始觉义也然此始觉无别始起即是本觉随染作也今染缘既息始还同本故云淳净淳净智即智德余皆断德也△二问答释成二○一执真同妄问)。
此义云何。
(问意云如上所说动彼净心成于起灭今既𥁞于生灭应灭净心△二简法异真答三○一法)。
以一切心识之相皆是无明。
(意云业等染心名诸识相此等皆是不觉之相非约心体说转难云既言识相皆是无明故说灭者皆应别有体性离于真如即真妄别体难也故下答云)。
无明之相不离觉性。
(如此诸识不觉之相不离随染本觉之性)。
非可坏非不可坏。
(此无明之相与彼本觉之性非一非异非异故非可坏非一故非不可坏若依非异非可坏义说无明即明故涅槃经云明与无明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若就非一非不可坏义说无明有可灭故涅槃云因灭无明得菩提灯无明灭觉性不坏灭惑之义准此知之○二喻)。
如大海水因风波动。
(一真随妄转喻)。
水相风相不相舍离。
(二真妄相依喻)。
而水非动性。
(三真体不变喻此显非自性动但随他动也)。
若风止灭动相则灭湿性不坏故。
(四息妄显真喻此明若自性动者动相灭时湿性随灭而但随他动故动相灭时湿性不坏○三合)。
如是众生自性清净心因无明风动。
(一合水随风动也以水不能自浪要因风起波风不能自现动相要因水方现动相故风动即水动无别体也所况可知)。
心与无明俱无形相不相舍离。
(二合风水相依也以湿全动故无于水相以动全湿故无于风相心法亦尔真心随熏全作识浪故无心相然彼识浪云非是真故无无明相)。
而心非动性。
(三合水性不动也此下第四合风息显水云)。
若无明灭。
(根本无明灭合风灭)。
相续则灭。
(业识灭合动相灭也)。
智性不坏故。
(随染本觉照察之性不灭是合湿性不坏△二不思议业相二○一依体总标)。
不思议业相者。
(牒章)。
以依智净相能作一切胜妙境界。
(谓与众生作六根境界故宝性论云诸佛如来身如虚空无相为诸胜智者作六根境界示现微妙色出于妙音声令嗅佛戒香与佛妙法味使觉三昧触令知深妙法故名妙境界○二约用别辨)。
所谓无量功德之相。
(一横显业德广多无量)。
常无断绝。
(二竖显业根深穷来际)。
随众生根自然相应。
(三显业胜能无功应机)。
种种而现得利益故。
(四显业胜益利润不虚如此则是报化二身真如大用无始无终相续不绝故问始得自利方起利他之业云何利他说无始耶○答以无明尽故始觉即本觉然彼本觉无始世来常起业用利益众生是故始觉同彼亦无有始○以一切佛无差别故无新旧故皆无始觉之异故本觉平等无始无终故故能常化众生是真如之用故云不思议业也此本觉用与众生心本来无二但不觉随流用即不现妄心厌求用则于彼心中称根显现而不作意我现差别故云随根自然相应虽不作意现无不益△二明性净本觉二○一总标)。
复次觉体相者。
(再辨前本觉故标云复次牒云者)。
有四种大义与虚空等犹如净镜。
(以空及镜皆有四义故取之为喻一空镜谓离一切外物之体二不空镜镜体不无能现万象三净镜谓磨治离垢四受用镜置之高台须者受用四中前二自性净后二离垢净又初二就因隐时说后二就果显时说人前中约空不空为二后中约体用为二又初二体后二相故云觉体相也又初一及第三明有空义第二第四明有镜义故举二喻△二别释四镜各依论中本名分为四唱)。
云何为四一者如实空镜。
(真如中妄法本无非先有后无)。
远离一切心境界相无法可现。
(倒心妄境本不相应非谓有而不现但以妄法理无故无可现如镜非不能现但以免角无故无可现也)。
非觉照义故。
(有二义一以妄念望于真智本无觉照之功以情执违理故如镜非有外物以彼外物无照用义故即显镜中无外物体二以本觉望于妄念亦无觉照功能以妄本无故如净眼望空华无照烛之功亦如镜望兔角此约遍计说下约依他说故能现世间境界)。
二者因熏习镜。
(有二因义初能作现法之因二作内熏之因亦可初是因义后是熏习义故云因熏习也)。
谓如实不空。
(此总出因熏法体谓有自体及性功德故下别释二因初因云)。
一切世间境界悉于中现。
(明一切法离此心外无别体性犹如镜中能现影也)。
不出。
(明心待熏故变现诸法非不待熏而自出也)。
不入。
(离心无别能熏故不从外入)。
不失。
(虽复不从内出外入缘起之法显现不无)。
不坏。
(诸法缘集起无所从不异真如故不可坏如镜中影非刃能伤以同镜故)。
常住一心。
(会相同体)。
以一切法即真实性故。
(释成同体所由以于心中显现无出入等故即无体性无体性故本来平等不异真如故云常住一心乃至真实性故下释后因云)。
又一切染法所不能染。
(以性净故虽现染法非染所污非直现染之时非染所染亦乃由现染故反显本净如镜明净能现秽物秽物现时反显镜净岂此秽物能污镜耶若不现染则无以显其不染是故现染释成不染义)。
智体不动。
(以本无染今无始净是故本觉之智未曾移动又虽现染不为所染故云不动如镜中像随质转变然其镜体未曾移动也)。
具足无漏熏众生故。
(此本觉中恒沙性德无所少也又与众生作内熏之因令厌生死苦乐求涅槃故胜鬘经云由有如来藏能厌生死苦乐求涅槃也佛性论云自性清净心名为道谛)。
三者法出离镜。
(谓真如之法出于二障离于和合故云出离前在缠性净不空如来藏今明不空出缠离垢法身如实性论云有二净一自性净以同相故二离垢净以胜相故)。
谓不空法。
(出法体也即前因熏之法)。
出烦恼碍。
(粗细染心)。
智碍。
(所依无明)。
离和合相。
(净心出障破业识等和合)。
淳。
(离和合杂相故)。
净。
(无惑染故)。
明故。
(出无明故谓大智慧光明等)。
四者缘熏习镜谓依法出离故遍照众生之心令修善根随念示现故。
(即彼本觉出障之时随照物机示现万化与彼众生作外缘熏力故云依法乃至示现故问前随染中智净与此法出离何别前业用与此缘熏何别答前约随染故还净说为智即明彼智用俱就始觉说此约自性故离障显法体即明此法用俱就法体说是故前云智此云法前云业此云缘也然法智虽殊体无差别以始觉即本觉故但今就义开说故有境智不同也△二明不觉三一明根本不觉二一依觉成迷三○一法)。
所言不觉义者。
(牒章)。
谓不如实知真如法一故。
(不了如理一味故释根本不觉义如迷正方也)。
不觉心起而有其念。
(业等相念即邪方也)。
念无自相不离本觉。
(邪无别体不离正方○二喻)。
犹如迷人依方故迷若离于方则无有迷。
(○三合)。
众生亦尔依觉故迷若离觉性则无不觉。
(喻合可知○二依迷显觉△)。
以有不觉妄想心故能知名义为说真觉若离不觉之心则无真觉自相可说。
(于中二初明妄有起净之功后明真有待妄之义良以依真之妄方能显真随妄之真还待妄显故也二明枝末不觉此一段文略作二种释一约喻说意二就识释文△初者本觉真如其犹净眼热翳之气如根本无明翳与眼合动彼净眼业识亦尔由净眼动故有病眼起能见相亦尔以有病眼向外观故即见空华妄境界现境界相亦尔以有空华境故令其起心分别好华恶华等智相亦尔由此分别坚执不改相续相亦尔由执定故于违顺境取舍追求执取相亦尔由取相故于其相上复立名字若彼相未对之时但闻名即执计名字相亦尔既计名取相发动身口攀此空华造善恶业起业相亦尔受苦乐报长眠生死而不能脱业系苦相亦尔皆由根本无明力也△二释文二一无明为因生三细二○一总标)。
复次依不觉故生三种相与彼不觉相应不离。
(相不离体故未不离本故依无明起妄心依妄心起无明故△二别解三○一徴)。
云何为三。
(总徴△二释三○一业相)。
一者无明业相。
(标名)。
以依不觉故。
(释标中无明也即根本无明)。
心动说名为业。
(释标中业也此中业有二义一动作是业义即此心动是也)。
觉则不动。
(反举释成既得始觉时即无动念是知今动只由不觉)。
动则有苦。
(二为因是业义此既招苦即为因也如得寂静无念之时即是涅槃妙乐故知今动则有生死苦患)。
果不离因故。
(不动既乐即知动必有苦动因苦果既无别时故云不离也此虽动念而极微细缘起一相能所不分即当梨耶自体分也如无相论云问此识何相何境界答相及境界不可分别一体无异当知此约赖耶业相义说也下二约本识见相二分为二○二转相)。
二者能见相。
(标也即是转相)。
以依动故能见。
(依前业识转成能见)。
不动则无见。
(若依性净门则无能见也反显能见必依动义如是转相虽有能缘以境界微细故犹未辨之如摄论云意识缘三世境及非三世境是即可知此识所缘境不可知故既云所缘不可知即约能缘以明本识转相义也○三现相)。
三者境界相。
(标也即是现相)。
以依能见故境界妄现。
(依前转相能现境界)。
离见则无境界。
(反释可知二境界为缘生六粗即分别事识也如棱伽经云境界风所动种种诸识浪此之谓也问三细属赖耶六粗属意识何故不说末那识耶答有二义意一前既说赖耶末那必执相应故不说瑜伽论云赖耶识起必二识相应故又由意识缘外境时必内依末那为染污根方得生起是故既说六粗必内依末那故亦不别说二以义不便故略不说之不便相者以无明住地动本静心令起和合成梨耶末那既无此义故前三细中略不说又由外境牵起事识末那无缘外境义故六粗中亦略不说亦可计内为我属前三细计外为我所属后六粗故略不论也棱伽经中亦同此说故彼经云大慧略说有三种识广说有八种相何等为三谓真识现识分别事识乃至广说经中现识即是三细中现相也分别事识即是下六粗也所以知者彼经下释分别事识中乃云攀缘外境界起前事识等故知事识非是未那此论下文并同此说宜可记之文中二○一蹑前总标)。
以有境界缘故复生六种相。
(△二立名别释二○一徴)。
云何为六。
(△二释六○一起计)。
一者○智相依于境界心起分别爱与不爱故。
(于前现识所现相上不了自心所现故创起慧数分别染净执有定性○二生受)。
二者相续相依于智故生其苦乐觉心起念相应不断故。
(谓依前分别爱境起乐受觉不爱境起苦受觉数数起念相续现前此明自相续也又能起惑润业引持生死即令他相续也故下文云住持苦乐等○三取着)。
三者执取相依于相续缘念境界住持苦乐。
(上皆是前相续相也)。
心起着故。
(是此执取相也谓于前苦乐等境不了虚无深起取着故下文云即此相续识依诸凡夫取着转深计我我所等也○四立名)。
四者计名字相依于妄执分别假名言相故。
(依前颠倒所执相上更立假名是分别故棱伽云相名常相随而生诸妄想故云依于妄执等也上来起惑自下造业受报五造业)。
五者起业相依于名字寻名取着造种种业故。
(谓执相计名依此粗惑发动身口造一切业即苦因也六受报)。
六者业系苦相以依业受报不自在故。
(业因已成招果必然循环诸道生死长缚△三结末归本二一正释)。
当知无明能生一切染法。
(三细六粗总摄一切染法皆因根本无明不了真如而起二转释)。
以一切染法皆是不觉相故。
(问染法多种差别不同如何根本唯一无明答染法虽多皆是无明之业气悉是不觉之差别相故不异不觉也△三双辨同异二一标列)。
复次觉与不觉。
(双牒)。
有二种相。
(标也)。
云何为二。
(徴也)。
一者同相二者异相。
(列也△二解释二一同三一喻)。
同相者。
(牒名也染净二法同以真如为性真如以此二法为相)。
譬如种种瓦器。
(喻染净法)。
皆同微尘性相。
(器以尘为性尘以器为相二合)。
如是无漏。
(始本二觉)。
无明。
(本末二不觉也)。
种种业幻。
(此二皆有业用显现而非实有故云幻此等合种种器也)。
皆同真如性相。
(以动真如门作此生灭门中染净二法更无别体故云性也真如亦以此二法为相净相可知其染相者下文云但以无明而熏习故即有染相△三引证二一正引)。
是故修多罗中依于此义说一切众生本来常住入于涅槃。
(依此同相门如上本末二不觉本来即真如故说一切众生自性涅槃不更灭度故净名经云一切众生即涅槃相不复更灭)。
菩提之法。
(依此同相门如上始本二觉即真如故诸佛菩提非修等也又前约不觉即如故众生旧来入涅槃今约觉智即真故诸佛菩提无新得也)。
非可修相。
(望前涅槃非是了因所显)。
非可作相。
(望前菩提非是生因所作)。
毕竟无得。
(此之二果性净本有疑云若众生已入涅槃更无新灭者即已同诸佛何故不能现报化等色身故下释云○二释疑)。
亦无色相可见。
(法性自体本无色相可见如何使现色等耶又疑云若以法性非是色相可见法故不现色者诸佛何故现报化等种种色耶故下释云)。
而有见色相者唯是随染业幻所作非是智色不空之性。
(彼见诸佛种种色等者并是随众生染幻心中变异显现属后异相门非此同相门中本觉内有此色等不空之性也又亦可本觉不空恒沙德中亦无此色故也问何以得知彼法体中无色相耶下答云)。
以智相无可见故。
(以本觉智非是可见之法故也○二异)。
异相者。
(牒名)。
如种种瓦器各各不同。
(喻也下合云)。
如是无漏无明。
(总指)。
随染幻差别。
(别明无漏法也)。
性染幻差别故。
(是无明法也以彼无明迷平等理是故其性自是差别故下文云如是无明自性差别故也诸无漏法顺平等性直论其性则无差别但随染法差别相故说无漏法有差别耳如下文中对业识等差别染法故说本觉恒沙性德又由对治彼染法差别故成始觉万德差别也如是染净皆是真如随缘显现似有而无体故通名幻也△二释上生灭因缘二一明生灭因缘义三○一总标)。
复次生灭因缘者所谓众生依心意意识转故。
(牒前以标也梨耶心体不守自性是生灭因根本无明熏动心体是生灭缘又无明住地诸染根本是生灭因外妄境界动起识浪是生灭缘依是二义以显因缘诸识生灭相集而生故名众生而无别体唯依心体故言依心即是梨耶自相心也能依众生是意意识依心体起故云转转者起也○二总问)。
此义云何。
(此心作众生义云何△三别释三○一释所依心)。
以依阿梨耶识说有无明。
(梨耶者是上所说心即是生灭之因无明者于梨耶识二义中此是不觉义即生灭之缘欲明依此因缘意意识转故故言以依等也上总中略指其因故但言依心此别释中具显因缘故说依心及无明也问上说依觉有不觉由此不觉力故动彼心体令起灭和合方有梨耶业相等识何故此中说依梨耶有无明乎答此有三释一由此梨耶有二种义故谓由无明动彼真心成此梨耶又即此梨耶还却与彼无明为依以不相离故何者谓依迷起似故即是动真心成业识迷似为实故即是依梨耶而有无明也二云以梨耶有二义谓觉不觉前别就本说故云依觉有不觉今就都位论故云依梨耶有无明也此即二义中不觉之义正在梨耶中故说依也三云此中正意唯取真心随缘之义此随缘义难明目故或就未起说依真如有无明或约成就已起说依梨耶有无明然此二名方尽其义是故文中前后绮互言耳△二释意转三○一略明略明五种识相)。
不觉而起。
(所依心体由无明熏举体而动即是业识也前依梨耶有无明即依似起迷今熏净心成梨耶即依迷起似此二义一时说有前后耳)。
能见。
(即彼心体转成能见是转识也)。
能现。
(即彼心体复成能现即是现识)。
能取境界。
(能取现识所现境界是为智识)。
起念相续。
(前所取境起诸粗念是相续识)。
故说为意。
(依此五义次第转成依止依止此义而生意识等故说为意故摄论云意以能生依止为义也△二广辨二○一标徴)。
此意复有五种名。
(标也)。
云何为五。
(徴也○二列释依名五唱)。
△一者名为业识。
(立名也下四准此)。
谓无明力。
(根本无明即所依缘也明心不自起起必由缘)。
不觉心动故。
(正明起相释成业义起动是业义故)。
二者名为转识依于动心能见相故。
(依前业识之动转成能见之相转识有二苦就无明所动转成能见者在本识中若其境界所动转成能见者在事识中此中转相约初义也)。
△三者名为现识所谓能现一切境界。
(依前转识之见起此能现之功故云现境界以其心体与无明合熏习力故现于种种无边境界故也)。
犹如明镜现于色像。
(喻可知也)。
现识亦尔随其五尘对至即现无有前后。
(且举五尘粗显以合色像而实通现一切境界故法说中云一切也若依瑜伽论中则现五根种子及器世间等今此论中偏就五尘者以此约牵起分别事识义故作是说也)。
以一切时任运而起常在前故。
(非如六七识有时断灭故云常在前又为诸法本故明此识在诸法之先以是诸法所依故拣异末那识)。
四者名为智识谓分别染净法故。
(则事识内细分谓不了前心所现境故起染净微细分别故云智识)。
五者名为相续识。
(亦是事识中细分前六相中相续相也)。
以念相应不断故。
(法执相应得长相续此约自体不断释相续义)。
住持过去无量世等善恶之业令不失故。
(以此识能起润业烦恼能引持过去无明所发诸行善恶业种令成堪任来果之有若无惑润业种焦亡故也此则引生令熟)。
复能成熟现在未来苦乐等报无差违故。
(又复能起润生烦恼能使已熟之业感报相应成熟无差如是三世因果流转连持不绝功由意识以是义故名相续识)。
能令现在已经之事忽然而念未来之事不觉妄虑。
(显此识用粗分别相不同智识微细分别故也此上所解但属此相续识约其功能释相续义又为一解从住持下总辨前五意功能初住持业果是前三细功能属梨耶后念已未之境是后二功能属事识细分△三结归一心二○一正结属心曲分二段)。
是故三界虚伪唯心所作。
(一顺结三界是前一心随无明动作五种识故故说三界唯心转也此心随熏现似口虚隐其虚体诈现实状曰伪虚伪之状虽有种种然穷其因缘唯心所作也十地经中亦同此也)。
离心则无六尘境界。
(二反结六尘离彼现识则无尘境反验六尘唯是一心△二释疑广辨三○一问)。
此义云何。
(现有尘境云何唯心○二答)。
以一切法皆从心起。
(以一切法中是此心随熏所起更无异体故说唯心又疑云何以此心作诸法耶故下释云)。
妄念而生。
(由妄念熏故生起诸法又亦可疑云法既唯心我何不见而我所见唯是异心释云言异心者是汝妄念分别而作)。
一切分别即分别自心。
(境唯识现无外实法是故分别但分别自心此一句显无尘唯识义尔)。
心不见心。
(既尘无相识不自缘是故无尘识不生也)。
无相可得。
(能所俱寂也摄论云无有少法能取少法○三结)。
当知世间一切境界皆依众生无明妄心而得住持。
(无明根本也妄心业识也以一切境界由此而成即现识等也若无明未𥁞已还此识住持境界不息此即结相属心也)。
是故一切法如镜中像无体可得。
(喻况也此境离心之外无体又即心故无体如像离镜之外无形镜内复无其体又疑云既其无体何以宛然显现故下释云)。
唯心虚妄。
(此并真心之上虚妄显现何处有体而可得耶问何以得知心上显现下答云)。
以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故。
(反验唯心显现成妄也以心生法生等故知也此中以无明力不觉心动乃至能现一切境等故言心生种种法生此则心随熏动故云生也若无明灭境界随灭诸识分别皆灭无余故言心灭则种种法灭此则心源还净故云灭也既心随不觉妄现诸境即验诸境唯心无体也问上说生灭结过属无明此文辨因缘云何结属心耶答前以无明动彼静心令其生灭故此生灭功在无明今此因缘和合道理成辨诸法无性义显不住义彰故结和合属于心也△三释意识转五○一约人辨粗)。
复次言意识者。
(牒前以标)。
即此相续识。
(此生起识粗细虽殊同是一识更无别体故即指前第五识也但前就细分法执分别相应依止义门则说为意此中约其能起见爱粗惑相应从前起门说名为意识谓意之识故名意识)。
依诸凡夫。
(简非圣人意识也以前智识及相续识通在二乘及地前所起故今约凡显其粗也)。
取着转深。
(以无对治故追着妄境转极粗现故云深也二出其惑体)。
计我我所。
(非直心外计境为尘亦复于身计我于尘计所)。
种种妄执。
(显计我之相也或执即蕴或执离蕴三明执所依缘)。
随事攀缘分别六尘。
(但缘于倒境之事不了正理故云随事等四制立其名)。
名为意识。
(此论就一意识义分出五识故说意识分别六尘)。
亦名分离识。
(依于六根别别取六尘故)。
又复说名分别事识。
(又能分别去来内外种种事相故五明识起所依)。
此识依见爱烦恼增长义故。
(见谓见一处住地即见道惑爱谓欲色有三爱即修道惑以此见修二惑熏于本识今生此分别事识故云增长上六粗中执取计名及起业相并相从入此意识中及后六染中执相应染亦入此摄也二重显所依缘体二一略明缘起甚深二一标叹甚深)。
依无明熏习所起识者。
(牒上所说依根本无明起彼静心成业等识也)。
非凡夫能知亦非二乘智慧所觉。
(凡小非分也二乘但觉四住不了无明故此无明所起之识非其境也下明菩萨分知云)。
谓依菩萨从初正信。
(十信之初发心之时即观本识自性缘起因果之体得成正信也)。
发心观察。
(三贤位中并言比观故云观察)。
若证法身得少分知乃至菩萨究竟地不能尽知。
(地上证之未穷故以其但觉住相不觉生相)。
唯佛穷了。
(四相俱了故得穷源二释其深所以二一徴)。
何以故。
(缘起妙理贯通凡圣何故说见唯在果人二释三一即净而染)。
是心从本已来自性清净。
(一缘起体即因也)。
而有无明。
(二发缘起之由即缘也)。
为无明所染有其染心。
(三显缘起之相即不染而染也二即染常净)。
虽有染心而常恒不变。
(释缘起甚深义即染而不染也三结成难测)。
是故此义唯佛能知。
(胜鬘经云自性清净心难可了知彼心为烦恼所染亦难可了知乃至结云唯佛能知棱伽经中亦同此说故彼经云如来藏是清净相客尘烦恼垢染不净乃至广说下结云我今与汝及诸菩萨甚深智者能了分别也二广显缘起差别二一显前缘起体相三一显上不变之义)。
所谓心性常无念故名为不变。
(虽举体动而本来静故云常无念显上缘起因体也二显上无明缘起之由)。
以不达一法界故心不相应忽然念起名为无明。
(此显根本无明最极微细未有能所王数差别即心之惑故云不相应非同心王心数相应唯此无明为染法之源最极微细更无染法能为此本故云忽然念起也如缨珞本业经云四住地前始无法起故名无始无明住地是则明其无明之前无别有法为始集之本故云无始即是此论忽然义也此约粗细相依之门说为无前亦言忽然不约时节以说忽然也三显上缘起之相谓有其染心之句也三一标)。
染心者有六种。
(二徴)。
云何为六。
(六中各二初障后治三释然此六染逆次配六粗中前四及后三细由此第一合彼粗中三四故旦六也便借彼名以科此六一执取计名字相)。
一者执相应染。
(是六粗中第三第四相也亦是上意识见爱烦恼所增长义亦是上四相中粗分别执著相也但粗心外执与境相应汗其净行故云染也)。
依二乘解脱。
(至无学位见修烦恼究竟离也)。
及信相应地远离故。
(十解已去信根成就无有退失名信相应故地论云地前总名信行地菩萨无著论中亦同此说也此菩萨得人空见修烦恼不得现行故云远离非约随眠以留惑故故摄论云若不断上心则不异凡夫若不留惑种子则不异二乘又二意留惑为自他也此约终教说若约始教初地已上方说留惑如余论说今此菩萨非直断四住人执亦分断无明住地故此论下云不了一法界义者从信相应地观察学断故○今但为显人我粗执故不论彼也二相续相)。
二者不断相应染。
(六粗中第一也从此至六又逆配前五意中此当第五但执法续生生起不断即是相续义也)。
依信相应地修学方便渐渐能舍得净心地究竟离故。
(十解已去修唯识观寻伺方便乃至初地证三无性遍满真如法执分别不得现行○三智相)。
三者分别智相应染。
(六中第一五中第四以能分别世出世诸法染净故云智也是法执修惑)。
依具戒地渐离乃至无相方便地究竟离故。
(七地已还有出入观异故于境界有微细分别然地地分除故云渐离八地已去无出观缘境故于七地尽此惑也故云无相方便地究竟离也以二地三聚戒具故云具戒地以七地前无相观有加行方便有功用故云无相方便地以八地已上无相无方便功用故○四境界相)。
四者现色不相应染。
(三细五意中皆当第三此即依根本无明动彼净心令现境界也)。
依色自在地能离故。
(以八地中得三种世间自在色性随心无有隔碍故云色自在地能离也以色不自在位现识不亡故此位中遣彼相也○五能见相)。
五者能见心不相应染。
(三中五中皆当第二以根本无明动令能见上文云依于动心成能见故)。
依心自在地能离故。
(以九地中善知众生心行十种稠林故云心自在此于他心得自在又以自得四十无碍智出华严经有碍能缘永不得起○六业相)。
六者根本业不相应染。
(三中五中皆当第一以无明力不觉心动故)。
依菩萨尽地得入如来地能离故。
(十地终心金刚喻定无垢地中微细习气心念都尽故上文云得见心性心则常住故二更重料拣三一辨上无明约治料拣)。
不了一法界义者。
(标也)。
从信相应地观察学断入净心地随分得离乃至如来地能究竟离故。
(初粗者至初地离后细者至佛地尽故也此即是上染心所依无明住地能染真如成染心故上文云破和合识者灭无明故灭相续心者断染心故今无明与染心虽说有前后然治灭并一时也二释上相应不相应义)。
言相应义者。
(六染中前三是相应此有二释一约王数释此三种皆是粗心故二约心境释以此三种依境生故)。
谓心念法异。
(心谓心王念法谓心所王数不同故云异也迦旃延论中名为心及心所念法故又心念谓能缘心法谓所缘境异谓心境不同)。
依染净差别。
(是所依分别境)。
而知相缘相同故。
(若心王知染心法亦同心王缘净心法亦同知相即能知同缘相即所缘同又于染境作染解于净境作净解故云同也)。
不相应义者。
(六染中后三及无明皆名不相应心亦二释一约王数)。
谓即心不觉常无别异。
(此显根本无明动彼静心之体即此动心是不觉相更无王数之别故云即心不觉常无别异此翻前心念法异也)。
不同知相缘相故。
(既无王数之别何有同知同缘翻前可见以此三种依不觉起不异不觉故云即也上文云依不觉故生三种相与彼不觉不相舍离者是此即心之不觉故云不离非是相应而不离也下文亦云无明灭故不相应心灭二亦约心境释中言即心不觉等者谓此无明即此染心而无别体不约与外境相应方为此不觉但在本心之上故云即心等也不同知相等者拣前相应也此不相应心既是梨耶识于中不分王数义及不与外境相应义并有觉不觉义等并与诸论相违和会如别记中说三举上染心及无明约境成二碍义二○一标立初惑障后智障)。
又染心义者名为烦恼碍。
(六染心也)。
能障真如根本智故。
(显其碍义谓照寂妙慧如理之智名根本智即上文智净相也染心喧动违此寂静故名染心为烦恼碍以烦恼动故今此且依本末相依门以无明所起染心为烦恼碍能起染心之无明名为智碍不约人法二执以明二碍)。
无明义者名为智碍。
(根本无明)。
能障世间自然业智故。
(显其碍义谓后得如量智即上不思议业用以无明昏迷无所分别违此智用名为智碍从所障得名此明圣智用如月烦应于水无心不同外道自然△二重释二○一释烦恼碍)。
此义云何。
(先问云既此无明动静心体成于染心则无明是细应障理智染心是粗应障量智何以不然)。
以依染心能见能现。
(独约后三细前二染)。
妄取境界。
(通摄前三染心以同依境起故)。
违平等性故。
(释成碍义以此染心能所差别乖根本智能所平等所以障于理智○二释智碍)。
以一切法常静无有起相。
(举无明所迷法性)。
无明不觉妄与法违故。
(正显无明迷前法性以不了如法寂静妄有起灭与法乖违故也)。
不能得随顺世间一切境界种种知故。
(正释障如量智义也三释上生灭之相三○一牒前标数)。
复次分别生灭相者。
(牒前)。
有二种。
(标数○二徴列略显)。
云何为二。
(徴也)。
一者粗与心相应故。
(六染中前三染是心相应其相粗显经中说为相生灭)。
二者细与心不相应故。
(后三染是心不相应以无心法粗显之相其体微细经中说为流注生灭△三广释其相二○一约人对显)。
又粗中之粗。
(前二染心俱名为粗于中初执相应染复更为粗)。
凡夫境界。
(三贤位名内凡能觉此染故)。
粗中之细。
(又于二粗染中后二谓不断相应染及分别智相应染是粗中稍细)。
及细中之粗。
(后三染心俱名为细于中前二谓能见能现是也同是不相应故名为细形后根本业识故复云粗)。
菩萨境界。
(十地已还菩萨所知境也)。
细中之细是佛境界。
(根本业不相应染能所未分行相极细故唯佛了△二辨相所依二○一顺辨生缘初明通缘后显别因)。
此二种生灭依于无明熏习而有。
(通而言之粗细二识皆依无明住地而起以根本无明动起三细依此三细转起粗心故以无明通为其本)。
所谓依因依缘依因者不觉义故依缘者妄作境界义故。
(若别而言之依无明因生三细不相才心依境界缘生六粗相应心故也此中文少若具说之各有二因如棱伽云大慧不思议熏不思议变是现识因取种种尘及无始妄想熏是分别事识因顺云不思议熏者谓无明能熏真如不可熏处而能熏故名不思议熏又熏则不熏不熏之熏名不思议熏不思议变者谓真如心受无明熏不可变异而变异故云不思议变又变即不变不变之变名不思议变胜鬘中不染而染染而不染难可了知者谓此不思议也然此熏变甚微且隐故所起现识行相微细于中亦有转识业识举粗显细故但名现识即是此不相应心也取种种尘者即是现识所现种种境界还能动彼心海起诸事识之浪故也无始妄想熏者即彼和合心海之中妄念习气无始已来熏习不断未曾离念故此尘及念熏动心海种种识生以妄念及尘粗而且显故所起分别事识行相粗显成相应心也经中欲明现识依不思议熏故得生依不思议变故得住事识依境界故得生依心海故得住今此论中但说生缘不论依住是故于细中唯说无明熏粗中单举境界缘也△二逆论灭义二○一正辨)。
若因灭则缘灭。
(得对治无明灭时无明所起现识境界亦随灭此通明灭也下别显灭云)。
因灭故不相应心灭。
(以三细亲依无明因生故无明灭时亦随灭也)。
缘灭故相应心灭。
(以三粗染亲依境界缘生故境界灭时亦随灭也此依始终起尽道理以明二种生灭之义非约刹那生灭义也△二释疑二○一问)。
问曰若心灭者云何相续。
(若境界灭时心体亦灭者无明三细既其未尽心体已亡更依何法而得相续此疑相应心也)。
若相续者云何说究竟灭。
(若言以心体不灭令无明相续者心体既其不灭无明则常相续云何治道得究竟灭此疑不相应心答中双答此二也△二答三○一法)。
答曰所言灭者唯心相灭非心体灭。
(境界灭时唯心粗相灭非心自体灭又以无明灭时唯心细相灭亦非心体灭此通答二问下喻合则别说○二喻)。
如风依水而有动相。
(喻无明风依心体水故有动相此示无明离于心体不能自现动相也)。
若水灭者则风相所绝无断依止。
(此示若境界灭时令心体亦灭者则无明风无所动故业等三细则应断绝)。
以水不灭风相相续。
(以境界灭时心体不灭故无明三细则得长相续良以无明灭故境界灭非以境界灭故无明灭由是义故境界灭时无明动心三细相续此答初问相应心灭义)。
唯风灭故动相随灭非是水灭。
(以无明尽时业等动相亦随之灭非静心体而亦灭也此答后问不相应心灭义合中次第合前二种心云○三合)。
无明亦尔依心体而动若心体灭者则众生断绝无所依止以体不灭心得相续唯痴灭故心相随灭非心智灭。
(上文以对不觉故名为觉则一识有二义今以对痴故名为智则一心有体相不觉痴相转灭成于始觉则本觉不灭其始觉还源无二无别也)。
大乘起信论䟽卷第二
音释
挂
(古𦘕切〡碍也)。
翛
(尸祝切疾也音叔)。
锁
(思果切铁〡也)。
错
(音厝安也)。
制
(音制断也)。
稠
(直留切密也)。
乾隆藏第 141 册 No. 1600 大乘起信论疏
大乘起信论疏卷第三 田四
西太原寺沙门法藏述
草堂沙门宗密录之注于论文之下。
(二辩染净相资亦云染净互熏相生不断即显上总中能生一切法义也四○一举数总标)。
复次有四种法熏习义故染法净法起不断绝。
(由此染净相资故得起不断绝也○二徴列别名)。
云何为四。
(徴也)。
一者净法名为真如。
(此是生灭门中真如以三义故故云净法一约体本来净故二约体相以内熏故令反染成始净故梁摄论云能成立者谓真如十种功德所成立者谓十种新生正行也三约用熏故应机成净缘)。
二者一切染因名为无明。
(六染及九相皆因无明而有)。
三者妄心名为业识。
(妄心者通事识及业识今据其本故但言业识)。
四者妄境界所谓六尘。
(事识所缘之境也此三皆是染法由此染法自性差别仗托因缘故具说三种净法对染虽成熏义然其体用竟未曾别故但明一种△三广释染净熏习之义二一总二○一喻)。
熏习义者如世间衣服实无于香若人以香而熏习故则有香气。
(喻也下合有二○二合)。
此亦如是真如净法实无于染但以无明而熏习故则有染相。
(一染熏净也显真无相随熏现相又显妄法无体故但云相又当相自无反流之用故云相不云用也此约随流生灭门说此释经中如来藏为恶习所熏等)。
无明染法实无净业但以真如而熏习故则有净用。
(二净熏染也此是生灭门中本觉真如故有熏义真如门中则无此义由此本觉内熏不觉令成厌求反流顺真故云用也此释经中由有如来藏故能厌生死苦乐求涅槃也涅槃经云阐提之人未来佛性力故还生善根彼言佛性力者即此本觉内熏之力耳良以一识含此一义更互相熏遍生染净故也此中佛者是觉性者是本故名佛性为本觉也△二别一一染一○一问)。
云何熏习起染法不断。
(泛论熏习各二种一习熏谓熏心体成染净等二资熏谓现行心境及诸惑相资等二一答二○一略)。
所谓以依真如法故有于无明。
(举能熏所熏之法体也亦可此中但举能熏无明然必依真如故约本举也)。
以有无明染法因故即熏习真如。
(根本无明熏习义也)。
以熏习故则有妄心。
(依无明熏动真如有业识心也)。
以有妄心即熏习无明不了真如法故不觉念起现妄境界。
(以此妄心还资熏无明增其不了令其转成转识及现识)。
以有妄境界染法缘故即熏习妄心令其念着造种种业受于一切身心等苦。
(以此境界还熏动心海起诸识浪缘念彼境即起事识也上六粗中初二名念中二名著后二名同此也谓依惑造业依业受报二广○即明前三种从后向前次第说也文三○一明境界熏妄心)。
此妄境界熏习义则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增长念熏习。
(由境界力增长事识中智相相续相法执分别念也)。
二者增长取熏习。
(增长事识中执取相计名字相谓人我见爱烦恼也○二明妄心熏无明)。
妄心熏习义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业识根本熏习能受阿罗汉辟支佛一切菩萨生灭苦故。
(以此业识能资熏住地无明迷于无相能起转相现相等相续令彼三乘人虽出三界离事识分段粗苦犹受𥠖耶变易行苦然此细苦无始来有但为拣细异粗故约已离粗苦时相显处说)。
二者增长分别事识熏习能受凡夫业系苦故。
(以事识能资熏起时无明起见爱粗惑发动身口造种种业受凡夫分段苦故○三明无明熏真如)。
无明熏习义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根本熏习以能成就业识义故。
(谓根本不觉熏动真如成业等诸识但今举初故云业识)。
二者所起见爱熏习以能成就分别事识义故。
(谓枝未不觉熏习心体成分别事识上文云此识依见爱烦恼增长义故但未从本生故云所起也△二净二○一问)。
云何熏习起净法不断。
(△二答二一略二○一正明熏习)。
所谓以有真如法故能熏习无明以熏习因缘力故则令妄心厌生死苦乐求涅槃以此妄心有厌求因缘故即熏习真如。
(先明真如内熏无明令成净业后即此净用反熏真如增其势力前即本熏后即新熏也△二辩其功能二○一因)。
自信己性。
(十信位中信也下即三贤位中修)。
知心妄动无前境界。
(解也)。
修远离法。
(依解成行谓寻伺等观唯识无尘等行也)。
以如实知无前境界故。
(初地见道证唯识理异前比观故云如实也下明十地修道位中广修万行以显真如云)。
种种方便起随顺行不取。
(所取无相)。
不念。
(能念不生)。
乃至久远熏习力故。
(三祇熏故二果)。
无明则灭。
(根本)。
以无明灭故心无有起。
(妄心尽也)。
以无起故境界随灭。
(妄境灭也此上皆灭惑也即翻前三种染下明证理成德云)。
以因。
(无明)。
缘。
(妄境界)。
俱灭故心相。
(染心)。
皆尽名得涅槃。
(此并灭故心体转依名得涅槃)。
成自然业。
(起不思议业用△二广二○一明妄心熏习)。
妄心熏习义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分别事识熏习。
(即上意识)。
依诸凡夫二乘人等厌生死苦随力所能以渐趣向无上道故。
(以此识不知诸尘唯是识故执心外实有境界凡夫二乘虽有发心趣向解脱而犹计有生死可厌涅槃可欣不了唯心道理由此作意力故久后还得菩提)。
二者意熏习。
(若就本而言名为业识通而论之即前五种意)。
谓诸菩萨发心勇猛速趣涅槃故。
(以诸菩萨知一切法唯是识量舍彼事识外计分别既了唯心趣理速疾异前渐悟故云乃至速趣涅槃也问此中妄心既并熏习真如起反流行意熏既属梨耶如何能各自发心修行答前凡夫二乘不觉梨耶但依分别事识资持力故而发心修行以不达本故向大菩提疏而且远故云渐也此菩萨既了梨耶本识即依此识资持力故方得发心修行以了本故向大菩提亲而且近故云速也此约所依相资辩熏非各自发心等此如下文证发心中说也△二显真如熏习三○一标数)。
真如熏习义有二种。
(二徴列)。
云何为二一者自体相熏习。
(内熏)。
二者用熏习。
(外缘△三辩相二一别释二一体相二一正显)。
自体相熏习者从无始世来具无漏法备有不思议业。
(不空本觉名无漏法此法𡨋熏众生非物能了故云不思议此中业者是𡨋熏作用)。
作境界之性。
(非直熏彼妄心令其厌求成能观智亦乃与其观智作所观境界)。
依此二义恒常熏习以有力故能令众生厌生死苦乐求涅槃。
(显熏功能谓此心境二法亦可此体相二法𡨋熏众生有力故令起厌求等行)。
自信己身有真如法发心修行。
(依熏起修行相△二释疑二○一问)。
问曰若如是义者一切众生悉有真如等皆熏习云何有信无信。
(初约现在信心有无)。
无量前后差别。
(后约未来信心前后内熏既齐何得如是)。
皆应一时自知有真如法勤修方便等入涅槃。
(结成难也此则执别疑通难△二答二○一约染惑成缘明起有厚薄)。
答曰真如本一。
(通体明内熏不无)。
而有无量无边无明从本已来自性差别。
(根本无明住地本来自性差别随人厚薄)。
厚。
(不信)。
薄。
(有信)。
不同故。
(前后亦尔非彼内熏使之然也)。
过恒河沙等上。
(枝未是根本上)。
烦恼依无明起差别。
(是从无明所起迷诸法门事中无知所知障中粗分摄)。
我见爱染烦恼。
(是无明所起四住烦恼烦恼障摄)。
依无明起差别如是一切烦恼依于无明所起前后无量差别唯如来能知故。
(双结前二种烦恼皆依根本无明所起由是义故前后非一差别无量前后难知故唯佛了△二约净法赖缘成前后差异二○一立理)。
又诸佛法有因有缘因缘具足乃得成办。
(若独内因不假外缘可如所贵然今外假用熏及内正因方得成办故致前后不可一时故上开二熏习不云一也△二正释二一明因缘互阙之失二一显因缘之失二○一喻说)。
如木中火性是火正因若无人知不假方便能自烧木无有是处。
(○二法合)。
众生。
(木也)。
亦尔虽有正因熏习之力。
(火性)。
若不遇诸佛菩萨善知识等。
(若无人知等)。
以之为缘能自断烦恼。
(能自烧木)。
入涅槃者则无是处。
(○二明阙因不成)。
若虽有外缘之力而内净法未有熏习力者亦不能究竟厌生死苦乐求涅槃。
(谓无明厚重之流虽本觉内熏然未有力故虽遇善友外缘之力亦不能令其得道○二明性用相应之得)。
若因缘具足者所谓自有熏习之力又为诸佛菩萨等慈悲愿护故。
(具因缘也下明熏益云)。
能起厌苦之心信有涅槃修习善根。
(自分也下明胜进云)。
以修善根成熟故则值诸佛菩萨示。
(示义)。
教。
(教行)。
利喜。
(既得义利具解行故成喜)。
乃能进趣向涅槃道。
(△二用大二○一指事总标)。
用熏习者即是众生外缘之力。
(○二约缘别显三○一标)。
如是外缘有无量义略说二种。
(二徴列)。
云何为二一者差别缘。
(为于凡小事识熏习而作于缘谓现形不同故云也亦可与差别机为缘故也谓三贤已上乃至诸佛能作此缘应众生也)。
二者平等缘。
(为诸菩萨业识熏习而作于缘谓唯现佛身平等无二故云也亦可与平等心机为缘故也谓初地已上乃至诸佛要依同体智力能作此缘△三释二一差别缘二一总二○一明感用因)。
差别缘者此人。
(机欲之人)。
依于诸佛菩萨等。
(出外缘体)。
从初发意始求道时。
(明能感缘机修行时)。
乃至得佛于中若见若念。
(正明行者之心感用器也谓见其身形念其功德也△二正明用相二一正明差别之用二○一开总成别)。
或为眷属父母诸亲。
(一慈爱以摄生)。
或为给使。
(二居卑以利物)。
或为知友。
(三同类以劝发)。
或为冤家。
(四怖之以入道)。
或起四摄。
(五以四摄法摄之二摄别成总)。
乃至一切所作无量行缘。
(二辩用之益)。
以起大悲熏习之力能令众生增长善根若见若闻得利益故。
(△二别二一就根熟不熟开近远二缘)。
此缘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近缘速得度故二者远缘久远得度故。
(○二就前近远各开为二)。
是近远二缘分别复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增长行缘。
(谓方便行即自分也)。
二者受道缘。
(谓依前力便正观相应即胜进也亦可初即四摄利他行后即三空自利行△二平等缘二○一明能作缘者平等)。
平等缘者一切诸佛菩萨皆愿度脱一切众生。
(平等心也)。
自然熏习常恒不舍。
(常用应机)。
以同体智力故。
(释成常用)。
随应见闻而现作业。
(显其用相二明对机显平等)。
所谓众生依于三昧乃得平等见诸佛故。
(谓十住已去依三昧力悉见诸佛身量平等无有彼此分齐之相二合明三一标)。
此体用熏习分别复有二种。
(二徴)。
云何为二。
(三释依论二唱)。
一者未相应谓凡夫二乘初发意菩萨等。
(约位举人)。
以意意识熏习依信力故而能修行。
(明其行劣凡小意识熏菩萨五意熏并未契真如故下正明未相应云)。
未得无分别心与体相应故。
(无正体智故未与法身体相应)。
未得自在业修行与用相应故。
(无证真后得智故未与应化身用相应也)。
二者已相应谓法身菩萨。
(显位)。
得无分别心。
(如理智与体相应也)。
与诸佛智用相应。
(以有如量智故得然也下约行胜翻前劣云)。
唯依法力。
(证真如而修行非如前位但有信力)。
自然修行。
(八地已去无功用行)。
熏习真如灭无明故。
(妄灭行成四明染净尽不尽义二一明染法违真无始有终)。
复次染法从无始已来熏习不断乃至得佛后则有断。
(二明净法顺理有始无终)。
净法熏习则无有断尽于未来。
(一正显)。
此义云何以真如法常熏习故妄心则灭法身显现起用熏习故无有断。
(二释成也以真熏妄灭净用无尽故二辩所示之义即明前法有显义功能问何故真如门中不辩所示义生灭门中具辩所示三大义耶答以真如门中即示大乘体能所不分诠旨不别故不别辩生灭门中染净不一法义有殊故具说三上立义分中真如门内云即示生灭门中云能示释义在此也文二△一释体相二大二○一总标二大名)。
复次真如自体。
(体大)。
相。
(相大)。
者。
(二别释二大义一一体)。
一切凡夫声闻缘觉菩萨诸佛无有增减。
(人虽就位以分优劣真体随人未曾增减)。
非前际生。
(常也凡位为前)。
非后际灭。
(恒也佛位为后)。
毕竟常恒。
(三句皆显不增减所以△二相二一正明性德二一明德相三○一总)。
从本已来自性满足一切功德。
(○二别)。
所谓自体有大智慧光明义故。
(一本觉智明)。
遍照法界义故。
(二本觉显照诸法)。
真实识知义故。
(三显照之时无倒)。
自性清净心义故。
(四性离惑染)。
常乐我净义故。
(五性德圆备)。
清凉不变自在义故。
(六性德无迁○三结)。
具足如是过于恒沙不离。
(性德尘沙不离真体)。
不断。
(无始相续)。
不异。
(与体同味)。
不思议。
(即不异而有恒河之义故)。
佛法。
(唯佛穷达故亦可是所觉法故)。
乃至满足无有所少义故。
(若此真体无性德者如来证此不应具德既证性已万德圆备即验真如本具也○二显立名)。
名为如来藏。
(隐时能出生如来)。
亦名如来法身。
(显时万德依止△二问答重辩二○一执体疑相难)。
问曰上说真如其体平等离一切相云何复说体有如是种种功德。
(△二相不违体答二○一明虽差别而不二)。
答曰虽实有此诸功德义而无差别之相等同一味唯一真如。
(实德虽多同一如味)。
此义云何。
(多德何以唯一下释云)。
以无分别。
(非能分别)。
离分别相。
(非所分别)。
是故无二。
(无能所故△二明虽不二而差别二○一略)。
复以何义得说差别。
(既其不二何以说别)。
以依业识生灭相示。
(以依生灭识相恒沙染法反此表示真如净德恒沙差别且举染本故但云业识△二广二○一问对染表示之相)。
此云何示。
(○二举彼染法一一对显)。
以一切法本来唯心实无于念。
(举所迷理)。
而有妄心不觉起念见诸境界故说无明。
(依真起妄谓细粗染心本末不觉也将欲释净先举其染对以显之下诸句例然云何显耶者下云)。
心性不起即是大智慧光明义故。
(既起念即是不觉无明故不起即是本觉智明)。
若心起见则有不见之相。
(妄见不周)。
心性离见即是遍照法界义故。
(真照圆明)。
若心有动非真识知。
(反之即显真如无动)。
无有自性。
(明妄染无体反之即显自性净心)。
非常非乐非我非净。
(明妄四倒反之即显真如四德)。
热恼。
(诸惑烧心是极热恼故说真如是清凉也)。
衰变。
(妄染迁改反显真如不衰变也)。
则不自在。
(业果系缚故则显真如自在上云清凉不变自在义故)。
乃至具有过恒沙等妄染之义对此义故心性无动则有过恒沙等诸净功德相义示现一。
(翻对故染净皆过恒沙)。
若心有起更见前法可念者则有所少。
(妄心外念求之不足)。
如是净法无量功德即是一心更无所念是故满足。
(净德性满无假外求)。
名为法身如来之藏。
(结名△二别解用大二一总明二一对果举因三○一举本正行)。
复次真如用者所谓诸佛如来本在因地发大慈悲修诸波罗蜜摄化众生。
(○二举本大愿)。
立大誓愿尽欲度脱等众生界。
(广大心也)。
亦不限劫数尽于未来。
(长时心也○三举悲智大方便)。
以取一切众生如己身故。
(悲深)。
而亦不取众生相。
(智深也兼上亦则不颠倒心亦可释前长时所以)。
此以何义。
(举悲智深所以也)。
谓如实知一切众生及与己身真如平等无别异故。
(依真如门答显深也○二牒因显果)。
以有如是大方便智。
(一牒前因)。
除灭无明见本法身。
(二自利果三正显用即利他果于中三)。
自然而有不思议业种种之用。
(一明业用甚深非待作意如摄论云如摩尼天鼓无思成自事等)。
即与真如等遍一切处。
(二显用广大称理之用故)。
又亦无有用相可得。
(三用而常寂也于中此正显也次徴云)。
何以故。
(佛具三身何以乃云无有用相)。
谓诸佛如来唯是法身智相之身第一义谛无有世谛境界离于施作。
(若废机感论如来唯是妙理本智更无应化世谛生灭等相但随缘起用用则无用如波即水故用恒寂也涅槃经云吾今此身即是法身等梁摄论云唯如如及如如智独存名为法身)。
但随众生见闻得益故说为用。
(虽真理妙智本来常湛而随机感益用无边即寂而常用△二别释三○一标)。
此用有二种。
(○二徴)。
云何为二。
(△二释二○一正显用相二○一直显其用二○一应身)。
一者依分别事识凡夫二乘心所见者。
(凡夫二乘不知唯识计有外尘即是分别事识义今见佛身亦谓心外顺彼事识分别计度故说依分别事识见也亦可此人虽觉六识不知彼七八识故但云依事识也)。
名为应身。
(依此粗识分别但见应化粗相不见报身细相○下释见粗所以云)。
以不知转识现故见从外来。
(迷于唯心)。
取色分齐不能𥁞知故。
(不达即色是心无有分齐问佛身何故唯众生识耶答众生真心与诸佛体平等无二○但众生迷自真理起于妄念是时真如但现染相不显其用○以彼本觉内熏妄心故有厌求有厌求故其用即现○厌求劣故用相即粗厌求渐增用亦渐细如是渐渐乃至心源无明既𥁞厌求都息始觉同本用还归体平等平等无二无别未至心源已还用于识中随根显现故云识中现也问若据此义用从真起何故说言转识现耶答转识即是梨耶中转相依此转相方起现识现诸境界此识即是真妄和合若随流生死即妄有功能妄虽有功离真不立若反流出廛真有功能真虽有功离妄不显故就缘起和合识中说其用耳问若据此义乃是众生自心中真如之用云何说言佛报化耶答众生真心即诸佛体更无差别故华严经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又不增不减经云法身即是众生众生即是法身法身与众生义一而名异既从法身起报化用何得不是众生真心耶问义若然者众生心佛还自教化众生何故说言佛悲愿力答即此真心是佛悲愿谓无缘大悲及自体无障碍化用等即性起大用也问众生既无不有心何不早起化用令灭无明答未有厌求故问既先有本觉何不早熏令起厌求答无明厚薄不同因缘互阙不等此如上说问若真心即是佛者何故下文云从诸波罗蜜等因生答此约本觉随染义说然其始觉觉至心源平等一际有何差别上来约终教说若约始教说者即以诸佛悲智为增上缘众生机感种了为因缘故托佛本质上自心变影像故云在自识中现也余如瑜伽唯识等论说也△二报身三○一约识举人)。
二者依于业识谓诸菩萨从初发意乃至菩萨究竟地心所见者名为报身。
(十解已去菩萨能解唯识无外诸尘顺业识义以见佛身故○二明所见报相初正报后依报)。
身有无量色。
(身无分齐故)。
色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
(依身有相相亦无边依相有好好亦无𥁞然相以表德令人敬德以念佛好为严身令人爱乐欲亲近也)。
所住依果亦有无量种种庄严。
(能依无边故所依土亦复无边颇胝迦等殊胜之宝常放光明无碍校饰故)。
随所示现即无有边不可穷𥁞离分齐相。
(异前化身分齐之色由此菩萨知分齐即无分齐故一一色相皆遍法界互用无碍自在难思故也)。
随其所应常能住持不毁不失。
(随其业行所应感者即皆常住非三灾等之所坏也○三结果由因以释名)。
如是功德皆因诸波罗蜜等无漏行熏及不思议熏之所成就具足无量乐相故说为报。
(如是依正二报无障碍不思议事皆因十度深行之熏及本觉不思议熏二因所成乐相圆备故名报身△二重牒分别二○一应身)。
又为凡夫所见者是其粗色随于六道各见不同种种异类非受乐相故说为应。
(简凡异小如三恶道皆见佛如黑象脚等三尺之身又如提谓等以人天位见佛为树神及天神身等准此即六道众生并见佛不同也皆非出世相故非乐也如二乘人等见佛为出世是阿罗汉等圣人身○二报身)。
复次初发意菩萨等所见者以深信真如法故少分而见。
(十解菩萨等依比观门见真如理是相似觉故云少分异前十信故复云深异后真证故但云信)。
知彼色相庄严等事无来无去离于分齐。
(以见真如异于凡小是故得知色相等事性无分别)。
唯依心现不离真如。
(释无分别所以也摄论中地上见报身者彼据证之相应成就处说今此地前菩萨少分见者以知色境界但是现识不离真如即无分齐故得少分见也既非全见故不相违但以异前凡小心外取境见应化故故约唯心少分明见)。
然此菩萨犹自分别以未入法身位故。
(简异地上)。
若得净心所见微妙其用转胜乃至菩萨地尽见之究竟。
(显于地上所见用相过于地前故云转胜渐渐微细至金刚后心业相都尽用即归体故云见之究竟以穷其源故)。
若离业识则无见相。
(要依业识乃有转相及现相故也)。
以诸佛法身无有彼此色相迭相见故。
(若离业识等无明即唯是真如故佛无有彼此分别之见△二问答除疑二○一问)。
问曰若诸佛法身离于色相者云何能现色相。
(△二答二○一释法身能现)。
答曰即此法身是色体故能现于色。
(总也下别)。
所谓从本已来色心不二。
(谓彼所现报化之色不异法身真心如波与水本来无二)。
以色性即智故色体无形说名智身。
(明色即心显前不二以色即心故遂令色相都尽故就其本但云智身智谓本觉心智也)。
以智性即色故说名法身遍一切处。
(明心即色显前不二如水遍在波中○二释所现之色)。
所现之色无有分齐随心能示十方世界无量菩萨无量报身无量庄严各各差别皆无分齐而不相妨此非心识分别能知以真如自在用义故。
(以彼真心无碍周遍所现之色亦复圆融自在无碍故云所现之色乃至不相妨碍于中无量菩萨者亦是报身作用也亦可即是感报身大用之机缘皆能顿赴以一一根皆遍法界然互不相妨此真如之用非妄识能知△二会相入实显动静不异三○一标)。
复次显示从生灭门即入真如门所谓推求五阴色。
(色阴)。
之与心。
(四阴△二释二○一观色)。
六尘境界毕竟无念。
(先观色法也境从心起毕竟无体离心之外无可念相)。
以心无形相十方求之终不可得。
(非直心外无别六尘就心内求色等形质亦不可得前则所缘无相此则能缘无相△二观心二○一喻)。
如人迷故谓东为西方实不转。
(○二法)。
众生亦尔无明迷故谓心为念心实不动。
(推求动念已灭未生皆不可得中无可住无可住故则无有起故知心性实不动也○之结)。
若能观察知心无念即得随顺。
(方便观也)。
入真如门故。
(正观也△二对治邪执二○一就本总标)。
对治邪执者一切邪执皆依我见若离于我则无邪执。
(△二别明治障二一对治离三○一标数)。
是我见有二种。
(○二徴列)。
云何为二一者人我见。
(计有总相主宰此是佛法内初学大乘人迷教妄执非是外道等所起也)。
二者法我见。
(计一切法各有体性即二乘所起也△三辩相二一人三○一标)。
人我见者依诸凡夫说有五种。
(○二徴)。
云何为五。
(此五何别者初一约果余四通因果余如科文问此等既并于真如法上计云何说为人我执耶答此有二释一云此是初学凡夫有人我者作此执故云人我执也二云由如来藏中有二义○一是本觉义即当是人于上妄计故云人执二是理实义当所观之法今据初义故说人执△三释二一二于空谬执二一妄执事空以为法体三○一举起执缘)。
一者闻修多罗说如来法身毕竟寂寞犹如虚空。
(○二正明执相)。
以不知为破着故即谓虚空是如来性。
(以众生执佛色身之碍相故说法身如虚空迷说意故执同太虚△三辩对治相二一虚空妄非真三○一立)。
云何对治明虚空相是其妄法。
(一立情有)。
体无不实。
(二立理无○二释)。
以对色故有是可见相令心生灭。
(一释情有也遍计情中相待而有妄念所缘故非法身)。
以一切色法本来是心实无外色若无色者则无虚空之相。
(二释理无也本以待色为空今既唯心无色何得更有于空○三结)。
所谓一切境界唯心妄起故有。
(一结情有也)。
若心离于妄动则一切境界灭唯一真心无所不遍。
(二结理无也辩法同喻以周遍如空故取虚空为喻○二法身真非妄)。
此谓如来广大性智究竟之义非如虚空相故。
(简法异喻谓是如来本觉性智岂同太虚虚妄法也△二妄执法体唯是空无三○一执缘)。
二者闻修多罗说世间诸法毕竟体空乃至涅槃真如之法亦毕竟空本来自空离一切相。
(大品云乃至涅槃如幻如梦若当有法胜涅槃者我说亦复如幻如梦○二执相)。
以不知为破着故即谓真如涅槃之性唯是其空。
(不知为破情计有故即执性德是无○二对治)。
云何对治明真如法身自体不空具足无量性功德故。
(△二三于有倒智三○一执性德同色心三○一执缘)。
三者闻修多罗说如来之藏无有增减体备一切功德之法。
(○二执相)。
以不解故即谓如来之藏有色心法自相差别。
(三对治)。
云何对治以唯依真如义说故。
(二之不二也)。
因生灭染义示现说差别故。
(不二之二也如上文云以依业识生灭相示等△二执法性本有染三○一执缘)。
四者闻修多罗说一切世间生死染法皆依如来藏而有一切诸法不离真如。
(○二执相)。
以不解故谓如来藏自体具有一切世间生死等法。
(以不解随缘之义则谓自性有染△三对治二○一夺破)。
云何对治以如来藏从本已来唯有过恒沙等诸净功德不离不断不异真如义故。
(明净德妙有)。
以过恒沙等烦恼染法唯是妄有性自本无。
(明妄染理无)。
从无始世来未曾与如来藏相应故。
(明妄不入真也○二纵破)。
若如来藏体有妄法而使证会永息妄者无有是处。
(△三执染净有始终三○一执缘)。
五者。
(教执治等各二法谓生死涅槃)。
闻修多罗说依如来藏故有生死依如来藏故得涅槃。
(○二执相)。
以不解故谓众生有始以见始故复谓如来所得涅槃有其终𥁞还作众生。
(闻依真有妄便谓真先妄后故起有始见也如外道立从冥初生觉等既众生有始依真故证得涅槃者还作众生成有始之义也如外道立众生终𥁞还归于𡨋名为涅槃从𡨋起觉更作众生此亦如是△三对治二○一明法体离始则显生死无初)。
云何对治以如来藏无前际故无明之相亦无有始若说三界外更有众生始起者即是外道经说。
(如仁王经云我说一界外别有一众生界者是外道大有经中说非七佛说也○二明法体离终则显涅槃无𥁞)。
又如来藏无有后际诸佛所得涅槃与之相应则无后际故。
(△二法三○一执缘)。
法我见者依二乘钝根故如来但为说人无我。
(○二执相)。
以说不究竟见有五阴生灭之法怖畏生死妄取涅槃。
(○三对治)。
云何对治以五阴法自性不生则无有灭本来涅槃故。
(△二究竟离二一约法明治二○一约法总显)。
复次究竟离妄执者当知染法净法皆悉相待无有自相可说。
(中论云若法因待成是法还成待今即无因待亦无所成法等准释可知相待无相待法体本尔非由悟后方使其然故下云○二举广类求)。
是故一切法从本已来非色非心非智非识。
(显上非心也)。
非有非无。
(显上非色也)。
毕竟不可说相。
(△二会释伏疑三○一正会伏疑)。
而有言说者。
(疑云圣者了知诸法离性不可说相云何乃有种种言说故牒外难云有言说者下释云)。
当知如来善巧方便假以言说引导众生。
(正会伏疑也假言巧引意不在言○二辩定圣意)。
其旨趣者皆为离念归于真如。
(○三反以释成)。
以念一切法令心生灭不入实智故。
(△三分别发趣道相二○一标意释名)。
分别发趣道相者谓一切诸佛所证之道。
(举所趣之觉道)。
一切菩萨发心修行趣向义故。
(显能趣之因行欲明菩萨发心趣向佛所证道种类不同故云分别发趣道相△二开章释相二○一标数)。
略说发心有三种。
(○二徴列)。
云何为三一者信成就发心。
(十信行满入十住位中初发心住也)。
二者解行发心。
(十行位中能解法空顺行十度行成纯熟发回向心入十迥向位也)。
三者证发心。
(初地已上乃至十地也前二是相似发心后一是真实发心△三辩相三○一信成就发心三○一明信心成就之行二○一问)。
信成就发心者依何等人。
(一问能修行人)。
修何等行。
(二问所修之行)。
得信成就堪能发心。
(三问行成堪发○二答前信满故进后信未成故退二一正答前问二一答三问三○一答能修行人)。
所谓依不定聚众生。
(分别三聚乃有多门今此文中直明菩萨十住已上决定不退名正定聚未入十信不信因果名邪定聚此二中问十信位人欲求大果而心未决或进或退本业经中十信菩萨如空中毛名不定聚今依此人明其修行也○二答所修行)。
有熏习善根力故信业果报能起十善。
(谓有闻熏及本觉内熏之力并依前世诸善根力故能信业果故舍恶从善修福德分也)。
厌生死苦欲求无上菩提。
(成菩提分及解说分善也上皆辩行因)。
得值诸佛亲承供养修行信心。
(明修行缘也谓约此因缘修十种信心行○三答行成堪发)。
经一万劫信心成就故。
(一明行成)。
诸佛菩萨教令发心或以大悲故能自发心或因正法欲灭以护法因缘故能自发心。
(二约胜缘正明发心谓发十住初心也胜缘虽多略举三种于中初一他力后二自力亦可同下二心谓顺教故得直心护法故得深心余同此也○二结成位)。
如是信心成就得发心者。
(此下有二)。
入正定聚毕竟不退。
(一显于下无失谓入十住初发心住位不堕凡小之地)。
名住如来种中正因相应。
(二明于上有得也谓住习种性位行顺内熏之因故云正因又此位已去定当得果故云正因以更不退失故二举劣显胜胜者如前进劣者如此退文二○一明劣相二○一内因力微)。
若有众生。
(此下有二)。
善根微少久远已来烦恼深厚。
(一惑重也)。
虽值于佛亦得供养。
(二德薄也于中三)。
然起人天种子。
(一倒求)。
或起二乘种子。
(二异求)。
设有求大乘者根则不定若进若退。
(二犹豫大乘○二外缘力劣)。
或有供养诸佛。
(此下有二)。
未经一万劫。
(一行时未满也)。
于中遇缘亦有发心。
(二遇缘不胜也于中有四)。
所谓见佛色相而发其心。
(一以色见佛)。
或因供养众僧而发其心。
(二住相供僧)。
或因二乘之人教令发心。
(三随劣教发心)。
或学他发心。
(四学他迹此等并非菩萨悲智之心故欲退失○二结成退失)。
如是等发心悉皆不定遇恶。
(因缘)。
或便退失堕二乘地。
大乘起信论䟽卷第三
乾隆藏第 141 册 No. 1600 大乘起信论疏
大乘起信论䟽卷第四 田五
西太原寺沙门法藏述
草堂沙门宗密录之注于论文之下。
(△二显发心之相三○一牒章以问)。
复次信成就发心者发何等心。
(○二标徴列释)。
略说三种。
(标)。
云何为三。
(徴)。
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
(谓向理之心无别岐路故即二行之本)。
二者深心乐集一切诸善行故。
(备具万德归向心源即自利行本)。
三者大悲心欲㧞一切众生苦故。
(广㧞物苦令得菩提即利他行本妙行虽广三行统𢪛故标云略说三也以此即是三聚戒故三德三身皆由此成故亦即是彼三回向故谓初向实际次向菩提后向众生皆应相配释之△三问答除疑二○一问)。
问曰上说法界一相佛体无二何故不唯念真如复假求学诸善之行。
(△二答二一正答所问二○一喻)。
答曰譬如大摩尼宝体性明净而有矿秽之垢若人虽念宝性不以方便种种磨治终无得净。
(△二合三○一正合)。
如是众生真如之法体性空净而有无量烦恼垢染若人虽念真如不以方便种种熏修亦无得净。
(○二委释)。
以垢无量遍一切法故修一切善行以为对治。
(释须修众行所以○三顺真)。
若人修行一切善法自然归顺真如法故。
(以诸善行外违妄染内顺真如故△二重显方便三○一标数)。
略说方便有四种。
(○二徴起)。
云何为四。
(△三别释四门各三一标名二释相三明意文三○初一不住道)。
一者行根本方便谓观一切法自性无生离于妄见不住生死。
(智也)。
观一切法因缘和合业果不失起于大悲修诸福德摄化众生不住涅槃。
(悲也)。
以随顺法性无住故。
(次二自利行二○一断德)。
二者能止方便。
(勤断二恶止持门也)。
谓惭愧悔过能止一切恶法不令增长以随顺法性离诸过故。
(○二智德)。
三者发起善根增长方便。
(勤修二善作持门也)。
谓勤供养礼拜三宝赞叹随喜劝请诸佛。
(约缘修行也下辨修利益云)。
以爱敬三宝淳厚心故。
(爱敬四句一爱而非敬如母于子等二敬而非爱如仆于主等三亦敬亦爱如修行人于三宝等四非敬非爱如冤家等)。
信得增长乃能志求无上之道又因佛法僧力所护故能消业障善根不退以随顺法性离痴障故。
(○三一利他行)。
四者大愿平等方便所谓发愿𥁞于未来。
(长时心也)。
化度一切众生使无有余。
(广大心也)。
皆令究竟无余涅槃。
(第一心也)。
以随顺法性无断绝故。
(一正显顺性)。
法性广大遍一切众生平等无二不念彼此究竟寂灭故。
(二明起大愿意亦即常心也三显发心利益四○一显胜德)。
菩萨发是心故则得少分见于法身。
(十解菩萨依比观门见故云少分亦可依人空见)。
以见法身故随其愿力能现八种利益众生所谓从兜率天退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转法轮入于涅槃。
(初发心住中能作此事○二明微过)。
然是菩萨未名法身。
(异地上也以未证真但依信力见于少分)。
以其过去无量世来有漏之业未能决断随其所生。
(释异所以)。
与微苦相应亦非业系。
(异凡夫也菩萨于报修短自在不由感业)。
以有大愿自在力故。
(以留惑益生悲愿之力故○三通权教)。
如修多罗中或说有退墯恶趣者。
(一举教也)。
非其实退但为初学菩萨未入正位而懈怠者恐怖令彼勇猛故。
(二释通也文皆可见如缨络本业经中言七住已前名为退分若不值善知识者若一劫乃至十劫退菩提心如净目天子法才王子舍利弗等各入第六住其间值恶知识因缘故退入凡夫不善趣中乃至广说今释此意是权语非实退但恐怖彼初入人令不慢故也○四叹实行)。
又是菩萨一发心后远离怯弱毕竟不畏墯二乘地。
(一于下不恋也)。
若闻无量无边阿僧祇劫勤苦难行乃得涅槃亦不怯弱。
(二于上不怯也)。
以信知一切法从本已来自涅槃故。
(释不怯所以也此即显彼经文是权非实故△二解行发心二○一揔标叹胜)。
解行发心者当知转胜。
(前位信满入解今此行满入向更深发心故也△二显其胜相二○一时胜)。
以是菩萨从初正信已来于第一阿僧祇劫将欲满故。
(邻初地故△二行胜二○一揔)。
于真如法中深解现前。
(解也)。
所修离相。
(行也下六度中皆明此二○二别)。
以知法性体无悭贪故。
(显上深解现前也)。
随顺修行檀波罗蜜。
(显上所修离相也下五一一准此谓离三轮等相以十行已去菩萨得法空故能顺法界修六度等行即发心所依之解行以垢障乖真故修离障之行以顺如也)。
以知法性无染离五欲过故随顺修行尸波罗蜜以知法性无苦离瞋恼故随顺修行羼提波罗蜜以知法性无身心相离懈怠故随顺修行毗梨耶波罗蜜以知法性常定体无乱故随顺修行禅波罗蜜以知法性体明离无明故随顺修行般若波罗蜜。
(△三证发心二一通明发心体三○一标地依)。
证发心者从净心地乃至菩萨究竟地证何境界所谓真如。
(○二明行体根本)。
以依转识说为境界。
(境界即是现识必依转相起故)。
而此证者无有境界。
(然本智正证之时实无能所岂可得说以为境界今但约后得智中业识未𥁞故转现犹存假就此识说正证中定有真如为所证境也以后得智反缘正证亦有现似境故说转识现也)。
唯真如智名为法身。
(而实真证能所平等△三明胜用后得文中四○一摄法上首德)。
是菩萨于一念顷能至十方无余世界。
(此下有二)。
供养诸佛请转法轮。
(一正明请法)。
唯为开导利益众生不依文字。
(二显其请意○二随根延促德)。
或示超地速成正觉以为怯弱众生故。
(一促也于中先举用后显意)。
或说我于无量阿僧祇劫当成佛道以为懈慢众生故。
(二延也亦先举用后显意)。
能示如是无数方便不可思议。
(三结○三实行不殊德)。
而实菩萨。
(此下有四)。
种性根等。
(一因等)。
发心则等。
(二行等)。
所证亦等。
(三证等)。
无有超过之法以一切菩萨皆经三阿僧祇劫故。
(四时等○四应机殊行德)。
但随众生世界不同所见所闻根欲性异故示所行亦有差别。
(二明发心相)。
又是菩萨发心相者有三种心微细之相云何为三一者真心无分别故。
(根本无分别智)。
二者方便心自然遍行利益众生故。
(后得智)。
三者业识心微细起灭故。
(二智所依阿梨耶识也理实亦有转现但今略举根本细相此非发心之境但显此菩萨二智起时有微细生灭之累不同佛地纯净之德是故合为发心相△三明成满德二一正显胜德二○一揔)。
又是菩萨。
(有二)。
功德成满。
(一因位穷也故地论云一者现报利益受佛位故)。
于色究竟处示一切世间最高大身。
(二果位彰也故地论云二者后报利益摩醯首罗智处生也何故他受用报身在此天者一义云以寄十王显其十地然第十地菩萨寄当此天即于彼身示成菩提故在彼天余义如别说○二别)。
谓以一念相应慧。
(谓一念始觉至心源时契于本觉)。
无明顿𥁞名一切种智。
(无明𥁞故显照诸法亦可一念等皆无间道名一切种智是解脱道即显上真心于此成也上皆自利行满下利他德显云)。
自然而有不思议业能现十方利益众生。
(显上方便心明不待功用也又亦可初智净相后不思议业相皆是本觉随染所成也△二问答除疑二一除一切种智疑一○一问)。
问曰。
(有二)。
虚空无边故世界无边世界无边故众生无边众生无边故心行差别亦复无边如是境界不可分齐难知难解。
(一且陈疑谓有虚空处皆有世界有世界处皆有众生有众生处皆有心行如是境界分齐难知也)。
若无明断无有心想云何能了名一切种智。
(二正设难难云非直外境无边分齐难知亦复内𥁞心想云何得了也△二答三○一立正理)。
答曰。
(意云只由内𥁞妄想心故能外广知也)。
一切境界本来一心离于想念。
(境虽无边不出一心既证心源何不能了真心之境离于妄念故𥁞想念方始能知也○二举非显失)。
以众生妄见境界故心有分齐。
(一妄见有限之境)。
以妄起想念不称法性故不能了。
(二释成不见所由即明为妄见故有所不见○三举是彰得)。
诸佛如来离于见相无所不遍。
(无妄见故无所不见)。
心真实故。
(佛心离妄体一心源无始觉之异故)。
即是诸法之性。
(然此本觉在生灭门中为妄法之体故)。
自体显照一切妄法。
(一切妄法并是本觉佛心之相相既现于自体之上以体照其相有何难了而不知也故云自体照等也故上文中辨佛报化之用则在于众生心中今辨众生妄法则在于佛心之上良以心源无二故得然也华严云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此之谓也)。
有大智用无量方便随诸众生所应得解皆能开示种种法义是故得名一切种智。
(以同体智力起胜方便摄化有情二除自然业用疑二一问)。
又问曰。
(亦二)。
若诸佛有自然业能现一切处利益众生者一切众生若见其身若睹神变若闻其说无不得利。
(一且陈疑)。
云何世间多不能见。
(二正设难一答)。
答曰。
(有法喻合)。
诸佛如来法身平等遍一切处无有作意故说自然但依众生心现。
(以法身普遍众生心中但有厌求机感即显粗细之用非由功用也上文中已显此义也)。
众生心者犹如于镜镜若有垢色像不现如是众生心若有垢。
(明无感佛之机非谓烦恼现行以善星等烦恼心中得见佛故)。
法身不现故。
(法身能现报化之用今据本而言故云法身不现也知摄论中十二甚深皆是法身之德显现甚深彼中言由世尊不现如月于破器中释曰诸佛于世间不显现而世间诸佛身常住云何不现譬如破器中水不得住水不住故于彼破器实有月不得显现如是诸众生无奢摩他软滑相续但有过失相续于彼实有诸佛亦不显现水譬奢摩他软滑性故此中依定得见佛者是过去修习念佛三昧乃于此世得见佛身非谓今世要依定心方能见佛以散心中亦见佛故彼摄论中约过去定习为因非约现在此论中约根熟为因非约无惑有此左右四修行信心分四一结前生后)。
已说解释分次说修行信心分。
(来意者以上来明其大乘今为正明心信故有此分来也二就人标意)。
是中依未入正定聚众生故说修行信心。
(不定聚人有二一者修信满足为说发趣道相令入正定是前胜人也二者修信未满是前劣人即此文所为以四信五行令其修行使信成满信成满已还依发趣入正定也三约法广辨二一兴二问)。
何等信心云何修行。
(二还两答二一答信心三一标数)。
略说信心有四种。
(即四不坏信也二徴起)。
云何为四。
(三列释)。
一者信根本。
(真如之法诸佛所师众行之源故)。
所谓乐念真如法故。
(非直就起信心亦乃乐念观察)。
二者信佛有无量功德常念亲近供养恭敬发起善根愿求一切智故三者信法有大利益常念修行诸波罗蜜故四者信僧能正修行自利利他常乐亲近诸菩萨众求学如实行故。
(三宝中各二一标所信之胜德二起胜因以愿求二答修行三一举数标意)。
修行有五门能成此信。
(有信无行则信不坚不坚之信过缘便退故修五行以成四信之心令不退也二徴起列名)。
云何为五一者施门二者戒门三者忍门四者进门五者止观门。
(止观合修定慧双运二门不二故唯五也三依门牒释五一施)。
云何修行施门。
(寄问以标)。
若见一切来求索者所有财物随力施与以自舍悭贪令彼欢喜。
(资财施也)。
若见厄难恐怖危逼随已堪任施与无畏。
(无畏施也)。
若有众生来求法者随已能解方便为说不应贪求名利恭敬唯念自利利他回向菩提故。
(法施也○二戒)。
云何修行戒门所谓不杀不盗不淫不两舌不恶口不妄言不绮语远离贪嫉欺诈謟曲瞋恚邪见。
(摄律仪戒)。
若出家者为折伏烦恼故亦应远离愦闹常处寂静修习少欲知足头陀等行乃至小罪心生怖畏惭愧改悔不得轻于如来所制禁戒。
(摄善法戒又从小罪下明护戒心)。
当护讥嫌不令众生妄起过罪故。
(摄众生戒○三忍)。
云何修行忍门所谓应忍他人之恼心不怀报。
(他不饶益忍也下明安受苦忍云)。
亦当忍于利。
(财荣润已)。
衰。
(损耗侵凌)。
毁。
(越过以毁)。
誉。
(越德而叹)。
称。
(依实德赞)。
讥。
(依实过识)。
苦。
(逼迫侵形)。
乐。
(心神适悦)。
等法故。
(△四进二○一正显)。
云何修行进门所谓于诸善事心不懈退。
(一勤勇精进)。
立志坚强远离怯弱。
(二难坏精进)。
当念过去久远已来虚受一切身心大苦无有利益。
(三无足精进以念己长沦虚受大苦以自劝励修善无厌)。
是故应勤修诸功德自利利他速离众苦。
(总结劝修△二别明除障方便二○一障)。
复次。
(此下有二)。
若人虽修行信心以从先世来多有重罪恶业障故。
(一内有业障即因也)。
为邪魔诸鬼之所恼乱或为世间事务种种牵缠或为病苦所恼有如是等众多障碍。
(二外感报障即缘也○二治)。
是故应当。
(此下有二)。
勇猛精勤昼夜六时礼拜诸佛。
(一总明除障方便如人负债依附于王则债主无如之何如是行人礼拜诸佛诸佛所护能脱诸障)。
诚心。
(二别除四障)。
忏悔。
(一除恶业障)。
劝请。
(二除谤法障)。
随喜。
(三除嫉妒他胜障)。
回向菩提。
(四除乐三有障)。
常不休废。
(总结能治)。
得免诸障。
(总结所治)。
善根增长故。
(结益由此四障能令行人不发诸行不趣菩提故四行治𥁞善根长也又初一治业障以止持故后三长善根以作持故△五止观二一略明二○一徴)。
云何修行止观门。
(寄问以标△二释三○一止)。
所言止者谓止一切境界相。
(先由分别依诸外尘今以觉慧唯识道理破外尘相尘相既止无所分别故云止此是方便)。
随顺奢摩他。
(此云止也)。
观义故。
(但今就方便存此方语约止即存梵言也以双现时方名止观故今但言随顺○二观)。
所言观者谓分别因缘生灭相随顺毗钵舍那。
(此云观)。
观义故。
(依生灭门观察法相故言分别如瑜伽论菩萨地云此中菩萨即于诸法无所分别当知名止若于诸法胜义理趣及诸无量安立理趣世俗妙慧当知名观是知依真如门止诸境相无所分别即成根本无分别智依生灭门分别诸相观诸理趣即成后得智然此二门唯一心是故双运方得名为正止观也○三俱)。
云何随顺。
(此下有二)。
以此二义渐渐修习不相舍离。
(一显能随之方便)。
双现前故。
(二明所随之止观随相而论止名定观名慧就实而言定通止观慧亦如是如梁摄论云十波罗蜜通有二体一不散乱为体谓止定二不颠倒为体谓观慧也二广说三一止五一修方便二一明胜人能入二一托静息心修止方便二一约外缘)。
若修止者住于静处。
(若具言之有五缘一闲居静处谓住山林及诸闲静等处若住聚落必有喧动二者持戒清净谓离业障若不净者必须忏悔三者衣食具是四者得善知识五者息诸缘务今略举初故云静处也)。
端坐。
(调身也先安坐静处每令安稳久久无妨次当正脚或全跏或半跏若全跏者先以左脚置右髀上牵来近身令脚指与髀齐次解缓衣带使周正不令坐时脱落次以左手置右手上垒手相对顿置脚上牵来近身当心而安次当正身先挺动其身并诸支节作七八反如自按摩法亦勿令手足差异正身端直令脊骨相当勿曲勿耸次正头颈令鼻与脐相对不偏不邪不低不昂平面正住次以舌约上腭次闭眼不令全合广如天台山顗禅师二卷止观中说也今略总说故言端坐也)。
正意。
(调心也未世行人正愿者少邪求者多诈现寂静威仪苟求名利心既不正得定无由离此邪求故云正意意欲令其观心与理相应自度度他至无上道名正意也二安内心二一约坐修止二一离境)。
不依气息。
(数息观境)。
不依形。
(骨璅等)。
色。
(青黄赤白四相)。
不依于空不依地水火风。
(地等五相皆是事定所缘之境)。
乃至不依见闻觉知。
(是识一切处通前为十一切处亦可见闻等是举散心时所取六尘于此等诸尘推求了达知唯自心不复托缘故言不依二除心)。
一切诸想随念皆除。
(除前诸境更有余心皆亦遣也)。
亦遣除想。
(所遣既无能遣不立泯然寂静方名止也问何故能所心想并不存下答云)。
以一切法本来无想。
(欲顺于法性故能所皆不存)。
念念不生念念不灭。
(转释成法性无想所以也良以想无自性穷之则空故无生灭自体可得此乃即生无生即灭无灭故也如阳炎水本自干耳)。
亦不得随心外念境界后以心除心。
(若心外有实境心缘此境时抑令不缘不可得故后以心除心者今既心外无尘即所取无相所取无相故能取自然不生何劳后心方更除耶)。
心若驰散即当摄来住于正念。
(初习多驰故摄令住正何者正念下云)。
是正念者当知唯心无外境界。
(外境唯心是为正念)。
即复此心亦无自相念念不可得。
(妄境既无唯心亦寂二约余威仪修止)。
若从坐起去来进止有所施作于一切时常念方便随顺观察。
(非直坐时常修此止余威仪中一切时处常思方便顺于法性不动道理二止成得定除障不退)。
久习淳熟其心得住。
(一止成)。
以心住故渐渐猛利随顺得入真如三昧。
(二明止力附心猛利得定)。
深伏烦恼信心增长速成不退。
(三明伏惑入位即信满入住二显障者不能)。
唯除疑惑。
(一于理犹豫)。
不信。
(二阐提)。
诽谤。
(三外道)。
重罪业障。
(四五逆四重)。
我慢。
(五恃我自高)。
解怠。
(六放逸不勤)。
如是等人所不能入。
(是六种障随有一种即不能入○二显胜能二一能生一行三昧)。
复次依是三昧故则知法界一相。
(一标立)。
谓一切诸佛法身与众生身平等无二。
(二释相)。
即名一行三昧。
(三显名二能生无量三昧)。
当知真如是三昧根本。
(文殊般若经云何名一行三昧佛言法界一相系缘法界是名一行三昧入一行三昧者尽知恒沙诸佛法界无差别相乃至广说以此真如三昧能生此等无量三昧故名三昧根本也上皆一行三昧下明无量三昧云)。
若人修行渐渐能生无量三昧。
(义如上所引文殊般若经中已说△三辨魔事一一略二○一魔事)。
或有众生无善根力则为。
(诸天魔也此魔云障碍)。
外道鬼。
(堆愓鬼也)。
神。
(精魅也)。
之所惑乱。
(如是鬼神绕乱佛法令入邪道故名外道如是三种能变作三种五尘坏人善心三种者下云)。
若于坐中现形恐怖。
(一示可畏之身怖之以失志)。
或现端正男女。
(二现可爱之形惑之以生染)。
等相。
(三现非违非顺平等五尘动乱人心○二对治)。
当念唯心境界则灭终不为恼。
(一切诸境约唯自心何况坐中此等诸境是故观察唯心魔境随灭不能娆乱以此唯心非彼所知故此是通遣之法别门遣者治诸魔者当诵大乘般若及治魔咒默念诵之治诸鬼者堆惕鬼者或如虫蝎缘人头面钻刺熠熠或复击历人两腋下乍抱持于人或言说音声喧喧及作诸兽之形异相非一来恼行者则应闭目一心阴而骂之作如是言我今识汝汝是此阎浮提中食火嗅香偷腹吉支邪见喜破戒种我今持戒终不畏汝若出家人应诵戒律若在家者应诵菩萨戒本或诵三辨三戒等鬼便却行自匐而出也精魅神者谓十二时持饶变作种种形色或作少男女相或作老宿之形及作可畏身相等非一众多恼乱行者其欲恼人各当十二时中本时来也若其多于寅时来者必是虎兕等乃至若多于丑时来者必是牛类等行者恒用此时则知某兽精魅说其名字诃责即当谢灭此等皆如禅经中及顗禅师止观中广说△二广二一魔事十事五对○一现形说法)。
或现天像菩萨像亦作如来像相好具足若说陀罗尼若说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或说平等空无相无愿无怨无亲无因无果毕竟空寂是真涅槃。
(○二得通起辩)。
或令人知宿命过去之事亦知未来之事得他心智辩才无碍。
(○三起惑造业)。
能令众生贪着世间名利之事又令使人数瞋数喜性无常准或多慈爱多睡多病其心懈怠或卒起精进后便休废生于不信多疑多虑或舍本胜行更修杂业若着世事种种牵缠。
(○四据定得禅)。
亦能使人得诸三昧少分相似皆是外道所得非真三昧或复令人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乃至七日住于定中得自然香羙饮食身心适悦不饥不渴使人爱着。
(○五食差颜变)。
或令人食无分齐乍多乍少颜色变异。
(○五对皆如文可见○问如现佛菩萨像说甚深法或是宿世普根所发云何拣别定其邪正答此事实难所以然者若是魔所作谓是善相而心取着则墯邪网若实是善根所发之境谓为魔事心疑舍离则退失善根终无进趣是故邪正实难取别今且依古德相传略以三法验之一○以定研磨二○依本修治三智慧观察如经言欲知真金三法试之谓烧打磨行人亦尔难可别识若欲别之亦湏三试一则常与共事共事不知当与久处久处不知智慧观察○今借此意以验邪正谓定中境相发时邪正难知者当深入定心于彼境中不取不舍但平等定住若是善根之所发者定力逾深善根弥发若是魔所为者不久自坏第二依本修治者且如本修不净观禅今则依本修不净观若如是修境界增明者则非伪也若以本修治渐渐灭者当知是邪也第三智慧观察者观所发相推验根源不见生处深知空寂心不住着邪当自灭正当自现如烧真金益其光色若是伪金即自当焦坏此中真伪当知亦尔定譬于磨本治犹打智慧观察类之以烧以此三验邪正可得知也○二对治)。
以是义故行者常应智慧观察。
(依自随分所有觉慧观诸魔事察而治之)。
勿令此心墯于邪网。
(若不观察则墯邪道三种验中此当第三智慧观察)。
当勤正念不取不着。
(邪不干正自然退散若取著者则背正入邪若不取着则因邪显正是故邪正在着不着也)。
则能远离是诸业障。
(不取着故无障不离如智度论云除诸法实相其余一切皆是魔事偈云若分别境相即是魔罗网不动不分别是即为法印此之谓也从当勤下总显三中前之二法以此大乘止门唯修理定更无别趣故初定研磨并依本修治更无别法所以合说但依本止门故△四简真伪二一举内外二定以别邪正二○一邪)。
应知外道所有三昧皆不离见爱我慢之心。
(我见我爱我慢之使常相应也)。
贪着世间名利恭敬故。
(内着邪定外贪名利又但一切禅定不能灭损烦恼者皆不可据也○二正)。
真如三昧者。
(谓在定时而不味着)。
不住见相。
(以忘心故)。
不住得相。
(以忘境故)。
乃至出定亦无懈慢。
(出定亦无恃定之慢)。
所有烦恼渐渐微薄。
(贪瞋痴渐薄即正定之相也△二对理事二定以明真伪二○一真)。
若诸凡夫不习此三昧法得入如来种性无有是处。
(谓修大乘菩萨行者要依此真如三昧方入种性不退位中除此更无能入之路种性者约位在十住已去不退位中辩○二偈)。
以修世间诸禅三昧。
(谓四禅四空定等世间诸定及不净安般等但取境相定皆名世间定也)。
多起味着依于我见系属三界与外道共。
(以味着定境故不离于我故云与外道共共者同得此事定故)。
若离善知识所护则起外道见故。
(以其共故若得善友护助之力得入佛法若离善友则入邪道△五示益劝二○一总标)。
复次精勤专心修学此三昧者现世当得十种利益。
(后世利益无量无边现世利益略陈十种△二别解十中分三○一一善友摄护益)。
云何为十一者常为十方诸佛菩萨之所护念。
(以修此真如三昧故诸佛菩萨法应护念令得勇猛胜进不退也△二四离障益二○一离外恶缘)。
二者。
(一离天魔现形)。
不为诸魔恶鬼所能恐怖三者。
(二离外道邪惑)。
不为九十五种外道鬼神之所惑乱。
(○二离内惑业)。
四者。
(一除业也)。
远离诽谤甚深之法。
(不起新业)。
重罪业障渐渐微薄。
(旧业轻也)。
五者。
(二灭惑也)。
灭一切疑诸恶觉观。
(○三五行成坚固益)。
六者。
(于理增信)。
于诸如来境界信得增长七者。
(处染不怯)。
远离忧悔于生死中勇猛不怯八者。
(不为缘坏)。
其心柔和舍于憍慢不为他人所恼九者。
(无世滋味)。
虽未得定于一切时一切境界处则能减损烦恼不乐世间十者。
(得深禅定)。
若得三昧不为外缘一切音声之所惊动。
(△二观三○一明修观意)。
复次若人唯修于止则心沉没或起懈怠不乐众善。
(失自利也下初观以治之第四观以成之)。
远离大悲。
(失利他也下第二观以治之第三观以成之)。
是故修观。
(△二辨观行相四一法相观明四非常观文四○一无常观)。
修习观者当观一切世间有为之法。
(揔标四观所观也)。
无得久停须㬰变坏。
(○二苦观)。
一切心行念念生灭以是故苦。
(○三无我观)。
应观过去所念诸法恍忽如梦。
(无体难追)。
应观现在所念诸法犹如电光。
(刹那不住)。
应观未来所念诸法犹如于云欻尔而起。
(本无积聚但缘集欻有不从十方来○四不净观)。
应观世间一切有身悉皆不净种种秽污无一可乐。
(上来四观除于常等四倒配释可知○二大悲观)。
如是当念一切众生从无始时来皆因无明所熏习故令心生灭已受一切身心大苦现在即有无量逼迫未来所苦亦无分齐难舍难离而不觉知。
(无心厌背故使苦无限也)。
众生如是甚为可愍。
(深𤼵悲心○三大愿观)。
作是思惟即应勇猛立大誓愿。
(因悲立愿)。
愿令我心离分别故。
(愿体)。
遍于十方修行一切诸善功德𥁞其未来。
(长时心也)。
以无量方便救㧞一切苦恼众生。
(广大心也)。
令得涅槃第一义乐。
(第一心也○四精进观)。
以起如是愿故于一切时一切处所有众善随已堪能不舍修学心无懈怠唯除坐时专念于止。
(○三结观分齐)。
若余一切悉当观察应作。
(顺理)。
不应作。
(违理△三俱三○一揔标)。
若行若住若卧若起皆应止观俱行。
(上来始习未淳故动静别修今定慧终成故能双运△二别辨二一约法明俱二○一即止之观)。
所谓虽念诸法自性不生。
(约非有义以明止)。
而复即念因缘和合善恶之业苦乐等报不失不坏。
(约非无义以明观此二不二故去即也此顺不动真际而建立诸法良以非有即是非无故能不舍止而修观也○二即观之止)。
虽念因缘善恶业报而亦即念性不可得。
(此顺不坏假名而说诸法实相良以非无即是非有故能不舍观而修止此说时有前后然在行心镕融不二不二之性即是实性理味在此宜可思之○二对障明俱)。
若修止者对治凡夫住着世间能舍二乘怯弱之见。
(治于二过谓正治凡夫人法二执贪乐世间兼治二乘执五阴法见苦生怖以止门无生除此等执)。
若修观者对治二乘不起大悲惬劣心过远离凡夫不修善根。
(亦治二过谓正治二乘狭劣之心令普观众生起于大悲兼治凡夫懈怠之心令观无常䇿修善行○三揔结)。
以是义故是止观门共相助成不相舍离。
(如凡夫人非不乐世间无以勤修善行约二乘人非不怖生死无以起于大悲是二行不相离也)。
若止观不具则无能入菩提之道。
(止观相资如鸟两翼车之二轮二轮不具别无运载之功一翼若阙则无凌虚之势△四防退方便二○一明可退之人)。
复次众生初学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
(先标行劣下举处释成)。
以住于此娑婆世界自畏不能常值诸佛亲承供养惧谓信心难可成就意欲退者。
(以其内心既劣外阙胜缘信行难成故欲退也△二明防退之法二△一通举圣意)。
当知如来有胜方便摄护信心。
(标圣善巧)。
谓以专意念佛因缘随愿得生他方佛土常见于佛永离恶道。
(释显巧相二别引经证)。
如修多罗说若人专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修善根回向愿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
(引经也下释经文)。
常见佛故终无有退若观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习毕竟得生住正定故。
(但往生之人约有三位一如莲华未开时信行未满未名不退但以处无退缘故称不退二信位满足已去华开见佛入十住位得少分见法身住正定位也三者三贤位满入初地已去证遍满法身生无边佛土如佛记龙树菩萨等住初地生净土等也此中毕竟等是后二位五劝修利益分三○一结前生后)。
已说修行信心分。
(结前大章)。
次说劝修利益分。
(牒前大章)。
如是摩诃衍诸佛秘藏我已揔说。
(二举信谤损益二一信受福胜二一约三慧揔举其益)。
若有众生欲于如来甚深境界得生正信远离诽谤入大乘道当持此论。
(闻慧)。
思量。
(思慧)。
修习。
(修慧)。
究竟能至无上之道。
(二别显三慧益相三一闻时益)。
若人闻是法已不生怯弱当知此人定绍佛种必为诸佛之所授记。
(二思时益)。
假使有人能化三千大千世界满中众生念行十善不如有人于一食顷正思此法过前功德不可为喻。
(三修时益三一时少德多)。
复次若人受持此论观察修行若一日一夜所有功德无量无边不可得说。
(二校量多相)。
假令十方一切诸佛各于无量无边阿僧祇劫叹其功德亦不能尽。
(三释多所以)。
何以故谓法性功德无有尽故此人功德亦复如是无有边际。
(二谤毁罪重)。
其有众生于此论中毁谤不信所获罪报经无量劫受大苦恼。
(一谤成罪重)。
是故众生但应仰信不应毁谤。
(二诫劝止谤)。
以深自害亦害他人断绝一切三宝之种。
(三释罪重意)。
以一切如来皆依此法得涅槃故一切菩萨因之修行得入佛智故。
(四转释断三宝之义于中二句一约果人依之得涅槃二约因人依之得菩提菩提涅槃即是法宝佛僧可知也三结劝修学)。
当知过去菩萨已依此法得成净信现在菩萨今依此法得成净信未来菩萨当依此法得成净信是故众生应勤修学。
(三世菩萨同行此法更无异路故劝修学三揔结回向)。
诸佛甚深广大义我今随顺揔持说。
(结上所说也于中上句结义下句结文)。
回此功德如法性普利一切众生界。
(回向利益也于中上句明德广下句辨遐沾)。
大乘起信论䟽卷第四
音释
愦
(公对切乱也)。
髀
(补尔切股也)。
垒
(力水切注云军壁曰〡)。
脐
(在奚切肶〡也)。
脊
(资昔切皆吕也)。
腭
(五各切龂也)。
璅
(子道切玉石也)。
熠
(以立切盛光也)。
伹
(七闾切拙也音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