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藏第 120 册 No. 1565 瑜伽师地论义演(第1卷-第32卷)


  瑜伽师地论义演卷第一

  大安国寺沙门 清素 述

  窃以阴阳演卦十翼甄造化之功道德要支五运渐重玄之奥岂若法身无相至真超混沌之先寂照亡名正觉出希夷之外不生不灭假生灭而辩真不去不来现去来而利用所以降生贤劫示金色于三千大震雷音吼真乘于百亿天雨四华之说顿渐咸诣于宝方地摇六动之宣蠢物同归于性海自示归寂后旨趣𣲽埋大义中宗绝闻妙唱九十六类㸦说断常二十二宗竞申空有阐扬之辈无据可凭进道之流莫知玄路所以推功上位往白陈疑瞩毫相而具述来因听梵声而备申三请慈尊乃行成先劫道证今贤住最后天应时利物纵神光而远照沙界动大地而普集有缘仰观其宜俯就其请故从睹史与天众而俱来下地道场共圣凡而同会凝神八定震五分之音声悲动四心畅十支之妙响地分十七彰万法之所归位列五乘辩证修而有异事包心色笼柰苑之孤标理贯有空绾鹫台而独颖实谓众经领袖诸论玄枢千圣楷模百王鸿范曦光迥照未足比其清明宏海妙高讵可方其深峻大矣哉壮矣哉难以揄扬之者矣瑜伽师地者举宏纲之撮要提一部之都名复言论者飞藻鉴之鸿标拣异章之别称瑜伽者相应之义具含善巧之功师者谓人备彰训物之道地谓境界或所依行是修习人所依之境目之为地瑜伽之师师所依地俱依士释论则宾主交列词句横张刊削是非决生新慧以教彰教瑜伽即论以教彰理瑜伽之论六离合释持业为名八种啭声属主为目瑜伽师地是所诠法论者是教体即能诠瑜伽师地之论亦依主释大唐贞元中岁次大荒落
皇帝御宇二十有二载道合无为清视庶物九流致之于掌内百君纳在于胸中御天下以至功运苍生于帝力亲持藻镜密署权𢖍鉴会府而朱景回光净流品而玉壶湛物三教齐列百蛮来宾佛日由是增辉法云于斯盛布西天志士传梵字于中都晋地金钟运圣音于印度是知悲佛王毫无私利物圣人雨露岂独滂沾而已哉素喜逢
圣代幸遇真诠誓袭前灯愿弘圣旨是以披砂拣玉捃诸所遗略开要妙之门辄动滥竽之吹萦纡细溜诚未益于波澜隙路纤尘讵欲增乎峞嶪怀惭耻拙宁敢施行博达智人幸为详审。

  论云何瑜伽师地。

  演曰将释论文先以六门料拣一叙起论因二彰说论意三明论宗体四藏乘所摄五辩揔别题六依文制释叙起囚中文分为二一教起所因二译流东土教起因者大圣愍物浊海轮回冀出苦源归乎寂乐所以广开方便竭生死之爱河乱布慈舟运含生于真际故释论云谓诸有情无始时来于一切法处中实相无知僻执起烦恼业轮回诸趣如来出世随其所宜方便为说种种妙法处中实相令诸有情能知一切如是如是空故非有如是如是有故非空了达诸法非空非有远离疑惑颠倒僻执随其种姓起处中行渐次修满各随所应永灭诸障得三菩提证寂灭乐佛涅盘后百有余年大天等出部执竞兴多著有见三百年后龙猛菩萨证极喜地采集大乘无相空教造中论等究畅真宗除彼有见圣提婆等诸大论师造百论等弘阐大义由是众生复着空见九百年间无著出世位登初地证法光定得大神通往睹史天请大慈尊下说妙法弥勒应愿抚就宣扬于夜下时放大神光集有缘众于中印度阿瑜阇国四个月夜为无著等说十七地论理无不穷事无不尽文无不释义无不诠疑无不遣执无不破行无不修果无不证正为菩萨令于诸乘境行果等皆得善巧勤修大行证大菩提广为有情常无倒说兼为余乘令依自法修自分行得自果证所以中宗五分盛行于四主相应十支传流于五印即佛灭度后九百年中弥勒菩萨说斯论也二译流东土自金牒东流载临八百半千已前斯典未备贞观已后方见义周故内典录云菩萨地持论一部十卷北凉沙门昙无谶于姑臧译即菩萨地之一地也又费长房录云决定藏论一部三卷后魏瞿昙般若留支译是决择分之初文余分未有至乎大唐义方备矣故慈恩瑜伽纂云大师以贞观二十二年而于北阙弘法院译又案许高阳瑜伽后序云二十一年五月十五日肇译二十二年五月十五日绝笔慈恩高阳据彼译论始终处时亦不违也二彰说论意略有二种谓令法久住利乐有情故也故最胜菩萨释此论云为有二缘故造斯论一为如来无上法教久住世故二为平等利益安乐诸有情故复有二缘一为开显佛隐没教未隐没教决择兴盛二为有情有种姓者令得三乘出离生死无种姓者令得人天脱恶趣故复有二缘故说斯论一者于多说空不了义经如言计着拨无一切憎背有教为令随悟诸法有相解经密意舍无见故二者复有于多说有不了义经如言计着执有一切猒怖空教为令随悟诸法无相解经密意舍有见故复有二缘一为成就菩萨种姓断障修善成佛利生无休废故二为成就二乘等性依自乘法断自所障得自果故复有二缘一为外道小乘倒执分别大乘真理令生信解二为迷经深密意旨令信遣𢢔故说斯论三明论宗体复分为二一明论宗二明论体明论宗者宗谓尊也崇也谓所尊崇所主之法以为宗体即十七地是论所崇以为宗体故释论云又十七地义具摄一切文义略尽后之四分皆为解释十七地中诸要文义故亦不离瑜伽师地由是此论用十七地以为宗要有义非空非有中道为宗理不然也虽是通宗非别崇主无所依凭故不取也二明论体复有二种一者能诠谓名句等二者所诠自性差别故八十一云经体有二一文二义文是所依义是能依由能诠文义得显故此论根本既是佛经故出体者应如经说即用十七地中所说之义及能诠文以为教体五心等体论下自彰影质有无具如唯识故此不论四藏乘所摄文分为二一藏所摄二乘所摄藏所摄者依此论说藏有二种一菩萨藏二声闻藏然独觉教少于声闻从多为名名声闻藏或说三藏一素呾滥二毗柰耶三阿毗达磨或说六藏菩萨声闻各有三故独觉更无别戒律等故无三藏可得成九此于二藏菩萨藏收三藏之中对法藏摄故最胜子云虽复通明诸乘境等然说论者问答决择诸法性相意为菩萨令于一切皆得毒锱系成佛果利乐无穷是故北论属菩萨藏阿毗达磨欲令菩萨得智胜故乘所摄者或说一乘如法华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或说二乘一者大乘二者小乘或说三乘一菩萨二独觉三声闻处处经论皆同说故或说五乘三乘如前第四人乘第五天乘不定种姓初三乘摄此论正是一乘所收三乘之中菩萨乘摄五乘之内第一乘收虽说声闻及独觉地令诸菩萨得通达故令彼二乘趣大觉故故此论体唯是大乘五辩揔别题复为二释一释揔题二释别题初揔题者案梵本云瑜伽阿遮梨耶步弥奢萨怛罗言瑜伽者此云相应阿遮梨耶此云行者行者即师步弥云地奢萨怛罗此翻为论唐音应云相应师地论译主逐宜唐梵㸦举故揔题云瑜伽师地论言相应者谓境行果教一一皆有相应之义名曰瑜伽故释论云谓一切乘境行果等所有诸法皆名瑜伽并有善巧相应义故等言教也言境瑜伽者谓有二种一揔二别初揔境者释论解云谓一切境无颠倒性不相违性能随顺性趣究竟性此之四境如次与彼理教行果有相应义故皆得有瑜伽之称问理境何别俱所胜故何得云境与理相应答心所缘故为境智所证故名理理深境浅浅不违深相应无失二别境者瑜伽虽通一切诸法然诸经论就相随根种种异说故最胜子云或说诸法四种道理名曰瑜伽一观待二作用三法尔四证成揔摄一切正道理故或说究竟清净真如名曰瑜伽理中最极一切功德共相应故故楞伽经云若观真义除去分别远离瑕秽无有能取亦无所取无解无缚尔时在定当见瑜伽不应疑虑又大义经中说从一法增至百法皆名瑜伽法门虽别义无违故又广义经云蕴处界等十种善巧皆曰瑜伽摄一切境顺机宜故如是等法一一皆具无倒等四相应义故名瑜伽行瑜伽者复分为二一揔行二别行言揔行者谓一切行更相顺故称正理故顺正教故趣正果故说为瑜伽其别行者此行瑜伽虽通诸行然诸经论就相随根种种异说如瑜伽师地经说正修诸行名曰瑜伽揔摄一切相应行故月灯经中修三十七菩提分法说为瑜伽此于一切顺果行中最为胜故海慧经中修三摩地名为瑜伽住心发行此最胜故正行经中说八支圣道名曰瑜伽趣涅盘城此为胜故慧到彼岸经中说般若波罗蜜多名胜瑜伽导大乘行此殊胜故如是等行一一皆具更相顺等四种义故故名瑜伽果瑜伽者亦分为二一揔二别揔瑜伽者谓一切果更相顺故合正理故顺正教故称正因故名曰瑜伽二别果者此果瑜伽虽通诸果然诸经论就相随根种种异说谓分别义经说力无畏不共佛法名曰瑜伽能伏诸魔制诸异论胜余乘故殊胜经中说佛所证无住涅盘名曰瑜伽尽未来际无所住故大义经中说如来地无分别智及以大悲名曰瑜伽自利利他常无尽故辩说瑜伽师地经中佛地功德皆名瑜伽穷于法界无断尽故分别三乘功德经中三乘果德名曰瑜伽皆与正理等相应故赞佛论说三身三德皆是瑜伽一切果德不相离故教瑜伽者即说境行果三之教名教瑜伽称正理故顺正行故引正果故故皆瑜伽故依释论境行果教四名瑜伽有义五法名曰瑜伽前四同前五者利生药病相应名曰瑜伽又有释云教理行果及境五法名曰瑜伽开合不同义无异也所言师者师谓法也以法训物故人名师然义有二一者因位随己所知能调益物即名为师故释论云三乘行者由闻思等次第修行随分满足展转调化诸有情故名瑜伽师二者道圆令物修进故名为师谓诸如来证瑜伽满随其所应持此瑜伽调化一切圣弟子等令修正行名瑜伽师皆依主释依所证法名瑜伽故复言地者释论四解一境界名地是瑜伽师所行境界如龙马地唯此中行不出外故二所依名地谓瑜伽师依此处所增长自法故名为地如稼穑地三所行名地谓瑜伽师行在此中受用自法故名为地如牛王地是观行者之所行故地名瑜伽四所摄名地谓诸如来名瑜伽师平等智行而在一切无戏论界无住涅盘瑜伽中故是彼所摄故名为地或十七地摄属一切瑜伽师地如国王地初显涅盘能摄佛智名之为地从彼所摄为瑜伽师后地所摄而随能摄名瑜伽师即瑜伽师地皆依主释所言论者问答决择诸法性相故名为论瑜伽师地而是所诠论是能诠能诠从彼所诠立名瑜伽师地之论依主释也故释论云欲令证得瑜伽师地而说此论故名瑜伽师地论二释别题者此论一部揔有五分先明第一三乘根本境行果等名为本地本地之中有十七地五识身地最居其首故云第一第六依文制释者论有正宗无初后分为上根性兴言便说非要叙致及有流通正宗之中文分二分一广开圣教分二论末三行结释劝修分初广开中大分为五初五十卷名本地分次三十卷名摄决择分次有两卷名摄释分次有两卷名摄异门分后十六卷名摄事分本地分中大分为二一揔略标释本地分名二依标广辩十七地义初文不同分之为五一标章揔问二略答所徴三再诘地名四依标辩列五揔结释之此初问也论言云何瑜伽师地者此即揔问一部宗要为起说由问从来未说瑜伽师地因何起问答有二释一云问者先阒瑜伽师地经及月灯等经数说修习瑜伽师地于义未了故为此问二云或作论者先揔受请论体五分尽在心中欲为学徒分别解说自假兴问为起说因即五问之中利乐故问若不尔者先无略说何容起问。

  论谓十七地。

  演曰二略答所徴揔举所说瑜伽师地略有十七答斯问也若广安立地位无边一一地中分位差别义无边故问今此论体揔有五分一本地分略广分别十七地义二摄决择分略摄决择十七地中深隐要义三摄释分略摄解释诸经仪则四摄异门分略摄经中所有诸法名义差别五摄事分略摄三藏众要事义既有如是五分差别何故本地名曰瑜伽后之四分非瑜伽也答就初为名故无有失以一切法无不皆是瑜伽师地以瑜伽师用一切法为依缘故此中存略且说十七理实后四亦是瑜伽问前别题云本地分中五识身第一明下但解第一地义云何今制揔标释耶答先题后释释文之中初揔标列后方次第依标别释文既不违理亦无爽。

  论何等十七。

  演曰三再诘地名。

  论嗢花南曰至是名十七地。

  演曰四依标辩列文中有二一以偈标章二长行别辩此初偈也梵云嗢花南此云集施嗢集义拖南施也略集地名施诸学者故云集施三摩地俱非者三摩地者定也谓有心心所与定相应名之曰俱不与定俱名为非也即诸散位心心所等如是具三乘者谓由如是闻思修地通行成立方具三乘别行果等名为如是。

  论一者五识至无余依地。

  演曰二长行别辩随所列名而略释者十七地中合为九假且初假中五识名者谓眼等五识从所依根以标其称谓依眼之识乃至第五依身之识名为身识皆依主释问准下论文所依有三谓因缘无间及增上缘此何但从眼等立名不依余称答由三义故但依根名一不共故此拣因缘是共依故二者亲故眼等而是五识亲依拣余根本染净分别虽与五识为共所依体疏远故而不言也三者同时谓能所依而必同时拣无间依时经前后故不言也故释论云又同时依必俱有故非如意等由是五识用眼等根标其别名犹若癹芽必俱有也问识起必由根境方有故契经云眼色为缘生眼识等何不取境名色识耶答根望于识而有五义谓助属▆根及依发义境等不尔故不为例所言身者谓由依根有形㝵故又必不离所依身故犹如身受故谓为身又复身者依义体义如六识身六思身等名曰识身言相应者谓依识身建立此地故谓相应如律说云贼相应论谓依于贼兴言论故此亦如是虽此地中分别多法五识为主是故偏说又五识身相应心品揔名相应于此地中虽明多法以心心所胜故偏说第二意地分之为二一释名二出体释名有三一六根中依意根故名之为意非唯意识名为意也以六七八识同依意根名为意故二第六意识独名为意故胜子云据实义门虽有八识然随机门但有六识六七八识同第六摄就所依名故但言意三思量等故名意六七八识虽皆同有心意识义然意义等故但言意皆是思量意根摄故问何故不名心地识地云意地也答第八持种心义偏强第六普遍了别境界识义增胜是故不言心地识地故据思量名为意地问何故不言身相应耶岂意非身不名相应答有二释一云身谓色也所依非色或离于身犹如心受故不言身二文略故也故释论云身及相应略故不说地义如前二出地体心及心所根尘等业皆名意地故胜子云如是二地自性依缘助伴作业合为体故摄一切法何以然者以一切法不离识故依识起故识为体故识最胜故名为意地非是意地更无余法独名为意问何缘五识合立一地说在最初余识立一说在第二答谓由五识同依色根同缘色境自性粗故合立为一说在最初余依无色所缘不定根尘细故别立为一说在第二第三有寻等地者寻谓寻求伺谓伺察或思或慧于境推求粗位名寻细位名伺非一刹那二法相应一类粗细前后异故今依此二建立三地故释论云此三就二前后相应建立谓欲界地及初静虑粗心心所前后相续可有寻伺共相应故名有寻有伺地静虑中间粗心心所前后相续定无有寻唯可与伺共相应故名无寻唯伺地第二静虑已上诸地诸心心所前后相续决定不与寻伺相应名无寻无伺地第四三摩呬多等二地初地名者三摩呬多唐云等引谓胜定地离沉掉等平等能引或引平等或是平等所引发故名等引地此名唯摄有心诸定皆能平等引功德故不通无心以前偈言三摩地俱故三摩地者是别境中心数法故二无心定不能等引诸功德故非等引地若尔何故等引地说此等引地略有四种谓静虑解脱等持等至言静虑者谓四静虑言解脱者谓八解脱言等持者谓空无愿无相言等至者谓九等至初静处等至乃至第八非非想等至第九灭尽等至既通无心名为等引如何唯取有心定耶答此无有失二无心定是等引果故与其名实非等引有义此名得通有心及无心位所有定体若有心定平等能引诸功德故亦引平等根大等故及离沉掉或无悔等平等方便所引发故名为等引若无心定虽不能引殊胜功德而引平等根大等故是平等定所引发故亦名等引者尔何故前偈中言三摩地俱答此无有失偈中文略但言彼俱其实等引非俱亦是后说等引通无心故言非三摩地者谓即三界散心心所有漏有为五蕴为性故释论云如是二地揔摄一切定非定位所有诸法而为体性第五有心无心地者谓除六位名有心地六位不行名无心地言六位者无想异熟二无心定睡眠闷绝及无余依是为六也第六闻等三慧地中初闻所成地者闻谓听闻即是耳根发生耳识听闻言教从闻所生解文义慧及慧相应心心所等名闻所成不唯慧故思所成地者思谓思虑即是思数从思所生解文义慧及慧相应心心所等名思所成体通四蕴非唯慧也修所成地者修谓修习即是胜定从修所生解理事慧及慧相应心心所等名修所成非唯慧数以为体性故释论云如是三地用三慧品心心所等及所得果以为自性约诸地位凡圣等异如下自辩不劳先述第七三乘地中初声闻地者以佛教声而为上首从师友所而闻此声展转修证求出世间小行小果故名声闻如是声闻种姓发心修行得果一切揔说为声闻地二独觉地者常乐寂静不欲杂居修加行满无师友教自然独悟求出世间中行中果故名独觉或观待缘而悟圣果亦名缘觉如是独觉种姓发心修行得果一切揔说为独觉地三菩萨地者希求大觉悲愍有情或求菩提志愿坚猛长时修证永出世间大行大果故名菩萨如是菩萨种姓发心修行得果一切揔名菩萨地也第八有余依地者谓有余涅盘也依谓所依略有八种一施设依谓五取蕴由依此故施设假者名种姓等二摄受依谓七摄事自己父母妻子奴婢作使僮仆朋友眷属三住持依谓四种食四流转依谓四识住十二缘起五障㝵依谓诸天魔六苦𢙉依谓诸欲界七适悦依谓诸定乐八后边依谓阿罗汉相续诸蕴今全取一最后边依除六摄事流转障㝵取余一分何以然者答无学唯有父母摄事余六永离虽日出家犹知恩故如目连等余依取舍义释可知具后边苦名有余依获四寂静者一苦寂静谓当来苦毕竟不生二惑寂静谓诸烦恼毕竟不起三业寂静谓不造𢙣业修习诸善四舍寂静谓六恒住于六根门不喜不忧安住上舍正念正知阿罗汉等住无学地具四寂静有少余依是故说名有余依地如来堆无真实身心有漏余依而有变化似有漏依故就化相亦得说名有余依地第九无余依地者谓无余依涅盘地也文分为二初释名后出体初释名者依谓所依如前所列今无此等名无余依故释论云一切有漏余依皆舍二乘有为无漏亦舍如来虽有有为无漏而无一切有漏余依故亦说名无余依地后出体者略有二释一云谓此地中唯有清净真如所显甚深功德离诸分别绝诸戏论不可说为蕴处界等及人天等若即若离若有若无所有名相皆是假说二云此地正用究竟择灭真如无为为性兼以如来有为无漏功德为性如来功德甚深离相不可说故不言亦摄五识地等理实亦摄。

  论如是至为瑜伽师地。

  演曰五揔结释之。

  论云何五识身相应地。

  演曰二依标广辩十七地义然本地分中义类不同地分十七文之增减五十卷余约法所论不过三种谓境行果三而相摄也一者谓前十二卷全及第十三初明前九地辩瑜伽境二者第十三余至五十卷前明次六地是瑜伽行三者第五十余明后二地是瑜伽果何以然者观境起行果方证故次第然也其境有四一初三卷显二境体一切皆识识最胜故故先明之于中有异易知难了显隐为次二次七卷明二境相寻伺二心粗细为次三第十一二第十三前彰二境用定散为次四第十三余辩二境位有心无心动静为次其行有二谓通及别自十三余至尽二十释三通行闻思修等浅深为次第二十一至五十前解三别行下中上根三品为次其果有二第五十余有依无依证显为次境等既殊故分三也第一境中文分为四一明境体二明境相三彰境用四明境位境体有二一明五识二明意地初复有二一揔略摽举二依摽广辩初中有四一者揔问二者略答三别徴诘四正辩之此揔问也。

  论谓五识身至相应地。

  演曰二者略答识以了别为自性识自性故名为识识所依故名为识识所缘故识相应故识业用故名为识唯识门中此之五义揔名为识非唯自性名为识也。

  论何等名为五识身耶。

  演曰第三别徴诘。

  论所谓眼识至身识。

  演曰四正辩之。

  论云何眼识自性。

  演曰第二依标广辩文分为二一别彰五识二揔料拣之初彰识中五识不同文即为五第一眼识复分为五一明自性二辩所依三解所缘四彰助伴五明作业初文有二一问二答此初问云识有多义何为自性。

  论谓依眼了别色。

  演曰第二正答谓此眼识依根发生缘虑境相一一皆能善了别者方是识之自体性也。

  论彼所依者。

  演曰二正辩所依文中有四一标举所依二依标略辩三色心相摄四广显义门此初也准前自性亦合徴起今不言者文省略也故但依标牒前名释。

  论俱有依谓眼。

  演曰二依标略辩文中有三一俱有依二等无间依三种子依此初也眼识俱时亲所依者眼根为体名俱有依故唯识论云五识俱有依有四种谓五色根六七八识随阙一种必不转故。

  论等无间依谓意。

  演曰二等无间依等谓齐等闲谓间隔谓前灭眼识与后生眼识体类相似于中更无别心间隔令彼不生名等无间故唯识论云五识各唯自类为开导依深契教理。

  论种子依至阿赖耶识。

  演曰三种子依谓阿赖耶中一切种识与现为依名种子依种子复依异熟赖耶为执受依方得安住故举赖耶显种住处方辩种子为现所依名种子依具能所藏名赖耶故。

  论如是略说至余非色。

  演曰三色心相摄如文可知。

  论眼谓四大至无见有对。

  演曰四广显义门文分三假一辩色根二明意体三明种子此初分五一四大造者谓四大为依所造净色为眼根体拣异顺世四大之外无别净色即用四大为根理故非也二眼识依者据未自在不与余依三净色者如净镜面清净之色方有照见以为根体拣异大众体是肉团非根体也四无见者显非眼境根因识果比知是有非现见也现所见者谓定意识及第八识亲现得故今据眼境故云无见五有对者彰其色根质碍为性。

  论意谓至过去识。

  演曰二明意体识将灭位有引后能正名为意非过去也过去体旡故言过去者据显位说故摄论云于将灭位得此名也。

  论一切种子识至异熟识。

  演曰三明种子谓无始时来现行名言熏习之识为能熏因成本识中所生种子异熟识摄为种子依即现能生种名之曰因种从现起名所生种种依异熟名异熟识。

  论彼所缘者至有对。

  演曰三解所缘文分为二一揔出体二广分别此出体也色谓色处此所缘色是眼之境名为有见体是障㝵复名有对即三有对中障㝵有对也。

  论此复多种至表色。

  演曰二广分别文分为五一广明色相二辩色体义三明相差别四根境相摄五显类有殊初文有二一标章举数二随数别陈此初也。

  论显色至空一显色。

  演曰二随[娄*殳]别陈文分三假一明显色二彰形色三明表色此初也言光等者曰焰名光光谓大也焰明大故名之为光月星等焰名明明谓照也物障光明于中可见名影不见名闇龙吟气晕名云薪火气腾名烟轻土飏空名尘地水气腾为雾观空青显名空一显色此十三中青黄赤白是本显色余之九种依四施设亦名为显。

  论形色者至高下色。

  演曰二明形色物展曰长量促称短六面平正名方团无四角名圆广大名兼纤故名细物斜非正翻此名正形举日高𠇓屈名下此等形色一一虽依青等建立据形类别名之为形。

  论表色至如是等色。

  演曰三彰表色文中有八义准可知三色合之有三十一也。

  论又显色至眼识所行。

  演曰二辩色体义文分三假一明显色二明形色三明表色初显色者显谓显现体相差别而显现也又显明也相分明故谓青黄等四显现明着为识所缘影等九种相状易彰识能分别皆名为显。

  论形色至分别相。

  演曰二明形色形谓形量分限之义此之分量由集色成名积集等言分别者分谓分类别谓差别长等分类差别之相名分别相也有义长等无别体性但由意识分别安立分别之相名分别相虽有此理前义为本形色虽假但依实立亦非依意生形色也若色集已识能分别名分别相理即不遮。

  论表色至是名表色。

  演曰三明表色表谓表示色能变异表示内心有善𢙣等名之为表言谓即此积集等者谓身表色依于根身积集色有指前长等名为即此言生灭等者行住等业𠛴那生灭相续作用名为身表拣异正量譬喻等师长时动等表色因彼动发思起非也言由变异等者由变异因刹那灭故果随因变不于前念生处复生名不重生别于异处作业相续故云无间作而中废后业方成名为有间于所往处长短不同名为远近或不移处善𢙣等表差别而起名即此处如游酒肆及具戒处表差别也。

  论又显色至差别。

  演曰三明相差别谓此显等虽依本色青黄等立义差别故分之为三一彰显色二明形色三明表色此初也言差别者辨光明等依彼青等义假立之无别体也。

  论形色至集差别。

  演曰二明形色谓由青等积集之义有差别故名长短等故知形色亦无体也。

  论表色至动差别。

  演曰三明表色业用者思也思为业依故诸形色有动差别说名表色故此三色依义虽同相各有异。

  论如是至境界。

  演曰四欲境相称文中有三一明眼境二明识境三彰意境此初举鬓无别有二所游历处名曰所行所属取义名为境界论眼识圣所录鬘曰(二明识境义别有三一者)所行二者境界义同前释三所缘者是带已相所筹虑义名曰所缘问形表色假眼识岂缘答西方二解一云不缘长等假故故阿毗达磨经云无眼等识不缘实境起五识唯现得自相故而言长等色处摄者据相分明随依色摄实非眼境二云缘假长短等色眼识亦缘故今论说三色俱是眼识境故无有五识唯缘无体假法而生故经说云缘实起也此长等色其体假故据此论文后解为胜诸文通说前释为优唯识等说五缘实故此论由对眼意二识辩其境别故前标举显形表三言揔意别论巧略故由此而言前释为胜理教具故。

  论意识所行至名之差别。

  演曰三彰意境义别亦三初二同前言所缘者此显眼识同时意识缘三种色或唯意识独缘根境有三义别理无违也根境相对虽法处摄以闇从明色处摄故言名之差别者结上三名义各差别非体不同说为差别。

  论又即此色至显现。

  演曰五显类有殊▆慧别也且如美色适意名好乖情名𢙣异前二相名为俱异本质名实变相名似以眼意二所缘之色似本识色以托本识色为质故名似显现形表二色亦有三类举本显末故不复言。

  论彼助伴者至诸心所有法。

  演曰四彰助伴文分三段一出体性二明同异三辩种生初中有二初揔摽举后别出体此揔标举心及心所更相兴力说为助伴。

  论所谓至诸心所有法。

  演曰后别出体此论下文心所有法有五十三五识心所唯识论说有三十四法谓遍行别境及善十一本惑有三谓贪嗔痴随惑有十谓中大二中二相通五识容有八遍染位五识定俱故无增减若无漏位二十一俱遍行别境及善十一文言及者显彼相应有恒不恒言俱相应者复显心所异心有体拣异经部依心位立理固非也。

  论又彼诸法至一一而转。

  演曰二明同异心及心所所缘境同行相有异所缘有二一亲二疏疏所缘者同一名同王所所杖质唯一故亲所缘者相似名同王所相分极相似故名为同一了别领纳王所等别名非一行同体二法必无俱义名一一转时同依同所缘事等名相应也。

  论又彼一切至而生。

  演曰三辩种生谓诸心所有实体者皆从种生非如经部心所依心分位而立非从种起道理非也又据实者从自种生非不害等从自种起彼是假法非种生故。

  论彼作业者至了别。

  演曰五明作业业中有二初明前四次明后二此初四者一了自境且依因位眼唯了色自在位中根能[牙-(必-心)+一]用亦取他尘故唯识云一根发识缘一切境二了自相自相有三一处自相谓十二处中一色处也二事自相谓(䟽旨等一自相体三自相自相从粗主细乃至极微不可)说处名为自相可言说处名为共相三了现在亦据因说果位通缘三世理故四唯𠛴那唯识第四有二师释一云五识自他前后不相续故准此五识率尔等心皆一𠛴那二云除率尔心余位容有相续转义今云𠛴那明据初心而说此论下文说眼等识善染等者得相续故。

  论复有二至第六业。

  演曰次明后二先明随转后明取果明随转者有三随也一随识转谓此眼识由意引导方能起故二随善染随善染意势力转故三随发业随发业意势分而生名为随转后取果者谓善𢙣业如次能取爱非爱果不同余部五无记性非招果也。

  论云何至了别声。

  演曰二辩耳识文分为四一明自性二释所依三辩所缘四明伴业此明自性准前应知。

  论彼所依至赖耶识。

  演曰二释所依文分为二初略后广此略释也言阿赖耶者此翻云藏具有能藏所藏执藏义故名之为藏识为能藏种为所藏所藏种子亲能生现名种子依现行藏识为种依处所以摽举非是现识名种子依。

  论耳谓四大至如前分别。

  演曰后广三依初依简略准前应知后二同初虑繁不释。

  论彼所缘者至有对。

  演曰三释所缘文分为五一广明声性二略辩因俱三好𢙣类殊四得名差别五根识境异初中有二一揔出体二别解释此初也非眼所得名为无见有所障㝵说为有对即三有对中障㝵有对障㝵有二一者㸦㝵如手㝵手两相㝵也二者他㝵如声香等虽不㝵他被他㝵故亦名障㝵。

  论此复多种至有众多声。

  演曰二别解释此别声相合而言之有十八类若随别开[娄*殳]乃无量舞者乐也乐记云舞动容也动手足等亦有声故歌声者释名云人声曰歌歌柯也以声吟咏而有上下如草木有柯叶也音乐声者即金石丝竹匏土草木也俳(蒲埋反)戏叫声者散乐行主之叫声也音韵易达名明了声难生正解名不明了说出世要名有义声诙世俗事名无义声随何类中一一皆有羙妙等声三品类别名下中上如梵音声相及钵曩等声非一也海潮音等名海等声也。

  论此略三种至内外缘声。

  演曰二略辩因俱文分为二先标后释因谓因由声由执受大种所发名因执受大种声应云执受大种因声文随梵本上置因字余二准知执受之义如下广明语声内发名内风铃等声名外手击鼓等内外四大共发一声名内外声不同有部内外四大各发一声名因俱也。

  论此复三种至相违声。

  演曰三好𢙣类殊准前色释通前为六显扬论中有十二种前六同此七世所共成声八成所引声九遍计声十圣言量所摄声十一非圣言量所摄声十二响声。

  论又复声者至差别之名。

  演曰四得名差别别名有名举等等也表彰者彰亦表也能表示故故名为表汉书云表谓幖帜余思可知。

  论是耳所行至意识所缘。

  演曰五根识境异三乘通论眼意二境若准大乘藏识亦能缘五尘也问准正法念经西拘耶尼人眼中闻声南阎浮提蛇蚖等亦尔如何此说唯耳境耶答正法念经正量部义理非尽也设许然者彼方处胜胜业所招此蛇蚖等一分别业故使然矣有会之云蛇蚖等眼耳二根同一依处说眼能闻据实耳根自能闻也。

  论助伴及业如眼识应知。

  演曰四明伴业作业助伴义同眼识故指如前此不重也。

  论云何鼻识至了别香。

  演曰第三鼻识文分为四一明自性二辩所依三解所缘四明伴业此明自性如文可知。

  论彼所依者至阿赖耶识。

  演曰二辩所依文分为二初略后广此略解也。

  论鼻谓四大至如前分别。

  演曰后广辩也三依之义广略如前故不重述。

  论彼所缘者至有对。

  演曰三解所缘文分为四一揔出体二别解释三辩差别四彰境异此出体也。

  论此复多种至多香。

  演曰二别解释好谓殊好若约境说沉麝等也若据情论可意名好𢙣香者约境约情准好香说非好非𢙣说名平等杂集说六初三同此四俱生五和合六变异广略异也所言根等指事以明如文自悉。

  论又香者至差别之名。

  演曰三辩差别如文可知。

  论是鼻至意识所缘。

  演曰四彰境异准前应悉。

  论助伴及业如前应知。

  演曰四明伴业作业助伴义同初释故指如前。

  论云何舌识至了别味。

  演曰第四舌识文亦分四一明自性二辩所依三解所缘四明伴业此初文也。

  论彼所依者至阿赖耶识。

  演曰二辩所依文分为二初略后广此略解也。

  论舌谓四大至如前分别。

  演曰后广辩中义与前同更不分别。

  论彼所缘者至有对。

  演曰三解所缘文亦有四一揔出体二别解释三辩异名四彰境异此初也。

  论此复多种至所尝。

  演曰二别解释言舍处所舌尝味者如粆糖味因甘蔗成甘蔗虽无味犹在故梨浆等味皆准此知下触言舍处准此应悉。

  论又味者至差别之名。

  演曰三辩异名吞谓咽也啖谓食也饮者声类云欢也欢尝也舐者舌取其味名舐吮者嗽也说文云嗽吮津液。

  论是舌所行至意识所缘。

  演曰四彰境异如文可知。

  论助伴作业如前应知。

  演曰四明伴业指同前义故不复云。

  论云可身识至了别触。

  演曰五明身识文亦为四一明自性二辩所依三解所缘四明伴业此自性也。

  论彼所依者至如前分别。

  演曰二辩所依有二同前。

  论彼所缘者至有对。

  演曰三解所缘文分为四一揔出体二别解释三辩异名四彰境异此初也。

  论此复多种至有众多触。

  演曰二别解释于中有二初广后略此初广辩有二十六初四能造余所造摄皆依能造假建立故略随释者谓内身中发毛𤓰甲及䈥骨等坚硬为地湿润为水温热名火动躁日风光润名滑硬强名涩随何等身高大为重细小为轻缦纵名缓匆遽为急柔润名䎡水增为冷阙食资养劣名饥渴不乏任持名为力饱变异乖适假立病名分位变异衰朽名老报尽命𣧩灭坏名死四大躁动过患为痒乖缘逼迫忧𢙉名闷地水和合假立于黏动作勤劳立为疲体憩歇劳惓立以息名志列方刚猛利名勇五根得境身根最亲故此诸触皆依内身四大假立名不舍处或有一分不依身起名舍处触如孤行香离质味舍处触皆离本处别有用兴思可知也。

  论此复三种至身所触。

  演曰此略解释好𢙣类殊复有三种约境约情思可知也。

  论又触者至差别之名。

  演曰三辩异名结上诸触多种名也根境交会名所摩触鞭䎡动𤏙如次解彼地水风火四差别也。

  论是身所行至意识所缘。

  演曰四明境异义准可知。

  论助伴作业如前应知。

  演曰四明伴业助伴悉准于前故不重述。

  论复次至必不得生。

  演曰二揔料拣文分三假一辩缘具阙二五心有无三举喻辩依彰体差别初中有二一明眼识二例释余初中又二一明缘阙心不得生二辩缘和识方得起此初也据实眼识九缘而生一空二明三根四境五作意六种子七分别八染净九根本今就胜论且标根境及作意生非无余也言作意者唯识等说有二功能一心未起时警之令起二引令趣境八识相应作意皆尔胜余心所故偏言之非是意识相应作意能引余生设此解者违理及教不应依之。

  论要眼不坏至得生。

  演曰二辩缘和识方得起文可知之。

  论如眼识至亦尔。

  演曰二例释余于九缘中耳识除明闇亦能了鼻舌身三七缘而起八中除空合中知故九缘增减多少虽殊三种缘同故名亦尔。

  论复次至决定心。

  演曰二五心有无文分为二一明眼识二例余心前文有三一列初三二彰染净三彰等流初中有二先列三心后示其识此初也创遇于境名为率尔推度善𢙣名曰寻求印解不疑名为决定然诸心起多有此三故云眼生三心可得后二不定故复别明。

  论初是眼识二在意识。

  演曰后示其识率尔任运故在眼中寻决分别故唯在意眼同缘意虽亦率尔论且依缘自境识说隐意不言理实有也故第三云意识任运散乱缘不串习境无欲等生尔时意识名率尔堕心故知有也。

  论决定心后方有染净。

  演曰二显染净由于境决信贪等法与心俱起名为染净。

  论此后乃至不善转。

  演曰三彰等流文分为二初辩等流后因他起此初也决定心后乃至善识念念而生前后相似名之为等后是彼类说之为流净心既尔染心亦然名等流也。

  论而彼至相续而转。

  演曰后因他起而彼等流善染眼识不由自力分别而生要由意引善不善转故随意识相续而生。

  论如眼识至亦尔。

  演曰二例余心耳等遇境三心义同故云亦尔问六识五心多少可悉七八二识有五心耶答文虽不说理许通也然第七识未转依位缘境恒定任运微细唯有后三一刹那中可说具有第八不尔界初生位有率尔心有色无色境宽狭故决定染净等流三心境有新旧或前后相望可具四故唯无寻求无欲俱故因中第七界虽初生境恒一类故无率尔寻求二心初转依位可名率尔创堕境故亦是决定及染净心第二念后即名等流二念义合说有四心此中且说六识五心七八诸心理准应有若尽理论第六具五前之五识因果合说可有五心寻求见闻未了之间五随意转亦是寻求有希望故不尔此心应非五摄率尔一念决定未生若非寻求便为大失决定意识既许多时染净未生五随意转若非决定复是何心因中五无第四染净自无势力可自引生果即具有势力胜故有义八地已上五识自在前后相引亦成染净许七八识前能引后为染净心五何不尔故知五识因亦具五揔结之者前六具五七八各四今论且依显胜法说五识但有初后二心据理所论非无五义问五心皆得通三性不答理通三性论说初三是无记性第四五心通三性者此依因位中容境说若在因位境界强胜诸识杂生并起五心皆通三性如目揵连定中闻声初之二心理当善性岂许定心是无记耶若无漏位及得自在一切多善。

  论复次至业如作用。

  演曰三举喻辩依彰体差别喻有二种如文可知。

  论意地第二。

  演曰二明意地具足应言意识身相应地以前显后文约义繁略故无也故释论云略去识身相应等字故云意地。

  论已说五识至云何意地。

  演曰此之意地文分为二一结前徴后二依徴广辩此初也。

  论此亦五相至彼作业故。

  演曰二依徴广辩文分为四一五门辩体二摄归三处三十门广释四以偈结成初文有二一标章举数二随数别陈此标举也。

  论云何意自性谓心意识。

  演曰二随数别陈文分为五一明自性二辩所依三解所缘四明助伴五彰作业初明自性文复有二一略问答二别释之此即初问及略答也然心意识各得三名缘虑以解心八识齐名心依止以解意八识齐名意了别以解识八识齐名识若就胜说别属八识故二十唯识云心意识了名之差别而就胜说第八名心集诸法种起诸法故第七名意恒审思量胜余识故余六名识了别境界相粗显故故今论说心意识三如次标举八七六识三别名也。

  论心谓至阿赖耶识。

  演曰二别释中文分三假一明心体二辩意名三明识体此明心也初句显八与有漏种为所依止名所随依止种名能随随所依止现行第八成有漏性后句显与无漏种子及新熏种为所依附名所依止依止虽同无漏等异故名依附托附第八而方有故即积集种子在第八中现行第八持种集起得名心也心体能持种及色等名体能执明现果识以为心故名异熟摄举能所藏以辩心体云阿赖耶阿赖耶者译云藏也。

  论意谓恒行至无间灭意。

  演曰二辩意名意有真假此俱言之真有思量依止之义已灭六识虽无思量有依止义而似于真假立意称故唯识云故知别有第七末那恒审思量正名为意已灭依此假立意名问八无间意皆名为意何唯六耶答第八名心七正名意皆略不言故但云六理实八识皆名意也。

  论识谓现前了别所缘境界。

  演曰三明识体如文可知。

  论彼所依者至阿赖耶识。

  演曰二辩所依所依有三一俱有依谓第七识若兼共依亦通第八故唯识云第六俱依唯有二种谓七八识随闻一种必不转故第七八识所依各一二识㸦为俱有依故二等无间依谓自第六前灭心也七八自类准此应知三种子依阿赖耶中意识亲种为现意依名种子依七八二识义亦同也今论无初俱有依者文略故无义准有之故前文云意谓恒行依止性意已显第七与六为依名依止意。

  论彼所缘者至如其所应。

  演曰三解所缘所缘有二一明共境二明不共此初也第六外缘同前五识有见有对名为共境五尘非一名一切法六七八识境各不同名如所应以意地中通三识故。

  论若不共者至一切种子。

  演曰二明不共第六意识通缘内外蕴处界等有为无为及根尘种子为所缘境外缘境界同前五识内缘根种同阿赖耶此宽彼狭名为不共第八缘境而有二种一依业力二依定力业力有二一缘根身二缘种子三缘器界缘根身者缘自五根及根依处并缘他身扶尘依处为所缘也缘种子者有漏法种此识性摄故是所缘非无漏种虽依识住非所缘故缘器界者谓外界中于自根身可有持用便变为彼即自界地自类变也若别受用准此应知鬼人天等所见各异名为别变若定等力所变器身界地则不决定此所缘者通法处也第七唯缘第八见分为境恒审思量彼为我故向辩所缘且依因说若佛果中三识皆能通缘一切名种智依。

  论彼助伴至寻伺。

  演曰四释助伴文分为四一标名辩体二彰伴行相三明种所生四彰其伴义(初中有二一标举列名二揔结伴义此初也)彼助伴者揔举伴名谓作意下列名[娄*殳]也此中揔有五十三法第六意识一切相应第八心所遍行五法第七揔与十八相应遍行有五本惑四俱随惑有八别境中慧若无漏位三识皆与二十一俱遍行别境及善十一义思可知。

  论如是等辈至是名助伴。

  演曰二揔结伴义。

  论同一所缘不同一行相。

  演曰二彰伴行相文中有二一境同行异二时同体异此初也。

  论一时俱有一一而转。

  演曰二时同体异各别而转。

  论各自种子所生。

  演曰三明种所生各有自体非同觉天依心假立体无实也。

  论更㸦相应至有所依。

  演曰四彰伴义由具四义方名助伴相应行相所缘所依如次四义言有行相者行解相状唯有为缘非无为缘无分别智无相状故如识自影有二行相一影像相取本质境相故二即见分取亲相分自行相故若取通义行境体相名为行相通无为缘虽有多义今取能缘名为行相行通平去二声皆得相分属次有所缘中故此不取。

  论彼作业者至等流识身。

  演曰五明作业文分为二一明共业二明不共共中有八一缘自境法二能了色等自相共相三普缘三世四断续俱了五转随转业为因等起名为转业𠛴那等起名为随转六感异熟果七引余识生八起等流等谓率尔引余识等心心所起或引自类寻求等心余心相引思准可悉问意与五同业名为共五识不缘三世相及转业等如何对五名为共耶答八中分有即名为共非要全同方名为共。

  论又诸意识至若生等。

  演曰二明不共业文分为二一标举列名二随标广辩此初也又诸意下摽举业名谓分别下列业名[娄*殳]有十五种此等诸业唯在意地余识所无名为不共。

  论云何分别所缘。

  演曰二随标广辩文有十四死生二业相对合明此即第一分别所缘文分为二先问后答此先问也。

  论由七分别至不染污分别。

  演曰二答前问文分三假一摽[娄*殳]列名二随标辩体三揔结前义此标列也。

  论有相分别至所起分别。

  演曰二随摽辩体文中有七一有相分别先所受义者谓曾更历所受境界义犹境也诸根成熟拣未成者善名言者善解言说拣未解者即此成熟善名言者于先受境分明了知有相显现名有相者即有相者所起之分别依主释也又即分别有色等相有相即分别持业为名。

  论无相分别至所有分别。

  演曰二明无相随先引者谓过去境于此过去不能善解分明言说无有显著明了之相名为无相下云不善名言通上随先及婴儿等以此二类皆于境未能善解名言等故名为无相无相之分别依主释也言婴儿等等禽兽等也。

  论任运分别至所有分别。

  演曰三明任运拣过未境云于现前不待忆念诸分别力因循任境势分而起名随境等任运即分别持业释名后皆准此。

  论寻求分别至所起分别。

  演曰四明寻求于所观境浅推粗度创起分别名曰寻求。

  论伺察至分别。

  演曰五明伺察于已得境深推细度名为伺察伺察即分别持业释也。

  论染污分别至所有分别。

  演曰六明染污文中有二一举染境二彰染体此初也。

  论若欲至所起分别。

  演曰二彰染体由与贪欲嗔𡧱等俱分别名染。

  论不染污至若无记。

  演曰七明不染文分为二一标二释此标举也。

  论谓出离至善法相应。

  演曰二释文二先明善法后明无记此明善也言出离者谓无贪也。

  论或威仪路至分别。

  演曰后明无记异熟无记业之所招以微劣故法执异熟非不染污故但言三威仪工巧言路处者威仪谓表色路体即四尘四尘是彼色所依处名威仪路但言威仪不言路者非四尘故有义威仪多于道路之所施设工巧多于处所施设故各别名其实相似变化心者改异旧质名之为变无而忽有称之为化能起彼心名变化心。

  论如是等类名分别所缘。

  演曰三揔结前义问此分别以何为体答寻伺为体下第五云寻伺差别而有七种即七分别此复说云意不共业故七分别意地寻伺而为体性不通五识及余心也有义三界虚妄之心皆名分别非唯寻伺意名分别故下文云诸寻伺皆分别有分别非寻伺若也不通诸心心所此句何曰有分别非寻伺此言不共寻伺体者据增相说理非尽也。

  论云何审虑所缘。

  演曰第二业中文分为二初问后答此初也。

  论谓如理所引至所引。

  演曰二答有三一标举列名二依标辩体三结释前义此初也审虑有三审谓审决虑谓缘虑于三境中审决筹虑名审虑所缘。

  论如理所引至我倒。

  演曰二依摽辩体文分三假一明如理二不如理三明非二初中有二一辩体性二揔结前初中复二一遮增益二除损减此初也于四倒中非计无常为真常等名为如理顺正理故余无我等准此应知。

  论亦不损减至诸邪见行。

  演曰二除损减文分三假一非损因果二不灭俗智三非损胜智此初文也亦不损灭因果实理名如理所引。

  论或法住智至诸所知事。

  演曰二不减俗智前不减言流下二处亦不拨无法住智体名无损减法住智者略有二释一云法谓教法住谓智也善了达法教之智名法住智二云法谓果法住谓因也果所住故智达因中而有果法功能住故名法住智下摄事分云法住智诸因果法中所有妙智住猒逆等想名法住智即加行后得以为体也。

  论或善清净至所知诸法。

  演曰三非损胜智亦不拨无根本胜智名无损减。

  论如是名为如理所引。

  演曰二揔结也。

  论与此相违至所引。

  演曰二辩不如理翻前如理名不如也。

  论非如理至审察诸法。

  演曰三明非二如文可知。

  论如是名为审虑所缘。

  演曰三结释前义。

  论云何醉至便致醉乱。

  演曰第三业中文分为二先问后答诗云被酒曰醉由四缘起一由依止依止谓身虚羸故二不串习故余二可知此醉体者醉谓第六惛昧相应心心所为体。

  论云何狂至而发癫狂。

  演曰第四集中先问后释人失本性谓之狂也由五缘故起一先业引由于先业所感异熟得有狂乱故显宗论二十一云由何因故有情狂乱谓由彼用药物咒术或现威严怖禽兽等或焚山泽或作坑阱或余事业令他失念由此业因感当异类大种异熟由彼势力心发狂乱二界错乱由内身界四大乖张故心狂乱三由失念谓非人等现可畏形惊怖失志令心狂也四由打触末摩末摩梵言此云死冗或云死节故正理论第三十云末摩无别物身有异节触便致死此末摩[娄*殳]或云身有六十四处或百二十也五由鬼魅者其事寔繁思准可知问狂以何为体答意识相应忘念为体或兼失念俱时心心所法以为性也问何界趣有答三界唯欲五趣通五唯除北洲问圣者有耶答圣除如来十地菩萨二乘等圣故婆沙论百二十六云圣者但由太种乖违无惊恐等超五畏故问狂乱何别答有同有异由此应为四句分别一有狂非乱谓诸狂者无染污心二者有乱非狂谓非狂者起染污心三有狂亦乱谓诸狂者起染污心四非狂非乱谓无狂者不起染心。

  论云何梦至而发惛梦。

  演曰第五业中文亦有二先问后答起由十缘合之为二初六自缘后四他练言闇相者谓由睡眠昧略位中而有梦起名为闇相云如由摇扇如炎热际𥨊息匪安扇动凉风梦眠便发由摇扇也言由威神者如迦旃延威神力故令娑剌拏王梦中所见异事不应见境彼境便生名威神矣故诸教云天神与梦而欲令知未来事故故具十缘梦因方起不同智论梦有五缘亦得生也言五缘者一热气多多梦见火黄及赤色二冷气多多见水见白三风气多多见身飞行及黑四于所更事多思念故便则梦生五天神与梦而欲令知未来事故故此彼文开合不同广略故尔理无违也问梦何为性答睡眠位中昧意识心所为性。

  论云何觉至而觉。

  演曰第六业中文分为二初问后释三缘故起云睡增者由睡增多极故觉也二将欲所作立期而睡至期便觉三他人警之眠梦亦觉此觉体者揔觉位心心所为性。

  论云何闷至而致闷绝。

  演曰第七业中文亦为二先问后释楚词云闷谓烦𢙉也由五缘故起一风病二热极三捶打四泻过量痢及出血五勤劳疲极然闷有二一触尘中闷二心所中闷而由触闷引心闷生亦心心所以为其性。

  论云何惺至出离。

  演曰第八业中有二先问后答出离闷绝名惺觉也亦以心心所而为自性。

  论云何发起至身业语业。

  演曰第九业中文亦有二先问后释缘有其四一智前行者是审虑思二欲生故者是决定思三功用起者是动发思四顺功用者刹那等起发业风也此风随顺第三功用刹那刹那发身语业名为随顺此明业起所因若说断之位次如下自明未劳先述。

  论云何离欲至方能离欲。

  演曰第十业中文有其二一问二答略有四缘一自根成熟二顺他教诲三离所应障四修正思惟其体性者通世出世智为体性。

  论云何离欲退至从离欲退。

  演曰第十一业文亦有二先问后释起缘有五一由根钝二由思惟五尘妙相三由受行五种退法四由贪等烦𢙉障起五由𢙣友所摄受故此自性者即不相应中非得为性。

  论云何断善根。

  演曰第十二业文中有二先问后释此先问也。

  论谓利根者至能断善根。

  演曰后释文二初叙缘差后彰断异初文又二先叙五缘后结能断能断善根揔有二力一因力二缘力今五缘中第二缘力余是因力自见为先名为因力因他所起名为缘力言利根者即见行人非爱行者故婆沙论三十五云以见行者意乐坚固于善𢙣业所作猛利故见行中男子女人俱能断喜爱行不尔成就已下辩缘有五一起𢙣意乐二逢𢙣师友三𢙣见圆满四不怖诸𢙣五无愍物心具此五缘而能断善断善处者三界在欲五趣唯人四域之中除北拘卢余皆有也。

  论此中种子至亦名善根。

  演曰后彰断异文中有二一标举善根二彰断义别此初也种现虽异俱咸爱果皆名为善。

  论但由安立至彼种子故。

  演曰二彰断义别唯染现行不断种也由邪见力折伏等种生现势力令不得生名之为断非令种子体灭名断就现善中唯断生得加行胜善前方便时已不起故而无可断。

  论云何续善至还续善根。

  演曰第十三业文中有二先问后答而有四缘一性是利根作而能悔如壮士夫倒已便起二睹物修福见贤思齐三闻说正法四起疑决心因闻彼法疑自为邪心怀二途便生善意名续善根断既二力续善亦然初后二缘自而因力中二因他名为缘力所续善者唯续现行种不断故就现行中先续生得后续方便问于何身中能续善根答通现当身故婆沙论三十五云若断善根不造逆业现身能续若断善根亦造无间转身方续就转身中缘力断善根地狱生时续因力断善根地狱死时续因力胜故后方续也。

  论云何死。

  演曰十四合明死生二业文分为二一明内分二明外分初中有二一死生恒轮二诸有情下达空漏尽初文又二一明死位二辩生时死中复二一问二答此先问也。

  论谓由寿至致死。

  演曰二答中有二先略后广此略解也。

  论此复三种至时非时死。

  演曰后广解中文有其二一揔标列二别分别标列有二一标福等三二列善等位此初文也。

  论或由善心至无记心。

  演曰二列善等位。

  论云何寿尽至此名时死。

  演曰二别分别文中有二先释福等后明三性初中有三一明寿尽二明福尽三非平等此初寿尽先徴后释寿随于业能招业尽所感随亡名寿尽死称业分限名为时死。

  论云何福尽至资具阙故死。

  演曰二明福尽死先徴后释业势虽存福资力竭死由于此名福尽死。

  论云何至非时死。

  演曰三明非平等先问后释释中有四一引教二反徴三正解四结释次第如文有所乖适名不平等因则是缘义分有九一食无度量越分而死二食所不宜中毒而死三不消复食非变坏死四生而不吐结痼而死五熟而持之[木*雍]塞而死六不近医药疾无痊死七不知损益险难而死八非时行欲体增劣死九非量行欲力竭而死此乃第三皆由余缘令寿不足名非时死非时非量二体各别故开之也。

  论云何善心死。

  演曰后明三性死文分为二一别明三死二揔料拣初中有二一明善𢙣二彰无记初文又二一二性别明二二死合辩初中复二初辩善心后明不善善中又二先问后释此初问也。

  论犹如有一至令彼忆念。

  演曰后释文三一辩缘因二明善起三明位异此初有二一由自力二仗他缘文可知也。

  论由此至善法现行。

  演曰二明善起由前二力善心方起。

  论于心乃至粗想现行。

  演曰三明位异文中有二先有后无此有善也。

  论若细想至令彼忆念。

  演曰后无善也彰细想位善必不行义分为三标徴及释如文可悉然死时心揔有三位一明了位谓即粗想善𢙣现行五识容有即此论云粗现行也二昧劣位谓即细想唯第六识俱生爱俱润生心也即对法论云九种命终心俱生爱俱故亦即此云细想是也三正命终位惛昧心时唯有第八正命终也故唯识云命终受生皆住本识。

  论云何不善至如前善说。

  演曰后明不善科制解释准善应知。

  论又善心死至逼迫于身。

  演曰二二死合辩文中有二一心差别二色差别此初可知。

  论又善心死至见乱色相。

  演曰二色差别如文易了。

  论云何无记心死。

  演曰二彰无记文分为五一标起问二略解释三辩缘差四明无记五彰心异此初也。

  论谓行善至不行者。

  演曰二略解释。

  论将命终时至无他令忆。

  演曰三辩缘差。

  论尔时非善心非不善心死。

  演曰四明无记。

  论既非安乐亦非苦𢙉死。

  演曰五彰心异心及所见异前二也。

  论又行善不善至或他令忆。

  演曰二揔料拣文分八段一明性先后二辩起死因三明相有差四润生位别五解支节异六段时顿渐七善𢙣有差八冷触相异初文有二一明自他忆二辩习增强此初也。

  论彼于尔时至不起余心。

  演曰二辩习增强强者先起起由三因一随强先起二善𢙣习均随自初忆而即先起三随自增均但闻他教则先起之当受彼果若离三因唯无记心或住无心即乘前业受当果也第三无记略不言之。

  论彼于尔时至因增上力。

  演曰二辩起死因文中有二初标后释初戏论因即名言种第八因缘后净业等即有支种是第八识增上缘种谓由当来二因熟力故现命终或现在果二因势尽故现终也虽有此理前义为本。

  论受尽先业所引果已。

  演曰三明相有差文分为二初善𢙣相后安怖相初文有二一辩先果尽二后果相生此初也。

  论若行不善至变怪色相。

  演曰二后果相生文分为二先明不善后彰其善初中有三一明𢙣睹相二引教证成三结归闇业此初也。

  论依此相故至遍覆极覆。

  演曰二引教证成曰将没时有三影现一见山影覆二峰倒影像三余类悬覆揔意云临命终时由𢙣业故自心变见于日没时所有诸山及山峰等倒覆影像名山等影非有实山日照发影名山影也以𢙣业者从明入闇故见日轮将欲没时及倒覆像不同善者见日出时所有众相体皆正也其所现中少影多影及普遍影如次悬覆遍覆极覆显下中上三品所见各不同也。

  论当知至从明趣闇。

  演曰三结归开业。

  论若先受尽至从闇趣明。

  演曰后彰其善翻前𢙣者义可知也。

  论此中差别至可意相生。

  演曰后明安怖文中有二一善二𢙣此善相也。

  论若作上品至不具。

  演曰二明𢙣相亦有三品阙下品者影略知故怖相有七如文易详扪即摸也摸谓抚也通俗文咀谓嚼也。

  论又诸众生至我爱现行。

  演曰四润生位别文中有二一明凡润二明圣润凡中有三一爱起时位二明所爱境三彰爱力能此初也未惛昧位润生爱行惛昧之时爱便不起唯住异熟便即命终此爱熏习无始至今名长时习。

  论由此力故至便爱自身。

  演曰二明所爱境润生之爱揔有二时一本有位中临命终时染爱自身二中有末位爱缘生有此初也爱生何处皆缘自身起爱生故故对法云从欲界没还生欲界者即以欲界自体爱相应命终心结生相续若生色无色界者即以色无色界自体爱相应命终心结生相续。

  论由此建立中有生报。

  演曰三彰爱力能由爱力故建立中有及生报也问云何建立答爱增名取润前六支转名为有能有中有及生报果故故名建立。

  论若预流至亦复现行。

  演曰二明圣润文分为二一未离欲二明离欲初中有二一明润位二举喻彰此初也圣亦同凡种现皆润故对法云许前二果种现润故。

  论然此预流至道理亦尔。

  演曰二举喻彰如文自悉。

  论者不还果至不复现行。

  演曰二明离欲润生之相举不现行辩唯种润故对法云已离欲圣对治力强虽未永断然此爱者不复现行彼由随眠势力令生续故。

  论又解支节至一切皆有。

  演曰五解支节异文中有二一辩有无二明轻重此初也天及地狱化生顿灭无解支节。

  论此复二种至皆轻。

  演曰二明轻重如文可知。

  论又色界至具不具。

  演曰六没时顿渐色界化生生根顿具所以灭时具根顿灭若欲界者随根具阙若具诸根顿命终者诸根顿灭根虽不足而顿舍者随根多少亦顿舍之若渐终者皆唯身意二根舍命二中识后思之可知。

  论又清净至不调善死。

  演曰七善𢙣名差三乘无学不退菩萨解脱生死名调善死一切凡夫未脱死苦名不调善死大乘因位三果学人通有二死理思可知。

  论又将终时至乃至心处。

  演曰八冷触相异文中有二一明身舍二明心舍初文有二一明𢙣业二明善业此𢙣业舍文易可知。

  论造善业者至心处。

  演曰二明善业舍之相状此之二种皆约渐死若顿舍之即无此相。

  论当知后识至遍满所依。

  演曰二明心舍于肉心处最后舍也。

  论云何生至已熏习故。

  演曰二辩生时文分三段一辩生之因二正明生体三又诸有情下展转为缘初文有二一出因体二辩成因此初也生因体者谓即有支有支有二一五果种子即戏论因能为因缘亲生生支二业种子净不净因为增上缘能感生支二种种子因爱润后中有方生名爱无间为生因也。

  论彼所依体至无间得生。

  演曰二辩成因中有生体由二因生故戏论等得因名也死有位中我爱灭处中有即生名是处等。

  论死生同时至𠇓昂时等。

  演曰二正明生体文中有二一明中有二又由三处现前得入母胎下而明生有初中类别文分十五一起时分二辩诸根三彰色相四明眼境五明爱起六辩身形七明眼用八辩身通九明见境十明往异十一寿量十二转变十三异名十四具阙十五归趣此即第一起之时分前趣死时正居域相后趣中有正至生时生灭虽殊同居一世名同时也。

  论而此中有必具诸根。

  演曰二辩诸根以是化生故根必具。

  论造𢙣业至晴明夜。

  演曰三彰色相身色如羺眼睹如闻垺苍云羺胡羊也韩诗云晴无云也。

  论又此中有至天眼所行。

  演曰四明眼境不拣凡圣修得天眼极清净故皆能见之。

  论彼于尔时至戏论爱。

  演曰五明爱起将死时爱已灭不行当生境中别起新爱名为戏论。

  论随所当生至中有而生。

  演曰六辩身形形似当生业同一故问如㺃中有时缘未会寄托狐中中有何似答㺃中有死狐中有生故狐中有似狐本有非似㺃也问身量几何答传小乘说色界顿生形如本有欲界渐起如彼本有之率大乘义同亦无爽也。

  论又中有眼至唯至生处。

  演曰七明眼用如生净土处虽量远业力之故见无障㝵。

  论所趣无㝵至唯至生处。

  演曰八辩身通往趣所归物其能㝵。

  论之由此眼至当所生处。

  演曰九明见境见境有二一同类中有诸趣生等各自趣生中有相见二见自生处生净土者见身于彼佛前化生。

  论又造𢙣业至傍。

  演曰十明往异𢙣业中有头趣于下伏面而行见下净色忻乐趣生若见秽境不忻生故故俱舍云天首上三横地狱头归下义亦同也有本云眼视不净者以业𢙣故见不净色理亦应通应从多本。

  论又此中有至决得生缘。

  演曰十一寿量言极七日不障六日乃至一日逢缘归本极七七日业必熟故得受生也缘因势尔无劳致难问如于减劫造轮王业劫增方受岂彼中有独许多时答略有二解一云而生他方受轮王报中有终无过七七日二云减劫死后寄生同类诸小王中至劫增时方受本报故显宗云有寄相似类生如驴而寄马中生等。

  论又此中有至余类中生。

  演曰十二转变由业可转改生异趣如寡闻等谤解脱缘转天中有而归地狱何以然者以一切业皆可转故其类寔繁。

  论又此中有至对生有起故。

  演曰十三异名有四差别一名中有二名寻香如寻香气希受生故上虽无香寻香类故亦曰寻香三名意行身随心往名意行也四名趣生归生有故。

  论当知中有至一切生处。

  演曰十四具阙欲色二界中有皆具无色皆无何以然者以欲色界者前趣已灭后趣未生诸心所依故假传识无色界中无所依身依得定处即受其报不假传识故无中有问若欲色界定有中有契经何通故涅盘经云或说欲色皆有中有或复说无皆不解我意若一切有何故说有云下解耶答一切定有一切定无实非解意于中通二可名解意常途生死中有是有人变为虎中有即无又容豫者有速疾者无䧟身地狱皆无中有名通二也问无色报尽将生下时中有何起答随前死处而即起也。

  论又造𢙣业至及增长已。

  演曰十五归五趣相文分为二初释地狱后类释余初中有三一明归相二辩化生三明归意初文有四一明彼业二彰驰趣三明境㝵四明所见此明造业。

  论彼于尔时至意乐驰趣。

  演曰二彰驰趣文易可知。

  论即于生处至生有续起。

  演曰三明境㝵如文可知。

  论彼将没时至如前应知。

  演曰四明所见如前将死所见相同故指前释。

  论又彼生时至六处具足。

  演曰二辩化生中有传识唯化生也。

  论复起是心至及触大热。

  演曰三明归意文中有二一起妄心二成妄意此初也由起倒心方归彼趣触大热者明生极热大地狱中。

  论若离妄见至便不应生。

  演曰二成妄意。

  论如于那落迦至如前应知。

  演曰后类释余趣思可知也问中有何食答按涅盘经二十九云有三种食回中除段。

  论又由三处至正现在前。

  演曰二明生有文分为二一辩生有缘二彰其生相缘初中有三一三处现前二离三障㝵三揔结前义此初也。

  论复无三种至所作。

  演曰二离三障㝵文分为二一标举列名二随标别释此初也。

  论云何产处至应知。

  演曰二随标别释如列分三此初有二谓徴及释有云于胎住处而有瘜肉形同麻麦名麻等果车螺等者有形有曲如次显上车螺二也娑罗门车前狭后阔形虽长大无佣圆相子无停处故以类之产处虽小喎曲如螺如螺口腹斜曲不正外迮内宽既不顺直子难上也有浊等者不堪掔之为所依体。

  论云何种子至应知。

  演曰明第二障如文可悉。

  论云何宿业至应知。

  演曰明第三障父母子业㸦见有阙思可知之。

  论若无如是至得入母胎。

  演曰三揔结前义。

  论彼即于中至起希趣欲。

  演曰后彰生相文分三段一由妄受生二见闻有异三本识依托初中文五一起趣欲二生倒心三生忻猒四随乐见五正受生此趣欲也。

  论彼于尔时至便起贪爱。

  演曰二生倒心具标释二迷他为自故成颠倒。

  论若当欲为女至亦尔。

  演曰三生忻猒如文易知。

  论乃往逼趣至或唯见女。

  演曰四随乐见。

  论如如渐近至如是应知。

  演曰五正受生正依产门而入胎藏故见根门案婆沙论第七十云中有入胎必从产门是所爱处由此理趣诸双生者后生为长菩萨独觉轮王入胎从右胁入于母母想无[淫-壬+(工/山)]爱相若依此论凡圣差别如后具明。

  论若薄福者至可意相现。

  演曰二见闻有异二业不同境有异也。

  论尔时父母至和合依托。

  演曰三本识依托文中有二一略辩结生二广明种相初中有二一揔明依托二别徴解释此初揔明本识依托如文可知。

  论云何和合依托。

  演曰二别徴解释文有其二初问后释此初问也。

  论谓此所出至羯逻蓝位。

  演曰后释之中有三复次初中有二一明和合依托之义二彰初位渐起余根初中又二先灭后生灭中分三一灭精血同非情也二灭颠倒中有爱心名颠倒体三灭倒缘中有之身名倒缘也结生位中精血倒情及身倒缘俱时而灭有余微细眼等五根及造根大和合而起并有扶尘四大同分精血和合搏生名有情也所生根尘同分有情因赤白有名同分精血实非揽彼精血为体识外取故业杂乱故。

  论此羯逻蓝至次第当生。

  演曰二彰初位渐起余根文分三段一辩根生次第二明依处先后三辩根身圆满此初辩根先生身根后造余四初位之时眼等四根虽未有体已有造彼能造四大身大造后余根四大方能造之。

  论又由此身至次第当生。

  演曰二明依处先后次第一如于根义无差别。

  论由彼诸根至依止成就。

  演曰三辩根身圆满。

  论又此羯逻蓝至安危共同。

  演曰第二复次损益义同安危齐等名为依托。

  论又羯逻蓝至最后舍。

  演曰第三复次约相仗托不离名依此处初依而后舍故。

  论卷第二 本地分中意地第二之二

  论复次至一切种子。

  演曰二广明种相文分为二一广种识二辩所生初中有二一明种体二明断舍初文有三一彰种体二辩随眠三明异称初文有六一明种具阙二辩色相增三辩习果因四明俱受别五本有新熏六顺定不定此初有二一漏无漏明具不具二依有漏三界皆具涅盘法者法谓性也有三种性名之为具随阙一种名为不具言自体者身也谓三界中四五蕴身名为自体。

  论又羯逻蓝至应知。

  演曰二辩色相增文分为二一者揔明所造有增二明能造功能各异此初也由种子识与名色等为所依故故名色等方有增长。

  论此中由地界至各安其所。

  演曰二明能造功能各异。

  论又一切种子至为最胜因。

  演曰三辩习果因文分三段一名言熏习二有支熏习三我执熏习此初也能持一切三习种子现行之识自体生时用自名言见分亲种辨体起故名最胜因。

  论于生族姓至为最胜因。

  演曰二有支熏习虽族等果有名言种然由业力而令贵贱诸趣等生名为最胜。

  论又诸凡夫至观唯是苦。

  演曰三我执熏习文中有二初明凡有后说圣无由圣观苦分别我执无因生故。

  论又处胎分至依识增长。

  演曰四明俱受别文中有二一辩舍俱二辩非俱此初也即种子识相应之受是真异熟恒唯无记名自性受因识而起名依增长。

  论唯此性受至境界缘生。

  演曰二辩非俱文分为二一明苦等非真异熟二明间断非本识俱初文有二一结前是二辩余非余非之中文复有二一明余受异熟所生二明境界违顺缘起以此故知非是本识自性受也。

  论又苦受乐受至或时不起。

  演曰二明间断起灭不恒故非与此恒识俱起。

  论又种子体至说彼为新。

  演曰五本有新熏文分三段一辩本新二明受果三结流转此初也然种新旧略有三释一护月云一切种子本来自有待缘熏习而方得生假名生也二难陁云种皆新起以能所熏起自无始说名本有非种法尔名本有也三护法云通本新二若尔此文如何会释答难陁释云此说本识名言亲种熏自无始名无始续犹未自能得异熟果要染净业新所熏发果方得生名为新也虽俱新起对望有殊故得无始及新之称护法释云名言种子有法尔者名无始续要待有分熏已生果故云业等熏发差别对业招边而得新称非名言种一切皆新。

  论若果已生至已受果。

  演曰二明受果若彼所招异熟果起说此能招有支种子名已受果即此业种招果势竭名有受尽相前名言种遇缘果生名无尽相。

  论由此道理至未般涅盘。

  演曰三结流转。

  论又诸种子至复圆满生。

  演曰六顺定不定文分为二一明定异二结体同初中有二一明定业二明不定初中复二一辩种生二明受相初中又二一标二释合明也非生等种虽经多劫势力常存后遇缘时便生自体名圆满生。

  论虽余果生至名已受果。

  演曰二明受相种所生果缘会未会已受未受义差别也。

  论又诸种子至住此位。

  演曰二明不定谓有善𢙣现报等业于今世中合受彼果以遇违缘而不能受名不定业如未生怨煞父等业未悔过前名决定业忏悔已后不受彼果名不定业举现不受例生及后不受彼果皆不定摄以未断故广此差别如下第九至文当知。

  论是故至自体种子。

  演曰二结体同文中复分二一结种具二辩体同此初也由有现生不定等种历劫不灭故一一身具一切种。

  论若于一处至得离欲。

  演曰二辩体同染净皆等名体同也既一自体有诸种子亦即一界有余界种界系同故即于此欲有染欲者十方欲界染欲亦有余界准知离欲亦尔。

  论又于诸自体至亦名随眠。

  演曰二辩随眠文分为二一明粗重二结成初中有三一明染污二明无记三彰善性此染污也粗重有二一漏粗重谓烦𢙉种二有漏粗重谓漏习气漏及习气俱是不安无堪任性皆名粗重如下具明。

  论若异熟品至不名随眠。

  演曰二明无记四无记中举初异熟及威仪等二粗重中唯是第二无堪任中有漏性也。

  论若信等至非不堪粗。

  演曰三彰善性文复有二先标后释文易可知。

  论是故至由行苦故。

  演曰二结成苦性异熟五蕴名所依体烦𢙉依附名粗重随无记种起名粗重生体是异熟无覆无记名粗重自性由此佛说有漏蕴身名为行苦非是揔说有漏三性名此行苦何以然者前文自云信等善法非粗重故。

  论又诸种子至差别应知。

  演曰三明异称名有十一所言界者因义持义种姓者族类义自性者体义而是果法之本体故因者建立义萨迦者虚伪之身体不实义戏论者能生戏论戏论所熏名戏论种阿赖耶者能所藏义因名能取果名为菩萨迦耶见译名身见身见为本余惑方生名依止处因见起𢢔𢢔复与余染法依托亦名依处。

  论又般涅盘至自在。

  演曰二明断舍有余依位转舍一切染种所依善无记种不生后有名为缘阙涅盘名内证法名缘染种既无而能随意悟入证法名为自在。

  论又于胎中至方乃出生。

  演曰二辩所生文分为二一辩在胎二彰出位初中有六一处胎时限二食所资养三胎位差别四遇缘变异五胎所住相六成满苦生初中有二一明时分二引教成此初也揔二百七十日于中月小可十月矣故大集经云三十八七日具足身支四日四夜住在腹中方产生也。

  论如薄伽梵至或复缺减。

  演曰二引教成。

  论又此胎藏至应知。

  演曰二食所资养身分既殊资长亦异。

  论复次至形位。

  演曰三胎位差别文分为二初揔标列次随摽释此初也羯逻蓝者此名杂藏遏部昙者此译云疱似疱疮也闭尸者此云凝结虽已成肉未湛摩触故名凝结键南者此名坚厚钵罗赊佉此云支分余义可知故五王经云一七日如薄酪二七日如稠酪三七日如凝酥四七日如肉搏乃至七七日七位圆满今此论中言八位者开合不同义无违也。

  论若已结凝至名为形位。

  演曰次随标释初结生已名为已结子处胎已令母忧戚如中箭者名为箭内初犹薄酪彼所依处前根之位虽亦有之据增别说余文可悉。

  论又于胎藏至变异而生。

  演曰四遇缘变异文中有二一标二释此初标举有四缘也。

  论𩬇变异至缺减而生。

  演曰二释有四如文可知。

  论又彼胎藏至向脊而住。

  演曰五胎所住相谓此男女于其父母㸦有爱憎所以左右倚向有异。

  论又此胎藏至生大苦𢙉。

  演曰六成满苦生。

  论又此胎藏至名正生位。

  演曰二彰出位文中有二一正出胎二明作业此初也。

  论生后渐次至或向涅盘。

  演曰二明作业略有七种一起六触身二学世事业三染着家室四起诸业因五受用外果六牵生五趣七归向涅盘一一如文披可知也。

  论又诸有情至如是展转。

  演曰第三大段展转为缘文分为二先标后释此复等者此所生子与后生等还为四缘名为展转。

  论诸有情类至未证菩提。

  演曰大段第二达空漏尽文分为二初明执有而受苦乐后辩远空方乃漏尽此初也揔彰诸有情未得佛前沉沦生死受诸苦乐。

  论若从他闻至方得漏尽。

  演曰后辩达空文分三段初辩闻思二空教理故得漏尽。

  论如是句义甚为难悟。

  演曰次辩二空教等难遇而设遇者理亦难知。

  论谓我无有至若事。

  演曰后了我无成二空理分之为二初辩我无后辩所无辩我无者分谓分段计我分段量如微尘谁谓自他彼此差别事谓事业善𢙣等事今破彼云我非有分显我形质妄计皆无言无谁者彰我亦无自他等异言无事者不能作业既无形量自他等异善𢙣事业一切皆无故知我体本来非有故名都非我所三义准此知无而差别者能所有异思之可知。

  瑜伽师地论义演卷第一
金藏第 120 册 No. 1565 瑜伽师地论义演(第1卷-第32卷)


  名善断灭。

  论问何因缘故至道理应知。

  演曰二计起所因文分三段初问次答后结答中有二初教后理理中复二初有后无若我死后更复有身即有不作受果之失若我体性一切永无则无受者无受者故果报亦无由我我故有受及报。

  论今应问彼至不应道理。

  演曰二破异执文分为二初破后结破中复二先徴后破破中又二先破蕴断后难我断蕴断可知言我断者有违教失汝前但言色等断灭不言我故。

  论如是至非如理说。

  演曰后结非也。

  论空见论者至诸法体相。

  演曰十三𢙣趣空见宗文分为二一叙本计二破异执初中又二一辩论宗主二计起所因初中复二先明外道后明内法无施等者初拨无施后二如次拨无悲敬二福田也见行施等空无果利故此计生言复起下明佛法内人起空法计。

  论问何因缘故至如是广说。

  演曰二计起所因文分为二先明外道后明内法初文复二先问后答答中有二一教二理教指如前理中有七一果违施因理二行果相违理三四姓非恒理四离欲复生理但伏现行种子犹在彼不知故妄执因生五父母非定理六永生无见理七生相现前理一一解释如文可知。

  论问复何因缘至诸法体相。

  演曰后明内法𢙣取空计有二所因一谬观似教二不如理思言相似教者般若等经意说甚深法性空理而不分别一切皆空名相似教又于安立法相等中而不分别依圆为有遍计为无揔说言相生胜义皆无自性名相似也依此二理空见故生。

  论今应开彼至不应道理。

  演曰二破异执文分为二先破后结破中文(二初破外道后破内)执初中七理分为四假初三合一后三各一略无第四初合一中文又分二先徴后破破中有二初有后业后无后业若许施人有顺生受及后受业何不许彼悭盗之业先受生报布施之行受后报耶既有富果后生所受明前施等行业非无余准知也若但有生无后受业现作染净来生二果受应一时俱生报故若次第受后所受者何非后报若言受一余不受者业义既华何不受耶故知不可。

  论又汝何所欲至无不定过。

  演曰二破无父母文分为二初徴后破破中有二初难是▆后释不定初中复二初是后非胎藏母也种子父也胎藏与种既是父母汝执云无一何相返次难非父母文易可悉后释不定父死为儿儿为父等父子不定无父母者不然正为父母即非男女正作男女复非父母依现在说不据当生故无不定。

  论又汝何所欲至不应道理。

  演曰三破无化生文有徴难难亦有二先有后无难有可悉次难无者拨无三失即无想天名离想欲出离想故无色界者名离色欲得无学者离三界欲。

  论又汝至亦不中理。

  演曰四破无罗汉文有徴难难有二种初难有真云若许世间有真罗汉增上𢢔者假称罗汉汝云何言无真罗汉后难无真云若言无真阿罗汉者起颠倒执自谓阿罗汉应是阿罗汉不倒既非其倒者应是真罗汉更无余故。

  论又应问彼至不应道理。

  演曰后破内执𢙣取空者文中有二先问后破破中有二初有后无后无之中应无颠倒遍计性也亦无染净依圆二也。

  论如是若生至非如理说。

  演曰后结非也有五故字四结外道一结内执空有三者即三性也。

  论妄计最胜至作如是计。

  演曰十四计生最胜宗文分为二初叙本计后破异执初中有二一辩计宗主二见起所因此初也梵德清洁名白净色清净最胜从口所生故提婆论云梵天口生婆罗门两辟生刹帝利两髀生毗舍两脚生首陁。

  论问何因缘故至作如是计。

  演曰二计起所因文中有二先问后答答中有二初教后理如文可悉。

  论今应问彼至不应道理。

  演曰后破异执文分为二先破后结初破有十文分三假初一别破次八例破后一别破初中有二先徴后破破中复一初难唯余后难亦尔难唯余中有违现比现量可知违比量云汝婆罗门非最胜类从母生故如刹帝等后难亦尔如文可知。

  论如从母产生至若复不尔。

  演曰次八例破举八因体难婆罗门为最胜一如从母下作业无差难量云汝婆罗门应非最胜造业等故如首陁等余七例知二于现法下受果皆同难言三处等者第一论云三事和合得入母胎是彼是此俱起此染由彼即是母适值时由此即是中有现前三若世间工巧下工巧业同难四若王若臣等下增进均齐难五若为王䫃录下给侍等同难六若修梵下修生梵世难四无量心名为梵住七修菩提下觉分皆修难八若悟声闻下成证菩提难此之七难为七量因宗喻同前故更不举。

  论又汝至不应道理。

  演曰后一别破即第十难也文中有二先徴后难难中复二初难胜类后破戒胜戒谓戒行闻谓多闻难初意云于祠祀中贵戒闻者取以为师共遵楷量胜在戒中何开种类有违教失后难可知。

  论如是至非如理说。

  演曰后结非也言增上者即前王等皆增上也。

  论妄计清净至第一清净。

  演曰十五妄计清净宗文分为二一叙本宗计二广破异执初中有二一摽所计法二见起所因初中复二一叙三类别二揔结邪宗三类别中即为三假一计心观自在名净二计福水洗荡清净三计苦行而得清净初中有二一明欲天二明色界此初也。

  论又有外道至第一清净。

  演曰二明色界四种清净引定怡悦在现身中名现清净。

  论又有外道至第一清净。

  演曰二计福水洗荡清净净者果也由濯累亡果得清净。

  论复有外道至计为清净。

  演曰后计苦行得净净亦是果果因苦致效彼牛等食卧等事名牛等戒油墨涂身名油墨戒。

  论谓说至作如是计。

  演曰二揔结邪宗。

  论问彼何因缘至过𢙣解脱。

  演曰二计起所因文中有二先问后答答中有二初教后理理中有三纵任自在是揔句欲自在者别明欲天观行自在别明四定合第一计又计苦身自𢙣解脱是第二计造过等者是第三计而有先造烦恼过𢙣由苦行力烦恼得除名𢙣解脱。

  论今应问彼至不应道理。

  演曰二广彼异执文分为二初破后结破中分三一破初类二破中类三破后计此破初类离欲违理失欲及静虑虽别徴破离不离等下结为一徴破为量皆准可知。

  论又汝何所欲至不应道理。

  演曰二破中类内外净俱失文中有二先徴后破破中有二如文可知。

  论又汝何所欲至不应道理。

  演曰三破后计文中有二一净非净皆破二邪正俱非破二中各二先徴后难如文可知。

  论如是离欲至非如理说。

  演曰后结非也。

  论妄计吉祥至作如是计。

  演曰十六妄计吉祥宗文分为二初叙论计后破彼非初中有二一辩宗摽主二见起所因此初也薄者(补莫反)尚书云迫也气往迫之日薄蚀者释名云亏也谓稍侵毁如䖝食草叶言饷佉者螺具也。

  论问彼何因缘至至建立显说。

  演曰二见起所因文中有二先问后答答中有二初教后理理中所遇胜劣二果皆由日等所招故生此计言所祈者(巨衣反)字林云求也。

  论今应问彼至不应道理。

  演曰后破彼非文分为二先破后结破中有二先徴后破破中又二初破日等复破业等若由日等现见有情造福乐至作𢙣苦生何开日等若由业等如何前计日等作耶。

  论如是日等至非如理说。

  演曰后结非也。

  论如是十六至皆不应理。

  演曰第四明不如理中后揔结非一一破中皆具徴破徴即发起破谓推逐是二门也。

  论卷第八 本地分中有寻有伺等三地之五

  论复次云何至杂染应知。

  演曰寻伺地中五门分别上已解四今明第五杂染建立门大文分二初明三杂染后辩六现观初中有二一揔摽举[娄*殳]二随摽别释初中又二先揔摽举后随别列此初也。

  论何等为三至生杂染。

  演曰后随别列。

  论烦恼杂染云何。

  演曰二随摽别释文分三假一烦𢙉杂染二业杂染三生杂染初中有二先问后答此先问也。

  论嗢拖南曰至诸过患。

  演曰后答分二初揔摽列后随摽释初中复二一举颂略摽二长行别辩此初摽举有九门也。

  论当知烦𢙉至解释应知。

  演曰二长行别释有九故字释九门也。

  论烦𢙉自性至自性。

  演曰二随摽别释九门分别一烦𢙉自性门以不寂静而为自性问此不寂静对法论中说名共相孰是非耶答对非烦𢙉名为自相一一皆然名为共相由彼起者彼烦𢙉也不寂静行相续转者身语意三不寂静行相续转也。

  论烦𢙉分别至见疑。

  演曰二增[娄*殳]分别门门分十一前之六门义意易彰不俟言也。

  论或分七种至疑随眠。

  演曰第七增门初三欲界第三上二余通三界问何意贪中分二成七答依三求者故开立七故对法云若未离欲求者由欲爱嗔恚随眠之所随眠未离有求者由有爱随眠之所随眠未离邪梵行求者由𢢔无明见疑随眠之所随眠。

  论或分八种至及二种取。

  演曰第八增门三见之外别立取名取见别故二取离者见戒异故。

  论或分九种至悭结。

  演曰第九增门谓此九种广行不善招苦增胜偏立结名见谓三见取谓二取余可知也。

  论或分十种至十疑。

  演曰第十增门义如下释。

  论或分一百至建立应知。

  演曰十一增门文分三假一摽举或[娄*殳]二列谛[娄*殳]名三释十烦𢙉此初也。

  论何等名为至灭谛道谛。

  演曰二列谛[娄*殳]名文中有二先举谛名后彰惑体初中复二先问后答答中增上者为猒苦集故求灭道是则苦集与彼灭道为增上缘亦可灭道胜于苦集名为增上言智者谓道谛也果谓灭谛道谛果故遍智所显即道谛体由自遍智彰是道故。

  论此中于欲至亦尔。

  演曰后彰惑体文分为二先明分别后辩俱生此初也欲界四十上之二界合七十二各除嗔者定所伏故此即[娄*殳]揔而行相别行相别者别迷谛故故唯识云苦集是彼因依处故灭道是彼怖畏处故三界揔有一百一十二烦𢙉也。

  论于欲界至障碍亦尔。

  演曰后辩俱生三界合明揔有十六添前乃成一百二十八。

  论萨迦耶见至惠为体。

  演曰三释十烦𢙉即分为十一明身见文中有四一由亲近下见起所由于中有二分别俱生二义别故二随观执下明见行相随观之言彰于五蕴随执于一以为其我余为我所三若分别下俱生分别四染污等者出见之体萨迦耶者梵音名也具足应云萨迦耶达利瑟致诸宗解异有部云萨是有义迦耶身义达利瑟致见义身者自体之异名也此辩所缘有体为我名为萨义经部师云萨是伪义余义同前身是聚义即聚集假者辩所缘无体之法亦能生心名为萨义大乘说萨是移转义心上所现似我之相体非实有复非全无相分依他成所缘缘不同前宗定实定假唯是依他移转之法为我所依名为萨也。

  论边执见者至慧为体。

  演曰二明边见文假同前行相有别随我见后方执断常障非断常处中妙行名边执见。

  论邪见者至慧为体。

  演曰三明邪见文分为四一依邪师二因邪教三邪思惟四明见体无任运者唯分别故非唯拨无名为邪见四见之外皆邪见故拨无过甚故偏举之。

  论见取至慧为体。

  演曰四明见取科同邪见谓此见取依前三见并所依缘相应计为最上胜妙第一不同他见下劣鄙𢙣非堪取故理实见取要具二义谓执最胜及能得净戒取亦然不尔便与邪见无别故此二取各㸦举一而影说之故唯识论会此文云然有处说执为最胜名为见取执能得净名戒取者是影略说或随转说问执不唯见何名见取答理实应名见等取也略无等字或见胜故据胜得名名为见取戒取唯知。

  论戒禁取者至慧为体。

  演曰五明戒取科同邪见见随行者见相应法戒依见起执彼依见所起戒禁所依缘等以为净等不为惑系名为解脱越于生死名为出离。

  论贪者至染着为体。

  演曰六明贪爱文中有二先辩起因后彰(体性初中)有二先明分别后辩俱生分别贪爱三缘而起俱生之者任运而生此二贪爱皆于内身及境界生染着故故唯识云于有有具染着为性。

  论恚者至增恚为体。

  演曰七明嗔恚科同贪爱下亦准知。

  论𢢔者至高举为体。

  演曰八明𢢔相于外等者于外高下于内胜劣于外下者谓卑𢢔也于外高者谓余三𢢔增邪我𢢔不缘外故于内胜者谓有六𢢔执我高举无德谓有少德谓多皆内胜故卑𢢔内劣不如他也。

  论无明者至无知为体。

  演曰九明无明如下具辩。

  论疑者至异觉为体。

  演曰十明疑体科判同前但无任运唯识说云疑后三见唯分别故此疑体性唯识二说一云此疑以慧为体犹豫拣择说为疑故二云此疑别有自体令慧不决非即慧故。

  论烦𢙉因者至诸烦𢙉生。

  演曰第三烦𢙉因起门文分三段初剽次列后随解释如文可知。

  论烦𢙉位者至七上位。

  演曰第四分位差别门亦分三段初标次列后逐难释此前二也如五十五等广明斯义。

  论由二缘故至增上事故。

  演曰后逐难偏释随眠之名由二种缘而增过故故名随眠增上事者而由惑种所起业果或障诸圣由增此过得随眠名故唯识云或随增过故名随眠。

  论烦恼门者至随眠门。

  演曰第五惑障差别门文分为二初明烦恼后辩障门初中有二一摽章举数二随数别陈此初也。

  论缠门至生等苦故。

  演曰二随数别陈文分为二初辩缠门后随眠门初中有二先摽后释现行贪等具此五义得名缠相思之可知。

  论云何随眠至生等苦故。

  演曰后随眠门文中有二初徴后释由惑种子发业润生名引发生等。

  论又由七门至任运现行故。

  演曰后辩障门文中有二先标后释标中有二先标前六后举第七于见及修如次二也释中分二先明前六后明第七初中复二先列六门次释烦𢙉为障所以列六门中邪解了者身边见也不解了者谓无明也解及不解谓即疑也邪解迷等谓见戒取及贪嗔𢢔缘见为境见所断者名邪解了迷执者也因依等者释障所以集为因处苦为依处灭道二谛为怖畏处由此十惑咸迷四谛故皆障见后明第七任运现行障修道也。

  论云何烦𢙉至及尤重相。

  演曰第六上品增胜门文分为二初问后答答中有二初略后广此略答也尤者声类云甚也情甚数起名为尤重尤重猛利说为上品。

  论此相至之所断故。

  演曰后广释中文分为二先列后释言相续者相续为身身有贪等名为等分起此之人根具少壮无涅盘性所起烦𢙉皆为上品师及父母名尊重田三乘三宝名功德田于尊重等起诸恶行名不应行是彼见道究竟断者名初道断初道断者为上品。

  论烦𢙉颠倒至无我我倒。

  演曰第七发生颠倒门文分三段一标章举数二随数别陈三依惑辩体此初也。

  论想倒者至贪等烦𢙉。

  演曰二随数别陈无常等上常等想生违越境起故名想倒见既忍可执着妄想所分别境故亦名倒贪复于见所执着中而生耽染令心染着立心倒名。

  论当知烦𢙉至是倒等流。

  演曰三依惑辩体文分为二初明三体后明七倒初中复二先举体类后出三体此初也。

  论倒根本者至及疑。

  演曰后出三体性无明惑本故名根本倒体之中边见一分取常非断及非邪见无非增益不名为颠倒等流中取全邪见边中一分断见非常名等流也。

  论此中至于苦乐倒。

  演曰后明七倒但明后四非前三者今依惑辩想非惑故又行相中而言其想显想为体前倒体中言见贪者辩心见体故今但四四如文说前三犹隐今复明之初想倒者即想蕴中倒想为体二见倒体者谓身边二取边中常见以为体也故别释云于彼妄想所分别中建立执着通诸见也三心倒体者据胜多分以贪为体能染于心故名心倒五十三云于境贪着是名心倒。

  论烦𢙉差别至差别当知。

  演曰第八烦𢙉差别门文分三假一摽章举[娄*殳]二随摽别释三揔明体性此举二十六种名也。

  论此中至名为拘碍。

  演曰二随摽别释文中有二先释后结和合苦者招当苦身名和合苦进善不从被拘名缚贪等种子随逐有情眠伏不舍名曰随眠倒染心等名随𢙉者随𢙉于心令染不舍名随烦𢙉[娄*殳]起贪等缠缚身心名为缠也邪行方便故名轭者(于▆及)字书云谓辕端撗木也谓轭与车而为方便能有所往贪等亦尔与业为因引生诸趣名为轭也稼田者(俱骂反)说文云禾秀实也株杌(上驻俱反下五忽反)说文云株者木根也杌者杌木也远所随故名为箭者尽未来际贪等同箭能有所往名远所随能摄依事故名所有者由有贪等方能摄受内所依身及资具事名为所有。

  论诸如是等至建立差别。

  演曰后揔结前如是等名皆佛所立。

  论结者九结至便生喜足。

  演曰三揔明体性如对法第七八十九而具明也。

  论烦𢙉过患至无边。

  演曰第九发生过患门文中有二先略摽举二十一种更有无量广辩于余。

  论云何业杂染至差别诸过患。

  演曰第二明业杂染文分为二先问后答答中有二一举颂摽宗二长行别释此举颂中门有九也。

  论当知至解释应知。

  演曰二长行别释文分为二先列九门后随列别释此初也。

  论业自性者至名业自性。

  演曰后随列别释门分为九此当第一自性门义文中有三初徴次释后结释中生时造作相者审虑思也及由生者决定思也身行等者动发思也由动发思身语业转非动发思即名二业。

  论业分别云何。

  演曰第二分别门文分三假初徴次释后结此初也。

  论谓由二种至离邪见。

  演曰次释有二一摽列二业二随摽别释初中复二一人法二二善𢙣二此复二种者此人法中复各有二谓善不善十种业道约人约法以明别也。

  论补特伽罗至乃至广说。

  演曰二随摽别释文分为二先明人业后明法业初中复二先明不善后明善业不善之中文分为十一明煞业文中有三一揔指经二别缘释三重结略此初也。

  论煞生者此是揔句。

  演曰二别缘释文复有二初明揔句后明别句此初也。

  论最极暴𢙣至非爱故。

  演曰后明别句句有十一文分为二初明前十别彰煞相后之一句得名分齐初中复二一明加行二明无择前文又二初辩后结辩中分二初之七句通辩煞生后之二句明宗有异此初有七前二可知断命解节及计活命如次释上𡧱及极𡧱并执三也无羞耻者不䫃自故无哀等者寿尽势穷色损三种物皆不爱今令他得名彼非爱。

  论有出家外道至一切有情所。

  演曰后之二句明宗有异文中复二先辩后结辩中又二初明一切后辩众生此初也谓彼外道执随所住处百由旬内所有众生于彼作不煞成律仪作煞成不律仪百由旬外彼皆不成即无律不律仪明煞无罪佛为治此经言一切有情所明煞皆罪非唯百由旬内。

  论即彼外道至众生所。

  演曰后辩众生即无惭执草等物皆悉有命煞皆成罪佛为治此经言真实众生煞可成罪草等非实不名为罪律说坏生虽成提罪非是根本煞业之殃不违理也。

  论此即显示至远离对治。

  演曰后结二句言真实者谓有情也言不实者谓非情也辩彼外道于彼二上所有对治皆非至实名为对治何以然者百由旬界内外一种所计实德律仪等别不应道理草非实德断之云何成煞业耶。

  论如是所说至加行煞害。

  演曰后结前九加功力励名加行煞。

  论乃至极下至无择煞害。

  演曰二明无择有生皆煞而无拣择名无择煞捃多蚁者梵音名也义合二种故不翻之一云蚁𡖉二折脚蚁也。

  论于煞生事至名煞生者。

  演曰后之一句得名分齐若过受戒悔过等缘远离煞业名不煞者不尔犹名煞生者也。

  论又此诸句至事用差别。

  演曰三重结略结略之义三番解也初番揔以十一句义略摄为四相貌初二作用第三四五三句言因缘者六七二句事用差别余后四句义思可知。

  论又略义者至名煞生者。

  演曰第二番释摄为三也煞生如实摄八九句第八外道理不如实第九外道所煞非实煞生差别前之七句及第十句煞所煞等第十一句性相而论非次第也。

  论又此诸句至煞生法相。

  演曰第三番释揔略为一名补特伽罗非得法也。

  论复次至此是揔句。

  演曰二明偷盗文分三段初明揔句次辩别句后揔略摄此初也。

  论于他所有至业道亦尔。

  演曰次辩别句文有十四一他所有等辩所盗财必非己有二若在聚落等明所盗物在众落中谷等名积集有情名移转三若闲静等辩所盗物在野外处稼穑等名生四即此名等辩成其盗即前集等所有之物非他与等而取之者即成盗相五执为己有六不与取七不与而乐八而生希望初标后释非先所与如酬债法者取他物时先许还他今即不尔名非先等不同酬债名不与也九自为取十饕餮等者(上他劳反下他结及)贪财曰饕贪食曰餮十一不济而取于所竞物他理有胜自无分雴名不清取十二不净取辩词利口理虽胜他物实非己便为盗过之所染污名不净取十三有罪取十四名偷盗者准煞知也。

  论此中略义至是名揔义。

  演曰后揔略摄文分为二一略摄为三二略摄为一此初也一谓由盗此成不与取摄前初句二若于是处至如实劫盗即次十一三由劫盗下即第十三四。

  论又此中至当知余亦尔。

  演曰二略摄为一此中诸句辩能行人偷盗者相非辩法体不与取相当知后余邪行等业亦约人明名亦尔也。

  论复次至此是揔句。

  演曰三明邪行文分为三初揔次别后略摄之此初也。

  论于诸父母至而为罪失。

  演曰次别释中文有十句一亲属护适者(圣亦反)仪礼云女出嫁也舅姑者舅者白虎通云夫之父也姑者尔雅云夫之母也二治法护三障碍护四他妻妾五他所摄六㐫诈者七强力者八隐伏者九行欲行者十即于此事非理邪行如五十九。

  论此中略义至邪行应知。

  演曰后略摄之摄为三也一若彼所行摄前五句于前五句他所摄处而行欲者二若行差别摄次㐫诈强力隐伏三句三若欲邪行摄后二句。

  论复次妄语者此是揔句。

  演曰四明妄语文段同前此揔也。

  论若王者至而说语言。

  演曰次别释中文有十句一谓王家二执理家谓守法官三长者等举此二胜例余胜也四谓众者多人集处五谓大集六已知者谓于初三胜上人前已知之处而行妄语名已知者众集等中即未知也七若已见者准知释之八者由自九者由他此二分二先标后释十知故妄说黜(▆律反)说文云贬也。

  论此中略义至妄语应知。

  演曰后略摄为四一依处者摄前五句二异说者摄六七句三因缘者摄八九句四坏想者摄第十句寻之可知。

  论复次离间至揔句。

  演曰五明离间语文亦有三初揔次别后揔略摄此初也。

  论若为破坏至他方便故。

  演曰次别释中文有七句一破坏意乐二所闻互说为离间因三破坏和合谓令他人喜别离故四随印别离印可喜离更不生故五见他喜离心生庆快六印可彼喜令更不生心怀悦乐名为染行七说离间等说离语时彼或不闻而不破坏或他虽闻已知方便观察其言知相破坏而不离隔故云不闲或他方便觉成离语故十地云彼虽不离而名两舌如彼不𢙉亦名𢙣口。

  论此中略义至方便应知。

  演曰后揔略摄略摄为五一离间意乐摄第一句二未坏方便摄第二句三已坏方便摄三四句四离间染心摄五六句五及他方便摄第七句问五心之中何成业道答率尔心成他领解故若尔业道有通无记性失说事未周他宁领解故知但是染净心后。

  论复次至此是揔句。

  演曰六明粗𢙣语文中分二初揔句后别释此初揔句也。

  论此中尸罗至无边无尽。

  演曰次别释中文分为二先释妙言后明粗语初中有三一明十二二明四语后释三语初中复二先各别明后揔略摄先别明中句有十二一无扰动语二▆耳语三称心语四可意语五先首语趣证涅盘因行为首宣扬彼行名先首语六美妙语七分明语八易了语九施功语十无依语十一非猒语十二无边尽语。

  论又从无扰至谓其所余。

  演曰后揔略摄文分为二一揔摄十二略为三类二别摄后八略之为三此初也欢喜三者谓二三四也。

  论即此最后至谓其所余。

  演曰二别摄后八略之为三何意尔耶答诸教说八为八语具故偏明也。

  论又于未来至应知。

  演曰二明四语约三世中明四语也谓说三世胜妙事处名可爱语。

  论即等欢喜至三摩地语。

  演曰后释三语谓诸经中有可乐等言及三摩呬多无悔等语是故论主以前十二种语略摄三义而解释之略摄三中欢喜语者经名众生可欣等语皆令物喜名等欢喜其说法语经名三摩语从定发慧慧方说法经从因称名三摩呬多其尸罗语经名无悔等语由尸罗净后时无悔而能引定名引三摩地从果功能以立名也。

  论此中毒螫至白品应知。

  演曰后明粗语如文可知螫者说文云虫行毒也犷者说文云友不可附也此等𢙣言皆从嗔心猛利思发毁𢙉尤甚皆成业道。

  论复次至揔句。

  演曰七明绮语准前分三初揔次别后略摄之此初也。

  论于邪举罪至非静语者。

  演曰次别释中句有十二文分为三一邪举罪二邪说法三明嬉戏初中有五谓邪举罪时有此五语翻邪五语即名五德正举罪相。

  论又于邪说至法语。

  演曰二邪说法谓邪说时有六种语。

  论又于歌笑至无义语。

  演曰三明嬉戏于嬉戏时谓引一种名无义语。

  论此中略义至绮语。

  演曰后略摄之(揔为三也)三时即前举罪说法及嬉戏时。

  论复次至揔句。

  (演曰)八明贪欲文亦分三初揔次别后略摄之此初揔也。

  论由猛利贪至生起行相。

  演曰次别之中文有四句一猛利贪二于财者三于具者四当属我。

  论此中略义至贪欲行相。

  演曰后略摄为三言自性者摄猛利等言贪欲所缘摄财具二贪欲行相摄当属我。

  论复次嗔恚至如前应知。

  演曰九明嗔恚文亦分三初揔次别后略摄之别有五句一𢙣分别二当煞者三当𡧱者四当衰损五自忧𢙉略中为三初句自性次三所缘第五忧𢙉名为行相耗者仓颉篇云消也。

  论复次至揔句。

  演曰十明邪见揔别略异此揔句也。

  论起如是至当所说义。

  演曰次彰别句九类差别于中细分有二十二此初二句一者起见二者立论。

  论无有施与至名为祠祀。

  演曰三拨无施等曲分义三一无施与由财意乐拨无施也见财施者而无福利便生邪见意乐拨无施无益故二无有爱养由净意乐而拨无也三宝等田名为清净久行孝养而无果就便起意拨无爱养养无益故三无有祠祀由祀无意乐而拨无也事火外道以火为天久事无成便拨无也。

  论又显非拨至无有𢙣行。

  演曰四拨无二行能治善行所治𢙣行以为二也施戒修三善名能治悭犯戒乱𢙣名所治见行善𢙣无善𢙣报便拨二行无招果用。

  论又显非拨至及异熟。

  演曰五拨无二果对因说二实别有四谓等流等。

  论又显非拨至无有他世。

  演曰六拨无二世婆沙论云无此世者谓无此世为他世因或无此世为他世果无他世者谓无他世为此世因或无他世为此世果故说三世为缘依处今莫之信名为无有。

  论又显非拨至无父。

  演曰七拨无父母即为二也所托及种如次拨无母及父也。

  论又显非拨至化生有情。

  演曰八拨无士夫士夫化生即中有也故下略云感生业用若尔第七拨无想等岂不违理答彼据生有此据中有所望别故亦不相违业谓功用感生中有如下自释。

  论又显非拨至乃至广说。

  演曰九拨无还灭文分为二初揔举罗汉后别彰因果此初也。

  论已趣各别至余处分别。

  演曰后别彰因果文中有九一名正至谓所证果断惑所得名之为至拣异于邪名为正也二者正行三者此世四者彼世五者自然不同外道因他而得名为自然非不修因名自然也六通慧者六通之中第六漏尽通也七已证者八具足者九显示者无学道也。

  论此中略义至感生业功用。

  演曰后明略摄文分为二初摄为四后摄为五初中复二先摄为四后逐难释初摄四中言谤因者摄妙𢙣行言谤果者摄果异熟逐难释中殖种谓父任持谓母来往谓世感生中有由能传识至本有中名感生也。

  论又有略义至对治还灭。

  演曰后摄为五文分为二先彰五义后偏重释言五义者一因二果义同前说三流转缘谓世及父母四流转士夫谓中有身及无想等流转用也五者真实此二略中皆不摄初二种也。

  论又诽谤至补特伽罗。

  演曰后偏重释言自相者果也谤还灭中谤无功德不谤有情现见有故。

  论复次白品至我今当说。

  演曰后明善业文分为二一返前起后二正明差别此初也。

  论谓翻欲邪行至此是揔句。

  演曰二正明差别十善业道与前有异名为差别于中有二先翻邪行次翻妄语余八准此略不言也初中有三先揔次别后略此先揔也。

  论当知至三正行清净。

  演曰次别释中文分为二一摽[娄*殳]列名二随标别释此初也。

  论尽寿至分清净。

  演曰二段▆别释分为三段一明时分二明他信三明正行此初也尽寿声闻久远菩萨菩萨之戒尽未来故。

  论诤处雪故至于诤堕负。

  演曰二明他信文易可知。

  论不以爱染至清净具足。

  演曰三明正行离四𢙣行正行方成名为具足猥法者(于罪反)广雅云众也谓众杂𢙣也。

  论当知略义即在此中。

  演曰后明略也前之所列三净之名即是别明三净略义名在此中。

  论又翻妄语至不欺罔故。

  演曰二翻妄语文分为二初别解四句后揔略摄之此初门也四句为四一可信者二可委者三建立者四无虚诳者。

  论此中略义至作用摄受。

  演曰后揔略摄之以为三也一欲解摄受谓初二种堪可委托生能托者欲解心故二保任摄受摄前第三三作用摄受摄彼第四行相可知。

  论复次法相至离煞生等。

  演曰后明法业文中有二初揔标举后随别释此初也前来所明依人辩业从此已下约法所明故有异也。

  论云何煞生至所有身业。

  演曰后随别释分之为二初十不善后明十善十不善义即分为十一明煞业文中有二先徴后释释中有四一于众生所二起乐煞心三起染污心四方便究竟与五十九一一业道五相义同但阙彼中第二相也此等义门后当自辩不劳先述。

  论云何不与取至所有身业。

  演曰二明盗业文有四相在前应知。

  论云何欲邪行至身业。

  演曰三明[淫-壬+(工/山)]业文亦有四一明其事二起欲乐三起染心四方便究竟于其事中文复有四一不应行如前所说亲属护等二者非道纵是己妻于彼口等非道行[淫-壬+(工/山)]亦成业道三者非处塔庙尊床地不平等四者非时谓怀孕等。

  论云何妄语至语业。

  演曰四妄诏业文中有二先徴后释释中有四一于有情二起覆想三起染污四方便究竟言伪证者不见言见见言不见等。

  论云何离间至语业。

  演曰五离间语业道文有四相准前应知。

  论云何粗𢙣语至语业。

  演曰六粗𢙣语业道亦有四相如文可知。

  论云何绮语至语业。

  演曰七绮语业道文有三相阙所对事显但绮语即成业道不要对境故阙初事更有多相广如下明不劳悬述。

  论云何贪欲至所有意业。

  演曰八贪欲业道文四同前义可知也。

  论云何嗔恚至意业。

  演曰九嗔恚业道亦具四相如文可知。

  论云何邪见至意业。

  演曰十邪见业道如文可悉。

  论云何离煞生至所有意业。

  演曰后明十善文分为二初离煞生后离余九一一业中皆有四相寻之可知。

  论如是十种至十种应知。

  演曰后揔结也。

  论业因云何至十二邪见。

  演曰第三因门文中有二先徴后辩辩中十二初之三种不善根体不善业者皆因起故四自作五教他六随他随他意转如遣使等七所爱味于十业中随自所作生爱味故八怖畏怖畏于他方行煞等如怖他煞先煞彼故九为有所损害故见煞之如煞鼠等十戏乐生情行煞等业如飞鹰等也十一法想执此以为正法如此方者飨祀郊祭西域祠祀行煞生等十二可知。

  论业位云何至习气位。

  演曰第四位门文分三段一标列位名二明所招果三辩其五相此初也。

  论由耎不善至无色界。

  演曰二明所招果善𢙣二业三品不同故生六趣有差别也。

  论何等名为至不现前业。

  演曰三辩其五相一一有二先徴后释如文可知。

  论卷第九 本地分中有寻有伺等三地之六

  论复次业门至损益门。

  演曰第五业门文分为二先问后答答中有二一标举列名二随标别释此标列也。

  论与果门者至增上果。

  演曰二随标别释又分为二先明与果后明损益初中复二一者标列二随别解此初也漏业不招无漏之法阙离系果士用不异异熟等体故不别言但列五中三种果也。

  论与异熟果至异熟果。

  演曰二随标别解分之为二一明前三二明后二初中复二一不善果二明善果初复分三一明异熟二辩等流三明增上此明十业招异熟也问如因果经云于傍生饿鬼那落迦受异熟果如何此说唯地狱耶答此举上品略示方隅彼教具陈故通三趣。

  论与等流果至等流果。

  演曰二辩等流果果有十种如次配前十业所感行相可知邪见等流增益痴者对法论说诸邪见者痴增上故问人命善招如何短寿为煞业果答揔报命根虽由善感别报命短因煞所招由昔煞业令他命短今果似彼假名等流理实但是增上果也。

  论与增上果至空无果实。

  演曰三明增上果果亦有十如次配前十业所感果不顺意名不便宜邪见之人皆无果实以拨无故问为一煞业招此三果为别业耶答案显宗论四十三中而有两释一有余师云即一煞业先受异熟次近增上后远增上故有三果近增上者即等流也二论主释云理实煞业能令所煞受苦命短坏失威光令他苦故生于地狱断他命故人中短寿先加行果后根本果根本近分俱名煞业由坏威光威外𢙣具。

  论当知善业与此相违。

  演曰二明善果先生天趣受异熟果从彼没已来生人间受极长寿近增上果感外诸具有大威光远增上果所违不善既唯上品善亦应然故生天人三果同也。

  论与现法果至应知。

  演曰二明后二果即为二文先明第四后明第五前文复二一者标列二随别解此即标列由二法也。

  论欲解复有至知思欲解。

  演曰二随别解文分为二先明欲解后明事故初中有二一者标列二随别释此初也标列有八名一三五七不善业收二四六八善业所摄。

  论有顾欲解至所作善业。

  演曰二随别释别释有八第六净信得现果者如须达长者供佛僧故得现果报弃恩欲解者如阇王煞父身生大疾受现报等余之现报经教具明寻可知之恐繁不引恩造者传云恩爱也说文云惠也尚书云造始也左传云成也由彼恩惠自我业始而得成也酷者(口木反)说文云𢚩也甚也暴谓虐也。

  论由事故至现法果者。

  演曰后明事故而致现果文分为二一明不善二明善业初中复二一者标列二随别解此初标列有二业也。

  论五无间业至𢙣心出血。

  演曰二随别解文中有二一五逆业二同分业此初也然此正果生报所收今据花报故云现果。

  论无间业同分至无间同分。

  演曰二同分业逆业流类名为同分污阿罗汉尼及母害母同分打后菩萨煞父同分或于天庙至或复逼𢙉煞罗汉类劫夺僧门是破僧类破坏灵庙出佛血类故俱舍云污母无学尼煞住定菩萨及有学圣者夺僧和合缘破坏窣睹波是无间同类如是五种如其次第是五无间同类业体虽所类事有少不同次第同彼理亦无失言僧门者门者出入之由所即常住等物名为门也如律中言知与僧物回入己等是夺僧门耆者说文云老也怙者尔雅云恃也庙者说文云㒵也。

  论若诸善业至受现法果。

  演曰二明善业得现果中文分为二初明善果后列𢙣果初中有三一开化父母二供养定等三奉事佛僧初中有二一父二母如净藏等开化父王生其正信得现果报二供定等中文分有五一慈定二无诤三灭定四初果五应果应果之中通辟支也三奉事佛中文分为二一佛二僧僧中有二一有学二无学无学之中亦通独觉有学之中通前三果故诸教云从见道出修道出无学道出供事此等皆成现报后例𢙣果文显可知。

  论与他僧上至应知。

  演曰后明第五与他之果文中二一由神力二由悲力初中有三一佛力二轮王三住慈定者二悲力有一谓大菩萨由此神力及悲力故能令众生获得增上离苦安乐二种果也言业天者世间多执善𢙣由天理实由业今谈业体如执由天名业天也。

  论损益门至应知。

  演曰后明损益文中有二先明十不善后明十善初十不善文有八者初七即是身三语四如次配之第八合是意三业道与损相违名善利益利益有八返损应知名十善也。

  论业增上至所治损害故。

  演曰第六增上门文中有二初徴后释释中有二一标章举数二随数别陈此初标举有六相也。

  论加行故者至离欲清净。

  演曰二随数别陈六相差别于中有三前四之中善𢙣双辩五唯不善第六唯善互举不足令准知也业自性中先明不善后明善业不善业中语身意三各有轻重随所对事有差别故善自性中先劣后胜如文可知事等之义下六十中自广明也。

  论业颠倒至喜乐颠倒。

  演曰第七颠倒门文分为二先徴后释释中有二一标章举数二随标别释此初标举有三颠倒。

  论作用颠倒至应知。

  演曰二随标别释文分三段初明作用次彰执受后辩喜乐初中有二一明煞业二例余九初中又二一误煞有情本煞张人王人来替二误煞非情本煞于人杌木替处于本张人及有情处虽成兰罪不成根本煞生业道由境有差但成方便方便似本名似同分。

  论执受颠倒至无有非福。

  演曰次彰执受文中有二一拨无施等起诸𢙣业二为憎梵等起煞等行执此二行皆无有罪名颠倒业且据七支显相而说云至绮语后三意地隐不论也。

  论喜乐颠倒至极为喜乐。

  演曰后辩喜乐行不善时计无有罪但为生乐名业颠倒。

  论业差别至寂静业。

  演曰第八差别门文分为二先徴后释释中有二先列后释此初列名从二增门乃至第五有十七门一作不作业二增非增业三故思非思四定业不定业五异熟非异熟六善𢙣俱业七律仪非俱八施戒修业九福等三业十三受业异十一现生后受十二三世业异十三三界分别十四三学差别十五三断分别十六黑白俱非十七染净分别。

  论作业者至语业。

  演曰后释如标亦分十七此即第一作不作门文中有二先明作业后明不作言思业者谓显意中审决二思思已所起谓身语业如是二种名为作业有起作故作有表也从彼所发诸无表业名不作业不起作故。

  论增长业者至十种业。

  演曰二增非增门先明增长后不增长所除十中二无知者谓婴儿等业五狂乱者谓风狂等所作诸业失念作者失正念故非乐欲者逼令作故自性无记者谓三性中无记性也任运之心无记作也悔所损者如阇王(惟后业不增故对治损者得无漏已不善之业断之)不起名不增长。

  论故思业至所作业。

  演曰三故思非思门谓故思而作作已增长名故思若非故思任运因循遇缘而作作已不思名不故思问对法第七故思有五谓他所教来他所劝请无所了知根本执着颠倒分别与此故思有何差别答与此不同此依殊胜定招异熟名故思业彼中但是故思所作非是任运即名故思其中后二作已增长定受异熟前三作已或不增长所受当果或定不定离熏二业有差别也。

  论顺定受业至不增长业。

  演曰四定不定业门定不定业皆云故思义同对法与前第三故思有别故思之业果犹不定不故思业盖不待言故此不说。

  论异熟已熟至未与果业。

  演曰五异熟非熟门过现已生正生果业皆名已与现未未生异熟之业并名未与未与果之业名未与果业依主释也。

  论善业至为因缘业。

  演曰六善𢙣俱业门此明三性无记业中无覆无记非无贪等及无贪等之所发也。

  论律仪所摄至所摄业。

  演曰七律仪非俱门文分三段初明律仪次不律仪后明俱非初中有二先标后释释中有三一明解脱二明定戒三明道戒初解脱中言律仪者即七众戒别别防非名之为别能防所防皆得别称戒即解脱解脱𢙣故别之解脱别属所防依主释也别即解脱别即能防持业释也五十三中具明其相二静虑等者即定共戒也静虑谓四静虑等至者四无色定果者谓依静虑及无色定修生功德断者即静虑无色相应现思远防欲界诸犯戒非之断戒也果即是断或果之断体即定生律仪三乘通身语大乘兼意业有释断者即是无为性戒果是定生律仪今此解业既言果断不言断果断非无为如前说善或果与断二俱戒体故双取之名为果断三无漏律仪等者即道共戒也故杂集云谓已见谛由无漏作意力所得无漏远离惑性名道共戒即以无漏相应现思防𢙣之能以为体也。

  论不律仪至咒龙。

  演曰次不律仪业谗刺者唯行谗佞讥刺于他以求活命不良之类恐唱之辈断狱者西域别立断狱之人求财活命有此十二对法有十五此无彼三一猎鹿二捕鱼三𡧱羊彼无此一谓断狱涅盘经中说有十六牛羊猪鸡为利故养𦘺𦘺已转卖即以为四为利故买买已屠煞复以为四并前为八捕鱼捕鸟猎师劫盗魁脍两舌狱卒咒龙复以为八合前十六无此断狱缚象杂心论说十二谓屠羊养猪养鸡捕鱼捕鸟猎师作贼魁脍守狱咒龙屠犬伺猎诸文不同但说损𡧱意业弘广以自活命而为本业皆不律仪略举尔端非唯尔所不尔专行煞马驴等岂非彼耶。

  论非律仪至无记业。

  演曰后明俱非处中业也一切善中谓布施等不善谓驱击等及诸无记拣异前二故曰俱非。

  论施性业者至语业。

  演曰八施戒修业门文分为二初略明戒后指广文初中复二先明施业后辩戒修初中又二一摽列四名二随摽别释别释亦四一者因缘二者等起等能发起身语业思为体也三依处者要待受者施义方成故施及受俱名所依四自性者所发身语二为自性。

  论如施性业至有情[娄*殳]物。

  演曰后辩戒修文分为二初揔摽举后随别解别解文二初明戒性后明修体戒中有四初二同前三明自性大乘通以三业为性故云等也四依处者不煞盗等以为戒体故情非情俱为依处。

  论修性至有情界。

  演曰后明修性文亦有四一明因缘依无贪等方起定心依定方修四无量意故无贪等名曰因缘所起定心名为修也二(若等起𢙣为体相)三者自性如文可知四明依处谓有情界修四无量所缘境也。

  论又具施戒修至如余处说。

  演曰后指广文菩萨地中自当广辩。

  论福业者至受善业。

  演曰九福等三业门文分三段一明福业二辩非福三明不动此初也顺五趣中受善果者略有二释一云四趣别受异熟其地狱中受等流果相似别报揔言顺五二云不然成唯识云余处说彼有等流乐应知彼依随转理说故大乘中彼无善果由善业故受苦轻微名为得果更无别报不同小乘地狱四尘许善业感。

  论非福业者至受不善业。

  演曰二辩非福非福之业能感三涂揔别异熟人天别报故顺受中合言五趣。

  论不动业者至受善业。

  演曰三明不动业初明揔报后彰别业业非移转名为不动故对法云如欲界中余趣圆满善不善业遇缘转得余趣异熟非色无色系善有如是事若尔杂修静虑生五净居岂非移转答据多分说除五净居余无移故又不动者定也定地三业名不动业即无前难。

  论顺乐受业至不动业。

  演曰第十三受业异门文分三段一明乐受二彰苦受三明舍受此明第一顺乐受业上至三定非第四者上无乐故下界五识得有福业所招乐故。

  论顺苦受者至非福业。

  演曰二彰苦受谓下界中非福𢙣业所招异熟苦受果故。

  论顺不苦至不动业。

  演曰三明舍受舍受俱业所招揔报通三界地别报所招第四禅上此二异熟一向舍故三定已下虽有舍业诸受间生略不言也。

  论顺现法受至后生果业。

  演曰十一现生后受门文中有三现生后别故顺现业不唯招现从初为名然唯别报顺生后业通揔别也言无间者此灭后生中无间隔名无间生此三具如六十中辩。

  论过去业者至未说灭业。

  演曰十二三世业异门文三可知过去现业虽已落谢种子犹在名住习气习气功能有生果者有未生者名已与等。

  论欲系业至无色界业。

  演曰十三三界分别门三界业差所招之果界亦有异如文可知。

  论学业者至无记业。

  演曰十四三学差别门亦分三也相续者身也解脱分初至世第一名异生学三乘见道乃至金刚名圣有学三乘果满名为无学未入法者名非学无学有所进修名为有学进修已息名为无学进修之体谓戒定慧故学无学皆以善法而为体性其第三者全除前二取余法外未发心人善无记法以为体也虽前二位亦有无记以人不同故不取也。

  论见所断业至诸无漏业。

  演曰十五三断分别门文三可知初见断业而有二种一揔报引业二别报满业今据引业说故云𢙣趣或通满业所言等者等于二也一等人天不善满业二等无想天等善业据因亡说亦名见断修断之惑助发人天揔别报业善无记者离缚所除不善性者自性名断无断业者谓本后智。

  论黑黑异熟至谓非福业。

  演曰十六黑白俱非门文分为四一黑黑二白白三通二四俱非此初也由因染污果非可爱因果俱𢙣名为黑黑体即欲界不善业也。

  论白白异熟至不动业。

  演曰二白曰业因体不染果复可爱因果俱善名为白白即以上界揔别二业而为体也。

  论黑白至而建立故。

  演曰三通二业因时由有不善怨对得果复为苦受果杂因果俱杂重名黑白。

  论非黑非白至断对治故。

  演曰四俱非业非非福故故名非黑非三有善名为非曰不招有果名无异熟是前三种真能治道名能尽业。

  论曲业者至不善业。

  演曰十七染净分别门五增明也文中有二初三明染后二彰净释初三中有二复次明初三业文即为三先明曲业次明秽业后明浊业此明曲业虽通善𢙣皆曲见引碍八正道故俱名曲故契经云实曲者何谓诸𢙣见是曲之业依主名也。

  论秽业者至善不善业。

  演曰次明秽业文中二释初体即前染污义增复名秽业第二释者法内有情名此法生痴及身边名颠倒见见戒二取名自见取邪见推求名邪决定疑名犹豫此等为因能起善𢙣名为秽业。

  论浊业者至善不善业。

  演曰后明浊业文中二释初即前二滓秽义增复名为浊第二释中不决定者谓不信也犹豫者疑也谓此二法于谛等中溷乱心强独名浊业。

  论又有差别至名浊应知。

  演曰第二复次邪行能障真正行故名之为曲即此曲业复障有为胜妙功德增多为秽又障无为清净之理更立浊名揔合言之曲业二解秽浊三释。

  论清净业者至所有善业。

  演曰后二彰净文复有二初明清净复明寂静初清净者法内异生正信正见所起三业而为体也故对法云三净业者谓善净尸罗正直见摄身语意业远离毁犯戒见垢故。

  论寂静业至学无学业。

  演曰后明寂静梵云牟尼此云寂默默犹静也寂默即是寂静之义谓诸圣者证寂静理能静嚣烦三业为体。

  论业过患至身心忧苦。

  演曰第九过患门文分为二先徴后释释中有三一明七过患二辩十过患三明五过患初中有二先列后释如文可知释生现罪如自害者由害他事未遂心故虽有方便当来未必定受苦报故言现罪言六过失即前六也余文可知。

  论又有十种至广说应知。

  演曰二辩十过患由此十种犯净尸罗名为过患如经说者案智度论第十五引经释云佛语难提迦优婆塞煞生有十种罪一者心常怀毒世世不绝二者众生憎𢙣眼不喜见三者常怀𢙣念思惟𢙣事四者畏之如见蛇虎五者睡时心怖觉亦不安六者常有𢙣梦七者命终之时狂怖𢙣死八者种短命业九者身怀命终堕泥犁中十者若出为人当常短命乃至妄语皆有十过。

  论又有四种至阐地迦经。

  演曰三明五过患即五近事戒中前四支戒身三语一业道性戒饮酒是遮故此别说阐地迦者近事之名此无所译故存梵本。

  论云何生杂染。

  演曰第三明生杂染文分为二先徴后释此先徴也。

  论谓由四种至流转故。

  演曰后释分二先揔标列后随别释此初标列揔有四名。

  论生差别至世间差别。

  演曰后随别释文分为四一明差别二辩艰辛三明不定四明流转此辩第一生差别门文中有二一标章举数二随数别陈此即标章有五差别。

  论界差别至差别应知。

  演曰二随数别陈准标分五前二可悉第三处所揔五十八如前广辩四胜生中黑胜生者𢙣之极故亦得胜名旃茶罗者屠儿也十羯娑者亦云补羯娑此云除粪秽若诸长者大富贵家者非前二类但内负才艺外丰资什言行敦肃即名长者若生所余等者即彼富贵吠舍等家姓虽卑下不废官高而丰珍异不同于前贫贱者故处中家者除前黑白二胜之外名处中家即吠舍等非至富贵及极贫贱者也依地分生者(下二天▆)有想天生者下三天也无量想天生者初二天也谓空识处俱缘无量为境界故(余文可知)。

  论生艰辛至差别应知。

  演曰二辩艰辛门(文中有二)先标后释释中复二初明流注后彰饮乳初中又二一身血流注二洟泪极多以此之缘艰苦无量名生艰辛驰者说文云驱也驱谓逐也骋者广雅云奔也。

  论生不定者至其量边际。

  演曰三明不定门文分为五一父母不定二苦乐不定三生处不定四为亲不定五受身不定此初也。

  论又复说言至乐亦尔。

  演曰二苦乐不定。

  论又复说言至无量生死。

  演曰三生处不定不见大地有少处所不是众生受生之处返显大地一一处所皆是众生于中曾受无量生死。

  论又复说言至若等尊重。

  演曰四为亲不定不易者难也世间难得不曾为彼亲之有情也返显他情皆曾为汝父母等故前据自他㸦为父母此唯以他为自亲等故有别也阿遮利耶此云䡄𥱍旧云阿阇梨耶邬波拖耶此云亲教旧云和尚。

  论又如说言至广博胁山。

  演曰五受身不定山身似非天之胁因以名焉旧云毗富罗山。

  论云何生流转至说为流转。

  演曰四生流转门文分为二初略徴释后广分别此初也。

  论云何缘起。

  演曰后广分别文分为二初徴后释此初也。

  论嗢拖南曰至摄诸经为后。

  演曰后释分二一以颂摽章二长行广辩颂有十门一体二门三义四差别五次第六难七释词八缘性九分别十摄诸经。

  论云何缘起体。

  演曰二长行广辩如颂所摽十门分别一辩体门文分三假一徴释起一辩体性三揔结之此初徴也。

  论若略说至清净究竟。

  演曰二辩体性文分为二初揔摽答后随别释此揔摽答由三相也一从前生中二从中生后三中际生已趣染或净过现未来各对二世名前中后。

  论云何从前际至流转。

  演曰后随别释文分为二一明初相二明后二初中又二一者揔释二辩同异初中有三一问二答三结此问三中初一相也后之二相下自别问。

  论谓如有一至无明所摄。

  演曰二答分四一释能引二明所引三辩能生四辩所生初中有二一释无明二释行支此释无明闇于前际世俗胜义二苦之义名为不了即三𢙣趣俗知是苦名世俗苦若诸人天胜智知苦名胜义苦。

  论无明为缘至增长。

  演曰二释行支迷俗无明发非福行迷胜义者发福不动。

  论由此随业识至相续识因。

  演曰二明所引所引有五今但言识识为本故举本摄末随业识者识名言种虽已熏习未知生处因业招集生五趣果果因业集当现得生名随业转虽有处云业种名识今文不尔业熏习已所熏集种乃至前世身命不绝能为中际现续识因显识等支体是种子对彼前际名为后也。

  论此识将生至以为助伴。

  演曰三辩能生前识等种将生中际现识等时自无其力要待他助是以前际爱取润之所润名有内贪名爱外贪名取或爱取二通缘内外即能生中具明三也。

  论从彼前际至自体得生。

  演曰四辩所生文分为二先明生死次辩识与名色㸦依初中有三一揔明生二别显相三结与果此初也中有本有揔名生也。

  论在母腹中至渐渐增长。

  演曰二别显相因识种也果依现行。

  论尔时感生至与异熟果。

  演曰三结与果。

  论又此异熟至六依转故。

  演曰后辩识与名色㸦依文分三假一识依名色二名色依识三举喻结成初复分三一识依名色二引教证成三释名色义此初也即内六处名为六依。

  论是故经言名色缘识。

  演曰二引教证成名色为缘识方得起名为缘识。

  论俱有依根至诸识流转。

  演曰三释名色义两番释也初依六根分名色二而约与识为所依故故不取余。

  论又五色根至所余曰名。

  演曰后依五蕴以分名色根处所者根扶尘也根及扶尘各有四大并名为色所余四蕴揔为名也。

  论由识执受至相续不断。

  演曰二名色依识由识执者由第八识执受根故名之与色方得不断。

  论由此道理至相依而转。

  演曰三举喻结成问生老之位具识等五何故但显识与名色答有二释一据相依触受等法不说与识定相依故二从宽名说名色位宽摄余支故。

  论如是名为至流转不绝。

  演曰三揔结也。

  论当知此中至流转次第。

  演曰二辩同异文分三假一四生同异二三界差别三三业有殊初中有三一辩胎生二明𡖉湿三彰化生此初也胎生指前说是。

  论若𡖉生至余如前说。

  演曰二明𡖉湿湿生无母卯生在胎不同胎生有五位别故此二生皆除母腹。

  论若于有色至与前差别。

  演曰三彰化生诸根䪺具故与前差昧明用殊如次分为名色六处。

  论若于无色至与前差别。

  演曰二三界差别前之二界四生名色色有现行今此唯种故与前别种亦是识所缘之境故名识依初刹那识但名识支次后名意昧明异故。

  论又由福业至色无色界。

  演曰三三业有殊此福等三皆据引业以彼满业非行支故故不取也所以言福生欲人天非福招𢙣若据满业即应各言生五趣也。

  论云何不生至缘起生。

  演曰二明后二相文分为二先问后答此初先问还灭后问流转准答及理此问不次性相求故下九十三问即依次顺染净故。

  论谓中际已生至受增上果。

  演曰后答文二先明流转后明还灭流转复二先释后结释中又二一显起因二所起相初复有二一明现果二辩起愚此初也谓承先因中际生已便受二果内身为异熟果外尘为增上果举受显境境名增果非取所生受名果也。

  论此补特伽罗至于二果愚。

  演曰二辩起愚谓此有情闻非法等于前二果不了知故起愚迷执名二果愚。

  论由愚内异熟至不如实知。

  演曰二所起相文中有二一明引因二辩生因初复分二先辩后结辩中又二一明能引二明所引能引复二一辩无明二彰行体此初也由迷现在异熟内果故于当苦昧而不知。

  论由迷后有至若增长。

  演曰二彰行体福等三业名为诸行。

  论由此新所作业至名随业识。

  演曰二明所引文分为二一明识支二名色等前文复二初辩正识后兼识支初中又二先释其名后彰其体此初也由依新业识有所生名随业识如前已明。

  论即于现法至果识故。

  演曰后彰其体体即赖耶种名因识能生当现名摄果识行生识等增上名生非亲办体名为生也。

  论又揔依至六识身。

  演曰后兼识支虽非正体揔约一期相续识说通六识身理实非也。

  论又即此识至之所随逐。

  演曰二名色等前为后依故云随逐依当起等说为次第故唯识云识等五种由业熏发虽实同时而依主伴揔别胜劣因果相异故诸圣教假说前后或依当来现起分位有次第故说有前后在因种时实无次第。

  论如是揔名至引因应知。

  演曰后揔结也。

  论由此能引至引后有巴。

  演曰二明生因文分三假一结前起后二正辩生因三结生次第此初也由此二支能引识等故能所引揔名引因异熟果愚彰能引也。

  论又由第二至或渐或顿。

  演曰二正辩生因文中有二一能生因二所生果初中分三一爱二取三有祈生三界名欲有求体即爱支执欲取等名为取支所润识等合名为有然爱取近生当果揔名生因今据亲生故唯结有有中复除业种子也此无间者此中际也有渐䪺者四生生异思之可知。

  论如是于现至随逐应知。

  演曰三结生次第现法中者生欲色界种随逐者生无色界色支但据色种说故。

  论如是于中至后际诸行生。

  演曰后揔结也。

  论复有先集资粮。

  演曰后明还灭释前不生能得清净文中有二先明不生后明清净由前生死流转不生故得后时还灭清净不生之理渐次伏除渐次之门盖由五道此当第一资粮道也。

  论于现法中至如理作意。

  演曰二加行道从他闻者从他善友闻正法音如理作意思依行故下如理作意通上文也生老死支名为二果二果揔以五蕴为体名为诸行即苦谛也彼因集谛彼灭灭谛灭行道谛于此四谛及前言音皆生如理正作意故。

  论由此如理至正见得生。

  演曰三明见道真相见道本后皆起名曰得生。

  论从此次第至清净智见。

  演曰四明修道五无学道。

  论由此智见至亦复永断。

  演曰后明清净由得不生故证清净文中有二初还后灭还复分二先明不生后明清净此初也爱断之言亦兼取也即内异熟及增上果名为所缘愚二果故名不实知由爱亡故受亦随断。

  论由此断故至证慧解脱。

  演曰后明清净文分为二初明慧净后明心净此初也谓有漏触所生诸受受二果时于所缘境不如实知由此为缘发生烦𢙉发业润生由断此受无所依故无明亦灭由此无明能障慧性能障既除慧得清净名为解脱。

  论若于无明至证心解脱。

  演曰后明心净即相应心不为贪等之所系缚名心解脱。

  论设彼无明至后际应生。

  演曰后明灭果文分为二一有余依果二无余依果初复有三一后果不生二现因永灭三正住圆寂初中有二先辩不生后引教证前文复二初依纵解后依正辩此初也。

  论由无明灭故至得无生法。

  演曰后依正辩。

  论是故说言至生受灭。

  演曰后引教证。

  论于现法中至得无生法。

  演曰二现因永灭文分为二先辩因亡后引教证此初也由无明灭故现在顺无明触受等灭六处等已有非由现无明有故不说无明灭六处等灭其触受等随无明生独说随彼灭由此所依灭故能依受等皆亦随灭。

  论由此故说至诸行不转。

  演曰后引教证文易可知。

  论由不转故至现法涅槃。

  演曰三正住圆寂文分为二初明得理后辩有余此初也。

  论彼于尔时至恒相续住。

  演曰后辩有余惑业虽尽所依身在名有余依无染法故名清净识不唯无漏离系之言亦同清净身由业感随业短长未殒灭来名恒续住。

  论若寿量尽至永灭无余。

  演曰二无余依果文分为二初释后结释中有二初身命俱亡后识因皆灭灭已不续名曰无余。

  论是名无余至究竟涅槃。

  演曰后结无余一者静处二谓求人三梵行已立道谛因圆四究竟涅槃灭谛果满具此四义皆是无余。

  论如是已说至缘起体性。

  演曰三揔结也。

  论缘起门至八清净门。

  演曰第二释缘起门文分为二先徴后释释中有二一者揔摽二谓别释别释有八一内识生者根境等缘眼等识生二外稼熟者水土等缘根等生也三有情死生者无明为缘能生行等四器成坏者共业所感世界等生五食任持者四食为缘有情得住六自作等者(善𢙣为缘爱非爱趣七威势者内证为缘)外发通等八清净者脱分为缘得无学等如缘起经及对法第四与此次第少不同也第十卷中自当广辩。

  论缘起义云何。

  演曰第三释缘起义门文分为二先徴后释此初也。

  论谓离有情义至是缘起义。

  演曰后释有二先以八义拣彰缘起后以染净揔明差别初八义中文即为八一离有情义离彼妄执有情能作拣彼梵天胜论犊子我能作计二无常义拣常能作数论自性顺世极微虚空时方外皆计常能为物因类异此等故言无常三暂住义拣正量部说法三类一刹那住谓心心所二一期住谓内色身三经劫住谓器世间拣后二种言暂住也四依他义拣无因计无因计者非缘生故五离作用义拣胜论师六句无常实作用者及萨婆多有实作用六因果续义拣断见者及遮经部因果异时无相续义并非缘起七相似义拣异外道害法宗计彼计煞等能得生天𢙣因善果不相似故八自业作义拣他作自受果者他作自受不相似故拣异外宗以彰自义名缘起也。

  论问为显何义至清净义故。

  演曰后以染净揔明差别杂染因果名为染污清净缘起名为清净清净即还灭染污即流转如前应知。

  论缘起差别云何。

  演曰第四差别门文分三段初徴次释后结此初也。

  论谓于前际至如经广说。

  演曰次释诸支文分十二一无明支乃至十二释老死支初中有四一明十九二辩七痴三明五愚四彰六种初中复三一指经说二辩其相三结于前此初也。

  论于前际无知至所有无知。

  演曰二辩相中十九无知束为七类一于世有三三世别故二于事有三内外俱境事有别故三业等有三业报俱境迷有异故四三宝起三五四谛起四六因果起二七所证有一十九一一具徴释二辩相之中言自在者即自在天世性即彼冥性异名是诸世法之体性故士夫即神我梵王名中间住中间禅故等言等彼空时方等不平等言通上诸类而言从因所生诸行即所迷果又言无罪至不应习此之两对重显前因言黑故等者此之三句重彰前果杂中通含黑白两类名为有分有二分故第七所证六触处者体即六根是触所依六触之处依主为称于六中实染未离由增上𢢔谓已出矣。

  论如是略说十九种无知。

  演曰后揔结也。

  论复有七种无知至增上𢢔愚。

  演曰二辩七痴文分为二先明七种后明相摄此初也言事愚者事谓所知有情等事言移转者报随因行数往诸趣流转不定名为移转迷移转理名移转愚依主释也余准此知。

  论前十九无知至摄第七。

  演曰后明相摄与前十九次第相摄如文可悉。

  论复有五种至增上𢢔愚。

  演曰三明五愚文分为二先辩愚体后明相摄此初也义愚者义谓境也迷境之愚依士释也见愚者由愚起见名曰见愚诸𢙣见者痴增上故余文易悉。

  论前十九愚至通摄一切。

  演曰后明相摄见愚摄八谓前六及因果放逸摄三谓业报及俱由迷此三起放逸故真实义愚摄前七种三宝四谛从境为名名真实义义通一切义者境也一切境中皆生愚故。

  论复次至无明闇。

  演曰四彰六种文分三段初辩愚相二明相摄三明建立此初也。

  论如是六种至无明黑闇。

  演曰二明相摄六与七相摄如次配知但此第六摄前七中六七二也。

  论复有差别至差别应知。

  演曰三明建立文中有二初明差别后结建立前三如次三慧所治对彼能治立愚之称谓由闻故知法其所治名无知由思故推构其所治名无见依修故明证其所治名无现观故云所洽差别等。

  论身行云何至唯名不动。

  演曰二辩行支文中有二先徴后释行谓造作三业为体通现及种能感揔报及揔别报方名行支若唯别报即非支摄实体唯思假通身语三界有无如前易悉。

  论眼识云何至色界唯一。

  演曰三明识支眼福业者观佛等境常起净心非福业者乐观[淫-壬+(工/山)]妄诸𢙣色故不动业者专注一境无分别故三业熏种所起现行名为果识识支正体唯取业招第八种识揔报主故今此通明故兼六识唯识会云或依当来说有现行因时定无现行义故三界多少如文可知。

  论受蕴云何至皆通三界。

  演曰四辩名色文分为二一别彰名色二揔出体性初文有二先解名支后彰色位此初也四蕴名名如常分别随识有无皆通三界。

  论四大种至然非一切。

  演曰后彰色位文中有二初明能造后明所造二中各二先明色体后界分别色界有八除香味二非一切者除不律仪等。

  论此亦二种至果名色。

  演曰二揔出体性体唯种子兼言果者依当起说同于识支而通说故。

  论眼处云何至通三界。

  演曰五明六处文分三假初明六处次明种现后明界摄通现行者亦据当生及通泛说。

  论眼触云何至无色界一。

  演曰六明触支文分三假初明六触次明种现后明界摄现行同前色界四者无鼻舌触无色唯一意地触故。

  论乐受云何至所生果受。

  演曰七明受支文亦有三初明三受次约界明三彰种现种为正体现是泛明与前同也。

  瑜伽师地论义演卷第四
金藏第 120 册 No. 1565 瑜伽师地论义演(第1卷-第32卷)


  ▆▆▆▆▆▆▆▆▆▆▆▆▆▆▆▆▆▆▆▆▆▆▆▆▆▆▆▆▆▆▆▆▆▆▆▆▆▆▆▆▆▆现经▆▆▆▆▆▆▆▆▆日月离所缘缚三明离系断除种子种现皆尽名解脱也。

  论从诸欲至随眠故。

  演曰▆▆▆▆▆▆▆▆▆▆▆▆▆▆▆▆▆▆▆▆▆▆▆▆▆▆▆▆▆▆▆▆▆▆▆▆▆▆▆▆▆▆三次之五句彰所断染文分为五一欲所生漏谓除贪外嗔恚等惑悉已断除余准知也二明匮乏谓因贪外嗔等所生执杖欧击身语𢙣行作已增长无诸善法名为匮乏此华皆断名为出离据此等文欲恚𡧱三皆朋出也有本云损匮应勘余▆▆▆▆▆▆▆▆▆▆▆▆▆▆▆▆▆▆▆▆▆▆▆▆▆▆▆▆▆▆▆▆▆▆▆▆▆▆▆▆▆▆▆▆▆▆▆▆▆▆▆▆▆▆▆▆▆▆▆▆▆▆▆▆▆▆▆▆▆▆▆▆▆▆▆▆▆▆▆▆▆▆▆▆▆▆▆▆▆▆▆▆▆▆▆▆▆▆▆▆▆▆▆▆▆▆▆▆▆▆▆▆▆▆▆▆▆▆▆▆▆▆▆▆▆▆▆▆▆▆▆▆▆▆▆▆▆▆▆▆▆▆▆▆▆▆▆▆▆▆▆▆▆▆▆▆▆▆▆▆▆之▆▆▆▆▆▆▆▆▆▆▆▆▆▆▆▆▆五无相定六者空定▆▆▆▆▆▆▆▆▆▆▆▆▆𡧱三不乐四贪恚俱舍五一切相六者我▆▆▆▆▆目前六种。

  论谓我已修至建立此界。

  演曰次明▆相文分为二先明立意后辩对治此初也此经具如集异门足论第十五引今举意云谓有具寿作如是言我已修慈及悲喜舍无相空定我心犹为恚𡧱不乐贪恚俱舍众相疑等之所缠绕应告彼云勿作是言所以者何若有具寿于慈悲喜舍及无相空定修习已多所作无处无容其心犹为恚𡧱不乐贪恚俱舍众相疑等之所经缚无有是处谓慈心定乃至空定必能出离恚乃至疑由答外疑而建立也今此论等略举初后是故慈等非对治者举彼疑词虽得慈定恚等犹行明慈而非恚等对治余五准此当知为下正彰立意。

  论是中恚等至建立第六▆。

  演曰后辩对治分之为二初明通相后明别相此初也前四通治如文自悉第五观察圣住等者观察无相圣所住理建立第五无相对治观察无学究竟之理息除第六我𢢔之障。

  论慈对治恚至是彼对治。

  演曰后明别相文分为六一慈治嗔恚二悲能治𡧱三喜治不乐不乐谓嫉诸嫉姤者见他盛事情不乐故四舍治贪恚理实舍能除贪恚痴然爱憎境起舍难故故逐难说治贪及恚中容境上舍相易知故略不论实亦除痴五无相治相相缚皆无名治众相六无𢢔治疑我𢢔为本众惑因生我𢢔既除疑等皆尽名为空也。

  论此诸出离至容可现行。

  演曰后揔结也此诸出离修满足者定超恚等未成满者容许现行。

  论又前五种至圣住所摄。

  演曰二明相摄文中有二初五后六五中初四色天所摄名为天住第五无相名为圣住六中初四梵住所摄四无量心名梵住故初五门中虽具慈悲阙后二故从依名天不名梵也。

  论复次至故名为依。

  演曰三辩出离依文分三假一摽释依名二引教分别三明起所因此初也。

  论世尊说依至是依非识。

  演曰二引教分别文中有二初摽后列次第可知。

  论此四种依因何建立。

  演曰三明起因文分三假一徴二释三结此初也。

  论补特伽罗四种别故。

  演曰二释分二初揔摽答后随别释此略摽答因四有情说四依故。

  论谓因謟诈至初依。

  演曰后随别释文分为二初列所因后明行相所因有四一因謟诈二因顺世三因自见四因闻极此初也有謟诈者内怀诡行外现矫仪取相之徒慕为师矣师既颠坠资亦沉沦故因此徒诫当依法人非依也𢙢初学流错依凭故问涅槃第六明人四依四依于世能多利益今诫依法彰人叵凭二文乖违孰当可取答依初学者说唯依法𢙢所作者依邪威仪即便依学文遮魔罗及提婆等謟诈之人不堪依也若依正行离謟诈者依之无失。

  论因顺世间至第二。

  演曰二因顺世世之浅法竞饰浮华赏文薎理今谈义理出世可凭粗浅文词不可依也。

  论因住自见至第三。

  演曰三因自见义虽所依有了不了而见取者封自所习以为至极故对诫之当依了义不了义者勿坚着之。

  论因闻为极至第四。

  演曰四因闻极极有二种一世间之极谓人天胜果三界唯心识为体也二出世之极佛果菩提四智为体谓初学者闻说唯心将为极理不肯进修佛诫彼流当须依智心如野马无暂时停识如幻人颠倒所起虽为世本终非佛因唯有菩提可真依处▆。

  论因其謟诈至现威仪故。

  演曰后明行相准前分四初文复二一辩对谄说法依因二拣外法亦非所依此初也要假研论正智得生非嘱威仪智能起也。

  论即于此中至不应执故。

  演曰二拣外法亦非所依显佛所说人法二中唯法是依是依之法佛法非俗俗法虚妄未为依故。

  论法又二种至审观察故。

  演曰二依义相如文可知▆。

  论佛所说经至非不了义。

  演曰三了义相二边之说皆非了义中道之言方了义也。

  论世尊至是依非识。

  演曰四智依相文中有二初显世间依识所以后明出世说智所由于中有二一为向涅槃者说四谛智二为随法行者说闻思修智闻思等智依教等生名法随法行。

  论略于四时至建立四依。

  演曰三结之也得法等者若依法义了义及智名为不失若依人文不了义识名之为失始兴信智了悟真诠名得法时此时必待法非人也以假正教信智生故忆念名教所悟不忘名任持时此能归义义聪敏者解乃不穷词亦无竭即义揔持详诸所诠优劣得失名察义时此时必资了义教也因闻了义便起修行行与教同名随法行随法之际必资于智智能利物证真际故此之四种始末优劣修习为次。

  论复次至二种差别(八)。

  演曰第三合释第三第四作意所缘二种差别文分为二初结前生后次正辩二相此初也。

  论作意差别至四十作意。

  演曰次正辩二中文分为二一别明二相二合明二体别中复二初明作意后辩所缘初中有四一揔摽作意二别列其名三依摽辩释四前后相摄此初摽也。

  论云何至果作意。

  演曰二别列其名文中有二初列七名后陈四十初中有二先徴后列。

  论云何四十至遍行作意。

  演曰后陈四十文中有二先徴后列列中四十类例言之有十一类一法义类谓初二作意二念处类谓次四种三假实类谓次二作意四修习非习类谓学等三五断非断类谓遍知等三六缘境有无类谓有影等四七止观类谓胜解等六八对治染污类谓随顺等四九运转类谓力励等四十修智类谓思择等四十一三乘类谓他等四作意体者遍行一也修定等时力增胜故而偏说也故杂集云谓善顺奢摩他毗钵舍那故谓于一境持心令住故。

  论缘法作意至相应作意。

  演曰三依摽辩释其七作意下第十七二十八等具广明之故此不释释四十中如列所科亦分十一此即第一明法义类文中有二一法二义如次闻思修作意为体。

  论缘身受心法至身等作意。

  演曰二明念处类文中有四对彼身等四境不同分四作意。

  论胜解作意至增作意。

  演三假实类文分为二先明胜解后明真实此初也由有漏观未能真实故以胜解于所欲事似彼相现而于此法有彼相生名为增益如火观者于余非火皆发火相余类此知杂集十一说此名为一向世间作意故唯相假。

  论真实作意至诸法作意。

  演曰后明真实本后二智相应作意如境通愍名为真实故杂集云一向出世间及此后所得作意如理思惟自共相者即后得智相谓相状体相二也思惟真如即根本智相但体相。

  论有学作意至世间作意。

  演曰修非修类文中有三一学二无学三非学非无学所学之法谓戒定慧三修进于此名为有学进修已满名为无学非进非满名为非二自性谓即学等自体名为学等相续谓身由在学等相续身故亦名学等。

  论遍知作意至而不断惑。

  演曰断非断类文分三段一明非断二明正断三明已断此初也谓加行道中虽观惑相而未断也故对法云遍知有三一因缘事遍知谓知烦恼随眠未永断故二自体遍知谓知此烦恼生已烦恼乱心性三过患遍知谓知此烦恼能引自他俱害能生现后法过能令有情受此所生身心忧恼。

  论正断作意至俱作二事。

  演曰二明正断谓无间道由前已知一刹那间知而正断名作二事。

  论已断作意至所有作意。

  演曰后明已断谓无间道后解脱胜进二种作意揔名已断。

  论有分别至毗钵舍那。

  演曰六缘境有无类文分为四一有分别境二无分别境三边际所缘四成办所缘此初先明有分别境谓此观品审察推度名有分别分别蕴等善巧相现名为影像分别所缘作意谓由此者由此作意作意为先方能修缘分别体境毗钵舍那分别体谓本质是前分别影像本质名分别体观心所取复名为境。

  论无分别至奢摩他。

  演曰二无分别境若据随心相分说者定所缘境名无分别约质而论亦名分别但以慧品强故推求分别止品劣故多无分别理实同缘二皆分别问杂集十一说有分别影像所缘谓由胜解作意所有止观所缘境也无分别影像所缘谓由真实作意所有止观所缘境也何故与此说不同耶答谓有漏止观皆有分别虚妄分别为自性故若无漏摄皆无分别远离虚妄分别性故不同此处观品强故名有分别止品劣故名无分别。

  论事边际所缘至身受心法。

  演曰三边际所缘事谓体事边际穷极谓四念住摄诸所缘理事尽名事边际二十六中举尽所有性如所有性名事边际同对法论㸦举一边亦无违也。

  论所作成办至所缘作意。

  演曰四成办所缘修止观时作意圆满名为成办非唯果满名为成辨故二十六云云何所作成办谓修止观者修习为因诸缘影像所有作意皆得圆满(此圆满故)便得转依一切粗重皆悉息灭得转依故超过影像于所知事有无分别现量智生名作意办言如此等者谓我思惟如此如此谓在观中思惟本质本质类多重言如此如是如是思惟影像止观双运了知如是当有如此如此随眠可断当办如是如是真智可生及缘无为离障清净功用成就名办所缘。

  论胜解思择至而为上首。

  演曰七止观类中十一作意分之为二先辩行相次显功能初中有六此即第一先明观体观有二类一由此之作意力故最初思择唯慧无定或因止力所引慧生并名观也止上首者定引慧也。

  论寂静作意至而为上首。

  演曰二明止品止亦有二一由寂静作意力故最初安心唯定无慧或因观品而所引生尽名止也。

  论一分修至随修一分。

  演曰三明分修下十三云或时作意思惟光明或时作意思惟色相而入于定于二境中随修于一名一分修。

  论具分修至二分双修。

  演曰四明具修思惟光明亦了色相了色相时亦思光明二分双习名曰具修。

  论无间作意至相续而转。

  演曰五明无间一切时中斯须不舍名无间修。

  论殷重作意至加行方便。

  演曰六明殷重尊崇敬奉名殷重修。

  论此中至净修智见。

  演曰次显功能文分为五一修智见由思择力智得增明名修智见。

  论由寂静作意故生长轻安。

  演曰二修轻安定起轻安皆由寂静故名寂静生长轻安。

  论由一分至心得解脱。

  演曰三明盖脱障治相违二分起时盖便解脱。

  论由无间至心得解脱。

  演曰四明结脱由二作意九结俱亡心亦解脱。

  论又由无间至速证通慧。

  演曰五不虚弃速成通慧。

  论随顺作意至顺断烦恼。

  演曰八对治染污类作意有四一明随顺谓加行道猒坏所缘顺断惑故。

  论对治作意至远离相续。

  演曰二明正断文中有二一正舍诸惑谓无间道二任持断道令惑转远谓解脱道谓此道中令所断惑更不生故。

  论顺清净至诸法道理。

  演曰三明顺净四顺观察此二作意俱胜进道谓修六念或思妙事或观所断及与所证皆于胜进道中作此观也故对法云或勤方便思惟诸法名胜进道六随念者即念佛等六。

  论力励运转至阿罗汉时。

  演曰九运转类作意有四一明力励二明有间三明功用四辩自然自然作意有四时者一得作意得第六七二作意时二正已入而由得此二作意故能正已入根本静虑此前二时是道前方便者也三由方便得入见修修于现观四无学道正得作意已得作意如其次第无间解脱二作意也。

  论思择作意至不复现行。

  演曰十修智类有四作意一明思择二明内摄三明净障四辩所行如文可悉。

  论他所建立至所有作意。

  演曰十一辩三乘类作意有四一他所建立谓诸声闻二内增上取谓独觉等三广大作意谓诸菩萨四遍行作意谓佛世尊义可知也。

  论此中了相至唯摄缘义。

  演曰四前后相摄前七作意摄后四十文同前判有十一类此当第一摄法义二了相作意通闻修慧故摄二种体非欲界不通思慧余六摄义唯是修慧故三十三云即由如是定地作意于欲界中了为粗相故。

  论缘身等境至遍在七摄。

  演曰二摄念处四闻修等慧普缘四境相应作意遍故遍七摄。

  论了相胜解至当知随应。

  演曰三摄假实二了相胜解加行究竟果作意通摄胜解真实作意者了相通在初修及无学一切初修多唯胜解无学等修多是真实胜解既为近加行道理通假实究竟果作意在根本地中一切时位假实理通观察作意唯摄胜解者是中三品胜进道故初假解修不说通实为后加行理亦通真余三作意唯摄真实者为无间道多观真故此就前门就余门者当知随应者此就前说七作意相与二相摄就余别义了相多唯胜解初起修故究竟果唯真实解脱道故观察作意通胜解真实能为胜进加行道故余四如前故说就余门当知随应不说七种皆与前别也。

  论七种作意至果作意。

  演曰四修习非习摄文中有二初七作意摄学非二后了相及果但摄无学无学位中能了清净自共相故究竟果者是无学故。

  论了相至已断作意。

  演曰五断非断摄文中有三初摄遍知谓了相等三非治道故遍知所摄次摄正断谓远离等三是断道故故摄正断后摄已断究竟果中惑尽方得故摄已断。

  论观察至作意所摄。

  演曰六缘境有无摄文中有四观察慧增摄有分别余六止观而无偏故故通摄二边际义宽通七作意所作成办义分两种若就初门未至定说摄七作意修习定时有七意故若就第二根本定门唯摄果满根本定中所作成办与余作意不相应故。

  论最初胜解至遍一切摄。

  演曰七止观摄前辩类中文分为二先六行相后五功能今相摄中但明行相略无功能摄六相中文分为四一摄第一择法思慧而非定法七种作意是定地收故不相摄若止为首便摄七种定类同故。

  论若最初寂静至亦尔。

  演曰二摄第二依欲界心安住内境名初寂静即七不摄若依观品所引修慧名寂静作意七作意摄同初义中有摄不摄故云亦尔。

  论前六作意至唯摄具分修。

  演曰三摄三四前六作意修止及观有全有分故双摄之第七必全故唯摄具。

  论无间至遍一切摄。

  演曰四摄五六行相既通故七皆摄。

  论随顺作意至就断对治说。

  演曰八对治染污摄文分为二初依治辩次约余摄初中复二先摄后结摄中有四一了相胜解二摄随顺二远离加行究竟二种加行道故摄对治摄乐作意通于四道今摄前二故云一分三顺清净者是胜进道摄乐一分而摄之也四顺观察者全是胜进故与观察全相摄也。

  论若就所余随应当知。

  演曰次约余辩依修智等所余门者随顺通摄了相胜解摄乐观察四作意也顺清净作意通摄摄乐观察所摄余如前说故言随应。

  论力励运转至二作意摄。

  演曰九运转等四摄力励初习唯散非定故七不摄有间运转有功用运转比二作意但摄七中前四作意故云乃至摄乐所摄自然运转摄彼二者以无间解脱自然转故不说观察者彼胜进摄此非胜进故不摄也。

  论思择作意至作意所摄。

  演曰十修智类摄思择作意了相摄者依初修门多起慧故非余不摄内摄作意胜解摄者依创无间内缘之门非余不摄净障作意观察摄者审察烦恼断与未断顺净障故非实彼摄观察非正无间道故。

  论他所建立至一切所摄。

  演曰十一三乘相摄文分为二初别广明次重料拣此初也广大作意七皆不摄无住涅盘悲智建立二利行广非七摄也七唯自利非广行故遍行作意而有两种初属世尊唯第七摄佛自利德故唯果摄第二菩萨菩萨自利亦通七摄。

  论又了相作意至传为其缘。

  演曰次重料拣了相作意通闻修慧由闻他音修定相应得声闻果故他所摄了相作意内增上者在先资粮为果时缘得有了相除此余时而即无也以不待他音证自果故。

  论复次云何所缘差别。

  演曰后辩所缘文分为二先问后答此初也。

  论谓相差别。

  演曰后答分二先揔次别此揔答也。

  论何等为相。

  演曰次别分二初明四相后三十二相初中有三一蹑前徴起二标数略答三依标广辩此初也。

  论略有四种至应修习相。

  演曰二标数略答。

  论所缘相者至分别体相。

  演曰三依标广辩文分三段一明所缘二明因相三明后二此初也相分名事见分名体定所缘相从识所生不离识故名分别相。

  论因缘相者谓定资粮。

  演曰二明因相谓无悔欢等名定资粮。

  论应远离相至此四种相。

  演曰三明后二文分为二先揔标列后各别释此揔标列后二相也。

  论何等至不乐攀缘。

  演曰后各别释文分为二先辩远离后彰修习初中有四一沉二掉三乱四着此初沉相略有二种先明通相后明别相通相有四一不守根门二食不知量三初夜后夜不常悟等四不正知住痴行等下广明别相约相增说以痴为性理实心惛懵重为体。

  论何等掉相至动乱其心。

  演曰二明掉相文中亦二初通后别别相贪体太举俱行如前欲等等勤心观与举俱行体即掉举。

  论何等乱相至不乱相。

  演曰三明乱相体即散乱通相如前别相钝根即贪嗔等三分为体谓贪瞋痴令心流荡胜余法故说为散乱。

  论何等著相至无出离见。

  演曰四明著相通相同前别相即贪或众烦恼随于所乐而爱味故故于无上出离正道不生正见即不正知。

  论对治如是至应修习相。

  演曰后彰修习远离𢙣法即名修习。

  论复有至引发相。

  演曰后三十二相文分为二初三十二体后摄归四相初中复二一标数列名二随标别释此初标列三十二名。

  论云何自心相至被染污心。

  演曰二随标别释如列所科三十二段此即第一明自心相文中有二先徴后释自心相者谓以自心为所缘境自心即相名自心相持业释也。

  论云何外相至不现行故。

  演曰二明外相外境名外光净等相谓本质也设相分光亦名为外而非心故。

  论云何所依相至并种子相。

  演曰三所依相谓自五蕴所依止故并种子者果所依故分别体者分别所生不离心故。

  论云何所行相至分别体相。

  演曰四所行相谓彼六尘心所行处名所行相。

  论云何作意至名作意相。

  演曰五作意相作意即相名作意相。

  论云何心起相至名心起相。

  演曰六心起相凡心起者皆由作意故取次前以为一相第二相者心所思惟行及名色为境起心名心起相或为因依亦起心也。

  论云何安住相至名安住相。

  演曰七安住相四蕴是识所安住故。

  论云何自相相至名自相相。

  演曰八自相相文中有二一自类自相如色非受名自类相二各别自相谓色中十一体各不同名各别相。

  论云何共相相至名共相相。

  演曰九明共相文中有三一诸行共相谓无常相二有漏共相谓苦相也三一切共相谓空无我。

  论云何粗相至一切静相。

  演曰十及十一粗静二相如下具辩。

  论云何领纳相至诸行之相。

  演曰十二领纳相曾所更境忆持不忘名领纳相若不忆持非领纳也。

  论云何分别至诸行之相。

  演曰十三分别相未来体无依心说有名分别相。

  论云何俱行相至诸行之相。

  演曰十四俱行相谓现在心分别诸行心境俱时名俱行相。

  论云何染污相至不染污相。

  演曰十五染污十六不染合明分二初标后释此初略标二相别也。

  论此中至成不染污。

  演曰后释分二初释染污后明不染此中二类虽已发起出离之心于断烦恼不修方便观有贪等贪等犹在名染污相若修方便观心广略或高下等伏断随眠贪等不生名不染污次文重释缠及随眠名染污相种现尽时名不染污。

  论云何正方便至心被染相。

  演曰十七正方便十八邪方便此二行相如文可知。

  论云何光明相至建立此相。

  演曰十九光明相文中有二一治闇光谓日光明等治外黑闇二法光明谓三慧光能治内闇无明等障恳到者说文云恳者至诚也到谓极也。

  论云何观察至能取法观。

  演曰二十观察相文中有三一现观未来未来未起而得坐名现在已生名为住立二现观过去过去已灭名之为卧现在邻灭复得坐名夫欲卧者必先坐故三现观现在谓心观心展转展转后观于前名为二也。

  论云何贤善至故名贤善。

  演曰二十一贤善定相文中有四一问二答三徴四释文显可知。

  论云何止相至影像之相。

  演曰二十二止相为治分别故修止相所以止相名无分别。

  论云何举相至光明相相。

  演曰二十三举相治沉下故于外境中随缘一种净妙之色策举其心名为举相。

  论云何观相至增上舍相。

  演曰二十四五观及舍也三慧思修名为观相心住平等名为舍相广如下辩。

  论云何入定相至而现在前。

  演曰二十六入定相入相有三一因缘相二所缘相三应修习相此三一一皆为定因名为入相。

  论云何位定相至得不退法。

  演曰二十七住定相住相有三一能善取二能安住三能不退具此三义名为住相。

  论云何出定相至不定地相。

  演曰二十八出定相虽定散心通名分别此散心体定所不摄不定地收名出定相。

  论云何增相至狭小故。

  演曰二十九增相三十减相三十一方便相前二增减第三与前二为方便义类同故如文可知。

  论云何引发相至如是等相。

  演曰三十二引发相文中有二初徴后释释中有四一由通力于一字义能引无边广博名义二能引发无诤等智三由定力能发诸余力无畏等无边功德四由定力能达句义得微妙智能引此等名引发相。

  论复次至修习故。

  演曰后摄归四相三十二相不离前四以为体也所缘相宽具摄诸相因缘亦尔何以然者以前与后为因缘故其正方便为正因缘邪方便者为邪因缘因缘虽一白黑有殊分为二也第三远离离诸染相第四应修修诸善法故三十二相皆是前四所摄更无余也。

  论卷第十二 本地分中三摩呬多地第六之二

  论复次云何至诸相作意。

  演曰二合明二体文分为二一明修习作意及相二明入定具四因缘初文有二先徴后释此先徴也。

  论谓即于彼至能作四事。

  演曰后释文中复分为三此初略标答也。

  论谓即修习至远离相续。

  演曰后广分别文中有四一修作意二远烦恼三练作意四成四道猒坏所缘是加行道舍诸烦恼是无间道任持断灭是解脱道远离相续是胜进道或即如次是猒坏等四种对治。

  论是故至诸相作意。

  演曰三结之也。

  论复次至教授力。

  演曰二明入定具四因缘文分为六一入定因缘二染定差别三漏无漏异四四分不同五次超有差六熏习有异初中有三一标名列数二依标辩释三揔结前义此初也。

  论云何因力至静虑等。

  演曰二依标辩释文分为四此初因力谓次前生曾所得定以为因力生今时定顺小教说大乘正取定种为因亦可据曾熏发定种功能增长生今时定名因力也。

  论云何方便力至能入诸定。

  演曰二明方便力数修习力是为方便。

  论云何说力至入静虑等定。

  演曰三明说力因闻所说定心之教自安心想所得等持名为说力。

  论云何教授力至及诸余定。

  演曰四教授力不从言教但依师授名教授力。

  论如是显示至及钝根者。

  演曰三揔结前义利根钝根如次显上三四二人以随法行及随信行二各别故。

  论复次有四至静虑者。

  演曰二染定差别文分为二一揔标列二随别释此初标列有四定也。

  论云何爱上至后生爱味。

  演曰二随别释如标分四初中有二先徴后释所言爱者体即贪也问贪性是染定即不然云何言俱得名染定答正得定时体即非染初时生爱得已生欣于此二时缘定生贪故名为染。

  论云何见上至解脱出离。

  演曰二明见定文中有二初徴后释体即见取他见为因而入静虑或得静虑后起见等名见静虑言念过去多劫等者全常见等言坚执不舍是见取也显彼见取行相差别名审思察及出离等。

  论云何慢上至审谛观察。

  演曰三明慢静虑文中亦二先徴后释体即我慢或兼憍体谓因慢入定或得定已而起憍慢故揔名慢上静虑问如何我慢缘上静虑答未得定前所起我慢我慢下界揔执当地五蕴为我而方能故若定后慢缘彼地起亦同地计能所计法皆上地故。

  论云何疑上至审谛观察。

  演曰四明疑静虑由于四谛不能速证便于先得定处生疑此文且据修出世说云四圣谛理实修世于定亦疑。

  论复次云何至当言正入。

  演曰三漏无漏异文分为二初明有漏后明无漏初中复二先明染定后明净定此初染定文中有二先徴后释所爱味者即净定也言已出者已出净定言正入者正起染心出净入染后缘于前名爱味定。

  论云何清净至不生爱味。

  演曰后明净定文中有二先徴后释释复有三先明根性次辩净因后明净定根性有四一中根性二利根性三等烦恼行贪嗔痴三齐有名等四薄尘行虽有贪等行微薄故从他闻下辩净所因闻说于定起爱名患及闻定外更有无漏涅盘菩提出离可求故于所得不生味著名为净定。

  论云何无漏至入无漏定。

  演曰后明无漏文亦为二先徴后释释中有三初明根性次明取相后明无漏根中有三一随信行二随法行三薄尘行此三行人或有修行已入见道或至方便暖等位中修诸等持皆取相状名有漏定今于身证及无学位不复思惟但观真如甘露界想名无漏定。

  论复次云何至调炼诸根。

  演曰四四分不同文分为四一明退分二明住分三彰胜分四彰决择此初分四一明根性二明解劣三不堪忍四明退位次第应知。

  论云何顺住分至亦不退下。

  演曰二明住分文中有二一明根性二明正住于上不修于下不退但于禅定耽著名住。

  论云何顺胜分至便得胜进。

  演曰三彰胜分文中有二一进所因谓闻定教及闻依定断妄证真出离阶渐二者辩名谓求胜等。

  论云何顺决择分至名决择分。

  演曰四彰决择文亦分二先徴后释释中有二先释顺义后明决择无漏智体正名决择以能断除身见等故暖等善根名之为顺观萨迦耶知为患故观同于彼名为顺也珠瓶等者别宝之人善能甄拣能所俱胜无漏决择胜亦然也辩此四定六十三中及俱舍论第二十八顺正理论七十八等广明不能繁叙。

  论复次云何至至初静虑。

  演曰五次超有差文分为二先次后超初中复二一明顺次从下入上谓从初禅无间次入二禅乃至无所有处次入非想二明逆次从上入下谓从非想入无所有乃至二禅入初定中诸所得定揔有三类一纯有漏二纯无漏三通漏无漏杂修静虑此三之中一一皆有顺次逆次及超越也。

  论复次云何至清白故。

  演曰后明超入文中有三初明方便次超行相后明分限此初也谓大小乘中久修学者所得诸定圆满清白方能超入诸定等也。

  论从初静虑至逆超亦尔。

  演曰次明超相文中有二先顺后逆次第准前但于其中超间有异。

  论以极远故至第三等至。

  演曰后明分限文中有二初未自在但超一地。

  论唯除如来至入诸定故。

  演曰后明自在一切皆超即八地菩萨及佛超也故大般若云从初静虑入灭尽定从灭尽定起欲界心问如大目连猕猴池侧入无所有处家闻象等声便从定出此亦超多云何但言佛大菩萨答诸小乘者有超不超而不决定佛不退者理即决定一切普超不同声闻纵有超者地非广故。

  论复次云何熏修静虑。

  演曰六熏修有异文分为二先问后答此先问也。

  论谓如有一至四种静虑。

  演曰后答分五一标得人二彰所为三明修相四明自在五辩修果此初标举学无学中已得有漏及无漏者方能杂修诸定等也。

  论为于等至至自在果故。

  演曰二彰所为杂熏修者略有二意为令定自在及得果故。

  论长时相续至熏修成就。

  演曰三明修相有漏无漏杂熏修故诸熏修者揔有四类一定散杂修谓阿罗汉舍福命行资命福果二纯漏定熏谓生静虑除五净居即下文云䎡中上品修诸静虑有差别故三纯无漏修谓受变易要无漏定而为因故四有漏无漏间杂熏修即此所明熏净居也谓漏无漏间杂为因成一果事名杂熏修不同异宗无漏资漏名杂熏也故毗昙等云先起无漏十六行观多念相续次入有漏十六行观亦多念续如是渐略有漏无漏各二刹那名加行成次后更起一念无漏次后更起一念有漏是无间道次后更起一念无漏是解脱道名熏修成两边无漏熏中一漏能所熏合揔有十五五是有漏十是无漏故所熏五起五净居名杂修也而今此文即不然也谓有那含在凡位时造得感生第四禅中下三天业任运但能感下天处由起希愿求生上故熏修定力资昔故业令种势增生五净居非是有漏一念新熏能为感也文言更相而间杂者先从最初长时熏习渐略渐略乃至最后剎那间修有漏无间无漏现前无漏无间有漏生起表定自在而相间起非要配属无间等道及断定障定既自在何有漏除但是杂修成满相也问大乘既唯资故业种有异小乘何假杂修方能资益答为显胜定方资故种若漏无漏间杂纵任方名为胜故要杂修断障招生具二能故不同变易非招新果故唯无漏一能资也问所资之种何地系耶答下三天处或唯广果同地资生理不违故故唯识云杂修静虑资下故业得生净居及智处等谓昔修定时地别三品相应之业随定亦然未有能修五净居者但由杂定五品熏修增彼下天故业令感非是昔造及今新熏能感生也。

  论若于是处至自在等至。

  演曰四明自在谓于一住处清旦等时为杂熏修资故业事入诸等至应念得入名自在相。

  论自在果者至能引之道。

  演曰五明修果果有二种一所引果二所生果初中有三一现法乐住二得不退道三引解脱等德。

  论若有余取至便入净居。

  演曰二所生果文分为二一明所生处二辩修差别此初也由此那含上惑未尽名为余取有余取润而受生者便入净居一期生处三天四地略不言之非不因修得生彼也。

  论由䎡中上品至得为大梵。

  演曰二辩修差别文分为四一生因差别二染净不同三修生地殊四乐依差别此初分二先明三品后明五修此初也四禅地地皆有三品广如前辩大梵王果虽是上品修生无寻异前故别标举。

  论由䎡中上至生五净居。

  演曰后明五修一一品中有漏无漏三种杂修由因修习五类不同所感净居亦分五也问资下故业生五净居下天故业但唯一类何言修感得五耶答由杂熏修有五品故增彼有漏有五功能故感净居亦为五也。

  论当知因修至或进上定。

  演曰二染净不同文中有二初明染净后明退进由净得生非因染也后退进中如因净定生二禅中为起贪心即便退没还生下界若修清净再得生彼及生下地初定等中或得上生三四等定问外道因定亦生彼天何言有染而不能往答外道所因得生上者亦由净定正在定时染不俱故。

  论先于此间至能离欲故。

  演曰三修生地殊文分为二先辩修生后明离欲初中有二先辩修生地义差别后明非离释其所以。

  论又非此间至而有差别。

  演曰四乐依差别又非欲界及生初禅入初禅静虑轻安妙乐而有差别但由人天二趣身异非是二时定乐别也。

  论复次已说至诸经宗要。

  演曰第四明第五段摄经宗要文分三段一结前生后二依标正辩三结上所明此初也。

  论谓八解脱等如经广说。

  演曰二依标正辩文分为二初举经明后辩所指此举经明解脱等持等至三种名也前标后结而皆有四今但三者良以静虑前来已明故今不说。

  论八解脱者至观诸色等。

  演曰后明所指文分为三一明解脱二辩等持三明等至明解脱中文分为二一者别明二揔料拣初别分三一明解脱二明胜处三彰遍处谓依解脱方修胜处及遍处等故因解脱次第明也就初解脱复分三段一指前标列二揔释众名三别明行相此初也指前十一标列名处。

  论前七解脱至故名解脱。

  演曰二揔释众名谓无学等已离惑染名已解脱为引胜德于离染境思惟胜解得心自在远离定障名为解脱故杂集论第十三云谓能解脱变化障故第八解脱亦离定障障离由在解脱前故故对弃背想受立名离劳虑故。

  论云何有色观诸色。

  演曰三别明行相但明前七未彰第八第八如后别广明故前七如名即分为七此解第一文中有三一辩行相二明心境三修所为初中有二先徴后释此初徴也。

  论谓生欲界至而生胜解。

  演曰后释有二一观诸色二辩有色此初也谓有那含身在欲界欲染已除名已解脱上界爱心犹未灭尽名未离染即于欲界内外诸色揔相观为光明之相作意思惟名为胜解定障永除复名解脱对法论云色界欲贪亦已除者据久学说此依初习但言离欲亦不违也。

  论由二因缘至作胜解故。

  演曰二辩有色有二因缘名为有色一生欲界及得色界定有内外色二依内心思惟光明有内相色合此二义名为有色不同小乘内有贪爱名内有色观外不净名初解脱。

  论问观诸色者至复以何行。

  演曰二明心境文中有二先问后答此先问也。

  论答至乃至广说。

  演曰后答文二欲界色者答所观色所制少等答其行相由前三解脱引胜处故故观胜处所成之色为行相也问前云即于欲界诸色有光明相作意思惟如何今说若好𢙣等以为行相答好𢙣是本揔观好等以为光明今从本论名好𢙣等前明依起故说光明理不违也。

  论何故修习至无㝵解等。

  演曰三明修所为文分为二一明修治二通殊难初中有四一问二答三徴四释次第可知。

  论虽先于彼至思惟胜解。

  演曰二通外难外难意云欲染已离何须观察故此答云色虽离染未能证解为证解故故须思惟。

  论云何至说彼为外。

  演曰第二解脱文分为二初辩行指后指所同初中有二一观外诸色二释内无色此初也谓那含作此观时欲及色染皆已断除名内无色为观外色而作胜解故无色定而不现前以无色定不观外故又不同前思惟光等名内无色但于欲界色离染处思惟少多好𢙣等相而生胜解名此解脱问此离染色为根尘耶答通根及尘文无拣故问此观外色内无色想为起不起起即违理有色无色二心并失不起违教教自明云内无色想观外色故答婆沙说云而不起也谓依行者期心说故先期我若于内无色应观外色世尊依彼说内无色观外色故今依大乘观外色时而亦得有内无色想故杂集云于内已伏见者色想或现安立无色想故一心多用我宗许故。

  论由二因缘至光明相故。

  演曰二释内无色有二因缘名内无色一得无色定二不思光明以是因缘名无色也。

  论余如前说。

  演曰后指所同心境所为二同于初故指不说问此二解脱依何地起答通四定起故显扬云为于变化得自在故修二解脱变化既通四静虑有二依四定理无违也问为于根本及近分耶答唯依根本而非近分近分欣趣㝵无通果通果起乎容预地故。

  论云何净解脱至具足住。

  演曰第三解脱文分为二先徴后释此初也。

  论谓如有一至名净解脱。

  演曰后释有三一指人辩相二释净名三明身住此初也谓如有一身证那含已得四定舍支念支圆满清白用此为依所修圣行及所缘境内外俱净名净解脱故显扬云净者一向意解思惟净妙色也圣离秽染名净圣行。

  论何以故至善磨莹故。

  演曰二释净名有三因缘名净解脱一超苦乐苦中并忧乐中兼喜二过动乱寻伺为动二息为乱三善修胜解观行分明犹如磨镜转明转净名净解脱。

  论身作证者至多所住故。

  演曰三明身住身者通名体依聚义今云身者谓意身也言作证者由于智断得作证故诸根得境唯身亲合与身证名今此意身除障最胜名身作证是诸贤圣所栖止处名具足住故杂集论第十三云然诸圣者多依二住谓第三八以最胜故是故经中于二解脱有身作证具足住言由此二种如其次第有色无色障断无余证满转依说名最胜问前二解脱通依四定八灾亦离何故不名净身作证答得定离灾虽多相似未能善莹意解犹疏但与观名未名作证故彼此文说有差别。

  论云何至思惟胜解。

  演曰第四解脱文中有二先徴后释谓有那含及无学等于彼空处已得离欲即于当地根本定中重观虚空思惟胜解令障转远引生胜德名空解脱言虚空者谓色对治所缘境界言无边者谓十方诸相不可分别处者定也定是缘空空所依处名为处也。

  论如是识无至思惟胜解。

  演曰第五解脱离当地染重观识处为境思惟名即于识思胜解等障远德生名为解脱其释名者谓缘无边识处为境名识无边处故显扬云无边识者谓缘无边虚空之识今缘此识以为境界处谓转依及能依定以所缘空而无边故其能缘识亦名无边今缘无边识为其境故从所缘名识无边问无所有等事涉于下即于识等思惟胜解识处亦缘缘空之识何不于空而生胜解答识处虽缘缘空之识缘空之识而非空故故不得言于空胜解无所有处缘外境无若不思识不能显无是彼识外之所无也若尔识处例亦应尔不言思空不能显识是缘空识答言识无边而无有滥故不假言于空胜解若无所有不言于识恐或谓识亦无所有为拣斯滥故云于识思惟胜解。

  论无所有处至思惟胜解。

  演曰第六解脱谓有那含已离地染得自地定名为已得无所有处观识处外无法可得无为其境故云于识思惟胜解故显扬云无所有者谓于识上推求之时无少所得除无所有无别境界唯见此境极寂静故。

  论有顶解脱至应作胜解。

  演曰第七解脱谓有那含亦离自染得自地定更不于余空处识处而作胜解但于自地四蕴心心乃至无所有处四蕴等法随于何境可生心处而作胜解名为胜解问何因二地合为一名答因二地心得名非想非非想故若唯有顶形对于何名为非想唯无所有不观本地复何得名非非想耶故对二地名为此观故显扬云非有想者超无所有想非无想者于无所有已上境界推求之时唯得缘无所有极细心法唯见此境极寂静故问无色界心得缘四蕴四谛等法今何唯以空识境等标地观名答依修学者初方便说问无所有处从他立名空识二处俱依自地此云有顶何兼自他答空识二名唯依自立无所有处而从识外无法立名有顶要假自他相形立为地义故有单重义不同也问空识二处皆云离欲后二不言为能离不答实皆揔离略不言也故初释云前七解脱于已解脱而生胜解故此释中而不重也断伏虽殊有学无学皆须离染染若不离非解脱故离染之言通目断伏不唯断者方得离名体性等义如下自明小乘所辩如婆沙论第八十四俱舍二十九施设成实而具明也。

  论复次先已至故名胜处。

  演曰二明胜处分之为三一释揔名二彰差别三明别相初中有二先释其名后彰喻显此初也胜处有八一内有色想观外色少若好若𢙣若胜若劣于彼诸色胜知胜见得如实想止名胜知观名胜见由此止观于境自在障不能娆名胜知见二内有色想观外色多若好若𢙣乃至得如实想三内无色想观外色少若好𢙣等四内无色想观外色多若好𢙣等五内无色想观外色青六内无色想观外色黄七内无色想观外色赤八内无色想观外色白。

  论此胜当知至处分臣仆。

  演曰后彰喻显文分为二初明五相后释胜名此初也。

  论于此义中至及自在胜。

  演曰后释胜名有二名胜一能隐蔽于境自在改换随心心胜境故名之为胜二由自在谓此止观障不能娆随心发起神通等德应念即生自在随心名为胜也。

  论前解脱中至制伏自在。

  演曰二彰差别解脱胜处内无色等虽有少同制伏解生义即别也解脱但可想解而生未能令境随心隐显胜处能成境从心转随心自在隐显而成故此二门实有别也。

  论观色少者至房舍等色。

  演曰三明别相文分为二初辩所缘后明见等初中有四一少多二好恶三胜劣四所属此初也即此有情及有情具名为少色文省及字故置等言宫殿等色名为多色等言等彼山林地等故对法云少色者有情数色其量小故多色者非情数色舍林地等其量大故对法直据情非情对小色唯情此依形量少中故含有情及具显扬四中具非具对故少唯资具多谓有情及器世间随自乐为故皆无爽。

  论言好色者至名为𢙣色。

  演曰二明好𢙣文中有二先明好色后明𢙣色文显可知。

  论言劣色者至当知胜色。

  演曰三明胜劣文中有二先劣后胜此说欲界声等四尘并其所依同聚色体通情非情皆有胜劣并是前四胜处所观。

  论此四显色至宫殿等摄。

  演曰四明所属此次前声香等四并显所观好𢙣等色俱通有情及资具等摄。

  论言胜知者至制伏想也。

  演曰后明见等谓于如前好𢙣等色数数隐蔽名胜知见胜劣等中不生贪恚但住自性名制伏想。

  论复次至故名遍处。

  演曰三彰遍处分为三段一标释揔名二牒经别辩三明其废立此初也胜解事者而释其处随类即前解脱胜处所观境也生遍解者正明遍义解遍于境名为遍处依主释也若境名遍遍即是处能缘慧等名遍处者从境立名有财释也。

  论言无二者至遍一切故。

  演曰二牒经辩如契经言一地遍处而能解了上下及傍无二无量及余水火风青黄赤白空识遍处亦复如是十种遍处一一皆于上下及傍无有我我及无有量名为遍处境界宽广名为遍故。

  论何故至二处建立。

  演曰后明废立文分为二先徴后释此先徴云根尘有十何唯于二立遍处耶。

  论由此二种至常相续故。

  演曰后释有二初明前八次彰后二初中有三一明遍义二拣余非三明限齐此初也由具三义故色与触名为遍也一共自他身二遍有色界三体常相续故前八处皆名为遍。

  论眼等根色至是故不说。

  演曰二拣余非义可知也。

  论如是有色至色界后边。

  演曰三明限齐第四静虑为色后边故色与触俱通彼界能依定色亦通静虑故前遍处但至后边更不于余观色遍也。

  论于无色中至亦立遍处。

  演曰次彰后二于无色界下二天中境界宽遍故立空识二种遍处余无遍义故不立之。

  论复次至如是次第。

  演曰二揔料拣文分三段一明次第二明功用三彰初后此初也谓修观者先于所缘初修胜解名为解脱次能制伏名为胜处后能自在作用皆成名为遍处故三次第前能引后三不同也故对法云依解脱故造修由胜处故起方便由遍处故成满显扬亦云由诸胜处胜所缘故由诸遍处所缘遍故能令解脱清净应知。

  论八色遍处至堪有所用。

  演曰二明功用文分为二初明前八次明后二初中复二一由遍处引胜解通胜解通者境随意解延促短长应念即成名为胜解二转变通转变通者转换旧质而为异形地变为金水为酪等十八变者皆是此通名为转变。

  论由识遍处至皆转成空。

  演曰次明后二识即心也由心垢故万法皆染由心净故万法皆清故因清心无漏定识而能引发无诤愿等名识遍处又由执有故计所执当情不亡空处善圆能空所执或观山等万法皆空作用无违名空遍处。

  论譬如世间至遍处位亦尔。

  演曰三彰初后初修久习成熟不同分三位也。

  论复次三三摩地者。

  演曰二明诸等持十门分别一三空解脱门二寻等三地门三小大无量门四具分修习门五三受俱行门六四修差别门七五智相应门八圣定五支门九具因差别门十金刚喻定门初门之中有其二段一揔标举二者别辩文此初也。

  论云何空三摩地。

  演曰二者别辩文分三段一辩三等持二明三因果三辩三先后初复分三一空解脱二无愿智三明无相初中有二先徴后释此初也。

  论谓于远离至心住一缘。

  演曰后释分二初揔标释后别明空此初也远有情等显其空也计所执我体性无故心住一缘释三摩地于彼空境止住于心名住一缘空之等持依主释也问显扬第二明空有二一者所知二者是智所知即是所执我法及真如性空及空性俱名为空如何此中但言无我名空三昧答彼依大乘法我及性俱说为空此据三乘故唯无我名为空也宽狭虽殊义各有别理无违也。

  论当知空性略有四种。

  演曰后别明空文中有二先标后辩此先标也。

  论一观察空至我我所等。

  演曰后辩之中文分为二初明悟证后辩修行初文有四一明因空二辩果空三明内空四明外空初一有学后三无学此明学位学观察空观察之言通能所也观察诸法明能观也空无常等是所观也能观从境亦得空名体即有漏无漏智也。

  论二彼果空至一切烦𢙉。

  演曰二辩果空彼因之果亦皆是空通能所也不动心解脱显能观空空无贪等明所观也谓无学中烦𢙉尽故名为不动定障除故名心解脱二障皆亡即名空也。

  论三者内空至一切僻执。

  演曰三明内空谓无学者观自内身空无计执所起我我所及我慢等一切僻执名曰内空也。

  论四者外空至空无欲爱。

  演曰四明外空文分为二初明空相后引证成此初也谓于五境观色是空不生欲爱名外空也。

  论如说至说为外空。

  演曰后引证成文亦有二先引后释如说无学我已超过一切色想名曰外空因色起想因想起贪外色既空想心不起想既不起贪亦随亡心境俱亡名外空也。

  论又修行者至心俱证会。

  演曰后辩修行文中有二初思内外后思无动此初也为求第二彼果空故以初观察作意思惟三四二空便能趣入名为证会。

  论设复于此至心俱证会。

  演曰后思无动设思内外而不证者便于无动作意思惟亦能于彼内外空中心俱证会。

  论云何无愿至心住一缘。

  演曰二明无愿智文中有二先徴后释于三昧中思惟五蕴有漏诸行皆苦无常不可愿求名无愿智。

  论云何无相至心住一缘。

  演曰三明无相文分为二先徴后释释中有二先辩后证此即初也取蕴灭者即是择灭于取灭处思惟无为寂静之相名无相智。

  论如经言至乃至广说。

  演曰后引证说文复有二初揔引经后别牒释此初也。

  论云何名为不𠇓不昂。

  演曰后别牒释文分为二先徴后释此先徴也。

  论违顺二相不相应故。

  演曰后释有二初远违顺后离猒着此初也违情猒𢙣既下名𠇓顺意悦心高举名昂也无为之理二相都非心住一缘名无昂下。

  论又二因缘至故名不昂。

  演曰后离猒著文分为二先标后释不取相故名曰不𠇓离执无为名无昂也。

  论此三摩地至二方便果。

  演曰二明因果文分为二先标后释此先标举因果二也方便即是因异名也。

  论言方便者至扰乱心故。

  演曰后释分二一明方便二明彼果方便为因解脱为果初修久习二得别故谓初学者作三观时于诸境相未能离缚但名三昧不名解脱何以然者由随空有二相之识于三观中时乱心故。

  论彼复数数至于此解脱。

  演曰二明彼果文中有二初明解脱果后明晓了果初中复二初明果体后明胜劣此初也由数思力于随相识而得解脱名三解脱体即无漏本后智也。

  论又解脱故至非善解脱。

  演曰后明胜劣住运而得名为善胜励力得者未名为胜纯熟未熟二差别故。

  论又晓了果至晓了功德。

  演曰二明晓了果文中有三一断惑住乐对断惑名了果住乐名了德二证灭修道对证灭名了果修道名了德三有学无学对有学见谛名为了果无学智圆名为了德通真达俗名为晓了本后二智以为体也。

  论若于此处至故名无相。

  演曰三辩先后文分为二先明次第后会违文此初也若于此蕴无有彼我说为空性即此空性无可愿求名无愿境境既是无性相都绝名无相观以于遍计立三空门故最先明空解脱也依他等上三观亦然故唯识云随相各一理实皆通。

  论何故此中至后方说空。

  演曰后会违文文中有二先徴后释此先徴云无常及苦即名无愿如何此处先说空门后说无常苦相余有教中先说无常后谈空也。

  论谓若至宣说无相。

  演曰后释有二先明此教依久学者持净次第先说空门后说无常苦相及引教证如文可知后明余教依初修者易难为次第无常为初空门为后各据一义亦不相违。

  论复次云何至寻伺相应。

  演曰第二寻等三地门文分三段初明三地次拣无漏后彰地相初复分三一明寻伺二辩无寻三明无二此初分二先徴后释释中三摩地寻伺者谓初静虑下二天中名三摩地欲界虽名有寻伺等以非等持故不取也。

  论云何无寻至为大梵王。

  演曰二辩无寻文分为二先徴后释释中有二先释其名后修生相。

  论云何无寻至乃至有顶。

  演曰三明无二文具徴释释中亦二先释其名后修生相。

  论唯除无漏诸三摩地。

  演曰次拣无漏此说感生上三摩地无漏不生故除之也。

  论云何无寻至平等显现。

  演曰后辩地相文分为二先徴后释释中有二一唯胜解二唯平等但说第三非初二者举后明前影略知故。

  论复次云何至小胜解故。

  演曰三小大无量门文分为二先略后广略中有三初小次大后明无量此初有二先徴后释释中有二一由境小二由作意思可知也。

  论云何大至欲胜解故。

  演曰次大文二徴及释也释中亦二一明所缘二明作意所缘境中缘色非空不名无际。

  论云何无量至欲胜解故。

  演曰后明无量准前应知。

  论此中大心至谓四无量。

  演曰后广释中文分为二一引经标举二依标别释此初引经但明后二初小等持略不言也。

  论云何于一至发生胜解。

  演曰二依标别释文分为二一明大心二明无量初中又二先问后答答中又二先答正问后明胜劣此初也为令此定转清净故而观欲界少多等色以为光明复更观天初一小色乃至多色名为大心心境大故名大等持。

  论由三摩地至而有差别。

  演曰后明胜劣文分为二初揔标举后别分别此初摽举因定及果皆有差别。

  论云何作意至施设作意故。

  演曰后别分别文中有四一明得成二辩修成三明行成四辩果成此明作意得成唯二文分为二先徴后释先徴意云云何作意得成胜劣二种行耶其答意云由随胜解所想光等大小不同施设作意得成胜劣二种差别。

  论云何作意至转增胜故。

  演曰二辩修成胜劣作意既为二缘所修定体必有差别初时为劣后时圆满转为胜故。

  论云何以修至生有差别。

  演曰三明行成定既有差相应思行胜劣亦异。

  论云何以行至胜劣差别。

  演曰四辩果成文分为二先明果二后别分别初中有二先徴后释先徴意云云何二行所招天果亦为二耶其答意云谓修定行胜劣不同天身大小光明寿命亦复差别始从初禅乃至究竟地地皆有胜劣二也。

  论问初二静虑至有何差别。

  演曰后别分别文分为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云所招天果胜劣既差初二光明有何差别。

  论答至俱有光明。

  演曰后答分二先举喻明后引经证此初也。

  论是故经说至非于下地。

  演曰后引经证经说彼界初定已上当地天身光明一种名一种身非于下地欲地等身名一种也欲天身光各不同故。

  论复次至四无量定。

  演曰二明无量文分为四一辩四行相二引经辩释三问答料拣四结归圣行初中有二先徴后释此先徴也。

  论谓诸有情至永不相离。

  演曰后释有二先略后广此略明也。

  论于彼作意至建立四种。

  演曰后广分二初标后辩此初标举于彼有情作意有四故随作意立四差别。

  论谓由与乐至建立前三。

  演曰后辩分二一明前三二明后一此初也谓对三类有情别故别修三行谓与乐拔苦及不离也。

  论即于此三至建立于舍。

  演曰二明后一谓即于此无苦乐等三有情所欲令舍离痴嗔贪欲故先令彼得乐离苦乐不离已而复如次令舍痴嗔贪欲起此三种不染作意由三有情如次痴嗔贪欲增故故令别舍痴增上者思慕苦集生死之本不思慕者要绝痴本举本显末言令不思。

  论经言以慈俱心乃至广说。

  演曰二引经辩释文分为二初揔举经后别牒释此初也。

  论现前饶益至时专注故。

  演曰后别牒释文有十句一者慈俱二慈善友于中有二一欲利益二欲安乐三者无怨四者无敌五无𢙉害此三如次意语身三六者广义七者大义八者无量果无量果者近果梵天远招佛果九善修习十慈俱相曲有三句一胜解遍二者具足三者住也。

  论问至此何密意。

  演曰三问答料拣文分为二初牒经为问二依经会释此初问云诸教通论依欲色界四类有情起四无量今复有经色界修慈无色下三起悲喜舍有何密意作此说耶。

  论答至极于遍净。

  演曰二依经会释分之为四一答于慈二明悲处三彰喜相四辩舍心此初也四无量者凡圣同修三乘共学对下有情起四行者依修三乘凡圣通语今复有经言无色者唯依大乘菩萨行说菩萨之行广大为心故修四心皆于极处第三静虑乐最增胜故于胜处修慈愍心与诸众生最胜乐故。

  论忆念空处至及所依处。

  演曰二明悲处悲能拔苦无色空处无前七苦念无苦处而起悲心欲与众生拔诸苦故。

  论修喜定者至为最第一。

  演曰三彰喜相喜无量者不嫉为体庆诸众生得无量乐故于识处念无边喜欲与众生无边乐故。

  论修舍定者至为最第一。

  演曰四辩舍心舍谓弃舍弃舍染法无漏之能故念无漏最极之所行其舍心欲令众生舍诸𢙣故无漏有二一断惑道二游观心今据断惑名为后边游观有顶亦得有故。

  论如是至觉分俱行。

  演曰四结归圣行唯于圣位能修此行故与觉分得有俱行非余凡天有此能也。

  论复次至三摩地。

  演曰四具分修习门文分为二初辩二修次明定障初中有二先明分修后明具修初中有二先问后答此先问也。

  论谓于此中至或睹众色。

  演曰后答谓大光明及色相处随修于一名一分修如初解脱所想光明未能思惟少多等色或思众色未能思惟诸天光等名分修也。

  论云何具分至亦见众色。

  演曰后明具修了光之时亦见众色了色之际亦睹众光二境皆修名为具分。

  论如是修习至如经广说。

  演曰次明定障文分为二先标指处后广分别此初也。

  论问此谁难耶。

  演曰后广分别文分三段一问难所属二别释十一三结成障相初中有二先问后答此先问也。

  论答至便不能住。

  演曰后答有二初揔后别此揔答云谓与三摩地相为障难故定相有二一所缘相谓定境界光明等相二因缘相即修定之因用二为依方能住定若有难生二相便退不能住定故说此障与相为难。

  论此中最初至与定为难。

  演曰二别释难而有十一一疑生颠倒难谓此中下至便觉有疑不了光等来之所从故疑倒起二不欲作意难谓方便缓故如是由怠慢故故于光等不欲意观三粗重睡眠难谓由不守至身粗重等四多生思觉难谓多觉下至而不圆满五增减非等难谓此二下至鷃鸟者精进太过力便不逮退生疲极所欲不成如捉持鸟急捉即疲缓捉即失其性躁急持之甚劳偏以为喻尺鷃者(于谏反)国语云雀也以鷃长尺故名尺鷃六粗生喜跃难谓彼唯思至得二伏藏是七遍生怖畏难谓遍于诸方至本起也旋转起者谓旋风也八异境想生难谓彼于行时至与定为难九有慢想起难谓或复因其至种种想也十多语寻思难谓或多言至与定为难十一更思异境难谓若从定生至与定为难。

  论如是诸难至二相俱没。

  演曰三结成障相文显可知。

  论复次至诸三摩地。

  演曰五三受俱行门如文可悉。

  论复次至现法乐住。

  演曰六四修差别门文分为四一修乐住二修智见三修生慧四修漏尽初文有二先徴后释此先徴云所修定者为欲发生现法乐住何者是耶。

  论谓于四种至所有修定。

  演曰后释分二初辩所修后通教难此初复二一为修四禅四现法故修四近分近分为因方得乐故二及修根本四种静虑令圆满故方始发生四种乐住是故名为住修定也。

  论为显修习至前方便道。

  演曰后通教难据理而言修四静虑皆有方便世尊唯依初定说者显昔未遇今创修成希奇偏说非后三定无方便也。

  论云何修定为得智见。

  演曰二修智见文分为二先问后答此先问也。

  论谓诸苾刍至如经广说。

  演曰后答分二一标经揔答二依经别辩此初也谓于光等审谛而取名为智见。

  论当知此在至所有修定。

  演曰二依经别辩文分为二一揔明修定二别明智见此初也所得天眼皆因定发故说修定名方便道。

  论此中天眼至说名为见。

  演曰二别明智见文又分二先见后智此初见也对观色境说名为见。

  论能知诸天至是名为智。

  演曰后智也对观种类名之为智要得天眼方能了知诸天名等故名为智未得天眼实未知也。

  论云何修定生分别慧。

  演曰三修生慧文亦为二初问后答此先问也。

  论谓谛现观至所有修定。

  演曰后答分二一为现观二为无㝵此初也谓求无漏现观智故而修此定现观要因定所发起故说修定名方便中即七方便及真见道并相见道十五心来所有修定并是为生须陁洹果分别慧故为释果向故取相真二见道等其实修定但在加行世第一前以真相见并在观中名分别故。

  论或为修习诸无㝵解。

  演曰二为无㝵为求四种无㝵慧解而修习定名生分别。

  论云何修定为尽诸漏。

  演曰四修漏尽文分为二先问后答此先问也。

  论谓阿罗汉至所有修定。

  演曰后答之也罗汉果者即是所求漏尽之处为求此故金刚位前所修诸定名方便修小宗所辩如俱舍论第二十八显宗三十九顺正理论第七十九品类足论十四杂心毗昙并具明之如别章引。

  论复次至三摩地。

  演曰七五智相应门文分为二初徴后释此初徴云世尊说有五种圣智从定所生了定差别未知五种名目行相其体是何。

  论谓我至广说如经。

  演曰后释分三一标经说有二列五智名三依经解释此初也。

  论此中示现至出定相智。

  演曰二列五智名一自体智明诸无漏智之自体从定所生了知定体无漏离染名自体智二补特伽罗智约人以显谓圣所得非凡得之三清净智除烦𢙉故漏不能染四果智者谓现法乐住当得涅盘五入出智者善入出定无忘失故。

  论圣者善故至无漏圣性。

  演曰三依经解释有十四句辩明五智分之为五初之三句明自体智一者是圣复分为二一善二无漏二者无染三者无执具此三义名自体智。

  论非凡夫至所亲近故。

  演曰二有三句辩补特伽罗智分为三段一非凡能近二圣所赞之三圣不诃毁此初也凡夫非得佛及弟子方能得也亲近者证得义。

  论是聦睿至所称赞故。

  演曰二圣所赞之即彼诸佛及圣弟子常所称赞此净定故。

  论是诸聦睿至而复诃毁。

  演曰三圣不诃毁是诸聦睿圣同行者一向称赞无漏净定无诃毁时不周凡夫猒下欣上初即赞之后复毁故。

  论寂静者至无伺地故。

  演曰三有四句辩清净智一者寂静谓断下地诸烦𢙉故二者微妙能离当地贪染等故三者安隐谓得无漏安隐道故四者一缘谓无寻伺趣一境故。

  论现在安乐至涅盘乐故。

  演曰四有二句明果智体一者现果谓现法乐住二者后果谓无余涅盘涅盘因修果方得熟似彼有漏即异时而熟名为异熟据理实非异熟果也。

  论正念而入至无忘失故。

  演曰五有二句明入出智如文可悉。

  瑜伽师地论义演卷第六
金藏第 120 册 No. 1565 瑜伽师地论义演(第1卷-第32卷)


  瑜伽师地论义演卷第七(▆▆)

  ▆▆▆▆▆▆▆▆▆▆▆▆▆▆▆定五支门文分▆▆▆▆▆▆▆▆▆▆▆▆▆▆▆▆▆▆▆▆▆▆▆▆▆▆▆▆▆▆▆▆▆▆▆▆▆▆▆▆▆▆▆▆▆▆▆▆▆▆依摽辩释此初问▆▆▆▆▆▆▆如何▆▆▆▆▆▆至广说如经▆▆▆▆▆▆▆释文分三假揔摽经说二依经别解三▆▆▆▆▆▆初也。

  论离喜乐至所摄喜乐▆▆▆▆▆▆▆▆文分五假一▆▆▆▆▆▆▆▆▆▆▆▆▆▆▆▆支四舍念清净▆▆▆▆▆▆▆▆▆▆▆▆▆▆▆法有六句初句揔▆▆▆▆▆▆▆▆▆▆▆▆▆▆者至谓乐所润▆▆▆▆▆▆▆▆▆▆▆▆▆▆▆直明喜乐▆▆▆▆▆▆▆▆▆▆▆▆▆▆▆▆▆初也所滋▆▆▆▆喜乐▆▆▆▆见狭异故。

  论遍充满者至果▆▆▆▆。

  演曰后之三句约七作意辩相差别如文。

  ▆▆▆▆譬如▆慧至修观行者。

  演曰后喻十句▆之为五初有一 喻得定人二有二句喻能顺法三百▆句喻所顺定四有四句喻行者身五有二句喻离障染此初也谓有慧人闻浴求利具多方术能令浴者去垢身安故喻行人起多方便能令定水▆▆▆身障𢙉悉除身▆▆泰故为喻也。

  论铜器至▆▆▆▆曰▆▆二句喻能顺法文复分二初句顺教后句顺行此▆▆▆沐浴时铜器等中盛香净水蚌蛤▆▆▆灌之▆▆依器有喜乐远因教诫等生故以器等喻言教也蚌者尔雅云即蛤类也蛤者说文云水虫也。

  论细沐浴末至出离寻等。

  演曰后句顺行如灰豆末能顺香水净于尘垢初禅寻等能离欲染顺彼定行能▆▆染▆▆▆▆▆▆▆▆▆▆▆▆▆▆▆▆▆▆▆▆▆▆▆▆▆▆▆▆▆▆▆▆▆▆▆▆▆▆▆▆▆▆▆动名无寻伺二尖顶者尖喻▆▆▆▆▆▆▆顶喻▆寻中一味胜处名极顶▆▆▆▆▆▆▆不穷源而无竭喻内等净能生喜等无穷尽故四轴喻者轴谓车轴从泉出处如轴傍流喻喜悦心傍有滋润不同水索上下喻身乐所滋也五索喻者索谓汲索令水上涌喻乐遍身▆下及上皆滋润也六满喻者明在第七作意位中内▆▆▆▆充满故名为无间。

  论又于第三至没在▆▆▆。

  演曰三离喜妙乐支文分为二先摽后释谓第▆▆念妙乐之定如水乐俱四蕴及所依身如花花在水中遍蒙滋润行者之身及乐相应心心所等并沾妙乐之定定水所滋五蕴之身无不▆▆故如花藏没在水中嗢钵罗者青莲花也。

  论▆于第四至无爱味故。

  演曰第四舍念清净支谓第四定文分为二先摽后释释中有二先法后喻法有二句一舍念清净谓超下地八灾患故二者鲜白定性是善无染爱故。

  论何故复以至其性[扩-黄+(建-干+├)]利。

  演曰后喻有三一长者筹量喻二经多坚密喻三首足皆覆喻初喻有二先喻后合如文可知。

  论八经至不能侵损。

  演曰二经多坚密喻西域织㲲八缕已上为一经者方得坚密免有蚊䖟之所侵损第四定者坚密亦尔免被众灾之所侵故。

  论首足皆覆至种种苦受。

  演曰三首足皆覆喻文中有二先喻后合文显可知呵叱者(曷日反)埤苍云呵也呵谓怒也见说文。

  论又于第五至揔义。

  演曰第五悫勤审谛多文中有二先摽后辩辩中如前释者谓前卷三十二相中今此所明当彼二十前已具明故不重述。

  论何等名为至五支差别。

  演曰三建立所因文分为二初辩立因后结前义初中又二先问后答问中复二一问圣定二问五支。

  论谓四静虑至圣三摩地。

  演曰后答有二先答圣定后答五支此初也谓由二义故名圣定一圣贤所起二审谛观察。

  论依于四种至建立第五。

  演曰后答五支依四乐住立前四支依审缘起及除余缚立第五支那含更除上地缚故。

  论当知至建立五支。

  演曰后结前义乐住断结为二因也。

  论复次至三摩地。

  演曰九具因差别门文分为二先问后答此初问云何名为圣因及具耶。

  论当知善故至说名为圣。

  演曰后答分二一别明三相二结归三学初中复二一明圣义二辩具因此初也善及无漏二义名圣。

  论有五道支至正念。

  演曰二辩具因文分三假一列二名二引教证三立所以此初列名文中有二初列因名八道文中立五名因也后列具名谓有三种。

  论此中薄伽至差别当知。

  演曰二引教证八道支中除后正定正定即是因具果故道支无漏别相在修体通见道见道前位而祈彼故有漏见等从于远果假立道名正见引定复能资定因具二位故皆有之余莫方也。

  论谓由前导至立三为具。

  演曰三立所以文中有二先揔标举后随别辩此初也导者引也前能引后名因俱时与力为具。

  论云何正见等前导次第义。

  演曰后随别辩文分为二先明有因后彰有具有因有三先问次辩后结功能此先问也。

  论谓先了知至正命。

  演曰次辩有五行无颠倒名为正行趣寂灭理称为正至而能治贪所起身语名为正命治嗔痴二所起身语名正语业。

  论此正见等至犹未能断。

  演曰后结功能虽为远因势犹劣故故于所治未能除断。

  论还即依止至方便观察。

  演曰后彰有具文分为二初辩后结辩中分三一明正见二辩正勤三明正念初中有二先明闻慧次辩思修初中有三一所依二所生三所为次第可知。

  论次依闻慧至乃至正命。

  演曰次辩思修文中有二一辩所生二明了达。

  论如实知已至发勤精进。

  演曰二辩正勤有二因缘故起勤也一断邪见二满正见。

  论若由此故至正三摩地。

  演曰三明正念若由勤故引生正念能断所治及集治道是定之因故亦说为三摩地摄。

  论若是时中至亦得圆满。

  演曰后结分三一结正见二结勤念三明定满由因具故定得圆满。

  论此中由慧至先自安处。

  演曰二结归三学文分为二先结具因后归三学初中有二先结有因后结有具此初先结有因次第由智先导次起思惟后方严戒戒中正语业命三别而俱是戒起次易知略不言也。

  论次闲他音至增上慧学。

  演曰后结有具次第可知。

  论此中正念至皆得圆满。

  演曰后归三学揔结因具归于三学戒学如前易知不说但举心慧此之三学在圣定中皆得圆满。

  论复次至三摩地。

  演曰十金刚喻定门文分为二先问后答此先问云前揔摽门言金刚定云何是耶。

  论谓最后边学三摩地。

  演曰后答分二初揔略答后广分别此初也。

  论此三摩地至名金刚喻。

  演曰后广分别文分为二先法后喻法中有五如文可知。

  论譬如金刚至故喻金刚。

  演曰后喻及合喻中但类后之三义影显初二亦得有之前揔摽门类有十一今随解处但有十门略无十一三学门也。

  论复次至三摩钵底。

  演曰摄经要中文揔有三上解解脱等持二讫次解等至前摽有六今解为五四无色定略不解也五分为五一明五现见二明胜处三明遍处四辩无想五明灭定初中有二先问后答此先问云前揔摽门举五现见云何是耶。

  论谓诸苾刍至广说如经。

  演曰后答分二一摽经说有二依经广辩此初摽经说五现见现见即是观察之义观察不同有其五种一观察不净二观察骨相三观住二世四观住他世五观无所住。

  论已见谛者至现见等至。

  演曰二依经广辩文分三假一释揔名二出体性三明行相此初也已见谛者无漏圣智现量照知名现见定。

  论是诸修道至揔略体性。

  演曰二出体性明五现见是修惑对治文别有三一制伏对治是初现体二断灭对治是第二体及观察断是后三体揔略此三为五现体以断功能显五体故即以定慧而为体也伏断烦𢙉是二能故以约见谛说此五现故所断惑皆修道也。

  论初不净观至种种不净。

  演曰三明行相文分为二先明初二次辩后三初中复三一别明二行二合明分齐三明二差别别明又二初明第一次明第二此初也即以四念住中身念住为依观察内身三十六种不净之相为令惑不起故。

  论第二不净至不现行故。

  演曰次明第二还以前观身住为依观身死后青瘀烂坏乃至禽兽豺狼等食皮肉皆尽唯有骨锁令贪不行故名乃至观察骨人之相。

  论观察此身至一切不净。

  演曰二合明分齐文分为二初辩具观后明通达此初也重明第一现在生身三十六物普皆观之名具观察。

  论最极通达至极逾越义。

  演曰后明通达重明第二观死后身始从青瘀烂坏蛆食乃至豺狼等食皮肉皆尽唯有骨锁是为最极通达之相不同于初相犹未极。

  论初不净观至广说。

  演曰三明二差别二境不同观亦异也初观有情身分不净未能观法后观次胜兼能观法色心断坏唯有法性清净不灭。

  论观识流转至生灭相续。

  演曰次辩后三现见等至文分三假一揔明流转二别彰三别三结观察断初中有三一观识相续二观身相续三观时相续此初也观识生灭皆是无常。

  论或观生身至行缘识等。

  演曰二观身相续前灭后生相续不绝故是无常。

  论或观刹那至异生异灭。

  演曰三观时相续于昼等中多类心识刹那生灭皆是无常及无我等名现见也荏苒者谓倏忽湏㬰也。

  论观察有学至俱无所住。

  演曰二别彰三别住谓住着染着之义前二果人由未离欲于现未身皆染着故名住二世第三果者虽已离欲于现不着而于未来上界之身犹染着故名住他世无学果满三有惑穷诸身不著名无所住准此而言初三等至是前二果第四那含第五无学。

  论如是名为观察于断。

  演曰三结观察断揔结后三断差别也。

  论胜处等至如前已说。

  演曰第二胜处第三遍处此二等至义门虽异体性行相与彼说同故指前也。

  论复次至三摩钵底。

  演曰四辩无想文分为二先徴后释此初也。

  论谓已离至心心法灭。

  演曰后释分三一明体性二明方便三明入出初中有二一明离欲三禅已下贪皆伏尽四禅已上犹未除故二明入意入无想者为出生死生死之源盖由于想今既猒已生死便除此出体性遍行别境及善十一同时心王二十二法猒心功能种子为体。

  论问以何方便入此等至。

  演曰二明方便文分为二先问后答此先问也。

  论答至持心而住。

  演曰后答有二先明方便后明正入此初方便有二一猒背想二寂静想。

  论如是渐次至心便寂灭。

  演曰后明正入。

  论于此生中至便从彼没。

  演曰三明入出因果处二此生因中入而复出至彼天果但入无想中间不起起即殒没还生于下此义具如唯识第七杂集第二显扬第一及五十二。

  论复次至三摩钵底。

  演曰五明灭定文分为二先徴后释此先徴也。

  论谓已离至心心法灭。

  演曰后释分二一明入想二广分别此初有三一谓离欲离欲有二无学断而名离有学那含亦断亦伏名为离也二者入意三乘通论暂安住想菩萨亦欲发生功德寂静故入三者体性二十二法猒心功能种子为体。

  论问以何方便入此等至。

  演曰二广分别文分为五一明入方便二辩三行别三识不离身四出入所因五触境分别此初有二先问后答此先问也。

  论答至而入于定。

  演曰后答有二一明方便二辩体性初中又二先标后释此先标举有二方便一依有顶地心二依无相界想初修久学二入别故。

  论依非想至亦复如是。

  演曰后释亦二一初修者为求止息劳虑想故就于非想细心之处为加行入二久学者缘心尽处无相界入初修久习方便虽殊求寂灭心二皆相似故名亦尔。

  论将欲至毗钵舍那。

  演曰二辩体性文分三段初标次释后结此初标举止观二法以为体性。

  论云何至多有所作。

  演曰次释及结先徴后释释中有二先明二体后辩功能文可知也。

  论问入灭定时至三种行。

  演曰二明三行别文分为二先问后答此初也灭三行者一身行谓出入息二语行谓寻伺二三心行谓受想二法行者因也灭尽定中三行皆无何者梵灭。

  论答至行时住时。

  演曰后答分二先标后释此初也行谓现起住谓息灭初定之中三行皆行二禅已上次第而住灭尽定中皆不行也。

  论若于行时至次第而灭。

  演曰后释分二先明灭位后因辩起初中有二先行后住住灭之中二禅四禅及灭尽定如次住灭语身心行故云三行次第而灭。

  论当知出时至次第而起。

  演曰后因辩起从定出时先起心行次起身行后方语行返前入时名为逆次如中阿含王十八中广明三行起灭之事。

  论问至不离于身。

  演曰三识不离身文分为二先问后答此先问云既言灭尽心法皆无经复说言识不离身理教差互何以会通。

  论答至从此得生。

  演曰后答意云由有能持色根及种本识赖耶在定得有名不离身复言灭尽定中揔无心者但灭六识染七不行非无第八名灭尽也。

  论问至云何能出。

  演曰四入出所因文分为二先问后答此先问云邻入定时渐渐心中但能猒想都无入出定之相状因何所以得入出耶。

  论答至任运能出。

  演曰后答所因远方便中而有期愿为止息故而入无心为至食时或闻鼓声或教授时我当定出先有此期后多串习邻入定时任运而入从定起时任运能出。

  论云何至无相触。

  演曰五触境分别文分为二先问后答此先问云契经既云出定触触触相云何。

  论谓出定时至三种触。

  演曰后答分二先标后释此初也言有境者谓内五根有体之法是意所取名为有境境境者谓外五尘法界一分境非一故名为境境言灭境者无为灭理名为灭境。

  论缘于有境至不动触。

  演曰后释分三初明不动次明无有后明无相此初也从定出已谓于内身有境之中不起我𢢔扰动其心云我能然余不能尔名不动触。

  论缘于境境至无所有触。

  演曰次明无有谓从定出缘于外尘境境之中好𢙣平等无有爱憎名无有触。

  论缘于灭境至无相触。

  演曰后明无相从定出已复缘无为寂灭境时众相都无名无相触触对名触非是触尘名为触也三种境中前二有为第三无为同前入心有为无为二境有异初修久习二类不同入出皆有异也。

  论如是至等至。

  演曰摄经宗中文分三段此即第三(揔结前也)。

  论卷第十三

  论复次至奢摩他者。

  演曰五明第六众杂义门明引经解释门分十二一劝修止品门二勤修三事门三善巧分别门四兴衰差别门五检行胜劣门六辩想有无门七趣道分别门八四净胜妙门九五相差别门十陶炼净心门十一思惟三相门十二四法摄持门初门有二一远离二二引三德初文又二一标经说有二依标辩释此初复二一举空闲二标止品。

  论谓能远离至名乐空闲。

  演曰二依标辩释分之为二初明身离后明心离初中有二先引经明后论解释此初也。

  论当知至远离。

  演曰后论解释如文可知。

  论若能于内至正奢摩他。

  演曰二明心离亦分为二此先引教。

  论当知至远离。

  演曰后论解释。

  论若乐处空至如实觉了。

  演曰二引三德由乐空闲故能转次引止及观觉了智生名三德也。

  论复次至住正念者。

  演曰二勤修三事门文分为二一标经说有二依经辩释此初标经说有三事一者无量二谓常委三者正念。

  论谓先揔标至别显修习。

  演曰二依经辩释文分三段初揔科判次依别解后彰引德此初也。

  论无量者至安住其心。

  演曰次依别解文分为二初明三事后辩立因初中有三一明无量如文可知二明常委委犹审也细也悉谓尽也知也从粗至细就常作中更加审细尽知而作名为委悉三明念住文意可知。

  论何故说此三种修相。

  演曰后辩立因文复有二先问后释此初也。

  论谓依二种至三种修相。

  演曰后释之中有三复次此初文中复分为四一标二列三释四结次第如文义可知矣。

  论又无量者至速趣证道。

  演曰第二复次道者因也义准可知。

  论又无量者至圆满行。

  演曰第三复次文亦可详。

  论先于奢摩他至所知境界。

  演曰后彰引德如文可悉。

  论复次至嗢拖南颂。

  演曰三善巧分别门文分为二初标经说有二依经广辩此初标经说有善巧及说无者。

  论云何等持至不善巧故。

  演曰二依经广辩文分为二一辩经四句二杂释余文初明四句两番解释初番之中先释后结此初也如前所明等持差别有十一门等至有六各举一二例显于余善能入出名为善巧未得自在及未修证名非善巧由此不同分为四句一等持非等至虽得三空不妨未得灭尽定等或有得者亦未自在二等至非等持虽修无想及遍处等未曾修习三解脱故三二俱善巧谓久修者二皆证故四者俱非散心凡夫未曾修故。

  论如是至当善建立。

  演曰后揔结前等持十一与等至六一一相对及揔聚明有成四句或唯偏句皆应准知恐繁不作。

  论又说等持至第一究竟。

  演曰第二番释等持之言但取能诠定之名教名为等持非取所诠定及相状名等持也言等至者唯取所诠定等相状不取诠定名句文身由此不同复成四句一等持非等至谓于等持名教通达而于等至入定相状未善了知名非等至二等至非等持但于等至入出等中而得善巧于等持中名句文身及定差别而不能了名非等持下举菩萨约人以辩谓此菩萨未知定教及定别故何以然者谓未从诸佛及未从第一究竟菩萨所闻及自未证第一究竟第一究竟即第十地因极之处名为究竟上之未字流至究竟义即明也以此之缘故虽了义于等至善巧而于等持实未明矣第三俱句第四俱非义准可知略不言也。

  论云何为住至二俱名性。

  (演曰)二杂释余文文有十句即分为十此当第一明住定相文分为二先徴后释释中分三一善取状相二善能住定三无复退失。

  论云何至出三摩地。

  (演曰)二明出定文分为二先问后答答中有二初标后释标中复二一于入定不复思惟但于散地分别境相二于定地定同类中不复思惟非同类中作意思起由此二义便从定出。

  论或随所作至出三摩地。

  演曰后释分二先释思惟不同类法后辩不思出行状相此初有二先标后释标有三缘释中亦尔如文可悉。

  论何等为行至所有诸行。

  演曰后辩不思出行状相谓举入定行状相三翻显不思方从定出三种分三此初明行文中有二先徴后释释中分二先揔后别后别之中文举六行等余诸行为入定因今不思惟故从出也。

  论何等为状至如是相定。

  演曰次明其状定前𢗗者随其所应谓光明等由状▆一重言如是由思此状便能入定今不思惟故从定出。

  论何等为相至因缘相。

  演曰后明定相文分为二先徴后释释中有二一标名列数二随标别释此初也。

  论所缘相者至能入诸定。

  演曰二随标别释文分为二先辩所缘后明因缘此初也定前所缘光明等相不离分别见分为体由缘此相故能入定今不思惟故从定出。

  论因缘相者至功用所作。

  演曰后明因缘因缘相者揔有六种一随顺教授二集定资粮三起乐欲心四猒患有心五了乱不乱六不为他恼或人等下举能恼者。

  论云何调善至名为调善。

  演曰三明调善文分为二先徴后释释中有二先略标举后随别释摽中复二一举非调善二返显调善初中复二一有行拘执二法性拘执由此因缘名不调善远离此二名调善也。

  论云何至如水被持。

  演曰后随别释文分为二初明有行后明法性初中又二一由愿思二由作意虽制于心不令驰散仍被拘执未名调善离拘执心方调善也。

  论云何法性至已略解释。

  演曰后明法性举下粗一显苦障二上静妙离三具言也得安隐道即名为离彼此六行法性所拘所得定心未名调善。

  论云何所行至亦不能知。

  演曰四明所行文中有二先问后答答中初定不知上者约地及人根性俱下下不知上若三俱上亦能知也。

  论云何引发至胜功德。

  演曰五明引发由定发生法无碍等于一名中解无边名于一义中了无边义及能成办通等功德名引发定。

  论云何等爱至名不等爱。

  演曰六明等爱文分为二先徴后释释中有十为求定故先修十行于此十行皆生爱乐名为等爱爱体即是善法欲也言十行者一惭二愧三爱欲四敬信五正思惟六正念七正知八根护九戒护十无悔等等余欢喜及乐为后于此乐欲名为等爱不生乐欲名非等爱。

  论云何至乃至广说。

  演曰七非等爱文中有二先问后示如前可知。

  论云何为增至已具分别。

  演曰八增九减十方便方便有二一趣彼二道前之方便二止举舍相为定方便前已具明故此不说。

  论复次至乃至广说。

  演曰四兴衰差别门文分三段一标经说有二依经正辩三揔结于前此即摽经说有定人兴衰相也。

  论此中四转至俱名为兴。

  演曰二依经正辩文分为二初略开示后广分别此初也转谓生起而于二时起倒不倒四种之心名为四转倒非倒时各起二故。

  论云何彼谓至胜三摩地。

  (演曰)后广分别文分为二初明颠倒后明无倒初中复二一明进时二明退时初中有三先徴次释后结此先徴起。

  论谓静虑者至静虑近分。

  (演曰)次释分二先明胜进后明颠倒此初也胜进及趣皆名为进。

  论然于真事至犹未能得。

  (演曰)后明颠倒文复分二一辩起倒因二正明倒此初也。

  论便作是念至其心。

  (演曰)二正明倒谓进修时非称境知名为颠倒有修定者求第四定寂静舍时次第修中未得二定初定喜乐又复不行谓言为退实非退也非退谓退名为颠倒。

  论当知如是至其心颠倒。

  演曰后结前也。

  论云何应知至退时颠倒。

  演曰二明退时文分三段初徴次释后结此初也。

  论谓如有一至不复现行。

  演曰次释分二一辩起因二明颠倒此初也趣退及退俱名为退此即趣也谓如有一偏修止行求趣涅盘得第二定将为涅盘资粮已满遂观五蕴空无我等拟证涅盘有漏定心暂不生起谓言退失而不现行故于后时再有修习不妨定乐元未曾退于退义中错生想解名退颠倒。

  论便作是念至退摄其心。

  演曰二明颠倒乐不现时实定未退而退想生故名倒也问定既未退何故此言退时颠倒答此虽未退然容与退而为方便即退方便及于退义名退时也。

  论如是当知至退失颠倒。

  演曰后结前也。

  论云何当知至无倒。

  演曰后明无倒文分为二初退无倒二倒时起初中复二一退无倒二进无倒初文中有三一徴二释三结此初也。

  论谓如有一至当知无倒。

  演曰二释之中有三复次初复次中文分三段一辩退因二彰退失三明无倒实退知退及知退因想顺所知名为无倒初禅之定邻近欲界名近欲定。

  论又由所得至能了是衰。

  演曰第二复次文亦分三初起退因二明正退三明无倒如次应知。

  论又以所得至余如前说。

  演曰第三复次文亦分三初起退因次彰退相后明无倒无倒同前名如前说。

  论如是当知至退失无倒。

  演曰三结前也。

  论第二无倒至应知其相。

  演曰二进无倒进时知进名进无倒翻前倒中第一修人不知是进即名此中第二无倒更无别也。

  论此二无倒至应知其相。

  演曰二倒时起此二无倒同前二倒亦于兴衰二时起也以进时为兴退为衰故。

  论由依如是至安立四转。

  演曰三揔结前由依二处安立四转所以无倒亦有二时若不然者无四转故。

  论复次至顺决择分。

  演曰五捡行胜劣门文分为二先摽后辩此先摽经说四捡行捡谓验也觉察验知体即正慧所捡之定有四不同名四检行即劣分等四能捡之慧即是三慧此则一人亦能具修四行也谓加行位中作此观故。

  论云何捡行至如其次第。

  演曰后辩分二先徴摽列后依摽释此初也劣等即是退住胜进决择故云如其次第。

  论此复云何至成退劣。

  演曰后依摽释文分为二初徴后释释中有四一明退分二捡住分三明胜分四彰最胜初中有二一辩退因二明捡行初文又二一明退人二明退相退相有二一不乐思惟二于欲味着谓加行中初修定者得已还退不复思惟但生味着应自捡察知成退劣名为退分。

  论又修定者至非趣决择。

  演曰二明捡住分文分为二初辩退因后彰捡行初文复二一明定人二明因相因相有三一明闻教二明取相三明坚住如文可知。

  论又静虑者至非趣决择。

  演曰三明胜分文分为二初辩退因二明捡行初中有二初辩退人后明胜相胜相有二一闻胜言教二起胜作意文显可知。

  论又修定者至然趣决择。

  演曰四彰最胜文分为二初明退相后明捡行初中又二一辩退人二明胜相胜相有二一闻胜教二起胜作意谓燸等中修习定者从初静虑退已复闻苦等胜法起胜作意[娄*殳][娄*殳]思惟捡察定体知成最胜名趣决择。

  论复次如经至此复云何。

  演曰六辩想有无门文分为二一牒经起问二依问为通此初也。

  论谓诸苾刍至然有其想。

  演曰二依问为通文分为二一明不受想二不受无想初中有三一明初静虑二类释余定三辩生作意初中复二一者别释若无若有二者揔释都不领受初中又二一揔明无有二别明有想此初有三一举人依定二于实不受谓猒坏眼等无其实体三明其无想谓根境等皆无自性名无有想共相之心体不无故名为有想。

  论云何有想至或是病等。

  演曰二别明有想先徴后释谓诸根境虽无遍计实有所生然有依于苦集而起名为有想苦集等想而不无故名有想也。

  论彼于诸法不受自相。

  演曰二者揔释都不领受谓彼苾刍于诸根境若无若有都不领受有无自相何以然者法无自相无可得故。

  论如是乃至无所有处。

  演曰二类释余定从余定起不受自相准前应知。

  论此中正说无漏作意。

  演曰三辩生作意无漏后得方为观也故有教云若不证真如无由了诸行皆如幻事等虽有而非真。

  论云何至名为无想。

  演曰二不受无想文分为二先徴后释释中有二先依有心后约无心此初也观根等苦名为无想此心亦无名为不受但观寂静无为空理名为无想即加行本后皆为此也。

  论又说安住至皆不生起。

  演曰后约无心辩明无想文可知也。

  论复次至思惟拣择。

  演曰七趣道分别门文分为二一牒经起问二依摽辩释此初牒经有四趣道一依初定行趣无漏道二依慧趣定三依二趣二四初依定趣慧后依慧趣定。

  论谓有苾刍至修增上慧。

  演曰二依摽辩释文分为二初明四▆后彰差别四道分四此初趣道谓依静虑证无漏道名为趣道。

  论又有苾刍至修增上心。

  演曰第二趣道虽依思慧了知苦等未得上地根本定心故以宴坐而修趣证名为趣道。

  论第三行者至双杂转故。

  演曰第三趣道谓有不还依初止观趣胜定慧名为趣二。

  论第四行者至得阿罗汉果。

  演曰第四趣道文中有二初定趣慧后慧趣定此初定为能趣道也谓燸等中得定已后闻见谛法及闻断余修惑结法便能趣入见修无学名为趣道。

  论彼既证得至静虑等至。

  演曰后慧趣定得无学已复以圣智趣于静虑名慧趣定问第一第四俱得初定何别分二答第一静虑但能引见第四定人能引见道及修道学得无学已复引静虑宽狭不同故为二也。

  论最初趣道至为俱引故。

  演曰后彰差别虽俱趣道宽狭不同故分为四。

  论复次至云何为胜。

  演曰八四净胜妙门文分为二初摽经起问后依摽辩释此初摽经有四胜净一戒二定三见四脱为求清净无漏转依此四为胜名为胜净未知体相何者是耶。

  论谓所得至是名为胜。

  演曰后依摽辩释文分为二一略释揔名二别彰四行此初也所得菩提所证涅槃揔解经中为求清净涅槃菩提名清净也所引戒下略辩经中四种胜净谓戒定等所行具足名为圆满自体成就名为摄受圆满摄受名之为净令所证圆复名为胜。

  论云何尸罗至尸罗摄受。

  演曰二别彰四行文分为四一戒二定三见四脱此初戒中文复有二一徴二释释中有二一明圆满二明摄受初中复二一辩未圆二明圆满凡夫戒性未能成就但名圆满圣者圆满性复成就名成自体如初地未成当名误犯二地成就方无犯也。

  论云何三摩地至皆未圆满。

  演曰二明定胜文分为二初明圆满后明摄受此初分二先徴后辩第七作意必得本定第四静虑色界究竟故举斯二以彰满位前六作意及下三定皆未满故。

  论云何三摩地至广说。

  演曰后明摄受圆满通凡摄受唯圣定转清净任运性成不为有心之所拘故。

  论云何见圆满至广说。

  演曰三明见净文中有二初明圆满后明摄受皆具徴释圆满通凡圣唯摄受谓于后时漏永尽故。

  论云何解脱至解脱摄受。

  演曰四明解脱文分为二先明圆满后明摄受圆满有二先徴后释释中解脱有学无学解脱虽同惑障定障二有异故名满未满后摄受中二障皆无永无▆失解脱成就名为摄受。

  论复次至广说。

  (演曰)九五相差别门文分为二先标后辩此先标经说有五相何者是耶。

  论方便动修至心清净行。

  演曰后辩分二初彰净行后明五相初中复二先明净行后明障碍此初也。

  论诸𢙣不善至能为障碍。

  演曰后明障碍有七寻思谓欲恚害亲里国土不死曾经戏等能为障碍断此碍故方名净行。

  论略有三种至有差别故。

  演曰后明五相分之为三先标次释后揔结成此先标举约三品人立为五相。

  论初由正思至不复现行。

  演曰次释三人即为三段此明第一䎡品对治由正思惟欲等寻外所余苦空无常等相能正对治名不复起。

  论第二至安心等故。

  演曰第二中品次胜分二一见寻思过二不起思念亲属等事令彼寻等不起现行名第二三。

  论第三至调炼制伏。

  演曰第三品中亦分为二一渐制伏除二起多思力由此二理能令七种寻思不行名第四五寻思路者因名为路境名所缘思可知也。

  论如是三种至分为五种。

  演曰后揔结成第二三中各分为二故合为五。

  论复次至云何应知。

  演曰十陶炼净心门文分为二初牒经起问后依经辩释此初也。

  论谓随录至调柔陶炼。

  演曰后依经解释文分为二先喻后法喻中有二一标章举数二随数别明此初也。

  论除垢陶炼至瑕隙等秽。

  演曰二随数别明如文可悉。

  论如金性内至般涅盘者。

  演曰后法如喻亦分三种初中有三一牒喻法合二问答分别三举喻结成此初也金性同于本无漏种由之能证涅盘法故故云能证般涅盘者。

  论闻至心净行者。

  演曰二问答分别文复为二先问后答此先问也。

  论答至求出最位。

  演曰后答分二一明位地二明障碍此明位也谓从发趣起净心后乃至无学所修妙定三品不同名为三位即有寻等三地所发神通胜劣异故名生熟也。

  论此于在家至三种垢秽。

  演曰二明障碍文中有二先明所泊后辩能治初中复二先揔后别此先揔标据贪等相粗中细异以分三段也。

  论其▆家者至能为障碍。

  演曰后别分二一明在家二辩出家初中有二一起不善行十𢙣业中身语七支名为粗垢二起𢙣邪见第十业道意地名细影取中间贪嗔二法名中垢业据障出家十分三品理实诸𢙣皆三品也。

  论欲等寻思至恒修善法。

  演曰二辩出家亦分为二一欲等寻思障定喜乐名为粗垢二亲等寻思障恒修善名为细垢影取中间恚害寻思名为中垢欲等之言等恚害二寻思类同合为一处理实比贪障定为次。

  论由断彼故至速得圆满。

  演曰次辩能治由断彼之前三垢故所修定善速得圆满。

  论纯净之心至仍未销煮。

  演曰三举喻合成亦分三段此今下品初定下天有寻伺定名为下品陶炼心也。

  论若有复能至已被销煮。

  演曰二合中品摽受陶炼无寻伺定转增胜故名中品陶炼。

  论若三摩地至瑕隙等秽。

  演曰三合上品调柔陶炼先法后喻出过三界不为有行之所拘碍名为上也。

  论复次如经至广说。

  演曰十一思惟三相门文分为二一标经说有二依经辩释此初标经说有三相谓止举舍行相如何。

  论应时时间至沉掉等故。

  演曰二依经辩释文分为二一明三相二结前文初中有三一明满位二明修相三彰二道初中有二一明止举二明舍相初文复二先明修习后明位次初复有二一者双修二明互阙此初也为治沉故而修举相为治掉故须修止相不应一向或无修止或唯修举何以然者为欲对治沈啭等故。

  论若于止举至沉悼相。

  演曰二明互阙一向修止是为▆相一向修举复是掉相此乃增病何名修习。

  论如此修者至方便道位。

  演曰后明位次如此双修止举相者但在▆分方便道中未名成满。

  论若时时间至成满道位。

  演曰二明舍相文中有二先明修习止观双运平等名舍故涅盘云若有菩萨定慧二法不平等者当知尔时不宜修舍二法若等即宜修之后明满位谓第四定或余根本及无学位皆名成满由对近分有学说故。

  论亦由于此至不得漏尽。

  演曰二明修相若修习时或唯一向修止及举未能双者不能尽漏及得现观若二双修平等舍时方尽诸漏及现观也。

  论初之二种至尽诸漏道。

  演曰三明二道由止举二为加行故等至方圆故名成办而能成办彼满道故第三舍相定慧均平能尽诸漏名尽漏道。

  论是名略显至遍一切故。

  演曰二结前文揔结止举及舍三相作意思惟名遍一切。

  论复次至何等为四。

  演曰十二四法摄持门分为王段一揔标问起二随标别列三依标正辩此初也。

  论一者远离至无有乖诤。

  演曰二随标别列。

  论远离者至空闲静室。

  演曰三依标正辩文分为四一者远离二明修习三辩修果四明无诤此初也住林空室能离聚落阓闹之境名远离者。

  论修习者至毗钵舍那。

  演曰二明修习为断证故偏修二法于余事中不修也。

  论云何至心得解脱。

  演曰三明修果文分为二先辩后结辩中复二一明心解脱二明界解脱初中又二一依定修慧二依慧修定此初有二先徴后释谓依定修慧心得解脱文可知也。

  论云何至心得解脱。

  演曰二依慧修定心亦解脱谓入见后得根本定断余修惑而得自在名心解脱。

  论如是修习至而得解脱。

  演曰二明界解脱文分为二先揔后别此初揔释由止观故于三界中皆得解脱。

  论见道所断至名为灭界。

  演曰后别释中有三义别一明断界见道所断三界惑尽名为断界二明离界于修惑中离欲九品不生于下名离欲界三明灭界上惑亦灭名为灭界。

  论是名修果。

  演曰后结前文由心解脱及灭界障所得功德名为修果。

  论于圣教中至互相随顺。

  演曰四明无诤文中有二初略标释后示其相初中复二一辩自无诤二显他有违此初也所宣教法契理惬根师弟无违名无诤也洽者合也。

  论非如异道至差别不同。

  演曰二显他有违不同外道教理相返师弟有违名为有诤。

  论第一句至而问第二。

  演曰后示其相文分为二初明随顺后明相返此初也而以前句释第一句如说尊者阿难而于五百苾刍众中而以第一无我之句问一比丘问诸余者亦复如是五百皆答如是如是故名无诤。

  论设于初一至互相随顺。

  演曰后明相返为问既殊答亦不一文义差互故非随顺非三摩呬多地第七。

  论已说至非三摩呬多地。

  演曰辩境有四第三彰用中有二一定二散定已解讫今明散体文分为二一结前生后二依生正释此初也。

  论当知此地至十二种。

  演曰二依生正释文复为二一标名举数二随标别释此初也。

  论或有自性至不名为定。

  演曰二随标别释十二类中文分为二初明前六皆是散心后明后六亦非定地此即初文分为六也一自性不定谓有漏五识自性不定非说无漏性不定也二阙无轻安欲界六识皆无合润虽有微畅不名轻安三不生发趣无求定心四极多散乱虽有祈心驰流未息五有太略聚学习定时心惛昧故六未得作意虽无娆恼犹未证得定之作意不名为定。

  论或有未圆至不名为定。

  演曰次明后云亦非定地文亦为六一未圆满虽得近分少之作意未得根本究竟满位亦名非定如河少水名无水故二有染污虽得定圆爱心染污亦名非定如人无行亦名非人三不自在所得定心虽无染污未得自在亦名为无知处凤台断割不由亦名无也四不清净本祈定者为害随眠有漏定心随眠未灭既未清净亦未名定如尽粪瓶不名宝器五谓起故从定出已便入散心名为非定六有退故虽得退失亦名无定如俗休官名无官者有心无心二地第八第九。

  论已说非三至无心地。

  演曰辩境四中第四明位位有二种有心无心合而明之文分为二初结前问后后依问为通此初也。

  论谓此二地至建立门。

  演曰后依问为通分之为二一揔标列数二依数别明此初标列揔有五门。

  论地施设至是无心地。

  演曰二依数别明分之为五一依地施设二心乱不乱三明生不生四分位建立五第一义门此即第一依地施设揔依五地辩有无心何以然者以前四地唯是有心第五一种通无及有举此二类影彰余地通无有处而皆摄之论示方隅不具言也问前四地中无心睡等何匪无心答睡眠闷绝无心不定无想定等无心决定故就定处而辩无心不定之中而不明也。

  论心乱至名有心地。

  演曰二心乱不乱名有无心常乐我净颠倒其心失本无常苦无我等心虽缘处无有本心本心无故亦名无也。

  论生不生至名无心地。

  演曰三明生不生约八因缘辩生不生六十三中有七因者根破境坏合为一故下自具释而不先云。

  论分位建立至名无心地。

  演曰四分位建立六位之中初之二位言无心者拣滥有心余无所拣故略无字无想天中初生及没虽皆有心中间长无故名无也。

  论第一义至非无心地。

  演曰五第一义门无余胜义方曰无心余五位中亦名有心何以然者谓有赖耶心不灭故闻所成地第十之一。

  论已说有心至闻所成地。

  演曰本地分中揔分三段自前九地明初境已次下六地而辩其行文分为二初之三地略明通行后之三地广明别行初中分三一明闻行二明思行三明修行初中分二一结前问后二揔标略答此初也。

  论谓若略说至忆念。

  演曰二揔标略答文分为二一略答所徴二广明教起初中复二先辩后结辩中复二初明依教闻慧解生后明依义所生闻慧此初先听闻▆即平意二识闻五明教领受亿念谓即闻慧及慧相应四蕴为体就云所成义违五识故识论云闻谓耳根尘生耳识闻言教设解文义慧〃相应法名为地体。

  论又于依上至梵例解了。

  演曰后明依义所生闻慧如文所知。

  论如是名▆闻所成地。

  演曰后揔结也。

  论何等名至工业明处。

  演曰二广明教起文公熏二相揔问答后别问答初中有二先问后答辩五明者举境显心如障慧▆。

  论云何由明处。

  演曰后别问答文分为五一辩由明二辩医方三明因明四明𠴢明五明工巧初中有二先问后答此先问也。

  论当知略说至应如处相。

  演曰后答有二一揔标略答二使标别释此初略答由明有四谓由事等。

  论云何事施设至当度分别。

  演曰二使摽别释文分为四一事施设相二想施设相三折教义相四所应知相初中有三一揔后事相二略答三种三指所说处言三种者一业但才此云契经二毗奈耶此之调伏二摩但履迦此云本母事者体也三藏体事出自如来言音建立为诸众生而有施设弥事分中广明所以此中略示未具明也。

  论云何至建立相。

  演曰二想为设文分为二先问后答此先问也。

  论嗢拖南日至体想设现观。

  演曰后答之中有四后▆皆以颂摽后方别释颂标有四一明句等二禅方等三明思等四所作等初明句中文分为二一举颂略标二长行别释此初韦颂有十二门一摽其句二摽迷惑三彰岁论四明▆住五辩真寔六明清净七明微妙八明寂静九明体性今明照理十一段设十二现观。

  论云何句至六神通等。

  演曰二长行别释如颂所摽亦一分十二此初明句诠义差别门文分为二初散广明后揔略摄初中复二先以十四门辩声闻法后以十四门显菩萨法此初也问辩想建立云何以句而解释之答想谓名也因想起名因名生想从因及果故名为想名狭句宽举宽摄狭故称句也其六处等皆句所诠约所诠法而辩能诠能诠义殊十四门别一内六处等四句不同显义差别一根二境三方四时二明三界异显三句别三小中大殊复为三句四明四众四句差别一在家众在家凡俗未具戒者二出家众比丘等五三邬波萦迦在家之中具五戒者举胜影劣略不说有近事女也四非人众所谓八部皆非人也五三受三句余唯此知六三世七三宝八三性九三杂染十四谛十一九定十二菩提分法十三四沙门果十四众多胜德九门不同自九句义等余功德皆句诠也。

  论复有方广至妙智等。

  演曰后以十四门显菩萨法一句诠五事句中字[娄*殳]广略虽殊但诠义圆即名为句二诠二空义即为二句余唯此知三诠二无我四远离二边五诠四真实六表四寻思七彰四实智八显三自性九诠三无性十五相菩提一者自性谓过二乘所得转依二者功能谓十自在一寿二心三众具四业五生六愿七胜解八神力九智十法三者方便谓四变化一未成熟者令成熟故现诸菩萨所行变化二已成熟者令解脱故三千界中同时显现如来变化三方便摄受声闻变化四调伏一切独觉变化四者转故谓诸有情未解脱来诸佛如来此灭彼生化转不息五者还故还谓还灭谓于已得解脱有情佛暂示现入涅槃故十一诠五大乘文中有二先摽后释谓最初下释前五也种性本有名为最初遇缘发心名为趣入先起悲愿名为次第菩萨之愿先人后己以为次也六度四摄名为正行自他成熟为大乘果十二五无量想具菩萨地十三真实随至无量法中皆有真义佛智能知名为随至十四众德而有多门并如下辩皆是此中句所诠摄。

  论如是诸句至所说句。

  演曰后揔略摄前来广辩虽有二十八揔略摄之不越声闻及大乘摄故唯二句更无余也。

  论云何迷惑至计我颠倒。

  演曰第二迷惑颠倒门迷东谓西名为颠倒无常计常倒情亦尔余准此知。

  论云何戏论至诸蕴。

  演曰第三戏论杂染门义如常释。

  论云何住至四圣谛。

  演曰第四识住第五真实并如下辩。

  论云何净至清净性。

  演曰第六三法清净门初谓真如在凡虽染本自清净次谓正智证缘皆净后无垢如离染得净分位显之名分位净。

  论云何妙至施设中故。

  演曰第七第一微妙门三宝第一称名微妙。

  论云何寂静至寂静。

  演曰第八因果寂静门因果俱能离惑业苦名为寂静生死之境不寂静故。

  论云何性至若果相等。

  演曰第九诸法体性门文中有二先问后答答中有二初𢝰后别𢝰谓体相别谓余五𢝰别虽异皆名性也。

  论云何道理至四道理。

  演曰第十道理差别门如文可悉。

  论云何假施至假立诸法。

  演曰十一施设我法门谓依蕴等施设我名于境相中假立诸法好𢙣长短可意不可意等皆因境等而方有也。

  论云何现观至伺地已说。

  演曰十二现观分别门前既已陈此不重说。

  论复次至转藏护。

  演曰第二复次辩方所等文分为二初以颂摽举后长行别释此颂摽十四门别。

  论云何方所至耽着现在。

  演曰后长行别释如颂所摽亦分十四第六增门第七灭门余[娄*殳]可知义亦应悉。

  论复次至任持次第。

  演曰第三复次明思择等文分为二先颂摽举后长行释此初摽举揔有九门一思择二现行三睡眠四相属五相摄六相应七言说八任持九次第。

  论云何思择至无事句。

  演曰后长行释如颂所搮门亦为九此当第一思择诸法门文分为二先释后结释中有二一正明句体二辩句所诠初句有五一一行句二顺前句三顺后句四四句五无事句言一行者如此问言若成眼处亦色处耶设成色处亦眼处耶乃至第六成就眼处亦成法处耶次除其眼以耳为头问余声等乃至法处准前应知名一行句顺前句者以狭问宽顺前句答如有问言与信相应亦有触耶有触相应亦有信耶应顺前句有信相应必有其触有触相应不必有信谓贪染心顺后句者以宽间狭顺后句答返前应知言四句者二法相望㸦有宽狭故以四句答所问也如施望度为四句故无事句者所问之事无体可对名无事句如问六蕴十三处等此无可对但止难词答云不尔。

  论复有有色至无上法。

  演曰二辩句所诠返彰句体文分三段一明二法二明三法三明四等此初二法二十八对如文可知。

  论又有过去至无断法。

  演曰二明三法文中五对义可知也。

  论又有四缘至遍处法。

  演曰三眼四等法有十八门第十一法四行迹者谓苦迟通等第十二法四法迹者谓无贪嗔正念正定前二戒迹三四如次定慧学迹。

  论如是等法至应当思择。

  演曰后揔结也此等义门六十五等皆广明也。

  论云何现行至缠。

  演曰二现行缠绕门。

  论云何睡眠至随眠。

  演曰三随眠种位门。

  论云何相属至㸦相系属。

  演曰四㸦相系属门文分三段一属六处扶尘四大各属本根二属相引如根发识识属于根余相引者皆准此知三根境相属眼根色境能取所取㸦相属故。

  论云何摄至十六根摄。

  演曰五诸法所摄门五十四中具广明也。

  论云何相应至非异地。

  演曰六异法相应门对法第五亦具明也。

  论云何说至知言说。

  演曰七四类言说门。

  论云何任持至四识食。

  演曰八四食任持门。

  论云何次第至等至次第。

  演曰九法生次第门文分为六一生死流转先因后果以为次也二所作次第谓从出家受具资粮加行乃至果满以为次也三宣说次第自果已圆复湏利物所宣缘起四谛等言皆湏次第四生起次第令所作者闻思修慧次第生故胎及出胎十时生起亦名生次现观六种及九等至从初至末次第可知。

  论复次至菩提圣教。

  演曰第四复次明所作等文分为二先以颂摽后长行释颂所摽者揔有十门一所作二所缘三瑜伽四止品五观品六作意七教授八者德九菩提十圣教。

  论云何所作至引发神通。

  演曰后长行释如颂所摽门亦为十此先辩所作用门文中有二先问后答答中有八一灭依止者能与灭𢙣为依止故二转依止者能与善生为所依止三遍知所缘遍知染净故四喜乐所缘断染得净喜斯会故五六可知七转根者由修治故转下为中转中为上第八可知。

  论云何所缘至烦𢙉所缘。

  演曰第二所缘境界门文分为二先徴后释释中有四一明遍满谓有四种一有分别影像二无分别影像三事边际四所作成辩二明净行复有其五谓于贪嗔痴𢢔寻等处作五观行名为净行三明善巧谓于蕴等所缘境中得善巧故四明净障谓断惑已缘真四谛名净所缘。

  论云何瑜伽至九上品道。

  演曰三瑜伽善巧门文中有二先明四种后明九种声闻地中当广分别。

  论云何止至住心。

  演曰四止品相应门九种住心如下自辩。

  论云何观至所缘观。

  演曰五观品方便门文中有二先徴后辩辩中复二先摽后释此初摽举有三观别。

  论三事观者至伺察观。

  演曰后释分三初明三事次彰四行后明六事此明三事有相观者带相所缘皆名相观余二可知。

  论四行观者至行观。

  演曰次彰四行拣择极择胜劣不同分为二观下二十六广具明矣。

  论六事差别至所缘观。

  演曰后明六事义所缘者义谓境也谓观世谛但有假名无实体故事所缘者谓观蕴等随事各别相所缘者谓观四谛因果等相有差别故品所缘者谓二空智品随大小乘观有别也时所缘者谓观三世因果等时道理所缘者谓观四道理。

  论云何作意至如前说。

  演曰六作意警心门义如前释。

  论云何教授至神变教授。

  演曰七教授引生门文具问答答中有五一授与教法二者教以所证理法三授次第观门行法四揔前三称根称时故名为无倒五者谓以神通化物。

  论云何德至已说。

  演曰八众德差别门亦如前辩。

  论云何菩提至三菩提。

  演曰九菩提妙智门如下广明。

  论云何圣教至清净品法。

  演曰十广开至教门如文可悉增一经中具广明也。

  论云何摄圣教至有诸善法。

  演曰内明四中此辩第三摄圣教义文中有二先徴后释释有十句分为三段初之二句明能所修次有六句显知断证后有二句明世出世此初也先能后所二句可知。

  论有有过患法至引。

  【以下缺四十行】

  ▆▆▆▆▆▆▆▆▆▆▆▆▆▆▆▆▆▆▆▆▆▆▆▆▆▆▆▆▆▆▆▆▆▆▆▆▆▆▆▆▆▆▆▆▆▆▆▆▆▆▆▆▆▆▆▆▆▆▆▆▆▆▆▆▆▆▆▆▆▆▆▆▆▆▆▆▆▆▆▆▆▆▆▆▆▆▆▆▆▆▆▆▆▆▆▆▆▆▆▆▆▆▆▆▆▆▆▆▆▆▆▆▆▆▆▆▆▆▆▆▆▆▆▆▆▆▆▆▆▆▆▆▆▆▆▆▆▆▆▆▆▆▆▆▆▆▆▆▆▆▆▆▆▆▆▆▆▆▆▆▆▆▆▆▆▆▆▆▆▆▆▆▆▆▆▆▆▆▆▆▆▆▆▆▆▆▆▆▆▆▆▆▆▆▆▆▆▆▆▆▆▆▆▆▆▆▆▆▆▆▆▆▆▆▆▆▆▆▆▆性谓圆成依他起性名为缘起▆▆▆▆▆▆▆▆名顺作意。

  论又有至离诸调戏。

  演曰第十速诸通慧门有二一远謟诳二离调戏。

  论又有二法至逼恼于他。

  演曰十一同住安乐门有二可知。

  论又有至受用财法。

  演曰十二同居无诤门有二如文。

  论又有至解脱智见。

  演曰十三心住梵行门文亦为二一学无懈废二心无忧悔。

  论又有至菩提分法。

  演曰十四超越众苦门文中有二一离诸𢙣行二修治觉分。

  论又有至令身调适。

  演曰十五修断安住门有二一心无扰乱二身有调适。

  论又有至少习睡眠。

  演曰十六修无空过门文分为二一推求法相二灭者睡眠。

  论又有至白品二法。

  演曰十七损坏慧心门有二一建立邪学二起增邪见与此相违即名正见。

  论又有二法至无倒作意。

  演曰十八速入现观门有二一思惟衰盛二无倒作意。

  论又有二法至离诸障难。

  演曰十九离垢行圆门又二可悉。

  论又有至当广分别。

  演曰二十引发胜德门文分为二一者住心二者思择。

  论又观行者至名所依净。

  演曰二十一意净所依门文中有二初标后释如文可知。

  论又有二法至毕竟不生。

  演曰二十二内自证知门文亦为二一苦因永尽二当苦不生。

  论卷第十四

  论已说二种至次说三种。

  演曰第三三法差别门文中有二一结前生后二依生正释此初也。

  论谓依十相至堕诸𢙣趣。

  演曰二依生正释四十四门辩三法也此前三门俱依十𢙣体同义异立为三故初明毁坏差别门于中有二初揔标列后随别释此初标也。

  论言十相者至所有𢙣见。

  演曰后随别释文分为二初明十相后释三门此初也十相分三初三身业次四语业后三意业初一坏字流下九处皆为坏故所言相者相状行相十𢙣业相行各别也初三可知语业四者一坏实义谓虚妄语二坏善友谓离间语三坏赞美谓粗𢙣语四坏事业谓杂绮语妨善业故意业三者谓执受下贪嗔邪见如次可知。

  论言三门者至毁坏门。

  演曰后释三门文分为二一举列名二随别释此初也。

  论于十相中至广造众𢙣。

  演曰二随别释文中有三先明作业文易可知次明喜乐谓由贪嗔如次贪财及他非爱皆令他人喜乐不生名坏喜乐后明方便由邪见故修正方便皆不现行名坏方便。

  论言三种者至三意所作。

  演曰二所作差别门谓身三语四意三别也。

  论言三根者至坚执现行。

  演曰三损益颠倒门言三根者如次贪嗔邪见十业由此三为加行及因究竟故依十业而辩三根。

  论复有三法至不三思惟。

  演曰四于根非护门文分三段一标列三法二辩三体相三明所起处此初也欲贪能为染法根本得邪种名。

  论如是三种至及与害品。

  演曰二辩三体相即欲恚害相应寻思而为体也。

  论依四处至训罚之欲。

  演曰三明起处文中有二先标后释释中有三一贪二恚三害兼与前三而合明也言四处者一于己利处谓利誉称乐生贪欲故二怨中二处谓于怨中二品有情以为第二及第三处谓于前三及后三中各取第二名二品处于二品处皆生嗔恚名恚寻思四于亲友处起害寻思文具标释寻之可知。

  论与此相违至如应当知。

  演曰五善护诸根门文中有二先标白法后示其相此初也谓翻前黑品即名为白于诸境界正取其相不起欲贪恚害寻思名护根门染法不生净法现起名为白品。

  论略有四种至清净种子。

  演曰后示其相文中有二一标章举数二随数别陈此初也谓黑白二法不过四种皆摄尽也。

  论世间种子者至名出世净。

  演曰二随数别陈文亦为四谓世间种子及不清净中诸染污者皆名为黑诸善净者尽名为白出世及净一向唯白以能断惑及证果故。

  论复有三种至有漏法因。

  演曰六生因断灭门文分三段一摽举漏因二辩生断灭三示其因相此初也谓三有爱从因生已复与三界漏法为因名有漏因。

  论若于此至能知能断。

  演曰二辩生断灭若不修习贪能生苦若修习之贪便断灭。

  论谓于欲界至亦尔。

  演曰三示其因相三界贪爱希求为体。

  论又有三种至流转生死。

  演曰七三趣流转门文中有二初揔标举后随别释此初也趣通能所爱为能趣自体为所趣。

  论谓于胜欲至三烦恼趣。

  演曰后随别释三种如次是欲有求及邪梵行求。

  论又有三种至解脱道。

  演曰八作业方便门虽即三求与前异也前据求趣此明作业故不同也。

  论又有三种至诸业异熟。

  演曰九摄受威势门文中有二先标三种后随别释有情自体国三而得名三威势三体如次业等生有据界多分威势言三理实无色无中阴也。

  论又有三种至当来自体。

  演曰十无明三际门文中有二先标后辩三世愚中皆有前际复言等者等后际也前际发业后际润生爱取等位必有愚故三世义均故皆有等。

  论又有三种至定当随逐。

  演曰曰十一三退同异门文分三段一举人标数有学圣人与凡相似二若有于下断除憍逸由恃无病少年长寿憍逸遂生观三衰退憍逸便舍谓观无病当病衰退观现少年老当衰退长寿必当有死衰退三其有智下劝观随逐。

  论又有三种至二种俱离。

  演曰十二三受拘系门文中有二初标三缚次辩所依谓由乐苦舍受为所依故贪瞋痴缚而不解脱。

  论又有三处至非诸异生。

  演曰十三三苦分别门文中有二初标三苦谓苦苦坏行后释分三初二可悉第三行细圣能了了凡莫知也。

  论又有三种至心生高举。

  演曰十四三[幔-又+力]障生门文分为二一举为障失二列三𢢔名三𢢔如次我胜我等我劣三也。

  论复有三种至果正现前。

  演曰十五种生果异门三种如次过未现在三能别也。

  论又有三种至谓去来今。

  演曰十六言说所依门三世有为为言所依无为路绝非言依也。

  论又有三相至色法自相。

  演曰十七色相分别门文中有二初标后释此初标举有三相色一有见有对谓显形等二无见有对即下文云于自等是三无见无对亦下文云及定下是。

  论谓显形至所取之色。

  演曰后释分二一明前二相二明第三相初中复二先释后结释中又二一有见有对二无见有对此初也有见有对谓显形作用作用即是诸有表色作业用也安立显等为识所取有所障隔名有见有对。

  论于自处所至境界色。

  演曰二无见有对无见之色自他有障名为有对非眼所取名为无见即五根境除色九处以为体也。

  论当知一切揔有十色。

  演曰揔结前二十色为体。

  论及定地色至变化心果。

  演曰二明第三无见无对文中有二先标后释释中又二一内心境界二未满心果据未自在名内心境及未满果若得自在变酥酪等亦是他缘及满心果。

  论又有三种至已满学心。

  演曰十八三惑随心门文分为三初一可知第二未满谓初二果及九地前第三学满谓诸那含及第十地因圆之处名为学满细惑未除名所随逐。

  论又有至能持。

  演曰十九三慧具阙门初阙三慧次阙思修后三皆具。

  论又有三法至想思。

  演曰二十观察三行门文中有二初标观意后明三行三行如次是身语意三遍行也。

  论又有三种至功德增上。

  演曰二十一尊胜差别门戒定慧者名功德上。

  论又有三种至所余法。

  演曰二十二三聚分别门文中有二一标判二因二辩三聚异三聚如次邪正不定以为三也。

  论又有三法至比度了知。

  演曰二十三圣教久住门文中有二初标立意后明三法三法如次见闻及相谓见诸苾刍及传闻说并睹相状于身语等有违犯故。

  论又诸如来至一切智信。

  演曰二十四具三不护门文分为二一标自满足二显余为非。

  论复有三种至颠倒烧恼。

  演曰二十五有情烧恼门文中有二一辩起因二明三恼谓贪瞋痴令诸有情身心热恼名大火也。

  论又有三火至应供福田。

  演曰二十六三火真假门文分为二一彰立意二列火名彼为外大能为物因成熟诸法是真福田故以事之号为火也今佛世尊示无虚诳故说父母妻子诸圣如次因能成法是真福田是真所事义同于火亦立火名。

  论又有三种至世界中。

  演曰二十七三种增上门文分为二初标立意后明三道初二可悉第三修定得生上界名乐界中。

  论又有三种至所有诸欲。

  演曰二十八三欲胜劣门文分为二初标后释释中有三一多用功者谓人趣中及欲天下四所用尘境依现前等起念方成名现前住二少用功者谓第五天欲随自心所乐皆现三极少功者谓第六天随心所欲他皆变之名极少也。

  论又有三种至离喜之乐。

  演曰二十九超过三欲门此三如次初二三定各超下欲乐为体也。

  论又有三种至止观种类。

  演曰三十出离众苦门文分为二一标举功德二辩三觉体三觉如次闻思修慧以为体也。

  论又有三种至全无缚。

  演曰三十一觉悟所知门初具缚者谓凡夫中有慧觉者名觉所知第二有学第三无学如文可知。

  论又有三种至现法乐住。

  演曰三十二三事所作门文中有二初标立意后明所作所作三者一断见惑证预流果二断修惑证后三果三断定障证现法住。

  论又由三分至所有诸法。

  演曰三十三三眼所知门文分为二一揔标立意二辩三功能据色非色且明三种未论余也。

  论又有三法至真实道理。

  演曰三十四三法害怨门如文可悉。

  论复有三种至教诫方便。

  演曰三十五三诫方便门文分为二初显功用后彰三体三体如次戒定慧三方便为体。

  论如正教诫至方便亦尔。

  演曰三十六修三方便门如次数习戒定慧三与前别者正住未得学有异也。

  论又于正教至四无量。

  演曰三十七三住分别门谓圣天梵如次三住。

  论又略有三至所缘行相。

  演曰三十八三心境性门文分为二初显功能二彰别体此三如次闻思修慧相应等持能生无漏真智见故名三境性。

  论又有三处至正畿。

  演曰三十九三轮摄受门文分为二初彰说意后示三轮此三如次神境记心教诫三种能摄邪见及处中容并所化生引入正法舍邪归正名三轮也。

  论又有三净至超越因故。

  演曰四十三净分别门文分为二初摽立意后明三净立意可知言三净者善身语意超越不净故得净名拣异外宗名第一义言不净处者处谓三涂八难染因所招三净是超不净处因名超因也。

  论又有三种至及无漏心。

  演曰四十一牟尼寂静门文分为二一彰立意二列其名立意有二一除外邪执二显自无倒梵云牟尼唐言寂嘿谓学无学无漏三业名三寂也。

  论又有三法至及与爱敬。

  演曰四十二三法远离门文分为二初彰立意后明三法立意可知明三法者谓由他自退失大利如次依他自及退法是三增上恐他自诽退失大利如次故起愧之与惭及与爱敬名三法也。

  论又依道至最胜无上。

  演曰四十三三胜无上门文分为二一列三无上二明三次第此初也三无上者一智无上谓无常等智二行无上谓乐速等一切行中最第一故三解脱无上谓世出世诸解脱等前二名道第三名果。

  论修观行者至心得解脱。

  演曰二明三次第如文可悉。

  论又有三明至建立三明。

  演曰四十四三明起因门文分为二初揔标举后彰立意为除前后及中际愚如次建立宿住生死漏尽智明为诸沙门迷前际故为常愚后际故为断不了现法故计涅盘若得三明斯执皆断。

  论已说三种至次说四种。

  演曰四四法分别门文分为二初结前生后二依生正释此初也。

  论谓有四法至及智。

  演曰二依生正释有四十五门一四念分别门有二复次初分三段一揔标举二明身住三辩余三此初也而境不逾身受等四其慧不出缘四之心故能所知摄诸皆尽。

  论谓身至缘身境悬。

  演曰二明身住身谓所知闻慧等者能知之智智依念起邻近释也。

  论如身至境慧亦尔。

  演曰三辩余三准身知之略不言也。

  论复有差别至所缚。

  演曰第二复次文中有二初辩所治后辩能治所治有二初标四缚后辩起由辩起由中执取缚者谓由贪欲染着色身令不舍离名执取缚领受缚者谓于三受贪等所缘令心于境不得自在名为受缚了别缚者即相缚也于诸境中心被拘碍名为缚也执着缚者即于所说身等三法相应烦恼染恼俱心名执着缚。

  论对治如是至立四念住。

  演曰后辩能治为能治故立四念住。

  论又有四种至及能增长。

  演曰二四断对治门文分为二先辩所依后明四体初中有二先明体性欲勤为先后明功能观察过患初二正断及与对治后二断也明四体中断现不善及断彼系如次律仪及断断也能得善法及能增长如次修习及防护断初二现种后二种现如次应知。

  论又有四种至观察诸法。

  演曰三四神因果门文中有二初辩所因后明四体辩所因中为欲住心初二神足为得胜定后二足也后四体中三四如次定慧之心转求胜故。

  论又有四种至苦乐心住。

  演曰四四定住心门四种如次四禅心也具说所以如前应知。

  论又有四种至因真实。

  演曰五四种真实门文中有二初标能显益后明四真实四真实者如次苦集灭道体也。

  论又有四种想至戏论缚。

  演曰六四想戏论门文分为二先标后列列四想中初一欲界第二色界皆约色身以为小大三四二想无色应知有顶微故不取也。

  论又有四法至四舍。

  演曰七四法无量门文分为二一彰业用二列四名彰业用中如次能治恚等四法不乐谓嫉诸有嫉者见他感事皆不乐故。

  论又有四法至非非想处。

  演曰八四法远分门三界之中无色为上超过下处名为远分。

  论又有四种至速得圆满。

  演曰九四种任持门文分三段一标德用二显胜因三明所为此初也谓由此四能令解脱速得圆满。

  论勤修行者至胜任持法。

  演曰二显胜因勤修四行求圣解脱欲为根本名胜任持。

  论为断四爱至少有所求。

  演曰三明所为文复为二先辩所治后辩能治此初所治所治四者一衣服爱二饮食爱三卧具爱四无有爱爱无所作即论说云少有所求第四爱也。

  论无作至乐修正道。

  演曰后辩能治能治四者一衣服喜足二饮食喜足三卧具喜足四能断能修能断修中复有五种一者无作不为求衣而有所作二者无乱衣若不得不生忧恼得不染着三时无虚度受衣服时能见过患正知出离四勤修方便能策励心精勤不怠五离散乱端志克念于境不散于衣喜足下乐断修通上五处此文但举第四能治前三易故略不明也广如婆沙百八十一。

  论又有四种至无余断。

  演曰十四断烦恼门文分为二初标后列由断四惑得四道果一断见惑证初道果二断修惑中分为下上分下分三中上中品断得第二果即欲界俱生前之六品名上中也九品修惑束为三故三即此下品无余断故得不还果欲后三品名下品也四上分结尽得无学果。

  论复有四种至毕竟不动。

  演曰十一四种净信门文分三段一标举显能二辩四证净三明四不坏此初也支犹分也证初果时得斯四分故名四种证预流支余学无学亦有此四从初为称。

  论谓于大师至亦尔。

  演曰二辩四证净文分为二初辩前三后明第四初中复二初释后结此初也于大师所一佛证净于所证法二法证净修证者等三僧证净。

  论如是三种名心清净。

  演曰后揔结也此三俱以信为其性信以心净而为相故名心清净。

  论第四一种至所摄故。

  演曰后明第四圣爱戒净戒净体即无表色等名色清净。

  论前之三种至无有动摇。

  演曰三明四不坏无动摇者信无坏也由信前三于教无坏由信第四善趣无摇戒生善趣信无坏故。

  论又有四种至成办所修。

  演曰十二证四预流门一亲近善友二听闻正法三如理思惟四如法修行由兹四分得预流果故名四种证预流友。

  论又有四智至差别智。

  演曰十三四智差别门一者法智缘欲界故名现见智二者类智缘上界境名非现见三世俗智能引之法非一概故四他心智所知之境而非一类名差别智此四摄十名摄一切。

  论又有四种至因真实智。

  演曰十四四智转还门转谓苦集还谓灭道此四如次证于苦集灭道四谛名四真智。

  论又有四法至毗钵舍那。

  演曰十五四修方便门文分为二初辩功能后彰四体此四如次勤念止观以为体也。

  论又有四种至更修习。

  演曰十六四种法迹门文分为二初标后释谓有四法有二功能一能通达二能尽漏与二为依名为足迹言四法者一得有漏慧即七方便二见道位已缺烦恼及业果事三修道位金刚心前无余永断诸烦恼事四无学位如所得道更断定障炼根修习。

  论又有四法至行识。

  演曰十七四蕴相应门有行行相有缘所缘同一所缘不同行相俱时而转名曰相应。

  论又有四护至正方便护。

  演曰十八四护欣乐门文分为二初标立意后列四名四名分二初二身护后二心护初命护者不惜身命护教法故二力护者以力护之如王势力能护法故三烦恼护者护烦恼心虽起烦恼而无染故四正方便者方便修行护其行法名方便护。

  论又有四种至所依处所。

  演曰十九四行清净门文分三段一标四所依二科判四行三依科辩释此初也。

  论由前三种至住时清净。

  演曰二科判四行行时住时如文可悉。

  论谓守根门至专注一缘。

  演曰三依科辩释于境不顺不贪也于境不违不瞋也正智而行不痴也此三正行名行时净专注一缘名住时净体即定也。

  论又由四行至及时解脱。

  演曰二十四行证明门文分为二初标后辩明谓三明解脱有二不动及时由念眼慧如次能得宿命死生漏尽三明第四由身有无证二解脱有色无色二界异故。

  论复有四法至轻等动性。

  演曰二十一四大所依门文分为二初标名显用后随标别释别释四大地水火风如次应知风轻性者风以动为性能动轻等名轻等动。

  论又有四法至当广分别。

  演曰二十二四法摄持门文分为二初明四法能持已生诸有情类后明四食摄益未生中有者也中有除段有三食故。

  论又有四种至当知亦尔。

  演曰二十三四识住着门初摽后释色等四蕴为识依止名为足迹识由爱俱染贪四蕴四蕴是识乐住之处名四识住见已趣向揔标住因由贪爱等释其所以所依境界是识所缘俱有建立识俱贪爱由境及贪识名为住受想行住准色知之名为亦尔。

  论又诸苾刍至有无有爱。

  演曰二十四四爱有无门文分为二初辩所因后彰四体前三可悉四无有者不知圆寂依身证得妄计身灭方是涅盘故于身无生希有爱于有之体不生其爱何以然者希求涅盘证圆寂故。

  论又有四法至及后法果。

  演曰二十五四非应作门四谓贪瞋怖畏无明如次于彼顺违强敌现法等四造不应作不善等行。

  论又有四种至胜决择力。

  演曰二十六四记决择门文分为二初标立意后明四体此初三句揔明四记之立意也记谓分别解释之义。

  论谓于法至一向记。

  演曰后明四体文分为四此初先明一向记也如有问言具如无生应答言尔名一向记余准此知。

  论于诸有情至分别记。

  演曰二分别记如有问言有情死已皆却生耶应分别言有烦恼者死而复生无惑业者死而不起谓阿罗汉。

  论于隐密说至诘问记。

  演曰三诘问记如有问言阿罗汉者为胜劣耶门诃隐密未得定通应诘问彼言汝类何者若比凡类理在不疑比诸佛身即为不可。

  论于不如理至于斯不记。

  演曰四舍置记如有问言第六蕴者以何为体不答所问故云置记何以然者诸佛世尊不说有故。

  论又有四种至或不清净。

  演曰二十七四施染净门文分为二初揔标举后别明四此初也。

  论三种清净至不具足。

  演曰后别明四文分为二初明染净后明因果初中复二先明清净后不清净二类不同可为四句初唯自净非他谓能施人二唯他非自谓所施者三自他俱净谓合前二类四自他俱非戒见皆▆。

  论其清净者至资产无匮。

  演曰后明因果不清净者惑见虽▆生𢙣趣中承昔施因资具无匮。

  论又有四种至修治方便。

  演曰二十八四摄方便门文分为二初举功能后彰四法四法如次施及爱语利行周事配属四摄义如后辩。

  论又有四种至唯由业。

  演曰二十九四生缘异门前三如次假外𡖉[谷-(一/禾)+(夕*ㄗ)]胎润及业第四化生异前所托名唯业也。

  论又彼彼处至所有有情。

  演曰三十四死因别门如前已辩。

  论复有四至根圆满。

  演曰三十一四行胜劣门此四如次苦迟苦速乐▆乐速四种通行亦即四法迹也据根而说钝利二根名为迟速约地而论未至无色名之为苦定慧二种而未均故四本静虑名之为乐定慧平故大乘未至虽亦有乐而未圆故故名苦迟而言非功根等满者谓彼钝根而未炼炼根未备故得三名至下当辨。

  论又有四清至现法乐住。

  演曰二十二四道清净门文分为二初标后释文显可知。

  论又有四种至得胜决择。

  演曰三十三四因习定门文分为二先标后释趣定前因名为方便方便修学根本定者而为四事故立四名言四名者一未离欲者为得不还二求现法乐即不还者依未至定起根本也三为引他生善趣等故祈本定现通等事四为自断诸烦恼故故入本定。

  论又有二业至断前三业。

  演曰三十四四业断生门文分为二初标揔判后随别释标中二业转及还也转谓有漏还即无漏转中有三感果可悉还体无漏故能断也。

  论又有四种至非利益。

  演曰三十五四种利乐门初谓世乐非求寂静二谓出世勤修正道三者受乐复祈正因四者苦生无求出意。

  论又有四门至无智门。

  演曰三十六四轭感生门初标后释欲有见愚如其次第配四轭也。

  论又修圣道至当知亦尔。

  演曰三十七四系解脱门文分为二初明离苦后明离业离前四轭所招众苦名离四系一离欲系二离有系三离见系四离愚系愚见所招众苦皆离名离系也既离四苦离业亦然名为亦尔。

  论复有四种至一切无学。

  演曰三十八四类有情门第一凡夫第二二果第三那含第四无学大乘因果准此知之略不明也。

  论又有四种至俱不能作。

  演曰三十九四住自他门如文可悉。

  论又有四种至二世俱乐。

  演曰四十四姓高下门文中有二初标后释如次应知。

  论又有四种至补特伽罗。

  演曰四十一四苦自他门初二可悉第三俱者如频婆王初害于他后被阇王所损害故诃主苦已复害马等以为祠祀故自他苦第四可知。

  论又略有四至四无义。

  演曰四十二四语过失门此四如次虚诳离间粗𢙣绮语以为四也。

  论与此相违至四种语德。

  演曰四十三四善语业门返前应悉。

  论又略有四至当知亦尔。

  演曰四十四四凡妄语门如文可知。

  论与此相违至贤圣谛语。

  演曰四十五四圣谛语门此等增门小乘亦说广如品类足论及婆沙等而广明也。

  瑜伽师地论义演卷第七
金藏第 120 册 No. 1565 瑜伽师地论义演(第1卷-第32卷)


  瑜伽师地论义演卷第八(计四十二纸)

  大安国寺沙门 清素 述

  论已说四种至次说五▆▆▆▆▆▆▆九法分别▆分为二初结前生后▆▆▆▆▆▆▆▆▆。

  论谓有五种至自性行聚▆▆▆▆▆▆▆▆▆▆▆▆▆▆▆漏五蕴门文分为二▆▆▆▆▆▆▆▆▆▆▆▆▆逐染污名有漏蕴。

  论此五▆▆▆▆▆▆▆▆▆▆二无漏五蕴门蕴名虽同染净全别三界蕴者染污名漏诸佛蕴者清净无漏漏无漏异故分二门。

  论又有五种至香味触。

  演曰三五尘乐欲门文分为二一明五爱欲二辩起爱因初中有二初明爱欲二明离欲诸爱欲者缘五境贪名五欲也。

  论当知此中至所爱乐受。

  演曰二辩起爱因五欲贪爱缘于三世四事而生文可知也。

  论又有五种至鬼趣。

  演曰四五趣自体门善𢙣二趣名爱非爱。

  论又有五种至心生𠫤惜。

  演曰五五种失利门文分为二初摽失利后辩五悭文言五若为五悭也一住处悭谓若于是处独受利养不今余住二家悭若从彼得利养之家我独交游不令余人辄有过往三施悭若所得物我独取之余勿沾也四称赞悭若所为得众妙美事独自称我莫赞余人五者法悭若如是得教等法中独有所证余莫知之五悭在身人皆污贱既亏利养又失涅槃生𢙣趣中永无出曰诸有智者当湏诫之。

  论又有五法至善轭。

  演曰六五盖过失门文分为二初彰过失后明五盖此初也。

  论谓于诸欲至嗔恚。

  演曰后明五盖文分为二初明前二后辩后三初中复二一明盖体二彰过失此初也于欲生爱是贪欲盖于能觉等是嗔恚盖。

  论未受尸罗至或使穿穴。

  演曰二彰过失净戒既亏必无止行尸罗不净定即不生。

  论耽着惛睡至常怀疑惑。

  演曰后辩后三文亦为二一辩三盖二明过失此初也耽着睡眠惛沉睡眠盖不寂静等掉举𢙣作盖常怀疑惑第五疑盖。

  论于所闻法至不证决定。

  演曰一明过失谓由盖故闻法不领初领忘失不证决定如次三盖所生过失由毁多闻便亏观故。

  论又有二种至界下分。

  演曰七下分五结门文分为二初辩下名后明五结此初也。

  论约此二说至嗔恚。

  演曰后明五结如文可知问边见见取邪见等三何非初之下分所摄答身见戒疑三为根本边等如次依三而生举本彰末不言六也问贪通上下如何对界而得下名答贪在欲增故亦名下痴增普遍无胜不言小宗有异如俱舍二十七显宗二十七等亦具明也。

  论又有二种至及无色界。

  演曰八上分五结门文分为二初辩上名后明五结此初也色及无色在欲之上名二上分。

  论依此二种至无明。

  演曰后明五结一色贪二无色贪三掉四𢢔▆痴无色同贪为性故云无别后云三结各别有性故云差别然五上分皆修所断故无见取及疑等也。

  论又为五种至无有信敬。

  演曰九五种非信门文中有二初摽过失后列五名一于大师二所说法三于三学四正授戒五同梵行无有信敬通上四也。

  论又有五种至或增上𢢔。

  演曰十精进五障门第一耽定及希彼生第五下劣体即懈怠余可知也。

  论复有不能至多行𢙣行。

  演曰十一五种邪行门文分为二初明五行后彰五果此五行也一于怨起嗔谓于怨敌至嫌意乐二于亲破坏谓于亲友乐欲破坏三作不饶益谓常欲令至不饶益事四坏自净戒谓坏尸罗五造三𢙣行谓由身语至行𢙣行。

  论由此五种至颠坠𢙣趣。

  演曰后彰五果文分为二初摽后释摽中五者三种等流为三一种现法为四一种后法为五释中五者谓次生中至现在前明前三果一谓怨敌二亲乖离三他起等恒现在前如次是前三因等流过患果也言临命等是前第四坏尸罗因现等流果此生将死所生忧悔名为现果言命终等是前第五三行𢙣因所致果也。

  论与此相违至如应当知。

  演曰十二五种正行门文中有二初举正因后摽胜果有五差别反前应知。

  论又有五法至后法忧苦。

  演曰十三五种忧苦门于中分二初标后释如文自悉。

  论与此相违至所有喜乐。

  演曰十四五法喜乐门反前可知。

  论又阿罗汉至邪受用。

  演曰十五圣起五乘门文中有二初摽后释如文可知。

  论又修断者至时分智慧。

  演曰十六五种修断门文中有二初举功能后摽五法。

  论又有五种至对治法。

  演曰十七五种猒离门文分为二初摽后释此初也。

  论谓于诸法至计我颠倒。

  演曰后释分二初辩所治后辩能治所治有二先辩前三后明后二初中复二先辩起因后明颠倒起因有三初时节者不了诸行刹那生灭妄计为常名时节愚二分位者三受位中计苦为乐名分位愚依乐立坏皆为苦故三自性者不观有情蕴为自性妄执为我名自性愚故随次第起三倒也。

  论及䂓求利至望寿命。

  演曰次明后二䂓财求命如其次第明四五也。

  论为治如是至取中夭相。

  演曰后辩能治于中复二初摽后释对所治法次第配属如文可知。

  论又有五种至无倒思惟。

  演曰十八五种胜行门文中有二初摽正行后因闻下辩五种名一者听闻因解法义谓因闻等二者读诵因广大等以广大音自读于教能解法义拣别思惟故言大音三为他说谓开阐等四谛思惟谓空处等显因后三皆解法义故指同初名当亦尔五能治漏依定得慧能了法义谓胜行者于上品等。

  论又有五种至方便具足。

  演曰十九五修具足门文分为二初摽具足后列五修五修之体即信等五一于涅槃等揔显信根二无间悫重明其精进三正智而行彰乎念相止观如次定慧二根。

  论又有五法至忧喜舍。

  演曰二十五受果相门于中分二初摽后列文易可知。

  论又由成就至诸胜善品。

  演曰二十一五力堪能门文分为二初指前文后彰自德体[娄*殳]同前五根法也。

  论又有五种至得般涅槃。

  演曰二十二辩五那含门文中有二先摽后释释中五种如次中生无行有行上流般也上流之中乐慧定别故分色界无色二般问初之中般通余无余后四有余不通无余何意尔耶答为生结尽但起结在故归中有中有时分极长七曰故般涅槃得有二种余四生结而未云亡得生彼天时容经久所以般言显有余依非得无学即入灭故。

  论又有五种至果生地。

  演曰二十三生五净居门文分为二初摽后列广释如前此但增门彰所知法所有法体更不重云。

  论又有五种至当知亦尔。

  演曰二十四五种出离门文分为二初摽后释释中五者一欲二恚三𡧱四色无色定五及般涅槃此五如次出离欲恚𡧱色萨迦耶见如前应知。

  论已说五种至次说六种。

  演曰第六增六分别门大分为二初结前生后后依生正释此初也。

  论谓依六相至入无我故。

  演曰后依生正释分类不同为十六分一六相差别分文分为二先明立意后随别释此初也明八种事皆有六相六相是同故约六相说八种事六相体者初所依事眼等六根乃至第八名为六爱。

  论谓我所依至事差别。

  演曰后随别释文分为二初列后释此初列也言八事者一根二境三识四触五受六想七思八爱自性事者执识为我自性事也触为受因名受因事。

  论于如是等至不住损减。

  演曰后释分二初明计我后明无我此初也依于六相宣说八事一一次第如文可知。

  论若于如是至皆不得生。

  演曰后明无我义思可悉。

  论又于宝学至亦皆退失。

  演曰二六种轻薎分文分三段初摽有过次辩所轻后彰退善此初也由轻薎故于宝及学如其次第未得便退及得已失一切皆尽故云乃至微信亦皆无也。

  论谓于佛法至增上慧学。

  演曰次辩所轻所轻有六名六轻薎。

  论由𢙣友故至全无所得。

  演曰后彰退善文分为二一辩退因二彰退失此初也由于宝学起轻薎故便亲𢙣友亲𢙣友故得邪僻教由斯便失心慧二学复起𢙣语说邪法故心慧全无心慧无故戒学亦无。

  论彼由邪僻至所有善法。

  演曰二彰退失如文可知。

  论与此相违至白品六法。

  演曰三白品六法分翻六轻薎名白六法一一次第思之可知。

  论又有情心至平等分位。

  演曰四六贪所依分文分为二初明贪六次例余根此初也而于色等六境起贪名所依处境顺于情名为平等。

  论如贪所依至当知亦尔。

  演曰后例余根嗔境违情名不平等痴云所取非有顺违故成非二此二同贪亦有六种名当亦尔虽例嗔痴六法是同故合为一况初摽举但明贪也。

  论又有六种至恒平等住。

  演曰五明六恒住分文分为二初摽住用后辩六恒谓诸无学于六境中不生忧喜安住正舍名六恒住。

  论又有六法至自在而转。

  演曰六六界差别分文分三段初摽德用次列六名后随别释此初也所依处者扶根尘色色依四大动依于空心所依心三依各异故云随应之所依上文略不言动心所法无障碍等通显四大空识能也。

  论谓四大种至识界。

  演曰次列六名。

  论如是识界至令不烂坏。

  演曰后随别释唯明识界余略不论识界有二一引导安养二自在无碍此初也谓现六识积集善𢙣能引当来爱非爱果藏识任持根身不坏名引安养。

  论又由现法至差别而转。

  演曰后自在无碍由识自在令业有别名无障碍。

  论复有三处至超越有顶。

  演曰七六种无上分望所对治明六无上文中有二一辩所治二辩能治此初也。

  论超越此三至第三对治。

  演曰二辩能治文分为二先明六法后辩功能此初也无量为四无相第五𢢔尽第六慈悲喜舍如次能治恚𡧱不乐及贪嗔也。

  论永𡧱如是至无疑惑。

  演曰后辩功能如文可悉。

  论又有六种至颠倒执着。

  演曰八六诤根本分一者匆恨二谓覆𢙉三谓嫉悭四谓謟诳五邪倒见六边邪等见集异门论具广明之义可知也。

  论又有六法至能断第六。

  演曰九能治六诤分慈善三业为三同利为四尸罗为五正见为六行相可知。

  论又有六法至能摄究竟。

  演曰十六法威神分文分为二初五威德第六究竟如下具明。

  论又于圣谛至现观法。

  演曰十一六障现观分文分为二初摽后释此初也。

  论谓如前说至𢙣分别事。

  演曰后释分二初明障体次辩起人此初也三倒为三[失*见]利为四希寿为五顺𢙣见等以为第六前五如前增五门说故但分别第六事也。

  论如是喜乐至成熟分中。

  演曰次辩起人唯凡非圣燸等位前求明分时此为障胜非是圣者成熟分中起此障也。

  论对治如是至可乐取相。

  演曰十二六种正相分文中有二初之五种如前增五正相所明今但明六不可乐相思可知也。

  论又有二种至令生欢喜。

  演曰十三明六随念分文分为二初辩德能后明六念此初也要二具足方成六故。

  论谓归依至名证随念。

  演曰后明六念文中有二先摽后释释中有六初三可知后三如次戒施修三名证行足。

  论又有六法至承事供养。

  演曰十四六法无上分文分为二初摽后释释中六者一见大师二闻正法三得净信四随学处五于大师起随念行六于大师承事供养此六如次名为见闻正信学念供养拣异邪宗名无上故。

  论又有六法至系摄其心。

  演曰十五六法尽贪分不观六境为患对治贪因何尽故说六尘名为尽贪。

  论又六因缘至三种亦尔。

  演曰十六六业为依分文中有二初摽后释谓破外道妄执种姓以为决定故摽胜劣二类人中各分三业以为六也劣中三者一𢙣业𢙣趣二善业善趣三现般涅槃胜类亦三准此应悉。

  论已说六种至次说七种。

  演曰七增七分别门文分为二一结前生后二依生正释此初也。

  论谓有七法至念通二品。

  演曰后依生正释支分义殊有十五支一七种觉分支文中有二先摽后释释中止观义摄七支念能忆持故通二处如下具明。

  论又由根故至俱分解脱。

  演曰二七[娄*殳]取趣支文分为二先摽后释释中七者一随信行二随法行三信解四见至五那含解脱六慧解脱七俱解脱二十七种虽皆贤圣此七是揔故偏举之余之别法皆依此七而建立故问定障体何答有二种一通二别若通行者染污之心能障定者皆名为障若别障者护法释云异熟生受及俱无明以为自性领受下劣障胜定故硬涩等性皆别障也。

  论又三因缘至摄受因缘。

  演曰三三因七行支文分为二初摽后释释中有二初辩三缘后明七行言三缘者一趣入二安住三摄受言七行者一正见二正思惟三正语四正业五正命六正勤七正念于斯七行分作三缘初二为趣入缘由此二种能趣定故次三名安住缘由三而能安住心故后二名摄受缘摄受胜行故由斯三七心住内缘更不异思名为正定。

  论又诸世间至所生之乐。

  演曰四七种圣财支文分三段一明凡未得二辩圣证之三结世妄想此初也。

  论谓与信俱至所生之乐。

  演曰二辩圣证之言七财者一与净信清净妙乐财二生善趣戒严俱足财三顾自妙好惭无𢙣行财四顾他诽毁愧无悔𢙉财五善解法义多闻引乐财六后世无乏舍施感生财七谛实觉悟圣慧了知财。

  论诸如是等至妄想之乐。

  演曰三结世妄想文可知之。

  论又有七种至愚痴增广。

  演曰五七法魔惑支此七如次翻前圣财义即明矣。

  论若能降伏至信等七力。

  演曰六七力降伏支体即是前七圣财也能生乐故名财降伏𢙣故为力义既不同故分二分犹如信等名根力故。

  论又有七种至衰退隐没。

  演曰七七法衰损支文分三段初揔摽过次三所摄后明三体此初也。

  论如是七法至方便衰损。

  演曰次三所摄文分为二初列后摄三损可知言七法者一邪欲二不信三不解不解体即邪胜解也四懈怠五失念六心乱七𢙣慧七中第一初损所摄次之二法第二损摄后之四法第三所摄义思可悉。

  论受用衰损至善根品类。

  演曰后明三体既言礼衰是贪品类明七初体未必即贪但以邪欲为贪类故邪解以为痴之品类行亦相扶故取随惑为三体也。

  论与此相违至七法。

  演曰八七法兴盛支如次翻前三衰七法即名此中三兴七盛白法支也。

  论又有七种至不可供养。

  演曰九七法无退支文分为二初揔标列后随别释此初也谓此七法能为出世无漏正因名涅盘品法。

  论此中由闻至少欲者等。

  演曰后随别释如文可知。

  论又有七种至相续而住。

  演曰十明七识住支文分三假初揔标举次拣余非后彰识住此初也。

  论于三界中至不立识住。

  演曰次拣余非所言住者识于取蕴乐住着故故名识住𢙣趣不乐无想识无有顶之心而入灭尽皆非识住第四静虑有无想天及五净居故全非住。

  论身异类故至异类想。

  演曰后彰识住文中有四一身异想异谓从身异至种种想即欲界人天二身一想一谓从当知至一种想即第三禅也三身异想一谓从梵世至非有异类即初禅也四身一想异谓从第二至异类想即第二静虑第二静虑身量虽异光照是等故名一种问光音天生先后有异见火怖殊净天亦有生先后异见水应成怖非怖别答火灾上焰故有怖生水起下流故无斯想。

  论又诸有情至疑品粗重。

  演曰十一明七随眠支文中有二初标后列如文可知。

  论又于外道至慧过失。

  演曰十二七种过失支文分为二初揔标列次随别释此初也。

  论彼诸外道至亦有过失。

  演曰次随别释文易可知。

  论与此相违至无过失事。

  演曰十三七无过失支如次翻前过失应悉。

  论又有十法至当说当知。

  演曰十四七法灭诤支一现前毗尼二忆念三不痴四自言治五觅罪相六多觅罪相七如草覆地。

  论此中有七至举罪诤事。

  演曰十五七种诤事支如应是前七灭诤法所灭之事名七诤也。

  论卷第十五

  论已说七种至次说八种。

  演曰八增八分别门文分为二初结前生后后依生正释此初也。

  论谓有八支至名为修慧。

  演曰后依生正释章句类异而有十章一八支圣道章文分为二一揔举八能二别明三摄念为定摄勤为慧摄者约随增说理实皆通。

  论又由至住四果者。

  演曰二向果八人章方便名向果谓四果。

  论又有二种至无过失。

  演曰三八施差别章文分为二初揔标举后随别释此初也。

  论谓有布施至而行布施。

  演曰后随别释别释为八初懈怠失凡有所施皆起懒心名懈怠失不随欲者自求富故而行于施非欲益物而行施之名有过失顾恋施者酬答先思而行所施非为求福而行惠施故名过失余思可知。

  论又依四处至非精进类。

  演曰四八种懈怠章文分三假一𢝰标举二辩处时三结前义此初也。

  论谓依乞食至不平等处。

  演曰二辩处时文分为二初明四处后辩八时此初也界不平等谓四大乖角。

  论依此四处至恐更发时。

  演曰后辩八时于前四处有此八时阙有修行名为懈怠八时次第如文可知。

  论此懈怠类至懈怠种类。

  演曰三结前义懒为修断名为懈怠此八起缘是彼之类名懈怠种类。

  论与此相违至勤精进类。

  演曰五辩八精进章四处八时反前应悉。

  论又有八种至福业事。

  演曰六八愿福生章文中有二先标后释福生是果愿施戒等名之为因由愿因先方修施戒故标愿也言八福者谓欲人中卑尊二类及欲六天名为八也。

  论又四因缘至建立四众。

  演曰七八众胜劣章文中有二初𢝰标举后随别释别释有二初释人四后明天四人中复二初释后结释中所言最增上者刹利王众世共许者婆罗门众受用等者谓长者众自财自在用不由他弃舍等者谓沙门众天中四者初释后结依下二天地边际中立为二众依欲边际第六天中立为魔众依于梵世语边际处立为梵众此中八众皆佛所化名如来众。

  论又于世间至触于苦乐。

  演曰八八法顺违章文分为二初标后释释中有二初辩三处后明八法一于乐欲处生其二法一利二衰二于功用处触生四法一毁二誉三称四讥谓有称他意及不称他意故于背面现前两位如次触义毁誉称讥四不同也三于众缘处发生二法一苦二乐苦乐二法依此顺违众缘生故。

  论又八胜解至最胜住。

  演曰九辩八解脱章文分为二一标胜德二别解释释中有二初辩前三后彰后五二中皆有释结二也然第三中云净不净非二色者谓此解脱而有三相一展转相待二展转相入此二通观净不净色名净不净三一味想唯观光明非净不净名非二色此最为胜平等观故故名第一舍胜解也结云唯圣不共凡者约胜而说理容凡有但谓胜劣而不同也。

  论又若观诸色至而修习者。

  演曰十明八胜处章文分为二一揔显胜处是解脱因二明胜处名胜所以初复有二一牒经言二明论说此初也定心观色如前散心所观之色故言若观如所观也。

  论谓三解脱至三胜处也。

  演曰二明论说𢝰明胜处为解脱因理实八胜皆方便摄从果为名名三胜处即三解脱之胜处也故八𢝰名三胜处也问前第十二胜处为果此何云因答夫修解脱有初久别初为胜因久为胜果前后㸦举亦无违也。

  论此中至若胜者。

  演曰二明胜处名胜所以文分为二先彰散境后明定境初中复二先牒经明后随经释此初也。

  论谓观至所得色。

  演曰后随经释而经所言观小色等是定方便散心之境名非定色。

  论由缘三摩至故名为胜。

  演曰后明定境文分为二初释胜名后彰知见此初也由观定境不同散位小大等相种种现前名为胜处但观一类定所现色心无异相名为胜也。

  论于三摩地至名见。

  演曰后彰知见文分为二先彰定位后明散境此初也定位止观名胜知见。

  论如于三摩地至诸色亦尔。

  演曰后明散境出观散心所观境色同定所观等无分别名为亦尔。

  论已说八种至次说九种。

  演曰九增九分别门文分为二初结前生后后依生正释此初也。

  论谓有九结至当广建立。

  演曰后依生正释揔有二类一九结相应类列名辩相如下具明。

  论又有九种至如前已说。

  演曰二九有情居类九地有情名九居止除三𢙣者非所乐故。

  论已说九种至次说十种。

  演曰十十法分别门文分为二初结前生后后依生正释此初也。

  论谓十遍处至当广分别。

  演曰后依生正释揔有二门此所辩者十遍处门前虽略辩后当广明此所知中未具陈也。

  论又有十至知见蕴。

  演曰二无学十支门支谓分也无学皆具此十支故五蕴之中前之三蕴分为八支并后二蕴故名为十离为八者戒蕴有三谓语业命定蕴有二谓念及定慧蕴有三谓正思惟见及勤也解脱即彼无漏胜解正见而与解脱知见有差别者缘事缘理二有别故此后二门小宗亦辩广如正理第二十二集异门论十七婆沙九十四俱舍二十五说。

  论如是已说至内明处摄。

  演曰第四佛教所应知处第三揔结。

  论云何医方至如经应知。

  演曰第二医方明处文分三假初标次释后指如经。

  论已说医方至因明处。

  演曰第三明因明处文分为二一结前问后二依问正释此初也。

  论谓于观察至所有事。

  演曰二依问正释文分为二一略答所问二别徴广释此初也所建立法名观察义能随顺法名诸所有事诸所有事即是因明为因照明观察义故。

  论此复云何。

  演曰二别徴广释文分为二初徴后释此初也。

  论嗢拖南日至所作法。

  演曰后释分二初颂标举后随别释此颂标举揔有七门。

  论当知此中至所作法。

  演曰后随别释文分为二初列七名后依次释此初列也。

  论云何论体性。

  演曰后依次释文分为七一明论体二明论处三辩论依四明庄严五明论负六明出离七明所作明初体中分之为四一𢝰徴起二随略答三广分别四拣是非此初也。

  论谓有六种至教导论。

  演曰二随略答略有六种名论体也。

  论言论者至是名言论。

  演曰三广分别文中有六一言论二尚论三诤论四谤论五正论六教论此初言论言论体者一切言说言音词句以为体也。

  论尚论者至所有言论。

  演曰二明尚论随所对根申宗立理言词无过名高尚论。

  论诤论者至诸欲所起。

  演曰三明诤论文中有三一依欲起二依𢙣行三依诸见初复有三先标次辩后结此初标也。

  论若自所摄至或为受用。

  演曰次辩分三一明诤境二辩诤心三明诤体此初境中而有四别一自摄他夺二他摄自夺三俱摄俱夺四非摄非夺谓歌儛等。

  论于如是等至因贪爱故。

  演曰二辩诤心于前四境一一皆生坚执等心故为诤也。

  论发愤乖违至兴怨𡧱论。

  演曰三明诤体如文可知。

  论故名诤论。

  演曰三结名也。

  论或依𢙣行所起。

  演曰二依𢙣行文分为二先标后释此初标也。

  论若自所作至㸦相讥毁。

  演曰后释分三初明诤境次辩诤心后彰诤体此初也。

  论于如是等至因贪爱故。

  演曰次辩诤心贪瞋痴等皆诤心也。

  论更相愤发至故名诤论。

  演曰后彰诤体及结如文。

  论或依诸见至是名诤论。

  演曰三依诸见分之为三初标诤本次于如下辩其诤因后由此下辩其诤相如文可知。

  论毁谤论者至名毁谤论。

  演曰四明谤论文中有三初标次释后结毁谤论者染心为本发以粗言毁席于人名为谤论𢷤者(▆▆反)庄子云弃也▆者(苏因反)字林云顺也。

  论顺正论者至名顺正论。

  演曰五明正论文分三假初𢝰标牒次明正相后释顺名为诸有情宣扬正法顺行及果名顺正论。

  论教导论者至教导论。

  演曰六明教论教修止观引导解脱名教导论。

  论问此六论中至所应远离。

  演曰四拣是非文分为二先问后答此先问也。

  论答最后二论至应当分别。

  演曰后答有三一答真实二答非实三答初二应分别者佛教外教如其次第为其真实及非真实就佛教中了义不了义如次真实及非真实于俗典中对不违理及有违理亦得名为真非真实言音诠义有差别故。

  论云何论处所至法义者前。

  演曰二明论处文中有二先问后答答中有六一于王家者有德国王平均识达于彼可论翻此不能二执理家者平均识达善断事家三于大众中者众有平均识达者故余三可解。

  论云何论所依。

  演曰三明论依文分三假初徴次释后结此初徴也。

  论当知有十至有八种。

  演曰次释分三一𢝰标举二随别释三再料拣此初标也。

  论所成立义至二差别。

  演曰二随别释文分为二一辩所成二辩能成初中有二先牒列名后辩体相此初也。

  论所成立至无立为无。

  演曰后辩体相文分为二一明自性二明差别此初也如立依圆色心等法名有立有成立遍计空花等法名无立无。

  论所成立差别至成立差别。

  演曰二明差别即于依圆有体法中小为有上大为无上色心无常无为为常称法所立名成差别问此所说者自性差别而为所立宗因喻等以为能立陈那理门宗为所立因等能立理既差㸦何以会同答夫言宗者有言有义其所诠义自性差别不相离性名为所立能诠之言名为能立假能诠言立所诠故即此言义因喻成故皆名所立因及喻等说名能立此论据前理门约后各据一义亦不相违。

  论能成立法至正教量。

  演曰二辩能成文分为二一标举列名二随标别释此初标列揔有八支杂集数同名乃有异喻但为一加合结二此论揔别喻分三种彼约类同故合为一合结二分令义周圆彼别开显体即因喻此不立之理门但依亲成宗义能立但三余及亲疏故开八种。

  论立宗者至所成立义。

  演曰二随标别释文分为八一辩立宗二明因支三明引喻四明同类五明异类六明摄量七明比量八明教量辩立宗中文分三假一明宗所成二显宗差别三明立宗意此初也揔说自性差别为二所成随自及他皆依此二为所立故。

  论各别摄受至摄受论宗。

  演曰二显宗差别文分为二初标后释标中复二一标自宗二标他宗标自宗者立者敌者各立自宗自性差别自所许义以为宗法名自所许品谓宗也如大乘师立自末那依于藏识是识性故犹如意识即自比量也二标他宗立他宗者为欲摄受于他摧邪异执使归正故如破胜论有性应非有性有一实故如同异性立他破他名他比量善自他宗随意所立亦目此为不顾论宗也若立色声皆是无常所作性故犹如瓶等自他皆许名共比量文易不言影略知故。

  论若自辩才至若觉真实。

  演曰后释前标宗别所以若自辩才明自宗义若轻[怡-台+篾]他立他宗义若从他闻重明他量若觉真实再明自量性相为文故非次也。

  论或为成立至建立宗义。

  演曰三明立宗意夫立宗者不出此之五句意也思之可知。

  论辩因者至道理言论。

  演曰二明因支因有二种一通二别别谓成就所立宗义名为因也依引喻等是通因也通能成立向前宗义故举喻等六种道理顺益于因成立前宗亦名因也。

  论引喻者至比沉言论。

  演曰三明引喻引谓援引援引喻沉助因成宗名为引喻即因后二相名因所依世皆悉此所立外法有无因宗犹如瓶盆及虚空等名易了知。

  论同类者至少分相似。

  演曰四明同类文分三假初揔标举次随别释后结前文此初也随所有法同喻法也所余法者即宗法也喻与宗法少分相似即名同喻非要一切皆须同也。

  论此复五种至因果相似。

  演曰次释分二初揔摽举后依标释此初也。

  论相状相似至若因若果。

  演曰后依标释文分为五一相状相似鸠鸽类同鹰鹘相似二自体相似人等相望自类无别名自体相似三业用相似作者士夫工巧等用有相似者名业相似四法门相似如文可知五因果相似如㲉豆等因所生果皆相似也。

  论能成所成至是名同类。

  演曰后结前文能成喻体所成宗法展转相似是名同类。

  论异类者至应知其相。

  演曰五明异类如声无常瓶为同品虚空异品虚空无常全不相似名为异也。

  论现量者至乱境界。

  演曰六明现量文分三假一标举列名二随标别释三问答分别此初也。

  论非不现见至非极远故。

  演曰二随标别释如列分三一非不现见二非思应思三非错乱境初复分三一𢝰标列二依别释三揔结前此初标列𢝰有四种诸根不坏作意现前通下四也。

  论相似生者至名相似生。

  演曰二依别释如标分四一明相似二明超越三无障碍四非极远此初分二先明根境次明现体言已生者谓眼等识依根作意未生令生名为已生生已相续名为等生生谓依根起谓作意作意警心未起令起起令趣境名作意也谓诸现识依于根境及作意力若生若起能取现境名为现量根境相似名相似生。

  论超越生者至名超越生。

  演曰二明超越当地根境名为相似上根下境名为超越类同不同有差别故问上识缘下识境异故名为超越借下识者境识亦殊应非相似答借识缘上而根境同不名超越上缘下者根境地殊不名相似相似但约根境同故。

  论无障碍者至惑障所碍。

  演曰三明无障碍文分三段一标数列名二随标返释三揔结前义此初也。

  论覆障所碍至闇所覆障。

  演曰二随标返释文分为四一明覆障二明隐障三明映障四明惑障此初覆障文中有三一明黑闇谓幽闇之处二无明闇谓夜闇中无灯等处三不澄清谓粗障等若水澄清及琉璃等虽隔可见即非障碍。

  论隐障所碍至之所隐障。

  演曰二明隐障如文可知。

  论映障所碍至一切众相。

  演曰三明映障文中有二初标后释释中有四一如药余食映二毛端粗所映三小光大光映四所治能治映。

  论惑障所碍至或复颠狂。

  演曰四明惑障惑谓惑乱文中有五一谓幻化二色殊胜映余劣者而不观故三明相似相似多法同在一处由似惑故有不见者四明内惑五辩颠狂如文可悉。

  论如是等类至名无障碍。

  演曰三揔结前义举斯障碍返显无碍方名现量。

  论非极远至损减极远。

  演曰四非极远由非远故而皆可见名为现量三远如前第一帙中而已明也。

  论如是一切至名为现量。

  演曰三揔结前。

  论非已思至取所依境。

  演曰二非思应思现量文分三段一标举列名二随标别释三揔结前义此初也已思应思通比非量现量异彼名非己等。

  论才取便成取所依境者。

  演曰二随标别释文分为二一辩才取二明建立初中有三先牒次释后结此先牒也。

  论谓若境至取所依止。

  演曰次释分二先明法体后举喻明此初也谓境能作者能作所缘性才取便成等者境与能缘为所依止取谓缘也谓如色境有体为缘能作所缘性率尔眼识才取境时便成取得所依境体名为现量若未取已取不得境体即非现也。

  论犹如良医至取所依止。

  演曰后举喻明文分为二初明现量后明非量此初也药为病者之所依止病者创初才服药时便得所依药之体性未作分别名为现量若经时久行解思惟病息药亡不得药体名非现量。

  论药之所有至名为已思。

  演曰后明非量已思应思行解之想皆非才取不得境体名非现量。

  论如是等类至取所依境。

  演曰后结法喻才取之心便能得彼所依境体名为现量。

  论建立境界取所依境者。

  演曰二明建立文分二段先标后释此即初也。

  论谓若境至取所依止。

  演曰次释分二初揔举略释后指事别明此初也谓苦境者本质境也本质境体能作二缘一建立影像二与取为依谓有能缘缘所依境得体相者方名现量。

  论如瑜伽师至作火风想。

  演曰后指事别明文分为二初示其法后明量别初中复二一揔建立二别分别初中复二先标后示缘地地想名为现量转作水想即非现量。

  论此中地想至取所依境。

  演曰二别分别文中有二初彰后结彰中复二先明地想后例余三初中地想二言别者想谓心想能取地心地谓境界是心依处心缘地时得自性故名为现量分别思惟转作水心不得体故名非现量地想既尔余三亦然。

  论此中建立至非应思惟。

  演曰后明量别文分为二初明现量后明比量此初也此中地境本质所依非己应思任运缘故名为现量。

  论地等诸界至名已思惟。

  演曰后明比量于地等四本质境上变为水等四种影像四种影像有成未成皆生分别不得本性名非现量但唯比量等摄问定心观境皆成现量云何思惟乃成比量答此依散位学观者说若于定位成与未成亦皆现量。

  论如是名为至思现量。

  演曰后结现量非已应思方名现也。

  论非错乱境界至见错乱。

  演曰三非错乱现量以非错乱即名现量文分三段一标举列名二随标合释三结归现量标中有二初标列五后标列七言遍行乱者谓六七二遍于前五得遍行名如释知也。

  论想错乱者至坚执不舍。

  演曰二随标合释六七二处言于五者于前五中而错乱也余文可知。

  论若非如是至名为现量。

  演曰三结归现量非五七心方名现量。

  论问至谁所有耶。

  演曰三问答分别文分为二先问后答此先问也。

  论答至清净现量。

  演曰后答分二一揔标略答二随标别释此初也。

  论色根现量至现量体相。

  演曰二随标别释文分为四一明色根二明意受三明世间四明清净此初也谓五色根发生现识取五境界名为现量。

  论意受现量至现量体相。

  演曰二明意受谓诸意根所生意识取现境界亦名现量。

  论世间现量至世间现量。

  演曰三明世间有漏根识名世间现量。

  论清净现量至清净现量。

  演曰四明清净文中有二初释后结释中有二初世现量亦名清净谓善无记心无染污名为清净二清净非世谓后得智了达三性称境而知皆名现量于中更有能量所量量果等异如余处说。

  论比量者至比量。

  演曰七明比量文分三段一标举列名二依标别释三结归比量此初标也思择即是分别义也。

  论相比量者至名相比量。

  演曰后依标别释文分为五一明相比量二明体比量三明业比量四明法比量五明因果比量此初分三初揔标举次随别释后结比量释中类别有十六门义思可悉执持自相比道俗者谓持衣钵冠冕等如次比知道俗异也角犎者(封音)山海经云牛名今有小牛髆上高者名为犎牛。

  论体比量者至名体比量。

  演曰二明体比量以体类体名体比量文中有三标释结别如文可知。

  论业比量者至如前应知。

  演曰三业比量以业作用比知体事名业比量文中有三标释及结广迹住者象迹广大见迹知为。

  论法比量者至名法比量。

  演曰四法比量以法比法名法比量文亦有三标释及结释中有九如文可知。

  论因果比量至是名比量。

  演曰五因果比量以彼因果更㸦相比名因果比文中亦三标释及结释中类别有十九门。

  论是名比量。

  演曰三结归比量。

  论正教量者至不违法相。

  演曰八明正教量文分三段一揔标列二随别释三结前也此即初也一切智说正觉言音或从彼闻弟子所说从佛闻已转为说故随彼法者虽不亲闻但随所说皆名正教。

  论不违圣言至不违正义。

  演曰二随别释文中有三此初也不违圣言弟子及佛所说经教如次不违正教及理故名正法。

  论能治杂染至及随烦恼。

  演曰二明能治杂染能治染故名为正教。

  论不违法相至不违法相。

  演曰三明不违法相文分为四初揔略释二别徴起三广分别四揔结之此初也。

  论何等名为违法相耶。

  演曰二别徴起。

  论谓于无相至减为无相。

  演曰三广分别文分为二初辩后结辩中有六一增益损减门无我相中计有我相无常法中妄计为常流转法中执为断灭执我有色或无色等皆名增益诸邪见者于有相中拨无依圆因果等相名为损减。

  论或于决定至安立记。

  演曰二决定非定门文分为二此初决定立为不定生者皆灭一向无常妄计于中通常无常名违法相余准此知佛说十四𢙣问之中不应记别而于其中妄生安立或说有无违于定无名违法相。

  论或于不定至如是等类。

  演曰次于不定立为决定若据相增乐苦舍三如次贪瞋痴三决定随逐若细论之贪遇违缘忧苦俱故瞋遇顺境喜乐便生今执定然故违不定有漏造业受果准知乐受得通无漏摄故故思造业经悔心后许不受故。

  论或于有相至皆当了知。

  演曰三差别无别门文中有三初揔标举次示其法后指例余如于有为无差别者谓诸有为皆有无常名无差别于无常中亦复建立者于无常中亦复建立无差别相于无为法无差别相者无为无相体无差别于有常法亦复建立者于有常法亦复建立无差别相。

  论又于有相至感可爱果。

  演曰四因果相违门如文可悉。

  论计𢙣说法至谓为杂染。

  演曰五染净相违门。

  论于不实相至说第一义。

  演曰六假实相违门。

  论如是等类名违法相。

  演曰后结也。

  论与此相违至不违法相。

  演曰四揔结之也。

  论是名正教。

  演曰明正教中三结前也。

  论问至所成义耶。

  演曰三再料拣有五问答初问所成后四能成初中有二先问后答此先问云如声无常本来自有云何而说因喻立故名为所成岂由因等方成声体无常义耶。

  论答为欲至诸法性相。

  演曰后答意云为欲令他敌证信解说声无常非是本无成立今有名成所立。

  论问至先立宗耶。

  演曰后四能成文分为四此初辩宗分二先问后答此先问也。

  论答至乐宗义故。

  演曰后答可知。

  论问何故至立宗义故。

  演曰二明因也因遍前陈名依现事立敌同许名决定理令敌摄取所立义宗故须次立。

  论问至现见事故。

  演曰三引喻因依有法名所依事能成后法名成道理为欲显此因二之能故次举喻彰能立也。

  论问至正教等耶。

  演曰四明余五文中有二先问后答此先问也。

  论答至相违智故。

  演曰后答分二先标略答后别分别此初也因第三相及异品喻返成宗故名曰相违第二因相及正同喻顺成宗故名不相违。

  论又相违者至同所成故。

  演曰后别分别文中有二初明二别后明量异初中又二先明相违后不相违此初也不决定者即六不定因于同异喻中相违不能决定成其宗义同所成者即四不成四相违也本立共因拟成宗果因既带似理须更成若更成之与宗无别名同所成似同异喻亦在此摄。

  论不相违者至异所成故。

  演曰后不相违因无有过名为决定非要重立名异所成。

  论其相违者至故名为量。

  演曰后明量异如文可知。

  论是名论所依。

  演曰论所依中后揔结也。

  论论庄严者至五应供。

  演曰四明论庄严文分为五一标举列名二随标别释三显其德用四举喻以明五揔结前义此初也。

  论善自他宗至善自他宗。

  演曰二随标别释文分为五一善自他宗二言具圆满三明无畏四明敦肃五明应供初中有二先释后结释中又二先自后他于自教中谓由爱乐至熟修行方成己善说及明也于他教中但不修行余皆同此名善自他。

  论言具圆满至不以非声。

  演曰二言具圆满文中有四一标二徴三释四结此标举也。

  论何等为声。

  演曰二徴。

  论谓具五德至无有颠倒。

  演曰三释分二初明五德后明九相初中有三先标次列后释释中有五初非鄙中言鄙者左传云边邑也俚(里音)者切韵云南人也五义善中引胜等者由义善故能引世间增上生道及引出世决定胜道。

  论又此声论至九相续。

  演曰后明九相如文可知。

  论如是一切至言具圆满。

  演曰四结也。

  论无畏者至名为无畏。

  演曰三明无畏文中有三标释及结释中有六一多众谓多人之众二杂众四众八部杂居一处名为杂众三大众国王王子大臣官长大比丘等大人之众名为大众四执众执理人也五谛众谛实语人名谛众六善众善解法义希闻正法名为善众。

  论敦肃者至是名敦肃。

  演曰四明敦肃文亦有三他言未息而便发端名为馋也速意可知。

  论应供者至是名应供。

  演曰五明应供文中有三谓标释及结具斯德者应堪受供名为应供。

  论若有依此至称赞功德。

  演曰三显其德用文中有三初标德用次徴德数后依标释此标也。

  论何等名为二十七种。

  演曰次徴德数。

  论一众所敬重至处大师数。

  演曰复依标释如文可知。

  论如受欲者至光明普照。

  演曰四举喻以明庄严论也。

  论是故名此至论庄严。

  演曰五揔结前义。

  论论堕负者至言过。

  演曰五明论堕负文中有二一标类举数二随标别释此标举也。

  论舍言者至舍所言论。

  演曰二随标别释文分三段初明舍言二明言屈三明言过初中有四一标舍言二徴舍数三辩舍词四结堕负此初也。

  论何等名为十三种词。

  演曰二徴舍数。

  论谓立论者至我不复言。

  演曰三辩舍词十三不同为六对半一不善与善对二不观善观对三无理有理对四无能有能对五我屈汝成对六唯此过此对且置是下第十三也。

  论以如是等至名堕负处。

  演曰四结堕负。

  论言屈者至沉思词穷。

  演曰二明言屈分为三段一标举列名二随标别释三结略前义此揔标列有十三种。

  论假托余事至才辩俱竭。

  演曰二随标别释如标所举亦有十三如文可悉。

  论由如是等至堕在负处。

  演曰三结略前义略摄为三揔名堕负。

  论言过者至故名言过。

  演曰三明言过文分三段一揔标略释二别徴广辩三结前堕负此略释也。

  论何等为九。

  演曰二别徴广辩文分为二初徴后辩此初徴也。

  论一杂乱至言词断绝。

  演曰后辩分二初列九名后依列释释中有九前四可知五非义中而有十种一无义者无义理也二违义者违正义理三损理者损真俗理四与所成等者能立带似如所诤宗名所成等等谓相似九立能成者因等有过更以因喻而成立之名立能成余文可悉典语者典谓经也尔雅云语涉于经名为典语俗语者说文云习也土地相习所起之语名俗语也。

  论凡所言论至堕在负处。

  演曰三结前堕负。

  论论出离者至及不善巧。

  演曰六明论出离文分为二一标举列名二随标别释此标列也。

  论观察德失至论出离相。

  演曰二随标别释文分三段一明德失二明时众三明善巧此观德失观察德能及有过失堪作不作名观德失。

  论观察时众至出离相。

  演曰二明观时众如文可知。

  论观察善巧至出离相。

  演曰三明观善巧善达论宗了知成败名论出离。

  论论多所作法至辩才无竭。

  演曰七明论所作文分三段一揔标略释二别徴重辩三揔结所作此初也。

  论问如是三法至皆善酬答。

  演曰二别徴重辩文中有二初问后答如文可知。

  论是故此三至多有所作。

  演曰三揔结所作。

  论已说因明至声明处。

  演曰第四辩声明论文分为二初结前徴后后依徴正释此初也。

  论当知此处至建立相。

  演曰后依徴正释文分为二初揔列名后随别释初中复二先列六名后为颂结此初也。

  论嗢拖南曰至声明相。

  演曰后为颂结。

  论云何法施设至五义善。

  演曰后随别释文分为六一法施设二义施设三补特施设四时施设五数施设六处施设法施设中文分为二初徴后释法谓名等即是声明之体离声外无以此等法显声明体名法建立然具五德成胜能诠声明者云名等即声声性是常而非能诠音响无常无常音响显于常声常声能诠名曰声明。

  论云何义施设至守护建立。

  演曰二义施设文分为二一明十义二明六义初文有二先徴后释释中有二初揔列名后随别释初中又二一列十名二举颂结此初也。

  论嗢拖南日至受用护。

  演曰二举颂结。

  论根建立者至盛满等义。

  演曰后随别释文中有十一根建立者眼等六根二大种建立者谓依持等如其次第地水火风三业建立者谓往来等如其次第身语意业余文可知。

  论又复略说至六转义。

  演曰二明六义文分为二初各别释后为颂结此初也诸法自体名为自性招感为因酬报名果有所施设名为作用心心所法名别相应转变成熟名为转义具如杂集第十五辩。

  论嗢拖南日至作用相应转。

  演曰后为颂结。

  论云何补特至声相差别。

  演曰三补特伽罗施设文分为二初辩男女非三后明下中上相依此二三建立声异西域俗传苏漫多声有三类别一如补卢沙是男声体二悉底履是女声体三纳蓬(去声呼)索迦是非男非女声体复有一揔声如涅履题势此之四种各有八啭一一啭中皆有一名二名多名如是合有九十六声后三声者小儿之声名下士声未有识知自他善𢙣凡庸等声名中士声见他善𢙣不自知故博达士声名上士声能外鉴物而内自省作不应作善𢙣等故此三士声各有一体二体多体等别故成九种。

  论云何时施设至现在殊胜。

  演曰四时施设文中有二先徴后释释中有三三世别故故名三时三时之中皆有因果因名三世果名殊胜果胜因故。

  论云何数施设至多数。

  演曰五数施设依三类数立声差别三数已上并名多故。

  论云何处所至根栽建立。

  演曰六处所建立文分为三徴释及结释中有二一明处所二辩根栽传西域云谓劫初起梵王创造一百万颂声明论也后命慧减帝释复略为十万颂次有迦单设罗仙略为一万二千颂次有波腻尼仙略为八千颂此上四论揔名处所今现行者唯有后二前之二论并已灭没字体根栽声明论者有三百颂波腻尼仙所造略成声明颂有一千颂名为声明略本颂后有八界论有八百颂名为因缘又有闻释迦论一千五百颂又有温那地论二千五百颂此五声明并名根栽能与声明为生智解所依本故然护法菩萨造二万五千颂名杂宝声明论西方以为声明究竟极论盛行于世言相续者是声明合声揔合诸字以为一品是第一分言名号者劫初梵王于一一法上皆立千名帝释后时减为百名后又减为十名后又减为三名揔为一品是第二品名号分也言揔略者是声明中根本略要言彼益者是次中略令物生解名为彼益言宣说者是广宣说其略中广是后三品即后三分上来五分即是五品是本声明之分品故合名处所言界颂等者谓即字体有三百颂此名为界波腻尼仙所造声明一千颂名略本颂即此颂也等者等彼八界论闻释迦论温那地论故名为等根栽者根谓本也见老子云栽(音菚植也)。

  论已说声明至工业明处。

  演曰第五辩工巧明文分为二一结前徴后二依徴正释此初也。

  论谓于十二至工业明处。

  演曰二依徴正释文分为二初辩智明后彰工业此初也。

  论何等十二至音乐工业。

  演曰后彰工业文分为二先徴后释释有十二前七可知八生成者羊马等类广聚资生买卖求利名生成业九防那者织绣等业也多是男子所作故名防那那谓男声也十和合者上和军国下和商市十一成熟者食手等也余可知之。

  论卷第十六 思所成地第十一

  论已说闻所至思所成地。

  演曰第一辩通行中三慧分三上明闻讫第二辩思文分为二一结前徴后二依徴正释此初也。

  论当知略说至择诸法故。

  演曰二依徴正释文分为二一标举列名二依标正释此初标举列名也。

  论云何自性至善净思惟。

  演曰二依标正释文分三段一明自性二辩所知三彰诸法初中有三徴释及结释中有九一思惟所闻二思惟思处生死染境不应思惟出世之法是应思处三能善了知黑说大说者外道邪人痴增上故名为黑说大觉所宣名为大说四思惟依义拣异初闻五少生信解初习思惟未通达故六者坚固七者安住八者相续初中后心有差别也九及结略如文可知。

  论云何思择至所观察义。

  演曰二辩所知文中有五一问二答三徴四释五别分别此初二也。

  论何等名为至所观察义。

  演曰三徴四释如文可知。

  论何等名为至果相有法。

  演曰五别分别有二复次初中分二一明有法二非有法初中有二一标举列名二随标别释此标列也。

  论何等名为至现在相有。

  演曰二随标别释文分为五一明自相二明共相三彰假相四明因相五明果相明自相中文分三段一徴举列名二依徴正释三揔结前义此初也。

  论胜义相至非安立相。

  演曰二依徴正释文分三段一明胜义二明相状三明现在此初胜义体即真如根本智境二谛之中非安立谛名胜义相。

  论相状相有者至退还。

  演曰二明相状初标后释释中有四一名可得谓于色等有色等名拣异真如名非可得二事可得色心碍虑体事可得非如遍计事非得也三决定非定色心之言于事决定眩翳之人见空有花名事不定四随转退还五蕴假者法义相称名无碍转如聚时为军名随转散为马等名退还也。

  论现在至因果性。

  演曰三明现在已生因果拣异过未未来未生过无因果故于现在名为相有。

  论如是一切至自相有法。

  演曰三揔结前义。

  论何等名为至法共相。

  演曰二明共相文中有三一徴举列名二依徴正释三揔结前义此徴列也。

  论种类共相至种类共相。

  演曰二依徴正释文分为五一明种类二彰所作三辩诸行四明有漏五明一切此种类也五蕴各别名为自相合为一趣假者种类名为共相乃至十色各别自相同一色蕴名为共相亦准此知。

  论成所作至说名共相。

  演曰二彰所作文中有二初明善业后例余文此初也业类虽多爱果为一名为共相多业共招一爱果故。

  论如善有漏至当知亦尔。

  演曰后例余文不善无漏体类虽殊各感共果体无差别名为亦尔。

  论一切至无常性相。

  演曰三辩诸行行谓有为无常通遍一切有为说名共相。

  论一切有漏至皆苦性相。

  演曰四明有漏有漏诸行皆悉是苦苦遍诸行名为共也。

  论一切法至无我性相。

  演曰五明一切有为无为有漏无漏皆空无我名为共相一切诸法皆无我故问空等遍法名为共相真性亦然如何前说真如名为胜义自相答空等无法可名共相真如实有说名自相。

  论如是一切至共相有法。

  演曰三揔结前义。

  论何等名为至名假相有。

  演曰三彰假相文分为五一问二答三徴四释五结此初二也。

  论何等名为至非常言论。

  演曰三徴四释释中有二先标后辩此先标举六言论也。

  论属主相应至是假相有。

  演曰后辩分六一明属主二彰远离三辩众设四明众集五彰不遍六辩非常此明属主文中有三牒释及结但揔言生而无所拣言色生者便有所属是色之生非余生故名为属主余准此知。

  论远离此彼至此彼言论。

  演曰二彰远离文分三段一揔标略释二别明真假三结释前文此初也。

  论若以此显此至假相处转。

  演曰二别明真假文分为二初标后释此标三句初二系属当须远离第三假相方是此中第二言论。

  论云何以此至飘之鼓亦尔。

  演曰后释三句文分三段初依法立次约情明后依假立此初有二先实后假谓地等四有假有实计言诠得坚湿暖动名实圆满焰鼓名假皆非得性名为远离故唯识云声不及处此便不转若诠火言得实性者唤火之时应被烧口火以烧暖为自性故既不烧口明非得性诠假亦然但假名言遮表异故立地等言不可计言实为诠也毁者(毁音)诗云火也。

  论云何以彼至庄严具等。

  演曰次约情明文中亦二先实后假眼与识异名之为彼因眼显识名彼显彼二皆有体名实相转依于五蕴立佛佛授假者等名名之为假依有情假饮食等类是法假也余义同前。

  论云何非以至十十之三。

  演曰后依假立且如瓶等口依于瓶依假立假不同前二依实有假诸言诠中皆非得彼法之自性名假相有然立名言但依第三假相所立假有遮表立名句等非是名等实能诠表名名等也。

  论如是等至此彼言论。

  演曰三结释前文。

  论众共施设至行等相状。

  演曰三辩众设言论文分为二初标举列名二随摽别释此初标举列六相也。

  论事相状者至谓思所取。

  演曰二随摽别释文亦为六谓识遍行如次所取名为六相一事相者谓识所取事之𢝰相名事相状二所识相者谓作意起心能取𢝰别名所识相三净妙等者谓触所取可意不可意及俱相违举净妙者明可意境等余二相亦皆取也四饶益等者谓受所取顺违俱非文言饶益举顺益境等余二境亦皆取之想思行相唯此应悉众依此处行解起言名为假相。

  论众法聚集至种种言论。

  演曰四明众集文中有二初标后释释中有二初明内法后明外法既为聚集故为假也。

  论不遍一切至即便旋还。

  演曰五彰不遍文亦为二谓摽及释言旋还者谓不转也亭逻者亭谓留也汉书云十里一亭亭留行人也运(即优反)者韵略云游兵备[冗-几+祋]之所也镇[戒-廾+人]等处皆是此也。

  论非常言论至非常言论。

  演曰六辩非常文中有二初揔摽举后随别释如文可知。

  论随于诸物至假相有法。

  演曰五结前义如文可知。

  论何等名为因相有法。

  演曰四明因相文分三段一问二答三结此先问也。

  论当知此因至还灭因。

  演曰二答分二一标举列名二依标别释此初也。

  论可爱因者至名长养因。

  演曰二依摽别释亦分为五此初三也前二可知第三即是等流习气益后自类所生果法名为长养。

  论流转因者至名流转因。

  演曰四明流转此种子者名言种也此熏习者诸业种也谓诸蕴种而为亲因有漏业种而为助伴彼之蕴法方得流转彼流转者因二习气故说为因。

  论还灭因者至名还灭因。

  演曰五明还灭文中有二初明还灭后辩灭因诸行还灭有漏皆断杂染还灭谓业烦𢙉能断此道名还灭因何以然者以能趣证二之果故。

  论如是揔名至应知其相。

  演曰三结略指广。

  论何等名为至果相有法。

  演曰五明果相文中有三问答及结如文可知。

  论何等名为所观无法。

  演曰二明非有法文分为二先问后答此先问也。

  论当知此相至毕竟无类。

  演曰后答文二先列后释释中有五初二可悉三㸦相无中复有三种一远离性二若非有性三不和合性欲无禅定名远离性阐提非佛名非有性人天异居名不合性余文可知。

  论复有五种至无性。

  演曰第二复次明有无中文分为二先摽后释此先双举有无性也。

  论何等名为至相有性。

  演曰后释分二先明有法后明无法初中有二一标举列名二依标正释此初也。

  论此中初是至假施设相。

  演曰二依摽正释文分为五此初三也三性次配如文可知。

  论第四是至名差别相。

  演曰四明差别相虽差别与体不殊名不二相于中有三初明生住异灭次明苦空无我后明事等六相如前应知。

  论第五由四至不异性。

  演曰五明不可说文中有四二甚深中诸佛化身灭后有无不可宣说何以然者甚深境界不可说故。

  论何等名为至相无性。

  演曰后明无法文中有二先徴后释谓依前五有法之上执为实体即名此中所说无性为依遍计立无性故故唯识云即依此三性立彼三无性故佛密意说一切法无性初即相无性次无自然性后由远离前所执我法性述此所以具如唯识此不论也。

  论云何思择诸法。

  (演曰第三明思)择法文分为二先标起问后依标释此初也。

  论此复二种至择伽他义。

  演曰后依标释文分为二初揔略答后随别释此初也。

  论思择素呾缆至当广说。

  演曰后随别释文分为二初业呾缆复辩伽他此初也契经等义如下具明。

  论思择伽他至体义伽他。

  演曰后辩伽他文分为二先标后释此先标列有三种也。

  论建立胜义至亦无涅盘者。

  演曰后释分三一明胜义二彰意趣三明体义初中有二一标经说有二依教别明此初标经说有胜义揔有四十四颂分为三段初十六颂揔明胜义法我有无次二十一颂别明二谛彰所观境后有七颂明障尽已悟证遍知。

  论此中依止至二边执故。

  演曰二依教别明文分为二一揔明教意二别牒解之此初也颂中所言胜义谛者为除有情增减执故。

  论于所摄受至增益边执。

  演曰二别牒解之如颂所科亦分三段一明前十六颂法我有无二辩二十一颂彰二谛理三明后七颂悟证遍知前文有二初之九颂我法有无后有七颂明其杂染初中复二初之一颂揔举无有后之八颂别明有无初中又二前之三句揔明无我遮增益执后之一句别明有法遣损减谤此初也初之二句人我为空后之一句法亦非有二我既寂执心又无契理通途故为胜义。

  论而用转非无至受者。

  演曰后之一句别明有法遣损减谤文中有二一遮离损减二明用假立虽无实我主宰等用五蕰假者作用非无名为有故六能作业此并第八能受果故。

  论虽言诸法至说受者性。

  演曰后之八颂别明有无文中有二一辩法有二明我无此初半颂辩法有也但有缘起蕴等诸法名为受者非有微细所执实我名受者也。

  论虽言无主至观察。

  演曰二明我无七行颂半明我无中揔分为二初两行半明我体无后释五颂显用非有初复分二一释两句显我都无后释两颂拣遮外难此初也审思无我如文可知。

  论此若无者至皆不可得。

  演曰后释两颂拣遮外难外难有五一若无我者内外不成二能所观义不成三凡圣不成四彼此不成五染净不成答意配文其义可悉。

  论虽说诸法至尚无况用。

  演曰后释五颂显用非有文分三段一释半颂明法用无二释半颂答外伏难三释后四颂正明无用此初也法体尚无岂能有用。

  论如前已说至彼成就故。

  演曰二答外伏难伏难意云初颂既云用转非无明用必有云何上说法无用耶答意属颂如文可知。

  论如前所说至不能自灭。

  演曰三释后四颂正明无用文分为二初明三颂半显七无用后释半颂显答外难此初明七无实作用一无用用者如眼众缘方名见等非一独了名无作用何以然者以无真实眼自性故二无随转中如其次第宰主等者无任持者无宰主也无驱役故无作者也余文配颂义可知之。

  论问如众缘有至自然灭。

  演曰后释半颂显答外难如文可知。

  论如前所说至有因法有。

  演曰后有七颂明其杂染文分为二一释二颂明染自体二释五颂明染差别此初也牒前颂言有因法有有因法有即杂染体杂染起者谓因在家出家二品为依起诸惑等名杂染也。

  论次后五颂至及时分。

  演曰二释五颂明染差别文分为二先㧾科判后随文释此先判也初之二颂明三杂染后之三颂辩时分别。

  论此中有因至三种杂染。

  演曰后随文释其中有二先明二颂显三杂染后明三颂辩时分别初中复二一释半颂㧾明三染二释六句别彰惑业此初也有因等者无明行支名为有因识等五种名为诸法诸法即果爱取有三名为有因生死二支名为众苦后五同前亦分因果故云众苦亦复然有因众苦体即惑等三杂染也。

  论根本二惑至烦恼杂染。

  演曰二释六句分之为二初释二句别明烦恼后释四句别彰业染此初也无明与贪名根本二由此二惑最为胜故故前颂云十二支分二言分二者前七为因后五名果是为二也能引所引能生所生如对法论如次二二合为因果而于因位发业愚增果位之中润生爱胜故依二惑十二分二。

  论自无能作至方有所作。

  演曰后释四句别彰业染文中有二初揔谈意次别牒释牒释有四一由所作业有差别故其所招果差别难思二自无能作三亦不由他四非余能有如文可悉。

  论非内至能生杂染。

  演曰后之三颂辩时分别文复分二初释七句显未来世不生杂染后释五句显过现生初中复二先明初颂后释三句此初也非彼未来内根外尘中间六识生惑业苦所以然者由无相故过现可生故前颂云有时而可得反显未来作用未起而不生也。

  论设行已生至如此如是。

  演曰后释三句文有其二先释后结此初也设于过现已生行中作前非内非外非中行由无分别尚不得生三种杂染言此相者内外等相况于未来全无有相相既无故故不分别如此如是无分别故何能生染。

  论当来决定不可知故。

  演曰后结分二初结后释此初也此结未来定难知故不生杂染。

  论若不如是至或时可得。

  演曰后徴释前来无相所以若不分别未来无相𢙢有人疑未来诸行能生杂染有时可得言异类者未来无相别于过现名为异类。

  论若于过去至可分别故。

  演曰后释五句而显过现生杂染中文分三段一释二句二释一句三释二句此初二句显过生染言若过去至如是者释初过去可分别句虽言分别未显分别起之所由次言曾有相貌可分别等释次分别曾所更句而释分别起之所以。

  论非唯曾更至生诸杂染。

  演曰二释一句明现生染文中有二初释后结过名曾更现名未曾正现见故不得名曾未曾缘故不得名明现是过流名为种类结文可知。

  论行虽无始至新所起故。

  演曰三释二句辩除伏难伏难意云行既无始相续如流云何杂染分因果等故此答云常随逐等随逐不息显行无初刹那新生明行有始故无有始俱不相违。

  论自此已后至得清净故。

  演曰二辩二十一颂彰二谛理文分为二一揔标观意二别释前文此初也杂染已彰须陈清净于所观境起断修故。

  论或由自相至如聚沫等。

  演曰二别释前文分之为二初释二颂明自共相后释十九彰其世俗胜义谛境初中有二先释六句后彰半颂此明六句彰自相也谓观五蕴如聚沫等日亲所说皆无实也。

  论或由共相至所有共相。

  演曰后彰半颂诸行生时亦一时住灭明共相观。

  论或由世俗及胜义谛故。

  演曰后释十九颂彰其世俗胜义谛境文分三段初释八颂正明二谛次释五颂显通伏难后释六颂依集生苦初复分三一释二颂依惑杂染明其二谛二释两颂依业杂染明二谛相三释四颂依苦杂染明二谛理此初文二一揔明依谛二别辩有无此▆▆然二颂中初之三句依胜义谛后之五句依世俗谛依胜义谛本性清净无有实痴实痴无故故痴不能而自痴痴亦复不能痴他有情无实我故故亦无余真实有情能有彼痴俗谛门中可说言有何以然者以众缘生故得有自他痴无痴等无明惑本举一例余贪等有无皆准知也。

  论谓虽无痴至痴能痴。

  演曰二别辩有无文中有二先明初颂虽无痴者显上三句依胜义谛非无愚下显第四句依于俗谛缘生非无得说痴痴。

  论又复显示至所痴。

  演曰后明后颂由不正思而愚得生复无无愚而思不正是以愚痴亦能痴彼。

  论又由世俗至无所随逐。

  演曰二释二颂依业杂染明二谛相文分为二一㧾显颂意二别辩释之此初也其两颂中初之七句依胜义谛第八一句依世俗谛。

  论又三应知至身等业。

  演曰二别辩释之文分为二先明前七后明后句初中复二先释上三后明下四此上三句初句谓福等三行次句谓应知三世后句谓身等三业今举下二不明上者易不言也。

  论一切不和合至不和合故。

  演曰后明下四显不和合文又有二一明二三皆不和合二明三世不和合相例余二三此初也胜义谛中诸法一如复无实用更㸦相望故无和合。

  论所以者何至依众缘。

  演曰二明三世不和合相例二三业亦不和合。

  论而复至更㸦相应。

  演曰后明后句依世俗谛心随业转业等得有相应之义世俗非无依他假用故随业转相应无失。

  论如福等行至实随转性。

  演曰三释四颂依苦杂染明二谛理文分为二一释二颂显依识等四蕴以明二释后二显通五蕴以彰二谛初复分二一释前三句明依真谛二释后五句明依俗谛前中又二一举例标显二别牒释之此初也。

  论何以故。

  演曰二别牒释中文分三段一徴二释三显依真此初徴也。

  论若心与彼至非不相应。

  演曰二释分二先释毕竟相应不相应前二句也言若心等者此牒心等有定相应不相应者言非此等者此显相应不相应义定义不成不成云何应相应法恒时相应不得后时有不相应应不相应永不相应不得后时而有相应既不如是明知相应不相应者毕竟不可。

  论又非一切至或不相应。

  演曰次释后句显上二句非定相应定不相应由翻二句重言一切。

  论如是至不得成就。

  演曰三显依真真中无定不定相应故心随转理不成就。

  论今当显示至所有因缘。

  演曰二释后五句依于俗谛文有其二一释初句二释后四此初标举随转有因。

  论于此流无断至及与随转。

  演曰二释后四显随转因同类因果名为相似异类返此以相似等显流无断由此四蕴随顺世俗假者见故故用非无。

  论又由胜义至受者。

  演曰二释后二颂通依五蕴以明文中分二一释初颂显依二谛后释后颂结非一异初中复二一真二俗此初显真初坏色身无色蕴相二名身灭灭四蕴相真谛之中无五蕰相故云无有作受等也。

  论由世俗故至自受。

  演曰二显依世俗故得说有三世作受。

  论又作者至差别等颂。

  演曰后释后颂依真结也依真谛中因果道理理非一异何以然者因名作者果名受者前因后果二差别故名为非一是自摄故名为非异不同俗理可得言异。

  论如是至起我颠倒。

  演曰次释五颂显通伏难文分为二初揔标章后别释颂此初也由依真谛因果之中而有疑生故此通疑摄属二谛。

  论初颂至释此四难。

  演曰二别释颂文自分三释初释初颂正答外难有四一后有不继难既无有我谁嗣于后后应是断故初句答因道不断二因果顿生难无我持因有所遮障果应顿起故次句答和合用转用转不俱果无顿起三因果通生难无我执持因果差别应一切因通生诸果诸果应从一切因生故次句答从自因生四摄受无因难无我谁摄生死作用故次句答摄受所作此通三义一由因续而果得生依立假者能摄所作二因不断即摄生死作用不断三由本识摄受所作因生后果。

  论由第二颂显因果相。

  演曰二释第二颂显因果相上之两句显彰因相下之二句明其果相乐戏论因名言我执二种熏习净不净业有支熏习诸种子者是等流果异熟即是异熟果摄增上果名爱非爱也以因属果义可知也。

  论由后三颂至彼因彼果。

  演曰三释后三颂文中有二先标后释此先标也。

  论初颂显示至故不可见。

  演曰后释三颂分之为三先释初颂我见境也诸种异熟者现行第八执持诸种名种异熟我见起者第七我执执异熟见以为实我而方起故即所执见能执内缘名为内证内证之体而非质碍不同外色名为无色不可见也。

  论由第二颂至众见是果。

  演曰二释第二颂显见所依所依即彼无了凡夫凡夫假者为所依故而起我见计此第八以为内我我见为依后方展转起诸见果六十二等因此而生以起我见通第六故。

  论由第三颂至之所生起。

  演曰三释第三颂显我见因文分为二先释初句六七我见㧾缘第八见分为我各从自种而生起故。

  论诸外道等至方得生起。

  演曰后释后三句分别见因别因有三即宿习等若兼通行及自种者即有四也揔已成故故不论之。

  论次后五颂至能为障碍。

  演曰后释六颂依集生苦文分为二一释前五显集生苦二释后一明行苦喻尽之所由初复分二一㧾彰意二别解释此初彰意而有三也。

  论此中初颂显示于集。

  演曰二别解中如文分四一释初颂显示于集为由贪爱及外境缘集生我见境亦名集由见致苦见亦集摄为贪内体摄受希望我见因生计内为我染习外境而是我见所起之缘名为所也。

  论第二至为己体故。

  演曰二释二三颂以彰行苦文分为二先释初颂后明后颂此初也行苦本者谓是赖耶赖耶是真可爱等处故生爱着。

  论又复此苦至而暂息者。

  演曰后明后颂颂言贤圣达为苦者三乘通言据不愚法说。

  论由第四颂至苦乐缘。

  演曰三释第四彰行苦体而是计我苦乐三缘不平等者诸执我者因此发业招感苦报名集众苦。

  论由第五颂至无记故。

  演曰四释第五显障解脱苦苦坏苦名为二苦苦乐等受名为诸受。

  论今当显示至三界等。

  演曰二释后一明行苦喻尽之所由明第八识似彼池水名池相似水之别流名为派也眼等六识三界五趣皆依第八所流出故名派众流沦没有情四生不息名最暴𢙣唯有正行方能除灭名为竭也。

  论又法行者至及缚遍知。

  演曰三明后七颂悟证遍知文分为二初㧾标举后随别释此初标举苦既尽已又须遍知。

  论解了至皆依于苦。

  演曰后随别释文分为二先释初颂显缚遍知后释后六辩脱遍知初文复二先释上二句后释下两句此初也然于赖耶行苦之体计为我故受苦乐故受苦乐者本因行苦然昔未悟今方悟之故云了知我受苦乐皆依于苦苦即行苦第八识也若也信了容见道前若证了者初地已去。

  论又此分别至能生彼。

  演曰后释下两句分别等者谓阿赖耶识体是行苦为境生见复从见起名彼所生何以然者以执为我复起诸业招当苦故故颂说云从彼生生彼。

  论显示解了至解脱遍知。

  演曰后释后六辩脱遍知文分为二一结前生后二依生正释此初也。

  论谓染污意至俱时灭故。

  演曰二依生正释文分为二一释初三颂正明解脱二释后三颂显有无余初中复二一释初颂而显解脱二释后二明解脱相此即初也此第四句与唯识论所引经中第四句异彼后句云非曾非当有经自释云对治道生断烦恼已意相应惑非唯现无亦无过未过去未来无自性故何乃不同答文虽少异意皆同也经自解处约世而论此论所明据时而说金刚心中得解脱时三世俱无四惑同灭圣智未起意惑俱生智正起时彼即俱灭故皆同时理无别也。

  论又显所说至说为解脱。

  演曰二释后二明解脱相文分为二初正辩相后明所以此初也非彼染意法生己彼净意方生名为解脱由先无染名解脱故。

  论为成此义至清净等颂。

  演曰后明所以染污本来自性清净既非有彼所净染法何得别有能净净法方名解脱故大般若云一切诸法本性清净深密亦云非杂染法先染后净非清净法后净先染。

  论又复显示至乃至广说。

  演曰二释三颂显有无余文分为二先释初颂显有余依后释二颂显无余依初中有三标释引证科上三句如文自明第四句结烦恼解脱即彼自性相应断也事解脱者所缘断也经言眼中贪欲断者明惑解脱眼亦当断明事解脱。

  论如是显示至解脱。

  演曰后释二颂显无余依文分为二一结前生后二依生正释此初也。

  论自内所证至不能说故。

  演曰二依生正释文分为二一释初颂二明后颂此初颂也显离苦尽绝诸戏论明异有余有余尚有苦依未灭今则皆亡名众苦尽。

  论为显补特至无涅盘者。

  演曰二释后颂显无余依而无我法及于生死亦无能证涅盘之者。

  瑜伽师地论义演卷第八
金藏第 120 册 No. 1565 瑜伽师地论义演(第1卷-第32卷)


  瑜伽师地论义演卷第十一

  大安国寺沙门 清素 述

  解论卷第二十五半已下

  论云何无障。

  演曰十二内外无障门文分为二先徴后释此先徴也。

  论谓此无障至二者依外。

  演曰后释分二初揔列后别释此初也。

  ▆▆▆▆▆▆至二种无障。

  演曰后别释文分为二一明有障二明无障初中有三一标二释三结外障此梵摽。

  论云何名依至名依内障。

  演曰二释分二先广后略▆中有二初内后外内障有三谓徴释结释中分三一▆资缘二多▆病三众事业由自内身有三障故名为内障。

  论云何名依至名依外障。

  演曰后外障中文亦有三谓徴释结释中有二一者恶友二者恶住处障因外起名为外障。

  论如是至比中略义。

  演曰后略释中文分二段一结前标后二依标正释三㧾结略文此初标也。

  论谓于此中至寂静障。

  演曰二依标正释文分为谓一揔标列二别解释此初也离障加行远离寂静从彼所障以立其名依主释也。

  论云何加行至名加行▆▆▆▆二别释中文分三段一明加行二彰▆▆▆▆▆▆▆▆▆三徴释及结释中有三谓撰▆▆▆▆▆▆▆▆▆▆▆▆文可知。

  论云何远▆▆▆▆▆▆▆▆▆▆▆▆▆▆▆有三徴释及▆▆▆▆▆▆▆▆▆▆▆▆▆▆▆▆▆▆▆▆▆▆▆▆▆▆▆▆▆▆▆▆▆▆▆▆▆▆▆▆。

  【原经卷残缺一版】

  ▆▆▆▆▆▆▆▆▆▆▆▆▆▆▆▆▆▆▆▆无日也。

  论云何有思至名有思者。

  演曰二明有恩揔十八类于中而行惠施名有恩施授(之问反)者国语云𢪛也恤(虽律反)者尔雅云忧也援(▆▆反)者左传云助也教利𡧱者语言劝示也。

  论云何亲爱至说名亲爱。

  演曰三明亲爱举五等余皆亲爱也。

  论云何尊胜至名尊胜者。

  演曰四明尊胜文中有三一徴二释三结一一同前离调别者果因异也。

  论用何施者至行惠施。

  演曰三明施物文分三段 揔标举二各别释三结施用此标举也。

  论云何有情至持用惠施。

  演曰二各别释文分为二先辩有情后辩无情初中有三徴释及结此初徴也。

  论谓或至施物。

  演曰二释有三此初明外财身外之物皆外财也。

  论或复至许施。

  演曰二辩内财施内身分名为内财菩萨能为声闻非也名非所许。

  论苦有至损恼。

  演曰三明无罪具三因缘名无罪也一谓自在二他心无恨三彼无损恼此与初施有差别者亲属非属二有异也。

  论是名至惠施。

  演曰后结。

  论云何至持用惠施。

  演曰后辩无情文中三节▆徴释结释中有二初列三名后随别释文中分三一明财物二明谷物三彰处物明财物中码瑙彩石也言生色可染谓实曰色名为生色假以造成名为可染如白琉璃染为青故言右旋者珠文旋也。

  论当知至名所用施。

  演曰三结施用物。

  论何相施至是名施相。

  演曰四彰施相文分三段谓牒释结相谓体相无贪俱思所起自他身语为体。

  论云何至如是而施。

  演曰五辩施因具徴释结由净信故而行施也。

  论何故施至故修惠施。

  演曰六明施意为扶苦根及知恩等而行施也。

  论由是行相至名惠舍。

  演曰五结惠施。

  论云何名为沙门庄严。

  演曰十四沙门严具门文分三段一徴二释三结严具此初也。

  论嗢拖南曰至忍柔和贤善。

  演曰二释分二一明众德二辩庄严初中有二先颂后释此举颂也。

  论谓如有一至为性贤善。

  演曰后释分二先列后释此初列名有十七德。

  论云何名为至具足正信。

  演曰后释文分一十七段此当第一具足正信德文中有三谓徴释结如文可知。

  论云何名为至无有谄曲。

  演曰二无谄曲直德文亦分三谓徴释结余分三段准此应知。

  论云何名为少至少诸疾病。

  演曰三无诸疾病德且举现缘善摄无疾实亦宿世曾无血食而能致也。

  论云何名为至性勤精进。

  演曰四精勤勇捍德。

  论云何名为至成就妙慧。

  演曰五成就妙慧德俱生加行如次生得及加行善。

  论云何少欲至是名少欲。

  演曰六成就少欲德。

  论云何喜足至是名喜足。

  演曰七喜足无希德。

  论云何易养至是名易养。

  演曰八孤高易养德。

  论云何易满至名易满。

  演曰九支持易满德如薄拘罗粗弊支持心亦满足。

  论云何成就杜多功德。

  演曰十头陁浣染总文分三段一徴二释三结此初徴也杜多梵语此云洗浣亦名修治旧云抖擞。

  论谓常期乞食至诸敷具。

  演曰二释分四一谓列名二明开合三各别释四辩修治此初列名及略结也。

  论杜多功德至便有十三。

  演曰二明开合十二十三二有异也。

  论云何名为至处如常座。

  演曰三各别释文分十一一一坐食二先止后食三持三衣四持毳衣五持粪衣六住练若七居树下八居迥处九住塚间十常端坐十一常座以初乞食前门辩讫故此不云一一文中具徴释结三衣之中初二种衣唐音如次名上中也三安怛者唐云内婆参云衣此衣居下故名内婆参婆参通上二衣省略故也毳(用新反)若细毛为毳毳织为衣垌(古瞢反)者野外也。

  论问何故名为杜名功德。

  演曰四辩修治文分为二先问后答此先问也。

  论答至杜多功德。

  演曰后答分二▆▆▆▆▆▆▆▆▆为此初修德文中有二先喻。

  【中阙十六行】

  ▆▆▆▆▆▆▆▆▆▆▆▆▆▆▆▆▆▆▆▆光遍照。

  演曰三合前文。

  论是故说▆▆▆▆▆。

  演曰四彰结释。

  论是名沙门庄严具▆▆▆▆结严具。

  论卷第二十六 声闻地第十三 第二瑜伽处之一

  论问于如前至空无有果。

  演曰声闻地中有▆▆伽前辩初讫次明第二数取趣处文分为二先问后释问中复二初各别问后结颂徴初别问中㧾有▆九无果为后。

  论嗢拖南日至广说。

  演曰后结颂徴亦第十九一诸伽罗二者建立三者所缘四者教授五明正学六修学法七者明坏谓瑜伽坏八者▆伽九者作意十明所作十一几师此二不次十一▆修十三修果十四异门十五几种十六立因十七▆十八魔事十九无果。

  论补特伽罗至解脱者▆▆日后释如问亦分十九一补罗差别门文分二初揔标列复随别释此初标列二十八也。

  论云何钝根至修习诸根。

  演曰后随别释如前标列二十八门一钝根种姓门文中有二先徴后释释中有二初㧾根别别中有二一无始时来本性根钝二曾未修习亦名为钝。

  论云何利根至修习诸根。

  演曰二利根速痴门文分为二先徴后释释中有二先揔后别别有二种如文可知。

  论云何贪增上至伽罗。

  演曰三猛利贪爱门四瞋恚增上门五痴行增胜门六慢行高举门七恒起寻思门一一门中具徴释结下皆准知修者学也习者串也初久有别名已多也。

  论云何得平等至伽罗。

  演曰八众行平等门行为偏胜齐有名等。

  论云何薄尘至伽罗。

  演曰九尘行微薄门文分三段谓徴释结释中有二一谓此贪等本性微薄未曾修习二能见遇患起非增胜染污行微名薄尘性。

  论云何行向至伽罗。

  演曰十因行归向门归趣自果名为行向行向有四如文可知。

  论云何住果至伽罗。

  演曰十一证住四果门所祈已满名为生果文中有四义亦可知。

  论云何随信至伽罗。

  演曰十二随信起行门谓七方便中钝根之者从他生信方修正行名随信行。

  论云何随法至伽罗。

  演曰十三自行随法门谓七方便中利根之者自随法教而修正行名随信行。

  论云何信胜解至伽罗。

  演曰十四证信胜解门因信证果起殊胜解名信胜解依前因而立之也以初得圣次第超越通三果故。

  论云何见至至伽罗。

  演曰十五胜见至果门依自胜见得至果中故名见至即前三果同信胜也。

  论云何身证至伽罗。

  演曰十六身证所作门谓有利根不还果者依身证得八解脱等名为身证因修而成复名为作。

  论云何名为至伽罗。

  演曰十七七返证灭门断见惑已得初果后从此大天䎡七往来第七身中证得应果名七返有亦有六五四三二一得无学者举后多者故云极七离之恶趣名成无堕问见惑俱亡何故但云断三结耶答由萨迦耶见迷所知境于大苦聚妄增我等由戒禁取迷能知见于颠倒见谓为清净由疑迷于正对治法于三宝所不决定故由斯过增所以偏说非余烦恼而不断也。

  论云何家家至伽罗。

  演曰十八家家往来门于人天中所经生处家非一故名曰家家言往来者表于异处而不重生猒生处故问家家非一揔经几家答有三类一多历五家二中经三家三少至二家何所以耶由欲界中惑有九品以上上品独润二生上中上下共润二生中上一品独润一生中中中下共润一生下上一品独润半生下中下下共润半生若断初品而命终者而由损彼感二生惑故故但受彼五生家家若有断上三品惑者便损招感四生烦恼故受三家若有更断中上一品乃灭招彼五生之惑故受二生断前四品不经生者但名为向不名家家此生即得一来果故问何不许断前二品惑立四家家答由二三品相假与力方润二生故无断二立四家家问何故唯据断前四品而立家家答若断第五必于此生断于第六无隔生断第六惑无即一来故何以然者由五六品井润一生不可经生而别断也问何故立人天家家答天上得果但于天上受于家家人中得者即于人趣生于家家故须二处立于家也问七返有者人天往还今此何唯自趣往来非㸦生耶答文虽不言影㸦通故西方二说难陁解云人天二趣若往若来正法藏云二生家家唯依天上二生往来不通人中同此文也问断四品等立于家家是一来向如何今说预流果耶答谓依预据而起北也从本名名预流故。

  论云何一闻至伽罗。

  演曰十九一闻证灭门谓将一来进断第七或八余九润于天肃受天一身即般涅盘名为一闻苦于天趣得一来果进断第七或八来生人间而得彼果亦名二闻文但举人显天亦尔不还向者依不还向以明一间若不经生但名为向若经生者即一间也。

  论云何中般涅至伽罗。

  演曰二十中般趣寂门中谓中有般谓人也谓有不还于彼生色界主结已尽起结未亡故于欲界无生色界随于何地中有之中便得寂灭然根利钝修习有差故有才生少停发趣相不同也虽时不多然由习力故圣道现能断余惑得般涅盘依初显说是有余依后时不还亦入无余以中有寿势无多故问若尔中般应唯定姓入无余耶答定通不定不定不入于此回心受变易故或不回趣时但无缘劝发心故。

  论云何生般至伽罗。

  演曰二十一才生证入门才生上界本有身中不待功勤使证灭理何以然者为由习力智自生故。

  论云何无行至伽罗。

  演曰二十二无功证灭门由昔习力不由功行而能证灭名无行般般有余也。

  论云何有行至伽罗。

  演曰二十三有行修证门要有加行道生证灭名为有行。

  论云何上流至伽罗。

  演曰二十四上流证灭门流谓行也向上行故名曰上流于中有二一到究竟是乐慧流二至非想是乐定流者越净居生上也问此与前四俱生上地有何别耶答前四随生上之何地更不经生便证寂灭此上生已经生上往方证涅盘故有别也。

  论云何时解脱至伽罗。

  演曰二十五待时解脱门此谓钝姓要须炼根待时证灭名时解脱此类有五谓五或字如次即是六罗汉中前之五也初退现法拣异小宗彼许退果令即不尔果断惑得惑无其种云何更生生既不可果云何退现法乐住伏定障得种在容生可有退义。

  论云何不动至伽罗。

  演曰二十六不动非退门不为退缘之所动转名为不动六罗汉中▆后圣也。

  论云何慧解脱至伽罗。

  演曰二十七慧得解脱门谓依未至或得本定能离烦恼慧之隘故名慧解脱定障未除未名俱脱。

  论云何俱分至伽罗。

  演曰二十八俱分解脱门慧障尽故得无漏根定障除故证八解脱二障双遣名俱解脱。

  论云何建立补特伽罗。

  演曰第二建立补罗门文分三段二徴二释三揔结前此初徴也。

  论谓由十一至补特伽罗。

  演曰二释分三一标二列三依次释此标数也。

  论云何十一至障差别故。

  演曰二列名也。

  论云何由根至二者利根。

  演曰三依次释门分十一一根性差别门文分为二先徴后释如文可知。

  论云何由众至近事女。

  演曰二依众建立门文分三段徴释及列。

  论云何由行至尘行者。

  演曰三诸行胜劣门文分为四一徴二释三辩行相四㧾结之此初二也。

  论问贪行至贪行者相。

  演曰三辩行相文分为五一贪二恚三痴四慢五明寻思贪中有三问答及结余皆准知为可爱法所伏等者由内有贪故为妙境之所制伏不能伏彼名为贪行以贪乐故事业能久以顺己故多生喜悦。

  论问瞋行至瞋行者相。

  演曰二明恚相文三准知棱者说文云物有角也层者山海经注云重也多瞋之人好事成棱如重累石高棱层也惨者说文云毒也烈者说文云猛威也悖者尚书云乱也。

  论问痴行至痴行者相。

  演曰三明痴相文三可知。

  论问慢行补特至慢行者相。

  演曰四明慢相如文可知。

  论问寻思至寻思行者相。

  演曰五明寻思如文自意不明等分及尘薄者前已略明义准知故而不重也。

  论如是名为至补特伽罗。

  演曰四揔结之。

  论云何由愿至补特伽罗。

  演曰四正愿差别门文分三段一徴二释三结此初也。

  论谓或至声闻种姓。

  演曰二释分二一辩姓差别二明今说初中复二先释后结释中有二一不定姓二明定姓此初也于一身中具先种姓名为不定。

  论若声闻种姓至应知亦尔。

  演曰二明定姓谓三种人各于自乘而姓决定纵于异乘而发趣者终归自果无得彼能以本识中阙因姓故。

  论此中所有至离种姓。

  演曰后结上明不定可转定即不移。

  论今此义中至补特伽罗。

  演曰二明今说声闻地中声闻正是此中所明独觉大乘非文所辩。

  论如是名为至补特伽罗。

  演曰三㧾结也。

  论云何由行至伽罗。

  演曰五四行差别门文分三段初徴次释后结释中有四一标二徴三列四释释中有四初之二行未得本定近分定中起修习时钝利有差分成迟速后之二行得本静虑钝利不同迟速为二后结可知。

  论云何由道果至补特伽罗。

  演曰六道果差别门文分四段徴摽释结释中有二先明四向后明四果四释结可知。

  论云何由加行至伽罗。

  演曰七加行差别门文分四段徴标释结释中有二一随信行二随法行由行别故立二伽罗。

  论云何由定至伽罗。

  演曰八身证定别门文分三段徴释及结释中有八即八解脱。

  论云何由生至伽罗。

  演曰九依生建立门文分三段谓徴释结释中有四一七返有二谓家家三者一闻四者不还不还有五如文可知。

  论云何由退至伽罗。

  演曰十退失差别门文中有三徴释及结释中有二退及非退。

  论云何由障至伽罗。

  演曰十一依障建立门文分四段徴标释结释中有二初慧解脱后俱解脱一障二障有差别故立二伽罗。

  论由此所举至补特伽罗。

  演曰三结前由所举者结前标举所开示者结前释也。

  论云何所缘。

  演曰第三所缘境界门文分三段一徴二释三结所缘此初也。

  论谓有四种至缘境事。

  演曰二释分四一标二徴三列四释此前三也。

  论云何遍满所缘境事。

  演曰四释分四一明遍满二明净行三辩善巧四彰净惑此初有三一徴二释三结遍满此初也。

  论谓复四种至所作成办。

  演曰二释分三一标二列三释此初二也有无影像暖等中境事边际者通达位中所成办者谓无学位得八定等。

  论云何有分别影像。

  演曰三释分二一明境事二如佛下引教证成初文有二一明四境二彰遍满前文分四一明分别二无分别三事边际四所成办初中有三先徴次释后结分别此初徴也。

  论谓如有一至遍伺察。

  演曰次释之中文分为二先标后释此先标也谓暖等位中因闻教等说有所知思惟起想便能引起定中修慧同分影生名分别影影似本质名同分也。

  论所知事者至名所知事。

  演曰后释分三一辩所知二明能引三彰所引此所知中十二义为质为依能引定中分别影也。

  论此所知事至意现前。

  演曰二明能引闻等所知事引生修慧作意现前名为能引也。

  论即于彼法至而起胜解。

  演曰三彰所引文分为二一起同分影二观影所由初中有三一领受影像二释外疑难三结归事品初文又二一明胜解二明领受此初也谓此修慧即于定中所现影境而生作意名起胜解。

  论彼于尔时至胜解而转。

  演曰二明领受彼之修慧于定境中观所知事如现领受本质相似名胜解转。

  论虽彼所知至相似显现。

  演曰二释外疑难外有疑云定所知者乃是定心所变影像云何今言于所知事如现领耶故此答云定所观中不净等事虽非实质然似质故名领显现。

  论由此道理至同分影像。

  演曰三结归事影由此影像有似质故称顺影像名所知事同分影像。

  论修观行者至功德过失。

  演曰二观影所由由推求此同分影像故能于彼本质之中定其德失德失定已固能修舍。

  论是名有分别影像。

  演曰后结分别。

  论云何无分别影像。

  演曰二明无分别文中有二一办本所明二别彰异号初中有三一徴二释三结所明此初徴也。

  论谓修观行者至遍伺察。

  演曰二释分三一不观有影二以止寂心三安住正念此初也受取如前分别影已不复观察名无分别九种住心如下自辩。

  论然即于此至影像所缘。

  演曰二以止寂心此所缘者此分别影成无分别者由止寂心令心安住更不推寻有分别影分别影息无分别影而现当情名无分别非揔无相名无分别。

  论即于如是至遍伺察。

  演曰三安住正念。

  论是名无分别影像。

  演曰三结所明无分别也。

  论即此影像至诸名差别。

  演曰二别彰异号文中有二先释后结释中有八一名影像二名定相三定所缘四名定口五谓定门六作意处七内分别八名光影所言口者为因影像方入定心犹依于口能入滋味门亦同也。

  论云何事边际性。

  演曰三明事边际文分三段一徴二释三结边际此徴也穷极之处名为边际。

  论谓若所缘至所有性。

  演曰二释分二先标后释为标列也。

  论云何名为至尽所有性。

  演曰后释分一一明尽所有二彰如所有此初有三徴释及结释中有四一蕴二界三处四谛摄诸有为五蕰便尽通为无为即属界处一切所知不过四谛故除四外更无有法名尽所有。

  论云何名为至法尔道理。

  演曰二彰如所有文分为二先徴后释释中有二一真实性即真如性二真实理谓四道理。

  论如是至边际性。

  演曰三结边际。

  论云何所作成办。

  演曰四所作成办分之为三一徴二释三结成办此初也。

  论谓修观行至所行境界。

  演曰二释成办成办有四一作意成办二转依成办三智生成办四禅定成办由转依故断惑证灭影像皆无于所知事中正智生起入诸等至应念现前理事皆有名为成办。

  论如是名为所作成办。

  演曰三结成办。

  论如是四种至遍满所缘。

  演曰二彰遍满有二番解此初分三谓释证结缘此四境即是遍行一切法境入诸境尽名为遍满何以知者三世诸佛共所说故。

  论又此所缘至相属事。

  演曰第二番释文中有二一列五遍名二谓若说下配前四境边际性中摄二事故所作成办名因果者由修分别影等为因方有所作成办之果相属事也。

  论如佛世尊至说如是义。

  演曰二引教证成文分三段初㧾标举次明起问后彰佛说此初也颉𨽻伐多此云遇时生逢佛世名曰遇时。

  论曾闻长老至心善安住。

  演曰次明起问问中有三一问住意二问轨则三问齐限。

  论佛告长老至宣说开示。

  演日后彰佛说文分为二先辩长行后明偈颂初中有二一赞劝许说二正陈心地此初也。

  论颉𨽻伐多至不舍静虑。

  演曰二正陈心地分之为三一标二释三结此初也。

  论云何比丘至安住其心。

  演曰二释文分为四一明相称缘二明相似缘三辩无倒缘四不舍静虑初中复三初徴次释后结此初也。

  论谓彼比丘至安住其心。

  演曰次释分四一净行相称二善巧相称三六行相称四四谛相称此初也。

  论颉𨽾伐多至安住其心。

  演曰二善巧相称文中有五一蕴二界三处四缘起五处非处能所对治药病相应名相称也。

  论若乐离欲至安住其心。

  演曰三六行猒欣顺修道理名为相称。

  论若乐通达至安住其心。

  演曰四四谛相称乐达因果染净道理及乐断除身见等者遍缘四谛名相称也。

  论是名比丘至安住其心。

  演曰三揔结也。

  论颉𨽾多至安住其心。

  演曰二明相似缘文分三段一徴二释三结相似此初也。

  论谓彼比丘至而起胜解。

  演曰二释分二一明相似境二辩观心寂初中复二先明定心后通伏难此初也修观行者为欲拣择外散境故于定作意彰影缘之思惟胜解影似质生名相似也。

  论彼虽于其至正忆念。

  演曰后通伏难谓伏难云彼修观者其于外事不能合缘云何于彼能了差别故此答云与彼相似亦能知也。

  论又彼比丘至勤修观行。

  演曰二辩观心寂止观双修观其德失。

  论是名比丘至安住其心。

  演曰三结相似。

  论颉𨽾伐多至安住其心。

  演曰三辩无倒缘文分三段徴释及结称境而知名无倒也。

  论颉𨽾伐多至不舍静虑。

  演曰四不舍静虑文中有三一徴二释三结不舍此初徴也。

  论谓若比丘至为因缘故。

  演曰二释分二一加行修习二离染清净初文有二一明加行二修三相。

  论一切粗重至智遍清净。

  演曰二离染清净文中有四一所依净所依根身离贪染故名依清净二所缘净于境不染名所缘净三者心净四者智净由离贪痴如次二净。

  论是名比丘至不舍静虑。

  演曰三结不舍为断证故常修静虑名为不舍齐此安心是修处。

  论颉𨽾伐多至名善安住。

  演曰三揔结也三安住心如次结前答三问也问所引经中不说有无影像等名云何为证答名虽不同义与同故后偈颂中文亦有故。

  论世尊此中至遍清净。

  演曰后明偈颂颂有二行初明初颂后明后颂初颂分二先颂后释此先颂也。

  论此中说言至所作成办。

  演曰后释文四如次牒颂配释可知。

  论此中世尊至喜乐离染。

  演曰后明后颂文亦为二先颂后释此先颂也。

  论此中说言至所作成办。

  演曰后释有四如次牒颂四句文义释可知之。

  论当知如是至遍满所缘。

  演曰三结第一遍满所缘。

  论云何名为净行所缘。

  演曰第二净行所缘文分三段一徴二释三结净行此初也。

  论谓不净至所缘差别。

  演曰二释分二初列后释此初标列五停心观所缘境也。

  论云何不净所缘。

  演曰后释分五一明不净二彰慈愍三辩缘性四明界别五阿那波念此初文有二先闻后答此初也不净即所缘持业释也。

  论谓略说有至速坏不净。

  演曰后答分二一揔标列二别解释此列不净揔有六种。

  论云何名为至二者依外。

  演曰二别解释文分三段一揔明不净二别辩对治三结今所辩初文有二一别彰不净二揔结所明初文有六一明朽秽二明苦恼三彰下劣四彰观待五明烦恼六明速坏明朽秽中文分三段一揔标列二别解释三揔结前此初标列有二不净。

  论云何依内至朽秽不净。

  演曰二别释中文分为二先内后外此先明内文复有三徴释及结谓观自身三十六物名依内也。

  论云何依外至朽秽不净。

  演曰后外不净文亦有三徴释及结释中不净有十七事白骨名骨▆连名锁揔合观之名或骨锁。

  论如是依内至朽秽不净。

  演曰三揔结前也。

  论云何名为至苦恼不净。

  演曰二明苦恼文亦有三徴释及结为苦忧等能令身心不净故名不平等受受俱有法名受所摄。

  论云何名为至下劣不净。

  演曰三辩下劣文三准知对上胜处名下劣也上胜界中无此事故。

  论云何名为至观待不净。

  演曰四彰观待具徴释结释中有三欲对色界色对无色无色对灭如次三处皆不净也。

  论云何名为至烦恼不净。

  演曰五明烦恼根随见修种现皆染名为不净。

  论云何名为至速坏不净。

  演曰六彰速坏刹那迁谢名坏不净非如常蕴名为清净。

  论如是不净至贪行所缘。

  演曰二揔结所明如是六种是治贪行之所缘也。

  论贪有五种至是名五贪。

  演曰二别辩对治文分为二一明所治二明能治初中有三标释及结释中有五一欲欲欲贪谓自内身是所欲法所欲法中而起贪欲名欲欲欲贪也初一欲字属所欲第二欲字属能欲第三欲字结欲名也余四可知。

  论为欲令此至不净所缘。

  演曰二明能治文分为三一揔标举二别对治三结能治为▆贪故建六对治。

  论谓由依内至心得清净。

  演曰二别对治以六所缘治五贪故文分为五一治内欲贪二治外淫贪三治境欲贪四治色欲贪五断身见贪此初不净治内身贪。

  论由依外朽秽至得清净。

  演曰二依外不净治外淫贪文分三段一略二广三揔结之此略明也。

  论淫相应贪至心得清净。

  演曰二广辩中文分为二初明除断次引证成前文有二初揔标举后各别陈此揔标举依外不净除淫贪也。

  论若于青淤至今心清净。

  演曰后各别陈文中有二先释后结释中有四一明青瘀二明变赤三明骨锁四明散坏青瘀可知言变赤者发肤变坏皮肉离散名变赤也。

  论是故世尊至所有散坏。

  演曰次引证成文亦有四一明青瘀二彰变赤三明骨锁四明散坏憺怕路者惛怕即寂寞义有其二种一置死尸处寂寞无人往彼之处故名为路二经盘寂静名曰▆怕作不净观能得涅盘故名为路颔轮者颔骨体围状如轮也齿鬘髻齿形行列状如花鬘国以名也。

  论如是依外至心得清净。

  演曰后揔结胜。

  论由苦恼至心得清净。

  演曰三治境欲贪由观苦境及下劣故贪爱不生名断境贪。

  论由观待不净至心得清净。

  演曰四治色欲贪由观待故除断色贪。

  论由烦恼不净至心得清净。

  演曰五断身见贪由观烦恼及▆坏故身见不生名断见贪。

  论是名贪行净行所缘。

  演曰三结所阙能治贪行名净行所缘。

  论如是且约至净行所缘。

  演曰三结今所辩文中有二如是等者显况明也今此等下结令所说正取朽秽一不净也。

  论云何慈愍所缘。

  演曰二彰意惑文分为二一辩慈缘二明净行初中有三一徴二释三结所缘此初也。

  论谓或于亲品至定地胜解。

  演曰二释分三一明慈胜解二引教证成三明缘境别初中有二一揔标举二别闻示此初也由三品慈感生定地三品胜果名定胜解。

  论当知此中至慈愍所缘。

  演曰二别开示能所二缘揔名慈愍。

  论若经说言至利益意乐。

  演曰二引教证成文中有四一彰意乐二明慈相三明得果四明胜解初中有二先牒后释如文可知。

  论若复说言至是无损𡧱。

  演曰二明慈相文中有二先标后释释中有三初一揔明后二别辩。

  论若复说言至名无量。

  演曰三明得果三处乐增名慈愍果第四定上无乐相应不名慈果。

  论若复说言至作意俱行。

  演曰四明胜解文中有二一明胜解定地所摄二明胜解而作意俱。

  论若于无苦至是喜所缘。

  演曰三明缘境别。

  论是名慈愍所缘。

  演曰三结所缘。

  论若有瞋行至心得清净。

  演曰二明净行由修慈故瞋得断除名瞋净行。

  论卷第二十七

  论云何缘性缘起所缘。

  演曰二辩净行所缘有五前二明讫三明缘性缘起所缘文分三段一徴二释三结所缘此初徴云云何缘起有支性。

  论谓于三世至堕正道理。

  演曰二释分二一明缘起二明净行初文有三一彰缘体二明契理三结所缘此初也缘起性者所谓三世五蕰诸行诸法体事因果道理名缘起也。

  论谓观待道理至缘起所缘。

  演曰二明契理契四道理名为缘起四理之外计有神我作受所生与理相违非缘起也三结可知。

  论于此所缘至心得清净。

  演曰二明净行由观缘起痴得断除名痴净行。

  论是名缘性缘起所缘。

  演曰三结所缘。

  论云何界差别所缘。

  演曰四明界别文分为二先徴后释此先徴也。

  论谓六界差别至六识界。

  演曰后释分二一辩六界体二明慢净行初文有二一揔标列二明体性此初列名而有六也。

  论云何地界。

  演曰二明体性文分为六一地二水三火四风五空六识初中有二一徴二释此初徴也。

  论地界有二一内二外。

  演曰二释分二初揔标列后随别释此初标列有二地也。

  论内地界者至非执受。

  演曰后随别释文中有二一彰地体二明其相初中有二先明内界后明外体谓内身中坚硬名地坚硬体多故重言地复是藏识之所执持名亲附执不同外地虽缘不执名非执受。

  论又内地界至名外地界。

  演曰二明其相文中有二初内后外一一之中具徴释结但坚性者皆名为地。

  论云何水界至名内水界。

  演曰二明水界文中有二先徴后释释中有二初揔标列后随别释别释有二一内二外此明内界文复有二初辩体性后举事明。

  论外水界者至名外水界。

  演曰二明外水文中有二初辩水性后举事明文可知也。

  论云何火界至内火界。

  演曰三明火界文亦有二先徴后释释中有二初标后辩辩中又二一内二外此辩内中文复有二先明火性后示其相示其相中文复有四一温二热三等热四遍热烝盛分全有差别也。

  论外火界者至名外火界。

  演曰二外火界文中有二初明火性后明事相明火性中温暖等性本识虽缘而不执受不同内身热触所缘名执受也钻者孟子云穿孔为冗也燧者左传云取火具也世本云燧人造火因以名也榛者广雅云木荒也渚(之禺反)者尔雅云小洲也水中可居谓之渚也。

  论云何风界至名内风界。

  演曰四明风界文中有二先徴后释释中有二先标后辩辩中又二一内二外此明内中文复有二一明体性二明其相明体性中藏识所持名亲执受明其相中有十二种谓内身中有孔冗处上下往来能持身命及有损益差别功能名为风相毕钵罗者此云黑色黑色风也。

  论外风界者至名外风界。

  演曰二明外风文分为二一明风性二示风相示风相中文复有二一明外来二彰内起外来十二内起有三毗湿婆者此云工巧亦云种种巧庄严风世界成时此风动击成器界故吠蓝婆风者此云旋风旧云旋岚风也多罗掌者多罗树叶状似乎掌如扇生风名多罗等。

  论云何空界至说名空界。

  演曰五明空界文中有三谓徴释结释中有三如文可知。

  论云何识界至是名识界。

  演曰六明识界文亦分三徴释及结释中有二一明六识二明八识心意识三八有别也虽有二释前义为本为对声闻说有六也。

  论若诸慢行至净行所缘。

  演曰二明慢净行文中有二初释后结执身为一我慢便生观六界门我心便遣由我断故慢亦断除名慢净行十八界中亦尘亦我故非依彼为此行门。

  论云何阿那波那念所缘。

  演曰五阿那波念文分三段一徴二释三结所缘此徴起也。

  论谓缘入息至那念所缘。

  演曰二释分二一辩揔名二别分别此辩名中复分为二初辩念心后明念境梵云阿那此云持来波那持去如次入出息之异名念从所缘名阿那念念缘彼故名念所缘问何名为持答持谓依持是行者念所依持处依持处中有来去别名持来去结文可知。

  论当知此中至中间入息。

  演曰二别分别文分为二一彰息体用二明净寻行初中有二一辩所观二辩能观初中有七一明体用二辩起因三辩所依四明行别五彰地异六辩异名七明患相初中有二一揔标列二别解释释中有二先明入息后明出息此初有二一入息二中间入息初入息者谓出息后更无间隔入息便生从鼻至咽乃至随处有孔穴间息风即至名内门转若出外时从脐至外皆名外转中间入者入出二息未起中间之所起者名中间息随入出息灭后所起得入出名问何故入出以脐为限不至于余答依有冗处粗相而论理实细者至于足处亦有风也。

  论如入息至或复出外。

  演曰后明出息文中有二初准例释后明差别思之可知。

  论入息出息至所有孔冗。

  演曰二辩起因文中有二一由先世宿业所引二由现在孔穴所生上分冗者口鼻等也。

  论入息出息至一身二心。

  演曰三辩所依文分为二初揔标列后依标释此标列也。

  论所以者何至如其所应。

  演曰后依标释文中有三谓徴释结释中有二初揔略释后别返成此初有三一要依身无色无身息不转故二要依心息方得起无心定中息不生也三随所应虽依身心有无不定第四禅中息即无故。

  论若唯依身至如其所应。

  演曰后别返成文中有三一身二心三随所应初若依身非依心者无心位中应有息起以有身故二唯依心非依身者无色界定应有息起以有心故三若俱依非随应者第四定中应有息起以彼身心二俱有故彼既无有明随所应有无不定第四禅中身支密合地无风息羯逻蓝等理虽有息身及毛孔皆悉未开所有息风亦未能转。

  论入息出息至向上而行。

  演曰四明行别文中有三标徴及释释中有二一下二上入息从鼻至于脐处名向下行出息从脐趣于口鼻名向上行。

  论入息出息至一切毛孔。

  演曰五彰地异文中有四一标二徴三列四释释中有二一粗二细地谓所依孔穴是所依之处故名为地言从脐处至鼻门者辩出息地言从面门至脐孔穴显入息地。

  论入息出息至是不共名。

  演曰六辩异名文分三段标列及释释中有四如文可知。

  论修入出息者至于外散乱。

  演曰七明患相文分为二初揔标列后随别释别释有二初明太缓后明太急此太缓也。

  论由太急至生不平等。

  演曰后明太急文中有二先标后释释中有二一身不平等二心不平等。

  论又此阿那至胜行修习。

  演曰二辩能观文分三段一揔标列二别解释三结修习此初标列有五修习。

  论云何名为算数修习。

  演曰二别解释文分为五一明算数二入诸蕰三悟缘起四悟圣谛五彰胜行初中有二先徴后辩此初也。

  论谓略有四至逆算数。

  演曰复辩分二一修加行二结得定初中有二一明加行二明根异初中复二先辩后结辩中有四一明算数二明胜进三明错乱四彰成满初中有四一标二徴三列四释此初三也。

  论云何以一至为一算数。

  演曰四释分二一明四行二明无乱初中有四一以一为一二以二为一三者顺数四者逆数初义分二徴释及结谓出入息各为其一而合数之积至于十名为以一。

  论云何以二至为一算数。

  演曰二以二为一文中有三谓徴释及结揔以出入合之为一积一至十名二为一。

  论云何顺算数至名顺算数。

  演曰三明顺数依前二种从少至多名为顺也。

  论云何逆算至名逆算数。

  演曰四明逆数从十归一名逆算数。

  论若时行者至心无散乱。

  演曰二明无乱由依四行多修习故心无散乱。

  论无散乱心至胜进算数。

  演曰二明胜进文分为二初牒起后后依标释此初也。

  论云何名为至已串修习。

  演曰后依标释文分为三徴释及结释中有二先标后辩辩中有三一明二合二明四合三例多合增前法数名为胜进前一为一今者增之以二为一前二为一今此增之四合为一以五六七八九十数各合为一积至于十举至合百以显于合二至十等故言乃至百为一也。

  论又此勤修至或逆。

  演曰三明错乱其数散者应更从初次第而数或逆或顺错乱皆然却从一数而至十也。

  论若时算数至皆善觉了。

  演曰四彰成满文中有二先标后释释中有二先明入息后明出息知息有无名能取转入出息起名为若转二息灭位名曰若还。

  论如是名为算数修习。

  演曰后结前也。

  论又钝根者至然不爱乐。

  演曰二明根异利钝器殊乐有无别▆者说文云才过千人谓之俊也。

  论彼复于此至有如是相。

  演曰二结得定分之为二先牒前结后明得定此初也若是处转牒初加行最初起故名是处转若乃至转牒二胜进转增数作而增于二乃至百数名为乃至若如数转牒三散乱散乱错数还如其初而以数之名如数转若时而转牒四满位此时修成名若时转于此了违名加行相揔结前也。

  论于此加行至爱乐趣入。

  演曰后明得定也以前观行皆是闻思及生慧故理通根本亦由息念得本定故。

  论如是彼于至悟入诸蕰。

  演曰二明入诸蕰文分为三初揔标举次彰悟相后揔结之此初也息为所取念为能取由思所取悟入色蕰因思能取悟入四蕰能缘所缘义有义故。

  论云何悟入至名已悟入。

  演曰次彰悟相分之为三徴释及结释中有五谓悟五蕰于中有二初一所取后四能取义思可悉。

  论是名悟入诸蕰修习。

  演曰后揔结之。

  论若时无倒至悟入缘起。

  演曰三悟缘起分之为三一牒前起后二依标正释三结归缘起此初也。

  论云何悟入至依缘命根。

  演曰二依标正释文分为二一悟杂染二悟清净初中有二一逆寻求二顿寻求初中复二一推现果二推前因此初有二先徴后释释中有二一息依身心二身心依命此所依法皆是现在生老支也。

  论复更寻求至使缘无明。

  演曰二推前因文中有二一命根依行二行依无明前际之中而有十因但言二者业惑招生胜故伪说。

  论如是了知至入息出息。

  演曰二顺寻求先因后果顺次而知名顺求也。

  论又能了知至入出息灭。

  演曰二悟清净但举顺观影逆观也。

  论如是名为至缘起修习。

  演曰三结归缘起。

  论如是彼于至悟入无常。

  演曰四悟圣谛文分为三一牒前生后二依生正释三结归圣谛此初也。

  论谓悟入诸行至悟入苦谛。

  演曰二依生正释文分为二先明苦谛后彰余谛苦中有四一明无常二明苦行三明空义四彰无我以无我故说之为空以非自在名为无我。

  论又彼如是至道谛。

  演曰后彰余谛分之为三一集二灭三明道谛如文可知。

  论于此悟入至圣谛修习。

  演曰三结归圣谛。

  论如是于圣谛至十六胜行。

  演曰五彰胜行文分三段一结前生后二依生正释三结归胜行此初也。

  论云何名为十六胜行。

  演曰二依生正释文分三段一徴二列三释此初也。

  论谓于念入息至随观出息。

  演曰二列名中文复有二一谓于念下㧾标所观二若长等下别列十六一一之中有入出息若开二息有三十二令据合言但有十六一学观息长二学观息短三学观息遍身四学观除身行五学观觉了喜六学观觉了乐七学观觉心行八学观除心行九学观觉了心十学观喜悦心十一学观制持心十二学观解脱心十三学观无常十四学观随断十五学观离欲十六学灭随观。

  论问如是十六差别云何。

  演曰三释之中文分三段一问二答三㧾结之此揔问也。

  论答有学见迹至念于出息。

  演曰二答分二先揔后别此初揔明复为断除修道惑故修此行也问得念住已复更修此十六行相四念十六如何相摄答身受心法于十六中如其次第各摄四也心行是受故七八二属▆念也。

  论若缘入息至若短。

  演曰后别释中文分十二此初长短二行相形一处明也。

  论若缘身中至入息出息。

  演曰二明三行如文可知。

  论若于是时至身行出息。

  演曰三明四行身行不行名空无位此空位名除身行。

  论又于如是至入息出息。

  演曰四明五行由二近分作受念观念得本定故觉了喜。

  论若得离喜至加行所摄。

  演曰五明六行三禅有息故依彼乐而修习之四定无风不依彼舍而修学也。

  论又即如是觉了至入息出息。

  演曰六明七八二胜行中文分为二初明忘念后辩断除忘念中所起我慢及有无等修道见也谓见谛者作此观故余文不说修道之中起常见者据相粗说此据尽理行微细者少亦起故辩断除中文亦为二初揔后别别中复二一觉了心行二息除心行如文可知也。

  论又若得根本至入息出息。

  演曰七明九行文分三段初明得定次辩起心后彰觉了依定观察二十种心善恶义殊名实觉了。

  论彼若有时至入息出息。

  演曰八明十行文中有二初明障盖后辩悦心悦心高明除闇盖也。

  论彼若有时至入息出息。

  演曰九明十一文分为二初明举障后辩持心文可知矣。

  论若时于心至入息出息。

  演曰十明十二解脱心行由盖除故心得解脱。

  论彼于诸盖至入息出息。

  演曰十一辩释十三无常为断盖障余染种故故修无常。

  论又彼先时至而求解脱。

  演曰十二释十四五六三胜行中文分三段一牒前起后二辩界差别三显能观察此初也。

  【中阙二十八行】

  无量想余准知也。

  论前受想行至是名▆▆▆▆日后彰类异亦有十一如色所明故不重也。

  论▆何蕰善巧。

  演曰后▆善巧文分为二先徴后释此初也。

  论谓善了知盖善巧义。

  演曰后释分二初略后广略中有二初了三性后揔结之。

  论云何名▆至无所分别。

  演曰后广释中文分三段一明差别二明多性三明无性得三各分三徴释及结文可知之。

  论云何界云何界善巧。

  演曰二界善巧文分为二初徴后辩此初徴也。

  论谓界有十八至是名为界。

  演曰后辩分二初明界体后明善巧此初也。

  论若复于彼至名界善巧。

  演曰后明善巧▆▆二初知界性后了因缘初中有三一者知界界者因也二知种子三知种姓了因缘中现从种起种从现生名了因缘。

  论云何处至善巧。

  演曰三处善巧文分为二先徴后释此先徴也。

  论谓处有十二至是名为处。

  演曰后释分二先明处体后明善巧此初也根境六种是生识处名十二处。

  论处善巧者至名应善巧。

  演曰后明善巧文中有三一标二释三结善巧释中有三一眼二耳三至意识了知六识皆三缘起名为善巧意王缘者前念灭心名无间缘意俱作意名增上缘理实意俱即是所缘增上即是第七今辩声闻故未明也。

  论云何缘趣要善巧。

  演曰四明缘起文分为二先徴后释此初也。

  论谓无明缘行至是名缘起。

  演曰后释分二先明缘起复明善巧此初也。

  论若复了知至缘起善巧。

  演曰后明善巧了知十二因缘所生有法无我苦空无常名为善巧。

  论又处非处至善巧差别。

  演曰五处非处文分为二初显同前后明义别此初也。

  论此中差别至有果异熟。

  演曰后明差别文中有二初揔后别此初揔明与前别也谓由因缘所生此处非处能止妄计不平等因了知善巧平等感赴名处非处。

  论若诸善法至非处善巧。

  演曰后别明也善恶因果感赴类同名处非处智能了达名为善巧。

  论此五善巧至共相善巧。

  演曰后略明中文分为二初标后释释中有二一自二共由诸蕰中色受等体有差别故名为自相后四善巧依蕰施设即通余法名为共相思可知也。

  论如是揔名善巧所缘。

  演曰三结归善巧。

  论云何净惑所缘。

  演曰四净惑所缘文分为二先徴后释此先徴也烦恼名惑智断名净断惑之智名为净惑净惑之境名净惑所缘即苦粗等性及四谛等名所缘也。

  论谓观下地至非非想处。

  演曰后释分二一明世净二明出世初中有三一略二广三结世净此略明也。

  论云何粗性。

  演曰二广辩中文分为二先徴后释此初也。

  论谓粗性至为数粗性。

  演曰后释分二初揔标列后依标释文分为二一明粗静二明过患初中有三一彰欲初定二例明上地三辩界多少初中有二一辩体粗二辩数粗二中各二先标后辩如文可知。

  论如是上地至当知亦尔。

  演曰二例明上地。

  论如是粗性至胜过此故。

  演曰三辩界多少下上界中苦及寿量胜劣不同各分多少。

  论以要言之至名为静性。

  演曰二明过患过患多故为粗少故为静。

  论此是世间至更相续故。

  演曰三结世净文中有二先标后释以暂断故名为世净。

  论出世间道至圣谛。

  演曰二明出世文分为三一揔标列二依标释三结所缘此初也。

  论云何苦圣谛至名道圣谛。

  演曰二依标释文亦分三一出体性二明废立三释名义初中有四一苦二集三灭四道各三徴释及结释中八苦四忧灭理及八支道如次为释。

  论当知此中至及多修习。

  演曰二明废立文中有二初标后释释中有二初法后喻法中染净各有果因喻中病除不逾四法故谛有四更无增减。

  论又苦谛至是故名谛。

  演曰三释名义文分为二先名后体名中有二一释谛义二辩圣名此释谛中复有二义一非颠倒故道教经云苦实是苦不可令乐二不虚诳自体不虚见亦无倒。

  论问何故诸谛至俱由二种。

  演曰二辩圣名文中有二先问后答显圣异凡名为圣谛凡虽知苦但依法尔道理等知非以无漏圣智亲知非名凡谛。

  论又生苦者至五取蕰苦。

  演曰后辩体中文分为四一苦二集三灭四道苦中有二初明八苦后明三苦初中有三一辩苦因二彰所以三会违文此初也谓生等八法能生苦故名之为苦非体是苦为苦也。

  论谓由生等至坏苦行苦。

  演曰二彰所以谓由生等异门别说为苦器故名之为苦取蕰苦中乐受为因方生坏苦舍受为本行苦方生故说八因能生苦故名之为苦非是自体有苦义故名为苦也。

  论问何故世尊至以异门说。

  演曰三会违文分之为二初难后通此初也其难意云初之一苦以苦为名以自声说后之二苦以坏以行而立苦名名异门说何意有此名不同耶。

  论答于苦苦中至易得入故。

  演曰后通可悉。

  论云何建立三种苦性。

  演曰后明三苦分之为二先徴后释此徴起也。

  论谓先所说至立苦苦性。

  演曰后释分三初明苦苦次明坏苦后彰行苦初中有二先辩后结谓此七中所生苦受及受所依生老等法苦义增故名为苦苦持业依主二释随应。

  论诸有是彼至故名坏苦。

  演曰次明坏苦文分为二初正明后引证此初也坏谓变坏诸因变坏所生之苦皆名坏苦即前七苦令少等坏而苦生起皆是坏苦乃至烦恼能变坏心而生于苦亦名坏苦。

  论如世尊言至立▆苦性。

  演曰后引证证彼烦恼亦名坏苦。

  论若行苦性至立行苦性。

  演曰后彰行苦除苦乐者谓依苦乐立前二苦故除彼外依舍受等立行苦也。

  论又即彼爱至喜乐爱。

  演曰二明集谛四爱为体虽诸烦恼皆名为集而爱行增故偏明也。

  论灭有二种至所依灭。

  演曰三明灭谛有余无余如次烦恼及所依灭。

  论道有二种至无学道。

  演曰四明道谛。

  论如是当知至净惑所缘。

  演曰三结所缘。

  论如是已说至净惑所缘。

  演曰大段第三明所缘中三结所缘。

  论云何教授至证教授。

  演曰第四教授修证门文分为二初明四授后明三教初中有三一问二答三别徴释此初二也。

  论云何无倒至名证教授。

  演曰三别徴释文中有四一明无倒二明渐次三彰教授四彰证授各具徴释及结可知。

  论复有诸相至圆满教授。

  演曰后明三教文分为二先徴后释释中有四一标二列三释四结如文可知。

  论卷第二十八

  论云何为学。

  演曰十九门中次明第五三学增胜门文分为二先问后答此先问也。

  论谓三胜学至增上戒学。

  演曰后答分二一明学体二明建立初中有二一明差别二结劝修初中有六一出体性二明增减三彰次第四辩名因五彰引发六明具阐出体分二一揔标列二别解释戒中有三谓徴释结。

  论云何增上并增上心学。

  演曰二明定学文分为三谓徴释结释中有四一四静虑二▆色定三明等持四辩等至然经据胜静虑为心理实余三亦名心学心即定也。

  论云何增上至增上慧学。

  演曰三彰慧性文三同前如实知见为慧体也。

  论问何缘至唯有三学。

  演曰二明增减文中有二先问后答答如有二初标后释释中有三谓戒定慧如其次第建立所依所作义足除此无增亦无减也。

  论问何缘三学至如是次第。

  演曰三彰次第文中有三问答及结文易知也。

  论问何缘三学至名为增上。

  演曰四辩名因文分三段初问二答三结所明答中有二先标后释释中有二一明所趣二明最胜二中各三徴释及结如文自悉。

  论又或有增上至如前已说。

  演曰五彰引发前已数明故不云也。

  论又或有增上至具足三学。

  演曰六明具阙由有于前方能引后故有前时或有于后有后之际必有于前故此三门具阙不定。

  论于此建立至当勤修学。

  演曰二结劝修。

  论复有三种至不还果。

  演曰二明建立文复分三一入谛现观二建立三根三入三三昧此初也谓在凡时依此三学伏惑有异后入见谛次第及超果三别也。

  论复有三根至立具知根。

  演曰二建立三根文中有二初揔标列后各别释释中有三一未知二已知三具知谓修三学名修现观依此而观方立根故。

  论复有三解脱至解脱门。

  演曰三入三三昧文分为二根揔摽列后随标释此初也。

  论云何建立至三解脱门。

  演曰后随标释文分为三徴释及结释中有二先境后心心中有三初明无愿次彰无相后辩空门如文可悉。

  论云何随顺学法。

  演曰第六随顺学法门文分三段一徴二释三结随顺此初也。

  论谓有十种至随顺学法。

  演曰二释之中有二十随法此初十中文分为二一明违法二明顺法初中有三一标二释三结违法此初也。

  论云何十种至违逆学法。

  演曰二释三结释中复二初徴后释释中有十第七过中复有十一一一次第如文可知。

  论云何对治至违逆学法。

  演曰二明顺法文分为二先徴后释释中有二初明十想观后返难重释初中又二先辩后结十想如次治前十障障治相违行思可悉。

  论当知此中至障碍法者。

  演曰后逐难重释第七光中文分为二先标后辩闻思二慧名法义光能了教义名光明也光虽有四今此第七但取法义何以然者断七障时必须闻思二慧能故问止观二光何非取耶答止观二法正为学体今辩顺法故非取也。

  论当知此中至离增上慢。

  演曰后明后十随法文分为四一摽二徴三列四释此前三也。

  论云何宿因至诸根积集。

  演曰四释分十一辩宿因文中有二先徴后释谓信等根宿世熏修今得成熟转增胜故名为积集。

  论云何随顺教至无倒渐次。

  演曰二明随顺教文分为二先徴后释谓教依次说先凡后圣有学无学修行阶级名渐次教今随此教名随顺教。

  论云何如理至生正见。

  演曰三明加行依教勤修名如理行。

  论云何无间至所有善品。

  演曰四明无间时不唐捐名为无间所修敬极称为殷重。

  论云何猛利至具足而住。

  演曰五明乐欲祈果勇决名猛乐欲。

  论云何持瑜伽至串修习故。

  演曰六明持力文中有二先徴后释释中有二一标二列。

  论云何止息至而便止息。

  演曰七止粗重文中有二先徴后释释中有四一因身劳易脱能止二因寻伺心寂便除三由昧劣观品能断四由本惑正道能除。

  论云何数数至勤修正道。

  演曰八数观察文分为二先徴后释释中有二先观尸罗后观断惑初中又二先标后释释中复二初观所作后观弃舍观所作中于其善作不作不退者谓观胜善未能修故名为不作旧善转增名为不退。

  论云何无有至速能断灭。

  演曰九无有怯弱文中有二先徴后释如未得定怯弱心生既得定时劣心便舍余准此知。

  论云何离增上慢至起于证想。

  演曰十明离慢文具徴释义思可知。

  论如是十法至随顺学法。

  演曰三结随顺。

  论云何瑜伽坏。

  演曰第七瑜伽坏失门文分三段一徴二释三结坏法此初也。

  论谓坏瑜伽至瑜伽坏。

  演曰二释文二初揔标列后别解释北初标列坏有四也。

  论毕竟瑜伽至出世瑜伽。

  演曰后别释中文分为四一明毕竟二辩暂时三明退失四明邪行初中有四一摽二辩三徴四释谓无姓者本无圣种生因既明果竟不生名毕竟坏。

  论暂时瑜伽至暂时失坏。

  演曰二辩暂时文分为五一摽二辩三徴四释五结暂时谓有种姓缘会现起名暂时也。

  论退失所得至若安乐住。

  演曰三彰退失退失智见现法乐住非同小宗退其圣果。

  论邪行所作至能障正法。

  演曰四明邪行文中有三标释及结释中有二一非理修行二性多烦恼多烦恼中文复有四一彰住空闲二质直来求令心欢喜三矫现身语谓成应果四于顺弟子自立瑜伽文中复二初明窃示后彰所以如文可知。

  论诸有苾刍至当远舍离。

  演曰三结坏法。

  论云何瑜伽至四方便。

  演曰第八瑜伽四行门文分为七一问二答三徴四列五释六次七结瑜伽此前四也。

  论当知其信至神力依处。

  演曰五释分四一信二欲三明精进四明方便信中有二初标后释释中有二一明二行相二辩二所依明二相者谓由信故而能随顺及能令心清净为性二依处者由信为依方能观察及神变也。

  论欲有四种至欲有所作。

  演曰二辩欲中文分为四一标二徴三列四释释中有四一明证得二明请问三辩资粮四明随顺文可知也。

  论精进有四至审决精进。

  演曰三明精进文亦为四摽徴列释释中有四一闻二思三修四净。

  论方便有四至毗钵舍那。

  演曰四明方便文分为二初标后释释中有四一善守念二无放逸三修止行四修观品由此为因有当所证名方便也。

  论此四瑜伽至能证未证。

  演曰六明次第。

  论故此四法说名瑜伽。

  演曰七结瑜伽。

  论云何作意。

  演曰第九作意修进门文分为二先徴后辩此徴问也。

  论谓四作意至运转作意。

  演曰后辩分三一明作意二辩思惟三明胜解明初作意文有二重初文有四一摽二徴三列四释此前三也。

  论云何力励至运转作意。

  演曰四释分四一明力励二明有间三彰无间四无功用初中有三徴释及结谓以欲界闻思二慧令心安住初后不同名安等住未得定时所修作意名为未得倍功而修名为力励挫者说文云摧也。

  论云何有间至运转作意。

  演曰二明有间作意七作意中先得了相名渐胜进了相定意与欲思慧闲杂而未能连续起余六也。

  论云何无间至作意。

  演曰三彰无间前六作意连续而生不同于前为思所隔名无间转。

  论云何无功用至运转作意。

  演曰四无功用所修定慧至此已满更不兴功进修所断名无功用。

  论复有所余至观察作意。

  演曰后辩所余四种作意文分为二初标后释此标列也。

  论云何随顺至而未断惑。

  演曰后释分四一明随顺二辩对治三彰顺净四顺观察初中有二谓徴及释余准此知谓无间道未断欲惑令起加行名随顺也。

  论云何对治至断惑。

  演曰二辩对治谓无间道。

  论云何顺清净至令欢悦。

  演曰三彰顺净称治名顺心下感者理应用净而以策之名顺清净。

  论云何顺观察至未断。

  演曰四顺观察凡修习者皆为断惑令观察之名顺观察。

  论问于所缘境至几相。

  演曰二辩思惟文分为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也。

  论答四至应修习相。

  演曰后答文四一标二徴三列四释此前三也。

  论所缘相至明了显现。

  演曰四释分二初揔略明后指广处初中有三一辩所缘二辩因缘三彰远离此所缘也所知事者本质境也同分影者彼相分也令思彼相明了而知名为显现。

  论因缘相者至后因缘相。

  演曰二辩因缘文中有二一谓三摩地下揔标因缘二随顺已下别示缘相示缘相中复有四种一谓定俱欲起猒因缘二知定境界乱与不乱三修习观品为上因缘四修习定心生后胜慧此具众德名集因缘。

  论应远离相至驰散扰动。

  演曰三彰远离文分为三一标二列三释释中分四一沉二掉三着四乱四中皆云所缘等者谓四心起皆托自境及自因缘方得生也如初沉相因惛昧境疲懈饮食因缘所余准知也。

  论如是诸相至地中已说。

  演曰后指广处第四应修及上诸相如前十一彼广明之故不云也又第四相翻前远离即名应修义准知故而不明也。

  论问如是作意至有几胜解。

  演曰三明胜解文分为二先问后答此先问也。

  论答九至胜解。

  演曰后答分二初揔摽列后别广释此揔摽列而有九也。

  论有光净至俱行胜解。

  演曰后别广释文中有九一明光净二无光净三明迟钝四明捷利五彰狭小谓欲界中心境俱狭六明广大谓色界中境界宽广心亦大故七明无量谓无色界空识等处皆无量也八明清净谓修已满九不得清净谓未究竟。

  论问修瑜伽者至所作。

  演曰第十瑜伽所作门文分三段一问二答三结所作此初也。

  论答四至爱乐所缘。

  演曰二答分四一标二徴三列四释此前三也。

  论所依灭至瑜伽所作。

  演曰四释分二先释前二后彰后二初中有三谓牒释结释中有二一明依灭二明依转所依谓身转犹起也谓勤修故令所依中粗重轻安如此渐得灭及转也。

  论遍知所缘至及所依转。

  演曰后彰后二文中有二先牒后释释中有二初明后二与初为因后明后二用前清净而为上首此初也所缘法者谓诸理事由知爱乐所缘故得有前灭及转也。

  论或有遍知至成办时转。

  演曰后明后二用前清净而为上首谓由第二清净满时能令后二亦得清净。

  论是名四种至瑜伽所作。

  演曰三结所作。

  论问修瑜伽师凡有几种。

  演曰十一瑜伽师范门文分为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也。

  论答三至瑜伽师。

  演曰后答文四一摽二徴三列四释此前三也。

  论云何初修至初修业者。

  演曰四释分二一辩行相二明位次初中有三一明初业二辩习行三明已度初中有二先徴后辩辩中有二初标后释释中有二初明作意二净烦恼创习此时名为初业。

  论云何已习至已善修习。

  演曰二辩习行文分为二先徴后释于五作意善能修习名已习行。

  论云何已度作意至已度作意。

  演曰三明已度度谓越也虽所住位亦是作意据越于前名度作意作意即度持业释也。

  论又始从至已度作意。

  演曰二明位次资粮加行及通达位如次配前三瑜伽也。

  论云何瑜伽修。

  演曰十二瑜伽修习门文分为二先问后答此初也。

  论谓有二种至菩提分修。

  演曰后答分二先标后释此标列也。

  论云何想修。

  演曰后释分二一明想修二菩提修初中有三一徴二释三结想修此初也。

  论谓或修世间道至前后想。

  演曰二释文二初揔略释后逐难重辩初中有四一依世道修过患想二依圣道修习灭界及离欲想三依止品修上下想四依观品修前后想。

  论上下想者至如前广说。

  演曰后逐难重辩文分为二初明上下后明前后此上下也随意所观名如所愿安心之处名如所住。

  论前后想者至缘生诸行。

  演曰后明前后分之为二初标后释此摽三也。

  论谓若说言至说名后行。

  演曰后释分三一住观坐二坐观卧三后观前于中各二牒及释也。

  论当知此中至是名想修。

  演曰三结想修。

  论云何菩提分修。

  演曰二菩提分修文分为五一问二答三徴四释五结分修此初也。

  论谓于三十至菩提分修。

  演曰二揔略答。

  论何等名为至菩提分法。

  演曰三再徴诘。

  论谓四念住至八正定。

  演曰四释分二初揔标列后别解释初中又二先揔后别。

  论今于此中至云何念住。

  演曰后别释中揔有七门一念住修习门分之为四一辩体性二明内外三彰立意四释体义初中有二先明身念后辩余三身中有二先问后答此先问起有四种也。

  论略说身相至身相差别。

  演曰后答分四一明身相二明身观三彰念体四明念住初中有三标列及结自身名内他身名外有眼耳等名根所摄无根依处名非根所摄内身为有情外色为非情未得上定名粗重身得定滋润名轻安身四大能造色等所造四蕰为名身色蕰名色身祖父国者即鬼趣身也顺世所言光祖亡后亨祀之处名鬼国也现在住时名有识身死后痴色名无识身身者聚义通情非情。

  论住修身观至随觉。

  演曰二明身观有三种者谓开思修由此三▆▆则诸身诸相观察推求随观随觉。

  论念谓▆▆至▆。

  【下阙】
金藏第 120 册 No. 1565 瑜伽师地论义演(第1卷-第32卷)


  ▆▆▆▆▆▆▆▆▆▆▆▆▆▆▆▆▆▆▆▆▆▆▆▆▆▆▆▆▆▆▆▆▆▆▆▆▆▆▆▆▆▆▆▆▆▆▆▆▆▆▆▆▆▆▆▆▆▆▆▆▆▆▆▆▆▆▆▆▆▆▆▆▆▆▆▆▆▆▆▆▆▆▆▆▆▆▆▆▆▆▆▆▆▆▆▆▆▆▆▆▆▆▆▆▆▆▆▆▆▆▆▆▆▆▆▆▆▆▆▆▆▆▆▆▆▆▆▆▆▆▆▆▆▆▆▆▆▆▆▆▆▆▆▆▆▆▆▆▆▆▆▆▆▆▆▆▆▆▆▆▆▆▆▆▆▆▆▆▆▆▆▆▆▆▆▆▆▆▆▆▆▆▆▆▆▆▆▆▆▆▆▆▆▆▆▆▆▆▆▆▆▆▆▆▆▆▆▆▆▆▆▆▆▆▆▆▆▆▆▆▆▆▆▆▆▆▆▆▆▆▆▆▆▆▆▆▆▆▆▆▆▆释能制▆▆▆▆▆▆▆▆▆▆▆▆▆▆▆▆▆起名律仪▆▆▆▆▆▆▆▆▆▆▆▆▆▆断断具标释结未生恶法有当生义今欲令彼当不复生故断彼种种现两亡称为断断故结之云为断故断名为断断为断现行故断种也显此由前故举初断而对明也。

  论三名修断至故名修断。

  演曰三名修断未生之善有能断彼恶法之能今修令生名修习断。

  论四名防护至名防护断。

  演曰四名防护由勤防护已生善法能有所断名防护断。

  论如是▆▆▆▆▆▆▆▆▆▆▆略明中文分三段一结▆▆▆▆▆▆▆▆▆▆▆▆▆▆▆▆论谓▆▆▆▆▆▆▆▆▆▆▆▆▆▆▆▆▆▆▆▆▆▆▆▆▆▆▆▆▆▆▆▆▆▆▆▆▆▆▆▆▆▆▆▆▆▆▆▆▆▆▆▆▆▆▆▆▆▆▆▆▆▆▆▆▆▆▆▆▆▆▆▆▆▆▆▆▆▆▆▆▆▆▆▆▆▆▆▆▆▆▆▆▆。

  【原经卷残缺一版】

  彰定体三结心定加行有三一修止举舍二思顺障法过患因缘恶业名不善烦𢙉名顺法三思顺定善功德出离定名善法闻思名顺。

  论若于能顺至三摩地。

  演曰四明观定文分为三初若于能顺下明起加行次即由如下明得定体后是名观下结得定名得定体中文复有二初明境性后明舍𢢔但离现缠种未离也。

  论彼由如是至差别而转。

  演曰二彰八行文分为二一标修意二彰行体此初也谓前四定但伏现缠未能断种今此修者为断种子及所修定得圆满故。

  论何等名为八种断行。

  演曰二彰行体文分为二初徴后辩此初也。

  论一者欲至心平等性。

  演曰后辩分二一明八相二明相摄初中有三一释二结三辩异名初文复二先辩八相后明能断此初八相如文可知。

  论由二因缘至现见舍故。

  演曰后明能断文分为二先摽后辩由二因者由现见思不觉见舍此卷初云若缘过未事境名缘不现见境若缘现在事境名缘现见境此义即显思断现在舍通过未若今何故辩舍中云谓行过未现在三世随顺诸恶心平▆▆▆▆思为一世舍为二世其实思舍通断三世思舍既名能断随眠余六准知。

  论如是名为八种断行。

  演曰二结前也。

  论亦名胜行。

  演曰三辩异名由断随眠行功能胜故名胜行。

  论如是八种至瑜伽。

  演曰二明相摄文分为二先标后摄此初也𡧱随眠瑜伽者即前二十八卷中四瑜伽也。

  论此中欲者至即彼方便。

  演曰后正相摄如文可知。

  论如是此中至成就神足。

  演曰三结成就由前四定及后八行如次伏断缠及种故四种神足方得成就。

  论问何因缘故说名神足。

  演曰二明神足文分为二先问后答此先问也。

  论答至故名神足。

  演曰后答文二先喻后法此初也珍宝贵位名胜神法由足能至名为神足。

  论如是若有至故名神足。

  演曰后明法也欲等为因而能得定定发神变名为神足即从因名四从果名神当体名足最胜法者谓神通往还等也。

  论彼由如是至说名信根。

  演曰四善根生长门五力用降伏门二门合辩文分为二初各别明后合解释初中有二先辩五根后明五力根中有三一标二释三结此初也谓由神足为依止故更修止观先于佛等起深信解名曰信根例余进等次第生起亦名根也言增上者释根义也。

  论问至说名五根。

  演曰二释文二先问后答答中有二前四各生世及出世并起后法三义名根慧阙世间及无起后但生出世为根也何以然者以最居后及最胜故结文可知。

  论若复了知至说名信力。

  演曰后明五力文分为三一摽二释三结此初也谓前信后复起信力名若复也即前位名根后位名力此以清净信无屈伏名为力也。

  论问至是故名力。

  演曰二释分二先问后答答中有二初若天下不可屈伏名之为力后威势下能摧伏故亦名为力于此二中前明信力后辩势力结文可知。

  论当观此中至所有净信。

  演曰后合解释文分为二初明五体后彰位次初中有五一信二进三念四定五慧信中有二先标后释此先标举根力二中所言信者即四净中信为体也。

  论何以故至非即彼相。

  演曰后释分二先徴后辩其徴意云根力为前证净为因后无漏漏别何为体耶而辩释云为由根力为因为缘为序引生无漏证净因果相属言即为体非体相一名为即也自下皆以有漏为因无漏为果令修习者生欣慕心。

  论当观此中至所有精进。

  演曰二辩精进文分为二初标后释此初摽举二中精进即四断中勤为精进性。

  论此何正断至不善法故。

  演曰后释分二先徴后释其所徴云凡所断惑不越见修是断何惑之正断耶答中有二先标后释其摽中云是断见惑前方便中之正断也断者体即勤也后释之中先牒正断方正解云由正勤毕竟能断见道之中一切恶故。

  论当观此中至所有正念。

  演曰三明念体文分为二先标后释此初也。

  论谓四念住至一切颠倒。

  演曰后释也谓根力中念住体性当毕能断四颠倒性。

  论当观此中至所有正定。

  演曰四彰定体文中有二先标后释此初也。

  论谓诸静虑至不还果。

  演曰后释也前三皆是见道方便初二果因故此静虑第三不还行也。

  论当观此中至所有正智。

  演曰五明慧相文分为二先标后释此初也。

  论谓圣谛智至沙门果。

  演曰后释也谓依谛智当得现观及四果故。

  论即由如是至世第一法。

  演曰二明位次文中有四一摽二徴三列四释此前三也问辩中边云根在𤏙顶力忍第一今言因修根力发起一何乖返答根力是别决择是𢝰𢝰以根力而为体性以别发揔故名发生即俱时而发非异前后名为发也问中边根力前后位殊此处善根如何相摄答彼分胜劣根力位殊此据体能四皆有也故次下云世第一法所摄五根五力无间所生出世无漏圣法若根不遍后二善根云何第一言摄五根以后准前𤏙顶二中亦有力也。

  论譬如有人至火之所作。

  演曰四释分二初陈喻说后明法合此初也。

  论如钻火人至亦尔。

  演曰后明法合文中有二先揔后别寻之可知世第一法邻次见道势力转增假同于火犹未断惑故如无焰此位实非无漏火体故言无间生出世法。

  论此复云何。

  演曰六觉支通达门文分为二先徴后释此初徴云此所生法当复云何。

  论谓七觉支。

  演曰后释分二先标后辩此初也。

  论诸已证入至故名觉支。

  演曰后释之中文分三段一揔出体二别分别三结圣迹此初也择法是慧正名觉支余六眷属亦觉支也。

  论即此七种至名七种觉支。

  演曰二别分别文分为二先标三品后明摄处此初也。

  论谓择法觉支至说名遍行。

  演曰后明摄处择法是慧正告为观勤喜助伴亦名观也定能制心正名为止安相相▆亦名为止念体遍行故通二摄。

  论彼于尔时至见圣谛迹。

  演曰三结圣迹九十八中更再明也。

  论已永断灭至八支圣道。

  演曰七圣道作证门文分为二初结前摽后后依摽正释此初也。

  论此中正见至定蕴所摄。

  演曰后依摽正释文分三段初明蕴摄次辩八支后明位次此初也正见慧体亦用思惟支者小宗谓寻大乘因中亦寻为体佛果胜处以慧为支寻依思慧之所施设故从所依皆名慧蕴勤能遍策故亦慧𠬧正语业命正是戒摄念能顺定故亦定摄问七觉支中念通止观今之八道何𢩁定门答前据亲疏故通二品今依增胜故属定门二处义差不应齐也。

  论问至八支圣道。

  演曰次辩八支文分三段初略辩释次广分别后摄为二初中分二先问后答名圣道者游履因义名之为道诸圣因此断惑证灭名道支也。

  论当知此中至合名正见。

  演曰次广分别分之为五一明正见二正思惟三语业命四明精进五明念定此正见也对前觉支明此正见谓此二支皆以本后智为体故言得真觉是根本智慧安立等是后得智即相见安立谛观似彼真见证真而觉故言如也揔略二等显示正见同前择法二为体也。

  论由此正见至所有寻思。

  演曰二明正思惟寻为正思寻无别体用思慧为若无分别智相应思惟即无分别智及于思惟离邪思惟名正思惟若后得智及以散心正思惟者即以分别寻为体性言趣入等且据后智分别思惟故言寻思如是相状。

  论若心趣入至是名正语。

  演曰三正语业命文分三段一明三体二辩得时三明爱戒初中有三一明正语二明正业三明正命此初也依正见力以无瞋痴所发语业而为其体。

  论若如法求至是名正业。

  演曰二明正业以无瞋痴所发身业而为体性。

  论如法追求至是名正命。

  演曰三明正命即以无贪所发身语离五邪命名为正命。

  论若远离摄至先已获得。

  演曰二辩得时此正语等于前见道先已获得今于修道复更修者为欲断余修道惑故。

  论问何故此名圣所爱戒。

  演曰三明爱戒文分为二先问后答此初也。

  论答至正语业命。

  演曰后答前也向名贤善果名正至不作律仪者即无漏道戒之律仪也得此戒已能令身语恶行不作名为不作由此力故故于修道所有身语亦得名为正语业命。

  论依止正见至名正精进。

  演曰四明精进文可知矣。

  论成就如是至正定。

  演曰五明念定文亦可知。

  论如是一切至是奢摩他。

  演曰后摄为二文分为二初揔略说后明断果初中又二先标后释释中有二一无所作谓正语等无表所发恶行不行名无所作二住所作止观进修名住所作。

  论如是清净至阿罗汉果。

  演曰后明断果谓依此二能断诸结及得果故。

  论长时相续至方始建立。

  演曰三明位次通见及修为能断除二种惑故正语业等据所发时修道方立若依远离恶法而论觉支体时亦已证得。

  论由如是等至菩提分修。

  演曰大段第五揔结分修前明想修后辩分修揔明十二瑜伽修讫。

  论云何修果。

  演曰十三修果差别门文分为二一明修果二明行别初中有三一徴二释三结修果此初也。

  论谓四沙门至阿罗汉果。

  演曰二释分二初揔标列后别解释此初也预者入也流者类也得入圣类名曰预流第二果者彼往天上一来人间而般涅槃名一来果生上证灭名不还果阿罗汉者此译云应谓应断灭受诸妙供不受生故。

  论此中云何至所生之果。

  演曰后别解释文分为二初释揔名后彰果体初中有二先问后答答中有二一辩沙门二彰果义沙门梵音唐云息义谓诸圣道能息恶法名曰沙门彰果义中文有二释初以无为断灭名果后以中上圣道名果是前劣因所生果故。

  论问何故建立如是四果。

  演曰后彰果体文中有二先问后答此先问也。

  论答至诸烦𢙉故。

  演曰后答分三初揔略答次别分别后引证成此初也。

  论谓诸无事至预流果。

  演曰次别分别文分为四一明初果二辩一来三辩那含四明应果初中有三先释次会后辩多生此初也为断招感恶趣因故立预流果见惑分别名为无事萨迦耶见所缘我无名为无事见为首故诸贪等惑相从揔名缘无事惑断彼对治即真见也。

  论而薄伽梵至立预流果。

  演曰次会违文文中有二初牒后会会中有二先摽后释谓有难云若断一切立初果者如何佛言但断三结立预流耶故此会云说断三结立预流者谓此三结碍至胜故偏说断除理实断尽方得初果。

  论此预流果至多生相续。

  演曰后辩多生最极多者人天七返方证应果名曰多生乃至少者二生一生及不经生亦能证也。

  论若断再生至立一来果。

  演曰二辩一来为断再生续烦𢙉故立一来果文中有二先摽后辩谓欲修惑前六品中能感六生名再生惑若于天上已断之尽无再生义名断再生所余烦𢙉复生人中亦断之尽名断再生立一来果。

  论若以永断至立不还果。

  演曰三辩那含断还惑故故立那含生中凡夫还生下者为有下界感生惑故今者那含断尽欲惑无生下义名曰不还唯有定地天有可生名不还也。

  论若已永断至阿罗汉果。

  演曰四明应果由惑尽故名应果也。

  论而薄伽梵至阿罗汉果。

  演曰后引证成文中有二一证一来谓先已断身见戒禁及疑三结并薄三根立一来果二证不还断五下分五下分中前三分结初果已除今据尽处故云断五三证无学如文可知不举初者前会违中即为证讫此初二中亦有会违思可知矣。

  论是名修果。

  演曰三结修果。

  论又于此中至心正安住。

  演曰二明行别文分为二一别明三类二对彰差别初中有三一明增行二明等分三辩薄尘初中有二先揔后别此初也为此五行先修五观然后方证正安住心。

  论彼于各别至勤修加行。

  演曰后别明也彼前五人如次各于不净慈愍缘起六界息念五停等中而修加行药病相应理湏尔故。

  论若等分行至非净其行。

  演曰二明等分谓贪等行胜劣齐故修对治时随缘何境皆得安住非要同前别修净行方住心也。

  论如等分行至当知亦尔。

  演曰三辩薄尘例同等分。

  论而彼诸行至能证心住。

  演曰二对彰差别文分为二初揔明异后别分别此初也谓此三类或有异故所得住时亦异也。

  论问至有何行相。

  演曰后别分别文分为二先问后答此先问云初行可悉后二如何。

  论答至与彼相似。

  演曰后答分二先明等分后辩薄尘此初也谓此等分一人身中具有五行随所遇缘有差别故而即起贪或起瞋等其所起贪与前偏增行皆相似何以然者以遇贪缘方得生故瞋等亦然。

  论其薄尘行至具诸功德。

  演曰后辩薄尘文分三段初摽次释后结薄尘此初摽举有七义也。

  论无重障者至异熟障。

  演曰次释分七一无重障二明初净三具资粮四明净信五成聪慧六明福事七成功德初中有四一摽二徴三列四释此初三也。

  论言业障者至是名业障。

  演曰四释分三一明业障二明烦𢙉三明异熟此初业中文有三节牒释及结谓无间业及余故思招感果时能障正道故名业障。

  论烦𢙉障者至名烦𢙉障。

  演曰二明烦𢙉障具牒释结猛利分别长时俱生如次障碍见修圣智名烦𢙉障。

  论异熟障者至异熟障。

  演曰三明异熟障文中有三谓牒释结释中有二一揔报异熟谓生三涂北洲无想二别报异熟谓生人中根不圆满此二异熟皆能障圣故名为障。

  论最初清净至及正直见。

  演曰二明初净文分为二初揔摽列后别解释此初也。

  论由十因缘至如前应知。

  演曰后别释中文分为二初明戒净后彰正见此初戒净前已具明故不云也。

  论正直见者至名为正直。

  演曰后彰正见文分三段初标次释后结正见此初摽列而有四也。

  论如是正直至不可引夺。

  演曰次释分四一明净信二明胜解三明远离四彰出离此初也于佛法教致心敬仰名为净信。

  论胜解相应至无有怖畏。

  演曰二明胜解于斯五处深生忍可名为胜解。

  论远离诳謟至而自显发。

  演曰三明远离自能离邪妄曲謟发生正直是真无漏正见之类名正直类。

  论善思法义至得胜进。

  演曰四彰出离文中有二初摽后释远离二边处中增进名为出离。

  论由此四相至名正直见。

  演曰后结正见。

  论资粮已具至如前应知。

  演曰三具资粮文分为二初广后略此初广辩如前应知。

  论略有四种至如前广说。

  演曰后略明中文分为二初揔标列后别解释别解释中复有四种一明福德二彰智慧三辩先世四明现法一一次第如文可知。

  论多清净信至如前应知。

  演曰四明净信文显可知。

  论成就聪慧至速能通达。

  演曰五成聪慧文分三段一速领受二无忘失三能通达。

  论具诸福德至尊重赞叹。

  演曰六明福事福事有十如文可知。

  论具诸功德至应知其相。

  演曰七成功德义同前说故不再明。

  论如是等类至行相差别。

  演曰后结薄尘。

  论云何补特伽罗异门。

  演曰十四补特异名门文有三段一徴二释三结异名此初也。

  论谓有六种至六出家。

  演曰二释分四一摽二徴三列四释此初三也。

  论第一沙门至坏道沙门。

  演曰四释之中文分为六一辩沙门二婆罗门三彰梵行四辩苾刍五辩精进六辩出家初中有四一摽二徴三列四释此前三也。

  论当知诸善至行诸恶法。

  演曰四释分二初别后揔初别释中有二番释初番文二先释四名后释四相一一次第如文可知。

  论又学无学至诸烦𢙉故。

  演曰第二番释文分为四一明胜道二明说道三明活道四彰坏道此初圣智名为胜道。

  论若无如来至令不断故。

  演曰二明说道佛及菩萨三藏声闻皆名说道以能和扬说正道故然有佛时三藏沙门但名胜道无佛菩萨即名说道以替佛处说正法故。

  论若诸异生至活道沙门。

  演曰三明活道由修正行令道活故名为活道。

  论若诸犯戒至坏道沙门。

  演曰四彰坏道戒为初因正道之本由坏戒故正道不生名为坏道。

  论世尊依彼至第四沙门。

  演曰后揔明四唯佛教有余教即无坏道虽非然由见正故于外教皆无有也。

  论第二婆罗门至正行婆罗门。

  演曰二明婆罗门文分为二初揔摽列后别解释此初也。

  论种姓婆罗门至名婆罗门。

  演曰后别释中文分三段一明种姓二彰名想三明正行此初也谓由生在彼族类中名种姓也。

  论名想婆罗门至婆罗门。

  演曰二彰名想本非彼族假立彼名名为名想。

  论正行婆罗门至婆罗门。

  演曰三明正行文中有二先释后证婆罗门者此云净门亦云净志而洁其行净修其志恶法已除善事修毕能净其行名为净行。

  论第三梵行至罗汉果。

  演曰三明梵行文中有二初揔标列后别解释后别解中文分三段一明远离二辩暂时三明毕竟问暂断行中何故不言离上二界毕竟断中除初二果答梵谓清洁实离诸染方得梵名然染极者莫先[淫-壬+(工/山)]法今对离此立梵行名初二果人犹有妻室未名毕竟上之二界界无[淫-壬+(工/山)]故故亦不言。

  论第四苾刍至足戒苾刍。

  演曰四辩苾刍文具摽列列名有五初一乞事二自称者谓犯尸罗不名苾刍自称我是名自称也三名想者虽披法服未具戒德苾刍体无而名假立名为名想余可知也。

  论第五精勤至止息诸缠。

  演曰五辩精勤文中有二初标后释释中有三一止犯戒二息境界三息烦𢙉息烦𢙉中文复有三一断见修惑二断寻等染三断随烦𢙉于中各二种及现行文可知矣。

  论第六出家至众多外道。

  演曰六明出家文分为二初揔标列后随别释随别释有二一于善出家二于恶出家初中有二一出所居家二出诸恶法具此二义名曰出家。

  论是故说言至所有异门。

  演曰三结异名也。

  论补特伽罗至略有四种。

  演曰十五八种伽罗十六四因建立二门合辩文分为三先标次列后依标释此双标也。

  论云何八种至修习者。

  演曰次列分二先举八名后列四种此初也。

  论云何四种至长时修道。

  演曰后列四种。

  论云何如是至补特伽罗。

  演曰后依摽释文分为二一明建立二明成辩初中有三徴释及结释中有四一根差别二明瑜伽三明加行四明时别四中各二名立八也。

  论若诸所有至已得成办。

  演曰二明成办类分为五前四未成第五已办文可知也。

  论当知诸魔至当正远离。

  演曰十七诸魔十八魔事二门合释文分为二先摽后辩此双摽也。

  论云何四魔至四天魔。

  演曰后辩之中文分为二先释四魔后陈魔事初中有三一徴二列三释此初二也。

  论蕴魔者至是名天魔。

  演曰三释分二一明四体二辩立因此初也。

  论当知此中至建立四魔。

  演曰二辩立因文分为二先标后释此先标举有四若字如次为四魔所因也。

  论谓依已生至方能超越。

  演曰后释分二一正辩四魔二逐难重释如初分四如次释前所标四死名四魔也文分可知。

  论又魔于彼至生此界故。

  演曰二逐难重释谓于四魔中逐难重释第四天魔谓此天魔于所扰乱不得自在离欲未离胜劣异故故魔于彼有未自在及自在也。

  论云何魔事至当正了知。

  演曰后陈魔事分之为三初徴次释后结了知释中类别有其八种一破生善法事能断出离故云魔也梵云魔罗此云破坏破坏所修而不成故二障护根门事三障生知量事四障碍勤修事五障习正知事于中有五一耽着美色二乐世荣好三爱多所作四乐众欢娱五心随恶友六宝谛世疑事七破坏空闲事文中有二初见怖生后见无畏八障碍㽵严事于中有二一乐着利养二生诸随惑结文可知。

  论由三因缘至空无有果。

  演曰十九空无有果门文分为五一摽二徴三列四释五揔结之此初标也。

  论何等为三至力微劣故。

  演曰二徴三列。

  论若有诸根至决定有果。

  演曰四释之中文分为四前三㸦阙皆无有果第四遍修方名有果为对前三㸦阙无果故明有果非是此文正明有也故前颂标及长行列皆言无果不言有故。

  论如是名为至决定有果。

  演曰五揔结前正傍二也。

  论卷第三十 第三瑜伽处之一

  论如是已说至我今当说。

  演曰大文第三次明安立瑜伽处中文分为二初结前摽后后依摽正释此初也。

  论揔嗢拖南日至修作意。

  演曰后依标正释文分为二先以颂标后方辩释此颂摽中门有三别一往庆问二谓寻求三方安立安立门中复分为五一摽护养二摽出离三一境性四明障净五修作意。

  论若有自爱至名胜然。

  演曰后辩释中门分三别一往问称赞门▆▆▆▆行门▆▆▆▆▆门初门有二一明往问二▆▆问初问有二先明住念后明其问初中复二先摽后列。

  论如是正念至为我宣说。

  演曰二明其问文中有三如是正念下初请问时将请问下次请问仪我于如是下后正请问。

  论如是请已至修断功德。

  演曰二明庆问文分为二先庆后问初中复二初揔后别此𢝰摽彼庆问之意。

  论叹言善[栽-木+(万-一)]至故来问尔。

  演曰后别庆中类分十二一庆无放逸二赞求离狱三喜求离缚四求脱险道五求获善根六求证安乐七求证涅槃八求度漂溺九求大智光十印堪受施十一喜修二行十二庆能利物。

  论以如是等至而出家不。

  演曰后问为二先结前庆后兴正问正问有四如文可知。

  论如是问已彼若云尔。

  演曰二寻求根行门文分为二初明契合后辩寻求初中又二一明已问后辩意同。

  论次后复于至而正寻求。

  演曰后辩寻求文分为二初摽后释摽中复二一标四处二举四因。

  论云何名为至寻求其愿。

  演曰后释分四一审问寻求二言论寻求三所作寻求四心智寻求初中有二一明寻正愿二辩姓根行初中有三谓徴释结。

  论云何名为至如问而答。

  演曰二辩姓根行文中有二初问种姓根行知不后辩愚智答亦有异。

  论从此已后至寻求彼三。

  演曰二言论寻求文分三段初摽次辩后结言论此初也。

  论谓对其前至则不如是。

  演曰次辩分三一寻种姓二寻根器三寻行别初中有三先说声闻次陈独觉后明菩萨各随自性闻即喜生无喜无欢即非彼姓若不定者闻二惑三皆生喜跃即名不定义同定姓故论不明。

  论若有钝根至则不如是。

  演曰二寻根器根有三品中品所言不如是者不同下上名不如是。

  论若有贪行至柔䎡怡悦。

  演曰三寻行别文分为五一贪二瞋三痴四𢢔五明寻思此寻贪行若贪行者闻说净妙国土胜事便生悲喜发极净信何以然者顺自贪心爱妙好故。

  论若有瞋行至上相违。

  演曰二寻瞋行虽闻妙事而不喜生若遇违缘心便愤发即知瞋也。

  论若有痴行至当知亦尔。

  演曰三寻痴行谓痴行人闻说涅槃深妙言论犹如根钝不能了解便起怖心惊恐无分名痴行也。

  论若有𢢔行至发言称善。

  演曰四寻𢢔行如文可知。

  论若寻思行至[娄*殳]重请问。

  演曰五寻思行以心散故知是寻也。

  论如是名为至及以根行。

  演曰后结言论。

  论云何名为至种姓根行。

  演曰三所作寻求文分为二初徴后释释中有二一明所作二辩寻求所作有二一声闻所作二贪等所作二辩寻求谓观此二所作事处而起寻求即知彼三姓根行也不寻最初愿所作者愿从心发初已问知故但辩三寻所作事。

  论云何名为至种姓根行。

  演曰四心智寻求文分为二先徴后辩谓由证得他心智故而能了彼声闻种姓根行差别。

  论于四种处至如应安立。

  演曰三明安立资养门文分为二初结前摽后后依标正释此初也。

  论云何五处至作意处。

  演曰后依摽正释文分为二初揔徴列后随别释此初也。

  论云何护养至定资粮。

  演曰后别释中文分为五一资粮胜定门二乐住远离门三证心境性门四离障清净门五明修作意门初门之中文分三段谓徴释结释中有二初戒律仪后根律仪而由戒等方能得定故以戒等为定资粮然此资粮有十四种即是前说世出世间二道资粮今举律仪等余后法故云乃至沙门㽵严。

  论如是远离至乐住远离。

  演曰二乐住远离门文分为二先摽后释此摽举也。

  论云何远离。

  演曰后释之中文分为四一者揔问二谓略答三别徴释四揔结之。

  论谓处所圆满至是名远离。

  演曰二略答也。

  论云何处所圆满。

  演曰三别徴释文分三段一明处所二辩威仪三明远离初中有二先徴后释此初也。

  论谓或阿练若至空闲室。

  演曰后释分二初明处所后明圆满初中有三一列二释三结处所此初列三也。

  论山谷岩冗至阿练若。

  演曰二释分三逆次释前所列三也稻秆(古旱反)者字林云禾茎也。

  论当知如是至揔名处所。

  演曰三结处所。

  论处所圆满至处所圆满。

  演曰后明圆满文中有五一地平严净二处无諠闹三离诸𢙢怖四资具易得五道师劝诱其次五处圆满。

  论云何威仪圆满。

  演曰二辩威仪文分三段一徴二释三结圆满此初也。

  论谓于昼分至乃至广说。

  演曰二释分二初揔后别此揔释中威仪有七一昼分经行二初夜宴坐三中夜卧思四后夜经行五结跏趺坐六端坐正愿七安住皆念乃至之言有后二也。

  论何因缘故结跏趺坐。

  演曰后别逐难重释趺坐文分三段一辩结跏二明正愿三明背念初中有三一徴二释三结趺坐此初也。

  论谓正观见至同称赞故。

  演曰二释之中文分为五一一因中皆具摽释由此五理故跏趺坐。

  论正观如是至结跏趺坐。

  演曰三结趺坐。

  论端身正愿至之所缠扰。

  演曰二明正愿文中有二先辩端身后明正愿二中各二先牒经明后方论释。

  论安住皆念至所缘境故。

  演曰三明背念文分为二先牒后释释中有二如文可知。

  论如是名为威仪圆满。

  演曰三结圆满。

  论云何远离圆满。

  演曰三明远离文中有二先徴后辩此初也。

  论谓有二种至心远离。

  (演曰)后辩分二先标后释释中(有二一身二心文可知矣)。

  论如是此中至说名远离。

  (演曰)四揔结之。

  论云何心一境性。

  (演曰)三证心境性门文分三段一明根本二明加行三结境性初中有二一揔明境性二别彰止观初中有一一徴二释此先徴问起也。

  论谓数数随念至心一境性。

  演曰二释之中准此文势复分为三一标二释三结境性此初标中而有四句一数数随念二同分所缘三流注相应四无罪适悦具此四义名心境性。

  论何等名为至随转安住。

  演曰二释分四一明随念二明同分三明流注四明无罪此初也念于境转名随安住。

  论云何名为至同分所缘。

  演曰二明同分文分为二初揔略释后别问答此初也。

  论问至故名同分。

  演曰后别问答如文可知。

  论复由彼念至适悦相应。

  演曰三明流注流注即谓无乱无间乱际有安怡相名适悦相应。

  论又由彼念至适悦相应。

  演曰四明无罪罪谓过咎而于境中无染污过名为无罪为无罪故极多安隐安隐住故得成熟道道在于身而有调畅故名适悦相应转也。

  论是故说言至心一境性。

  演曰三结境性。

  论复次如是至舍那品。

  演曰二别明止观为境性中文分三段初揔标举次别分别后广释之此初也。

  论若于九种心至舍那品。

  演曰次别分别。

  论云何名为至九种心住。

  演曰后广释中文分为二一明止品二彰观品止中有三一徴二列三释此初二也。

  论云何内住至故名内住。

  演曰三释分三一明九住二明六力三彰作意初中有九一内住所缘心文分三段谓徴释结释中行相安住可知次下八心分三准此。

  论云何等住至故名等住。

  演曰二等住微细心等谓平等遍摄诸心不令外转平等而住名为等住。

  论云何安住至故名安住。

  演曰三安住内界心重安乱意令置内境名安住心。

  论云何近住至故名近住。

  演曰四亲近念住心外尘名远内心名近邻近念心不于外转名为近住。

  论云何调顺至故名调顺。

  演曰五调柔顺伏心心驰外境名不调顺制令调伏名调顺也取诸相者取色等相过患想者观彼色等所取之相而为过患下言取相准此应知。

  论云何寂静至故名寂静。

  演曰六舍妄证寂心由有贪等心多动乱制之不行名为寂静。

  论云何名为最极至极寂静。

  演曰七最极寂静心不寂之本无过𢙣寻及随烦恼今悉断除名最寂静。

  论云何名为专注至专注一趣。

  演曰八专注无间心于一境中专至加功名专一趣一趣即是一向义也。

  论云何等持至故名等持。

  演曰九等持相续心等谓平等离其动乱持谓住持专心一境由数习故得心平等名曰等持问此九住心为皆是定亦有散耶设尔何失二俱有过若散心者云何得言奢摩他品若定心者如初发心有何定相答后一为定前为方便创习之时但住一缘即名为住非得真定名为住也止品前因亦名止故。

  论当知此中至串习力。

  演曰二明六力文分为二初揔标举后各别释此初标举由斯六力九住方成。

  论初由听闻至等持成满。

  演曰后各别释文分为五一由初二力成初二住于中有二初由闻思成初内住后结闻思成后等住二由念力成三四住三由正知成五六住四由精进成七八住五由习力成第九住前四为因后一为果由数习力等持成满方名定也。

  论即于如是至运转作意。

  演曰三彰作意文分为二初止方便后观加行初中有二先揔标列后别配释此初标举由四作意方成住义。

  论于内住等至运转作意。

  演曰后别配释文中有四第一作意成初二住第二作意成次五住第三作意成第八心第四作意能成第九一一行相思之可知。

  论当知如是至舍那品。

  演曰后明观加行文中有二初结止心后彰观品。

  论云何四种至毗钵舍那。

  演曰二彰观品文分为二一明四观二明三别初中有二先揔徴列后方别释此初也。

  论云何名为至周遍伺察。

  演曰后别释中文分为四一正思择二极思择三遍寻思四遍伺察理彰义显寻之可知。

  论又即如是至多种差别。

  演曰二明三别文分为二初𢝰摽举后别解释此初摽举四观之中复有三门六事差别。

  论云何三门毗钵舍那。

  演曰后别释中文分为二初辩三门后彰六事初中有二先徴后释此初也。

  论一唯随相至毗钵舍那。

  演曰后辩之中文分三段初列次释后揔结之释中有三一明随相二彰寻思三明伺察皆依定内作意思惟名等引意。

  论云何六事至复审伺察。

  演曰后彰六事文分三段初徴次列后各别释此初二也。

  论云何名为至寻思于时。

  演曰后别释中文分为二一揔彰六体二依法别明初中有二一明六体相二辩立所因初文又二先释后结释中有六一义二事三相四品五时六理此前五也初寻义者能诠言下必有所目故依于语而寻义也内身外境名所寻之余可知矣。

  论云何名为至寻思于理。

  演曰后依寻思理文分为四一依观待真俗相形名观待也二依作用三约证成四依法尔法尔有三一明成立二辩难思三明安住初成立者眼见耳闻地坚水湿因成果法所作成宗皆名法尔成法性也二难思者凤彩多般鸟鸟兽白花红翠竹如是等类离佛无知名难思性三安住者法尔种子三乘差别名安住性。

  论如是六事至毗钵舍那。

  演曰后结也。

  论问何因缘故至毗钵舍那。

  演曰二辩立所因文分为二先问后答此初问也。

  论答依三觉至如所有性。

  演曰后答有二初𢝰摽列后别配释释中文分三段由初义故起初义觉由二三事起事边觉由后四事起第三觉以第三相中分自共别故通二处即以所起为果能起为因为生果故修六因也。

  论云何勤修至毗钵舍那。

  演曰二依法别明文分为二一明体相二揔结之初中有五一明不净二彰慈愍三辩因缘四彰六界五明息念初中有三一徴二释三结观品此初徴云不净观人如何缘义及事等耶。

  论谓依不净至寻思其义。

  演曰二释之中文分为六一明义观二明事观三辩相观四明品观五彰时相六辩理寻此初也谓闻圣说不净言教即以定意寻思其义称如所说实为不净名依不净寻思其义恶臭等者三十六物所成之身生已便臭名为生臭死尸变坏名为恶臭。

  论云何名为至寻思彼事。

  演曰二明事观谓观内外不净事别名寻彼事。

  论云何名至寻思自相。

  演曰三辩相观文分为二先明自相后彰共相自中分二一明内相二明外相此初也。

  论复于其外至[月*逄]胀胜解。

  演曰二明外相文分为二初广后略广中有二一明青瘀二明食啖初中有二先标后释释中有二一明青瘀二明烂坏。

  论若此死尸至骨锁胜解。

  演曰二辩食啖文分为四一彰食啖二明异赤三彰离散四明骨锁骨锁之中有三复次初复次中文分三段初唯骨想次唯锁想后合二想如文可知。

  论又有二锁至说名骨锁。

  演曰第二复次文中有二初标后释释中有二初形骸锁中言血镬者腹为镬也以盛热血名为血镬。

  论复有二种至骨锁胜解。

  演曰第三复次约真假明文分为二先标后辩文亦可知。

  论又即此外至不净自相。

  演曰后略明中文分为二先标后释如文可知。

  论云何寻思至不净共相。

  演曰后彰共相文分为二先徴后辩辩中有二先自后他谓内身色净妙好时引外不净变坏之色况同己体亦皆不净何以然者法体平等皆归一揆故。

  论云何名为至寻思彼品。

  演曰四彰品观文中又二先徴后释释中有二初彰不实有颠倒失后明正观有离苦德由此理故故于二品能有断修名观彼品。

  论云何名为至寻思彼时。

  演曰五彰时相文分为二先徴后辩辩中有二初各别辩后揔结释别中有三初明现在次彰过去后辩未来现在余骸不净之色即是过去曾净之色过去曾净于今不净我今现净未来变坏亦名不净若使未来当无不净无有是处何以然者法性平等皆相似故故三世法皆有净性及不净也。

  论云何寻思至寻思彼理。

  演曰六辩理寻文分为四一明观待二明作用三释证成四明法尔初观待中文分三段初徴次辩后揔结之辩中有三一若内外下明依世俗假施言论二寿暖识下依其胜义谈净不净三我此身下依于因缘寻净不净所因之理后结可知。

  论复作是思至寻思彼理。

  演曰二明作用谓思道力有断惑用故多修习能断贪也。

  论复作是思如世尊至思彼理。

  演曰三辩证成知是不净文分三段初世尊说下至教证知次我亦于下明现量证知后比度量下明比量知比量知中能治等者谓不净色能治所缘谓即净色净色为因起于烦𢙉名烦𢙉生今思能治外不净色比知能治所缘净色能生惑者亦为不净何所以者有漏色性皆相似故。

  论复作是思如是至思彼理。

  演曰四明法尔但思不净能断欲贪不应更思能所对治能成立法因何故有谁复先后复依何处而住止耶名不应思如被箭中直请拔之不应问来所因也。

  论是名勤修至毗钵舍那。

  演曰三结观品。

  论云何勤修至钵舍那。

  演曰二彰慈愍寻求观品文分三假一徴二释三结观品此初也。

  论谓依慈愍至寻思其义。

  演曰二释之中文分为六一彰慈义二彰慈事三辩慈相四彰慈品五辩慈时六彰慈理此初义也谓闻慈愍增上教故便寻其义思施乐行名思义也。

  论彼既如是至寻思其事。

  演曰二彰慈事文中有二初明三品后彰内外二事之中皆生慈意名慈愍事。

  论复能思择至愍自相。

  演曰三辩慈相文分为二初明自相后明共相自中有二初揔摽[娄*殳]后别配释释中有三初明乐欲次彰二定后辩三禅已上乐无故不明也。

  论复审思择至慈愍共相。

  演曰后明共相文分三段初明慈愍次彰共相后辩怨亲共相之中文分三段初空无我能所皆亡次辩无常体皆生灭后明苦性有漏非安故中行慈而无分别。

  论复审思择至白品。

  演曰四彰慈品文易可知。

  论复审思择至慈愍时。

  演曰五辩慈时过去已往虽不能与现在未来等皆与之名为时也。

  论复审思择至寻思慈愍。

  演曰六彰慈理文分为四一明观待二明作用三辩证成四明法尔。

  论是名勤修至钵舍那。

  演曰三结观品。

  论卷第三十一 第三瑜伽处之二

  论云何勤修至毗钵舍那。

  演曰三辩因缘文分三段一徴二辩三结此初也。

  论谓依缘性至诸缘起义。

  演曰二辩之中文分为六一明寻义二明思事三明寻相四彰寻品五辩寻时六明寻理初寻义中文分为二先辩后结辩中复二初辩正宗后陈邪法正中重言如是等者因果非一故重言之谓闻缘起增上教故了知如是无明为因彼彼行等果法生起如是痴等诸因法灭彼彼果法行等亦亡且明顺观倒逆应尔后邪法中初破外计自在天主为能造作生及化者后破[娄*殳]论计有𡨋性名无自性计有我谛名曰士夫二十三谛名中转变。

  论复审思择至缘起事。

  演曰二明寻事文分为二初辩后结辩中若内若外者十二支中根所摄者名内尘所摄者名外也。

  论复审思择至缘起共相。

  演曰三明寻相文中有二先明自相后明共相谓三际中无明等法体用别故名为自相无常苦空及无我等贯通十二名为共相。

  论复审思择至诸缘起品。

  演曰四彰寻品文中有二初明黑品后明白品。

  论复审思择至诸缘起时。

  演曰五辩寻时三世缘起生灭散坏故非正常。

  论复审思择至寿量边际。

  演曰六明寻理文中有二一明观待二辩后三初中有二先辩后结辩中又二初揔后别此先揔辩十二缘起要待于因方有果起非由我等而能生也。

  论又于此中至二生起因。

  演曰后别辩中文分为二初明生果后明招苦初中有二先揔标列后别解释此初标列由待二因具二果也。

  论自体果者至所生诸受。

  演曰后别释中文分为二先果后因果中分二一自体果谓现五支生起异熟名自体果二受用果谓生起已受用六尘外增上事名受用果。

  论牵引因至名牵引因。

  演曰后因有二一明牵引二明生起此明牵引体即七支谓无明行及行所集识等五种远引当来生老死位识等果法揔名牵引为令等下彰能摄受虽展转起亦名牵引意望远果名牵引故生支想者想即名也。

  论生起因者至名生起因。

  演曰二明生起谓爱取有三近能生果名曰生因爱痴品者爱痴相应皆名润惑全界烦𢙉皆结生故业招果胜偏说润业理实六支皆同润也。

  论由此二因至纯大苦蕴。

  演曰后明招苦由此二因故三苦随招苦俱蕴。

  论如是名依至所有道理。

  演曰后揔结也。

  论复审思择至所有道理。

  演曰二辩后三文分为二先辩后结辩中有三一明作用二辩证成三明法尔如文可知。

  论是名勤修至毗钵舍那。

  演曰后揔结也。

  论云何勤修至毗钵舍那。

  演曰四彰六界寻思六事文分为三一徴二释三结界观此初也。

  论谓依界差别至寻思界义。

  演曰二释分六一义二事三相四品五时六理义中有二先辩后结辩中有四如文可知。

  论又正寻思至寻思界事。

  演曰二明寻事此及下文皆具释结释中六界唯识界内余通内外思之可知。

  论又正寻思至诸界共相。

  演曰三明界相文中有二一明自相二明共相。

  论又正寻思至寻思界品。

  演曰四明界品文分为二初彰黑品后明白品。

  论又正寻思至寻思界时。

  演曰五辩寻时谓入胎时过去业识未来空界现在四大三缘和合方得受生名寻时也。

  论又正寻思至差别道理。

  演曰六明寻理文分为二先明观待后明余三初复有三先明世俗次彰胜义后辩因缘文可知矣。

  论又正寻思至差别道理。

  演曰后辩余三文分为二先辩后结辩中有三初明作用次辩证成后彰法尔思可知也。

  论是名勤修至毗钵舍那。

  演曰三结界观。

  论云何勤修至毗钵舍那。

  演曰五明息念文分三段一徴二释三结息观此初也。

  论谓依入息至寻思其义。

  演曰二释之中文亦为六一义二事三相四品五时六理各具释结此明寻义释结可知。

  论又正寻思至寻思其事。

  演曰二明寻事由属身故名之为内以是风故通名内外。

  论又正寻思至诸息共相。

  演曰三明寻相文中有二初明自相后明共相自中入出各有二者一者入息二中间入息出息亦尔名为二也共中息体并息所依皆是无常故名为共。

  论又正寻思至寻思其品。

  演曰四明寻品文中有二初黑后白义可知也。

  论又正寻思至寻思其时。

  演曰五辩寻时三世身息更相系属名曰寻时。

  论又正寻思至寻思其理。

  演曰六明寻理文分为二初明观待后辩余三此初也。

  论又正寻思至寻思其理。

  演曰后辩余三谓此观待之余文中复有其三初明作用次辩证成后明法尔如文可悉。

  论是名勤修至毗钵舍那。

  演曰三结息观。

  论如是依止至我后当说。

  演曰二揔结中文分为二先结后指四所缘中已依净行辩六事讫善巧净惑后于自处而广辩之遍满义宽亦通摄也。

  论复次此中至九正加行。

  演曰二明加行文分三段一𢝰摽列二别解释三揔结之此初标列九加行也。

  论由此九种至往趣获得。

  演曰次别释中文分为二初揔辩德后别分别初中有二先白后黑白中有三一由闻思加行力故心未定者速令得定二已得定者转令胜进三令发神通及生众德返此三品即名黑也。

  论云何名为至相应加行。

  演曰后别分别文分为二一明白品二彰黑品白品之中义门分九一相应加行门文分三段初徴次释后揔结之释中有七文可知也。

  论云何名为至串习加行。

  演曰二串习加行门文分三段先徴次释后结加行释中有二初明串习后彰非习。

  论云何名为至不缓加行。

  演曰三疾速加行门文分三段初徴次释后结加行释中有二初辩无𢢔缓后何以故下释所以初中有四一殷重加行勤修观行二若从定下异缘事毕还复本心三有苾刍下乐离杂居四又如是下定当速证。

  论云何名为至无倒加行。

  演曰四无倒加行门具徴释结文易可知。

  论云何名为至舍相舍时。

  演曰五应时加行门文分三段一徴二释三结释中有二初揔标举后辩体相此初标举而有四种谓止观举舍。

  论云何为止至故名为止。

  演曰后辩体中文分为四一彰止相二明观相三彰举相四彰舍相止中有三一彰止体二明止相三辩止时此初止体令心静住即名为止。

  论云何止相至因缘相。

  演曰二明止相文中有二先徴后辩辩中又二初列后释释中有二一辩所缘谓同分境也二辩因缘文复有二先摽熏习后为令下正释所标为证止故先习观心观心为因缘定方证故故观加行是止因缘。

  论云何止时至是修止时。

  演曰三辩止时止观方便是修止时止其乱动令居寂故。

  论云何为观至所缘观行。

  演曰二明观相文复分三一明观体二明观相三辩观时此观体者即以四行三门六事差别以为观体前卷已明故不重也。

  论云何观相至所有加行。

  演曰二明观相文中有二先徴后辩辩中有二初标后释释中有二先辩所缘谓同分影后辩因缘谓定能发慧故修止品为观因缘行相返前七相知也。

  论云何观时至是修观时。

  演曰三辩观时心下沉没观即高明故相沉时是修观品观品策发令离沉故。

  论云何为举至庆慰其心。

  演曰三彰举相文分三段一彰举体二明举相三辩举时此初庆心以为体也。

  论云何举相至勤精进。

  演曰二明举相净妙境中发勤精进名为举相。

  论云何举时至是修举时。

  演曰三辩举时准前可悉。

  论云何名舍至任运作用。

  演曰四彰舍相文分三段一明舍体二明舍相三辩舍时此初任运平等名舍。

  论云何舍相至太过精进。

  演曰二明舍相所缘境中心住平等无有沉掉名心上舍。

  论云何舍时至是修舍时。

  演曰三辩舍时止观转时掉举已灭名舍时也。

  论如是至加行。

  演曰三结论云何至加行。

  演曰六解了加行门文三一徴二释三结释中有二一明定相二辩所缘明定相中由善取故故于入出皆得自在名为解了。

  论云何名为无猒至无猒足加行。

  演曰七无足加行门具徴释结如文可知。

  论云何名为不舍至轭加行。

  演曰八善轭加行门文分三段徴释及结戒能拘禁譬之于轭坚持无犯名为不舍顺修止品名为加行。

  论云何名正加行至名正加行。

  演曰九正修加行门文分三段一徴二释三结加行初中有二先揔略释后指事别明此初也。

  论如有勤修至[娄*殳][娄*殳]现前。

  演曰后指事别明文分为二初标后辩此初也不净观者指其事也谓观青瘀起胜解已复观烂坏乃至骨锁舍前取后即名除遣为令观心得纯熟故。

  论其正除遣至作意故。

  演曰后辩之中文分为二一揔明除遣二别彰今说初文又二先揔标列二别解释此先标中而有五也。

  论当知此中至无相界作意。

  演曰后别释中文分为五一内摄其心除遣外境二不念作意除遣妄心遣之又遣之故名除遣三于余胜定作意思惟先所得心劣皆弃舍六行欣猒皆此流也四思惟不净除其净贪除净贪已复修余四名为除遣五无相作意断除前相名为遣除。

  论虽遍安立至不念作意。

  演曰二别彰今说文中分二初揔标举后释所由此初标举但取五中二心也。

  论初修业者至除遣所缘。

  演曰后释所由文分为二一明取二意二辩除所由初中有二先明不念后明内摄此初也所陈除遣虽有五种而今但取初二种者为初学人未能制意深起猒心故应所缘尽皆除遣故取内摄不念除之余三除遣遣自所治得名除遣然于境界相似不无义与此违故非取也。

  论彼于其中至所知事相。

  演曰后明内摄文分三段初明所行境次谓由随下明能行心后毗钵舍下明心平等无其取舍取舍无故名为除遣。

  论若于所缘至所知境事。

  演曰二辩除所由文分三段初法次喻后合除遣此初也。

  论譬如世间至究竟显期。

  演曰次陈喻说。

  论此中道理当知亦尔。

  演曰后合除遣文分有二初合前文后示其相此初也。

  论若于此境至复起胜解。

  演曰后示相中文分为二初标后辩此揔标示除遣相也。

  论于狭小境至当知亦尔。

  演曰后辩相中文复为二初示除遣后明相异初中复二先于自境解已除遣后于异境复生胜解欲色如次名为小大无量于狭小青境起解除遣乃至缘广大青境除遣亦尔。

  论若诸色法至影像显现。

  演曰后明相异观色大小形量粗着易生胜解犹如变化影像而生若观无为空识等相以名为先领生解已于其心上安布影像空等相生名为显现。

  论如是一切名正加行。

  演曰三结加行。

  论如是九种至当知违逆。

  演曰二彰黑品对前随顺立九相违以返于前即名黑品。

  论如是黑品至十八种。

  演曰三揔结之。

  论如是名为心一境性。

  演曰大段第三揔结止观根本加行皆得名为心一境性。

  论云何净障。

  演曰第四离障清净门文分为二一明净障二以颂结初中有二先徴后辩此初也。

  论谓即如是至净除诸障。

  演曰后辩之中文分为二一揔明净障二别明胜行初中有四一标二徴三列四释此初也。

  论何等为四至对治故。

  演曰二徴三列。

  论云何遍知至诸障自性。

  演曰四释之中有二番释初番分四一彰自性二辩因缘三彰过患四辩对治明初性中文分三段先徴次释后结自性释中有二初标后辩辩中有四一明怯弱二明盖覆三明寻思四明自举行相如文结亦可解。

  论云何遍知至犹未串习。

  演曰二辩因缘文分为二先明怯弱后辩余三此知怯中而有六种文亦可悉。

  论遍知盖覆至障之因缘。

  演曰后辩余三文分为二初揔标略释后别辩所因此初也。

  论若不作意至非理作意。

  演曰后别辩中但明盖障寻思自举略不明也盖中有五一若思净相为贪盖因二不思慈愍为瞋盖因三不思明相惛睡盖因四不思止相掉举盖因五若不作意思缘性等为疑盖因由知因故令盖不生名为净障。

  论云何遍知至诸障过患。

  演曰三彰过患文中有三徴释及结释中有七一于四胜定未证不证二已证却退三坏正加行四有染污住五有苦恼住六自毁毁他七堕诸𢙣趣名障过患。

  论云何名为至修习喜乐。

  演曰四辩对治文分三段初徴次释后结对治释中有二一明怯弱二辩余三初中有二一通二别通以随念而揔对治别中有四一嬴劣太过初修怯弱精进对治二不修加行勤问对治三烦恼炽盛不净等治四未串习者思择对治。

  论余覆盖等至修习对治。

  演曰二辩余三所有对治即前第二知因缘中不净慈愍明相及止缘起性等作意是也寻之可知。

  论又遍了知至净除诸障。

  演曰第二番释文中有二先明过患后辩对治既了患因须修断法故所能治先后如次。

  论当知此中至亦有众多。

  演曰后别明胜行文分为四一明行多少二辩修增胜三明观成熟四辩双运转初中有二一辩体多二明量广此初也观不自起因教所生教既有多观亦非一所引修慧亦为多也。

  论又复即此至悟入道理。

  演曰二明量广心不孤起托境方生境既无边量亦难测故有三门六事等门体无边也。

  论正修行者至现量智生。

  演曰二辩修增胜文中有二一明方便二明究竟初中有二一增长轻安二增长境性皆因初止观力然也。

  论问齐何当言至波那念耶。

  演曰三明观成熟文中有二先问后答此初也问云且于五停观品之中何名成熟何名不熟言究竟者即成熟也。

  论答至未得究竟。

  演曰后答分二先明不净后彰余四此初也不净观成无退败故名为究竟如有苾刍于尸陁林中作不净观成佛教旃茶罗杀之令当有证使无退也。

  论如不净观至当知亦尔。

  演曰后彰余四文分为二初例前同后彰义异此初也谓慈愍等作已复作遣已复遣久修习故皆得成熟亦名究竟。

  论于中差别至广说。

  演曰后彰义异成熟虽同观门有异观门有异者而有四种一明慈愍二明缘起三彰界相四明息念次第配释如文可知。

  论问齐何当言至双运转道。

  演曰四辩双运转文分为二先问后答此问也。

  论答若有获得至双运转道。

  演曰后答前也九住心中前八方便第九根本根本胜定为依止故修增上慧平等俱转名双运道。

  论中嗢拖南日至令障得清净。

  演曰二揔以颂结三四门也而言中者凡颂有三先颂标章名为初颂事讫颂结名为后颂说事未了随义且结名为中颂第三大段安立门中别门分五前明四讫今以颂结故名中颂何故尔耶答以前所说文义繁广故且结之使无乱故此所结中唯结第三心一境性第四净障初之一颂颂观品中三门六事次之二颂颂彼止观九种加行后之一颂而颂第四净障之中自性因缘过患对治四所知也一一如上寻之可知。

  论云何修作意。

  演曰第五正修作意门文分为二先徴后辩此初也。

  论谓初修业至四种作意。

  演曰后辩之中门分为二一辩四作意门二明取五相门初门有三一揔标举二别徴列三依标释此初有二一牒前修二摽起念言安立者大门第三安立门也普遍相中心一境者安立门中揔有五义今牒第三心一境性普遍缘相及牒第四净障之义远离九种黑品加行学修九种白品加行揔牒前也彼应最下摽当起念为证定故修四作意。

  论何等为四至智见作意。

  演曰二别徴列。

  论云何调炼至智见作意。

  演曰三释文二初略后广略中有四一明调炼二明滋润三辩轻安四彰智见一一次第如文可知。

  论彼修行者至成可猒处。

  演曰后广辩中文亦为四一明可猒二辩可欣三明背向四明四德初中有二先揔后别别中有四一自衰损二他衰损三自兴盛四他兴盛现前过去各通二也。

  论即彼行者至名异门。

  演曰二辩可欣文中有二初揔摽列后别解释释中有三一欣乐三宝得三大利二欣乐清净得六和敬三欣乐所证得无怯弱于中有二一现所证二当所证如文可知。

  论彼修行者至易脱而转。

  演曰三明背向于可猒中而生弃背于欣乐中生其趣向欣猒二中易脱而转非唯定背及唯向也。

  论其心如是至作意故。

  演曰四明四德文分三段初法次喻后合法中有二先明作意后明胜进此初也谓由四种作意力故有所思择名为智见而能向背摄敛内心及思择也。

  论如是彼心至得胜进。

  演曰后明胜进止观转增名胜进也。

  论譬如黠慧至种种转变。

  演曰次明喻说。

  论如是勤修至皆能成办。

  演曰后法合也。

  论卷第三十二 第三瑜伽处之三

  论云何初修至心一境性。

  演曰二明取五相门文分为二先徴后辩此初也。

  论谓善通达至了别事相。

  演曰后辩分二一明取五相二彰得胜利初中有二先揔标列后别解释此初也。

  论问至取五种相。

  演曰后别释中文分为二一辩治贪行取不净相二例瞋等起余四相初中有二先问后答此初也。

  论答至如理受持。

  演曰后答分二一明教诲二揔结之初中有二一明修习二彰所得初中复二一明取五相二彰入念住初中又二一别教五相二逐难重辩初中分五一明猒离二明欣乐三明过患四辩光明五明事相初中有三一汝等随下明闻见等诸可猒事二汝既如是下而教取相正生猒离三如是汝应下结劝受持次第如文义彰可悉。

  论汝取如是至取欣乐相。

  演曰二明欣乐文分为二一结前标后二正明欣乐此初也。

  论当自观至加行圆满。

  演曰二明欣乐文分为二一明欣乐二辩断修初中复二先释后结释中复二一于自生喜二于他生喜初文又二一明无悔二明除障初中又二一教观察二明无悔此初也。

  论汝于如是至定生欢悦。

  演曰二明无悔由无悔故故生欢喜。

  论如是且于至生喜悦意。

  演曰二明除障文中有二一结前生后二正明除障由除障故故于现证而生喜悦言于一者一戒净也。

  论若汝获得至发喜悦意。

  演曰后于他生喜也。

  论如是行相至取欣乐相。

  演曰后结有二一结其名二结欣乐欢悦喜悦前后虽殊揔名此中欣悦意相。

  论取是相已至及一境性。

  演曰二辩断修文中有二初明断染后辩进修止观轻安及一境性。

  论汝若如是至取过患相。

  演曰三明过患文分为二一结前标后二依标正辩此初也。

  论谓于所有至贪欲等五。

  演曰二依标正辩文分为二一明三过二彰六行初中有二先标后示此先标列过患有三谓十八五也此十等数前数明也。

  论汝应于彼至取过患相。

  演曰后示过中文分为二初辩后结辩中有三一心多遽务二思慕躁扰三恒不寂静后心散动等如次结前三过患也。

  论又汝应依至寂灭乐想。

  演曰二彰六行治三过患义别分三初之二相除十相过次二除前欲等八过后二对治随惑五过行思可悉。

  论汝取如是至月轮明。

  演曰四辩光明令取日月灯等明者令离惛沈诸闇相故。

  论既取如是至系念在前。

  演曰五明事相文分为二一明了别二彰劝发初中有三一教取相二教生想三教不念初中又二一明往取相二教令系念。

  论复于其中至寂灭乐想。

  演曰二教生想文分三段一明起六想二彰乱不乱三辩心寂静此初也既缘青瘀骨锁相已复于其中更生六想一观其死尸无有我我名无相想二无分别想心既已无亦无分别三寂静想既无分别亦名寂静四无作用想事业休废名无作用五无躁扰想躁扰起时良由思慕尸既无思扰亦非起六烦恼寂乐想烦恼起者多不寂静今无烦恼即名寂乐观外既尔我亦应同返照内心同应观察。

  论又于其中至不乱相。

  演曰二彰乱不乱于正观时十相八寻五随惑等而有起者名之为乱若住一境妄念不生即名不乱。

  论又汝于此至寂静而转。

  演曰三辩心寂静由无乱故心住一缘名为寂静。

  论又若汝心至不现在前。

  演曰三教不念而由忘念过失随生修无念心故能除也。

  论贤首当知至发勤精进。

  演曰二彰劝发文分为二初赞劝修后引教证此初也。

  论世尊至而正护持。

  演曰二引教证文中又二初喻后合此初也。

  论如是比丘至及随烦恼。

  演曰后合也。

  论是瑜伽师至不净相。

  演曰二逐难重辩文分为二初揔后别此初有二一辩善修二明系念。

  论汝今复应作至骨锁亦尔。

  演曰后别辩中文分为二一彰猒相二辩光明初中有二一明顿观察二彰渐易脱初中有二一明起假想二彰实作意此初复二先略后广维者广雅云隅也诸维者谓即四维也淮南子云天有四维。

  论汝依如是至真实作意。

  演曰二彰实作意未尽苦边且为真实观诸死尸实有尔数名真实也未至无学名未苦边无学能作苦边际故。

  论又非修习至当知亦尔。

  演曰二彰渐易脱文分为二一明易脱欣猒闲生二辩内心无分别住初中复二先明想一后辩想多此初也非时观时一向顿思青瘀之相兼起乐心观净境故何以然者令观增时渐纯熟故于一青瘀闲生既尔乃至一锁欣乐亦然是名初修易脱起也。

  论由此道理至当知亦尔。

  演曰后辩想多由此初修闲一起理若久习者复应于二三四五六乃至百千十方四维青瘀闲起义亦同此乃至骨锁皆同也。

  论如是令心至寂静而转。

  演曰二辩内心无分别住恐著相故从多相中渐却除遣九方三维万千百数乃至一一青瘀亦无名不显现于此不显现不分别中系心而住名寂静转。

  论彼瑜伽师至修光明想。

  演曰二辩光明文分为二初辩观成后明胜劣此初有二先辩劝修后彰成就。

  论若有最初至而相明了。

  演曰后明胜劣令修习时而有取舍。

  论如是汝由至渐次趣入。

  演曰二彰入念住文分为二一结前起后二正明趣入此初也由斯五相增上力故而能渐次入于念住。

  论将趣入时至发起故。

  演曰二正明趣入文分为二一明趣入相二教修止观初中又二一教趣入二㧾结之初中又二一辩修身观二明受心法此初有三一明内不净谓自内身三十六物以成体故二明外不净谓观他身死尸瘀色为不净也三通彰内外谓自他身未死之时揔名为内死已余骸皆名为外有情非情二有异也。

  论汝复应于至舍那品。

  演曰二明受心法文分为二初揔标列后随标释此初摽列三念住。

  论于奢摩他至受心法观。

  演曰后随标释文分三段一内二外三明内外此初也谓观内心起无分别无乱受等名住受观刹那生灭心是无常相续流转明法无我是内略心非散乱故名为内。

  论于无散乱至受心法观。

  演曰二明外受心法念住谓观过现所生受等四无色蕴诳幻无常不可保信如次受心及法无我所观心等散地相应故名外也。

  论于毗钵那至受心法观。

  演曰三通明内外受心法观谓以闻思增上力故观彼分别有相之境所起受等体是无常非散乱故名之为内而有分别及有相故故名为外。

  论如是汝由至当得趣入。

  演曰二揔结之。

  论又汝应于至毗钵舍那。

  演曰二教修止观文分为二先修止观后教正愿初中有三一揔劝修二别示法三明疾行此初也。

  论汝于如是至远三摩地。

  演曰二别示中文分为二一明住念二彰顺俗顺俗之中文分三段一教离恶缘二劝护身业三令宣正语护身业中诸𢙣境界不应策发于善境界善兴功也。

  论如是行已至毕竟修作。

  演曰三明疾行谓由如是护身语已复应速疾还习观心如钻火时无间殷勤名疾行也。

  论又汝应起至但须㬰颂。

  演曰后教正愿假使显得无量寿命常无暂舍修习瑜伽何况少时而无修断者也。

  论如是汝应至广大圆满。

  演曰二彰所得。

  论初修业者至名正修行。

  演曰二揔结也。

  论如说贪行至皆当了知。

  演曰二例瞋等起余四相文分为二一㧾例四同二别显有别此初也。

  论其中差别至善取相已。

  演曰二别显有别文分为四一明慈愍二明缘起三彰界观四明息念慈中有二一明慈愍二入念住初中有二一善取相二明与乐此初也。

  论处如法坐至无罪无喜乐。

  演曰二明与乐文分为二一明意乐二彰与乐彰与乐中文复为二一辩初修但观一境二明久习想无边境此初有二先明三品后彰三乐三乐为三一欲乐者欲界乐也二有喜乐者初二禅乐三无喜乐者第三禅乐谓依定意缘三情类等心与欲及色界乐名慈愍心。

  论次后或于至当知亦尔。

  演曰二明久习想无边境从二至多乃至十方三类有情皆愿其乐。

  论又彼不舍至能正趣入。

  演曰二明入念住文分为二先标后辩此先标举由慈愍心能入念住。

  论云何趣入。

  演曰后辩文二一辩揔缘二彰别念初中有三一徴二释三结揔缘此初也。

  论谓趣入时至修修身观。

  演曰二释之中文分三段一内二外三俱修习初内修者谓自内身于三类中亲怨如次欲乐背苦名内修观二余亦于下想余于彼三类之中亲怨如次欲乐背苦名外修观为对亲品自欲求乐对怨品中自求背苦何以然者以于怨境多生苦故三如我既下辩俱修观我观法界三类有情平等相似我既得乐彼亦与之自他俱得名于内外修修身观前二修慈自他虽别俱为自身而修慈行第三平等兼他得乐方名俱也。

  论此四念住至坏缘念住。

  演曰三结揔缘坏者杂也揔缘诸蕴名杂坏缘。

  论若修行者至唯身念住。

  演曰二彰别念文分为二一明假想二明真实此初也。

  论彼复依止至应知亦尔。

  演曰二明真实文分三段一明真实二释难词三校胜劣此初有二一对过去二对未来如文可知。

  论又我于彼至当得安乐。

  演曰二释难词如文可知。

  论如是趣入至余如前说。

  演曰三校胜劣真实为胜胜解假想故为劣也邬波尼杀昙者传有二释一云因果胜因果胜者彼方数名二云数之极也。

  论又于缘性至分别取相。

  演曰二明缘起文分为二一明观缘起二彰入念住初中有二一教取相二明作意初中又二先揔标举后明取相此初也。

  论谓诸有情至大苦蕴。

  演曰后明取相相中有五一取无明二取颠倒三取贪爱四取生业五取苦蕴。

  论彼既善取至胜解作意。

  演曰二明作意文中有二一于自他三世苦生而起作意二显作意是实无假不同慈等而有假想胜解事也由此能知缘起等事称境知故不名假想。

  论若于自身至余如前说。

  演曰二彰入念住文中有三一观自现身二观他现身三通观自他过未之身名俱身受。

  论又于界差别至种姓自性。

  演曰三彰界观文分为二先标后释释中有二一通明内外二唯辩内身初中有三一明起胜解二彰起假想三辩入念住初中又二一了六现行二知六种子了六现中先外后内知种子中了知身中有识持种六界差别故因而生蔓者说文云藤葛之属莚者谓连绵也窑室者烧瓦器也。

  论又于如是至此亦如是。

  演曰二彰起假想分之为三一观色界二观空界三观识界从粗至细假立而生实性既无我慢便遣向游者说文云出牖也筒者竹管喉如其筒从喻为名窍者礼记云孔也。

  论若于自身至住彼修观。

  演曰三辩入念住文中有三初内次外后通内外如文可知。

  论复有异门至住修身观。

  演曰二唯辩内身文分为二一明假想二彰真实此初有二初辩内身后明外身从生至死自有及无观界为身已除我见况皆空寂烬者说文云火余木也。

  论从是趣入至无量识界。

  演曰二彰真实文中有二先标六界后依次释刖足者周礼云断足也劓者字林云割鼻也。

  论又于阿那至善取相已。

  演曰四明息念文分为二一辩观息入出二明入念住初文有二一明方便二明正观此初也橐者吹火也。

  论由缘于内至而起胜解。

  演曰二明正观文中有二先粗后细如文可知。

  论彼若于内至如前应知。

  演曰二明入念住文中有三初内次外后通内外将欲死时息犹未断死已便断合此二位名为内外正加行等如前止观九种加行寻之可知。

  论如是所有至世间贪爱。

  演曰大段第二彰得胜利文分为二一由教诲善修正行二由正行得定轻安此初有二先揔标列后释所得文复有三一辩炽然二明具念三辩调爱。

  论先发如是至心一境性。

  演曰二由正行得定轻安文分为二初明胜劣后辩障除此初有二先劣后胜文易可知。

  论如是乃至至于心中现。

  演曰后辩障除文分为二一明相现行生障除后显行寂而得作意初中有三一者相现而非损恼二者行生障得除遣三明喜乐境性现前次第安谋思可知矣。

  论从此已后至寂静行转。

  演曰后显行寂而得作意文分为二初明行寂后明作意此初也。

  论从是已后至名有作意。

  演曰后明作意文中有二先辩作意后明相状此初也谓由胜定轻安力故故此最初获得定地胜作意也。

  论得此作意至清净相状。

  演曰后明相状文中有三初标次释后结相状释中有十一得上色定心二身心轻安三善修加行四止品摄持五能净诸行六疾起轻安七身无粗重八盖障不行九心无思(慕十轻安随转)。

  论卷第三十三 第四瑜伽处之一

  论复次至为其后。

  演曰声闻地中瑜伽有四上已辩三今明第四世出世处文分为二一揔举颂摽二长行别释颂中分二初颂世间后颂出世初世间中义门有六一标七作意二彰八胜定三辩二无心四彰五神变五明所生果六辩离欲相后颂分四一明解行二明通达三彰修习四明究竟七种作意即能离欲故更不开离欲门也。

  论已得作意至少分乐断。

  演曰二长行别释文分为二初揔结前后别彰后此初也。

  论从此已后至无所余。

  演曰后别彰后文分为二初揔略释后广分别初中有四一标二徴三列四释此标二也。

  论何等为二至发起加行。

  演曰二徴三列及四释也。

  论问至非出世道。

  演曰后广分别大分为二一辩世间二明出世初中有二一辩行人二明世法初中文二一问二答此问也。

  论答至发起加行。

  演曰二答中有二初明四类后辩二人初中有四一标二徴三释四结释中菩萨为成佛故故修世法为出世资非同前三求世胜利修加行也。

  论此乐往世间至谓诸有学。

  演曰后辩二人一者具缚外道凡夫二不具缚得圣菩萨及那含果生上那含及修灭定起世加行修伏断故悲增菩萨求定发通利诸有识智有断悟当受变易皆欣上地起加行心思之可悉。

  论此复云何至皆当广说。

  演曰二明世法六门之义文分为二先略标举后广分别此初也先离欲等明七作意又依静虑略明八定引无想等三二无心五通生相如其次第明后三也。

  论为离欲界至果作意。

  演曰后广分别门别有六一作意离欲门二胜定相应门三二定证灭门四五通神变门五所生果相门六离欲相状门初门有二一明七作意二彰境分齐初中复二一初定作意二辩余作意初文分四一标二徴三列四释此前三也。

  论云何名为至静相。

  演曰四释分二一辩七作意二诸门分别初中有七一明了相二明胜解三彰远离四彰摄乐五明观察六彰究竟七果作意了相分三一略徴释二广分别三揔结之此初也。

  论云何觉了欲界粗相。

  演曰二广分别文分为二一明粗相二明静相初中有二先徴后释此徴也。

  论谓正寻思至六理。

  演曰后释分五一标二徴三列四释五结此初三也。

  论云何寻思至是名粗义。

  演曰四释之中文分为六一义二事三相四品五时六理此寻义也。

  论云何寻思至有外贪欲。

  演曰二寻粗事通内外也。

  论云何寻思至诸欲自相。

  演曰三寻粗相文分为二先明自相后明共相初中有二一明二欲二明三处烦恼事欲如次迷理及事惑也明三处中先标后释释中有三一顺乐处乐境顺情故与贪欲想心依也二顺苦处瞋缘苦境故与忿恨类同亦依生也三顺舍处舍境中容故与痴等为所依处覆恼等法是痴等流流类是同故一依也。

  论云何寻思至诸欲共相。

  演曰后明共相生等八苦诸欲皆有名为共也。

  论云何寻思至如前应知。

  演曰四寻思粗品文分为二初示其法后引证成此初也谓此诸欲多过患故黑白二中皆黑品摄于中有八一谓此诸欲犹如凝血无实肉味二犹饿㺃咬嚼枯骨终无足想三如草炬火所有到处灾焰转生四虽勤苦务如分炭火不能成熟智者所观皆生毁呰五无恶不造如大毒蛇六诳幻不实犹如梦境七众所共有如借严具八速归谢灭如树端果由此因缘故受七苦七苦如文义当自悉。

  论如世尊说至诸欲粗品。

  演曰后引证成有五过患初无滋味后四又字即名五也。

  论云何至诸欲粗时。

  演曰五寻粗时寻思三世名曰寻时。

  论云何至诸欲粗理。

  演曰六寻粗理文分三段徴释及结释中有四一大资粮下明观待理二食对治下明作用理三有至教下辩证成理四从无始下显法尔理。

  论如是名为至诸欲粗相。

  演曰五揔结也。

  论复能觉了至所有静相。

  演曰二明静相分之为三谓摽释结。

  论即由如是至闻思闲杂。

  演曰三揔结也。

  论彼既如是至胜解作意。

  演曰二明胜解文中有三初牒前起后次正明胜解后揔结作意谓此胜解一向定中观其粗静不同了相犹为散心闻思间也。

  论即此胜解至远离作意。

  演曰三彰远离文分三段初牒前因次陈自义后结作意问要断下惑方得上心亦犹明来而暗便去云何前二得上地心第三方名初生断道答了相意前欲界闻思已猒下欲然未断随顺下品惑了相胜解能顺远离断下品欲故了胜解虽不断惑如初果人未离欲修而得未至了相起时虽惑不生如善生时𢙣心不起而非是断名不起也故初二位犹未断惑至第三时方生断也。

  论由能最初至摄乐作意。

  演曰四明摄乐文中有四一牒前二起后三正释四揔结相承起者显由于前后方起故。

  论彼由如是至观察作意。

  演曰五明观察文分三段初牒起因次明观察后揔结之观察之中文分为二一念知觉二审有无有无之中文复为二初思净相犹被染▆后起觉心正欣乐断。

  论从此倍更至究竟作意。

  演曰六彰究竟文分为二初辩后结谓从审后倍习观心断尽欲缠方名解脱此明六行修初定时方便成就名为究竟非是无染断种果圆名究竟也。

  论从此无间至果作意。

  演曰七明果作意从此第六更无间隔便入第七根本定中名果究竟为欣猒时无间解脱各有九种即前九无间及八解脱在近分中第九解脱在根本位根本位者名果究竟是前方便所析果故即从近分入根本也。

  论又于远离至离欲界欲。

  演曰二揔料拣三门分别一喜乐差别门二断舍差别门三广略相摄门前门有三初明三四次明第六后明第七不明初二及第五者彼三修习断道未圆析意未成故未生喜。

  论又了相作意至善修习果。

  演曰二断舍差别门谓七作意初中后位修习不同故断惑时前后有异谓初二作意加行道摄加功用意欣趣断故三四作意是无间道正能对治上中惑故第五离慢乐除后染胜进道摄第六无间第七解脱断惑领受义差别也问二十八说前二作意皆名加行今此何唯言胜解耶答了相了已方起加行加行之因亦名加行非唯胜解独加行也问何故舍彼中品惑下而言观察离增上慢答前上品者惑粗易知后下品惑细而难了断前上中二品惑已而不知有下品惑在起增上慢谓惑皆尽得根本定今审观察知惑未亡不起慢心名离上慢。

  论又若了相至观察作意。

  演曰三广略相摄门分之为二初摄后结此七作意与前十一四十作意而相摄者类别不同有其四种初二作意摄彼随顺此中初二俱未断惑皆有顺彼断惑之能彼中随顺行相亦尔故相摄也四对治中与猒坏俱对治体慧与作意别故言俱行二远离加行断上下惑对治亦尔故摄对治三摄乐能断中品惑故而摄对治复观清净涅盘佛等修六随念故摄顺净四观察观惑断未断等顺观亦尔故摄顺观问对治有四何唯言二答略示方隅理皆通也问远离等摄对治作意而言俱行摄乐亦尔何不云俱答一种对治皆合言俱文不言者影显知故其余四者后结相摄如是其余四十意中四种作意是此七中六所摄也四六俱是断惑之因义可相摄第七非因故不相摄余四如次是彼四十作意之中二十五六七八四也此四断惑故以摄之余非断道不相摄也。

  论如初静虑至七种作意。

  演曰二辩余作意文分为二初揔彰有后别示法此初也。

  论若于有寻至了相作意。

  演曰后别示法文复为二一明初二定二辩余后地初中又二一明了相二明余六初中复二先揔后别此先揔明初定为粗二定为静。

  论谓已证入至不得寂静。

  演曰后别释中文分为二一观其粗二观静相初中又二先观后结观中有四一了知寻伺是语言行二了知寻伺是心法性三了知寻伺依内根生缘外门转多发身语表业故亦是法尘外处所摄四了知三世不寂静相故名粗也。

  论以如是等至觉了粗相。

  演曰后揔结也。

  论又正了知至皆远离故。

  演曰二观静相如文可知。

  论为欲证入至如前应知。

  演曰二明余六种作意行相同前所明故不云也。

  论如是乃至至七种作意。

  演曰二辩余后地地地欣猒皆七作意义同于前故不重也。

  论又彼粗相至果作意。

  演曰大段第二彰境分齐但于八地上下相形皆有粗静更非上者彼无静境而可欣故虽有无漏静妙之因即非此中世加行也。

  瑜伽师地论义演卷第十二
金藏第 120 册 No. 1565 瑜伽师地论义演(第1卷-第32卷)


  ▆▆▆▆▆▆▆▆▆▆▆▆▆▆▆▆▆▆▆▆▆▆▆▆▆▆▆▆▆▆▆▆▆▆▆▆▆▆▆▆▆▆▆▆▆▆▆▆▆▆▆▆▆▆▆▆▆▆▆▆▆▆▆▆▆▆▆▆▆▆▆▆▆▆▆▆▆▆▆▆▆▆▆▆▆▆▆▆▆▆▆▆▆▆▆▆▆▆▆▆▆▆▆▆▆▆▆▆▆▆▆▆▆▆▆▆▆▆▆▆▆▆▆▆▆▆▆▆▆▆▆▆▆▆▆▆▆▆▆▆▆▆▆▆▆▆▆▆▆▆▆▆▆▆▆▆▆▆▆▆▆▆▆▆▆▆▆▆▆▆▆▆▆▆▆▆▆▆▆▆▆▆▆▆▆▆▆▆▆▆▆▆▆▆▆▆▆▆▆▆▆▆▆▆▆▆▆▆▆▆▆▆▆▆▆▆▆▆▆▆▆▆▆▆▆▆▆▆▆▆▆▆▆▆▆▆▆▆▆▆出胎相文中有二初显奇异后申供养。

  论又以无上至那罗延力。

  演曰四辩降伏相文中有四一具丈夫相二怨敌不侵三慈力降魔四支节具力。

  论于稚童时至疾疾能入。

  演曰五明童稚相。

  论无师自然至正等菩提。

  演曰六彰成道相。

  论索诃界主至宣说正法。

  演曰七转法轮相文分为四一明天请说二处定未陈三禽兽翼从四明二所摄此初梵天请闻法也。

  论其定寂静至安然不起。

  演曰二处定未陈自受法乐未陈所说。

  论为菩萨时至无不觉了。

  演曰三禽兽翼从文分为六一蠢动附从二傍生供养三龙神翼卫四树叶垂荫五魔不为非六心常觉了如文次第事相可知蠕(而免反)者动也说文云虫豸动也。

  论又佛成就至行住所摄。

  演曰四明二所摄文分为二先标后辩此初也。

  论见便饶益至俱生威力。

  演曰后辩之中文分为二一明饶益摄二辩行住摄此初有三谓牒释结见便得益名饶益力。

  论贤圣行住至俱生威力。

  演曰二辩行住摄文亦分三牒及释结谓佛菩萨行住坐卧威力随身名行住力先举右者显用便故降伏相故殚者尽也。

  论般涅盘时至奏天大乐。

  演曰八般涅盘相奏天乐者为供全身佛舍利故而奏天乐非为悦意而动乐音。

  论如是无量至威力所作。

  演曰一明异通力俱生之力如业果通故与神通而有异也。

  论如是名为至俱生威力。

  演曰后揔结之。

  论云何诸佛至共不共。

  演曰第四合明四五二力文分为二先徴后释此初徴云云何威力与彼二乘有共不共。

  论略由三相至三者界故。

  演曰后辩之中文分为二一明共不共二显劣不知初文有二一明不共二明其共初中有二先揔标列后别解之此初标列由三相故名共不共。

  论诸佛菩萨至是名微细。

  演曰后别解中文分三段一明微细二明品类三彰界别初微细中文复有二先释后结释中有二一知有情二知方便于此二中无所不通名为微细二乘不了名为不共。

  论一切品类至是名品类。

  演曰二明品类文分为二初释后结威力有三名为品类二乘但有初之一通▆余二种名为不共。

  论以一切世界至是名为界。

  演曰三彰界别文分为二初明佛境后辩二乘此初也。

  论声闻但以至为神通境。

  演曰后辩二乘文分为二初彰境量后彰所以此初也问独觉境量何无有情答独觉乐寂而无化物故不言之理实现通亦为情也问此言声闻但二千者云何维摩言阿那律观三千界耶答声闻根劣但知二千于中别修功德力者亦知三千。

  论何以故。

  演曰后彰所以文复为二先徴后释此初徴云有何所以佛得一切二乘通境但一界耶。

  论由彼唯为至为神通境。

  演曰后释可知。

  论除上所说至独觉等共。

  演曰二明其共意除前所说三威力外余之通力粗相少同可名共也。

  论如是诸佛至异生外道。

  演曰二显劣不知。

  论诸佛菩萨至神变所摄。

  演曰二三轮相摄文分为二先举三轮后明相摄此初也。

  论当知此三至智通威力。

  演曰后明相摄摄彼三轮入三通也。

  成熟品第六。

  演曰如来意者所现威力意为成熟成熟之事不过二种一成熟有情大悲为首显利他行二成熟佛法大智为先彰自利行二行毕矣方能致果故威力后成熟品来。

  论云何成熟。

  演曰第四明成熟事即广菩提五品之中当第四品七法之内是第五六成熟有情佛法二也于中文二先徴后辩此先徴也。

  论当知成熟至伽罗相。

  演曰后辩之中文分为二初揔标列后别解之此列成熟而有六也。

  论云何成熟自性。

  演曰后别解中文分为二一别明成熟二揔料拣之初别明中门分为六一成熟自性门二成熟伽罗门三成熟差别门四成熟方便门五能熟补罗门六已熟伽罗门初门之中文分为二先徴后辩此初也。

  论谓由有善至诸善法故。

  演曰后辩之中文分为二先释后结释中有三一法二喻三法合之初法之中文复有二一辩性因二明性体初中有二一辩因依二明行满此初也善法种者性种姓也及数习等即习种姓由此为因方得所成法自性也。

  论获得能顺至正加行满。

  演曰二明行满文中有二初明顺益后明行满修由数习能令身心有所堪任及调善故方能成熟名加行满问此因性在何位耶答善法种者法尔无漏性种位也数习等者修顺解脱决择分等堪任等者久修加行感胜身心极善调顺有堪任故依此身心能入初地顺断二障名成自性登地已去顺断俱生准此应悉。

  论安住于此至所知障断。

  演曰二正明自性安住此者此前因位种子身心加行满位无间断者因位无间起能断智断彼二障正能断者而是成熟之自性也随其所应亲断二障分别俱生种习等智是成熟自性位亦准知故下喻言无间可破用啖之时说名为熟若兼地前喻不相似决择等位非正破故若尔何故下能成熟取解行地答彼说假名不论自性然趣自性故解行地亦名能成若尔佛果不断二障应非自性答今明菩萨故约断证以显自性故下能成但言六地故除佛也。

  论譬如痈痤至说名为熟。

  演曰二喻说中虽有三类揔彰正熟名成熟也即显无间能证断时是为正熟拣异于前非熟自性名为成熟。

  论如是由有至说名成熟。

  演曰三揔法合文可悉也既云由有加行满等明加行等但成熟因非自性也。

  论如是名为成熟自性。

  演曰后揔结也。

  论云何至伽罗。

  演曰二成熟伽罗门文分三段初徴次释后揔结之此初也。

  论谓所成熟至应当成熟。

  演曰次释之中文分为二初标后释释中有四四乘别也以通从别不言不定乘虽无种姓人天各别无姓是同故摄为一然显扬中不言无姓彼意言成令成圣果彼无圣位故不言之言佛等者举由能成得所成故。

  论如是四种至补特伽罗。

  演曰三揔结也。

  论云何成熟差别。

  演曰三成熟差别门文分为二先徴后释此初也。

  论谓此差别至上品成熟。

  演曰后释之中文分为二初揔标列后别解之此初标中而有六也。

  论诸根成熟至心无厌倦。

  演曰后别解中文分为二一辩前三二辩复三初文分二一辩三成熟二明离三障初中有三一诸根成熟二善根成熟三智慧成熟此初有三先牒其名次辩所依后彰成熟文可知矣。

  论善根成熟至随顺而取。

  演曰二善根成熟文分为二先牒后释释中有二先辩所依后明成熟。

  论智慧成熟至一切烦恼。

  演曰三智慧成熟文分为二初辩慧成后明慧用此初有二先辩慧因后彰慧体慧体有三能受能持能正通达如次闻思修慧三也俱生妙慧谓生得慧用此为依方能有证及解脱也。

  论当知此中至烦恼障。

  演曰二明离三障诸根成熟不生难处离异熟障善根成熟不起逆业故离业障智慧成熟必能断惑故离惑障。

  论下品成熟至下劣因缘。

  演曰二辩后三即为三段初明下品次明中品后彰上品此下品也。

  论中品成熟至随一具足。

  演曰次明中品。

  论上品成熟至俱无阙减。

  演曰后彰上品。

  论云何成熟方便。

  演曰四成熟方便门文分为二先徴后辩此初也。

  论当知此有至俱成熟。

  演曰后辩之中文分为四一标二列三释四结此初标列二十七也。

  论界增长者至名界增长。

  演曰三释中文分为四一初之十种明自利行二次六种明利他行三次六种重明自利四次五种重辩利他初十之中文分为十一明增长文中有三谓牒释结余判准知所言界者种子异名本性善者即本有种先未串习者新熏种也。

  论现缘摄受至现在成熟。

  演曰二现缘摄受后对前明文可知也。

  论趣入者至受持学处。

  演曰三明趣入文中有二初辩居家净信趣入后辩非家离欲趣入谓在家出家二菩萨众所学趣入三众净戒名为趣入。

  论摄乘者至深生爱乐。

  演曰四明摄乐离凡外道苦乐二边爱慕摄受佛之中道名为摄乐。

  论初发处者至名初发处。

  演曰五初发处发处有二一谓猒境二谓欣境因思二境便发创心名为发处。

  论非初发处至转转增进。

  演曰六非初发处谓久修习转复增明不同初心名非初也。

  论远清净者至与此相违。

  演曰七远清净八近清净文显可知。

  论加行者至殷重所作。

  (演曰)九明加行文分为二先标后释释中有三初辩为依次彰所为后明勤作勤修无间名为加行。

  论意乐者至深信无动。

  演曰十明意乐志乐真宗心无动转名为意乐。

  论财摄受者至饮食等物。

  演曰二明次六种利他行中文即为六一彰财摄文分为二先标后辩辩中有二一明正摄谓施食等二明顺摄谓施柴薪及锅等随食所用名随顺也。

  论法摄受者至施诸有情。

  演曰二明法摄宣陈正法摄受有情名为法摄。

  论神通引摄至无倒加行。

  演曰三辩通摄文中有二先摽后辩辩中又二一辩神通二明得益初中复二谓彰现意及明通也。

  论宣说正法至速证通慧。

  演曰四宣说正法文中有二先牒后释释中有二初明能说后明所被所被之中文复为二一未堪能二有堪能为未堪者说其助伴法之资缘为堪能者直陈正法令修通慧。

  论隐密说法至趣入处法。

  演曰五明隐密说法如初成道为提谓等说三归五戒未陈方广微妙大乘名为婴儿隐密宣说智未发生类同婴故鹿园四谛义亦同之。

  论显了说法至道理处法。

  演曰六彰显了说如法华经为鹙子等宣陈开示显了真宗名显了说。

  论下品加行至二俱相应。

  演曰三明次六种重彰自行文分为六此前三也下中上别为三行故。

  论听闻者至修止举舍。

  演曰次后三行闻思修慧义差别故分三行也。

  论摄受者至别供事行。

  演曰四明次五种重显利他文分为五一明摄受文中有二先牒后释释中有二先明能摄人后明所摄事所摄事中文复有二一明所施物二明所摄益益中有三一除遣忧愁二断除恶作三除随烦𢙉文亦可知。

  论降伏者至慈心驱𢷤。

  演曰二明降伏文中有二先牒后释释中又二先明伏自后辩降他降他之中文复有二先彰伏行后辩异同此初也。

  论当知此中至毁犯故。

  演曰后辩异同彰三差别文分为二初明前二后辩第三第三之中文复有二一辩摄不摄二徴重释令彼等者彼犯戒人言及余者余犯戒人余清净人也。

  论自成熟者至为作忆念。

  演曰三彰自成熟文分为二先标后辩辩中有二初陈自行方立于他后辩非行返招外责谓自成熟无𠍴犯故方能谏举出不善中名自成也。

  论请他成熟者至无量有情。

  演曰四请他成熟文分为二先标后辩辩中分二先彰所请后明成熟所请之中复有二类一于能劝者生爱敬心二于说正法已能修习由此义故便请彼从令其化物名请他成。

  论俱成熟者至令其成熟。

  演曰五辩俱成熟自及劝他共成于物名俱成熟。

  论由此所说至上品成熟。

  演曰四揔结也。

  论云何能成熟补特伽罗。

  演曰五能熟补罗门文分为二先徴后辩此初也。

  论谓略有六至成熟有情。

  演曰后辩之中文分三段一标二列三转非转此初也。

  论一者胜解至究竟地。

  演曰二列之中文有其六六地胜故能熟有情种姓地中心未发趣不能成熟故非取也。

  论住无种姓至有数应作。

  演曰三明转非转文分为二先明无姓后明有姓此初也谓无种姓人虽以人天善根而成熟之屡有退修名为数也。

  论安住种姓至无数应作。

  演曰后明有姓文显可知。

  论云何已成熟补特伽罗相。

  演曰六已熟伽罗门文分为二先徴后辩此初也。

  论谓诸声闻至得般涅槃。

  演曰后辩之中文分为二先辩二乘后明菩萨初中又二一辩声闻二明独觉初中有三一明下品二明中品三彰上品此下品也谓从发趣乃至顶位未能现证犹未免于𢙣趣生难何以然者以欲加行皆下品故。

  论若时安住至得般涅盘。

  演曰二明中品修习至于忍位初心必不堕于𢙣趣生难以成熟心渐高胜故。

  论若时安住至得般涅盘。

  演曰后明上品谓忍位后所有后业不生𢙣趣而能现证圣果涅盘何以然者以成熟心最为胜故。

  论如说声闻至同种类故。

  演曰二明独觉文分为二初例同前后明有异此初也断惑证灭而与彼同名为种类。

  论而此独觉至故名独觉。

  演曰后明有异无师自成故与前异。

  论若诸菩萨至上品成熟。

  演曰后明菩萨文分为二初辩三成熟后明生趣异此初也。

  论若时菩萨至皆未相应。

  演曰后明生趣异文分为二一辩三趣生二明三胜行初中有三一明下品二明中品三明上品初中有二先彰于有后辩于无有中有四一有欲乐二有加行三生𢙣趣四明边际后无之中无其三种一无炽然二无无动三无极善有中所言往𢙣趣者菩萨其实已离𢙣趣然利有情故往彼生因即起染受彼趣报如金翅鸟入海食龙因取龙故脚下有泥菩萨亦尔因利有情遂被染系若尔复有经云若成世间上品正见虽经历千生终不堕𢙣道复云何通答经中但云上品正见不堕𢙣趣不言中下中下品者生𢙣趣中而无失矣。

  论若时菩萨至未得相应。

  演曰二明中品文分为二初明有法后不相应初有之中文分七段一明乐欲二明加行三不往𢙣趣四至劫边际七地满心五辩炽然威光自在六明无动相用不迁七辩觉成菩提分足不相应者如文自知。

  论若时菩萨至皆悉成就。

  演曰三明上品谓从八地至十地满名上成熟。

  论今于此中至名为炽然。

  演曰二明三胜行文分三段初辩炽然次明无动后彰善净此初也谓从七地满心已后乃至十地具斯四义名曰炽然言淳者所修行业皆淳厚故智慧神通极猛盛故所感得果极广大故能办自他大胜利故。

  论不转还故至名为无动。

  演曰次明无动文中有三一明不转还谓八地后相用烦恼不能转故二明不退堕谓行不退更不退起贪等烦恼堕𢙣趣故三明常胜进所修万行刹那倍增名常胜进。

  论菩萨地中至极善清净。

  演曰后彰善净第三劫满名为无上所得无过名极善净。

  论当知此中至修习彼法。

  演曰大段第二揔料拣中文分为二初再料拣第四方便后重分别初中有四一明五下品二辩余有三三明成九行四揔结品多此初也。

  论其余一切至成上成熟。

  演曰二辩余有三文复有二先标后辩谓方便中有二十七已明五讫其余更有二十二种各分三品共计合有六十六种成熟方便思之可知。

  论此下中上至三品成熟。

  演曰三明成九行二十二中分三品已而于三品各更分三故揔合论成为九也。

  论如是等类至有无量品。

  演曰四揔结品多二十二中各分九品计数揔有一百九十八行差别如理应知。

  论此中菩萨至上品成熟。

  演曰后重分别第三差别成熟所以文中有二一成熟佛法二成熟有情此初也。

  论又欲令他至六种成熟。

  演曰二成熟有情如文可悉。

  论卷第三十八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 初持瑜伽处菩提品第七

  演曰品文分为二先释其名后彰来意所言名者梵云菩提此翻为觉觉体觉相觉之实性如次报化法身三种。

  (演曰菩提)辩菩提故名菩提品𧙿彼所诠以立名也后来意者然明菩萨所学处中品五处七前来已明四品六处先因行讫因必有果故第五品明第七处彰果令欣故此来也。

  论云何菩提。

  演曰第五明菩提而文有二先问后答此初也。

  论谓略说二至是名菩提。

  演曰后答之中文分三段一释二结三叹德释中义别门分为五一菩提自性门二具七最胜门三十号功德门四出现同异门五平等差别门初文有三一明智断二明三智三明不共初智断中文分为二一揔摽略释二别彰二体此初也法身报身断德智德智相智体有为无为皆是菩提不同般若多说法身为菩提体唯识等论偏以报佛说为菩提互举一边理皆不足而今此处具足而明故双举也。

  论二断者至所知障断。

  演曰二别彰二体文分为二先明二断后明二智此初也所显无为因断障得故从所断以立其名名为断德。

  论二智者至无障智。

  演曰后明二智生法二空本后二智不为二障之所拘碍名菩提体。

  论复有异门至无滞智。

  演曰二明三智文分二段初揔摽列后别解释此初摽列三种妙智名佛菩提。

  论一切烦𢙉并诸习气至正等菩提。

  演曰次别解中文分为二一揔明障尽证佛菩提二别辩染除释标三智此初也。

  论一切烦𢙉至名清净智。

  演曰二别辩染除释标三智文分三段一清净智二一切智三无滞智此初也烦𢙉名染智名清净因离染法而得此智名清净智。

  论于一切界至名一切智。

  演曰二一切智文分三段此初揔略释次别分别后揔结之此初略释于四一切皆能通达名一切智。

  论界有二种至三现在。

  演曰次别分别文中有四一界二事三品四时文可知也。

  论即于如是至名一切智。

  演曰后揔结之。

  论无滞智者至遍了知故。

  演曰三无滞智问此与一切而有何别二智皆于一切转故答无分别智名一切智后所得智名无滞智又一切智通本后二无滞唯后得于事了达无迟滞故。

  论复有异门至正等菩提。

  演曰三明不共菩提智中文分三段初标次列后指所明此初也佛无别体觉法成身故标不共以彰觉体二乘所无名不共也。

  论百四十至一切种妙智。

  演曰次列之中类分十一一三十二二八十好三四一切四明十力五四无畏六三念住七三不护八辩大悲九明无忘十断习气十一妙智是诸佛不共功德为佛菩提妙智体也。

  论是诸佛法至当广分别。

  演曰后指所明别有所彰此未明也。

  论如是菩提名为最胜。

  演曰二具七最胜门文分为二先摽后辩此初也。

  论七种最胜至最为殊胜。

  演曰后辩之中文分三段一略明最胜二广明七相三辩佛异名此初也。

  论云何名为至住最胜。

  演曰二广明中文分三段一徴二列三别释此初二也。

  论由诸如来至所依最胜。

  演曰三别释中文分为七一辩所依所依谓身相好圆明出过众类名最胜所依胜故菩提亦胜名胜菩提。

  论由诸如来至正行最胜。

  演曰二明正行二利之行超过二乘及菩萨众名为最胜。

  论由诸如来至圆满最胜。

  演曰三明圆满文分三段谓标释结释中有四于中戒满名为自性余三助伴皆悉具足名为圆满如下七十而自具明。

  论由诸如来至名智最胜。

  演曰四明智胜如后自明。

  论由诸如来至威力最胜。

  演曰五明威力如文可知。

  论由诸如来至断最胜。

  演曰六明断胜种习两亡名为最胜。

  论由诸如来至名住最胜。

  演曰七明住胜文分为二初揔摽列后别解之此初也。

  论当知此中至是名梵住。

  演曰后别解中文分为二初揔明三住二别明佛住此初有三一明圣住二明天住三明梵住理如常释文显可知。

  论于此三住至住大悲住。

  演曰二别明佛住文分三段初标次列后明住彼大悲所以此初二也约多分言名多住四非是如来不住余也谓二乘等依无愿故猒于生死依无相故乐住涅槃今佛异彼故于空门显无猒乐名住空灭定寂静似证无为所以偏住离八灾患名为无动功德胜故故偏住之济物为心故住悲也余之不住思可知之。

  论由是如来至阿罗汉果。

  演曰后显住彼大悲所以由是悲故所以昼夜常观所度曾无舍时。

  论又诸如来至广大住者。

  演曰三辩佛异名依七最胜更彰异号号中有七一依丈夫谓佛所依身殊胜故号大丈夫二号大悲能济自他行最胜故三名大戒及大法者戒德严备名大戒善施法令名大法者四名大慧五号神通六名解脱七名大住文可知矣。

  论又诸如来至佛薄伽梵。

  演曰三十号功德门文分为四一标二徴三列四释此前三也言随念功德者随物所念以彰其号名随念德十种德中文分为二初九为别后一为揔揔具上之九种德故别中分二初之五种自德之名次之四种利他之号。

  论言无虚妄故名如来。

  演曰四释之中文分为十一辩如来然明十号涅槃智度成实及此下文诸教不同后当会释今且随文而显其旨如谓如实如理而谈言无虚妄名如来也。

  论已得一切至是故名应。

  演曰二明应义文中有三一应所得义二应作福田三应受供养应得义中而有二种一永害烦𢙉二不复受生王宫等生皆是化现非实受于分假生也。

  论如其胜义至名正等觉。

  演曰三正等胜义门中依圆是有遍计为无如法而知名正等觉拣邪妄执及二乘等名正等觉又于胜缘义真法界中无去无来名如来也。

  论明谓三明至明行圆满。

  演曰四明行满三明及行二皆具足名圆满也三明谓即宿住死生漏尽三种如次能治过未现在三世无知说为明也。

  论上升最极至故名善逝。

  演曰五明善逝上升最极名为善也永不退还名为逝也逝谓往矣退谓非往故以不退显于逝义名不退还。

  论善知世界至世间解。

  演曰六世间解解二世间善恶等类名世间解。

  论一切世间至调御士。

  演曰七辩丈夫具调御德谓佛世尊是丈夫具调御相名调御士。

  论为实眼故至为实法故。

  演曰八天人师文有十句分之为二初四句摽后六句释此初标中文复为二初之二句显能观相后之二句明所观理初眼言显佛之五眼后智言显本后二智二所观中初显二谛后辩能诠文可知矣。

  论与显了义至为所依故。

  演曰后六句中文分为四初之二句释为实眼次有二句释为实智次有一句释为实义后有一句释为实法此初二句释实眼也言开导等一句也谓由法眼导彼所应显义令得显故言与一切义为依等第二句也诸所缘义无非识变故说法眼为义所依。

  论与不了义至为能断故。

  演曰二辩次二句释为实智不了义者真如处缠未显现故无分别智断染令现名为能了所生疑者谓所化生所起之疑后得说法令彼疑遣名为能断。

  论与甚深处至令明净故。

  (演曰)三辩次一句释为实义谓由如来能悟甚深真如义故而能宣说甚深教法令其真如义得显现复令明净名显净也。

  论与一切法至名天人师。

  (演曰)四明后一句释为实法法谓教法谓佛所说与诸教法为根本故开导法故为彼依故名本导依由具如前十句之德故能教诫天及人等名天人师。

  论于能引摄所故名为佛。

  演曰九明佛也义非义等善与不善无记三性如其次第配属应知。

  论能破诸魔至薄伽梵。

  演曰十薄伽梵薄伽梵声具含六义故不翻之言六义者佛地论云自在炽盛与端严名称吉祥及尊贵如是具足诸六义应知揔名为薄伽。

  论或有多劫至出现于世。

  演曰四出现同异门文分为二一辩劫有无二明界同异初中有二一明无一二辩有多言或有一劫有众多佛者观药王药上菩萨经说云尔时释迦佛告大众言我曾往昔于妙光如来末法之中出家学道闻是五十三佛名心生欢喜复教他人他人闻已展转相教乃至三千人异口同音称彼佛名深心敬礼即得超越无量亿劫生死之罪其初千人者花光佛为首下至毗舍浮佛于过去庄严劫中得成为佛毗舍浮佛者即七佛中第三毗舍浮佛次中千佛者拘留孙佛为首下至楼至如来于贤劫中得成为佛后千佛者日光如来为首下至须弥相佛于未来星宿劫中当得作佛此即一劫有多佛出一劫之中有多既尔多劫之中无有一者反前所说准教应知。

  论彼彼十方至出现于世。

  演曰二明界同异文分为二先明他界多佛出同后辩此方无二佛现初中有三一标二释三揔结之此初也。

  论何以故。

  演曰二释之中文分三段先徴次释后别结之此初也小乘有宗不许他方有多佛出故起徴也。

  论于十方界至菩提资粮。

  演曰次释之中文分三段一辩行同二反成义三明破救初复分三一辩十方二明此证三揔结释初中有二先标后示此揔标也。

  论若一菩萨至一切亦尔。

  演曰后示其事文中有二一起愿等同二精进等同二皆有二谓举一例多如是分者分谓时分昼夜六时分各别也。

  论于今现见至同修智慧。

  演曰二明此证以此界中同时多习例证余方亦有多士同修习也。

  论况于十方至诸佛世界。

  演曰三揔结释。

  论又于十方至一时成佛。

  演曰二反成义于一界中尚无二士同时成佛何况多耶既无同界同时成尔前所修行时业既同将成佛时依何证佛故后解云即于十方各一界中一成佛也但不许彼一界之中二同成故。

  论又不应言至皆不成佛。

  演曰三者破救救意有二如文可知若不许成有前后者弥勒所化根器未成降在释迦后之成佛复云何通答理亦无违释迦超劫弥勒不同其行既殊于后何失。

  论是故当知至同时成佛。

  演曰后别结之。

  论由此道理至同时成佛。

  演曰三揔结之。

  论决定无有至俱时出世。

  演曰后辩此方无二佛现分之为三一标二徴三释所以此初也。

  论何以故。

  演曰二徴诘云何以十方即多同出一界之内乃不许之有何所以。

  论菩萨长夜至俱时出现。

  演曰后释之中文分三段此初乘愿故不同出。

  论又一如来至无所利益。

  演曰二彰无利故不俱出。

  论又一如来至为随顺。

  (演曰)三彰独一令生炽盛文中有三一标二释三结随顺此初也。

  论何以故。

  演曰二释之中文分为二先徴后释此初也。

  论彼作是思至不能速疾。

  演曰后释可知。

  论故一佛土至极为随顺。

  演曰三结随顺。

  论一切如来至非余功德。

  演曰五平等差别门文分为二先彰同异后辩不成此初也。

  论又非女身至正等菩提。

  演曰后辩女人不成佛中文分三段一标二徴三释所以此初也。

  论何以故。

  演曰二徴其意。

  论一切菩萨至正等菩提。

  演曰三释所以女人之身性多烦𢙉非多𢙉身能证正觉故于初地分段舍时女身随舍但于无上丈夫之质而证觉焉何以然者以法殊胜依胜身故然法华经龙女成佛亦是变身为男方成正觉非依女身而成佛也。

  论如是无上至应如实知。

  演曰第二结前五事者也。

  论又此菩提至最胜。

  演曰第三叹德举其三故显上尊妙胜四事也。

  力种姓品第八。

  演曰品文之中文分为二先释其名后彰来意先释名者力谓十力种姓即彼十力之因因有二种一性种姓二习种姓力之种姓依主释也后来意者从前第三二利品下有十五品彰菩萨行于中三别初之五品明所学处次有一品明所学法后之九品辩能修学前来已明所学处讫次明所学法故此品来问何所学法为力种姓答由所学法能令十力而增长故名彼种姓。

  论已说菩萨至我今当说。

  演曰辩力品中文分为二一结前标后二依标正辩此初也。

  论嗢拖南曰至摄三业。

  演曰二依标正辩文分为二先标后辩标中复二先颂后别此初颂标门有七也。

  论若诸菩萨至身语意业。

  演曰后举长行别列有七应具多下有七应字即为七也。

  论云何菩萨具多胜解。

  演曰后辩之中门分为七一具多胜解门二辩求正法门三明说正法门四应修法行门五应正教授门六应正教诫门七方便所摄门初门之中文分为二先徴后辩此初也。

  论谓诸菩萨至决定喜乐。

  演曰后辩之中文分三段先摽次释后辩八因此初标也。

  论一者至具多胜解。

  演曰次释之中文分为八一胜解依处文中有二一标二释谓三宝法是解所缘印持之境名解依处余准此知然依常理胜解与信互得为因今取彼信所生胜解故信言先决定言显胜解之体喜乐言显胜解之果喜乐即彼喜乐二受或即是欲故唯识云乐欲谓欲喜相应欲名为喜乐。

  论二者于佛至具多胜解。

  演曰二明威力文中有二先摽后释威力即前威力品明六通次第是故指如前威力是彼胜解所缘名依处也。

  论三者至具多胜解。

  演曰三明真实即四真实前品已明故指前说谓四真实是此胜解印定之境名胜解处。

  论四者至具多胜解。

  演曰四因胜解随何果法各自之因名如所摄因义真正拣异外道妄所计因名无颠倒。

  论五者至具多胜解。

  演曰五果胜解随何因法所招之果决定胜知名果胜解。

  论六者至具多胜解。

  演曰六应得胜解文中有二先标后释无上菩提是所应得决起胜心名为胜解。

  论七者至具多胜解。

  演曰七得方便亦具标释诸菩萨道名为方便是所应得菩提果法之方便故。

  论八者至具多胜解。

  演曰八言说胜解文亦为二先摽后辩善言语说三种不同下八十三而自明矣。

  论于此八种至猛利忍故。

  演曰后辩八因文中有二一者多修二者猛利拣彼少修及非利也。

  论彼诸菩萨至何义故求。

  演曰二辩求正法门文分三段一问二答三揔结此初问意而有三节一问求处二求法则三求法意。

  论谓诸菩萨至工业处论。

  演曰次答之中文亦有三一明求法处二辩求法则三辩求法意初中有二先摽后释此先摽举所求处。

  论当知于彼至声闻藏。

  演曰后释之中文分为二先略后广略中有三先明二藏次彰外论后明工巧此初先明菩萨声闻二法藏也方广一分言唯菩萨显声闻无言所余分有声闻藏显菩萨有兼有声闻准此菩萨具有十二声闻十一理实声闻亦有方广今据胜义故谈彼无其地持云余十一部唯声闻藏即显菩萨无十二分盖执笔者误置唯言应从此正。

  论一切外论至医方论。

  演曰次彰外论文分三段一辩因明二明声论三辩医方此初说因明通内及外道有然外道计劫初足目创标真似以彼先说故名外论后如意师域龙等士而广明之亦名内也又据过去因明源唯佛说且约今劫是彼先陈故外论摄。

  论一切世间至工业智处。

  演曰后明工巧如文可知。

  论如是至一切明处。

  演曰后广释中文分为二一辩五明是所求处二辩五明法体相状此初也。

  论诸佛语言至此几相转。

  演曰二辩五明法体相状文分为二先揔牒问后别广释此初也。

  论谓内明论至不得相。

  演曰后别释中文分为二一别示明相二重辩内明初中有五一辩内明二辩因明三辩声明四辩医方五明工巧此辩内明法体虽多揔略而言不过二种一明因果谓三界五趣罪福因缘四姓五乘因果皆别二明得失随何善𢙣作已不失未作不得得与非得相翻立故。

  论因明论亦二至胜利相。

  演曰二辩因明亦有二种一摧伏他论谓真能破二免脱他论谓真能立因明理者不过立破二途义也。

  论声明论至胜利相。

  演曰三辩声明文中有二一明界相二明胜利声明本为显能诠法能诠法中有体有用初相显体后相彰用体中界者谓即字体成立相者谓即字缘其用相者言音典切清浊善分男女等声一一辩别名为胜利。

  论医方明论至善巧相。

  演曰四辩医方其相有四如文可知。

  论一切世间至种种异相。

  演曰五明工巧文亦可悉。

  论云何内明至因果相。

  演曰二重辩内明文分为二一辩因果相二明得失相初中有二先徴后释此初徴云前虽略辩体相今更确陈何者因果。

  论谓有十种至无记法转。

  演曰后释之中文复有二一揔陈因果二别辩姓增初文又二一明因相二明果相因复有二先辩后结辩中又二先揔后别此先揔举十种因相以彰义也。

  论云何十因。

  演曰后别明中文分为二先徴后释此初也。

  论一随说因至不相违因。

  演曰后释之中文分为二一揔示十因二别明三性初中有三一列二辩三明相摄此初也。

  论谓一切法至随说因。

  演曰二辩之中文分为十一随说因二观待因三牵引因四摄受因五生起因六引发因七定别因八同事因九相违因十不相违因此随说也问此因克实其体是何答谓法名想能起言说说即语也语即是彼随说因体持业释也故唯识云语依处谓法名想所起语性即依此处立随说因谓依此语随见闻等说诸义故此即能说为所说因护法既以瑜伽为依故知此文即以语为随说因体若尔对法复如何通彼第四说名想见三为因体故答此论约彼所诠之法而是能诠之果能所二诠以辩因果对法生起以为因果依名想见起言说故二论意别故不相违。

  论观待此故至彼观待因。

  演曰二观待因文分三段初揔标举次别指法后结体多此初也。

  论如观待手至若求若取。

  演曰次别指法文中有四一明待手二明待足三彰待节四待饥渴此即所待而为其因能待为果。

  论随如是等至观待因相。

  演曰后结体多。

  论一切种子至名牵引因。

  演曰三牵引因引因有二一引种因二引现因引种因者但是一切所有种子能生第二𠛴那已后所有种果名引种因引现因者如识种子望生老死是牵引因远能牵生自类果故。

  论除种子外至名摄受因。

  演曰四摄受因除亲因外余之三缘是此因体言摄受者谓因摄果及摄多法为此一因名为摄受言多法者谓有六种一等无间依二境界依三根依四作用依五士用依六真实见依。

  论即诸种子至名生起因。

  演曰五生起因一切种子生初𠛴那所有现蕴名生起因。

  论即初种至名引发因。

  演曰六引发因一切种子𠛴那𠛴那前能引后名引发因然下品者与等中上而为其因不与劣者而为因也。

  论种种异类至名定别因。

  演曰七定别因谓即内外三界三性及漏无漏色心等法各自亲因名定别因因果性同名定不共他故名别然善恶业望异熟果亦此因摄亦令其果定差别故今据相增及多分说因缘为此因也。

  论若观待因至名同事因。

  演曰八同事因谓观待等六皆同生等一事业故故揔束为一同事因。

  论于所生法至名相违因。

  演曰九相违因谓一切有为能碍生法不令生长名相违因理实果通不生不住不成不得且据不生相违相显而偏说也唯识具明四种违故。

  论此障碍因至不相违因。

  演曰十不相违因文分为二初揔标举后别示法此初也。

  论当知相违至一切烦𢙉。

  演曰后别示法文分为二初揔辩六因后别彰本意初中有六文显可知。

  论于此义中至生起相违。

  演曰后别彰本意唯取生起相违一因为相违也。

  论此一切因至二方便因。

  演曰三明相摄文分为二一二因摄二四缘摄初中有二先揔摽列后明相摄此摽十因二因摄也。

  论当知此中至名方便因。

  演曰后明相摄文中有二先辩生因后明方便生因有二一牵引种子第三因二生起种子第五因谓此二因亲能生故名生因也后方便中而有八种缘因疏故名方便也虽二因内有非能生因而因缘种胜显故偏说虽余因内有非方便因而增上者多显故偏说。

  论复有四缘至四增上缘。

  演曰二明四缘摄文分为二初揔标列后明相摄此初摽举有四缘也。

  论当知此中至摄受因摄。

  演曰后明相摄文分三段一谓第三第五生因名四缘中因缘所摄二余八方便名增上摄三摄受因中等无间依及境界依如其次第二名四缘中等无间缘及所缘缘摄以摄受因摄彼六依为一因故。

  论如是十因至清净事转。

  演曰二别明三性文分为二先问后答此先问云云何三性十因事转。

  论谓于世间至当知亦尔。

  演曰后答之中文分为二一答初问二答后二初中有二一辩世十因二结指所说初中有十一明随说无记性因谓诸世间禾稼等类皆无记也。

  论观待饥渴至为观待因。

  演曰二明观待观待饥渴求诸食味皆无记也。

  论由彼各别至不相违因。

  演曰三明牵引四明摄受五明生起六彰引发七明定别八彰同事九辩相违十不相违一一次第思之可知。

  论如是十因至摄谷论说。

  演曰二结指所说摄谷论者西域俗论广论农事名摄谷论也。

  论又于一切至种种随说。

  演曰二答后二文分为二先明现在后明过未初中复二先明染十答第二问后明净十答第三问染中有二先辩十因后明起染辩十因中文即为十一随说因谓随诸法起诸言说名随说因。

  论观待境界至为观待因。

  演曰二观待因观待境界方有爱生爱生为因方有流转即以境爱为观待因。

  论于现法中至为牵引因。

  演曰三牵引因谓于现法无明等七所有种子新者已生旧者已长各有能引余生等功能势力名牵引因。

  论近不善士至名摄受因。

  演曰四摄受因所起无明谓由非理及串习故起故名摄受为因能摄无明果故名为因也。

  论无明等法至为引发因。

  演曰五明生起六明引发文可知矣。

  论余无明支至名定别因。

  演曰七定别因五趣别者谓由有支种子各别名定别因。

  论即彼一切至名同事因。

  演曰八同事因谓观待等六同一事故名同事因非随说者随说疏故而不取也。

  论此杂染法至菩提分法。

  演曰九相违因净能离染与染有违名染相违。

  论即如所说至不相违因。

  演曰十不相违因阙离善法于染无违名不相违。

  论如是十因至一切杂染。

  演曰后明起染。

  论又于一切至种种随说。

  演曰后明净十答第三问清净十因即为十也一随说因谓说无漏有为净法及说涅槃所有言说名随说因。

  论观待诸行至为观待因。

  演曰二观待因言过患等正明因体乐清净等显观待果乐求谓愿摄受等行成满等果愿行对彼而观待之亦名为果故彼过患望于此等清净之法为观待因。

  论安住种姓至为牵引因。

  演曰三牵引因彼住种姓望证涅槃清净道谛为牵引因各望自乘无漏净法为牵引故。

  论亲近善士至名摄受因。

  演曰四摄受因摄受当果成熟之因名摄受因。

  论种姓所摄至为生起因。

  演曰五生起因文可知矣。

  论即自种子至名引发因。

  演曰六引发因谓无漏种而能引发菩提分法有所修证名引发因。

  论声闻种姓至为定别因。

  演曰七定别因谓三种姓引果各别名定别因彼望净者彼三乘姓各望自乘所证净别名定别也。

  论若清净品至为同事因。

  演曰八同事因揔摄此六同成一事名同事因。

  论种姓不具至为相违因。

  演曰九相违因无姓阙缘不能证净与净相返名相违因。

  论此相违因至不相违因。

  演曰十不相违因文中有二初辩正因后明二别此初也。

  论若杂染品至杂染法因。

  演曰后明二别文显可知。

  论如是现有至皆亦如是。

  演曰后明过未各有十因染净道理理同现在故不明也。

  论一切唯有至若过若增。

  演曰后结十因无增减矣。

  论于此相中云何为果。

  演曰二明果相文分为二先问后答此先问也言此相者此内明中第一相也。

  论谓略有五至增上果。

  演曰后答之中文分为二初揔标列后别解释此初标列果有五种。

  论诸不善法至名异熟果。

  演曰后别解中文分为五一异熟果二等流果三离系果四士用果五增上果初异熟果中文分为二先辩后结此初所明异熟果者谓异类而熟异时而熟变异而熟有三义释孰唯是果异通因果若异属因即异之熟若异属果异即是熟言异熟果唯持业也又真异熟及异熟生俱异熟果酬引满业有差别故。

  论习不善故至名等流果。

  演曰二等流果文分为二先辩后结辩中有二一真等流谓三性种子各引自类种子之果及起现行名等流果性同名等果是彼类名流是等之流依士释也二假等流谓果似因先业相也如乘杀业今招命短令他命短自得短命命短相似名曰等流理实名为增上果也。

  论八支圣道至名离系果。

  演曰三离系果文分为二初彰正果后拣余非此初也谓八圣道离烦𢙉缚所得无为名离系果。

  论若诸异生至非离系果。

  演曰后明余非拣凡外道所得无为非离系也如郁头等虽能伏惑证非择灭而由种在不名离系后遇欲缘还被系故。

  论诸有一类至名士用果。

  演曰四士用果士谓士夫五蕴假者士所得果名士用果其士用言通人及法此中唯依人士用说若准有宗及唯识等亦依法士以明士用谓法有力能得果故。

  论若眼识等至应知其相。

  演曰五增上果文中有二谓释及指增上有二一能与果力二不相障碍今据有力所以举彼二十二根而以明也增上谓因所得名果增上之果依士释也。

  论菩萨于是至渐得增长。

  演曰二别辩姓增由知因果勤修习故令处非处知因果性渐得增长名种姓增。

  论云何内明至不得相。

  演曰二明得失相文分为二先问后答此初问云内明相中已知明相未知第二其相云何。

  论谓诸有情至终无失坏。

  演曰后答之中文分为二一明得失二辩姓增初中有二一作已不失二未作不得此初作已业不失者显定业也如郁头蓝子发恶愿业受于非想八万劫已方受如前恶愿之果名不坏也故契经云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若不定业作而亦有不受果故今据定业故名不坏也。

  论亦无不作至或异果熟。

  演曰二未作不得文中有二一显不作不得其果遮拣自然得果非也二明异作受余异果遮余神我自在天作余诸有情受果皆非。

  论菩萨于是至渐得增长。

  演曰二明增长如文可知。

  论菩萨云何求闻正法。

  演曰二辩求法则文分三假一问二答三结闻法此初也。

  论谓诸菩萨至多善言义。

  演曰二答之中文分为二一辩具功德二明闻法相初中有二一外重法师二内除法障初文分二一示重法相二挍量轻重初中又二先摽后示文可知之。

  论又诸菩萨至亦不及一。

  演曰二挍量轻重邬波𡰱杀昙分者数之极也此无相当故不翻译。

  论菩萨如是至恭敬因缘。

  演曰二内除法障有十二句一深生敬重二乐闻正法三心无劳倦四净信深厚五性行柔和六其心正直七见解正直八敬德敬法九无难诘心十敬无𢢔心十一专求善法十二立自他善一一行相思之可知。

  论菩萨具足至听闻正法。

  演曰二明闻法相分之为二先标后释此先标举而有二门一无杂染二无散乱。

  论云何菩萨至听闻正法。

  演曰后释之中文分为二一释无杂染二辩无散乱初中有三一徴二释三揔结之此初也。

  论谓听法时至怯弱杂染。

  演曰二释之中文分为二初揔摽列后别示相此初标列离三染也。

  论谓听法时至贡高杂染。

  演曰后别示中文分三段一离高杂染二离轻杂染三离怯杂染此初六相其义可知。

  论又听法时至轻𢢔杂染。

  演曰二离轻杂染有四可知。

  论又听法时至怯弱杂染。

  演曰三离怯杂染文易可悉。

  论菩萨如是至听闻正法。

  演曰三揔结之。

  论云何菩萨至听闻正法。

  演曰二辩无散乱文分为二先徴后释释中有五文显可知聆者(力丁反)苍颉篇云听也。

  论菩萨如是求闻正法。

  演曰三结闻法。

  论菩萨何故求闻正法。

  演曰三辩求法意文分为二先徴后释此初徴云菩萨何故求正法耶。

  论谓诸菩萨至利悟于他。

  演曰后释之中文分为二一别辩五明二揔彰求意初中有五一明菩萨求内明时而有二意一自修法行二开示于他。

  论若诸菩萨至倍令增广。

  演曰二明菩萨求因明时而有二意一摧伏异宗二令生净信。

  论若诸菩萨至殊音随说。

  演曰三明菩萨求声明时而有二意一谓令世俗典切语人深生敬信二自求悟入种种言音随类化生应宜说法。

  论若诸菩萨至一切大众。

  演曰四明菩萨求医方时而有二意一息除疾病二饶益众人。

  论若诸菩萨至无量众生。

  演曰五明菩萨求工巧时有三意乐一利益众生二令生奇想三平等摄受。

  论菩萨求此至一切智智。

  演曰二揔彰求意所习五明为求正觉故修习也。

  论如是已说至为此义求。

  演曰第二门中三揔结之。

  论菩萨为他至何义故说。

  演曰三明说正法门文分为二先问后答问中有三一问所说二问法则三问说意。

  论谓诸菩萨至即是所说。

  演曰后答之中文分三段先答初问次答第三后彰第二此答初问明所说也涅槃菩提是所应求说所应求劝修利物名即所说。

  论为此义永至而为他说。

  演曰次答第三为他说意为此涅槃菩提义求即为此义而为他说令他学已亦习此求。

  论依二种相至应为他说。

  演曰后彰第二说法法则文分三段初揔摽列次别解释后揔结之此初摽列有二法也。

  论云何依随顺说应为他说。

  演曰次别解中文分为二一明随顺二明清净初中有三一徴二释三结随顺此初也。

  论谓诸菩萨至而为宣说。

  演曰二释之中有十五句一敬重而说文中有五一住正威仪二不为高说三不为坐说四不为前说五不为覆头者说二令生敬极三无间而说四无悭吝说拳者(臣业反)音义云指握譬喻也师之匠物不拳之执握吝而不说又诗传云力也而不作师之力势力势谓即刑势者也五次第而说六引摄义说七示现而说八教导而说九赞劝而说丁庆慰而说十一依三量说十二顺善趣说十三无乱而说十四宣谛而说十五随众而说如文次第义显可知。

  论菩萨依止至应如是说。

  演曰三结随顺说。

  论云何依清净说应为他说。

  演曰二明清净文分三段初徴次释后结清净此初也。

  论谓诸菩萨至为他说法。

  演曰次释之中文有五句一应住慈心二住利益心三住哀愍心四无赞毁心五无贪染心。

  论菩萨依止至应如是说。

  演曰三结清净说。

  论如是菩萨至宣说正法。

  演曰后揔结之随顺十五清净有五合成二十与前次第有不同者顺文便故性相为文非依次也。

  论云何菩萨法随法行。

  演曰四应修法行门文分为二先徴后释此初也。

  论当知此行至正思正修。

  (演曰)后释之中文分为二初揔标列后别释之此初标列而有五种三业为三正思为四正修为五言谓如所求所受法者标三业行无倒转处。

  论若佛世尊至随法行。

  (演曰)后别释中文分三段初辩前三次明第四后明第五此初合释前之三法行制𢙣作念善发生名无倒转。

  论云何菩萨于法正思。

  (演曰)次明第四于法正思文分三段初徴次释后结正思此初也。

  论谓诸菩萨至乐欲观察。

  演曰次释之中文分三段一辩思方便二辩正思惟三显思惟益此初也。

  论先当远离至令得坚固。

  演曰二辩正思惟揔有八句分之为二初之六句显正思惟后之二句明思得忍先当远下是第一句言恒常思惟至而无𢢔缓第二句是诸菩萨至而随悟入第三句于其少分但深信解第四句凡所思惟至不依其文第五句如实了知黑说大说第六句正能悟入最初思惟第七句既悟入下第八句一一行相如文可知。

  论是诸菩萨至随顺趣入。

  演曰三显思惟益文有八句由能远离至迷闷错乱第一句由能恒常至得无忘失第二句由于少分至不由他缘第三句由于少分至无诸过罪第四句由诸菩萨至能随悟入第五句由诸菩萨至能倾能动第六句是诸菩萨至所未得忍第七句是诸菩萨至随顺趣入第八句。

  论菩萨由是至法随法行。

  演曰后结正思。

  论云何菩萨于法正修。

  演曰后明第五于法正修文分三段一徴二释三结正修此初也。

  论当知此修至毗钵舍那。

  演曰二释之中文分三段初揔标列次别解释后明分齐此初标列而有四种。

  论云何奢摩他至名奢摩他。

  演曰次别释中分之为四一辩奢摩他二毗钵舍那三双修止观四乐修二法初中有三谓徴释结释中有五一辩止所依二明系心住三离戏乱意四彰起胜解五明趣住心辩依止中由八思者即前正思八句是也心内住等有九住心如前二十六中具已明讫。

  论云何毗钵至毗钵舍那。

  演曰二毗钵舍那文亦有三谓徴释结言如理等揔有一十二句差别今举不足故云乃至此等具如八十三释显扬第一亦具明之。

  论云何修习至毗钵舍那。

  演曰三双修止观文亦有三谓徴释结此辩双修不同前二各修一法故别明也。

  论云何乐修至毗钵舍那。

  演曰四乐修二法文亦有三谓徴释结久习成熟无功用转名曰乐修又如深密经第四及决择分广明差别。

  论当知此中至清净智见。

  演曰后明分齐文中有二谓释及结结中有二一除粗重二修智见文显可知。

  论如是一切至皆能成办。

  演曰三结正修也。

  论云何教授。

  演曰五应修教授门文分为二一明教授二明增益初中有二先徴后释此初也。

  论当知教授略有八种。

  演曰后释之中文分三段初标次释后明相摄此略标举有其八也。

  论谓诸菩萨至为作教授。

  演曰次释之中文分为二一辩能教人二正明教授此初也。

  论于教授时至知随眠已。

  演曰二正明教授八种义中文分为二前四观根后四教授此明前四审观根器教授方便文即为四一思其心知心差别二知其根五乘等异三知意乐乐欲不同四知随眠了有无也。

  论如其所应至诸增上𢢔。

  演曰后四教授文分为二先揔后别别中有四一五停心观谓不净等想二者为说能治常边三者为说能治断边四者令其舍增上𢢔(未作)等者前之二种是所教人于有为果而起𢢔相后之二种无为果中而起𢢔也今能教者悉令除遣故名除舍。

  论如是菩萨至三处所摄。

  演曰后明相摄文分三假初标次摄后结相摄此初也。

  论云何三处至所有留难。

  演曰次摄之中文分为二初明三处后明相摄初中有二先问后释释中有三如文可悉。

  论若知彼心至无倒系念。

  演曰后明相摄文分三假初摄前五次摄六七后摄第八此初处中摄前五种教授之相文显可知。

  论若为宣说至正方便道。

  演曰次明第二处摄次六七教授之相如文可知。

  论若令除舍至所有留难。

  演曰后明第三处所摄第八舍𢢔教授义可知矣。

  论如是三处至八种教授。

  演曰后结相摄。

  论如是菩萨至渐得增长。

  演曰二明增益文分为二先标后释此先标举谓由自他二教授故能令八力种姓清净断得增长。

  论谓静虑解脱至智力种姓。

  演曰后释八力种姓增也。

  论云何教诫。

  演曰六应修教诫门文分三假一徴二释三揔结之此初也。

  论当知教诫至令其欢喜。

  演曰二释之中文分五假一明遮止二明开许三明谏诲四明忆念五明称赞文相可知。

  论当知是名至呵𢷤庆慰。

  演曰三揔结之。

  论云何菩萨至身语意业。

  演曰七方便所摄门文分三假一徴二释三揔结之此初也。

  论当知略说至方名菩萨。

  演曰二释之中文分为二先略后广此初略释摄有四也。

  论复何因缘至说名方便。

  演曰后广释中文分为四一问二答三徴四释此初也。

  论谓诸菩萨至若过若增。

  演曰二答有四如文可知。

  论何等名为四种方便。

  演曰三徴诘也。

  论一随摄方便至随转方便。

  演曰四释之中文分为二先标后释此先标举而有四也。

  论若诸菩萨至奉教行故。

  演曰后释之中文复为四一明布施二明爱语三彰利行四明摄事此初施中文复有二先摽后释文易可知。

  论若诸菩萨至能摄方便。

  演曰二明爱语摄愚痴者令断除故。

  论若诸菩萨至令入方便。

  演曰三彰利行令调伏故。

  论若诸菩萨至同事摄事。

  演曰四彰同事令所化者同修己事名同事摄。

  论当知是名至调伏成熟。

  演曰三揔结之。

  论卷第三十九 施品第九

  论复次菩萨至慧波罗蜜多。

  演曰前二持下第三广明菩提持中揔十五品而有三类初之五品明所学处次有一品明所学法后有九品辩能修学上来已明初之六品辩二类讫次后九品显能修学分之为二初之七品别明二行后之二品通明诸行初中复二一辩二行相二明二行果初复分二一明二行相二明二三因初复分二一别明二行二揔结释初中复二一成熟佛法二成熟有情初文有三一标二列三别释之此初二也。

  论云何菩萨施波罗蜜多。

  演曰三别解中文分为二一别明六度二揔辩释之别中有六一明布施二明戒度三明忍相四明精进五彰静虑六明慧度初施度中文分为二先徴后释此先徴云云何布施成度相邪。

  论嗢拖南曰至略说施。

  演曰后释之中文分为二先以颂标后长行释此颂标举有九门也。

  论谓九种相至九清净施。

  演曰后长行释中文分为二一别明九相二揔结其果初中复二先揔摽列后别解之此初摽列而有九门然此九中初明施体后八显相就后八中初揔彰施差别之相后七依初随义分之所以第二名一切也难事能行名难行施门谓入出之所由也施之所由所由非一名一切门士犹事也谓善士者之所行事名善士施受及财体非一故名一切种称来者意名曰遂求二世获安名此他世三事无染名为清净。

  论云何菩萨自性施。

  演曰后别解中九门分别一辩施自性门二辩施一切门三难行舍施门四一切门施门五善士行施门六一切种施门七遂求来意门八此世他世门九最胜清净门自性门中复分三假一徴二释三揔结之此初也。

  论谓诸菩萨至而行惠施。

  演曰二释之中文分为二先明施性后明施相性即无贪及彼所起三业为性思即意业言律仪等次显无罪施物之相安住律仪明戒具也阿笈摩见明见具也阿笈摩者即初时教也既有因教定有果见方能惠舍名为施相。

  论当知是名菩萨自性施。

  演曰三揔结之。

  论云何菩萨一切施。

  演曰二辩施一切门文分三段一徴二释三结施相此初也。

  论谓一切者至外所施物。

  演曰二释之中文分为六一明财施二明法施三无碍施四意乐施五无障施六胜解施初中有三一揔标列二别解之三明位次此初也。

  论若诸菩萨至外所施物。

  演曰二别解中文分为二一揔明施相二别重料拣初中有二一辩所施物二明所施相初中有三一明内施二明内外三唯明外文显可知。

  论又诸菩萨至随顺于彼。

  演曰二明所施相文分为二先内后外内中有二先揔后别此揔施也。

  论二别求手足至一切施与。

  演曰后别施也别别身分而施与之名为别施。

  论又诸菩萨至并皆施与。

  演曰后外施相文亦有二一求受用者二求自在者于菩萨物恣彼所求随意受用求自在者菩萨于财绝己有心率皆施彼名断心与。

  论又诸菩萨至或不施与。

  演曰二别重料拣文分为二一辩施不施二明巧慧施初文有二先标后辩此先标举虽行普施其中或有应施与者及不应者名施不施。

  论云何施与至便不施与。

  演曰后辩之中文分为二先徴后释释中有二先略后广略中又二一明不施二彰施与此初不施意可知也。

  论若知种种至即便施与。

  演曰二彰施与。

  论如是略说至次当广辩。

  演曰后广释中文分为二一结前摽后二依标正释此初也。

  论谓诸菩萨至损害诳惑。

  演曰二依标正释文分三段一明唯内施二彰唯外施三通彰内外初中有二先释后结释中又二先示不应后明应义初不应施而有四种一见有损害二意乐已净三魔众怀乱四痴狂心乱此初见来求欲损害不应施与行非梵行或为仆等非利益事。

  论若诸菩萨至而施身分。

  演曰二意乐已净不应施之何以然者利物事广故以存身舍施事轻故不应施况舍身者只缘意净意既已净故不施之但留色身以彰利物言意乐净者于身命财无所愿吝施心无退名意乐净。

  论又诸菩萨至当知亦尔。

  演曰三魔众怀乱不应施之令彼过深及为损故。

  论或有众生至施彼身分。

  演曰四痴狂心乱不应施与不住自心施非益故。

  论除上所说至或不应与。

  演曰后明应义返上可知。

  论又诸菩萨至而行惠施。

  演曰二彰唯外施文分为二初辩后结辩中应施及不应施二十四类此明前四一不施害物二不施他物三不施他妻四不施虫物此之四种皆有损他之义而不应施反彰无损而亦施之文不明者略故无也。

  论又诸菩萨至悉皆施与。

  演曰五明戏乐文分为二初明施不施后明所施物初中复二先标后释释中有二先明不施后明应施文显可知。

  论是诸菩萨至皆不施与。

  演曰后明所施物文分为二先徴后释释中有二一辩不施物二辩应施物初中有五一不施捕猎等法二不施祠祀方便三不施众生所依止处四不施罝纲损害生物罩(知彼反)者尔雅云捕鱼笼也罝(子耶反)者尔雅云罟(故户反)也弶(臣句反)者字书云施纲于道五不施怨仇治罚等具隙者说文云壁孔也谓人有过如壁穴也。

  论若复种种至悉皆施与。

  演曰二辩应施物因此乐具而发净心故皆施与。

  论又诸菩萨至施其所欲。

  演曰六辩施食非宜非施文中有三一明病者二明饱者三明害者皆有其损而不应施。

  论又诸菩萨至施来求者。

  演曰七明恩德不应施与文分为二初标后辩文亦可知铺者说文云咀也咀谓嚼食也。

  论又诸菩萨至汝亦宜然。

  演曰八明自在不施他妻境土分疆可应施与情违不违二有别故。

  论又诸菩萨至今作奴婢。

  演曰九不施自妻及余仆使文中有三一先无言契而不应施晓喻者方言云晓谓明也喻者譬谏也谓以于喻说谏于人名晓喻也二虽有言约不施𢙣人三不以䎡弱施为奴婢。

  论又诸菩萨至况当施与。

  演曰十不施尊位为损害故黜者贬下也。

  论又诸菩萨至施来求者。

  演曰十一不夺亲财而行惠施谓令亲属生忧𢙉故。

  论又诸菩萨至而行惠施。

  演曰十二不违法施十三不违学施文可知矣。

  论又诸菩萨至品类差别。

  演曰十四舍分别心住平等施。

  论又诸菩萨至而行惠施。

  演曰十五无增减施十六无胜劣施十七无愤怒施皆称先心无移改故设移改者增而胜妙不得减劣也挠者说文云扰也。

  论又诸菩萨至而行布施。

  演曰十八不自赞施十九无不敬施二十住怜愍施二十一无𢙣见施如文次第意义可知。

  论又诸菩萨至正等菩提。

  演曰二十二非离欲施施但为彼离欲之资然体非是离欲净也二十三不观果施不观人天妙果而施但为无上菩提故施。

  论又诸菩萨至广说应知。

  演曰二十四知品类施文分为二先标后辩文易可知。

  论又诸菩萨至而行布施。

  演曰三通彰内外有十七类一怀悲意乐而行惠施。

  论又诸菩萨至菩萨不为。

  演曰二明不施与不合仪物文分为三谓标辩结辩中有二一辩不应施二明不告白不白告彼食有所杂不令彼觉而施于彼名不告也。

  论又诸菩萨至即便施与。

  演曰三不稽留施应时兴故。

  论又诸菩萨至故行惠施。

  演曰四无所依施文分为四一不依名称二不依恩德三不依世果四不依诳诱文显可知。

  论又不狭劣至有量之施。

  演曰五不狭劣施六不诳他施七不乖离施八勤无惰施九普分布施十财广大施一一意别思之可知。

  论又诸菩萨至如还彼物。

  演曰十一不损恼施十二三时净施十三无诡诈施十四如还债施意趣各别思之可知。

  论又诸菩萨至欢情自取。

  演曰十五应时而施十六无嗤笑施嗤者字书云笑也𧹞者说文云面惭赤也十七恣求者施如文可知。

  论又诸菩萨至而行布施。

  演曰二明巧慧施文分为二初明有财施后明无财施初中有三一摽二释三揔结之此先标也。

  论云何菩萨至嫌恨弃背。

  演曰次释之中文分为二先徴后辩辩中有五一揆量可不施文中有二一挍量贫富二先济无依进退有方名巧便慧揆者尔雅云度也。

  论又诸菩萨至进得上品。

  演曰二调伏悭贪施文分为二一令悭者取己物施二令悭者生随喜心因此二途引发悭人学修惠施名巧慧也。

  论又诸菩萨至成熟有情。

  演曰三寄修福事施文分为三一舍物令施二调伏悭施三摄受故施。

  论又诸菩萨至悉皆施与。

  演曰四知心随乐施。

  论复有商人至令彼无罪。

  演曰五令欢无畏施。

  论如是等类至巧慧而施。

  演曰三揔结之。

  论又诸菩萨至斯过皆无。

  演曰后明无财施文分为二先辩后结辩中有四一施工巧业二施羙妙言三施净信家四施身语业供者说文云给也奉也赡者字书云足也。

  论如是菩萨至而行布施。

  演曰后结之也。

  论此说乃至至无尽财宝。

  演曰三明位次向所陈施皆是地前若登地中得无尽施净意乐者即初地也。

  论又诸菩萨至亦不施与。

  演曰二明法施文分为二一明施相二揔结之初中有二一明施不施二显不施财法方便初中有二先明不施后明应施初中有五一不应施外道正法二不施经典三不施炫卖四不施秘藏五不施无求不求胜智不应与故。

  论必求胜智。

  演曰二明应施文分为二一明施境二明施相此初施境诸求智者皆施与之。

  论若自了知至如应施与。

  演曰二明施相文分为二先辩后结辩中有四一明施与二明未施三辩转求四彰思察此初也谓能通达方惠于人未辩是非不应施矣。

  论若自了知至恒自披转。

  演曰二明未施未堪施故。

  论如是菩萨至而施与之。

  演曰三辩转求转行施也。

  论若不见余至不应施耶。

  演曰四彰思察文分为二初审思察后施不施此思察也。

  论如是审谛至妙智资粮。

  演曰后施不施文分为二初观过失后观利益此观过失悭吝而行施也。

  论又观察已至非余一切。

  演曰后观利益文有三节一明不施辩所须义二明不施资粮转胜三明不施利益物广谓修胜义证圣超凡当获自他利益事广不同施行虽益一途利益非多故非施也。

  论菩萨如是至菩萨净戒。

  演曰后结不施而无失也。

  论云何菩萨至晓喻发遣。

  演曰二显不施财法方便文分为二先问后答答中有二先明方便发遣求者后明施设方便善巧此初也。

  论云何施设至所守护持。

  演曰后明方便文中有二先徴后释释中又二先辩净财后明应施此初也。

  论见来求者至令所愿满。

  演曰后明应施文中有二一明称理二非称理此明称理故须施也。

  论若观施时至不许施汝。

  演曰二非称理不施与中文分三段一正明不施二软言礼遣三辩无吝惜此初也。

  论软言晓喻至然后发遣。

  演曰二软言礼遣令无恨心。

  论令彼了知至不施于我。

  演曰三辩无吝惜但非自在而不施之非有吝心而不施与。

  论当知是名至而行法施。

  演曰二揔结之。

  论又诸菩萨至而行布施。

  演曰三明无碍施于财法等普施有情名一切施心无障碍名无碍施言异门者谓于财法无畏施中所有异门是法无碍教法多以异门分别诸法相故若体相者即义无碍所诠之义多得实体体言体相若释名者谓即训释词无碍也释名字故因果差别是辩才无碍以能辩说诸因果事于财等上有此无碍如实了知而行于施亦名巧慧施。

  论又诸菩萨至而行布施。

  演曰四彰意乐施谓依慈等四无量心而行惠施名意乐施具多方便亦名巧慧施。

  论又诸菩萨至如实了知。

  演曰五治障施文分三段一标二释三揔结之此初标举施障对治皆能知也。

  论此中施障至而深欣乐。

  演曰二释之中文分为二先辩所治后辩能治此所治也。

  论若诸菩萨至自在而行。

  演曰后辩能治文分三段一明治相二结立名三显功用初中有四一治未习施三治阙少施三治妙财施四治乐财施此初有二一辩所对治二正明施相初中又二一辩无施心二起正思择如文可知。

  论又诸菩萨至而行惠施。

  演曰二治阙少施文分为二一辩无施心二明思择施文显可知。

  论又诸菩萨至而行惠施。

  演曰三治妙财施文分为二初睹物生欣而无施意后以慧观察速起施心。

  论又诸菩萨至无上菩提。

  演曰四治乐财施文分为二初明行施求世果心后辩知邪起求觉意。

  论如是菩萨至性不坚牢。

  演曰二结立名文中有二先结后名名中有四一者觉悟未习于施有违今若不行后无所得名为觉悟二者忍受众苦结财阙施三者遍知颠倒结妙财施四者见行不坚结乐财施。

  论是诸菩萨至而行布施。

  演曰三显功用揔结如文。

  论又诸菩萨至而行布施。

  演曰六胜解施施诸众生名胜解施然善戒经供施于佛此云众生二不同者良为福田有悲敬别各㸦举一义无违也。

  论如是妙慧至不共行施。

  演曰三揔结施相文分为二初牒前揔结后显前所说为后所依此牒前结中揔有六个故字如次结前六段之义思可知矣。

  论如是广说至应当了知。

  演曰后显前所说为后所依文可知也。

  论云何菩萨难行施。

  演曰三难行舍施门文分为二先徴后释此初也。

  论当知此施至第一难行施。

  演曰后释之中文分为二先摽后辩辩中有三此初有二先辩后结如文可知。

  论若诸菩萨至第二难行施。

  演曰次明第二难舍之财而能惠施名难行施或长时串习者如一经卷等是菩萨长时串习此利益多不可布施如财等是串习所得又正所串习具能布施或有上品思者谓有上品思人来与今将施之。

  论若诸菩萨至第三难行施。

  演曰后辩第三如文自悉。

  论云何菩萨一切门施。

  演曰四一切门施门文分三段先徴次辩后揔结之此初也。

  论当知此施至他来求者。

  演曰次辩之中文分为四一自财物二他财物三施眷属四施外来是为四种。

  论如是四相至一切门施。

  演曰后揔结之。

  论云何菩萨至名善士施。

  演曰五善士行施门文分三段初徴次释后揔结之释中有五如文可知。

  论云何菩萨至一切种施。

  演曰六一切种施门文分三段一徴二释三揔结之释中类别有十三种七十四中而自明之至文当辩。

  论云何菩萨至遂求施。

  演曰七遂求来意门文分三段先徴次释后揔结之释中有八如文可知言什物者什谓聚也又谓资生家产器物揔名什物物即器也。

  论云何菩萨至后世安乐。

  演曰八此世他世门文分三段先徴次释后结安乐释中有二先标后辩辩中有九财无畏法各分三种是为九相结中有二先揔结前后辩差别一一次第如文可知。

  论云何菩萨清净施。

  演曰九最胜清净门文分三段先徴次释后结清净此初也。

  论当知此施至异熟施。

  演曰次释之中文分为二先揔摽列后各别释此标列中有十相也。

  论云何不留滞施至究竟清净。

  演曰后各别释文分为十一不留滞施二不执取施三不积聚施四不高举施五无所依施六不退弱施七不下劣施八无向背施九不望恩施十不希果施此明前二不留滞施及不执取文易可知。

  论云何不积聚至不积聚施。

  演曰三不积聚施分之为三先徴次辩后揔结之辩中有二先标后释释中有四一非现施二非后顿施三非差别施四罪无罪施文复为二初徴后释文显可知蓄者广雅云众也积也。

  论云何不高举至持用布施。

  演曰四不高举施五无所依施六不退弱施七不下劣施一一次第皆具徴释文显可知言[秮-口+月](古玄反)者麦茎也䴰(以职反)者麦䴬也见说文。

  论云何不向背至最极清净。

  演曰八无向背施九不望恩施十不希果施各具徴释及结应知。

  论如是菩萨至正等菩提。

  演曰大段第二揔结其果文显可知。

  瑜伽师地论义演卷第十五
金藏第 120 册 No. 1565 瑜伽师地论义演(第1卷-第32卷)


  【上阙三十行】

  ▆▆▆。

  论云何菩萨至乃至建立。

  演曰四一切门文分为二先徴后释释中有四一劝生净信二令戒圆满三引生正慧四劝修行施。

  论云何菩萨至慈心劝导。

  演曰五善士门分之为二先徴后释释中有五一劝修涅槃真实义处二应时物宜以为开诱三于引摄无漏义中劝行妙行四心行调柔不生刚强五怀慈愍意无害物心如此劝修方名善士。

  论云何菩萨一切种利行。

  演曰六一切种门文分为二先徴后辩此初也。

  论当知此行至十三种。

  演曰后辩分二先标后释此初标举六及七也。

  论云何六种至令得解脱。

  演曰后释分二先六后七六中有二先徴后辩辩中分二初二揔标摄受调伏后四显相离恶进善如文可知。

  论云何七种至而正安处。

  演曰后辩七中文亦为二先徴后辩辩中分二初五是行后二是果初中五者一谓资粮令初修者善归资粮守护不失一分之言目堪化者言出离者明长养意为出离故守护长养二远离者明其具戒戒防诸恶名为远离三心一境性而明定也四清净诸障明其慧也慧能断染名净诸障五修作意意可知也正安之言该前诸行及后二果初小后大文显可知。

  论云何菩萨至令离彼缠。

  演曰七还求门文分为二先徴后释释中有八谓八缠也夫修习者本祈进善为由缠故障善不生今以开解令悉断除复本所希名遂求也。

  论云何菩萨至瞋恚邪见。

  演曰八二世利行门文分为二初徴后释释中有九身语各四意合为一是为九也窣罗若者米酒也迷离耶者药酒也未陁者蒲桃酒也问何理意三而不开显答对化三乘身语别说意地唯本故合明之通别既殊明亦异也。

  论云何菩萨清净利行。

  演曰九清净门文分为二先徴后辩此初也。

  论当知此行至有五利行。

  演曰后辩分三一标二释三揔结之此摽外内二利行也所化能化如次名为外及内也。

  论云何菩萨如应利行。

  演曰二释分二先明外行后明内行初中有四一徴二列三释四结此初二也。

  论谓诸菩萨至无罪利行。

  演曰三释分五一明无罪二明不转三明渐次四辩遍行五辩如应初明无罪据其文势而有五类分之为二初四所化第五安处名为能化初所化中初二在家离恶行者杂善行恶者凡所施为以恶为先后二出家一犯篇罪二有邪命者思之可知。

  论又诸菩萨至不转利行。

  演曰二明不转不令舍彼真解净定求非真解及不净定故名不转。

  论又诸菩萨至渐次利行。

  演曰三明渐次随何乘性皆有三品渐随彼化名渐次行。

  论又诸菩萨至遍行利行。

  演曰四辩遍行于𠛴帝等四种姓中随己力能而行劝导名遍行利行。

  论又诸菩萨至如应利行。

  演曰五辩如应文有二节一各于自乘三善开化二于方便门随根劝示令作不净及慈等观名如应也。

  论是名菩萨至五种利行。

  演曰四结之也。

  论云何菩萨至五种利行。

  演曰后明内行文分为三段一徴二释三揔结之此初也。

  论谓诸菩萨至五种利行。

  演曰二释之中文分为五一起悲意乐二无劳倦心三位满能谦四心无染污五慈无退转结文可知。

  论如是依于至清净利行。

  演曰三揔结之。

  论云何菩萨同事。

  演曰三明同事文分为二初问后答此初也。

  论谓诸菩萨至故名同事。

  演曰后答分三一正明同事二辩同事因三四句分别此初也义谓义理大小乘义浅深别也根谓信等五根劝他习定自亦学修自他同事名为同事余准知也。

  论所化有情至自现行者。

  演曰二辩同事因文分为二一令无退转二辩非诘难初中有三辩徴释也。

  论非诸菩萨至教诫。

  演曰二辩非诘难同事行成。

  论有诸菩萨至与他同事。

  演曰三四句分别文分为二先列后释此先标列句有四也。

  论第一句者至功德威力。

  演曰后释分四此初句也师与所作功德虽高不显为师及有功力但潜密化令得利安名是他同事非他同。

  论第二句者至同分中生。

  演曰二非他同事与他同者非与所化事业行同而生彼中现为同类渐为调伏息除灾患名非他同与他同也。

  论第三句者至或增。

  演曰三是他同事与他同者见听闻者心有动摇菩萨共听解与彼齐或过于彼引令不退名或等或增。

  论第四句者至弃舍他事。

  演曰四非同不同谓放逸者阙利他事无与彼等名曰不同。

  论如是已说至善法作业。

  演曰二揔结释成熟佛法有情二行。

  论又如前说至应知清净。

  演曰二辩二三因文分三段一摽二释三揔结之此初也。

  论谓由身语至应知现行。

  演曰二释之中文分三段一辩现行二明最胜三明清净此初也谓由三业表知二行皆现行也。

  论彼诸善法至亦名不共。

  演曰二明最胜分之为三一标二释三揔结之此初也。

  论当知此中至常行无替。

  演曰二释分二一彰其广大二明无杂染广大分二先摽后释释中有三一有情无别二彰事无别三辩时无别如文可知。

  论当知此中至名无杂染。

  演曰二明无杂染文分三段谓标释结释中有四一心无忧悔二不行恶行三见宝功德四不求世果由如是下揔结之也。

  论由炽然故至应知清净。

  演曰三明清净文分为二一标二释此初摽举有三法也。

  论若诸菩萨至炽然无动。

  演曰二释分二先明初二后辩第三初中复二先摽后释此双摽也初地已上名净意乐。

  论言炽然者至炽盛现前。

  演曰后释之中文分为二初辩炽然后明无动此炽然也初地已去无漏智火极炎猛故名为炽然。

  论言无动者至唯增无减。

  演曰后明无动谓八地后相用不转故名无动一切烦𢙉永不行故法駃流中任运转故于诸行中起诸行故𠛴那𠛴那倍增进故故同明分渐渐明增而无减矣。

  论若诸菩萨至胜净法故。

  演曰后辩第三意善清净谓住究竟十地满心或是一生及最后者一向纯净者名胜净法。

  论如是施等至应知清净。

  演曰三揔结之。

  论此中所有至极清净果。

  演曰大段第二明二行果文分为二一究竟果二因位果初中有八二切果二难行果三一切门果四善士果五一切种果六遂求果七二世果八清净果八中各言多修等者显三劫修有差别也不辩初门自性果者自性为体余门为用举用彰体通于余门不别明也。

  论如是菩萨至无罪胜果。

  演曰二因位果此等九门非唯独招无上极果亦能招感因随顺中十王等果增修行矣。

  论卷第四十四 论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 初持瑜伽处供养亲近无量品第十六

  演曰上来七品别明成熟佛法有情次下二品通明诸行分之为二初之一品彰供养行后之一品明菩提行今即初文提彼所彰以立品号名供养等品。

  论云何菩萨▆▆▆▆▆▆▆▆▆▆分为二▆▆▆▆▆▆▆▆▆▆▆▆▆▆▆▆▆▆▆▆▆▆▆▆▆▆▆▆▆▆▆▆▆▆▆▆▆▆▆▆▆▆▆▆▆▆▆▆▆▆▆▆▆▆▆▆▆▆▆▆▆▆▆▆▆▆▆▆▆▆▆▆▆▆▆▆▆▆▆▆▆▆▆▆▆▆▆▆▆▆▆▆▆▆▆▆▆▆▆▆▆▆▆▆▆▆▆▆▆▆▆▆▆▆▆▆▆▆▆▆▆▆▆▆▆▆▆▆▆▆▆▆▆▆▆▆▆▆▆▆▆▆▆▆▆▆▆▆▆▆▆▆▆▆▆▆▆▆▆▆▆▆▆▆▆▆▆▆▆▆▆▆▆▆▆▆▆▆▆▆▆▆▆▆▆▆▆▆▆▆▆▆▆▆▆▆▆▆▆▆▆▆▆▆▆▆▆▆▆▆▆▆▆▆▆▆▆▆▆▆▆▆▆▆▆▆▆▆▆▆▆▆▆▆▆▆▆▆▆▆▆▆▆▆▆▆▆▆▆。

  【原经卷残缺一版】

  至自作供养。

  演曰三▆▆▆▆▆分为二先明供养后明得果初中有三一唯自供养二自他俱修三唯劝他作此唯自也。

  论若诸菩萨至咸共供养。

  演曰二自他俱修二供养事。

  论若诸菩萨至他设供养。

  演曰三唯劝他作。

  论此中菩萨至为无有上。

  演曰后明得果有三类别因既不同果亦异也。

  论若诸菩萨至财敬供养。

  演曰四大财离染对文分为二一辩三供养二明财有无初中有三一明财敬二明广大三明无染此初也衣服花鬘及珍宝等为财供养敬问礼拜五轮归命及歌赞等为敬供养璩印者(巨于反)字书云玉名也在耳为璩在臂为印。

  论若诸菩萨至广大供养。

  演曰二明广大文中有三一摽二释三揔结之释中有七一若多二若妙三现前四不现前五自作六教他七心净其中义别分为三种前二物广次四事广净心已下明其心广回求菩提释广大义结文可知。

  论若诸菩萨至无染供养。

  演曰三彰无染文中有二先辩后结辩中有六供养字者即为六故一自手供养二令他供养三不放逸等四不轻弃等五不诈施设六不雌黄等涂灌等也雌黄体臭不以涂像酥腻成垢不得洗像𡱈崛罗香烧之即臭似此间烧胶气也遏迦花者即臭花也大如人手色赤如肉此等香花束土所无故不识译前之五种离心杂染第六远离物体杂染故说六种皆名无染结文可知。

  论又诸菩萨至种种供养。

  演曰二明财有无文复分二一以财供养二非财供养初文有二一辩三财供二重彰自在此初分三前二通凡后一唯圣如法华云妙音来时先于灵山作化莲华及诸供事皆是众具自在菩萨供养事也。

  论已得众具至及以制多。

  演曰二重彰自在文分为二一辩所化相二明其所属初中有四一化多身二化多手三化多声四化供具此等众具三地胜定虽能化作未能殊胜八地自在方能化之所变珠宝及变国土种种等相随意而成名自在化。

  论如是等类至皆属自心。

  演曰二明所属文复为二一辩所归属二明不希求此初也此等变化皆是神通定境从心变故属于心不从于人自举也。

  论如是菩萨至皆无碍故。

  演曰二明不希求文中三节摽徴释也不退地者第八地也。

  论又诸菩萨至当勤修学。

  演曰二非财供养文分为四一辩无财二彰随喜三明广大四结劝修。

  论若诸菩萨至正勤修学。

  演曰五明第十自修无别对文分为二初明供养后彰胜劣初中分二先辩后结此初辩中揔有八行一四无量行二四法印行三修随念行四住无相行五修三学行六菩提分行七波罗蜜行八四摄事行。

  论是名菩萨至最妙无上。

  演曰后结无上。

  论如是供养至尼杀昙倍。

  演曰后彰胜劣。

  论由此十相至供养如来。

  演曰三揔结释。

  论如供养佛至当知亦尔。

  演曰二供法僧亦如佛也。

  论如是菩萨至何况其多。

  演曰二明供养意文中有二一明其意乐二举少况多初中有二先标后释释中有六一缘诸如来功德增上二恩德增上三尊胜增上四难遇增上五独出增上六义依增上于难过中邬昙花者西域有树常时无花枝间有子若轮王现而花乃生此间所无故不翻译或有说云此云瑞应花应轮王故。

  论复次至不作异意。

  演曰二彰求善友门文分为二初问后答问中七句分二初之四句问善友相后之三句明求友相。

  论当知菩萨至言词辩了。

  演曰后答之中文分为二先明善友答前四问后明求相答后三问初中有四一能为善友二辩不虚成三辩为依处四彰善友事初中有二先标后释释有八句类分为二初之三句内德成就后之五句利他圆满第二句中多闻即闻慧觉谓慧也余可知之。

  论若诸菩萨至心无偏党。

  演曰二辩不虚成文分为二先摽后释释中有五如文可知。

  论若诸菩萨至随得随舍。

  演曰三辩为依处文分为二先摽后释释中有五一妙威仪拣外道等涂灰持杖诸鄙劣者三千等具名为圆满离跳行等名为寂静言具一切无躁动者释后二也敦谓厚也肃谓戒敬也余文可知储者说文云偫也。

  论善友菩萨至种姓品。

  演曰四彰善友事文分三段摽列及指列中有五如指应知。

  论当知菩萨至请问听受。

  演曰后明求相答后三问文分三段一明亲近二明听法三无异意初中有二一摽二释释中有四一于善友发生爱敬二修和敬业三四事供养四恭敬听受若合若离者谓所依止师说法若与旧同名合若别名离或依经论次第名合若别出见不依经等名离并如法之见也随师自在而不倾动又自性名合差别名离奉行听受名求友相。

  论若诸菩萨至因性义故。

  演曰二明听受文分为二先摽后释释中有五一为宝想以法难得类同宝也二眼想者眼谓妙慧闻法为因能生妙慧因从果称故名为眼三明想者大慧能照所知之义目之为明闻法是彼明之因故从果立称名为明也四果想者得大果故五无罪者离恶极悦名无罪也。

  论若诸菩萨至退失胜慧。

  演曰三明无异意文分为二一彰无异意二辩异意过初中有三谓摽释结释中有五文显可知。

  论云何至慈悲喜舍。

  演曰三辩修无量门文分为二初问后答此初也言无量者缘无量境生无量福引无量果名为无量言慈等者哀怜名慈侧怆名悲廪物名喜亡怀为舍此四体者无瞋不害不嫉善舍如次为性故唯识云为显慈悲二种别故故立不害不嫉亦即依无瞋也嫉既依嗔翻立不嫉是无嗔故善舍平等离贪嗔痴故性如次即无嗔等。

  论谓诸菩萨至无缘无量。

  演曰后答之中文分为二一广明四体二揔明胜利初中有二一通明四相二别明悲体初中又二一辩三无量二释差别名初中有二先列后释此列三种四无量也问此三无量其体是何答初二后得后通证智故佛地论第五说云如实义者亦缘有情但无分别平等行相了知一切假立有情性平等故缘生等法性平等故无我真如性平等故名平等智既缘有情及缘生法故知后一体通二智其实平等但证智也。

  论若诸菩萨至有苦有乐。

  演曰后释之中文分为二初辩三缘后别分别初中有二先标利境后辩修心此初也言三聚者一无苦乐聚二有苦聚三有乐聚三界五趣皆摄在三聚之中尽是菩萨所行利处故先摽举以辩四心。

  论于其最初至有情缘慈。

  演曰后辩修心文分为二一辩修慈二悲喜舍初中有三一有情缘慈二法缘慈三无缘慈此初也谓有情缘慈缘求乐者无倒与乐名有情缘慈于初聚中虽无苦乐以无苦故无求远离但无其乐故以求之菩萨慈心观求乐者真是众生非非情等等心与乐名住无倒有情缘慈。

  论若诸菩萨至名法缘慈。

  演曰二辩法缘慈了知无我但有色心缘生法体缘法起慈名法缘慈。

  论若诸菩萨至名无缘慈。

  演曰三无缘慈复缘法体不见其相但观无为等心与乐名无缘慈故佛地云不缘有情及诸法故但缘法界无有分别名无缘慈有义亦缘有情及法但无分别平等行相了知众生有所求故不缘有情者何所济耶。

  论如有情缘至当知亦尔。

  演曰二辩悲喜舍文分为二初例前同后彰别义此初也三缘行相皆与慈同名为亦尔。

  论若诸菩萨至是名为悲。

  演曰后彰别中文分三段初悲次喜后彰舍相此初也悲能拔苦故缘苦境而起悲心。

  论若诸菩萨至是名为喜。

  演曰次辩喜心于有乐者不生蛆嫉发生喜意名喜无量。

  论若诸菩萨至是名为舍。

  演曰后彰舍相谓无苦等二聚有情多分如此起痴嗔贪菩萨如次令彼得离名舍无量。

  论此中菩萨至及诸外道。

  演曰后别分别门分为二一内外通𢩁门二利益安乐门此初也所言外道小乘共者据作有情及作法解少分相似名之为共非是起心所度等同名为共也然于菩萨初中后位修习不同亦有差别略故不明故佛地云初发心位诸菩萨等多分修习有情缘慈多是有漏世俗有情为境界故修正行位诸菩萨等多分修习法缘之慈亦多有漏大乘教法为境界故得无生忍诸菩萨等多分修习无缘之慈虽有所缘缘法界故无有分别名曰无缘释曰在十信位名初发心位十行已去名修正行位入地已往名无生忍。

  论又诸菩萨至是谓为舍。

  演曰二安乐利益门四种无量义分为二初三安乐得离苦故后一利益除三毒故。

  论如是菩萨至故名哀愍者。

  演曰二释差别名非但唯名慈悲喜舍亦得名为具哀愍者以能哀愍诸有情故。

  论此中菩萨至修悲无量。

  演曰二别明悲相文分为二初摽后释此初也。

  论何等名为百一十苦。

  演曰后释分三一辩悲境二辩大悲三明悲德初文有三一徴二释三揔结释此初也。

  论谓有一苦至流转苦故。

  演曰二释分二一十门辩相二九门离释初辩相中门增有十一增一分别门唯明流转一苦相也。

  论复有二苦至及心箭受。

  演曰二二苦分别门文分为二先标后辩辩中有二一者欲苦为乐境坏所生之苦二痴异熟苦谓异熟果身体受重病及刀杖治罚等苦猛利所触谓由迷内异熟苦故计为我我故于自体被治罚处生摼怨嗟受二箭苦名痴异熟若因异熟及痴生故。

  论复有三苦至三坏苦。

  演曰三三苦分别门三苦行相理如常说故不云也。

  论复有四苦至五取蕴苦。

  演曰四四苦分别门文分为二初标后释释中有四一爱别离苦二断坏苦身及外境皆断坏故三相续苦死生之苦无断绝故四毕竟苦无姓有情苦无尽日名为毕竟。

  论复有五苦至疑缠缘苦。

  演曰五五苦分别门谓此五盖与修习者善道相违说为苦也。

  论复有六苦至揔说为苦。

  演曰六六苦分别门文分为二先标后辩辩中有六文显可知。

  论复有七苦至不得苦。

  演曰七七苦分别门义如常释。

  论复有八苦至多时住苦。

  演曰八八苦分别门文分为二先摽后释释中有八前五可知六自逼者无惭外道自饿投岩卧荆𣗥等自招苦也七苦可知八多时者谓有一类长翘一足长坐不卧及长卧等多时誓约故生其苦。

  论复有九苦至九后法苦。

  演曰九九苦分别门五无病者先无有病后被病衰名病衰损六戒衰损戒被犯故七见衰损见生异故。

  论复有十苦至匮乏苦。

  演曰十十苦分别门相可知矣已上揔有五十五苦思可知之。

  论当知后有至一切种苦。

  演曰二九门离释文分为二初揔标列后别离释此初摽列有九门也。

  论一切苦中至现缘所生苦。

  演曰后别释中九门分别一一切苦受门文分为二先摽后释释中有二一者宿因二者现缘众苦虽多皆此二摄名一切也。

  论广大苦至无间苦。

  演曰二广大苦受门文分为二先摽后释释中有四约增解者初二第四三恶趣苦第三杂类通人天趣及鬼畜中杂受苦也若不然者何名大苦。

  论一切门苦至所摄苦。

  演曰三众苦所逼门一切苦起不离五趣故依趣说名一切门善趣即谓人天二也。

  论邪行苦至诸恶趣苦。

  演曰四邪行发起门苦因邪行之所发起名邪行苦于中有五如文可知。

  论流转苦中至后摼贫贱。

  演曰五流转苦逼门文有三节谓标列释寻之可知。

  论不随欲苦至而生大苦。

  演曰六不随欲苦门文分为二先摽后释释中有七义分为二第六求智余皆求福所求不遂即八苦中求不得苦。

  论违害苦中至逼𢙉生苦。

  演曰七违害苦𢙉门文分为二先摽后释释中有八由违害缘苦受生起名违害苦。

  论随逐苦中至名随逐苦。

  演曰八苦受随逐门文分三段先标次辩后揔结之辩中有九且如内身因缘所生理有生老病死败坏及灭尽法之所随逐至时皆苦名坏尽苦。

  论一切种苦中至一切种苦。

  演曰九一切种类门文分三段一标二释三揔结之释中十苦分之为二初五五乐所对治后五违缘逼𢙉故苦对乐分别如应当知结文可悉。

  论前五十五至修习圆满。

  演曰三揔结释悲所缘境百一十苦计算可知。

  论又诸菩萨至发起大悲。

  演曰二辩大悲文分为二一彰大悲境二明大悲心初中有三标徴及列此初标也。

  论何等名为至粗重苦。

  演曰徴及列也初之八种前增门中而已分别后之十一后离门中亦已辩明此等相增故以摽之余非猛盛故不说之。

  论由四缘故至如来清净。

  演曰二明大悲心文分为二先标后释释中有四一缘甚细微变易身苦二长时熏习三祇修故三猛利意弃舍身命济有情故四最极清净因果二中皆到极故。

  论又诸菩萨至有堪能心。

  演曰三明悲德文分三段一明悲胜利二辩悲优劣三建立菩提此初胜利而有八种一普习悲心二证净悲意谓入初地三得亲厚心四极爱念心五欲作恩心六无猒倦心七代受苦心八有堪能心。

  论诸圣声闻至极大苦蕴。

  演曰二辩悲优劣。

  论菩萨如是至悲所建立。

  演曰三建立菩提文分为二初明六度悲之所生后辩菩提悲所建立菩萨之行实谓无边悲济为先故独标举。

  论如前所说至一切大苦。

  演曰第二大段揔明胜利文中有二先揔叹德后别显示四种胜利一得法乐住二摄受资粮三菩提坚固四堪能忍受。

  菩提品第十七。

  演曰大文第二而有两品通明诸行前来已明四无量等今当第二辩菩提品品中所明十五门义一一皆是菩提行分故品题云菩提分也。

  论云何菩萨菩提分法。

  演曰判释品中文分为二先徴后释此初也。

  论嗢拖南曰至嗢拖南四。

  演曰后释之中文分为二初颂标举后别释之此颂标中义分十五一明惭愧二坚固性三心无猒四善知论五明世智六辩正依七无碍解八辩资粮九菩提分十明止观十一巧便十二揔持十三正愿十四三摩地十五嗢拖南。

  论云何名为菩萨惭愧。

  演曰后别释中如标所明十五门释一辩生惭愧门文分为二先问后答此初也。

  论当知惭愧至二者依处。

  演曰后答分二初揔标列后别释之此初摽列有二也。

  论言自性者至惭愧自性。

  演曰后别释中文分为二初明自性后明依处此初文三牒释及结谓惭愧相而有二种一者别相二者通相崇重贤善轻拒暴恶如次名为惭愧别相羞耻过恶是二通相今隐别相而不开显举其通相以明二者为对自他羞耻过增而偏说故具如唯识广明相也。

  论言依处者至惭愧依处。

  演曰后明依处分之为三谓牒释结释中有四一于所作善不随顺立而起羞耻二于不应作不善法中虽随顺作而怀耻意三覆自作罪而怀羞耻四于自所生恶作等者谓由第三作恶已悔悔已复作后作依前作故名有依于此有依而起悔愧名为依处结文可知。

  论云何菩萨坚力持性。

  演曰二坚持自性门文分为二先徴后释此初也。

  论当知此性至二者依处。

  演曰后释之中文分为二先揔摽列后别解之此初也。

  论言自性者持性自性。

  演曰后别解中文分为二先明自性后明依处初中有三谓牒释结释有六句禁制等四辩坚力用性勇等二显坚力性性勇谓勤思择谓慧勤慧二种为坚力性故唯识云后五波罗皆慧为性对异论等必慧能故持即力用能持自行不为他动是为持也。

  论如是菩萨至性依处。

  演曰后明依处文分三段谓牒释结释中有五谓大苦等是持力性所依境界名所依处。

  论云何菩萨心无猒倦。

  演曰三心无猒倦门文分为二初徴后释此初也。

  论当知菩萨至故无猒倦。

  演曰后释分二初标后辩辩中有五初二辩体后三辩因辩因三者一谓勤精进二为成妙慧三怀悲济心由此三因故无倦也。

  论云何菩萨善知诸论。

  演曰四善知异论门文分为二先徴后释此初也。

  论谓诸菩萨至无有颠倒。

  演曰后释分二释及结也释中有四一于五明下明初闻慧二即于如下辩生思慧三如是知下彰无忘失四又为了下辩其成熟成熟闻思转增胜妙非于异论而起进修故于修慧而不开显。

  论云何菩萨善知世间。

  演曰五善了世间门文分为二先徴后释此初也。

  论谓诸菩萨至不如实知。

  演曰后释之中文分为二一各别释二揔结之释中有二一辩知世间二辩随世转初中分二一各别释二揔结前别中有四一了世有情二了知器界三了世因果四知世假名初中有三一略解释二广分别三揔结之此初也谓知世间险难愚闇先摽后释文显可知。

  论又诸菩萨至浊世灭时。

  演曰二广分别文分三段初标次列后随标释此初标举知有浊时及清时也。

  论谓依五浊至五者劫浊。

  演曰次列名也浊谓混浊可猒污义谓恶有情及寿短等深可猒污立以浊名。

  论如于今时至名寿浊。

  演曰后别释中文分为五一明寿浊二有情浊三烦𢙉浊四明见浊五明劫浊此寿浊也寿谓命根阿赖耶识见分种子任持色心不断功能为命根体人命短促不过百年不同增时故名为浊余准此知。

  论如于今时至名有情浊。

  演曰二有情浊言不识父母沙门以不信为性若婆罗门以憍𢢔为体不畏今后世罪以无明为体不修惠施等以悭及懈怠为体即以六法为有情浊体谓不信憍𢢔无明悭懈怠也若同时五蕴者通五蕴为体作义利者利有情也作所作者作善事也。

  论如于今时至名烦𢙉浊。

  演曰三烦𢙉浊谓除见及前六余贪及謟诳为此浊体以因贪等发生无量邪恶法故。

  论如于今时至是名见浊。

  演曰四明见浊体即五见看下文意异取内道妄见即不正知。

  论如于今时至是名劫浊。

  演曰五明劫浊于灭劫中如次人寿三十二十十岁之时三灾正起今将渐近名为趣入饥病如次二触为体眷属同时五蕴为性刀兵杀业行蕴中思及业同时五蕴为性也。

  论是名菩萨至有情世间。

  演曰三揔结之问于何界具斯五浊答欲界人中赡部减劫故此文云如于今时昔时不尔明唯南洲有余问答如顺正理三十二辩。

  论又诸菩萨至差别而知。

  演曰二了知器界成住坏空各二十劫举知成坏影显住空皆亦知也。

  论又诸菩萨至皆如实知。

  演曰三了世因果文有八句分之为三初之三句辩世生灭次之二句明世趣行后之三句辩过出离初三句中初句苦谛次句集谛后句灭谛次句趣行中初句集谛后句道谛后出离中爱味苦谛过患集谛出离灭谛影彰道谛趣出离行亦名出离思可知之。

  论又诸菩萨至成士夫身唯有尔所假名人性。

  演曰四知世假名了无我义文中分二一观无我想二辩假所因此初也知三界假合所成离六根四大之余实无可得名假人也。

  论于中所有至此唯有想。

  演曰二辩所因文分为二初明想假后明言假此初也妄作有情及我等想离想之外无实有情名想假也。

  论于中所有至自号言说。

  演曰后明言假文三一揔略释二别解之三揔结之此初也谓外所执我见等言亦皆虚妄离言之外无实能见言亦皆假也。

  论于中所有至世俗言说。

  演曰后别解之文易可悉。

  论菩萨于此皆如实知。

  演曰后揔结之。

  论由诸菩萨至善知世间。

  演曰后揔结前四种义也四义以文配前可悉。

  论复次菩萨至令心退没。

  演曰二辩随世转文分为二先辩后结辩中有二一明护他心二彰自胜行初中有二一明劝敬二明随顺初文有二一随根敬劝二不生轻薎此初分三一于胜者修和敬业二于等者谈论语言三于卑者劝修胜德格量者苍颉篇云量度也。

  论知有希求至不薎退荣。

  演曰二不生轻薎见求财法皆随意愿不生轻薎令耻退还益诸有情不舍悲故。

  论于是一切至无不随顺。

  演曰二明随顺文分三假一揔明摄受二别明依怙三显能含忍此初有三一于劣等胜三类情中慰问修施二不生憍慠三起随顺心。

  论若识不识至无怨无隙。

  演曰二别明依怙文复分三一等为善友二普作依持三称理宣说此为友也。

  论于无依怙至住不安乐。

  演曰二普作依持。

  论若有因缘至不[后-口+十]其讳。

  演曰三称理宣说。

  论若复为他至不谴于他。

  演曰三显能含忍谴者广雅云怒也诃也。

  论其心安静至起必审详。

  演曰二彰自胜行文分为四一心无躁扰二离诸垢业三具修正行四如法治世此初也心无躁故所起三业而能沉审及安详也。

  论普能远离至契经中说。

  演曰二离诸垢业文中有四一离垢业二隐六方三远恶友四摄善友初离垢业有十四者长阿含经第十四说垢业别分为三结行有四处行有四损财有六结行四者佛告长者子云四结行者谓杀盗[淫-壬+(工/山)]妄四处行者谓欲恚怖痴损财六者一谓耽酒二者博戏三者放逸四耽伎乐五随恶友六多懈怠是谓十四二隐六方者即彼经云善生积世传礼六方问佛有不佛答言有与汝不同父母为东方师长为南方妻子为西方亲友为北方仆使为下方沙门为上方三远四恶友者即彼经云一者畏伏二者美言三者敬顺四者恶友四摄四善友者又彼经云一止非友二慈愍友三利人友四同事友尸佉络迦者唐云顶髻持顶上持髻名顶髻持复言善生是别名也。

  论或为现法至非为不善。

  演曰三具修正行文显可知。

  论若为帝王至问答不知。

  演曰四如法治世文中有二为帝王等依俗治也若御众等依真化也成八语者显化德也。

  论菩萨成就至皆如实知。

  演曰后揔结前所明义也。

  论是故名为善知世间。

  演曰二揔结之。

  论卷第四十五

  论云何菩萨修正四依。

  演曰六修正四依门文分三段一徴二释三结胜利此初也。

  论谓诸菩萨至恭敬听受。

  演曰二释之中文分为四一明依义二明依理三依了义四依于智此初依义不依文也义若真正常流之言亦以顶受义有乖角纵有词饰亦不依从不能令得世出世故。

  论又诸菩萨至以理为依。

  演曰二明依理不依于人文分为二一者正辩二非易[((嘹-口)-小)-日+集]初中有二一彰依理二不依人此依理也理谓道理外道言教无明所起名为闇说如来正教大智所生名为大说了知此已舍妄归真名依正理。

  论不由𦒿长至补特伽罗。

  演曰二辩不依人文中有二先辩后结何故不依佛僧人耶答魔等能变为佛僧故如为迁至说第五谛故人叵依。

  论如是菩萨至他缘匪𡙸。

  演曰二辩非易𡙸由理为依物莫倾动即彼迁至不说魔化斯之谓也。

  论又诸菩萨至非不了义。

  演曰三依了义不依不了文分为二先摽后辩此初也约人所明从初发心至资粮满名植正信起信之初多外门转但有植者无净等称至加行位而依内门能伏诸惑得清净名见道已后得不坏信名为证净。

  论了义经典至不可引𡙸。

  演曰后辩分二先明依了后明不了此依了也由依了义不可引𡙸故令依之。

  论何以故。

  演曰后明不了文分为二先徴后释此初徴云有何所以不依不了。

  论以佛所说至犹可引𡙸。

  演曰后释本性义者法本性也佛随所宜于此本性或说为有或说皆空或赞修成或毁非益或即说言逆害于父母王及二多闻诛国及随行是人说清净等所说义未尽皆名不了。

  论又诸菩萨至见为真实。

  演曰四明依智不依于识文分为二先明依智后明得益初中复二先明智识真非真实二彰智识所了不同初中复二一明智真实二明识非实此初明智是真实也真证智者修慧等也。

  论非于闻思至非真证智。

  演曰二明识非实闻思俱心虽识法义未能决断但与识名不同于修能择是非名为智也。

  论是诸菩萨至所能了达。

  演曰二彰智识所了不同如文可悉。

  论如实知已至终不诽毁。

  演曰后明得益文易可知。

  论是名菩萨修正四依。

  演曰三结胜利文分为二初结四依后彰胜利初中复二先结后显此结也。

  论依正四依至真实证智。

  演曰后显四量所说义者初依义也言正理者二依理也言大师者三了义也佛所说者是了义故举人显也修所成等第四依也。

  论又诸菩萨至无有迷惑。

  演曰后彰胜利文中有四一发勤精进二正生加行三开示正道四无有迷惑。

  论云何菩萨至四无碍解。

  演曰七四无碍解门文分为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也。

  论谓诸菩萨至法无碍解。

  演曰后答分二一别明无碍二揔彰胜利初中有四一法无碍解二义无碍解三词无碍解四辩无碍解此法无碍文中有二初境后心谓于境中一切法教一切异门曲宣分别名句差别尽所有性一切事相俗谛法也如所有性一切理法真谛法也修慧了时无有滞碍名法无碍解拣异闻思名修慧也散位闻思未通达故。

  论又诸菩萨至义无碍解。

  演曰二义无碍解文中有二初境后心谓于境中一切义法一切异相者谓世及出世色心等异真俗有无尽所有等依修所成无漏胜智达诸义时无有滞碍名无碍解。

  论又诸菩萨至词无碍解。

  演曰三词无碍解一切法者即彼真俗所训释法言释词者能训释词词谓言音应彼诸方训释言音词句差别名之为词词即所缘从境为名名词无碍解余同前也。

  论又诸菩萨至辩无碍解。

  演曰四辩无碍解文中有二先境后心境中又二法及人也以一切法对一切根谈说真俗尽所有等智无滞碍名辩无碍解。

  论若诸菩萨至非处善巧。

  演曰后揔彰胜利文分为二一获五善巧二得自他利此初也。

  论菩萨由此至无倒开示。

  演曰二得自他利上谓过上此无碍上更无有法自现正觉为他开示故知二利皆由四行方建立故。

  论云何菩萨菩提资粮。

  演曰八觉行资粮门文分为二先问后答此初也。

  论当知如是至应知其相。

  演曰后答文分为二一明福智行二辩三品修此初福智前已数明。

  论又此福德至应知名上。

  演曰二辩三品修地位既殊修亦别也。

  论云何菩萨至精勤修习。

  演曰九菩提分法门文分为二先徴后释此初也。

  论谓诸菩萨至而不作证。

  演曰后释分二一辩修起因二明解通达此初起因拣异小也菩萨为伏二乘者𢢔及修遍智所以习之非将究竟故不为证释迦菩萨菩提树下三十四心成正觉者示同小圣非是大乘成报佛时用此行也。

  论是诸菩萨至皆如实知。

  演曰二明解通达文分为二初揔标列后别解之此初也。

  论于声闻乘至一切应知。

  演曰后别解中文分为二先辩声闻后明菩萨此辩声闻修觉分者如前已明故不重辩。

  论云何菩萨至如实了知。

  演曰后明菩萨文分为二先问后答此初也。

  论谓诸菩萨至如实了知。

  演曰后答之中文分为二一明念住二明谛法初中有二一别明身住二揔例于余初中又二一依胜义二依俗理初中复二先辩后结此辩念观不观于身有及无性但观胜义离言法性为修身观。

  论当知名依至修习念住。

  演曰后结可知。

  论若诸菩萨至修习念住。

  演曰二依俗理辩修身观文分为二初辩后结辩中随顺无量理者随顺俗理观身内外种种不净名无量也。

  论如于其身至当知亦尔。

  演曰二揔例于余受心及法根力勤足觉支道支亦依胜义及俗谛理为所修也。

  论如是菩萨至缘谛修习。

  演曰二明谛法文分为二先真后俗初中复二释及结也释中又二一不分别四谛差别二者了知四谛真性谓于身等都不分别苦集等者加行智中取真如境虽寻于四而不差别名胜义观又即于下离言性中非安立谛正智观也结文可知。

  论若诸菩萨至缘谛修习。

  演曰后俗谛也谓依四谛观身念住及根力等无量相等当知是俗谛说也以作因果染净相故。

  论此中菩萨至当知名观。

  演曰十止观修证门文分三段初揔略释次别分别后揔结之此初也定能摄心定诸动乱名无分别专注一想名之为止举用以彰定体性也慧能观察真胜义理及能安立俗谛法门说名为观。

  论此中菩萨至当知名止。

  演曰次别分别文分为二先明止后辩观初中有三初标次释后结胜利此初标举有四行也。

  论一胜义世俗智前行。

  演曰次释分四一辩前行二明智果三无功用四趣实性此初也本后二智名胜义世俗定能引发名曰前行。

  论二胜义世俗智果。

  演曰二明智果闻思所生名智果也。

  论三普于一切至无功用转。

  演曰三无功用无漏正智俱时之定能离戏论名无功用转转犹起也。

  论四即于如是至一味实性。

  演曰四趣实性谓由加行相应定体无分别故遂能趣向真证所证平等如性名趣实性。

  论由此四行至智见圆满。

  演曰三结胜利。

  论此中菩萨至当知名观。

  演曰后辩观中文分三段初摽次释后结胜利此初也。

  论谓即四行至理趣妙观。

  演曰次释有二先标后辩辩四行者止道前行为第一离增益执为第二离损减执为第三及随顺下为第四止道前行者加行智名道相应定名止闻思观品能引名二前行。

  论由此四行至智见圆满。

  演曰三结胜利。

  论是名略说菩萨止观。

  演曰后揔结之。

  论云何菩萨方便善巧。

  演曰十一方便善巧门文分为三先徴次辩后揔结之此初也。

  论当知略说至亦有六种。

  演曰次辩之中文分为二先标后释此先标有十二也。

  论云何依内至方便善巧。

  演曰后释之中文分为二先明内行后明外行初中有三谓徴释结释中有六一悲心顾恋深念众生心二遍知诸行猒离有为心三欣乐妙智求菩提心四不舍生死怀悲济心五心无染着无我所心六炽然精进无懈怠心问内证佛法即自利行云何得言顾有情等答顾有情等者显有悲心具悲智二方为自行若不然者何名大行自熏习耶结文可悉。

  论云何依外至方便善巧。

  演曰后明外行成熟有情文中有二先徴后释此初也。

  论一者菩萨至令得解脱。

  演曰后释之中文分为二初列后辩此列方便有六名也。

  论云何菩萨至感无量果。

  演曰后辩之中文分三段一彰第一二明第二三释后四此初复二先问后答此初问也。

  论谓诸菩萨至感无量果。

  演曰后答如文。

  论云何菩萨至无量善根。

  演曰二明第二文分三段初徴次释后揔结之此初也。

  论谓诸菩萨至况其相续。

  演曰次释之中文有十二类别不同复分为二初之四种劝人舍邪而归于正后八自行劝物同修此初四种文即为四一令舍邪戒学正尸罗二令舍苦行入其中道三令舍邪求说真静虑四劝舍邪咒习真法教真法教中复分为二初劝受持后令生信吠地迦者此云明咒。

  论又诸菩萨至作此修习。

  演曰后八自行劝物同修文即为八一明供养二修六念三行礼敬四生随喜五兴大愿六悔诸非七现神通八生四等。

  论如是菩萨至诸胜妙果。

  演曰后揔结也问后六成他何兼自行答修自行者只为成他如四摄中同事行等自若不修物焉从习。

  论云何菩萨至令得解脱。

  演曰三释后四文分为二先问后答此先合问四种行也。

  论谓诸菩萨至方便善巧。

  演曰后答文分为四一标二列三释四结此初二也问六行成四为通别耶答揔以六行通成四法非要次第而别配之故下结云由六成四不言别也。

  论云何菩萨至方便善巧。

  演曰三释之中文分为六一随顺会通二共立要契三异分意乐四逼迫所生五施恩报恩六究竟清净初中有三先徴次释后揔结之此初也。

  论谓诸菩萨至于法起乐。

  演曰次释分二初明随顺后显会通初中又二先明随乐后宣正法初中有五一现软身语二近施随转近谓亲近转谓顺也随顺物情名施随转三除彼恚𢙉四令生爱敬五于法起乐。

  论然后为其宣说正法。

  演曰后宣正法文中有二初标后说此初标举随根所说利钝不同所宣正法浅深亦异。

  论所说正法至堪任难击。

  演曰后说分三一明法契根二辩调伏法三明渐诱进此初契中复有八种一顺物宜二令易解三谓应时四须渐次五无倒说六引义利七有堪任八难击动难破坏也。

  论于彼有情至皆悉调伏。

  演曰二辩调伏法谓自及他欲于有情作调伏事及欲广行饶益事中最殊胜者莫过为现神通记心教诫轮也通等如次神通记心教诫轮故。

  论若引义利至施其问难。

  演曰三明渐诱进文中又二一顺宜广略二渐进开陈此初也谓随所乐开合应宜不得依文定广定略故有教云极广令智退极略智不生故我处中说庄严义文故。

  论彼既于法至令修利行。

  演曰二渐进开陈文中有二一进开法义二进习定门随乐劝修皆名利行。

  论若诸有情至密意义趣。

  演曰后显会通文分为二一彰彼迷意二辩为会通初中有三一辩所迷经二明所愚法三怖心起谤此初也谓闻破相空教大乘不解如来密意宣说遍计之性法我为空便于言中依文取义而生毁谤名迷经也。

  论于此经中至皆如幻梦。

  演曰二明所愚法文中有五一无自性二无有事三无生灭四等虚空五如幻梦意亦同前。

  论彼闻是已至言非佛说。

  演曰三怖心起谤谓佛灭后诸小乘云九部之法是佛所宣大乘契经是魔所说若非魔者何说诸法一切皆空法既皆空何有断除故知是妄非是佛言诸有智人不应随顺。

  论菩萨至摄彼有情。

  演曰二辩会通文分为二先标会意后明正会此标会意令正解生摄益情也。

  论菩萨如是至皆无自性。

  演曰后明正会文中有五一会无性二会无事三会生灭四会如空五会幻梦此初会经无自性者而经不说一切诸法三性都无但言遍计法我自性都无有故名无自性。

  论虽有一切至皆无有事。

  演曰二会无事言虽有者有依圆也言依止等显有所以由依依圆言说方转若无所诠能诠诠何而得生起言然彼等显所无事据第一义诸法离言言不迨法今者说彼言所诠法而无体事非说离言体事亦无。

  论一切诸法至无生无灭。

  演曰三会生灭言自性者即初遍计所执自性及次第二可说自性性既体无谁生谁灭。

  论譬如空中至屈申等事。

  演曰四会如空文分三假初喻次合后揔结之喻中有二一容受色业喻二离色相彰喻此初有二先摽后释情与非情悉名为色若往来等说为色业真如如空依他遍计如色色业空能含色及业往来真如容受有及无也。

  论若于尔时至其相显现。

  演曰二离色相彰喻由有色故障碍于空色相遣时空相自现依他遍计实障圆成染妄除时真亦自现。

  论如是即于至似色业转。

  演曰次合分二一合容受色业喻二合离色相彰喻初复有二一合有色二合容受此初也离言说事名似虚空言说分别及随戏论名似色业。

  论又即如是至之所容受。

  演曰二合容受谓于真如离言说中强起名言及邪分别并戏论事一如于空皆悉含容名所容受。

  论若时菩萨至随戏论著。

  演曰二合离色相彰喻文分为二初合离色后合相彰此离色也除染依他所言说事遣彼遍计妄分别心名离色也。

  论尔时菩萨至应更寻求。

  演曰后合相彰初地已证得离言真法性时染妄皆除犹若虚空色业尽时名相显现。

  论是故宣说至皆等虚空。

  演曰后揔结之。

  论又如幻梦至都无所有。

  演曰五会幻梦文中有三初喻次合后揔结之此初也谓如幻者结系手巾为兔等时非如实兔显现是有亦非兔质巾等皆无今者依他因缘而生非如遍计𡨋性等生显现是有亦非业感心色皆无离有离无名如幻也梦等准知。

  论如是诸法至都无所有。

  演曰次合分二先合非有后明无二此初也如是依他从缘生故非如愚夫执从自然神我等有亦非一切业之所感蕴等皆无胜义道理说为有故。

  论由此方便至其性无二。

  演曰后明无二非有非无名为无二。

  论是故宣说至皆如幻梦。

  演曰后揔结之。

  论如是菩萨至如是开示。

  演曰后揔结中文分为二一辩能开示二结顺会通初中又二一辩所知二明开示不取少分者不取遍计不舍少分者不舍依圆不作损减不拨为空不作增益不执为有不失中道名无失坏依圆实有遍计实无称其所知如理为说名善开示。

  论当知是名至方便善巧。

  演曰二结顺会通。

  论云何至方便善巧。

  演曰二共立要契分之为三一徴二释三揔结之此初徴也。

  论谓诸菩萨至令得安乐。

  演曰二释之中文分为二初明立契二辩奉行初中有六一求资什类二求田等类三求拔苦类四求脱怖类五求会离类六求愈疾类对斯六类各立契约彼若依从方行济救名立要契阛阓者说文云市门也挝(珍𦬔反)者声类云捶也捶(拙靡反)者说文云以杖击也。

  论彼诸有情至遂其所愿。

  演曰二辩奉行人能从命依契奉行菩萨不违皆随给与。

  论当知是名至方便善巧。

  演曰三揔结也。

  论云何至方便善巧。

  演曰三异分意乐文分三段一徴二释三揔结之此初也外似相违内怀摄益意与外异名异分意。

  论谓诸菩萨至权时弃舍。

  演曰二释之中文分为二一明现分意二彰异分意初中有二一辩有求二辩无求此于有求现于异分见不依行皆不施与何以然者为益彼徒免虚受故希后断修再思过故不行与者彼无愧心过转增故。

  论若诸有情至非损意乐。

  演曰二辩无求现异分意文显可知。

  论如是菩萨至渐修诸善。

  演曰二彰异分意意令有情起修断故。

  论是故菩萨至方便善巧。

  演曰三揔结也。

  论云何菩萨至方便善巧。

  演曰四逼迫所生文分三段谓徴释结此初徴也。

  论谓诸菩萨至常令伺察。

  演曰次释分二先明逼迫后明逼意此初也。

  论由是因故至强逼令修。

  演曰后明逼意意令有情起断修故。

  论是故名为至方便善巧。

  演曰后揔结之。

  论云何菩萨至方便善巧。

  演曰五施恩报恩文分三假一徴二释三揔结之此初也。

  论谓诸菩萨至大报恩德。

  演曰二释文二初知恩欲报二劝令修善。

  论菩萨至方便善巧。

  演曰三揔结中文复为二初结报恩后彰劝意。

  论云何菩萨至方便善巧。

  演曰六究竟清净文分三段一徴二释三揔结之此初也。

  论谓诸菩萨至制立学处。

  演曰二释之中其相有七一往生知足相二降入母胎相三清净出家相四难行苦行相五自证菩提相六梵天请说相七正转法轮相与诸八相名数不同略彰清净文不具也。

  论是名菩萨至究竟清净。

  演曰三揔结也。

  论如是菩萨至若过若增。

  演曰第三合释后四之中第四结也。

  论是名菩萨方便善巧。

  演曰第三揔结。

  论云何菩萨妙陁罗尼。

  演曰十二妙善揔持门文中有二初问后答此初也陁罗尼者译云揔持。

  论当知如是至忍陁罗尼。

  演曰后答文中分二一辩四揔持二辩得所因初中分二先揔标列后别解之此初也。

  论云何菩萨至法陁罗尼。

  演曰后别解中文分为四一法二义三咒四忍此法之中文复有三谓徴释结法谓能诠名句文等持谓任持体即念慧从境得名名法力持。

  论云何菩萨至义陁罗尼。

  演曰二辩义持文分三假徴释及结言如前者体同法持此差别者显境有异以诠义故亦从境名名义持也。

  论云何菩萨至咒陁罗尼。

  演曰三辩咒持文分三假一徴二释三结咒持持体即定以禅定力加被诸咒令有神验从境得名名咒持也。

  论云何菩萨至忍陁罗尼。

  演曰四辩忍持文分三假初徴次释后揔结之此初徴也。

  论谓诸菩萨至具足妙慧。

  演曰次释之中文分为二一辩能持德二明所得忍初中有二一示方便二明修相初中又二一明方便智二示方便处此初也谓此妙慧与方便有不由功用名曰自然能引忍持名为因行问此忍持者其体是何答依顿悟者所得忍体有漏胜慧能得即是陁罗尼中咒名句也修四善根位所得胜忍名之为忍由陁罗尼所引发故陁罗尼者是名能得如此文云得此忍故不久当得净胜意乐若据后起胜位所论亦通十地及无漏也今据初修故在地前及无漏言也。

  论独处空闲至多𥧝。

  演曰二示方便处文有九句一处空闲二无言说三无有物显无资什四见路行彰无夜往五食知量六无杂食食无醒秽七食一类离贪多种八常静虑思习揔持九少睡眠显修𥧝观。

  论于佛所说至佛谛思惟。

  演曰二明修相文分三段初标思法次举所思后彰思察此初令于忍章句中而思察也。

  论其咒词曰至莎诃。

  演曰次举所思忍章句也。

  论即于如是至余义可求。

  演曰后彰思察文分为二初思惟咒后类思余此初有二一通达有义二了法自性都无义者了彼咒上诸计所执而皆无故名都无义是圆成实者显所了咒是圆成性唯无义者即圆成实知此章句体唯成实计执所无了名无义成实法外无胜可求名过不求能妙通达名能得也。

  论由于此义至菩萨胜忍。

  演曰二明所得忍文中有二先辩地前后明地上此明地前有漏忍也。

  论得此忍故至净胜意乐。

  演曰后明地上无漏忍也此无漏忍入地必得故举地明显有漏忍因能起故云得此不久当得。

  论已依上品至胜忍而转。

  演曰后结分二一结前所明二明定不定初中有二一结胜解忍二结菩萨忍此初也已依初修辩所得者故在地前胜忍而说登地已去义准而知故不明也。

  论当知是名至忍陁罗尼。

  演曰二结菩萨忍。

  论此中菩萨至即如是得。

  演曰二明定不定文分为二初辩前三后明第四初中复二先彰法义后例咒持言所得者得前二也从此已下者从此初地已下即地前也谓入初地所得法义悉皆决定不同地前已下所得而不定也前二既尔第三义同故名亦尔。

  论若诸菩萨至深心爱乐。

  演曰二辩得所因文分三假初摽次徴后别释之释中有四文显可知。

  论云何菩萨所修正愿。

  演曰十三所修正愿门文分为二先问后答此初也。

  论当知此愿至五者大愿。

  演曰后答分二初揔摽列后别解之此初也。

  论若诸菩萨至名发心愿。

  演曰后别解中文分为五一辩发心二辩受生三所行愿四明正愿五彰大愿此初心也谓于大果发证愿心名发心愿。

  论若诸菩萨至名受生愿。

  演曰二辩受生愿生人天善趣中化名受生愿问何不随顺生恶趣答谓于人天有所识知堪能修断故生饶益恶趣不尔故不生之生无益故故显扬十六颂云极戚非恶趣极欣非上二唯欲界人天佛出世现观。

  论若诸菩萨至名所行愿。

  演曰三所行愿于所应行先起其愿名所行愿。

  论若诸菩萨至是名正愿。

  演曰四明正愿愿摄众善及诸功德拣异于耶名正愿也。

  论菩萨大愿至此复十种。

  演曰五彰大愿文分为二先标后释此先标举愿所出处及数名也。

  论若诸菩萨至第一大愿。

  演曰后释之中文分为十一供养愿愿供养故。

  论若诸菩萨至第二正愿。

  演曰二摄法愿文中有三二愿摄受正法令自及他具修证故二愿防护防护修行勿今恶魔有毁坏故三愿传持传扬法教持令不断发生他解名法眼也。

  论若诸菩萨至第三大愿。

  演曰三成道愿愿以八相而成道故。

  论若诸菩萨至第四大愿。

  演曰四正行愿愿行正行故正行谓即四依菩萨所行行也。

  论若诸菩萨至五大愿。

  演曰五利他愿。

  论若诸菩萨至六大愿。

  演曰六示现愿愿于法界为物示现成道化生及变化事。

  论若诸菩萨至七大愿。

  演曰七净修愿愿净修治佛土故。

  论若诸菩萨至八大愿。

  演曰八同趣愿愿同一意入大乘故。

  论若诸菩萨至九大愿。

  演曰九无倒愿愿于一切行不虚弃。

  论若诸菩萨至十大愿。

  演曰十悕证愿愿证菩提故此十大愿如十地经四十七论一一具明应对明也。

  论云何菩萨空三摩地。

  演曰十四三摩地义门文分为二先徴后辩此初也。

  论谓诸菩萨至三摩地。

  演曰后辩之中文分为二一辩等持二明修学初中有二一彰三观二明增减初中有三一明空观二明无愿三彰无相此初也一切事者依他事也远离等者离计所执法说为空也谓于空中观蕴色心自性离言空无所得名空三摩地。

  论云何菩萨至无愿三摩地。

  演曰二明无愿文中有二初问后答谓观依他离言性中不愿更生烦𢙉苦果及染污失名无愿定。

  论云何菩萨至无相三摩地。

  演曰三彰无相文分为二先徴后辩观圆成上因事所生分别戏论众相都尽名无相观。

  论问何故至无过无增。

  演曰二明增减文中有二先徴后释此先徴也。

  论答法有二种至名为非有。

  演曰后释之中文分为二一辩法有无二彰无增减此初也。

  论于有为中至空三摩地。

  演曰二彰无增减谓法有三故为三观离三无体故不开之。

  论如是菩萨至如实了知。

  演曰二明修学文中有二初劝大乘后令小习此初也谓劝大乘勤修三观于余小行亦应了知。

  论谓于其中至及圆满证。

  演曰后令小习大小虽异三观义齐故令小乘亦以修习。

  论卷第四十六 菩提分品第十七之三

  论复有四种至清净故说。

  演曰十五嗢拖南义门文分为二初辩体相后明修习初中有四一标二徴三列四释此初标举佛说意也。

  论何等为四至法嗢拖南。

  演曰二徴三列。

  论诸佛菩萨至嗢拖南。

  演曰四释名义义有三别一名相应为说无常及苦等四如次与彼有为等法理相顺故名曰相应即以相应名嗢拖南二名寂静寂静之义名嗢拖南三名行迹迹谓足迹是能行者之所往处名行迹色顶天上十地受报名曰大生非想最高名第一有依斯四行能趣能出名行迹也亦云集施集诸法义施有情故曩者尔雅云久也。

  论云何菩萨至皆是无常。

  演曰后明修习文分为四一观无常二观其苦三观无我四观涅槃初中有三一徴二释三揔结之此初也。

  论谓诸菩萨至故名无常。

  演曰二释分二一遍计无常二依他无常此遍计也言说性者遍计性也性常无故名曰无常。

  论又即观彼至故名无常。

  演曰二依他无常文分为二初揔后别此揔释中离言事者依他起也言诠不及名曰离言如呼火时不得性故由不了知真实无为圆成性故迷真起妄生灭遂生生灭生时名无常故。

  论又诸菩萨至而无自性。

  演曰后别释中文分为二初观三世生死无常后观四相𠛴那生灭初中有三先明过去因果已无次彰现在有果无因后辩未来有因无果三世因果有无不定皆是生灭故是无常问大乘因果现在俱有何乃得言有果无因答谓依异熟造时受时二别说故又随经部因果异时说故。

  论菩萨如是至有为之相。

  演曰后观四相𠛴那生灭文分为二初观四相后破异宗初中有二一正观察二依分显初中有三一观三世皆具四相二别分别四相有无三明四相离行无有此初也谓观生住异相等中前三表有俱依现立后一表无故在过去𠛴那后者即过去后也。

  论即于此中至正观为灭。

  演曰二别分别四相有无非先行者后起之法体非前法名非先行即后起法于一𠛴那义分三种初起名生未坏名住异前名异落入过去正灭名灭问如前后念自类心法𠛴那生灭何得说言非先行起答虽同法体前后有殊况有诸心三性闲起故后起者必非有于前别异心而更生也问何故不云能引后果名之为住变坏名异答若引后果罗汉后心应不名住不引果故变异名异即异与生不得同念由斯但云未坏名住异前名异此据兼说无学后心若除后心亦得说言异前后也故唯识云住别前后复立异名问灭相至理依何世立答依二世立谓灭有二一者将灭谓依现在表法后无名之为灭据此𠛴那而言具四故唯识云灭表有法后是无二者已灭谓依过去假立灭相故此文云有为诸行皆有三种于𠛴那后有第四相故唯识云后一是无故在过去故此𠛴那而无四也问过去体无云何为依答无与无为依因明许故。

  论菩萨观此至无别有性。

  演曰三明四相离行无有依行施设离行体无不同有宗许为实也。

  论如是四种至有为之相。

  演曰二依分显文中有二初依二分后依三分依二分者依有立生依无辩灭依三分者住异俱有合立第三若更开之即名四也住异合者显住有异故合明也。

  论此中菩萨至生住老灭。

  演曰二破异宗文分为二初彰自见后破他非初中分三标徴释也蕴等诸行生已即灭名生等相离蕴等法更无生等故说生等无实生等。

  论又诸菩萨至不可得者。

  演曰后破他非文分为二一者揔推二者别破此揔以理推求生等实不可得。

  论谓若离彼至二者生生。

  演曰二者别破文分为二一例法有生破二心境相违破初中有二一破生相二例破余初复分二先𤗊后破此𤗊有宗计实生等有二生者一者行生彼名大生二者生生彼名小生能生彼行名曰行生复生行生故名生生依主释。

  论如是行生至为一为异。

  演曰后破文二先徴后破此双徴云大生小生为一为异。

  论若言一者至不应道理。

  演曰后破之中文分为二先破体一后破体异此破体一云小生若与大生一者计有大生是实物有即为唐捐所以者何大生生色法离色别有生小生生大生应亦别有体小生生大生二生即言一大生生色法与生亦是一故言别有生是实物有即为唐捐不应道理。

  论若言异者至不应道理。

  演曰后破体异也非行生生即小生也是行生生即大生也汝若言大生小生异者即应小生亦似大生应能生色法大生生色法亦能生小生小生生大生应亦生色法故小生非行生生能生色法应是大生行生生故二生异不应道理。

  论如说生相至当知亦尔。

  演曰二例破余文分为二初揔例余非后别破灭相此初也。

  论谓若灭法至是实成就。

  演曰后别破灭相文中有三一𤗊二破三揔结之此𤗊有宗灭有体也。

  论即应此灭有生有灭。

  演曰二破分二初审问定后别破之此初也。

  论若灭生时至一切皆灭。

  演曰后别破中文分为二一难灭生二难灭灭初中有二先法后喻量云汝一相续一灭生时余心心所皆应同灭许以自心等灭相生故如汝入灭定彼不许有第七八识故无不定拣余色法云心灭也。

  论若灭灭时至以灭无故。

  演曰二难灭灭法若灭时本为灭生故灭灭既灭已诸行应生无能违故。

  论是故言灭至不应道理。

  演曰三揔结之故知法无即名为灭执法之外别有灭体复有生灭故不应理。

  论又善男子至是应道理。

  演曰二心境相违破文中有二初辩相违后明应理若一切法皆是实者法观行人不应观法为空无我生灭无常不顺于境违法相故以空无我既不违法故知诸法及生灭等皆无自性可顺正理心境相应无违返故。

  论由此行相至皆是无常。

  演曰三揔结前无常行也。

  论又诸菩萨至皆悉是苦。

  演曰二观其苦文有三节先举苦依次列三苦后结皆苦如文可知。

  论又诸菩萨至皆无有我。

  演曰三观无我文分为三一标二释三揔结之文可知矣。

  论又诸菩萨至说名涅槃。

  演曰四观涅槃文分为二先法后喻法中有三一者释名二者辩体三彰位次此释名也先因灭者惑业无也后无余者苦果无也如次显得有余无余二涅槃也。

  论当知涅槃至究竟灭故。

  演曰二辩体性真如体上苦及烦𢙉果因俱亡名体寂静即以真如圆满寂静以立涅槃即圆寂也。

  论如是未得至如理作意。

  演曰三明位次三乘修行未见谛前虽于涅槃起乐胜解未能修证见谛理后无学位处方证涅槃因中虽有证获无为但名择灭未是涅槃苦集未除未圆证故大乘初地无住分证有余无余亦未得也况初三果岂能证哉故唯识云二乘无学容有前三唯我世尊可言具四。

  论譬如王子至长者室内。

  演曰后喻况中文分为二一思真起证喻二猒苦求医喻初中有二先喻后合喻中有四一创生欣乐喻二渐修圆寂喻三闻实怀疑喻四知真舍妄喻初喻初发心位次二如次喻资粮加行第四通喻见修无学识已渐修后圆证故此初喻中王子长者如次于大乘小乘初发心位有差别也为前三喻并在凡时未出生死故如内室入见已去生死分除故喻远游出宫室也以宫室等喻生死故。

  论王及长者至象想。

  演曰二渐修圆寂喻文分为二一父假言陈二子起实想谓四车等如次喻于四涅槃也故下合云先假作者喻为宣说涅槃粗想。

  论后于一时至四种车耶。

  演曰三闻实怀疑喻文亦为二一父谈真实二子怀犹疑至加行位渐胜于前名长大等虽闻说胜心变相缘妄谓真性。

  论复于后时至追起羞愧。

  演曰四知真舍妄喻文分为二一辩真实二明舍妄问四种涅槃见道未得如何车喻四种涅槃答但言见道识真四车不云已得要无学中方能证入。

  论如是宫室至如实胜解。

  演曰后合说中文分为四一合宫室于先生死二合幼子未证圣时三合佛等如父如王四合涅槃喻车真假与前喻说开合不同义无异也。

  论又如病者至先病除愈。

  演曰二猒苦求譬喻文分为二初喻后合喻中有二一顺意常修喻二违情起猒喻此初也谓有凡夫声闻菩萨三乘性者随其所应有三涂等惑苦未遣为有病者于佛等处学修人天二乘等行名求顺药因行离苦名病除愈。

  论复起余病至良医所言。

  演曰二违情起猒喻但喻人天无姓者也虽除众难之苦人天复起名后病生设闻无漏三乘妙法以心愚故无由生信岂修证哉。

  论如是病者至喻诸如来。

  演曰后合说中文分为二先合初喻后合后喻此初也人天菩萨及声闻乘合前有病希闻药也。

  论其良药等至无所稽留。

  演曰后合后喻文中有二初合余药后合不信初三句中谓上等者如次人天声闻大乘三种教也佛说人天三归五戒十善等教世间所无名之为上声闻四谛转复胜前名为上胜大乘之教复胜小乘名为上极除此更无有上法故第二第三二种三句亦准于前如次人天四谛大乘三种教也但以教法中上深胜极赞有别故分之为三非是三中义有别故以分三也法教等者一一教中皆有法教等四句别也合不信中文复有二初合迷人不生信受后彰所解而起修行。

  论菩萨功德品第十八。

  演曰品来意者初瑜伽持有十八品分之为二初十七品广前种姓三种持讫第十八品赞菩萨德劝物欣修故文来也言功德者功谓功用德谓业也久施功用德业成就名为功德此品明之名功德品。

  论云何菩萨所有功德。

  演曰品文分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云前来广明种姓发心修行三行必有所成胜妙之德未审胜德其体是何。

  论嗢拖南曰至加行性。

  演曰后答胜德有五类分为四一明初颂二明第二三辩第三四明四五初中有二先摽后释此初颂摽义有七也一辩希奇二不希奇三心平等四明饶益五辩报恩六欣赞德七不虚行。

  论谓诸菩萨至余有情共。

  演曰后释如摽七门分别初希奇中文复有四一摽二徴三释四结释中有五如文可知。

  论又诸菩萨至甚希奇法。

  演曰二不希奇文分三段谓标徴释释中有五一利他苦为己乐者利他有苦名不希奇即为己乐是希奇也为于苦中而有乐故余可知也。

  论又诸菩萨至其心平等。

  演曰三心行平等门文分为四一摽二徴三释四结释中有五一发心平等二哀愍平等三一子平等四法性平等五利行平等。

  论又诸菩萨至以为饶益。

  演曰四普生饶益门文分三段谓摽徴释释中有五前四随俗第五随真各称所宜行饶益行也。

  论又诸菩萨至书写供养。

  演曰五酬恩报德门文分三节谓标徴释释中有五文显可知。

  论又诸菩萨至常和无诤。

  演曰六欣逢赞遇门文亦有三谓标徴释释亦有五思之可知。

  论又诸菩萨至应知其相。

  演曰七不虚饶益门文中有三谓摽徴释释中有五如前四十四卷中说。

  论复次嗢拖南曰至调伏有情。

  演曰二明第二颂文分为二先以颂标后别解释此初颂摽义有六种一无倒行二彰退堕三明胜进四彰相似五明实德六明调伏。

  论谓诸菩萨至决定加行。

  演曰后别解中如标所明六门分别一无倒加行门曲分三段初揔摽列次别解之后结无倒此初摽列而有五也。

  论云何菩萨随护加行。

  演曰次别解中文分为五一明随护二彰无罪三思择力四净意乐五随决定初中有二先徴后释此初也。

  论当知此复至正随转故。

  演曰后释之中文分为二先标后辩辩中有五五随护者念慧为体初三如次护闻思修言速疾者显所护得谓由生德护方便故。

  论云何菩萨至回向菩提。

  演曰二彰无罪罪谓恶法今明胜善名无罪也文分为二谓徴及释释中有五一无倒加行非求世乐为圆寂故二炽然加行猛利精勤无休息故三无量加行万行欣修非随一故四无间加行所修众行无间断故五回向加行回求菩提愿成佛故。

  论云何菩萨至应知其相。

  演曰三思择力文分为二徴及释也谓此能为无漏加行近因思择力强名思择力。

  论云何菩萨至正行地应知其相。

  演曰四净意乐始从初地终至七地俱得无漏净胜妙法名净意乐。

  论云何菩萨至究竟地应知其相。

  演曰五堕决定八九十地决定义通俱名决定决定及行并其究竟如次别属八九十地。

  论如是至无倒加行。

  演曰后结无倒。

  论又诸菩萨至起增上𢢔。

  演曰二随顺退堕门文中有三谓摽徴释释中有五文显可知。

  论又诸菩萨至应知其相。

  演曰三顺修胜进门文分三段谓摽徴释。

  论又诸菩萨至广令流布。

  演曰四功德过失门文分三段初摽次徴后释释中有五一见有恶犯不起愍心如法谏举令出不善致善法中返生治罚致非宜处名不饶益余四行相如文可知。

  论又诸菩萨至像似正法。

  演曰五真实功德门文分三段标徴及释释中有五翻前五似对释可知。

  论又诸菩萨至诸粗重处。

  演曰六善知调伏门文分三段谓标徴释释中有十一离恶处且明下位但于善等处而调伏之十地圣人亦能恶处为调伏故余准此知。

  论复次嗢拖南曰至最为后。

  演曰功德品中揔有五颂前二明讫次辩第三文分为二先摽后释此颂摽举义有五门一明授记二堕决定三明定作四常应作五为最胜。

  论谓诸菩萨至授与记别。

  演曰后释如标五门分别一得授记别门文分为二先标后辩此初也。

  论何等为六至而与授记。

  演曰后辩之中文分为二先徴后释释中有六合为三对一未发发心对二现前非现对三定时非定对然后成佛必假先因故依性习与初二记二现非现前者对佛面前而得记别名现前记如法华经鹙子对佛亲得记故不现前者亦如法华不在会中而传记也三定非定者如涅槃云未来有王名曰儴伽当于是世得成正觉名阿逸多是定时也与目揵连及善现等授记作佛时功德悬远不定时限名不定也。

  论又诸菩萨至堕于决定。

  演曰二堕三决定门文分为二初摽后辩此初也。

  论何等为三至堕于决定。

  演曰后辩之中文分为三一徴二列三释此即初二也。

  论安住种姓至堕决定记。

  演曰三释之中文分为二初明二定后彰记位初中有三谓十信已前种姓位未发心故十信已上名发心位现超趣故初地已上名不虚行用功之时而相顺故亦知决定证佛菩提故唯识云生如来家住极喜地自知不久证大菩提能尽未来利乐一切有义地前揔名种姓未起现行无漏心故初地已上名曰发心证发心故八地已上名不虚行以能任运趣菩提故故般若云若有所得然灯佛即不与我授记以无得故便得记别逢然灯佛时即八地也故此文云依后定位得授佛记前解虽通后解顺文理亦长故任情取舍。

  论又诸菩萨至无有猒倦。

  演曰三定所应作门文分三段标徴及释释中有五文显可知。

  论又诸菩萨至常所应作。

  演曰四常应所作门文分为四标徴释结释中有五第一三四明其自行第二他行第五心首通自他也。

  论又诸菩萨至最为殊胜。

  演曰五最胜建立门具摽徴释释中有十一种姓胜五乘姓中最为第一五乘不一号为诸也二正愿胜初发心时虽有多意求佛之愿最为第一三勤智胜勤能遍策智为导首四爱语胜利他行中虽通四摄最殊胜者莫过爱语以于怨亲等能摄故余胜可知。

  瑜伽师地论义演卷第十七
金藏第 120 册 No. 1565 瑜伽师地论义演(第1卷-第32卷)


  瑜伽师地论义演卷第十九(▆▆▆)

  大安国寺沙门 清素 述解论四十八半已下

  论又即于此至及与成满。

  演曰六劫数分限门分之为二一辩经时分二辩超差别初中复二一各别分别二揔料拣之初文又二一别明劫数二揔明时分此初也谓诸住中各经多劫方乃成就故名成满言大劫者火水风等三大劫也形饥馑等而得大名。

  论然一切住至方得圆满。

  演曰二揔明时分文分为二初揔标举后别释之此揔摽举除初种姓余之十一经三大劫方得成满。

  论谓经第一至勤精进者。

  演曰后别释中文复分三先明第一次明第二后辩第三初有三节先明超住▆▆▆▆▆▆▆▆▆▆▆▆▆▆▆▆未能克进时▆▆▆▆▆▆▆▆▆▆▆▆▆▆▆▆▆▆▆▆▆▆▆▆▆▆▆▆▆▆▆▆▆▆▆▆▆▆▆▆▆▆▆▆▆▆▆▆▆▆▆▆▆▆▆▆▆▆▆▆▆▆▆▆▆▆▆▆▆▆▆▆▆▆▆▆▆▆▆▆▆▆▆▆▆▆▆▆▆▆▆▆▆▆▆▆▆▆▆▆▆▆▆▆▆▆▆▆▆▆▆▆▆▆▆▆▆▆▆▆▆▆▆▆▆▆▆▆▆▆▆▆▆▆▆▆▆▆▆▆▆▆▆▆▆▆▆▆▆▆▆▆▆▆▆▆▆▆▆▆▆▆▆▆▆▆▆▆▆▆▆▆▆▆▆▆▆▆▆▆▆▆▆▆▆▆▆▆▆▆▆▆▆▆▆▆▆▆▆▆▆▆▆▆▆▆▆▆▆▆▆▆▆▆▆▆▆▆▆▆▆▆▆▆▆▆▆▆▆▆▆▆▆▆▆▆▆▆▆等劫经彼▆▆▆▆▆▆▆▆▆威仪非大劫外别修定等不同小宗故不违也。

  论若正修行至无数大劫。

  演曰二辩超差别文中有二超及不超二类有别此初也超刀兵等三名为中劫望于昼夜月时年等以得中名水火风等名为大劫为对饥馑等故得大名问三只劫内何处起超答或初或遇后缘即超时无定故若在初劫勇猛不猛有差别故得有超劫及超义后二大劫位齐力进既无胜劣超义亦无故次前云此就常勤非不勤者得净意乐决定勇猛勤精进故若劫满后修相好时遇缘不同得有超义故俱舍云值弗沙佛超过九劫涅槃复云超十二劫三僧企耶定无超也。

  论又由如是至所有粗重。

  演曰七离障差别门文分为二初摽后释此摽也。

  论于三住中至所有粗重。

  演曰后释之中文分为二先明二障后辩资粮初中有二一明烦𢙉二辩所知初中又二先标后辩此初也言三住者谓即极喜无相成满如次断除分别俱生及障种也。

  论谓于极喜至皆悉永断。

  演曰后辩之中文分三段一欢喜住二无相住三成满住初中有二一断粗重二断现行此初也欢喜住中能断恶趣烦𢙉种尽名断粗重粗重即种及习气名也谓由分别感生恶趣今登极喜分别尽除恶趣不生名悉永断种及习气皆悉除也。

  论一切上中至皆不现行。

  演曰二断现行修道惑也上中二品伏而不行下性微细次无相中方始明也。

  论于无加行至皆不现前。

  演曰二无相住文中有二初明粗重后辩现行谓断习气名粗重除。

  论于最上至入如来住。

  演曰三成满住习气谓粗重随眠谓种子现惑先无故不言矣谓金刚心时种习俱尽𠛴那无间便为佛陁一切智心悉皆成就。

  论当知一切至在实粗重。

  演曰二辩所知文分为二初揔标列后别解之此初也据断浅深先后次第有三种别。

  论当知此中至极清净智。

  演曰后别解中文有三节言粗重者通种习也初地所断分别法执相状粗故名皮粗重八地所断法执渐微名肤粗重成满住中所断法执种习俱细名肉粗重问何故烦𢙉不言在皮等答烦𢙉有品以三品言之今此障不然故以在皮等言也。

  论于三住中至修断资粮。

  演曰后辩资粮三住正断三住之外是断资粮相从亦名断二障也如解行住是极喜资粮初地已上无相资粮八地已去成满资粮思可知矣。

  论即于如是至究竟清净。

  演曰八具众清净门文中有二标及释也释有十一六七八住俱慧增上故合为一所以清净但有十一余文可知。

  论如前菩萨至十三住摄。

  演曰九八法相摄门文分为二初摽后摄此初也言八法者前四十六功德品明今略引云一菩萨藏教二真实义教三大威力教四于上所说如理听闻五如理思惟为先趣胜意乐六趣胜意乐为先入修行相七入修行相为先修果成满八修果成满究竟出离。

  论谓于第一至听受思惟。

  演曰后明相摄文有五节一以初二住摄八法中前五种法言菩萨藏摄前三教生信胜解听受摄彼第四如理听闻思惟摄彼第五如理思惟。

  论第三住中至胜修行相。

  演曰二以第三住摄八法中第六一分趣胜意乐为先以初地中初得无相趣向无相之前行故得一分。

  论于余一切至得修广大。

  演曰三以第四住至第九住摄八法中第六一分入修行相以二地至七地此修广大非如初地得名前行。

  论于上三种至修果成满。

  演曰四以第十住至十二住摄八法中第七入修行相为先修果成满。

  论如来住中至究竟出离。

  演曰五以第十三住摄八法中第八修果成满究竟出离。

  论当知菩萨至类声闻住。

  演曰十声闻义类门文中有二先摽后辩此先摽举前十二住可类声闻修习同也。

  论如诸声闻至初住亦尔。

  演曰后辩之中文分为十一种姓住声闻虽有自之种姓未发心前名种姓住菩萨亦尔故以类之。

  论如诸声闻至二住亦尔。

  演曰二加行住声闻发心趣入见道起七方便名加行住菩萨趣于正性位前胜解作意以为加行加行义同名为亦尔。

  论如诸声闻至三住亦尔。

  演曰三离生住声闻离生在于见道菩萨喜住亦见道中见道义同故相类也。

  论如诸声闻至四住亦尔。

  演曰四增上戒住得初果后将断修惑方便见道中前起胜进道名增上戒住以戒定慧三学行中戒行最初功德依处此胜进道将断上漏初发是处名增上住修惑断在见漏之上名上漏也菩萨亦尔得见道后圣戒转增说名戒住。

  论如诸声闻至五住亦尔。

  演曰五心学住因戒发定戒俱是定断欲惑中方便道也菩萨五住因戒起定义亦同也。

  论如诸声闻至八住亦尔。

  演曰六慧学住正断烦𢙉实在于慧欲惑九品分三聚断所以菩萨六七八住同小慧住有三慧也。

  论如诸声闻至九住亦尔。

  演曰七加行住言无相者无色定也离色相故名为无相四禅并是无色前导俱名加行故第九住引于无相义同彼住名为亦尔。

  论如诸声闻至十住亦尔。

  演曰八无相住无相住四无色定而已具得名为成满然非想地惑犹未断不得出名故第十住任运无相同彼成满名亦尔也。

  论如诸声闻至一住亦尔。

  演曰九解脱住如诸声闻从此非想得出离已便证离系择灭无为名入解脱处十一住中菩萨亦尔先离有顶微细惑已方能证入解脱无为名亦尔也。

  论如诸声闻至二住亦尔。

  演曰十罗汉住罗汉自立无生等智无不具足名具一切第十二住因德满处而义少同名具一切。

  论第三持究竟瑜伽处生品第一。

  演曰菩萨地中有四瑜伽一所学法二能学人二俱是因因必有果果酬其因因析满处名为究竟究竟之果而有五品生品居先故云第一。

  论诸菩萨生至最后生。

  演曰品文分四一摽二列三释四结此初二也。

  论云何菩萨除灾生。

  演曰三释之中文分为五一辩除灾二明随类三明大势四明增上五最后生初中有三一徴二释三揔结之此初也。

  论谓诸菩萨至邪见恶行。

  演曰二释之中文分为六一除饥俭灾二除疫疾灾三除战诤灾四除怨结灾五息苦事灾六除邪见灾良药王者为药树等疗治自在名药王也。

  论是名略说至当知无量。

  演曰三揔结之此等生身在何位耶答于余住中非不分得今所明者十地圣人自在胜故方曰除灾地前凡心未能自在岂能除遣除灾既尔余生亦然。

  论云何菩萨至当知无量。

  演曰二明随类文中有三徴释及结释中有二一彰生类二明同异初中有六一生像生类二生八部类三生邪见中四生恶行中五生邪命中六生耽欲中结文可知。

  论云何菩萨至当知无量。

  演曰三明大势文中有三谓徴释结释中有五一寿量大二形色大三族姓大四自在大五富饶大略举五种等余大生名等诸也后结无量如文可知。

  论云何菩萨至当知无量。

  演曰四明增上文亦为三谓徴释结释中有二初标后辩辩中有十谓从初地得作轮主乃至十地作四禅主名增上也于增胜住得受胜生名增上生过究竟者显超那含所居之上有妙净土出过三界菩萨中生名增上也此土若望本识所变犹是有漏色界所收依意所缘诸教多说出过三界各据一理亦无违也结文可知。

  论云何菩萨至当知无量。

  演曰五最后生文复分三谓徴释结释中有二一生𠛴帝利家二生婆罗门家故有经云佛告慈氏汝婆罗门家生我𠛴帝利家生我是右胁而出汝是顶上化生我寿八十汝年六万岁等何以然者以于清时浊时欣胜主家及净行家有差别故结文可知。

  论若诸菩萨至正等菩提。

  演曰四揔结也此中意取有智等者初地已去名为有智有智自在方受五生凡地业随未能自在受生故不定不取也。

  摄受品第二。

  演曰前以为物而受五生今依五生起六摄用摄益于物名摄受品。

  论于一切住至最后摄受。

  演曰一品之中大分为二一彰摄受二辩艰难初中有四一标二列三释四结此初二也。

  论云何菩萨至顿普摄受。

  演曰三释之中文分为六一明顿普二明增上三明摄取四辩长时五辩短时六明最后初中有三一徴二释三揔结之谓初发心愿摄皆尽名顿普摄。

  论云何菩萨至增上摄受。

  演曰二明增上文亦为三谓徴释结释中有二谓标及释释中复二一明家主二明国主明家主中有十三事一劝修善二供养无疲三知恩报恩四顺父母意五恣给衣食六不行逼切七堪能忍受八济病医药九劝修诸善十赐殊胜物十一善言慰喻十二不生贱想十三敬视养育明国主中而有八事一不行黜罚二不行侵掠三劝修诸善四爱人如子五均行惠施六不行欺诳七所言诚谛八不行煞害及打等业结文可知。

  论云何菩萨至摄取摄受。

  演曰三明摄取文分三段初徴次释后揔结之此初也。

  论谓诸菩萨至摄取摄受。

  演曰次释之中文分为二先略后广此初也。

  论若广说者至而䧟逼之。

  演曰后广释中文分为四一标二列三释四结此初二也。

  论又于一切至承事供养。

  演曰三释分二一明无染二明义利初文有五一其心平等二不悭正法三不作师卷无卷要意四不希供养五不止他善菩萨于他虽不希供他若自作亦不制之何以然者为令福德资粮满故若遇前人不供养时菩萨于彼亦申供养。

  论若于其义至正为开显。

  演曰二明义利文分为六一明达深义二彰与行同三觉悟开解四彰无掉动五戒见圆满六修无放逸初中有五文显可知。

  论于苦于乐至过于自事。

  演曰二彰与行同文中有三一同彼苦乐二成彼上利三营急过自。

  论于他毁犯至不生愤发。

  演曰三觉悟开解文中有七一于犯举非二如理诃责三方便济救四于劣无轻五为说正法六系念所缘七堪忍教授。

  论于彼戒行至无动。

  演曰四彰无掉动文中有四一戒无减劣二不悕利养三具悲愍心四常无掉动。

  论戒见軓则至含笑为先。

  演曰五戒见圆满文有五句一戒见圆满二正命圆满三舒颜平视四柔䎡美言五先言问讯。

  论于诸善品至离诸懈怠。

  演曰六修无放逸文中有二一恒常修善二不行放逸。

  论即以是事至亦非变异。

  演曰四揔结中文复为五一结御徒众二自行转高三不应常摄四不应不摄五不应变异。

  论是名菩萨至摄受。

  演曰后揔结之。

  论云何菩萨至方堪净故。

  演曰四辩长时文中有二先徴后释文显可知。

  论云何菩萨至方堪净故。

  演曰五辩短时文亦为二谓徴及释长时为下修行缦故短时为中修速疾故。

  论云何菩萨至堪任净故。

  演曰六明最后文具徴释义亦可知。

  论是名菩萨至若增。

  演曰四揔结之。

  论菩萨如是至当正觉了。

  演曰二辩艰难文分为二初标后辩此初标举艰难之事有十二也。

  论何等十二至遭艰难事。

  演曰后辩之中文分为二初明难事后辩对治初中有三谓徴释结释中有十二次第如文义思可知。

  论若诸菩萨至而正修行。

  演曰后辩对治文中有二一辩对治二彰能免此初也谓观如前十二种中如其所应能离艰难能对治也。

  论菩萨如是至自正能免。

  演曰二彰能免免离于前艰难事也。

  论卷第四十九 地品第三

  演曰是行所依阶级分位名之为地为显是前生摄二行及后度等四行所依故在二后四行之前明行依持说为地品。

  论如前所说至杂立为地。

  演曰一品之中大分为二一别明七地二辩能所治初文有四一摽二徴三列四摄此初也。

  论何等为七至名为杂地。

  演曰二徴三列列有七也。

  论前种姓住至当广演说。

  演曰四摄之中文分为二初正相摄后明说处十三住中七地摄者第四行正行中摄得四住余各摄一寻之可知此地堕在第三决定者前功德品明三决定一种姓决定有种姓者决定成佛二发心决定谓初地中发心证已定不退故三不虚行决定八地已去任运进修无虚废故故此第五决定行地堕在第三决定中也何以然者以至八地行无退转得决定故。

  论问菩萨至诸恶趣等。

  演曰二辩能所治文分为二一辩初地超诸恶趣二明诸地能所治相初中有二先问后答此初也。

  论答是诸菩萨至菩提资粮。

  演曰后答之中文分三段一辩超恶因二正超恶体三结超分齐初文有二一明修善二彰离染初中有三一集佛资粮二起悲愍意三发正愿心此初依定修福及智为佛菩提远资粮也。

  论于如前说至苦异熟果。

  演曰二起悲愍意文中有三一运悲愍心二誓居恶趣三思代受苦言哀愍者谓慈也及悲意者谓悲也余文可知。

  论为令毕竟至心发正愿。

  演曰三发正愿心愿恶不起愿善现行名正愿也。

  论彼由修习至皆得除遣。

  演曰二彰离染由前修习三善力故故能伏断恶趣烦𢙉种习不行名得除遣。

  论由此断故至决定不往。

  演曰二正超恶体由此见惑得永断故不久当得初地转依恶趣恶业决定不生名断体也。

  论齐此菩萨至胜意乐地。

  演曰三结超分齐文易可知。

  论如前住品至净修治地。

  演曰二明诸地能所治相文分三段一牒前生后二依生标释三结遍修治此初也言今于下是生后地。

  论如是十法至皆应了知。

  演曰二依标释文分为二一标二释此初标举文有三也一能所治二明略义三明次第。

  论谓彼十种至故得安立。

  演曰二释之中文分三假一辩能所治二明其略义三彰十次第初中有三一标二释三揔结之此标举也。

  论何等为十至供养如来。

  演曰二释分二先徴后释释中有十一辩信对治谓一切种类假者有情全未发心彰信未起信正起时治彼不起名信对治二辩悲对治悲能拔苦无损物心三辩慈对治慈能与乐无嗔恚意四明舍对治凡能舍者于身命财皆无恋故五无倦对治由无倦故见有悕恩及贪利者皆得除遣名无猒倦所治法也六知论对治由善知故能治无知无善巧也七知世对治由于世间善通达故故于僻执拘碍之处悉得除遣名为对治八惭愧对治于修善中放逸懈怠最为胜障惭愧体善制恶偏增故独举之为胜治也九坚性对治能治怯弱非坚性故十供养对治由供佛故于佛所疑有无福皆悉除断名供治法。

  论如是且说至安立十法。

  演曰三揔结之。

  论云何复名至加行清净。

  演曰二明略义文中有三一徴二列三释之。

  论如是十法至次第修证。

  演曰三彰十次第文有三节一徴二释三揔结之释中有十如文次第义思可知。

  论当知如是至能净修治。

  演曰三结遍修治。

  行品第四。

  演曰前明地者为所依持依众行之业为彰行故立以品名故名行品。

  论菩萨始从至四菩萨行。

  演曰一品之中文分为四一标二徴三列四释此初标也。

  论何等为四至成熟有情行。

  演曰二徴三列。

  论前说六种至蜜多行。

  演曰四释之中文分为二初揔略释后广分别初文复二一别明四行二揔结之初文分四一波罗蜜行二菩提分行三运神通行四熟有情行初文有二一揔明十种二别彰四法此初揔明十种度相为此行也。

  论如前所说至波罗蜜多。

  演曰二别彰四法有二番释初中复二一别指四行二显二差别此初也此等四义并如前说故不复论。

  论今于此中至二种差别。

  演曰二显二差别第六缘真第十缘俗心境既别故分二也。

  论复有异门至波罗蜜多。

  演曰第二番释文亦为四一善巧波罗蜜谓无量智善巧方便所作用故二愿波罗蜜愿求后后胜妙智故三力波罗蜜摧伏魔怨制异论故四智波罗蜜了世俗谛无真实故。

  论四念住等至菩提分法行。

  演曰二菩提分行。

  论如前所说至神通行。

  演曰三运神通行。

  论如前所说至熟有情行。

  演曰四熟有情行谓由调伏方得成熟故集二种彰成熟也。

  论如是四种至所行善行。

  演曰三揔结释之。

  论应知此中至菩提果故。

  演曰后广分别文分为二一别彰诸度二揔明四作初文有三一者释名二彰次第三明学摄名复有二先释后结此初也波罗蜜多此云彼岸彼岸不同而有三种一行彼岸经三大劫方证到故二理彼岸自性清净殊胜难知染位未彰名为此岸净位方显立彼岸名三果彼岸二乘菩萨未名果极大乘果满方得彼名名果彼岸。

  论如是十法至波罗蜜多。

  演曰后结之也。

  论应知如是至异熟果故。

  演曰二彰次第文分为四一摽二徴三列四释此前三也。

  论云何如是至次第建立。

  演曰四释之中文分三段一辩对治二明生起三明果体初中有三一徴二释三揔结之释中有二初明前六能所治后彰后四皆前所摄问何所摄耶答后四皆智即第六摄唯识论云后四波罗蜜皆后得摄后四既唯第六所摄所治痴闇随所障法亦分四也。

  论云何如是至次第建立。

  演曰二明生起文中有三谓徴释结释中有六一于财无顾施也二弃家受净戒也三重戒能忍忍也四受持净戒至修加行勤也五如是修习至一境性定也六心得定下慧也结文可知。

  论云何如是至次第建立。

  演曰三明果体文分三假一徴二释三揔结之此初也。

  论谓诸菩萨至因力所作。

  演曰二释文二初明施果后彰余果此施果也。

  论获得内五至第五圆满。

  演曰后彰余果文中有三一摽二徴三别释之释中有五文显可知。

  论应知是名至次第建立。

  演曰三揔结也。

  论由前四种至若过若增。

  演曰三明学摄文分为二先辩后结辩中分二初四戒学后二定慧戒中资粮自性等者如次施戒忍及勤也结文可知。

  论又诸菩萨至有诸余行。

  演曰二揔明四作文中有四一标二徴三释四结释中有四初一所作即波罗行也二所作者菩提分也三所作者神通行也第四可知故知此四所作事者即前所说四菩萨行除此四外更无可得故不立之。

  建立品第五。

  演曰前之四品虽亦明果是因胜利非佛极果望揔为因对后佛地未名果称今建立品正明佛果为依为托起菩萨行复为义利故名建立故从所立以得品名名建立品。

  论依如来住至种妙智。

  演曰一品之中大分为二一建立果德二建立不共初文有三一明佛众德二辩因果别三彰成佛事初文分四一标二列三释四结此前二也百四十法揔十一类一丈夫相二诸随好三四清净四者十力五四无畏六三念住七三不护八者大悲九无忘失十害习气十一妙智。

  论云何如来至大丈夫相。

  演曰三释之中文分为十相好合为一处明故于中分二先列后辩列复分二初徴列相后列随好此列相中三十二也瑿泥耶者唐云金色即阎浮提树下金也佛[跳-兆+尃]纤𦢚色似于彼故得彼名势峰者谓阴茎也旧云马阴藏也诺瞿陁者乃树名也其状端圆相传释云无节柳树也亦纵广也身毛上靡者毛端向上不下垂也羯罗频迦者唐云妙声鸟或云哀怨音乌瑟腻沙者唐云髻也顶骨涌起自然成髻或云顶骨。

  论云何如来至八十随好。

  演曰后列随好八十种也股者说文髀也䶥谓居也齿所居处谓之䶥也腭谓垠腭余文可知。

  论如是诸相至殊胜清净。

  演曰后辩之中文分为五一辩初得处二明所起因三依地用别四明二废立五相好优劣初中有二一明二果明招感初中又二一明起处二辩余因初中又二一明初起二明转胜如文可知。

  论当知至立已成就。

  演曰二辩余因因明相好类例明之非是本文正所明也。

  论始从清净至及随好。

  演曰二明招感文分为二初明正感二彰远近此初也初地资粮行皆相似名无差别皆感异熟名正招也。

  论又此一切至殊胜清净。

  演曰二彰远近文分为二初明初得后明转胜初中又二一远二近谓未得相好名远即在地前若得相好名近谓得入地已上何以知者即次前辩入地净胜意乐地诸相随好已得异熟故知地前不得实根相好又此卷下文云随好若在种姓地中唯有种子依身而住若在胜解行地始能修彼能得方便若在清净增上意乐地中乃名为得若在诸余上地如是相好转胜清净若在如来到究竟地当知相好善净无上。

  论又薄伽梵至素哩缆说。

  演曰二彰所起因文分为二初举经释后别分别初中有五一标二徴三释四结五指说处如大般若大集等说。

  论谓诸菩萨至螺文右旋。

  演曰后别分别文有二别初明众业感相及好后彰四善招二胜果初中有二先释后结释中又二初明六十三业别招相好后明净戒通感异熟此初也先明六十三业招别相好一一功能体各别也。

  论如是一切至大丈夫相。

  演曰后明净戒通感异熟相好果中文复为二初明因体后明开合此初也戒为善本故偏明之。

  论当知此中至可得故。

  演曰后明开合余经咸言无见顶相合三十二体即乌瑟腻沙故三十二也。

  论如是且说至广建立已。

  演曰后揔结之也。

  论复次至一切相好。

  演曰后彰四善招二胜果文分三段初标次释后揔结之此初也四善业者一决定修作二委悉修作三恒常修作四无罪修作由此四业能招相好二胜果也。

  论谓于此中至犹如天鼓。

  演曰次释之中文分为四一决定修作感安住相二委悉修作感轮等相三恒常修作感织等相四无罪修作复有八类一无损加行二次第加行三极光净心四不依声颂五回向菩提六无劣加行七平等瞻视八劣善喜足。

  论如是四种至殊胜清净。

  演曰后揔结之。

  论当知如是至善净无上。

  演曰三依地用别种虽本有随在七地修证不同有五别也。

  论如是诸相至大丈夫相。

  演曰四明二废立文中有二初明立相后明二别此初也不共之法虽有众多今此但立三十二种以为妙相更不立者略由二意一是有色故二易了知故故立为相无忘失等心法难知故于相中而不立也。

  论又即如是至说名随好。

  演曰后明二别由所依身能任持故名相令端严故名好。

  论又于此中至所摄自体。

  演曰五相好优劣文有二节一彰优劣二明无量初中有二一彰随好二明相胜相胜分三一三十种相不如毫相二千倍毫相不如无见顶相三无量顶相不如相外大法螺相何以然者以能普益诸有情故问一种功德有何所因致斯阶级答能感因行胜劣不同所招果中故有差异法螺相者梵云霜佉此翻名贝贝谓螺也其螺贝者吹之有声雄而且大佛声似彼故以类之三十二中虽有梵音哀雅等相未彰说法广大利相故此法螺别居外相彰胜能也。

  论又此能感至诸相随好。

  演曰二明无量文中有三标释及结释复有三一时无量二意乐无量三品类无量文显可知。

  论云何如来至清净。

  演曰第二明四清净文中有二初徴后释此初也。

  论一者一切至智清净。

  演曰后释之中文分为二先列后释此列四也。

  论云何一切至所依清净。

  演曰后释文四一辩所依二辩所缘三明心净四明智净初中有三谓徴释结释中所依谓身身离烦𢙉故名清净于中二别一离粗重算报身清净二于自体等化身清净取住等者对法云随所欲生即便能取既生彼已随其所欲欲流寿行即能留住欲舍寿行即便能舍故彰化身为清净也。

  论云何一切至所缘清净。

  演曰二辩所缘贝徴释结释中有三一化二变三所显现谓变化智故对法云广说变化智具足者谓先无今有色等名化转先已生色等令成金等名变悟一切种境相差别名智智于三境而无有滞名所缘净所缘即净所缘之净二释皆得。

  论云何一切至心清净。

  演曰三明心净文中有三谓徴释结释中有二一灭离烦𢙉名心清净二积集善根名心清净或心净言谓定心也定能集善及灭恶故故对法云𠛴那𠛴那能入无量三摩地差别故虽有此理前义为本此文彼文意各别故不应齐也。

  论云何一切至智清净。

  演曰四明智净文亦有三谓徴释结释中有二一灭离无明名智清净二智无碍转名为清净智即清净持业释也。

  论云何如来十力。

  演曰第三明佛十力文分为二先徴后释此初也。

  论一者处非处至十力经说。

  演曰后释之中文分三段一者揔列二者别解三诸门辩此初文二列及指也。

  论当知此中至故名如来。

  演曰二别解中文分为十一明处非处智力二明自业智力三明静虑智力四明根胜劣智力五明胜解智力六种种界智力七明遍趣行智力入明宿住智力九明死生智力十明漏尽智力初智力中文分为二一当知下至说名成就即释经中如来所有处非处力二最上涅槃下明自证已为物宣说初有六句一辩如来如谓如实有三义故名曰如来一所言实契经藏也说无我等皆真实故二所说实调伏藏也随诸因缘说持犯故三所宣实本母藏也宣说诸法自性差别皆称法故其实三名义无差别。

  论净不净果至亦名为起。

  演曰二明处非处文复为二先明其处后明非处此初也处谓处所转犹起也谓净善因是生净果所依处所故立处名亦名建立建立果故亦名为依果所托故亦名为起果所生故。

  论净不净果至是名非处。

  演曰后明非处异论所计煞马祀天祈生天果果净因染义不相应说为非处。

  论远离一切至菩提品说。

  演曰三明实智由离上𢢔故得此名少得谓多名不如实今无此相故名实智。

  论数之次第至故名第一。

  演曰四明次第力虽有十处力为初故名第一。

  论以无上故至说名为力。

  演曰五明力义义中有三种如文可知。

  论摄受如是至说名成就。

  演曰六明成就义有二种如文自悉。

  论最上涅槃至说名为大。

  演曰二明自证己为物宣说文分为二先广分别后略示之广中复二初各别明后揔结释初有五句一名为大由佛世尊所证涅槃最无上故说名为大。

  论八支圣道至名仙尊位。

  演曰二名仙位。

  论能自了知至说名自知。

  演曰三辩自知。

  论既自证已至故名梵轮。

  演曰四谓梵轮文有三节摽徴及释增谓增益语言说为梵故。

  论自显堕在至正师子吼。

  演曰五师子吼文四故字即为四义故名师子吼由此如来自证十力法之性已方为起说说无疏谬方名成就。

  论以要言之至圆满不共。

  演曰后揔结释大仙等五显行二利二利行满名为不共不同外道自不证知妄有所传说为非力。

  论复有异门至正师子吼。

  演曰后略示中文分为二初标后释释中复二初法后喻法中有三一所应得得大仙等前之三句皆应得也二得胜方便即梵轮是梵轮是得大仙等位胜方便故三此胜等下明师子吼前说为五今即为三为对彼广故为略也喻亦有三一病痊除喻初句也二除方便喻第二句也三拣邪医喻第三句次第配属文理可知。

  论若有诸业至名为现在。

  演曰二明自业智力文分为二先明业体后彰其力初中复二先广后略广中类别门分为八 三世业异门已作未作义类不同世分三也。

  论如是诸业至意业。

  演曰二三业分别门。

  论法受分别至乃至广说。

  演曰三四业分别门。

  论又此诸业至如应当知。

  演曰四有益无益门义既不同四句分别一明有益谓造善业现当俱益二明无益谓造恶业现当二世俱无益故三亦损亦益谓于善恶二俱所作现及当来感三果故四非损非益谓无记业现当皆无损及益也。

  论若所造业至是名异熟。

  演曰五造业处所门若无依处业不成故六所依体事门愍杀盗等业皆依有情及非情法而方起故七为因等起门若无二根而不起故八异熟果相门果相虽同爱非爱别善恶二趣业不同故。

  论如是略说至及与功德。

  演曰后略明中义有七种一切分位摄前三四余各摄一前八此七故为略也。

  论于此一切至若过若增。

  演曰后彰其力文显可知。

  论有四静虑有八解脱。

  演曰三明静虑智力文分为二先广分别后略示之广中又二一辩所知二明其力初文复二先摽后释此初也。

  论即由如是至皆能成办。

  演曰后释之中文分为二一辩所知二援教证初文复二一明定力二显类殊此初也谓由定力所作皆成。

  论若随彼彼至等至。

  演曰二显类殊等持差别有十一类等至差别而有五类并如前辩。

  论如说世尊至速疾能办。

  演曰二援教证文分为二初引教文后释教意此初也定光作声说微妙法乃至梵世亦乃闻知皆是定心随意成也。

  论当知知此中至若过若增。

  演曰后释教意意显可知。

  论如来于此至等持等至。

  演曰二明其力静虑为体余为种类皆悉了知说名为力。

  论又若略说至及以随眠。

  演曰后略明中文复为二初明知境后彰智力境中文二一明染境二明净境染中又二一未得杂染未得初定染障生故无方便等释染因也二已得杂染已得初定自地贪等犹生染故。

  论如是清净至应知其相。

  演曰二明净境文分三假初明四净次明建立后明清净此初也四净翻前二种染法即成四净二染各二即为四故一善巧加行二诸善现行三离烦𢙉缠四离烦𢙉种。

  论又即如是至是名建立。

  演曰次明建立建立诸定假名字故。

  论又即如是至是名清净。

  演曰后明清净得诸定等转胜进时无难无歰是名清净。

  论如来于此至得无上智。

  演曰后明智力于前染净二类境中如实而知名无上智智能知故即名为力。

  论如是所成熟至诸根胜劣。

  演曰四明根胜劣智力谓三乘行人信等不同名根胜劣智能知彼名根智力文但举根不言力者义同前故而不言也。

  论若从他信至种种胜解。

  演曰五明胜解智力从他信解为先随信解故自观起解为先随法行故即成三品爱乐印解即名胜解境非一故名为种种种种境中皆生印决并名胜解智悉能了说名为力以同前故文不言也。

  论若广建立至名种种界。

  演曰六明种种界智力界谓因性因性体多故云种种于中类别分之为三一四乘因性二六行染性三八十千性佛智皆知说名为力文不集者影略知故。

  论若即如是至名遍趣行。

  演曰七遍趣行智力文分为二初论家释后指经广明论自释中有四番别一顺自趣行顺趣果因名趣入门门乃是随顺正行行顺于理名为随顺如观不净顺治贪行所对治故。

  论复有异门至名遍趣行。

  演曰第二番释五趣行也趣谓五趣五趣行因名遍趣行依主释也。

  论复有异门至所有诸行。

  演曰第三番释异见趣行谓诸沙门或婆罗门见解趣况各各不同名异趣行。

  论或余一切至名遍趣行。

  演曰第四番释无罪趣行言无罪者谓涅槃也言趣行者涅槃因也谓众因行或于此世或于他世而能趣证名为趣行趣修证心说为趣故。

  论如迦罗摩经等广说。

  演曰二指经广明迦罗摩者传有两释一云名时故地持云时修多罗二云人名此无相当故不译也。

  论若于种种至宿住随念。

  演曰八宿住智力文分为二一明念境二明智力境中文四一标二列三释四结此初也。

  论何等名为至寿量差别。

  演曰二列之中文分为二初列八名后列六行八是能诠名言说句六是所诠说为行也彼八此六六中寿量摄八后三故说为略。

  论由诸世间至乃至广说。

  演曰二释六八言说行也此是我名者过去曾名月光王故此是彼名者此阿私仙是天受名也是我母者过去我父名恍头檀母名殊妙颜乃至饮食劫初已来林藤地味粳米等食种种诸境所更历处而不忘失说为随念。

  论唯有尔所至更无有增。

  演曰四结可悉。

  论即于此中至随起忆念。

  演曰二明智力文分为二初辩能知后引教证初中复二初明念境后明念力言行相者即六略行也定摽说者即八定说也言随起者即念力也由智随念皆悉了知即为力故。

  论是故说言至皆能随念。

  演曰二引教证故经说云并相并说皆能随念相即行相说谓言说如次六八二种名也。

  论此中静虑至名为天眼。

  演曰九死生智力文分为二先明智力后彰智境初文有三一明天眼二明清净三明超过此初也由三义故定地天中得名天眼欲界散天非得名也问明智力次何论天眼答死生智力即六通中天眼通摄名异体同故以言也。

  论是摼圆满至名极清净。

  演曰二明清净谓由二义故彼定天眼名清净拣欲诸天不名净也。

  论于其人中至人中亦无。

  演曰三明超过人中说无名超过也人中但有生得肉眼无天眼故阿那律言所修得者还属定天亦非人业中有天眼也欲界诸天业报所生可得言有。

  论诸有情类至名为生时。

  演曰后彰智境文分为二一释经说生死之言二显经说死生善恶此初也。

  论趣黑闇者至名往善趣。

  演曰二释经说生死善恶文复为二先揔后别揔中类别有三对也一恶色好色对二劣色妙色对三趣恶趣善对羺者埤苍云胡羊也婆罗痆斯者河名也城近此河因得名矣即此城中有鲜白色故以中有而相类之。

  论所有坏戒至三种恶行。

  演曰后别释中文分为二一明恶行二明善报初中复二一别释经文二揔彰经意初中又二一明起业因二彰受恶趣业中有二先明坏戒后明坏见此初也谓由坏戒起三恶行名等起行。

  论有二邪见至谤贤圣者。

  演曰后明坏见文分为二一明坏见二明起业初中有二先标后释释中又二一谤因果及诸圣贤二及住彼下但谤贤圣而非因果曾得禅定谓是圣人生相趣时谤为无也即寡闻之徒为此见故异品类者与前坏见类有不同名异类也前见不正一切皆邪此求涅槃无证便谤故二邪见而不同也。

  论由邪见故至业法受因。

  演曰二明起业既拨余非自生异见寂意为因定为应果无相为因无心为果或现受乐五现涅槃或现受苦投岩自饿或当苦受长劫轮回未尝免之皆邪见耳。

  论彼虽成就至故名身坏。

  演曰二彰受恶趣文分为二一彰堕恶趣二释外伏难初中有二一广明死堕二重略辩之初有四句一明身坏五蕴和合假立为身名色既乖故名身坏。

  论一切死中至故名极死。

  演曰二明极死凡死灭者必有所生生于善趣可名胜死今堕恶趣名为极死。

  论为欲开示至堕险恶趣。

  演曰三明堕趣令诸有情起于地狱怖畏之想故经说言堕险恶趣。

  论为欲开示至说那落迦。

  演曰四辩落迦为欲开示受罪有情故湏复说那落迦身体事名也。

  论由非诸行至说名为堕。

  演曰二重略辩之文分三段一明为险二彰恶趣三明堕义文显可知。

  论由能发起至堕那落迦。

  演曰二释外伏难外伏难云死生之道实通五趣经何唯说堕地狱耶故有斯答答意可知。

  论当知此中至之所显示。

  演曰二揔彰经意通结前也受前苦已复乘余业或重再受或于鬼畜而更受之具前苦因业流类也。

  论与上相违至名乐世界。

  演曰二明善报善趣生死翻恶可知。

  论一切诸漏至无余永断。

  演曰十漏尽智力文分为二初揔略释后广辩之初中有二先明智境后明智力此初也。

  论逮得能治至六神通。

  演曰后明智力文复为二一辩神通二明起说此初也谓由心慧二皆脱故故得第六漏尽通也。

  论由依见道至诸句差别。

  演曰二明起说。

  论广说如后至应知其相。

  演曰后广辩之如异门分。

  论卷第五十 建立品第五之二

  论如是别释至今当揔辩。

  演曰三诸门辩释文分为二一结前起后二诸门别释此初也。

  论嗢拖南曰至最为后。

  演曰二诸门别释文分为二先摽后辩摽中有二颂及长行此颂摽也。

  论如是所说至十力略义。

  演曰后长行别举有七相也。

  论云何如来十力自性。

  演曰后辩之中门分为七一自性门二分别门三不共门四平等门五作业门六次第门七差别门初门分三一徴二释三揔结之此初徴也。

  论谓揔五根至十力自性。

  演曰二释文二一者出体五根为性二者会违据胜说慧三结可知。

  论云何如来十力分别。

  演曰二分别门文分三假一徴二释三揔结之此初也。

  论谓若略说至随悟入故。

  演曰二释之中文分为二初摽后释释中有三一时分分别二品类分别三相续分别初时分者谓所分别言分别者谓能分别随悟入者即能分别达解义也次品类者所分别中有多类故名为品类智能了之名为悟入后相续者相续谓身于多身中皆悉了知名随悟入。

  论即由如是至十力分别。

  演曰三揔结之。

  论云何如来至十力不共。

  演曰三不共门文分三假徴释及结文显可知。

  论云何如来至十力平等。

  演曰四平等门文亦分三谓徴释结释中有二一明平等二明差别言平等者诸佛同有说名平等言差别者谓诸如来或有多分安住初力证已起说或有如来别住余力随类化宜事各不同名差别也结文可知。

  论云何如来十力作业。

  演曰五作业门文分三假初徴次释后揔结之此初也。

  论谓如来至婆罗门等。

  演曰次释之中十力不同文即为十一处非处业业有二种一善知因果二降伏异论。

  论如来所有至婆罗门等。

  演曰二自业智业业亦有二一了知众生自作自受二降伏施已无福利心谓有外道见行施者转生贫贱偷盗之辈常有富饶故知惠施而无福利名移转施如来为彼说三世业因果各殊令使信从名降伏也。

  论如来所有至婆罗门等。

  演曰三静虑智业业有二种一现三神变二降伏异论三神变者一神境神变即神境通十八变等令物生信二记心神变即他心通记说他心染净等事令生信故三教诫神变即漏尽通自漏尽已复为他说令使顺修无疑惑故。

  论如来所有至为说正法。

  演曰四根智力业业中有二一了知根性二应宜说法。

  论如来所有至令渐舍离。

  演曰五胜解智业业亦为二一了二胜解二令生取舍。

  论如来所有至如应安立。

  演曰六界智力业文分为二初揔后别揔中分二一知界差别二如根教授言随眠者即种子名也根及种等皆是界性差别名故。

  论此中如来至施设开示。

  演曰后别释中文分为二一教声闻二教菩萨此教声闻五停心等如前声闻本地中辩。

  论云何如来至令心得住。

  演曰二教菩萨文分为二先问后答此初也始业等者十信菩萨创发大心名为始业初习静虑名为初业。

  论谓诸如来至诸菩萨众。

  演曰后释之中文复为二一明所为二彰法要此初所为即初业也。

  论最初施设至于内寂静。

  演曰二彰法要文复分二一示方便二示等持此初也。

  论如理思惟至言说转耶。

  演曰二示等持文分为四一明思察二明得定三结劝修四明利益初中复二一习二空二明摄益初文又二一观无我二辩法空我复分三一辩假名二求无得三悟客想此初复二初辩立名后推假实六处有三一内六处谓内六根二外六处谓外六境三二中间谓六识界凡所计我依名起执故今思察我所立名为依内处为外处耶为中间耶。

  论汝既如是至都无所得。

  演曰二求无得于前三处推寻我体都无所得。

  论唯当如是至有客想转。

  演曰三悟客想都无主宰实我名也。

  论汝善男子至如理思惟。

  演曰二辩法空文分为二一结前生后二依生示法此初也。

  论于汝眼中至若过若增。

  演曰二依生示法文中有二一正观眼处二例辩余根初中复二一𢝰摽假立二依标示法此初复二一名想假立二事体假立谓此制立至假施设是名假立想假施设皆名差别故合为一及此已下是事假立依于事体而起名故故云于事中假立名等。

  论于此眼中至且非是眼。

  演曰二依标示法文分为二初揔后别揔中复二一辩其名二辩其事此初也于此眼中至非是眼显诠眼名而非是眼此眼中者所诠眼也彰能诠名依所诠立故言之也。

  论此唯有事至亦非是眼。

  演曰二辩其事所诠体事非眼不眼强以名言目为眼也故知所诠体事自性亦非是眼。

  论何以故。

  演曰后别释中文分为二一明事假二明想假事中有三一徴二释三揔结之此徴意云何以体事自性之眼亦非眼耶。

  论非于此中至觉转可得。

  演曰二释之也谓依眼名起生眼解不依自性而起解心故知自性亦非是眼若有体事称名所诠不应待名方有眼想即应自性不假闻名生眼解想既不待名觉转可得故知自性所诠体事亦非是眼。

  论是故此中至眼假施设。

  演曰三揔结之唯有客名施设可得实眼体事亦不有之。

  论汝既如是至当生当得。

  演曰二明想假一如其名唯假施设离假设外亦无眼体是实有也。

  论如于其眼至当生当得。

  演曰二例辩余根作法准前寻之可解。

  论如是汝于至多修习住。

  演曰二明摄益。

  论汝若如是至心一境性。

  演曰二明得定心一境性等持定也。

  论如是汝等至勿当舍离。

  演曰三结劝修文中有五一习五停二修八定三修神变四习等持五修等至。

  论汝若至究竟出离。

  演曰四明利益文分为二初明菩萨后辩声闻初文分三一明胜利二结正行三引证成此初也。

  论当知是名至遍趣正行。

  演曰二结正行问明界作业何故乃结遍趣行耶答由界智力知物体性故随物性以教其行名遍趣行非结第七遍趣智力名遍趣也。

  论过去如来至如是教授。

  演曰三引证成引诸佛说证成自义。

  论诸声闻等至诸法现观。

  演曰后辩声闻文复为二一得通慧二得现观谓诸声闻及缘觉众于此作意勤能修习亦能速证神通智慧及现观故。

  论如来所有至能出离行。

  演曰七遍趣智业文中有二一知世出不出二彰能舍离谓能了知无漏出离有漏不出故教出离舍非出离名遍智业。

  论如来所有至婆罗门等。

  演曰八宿住智业文分为二初明宣说后伏常论初中有二一知本事他身及法二知本生谓自身事知自及他我先业有明非神我常性等生。

  论如来所有死生至婆罗门等。

  演曰九死生智业文中有二一记当生处二降伏断论既有当生明非断灭。

  论如来所有漏尽至婆罗门等。

  演曰十漏尽智业文亦有二一知自无疑二了他未得假名罗汉。

  论是名如来十力作业。

  演曰后揔结之。

  论云何如来十力次第。

  演曰六次第门文分为二先徴后释此初也。

  论谓诸如来至一切十力。

  演曰后释之中文分为二先彰顿得后明次现此初也。

  论顿证得已至方现在前。

  演曰后明次现三门分别此初文二先标后辩此初也。

  论谓诸如来至无倒因果。

  演曰后辩之中文分为二先辩后结辩中有四一彰现初力二次起自业三次起静虑四次生余七此初先起处非处力何以然者以立无倒正因果故。

  论既观察已至所有善业。

  演曰二次起自业谓处力后便起如来自业智力何以然者为令有情离诸恶业修诸善业令得可爱胜异熟故。

  论次起静虑至如实之道。

  演曰三次起静虑依自业后便起静虑等持智力何以然者为令有情得离欲故。

  论次起所余至离欲之道。

  演曰四次生余七文分为二初标后释此初也谓从定后便起余之七智力也。

  论谓于此中至离增上慢。

  演曰后释余七出离次第于中有六一起根力观出离者根胜劣故二起胜解力谓观意乐知胜解故三起界智力观其种姓胜劣不同如因差别而开诱故言随眠者即种子也种即界也四起遍趣力令修习人得趣入故五起宿念及生死力如次远离常断见故六起漏尽力文中有二初明起慢后明离𢢔谓初修者定力伏故烦𢙉不行便谓不作而能作烦𢙉未尽谓尽名增上慢今由诸佛漏尽智力达知一切尽与未尽故令彼慢悉皆舍离。

  论是名十力一门次第。

  演曰后结之也。

  论复有异门十力次第。

  演曰第二门释文复分三初摽次释后揔结之此初也。

  论谓诸如来至妙法住智。

  演曰次释之中文分为二一彰初四力二指后同前初中文四一处非处力谓初成佛便起处力何以然者为自观察缘生法中妙法住故法谓果法住谓因也观缘起法果住于因因能起果因果相起名为妙法智能了法名法住智。

  论即依如是至修证差别。

  演曰二起自业力谓处力后便起业力何以然者为观在家五欲拘系起三世业各差别故。

  论如是观察至一切世间。

  演曰三静虑智力文分为二先标后辩谓自业后便起静虑等持智力何以然者令出家者有所归依得救护故。

  论既观照已至其心趣入。

  演曰四根胜劣力谓静虑后便起根力何以然者令所化根各随胜劣而趣入故。

  论次后如前至次第应知。

  演曰二𢫾后同前后之六种同初门释故不复言。

  论是第二门十力次第。

  演曰后结之也。

  论复有异门十力次第。

  演曰第三门释分之为三初标次释后揔结之此初也。

  论谓诸如来至缘生法界。

  演曰次释之中文分为二先辩前三后明余七前三分三一处非处力谓成佛后最初发起处非处力合以然者为欲观察一切缘起性故界者性也。

  论次起自业至色类诸果。

  演曰二自业智力谓处力后起自业力何以然者观诸众生自造诸业自受诸果非余梵天𡨋性神我能作受矣。

  论如实观察至而教授之。

  演曰三静虑智力谓业力后便起静虑等持智力何以然者为发神通令诸有情脱众苦故。

  论既教授已至解脱众苦。

  演曰后明余七文中有二初指前同后令脱苦。

  论是第三门十力次第。

  演曰后揔结之。

  论云何如来十力差别。

  演曰七差别门文分为二初标徴起后随标释此初也。

  论谓此十力至亦无差别。

  演曰后随释中文分为二先指后释释中又三初摽次辩后结此初摽也。

  论处非处至有何差别。

  演曰后辩之中文分为九邻次相望二句对明有九差别一处力业力对文分为二先徴后辩此先徴云处力业力何差别耶。

  论若正了知至业智力故。

  演曰后辩差别分之为二先明处力后明业力二智俱能了因感果名无差别初观善恶感爱非爱次观善恶自作自受非由我等别有作受故差别也。

  论若正了知至等至智力故。

  演曰二业力定力对文分为二先明业力后明定力知诸有情自修静虑自能证入余非修者而不能入名自业力智依静虑起三神变化利有情名静虑力前定业力二无差别后习等持与自业别思之可知。

  论若正照取至根胜劣智力故。

  演曰三定力根力对文复为二初明定力后明根力依定了知信等差别名为定力知根品类差别不同名为根力二俱知根力无差别前由依定后则不然名有差别言照取者了知分别差别名也。

  论若正照取至胜解智力故。

  演曰四根力胜力对文中有二一辩二差别二逐难重释此初复二先明根力后明胜力知根及意名为根力但知意乐名为胜力二俱意乐名无差别前正知根故为别也。

  论即彼意乐至所有意乐。

  演曰二逐难重释胜解意乐文复为二先标后辩辩中有六义类不同复分三对一世间出世间对那罗延者此云力士二远近清净对望佛菩提名远近故据位说者地前为远地上为近渐渐转胜亦上品故三现法当来对易证难证有差别故分为二也。

  论若正照取至界智力故。

  演曰五胜力界力对文复为二一明差别二重明界力此初文二先明胜力后明界力俱观于种名无差别第五照种知因胜起第六照种品类不同名差别也。

  论又即彼界至所有种子。

  演曰二重明界力文中有二先摽后释释中有四文显可知。

  论若正了知至行智力故。

  演曰六界力趣力对文复为二先明界力后明趣力俱观行迹名无差别第六观界种类差别第七观迹染净不同故二别也。

  论若如实知至念智力故。

  演曰七趣力念力对文分为二先趣行力后念智力俱了前际名无差别第七了因第八了行名有差别。

  论若正了知至死生智力故。

  演曰八念力死力对文分为二初明念力后明死力俱了生死名无差别前后际异说为别也。

  论若正了知至漏尽智力故。

  演曰九死力尽力对文分为二先明死生力后明漏尽力俱知自事名无差别受生证灭二类不同故说为别。

  论当知是名至亦无差别。

  演曰后结之也。

  论如来所有至应知其相。

  演曰第四明四无畏文有其二一摽宗指说二依经辩相此初摽宗指如经说。

  论谓诸如来至而自称叹。

  演曰二依经辩相文分三 一明无所畏二辩无增减三明所为人初复分二一明无畏处二辩无畏相初中又二一揔摽处相二别示其法此初揔摽于其四处自称叹也。

  论谓所知障至是第一处。

  演曰二别示法中文分为四一正等觉无畏依处双断二障名正等觉声闻不尔名为不共。

  论诸烦𢙉障至是第二处。

  演曰二明漏尽无畏处依。

  论为求解脱至第三处。

  演曰三出苦道无畏依处出离道者无漏道也能越众苦名为出离。

  论即能于能出至第四处。

  演曰四明离障法无畏依处染法能为出离道障名得为碍故说障法应当远离名离染无畏。

  论如来既于至自称叹已。

  演曰二辩无畏相文分为四一结前自叹二他起谤词三对治难相四得无所畏此初也。

  论次后他于至而兴谤难。

  演曰二他起谤词文分为二初依自利起前二谤后于利他生后二难初中复二先于正觉而起谤心后依漏尽生后难意初于正觉起谤心者见佛有时问诸比丘乞食得不天雨等耶便起谤言既称正觉无所不知今问于他一何相返后依漏尽生起难云佛于执日常起爱言天受之徒便生呵责贪嗔未灭漏岂尽耶未尽言无岂扶正理。

  论复于后二至而与谤难。

  演曰后于利他生后二难二难文二初徴出苦后难障生徴出苦云阿罗汉有时或被捶打囚系所拘或蛇蝎毁伤恶人所害佛言出苦岂不相违难障生云佛言染障必当远离给孤长者妻妾不无鹿母夫人子生甚众染若为障何得圣耶若不障之何湏制断。

  论谓于世间至如实因相。

  演曰三对治难相文中有二一举所对人二辩能治相谓于所对四类众中如来自能于前四难一一之中能破邪难尽底无遗何以然者都无见有真实道理难解处故。

  论由是因缘至都无惊惧。

  演曰四明无所畏见难无由名为无畏何以然者有三所以一心无怯劣二无所疑虑三无有惊惧以三义故通前四难皆得无畏也通初难者问乞食等显悲深故令喜进修问天雨等彰事审谛为后軓摸非不知问通第二难夫良医者应病所施违顺之药药虽违顺俱能愈疾佛投物性而示爱憎因爱憎言俱得出离非漏不尽而起爱憎通第三难永无当累名为出苦非言现质众苦皆亡现酬曾因有苦无失或苦已尽而示有之异令众生舍苦因故通第四难云障道有二一碍生见道谓分别惑二碍离欲道欲界俱生初果入见分别惑亡既未离欲有妻何失障法名同体全异也问无畏体何答智等为体如论应知。

  论又佛大师至利他行满。

  演曰二辩无增减文中有二谓摽及释释中有二初明自利后辩利他谓前二种于难善通自除谤行名自利满后之二种于他难处妙除疑网名利他满由斯二处二利行圆所以不增亦无减也。

  论此中如来至诸有情故。

  演曰三明所为人文分为二一正明所为二会释违文初中有三一叹等觉令诸菩萨趣佛菩提二称漏尽令诸二乘得应果故三双叹后二普令二乘得出苦根及障法故。

  论如是如来至菩萨之言。

  演曰二会释外难外有难言后二通为三乘说者何故大乘唯言菩萨小乘经中言为声闻故今会之文复为二一牒本经言三乘通为二显后集法于大小藏而㸦除之非是本来作此说矣。

  论如来所有至应知其相。

  演曰第五明三念住文分为二一摽宗说有二引教辩成此初摽宗指经说有三念住相。

  论谓诸如来至如实随住。

  演曰二引教辩成文分为二一明念住相二彰无增减初中有三一明利物意二彰无杂染三显由念力此初利物之意如何能今得如实转故杂经云起大悲心为诸弟子宣说法要汝等当知此能利益此安乐等。

  论如是长夜至不生杂染。

  演曰二彰无杂染物依教行名之为遂彼不从命名为不遂合遂不遂即为第三如来于初不起贪喜次不起真后俱不起名为离染。

  论由三念住略所显故。

  演曰三显由念力谓由三种念住力故故于遂等贪恚不生名无杂染。

  论此三念住至第三众。

  演曰二明无增减文复分三谓标徴释释中有三三众如次不起贪恚及二或痴所对之徒既唯三众故立念住更无增减此三体者对法论云定慧为体五十七云非根所摄即以无贪无嗔无痴为体。

  论如来所有至应知其相。

  演曰第六辩三不护文分为二一标宗说有二引教辩成此初也。

  论谓诸如来至之所显示。

  演曰二引教辩成文分为二一正明行相二对辩有无此初也护谓藏也三业有过忧他所知故湏藏护今佛三业有过忧他所知故湏藏护三业清净无非无过覆之名三不护体准对法定慧为性约相引生而出体故。

  论诸阿罗汉至鄙恶所作。

  演曰二对辩有无文分为二一示他非二彰自德此示他非显有藏护。

  论如来于此至或向他说。

  演曰二彰自德而有无护文有三节一明无有过二是故下诫物无忧三所谓勿下举所忧事显有无也。

  论当知如来至无量无上。

  演曰第七明佛大悲指前所明寻之可悉然体对法定慧为性五十七中无嗔痴性至文当知。

  论云何如来无忘失法。

  演曰第八明无忘失文分为三先徴次辩后结此初也。

  论谓诸如来至无忘失法。

  演曰次辩之中文分为二初揔摽举后别示之此初复二一举能记人二摽所忆事所言如者如谓如实谓化生时随宜方便顺理契物名为如故。

  论所谓如来至常住正念。

  演曰后别示之谓于四处常生正念名无忘失。

  论当知是名无忘失法。

  演曰后结之也此体对法定慧为性五十七言此体如力即慧为性。

  论云何如来永害习气。

  演曰第九永害习气文分为二先徴后释此初也。

  论谓诸如来至永害习气。

  演曰后释之中文复为二一明佛无习二辩小有之此初也如言论时美言粗语名烦𢙉作无染心发名习气作今悉除尽名为永害。

  论诸阿罗汉至所起作业。

  演曰二辩小有之烦𢙉虽尽习气犹存故于事中似生染相所以毕兰陁圣每生愤意等皆是余习非实染生故大小乘胜劣全别此体即以烦𢙉尽处择灭无为为其体也诸教不同如后当会。

  论云何如来一切种妙智。

  演曰第十明种妙智文分为二先徴后释此初也。

  论谓诸如来至无义聚法。

  演曰后释之中文分三假一标智境二明智体三结智名初中有三一摽二徴三列三聚如次善及不善并无记法皆是种妙所知境界。

  论当知此中至一切种智。

  演曰二明智体文分为二初明种智后明妙智初中又二释及结也释中有三谓此三境摄诸法尽名一切种于此种中智无倒知名为种智。

  论若诸如来至如来妙智。

  演曰后明妙智于唯善中正能通达名为妙智二智谁本后耶种智后得妙智通之可知。

  论即于此中至种妙智。

  演曰三结智名合为一也。

  论如是一切至不共佛法。

  演曰第四揔结百四十种皆是如来不共法也。

  论即于此中至极善清净。

  演曰二辩因果别文分为二一据位辩明二问答分别初中复二一明相好二明力等此初也谓从兜率降下人中住最后身最后满位所得相好障染皆除名极清净。

  论若时菩萨至金刚喻定。

  演曰二明力等文复为二一明方便二明证得此初也谓居道树最后位时得金刚心断诸障尽𠛴那之后能证菩提十力智圆名极清净此乃亦名等觉位也。

  论从此无间至悉为无上。

  演曰二明证得文分为二初获十力后证转依此初也言从此者此金刚也言䪺得者佛位胜德一时得也谓从金刚等觉心后𠛴那之际便阶佛位妙觉智圆十力䪺成名极清净。

  论由得此故至得如来地。

  演曰后证转依文分为二先明智德后明断德此初也依暂发者𢝰摽智用思惟满等别辩智能于中复二一思圆满显缘法义自利行圆二辩意车明利他满利他之意如车运物名意车也。

  论一切在实至当知有上。

  演曰后明断德文别有三一明断德二明无上三拣余非。

  论问一切安住至此二差别。

  演曰二问答分别文分为二初问后答此初也。

  论答至当知亦尔。

  演曰后答之中文复分二初辩后结辩中有八前之五喻明智差别后之三种辩身心别智别五中文即为五一证性障差喻智障种现有无异故二净修心地喻心如画师无不皆成净修未修义即全别三痴闇有无喻随障有无观异论故四洞达亲疏喻证理浅深有远近故五智障有无喻翳障既差见亦异也后辩后三身心异中复分三假一处胎生起喻因身果身有差别也二觉心未觉喻等觉妙觉义差别也三类灯明闇喻喻因果心明闇异也初一辩身后二辩心义类不同故分三种。

  论是故当知至有大差别。

  演曰后结之也。

  论如是如来至一切佛事。

  演曰三彰成佛事分为三假初𢝰摽举次别徴释后揔结之此初也。

  论云何名为至若增。

  演曰次别徴释文分为四一问二答三徴四释此初二也。

  论何等为十至所能成办。

  演曰三徴四释释中有十一现身生信事依诸相好能成办故二随根授依事依四清净能教授故三利用除疑事依于十力方成办也四摧他立自事依四无畏而建立故五杂染心无事依三念住成清净故六自言所作事依三不护所成立故七观察世间事谓依大悲俯垂救故八常无退舍事无忘失法所建立故九仪𥱍无违事永害习气之所立故十拣择宣陈事依种妙智而成办也。

  论如是如来至说不能尽。

  演曰后揔结之文复分二初揔结前后彰数广。

  论如是所说至名为建立。

  演曰二建立不共文复为二先明建立后明不共初文有四一标二徴三释四结此初也。

  论何以故。

  演曰二徴诘也。

  论依此住此至一切义利。

  演曰三释之中文分为二一依此住下建立菩萨名为建立二建立有情一切义利名为建立初中复二一建立正学二建立所证言依此者依如来住言住此者如来住此前所标住由佛住地为所依故希彼果证方有证修故住佛地名为建立二建立有情一切义利者佛德既圆后湏利物利依佛起名为依此。

  论是故说此名为建立。

  演曰四结之也。

  论又此一切至不共佛法。

  演曰后明不共文中有二初释后结释中二番此约利他以明不共文复分二谓释及结。

  论又于如是至名为不共。

  演曰第二番释唯佛独圆名为不共文中亦二一二乘不得二菩萨未满唯佛独圆名为不共。

  论当知此中至是不共义。

  演曰后揔结之。

  论如是圆满至名菩萨地。

  演曰辩菩萨地前三持中第五揔结文复为二一结释地名二劝物持说初中文二一结本地名二别彰异号初文又二一结地名二彰地学道及道果理实于前三种持中二因行皆名为道当有所证名之为果。

  论具说一切至实依处故。

  演曰二彰地学道及道果是菩萨藏真实依处故名为地。

  论又此菩萨至智净根本。

  演曰二彰异号号中有四一摩怛理迦释云本母本母出生一切义故二名摄大乘具能苞含深妙理故三开示二路世间名坏出世非坏世法有漏可破坏义名之为世堕在中故说名为间无漏胜法超过世事名为不坏此教能明故名开示四名智根本是诸胜智之所生因名为根本。

  论若诸所有至等无有异。

  演曰二劝物持说文分为四一标二徴三释四结此摽劝持为物宣说。

  论何以故。

  演曰二徴起也。

  论此菩萨地至当速灭没。

  演曰三释之中文分为二初顺后违文显可悉。

  论是故于此至无量无边。

  演曰四揔结也。

  瑜伽师地论义演卷第十九
金藏第 120 册 No. 1565 瑜伽师地论义演(第1卷-第32卷)


  平等之心。

  演曰二辩平等心。

  论由起如是至当施恩思。

  演曰三辩益有情。

  论不望其报。

  演曰四不希恩报。

  论菩萨如是至利益安乐。

  演曰五明欣赞。

  论由是利益至不虚加行。

  演曰六辩不虚行。

  论当知是名至功德殊胜。

  演曰后结之也。

  论当知此中至功德殊胜。

  演曰后明称赞十八法中文分三假一摽二释三揔结之此初也。

  论菩萨于诸至亦非独觉。

  演曰二释四颂文分三假初越次释第三颂义次明第二后彰后二初辩中颂有五法一得授记。

  论得授记已至不退转地。

  演曰二得不退地堕在三种决定中也。

  论安住此中至决定所作。

  演曰三决定所作所作有五具如前释。

  论恒常所作至无忘失法。

  演曰四恒常所作。

  论如是坚固至最上施设。

  演曰五明最胜。

  论普于一切至能无退失。

  演曰次明第二颂有四法一行无倒行。

  论于未得退至如明分月。

  演曰二明胜进法。

  论由诸善法至不名相似。

  演曰三辩真实德。

  论由得真实至如实了知。

  演曰四善调方便。

  论如实知故至皆得善巧。

  演曰后彰后二颂有九法此明第一施设建立。

  论从此寻求至由此寻求。

  演曰二辩寻求从此寻求从此善巧而起寻求寻求方便名寻求也于比寻求寻求境也谓于名事自性差别所寻求故由此寻求寻求体也体即四种寻思行也。

  论既寻求已至皆得善巧。

  演曰三明四实智由于安立得善巧故说名实智。

  论于诸安立至三摩地王。

  演曰四明四无量由于教授得善巧故故能获得无量定门皆悉自在名三昧王。

  论获得如是至皆有胜果。

  演曰五明说胜利由能说故所得利益即名胜果。

  论能于大乘至而出离故。

  演曰六明大乘性。

  论能摄大乘。

  演曰七明摄大乘。

  论由此复于至同共此名。

  演曰八明十应知。

  论一切世间至皆共称叹。

  演曰九建立名号。

  论当知是至功德殊胜。

  演曰三揔结之。

  论由得如是至成就其相。

  演曰二随法持中四品不同即分为四一明相品。

  论如是正行至所能成办。

  演曰二明分品。

  论于二分中至所应摄受。

  演曰三意乐品文有三节初揔结前次明意乐后明摄受。

  论或于善品至乃至安住。

  演曰四明住品。

  论从此已上至受诸有生。

  演曰三究竟持中有五品别一明生品初次第也。

  论于彼生处至证得分位。

  演曰二明摄品。

  论由领受故至如已舍宅。

  演曰三明地品。

  论住此位已至不生喜足。

  演曰四彰行品。

  论如是胜进至名得无上。

  演曰五建立品。

  论是名菩萨地义次第。

  演曰后揔结也前来所明各如本品一一具彰今但略明品之次第故不重也。

  论有余依地第十六。

  演曰本地分中揔十七地明境行果前之九地辩三乘境次之六地辩三乘行后之二地辩三乘果境行二义前已明之次辩第三三乘果义果中复二一有余果二无余果今辩于初名有余也有余之义释论解云阿罗汉等住无学地具四寂静有少余依是故说名有余依地此地即是二乘无学身中有漏无漏诸法揔为自性如来虽无真实身心有漏余依而有变化似有漏依故就化相亦得说名有余依地。

  论如是已说至有余依地。

  演曰辩此地中文分为二一结前生后二依生正释此初也。

  论当知至施设安立。

  演曰二依生正释文复为二初揔标列后随摽释此摽列中有三相也。

  论云何地施设安立。

  演曰后随标释文分三假一明地施设二寂静施设三辩依施设初中有三一徴二释三揔结之此初也。

  论谓有余依至有余依地。

  演曰二释之中文分为二初辩所除后明所取除中又二初明除分后辩除全初除分中言五地者以无心等通有余依及无余依今取有依故说为分后所取中十一地全及无心等五地一分名有余体问有余体者即是无为如何得摄十一地义答有余之言义通二种谓若说言有余依涅槃体即择灭不该余法若但言有余依义乃该通有为无为苦依等法故通诸地理无违矣。

  论是名地施设安立。

  演曰三揔结之。

  论云何寂静施设安立。

  演曰二寂静施设文中有三一徴二释三揔结释此初也。

  论谓由四种至舍寂静故。

  演曰二释文二初揔标列后别辩之此揔标列而有四也。

  论云何苦寂静至名苦寂静。

  演曰后别辩中文分为四一明苦寂静二烦𢙉寂静三损𢙉寂静四辩舍寂静初中有三谓徴释结释中有二法及喻说当苦永无说名寂静非无现身有漏苦依名寂静也虽有变易当苦报身非别业招故亦名寂静结文可悉。

  论云何烦𢙉至烦𢙉寂静。

  演曰二烦𢙉寂静文中有三徴释及结贪等为本诸惑随生本既断除余亦随舍除舍之处证得无生无生无为说为寂静。

  论云何不损𢙉至有情寂静。

  演曰三不损𢙉寂静文亦为三谓徴释结由无贪等不损有情名不损𢙉静。

  论云何舍寂静至名舍寂静。

  演曰四辩舍寂静文亦有三徴释结也谓于六境喜忧不生恒常舍心名为恒住。

  论即依如是至施设安立。

  演曰三揔结之。

  论云何依施设安立。

  演曰三辩依施设文亦分三一徴二释三揔结之此初徴也。

  论谓有八种至八后边依。

  演曰二释文二初𢝰摽列后别解之此标列中有八依也。

  论云何施设依至假用言说。

  演曰后别解中文分为二一辩八依二明正摄初文有八一明施设二明摄受三辩住持四明流转五明障碍六明苦𢙉七明适悦八辩后边此初依中文复为二徴及释也由依蕴故施设众名名施设依众名之中类别为七一施设我等二施设名字三施设生类四施设种姓五施设饮食六施设苦乐七施设寿量。

  论云何摄受至有所摄受。

  演曰二明摄受文分为四一徴二释三指四结。

  论云何住持至诸求有者。

  演曰三辩住持文分三假初徴次释后明依义依义有二一明依住二明摄养摄养未来求有报者生后业故。

  论云何流转至随顺流转。

  演曰四明流转文中有二先徴后释释中有二初标后辩辩中复二先明识住后明缘起色趣等者趣谓所趣贪着处也谓色受等是贪等心所爱着处名色趣也。

  论云何障碍至为作障碍。

  演曰五明障碍具徴及释文易可知。

  论云何苦𢙉依至领受忧苦。

  演曰六彰苦𢙉具徴释二文亦可知。

  论云何适悦至所有适悦。

  演曰七彰适悦文中有二徴及释也释中又二定及当生皆得适悦名适悦依。

  论云何后边依至最后身。

  演曰八辩后边亦具徴释。

  论问阿罗汉至共相应耶。

  演曰二明正摄文分为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云于八依中几相应耶。

  论答至非不相应。

  演曰后答之中文别有四一全摄于一二明分相应三二全不摄四四通二种初全可知二明分者第二依中摄事有七唯与父母一事相应妻子等六全不摄名不共相应二全不摄者流转障碍无学已无名全不摄四通二者第一第三第六七也第一施设通二种者离取染故名不相应有取蕴故说为相摄第三住持通二义者离食贪故名不相应假支持故说为相摄第六苦𢙉说通二者无后报业名不相应有现苦身说为相摄第七适悦而通二者定障无故名不相应胜定有故说为相摄。

  论是名依施设安立。

  演曰三揔结之。

  论无余依地第十七。

  演曰无余依地者释论解云谓无余依涅盘地也一切有漏余依皆舍二乘有为无漏亦舍如来虽有有为无漏而无一切有漏余依故亦说名无余依地。

  论如是已说至无余依地。

  演曰辩此地中文分为二初结前标后后依摽正释此初也。

  论当知此地至异门安立。

  演曰后依摽正释文复分二初𢝰摽列后依摽释此初摽列有三相也。

  论云何地施设安立。

  演曰后依标释文分三段一明地安立二寂灭安立三异门安立初中有二先徴后辩此初也。

  论谓先所除至菩萨地。

  演曰后辩地体取前所除无心等五一分之义名曰无余以此五中无心等法通无余故。

  论云何寂灭施设安立。

  演曰二寂灭安立文分三假一徴二释三揔结之此初也。

  论谓由二种至寂灭故。

  演曰二释之中文分为二初揔摽列后随别释此初标列二寂灭也。

  论云何寂静寂灭。

  演曰后随别释文复为二一寂静寂灭二损𢙉寂灭初中又二一徴二释此徴起也。

  论谓先于有至四种寂静。

  演曰二释文二先辩后证辩中复二先摽说有后随摽释此摽同前有四寂静。

  论一数教寂静至疑虑寂静。

  演曰后随摽释释中有四一彰教谓无余中名数及教体相俱亡名为寂静二明一切八依都尽名一切静三辩依苦初言依者谓有漏身次依苦者谓依漏身所生众苦苦及漏身而皆断尽名苦依静四明疑虑依苦因果起疑虑心苦依既除疑亦随灭名疑虑静。

  论如说至譬如灯尽灭。

  演曰后证成中颂分为二初之二句辩证灭因后之二句明所证果所证果中文复为二初句有余后句无余如灯尽灭喻无余故。

  论云何无损𢙉寂灭。

  演曰二损𢙉寂灭分之为三先徴次释后揔结之此徴起也。

  论谓与一切至真无漏界。

  演曰次释之中文分为二初明寂灭后引证成初中复二谓与一切至转生起明无损𢙉转依所显真无漏界辩其寂灭无余依体初中有三一众依皆灭二违烦𢙉苦三背流转生。

  论如说苾刍至有等生起。

  演曰后引证成文分为二一引佛圣言二辩经说意初文有三一摽宗旨二遮异计三结真实初中又二先明寂灭后辩有无有无复二一无生等五显圆成实二有生等五辩依他起无余涅槃离染依他之所显证故摽生等而以辩之。

  论若当无有至有永出离。

  演曰二遮异计异计皆空拨无二性为遮彼故故说有无。

  论由实有无至有永出离。

  演曰三结真实中道义也有无俱存可名正理性相不立岂顺中途。

  论世尊依此至是谓寂灭。

  演曰二辩经说意文分为二一𤗊密意言二随别释此𤗊言中而有四种一甚深二广大三无量四无数。

  论由于此中至名为无数。

  演曰二随别释文分为二初别明四法后逐难重辩此初也。

  论云何此中至一向无垢。

  演曰后逐难重辩文分为四一问二答三徴四释答中有六文显可知。

  论是名无损𢙉寂灭。

  演曰后揔结之。

  论如是二种至施设安立。

  演曰三揔结也。

  论云何寂灭至安立。

  演曰三辩异门文分三假一徴二释三揔结之此初徴云何名异门施设安立。

  论当知此中至寂灭异门。

  演曰二释分三谓摽释结释中异门实无量种今此且举二十六名以示其法例余异号准此应知结文可悉。

  论是名寂灭异门施设安立。

  演曰三揔结之。

  论卷第五十一 论摄决择分中五识身相应地意地之一

  演曰论之一部揔为五分前来已明本地分竟次彰第二决择分义此决择义真谛先释名决定藏梁摄论中亦名披阅决定藏皆讹谬也何以知耶答梵言毗尼失折耶唐云决择梵云尼也摩唐云决定瑜伽梵本云毗尼失折耶不言尼也摩故知非也言摄等者以文摄义名之为摄前分虽陈诸法体性义犹未尽今再辩之故名摄也故释论云略摄决择十七地中深隐要义而重释之名摄决择决谓决断择谓拣择先未彰处今重断决拣择是非故名决择摄所择义以为一分名摄决择分言中等者谓此分中地有十七拣余十五且明五意故名中也问前本地分五意别明今何合说答本地广明诸地体义体义各异五意别陈今略摄彼要义及文五意类同故合明矣以俱了别粗显境生及同共依第八识也问相应之义六识俱然何独五中意不言尔答理实皆有略不言之举初影后皆同有故问何单言意不云识耶答所言意者不唯意识义兼七八故立意名以义通余故不言识言之一者明五意文揔有七卷拣余未辩故云之一。

  论如是已说至决择善巧。

  演曰明此分中揔分为四一结前起后二申决择意三正陈决择四问答结释此初也。

  论由此决择至善能问答。

  演曰二申决择意所立决择善巧意者为于诸地善徴释故善徴释者而有多种对法十五婆沙五十九等具明不能繁引学者应知。

  论今当先说至决择。

  演曰三正陈决择十七地中境行果三即为三段第一从五十一至六十三决择九地所明境界二从六十四至八十前决择六地所明行义三自八十后决择二地所明果义境中不同复有六段初之二地合一假明次有寻求等三地合辩余之四地各别辩明就初假中文复分三一标举拣持二正明二体三揔结释之此初标举五及意也。

  论问前说种子至广分别义。

  演曰二正明二体大分为四一明六善巧二辩释六名三彰立六意四辩观胜利初中有二先略后广略中义别门分十一一辩心意识门二辩识遍知门三彰二善巧门四证成道理门五四缘差别门六心不相应门七种相体性门八业类差别门九无心定位门十辩释无为门十一重彰生等门初门文二先问后答问中复二一𤗊前起问二正难三因此初问云前本地分第一卷中虽明种依阿赖耶识有三所以而未说之一未说有体二未说有因三未广分别。

  论何故不说至云何应知。

  演曰二正难三因依前所标起三问也一文外问云若有赖耶小乘教中佛何不说二问知有佛既不说何缘知有三问广义赖耶既无广义谁识。

  论答由此建立至是故不说。

  演曰后答之中文分三假一别释问词二揔结前义三问答料拣初复分三一明答初问二释第二难三答第三难初中有二先揔标举后引证成此初也记谓分别解释异名由赖耶义道理幽玄能成立教实为深密之事下不堪闻故于二乘佛不说也问阿含经中说有欣喜爱乐赖耶云何揔言佛未说有答虽阿含言忻喜赖耶未言其识第八体是小乘有部言是意识未信共依与未说同故言未说理实彼中少亦说也。

  论如世尊言至执为我。

  演曰后引证成深密经中四句颂文义别为三初句体深次句用深后之二句彰不为说阿陁那者此云执持执持种子及根等故故唯识云以能执持诸法种子及能执受色根依处亦能执取结生相续甚深细者唯识论云无姓有情不能穷底故说甚深趣寂种姓不能通达故名甚细是一切法真实种子缘击便生转识波浪恒无间断犹如暴流释曰一切法种辩初执持执持法种名诸法种生识波浪彰次执受由执色根故有识浪无间如流释后执取由生相续故类如流故知次句辩初句中初用甚深也凡愚等者凡即无姓愚即趣寂趣寂有二愚法不愚二有别也拣不愚者故致愚言恐彼等者唯识论云恐彼于此起分别执堕诸恶趣障生圣道故我世尊不为开演。

  论复次至不应理。

  演曰二释第二难云何知有文分为二初颂摽举后依标释此摽八事申知有理文复为二初三句事后句申理。

  论由八种相至不应理。

  演曰后依摽释文分为二初𢝰摽列后随别释此初标列由具八相知有赖耶。

  论何故若无至不应道理。

  演曰后随别释文分八段一明执受二明生起三辩明了四明种子五明业用六明身受七无心定八明命终识初中有三一徴二释三揔结之此初也。

  论由五因故何等为五。

  演曰二释之中文分三段初标次徴后别解释此标徴起。

  论谓阿赖耶至业行为因。

  演曰后别释中文分为五一乘先业因二体无记性三业报异熟四能有执受五恒相续转初中有三一乘宿因是二现六为非三结初因相此初也谓斯本识乘宿因起体恒相续故能常有执受色身。

  论眼等转识至是名初因。

  演曰二现六为非兼结之也六非之中文复为二初辩现缘后引证说小乘计云六能执受故为此破谓六转识依现缘起缘不恒故识亦非常非相续心岂能执受根及色耶应立量云眼等转识不能执受有漏根身现缘起故如声风等结文可知。

  论又六识身至第二因。

  演曰二体无记性文分为二先显余非后结因相初是同前更不别显但彰六识非是执持后之三因义亦同也谓此第八体无记性可能执受六通善恶何能执持善恶之心非常有故应立量云善染转识非能执受有漏色身是有记故如择灭等。

  论又六识身至第三因。

  演曰三业报异熟文亦为二初辩余非后结因相第八异熟可能执受六识不尔何能执之设业感者体非是真亦不能执应立量云无记六识非真异熟亦不能执有间断故如电光等二比量也。

  论又六识身至不应道理。

  演曰四能有执受文分为二初辩余非后结释也非中复二初揔正非后设纵破此初也第八体一可能遍执六识体多复依别转应不能执谓有宗等六识不俱眼识起时眼有能执余根无识谁能执耶彼复说云不执何失有烂坏失应立量云眼识起时余耳等根便应烂坏无识持故如死尸等。

  论设许执受至第四因。

  演曰后设纵破彼转救云眼识生时遍执诸根故无余根有烂坏失今复破云眼识起时余耳等根亦应烂坏识远离故如死尸等识远离言明识不依若尔护法第八应非能持五根识不依故犹若死尸答若据所依亦非能持阙定义故若论依义根亦识依同安危故故持无失安慧师云识遍依故可能执受各别依者而不能执。

  论又所依止至第五因。

  演曰五恒相续转文分为二初别显非后揔结因初中有四一者揔非二者反诘三明间转四指例余言数数者显间断也识不常起时复间生故于所依有数执矣数执何失由执相续名曰有情若数执持应一期中数为死生成坏等过应立量云眼等诸识不行之际身应名死无识持故如死尸等。

  论如是先业至不应道理。

  演曰三结揔释。

  论何故若无至不应道理。

  演曰二明生起文中有二初问后答此初外人牒前标中而起问云有何所以无阿赖耶初生起时不应道理我宗六识为初生故。

  论谓有难言至俱时生起。

  演曰后答之中文分为二先叙外难后答所徴此初也谓有部等不许识并及有赖耶闻说第八而起难云若有赖耶余识随转应二识并既无二并明无赖耶赖耶既无明虽缘具但有一识而初生起可为正理。

  论应告彼言至识不俱转。

  演曰后答所徴文分为五一辩他似破二外徴所以三论主略释四外随再逐五论广成立立量云缘具眼识正起之时余之具缘识等应起众缘备故如现眼识识既并生证初第八理极成有何以然者小宗本以识并为妨不许第八为初生起识欲令六识俱起义成反证初生本识为有。

  论何故若无至不可得耶。

  演曰三辩明了文分为二先徴后释此初也此因亦非正立第八因通外难反成本识成意如何答外执诸识而不并生难有赖耶应并生失便显不俱无明了意今明了有彰识得俱俱义既成证有第八。

  论谓或有时至不可明了。

  演曰后释文二先辩后结辩中复二初辩不明了后彰明了此初也谓缘过去与五不俱不得明了有宗计云意缘前念五识之境名明了识缘隔多念名不明了今揔破云虽远近别过去世同以远成近皆不明了以不与五同时缘故应立量云散意缘次过去识境应非明了是不定意缘曾境故如缘过去久远世心。

  论非于现境至不明了相。

  演曰后彰明了现在意识既无如是不明了相明识俱转其理摼成。

  论是故应许至无明了性。

  演曰后结之中文分为二一结现意识为明了心二结缘过去无明了意既许现识为明了心故知意与五识俱转五俱转故得有第六六俱转故证有赖耶故诸智人应深信受。

  论何故若无至不应道理。

  演曰四彰种子文分为二初问后答此初也。

  论谓六识身展转异故。

  演曰后答之中文复为二一明转异二明间断初中有四一略摽释二反徴诘三广辩相四揔结之此初论主略摽经部六种转识不名种子何以然者以六识身展转异故谓经部等六识受薰能持种子故为此破。

  论所以者何。

  演曰二反徴诘也。

  论从善无间至世间生。

  演曰三广辩相转异有四一三性转异二胜劣转异三界别也三漏无漏异四世出世异由此六识四转异故不名种识第八无异方是受熏应立量云六种转识非能持种展转异故如声香等。

  论非如是相至应正道理。

  演曰四揔结之。

  论又彼诸识至不应道理。

  演曰二明间断文分为二初破后结谓诸六识五位不行名长时断身中种子不应相续长时流转何以然者所依之识体相既无能依种子因何不息应立量云无心等位诸种应无无识持故如死尸等。

  论何故若无至不应道理。

  演曰五明业用文中有二初问后答此初也问云诸识俱起业用可俱既一识行如何并转。

  论谓若略说至别境业。

  演曰后答文三初揔标列次别解之后结非也此初标列四种业中文复分三初二藏识次明第七后彰六识藏识二中初了器业谓器世间二了依业根及尘也三了我业谓第七识执内第八以为我故四了境业谓前六识能了外尘粗相境故。

  论此诸了别至俱转可得。

  演曰次别解也谓此四业𠛴那俱转明识俱行识既俱行明有藏识若有部计一识起时而无第二何容一念有四业俱业既不俱便违圣说业俱起失。

  论是故一识至不应道理。

  演曰后结非也识若俱转𠛴那四业理有不违若唯一识四业便无岂不违经𠛴那业四问小乘不信有大乘经如何引彼所说四业证第八耶答由此慈尊以七种因成立大乘是佛所说具如唯识既成得已引之为证理固无违。

  论何故若无至不应道理。

  演曰六彰身受文分为二先徴后释此诸小乘起徴难云我宗六识为身受心何要赖耶方应正理。

  论谓如有一至不在定。

  演曰后释之中文复为二初破他非后结正义初中又二一叙生身受二正起难词此初身受文有六句对分三别一善心恶心对二无心有心对三定心散心对如理等者谓思善恶亦即正思及邪思也。

  论尔时于身至彼应无有。

  演曰二起难词言尔时者前六位也言于身等彰彼位中所起身受言应无等难六位中种种身受应无得有问纵无何失答谓在定中及无心等意思别事或揔不行身遇顺违都不领受但由本识身受等持后出心时方知损益若无身受因何得有故无身受有违理失言身受者身所受故非谓受数此即是境。

  论然现可得至阿赖耶识。

  演曰后结正义出定等后劳适可得明知前有前有必由本识持故。

  论何故若无至不应道理。

  演曰七无心定文分为二先徴后释此初也。

  论谓入无想至非不离身。

  演曰后释之中文复为二一彰违理二明违教此初也然诸小乘计此二定或许有心或全无心说有心者唯识论叙经部转计及上座师许有细心第六意识经部本计及有宗等说无有心今此论中但破无者文中有宗因阙喻依也应立量云入无心定应名舍命识离身故犹若死尸若谓后时彼识还起如隔曰虐名不离身是则不应说心行灭识与想等起灭同故。

  论如世尊说至不离身故。

  演曰二明违教世尊说有彼执为无故违圣言不应依也。

  论何故若无至不应道理。

  演曰八命终识文分为二初问后答此初也。

  论谓临终时至从下身分。

  演曰后答之中文复为二先释后结释中又二一明触相二破外非此初也渐舍起相如第一论而具明矣。

  论非彼意识有时不转。

  演曰二破外非文分三段一显非意识二明是赖耶三结非意义此初也非彼意识于命终时有而不转既不转生明无体相故知别有微细赖耶为命终心可应正理。

  论故知唯有至身无觉受。

  演曰二明是赖耶无觉受者第八识不执受也故唯识云冷触起处即是非情虽变亦缘而不执受。

  论意识不尔。

  演曰三结非意义应立量云意识定非命终时识非能持故如眼等识。

  论是故若无至不应道理。

  演曰后揔结也。

  论复次至染污还灭。

  演曰三答第三难知分别义文分为二先标后释先此颂标四句为二初之三句流转四缘后之一句杂染还灭。

  论若略说至彼还灭故。

  演曰后举长行释分三段初摽次列后别释之初摽列中文别为二先摽流转后明还灭二中各二谓徴列也。

  论云何建立所缘转相。

  演曰后别释中文分为二初明流转后明还灭初中有四一辩所缘二辩相应三㸦为缘四明俱转初中又二先问后答此先问也。

  论谓若略至器相故。

  演曰后答之中文复为二先释后结释中有二一揔明境相二别辩所缘初文有二先揔标列后别释之此初标列二境相也。

  论了别内执至妄执习气。

  演曰后别释中文分三段初法次喻后合释之法中又二一明内境二明外境内中复二先牒后释释中又二初彰境体后明宽狭初中有三一种二根三根依处此先种也问准深密经及七十六阿赖耶识缘识漏种唯识第二言缘相名分别习气此何但云缘执习气执唯六七二识而有性通不善有覆无记岂诸五识及善无记所熏之种皆不缘耶答护法所说六七二识与染慧俱得有计度熏执习气执唯不善及有覆心五识任运不能分别及诸善心非染慧俱皆非遍计今言第八所缘遍计妄执种者偏约染说以有漏中多起染故非是不缘余性种也虽说缘计妄执习气不说唯言故知得通缘余种故若安慧宗有漏八识三性见相皆有计执何以知耶即以此文而为证故故知八识有漏摄者皆能遍计虚妄分别为自性故皆似所取能取现故故说赖耶以妄执种为所缘境虽有此说理终不然藏识无慧何有执耶五识任运岂能分别异熟无记及善心等不与我见及染慧俱岂能有执况因无漏何有计生故知说非护法为正问识有四分种依何分何分所摄复何分缘答有二释一传护月云种在见分即见分收自证分缘问依自证分是见分缘相分所收复有何失答见相是识差别之义种名功能亦差别义故在见分见分收已不可自缘故自证分而能取也问生无色界见分缘何答缘下界器以器世界一切有情共业招故即由此理第八五数不缘种子五数自证但缘自见不缘同时心王见分种是见收故不缘种二护法释云依识自体相分所收是见分境故唯识云种子唯依第八识体而是此识相分非余见分恒取此为境故即由此理第八五数亦缘种子以心王种而有本质托变相缘所变相种似而非真无能生用亦如五数变五色根无发识用问无漏种子赖耶缘不设尔何失二俱有过若言缘者非妄习故若不缘者识外有法唯识之义便不成立答而实不缘不离识故唯识义立故唯识云无漏法种虽依此识非此性摄故非所缘犹若真如不相离故说为唯识问设许缘者而有过耶因位第八成无漏失非相无漏见分有漏见若从相亦无漏者何有凡例本识同佛俱无漏故由有斯失故不得缘问若不缘者是何分摄答谓依自证自证分摄至无漏位圣智缘之亦相分也。

  论及诸色根根所依处。

  演曰二辩其根三明依处皆识缘也问五根八识几识变耶答有二释一护月云有三识变故所变根而有三类一者意识及相应变二者末那相应等变三者赖耶王所等变问末那所缘本识为义变根何为答计八见相如次以为我及我所相既八根所以变之二护法释云但二识变除末那者末那不起我所见故后义为正顺文理故问五根既有自他身别他身别根自识缘不答有二释一安慧菩萨许变他根辩中边说似自他身五根现故二护法释但变他扶尘不变他根他根于己无所用故似自他身五根现者说自他识各自变义名曰自他非㸦相变名自他也虽有二说后义为优何以然者本识变根本缘发识所变他根不能发于自识变之何益根依处者谓即四尘就触尘中除水火风唯取地大何以然者答根聚七中但有地大为根依故声等间断虽缘不执故不取之以自第八得缘他根扶尘依处故得自他㸦有用义亦非执受。

  论此于有色至执受了别。

  演曰后明宽狭护月释云据无色界自证分说但言缘种而略不说见分所缘若彼见分不缘下器何故下解外器相中而不别指无色界识云不缘耶既不别陈明得缘下护法释云彰三界识缘境宽狭即以此文证无色界识不缘下护月问云若上第八不缘下器应下第八不变上根答彼天眼耳依下界身复有情数不缘便有有情增减之失所以缘之此下界器非依上身复非情数何得相例护法问曰若许第八缘下器者下言狭小乃至微细执受等境皆应无别答依自界境名狭小者彼识缘时亦无差别虽有此通终成杂乱应从护法可顺论宗。

  论了别外无分别器相者。

  演曰二明外器文分为二先牒后释此初也。

  论谓能了别至器世间相。

  演曰后释之也谓由于前内识执持增上力故故于外器相续界中同处同时同变同用名无分别器世间相。

  论譬如灯焰至外发光明。

  演曰次明喻说灯焰生者喻识生时内执膏者喻执内种内执炷者喻执内身外发光者喻由上二执受赖耶为依止故外变世间无有间断。

  论如是阿赖耶至应知亦尔。

  演曰后合可知。

  论复次至亦难了故。

  演曰二别辩所缘文为四一境细难知二缘境无废三𠛴那生灭四缘境分齐此初境细难可了知故唯识云内执受境亦微细故外器世间量难测故名不可知此中偏举内执受境名难了也世聦慧者谓地前菩萨及二乘圣未证法空而未知故。

  论复次至而转故。

  演曰二缘境无废从初至末体无变易一味无记故缘无替不同六识善恶间生缘境易脱非相续转。

  论复次至非一非常。

  演曰三𠛴那生灭谓缘境时念念生灭名非常一生故非一灭故非常因果如流是为流转。

  论复次至执受境。

  演曰四缘境分齐欲色二界据所依身短修不同名为小大无色无身但依种说现识而有无量等行种从果名名无量等空识二心俱无边相合说为无量问欲色二界何不依种以立其名答依身义显略不言之其实通依理亦无失问下之二界何不依器名大小耶答上下器境俱无边故不可说有大小等差故但依身说为异也。

  论如是了别至所缘转相。

  演曰后𤗊结也。

  论云何建立相应转相。

  演曰二辩相应文分为二先徴后释此初徴云云何建立相应心所识俱起耶。

  论谓阿赖耶至触受想思。

  演曰后释之中文分为二初释后结释中文二一示相应法二例同识相初中有二谓标及列问何故不与余心所法共相应耶答行相㸦违不得俱有故唯识云谓欲悕望所乐事转此识任业无所悕望胜解印持决定事转此识瞢昧无所印持念唯明记曾习事转此识昧劣不能明记定令于心专注一境此识任运𠛴那别缘慧唯拣择德等事转此识微昧不能拣择故此不与别境相应此识唯是异熟性故善染污等亦不相应恶作等四无记性者有间断故定非异熟故因第八不与余俱但与遍行五心所也。

  论如是五法亦唯异熟所摄。

  演曰二例同识相文中有五一同异熟性二例难了知三同一类境四例同舍受五同无记性此初心所例同心王亦异熟性所言亦者亦心王也下皆准知。

  论最极微细至难了故。

  演曰二例难知。

  论亦常一类缘境而转。

  演曰三同一类境问同缘本质可得名同今王所缘唯自相分何名同耶答有二义故说为同也一者相似名之为同二者心所托王相分为质而缘亦名同也然相应变而无实用故无一身有六五根及六依妨。

  论又阿赖耶至行相亦尔。

  演曰四例舍受五同无记文中有二一辩王舍受二例触等同故唯识云此识行相极不明了不能分别违顺境相微细一类相续而转是故唯与舍受相应问何不同王是所熏耶答有二释一安慧释云亦是所熏今不说者文略故也二护法解云夫所熏者要有王义方是所熏触等依识不自在故如贪信等不能受熏又若受熏应一有情有六种失问既非所熏应能熏耶答亦非能熏无胜用故具如唯识第二中说。

  论如是遍行至相应转相。

  演曰后牒结也。

  论云何建立至转相。

  演曰三明㸦为缘文分为二先徴后释此初也。

  论谓阿赖耶至所依故。

  演曰后释文二先释后结释中又二一本识为缘二转识为缘初中复二先揔摽列后随别释此摽本识与前七识作二缘性。

  论为种子者至为种子故。

  演曰后随别释中文分为二一辩为种子二明作所依此辩本识为诸种也谓前七识三性种子皆识相用用不离体故说种子即是赖耶所以赖耶能与转识得为因性。

  论为所依者至非无执受。

  演曰二明作所依文分为二先辩五依后明六七此初也谓由本识执受五根五根为依五识方转以末归本故说藏识得与五识为所依义。

  论又由有至意识得转。

  演曰后明六七二识所依文分二假初法次喻后揔合此初也谓明第六同五所依因义便明第七依义问第八云何与七为依答谓现第八恒相续转故与第七为所依根非据所缘及因种子说为依也。

  论譬如依止至非无意根。

  演曰后明喻合此喻合中但明意识依止末那为所依义因便显八为七所依非是正明第七依也故彰第六同五有根谓第七识第七有根谓第八识不同小宗六依色根及无间意。

  论复次诸转至彼种子故。

  演曰二转识为缘文别有二初𢝰摽列后别解之此标转识能与藏识为二缘性。

  论于现法中至种子者。

  演曰后别解中文复为二一明现种二明后种初中又二先𤗊后释此初也于现法者现在世也谓于现在熏习名言三性种子名长养种。

  论谓如依止至阿赖耶识。

  演曰后释文二先明熏习后明增长此初也善等识者明能熏也能熏不一重言如是能所二熏同一身中名一依止能所熏习俱是有为名同生灭现与种识亲作因缘名习赖耶谓由前七三性转识熏习本识名言种时同处同时不即不离能熏习气名长养种新旧二类皆长养故。

  论由此因缘至明了而转。

  演曰后明增长由数习故后后转识转复明净等流果等而更增盛。

  论于后法中至种子者。

  演曰二明后种异熟因性文分为二先𤗊后释此初也言后法者熏习业种为后果因名后法中。

  论谓彼熏习至阿赖耶识。

  演曰后释之也谓彼六识熏习业种种类虽差皆生当来异熟果相名摄殖种。

  论如是为彼至转相。

  演曰后结之也。

  论云何建立至俱转转相。

  演曰四明俱转文分为二初问后答此初也。

  论谓阿赖耶至思量行相。

  演曰后答之中文分三段一明俱转二通外难三揔结之初中有三一明识俱转二明受俱转三辩性俱转识俱有二初正明俱转二别彰异德初中有二先辩一俱后明余转初中有三一摽二徴三释所以五位无心及有心时恒与七俱无间断转问对法第二云唯除圣道灭定无学余位遍行合言一切岂非违理答有二释一安慧释云末那唯有烦𢙉鄣俱而无法执及净无漏故对法中除三位也此云无心而亦有者五无心中除灭尽定余四位有有心有者除其圣道及无学外余有心有亦无违理二护法解云末那通有二障无漏恒相续转何以知耶此文说云有心无心常俱转故二乘三位我执无故名无法执不亡名有大乘法空三位我法皆违彼名为无净分末那平等智在亦得言有故唯识云转第七识得平等智彼如余智定有所依此识若无彼应非有。

  论或于时至和合转时。

  演曰后明余转文分为五一明二转二明三转三明四转四明七转五六准知文略不言故云乃至。

  论又复意识至相缚解脱。

  演曰二别彰异德文分为二一明解缚二辩他自此初也谓由末那为依止故第六意识得有系缚及解脱义何以然者为由末那而内执我令彼六识不能亡相为相所拘名为相缚问相缚体何答谓即境相相缚于心名相缚也故唯识云谓于境相不能了达如幻事等由斯见分相分所拘不得自在故名相缚。

  论又复意识至缘法为境。

  演曰二辩他自境宽狭中文分为二初摽后释释中有二一明他境二明自境缘他境中通䪺渐者五尘俱变名之为䪺缘一二等说为渐也。

  论复次至俱时而转。

  演曰二明受俱转文分为二一明俱转二约处明初中复二一明俱起二辩所依此初也或一时者显非恒俱谓阿赖耶有时得与余识之中三受二受或随一受俱时而转非定恒与三受俱起名或时也。

  论此受至依彼而起。

  演曰二辩所依此三受识谓余转识依彼起故非阿赖耶既许本识与转识俱故亦得与转识俱受为俱起也。

  论谓于人中至相杂俱转。

  演曰二约处明文分为二一明杂受二明纯转此初也天通定散故欲天言以拣于定定天无苦非杂起故鬼傍生中罪有轻重重若地狱纯苦无杂为拣重者置一分言人无所滥故无拣也。

  论若那落迦至难可了知。

  演曰二明纯转文分为三初苦次乐后明舍受苦中文二初辩苦俱后彰受处此辩苦俱他所映夺等言等彼鬼畜重处与狱类同故等之也谓地狱中赖耶摄受虽与苦俱苦增胜故但名苦受舍受微细故不言之何以然者以难了故。

  论如那落迦至苦受俱转。

  演曰后彰受处一向苦俱无乐舍等问旧摄论云地狱有乐此云纯苦何乃不同答彼言乐者随转门说非真实也。

  论如是于下至乐受俱转。

  演曰次明一向乐舍受俱依三受门初禅喜受亦名为乐。

  论复次至俱时而转。

  演曰三辩性俱转谓阿赖耶或时得与转识三性二性或随一性有俱起义非必念念皆三性俱何以然者难陁释云以六转识不得并生同外门转㸦相违故五识必由意识导引俱生同境成善染故若许五识三性俱行意识尔时应通三性问此现言俱如何通释答难陁释云据依多念事毕名俱非是本识与余转识一𠛴那中三性并生说为俱也二护法释云六识三性容俱起故谓遇胜境及自在位等流五识或多或少三性容俱故说藏性𠛴那之中得与转识三性俱转若尔意识应通三性答五识与意虽定俱生而善性等不必同性若五识中三性俱转意随偏注与彼性同无偏注者便无记性此能引意𠛴那无有通三性失虽有二说后释为优无违理故。

  论如是至与彼相应。

  演曰二通外难文分为二一通识俱难二通意俱难初文有二一通相应难二释不俱难此初中谓外难云既与转识性受俱转应与彼识受性相应以俱转故故今释云文有三节初标次释后举喻明此标举也客受等者赖耶名主余识名客主虽与客性受俱转然无与彼相应义故。

  论何以故至同缘转故。

  演曰次释之中文分为二先徴后释夫相应者时依事等所缘境同今境不同故彼相应定非有也。

  论如眼识至此亦如是。

  演曰后举喻明文分为二先举喻依后明喻意此初也。

  论应知此中至故得为喻。

  演曰后明喻意谓有难云眼根眼识虽同俱转不得相应而阙所缘不同境义何得为喻故为此释但取少分非谓全同以根于境阙所缘故。

  论又如诸心至亦不相违。

  演曰二释不俱难外有难云不相应者是相违义赖耶转识既不相应如何一身得俱转义故今答中喻释有四一如心俱转喻二如浪俱时喻三众像俱转喻四众识俱生喻此初有二初喻后法喻中所言诸心法者谓心所中遍行等法㸦不相违而得俱转赖耶转识既不相反俱转何违。

  论又如于一至亦不相违。

  演曰二如浪俱时喻三众像俱转喻二文合释分之为二初喻后法文显可知。

  论又如一眼识至亦不相违。

  演曰四众识俱生喻文中有四一明眼识二耳鼻舌三明身识四明意识各取多境行亦俱转故住主客识俱起也。

  论又前说至无记性。

  演曰二通意俱难谓外难云末那染意四惑相应定等善时彼应非有彼既非有云何赖耶得与末那恒俱转义故今释云定地善时亦得俱起何以然者以与善等不相违故。

  论如是阿赖耶至俱转转相。

  演曰三揔结前三俱转义也。

  论云何建立至还灭相。

  演曰第二大段明还灭相文分为二先徴后释此徴起也。

  论谓略说至杂染根本。

  演曰后释之中大分为二一释二结释中分三一杂染根本二趣入作意三建立转依初文有四一标二徴三释四结此标也。

  论所以者何。

  演曰二徴诘云有何所以赖耶得为杂染根本。

  论由此识至转识等故。

  演曰三释之中文分为六一有情本二器世本三㸦缘本四苦谛本五为苦因六为集因初中有二先摽后释根依转识皆是有情此等初由本识方有故名根本。

  论亦是器世间至器世间故。

  演曰二器世间本由赖耶中共相种子外器方生复由内心所变方有故云赖耶为器世本问何名共相能感外耶答共相之义相对有四一共中共谓外器等共相种生复共受用名共中共故唯识云由共相种成熟力故变似色等器世间相虽诸有情所变各别而相相似处所无异名共中共二共中不共如舍宅等而各用别名为不共共义同前三不共中不共如内五根不共种生复非同用故名不共中不共也四不共中共谓即扶尘自种生故说名为不共有他同用义名之为共今所言共即初共也。

  论亦是有情至为增上缘。

  演曰三㸦缘本文分三段一摽二徴三释所以问云何相见更相用耶答唯识论第二释云有共相种成熟力故于他身处亦变似彼不尔应无受用他义然自六识用他身者即用自八所变扶尘不尔便有非唯识义。

  论又即至是苦谛体。

  演曰四苦谛本然言赖耶至种子故者通下三处由执诸种故为苦体及苦集因此初所明为苦谛体谓持苦种能生苦谛说为苦故。

  论亦是未来至集谛生因。

  演曰五为苦因六为集因谓持苦集二种种子能生二谛故说本识为二法因。

  论如是能生至杂染根本。

  演曰四结也。

  论复次至非集谛因。

  演曰二趣入作意文分为二一明发趣二修作意初文有二一明趣入二彰界性初文复二一明非集二明福善初文又二先摽后释此初也问七方便法几属解脱几决择耶答五停等三是正解脱燸等四法是正决择若随顺者五停已前受持经等是生得善解脱加行体非解脱顺解脱故亦名解脱五停等三虽名解脱以能顺后决择分故亦名决择善故对法论第八释云所有资粮皆名加行唯识亦云非前资粮无加行义故约正顺以明正位若唯别相理便不尽故此二位顺无漏故道谛所摄违流转故非是集因问言善法种子非集因者为是有漏无漏种耶若有漏种何非集因若无漏种何得此摄资粮加行皆有漏故答有二释一胜军解云谓解脱等体是有漏方便善摄令福分善种子增长感异熟果福分善业如缘起经若由异生放逸者等三无明发不放逸者缘明而生我说非以无明为缘故能感得可爱胜果解脱分等顺无漏故不能正感生死揔报言非集谛非不感别报别报之业虽能招感非正行支故亦非集二护法释云谓此二位通无漏故可言道摄背生死故不名为集言善种者通目无漏及方便故善无漏种亲生出世现果方便善者是彼出世胜增上缘以此义推皆非集谛。

  论由顺解脱至相违故。

  演曰后释二位非集所以以二位中本无漏种及方便善俱与流转感果相违故说二道不名集谛。

  论所余世间至转更明盛。

  演曰二明福善文分为二初揔略释后别示之此略释也谓由道善令福善生及得明盛得明盛者谓善体用转明盛故。

  论由此因缘至速得成立。

  演曰后别示中文分三段一增长种子二增长现行三感胜当果此初也由此缘者由此解脱决择分中违流转法增福善故彼之二位摄受自类本有种子转有功能新旧习气转生势力增长福善有漏善种感世胜果名速成立。

  论复由此种至转明盛生。

  演曰二增长现行复由解脱及福分善二种力故彼之解脱及福分现转明盛生何以然者种势增强现亦胜故。

  论又复能感至诸异熟果。

  演曰三感胜当果即福善种为正感因解脱等善为缘傍助共感当来生报异熟名可爱果。

  论复次依此至有多界故。

  演曰后彰界性文中有二一十八界因二法尔种本谓由藏识为根本故得有眼等十八界法及恶叉等法尔种因故名界性界中既通世出世法故决择等得有非集及招果义。

  论复次至方得转灭。

  演曰二修作意文分为二先摽后辩此先标举本识为依方得转灭。

  论此修善法至圣谛现观。

  演曰后辩作意文复为二一彰入现观二未证赖耶此初也谓观转识作意为因方能住心入圣现观问如摄论云菩萨初学应当先学如实因缘如实因缘即阿赖耶今观转识岂无违理答地前菩萨观阿赖耶如摄论说然通三乘见道前行名观转识转识之中有杂染故故皆缘之非是菩萨不缘第八问云入见亦达赖耶如何得云二乘不了答下依揔相证于四谛赖耶苦收故云通达非约别知此据凡位未亲证谛复不同大别有赖耶故不为例。

  论非未见谛至阿赖耶识。

  演曰二未证赖耶文分为二初反显后顺释此初反显非未见谛凡夫能知赖耶为有。

  论此未见谛至真法界已。

  演曰后顺释中文分为二初明真见悟真法界后明后得了达赖耶此初也入犹证也二空真理名为正性生谓见惑如生食不消能为患本见惑未遣为生死源故以譬之入见此除名离生也独觉因行义同声闻略不言也达真法者三乘所悟生空法空皆真法也。

  论亦能通达阿赖耶识。

  演曰后明后得文分为二初𢝰摽举后明别相此初摽举相见道中即能通达赖耶现种。

  论当于尔时至缚所缚。

  演曰后明别相理实菩萨后得智中别见赖耶种现皆尽显通三乘故言揔观赖耶即彼杂染中收故说二乘亦通达也相缚体性如前已明烦𢙉种子名为粗重。

  论复次至诸行界故。

  演曰三建立转依文分三段一辩转依二明转意三明灭相初中有二一摽戏本二彰断道此初也界者因也由前趣入及修作意本异转依转依必离戏论方得故观赖耶戏本熏习断除方能证得然转依义对法第十说有三种转依一心转依得无学道证得法性谓即真如二道转依昔世间道乃至永除一切所治永离三界欲时此道自体究竟圆满立为转依三粗重转依谓阿赖耶识一切烦𢙉随眠永远离故说为转依今此标者即彼第三粗重转也。

  论略彼诸行至一聚。

  演曰二彰断道分之为三初明加行道次彰无间道后明解脱道此加行也加行道位理通地前今此但取十地之中诸加行道通漏无漏揔缘赖耶为一团聚起修断相。

  论为一聚已至而得转依。

  演曰次彰无间道缘真智者缘二空理无分别智由多习故得至金刚无间喻定名为转依转依者由能断智断所断惑得择灭理名得转依。

  论转依无间至一切杂染。

  演曰后明解脱道无学位也由阿赖耶持杂染种本既灭已末亦随亡故言此断杂染亦除此三道者三转依中道转依摄阿赖耶等粗重转摄得转依者即择灭理择灭理体即是真如心转依摄其阿赖耶于金刚时有断不断二说不同具如唯识第十论辩后当叙释。

  论当知转依至阿赖耶识。

  演曰二明转意文分为二初揔摽举后别示法此初揔标由漏无漏体相违故故无漏智能治藏识种现俱尽名曰转依。

  论又阿赖耶至能转依故。

  演曰后别示法相违有四一常无常违二重无重违三转非转违四净非净违此初也无常与常既相违返故须圣智断无常法方曰转依取谓烦𢙉阿赖耶识从取而生复能生取名取受性。

  论又阿赖耶识至所有粗重。

  演曰二重非重违故假非重能断重法名转依也。

  论又阿赖耶识至非生因性。

  演曰三转非转违文中有二初辩转因后非转因非转因中圣道转依二种合明转犹生也阿赖耶识亲近烦𢙉名曰生因圣道转依俱离惑故名不转因圣道与转依为增上缘名为转因。

  论又阿赖耶识至得大自在。

  演曰四净非净违善谓诸定净无记者谓即通果赖耶染本恒作障依以有通二胜障依故故于净定及通果等不得随转名不自在转依反此称为自在。

  论又阿赖耶至犹如变化。

  演曰三明灭相文分为二初𢝰摽举后别徴释此摽举中有二门别一舍二取二身如化身如化者二乘无学现所住身无烦𢙉故如变化身无惑业因招当相故。

  论所以者何。

  演曰后别徴释文分为二先徴后释此初也。

  论当来后有至所依之取。

  演曰后释之中文复为二先释后结释中复二一明舍二取二辩如化身此初也二世苦果从取生故名为二取二因既除取亦随舍现在虽有先世业身业势尽时彼亦随舍故名现法舍染依取。

  论一切粗重至暂时得住。

  演曰二辩如化身文可知矣。

  论由有此故至究竟灭尽。

  演曰后结引证如文可悉。

  论如是建立至还灭相。

  演曰二者𤗊结还灭相也。

  论如是已依至名义差别。

  演曰释心意中文分三假一别释问词二揔结前义三问答料拣别释问词前已明讫次彰第二揔结前义文复分三初揔结前次例释余后会违教此初也大乘至理超过小义名为胜义非真法界名胜义也问上来文中但明赖耶不辩末那及六转识云何得言已依胜义立心意识答如识俱中阿赖耶识一识俱转所谓末那乃至七俱谓五识身此等岂非显心意识故揔结之理无违矣。

  论由此道理至应随决了。

  演曰次例释余由前胜义立心意识差别理故故于三界及三界外无漏界中心意识理皆准此知应随决了。

  论余处所显至易得入故。

  演曰三会违教外有难云有经但说六识名识无间名意亦识缘虑集起名心今说别有心意等体岂不违经故今答云彼随所化二乘根器故作斯说非真尽理说为心等。

  论问至赖耶识耶。

  演曰三问答分别文分为二一辩识成就二彰性建立初中有二先问后答此先问也。

  论答至般涅槃界。

  演曰后答文二先摽后辩辩有四句初句成就阿赖耶者阿赖耶名虽具能藏所藏执藏三义正取我执执藏之义名阿赖耶亦不依于法执而说依此为句非转识者据六识说入灭定者身证那含七地已前顿悟菩萨为此句收八地已上第四句摄第二句中不退菩萨谓顿悟者八地已去方名不退此位第七我执不行赖耶名舍不约舍种而得舍名无学渐悟从本名说名罗汉等第三句中转识赖耶俱成就者谓从凡位乃至二乘有学位中七地已前顿悟菩萨居有心位第四句中不退菩萨谓八地中入灭定位无余依者身智都无本末二心皆不成就名无余也。

  论问至而建立耶。

  演曰二彰性建立文分为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云本地分中五识意识皆有五问所谓自性所依所缘助伴作业此等各各皆有自性何故六识约自性立余业等四不依自性约与他识为依缘等而建立耶。

  论答至种种生起。

  演曰后答之中文二番释初番文二一明六识二明根等初中又二一彰自性二辩得名此初也识疾转时自性难显故寄根等以明自性根等相续自性相彰故不明矣。

  论由彼彼依至得彼彼名。

  演曰二辩得名文有三节法喻及合此法说也由从眼等之所生故得眼等识名眼等非一说名彼彼。

  论如火依附至札火。

  演曰次明喻说火从所依札等而起故从札等得札等火名。

  论如是眼色至广说应知。

  演曰后合可知虽依根境二和而生根望识胜五义具故故依根立境等不尔不可例同五义胜者所谓依发助属如根。

  论余眼等界至究竟随转。

  演曰二明根等根等自性生已相似相续而转自性义彰不假重立故依别义依缘等业而立异名问根境可尔助伴与心速疾而转何不同识立自性名答理虽应尔以非主故助伴义彰故从胜能立异名矣。

  论又一识类至自性建立。

  演曰第二番释文复为二一辩其识二明余业此初也识类等者如缘青等根茎枝叶大小花果无量百千眼识随生亦复无量识虽无量同是取色一眼识类名自性立。

  论所余诸界至而得建立。

  演曰二明余业余根境中差别众多自性相彰故不从立依缘用别故建立之。

  论复次当辩识身遍知。

  演曰二辩识遍知门文分为二先摽后辩此摽举也。

  论问至遍知其心。

  演曰后辩之中文分为二一问二答此问起也。

  论答至善巧相。

  演曰后答之中文复为二初𢝰摽列后随摽释此摽列中有三相也。

  论云何心清净至爱乐相。

  演曰后随标释文分三假一知爱乐二知过患三知还灭初中有二先徴后辩此徴起也。

  论谓心清净至长夜爱乐。

  演曰后辩文二先释后结释中复二初揔后别此揔释也。

  论自知爱乐至有贪性中。

  演曰后别释中文分为二初明贪性后明瞋等此如贪性文易可知。

  论如从有贪至爱乐性中。

  演曰后明嗔等九法相同文位有七略不言彼七不应修八不解脱故云乃至此九皆有染净相对同前贪说如彼下劣离下劣对掉离掉等皆仿此知。

  论如是名为至爱乐相。

  演曰后结之也。

  论如是遍知至过患相。

  演曰二知过患文分为二初结前生后后依生正释此初也。

  论谓作是念至身心忧苦。

  演曰后依生正释文分为二一知损害二知灾撗初中有二一知贪行二例余九此初有三一知损害二知生罪三知生苦身苦心忧意识五识生各别也。

  论如于有贪至当知亦尔。

  演曰二例余九同前故不说也。

  论复作是念至有𢙉。

  演曰二知灾横文中有四一疫二撗三灾四𢙉众疾因生说为有疫祸非理至说为有撗凶事相及名曰有灾心苦忧生说名有𢙉非唯知贪有生害等亦更起于灾撗等事名知灾也。

  论如是遍知至善巧相。

  演曰三知还灭文分三段一结前起后二辩还灭相三明得胜利此初也。

  论谓我至安住爱乐。

  演曰二辩还灭中善方便相文易可知。

  论又复于彼至安住爱乐。

  演曰三明得胜利文分为二一明见胜德二证无上心初中有二一思择爱乐二兼生猒责此初也于恶乐舍于善乐住名爱乐住。

  论又复于彼至深生猒责。

  演曰二兼生猒责文分为二一善中自住二恶中深责。

  论由此因缘至诸漏永尽。

  演曰二证无上心文复为二初辩知心后明漏尽知心有三前已明也。

  论复次至善巧差别。

  演曰三明二善巧门文分三段一彰二善巧二辩三住行三明二舍施初中有三一明善巧二彰得失三辩教违初中有二先标后释此先标举二善巧也。

  论谓依遍计至善巧差别。

  演曰后释之也谓缘于心作二种观知心缘生是依他性故名心转如是知者名为善巧异遍计观故云差别遍计性心本是无法不从缘生故非转也知心本无异依他性观但名心善巧差别。

  论复次至自在而转。

  演曰二明得失文分为二一明有得二明有失得中复二一得果安乐二得因自在果安乐者菩提涅槃因自在者事无拥滞通及证修皆无碍也。

  论复次至起缠过失。

  演曰二明有失失有三种如文可知。

  论问至此何密意。

  演曰三辩教违文分为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云世尊有言令唯于心如理观察与前心义文正相符与余经中观四念住文即相反身受法三而非心故有何密意说有不同。

  论答至观察心故。

  演曰后答文二初揔略答后别解之此初也。

  论谓观心执受至观心深净。

  演曰后别解中文分为二一辩唯心二彰所以此初也身受心法四种如次揔名为心执受谓身心所执故亦名心也心之领纳心之染净皆准此知四既唯心不违教说。

  论唯为观察至说四念住。

  演曰二彰所以说念住者只为观心而故说也身是心之所执受故而得心名故观身等即观心也。

  论复次至多有所作。

  演曰二辩三住行文分为二初摽后释此初摽举住及正行多有作也。

  论谓住解脱至解脱门法住。

  演曰后释之中文分为二初明住行后明正行此初住行而有三种一解脱住者谓即三乘菩提涅槃而离系故名为解脱智证得时名住解脱二解脱门者空无相愿能引解脱说为门也三引门法者即彼三乘见道已前诸方便行能引三观名引门法。

  论行无间行至受用行。

  演曰后明正行而有六种前之三行如次闻思修三慧也后之三种如次见修无学三道何以然者答闻慧缘教无闻而生名为无间思慧缘于所领受义拣非正受名为善等修慧谓定所引善根体即是慧慧因修起故目修慧名修所引见道观于四圣谛理此能观智断分别惑名离爱味拣择谛行而修道中于四谛行如实证悟不同寡闻未得谓得云即于此无增上𢢔即四谛行名为即此无学惑尽名为清净悟涅槃乐名受用行。

  论复次至施者舍施。

  演曰三明二舍施文分为二初明舍施后彰施果此初有二初受施者受他财已转施于余名舍受施故有教云乞已转施二人福等故须施也后施可知。

  论施果亦有至受用胜解。

  演曰后彰施果亦有二者谓受者舍施得大财富施者舍施得此等流何以然者谓受已转施修行施故必得大财第二施者泛尔施心虽得财富通大非大名此等流是大流类名等流也。

  论复次当辩证成道理。

  演曰四证成道理门文分为二先摽后辩此摽举也。

  论问依何道理至诸行相生。

  演曰后辩之中文复为二一证成过未二广彰三世初中又二一辩未来二明过去初文又二初问后答此起问也。

  论答至而得生者。

  演曰后答之中文分三假一𤗊异计二随计破三揔结非初文有二先揔后别此揔𤗊定。

  论此法为转至其相有异。

  演曰后别𤗊中文有六段一为转相二为死生三为彼缘四为业用五为圆满六为异相于中各二先牒后叙外道小乘横计未来有实法者皆在此收故先𤗊也。

  论如是六种至皆不应理。

  演曰二随计破文别有三初揔非之次反徴诘后别破厈此揔非也。

  论何以故。

  演曰次反徴诘。

  论非无方至异方义。

  演曰后别破中文亦为六一破初计未来之法未有方处云何能转至于现在异方处耶应立量云未来世色应有方所有转异故如现在色又未来世法不能移转至现在世无方所故如兔角等。

  论亦非未生至而有死义。

  演曰二破二计凡死因生未来未生云何有死量云汝未来法应无有死未有生故如龟毛等。

  论若彼为缘至便为未有。

  演曰三破三计文分为二初二句𤗊后四句难难彼意云此现在法非未来法而得得也以未来法而但为缘住不变故若尔现法在未来世而便未有如何汝宗云未来有有违宗失应立量云汝未来法不能生于现所生法许不变故如虚空等。

  论又一切法至而假建立。

  演曰四破四计文有三破一业用离体破二业非本有破三行法应常破初文有二先明业用离体不成后破纵异理亦非有此初也谓业依体假施设有汝执离体故用不成不得说言是体之业量云且汝色业应不属色许异色故如兔角等。

  论设有异者至理不可得。

  演曰后破纵异理亦非有现当二世汝俱计有何缘现在独生业用未来之世而不有耶量云汝未来法应有业用体不无故如现在法破现反此既俱有体业应俱有或应俱无一有一无理不可得。

  论又此业用至而今得生。

  演曰二业非本有破言今始得生显非本有便违宗失皆本有也。

  论又与世尊至行应是常。

  演曰三行法应常破汝计业用而是无常异于行法行法既异无常之业体应是常若不是常业何得言异无常业若计是常复违妙言故于进退皆为过失量云汝诸行法体应是常执体是有异无常业故如择灭等。

  论等于一相至何故不有。

  演曰五破五计文有二破一例圆同分破二例分同圆破此初也彼计未来法有分相法至现在方有圆相然相依法现未无差应立量云汝之圆相未来应有圆未圆相随一摄故如未圆相。

  论又相异分至本无今有。

  演曰二例分同圆破而立量云汝未圆相亦应本无而今方有圆未圆相随一摄故如现圆相。

  论又离色等至不可得。

  演曰六破六计文分为二一离法无分破二果相唯现破此初也彼计未来分与行法别余世亦然故由分故三世有异应立量云未来法外所有世分定非实有现比二量所不得故如空花等。

  论又应未来至果相生起。

  演曰二果相唯现破彼计三世因果皆有故为此破应立量云汝说果相未来应无许现起故如现在世汝前所言来至现在有果分故。

  论如是已辩至本无今有。

  演曰三揔结非。

  论如于未来至非实非有。

  演曰二明过去亦非实有未来未生既非实有过去已灭岂实有耶。

  论复次至未得自性。

  演曰二广彰三世文分为二一别明三世二问答料拣初文有三一明过去二彰现在三辩未来于中各二谓徴及释文意易详思可知矣。

  论问至何故不生。

  演曰二问答料拣有二问答初中文二先问后答此外问云若汝大乘未来本无而得生者空花应生以本无故如汝未来。

  论答至定有生因。

  演曰后答之也因既不同果生亦别何者是耶答未来天果元未有之藉八戒因方能招感现因既有当果定生不同空花无因不起。

  论问若一切行至不䪺生耶。

  演曰第二问答文亦为二先问后答此先问云一切诸行既各有因未来起果何非䪺起。

  论答至䪺生起过。

  演曰后答之云未来五趣因虽本有然待业缘熟处先起由此故无六趣俱时䪺生果妨。

  瑜伽师地论义演卷第二十
金藏第 120 册 No. 1565 瑜伽师地论义演(第1卷-第32卷)


  二徴三示过失此标动异有四过失。

  论问有何过失。

  演▆▆▆▆相所言过失其相云何。

  论答至𠛴那相。

  演曰三示过相文中有四一难有生二难不生三难有▆四难不灭此难生也若汝小乘执身业色聚色生故名有生者不应为长时运动何以然者违佛说言𠛴那灭故佛说诸法生已便灭汝说生已而即不灭故违佛说。

  论若言不生便应无动。

  演曰二难不生若言表业不从▆▆▆生起名不生者便应无动以不生故如无▆法▆▆▆▆灭者应与余等。

  演曰三难有灭若言▆业已生后灭名有灭者应不名动以有灭故如余贪等。

  论若言不灭便越行相。

  演曰四难不灭文有二节初以理破后指事破此理破也夫言行者此灭彼生是行步相今汝若言业虽生已而不灭者便越行步生灭相故。

  论又▆▆处至分明可得。

  演曰后指事破。

  论是故当▆▆▆得。

  演曰后揔结非。

  论如是等类▆▆蕴作业。

  演曰三揔结之。

  论复次一切至𠛴那灭▆。

  演曰七𠛴那生灭门文分为二一广依理教成𠛴那灭二以果比因令同念灭初文有三一树自正义二破外邪宗二揔结邪正初中有四一摽二徴三释四结此对他宗摽诸色法皆𠛴那灭对他宗中复有三别正量部计色▆▆▆初生名生生已未死揔名为住死名为灭▆器亦尔劫初名生劫坏名灭中间名住此等并无𠛴▆灭义二上座计心等迅速于现𠛴那分生灭时色▆性钝现在分三谓生住灭三有宗等计现法灭时有灭因方灭显异此等云𠛴那灭。

  论何以故。

  演曰二徴何意不同诸宗言𠛴那灭。

  论诸行才生至现可得故▆。

  演曰▆▆▆二一举事释成二破邪显正此初也如外▆铃光声诸行才生即灭不待于因明余亦尔有为▆▆义无异故应立量云除灯光等诸余色蕴才生即灭是有为故如灯光等。

  论又不应谓至其相异故。

  演曰二破邪显正文有二破一相异非因破二住无因理破此破有宗相非因也有宗计云如箭射空去因人发还坠于▆▆▆▆人人若不射坠何得有一人得为去坠▆因能生之因能为灭因其理亦尔又立量云灭定▆▆有为摄故犹如生相又以其量责大乘云汝宗灭相▆非有为许无因故犹若虚空与初量中作有法自相相违过云汝所立灭应非是灭有为摄故如生等相与次量中作不定过云为如虚空许无因故灭相应非有为为▆▆▆▆无因故灭相非定是无为耶又生灭▆▆何故云一如彼水火苦乐等异因不一故应立量云生▆二相因不应一二相异故如水火等若尔此因有不定▆且如眼识缘色之时同时受等而与同时心等为因亦与自变相分为因岂非二法共一因耶古有释云可应更以比量破之汝有因灭应非是灭不异生因之所生故犹▆▆▆若尔论云其相异故此言何属故今应云生灭二相因不应一体性相违相复异故如水火等受所变相与彼心王非相违故故非不定。

  论又法生已至不可得故。

  演曰二住无因理破若法生已而有别因令法停住可须灭因而令彼灭住法别因既不可得法必自灭何假灭因而方灭耶。

  论是故当知至𠛴那义成。

  演曰四结成正义。

  论若谓火等至不应道理。

  演曰二破外邪宗文有三段一破计火为薪灭因二破灭相为法灭因三正破彼二灭功能破火中文分为二一正破他非二释外伏难初文有三一𤗊计揔非二外徴所以三显非理意此初也。

  论何以故。

  演曰二外徴所以。

  论由破火等至现可得故。

  演曰三显非理意火若不灭唯▆▆▆灭容火与薪而为灭因薪火当时既俱生灭何得以火为薪灭因。

  论唯能为彼至说有作用。

  演曰二释外伏难外伏难云世间现见火于所烧而有作用既非灭因云何得言烧作用耶故今释云但是薪变灰炭生因名为作用非火灭薪为作用因问若火而非灭因者火所依薪为亦名薪为从本名名为薪耶▆▆▆薪者薪既已为火之所变而乃异本何▆名薪既不是薪何得说言火与诸行俱生俱灭若从▆名则此所烧实非是薪如何而言唯能为彼变异生缘若言初火但与后念为变异缘若尔初火应不烧薪答此中外人约世共知火能烧薪为灭之因论主还以共所知火而以能释世人皆知别于余处将火烧薪今者论主▆▆▆薪但与彼薪为变异因世人共知薪有火有则是火与薪俱生也薪无火无得知火与薪俱灭也又世共知薪由火故有炭变异若约大乘火等诸法才生即灭无将此火能烧彼物但由外火为缘引起自心所烧变异之相不得言初念火为缘故与彼变异为生缘也。

  论又谓坏灭至不应道理。

  演曰二破灭相为法灭因文▆▆▆一牒计揔非二外徴所以三论主正破此▆也小宗计云我有灭性为法灭因斯有何各故𤗊𢝰▆不应理也。

  论何以故。

  演曰二外返徴非理所以。

  论与彼俱生不应理故。

  演曰三论主正破文复分三一俱生非理破二自性无能破三非为助缘破初中有二一二灭俱生破二生灭同时破此初也若说灭相是色灭因不▆▆理何以故以彼灭相与色坏灭俱时生故此如火灭与薪俱灭彼说同时不为因故。

  论若彼生▆至断坏过失。

  演曰二生灭同时破若色生时即有灭相故说灭相为彼色法坏灭因者若尔便成相续生死断坏过失。

  论又唯自性至不应道理。

  演曰二自性无能▆▆▆为二初𤗊𢝰非后显无体此揔非云又若汝云如火灭时灭之自性能作灭因非是助缘说为▆者不应道理。

  论若言别有至不应道理。

  演曰后显无体文分为二初𤗊后破若汝执言别有灭相为法灭因不应道理何以故离所相外不可得故。

  论若谓火等至方▆▆▆▆演曰三非为助缘破文分为二先𤗊后破此𤗊彼云火望薪灭虽非自性能为助伴薪方灭▆论于灯电等至不应道理。

  演曰后破分二一举事非二破例救此初也若言火助薪方灭者即应心等永皆不灭无火助故犹若虚空于心等中火助之缘既不可得故执火助理不应也。

  论若谓生彼至不应道理。

  演曰二破例▆▆▆救云如生诸法功能各别明灭诸法因亦一同▆▆▆徴心等诸法灭无火助例彼色灭亦无助▆今破▆▆▆生诸法法外差别功能叵得灭差别能例亦应尔故执别有理不应也。

  论若谓二种至有灭功能。

  演曰三正破彼二灭功能文分为二先𤗊后破此先𤗊也言二种者助灭正灭一处所者一薪处也助正二灭皆于薪处▆▆功能。

  论即应二种至不应道理。

  演曰后破文二初例俱有后例俱无以火例灭应正灭因同▆▆如灭以灭例火应成助因同一处故如火后例俱无返前应悉既于二分俱有俱无故所执因各为一者理不应也。

  论如是等类至尽当了知。

  演曰三揔结正邪文中有四初一结正后三结邪。

  论又一切行至皆𠛴那灭。

  演曰二以果比因令同念灭心果有二一心二色心从▆念念皆灭色从心起亦谓𠛴那量云所生色法定𠛴▆灭从心生故如心心所。

  论复次所造至无异相耶。

  演曰八独非独相门文分三假一问二答三揔结之此对小乘起斯问也小乘经部觉天计云离心之外无别心所体即是▆▆四大外无别所造体即四大四大外无名为▆相四大外有名非独相故今问云色与大种为有异▆为同经部无异相耶。

  论谓有异相至可得故。

  演曰二答之中文分为四一标二徴三略释四广成此初三也。

  论此中异相至所造色故。

  演曰四广成文分为二一者顺成二者返释初中有二先释后结释中有三一色根取异二运转不同三变异不异此根取异大种而为身根所取造色为彼眼等根得既为根等所行有别明大造▆而相有异。

  论又可运转至而可运转。

  演曰二运转不同思可知矣。

  论又变异至其相有异。

  演曰三变异不异文可知矣。

  论若于异相至定有异相。

  演曰二返释中具释及结释中质意大造异相而执为一四大异相应亦执一若执为一应名一大不名为四四既有殊不▆执一大造异相亦应不一。

  论如是等类至独非独相。

  演曰三揔结之。

  论复次诸色至是所行性。

  演曰九根性所行门文分为二初问后答此初也。

  论谓五是根性六是所行性。

  演曰后答之中文分为二先辩后结辩中文二先略标举后广分别此初也。

  论问至是根所行耶。

  演曰后广分别文又分二先徴后辩此徴起也。

  论答至一分事故。

  演曰后释文二初标指列后依次释此初也不坏等者等境现前作意正起言依处等摽列六种所行之性如下具释。

  论问至不坏耶。

  演曰后依次释文分三假一辩根坏不▆辩境现前三明起作意初中有二一辩五根二辩意扌初文有二先徴后释此初也。

  论答至当知不坏。

  演曰后释中文分为二先辩二缘后辩四缘初中有二谓坏不坏。

  论又略由四缘至所损益故。

  演曰后辩四缘文中复二先标后释释中有四一辩外缘文中有二初由受等谓遇非情摄坏眼等如瞩荷花睹以炎光如次于眼而为益损后或他等谓遇有情于根损益如遇医者不善及善于所治根故有损益。

  论二由内缘至钵底等故。

  演曰二辩内缘亦具损益如因贪等耽着酒色令根有损得诸等至轻安滋润根有其益。

  论三由业缘至丑陋等故。

  演曰三辩业缘文亦有二谓益及损思之可知。

  论四由自体至差别故。

  演曰四明自体亦具益损自体谓异熟长养二种五根二种五根㸦有优劣自相差别益损可知。

  论问由几因缘意根坏耶。

  演曰二辩意根文分为二初问后答此初也。

  论答至强施方便。

  演曰后答文二初摽后释释中有四文显可知。

  论云何色等至名为现前。

  演曰二辩境现前文分为二先辩后结辩中有二一境界现前二六所行性初文有二先问后答此初也。

  论谓色于眼至乃名现前。

  演曰后答之中文分三假一明肉眼二明天眼三明慧眼肉眼文二一辩离知二辩合知初文又二一眼二耳眼中复二一辩非是二重分别初中有二一辩四非二明四是。

  论又于一眼至亦名现前。

  演曰后重分别如鸺鹠等虽于闇处亦能见也。

  论声于耳根至皆名现前。

  演曰二耳离二非外亦必现前。

  论香味触三至所行境界。

  演曰二辩合知义推可悉▆。

  论若诸天眼至不可行处。

  演曰二明天眼如文可知。

  论若圣慧眼至皆是所行。

  演曰三明慧眼义思可悉。

  论问至差别耶。

  演曰二六所行性文分为二先问后答此初也。

  论答至所摄色。

  演曰后答之中文分为六一依处行性二相所行性三方所行性四时所行性五明了行性六全分行性初世间中有二一有情是罪福依二器世间是处所依诸有情等所依处故谓此二色是眼境界名曰所行。

  论第二所行性至多种应知。

  演曰二相所行性文分三假初摽次列后随摽释释中有三于五尘中色声二种各具三相香味触三皆无作用作用而据业性以立三非业性故阙作用余思可知。

  论第三所行性至差别应知。

  演曰三方所行性前云方故即十方也。

  论第四所行至差别应知。

  演曰四时所行性前云时故三世时也。

  论第五所行至差别应知。

  演曰五明了行性前云明了不明了故谓取实境名为明了取非实境名不明了。

  论第六所行住至差别应知。

  演曰六全分行性前云全事一分事故随缘何境揔取名全少取名分。

  论如是等类至差别应知。

  演曰后结之也。

  论云何名为至引发心法。

  演曰三明起作意文中有二初问后答。

  论如是等类至色蕴所行相。

  演曰后结也。

  论复次至非异处耶。

  演曰十㸦相杂住门文分为二初问后答此初也。

  论当言如水至㸦相杂住。

  演曰后答文二释及结也色界大种细而如水欲界大种粗而类沙水沙二种非异处也若尔应得名为相杂不离色答相杂不离而依同地始终为论上色依下而是暂时非相杂等。

  论卷第五十五

  论如是已思至建立相。

  演曰第一明蕴善巧文揔分三初辩六门已如前说次依名色分别五蕴文分为二先依色辩亦如前明后依名释文中有二初结前标后后依标正释此初也。

  论如本地分至今先显示。

  演曰后依摽正释文分为二一别明四蕴二通彰三性初文有二一偏彰识蕴二通明余蕴初中有五一会释一心二辩缘现境三辩心染因四彰𢙉心所五心法俱起初文有二先标后会此标举也。

  论如世尊言至当往善趣。

  演曰后会之中文分为二先引说经后正会释此引会经有二文也。

  论如是等类至及发身业。

  演曰后正会释转犹起也依彼现起所摄相续多𠛴那心据一期事揔名一心此即通会前之二经言又依下但会初一言说言也。

  论问有分别心至不同耶。

  演曰二辩缘现境文分为二初问后答此初也分别意识无分别心谓眼等识。

  论答至依资养故。

  演曰后答之中具标徴释释由三因同缘现境一明了者由与五同缘现境以五为门意得明了二作意者作意本欲取彼五尘境界故与五识同时取之三二依者眼根末那名二依也由眼为门意得明了故眼望意亦名资养资养义有故须同缘同缘之心虽是现量望五任运说名分别非比解心名分别也。

  论问染心生时至随眠故。

  演曰三辩染心因文分为二先问后答此初也。

  论答至非自性故。

  演曰后答文二初答所徴后重分别初文有二先标后释此先标举略答所徴。

  论若彼自性至自性清净。

  演曰后释非以自性为染之所因也先理次证经既说心自性清净明非性染若自性染何名性净性净之言显非性染不约无漏名自性净。

  论问诸烦𢙉缠至当言相应。

  演曰二重分别有二问答此初也。

  论问至说名随眠。

  演曰第二问答先问后答此初也。

  论答至应如是观。

  演曰后答文三一略示随眠二显由成苦三指所说处。

  论复有三种至烦𢙉染𢙉。

  演曰四彰𢙉心所文分为二初明三𢙉后彰二缚初中有二先揔标列后约界辩此标列中有三𢙉。

  论初二染𢙉至通三界系。

  演曰后约界辩释业中不善受中忧苦唯欲所系烦𢙉染宽故通三界。

  论问何等名为心烦𢙉缚。

  演曰后彰二缚文分为二初明心缚后明业缚初中有二先问后答此先问也。

  论答一切随眠。

  演曰后答可知。

  论问何等名业缚。

  演曰后明业缚文亦为二先问后答此先问也。

  论答至名为业缚。

  演曰后答之中文分为二先示业缚后明开合初中有四一乐着业如乐营从退现法等。

  论又于三处至于得圣道。

  演曰二障碍业文中有二初摽后列列中有三三乘发起名出离心资粮加行名得喜乐脱分容有而得定故能得圣道三乘圣道欲界恶业皆能障之名为业缚。

  论又顺异熟至名业缚。

  演曰三异熟业谓招难处异熟果业亦名业缚。

  论又邪至亦名业缚。

  演曰四邪愿业谓诸外道祈生天乐集染行因名为邪业。

  论如是四种至揔合为四。

  演曰二明开合开之为六合之为四第二业中开为三故。

  论问诸识生时至心法俱起。

  演曰五心法俱起文分为二初辩其名后彰性业初中有二一列遍行二非遍行初中复二先问后列此初也。

  论答五至五思。

  演曰后列名也。

  论问至心法俱起。

  演曰后列非遍行先问后列此先问也。

  论答不遍行至慧。

  演曰后列名中有多种心者心所法中除五遍行余非遍行故云多种。

  论作意云何至和合乖离。

  演曰后彰性业文分为二初明体性后明业用初中复二先释遍行后明别境释遍行中文分为五一明作意先徴后释能引发者心未起时警之令起起已引发令趣于境名引心等二触体者谓根境识三和合生时复能摄受余心所等令同一境为触性也三受体者谓由触故能领顺违俱非境相名受体性四想体性言施设者谓要安立境分齐也假合取者取境像也随觉想者谓人天善能言说分别想也随眠想者如婴孩等不能善解语言分别犹若随眠想不显了名曰随眠五思可悉受等皆依触法而起故此后三皆谓三和三和之言目于触也。

  论欲云何至不如理观察。

  演曰后明别境文易可悉。

  论复次作意至语业为业。

  演曰后明业用文分为二一辩遍行二明别境辩遍行中爱生待者受生起时必藉于爱名所待业。

  论欲为何业至考察为业。

  演曰二明别境文曲分二先明业用后彰境别此初也。

  论问至境事生耶。

  演曰后彰境别文分为二先问后答此初也。

  论答至于前三境。

  演曰后答境别四境五心属当可悉后二虽同多分别故。

  论问诸名所摄至决定耶。

  演曰第二通明余蕴文分为四一辩三心二彰和合三释别名四明相对初中有二先问后答此初问云诸名所摄心相所余蕴法应法有五心中前三心耶。

  论答至当言即彼类。

  演曰后答之中心所随心具三心矣问名摄相应四蕴已尽更何有蕴言所余耶答与心相应所余法者谓受想行是识蕴余名所余也问五心不同何但三也答本地分说率尔等三定唯无记诸识自性亦唯无记无记之心不同善染假相应成故疑心所得同心王有三心不若染净等心王必由心所而成心所定有无疑不问故亦不释。

  论问如经言至无差别耶。

  演曰二彰和合相文分为二先问后答此先依经而起问云心王心所体相实异云何经说和合似一无差别耶。

  论答至应不圆满。

  演曰后答所徴王所虽异要多和合于境受用方圆满故若不尔者随缘一事皆不圆满。

  论问至差别名耶。

  演曰三释别名文分为二先问后答此初也。

  论答至无量差别。

  演曰后答文二初𢝰摽列后依摽释此初也。

  论问至则不如是。

  演曰后依标释文分为四一辩所缘二辩相应三明有行四释有依此辩所缘如文可悉。

  论问何故名相应。

  演曰二辩相应文分为二先徴后释此徴起也。

  论答至所作等故。

  演曰后释有四一明事等事谓体事等谓齐等王所各一非二受等二明处等处谓处所王所同依一根处也三明时等时谓𠛴那同一念起四明作等作谓作业善恶等业而悉等同以具四义名曰相应事非等等不名俱有一一拣略如唯识䟽。

  论问何故名有行。

  演曰三明有行文亦为二先问后答此先问也。

  论答至行相转故。

  演曰后答有行心王心所同于一境了别领纳取像等行种种异故名无量种。

  论问何故名有所依。

  演曰四释有依文二准前此先问也。

  论答至差别转故。

  演曰后答文二先辩所依后释伏难此初也同时王所缘虑义等名为种类依多根起名托众依如五识身依五色根六七八识名曰众依。

  论虽有为法至为此量故。

  演曰后释伏难外伏难云心心所法依托他故名有所依色法亦尔应名有依故今答云虽诸色心无无依者然非此中所说依义此中依者谓心心法有彼色根为所依故。
金藏第 120 册 No. 1565 瑜伽师地论义演(第1卷-第32卷)


  【原经卷残缺一版】

  中▆▆▆▆▆▆▆▆▆▆▆▆▆▆▆▆▆▆▆虽善业招▆▆▆▆▆▆▆▆▆▆▆▆▆▆▆▆感果中故分二种▆▆▆▆▆▆▆▆▆▆▆▆▆辩余九果文分为二一指初▆▆▆▆▆▆▆▆▆即业报差别经本地分中亦已明讫▆▆▆▆▆▆增上果。

  演曰二别明增上随业分九一偷盗果二▆▆三妄语果四离间果五粗语果六绮语果七贪欲果八嗔恚果九邪见果如次应知。

  论复次至云何应知。

  演曰第九三毒生起门文分为二一牒经为问二依经正释此初也。

  论若为血肉至杀生业道。

  演曰二依经正释文合为九一杀二盗三辩邪[淫-壬+(工/山)]四明妄语五离粗语六彰绮语七明贪行八辩嗔因九明邪见初杀业中因分三种一贪二嗔三痴所发贪所发中文分为三一各别释二例于余三揔结释初中类别而有九种二例余中已依衰利辩前九讫毁誉等六皆准此知结文自悉。

  论复次若谓至杀生业道。

  演曰二辩嗔生文分为二先辩后结辩中有五如文可知。

  论复次若计至杀生业道。

  演曰三痴所发文分三假谓摽释结释中有五文易可知。

  论复次若于至皆贪所生。

  演曰二明盗业因亦有三谓贪嗔痴此辩贪也。

  论复次若作至从嗔恚生。

  演曰二明嗔发类别分三义思可悉。

  论复次若作至亦从痴生。

  演曰三明痴发义别有三第三祠祀为支等者为缘祠祀所要支分及具度等偷盗取者皆无有罪。

  论复次若有至欲邪行罪。

  演曰三辩邪[淫-壬+(工/山)]因分三种此辩由贪发邪欲行文中有五事相可知。

  论复次若作至嗔所生。

  演曰二明嗔恚生邪欲行文二先释后结释中有二文显可知。

  论复次若作至欲邪行罪。

  演曰三辩痴发欲邪行罪。

  论复次若为至妄语业道。

  演曰四明妄语因亦有三谓贪嗔痴此贪因也。

  论若有依止至妄语业道。

  演曰二辩因嗔生妄语业。

  论若作是心至亦从痴生。

  演曰三明痴发文分为五一为尊长二或为牛三为祠其四顺正法五无非法为尊妄语理思可知或为于牛法妄语者为尊为牛法合妄语何以然者外道计云劫初之时众生所食而皆自然至劫减时地味灭尽众生饥俭诸天怜念化作牛身与众生乳及与耕种众生得活天既恩重为牛妄语都无有罪故今西方以牛屎尿而为净也余文可知。

  论如妄语业至当知亦尔。

  演曰五者合明离间粗语各因三发并同妄语名为亦尔。

  论复次若为至绮语业道。

  演曰六彰绮语因亦有三谓贪嗔痴如文可悉。

  论复次若有至贪欲业道。

  演曰七明贪行因亦有三所谓贪嗔及痴所发此明贪中文有二释义思可悉。

  论若于他财至贪欲业道。

  演曰二明嗔发义别有二文显可知。

  论若作是计至贪欲业道。

  演曰三明痴发文亦可知。

  论若为财利至嗔恚业道。

  演曰八辩嗔恚因亦三种谓贪嗔痴寻可知也。

  论复次若作至邪见业道。

  演曰九明邪见因生有三此初贪也。

  论若作是心至邪见业道。

  演曰二嗔所发。

  论若不如理至邪见业道。

  演曰三痴所生邪见业也。

  论复次杀生至由痴究竟。

  演曰第十决择抠要门文分为二初别分别后揔结指初中文别有七一明因果二彰起处三辩圆满四定不定五彰受相六明断异七明业道此初因果类分为六一明杀业二粗语恚三明偷盗四邪行贪五离绮语六邪见业因行究竟多少虽殊以事类同故合为六问如嗔业道嗔究竟者岂一𠛴那有二嗔耶答大乘业道克体是思一念之中思嗔俱生理无失矣况依多念方以事圆故嗔业道俱起无失。

  论复次杀生至诸行处起。

  演曰二彰起处文中有四一有情处起二资财处起三名身处起四诸行处起谓邪见者拨无善恶行及果报皆名为行据诸有为相增而说理实亦拨无为无故。

  论复次由三至染过故。

  演曰三辩圆满文分为四一摽二徴三列四释此初三也。

  论此中杀生至说名为恶。

  演曰四释分三一明自性二辩因缘三明涂染此初自性显十业道由三所以故名为恶。

  论若以猛利至不可爱果。

  演曰二辩因缘如文自悉。

  论若到究竟至不可爱果。

  演曰三明涂染文分为二先法后喻法中有二一者正辩二释外难初中有四一摽二徴三释四结此初也若杀彼了名到究竟即此究竟亦名涂染染能杀者成过失故成极重故成恶果故故名不善。

  论何以故。

  演曰二徴意云有何所以染能杀者成恶果耶。

  论若有至涂染过失。

  演曰三释及结有能杀者以染污心杀彼所杀即能杀者引发所杀不可爱乐不可欣悦诸苦而生彼所杀者随受苦心威势力故还能引发能杀生者成其业道由斯能杀而便触得广大之罪如遣于人异处行杀彼所杀者命断之时此能遣者虽不知见彼所杀者随受苦心威势力故令能杀者业道思种业增长故触得大罪是故结云成涂染过初即能杀染心染他令引死苦次即所杀令能杀者成大罪苦皆名染污。

  论彼虽不发至触于大罪。

  演曰二释外难外伏难云若所杀者临终念言今能引发我之苦者当触大罪所杀究竟可名涂染其能杀者可触大罪所杀临终既无此念所杀何理得涂染名云何能杀触其大罪今释之云虽无有念然法尔力令触大苦。

  论譬如磁石至亦如是知。

  演曰二明其喻喻揔有五类分为二初之二喻喻虽无心能引大罪后之三喻喻涂染义此初二也磁石无心然由磁石法尔之力能令近铁而来依附彼所杀者虽无心念然随苦心法尔力故令能煞者当触大罪大罪因彼苦心而生近铁而因磁石引起皆缘法尔故比类之日珠遇日其火遂生月珠见月其水因出意同前法。

  论又于思上至之所发起。

  演曰后辩后三喻涂染义文分为二先法后喻此先法说释外难也而外难云如染于青帛上带于蓝色可名涂染今言所杀染于能杀能杀思上既无有法云何能所成染污耶故今释云虽能杀思无彼所涂染法然由所杀能杀之思方有转变触当罪义义名涂染言转变者显思种上恶无表色𠛴那𠛴那倍生也。

  论如四大种至当知亦尔。

  演曰后明其喻文复分二先明初二后彰后一此初也谓犹四大假其种种业威势力能令所生坚湿等性种种转变差别而生然坚等性离大种无然由业生名业转变神足亦尔神足加令起诸神变神变转变离神足无喻业应尔。

  论又如魔王至当知亦尔。

  演曰后彰后一婆梨药迦唐云族村此无相当故不翻也谓由魔王惑乱力故令多众等于佛处所转清净心生暴恶意非彼众心自生暴法然由魔力令彼诸心转成恶意今此亦尔然由所杀苦威势故令能杀者生大苦中名涂染故。

  论复次如先至不定受业。

  演曰四明定不定文分三假一定不定业二报时定异三问答重辩此初也如先说者如前第七增减门中四句明也作已增长定受当报名为定业如琉璃王杀父业等定受果事作已悔生当果不定名不定等犹如阇王悔心生已皆不受故。

  论复有四业至二俱不定。

  演曰二报时定异文分为二初明四业后明轻受此初业中四句异也一异熟定时分不定谓招当果异熟虽定受之时分而即不定谓业非胜者时不定故二时分决定受报非定如现受业作已合受谓遇胜缘悔不受故三二俱决定如郁头蓝子坐非想定死已生彼生报决定后受夜叉后报决定此即报时二皆决定四二俱不定如须提那子最初犯戒佛令悔已时报皆除名俱不定。

  论诸阿罗汉至定受业故。

  演曰后明轻受文分为二初明受报后明不受谓诸无学有受苦者谓于过现未证圣时或杀圣人或诸物类造定业已今得圣时所有业惑现种虽尽余业势分或生现在被贼所杀或蛇蝎等之所逼𢙉名受轻微别报果类若入无余转依已后一切不受何以然者由佛世尊依未解脱苦报果者名定受业无余依位身智既无故无轻受若有余时烦𢙉虽除苦身犹在名苦未脱。

  论问若于一时至为二业耶。

  演曰三问答重辩文分为二初问后答此先问也。

  论答当言二业至当言二业。

  演曰后答文二先释后结释中有二初略揔释后举事明俱句有滥故别徴释偏句无惑故不辩之。

  论复次至清净故。

  演曰五彰现受文分为二一辩三缘二成现受初中有四一标二徴三列四释此初三也。

  论由五种相至广大性。

  演曰四释之中文分三分一明田广二明思广三相续净初田广中文复分三谓摽释结释中有五第五相中佛为首者苾刍众言通内及外外道有言大自在天为首苾刍今显异彼言佛为首阿罗汉中摄得独觉供养此等皆获现报何以然者以田胜故。

  论若于是处至思广大性。

  演曰二明思广。

  论若前生中至相续清净。

  演曰三相续净。

  论若有于此至亦于后受。

  演曰后成现受文分为二一明受报二重分别初中有二一明善业二明不善此初也谓由三缘故成现受其中同异亦通生后本意但明现今受也。

  论若有与此至现法受。

  演曰二明不善返前三因所起不善亦招现报。

  论或有所生至三时皆受。

  演曰二重分别文别为三谓法喻合此初法也以现生后业有异同故故须分别不同小乘三时之业一向为异便失一分有同之过。

  论譬如一缕至当知亦尔。

  演曰次明喻说及法合也喻中有三缕水及醋如次应知。

  论复次十种至少于善趣。

  演曰六明断异文分为二先彰界系后明伏断此初也不善之业唯欲所系所招当果亦唯在欲于中多生恶趣苦果少亦能招善趣别报善趣揔报唯善所招不通非善故云少也。

  论又恶趣业至已断尽。

  演曰后明伏断文别有四一明已断二彰伏断三明永断四彰制断此预流恶业皆断何以然者恶趣业者分别惑发初果既无业亦随断。

  论若诸异生至未永断。

  演曰二彰伏断异生漏智暂时伏故。

  论若不还果至毕竟断。

  演曰三明永断不还无学欲业皆除名毕竟断。

  论若已证入至得离系故。

  演曰四明制断然不善业见惑发者初地菩萨已永离讫修惑发者据不忘念所制伏故名之为断非种已无及永不起说为断也种至金刚方断尽故七地已前为利物故犹现行也此依䪺悟菩萨而说若渐悟者随应当知。

  论复次至业道非业。

  演曰七明业道二差别中四句分别阙第四也后二可知初句是业而非道者随转理说非尽言也理实十业体唯是思思即是业亦是其道故唯识云能动身思说名身业能发语思说名语业审决二思意相应故作动意故说名意业起身语思有所造作说名为业通生当来苦乐果故说名为道故七业道亦思为性广如成业并前第八及五十三俱舍十五具明之也。

  论此诸业道至不复现。

  演曰第二结指余定非定及有心等决择之处更不明也。

  论后嗢拖南至生决择。

  演曰二以颂结成前十门义瑜伽引果结第八门瑜伽之言相应义也由业与果或相应故故能引果余配可知。

  论如是已说至我今当说。

  演曰第三大假明生杂染文分为二一结前摽后二依摽正释此初也。

  论如先所说至有学者。

  演曰二依摽正释支别为四一辩生差别支二明生苦难支三辩生缘起支四明佛所说支初中有二一摽二释释分十一一一向乐生谓下三禅二一向苦者谓诸地狱三苦乐杂生欲界诸天及鬼畜中大威德者拣上诸天及无福类名为一分四不苦乐生第四禅上五一向不净欲界异生惑染未除名不净故六一向清净谓证八地自在菩萨七亦净不净上界异生下惑除故名为清净上染未断名不清净八不净反净欲染未除名为不净有般涅槃及有暇处名之为净九净不净处义同第七而少别者彼据生论此约处说余文可知。

  论复次经言至摄受苦谛。

  演曰二明生苦难支文别有五一摄受集苦二非狂似狂三不定颠倒四四种衰退五八不相数初文有二一牒经为问二依名辩释羯吒斯者此无正译义当贪爱摄受名也。

  论复次婆罗门至如狂所作。

  演曰二非狂似狂文分三分一标二徴三别解释此初也。

  论何等为五。

  演曰二徴狂数。

  论一解支节至如狂所作。

  演曰三别解中文别有五一解支节二明悭贪三乐生天四求解脱五怀伤悼初解节者西域风俗死多散身而乃雇人解其支节有人以此解支节事以为活命是为狂也余文可知悼者伤哀也刹(力尸反)者说文云剥也划也攫(居缚反)者伤也。

  论复说颂曰至怨家等身。

  演曰三不定颠倒十二行颂分之为二初十一半明不定倒后半行颂结劝令知初复分二初八行颂而明不定后三行半明妄颠倒初文有三初六行颂明不定事次一行颂举喻以明后一行颂辩不定因此初六颂不定事也。

  论如幻事众中至多身亦尔。

  演曰次一行颂举喻明也。

  论烦𢙉业缘因至幻化所起。

  演曰后一行颂辩不定因流转不定皆因烦𢙉及业缘耳。

  论虽遭是众幻至诸放逸。

  演曰后三行半明妄颠倒弃正法行横生悲𢙉。

  论如是等种类广说遍应知。

  演曰后半行颂结劝令知。

  论复次斗诤至盛事衰退。

  演曰四四种衰退。

  论复次斗诤至不数亲友。

  演曰五八不相数㸦起𢢔心不相比数不数赖也。

  论问至云何应知。

  演曰三杂染缘起支文分为二先问后答此初也。

  论答至因果故。

  演曰后答之中有二初别释后结上初中分三一者正释二会经违三彰次第初中有二先揔标列后别解之此初也。

  论问何等为无明相。

  演曰后别解中文分为五一明相状二彰自性三明业用四明其法五彰因果初相有二先问后答此先问也。

  论答至是无明相。

  演曰后答之中举十一事辩体痴相以贪等时无明相增故举贪等显痴体相。

  论问何等是无明自性。

  演曰二彰自性文分为二先徴后辩此初也。

  论答至所有无明。

  演曰后辩文二初指自性后彰差别差别中有九一者随眠谓痴种也二者觉悟痴现行也三谓共行相应痴也四明不共独行痴也五明蔽伏心性末那痴也六明发业烦𢙉无明七不染污所知障痴八离羞耻无惭愧痴九坚固者阐提痴也。

  论问何等为无明业。

  演曰三明业用文分为二先问后答此初也。

  论答至无明业。

  演曰后答文三初约境明次依人辩后依处释此初约境类分十一一不现见义义犹境也随诸理事非现量境二现见义亦随理事现比二量而知见也余文可知。

  论又有十种至现见愚痴。

  演曰次依人辩文分为二初揔标列后依摽释此摽列中而有十种。

  论𡙇减愚痴至无逼𢙉想。

  演曰后依摽释文分为十一明𡙇减二彰狂乱三彰散乱四彰自性五明执着六明迷乱七明坚固八明增上九无所了十现见痴次第配释如文可知。

  论又此无明至诸吉祥事。

  演曰后依处释文分为二初标后辩辩中有五初三障圣后二碍凡前三之中初障见道三乘入圣生极喜故次障断德后障修道及无学位碍凡可知。

  论问何等名无明法。

  演曰四明其法文分为二先明四法后彰三法初中有二先徴后释此初也。

  论答至说名痴人。

  演曰后释文二先辩后拣辩中有四初但是种不得所娆垢媚之名二是现行不能发业不发业故不得痴垢所媚二名三是现行复能发业得娆垢名可羞耻故而无媚称四现发业具得娆垢所媚三名拣别可悉。

  论或有闇法至无色界。

  演曰后明三法欲色无色根识多少如次明也。

  论问至更不复现。

  演曰五彰因果文显可知。

  论复次至眼识等因。

  演曰二会经违文分为二初牒经为问后论主会通此初也。

  论当知此依至所生识依。

  演曰后论主会通文分为二初释俱依后彰助伴二中有三谓标徴释。

  论复次缘起至苦次第。

  演曰三彰次第文分为二初揔标列后依标释释中有四文显可知。

  论于此处所至更不复现。

  演曰二结止也。

  论卷第六十一

  论复次至作是请已。

  演曰四明佛所说支文分为四一辩王六事二辩生八苦三明其三士四彰十爱悦初文有二一爱王礼请二世尊为答此初也梵云嗢陁演那伐蹉褐剌阇此云出爱王旧云优填王音讹略也。

  论尔时世尊至王可爱法。

  演曰二世尊为答文分为三一标章六法二依摽别释三揔结劝修此初世尊揔摽六法劝王应知。

  论云何名为至专行放逸。

  演曰二依标别释门分为六一辩王过失门二辩王功德门三辩王衰损门四辩王方便门五王可爱法门六引生爱法门初过失中文分为三先揔徴列次别解释后揔结之此徴列中而有十种。

  论云何名王至专行放逸。

  演曰次别解中文分为十一种姓不高二不得自在三立性暴恶四猛利愤发五恩惠奢薄六受邪佞言七所作不思八不顾善法九不知差别十一向纵任一一皆具徴释及结如文可知。

  论若有国王至自性过失。

  演曰后揔结之。

  论云何名为至不行放逸。

  演曰二辩王功德门文分三分初揔徴列次别解释后揔结之此初也。

  论云何名王至不行放逸。

  演曰次别解中文分为十一种姓尊高二得大自在劳(即到反)者慰也赉(落代反)者与也赐也三性不暴恶四愤发轻微五恩惠猛利六受正直言七所作谛思八顾恋善法九善知差别十不自纵任一一皆具微释及结。

  论若王成就至自性功德。

  演曰后揔结之。

  论云何名为至王衰损门。

  演曰三辩王衰损门文亦分三谓徴释结此徴列中而有五也。

  论云何名王至不修法行。

  演曰二释之中文分为五一不观群臣二无恩妙行三不思机务四不守府库五不修法行一一之中具徴释结。

  论若有国王至退后法利。

  演曰后结料拣。

  论云何名为至专修法行。

  演曰四辩王方便门文亦分三初揔徴列次别解释后结料拣此初也。

  论云何名王至专修法行。

  演曰次别解中文分为五一善观群臣二行恩妙行三专思机务四善守府库五专修法行具徴释结准上应知。

  论若有国王至所有义利。

  演曰后结料拣。

  论云何名为至可意之法。

  演曰五王可爱法门文分为五一问二答三徴四释五揔结之。

  论云何能引至勤修法行。

  演曰六引生爱法门文分为六一问二答三徴四列五释六结此初四也。

  论云何名王至能往善趣。

  演曰五释之中文复分五一恩养世间二英勇具足三善权方便四正受境界五勤修法行修法行中同前分三谓徴释结释中有五一信二戒三闻四舍五明净慧一一次第别开解之。

  论如是五种至后法利益。

  演曰后结料拣。

  论复次大王至利益安乐。

  演曰三者揔结劝修。

  论复次如说至云何生苦。

  演曰二辩生八苦文分为二一牒经徴问二依徴正释此初也。

  论当知此苦至离别法故。

  演曰二依徴正释苦分为八一明生苦文分二分初揔标列后别解释此标列中而有五种如文可知。

  论云何众苦至说生为苦。

  演曰次别解中文分为五一众苦所随二粗重所随三众苦所依四烦𢙉所依五不随所欲各具徴释结三如文。

  论云何老苦至衰退故。

  演曰二明老苦文分为二先徴后释释中有五如文具释。

  论云何病苦至速离坏故。

  演曰三明病苦文分为二先徴后释释中亦五如文可知。

  论云何死苦至忧苦故。

  演曰四明死苦文分为二初徴后辩辩中有五文易详也。

  论云何怨憎至所依止故。

  演曰五怨憎会苦文假准前。

  论云何爱别至有所阙故。

  演曰六爱别离苦。

  论如爱别离至当知亦尔。

  演曰七求不得苦。

  论云何五取至行苦性故。

  演曰八五取蕴苦。

  论复次依行至名为上士。

  演曰三明其三士义类不同五重辩释一依行辩二依人辩三依施辩四依戒辩五依修辩初依行中文分为二一依二利明其三士二依四行以明三士此初也。

  论复有四种至名上士。

  演曰二依四行文分三分初标次释后结料拣释中有四文显可知。

  论复有三士至后名上士。

  演曰二依人辩三士差别有七重释此初复二初标三士后释三士。

  论复有三种至后名上士。

  演曰第二重释文分为四一标二列三释四结。

  论又诸国王至为上士。

  演曰第三重释文分为四一标二列三释四结释有二重文易可悉。

  论复有三臣至下中之下。

  演曰第四重释具摽释结。

  论又有四语至是上士。

  演曰第五重释文亦分四一摽二列三释四结。

  论复有三种至后名上士。

  演曰第六重释文分三分初摽次释后结料拣释中有三文易知也。

  论复有三人至后名上士。

  演曰第七重释文分三分初摽次释后别属当。

  论复依施物至后名上士。

  演曰三依施辩有四番释一依物说二依田说三依差别四依心说各具摽释及配属当寻之可知。

  论复于受持至后名上士。

  演曰四依戒辩有七复次一一之中皆具三士寻之可知第五复次具四支者前五十三解律仪中有此文也第七复次初唯成就非律等者处中戒也余文可悉。

  论复依修习至后名上士。

  演曰五依修辩有四番释一一之中皆具三士寻之可知。

  论复次有十至弃身者。

  演曰四彰十爱悦文分三分一摽二徴三列名数于列中复二初列十法后列十情然十有情于彼十法如次而生爱乐喜悦据随相增如次配释。

  论复次听闻至谓颠倒。

  演曰第二揔明三种杂染有七复次此初分三一明过失二彰失意三逐难释。

  论复次烦𢙉至而发起故。

  演曰第二复次文分为二先摽后释释中有三一相应发𠛴那等起名相应二亲生发近因等起名亲生也三增上发远因等起名为增上引余烦𢙉发生业故。

  论复次非所至相似法故。

  演曰第三四五六七复次通明烦𢙉业生杂染寻之可知。

  论我以略说至更不复现。

  演曰第二大假揔结之也。

  论卷第六十二 摄决择分中三摩呬多地

  论如是已说至我今当说。

  演曰决择分中有十七地分境行果境有九地合为六假上来二假明前五地次辩第三明第六地文分为二初结前生后后依生正释此初也三摩等名如前已释。

  论谓补特伽罗至而求出家。

  演曰后依生正释文复分二一广明定法二揔结止余初文有二一明定障二别分别初文复二一明障体二辩起人初又分二初明障法后辩起因初文有四一摽二徴三列四释此前三也列中类别揔有十八下释之中以无惭愧性相同故合一处明。

  论云何有謟至而求出家。

  演曰四释前摽合为十七一明謟相二明诳体三明矫性四彰虚诈五无惭愧六明不信七彰懈怠八明忘念九彰不定体即散乱十明恶慧亦名不正知也十一慢缓十二猥杂十三趣行文复有二先明趣向后辩前行谓于利养及受请中是诸贪人所归趣处名为趣向最初先往名曰前行十四舍轭文中有三一舍离边具谓修行者远离最胜上妙卧具名离边际二远离恶人三习似静室由此三种令修行者而有所往名之为轭今皆弃之名舍离轭即舍勤中善轭名也十五不敬学处十六不䫃十七希命文易可详。

  论当知此中至增上慧起。

  演曰二辩起因文别为二一因违犯三学而起二依自类增上力生此初也。

  论不信懈怠至而求出家。

  演曰二依自类增上力生。

  论复有三种至而出家者。

  演曰二辩起人文分为四一标二徴三列四释此前三也。

  论云何三处至损𢙉毁辱。

  演曰四释文二先徴后辩辩中有三一辩出家二辩居家三明法外此初出家起随惑也。

  论当知第二至行三恶行。

  演曰二辩居家。

  论当知第三至不平等行。

  演曰三明法外文分为四一标二列三释四结释中有三一随逐远离二随逐愦𡗚三随逐学处学处分三一随戒起二随定起三随慧起结释可知。

  论复次至能为五事。

  演曰二别分别文分三分一论家自释二引教别明三逐难重辩初论家自释文别为七一遍处引发支二爱味等至支三三种断灭支四三种退法支五近分修习支六修诸静虑支七二无心定支初支有三谓摽徴释此初也。

  论何等为五。

  (演曰)二徴五数。

  论谓由修习至诸圣神通。

  (演曰)三释之中文分三分一明立五事二明余非立三明障所显初明五事文即为五一明八处引化变事无而忽有名之为化转换旧质名之为变由八遍处于境卷舒而得自在故于色等皆能变化。

  论又由修习至圣神通。

  (演曰)二明空处引往还事色像当情往来必碍今观空想万法皆无故于十方往来无碍。

  论又由修习至诸胜功德。

  (演曰)三明识处引胜德事无诤等德是心心法要心调善此方生故于其识处修习炼磨转宽转净方能引发无诤愿智及无碍等名引胜德。

  论又即由此至想处解脱。

  演曰四彰识处引二解脱谓由胜故故能引德及解脱事。

  论又即由此至胜住所摄。

  演曰五明识处入灭解脱依心熏修而证入故。

  论又由识无边处至清净道。

  演曰二明余非立遍胜处谓由识处行无边故可立遍处胜处及诸解脱已上二地心想渐微行非遍满故于彼二不立二处问对法十三云当知此中依解脱故造修依胜处故方便依遍处故成满准彼即以解脱为初引胜遍处与此不同各归何意答初修久习二入别故若初修者即以解脱为因遍胜为果如彼对法十三所说亦同有宗若久习者即以胜遍为因解脱为果如此所说亦同成实成实论云遍处为因解脱为果胜通因果对法亦云解脱究竟所以此中据究竟言故云遍处是诸解脱能清净道由此理故初四遍处引生初二解脱次四遍处引发第三解脱次空遍处引发第四解脱次识遍处引发后四解脱初文但说引发神通不言解脱者举后明前影略知故。

  论又诸解脱至心得解脱。

  演曰三明障所显谓由定障障所知故名所知障所知障体得解脱故而能显得诸解脱事非唯遍处独能引生问既云二乘所知障脱为断彼障云得解脱为不断故名为解脱答异熟生受白净无记是所知障类又通染受障所知故得所知名二乘断此名断所知障。

  论复次至爱味等至。

  演曰二爱味等至支文分为二一彰爱味相二明系染别初文有二先标后辩此初也。

  论谓或证得至随念爱味。

  演曰后辩之中文分三段一明未相二辩味时三释爱味初中有二一明证得二明未已此初也谓于前心证得定已出缘过去已所得定计为净等念相应爱逐彼过去净定而生名随念爱。

  论或未证得至而生爱味。

  演曰二明未已文分为二一双标二相二依标别释别释为二初明未得后明已得此初也虽未得定而于未来所修证中先生欣乐亦名爱味。

  论或已证得至现行爱味。

  演曰后明已得谓于现在证得定已计为清净名爱味定爱味虽同三世境异故依三世分三相也根本近分揔名为定而未分别二差别故。

  论若从定出至无有爱味。

  演曰二辩味时若从定出前后可生正在定中味无容起何以然者染净相违障治异故。

  论言爱味者至生贪着。

  演曰三释爱味。

  论复次下地至不染污。

  演曰二明系染别文分为二一明界系二明染不染染不染文二先标后辩文易可知。

  论复有三种至三断灭。

  演曰三三种断灭支文分三分标列及释如文可知。

  论复有三退至习行法退。

  演曰四三种退法支文分为二先标后列列中有三一未得法退如诸异生祈无漏时未得无漏心便退屈名未得退二已得法退已得禅定起染污心退所得定名已得退三习行法退习行诸行遇劣支缘懈怠不修名习行退。

  论复依世间至或无漏缘。

  演曰五近分修习支文分为二先明四道后六作意初中有二先明得失后辩所缘谓依未至方便等中祈断及证而修习者当观下上过失寂静而能辩之若胜进道依一切法无我遍满所缘是有漏或作谛现观无漏缘于上地者此游观无漏。

  论复次至胜进道摄。

  演曰后六作意文分为二先标后摄七作意中前六近分第七根本故于六中明四道摄第七事别故不明也。

  论问何缘故至不可思议。

  演曰六修诸静虑支文分三分一明不思议二辩通差别三明四定异初中文二先问后答此初也。

  论答至不可思议。

  演曰后答之中由磨莹故法性有此境界难思非不善修而能有此不思议事。

  论复有二种至便被障碍。

  演曰二辩通差别文分三分一明通等障碍有差二通不等胜者成办三通虽等先发者得初中有三一标二徴三释所以此初也谓二种人于一地等俱欲起通一拟化水一欲变火然二人通既无偏大所以二通㸦相障碍俱不得成虽神通等若二作意有间无间二差别者间便被彼无间者障无间事成间者不尔。

  论此中至云何应知。

  (演曰)二徴意云云何知此二通等者而有被㝵不碍因缘。

  论由彼二人至转变。

  (演曰)三释差别之所以也由不相似变水及火各差别也于一事者一地等事而由思惟我定退等为定作意有斯间断故被专注之所障碍通变不成。

  论若二神通至所作成办。

  (演曰)二通不等胜者成办劣者不成。

  论若二神通至成办非余。

  演曰三神通虽等先发者得后即不成。

  论复有四种至静虑者。

  演曰三明四定异文分为二初揔标列后别解释此初标列而有四也。

  论于六作意至第四。

  演曰后别解中文别有四一依近分修依六作意而修习时名近分修若依第七名根本修此未明也二依染污修谓于上静虑起爱见慢及疑四种名染污也文举初后以摄中间故云乃至此上二种如本地分第二等释三依世定修依世善定引现法乐及神通故四依出世修决择分中所修净定名出世修为求出世而修习故故名出世定体无漏说名出世。

  论复次无想至一有漏。

  演曰七二无心定支文分为二初彰无想后明灭定此初也以唯凡夫外道所入故唯有漏。

  论灭尽等至至出世间。

  演曰后明灭定文分三分一明无漏二辩得人三明学摄此初文二先标后释释有五义一无惑相应故是无漏二非相应故无心心所三无所缘故无有漏境四无恼生故无染污心五出世间故故成无漏。

  论一切异生至远地菩萨。

  演曰二辩得人非凡唯圣圣通大小小乘入者前已具明义类皆同更无异说唯于菩萨更增别理于中文二先辩入人后释伏难此初入人远地菩萨即初地已上名为远地以异生位不能修证至圣位时方能证入过初大劫入二僧祇行位渐高名为远地不同七地行无相故名远行地。

  论菩萨虽能至不舍烦恼。

  演曰后释伏难伏难者云若于远地生出世法能令灭定而现在前复无漏者如何烦恼犹现行耶故此答云虽现在前然由方便悲增力故烦恼现行不妨定时得为无漏。

  论又此等至至似涅盘故。

  演曰三明学摄于学等中但是第三非学无学非余有学及无学摄何以然者非所行故非有学摄似涅槃故非无学摄无学位中涅槃为真非名似故。

  论复次当释随身念经。

  演曰第二引教别明经分为四一随念身经二俱祉罗经三三法因经四除睡眠经初经文二先揔标举后依标释此初也。

  论谓心清净至着外境。

  演曰后依标释文分三分一辩所治二辩能治三释经中随身念字初中有二一摽章举数二随数别陈此初也。

  论毁禁戒者至欣乐门。

  演曰二随数别陈文分为四一明毁戒二彰乱思三者内身四者外境如文可知。

  论当知此中至净作意。

  演曰二辩能治文分为二初各别释后揔结之初中有五一不定清净二定地清净三明摄清净四不共清净五不共果净初不净中有二番释初番文四一治初惑修一作意谓正知者正知犯戒而为失故故能治之二治二惑修三意者如次治彼第二随中三散乱也一者谓于过去不了无常妄谓为真便生乱念今观于境顺彼无常妄念散心悉皆不起二者谓流散故于现尘中不知空幻由斯生彼恶见等心而今了知五尘性空故能治彼不悟真心邪寻思也三者由先二种散乱所住持故极难除遣故修调炼彼依心等方能除也三分析作意除着内身着内身者执为我体是一是常今以心分析聚身散为微相了无有我故能除遣四不净作意除着外境外境即是自身之外情与非情妄生净想而保着之今观不净故能除也。

  论又初作意至及承事贪。

  演曰第二番中以六作意释后三随不明初犯言初作意断妄念者即前随念散乱由正知彼过失境体故彼妄念无因得生第二作意断二贪者称顺身境知是无常故能除遣妄常之想余文可悉。

  论如是作意至清净安乐。

  演曰二明定地清净文分三分初明得定次得喜乐后如实知此前二也如是前六作意为依断随惑已便能证得初禅近分及根本定又能证得二禅有喜四禅清净三禅安乐离喜定也。

  论又依如是至缘生智故。

  演曰后如实知文分为二先标后释释中有二一知有情二知诸行二中各二谓徴及释文易可知。

  论此随身念至之所依止。

  演曰三明摄清净文分三分谓摽列释三处者一心二慧三修业地断所余者断前四随所余诸结依此三处摄诸清净名清净摄。

  论由三因缘至所生处故。

  演曰四不共清净初标后释释中有三寻之可悉。

  论又此修念至烦𢙉不染。

  演曰五不共果净文分三假一明四果二明五果三明九果初中有二一标二释释中有四一世法不染二空闲不染三俱于二处烦𢙉不染四俱于二处苦𢙉不染谓于空处雨淋屋中垂漏及诸风日蚊䖟等事难堪忍者皆不能染。

  论奢摩他至寂静解脱。

  演曰二明五果文具摽释四种静虑而为其四寂静解脱体即灭定以为第五。

  论于般涅槃至六神通。

  演曰三明九果亦具摽释初三果者即前四中初三果也以第四果即漏尽通故但言三不云四也虽前三果皆言不染漏犹未尽四果中言苦不染不云烦𢙉故漏尽矣。

  论此随身念至果清净故。

  演曰二结能治具五清净如前应知。

  论又随逐身至名随身念。

  演曰三释经中随身念字随逐身转释随身言身谓境也能缘之慧而随身转名曰随身彼所摄受者释经念字彼随身慧由相应念所摄受故故得念名。

  论复次当释至心解脱。

  演曰二俱祉罗经文分为二一举所释经二次第牒释此初也梵云摩诃此译云大俱瑟祉者唐云肚也罗者译云持即揔应云大肚持也怀四围陁蕴三藏法持之不失名大肚持彼经广明慧心解脱故标释也。

  论此中依慧至彼因缘。

  演曰二次第牒释文分为二初略别释后广辩之初中有二一辩世间二明出世初文又二一彰二解脱二明二脱果初文复二一慧解脱二心解脱慧中又二一境二体境复分二此中已下𢝰𤗊经也当知已下论主释也智所观察名曰所行彼善恶行并彼因缘是智所行之境界也建立谓即成立行等以为境也起行所由名曰因缘近善恶友听邪正法及无明等皆因缘也。

  论彼体性者至如实正智。

  演曰二明体性牒经论释二假如文彼体性者彼慧体也论举所知行等体性显彼能知慧脱体也。

  论又依心解脱至能取了别。

  演曰二心解脱文中有二先牒后释经中所言心为染净之所依者当知即是取色等心染时为缚净时解脱今说净时名心解脱。

  论彼世间慧至杂染出故。

  演曰二明脱果谓慧心二远离杂染名二解脱即果名解脱果言相应者染心俱时相应惑也言相杂者谓即与心前后闲起杂烦𢙉也今悉出离故名解脱。

  论即慧解脱至一切境界。

  演曰二明出世心解脱文分为二先明解脱后明脱果初文复二先𤗊经文后依经释谓由世间心慧脱故出世正智方能如实了知众境如实知者谓心与慧二解脱也。

  论即出世慧至杂染出故。

  演曰后明解脱果解脱果同前心慧果释有差别者世间伏染出世断染故分二别。

  论此中至无倒思惟。

  演曰后广辩中文分为二一彰解脱二明差别初中有二先慧后心慧中又二一彰慧体一明慧果此初复二一明正见二辩见因正见义彰故文不释见因难辩故偏举之。

  论又出世间至无所对故。

  演曰二明慧果文分为二一明果体二明无对此初明果体即无为离系果也无生灭故名前后常非能治故名无所对不同于前心慧解脱即名为果。

  论若法所治至名有所对。

  演曰二明无对文分为二一反明有对二正明无对此初也言若法者能治道也所治若有生已无灭者谓所治惑体若有者生已无灭何以然者以未断故所治若无灭已有生者所治体无名为灭已对治道起名曰有生道生惑灭正同时故言彼法者彼治道也名有对者所治惑也。

  论若法所治至名无所对。

  演曰二正明无对言若法者谓正见果常时有者虽彼所治而有有无生不生等而无为理恒常是有不同于前无漏治道对所治故方得有名言彼法者彼正见也无所对者不待所治生灭惑也。

  论又即此果至顺清净故。

  演曰后明心果文分为二先明清净后明心住此初文二牒经论释文易可知。

  论又解脱心至相属而住。

  演曰后明心住。

  论又此世间至后有不生。

  演曰二明差别文分为二先果差别后住差别初果之中文二番释此初番中先牒经明后论解释受通内外名为诸受受因触起名及因缘依内果受起痴发业依外果受生爱润生生后有者名世解脱果无痴爱等名出世解脱果。

  论又彼相杂至领受彼故。

  演曰第二番释又彼相杂而相应者世间解脱果心与诸惑犹杂生故彼能依止心法净者出世解脱果何名清净以非现缘之所染污亦能领彼非现染法而证知故故名出世心解脱果。

  论即二解脱住差别者。

  演曰后住差别文分为二一𤗊佛所言二慈尊辩释此初牒言住者依也体即灭定是二解脱所依之处名解脱住。

  论当知即是至有心定出故。

  演曰二慈尊解释文分为三前二别陈列中六者一由清净识没等故清净识者无漏识也灭定之中识不现起名之为没平等之言显灭定体但由识没平等名定非由所依身离刚强名平等也二于入定不由加行三于出定不由加行以于入出皆得自在名不由加行四于在定三行不行谓身语心行五于远离出寂静等中而有三时前二可悉三于二处行相等者揔合前二为第三也六于亲近出心等者文分二假一摽寂静二列三时随别列中一一释也。

  论又此诸定至今起现前。

  演曰三辩差别文分三分一辩得时二辩三时三明入出此得时也此诸定者此上三时有色等定。

  论此中前二至胜定清净。

  演曰二辩三时定清净异有色无色先后起者名由次第观无相者名无次第。

  论又有相定至当知出定。

  演曰三明入出作意差别。

  论复次当释至解了证得。

  演曰三三法因经文分为二先𢝰摽列后依摽释此初文中具摽徴列。

  论解了事者至五取蕴故。

  演曰后依摽释八相分八此初事也事谓体事五蕴之体名之为事。

  论解了所治至而不能证。

  演曰二释所治所治非唯爱见二也二过增故故偏言之举胜彰劣皆所治也。

  论解了果者至染永断。

  演曰三彰其果谓由爱见二染断故所得无为说名为果。

  论解了自性至有为所摄。

  演曰四明自性文分为二初摽立意次彰自性自性有三谓即三蕴一对治恶行建立戒蕴即八支中正语业命二对治诸欲建立定蕴即八支中正定支也三对治诸见建立慧蕴即摄八中正见思惟所余诸支助伴为依通明三蕴具本地分。

  论解了果至无为所摄。

  演曰五果差别谓诸灭理虽皆名果断障证得时类有异名为差别。

  论解了所依至因缘相故。

  演曰六辩所依文分为二先摽后释释中有四一由种姓谓修行者有宿习等静虑种姓故闻宣说便能解了二由相故谓定体相三所缘者谓定境界而有四种如本地分四成办者谓定方便能成其定说名成办。

  论解了功德至功德故。

  演曰七明功德文分为二初揔摽举后别列相相中有五一者灭事灭定体事谓依猒心种上而立不相应摄二者寂静谓即涅槃灭定似彼名为相似似彼本质复名影像三者入因谓定方便求于寂静及止息想入四者出因谓加行时邀期愿出及闻外缘而出心也五出功德谓出定已身心平等能令供者获现果也。

  论解了证得至观察诸受。

  演曰八明证得文分为二初揔标举后别解释此初也。

  论谓观察自性至及观察还。

  演曰后别解中文分为二一观察诸受二对治诸受此初依于四谛观察诸受而显八相八相具前本地分第八及五十三并已所说。

  论此中乐俱至皆是苦故。

  演曰二对治诸受文分为二一辩对治二明相对此初对治文可知矣。

  论言相对者至诸法相对。

  演曰二明经中相对之言具𤗊释结五十六中已明之也。

  论复次至对治之相。

  演曰四除睡眠经文分为二一辩五对治二辩五住持初文有二先牒经文后论主释此初也经明习定能断睡眠从其所明以立名也。

  论谓远离闇相至所依功用。

  演曰后论主释五对治者离闇相一于能随顺至道理二害诸见三诸见用四见所依五一离闇相修光明也二缘净境除惛沉也三损诸见不起见取等诸见也四见功用能生恶行今悉治之上损害言通下文也五见所依功用即是见之功德由见断故得功德也。

  论彼随烦𢙉至如理作意。

  演曰二辩五任持五任持者一谓诸远离远离处所谓即远离非习之处二顺定言说谓随顺定能诠言教三顺无染心资生众具众具鄙劣不起贪心四从有智者至美妙言说谓由美言善教诫故持定不退五于诸等于世间定而不爱味于无漏定如理作意虽世出世二义不同俱由定故合为第五。

  论复次至远离自性故。

  演曰第三论重解释文分九分一遣染寻思分二顺出离支分三证修真定分四定法相违分五明四静虑分六辩修四法分七离欲所显分八释定异名分九从定退失分初中有二一摽二释此先举由三因缘能离寻染一远所缘谓能离染寻思境也二猒患自性猒患寻体三远离自性断寻体也。

  论由三因缘至染见过患。

  演曰二逐难偏释第三远离三品不同如文可悉。

  论复次诸苾刍至有法缘定。

  演曰二顺出离支分所言六者三人而行六行六行而六顺出离也出离体者即是涅槃此六随涅槃法体名六顺出体即因义复名支也六顺者初人修四余二各一谓于怨恶净恩四中如次慈悲喜舍行揔合为一众生缘定二法缘定约位说者解脱分中所修定者但观其法不见众生名法缘定三修谛观谓决择分修习渐胜观有为及无相法名法缘定。

  论复次由三至作意大性故。

  演曰三证修真定分文分为二一辩三大性二明二远离此初所明三大性者一所缘大性无量教法为所缘故二精进大性三无数劫所精修故三方便大性自利利他时无阙故。

  论又有二远离至恶寻思。

  演曰二明二远离由离二故能速证真。

  论卷第六十三

  论复有五种至他所扰𢙉。

  演曰四定法相违分文分为四一辩五相违二明三远离三辩五障法四明八弃舍初中有二先摽后列列中有五前三可知四沉没者谓惛沉也五他扰者外缘扰乱定意不生名定违法。

  论复有三种至闻远离。

  演曰二明三远离谓修定时有三远离一住处远离住阿练若离愦闹故二见远离离爱恚等所见色故三闻远离离彼无义杂乱言故前五违法后立三种远离顺法令修习也。

  论复次至不能堪忍。

  演曰三辩五障法文分为二初揔标列后广分别初文有二一彰能障二明所障此初也言厚重者障定增强说名厚重。

  论有五厚重至堪忍勤苦。

  演曰二明所障文中有三谓摽徴列前五如次能障后五配属可知言厚重者功德深固说为厚重。

  论此中忿者至还复退失。

  演曰后广分别文分为二一明五障二明五过初中有五一忿二𢢔三辩欲贪四明身见五不堪忍此初分二先𤗊后释释中有五一谓怀忿显有忿人二往他家明忿起处三生颦蹙彰忿起相四发寻等明忿过失五由此下辩能障定。

  论所言𢢔者至如前广说。

  演曰二明𢢔相文中有四一明有𢢔二明𢢔相三𢢔过失四正障定。

  论言欲贪者至如前广说。

  演曰三辩欲贪文分为二先辩所治后辩能治初中有五一辩有贪二明贪相三彰散乱四彰寻染五明障定。

  论彼复不净至差别相。

  演曰后辩能治能治有三一粪秽相观身不净如同粪秽以遣贪心二彼等流相谓即死尸相同粪秽名彼等流三能所依相三十六物各㸦相依名差别相。

  论萨迦耶见至不能得生。

  演曰四明身见初𤗊后显显过失中而有六义有六又字即为六也推之可知。

  论不堪忍者至还即退失。

  演曰五不堪忍文相可知。

  论前三过失至三摩地障。

  演曰二明五过为障差别。

  论复有差别至有如斯事。

  演曰四明八弃舍文分为二先揔摽举后别徴释此初摽举彰能弃人此八亦是定相违法故云复有。

  论云何为八至不能堪忍。

  演曰后别徴释释中有八一于近住有憎恶心二欲自受恭敬利养三者近住至不正行为近住者多毁犯故师不堪忍故弃舍之四又于近住至及与不须谓于己饶益而便须之于己损减乃不须也五于增上戒六于增上心七于增上慧教授折伏不能堪忍八于众务所扰不忍。

  论复次至上支分差别。

  演曰五明四静虑分文分为二初以颂摽后别广释此初颂摽分别有九一明数分二所治分三明支分四建立分五远离分六出苦分七散动分八上支分九差别分。

  论问如先所说至究竟故。

  演曰后别广释如颂所摽亦分九分一明数增减分文中有四一问二答三徴四释为超忧苦喜乐四受故但立四若减四超受不尽若也过四便无用故故但立四所为究竟四禅如次超过忧苦喜乐四也而文但言苦乐二者以苦摄忧乐摄于喜据三受门类相摄故。

  论云何名初至五者散乱。

  演曰二四定对治分文分为四一明初定二明二定三辩三禅四明四定初中有二先问后答答中有五贪通三界故置欲言拣上二界要尸罗净三昧方生故除犯戒泛言散乱虽通诸地欲界障强故偏举也。

  论云何第二至下劣性。

  演曰二明二定先徴后辩辩中有五初二可知三治苦者苦初已除今何更断答初除现苦今断粗重然有宗说五识而是苦受所依二禅据断苦所依识名断苦根四除掉举五下劣者体即是受缘下劣定名定下劣领受劣定障修胜定故是所治。

  论云何第三至下劣性。

  演曰三辩三禅文亦为二初徴后释释中有四初二可知三明踊跃喜之用也二禅喜摼说为踊跃并所发生掉举为体第二喜体第三喜用故分二种余文可知。

  论云何第四至下劣性。

  演曰四明四定所治有五初三可知乐发悟者缘乐作意由乐极故作意缘之故云发悟故杂心云于缘发悟显扬论云于乐作意。

  论问初静虑至心一境性。

  演曰三辩禅支数分文分为二一明支分二明废立初文有四一明初定而具五支二明二定而有四支三彰三定具立五支四明四定明四支义一一虽别如文可知。

  论初静虑中至而不宣说。

  演曰二明废立文分为四一辩初禅不立舍念及正知等体虽非无行相微昧而不宣说。

  论第二静虑至内等净名。

  演曰二彰二定文中有二一彰建立内净支因二明不立舍念正知之所以以能离彼寻伺作用立内等净也。

  论第三至静虑至非离喜贪。

  演曰三辩三禅别立正知舍之所以文分为二初显立因后拣下定谓已远离踊跃烦𢙉所以别显舍念正知三种别相拣下如文。

  论第四静虑至如其所应。

  演曰四明四定离八灾患最极清净故立舍念清净二支然此释名出体差别如本地分第十一婆沙论八十而广明也。

  论问何因缘故至四支。

  演曰四建立胜支分文分为二先问后答此初问云四定之中心所等法不唯四五何意唯立惑四五法而以为支余不言也。

  论答至住自性故。

  演曰后答之中有六复次显诸禅定各有对治利益所依三种义故故四五支无增无减故对法云对治支故利益支故彼二所依自性故由此三种支分满足不待余故二所依者是彼对治利益二依此初复次约于住体以明三也一住所依住谓定也依是定所托名住所依依主释也即对法中对治支也初静虑中寻伺二是能断欲界欲恚害等寻伺法故故日对治复能引定名所依称所依有二一能生他二与劣法而为依托前义本地第十一中说今据后义故说其定名日所依亦无违理第二静虑内等净是由此而能治寻伺故第三静虑舍念知是由此三种能治喜故第四静虑舍念净是由此舍等能治乐故二住饶益住之饶益亦依主释即利益支也由喜乐等得现法乐令定圆满名为利益初禅喜乐是利益支以得离生喜乐法故二禅亦二谓喜乐也三禅乐一四禅亦一不苦乐受三住自性性即住是四禅之中心一境性也。

  论复有差别至不散故。

  演曰第二复次约所缘别以分三种思惟所缘是对治支观所治境生猒患故二受用所缘是利益支受用顺境能益定故三缘不散者谓自性支定于所缘专注不散四禅对治等三体性同于前说余四复次体亦同也。

  论复有差别至慧所依故。

  演曰第三复次约于所显对治分三一饶益依即对治支对治支断所治障已彼饶益支依之而起饶益之依依主立名下二亦尔二心所依者即利益支谓利益支与彼胜定为所依故三慧所依即所依支定为慧依也。

  论复有至愚痴住。

  演曰第四复次约所对治以分三种文中有三一摽二徴三列名数列名有三一染污住对治支也二苦𢙉住利益支也三愚痴住所依支分所对治也。

  论复有差别至如其所应。

  演曰第五复次约喻以明三种差别文中有三谓摽喻法法中亦三一正求净定二求已受用三自在随意诸支配属如理应知也。

  论复有差别至寂静对治。

  演曰第六复次约治苦行立三种支文中有二一标二列列中有三一对治𡙇减初言对治是能对治次言𡙇减明所治体谓所治障障定不起名为𡙇减寻伺能离故曰对治𡙇减治也余二准知。

  论问何因缘故至恶不善法。

  演曰五远离欲恶分文分为二先徴后辩此初徴云不善之法欲界所有说离欲言已显离彼何须复说离恶等言故此牒经而以为问。

  论答至行咒诅故。

  演曰后辩之中有五复次前四一一如次离欲及离恶法文显可知第五复次文中亦二一为显示外道诸仙得定二为显示离彼外道郁头等得已却退便生咒诅发恶愿言愿作夜叉不善之法故说离欲复言离恶无重言失。

  论问何缘故知至苦根未断。

  演曰六明出苦根分文分为二先问后答此初也。

  论答至是处未断。

  演曰后答之也品谓品类粗重即是无堪任性无堪任性而是苦根之品类故名品粗重品粗重中而通三性不善同苦入初禅断今者但有余二性者意显初定喜未充满有苦粗重二禅喜满喜违苦故故粗重灭。

  论问若寻伺至不望自地。

  演曰七显示动散分文中有二先问后答寻伺言等等喜乐也初静虑等等二三定此寻等三各于自地能摄益等经中何故说为灾患动乱等耶其答意云若望自地实非灾动然望于他上地等中经名动等故无违理。

  论问何因缘故至胜上支分。

  演曰八辩立上支分文分为二先问后答此初问云何故四定如次对下而立后后上地五支四支为胜。

  论答至随其所应。

  演曰后答文三一摽二列三揔结释谓一一上地对次下地各有三缘上名为胜初定五支而对欲界三因缘者一欲不善等名为所治初定寻伺二为能治而能胜下地故二初禅证得喜乐二分利益之支亦胜于下三初禅之中而证得彼心一境性亦胜于欲余二禅等上胜于下三因准知当知下结言五支者显初三定所有支数随所应言显四禅中或具五支或具四支皆为能治胜利支也。

  论问初二静虑至有差别故。

  演曰九明禅差别分有三问答由初静虑尚有寻伺苦粗重故定未名满二禅异彼故得满名三禅唯乐利益尤胜第四禅中八灾俱尽故后三定随应名满。

  论复有四种至漏永尽故。

  演曰六辩修四法分为求四法而修于定故名四种修三摩地文中有二一辩四修二明建立初中有二一摽二列列中有四一现法乐谓得四禅根本定也二胜智见体即死生智明天眼通也眼根是见不得名智余通名智而不名见死生智通亦智亦见为拣于余双言智见三分别慧体即俗智闻思修也四漏尽者凡修定者皆为超凡证漏尽故。

  论当知依四至三摩地。

  演曰二明建立文分三分一标二徴三广辩释此初也依于四人所修法异故立四种三摩地名。

  论云何四种补特伽罗。

  演曰二徴四也。

  论谓苦速通至见谛者。

  演曰三广释中文分为二初辩四人后重料拣四人分四一明见谛二辩异生三明无学四辩不还此初见谛初二果人未得四禅根本胜定无现法乐说名为苦是利根故名曰速通问何故不言苦迟通耶答彼根钝故但求利根未暇求于现法乐住故不言也。

  论复有异生至已离欲者。

  演曰二辩异生求胜智见谓此异生得离欲已明得本定现法乐也然为欲知未来有情死生智故更修胜定求胜智见以胜智见能知未来死生事故。

  论又乐迟通至见谛者。

  演曰三明无学求分别慧谓见谛后钝根罗汉已得本定现法乐住名之为乐以根钝故名曰迟通转求利根分别胜慧故更修定而熏习也。

  论又乐速通至见谛者。

  演曰四辩不还求证漏尽得根本定利根不还求无学故更修胜定。

  论此中异生至智见清净。

  演曰后重料拣二义难故而重分别文分为二初明第二后辩第三此初重明第二义也。

  论若乐迟通至当起正知。

  演曰后辩第三求分别慧之所以也由退法性所以须求胜智慧也言复于欲下正明修习转根行也因于欲界寻思受想而生爱见爱见复能发业招生今者观于此界受等是为苦集二谛即复为除此苦集故观于灭道由数修习闻思修慧四谛观故能转钝根成利根性然修转根而起无间解脱二道言正念者是无间道言正知者即解脱道。

  论复次至对治离欲。

  演曰七离欲所显分文分为二初揔摽列后别解释此初标列而有六也。

  论自性离欲至对治离欲。

  演曰后别解中文分为六一自性离欲二损减离欲三任持离欲四胜进离欲五愚痴离欲六对治离欲一一分三谓牒释结各于自境不生欣乐即名为离非要断修方名离矣第六对治方正离也。

  论问何因缘故至为住耶。

  演曰八释定异名分异名有七或言有八如本地分䟽已叙之今文明四一名为住分之为二先问后答此初也。

  论答至不流散故。

  演曰后答住者心驰外境名为不住今不流散即名为住。

  论问何因缘故至任持心故。

  演曰二名三摩地此云等持平等持心名等持故定心所缘相分似彼本质名为同分。

  论问何因缘故至正安止故。

  演曰三号奢摩他此名为止止谓止息诸恶故名正安止也。

  论问何因缘故至心一境性。

  演曰四心一境性梵云质多翳迦阿羯罗多此云心一境性系心一缘名一境性。

  论复次当知至退没下生。

  演曰九从定退失分文分三假一从离欲退二修艰辛退三相间杂退初中有二先摽后释释中有十一不平等退谓遭重病及多粗重二种皆名不平等也二从胜境退如郁头蓝子入王宫中遇胜境退三因利养退如提婆达多因王敬故定便退失四遇轻毁退五慢高举退六增上慢退七不作意退八未串习退九自烦𢙉退十寿尽等退思之可知。

  论复次此中至速能入定。

  演曰二修艰辛退文别有四即由善恶有胜劣故所以进退成其四别。

  论复有补特至不相间杂。

  演曰三相间杂退文分为二先标后释此初也谓目连得无色定或于一时散心五识与定意识间杂而转或于一时纯定意识不相间转以间转故便从定出亦名为退以退定心入散心故。

  论若遇声缘至余耳识生。

  演曰后释分二先申自义后破他宗初中复二先明杂起后明声识此明闲杂从定起者显由闻声从定而出与定等下正明杂转。

  论非即彼定至取此声。

  演曰后明声识非即彼定相应意识初𠛴那倾能取此声唯独耳识而能取故问深密经云若眼等识随一起时必意俱转如何唯耳独能闻耶答经依散说不障定中耳独闻故。

  论若不尔者至不应出定。

  演曰后破他宗文分为二一定无领受破二非取声时破此初也谓有宗言如目连猕猴池侧坐无所定因闻猿象哮吼等声而出定者此即出定方闻此声非是定中闻象声也彼计诸识必独头生若定闻声有识俱失故今非云若彼定中不闻声尔定无耳识领受音声应不出定云何目连言为闻声而出定耶。

  论非取声时至后时方出。

  演曰二非取声时破彼外计云取声之时便已出定故今非云要在定中闻领受已意起希望所闻声后方乃出定非取声时而已出也。

  论于此地中至更不复现。

  演曰第二结止决择分中三摩呬多地。

  论如是已说至我今当说。

  演曰第四大假而明第七非三摩地文分为二初结前生后后依生正释此初也。

  论或有由自性至相应诸法。

  演曰后依生正释文分为二一正明非定二结释止余初中有二一辩所治不定之法二彰不定能治之法初所治中揔有十二前之六种体非有定名为不定后之六种有退失故名为不定此初也初五识身自性不定名不定者依有漏说无漏五识而必有故。

  论或未圆满至三摩地退。

  演曰后明六种有退失故名为不定。

  论复次此中至殷重方便。

  演曰二彰不定能治之法亦有十二一一如次能治于前所治十二行相可思不繁缕述。

  论于此地中至更不复现。

  演曰二结释止余摄决择分中有心地。

  论如是已说至我今当说。

  演曰第五大假正明第八有心地中文有其二初结前生后后依生正释此初结前而生后也。

  论当知至净建立故。

  演曰后依生正释文分为二初明心地后结止余初中有二先揔标列后依标释此标列中而有五也。

  论云何世俗至意地已说。

  演曰后依摽释文分为五一明世俗二明胜义三能所依四俱转相五彰染净此初世俗指如前说。

  论胜义道理至二者转识。

  演曰二明胜义文分为二初摽许说二明正说正说文二先徴后释释中有二先摽后列列中又二一者赖耶二谓转识。

  论阿赖耶识至能依差别。

  演曰三能所依文分三假一法二喻三结差别此中二喻具五十一能所依相同于波水体不异者依于胜义理中所说若依俗论而即异故。

  论复次此中至了别为相。

  演曰四俱转相文分为二先辩后结初中有二一辩识名二明俱有初名复二一辩通名二明别称若以缘虑依止了别名心意识而即诸识皆有三名若以集聚思量了粗境相名心意识即赖耶末那余之六识各为一号此集聚等具如五十一说。

  论如是三种至八识俱转。

  演曰二明俱有文分为二先辩识俱后受俱转初中有二一彰俱有二彰二别此明俱转如五十一。

  论又一意识至不可思议。

  演曰二彰二别文分为二先明意识后辩末那此辩经中意名为不思议也。

  论问若彼末那至云何建立。

  演曰后辩末那文分为二一彰名体二释所依初中有二先徴后释此初徴云若以相续思量为我名末那者佛说出世无漏末那云何建立无四烦𢙉不思我故。

  论答至正思量故。

  演曰后释有二初释意云名字假设不必皆称所诠之义无漏第七虽不思我亦是末那然是思量我之类故名思量也第二释云有漏第七思量我境无漏第七思无我理漏等虽异思量是同故皆末那义无违理。

  论即此末那至意识所依。

  演曰二释所依文可知矣。

  论又诸转识至难可分别。

  演曰后受俱转文分为二初明俱转后辩俱生作意起异寻之可知。

  论如是等类至俱有差别。

  演曰后揔结释。

  论复次阿赖至而共相应。

  演曰五彰染净文分为二先辩后结辩中有二先染后净染中复二先辩赖耶后明染意此释赖耶无有染俱但与触等五相应故。

  论末那恒与至差别而转。

  演曰后明染意文分为五一彰四惑恒共相应二与六识三性俱转三彰无记四辩俱生五明差别言我我所者乘言便故云我我所实非第七而有我所但缘第八以为我故言不共无明者谓恒行无明而是主故不与余识烦𢙉相应名为不共余见𢢔等不为例也所言心所多少俱者所谓遍行及四烦𢙉并大随八及别境慧十八俱也更有同异广如唯识诸师所明不能繁叙。

  论又与末那至犹现行故。

  演曰后明其净文分三段一明非伏二明伏位三明断灭初中文二先略后广略中有三谓摽徴释文易可知。

  论随所生处至现行不绝。

  演曰后广释中文分为四一摽二徴三释四结此初摽起不伏现行如生欲界末那四惑即欲界摄虽修上定而得离欲此之四惑犹起现行不能伏断。

  论何以故。

  演曰二徴起也。

  论此诸烦𢙉至差别转故。

  演曰三释所以谓此烦𢙉依本识种任运而生不同余识相应烦𢙉外缘力起所以非是世道所治六行之心非是能治何以然者境界缘力差别转故以彼烦𢙉是迷理惑世道之心而是事观事观心粗迷理惑细粗细既异故非能伏。

  论诸离欲者至现行不绝。

  演曰四结可知。

  论若诸有学至未永断故。

  演曰二明伏位三乘学位出世道时此之烦𢙉而不现起从观出已而复现行何以然者以通达故而不现行未永断故而复再起。

  论若诸无学至渐渐而断。

  演曰三明断灭无学位中皆不现起此诸烦𢙉虽有九品与断非想六识烦𢙉第九品时一时䪺断非如余识贪等烦𢙉相粗渐断灭定位中虽亦不起以于学位及无学中而入灭尽定影显而知故不言也。

  论如是等类至清净差别。

  演曰后揔结也。

  论于此地中至更不复现。

  演曰后结止余更不重说摄决择分中无心地。

  论如是已说至我今当说。

  演曰第六大假辩彼第九无心地中文分为二一结前生后二依生正释此初也。

  论问心不生因至心不得生。

  演曰二依生正释文分为二初辩无心后揔结止初中有二一辩心不生二辩心得生初中复二先问后答此先问起而有二也。

  论答心不生因至心不得生。

  演曰后答之中文分为五一摽二徴三列四释五揔结之此前三也。

  论云何由缘至心不得生。

  演曰四释之中文分为七一明缘阙二作意阙三彰未得四辩相违五明断已六明灭尽七明已生此初分三谓徴释结。

  论云何作意至心不得生。

  演曰二作意阙文亦分三披可知也。

  论云何由未得至心不得生。

  演曰三彰未得文分三假一徴二释三揔结之释中有三一明初定心不得生二彰余定心未得起三辩断结心不得生一一寻之文可知矣。

  论云何由相违至心不得生。

  演曰四辩相违准前分三释中有二一明三受二辩贪嗔各㸦相违而不生起名不生也。

  论云何断故至心不得生。

  演曰五明断已文亦分三寻之可悉。

  论云何灭故至心不得生。

  演曰六明灭尽文分三分谓徴释结释中有二如文可知。

  论云何由已生至心不得生。

  演曰七辩已生文三可悉。

  论应知由此至心不得生。

  演曰五揔结之。

  论与此相违至未已生故。

  演曰二辩心得生因辩不生乘便明故。

  论于此地中至更不复现。

  演曰后揔结止。

  论卷第六十四 摄决择分中闻所成慧地

  论如是已说至我今当说。

  演曰决择分中文分三假初之九地瑜伽境讫次有六地辩瑜伽行文分为二初有三地明三乘通行后有三地明三乘别行初文分三一闻二思三修闻慧地中有二一结前生后二依生正释此初也。

  论谓由五处至无上法故。

  演曰二依生正释文分为二一者正释二者结止初文有三一辩归依二辩内明三辩因明初复分三一辩所归依二明可归处三显非所归初文有三一明所归相二问答分别三辩归差别此初也由具五相堪为所归若五相圆唯在于佛若分得者僧亦所归故揔明也。

  论问归依有几至所得功德。

  演曰二问答分别此先揔问而有五种。

  论答至佛法僧。

  演曰后答分五一辩所归依二答唯三宝三辩归分齐四明归依行五归依功德此辩所归佛法僧也谓此三宝即是所归所依托处名所归依。

  论四缘故至皆可归依。

  演曰二答唯三宝文中有二谓摽及释由佛大悲具四因故正是所归法僧是彼具因者说及是弟子故同诸佛亦是所归然法据缘不具有四僧宝具四而未圆满言所能调善方便者于所调根及能调法而能相称药病相应名善方便显扬第六亦同此说。

  论齐四缘故至余大师故。

  演曰三辩归分齐文具摽释释中有四一知功德知归三宝是真德也二知差别知三宝别三自誓愿归依不由于他四不别说有外道神仙山林树神可为师故。

  论当知归依至勤修供养。

  演曰四明归依行文有二释寻之可知。

  论受归依者至同分中。

  演曰五归依功德谓能受彼归依之人所获功德文二重释释中各四后四之中大护满者护谓覆护覆护之中三宝最大名为大护余文可知。

  论复次至生福故。

  演曰三辩归差别文分为二初𢝰摽列后依摽释此初也。

  论云何相故至是僧宝。

  演曰后依摽释文分为六一明相别二明业别三彰信解四辩修行五明随念六明生福初文有二先徴后释释中有三佛法僧别显不从师自达诸法名自然觉自然觉言通目三佛法身觉性报身觉体化身觉相真似觉三并名为觉觉悟果者谓所证理是能证果胜故偏说僧可知也。

  论云何业至业是僧宝。

  演曰二明业别同前徴释后亦准知转正教业佛宝可知舍烦𢙉者谓行果也所缘境者谓教理也依教悟理依理起行依行得果是故四法皆名法宝僧宝可知。

  论云何信解至共住信解。

  演曰三彰信解谓可亲近祗供奉侍名为承事即他受用及化身也希求证得谓理果法余义可知。

  论云何修行至财法正行。

  演曰四辩修行教理行果四法之所皆应修习瑜伽方便瑜伽之言通四法故余文可知。

  论云何随念至乃至广说。

  演曰五明随念三宝之义体虽各别为生物解故以余相而示其名佛者觉也义隐难知故以世尊显示其号以世尊者世出世间咸尊重故法者轨持义亦难了知故以船筏及甘露等显彰体用名为余相僧者和合事尚难分故以福田及瞻病等而目僧义故名余相。

  论云何生福至生最胜福。

  演曰六明生福即显佛亦示为有情唯于一佛生最胜福即于此法生胜福者受持四句胜舍恒沙身命福也僧者众也故依多情而生胜福。

  论复次至证得法。

  演曰二明可归处文分为二初𢝰摽列后随摽释此初也。

  论谓婆罗门至当知胜妙。

  演曰后随摽释文分为五一明闻法谓沙门法所诠谛实显示于他名为胜妙婆罗门者则不如之名为虚劣二明戒法谓婆罗门随爱何戒随何支分随其差别开许害等如言所杀百里外生名无罪等沙门不尔故是胜妙三摄受法四受用法五证得法如文自悉不劳指述。

  论复次欲求至名声求。

  演曰三显非所归谓三求法非是所归文分三假一辩欲求二辩有求三梵行求初求有二先摽后辩辩中文五一摄受求求摄事故名摄受求摄事有七如本地第二所说二受用求求彼资什受用物名受用求身之资具而有十种亦如本地第二所说三戏乐求求彼世间戏乐事故四乏解求由乏解故而求解了是故名为乏解了求五名声求求世名声名名声求。

  论有求亦五至思择求。

  演曰二辩有求上之二界名之为有求生彼界名曰有求亦据胜增而立名矣文亦分二一摽二释释中有五一法尔求劫将末时下地众生法尔皆求生上天故名法尔求二祈愿求祈求所事自在天等愿生于彼名祈愿求三愚痴求谓诸外道计无想等以为涅槃愿生于彼名愚痴求四猒患求猒下求上名猒患求五思择求思惟拣择将上为胜故求生彼名思择求。

  论梵行求至当得求。

  演曰三梵行求涅槃名梵求彼之行名梵行求文两复次此初文五一唯求求虽于涅槃而起求证而于梵行全不修习名唯求求二趣向求趣向涅槃兼修梵行名趣向求三现得求求现所得五现涅槃名现得求四后得求求于后证涅槃胜果名后得求五思择求思择当果有所求证名思择求。

  论复有差别至有方便求。

  演曰第二复次文亦为五一假名求谓诸外道所求之果非是梵行能求之行亦非梵行▆名梵行名假名也二第一义求谓佛法中真实而求真梵行也三彼观察求随其所应观察前二故名为彼四无方便求邪梵行也五有方便求真梵行也为对于真显邪行故。

  瑜伽师地论义演卷第二十六
金藏第 120 册 No. 1565 瑜伽师地论义演(第1卷-第32卷)


  【原经卷残缺一版】

  ▆▆▆▆▆▆▆▆▆▆▆▆▆▆▆▆▆▆▆▆▆▆▆▆▆▆▆▆▆▆▆▆▆▆▆▆▆▆▆▆▆▆▆▆▆▆▆▆▆▆▆▆▆▆▆▆▆▆▆▆▆▆▆▆▆▆▆▆▆▆▆▆▆▆▆▆▆▆▆▆▆▆▆▆▆▆▆▆▆▆▆▆▆▆▆▆▆▆▆▆▆▆▆▆▆▆▆▆▆▆▆▆▆▆▆▆▆▆▆▆▆▆▆▆▆▆▆▆▆▆▆▆▆▆▆▆▆▆▆▆▆▆▆▆▆▆▆▆▆▆▆▆▆▆▆▆▆▆▆▆有因法。

  演曰▆▆▆▆▆▆▆▆▆▆▆▆▆涅盘此初世道能引出世出世圣道名有因法。

  论只出世法至有因法。

  演曰二引涅盘涅盘有彼出世圣道能引发因名有因法。

  论由如是等至有因诸法。

  演曰二揔结释理实十因所起之果对能起因皆有因法今示方隅且举三因所起果法名有因法余非无也。

  论复次此中至名有果法。

  演曰二明有果法文分为二先释后结释中有五一有等流果二有异熟果三有增上果四有士用果五有离系果此前二也。

  论若有三处至名有果法。

  演曰三有增上果文分为二先释后结释中有七第七等中二种三者谓善不善二中各有反教思三余可悉也。

  论若现法中至有果法。

  演曰四有士用果文具释结释中有二文易可知。

  论若趣世间至二道差别。

  演曰五有离系果文分三分初各别释次重料拣后揔结之。

  论由如是等至若离系果。

  演曰后揔结也。

  论与▆▆▆▆非有果法。

  演曰二无因果法反上应知▆▆▆▆▆生至广分别。

  演曰十六缘起诸法门前已广明故不重也。

  论复次略由至果故。

  演曰十七内法差别门文分为二一依实立二依假立初文有四一摽二徴三列四释此前三也。

  论若于是处至名内法。

  演曰四释之中文分为五一辩假名二彰妄执三明增上四明摄受五明事故此初分二先释后结释中所言于是处者内蕴处也谓于内蕴假立我等名内法处。

  论若于是处至名内法。

  演曰二彰妄执此依多分而计即蕴妄起执说理实亦计离蕴之法以为我也。

  论若由此法至名内法。

  演曰三明增上由此六根为增上故色等外处差别而生为所受用说能受者名为内法。

  论若能摄受至名内法。

  演曰四明摄受谓阿赖耶能摄受彼三性种子悉在识中故名内法。

  论若五种清净至名内法。

  演曰五明事故根心体事而是内法故名为内。

  论又有假名至名内故。

  演曰二依假立立余法者心所有法及扶根尘无表色等若对能缘根境分之合名为外为由依内而可得故故虽外处假亦名内。

  论复次应知至名为色。

  演曰十八名色所摄门文分为二先色后名色中有二谓释及结释中有二一依增长二明变坏故以二义而立色名。

  论其余四蕴至说之为名。

  演曰后辩其名文分为二先释后结释中有二谓于诸法施设种种名言势力为所依故四蕴寻名缘于所缘有所归趣故从所依言说之名能依四蕴故名名也。

  论复次略由至法差别。

  演曰十九执非执受门文分为二先明执受后非执受初中有四一标二徴三释四结此初标也。

  论何等为五至非执受故。

  演曰二徴三释释中有五一辩色执受二明内执受三任持执受四变异执受五损益执受此初先明唯色执受拣心非色而不缘之以所缘心相无用故。

  论又于色中至执受故。

  演曰二明内执受拣外五尘识虽缘之而不执受外尘不能生觉受故根依属者内扶尘也。

  论又心心法至非执受故。

  演曰三任持执受拣扶尘等不能持心故非执受。

  论又执受色至故名执受。

  演曰四变异执受文分为四一标二徴三列四释此标也。

  论何等为四至所缘境故。

  演曰二徴三列。

  论谓由外色至喜乐摄受。

  演曰四释分四一外色逼𢙉二内界顺违三烦𢙉所缠四所缘审虑由此四故故内根身领此顺违生损益等名为执受如习定者作水观时外触违顺定境持缘后出之时方生损益识若不缘彼后损益凭何以生是故本识依根受已后时意识方起解心故说色根名执受色由外触故便变异生余可知也。

  论又为损害至名变异。

  演曰五损益执受义思可知。

  论如是若色至诸法差别。

  演曰四揔结释若如是缘结前第四令成变异结第五也。

  论与此相违至执受法。

  演曰后非执受非执受等如五十三亦具明也。

  论复次至名有色法。

  演曰二十明有色法门文分为二一辩体相二结止余初中有二先揔出体后彰差别此初出体谓四大种及所造中十一种色变碍现生名有色体。

  论问如四大种至大种所造。

  演曰后彰差别有三问答文即为三初问答中文复为二一辩色造因二明作业事初中有二一明造所因二辩种方所初中又二先问后答此初也。

  论答至大种所造。

  演曰后答意云虽能所造各有自种以所造色随能造种故说所造由能造造言根心中有种子者根中有种唯随转理心中有种通于随转及正理说正理赖耶正持种故。

  论随逐色根至名无方所。

  演曰二辩种方所然种体相实无方所随彼所依明有无也。

  论又诸大种至所生大种。

  演曰二彰作业事文分三分一明界作业二辩不相离三明业具阙此初复三谓摽列释释中有二界者种也作业现也谓现四大如次而有能持能摄能熟能长之作业也。

  论又诸大种至尼等聚。

  演曰二辩不相离文别有二先摽后释释中又二谓法及喻喻复有二是及非也因所成者如五十四。

  论又于一向至方能作业。

  演曰三明业具阙文分为二先揔料拣后别分别揔中有二一明坚聚二例水等此初又二一彰业用二无业用初中复二一明坚聚唯有地相二约欲色显境有无初坚聚中一向坚者干土石等名一向坚余水等中唯有种者于干聚中唯有水等湿之种性未起现行故唯种也又唯言声不论触者以所造触离能造无故随地等彰有及无而不言也。

  论如是至次第亦尔。

  演曰二例水等准坚应知故不说也。

  论内色聚中至融消即流。

  演曰后别分别文分为二先内后外外具法喻内言具者䈥骨名地血名为水热名为火动名为风欲有情身四必具故所造具有其相易知外聚阙具理亦可悉。

  论复次至皆是假有。

  演曰第二问答文分为二一𤗊论前明二依经问答此初也准此论明涩滑等法但依四大分位假立随大种者随四大增立涩滑等如前明也。

  论问如世尊言至何密意耶。

  演曰二依经问答文分为二先问后答此初问云准前论明涩等是假离能造无若准其理有体之法可须造之无法体无不可言造世尊何意涩等无法乃置造言根等有法而不言造故先举论后牒于经对为问也。

  论答至大种所造。

  演曰后答文四一摽二列三释四会释中有二一自类假法二异类实法假实虽异皆因大生并名所造能所俱触名为自类能所处异名为异类经依自类故不说余非余根尘不名所造。

  论问世尊说有至大种所造。

  演曰第三问答文分为二先问后答此先问云法处定色何处大种而造起耶。

  论答至大种所造。

  演曰后答意云定心所起影像定色随彼所思何界之中本质大种而能造也问如前论说定自在色随何定心即彼定地四大所造又五十四云此影像色从定心起非四大造今此复云随彼所缘本质之色四大种造各有何意致斯不同答古有释云非大种造是尽理言定所生色从心所起非对碍法故非大造今言从彼所缘本质大种造者约远缘说由观彼质影像生故前说自地大造造者从近缘说当地四大与影像色同时同处故义说造理实不造有义定色虽非从彼业色大造然从定色大种所生名定大造如变为鱼鱼身岂无坚湿燸等故五十四云由彼定故生起大种然后造色变异而生虽五十四前后文云影像之色从定心起非大造者谓说假色假想变生云非所造非不从于近远四大为缘造起故诸定色皆从大造以为正说。

  论于此大种至不复现。

  演曰二结止余。

  论复次云何有法。

  演曰二十一有法差别门文分为二先问后答此先问也。

  论谓一切至说名有法。

  演曰后答答中文分三分初揔出体次别徴释后指广文此初也一切世法三有所摄名为有法。

  论问阿罗汉等至名无漏。

  演曰次别徴释有二问答此初复二先问后答此初也。

  论答至说名无漏。

  演曰后答可知。

  论问至此何密意。

  演曰第二问答文二准前此先问云前论所言一切世法说名有法有法即是有漏法也云何世尊但说意法及意识三名为有法余不言之有何意趣。

  论答至说如是言。

  演曰后答意云因中意识意法等三有是应断有不应断不应断者是出世法应断之者是世间法为拣不断故但说三名为有漏眼等五识根境等三因位唯漏非通不断故不言之非彼根心不名有漏。

  论此中世尊至应知处。

  演曰后指广文此不言也。

  论复次云何有上法。

  演曰二十二有无上法门文分为二先明有上后明无上初中有二先徴后释此初也。

  论谓除涅槃余一切法。

  演曰后释之云有为法外更有无为胜上之法名有上法。

  论由五因缘至无上法。

  演曰后明无上文中有四一摽二徴三释四结谓此涅槃具五因缘体妙殊胜更无过上名无上法。

  论复次云何应修法。

  演曰二十三修习有为门文分为二先徴后释此初也。

  论谓一切善有为法。

  演曰后释分二初揔出体后彰差别此初出体有漏无漏有为善法有所进修可名修法无为不尔故以拣之。

  论此中应知至对治修。

  演曰后彰差别文分为二一别辩四修二摄之为二初中有二先揔标列后别解之此初也。

  论此中未生至名得修。

  演曰后别解中文分为四一辩得修二辩习修三除去修四对治修此得修也为得故修名曰得修谓由修力得所未得诸善法故。

  论已生善至名习修。

  演曰二辩习修习者惯也习即是修名曰习修由此数习数修力故已生善法令得坚住不忘倍增名习修也。

  论已生不善至除去修。

  演曰三除去修为除故修名除去修由此修力除去现行诸不善故。

  论未生不善至对治修。

  演曰四对治修文分为二初揔后别此初也师子觉云修习对治名对治修对治未来诸不善法令不生起名对治也。

  论当知此中至对治修。

  演曰后别之中文分为四一猒对治二断对治三持对治四远对治此初猒患对治修者即七作意中了相胜解名猒对治谓观蕴身有漏过患如疮㿈等不生染著名对治也。

  论从远离作意至断对治修。

  演曰二断对治即以远离摄乐观察方便究竟四种作意名断对治谓即方便及无间道能断惑故名断对治。

  论方便究竟至持对治修。

  演曰三持对治以彼第七为持对治谓解脱道任持断得名持对治。

  论从此已上至远分对治修。

  演曰四远对治即以后之胜上地中七种作意望于前品所断染法为远对治谓后诸道令先所断烦𢙉转远所以名为远分治也。

  论此四种修至思惟修。

  演曰二摄之为二文复分二先揔标列后别释之此初也。

  论此中修身至受持修。

  演曰后别释中文分为二先明防护后辩思惟此初也修身净行名防护修防护根门令过不起即前习修除去修也修戒谓即别脱律仪要从他受方自修治名受持修体即前三一分修也。

  论若静虑地至为修慧。

  演曰后辩思惟谓即定慧相应作意名作意思惟修。

  论复次云何过去法。

  演曰二十四三世法性门文分三假初明过去次辩未来后彰现在初中有二先徴后辩此初也。

  论谓因已受尽自性已灭。

  演曰后辩文二初明体别后明事别初中又二先释后结释中又二一辩法无二明忆念初中有三一因二果三辩为缘此前二也自性果也因果俱尽名为过去。

  论无间为缘为生余法。

  演曰三辩为缘文分为二初近后远近中又二先辩后遮此初也为生余法故名过去若不过去后法不生后得生者谓由过去法体已无彼方生故故说为缘为生余法。

  论除阿罗汉最后心法。

  演曰后遮后心非为后缘故拣之也。

  论熏习相续至异熟当熟。

  演曰后辩远缘名为过去过去现行虽久已灭种能招果故说为缘。

  论如所领受至诸作月。

  演曰二明忆念以辩差别谓有一类得宿命智忆知本事名为过去或有一类不生宿智而不能知然灭所显无有作用亦名过去。

  论是名过去诸法差别。

  演曰后结可知。

  论此过去法至所有尽灭。

  演曰二明事别文分三段谓标徴释释中有五一𠛴那过去约𠛴那说二死没过去约一期说三坏劫过去约坏劫说成住等时未有灭坏不名过去四退失过去如习定者先得后失名为过去五尽灭过去有余依中惑业尽灭无余界中身智尽灭以尽灭故名为过去。

  论复次云何未来法。

  演曰二辩未来文分为二先问后答此初也。

  论谓因未受至远当生。

  演曰后答文二一明体别二明事别此初分三一因未受未受果也二自性未受果体未生未酬因也三待缘生待缘生中而有揔别别有近远。

  论亦由五相至得未来。

  演曰二明事别文分为二先摽后列列中有五初二可知三成劫者未来成劫现虽未至当可成故名曰未来四应现行五应得法亦准此知。

  论复次云何现在法。

  演曰三明现在文亦分二先徴后释此初也。

  论谓因已受用至清净所显。

  演曰后释分二一明体别二明事别初文有六一因用未尽二果用未尽三𠛴那即灭四决定坏灭五杂染所显六分净所显谓除无为无为非是世所摄故。

  论亦由五相至心法等。

  演曰二明事别文中有三谓标列释。

  论复次云何至欲界系法。

  演曰二十五三界系别门文分三假初明欲界次明色界后无色界欲界文三谓徴释结心不在定彰是散地若得定时即非欲故生得等者异熟之心说为生得善恶之意名为作意三世等法名已行等生及作意三世法转皆名欲界。

  论复次云何至色界系法。

  演曰次明色界文亦分三谓徴释结释中有二一明色定二明生色此初也谓在欲界所得上定及定所起色界之法皆色界系问身在欲界亦得起上天眼耳通何故但云意地诸法答二通必由定意所引意所引故亦名意地法由作意者显起上地加行善心拣生得也。

  论或生色界至色界系法。

  演曰二明生色所起之法皆色所系而言生得或作意者具起当地业报非报二种心也。

  论如色界系至当知亦尔。

  演曰后明无色准色应知。

  论复次云何善法。

  演曰二十六三性法体门文分为二一彰三体别二辩三相异初中有三一明善性二明不善三明无记善中复二先徴后释此初也。

  论谓若略说至名为安隐。

  演曰后释分四摽列徴释文显可知。

  论与此相违至不安隐。

  演曰二明不善返善应悉。

  论无记诸法至非不安隐。

  演曰三明无记返前二性所有二因即是此性二因之义对法等别应会异同。

  论又由五相至利他善行。

  演曰二辩三相异文分为二先明善恶后明无记初中有二一明相异二明强盛初中又二一明善性二明不善善中复二先摽后释释中有五寻之可知。

  论又由五相至所显故。

  演曰二明不善翻善知也。

  论由五因缘至善法强盛。

  演曰二明强盛文分为二初明善性后明不善善中有四一摽二徴三列四释释中有五一明加行二明宿习三摄胜德四田事处五明自性自性之中施戒修三㸦有胜劣如文可悉。

  论与此相违至不善强盛。

  演曰后明不善强盛五因对前善性翻显应悉。

  论又由五相至色处声处。

  演曰后明无记文分为四一摽二徴三列四释释中随难偏明第五即显长养五根非情五尘扶根五尘并是自性无记所摄色声二处通善恶性所以除之。

  论复次云何学法。

  演曰二十七三学法利门文分三分初明有学次明无学后明非二初中有二先徴后辩此初也。

  论谓或预流至慧学故。

  演曰后辩分三谓标徴释此中据胜及果而说不云四向及资粮加行二人理实彼等所有进修皆名学法对法第四而即取之。

  论云何无学至名无学法。

  演曰次明无学文具徴释世出世善进修满足名为无学。

  论云何非学至非无学法。

  演曰后明非二谓异生中所有三性无前二相故曰俱非。

  论复次云何见道所断法。

  演曰二十八三断分别门文分三分初明见断次明修断后明非断见断文二先徴后释此初也。

  论谓萨迦耶至所断法。

  演曰后释之中分别所起十种烦𢙉及随惑中分别起者皆见所断故言等也招恶趣业及彼所招难处之报并女人身第八有等皆见所断故置等言彼果等法由因断故亦得断名非自性断身边二见断通见修今且明于见道断者故云五见非全揔取说为见断。

  论云何修道至所断法。

  演曰次明修断通其三性善法无记名为断者据离缚说其染法中除先所断分别染外余之俱生六种染法名修所断。

  论云何非所断至非所断。

  演曰后明非断此三断义唯识第六亦具明之应对同异。

  论复次云何甚深难见法。

  演曰二十九甚深难见门文分为二先问后释此初也。

  论谓一切法至甚深难见。

  演曰后释分四一摽二徴三释四结甚深法二一第一甚深谓真如也二诸法自性谓一切法此二言诠皆莫能迨故曰甚深然依名言方乃举了若不然者曷能了知法体差别起修断哉。

  论如是所说至思惟拣择。

  演曰二𤗊结劝思。

  论如是诸法至更不复现。

  演曰大文第二揔结止余。

  论卷第六十七 摄决择分中修所成慧地

  论如是已说至我今当说。

  演曰通行之中文分三分谓闻思修闻思已明次彰修慧文分为二初结前生后后依生正释此初也。

  论当知略有至所成法修。

  演曰后依生正释文分为二一别明修体二揔结止余初中有三摽列及释此初二也。

  论云何声闻至作意修。

  演曰后释依标文分十六一声闻修文复分三一徴二释三揔结之此初徴也。

  论谓如有一至声闻法性。

  演曰二释之中文分为五一彰种姓二明趣入三明住行四明缘境五明修意此初举人以彰法性。

  论或未证入至正性离生。

  演曰二明趣入谓发趣心前后不同根性复异故于正性有证未证二不同也。

  论不观他利至利益事。

  演曰三明住行。

  论由安立谛至法为境。

  演曰四明缘境缘安立谛作意门者显加行位以观安立四谛作意为方便门趣入真际内观如者此明缘真根本智位亲以真如为所观境缘有量等而明缘俗后得智位缘有作四圣谛境故名有量有量之法是分别心带相而缘分别之法名分别法。

  论为尽贪爱至修习作意。

  演曰五明修意。

  论是名声闻至作意修。

  演曰三揔结之。

  论云何大乘相应作意修。

  演曰二辩大乘文分三分一徴二释三揔结之此初徴也。

  论谓如有一至利益事。

  演曰二释之中文分为五一明种姓二彰趣入三彰住行四明观境五彰修意此前三也。

  论由安立谛至法为境。

  演曰四明观境加行根本后得三智所观别也于初智中安非安者别观四谛名为安立观二空理名非安立正智可知后得通知真俗二境名缘无量离能所取号无分别。

  论大悲增上至修习作意。

  演曰五彰修意意为自他二种修故文具摽释寻之可知。

  论是名大乘相应作意修。

  演曰三揔结之。

  论云何影像修至影像修。

  演曰三影像修文分三分谓徴释结释中有二先观后止慧性推求故云分别观相应定名三摩地所观本质名所知事正观作意所思影像是彼质类名为同分止性证净名无分别余义同观故显扬云所行本境法同分也故所知事为质明矣。

  论云何事边际至边际修。

  演曰四边际修文分为二先徴后释释中有二初修有为揔有五句后修无为但思真如次尽所有摄诸有为如所有者摄诸无为有无皆尽名为边际变影缘如亦名事也。

  论云何所作至成办修。

  演曰五成办修静虑等法是所修作修作未满不名成办已入根本故得办名。

  论云何得修至名得修。

  演曰六辩得修文具徴释释中分三一示所修二明修相三揔结释初中有二先约想明后兼余德余德无常等想而有十种如本地分第二十明言自下地显不修上此据多分初修者说理实有下而亦修上故唯识云前三无色有胜见道傍修得故言彼引等显兼余德非唯前想亦因想等所引苦空无我等法皆令清净当生定地及能获得自在成就名曰得修。

  论云何习修至名习修。

  演曰七辩习修习谓仿习习即是修数习前法名曰习修。

  论云何除去至自性诸相。

  演曰八除去修文分为二先徴后释释中有三初法次喻后揔结之喻中有二一想除颠倒喻二细除粗重喻此初也定中影像诸相作意名为如楔是能出也自性诸相是本质境犹如出楔是所出也影像相者谓作无常不净等相本质相者计身常乐我净等相由观无常故除常倒假想不净能除净倒以能所除俱有相故故喻于楔能所体同。

  论又如有一至除去修。

  演曰二细除粗重喻身有轻安名轻安身身有粗重名粗重身以细除粗故同楔也。

  论云何对治修。

  演曰九对治修文分为二先徴后释此初也。

  论谓于猒患至对治修。

  演曰后释分二先列后释此初列名而有四也。

  论此中猒患至所引作意。

  演曰后释之中有二复次此初分四一明猒患二断对治三持对治四远对治此初猒患谓世善道猒世过非名为猒患神通等行无记无猒故以除之。

  论断对治者至境作意。

  演曰二断对治断惑之心必缘如故故举缘如彰断作意。

  论持对治者至解脱道。

  演曰三持对治谓缘如后所有后得及世出世无间道后所有解脱皆持对治咸能持彼所断德故。

  论远分对治至上地之道。

  演曰四远对治由多修习有深防力令先所断势渐转远名远分对治。

  论复有差别至远分对治。

  演曰第二复次文分为二先摽后释释中有四初二对治如次加行及根本也第三持中转依果者所证理也理是解脱智之所持名持对治第四远分后得智也。

  论云何少分修至少分修。

  演曰十少分修十想等中随修于一名为少分。

  论云何遍行至遍行修。

  演曰十一遍行修所观真境遍于一切能观作意名遍行修。

  论云何动转至动转修。

  演曰十二动转修谓于无相修方便时被诸有相之所动转名动转修。

  论云何有加行至加行修。

  演曰十三加行修无相修时未能任运加功而作名加行修。

  论云何成办至成办修。

  演曰十四成办修涅槃菩提转依已满神通等至出入自由名为成办。

  论云何非修至成法修。

  演曰十五非修修谓散地诸善非由定成名非修成。

  论云何修所成至成法修。

  演曰十六修所成修所修之法因定而得名修所修。

  论于此地中至不复现。

  演曰二揔结止余然此修义名字体性数之增减诸门差别如庄严论第十卷中显扬十六对法第九及此论中前三十四虽各明之今此义穷故不重现摄决择分中声闻地。

  论如是已说至我今当说。

  演曰第二决择瑜伽行中分之为二一明通行前已彰讫次明别行文分为三初辩声闻次明独觉后彰菩萨初中有三一结前生后二依生正释三揔结止余此初也。

  论如本地分至般涅槃法。

  演曰二依生正释门分释四一彰性有无门二辩戒差别门三所知法异门四▆等类别门初性门中子门分七一辩无种姓门二辩有种姓门三具戒生福门四往他家法门五三处了知门六所知名事门七辩缘四谛门初门分二先𤗊摽举后释外疑此初也。

  论此中或有至涅槃法耶。

  演曰后释疑中文分为五一释无毕竟二辩无根难三彰转有姓四界具有无五辩生后姓初中有二先难后破此初外人闻无疑起难。

  论应诲彼言至不应道理。

  演曰后破之中文分为二先徴后破破中又二一有性相违破二无性违经破理思可知。

  论如是诲已至无根有情。

  演曰二辩无根难文分为二先难后破难中有二初结前文后生正难难中有二先顺后返其顺难云虽无无根而有情界得言种种虽无无姓有情之界何非种种返难意云为成界异立无种姓应成界异立无根情。

  论应诘彼言至不应道理。

  演曰后破之中文分为二先徴后破破中有二一非情相例失二违宗所立失所立失中若无根物非有情者难令立有无根有情违自所许又我立情界有种种何得汝以无情为难乘所立失。

  论如是诘已至般涅槃法耶。

  演曰三彰转有姓文分为二先难后破此先举外类姓转成难。

  论应诘彼言至不应道理。

  演曰后破之中文分为二一喻非相似失凡举喻者与法类同今则不然故成非理二无因非转失若唯独一无余界者无因果生不应道理设许尔者沙应出油角应有乳故成非理。

  论如是诘已至法界耶。

  演曰四界具有无文分为二先难后破此初难云既齐有情应皆具界界若具者何不许有涅槃界耶。

  论应诘彼言至不应道理。

  演曰后破之中文分为二一二界相违破有无二界既㸦相违如何得言无姓之中许有有姓㸦相违故犹如苦乐性非相有二无非有性破若言二界㸦不违者许无姓中立其有姓亦为不可是相违故违自之失。

  论如是诘已至种姓耶。

  演曰五辩生后姓文分为二先难后破此初举喻难无令有。

  论应诘彼言至定种姓耶。

  演曰后破文二一理无转有破二纵转无成破初中有二先徴后破此双徴也。

  论若言尔者至不应道理。

  演曰后破文二一若言尔下无果定义失汝若复言先有三乘姓后无三姓者顺解脱分善根应当无果以无性故犹如兔角又若尔者不可言定先有后无不名定故二若不尔下法喻例同失。

  论又应责彼至后生耶。

  演曰二纵转无成破文分为二先纵后破此先纵许而𤗊定也。

  论若言即于至不应道理。

  演曰后破之中文分为二一现转不成破二后转亦非破初破文三牒徴及破破中有二一脱分无姓失何有现生能起脱分名无姓耶二非劣转胜失现不能起顺脱善根如何能起般涅槃耶。

  论若言后生至不应道理。

  演曰二后转亦非破文亦分三谓牒徴破破中有二一先集后成失若此生中已集善根应即此生成涅槃法何待后生而方转耶又后生善而应无有涅槃法果是善根故如此生善二不集例成先若也此生先未集善此生所以未转成者后生亦然后生何因而许转耶彼此异因不可得故故为不可。

  论复次略有至眼声闻。

  演曰二辩有种姓门文分为二一明类异二明证别初文有四一摽二徴三列四释此前三也。

  论若有安住至生声闻。

  演曰四释如标文分为十十中合分为三初明前四次明第五后明后五此前四也遇佛发心名为入法染净可知。

  论末法时生至皆悉成就。

  演曰次明第五末法声闻分之为二一𤗊名徴起二依徴正释释中有三一明恶行二辩末时三彰恶果初中有二先彰后结初有十八句一爱重利养二违背妙法三三毒增盛四悭嫉等具五謟诈现前六为命出家七有动无静八迷乱性闇九诸惑现行十忧苦无猒十一乐諠弃静十二不修三学十三舍真乐俗十四谤正法人十五犯净尸罗无余等者四他胜处名曰无余由犯根本枝等亦亡无余僧用名无余也十三僧残名曰有余有出罪法容有僧用名有余也十六结托斗讼十七染心度人十八为利敬薎处家悭等具诚实论绚者字林云文盛也藻者水中之草有文者也。

  论法末时者至生那落迦。

  演曰二辩末时三彰恶果。

  论若有成就至清净眼。

  演曰后明后五初贤善中息肉未生者如来出世十二年前未有犯戒名息肉未生犯戒之人类同息肉余文可悉。

  论复次或有至不能证。

  演曰二明证别文中有二先明根劣现未能证后彰放逸亦不证知。

  论复次当释至生无量福。

  演曰三具戒生福门文分三分谓摽徴释此初摽也。

  论何等为四至第四法。

  演曰二徴三释释中有四一具戒律仪二少欲生足三不扰同行四不求他知。

  论复次若有至随烦𢙉。

  演曰四往他家法门文分为四一摽二徴三列四释此初三也。

  论此中声闻至倍令增长。

  演曰四释分二先释断除后彰胜利初中有三一断初随惑二断次随惑三断后随惑此初文二先标后释释中分六时时往等为第一相于可爱等为第二相不以凶等为第三相善自守等为第四相又随顺等为第五相犹如山岳为第六相不应受等与不应触义类相似故合为一非信信家皆所化处亦合为一而言随顺远离等者远离谓即出世心也随顺等者如次闻思及修慧也。

  论又由六相至不毁呰。

  演曰二断次随惑文亦分二先摽后释释中有六一情无染着二利无染着三无利不苦四不敬不苦五自他利等六利无赞毁。

  论又由六相至故宣说。

  演曰三断后随惑亦具摽释释中亦六一不希他信二了知出离三起三意乐四今脱苦难五妙达法性六讽诵真文引发等三体虽各别意乐是同故合为一。

  论当知初随至为究竟。

  演曰后彰胜利。

  论复次当释至清净故。

  演曰五三处了知门文分为二初揔标列后别解释此初摽列有三种也。

  论云何杂染至清净所依。

  演曰后别释中文分为二一别明二处二重明二法初中有三一辩所依二明杂染三彰清净此初复二先徴后释言此身者染净二法所依身也有色身中惑种未灭名为粗重愚夫即是趣于无明及杂染者诸有学者名趣于明及清净也清净明者即无染也谓此色身通与二人为所依止故名杂染清净所依。

  论云何杂染至自体令生。

  演曰二明杂染能依愚夫由愚造业名为杂染由此杂染净不净业为因缘故如次能感爱非爱果及𢙉非𢙉善恶报生名自体起。

  论云何清净至得离系。

  演曰三彰清净能依法中文分为二先徴后释释中有二先摽后释释中又二一学证真智为证如故二学断惑智为断惑故由此二能故于净中最为殊胜余智兼俗故不明之。

  论复次即此至烦𢙉断。

  演曰二重明二法文复分二先辩第三后明第一初中有二一辩净因二明净果初中分四一标二徴三列四释此前三也。

  论此中如来至对治故。

  演曰四释之中文分为五一正说者二正行者三明正行四心所治五慧所治此前三中由能断惑名无上治。

  论略有五法至分别贪爱。

  演曰四心所治文分为二先摽后列列中有五前四可知五顺舍等分别贪也于所学中舍而不习贪能随顺名顺贪爱。

  论略由三法至所有我𢢔。

  演曰五慧所治文分为二先摽后释释中分三一不了法愚二谛中疑网三修道我𢢔。

  论由于如是至极清净。

  演曰二明净果。

  论复次于此至过患故。

  演曰后明第一染净所依文分为二初揔标列后依摽释此初摽列而有三也。

  论由自性者至不同分相。

  演曰后依摽释文亦分三一明自性二辩因缘三明过患初中有二先摽后释释中分三由有色者明第一相有情皆有色有色之身故名共相由粗重者明第二相惑种胜劣无堪任等有情各异名为自相由不净等明第三相虽彼人天皆有色身净秽有异名不同分。

  论由因缘者至之所长养。

  演曰二辩因缘文中有二先标后释释中有三一共相因缘二令生因缘三令住因缘初共因者凡有色身皆有四大故名为共生住各别属己所因故名为自。

  论由过患者至名为磨灭。

  演曰三明过患文分为二初𤗊摽列后依摽释释中逆次先明苦性后辩无常燥者说文云干也。

  论复次因思至故还灭。

  演曰六所知名事门文分为二先𤗊经问后广辩释释中文二先辩后证辩中复二先略后广此义同前六十五中思慧地文䟽已明讫故不重释问论有何意前后重明答前文为明所缘义故名等亦是所缘中摄所以叙释此辩声闻所知学法名等亦是所知等法故再叙之无重言失。

  论复次有四至如前已说。

  演曰七辩缘四谛门文分为二一𢝰摽指处二依摽再释此初也。

  论问若真实至非苦因。

  演曰二依摽再释文分为五一辩知四谛二彰起勤因三明断作证四彰謟过患五明粗语失初辩谛中文分三假一辩揔名二别明四三揔分别初中有二先徴后释此初徴也。

  论答至是苦因故。

  演曰后释分三摽徴释也谓邪见等非真计真说为颠倒知是真邪名不颠倒所以如次苦性苦因苦集谛摄。

  论复次由二至灭坏义。

  演曰二别明四谛文即为四一苦二集三灭四道苦中分三一彰苦四理二明理相即三问答料拣初复分三一理二教三明通达理中分四一显无常二明苦义三彰空义四无我义初中有三摽列及释释中有二一非有义谓遍计性性常无故名曰无常二灭坏义诸行迁谢名曰无常大乘理中具二无常小唯后一。

  论由二种相至相转义。

  演曰二明苦义文分为二先摽后释释中有二初相行苦所计我法无名非有妄执所熏名执习等此习粗重在本识中而令诸行无有堪任名行苦相次相八苦义思可知。

  论由二种相至远离相义。

  演曰三彰空义文分为二先摽后释释中有二谓补特等远离我法如次名为人法空义。

  论由二种相至无我相义。

  演曰四无我义文分为二先摽后释释中有二小乘无人大乘兼法宽狭不同故别摽举问空及无我皆言自性二何别耶 答远离我性说之为空无有主宰目为无我。

  论复有二教至无始教。

  演曰二明谛教文中有二先摽后释释中有二一无常教说苦谛中新熏因果前灭后生名无常教说本苦谛法尔因果名无始教。

  论又有二种至界通达。

  演曰三明通达悟苦理事名达有为悟苦真如名达无为。

  论复次由五至所缘事故。

  演曰二明理相即文分为二一明即苦二即无我此先明由五种因缘无常即苦一明摄受粗重是苦无常既为粗重所摄故即是苦二法性者无常即以生等苦法而成其性所以即苦三随逐者无常诸行被苦所随不能舍离所以名苦四由因等有漏蕴等无常名行增长因者即是其苦行因苦增名为即苦五执着等苦谛无常妄为常乐所以无常即为苦摄。

  论复次由五至相依故。

  演曰二即无我亦有五因一离苦等无我既离苦行叵得明知诸苦体即无我二彼苦等彼苦诸行必依众缘众缘即是无我行也三无作等彼苦诸行无实作用即无我义四𠛴那等𠛴那生者即无我也我谓常故五展转等苦法展转相依而住不能独立不独立者即无我也。

  论问若苦谛至苦谛摄耶。

  演曰三问答料拣文别有六一明苦谛摄违害等文分为二先问后答此初也。

  论答至所摄诸行。

  演曰后答意云于三苦中唯彼苦苦名不爱等余二苦非故顺后答二。

  论问如佛世尊至行苦性。

  演曰二明八苦三苦所摄文分为二先问后答此初也。

  论答至显行苦性。

  演曰后答可知。

  论问若无常至无常耶。

  演曰三明无常是苦非苦文亦分二此先问也。

  论答至行苦所摄。

  演曰后答分三摽徴及释释中但辩无常非苦以诸道谛非三苦故。

  论问若无常苦至无常非苦。

  演曰四辩无常与空异同文分为二先问后答答中有二先摽后释苦集具四诸无常苦皆空无我道谛除苦但有三种灭但有二所以无我非无常苦。

  论问若无常苦至苦所摽故。

  演曰五辩无常与苦一异文分为二先问后答答中有二先摽后释释中又二一明坏苦无常故苦二明苦行自性故苦何以然者损𢙉性故苦所标故如次释后二苦因也。

  论问若是苦谛至苦谛耶。

  演曰六明苦集两法异同文分为二先问后答此先问也。

  论答至苦谛所摄。

  演曰后答文二先摽后释业及烦𢙉是集皆苦以皆具有逼𢙉性故或有是苦而非是集于中有二一无学身善无记法先业招故果名为苦非感后因不名为集二异生身中三受俱行无记果法皆名为苦体非善恶不名为集。

  论问若猒患至集谛所摄。

  演曰二明集谛文分为二一明分限二彰胜劣初中有二先问后答此初问云无始招感可名为集而今资粮加行位中猒患发趣引出世间何得名集。

  论答至集谛所摄。

  演曰后答意云虽彼二位世道自性猒背后有然能随顺后有三行修诸福业故亦集摄未名非集问五十一云二位是道而非集摄复云何通答前据出世道谛资粮道摄非集此据有漏顺后有心故为集摄。

  论问若一切至唯施设爱。

  演曰二彰胜劣文分为二先问后答此初也。

  论答至无义利故。

  演曰后答分二先摽后释此先摽举由有四义故唯说爱能起取者显润生爱能发业者是业发爱遍诸事等如下自释。

  论遍诸事者至当知亦尔。

  演曰后释分二一明遍事二明无义初二易故略不辩之先明遍事文复分二先释后结释中有四一彰遍缘事二明受异同三明欲患法四明爱种类后三虽事初得揔名初遍事中文复分三一释遍事名二明爱行相三四句分别此初也谓现爱体亦名后有喜贪等三遍缘诸境故得遍名。

  论顺后有爱至诸所有爱。

  演曰二明爱行相文分为三初明后有次辩喜贪后彰彼彼独爱是揔故不明之初后有中复分为二一缘后有者希求后身发业爱也二是后因通润生爱次喜贪爱谓于现在已得境中生喜爱也。

  论问若是爱者至是第四句。

  演曰三四句分别有四问答此初文二先问后答答中有四初句是爱非后三者问求上解脱而非染心何名为爱答传三藏释实善法欲与爱名说二句喜等不名爱者谓与喜等俱时爱想𢙣及痴等从彼喜等得喜等名然体非贪不名为爱即此三爱是第三句者即此后有喜贪彼彼亦是爱也第四句者有非后有亦非是爱谓于现在缘善心等。

  论问若顺后有至不和合爱。

  演曰第二问答以宽问狭故顺后答喜俱行爱能招后报故亦顺后忧俱等爱虽希后有忧喜不并非喜贪俱。

  论问若顺后有至俱行爱。

  演曰第三问答答中有二初句可悉第二句者谓于未得自内身起喜乐爱者谓于已得外境而起即此喜爱亦名后爱由斯境异故有后爱非彼彼爱言谓缘下示后有爱非是彼彼爱之体也。

  论问若喜贪至第四句。

  演曰第四问答初唯喜贪而非彼彼二唯彼彼而非喜贪由未决定故无喜俱三俱句者缘此未来名彼彼由决定故复有喜俱喜缘未来理无违故。

  论问若成就并系受耶。

  演曰二明受异同文分为二一欲色对明二例余分别初中有二先问后答此初问也爱依受生故因辩也。

  论答至及灭尽定。

  演曰后答之中句分为四细寻可知。

  论如欲界系至皆作四句。

  演曰二例余分别有五四句思之可知。

  论问诸妙欲至是士夫欲。

  演曰三明欲患法文分为二先问后答答中四句依人辩释如理应知。

  论复次此爱至处差别故。

  演曰四明爱种类类别分三一爱用种类二界别种类三有无种类初中有二一名有爱谓于现身起独爱也二受用者文中有二先标后释释中有二谓于已得及未得中如次喜贪及彼彼也。

  论又即此爱至知亦尔。

  演曰二界别种类分之为三摽列及释释中有三欲界色界及无色界如次应知。

  论即此后有至及无有爱。

  演曰三有无种类唯依后有立有无者谓计后内身有无于爱现已得之身不可生有无爱故于未来未知境中生有无爱。

  论是故此爱名遍诸事。

  演曰二揔结前皆名遍事。

  论云何此爱至诸忧苦。

  演曰二明无义文分为二先徴后释释中义别文分十五一一次第寻之可知。

  论卷第六十八

  论问诸行寂灭至行寂灭耶。

  演曰三明灭谛文分为二一问答分别二彰其正说问答有三初中有二先问后答此初也。

  论答至诸行寂灭。

  演曰后答之云诸行寂灭通择非择及无常灭灭谛但是择灭所收而非无常及非择灭故诸行灭有非灭谛。

  论问何等法灭故名灭谛耶。

  演曰二问答中文分为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也。

  论答至无余依灭谛 ▆。

  演曰后答文二初揔标列后别明之言依灭者苦依身也问得择灭者由断缚法智证名得苦依非缚依灭智亡云何得灭答得有余时无余同得理无二故苦依尽时无余理显故云后得实先已得。

  论问若此灭谛至般涅槃耶。

  演曰三问答中文分为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云若此灭谛先未断惑灭相未生后断惑时方始言有何得是常设是常者一切有情何不皆证。

  论答至非生所显。

  演曰后答之云不流转相是灭谛相云何汝难先无后有有是流转故又无生灭离体是常然由有情断惑所显故有证者及未证者非皆证之亦非后时生所显也。

  论复次若有至损减过失。

  演曰二彰其正说文分为四一标二徴三列四释此初三也。

  论若言诸行至增益过失。

  演曰四释如标亦分为四一辩增益过诸行尽处即名为灭不可说行与灭体异若执其灭异行实有故成增过。

  论言无异者至分别过失。

  演曰二邪分别过行是有为灭是无为二种自相由来各异今言不异名邪分别。

  论言亦有异至杂乱过失。

  演曰三相杂乱过有异无异法应成杂若许尔者即应一法亦苦亦乐。

  论言非有异至损减过失。

  演曰四法损减过异不异法皆揔拨无故成损减能离四者即成正说。

  论问若唯一切至而为道谛。

  演曰四明道谛文分为二一正明谛相二辩余道摄初文有三一辩说八支二彰断烦𢙉三明无相行初文分二一辩圣八支二明见差别初中有二先徴后释此初也五取蕴者无漏五蕴也。

  论答至而起修学。

  演曰后释分二初约学明后依蕴说此初也实无漏蕴皆是道谛由八道支三学所摄故偏明也三学摄八即下三蕴摄支是也。

  论又此八圣至名道谛。

  演曰后依蕴说文分为二初揔略明后别徴释此略明也。

  论问何因缘故至说为戒蕴。

  演曰后别徴释文分三分初明戒蕴次明慧蕴后明定蕴初中有二先问后答此先𤗊经而起问也。

  论答至受用财故。

  演曰后答之中文分为二一正答所徴二引异名证初中有二先揔摽列后依摽释此初也。

  论谓正语至受用法。

  演曰后依摽释文分为二一明受法二释受财初中有二先释后结谓正语业受用法时由戒为依故戒蕴摄。

  论由正命故至受用财。

  演曰二释受财文亦为二先释后结谓此正命能离邪求正受财者为由有戒为依止故故说戒摄。

  论又于是处至意现行性。

  演曰二引异名证文分为二先引圣言后依教释此初也言是处者是彼正语正业命处即说此三名增上净意现行性。

  论此中依止至意现行性。

  演曰后依教释文中有二先彰所离后释净名文可知也。

  论问何因缘故至说为慧蕴。

  演曰次明慧蕴文分为二先问后答此初也。

  论答至而得究竟。

  演曰后答之中具摽释结释中有三一通真义真俗谛也二说真义说真俗也三断余结断后惑也此慧三业如次由于正见等三助之方成故说此三慧蕴中摄有处说勤通于定慧此唯慧者据助慧胜故偏说也。

  论问何因缘至为定蕴。

  演曰后明定蕴文中有二先问后答此先问也。

  论答至为定所依。

  演曰后答分二初𢝰摽列后别解释释中有二先明自性后辩所依所依分三摽释及结。

  论复次正见至能离结见。

  演曰二明见差别文分三假一彰差别二会违文三明相摄初中又三一摽二列三依摽释此初摽举而有十一列中有六影余五种名为乃至。

  论于四种行至苦谛正见。

  演曰三依摽释文分为二初明前八后辩后三初中有二先释后结释中又二先观病行后观生灭初中有四谓病㿈等烦𢙉现行如病盛发随眠[穴/侵]伏故如㿈肿贪爱不遂如被箭中患妨出离故如障隔后观生灭及结可知。

  论若于集谛至所显故。

  演曰后辩后三文可知矣。

  论问若先起至如病等见。

  演曰二会违文分之为二先徴后释此初徴云依余教中先说无常后观病行今此异彼而何意耶。

  论答至说彼为先。

  演曰后释之中文分三分一摽二徴三释所以此初也。

  论何以故。

  演曰二徴何意已得道者而须先观如病等耶。

  论已得圣道至无我见。

  演曰后释所以文分为二一论主明自先说病因二双彰经论说先后意此初也修道智见名为上位断惑后起名为清净。

  论当知此中至常等见。

  演曰二双彰经论说先后意文复分二先标后释此初也。

  论一是女病至所未得故。

  演曰后释分二先彰经说后明论说此明经说无常先因即病等见是为能依无常等见是所依法加行等位无常等见未断惑故名不清净以此等者此前无常不净见等经依此义先说无常。

  论二是如病等至善解脱故。

  演曰后明论说病等先因病等见者是所依见能依见者即无常等已断惑故名为清净论依此义先说病等。

  论如是十一至离系行见。

  演曰三明相摄十一见中第七空见第八无我空门中摄第十一见无相门摄余之八见无愿门摄。

  论复次于修至一切烦𢙉。

  演曰二彰断烦𢙉文中有三摽徴及释此依预流后超中二果所断惑说不分三界现不现惑名曰一团起一无间或九无间断尽便登胜无学位不经中一故说为超广如唯识杂集二论及前应知。

  论复次彼诸至断烦𢙉故。

  演曰三明无相行文分为三标徴及释义思可知。

  论复次五神通至皆道谛摄。

  演曰二辩余道摄有为无漏诸功德等皆道谛摄前来第二别明谛讫。

  论问一切四谛至是应遍知。

  演曰三揔分别文分为二先辩断知后明现观初中又二一辩遍知二明永断初中有三先问次答后揔结之此初也。

  论答至是应遍知。

  演曰次答及结苦二相者三苦等苦名苦自相空无我等名为共相苦谛观二故得遍名余观非共不名为遍。

  论问苦谛亦应至应永断。

  演曰二明永断分之为三问答及结文可知也。

  论复次于诸至烦𢙉断灭。

  演曰后明现观文分为二初摽后释释中有二一智现观二断现观现观是智灭理体非今言观者从能证说体实非也。

  论复次略有至前后差别。

  演曰二彰起勤因文分为二初摽后释释中有五一说正法为说法故所以起勤二共住者与修行者而共住故见贤思齐故发勤也三四可知五智别者智自所证前劣后胜所以发勤希后胜法。

  论复次略有至永断作证。

  演曰三彰断作证文分为二一明断证二明离系此初有二先摽后列。

  论当知离系至相属离系。

  演曰二明离系亦具标列列中有二一品别离系谓断迷理烦𢙉所证无为二相属离系断迷事惑得择灭也。

  论问如世尊言至不令行謟。

  演曰四彰謟过患文分为二先问后答此先𤗊经而起问也。

  论答至生那落迦。

  演曰后答之中文分为二一揔彰謟过二别明謟行此初有二先摽后列列有十二文易可知。

  论复次欲界至七种事。

  演曰二别明謟行文分三分初摽次列后依摽释此初也。

  论云何八行至艰辛事。

  演曰次列分二先八后七各具徴列。

  论由初事故至乃至闷绝。

  演曰后释八七然彼八行依七事生先举其事后彰其行相对而明寻可知也然八行中除三显示余七与事合而明之故但为七七个又字即为七也显示类同故不别释。

  论复次粗语至复清净。

  演曰五明粗语失文分为二先揔后别此初揔显粗语过失。

  论又有九种至第九相。

  演曰后别明中文分为二一辩粗语相二明语起处此初有三谓摽徴释。

  论此中略有至补特伽罗。

  演曰二明语起处二差别也。

  论复次本地至今当决择。

  演曰第二辩戒差别门文分为二一摽所释二正决择此初也。

  论嗢拖南曰至说喻事。

  演曰二正决择文复分二初揔摽章后依摽释此颂摽中门分十三一明摄法二明制立三辩尸罗四明无逸五明障法六明学处七明观察八明依处九明摄受十明受用十一甚深十二明说十三喻事。

  论略有七处至七出罪。

  演曰后依摽释门亦十三一摄戒律仪门文分为四一摽二徴三列四释此初三也。

  论云何教来至无边。

  演曰四释如标亦分为七一明教来文具徴释义思可知。

  论云何开听至资生因缘。

  演曰二明开许听犹许也如开下士百一恭身资具等事。

  论云何制止至违无罪法。

  演曰三明制止性罪可知犯遮罪名违无罪法。

  论云何犯处至知其相。

  演曰四明犯处文分为二先徴后释释中分三标列及释犯因而起名处三业亦是起罪因缘亦名处也六戒坏者犯轻重戒七见坏者起邪见也八軓则坏左右顾视失威仪等九正命坏高声现威起邪命也十随护他心随顺他心而犯禁戒如须提那子随妻母心故犯重也十一护他损𢙉如昔比丘见鹅吞珠答云不见为护损他故犯妄语十二护非处疑虑如有比丘入[淫-壬+(工/山)]肆来答云不去断他疑故而行妄语不善者下逐难偏释至九十九当具释之。

  论云何有犯至当广说。

  演曰五明有犯文分为二初明犯法后释犯人初中有四一摽一徴三释四指释中有五谓五因故所以有犯一因缘者犯罪因也九十九云有四因缘犯所犯罪一无知故二放逸故三烦𢙉炽盛故四轻𢢔故二发起者由等起心有三品故故所犯罪成上中下九十九云由意乐者谓由下品贪嗔痴缠所犯众罪是下品罪中上亦尔三事故者所犯境事有犯杀者依有情事盗依财等余皆准知四方便者所犯之戒前方便也五究竟者所犯事成名为究竟其所指文如九十九初云应知略有五种罪聚摄一切罪等下自广明故不悬叙。

  论复有九种至有学犯。

  演曰后释犯人文分为二先有后无此明九人有所犯也。

  论无有无学至犯染污罪。

  演曰后明无犯文分为二先摽后释言小及随小者戒中而有受二别言显受诸小轻戒及随小显彼轻戒一切学处悉皆止息。

  论云何无犯至苦受所逼。

  演曰六明无犯文具徴列列中有四一初业者初学比丘未有所识佛言不犯须提那子即其事也余三可知。

  论云何出罪至命终已。

  演曰七明出罪文中有三徴列及释释中有五一由自者如犯小罪自悔前非息后起意其罪得出名为由自二由他者如善心者拔佛前草对一人悔罪即出故三由自他者随善恶心有所违犯名染不染自责及他名由自他四转依者谓苾刍身犯苾刍戒转为尼时其苾刍罪自然而出何以然者以彼尼身不可制犯苾刍罪故转为二形及转失根彼皆舍戒戒既舍已罪无所犯亦名为出五依舍者命终舍戒戒体既无无犯名出。

  论复次略有至不断清净。

  演曰二制立学处门文二番释初中有二先摽后列列中有十一道理净断恶进修令出离故二果清净究竟令得出世果故三摄受净摄受财法离染名净四外清净外尘不染五内清净诸根无过六具分净具前二也七爱敬净爱人敬法八伏治净伏现染也九断治净断染种也十相续净前因后果性成就也。

  论复有差别至正法清净。

  演曰第二番释文中有二初摽后列列中有十文易可知。

  论复次略有至邪禁过失。

  演曰三毗尼过失门文分为二先失后德此初文二先标后列列中有十一坏学过失于所学处而不学故二不喜过失于所学戒心不忍可三伴相违失于同法者言行异故四期愿过失所持净戒期世果故余文可知。

  论复有十种至无上尸罗。

  演曰后明功德文具标列列中有十一和合者理事和也二无间者无表𠛴那倍增故三无怨者于物不损故无怨对四无损害者由戒遮止无损害心五坚固者久修习者戒性成就名为坚固六出离者乘戒因缘出离世故七胜所治者胜所对治犯戒垢也八不退者谓经四种不退位故九不共者不共外道同所持也十无上者大乘尸罗非小有也。

  论复次于毗至究竟时。

  演曰四勤学无逸门文分为四标徴列释此前三也。

  论云何于毗至不放逸。

  演曰四释如摽亦分为十一辩犯时文中有三谓徴释结五支如前本地分中第十七说。

  论云何至第二时等。

  演曰二辩定时文分三分谓徴释结释中有二初由修习止举舍三故不放逸后于得定不生爱等故不放逸初中有三一明盖生当即除舍二彼由下明盖过患三为欲下明将断盖修止举舍止举舍义如下当知。

  论云何至第三时等。

  演曰三辩生时文分三假谓徴释结释中有三一摽加行二正发起三加行德言依生者依将结生名为生也。

  论云何至第四时等。

  演曰四乞食时文显可悉。

  论云何至第五时等。

  演曰五辩作时由不放逸所烧煮物无燋烂失余准此知。

  论云何至第六时等。

  演曰六明用时文易可知。

  论云何至第七时等。

  演曰七辩求时文分三分徴释及结释中有四一求世言二求真典三除胜负四明自益求真典中甚深等者真如教也相似深者二空教也经典之言通上分别求此等时心无动乱名不放逸。

  论云何至第八时等。

  演曰八辩思时如文可悉。

  论云何至第九时等。

  演曰九远离时。

  论云何至修不放逸。

  演曰十通达时具徴释结文显可知。

  论复次有四至答如是等。

  演曰五出家障碍门文分三分摽列及释释中有四初意乐者意乐处俗不乐出家虽王所逼无真出意名意乐障余文可知若兰所得者纵失曰兰。

  论复次略有至别解脱经。

  演曰六所应学处门文分为四一摽二徴三列四释此初三也。

  论有犯无犯至名为轻罪。

  演曰四释分四一明有犯二明无犯三明犯重四辩犯轻解脱戒经略不言也初二如前故不重辩三犯重中而有六别一立别者如五犯聚佛立初聚最为其重二事别者性遮二事而不同故性罪成重余文可知四犯轻者与重相违可知其相。

  论复次诸持至现行故。

  演曰七五相观察门文分为五一摽二徴三列四释五揔结之此前三也。

  论此中一向至令不犯。

  演曰四释之中文分为五一明杂染二辩不行三明依处四明过失五非一向此初一向杂染犯中谓性罪者必皆杂染故令不犯。

  论若毁犯者至速悔除。

  演曰二辩不行有毁犯者令速悔除不令再起名为一向不行▆也。

  论又佛世尊至遮罪学处。

  演曰三明依处随其根宜依其方处制立遮罪学处别也。

  论若有所余至对治之法。

  演曰四明过失观所余器时方之宜有犯过起同前第三制立之法而对治也。

  论若有不犯至治之法。

  演曰五非一向由彼不犯是故不须一向行于对治法也。

  论如是名为至观察所犯。

  演曰五揔结也。

  论复次至应修方便。

  演曰八依处修习门文分三分一摽二徴三释依止此初也。

  论云何依止至修方便。

  演曰二徴修处。

  论谓依止大师至药什物。

  演曰三释依止文分为二先明七处后明六处此七分二前三依人后四依具夫修道者必仗于师及资身具师若无者善恶谁示资若阙者身何得安所以七处并名依处。

  论于法至应修方便。

  演曰后明六处先列后释此列六也。

  论此中法者至非处善巧。

  演曰后释分六一明其法二明学体三教授教诫教授善法教诫恶法四辩等持五明供养先财后法法供养中言所余者财供之余皆名法也六不放逸五善巧者如本地分二十七释。

  论复次至五为他受。

  演曰九五种摄受门文分为二初揔摽列后依摽释此初也受衣钵等将属己身名属己受如承众命知众僧事因得财利名承受受受他寄物名委寄受为舍施故而受他物名舍施受本人不在权为领纳名为他受。

  论由二因缘至得清净。

  演曰后依摽释文分为五二承受中非处等者屏处等也言非量者过量受也不依僧法名非法受余文可知。

  论复次至不作净故。

  演曰十受用非净门文分三假摽列及释此初二也。

  论性有罪者至名为清净。

  演曰后释分二先明不净后明清净初中有五一余有罪二不端严三不任用四非摄属五不作净复分为五一受得净谓受三衣及食等物二损坏者如谷果等三委寄净四时法净如七曰药等曰未满时皆名为净五舍分别净如受贼施物但作施心不应分别作贼等想名净应受后明清净返上五种应知其相言贿货者周礼注云金玉曰货布帛曰贿。

  论卷第六十九

  论复次应知至羯磨制立。

  演曰十一甚深制立门文分为二一辩五真二明五伪真中有三摽列及释此初二也。

  论复次略由至不行故。

  演曰后释之中文分为五一彰学制立二明犯制立三出离制立四止息制立五羯磨制立初学制中文分三分谓摽列释此初二也。

  论言自在者至制立学处。

  演曰后释分五一明自在二不自在三戒坏失四鄙业失五观二失。

  论复次略由至最甚深。

  演曰二明犯制立文分三分一明犯制二彰意乐三思所犯初中有三谓摽徴释此初摽也。

  论云何为犯。

  演曰次徴起也。

  论谓能障碍至不得生。

  演曰后释分二一明障碍二明无障初文分二先略后广此略明也。

  论当知此障至所知障。

  演曰后广释中文分为四一摽二列三别解释四彰次第此初二也。

  论𢢔缓障者至名所知障。

  演曰三别释中文分为五一明𢢔障二明罪障三轻𢢔障四恶作障五所知障一一行相寻文可知。

  论由𢢔缓障至生次第。

  演曰四彰次第如文可悉。

  论与此相违至所知障。

  演曰二明无障。

  论复次意乐至无引发欲。

  演曰二彰意乐文分为二一明毁坏二明具足初中有四一摽二徴三列四释。

  论复次意乐至非治罚故。

  演曰二明具足文分为二初释后证释中有三谓摽徴列列中有五文显可知。

  论复次应由至求所犯。

  演曰三思所犯文分为二先标后释此初也。

  论谓由别解脱法故。

  演曰后释十处文即为十一辩略戒经。

  论由广分别毗柰耶故。

  演曰二明广律教。

  论五犯聚中由犯自相故。

  演曰三彰五犯聚即五篇也五中所犯一一各别名为自相。

  论由六种差别至时差别。

  演曰四明六差别六差别义如六十八后具明也。

  论由无羞耻至残相故。

  演曰五辩无羞耻波罗阇已迦者唐云他胜处善法益己名之为自恶损于己立以他名由犯四重恶法增强名他胜处所余即是十三僧残乃至众学此所余等虽犯清禁而犹得有僧之余分名曰僧残不同初篇全无僧分名他胜处梵云僧伽婆尸沙此云众余也。

  论由初业者至现所行故。

  演曰六辩初非初初学比丘久学比丘如次名初及非初业虽各有犯轻重有别故分二类。

  论由逼𢙉出离故。

  演曰七明有逼𢙉谓由病等所逼𢙉故虽有违犯而不成罪名为出离。

  论由障难出离故。

  演曰八辩由障难谓命难等上树过人无有所犯亦名出离。

  论由有犯者至集僧众故。

  演曰九白师集众以事白佛佛欲遮制故集于众。

  论由僧众集至无𢙉害故。

  演曰十制立开许初虽揔制后随根宜亦开许也。

  论复次略由至悔出离故。

  演曰三出离制立文分三分一摽二列三各别释此初二也。

  论无染出离至无染出离。

  演曰三别释中文分为二一明五出离二彰小随意初中有五一明无染二明逼𢙉三明障难四明无计五彰说悔初无染中文复分三𤗊释及结如善心中采花供佛以善胜故损生之罪而得减灭亦名出离。

  论逼𢙉出离至逼𢙉出离。

  演曰二明逼𢙉如被陵逼不成[淫-壬+(工/山)]罪。

  论障难出离至障难出离。

  演曰三明障难具𤗊释结谓遇命难驰走失仪及上树等皆无有过。

  论无计出离至无计出离。

  演曰四明无计旷野等中遇命难等无计遣之挥刀及杖亦无有犯。

  论说悔出离至法悔除。

  演曰五彰说悔除初篇外于余犯中说悔也。

  论言小随小至除性罪。

  演曰二彰小随意谓于遮戒犯小罪中如次根本及前方便名小随小。

  论复次略由至止息学处。

  演曰四止息制立文分三分谓标列释释中有五一明清净二彰防坏三彰引接四彰教盛五遮难活由此五藏于小学处权开不学名为止息。

  论复次略由至白四羯磨。

  演曰五羯磨制立文分为二一明十羯磨二辩五伽罗初中有三标徴及列列中有十一受具羯磨羯磨梵语此云办事受具戒时所施设者名受具羯磨二者结界结大界等三者长养八戒羯磨名为长养长初善心养后德故有云梵音布萨此云长养养戒德故四同意者为所作事羯磨和僧僧众意同名为同意五趣向者诸有所往作法羯磨皆名趣向如尼欲向僧边受具及请自恣先于尼众作法羯磨方趣僧处名为趣向六恣举者谓于自恣及举罪时作羯磨也七治罚者治罚恶人集众作也八摄受者摄受弟子初剃发时集众听许亦为羯磨九十可知。

  论云何五种至补特伽罗。

  演曰二辩五伽罗文分为三谓徴列释此初二也。

  论云何良慧至如书画者。

  演曰后释分五一明良慧二明鹦鹉三彰炬烛四释电光五明书画初良慧者于此等者虽于教中未有文作然依道理义合须然故依理施羯磨成立以成立故名为良慧余思可知。

  论复有五种至非法羯磨。

  演曰二明五伪文分三分谓标列释释中有五一伪制学处二伪制所犯三伪制出离四伪制止息五伪制羯磨一一事别如文可知。

  论复次除十至非清净说。

  演曰十二非净宣说门文分三分一摽二徴三释非净此初也。

  论云何十事。

  演曰二徴数也。

  论一于佛宝至不清净事。

  演曰三释分二先明净说后不净说初中有十一欲损等除斯十种清净说外余名不净。

  论若因嫉姤至不清净说。

  演曰后不净说。

  论复次毗奈至譬喻事。

  演曰十三譬喻显法门文分为二初揔摽列后别解释此初也。

  论本生事者至菩萨行事。

  演曰后别释中文分为五一辩本生二明本事三彰影像四明假合五彰譬喻初本生者如佛自说前所经事名曰本生。

  论本事事者至相应事。

  演曰二明本事谓说前世三乘弟子于教行中相应事也。

  论影像事者至应了知。

  演曰三彰影像文中有二先五后七影依质起而似质者显相似义以影像等显所似法而有五种谓乳等五种喻于声闻缘觉小大菩萨及如来也后七人者如涅槃经三十六说恒河七人也。

  论假合事者至合而说。

  演曰四明假合以彼说此名为假合如经颂云第六王为最第六意识实非是王由多自在故名王也余准此知良医喻者如经说佛名大医王佛实非医以能了知根法药病故名为医余可知矣。

  论譬喻事者至如是等类。

  演曰五彰譬喻如说火宅事理广长名广等喻余思可知。

  论复次由五至差别故。

  演曰第三所知法异门文分三分一慧知心境分二识所了别分三获得胜利分初中有四一摽二徴三列四释此初三也。

  论云何由事至所知事。

  演曰四释文中分为五一明体事二彰品业三辩智依四明智别五辩摄余初中文二谓徴及释所知体事不出有为及无为也。

  论云何由品至所知作业。

  演曰二彰品业文分为四一摽二徴三释四结此初摽中徴及答也。

  论何等为五至名所知。

  演曰二徴三释释中有二一辩所知二明作业初中有五如文可知。

  论若世俗智至而起众行。

  演曰二明作业谓诸圣智而能有彼五所知用名五作业一明俗智知初所知文别有二一了世道理二了世言行了世理中不善有罪善无罪法如次远离应修习也了世言中了世言说诠真不迨但随世转名游世间因世名言而有所作名随因缘起诸众行。

  论法智类智至法断。

  演曰二明真智知胜义境文分为二初明六智知其真境后例见修断所断智六智之中初二为揔后四为别揔别合论故为六也。

  论尽智至离增上𢢔。

  演曰三彰二智知无学果无学果体名为究竟于中文二先释所知后彰知意。

  论他心智至界及随眠。

  演曰四明心智能了他心界者性也随眠种子谓他心智能知众生染净心性意乐不同复能了知心性种子发生差别以上胜智心性现种皆能知故。

  论十力智至及安乐事。

  演曰五明力智能知种别具本地分问所知之境岂只五耶答五摄之尽若尔何有非安立耶答胜义智中已摄之故若尔初二摄所知尽何假后三再言重设答对能知智用有差别故说之也。

  论如是名为至五种业。

  演曰四揔结也。

  论云何由智至依处差别。

  演曰三辩智依文分为二先徴后释释中有四摽列释结释中有二初明自行后明他行与前五业十智相摄如文可知。

  论云何由智至唯世间。

  演曰四明智别显前十智及十力智是世出世漏无漏别文分为五一明俗智俗智有二一有漏三性是世间故名为俗智二在无学身善无记性无漏所起虽名无漏体是漏故亦名俗智及所余者及余有学异生所起皆俗智也。

  论当知所余至亦喻无漏。

  演曰二明真智心境无漏名出世间体即法类六种智也。

  论尽无生智至相续中生。

  演曰三尽无生体唯无漏通世出世若不分别缘理而起名为出世若起分别缘事生故名曰世间由未曾得在无学身故名出世及无漏故。

  论他心智至是无漏。

  演曰四他心智文分为二初正分别后明无漏此初也无学所得虽通无漏以缘事故唯是世间非证理心不名出世。

  论问何因缘故至名无漏。

  演曰后明无漏文分为二先问后答此初也。

  论答至皆成无漏。

  演曰后答文二先释后结是故已下结由三义故成无漏。

  论十力智至而现行故。

  演曰五十力智唯是世间何以然者谓由此智皆带名言戏论生故。

  论云何由摄至诸智所摄。

  演曰五辩摄余文分三分一明十智摄通空门二重分别通诤愿智三明通智生得时异初中有二先徴后释释中又二初摽后摄此初摽举神通等智皆是如前十智所摄。

  论谓五神通至如前应知。

  演曰后摄之中文分三分初摄六通次摄空门后摄无碍初中有二一摄前五二摄第六谓前五通皆是前说十智之中初俗智摄其中凡夫及有学者五通皆漏无学得者即唯无漏第六漏尽唯是无学故是尽智无生智摄。

  论空解脱门至无生智。

  演曰次摄空门文分三分初辩空门次明无愿后彰无相初空门中但摄八智不摄俗及他心者此二缘有故不摄空揔空无我遍缘四谛故四谛智得摄空门次无愿中但摄六智非灭等者灭道无漏非无愿也俗智他心是意所求亦非无愿故但摄六而无增也后无相中但摄五智不摄道者道虽无漏而相非无故无相门唯五智摄。

  论无碍解智至尽当知。

  演曰后摄无碍不共等智以缘俗故故皆俗摄。

  论诸解脱门至地已说。

  演曰二重分别通诤愿智文分为二先指后释此初也三解脱门如本地分二十六明四无碍解如菩萨地四十五辩十力无量不共佛法如四十九及五十说。

  论复次云何至智作证。

  演曰后释之中文分为二一别释神通无诤愿智二揔明无诤愿通定别初中有三一辩神通二明无诤三明愿智初辩神通文复有二一别辩六通二揔明具用初中分六一明神境二明天耳三辩他心四明宿住五明死生六明漏尽初神境中文分三分先徴次释后揔结之此初牒经而问三事一所变境二能变智三作证名。

  论谓从一种至名为神境。

  演曰次释如徴亦分三段初明神境次彰神智后释证名初神境中文复有二一明境体二辩名因所变境中而有二种一变二化变谓改易变一为多小为大等改易旧质目之为变无而忽有称之为化言至梵世自在转等通其变化二由神境下显得名因所变化境而非是神由神现之故名神境神体谓即智慧者也正理虽说通定及慧此及有宗即唯智也以智用胜余莫能测故谓为神。

  论若智至名神境智。

  演曰次彰神智文分为二一明智体二释神名神通之体谓即智也智能变化少多自在名具威德因定所发名为修果由此智下辩得名因智非其境为能领纳及能显示故得境名依主释也。

  论即此智种至智作证。

  演曰后释证名众生无始数得神通皆有种子由性事障不能起用今明行者由离二障修习势力令旧种子增长相续尔时缘具得起神通故言此种由生缘等即亲种子疏缘助故而能起现名为作证作犹起也种能生起证得通智名作证也。

  论如是一切至作证通。

  演曰后揔结也如是一切境智及证揔摄名一神境智通。

  论云何天耳至如前说。

  演曰二明天耳文分三分谓徴释结释中有三一明修果谓天耳根因定起也二天耳智与天耳识俱时智也三智作证耳智种也。

  论复次由此至今当说。

  演曰三辩他心文分为二初揔摽指后别释之此指问词同前不举。

  论谓诸他心至如前说。

  演曰后别释中文分为二先释后结释中有三一明差别彰所缘境二明修果辩能缘智三明作证因修种生结文可悉。

  论若于过去至如前说。

  演曰四明宿住文分三段若过去下明所缘境若智具下辩能缘智余如前说指作证等智随念起名随念智。

  论若诸有情至如前说。

  演曰五明死生文亦有三若有情下明所缘境若修果下辩能缘智余如前说指作证等问缘死生通是何识智答眼意二识相应智也意相应智也意缘死生理极成就意识必由天眼为依故名天眼非唯眼识名天眼也未自在位眼识不缘未来境故若眼识慧如何得缘未来境耶。

  论若一切结至如前应知。

  演曰六明漏尽准问有三云何漏尽云何通智云何作证而今答文亦有三也一切结尽答初问尽无生智答第二问余一切下答第三问尽无生智虽通真俗今取了世故名通智。

  论复次诸具至神通者。

  演曰二揔明具用文分三段一辩具通二彰胜劣三明利用此初辩中义别分四一示现者神境通也示现神通起化物故二安住者天耳他心二种通也虽闻语声及知心已未行施化而自审思名为安住或安有情各住自行名为安住三他利者宿住死生谓知所化过未善恶令起断修名利他也四问记者漏尽通也由漏尽故故善问记。

  论复次前三至三世愚故。

  演曰二彰胜劣前三现在通而非明后三种通亦兼明摄何以然者以宿住等如次能治过未现在三世愚闇故得明也。

  论又初神通至能善教授。

  演曰三彰利用文中有二初辩前三后辩后三后三之中离常等者由得宿住示生过去因果相生常见因遣由死生智示生未来生处差别便除断见谓由漏尽于现在中宣说中道故通虽同用各差别。

  论复次观察至住无诤定。

  演曰二明无诤文分三假一辩住定因二明无诤行三结无诤名初中有二先摽后释释中有三一闻昔胜利而修无诤二悔昔诤心修无诤行三令受爱果修无诤定此等皆是利根无学方行此行拣钝不然名俱解脱须菩提等即其人也。

  论由此因缘至如是劝导。

  演曰二明无诤行文分为二一此因缘下辩定释名二如是为下辩无诤行无诤行中文复有二一明见不见二明语不语。

  论彼由多分至无诤者。

  演曰三结无诤名。

  论云何愿智。

  演曰三明愿智文分为二先问后答此初也。

  论谓俱分解脱至依止故。

  演曰后答文二先辩二乘后明佛愿初中有三一辩起愿人二彰所依定三辩修愿相此初二也。

  论若声闻乘至一切了知。

  演曰三辩修愿相文有其二一显修相二既入下明愿成就并显其名。

  论若诸如来至无障碍。

  演曰后明佛愿。

  论复次诸佛至不能弃舍。

  演曰二揔明无诤愿通定别文分为二一明无诤入有差别二明无诤愿通定异此初有三摽徴及释此无诤定小乘数入大乘不数何以然者以利他时因起诤心而得脱故故不数入。

  论复次如熏至皆能引发。

  演曰二明无诤愿通定异文分为二一者正明依定多少二者因明人观地别此初也谓无诤等行微细故唯依第四神通行粗故通四定。

  论复次唯依至圣谛现观。

  演曰二明入观文分为二初辩依心后辩生身此初分三标徴及释谓依五地慧心胜故能入现观无色不然故不依入。

  论非生上地至少分亦无。

  演曰后辩生身依生欲界猒心胜故能入现观上界不然故不依入故显扬颂云极戚非恶趣极忻非上二处欲界人天佛出世现观。

  论复次当说至生起差别。

  演曰三明通智生得时异文分为二一辩智生二明通得初中有二先摽后释此初摽举世出世智三际生别。

  论谓世俗智至应知。

  演曰后释文二一明世俗二明出世初中有二一辩二乘二明菩萨二乘有三一明前际二明中际三彰后际前际分二先释后结释中又二先辩所治后辩能治此辩所治染心也。

  论为欲生起至世俗智摄。

  演曰后辩能治文分三段一起善法摄。

  论以此正见至世俗智摄。

  演曰二具正资粮闻思二心于念住等勤修行者亦俗智摄。

  论以此为依至世俗智摄。

  演曰三修顺决择文分为三初明燸顶次明忍位后世第一此初二位名方便者而是见道远方便也。

  论以此为依至世俗智摄。

  演曰次明忍位渐近见道近方便也。

  论以此为依至世俗智摄。

  演曰后世第一虽一𠛴那引生见道亦是有漏世俗智摄。

  论如是名为至生起次第。

  演曰后揔结也。

  论又即以彼至诸世俗智。

  演曰二明中际文别有二先释后结释中又二一正彰智体二明地有无初中复二一明智体用二彰修智道初文分二先明体用后释异名初文又二一明种体二明起用初智体中文复分三谓摽释结得清净者谓前二位世俗智种由得见道断染法故名得清净彼资熏故亦号为修对法十三亦具明也。

  论出见道已至非谓永断。

  演曰二明起用文别有六一证见断下自了证得择非择灭二又能了下自知得果三又能了下自知所断惑之差别四又随欲下能善记别五又能于下能建谛观六复于此下能伏烦𢙉伏烦𢙉中文复分二一明能伏二明伏法此所得智唯是有漏故唯伏惑若无漏者亦能断彼迷事随眠此彰俗智。

  论此世俗智至为世间。

  演曰二释异名虽体有漏由从无漏智后引生不同异生故不一向名世间也。

  论又修此智至胜进道。

  演曰二彰修智道文分为二初揔摽列后别解释此初也。

  论于一切地至第三道。

  演曰后别解中文分为四一明方便二明无间三明解脱四明胜进此前三也。

  论次后于断是第四道。

  演曰四明胜进文分为二先揔略释后别分别此初也后后品道而胜前前名为胜进。

  论此胜进道至名胜进。

  演曰后别分别文复分二先标后释释中有二一方便胜进二知足胜进。

  论除未至定至所摄受故。

  演曰二明地有无文分三假一明上七地近分唯俗二辩八根本及初未至唯真非俗三明上有顶唯俗非真根本地中虽通真俗圣所修者即唯真故今明俗智故以拣之。

  论始从学地至中际俗智。

  演曰后揔结也。

  论于阿罗汉至俗智摄。

  演曰三明后际文分为二先释后结义思可知。

  论复次诸菩萨至世俗智。

  演曰二明菩萨三际俗智文分为二先揔摽举后各别释此初也到究竟者第十地中因满究竟非彰佛位说为究竟。

  论初际者至究竟地。

  演曰后别释中文分为二初彰三际后明三行此明三际俗智差别约位明体故名地等。

  论又诸菩萨至则不如是。

  演曰后明三行对彰胜劣。

  论复次如是至我当说。

  演曰二明出世文分三假初结前生后次依生正释后揔结之此初也。

  论谓见道修道无学道。

  演曰次依生正释文分为二初列后辩此初摽列出世三道。

  论若法智品至见所断惑。

  演曰后辩分三先明见道次明修道后无学道初中有二先明见体后别分别此初先明八法八类以为见体仿法拟宜说之为断。

  论问一切类智至无色界耶。

  演曰后别分别文分三假初彰了境次明相摄后明增长初具问答此先问也。

  论答至不能了别。

  演曰后答可知。

  论所余诸智至二品所摄。

  演曰次明相摄止观俱智随彼法类二智所摄故无增减。

  论又于见道至胜进道。

  演曰后明增长余智因者后智种也十六心中初智生时余十五智亲生种别皆得增长以增长故说为得修因得修故而渐生长故名胜进。

  论于修道中至出世智。

  演曰次明修道文分为二一揔明修习世出世道二别释修习世道所以此修二道如文可知。

  论为于诸谛至而离诸欲演曰二别释修习世道所以文分为二先释后结释中有四四个故字是释世道修习所以论无学地中至皆自在转。

  演曰后无学道文中有二一断惑清净二为德依持。

  论如是名为至次第生起。

  演曰后揔结也。

  论复次诸神境智至或生得。

  演曰二明通得文分为二一明神境二辩余通初中有二先摽后释此初也。

  论方便得者至所有修果。

  演曰后释分二一明方便二明生得此方便也如有生此欲界异生及有学等修得通者名方便得拣生上界不名方便属生得故。

  论生得者至起尸等。

  演曰二明生得类别分六一色界天二欲界天三欲界人四有傍生五分鬼趣六咒术得咒术得者依生所起亦名生得言㬅䭾多者此云持养或云我能即顶生王也顶生王父于祖膊生名膊生王膊生王顶时有胞出后时自裂中有一童俨如化出膊生大王谓诸夫人谁能持养皆言我能时王因付第一夫人因立其名名为持养言顶生者而从生处以立其名非正翻也。

  论即由如是至当知亦尔。

  演曰二辩余通除神境外余天眼耳宿住他心修得生得一同神境名为亦尔。

  论复次云何至生差别故。

  演曰第二识所了别分文分为二先徴后释释中有四一摽二徴三列四释此前三也。

  论云何依缘至以为境界。

  演曰四释分五一辩依缘二明欣戚三明胜劣四明心法五障治生初中有二先徴后释。

  论云何欣戚至非二诸法。

  演曰二明欣戚。

  论云何胜劣至自所行法。

  演曰三明胜劣。

  论云何心法至一切境法。

  演曰四明心法先徴后辩辩中有二先摽后释释中又二先辨遍心后善心所善心所中文复有二初明增减后彰假实。

  论云何障治至自所行法。

  演曰五障治生文分二分一徴二释释中又三一明障别二明治别三明生别此初二中文复分三一辩所治二辩能治三明治识披之可知。

  论复次生差别者至自地二心。

  演曰三明生别文分为四一摽二列三释四结释中有五一明欲生二明色生三无色生四往上生五还下生此前三也。

  论若先未起至无学心生。

  演曰四往上生文分为二一明修定二明生上初中有二一辩善心二明无记初中又二先释后例释中有二一明次第二明超越此初复二一起上心二起学心披可知也。

  论若先已起至如意能起。

  演曰二明超越初久修别故分二种。

  论如是所余至当知亦尔。

  演曰后例初禅起余上心次第超越一同于初名为亦尔。

  论又从欲界至非自性故。

  演曰二明无记无记无间能生上地思准可知。

  论又欲界没至生起差别。

  演曰二明生上了生差别。

  论又诸异生至无间生。

  演曰五辩还下生文分为二先起下心后明生下此初也。

  论又从上地至生起差别。

  演曰二明生下。

  论如是障治至诸法差别。

  演曰四揔结也。

  瑜伽师地论义演卷第二十八
金藏第 120 册 No. 1565 瑜伽师地论义演(第1卷-第32卷)


  ▆▆▆▆▆▆▆▆▆▆▆▆▆▆▆▆▆▆▆教▆▆▆▆▆▆▆▆▆▆▆▆▆▆▆▆▆▆▆三▆▆▆▆▆文分为二▆▆▆▆▆▆▆▆▆▆▆▆▆后释释中有五如文可知。

  论复次至胜外▆▆▆白后明胜德文分三分一摽二徴三释所以此初▆▆何等十五。

  演曰二徴数也。

  论谓外光明至当▆尔。

  演曰三释所以文分十五一心能胜色德二损▆翳障德三常所爱敬德四分惠有情德五出生无▆德六无色无形德七细妙非粗德八无闇相违德无漏▆▆▆必灭故不同外光犹有影闇相违俱也九无有▆▆▆▆▆▆义利德十一引趣未曾德十二开发▆▆▆▆▆▆▆▆▆德上圣神通隐下德者令不▆▆▆▆▆大者现时小犹现故十四发起照明德▆▆▆正见德不同外光久视能令眼损害故。

  论▆▆至正行婆罗门。

  演曰第四善等类别门子假▆分五十七门一三法种类门曲分为六一辩三调善一除遣恶业二制惑现缠三除害种子二辩三寂静一离欲寻思二舍欲散乱三得上定乐三辩三寂止止恶三业四辩三梵志梵谓寂静体即涅槃志谓志诫是求梵者求梵之志名为梵志于中有三一趣向梵志即是四向二住果梵志即前三学果三到究竟梵志即无学果五辩沙门亦有三种一趣向二住果三到究竟义同梵志准知不释六婆罗门亦有三者一假名者二十九云名想婆罗门谓诸世间由想等想假立言说名婆罗门实非婆罗门如雪山北胡称婆罗门也二种姓者谓若生在婆罗门家从母产门之所生出父母圆备名婆罗门三正行者谓所作事决定究竟已能驱𢷤恶不善法即四姓中出家修行世出世也。

  论复次由四至执无犯故。

  演曰二尸罗毁犯门文分为二先明犯戒后明具足初中有二先摽后释释中有四一起犯无余四他胜也二有余不悔于余四聚有余分中而不悔过三犯无忆念四于无犯中执有犯等名四因缘。

  论由四因缘至知其相。

  演曰后明具足文分为二先明戒具后明清净此初翻坏应知其相。

  论复次由二至清净故。

  演曰后明清净文分为二初辩二因后辩三因初中有二先𢝰摽列后别解释此初也。

  论云何名至命清净。

  演曰后别解中文分为二先明助伴后彰自性助伴文二先徴后释释中分三一见清净离邪僻也二轨清净轨则圆满三命清净离邪命也此三虽非戒之自性令戒净故名助伴净。

  论云何自性至具分随学。

  演曰后彰自性即戒自体名为自性崇重尸罗名敬随学全𡙇皆习名具分学如本地分二十三等亦已明也。

  论复有差别至坚牢防护。

  演曰后辩三因文分为二初揔摽列后别解释释中有三一意乐净二命清净三行清净命清净中文复分二先徴后释释中有二先略后广广中又二一如所应求二如所从求所从求中五不应行处者屠肆等处前数明也。

  论复次若有至理作意。

  演曰三密护六根门文分为二先摽后释此初摽也。

  论云何四相至非杂染想。

  演曰后释分二先明忘念后不如理初中有三徴列及释释中有四一明阙念二明劣念三彰失念四明乱念。

  论云何以四至舍所学。

  演曰后不如理文亦有三谓徴列释释中有四文易可知。

  论复次于食至营事业。

  演曰四于食知量门文分三分谓摽徴列列中文八三命坏灭者饮食过量能坏命故四饥劣者为食无限受多饥劣余文可知。

  论复次常勤至虚弃而眠。

  演曰五瑜伽觉𡩺门文分三分摽徴及列列中有八一除疲弊由疲弊等不能勤习故以除之非时觉者𣇲黄之际众务未息名非时觉初夜后夜名正觉也非时眠者寝于昼也虚弃眠者中夜眠外余分眠也故佛诫云良马不曾卧夜半暂时眠盛事未立功云何乐安𥨊余思可知。

  论复次依六至迦耶出离。

  演曰六建立出离门文分为四一摽二徴三列四释此标列中而有六种不随顺者是所出离出离之言显能出离余五准知乍观似倒若正应言出离不随顺乃至出离萨迦耶也。

  论不随顺者至乐不随顺。

  演曰四释分五一不随顺二阙出离三家出离四戒圆满五者合明后二出离初不随中文分为二先摽后列列中有五一趣不随顺谓三恶趣不能随顺出离地故二生不随顺谓生难处不能出离三勤不随顺谓懈怠也四障不随顺烦𢙉定障数生起也五爱乐不随顺由邪见等障入正道名不随顺能离此者方名出离本地分中二十一等而广明也。

  论阙者至卧具阙。

  演曰二彰阙出离亦具摽列列中有四隐没阙者谓法未时教证皆无不能出离名隐没阙余文可知。

  论后次由四至由行力。

  演曰三家出离释后三种直以义明而不牒释释有二一彰起善者二正辩出家初中有二先摽后列列中有四一缘力者善友力也二因力者自发心也三智力者了知出家能出离也五行力者而能具戒修正行也。

  论复次由四至住处圆满。

  演曰二正辩出家文分为二先摽后列列中有四一形相满身语无染二业圆满随教行也三意乐满乐越生死求出离也四住处满离諠闹也。

  论复次由五至不知足故。

  演曰四戒圆满文分为二先标后列列中有五如前本地二十二中而已明讫。

  论复次依二至随眠护。

  演曰▆者合明后二出离文分三分一辩根律仪二明食知量三正知而住初中有三一摽二列三别解释此初二也由护根门眼食知量缠种皆断名出下地及迦耶也依思及修修四律仪故双标举。

  论境界护者至是随眠护。

  演曰三别解中文分为四一境界护二烦𢙉护三明缠护四随眠护。

  论复次由五至正习睡眠。

  演曰二食知量文分为二先论摽列后引经释前二十三已明食量今此略摽兼引经释故重举也。

  论复次应于至亦善知量。

  演曰三正知而住文分三分摽列及释释中有五前二十四已辩正知今略提纲故重示法。

  论复次若有至随烦𢙉支。

  演曰七勤习神足门文分三分一明断行二辩定缘三辩了知断行文二初揔摽列后别释之此初也神足体者其唯是定今此四支及八断行是能资法而体即非故云神足由四支等。

  论修习支者至持于内。

  演曰后别释中文分为四一明修习二辩证勤三辩护随四明引发三护随中止观随惑者能障止观之随惑也体即沉掉顺违皆障余文可知。

  论复次有四至心一境性。

  演曰二辩定缘文分为二初揔摽列后依摽释释中有四一明审听二正教授三明宿习四辩多闻义思可悉。

  论复次有七至对治依持。

  演曰三辩了知文分为二初揔标列后依摽释此初也。

  论内定退因至光明想。

  演曰后依摽释文分为二一别彰七法二重明第六此初分二前四所治后三能治思之可知。

  论云何于身至乐我常。

  演曰二重明第六于身观察集法住等揔有九句而是经文论𤗊解释真如身者于有身中观无相理名真如身以依真故名善住念余文可悉。

  论复次依上至见迹行者。

  演曰八补特伽罗门文分为五一摽二徴三列四释五揔结之此前三也依上等者上谓胜上依上胜事建立五人五人皆欣胜妙上事故能求人亦为上也。

  论云何欣乐喜乐至差别故。

  演曰四释分五一欣喜乐二欣障断三欣解脱四见趣行五见迹行初中有二先徴后释释中有二先摽后列问准列有四摽何云三答有寻有伺无寻有伺合为第二俱初禅故初欣欲生摄人天趣余义可知。

  论云何欣乐障断至断差别故。

  演曰二欣障断文分为二初揔标列后依摽释此初也。

  论欣乐烦𢙉至差别故。

  演曰后依摽释文分为二先明惑障后明定障此初也现法乐者四禅定也于四禅定法乐未得及已得中皆欣惑断何以然者以未得定欲惑未断而欣断之已得定者自地未除亦尚欣断有多类故名一切种有想等者无色界中下三定也未得定者而希得之已断下惑已得定者更复欣上而求进之不说非想者彼无欣上故依止等者释前二界断别所以谓于依止释前乐住及于观察释无色定。

  论欣乐定障至未得已得。

  演曰后明定障谓于胜遍未得希得欣断定障已得更希后后胜品而复断除名得未得以彼二处由断定障而方得之故须断也。

  论云何欣乐至得已得。

  演曰三欣解脱谓于诸见未得解脱而起断除其已得者希其圆满名得未得。

  论云何到究竟至得已得。

  演曰四见趣行谓于非想非非想处未得出世真实究竟已得世间最上究竟名得未得。

  论云何到究竟见迹至究竟证受。

  演曰五见迹行于六触处所有染污无余断尽名究竟证不同前文有尽不尽名得未得。

  论如是名为至补特伽罗。

  演曰五揔结释。

  论复次邬波至名能引发。

  演曰九邬波三德门文分三分摽列及释释中有三一明清净二明造作三彰引发初清净中复分二种如文可知。

  论复次有三至究竟证法。

  演曰十明法邪正门文分为二一辩三正法二真伪对明此初也闻法教也行法行也究竟证法如次果理四皆名法。

  论又外道法至内所证。

  演曰二真伪对明文中有二先伪后真文易可悉。

  论复次诸欲至远离功德。

  演曰十一舍欲彰净门文分为二初明舍欲后明清净初中诸欲得舍因果为次布施得因在天受用是所得果由此舍等明舍所因舍事欲等明其正舍由出离等明舍胜利谓由舍故而得出离离烦𢙉故得诸功德具二十五。

  论又若显示至出世间故。

  演曰后明清净文意可知。

  论复次由三至威德故。

  演曰十二驱𢷤犯戒门文分为二先摽后列列中有三一护他者护他俗流生其嫌疑及护同修清净行者无触𢙉也二彼不堪者彼所𢷤人三彼能令者彼犯戒者若在众中令众无德故驱𢷤之。

  论复次由四至懈怠故。

  演曰十三爱乐观察门文分为二先明爱乐后明观察初中有二先摽后释释中有四一离二边离苦乐二余可知也。

  论复次有四至不坏故。

  演曰后明观察文中有二先摽后列列中有四一共住者观察前人有戒无戒要依共住察之知有二厄难者遇难无非知戒牢也三世务者虽过世务而戒不亏故知无𡙇四言论者观其言论无有顾恋知见不坏。

  论云何心趣至等相者。

  演曰十四趣入修断门文有七句分之为二先辩初三后明后四初中二释此初释中各具徴释住愦𡗚者由住愦𡗚而因厌背心趣远离由聚落行故舍出离由依寂静止观二力故趣涅槃。

  论复有差别至趣涅槃。

  演曰第二重释文易可知。

  论一切受至为真梵。

  演曰后明后四受是触影一切受灭名为无影相续者身余文可悉。

  论复次由三至不恭敬故。

  演曰十五听说失德门文分为二先明听法后明说法听中有二初倒后器此倒听也。

  论复次有五至恭敬心。

  演曰后闻法器文分为二先摽后释释中有五为闻法故而修五种听法之相名闻修器。

  论复次于善至教授出离。

  演曰后明说法文分三分标徴及释释中有五为具此五名大师德。

  论复次由三至无怖畏故。

  演曰十六佛道出离门文具摽释摽中此道者即是下无我见无我见者唯佛道有昔居凡位未得无我名未曾得复由无我能断烦𢙉及无怖畏。

  论复次有四至菩提乐。

  演曰十七引乐欢喜门文分为二初彰欢喜后明引乐初中有二先摽后列列中有四。

  论复次由二至不可得故。

  演曰十八彰佛善说门先摽后释释有八因八因佛名善说后七二因次第成前成前二中但成后一窣堵波者此云灵庙白虎通云庙者貌也尊貌所居谓之庙也有二因缘故同于教一由灵庙而有遗形类有教文方证坚住坚住谓即佛真体也二由灵庙为貌所依说诸真文为理依处不同外道教无坚住故以辩之。

  论复次有四至名有翳。

  演曰十九障断慧眼门文分为二初明障断后明障慧障慧分三一者作恶作恶障慧故同盲也二者作福作福福增障慧生长故同于垢三者邪见邪见障正故同于翳。

  论复次修法至增上𢢔。

  演曰二十修行念住门文分为二先标后列列中十一前二十八治障合明心有二十今唯所治但云十一谓能了知十一染法名法念住次第解释余文可知。

  论复次由四至资润故。

  演曰二十一出世助伴门先摽后释意思可知。

  论复次由四至有情故。

  演曰二十二天眼遍义门文具标释释中有四一见造众业二见无量生三见中阴身四见无中阴生无色时无中阴故。

  论复次为证至离增上𢢔。

  演曰二十三证达渐次门文具摽释释中有七言住其心摄正方便者为求禅定要住其心行施戒忍以为摄定之方便也内外等者自身名内他身名外内外二处是施法财不平等心之所起处今悉除断名障清净余思可知。

  论复次为对治至舍善轭。

  演曰二十四修四念住门文分为二初摽后释释中文九初之三种身所治后之六种是受心法如次能治各二种行思可知也与前法住揔别不同故分二说。

  论复次诸出家至𢢔过失。

  演曰二十五辩二过失门文分为二先辩出家后辩居家此初也。

  论诸在家者至善行过失。

  演曰后辩居家先摽后释释中有五一贪着贪着世乐二习近者应言习近诸欲能障即能障出家文颠倒也三摄受者有七摄受如本地分余文可知。

  论复次愚夫至业薄劣。

  演曰二十六愚夫相状门文分为二先明四相后彰福薄辩四相中文四番释寻之可知。

  论复次五法至相似故。

  演曰二十七死生类海门文具摽列列中有五五宝所依者生死之中有真圆寂名宝依似余文可知。

  论复次由五至施而无尽。

  演曰二十八法胜财施门先摽后释释中有五。

  论复次应今至疾趣入。

  演曰二十九心随自在门文分三分摽徴及释释中有五一恶行方便不随趣入二善行方便猛利趣入三追欲方便不随趣入四受欲方便不随趣入五出离方便不随退转于欲定爱不随趣入已上皆名随已而行不随恶心猛利趣入。

  论复次由五至余有情共。

  演曰三十烦𢙉胜魅门文分为二初摽后释释中有五一体多胜二难治胜三难识胜四难摧胜五余共胜。

  论复次或有至耶行故。

  演曰三十一妄计有我门文分为二先摽后释释中有二一明五过失二彰二邪行。

  论复次依止至五种对治。

  演曰三十二欲行对治门文分为二先摽后释此先摽中而有三种一六杂染二四依处三五对治初三行中同居行者欲福杂行名同居也。

  论云何六种爱恚杂染。

  演曰后释之中有二番释初释分三一六爱恚二四依处三五对治初中有二先徴后辩此初也。

  论一境界贪至不安隐住。

  演曰后辩有六义别分三初二欲行次二福行后二合明同居之行思可知也。

  论云何四种至俱分杂染。

  演曰二明四依处约于二义而明四处一约情境明二依处前六种中初依境界余五有情二据起染分全分二六中初二分杂染依所余四处名俱分染初二如次起贪及瞋名为一分余则俱起名为俱分。

  论云何五种至五舍。

  演曰三辩五对治初摽后列列中有五初四如次治前六中初四染法后二合治五六杂行思可知矣。

  论复有异门至五种对治。

  演曰第二番释文分为二先标后释此初也。

  论何等为六至杂染瞋。

  演曰后释分二先辩所治后辩能治初中有二先徴后列列中有六初二可悉三于三毒而起贪爱谓于恶行生欣乐故四于三善而起瞋恚谓于利益而生瞋也五于三善复起于贪谓于善贪善法欲也六于三毒复起瞋心谓于恶行生损害意。

  论云何五种至贪瞋作意。

  演曰后辩能治能治有五不净与慈如次治前二染三四作意如次治彼三四所治第五作意合治五六思可知也。

  论复次有四至五种功德。

  演曰三十三出家功德门文分为二先摽后释此初也。

  论云何四种至未熟者。

  演曰后释分二先辩其人后明功德初中有二先徴后列列中有四一者自依依自身心而出家也二者依他依属于他令发意也三者已熟四圣果也四者未熟脱分初也。

  论云何应知至第五功德。

  演曰后明功德初摽后释释中有五一得净尸罗二不随他转三得苦边际谓无学果四恶趣边际有学者也五舍逼迫集善根。

  论复次有三至非出离法故。

  演曰三十四三苦九相门文分为二一者双摽二者别释别释分二一明三苦二明九相谓于苦苦行苦坏苦三中如次各三是为九相七顺爱者顺于妙境起贪爱时深生乐想名生住乐此乐坏时能生忧苦名为坏苦八变坏者乐受变坏即名为苦九由等者智观变坏恒为苦想名取非离余文可知。

  论复次若有至摄受住持。

  演曰三十五四支成就门文分为四一标二列三释四结此初二也。

  论云何苾刍至法悭𠫤。

  演曰三释之中支别为四一解脱烦𢙉支二不离正智支三善生圆满支四未生令生支初中有六一问二答三徴四列五释六结此初四也。

  论若诸愚夫至有如是事。

  演曰五释之中文分为五一辩慕居家二明犯禁戒三彰昔作意四起当贪忧五明法悭吝初中有二一辩愚夫思慕居家随惑之相二诸有智下明有智者解脱随惑其文可知。

  论又诸愚夫至二随烦𢙉。

  演曰二明犯禁戒文分为二一明毁犯二明解脱。

  论又诸愚夫至三随烦𢙉。

  演曰三彰昔作意文分为二初明非理后明解脱。

  论又诸愚夫至四随烦𢙉。

  演曰四起当贪忧文亦二种准前应知。

  论又诸愚夫至五体烦𢙉。

  演曰五明法悭吝文二准前。

  论是名苾刍至烦𢙉支。

  演曰六揔结释。

  论云何比丘至立余三智。

  演曰二不离正智支文分为六一问二答三徴四列五释六结此前四也。

  论谓有比丘至第一智。

  演曰五释分二初明第一后辩后三此明通达八圣道智。

  论即以此智至出离所摄。

  演曰后辩后三闻思修智文复分三先摽次释后揔结之释中又三一明闻智二明思智三明修智此初智也。

  论又为勤修至令不忘失。

  演曰二明思智。

  论又于无我至应了知。

  演曰三明修智。

  论如是名为至建立三智。

  演曰后揔结之。

  论是名比丘至正智支。

  演曰六揔结也。

  论云何苾刍至不退增长。

  演曰三善生圆满支文分为四一问二答三徴四释义思可知。

  论云何苾刍至得生起。

  演曰四未生令生支文亦分四一问二答三徴四释文易可悉。

  论如是四支至平等平等。

  演曰四揔结成数显于平等初支有五二支有四三支有一令长摄持四支有一令生摄持为十一也。

  论卷第七十一

  论复次有七至应发义。

  演曰三十六七义生喜门文分为二先明其义后明生喜初中有二先标后列列中分七一应推者如推缘生自从老死推至无明二应摄者摄相归性尽是真如摄境从心皆名唯识三应避者应避二边常断等过四应引者引同异喻类例明也五应遮者谓立我无遮执我有他皆仿知六应持者中道之义应奉持也七应发者发生他解行利他也。

  论复次有七至所引喜。

  演曰后明生喜因闻众义故生喜跃而亦有七如文可知。

  论复次有五至五证法。

  演曰三十七法喻差别门文分为四一明五法二明三德三彰三教四明理趣初中有五一教二行自利行也三摄受者摄受有情利他行也四受用者受用法乐自利果法五证法者证理法也。

  论复次具三至师学工巧。

  演曰二明三德三德备矣方名善射故类修行弓如教法箭同于行果同中的因教起行克有所成故同中的。

  论复次如来至不重说教。

  演曰三彰三教据多分说如大般若十六会说时长处远名长时教二无间者如灯明佛说妙法华六十小劫不起于座一坐说毕名无间教三不重者如金刚等经唯有长行而无应颂名不重教他皆准知。

  论复次如来至别理趣。

  演曰四明理趣先摽后释释中分三约胜说者义差别者令入秘密文差别者谓即别时别义意趣难释别者转变秘密等。

  论复次夫涉至身劳对治。

  演曰三十八远涉对治门文具摽列列中有五一炎光治者喻初正见掩邪见曰二艰险治者喻善知识能越险故三河对治者喻船筏教四竭对治者得定水也五身劳治者五通象马为对治也。

  论复次尸罗至不𡙇尸罗。

  演曰三十九戒往善趣门文具摽释释中有二一明摄受谓初受时二明不𡙇后无有犯。

  论复次诸受至着受用。

  演曰四十现法受欲门文具摽释。

  论复次寿命至二细。

  演曰四十一寿命变坏门文分为二一明变坏二明分位灭没名粗念念名细。

  论复次智有至他类善根。

  演曰四十二智德差别门文分为二先摽后释释中有二一明正行二明自性初正行中义之德者义谓义理及境义也于义境界知无颠倒名为正行闻思修时所知境别如次名为速疾等也二自性者依自立名亦有三德一是定地拣于散地智可退也二出世间彰无漏也三胜自他胜自类者胜于自类有漏慧根胜他类者胜于信等余善根也断障证真智为胜故。

  论复次有三至恋后有。

  演曰四十三对治顾恋门文分为二先标后释释中分三一顾助伴恋着妻子观身不净而以治之二顾利养观受治也三顾后有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而能除遣。

  论复次加行至相续故。

  演曰四十四加行相续门文分为二先𤗊经明后论主释此先𤗊经明三道也。

  论欲贪无明至是相续。

  演曰后论主释文分为二初揔略释后别分别此初文三一明加行见道前也二明现观二见道也三明相续谓修道中文复分二一明离欲不还果也二未离欲第二果也初果见谛见道摄也。

  论又依故至对治故。

  演曰后别分别文有八句分之为二初之五句据地等别解前三道后之三句据障重辩初中复二前之三句如次释前后之两句再明相续前三句中初言依者加行位也加行所依欲界身故次言地者明现观也依未至地入现观故次言品者辩相续也相续之身依于九品而建立故已离欲者九品皆无未离欲者随应不定次未修定者重明相续初果虽得未至胜定未修根本四静虑故名未修定次修未得第二果也后修已得不还果也修得既差离欲亦异所依清净障故等者辩复三句约障明也所依障净者加行位也近加行中不随恶趣报障依身名障清净作意障净者彰现观也现观位中能断或生作意惑障名作意净彼障治者相续义也于修道中得圣对治断随应惑能得离欲及非离故。

  论复次如说至究竟现观。

  演曰四十五现观行相门文分为二先摽后释此初摽经说有六种。

  论问思现观有何相。

  演曰后释之中门分十九一显观相状门文分为二初释后结释中文复分六一辩思现观文分为二先问后答此初也。

  论答至如法引𡙸。

  演曰后答之也思者惟也惟念所缘观者智也决了诸法谓于凡位决知诸行苦无常等余不能𡙸名思观相。

  论问信现观至余僧正行。

  演曰二明信现观文具问答于三宝中决定生信非三宝外皆不信从名信现观。

  论问戒现观至放逸处。

  演曰三明戒现观问答可知。

  论问现观智谛至生第八有。

  演曰四现观智谛谓此现观摄真相见故无疑等及不造业无第八有。

  论问现观边智至生怖畏。

  演曰五边谛现观由分别我而已断除故于诘问而无怖畏。

  论问究竟现观至为因而生。

  演曰六究竟现观不犯五处者五罪聚也。

  论如是等类至现观相。

  演曰后揔结也。

  论问思现观至为自性。

  演曰二明观自性门文分为六皆具问答一思现观克实体者思所成慧以为自性故唯识云谓最上品喜受相应思所成慧加行道中观察诸法此用最猛偏立观名若并相应眷属体者即菩提分随应为体二信现观通漏无漏信为自性名世出世信虽非观助观增明亦名现观故唯识云此助现观令不退转立现观名三戒现观无漏净戒名圣爱戒戒能助观故得观名唯识亦云除破戒垢今观增明亦名现观四智现观根本后得无分别▆以为自性缘非安立以为境故唯识释云缘非安立根本后得无分别智以为性也五边现观唯后得智通漏无漏唯识论云诸缘安立世出世智以为自性六究竟现观尽无生智以为体也复言等者等无学位十种智中所余之智。

  论问此六现观至及不系。

  演曰三界地分别门文分为二先界后地界中文二先问后答答中类别而分四种一唯欲系谓思现观唯散地故二一种等者信现观也体通无漏取彼有漏通三界者名为一分三即此等者此信观中无漏之者故立分名及余三者谓三四五全及信少分合此四种名为不系四一通等者第六观也通漏无漏故系不系。

  论问此六现观至依可得。

  演曰后明其地文分为二先问后答此初问云六种观中几依未至乃至八定为所依耶。

  论答至一分亦尔。

  演曰后答分二一答所徴二重释难此初分二初揔后别初揔释中一依非依者思现观也谓思现观唯欲散地不依定起名依非依余五现观依定而生理通八定名一切得又三依等者后别释也三四五观依初未至及四根本五地而生见道生时通五地故一种一分者信现观也信观虽通有漏无漏今说与三同时起者拣余有漏名为一分同依五地名为亦尔究竟现观依定极成故不言矣。

  论问若现观至依可得。

  演曰二重释难文分为二先难后释此初也。

  论答至无有分别。

  演曰后释难中西方诸师释此文云决择分善为远方便欲入真观思惟初定寻等五支全静虑真如入初静虑后入见道无相真观而证三界一切法如故加行时寻等可得寻求伺察真如理故具有五支正证真如然是离相无有分别无寻伺二但有喜乐心一境性三支俱也。

  论问此诸现观至胜义谛。

  演曰四所缘真俗门文分为二先问后答此初也。

  论答至一种一分。

  演曰后答分七一缘世俗谓思现观虽缘四谛非定亲证故名俗摄二一种一分者谓信现观三一无所缘者谓戒现观戒色非心无所缘义四二缘安立者谓第五六五一种一分者谓信现观俱能缘彼四谛理故六一缘非安立者谓第四观七一种一分者谓信现观由无分别故缘非安立然信遍与善性相应故缘世俗胜义等中皆说有也。

  论问此诸现观至亦无相。

  演曰五有相无相门西方释云思谛边究竟四体是慧分别性故名有行相戒体非慧故名无相信慧同缘亦是有相体非慧故亦名无相。

  论问此诸现观至别亦尔。

  演曰六有无分别门于六观中有分别四无分别一一通于二义与前同名为亦尔。

  论问此诸现观至乐舍俱行。

  演曰七三受俱起门初思唯欲欲意无乐故唯喜俱欲虽有舍力不及喜故不取之余通八地故喜乐舍容得俱行。

  论问此诸现观至二非对治。

  演曰八现观对治门文分三分一辩四对治二明种现治三彰三品治初中有二先问后答答中有四一二唯坏者初二也思惟散善但有猒行故阙后三问现观边智既无漏摄何非后三答理实分有持远对治断惑未尽有惑可猒坏治义强故唯说坏二一通断持远分等者智谛现观二无相观断理事惑证择灭理令所治远故摄三治三一通持远分等者谓究竟观惑已尽故故无坏断但有二治四二非治者谓信戒二二俱非慧非四治摄。

  论问此诸现观至俱非对治。

  演曰二明种现治文中有二初问后答答中有三一辩三缠治谓思信边但伏现缠非能害种以非正智正断道故二一俱对治智现观也三二俱非治戒及究竟戒体是色究竟位中无缠种断故二俱非缠及种治。

  论问此诸现至非断对治。

  演曰三彰三品治文分为二先问后答答中有二一正对治谓现观智谛现观是断惑道余五随顺以为助伴。

  论问六现观至几遍知果。

  演曰九九遍知果门文分为二初问后答此初摽列而为问也。

  论答至不得彼果。

  演曰后答一得谓第四观能断惑故得九知果余非断道皆不得之九遍知义如五十七。

  论问此诸现观至未生耶。

  演曰十断惑时节门文分为二先徴后释此初也。

  论答至诸烦𢙉断。

  演曰后释所徴现观生时烦𢙉断时时无前后说名平等如言明来闇方谢者假说先后实谓同时以同时故名为平等。

  论问此诸现观至是得前行。

  演曰十一得果差别门先问后答答中有三一得一切者一谓第四四果皆由断惑所得故依第四得诸四果二一得圆等者一谓究竟得圆果时能证之道非亲能得亲能得者谓无间道断惑士夫而能得故究竟但是解脱道故故非得也三余是等者余思信戒及边观四是得四果一现观中俱时助伴及前方便。

  论问是诸现观至余一切。

  演曰十二转根胜劣门言除一者戒现观也言转根者舍劣得胜戒体色法而无此能故以除也然转根义具五十七。

  论问是诸现观至余一切。

  演曰十三引通胜德门除戒余引神通胜德心能引之戒观不然故非能引。

  论问思现观至作何业。

  演曰十四观智作业门文分为二先徴后释此初也。

  论答至后身为业。

  演曰后释分六一明思观能作六业二明信观能为三业第三业中一分业者有漏感生无漏不尔名为一分三彰戒观脱苦为业四现谛观作四种业第四业中助感果者别报业也及异熟者揔报业也谓此现观能助二业感生二果以为业也五边谛观能作三业以曾证知故善问答六究竟观起三业用文易可悉。

  论问思现观至有几种。

  演曰十五观智种数门文分为二先问后答此初也。

  论答至现观亦尔。

  演曰后答分六一思现观略举二十五类所思之境以彰思体显余皆思名为无量二信现观文中有二初举所信有十二类后彰信观体亦有多三戒现观文别为二初约法明后依人辩四智现观五边现观六竟现观皆以念住根等为体名无量也。

  论问此诸现观至不可说故。

  演曰十六自非自性门初问后答答中通二义如常说。

  论问思现观至何因何果。

  演曰十七辩观因果门文分为二先问后答此初也。

  论答至现观亦尔。

  演曰后答分二先明通相后此中下彰其别相义思可知。

  论问六现观至现观耶。

  演曰十八余法相摄门文分为二一作意相摄二边根相摄初中有二先问后答此初也。

  论答至胜解作意。

  演曰后答分六一二现观非作意摄者谓思及戒思唯是散作意唯定作意心法戒体是色故不相摄二一现观摄乐作意摄者信从俱慧摄乐所收俱于三宝而信乐故就胜而摄理实其信遍诸善也三一现观摄乐作意观察作意摄者一边现观同非断道故相摄也四一现观至究竟作意摄者智谛观也谓此观智断欲烦𢙉名为远离断上烦𢙉名为摄乐断后修惑名方便意五一现观方便究竟果作意摄者谓究竟现观也六余作意者了相胜解非观所摄何以然者定散异故非思观摄非净为性信观不收了相胜解但是加行与后四观无间等殊故不相摄。

  论问无边际智至现观等流。

  演曰二边根相摄文分为二先问后答答云不摄何以然者智知无边名无边智思散戒色而体不同信缘三宝宽狭诚异后之三观各局所缘行相既殊故不相摄善根亦非现观摄者唯识第九云燸等不能广分别法又未证理故非思观余准此知。

  论问诸思现观至皆当了知。

  演曰十九诸句分别门文分为二一四句料拣二顺前后辩初中有二先明思信后例释余。

  论复次悭之至向于彼。

  演曰四十六悭垢污染门文分三分谓摽徴释释中有八前六第八虽皆是贪悭依贪起故举明也第七执取虽兼见取因悭故发故亦悭摄。

  论复次有五至菩萨道。

  演曰四十七调善修想门文分为二先明调善后明修想初中有三摽列及释释中有五如文可知。

  论为得彼故至哀愍想。

  演曰后明修想如次配前五行起修想也。

  论复次当释至乃至论议。

  演曰四十八了知经义门文分为二先了契经后知彼义初中有三一摽经起问二略答所徴三结释前义此初也。

  论谓略由五相至乃至论议。

  演曰二略答所徴文复分二先列后释释中有五一了假名了名皆从想假设故二了摄受由名句文宣说善恶有无等法有所归处名为摄受三了次第了知缘生法门句义因果前后次第宣说四了圣教四人所说五了依处为自他说释结可知。

  论云何了知至相应语。

  演曰后知彼义文亦分三谓徴列释释中有五一知缘起随根说义知义起因名知缘起二知句别谓能了知苦集等法异诠各别故三知次第如言诸行无常是生灭等先摽后释是释次第如说色蕴色如聚沫受如泡等以宗喻等成立五蕴体皆为空名成次第说义终毕三支无过名满次第四知道理五知略义如文可知。

  论复次云何至作意故。

  演曰四十九知时差别门文分为二先摽后释释中有五一知惑正起二知惑将起三知惑不起四知智将起五知智正起知能所治起时不同故分为五。

  论复次云何至善知其量。

  演曰五十法食知量门文分为二先徴后释释中分三先摽次列后随摽释释中有二先略后广此略释中文复分二一持顺性二勤顺性。

  论此中云何至或损于他。

  演曰后广释中文分为二一明食知量二辩勤知量初中有二一明受取二明受用此受取中有四知量如文可知。

  论于受用中至起不平等。

  演曰二明受用。

  论云何于勤至太举。

  演曰二辩勤知量文分为二先摽后释释中有四一辩勤时二明勤处三明勤事四勤齐限。

  论复次云何至瑜伽师等。

  演曰五十一善知众别门文分为二一知在家二知出家二中类别各分多种如文可知。

  论复次云何至乃至应默。

  演曰五十二往诣语默门文分为二先徴后释释中有二先略后广广中分六一知应往二知往法三知应住四知应坐五知应语六知应默此初往中事有九种而应往也。

  论云何了知至已说其相。

  演曰二知往法如指应知。

  论云何了知至方申爱语。

  演曰三知应住。

  论云何了知至端严而坐。

  演曰四知应坐。

  论云何了知至质直而语。

  演曰五知应语文分为二先徴后释释中有二先列后辩此初也。

  论时有三种至第三时。

  演曰后辩有五一辩知时二明知理三明知量四知寂静五知质直此辩知时有三可悉。

  论理有三种至有义利说。

  演曰二明知理文三准前。

  论由三种相至况多说。

  演曰三明知量。

  论当知寂静至而有所说。

  演曰四知寂静文分三分标列及释释中有三文可知也。

  论又质直语至所言无二。

  演曰五知质直文具摽释。

  论云何了知至听其言说。

  演曰六知应默先徴后释释中有五如文可知。

  论复次且由至皆当了知。

  演曰五十三知信非信门文分为二先明知信后明非信初中有二一明诸相二明支果此初复二一彰信相二例释余初中有三谓摽列释释中又三寻可知也。

  论此中信是至善男子性。

  演曰二明支果文复分二先释五支后明证辩支者因也先因后果故次明之。

  论复次田三至所调伏故。

  演曰后明非信文易可悉。

  论复次由三至信顺人故。

  演曰五十四非往寂静门先摽后释释中有三由三拘故不能数往空闲寂静阿练若圆。

  论复次由三至应知其相。

  演曰五十五性好非好门文分为二先明黑品后明白法初中类别文复分八一不好诣他言无畏者不畏现在恶名布彰未来苦趣故不往诣求其指趣二不好亲近三不好请问四不能审听五不定任持言覆慧者虽有其慧于所闻法不能领受犹如覆器水终不入言膝慧者虽处尘下而有少解起而寻忘如置饮食在于膝下起便倾覆元不入腹名为膝慧六不观请法七不随法行八不修他行返上好往及观察等即名白品。

  论复次诸圣至其事可得。

  演曰五十六诸圣游观门文分为二先明游观后释所以此初也濵者(宾音)水际也。

  论问何因缘故至利余众生。

  演曰后释所以文复分二先问后答答中分三谓摽徴释释中有二先益鬼趣后益余生由二因缘故游鬼趣。

  论复次由六至心转故粗。

  演曰五十七欲行粗色门文分为二先摽后释释中有六思之可知。

  论于此地中至不复现。

  演曰后揔结止余。

  论又独觉地至亦不复。

  演曰二明独觉例同声闻故不复释。

  论卷第七十二 摄决择分中菩萨地之一

  论如是已说至我今当说。

  演曰三明菩萨文分为二一结前生后二依生正释此初也。

  论谓如成立至亦复如是。

  演曰二依生正释文分为四且第一决择初持瑜伽处中文复有三一明种姓二辩发心三明正行此初种姓始自本有指同声闻不别明也。

  论复次有十至成果发心。

  演曰二辩发心文分为二初明正发后明随护初中有四一摽二列三释四止此初二也。

  论世俗受发心至证菩提。

  演曰三释分十一世俗发心先𤗊后释谓在地前所有发趣未登圣位名为世俗祈愿受行名为受发二得法性者而有二种一证入初地圣性发心名得性发二得四果者证自圣性归趣大乘亦名得发三不决定中非彼姓者谓无姓人非彼大姓遇缘虽发而不定故善戒经云无种姓人虽复发心终不能得无上菩提设彼姓者菩萨姓也四决定发返上应悉五不清净类别有九如文可知六清净发离前九相即名清净七嬴劣发八强盛发九未成果发心也十已成果发心者果中发也起利他意亦名发心如世尊下指事明也。

  论此十发心至更不复现。

  演曰四结止也。

  论复次有四至修所成心。

  演曰后明随护心虽已发更起四心常随守护令无间隙名四随护。

  论复次菩萨至舍那正行。

  演曰三明正行文分为二一彰所学处二明应行行初文有五一二利行处二真实义处三威德力处四成熟行处五菩提行处初利行中文分三分一明九正行二辩五邪行三彰无堪性初中有四一标二列三释四止此初二也。

  论云何菩萨至辛苦药。

  演曰三释分九一生死正行文具徴释下皆准知辛苦药者自利行也于生死中虽行自行行难行故如治自病服辛苦药。

  论云何菩萨至有病者。

  演曰二于情正行利他行也。

  论云何菩萨至成就幼童。

  演曰三于自正行家长喻菩萨未成幼童如未成行所以省察学是除非如彼家长教幼童也。

  论云何菩萨至于诸贿货。

  演曰四于欲正行谓于五欲染污境中守持正行犹如商主于难处中坚守财货。

  论云何菩萨至诸衣服。

  演曰五三业正行去垢得净故如浣衣。

  论云何菩萨至孩小儿。

  演曰六不损𢙉行观诸众生如己婴孩虽有过非不应损𢙉。

  论云何菩萨至施功于燧。

  演曰七无间修行类同钻火。

  论云何菩萨至可委付者。

  演曰八内心正行依定修行行无见遗如堪委者财无有失。

  论云何菩萨至诸幻事。

  演曰九增上慧行依慧行行万行皆成犹如幻人无不皆造。

  论余决择文更不复现。

  演曰四止不重明。

  论复次若于至无有伤叹。

  演曰二辩五邪行文分为二先摽后辩此初也。

  论一于求乞者至随法行。

  演曰后辩分二先辩有情后明邪行初中有二先列后释释中有五一辩乞求二明危厄三辩有恩四明乐乐五明乐法一一皆五如文可知。

  论此中邪行至应知其相。

  演曰后明邪行言是中者是前五种有情中也作加行者邪加行也起损害等加行之心名不饶益等不害不益名曰中容如此并名无哀愍等。

  论复次于有情至无堪任性。

  演曰三彰无堪性文分为二一辩无堪任二辩有堪任初文有三标列及释此前二也。

  论于清净至般涅槃法。

  演曰后释如摽亦分为五一明清净二明加行三辩果成四双明二五明摄受初明清净无堪任者无种姓也由无无漏本种姓故故无堪能证清净法佛化叵得况余人耶。

  论于加行至修正方便。

  演曰二明加行无堪任性如有一者指人示法同涅槃者同余众生有种姓者相续修习根已成熟后过异缘于此相续无间业中造不善业障正加行名无堪能。

  论于彼果成至成办彼果。

  演曰三明果成无堪任性言未熟者虽修未久名续未熟彼果谓即解脱果也果未成办便不数修以不修故障果成办名无堪任性。

  论于加行至俱无堪能。

  演曰四双明二于行及果俱无堪能相续未熟于果无能造能障业于行无能名俱无能。

  论于摄受至无遗安乐。

  演曰五明摄受无堪任性摄益于物而假财富由造匮业故于摄益无有堪能言令彼者彼所化也。

  论与此相违至有堪任性。

  演曰二辩有堪任返上应悉。

  论复次若欲至有五事。

  演曰第二真实义处文分为二一辩所观境二明能观智初文有二一明五事二明三性初中又二一标二释此初摽举三十六中真实义品所未尽者。

  论嗢拖南曰至行等色等。

  演曰二释之中颂有两行即为二文初文分二一举颂摽宗二长行别释此初颂中门别有十一者揔举揔摽举门二别分别别分别门三言有者有无门也四言实者假实门也五世俗等二谛门也六若生者所生门也七若异等一异门也八言相者显相门也九行等者行相门也十色等者相摄门也。

  论云何五事至五正智。

  演曰二长行别释十门分十一揔摽举门揔摽五事为真实境。

  论何等为相至安足处事。

  演曰二别分别门文分为五一明相体二辩于名三明分别四释真如五明正智初相文二先徴后辩相谓境相是言所诠名谈处事。

  论何等为名至有增语。

  演曰二辩于名相实无言强以名言名为增语所增之语即名名也。

  论何等为分别至心心法。

  演曰三明分别三界漏心妄分别有故名分别。

  论何等为真如至安足处事。

  演曰四释真如一无我所显二圣智所行三绝语言路具斯三义名曰真如。

  论何等为正智。

  演曰五明正智文分为二先徴后释此初也。

  论谓略有二至世间正智。

  演曰后释分二先释后证释中有二初略摽列后依摽释此初也。

  论何等名为至间正智。

  演曰后依摽释文分为二一唯出世二世出世初中有二先问后答此初也。

  论谓由此故至通达真如。

  演曰后答文二一明证理二明断障此明正智证会真理名达真如。

  论又由此故至所知障净。

  演曰二明断障又由此前证如智故而能断障能断障故亦名正智。

  论何等名为至间正智。

  演曰二世出世先问后答此初也。

  论谓声闻至三界寂静。

  演曰后答分二先明智体后释名因体中复二一明缘谛二明断障此初缘谛过患爱味如其次第知苦断集次彰智也。

  论又由多分至烦𢙉障净。

  演曰二明断障又由多住此正智故而能引发真出世智断惑圆满非得此智自能断惑缘安立谛非能断故。

  论又即此智至出世间。

  演曰后释名也义谓境义未曾得者谓缘真也变影缘真名为出世缘言说事可是世间以缘真时心境无漏故名出世。

  论世尊依此至出世间。

  演曰后引证成。

  论问相当言至当言是有。

  演曰三辩有无门文分为二一辩前三二明后二初中复二一明相体二名分别初辩相中有四问答此初也相是依他故答言有。

  论问为如自性至当言无。

  演曰第二问答问意可知其答意云同自性差别之相此即是无何以然者以彼二法言说安立假施设故。

  论问为如分别至当言有耶。

  演曰第三问答此先问也。

  论答至善说法界。

  演曰后答之云若据分别明有无者相即是有依他性故善记有者据依他有善记无者显遍计无善记亦有无者双合前二善记非有无者遮遣第三由斯故得远离二边行中道矣。

  论问此相至当言是有。

  演曰第四问答此先问也。

  论答至当言是有。

  演曰后答分三摽徴及释释中有二一言说有所说色心称言说故二离言说有言说自性及分别等皆无实体离言自性方名为有。

  论如相名分别亦尔。

  演曰二辩名分别一同于相有四问答名为亦尔。

  论问真如至当言是有。

  演曰二明后二体唯是有何以然者以是圆成无漏性故。

  论问相至言假有。

  演曰四彰假实门文分为五一相二名三彰分别四辩真如五明正智初相体中文分为二先问后答此初也。

  论答至亦有二种。

  演曰后答文二先明行体后有相下成相通二行中有二初实后假若在根境心心行中体即实有若在长等忿等行中体即是假其相亦尔何以然者以心缘行而为相故所缘之行既通假实能依之相故通二种。

  论问名当言实有至施设故。

  演曰二辩于名先问后答答唯是假何以然者以于相中声上设故。

  论问分别至二种俱有。

  演曰三彰分别先徴后释释中通二识及触等体实是有忿等法相而即是假。

  论问真如至胜义摄故。

  演曰四辩真如唯实可悉。

  论问正智至故有二种。

  演曰五明正智文中有三问答及结答中通二克性唯实眷属故假。

  论问相当言至胜义有。

  演曰五辩二谛门文分为五一相二名三明分别四释真如五明正智相中有二先问后答此初也。

  论答至施设器故。

  演曰后答文二先摽后释释中有二一杂染起者是杂染法之所起故故是世也二施设器者相是名言及分别心所诠缘处名施设器。

  论问名至说所依故。

  演曰二辩名分二初问后答答中有二先摽后释释中有三一杂染起者有漏染心之所起也二施设器者施设我法假智及诠之所依处名施设器所依可知。

  论问分别当言至说随觉故。

  演曰三明分别先问后答答中有四一杂染起者三性有漏杂染生也二施设器者与名及相为所依止名施设器三言说眠者分别种也分别之心缘言说名所熏得种说名随眠四言说觉者现行心也依其名言起分别故。

  论问真如至所缘境性故。

  演曰四辩真如答言胜义何以然者是真无漏清净胜智所缘境义故名胜义义犹境也胜之义故依士立名。

  论问正智至当言俱有。

  演曰五明正智先问后答答中有二一出世正智当言胜义唯根本也二世出世智通其二种变缘真如名为胜义缘其事境即名世俗。

  论问相当言至分别所生。

  演曰六能所生门文亦分五一明相体文分为二先问后答答中分二一相所生者相通种现现从种起名相所生二分别生者若安慧宗先分别者谓自体分熏成种子生色等相相与分别同种子生故言及先分别所生若月藏宗相由法尔种子所生非分别生然说分别所生者谓由分别熏发生故若护法宗自有两释一云相见二分同种生由见分别熏成种子后生相分名分别生二云见相别种种子生相分必由分别所资方熏成种后相从先种所生名先所生。

  论问名至欲所生。

  演曰二彰名也答言欲生欲谓乐欲因人乐欲方始发生名欲所生。

  论问分别至及相所生。

  演曰三明分别先问后答答中有二一由分别二及相生分别生中复分为二一亲二疏初亲生者八识皆从自亲种起名分别生分别种现皆名分别故二疏缘者五六转识如次依彼六七八识增上缘起名分别生二及相生者所缘缘中托境生也虽通亲疏皆依境起名相所生。

  论问真如至当言无生。

  演曰四辩真如真如无为故无生矣。

  论问正智至正智得生。

  演曰五明正智因闻熏习方从种起名智得生。

  论问相与名至亦取名。

  演曰七异非异门文分三假一相对后明二名对后释三分别对智初中有四一对名释二对分别三对真如四对正智初中又四一问二答三徴四释释中有二一名体实有过二名相杂乱过初实过者名依相立离声无体若异相者体应实有二名相杂乱过若不异者取色相时应亦得名若尔便成杂乱过失故俱不说定异不异第三俱句可理通也。

  论问相与分别至分别为性。

  演曰二对分别文亦分四一问二答五徴四释释中有二一摄法不尽失心缘心时分别之体亦是所缘与相不异今执言异故摄不尽二若不异者法性杂乱失若执分别与相不异离心之外外色根尘相应以分别心为自性。

  论问相与真如至俱有过故。

  演曰三对真如文分为二一以相对如明异不异二例名分别正智对如彰异不异初中分五一问二答三徴四释五引证成此初三也。

  论异有何过至亦得正觉。

  演曰四释分三法喻及合法中有二先明异过过有三种思之可知。

  论不异有何过至不清净。

  演曰后不异过过亦有三文亦可悉。

  论如诸行上至若异不异。

  演曰二明喻说文别有四一自相共相喻自相诸行与无常等非一异故。

  论又如身心至异不异。

  演曰二身心粗重喻。

  论又如善恶至有过故。

  演曰三种非一异喻正起现时虽有种子望所生现非异不异虽现无种名为非异因果性殊名非不异。

  论又如虚空至应无常。

  演曰四虚空色遍喻文分三分谓标徴释释中有二初明异过后明不异此初也若执虚空与色异者空应不遍色中无故犹若心法体既非遍应是无常有分限故如色心故。

  论不异至应无所有。

  演曰后明不异若说虚空与色不异离色无碍澄湛虚空应无所有现既可得故色与空定非不异。

  论此中道理至当知亦尔。

  演曰后合可知。

  论声闻乘至记别道理。

  演曰五引证成文分三分谓摽引释此初摽举声闻乘者共许教证拣异大乘不共许故。

  论如说苾刍至不离蕴。

  演曰次引教也。

  论此中欲贪至不清净过。

  演曰后释经意文分为二先彰不异后明异失若取即蕴蕴不应有善无记以即取故后异过者取应是常蕴不摄故如真如等。

  论如相与真如至当知亦尔。

  演曰二例名分别正智对如彰异不异。

  论问相与正智至俱不可说。

  演曰四对正智义同于前相对分别故指以明寻可知也。

  论问名与分别至当言异。

  演曰二名对后释文分为二初对分别后对正智二皆是异何以然者以能所诠体各别故。

  论问分别至当言异。

  演曰三分别对智定当体异何以然者如次有漏无漏异故。

  论问相有何相至为所行相。

  演曰八彰相状门有五问答如文可知。

  论问相有何行相。

  演曰九明行相门有二复次初文分五一相二名三明分别四释真如五明正智初中有二先问后答此初也。

  论答至余无量相。

  演曰后答之中文分为四一无量相二明六相三明五相四彰二相初中有三一摽二列三揔结之列中揔有六十七种类别分之合为十九一谓色相下明五法相二蕴相界下彰善巧相三根相谛下菩提分相四行迹相者苦迟等四五法迹相者无贪等四六止七观八举九舍十依缘者根境相也十一六界谓地水等也十二此他界相十三日月十四五趣十五起尽十六有无空有相也十七染净十八见知十九寻伺。

  论复有六相至所有相。

  演曰二明六相文分三分一摽二列三各别释释中有六初有相中解了事者解了色体事相名分别所有相余文可悉。

  论复有余五至正智相。

  演曰三明五相文具摽列列中有五一者相相谓外境相是相之相名为相相余准此知真如相者无相相也正智相者证如相也。

  论复有余二至住本性相。

  演曰(四彰)二相具摽列释释中有二一明本性本所生也二明影像新变起也本所生者由二合生故名为共谓由前前分别势力及由现在相种所生故为共也影像相者如妄遍计所起之色及定心中胜解势力所变相分非本性相名为影像。

  论问名有何行相至十二别名。

  演曰二名行相文分为二先徴后释释中有二一彰无量二列十二十二名者八十一中具有名目虽有少别理义无差。

  论问分别至染污分别。

  演曰三明分别分别七种如本地分第一所释。

  论问真如至不可说行相。

  演曰四辩真如不可言说何以故绝语言故。

  论问正智至谛行相。

  演曰五明正智正智见分带如相起名有其相相谓体也无影相故名无行相。

  论复次若相至相差别。

  演曰第二复次明五行相文分为五一相二名三明分别四辩真如五明正智此初明相行相有九初二即前本性影像五尘境等名为显现五根等实说之为有言所施设名为戏论虚伪不实名萨迦耶四相迁流名有为也因业所有名思所造托众缘起名为缘生。

  论若名若想至名差别。

  演曰二名行相行相有七一名相者名谓彰也彰所诠理故得名称二言想者名之因也果从因称亦名为想三施设者随所诠法而施设也四假说者假说寿者我人等也五世俗者军林等也六假立者胜义门中假建立也七言论者商礭是非起言义也。

  论若分别至分别差别。

  演曰三明分别而有七种三界妄心名为分别有漏寻思名曰思惟六七执心名为遍计戒取等执名为邪道妄行苦行目为邪行求趣圣果名之越流滞空有边名不正取。

  论若真如至真如差别。

  演曰四辩真如行相有九一一如文次第详之应知其相。

  论若正智至正智差别。

  演曰五明正智行相有七反前分别其相应知。

  论问如是五事至几无为。

  演曰十诸法相摄门子门曲分三十六种一五法相摄文分为二先徴后辩此初也。

  论答至唯无为。

  演曰后辩分五相通五者据通相说名唯行者不相应中名句文也余文可知。

  论问如是五事至真如不摄。

  演曰二五蕴相摄文具问答三蕴摄者五中三法是蕴所摄名分别智名唯行蕴分别正智四蕴除色相摄不摄者有为之相可言蕴摄无为之相蕴不相摄真如非聚故亦不收。

  论问如是五事至界处所摄。

  演曰三界处相摄通相一切界处所收名及真如法界处摄分别正智七心界中及意处摄。

  论问如是五事至当知亦尔。

  演曰四缘起所摄文曲分二一明缘起二类摄余根处非处初缘起中三缘起者名智分别俱有为故定缘起摄相通有为及无为二故摄不摄真如非生故亦不摄如缘起下类摄于余披可知也。

  论问如是五事至谛所摄。

  演曰五二谛摄文分为二先徴后释释中有二先列谛名后明相摄三是安立者谓名分别若集二摄正智道谛相中有为苦集道摄无为灭谛故得通二真如离言非安立摄。

  论问如是五事至增上缘所摄。

  演曰六四缘摄文分为二先问后答此初也。

  论答至所缘缘摄。

  演曰后答文四初明相中通一切者通相而言皆四缘摄名非是心无间不摄等无间缘唯心心故分别正智唯是心心故皆四摄真如智境故所缘摄。

  论问如是五事至智依所摄。

  演曰七四依摄文分为二先问后答此初也。

  论答至智依所摄。

  演曰后答分五一相三摄者相谓教义经三皆名为相二名唯法者法教摄也三分别亦尔者分别同相亦分三种故云亦尔以能所缘相待立故四辩真如五明正智文可知也。

  论问如是五事至无对亦尔。

  演曰八色无色摄文具徴释释中有二先色无色后彰见等相据通论故通二种分别正智体唯是心故唯无色名与真如非色无色何以然者是假有故不可说故如次显二非二所以。

  论问至故名无漏。

  演曰九漏无漏摄相通二者通相说也二唯漏者名分别也二唯无漏文具摽释义亦可知。

  论问至寂静相义故。

  演曰十有无为摄相通二者亦通相也诸行寂静所缘等者真如离染圣智缘时众行寂静名曰无为非是诸行寂静不起名无为也诸行不起通有为故。

  论问至当知亦尔。

  演曰十一诤无诤摄文分为二先明诤摄后例释余相通二者诤无诤也二唯有诤谓名分别皆有漏故二唯无诤真如正智皆无漏故。

  论问至非堕摄当知亦尔。

  演曰十二世非世摄文别有二一者正明二例堕摄三是世间者相名分别相唯世者据别相说正智一分通世出世有漏缘事名曰世间缘如无漏名为出世戏论等者真如无为圣智缘时戏论寂静名为出世非谈法性离言说故名为出世离言性中通世间故。

  论问至正智亦尔。

  演曰十三内外处摄相通内根及外尘也名依声立及法处收故唯是外分别等者分别依内及外境生随所依缘故通二种真如非生故非内外正智同前分别依二名为亦尔。

  论问至行细义故。

  演曰十四粗细所摄易了名粗难识名细三通二者相名分别思之可知真如唯细何以然者难识知故正智缘细亦得细名。

  论问至所行义故。

  演曰十五胜劣法摄三通二者相名分别相待而立故各通二真如唯是胜智所缘一向名胜正智缘胜亦为胜也。

  论问至以无为故。

  演曰十六远近处摄一由处者一谓相也在色名处三世名时相于处时俱通远近名等三种各通二者通远近也现时名近过未名远真如由二者由非处时故非远近名俱非二。

  论问至俱非二种。

  演曰十七执非执摄相通二者谓内根身名有执受余无有执名等三种俱非是色故无执受如非色心故非二种。

  论问至彼同分故。

  演曰十八同非同摄相一具二余四俱无非色根故同分之义如前已释。

  论问至当知亦尔。

  演曰十九因非因摄文分为二一者正明二例余释四是因者相及名等熏成种故故名因也真如非熏非取与果故非因义理实亦是十因之中不相违因。

  论问至非异熟。

  演曰二十异熟非摄相通二者相中根身业所招者名为异熟余非异熟名依现缘声所建立故非异熟分别之中八及六识业所生者名为异熟余善恶等名非异熟余二可悉异熟等义具五十四。

  论问至非有异熟。

  演曰二十一有异熟摄相通二者有漏善恶能招当果名有异熟无记不然名非有熟名体无记非有异熟分别准相通二可知无漏破有非作漏因名非有熟。

  论问至当知亦尔。

  演曰二十二有无所缘文分为二一正辩二例明相有所缘据通相说余文可知。

  论问至所缘义故。

  演曰二十三有无上摄有为无为分胜义殊名上无上。

  论问至非三种。

  演曰二十四世非世摄四是有为故通三世真如无为故非三摄。

  论问至俱非二种。

  演曰二十五系非系摄欲色系三者相名分别无色亦尔亦通三种彼思惟名亦得有故正智一分通界系者有漏后得缘事世间属界系故真如非为故非二摄。

  论问至正智唯善。

  演曰二十六三性分别相及分别通三性者相中色声通善恶故名无记者据随转门及因位说若佛果中亦唯善性真如善者善净所缘名之为善非招善趣而得善名。

  论问至是三种境。

  演曰二十七三慧心境文分为二先徴后释相通三慧据通相说分别是心亦通三慧名是闻思所成者因闻慧起名闻所成以闻成故亦名闻慧思慧准知真如非心虽非修慧修慧缘故名修慧境正智可悉。

  论问至空所行境。

  演曰二十八三行相摄文分为二一明相摄二彰名别此初复二先问后答相通三者依通相说空无愿相三行体慧通相有故亦三境者亦依通相通相之中有漏相者是无愿境无为相者是无相境无我相者是为空境名非三者体非是慧故非三行空无愿缘名是二境除无相者非无为故分别二境亦除无相体有为故真如二境非无愿者非有漏故正智准知。

  论若无差别至所成为性。

  演曰二彰名别名别分三一名三空门闻思修慧以为性也二名三摩地唯修慧性三名三解脱门唯是出世无漏修性宽狭不同故重辩矣。

  论问至戒眷属。

  演曰二十九戒定慧摄先徴后辩辩中分五一相二名三明分别四辩真如五彰正智初相等者相是戒体及戒眷属依别相说是心慧等据通相论二名戒眷属者戒体是色名依色声方有表用名眷属也三分别等者分别是心体即定慧及彼二境名曰所行非身语支戒体不摄能发戒故名戒眷属四真如无为三学不摄体是无漏非分别缘故与慧心为所行境五明正智无漏圣位后得发生及道共戒名戒眷属心慧可悉。

  论问至学及无学。

  演曰三十学无学摄三学分齐体性如前相通三者据通相说分别漏善体通三种名体无记故唯非二真如无有进修息义故非学非无学摄智通因果故得通二。

  论问至唯是不断。

  演曰三十一三断所摄相通一切依通相言名是无记故唯修断分别有漏通其俱生及分别品故通二断后二无漏故皆非断。

  论问缘相为境至如分别说。

  演曰三十二念住分别文别分五初相四者依通相说名等可知辩真如中初别后揔又思惟下揔法念也观身真如亦名身念观受心法所有真如亦得名为受心法念坏犹杂也杂缘四种为无我观名坏缘法余文可知。

  论问缘相为境至随眠故舍。

  演曰三十三伏断染法缘相伏断非永断故据别相说缘戒名教及分别心因生猒舍亦为伏断问永断随眠是根本智如何得缘智为境耶答根本正智缘真断种后得正智通缘如智断事随眠名缘智境虽说自证缘智见分不断惑种故不取之。

  论问是五事中至当知亦尔。

  演曰三十四入定方便文分为二先辩世间后明出世初中有二先辩初心后明上地观欲及上相名分别如次粗静生欣猒入乃至无色远方便中亦缘名入与下皆等名为亦尔或除其名名如所应。

  论问至当知亦尔。

  演曰后明出世文分为二初明下地后明非想此明下地加缘真如余同世说。

  论非想非非至是世间。

  演曰后明非想文曲分二一明法尔二明相摄此初法尔唯是世间随转理说大乘游观通无漏故。

  论问非想非非至名微细相。

  演曰二明相摄先问后答答中有二一名无相二名细相。

  论问是五事中至根名耶。

  演曰三十五菩提分摄文分为二一明觉分二彰行品初文分三一明信力二辩觉支三辩道支初复分二先问后答此问也。

  论答分别为自性至力名亦尔。

  演曰后答分二先释所徴后彰力义此先释所徴也。

  论问于何位中至转名为力。

  演曰后彰力义燸等位后信等转增故名为力。

  论如根及力至为增上。

  演曰二辩觉支文分三分一明自性二辩所缘三明增上自性分二一是世间二明出世是世间者支是因义能得菩提名菩提支故是有漏分别为性二出世者支是分义依菩提分名菩提分正智为体余文可知。

  论又正见等至乐住为增上。

  演曰三辩道支文分三分一明自性有漏无漏如次分别正智为性二辩所缘除命语业戒非心法余五皆以安非安立为所缘性三明增上与后漏尽乐住胜法为增上也。

  论如诸道支至当知亦尔。

  演曰二彰行品文分为二初揔摽举后别解释此初摽举同前道支世出世间分别正智如次为性所缘增上亦准前知。

  论此中行迹至别建立。

  演曰后别释中文分三分一明行迹二彰法迹三明止观此行迹也依于钝根未得现法名苦迟行迹即此钝根已得现法名乐迟行迹依彼利根未得现法名苦速行迹即彼利根已得现法名乐速行迹如前具明。

  论若诸法迹至立后二。

  演曰二彰法迹文曲分二先摽后释戒定慧三名之为法四能任持说之为迹言四持者无贪无瞋戒及定也初二戒迹三四如次定慧二迹。

  论又由于至毗钵舍那。

  演曰三明止观文意可知。

  论问依能解脱至谁为增上。

  演曰三十六解脱胜摄文有其二先明解脱后明胜处初中有二先徴后辩此初徴问而有三也言解脱者是离缚义由离相缚及粗重缚故名解脱然离二缚通断及伏本智为性而断二缚后得性者通伏断二。

  论答至功德为增上。

  演曰后辩分二一正答所徴二辩修观意此初分三一明自性二辩所缘三明增上初自性者根本后得二智为性文言世间出世正智双显根本后得智也又言真如为其所缘明通本智有义唯以后得为性世出世言唯目后得缘真如者变影缘故以显色等明所缘境真如二释如前应知言摄受者第三观中揔摄净色及不净色以为一味清净之想名为摄受言次四者次四无色各以目地自相及如为所缘境灭定无心故无缘境能引胜德说为增上。

  论又修观者至起此观行。

  演曰二辩修观意诸色相者前三观也及无色者后五观也自在障者诸定障也谓此定障能障解脱自在观心名自在障故修此观而以除之。

  论诸胜处中至得胜自在。

  演曰后明胜处文分为二一别明胜遍二揔彰胜德初中有二一明胜处二明遍处初文又二一明性境二释胜名初中复二一明自性二彰知见此明自性及所缘境同于解脱而得胜名以能伏彼胜处障故故能伏者得彼自在胜处之名立为胜处。

  论又此中言至即不如是。

  演曰二彰知见奢摩他品名曰胜知毗钵舍那名为胜见由能思惟色及如相所以止观而得胜名异生不然故不名胜。

  论问若尔异生云何名胜。

  演曰二释胜名文分为二先问后答此初问云若诸异生无胜见者云何名为胜处观耶加行位中学此观故。

  论答至所共得。

  演曰后答文二先标后释凡虽不得色真如相胜伏诸色然得三种相自在故得胜处名于四色等净观之中粗而未▆▆▆不净细而显著名之为净初观未成或明或昧展转相待而起此想同是净相观明昧相待二相随想等者此第二想转渐胜故转境自在转不净色而随净色转于净色而随不净名相随想三一味者▆▆▆▆▆行成就便转不净揔作净想名一味想前二于境未得自在未名胜处第三一味于境自在心胜于境名为胜处前真如观伏色胜处唯圣人得此后一未伏于色想凡圣皆得故知异生亦得胜处▆▆▆▆▆▆相为所缘。

  演曰二明遍处文分为二先示所缘后明遍义初中有二一辩前同二明别义具本地分先已明讫。

  论若不尔者至得名遍满。

  演曰后明遍义若唯缘色不缘真如为所缘者应▆▆遍以也▆种体非遍故由此义论故约缘真名为遍义。

  论由胜遍满至神通功德。

  演曰二揔彰胜德谓由胜遍二势力故能令解脱离障清净及▆▆▆▆▆▆▆▆▆▆▆▆▆▆▆▆▆▆▆▆▆▆▆▆▆▆三 摄决择分中菩萨地之二。

  论复次嗢拖南至与次第。

  演曰明五事中有两颂释上明▆颂十种义讫次明后颂文分为二初揔标举后别▆▆▆▆▆标门分十一一思择者思择门也二自▆▆▆▆▆▆三言取者取相门也四萨迦者萨迦耶门五言有者辩有门也六世间者世间门也七言真者真实门也八寻思者寻思门也九实智者实智▆▆▆▆▆▆密意门也十一次第次第门也。

  论问▆▆▆▆▆▆所摄。

  演曰后别解中门合为十一▆▆▆▆▆▆分为二一依谛辩释二四句分别初▆▆二先问后答此初也。

  论答至道谛摄。

  演曰后答分五一相二名三明分别四辩真如五明正智▆▆▆▆▆▆▆▆问七十二中相通安立非安立▆▆▆▆▆▆安立耶答五中真如揔含理灭及与择灭前说于相通摄五中真如择灭摄安非安今此说相亦摄五法然唯取彼如中择灭故说彼相四安▆▆▆▆▆▆▆▆记性故苦谛摄三明分别三谛▆▆▆▆▆▆▆▆灭谛问分别有漏云何道摄答▆▆▆▆▆▆▆脱决择分善是方便道及资粮道▆▆▆▆▆▆▆▆四辩真如废诠谈旨非安立摄五▆▆▆▆▆▆▆谛所摄。

  论问诸相是名至知亦尔▆▆▆▆▆▆▆▆▆五此初复二一以相对名二▆▆▆▆▆▆▆▆初中有二先问后答答中而以▆▆▆▆▆▆▆▆▆通相说有相非名除名余四▆▆▆▆▆▆▆▆然体非名故以除之余例问答▆▆▆▆▆▆▆▆▆论问诸相至等四相。

  演曰▆▆▆▆▆▆▆相五法有体皆名为相故云诸相▆▆▆▆▆▆▆▆相之相名为相相答诸相相皆▆▆▆▆▆▆▆▆▆▆者余四相也谓名等四据▆▆▆▆▆▆▆▆▆▆中初别相体名非相相▆▆▆▆▆▆▆分别耶。

  演曰第三问答此先问云分别五中初之相相为与五中第二名相和合相依而分别耶为别分别初相相耶若别分别第二名相为与第一一切相相和合分别为别分别彼名相耶为缘两事乎有宽狭故须四句而分别之。

  论答至俱非句。

  演曰后答之中句分为四第一句者唯了相相不了名相谓有漏识但缘自境不起言故▆▆▆▆▆▆▆▆▆▆种故虽缘境相而无名故▆▆▆▆▆▆▆▆▆▆▆而未了知所闻事境不▆▆▆▆▆▆▆▆▆▆▆▆▆▆▆▆▆▆▆▆。

  【原经卷残缺一版】

  ▆▆▆▆▆▆▆▆▆▆▆▆▆▆▆▆▆▆▆▆▆▆▆▆▆▆▆▆▆▆▆▆▆▆▆▆▆▆▆▆▆▆▆▆▆▆▆▆▆▆▆▆▆▆▆▆▆▆▆▆▆▆▆▆▆▆▆▆▆▆▆▆▆▆▆▆▆▆▆▆▆▆▆▆▆▆▆▆▆▆▆▆▆▆▆▆▆▆▆▆▆▆▆▆▆▆▆▆▆▆▆▆▆▆▆▆▆▆▆▆▆▆▆▆▆▆▆▆▆▆▆▆▆▆▆▆▆▆▆▆▆▆▆▆▆▆▆▆▆▆▆▆▆▆▆▆▆▆▆▆▆▆▆▆▆▆▆▆▆▆▆▆▆▆▆▆▆▆▆▆取未取相失文有揔非别破▆▆▆▆▆▆▆▆▆言本希显相相既先取后名何显不取▆▆▆▆▆▆▆▆有相事非有相名显于何。

  论又如前说至成大过失。

  演曰二多体体杂失如前应知。

  论又照了喻至名言不尔。

  演曰三喻不相似失文复分二初牒揔非后别示过外立喻言名言显法如灯光等照了于物今显彼非法喻不似照了因者谓灯明等能照诸色不唯瞩一能取因者谓即名言能显诸法名法因缘如色名言但诠色法不目于心不同于灯照了一切法喻既别名为不尔以不尔故名不应理。

  论问不可言至亦不相似。

  演曰二法性离言难文别分二先难后释此先叙外发生二难初难意云谈彼法性离言之言现既可得故知法性而即可言汝云不言不应道理后难意云所造幻事象马等假可喻于无能造幻人体即是有何类于无故举法喻亦不相似无法非成。

  论答至非不是有。

  演曰后释如难亦分为二释初难云如立宗时言一切法不可言说而亦迹彼不可言言非不可言言称其法体不可言言亦不称故为令觉下释第二难法中虽假名言诠显非如法性体真实有如同幻象其体是无不可言义而即是有同能幻者体即非无亦不是有故法典喻非不相似所立义成汝难非也。

  论问若诸相事至则为唐捐。

  演曰三喻非相似难文分为二初叙外难后释难词此初复二先纵后难其纵意云如所变化由能幻者作之则有不作则无相事亦尔假立名言相事则有不立则无故喻相似喻相似故不可言计而亦得成以法无故无所可言不可言计故得立也若不尔下正异难也其难意云世俗之法言与不言而皆是有喻可相似法无无时不可言计故虚弃也。

  论答至亦不唐捐。

  演曰后释难词文亦分二其初意云世之染法起之有因如所变化假能变者故喻相似分别假下显不可言计不唐捐分别心灭杂染法亡圣智而证不可言理既有无法不可言计何乃唐捐亦同变化不作即无喻相顺故八分别等如本地分三十六明。

  论问若于尔时至所作幻事。

  演曰四相事皆除难文分为二初叙外难后释难词此外难云若分别除相事遣灭既尔诸有得圣者分别皆亡内外相事皆应随灭如能变无所变化灭如何于今相事犹在。

  论答至分别为因。

  演曰后释难词文分为二先揔后别此先揔举分别为因有共不共。

  论若由不共至彼亦随灭。

  演曰后别释中文分为二先彰不共后明共业此初也谓自根身而由不共分别业起分别尽时彼自根尘而亦随灭。

  论若共分别至而不永灭。

  演曰后明共业文分为二先解正难后释外疑初中复二一者顺释二者反成此顺释也若器世间共所感者彼虽得圣无有分别由他未得圣者分别之所任持故彼相事而不皆灭。

  论若不尔者至应无其果。

  演曰二者反成若不许彼未得圣者分别持尔即未得圣分别之心应无有果果既得有故彼相事他分别持而不灭也。

  论彼虽不灭至彼亦如是。

  演曰后释外疑外有疑云彼相事境由他分别而不灭者彼得圣人于彼相事不应见净由染分别之所持故故今释云见净无失文具法喻及合三种犹如多人共观地大各随自心变为水火及风等相皆成就故。

  瑜伽师地论义演卷第二十九
金藏第 120 册 No. 1565 瑜伽师地论义演(第1卷-第32卷)


  【原经卷残缺】

  ▆▆▆▆▆▆▆▆▆▆▆▆▆▆▆▆▆▆▆▆▆▆▆▆▆▆▆▆▆▆▆▆▆▆▆▆▆▆▆▆▆▆▆▆▆▆▆▆▆▆▆▆▆▆▆▆▆▆▆▆论▆▆▆▆▆▆▆▆▆▆▆▆▆▆▆▆▆▆▆二一明所离十一想缚二释依▆▆▆▆▆▆▆▆三一标二徴三释缚体此初标云谓即于此▆▆▆中复此第一真胜义谛循环复观后十一想皆令解脱。

  论云何十一后后想缚。

  演曰二徴数体。

  论谓于身等至十一缚。

  演曰三释如标分为十一一者揔于四谛理中遍观真如第一义想名为初缚真想未除亦名缚故余皆准知二于杂染苦集谛中观真义想名第二缚集能招苦苦复起因因果有为皆名造作三于清净灭道谛中揔观真如无造作想名第三缚四观灭道起常想缚道虽有为离染生灭相续不断亦名常故五于苦集起流转缚六于灭道起无变想七于苦集起有苦想以有生灭迁变异故▆▆流转起生灭住异自相想缚九于四谛起染▆▆▆此道谛亦名无变不尔摄法有不尽失十于四谛观无有我无染净想十一观于染净起无遍计自性相想此等所观虽顺其理由心带相起执取心故皆名缚。

  论由诸菩萨至皆得解脱。

  演曰二释依空修习所以由依空境修念住等心得解脱故以修之。

  论复次至一切皆无。

  演曰二破执空文分为二先叙外计后破彼非此初先叙清辩等云世俗门中可言是有胜义境界万法皆无何以知耶向所说言▆▆空境修念住等得解脱故清辩菩萨▆▆▆▆▆▆成立俗有真空而说颂云真性有▆▆▆▆▆▆▆无为无有实不起似空花真性之言显依胜▆▆▆空也。

  论应告彼言至何者胜义。

  演曰后▆▆▆文分三分一论主诘问二外述己宗三寻言正为初问也。

  论如是问已至而起说故。

  演曰二外述己宗文中有二先叙胜义后由世俗世俗有三标徴释也。

  论应告彼言至世俗说有。

  演曰三寻空难文分为二一难名言二难自性初中有二先徴后破此双徴也。

  论若名言世俗至不应道理。

  演曰后破分二先破因生后破无有此初也若从因生可如幻有言非是有不应道理世俗芽茎从种而生体皆有故。

  论若唯名言至不应道理。

  演曰后破无有若依名言说有世俗世俗之体而即是无依无依▆▆有法者不应道理。

  论又应告言至无自▆▆。

  演曰二▆▆▆▆▆三节先问次答后正▆▆▆▆也。

  论▆▆▆▆▆▆▆故。

  演曰▆▆▆▆▆▆倒事故▆▆▆▆▆▆▆▆▆▆▆▆▆▆▆▆▆后正破中▆▆▆▆▆▆▆▆▆▆▆▆▆▆▆▆汝言胜义一切▆▆▆▆▆▆▆▆▆▆▆▆▆▆诸可得者皆有自性今言无者不应理故。

  论复次当知至第五说。

  演曰三释大乘经起由叙文分为二先标后释谓有小乘不信大乘是佛所说而起难云汝立真如不生不灭与外道我不生不灭有何异耶又汝大乘佛何处说为何人说谁请佛说因何起说起既无凭经亦无说既无说教所言依空修念住等亦难依信故今释云由五相故大乘经起皆有因缘经既有因所说依空修念住等故无虚尔五相之中初恭敬者如说法华住在鹫峰说处三也二摄众者亦如彼经列同闻众三尊重者如十地经解脱月等请而方说令尊重故四叙事者如法华中叙鹙子等昔修大也五说真等说真实所为大涅盘说诸所作如牛车故。

  论复次依十至不共佛法。

  演曰三明十观观自井相文分为二一明能证不共佛法二明住地后转胜因初文有▆▆▆后释此先标举十二处等是所观境无颠倒道是能观智由此了知十二处等所以能证不共之法。

  论当知此中至观共相。

  演曰后释分二先揔科判后随科释此初也。

  论谓于十二至不共佛法。

  演曰后随科释文分为二初明自相后明共相自相分二先释后结释中有六六中皆有释及结也一者能了十二处等遍计所执但有假名无如名下所执实体。

  论复次于十至不共佛法。

  演曰二能了知于前所执唯能摄受遍计之心遍计之心起类非一名为种种。

  论复次于十至不共佛法。

  演曰三者能知十二处法必依因生名依因转转谓生也。

  论复次至不共佛法。

  演曰四了有为有漏依他是破坏法。

  论复次至寂灭清净。

  演曰五知灭道无漏清净生起道谛寂灭灭谛。

  论复次至不共佛法。

  演曰六了有为是名言所依之所名安足处。

  论如是六种观察自相。

  演曰后结之也。

  论复次即于至观察共相。

  演曰后明共相文分为二先释后结释中有四七了苦空无常等四而是诸法共相自体名无倒道八了根本智之▆行真如共相九知无漏出世智品所行共相十者▆彼清净因相体即道证涅盘因也结释可知复次当知至力殊胜。

  演曰二明住地后转地▆▆住地言通目因果虽本正明究竟瑜伽显后胜前所以通言因位无失。

  论复次胜义至一味相。

  演曰第三辩众功德本地分中功德品处虽揔略明未援教证故今引彼深密经中七品文释文即为七一明胜义谛二辩心意识三彰一切法四明无自性五分别瑜伽六如实大乘七成所作事初中又二先揔摽列后依摽释此先摽列而有五相。

  论此胜义谛至无二相。

  演曰后依摽释文分为四一合明初二二辩超寻思三辩过一异四彰遍一味初中有二先牒后释此初先牒初二相也。

  论当知如解深密经中。

  演曰后释之中文分为二先摽说处后引经释此初也此经前后揔经四译准经目录今此所引即当第四大唐三藏玄奘法师所译经也解犹释也深谓甚深密者秘密解彼深密名解深密。

  论如理请问至为无二。

  演曰后引经释文分为二一长行广辩二以颂结成初中有二一法说无二二举喻以明初中有二先揔后别揔中复二先问后答此初问也此能问人诸经名异解节经云如理正问深密经云善问菩萨其所问人名虽不同义乃无异解谓能解无碍智也甚深等者即是所解境行等法从其所解以得其名名解深等最胜子者叹美之词佛为最胜从胜所生说名为子深密解节二经之中俱名佛子言一切法无二者言谓言说佛于余处说一切法云无二也云一切法无二者者牒佛说也何等一切法等者正兴问也问中有二一问一切二问无二。

  论解甚深义至二者无为。

  演曰后答文二先答一切后答无二此初一切而有二种一者有为有所为作依他起性二者无为无所施设圆成性也。

  论是中有为至非有为。

  演曰后答无二谓于依圆二性之上皆无遍计有为无为二所执相名为无二故于有为无为之中皆言非有非无为也无二之义虽有多门今此且依有无为门而显其体彰余亦尔以诸不二皆不越此有无为故。

  论最胜子至非有为。

  演曰后别辩中文分为二先问后答问中有二一问有为既云有为如何复言非是有为非无为耶言非无为理即不爽非有为者自语相违及违教失二问无为反前应悉。

  论善男子至假施设句。

  演曰后答之中文分为二一释有为二辩无为初中有二一辩二无二释外难初文复二一正辩二无二设遮非有初中又二一辩有为二例无为有为有二一彰假施设二辩假非为此彰有为言假施设言本师者谓即佛也言有为者佛假设也。

  论若是本师至非是有为。

  演曰二辩假非为展转相成非有为也若本师等牒前所说假施设句即是遍计所集言词所说释前所说假句所由辩异生等执为实有即遣所执云非有为谓即于佛所说之法有异生等遍计所集言词所说名为遍计非佛本句名为遍计故深密经云言有为者唯是如来名字说法解节经云此是大师正教言也又言若等亦牒前也即是已下即后释也言究竟者显决定义此揔意云佛言有为既是假设异生所执亦非成实故揔说言遍计有为皆非是有。

  论善男子至亦堕言词。

  演曰二例无为。

  论设离有为至相亦尔。

  演曰二设遮非有设离二外更立第三非有无为同犊子部而立有我非是有为及无为者体亦非有故唯识云又既不可说有为无为亦应不可说是我非我。

  论然非无事至谓之有为。

  演曰二释外难具标徴释谓外难云若非有为及无为者便无有事如何说言有无为耶故先标言然非无事次徴意云既言有事事何等耶故后释云谓诸圣者圣智证见离言法性是名为事为欲令他现等觉故假立名句说之有为理实法中非是有为非不有为。

  论善男子至其相亦尔。

  演曰二辩无为文分为二一明二相无二释外伏难初中复二先释无为后例有为有为无为体皆非有何以然者以计所执皆无体故。

  论然非无事至谓之无为。

  演曰二释外伏难具标徴释理同于前但离言中证见成实不同前文见依他故。

  论最胜子至或谓无为。

  演曰二举喻明文分为二先牒前问后举喻明此即牒前释外难词以为问也。

  论善男子至彼弟子。

  演曰后举喻明文分三分谓喻合结喻中有三一幻生虚假喻二愚人执实喻三慧知虚妄喻初中有四一辩幻师二起幻处三幻所依四所幻事此初有二一者幻师二幻弟子幻者惑也能为幻惑名为幻师幻师有三一能起幻事名曰幻师于中有三一喻昏𢙣业引果胜故名幻师也二喻烦恼引生趣果三喻菩萨得定自在能变化物以施有情二幻化之主名曰幻师喻其识体名幻师也以有漏识是诸幻本住幻事中摄诸幻故三善达幻法名曰幻师喻诸菩萨名幻师也谓能知幻无迷乱故今言幻师当前二义前二义中初义思业菩萨名师所发身语菩萨之资名为弟子根本烦恼名之曰师随烦恼等名为资也次义以识而名为师心所为弟子。

  论住四衢道。

  演曰二起幻处八十四中喻四识住杂阿含经类四念处增一经中喻四谛理今此通喻理亦无伤问彼幻云何依四衢起答四谛念住所观四境是所迷处因之识等熏种生现名为起处又四识住识为其本由斯四道故得起名。

  论积集瓦砾草𦰧木等。

  演曰三幻所依谓即种子积集所生喻幻所依瓦砾等也以现必依种方起故。

  论现作种种至藏等身。

  演曰四所幻事文中有二先揔后别所谓为下明别幻事所喻之法通情非情能喻还以情非情喻。

  论若诸众生至无所晓知。

  演曰二愚人执实喻文分为五一辩能执人二明所迷境三彰起执因四因执起说五辩重观察此能执人无了知也愚痴顽钝诸凡夫也三慧未生故多顽钝𢙣慧等者诸外道也虽有推求不能晓知幻化依他而非有也。

  论于瓦砾草至幻化事。

  演曰二明所迷境不了依他执为实有。

  论见已至坚固执着。

  演曰三彰起执因喻起分别法我执也见已之言喻邪分别闻已喻彼因邪教生故唯识云要待邪教及邪分别后方起故。

  论随起言说至余皆愚妄。

  演曰四因执起说。

  论彼于后时应更观察。

  演曰五辩重观察显前解谬毕竟须依真正教理舍妄依他取真实也。

  论若有众生至有所晓知。

  演曰三慧知虚妄喻文分为五一辩能了人喻入见道得善慧者而能晓知依他起身皆如幻化非真实有。

  论于瓦砾草至诸幻化事。

  演曰二明所了境有为无为。

  论见已闻已至库藏等身。

  演曰三辩知虚妄文分为二先知遍计后了依他此了遍计无实象等。

  论然有幻状至差别之想。

  演曰后了依他幻体是有此幻状体因缘和合非全无故。

  论不如所见至余皆愚妄。

  演曰四明离妄说文分为二一辩无妄谈二彰有真说此无妄谈显异于愚妄谈说也。

  论为欲表知至起言说。

  演曰二彰有真说为欲令他表知如前幻事不实故起言说说彼非真称法体故名为真说。

  论彼于后时不须观察。

  演曰五不重观定知前事非真实故。

  论如是若有至不能了知。

  演曰次合说中文分为二一愚人执实合二慧知虚妄合初中有五一合迷人愚夫类者合前愚钝诸凡夫也异生类者合前𢙣慧诸外道也虽有所修未登圣智名异生故于一切等而合于前无所晓知不能晓知离言性有带言说者而即无故。

  论彼于一切有为无为。

  演曰二合瓦等所迷之境。

  论见已闻已至有为无为。

  演曰三合起执。

  论如其所见至余皆痴妄。

  演曰四合因执而起妄说。

  论彼于彼时应更观察。

  演曰五合重观显前解谬。

  论若有众生至如实了知。

  演曰二慧知虚妄合文亦分五一合知妄善慧人也反前执实应知其相。

  论彼于一切有为无为。

  演曰二合所达境。

  论见已闻已至差别之想。

  演曰三合知虚妄妄亦有二先知遍计然有分下后达依他言分别者识自证分所起行相即是见分于境相中而起行解故名行相皆是依他于此执实有为无为方名遍计故唯识云变谓识体转似二分相见俱依自证起故依斯二分施设我法彼二离此无所依故。

  论不如所见至随起言说。

  演曰四合离妄说文中有二一无妄说二为欲下合有真说。

  论彼于后时不须观察。

  演曰五合不重观以显前解定无虚谬。

  论如是善男子至谓之无为。

  演曰三揔结之意可知也。

  论尔时至而说颂曰。

  演曰二以颂结成文分为二先摽后举此初也言重颂者重有其四一者文重而义不重如一瞿声目九义等二者义重而文不重如说帝释有千名等三者文义二俱不重言人天等四者文义二俱是重如次颂结重颂前义今当第四说名为重而言颂者旧译云偈盖外国言而讹略也若于阗音云偈陁也若天笁云伽他此揔唐音云应颂也问何因颂置此应颂耶答有六意一为听众散乱异缘忘失前义欲令更得二为后来不及闻者令得闻故三为易受及易持故说经及偈说偈无经理约难受说经无偈文散难持四为利益二种人故具说经偈一为钝根广说经义若不广说不能解故二为利根但略说偈五众乐有二一者乐说慈悲多故二者乐行心寂静故为利人别故说经偈六显说人最为善巧广而能略略而能广故说经偈。

  论佛说离言至非愚之所行。

  演曰后举颂文揔有八句分之为二初有两句牒前赞叹举非显是后之六句明非者失初文有二上之九字牒前赞叹下之五字举非显是言离言者牒五门中初离言相言无二者牒五门中二无二相无二相者理如前说有无为中皆无有为无为相言非愚等举非愚境反显而是诸圣所行故长行云诸圣智见离名言等。

  论愚夫于此至言戏论。

  演曰后之六句明非者失失中有三一有两句生戏论失二有两句释流转失三有两句生𢙣趣失此初失也言于此者此前离言无二义也着二依者有无为也言戏论者即言说也故长行云彼于一切有为无为所见所闻坚固执着随起言说故重颂也。

  论彼或不定至生死苦。

  演曰二有两句释流转失于中文二初句示前能执类别后句示前乐着等果由聚不定及邪定故流转五趣生死等苦不定聚等即前愚夫迷执等也。

  论复违如是至等类中。

  演曰三有两句生𢙣趣失复由违于正智论故故生𢙣趣牛等类中不能分别。

  瑜伽师地论义演卷第三十
金藏第 120 册 No. 1565 瑜伽师地论义演(第1卷-第32卷)


  【原经卷残缺一版】

  ▆▆▆▆▆▆▆▆▆▆▆▆▆▆▆▆▆▆▆▆▆▆▆▆▆▆▆▆▆▆▆▆▆▆▆▆▆▆▆▆▆▆▆▆▆▆▆▆▆▆▆▆▆▆▆▆▆▆▆▆▆▆▆▆▆▆▆▆▆▆▆▆▆▆▆▆▆▆▆▆▆▆▆▆▆▆▆▆▆▆▆▆▆▆▆▆▆▆▆▆▆▆▆▆▆▆▆▆▆▆▆▆▆▆▆▆▆▆▆▆▆▆▆▆▆▆▆▆▆▆▆▆▆▆▆▆▆▆▆▆▆▆▆▆▆▆▆▆▆▆▆▆▆▆▆▆▆▆▆▆▆▆▆▆▆▆▆▆▆▆▆▆▆▆▆▆▆▆▆▆▆▆▆▆▆▆▆▆▆。

  演曰三结▆▆▆▆▆▆▆▆▆▆▆▆▆▆▆▆▆不达况外申问此即初也。

  论是故世尊至况诸外道。

  演曰后因内不达况外申问文中有二初善现问后如来答此初也。

  论尔时世尊至施设照了。

  演曰后如来答中文分为三一答二徴三释此初也。

  论何以故。

  演曰二徴也。

  论善现至无别异相。

  演曰第三释中有三复次初中分二初正释后结成此初也此明胜义谛即是蕴处界缘起食谛三十七品一味真如相无别异相下一味言亦准此释。

  论是故善现至一味相。

  演曰后结成前义。

  论复次善现至审察趣证。

  演曰第二复次文分为二初正释后结成此初也。

  论是故善现至一味相。

  演曰后结成前义。

  论复次善现至法界安立。

  演曰第三复次文分为二初正释后结成此初也。

  论是故善现至一味相。

  演曰后结成前义。

  论善现譬如至异性异相。

  演曰后举喻以明文中有二先喻后合此初也犹如虚空遍诸色类喻彼真如通诸法类也。

  论一切法中至当知亦然。

  演曰后合可知。

  论尔时世尊至依上𢢔。

  演曰后以颂结成文意可解。

  论卷第七十六 摄决择分中菩萨地之五

  论复次心意识相。

  演曰第二辩心意识文中分二初标后释此初也。

  论当知如解深密经中。

  演曰后释中分二先标说处后引经释此初也。

  论广慧菩萨至说是语已。

  演曰后引经释文分为二初长行广辩后以颂结成初中分二初问后答此初问意如世尊说乃至于心意识秘密善巧菩萨者齐何位次得名为于心意识秘密善巧菩萨如来齐何位次施设建立彼为于心意识秘密善巧菩萨。

  论尔时世尊至密秘义。

  演曰后答之中文分为二初赞问许说后依义辩明此初也。

  论广慧当知至不具二种。

  演曰后依义辩明文中分三一彰其法说二举喻以明三正答前问初中有三一依阿陁那解释其义二依阿陁那通异名妨三依阿陁那建立六识此初也梵云阿陁那此云执持亦云执受若望种子即名执持令种不失无觉受故色根依处名为执受令根不坏生觉受故论据通言揔云执受亦不违也。

  论复次广慧至滋长故。

  演曰二依阿陁那通异名妨问此第八识但名阿赖耶如何亦名阿陁那识及名心耶论主通云此识亦名阿陁那识其三种识中各有标徴释也梵云阿赖耶识唐言藏识识能含藏▆法种故又此赖耶具三藏义能藏所藏执藏义故与杂染法㸦为缘故有情执为自内我故梵云质多此名心也摄论第一云由种种法积集种子等即积集义是心义集起义是心义以能集生多种子故或能熏种于此识中既积集已后起诸法故说此识名为心义此中虽举三名而宗辩阿陁那识故论但标阿陁那识为其依止建立六识故后颂中亦但标其阿陁那识意同此也。

  论复次广慧至意识转。

  演曰三依阿陁那建立六识文分为二初明诸识意识俱转后辩诸识意俱唯一此初也此中有识者眼及色等有能执受阿陁那识故云有识。

  论广慧至同所行。

  演曰后辩诸识意俱唯。

  论广慧譬如至灭尽可得。

  演曰二举喻以明文中有二初举喻后法合此初也。

  论如是广慧至五识身转。

  演曰后合。

  论广慧如是至善巧菩萨。

  演曰三正答前问文中分二初正释后结成此初也若诸菩萨于内各别如实不见阿陁那者不见用也不见阿陁那识者不见体也余句例然即证真如时不见诸法是名胜义善巧菩萨。

  论广慧齐此至善巧菩萨。

  演曰后结成。

  论尔时世尊至执为我。

  演曰后以颂结成准唯识论解此颂云以能执持诸法种子及能执受色根依处亦能执取结生相续故说此识名阿陁那无姓有情不能穷底故说甚深趣寂种姓不能通达故名甚细是一切法真实种子缘击便生转识波浪恒无间断犹如暴流凡即无姓愚即趣寂恐彼于此起分别执堕诸恶趣障生圣道故我世尊不为开演颂中从本为论故不言意识二也。

  论复次一切法相。

  演曰第三彰一切法文中分二初标后释此初也。

  论当知如解深密经中。

  演曰后释中分二先标说处后引经释此初也。

  论德本菩萨至说是语已。

  演曰后引经释文分为二初长行广辩后以颂结成初中分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也。

  论尔时世尊至诸法相。

  演曰后答之中文分为二赞问许说后依义辩明此初也。

  论谓诸法相略有三种。

  演曰后依义辩明文中分二初以六复次明三性法后结𤗊后三正答前问初中有四一摽二徴三列四释此初标也。

  论何等为三。

  演曰二徴也。

  论一者遍计至圆成实相。

  演曰三列也。

  论云何诸法至计所执相。

  演曰四释之中文分为三一明遍计二明依他三明圆成初中有二初徴后释此初徴也。

  论谓一切法至随起言说。

  演曰后释可知。

  论云何诸法依他起相。

  演曰二明依他文复分二初徴后释此初徴也。

  论谓一切法至纯大苦蕴。

  演曰后释也。

  论何诸法圆成实相。

  演曰三明圆成文亦分二初徴后释此初徴也。

  论谓一切法至方证圆满。

  演曰后释也。

  论复次德本至当知亦尔。

  演曰第二复次文中分三一明遍计二明依他三明圆成此初分二初喻后合如文可知问眩翳是因缘法正是依他云何喻遍计所执耶答举能起眩翳依他之法显所起毛轮喻遍计所执约返显说理亦无违。

  论如眩翳人至当知亦尔。

  演曰二明依他文中分二初喻后合此所起毛轮遍计之法显能起眩翳喻依他起性余如前说。

  论如净退人至当知亦尔。

  演曰三明圆成文亦分二初喻后▆如净眼人见法本性喻根本智证圆成实。

  论复次德本至当知亦尔。

  演曰第三复次文中有三一明遍计二明依他三明圆成初中文二初喻后合颇胝迦者三藏云此处无名可翻似水精白珠无定色与四色合即似四色影像惑乱有情邪心执实帝青大青末𡰱宝像者梵云因陁罗此云帝释也此即帝释青摩𡰱珠西方有青珠色似帝释青珠故遂以名也此是青中浅青色梵云摩何尼罗此云大青即是绀青色末𡰱者梵语即珠之通名末罗羯多者此间无名可翻如彼清净颇胝迦乃至习气当知亦尔者此合能执习气所执为遍计也。

  论如彼清净至当知亦尔。

  演曰二明依他文中有二初喻后合即以颇胝迦宝合依他也。

  论如彼清净至当知亦尔。

  演曰三明圆成文亦有二初喻后合文易可解。

  论复次德本至而可了知。

  演曰第四复次文中分三一明遍计二明依他三明圆成此初也由计相名所诠能诠定相属着以为缘故即遍计所执相而可了知。

  论依他起相至而可了知。

  演曰二明依他由能遍计所执相执以为缘故即依他起相而可了知。

  论依他起相至而可了知。

  演曰三明圆成由依他上遍计所执相无执以为缘故即圆成实相而可了知。

  论复次德本至无相之法。

  演曰第五复次文分为三一明遍计二明依他三明圆成此初也。

  论若诸菩萨至杂染相法。

  演曰二明依他。

  论若诸菩萨至清净相法。

  演曰三明圆成明知三性胜利了知圆成即能了知一切清净相法。

  论复次德本至清净相法。

  演曰第六复次明遍计依他圆成三性如次此明断证胜利若能于依他上了知无相故即能断染及证于净。

  论如是德本至善巧菩萨。

  演曰后结牒后三正答前问此中结文但𤗊后三复次答前所问逐义便故或文略故不𤗊前三。

  论尔时世尊至可怜愍。

  演曰后以颂结成颂中初一颂结后二复次意令了遍计无断依他染证圆成净不尔成过后一颂上半若观诸行预防众过始得无咎不尔便成损害有情下半颂言懈怠者正障精进不能修定住法者是禅定动法者是散乱无者无其禅定有者有其散乱失坏者失坏善法由懈怠故无上住法禅定有上动法散乱失坏善法沉堕恶道智者伤哉可怜愍矣。

  论复次诸法无自性相。

  演曰第四明无自性文分为二初摽后释此初也。

  论当知如解深密经中。

  演曰后释之中文分为二先标说处后引经释此初也。

  论胜义生至说是语已。

  演曰后引经释文分为五一问答密意二领解赞叹三辩教优劣四请立经名五时众得益初中分二初长行广辩后以颂结成初中复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云世尊以无量门曾说诸蕴所有自相生相灭相永断遍知等世尊后时复说一切诸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盘前后既乃相违未审世尊依何密意作如是说乃至所有密意。

  论尔时世尊至所有密意。

  演曰后答之中文分为二初赞问许说后依义辩明此初也。

  论胜义生至皆无自性。

  演曰后依义辩明文中分五一明诸法皆无自性二明立三无性因缘三明观机说三无性四明秘密说一乘意五明密教有了不了初中分二初明无自性后辩无生灭初中分三一彰其法说二举喻以明三结答前问初中有三一标二列三释此初标也。

  论谓相无自性至无自性性。

  演曰二列也。

  论善男子至无自性性。

  演曰三释之中文分为三一明相无自性性二明生无自性性三明胜义无自性性初中有五一问二答三徴四释五结次第如文。

  论云何诸法至无自性性。

  演曰二明生无自性性文亦分五一问二答三徴四释五结。

  论云何诸法至无自性性。

  演曰三明胜义无自性性文中分二初约依他名胜义无自性性后依圆成名胜义无自性性初中分二初正释后通妨此初也问生无自性即是缘生如何得名胜义无性举论答云。

  论即缘生法至无自性性。

  演曰后通妨文中分三一正答二复徴三释成。

  论复有诸法至无自性性。

  演曰后依圆成名胜义无自性性文中分四一标二徴三释四结一切诸法法无我性名为胜义者不以无我即为圆成实体圆成实体乃是真如然由无我门显故从能显说云无我名为胜义真如是诸法胜义谛体由无相性门之所显故说胜义名为无性。

  论善男子至当知亦尔。

  演曰二举喻以明文分为三一喻相无自性性二喻生无自性性三喻胜义无自性性初中分二初喻后合。

  论譬如幻像至当知亦尔。

  演曰二喻生无自性性文中有二初喻后合此中一分喻依他生无自性性一分喻胜义生无自性性。

  论譬如虚空至遍一切故。

  演曰三喻胜义无自性性文中有三一喻二合三结。

  论善男子至皆无自性。

  演曰三结答前问。

  论胜义生至般涅盘故。

  演曰后辩无生灭文中分二初依遍计明无生灭后依圆成明无生灭初中分二初释归涅盘后结答前问初中分三一依相义解二徴其所以三释成涅盘。

  论是故我依至自性涅盘。

  演曰后结答前问。

  论善男子至自性涅盘。

  演曰后依圆成明无生灭文中分二初释归涅盘后结答前问初中分三一依义正解二徴其所以三释成涅盘。

  论是故我依至自性涅盘。

  演曰后结答前问。

  论复次胜义至无自性性。

  演曰二明立三无性因缘文中分三一明建立三无性因二明起执皆由遍计三结成过六趣无休此初也。

  论由遍计所执至自性相。

  演曰二明起执皆由遍计或由言说随觉者即是了别名言众生起遍计执或由言说随眠者即是不了名言众生如婴儿等任运分别熏种力故亦起于执。

  论如如执着至受诸苦𢙉。

  演曰三结成过六趣无休。

  论复次胜义生至二种资粮。

  演曰三明观机说三无性文中分二初唯说生无自性性法后通说余二无自性法初中分三一明所被之机二明能被之教三明闻法得益此初也所被机者从未种善根乃至未集福慧二种资粮人也。

  论我为被故至宣说诸法。

  演曰二明能被之教佛为未种善根乃至未集福慧二种资粮之人说生无自性性缘生之法意令了达无常修集福慧二资粮也。

  论彼闻是已至二种资粮。

  演曰三明闻法得益。

  论然于生无至诸生杂染。

  演曰后通余二无自性性法文亦分三一明所被之机二明能被之教三明闻法得益此初也所被机者虽闻生无自性性法解了无常修集福慧二资粮然于生无自性性中未能如实了知相无自性性及二种胜义无自性性乃至未遍解脱烦𢙉杂染。

  论如来为彼至生杂染故。

  演曰二明能被之教如来为彼已修福慧资粮菩萨更说相无自性性及胜义无自性性欲令于一切行能正猒故乃至超过一切生杂染故。

  论彼闻如是至三种杂染。

  演曰三明闻法得益彼闻法已从初资粮进入加行乃至见道通达位中获斯益故余义可知。

  论复次胜义至更无第二。

  演曰四明秘密说一乘意文中分二初明密意说唯一乘后明有情根性差别初中有二初正释后结成此初也此明三乘人同依一清净道证得涅盘故云一切声闻独觉菩萨皆共此一妙清净道等。

  论我依此故至唯有一乘。

  演曰后结成密意说唯一乘。

  论非于一切至有情差别。

  演曰后明有情根性差别文中分二初揔标举后各别明此初也揔中意者非于一切有情界中无有种种下中上根三乘差别也。

  论善男子至正等菩提。

  演曰后各别明文中分二初明定性声闻后明不定性声闻初中分三一标举二徴诘三释成此初也。

  论何以故。

  演曰二徴诘也。

  论由彼本来至趣寂声闻。

  演曰三释成文中分二初正释后结成。

  论若回向菩提至说为菩萨。

  演曰后明不定性声闻文中分三一标举二徴诘三释成此初标举若回向菩提声闻种姓补特伽罗我亦异门说为菩萨者如舍利弗等。

  论何以故。

  演曰二徴诘。

  论彼既解脱至声闻种姓。

  演曰三释成文分为二初正释后结成。

  论复次胜义至自性涅盘。

  演曰五明密教有了不了文中分三一揔标二别释三结成此初也。

  论于是经中至现正等觉。

  演曰二别释文分为四一解佛密意深生净信二无力能解然生净信三虽生信解于义执着四转听误传起见同异此初也。

  论若诸有情至亦能成熟。

  演曰二无力能解然生净信。

  论若诸有情至无量善法。

  演曰三虽生信解于义执着。

  论复有有情至退失善法。

  演曰四转听误传起见同异文中分二初随其师见同失善法后不随师见言非佛语此初也。

  论若有有情至大业障故。

  演曰二不随师见言非佛语。

  论善男子至差别可得。

  演曰三结成。

  论尔时世尊至谓常乐。

  演曰后以颂结成第一颂颂前第一段文第二颂颂前第二第三第五假文第三第四第五颂颂前第四假文密说一乘虽说诸法无性意明遍计所执诸法无性不说依圆无性无相之理非凡能了名为微妙难思无漏界也三乘圣人同证此理故言于中解脱等无差由证圆成名一切义成断彼依他名离惑苦此圆成实即是有余无余二种涅盘以涅盘之体由离惑故名常由离苦故称乐即涅盘体上说此常乐二种异名故云二种异说谓常乐。

  论尔时胜义至最难通达。

  演曰二领解赞叹文分为二初胜义领解后世尊赞叹初文分二初赞佛密意甚深难通后述己投诚闻法领解此初也。

  论如是我今至无自性性。

  演曰后述己投诚闻法领解文中有二初彰其法说后举喻以明初中分三一依五蕴明三无性二依四谛明三无性三依正定明三无性初中分二初依色蕴明三无性后例余法明三无性初中分三一明遍计无性二明依他无性三明圆成无性此初也。

  论若即分别至无自性性。

  演曰二明依他无性。

  论如是我今至无自性性。

  演曰三明圆成无性。

  论如于色蕴至皆应广说。

  演曰后例余法明三无性文中有二初正例余四蕴后兼例处等法此初也。

  论如于诸蕴至皆应广说。

  演曰后兼例处等法。

  论如是我今至无自性性。

  演曰二依四谛明三无性文中有二初依苦谛明三无性后例余法明三无性初中分三一明遍计无性二明依他无性三明圆成无性此初也。

  论若即分别至无自性性。

  演曰二明依他无性。

  论如是我今至无自性性。

  演曰三明圆成无性。

  论如于苦谛至皆应广说。

  演曰后例余法明三无性文中分二初正例余三谛后兼例念住等此初也。

  论如于圣谛至皆应广说。

  演曰后兼例念住等。

  论如是我今至无自性性。

  演曰三依正定明三无性文中分三一明遍计无性二明依他无性三明圆成无性此初也。

  论若即分别至无自性性。

  演曰二明依他无性。

  论如是我今至无自性性。

  演曰三明圆成无性。

  论世尊譬如至皆应安处。

  演曰后举喻以明文分为四一毗湿缚药喻二如彩画地喻三熟酥胜味喻四虚空能遍喻初中分二初举喻后法合此初也梵云毗湿缚唐云有功能一切散药仙药方中有此药者皆有功能皆应安处此药平稳调和诸药一切丸散皆安此味。

  论如是世尊至皆应安处。

  演曰后法合依此诸法皆无自性者依此诸法皆无遍计自性不无依圆既说遍计是无依圆是有名了义言教应以了义言教遍于一切不了义经故云皆应安处。

  论世尊如彩至彩画事业。

  演曰二如彩画地喻文中分二初举喻后法合此初也如欲彩画先安白粉为地遍于一切彩画事业复能显发彩画事业仪相分明。

  论如是世尊至所不了义。

  演曰后法合如前可知。

  论世尊譬如至更生胜味。

  演曰三熟酥胜味喻文中分二初举喻后法合此初也。

  论如是世尊至生胜欢喜。

  演曰后法合。

  论世尊譬如至所作事业。

  演曰四虚空能遍喻文中分二初举喻后法合此初也如空遍满一切色处不障一切所作事业。

  论如是世尊至说是语已。

  演曰后法合。

  论尔时世尊至汝应受持。

  演曰后世尊赞叹。

  论胜义生至安足处所。

  演曰第三辩教优劣文中分二初明三时教优劣后明持经福优劣此初也世尊初于一时在婆罗痆斯仙人堕处施鹿林中唯为发趣声闻乘者转四谛轮说阿笈摩除我有执令小根等断登圣位彼闻四谛唯断我愚而于诸法迷执实有虽是甚奇甚为希有一切世间诸天人等先无有能如法转者而于彼时所转法轮有上有容是未了义是诸诤论安足处所世尊为除彼法有执第二时中于其鹫岭唯为发趣修大乘者说诸法空依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盘所谓摩诃般若经等令中根品舍小趣大彼闻世尊以隐密相转正法轮说无破有便拨二谛性相皆空为无上理虽更甚奇甚为希有而于彼时所转法轮亦是有上有所容受犹未了义是诸诤论安足处所世尊为除此有空二执于第三时中普为发趣一切乘者依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盘无自性性即是此经以显了相转正法轮说一切法唯有识等心外法无破初有执非无内识遣后执空离有无边正处中道于真谛理悟证有方于俗谛中妙能留舍第一甚奇最为希有于今世尊所转法轮无上无容是真了义非诸诤论安足处所。

  论世尊若善男子至说是语已。

  演曰后明持经福优劣文中分二初胜义问后世尊答此初也。

  论尔时世尊至说是语已。

  演曰后世尊答也。

  论胜义生至云何奉持。

  演曰第四请立经名文中分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也。

  论佛告胜义至汝当奉持。

  演曰后答可知。

  论说此胜义至无生法忍。

  演曰第五时众得益六百千众生等者由闻了义教时发菩提心得至十信也三百千声闻等者由智慧劣故虽闻了义但得小乘初果法忍永离烦𢙉名为远尘法智永断障垢故云离垢见法明白故称眼净一百五十千声闻等者永除三漏故称永尽诸漏言三漏者一欲漏二有漏三无明漏欲漏者欲界九使除无明是欲漏体所谓身见边见见取戒取邪见贪嗔𢢔疑也有漏者色无色界八使除无明及嗔名有漏体谓五见贪𢢔疑也无明漏者三界无明使也所以名欲漏者欲界诸烦𢙉于五尘中而生漏故名为欲漏有漏者色无色界诸烦𢙉于有身中而生漏故名为有漏无明漏者自性愚痴即无明是漏故名无明漏证无学智心慧无㝵名心得解脱七十五千菩萨等者七十五千菩萨闻此了义教时即证初地无生忍忍性即是无分别慧于无生法情安忍可名无生忍问世尊但说一了义教何故获益三乘不同答佛以一音演法众生闻者各解不同明佛巧化各得异受欲别修行获其利者获其异利故维摩经云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各各随所解普得受行获其利正与此同。

  论卷第七十七 摄决择分中菩萨地第十一之六

  论复次至舍那道。

  演曰第五分别瑜伽文中分二初摽后释此初标也。

  论当知如解深密经中。

  演曰后释中分二初摽说处后引经释此初也。

  论慈氏菩萨至毗钵舍那。

  演曰后引经释文分为三一明止观义二请立经名三时众得益初中分二初长行广辩后以颂结成初文复二初诸门解释后赞述劝学初中分为二十六门一止观依住门二所缘境事门三求善止观门四止观方便门五止观一异门六止观单双门七法数同异门八随法信行门九缘法别揔门十有寻等三门十一止等三相门十二知法知义门十三三慧差别门十四智见差别门十五遣相方便门十六依空遣相门十七能摄胜定门十八止观因果门十九止观作业门二十止观惑障门二十一圆满清净门二十二止观散动门二十三止观治障门二十四修证菩提门二十五引发威德门二十六涅盘灭受门初门有二初慈氏问后如来答此初问也。

  论佛告慈氏至毗钵舍那。

  演曰后如来答。

  论世尊如说至所缘境事。

  演曰二所缘境事门文中分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也。

  论善男子至所作成办。

  演曰后答易知。

  论世尊云何至毗钵舍那。

  演曰三求善止观门文中分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也。

  论善男子至见善通达。

  演曰后答分二初明所说之法后辩能受之心此初也。

  论即于如所至舍离心相。

  演曰后辩能受之心文中分二初辩求止后明善观此初也。

  论即于如是至毗钵舍那。

  演曰后明善观。

  论世尊若诸至当名何等。

  演曰四止观方便门文分为二初明求止方便后辩求观方便初中分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也。

  论善男子至相应作意。

  演曰后答缘闻思心相续见分尔时非止但是随顺奢摩他相应作意为求止方便门也。

  论世尊若诸至当名何等。

  演曰后辩求观方便文中分二初问后答此初也。

  论善男子至相应作意。

  演曰后答闻思二慧思惟诸法影像相时但随顺观相应作意求观方便而非观体以所辩观是修慧故。

  论世尊奢摩至当言无异。

  演曰五止观一异门文中分三一明止观自性一异二明止观见相一异三明散心见相一异初中分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也。

  论善男子至非所缘故。

  演曰后答意云据本质说止观同缘一境故言非有异约影像论止缘无分别影像观缘有分别影像即有分别影像非止所缘故云非无异。

  论世尊诸毗至当言无异。

  演曰二明止观见相一异文中分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也。

  论善男子至识所现故。

  演曰后答分二初依法说后举喻明初中分二初明无异后通妨难此初也文有标徴释三意可解也。

  论世尊若彼至还见此心。

  演曰后通妨难文分为二初申妨后通释此初也。

  论善男子至影像显现。

  演曰后通释。

  论善男子至影像显现。

  演曰后举喻明。

  论世尊若诸至亦无异耶。

  演曰三明散心见相一异文中分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也。

  论善男子至作颠倒解。

  演曰后答可知。

  论世尊齐何至思惟心相。

  演曰六止观单双门文中分二初依单双问答后约单双徴释初中分三一单问答观二单问答止三双问答二此初也。

  论世尊齐何至惟无间心。

  演曰二单问答止。

  论世尊齐何至心一境性。

  演曰三双问答二。

  论世尊云何至舍那所缘。

  演曰后约单双徴释文中分三一单徴释观二单徴释止三双徴释二此初也。

  论世尊云何至他所缘。

  演曰二单徴释止。

  论世尊云何至思惟如性。

  演曰三双徴释二。

  论世尊毗钵至有几种。

  演曰七法数同异门文中分二初问观后明止初中分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也。

  论善男子至毗钵舍那。

  演曰后答分三一标二列三释此初二也。

  论云何有相毗钵舍那。

  演曰三释文中复分为三一释有相二释寻求三释伺察初中有二初徴后释此初徴也。

  论谓纯思惟至毗钵舍那。

  演曰后释谓纯思惟分别影像相分名有相毗钵舍那。

  论云何寻求毗钵舍那。

  演曰二释寻求文中分二初徴后释此初徴也。

  论谓由慧故至毗钵舍那。

  演曰后释可解。

  论云何伺察毗钵舍那。

  演曰三释伺察文中分二初徴后释此初徴也。

  论谓由慧故至毗钵舍那。

  演曰后释易知。

  论世尊至凡有几种。

  演曰后明止中文分为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也。

  论善男子至亦有三种。

  演曰后答之中文分为三一约三种释二约八种释三约四种释此初也。

  论复有八种至奢摩他故。

  演曰二约八种释。

  论复有四种至奢摩他故。

  演曰三约四种释。

  论世尊如说至名不依法。

  演曰八随法信行门文中分三一问二答三结此初也。

  论善男子至名不依法。

  演曰二答。

  论由依止法至是钝根性。

  演曰三结。

  论世尊说缘至毗钵舍那。

  演曰九缘法别揔门文中分四一明缘别缘揔得名之因由二明缘小缘大缘无量揔法三明齐几何缘名得缘揔法四明从何名通达从何名得初中分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也。

  论善男子至毗钵舍那。

  演曰后答意云若诸菩萨缘于十二分教各别契经等法于所受所思惟法修其止观是名缘别法止观若诸菩萨即缘一切契经等法即是揔缘十二分教乃至如是思惟修其止观是名缘揔法止观闻慧名随顺真如思慧名趣向真如修慧名临入真如即临入初地也。

  论世尊如说至毗钵舍那。

  演曰二明缘小缘大缘无量揔法文中分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也。

  论善男子至毗钵舍那。

  演曰后答。

  论世尊菩萨至毗钵舍那。

  演曰三明齐几何缘名得缘揔法文中分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也。

  论善男子至转胜妙因。

  演曰后答也。

  论世尊此缘至从何名得。

  演曰四明从何名通达从何名得文中分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也。

  论善男子至不应懈废。

  演曰后答也。

  论世尊是奢至三摩地。

  演曰十有寻等三门文中分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也。

  论善男子至三摩地。

  演曰后答之中有二复次释如文易知。

  论世尊云何至云何舍相。

  演曰十一止等三相门文中分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也。

  论善男子至是名舍相。

  演曰后答也。

  论世尊至云何知义。

  演曰十二知法知义门文中分二初问后答此初也。

  论善男子至五者知揔。

  演曰后答之中文分为二初明知法后辩知义初中有三一标列揔答二依标别释三结答前问此即初也。

  论云何为名至想假施设。

  演曰二依标别释文分为五一释知名二释知句三释知文四释知别五释知揔初中分二初徴后释。

  论云何为句至依持建立。

  演曰二释知句文中有二初徴后释。

  论云何为文至所依止字。

  演曰三释知文于中有二初徴后释。

  论云何于彼至所缘作意。

  演曰四释知别文中有二初徴后释。

  论云何于彼至所缘作意。

  演曰五释知揔文亦有二初徴后释。

  论如是一切至菩萨知法。

  演曰三结答前问。

  论善男子至知清净义。

  演曰后辩知义文中有四一知十种义二知五种义三知四种义四知三种义初中分三一标列揔答二依标别释三结答前问此即初也。

  论善男子至如是一切。

  演曰二依标别释文有其十一释尽所有性二释如所有性三释能取义四释所取义五释建立义六释受用义七释颠倒义八释无倒义九释杂染义十释清净义此即初也。

  论如所有性至平等平等。

  演曰二释如所有性。

  论能取义者至及诸心法。

  演曰三释能取义。

  论所取义者至亦所取义。

  演曰四释所取义。

  论建立义者至诸器世界。

  演曰五释建立义。

  论受用义者至摄受资具。

  演曰六释受用义。

  论颠倒义者至心倒见倒。

  演曰七释颠倒义。

  论无倒义者至应知其相。

  演曰八释无倒义。

  论杂染义者至生杂染。

  演曰九释杂染义。

  论清净义者至菩提分法。

  演曰十释清净义。

  论善男子至一切诸义。

  演曰三结答前问。

  论复次善男子至于此觉了。

  演曰二知五种义文中有三一标列揔答二依标别释三结答前问此即初也。

  论善男子至如是一切。

  演曰二依标别释文中有五一释遍知事二释遍知义三释其遍知四释遍知果五释此觉了此即初也。

  论遍知义者至名遍知义。

  演曰二释遍知义。

  论言遍知者至或正断等。

  演曰三释其遍知。

  论得遍知果至于彼作证。

  演曰四释遍知果。

  论于此觉了至宣扬开示。

  演曰五释此觉了。

  论善男子至一切诸义。

  演曰三结答前问。

  论复次善男子至名为知义。

  演曰三知四种义文中分四一标二徴三释四结此初也。

  论何等四义。

  演曰二徴。

  论一者心执至清净义。

  演曰三释。

  论善男子至一切诸义。

  演曰四结。

  论复次善男子至三者界义。

  演曰四知三种义文中分三一标列揔答二依标别释三结答前问此即初也。

  论善男子至谓名身等。

  演曰二依标别释文中有三一释文义二释义义三释界义此即初也。

  论义义至功德相。

  演曰二释义义。

  论言界义者至方便界。

  演曰三释界义。

  论善男子至一切诸义。

  演曰三结答前问。

  论世尊至此何差别。

  演曰十三三慧差别门文中分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也。

  论善男子至成解脱义。

  演曰后答分二初正释三慧差别后结成三慧差别此即初也此中说三慧皆缘名义初于听闻以文为先而观义者名为闻慧次依思虑以义为先而观文者名为思慧次依于修俱于文义证解明了名为修慧此在因位八地已上一体义分七地已前各有别体在佛位中无未曾得都无闻思唯有修慧然诸圣教随彼所宜相增别说缘名义异理实如是。

  论善男子至知义差别。

  演曰后结成三慧差别。

  论世尊至云何为见。

  演曰十四智见差别门文中分二初问后答此初也。

  论善男子至是名为见。

  演曰后答。

  论世尊至除遣诸相。

  演曰十五遣相方便门于中有三一明作意除相二辩真如无相三释经中妨难初中分二初问后答问中有三一问修止观菩萨由何作意二问修止观时除何等相三问云何观行除遣诸相。

  论善男子至如是除遣。

  演曰后答分二初正答后例答此初答中文亦有三一修止观菩萨由真如作意答初问也二修止观时除遣法相及与义相即证真如时除遣影像似真如相三先于地前寻思如实种种推求知名等假今入见道证真如时境智平等无分别行不得名之所依之相故云若于其名及名自性无所得时亦不观彼所依之相如是除遣。

  论如于其名至如是除遣。

  演曰后例答如于其名句等例准故云当知亦尔乃至于界亦同于名例释可知。

  论世尊至余所能伏。

  演曰二辩真如无相于中有二初问后答如文可知。

  论世尊至而作是说。

  演曰三释经中妨难文中有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也。

  论善男子至作如是说。

  演曰后答易知。

  论世尊至谁能除遣。

  演曰十六依空遣相门于中有二初明别空遣相后辩揔空遣相初中分二初就增胜说一空治一相后据尽理论一空治诸相初中分二初明空除遣相后辩空所得果初中分二初问后答问中有二一问有几种难可除遣二问谁能除遣。

  论善男子至空能除遣。

  演曰后答有二初揔后别揔中有二初有十种相答第一问后空能除遣答第二问。

  论何等为十。

  演曰二别答中文分为二初徴后释此初徴也。

  论一者了知至能正除遣。

  演曰后释有十一者了知法义故有种种文字相答第一问此由一切法空能正除遣答第二问此一既尔余九例然皆有二答准前应释。

  论世尊至而得解脱。

  演曰二辩空所得果文中分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也。

  论善男子至彼亦除遣。

  演曰后答可解。

  论善男子至治一切相。

  演曰后据尽理论一空治诸相于中有三一法二喻三合此初法说也。

  论譬如无明至亲近缘故。

  演曰二喻况也。

  论此中道理当知亦尔。

  演曰三法合也。

  论世尊至离增上𢢔。

  演曰后辩揔空遣相文中分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也。

  论尔时世尊至揔空性相。

  演曰后答分二初赞问许说后正答所问此初也。

  论善男子至揔空性相。

  演曰后正答所问言揔空者对别立名约别而说前云一切法空乃至空空名为别空据揔而论此言依他及圆成实一切品类杂染清净遍计所执毕竟远离及于此中都无所得名为揔空若了此空已即有二利一无失正行二离增上𢢔。

  论世尊至三摩地。

  演曰十七能摄胜定门文中有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也。

  论善男子至皆此所摄。

  演曰后答可知。

  论世尊至以何为因。

  演曰十八止观因果门文中分二初明其因后辩其果初中分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也。

  论善男子至以为其因。

  演曰后答学地止观以清净尸罗清净闻思所成正见以为其因此是缘因若止观种子以为正因。

  论世尊至以何为果。

  演曰后辩其果文中有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也。

  论善男子至所得之果。

  演曰后答以佛地善清净心善清净慧以为其果又无学声闻及如来等所有世出世间一切善法皆是学地止观所得之果。

  论世尊至能作何业。

  演曰十九止观作业门文分为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也。

  论善男子至及粗重缚。

  演曰后答意云此止观能解脱相缚及粗重缚为业。

  论世尊至几是俱障。

  演曰二十止观惑障门于中分二初明五系中障后辩五盖中障初中分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也。

  论善男子至不到究竟。

  演曰后答如文易知。

  论世尊至几是俱障。

  演曰后辩五盖中障文分为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也。

  论善男子至当知俱障。

  演曰后答可解。

  论世尊至圆满清净。

  演曰二十一圆满清净门于中有二初明止后辩观初中分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也。

  论善男子至圆满清净。

  演曰后答也。

  论世尊至圆满清净。

  演曰后辩观中文亦分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也。

  论善男子至圆满清净。

  演曰后答也。

  论世尊至心散动法。

  演曰二十二止观散动门文中有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也。

  论善男子至粗重散动。

  演曰后答分二初标列揔答后依标别释此即初也。

  论善男子至作意散动。

  演曰后依标别释文中有五一释作意散动二释外心散动三释内心散动四释相散动五释粗重散动此即初也。

  论若于其外至外心散动。

  演曰二释外心散动。

  论若由惛沉至内心散动。

  演曰三释内心散动。

  论若依外相至名相散动。

  演曰四释相散动。

  论若内作意至粗重散动。

  演曰五释粗重散动。

  论世尊至对治何障。

  演曰二十三止观治障门文中分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也。

  论善男子至身证得障。

  演曰后答文中对治恶趣等十一障即是下说二十二愚如彼广辩更不预述文中分二初明菩萨地对治障后辩如来地对治障此即初也。

  论善男子至清净法身。

  演曰后辩如来地对治障。

  论世尊至三菩提。

  演曰二十四修证菩提门文中分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也。

  论善男子至何况粗相。

  演曰后答有三一标二释三结此初标也。

  论善男子至作意思惟。

  演曰二释有二初依法说后举喻明此初也有为异相者色心等异故有为同相者苦无常等同故或知一切等者知一切法既是一切已即有一切相也由得奢摩他等者由得止观故已得二种所缘谓有分别影像所缘及无分别影像所缘此二所缘皆是地前止观所缘彼于今时得见道故更证得第三事边际所缘以彼真如遍诸事法名事边际复于后后等者此明修道复于见道之后后九地中进修修道即于如是前来三种所缘作意思惟。

  论譬如有人至出于粗楔。

  演曰后举喻明文中分二初喻后合此初喻也。

  论如是菩萨至成满所缘。

  演曰后合之中如是菩萨依此喻中以其细楔出于粗楔合中以其方便遣内细相故一切随顺杂染心相皆悉除遣由细相除遣故粗重亦遣永害一切相粗重故渐次于彼后后地中如炼金法陶炼其心乃至证得无上菩提又得所作成满所缘者地前已得初二所缘见道方得事边际所缘佛地则得所作成满所缘。

  论善男子至三菩提。

  演曰三结也。

  论世尊至广大威德。

  演曰二十五引发威德门文中分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也。

  论善男子至善知方便。

  演曰后答分三一标列揔答二依标别释三结引发时此即初也。

  论云何善知心生。

  演曰二依标别释文分为六一释善知心生二释善知心住三释善知心出四释善知心增五释善知心减六释善知方便此初有二初徴后释此初也。

  论谓如实知至善知心生。

  演曰后释分二初揔标释后别𤗊释。

  论十六行心至不相应识。

  演曰后别𤗊释一者不可觉知坚住者谓赖耶行相难知名不可觉知相续不断而住名为坚住能变能缘外器世界名为器识谓阿陁那如前已释二者种种行相所缘识等者即第六意识随作一种行解顿取诸法故言种种行相所缘识生谓顿取一切色等境界分别意识言及顿取内外境界觉受者身识顿取内外触境而生觉受言或顿于一念等者此据大地菩萨后得智在定见多佛等故云分别意识三四小大相所缘识生谓欲色系识据缘二界内身故有小大五六七三缘四无色八者无相识生等者谓无漏识无七种相名无相识及缘灭识者缘灭定识也九至十三明三受俱行识十四至十六辩染净无记识。

  论云何善知心住至了别真如。

  演曰二释善知心住文具徴释。

  论云何善知心出至从如是出。

  演曰三释善知心出文具徴释如前可知。

  论云何善知心增至名善知心增。

  演曰四释善知心增具徴释结。

  论云何善知心减至名善知减。

  演曰五释善知心减具徴释结。

  论云何善知方便至或修或遣。

  演曰六释善知方便文具徴释。

  论善男子至或现引发。

  演曰三结引发时。

  论世尊至于此永灭。

  演曰二十六涅盘灭受门文中分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也。

  论善男子至境界受。

  演曰后答有二初明所依粗重彼果境界二种之受后辩有余无余涅盘界中灭受多少初中有二初标列揔答后依标别释此即初也。

  论所依粗重至未来因受。

  演曰后依标别释文中有二初释所依粗重受后释彼果境界受此即初也所依粗重者谓内六根生受名为所依体是有漏由有烦𢙉粗重不调柔性之所随逐名所依粗重受当知有四种一者有色所依受即五识受二者无色所依受即意识受三者果已成满粗重受谓现在苦受四者果未成满粗重受谓业烦𢙉是未来因受。

  论彼果境界至顾恋受。

  演曰后释彼果境界受者谓外五尘由内五根势力引生即是内根之果是故说名彼果境界受亦有四种一者依持受谓器世界是依持缘法之所生受名依持受二者资具受可知三者受用受即前二受受用器界及以资具名受用受四者顾恋受即顾恋财物之受。

  论于有余依至无余永灭。

  演曰后辩有余无余涅槃界中灭受多少。

  论尔时世尊至当正修学。

  演曰后赞述劝学如文易知。

  论尔时世尊至汝当学。

  演曰后以颂结成言于法假立至得大觉者此初一颂结前长行第一门云善男子当知菩萨法假安立及不舍无上正等觉愿为依为住于大乘中修奢摩他毗钵舍那违之即失于大义顺之乃大觉得成第二颂教修无相自利之行见有所得无相不成第三颂教修无相利他之行第四颂染心说法虚损其功第五颂劝舍戏论修学瑜伽。

  论尔时慈氏至云何奉持。

  演曰二请立经名文中有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也。

  论佛告慈氏至汝当奉持。

  演曰后答。

  论说此瑜伽至瑜伽作意。

  演曰三时众得益发菩提心得法眼净心得解脱等如前已释更不繁述。

  论卷第七十八 摄决择分中菩萨地之七

  论复次依乘至如实大乘。

  演曰第六如实大乘文中分二初标后释此初也。

  论当知如解深密经中。

  演曰后释中分二初标说处后引经释此初也。

  论观自在菩萨至几分所摄。

  演曰后引经释文中分三一辩诸地义二请立经名三时众得益初中分二初长行广辩后以颂结成初复分四一辩诸地清净摄义二彰地中所有学法三明地中所有烦𢙉四释唯说一乘密意初中分六一辩诸地清净摄义二释诸地得名因由三明地中所对治法四彰诸地清净通德五说四缘菩萨生胜六显菩萨行诸大愿初中复二初问后答此初申其二问一问诸地几种清净二问诸地几分所摄梵云阿缚卢枳帝湿伐逻耶此云观自在观三业归依而拔众苦略云观音。

  论佛告观自在至十一分摄。

  演曰后答分二初标数揔答后依标别释此初也。

  论云何四种清净能摄诸地。

  演曰后依标别释文分为二初释四种清净后释十一分摄初中分三一徴二释三结此初徴也。

  论谓增上意至乃至佛地。

  演曰二释也。

  论善男子至普摄诸地。

  演曰三结答可知。

  论云何十一至能摄诸地。

  演曰后释十一分摄文中分三一徴二释三结此初徴也。

  论谓诸菩萨至犹未圆满。

  演曰后释十一分摄十一地一一地中皆有二分一自分圆满二胜进分未圆满文中分为十一假此第一分摄初地。

  论为令此分至犹未圆满。

  演曰第二分摄二地。

  论为令此分至犹未圆满。

  演曰第三分摄三地。

  论为令此分至犹未圆满。

  演曰第四分摄四地。

  论为令此分至犹未圆满。

  演曰第五分摄五地。

  论为令此分至犹未圆满。

  演曰第六分摄六地。

  论为令此分至犹未圆满。

  演曰第七分摄七地。

  论为令此分至犹未圆满。

  演曰第八分摄八地。

  论为令此分至犹未圆满。

  演曰第九分摄九地。

  论为令此分至犹未圆满。

  演曰第十分摄十地。

  论为令此分至皆得圆满。

  演曰第十一分摄十一地。

  论善男子至普摄诸地。

  演曰三结答可知。

  论世尊至说名佛地。

  演曰二释诸地得名因由文中分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也。

  论善男子至名极喜地。

  演曰后答文中分十一假此即第一极喜地也具证二空能益自他名成就大义初获大士圣性名得未曾得出世间心从上三因生大欢喜是故最初名极喜地唯识论云一极喜地初获圣性具证二空能益自他生大喜故。

  论远离一切至名离垢地。

  演曰二离垢地此由具净尸罗远离一切微细犯戒因此彰名为离垢地唯识论云二离垢地具净尸罗远离能起微细毁犯烦𢙉垢故。

  论由彼所得至名发光地。

  演曰三发光地三地菩萨成就胜定及闻持陁罗尼能为无量智光依止从此得名为发光地唯识论云三发光地成就胜定大法揔持能发无边妙慧光故。

  论由彼所得至名焰慧地。

  演曰四焰慧地四地所得菩提分法以慧焰火烧烦𢙉薪由此立名为焰慧地唯识论云四焰慧地安住最胜菩提分法烧烦𢙉薪慧焰增故。

  论由即于彼至极难胜地。

  演曰五极难胜地真俗两智行相㸦违合令相应最极艰难即一念中二智并起真俗双照名曰相应从此彰名极难胜地唯识论云五极难胜地真俗两智行相㸦违合令相应极难胜故。

  论现前观察至名现前地。

  演曰六现前地由现前加行智先观诸行流转又于无相多修作意引生无分别智方现在前因此立名为现前地唯识论云六现前地住缘起智引无分别最胜般若令现前故。

  论能远证入至名远行地。

  演曰七远行地谓从初地至于七地经一僧祇修无相行方得无间证入无相与第八清净地共相邻接由此彰名为远行地唯识论云七远行地至无相住功用后边出过世间二乘道故。

  论由于无相至名不动地。

  演曰八不动地真智得无功用不为功用所动俗智虽有功用不为现行烦𢙉所动从此彰名为不动地唯识论云八不动地无分别智任运相续相用烦𢙉不能动故。

  论于一切种至名善慧地。

  演曰九善慧地成就微妙四无碍解于一切种善达机宜说法自在获得无量广大智慧由此立名为善慧地唯识论云九善慧地成就微妙四无碍解能遍十方善说法故。

  论粗重之身至名法云地。

  演曰十法云地无边烦𢙉所知障体所有随眠不调柔性名粗重身广如虚空十地所证法身圆满皆能遍覆如空粗重从此彰名为法云地唯识论云十法云地大法智云含众德水蔽如空粗重充满法身故。

  论永断最极至说名佛地。

  演曰十一佛地释得名因文显易知。

  论世尊至为所对治。

  演曰三明地中所对治法文分为四一观音请问二如来酬答三结成前义四赞所得果此初问也。

  论善男子至为所对治。

  演曰二如来酬答文中有二初标数揔答后依标别释此即初也。

  论谓于初地至为所对治。

  演曰后依摽别释文中分十一段一明初地二愚一粗重一者执着补特伽罗及法愚痴即是我法二执二者恶趣杂染愚痴即彼恶趣诸业果及无想天北俱卢州等问何故业果亦名为愚答准唯识通云应知愚品揔说为愚后准此释论王意云诸业果等虽体非愚业是愚所起果是愚所感愚之品故亦名为愚后诸地言愚准于此解如第二地业趣愚非体是愚故又初执着我法愚中亦有贪见等体非是愚亦愚之品故下准此知及彼粗重论有二释一云显彼二种即二愚种子名为粗重二云或二所起无堪任性即二愚习气名为粗重后十粗重皆有二释准此应知。

  论于第二地至为所对治。

  演曰二明二地二愚一粗重一者微细误犯愚痴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能发三业所知障也二者种种业趣愚痴即所起三业是愚品故亦得愚名。

  论于第三地至为所对治。

  演曰三明三地二愚一粗重一者欲贪愚痴由贪妙欲多住散乱能障于定及障修慧以修慧与定相邻近故偏说障修非不障于闻思二慧问何以得知欲贪愚痴障定及修答唯识论云一欲贪愚即是此中能障胜定及修慧者问欲食乃是烦𢙉之名如何所知障中名为欲贪答彼所知障多与烦𢙉中欲贪俱故名欲贪愚痴非所知障体名为欲贪今得胜定及修所成彼所知障为本既断烦𢙉是末而亦随伏何所以耶以此烦𢙉无始已来依所知障而方起故唯识论云彼昔多与欲贪俱故名欲贪愚今得胜定及修所成彼既永断欲贪随伏此无始来依彼转故二者圆满闻持陁罗尼愚痴此障揔持及闻思二慧以闻思二慧与彼闻持相邻近故偏说为障非不障修。

  论于第四地至为所对治。

  演曰四明四地二愚一粗重一者等至爱愚痴二者法爱愚痴第三地中于定及法犹染着故即与内证菩提分法特相违害入四地时便能永断唯识论云身见等言亦摄无始所知障摄定爱法爱彼定法爱三地尚增入四地时方能永断菩提分法特违彼故。

  论于第五地至为所对治。

  演曰五明五地二愚一粗重一者一向作意弃背生死愚痴二者一向作意趣向涅槃愚痴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猒生死乐趣涅盘同下二乘猒苦欣灭此地真如名无差别故缘彼道名无差别生死涅盘既无差别何得有猒复有欣耶唯识。

  论云彼障五地无差别道入五地时便能永断论于第六地至为所对治。

  演曰六明六地二愚一粗重一者现前观察诸行流转愚痴即观苦集流转染相二者相多现行愚痴即观灭道还灭净相由前地中观四谛故有二染二净故障六地无染净道此地真如无染净故缘彼之道名无染净唯识论云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执有染净粗相现行彼障六地无染净道入六地时便能永断。

  论于第七地至为所对治。

  演曰七明七地二愚一粗重一者微细相现行愚痴即是此中执有生者犹取流转细生相故据实具执生灭二相恐滥还灭故但说生非不执灭二者一向无相作意方便愚痴即是此中执有灭者尚取还灭细灭相故唯识论云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执有生灭细相现行彼障七地妙无相道入七地时便能永断。

  论于第八地至为所对治。

  演曰八明八地二愚一粗重一者于无相作功用愚痴二者于相自在愚痴唯识论云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无相观不任运起乃至由无相中有加行故未能任运现相及土如是加行障八地中无功用道故若得入八地时便能永断彼永断故得二自在。

  论于第九地至为所对治。

  演曰九明九地二愚一粗重一者于无量说法无量法句文字后后慧辩陁罗尼自在愚痴于无量说法陁罗𡰱自在者谓义无碍解即于所诠揔持自在于一义中现一切义故于无量法句文字陁罗尼自在者谓法无碍解即于能诠揔持▆在于一名句字中现一切名字故于后后慧辩陁罗尼自在者谓词无碍解即于言音展转训释揔持自在于一音声中现一切音声故二者辩才自在愚痴辩才自在者谓辩无碍解善达机宜巧为说故愚能障此四种自在皆是此中第九障摄。

  论于第十地至为所对治。

  演曰十明十地二愚一粗重一者大神通愚痴即是此中障所起事业者二者悟入微细秘密愚痴即是此中障大法智云及所含藏者唯识论云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于诸法不得自在彼障十地大法智云及所含藏所起事业入十地时便能永断。

  论于如来地至为所对治。

  演曰十一明如来地二愚一粗重一者于一切所知境界极微细着愚痴即是此中微所知障二者极微细碍愚痴即是此中一切任运烦𢙉障种唯识论云此地于法虽得自在而有余障未名最极谓有俱生微所知障及有任运烦𢙉障种金刚喻定现在前时彼皆顿断入如来地故集论说得菩提时顿断烦𢙉及所知障成阿罗汉及成如来证大涅槃大菩提故。

  论善男子至离彼系缚。

  演曰三结成前义。

  论世尊至三菩提。

  演曰四赞所得果。

  论世尊至之所安立。

  演曰四彰诸地清净通德文中分三一问二答三结此初问也。

  论善男子至威德清净。

  演曰二答。

  论善男子至当知无上。

  演曰三结。

  论世尊至最为殊胜。

  演曰五说四缘菩萨生胜文中分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也。

  论善男子至除他染故。

  演曰后答。

  论世尊至妙愿胜愿。

  演曰六显菩萨行诸大愿文中分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也。

  论善男子至妙愿胜愿。

  演曰后答发广大心为欲利益诸有情故处长时大苦名广大愿修一切善故名妙愿断一切恶故名胜愿。

  论世尊至所应学事。

  演曰二彰地中所有学法文有二十三假一明六度为所学事于中分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也。

  论善男子至慧到彼岸。

  演曰后答也。

  论世尊至慧学所摄。

  演曰二明三学六度相摄文中有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也。

  论善男子至遍于一切。

  演曰后答可知。

  论世尊至资粮所摄。

  演曰三明福慧六度相摄文中分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也。

  论善男子至遍于一切。

  演曰后答也。

  论世尊至应当修学。

  演曰四明修学由五种相文中分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也。

  论善男子至勒修善品。

  演曰后答也。

  论世尊至但有六数。

  演曰五明六度数无增减文中分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也。

  论善男子至一切烦𢙉。

  演曰后答分二初标数揔答后依标别释此初也。

  论前三饶益至饶益有情。

  演曰后依标别释文中分二初𤗊释前三后𤗊释后三此即初也。

  论后三对治至永害随眠。

  演曰后𤗊释后三。

  论世尊至但有四数。

  演曰六明后四数无增减文中分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也。

  论善男子至为助伴故。

  演曰后答分二初揔标后别释此即初也。

  论谓诸菩萨至而为助伴。

  演曰后别释分四一释方便二释愿度三释力度四释智度此即初也。

  论若诸菩萨至而为助伴。

  演曰二释愿度。

  论若诸菩萨至而为助伴。

  演曰三释力度。

  论若诸菩萨至而为助伴。

  演曰四释智度。

  论世尊至如是次第。

  演曰七明六度次第因由文中分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也。

  论善男子至如是次第。

  演曰后答也。

  论世尊至品类差别。

  演曰八明六度品类差别文中分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也。

  论善男子至有情慧。

  演曰后答。

  论世尊至波罗蜜多。

  演曰九明彼岸得名因缘文中分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也。

  论善男子至正回向故。

  演曰后答分二初标列揔答后依标别释此即初也。

  论无染著者至大菩提果。

  演曰后依标别释摄大乘说于世间二乘施等最胜能得彼岸故通言波罗蜜多对法十一说由与十二种最胜相应故名波罗蜜多一广大最胜不求一切世间乐故又最上故二长时最胜经三大劫阿僧企耶所积习故三所为最胜为利益安乐一切有情故四无尽最胜由回向大菩提究竟无尽故五无间最胜由得自他平等胜解令诸有情于施等波罗密多速圆满故六无难最胜唯由随喜他所行施等令波罗蜜多速圆满故七大自在最胜由得虚空藏等诸三摩地令布施等波罗蜜多速圆满故八摄受最胜无分别智所摄受故九发起最胜谓解行地中上品忍位所行施等波罗蜜多十证得最胜谓初地中所得施等波罗多十一等流最胜谓余八地中所行施等波罗蜜多十二圆满最胜谓第十地及如来地所行施等波罗蜜多如其次第菩萨圆满故佛圆满故若阙一种非波罗蜜多复次最胜所作故最胜所至故名波罗蜜多一切佛菩萨所为所到故波罗所作所至义蜜多能作能至义复次到所知彼岸故名波罗蜜多安住佛性故波罗是所知彼岸义蜜多是到义复次济度自他最极灾横故名波罗蜜多能令自他越度生死大苦海故此亦兼解六揔名讫。

  论世尊至诸相违事。

  演曰十明六度六相违事文中分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也。

  论善男子至及与胜利。

  演曰后答如文。

  论世尊至何果异熟。

  演曰十一明六度各所得果文中分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也。

  论善男子至有大宗叶。

  演曰后答对法云能舍施者当来贫苦能舍受者现在热𢙉故名为施能令诸根永寂静故能趣清净诸善趣故能为清凉所依处故说名为戒随其次第能引守护诸根门故是往清净善趣因故能为无悔等渐次乃至涅槃所依故远离一切忿热灰故远离不舍怨害心故显发损者常安隐故说名为忍怨害心者谓起报怨心不舍者谓不弃此心能坏怨心名为损者显此无畏故名显发损者常安隐故损害生长作用相应故名精进损害作用相应者谓前二正断以能损害大善法故生长作用相应者谓后二正断以能生长诸善法故能持能息能静能调又能引发故名静虑能持者谓于境系心能息者谓息诸散乱能静者谓令心寂静能调者谓制伏诸缠能引发者谓能引发自在作用他所发智故内证智故种别智故得寂静智故胜德智故故名为慧他所发智者谓从他言音所生慧及如理作意相应慧内证智者谓出世间慧种别智者谓出世间后所得慧得寂静智者谓修道中治烦𢙉慧胜德智者谓能引发胜功德慧此亦兼解别名讫。

  瑜伽师地论义演卷第三十一
金藏第 120 册 No. 1565 瑜伽师地论义演(第1卷-第32卷)


  瑜伽师地论义演卷第三十二(▆▆十▆▆)        素

  觉山明教院沙门 澄净 述

  论卷第▆▆▆已下

  论世尊至闻杂染法。

  演曰十二明六度闻杂染法文中分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也。

  论善男子至远离失坏。

  演曰后答易知。

  论世尊至非方便行。

  演曰十三明六度非方便行文分为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也。

  论善男子至名实饶益。

  演曰后答分二初正明非方便后因示真方便初中分二初彰法说后举喻明此初也。

  论譬如粪秽至今成香洁。

  演曰后举喻明文分为二初举喻后法合此初也。

  论如是众生至可令成乐。

  演曰后法合也。

  论唯有安处至第一饶益。

  演曰后因示真方便。

  论世尊至有几清净。

  演曰十四明六度揔别清净文中分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也。

  论善男子至清净之相。

  演曰后答分二初标举揔答后依标别释此即初也上五相者即无染者等五相通六度故。

  论揔说一切至当知七种。

  演曰后依标别释文中分二初揔后别揔中分三一标二徴三释此初标也。

  论何等为七。

  演曰二徴。

  论一者菩萨至嫉姤悭吝。

  演曰三释。

  论别说一切至亦有七种。

  演曰后别中分三一标二徴三释此初标也。

  论何等为七。

  演曰二徴。

  论谓诸菩萨至施清净相。

  演曰三释有六一明布施七种清净二明持戒七种清净三明忍辱七种清净四明精进七种清净五明静虑七种清净六明智慧七种清净初中有三标释及结如文易知。

  论又诸菩萨至戒清净相。

  演曰二明持戒七种清净文中有三标释及结释中有七一能善了知至一切学处二能善了知出离所犯三具常尸罗即常守戒也四坚固尸罗即坚固守戒五当作尸罗即常作持戒六常转尸罗即常随转戒七受学一切所有学处。

  论若诸菩萨至忍清净相。

  演曰三明忍辱七种清净文中有三标释及结释中有七一于自所有乃至不恐不弄深信业果二不以种种乃至反相加害三不怀怨结四若谏诲时不令恚𢙉五亦复不待他来谏诲六不由恐怖乃至而行忍辱七不以作恩而便放舍。

  论若诸菩萨至清净之相。

  演曰四明精进七种清净文中有三标释及结释中有七一通达精进平等之性二不由勇猛勤精进故自举陵他三具大势力四具大精进五有所堪能六坚固勇猛士于诸善法终不舍轭。

  论若诸菩萨至清净之相。

  演曰五明静虑七种清净文中有三标释及结释中有七一有菩萨达三摩地静虑二有圆满三摩地静虑三有俱分三摩地静虑四有运转三摩地静虑五有无所依三摩地静虑六有善修治三摩地静虑七有于菩萨藏乃至三摩地静虑。

  论若诸菩萨至清净相。

  演曰六明智慧七种清净文中有三标释及结释中有七一远离增益损灭乃至三解脱门二如实了知乃至三种自性三如实了知乃至三种无自性性四如实了知乃至于五明处五如实了知乃至于七真如六又无分别乃至多所住故十无量揔法乃至法随法行。

  论世尊至各有何业。

  演曰十五明五相有五种业文中分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也。

  论善男子至正等菩提。

  演曰后答分二初标后释如文可知。

  论世尊至严清净。

  演曰十六明六度五义分别文中有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也。

  论善男子至名最清净。

  演曰后答意云前五相中三名最广大二名无染所修六度时思择为先故最明盛八地已上名不可动因地行满果位智圆名最清净。

  论世尊至亦无有尽。

  演曰十七明六度因果无尽文中分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也。

  论善男子至无间断故。

  演曰后答可解。

  论世尊至诸果异熟。

  演曰十八明修因非果异熟文中分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也。

  论善男子至变坏法故。

  演曰后答也。

  论世尊至最胜威德。

  演曰十九明六度各四威德文中分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也。

  论善男子至诸果异熟。

  演曰后答也。

  论世尊至有何义利。

  演曰二十明六度因果义利文中分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也。

  论善男子至为大义利。

  演曰后答易知。

  论世尊至贫穷可得。

  演曰二十一明资财具阙由业文中分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也。

  论善男子至贫苦可得。

  演曰后答分二初彰法说后举喻明此初也。

  论譬如饿鬼至自业过耳。

  演曰后举喻明文中有二初举喻后法合此初喻也。

  论如是菩萨至令无有果。

  演曰后法合也。

  论世尊至无自性性。

  演曰二十二明慧度取法无性文中分四一问二答三徴四释此初问也。

  论善男子至无自性性。

  演曰二答以般若取真如时无横执性名取诸法无性。

  论世尊至有自性性。

  演曰三徴真如之体离有离无既许取其无性何故不许取其有性。

  论善男子至无自性性。

  演曰四释我终不说以般若无自性性能取无自性性然无自性性离诸文字唯自内智所证不可舍离于言说文字而能宣说无自性性是故我说般若离能取故能取诸法无自性性。

  论世尊至波罗蜜多。

  演曰二十三明三种波罗蜜多文中有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也。

  论善男子至大波罗蜜多。

  演曰后答若诸菩萨经无量时修行施等成就善法而诸烦𢙉犹故现行未能制伏然被烦𢙉伏谓于地前所修未成上品但是䎡品中品胜解转时即一行中修一行是名波罗蜜多复于无量时修行施等渐复增上成就善法而诸烦𢙉犹故现行然能制伏非彼烦𢙉所伏谓从初地已上即一行中修一切行近菩提故名近波罗蜜多复于无量时修行施等转复增上成就善法一切烦𢙉皆不现行谓从八地已上即一切行中修一切行是名大波罗蜜多。

  论世尊至可有几种。

  演曰三明地中所有烦𢙉文中分四一明烦𢙉害伴等三二辩皮等三粗重断三彰能断粗重劫数四显地中烦𢙉失德初中有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也。

  论善男子至为依止故。

  演曰后答一者害伴随眠谓前五地诸不俱生现行烦𢙉是俱生烦𢙉现行助伴彼于尔时永无复有此意说言第六识俱身见等摄说名俱生所余烦𢙉名非俱生然体精粗因彼而起由彼断故此亦随无故名害伴二者羸劣随眠谓第六七地微细现行若修所伏不现行故非俱生身见断此亦随灭稍难断故三者微细随眠谓于第八地已上从此已去一切烦𢙉不复现行唯有所知障为依止故。

  论世尊至断所显示。

  演曰二辩皮等三粗重断文中有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云此害伴等三种随眠由几粗重断所显示。

  论善男子至位在佛地。

  演曰后答但由二种粗重断所显示谓由初地已断皮粗重故方可显得初二随眠位复由第八地在肤粗重断故显彼第三微细随眠位若在于骨粗重断者我说永离一切随眠位在佛地。

  论世尊至如是粗重。

  演曰三彰能断粗重劫数文中有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也。

  论善男子至不可数故。

  演曰后答经于三大不可数劫者此依大劫算数方便超过一切算数之量亦说名为无数大劫言或无量劫所谓年月等者此依日夜月半月等算数方便时无量故亦说名为无数大劫如四十八已广说讫。

  论世尊至何失何德。

  演曰四显烦𢙉无失有德文中分三一问二答三赞此初问也。

  论善男子至无量功德。

  演曰二答摄论第十亦说烦𢙉伏不灭如毒咒所害留惑至惑尽证佛一切智。

  论甚奇世尊至无量功德。

  演曰三赞可解。

  论世尊至此何密意。

  演曰四释唯说一乘密意文中有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也。

  论善男子至或外六处。

  演曰后答文中有四一于声闻说乘差别二于菩萨说乘无别三叙异计妄兴诤论四结密意答前所问此即初也。

  论如是等类至差别性。

  演曰二于菩萨说乘无别如是等类者即前五蕴等于声闻乘中应机随事说有差别于大乘中据实理趣唯是一乘故佛不说乘差别性。

  论于中或有至递兴诤论。

  演曰三叙异计妄兴诤论于中或有一类闻说乘之差别如言于义妄起分别佛说下乘上乘定有差别名为增益或有一类闻说五蕴等于大乘中即说彼法同一法界同一理趣无差别性如言于义妄起分别佛唯说有一乘定无余乘名为损减又于诸乘差别道理更㸦相违如是展转递兴诤论。

  论如是名为此中密意。

  演曰四结密意答前所问佛于声闻乘中应机随事即有差别于大乘中同归真理唯是一乘故佛不说差别乘性如是名为此中密意。

  论尔时世尊至成乖诤。

  演曰后以颂结成诸地摄者颂初摄义想者谓观想颂诸地名所对治者颂二十二愚痴十一粗重殊胜者颂八清净生者颂菩萨生胜愿者颂菩萨行广大愿及诸学者颂布施六度由依佛说是大乘于此善修成大觉者劝依上辩佛说大乘善修成佛宣说诸法至成乖诤者颂如我于彼乃至名为此中密意。

  论世尊至云何奉持。

  演曰二立经名文中有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也。

  论善男子至汝当奉持。

  演曰后答。

  论说此诸地至三摩地。

  演曰三时众得益。

  论复次即依至成所作事。

  演曰七成所作事文中有二初标后释此初也。

  论当知如解深密经中。

  演曰后释分二初标说处后引经释此初也。

  论㬅殊室利至有何等相。

  演曰后引经释文中有三一辩三身义二请立经名三时众得益初中分为一十四段一明求如来法身之相二明二乘转依不名法身三明如来化身作业四明化身方便善巧五明如来言音差别六明不共陁罗尼义七明如来心生起之相八明化身有心无心九明如来所行如来境界二种差别十明如来成等正觉转正法轮入大涅槃三种皆无二相十一明如来法身远生他福十二明佛法身放光出像二乘解脱之身无如来事十三明佛菩萨威德住持若道若行令诸有情身财圆满十四明秽土八事易得二事难得净土翻此初中有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也梵云㬅殊室利此云妙吉祥旧言文殊师利音讹也鸯崛摩罗经言是北方常喜世界欢喜藏摩尼宝积佛诸有闻名敬礼归命种种事业菩萨皆能为作吉祥之事神用无比名妙吉祥。

  论佛告㬅殊至有所为故。

  演曰后答可解。

  论世尊至不名法身。

  演曰二明二乘转依不名法身文中有四一问二答三徴四释此初问也。

  论善男子至不名法身。

  演曰二答。

  论世尊当名何身。

  演曰三徴。

  论善男子至所不能及。

  演曰四释此说二乘二转依果菩提涅槃皆名解脱身离烦𢙉障得故如来所得二转依果菩提涅盘合名法身无量功德胜所依故成唯识云安乐解脱身大牟尼名法。

  论世尊至生起之相。

  演曰三明如来化身作业文中有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也。

  论善男子至无有生起。

  演曰后答一切如来化身作业者此明他受用身及变化身生起之相文略不辩自受用身如世界起者如三千大千世界起时一切众生种类共感所起化身亦复如是一切众生种类共感如来化身功德所起之相余文易知。

  论世尊至方便善巧。

  演曰四明化身方便善巧文中分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也。

  论善男子至方便善巧。

  演曰后答此明八相成道文中略辩前五后三如余处说。

  论世尊至速得解脱。

  演曰五明如来言音差别文中分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也。

  论善男子至三者本母。

  演曰后答有二初标列揔答后依标别释此即初也梵云素呾缆此云契经二十五云谓能贯穿缝缀种种能引义利能引梵行真善妙义是名契经又佛地论第一云能贯能摄故名为经以佛圣教贯穿摄持所应说义及所化生目之为经契理之经名为契经依士释能契即经是持业释梵云毗柰耶此云调伏调者和御伏者制灭调和控御身语等业制伏灭除诸恶行故亦调亦伏持业释也梵云摩呾理迦此云本母八十五云摩呾理迦为欲决择如来所说如来所称所赞所美先圣契经譬如无本母字义不明了如是本母所不摄经其义隐昧义不明了与此相违义即明了是故说名摩呾理迦。

  论世尊至云何本母。

  演曰后依标别释文中分二初徴后释此初徴也。

  论善男子至二十九事。

  演曰后释分三一释契经二释调伏三释本母初中分二初揔后别此初揔也。

  论云何四事至菩提事。

  演曰后别分三一释四事二释九事三释二十九事初中分二初徴后释释中四事者一者闻经二者三宝三者三学四者三乘菩提。

  论云何九事至诸众会事。

  演曰二释九事文中有二初徴后释释中九事者一者施设有情事谓五取蕴二者彼所受用事谓十二处三者彼生起事谓十二分缘起及缘生四者彼生已住事谓四食五者彼染净事谓四圣谛六者彼差别事谓无量界即五无量也一者世界二有情界三法界四所调伏界五调伏方便界七者能宣说事谓佛及彼弟子八者所宣说事谓四念住等菩提分法九者诸众会事所谓八众一𠛴帝利众二婆罗门众三长者众四沙门众五四大王众六三十三天众七摩天众八梵天众。

  论云何名为至流转因事。

  演曰三释二十九事文中有二初徴后释此初徴也。

  论谓依杂染至流转因事。

  演曰后释中分二初有四事明杂染后有二十五事明清净此即初也谓依杂染品有摄诸行事即是五蕴彼次第随转事即是缘生即于前二事中作我法想由此二执为未来世流转之因。

  论依清净品至法乐住事。

  演曰后有二十五事明清净文中有二初有四事明世间清净后有二十一事明出世清净此即初也依清净品有系念于所缘事者即是欲界闻慧系心为四念处境即于是中勤精进事者即是思慧心安住事者即是色界未至定现法乐住事者即彼根本定也。

  论超一切苦缘方便事。

  演曰后有二十一事明出世清净文中分二初有十九事明其五位后有二事显胜外道初中分五一有一事明解脱分二有四事明顺决择分三有四事明见道四有六事明修道五有四事明无学道此即初也即顺解脱分善与彼众生为离苦缘名超一切苦缘方便事。

  论彼遍知事至修习事。

  演曰二有四事明顺决择分即是知苦断集证灭修道知苦有三一颠倒所依处等知欲界苦二依有情想等知色界苦三内离增上𢢔等知无色苦修依处事者即断集也作证事者即证灭也修习事者即修道也。

  论令彼坚固至善巧事。

  演曰三有四事明见道令彼坚固事者即真见道更不退为异生类故名为坚固彼行相事者即相见道行相别故彼所缘事者即相见道所缘之事已断未断观察善巧者于相见道中观察见惑已断修惑未断。

  论彼散乱事至彼坚牢事。

  演曰四有六事明修道彼散乱事者已出见道未入修道中间暂起散乱心也彼不散乱事者即定数也不散乱依处事者即定依处也不弃修习劬劳加行事者即断欲修惑无间解脱道也修习胜利事者即断上二界修惑无间解脱道也彼坚牢事者即金刚无间道也。

  论摄圣行事至得涅槃事。

  演曰五有四事明无学道摄圣行事者即根本智摄尽无生智也摄圣行眷属事者即后得智摄尽无生智也通达真实事者欲入无余应观真实事也证得涅槃事者欲入无余先入灭定于本识中而般涅槃也。

  论于善说法至故名为退。

  演曰后有二事显胜外道此中意说修前下品解脱分善能超外道上品正见顶也及即于此不修解脱分善即名为退非起邪见过失故名为退。

  论㬅殊室利至是名调伏。

  演曰二释调伏文中分三一标二徴三释此初标也别解脱者谓别别防非名之为别能防所防皆得别称戒即解脱解脱恶故别之解脱别属所防依主释也别即解脱别即能防持业释也及别解脱相应之法者即别解脱中随顺所受戒法谓止持等诸性遮戒及彼所引诸作持等性遮戒相守护奉行。

  论世尊至几相所摄。

  演曰二徴起。

  论善男子至舍律仪故。

  演曰三释有七一者说受戒仪式二者说随顺四他胜处三者说随顺毁犯戒缘四者说凡夫有犯自性五者说圣人无犯自性六者说出所犯罪七者说舍律仪戒。

  论㬅殊室利至彼胜利相。

  演曰三释本母文分为二初揔标列后别解释此即初也。

  论世俗相者至事故。

  演曰后别解释中文有十一假一释世俗相有其三种一说补特伽罗唐言数取趣二说遍计所执三说依他作用。

  论胜义相者至真如故。

  演曰二释胜义相说七种真如。

  论菩提分法至所知事故。

  演曰三释菩提分法所缘相即说一切所知之事。

  论行相者至揔别故。

  演曰四释行相文中分二初揔标列后别解释此即初也。

  论谛实者至及四种缘。

  演曰后别解释文分为八一释谛实二释安住三释过失四释功德五释理趣六释流转七释道理八释揔别此初六也或复安立一向等者此说记有四种一一向记二分别记三反问记四舍置记此有二记一人四记二法四记人四记者一问生者皆死耶答言如是应一向记二问死者复生耶答言应分别有烦𢙉者死而复生无烦𢙉者死而不生应分别记三问人为殊胜应反问彼汝何所方若方于天答言为劣若方于余答言为胜是反问记四问我为有无应舍勿答是舍置记法四记者一问生者皆灭耶答言如是亦一向记二问灭者复生耶答言应分别有因缘者灭而复生无因缘者灭而不生二乘五蕴无大悲缘无余依灭而更不生如来之身但堕法数不堕生数有大悲故本愿未尽有因缘故灭而复生是分别记三问声闻善心为劣耶应反问彼汝何所方随方为答是反问记四问第六蕴为善不善应舍勿答是舍置记或复安立隐密显了记别差别者记者明也别谓分别分明记别深密之义名为记别余处所言不了义经名记别者谓以少言略记别故名不了义不据分明说深密义名隐密记又如经说如来谓诸大人受记汝阿逸多未来有王名曰穰佉当于是世而得成佛名曰弥勒名显了记故云隐密显了记别差别六者意趣理趣者对法第十二说有四种意趣由此意趣故方广分中一切如来所有意趣应随决了何等为四谓平等意趣别时意趣别义意趣众生意乐意趣平等意趣者如说我于尔时曾名胜观如来应正等觉与彼法身无差别故别时意趣者如说若有愿生极乐世界皆得往生若暂得闻无垢月光如来名者即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汝不退转如是等言意在别时故别义意趣者如说一切诸法皆无自性如是等言不可如文便取义故众生意乐意趣者谓于一善根或时称赞为令欢喜勇猛修故或时毁呰为遮得少善生喜足故为贪行者称赞佛土富乐庄严为𢢔行者称赞诸佛或有增胜为恒悔𢙉障修善者说如是言于佛菩萨虽行轻毁然彼众生亦生天趣为不定种姓者舍离声闻下劣意乐故记大声闻当得作佛又说一乘更无第二三世有为相者谓一生二灭三住异性由三世所显由未来世本无而生彼既生已落谢过去现在世法二相所显谓住及异唯现在法有住可得前后变异亦唯现在故揔说住异而为一相及四种缘者一因缘二等无间缘三所缘缘四增上缘余义如文思之可解。

  论道理者至法尔道理。

  演曰七释道理文中有二初揔标列后别解释此初也。

  论观待道理至作用道理。

  演曰后别解释文中分四一释观待道理二释作用道理三释证成道理四释法尔道理此初二也观待作用如前二十五广说更不繁述。

  论证成道理至证成道理。

  演曰三释证成道理文分为二初略明后广释此初也。

  论又此道理至名不清净。

  演曰后广释有二初揔标列后别解释此初也。

  论云何由五至言教相。

  演曰后别解释文中分二初释五种相清净后释七种相不清净初中分四一正释五种二示相劝修三因申问答四结成前义初中复三一徴二列三释此初二也。

  论现见所得至见所得相。

  演曰三释中分五一释现见所得相二释依止现见所得相三释自类譬喻所引相四释圆成实相五释善清净言教相此即初也一切行起尽迁流生灭名为无常一切行有漏逼迫自性皆名为苦一切法揔无自在一常实我名为无我。

  论依止现见至所得相。

  演曰二释依止现见所得相有其三种一谓一切行皆𠛴那性二他世有性三净不净业无失坏性此上皆是能依所比知法由彼能依粗无常性现可得故由此因缘于不现见𠛴那细无常性可为比度定知是有由诸有情苦乐果报种种差别依种种善恶之业现可得故由此因缘于他世不现见苦乐果报依善恶业可为比度定知是有由诸有情若乐若苦净不净业以为依止现可得故由此因缘于不现见若乐若苦净不净业无失坏性可为比度定知是有此中超闲用文如其次第智者详矣。

  论自类譬喻至所引相。

  演曰三释自类譬喻所引相谓于内外诸行聚中引诸世间共许无常喻不共许无常引诸世间共许苦相喻不共许苦引诸世间共许不自在相即是无我喻不共许无我余文可解。

  论圆成实相至圆成实相。

  演曰四释圆成实相依前三理于所立义决定能成名圆成实相。

  论善清净至言教相。

  演曰五释善清净言教相文易可知。

  论善男子至应可修习。

  演曰二示相劝修。

  论世尊至有几种。

  演曰三因申问答文中有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也。

  论善男子至一切智相。

  演曰后答。

  论善男子至名为清净。

  演曰四结成前义由现量故结前现见所得相由比量故结前依止目类圆成三相由圣教量故结前善清净言教相由具三量五相名为清净。

  论云何由七至言教相。

  演曰后释七种不清净文中分三一徴二列三释此初二也。

  论若一切法至可得相。

  演曰三释中分二初别释前四相后合释后三相初中有四一释第三一切同类可得相二释第四一切异类可得相三释第一此余同类可得相兼释第六非圆成实四释第二此余异类可得相兼释第六非圆成实此即初也若一切法意识所识性者即是意识所量性也此犯因中共不定过如声论师对佛法者立声为常所量性故喻如虚空比中常宗瓶为异品所量性因于同异品皆遍共有九句因中第一句也指不定相云为如瓶等所量性故声是无常为如空等所量性故声是其常。

  论若一切法至异类可得相。

  演曰二释第四异类可得相此犯因中四相违过第一法自相相违者如声论师立声为常所作性故或勤勇无间所发性故此因唯于异品中有是故相违由初常宗空等为同品瓶等为异品所作性因同遍非有异品遍有九句因中第四句也应为相违量云声是无常所作性故譬如瓶等由第二宗空为同品以电瓶等而为异品勤勇发因于同遍无于异品电无瓶等上有九句因中第六句也此之二因反成无常违宗所陈法自相故名相违因故理门论云于同有及二在异无是因反此名相违所余皆不定此所作因翻九句中第二正因彼同品有异品非有此同品非有异品有故此勤勇因翻九句中第八正因彼同品有非有异品非有此同品非有异品有非有此中略叙初一相违后三相违如因明广辩。

  论善男子至圆成实相。

  演曰三释第一此余同类可得相兼释第六非圆成实前列但云此余同类不言一切异类后释言此余同类复云一切异类此即前略后广词巧义深圣智所宣非相违故言此余同类者即同品一分转一切异类者即异品遍转此犯因中同分异全不定过如声生论对声显宗立声非勤勇无间所发无常性故喻若电空此非勤宗瓶为异喻无常性因于同品电上有空上无异品瓶中一向是有九句因中第七句也指不定相云为如瓶等无常性故彼是勤勇无间所发为如电等无常性故彼非勤勇无间所发。

  论又于此余至圆成实相。

  演曰四释第二此余异类可得相兼释第六非圆成实前列后释略广不同亦如上会言此余异类者即异品一分转一切同类者即同品遍转此犯因中异分同全不定过如声显论对声生宗立声是勤勇无间所发无常性故喻如瓶等勤勇之宗以电空等而为异品无常性因于同品有于异品电等上有空等上无九句因中第三句也指不定相云为如电等无常性故彼非勤勇无间所发为如瓶等无常性故彼是勤勇无间所发。

  论非圆成实至皆不清净。

  演曰后合释后三相此之后三通前诸过故后合释如文易知。

  论法尔道理至法尔道理。

  演曰四释法尔道理。

  论揔别者至究竟显了。

  演曰八释揔别谓初揔摽一句法已后后诸句差别分别广释究竟显了其义名揔别也。

  论自性相者至彼自性相。

  演曰五释自性相。

  论彼果相者至得彼果相。

  演曰六释彼果相若世间道伏断烦𢙉若出世道永断烦𢙉此辩断德及所引发世出世间诸果功德此明智德。

  论彼领受至开示相。

  演曰七释彼领受开示相谓即于彼以解脱智领受所得智断功德为他宣说。

  论彼障碍法至障碍法相。

  演曰八释彼障碍法相如文可解。

  论彼随顺法相至彼随顺法相。

  演曰九释彼随顺法相谓即于彼涅槃修随顺法多有所作名彼随顺。

  论彼过患相至彼过患相。

  演曰十释彼过患相即前障法能为过患名过患相。

  论彼胜利相至彼胜利相。

  演曰十一释彼胜利相即前能随顺法所有功德名胜利相。

  论㬅殊室利至甚深密意。

  演曰六明不共陁罗尼义文中分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也。

  论佛告㬅殊至能善悟入。

  演曰后答分二初长行正辩后以颂结成初中分三一来听许说二正为解释三结答前问此即初也。

  论善男子至后净先染。

  演曰二正为解释文中分三一明染净一相二明迷真起妄三明息妄归真此即初也此明佛说染净从缘无有自性无性即空染净平等染非染故不异于净净非净故不异于染实相门中何染何净故知染净本来一相非先非后故仁王经云众生未成佛菩提为烦𢙉众生若成佛烦𢙉为菩提。

  论凡夫异生至邪加行转。

  演曰二明迷真起妄凡夫异生无明倒想迷自身中诸法实性妄执我人起于分别以分别故广作诸业于三界五道受生死身如旋火轮无有穷尽。

  论若有如实至无有加行。

  演曰三明息妄归真若有如实知如是等者若知是妄不造妄因妄因无故不受苦果苦果无故无粗重身获得一切烦𢙉不住最极清净者即烦𢙉障灭离诸戏论无为依止无有加行者即所知障灭无为法身以为依止无有加行任运成佛。

  论善男子至陁罗尼义。

  演曰三结答前问。

  论尔时世尊至无加行。

  演曰后以颂结成此之三颂初一颂颂前若杂染法等次一颂颂前凡夫异生等后一颂颂前若有如实等。

  论尔时㬅殊至生起之相。

  演曰七明如来心生起之相文分为四一问二答三徴四释此初问也。

  论佛告㬅殊至犹如变化。

  演曰二答。

  论世尊至心法生起。

  演曰三徴。

  论善男子至有心生起。

  演曰四释分二初法后喻此初法也。

  论善男子至心更生起。

  演曰后喻分二初喻后合此初喻也。

  论如是如来至心法生起。

  演曰后合可知。

  论世尊至为无心耶。

  演曰八明化身有心无心文中分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也。

  论善男子至依他心故。

  演曰后答佛之化身无自依心然依受用佛心对缘利物故云有依他心。

  论世尊至有何差别。

  演曰九明如来所行如来境界二种差别文中分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也。

  论善男子至二种差别。

  演曰后答功德庄严清净佛土名如来所行五界差别利益有情名如来境界。

  论世尊至当知何相。

  演曰十明如来成等正觉转正法轮入大涅槃三种皆无二相文中分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也。

  论善男子至常示现故。

  演曰后答此约如来法化二身相对辩也法身无三相名究竟净化身有三相名常示现。

  论世尊至有何因缘。

  演曰十一明如来法身远生他福文分为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云诸有情类但于化身见闻奉事生诸功德如来法身于彼有情有何因缘令生福等。

  论善男子至所住持故。

  演曰后答意云如来法身是彼有情增上所缘之因缘故远生他福又彼化身是如来法身之力所住持故所以法身亦能生福。

  论世尊至无如来事。

  演曰十二明佛法身于光出像二乘解脱之身无如来事文中分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也。

  论善男子至不雕饰者。

  演曰后答分二初喻后合此初喻也譬如等无至放大光明者下释云谓大威德有情所住持故即日月天子具大威德所住持故能放大光明此喻诸佛具大威德集成法身所住持故能放大光明诸有情业增上力故者由诸有情为黑闇故修光明业增上力故感彼日月颇胝迦宝放大光明此喻诸有情修见佛行感彼法身放大光明非余水火颇胝迦宝者非余水火颇胝迦宝能放光明此喻二乘解脱之身不能放大光明又如从彼至出印文像者此喻如来法身能出种种化身影像不从所余不雕饰者此喻二乘解脱之身不能出种种化身影像。

  论如是缘于至有如斯事。

  演曰后合如文配喻可解。

  论世尊至有何密意。

  演曰十三明佛菩萨威德住持若道若行令诸有情于三界中身财圆满文中分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也。

  论善男子至无不下劣。

  演曰后答分二初正答后结成此初也道谓十善行谓三业如来菩萨了知此道此行是身财因为彼宣说于此道行顺教修者于一切处获得身财无不圆满据如是义名威德住持若有众生下反此可知。

  论善男子至身财下劣。

  演曰后结成。

  论世尊至何事难得。

  演曰十四明秽土八事易得二事难得净土翻此文中分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也。

  论善男子至出现于世。

  演曰后答分二初明秽土八事易得二事难得后明净土二事易得八事难得此即初也。

  论善男子至二事易得。

  演曰后明净土二事易得八事难得。

  论世尊至云何奉持。

  演曰二请立经名文分为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也。

  论善男子至汝当奉持。

  演曰后答。

  论说是如来至法身证觉。

  演曰三时众得益 上来决择初持瑜伽处竟。

  论卷第七十九 摄决择分中菩萨地第十一之八

  论如是已说功德品决择。

  演曰自下第二决择持随法瑜伽处有其四品于中但决第四住品前三易故不决择也文中分二初𤗊前已说后正明决择此即初也。

  论问如说五种至为有差别。

  演曰后正明决择文分为九一明世界差别二明菩萨依四种住能成四事三明菩萨苦乐作意及住四明四上品障及除此障法五明大地菩萨断除四种微细随惑六明十一地相七明诸地修得等流成满八明声闻菩萨证法界别九明三世三轮清净初中分二初正释后会违初中复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也。

  论答当言有差至得生于彼。

  演曰后答已入第三地者此依七地中已入第三地即十地中入初地也。

  论问若无异生至皆当往生。

  演曰后会违文中分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云若无异生菩萨及非异生声闻独觉得生彼者何因缘故观无量寿经说凡生西方者有九品之人以九品人中通于小乘及异生菩萨故彼经云上上品生者得无生法忍须㬰中间遍十方界奉侍诸佛即得授记上品中生者经一七日得不退转经一小劫得无生法忍上品下生者经三七日莲华始敷了了方闻说法音声经三小劫住极喜地中品上生者应时即得阿罗汉果中品中生者经七日华开得须陁洹果经半劫已成阿罗汉果中品下生者经三七日已遇二大菩萨说法经一小劫成阿罗汉果下品上生者经七七日华开经十小劫具得百法明门得入初地下品中生者经六大劫莲华乃敷闻二大菩萨说法方发道心下品下生者经十二大劫莲华乃开闻二大菩萨说法方发道心。

  论答为化懈怠至此中密意。

  演曰后答言密意作如是说者即密意作别时意趣说也故对法第十二卷云别时意趣者如说若有愿生极乐世界皆得往生若暂得闻无垢月光如来名者即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决不退转如是等言意在别时故又世亲摄论第五卷云别时意趣者谓此意趣令懒墯者由彼彼因于彼彼法精勤修习彼彼善根皆得增长如有说言由一金钱得千金钱岂于一日意在别时由一金钱是得千因故作此说此亦如是由唯发愿便得往生极乐世界当知亦尔。

  论复次菩萨至增上慧住。

  演曰二明菩萨依四种住能成四事文中有二初揔标列名后别徴解释此即初也。

  论云何极欢喜住。

  演曰后别徴解释文分为二初明能成四住后辩所成四事初中有四一明极欢喜住二明增上戒住三明增上心住四明增上慧住初中分二初徴后释此初徴也。

  论谓诸菩萨至意乐清净。

  演曰后释。

  论云何增上戒住。

  演曰二明增上戒住文分为二初徴后释此初徴也。

  论谓诸菩萨至正等菩提。

  演曰后释此住具性尸罗名圆满戒远离一切悭吝犯戒名圆满舍以圆满言通戒舍故。

  论云何增上心住。

  演曰三明增上心住文中分二初徴后释此初徴也。

  论谓诸菩萨至如实正行。

  演曰后释。

  论云何增上慧住。

  演曰四明增上慧住文中有二初徴后释此初徴也。

  论谓诸菩萨至所得证智。

  演曰后释出过一切声闻等者出过二乘共所证智四五六地相同二乘七地已上出过于彼即于此中至及安立谛智者七地已二遍观安立及非安立二谛智也即于此中共所得智者如前缘起善巧所得证智。

  论云何依此四住能成四事。

  演曰后辩所成四事文中分二初徴后释此初徴也。

  论谓诸菩萨至大菩提心。

  演曰后释分四一释依初住所成之事二释依第二住所成之事三释依第三住所成之事四释依第四住所成之事此即初也。

  论依第二住至运运增长。

  演曰二释依第二住所成之事。

  论依第三住至之所染污。

  演曰三释依第三住所成之事。

  论依第四住至如来妙智。

  演曰四释依第四住所成之事则由此住清净为因不待余住者在因顶故功能最胜不待所余。

  论问菩萨至无分别为住。

  演曰三明菩萨苦乐作意及住有四问答如量智名作意如理智名住。

  论复次菩萨至有染爱心。

  演曰四明上品障及除此障法文中有二初明四种上品障法后辩四种净除障法初文有三标徴及释入菩萨地及地渐次者初地名入余九渐次。

  论为欲对治至三菩提。

  演曰后辩四种净除障法文亦有三标徴及释如其次第除前四障。

  论复次已入至众魔事业。

  演曰五明大地菩萨断除四种微细随惑文中有三标徴及释一者法爱者即于教法起爱名为法爱三地尚增入四地时方能永断菩提分法特违彼故二者声闻独觉相应作意者谓猒生死乐趣涅槃同下二乘猒苦忻灭名相应作意彼障五地无差别道入五地时便能永断三者味着等至者即是定爱障地断处与法爱同如前已说四者众魔事业者攀缘世事心动流散障修观行皆是魔事。

  论问已入初地菩萨当言何相。

  演曰六明十一地相文有十一初明初地相二明二地相三明三地相四明四地相五明五地相六明六地相七明七地相八明八地相九明九地相十明十地相十一明十一地相初中分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也。

  论答当言至极欢喜住。

  演曰后答超过一切所有怖畏等者此地菩萨远离一切五种怖畏远离一切闻说甚深王法惊怖闻未曾得无上正法如前本地分中四十七说。

  论问已入第二地菩萨当言何相。

  演曰二明二地相文分为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也。

  论答当言至诸犯戒垢。

  演曰后答二地菩萨于调伏中法尔获得无误犯等名法尔获得过彼小乘所学戒行名止息一切声闻所学。

  论问已入第三地菩萨当言可相。

  演曰三明三地相文中分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也。

  论答当言至尔焰光明。

  演曰后答梵云尔焰此云所知则智光明由此定力于所知境发智光明。

  论问已入第四地菩萨当言何相。

  演曰四明四地相文分为二初问后答初问也。

  论答当言至安立善巧。

  演曰后答四地菩萨自成道品为他立教。

  论问已入第五地菩萨当言何相。

  演曰五明五地相文中分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也。

  论答当言至极难胜道。

  演曰后答五地超过前之三地世间智故又超四地二乘道品智故真俗两智行相㸦违合令相应名极难胜。

  论问已入第六至当言何相。

  演曰六明六地相文中分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也。

  论答当言至作意思惟。

  演曰后答六地菩萨虽俱缘真俗然于无相多归趣入。

  论问已入第七至当言何相。

  演曰七明七地相文中分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也。

  论答当言至到究竟。

  演曰后答世亲云此地初功用得至究竟虽一切相不能摇动而于无相犹名有行。

  论问已入第八至当言何相。

  演曰八明八地相文中分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也。

  论答当言至住清净地。

  演曰后答无性云一切有相一切加行皆不能动此地心故第七地虽一切相不能动之不现行故然不自在任运而转有加行故犹有烦𢙉第八地中任运而转不依加行无功用故亦无烦𢙉七八二地之差别也。

  论问已入第九至当言何相。

  演曰九明九地相文中分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也。

  论答当言至名大法师。

  演曰后答无性云由法无碍解自在了知一切法句由义无碍自在通达一切义理由词无碍自在分别一切言词由辩才无碍遍于十方随其所宜自在辩说此中有四故字明四无碍次第如文言无罪者由慧了达所诠之义悔先所犯得清净故名为无罪。

  论问已入第十至当言何相。

  演曰十明十地相文中有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也。

  论答当言至亦名如来。

  演曰后答已得一切如来同大洒者旧云灌顶今名大洒如轮王太子坐白象宝妙金之座取四大海水置金瓶内王执此瓶灌太子顶是时即名受王职位十地亦尔得一切佛相称妙座身诸眷属得大光明往来普照一切行相一切智智灌洒其顶是时即名受佛职位已得如云大法身者譬如大云澍清净水充满虚空如是法智出生无量殊胜功德充满所证所依法身已得一切大神通故亦名如来者十地菩萨得大神通住等地粗同于佛亦名如来。

  论问入如来至当言何相。

  演曰十一明十一地相文中分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也。

  论答当言至清净智见。

  演曰后答入十一地名为妙觉。

  论问于此诸地至十法行。

  演曰七明诸地修得等流成满文中有四一明造修二明证得三明等流四明成满此即初也十法行者一者书写二者受持三行供养四施于他五能敬听六自玩读七为讽诵八为他说九者思惟十随修相亦可修十度法行名为造修。

  论问于此诸地至一切诸地。

  演曰二明证得又复证得清净意乐尔时顿得一切诸地者诸地种子皆悉本有得初地时一时熏发诸地种子皆令增长名为顿得一切诸地又或初地忻修十地之行虽未圆满分得十地名为顿得一切诸地。

  论问至诸加行道。

  演曰三明等流一切十地中入住二心名为证得地果满心名证得已后即满心中所有威德诸加行道是人住二心等流果也。

  论问于此诸地至任运能证。

  演曰四明成满于一一地中经多大劫随诸经中所有称赞诸地功德能任运证是成满相。

  论问如说五种至云何应知。

  演曰八明声闻菩萨证法界别文分为二初问后答此初问也言五种入正性离生者一预流果二斯陁含三阿那含四独觉五菩萨此中揔说五人为二谓前四为声闻后一为菩萨也。

  论答略说法界至二者自相。

  演曰后答分二初揔标列后别解释此即初也。

  论差别相者至离系法性。

  演曰后别解释文分为三一释差别二释自相三揔料拣此即初也常住相者谓由人空所显真如如体是常无生无尽寂静相者谓断惑障烦𢙉苦等离系择灭二乘在方便中求彼常住寂静无为作涅槃想求后证真如故速趣灭度。

  论言自相者至法无我性。

  演曰二释自相菩萨在方便中但心推求相等五法随言自性空无所有由此悟入真如自相都无求证常住寂静涅槃意乐故不速求自身灭度。

  论此中声闻至而有差别。

  演曰三揔料拣由无没想者由于涅槃起常住想及安隐想者即于涅槃起寂静安隐想或复因他为其宣说法界自相者于声闻中有其二分一分不定种姓者闻佛说法界自相已回向无上菩提极大艰辛然后悟入我法二空既得入已精勤修习一分一向趣寂声闻者亦有二分一分虽闻说我法二空一向不信不能悟入一分极大艰辛少能悟入而不入已精勤修习下明菩萨如文易知。

  论如说三世至三轮清净。

  演曰九明三世三轮清净文中分三一问二答三结此初问也。

  论答由遍计至希望染着。

  演曰二答于过去等者谓于过去法中无有顾恋未来法中无有希望现在法中无有染着即说三世无顾恋希望染着故下第三结云是名三世三轮清净 上来第二决择持随法瑜伽处竟。

  论问如先所说至几种所摄。

  演曰自下第三决择持究竟瑜伽处有五品今但决择第五建立品前四显故不决择也文中分二初申二问后答二问初二问者一问安立二问相摄。

  论答谓阿罗汉至一切永无。

  演曰后答二问文中有二初辩安立以答初问后明相摄以答后问初复分二初释十八不共合之为九后揔结成十八不共佛法初中分九一明身无失二明语无失三明意无失四明无异想五明无不定心六明无不择舍七明六无减八明三业随慧行九明三无碍智此即初也。

  论又阿罗汉至永无所有。

  演曰二明语无失。

  论又阿罗汉至永无所有。

  演曰三明意无失。

  论又阿罗汉至平等舍故。

  演曰四明无异想。

  论又阿罗汉至无不定心。

  演曰五明无不定心。

  论又阿罗汉至永无所有。

  演曰六明无不择舍。

  论又阿罗汉至如来永无。

  演曰七明六无减一欲二精进三念四定五慧六解脱解脱知见论言七种者于第六无减中开为二故亦不相违。

  论又阿罗汉至名智随转。

  演曰八明三业随慧行如来三业智为前导及俱行故无无记业。

  论又阿罗汉至境事差别。

  演曰九明三无碍智。

  论是故说此至不共佛法。

  演曰后揔结成十八不共佛法。

  论此中初四至妙智所摄。

  演曰后明相摄以答后问文中有二初正明义类相摄后兼辩随好止繁此初也此中初四即三业无失及无异想揔是无忘失法及拔除习气所摄次一即第五无不定心是大悲所摄也所余十三当知皆是一切种妙智所摄也。

  论又复世尊至彼诸随好。

  演曰后兼辩随好止繁所说随好者即八十随好为令所化物机生净信故显示于彼八十随好然不立相者然于此中不立三十二相如本地分建立品中已广显示从此随好当知分出等者从此随好当知即于相中分出彼诸随好 上来第三决择持究竟瑜伽处竟。

  论复次菩萨至所有教授。

  演曰自下第四依宝积经决择持次第瑜伽处文中有二初摽列门名后依门解释此初也。

  论云何邪行。

  演曰后依门解释文有十六一明邪行门二明正行门三明正行胜利门四明正行中现在转时所得功德胜利门五明能生净信譬喻门六明于正行中安立所学门七明于诸声闻所学菩萨所学殊胜差别门八明善学菩萨世间出世间利益他事门九明于菩萨所教授中声闻所学门十明非善学沙门门十一明善学沙门门十二明住世俗律仪门十三明住胜义律仪门十四明如来调伏方便门十五明密意语门十六明于菩萨教授中胜解胜利门初中有二初徴后释此初徴也。

  论当知略说至其义邪行。

  演曰后释分二初揔标列后别解释此即初也。

  论复次菩提至智资粮退。

  演曰后别解释文分为八一者能退资粮邪行二者能令忘念邪行三者能坏白法邪行四者能令非菩萨仪恶意现行邪行五者能令难可调伏邪行六者能令于非道邪行七者能令亲近不贤良邪行八者能令菩萨不如其义邪行初中有三一明四法能退资粮二明因退生四相违三明四种退法体性初中分二初揔标后别释此即初也。

  论何等为四至智资粮退。

  演曰后别释分三一徴二列三结如次文易可知。

  论四种法故至智相违法。

  演曰二明因退生四相违文中有三一标举四相违法二徴列四相违名三出四得名所因此即初也。

  论何等为四至四者颠倒。

  演曰二徴列四相违名。

  论自不听闻至更增颠倒。

  演曰三出四得名所因。

  论自不听闻至宣说故。

  演曰三明四种退法体性文中有二初正明四法退体后结退三慧资粮依自恶通达等者谓依自邪恶通达领解听闻宣说言教执为正善通达领解听闻宣说言教依他正善通达领解听闻宣说言教执为邪恶通达领解听闻宣说言教。

  论此中若自至成智资粮。

  演曰后结退三慧资粮。

  论复次有四至补特伽罗。

  演曰二者能令忘念邪行文中有二初揔标列后别解释此初也。

  论谓于同梵至所有密处。

  演曰后别解释依列有四一于同梵行所他举其罪别作异言迷乱自过二于教导师处不正领受以邪迷乱正所学处三于彼大乘欲决定者欲正行者显说三乘无别标举分别彼人诸过失故发起迷乱决定大乘正行人也四于能说法有德人所迷乱显彼所有隐密处过。

  论复次有四至坏鲜白法。

  演曰三者能坏白法邪行文中有二初揔标举后别解释此初也。

  论谓与他竞至非处加行。

  演曰后别解释文复分二初于四法中别解初一后于四法中别解后三此初也一起白法时与他诤竞增上力故起诸白法非处加行能令菩萨坏鲜白法。

  论虽起白法至受持过失。

  演曰后于四法中别解后三文中有二初揔标列后别解释此初也。

  论由二因缘至多杂处故。

  演曰后别解释文分为三一染着过失二恶见过失三受持过失此初也由有二缘一邪受用者如得施时以财行恩布施名邪受用二多杂处者在愦闹处不择善恶邪正是非而相招诱名多杂处由此二缘虽起白法处所加行然有染着邪行过失能令菩萨坏鲜白法。

  论由二因缘至为正法故。

  演曰二恶见过失亦由二缘虽起白法处所加行然有恶见邪行过失能令菩萨坏鲜白法。

  论由二因缘至悬诽拨故。

  演曰三受持过失亦由二缘虽起白法处所加行然有受持邪行过失能令菩萨坏鲜白法。

  论复次菩萨至恶意现行。

  演曰四者能令非菩萨仪恶意现行邪行文中分二初揔标列后别解释此初也。

  论由三种相至尊胜得智。

  演曰后别解释文中有三一于大师所生不信顺二于举罪师不实发露三于大智福不求智行此初也谓于有体尊胜得智者如次即是有体有德有能也。

  论由三种相至作损𢙉故。

  演曰二于举罪师不实发露。

  论由二种相至忻乐彼故。

  演曰三于大智福不求智行谓于有智有福人所贪求利敬不求智行及忻乐彼敬己德故第四易故文略不释。

  论复有四种至安住见取。

  演曰五者能令难可调伏邪行文中分二初揔标列后别解释此初也。

  论谓但听闻至及断灭胜。

  演曰后别解释如文易知。

  论复次菩萨至行于非道。

  演曰六者能令于非道邪行文中分二初揔标后别释此初也。

  论一者于未至敬所学故。

  演曰后别释一于未立信者不为说法发彼信心二有回小向大者不能随其所宜称赞为善三有退大求小者不能毁小赞大舍劣从胜四于住禁戒不住禁戒而由贪爱朋党心故应赞不赞应毁不毁不平等说。

  论复次菩萨至退失四事。

  演曰七者能令亲近不贤良邪行文中分二初揔标后别释此初也。

  论一者退失至修诸善法。

  演曰后别释。

  论复次有四至管御大众。

  演曰八者能令不如其义邪行文中分二初揔标列后别解释此初也。

  论谓诸菩萨至非如其义。

  演曰后别解释。

  论复次云何正行。

  演曰二阙正行门文中分二初徴后释此初徴也。

  论谓与上相违至是名正行。

  演曰后释分二初揔标八正翻前八邪后别辩八正举邪显正此初也。

  论谓说由自至是故退失。

  演曰后别辩八正举邪显正文分为八一举退资粮邪行以显正行二举忘念邪行以显正行三举坏白法邪行以显正行四举非菩萨仪恶意现行邪行以显正行五举难可调伏邪行以显正行六举于非道邪行以显正行七举亲近不贤良邪行以显正行八举不如其义邪行以显正行此初也文有四句一由自不闻令智退失于正法人若不恭敬若不往听由此毁犯设不毁犯然由不听亦无胜解是故退失二由不令闻令智退失由欲令他信伏己故恐他余听由此毁犯设不毁犯回彼听人向己邪法是故退失三由为闻障令智退失由自不欲不闻不持故作他听闻障碍由北毁犯设不毁犯由自懈怠懒堕障他听法是故退失四由邪执而有听闻令智退失由于修不见功德但闻言说以为究竟由此毁犯设不毁犯智不成实是故退失。

  论复说由于至而有忘失。

  演曰二举忘念邪行以显正行亦有四句一由于举罪者所迷乱自过令念忘失由犯根本杀罪于举罪者所而设妄语言不杀等然本无妄语心但为怖畏衰损呵责而设妄语由此毁犯由业障故有所忘失设不毁犯妄语由犯根本杀罪障故而有忘失二由迷乱学处令念忘失于教导师由非自性随转虚妄见曲所显由此毁犯由业障故有所忘失设不故心毁犯由误犯障故而有忘失三由于大乘迷乱胜解正行令念忘失由于发菩提心学大乘法修大乘行向彼说言三乘无别于菩萨人不生恭敬隐覆实德由此毁犯由业障故有所忘失设不故心毁犯由误犯障故而有忘失四由迷乱显隐密处令念忘失由欲令于大乘法师不生乐欲故显彼过由此毁犯由业障故而有忘失设不故心毁犯由误犯障故而有忘失。

  论复说由非处至获得衰损。

  演曰三举坏白法邪行以显正行文有四句一由乐小听法心不谦下由此毁犯由未得诸胜善鲜白法故乐着己利与他共诤于所听受生奢缓故于先已得下中白法令皆退失名已得退二由染爱过失坏鲜白法三由恶见过失坏鲜白法由怀恶意于声闻所学不正言正于大乘所学正言不正其心颠倒由此毁犯由不正行由诳他故得衰损果四由受持过失坏鲜白法由于如来智意趣中起等觉𢢔执不了义谓如佛意我实解故由此毁犯由谤正法拨了义经得衰损果由于如来智意趣中赞不了义为是拨了义为非邪称量故得衰损果。

  论复说由于至行不明了。

  演曰四举非菩萨忏恶意现行邪行以显正行文有四句其意易知。

  论复说由唯至御众善友。

  演曰五举难可调伏邪行以显正行文有四句一由唯听闻以为究竟障于修行名为修障矫诳显示持法善友者由执听闻为究竟故矫诳显我是持法善友二由于教授左解者错领解故名为左解矫诳等者谓矫诳显我是住阿练若善友三由于尸罗不坚安住障于修行名为修障矫诳等者矫诳显我是勤修福业善友四由自见安住见取乃至矫诳显我是御众善友。

  论复说由不宣说至行于非道。

  演曰六举非道邪行以显正行文中分四一标二徴三释四结此初标中文有四句一于未安立净信有情而不为说二于下乘希求大乘诸有情所不随所宜而为说法赞所行善三于大乘希求下乘诸有情所不顺其仪呵退大求小之过四于住禁戒不能赞励不住禁戒不能呵谏。

  论此何因缘。

  演曰二徴也。

  论由前后宣说至行所显故。

  演曰三释。

  论由此毁犯至诸有情显。

  演曰四结有四句如次结上四句可知。

  论复说由四至退失四事。

  演曰七举亲近不贤良邪行以显正行文分为四一标二徴三释四结此初也。

  论此何因缘。

  演曰二徴。

  论由悭吝至所显故。

  演曰三释有四句一由悭吝退失于乘二少闻退失利益有情加行三不善入圣教退失圣教四于佛语言不听闻故退失无明修诸善法。

  论由此毁犯至而有退失。

  演曰四结有五句通结上四句也。

  论复说由于至不如其义。

  演曰八举不如其义邪行以显正行文中有四一标二徴三释四结此初有四句一任持正法欲求信伏二住阿练若欲求声誉三勤修福学欲求染果四管御大众欲求供养承事名称。

  论此何因缘。

  演曰二徴。

  论由与我爱至所显故。

  演曰三释如次释前四句可解。

  论由此毁犯至乃至御众。

  演曰四结。

  论复次云何正行胜利。

  演曰三明正行胜利门文中分二初徴后释此初徴也。

  论此亦四种至无量福故。

  演曰后释分二初揔标四法后别释四法此初也正行能成四种胜利又能生长无量福故。

  论复有四法至修清净。

  演曰后别释四法于四法中名有四法一四法能令积集福智资粮二四法能令障净三四法能令一切门集成白法四四法能令作一切种利有情事此即初也。

  论复有四法至正行因缘。

  演曰二四法能令障净。

  论复有四法至即彼所成。

  演曰三四法能令一切门集成白法一者修修所成者因于修慧修成所余白法二者成熟有情即彼所成者因成熟他有情即能成自白法三者堪忍难事即彼所成者因忍难事成余白法四者闻思无猒即彼所成者因闻思无猒成余白法。

  论复有四法至嗔恚心处。

  演曰四四法能令作一切种利有情事。

  论复次至功德胜利。

  演曰四明正行中现在转时所得功德胜利门文中分二初徴后释此初徴也。

  论谓具法行至法住行相。

  演曰后释分二初揔标列后别解释此初也。

  论云何菩萨至此何行犯。

  演曰后别解释文分为四一明具法行二明具平等行三明具善行四明具法住行初中分二初徴后释此初徴也。

  论谓诸菩萨至无倾动故。

  演曰后释。

  论云何菩萨至此何行相。

  演曰二明具平等行文中分二初徴后释此初徴也。

  论谓诸菩萨至大菩提故。

  演曰后释以无染污无差别身等者以无染污同体大悲愿与群生一时同得无上菩提如次则三无差别也。

  论云何菩萨至此何行相。

  演曰三明具善行文中分二初徴后释此初徴也。

  论谓诸菩萨至善巧故。

  演曰后释言无所依止而惠施者如现无依诸福业事施主远处心虽不缘受者用时施主要期缘今具故种子增长增长福业言无所依止而持戒者如受戒时第三羯磨虽住无心由前要期缘今时具种子虽无现行熏习亦得念念体性悟增即作白前从僧乞戒时心所发故阇梨作白已后其受戒者或无心故。

  论云何菩萨至此何行相。

  演曰四明具法住行文分为二初徴后释此初徴也。

  论谓诸菩萨至十二行相。

  演曰后释十二行中前八自利后四利他言及与所余共止住者与余资具等共住故。

  论复次云何至所有譬喻。

  演曰五明能生净信譬喻门文中有二初徴后释此初徴也。

  论谓诸菩萨至犹如大地。

  演曰后释分三一举共所知喻二结同世间喻三结喻所不及初中有十九假一犹如大地喻二犹如大水喻三犹如大火喻四譬如大风喻五犹如朗月喻六犹如日轮喻七譬师子喻八如善调龙喻九如红莲花喻十树根未坏喻十一众流入海喻十二天依苏迷喻十三臣辅大王喻十四犹如大云喻十五轮王出世喻十六末𡰱珠宝喻十七杂林诸天喻十八咒伏诸毒喻十九大城诸粪喻此即初也。

  论而诸菩萨至犹如大水。

  演曰二犹如大水喻。

  论而诸菩萨至犹如大火。

  演曰三犹如大火喻。

  论而诸菩萨至譬如大风。

  演曰四譬如大风喻。

  论而诸菩萨至犹如朗月。

  演曰五犹如朗月喻。

  论而诸菩萨至犹如日轮。

  演曰六犹如日轮喻。

  论而诸菩萨至譬如师子。

  演曰七譬如师子喻逻怙者旧云罗▆阿修罗王也日轮非情不能生怖由日天子怖逻怙手捉即便施轮。

  论而诸菩萨至如善调龙。

  演曰八如善调龙喻师子怯于大檐者西国深山多有师子师子行处即有野千随觅残肉师子后时杀一大鹿令野干檐野干心念死鹿既大我不能胜若不许檐复当杀我即便设计语师子言我为兄檐兄随我后呻唤而行云助我力师子念言我宁自檐不能在后呻唤随行于是野干免檐师子疲乏怯于大檐。

  论而诸菩萨至如红莲花。

  演曰九如红莲花喻。

  论而诸菩萨至根未损坏。

  演曰十树根未坏喻。

  论而诸菩萨至趣入大海。

  演曰十一众流入海喻。

  论而诸菩萨至如微迷住。

  演曰十二天依苏迷喻。

  论而诸菩萨至所转大王。

  演曰十三臣辅大王喻。

  论而诸菩萨至得如大云。

  演曰十四犹如大云喻。

  论而诸菩萨至出现于世。

  演曰十五轮王出世喻。

  论而诸菩萨至余末𡰱宝。

  演曰十六末𡰱宝珠喻非如轮王无有第二大夫者无二轮王同时出故。

  论而诸菩萨至林诸天。

  演曰十七杂林诸天喻迦理沙是数名般拏是贝殊名末尼极贵般拏极贱故不相似。

  论而诸菩萨至所伏诸毒。

  演曰十八咒伏诸毒喻。

  论而诸菩萨至诸粪秽聚。

  演曰十九大城诸粪喻。

  论如是菩萨至故得为喻。

  演曰二结同世间喻。

  论而此功德至所不能及。

  演曰三结喻所不及。

  瑜伽师地论义演卷第三十二